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920 止观辅行助览


  No. 920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序

  丹丘沙门 有严 述

  止观者一切诸佛之秘印也。昔我祖禅师以无所智而得之于法华妙经。后于玉泉九旬慈霔。其义深远其文浩博。后之学者非夫玄览洞视目无全文。或难以臻其奥。今更以记文并援引经律儒墨杂说。又难晓寤。幸因讲次遂捡讨他文辄形注释。且助山中晚进学览之力。非谓增臆说。如簸糠眯人目也。折为四卷。命曰助览。读者无无小补。

  皇宋元符二年岁次己卯序以冠之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一

  止观辅行传弘决序

  文虽不讲。义要略识。今取义之隐者注之。

  宗虚无者

  老耽。

  名教之道废

  五经是冶化之本。而老子槌提仁义。绝灭礼学。此则名教废。

  遗文字者

  庄周。

  述作之义乖

  圣人之书诠于至理。而庄子以为糟粕。喻无味也。此则述作乖。

  古先梵王

  谓佛也。尚书序云。古先哲王。今借其语势。

  乘时利见

  易曰利见大人。

  德音莫违

  语出毛诗。今借谓三乘圣贤因禀佛教而各有证悟。

  知几

  平声。谓几微也。学者少有知微。

  穷年默坐

  不咨师友。甘心自愚。

  白首论心

  胶着文字。不能融会。

  扪象

  大经。盲人摸象喻也。以尾牙等为象身。

  乳色

  大经。盲人问乳色喻也。闻雪粖谓冷软等。

  本末谁迹

  色末空本俱无足迹。又何用教乘乎。

  陵夷

  陵。山也。山本峻峭。及至地则平夷。喻大道将灭没也。

  横流

  水本朝宗。法归圆极。水若九州而横流。法喻诸师而各立。大禹治水。天台谈圆。故曰大拯。

  覆篑

  论语。孔子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矣。注云。虽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篑。土笼也。譬为山者。虽覆一篑而终成大山。今喻大师力行于南岳禅师。

  绝维

  维。纲维也。纲维若整。网目必齐。今以中智二论为宗骨也。文选云。汉纲绝维。

  命家作古

  命。名也。名曰性宗。自我作古。

  立极建言

  极者圆理。言者大教。

  引而伸之

  言出论语。谓章安记之又从而添削之。

  钦若

  若。顺也。尚书曰。惟臣钦若。

  不愆于素

  不失昔愿也。法华尊者本徐陵后身。

  独断

  断字去声。

  遑恤我文

  毛诗云。遑恤我后。遑何恤忧也。荆溪之前。诸师但说释而已。何忧止观文理他人不解哉。

  载扬

  音扬。谓搜敡其旨。

  总角

  上音总。以物而束发。即丱角。

  绎思

  音亦绎。理也。理其情思。寻义理也。说文云。抽丝也。

  旁薄

  易系辞中旁薄者。谓混同也。

  不野

  不鄙野。

  错综

  下去声。谓织缕也。经纬错而成文。左传曰。错综经文。

  隐括

  包括。

  三多

  或云三止三观所蕴法多。或云三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三多。更请详之。

  玄览斯?

  玄。远也。可以远照至理。文选。眷哲玄览。?音诲。

  行有岐路

  行。去声。岐者。修旁之小径也。岐喻偏小。路喻圆顿。二行不同也。

  解无方隅

  老子曰。大方无隅。谓达者心无畔也。今借喻上根。达无方隅则入位深。下根但结缘而已。

  以举其全

  以辅行二字扶一部之旨。

  击蒙

  击去童子之蒙吝。易曰。上九击蒙。

  发覆

  发。启发也。孔子曰。不忻不发。覆谓重审之。师者当然。

  孜孜

  勤劳貌。孟子曰。孜孜为善。舜之徒也。

  庶几

  几。微也。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今荆溪造几微之理。

  幽赞

  幽深赞明也。谓深明其道。易曰。幽赞神明而生着。

  咨予

  咨嗟。

  爝火

  上音雀。炬火也。庄子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光。不亦难乎。

  君山

  岳州。

  普门子

  俗姓何氏。魏吏部尚书晏之后。名普门。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一

  题下诸文注者亦多。今删。取孤山四明注之。亦少有补助。决者。明也。断也。明断义理呼之为决。如大师禅门口决。又儒书有钩命决。

  济行之教有宗

  此释辅行二字也。记文即能济之教。止观即所济之行。济亦辅也。变其文耳。谓此记文。津济辅成止观之行。有宗者。凡引诸经俱使归宗。一家所谈观法。心具性具。如不思议境。引华严三无差别。证心具百界之类。

  信教堪辅行

  广引经论。一一宗归寂照妙理。使后学信受此记文可以辅止观之行。

  显教之行符理

  此释传弘二字也。止观即能显之行。记文即所显之教。盖荆溪自言。依此止观而求旨趣。别显诸经圆顿三之教下所诠。即止观所显不思议理。

  行何所弘

  征问传弘也。能弘既立于行。所弘为是何法。

  非众教不立

  此答释也。众教即记文也。今引众教建立此记。

  教何所辅

  征问辅行也。能辅既是于教。行辅为是何法。

  非妙行莫诠

  此答释也。众教建立。唯诠妙行也。

  乃澌以三闻

  澌与赐同。悉渍反。赐。尽也。三闻者下。序云。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法智大师云。三闻语出付法藏传。即再三之三耳。传云。三闻说法悉能受持。故荆溪云。数闻师谈。众教频览。佛示群经。

  全教行一辙

  教之与行同归三谛。如千车共辙。

  若咨禀口决

  如下文云。尝于听次。咨决所闻。

  若审理要决

  如释色香中道。用十义评无情有佛性等。

  若设征决疑

  如释不思议境中问云。但观于心。何须观具等文。皆为决文下之疑及释文后设问等。

  若取类决择

  如释发大心四谛文云。道亦应四。且据能断。界内苦集。故但云二。此即以道谛类例灭谛之义也。

  若引广决略

  五略修大行中无十乘。若决略文。须引十乘广文以决之。令四三昧一一皆修十乘也。

  若摄广决正

  止观正明入道行门。示于十界百界依正色心三千性相之广博在乎一念而已。

  若决疏文势

  如释不思议境中问云。前引诸文广明境竟。此中只应明能观观。何故复云明不思议。答。此是决通观道。又如释十乘竟。例余阴入十界皆修十乘等。

  若决通观道

  如四种三昧各别。何名为同。记主自云。此等并约所历事别。若能观观无非一心。所观之境无非三谛。

  若案文判失

  如此记下文云。有人云。无漏总中三者即三观也。无漏空也。总假中中自滥参。听众有逾一纪未曾闻有斯异释。中即实相。实有是同。如何数为不同之限。共有七不可。

  若准部断谬

  如释略指在三大。意在一顿。及诸文后。三一止观结破异解。三外别立一顿。又他人云三外别传心要等谬。

  聊伸所传

  传左溪之旨。非不广也。言聊者。谦辞耳。

  不遗先见

  推功于师。

  知有师承非任胸臆

  传通师训。谦非臆说。

  而弃根本随末见故

  如下判三种止观云。大意在一顿。迷者谓三外别立一顿。而与三不同。又以法华为渐顿。华严为顿顿。义例云。此所学宗同而禀一师。文理相承终无异解。如何得云三种止观。圆顿止观是何顿。答。是渐顿。广如彼文破。

  后代展转随生异见

  如下渐次止观中有无漏总中之一句。论中只是二乘开合之意。人不见之。便以无漏是空。总是假中。又安心中论结一向根性又相资。并回转三番根性。共有三百八十四番安心。此外又云。一心止观复有六十四。记中云。一心者。依前重举耳。人见三番之外更云一心。便谓顿等三止观外更立一心等。又如知次位初。论中有十意融通佛法。谓一道理。二教门。三经论。是谈一代化意。后人不晓。缪用以对十乘。

  信宗好习。余方无师可承禀

  方。法也。如鼻隔禅师并一向止一向观。无四悉益。乘坏驴车。

  点示关节。广略起尽

  五略与十乘互论广略。若十乘中无四三昧。则下文成略。五略之中十乘未周。则五略成略。

  尚对三学

  疏云。约己心论戒定慧为三分修行。以戒初定中慧后。若约法门。以慧为本。定戒为迹。

  释比丘位

  彼属约教。故疏云。大亦言多。亦言胜。器量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言大。升出九十五种外道。故言胜。遍知内外典籍。故言多。又四教中迭论大多胜。

  三止

  如下释名中有相待绝待三止三观。相待三止者。谓息止。停止。不止止。三观者。观穿。观达。不观观。绝待者。三止即一止。一观即三观。

  余八是别

  八应作九。此科判耳。

  该乎长短。摄彼精粗

  长短者。如释论云。迦罗即短时。亦名实时。三摩耶名长时。亦名假时。亦可二十二年说般若是长时。八年说方等是短时。乃至一日说一经是长时。一时说一经是短时。精粗者。说生灭时则粗。说无生时则精等。

  司官舍

  九寺也。谓太常。光禄。大仆。大理。鸿胪。司农。卫尉。宗正。太府。

  钻仰

  论语。颜子叹孔子云。钻之弥坚。仰之弥高。

  无所知人得此谓为无生忍

  此但始得欲界未到定耳。谓证无生忍。

  义通而文别

  经中通序通一代。今止观只云止观明静。乃义通一部耳。

  意别而存通

  天台意别。在止观故。若二十三师未必俱弘止观。但一往付法耳。曰存通。指龙树是所承师。而诸师尚通。

  滥觞

  觞。酒杯也。文子曰。汶山之阳。其源可以滥觞。谓泛滥。只一杯耳。言其少也。

  众名末教

  众名者。即种种名也。经无名字。第八云王既没已。其后是药。或酢或咸。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异。次文云。譬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鬼。畜。人。天。男女四姓等。今记云。末教或恐以理为本。以教为末。又恐末字误。应作喻。谓喻教多也。然又经中本以种种味喻六道耳。六道因迷佛性而有。学者更详。

  青出于蓝

  荀子云。学不可以已。青出之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注云。以喻学则才过本性也。又刘子云。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生于水而冷于水。寒使然也。镜出于金而明于金。莹使然也。戎夷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语。教使然也。

  有觉德行

  诗云。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注云。无竞。竞也。训。教觉也。人君为政有大德行则天下顺。

  先同后异

  世尊初学二仙。但至无所有处。又至非非想处。此先同也。后至尼连河边即得涅盘。此后异。

  五人中

  三是父亲。谓马星。释摩诃男。拘利太子。二是母亲。谓?提。十力伽叶。

  着爱行者

  母亲二人也。以爱为净。见太子勤行苦行。乃舍之而去。

  着见行者

  父亲三人也。以苦行为净。见太子受饮食苏油及暖水。又舍之而去。

  修禅着见行者

  句。

  护

  一获反。手取也。

  耶旬舍利

  耶旬。此云焚烧。舍利。又云骨身。传云。千?身火耶旬之。搜要记只作阇维舍利。

  传中分法

  此句恐误。搜要记中云。付法传中先分为三。

  半河方及

  传云。阿难乘般在河中流。

  分与二国。上天下地

  一分与帝释。一分与龙王。一分与阿阇世王。一分与毗舍离国。

  般遮于瑟

  此云大会。传曰。王舍大城有一长者。名商那和修。入海采宝。愿作般遮于瑟。为佛如来造经行处。所为既讫可度出家。乃阿难所度。

  现五百法门

  法门乃是三昧耳。传云。诸子见坐鞠多床已。咸生瞋忿。是何弊人处我师床。欲驱令出。如须弥山不可动。欲出恶言。口自噤闭。而弟子憍慢未息。是时商那和修手指虚空。便下香乳。如是次第现五百三昧。问其名字都不了知。三昧力能现神通。

  见淫女屠裂

  突罗城有淫女。名婆须达多。有长者子共淫女宿。值有估客从远方来。大赍珍宝求女交通。彼女贪其宝。杀长者子埋置舍内。其家眷属至淫女舍。埋地得之。陈于王前。王取淫女。斩截手足。劓其耳鼻等。

  满丈六室

  传作纵广六尺。高亦尔。

  多密加之

  潜化为弟子加被之。故云密。传云。有一尼干。邪见炽盛。毁谤正法。善能算数。多欲化彼。往为弟子。就彼受术。不久习学皆悉通达。彼尼乾子出大恶声骂辱于佛。多云。莫出斯言。令汝堕大地狱。若不见信。汝可算之。尼干推算。寻见其身必堕地狱。即大惊怖。以五百偈赞叹如来。改悔先罪。多又告云。以汝善业。死生天上。干又下算。罪灭生天等。

  鸣欲刎首

  用谢罪也。

  赖吒和罗妓

  彼国诸妓不解曲调。尔时马鸣着白?衣入众妓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乐哀雅。

  即以马鸣佛钵一慈心鸡

  传云。马鸣及佛钵。一慈心鸡。各当三亿金钱。言慈心鸡者。不饮虫水。以水有细虫故。又邻国闻鸡鸣。则消灭怨敌而无斗战。

  又行礼塔塔为之崩

  月氏国罽腻吒王。后时在路游行。见外道塔七宝庄严。谓如来。塔前礼。稽首说偈赞叹云。具足一切智。断除诸欲障等二行半偈。其塔即时颓毁洎发。塔下果得尼干尸。众人叹之。奇哉大王。

  有剃发师

  传中发作须。乃为王剃须人也。王于一时命剃须已。时剃须师在王前立而作是言。我子端正。愿大王以女妻之。王大瞋。汝是贱人。种性卑劣。云何我以女妻汝子乎。即便驱出。后更召来。言还如前。如是再三。王思惟曰。今此地下必有伏藏。故令斯人敢为此语。即便掘之。获种种宝。王之智慧。其事如是。

  神为肉身

  化作。

  三衣乞

  乞本作乞。与弃同。

  为嫂送食

  传云。众中有一比丘。其嫂至寺持食饷之。淫火炽盛便共交通。犯重禁己。寻自悔责。处处游行高声唱言。我是罪人。不应复着佛法染衣。为恶既重必入地狱。当于何处而为救护。

  即以铜鉒

  鉒。竹句反。送死人之器也。

  金字大品

  用金写也。传又云。金字法华。

  县调

  调。去声。

  犀节

  节应作角。

  二十五人

  别传。吴侍官.张达等二十五人。

  配于五帝

  五天大帝也。东方青帝灵威仰。配泰山。南方赤帝。赤帝赤熛怒。配衡山。西方白帝白昭短。配华山。北方黑帝汁光纪。配恒山。中宊黄帝含枢细。配嵩山。

  八触

  未到定后。定心不散。而发于八触。谓动.痒.轻.重.冷.暖.涩.滑。

  次澄次洋

  澄.洋皆天子名。

  九师相承

  百录。章安所记。大师之前相继为祖而来。

  踏心

  谓推踏也。不受之义。

  五处止心

  顶上。发际。鼻柱。气海。地轮。

  青目

  天竺梵志名。

  确立

  应作确。苦角切。坚固也。二师之义坚不可坏。

  子晋

  王族。本居洛邑。七月七日缘氏岭吹笙升仙。今国清有笙冠者。后人妄呼。缪矣。

  左右公

  谓子晋未薨时。令左右公改之。公者或太子三公耳。

  坂

  如字。山之坂也。书云。下坂之走丸。

  若在大众色则不定

  金刚三昧。断惑之智。喻如金刚。经中此二句并疏并不解释。今私谓之。只一王三昧。破二十五有。故不定也。如云。青色三昧。白色三昧。黄色三昧等。

  随前色变

  圆觉经云。如摩尼珠应于五色。随方各现。谓外以五色映珠。而珠亦作青黄赤黑等色。

  经。一行随于众行

  一行者。金刚三昧也。众行者。经云。能破一切烦恼。又能随一念中变身如佛。又能断恒沙众生烦恼。又能一音说法令众生各解。

  论。以一理

  颇梨喻中理也。众理谓无常理.常理等。

  释曰。理行如珠至现色等

  此之四句。只释大经置日之喻也。金刚喻理三昧。是行故曰理行。非以理释金刚。以行释颇梨也。搜要云。不引大论三十八并五十九两处文。只引大经文下释云理行如珠等。珠者金刚珠耳。

  论。更前更后互论深浅

  并须约六妙门说之。更前者。前渐则浅。更后者。后顿则深。或修六妙门待发事。禅息诸烦恼。若事禅不发。当用妙门观诸实相。又若实相不显。更修事禅。其余无漏慈悲准说可见。

  论。或照止为观

  止多心昏。经云。无慧方便缚。应当照止。照止曰观。

  或息观为止

  观多心散。经曰。无方便慧缚。

  论或于此根入正受或于彼根起出说

  经云。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尘中从定起。示现色性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测。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乃至意根入正定。法尘从定起(云云)。记中示其义趣。谓正受空功德。说假功德。

  对德及用

  以三德并本用。当用自在用对正定出。说双出入。

  论。或于此方入正定。或于彼方起出说

  经云。或于东方入正定。而于西方从定起。记云。方谓十方。

  物谓随尘各有种类

  经云。童子身中入正定。壮年身中从定出。壮年身中入正定。老年身中从定出。乃至比丘.比丘尼.声闻.缘觉.天.龙.夜叉.鬼神等身中互论出入亦如是。又无情中论出入者。如云摩尼树上入正定。佛光明中从定出。佛光明中入正定。于河海中从定出。于河海中入正定。于火大中从定出。至风地中出入亦如是。

  阎浮为东。于逮为西

  若据此文。则日月自南自东自北自西而转。今人所谓古绕也。

  ?

  此乃怒目貌。应作朕目之瞳子也。

  海上金刚紧那香

  经云。大海水上金刚色。紧那罗中妙香色。

  诸龙如华修如山

  经云。诸龙住处莲华。阿修罗中山石色。

  忉金四王色最妙

  忉利作金??色。四天王作众宝色。

  万二千天地之中央

  瑞应经云。迦维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今详。万则大千更中千又小千。乃是万二千。佛出中国。

  檀梨名行。尸禅名学。羼般名道

  八十卷不见此对。至八十二中云。般若波罗蜜有所至处。五波罗蜜皆随到萨婆若中。住六波罗蜜不失正道。何者。是菩萨道一切智是也。又云。菩萨欲得阿耨菩提。应学应行六波罗蜜(云云)。从八十至八十三。只说六度互严耳。后人更为捡之。

  初启曰句

  下古侯反。曲也。如乙字形。

  一世间禅

  根本四禅。

  二世间亦出世间

  十六特胜。通明禅。

  三出世间

  九想。九背舍。大不净等。

  非世间非出世间

  出世上上禅。即九种大禅。

  出世又二。一对治无漏。二缘理无漏

  彼文云。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事起行对治。破诸烦恼。故名行行无漏行也。二慧行者。即是四谛十二因缘。真空正观。缘理断惑。故名慧行无漏行也。

  六妙门十章

  今引文注之。但欲知之。不须讲说。下去亦尔。

  一。历诸禅

  一者因数息故。出生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若于非非想定觉知非是涅盘。是人必得三乘。二以随为门。出生十六特胜等。三以止为门。发五轮禅。谓地轮。水轮。虚空轮。金沙轮。金刚轮。五轮并三昧也。四以观为门。生九想。八念。观练熏修等。五以还为门。出生三十七道品等。六以净为门。出生九种大禅。得菩提果。

  二。相生

  六门各二。谓修证也。修数者。调和徐数。从一至十。证数者。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修随数者。随息出入。无分散意。证随者。心既微细。恬然凝静。修止者不念数。随名修止。证止者身心泯然。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修观者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心眼开明。见三十六物及诸户虫。证观者四念处成。破四颠倒。修还者若随境即不还本源。应当反观。观心者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证还者心眼开明。任运还源。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念分别。证净者得空无相愿三昧。无漏慧发。三界垢尽名净。言相生。彼文六门。次第舍粗从细故也。

  三。随便宜

  若心便数。当以数法安心。乃至净亦如是。随便而用。不拣次第。

  四。对治

  所治者三障也。治报障者有三。一者分别觉观。心如猿猴。当用数门对治。二者若心乍昏乍散并无记者。当用随门调心随息治之。三者若觉息急。当用止门宽身放息治之。复次治烦恼障有三。一者若贪欲障起。当用观门中九想等治之。二者若瞋恚障起。当用观心门中慈悲治之。三者若邪见障起。当用还门十二因缘还源治之。复次治业障者有三。一者忽然昏闇迷失境界。当用净门念佛三十二相清净光明治之。二者忽然恶念思惟无恶不造。当用净门念报身佛治之。三者若种种恶境界现。当念净门法身本净治之。

  五。相摄

  修六门时。于一数息中任运自摄。随止等五。何者。调息之时即体数门。心依随息而数。即摄随门。制心在数。即摄止门。知息数法了了分别。即是观门。若于五欲心不受着。心还数息。即摄还门。知息无五盖等垢。即摄净门。余随止等相摄亦尔。

  六。通别

  初调心数息。从一至十。依随不乱。而成就数法。是则数中成就随门。又当数息时。制心数中。令觉观不生。是则于数成就止门。又数息时。知身心阴入界等空无自性。不得人法。是为成就息念观门。又数息时。了知观照之心无有自性。离知见觉想。是为数息成就观门。又当数息时。无能观所观。以本净法性不可分别。是为数息中成就净门。以此五门庄严数息。余随止等亦如是。又凡夫外道二乘菩萨。通修数息一法而解慧不同。所证亦别。外道钝根计息入禅。受诸快乐。利根计息有四句起见。声闻于息而观四谛。知息于身。身息是苦。贪身息是集。乃至灭道。缘觉知身息是有支。有缘取乃至老死。菩萨悯念众生故修数息。息知如幻化。非生死非涅盘。入平等大慧。得无生忍。乃至随止等亦如是。一一妙门。凡圣大小虽修而通。观法则别。

  七。旋转

  上来六门是凡夫二乘共故。今旋转六门。唯独菩萨所行。以前是从假入空。今是从空入假。所谓菩萨当数息时。怜愍众生。知息不生不灭。其性本空。虽无息性可得。而从一至十。知息中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是于息中成就诸地行愿。余随止等亦如是。

  八。观心

  行者知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悉从心出。离心之外更无一法。当观心时。知一切数量之法悉随心王。若无心王则无心数。心王动故心数亦动。作是观时。即知心是随门。心性常寂则诸法亦寂。即止门。心如虚空。有大智慧。即观门。不得能观所观之智。而还通达一切法。普现色身。即还门。成就一切法而不染。惑倒不起。即是净门。

  九。圆顿

  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观一法见一切法及一切心。观菩提涅盘见一烦恼生死。观烦恼生死见一切菩提涅盘。观一佛见一切众生及诸佛。观一切众生见一切佛及一切众生。又非但于一心中分别一切诸佛法界凡圣色心诸法数量。亦于一微尘中通达十方世界诸佛九圣色心数量法门。是名数门。余随止等亦复如是。

  十。证相

  前九种六妙门。皆修因之相。义兼果证。今证者有四。一次第证。二互证。三者旋转证。四者圆证。次第证者。如上历别对诸禅及次第相生中说。互证者。如随便宜。第四对治。第五相摄。第六通观。四种中说。旋转证者。行者于数息中巧慧旋转。或证深禅。或证浅定。即得陀罗尼等。圆证者。妙慧开发明照法界。如法华中六根清净者。即相似证也。真实证者。如华严中初发心中智慧。

  修发不同一十六句

  一修发。二修不发。三修亦发亦不发。四修非发非不发。又一不修发。二不修不发。三不修亦发亦不发。四不修非发非不发。又双亦双非四句准此。

  附赘

  庄子曰。彼以生为附赘县疣。经中单作县。音悬。注云。疣之自县。赘之自附。

  决??殨痈

  又曰死为决疣浍痈。今记中??殨。非庄子中字也。注云。若疣之自决。痈之自浍。决。古穴反。浍。散也。

  定三为损

  谓三差别。如浍痈患。

  定有为增

  谓三为定有。如附赘为增患。

  七善

  初中后善等。

  或时毁善以助不善

  大论六十五。以无着心说有九种。五者显现。或时显现。或时毁善等。

  示处中许示三文

  序中虽有三文。今是大师之义。恐不指前三。更详之。

  章安通以慈等对之

  贫女至加复病苦。譬理慈。饥渴所逼游行乞丐者。譬名字慈。止他客舍。观行慈。女虽生子未显。可譬怀胎寄生一子。相似慈。父母俱没者。慈与观解俱从相似转入。分真故名俱没。生于梵天是分真.究竟两慈。

