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882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No. 882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四
大云寺沙门 慧沼 撰三科章得非得章空义章十二支章二种生死章三求章
○三科章
三科法门。以五门分。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四假实。五类异。
出体者
有三。一约三性。五蕴唯有为。十二十八通有无为。若约漏无漏门分别。五蕴通二性。若约常无常门分别。唯依他。十二处中。法处少分。唯圆成。余十一处法处一少分。通二性。十八界中。法界一少分。唯圆成。余十七界法界少分。通二性。二约五法出体。五蕴中。色蕴少分名为相。识受想行蕴一少分。名为分别。行蕴少分色蕴少分。即名句文。名为名。行蕴少分。名为正智。十二处五根四尘全法处一少分。名为相。法处一少分声处全。名为名。意处全法处少分。名为分别。法处少分。名为正智。法处少分。名如如。十八界中。九色全法界少分。名为相。法界少分乃声界全。名为名。七心界全法界少分。名为分别。法界少分。名为正智。法界少分。名如如。三约百法出体者。色蕴中唯摄十一种色。识唯八心王。受即受数。想即想数。行蕴余者总是。唯除无为。十二处中。五根五尘各自处。收八个心王。名意处。余者总法处收。十八界中。五根五尘各自界。六识名六处界。末那及第八名意界。及等无间意。余者法界收。
二释名者
蕴者积聚义名蕴。处者出生义。界者自性义。能持自体故。亦是界义。
三废立者
问五蕴何故诸色合为一。诸识合为一。受想分二蕴耶。自余心所。合为行蕴耶。答为对除五种我故。一对我具故。立五色蕴。五根五尘是我作具故。所以合色为一蕴。但是色而非我。二对除我受用故立受蕴。但是苦乐等受而非我。三对除我言说故立想蕴。但是想而非我。四对除我作用故立行蕴。但是思而非我。五对除我因故。但是识而非我。问何故立十二处中。色开为十。识合为一。答为对除一合我故。说十二处。所以开色为十。合识为一。问十八界中。何故开色为十。及心开为七。答为对除法执故。令知根境生识之本。非识能生于境等。此就小乘随转门说。又释。乐色少者说五蕴。开心为四。合色为一。乐色多者。说十二处。开色为十。合心为一。乐色心等者。说十八界。开心为七。又释。有情根上中下。利者说五蕴。中者说十二处。下者说十八界。
四假实分别者
蕴中色蕴通假实。五根实。五尘通假实。色中青黄赤白实。余假。声中明闇是假实。香味二种。论虽无文。今以理准。亦通假实。香中六种好恶等三。据性是假。论体是实。和合一种唯假。余二实。味尘中。据性是假。论体是实。触通假实。能造触是实。余总是假。法色中五种遍计所起等四唯假。定自在所生实。定境色是假。识受想是实。行蕴中。二十四不相应。及寻伺小随中随大随根本等随。应通假实。十二处五根处实。五尘如蕴。法处中二十四不相应寻伺假。无为实。余随所应意处唯实。十八界如处说。
五类异分别
有其十类。一无漏分别有三品。唯识第十卷。自当分别。二方便善。识蕴通加行善。色蕴中色声二尘。通加行善。五根三尘非故。瑜伽云。两法非自性。由表成善恶。三尘唯无记。法处中受所引色。定自在所生。加行善。余非。受想二蕴。通加行善。行蕴中寻伺。灭尽定。睡眠。十一善。遍行五。别境五。无想定等。并加行善。十二处中。意处色声二处。通加行善。法处中无为等加行善。余如蕴。十八界中。七心界。声色二界。法界少分。通加行善。余如处说。三生得善。识蕴少分。色蕴色声二。法处色中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受想二蕴。生得善。行蕴中十一善。遍行别境寻伺悔眠。四不善。五蕴中色蕴中色声二处不善。故名不善。法处色中受所引遍计色。亦名不善。受想识三通不善。行蕴中遍行别境大小随等不定。四异生性。皆通不善。处界随应。五覆无记。五蕴中色蕴身语业。如梵王起谄。遍计所起色。通有覆无记。受想识亦通有覆无记。行蕴遍行别境根本。除其随中小十忿恨恼嫉害不善。余五通有覆无记。中二亦不善。大八并通有覆无记。二十四不相应中随应。不定四。皆通处界随应。六无覆无记中。五蕴中色五根全扶根尘是异熟生。声即不定。依小非报。准大亦报。受想识中通除末那。行蕴遍行别境眠。不想应中众同分命根无想报三。皆是异熟生。处界随应。七威仪中。五蕴中色蕴。五尘中除声及无根。法处中引定果。受所引。遍计所起等。并威仪。受想识中。取缘发者是。行蕴遍行别境寻伺识等并是。处界随应。八工巧是五蕴中色蕴。五尘全。除五根法色定果遍计是。受想识三。取缘发者。行蕴中遍行别境寻伺与眠等并是。处界随应。九变化。五蕴中唯取色。界分别色蕴中五尘通变化。识中唯第六及眼耳。除五根及业果心心所。十二处中。五尘全法处少分。谓通果色意处少分。所余少非。十八界中。五尘全。法界少分。六识界中眼耳意三。所余非。十自性无记。色蕴中异熟长养。等流长养二。一处宽遍长养。二想续盛长养。等流有四。一异熟等流。二长养等流。三变异等流。四自性等流。但色蕴通自性无记。谓外五尘扶根四尘非报。问诸论说云。说有四无说。何故不说有自性无记耶。答除异熟无记外。非别有自性无记。随增说我事。为依正所行生持分广略。无别所依。缘我所依谓色蕴蕴是我之所依故。我所受用事谓受蕴。我言说事谓想蕴。起言故。我所造作事。思体造作故。我所为故。破此五执故说六根。所得故说六尘。能生六识根同能取。所得隐而不说。持自性分十八界。问何故无间以辨界。八识但名界。约界以分境。应当立二十四。答依缘无别故。所以不立二十四。
○得非得章第十六
得非得义。以十门分别。一明所依。二明得名。三明差别。四约识分别。五约位分别。六约内外分别。七约大小分别。八约三世分别。九约曾得未曾得分别。十问答分别。
一明所依者
一切有为法。皆得所依。所依是善。得亦是善。所依不善。得亦不善。所依欲界系。得亦欲界系。乃至所依无记。得亦无记。所依色无色系。得还依色无色界系。所依不系。得亦不系。择灭得唯属圣道。非择灭得属三。一以世间六行伏惑暂不生。此得属世间六行道。二若究竟灭者。属所依本识。三若缘阙暂不生者属种子。非得所依有二。一依圣道。二依有为法种子。若一切染污法不得。明依圣道及六行道。所有无漏法非得。依二障种立。若有漏善无记非得。依自种而建立。若一切染污法现行不起。名不得用。若种子亦断者。名不得体。若一切有漏善无记。若约离缘缚时。名不得用。若究竟佛位。非择灭者。名不得体。无漏法不得者。若现行不起。名不得用。有种姓者。无不得体。若无种姓者。体用俱不得。若三乘定性名相望。皆有不得他无漏体用。
第二释名者
瑜伽论说。云何名为得获成就。答谓若生缘摄受增盛之因。依萨婆多。得之与成就有别。若初得名得。若久得成就者。名成就。若大乘种子任旧而住名为得。增上盛果之时名成就。成就有三。一种子成就者。因循任旧。名种子成就。种子即成就。持业释也。二自在者。加行功用而得成就。名自在成就。自在之成就。依士释也。又自在即成就。持业释也。现行者。现行果显现而着。名曰现行。现行即成就。持业释也。
三明差别者
一切法略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今取有不取无。有法中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今取有为不取无为。何以故。无为常住。不熏成种故。就有为中。略有三种。一者染污法。二者善。三者无记。染污中有二。一者不善。二者有覆无记。善中有二。一加行。二生得。无记中有四。一异熟生。二威仪。三工巧。四变化。三界染污法。皆名种成就。善中生得善。名种子成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全。威仪工巧少分。名种子成就。所余皆自在成就。此二种子。生起现行。名现行成就。何以故。种子隐而难了。所以分二。现行显而易了。所以合论。就三种成就中。初种子成就中。约染污法成就不成就有二。一约有漏道中见修二惑。唯能伏修。不能伏见。就修唯伏六识中。不能伏第七识。就六识中。唯伏贪瞋等四迷事烦恼。不能伏身边二见。就贪瞋等四中。唯能伏与瞋等相应四。不能伏与二见相应起者。就贪等四中。随取三界九地。唯除非想定。下之八地。地地皆有九品。一一品中。作无间解脱道。而折伏之。约小而言。种子现行。皆不成就。若大而言。唯伏现行。不断种子等。于一一品伏。名现行不成就。种子名成就。乃至伏欲界惑尽。名欲界现行不成就。上二界种子现行俱成就。于中随其所应。第二约无漏道。若烦恼障分别起者。三乘见道。种子现行。俱不成就。修所断者。若菩萨就十地位。七地已前。现行由有成就不成就。种子定成就。八地已上。永不现行。现行名不成就。种子金刚无间定不成就。所知障中。分别起者。种子现行。见道定不成就。俱生者。十地位第六俱生所知障。若种子若现行。地地之中。皆有不成就。第七识俱者。烦恼。七地之中。现行有成不成种子金刚道。永不成就。所知者。八地之中。现行由有成。种子要在究竟。永不成就。习气。六识中所有习气。若烦恼所知十地之中。皆有不成就。第七者。要金刚。约二乘断烦恼障中。见道种子。现行定不成就。于修道中有超果者。有渐次者。若渐次者。随何而三界中。品品种子现行俱不成就。乃得极果。随其所应。超果有三。超中二果者。三界修惑竖断。若欲界一品断。非想一品断。随其所应。成就不成就。有六行伏惑者。若伏六品回心入见道者。现行先不成就。种子。入见道时。随其所应。先伏者有多少品不成就。习气定成就。染污者。如是分别善中有二。一生得善。二加行善。欲界中生得善。若不起邪见。种子。现行定成就。若起邪见者。现行定不成就。若起加行善。自在成就。邪见者现行不成就。生上界。欲界生得闻思加行善种子定成就。现行有成不成就。约离缚断者。此诸善入见道有具一分不成就。种子不成就者。要解脱道。无漏加行善。种子定成就。现行有不成就。不在此分别威仪等四无记中。欲界中威仪工巧种子定成。现有不成。加行自在者亦尔。有成不成。变化定不成就。异熟生者。种子定成就。现行有成不成。约离缚入见道。亦有一分现行不成。种子在解脱道。定不成就。
第四约识辨界者
五识中欲界唯种子成就。无自在就。眼耳二有自在成就。色界中唯有三种子成就。无色全无。余通三界。欲界有七。谓染二善二无记三。色界中六。污一善二无记三。除工巧。无色有四。污一善二无记一。心数心欲界具除轻安。色界有染。无随中大八小三。不定中有寻伺。无色类此。随其所应成不成。第六中三界有自在。若无漏者。第七亦有自在成。第八唯种子。约因果以论。第八果唯自在。因但种子。第六七因具三。果唯自在。因中五识眼耳有自在。亦可。八地已上五俱亦有自在。三慧欲界有闻思。色界有闻修。无色有修。若定菩萨果定不。
第五约位者
资粮位中。染污现行。以闻思所伏。有不成者。不共无明等。加行位中。染污中分别俱生二见现行俱不成。生得善及加行善。种子自在定成。现行定不成。见道中所有分别染者。种子现行俱不成。生得善。现行定不成。无记现行定不成。于修位中。七地已前染污善无记。现行由有成。八地已上七识染由现行。六中无记生得善定不成就。佛位一切有漏善无记无漏劣者。种子现行皆不成。
第六内外分别
小乘内立得。外不立得。大乘内外俱立。
第七大小分别者
小乘为大得得诸法。小得得大得。不得诸法。大乘立大得。
第八约世分别者
萨婆多立三世有得。过去世立法后得。过去之法。虽无用起。而有得彼体不失。属行者。名法后得。现在名法俱得。现在法而有得。与彼法俱而不失。名法俱得。未来有法前得。得彼未来之法。令属行者。如是现缘。今当得得法不失。有得彼之法。今大乘立法俱得。若种子有当生现义。假立法前。容有此义。
第九曾得未曾得者
生得善名曾得。加行善名未曾得。又解有漏善。名曾得。无漏之法。名未曾得。
第十问答分别者
问见分缘于境。有证来缘见。亦应得得于法。有别得来得于得。
答见分依他。实量果自证缘得。是其假。得无别得来得。
问所得法有为。能得之法亦有为。亦应所得是无为。能得亦无为。
答有为体相顺。能所之得并有为。无为不相顺。不得同无为。
问异生性为通三界分别种立非耶。
答与异熟同地。如是如余。何以故无成就。三界异生性故。
问无性人无果可障。依何立异生性耶。
答彼极重故。总依二障立也。
○空义章
空义。略以五门分别。一数不同。二出体性。三明废立。四三乘得。五显证位。
一数不同者
或说一空。般若经云。五蕴皆空。三解脱门中。空解脱门。或说二空。处处皆说。生空法空。或说四空。大般若五十一末说。复次善现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空自性由自性空。他由他性空。瑜伽第十二云。空性有四。一观察空。二彼界空。三内空。四外空。或说七空。四卷楞伽第一。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系着。复空无二性。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自性空。行空。无空。一切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或说十一空。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善男子。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大般若经。显扬。瑜伽。辨中边论。十六空。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弄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或说十七空。大般若说。前十六上。加无所得空。或说十八空。般若第八九说。前十七上。加自性空。或说十九空。般若说。十六空上。加所缘空。增上空。互无空。或说二十空。般若第五十一说。十八空中。离无散空。为散空无变异空。离相空。为自相空共相空。或说二十二空。亦大般若说(云云)。
二出体性者
夫论空者。空有二。一空境。二空行。境有三。一非有故名空。如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人法二我。故皆名空。依此义空。说相无性无生。如入鹿母堂不见马牛等。彼相果。如得无学果。已断贫等。彼界空等。或体性非有。皆成空摄。二空显故名空。如依他起。理有情无。体性非空。观此依他。不见所执。空显亦名为空。依此义故。说生无性。名自性无。楞伽亦云。谓阴离我我所。由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行体非无。无计所执。无显亦名为空。三空性故名空。如圆成实性。亦理有情无。体性非空。观此所执本性。有作于空行。观二我空。方证真理。真理即是空。空本性故名为空。依此义故。说胜义无性。楞伽亦云。谓得自觉圣知者。一切已过习气空。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即同诸论。或苦无生。总而言之。前之二空。名为舜若空。无故名空。遍计所执体非有故名空。依他之上。无所执性。空显故名空。前实是空。次假名空。后之一种。舜若多之本性。因空无门。而证空理。体实有性。空显故名为空。由此说言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所。名之为空。能观空行。随其所应。观此三境。亦名为空。体实非空。三慧摄故。今此诸文说于空者。不起空境。及与空行。是一空中。般若经说五蕴皆空中。而说世俗五蕴。即胜义空。今依大乘。依空境说。辨中论有三五蕴。一计所执五蕴。二依他起五蕴。三法性五蕴。今依此空。略为三释。且论所执蕴。诸法本性非有。相无自起。所以称空。凡夫妄执有实五蕴。即空非色。灭已方空。依他五蕴。犹如聚沫。浮泡阳焰芭蕉幻事。无如所执自然生性。故亦名空。法性五蕴。因观所执空无。方证空实性故名无。如彼所执真性故。此胜义无性亦名为空。由观空性。生死因果。或苦不生。故名为空。故说三境。皆成空义。又彼空者。唯真如理性。非空非有。因空所显。遮执为有。是空性故。假说为空。愚夫不知。执五蕴等实离真有起异。及相应散动分别。今破执推归本摄性。体即真如。事离于理。无别体性。故说五蕴。一切皆空。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遍自体故。一切法等。皆如是等蕴自性空。非灭无蕴方归真性。三解脱门中。说空解脱门者。此依所观空行为境。而说为空。成唯识第八云。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无相。如次应知。瑜伽七十四。显扬第六说。由初性故。立空解脱门。观我我所空故。由第二性故。立无愿解脱门。观诸有漏及有为法。不生愿故。由圆成性。立无相解脱门。观诸无漏及无为无相故。唯识依此各一故。说言随相各一。空无愿无相。如次应知。瑜伽第十二说。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彼依观遍计所执。而为三行。瑜伽七十三说。五法中相通三种。谓空无愿无相。亦三种境。故知依他亦有三境。谓依他无计所执。人法二我。因显成实。成实因空所显。此二即为空境。谓不于此起愿等故。为无愿境。有缘此空无愿之境为无相故。为无相境。是故三性。皆通三境。如三解脱门章。枢要等说。故随所应缘无及有。三种境界。即为三行。合名为空。此二空体者。境二空体。略有二种。一体非有。谓遍计所执。众生及法二性皆无。二体非无。谓圆成实性。因无显体。性是有故。诸论说二我。实无二我。有能观行。体实亦非空。有漏无漏二观之心。随缘证彼。为二空智。四空体者。般若经中。次自释言。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五蕴。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蕴生性。不可行故。除一法无性。谓无为。此无性由无性空。择灭等体性都无故。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为自性。由自性空。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住法性法界平等性。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此说真如等体性非空。由无所执他性空。显此真如他性。名之为空。瑜伽论说。观察空者。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及我所等。若执法有常乐我净。生死沉沦。今观为空。除遍计所执。非有空。破忘所执。彼界空者。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得俱解脱法。贪等惑已断灭故。无故名空。内空体者。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慢等一切僻执。此等内身断除。能执我等心除断。名内空。外空体者。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如说我已超过有色相故。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此中缘妙欲相。名为色相。此相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亦断数缘。五欲贪等。名为外空。观上文意。由内外空故。有观察空。能执我心。及欲贪等。若不断灭。由何等。于境成观察空。即亦由内外空故有彼果空。执我等心。及五欲心。若不断灭。由何得有彼界空成就。论说言。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或思内空。由观察。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谓复于此内身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由彼不为计我计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于二空心俱证会。此四空中。初观察空。空遍计所执。后之三空。空依他起。断灭惑执。名之为空。总是境空。能观此四有无漏智。即是空行。七空体者。楞伽经云。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相空观。属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此意说观一切法。唯展转积集而起。虚幻故。异其所分别自共二相。无实不同。凡夫及小乘。共所执有实自共二相。二相本无故。自共相不生。若自若他。若俱之性。并无自共相。故二相不住。自共二相。现无生住。何得有体。故名相空。即诸论说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随多少意释此义时。亦无有住。住生同有。故但说无。略无异灭。彼非有故。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己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前说诸法唯是展转积集而起。即执有实。展转积集。今破此执。此积集法。自己之性。无实自性。自性不生。唯有似法展转。似集本无。而有假立生。名有己暂停。假立住。称都无实性。故名诸法性自性空。不同两宗破。似因缘法。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果方便生。并名行空。此意说言五阴诸行为因所成。亦缘所作。由果方便。己有因生。都非我我所。此行之上。离我我所。遍计所执。故名行空。大慧。即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虽无行空。若说五阴因缘成。作业方便生。离我我所相。有执蕴为因缘。成有实体性。今破执此缘起阴自性。今无实自性。故名无行空。无行空不遮有。假缘起自性不同。两宗破缘起法。前破法执。通说一切展转积集。此破我执故。说缘起内蕴法故。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云何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觉圣智。一切无边习气空。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此空即是真如空性。佛自觉圣智之所证会。证会之时。一切分别能见心过失。及彼习恶。皆悉无有。此空即是惑苦无生空。本性空。此复二空。略有二空。一妄实分别。前为所执。后是真如无有名空。二俗真分别。