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54 册 No. 0870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目录

  论序(慧达述晓月注)
卷第一
  疏序 悬谈
 宗本义
卷第二
 物不迁论第一
 不真空论第二
卷第三
 般若无知论第三
卷第四
  刘公致问 法师释答
  上涅盘论表
卷第五
 涅盘无名论第四
  九折十演者
  开宗第一 覆体第二
   位体第三 征出第四
   超境第五 搜玄第六
卷第六
   妙存第七 难荖第八
   辨荖第九 责异第十
   会异第十一 诘渐第十二
   明渐第十三 讥动第十四
   动寂第十五 穷源第十六
   通古第十七 考得第十八
   玄得第十九

  注肇论疏目录(终)

  No. 870

  注肇论疏卷第一(并序)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夫森罗万象。一法印之。所谓心也。心也者。寂然幽?。廓尔冲融。无灭无生。三际莫之能易。非大非小。十方不测其形。圆明独曜而无方。清净真常而有在。虽灵灵绝待。随缘之色相千荖。湛湛亡言。普应之音声万籁。故色心万物各得其宜。盖得此也。圣贤万行各有所至。盖至此也。众生迷此而轮转不息。圣人证此而圆寂妙常。是知非一心而万法不存。法非心也。非万法而一心不显。心非法也。故如来出现。悯物垂形。身云顺感。以无边体离增减。圆音随愿而周普。理绝名言。无形而形。若澄潭之落月。无说而说。譬幽谷之传声。鹿苑鹤林一大之因缘事毕。五天震旦三时之像教流通。圣贤迭兴。古今传习。东晋之世有大法师讳僧肇。生当秦国。名振异方。少习外经。后悟释教。决疑于龟兹罗什。久居于逍遥译场立义。论之五章。佐如来之一化。观夫宏才落落。妙解彻于教宗。玄旨昭昭。深智穷于理域。然因缘生灭。事有千荖。实相本无。理同一味。但以根后各照。二谛不融。宁知波水无荖。金镮不别。所以列多名而标异。立一义以会通。建不共之深宗。显大乘之极致。然则俗无异真之俗。即真之俗谛不迁。真无异俗之真。即俗之真空露现。真俗不二。事理双融。非般若无以契真。非沤和无以涉俗。入俗而真源常显。权心必具于实心。契真而俗事匪移。实智必资于权智。权实之心双运。中观圆融。真俗之境同时。一谛凝寂。情亡解泯。谛观浑融。复本还源。强名证道。论之深旨纶绪如斯。然古今解释注疏颇多。取意求文。各随所见。推宗定教。曾无一家。遂令学者迷文。宗途失旨。遵式幼从师授。虚己求宗。后因习学华严大经。常睹清凉判释。尽开五教。取法古师。权实之旨有归。行解之门可向。常恨此论人亡则难。致使深宗固多乱辙。今则精研覃思。三复竭愚。但愧流通之心。辄伸鄙作耳。熙宁甲寅仲春十有三日。南峰西庵序云。

 稽首真应等正觉  法性无边智慧门
 如实修行诸圣贤  愿赐冥资释玄义

  将释此论。略启四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宗趣总别。四随文释义。

  △今初。夫圣贤立论。必有所由。今明起教因缘。略以二门分别。一通明诸论。二别显斯文。通明诸论者。论有二种。一曰宗论。二曰释论。释论则随文释义。无别因缘。但由本义深玄。则为发起。宗论者。佛法大海深广难量。权实多门理非一致。圆音顿说异类各闻。则不须论。但以世尊灭后众生宜乐不等。(宜经宜论乐实乐权)受解缘殊。(与佛有缘则宜经。与菩萨有缘则宜论)虽有群经而弗能领悟。是以诸宗立论。各被机宜。为令随论知宗随宗得趣。故有小乘论三乘论一乘论兴。二别显斯文。复二。初总明。二别显。总明者。若原佛出现。本为一事因缘。但由根器荖殊。见闻有异。虽以三乘教化。究竟唯为一乘。不了斯旨。多滞化门。为令寻派讨源。得佛本意。故此论兴。二别显复有二。一破。二立。破谓破权。立谓立实。破立之意。四论即为四门。一俗谛。破常无常二倒。立动静相即故。二真谛。破有无二见。立真俗理一故。三般若。破照用有无。立权实同体故。四涅盘。破迷真执应。立真应不二故。由斯破立。即显真俗互融。权实交映。理智冥合。心境泯亡。故立一义为宗。以尽究竟深旨。中间虽有多缘。不过大意。

  △二藏教所摄者。三藏之中阿毗达磨藏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权实教中实教所摄。然权实之义理亦多途。且依贤首大师。以义判教。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四大乘顿教。五一乘圆教。此五相望。前前皆权。后后并实。若据本教自宗。各许自实他权。今言权实。就始终分之。前二并权。诠未究竟故。后三俱实。通诠一心故。就此权实之中。始教有法相破相二宗。今以终实对之。略叙十义。即知此论文义终教所摄。一法相立三乘定异。实教立一乘无三。(下论云。诚真一之无差。又云第一大道无有两正)二法相说五性荖别。(三乘并无性及不定性)实教谈一性齐平。(下云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三法相立二谛条然。(俗有真无)实教乃真俗互即。(下云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四法相说根后各照。(根本智证真后得智达俗)实教谈二照相须。(下云。观空而不证。处有而不染)五法相说四相前后。(生属过去。住异属现在。灭属未来)实教显生灭同时。(下云一切众生即寂灭相)六法相说理智有异。(以有为智证无为理)实教明能所混融。(下云此彼寂灭。物我冥一。怕尔无朕。乃曰涅盘)七法相说真如凝然。实教显随缘妙用。(下云。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又云。法身无象。应物而形)八破相说真智了空。实教明灵知本寂。(下云。终日知而未尝知。又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等)九破相说诸法无性。(无性为真如)实教说本性真常。(下云。涅盘之为道也。量太虚而永久。又云。寂灭永安。无始无终。湛若虚空)十破相说佛德亦空。(一切智智亦清净)实教明如来具德(下云。理无不契。故万德斯弘。又云。佛如虚空。无去无来。应缘而现。无有方所)以斯对辨。权实昭然。广有义门。恐烦不叙。今此论义终实所收。于理无惑。其间或说权义。意在会归。(下云般若虚玄者。盖是三乘之宗极也。诚真一之无差)不接权门。岂名终实。又亦顿明法性。(下云。言之者失其真等。又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直显真常。即兼顿摄。但不明法界性海缘起无碍主伴无尽之义。非圆教收。若以深该浅。以本摄末。圆亦收此。故曰实教所摄。

  △三宗趣总别者。能诠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亦有总别。总以唯心一义为宗。真俗不二理智混融为趣。别有四门。一真俗相即为宗。第一义谛为趣。二权实互具为宗。二用无知为趣。三以不二理智为宗。理智不二为趣。四教义诠显为宗。绝解修证为趣。由斯宗趣。即知四论前浅后深。别不过总。

  △第四随文释义。文三。初总标题目。

  肇论

  肇即人名。论乃是法。以人统法。将法从人。肇之论故。论通诸论。肇拣当文。以别拣通故。凡立题有多种。谓单人单法单喻。此三复之谓人法法喻人喻。或具足者。今即单人也。论者贤首云。建立决了可轨文言。判说甚深法相道理。依决判义名之为论。又云论者。集法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征析。论量正理。故造论者。有二不同。一宗论。二释论。今即宗论。宗论复有二。一宗经论文义。如大乘百法明门论。二以经论成立自宗。如大乘起信论。今论具斯二焉。宗本一章即自所成立。次下四论各以经论为宗。故斯文有所据。义有所宗。宗论摄也。然此总题细详所立非论主也。且此方西域儒释二宗。未闻作者以名自立为目。又今观下五章文势。非如次而作。作之既备。纶绪不无。域内流通。人皆宝得。虽一一以法标目。总推论主之文。故以人名题之为总。

  △二作者示名

  后秦长安释僧肇作

  后秦国号也。当姚帝第二主讳兴。弘始年中行化。正属东晋安帝义熙。同时论主生于秦。长安城名。即古之雍州。僧传曰。释僧肇京兆人。行业如本传。据此示名合在义题之次。古者既立总题。题下示名。此亦无违。

  △三正释本文五章。大分为二。初一立义标宗。后四依宗造论。初文分二。初标义题。

  ○宗本义

  教之所尚曰宗。言之所依曰本。其犹根为树本。源为水本。今以义为所依之本。即为所尚之宗。宗即是本。义者宜也。以能依能宗之教。必与所依所宗义意符合。故义即宗本也。或问曰。未知以何为宗本耶。答曰。谓此章所显一义。乃是所宗所依之本。下五名及四论。是能宗能依之教。故知名教宗本于义。义为名教之宗本矣。

  △次正立义。文二。一总立义本。二别开义门。然宗本一篇。文有总别。开总成别。则四论不同。摄别归总。同显一义。今初分三。一列名。二立义。三推释。今初列名中五名。疏分五段释之。今欲释名。须论诠表。且五中前四诠理。缘会诠事。谓事有千荖。总于缘会。理有深浅。四名统之。今欲明理事不二一义之宗。先释理事不一。五种名字。或曰。论主依何法体立此宗义。答据斯宗义。必依一心法立。谓五名中上三诠心体。下二诠心用。由一心体用同时故。得五名义一。若然者。论文何以不示一心耶。不示之意有二。一谓心法唯证智可到。非言教所及故。今但以义显。不以言示。此如释迦掩室净名默然。教外别传。亡诠得旨。皆斯意也。二谓理事体用。三乘教部不说相融。大乘极谈方明不二。今此论意欲会权入实故。特散列五名。融成一义故。不先标一心法也。此如毗耶室中五千大士各各先说二法。然后入不二门。由斯二意。即知此论大同起信。不无小异。良由会权归实。从始入终。与直造心性者。优劣机异。故立教不同也。

  本无。

  此名有二释。一本谓本来。无即是寂。谓一真心体三际湛然。下云。非推之使无。故曰本无。二本谓本源。无即泯绝。谓万派归源。名相斯泯。然上二释。先则本自是无。次乃由无显本。唯第四论诠至于此彼明无为灭度二涅盘义。生佛平等理智相泯。方契本无。

  实相。

  实谓真实。相即相状。真实即相乃无相也。此亦二释。一真心本绝诸相。绝相之真。故称实相。下云。实相自无。二万法相寂。即真实相。然此二释。前直就法体论相。后委就诸法推实。实由体相本真。故得诸法皆实。又由即法见实。方知法法全真。下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三论。通约所诠。皆齐此名。约境则双融真俗显实相。约智双融权实显实相。行人于此似有能所之迹未亡。故至涅盘方本无矣。若约四论为门不同。则唯般若可至于此。以权实二智。同出于实相。法性之体。体性常寂。故曰般若无知。

  法性。

  法谓轨则任持。性乃融通不改。真常法体寂寥冲深。三际不易。令物可解。故受法名。虽融通于万物。而不失于无分。故受性名。华严偈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亦无形相而可得。下云。法性如是。若贤首起信疏云。法性者明真体普遍之义。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此则法是随缘万法。性约真如不变。斯亦顺今所释。但不以法之一字。直就真轨持义释。若用随缘以释法性者。迷之太甚。

  性空。

  性是诸法从缘生灭之性。空谓假而无实。此亦二释。一以四性推检万法。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都无一实。下论云。性常自空故。二诸法性相。于情似有。于理实无。如夜见绳惧是蛇。蛇性蛇相元不有。众生若离遍计情了法依他无实性。不真空论真谛为门。正齐此名。若约所显第一义谛。即诠至实相。