  虽闻四名。终不能识常乐我净

  疏云。如生盲人。徒闻四譬不识真乳。外道亦尔。暗信围陀宁知常乐。故云。而问他言。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二

  一达名道路

  长远二字。是彼注文。

  歧旁

  歧道旁出。

  剧旁

  今南阳冠军乐乡。数道交错。俗呼为五剧乡。

  衢

  交道四出。

  康

  史记谓之康庄之衢。

  庄

  左传云。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

  剧骖

  三道交复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

  崇期

  四道交出。

  逵

  四道交出。复有旁通。

  鸱

  充之反。鸢之类。

  失义而后礼

  老子之文只止于礼。后礼之下云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今文失礼而后智与信者。记主加之而释五常耳。非老子语。

  信不可忘等者

  非老子意。老本纯灭仁义与礼信而尊道也。今云不可忘者。以道为本。五常为末。本虽丧而末不可忘。故云存五德。

  弭从

  上绵里反。止也。弭恐应作靡。靡。披靡也。顺貌也。

  前虽内外。但譬内心

  依境发心。内是也。十种发心。外非也。

  后云内外心境相对

  九非一脱。属二边外境也。中道之心为外境所动。故云外相对。

  论骚扰

  骚应搔。乃搔动也。以手取曰搔。

  有为无漏

  有字应作无。乃无为无漏。

  亲生为因

  生应作正。谓正助。

  四三昧别。念佛通

  义例中引他人云。四三昧是别。念佛是通。荆溪云。此师自误。今言通修者。以四三昧摄一切行故曰通。反以为别。念佛通收一切诸行不遍。乃是通中之一。故名为别。

  多生异端

  虽用一止观结而通三止观。通别文殊。义乃一耳。他人云。谓一止观出于三外。缪谓顿顿止观。

  不具不杂亦复如是

  具对不具。谓具是顿。不具是渐。杂是不定。不杂是余。二并是相对来耳。

  论。四悉成五缘

  世界成发心。为人成四三昧。对治成裂刚。获果第一义成旨归。四五相对。自微之着。为渐五因。缘成四悉。反此可知。

  或四悉成一因缘

  或谈四悉成发心一事。或谈一发心只得一悉益。亦须云。谈一悉成一因缘。谈一因缘成四悉。或多或少。缘悉相成乃不定义。

  何得即以修行释之

  以四悉会同三种止观。且是消通文相。人不见之。谓是修行之相。

  善不善爱

  经云。爱有二种。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凡夫之求善法爱。诸菩萨之求善法爱者。复有二种。求二乘者名不善求。大乘者名为善求。

  及以九喻谓责主有余

  经无主字。经云。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责有余。二如罗刹女妇。三如妙华茎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伽子。七如疮中息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云何名为责有余。如穷人负他钱财。虽偿欲毕犹系在狱而不得脱。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以有爱习之余气。罗刹女妇者。如人得罗刹女。纳以为妇。是罗刹女随所生子。生已便食。后食其夫爱罗刹女亦复如是。初食善根子。后食众生。令堕三涂。疏云。初为二乘作譬。二乘断习。如还财未尽。下八为凡夫作譬。责音债。

  见灭烦恼断故乃至净

  经云。菩萨求大涅盘见。灭见灭谛。所谓断一切烦恼。若烦恼断则名为常。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诸佛菩萨求因缘故。故名为净。

  论。佛藏十喻

  一萎华佛身。二岩蜂淳蜜。三糠??中米。四粪秽真金。五贫女宝藏。六庵罗内实。七弊衣金像。八贫女贵胎。九焦模内像。荆溪云。文虽有十。义但似九。以初二文同一义故。

  音场

  场应作场。

  居色究竟等

  卢舍那佛初寂灭道场中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第十居摩醯首罗宫。即色究竟天也。凡历十住处。

  利用出入谓之神

  易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定吉凶于始。以前民用。出入者。阴阳往来不穷谓之也。

  化事

  化身为伴。

  默不俱

  答一时能说法。不比毗昙也。搜要云。何一时能说法耶。答不同小乘。故能一时语默。

  阿含无诤经。如水如火如巾

  水将恶用。火将沃死。巾用拭不净。皆无嫌。更捡经。

  略述纲要

  今取净名疏注释。彼文约土。

  一质一见

  罗汉辟支佛。三种意生身。界内结尽。同生无余。所见无异。今文约谛佛。谓推理中四谛之质。见相中释迦之身。四果支佛见谛是无。佛是生身更无有异。

  异质一见

  彼云。如娑婆极乐。垢净质异。菩萨用天眼见。但一有余。今文如四谛。四谛既异。四教主殊。圆人以佛眼观之。四佛尽是法身。四谛皆名法界。

  异质异见

  彼云。如娑婆极乐。此土见秽。彼土见净。今文推理中四四谛异。见相中胜劣形殊。四教根机。见谛见佛。各各有异。

  一质异见

  彼云。如身子螺髻于一有余见净秽异。今文只一四谛。众生随类各得解。

  普贤道场

  或劝发品。或行法经。或华严中。

  上二下三

  净土徒众之二。法灭起过等三。若华严顿中。净土则重重庄严。徒众则别圆无数。菩萨见十方法灭。前后异时。受苦起过亦复无量。此乳味中五多也。若阿含渐初。秽土则山川堆阜。徒众则三藏小乘。法是无常。终归灰灭。受苦则三界阴果。起过则爱见集因。此酪味中五少也。余三味多少准此。

  一质异见。比说可知

  法只是一。四见不同。谓常无常等。

  儴佉

  上人章反。下去牙反。翻为具。

  六群

  难陀.?难陀二人。善星算阴阳说法。迦留陀夷.阐陀二人。深游财。善解毗尼。马师.满宿二人。善闲音乐戏笑。六常为群故名六群。

  缋

  胡对反。??也。

  论。一念心起为迷解本

  心妄识也。记引楞伽如来藏为本者。以如来藏在妄识中。若大论。池水亦喻妄也。彼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混浊。若珠入水即清净。不得言水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故能令心浊。善法入心令心清净。经以如来藏为善不善因。论云。清水浊水其意大同。

  此约教证

  搜要云。存教故地。存证故住。

  身亦非是心。心亦非是身

  新经云。心不住于身。身亦下住心。与前喻同。文云。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与前二乘藏通等共

  或云别前藏通者。以前二不修别故。今云共者。十住修体柝八门。十行中又学前两。

  由曲

  由应作犹。

  绮语中重

  常途绮语者。大论四十九云。为自心他心解愁事。说王法贼事。大海山林药草宝物诸方国土。如是等事无益于道。并名绮语。今坏人诵经坐禅等故制。

  心境理教

  心谓能犯之心。境谓所犯之境。理谓体性是恶。教谓如来禁戒。杀盗淫妄十恶中之最重。大小俱制。

  大乘俱重

  菩萨戒中。自瞋自说罪过。自赞毁他。如是等恶亦以教人。相涉入者。口中四恶但除绮语。余三过者。恶口兼妄与两舌。又两舌兼恶口与妄。妄亦兼二。此等并是犯于夷愆故重。

  小乘则轻

  毁訾语。两舌语。异语恼僧。嫌骂知事者。俱犯单提故轻。

  余意地二

  贪痴。

  心境理三莫不皆重。唯教名轻

  于贪痴二境起贪痴二心。理性是恶。不待佛制方名恶也。菩萨十重不制贪痴。小乘亦尔。虽贪痴二恶于心境理。犯者罪重。以佛不制故教名轻。

  伊兰旃檀

  观佛三昧海经云。譬如伊兰与旃檀生末利山中。而伊兰生旃檀丛中。伊兰臭如膀尸。熏四十由旬。

  圣者声也。以其闻声知情

  乐者所以鼓诗。有移风易俗之义。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思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曰闻声知情。以天子正天下者在声。

  周易意

  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注云。君子体以为用也。仁知则滞于所见。百姓日用而不知。体斯道者不亦鲜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始可语至而言极也。

  不合不散

  诸法从因缘生故合。从因缘灭故散。若深观诸法不生不灭。是不合不散之义也。大论八十二问云。菩萨云何应习六波罗蜜法。答若色等诸法不合不散。色等诸法颠倒烦恼和合故合。以正智慧观故散。菩萨以智深观则无法非合。颠倒烦恼皆虚诳故非散。

  本业璎珞经六性

  经云。六性者。是一切菩萨功德庄严。菩萨二种法身。菩萨着百万亿阿僧只功德为璎珞。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亦名坚性。亦名坚法。亦名坚修。亦名坚德。亦名坚顶。亦名坚觉。复名六忍。谓信。法。修。正。无垢。一切智。复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记云六定)。复名六观。谓住。行。向。地。无相。一切种智。经以住行向地等妙对释五种六义。

  妙音加佛

  日本元记中无妙音二字。经中妙音观音两品皆有佛。但妙音加菩萨耳。非谓加佛。

  大论十四。父母爱重。即以身饴金翅鸟

  下二云。释迦文佛以福力故。死生忉利。又思惟言。在天无益。愿生娑伽陀龙宫为龙太子。父母爱重。欲自取死就金翅鸟。于是鸟取龙子于树吞之。父母号哭。龙子既死。生阎浮提。为国王太子。名曰能施。生而能言。问诸左右。今此国中有何等物。尽皆持来以为布施。及至年长。至父王所索物布施。父与其分。又复施尽。我闻有如意宝珠随心所求。即白父母。从入大海求龙王头上如意宝珠。父母言。我唯有汝一儿耳。不须去也。我今藏中犹亦有物。当以给汝。儿言。藏物有限。我意无量。于是父母许之令去。然后问众人言。谁知水道。有一盲人名陀舍。曾七反入大海中。曾知海道。菩萨即命共行。答言。我两目失明。然后同往俱至大海等。

  三修

  有三种。邪三修。劣三修。胜三修。劣三者。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

  论怫

  音佛。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

  一杀生加行

  佛不可杀。但出佛身血成加行耳。

  如优婆塞经业品。以后后业重于前前

  经云。杀父则轻。杀母则重。杀阿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阿罗汉。破僧复重出佛身血。

  又心境相对四句分别

  经云。一。物重意轻。如无恶心杀父母。二。物轻意重。如恶心杀众生。三。物重意重。如恶心杀父母。四。物轻意轻。如轻心杀畜生。

  及方便等三时不同

  经云。一方便。二犯根本。三犯已。如犯淫者。举心及摩畜等方便也。两根相到。犯根本也。事讫。犯已也。

  佛亦曾从文殊闻

  说般若经中文殊历阴入界说空法时。佛亦闻故。

  论。十住婆沙偈云。是三昧住处少中多。乃至云初禅二三四中间发。是势力能生三昧。名住处。初禅二礼中三四多

  论是龙树菩萨造。言十住者。解十地也。谓于十地中住。故名十住。故归敬偈云。敬礼一切佛。无上之大道。及诸菩萨众。坚心住十地是也。偈云。是三昧住处等者。论中释云。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如是事应当解释。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于二禅三禅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势力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间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说是三昧。

  经云。或时说有觉有观三地相应。或说喜乐等五受根相应。或说诸支相应。或说界系相应。或说非界系相应

  又云。或说有觉有观。或说无觉有观。或说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知见亦如是。不与七觉合。如是一切诸分别三昧义。皆应此中说。

  不受别请。律开多缘。梵网唯制

  别众食。律开七缘。一病时下至脚跟势不能行。二作衣时。者自恣竟无迦絺那衣。一月有则五月。三施衣时。如皆请戒。又道行时。船行时等。

  若制止边并防意地

  不应为也。止则成持。

  若制作边单制意地者谓修定慧

  定慧应修。作则成持。

  余心念法

  独住比丘无人对首。但心念也。有众法心念。有对首心念。作心念时。须具威仪。至三宝前合掌诵羯磨偈。偈除大德一心念之语。须使自耳闻之。故今云宣吐。

  如悔轻吉

  亦具威仪。但责心悔。不诵悔文。

  绠

  音梗。井桶绳。

  论随喜胜上四番

  随喜三世佛并菩萨。四番。又胜果报四番。

  萼

  正应作噩。

  六梦

  今六中阙喜。

  父母不许。当服何药

  经中不解服药。不敢臆注。

  帑

  女余反。此幡乃巾耳。

  屩

  音脚。草履也。

  此文通俗

  礼记云。七日散斋。谓祭祖宗时也。

  二十四戒

  具如备捡第二引文。

  应受六重

  优婆塞法也。不杀者。乃至蚁子。不盗者。乃至一钱。不妄者。不云我得不净观乃至阿那含。不淫者。不邪淫也。不说人过者。不说四众罪。第六不得酤酒等也。

  僧鬘

  此云对面施。

  论鞋屩

  上音鞋。应作屩。

  大论师子吼

  论二十五云。如师子王清净种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颊大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乃至牙利白净。鸟见者。高翔远逝。佛师子亦如是。从六波罗蜜四圣种大姓中生。寂灭大山深浚禅定谷中住。得一切智。头集诸根颊(云云)。四无畏牙破坏外道。长寿天久受天乐则知无常。生厌离心乃入涅盘。

  盐醋之属

  文句释信解品米面盐醋云。生空粗如米。法空细如面。此即正道四谛下十六谛。观无常如盐。苦如醋。此即助道。如米面难食。须盐醋和之。

  十二因缘有十种

  曾捡经。与今文全同。但无不二两字。

  足数

  上即六反。如受戒法。中国十人。边方五人。若十五中有一犯夷者。则十五之数不足。然足数者非唯犯夷。乱语人。愦闹人。入定人。哑人。聋人及未作白前睡人等。并不足数。

  小无忏重之说

  大乘经则有。小乘律则无。云无耳。南山钞忏六聚法。彼文云。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理忏者。观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结妄业。还须识妄本性无生。念念分心。业随迷遣。事忏者。严净道场。称叹虔仰。或因礼拜。或假持诵。又云。理忏者。恒观无性。以无性故妄我无托。事非我生。罪福无主。又云。诸法性空。此理照心。名为小乘。又事忏者。四分云。若比丘犯波罗夷。都无覆藏心。令如法忏悔。谓羯磨等(云云)。近世弘律师。形文斥荆溪小无忏重者。准钞文云有也。然大师玄文亦云。小乘戒藏。不许忏重。修多罗藏使犯重人念佛身。佛身者念空也。此与南山观罪性空是同也。钞文理忏。显是经部耳。

  安用大乘忏夷。以足小乘僧数

  此记后文引虚空藏经。得摩尼珠印印臂。作罪灭字。若得此相。还入僧中。如法说戒。南山行仪亦用此文。若准此意。足数可矣(云云)。今详此文云不足数者。是作法忏也。后云足数者。是取相忏也。

  宝性论。缘生相坏

  论云。二乘虽有无常等四对治。于如来法身复是颠倒。即是无明。住无漏界中有四种障。言缘者。无明住地与行作缘。相者。无明与行为因。生者。无明住地共无漏业。生三种意生身。坏者。三种意生身名不可思议变易生死。缘即无明支。相即行支。生即名色支。爱取有三支如前。坏即死支。

  但推四句

  彼云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

  波利质多树法门

  文在释签第八。

  施己安处

  安者。四事足也。以己四事施与令安。又从而安慰之。

  有累之形

  累者。婴缚之义也。文选云。秽物故多相累。虽今号比立。以寒暑身口房舍眷属。未有不为婴缚者。

  受施为净

  如比丘受檀越请者作净音。汉书以臣诣君曰请。亦净音也。故有朝请大夫也。

  七言偈

  偈云。我来提颂赖吒王。慈心拥护受持经等。

  准止例知观音之名

  以释伏疑也。三业为应。若只曰观机边。似口业。故云约悉檀立名。

  左手把杨枝

  左表实。右表权。本是右把杨枝。左持净瓶。于权实与定慧义甚符合。今左杨右瓶。或恐写误。或别有意。

  五阴四念

  束五阴四念处想行属法。

  加之以天方伏于人

  自伏憍慢。能识理性者。方能伏人。君子之德。风偃草也。

  根本既无。坐次安在

  以犯夷人居大僧下。是无坐次。

  一支一境虽复已坏

  七支之中随犯其一。如身之一支犯淫之一境。不妨余支及杀盗余境。不曾犯者犹名清净。岂以余支余境未犯者而一例居大僧之下。

  今言已未。约缘内外

  已起约外。未起约内。

  水龟

  走兔下水字应作陆字。飞兔下陆字应作水字。

  论。若无财物

  有财物者。于财论檀。若无财物。于六作中能舍诸妄名檀。

  毁戒如篇聚持犯中

  五篇六聚。犯者报别。具如第一。犯夷报者。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在泥犁中。于人间岁数计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乃至第五犯吉。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岁数计九百千岁。

  若齐圣断者

  我与我所六十二见。初果断毕。

  以礼亡财

  如婚嫁之礼。但问名纳彩而已。不论财也。书云。取妻而论财者。商侣之事耳。

  父母夫主佛法所护

  在室为父母护。出嫁为夫主护。受戒者为佛法护。

  动中规矩

  规矩者。礼也。中字去声呼。非礼而动者小人也。

  非谓施者及财物等

  般若经颂云。能于所施物。施者及受人。等无分别心。是则施圆满。今文非彼所施物.能施人.所受者之三也。乃是根.尘及受者之三耳。

  论。若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是名住相

  若计有施物.施者.受人。是名为住。所得果报止在人天。若达三事皆空。名无住相。乃是不住能施。不住所施。不住施物故空。财物是色。音乐是声。乃是衣物是触。皆达能施心.所施尘.所受人皆不可得。名无住相布施。

  离事即五见

  文在二十三。经云。远离五事。所谓五见。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戒取。五见取。因见生六十二见。

  计八万劫

  以劫为有神之始。

  如去等者

  涅盘疏释云。如去等者。乃计如来即色涅盘。毕竟永灭。此是如去。若身不灭。是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等。

  大经中有四善事堕三恶道

  一为胜他故读诵经典。二为利养故受持禁戒。三为他属故而行布施。四为非想故系念思惟。

  乃至四运六十四句

  文在第五记初。

  不出十法界者

  具足应如前文明十法界。所以不再出者。事戒既斥。故不再出。

  谓心想见。此属见惑

  涅盘疏云。见倒在凡夫。心想倒是。学人无学则无倒。彼文如何今销之。若心想二倒在学人。乃思惑中倒耳。非见倒也。例如贪瞋痴是思惑。与见惑贪等有异。

  只应更云六作

  旧论文云六受亦如是。今添六作。乃成记中空指。

  如五百比丘

  或说无明是身因。或说爱无明是身因。乃至或说饮食是身因。

  执急则断乃至一概用之

  斥比人用之也。今未知记王消何处文耶。若涅盘并疏。并不见执急之说。恐大论七十九有执管文。

  管

  涅盘疏音奸。正应作奸。

  智被真制

  制。尺制反。牵曳之义也。真字恐误。应作愚。

  护

  一号反。手取也。

  有见佛者即为说灭

  增一阿含云。佛出世时。不度者令度。不解脱者令解脱。彼说灭六见之法。云何为六。言有我见。即说灭我见之法。无有我者。亦与说灭无有我见之法。言有我见无有我见。亦与说灭有我见无我见之法。复自观察说观察之法。自说无我之法。亦非我说亦非我不说之法。若如来出世。说此灭六见之法。

  贤圣已来不曾杀妇人无他诸比丘问佛(云云)乃至兼谈妇人谄诳之情

  又云。又我奔走能象马车乘。此沙门行不暴疾。而我奔走不能及之。此必是如来。是时[寄-可]掘便说偈言。尊今为我故。而说微妙偈。恶者令识真。皆由尊威神。即时舍利剑投于深坑中。央掘入城乞食。妇人临产甚难。见斯事已即往佛所白佛世尊言。我于向者入城乞食。见一妇人身体重妊。我作是念。众生受苦何至于斯。世尊告言。汝今往彼告妇人言。我贤圣生已来。未曾杀生。持此至城之言。使此妇人胎得无他央掘。央掘依教向母人说。时母人胎即时解脱。记文难晓。以此正之。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一
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920 止观辅行助览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二

  丹丘沙门 有严 注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四

  医令嗽毒

  嗽。音速。吮也。吮。食允反。

  亦须复推

  向作覆字也。若推者。如初句中相推。云若欲贪灭而贪欲不生者。为即为离。若即者。灭那能生。若离者。生而无因等。

  故今文中不复委书

  三四句。论中不复具作句法。但令列初句。

  对余境时

  今论中且从六受一中论贪。若对余五论之。又名未起。

  通对十界。后若别起

  今文且从一界将已未对论。若余界未起。乃是别论未耳。今遮此未。故云恐也。

  乃至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十六句

  余三句令例初句。今为例作第四句。使前二句可作。应云为贪欲已。心灭。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为贪欲已。心不灭。未贪欲心非生非生非不生。为贪欲已。心亦灭亦不灭。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为贪欲已。心非灭非不灭。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

  何得亦具无等三句

  上问已未。只可论不生。何得具生。故今拒之。若如问意。只可论不生者。正生中只合论生。又何得论不生耶。

  事助

  如方等历幡坛道具中修观者是。

  观柱缘生

  论云。梁柱椽栋名之为殿。上中下分和合名之为柱。片片和合故有分名。众礼和合故有片名。除三分柱因缘名字。更无柱名等(云云)。

  七识正因种

  彼经云。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此七识者非第七识之识也。此第七识乃了因种耳。今云正种者。疏引什法师释云。欲界为一。三禅三空为六。合为七识住。所以然者。三恶苦多识不乐住。第四禅识色微故。又无想天识不乐住第四无色。以非想法微故识不乐住。随识乐住即是法性。故得为种。已上止文。

  怫

  音佛。恕也。

  因缘一法治邪痴故

  十二因缘治断常痴。

  若转计者从此句生

  四句推无记不生。若转计者。为无记灭已不生。为无记不灭不生。为无记亦灭亦不灭不生。为无记非灭非不灭不生。

  起空属空。起有属有

  搜要云。非前二收。不出前二。或善或恶。或空或有也。

  不善四句如无禁

  贪欲即是道等四句。

  喾

  苦沃反。五帝中第三帝也。史记云。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皆同姓而异国号。

  嫄

  音原。

  而孕

  所孕之子。谓不祥而弃之。遂名曰弃。乃周之始祖也。

  龀

  初觐反。毁齿也。

  猃狁

  猃。本作玁。音险。狁。音允。皆畜种。故字从犬。

  薰鬻

  薰。本作[打-丁+薰]。鬻。音育。夷名也。

  綖

  音延。此乃覆冠衣耳。应作线。与线同。公羊传云。中国不绝如线。

  几尽

  上巨依反。近也。谓近尽。

  荒服

  荒远之国也。东曰夷。南曰蛮。西曰戎。北曰狄。有不火食。衣以羽毛。都无礼教。

  酣

  胡甘反。嗜酉酒为乐。

  歠

  与啜同。

  高阳之子

  颛顼。姓高阳氏。

  五马

  兄弟五人。

  睿

  音慧。

  莅

  音利。

  祲

  音浸。天边之妖气。

  爝

  音雀。

  黑衣当王

  江表僧多着黑衣。周武恶之。僧属阴。虑阴王以夺阳。

  觇

  来艳反。窥觑也。

  甄

  音真。姓也。

  九流

  汉书九流。一名家流。二纵横家流。三杂家流。四农家流。五说家流。六权家流。七墨家流。八阴阳家流。九道家流。若尔者。道士本儒流耳。

  岿

  苦轨反。

  髡

  苦昆反。

  嫱

  音墙。

  柤

  音栌。

  狙

  子余反。猿属。性多诈。

  龁

  痕没反。亦啮也。

  六牛经六年。展转六十牛

  六牛六年各生子。为三十六子。并母成四十二也。牛子第五者。至第五年第六年各生一子。是第五各生两子也。第六牛只各生一子。牛孙共生十八子。是则母儿孙共为六十牛。经中以六牛展转。喻比丘从戒生禅。从禅生慧而成六神通。

  但结提吉

  从谏者吉。不从谏者提。

  两夷一提

  自行淫欲。又说过人法云。我知是。我见是。谓我得暖顶乃至四果等。是名两夷。以此教人。又犯一提。

  论。依律摈治

  律有三摈。一不见摈。二不忏摈。三恶邪不除摈。若人犯夷。人劝忏悔。答云。我不见罪。佛令作不见摈。又若犯者。人劝忏悔。答云。我虽见罪。不能忏悔。佛令作不忏摈。若如利吒言。淫欲不障道佛。令作恶邪不除摈。

  首生白发

  经云。如少壮人。首生白发。愧而剪除。持戒比丘诃责坏法之人。亦复如是。

  邻国相攻

  经云。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兴兵灭之。是时国王无力势故。方乃怖畏改心修善。如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戒比丘亦复如是。驱遣诃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

  体外之惑

  疏云。体上之惑。

  一闻三谛

  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是说苦集灭三谛。

  见舅堕负

  拘絺罗初难佛云。一切法不忍。佛答云。汝见是忍不。因而堕负门粗细中。

  六神六师

  第一臣名月光。所事师名富兰那。但言杀父母者无果报。五臣各事一师。皆外道辈。

  闻说阴幻

  佛告王言。何者是父。汝但于假名五阴妄生父想。若色是父。四阴应非。若四是父。色亦应非。色与非色性无和合。

  无根信

  章安释云。本时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名也。

  述己弘愿

  愿云。我于佛前悔。愿后更不作。愿诸众生等。悉发菩提心。

  初闻佛偈

  住住央掘摩等。凡三百六十七偈。

  匿王去后

  匿王欲伐。且见央掘去佛不远。王礼供已叹佛云。能降如是恶人。佛为说法。得罗汉果。

  四事为涅盘因

  一者亲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论痹

  必至反。

  街弄

  弄。与巷同。

  ??蜷

  上吕员反。下巨员反。跛。躄病也。

  ?