前为世俗依他等法。后是胜义。圆成实性。前离言说空。后智内证冥。离言说故。名空之性。故名空。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俱彼空。非舍舍性重。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是名彼彼空。谓于鹿母堂中。无彼羊马等。名彼彼空。非彼堂中无比丘等。及舍等性亦无。名之为空。此彼二空是空。鹿母堂。远离不须观察。前六空中。初二法空。次二生空。后二二谛。前二二中。初皆破彼异生小乘初起二执。后时皆展转。破有学大乘。后起二执。后二谛中。初妄实对。有无之空。初异生小乘。初业所执所证。已名空。后俗真对。为理之空。为后有学大乘后起所迷所悟。说之为空。此上六空。皆遣所执。说之为空。经云空空。真即是妄想自性处故。彼彼一空。泛说空空。非为除执故。观远离十一空体者。古相传释。前十相空境空。后真空。智空。真智空。异于妄分意情外有法。破之显空故。前十种。对境明空。据实以求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具真如。真如体寂故。后一种就智说空。故地说言。一切如说自体空。名智自空。今释不然。前十所观。虚妄无空。空无故空。后无大空。真如之空。空性名空。般若空故。不同显扬大空者。器世间空。不同大般若中五十一十方空。故名为大空。古释前十五中。初八以无破有。名之为空。第九以有遣无。名第一义。第十以共非有非无。双破有无。名为空空。是则有无。是则非无无。故与地说中十平等同。今释前九智所观空。第十能观空智亦空。亦中边说。能见非于此空。智亦空。故言空空。由此经云。如是空空。亦非同于声闻所得空空三昧。是名空是有是无。是是缚是是。能观之心。亦是妄故。故观察妄智。亦立名空也。然大般若第五十说。空谓一切法空。此空故名空空。由空无故。此空名空。所望义别。亦不相违。就前九中。前八空世俗。第九空胜义。无如所执。故名为空。大般若云。胜义谓涅盘处胜义。由胜义空故。就前八中。即于初七。明众生及法无性故空。后一明众生及法无相故空。因缘假中。而无实性。名无性空。毕竟空中。无因缘相。名无相空。今释不然。前八空中。初七有所得空。后一无所得空。般若名不可得空。前七之中。古释初六众生无性。即是生空。后一明诸法无性。即是法空。今释不然。内外等空中。皆言无如来法僧。所有财物。及有为无为。并无始空。遍观人法。何故唯得是彼生空。谓前六空。无如法执。人法二空。无性空者。大般若言。有无为法。非三乘圣。亦非所余作。此本性故。名本性。非自他俱之所作。故名本性空。显扬等云。本性即是无漏种姓。为此种姓。得清净故。而观于空。名本性空。不同涅盘。前六之中。古释。初五观现在空。后一观过去空。今释不然。诸无为法。非世摄故。应言初五观现法空。后一观彼无初际空。前五之中。初三依内外法以辨空。后二依有无为种类差别以辨空。释云。前三之中。众生名内。非情名外。内无神我众生寿命。名为内空。外空法体。外法非我我所。名外事。又观外法。假无实体。亦名外空者。空法体。唯此即是法空。名外空。今观了知此生归意。乃至无为非我我所。名无为空。俱是众生空。未空法体。不名法空。问何故内外。即离合观有无为。不尔。答不言唯说理亦无伤。内外二法。同是有为。合观即易。有为无为合观。即难是故不说。又执内外二法。离合有我我所。散观离合。此破彼执。有为无为二法不尔。是故无合。问有始空。何故不说有无终空。准义应得。故地持中。三世俱观。今明过去起过根本。无始着处故。论观之未来了知。准过去生心故。略不说故。于十六空中。说无散空。举根本末随。不说无终空。上来七空。是无性空。无所有者。见因缘相异所有。名无所有空。此无相空。是以下云。如人无别。名之为空。外是就子。名无性空。亦如有人无物名空。非是就物明无性空。亦或八空。以无破有。第九一空。以有破无。名前八空。为第一义。一切诸法空而常有。非是实无。非实无故。无第一义。自性可得。名第一义空。上来九空。别破有无别。第十空有无双遣。又前九空。遣有无性。第十遣者。有无别相。前有及无。二俱是空。故曰空空。因缘之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为无故无别。即非有非无故。故空空。此十空门。破遣前相以空理。第十一空。就实辨空。十地经中。就隐而说何梨耶识。以为大空。就显胜故。般若以为大空。即彼真识显为般若。非缘照慧。般若体寂。故曰大空。今释稍异。如前已辨。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能食及所食。(外空)此依(内外空)身所住。(大空)能见(空空)此如理。(胜义空)所求二谛空。(有为空。无为空)为常益有情。(毕竟空)为不舍生死。(无际空)为是是无穷尽。(无散空)故菩萨观空。为种姓清净。(本性空)为得诸相好。(相空)为清净佛性。(一切法空)故菩萨观空。补特伽罗法。(自性空)实性俱非有。(无性空)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述曰。能食者六根也。由执六根能受用境。今观空相。无实能受用。空其遍计故。说为内空。所食六尘也。由执六尘是实所受用。今观六尘无实。空其遍计故。说为外空。此依者扶根尘也。由不是内根故。非内。不同外器世间故非外。非外故是内。非内故是外。由执为实。今观为空。迷器世间。有其遍计。故说为内外空。身所住者大空也。器世间有大胜用。大外之所依止。多有情类。名之为大。大有情之所住。故名为大。今观为空。故名大空。能见者空空也。即是能观智。由昔观其境是空。空其遍计执。能观之智是有。今观能观智亦空。故名空空。此如理者。胜义空也。真理是缘智之境。胜之义故名胜。亦可真理出过俗。名胜义。由遍计故彰理。今观计空显真。理就所显故。名胜义空也。所求二谛空者。有为无为空也。由执一切有为实故。今观为空。故名有为空。由执三无为九无为等为实。今观为空。遣其遍计。故名无为空。即真如也。又释。菩萨为求一切智。有菩萨为求菩提故。空其有为遍计。为求真空无为遍计故。说有为无为空。为常益有情者。异竟空也。由观有情毕竟空故。不见有情自他差别。故能常益也。不舍生死者。无际空也。由智观理。遣其遍计。由悲故广化有情。有情无际故。无际空。为善无穷尽者。不散空。亦名不空。菩萨所积。福智资粮。尽未来际。无有断尽。故名不散空。为种性清净者。本性空也。法本无染。为惑所弊。今观空际。惑显本性种姓。故名本性空。为求相好者。相空也。为求相好观理际故。名相好空。为净诸佛法者。一切法空也。由遍计一切三宝。今观遣执净诸佛法故。名一切法空。又一切法亦得。不但佛法。补特伽罗法者。自性空也。生法二执。体无自性故。名无性空。俱非有者。无性性空。由生法无性之性所得。明执无所得。为有还盛其病。今观无所得亦空。故名无所得空。言十八空者。前十七空中。开无性为二。加自性空。法执之自体。自性空。又有三释。一总故名生。别故名法。二本故名法。末故名生。三体故名法。用故名生。又体用故名法。非故名生。十九空者。前十七中。除无所得空。别加三空。一所缘空。一切识所缘境皆空。二增上空。所缘空。增上缘。一切俱空。三互无空。前说诸空。谓是互无空。牛中无马等。今观一切谓空。名之互无空。二十空者。前十九空。除后三空。取十七空。无所得。以成十八空。于中开不散为二。散空不散空。二乘善法。有其空故。为散空。又释。无漏名不散空。有漏名散空。又开相空为二。自相空。共相空。三十二相别故名自。八十种好共有故名相名空。今唯识观。于十六中。十四全一少分法。今所分名生唯所真。问但言真空。七皆唯识不。答得。但是唯识。必带生空。自有生空。不必唯识观。谓二乘生空。
○十二支章
释名色互为缘中。观十二支有二。一杂染安立观。二清净非安立观。此二观中。皆有顺逆。
安立观者
谓行相粗浅。安立施设。名曰安立。菩萨将欲断除。先顺观之。从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处。乃至生生老死也。如是顺观生死相续。令生厌离。所以次第顺观。既顺观已。逆观其果。从何而有。于中有二。一观老死果由谁有。谓由生。生复由谁有。谓由有。有复由谁有。谓由取。乃至行支皆作四谛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行支集。即无明。不可更言无明由谁有。是故但作四十四智。于中别分。若唯作苦集观。老死苦果有二因集。一粗近即生。二者远细因。谓爱取有。观现生能老死苦果。谓观爱取远生当来老死苦果。如是观苦果。从集有己。即观集从谁有。谓由苦。苦果从谁有。谓识等五。即观苦果复从谁有。还由思业有。即爱取有。更不别观。无明行。不异爱取有。是故苦集二谛观。齐识退还。如是逆观苦集谛已。知是生死之源。将欲断除。方为灭道之观。先观老死灭。次观老死由谁得。谓由道。即观道能证灭。如是观灭道二谛。始从老死。至其行支。有四十四智。问何故苦集之观。至识而还。灭道之观。越识而至行。答苦集相续。一周便还。灭道断除。所以至行。
清净非安立观者
无分别智体合如理。心境二冥。非假施设。标以非妄立之名。诸惑永灭。示其清净之目。于中有二。一顺二逆。先顺观。由无分别智。见谛断无明。无明灭行不生。乃至老死苦不有。无明灭故慧解脱。相应诸惑灭故心解脱。无明灭故无发行。诸惑灭故无现生。业惑无故。后果不续。得无学。得无学已。逆观所灭生死苦果。由谁灭。谓由行。乃至行由谁灭。由无明。合有三种缘生灭。又作七十七智。观十二支者。一一支中有三智。一观因智。二审因智。三法住智。观因智。谓观老死从谁生。由生生。次审因智。更审观老死。从生生。此二智别观三世。一支上合有六智。法住智。总观三世。谓老死从生生。一支有一。除无明。取十一支。即有十一智。合前六十六智。即有七十七智。十二支。一一支逆顺观。各有四谛。如观老死。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总有四十四智。逆观十一支。一一中有二因。观推因智审因智。令知根本。过去现在亦尔。观十二支因缘故。名法住智。总有七十七智。
(已上开元五年。正月十六日。僧玄俨在缁州读之。以此功德。普及含生。共成佛果云云)。
已上法苑义林卷第四。
○二种生死章
二种生死义。八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相。四差别。五依位地。六与四种生死相摄。七会释三种意生身。八问答分别。
一出体者
分段生死。以十二支中五果。及生死老七支为体。余支但为生死因缘。非正生死体也。此位但取异熟无记。通于色心。总别果报。若单别报。即非体摄。故论云。分段生死者。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变易生死。亦以异熟色心总别果报为体。不取无明及无漏业为体。此体但是无覆无记。唯有漏故。论云不思议变易生死者。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
第二释名者
言生死者。是相违释。生与死违。各别表故。胜鬘经云。有受报起名生。有受报没名死。此释总名。次释别名。言分段者。论云身命长短。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若分段属因。生死是果。分段之生死故。是依主释。若分段属果。分段即生死故。是持业释。言变易者。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如前分段通于二释。变易之言。属因属果。义皆得故。
三辨相者
于中分二。初辨分段相。后辨变易相。就分段中。有二不同。一散资。二定资。散资复二。顺受横受。言顺受者。即十二支。始从无明。次第乃至老死。轮转受任运果。随业修住。寿有长短。不假闻思为缘。舍财以资。故名顺受。言横受者。见其寿行短促。唯限三五十年。其人福行极胜。即以闻思二慧为因。或舍衣物施于众僧。或凭念诵。造经造像。由此福力。愿令长寿。皆以闻思二慧。为方便故。如其所愿。延令长。故名横受。此二合名散资。第二定资者。于中有三。一外缘资。二内缘资。三杂修静虑资。外缘资者。如初果人乃至第四果人。入边际定。后出定舍衣钵。资感现身。因令长时与果。此人或先入定。后方舍衣钵。或先舍后方入定。皆不遮之。二唯内缘资者。谓如第三果人。依未至定。或根本定。资受身业。令地地及处处。所受之身。得长寿故。然依未至定为正。或得根本方资何妨。三杂修静虑资者。初以有漏。资五净居以下四业。次以无漏。资助初念有漏。中间无漏。后念有漏。或初无漏。中间有漏。后念无漏。如是或多或少。资下古业。得彼受身。故名杂修。已上并名分段。次辨变易。于中有二。一回趣。二直往。初回趣中。若有学三果回心者。得以无漏资此。虽未得纯无漏心。而资业时。不用有漏。故所练身。名为变易。不同杂修业有漏间杂。谓若预流回心者。如佛地云。或有回心。即伏余惑。而受变易。或有至第七生。方受变易。其余二果。如应当知。若欲界中。经生圣者。无容更受上界身故。知资欲界所受身也。即以此身。至金刚心。后时身虽往自在宫。而所留身。即欲界摄。此菩萨第八无漏。亦以欲界异熟识。为等无间缘。若不还者。受上界身。色界四地中。随应受身。即练此身。至金刚心。若无学果回心者。亦以无漏资有漏业。虽未能得纯无漏心。而资业时。不杂有漏。是故不名杂修业也。直往人中。一类菩萨。七地以前。即受变易。此亦虽未得纯无漏心。而资业时。唯用无漏。故所受身亦名变易也。一类菩萨。至第八地。方受变易。此位唯以无漏资故。故所练身。定是变易。即资第四静虑旧业。仍以此身。至金刚心。虽最后身。更以十地胜无漏资。而非命终。更受余生调伏。光说。七地以前一类菩萨。分段变易。更互杂受。护法论中。无诚文也。
四辨差别者
胜鬘经云。如来为缘。有漏业因读后有者而生三界者。此辨分段生死。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罗汉独觉。自在菩萨。生三种意成身者。此明变易生死。准缘起经。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所起福不动行。非无明为缘。即四善根等。不造此生死业。又云四善根等。内法异生。亦得造此感生死业。若非是所感。此生死云何得福不动业。故涅盘云。如是暖法。亦是有法。亦是有为。是法根得色界五阴。如人乘马。亦爱亦?。暖心亦尔。爱故受生。厌故观行。是故虽复有法有为。而能与彼正道作相。又瑜伽等。但说圣者不造新业。不云异生亦不造新。若尔缘起经。何故不说无明为缘。彼但约不共无明。说不为缘。故不相违。此所感身。随业长短。凡夫二乘。所知境界。故名分段。非不思议。其变易生。八地以前。若回趣。若直往。皆以现种无明为缘。八地已上。回趣直往。皆以种子无明为缘。以胜无漏。所资助故。不随业势。长短有限。非是凡夫二乘所测。故名不思议变易身。七地以前。所受犹粗。八地以去。转胜微细。
五位地者
分段生死。既是凡受法。从无始三界九地。四生五趣。随其业因。报位各别。若二乘人。入无余舍。若诸菩萨。或初地舍。或八地舍。变易生死。若回心者。学无学位。随应初受。如初果人。若七生业。皆定受者。至第七生。方受变易。若七生业。皆不定者。即初生身。受变易生。若七生中。有定不定。定者皆受。不定不受。随所受身。即受变易。第二果人。有三品。或受一大生。若业定者。受此生。方受变易。若不定者。厌受生故。即此身受变易生死。第三果人。若经生者。厌受生故。上业不定。可于此身。即受变易。不经生者。或生色界。方受变易。上业定故。业不定者。容于此身即受变易。若第四果。下二界中。随在何界。即彼身中。受变易生。若独觉者。一向在欲。虽复出在无佛世界。然由种姓力所资故。必蒙诸佛教化回心。唯除一向趣寂种姓。如经所说。须陀洹果。经八万劫。发菩提心。乃至辟支。经十千劫。发菩提心。或言成菩提。或言到涅盘。然以发心为其定也。谓回心后。经八万劫乃至十千。尔乃方至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或有说言。至十信初。虽已回心。而乐寂心不能舍故。经八万劫乃至十千。于修加行。放逸不进。经尔许劫。后方觉悟。进修加行。至十信初。故瑜伽论八十卷云。问若唯住有余依涅盘界中。能发趣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阿耨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答由彼要当增诸奉行。方能成办。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密意说言物类。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定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趣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盘故。不如初心始业业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依涅盘界中。而般涅盘。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瞻部州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彼于涅盘多乐住故。于遍游行彼彼世界。亲近供养佛菩萨中。及于修习菩提资粮诸圣道中。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被觉悟已。于所修行。能不放逸。解云。乐涅盘故。于遍游行。及修资粮。放逸时者。即是经八万劫。乃至十千劫时也。被觉悟已。不放逸者。即是发心进修之时。直往菩萨。虽具烦恼。极迟唯经万劫。得至十住初心。回趣二乘。虽断烦恼。八万十千。方至十信。故云迟钝。不如始业。上来辨回趣人。若直往人。八地已上。一切菩萨。一向决定。受变易身。七地以前。有二种人。一者慧多。二者悲多。前人受变易。后人即不受。为欲受生化众生故。
第六与四种生死相摄者
依无上依经。有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方便生死者。彼经云。如十二支中。无明生诸行。即是无明住地为缘。生无漏业初生死也。因缘生死者。彼经云。如无明为缘。所生诸行。即是无明住地为缘。所生无漏业。名因缘生死也。有有生死者。经云如行所招三有果。即是无漏业所得三种意生身。无有生死者。彼云如生缘老死。即是三种意生。最后身为缘。不可思议退堕。准经合喻。虽说四种。唯一正是变易生死。总据生死因缘及体。说四种耳。非是生死体有四种。所以者何。初一是生死缘。第二是因。第三正是所生果报。第四即是最后异灭二相。又如彼分段中。有四种难。一烦恼难。谓无明爱取。变易中。方便生死。无明住地亦如是。二业难。谓即行者善不善业。变易中因缘生死。无漏亦如是。三果报难。谓即五果及生支。变易中有有生死。无漏业所感意生身。亦如是。四过失难。谓即老死。又惑业生三种。皆有迁变行苦之义。变易中。无有生死。最后退堕。亦如是。或即前三迁变行苦。为过失也。然生死言。通即并取因果。皆是流转分故。别即唯取苦谛果报。上就别相。唯就果报。辨二生死。经就通相。总说惑业果报。为四生死。古德方便生死位。配初二三地。因缘生死。配在四五六地。有有生死。配在七八九地。无有生死。配在十地者非也。然旧摄论。约二十二无明。感十一粗重报。配四生死者。其义何耶。谓初四地。未得谛视。无漏业隐。虽有因缘。而没其名。故从方便立生死名。五六七地。是出世位。无漏因显。于中亦有未受果故。故从因缘受生死名。八九十地。已受变易。此三地中。虽已受果。而后更有第十一报。是故唯名有有生死。第十地出分。是最后身。此后更无受果报故。是故名为无有生死。是则配位义异。辨性义异。是故四生死。约十一报。配四三三一。于理无违。
第七会释三种意生者
三种意生。有其二门。一通就三乘。如上所引。唯识之文。依胜鬘经。谓阿罗汉独觉。及得自在菩萨。自在菩萨者。或初地上。已得无漏生自在故。或七地上。入无生忍位故。或八地上。得无功用故。法华论云。初地已离分段生死。故知初地受意生身。入楞伽经第四卷云。大慧。说寂静法。得证清净无我之相。入远行地。入远行地已。得无量三昧自在。如意生身。故知七地。亦得意生身。然未一向。二遍就菩萨十地。建立三种意生身。如入楞伽第五卷云。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三摩?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菩萨从于初地。如实修行。得上上地证知之相。何者得三昧乐三摩?提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静。行种种行。大海心波转识之相。三摩?提乐。名意识生。以见自心境界故。如实知有无相。是名意生身相。何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谓于八地中。观察觉了。得诸法无相。广说乃至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士大众。是名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何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自界内自证一切法。如实乐相。法相乐故。是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解云。初二地中。亦得三昧乐意生身。但以未得定自在故。略而不说。又释云。初二意生身。举中摄初后。谓初意生身。举三四五地。即摄初二。及第六地。第二身者。举第八地。即摄第七。及第九地。若不尔者。所不举者。名何意生。初二既举。中摄初后。第三意生。不举自显。是故经中。不列位也。
第八问答
唯识第八。有四问答。彼具显故。此不更述。
○三求义林
三求。略五门分别。一名。二体。三暴流。及相相摄。四七随眠。五诸论不同。
一名者
求者求义。则持业释也。
二体者
即欲界一切烦恼。及俱时心心所法。身语业。除邪教力起。及正见执。或生得善等。诸如上俱为欲求体性者求。即色无色界。除无漏。及正见方便善。顺无漏者。及邪教力起。余一切法。为有体性。若唯言梵行求。即欲色无色。三界正见。及生得善。无漏身语业等。皆梵行求体性。若言邪梵行求者。即三界邪教力起。并身语业等。是第三求体性。今解不同。已会释。如六十五有文会此。觅不见文。错勘籍也。
三暴流