  缘会。

  疏助者为缘。亲起者为因。会谓合也聚也。统论佛教多宗因缘。穷尽诸法生起之由。直破外道无因邪因。故实教则指的一心为源。相宗皆明从种而有。今但就俗谛诠显。故说众缘合会。色心诸法宛然。下物不迁论。俗谛为门。唯齐此名。既俗谛门中不穷诸法生起之源。故但以缘会之名总该万法。下云。一切诸法缘会而生。大论云诸法从缘生等。或曰。此既不明诸法兴由。宁为尽理之论。答曰。若约五名非一缘会诠义。实非尽理之名。今由一义故。缘会诸法以本无实相为因。妄揽真成。全真立妄。故下反推缘会直显本无。故知一心真理是万法亲起之因。故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变兴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灭。华严云。心如巧画师。造种种五阴。或说染法以无明为因。及法相说业种亲生。并是今之缘义。清凉疏云。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从痴有爱。流转无极。故今正顺大乘。不违教理。或曰。论中何以唯立此之五名。而无增减。答若约名教实乃繁多。穷理尽性不过此五。今略以二谛性相束之。即所立无过减之失。缘会性空明俗谛性相。法性实相明真谛性相。本无一名真俗性相俱泯。此有三重四句。先明俗谛四句。一俗相谓缘会。二俗性谓性空。三俗性俗相俱存。谓合上二名。四俗性俗相俱泯。谓本无。次明真谛四句。一真性谓法性。二真相谓实相。三真性真相俱存。谓合上二名。四真性真相俱泯。谓本无。后真俗对明四句。一俗性相谓缘会性空。二真性相谓法性实相。三真俗性相俱存谓通下四名。四真俗性相俱泯。谓本无。具此三重四句。教理圆满。又信解行证一一皆当具四。阙一则并非真实。是故立名尽理。不过于五矣。上释列名竟。

  △二立义。

  一义耳。

  正立义也。上所列虽有五名。诠义是一。所言一义亦有多释。且就五名中释者。上三诠心体。下二诠心用。已是一心体用故义一也。又上四名诠理。第五名诠事。理外无事。全不变以随缘。事外无理。虽随缘而不变。理事不二故义一也。若据下四论释一义者。即有三门。一约境。即物不迁论。是缘会俗谛境。不真空论。是性空真谛境。真俗不二。以显本无实相法性第一义谛境。故曰一义。二约智。即般若无知论。权智涉有缘会智实智。观空性空智。权实不二。则本无实相法性中道智。故曰一义。三约证。即涅盘无名论。应化之身不泯理事境智相故。缘会性空也。真实之体不存能所理智故。法性实相本无矣。存泯无碍。真应不二。故曰一义。以斯教义被机。则令三乘同归一佛乘。五性同会一佛性。行则悲智相导。因则空有双修。心则寂照同时。观则理事齐照。故曰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故立一义之宗。以究如来出世大事。所以净名宗于不二。法华本于一乘。楞严究常住一心。涅盘明群生一性。故知一义之旨。足以统大乘终极之宗矣。然此亦由对五名。故号一义。名既混融。义亦无一。能一能五。非一非五。方尽玄微。故经亦云。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此上总义通为四论宗本矣。

  △三推释二。先推。

  何则。

  推也。既有五名。何成一义。

  △二释成一义二。初指事释缘会二。一指所诠事。

  一切诸法。

  俗谛事法也。谓该世间出世间。故云一切。各有色心依正。故云诸法。即缘会名下所诠事法也。然前列名约从本以起末。则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法本如是。今此释成约推末以显本。教理如斯。故下四论诠理。但依教道前前则浅。后后则深。不过今推释之意。欲使行人自浅之深。即末契本。是故释成特反前列中之次也。

  △二释能诠名。

  缘会而生。

  释缘会名诠事之意。染缘会则六凡依正兴。净缘会则四圣依正现。故十界依正必由染净缘会而生。故欲诠俗谛事法。不过上缘会之名矣。

  △二显理明一义四。一显性空理分二。一推穷其性。又分三。一推前际空。

  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

  上句牒前。下句正推。生者起也。谓观诸法前际。缘未起时。无有法之性相。故曰未生无有。足知现有定属缘生也。

  △二推后际空文二。初正推也。

  缘离则灭。

  灭谓灭尽。又观诸法后际。缘若离散。性相皆灭。故将缘散之尽。以了缘会非真。

  △二纵推。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

  先纵后推。如其者若彼也。若彼缘会之事真实有者。则后际无灭。今既有灭。定了非真也。

  △三正推现空。

  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

  以用也。用二际不有以推之。方了现今万有自性依他故空。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上句属物不迁论。下句属不真空论。言依他有二。一依真理之他。二依众缘之他。如波依水。又复依风。今取后义。显缘会故。诸法自性空也。

  △二结显性空。

  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结成也。即事显性空理故。然此性空。愚法教谓之生空。始教谓之二空。犹未能即事而显。今即缘会而性空理现。故异权小也。

  △二显法性理。

  法性如是。

  此即就缘会性空显真法性也。如是者指上缘会诸法。由性空故本性常寂。法性是如是矣。又如谓真常不改。是为离过绝非。法性有如是之义。意令达事本真。故云法性如是。然此触事契理。约机有二。若由达事法性空方了法性。即是权机入实属渐来也。若于事直见法性。唯终教机属顿入也。起信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

  △三显实相理。

  故曰实相。

  前则即事显真性。此则即事显真相。非唯缘会性空本即真性。亦了缘会无相本即实相。此乃即事见实相理也。下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法华云。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今直于缘会性空立实相名。乃云故曰实相。然法性实相二名同出。以真性无相故。实相性寂故。

  △四显本无理。

  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此即事显本无理也。实相本无说有前后。义亦同时。前但会事归理以显实相。今明实相之理。非由推事见无。本来自无。故曰本无也。前则有理可归。事必会理。义当终教。今显理本自寂。事理双亡。是顿教义。既从浅之深。至此之深深。故此本无特蹑实相而释。又法性显真性。实相显真相。本无显真体。本绝性相。此三显理不无深浅。又上五名达缘会。则离遍计。推性空则了依他。显法性实相本无。则证圆成。圭山云从缘有故依他无性。即圆成故。故一义也。上辨推释之文。已见论主但会事显理以释一义。余一之义皆可意求。并如前说。释总义竟。

  △二别开义门三。一约境双破有无显一义。二约智双融权实显一义。三约证双泯理事显一义。此三节皆总中开出。乃全总以成别。即为下四论之所宗。谓物不迁不真空二论。宗境一义。般若无知论宗智一义。涅盘无名论宗证一义。今初。文二。一假牒问。

  言不有不无者。

  牒彼所言也。或曰。若言缘会诸法性常自空以成一义。何以佛教皆说不有不无二义耶。故今牒之。此但蹑前释成中云。一切诸法缘会而生。乃至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之文。假蹑为问。以开真谛不有俗谛不无。为下前二论所宗之门。显真俗不二中道理。为二论所诠。故今不有即上性空。不无即上缘会。下显中道。即上一义。问者但据前名异。向下论主约上一义而立。故虽开别而不失总。此义既不离前。故曰假问。

  △二辨谛理。文二。初明二谛。文二。一出教意以释问。

  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不如二字两句连用。即能破之词。是上二不字也。见谓妄解即所破之执。上有无也。所执虽多不出于二。一常见滞有。二断见滞无。且凡夫人。未达缘生本空。见有诸法计常住相。故佛教以真谛不有治之。故曰不如有见常见之有也。又小乘及外道。未能即事契真。多尚虚无寂默厌患身智。故佛教以俗谛不无治之。故曰不如邪见断见之无耳。是知佛教真谛说不有。俗谛谈不无。为破断常二执。以佛正见不似断常二执故。曰不如等。故今先为出其教意。但为直非二见耳。

  △二立纵夺以会前。

  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

  此纵前也。为是也。前释中若以缘会是有。亦以性空是无。成有无二见。乃违佛教也。

  有既不有。则无无也。

  此夺上纵意会释前义也。既已也。前释中已明缘会之有。即性空故不有。则知性空之无。即缘会故不无。则二名一义。方符佛教二谛不有不无之门。重言无者不无也。此约能示二谛有无相即。故不有不无是一义也。下文方会归所示一实之义为一义。仁王云。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

  △二会一义二。初会二谛显一义中二。一正显遮照。

  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

  上约二谛以不有不无为门。犹未显门中实示何义。今此会前真俗同归。显中道第一义谛。即前缘会性空不二。则法性实相理显。夫谛境不过以四句论之。一真故不有。离增益谤。二俗故不无。离损减谤。三双照故亦有亦无。离戏论谤。四双遮故非有非无。离相违谤。一二两句已如前文。今但会前明后二句。双遮双照同时之义。以显中道耳。言不存者无所住着也。文中无字与下段有字。影略互取。由前不有不无故。不住着于有无。故云不存有无。即双遮也。以观法者双照有无法也。可谓下释成也。既用即遮之照故。当正遮之时。而能了别中道实相法也。

  是谓虽观有。而无所取相。

  此文下亦合云者可谓契法实相矣。今影略也。是谓者承上之词。虽观有无双照也。而无所取相双遮也。但反上文。令遮照互具。中道实相显于此矣。故知缘会性空义一。显法性实相也。

  △二述成遮照。

  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

  前则境观合辨。今则各别述成。先约境述成。言法相者。通牒三谛境为是也。无相者双遮真俗相也。之相者双照真俗相也。此则于境乃遮照同时。成第一义谛。

  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次约观述成也。言圣人之心通标一心三观。得此观者即圣人矣。为亦是也。住者双照也。无所住者双遮也。无真俗可住故。此乃心观照遮同时成中道观。此中道境观。即上强名之为实相法性也。是知谛非观而不显融通。观非谛而不能迭耀。虽正辨融通之境。须约融通之心。次沤和般若由此而生。

  △二会三乘显一乘三。初总标人法。

  三法等观性空。而得道也。

  三乘者菩萨缘觉声闻也。此三机不等。分教定有。实教定无。等谓齐也。观者鉴照也。性空者指前即俗之真理也。得道者证中道理也。然权教三人在本乘。但见真俗迢然。理事抗立。教理既权。人亦有异。既为大乘之始。始必有终。故三乘入实。则必观真俗互融一理无差。故说究竟涅盘常寂灭相。唯一乘法无二无三。今言等观性空者。此明三乘人同观即俗之真。故曰等观性空。证真俗不二中道第一义谛理。故曰而得道也。清凉疏云。始教乃真俗二谛迢然不同。终教则第一义谛该通真俗等。良以权教三乘之人。若信解一义之教。则同用一心三观。照一境三谛。入实则无异。故曰等观。约本是禀权而来。犹带三乘之称。故贤首云。或摄界外机。令得出出世益者。先以三乘令得益。后乃方便得一乘者。属同教摄。亦名回三人入一。此如法华说。由此证知正显会权入实之义。故说三乘等观也。若约直进之机。便观三谛融通。不必须禀前教。今为特显权须入实。实外无权。故举三乘而说等观也。下涅盘论多引法华。破三归一。定知其旨如此。无性阐提。尚许同归一性。况三乘圣贤耶。

  △二释成所观二。初正释。

  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

  先牒上也。真不异俗。故云诸法也。即俗之真是第一义谛。故云实相。法华亦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二辨邪正。

  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

  此约当教辨邪正。若见真俗有异便为邪观。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乃至云同真际等法性乃名正观。以他观者非见佛也。今小改其文。正用彼义。