  鱼际反。睡中语。

  亦有不晓世语达远理者。如会稽道树寺顿悟禅师。能悟深理而不晓近事。出涅盘疏

  涅盘疏云。昔徐仆射。理人甚善。为上虞令。犯事不闲。答问如天柱瑜。极解深义。不晓世语。言天柱瑜者。天柱。山也。在会稽。瑜。名也。时号顿悟禅师。不晓世语者。涅盘疏未治定本云。瑜常身病。有尼问疾云。阇梨无所苦已就灵姑卜云无苦。即问灵姑是谁。答云是剡。又问汝剡耶。答云是夜行。又问汝夜行耶。而竟不知越俗名鼠为灵姑等。故云不晓世语也。又如昔庄严门下有净藏法师。唯能并难。答无所以。彭城正公。能善解释。不便论义。

  俱舍以九义立一瞿声

  颂曰。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九者。一方。二兽。三地。四光。五言。六金刚。七眼。八天。九水。皆名瞿声。

  亦与四教四门四句意同

  疏云。佛但说一。具四种意。如说有句。即具于无并双亦双非。但作有解不名智臣。此与四教义合。佛说生生灭。即不生灭双亦双非。但作三藏生灭之解即非智臣。此义又与四门义合。亦有门乃至双非门亦尔。

  次第对盐等四

  盐有器无水。双亦马双非。余四教四门。例之亦如是。

  经中先合。对无常等四

  经云。如来为计常者说无常相。令比丘修无常想。为计乐者说于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为计我者说无我相。欲令比丘修无我想。或说空者无二十五有相。令比丘修学空相。

  次对四常

  不动者是解脱。中无有苦。故是名不动是正解脱。谓无相者。无有色声香味触等。故名无相。是正解脱。常不变易。名曰常住。或复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性。

  此四亦是四门异名

  不动有门。无相空门。不变双亦门。佛性双非门。不动藏。无相通。不变别。佛性圆。

  十非

  前论中已说。

  六宗情期大同

  史记。一阴阳。二儒。三墨。四名。五法。六道德。阴阳使人拘而多畏。儒者传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偏循。名者使人俭而善失真。法者严而少恩。道德者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

  庄生归于自尔

  庄云。云为雨乎。雨为云乎。各自尔。

  老氏专叹去奢

  老云。圣人去奢去泰。注云。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去之者。使人不过分也。

  马祀

  牛羊豕。三牲之祭。常闻之矣。言马祀者。记曰。大夫之丧荐马。

  羊烝

  烝。冬祭名也。冬以羊祭。

  脯祀

  仪礼。祭之以酒脯。

  粟祭

  礼云。求食家之粟以祭之。然则粟祭非杀生。不是烧然之因。今恐是肉祭耳。以肉粟同音。写者误矣。

  前广后略

  如十乘无四三昧则后略。

  神力品约教次第

  经云。如来所有一切诸法自在神力秘要之藏。甚深之事。法力藏事。次第对名用体宗。

  序品约行次第

  经云。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

  何殊体踏

  邪解禅师修体心踏心观法下。记中云。虽体踏如空。非体法实智。虽推踏不受。非无作舍觉。

  利镬等

  镬字应作钁。居缚反。

  锄

  与锄同。

  止亦名观。即停止止

  下论云。停止止是行善。属观门摄。

  观亦名止。即贯穿观

  下论云。贯穿观是止善。属定门摄。

  翻识为智

  翻七识为四智。谓成所作智。大圆镜智等。

  纯陀一品明涅盘施

  经云。纯陀者。名解妙义。白佛言。我等最后供养。为度无量众生故。佛言。施食者有二种果报。一者受已得菩提。二者受已入涅盘等。

  例道入例

  下例字应作倒。

  三三为权

  谓三乘各有人教。因是为三三。在昔无果。故三三俱权。

  三结

  一我见。二非因计因。三疑。

  断离尽

  断烦恼。离生死尽。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

  牛马互无

  外道计无因无果。若言父母是众生因者。男女当具二根。又眼见男女不似父母等。第三计各异互无。如牛中无马。马中无牛。

  随缘方便及息二边。俱明三止三观

  随缘三止者。着空心息名止息止。心住中道名停止义。中道非边。是不止止义。三观可解息二边三止者。不着空假名止息止。心冥中道名停止止。中道非止非不止是不止止。观亦可解。

  对斥小乘

  斥云。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不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

  借彼知见之名。非全用义

  经曰。云何为知自饿法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五热灸身等。云何不见菩萨。不见一人。行如是行得正解脱。亦知亦见者。为见众生。行于邪法必堕地狱。是名为见。知诸众生。从地狱出生于人中。若能修行得入解脱。又亦知亦见者。见常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是名为见。云何为知。知诸如来不入涅盘。经中广解。

  天亲无着

  金刚论。

  下之二句。复疏三谛

  百非中四句之二也。以无有相貌句是三谛义。记云。无边无中故是三也。若三俱亡乃是绝四离百。

  大论二十二云。菩萨修十善。各有五心。谓下。中。上。上上。上中上。初发五心。乃至具足五心。如是百心名为百福

  五心。下(一)。中(二)。上(三)。上上(四)。中上(五)。

  有五差别故。所谓人天及以四教

  五种布施即五差别。净名疏释云。若持戒。恭敬。慈心。大福。自舍财。亦教他修福。如是等施皆人檀也。若胜品十善。持戒精进。恭敬听法。慈心孝顺。华香续明。皆天檀也。此皆事施。果报不同。三藏二乘观谛缘。菩萨观无常。舍身命财。如代鸽等。并藏檀也。通教体三事皆空。愍众生故舍身命财。别教行人种种施。圆教舍身者。生死后际等观。离老病死。得不坏常住命财亦尔。檀即佛性。大品云。一切法趣檀。已上并四教施也。后成佛时。五种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但云愿摄。其义则通

  如云菩萨为菩提故。离杀害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以是愿故。成佛之时。国士所有一切众生得寿命长。有势力。获神通。又菩萨离盗心。与众生共之。愿诸佛土纯是七宝。故成佛时。国土纯是七宝。众生富足。乃至远离邪见。与众生共之。菩萨成佛时。世界众生悉得受持摩诃般若波罗蜜。言通者。无五差别异。

  观因缘智四种不同

  下智观之得声闻乘。乃至上上智观之得佛乘。四智对四教准知。

  论。种种行类相貌

  智论七十二云。三事何异。有人言行。是阿鞞跋致菩萨。身口意异于他人。以此表甚深智慧也。类者。分别知诸菩萨是阿鞞?致非阿鞞?致耶。相貌者。除行类。种种因缘得知阿鞞?致相。

  不决臧??

  下音鄙。语出毛诗荡之什。诗云。於乎小子。未知臧??臧善??非。郑玄笺云。不知善??。乃是不识是非之义耳。

  慧单而智复

  加一切成复。

  且约前二

  藏通。

  若单约境。准智可知

  若境是自境。名自性境。因智故境。名他性境。境智因缘名共性境。离境离智名无因境。

  庄云。天其运乎

  天运篇也。运。广雅云。转也。注云。不运而自行。

  地其处乎

  不处而自止。

  日月诤于所乎

  正文所争不争所而自代谢。

  孰主张是。孰纪纲是

  皆自尔也。记作氏。误。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

  无则无所能推。有则各自有事。然则无事事而推行。是者谁乎哉。各自行耳。已上并郭象注耳。

  老计守雌

  道经曰。知雄守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犹归于婴儿。注云。雄以喻尊。雌以喻卑。去尊就卑。归老于婴儿。无所知也。

  君弱臣强至二教

  下文云。三藏从无明生。不由真起。此自性邪。见通教真是不生生。一切惑苦灭。此惑是由不生。此他性邪见。此界内惑。以惑为自。以真为他界外。以法性为自。无明为他。别教计黎耶生法。此执他性。圆教计法性生法。此计自性。前君弱臣强。今君强臣弱。

  生等对四教精进

  若二藏相应即生生精进。乃至圆教不生不生精进。

  无言菩萨

  大集第十三云。王舍城师子将军。生一子不啼泣。乃至七日眼不瞬。人谓之哑。父母立字名无言。后见佛广现神变等。无言即契理也。

  论。作四说性执久破

  与下化他境意同。下记云。自行若满必须化他。

  一一悉中皆四说

  下化他境中。一一悉中。各引四悉文证。

  于一名下说无量义

  涅盘三十一云。犹如涅盘。亦名无生。亦名无出。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乃至亦名吉祥。

  以蜈蚣等用喻独头

  疏云。蜈蚣譬戏论嗔。守宫百足兀然譬独头无明。今记文以蜈蚣喻独头。似误。

  三昧乐意成身。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

  生方便土。须已辨地也。今见等地而言成身者。或是超人。或是以空三昧且摄之耳。或是果中预谈因位。或以前而例后详之。

  岂圆六根更入别位

  三种意生摄别地。前斯为正意。若摄圆者。断通惑尽则摄入三昧乐。断尘沙则摄入觉法自性等位。然六根净位非次第人。故云岂入别耳。

  是二中间即是中道

  中间是指名色等五支苦果也。苦道即法身名中道。

  六因四缘

  因缘名义亦欲略知。今依俱舍出之。六因者。一能作因。谓一切无为法皆为能作因。二俱有因。如四相望本法互相假藉。本法为因。四相为果。四相为因。本法为果。俱时而有故名俱有因。如心王与心所亦互为也。三同类因。如过去善五蕴与现在善五蕴为同类因。现在善五蕴与过去善五蕴为等流果。又如过去解脱戒为同类因。今别脱戒与未来别脱戒为等流果。四相应因。此唯心所法。谓心王心所起必同时。五义平等。同一所依。同一所缘。同一行相。同一时业。更相随顺。义用相应。故名相应也。互为果边名为俱有。若相应边名相应也。五遍行因。谓苦谛下有五烦恼。即苦下五见疑无明。集下二见疑无明。此十一俱三义。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遍与五部染法为因。此因为染污。能与五部染法为因名遍行(去声)。或遍缘五部名遍行(平声)。行即满也。六异熟因。谓能招果熟故名异熟因。三性之中但取善不善。就善法中唯取有漏善为异熟因。为无漏善破坏三有。不招异熟。非因也。为无记劣。不招异熟。言四缘者。一因缘。谓因如是缘故名因缘。缘以前六因中后之五因为体。唯除能作因。二等无间缘。谓前念心心所法齐等。与后心心所法为缘。或可后念心心所法齐等。因前念心心所法为缘。故云等无间缘。言等者。遍依及果。三所缘缘。所缘二字属境。缘之一字属心。谓心所缘法性劣。执境方生。犹劣人非杖不起。四增上缘。谓前六因中第一能作因即是增上缘体。故一切法皆增上缘○又婆沙中因缘相摄。初六因摄四缘。能作因摄三缘。谓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余五因摄因缘。缘谓俱有。同类相应。遍行异熟。又四缘摄六因。因缘缘摄五。谓异熟.俱有.相应.同类.遍行。若等无间缘.所缘缘。无因可摄。能作因摄增上缘。

  楞伽第四佛语心品

  心品第三云。于彼演说大乘。皆是如来地。十地则为初。初地则为八。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既云为次。所以互融。恐人疑今记文写者误。故捡经以决之。

  为渐为顿

  大慧问为渐净为顿净。佛言。是渐净非顿净。譬如陶师造器。渐成非顿。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

  现流

  经谓渐顿之化。佛从法性显现流出。

  顿现一切

  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乃至云。报佛亦尔。于色究竟天。顿能成熟一切众生。令修诸行。

  五种种性佛

  经云。若有闻说一一法自心显现。不思议境。不惊不怖。此是如来乘性。既云不惊怖。则是菩萨性也。经中不言菩萨性。

  声闻

  经云。若闻说蕴处界。举身毛竖。心乐修习。乃至我生已尽等。此是声闻性。

  缘觉

  经云。若闻缘觉乘。举身毛竖。悲泣流泪。舍离愦闹。或闻神通变化。其心信受。是名缘觉。今记不列缘觉。

  不定

  经云。不定性者。谓闻三种。谓佛及声闻.缘觉。随生信解。而顺修习。而成大慧。

  无性

  彼经四卷。成部文中无无性。只有各别性耳。各别中又说声闻。

  五法

  谓相.名.妄想.如如.正智。相者。形相色像等。名者。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妄想者。有施设众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如如者。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彼如是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是名正智。

  及三自性

  妄计自性。谓计自性从相生。于种类显现生计着故。二缘起自性。从所依所缘起。是缘起自性。三圆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二分别自性圣智。

  二无我

  人无我。法无我。

  论。十地为如佛

  大论五十中解云。菩萨坐七宝菩提树下。入第十地。名为法云。譬如大云澍雨。连下无间。心自然生无量无边清净诸佛法。乃至云降魔放光具十力等。十方诸佛大声唱言。某方某国某甲菩萨坐于道场。具佛事。是名十地当如佛。

  乐定乐慧。转世现信解见得身证

  此一说。未知记主据何处文耶。盖以乐定乐慧。自是上流般中一位开出。又复身证不入学人之位。此说与下文俱舍问答相违。学者辩之。

  无学为九乃至不坏法

  死至骨想是俱解脱之因。故果有神通。

  一间

  俱舍颂云。断惑八品一生名一间。疏释云。间为间隔。为有一生为间隔不证圆寂。

  退护思住达

  五字下各有一法字。谓退法乃至达法。

  问。何缘身证不预其数

  连上文。是俱舍语也。此问者是问学人十八中何不云身证。俱舍颂云。得灭定不还。转名为身证。彼释云。若不还果修灭定。转名身证。灭定无身。由身证得故名身证。故答之。灭定有漏。不是依因。故不预数。今记中于三果开为十一。内有身证。俱舍则无。或恐是误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六

  论。断奠

  上丁段反。下丁定反。涅盘疏云。无差也。

  正量部

  权衡刊定名量。无邪谬名正。西域论名也。

  苦县

  上音户。

  东夏之神州

  南山戒疏云。雪山已南。三方歫海。周九万里。厥号大夏。此方中岳亦中华。且据轩辕局谈中表。故河图云。昆仑东南方五千里。号曰神州。尔雅云。河出昆仑。佛经云。四海本源。香山所出。分流四海。俗云昆仑者。谓香山耳。

  初约四句料简

  论但三句。言四者。准前义加非渐非顿。故曰未若权实章中其名委悉。以下有非权非实句。

  渐顿复兼偏圆

  渐顿指释文中。

  今回在前

  经中佛如醍醐已方云。如牛新生。血乳未别。今论在声闻前列之。故云也。血者。无明烦恼也。乳者。众生善五阴也。

  二相

  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中。我无我无有二相。又云。一切法善不善等亦无有二相。

  别教之终

  地上。

  愚夫禅

  经云。二乘之人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无常。苦。不净相。渐次不舍增胜。至无想灭定。

  观察禅

  经云。自知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我。于法无我随顺观察。

  真如禅

  经云。若分别我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真如禅。

  如来禅

  经云。入佛地住。自证圣智。为诸众生作不思议事。是如来禅。

  欲入第七住

  七住名不退。六住名正心。有人云。六住退者是权耳。今为经中说退者。法财王子及八万人皆退。若舍利弗示作法财权退可然。岂八万人皆权退耶。又有人云。初住断见。断已不退。今六住退者。名伏为断。是故退耳。此亦非矣。若十信中立断名者。可是名伏为断。今十住中本是断位。如何名断为伏。太颠倒也。又有人云。六心退者。非第六正心中退也。乃是第一发心住位中横开为十。于此十中第六而退。此又穿凿太过矣。经中自云。十住之前一切凡夫法中发菩提心者。有恒河沙众生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若一切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若修般若波罗蜜止观现前。复值诸佛菩萨所护。出到第七住。自此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萨心。不名习种性。若读此文。则知非初住中横开之六心也。今试议之。夫见惑牵四趣生。若断见已不堕四趣。思惑牵人天生。若断思尽出人天界。良由别人宿善不等。致令今世用观不同。若先断见。次断思者。此等行人必不言退。次第用观故也。若用断见断思二智。同在一念等观两惑者。记主谓之俱断。断之未尽。则此人多退。然则遇恶缘则退。值善缘则进。非谓俱断之人一例退也。昔人以截藕为喻。于义未明。今记引大论云。舍利弗六千劫。若优婆塞戒经云。舍利弗六万劫求菩提。所以退者。未得解脱。劫数不同。不须和会。

  大经数等名异

  此下记中引。

  论旧医乳药

  略如玄签。备捡。引涅盘注。

  制多

  塔也。

  僧只四受(云云)。五分五受(云云)。四分亦五

  南山业疏云。僧只八受。谓善来。自然。五。十。八。二十。遣信。曾归也。五分十二受。一自然。二一语。三二语。四十一众。五破恶见实。六第一受具。七善来。八三语。九八敬。十羯磨。十一二十僧。十二遣信也。四分各五有十。一善来。二破结。三三语。四边方五人。五中国十人。此五是僧也。一八敬。二二十众。三遣信。四小年曾归。五边方十众。此五是尼也。今文与业疏不同者。恐误。验知前文。小无忏重之误。是违记耳。

  多伽见母明受不同

  多论七受。谓自誓。见谛。三归。善来。三语。八法。羯磨。伽论十种。谓无师。自誓。见谛。问答。三归。五众。十众。二部僧。八重。遣信。见论八种。谓教授。三归。问答。善来。重法。遣信。八语。羯磨。毗尼母论十种。谓善来。建立。三语。羯磨。随师教。遣信。来听。

  上法

  本初要期求戒。及才破结。果与戒一时俱得。故名上法。

  白木调

  有人以调作去声呼。非也。据梁书职贡图。作条。

  五人受中须一人持律

  此别部之意耳。四分则不然。须五皆明律。故业疏云。边地开五。要须持律。非假持律。焉得成遂。

  百骂

  八敬谓。百夏比丘尼礼初夏比丘足。不得骂僧。不得举僧过。依僧受戒。依僧忏残罪。半月请教戒。不得无僧处安居。依僧自恣。

  是尼端正

  十诵迦尸国有女。端正姝好。价直半国。大臣大官求之不得。此女遂乃出家。有诸恶辈皆习议云。若受戒时。我于路中须夺取之。诸尼闻已。不知云何。乃往白佛。佛言。从今听此半迦尸尼遣使受具足戒。

  亦名十二语

  三番白四名十二语。初番于尼中白四。次番为端正尼若自往大僧中受戒。路上恐为恶辈所夺。佛令丑尼僧中代为受戒。即遣使也。第三是丑尼却回来腾僧羯磨。又名白四。此非尼常行法。盖是也正女一缘耳。若常行法。沙弥尼先于比丘尼坛上白四羯磨受戒毕。此名本法尼也。次须于大僧处再秉白四羯磨。但两番也。

  十利

  戒戒之下皆有十利。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者调顺。七惭愧者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久住。

  一支一境

  身三口四等支。杀盗淫妄等境。随其支境。犯者结罪轻重。

  犯淫三趣

  三趣者。四分谓人.畜.非人也。人则女人三道。男子二道。若觉并睡眠。及死而未坏或少坏。但使入毛头许。皆波罗夷。畜则牛马猪狗雁鸡之属。莫问心怀想疑。但是正道皆结夷。非人者摄天子.修罗.鬼神.地狱四类也。业疏云。人畜两趣。形现易知。天.鬼神等幽通难识。故合天与修罗.鬼畜为一趣。是则开成六道合成三趣耳。

  相部对内

  相部即河北相州厉律师之义也。犯边罪者多论障。在家外众并出家内众。若相州厉律师谓但障内众。故云对内。

  作白已后入余心者

  多论云。作白之时。具上四心。不名得戒。羯磨已后。方有四心。皆是得限。余心者。谓恶.无起.睡眠。

  四心三性始末恒有

  无作戒者。律钞云。无作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三性不藉缘辨也。故杂心论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言四心者。三性之外加睡眠。

  多罗树

  西域记云。其树如此方棕栏。高七八尺。果熟则赤大如石榴。

  乃至天乐。广如初句

  广如经中第一句说。最末句云。若见男子随逐女人时。或见女人随逐男子时。便生贪着。如是菩萨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令戒杂秽。不得名为净戒具足。乃至为生天受五欲乐。如是菩萨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

  式叉迦罗尼

  此翻名学。即众学法也。律五篇之第五。

  若据余部。余心亦得

  四分之外皆名余部。成论云。出入常有善心转胜。故若八无作中言随心无作者。随生死心恒有无作。非谓随定慧。

  十八法中

  亦欲略知。今引律文注之。

  一法非法

  多论云。八正真轨是趣道因。名为法。彼说为非法。五邪不能生解为非。彼说为是。彼者指调达也。下去皆尔。

  二律非律

  八正真能调身口。离于七非称为律也。彼说为非。律五邪反前。彼说为律。

  三犯不犯

  多论云。不剃不剪。佛判有罪。名犯。彼谓有命若不剃剪。说为不犯。又律中不犯。心念作恶。未形身口。以恶微故不制有罪。说为不犯。彼说心起三毒最是过本。说名为犯。

  四若轻若重

  律犯遮恶为轻。彼为一切草木皆重。重者初篇。业思一形永障为重。彼见先作无犯。便言淫盗俱轻。

  五有残无残

  犯下四篇。非一生障。名曰有残。彼说无残。若犯初篇。永丧道芽。名曰无残。彼说有残。

  六粗恶非粗恶

  初二篇若身若口无惭心故犯浊重偷兰。名粗恶。非粗恶者。波逸提下及余偷兰也。彼皆反说。

  七常所行非常所行

  八正道常所用法。彼说非常。五法非常用法。彼说常所用。又了论云。非常行者。非佛所作所习也。彼即说是。常所行者。是佛所作。入定说法。受现法乐。是佛所习。彼又反说。

  八制非制

  五篇是佛金口所制。彼说非制。五法非佛所吐。彼说为制。

  九说非说

  五篇之中。四是重禁。余是轻约。此名正说。彼说为非。四禁为轻。余篇为重。是名非说。四禁为轻。余篇为重。是名非说。彼为是说。十八法皆多论中文。

  毗尼与律

  毗尼翻律。不可并列。

  对心对境

  能对之心。所对境也。境即杀盗淫妄等境。母论云。犯必托境。关心成业。

  若罪若事

  罪即杀盗等罪。事即五篇忏悔等事。

  若双若单

  双则双持双犯。单则单持单犯。言双者。戒疏约二以明持犯。一约心用。一切诸戒并具四行(止持.作持.止犯.作犯)。二约教行。此乃或具不具。言心用者。如止杀盗先修慈悲少欲等行。以行成故名为作持。望境不起名为止持。此即止中有作。此名双持。反此二持乃成双犯也。言教行者。若圣教听作制作(听作者。如二房等戒。制作者。如半月说戒)。亦具四行。如欲说戒羯磨。先止外缘。望离粗过。名为止持。后善行成。名为作持。名作中有止。二犯者。亦反上也。已上名双持双犯也。单持犯者。如淫盗等。约教为论。佛不许作。只有单持单犯耳。不作名持。作者名犯也。