有四。谓欲。有。见。无明。解云。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及见。皆欲暴流。即五门下。除无明见。计体可知。是欲流体。有流则色无色五门。计体如上。所余更除瞋。是有流体。无明即三界无明。见则三界五见。如大论八十九云。欲界上品贪。未离欲者起。是欲界流。已除身在上贪者。是有流。外道从门论。有余二起流。恶见名流。即六十二见。五见中四见。见因缘云何。无明为一名无明流。则识见。此据增上多分语。如实知前说。及六十五有。今此三求差别。若准对法第七卷初云。初流是欲求。第二流是有求。即通色无色界。后二流则邪梵行求。则通三界等。今此文欲求。摄欲流不尽。则除三恶趣。以唯摄三欲生故。有求不摄第四禅及四空处等。虽然理亦无违。如对法第七卷。与此互有宽狭。彼欲求上五趣。即简无明见。此虽在人天。即兼取无明见。是欲求论趣宽事狭。此论趣狭事宽故。然约趣约界别。二边俱得。如对法第六卷。则欲界五趣。一切种皆欲求故。论由欲求力。不脱欲界。招欲界苦者。是有求。此论不通第四禅及无色界及第七。初兼第四及四无色。则除彼无明见。彼地宽趣狭。此乃趣宽地狭。如彼第六末。通地种论。即由有求力。不说二界。招色无色苦。论梵求如此论文。唯在第四四无色。则顺外一切求烦恼。皆邪求体性。如第七卷。即三界无明见。皆邪求体性。如第六卷。则招三界生死。皆是邪求体性。彼第七界。地宽趣狭。此论趣宽地狭。唯在第四定。及四空。不在下故。如第六卷。即三界皆是。此乃实论。如此论。虽言四无色。未必即取一切。取一切种。有求虽别贪慢等。在下故。约种言三。初流欲求。第二流有求。第三四流。是邪梵行求。约界言之。欲求在欲界三趣。实通五趣。有求在色。除第四定。实亦通。邪梵行等。在第四禅。及以无色。论云不约言。即第四禅辨无色界。此论约三欲乐生与论。故不同。此则第三暴流及扼。扼明体性。与流无别。六十四初文。复此不同。彼说三漏。
四七随眠分别者
欲求摄二。谓欲爱瞋恚二随眠。有求摄有爱一。则同通上二界。邪求即摄慢无明见疑四随眠。
第五释文不同者
准此文。邪梵行求。即通三界。慢见无明。皆是与前暴流不同。欲暴流有流中。约种皆是邪求。以慢疑随眠。是邪求摄故。此等摄实也。第七卷。约摄流。约摄有是。今此约外道所起慢疑。亦须后邪求故。故邪求摄。邪体则非。以各别性。体非见故。若尔无明如何。无明必见俱。疑慢不定。故不为例。前皆可复说之。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四
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882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七
大云寺沙门 慧沼 撰界处义林五蕴义林(合明三科宽狭不同。所以别辨)五境义林
○界处义林
合以七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立意。四次第。五废立。六诸门。七问答。
第一释名者
初列。后释。列名可知。释名者。初总。后别。总名界处。界者。梵云厌都。唐言为界。伽五十六云。何等是界义。答因义。种子义。本性义。种性义。微细义。任持义。是名界义。此之六义。俱名为界。旧有云持。偏据一义。非尽理也。处者。梵云阿野咀那。唐言为处。伽五十六云。诸心心所生长门义。缘义。方便义。和合性义。所依止义。居住处义。是名处义。此之六义。俱名为处。旧翻为入。然释云。声闻义是入义。何以故。心心所法。于此识故。称之为入。若尔识生。应不名入。此之根境能生识故。又若言入。梵本应云针罗吠舍。既云阿野呾那。不可云入。显扬十四。杂集第一。及五蕴论。明界处义。皆同于此。十八十二。皆是数名。即六释中带数释也。
释别名者。照瞩名眼。能闻名耳。能嗅名鼻。能尝名舌。能触名身。能知名意。故瑜伽第十五云。谓见义。闻义。嗅义。尝义。触义。知义。名根建立义。通理境皆持业释。色等六境。眼所行名色。耳等所取名声等。亦持业释。六识者。为依彼根。及缘彼境。名眼等识故。杂集第二云。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乃至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眼等者。即有所依。色等者则彼境。了别谓识自性。若依成唯识第五。亦可名色识等。从境为名。杂集从根。但名眼等识。即依根名。皆依主释。瑜伽五十一云。如草糠札火。依彼得燃。即得彼名。故名草火等。举喻可解。
第二出体者
略明四种。一约百法。二约三科。三约三性。四约五法。初约百法者。五色根界。即十一色中五根色为体。意根以过去六种心王。及第七八心王为体。五蕴论云。意界者。则彼无间灭等。彼言则彼六识。复言等者。非第七八。更欲等所。或可七八亦同六识。过去为意。现名意识。意识名宽。故通未来及过现种。皆为界体。故杂集第一云。谓眼曾现见色。及此种子。曾见色。能持过去。识受用义。现见色能持现在。识受用义。此种子者。为引当来眼根。或已成就。为生现在眼根故。此二种名眼界者。眼生因故。简永不生眼等种。乃至意界。应知亦尔。五色界。则百法中。色声香味触为其体。法界者。即百法中法处五色。及五十一心所有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六种无为。然除无为。余通三世。虚空虽复无其自体。为意识境。亦法界收。亦无过未等。故杂集云。诸色眼曾现见。及眼界于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于此增上力者。谓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此意以根生识胜。缘境成种。故为增上。未言色种。及未来者。非眼境界。故略不论。据实亦是色界乃至法界。大分亦尔。若准瑜伽五十六。亦同此说。云若色根增上所生。若彼于此为增上。是名色界。亦通三世。杂集第三云。几已生。谓过去现在一切一分。几非已生。谓未来及无为法一切一分。若依瑜伽五十六云。问何等是眼界。答若眼未断。或复断已。命根摄受。如眼界。乃至意识界及法界一分。当知亦尔。传三藏释云。凡夫学人未断。无学人断已。然为命根摄受。得相续者。就命根说摄受。理实而言赖耶摄受也。此约未断缘缚及已断说。今又释云。若眼根未断。非阿罗汉最后眼等名未断。或复断已者。据得已失。或复异生。生无色等。现眼根断。名为断已。命根摄受者。持彼种子。可当生故。命根摄者。依第八识立命根故。名为命根。故成唯识第二云。离此命根众同分等不可得故。眼等六识。即百法中现识等六。现种心王。七八二种。准五蕴论。即意界摄。或通二界。如前分别。有云第八。显扬论说。通六识界摄。持彼种故。传三藏释以用从体。故言六摄。据实而言。即意摄界。又云持诸界种。应亦通法界。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或可许非心类。虽持彼种。不称彼摄。又解。彼论据随转门。或随根境俱说。分心为六识界。十二处体。准界可知。故不繁述。故杂集云。问处何相。答如界应说。然除过去。谓眼当见色及此种子等。随义应说。言等者。举当见色。现眼及种。等取已见现见及彼种子。随义应说。彼七心界。并名意处等。故云随义应说。若瑜伽论五十六云。谓若根已得不舍。于无间体非断灭法。如眼处相。余处自性当知亦尔。已得不舍者。除已生坏。于无间体非断灭法者。除阿罗汉最后眼等。诸处决定不能生眼识等故。如根境亦尔。二约三科者。杂集第二云。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法界一分。受想行蕴即法界一分。皆非全摄法界体。故云一分。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及意界。十二处者。识蕴即意处。余准界说。故杂集第三云。立何建云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识即意处。法界即法处。五蕴论说。亦同于此。三约三性。一切俱通遍计为体。依他起性法界法处。二各一分。非以为体。所余皆通。以无为法非缘生故。圆成实性。法界法处二各一分。以为其体。唯六无为。余不通故。此据常无常门。若约漏无漏。一切一分。亦圆成为体。性离颠倒。用周遍故。四约五法者。一切是相皆所诠。法界法处一分用。名为体。谓名句文能诠及依故。摄假从实。唯色界。假实别论。即二界各一分也。七识界及意处法界法处。并各一分分别为体。除无漏故。即前所除正智为体。圆成为体。如三性说。
第三立意者
有三复次。一为显四缘三缘。如次建立界处二法。故五十六云。问为显何义。建立界耶。答为显因缘义。及根境受用义。故建立界。此意显根立六。显境立六。受用立六。然因缘如名。显根增上缘。显境所缘缘。受用等无间。为欲显何义建立处耶。为欲显示等无间。所缘。增上。三种缘义。故建立处。此等无间缘立意处。所缘立境。增上立六。然前显无间立意处。即亦第六根。或增上立五。二为显能所取及彼取种。及能所受。故立分处。故辨中边论第二云。为显能取所取彼分种子义。立十八界。能取及种六根界。所取及种六境界。彼分及种六识界。故彼颂云。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下一种言贯通上三。为显能受所了境用门义立十二处。然受用门义。谓六内处。若所了境受用门义。是外六处。故彼颂云。能受用所了境。用门义名处。杂集第二大分亦同。三明境识因触生门义。显扬十四云。合观根境识三法。从自因而生。名界善巧。由彼诸法无始流转。从自种生。多生起故。及种种生起非一界故。种种界故。由善了智。触生门义。建立十二处。谓根及境。乃至广说。名处善巧。三文少别。大意悉同。莫不皆为破横计我。为诸法因。及能受性。故中边论第一颂云。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见缚解者性。一执一性。二执因性。三执受者性。四执作者性。五执自在转性。六执增上义性。七执常性。八执染净所依性。九执观行者性。十执缚解者性。为对治此十种我见故。修蕴等十种善巧。此界处二。即为对治执于因性执受者性。谓执神我。或自在等。为诸法因。或执我为受者性故。明即眼等三六种。而为生因。眼等六根为受者。无别神我或自在等。或破无因。故说于界。显扬十四云。世间愚夫迷惑于身。所有初因而生迷惑故。执不平等因。谓即常住自在天等。或说无因。谓拨无一切能生因体。五蕴瑜伽。皆亦破我。
第四次第者
杂集第二云。随世间事差别转故。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华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具侍女。然后意界处处分别。以内界次第故建立外界。随此次第建立识界。余者可解。由其意界随前处处遍分别故。在后而说。随根次第外境亦尔。识依根境次第如彼。如界次第。处亦如是。若依瑜伽五十六说。有七复次。初依根境以辨次第。次第复六次第。彼论颂云。众多顺世俗。喜乐与庄严。随二种作业。故次第宣说。力数数起。故先说眼。余类此知。故名众多。第二次第与前说同。随此次第。生喜乐故。非于余故。第四因也。又由诸众生。皆先依止身语二业。若净不净。方便勤求饮食。饮食既饱满已。习近诸欲。是第五因。又作业者。由眼纯见种种诸色。往还记识。及怨亲中庸力戏等。由耳能闻种种音声。起诸言论微妙音乐。鼻界能嗅种种诸香。寻香而往。受诸喜乐。长养依身。舌界能尝种种诸味。余同鼻说。身界能触种种所触。受诸喜乐。然彼乐具。或损害身。后后望前。转转狭劣。故在后说。处处次第。准界可知。
第五废立者
杂集第一云。问何因界唯十八耶。答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身者眼等六根。具者色等六境。过现六行受用者。谓六识。能持者。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故。过现六识能受用者。不舍自相故。以能持义。故说名界。问何因处唯十二耶。答唯由身具能与未来六行受用为生长门故。谓如过现六行受用相。为眼等所持。未来六行受用相。似根及义。为生长门亦尔。所言唯者。谓唯依根境立十二处。不依六种受用相。识于过现说持。未来说生长门者。在显故也。故云亦尔。不尔如何。若于过现非生长门。处应不通过现在。立使违诸论。处通三世。过去已生长。现在正生长。义谓境义。
第六诸门分别者
一假实。二漏无漏。三执受不执受。四同分彼同分。五所知非所知。六所识非所识。七所达非所达。八有对无对。九有见无见。十三性。十一三界。十二三断。十三三学。十四四句分别 第一假实分别者。瑜伽五十六云。答实有者。或十七。或十二。六为一故。一为六故。此约世俗安立道理。以摄彼六。为意界故。说一为假。或从意界分成彼六。故十二实。广此假实。及漏无漏。如五蕴章。准彼可悉。三执受不执受分别者。谓依此法。受得生起。然除于心。是执受义。杂集第五云。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起。是名执受。若成唯识论第二卷云。为识执受。摄为己体。同安危故。名为执受。杂集随转门。唯识实义说。或受生者。是生觉受。由识执持。令不烂坏。生觉受故。名为执受。彼此无别。即五根界处全。及四境一分。四境一分者。谓不离根。色香味触声。体虚疏发。便离质故。不通执受。有处说。五一分者。据声。未离能造内大说。四同分彼同分者。言同分者。谓根与识俱转相似。于诸境界。相续生故。由根与识相似转义。说名同分。诸根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由根不同与识。合唯自体。相似续生。根相似义。名彼同分。五十六中。亦同此说。即唯五根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故杂集第五云。色蕴一分眼等五。即此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所余与识。非定同转。由意界处不定。与识同缘一境。无识亦缘。五根不尔。或随转门。由意界处不与识俱。不说同等。据实理说。七八既在意界处摄。意识有时。与彼同缘。可名同分。不俱时转名彼同分。瑜伽五十六。但遮于外。说同分等。不遮内故。彼云。唯根所摄内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于色等外诸界中故。五所知非所知。六所识非所识。七所达非所达。界处皆通所知识达。智缘名知。心缘名识。通缘名达。智心及通皆有多种。广如论辨。八有对无对分别者。欲界五根五境界处。除欲中有所有根境。自六识变者。所余一切一句有对。故五十六云。何义几蕴是有对耶。答展转相触。据处所义。及粗大义。是有对义。粗大义者。当知远离三种微细。此三种微细。如前应知。一蕴一分。是有对。三种微细者。五十四云。损减微细性。谓分折粗色至极微位。二种类微细性。谓风等色及中有色。三心自在转微细性。谓色无色二界诸色。一蕴一分者。色蕴一分。若依杂集第二。即以三因明是有对。一种类故。自性有对。二积集故。谓积微以知一微无碍故。三不修治故。非定修治故。准此即除法界处色。非微所成。是修治故。此二论文。皆依粗显。非尽理说。若细言之。色界业生。五根五境。及中有根境。定自在变段食等。皆是有对。五十六云。据处所义亦有对故。此等皆是据处所故为言。及粗大义故。简知此等。又杂集第三云。能碍往来是。对义为。鱼米及金银等。有实用者。皆碍往来。若不尔者。即无实用故。又言。诸有见者。皆是有碍。中有色境及上二界色。皆可有见故。虽诸文别。不过三种。一相触对。二极粗显。三处所。一相触对。简中有定生。二极粗显。简风等色及上界业生。三据所及有见者。即通说诸色。已引诸文。随应分别。九有见无见分别者。眼根识境。准识缘中思准可悉。名为有见。除此所余。名为无见。十三性分别。如五蕴章。十一三界分别者。几是欲色无色界系。答四界二处全欲界系。谓鼻舌识及香味界处。以彼段食性。上界无段食。故无香味。香味既无。二识亦阙。以无其境。识不生故。除前所说。一切一分。通欲色系。三界二处一分无色系。谓意界意识界。法界意法二处。十二三断分别者。一切一分分别所起诸惑。及此相应诸心心所。及依于此诸不相应。三恶趣业所感界处。北俱虑洲。无想天。无形二形。皆见所断。故杂集第四云。谓分别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由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蕴处界。是见处断。此约自性相应。因亡果丧三种断。说见处疑处。即此缘境自所变起。能缘既无。所缘亦断。亦因亡摄。若依亡亦说断者。彼身所起。善十一等。亦见所断。彼身既无。依身所起。亦不得有。除前所断。所余一切有漏界处。皆修所断。故杂集第四云。谓除分别所起染污见等。余有漏法。有漏法言亦摄随顺决择分善。粗重所随故。一切一分是修所断。一分者。除见所断。及无漏法。谓诸无漏法。除顺决择分善。是非所断。无漏法者。谓出世圣道。及后所得。并无为法。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非所断。不约离缚及无漏身所起之法。名为无漏。俱性无漏。不尔余界处亦应名无漏。唯色声一身语业者。表无漏胜。故说非断。不尔何因不说余耶。然言十界四处无学。身语为非断者。非尽理言。随粗相说。据实而言。法界处一分。及入见已无漏所引身语二业。所有无表。皆非所断。即通无漏。或所引故。然前所断俱生惑等。是自性断。彼俱心等是相应断。余缘缚断。得四相等。随应当说。十三三学分别者。从解脱分已去。尽金刚定无间道来。所有善性。能顺三乘所求圣道者。皆名为学。即约此位所有五根。三境界处全。色声界处七心界意处。及法界处一分。余皆是有学。自性相应等起。或表随其所应。杂集第四云。从积集资粮位已去。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有学。十界者。谓七心界色声法界。四处者。谓色声意法处。故从金刚定解脱道已去。所有善法。顺无学者。皆名无学。简略如前。杂集第四云。于诸学处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无学义。以阿罗汉等。于增上戒定慧学处。已得究竟。故名无学。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无学。即前所除。及诸无为。并灭尽定。皆是非学非无学摄。染无记等。及诸无为。非学所习灭定。虽习依涅盘故。止息处故。亦非学无学。此非尽理。随少相说。据实而言。若在佛身十七界全。法界小分。是无学法。界处中除六无为及灭尽定。第十四四句分别者。若眼亦非眼界耶。说眼界亦眼耶宽狭相似。故四句答。有是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时眼。以次即入无余界。现无因用。故非是界。有是眼界非眼者。谓处卵?及羯罗蓝时闭尸时。在母腹中。若不得眼。设得已失。及生无色异生眼因。皆有能生之因。故有眼界。现无眼故非眼。若依五十六。又云。或眼无间灭有无间已灭。在过去世。是曾见色。能为因故。非现见故。有亦眼亦眼界。谓除前及无色圣者。所余诸位。有非眼非眼界。谓般无余。及生无色所有圣者。无余身智一切皆无故。无色圣者。虽有彼种。毕竟不生。故非界义。五十六又云。阿罗汉眼已失坏。或不生眼。如眼与眼界如是。耳鼻舌身等准此应知。然有身界非身者。唯无色异生在卵壳等。欲有身故。有意非意界者。谓阿罗汉最后意。无因义故。有意界非意者。谓处灭尽定者所有意。因除无想者。有染意故。此约第七染分说故。若不尔者。即无此句。有意亦意界者。除前及无余余位。非意非意界者。谓已入无余。眼界等。准此可知。十二处者。有眼非眼处。谓若眼已得不舍。然是无间断灭之法。无间断灭之法。势劣故。现是定。不能为识生门。及无间断后。不能与后识作生门。此简罗汉最后眼等。有处非眼。谓所余处安住处相。有亦眼亦眼处。谓眼已得不舍。复非无间灭之法。有非眼非眼处。谓若眼不得。或得已失。及余耳等不住处相。文虽不说入无余依。亦是此句广有诸门。恐繁且止。
第七问答者
先问答界。
一问名中。余处皆以依积等义。说名为身。如何此中能触名身耶。
答依积名通。余皆身故。今据别义。能触名身。问色亦尔。或可色界。虽标总称。即亦别名。身不可尔。若依名身。意界亦应说名为身。或可身名亦同于色。思量名意。即无此滥。若尔五识无间灭者。应非意界。无思量故。前解为胜。
二问依根缘色。何故但依根立名。不从境受称。
答有五义。根胜得名。五义者何。依眼识故。眼所发故。属眼识故。助眼识故。如眼识故。从多故说。故作此通。据实而言。亦名色识等。摄大乘论引颂说云。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等。
三问体中。何故无为立在界处。不在蕴耶。
答蕴据积聚。无为即非界处之中。约能所取。故在界处。瑜伽五十六云。涅盘界摄者。持苦不生故。
四问虚空界摄不。
答空无积聚。非蕴所取。持身动用得界处摄。五十六云。持身眼等运动用故。
五问立意中。何故如是蕴处界三各别说耶。
答欲令所化有情。于广略门生善巧故。于蕴门中略识色。于界门中广开识色。于处门中但广说色。蕴门之中但广心所。界处略说一界处故。
六问废立中。眼耳与鼻。各有二处。云何不立二十一界耶。
若彼虽各二。然界不别。所以者何。其相相似。俱眼相故。所作相似。俱于眼识一所作故。如是鼻舌准眼可知。此意眼等虽各有二。同取一境。同发一识。故为一界。
七问若尔意能生六义。复缘六境。应六处摄。
答若过去六识。随分为六。即相滥失。且如眼识无间灭者。若名眼根。滥色眼根。又无胜能。不独名眼。眼照瞩故。色根具五。可独得名。余者例尔。以不舍自相。若有思量。复有能生之用故。同名意界。或随小乘。过去五识。俱名意界。若据大乘。七八名意界。余即六识界。不尔。六识界不通三世故。以过去者。共名意故。虽尔意根为染净等依。亦通发诸识。犹有前难。答彼不共故。此通发故不例也。
八问若过眼识等。以不舍自相等故。同名意界者。即五根应一界三义亦等故。
答自性为因。二义可等。非同名照。或闻嗅等。故各别界。若依后解。即无此妨。
九问既于境识同一作业。何故眼耳鼻各生二。
答为端严故。各生于二。
十问傍生虽亦二。彼有何端严。本来有一。复谁言丑。
答傍生若一。转不端严。复设本来一。何废言丑。或云因果法尔。如此安置。如根上下。何可具责。
十一问三各有二。识依一生。为依二起。
答依一依二。理并无妨。闭一亦得。观闻嗅等开二识生。得明盛故。
十二问眼耳有时各三类并。谓异熟。长养。及天眼耳。余各有二。除修所生。既有多类。为同一处。为各别耶。
答修生与二。同依处所。如水处沙粗细异故。长养异熟处所有别。长养在外。如城外郭防护内故。
十三问鼻舌等如何无修生。
答彼非通故。
十四问何故鼻舌等三非通耶。
答合取境不可远知。
十五问若尔何故欲界鼻等闻色界等香耶。
答彼互用故。是智境故。法威力故。
十六问六识有根境。依立十八界。七八有根境。何非二十四。
答依根境别。说十八界。七未转依。唯缘第八。彼根即境。不可别立。第八依根不殊第六。无别所缘。亦不可。
十七问几界合而能取。几非合知。
答鼻舌身界。此三识界。俱合能知。眼耳及识四离能取。意识一界。合不合取。故五十六云。六合能取。四不合能取。五及一少分不能取。一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