  △三重通妨难二。一牒难纵破。

  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妨云。若据三乘在权。大小殊隔。何谓于今等观第一义谛之理耶。此将在权望入实为难也。故今先且纵破。设若二乘到实。不见三谛融通之理。则与在权滞寂无异。故云颠倒也。

  △二权实对辨。

  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三乘入实同观三谛融通之法无异。但约在权心慕大小。故分差别也。法华云。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等。下论曰般若虚玄者。盖三乘之宗极也。诚真一之无差。既曰真一无差。岂诠大小之心。今言但心有大小者。此乃实教引进三乘。呵彼昔日自抑己灵强分大小耳。正如法华净名所破也。昔人所解。皆云三乘等观性空各得道果。又以悲智具不具说等观之人大小心殊。遣文粗通。于宗甚失。遂令教理多合权宗。则五名一义之宗何在。古者云。以深为浅有谤法之??。得不慎乎。

  △二约智双融权实显一义三。一牒问略释。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先假外问云。若云一义为宗本者。则境智皆一。何以智有沤和般若权实之二耶。故今牒释之也。言沤和是梵音。准康师云。此翻方便。即权慧也。般若亦梵音。正翻曰智。或约因翻慧。以拣择为义。约果翻智。以决断为义。今取因果合之。即因果人通具之实智也。或般若通翻智慧。以智实慧权分之。今亦不取。已有沤和目权慧故。下云权慧具矣。又此二智。亦名根本后得如理如量。或真或俗。皆权实之异名。余至本论释题中辨。次释云。大慧之称者权实互具。悲智两全。双观理事。方曰大慧。大慧一义。具沤和般若。即中道观。良以权实不二。故称大慧。实则穷理。权则达事。所照既事理浑融。能照亦权实相即。故亦不过显前之一义耳。又本无实相法性理上。起权实照用。实则还照于理。权则达缘会事。权实不二。乃契中道一义。故知不离前五名一义。今约智开为别义。立下第三般若无知论之宗本也。

  △二返覆广释有三。一明互具释大慧。

  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

  此下约所辨能。先明般若中具沤和。即俗照真。般若实智也。故云谓之般若。形者现也。此智慧中具方便之功。不弃接化之心。故不现证于理。净名云。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

  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次明沤和中具般若也。适者出也。尘以坌污为义。圣人出假导物即方便权用。故云谓之沤和。此沤和中具般若之力。常契真实。故不染能所感应之相。净名云。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此上权实互资。悲智双运。方曰大慧。即不二之称。得之者三观常融耳。

  △二约二门别释二名。

  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

  承上文势。故云然则。若约二智。为门不同。实智唯照理故观性空。权智但入俗故曰涉有。而皆云门者。以开通为义。开则二门定异。通则二用相关。实由不二而二。故上辨其通。今明其开。故各曰门也。

  △三返覆释成一义。

  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

  先约权门释一义。此句据义从便。合云不迷虚而涉有。今取文便也。又连上权门涉有也。今望下段且顺义释之。谓即实之权而权不异实。圣人得之。故能居处于有。而未尝有相可染。古所谓涉有而一道清净也。

  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

  次约实门释一义。谓即权之实而实不异权。圣人得之。故虽深观空理。未始弃有而证空。古所谓观空而万行沸腾。此上明观智权实。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成中道观。还契本无实相法性之理。即光还自照也。故起信中。今依真如门修止。生灭门修观。二门不二。止观双融。即此义也。

  △三结成心观。

  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

  一念者实教行人一念观心。权实互具。如车二轮。如鸟二翼。同一用而不可互阙。故今上下两句结之。一念即般若权慧即沤和也。

  好思。历然可解。

  劝成心观一义之旨。思之可解。由解发行则般若现前矣。

  △三约证双泯理事显一义。前虽显真俗理一。权实智融。但境智之迹未亡。能所之相尚在。今显圣凡体一。境智皆如。一如无二如。方为至契也。是知前是解悟。今明证悟。于前五名中。即事契本无之理。至本无则事理双绝。名义两亡。乃曰证心源之究竟矣。一标华梵以牒问。

  泥洹尽谛者。

  假牒外问也。妨云。若三谛融通。则理事无二。权实智一。则真俗浑融。何以教中皆令行人断妄证真。弃事归理。灭尽业果。方得泥洹耶。故今牒之。言泥洹是梵语。涅盘之音小转。至本论会释。尽谛是秦音。即下论主。翻为灭度之义。谓灭大患度四流故。则妄因妄果尽也。亦即第三灭谛。故法华云。灭尽诸苦名第三谛。若会前一义者。于一切缘会法。直显本性虚无。因果相尽。境智双亡。方契究竟一义。此为下第四涅盘无名论所宗矣。

  △二就尽谛以释成。

  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此先通明权实二教灭尽之义。直者但也。意云岂但也。结者系缚义。即惑业也。生死即是苦也。三界轮转不过此三。谓一切众生本具真常妙性。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妄念纷然。强分能所。我法执生。名曰无明。既迷一实。故称为惑。迷惑既甚。三业炽然。造善恶不动三因。名之为业。由此业故不能出于三界生死。纵脱分段。未免变易。皆因惑业招此系缚。故指惑业名之为结。下论云结是重惑。是知通以惑业为结也。四谛之中即集谛因。生死是苦谛果。今言结尽永灭者。若三乘人始因师教闻熏。心所中慧。数于见修道中发根。后无漏智力断三界烦恼。直至无学位中。惑业都尽。生死永灭。证无余涅盘。方为究竟。故结尽永灭。乃曰泥洹尽谛。若实教行人。始因众生本觉内熏。师教外熏。惑业心中。乃有始觉智兴。具前一心三观大慧之力。能鉴一境三谛。乃悟惑业生死皆缘会假有。惑业无性。名大菩提。生死性寂号大涅盘。此则于结乃断而无断。故云结尽。生死则灭而无灭。故云永灭。是知两教通以尽惑业苦三。方名尽谛。故今文云。岂但结尽名尽。更须生死亦尽。故谓之泥洹尽谛耳。

  △三显一实异三乘。

  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前虽明权实行人。皆以妄因苦果灭尽。以为泥洹。犹未辨权实断证。何以为异耶。故今云无复别有妄苦可尽之处以为泥洹也。谓实教行人。但悟心性常寂。元无妄因苦果之相可得。以何为灭尽之处。斯则了妄名灭。实无可灭之相。既无妄可灭。亦无真可证。方为真灭。岂同三乘行人实断实证。别有真如界。以为妄尽之处。故圆觉云。知妄即离不作方便。又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楞严亦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而于其中求其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是则大乘教部究竟所说并不过此。故今明之。立下第四论之宗本义。上释宗本义竟。

  注肇论疏卷第一

  音切

  泐

  (力得切)

  璞

  (普角切)

  茧

  (古典切)

  甍

  (眉耕切)

  憩

  (去例切)

  机

  (饥雉切)

  睿

  (以芮切)

  缮

  (善音)

  龟兹

  (上丘音下慈音)

  琰

  (弋冉切)

  核

  (胡革切)

  搜

  (所鸠切)

  汰

  (他盖切)

  臧

  (则郎切)

  ??

  (否音)

  箘

  (奇陨切)

  蚌

  (步项切)

  畎

  (犬音)

  廪

  (力荏切)

  猥

  (于隗切)

  宴

  (乌见切)

  昉

  (甫往切)

  蛊

  (公户切)

  绘

  (胡桧切)

  邕

  (于龙切)

  盱

  (以俱切)

  镌

  (子全切)

  齑

  (祖稽切)

  驭

  (鱼据切)

  牍

  (徒木切)

  诘

  (溪吉切)

  畔

  (蒲半切)

  考

  (考音)

  森

  (所今切)

  邃

  (虽遂切)

  复

  (方复切)

  迢

  (徒聊切)

  抗

  (可浪切)

  ??

  (去干切)

  坌

  (蒲顿切)

  沸

  (方味切)

  泥洹

  (上奴鸡切下胡端切)
卍新纂续藏经第 54 册 No. 0870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卷第二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大文第二。依宗造论。论有四章。古释多分为四科。谓俗谛真谛明因显果。四论不同。顺文可尔。于理则未然。遂令前二则真俗不即。后二则因果不融。又真俗二谛。非因人所知。权实二智。非果人所用。故知四论同时。说有前后。此宗不修则已。修则二智齐运。二境同观。虽境智义殊。定无二体。从凡至圣。一道如此。方曰一义。古者或谓。前二论明二谛教真俗不二显理。第三。约行。第四明果。此释甚当。更须知此四义通因及果。今且顺宗本分为三节。初前二论明真俗不二显境一。次第三论明体用不二显智一。后第四论明理智不二显证一。今初分二。初物不迁论立俗谛。二不真空论显即真。今初。所以先有此论者。明俗谛事法也。谓佛教显理必须即事。若事外求理。俗外明真。纵离边邪。亦归权小。故今先明事法。后不真空论显理故。又凡人不达俗谛性相。见生灭有无。乃谓变易不停。今并非之。故先立此论。即正推前缘会名义也。大同华严开四法界。先明所依体事。此中文二。初题目。

  ○物不迁论第一

  物者事法也。世间不离三科。出世不过二果。但有名相并称为物。纵说古今时分。时无别体。仗相立名。但了名相无所不收。言不迁者。迁者动也。即变易义。今俗谛门中略有三义。故万物不能迁易。一明物性。二明物相。三明物时。火热风动水湿地坚等即缘性不可易。天尊地卑山高水澄圣净凡染等即缘相不可易。古今朝暮刹那前后盖时不可易。又此性相时。有相由义相成义。即中论云因缘所生法也。此则正属始教。法相宗所陈百法名数各有体性。乃至真如涅盘亦理果净物。故知俗谛一门摄法亦无不尽。故曰物不迁。正明动中有静。静不妨动。宜善得旨。勿滥真常。或曰。凡夫一念转成圣时。何以曰不迁耶。答曰。只由不迁故能转也。何也。染净二相各存故。真妄二性各立故。妄染时非真净时故。由性相时分各住本位故。能从凡入圣矣。论谓言议推诘次在最先。故曰第一。物即不迁。持业释。物不迁之论。依主释。

  △二论。文二。初序意。二正论。初文四。初标物示人情。

  夫生死交谢。

  生者起也。死者止也。此二亦云。生灭或于生后灭前。开之曰生住异灭。盖言物之性相。缘会则起。缘离则止。故知俗谛生死能总万物交互也。谢往也。生必交互于死曰生。死必交互于生曰死。故当生时死在。当死时生存。方曰交互也。人情不晓此理。见生时曰死往。见死时曰生往也。

  寒暑迭迁。

  此以寒暑言物之时。以阴极曰寒。阳极曰暑。今寒暑者盖言阴阳之生极也。或分四时。则春生夏长秋衰冬落。今不言四时而云寒暑者。盖四时不出阴阳。阴阳之极曰寒暑。故以寒暑对上生死为句。故易云。一寒一暑是谓迭迁。又上生死既含四相。令寒暑亦含四时。故言万物之时。不过寒暑为总。或约三世十世。或约心念刹那。延促不定耳。迭者递互。迁谓动去也。以寒递互于暑曰寒。以暑递互于寒曰暑。既能递互。即知各存。人不晓之。当暑时曰寒迁。当寒时谓暑去。