  煮烧等轻重之相

  准目连问罪报经。若比丘比丘尼无惭愧心。轻慢佛语。犯突吉罗。众恶戒罪。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岁数九百千岁。乃至犯波罗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岁数计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一犯既是。诸犯亦然。其余三篇不复录出。

  随所诠一尘一心一观皆遍法界

  六尘三心摄一切法。且如色尘则善恶法性等色。十界互具。即空故一切色一色。即假故一色一切色。即中故非一非一切色。尘既尔。余尘亦然。六尘既尔。三心亦然。岂同篇聚。但诠轻重双单等相而招报各别耶。

  为篇

  一夷。二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

  为聚

  五遍中加偷兰。

  文殊问经。彼列五夷二提一吉

  五夷者。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萨犯波罗夷。若以心分别畜生.饿鬼。男.女.非男非女。诸天神男.女.非男非女。是菩萨犯波罗夷。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受出世间菩萨戒而不起慈悲心。是菩萨犯波罗夷。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他物。若小.若大.若长.若短.若有色.若有形.若住.若动.若覆藏.若移处.若有封印.若盛贮。若以心起盗想。犯波罗夷。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起妄语心。犯波罗夷。二提者。佛法僧物。若华香涂香。若衣服。若珍宝。若菩萨以践踏。犯波夜提。若佛塔。若佛所行处。及菩提树转法轮处。若以脚践蹋。犯波夜提。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一言者。若吐舌动眼。毁诸威仪。起此想者。犯突吉罗。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摩触

  或比丘摩触女人身。或女人摩触比丘。身分不动而受乐者偷兰。动而受乐犯残。有因兰.果兰异。

  僧中行白

  忏僧残极有四法。谓别住六夜本日治出罪。行白者。与犯残人白四羯磨。其犯残者具威仪白云。大德僧听。我某甲犯故漏失。余罪准白。

  下意

  夺三十五事。是折伏法。勿得有违。执众劳苦。奉清净比丘。是调伏法。彼行覆藏者。应日三时见清净比丘。应作者。一切如法。不应违逆。至布萨日。应扫洒布萨处。供给调度。乃至自在小房中住。有客来遣出者。答云。不得二人共宿。不得与清净比丘共住经行。不得同一林坐。并是其意卑下。

  夺三十五事

  七种不同。初五夺眷属。一不得授人大戒。二不应授人依止。三不应畜沙弥。四不应受僧差教授比丘尼。五若僧差不应往○二五夺智能。一不应说戒。二若僧中问毗尼义不应答。三若僧差作羯磨不应作。四若僧中简集智慧者共评论众事。不在其列。五若僧差作信命者不应作○三五夺顺从。一不得早入聚落。二不得福暮还。三亲近比丘。四不应近白衣外道。五应顺从诸比丘教。不应异语○四五夺相续后犯。一不应更犯此罪。余亦不应犯(为残作诃责。指下篇为余)。二若相似若从此生(相似谓同一篇罪也。从此生者。谓为摩触诃责而与女屏坐)。三若复重于此(谓犯提被治后更犯残等)。四不应嫌羯磨。五不应诃羯磨人○五五夺供给。一若善比丘为敷坐具供养。不应受。二不应受他洗足。三不应受他安洗足物。四不应受他拭革屣。五不应受他揩摩拭身○六五制其恭敬。谓不应受善比丘礼拜。合掌。问讯。迎送。持衣钵○七五夺其证正化事。一不应举善比丘为作忆念作自言。二不应证他事。三不应遮布萨。四不应遮自恣。五不应共善比丘诤(云云)。然非但残夺三十五事。犯夷亦然耳。

  本日等名为治摈

  此忏犯残情过也。如行百夜别住。今已满五十夜。若再犯者。前五十夜俱失。当再行百夜。六夜中犯亦尔。以违僧命故前法坏。言六夜者。梵云摩那埵。此翻意喜。谓罪净故自喜。又众僧亦喜。如行满五夜又再犯。则五夜俱失。当再治之。谓本日治。

  因兰

  梵语偷兰。此翻大障。谓遮障善道也。因兰有三品。若初篇近方便是上品兰。初篇次方便并下二篇近方便是中品兰。远方便是下品兰。因兰亦名从生兰。若果兰者亦名自性兰。非二篇而生也。即是破僧并盗四钱及裸形见佛之类是果兰。

  论不息世讥嫌

  涅盘十一云。息世讥嫌戒者。不作贩卖轻秤小斗欺诳于人。因他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然明而卧等。又不畜象马车乘。奴婢金银。谷米麦豆黍粟稻麻等。

  无救之门

  阿鼻翻无救也。

  应引大经十二等

  谓邪常等。

  下四聚名破律仪

  兰.提.悔.吉。

  南山此文虽则有据(据唯识论)。判位太高

  位者。论明五位。不离唯识。五位者。一资粮。二加行。三通达。四修习。五究竟○一资粮者。未能修唯识观。但修福智资益己身。故颂云。乃至未起识。求位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断。此中通明四行。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二加行者。即暖等四善根也。暖位得圣道之前相。发下品四寻思观。谓一名。二义。三自性。四差别。此暖位。菩萨第六识于定中观此四法成空相分。二顶位。菩萨依明增定。作上品寻思观。重观察名义等四皆自心变。三忍位。忍境识空。伏除烦恼.所知二障。四世第一位。作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三通达者。作唯识观入见道也。至此已来。无数劫满。即在初地。然此见道略有二种。一真。二相。真见道者已根本无分别为体。证生法二空。实断二障也。相见道者。即十六心等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四修习行者。出前所说相见道也。乃至第十地终金刚心无间道已。并名修道也○五究竟者。从金刚心后解脱道中。尽未来际。唯佛独能。所作已辨也。此五位中。资粮四十心菩萨多在散位。但修六度万行耳。第二加行位。十向后心作影像唯识观。第三通达.第四修习位。修道亦作真实唯识观等(云云)。若佛果者。即究竟第五位也。故曰太高。然太高之言。颇为弘律者所非。谓律中自有初心忏罪之法故也。然则荆溪岂不知之耶。今太高之言。亦且据论一往语耳。

  小乘中僧别两忏

  僧者如四僧已上行白四羯磨忏夷者是也。别者如对首忏提等是也。

  鞚

  口贡反。勒缰也。

  肉身法身至三趣不至三趣

  象坏肉身不至三趣。恶知识坏法身至三趣。象是身怨。恶知识是法怨。

  奏师子琴

  阿修罗王取师子筋为琴弦。

  加以咸水

  涅盘经意。如渴者饮以咸水。愈增其渴也。

  四动以对一修

  动修。不动修。亦动亦不动修。非动非不动修。

  十六句

  余三句者。谓动不修。不动不修。亦动亦不动不修。非动非不动不修。又动亦修亦不修。不动亦修亦不修。亦动亦不动亦修亦不修。非动非不动亦修亦不修。又动非修非不修。乃至非动非不动非修非不修。十六句中各有其义。

  愈

  音俞。写误。经作疮字。彼云。如人疮病。

  许畜重物

  毡褥金宝。体用俱重。

  合百一畜长等以为下根

  百一本中根。畜长本下根。今文一往合为一。

  说净

  说净法有二。一展转净。得衣已十日满。未见明相前。求一比丘对首云。大德。一心念。此是我某甲长衣。未作净。今为净故施与大德。为展转净故。(彼受净者言)长老。一心念。汝有是长衣。未作净。为净故与我。我今受之。汝施谁。答曰。施与某甲。(受净者又言)长老。一心念。汝有是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我。我已受之。汝与某甲是衣。某甲已有。汝为某甲故善护持。使取着用。随因缘一说。二者真实净。才得物须作断心。决定舍之物。过他人边。

  受持等事

  除上根忍力成者。其余人并须说净。并加法已方可受持。若新者。须作法。舍旧三衣已方可加法。不加法者违佛所制。犹国俗服耳。然佛制三衣。须体量色三并须如法。方加法可然。

  随坐

  随坐乃至一坐食耳。

  不作余食。佛制足食已。舍威仪(如坐食时。前境堪足。忽低头取。与后分离状之例名舍)。不作余食法而食者。咽咽堕罪。僧只。舍威仪有八种。谓行住坐卧长床短床乘般。且如床上坐已。若见师僧塔象在背后者。回身避坐。曳身不得离床。若离名舍威仪。若正食时。天雨于上。持盖。无者合床舁着覆处。舁时倒地。及诸缘离本坐处。更食者犯堕。作余食法者。一。从净人受已。共未足比丘互跪云。大德。我足食已。知是看是。作余食法。二。授与前人。三。舒手相及处。作三法。一。彼受为食。二。口云。我止。汝取食之。三。度与他。凡论食。是正食也。

  僧中得衣

  或分亡五众衣。或施主送衣。

  略如食法

  上起贪。下起瞋。中起痴。

  小食

  粥。

  后食

  过中非时。

  有云加法

  畜百一者是中根人。但有加法而无说净。若下根人。三衣六物之外。一切说净。

  而为净施

  大乘以佛菩萨为净施主。小乘以和尚阇梨为净施主。即衣药钵也。

  我物属他

  展转净施主。即衣药钵也。说净已。并属衣药钵所有。

  禁性重之由

  凡果物及饮食药饵等。并须从净人边受。不尔属盗。

  持钵持衣

  钵须铁瓦者。异外道故。衣须布?者。异俗流故。今之人。畜木钵。衣罗縠。非外道俗流而何。

  斥三修

  前已笺注。

  二边皆有粗细

  常途说觉观者。如眼见色名觉。细心分别形显等异名观。今修中观。知生死动有边名觉。空乱意涅盘边名观。故云也。

  三觉谓欲恚害

  欲觉者。经云。譬如端正净洁之人。不受一切秽污不净。如热铁丸。人无受者。恚觉者。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养食。若令一蛇生嗔恚者。我当戮之。四大亦尔。若一嗔者则能杀人。害觉者。观察五阴如旃陀罗。常怀害心。五阴亦尔。常怀诸结恼害之心。

  一一谛上皆有见爱

  执俗谛起见名寒。起爱名热。观俗破见如暖。破爱如凉。中谛执破爱见。准说可知。

  中根义开通别

  论中先通言。次别说。

  碓硙

  上丁会切。舂也。下五对切。磨也。

  不受坏生

  但有生性者乞食人。一切不受。

  贮宿残煮

  残宿者。今日受已至明日。一切沙门释子受大戒者皆不清净。五分云。比丘受食已。或食未食。经夜名残宿。问。残之与宿为一为异。四句答之。一残而非宿(且受四药不加四法过中)。吉罗。二宿而非残。亦吉(禾爱食或共宿犯吉。不宿不犯)。三亦残亦宿。四非残非宿。可知。又残宿内宿亦作四句。一是残宿非内宿(今日受食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得堕。二是内非残。三四类知。○煮者。比丘在净地同宿同煮及自煮等。

  论。净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乃至于食等

  疏约事理以释。事者舍贫从富舍富从贫。以食不等则慈悲观行皆悉不等。是为于食不等。于法不等。若贫富俱乞。于食若等。则慈悲观行亦等。理者大品云。一切法趣。味味为法界。含一切法。食有故法有。食无故法无。食不可得。故云何有趣非趣。此中道真禅悦食。

  茕独

  上巨荣切。无兄弟曰茕。老而无子曰独。

  断金

  上丁乱反。易系辞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孔颖达云。二人若同齐其心。铁利能断截于金。金是坚刚之物。能断而截之。言其利之甚。

  朝歌

  上知遥反。地名也。纣王所都。魏文帝改为朝歌郡。周武帝又改为卫州。

  庄以蔗支离乃至五管在上

  文在庄子。与今文少别。彼人间世篇云。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彼无燕字。支离疏者。谓形体支离不全之貌也。遂得疏其名。颐隐于脐者。脊曲而项缩也。会音脍。撮音最。乃项椎也。以脊曲头低故两肩疏而指天也。五管在上者。管本作管。管者腧也。谓五藏之腧皆在上。腧。式注反也。

  若赐疾者粟乃至我则无用

  非庄子之全文。乃记主取彼之意而为语耳。彼云。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恃其无用故不自窜)。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不任作役)。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役则不与。赐则受之)。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况支离其德者乎。

  有力者负而趋之

  庄子曰。藏舟于壑。将谓固矣。不知有力者负而趋之。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

  十境互发。十乘增减。一一法中皆有通塞

  十境增者。具发于十。减者。或发三四等。若发而用观则通。不用观则塞。此乃境出十乘。增者具修于十。减者或修三四等。入位名通。不入名塞。此乃乘也。

  对转兼具

  如助开中对治等四。

  论。六事六理

  六事者。事释中三知识。及观心中佛威神覆护。并脱缨着弊。又一音说法等三是也。六理者。六度并法性各开为三。此六事六理三谛各具。是为十八。

  频婆娑罗王以欲色故。入怨国在淫女房

  论十七中略释。论谓歒国。独在淫女阿梵婆罗房中。

  优填王以欲色故。截五百仙人手足

  论不说截手足缘。

  地神

  即后土也。孝经纬曰。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阇不可以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土。今坛是也。礼记曰。共工氏之子后土为社。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州故。祀以为社。共工者。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之后。即有女娲氏。次即共工氏。

  五谷之神

  孝经纬曰。稷。五谷之长。谷不可以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礼记曰。厉山氏之子柱及周弃为稷。柱能植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是故二人并为稷神。

  田正

  未详。

  敢发

  发开也。

  裸而嘇

  下山咸切。口啖也。

  未龀

  初觐切。应作龀。谓毁齿也。男八月而齿生。八岁而毁齿。女七月而齿生。七岁而毁齿。

  既笄

  音鸡。礼。女十有五而笄。谓以竹而簪发也。

  周赂

  音路。谓货赂也。

  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土曰埙

  今童子吹之。X55088501.gif

  皮曰鼓

  应曰革。

  竹曰管

  篪也。长一尺四寸。围四寸。九孔。X55088502.gif

  丝曰弦

  琴瑟。

  石曰磬

  X55088503.gif

  木曰柷

  方二尺四寸。中有椎。合乐之时。投椎于中而撞之。X55088504.gif

  论憋龙气

  憋。卑列切。怒气也。

  女第

  越本作女。女应作次。

  五之乱

  越本作之。之应作色。

  五臭乱鼻

  春膻。夏焦。中央香。秋腥。冬朽。朽。许九切。气若有若无也。

  困悛中颡

  中。去声。悛本作惾。子公切。又音悛。七金切。恐误。释云。因惾犹刻贼。不通也。

  喝口

  经本浊亦作噣。音同。竹杖切。恐有释音。

  滑心

  音骨。谓汩乱也。

  老语大同

  老曰。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缘起观

  观十二因缘。破三世疑。

  懵

  莫孔切。

  愦

  公对切。心乱也。

  颦欠

  颦呻欠?。

  毗钵舍那

  此翻慧。

  二二立一

  睡眠二。掉悔二。

  睡眠遍不违。若有皆增一

  论中此之二句本在无覆许十二句之后。疏释云。睡眠遍不违者。谓于善恶无记中遍有不违也。随何所有皆说此增。若善心中二十二则加至二十三。若前二十三则加至二十四。恶及无记准说可知。

  十大地

  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

  十大善地

  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勤。

  及寻伺

  即觉观之二同也。

  有时增恶作

  此恶作通善恶性。于善心中有无不定。故言有时。善心若有。于前心品更增作成二十三也。恶作者。谓缘恶作心追悔性。问。何等恶作说名为善。答。谓于善恶不作中心追悔性。谓于先时于善不作。于恶而作。后生追悔。名善恶作也。与此相违名为不善。谓先作善而作恶。后生追悔。名不善恶作也。故此二恶作。各依善恶二处而起。

  大地十

  同前。

  大烦恼地六

  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掉。

  大不善二

  身边二见也。此二是有覆无记。

  四烦恼.忿等。恶作二十一

  此三类不同。一四烦恼。谓贪。瞋。痴。慢。二忿等者。谓等取十小随烦恼也。言十小者。谓忿。覆。悭。嫉。恼。害。謟。诳。憍。恨。三恶作者。谓不善心中恶作。此类各有二十一心所。

  有覆有十八

  谓大地十。大烦地六。及寻伺二。

  无覆许十二

  欲无覆心。异熟生心等也。此十二心所俱生。谓大地十与寻伺也。言许者。依萨婆多宗。恶作不通无记。故于无记心唯许十。有二不同。经部恶作通无记。心中更加恶作。故得有十三也。已上并俱舍疏。略欲知之。

  麂

  音己。

  玃

  居缚切。大猿也。

  八肘

  每一肘尺八寸。

  下座

  若多人坐禅。令最下一人。

  不得拄胁

  犯击枥戒也。佛在舍卫。六群一人击一人。几令命终。故今云不得。

  以拄其前

  拄胸也。

  三摇不动

  若坐禅人困。肩下座人以杖就胸前三摇而窹之。若摇之不动。就左边擉之。

  螉

  音翁。

  广说法门

  野干为天帝释自说因地作国王。以兵借于小国斗战伤害。又受诸女耽荒奢侈。进犯恶业。身死乃生地狱饿鬼。今生畜作野干身。又说十善十恶四等六度诸法道品。乃至野干七日命终之后生兜率天。

  大论枝觚广大

  觚。酒爵也。论三七中作柧文。云柧枝广大。又云其枝及柧。柧即柧棱。

  论。如点头

  以竹篙于船头拄点之。船欲东则西拄。欲西则东拄。

  三教菩萨

  教应作藏。

  因果合论

  欲界苦粗障。色界胜妙出。是上下六果。更有上下六因。具如禅门。

  高声唱令闻

  记脱间字。

  余八是别

  八应作九。

  能答问者许是五品

  论云。问观自生心。云何四不说。离戏论诤讼。心净如虚空。问观自生心。云何知自心。起十种境界。成一心三智。问观自生心。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游四方快乐。凡三十六问。许是五品者。非是口与笔答。乃是心答耳。

  更以权实四章互显

  文云。对三权说一实。四种止观皆实不虚。又四种皆权。乃至云。强说为权。强说为实。

  且以中行破彼同居.方便二死

  若云。被生死。过五百。须至妙觉名为越野。今初住甚以中道行。破同居方便二死耳。以实报之死未尽。故云且。

  理虽无差

  金刚智初地与等觉无差。但浅深异耳。

  文虽各说

  金刚名牢强称。割三惑。越一死。名虽不一。

  牟子

  汉灵帝崩后天下扰乱。时牟子为苍梧太守。

  伏枥

  音历。马舍。

  髦俊

  上毛音。尔雅曰。土中之俊如毛中之毛。谓最长者也。

  辞不说一夫

  多夫。

  雪山大士被帝释试之

  圣行品云。昔过去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求索大乘。乃至不闻方等名字。经无量岁求大乘故。修行苦行。时帝释自变其身作罗刹像。下至雪山而试之。宣过去佛所说半偈(云云)。我言。大士。汝何处得是之偈。罗刹言。我为饥渴苦恼。心闷乱语耳。大士更求余半偈。罗刹言。汝若舍身者。我当为说。大士敷座白言。愿和尚说余半偈(云云)。

  拓其鼻

  上都搕切。应作拓。或作?。手打也。

  具已第八卷

  已应作如。

  初二对三止三观

  初二一对即法修也。法修皆次第。即前次第止观也。但前大意中是修。今是所发为异耳。然列中云互发有十。须谈十境。谓次第十。不次第十。至释次第但三四。次第止观者。须境境次第三止观也。

  不名为顿

  至法名顿耳。

  论后发阴入

  阴境常现。言发者下。记中云。谓发阴解也。阴解者。百界五阴咸空假中。

  调伏

  用三教调伏。经云。文殊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我今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乃至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慰喻

  用三观慰喻。经云。文殊菩萨问居士言。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居士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乃至云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疏云。三教被信行。三观被法行。

  三十六问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等。

  十功德

  具如备捡第二卷末略笺。

  六师

  富兰那等。

  十仙

  一阇提首那。二婆吒。三先尼。四迦叶氏。五富那。六净梵志。七牍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弘广。十须跋陀。

  如药涂屣堪任乘御

  大经云。如良医人以咒咒药。用涂革屣。触诸毒虫。毒为之消。此大涅盘经亦复如是。若有众生犯四重禁五无间。罪悉能灭。令住菩提。如药涂屣能消众毒。

  慢有八种

  俱舍惑品但七慢。一大慢。二过慢。三过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下慢。七邪慢。此记之末亦略释。今足憍慢成八。

  头数不足

  如阴境但色。不云余四。纵列五阴。不云十二入十八界。乃至二乘不云二教。及列菩萨又不云三菩萨。

  总中欠一

  但九境而已。

  灭受想中阙此一故

  第八灭受想背舍。今阙此一但成七耳。

  利中禅复

  禅应作单。

  相生相克

  肝生心是木生火则安。心克肝是火然木则病。

  但有烦恼

  使易为妍习。略节于此。初三十六句者。先立四句入涅盘。谓不断烦恼不入涅盘。凡夫也。断烦恼入涅盘。无学人也。亦断亦不断亦入亦不入。三学人也。非断非不断非入非不入。谓理是也。一一句各四。同根本四句成二十句。又四句出涅盘。谓不断出。断出。亦断不断亦出不出。非断不断非出不出。一一句各四。又成十六。共成三十六句。

  诸法

  谓诸法生。般若生。诸法不生般若不生。诸法生亦生不生般若亦生亦不生。诸法非生非不生般若亦非生非不生。四句各四。并根本四。亦三十六句。

  法身

  法身应化一一起四身。又四身入一身。身身亦四。共三十六句。

  修发各四句

  各者谓修发四句。发修四句。两四句中又句句各四。成三十二。

  修发二四各初二句

  修发二句者。谓修发。修而不发。发修二句者。谓发修。不发修。

  修发既成十六句

  谓修发。修而不发。修亦发亦不发。修非发非不发。句句各四。成十六句。

  发修又成十六句

  谓发修。发不修。发亦修亦不修。发非修非不修。句句各四。成十六。根本四句乃三十六句。

  见中外外

  下外字应作人。

  互损互益

  于十境中有观而无止则散。有止而无观则昏。此互损也。止观相资则互益。

  俱损俱益

  十境止观不明则俱损。明则俱明。

  登地正同

  正应作证。

  小烦恼地十

  前文注十小是也。俱舍心所法有四十二。今记但列三十八。更列根本四烦恼则四十二也。四谓贪。瞋。痴。慢。

  十四不相应行

  谓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身。句身。文身。

  遍行五

  谓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五

  谓欲。胜解。念。定。慧。

  随烦恼二十

  谓忿。恨。覆。恼。謟。诳。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四

  谓睡眠。恶作。寻。伺。若大乘心所法有五十。今记中且列四十四。若更列根本六烦恼则五十也。六谓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

  及念佛

  八念中第一念佛。

  属未到

  初禅前未到定。魔属欲界。未到色界故。

  根遮四句

  根利遮轻。根利遮重。根钝遮重。根钝遮轻。

  欲六人四

  六欲天并四洲人。皆善五阴摄也。

  为顺初禅一劫寿

  初禅第三天寿六十四中劫。今云一劫者。更加二十中劫乃一大劫也。更详。

  八劫方至二禅

  初禅初天二大劫。二天四大劫。三天八大劫。

  第三天寿

  三禅第三天六十四大劫。

  九念处

  三藏三乘三念处。三因大异故。通教三乘共一念处。三因大同故。别教方便中三念处三观次第故。登地一念处。圆教一念处。

  前七属方便

  藏三。通一。别三。

  即后二境

  二乘菩萨用七方便之法。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二
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920 止观辅行助览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三