十八问意界之中。六无间灭。通合不合。何不说耶。
答彼无间灭。虽曾离合取。现无取能。所以不说。
十九问第七八识。亦在意界。是何能取。
答第七一向唯缘第八。是则还缘意界。不别立境。不辨离合。
二十问异熟缘意界为合离耶。
答泛尔辨合离。据根而说。此根境一。何辨合离。约识而言。既无形碍。何辨合离。复根境既无合离。识缘何有离合。又复离合。设通何爽。
二十一问。八缘根境。第六独缘为合离耶。
答六八俱七为根。七非缘彼根境识。约根辨离合。根无故识不分。或复俱离合。于理亦乃何爽。
二十二问。若意界通合离。何故但说一。
答一全及别根境。显故说之。非全无别根境。隐故不辨。或随转门。七不缘余。据未转依说。若已转依。皆亦得缘五识及根。辨合离者。且据因说。若至果位。皆通合离。若不尔者。应非遍知。
二十三问。法界之中。心所有法。为合离缘。
答辨合离。据于根识。对境而说。彼在境。何辨合离。又解。前据胜言。但辨根识。若尽理说。应随所依。通合离收。几唯能等。思准可悉。
二十四问。几由助伴故能取。几独能取。
答五根识界。及法界少分。由助能取。根识和合故。意界一分。意识界全。自独能取。意界简别五无间灭故。意言一分根识不合。亦能取故。或五由意引根。由识合所。由依王故。助方取意界意识。不由引故。独能取。
二十五问。何故余处说八胜处。或十遍处。及唯说二等。何故此中说十二耶。
答破能受我。据根境立。彼别功能及心相处。故有增减。
二十六问。假实中。如小乘师。但有六识。六识无间说为意界。可六为一。从此生六。可一为六。大乘识八何故然耶。
答有言依世俗道理者。随转理门。假实如是。真实道理。十八皆实。今谓不尔。就胜义理。十八皆假。缘生幻有。如约诠说。依俗谛理。随转理门。六住意性。俱名意界。萨婆多说。十八界通三世有。故随根境。分一意为六。假实如是。此意假实约摄余界。复为此界。可名为假。不取于余。住自性界。说之为实。若约大乘。十一界实。五根六识。余通假实。意界无间。彼已无体。假名意界。余者具如五蕴章辨。
二十七问。漏无漏门。法界之中。寻伺二种。为唯有漏。通无漏耶。
答亦通无漏。说正思惟是无漏故。此正思惟。有寻伺为体故。或思为体。然未究竟位。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故通无漏。
二十八问。若尔何故瑜伽。说为分别所摄。
答虽说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分别。后得正智中。亦有分别故。
二十九问。执受门中。准瑜伽论五十六说。五执受不执受。即通五境。何故杂集但说四耶。
答杂集论中。据色虚疏发故离质。说非执受。五十六中据未离质。故通执受。亦不相违。
三十问。所缘门中几界几识知耶。
答准俱舍说。色声香味触。如是二识缘。诸余十三界一向意识缘。若依大乘。因见各随应。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别。依于因位见分说缘。故因见各随应。五三者。五境随应加六八缘。六有二者。眼等五根。各为第六及第八缘。意根即为六七识缘。六一者。六识界唯第六缘。一不定者。谓法界以根对境。六识诸根互用。即通五识。或七识缘。或六识缘。故云不定。自在等分别者。若至果位。随其所应俱得缘。故云所分别。等者借识法威力等。随应分别。
三十一问。有见无见门中。为眼能见。为识见耶。
答非眼能见。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若依世俗。可说眼见为六识胜。非识生有故。一识生因故。二见依眼故。三常一类故。四不待境合。念念生故。五由庄严所依身。六由圣教故。如经中说。眼能见色故。余五准知。若依实义。和合假见。以立见名故。五十六云。此中实义。唯于见等。说见者等。取闻嗅等。
三十二问。为自地眼识。还缘自地。为得缘余。闻等为问。亦复如是。
答根通自上下识。随根亦然。如欲界人天。缘梵色声。受用通果所变段食。欲界第八。缘天眼等。皆不缘上。上得下者。眼耳缘下。处处诚文。鼻舌身三。如色界生。十地菩萨岂不借识。缘下二境。身识自即不借得缘。因合能知。自在互用。于理无失。故亦得下。定通等力。上八缘下。但遮业力。定等染故。眼耳身意识。通遍可知。鼻舌二识。无上缘下。上地无故。若在果位。无漏寄地。一切无遮。以遍缘故。杂集论说。多随粗辨。非尽理说。
三十三问。为自地识依自地根。为亦通耶。
答五识依自上。上识不依下。然意识界。及第七八。上亦依下。从有漏后。起无漏。无漏复依欲七八故。十地菩萨。生第四定。起六无漏。六七二识。为八依故。眼等根者。即上色根。不可舍胜。依于劣故。
三十四问。眼等五根。为有当定。与身根同地。通上下耶。
答眼耳同通上。鼻舌非上下。若意界望身。同通于下上。若第八识非上下。若无间灭。一切无遮。识境望身。思准可悉。若依俱舍。答前三问。与此全殊。彼有颂云。眼不下于身。色识非上眼。色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如眼耳亦然。次三皆自地。身识自下地。意不定应知。耳已上诸门。及出体等。皆与彼别。恐繁不辨。
三十五问。意识有时。或缘一界。及与十八独意识缘。或通现比。事显可知。或随五一。并缘余界。为现比耶。
答随胜境说。若五境强。随五俱现。若意识强。虽五同缘。意识或比。若境齐者。随五亦现。与五同缘。取境分明。故随五现。然云五根非现量境者。据强缘说。又释意识缘十八界。许五同缘。复五境胜。而意识界。通于现比。自证体一。见分多能。功能众起。于理何失。复云五根非现量故。而唯识云。或量非量非自证果者。以此见分。有时唯量。有唯非量。非一切时。将量非量及以唯量。故非彼果。二释俱难。智者应审。
三十六问。界系门中。生色界者。已于境得离欲。何缘。
复生鼻舌两界耶。
答令所依身得端严故。又复于根未离欲故。
三十七问。于余境界。亦已离贪。何但说二。
答此二种境。令欲偏增。已离食贪。所以独说。六境有无。如五境章辨。
三十八问。三断门中。若唯无漏。及无漏身语表。说为非断者。何故成唯识第七说。无学眠数。及于忧根。俱通非断。
答彼据已断缘缚。名为非断。非是无漏。自性非断。故复自云。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亦通非断。忧引无漏。故亦说通。彼云。亦非如忧染永解脱故。唯彼无漏。亲所引生。亦通非断。则苦受体。亦可得通。色细分别。如三断抄说。
三十九问。涅盘虚空持断及动。故得名界。罗汉后心。亦持自性。何故非界。
答彼云持断动。非但持义。亦持动因。据实亦能为境生识。故彼虽生识。然非六识。是第八故。或虽现生。无更生用。故不名界。或可持义亦得界名。并约为因。故说非界。
四十问。何故十八界中。是眼非界。但说罗汉最后眼处即通耶。
答界据为因。彼无因用。处现生识。无间灭根。劣不生识。故亦非处。可为后因。犹有种故。得说为界。上来多依界问。处可准知。此之界处。广有多问。及诸问答。粗述大纲恐繁不具。诸广学者。可自详矣。
○五蕴义林
五蕴。略以六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次第。四废立。五诸门。六解妨。
第一释名者
先列后释。列名者。谓色受想行识蕴。释名者。先总后别。总名者。梵云般遮塞建陀。般遮云五。塞建陀云蕴。旧名为阴。解者。虽云积聚。据字全乖。所以者何。阴(于禁反)若此阴是蕴覆义。若云阴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准其阴字。应(于今反)即阴阳之阴也。近代异释。或云如淡聚名淡阴。此释不尔。医方说淡饮。不言淡阴。更有异释。不能具述。若云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为名。虽粗可通。字音有别。或云五众。义虽无失。与梵音乖。梵音名僧伽。此翻名众。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遏罗陀。梵本既云般遮塞建陀。翻名蕴为正。五者是数。积聚名蕴。瑜伽五十六云。积聚义是蕴义。杂集第三云。积聚义故。如财货蕴。此约自体积聚。又云苦相广大。故名为蕴。如大林蕴。依止色等。发起生等广大苦故。此约所依。又云荷杂染担。故名为蕴。如肩荷担。谓色等法。能荷烦恼杂染担故。能押行人。溺生死河。不能越度。望涅盘山。故或名担。西方呼肩及场庭等积集之处。皆名为蕴。初解通无漏。后二依有漏。无漏非苦依。亦非荷烦恼。三俱通三世。若言取蕴。亦唯有漏。以取相合。故名为取蕴。谓诸蕴中。所有欲贪。谓于未来现在法诸蕴。能引不舍。欲希未来。引彼当蕴令便现起。贪染现体。令不舍离。是欲贪二。合名取蕴。为欲贪所引染故。名为取蕴。略无过去。俱舍三释。繁不具述。辨中边论。三义释蕴。颂云。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一非一者。谓所有色。若过去。乃至远近等。此类非一。故名为蕴。准杂集。受想行识。义亦准此。二总略义者。如是过去等。略为一聚。故名为蕴。若依俱舍。略义非体。三世别故。今约大乘。体无可略。即于现法假立过未故。三分段义。谓色等蕴。各别安立色等相故。说名为蕴。五蕴论中。同初二解。显扬十四。四义解聚。二同中边初之二义。三共有转义。四增益损减义。诸缘共生。或和杂转。名共有转。谓有生灭。及长养增益。乖违损减。是增损义。瑜伽五十六。解聚亦四义。一种种所召体义。初种种名所召。及为名。依体依聚义。二更互和杂转义。即共有转义。三一类总略义。四增益损减义。亦同前释。六合释内。带数为名。受等即蕴。持业为目。五者是数。五法即蕴。故通二也。二释别名者。可殖增长。可示彼此及于变碍。故名为色。五十六云。于彼彼方所。种殖增长。及变碍义故。手等触时。便坏名变。能障往来名碍。杂集亦同。法处定生。可示彼此。受所引色。能遮于色。略迥遍计。从色起故。并名为色。领纳名受。安立境像名想。造作迁流名行。了别于境名识。蕴名如总。
第二出体
总有四种。一约百法。二约处界。三约三性。四约五法。摄相归性等四门。彼宽故不说。约百法者。色蕴总以十一种色。而为体性。故五十三云。何等是色蕴自性。答略有十一。谓眼等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又总为二。谓四大种。及所造色。五蕴亦言。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初五根体者。杂集第一云。谓四大种所造眼识等所依清净色。名眼等根。五蕴论云。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杂集举体及因果显。五蕴约境及体。各据一义。以眼等根非现量得。举因果境。而以明之。或有据因以辨。谓四大所造清净色为体。简扶根及境。名清净色。五境者。准杂集论。色者四大种所造。眼根所行义。余四准此。但举根别义。谓境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总二十五。五蕴论云。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前举因果。并显色体。后但约果体。并显色体。瑜伽第一。有二十四。除其迥色。迥色即是显色差别。故不别立。显扬论。色有二十五。除迥加影像色。有云以于镜等中。像现似质。是影像色。彰光明等。有闇色生。不似于质。是影色。今谓因于镜等。返见本质。所带相分。名为影像。五蕴论云。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迥显色。声者四大所造。耳根所取义。十一种声。谓可意。不可意。俱相违。因受大种。因不受大种。因俱大种。世所共成。成所引。遍计所起。圣言所摄。非圣言所摄。五蕴论说三。谓执受大种因声等。香者。对法说六。谓好恶平等俱生和合变异。五蕴亦同。味者。五蕴说六。甘酢咸辛苦淡。对法说十二。于五蕴六上。加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和合。变异。触者。对法论。触有二十六。谓能造四大种。及于所造滑。涩。轻。重。暖。缓。急。冷。饥。渴。饱。力。劣。闷。养。黏。病。老。死。疲。息。勇五蕴论言等者。此亦同。瑜伽五十四说。触有二十四。除缓急。缓摄属耎。急摄重。以大种坚实。假立于重。急即坚实。法处所摄色。杂集说五。谓极略。极迥。受所引。遍计所起。自在所生。五蕴说同。如是色蕴。略即为二。谓四大种。及所造色中十一种。广八十五。如具是列。是色蕴体。广分别此八十五法。五境章当更辨之。受蕴以遍行中受数为体。杂集第一。受蕴谓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或复为三。苦乐及舍。又有多种。广如彼辨。然不离此。乐苦舍三。五蕴亦说苦乐说三。适悦身心。名喜乐性。非适性名为舍受。总以六三为受蕴体。想蕴者。亦以遍行想。为想蕴。五十三说。亦有六种。如前更说。随六触生。说为六想。又复说六。一有相想。二无相想。三狭少想。四广大想。五无量想。六无所有想。此约界地及有情辨。杂集说二六名。亦与此同。五十五云。又略有二。一世间想。二出世间想。此约漏无漏辨。总以二六及二为体。行蕴体者。五十三说。此亦六种。如前应知。此即遍行思随触。分六行蕴体。杂集亦同。举胜隐劣。故但说思。理实除色及受想识。余皆行蕴。故杂集云。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有法。并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虽除受想。一切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皆行蕴想。然思最胜。与一切行为道首故。是故偏说。成唯识第三云。思于行蕴。为主胜故。举此摄余。故知除四蕴。余皆行蕴摄。五蕴亦如是。总以七十三法。为行蕴体。谓遍行三。别境五。善十一。本感六。随二十。不定四。及二十不相应行。广此心所。及不相应行。如别章说。识蕴体者。以八心王。为识蕴体。故杂集第二云。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各别。心即第八。以能积集诸习气故。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此即第七。识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余随所应。依根缘境。以辨体性。五蕴论说。于所缘境。了别为性。此即总说。次下逐难别解心意。与此无违。瑜伽五十三。但说六识。据通三乘。故隐余二。第二约界处出体者。色蕴即十界十处全。法界法处各少分。即法界处中。极略极迥等。瑜伽五十四云。色蕴摄十界十处全。一界一处少分。受想二蕴。亦法界处中。受想二法故。五十四云。受想俱言一界一处少分。行蕴除法界处中受想二。六无为及五色。余皆行蕴。五十四云。行蕴摄一界一处少分。识蕴体者。即识心界。总意处故。五十四云。识蕴摄七界全。一处全。对法五蕴。皆同此说。第三约三自性体者。有云遍计所执。既是无法。故不摄蕴。今释不尔。通三自性。妄计实有。即初性为体。从众缘生。依他为体。无漏离倒。圆成为体。故成唯识第八云。三性六法相摄云何。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诸无为。皆有虚妄缘生性故。问妄计体无。何成聚义。答妄计为有。有妄聚义。若不尔者。如何五蕴等。一切皆说空。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名为无。诸论中说。佛所说法。不共外道。有说为有。无说为无。生缘蕴有。如何说空。又择灭无为。当依他摄。遍计非有。何废蕴成。第四五法出体者。五法即相名分别正智圆成。除其圆成。皆四为体。五法体性。虽说不同。通而论之。故四皆摄。若依缘生。说相名体。五蕴皆相。行蕴小分。以名为体。假实合论。色行少分。用名为体。名声二法。蕴摄别故。受想识三。行蕴少分。分别为体。唯八心及诸心所。是分别故。无漏五蕴。容四为体。后得及似能所诠故。能变彼者。正智为体。无漏离例。圆成为体。常无常门三。除圆成实。或离戏论。非彼相名。虽有能所诠。皆正智为体。此依涅盘。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及唯识论第三师义。故以正智为五蕴体。若初二师。彼非蕴体。且依唯识初门出体。余随所应。思准可悉。
第三次第
有九复次。杂集第二有三复次。一依四识住及识故。二约为依。依根境力故。三受随生。而领受故。从其所受。取彼相故。随所应想。造作诸业。随业造识。识于前境。及于异趣。而转变故。三依染净。谓由根境。为染净缘故。成唯识云。乱相及乱体。乃至若无余亦无。想生心胜。杂集说想依于根境。有染无染。二受而生。依受所领。取相造作。谓由如理及不如理。如次染净。彼所染净。谓即是心。合有粗重。无粗重故。瑜伽五十四。有六复次。一生起次第。初色识行受想思。故彼论云。眼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先说色。次说于识。次三和故触。触缘受等。是名诸蕴生起次第。故成唯识第三云。触谓三和合。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二依治倒。则色受识想行。故彼论云。为治四倒。不净计净。于苦计乐。无我计我。无常计常。此中先说色及受识。识次想行二。三依流转。有根境界。由二种蕴。起诸杂染领纳采画于境界故。造作善恶。起后生等一切杂染。识是所染。故最后说。此即杂集染净一分。四依识住。与杂集同。五依安立。谓诸世间互相见已。先了其色。次知进退。或苦或乐。次由知彼如是名类。次知根性。愚睿胜劣。后由识蕴。安立内我。六依我具及于我事。谓我依身。于诸境界。受用苦乐。随起言说。此之二种。依法非法。方得积集。由思所起。及所造作。我具随次。我事后说。此之我具。依止我。故最先说。前四我所。第五我事。诸经论中。说色受想行识者。不依生起及治倒说。是故次第前后不定。随机治病。作此此说。若俱舍论第一卷中。四复次说。故彼颂云。随粗染器等。界别次第立。虽异宗义。说亦无妨。自既有多。恐繁且止。
第四废立者
即前次第亦当废立。何以得知。五十四中。第六复次。即杂集中。蕴唯五因。故杂集云。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乃至云。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所余蕴。计执我我所。此释五因。是故蕴五不增不减。以此故知。废立亦尔。又义废立。根境齐色。合为色蕴。八识类同。合为一蕴。心所之内。为净根本。及生死因。别立受想。在家着欲受为诤根。出家者见想为诤根。由受起贪。着欲乐故。由想起见。生执着故。互相忿竞。生死因者。由内外受。发起二愚。谓增上果愚。及异熟果愚。由想安立如不如理。言分齐相。随造诸业。所余一切无别胜能。皆有迁流。故同行蕴。思虽胜能。正体造作。故立行蕴。造作迁流。同行义故。
第五诸门分别
瑜伽五十六。及杂集论第三四五。广布多门。今略述三。解具如彼。一假实门。二漏无漏门。三三性门。第一假实者。一约待名言。不待名言。待名言者。五蕴皆假。不待名言者。五蕴皆实。故杂集第三云。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实有义。一切皆是实有。谓待名言。此所余根境是假有义。一切皆假。何以故。依名言智。及此名言。皆依共相。不依自相。共相即依自相增益。更无别体。故是假有。故成唯识第二云。假智及诠。但依诸法共相而转。二约相质。因位第八。五数相分。五蕴皆假。以无实种。见分义分。与王同缘。故通五蕴。种现通说。非唯种现。唯种现者。摄蕴不尽。八在果位。缘有漏者。王所相分。似故皆假。缘无漏者。可通假实。然心所相。亦一向假。心王所缘。质通假实。相分随质。故通假实。第七因相。王所同实。以一切时恒缘第八。相分生彼第八质相。果通假实。准八可知。第六因果位相。皆通假实。因果皆缘一切境故。五识因相。有义通假。许缘长短假色等故。有义唯实。不许五识缘假故。广此道理。如五境章说。随其所应。起假实相。若为质时体亦假实。三总相说。受想识蕴三体皆实。色行二蕴。即通假实。且色蕴中。眼等五根。触中四大。皆是实有。五十四云。色蕴所摄色中九种。是实物有。当知所余唯是假有。五根相显。故不别说。五境色中。青黄赤白四是实色。杂集论云。二十五色中。青黄赤白四种是实。所余皆假。八种声中。但可是实。有处说响声。当知彼是假。香六种中。和合香假。五十四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等。唯假合者。既云假合。明知是假。余皆可实。味十二中。和合准香。亦可说假。余皆是实。法处色中。极略。极迥。遍计所起。受所引色。四皆是假。定所生色蕴。当知是实。五十四云。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犹如变化。彼果彼境。及彼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若律不律仪色。皆是假有。彼既不言定生色假。明知是实有。又释。若威德定所生之色。即是实有。余定所生假相色等。即是假有。论据胜说。非尽理说。不尔极略等。亦应是实。然有判云。遍计所起色。通假实。以不分明亲证其境。名为遍计。成种生根。虽名遍计。而是假有。今释不然。若能成种。定即是实。假法如无。非因缘故。或所遍计。各自处摄。遍计性成。遍计色摄。然云遍计是影色者。非相分影。遍计色性。似执心现。说名为影。及分别意识。独缘空华等。彼无质故。但有影像。唯妄心现。故名遍计。若以意缘。即法处者。应无五根。五根亦是意识等缘故。但是意缘。非余根境。即法处摄。以能遍缘余根境故。故以但简。以斯解释。应合深理。行蕴之中。不相应行。一切皆假。遍三别境。一切皆实。善十一中。舍不放逸不害三假。本六惑中。恶慧是假。二十随中。小十大三。放逸妄念。及不正知。四不定中。寻及于伺。此等皆假。所余是实。依正义说。余则不定。
第二漏无漏门者。色蕴之中。欲界五根境。不律仪色。处中不善无表之色。散善无表。遍计起色。及欲界心起迥异色。皆唯有漏。若无漏门中所有。名无漏者。除不律无表处中不善。余名无漏。色界业生五根境色。除佛所起眼等五根。五八五境。皆唯有漏。第六七相。五境之色。极略迥色。定俱无表。定通所生。通漏无漏。漏无漏心所起别故。受蕴之中。苦忧有漏。喜舍乐三。通漏无漏。想随五受。思准可知。行蕴之中。遍行。别境。及喜十一。不定寻伺。得非得。相。命。名句文。同分。及于流转等十。通漏无漏。随其所应。与漏无漏心相应起。及俱有故。本随悔眠。及无想定。无想异熟。并异生性。皆唯有漏。其灭尽定。体唯无漏。识蕴亦通漏及无漏。思准可知。
第三三性分别者。谓善不善。及无记性。善中有二。加行生得。无记有六。有覆。异熟。威仪。工巧。变化。自性。别则九门。并漏无漏门。有十种五蕴。小乘唯九。无自性蕴。