  有物。

  即上生死寒暑所总万有之物。

  流动。

  水动曰流。即上交谢迭迁。

  人之常情。

  人情执动常自如此。此上明所治之执。此下亦破断见外道。拨无因果故。

  △二据理申己解三。一据理推意。

  余则谓之不然。

  谓者评论之词。论主自所谓万物性相道理。交而不谢。迭而不迁。

  何者。

  自征上下然之意者何也。

  △二引经标牒。

  放光云。

  八部般若之一数。

  法。

  轨持为义。真妄染净色心依正。各具轨则住持。通得此名。即上物也。

  无去来无动转。

  即不迁也。谓生住生故无来。死住死故无去。中间寒暑。少壮各住。故无流动转变矣。或去来约时。转动约性相。缘生性相三世各住。故曰不迁。若般若宗多荡相显空。色心至乎种智。皆曰清净今借文标为证信。不取彼意。下自推释可见。

  者。

  牒经也。

  △三推释正理。

  寻夫不动之作。

  推穷曰寻。夫即语词。不动者。经云无去来动转。作者推求也。寻究经中于诸法推求不动者也。

  岂释动以求静。

  先破错解释舍也。

  必求静于诸动。

  此显正意经中。定当推静向于群动。故令动中达性相各住。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上句牒前。下句释成自意。经中既求静于动。故我于生死交谢。寒暑迭迁。而见常静。所以谓之不然也。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亦先牒前。下句释成经旨。虽静者。法无去来动转。不离迁谢而显。故曰不离动。则所见即动而静。与经即静而动相符。

  △三明情解相违。文四。初总标解惑。

  然则。

  承上连续之词。因推经旨故。

  动静未始异。

  以经证于自意。则同辨缘法生灭性相常静。故动静不异。

  而惑者不同。

  惑者生时不见死。乃执生静而死动等。故动静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辨。

  真言者称实之言也。竞辨者诤言也。惑者执异与不异。称实之言相违。故有诤言。使真言成滞碍也。

  宗途。

  途者道也。动静不异之道。为学者之所宗故。

  屈于好异。

  屈抑也。惑者好异而强说。故使宗途为邪解之屈抑。

  △二示理难言。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躁动也。物之动静理极于不二。惑者执二而强诤故。不可率易而言。

  △三推释其意。

  何者。

  推难言之意。

  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

  称实言则逆世俗。顺俗见则违实理。故未易言也。

  违真故迷性而莫返。

  出违真过也。人情长迷于物理。顺之则不能返悟也。

  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出逆俗过也。淡即无味。谈真逆俗。俗见不晓。无义味可采。故云言淡。道经云。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四蹑前起后。

  缘使。

  解人说动静理同。惑者执动静有异。乃为中人之惑缘也。

  中人未分于存亡。

  中根可语上。亦可以语下。故未能分辨解惑邪正。为当存同亡异。为复存异亡同。下论正被此机。上士已知动静不异故。

  下士抚掌而弗顾。

  即前惑者也。坚执不回弗顾正理。抚掌者大笑之貌也。道经曰不笑不足以为道矣。此上二句语。出道德经。文小改耳。

  近而不可知者。

  物理近于人。而不可以执动静者所知者。下云。

  其唯物性乎。

  唯独也。独有万物缘生之性。动中常静。静不妨动。此理最近而人不知。此即前三义中是约性一门。华严大疏。谈不迁有三义。一能依不迁。即今约性相义。二依所依不迁。三唯所依不迁。即涅盘论明真性随缘常住不变义。

  △四显立论之意。

  然。

  蹑上生起之词。理极难言。故当杜默然。为中人不知物性如此。故下云。

  不能自已(已止也)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

  聊略也。际边畔也。动以静为际。故即动以见静。静以动为际。故即静以见动。略寄解心如此。故乃言之也。

  岂曰必然。试论之曰。

  必者决定也。试且也。岂谓决定如然。且以此解心评论之耳。

  △二正论。文三。初正显不迁。次会释教意。三因果结益。然万物常与无常理本不二。虽缘生缘灭。刹那代谢。而生灭各位。聚散异时。世之人情弗能谛审。睹暂有则执住。见忽灭则执迁。此二皆自缚于断常耳。然而执住则易觉。滞迁则难回。由执迁故。不知俗谛门中生灭性相。各得自位。善恶因果始终不差。故先显不迁正理。次会释常。无常二教同致。后以因果结令知益。此论之意不过此三。故今易古之六科。但分三段耳。今初。文三。初引教定宗。文二。初引经论。

  道行云。

  小品一数也。

  诸法。

  物也。即色受想行识曰五蕴。六根六境曰十二处。更加六识即十八界。世间法不过此之三科。又略而言不出色心为总。又菩提涅盘是出世法。今并该之。故云诸法。

  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不迁也。本者来之所起处。至者去之所到处。由诸法性相时分。各住本位。未尝有从本而来去至彼所。所谓本不见从凡中而来。去至圣所。又亦不见本从生死烦恼中来。至菩提涅盘处故。何也。圣凡染净各不相到故。世出世法各住本位故。余可例知。华严亦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若据般若本部。多明无相真宗。直显万法本空无来去相。今借文标宗。用意则别。下定宗中可见。

  中观。

  即中观论。今引之释成经意。

  云观方知彼去。

  观则见也。方通十方。且举东方例之。彼者泛指彼人也。我观东方。知彼一人从此而去。

  去者不至方。

  者即人也。去东之人前步在前后步在后。故不见从此至彼方之相。故曰去亦无所至。反知从东方来此方。亦步步各住。故曰本无所从来。东方既尔。余九亦然。人既即动而静。以例诸法迁而不迁。故引中观释成道行。以立不迁宗旨也。

  △次定宗旨。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斯此也。皆同也。此上经论同即动而推静。用此证知缘生物理。性相不迁义已明矣。三量之申此约圣教量。

  △二破惑显理。文二。初解惑对辨。又二。初境同见异。

  夫人之所谓动者。

  牒上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以昔物不至今。

  如以死交互于生。则生为昔物。死为今物。故生不至今也。

  故曰动而非静。

  惑者见死时无生。谓生已谢故。执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

  牒上余则谓不然也。

  亦以昔物不至今(同上也)故曰静而非动。

  论主所解生为昔物在昔。死为今物在今。故昔不至今曰静而非动也。以生交死及寒暑等。例上可知。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惑者执动为见昔不来今故。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论主见静已知昔物住昔而不去。此即前序中解惑耳。

  △二逆顺结责。

  然则所造未尝异。

  造诣也。同见昔物不至今。则所诣之境不异。

  所见未尝同。

  解惑所见静动不同。

  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逆理执动。所谓塞滞之人。顺理见静。所谓通解之者。古人多约论主。说逆顺通塞。量无此理。

  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苟若也。道物理也。若得物理无动而非静。岂有动之可惑滞也。

  △二遣惑显理五。初嗟迷执。

  伤夫人情之惑久矣。

  人被情执所惑。从来不觉。故可伤之。

  目对真而莫觉。

  真者即昔物不至今也。虽见而执动。故目对而莫觉也。

  △二陈迷情。

  既知往物而不来。

  牒前昔物不至今。往昔也。

  而谓今物而可往。

  即前执动而非静也。往去也。既执昔物不至今为动。必当谓今物亦可迁往矣。此乃情惑也。

  △三显正理。文四。一标。

  往(昔也)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去也。惑者虽知昔物不来。而不知今物不去。若知今物在今而不去。亦了昔物在昔而不去。即不迁显矣。则古住古而今住今。今古各不相往来。

  △二推。

  何则。

  征上二句。

  △三释。文二。初释上句。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

  向昔也。求昔物于昔时。昔时定有。故知昔住昔位。

  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

  推责昔物于今时。今时不见昔。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

  明知昔物不至今也。

  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昔时见昔故知不迁去。何以惑之。而谓动而非静耶。此上释成古无来去义。

  △次释下句。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去也。反覆更推今物。即知今物在今而不去。非唯不去。于古昔亦知不向于未来。故非动矣。此上释成今无来云义。但变上文以向曰今。今曰向。来曰去。去曰来。读之可见。如人有老少。少住昔而老住今。人多惑之。当老年衰朽不见[月*(?/口/用)]盛。乃谓少事已迁去。殊不思当少之年肤腠润泽。故知在昔矣。何于今而求之。已自迷倒。况求之不得。乃谓迁去。故知甚惑。达物理者了今古各住。无毫发可易。

  △四结成。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可见。

  △四引儒文二。初正引。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文出庄子外篇田子方章。云孔子谓颜回曰。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欤。郭注云。夫变化不可执而留也。故虽执臂相守。而不能令停。康师疏曰。郭注不当。谓交臂之顷已失前人。非谓交臂执手不能令停。今取康师释交臂。此如两臂相交。秪此少顷之时。已见新失于故。若以论中次文指此。以明新故各住之义。而未知仲尼本意若何。孔子若语不迁。何必哀伤其事。若谓吾汝终身同交臂之顷。尔则郭注所谓变化不能令停。亦甚得旨也。今论中文有小改。但取儒释相符之义。非谓彼彼也。言见新者。即前今物自在今。非故者。即前昔物自在昔。只少顷时。今昔尚各住一世。况日月年劫耶。

  △二结成。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牒上仲尼所说。则新故各住。物无来往义已明矣。

  △五责情。

  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往返者去来也。微朕者小迹也。推诸法性相时分。求去来之迹。无毫末可得。未知惑者有何物而可曰动而非静乎。自破题入序至此。破执动之见已讫。

  △三举事结显。

  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

  自开章已下尽显万物不迁。故今牒而结之。旋岚者亦云毗蓝。华严音义云。正梵语云吠蓝婆。此云散所至。即风名。此风所至无不散坏。又翻云不迟。义翻为迅猛风。偃息也。岳山也。偃息山岳即风之散坏也。康云。偃者仆倒。亦取坏义。举迅猛之风。偃息群岳无所不坏而风。毕竟非山。山毕竟非风。既不相是。亦不相到。故曰常静。故知风山性相各有所住。虽飘鼓迅猛而常静矣。下三句例知。

  江河竞注而不流。

  水虽奔竞。前波后波各不相到故不流。又毕竟不能易于湿性。故不流动也。

  野马飘鼓而不动。

  庄子云野马也。郭注云游气。以三阳之月日气郁盛。则见游气飘鼓。歙歙然而前后各位。故无所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历涉也。天轮左转。日月右旋。时分各住。故历涉天轮。不见有周匝之相。

  复何怪哉。

  怪者异也。即动而静。四皆不迁。何有动相可怪异也。

  △次会释教意者。佛教俗谛有二门。一常门安立义。二无常门推破义。常门破断。无常门破常。此二教同出而异陈。虽教不并立。而执须并除。理须同会前论主即动以说静。使静不异动。则令二教相即显不二理。恐行者不晓斯旨。乃假外宾。引佛无常教义质之。意令动静不二之旨。与佛教常无常不二之理无殊矣。文二。初引教诘难二。初人法双标二。一约教理立难。

  噫。

  伤不平之声。教理相违故。

  圣人。

  圣通也。孔子对哀公曰。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也。今此方释宗。皆指佛为圣人。盖就应迹人伦。穷达理事。无所不通。故曰圣人。佛德难思。且就正遍知义释之耳。

  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

  文引。涅盘经云。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小易其语。言命者。不相应行中一法曰命根。即第八赖耶识体。是受生总报主。来为最先。去为最后。此识体上有连持。计属一报色心之功曰命根。乍生乍灭不停。如川水疾流。此则说无常教。诠无常理也。

  △二约行果定难。

  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

  难者恐虽有教理未必可信。故以行果成立教理决定也。声闻者闻声教证道之人也。成道者证偏真性也。圣人说无常教。声闻闻之悟苦集灭道。现在无常破烦恼障。灭我执心。证我空真理。故八辈圣人。通号声闻。