  丹丘沙门 有严 注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八

  有界内真

  或理性二乘真。或有真种子。

  亦通亦别

  搜要云。阴唯是别。将别对通。故复名通。余九各皆有互通及以相异。只是一法得名不同。故名二是。

  不得名阴。因别阴等也

  今观阴果若阴因者。乃烦恼境耳。别阴通诸境。

  论无我界别

  搜要云。不同阴入。况复九耶。

  烦恼果

  阴等。

  岂同逆病

  搜要云。业病也。今以怖为病。不同业境禅定等余境。

  如不净观治爱魔。五处如理

  涅盘疏云。五尸表五不净观。治爱魔。五系表五门观。伏见魔。今云如理。恐是五门禅如其理而治见也。搜要云。五系魔别者。首楞严制非阴烦恼等。

  岂同心数及上定等

  搜要云。非心所定等。上定者。观心性等。

  及别见

  地住已上别见。非小乘道品所治。

  因观无常谓为极果

  搜要云。小乘未极。挫为上慢。岂同下八。

  分三科异

  论。初阴入界三。初以四念治阴。

  余九能治准此可知

  停心治五障。

  约诸品进

  下品惑进入中品。中品进入上品。名进分。于下品不进名住等。

  论。未得记菩萨轻得记者

  记引经云。我证阿鞞?致。余人永无。若详此文。义似得记者轻未得记者也。又记引大品观空不证品。尝捡经。乃是梦中不证品耳。经云。魔来语无方便菩萨言。汝当来世得菩提。佛言。阿鞞跋致行类相貌。是人永无。因以名字轻弄余人(云云)。学者详之。

  从事理说

  搜要云。从事虽隔。理具十乘。

  彼彼三千互遍亦尔

  搜要云。心佛众生三谛理遍。一生一切生。一生一切佛。一佛一切佛。一佛一切生。理三若互。事三亦尔。心性寂灭。法界无事。

  含于三世内外

  疏云。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自身名内。他身名外。或五根名内。五境名外。

  及以二无作

  此是论偈也。色摄十一法。二无作者。论云。及以无表色。以无表色与无作义同。故记主变其言也。疏下文云。善无表色。恶无表色。故成二无作也。

  摄诸心所

  善恶通大地。各十心所。

  输门

  委输。

  族持性等三义释界

  族者。十八界同类因。各生等流果。生法之本有十八类。故名也。持者。地能成持用。水能成摄用。火能成熟用。风能成长用。性者。出体也。地坚。水湿。火暖。风动(并疏文也)。

  二十二门

  谓三世门。内外门。粗细门。胜劣门。远近门等。

  非三聚摄

  无为法非色心等聚摄。

  无为在下二乘境乃至复在禅境

  不相应行有十四种。若无为。若得非得。若灭尽定。若无想定。在下三境中。余者并在今法入中摄。故云并在此。

  一谓毗昙王数同时

  毗昙本是异时。成论本是同时。而一异与上不同者。或写误。或别有意。

  华他

  上胡骂切。下音陀。汉时人。

  一綖

  音延。非。应作线。

  张顾之徒

  梁张僧瑶。晋顾恺。并名??之人。

  玄文对信

  十乘对十信。

  论。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经中释云。色是佛性者。三十二相是如来常色。常不可改。故说色名佛性。如来真实之乐名毕竟受。如来真实之想是为常想。行者名寿命行。因缘故得如来常住。寿命识者乃是如来平等之心。彼文甚广。今略节之。令知佛五阴耳。

  闭手

  手应作尸。

  不与他同

  古人前五如是凡权。后四如是圣实。

  董卓

  孝献帝相也。此时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乃徙天子都长安。遂焚洛阳宫室。发掘陵墓。取宝贷污妃至等。

  袁绍

  如太袒将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刻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后淳于兵攻之。遂发疾死等。

  罿

  音童。车上网。

  涿

  音卓。

  羽葆车盖

  葆即盖也。周礼孔义云。羽葆。鸟羽注于柄头如盖。谓之羽葆。亦谓之羽葆幢。

  记鸽

  大论。只桓寺舍利弗从佛行。有鸽为鹰所逐。佛令舍利弗言。此鸽子几世作鸽。舍利弗以宿命智观至前八万大劫未得脱离。佛言。此鸽于恒河沙大劫中常作鸽身。经五百世中得利根。是时佛出世。度人无数。佛涅盘后。遗法在世。是人作五戒优婆塞。从比丘闻赞佛功德于是发心。愿欲作佛。后三只劫行六度行。十地具足乃得作佛。

  四时不同

  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音昨)楢(音由)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春搜

  音搜。索也。谓索取物以祭。

  夏苗

  为苗稼除害。

  秋猕

  音鲜。杀也。顺杀气。

  冬狩

  音兽。谓得兽。取之无所择。

  因果之意

  果应作缘。

  岂能令于性法门尽

  性下脱一善字。

  纵烧恶谱

  纵下略一佛字。具足应云纵佛烧恶谱。

  古师谓无了因性

  据善人。须有了因性。今云无者。涅盘疏.妙乐记皆云无果果性耳。

  相为能迁

  一者本相。二者随相。本相者。疏云。已辩命根。诸相者何。颂云。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疏云。有为者所相法也。诸有为者。五蕴法。因缘所造故。色心等法从因缘生。名为有为也。生住异灭性者。出体也。谓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二随相者。疏云。此生等相既是有为。应更别有生等四相。若更别有。应致无穷。彼复有生等相故。是则相上有相成无穷失耶。

  物为所迁

  物者。论云。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疏云。命者三界寿及蕴等法。

  颂云。此谓生生等

  疏云。上句开。下句难。此者前四本相也。生生等者四小相也。谓前四相有生生等四种随相。故成有为也。又云。诸行有为。由四本相。本相有为。由四随相。生生等者。等取住住异异灭灭。上生字是小生。下生字是大生。小生生大生。故名生生。小相中住。住本相。故名住住。小相中异。异于本异。故名异异。小相中灭。灭于本相。故名灭灭。

  于八一有能

  此通无穷难也。岂非本相。如所相法一一应有四种随相。此复名四展转无穷。为通此难。故有斯颂。谓四种本相于八有能。四种随相于一有能。功能别故。无无穷也。且如生相生色法时。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谓色自体。此上必有四本四随。故成九法。于九法内。生不自生。能生余八。本相中住。住余八法。异灭亦尔。故四本相于八法中有功能。故此九法中。生不自生是生生生。住不自住是住住住。异灭亦尔。故本相中异不能自异。异余八法。本相中灭不能自灭。灭余八法。四本相于八法中有功能。故四随相于一法有能。谓有功能也。由此道理。无无穷失也。已上并俱舍文。今更写才法师注释文于下。彼云。刹那得得少多。义开为三。初。约一念三得者。论曰。以法生时并其自体。三法俱起。第一本法。第二法得。第三得得。谓相续中法得起故成就本法。及以得得得起故成就法得(法得得本法即是大得。得大得时。其得即小法之得故。得之得故。皆依主释。大得力强。成就二种。小得力劣。唯成一种。故一刹那三法中。大得二。小得一也)。如是。若善若染污法。一一自体三法俱起。第二刹那六法俱起。谓三法得及三得得。第三刹那十八俱起。谓于第一第二刹那所生诸法有法得(初念三种。望第二念中起三大得。得前三法。起三小得。得三大得故成六法。第三念中通望前二。谓初念三法。第二六法。总成九法。今第三念起九大得。得前法。起九小得。得九大得。故成十八也)。二。二念九得者。准此所论(然初念善心三法俱起者。唯说善心。不说相应。第二六法者。唯说第二念起得得。初不说第二自所起者。善心亦有三法。谓善心及大得小得。并此第二念六法便成九法。第三念等准此说)。三。若约所相能以论。即第一念有二十七具起(谓本法为一。此上有四大小相。并前成九。同一大得得之。此大得上复有九。谓大得及四大小相。此九即以得得之。其小得上又九。谓小得及大小相。此用大得得之)。故论又云。一切过去未来烦恼及随烦恼并生得善。刹那刹那相应。俱有无始无终生死轮转有无边得也(上注大小四相者。大则四本。小则四随。详解如论)。

  谨示刹那一念三得二念九得图子

  X55089001.gif

  前之三教或推远理

  藏通真理。自天而然。惑不能染。如灵外月别但中理。在九界外。地前仰信。真中二理皆本有之。故云远也。

  或约事行

  如离婆多见二鬼争尸。自推我今为有身耶。为无身耶。又盘特扫帚之类。皆自行也。

  或约俗谛

  出假之人。如歌利王。彼割截身体。无我人等相。又如菩萨施手时。愿得信手。施目时。愿得智眼等。

  不同俱生及现行

  第六识与色俱生现行。非同种子。

  眠人亦有不睡时

  睡应作梦。

  观于一句生三十六法

  前略引论中二法。

  第三第四准此可解

  亦灭亦不灭自生。亦灭亦不灭他生。共及无因例作。又非灭非不灭自生。非灭非不灭他生。共及无因亦例作之。

  结成不思议乃至结成修德境

  近人云。性德境不观。况当文自云。若不推捡。何殊鸟空。请读若不二字。又云。如前理性本无性过。约修门说。须明离计。约修推性。文自分明。何须固惑。又有人或将三境对于三即。或对三根。非矣。今谓只是修观一人。以智照境。境发于智。若破执以为人演说。名化他境。义虽有三。旨归是一。又有人云。性德不观。谓本自二空也。修德须观。谓推捡入空也。若尔。乃是修德自推修德耳。又有人云。性德但闻即悟。引除病品云。直闻是言。病即除愈。若观性德悟。乃是服药除病耳。且除病品文乃是大纲。分利钝二根。及信法两行。何尝分对修性二境。纵将性德以对信行。不须修观者。且法华文句辩三周根性不同。喻云。如三刀斫本。利一。中二。钝三。记释云。此中闻悟似是信行。非不兼法。值佛闻悟信尚兼法。岂有末劫根钝障重闻而悟耶。此大不可。又有人云。性德不观。何以知之。荆溪云。理则直达法性。今问直达之言是修观否。若不修者。能达之心又是何法。请熟思之。今试陈之。夫性德者。众生之性常。诸佛之果理。三世菩萨之妙依止地。或析骨书经。或剜灯乞偈。药王烧手。普明刎头。只为求此也。十方如来千万亿劫说不可尽者。盖是此也。众生久劫以昏散故迷于性德。今大师令以止观观于昏散。昏散之性执若去。明静之性德自彰。况复昏散本无今有。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性德)妄见生灭(性执)。如来因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推捡入空)。本性无故(本自二空)。况又修性之言散在广文。今且引一十五文以证性德须观。先引佛言。首楞严经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五阴)。虽有妙音(性德)。若无妙指。必不能发(修德)。若更开喻合法。使三境具足者。琴声不从弦生。不从指生。不从弦指共生。不从无因生。有因缘故。亦可云从弦生。从指生等(化他)。又大经云。有国王爱箜篌声。遂断弦求声。声不可得。有大臣云。取声之法须有方便。声乃出耳。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无有住处(性德)。以方便故(推捡)乃可得见。成菩提道(即发初住)。华严经云。应观(修德)法界性(性德也。一句之中文略义广。下去准之)。观经云。正念思惟一实境界。大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大师云。本性寂灭(性德)。若不修道(修德)。无由契会。又云。境虽无相。常为智缘。又初缘实相造境即中。又云。正法者即观法性之慧也。又云。初心研理。稍入相似。荆溪云。由修照性。又云。智能显理。智生则理生。又云。智能照境。又云。一心三智照中道理。又云。一念心具十法界。还观此心具足三谛。上所引文。意须观性。读者思之。

  为遍责故

  论中三十六问。一一问中但以自生一句而责耳。如云。问观自生心云何四不说。又云。问观自生心云何是魔行等。今言遍约四性者。是举一自以例他及无因也。故次云。直举自等责推也。于三十六境。以四性推捡令空所推之境。论云。云何是魔行。云何是外道。云何是三乘。云何巧度。云何是别教是圆教。云何是四三昧。云何是二十五方便。云何起十境成一心三智。云何十境成十乘法。乃至坐道场降魔转法等。以自生一句责于魔外.三界.六道.三乘.四教.十境.十乘。从因至果。若四土等。故云遍也。是三十六境。从自生耶.他生耶.共.无因生耶。

  遍生法故

  遍责为破。遍生为立。是知四性破已。若魔若外若教若观若正若依若因若果。一皆是法界大都。

  冥初

  外道计八万劫初始能生觉。八万劫外冥然不知。

  翾

  许缘切。

  梦非梦短

  多一短字。

  齐物

  庄子有齐物论。谓以性均故齐。

  若均山毫

  齐物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注云。夫以形相对。则太山大于秋毫也。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苟各足其性。则秋毫不独小。而太山不独大矣。毫者兔毫。在秋而成。故王逸注楚辞云。锐毛也。兔毛至秋而细。故以喻之为小也。

  等凫鹤

  外篇骈拇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注云。各自有正。不可以此正彼而损益之。又云。故性长非所短。性断非所续。无所去忧。注云。知其性分非所断续而任之。则无所去忧而忧自去也。凫。野鸭也。胫形定功。释名云。茎也。直而长。如物茎。庄子喻意谓。凫胫本短。或截鹤胫以续凫胫。则有乖性分也。断。丁管切。

  福有五种

  尚书鸿范亦尔。

  字从于月反

  只合云字从月。今似多于反两字。

  如此昙

  此应作比。

  有因缘不可见

  经中八种皆是因缘。如云。远不可见者。如空中鸟迹。乱想故不可见。如心不专一。障故不见。如云表星。多故不可见。如稻中麻。相似不不可见。如豆在豆聚。今记中文与经五文少异。故捡经以示之。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损谓销损。皆道德经语耳。

  恣之使天下自得

  注云。夫至仁者百节皆适。则终日不自识也。圣人在上。非有为也。恣之使各自得而已耳。自得其为则众务自适。群生自足。天下安得不自忘我哉。各自忘矣。主其安在乎。斯所以兼忘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

  见品见品

  次见应作思字。

  多入空。少入假

  下文胜别观。又云多入假。少入空中等。

  不合不散

  前文已注。今云合谓一念真空也。散谓三千俗假也。法性清净中理也。

  若未破故

  故应作者。

  若十六行为三三昧门

  苦谛下空无我是空门。灭谛下四行是无相门。集道下八行并苦下两行是无作门。具如下释。

  以智慧为门

  云云者。一权智为实智门。二实智为门通至实相。事通于理也。

  以理为门

  云云者。文在法华疏。彼云。实相为门有二义。一当体虚通为门。如净名不二门。华严法界门。二能通方便作门。引刘虬云。通物之功乃由乎一。故一为方便作门。如三乘皆从实相流出。

  如星之月

  之应作中。

  吹唾

  大品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中诸火一时皆然。譬如劫尽烧时。菩萨摩诃萨欲一吹令灭。当学般若。论三十二释云。火多无量。口风甚少。何能灭之。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因得神通。能变身令大。口风亦大。故能灭之。又以神力。小风能灭。如小金刚能灭大山。菩萨以火为害处广。怜愍众生。故以神力灭之。此是事释也。若就理解。三千即空。一唾也。三千即假。一吹也。即唾即吹同时者。即中也。

  名一众生

  或多一字。或一字应作为。

  不出自他智断等

  四句中前三句是能是自。后生生一句是他是所。所破惑是事。能破空是理。于六句中。判前三教解惑是思议。圆教解惑是不思议。智断可见。

  不至至

  经云不至者是大涅盘。凡夫造罪故未至不至也。不至至者名大涅盘。不造诸恶名不至至。至不至者。至者名二十二五有。菩萨永离。故名不至。为度众生故亦名至也。至至者。至名二十五十有凡夫。初二三果烦恼因缘故名至至。

  如来证涅盘等四句

  疏释云。不闻不闻是涅盘。无始无终不生生是涅盘。无始而始生不生是涅盘。无终而终生死亦然。生生是生死。无始无终不生生是无始而始。生不生是无始无终。

  界性

  恶五阴是也。

  例此以释不生生亦应可见

  不生生是了因性。生不生是缘因性。不生不生是正因性。生生是境界性。

  依章安解复是一涂

  章安云。初句证智。次句明证理。第三句明证断。第四句明证应。复次不闻闻是证圣行。闻不闻是证梵行。不闻不闻是证天行。闻闻是证婴儿行。又云。不闻闻是圆净记主一涂之说。意云并不似智断因果释也。

  别作一途

  大都四句摄诸法尽。今且以四句说无生破遍之一途耳。

  地持六住

  论中本有十二住。今且引六耳。十二住如备捡第四卷末。

  即吹而唾

  诸法不生。

  即唾而吹

  果由因克。

  吹唾成就

  智断圆。

  前释生生指有漏法

  前云生生者。一切有漏念念生故。明化用之所耳。

  五行竟。次明十功德。云十事功德等

  十事功德在高贵德王菩萨品中。经中涉五卷解释。一者不闻者闻。闻已能为利益等。二者修大涅盘。昔不得而今得之。三者得无缘慈。四者唯修九事不修净土。五者诸根完具。乃至十者入大涅盘等。具如备捡录出也。

  始从初心终至地前

  涅盘疏云。五行者。始于初心。终于初地。证天行故也。今云地前恐写误。

  若作别义。开善最亲

  记主一往许之。以其有从浅至深之义故也。若据章安所斥。未全为当。疏文云。第九功德。初发五事悉得成就。此不应深圣行。以大涅盘心修婴儿行。云得涅盘。此那忽浅。

  若作圆义。光宅似当

  光宅云。五行十德。体一义异。同是因善。起自外凡。终于穷学。感于习果。谓之为行。酬前习因谓之功德。乃是行因德果也。记主以其于外凡闻涅盘理。亦一往判为圆。章安引光宅云。习因习果乃菩萨之位。不开佛乘。故记云。似当耳。岂比法华五乘七善一例佛乘耶。然涅盘自有次第五行。故今少分许之为圆。若据经中。先明五行。次说十德。则五行多分在因。十德至地。下记中自释云。约次第边。由五行满得入初地。初地是第一功德。乃至以十德对十地。若作总别解者。始从初地至第十地。恒具五行及十功德。十德对地又复宛然。

  非分别智能知

  疏中无非字。

  泥洹智不洎

  洎应作测。

  非有故非邪

  邪应作斜。

  白银琉璃渐渐互现

  长阿含云。从月初一。白银面现。至十五日。银面全现。琉璃全隐。从十六日去。琉璃面现。至三十日。琉璃全现。白银全隐。经中又云。十六日去。黑衣侍臣一两上侍。至三十日。诸臣并上。故稍稍亏。从月初一日。诸臣渐下。至十五日。诸臣都下。故稍稍满。又云日天子放六十种光。夺月故亏。若月天子处正殿。后光对日天子。是故盛满耳。

  六处结撮

  以破见等文相周备。似次第意。故六处示妙使知文旨。

  冥初世性二十五谛六谛

  并在诸见境列释。大论总以十四难而摄六十二见。谓三世各四句并。

  根本二有此难者不应为答

  十四难者。谓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常亦无常。世界及我非有常非无常。又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又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亦无神去后世。非有神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外人曰。若佛是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诸法有断。都无此理。是故不答。譬如人问??牛角得几斗乳。是为非问。故不应答。

  以有边无边对无想为四句

  谓有边无想。无边无想。双亦无想。双非无想。

  但改无想以替有想

  谓有色无想。无色无想等。

  一切论可破等

  等者又云一切法不忍。今文若加此一句。方可见责云。汝见是忍不。

  三四中单复具异

  单中双亦双非各一人。复中双亦双非各两人。具中双亦双非各四人。

  应云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

  论中却云。亦有亦无。亦有亦无双非尔。

  假立于己

  若云假立己称则易解。

  若竖待者

  以己他相待是横。若竖待者。以身待不身。不身待身。亦名己他。又以灭待不灭论己他。

  三无为

  俱舍颂云。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谓虚空二灭。此中空无碍。择灭谓离系。随事系各别。毕竟碍当生。

  此中空无碍谓太虚空乃至穷隙等

  疏释云。此中者于略所说三无为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碍故色于中行。又云道谛是有为无漏。三无者是无为无漏。今记云。谓太虚空为性等者。乃是记主释耳。非彼疏也。意谓无漏之法是无碍性。非是顽空。乃穷隙等之无碍也。

  择灭谓离系

  出择灭体也。择灭以离系。

  随事系各别

  三界九地各有九品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择灭。是则八十一品择灭。故体各别。

  毕竟碍当生

  释择灭也。言碍当生者。此当生法。缘会即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

  别得非择灭者

  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由择。但由阙缘。名非择灭。

  如缘一色时乃至碍余色等

  如眼与意识专一色时。所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也。于专一色时。合有一类五识缘彼已谢五境。由正专一色。余五识不得起。此未起五识毕竟不生。谓五境已谢。故五识唯现在。不合缘过去境故。未来五识得非择灭。言触等者。等取法界中有与能缘同时为所缘境。谓他心智所缘心所也。五识等等取意识中亦有能缘同时所缘境也。谓他心智唯缘现在缘心。不缘所缘所不缘心。正缘心时缘所。他心智得非择灭。正缘所时缘心。他心智得非择灭。此约同时合缘者说也。已上皆疏中释。

  优陀那风触七处

  如笺难引。

  相续名住

  住应作假。

  以此为彼

  若类上文。应云在彼。则以此为彼耳。

  故灭得生

  灭恐应作识。

  生思

  上文云无缘思不生。

  言集散者。散所集故

  大论云。生时无所从来。散时无所去处。是诸法皆如幻化。无来处故。集不可得。无去处故。散不可得。又生无故。集不可得。灭无故。散不可得。毕空故。集不可得。业因缘不失故。散不可得。

  七者彼彼空空中中最下无复彼此

  楞伽第二云。第一相空谓一切法自相共相空。分析推求自他及共皆不生故。第二名自性空。谓一切法自性不生。第三名无行空。所谓诸蕴本来涅盘。无有诸行。第四名行空。诸蕴由业及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第五名一切法不可说空。谓一切法妄计自性。无可言说。第六名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证圣智时。一切诸见过习悉离。第七彼彼空。谓于此无彼。譬如鹿子母堂无象马牛羊。我说彼堂空。非无比丘众。非堂无堂自性。非谓比丘无比丘自性。一切诸法自相共相。彼彼求不可得。名彼彼空。此彼彼空。空中最粗。汝应远离。

  别在有情心所灭故

  受想等灭是有情。异无为之非情。

  又不与彼阙缘义同

  如缘色时。余尘已谢。谢名阙缘。则余声耳识等不生名阙。

  故但与彼生灭义同

  今相待假于所缘处心有生灭。若非择灭中。眼识对色者则生。余声香识则灭。此之生灭与相待中生灭义同。

  三无为法通是无生

  无生之义虽同而异。若择力所得灭。此是真谛理之无生也。若阙缘等有碍而不得生者。虽名无生。此非真谛。故曰通。

  如前总后亦判利钝

  破有见前总论止观。若历三假得入。名利。若不入者。应回转六十四番。名钝。

  故此等总

  引大品.楞伽等三总文。

  即同初文。前于单见名之为总

  于单四见前用止观二法。彼假入空。彼双寂毕竟清净之止。能观所观犹如虚空之观。文在四见之前。故云总对四见名之为总。

  今于一见对别名总

  前单四见之初。总对四见名总。亦可名为总中总别。今无见中又论总别。亦可名为别中总别。

  不同有见因成末文总别

  彼文云。性相俱空者。是为总相从假入空观。

  粗免夷愆

  若云。我知是。我见是。是大妄语。犯波罗夷。

  从有人下。难中论师。寄非辩异

  此中分科或恐误。合在下文也。若此中分科。应云。破无生为二。初正破。次有人下。难中论师。初文二。初征起。

  三结

  一我见。二非因计因。三疑。我即身见。非因计因即戒取下第十记初释。

  卫元嵩破坏佛法

  上表灭佛法。有文在下。

  押

  押应作压。

  之与华恒

  恒应作垣。垣墙也。

  无为无欲之语

  老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又云。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名常道之说

  老云。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守雌

  老曰。知雄守雌。

  守弱

  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患智

  智慧出于大伪。又云。绝圣弃智。

  患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吾所以有身。

  身毒

  音笃。

  苦县

  苦。音户。

  谥老聃

  聃字是谥。老非谥。

  柱史

  在帝王柱之傍。为史官。

  庄任漆园

  史记云。庄子。蒙人。乃梁国蒙县人也。为蒙之漆吏。终身不仕以快其志。

  着述改足

  足。即喻反。

  轧轧若抽

  思轧轧若其抽。如抽丝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十

  于大助中

  助应作即。

  贆

  音标。

  蜬

  又音含。

  五部

  部类也。四谛下惑为四。九地思合为一。共是五部也。

  一月二时

  一月两次行欲。可以养生。

  三种色

  记引大论。次引大品。文意是同。搜要云。大品过一切色。是灭可见有对色也。灭有对色。是灭不可见有对色也。不念种种色。是灭不可见无对色也。初色是色。次色是五根四尘。第三色即法入少分无表色也。空观成时无表亦破。