初方便者。要加功力。修习而起。名加行善。即色蕴中。色声无表。极略极迥。通于方便。方便善心所起色声表故得通。性唯无记。极略极迥有漏三慧。亦皆观故。处中善无表。及律仪无表。是加行善。生得虽处中。劣不发无表。自在生色。唯方便善。除其无漏。加行所起。行蕴之中。遍别八。善十一。不定四。闻思位中。有悔眠故。及与此俱。受想识蕴。得。四相。名句文。无想定。法同分流转等十。随其所应。亦加行善。前六通加行。后二识皆无。二无六有。其义可知。眼等五识。如何知有。为利乐起天眼耳通相应之识。是方便善。又复解云。即闻思修所成之善。及八地上所起五识。亦方便善。
第二生得善者。生便即得。非加行心所起之善。名生得善。即此善心所发色蕴。色声二种。行蕴之中。遍三。别境。并善十。悔眠。寻伺。及与相应受想识蕴。并依此等。诸不相应。是生得善。所余皆非。
第三不善性者。违理损物。有胜自体。及招当果。名不善性。即色蕴中。色声二种。不律无表。遍计所起一分之色。行蕴之中。欲界本随二惑之中。一切分别。及俱生中。发恶业者。并此相应受想识蕴。遍三。别境。不定中四。及依此等不相应行。皆是不善。所余皆非。
第四有覆无记者。染污慧心。覆障真理。名有覆。不招异熟。名无记。即色声二。通于有覆。随发心故。烦恼随发。唯色界中。所知障发。可通欲界。梵王謟诳马胜身语。成有覆。误犯三业。愚所知发有覆。遍计所起。亦通有覆。行蕴之中。欲界任运贪痴及慢。不发业者。俱生二见。上二界中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与此相应遍三。别境。及四不定。受想识三。及依此等不相应行。皆有覆性。所余皆非。
第五异熟无记者。果体无记。显善恶因。异性招感。名为异熟。即色蕴中。五根五境。唯业招者。是异熟。所余皆非。业招第八。眼等六识。及此相应受想二蕴。遍三。别五。及不定三。并依此等诸不相应。是异熟性。所余皆非。
第六威仪无记者。即行住等威仪工巧。虽通三性。善恶性者。随前所摄。此中唯取非染无记。即色蕴中。色等四尘。若威仪体。唯是表色。取不相离及此缘。故通四尘。声体虚疏。便发离质。又非此缘。不说通受想行蕴。与第六识。发威仪心。相应起者。及依此等不相应行。亦是威仪。有说除受想此俱行蕴摄。其眼等识。及善十一。本随二惑。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命。异熟性。名句文身。及依此等。余不相应。皆非此摄。有说四识。缘威仪者。亦威仪摄。此同有部。若大乘宗。无记缘威仪。即异熟生所摄。小乘威仪。大乘异熟心宽。故摄有别。故成唯识第五云。如增上缘。
第七工巧者。工谓工业。巧谓方便。有雕镂等。及此像。名为工巧。色蕴加声。语工巧故。不相应中。加名句文。余同威义。
第八变化者。转换本质名变。无而忽有名化。唯取游戏。变化起者。为利乐起。善性摄故。即色蕴中。色等五境。法处五色。皆亦可通。所起化人同彼等故。或可唯定生。余四皆非。虽非起化人用于彼。然但言说无彼当心。所起略迥变计受引。以不变心及心所故。心等既无。相分岂有。此说为正。受想二蕴。及行蕴中心所所有法。遍三。别五。不定寻伺。与第六识起变化心。相应起者。亦是变化。不相应中。除无心定。无想异熟。命异生性。余通变化。识蕴之中。唯第六识。能起变化。所余皆非。若云通果。色蕴之中。加天眼耳根。识蕴眼耳识。余同变化。变化狭。通果宽。通果摄变化。变化不摄于通果。准此应名通果无记蕴。废彼变化五蕴之名。
第九自性无记者。非前无记。皆名自性。即色蕴中。长养五根境。除定所生受想二蕴。与六识俱。及于六识。除定。余所长养。亦自性无记。行蕴之中。遍三。别五。不定四。不相应行。依此等者。是自性无记。命根虽亦通于长养。离异熟外。更无别体。不可异熟断已更续。复非二并。即除法处五。及善十一。本随二惑。第七八识。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命异生性全。所余小分。有云心心所法。不通自性者。如眠梦所长。诸心心所。非善染性。泛等起者。何性收耶。准此前翻判。将为允当。三界三断。如是等门。恐繁且止。
第六释妨者
问释名中。准辨中边论第三解云。各别安立色等相故。名为蕴者。岂不违经聚义名蕴。俱舍论中。有作此解。彼论破故。二问色蕴之中。有十一种。何故不名眼等蕴耶。三问心意识三。八识通称。何故不言心意蕴耶。答初问云。据有聚积。可得分段。故分段解。理亦无失。彼所破者。据唯分段。不得聚者。故彼论破。答第二问云。变碍解色。色即通名。若言眼等。摄法不尽。从通立称。废彼别名。答第三问云。心意识三。虽通诸识。且随举一。不可具彰。又解。诸执我者。多云了别。破我说蕴。不说心意。问出体中。百法五类。谓心。心所。色。不相应。及与无为。何故不取无为立蕴。若聚义解蕴。无为不聚故。杂集第二云。色等诸法。有去来等种种差别。总略积聚义。说名为蕴。聚义是蕴。常住之法。无有此义。是故无为。非蕴所摄。问聚义解蕴。无为非聚。名非蕴。了别解识。无为非了。非名识。答尔。问无为非了。不得识名。无为非了。不名唯识。答了别以解识。真如不说唯识不离得识名。无为亦唯识。问无为非了别。不离名唯识。无为非聚积。不离名唯蕴。答初义齐解。识外无别法。不离如亦唯识。蕴外无别我。何妨亦唯蕴。故五十四摄中。十胜义摄者。谓蕴等真如相所摄。言非蕴者。据聚义。非识者。据了别义。故可义齐。二不齐解者。明离识无法破执。故称唯识。蕴非明法无。真如不是蕴。问无为常住。非聚积。非总略。故不名蕴。极略无生。亦无灭。不可总略应非蕴。五十四云。建立极微。非由有体。是故极微无生无灭。亦非色。聚集极微成故。答极微无质。说无生灭。慧所假有。故聚义成。又释。据执有无。无生灭。约彼执情。故说为蕴。问无体无聚。约情称蕴。无体无生。约情称生。答尔。故心经云。不生不灭等。以斯通释。深含大经说通三性。说符论旨。问废立中。约破我说。与次第门。二何差别。答约执前后。说为次第。据执情同。说为废立。问执蕴为我了受等。据此后五蕴。即通执五以为我。亦应说一蕴。答彼本执我体一常。若说一蕴。增彼执。彼执我为了者等。说即识等五非我。问蕴为破我。说蕴为五。处界破我。处界说五。答虽同破我。所化生根。乐愚有殊。蕴处界别。杂集第二。欲令所化有情。于广略门生善巧故。以诸有情根宜乐欲所愚多少。依根欲愚三种智乃。说蕴处界。有情性宜闻。情所乐欲。及愚于彼心所多。色识少。或色法多。心心所少。或色识多。心所少故。随其次第。说有差别。令于三科生善巧智故。俱舍亦云。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问诸门中。初假实者。言假实相为质之时。缘彼之相。亦随假实者。如第六识。缘第八识所变五根。岂亦是实。实应发识。若言是假。假法如无。非因缘故。应不生彼眼等五种。答虽根实有。以间断故。五识不依。或不熏彼种故。或法尔力故。或随能为因。而不能发识。问漏无漏门云。五蕴俱可通无漏者。何佛地论中。如实义者。如来五根。非蕴处界耶。答依唯识中第三师义。蕴处界收。涅盘亦言。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释违经。故非正释。或可彼据非二乘境。非三科收。即二乘知三科摄者。彼中所破。唯识克实。非约知人。故佛根境等。亦蕴处界摄。或可依胜义。非蕴等收。三摄世俗。故彼中破。问有覆性云。欲界色声。不通有覆者。何故杂集论说。谓欲界系。俱生烦恼。发恶业者。是不善。所余皆是有覆无记。不令有覆定不发业。若有覆惑不发业者。但应总云能发业。定具不善。何须恶字。虽缘起经云。欲界有覆。于发身语。无胜功能。不遮劣故。有依此义。云色声二通有覆性。今谓不尔。发染身悟。必论胜能。有覆性劣。故不能发。又唯识第五云。五识俱起任运贪痴。纯苦趣中。任运烦恼。不发业者。是无记性。既云不发业者是无起性。明发业者。定成不善。若尔杂集文。如何通。答简发善业。故恶字简。彼若云有覆不发业。应但云发业者。定是不善。应除发善业。惑唯不善故。若尔上二界。应一同不发。以无能发不善惑故。问变化无记所有色声。既是定生。何非法处。言五境。解云虽从定起。未互用来。眼等五识所缘相分。五境所收。意识相分。法处所摄。本质八变。以境随根。法处所摄。能为彼质。五境所收。如业生等。有云第八所生定色。有其二类。一粗二细。粗五识缘。细意识通。随其粗细。五境法处。二类所收。若不尔者。二相定生。应法处摄。有云定色但法处收。定所生因。眼耳应尔。问欲界诸天。及于鬼畜。皆能变化。虽通三性。无记所收。答有解云。非变化摄。然自性中。复不言摄。未委判此行蕴所收。今解即变化收。或通果收。非定化通。然是彼类。若异熟等起。即异熟等收。非异熟等起。然无记心之所起。即此所摄。或自性收。非定起故。纪纲如此。未具非一悉微明鉴。若据当处详审。
○五境义林
五境。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废立。四诸门。
第一释名者
初列。后释。一列名者。初总。后别。总诸色声香味触。列名者。色者。瑜伽第一云。略说有三。谓显形表。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表色者。谓取舍屈申。行住坐卧。璟法师云。此论中。色有二十三。谓显色有十一。表色即是长等所摄。慈恩法师云。有二十四。表色不以长等摄。故今谓此论有三十一。显形如前。表色有八。并前即为三十一。或可九十三。各有好恶俱异。俱异者。即平等故。瑜伽唯约显色以辨。以理而论。形表亦有。以显色是本。故且偏说。显扬论中。立二十四。束表为一。离出影像。杂集第一。有二十五。表亦为一。影像从质。亦更不立。但加迥色。从一显离。萨婆多师立二或二十。除粗细表迥一显像故。俱舍第一颂云。色二或二十。若经部师。立二十一。加定果色。若萨婆多。即显色摄。声者。瑜伽第一。声有六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此复三种。谓可意。不可意。俱相违。若以义言。或可分九。前三各三。故说有九。杂集第一。声有十一。于前六上。更加世所成。成所引。遍计所起。圣言所摄。非圣言所摄。依显扬论。更加向声。二论俱是。总别说故。俱舍论。声唯有八种。一有执受。二无执受。三有情名。四非有情名。此四各有可意不可意。差别成八。香者。瑜伽第一。香有三种。谓好恶平等。说总非别。杂集第一。香有六种。更加俱生和合变异。显扬亦同。二论亦是总别说故。俱舍论中。香有四种。好恶平等不等。味者。瑜伽第一。味有八种。谓苦酢辛甘咸淡。可意不可意。亦总非别。杂集论中。味有十二。加俱相违。俱生。和合。变异四种。俱相违者。非可意。非不可意。瑜伽说胜。杂集具云俱生等三。亦同前会。显扬亦同。萨婆多师。有六种。八除后二。若经部师。声香味三。缘生无量。不限显数。触者。瑜伽第一。有二十六。谓地。水。火。风。轻性。重性。滑性。涩性。冷。饥。渴。饱。力。劣。缓。急。病。老。死。痒。闷。黏。疲。息。耎性。勇。或二十九云。此复三种。谓好触。恶触。舍处所触。杂集第一。但二十六。除后三种。以总从别故。显扬亦同。萨婆多师。触有十一。谓四大种。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若经部师。触有三十。坚。湿。暖。动。耎。轻。重。强。弱。冷。热。涩。濯强。猗乐。疲极。不极。病。老。身利。身重。迷闷。????。痹。类申。饥渴。饱满。嗜乐。不立滑涩。释名者。先总后别。总名者。变碍等名色。十一通名。今五境中。眼见名色。耳缘名声。鼻嗅名香。舌尝名味。身得名触。释别名者。虽未见文。且以义释。显谓显着。形谓形段。表谓表彰。瑜伽第一云。若色积集。长短等差别相。表色者。谓此能表内心所为。故名为表。第一云。谓业用为作转动差别。所余诸色。虽未见文。可持业释。青即是色。乃至处即是色。可意名好。不可意名恶。处中名俱异。异好恶故。地水火风。为心摄领。名执受大种。此种为因。所发之声。名执受大种因声。与此相违。名不执受大种因声。若二合发。名执不执受大种因声。善名可意。不善名不可意。非二名俱相违。或可顺心名可意。违心名不可意。非二名俱相违。前约因解。后据情释。世俗语名世共成。成谓成实。为利乐所起之声。名成所引。或说称定名成所引。妄计度生。名遍计所起。称相起语。名圣言。不称相起语。名非圣言。萨婆多等声。恐繁不述。香味触三。准前可悉。或复持业。或据因体。义皆无失。
第二出体者
初总后别。总中有三。一摄相归性。二摄余从识。三体相别论。于中复二。一约百法。二约三科。摄相归性者。相谓事相。性谓真如。凡一切法。皆不离如。故以真如名诸色体。故维摩经云。一切法皆如也。摄余从识体者。一切诸法。皆从心生。不离心故。百法论云。二所变故。华严经云。三界虚妄。但一心作。如是证广。体相别论。约百法者。十一色中。色声香味触五法为体。约三科者。色蕴少分。六境处中五全。除法处界中亦尔。别出体者。青黄赤白。四显可知。影色者。俱舍论云。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日焰名光。月星火药宝珠电等诸焰名明。闇翻影色。龙等所起名云。火起名烟。风起名尘。此三无文。以义准知。雾者。俱舍云。地水气腾为雾。空显色者。杂集论云。谓上所见青等显色。于四显色。立空一显。有说或依光明以立上见苏迷。琉璃等光。作虚空解。依此假立。言四显色据本而说。长等形色。成业论云。即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一面多。便生长觉。是一面少。便生短觉。见四面等。即生方觉。见诸面满。生圆觉。见中凸生商觉。见中坈凹生下觉。见面齐平。生正觉。见面参差。起不正觉。粗细二色。相形以立。更无别相。取舍等八。随事可悉。迥色者。杂集云。谓离余碍触。方所可得。亦依四显。或依光明。与一显别者。上观名一显。下觉为迥色。影像色者。有说谓托他质。起相而缘。名影像色。若尔即五识等所现之色。皆影像收。便之五境。不可说八所变名色。即六三不成失。有云水镜等中。现面像等。以本质故。名为影像。此亦不尔。无垢称云。如镜中像等。喻之于无。今若云有。便违经失。若云无者。何故八喻。喻依他耶。答约第六识。自所变相。似镜等有。非是全无。故喻依地。谈实见自面等。非在镜中。实有面像等。第六分别。谓在镜等。说为影像。障光明等。但现黑色。不似质故。但名影色。若法处中。影像色者。即空华等相。彼全无故。或可第六缘镜像等。亦法处收。唯意缘故。眼识相分。名为影像。质相别故。若准此解。余四境中。应立影像。是互显故。略不立之。此解为正。若五十四。复有空界色。即明闇所摄造色。名空界。
声体者。杂集第一云。因受大种者。谓语等声。因不受大种。谓树等声。因俱者。谓手击声。可意等。其名可知。共成声。如说盆瓶等。语声成所引声。谓诸圣者。说道理语。遍计所起。谓外道语。依见闻等。名圣言声。见等言不见等。名非圣言。响声者。击岸谷所发之声。萨婆多等声。繁不具出。
香体。初三可悉。杂集第一云。俱生者。谓旃那像等。和合香者。谓和合等。变异香。谓熟果等。
味体者。初九可知。后三如香辨。
触体者。坚湿燸动。为大触体。五十四云。于大种清净。假立滑。于大种坚实立重。于大种不清净不坚实。立涩及轻。于大种不清净慢缓。立耎。水风和合。假立有冷。由阙任持不平等故。立饥渴及弱力。由无所阙。无不平等故。立强力及饱。由不平等。变异错乱。不平等故。立病。由时分变异不平等故。立老。由命根变异不平等故。立死。由四大有过患。不平等故。假立痒。由恶饮食不平等故。假立闷绝。由地水合故。立黏。由往来劳倦不平等故。假立疲极。若远离彼。由平等故。假立憩息。由除垢等。离萎悴故。立勇锐。杂集亦同。
第三废立者
依杂集论。由六种因。建立二十五种色。谓相故。安立故。损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庄严故。如来次第。四。十。八。三。于列数中。如次充释。相故者。谓青黄等相。显看故。安立者。于积集色。分位立故。损益故者。能有对除障碍等故。作所依故者。以迥色体。非是能碍。于下所见光明等色。然与作业。为所依故。作相者。谓其作业表彰之相。庄严故者。庄严于上故。
声十一者。由四因立。杂集虽云五因。然云相者。谓耳根所取义。与总释声。非别废立。损益者。谓立可意等三。因差别者。谓立次三。说差别者。谓即次三。言差别。谓即次二。
香由二因故立六种。虽有三因。相如声释。损益立初三。差别立后三。
味由三因相故立初六。损益故立次三。差别故立后三。文虽不别。指例香故。
由八种因故。立触二十六。由相故立四。废立故立二。谓滑湿。摄故立二。谓轻重。触故立一。谓渜。执故立二。谓缓急。杂故立二。谓冷及黏。界不平等故立四。息力勇饱。瑜伽云。由无所阙。无不平等。杂集云。由二种者。即此二故合说。入平等不说别故。由不平等。故立所余。
四诸门者
一三性。二三界。三三流。四问答。一三性分别者。谓善不善无记。各有多类。且善或立为四。谓自性。相应。等起。胜义。自性善者。若萨婆多师。以无贪瞋。及痴惭愧为体。大乘以善十一为体。五境皆非。二相应善。各随所应。与善十一相应起者。名相应善。五境皆非。非相应法故。三等起善。大小同以身语业为体。为善心所等起故。萨婆多师又云。得及四相。亦通等起。大亦可尔。然理不违故。即五境中。色声二通。又小乘师。因果皆以性是善等。大乘有漏性是无记。表善恶故。假通善恶。若无漏者。可性是善。胜义善者。萨婆多师。以涅盘为体。即择灭无为。大乘以真如为体。通六无为。五境俱非。不善亦四。自性不善。萨婆多师。三不善根及无惭愧。大乘即以无惭无愧。本惑唯瞋。小随除三。谓謟诳憍。相应不善。准前可知。等起不善。谓前所起身语二表。义如前说。胜义不善。三界有漏。轮转生死。名胜义不善。五境虽非界趣生体。是趣资具。可通彼收。无记四者。一能变无记。谓无记心心所法。二所变无记。即五境色。及诸种子。三分位无记。谓无记诸不相应。或自性无记。异熟等心。及以五境。有漏性者。除善恶表。相应无记。与异熟心相应起法。等起无记。诸无记心所起身语。胜义无记。萨婆多师。以虚空非择灭二无为为体。大乘亦同。或复善有七种。谓生得。闻。思。修。学。无学。胜义。不善唯一。无记亦七。谓有覆。异熟。威仪。工巧。变化。自性。胜义。五境之中。色声一分表通六善。除胜义善。若克性者。无漏通学及无学善。亦得通于修所成善。从定生故。若有漏中。色声二法。唯表色及执受大种因声。成所引声。圣非圣言声各小分。为语表者。可通善不善。若无漏者。显形表三。除遍计所起。及非圣言声。皆性是善。以显形表。约四七善等。一一细辨。准理思之。繁恐不述。依杂集论。善有十三。一自性。二相属。三随逐。四发起。五胜义。六生得。七加行。八现前供养。九饶益。十引接。十一对治。十二寂静。十三等流。表色声二尘。一分通发起及随逐。善发起。即身语。随逐即此种子。或非随逐。谓可说表种无表故。或假无故。又说自性相属。即说随逐。释云。即彼习气故。或除初二。及胜义对治寂静皆可表。通所余善故。不善有十二。初八名同于善。丸损害。十引摄。十一所治。十二障碍。五境一向。全非初二。第三取舍。如前已释。五境皆通胜不善。所余唯表色声得通。无记有十四。十三名同善。加一名受用。除相属。胜义。受用。引摄。对治。寂静。等流。所余无记。五境皆通。以色界皆名自性无记故。随逐等起可知。业感无记。皆名生得故。四尘为威仪路。五尘为工巧处。此二为加行无记故。供养无记可知。非染净心。于自妻子等。而行惠施。名饶益无起。施以三业。而为其性。假亦得通表色声。繁非细述。
二三界分别者。业生五境。唯欲界具。色界除香味。无色全无。定生五境。上二界全。欲界非有。不许定生。为五境者。唯法处摄。即如前判。然以理论。多处唯言段食。香味触三尘成。诸菩萨等。从定等。变鱼米等饱。可是五境。又若定生。即法处者。天眼耳根。应法处摄。五识依缘。无异同故。若尔应无法处定色。此非成难。假想定生。非自在定变无实用。唯意缘等。皆法处中。定所生色。若尔定生。应一向假。即违论说。及堕法处所现实色。此亦无失。无色定生。及下意缘。即法处实。二解任意。然有不许。上二界中。有定所生香味二尘。非但为五境。法处亦不计。引五十六云。复次色界中无现香味。然有彼界。段食性故。由无此二。三识亦无。又云法处所摄。胜定果色中。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何以故。于彼香味等。生因阙故。又无用故。今谓不尔。业生香味。同许上无。上无定生。即不应理。法华第六云。光音及遍净。乃至于有顶。闻香悉能知。又云。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得闻。若云依彼身起。说彼身香。据实欲界斯言无义。彼无境贪。何故起下无用之香。及识之耶。又云。光音及遍净。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又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又仁王般若云。时无色界。雨无量华。香如车轮。华如须弥山王。若其业力。不可能起。若定为缘。不发异界。又为宫殿变欲香。于彼无用。变之何益。然第五十六。据业生者。说唯色界。无现香味。于彼香等。生因阙者。有云。依胜处说。胜处唯作显色观故。有云定生。依业质变。约质无香。云生因阙。俱不云无。不尔前文难可会故。又云定色。许变一切。一切言无简别故。若细分别。上界无。日焰名光。上无日故。明可得有。唯非日故。上亦无闇。身及宫殿。皆有光明。恒常照故。光是明。依明说光。若定所生。上二界中。一切皆有。变为云焰尘等色故。表中上二。无不善表色。有有覆表。假通非实。十一声中。上界无不可意。无色无遍计。及非圣言。余者在色界。通业定生。无色唯定起。香六种中。上二亦无恶及变异。味亦准知。余容定起。或言有变异定生。随机故。或定通所生。色界四境。皆除不可意。余皆可有。无色定生。容有四大。余触皆无。色界之中。除冷饥渴闷病痒疲。余可容有。假建立故。业生思准。
三三流分别者。一等流流。二异熟流。三长养流。初等流流。有四种。一异熟等流流。二长养等流流。三变异等流流。四本性等流流。异熟复二。一?初。二相续。长养亦二。一处宽遍。二相增盛。大纲五境。皆通三流。若别而言。青黄赤白。明及形色。分通三流。外器无异熟。增上果故。内扶尘。具通异熟故。迥一影色。有等流中。本性流流。非内故无异熟。空中色故。无长养。表色通三。除异熟一。有长养等。而异熟长养。与等流中熟长别者。各初为熟长。相续入等流。而异熟中。言有二种。初及相续者。初谓总报。即第八识。及与身根。相续者。谓别非据长时相续。不尔无别。执受大种因声。及世共成声。圣非圣言声。分通三流。非执受大种。及俱成所引。遍计所起。可通性及长养。除成所引。可通变异。香味除外。不通异熟。所余一切。可通三流。触中除冷饥渴疲。余可通三。所余除熟长。然色界中。无变异流。欲天所有疮相现故。又复长养。由段食唾眠梵行等至。欲界具四。色界后一。五十四云。又欲界色。具由四食。及余一切。而得长养。色界诸色。不由段食唾眠梵行。而得长养。又定生者。除异熟流。余皆可具。