  缘觉觉缘。离(平)以即真。

  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独觉。亦云缘觉独觉人自悟。缘觉者禀教。今取缘觉也。缘是所觉境。即三世十二因缘。觉是能了智。即生空观。由闻无常教故。觉三世万法缘聚暂有。缘离本空。故云即真。虽根利胜于声闻。破执障证我空偏真理不别。

  △二牒前正难。

  苟万动而非化。(牒前也)岂寻化以阶道。

  非化者不迁也。阶道者次第证道故。且万物不迁。无常教理则虚设。岂有二乘寻此变化教理。次第得圣道耶。二乘既得道。方知无常教理非虚。将恐论主所说不迁教理。未可取信。

  △二就理释通二。初叹无常教理幽深。

  覆寻圣言。

  三思曰覆。寻圣言即前无常教也。

  微隐难测。

  叹俗谛不二理难测也。微谓微妙事法。不可以常无常定相思议。隐谓隐密不二之义。潜密在于教下。故难可以言教测度。

  若动而静。似去而留。

  据上说教诠事。则似云动去在物理。则动而常静。去而常留。乃圣人不二之本旨。上句明立教。下句明诠事。故有重句也。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神解必可契会。事相固难推求。

  △二明常无常幽深教理文三。初明教异意同二。一就本教显异同三。初明执殊教异二。初明异。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

  闲防也。人心起常见。圣教说诸法无常以防御之。非谓定无常。

  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释解也。人执无常迁往。圣教说万物常住因果决定以解之。令舍所执。非谓定常。

  △二责异。

  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可定也。去住二教为破断常二执。二执若除。教不定立。故知教虽异而意同归也。

  △二证成教异意同。

  故成具云。

  成具光明定意经也。

  菩萨。

  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三义释之。如金刚疏。

  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证上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

  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

  证上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此上证教异。下显意同。

  斯皆导达群方。

  群者不一也。方法也。经论法门不一。皆为导达执情故。

  两言。

  常门说住。无常门说去。

  一会。

  常无常理一以会之。何也。且万法虽生灭不停。而生灭各位。虽不失本位。而起灭何常。既动静不殊。则理本自一。盖俗谛不二之旨。纵随机各陈。理无殊致。即圣人之深旨微隐难测也。

  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不可以常无常教异。而谓不二之理有殊。故知物不迁之谈。足以尽圣人俗谛教意也。

  △三述成不二。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言常称去。是两言为对二执。常即不住。去即不迁。是动静理一也。

  不迁故(牒上下句)虽往而常静。

  即动以见静也。如于生死中见生不到死。生死各住。例诸法亦然。

  不住故(牒上上句)虽静而常往。

  即静以见动。虽死生各住。而生死不停。此下二句。但翻覆文异。语意是同。

  虽静而常往故。

  牒上即静而动。

  往而弗迁。

  以显动而常静。

  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但反上准之。前是以静为首。静即动。动即静。今是以动为首。动即静。静即动。以显两言一会矣。

  △二寄外教显异同。文二。初举此方儒道。说动以显静。

  然则。

  牒上动静不二宗也。

  庄生之所以藏山。

  庄子内篇太宗师章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注云。无力之力。莫大于变化。今取彼意。山有郁茂。欲其不凋。若藏之于陂泽者。变化暗易。岂能令停固。昧者不知耳。

  仲尼之所以临川。

  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亦借意。仲尼以人事速变。劝进学立德。此二圣人。大同佛教说无常破常。而其教意必使舍一取一。岂令即当而达无常耶。

  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

  排推也。可定也。庄孔二教皆感叹迁往之事。难以停留。乃一向见动。论主所见者。岂谓推排今物定有迁往耶。即动中见静。已显上往而弗迁之意也。

  △二举西土邻人说常以显无常。文四。一标正意。

  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以前动静不二之理。而观察佛圣人设教之心。必当如是者。则不可以人情所见。而得其意。

  △二推常执。

  何者。

  推上人情所见。下释。

  人则谓少壮同体。

  少则幼年。三十曰壮年。同体者。凡人谓少壮同是一身。

  百龄一质。

  龄年也。百年处世亦一躯质。

  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徒虚也。虚知有少有壮年年迁往。而不觉形随年变衰盛体殊。由不觉故。而执同体一质。此是滞常之情。

  △三引彼文。

  是以梵志出家。

  梵者具云梵摩。此云清洁寂静。即净也。西土事天婆罗门。此称为净志。亦云净行。出家者即彼事天修迁之法。十五入山。以草果为衣食。至三十归家纳妻生子。令种族继世。至五十再入山永不归。故曰出家。

  白首而归。

  有一梵志。三十不归。人皆曰死。白首之年而归。

  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

  邻近也。五家曰邻。邻居识者曰昔人。梵志三十不归。谓死矣。今尚存。此乃邻人执常也。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犹尚也。上句牒邻人指吾尚为昔人。下句语之曰少年。昔人已谢。我今年老。故非昔人。此乃梵志滞无常也。

  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愕惊也。邻人坚执。闻说非昔人也。故惊愕不信其言。故曰非其言也。此上所引。虽梵志执无常。邻人执常。唯寄邻人常见以显无常。故下结云。

  △四显无常。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

  此借庄子文结斥也。邻人虽执昔人尚存。而不知庄子所谓无常有力者负之而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盖邻人昧者不觉此无常之理。然则邻人执常唯见昔。梵志执无常唯见今。若以今昔各住。常即无常。合此二见方为正理。今但寄邻人执常。结显无常。即前云静而弗留矣。

  其斯之谓欤。

  其是也。斯此也。谓则言也。庄子云昧者不知。今邻人不知常中有无常。正是此言也。欤语助耳。

  △二显教权意实前。虽明教异意同。恐未知其同异之旨。故今示之。令达权实也。文五。初双标教意。

  是以如来。

  是应身如来。说俗谛常无常教故。

  因群情。

  群者不一。即断常二执故。

  之所滞。

  滞有无二境。此上所治之病。以为起教之因。

  则方言以辨惑。

  圣人立常无常方便之言。辨柝其惑情。即能治之药。

  乘莫二之真心。

  照常无常理不二者曰真心。乘运此心而设教故。

  吐不一之殊教。

  吐说也。对二执说二教也。

  乖(教异)而不可异(理一)者。(牒上同异)其唯圣言乎。

  唯独佛教有此言异而意同。

  △二双明权实。

  故谭真。

  动中说静曰谈真。

  有不迁之称。

  破执无常者。拨丧因果之流也。

  导俗。

  俗见多保守生事。故静中说动以导接之。

  有流动之说。

  无常刹那不停。古今代谢。上显教权。下明意实。

  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

  千者言其多数。途道也。虽因执设教说有多途。若契会所归之理。必须动中见静。静处见动。故曰同致。则知教权而意实也。

  △三责执教之情。

  而征文者。

  征执也。前执文诘难之者。

  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

  前境同见异中以昔不至今。论主曰静而非动。难者闻之。乃谓是静也。

  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

  聆闻也。闻上人命逝速之动。乃谓今物可去曰动。此亦不离前文动而非静之情耳。难者既未达不二之旨。故于昔物不至今见静。乃以今物可至昔为动。并为情计。故前责曰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情既未破。尚执动静二教生难。下责执动之见云。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既曰古则住古。今则住今。而执惑之者。欲迁今为古者。意之何也。

  △四遣无常之见。谓前难者。执无常教理行果诘难。上既显二教理同。故今遣彼偏执也。

  是以言往(牒无常教)不必往。(遣执也)古今常存以其不动。

  古今各存一世而不动故。岂闻无常便谓定往。或作往昔释之。意欲遣执常教之者。但今正破执动设难之者。故不从也。

  称去(亦牒无常教也)不必去。(遣执也)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

  前之遣执。令知古今各存。此之遣执。令达今不去古。古不来今。并就无常教中说此常理。与前即动求静。教理相照故。

  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

  驰骋者去来不息也。

  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古住古今住今故各一世也。

  △五结成不二。

  然则。

  牒上教权有异意实为同。

  群籍殊文。

  诸经说常无常。

  百家异说。

  诸论说去说住。

  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

  若契会常无常不二之旨。则殊文岂能为惑也。

  △三重宗教意复显不迁。文四。初宗教显意。

  是以。

  牒上佛教对机有异理意是同。

  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

  今人执常论主语之。以无常此宗无常立教。

  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

  人执无常论主语之。以常此宗常立教。

  然则去住虽殊。(对机教殊)其致一也。

  前句即常中说无常。后句无常中说常。故知全动见静全静见动故同致也。非但后宗如此。前动中求静本意如斯。

  △二引证幽深。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

  正理之言说常无常似有相反未达不二之理者疑而不信者。字是牒经。古疏云。此文出普曜经。

  斯言有由矣。

  斯言者不信之言也。因由理不二而言二。故不达者多不信矣。

  △三推释动静。

  何者(微上致一之义)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

  凡人今时不见古物执古物迁而不住。

  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论主古时不见。今物知今物在今而不去。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

  反释。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

  古住古而不来。

  古而无今。以知不去。

  今住今而不去此上顺释也。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事者今时事在今古时事在古。

  △四结示不迁。

  然则。

  牒上动静不二。

  四象风驰。

  春夏秋冬曰四象。四时迁变驰疾如风。

  璇玑电卷。

  尚书云。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即玉名。玑衡皆王者。正天文之器。衡则横于上。玑则动于下。并以玉为饰。故曰璇玑玉衡七政。谓日月五星。璇玑下转。王者端视于玉衡寸穴。则知其天文变动。以审政事。今借彼意。唯取璇玑转动。若闪电之疾速故曰电卷。古多谓璇玑是北斗之二名者。恐非其说。

  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

  毫微者毛端至小也。若于一毛端达性相时分各住本位。则万物皆曰不迁。虽见四象璇玑速。若风电之不停。而位位各住即动而静矣。上因外人不知论主动中说静。故执无常教理行果致难。已明权实同异。会不二之旨。不殊于佛教。今即动显静结成令行人再照前不迁之旨。定为俗谛所宗。或曰若然者。二乘道果孰是非耶。答权则为是实则为非今此论废权立实之教。二乘道果正当所破。谓彼偏滞无常教故。若达动静不二之理。自然空有双照。舍权归实并契中道。故知前引二乘行果为难。理不极成。上明会释教意竟。

  △大文第三因果结益者。圣人立教必有所益。既即动以显静。已知俗谛理实。如是今举因果者。令悟由因住古果。亦住今故佛教说因成果定万劫难逃。岂谓万法无常。能逃因果不迁之益其在兹焉。文二。初就果推因。文六。初正明。

  是以如来。

  就佛举果也。然如来有二身。全智归理曰真身。全理起智曰应身法。相宗说佛有二身谓。法报化报。中有自报他报。今他报合化为应身。自报合法为真身。真身寂灭。本非因致。纵假了因所显定非生因所生俗谛门中未明此义今正就应身如来以果推因也。应果身相地前地上所见多种广如诸教所辨。又此特就如来果上。推因不迁者。以显此论宗在一乘无二无三故。

  功。

  业也。明应果往因。曰功始自十信初心中间四十一位。所修十波罗蜜万行之因。俱名功业也。

  流万世。

  水动曰流。言万世者万举多数世者时分也。梵云劫波。此云时分。起信论。明信心。尚经十千劫。况入住已来历三。阿僧只。其中所修功业。今言万世者。盖指远因迁流。至果已经多劫故也。

  而常存。

  果上知昔因在昔故曰常存。

  道。

  说文曰所行之谓道又道路也。皆取可履践义行人。以智诣理所作皆真曰修道。此则以修正行曰道。道即因也。

  通百劫而弥固。

  弥久也。昔日行道流通至果。虽经多劫定知在昔。故曰弥固。

  △二引喻。

  成山假就于始篑。

  论语云。譬如为山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假者籍也。篑者土笼即取土之具。既籍始篑之土叠之成山。即篑土住。初而不灭以喻。昔日功业常存也。