  五根四尘

  五根有对。声香味三不可见。

  无教

  无表之名。

  故后两番

  如论借别名通。菩萨位中。一番约三地不出观断见。又一番约忍智四地不出观断见。

  初十二有八

  谓初地有十功德。二地有八功德。三地有五功德等。

  三五四有十

  三地行五法。四地不舍十法。

  五十二六六

  五地远离十二法。六地具足六法。

  七二十八五

  七地不着二十法。八地具足五法。

  九十二十佛

  九地具足十二法。十地当知如佛。十五心虽已有七智八忍。未入果位故。道比忍犹名。

  为因

  世第一后。无漏因缘引苦法忍初心入见道。有无漏法生。名苦法智忍。此刹那心断苦下十惑(一心)。次起一刹那心。名苦法智择灭无为(二心)。次观上界苦。名苦类智忍(三心)。断上界苦谛下烦恼法后。得苦类智(四心)。次观欲界集。集法智忍(五心)。集法智(六心)。次观上界集。集类智忍(七心)。集类智(八心)。次观欲界灭。灭法忍智(九心)。灭法智(十心)。次观上界灭。灭类智忍(十一心)。灭类智(十二心)。次观欲界道。道法智忍(十三心)。道法智(十四心)。次观上界道类智忍(十五心)。已上名未入初果已前七智八忍。此十五心后无间道。断谛下见惑名初果向。次起一刹那道类智是第十六心。

  大论五十三云。尔时须菩提作是念

  论云。尔时众中天人菩萨作是念。般若波罗蜜。三世诸佛皆从此中生。须菩提小人。云何佛赞。欲说般若波罗蜜当如所说。是故言须菩提所说皆承佛力(云云)。今记中文略云须菩提作是念者。本是人天菩萨念耳。

  依梵法治

  众僧默摈。

  隈水曰港

  派水曰港。隈字恐误。

  不知三空

  所施物空。能施人空。受施者亦空。

  乃至般若亦须知三事皆空

  所观之境空。能观之智空。及能观之识空。中间尸.忍.进.禅。皆须一一三空。故云乃至。

  俱舍颂曰。但由悲普施。被析身无忿。赞叹底迦佛。次无上菩提。于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初一谓布施。次二谓戒忍。次一谓精进。次二谓禅智。如次对四句

  捡疏略消。但由悲普施者。明施也。若施时乃至眼髓而无吝惜。但由悲心。非求人天生也。此明布施满也。被析身无忿者。明戒忍二也。若时菩萨被析身支。心无少忿。析身不报。戒满。心无忿。忍满也。赞叹底沙佛者。此身明精进。若时菩萨勇猛精进。见底沙佛。忘下一足。经七日无怠。净心赞佛(云云)。此精进满也。次无上菩提者。明定慧也。金刚喻定邻次成佛。名无上也。此定慧波罗蜜多满也。如是四位者。初是施位。第二无忿位也。第三精进位。第四次无上位。一二又一二者。一者初施位。一波罗蜜多也。二者无忿位。二波罗蜜多也。又一者。精进位波罗蜜多也。又二者。无上位二波罗蜜多也。如次对四句。是记主言。非俱舍语。

  且寄一法

  破假一法。开十六门。

  离邪曲误

  内正直是。外邪曲非。

  孟浪行说

  孟浪。庄子释云。率略也。文选注云。鄙野也。南山云。高谈虚论。世表有余。摄心顺教。一事不彻。今以行不符其说。非孟浪是何。

  并如初释

  说身无常。是经。不同凡夫等计以为常。净名疏语。不说厌离。是经。不同二乘。是疏。并如初释者。亦应例云。说身有苦。不同凡夫计之为乐。说身无我。不同凡夫计之为我。说身空寂。不同二乘一向入空。

  从现入过

  净名疏云。若毗昙明三世。有罪从未至现世入过去。得绳系属行人。若成论明三世。无罪但随心现。又正理论云。诸有为法差别作用。未已生名未来。此才生名现在。若已息名过去。

  论。入假四法

  入假意有入假因缘油法。

  释第二句

  谓身力雄庄乃至无能当者。

  善八种术

  谓吐。下。涂身。灌鼻。熏。洗。丸。散。又有八。谓治身。治眼。治胎。治小儿。乃至知星辰。

  故在七地

  十功德对十地。今七功德知是第七地。

  饭牛

  饭。上声。书注云。以杂草饲牛。

  舜膳

  膳应作禅。谓舜禅位与大禹。

  禅

  或应作单。音丹。

  伊尹邀相

  好大言之语。记主引之耳。文在史记殷纪中。孟子不取。孟子曰。伊尹耕之于有莘之野。禄之以天下。弗顾。

  妄语亦尔遍于诸根

  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乃至触言不触。

  郑卫

  二国名。以二主淫乱。乃变雅乐为淫乐。今之俗乐是也。诗序云。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击缶

  亦非古乐。今之打水瓯者是也。缶。烧土为之。八音中谓上。恐是吹埙耳。

  论。有信解见得

  前破见假。有信法二行在初果前。若入初果。转二行为信解见得。文中并皆云四悉是惑者。以菩萨出假。二乘之空是所破故尔。

  獶

  奴巧反。

  墨劓剕宫大辟

  墨则黥额。劓则削鼻。剕则刖足。宫则男子去其势。女则幽闲之。大辟。死。

  句芒等

  春神句芒。夏神祝融又后土。秋神蓐收。冬玄冥。

  句陈

  星名也。其星有六。在北极紫微宫中。

  不可违尔

  搜要云。不可率尔。

  中问比说

  如污秽阴。凡夫计坚。得观名澜。如污秽骨。得观名散。不可违。深致者。九想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九名法界。摄一切法。

  以教意释出

  汤有半热半冷可别。能蠲渴消烦。如空慧破见思。此生灭也。吐物可出。药力所致。令腹中净。如无生也。灸则一穴。针则多处。治遍四肢。如无量也。丸散今无。众药合就。因缘生法即假中无作也。

  苦集不同集

  作记时。论中集上有苦字。今论中削去也。

  扁鹊

  扁。婢典切。后语即春秋后语。史记云。勃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

  腠理

  脊骨边。

  司命所及

  扁鹊传云。虽司命无可奈何。司命者。主寿命之神也。

  儜

  女庚反。

  佛教明劫

  佛经名混沌之名。今借混沌名耳。

  失译

  失译人名也。此经又名优婆塞行经。然亦独此经有孔子名也。至若须弥四域经。并灌顶部经。皆有名验。大师所指不缪。

  唯识所计

  识论师计三无二有。

  须弥山者三界也

  从一须弥至一须弥。喻从空门至无相门。从无相门至无愿门。以次文云。欲从菩萨三解脱门。游于无量佛法。

  楞伽授声闻记

  经有问答。无授记语。

  三变化佛授声闻记。非法性佛

  变化佛者。应佛也。法性佛者。法身也。法身无授记事。故次云。法性之身尚不记菩萨。楞伽云。法佛说法者。离心相应体故。内证圣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说法之相等。以说法例无授记可知。

  净名大品皆应有之

  净名众中小贤圣皆如。亦应得受记。大品记三百比丘从是已后六十一劫当得作佛。皆号大相等。此是记未入余界者也。

  方等云。第二第三授我等记

  经云。昔于王舍城授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复授声闻记。昔于波罗奈授声闻记。乃至云第二第三授我等声闻记。文殊语舍利弗言。枯树生枝不。焦谷更牙不。夫授记法如虚空。无色无形。如来以如如性授汝等记。不即如不离等。今详是授声闻应佛记。非法性记。况又是斥夺之意耳。

  初意自为已入灭者

  入无余界。入方便土人也。

  斥钝根菩萨

  求声闻涅盘者。

  除初同句

  论除了。

  更加假中

  加了。

  老子化作佛

  老子谬说化胡王成佛。已自非矣。今云自化佛。更非也。又是一讹说耳。释迦本出周昭王时。老子出周定王时。相去三百四十五年。又何尝化胡耶。释迦既非胡人。又不曾为王。有云。老子死。葬在扶风。扶风。秦地也。庄子云。老子死。秦佚入吊。三号而出。史记云。蓬[〦/糸]而行。不知所终。验非化胡明矣。

  道士王浮伪造

  甄正论又云。宋文明造。今详造化胡经。时非一人也。王宋二人若知老子有西升经云。吾闻竺干有古皇先生。不生不灭。善入无为。吾之师也。吾今将升就焉。则不敢伪造化胡经也。

  莱茯根

  章安云。尔雅作芦菔。郭璞萝茯。芦音卢。菔音扶福切。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十一

  佛果不出二谛外

  前二论之未释。

  设

  应作谓。

  弓刀槊

  音朔。

  文意大同须释出之

  经论生缘同亦可见法缘者。经云。一切法论四缘空。谓罗汉。支佛。诸佛及菩萨圣人。皆从空性中生。破我五阴法。一切法即四缘等也。经云。不住法相。即论中不住有无法同。

  乃至十二因缘。七觉。八正。皆以慈为本

  经云。修习慈心。能生无量善根。谓无常。生灭生灭。四念处。七方便。十二因缘。暖顶忍世第一。见道。修道。正勤。如意。七菩提分。八道。四禅。四无量心。乃至三昧智。他心智。神通智。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如是等法。慈为根本耶(云云)。

  翼从

  从去声。辅翼侍从者。

  谓呼是血

  呼谓是血。写倒。

  举石空中力士惊怖

  佛欲入涅盘。始入拘尸那城。五百力士平治道路。有一大石。众不能举。佛以足指举此大石掷置虚空。令诸力士贡高心息。

  现作庄严降诸外道

  佛一日至首波罗城。彼城人民信于邪道。见佛欲至。出城斩伐林木。所有流泉填以臭秽。各严器仗。莫令得前。佛生慈心。林木还生。河池清净。变其城壁为琉璃城。

  令狂女人见如己子

  舍卫城有婆罗门女。唯有一子。遇病命终。女人愁毒入心。狂乱失性。裸形无耻。啼哭失声。子何处去。我于尔时起慈悲心。是时女人见我。便生子想。还得本心矣。

  患疮女人得药平复

  波罗奈城有优婆夷。见一比丘有病。医须肉药。时女人割其股肉。因是患疮。佛起慈悲。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复如本。

  犹如猛火不能烧薪。薪火然薪。坏故名为烧

  疏中不解。今详不烧薪者。恐是木中具猛火性耳。何以知之。次句云。火出薪坏。知不能烧者是火性也。记云。火然薪坏。语异意同。

  异法出生

  经云。异法出生。异法无故。异法灭坏。疏云。异法有故。异法出生。诸法皆为因缘所起。因缘于诸法名之为异。有异因缘便有诸法。故云异法有故异法出生。如葵藿以日为异缘。芭蕉以雷为异缘。众生以法身慈誓为异缘亦尔。若无佛慈。众生终不自能觉悟。如磁石吸铁。

  论泉池

  万派所聚也。故海名朝夕池。又名咸池。

  如不应同

  同应作异。疏云。若众生如。不生不灭。不得受记。弥勒如亦然。若弥勒如。不生不灭。得受记者。则二如为异。异则非如。若如无异。记则应同。

  我等所行咒术经书。若赞颂时。瞿昙所有功德入我经中来者。是瞿昙实功德。何以故。瞿昙父母真正法轮

  文殊欲引尼乾子。亦先学彼法。后导归佛道。今记文少误。经云。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及五百化弟子。听次第坐。受用尼干戒法。威仪殊胜。于彼时时赞说三宝功德。亦复赞叹萨遮功德。令彼诸人心相亲附。复于异时知众已集。文殊师利便作是言。我等所行咒术经书毗提遮经。若读诵时。沙门瞿昙所有功德。有入我等经中来者。是沙门瞿昙有实法功德。何以故。是沙门瞿昙所生。成就父母清净转轮王种。以百福相庄严其身(云云)。转正法轮。经作转轮王种耳。

  引难况易

  明中道之难。引空假之易。

  旃檀如法性故

  似多故字。

  足故大经

  足应作是。

  旁牌

  周礼。司兵掌五盾。盾者。于橹之属。所以扜身蔽目也。

  见鹤

  经只作鹤。

  余之六句准此说之

  言不常者。一切邪见及四性等。常与无常皆不可得。不生无常。何得有断。断无常故故常。本无余例耳。

  从始至终并有横故

  始从破假入空。终至破边入中。此之竖门并横者。如一无生门则三谛皆无生。乃至三谛皆不出。

  无明灭生

  还以无明法性相对论灭。若无明灭而生法性者。则无明是自灭而法性名他也。若无明不灭而生法性名他灭者。以法性生时而无明即灭名为他灭。

  通举始终行位

  生死始。涅盘终。行则观成破惑。位则三根出假等。

  论不住色布施

  金刚偈云。远离取想。论云。不见施物受者施者。无着云。不住相想。以心境俱空。则微细相尽袪。

  更说不垢不净

  经云。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亦名却入未前进故

  搜要云。行计未穷。故名却入。自未极故。

  不同小乘隔世报故

  小乘但有习果而无报果。今云隔世报者。以大则之。生变易报。

  但观欲等心王

  搜要云。前云识者。是诸心家之识。今云欲等。是识家之诸心。

  具如向简

  虽即属阴。摄阴不尽。

  而论总别

  识心是总。欲瞋慢是别。

  而论粗细

  五阴但一色是粗。入中开色为十。入半则细。阴中四心则粗。界中开四为六。识等则细。

  报非报别

  三科皆报。所发者非报。

  论云若舍分别即知障清净

  记云。故知分别实不可舍者。以小乘人灭相灭心而舍分别。既无分别。不能悟大。今指分别即是法性。故知分别是悟入门。悟入之时是舍分别。舍名虽同。大小永异。

  初观始于凡地无位可论

  如三藏内外凡。未证空时。何所论位。

  四地名须陀洹等

  此通人也。四见地。三八人。初应是慧性。二地上上根也。此三根人证空位。

  九夷等四

  四者。谓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注云。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夷字从人执弓。狄是犬种。戎人荷戈。蛮亦虫种。皆无礼教。故以夷狄之字贱之。夷有九者。一玄菟。二乐浪。三高丽。四满饰。五凫?。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余狄戎各有名。

  觚竹等四

  四者。谓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注云。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昏荒之国。次于四极。

  论径??

  语出庄子。彼云。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与。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注云。上古定切。下透定切。迳庭。激过也。谓言语宏大。不近人情。彼云激过。今云越次。义亦同。

  一切种智故云空观

  空本一切智耳。搜要记中无种字。

  五下分有身见戒取疑

  妙乐记云。此三遍摄一切见惑。问。下分有五。本是思惑。何故三分属见。答。此惿舍中明随眠烦恼。乃于辨九结中云。见结者谓三见二取。三见有十八物。二取亦十八物。见十八者。苦下有身见边见。四谛下各有邪见。合成六见。三界各六。故成十八也。取十八者。苦下二取。集灭各谓见取。道下亦二取。故成六取。三界各六。名十八取。三见是所取。见取。戒取。是能取。预流断三结者。颂云。摄门根故三。言摄门者。谓身见在苦门。戒禁取在苦道门。疑通四门。断三结者。摄彼三门。言摄根者。谓边见依身。见取依戒。邪见依疑。故断三结摄彼三根。若据此文释五下分。酌然三结属见明矣。若大师判为思惑者。通总而举之耳。而别取贪瞋二分摄欲界思也。

  五上分

  文但列四。须加无色染也。俱舍颂云。色无色二贪。掉举慢无明。疏云。一色贪。二无色贪。三二界掉举。四二界慢。五二界无明。由此五种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为上分。以贪过重。两界别论。

  皆有能所

  缘无明。缘法性。真缘为所。以所显能。

  若境若观俱有心法。咸须捡梭

  此是通结也。若观则能观谛缘度之心。若境则所观谛缘度之法。恐行人于通起塞。故须捡校。体法观亦尔。故云下去。若例上三谛之言。观则三谛之心。境则三谛之法亦尔。

  百千万亿

  万亿下必阙众生字。

  从根利钝故使出界经劫长短

  须陀洹历后位入般则钝。斯陀含人其根少利。一呼善来便证二果。阿那含人其根有利。不历前二。阿罗汉人其根大利。不历前三。故使从本为名。经劫长短。

  不与唯识义同

  唯识云。三人永不发心。

  上菩萨位

  上应作至。

  与无量一人避走

  寄犯国法者喻之。

  前破遍中既已结成。出其元意等

  搜要云。前破遍文已成一心。此中亦应只存一心。亦以次第成前次第。自以一心成前一心(云云)。意云。前破遍义便是一心。此中只应存于一心。不须云破遍也。以文次第。故节节如是耳。

  举破遍等例之可见

  前三破遍。为成一心破遍。

  至下度入。方始以竖而入于横

  却指前文以谛缘度横入空假中。故使三横织竖成竖。

  三俱初发

  前大品三人初发心者。

  破神通者

  有师谓。止观大意一章。并章安释十二部经。观心一句是顿顿。其论十乘渐顿。故义例叙。他问云。圆顿止观是何顿。答。是渐顿。何以得知。如第一卷以三喻喻止观。以通者腾空喻于圆顿。至识通塞中破于神通。神通被破。故非圆顿。

  师资不成

  三种止观本传之南岳。

  今借此文

  经中本喻人身难得。如瓜上土耳。

  几法现前

  现前是三昧成就。

  初义证成

  如大论云。修八正道得善有漏五阴等。论中但引一文。

  释于念处使成三谛

  准余处释趣义。此中文略。应云一切法趣念处。是趣不过。念处尚不可得。何况有趣非趣。释成三谛者。一切法是能趣。念处是所趣。有能所是俗。念处不可得是真。非趣非不趣是中。

  论。一种即佛种性相体

  文句释种。三道是三德种。此性种也。低头举手等是类种相。体性即十如中前之三如是。是三德之异名。

  安我头南首面向北

  尝捡经。非误。

  二住已去乃至明别

  初住是圆。二住已后复存隔历者。释签谓是圆接别。

  性无住住

  经中佛言。凡言住者。名为色法。从因缘生。故名为住。因缘无处。名无住住。如来已断一切色缚。云何当言愿如来住。

  以五阴四念三德四德

  前论云。转色成法身。法身常乐。转想行成般若。般若即净。转受识成解脱。解脱则我○又依念处转识成常。转受成乐。转想行成我。转色成净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三
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920 止观辅行助览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四

  丹丘沙门 有严 注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十二

  论矜持

  矜应作兢。诗曰。战战兢兢。

  事理俱障

  苦集障道灭。道是事。灭属理。余二准知。

  论事之人

  事。侧吏切。置也。或作剚。所以从刀者。以刃置肉中也。或作事者。非字正体。故云托?。乃会意之字耳。儢。力莒切。心不欲为善之义。

  面墙

  尚书云。譬犹正面墙而立。

  药病俱转

  如悭用尸忍等五。名药转。若悭因尸忍等五而转者。名病转。又尸用檀忍等药病转。准说之。

  是转非对

  悭不转而续起破戒等五蔽。破戒不转而续起悭等。名是转非对。

  若超杂等

  如悭起已。复起愚痴名超。或起二三。前后不定名杂。

  若至五度名转名具。不得具名者。乃至具则兼俱

  搜要云。若转至四名转名兼。若转至五名转名具。不得具名者。由法转故。若具六。方乃名具。若转至五。不名具者。转则单转。具则同时。

  度别四句

  六度各四。谓对.兼.具.第一义。

  一病中转用藏教五

  如治悭用尸等五。并通.别.圆各六。成二十三。

  俱转名对

  药病俱转名对治。四教合论有一百三十八。

  及亦名转

  但药转亦一百三十八。

  或七或八

  通人从空出假或七。有愿智则或八也。藏人以只为道种智或七。能起神通愿用或八也。更详。

  语业命三。实体但二

  此三为二者。正语属口。正业属身。正命离五邪。通属身口。故但二耳。未暇捡文。且作此注。

  及正方便

  已生恶方便断除。未生恶方便遮止。未生善方便修习。已生善方便增长。

  度品六句料简

  六度道品有事理相破.相修.相即。

  杀身成人

  人应作仁。论语云。君子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垛

  徒果切。

  通体别体

  檀等五度非精进不满。此通也。若别者。则以诵经为体。前文云。且寄诵经?勤其心。昼夜不亏乃得滑利。

  论。乍悬至或冷

  母饥则子在倒悬。母饱则子在石压。母饮汤则子热镬。母啜水则子在寒水。

  一一句下。皆云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由此八故皆不成就。故名懈怠

  经云。何谓懈怠。比丘乞食不得。便作是念。我今日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坐禅经行。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懈怠。意若精勤欲得等。是精进也。

  论。黮瘀

  黮。徒感切。黑貌。

  华首选择长者

  华首经中。长者有妻。名曰妙色。面貌端严。居士爱着烦恼炽盛。佛知居士贪垢情深。即化作一妇人。端正净洁。居士见之。我妻何缘来入此会。佛以神力。令此妇人粪汗其衣。使此居士不堪臭处。以手掩鼻。难陀问曰。何故掩鼻。答曰。是处臭秽。难陀云。汝贪其妻。如坐粪秽。居士即生厌心。后得法眼净。

  于下生苦乃至于下五盛苦

  下生。下老。下病。下死。下爱别离。下求不得。下怨憎会。下五盛阴。如是等苦亦应有乐。世尊。下生者所谓三恶趣。中生者。所谓人中。上生者。所谓天上。若复有人作如是问。若于下乐生于苦根。于中乐生无苦乐想。于上乐生于乐想。当云何答。世尊。若下苦中生乐想者。夫见有人当受千罚。初一下时。已生乐想。若不生者。云何说言于下苦中而生乐想。乃至三受三苦。

  以瓶喻同

  同应作因。

  若下劣心。唯有于作则无无作

  论云。受戒时若轻浮心。体是无记。不发无作。

  不相行有十四种

  前文已笺。今文无想者。谓无想果。二定者。无想定。灭尽定。

  命相

  相应作根。

  择灭非得

  非得者。非择灭也。

  谚颜氏家训往往引之

  颜氏。即梁黄门侍郎之推也。彼家训云。陈梁之时。读书为官者少。谚云。上车不落即着作。体中何如即秘书也。

  若披在地

  披恐是死字耳。

  二缚

  子果。

  呦

  音幽。鹿鸣诗云。呦呦鹿鸣。食我涧萃。

  论。六百劫以小起之

  法华论中无文。不知大师所引。

  论黄龙汤

  屎汁。

  四谛因缘有无等

  相破者。无作因缘破生灭四谛。无作四谛破生灭因缘。相修可解。相即者。取开权之义。体同故即。

  论。广历一切法

  如妙玄大与妙文句中。方便与善权。光明空品中。空与非有非无之类。

  是故当教亦有相修相即

  常途六是偏圆对辨。今云。当教者。如藏人修道品有益。是道品破六度。修六度有益。是六度破道品。相破句也。若先修道品不入。次修六度即便破蔽。或修度不入。因蔽渐伏而修道品即便有益。相修句也。度品一法。体本相摄。相即句也。例记说。

  更对六作

  行中六度四教合论二十四。行中道品合论亦二十四。

  乃成度品各四十八

  行住坐卧语默等。一一皆尔。故各四十八。

  其杀千人

  其应作期。

  土作四释

  土应作上。

  乃至无着亦须料简

  三教无着异。

  名迦旃延子所说

  前记引大论。斥其所说处处失。

  但阙十一

  既云此六已列在文。则但阙五耳。今画为图。使读文易晓。

  X55090101.gif

  随何等通。指入何教

  通名慧性。若生灭慧指入藏教。乃至无作之慧指入圆教。

  大论十三。初以一施生三十七品。次以一施而为相因

  文在十一。文云。布施时生相似八正道。信布施果得正见。正见不乱得正思惟。清净说故得正语。净身得故得正业。不求报故得正命。勤心施故得正方便。念施不痴得正命。心住不散故得正定。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心中生。复次。布施是三十二相因缘。所以者何。施时其心坚固。得足下安立相。布施时五事围绕。受者是眷属业因缘故。得足下轮相。乃至有求乞者。意欲与时。柔软字语必与不虚。故得广长舌相.梵音声相。施时不瞋不着。等心视故。得青眼相.眼??如牛玉相。