四问答分别者。问色中。长与高何别。短与下何殊。方与正争异。答长据边论。高约中说。短下亦尔。四面等为方。四面平为正。问何故色中立表。声不立耶。问声立执受大种因等。何等色无耶。问声香味。立可意不可意等三。色触等何无耶。答皆据影略。何以得知。且准瑜伽第一。立可意等色。余虽无文。义准应有。问何故色中。立长短粗细。声等不立耶。答亦影略说。问五境色。为积微成。为当顿起。答成唯识论第一云。阿赖耶识。随量大小。顿变一色。非别变作众多极微。集成粗色如是等问答。广有无量。恐繁且止。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七
卍新纂续藏经第 55 册 No. 0882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八
大云寺沙门 慧沼 撰见道章二量章十业道章
○见道章
见道略以九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辨依地。四辨能入人。五入方便。六明真相业用。七明真相时分。八明真相差别。九辨诸门相摄。
第一释名者
初列后释。列名者。一真见道。二相见道。引证可知。释名者。初通后别。通名者。无漏正智。照理名见。故成唯识第九卷云。初照理故。亦名见道。道者游履义。三乘行人。游履于此。趣二果故。或是通运义。通运行人。至二果故。或随所证故。此解为正。见即是道。持业释也。虽后照理亦名为见。此在?初。故得名见。虽标总称。则别名也。如色处等。别名者。体离虚妄。证理断障。故名为真。故成唯识云。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道义如前。真即见。亦持业也。或真是理。见者是智。证真之智。名为真见。依主释也。相见道者。相者类似义。从真后起行解观智。法彼功能。非正证断。似类于真。若依此释。相体即见。故名相见。见即是道。并持业也。或相者相状。状前真见。变如智缘。见带相生。缘相之见。依主释也。
二出体者
总有五种。一克性体。以其根本后得二智少分为体。真相别故。故瑜伽论七十二云。现观智谛。现观云何。答缘非安立谛慧为自性。边现观云何。缘安立谛慧为自性。此二见道。即彼摄故。又唯识云。此智生时。体会真如故。相中三类。言智忍故。二能所作体。即用定慧二法为体。故对法云。谓世第一法无间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释云。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又云何引发如是功德。依止清净四静虑故。定为所依。智为能依故。故知定慧合为体者。据能所依。三相应出体。以二十二心及心所。以为体性。杂集论云。诸心心所。为助伴故。四据眷属。五蕴为性。于见道中。有圣戒故。杂集论中。一切俱行菩提分法。通诸体故。八道支中有七支故。五相从出体。随其所应。平等性智。及彼心所。二十二法。若非此者。彼是何收。且约五种。若约三性。百法三科。思准可知。问依百法等。余体可知。其道共戒。是何法摄。准对法论。法处唯有受所引色。此道非彼故。答别解脱类故。亦是彼收。又亦是受所引。谓先发心。要从他音。受此教法。后方入见故。若尔独觉见道。云何言不从他音。解云。据近方便。显彼根胜。故不相违。此解为正。
三辨依地有二
初见道所依。次辨入心所依。见道所依者。瑜伽六十九云。唯依诸静虑及初近分。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准知五地有此见道。若余处有。何不依入。如诸修道。通余地有。通依余入。此既言唯。明唯五地。七十一云。三依五依生。谓智谛现观。及边戒二。何知即此文。问云。若智谛现观。离众相故。名无分别。云何依有寻伺。依可得耶。故知见道。唯五地有。若通于余。应不说唯。问何故不依中间无色。余近分耶。答初入圣道。要假胜力。中间无色。无极明利胜无漏故。中间多乱。梵王居故。无色之中。定增智劣。不平等故。余近分中。无无漏故。瑜伽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除第一有。近分之中。既无无漏。于彼见道。如何得有。若言虽无断道。有游观者。亦应说除。有顶唯游观。文中说除故。又六十九云。所余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无出世智。故圣弟子。从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故知彼无。有义通依前三无色。及于中间。第一百云。九依尽漏故。又六十九云。此六现观。几依未至依。乃至。依无所有处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余依一切依可得。余依一切既无简别。故知前三及中间定。亦有见道。言唯依诸静虑。及初近分入。并三依五依生者。据能入心及起者说。不障彼有。前说依通。后以生简。若彼非依。依中应简。又此谛现观。据入见说。三依五生。若约后起。通余四地。不尔。三无色及中间定。应无断道。余观皆非能断道故。诘前师云。若有见道处。即令依入者。大乘之人。见道应唯第四定有。大乘之人。非依余入故。若言下地。虽有劣故不入者。前三无色等。类此应然。
次释辨依何地心入者。三乘不同。且如大乘顿悟渐悟人。方便通余。圆满正入。唯第四定。入胜见道。托?胜依故。唯识第九。是诚证故。二独觉乘入见道者。彼有二类。谓麟角部行。部行有二一者直趣。二从声闻得果回趣。得果回趣者。更不入见。麟角及余部行。若见道。先以六行。伏无所有已下粗惑。既伏下惑。明知已得九地之定。此即通依四静虑入。不依近分。得根本故。问既得四静虑。何不唯依第四定入。答有漏易起。无漏难生。虽彼定。不必皆能依第四入。要极熏修性利根者。方能依入。如起愿智。假极修故。或百劫练根。唯依第四。余者不定。或可俱依。声闻趣果尚许得依。独觉利根。何理不许。三声闻人。总有三类依地不同。一唯依近分。谓次第人。及超初果。二依近分。及根本入。谓全离欲未离欲。初定欲者。虽已离欲。欲有得根本。不得别故。或全离欲。欲必依根本。入期心趣彼根本定故。既已离欲。即得根本。以除余障故。三有通依。四谓随所应。乃至。远离无色前三已下地染。此二唯超。非次第者。
四能入人者
三乘不同。第一大乘。分为二类。谓顿悟渐悟。顿悟之中。复分为二。一辨依身。二辨人数。言依身者。唯三天下。及六欲天。余无能入。显扬十六云。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恶趣极戚。所依及智人俱劣故。复有业报二种障故。上界极欣。无厌心故。六十九云。非生上地。或色无色界。能入圣谛现观。彼处极难厌。若少厌者。尚不能入。况彼一切少分亦无。又唯男身。非女人等。远分发心。不遮一切。若正入见。唯男非女。非一僧企耶。犹受女报故。既求胜果。必胜身故。二辨人数者。准涅盘经。修入见道。初外道说。有七十三。若入大乘。远分可尔。于决择位。非必彼身入二乘见。可则彼故。下二乘中。自当分别。唯内法者。虽非彼身。成彼善故。可说为彼。不同外道。唯有福分。问何以得知。犹成彼善。答对法论说。依此下品。顺解脱分善根故。薄伽梵说。虽迳历千生。而不堕恶趣。若不成彼善。此颂义成无用。准此即有三十二人。分为三类。一初即发心。求无上觉。二从独觉资粮加行。方始回心。即有五人。谓初位中。未定生时。已定生时。即此生时。加行位。二谓未定已定。除此生在上忍位。与世第一。同一刹那。不可转故。三从声闻来。五亦准此。随信随法。分成十人。独觉乘来。唯法行故。总有十六。约人天分。有三十二。问定生时等。如何顿悟。已定生时。非多劫故。答若趣自果。即定生时。回向大乘。便不决定。唯圣有学。不造业故。问已成彼初根。云何名顿悟。答顿悟者。约证理说。彼未证理故。复名渐悟。入初地时。方悟生法二真理故。二渐悟者。亦分为二。辨依身者。欲界如前。复通色界。唯除净居。无回趣故。说唯欲界。入见道者。依断烦恼。及顿悟说。亦不通女。女身得圣。回向大者。既受变易。必转根故。二辨人数者。总有一千六百二十一人。此分为三。一独觉果来。谓部行类。声闻之中。既有俱慧。准此部行亦分为二。非彼一切皆得灭定。问麟角独觉。何不说耶。答彼无回心趣大乘故。彼唯定性。出无佛界。华严经说。菩萨将下。先现十相。以手放光。照此世界。独觉之人。遇此光者。或入无余。或以神力。移安余界。故此定无回心者。二声闻果来。此有七类。一初果一。二七返有七。三家家。四一来。五一间。三各有一。总有十一。六不还中。曲分四类。一欲界生为一。二生般。三有行般。四无行般。三各有四。四静虑中。地地别故。合成十三。十三中复分二类。谓身证。非身证。惑总依五地。以辨人数。且欲界身证。唯识二师。依前师说。后师准知。具八地缚。一始从初定修断一品。终至非想前之八品。成七十一。合前具缚。成七十二。色界之中。初定二百一十六。二定一百八十九。三定一百六十二。四定一百三十五。四地合成七百二人。五地合成七百七十四人。二界之中。身证既然。非身证亦尔。总有一千五百四十八人。且约五地及断惑多少。分成尔许。若以根性等乘。更有无量。然不离此。故不细分。问非身证者。如何亦能断伏诸惑。答为求灭定。故能如是。但未得彼。故非身证。七阿罗汉。复有六十。五地各六。无文遮故。根性有故。慧俱解脱。二类别故。七类合言。总有一千六百一十九人。能入见道。大类而言。细以信解见至等分。复有多种。恐繁故止。问对法但有身证不还。如何说有非自证耶。答如无学果。慧俱二脱各别立之。不还亦然。影略说故。不尔。无学应无二别。问何无中般回趣入见道。答经不说有来供养者。何况发心。故无中般。第二独觉乘中。亦有二类。谓麟角部行等初类入。八十四人。分为三例。一从外道来。有七十三。谓伏八地所有粗惑。品别分成七十二人。及具缚一。二从声闻来。初二位十。如前已说。三者直趣一。合八十四。问麟角独觉。百劫练根。如何犹将外道身入。答有说鹙子。行菩萨行。经六十劫。退大菩提。求彼小果。优婆塞经云。若不遇佛。成独觉果。法华经说。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更为外道。若不遇佛。成独觉果故。彼身有得入者。鹙子虽成部行。准知麟角。亦得依起。二依求部行。入见道者。有其二说。一云。要伏三无色下。所有粗惑。方入见道。二云。设全不伏。但伏见惑。入观出已。方断修惑。若尔应同声闻立果。答不然。如声闻乘。若到见道第十六心。随应立果。设伏惑入。亦到彼心。何不立果。声闻住道。此不住道。故不成果。虽有二解。取前为胜。依方此果。入见道者。有一百四十四人。合有四类。三种如前。四从大退来求此果。复有六十。合有一百四十四人。入此见道。二类总言。合有二百二十八人。问麟角见道。从大乘退。何不入耶。答退大乘者。是不定姓。可还求大。麟角定姓。故不求彼。第三入声闻乘。有二百一十三人。总有四类。一从外道七十三人。信法行分。总有一百四十六人。二从中乘顺解脱分。有其三人。未定生等忍位中下。亦可容退。无文遮故。即有五人。三从大乘。复有六十。四初发心即求自果。信法分二。合有二百一十三人。虽后得果。超次不同。此类摄尽。二乘入见。所依之身。亦唯六欲。及三洲人。唯男女身。非扇??等彼类。尚不能成律不律仪。何况无漏。五入见方便者。若入大乘。要作安立非安立谛。二空三性。唯识观等。入独觉乘。以安立谛。观十二支。唯观生空等方便入。若入声闻。以安立谛。观三科法。亦唯生空为方便入。于中差别行相极多。恐繁且止。六真相业用者。真见道中。随其所应。达二空。断二障。舍恶趣身。半择迦等。转粗重依。得无粗重。证不坏净。获得圣性。建立遍知。得沙门果等。问遍知可悉。如何真见得沙门果。答七十一云。现观智谛。现观能得一切沙门果为业。问何知唯在真见道耶。答此之现观。唯缘非安立。二乘唯真见道中。相见道中。唯缘安立。问岂于真见。立初果耶。答立亦何失。若尔对法文云何通。彼十三云。至第十六心。得预流果故。答果体有二。谓为无为。大论据无为。于真见立。对法据有为。于相见立。二文互显。亦无违也。或说能得。非正得已得。七真相时分者。三乘不同。且大乘中。顿悟人入于真相见。所起刹那。有二师说。且渐断者。于真相见。或三十六。真见道中。断分别障。我法分二。各有上下。初起力劣。下品二障。各一心断。后起胜故。二各上品。合一心断。以利根故。断初二品。故不别起解脱胜进。即以后心。为前解脱。其第三心。无后无间故。别起解脱。从真入相。以胜入劣。故无胜进。若从根本。入后得智。起胜进者。便应后胜。故于真见。但有四心。初解不说于相见道。放法此四。非安立观故。相见名为安立观故。复二十六。初自成就。后伏二乘。故二俱作。并前四心。故三十六。而得究竟。问若真见道。说有四心。如何五十五中。说三心耶。答彼约无间断惑者说。解脱重印。故不说之。或说三十七。从真入相。以最初故。未曾修故。起胜进道。第二师说。或三十七心。于真见已有胜力故。于见道前。意乐力故。顿断顿证。故一无间。一解脱道。不起胜进。如前师说。于相见道。初作三心。法真见道二空见分。别总立故。初劣后胜。故有三心。五十五说。非安立者。不作四谛差别安立。非亲证如。名非安立谛。后二十六。如前师说。或说三十八。加胜进。所以如前。若渐悟者。二师不同。如渐断师。于真见道。但有三心。以烦恼障先已断故。但初心断所知下品。第二心断上品。第三心时。重印前故。但作初十六。为纯熟自知故。以曾得二乘。见道十六。非如顿悟。曾未得故。须作除之。故真见道。合十九心。或二十心。加胜进故。非说相见要二十六故。若顿断师。真见如前。相见道中。初三心者。或起二心。以于真见。不断烦恼。故不别法。说总别法。据顿悟说。或立三心。虽不断惑。法彼功能。对法说为别总法故。若作二心。阙无总故。后十六心。同前师说。故真相见。或二十一或二十心。若加胜进。或二十二。或可大乘说。根本及方便。见道心数。多少不定。如二乘人。初出见道。即回心者。未起彼修道。准其所起。真相见道。即为大乘见道方便。如乘说有根本方便。并一乘收。见道应亦根本方便。俱见道摄。此若不然。彼云何尔。准此义者。即加二乘真相见道。所有心数。如下二乘真相见说。若已起彼二乘修道。方始回心。以隔修故。势疏远故。非是方便。或初出见。即回心者。亦非大乘方便见道。乘惑是总。故为方便。见道是别。故非方便。不尔。四善根应通为见道。以是方便故。若前师说。以有漏故。不通见道。若二乘人。众出独一超越次第。入真相见。同断一障。同证一空。心数相似。且说超越。如修六行。伏非想下俱生修惑。回心入见。渐顿二师。所说不同。如渐者说。于真见道。但起三心。但以烦恼。分为二品。或说分三。且依前说。起二无间一解脱道。次入于相。胜进有无。义如前说。曾所伏者。亦不别起。无间解脱。以曾伏彼。及所未伏。正断见惑。彼伏不伏。俱同时断。所有伴类。已被伏故。其相见道。二十六心。或随作一。无处说彼唯菩萨作。不同有部。唯上下品观。故杂集说。总十六已。云一切道谛。由四种相应。谓安立故未。言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故知亦作此总谛观。有义但作上下十六。以力劣故。不能合缘。言安立者。因明总十六故。分别一切。不尔。应言此道谛等。不言一切。然准对法。无说上下十六心文。准此。真相或十九心。或二十心。其顿断师。但于真见。说二三别。胜进有无。同前师说。其相见道。亦同前说。何故不作三心相耶。诸论说为非安立观。二乘相见。唯安立故。或有十九。或十八心。见道究竟。又于大乘相见道中。若渐悟者。二师同说。或亦具作二十六心。无文说。彼唯为降伏二乘故。但令观心纯熟故作。准于前二。各加十六。渐顿二家。虽多师说。以四说为胜。余不论之。
八真相差别者
复有二种。一望自乘。二通对辨。准作业时分。可已类知。二诸乘相望。辨差别者。且如大乘望二乘者。广乃无量。略辨五种。一住持差别。成满僧祗。方证会故。二通达差别。谓能通达二空理故。三胜生差别。绍隆佛种。令不绝故。四障清净差别者。谓能永断烦恼所知二分别障故。五起智差别。菩萨见道。具二智故。独觉望菩萨。略有三种。一住持差别。极疾七生练根。百劫方满入故。二证觉差别。不由他音。而证得故。三通达差别。能以四谛。达缘起故。声闻有二。一住持。极疾三生。迟六十劫。即能入故。二修学。谓由他音。而证得故。
九诸门相摄
略有五种。一与六现观相摄。六者。一思。二信。三戒。四现观智谛。五现观边智谛。六究竟。且大乘摄。成唯识说。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劣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以第四观通见相修。第五六通见修位故。若二乘人。真见道摄第四少分。相见道摄第五少分。相见道中。唯安立谛。不摄第四。此据克性。若相从说。三乘真相。俱摄第二第三少分。信通前后。戒通修故。二与十现观相摄者。一法。二义。三真。四宝。五不行。六后。七究竟。三乘为三。大乘摄彼真现观全。通真相见。名真现观。出见道已。余修名后故。宝及不行。各少分。若依初证及正对治。三恶趣业。异熟不行。即真见道。摄彼二全。正证断故。若据后起。及以远分。即二见道。各摄少分。并摄第十现观少分。前七通名菩萨现观故。若二乘摄。后三现观。各取自乘。真实不行。同大乘说。三与七地相摄者。七谓种姓胜解行等。此唯大乘真相见道。摄彼第三地之少分。通入住出。名净胜意乐故。不依二乘立七地故。四与九地相摄者。一资粮。二方便。三观行。四见。五修。六有学。七无学。八圣者。九异生。远近定散趣圣位别。创证后起。有学无学。圣者异生。三位别故。三乘真见。摄彼见全。有学圣地。二各少分。相见摄修。有学圣者。三地少分。问相何不摄见地少分。答彼约真见名见。后起名修。非出见道。方名修地。若出见道。方名修者。应云修地。次后渐立三沙门果。不应言四。初已得故。言证离生已。一切世间渐胜进道。名为修地者。通说后得。及世间智。不唯世间。不尔。如何证沙门果。又言修地立四果者。或随转门说。第十六心。亦名为修道。立初果故。准此真见摄见地少分。相见修二地各少分。余如前说。五摄见与十三住相摄者。谓种姓住等。亦唯大乘。真相见道。摄彼第三住之少分。通三时故。更有多门。略陈且止。
○二量章
现量比量。合以四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四诸门。
第一出体者
二量各三。一克胜。且现量体。谓唯取彼远离分别。缘于自相诸明了智。故理门云。现量者。谓若有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杂集第十六云。现量者。谓自正明了。无迷乱义。自正简离诸妄分别。谓为现量。明了简离被映障等。无迷乱简离旋火轮等。离此不正。及不明了。迷乱三缘。名为现量。显扬第十一云。现量者。有三种。一非不现见。即摄杂集明了。二非思构所成。即摄杂集自正。三非错乱境界。即摄杂集无迷乱缘。瑜伽第十五。现量亦三。二名非已思应思。即非思构之异名也。余二名及三。义皆同显扬。三各有多。广如彼释。自正明了无迷乱义。随应通境及能缘心。皆名现量。今者克胜。但取彼智。第二相从体者。即现量境。及五色根。亦名现量。瑜伽显扬皆云。由非不现见。非思构所成。非错乱所见。名为现量。又五色根。亦名现量。故瑜伽十五等云。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略说有四。一色根现量。谓色相五根所行境。此明境界。能有现量。即是五根。理门论中。解比量已云。彼处亦应于其现因。说为现量。现因即根境。能生现故。皆名现量。第三具摄体者。心及心所。但离于前所说分别。诸不现等皆名现量。若不尔者。自八无智。应非现量。非现量者。即违一切大乘经论。
比量体中。且克胜体。除现量体。及以非量。余所有智。皆名比量。故理门云。谓智□是前智。余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杂集亦言。比量者。谓余信解。师子觉释云。此云何。谓除现量所得。余不现事。决定俱转等。故似非量。皆非比量。显扬瑜伽。比量各五。谓相体业法及因果。相谓相貌。如见烟知火等。体谓自体。如见此物体。比余不见体。业谓业用。如见树动。知有风等。法谓相属法。如见无常。比知无我等。因果者。谓因果相比。如见得果。比知修道等。此举比因。显所生果。第二相从者。现量智境。及比量境。并知其因。遍宗等智。生比量合。若先若俱。皆名比量。故理门云。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念因同品定有性等故。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现量智境及比量境。并知因智。为远因。忆因之念。为近因。理门名为作具作者。作具疏缘。作者近缘。皆名比量。此说自比。若从立者。智方得起。即以立者言。及现比量。并自智因智。忆因之念。故理门云。应知悟他比量所不离。此得成能立故。第三具摄体者。亦因一切王所皆比。不唯是智。现量既通。比非独智。
第二释名
言现量者。先离后合。离者。现谓明显。若境若心。俱悉明显。明离分别思构错乱。显离映障。量谓量度。能缘之心。及所度境。俱名为量。此离释已。合释者。若境名现。心名为量。即现之量。名为现量。依主释也。此境心合目。若心名现量者。现体即量。以能量心。离诸分别。非或翳等之所覆障。名之为现。能知于境。名之为量。持业释也。境名现量者。境体名现。心名为量。现体非量。有彼量故。或现属心。境体非现。亦不名量。如无常等。用彼现心。而为量故。名为现量。俱有财释。如说刀藏。藏者谓心。鞘非名刀。亦不名藏。为用彼刀。而为藏故。名为刀藏。境从心无。持业释故。瑜伽显扬。俱问云。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处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净现量。色根现量者。谓色相五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意处现量者。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既云所行境界。明说彼境。名有现量。余二即前约能缘心。有世出世。以辨于境。更无别也。问此文总说。何以得知说心为现量。答即彼文解清净现量云。谓世间现量。亦是清净现量。有清净现量。非世间现量。谓出世智。于所行境。不共世间。名清净现量。明非说境。境通世间出世间缘故。不名不共。
比量名者。亦先离后合。比谓比类。量谓筹度。合释者。比类筹度。名为比量。有心境等。若心名比量。能比即量。名为比量。唯持业释。无依主也。境等非彼故。虽从言生等。而彼非比。理门论云。比度因故。俱名比量。此依作具作者而说。若即名量。何故名为比度因故。及作具等。或云论言亦得名比。以言比类生歒解故。若说依此释。即比之量。可依主释。若境及念。并知因智。名比量者。皆有财释。不可自体即名比量。违理门故。又云。现量智能生敌者智。亦名比量。若体即比。有杂乱过。问念等非比量。理即可尔。知因之智。何非比量。答夫言比量。了所立义。彼知因智。未了宗故。不名比量。若泛说。心比度于场。名为比量。知因亦是。今据立敌。或自欲知未所了义。此类筹度。智决定生。方名比量。故知因智。非名非量。
第三废立者