  修途托至于初步。

  道经曰千里之行始于初步。今云修途者长路也。托依也。欲行千里之途。始托于初步至千里已。则知初步在初而不灭以喻。昔日道行弥固矣。此以成山修途喻果显篑土。初步明因存既果籍因招。则果成因在定矣。

  △三结成。

  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

  果决定也。以喻况之果然决知如来。昔日功业在昔不朽则因不迁矣。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

  不化者不朽灭也。

  不化故不迁。

  不迁者不来今之果时也。

  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水澄曰湛今显因位不动。故曰湛然明矣者。义已现也。

  △四引证。

  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

  三灾者水火风也。弥纶者充遍也。劫坏时火至初禅。水至二禅。风至三禅。三禅已下无不坏散。唯行人道行功业。湛然不动。

  信其言也。

  佛语可信故。

  △五征释。

  何者。

  征也。果上不见因。何以知其不化不迁耶。下释。

  果不俱因。

  俱同也。果在今而因在昔故不同时。

  因因而果。

  上因即因由下因。是因行虽昔因今果而果籍因成故。

  因因而果因不昔灭。

  既籍因成果。果时定知因不可灭故。故上曰虽在昔而不化也。

  果不俱因因不来今。

  因果既不同时定知因。住昔而不来今之果时故。上曰不化故不迁也。

  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以果求因已知因中功业道行不灭去不迁来。则在昔之理明矣。

  △六结责。

  复何惑于去留。踟躇于动静之间者哉。

  去留者即动静也。踟躇者进退不前之言物理在乎动静不二之间。何以疑惑而不进趣耶。故今责之。

  △二举事结显此结通二。一结当。文二。结一论。

  然则。

  承上所推因果今昔之事动静不二故。

  乾坤倒覆。无谓不静。

  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上覆而地下载今言倒覆者。设若天载而地覆。则乾坤尊卑不失阴阳本位。故无不静。

  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洪流者大水也。滔天者弥漫也。尚书云滔滔洪水方割。以诸波各住自位。故无所动。

  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若能心契神解即物会理。则不二之理不远中根之人。可于此而知存亡矣。

  △第二不真空论显。即真者前明俗谛。今辨即真显真谛。故有此论来。然终实之教。谈真必先立俗言俗必藉于真说。则空有两陈理。则真俗一贯二谛三谛。或合或开。教有多门理无殊致。前是即真之俗。今明即俗之真。真俗不二显第一义谛。为般若所照所证之境。故此一论望前。则真俗互融为对。望后则境智能所为对。故次来也。又凡人秪知万物缘生。生而复灭。而不了生非真生灭。非定灭生灭由缘。缘从真起良由从缘万物无一法。而非真空不知此者。强执有无为破此执故立此论于前五名中此真谛门以性空推缘会故。即事显法性真理已至于本无。故知二论同时真俗不二。即第一义谛。故曰一义也。但境智犹存未及涅盘圆寂之一义释。此分二。初题目。

  ○不真空论第二

  不真者非实也。缘生故物性非实有缘起。故物性非实无以此。而推性非有无。故曰不真也。言空者寂也。由事相不真。以显性本虚寂故。此则不字是能破智真字是所破执。乃即俗双破有无也。空字是所显中道第一义谛也。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实有也。亦名为假名不定无也。亦名中道义空寂也。又不了缘生者执有执无。或起异见迷于至理。今以不真双破二执令。即事契理理本自寂。故曰不真空。又前物不迁立俗。即缘法不定无。今明即真显诸法不实有。二论同时。显中道理。理本寂灭真俗双亡故曰空。又物不迁论双照有无位各住。故不真二字双遮有无缘不定。故空之一字两亦双非契中道故。不真之空能显所显故。不真空之论能诠所诠故。皆依主释。

  △二论。文中二。初叙立意有三。初明理深难悟分四。初标宗显妙。

  夫至虚。

  至极也虚寂也。理本虚寂乃真极之虚故曰至虚。即中道第一义谛理也。且虚之一言。泛通太虚及待实之虚。今真理绝待离断灭故曰至虚。又至者到也。推穷物理。极到于寂灭故曰至虚故。诸教指此为真际曰实际曰本源等。皆以到于极故也。

  无生。

  不从前际生。不向后际灭。中间亦无住故。净名云。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是寂灭义。又不从有生不从无生不。即有无生不离有无生。离四句绝百非。理本如此故曰无生。

  者。

  牒上所宗之理也。

  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

  盖是者指拄之辞也。般若此翻智慧也。鉴照也趣向也。至虚无生是般若照鉴趣向之处。般若为能鉴能趣至虚无生。为所鉴所趣。般若能鉴。鉴而无鉴故曰玄。鉴理为所趣。趣而无趣故曰妙趣。此标不真空论与后论理智为对也。

  有物之宗极者也。

  万有为能宗至虚无生为所宗宗之至极。故由真理随缘有万物。故此标即俗之真。真不离俗。显此论与前论理事为对也。此上理智事三智为能照。即事契理为所照。一论大意不过于此。

  △二约智叹深二。初逆叙智能。

  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

  自非何能者皆倒语也。圣明特达者即般若。是圣人之灵明有挺特通达之照用故。神者不测也。契不测之妙理。即于万物有无之间自非般若。何有此能此显至虚唯智所证非情所。及即事契理须假于智。

  △二顺明智用。文二。初明智体照用。

  是以。

  承上理由智悟故。

  至人。

  证极曰至果满位极示迹人伦唯佛称之。今寄果人说智故标至人。但能即事契真。皆得至人之智用。不可高推在圣自负己灵。

  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

  通者无拥也。神心者三解中即灵照心也。穷者推照也。照而无照故曰无穷。下论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且至人不测灵照之心。通达在于无照。当照而不滞于照。故曰穷所不能滞。此上明智体下显照用。

  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

  极耳在于听声极目在于视色。而声色无一可以制碍于耳目者何也。下释云。

  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累者系缚也。万物本虚故灵智照了无一物。可以累缚于智用故。声色不能制碍也。此乃即体之用照。即事之理。故曰不真空也。

  △二释照用之能。

  是以圣人。

  牒上圣智即事契理也。

  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

  乘真心者运无照之真智。契无生之真理。理智相符故曰理顺理外无事。故智无惑滞不通之处。此释上通神心于无穷义。

  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

  审者谛察也。一气者语出道书以虚无之道曰一气。今借语指至虚中道为一气也。观化者照万物从缘而忽有也。适者造诣也圣智了至虚而观事。则所遇之事皆顺于理也。释上极耳目于视听。即万物之自虚也。

  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

  覆释理智义混杂淳者。皆和同义致立也。理智相顺故智虚无照理虚无生。故能混杂同虚立不二淳和之理。此释成上理智对显体同故也。

  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

  覆释上理事义触对也。事皆顺理则凡触对物皆同一理。此释成理事对显不二故。

  △三结事不真。

  如此则。

  牒上理事不二之义。

  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

  即事显理也。事虽万殊皆由理异离理之外事。不能自异也。如水外无波波不能自异。

  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

  万象无真实由全理随缘而有故。

  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事不真而理全现故。虽象而非象观云如波相虚。令水体露现。故题云不真空理事不二。是当论之本义。

  △四述前主后。

  然则物我同根。

  物理也我智也。理智体同故。曰同根结上理智对。

  是非一气。

  是非者有无事法也。事皆归理故曰一气。此上二句述前也。显至虚无生为般若之玄鉴。又为有物之宗极。下明生后。

  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

  理在事内曰潜。不可思议曰微。无形无相曰幽。情解不及曰隐。殆者且也。即语词此明真理潜微。且非群生情见可尽。

  △二叙异见迷宗。文二。初标兴由。

  故顷尔谈论。

  由理非情尽故也。顷尔者向来也。谈论者指诸宗立论之者也。

  至于虚宗。每有不同。

  于此虚宗各有不同之论。

  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

  此则总斥诸宗也。以不同之见。而皆欲造适于同理。理本无异将何可同故。但除异见不必求同下责云。

  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

  由众论竞作。遂令性义多途莫能同焉。所谓多歧则亡羊矣。

  △二伸破立文二初推。

  何则。

  推上何谓众论竞作性莫同耶。

  △二释。文三。初破心无义。文二。初叙计。

  心无者。

  康疏云。破晋朝支慜度心无义欲叙。而破故先标也。

  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彼谓。但无心执于万物。故名即事契理。非谓万物是无。

  △二正破。

  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且得心神澄静。未达万物本虚存境有心。心岂澄静。此是一家异见。注云。破支慜度心无义也。

  △二破即色义三。初叙计。

  即色者。

  下注云。破支道林即色义。康疏云。晋朝支道林立。即色游玄义此先标也。

  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

  此语出林法师集妙观章云也。明者指彼所明也。色不自色者。彼明色法须待缘成不是自有之色。虽有缘成之色色非实有故空。故云。虽色而非色彼欲明佛教说色。即空即事显理也。

  △二明解异。

  夫言色者。

  牒彼言色也。

  但当色即色。

  缘色果色皆是色也。

  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

  岂待缘色合会成果色。然后方为色耶。

  △三正结破。

  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直但也。此师但说果色不自色达果色空。未领解缘色亦空也。注云。破道林即色义也。

  △三破本无义四初叙情计。

  本无者。

  下注云破竺法汰本无义亦晋朝人先标也。

  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

  尚好也宾伏也。此师情见偏尚空无多触对佛教谈玄。唯宾伏归无以无为当此是论主叙彼情见也。下出所见云。

  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

  由彼见解偏错。故闻教云。非有乃谓无于有故所以云。非有闻教云。非无乃谓无于无。故所以云非无。此则一向归无也。

  △二示正义。

  寻夫立文之本旨者。

  论主究诸教立非有非无之文本旨。所解不如。此者字牒本旨也。下出意示之云。

  直以非有非真有。

  但以言非有者万物缘生非实有故。

  非无非真无耳。

  言非无者不坏缘相非实无故。

  △三责异见。

  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

  何必者责词也。此彼者但指拄之言。非谓分定彼。此何必闻非有。谓无于有闻非无。谓无于无。

  △四斥谬计。

  此直好无之谭。岂谓顺通事实。

  此师但是好尚归无之谭论。岂是顺通非有非无之言教。即事契于中道实理。下斥云。

  即物之情哉。

  舍有着无皆群物之情执耳。注云。破竺法汰本无我也。此上略明三家异见。各执一端故。使至宗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今为正理惑异。故有论兴。亦因异立同耳。理无同异何在言也。故上云。有何物而可同哉。

  △三述意谦陈三。初叙名物不相到。

  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

  以用也。物物者物之名也。于物者对物之相也。用名对相所有之物必可名之也。

  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

  以物之名向于无物。虽有物名定无物体如云。兔角有名无体。下明不相到。

  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

  释上所物而可物显体不到名即者是也。就实者得实名也。物不是名故物上不得名之。实诗云。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盖物上无名如婴儿得物而不能知名。此显物不到名。