  相业

  相业是同。如此卷末引注。

  论棘援

  援者以棘外匝而援卫也。谢灵运有南园植援诗云。插槿当列墉。谓插木以代周墙。

  二十七贤圣

  学人十八。谓信法二行。信解见得。身证。家家。一种子。四向。初二三果。五那含。无学有九。谓退。护。思。住。达。不动。不退。慧解脱。俱解脱。

  孱

  锄山切。

  十中之一意

  下文云。十乘次位一意。

  用附文意

  附教文帖释论五重等文。使次第不广不略等。

  或开或合宜盈宜缩

  玄文云。渐顿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则合。若小不闻大。大一向是顿。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渐。此乃缩也。若以大破小。是渐顿并陈。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此乃盈也。

  论[璅-土+上]析

  [璅-土+上]。玉篇不出。或是荡字耳。左传云。王河荡析。更详之。

  义兼大小

  如观无量寿佛经是圆。而频婆娑罗先证阿那含之类。

  时节

  如金光明属方等部。而在般若前。

  因果

  如法华经说文殊昔劫为释尊九代祖。今日释尊为文殊师两处师资。孰前孰后。

  一义多名

  如中道理。华严名法界。方等名法性。乃至涅盘名佛师。

  多义一名

  如涅盘一名有百句解脱之义。如真俗二谛有七二谛之义。

  或离或合

  离者。如实相生二法三道四果。无量义也。又如圆觉经大陀罗尼中流出一切真如涅盘等。合者。又云此经唯显诸佛境界。亦摄渐修。又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之类。

  言义相乖

  如阿含有中道之言。大乘有无常之说。皆相乖。

  一多违诤

  说一则违多。谈多则违一。

  破立不同

  如华严立二而破二。又云。此经不入二乘之手等。方等立四而破二三。般若立三而破通别等。

  亶

  音尾。

  法华遍破立

  施则遍立一切法权。开则遍破一切法实。

  横竖并沓

  且如十妙从因至果。后起用是竖也。又如境妙则有七科谛境。智则二十番不同。乃至利益妙十番各别。是横也。又境境从因至果摄无不遍。是并沓也。

  总别离合

  如总至一念。离为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无谛。

  须附次第

  横竖之义。更宜引文作证。令人生信。

  将释般若持钵之名。终不可也

  未审本宗如何释耶。疏云。有二意。若佛意表者。持钵示受分段身。乞食求可化机。若观行表者。持钵即受法之器。乞食求涅盘味。洗足忘定慧之用。

  观心销经随经部

  若随法华观心销经。须取开权意。若随般若。须取三般若即空假中意。

  占察不须更加发愿。以其四悔皆是愿故

  经四悔之中皆有愿字。如云。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等罪。愿十方一切成正觉者。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盘。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三世一切刹土所有修学功德。皆悉随喜。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盘城。

  若如是等长悔之文。亦五悔义足。初如是下。即忏悔也

  两捡十住婆沙除业品第十。有五悔文甚详。亦生起前后次第不乱。即不见今文所指。未知记主指何处文耶。

  徒劳赞者

  或劳有音盲者。唱忏悔文。使悔罪人听之而心中改过。或赞字误。恐是忏字耳。更详。

  不见不得

  一切法空不可见。以不可见故无所得。

  发十大愿

  一孝顺父母师僧。二愿得好师。三愿得胜友同学。四愿教我大乘经律。五愿解十发趣。六愿解十长养。七愿解十金刚。八愿解十地。九愿如法修行。十愿坚持佛戒。

  无智远处

  论中不见文。今详无智远处是二义耳。论云。新发意菩萨先教取相随喜。后乃能行无相随喜。譬如鸟子羽翼未成。未能远飞。羽翼备则能远飞也。无智有相。远处无相。或可以无所得故至于寂灭。故云远处。

  婆沙四悔

  忏悔者偈云。十方无量佛。所知无不尽。我今悉于前。发露诸黑恶。三三合九种(身口意恶。现生后报。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从三烦恼起(欲色无色界系助贪助嗔助痴之三)。今身若先身。是罪悉忏悔。于三恶道中。若应受业报。愿得今身偿。不入恶道受○劝请者偈云。十方一切佛。现在成道者。我请转法轮。安乐诸众生。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命。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随喜者偈云。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行。从身口意生。未来今所有。习行三乘人。具足三乘者。一切凡夫福。皆随而欢喜○回向者偈云。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为诸众生故。正回向佛道。

  愿文在大涅盘

  偈云。愿诸众生等。悉发菩提心。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复愿诸众生。永破诸烦恼。了了见佛性。犹如文殊等。

  正行仪中注解

  三卷成文。永徽二年季夏制。今人未见。或有指方等忏者是。

  两处随喜文义大同。故今互引

  释论灭后五品。而引现在四信文来。以初品初信文义同故。搜要云。虽现未不同。二处义等。

  四念处中以此五品拟五停心

  随喜是慈停心。读诵是数息停心。说法是因缘停心。兼行六度是不净停心。正行六度是念佛停心。如备检和会。

  除于事相

  相应作障。搜要云。除于事障。以四品事理未融。至五品中事不妨理。故云除事。

  但以戒定二行

  引大经云。菩萨作是思惟。出家闲旷。犹若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在家逼迫。犹如牢狱。一切恶法因之而生。即求出家学无上道。受持禁戒如秉浮囊。具五支戒为道之根源。故以戒为停也。又云。菩萨虽信佛法常住之理。内解分明犹多觉观。更学定圣行停心也。先修数息。次不净观。乃至大小不净练熏修等。故以定为停心。

  论。为十信五品

  法华文句中。每一品开为二。以对于十。

  帆令

  帆。去声。如帆之使风。

  隐隐轰轰

  轰。呼庚切。隐轰并群车声。文选云。轰轰隐隐。

  若此时不出

  出则贼无如之何。不字似多。

  扞

  音汗。

  蝎

  胡葛切。尔雅云。蝎蛣。木中蠹虫。

  论。屠粉

  屠割粉饰。以喻违顺。

  在次位之初

  在四方次位之初。

  埤苍

  上音啤。字书云。魏张揖撰三卷文曰埤苍。谓埤于苍颉也。

  覆冠曰綖

  冠下更合有衣字。

  论。钉镊

  下女辄切。车綦也。以物匝其车令固。

  三聚

  南山诸经要集中引经。佛自释云。知三聚名如来。注云。善聚。恶聚。无记聚。

  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疏释云。若以来相而来则非善来也。圆人知四不可说。即不见相而能观中道。无缘大慈化法界众生同来寂光。是为不来相而来。问。来与见何殊。答。来是三智。见是五眼。圆教从初发心住。知四不可说。得一心三智。五眼将果望因。心心寂灭。自然流入妙觉大海。故言不来相而来。五眼转明。至果位时圆见法界。故云不见相而见。

  一切世间皆为似尘。识之所成色心之法

  论偈云。实无有外尘。似尘识生故。犹如翳眼人。见毛二月等。论释云。大乘中立义。外尘实无。若尔。云何见有外尘。为证此义。故言似尘识生。由识似尘现故。众生于无尘见尘。故以眼病于无物中见毛月为喻也。是故三界实无外尘。识转似尘。显三性同无性也。以一切法从唯识生。似色中尘等。故言似尘也。

  三无性等

  今依论释云。一依他性。谓心心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等事。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性。二遍计性。谓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性所执依他起故。三圆成性。上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真性。名圆成也。此三不离心等空故(已上正文)。昔贤有颂曰。白曰看绳绳是麻。夜里看绳绳是蛇。麻上生绳犹是妄。那堪绳上更生蛇。有人释此颂云。日里看绳绳是麻。日喻智火。麻喻圆成。夜里看绳绳是蛇。夜喻愚暗。蛇喻遍计。麻上生绳犹是妄。此依他也。那堪绳上更生蛇。此遍计也。言遍计者。谓周遍起计也。既妄计我。故受轮转。如于绳上妄起蛇怖。此喻圆成实性也。凡夫执我。正喻执绳为蛇。是知麻喻圆成。绳喻依他。蛇喻遍计。法苑中释云。起蛇觉时。遣于蛇觉。绳非蛇故。此喻依他起。所执觉者谓依他起。故是依绳起蛇觉。若见绳众分是麻。麻众分者遣于蛇觉。以麻非是绳故。此喻圆成遣依他觉也。此遣蛇觉与绳觉也。皆依他起故。以三性旨深。故释之耳。

  分于二色

  一分别色。二无分别色。

  通一切教理行位

  依教明理。依理起行。依行入位。教则破心微尘。理则三千性相。行则如来之行。摄一切行。位则前阿后茶。前后相摄。皆无出于心。

  帱帐

  上音俦。单帐曰帱。

  戈击

  上音亦。此乃戈射耳。恐误。应作戈。谓以戈击兵则冲突。通道之义也。

  论。脯柈

  上甫。下盘。

  现

  音逆。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十三

  所起烦恼乃至四弘

  非发来之烦恼。乃至非发来之菩萨。

  三阴所摄

  烦恼业魔诸见上慢秽污阴摄。病患果报阴摄。禅定二乘菩萨善五阴摄。

  蟹类

  蟹八脚。前两俱首。大者曰螯。荀子曰。蟹六跪而二螯。注云。跪。足也。螯者。蟹首上如钺者是也。

  论。利钝之名通于见思

  十使本是见惑。今以十中五利属见。五钝属思。则八十八使中有五十二思。三十六见。非迷事思。

  超越三昧。从灭定起。入散心中

  少取法界次第释之。一超入三昧。二超出三昧。言超入者。从初禅起。超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言超出者。从灭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广如彼文。

  以三止观结发心中说

  前文约十种发心中广四教论惑智界内外权实等法。中判思议不思议。后用渐次不定圆顿止观结。

  句数多少

  前对治中。若以度治蔽。此对治也。对治非宜。如用檀治悭不去。则转用余五度治之。余五度亦如是。则成三十六句。此多也。今治四分。各有转治粗具等。治则妙也。

  今对治中十二

  外贪以不净助。内贪以背舍助。内外贪以八胜处助。瞋痴亦各三助。第四明觉数息助。沉昏觉观息助。半沉半明觉随息助。

  即指亲想以之为净

  修不净观有二义。或于己起贪。或于他起贪。若于他起贪者。修不净观治他不去。宜于他起亲想。转修慈悲观以治之。又转修不净。

  未来四句

  外道本功本见未见。未见本劫本见。第三有四句者。一神及世间有边。二无边。三上下有边四方无边。四以捷疾智说。

  四药互转为十二句

  如治贪。转用息用慈用智等三。余治瞋。转用不净等三治之。三四成十二句。

  如上随自意中观贪欲等

  彼观贪欲中。历四运推捡。欲心起灭不可得者。空也。欲中具河沙佛法者。假也。尘劳之俦是如来种者。中也。

  师资之失

  如云。准河有行大乘空人无禁捉蛇。此人于善法作观。经久不入。放心向恶作观。薄生空解。后不达佛法意。纯将此法一向教他。令他造恶。放舍禁戒。罪积山狱。毒气深入。

  不住观察名不住不调

  搜要云。夫食果者。存核留种。果甘核苦。碎已俱失。背佛方便如失果。纵而不观如失核。

  第一第二句失

  住调伏是空。第一句也。住不调伏是假。第二句也。

  第三第四句失

  迷第四非调伏非不调伏之句。而行第三句亦调伏不调伏之义。空假相带。于义成失。

  论我修无相则非修无相

  则非下修无相一句。验是斥上句邪空之人。

  从第三第四句生

  知于双非。不碍双注。便住调伏不调伏。

  是故相违

  初心若断贪欲是住调伏。调伏是渐。既云非圆非渐。是住亦调伏亦不调伏。

  宇文邕

  毁废佛教。由于卫元嵩魔业。此乃灭佛法之妖害。

  随顺方便教意

  住调伏。

  及迷法者

  迷不住调伏之义。广行非法。谓之无碍。

  居是言

  是应作土。

  瞋他顺理

  我三业不清净。嫌他清净。故瞋。

  瞋他违理

  他三业不清净。我清净。故瞋。

  善恶业成各为一念

  光明空品疏引经示相。华严经云。十二因缘在一念心中。大集云。十二因缘一人一念悉皆具足。如眼见色。不了名无明。生爱恶名行。是中心意识色共识行名名色。六处生贪名六入。色与眼作对名触。领纳名受。于色缠绵名爱。想色相已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灭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如是。一日一夜凡织几许十二因缘轮网以自缠回。

  法界次第释名义

  彼云。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

  分位

  识名色六入。胎位也。触受等。出胎位。

  即是出入各作根本

  搜要云。须两根本者。若作两本者。应云不断烦恼。不入涅盘。不断烦恼不出涅盘。乃至非不断烦恼非不入涅盘。非不断烦恼非不出涅盘。今论但先列断。后方列出。

  柝体无学恐文误耳

  准记。五意断入是柝无学。不断入是体无学。

  文殊传旨问果疾竟

  经中文殊问曰。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捐。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此问界疾也。

  拆小弹偏叹大褒圆

  折三藏小。叹三教大。弹三教偏。褒于圆教。具如笺难引文。

  三观拆伏已如前说

  前助览中亦引文已。

  纯陀请住。与文殊往复已开常宗

  经中纯陀云。我今欲令如来久住于世。不入涅盘等。文殊言。汝今不应发如是言。欲令如来常住于世。当观诸行性相。如是观行具足三昧。欲求正法。应如是学。纯陀问文殊言。如来最尊最胜。是天中天。寿命更促不满百年等。文殊因此广说如来常住不变易法。寿命无量等。

  诸弟子等说毗伽罗论

  毗伽罗论。河西云。是天竺字本。经中以论喻大乘也。记中连书。小大难晓。今引经中本文开说之。经云。我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

  三牛十四象乃至后后十十增较十住一节

  迦叶白佛言。世有病者。四大增损。互不调适。羸瘦乏极。是故不能随意坐起。卧着床蓐。如来四大无不和适。身力具足。亦无羸损。世尊。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三牛)。十青牛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不如一黄象力。十黄象力不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十山象力不如一优钵罗象力。十优钵罗象力不如一拘物头象力。十拘物头象力不如一分陀利象力(十四象)。十分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钵建提力。十钵建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罗延力。十那罗延力不如一十住菩萨一节之力。乃至云十住菩萨诸节骨蟠龙交结。是故其力最大。

  论。徙倚

  文选中注云。徙。移也。倚。立也。今文谓或行或立。时多懈怠。

  从鱼至贯名为尺泽。即大拇指后大横文前。名之为鱼大横。文后名之为贯。贯后三寸名为寸口

  贯之一字及贯后三寸名为寸口者。未见所出。尺泽等今示图。

  X55090601.gif

  尺后寸前名为关阳

  凡脉。一手中各有三部。谓上部寸口。中部关上。下部尺中。应云寸后尺前名为关阳。

  左肾为命门。右肾为命根

  黄帝难经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非皆肾也。其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如顺捡叶

  难经作如循揄叶。又据徐氏撰黄帝脉经云○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者。其脉平也。脉乃绰绰如弦。反得微涩而短者。肺之乘肝。金之刻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夏心火王其脉。浮大而散。是平脉也。反得沉濡而短者。是肾乘心。水刻火。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中宫土脾脉王大。阿阿而缓者。是平脉也。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来刻土。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秋肺金王其脉。微浮而短涩是平脉也。其状浮而轻。如微风吹鸟背之毛也。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乘肺。火刻金。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冬肾水王其脉。沉濡而滑或牢而实。滴滴如屋漏石上者。是平脉也。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乘肾。土之刻水。为贼邪。十死不治。

  脾脉来时。何何如綖曰平

  何何字误。应作阿阿。王叔和脉诀云。阿阿。缓若春扬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论?

  思习切。小痛也。

  击攊

  律音指归云。以手于人腋下捵弄。令人惧痒而笑。

  师子[豸*童]

  [豸*童]误。应作??。即乳汁也。

  譬如酿酒滓浊为粪

  酿酒是喻。滓浊下八字是法。糟喻粪。酒喻尿。

  论。若发重触而数出入

  入息顺地而重。若出入相违故病。

  其帝太暤

  音浩。此则伏牺氏也。

  句茫

  上古喉切。太暤之子。

  炎帝

  神农氏。

  祝融

  乃重黎也。佐帝誉有功。光融天下。帝誉命曰祝融。祝融明也。

  少暤

  金天氏。黄帝之子。

  蓐收

  少暤之子。

  颛顼

  高阳氏。

  玄冥

  少暤之二子。曰修。曰熙。

  黄帝

  轩辕氏。

  后土

  颛顼之子曰黎。为土官也。上[土*页]五帝五臣。并着德立功于尧之前。今之有天下者祀以为神。

  论腭

  五各切。应作腭。谓土腭。

  应作症

  论元作征。

  不得冲突于一上坐

  上是掌反。俗谓坐一上是也。息若粗。是冲突也。

  鼻中补

  鼻中清凉安和是补。

  息有四

  声。气。喘。三伴也。非三是主。

  布置骨解

  解应作节。

  笼笼

  应作胧。谓朦胧。

  惊掷

  惊跃之义。掷未详。

  壁??蛇影

  晋书乐彦辅有亲客。久不来。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且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辅曰。于时河南厅壁上有角弓。弓边漆??作蛇。彦辅意杯中蛇即角弓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见不。客曰。所见如初。彦辅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痾顿愈。

  药草

  药与樵同。

  治哕

  于月切。气逆也。

  暴汝

  蒲木切。谓暴露也。以犬牙埋于阳地已。咒云。不瘥当暴露汝。

  匠伯辍釿于郢人

  釿当作斤。介斧也。郢人多巧。

  和者必寡

  宋玉对楚王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论。得汗为度

  专精其志。如患者得汗。明病愈。

  琴??

  ??应作弦。

  勿??说

  ??应作??。谓噪??也。

  众障峰起

  障高如众峰之起。或只是锋字耳。如刀锋起。文选云。是非锋起。

  榜治

  步行切。汉书郭舍人谓汉帝曰。臣愿令东方朔覆射。朔中之。臣榜百。颜师古注云。榜。击也。

  亦遮

  遮应作邀。

  要君者无上

  要音邀。无上者。谓不尊于上也。左传僖二十八年冬。晋文公召天子会于温。使诸侯朝之。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书曰。天王狩干河阳。此晋侯之谲也。

  俱舍云。能作及俱有

  前第二卷已引俱舍疏释毕。记主既云习佛法不可全迷。请更检前注。

  十一遍使名为遍因

  苦下五见及疑。无明集下邪见。见取。无明。疑。无明即痴也。故有十一耳。

  论衣裳蓝缕

  应作褴褛。

  缚切

  谓紧切。

  间构

  间。去声。谓??构使离间。

  渐染

  渐音尖。浸渍之义。

  十法往验

  在下文。

  觇

  丑廉切。

  未舍失来任运恒有

  律中舍戒者。用口传心。弃本受体。应具仪对首云。我比丘某甲。舍三宝戒律。和尚阇梨学事。一说。其体即无。失戒者。发邪见。失带佩男女二根。失法灭失。若未舍未失已前。戒体常在。此乃善无作也。言恶无作者。如畜杀具等。虽未杀畜。恶罪常在。亦相续常有。

  作俱无作

  成论云。作时具作无作者。此是作俱无作。并是戒因。至第三羯磨竟。其业满足。是二戒俱圆。故云作俱无作。不妨形俱无作。仍后生也。又多论云。如作善恶二业。与作方便齐生。

  后时违教

  破戒。

  及违本要

  要。平声。谓要其尽形。

  禅门

  禅波罗蜜中。

  游逻

  逻。去声。巡也。

  掌山泽之官

  今之虞部郎是也。

  法门佛

  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辨为口。四十不共法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

  若本缘理。不能治恶

  详此二似如义势未足。若加一句云。须应报俱观。方义显也。故搜要云。法门之言。义兼色报。

  不名菩萨。皆名魔事

  总结上文。谓若说恶魔化作佛等像坏六度者。不名菩萨。

  余四通者如前通释

  如菩提。法。智。魔。通二乘及菩萨。

  与界内四名同者

  即一五六并二三四并。合为界内四魔。

  ??愓

  ??。篇韵不出。昔人皆作堆。音愓。音逖。小止观中作推剔。

  啾暩

  千结切。

  金薄薄之

  下薄恐应作传字。如傅粉。

  种种非时浆

  过午乃非时也。佛听饮浆。谓甘蔗浆。蒲萄浆等。

  伏翼

  编蝙。

  貉

  下各切。正应作貈。似孤。善睡兽也。

  ??

  音决使。搜要云。今江东呼貔为??。貔。音毗。猛兽也。虎狗之属。

  雌者曰??

  搜要云。乃步切。

  貙

  音枢。虎之大者。

  ?貐

  上乌八切。下音羽。尔雅云。?。貐类。貙。虎爪。食人。迅走。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十四

  初地乃至十住

  魔不能说圆。言初地等者。乃指别地圆住。余文只云说别地前。

  论狡掷

  掷恐是猾字耳。

  通教见位同三藏伏

  见本断位。未详。或写误。

  论。前四分观

  多贪不净观乃至慈心观。

  文殊问经三十六垢

  经有两卷。上卷只明三十六使是欲界苦下十使。集灭各七。道下二使。加四思惟为三十六使。经无垢名。恐是此耳。垢使义同。故得引用。

  九禅中通有事理。但约自行化他而分大小

  理者。如云菩萨闻思前行。世间出世间善。一心安位。或止或观。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云云)。事者如利益众生。禅中菩萨依布施众生。所作以义饶益。皆与同事。为除众苦。所应说知恩报恩。护诸恐怖离诸忧苦等(云云)。九禅并是菩萨不共之禅。二乘尚不闻其名。今以自行为小。化他为大。

  通八地前亦复如是

  若八地后下根受接入中者。此乃无缘慈耳。

  论。自行十二门化他。赞法赞者

  十二门禅。或自行。或劝人修也。赞法者。赞支林功德法也。赞者者。赞十二门。赞禅者也。

  五轮禅后方始验于善恶相性

  又云。今明因止证五轮。一地轮。因止出生初禅功德。如地生万物。二水轮。于地轮中若证水轮三昧。即发诸禅功德。三风轮。三昧即相似无漏。解发即入十信。四金沙轮。是菩萨即入三贤十圣位中。破尘沙烦恼。五金刚轮。三昧断一切结使。菩萨心中破无明细惑。言验善恶根性者。五轮之后。文云验善恶根性有四。一善法章门。二善根发相。三虚实。四拣简。

  及以性等

  外道世性。

  九双

  前文中次第不次第。杂不杂。乃至更不更等。

  故全不列

  九双中全不列作意。

  修发相对合为一十六句

  前第七记中已笺。

  今止观文则无事修理发事发十二句。但有非事非理修事发四句

  事修理发。事修事发。事修双亦发。事修双非发。理修亦四句。双亦修亦四句。今止观中无此十二句也。但有非事非理修事发。乃至非事非理修非事非理发。

  论??然明净

  ??字无出。只恐是匆字耳。

  ??悷

  上力董切。下音厉。多恶也。

  有人具久

  欲久未到久。

  节节邪正如修证中

  如根本禅中有八触。触中邪相有十双。一触体。二定乱。三空有。四明暗。五忧喜。六苦乐。七善恶。八愚智。九缚脱。十强软。正相者。一触相如法。二定相。三空相。四明相。五喜相。六乐相。七善相。八智相。九解脱。十心调。十皆如法。一禅既尔。诸禅亦然。

  欲界净色在诸根上

  胜义根在浮尘根上。

  料乱

  料应作缭。

  热??