问弥勒菩萨。无着天亲。皆立现比及圣言量。陈那天主。后习于前。云何各二。答陈那菩萨。取缘心及以所缘境。无过自共。此中自相。即为自体。共相即贯通余法。缘自相心。名为现量。缘共相心。名为比量。离此二外。无别所缘。可更立量。故但立二。故理门云。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天主菩萨。陈那之门人。师资相顺。故亦不立彼圣教量。取圣教之量。由教生故。若定心缘。名为现量。以分明各证故。若散心缘。名为比量。筹度比类。贯余义故。摄在境智别说。故分三量。教境能诠故。从于智亦立量名。今据所生。量唯立二。教从于智。亦名为量。由此圣教。亦名二量。生二智故。更有异解。如抄中说。问诸外道等。或立譬喻。义准无体等量。并何量收。答随其所应。比量所摄。是故自悟及以悟他。量唯有二。更不增减。
第四诸门者
一约识辨。二约心明。三约心所。四约分显。五约分别。六问答辨。
第一约识者
诸识若在佛果位中。及识处定。通漏无漏。皆唯现量。然有漏定。略有二解。一等持定。在欲界地。作火观等。假相未成。非现量摄。若假相成。即现量摄。瑜伽显扬俱云。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是思构所成假想。所解地等诸界境。若解未成。是思构所立。解若成熟。即非思构。如是名为思构所成由非思构之所成故。名为现量。二云欲界诸假想定。皆名未成。但名似现。诸上界定。与轻安俱。诸假想者。即名为成。欲界心作。任为方便。二解后胜。若在散位。五八唯现。第七非二。第六通二。与五俱缘。离诸分别。即现量收。虽与五同缘。而分别取。非称本境。即非量摄。若称境智。即比量摄。取于假立一因通余。名为分别。非谓一切作此假立。唯第六能。是故比量唯在第六。现量通八。随其所应。如前分别。
二约心明者
谓卒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五心。总而言之五。心皆通现比二量。若别别说。广恐繁杂。但约识辨心。量随识易了。约识辨者。第八因位。唯有三心。卒尔决定及等流心。异界初生。及后情现。有卒尔故。其决定心。有其二义。一云即此心位。有决定心。不同于五。由意寻求及决定已。方行染净无染净心。非善恶故。一云初刹那心。但有卒尔。异熟性劣。又约义辨。初名卒尔。次寻求等。第二刹那。亦有二说。一云约义辨心。初名卒尔。创过境故。第二刹那。方名决定。即此已后。性更无别。随前性生。名等流心。不同五识。于决定时。性未定故。或约义辨。但名决定。第三刹那。方名等流。一云有等流心。决定心者。从寻求生。八无寻求。故无决定。与前性等起。名等流心故。纵有决定。于等流心。义说决定。如定中闻声。于等流心。义说卒尔故。不应彼时。但名卒尔。不舍定境故。从此已后。所有卒尔。即第二刹那。及此已后。决定之心。皆于等流心中义说。境有间续。更别生故。若在佛果。得有四心。但除寻求。以八因中。缘境不遍。但缘三境。除无漏位故。故解脱道。有卒尔心。即于此心。义说决定及染净心。不尔。此位应非善染。第二刹那。即名等流。更无卒尔。决定染净境皆曾受。任运能了随前性。故无前四。不同于因初遇境已。寻方决定。始起善染。即此心恒行利乐。故有决定。及善染心。更有异解。繁不能叙。第七有漏。唯有四心。异界第八。创初遇故。虽新遇境。即执为我。我见相续。故不寻求。于卒尔心。得有决定及染净心。亦据义说。非卒尔心。不执为我。不尔我执有间断故。有云。无决定而有染净。不可得言不寻求故即无决定。亦应无决定。不起染净。不起染净。应无等流。若由自分别。故有染净。亦由自审决故有决定。或可以性恒成。非今新起。但可有二。卒尔等流。无中三也。若无漏位。在佛果者。亦有四心。镜智初起。有卒尔故。余心如前第八识说。因位有五。无漏境新。故有卒尔。八地已上。虽自在位。然于药病。犹假寻求。第七随六。同缘于彼。可有寻求。后三可悉。其第六识。佛果同前。因位皆有通漏无漏。五识因位。但有二心。除中三心性。不推境故无寻求。无寻求故无决定。无分别故无染净。故瑜伽第一云。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既说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等流眼识。明唯有二。有义五识亦有染净。自无分别。成染净故。瑜伽第一。不说五有。从他所引。得有染净。故瑜伽说。此染净心。由二缘故。一先所引。二由分别。有义五识可具有五。说寻求心与欲俱转。五识欲俱。希望境故。得有寻求。虽自无分别寻求。而有任运寻求。或无计度寻求。亦有分别寻求。说五识俱有分别惑。由意引故。不尔五惑不通见断。有义五识无分别惑。及分别寻求说。通见断者。以因亡故。说之为断。此五识惑。有为意识分别惑引。能引见除。所引随断。二释前胜。瑜伽说。贪等分别俱生。通五受故。又五由意引。意识寻求。五识不可即在决定染净等流。若即在后。应非意引。既由意引。随意寻求等。五识心亦尔。亦不可言。虽言寻求。五犹卒尔。境非新遇故。若自在位。不假寻求。以五不随意识亦缘有情根性故。若缘六境。六不寻求。五识亦尔。若在佛果。亦同前说。既知心之通局。可悉二量之有无。
第三约心所者
遍行别境。及善十一。通二可知。根本六惑。疑恶见全。余四少分。不通二量。随其所应。与见疑俱。非二量故。若贪瞋痴。在五识者。唯是现量。若在意识。贪瞋痴慢。分别俱生。皆通现比。若与五俱。不横计者。即现量摄。理门论说。远离一切。乃至诸门分别者。是妄计分别。非即于境分别好恶等。亦彼所除。若不尔者。寻伺二种。应不通现。所余或比非量不定。或可意识诸俱生。或与五俱者。可是现量。分别起者。亦非现量。理门论说。一切除分别故。二解前胜。二十随惑。随根本惑生。或俱或后。同于本惑。通现及比。非量不定。不定四中。悔唯比量。或复非量。不通现量。唯散意识。缘过去境故。眠唯缘现及于过去。独散意识。不明了缘。亦非现量。许通皆思。善即可有比量寻伺二种。若在定心。一切现量。若在散心。与五识同时起者。得境自相。即是现量。缘共相境。或比非量。
第四约分者
谓相分等将约分别。先明诸部。及大乘师。立分同异。次约分明量。小乘诸部。除一切部。余师十九。皆立见分。而无相分。除正量部。虽皆云境。即是一切所缘相分为行相。见分名事。彼立行相。准当大乘所立相分。然彼本计。属能缘心所有行相。故成唯识论第二云。诸有达无离识境者。相分是所缘。见分为行相。自体名事。正量部计。心亲取境。更无行相。然有释云。除正量部。无能缘行相。余十九部。皆立相分者。非善宗计故也。大乘之中。清辨菩萨。世俗谛中。有二无见。但有虚幻境相现在。何有其心。胜义谛中。及小乘一说部。见相俱无。一说释云。一切诸法。但有假名。即无其体。清辨胜义。而一切皆空。故掌珍论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若世亲等。世俗胜义。俱有见相。即立二分。即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智为量果。故陈那菩萨。集量论中。即立三分。故彼颂云。似境相所量。即能量及果。谓相见自证。此三体无别。以境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应有量果。故立自证。如绢布等为所量。见等为能量。记彼数智为量果。若无能记。应不能忆过去之心。如不曾更。不能忆故。护法等菩萨。后立四分。加证自证分。此意如相分为所量。见为能量。自证为量果者。自证既以见分为所量。自证为能量。心分既同。如何无果。不可说见为第三果。以自证分。恒取现量。见分或时比非二量。如何得与唯现为果。若尔比非。何唯现量。答自证心之体。比非现为果。比非自体故。非现量果。问心分若同。必有量果。此第四分。复谁为果。答即第三分。为第四分果。能互相缘。俱现量故。更不立余。诸广分别。如成唯识论第二卷说。此即诸部。立分不同。次约分明量者。相分虽非是量。随心而辨。通现比量。现比量因名现比量。见分通二五八见分。因果恒现。第七见分。定心唯现。故非二量。第六见分。若在定心。及假相成就。皆唯现量。欲等持心。假想二说。如前应知。若余散心。及诸心所。见分同前。约识等明。余之二分。一切皆现。
第五约分别明者
且约三七二类分别。以明二量。先且明三。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若准杂集第二。约六识明。唯在第六。五识皆无。若成唯识。及摄大乘。破第六识依色根中。皆云。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不云应无自性分别。准此故许五识中有依色根故。若尔诸论。何故相违。答有二解。一云不许五识中。有自性分别。杂集论中。说第六识。由三引故。不言五有。彼云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有者。且纵有自性。先破二分别。故不相违。非即许有。一云自性分别。有二不同。一寻伺为性。缘现在境。二即诸识。能起缘虑。取境自性。皆名自性分别。故成唯识第八卷云。有漏八识。皆名分别。从妄缘生。不称实故。杂集约初。说唯第六。摄论等约后。故许五有。亦不相违。若计度一定无现量。杂集论云。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分别。既云不现见。思构分别。明无现量。可有比量。随念虽缘过去。不简定散。二位通有。定心缘过去。可现量收。散心缘过去。或比量摄。自性若在第六识者。唯有现量。杂集论云。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分别。既言自相分别。明无比非量。缘境共相。比度妄计。比非量故。或亦有比量。自相即境体。比量之心。称境知故。亦名自性。不唯局付自体之上。名为相。如境上无常。亦得名自相。体是无常故。然前解胜。缘自相行。合理门故。此据杂集。自性分别。唯识摄论。若设纵者。亦同杂集。若取自境。名自性者。即五八识。自性分别。唯是现量。第七唯非量。此皆据见分。不约后二分。后二分唯现量故。次约七明。瑜伽杂集说七各别。先明杂集七种分别。以明二量。七谓任运。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任运分别。唯是现量。论自说言。谓五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通现比。即自性随念。二分别故。无相等五。皆无现量。可通比量。杂集说五。皆用计度。为自性故。瑜伽第七者。谓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然此七种。唯在第六。不通余识。说是第六。不共八故。有相通现比。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不简定散故。无相亦通现。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起分别。既言及婴儿。明不唯先引。但不善名义。可不冥境体。又解不通。若其婴儿。缘现得体。是任运收。非无相摄。故此唯说缘过去境。任运唯现量说。随境力任运转故。寻求伺察。可通现比。说于诸法观察寻求。及以伺察。不简定散故。定中亦复寻求伺察一切境故。染污通比。而不通现。缘去来世。与惑俱故。于缘现世。说执着故。不染分别。通现及比。通缘三世。不与染俱。或与信等俱。或复无记性。无记性中。有变化者。此既定果。非全散。全散心可是现量。广分别此二七及三。如成唯识抄。
第六问答者
问出体中。色相五根。能所何收。
答是比现境。大乘因位。二乘凡夫。比知根有。唯独如来。现量知故。成唯识论。第一卷云。由能发识。比知是有。据余所知。非约佛说。或可大乘在其因位。通现量境。以互用故。其眼等识。既缘意境。不应但缘法处色故。
问五根若非能现量者。如何显扬等云。问如是现量谁所有。
答言色根现量等。又释云。色相五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举境为能有。所有即五根。若非现量。何须境有。答彼文意者。举心所依。及根所取境。以为能有现量。若不尔者。亦云诸意根所行境。岂举意境。而取意根。即第七及过去灭。第七唯非量。以恒执我故。过去意无。说谁为现。故但取心。
问约自共相能缘心。唯立二量。似比似现。何量所取。
答有二解。一云。皆比量摄。唯缘共相。非自相故。理门论云。非离此二。可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然准入理。真似别解。理门论中。明能立破。故比量中不取二似。据实亦摄。一云现比二量摄。理门约理。能了于彼。故立二量。又为自悟。及以悟他。立于二量。量所知境。不越自共。故不立余。似现似比。非能了彼自共相故。非能立破。非悟自他故。约量立二。彼非量故。若在比量。即诸经论。四道理中。比量立法不可定准。通非量故。立不正故。
问若二量摄心不尽。第七未转依。恒是非量故。
答立二约理。不欲摄心。设若不尽。何违法相。或据见分。非二量收。约自证分。何心不尽。皆现量故。
问既约二相。以立。现比。其自共相。体性是何。复与经中二相同异。
答佛地论中有三师释。一云。定心通缘自共二相。并是现量。而因明论中。约缘自共二种相者。据散心说。二云。定心唯缘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既诸共相所显理故。就方便说。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说真如。名空无我。是法共相。或说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三云。如实义者。因明二相。与经少异。因明意云。诸法实义。若自若共。各附己体名自相。若分别散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华。名为共相。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为自相。并是现量。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但缘自相。真如体是诸法实性。亦自相摄。其后得智。虽缘名名及所诠义。然不执义。定带于名。亦不谓名定属于义。由照名义。各别体故。亦是自相。经意云。妙观察智。缘诸法自相色声等体。名缘自相。缘法差别常无常义。名缘共相。故不同也。准此即达自共相体。经论意别。
问此论共相。及定心缘。常无常等。所带相分。百法何摄。
答一云。以无体故。百法不收。一云。法同分摄。今谓可通五蕴所摄。随能变心。不可离心。判属同分。同分依相似。辨多法立。而全无体。此之共相。若据缘所变相分。可言有体。亲所缘缘。定应有故。亦不同余相分体实。与见同种。义分所缘。若据本质。即是无体。定心所缘常无常等。但现观心变。若比量心。所缘共相。但比量心。假所安立。若尔此比量心所缘共相。佛应不缘。佛地论说。佛智不缘比量共相。答作比量心。假立无异。佛智不缘。佛有遍智。缘彼有情比量之心。行解安立。所有共相。如达遍计所执。于理何失。
问现比量心。缘自共相。与名句诠二相何别。
答且比量言诠。即同非比量诠。二相少别。且如说声是自相。异门说声名差别。不要以心安立。贯通诸法之上。又现比智。通缘彼二。不尔如何云闻谓比量。于彼二相。为欲了知心想行解。贯比余法。方名比量。所取共相。故彼差别与比量别。现约二。亦有同有别。若名句诠于色声常无常等。现量亦缘。斯即可同。据不依名。而缘二相。此即少别实之。名诠自相。句诠差别。但依心变。无变体性。共相而转。现量带证。彼之二相。总名自相。即乃有别。又现量心。若起言说。所缘亦同。行解之心。名为假智。假智及诠。俱依诸法共相转故。又现量心。寻彼名言所诠之法。虽不定计名属义等。而作行解。亦与彼同。声不及处。智不转故。又复佛智。知彼体无。以遍缘故。亦与彼同。除前诸义。若五八识。在于因位。及于定心。缘于诸法。所带相分。通有体无体。彼名句诠。所有共相。一向无体。及无分别。亲证真如。如此等自相。并与彼别。准此名句所诠二相。与经所说自共二相。体亦有别。经约法体。名句所诠。所解心及想心安立。
问假名及诠所依共相。体性是无。如何现量得与彼萨。
答现量之心。亦缘无故。但不同散。以其名言定属于义。义属于言。故为现量。
问寻名言智。既依共相。共相无体。如何得有名言熏习。能生本体。
答寻名言智。相分非无。顺行解心。能生本体。但于相上。作于色声青黄等解。解心所缘。此之共相。体性是无。于自相上增益此故。
问诠依共相。佛智遍缘不。
答一云。不缘而起言说。诠依共相。佛地论说。佛智不缘此共相故。一云。佛智亦依共相。于后得智中。安立诸法。皆于法体增益相状。不尔如何名方便智。宣说诸法。说不缘共。离于分别。假立贯通余上方解。此之共相。不是一切皆悉不缘。不尔无常等。亦应不缘故。又若佛智。不作青等解。而说青等。便非圣言。言违想故。又不作解。及不变相。虑不假。及于无法。以彼体可直缘故。此解为胜。
问诸门中。第六意识。于一刹那。缘十八界。意识尔时。为现为比。
答有二解。一云通二。五识同缘。即现量心。缘五根边。即是比量。不可五根发现智知。违论文故。
问如何二量同一心生。
答见分有多。成唯识论。第七卷云。见相俱有。种种相转故。若现比二量得并生。断常二见应但起。答二执坚猛相违。不并生。二量非执现比。得俱起。一云不定。随五境胜。意随彼引。纵缘五根。亦是现量。若意境虽。设五同缘。意唯比量。若二境齐。现量力胜。意随现量。度殊不可同起。不同缘彼青黄等色。见相虽多。五同现比。故不相违。得多俱起。犹如二执境。俱执为有。故得俱起。或执无时。即唯法执。无二同起。若断常境。执为有无。故不俱起。二解俱难。任意取舍。或缘十八界。独头意识缘。若与五俱。即不通虑。若独缘者。皆是比量。即无前妨。既无文遮。此解为胜。
问如七分别。云何杂集与大论别。
答如成唯识抄。具广和会。如是诸门。毛细有多。略举一隅。余可思准。
○十业道义林
十业道。以十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相。四开合废立。五三乘同异。六定散阙具。七界趣有无。八业道依处。九得果差殊。十问答料简。
一出体者
此十善业道。治十不善。行相相翻。诸经论中。多相翻对明。故杂集第七云。又此身语意三业。或善或不善。善者即十善业道也。瑜伽第八云。此复二种。即善不善十种业道。所谓杀生。离杀生等。弥勒问经论云。问曰。远离杀生者。杀生等相应闻。十地论中。亦相对说故。今业道善恶相对法。又十业道。即三业摄。成业论云。何故契经说。三业者为显三业摄十业道。对法亦云。前三中四后三业道。随其次第。是身语意业相。故约三业辨十业体。然体有三。一克性体。二眷属体。三假说体。此善不善十种业道。俱思为体。故成唯识论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作动意故。说名意业。成业论亦云。业即是思。差别为性。又云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若思能动身。即说为身业。语意准知。弥勒所问经论第三云。唯心见业等。然善恶别。若动发思。为贪等起动发身语。若审决定思。为贪等起作动于意。为十不善业。翻前。无贪等起动发身语。及作动意。为十善业。故杂集论第八云。杀生业道。贪瞋痴为加行。由瞋究竟。如杀生。粗恶语瞋恚业道亦尔。不与取业道。贪瞋痴为加行。由贪究竟。如不与取。欲邪行贪欲亦尔。虚语业道。贪瞋痴为加行。于三种中。随由一究竟。如虚诳语。离间语杂秽语亦尔。邪见业道。贪瞋痴为加行。由痴究竟。十善翻此。加行究竟。然动发思为身语业。无滥可知。意有二思。岂可二思俱意业道。准理俱应决定一思为意业道。不尔意业有重发故。总名业道者。相从说故。近加行故。二眷属体者。与善恶思相应起者。亦善恶业。故成唯识第八卷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故业相应亦名为业。三假说体者。同萨婆多等。初三业道。身表色为体。次四语表。声为体故。成业论云。又杀盗淫。由思业起。依身而生。随世俗故。亦名身业。体此实非善不善性。亦随世俗。假立其名。为令世间依此门故。于善恶思动修止作。是故假说善不善名。无表不随他假说。意业无假。诸宗多以意思为业。外道有别。此中三业。约诸宗辨。及表无表。广如成业及成唯识俱舍等。恐繁不叙。
二释名者