  名不即物而履真。

  履真者到物实体也。名不是物故名不能到物之真体。如人言火不热于口。盖名上无体也。此显名不到物。

  △二显至理绝言思。

  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

  世之名物可言可见。尚不相到。况乎真谛非言思所。及独出于名教之外。岂容言议故下云。

  岂曰文言之能辨哉。

  此二段之为论主既排诸宗异说。未知正义理合如何。故今泛叙世间名相尚不相到。况出世深理无相无名非言可及下寄之于言诠者。但欲令人解正知邪非谓虚宗言解可到。

  △三谦陈拟述意。

  然不能杜默。

  然者牒上理。虽不可言而世多惑异故。不能杜默绝言论也。

  聊复厝言以拟之。试论之曰。

  复者重前立论故厝致也。拟者未决之词。盖谦云聊致其言拟议试。且论之。

  △二正立论古科为六今为三段。一通论诸法直显即真。二别指色心因缘推释。三推穷名实结责迷情。然夫真理随缘成诸事法。凡夫不了执事迷真。或生异见故。今先显即真统论诸法未知因何即理故。次约因缘别指色心推释色心既总万法万法不过因缘因缘故空。空故即实。若谓因缘本空。何以名能召体。体上立名故。后推穷名体。由执故生情。执本无名体。何有故此三科。后则离遍计中。则了依他初则证圆成文。虽从深之浅义。则以后释。前良由不达名体因缘焉。了诸法真实。今初。三。初引教标宗。

  摩诃衍论。

  摩诃云大。衍者云乘。

  云诸法。

  俗谛事法不一故云诸。

  亦非有相。亦非无相。

  亦者重又之语非唯至虚之理。非有非无俗谛诸法。亦非有无故。又上云。诸法即有无法也。有而非有故云。亦非有无而非无。故云亦非无也。然真非有无者有二义。一无状无名故非有体用真常故非无。二不可以常见而取故。非有亦不可以断见而求故。非无今俗谛诸法。亦不有无者。仗缘而生故。非实有不坏缘相故。非实无若了缘生非实有。即知真本无名状。故不可以常见求。若达缘相非实无即见真体具妙用。故不可以断见取。今此正明俗谛有无不实。次引中论以显即真。

  中论(中观论也)云。诸法不有不无者。

  牒上俗谛诸法双非有无故即真谛者。

  第一真谛也。

  此明真俗不二显中道妙理绝诸对待不堕数量。故云第一。法鼓经云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然相宗多明俗谛是有为。则不过有无生灭真谛属无为。则非有无不生灭未了。即俗是真绝待第一。今此论所宗正为会权入实。所以先推俗谛。后显真俗不二。又真故不有俗故。不无第一义谛。双非有无。又俗谛诸法具三句。一有。二无。二亦有无。真谛当第四句非有无真俗相。即则四句同时良以对俗之真。岂越数量。若达不二永绝对待。故云第一。此论所诠不过于此。故标为义宗。

  △次推释宗义二。初明即俗之真文三。初反覆推释文三。初牒前。

  寻夫。

  以上衍论言教为量。研穷诸法因缘道理。故云寻夫。

  不有不无者。

  正牒衍论也。

  △二反推。

  岂谓涤除万物。

  岂谓者反责之辞。涤除万物者。泯染净名相之境也。

  杜塞视听。

  杜塞视听者。绝耳目鉴照之心也。

  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

  寂兮无声寥兮无色牒上泯境也。太虚豁尔无知无用牒上泯心也。岂谓泯绝染净心境诸法。后为不有不无。真谛之义非如此也。

  △三顺释。

  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

  诚实也。论之实意即万物顺通。不有不无因缘之理。物不能逆于理也。此推俗谛不有不无。

  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

  伪假也。真实也。俗谛因缘故假真谛本性自实了。因缘不有不无。即真性不有无故。不待易俗为真此推。即俗之真真谛不有不无也。

  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

  虽真空常寂而幻有宛然。

  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

  虽幻有森然而真空不隐。

  虽有而无。所谓非有。

  幻有即真空真性湛寂。故同一非有。

  虽无而有。所谓非无。

  真空不碍有真性常住。故同一非无此上明即俗之真。不有不无之义已显。

  △二就俗结显。

  如此则(随上所推)非无物也。

  不坏缘相故上云亦非无也。

  物非真物。

  缘生非真故。上云亦非有也。

  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但由俗谛非真以观万物物何可有。故前衍论。即诸法不有不无。以显真谛之理也。

  △三引经证成。

  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

  秦译净名云。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之性。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今引以证成也。败者灭也。色性缘生故空非有也。非待色灭见空。故非无也。下自释经意云。

  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

  以用也明证信也之向也。用上经义证知圣人向对万物之智也。向之如何下云。

  即万物之自虚。

  了缘生本自虚。故亦非有也释上色之性空。

  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宰者治也制也。皆取折伏为义割截也断也。皆去除义。他宗所说多用比观伏惑现观断惑。故宰伏断割惑妄方曰证真。今实教。即物显理岂待如此也。既非除物见真。故亦非无也。释上非色败空。

  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谭。

  寝疾者净名示疾于毗耶离城独寝一床。问疾品云。众生病非真非实有菩萨病。示非真非实有。良以众生缘空病。岂真实大悲示现。岂真实哉。

  超日有即虚之称。

  超日明三昧经云。不保命四大虚称者言也。亦有即四大而见虚之言。已上三经同证俗谛非实有无。

  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

  结上引意也。经律论曰三藏。上虽略引二经三文。以明缘性非实有无实。则尽三藏之文凡言缘性皆同此理。盖以不有不无之理。统三藏之文为一故也。

  △二明真俗不二。文三。初引经标异。

  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

  此引放光释上中。论所明第一义谛。真俗绝待以为第一。今引放光经以第一真谛对俗。而论者良由说。则不过二谛为门第一真谛非言所及故。前中论虽云第一真谛但就。即俗明真以显第一真谛故。今重引经标欲推不二之深旨。无成者成菩提也。无得者得涅盘也。理智二果真谛不立故。此即真谛不有也。

  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成正觉证真常俗谛之中二果显然。俗谛不无也。

  △二释成不二。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

  有得意兼有成俗谛。言有得真谛谈无得。俗无自体。全真立俗。故有得是真中之假号。如即水之波波假也。

  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谛言无得。是即俗之真。真理自实故。无得是即俗之真名。如即波之水水真。

  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真定不有俗定不无。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

  述上对俗之真。故前论云诸法不有不无也。

  二言未始一。

  在言说为门不同。故本不一。

  二理未始殊。

  真俗不二证之。则木自不殊也。不二之理。即强名第一真谛也。所以即俗之真绝诸对待。故名第一也。

  △三引证不二。

  故经云(大品般若经)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

  据门间。异约理。答不异此证上二理未始殊。

  此经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

  此经之言意可通二。一则指前放光。又可指上大品问异也。

  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物则理也。谛门虽二理不可二也。故经答曰无异也。

  △三述成正理四。初述成。

  然则(承上之辞)万物(俗谛事法)果有其所以不有。

  果决也。推万法缘性果决有不有之义。

  有其所以不无。

  缘性又亦果。决有不无之理。

  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

  幻有非实有。

  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

  性空非实无。

  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

  性空之无非断绝太虚无也。

  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

  缘会之有非谓真常有也。

  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

  夷者平除也。迹谓踪迹有不常有。故不有无不除迹。故不无。

  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

  说缘性有无。则似异有即不有。故无无即不无故有有无不二之理。不殊不殊之理。即第一义谛故曰不真空。

  △二引证。

  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净名经宝积童子叹佛。善说诸法。由因缘生故性非有无也。此则推缘会显性空也。

  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

  彼经云。诸法如空故亦无有转亦无无转车轮有用转之。则运动摧辗圣人法门有用说之。则破惑出尘故。曰转法轮者牒也。说者受者及中间名句文义。皆从如来大悲心。及众生善根缘上。而起缘性皆空。故非实有无也。

  是谓转无所转。

  结也。俗谛云转。即俗之真。则无所转。

  此乃众经之微言也。

  此即真之义。乃为众经言之微妙也。微妙故不可以有无得矣。

  △三推释。

  何者(推也)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

  此先逆说无也。邪见者正理之外起见偏滞断灭物。若定无邪见执无。则非为迷惑。

  谓物有耶。则常见为得。

  逆说有也常见者。执诸法常住起见偏滞实有物。若定有常见执有。乃得正理下顺显非有无。

  以物非无。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

  由万物缘性。定非有无非二见所了。故执有无者。迷惑正道也。

  △四结成。

  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

  既谈真实谛理。故不可以有无所议。乃曰非有非无。是谓言之微妙也。

  △二别开色心因缘推释。然古之科文。多谓前约境此约心。则令文义成局岂前诸法之言。而不该于心。此中物从因缘而不通于境。今以总别分之者。但开前诸法不过色心。故引道行标心中观标物。复以因缘。所以释成其理前则文。总义高。此则文别义细然。其大旨不殊前段耳。亦分三。初引教重标。

  故道行云。心。

  俗谛缘生之心。通凡圣皆灵照故。

  亦不有亦不无。

  重又曰。亦非但第一义谛。非有无俗谛缘生之心。亦不有无故。又有而不有无而不无。故云亦也。然夫真心本非有无不可以因缘推释。非今所明。今正明俗谛。圣凡缘生之心耳。圣心者随缘而有。故不有感而常应故。不无凡心者因境而有故。不有对境。则起故不无。是知俗谛圣凡二心。皆由缘故非实有无。即显真谛门中圣凡有无之心。俱绝。又即俗而真则圣凡不有即真而俗故。圣凡不无真俗不二。即显第一义谛。双绝有无也。

  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

  引论推因缘以标不有无之。所以然因缘之义佛教咸宗。但随事推求离因缘。而成未之有也。但亲起者曰因。助生者为缘如谷子为因。水土人时为缘。故得禾苗成穗。圣人以大悲大愿为因。众生善根为缘。故有应化心生。众生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故。有取着心生。若本觉为因。师教为缘。则有了悟心生。故俗谛中凡圣迷悟。若心若境。皆由缘有。故不真有缘起。故不定无达。此缘性了然。即真真俗既融一理斯显故。今言物通心及境也。

  △二再推宗义五。初叙意牒前。

  寻理即其然矣。

  究寻诸法由因缘故。不有不无道理。即当如此。

  △二推释所以二。一推释不有。文中各先逆后顺。今初也。

  所以然者。

  牒上寻理之所以也。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

  心境若实决定常有何待缘会而有。

  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

  真无有二。一太虚断灭实定常无。二真心虚寂究竟凝然。此二无虽藉缘显不假缘成。今引此实无以喻缘有之不实有也。此上法喻逆说下顺明不有。

  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

  假待于缘定非实有义甚可见。

  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

  结心境有而不有之义故上曰物从因缘故不有。

  △二推释不无。

  不无者。

  牒上缘起故不无。

  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

  湛然者水澄停貌也。动者改转义心境。若定无则澄湛凝然。更不改转其犹太虚。永无移易可以谓之无也。

  万物若无。则不应起。

  万物者心境也。应当也。若决定无者不当从缘而起也。此上逆推向下顺显。

  起则非无。

  心则违缘起瞋顺缘起贪迷缘起痴乃至善友缘。则起善恶友缘。则起恶非无心也。境则各各从缘和合。而有故非无境。又心境互为缘起故非无。

  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结无而不无义。故上云缘起故不无也。

  △三引大论证。

  故摩诃衍论云。

  此下有四句。前二句明缘生。故有缘假故无。后二句即无显不无。即有明不有引证。前文大意如此。

  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

  从缘而生缘会应有即假有也。

  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既由缘有故不实有即空无也。此上二句推求因缘法。幻有空无也。

  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

  缘假之无不坏性相常有。故前云。以明缘起故不无等。此即就次句言无以明不无也。

  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缘生之有本非实有。故前云。虽有不可谓之有等。此即就初句言有以明不有。