  黑各切。肉羹也。

  鲭

  音征。煮鱼肉也。亦作??。

  相承释四欲界

  四应作云。

  落漠

  无分齐冥昧义。

  实体唯十。初一二三禅同一乐故。不应别说

  一二三同一乐支。则不应开为十八与十一。

  一修方便。二证中间证相。六初禅发相

  释云。行者于未到地中证十六种成就。即初禅发相。十六者。谓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又掉。猗。冷。热。浮。沉。坚。软。

  二支义

  支离为义。如因树根根茎则有支条。

  三因果体用

  因果者。内外方便及未到地为因。感得初禅为果。又五支为因。第六默然定体为果。体用者。还以默然心为定体。从默然触至初发起。五支为用。从体起用。用则在后。又默然果起五支之法。此就默然为体。五支为用。

  四明浅深

  佛弟子修诸禅时。有下中上。离此三品。故有九品。若细而论。应有无量品。

  五进退

  证初禅时。有四种人。根性不同。谓退。住。进。达分。若退分者。若人得初禅时。或有因缘。或无因缘而便退失。住分者。不退失。进分者。或不加功。任运自进。或勤修乃进。达分者。有人得初禅时。即发无漏。达到涅盘。

  六功德

  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得离过善。心正行二善。二禅三禅四禅证相。皆有此六义。

  禅门明触有一十六。四大各四。地大重沉坚涩。水大凉软滑冷。火大暖热猗痒

  释云。如热是火。体兼水故有暖。兼风故痒。兼地故猗。余三各兼。类此。

  风大动调轻浮者四大

  者应作问。

  次以三禅对中十界五阴名

  应云以三禅对四禅。文脱四禅两字。又多中十界五阴名六字。

  为对五欲名为五支。若对善法名为五法

  修证中释云。若对不善法。即破五欲五盖。若对善法。即对行五法。故释论云。离五盖。行五法。具五支。

  初禅八触四大。体用各别

  轻暖冷重是体。动痒涩滑是用。

  论。经论出之或前或后

  如成论明五支次第者。舍念智受乐一心。阿毗昙明次第者。慧念乐舍一念。大集次第者。念舍慧安定。璎珞经中次第者。乐护念智一心。释论次第。文则不定。

  论云。缘少许识。若尔即是无所有处。亦是不用处

  禅门中问云。有人言修无所有。取少识缘之入定。此事云何。答。不然。应舍一切。但念无所法。故名无所有处。而言少识者。但意根对无所有法尘。生于少识。非是缘少识也。入定名少处也。

  肪

  普防切。脂也。

  三事通修

  身。息。心。

  大论。如旋师旋师弟子。知绳长短

  旋。论中作旋。论云。譬如旋师。若旋师弟子。绳长知长。绳短知短(云云)。旋者。圆辘轳也。辘轳运转须以绳。

  黄淡癊

  淡应作痰。

  ??

  先安切。脂肪也。

  有八复次。皆自结喻。除一阐提

  菩萨品云。譬如良医善解八术。所谓吐。下。涂身。灌鼻。若熏。若服。若丸。若散。而贫穷人不肯服之。经中喻意药除诸病。如大涅盘能除无量烦恼。犯四重禁五无间罪者。悉令发心。除一阐提。经有八复次。即八法。喻意大同。

  胜处一切处。合在背舍中明之

  胜处中内有色相外观色少。内无色相外观色多。并一切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等。同合在八背舍中内有色相外观色并内无色相外观色中明之。

  阿罗汉退

  约六罗汉说有退不退。一退法。最是钝根。才遇少缘便退学位。二思法。于所得果恐有所失。恒思自害。三护法。于所得果恒自守护。既得之又患失之。四安住法。于所得法能自安住。五堪达法。谓堪能修练根达不动。六不动法。最为利根。不为烦恼所动。更无有退。前之五种是钝根者。随信行性。名时解脱。要得好衣。好食。好卧具。好房舍。好同学。好说法人。于此六中但随得一方得解脱。若第六不动法人。从前随法行。见至性生。名不时解脱也。又此六种有退不退及果退与性。且第一退法者唯有果退。无性退。第六不动法。性果俱不退。中间四类有退不退。若果退者。退归学位。若性退者。但退种性不失无学。若至学位中。本是思种性。今至无学。从思上练成。护.住.堪达。此三容有。是一道所成故。若思种性。即定不退。以是二道所成。故论云。四从种性退。五从果非先。言非先者。非学位中根性也。又四句分别。一退果不退性。第一退法者是也。二退性不退果。即从思法上练成者。但退此练成种性耳。三性果俱退。谓退法上练成种性。四俱不退。谓二道所成种性及不动种性。已上为约第四果说也。若通约四果论者。三宗不同。有部中说。初果不许有退。以断迷理惑。定无漏故。从三果断事惑。证得事相浮伪。故许有退。二大众部说。前三果皆许有退。以断惑未尽故。唯第四果不退。断惑尽故。三经部说。初后果不许有退。定是无漏道证故。中间二果容许有退。若无漏道证不许有退。若有漏道证即许有退。问。经部若不许第四果有退者。何故教中说有退果等六。答。但约现法乐住说有退不退。谓退此静虑名退法。思此静虑名护法等。故通明退不退等。今记中云。并依世道用欣厌断者。即彼文云。有漏道乃世禅六行观。

  作初果人所作事

  非妇不淫。垦地不天。

  黮

  徒感切。又他感切。黑貌。

  [泳-永+柴]

  时介切。

  黵

  丁感切。大污垢黑也。

  ??[(大/目)*皮]

  上腊。下都恰反。

  拽

  音曳。

  大小别故

  下文云。就声闻法。谓言如此。于菩萨法。禅禅转变。何得无耶。

  大经十三迦叶难佛。如是思惟无有实利

  文在第十四。因佛说四无量心云。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瞋。以是义故得名大慈。善男子。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乃至云因世无量得出世无量。迦叶白佛言。世尊。除无利益与利乐者。实无所为。如是思惟即是虚观。无有实利。世尊。譬如比丘观不净时。见所着衣悉是皮想。而实非皮。所可食啖皆作虫想。而实非虫等。

  肉瓨

  瓨恐误。只是瓫字。

  第三背舍中却观前二

  二者谓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又内有色相外观色多。

  作前四也

  谓二背舍。二胜处。

  次于此后成余胜处

  净背舍后。成于余胜处中内无色相外观色少等。

  闻说不净观法。自谓已作所作。后往犍驮罗国见于女人

  经只有十卷。第十中云。以不净观折伏烦恼。令不得起。其男子谓言。已依所作不复精进。笈多言。善男子。汝当精进。勿作放逸。答。我已作所作。得阿罗汉已(云云)。今记中巳字应作已。谓已作所作者。乃增上慢之类。

  依正二报得胜知见。如别教四念处中说

  文云。依正俱丑。骨人所放八色为好。此两俱不净者而为好丑。此为胜处初禅摄。若内无色外观色若多少若好若丑胜知见二禅摄。虽无骨人而外有八色。胜知见者了此心。于色不为色缚。心能转色。故言胜知胜见。

  光势

  八色流光未成。

  怨亲各三中人一品

  于亲有三者。上品亲。与己法交者。中品亲。与财法交者。下品亲。与财交者。怨亦三品。上品怨。杀我父母者。中品怨。杀我兄弟者。下品怨。损我朋友者。处中不怨不亲自为一品。今修此观。普作拔苦与乐之心。还有三品。谓上中下。七度行三种慈。合三七二一番。如是行时。怨亲平等。上品亲为第一。中品亲为第二。下品亲为第三。处中境为第四。下品怨为第五。中品怨为第六。上品怨为第七。环坐一处。初起观时。上品亲次第行遍可智。第二以中品亲为头。行上品乐与中品亲。中下品乐与下品亲。下品乐与处中境。第三以上品乐与下品亲。中品乐与处中境。下品乐与下品怨。第四以上品乐与处中境。中品乐与下品怨。下品乐与中品怨。第五以上品乐与下品怨。中品乐与中品怨。下品乐与上品怨。第六上品乐与中品怨。中品乐与上品怨。前来上品亲但得上品乐。今转头将下品乐与上品亲。第七以上品乐与上品怨。中品乐回头与上品亲。下品乐与中品亲。如是七度行慈与乐。不拣怨亲。每人皆得上中下三品乐。此俱舍释文。小乘位中引。若禅门中亦明修法。谓初修时令上亲人得下乐。次修令上亲得中乐。中亲得下乐。次修令上亲得上乐。中亲得中乐。下亲得下乐。次修令中亲得上乐。下亲得中乐。中人得下乐。次修令下亲得上乐。中人得中乐。下怨得下乐。次修令中人得上乐。下怨得中乐。次修令下怨得中乐。中怨得下乐。次修令下怨得上乐。中怨得中乐。上怨得下乐。次修令中怨得上乐。上怨得中乐。次修令上怨得上乐。今记文似难晓。引文注之或烦。

  十二时等

  玄文云。无明是过去诸结时。行是过去诸行时。识是相续心及眷属时。

  即内宫中

  内音纳。

  若五阴爱生故然

  经中以然火为喻。经云。若有无常色乃至无常识。因爱故然。然者即受二十五有。若爱灭则二十五有果报不然。

  破染染品等

  论中问曰。经说贪欲瞋恚愚痴是世间根本。贪欲有种种名。初名爱。次名着。次名染。次名淫欲。次名贪欲。有如是等名字。此是结使。依止众生。众生名染者。贪欲名染法。有染法染者故则有贪欲。余二亦如是。有瞋则有瞋者。有痴则有痴者。以此三毒因缘起三业。三业因缘起三界。是故有一切法。答曰。经虽说有三毒名字。求实不可得。何以故。

 若离于染法  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
 应生于染法  若无有染者  云何当有染
 若有苦无染  染者亦如是

  立因缘品及邪见品。申于三藏二乘观法。故立六因四缘用救小宗

  破十二因缘品问曰。汝以摩诃演说第一义道。我今欲闻说声闻法入第一义道。答曰。凡夫为无明所盲。故以身口意业为后身。起六趣诸行。随所起行者。有上中下识。入六趣。随行受身。以识着因缘成有名色集。名色集故有六入。有六入因缘故有六触。六触因缘故有三受。三受因缘故生渴爱。生渴爱因缘故有四取。取四取时以身口意业起罪福。令后三有相续。从有而有生。从生有老死。从老死有忧悲苦恼种种众患。但有大苦阴集。是故知凡夫无智起此生死诸行。根本智者所不起。但以如实见故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亦灭。以因灭故果亦灭。如是修习观十二因缘生灭智故。是二事灭。是事灭故乃至老死忧悲大苦阴皆如实正灭。正灭者毕竟灭是十二因缘。生灭义如阿毗昙修妒路中广说。破邪见品。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为。亦有亦无为。非有非无。即名常等诸见依过去世。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为。亦作亦不作为。非作非不作。是为边无边等诸邪见依未来世。如是等诸邪见。何因缘故名为邪见。是事今当说。然论中破因缘及破邪见两品之中。且无六因四缘之名。况复六因四缘本是小宗之义。今详之。以由外道计无因缘及与断常。若佛教谈六因四缘。是生死之本及破断常者。正抉小宗也。学者更详。

  多少皆尔

  语一界为少。说三教为多。并为十界中之一。

  转行有为六度

  搜要云。应云五度。但通说六耳。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十五

  论五种涅盘

  五阴灭。

  第三卷。初地即是初住

  释偏圆中云。别教若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初住。非复别教初地。

  第四卷。以思议释不思议

  文云。思议境者。小乘亦说心生六道因果。大乘亦明心生一切法。谓十法界也。

  第五卷。不思议初明一心任运具于三千

  文云。一念具十法界为作意具。为任运具。答。法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及下约十禅修观中。行人观法极至正助

  文中对治助开毕乃结云。行人观治极至于此。若不悟者是大钝根。大障罪。恐因罪障更造过失。故重下三种意耳。

  魔境后明阴入十乘度曲入别

  文云。通用一意为观者。行人根钝。先解通意。度曲入别。中论品品别意而俱会无生。通别互举。得意相成也。

  堕世

  四肢落谢故也。

  可不误哉

  诸部虽异。别圆无异。何必曰过。又以华严为顿顿。法华为渐顿。亦异计也。

  或见是诸佛境界

  诸佛境界可见。故四明谈寂光有相。

  若七生初果

  或断欲惑上上。或上中上下等。断未尽者。值无佛世。例名为小。

  不断恼

  脱烦字。

  自护止作

  止作者。律钞云。方便正念。护本所受。防禁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

  亏点

  应作玷。玉之瑕也。

  众法作行或当稍缓

  有众别两法。若对首者是别法。四僧行羯磨事是众法。稍缓者。或预十师受戒。或行结戒等事。虽是善行。恐乱禅观。故少缓。

  又止持中双持双犯事必须具

  持犯事细。亦难以明。今且明身口双持犯。身二持者。钞云。离杀盗等过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口二持者。离口四过名止持。知净语等名作持。身口各二。犯者反上应知。又如淫戒。依教防禁即止持也。作蛇口等想。纵为境逼三时无乐。即作持也。违作即止犯。违止即作犯。此一既尔。余戒亦然。

  单持别犯作中无止。或当未具

  谓作持行中不具双持犯也。以由善事善法圣多制作。作则成持。止则成犯。岂有不作而成止持耶。所以作中无止。但单持犯耳。故曰或也。既有或字。此亦一往之义耳。若委辨者。作中亦有双持犯也。且如三衣。佛令备具。不敢违侮。名为止持。如教?修。顺行不犯。名为作持。违此二持便成两犯。此一既尔。余可准知。

  又止作中自行从制事必不废

  自护止作。必无所犯。

  为物从开或可未具

  为他作行犹未能也。

  事理不二

  白四单曰众别两行平等事。不妨理观。

  若性若讥

  夷罪名性。余篇名讥。

  住于俗谛名为不卒暴

  疏云。安于俗谛。忍众机缘。称适机宜。体忍违从。故心不惊。

  论以智慧有无明爱取故

  如经云。若有赞叹便生欢喜。若复诽谤便生憎嫉。

  如是相好从此功德生

  此言相业也。涅盘经云。菩萨修习三十二相业因缘者。若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以是业缘得足下平如奁底相。若于父母和尚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因缘得足下千辐轮相。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得成三相。一手指纤长。二足跟长。三身方直。乃至不隐他德称扬其善。得白毫相等。报恩经言相因者。即是相业。

  相体

  前记云。别圆真因所证理体而为相体。

  非谓报身不思议海

  今念佛发禅。乃是五品人观境。且见应佛相耳。若报身相海。是十信人所见相也。

  所得神通不共二乘

  经云。二乘所作神通变化。一心作一。不得众多。菩萨不尔。于一心中则能具足现五趣身。又云。菩萨化身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尘身。其心尔时亦不随小。二乘虽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尘身等。

  经中广明修通之相

  经云。先取声相。所谓象声马声车声人声贝鼓箫笛歌笑等声而修习之。以修习故。能闻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狱音声。复转修习得异耳根。异于二乘天耳。乃至云菩萨能闻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世界音声。记主云。虽非正亦欲略知。

  彼经本斥菩萨住禅

  维摩经云。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五行文末虽复重释第一功德

  如备检中。

  稍似未齐

  论引诸禅发无漏以例禅已见发。或禅见俱发。见已禅发则少。文中例已却释云。未到少六。九地发多。故记云未齐也。若云得无漏已。发禅例发。见已禅发者始可齐耳。

  细历四见

  总说只是计一。若细历者。或身与神异。亦一异。非一异。乃成四见也。

  相与分等

  相者谓神与相一。神与相异。亦一异。非一异。分者谓分与有分一。分与有分异。亦一异。非一异。

  三四两句

  三计一异。四计非一异者。亦各计四见。

  如何以母显子

  富兰那迦叶本是六师之名。付师云。迦叶母姓。富兰那母字。是以母显子。

  约于五众成十二耳

  更加五众。即是人人。即是五众方成二十。

  不以数缘为第四句

  三无为中只以虚空无为为第四句。必不用数缘也。数缘者。谓择灭无为也。非择灭中非数缘者。心缘五尘。若专缘色尘者。则但眼识起耳。余尘余识不起。

  楞伽宗于大乘文中处处破外破小

  楞伽正宗决。广辨六七八识而开为多门。谓二藏。二空。五法。三自性。二无我。四智。三身。三有性。三无性等。言处处者。指此也。言破外者。如云一切心性悉是无相。非坏事名无相也。若坏事名无相者。不异外道。若外道无相者。坏事作空。如抽叶拔柱。廓尔无处。乃是外道无相也。破小者。如云一人无我。谓阴入界。二法无我。谓真如法。此二无我者属二乘行等。又引经云。如来藏者是法界。是法身。是自性清净。不同外道所说之我。二乘之人迷于自性。不觉藏识。起于妄想等。

  觜参

  上音兹。

  角亢

  亢音刚。亢则喉也。故古之烈士有扼亢而死者。乃扼亢也。

  圆教三者。性谓观十界色

  文中性念处中三谛有双非共。念处中有双照。缘念处中言身受心法从义便也。亦互显也。

  九念处

  藏三因大异故三。通三因大同故一。别地前三登地一。圆教一共九念处。在此论末。

  保弱

  老云。柔弱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

  论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语。

  庄云皇帝问道德

  庄子在宥篇云。皇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问曰。吾闻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佐五谷以养民。官阴阳。遂群生。广成子曰。所问者物之质。欲官者物之残。皇帝又问。治身柰何而可长久。广成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跨企

  ??应作跂。老子云。跂者不立。跨者不进。解见备捡第三引疏注。

  守雌

  老云。知雄守雌。可以为天下溪。

  两为云

  两当作雨。庄子曰。云为雨乎。雨为云乎。为去声呼。注云。二者俱不能相为。各自尔也。

  孰降施是

  降。庄子天运篇作隆施。施。式氏切。与弛义同。意谓凡外物。或隆盛。或弛废。无人使然。皆自尔耳。

  庄子虽防小盗。不意大盗揭仁义而谋国

  记主斥诸侯如田子成杀君之类是也。老庄之教使人绝圣弃智归乎淳朴。果用圣智乃大盗也。贵难得之货。乃小盗也。外篇胠箧曰。世俗所谓智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四境之内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子成一且杀齐君而盗其国。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谓去其所资则未禁而自止也。擿玉毁珠。小盗不起。谓贱其所宝。则不如形而自息也。庄子禄之以天下尚不顾。又何旹禄国耶。恐学者误记主之意。故繁此注也。

  负建鼓而求亡子

  庄子曰。仁义先王之蘧庐。止可一宿而不可久处。又曰。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蚊???肤则通昔不??。夫仁义[怡-台+(替-曰+贝)]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君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乎。郭象注云。揭仁义以趍道德之卿。其犹击鼓而求逃者。无由得也。

  数缘灭处尚自非真

  数缘者。释择灭无为也。灭八十一品惑数。此但能灭。故曰非真。

  证位非数

  由佛冥证不生之理。理亦非数故也。俱舍云。所言灭者。一择灭。二非择灭。论云。一切种冥灭者。是非择灭也。由世尊断一切种冥。证不生之法。名非择灭。所言证者。是不染污无知。胜缘关位得非择灭。故名为证。若择灭数量。如三界九地烦恼八十一品惑。证一择灭。是则证八十一品择灭也。并俱舍正文。

  此二尚非

  择灭非择灭之二。

  况复余一

  指虚空无为也。当知虚空亦破外道。执虚空为是。亦非矣。

  拌

  普庚切。恐应作烹。

  论。名啖人狗

  法华经云。有诸恶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着见之人拨无因果。拨出世因果。如食人肉。拨世间因果。如啖狗肉。

  见心乃饱

  经云。夜叉竞来争取食之。食之既饱。恶心转炽。既饱者。见心成就也。恶心炽者。见心增广也。

  嘊喍嗥吠

  经譬发言论决是非之理如吠。

  [虚*ㄆ]

  经作揸。经中斗净揸掣。譬疑使犹豫二边。名疑未决。是非斗诤。意谓为是。名掣。复谓为非。名揸。

  九十六道三顺佛法

  常涂九十六中一是小乘。以大斥之。义同外道。今文云三。未详。或三字误。只是一字。

  虫字应作虫

  论中旧误作虫。故记指云。虫应作蛊。今记又写误作虫。

  翰珠

  论作干。非。

  薏苡子

  苡音以。即车前子。

  亦可治螝

  胡对切。此乃蚕蛹耳。应作蛔。音回。人腹中长虫也。

  雷者阴阳荡动

  庄子云。阴与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有雷。若以斗秤欺人震死者。非无神也。

  ??

  今字从豸作者。玉篇不出。?应作狐。?应作獠。力吊切。乃夷狄人也。[豸*巢]字非。

  矛槊

  矛。兵器。长二丈许。槊。本作槊。亦矛类。长一丈八尺。

  八不净物

  经云。比丘不应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若有比丘畜养如是等不净之物。应当治之。某甲国王如法治之。驱令还俗。

  大经通明

  谓通明佛性也。善根人有。阐提人无。阐提人有。善根人无。二人俱有。有二人俱无。

  以不造新故能所故毕

  所。旧记作使。谓惑为能使。果为所使。今能使毕。

  负河图

  河洛出图。文曰。灵龟负书。丹甲青文。

  在耆丛出

  蓍。式之切。草名也。其草出蔡州。若地上有蓍草。必下有灵龟。

  摄龟

  音辄。腹甲能自张闲。好食蛇。

  十时总明三藏三乘方等通教

  上诸文中。言声闻与缘觉则通明两教。言菩萨则通示三教。至此思议境中明三藏。三藏三乘毕方别示通教二乘与菩萨。搜要云。总别随便。不可一准。

  更于二外别立疣赘

  他人二顿。文云。若渐顿者。初住已前四住先除。若顿顿者。初住已前圆伏五住。登住已去。圆破五住。荆溪斥云。初住已前四住先除。引证属圆处处皆尔。乃至登住圆破。即显住前五住全在。又云顿顿。如法华六根清净。不云先断见思之是顿顿。渐顿如仁王长别苦轮海。即是先除见思。又斥云。自言相违。法华无漏意根。仁王长别苦海。无漏与别但有因果之殊耳。

  白瑛

  瑛应作英。与下紫英同。

  合观蠲忿

  观应作欢。草名。服之去人瞋忿故名也。生西川益州山谷中。叶似皂荚。

  萱草忘忧

  萱音暄。即鹿?也。服之者除人忧。此二句出嵇康养生论。与张华博物志其说同。

  重娄

  娄应作楼。

  故如三车

  如应作知。

  正证空见

  正应作引。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四(终)

  No. 920-A 注三大部后总序

  (有岩)伊昔承乏三易住持。后以董众无堪。遂筑庵自处。虽然而有志翼扶宗教。愿结鸿因。注法华玄签曰备捡者四卷。注文句记曰笺难者五卷。注止观辅行传弘决曰助览者四卷。二十来载。手披目阅。虽心剿形瘵而日得游泳法华性海。不敢告劳。因兹发愿。愿凭辅道之福。神生极乐。早证法忍。分身十方。尽未来际每弘正法。开导众生。使诸众生于己心中开佛知见。又从颂曰。祖师三大部。留赠意何深。展卷迷文处。焚香大藏寻。虽然形小注。不是谩劳心。愿以此功德。资归七宝林。

  No. 920-B 后序

  吾祖智者三部之教。其旨深远。其辞浩博。苟非识洞天人。智该今古。未易探其所蕴矣。余自游学丹丘。每闻 揸庵法师年弥高而德弥邵。智识明远。得心传独到之学。常造古人超轶处。虽间世名闻之士。往往莫能肩其右。观其为人。好学不厌。乐教不倦。仁智两全而世所希有。夙夜匪懈。陶成晚进。使人人皆归模范之中。设心可谓至矣。 师犹以为未也。其于讲训之外。笺三部之文。疑者辨之。晦者彰之。使 吾祖之教若青天白日。人皆知其清明。凤凰芝草。人皆知其为瑞。辅翼吾教岂小辅哉。故止观四卷名为助览。余晚还故里。师亦圆寂。每恐埋没斯文。常形寤寐。偶因潘处士首话此集有补于世。勉之镂板流行。处士躣然而从。乃曰非敢规锥刀之利。盖欲便乎学者抄写之劳。抑亦广布法师之教矣。余加其志。故附书于天台白莲草首座以求藁本。章师喜成人之美。乐扬人之善。每以弘道为心。览余之书。即叩依阇梨。然依公乃 法师之裔。非特喜余之书乐与其本。亦将答先师之恩也。噫。法师之教。永传不朽。而名振千古。自今日始矣。余睹斯文。喜不自胜。辄为之序以继其后焉。

  时政和四年二月 日永嘉横阳禅林住持传教沙门 慎徽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