有二。一列名。二释名。列名可知。释名者有二。一总二别。且总释者。十者是数。善者顺理益物。故名为善。故成唯识论云。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此取心心法与信等俱者。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世。非于他世。故不名善。此简善业所招异熟。言不善。违理损物。名为不善。故成唯识论云。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违损。非于不善。翻简准前。此意说。彼所招异熟。虽现益损。以无当果而可记别。故不得名善与不善。唯此思业。及业眷属。于己益损。后感当果。能为益损。名善不善。故唯识第三云。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人天乐果。名可爱。三恶趣果。名非爱。殊胜自体。即业自性。或无漏善。虽不招报。而得名善。造作名业。通生游履二义名道。故成业论云。思复云何得名业道。思有造作。故名为业。复与善趣恶趣为道。通生彼故。得业道名。若依弥勒问论。亦同此释。若成唯识云。起身语思。有所造作。说名为业。是审决思所游履故。通生苦乐异熟果故。亦名为道。此通善恶三种业释。二义名道。二别释者。一别约三业道释。二别约十业道释。约三业释者。三业之中。各初离释。后方合释。且身业者。成业论云。身谓诸根大造和合。差别为体。积聚所成。是为身义。此通五根。虽标总称。即身根别名。如色处等。或差别言。简彼眼等。业即是思。差别为性。随作者意。有所造作。是为业义。辨通别言。准前身释。又取胜思。故云差别。此离释也。思能动身。说为身业。即动身之业。名为身业。依主释也。故成业云。具足应言动身之业。除动之言。但名身业。如益力油。但力油。动尘之风。但名尘风。此亦如是。准成业论。身业即道。是持业释。彼云能与善趣恶趣为道。通生彼故。得业道名。准唯识论。通有依主。为审决定思所游故。业之道。此合释也。语谓言音声为性。此能表了所欲说义。故名为语。业义如前。此摄假从实。又云语者。字等所依。由带字等。能诠表义。故名为语。此假实别论。上离释也。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此亦发语之业。名为语业。依主释也。故成业论云。具足应言发语之业。除发之言。俱名语业。喻说如前。道准身业。此合释也。意者谓识。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说名为意。此说思量。义通八识。趣向余生及境界故。为简别余。余不思趣生及一切境故。业亦同前。上离释也。作动意思。说名意业。此亦作意之业。名为意业。亦依主释。成业论云。具足应言。作意之业。除作之言。但名意业。或意相应之业。除相应言。但名意业。此相应释。思体是业。意非业。言意业者。思义相应。名为意业。如念住等。道义准前。若决定思。依主持业。通有二释。为审虑思所游履故。此合释也。又释或所动身。是思业道。三种思业依彼转故。此即业之道故。名为业道。道非是业。语意准此。上依实业。以释其名。又释杀盗淫。由思业起。依身而生。随世俗故。亦名身业。此说身表色。由思所引名业。依身生故名身。或依身之业。假名身业。说善恶性。亦复如是。善不善思之所起故。能表彼故。假说表色。为善恶。业思所履。故复名业。若其语业。与身少别。语思发。无别所。依语即是业。余同身释。故唯识云。或身语表。由思发故。假说为业。思所履故。说名业道。此身语即业。为业之道。持业依主。如次应知。其意业道。若虽身语贪瞋痴三业之所起。名之为业。亦得云业。业即是道。是业之道。然不作是释者。以有诸部说身语表。名为业道。故随彼释。无说贪等即为业故。不同身语。准弥勒问。同第三释。彼云。又身口七业。即自体相。名为业道。余三者。意相应心。此说思名。如是心所故。不离心故。此且总标。又即彼业。能作道故。名为业道。此释身语业得道名。能与思业。作于道故。是论别标。唯心是业。彼心七业。共根名道。此释前七。名为业道。此论意说。唯思是业。正出业体故。彼者彼身。语表与心七业共起名道。业依彼转。名为共起。此亦持业依主二释。如次应知。余三共相应。名为业道者。此释意。三共业相应。名为业道。此相应释。然贪等三。非如身语。不得名为业。非造作故。若成唯识第八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即贪瞋等。亦得名业。道义如前。就十业道别释名者。且十不善。他命名生。杀生即不善业道。或杀生之不善业道等。并准前释。正能断命。谓身表色。思能发彼。即说业思。名为杀生。故成业论。由此思业能动其身。令行杀盗及邪行故。思力动身。令有所作。即名思作。如世间说。狂贼烧村薪草熟食。此言说烧村熟食。皆是火能。说贼说薪。因由彼故。思名杀等。亦复如是。余皆准此。损他财名不与取。旧名为盗。盗谓劫取。今以对面强取他财。亦不善业。故云不与取。损他妻等。名邪欲行。言与想违。名为妄语。说破坏言。名离间语。旧云两舌。舌语舌是语具。又复不二。说不可意言。名粗恶语。旧云恶口。口是语具。亦非是语。说染言词。名杂秽语。旧云绮语。若不善心。绮饰文词。歌赞实德。非不善故。染着名贪。憎恚名瞋。颠倒推度。名为邪见。意三业道。但依主释。业之道故。又释业眷属故。亦名为业。亦能通生异熟果故。不善性故。若尔贪等与业何殊。答正益止助受故。正能生果。即唯在业。即审决思。正名业道。从相应贪等为各。各贪等不善业道。从相应释。或依主。或复由思起贪等。即说其思。名贪不善业道等。若其前后。从所发名。如杀生等。但时者。从相应名。如念住等。余二准知。十善业道。离杀生等。翻前应知。业道之名。同不善释。若萨婆多。此十业道。并依主释。故俱舍十七云。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履故。业业之道。立业道名十善业道。类此应释。若经部师。前七名同。后三即以贪瞋邪见。名为意业。思分位故。有部难云。何得名道。彼部不以通生名道故。俱舍为释恶趣道故。立业道名。或互相乘。皆名业道。
三者辨相
辨相有二。初不善相。后辨善相。诸经论中。多翻不善。不广别明十善道相。十地论中。广明善相。且不善相者。瑜伽五十九云。若广建立十恶业道。自性差别。复由五相。何等为五。一事。二想。三欲乐。四烦恼。五方便究竟。若杂集第八云。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事故。意乐故。方便故。烦恼故。究竟故。瑜伽论中。方便究竟。合之为一。想及欲乐。离之为二。杂集翻彼。以为因方便事究竟故。瑜伽合之。开想欲二。前后起故。杂集以刀杖时。或未断命。故分为二。内心微细。合之为一。或令厌因。分想欲二。欲令厌果故。方便究竟。分之为二。各不相违。且杀生者。有情数为事。想是害生名想。我当害生。为欲乐因。贪瞋等是烦恼。方便加害。彼便命终。名方便。究竟是杀生业道相。杂集准知。弥勒问论有八。一故心。即第三欲乐。二他。即第一事。三定不定聚生想者。随何众生。若至一于此名定。或随所逢。名不定。但起彼想。即第二想。四疑心。或彼非彼。然必杀之。亦第一事。定疑异故。五起损命方便。六作即同作。七不作相遣他故。总是方便。初方便总作不作别。八无作相者。即是究竟。成无表相。后四总是。瑜伽论第五。方便究竟。此开合异尔。皆不相违。俱舍五缘。一故思。二他。三他想。四作杀加行。五不误而杀。不与取业道。事者。谓他所摄物。通情非情。想者。谓彼彼想物非一。故名言彼彼想。欲乐者。谓劫盗欲。烦恼同前。下更不引方便究竟者。谓起方便。移离本处。杂集多同。故不别引。弥勒问论。盗九种者。一者他护。二彼想知他物。三者知心为自他物。四知不随。谓知他物随我想。五欲夺起损害心。六知他物起我心。谓取他物。取自物想。作不作无作相同前。俱舍颂云。不与取他物力窃取属己。五相准前。欲邪行业道。事者。谓女所不应行。设所应非支非道。非处塔等处。非时作齐时等。非量过度量。若不应理。一切男及不男。想者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行之欲。方便究竟者。谓两两交会。弥勒问论有八。一护女人。二彼想。三疑心。为自女他女。为护不护等。四道非道。据他女。五不护谓自女。六非道非时。谓于自女。作无作相。准知无不作者。以是使时。非自受乐。故无遣使。妄语业道。事者。谓见闻觉知。不见闻觉知。想者。谓于见等。或翻彼想。欲乐者。谓覆藏想。乐说之欲。谓欲覆此。方便究竟者。谓时众对论者者等领解。离间语业道。事者。谓有情或和不和。想者。谓俱于彼。若合若离。随起一想。欲乐者。谓乐彼乖离。若不和合欲。方便究竟。所破领解。粗恶语事者。谓诸有情。能为违损。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粗言欲。方便究竟。谓呵骂彼。绮语事者。谓引发无利之义。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说之欲。方便究竟。谓谗发言。言贪者。事者。谓属他财。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即如是爱欲。方便究竟。谓于彼事定则属己。瞋恚业道。事之与想。如粗恶语说。欲乐者谓损害等欲。方便究竟者。谓损害等期心决定。邪见事者。谓实有义。想者谓于有非有想。欲乐者谓即如是爱欲。方便究竟。谓诽谤决定。瑜伽第八及五十九六十。并弥勒问论。更有广多。恐繁且止。俱舍云。欲邪行四种。行所不应行。染异想发言。解义虚诳语。染心坏他语。说名离间。非爱粗恶语。诸染杂秽语。恶欲他财贪。憎有情瞋恚。拨善恶等见。名邪见业道。引颂略知。繁不广辨。上十不善相。十善相者。翻前为相。瑜伽第八。云何离杀生。谓于杀生起过患欲解。起胜善心。若于彼起静息方便。及于彼静虑息究竟中所有身业。如离杀生。如是离不与取。乃至离邪见。应知亦尔。此中如次。翻前不善。各各五相。十住毗婆沙。亦同此说。十地论中。文稍广。大意亦同。
四开合废立
有二。初开合。后废立。初开合者。诸经论中。或立一业。谓离染。又或立二业。谓思业思已业。又二谓善不善。又二谓行及有。又二谓漏无漏业。又二谓表无表。依瑜伽第九。又有已作业。有不作业。增长业不增长业。有故思业。不故思业。定异熟业。或立为三。谓三业。又依瑜伽第九。立善不善染无异熟业。异熟未熟记业。律不律处中业。施戒修性业。福非福不动业。顺三受业。顺三世业。三界系业。三学三断。三曲三秽。三浊三清净。三寂静等。或立为四。弥勒问第三云。又有四种。一受波罗提木叉戒。二禅定。三无漏戒。四远离烦恼戒。前三可知。依厌欲事中间道所转戒。及能起破戒。烦恼因缘。谓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黑白白异熟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又四。谓顺现生后。及顺不定受。又四。谓异熟定。时定。二俱定。二俱不定。又说五业。即顺现生后。加四时定报不定。五报定时不定。或立五业。一他所劝请。二他所教敕。三无所了别。四颠倒分别。五根本执着。或立六业。谓不贪等。作戒三种。无作三种。又六。即五趣业上。加不定业。又六。即六趣业。或立七业。即前七戒。据声闻说。即六趣业上。加不定业。或立八业。即前顺现等四。各有定不定。为八。或立为十。即十善业。及不善业。或立十四。即前七戒。依无作。或二十一。即无贪等起前七戒。或四十二。前二十一。有作无作。故诸差别。依此别义。非总开合。广如杂集第八。瑜伽第九。俱舍十六等。寻文释义。即知开合。今明十善道。略辨废立。依俱舍第十三。及弥勒问论第三云。若约所依。应唯一业。一切业皆依身故。若据自性。唯语是业。以三种中唯语即业故。余二依主。非即自性故。若就等起。亦应唯一业。以一切业皆意等起。皆从思生故。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即约所依立身业。据自性立语业。就等起立业。然准三业。广有无量。唯立十者。以粗显故。故俱舍十三云。于前所说恶妙行中。若粗显易知。摄为十业道。此即不摄加行后起。及余根本。轻业道者。即礼施等。皆不立之。虽有敬重。以不定故。依大乘宗。弥勒问论第三云。若业能作道故。名为业道。即一切法。于心皆应名业道。此意诸法皆有作业。与心为道。心所履故。何故但说十种业道。不说无量业道。答曰以胜重故。以诸恶行。及善行中。十业道重。余非重故。不说无量。重相可知。若据不律仪。即除处中业。今总明十业处。既有十业。何故说三成业论云。为显三业中杀盗等。亦是业道收。摄十业道。劝励怖多所作者故。此怖广行。略为说三。何不说一。为遮执故。成业论云。有执诸业唯身所造。非语非意。为显彼二亦有所造。故说三业。此意语意。亦有所造。重损益业。故说三业。
五三业同异者
声闻之人。依四谛观十不善道。及有漏善故。十地论第四云。恶业道者苦。不善业道是集。彼离是灭。自性缘缚断故。对治是道。又善道者是苦。善业道是集。离彼使是灭。缘缚断故。非自性断。彼对治是道。智慧同观。此虽同观。即声闻别行。然声闻修十善五相。论云。一因集。修少善根。为自利益。其心狭劣故。二畏苦。厌畏三界故。三舍诸众生。远离大悲故。四依止。依师教授。从他闻故。五观故。依声闻修习。入人无我故。辟支佛修。有三种相。论云。一自觉不假他说。二不能说法。不能说法。不能具足大悲方便故。三观少境界。而能通达深因缘法。因集畏苦舍心三种。辟支亦有。若菩萨修。有四种相。论云。一者因集。依一切善根起行。依一切生利益故。其心广大。见起恶及受苦果。起悲利故。二者用。于诸众生。起悲愍故。前依悲心。此即正行悲愍事业。三者彼力。依四种摄法。方便增修故。四者地。依十大愿。不舍众生。求证佛果故。此略文意。彼更广明。弥勒问论有八。复次第一。云何菩萨。成熟修行。答曰以不共外道声闻辟支佛。以诸外道求世间乐。修善业道。二乘之人。求涅盘乐。修善业道。离大悲心。成熟小乘涅盘果故。菩萨过彼。虽复能证小乘涅盘。依大慈悲勇猛心故。舍涅盘乐。求佛菩提。修行十善。为救一切诸众生故。摄大胜愿。其心唯以一切种智。以为究竟。是故菩萨不同外道声闻独觉。余广如彼。
六定散阙具者
不善唯散。阙具不定。十善业道。通于定散。散位通二。或阙或具。皆成就故。定位唯具意乐胜故。以正道发。必具足故。唯是菩萨定心受故。必具足持。如十地论。依一切善根起诸行故。
七界趣有无者
十不善业。唯欲界有。是不善故。瑜伽六十云。十种不善业道。唯欲界系故。若十善业道。通三界。及不系通无漏故。若细分别。且十不善。准俱舍云。那落迦中。云通二种。谓粗恶语。杂秽语。瞋三种。皆通现行成熟。由相骂故。由忿恨故。由相憎故。如次有三。无可爱故无贪。现见业果故无邪见。业尽方死故无杀。无摄财女故无盗淫。以无用故无诳语。由业相现故。诳语无用。以常离故。无杂间语。北拘卢洲。贪瞋邪见。成熟不现行。不摄我故。无恼害事故。无恶意心故。如次无三。唯杂秽语。通现及成。由彼时有染歌咏故。无杀盗淫。如地狱说。欲天三州。鬼及傍生。十恶业道。皆通成现。然差别者。天鬼傍生。七业道中。唯有处中。无不律仪。天或杀天。及逼夺余。有杀盗等。若大乘中。更未见文。准弥勒问论。说地狱有五。两舌绮语贪瞋邪见。无杀等三。同俱舍说。以无正心。故无妄语。以常无有正念相故。无破坏心。故无恶口。所以常破坏故。此文或误。应云无离间语。前辨相中。云起破坏心等。名离间语故。依逼恼故。有两舌。此文亦误。应云粗恶语。前辨相中。云起恼粗心。名恶口故。或可厌其破坏。起粗恶语。以常乐离不须破故。不起恶口。由依恼逼。求欲离故。有两舌语。然前释胜。以越次第故。行相违故。贪及邪见。同俱舍说。文虽说有。据当有故。故以毕竟有。故名为有。非是现有。即同俱舍。成非现行瞋。即不同俱舍许有。此说无故。以心惛昧。无是瞋故。或识业故。彼论并会。以贪瞋邪见。以毕竟有。非是现有。即有种子。无现行义故。会同处文。或说有无。北郁单越。无前六种。有后四种。以命定故。无有杀生。无守护故。无偷盗。护女人故。无邪淫。彼欲受欲想。至树下。树曲枝覆。则行淫欲。若不枝覆。面愧而知。无诳他心故。无妄语。以常定心故。无两舌。常柔软语故。无恶口。有舞歌故。有绮语。余意业者。以毕竟有。非是现有。余三天下。及六欲天。具十不善。然云天不杀天。而天亦杀余道众生。又云。又有人言。天中亦截手足时。即时还生。若断其头。若中间断。即死不生。亦有杀他物等不善业道。色无色天中。无不善业道。同俱舍义。更无差别。三州六天。鬼及傍生。意亦同彼。十善业道。俱舍论云。无贪等三。三界五趣。皆通成熟及现行二。身语七支。无色无想。但容成熟。必不现行。无色圣者。成于过未无漏律仪。无想有情。必成过未。第四静虑律仪。此据定道。若别解者。彼皆非有。余界趣处。除地狱北州。七皆通二。谓成熟及现行。然鬼傍生。有处中业。若于色天。唯有律仪。即定道戒。无处中故。三州欲天。皆具二种。即律仪处中。然欲天中有定道律仪。亦无别解。不许天中住梵行故。准弥勒问论。说有少别。地狱北州。意三业道。以毕竟有。非是现有。此但成熟。非是现行。八难地故。或轻微故。前七业道亦应非有。此论上亦除郁单越。余三天下。受十业道。既不说受。明知彼无鬼畜二趣。下云亦无受法。故亦非有。虽有不杀等。以不受戒。不成别解。以轻微故。前七业道(乃至)轻微故。成善业道故。三妙欲天具有十善。问论云。杂受法。有受法。杂受果处。非是难地。有法故。具十善道。或杂受法。法有处中。有受法。谓律仪。色天亦受。论云。色界天中。有受法现行。受善法摄取故。此说别解菩萨律仪。又说彼有无漏善业道。然不说受。以先得故。欲界天中。许有无漏受法得。初入圣故。文中不说。三洲受无漏者。以极成故。又云无色界中。唯有心业道。以成熟业。非是现有。以不受故。或心业道。彼可现有。言成熟业。据前七说。成定道故。非是别解脱。诸定成熟。皆是无表。非有表故。前来所说。多据别受。若自性成。不妨北洲三恶道有。以有信等善故。或轻微故。不成业道。有处中故。得有信等。若准菩萨三聚净戒。既通五趣。十善亦尔。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许皆通故。即通五趣。皆有十善。许皆受故。然除无色。无趣大故。
八得果差别者
初明不善。准十地第四说。不善业各有二果。异熟等流。弥勒问论第三。瑜伽第九。及第六十。杂集第九。俱舍十七。萨遮第四。各说有三。加增上果。据法士用。亦得有士用果。然诸论中。多约人士夫。不说得士用。然异熟果。瑜伽等中。多增上说。受地狱。十地杂集。据各三品。名三恶趣。受异熟果。诸文受果。多分相似。且引十地受二果言。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果。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余异熟同。但等流别。盗等流二。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淫等流二。一者奴不贞良。二者妻相诤。不随己心。妄语二者。一多被诽谤。二恒为多人诳。两舌二者。一得破坏眷属。二者得弊恶眷属。恶口二者。一常闻恶声。二所有言说。恒多诤讼。绮语二者。一所说正语。人不信受。即不威肃。二所有言说。不能辨了。贪欲二者。一贪财恒无厌足。即贪增。二者多求恒不从意。瞋恚二者。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他所恼害。即瞋增。邪见二者。常生邪见之家。二心恒謟曲。即痴。增上果者。杂集俱舍。略云杀生业。外乏光泽。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坌。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高下险阻。粗恶语故。居地碱卤。硗确秽恶。杂秽语。时候乖变。贪欲故。果变鲜少。瞋恚故。果味辛辣。邪见故。果味辛苦。或全无果。瑜伽六十。说之处广。恐繁不引。二十善果者。有漏得四。除离系。无漏得四。除异熟。若互相资。具得五果。杂集俱舍弥勒问论。多翻上说。然异熟果。通生三界。离系果者。通得三乘。如前三乘差别文引。又前三果。如十轮经第八第九。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四说。无垢称经第一。明说增上果云。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寿量决定。大富梵行。言诚谛。常以耎语。眷属不离。善宣蜜意。离诸贪欲。心无瞋恚。正见有情来生其国。彼自性有等流果。望菩萨感。即增上果。又弥勒问论。引婆伽罗龙王所问经中。十善业道。各得十果。且不杀生。得十种离烦恼热清凉之法。一施无畏。二住大慈。三断烦恼。四取无病。五长寿因。六非人护。七睡窹安。八不恶梦离怨恨心。九不畏外道。十退生天中。
九依境者
瑜伽六十云。杀生邪行。妄语离间。粗语瞋恚。此六业道。有情处起。虽于非情亦起瞋。或轻非业道。不与取贪欲业道。资财处起。通情非情。绮语业道。名身处起。缘饰词故。邪见业道。诸行处起。犹于善恶行。生诽谤故。准俱舍论第十六云。谓杀粗语瞋。有情处起。偷邪行贪。众具处起。唯邪见一。名色处起。虚诳离间杂秽语三。名身处起。二于所说。名据增故。不尔可通。由起修意。有表无表。加行后起。方便究竟。如是多门。广如前引。诸经论文。恐繁且止。
十问答者
一问出体之。所有三业。皆思为体。何故业道。契经中言。由身三种故思造业。作及增长不善故。能生苦果。
答成业释云。此经意说。能动于身。以身为门。身为依处。缘杀盗淫为境。思业为因。能感苦果。异熟名身三种故思造业。非即是身表色为业。
二问既唯思业。经何说二。所谓思业。及思已业。
答即前所说三种思中。初二种思。名为思业。第三一思。名思已业。无违经过。
三问若三种业。俱思为体。于散乱心。及无心位。尔时无思。如何得有名具律仪不律仪者。
答言由差别所熏成种。不损坏故。名律不律者。
四问何名损坏。
答谓若思能发于表。因此弃舍善恶律仪。及余舍因。亦能损坏处中业道。准此释知。
五问释名中云。若即业名道。皆悉能趣地狱等者。何故余三。非是业道。此问意云。贪无贪等善恶趣。何非业道。
答云如彼七业。此三能作彼根本故。以相应故。不能如彼业故。不名善道。此意为因发业能往趣。非造作故。不名业道。
六问曰。如身业思得彼名。由思动身。令行杀等。动意之业。名意业者。为当动意。令起贪等。思得彼名。如身业等。为不尔耶。
答设俱何过。答二俱有失。若思动意。令起贪等。何故彼说由贪等起。若不是。何故说思。名为意业。答如杀生。虽思动发。亦以贪等为方便。此亦如是。近远异故。远贪等。近即在思。又思正动。贪等助缘。
七问若以贪等为贪等方便。此贪起时。非业道耶。
答加行不定。又复加行。或有或无。俱舍说无。说意地三。三为加行者。无间生故。据体加行亦成业道。不同杀等有三时。
八问业道相中。且杀生罪。色无实命。如何可杀。
答虽无实命。断和合体。名为杀生。令彼五蕴。此期不续故。
九问何者名生。
答俱舍二说。一云息风名生。二即命根名生。准理命根名生为胜。四定已上。虽无息风。由名生故。由此命根。连持色心。令实命根。不能连持。或谈生体。虽是命根。今言杀生。据总相说。由此云断和合体。名为杀生。若尔灭不待因。彼命自灭。岂由于杀命方断耶。答二十唯识云。令他违害命根事起。此意由杀力故。令他身违害事起。令后不续故。
十问于三世中。为杀何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
答有说。住现在坏未来。复有说言。坏未来现在。以现在阴刀杖能倒。能作害事故。论二解中。不分邪正。准道理说。害未来故。如断烦恼。
十一问于五蕴中。杀何蕴耶。
答有云唯坏色阴。以刀杖等。能割触故。有说五阴。自余四阴。虽不可触。而依色阴住。色阴坏故。彼亦随坏。如破瓶故。水乳亦失。
十二问遣使仙瞋。令杀生时。何时成根本。
答依弥勒问论说。无表根本。使及夜叉杀彼生时。始成无表根本业道。
十三问既口动心念。成杀业者。何非属此语意业耶。
答亦彼论说。口说心念成根本业。可是语意。此时未来。非语意业。若是语意。说言心念。彼命应断。既不如是。故属身业。
十四问语动心念。此时此处。此等方便。而行杀彼。使等违此。成业道不。
答杀者得罪。教者无过。彼时处越期心故。不限时处。随杀即成。
十五问若杀生时。能杀所。俱时命终。若所杀后死。得杀罪不。
答不成。所依别故。余身中无加行故。
十六问于余业道。心念遣使皆得成不。
答邪欲不成。余六许成。意三业道。虽无文说。亦无遣使。要自起故。
十七问邪见如何拨善恶行。以见好施。而贪不施。而福等。此意福由施得。贪由不施。今应有习。何故相违。
答久习悭人。忽遇良田。小施获福。久习性故。今不能施。于非福田。无信心故。不至心故。为名称故。为求事故。求尊重故。不约富报习施成故。今生犹施。余准此知。
十八问离杀生者。为于可杀边离。为于不可杀边离。为通二邪。
答于可杀不可杀众生边离。若唯于可杀边。于不可杀边。得离杀生福。不应理故。此同俱舍。以共发故。
十九问轮王亦能十善化人。成别解不。
答得是业道。非别解戒。别解戒。要由佛所成故。
二十问业道别解。有何差别。
答业道据性罪。别解亦通遮。又善恶业。不由受得。善律仪者。要由受得。
二十一问。十善别解。与十善业道。体性皆同。二有何别。
答处中律仪。二种别故。轮王化世。处中业道。佛所说受。即律仪故。轮王若依佛教受法。即律仪摄。以通七众。为他受故。除出家戒。
二十二问。开合废立。何不立眼等业。
答如前说。
二十三问。饮不饮酒。礼忏打缚。何不立身语业道。
答以彼轻故。
二十四问。不饮酒等为身业。为心业。若是心业。相翻有违。如杀不杀。俱身业故。若身业者。何故弥勒问论。云是心业。
答在思能防。不起身故。名为心业。理实身。定不定业。于何极重。于何现报。一思一业。一思多业。破僧五逆。三业何重。如是多问。
所有问答。广如上引经中说。略举应知。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