  △四反覆释成。

  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

  恐谓大论但将有遣无将无遣有秪破二边非别有理。故特释之言。寻此有无之言者前。初句说有末句说无。第二句说无。第三说有。今推寻之非谓。但欲反其议论有无互破而已。

  若应有。(法若定有)即是有。

  大论只说第一句应有。

  不应言无。

  不当说第四句不应有也。

  若应无。(法若定无)即是无。

  大论只说第二句不应有。

  不应言有。

  不当说第三句应有此上逆说下顺明。

  言有是为(平呼作也)假有以明非无。

  第三句言有是假作。此说欲以明第二句中。无非断无故。

  借无以辨非有。

  第四句借无之言以辨。初句中有非实有。故知因缘心境有非实有无非断无大论。故立四句也。

  △五总结玄旨。

  此事一。

  一切事法以四句不二。一义贯之皆中道也。

  称二(有不有无不无)其文有似不同。

  四句异而意不异。故云似不同。

  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

  若知万法皆同缘性。则无有殊异而不同归一理也。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谓是假名。亦名中道义则空假中。三不离因缘为门。故无异而不同也。

  △三复述正理三初正述。

  然则。

  承上所推宗义道理。

  万法(心境下一)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

  果然由因缘有。而不实有欲谓之有必无。此理定不可得。

  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

  但翻上也。缘起性相欲谓之无理亦不可得此中。但明因缘故。不有无即真之义已。在前段比校前文意多如此。故知前则意高。此则意细耳。

  △二推释。

  何则。

  推上不可得而有无。

  欲言其有。有非真生。

  仗因缘故非真也。

  欲言其无。事象既形。

  既形者已现也。缘起则心境事象已现也。

  象形不即无。

  无而不无。

  非真非实有。

  有而不有。

  △三结成。

  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由上推之则因缘性相不实有无。有无双寂之义显于此也。故题曰不真空然缘法。不有无。即显性空义。若有无双寂即显第一义谛。乃法性实相之义。但境智未亡。故未及本无之义。

  △三推穷名实。结责迷情者此文望前则后。后释于前。前为不了前因缘即真义故。执名着相遍计情浓故。今推穷结责欲使即名体。以达缘空方契真空文。虽从深至浅。欲令自浅之深以后释成前文也。文三。初引经标义。

  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

  俗谛诸法由住情见故。有名有体情本虚妄。故名号假立体不真实名之。与体情有理无下举喻。

  譬如幻化人。

  幻者不实而有结巾草以为兔马仗物假术于实起虚。盖惑愚目耳化者。无而忽有也。人者所幻人也。幻术化成男女。则名相宛然妄情执法见有名体。则以幻术喻妄情化人。名相喻诸法名体也。

  非无幻化人。

  在幻术中无而忽有名相宛然众生。在迷诸法名体宛尔差殊。

  幻化人非真人也。

  若知人由幻术而有则名相全空若悟法因迷执。而兴则知名体虚假。达因缘者。即假以会真迷因缘者。执名而着相引经立义正责迷情然。此段经古科连上以为引证。义亦可通。今谓正显名体不实理顺后段故。今科归下文为下之标义。于理甚便。

  △二正推名体四。初名体互求。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责。

  以用也当是也。用名推求于物而体上定无是名之真实。若以物体是名者。则一切物体皆同音声文字。此则用名求见体不实矣。

  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

  又用物推求于名名上定无得物之功用名中。若得体一切火。名皆须炎热。故知火名定不得火体。此用体求见名号假也。

  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

  因求物不是名。则知物是妄执非实物也。

  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

  又由名不是物。则知名亦虚妄非实名也。故圭山云色是虚名虚相。无纤毫之体故。即真空也。

  △二双结同空。

  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安何也。俗谛万物不过名体。既不相是即知同空空。故何在以是义。故前明俗谛因缘。即真良由诸法名体。但离妄缘即如如矣。

  △三推立名因三。初引文陈惑。

  故中观云。物无彼此。

  恐疑者。云一切物皆可名召何谓名无得物之功耶。故今引文释之。万物体上本无虚名也。名有千差且举彼此一端为。例释之。

  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

  如东方有惑人以东。为此以西为彼。

  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

  彼者西方人也。却以东为彼西为此适。此今曰彼适彼今曰此也。

  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

  由二人各执。故此彼之名不定也。在惑者所见而起必定之心。则知名由执有也。

  △二结指惑情。

  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

  初者本来义彼此之名物上本来不有。若以惑者所执。则本来不无。故知物上无名。名不是物但由情惑假立虚名惑本自空名。岂真实。故上曰名无得物之功也。

  △三举名结例。

  既悟彼此之非有。

  由上已达名空以为能例。

  有何物而可有哉。

  例知彼此之物体离执。亦何有也。故上云。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以彼此名体转例万物云。

  故知万物非真(体假)假号(名假)久矣。

  从来迷惑故。执假名虚体久矣。此结归上放光宗义也。

  △四引文证成。

  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

  彼云是法无所有强。谓其名证上名假。

  园林托指马之况。

  此借庄子意。康疏云。庄子曾为漆园吏故曰园林。指马之。况者齐物篇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音义云。指百体之一体马。万物之一物。则且各举一以言之。且夫是非彼。此百体万物一一有之。庄子。唯明齐物是则皆是非。则皆非。此盖自然之理。故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今借之以况彼。此是非之体。皆由人执以证上体不真。

  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

  结上所引经书。皆显名体不实。此深远言论何所不在。

  △三约证结显三初举人显证。

  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

  通达名体即事证真故曰圣人也乘运也。悲愿身土虽运化千端即事之真而真常不变履践也。惑者痴昧之心。心事不一故言万惑圣人。虽居处履践于尘事。而常通达于玄微。净名云。若菩萨行于非道。是谓通达佛道。

  者。

  牒上二句下释所以。

  以其即万物之自虚。

  即事而真物本自虚圣人证此故。

  不假虚而虚物也。

  破权小也。不能即事而真者须假观慧推析灭事证真二乘。则灰灭身智方曰无余。权宗则断尽实惑。乃曰涅盘。今正简异故。曰不假也。

  △二引证即真。

  故经云。甚奇世尊。

  大品经空生叹佛也。

  不动真际。

  真理是万法之源穷事见理乃为际畔。故立强名曰真际。不动者不离也。

  为诸法立处。

  真理为诸法建立之处。

  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建立万法之处。即是真理故。处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也。上则即真而俗。此则即俗而真圣人证。此岂为名体所惑耶。

  △三双结玄旨。

  然则(承上立处即真)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道者可履可向。即所照之理曰道远乎哉。盖言不远也。凡触物皆真。此结上理事不二。

  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圣者能证之人体者证也。神者不测之智用也。圣智亦不远既即俗证真即不测之圣智也。此结上人法不异。又此结文通结归前由至虚无生为有物之宗故。触事而真至虚无生。为般若玄鉴之妙趣。故体之即神又触事而真故。结前二论。真俗不二故。体之即神生后般若无知。已上释不真空论竟。

  注肇论疏卷第二

  音切

  饵

  (如至切)

  肤

  (府隔切)

  腠

  (仓奏切)

  岚

  (力含切)

  偃

  (于蹇切)

  郁

  (于屈切)

  歙

  (呼及切)

  噫

  (于其切)

  愕

  (五各切)

  聆

  (郎丁切)

  骋

  (丑领切)

  璇

  (似缘切)

  玑

  (居沂切)

  闪

  (式敛切)

  篑

  (其贵切)

  垒

  (力水切)

  踟躇

  (上直知切下直于切)

  弥

  (莫尔切)

  漫

  (莫半切)

  厝

  (千故切)

  摧

  (在回切)

  辗

  (猪辇切)

  穗

  (辨音)
卍新纂续藏经第 54 册 No. 0870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卷第三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大科第二明体用不二。显智一。此论来意者。前显不二之境。今明双融之智。故次来也。然境非智。无以显融通。智非境。无以发互照。良由智用和融。方显真俗理一。但文不顿书。理不顿显。故先明境。此明智。然智一之义。意有两途。一则权实互具。二乃二用同体。实由二用同体故。权实互通故。对境则真俗互通。在智则根后同体。以一心三观。照一境三谛。斯为般若无知焉。文二。初论文又二。初题目。

  ○般若无知论第三

  般若是梵语。此翻曰智。即用也。通权及实。或曰根本后得。如理如量。真智俗智名异义同。或曰在因名慧。在果名智。或曰实则名智。权则名慧。今因果权实通得智名。谓下论中并不名慧故。知但以一用分二故。今通翻曰智。又前宗本篇中有沤和之名。文云。权慧具矣。今无沤和。则知智通权实。实智照理。权智照事。义分二照。用乃相融。此中实智照前不真空。权智照前物不迁。前既真俗相即。此亦权实互具。言无知者。即体也。体是本觉真心。心性寂灭。本无知觉。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离念本觉。即今无知。为权实体故。六祖以无念为宗。神秀以离念为宗。虽分顿渐。皆明智体无知。所谓如珠发光。光还自照。本觉起照。还契本觉。即理智不二之义。华严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般若无知之旨。良在斯矣。若对上五名一义者。本无实相。法性体上起智用。权则达缘会。实则照性空。权实不二。还照本无等理。为一义也。般若即无知。持业释。般若无知之论。依主释。

  △二本文二。初序意三。初标宗陈惑。

  夫般若(双标权实)虚玄。

  一心真理。虚寂玄微。为权实体。不可以识识智知。故曰无知。

  者。

  牒上所标。

  盖是三乘之宗极也。

  法华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一乘法。是彼三乘所宗之至极也。彼一佛乘者。乃今即理之智。为此论所宗。故权实不异。理乃曰般若虚玄。所谓佛之知见故也。故涅盘云。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诚真一之无差。

  诚实也。智体真一。故无差别。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也。此上标宗。下陈惑。

  然异端之论。纷然久矣。

  异端者。语出论语。今谓人随情见解别言差。正明权宗迷实故。异论各兴。纷然不一。自佛灭度。权多乱实。故曰久矣。盖彼境智不谈一心为源。故使异论纷纭迷之久矣。

  △二序闻悟之由。三初明师教东来。文三。初标名叹德。

  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

  法理无舛。解惑在人。既有异端。何以正之。故今先标其人。人能弘道。道在于人。故对彼惑者。有此正师。故标牒之也。天竺是梵音。正云印特迦。此云月邦。天竺有五。僧传云此师祖是南天竺之国相。什生于龟兹。出家后往天竺传道。故称天竺沙门。言鸠摩罗什。是梵名。具云鸠摩罗者婆。义翻云童寿。高行胜业。备载本传。此即论主受法之师也。

  少践大方。研几斯趣。

  贱履也。大方语出道经。云大方无隅。今借语以目真理无际故。少年乃心诣至理也。研核也。几心也。研核自心。以般若为趣故。此上叹其所得。下释其深契。

  独拔于言象之表。

  拔出也。言象之表者。易所谓言生于象。象生于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今美什师得智之深意。故出言象之表也。

  妙契于希夷之境。

  契合也。虽以智合理。理外无智。故契而无契。曰妙契。希夷者。老子云。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真理无声色也。罗什师契理于声色之外。故上曰少践大方也。此上序得理智。下明利用。

  齐异学于迦夷。

  齐者平也伏也。异学者外道也。迦夷者是梵音。具曰迦维罗卫。是天竺一国之名。康疏云。此云赤泽。什师在彼。曾以智慧屈伏外道。又温宿国中。亦曾摧伏外道。备在本传。今且举迦夷之一国。以叹其能耳。

  扬淳风以东扇。

  淳风者春风也。以其和而发物。而况圣法能随根起智。言东扇者。彼望此为东。传风曰扇。此叹什师传法东流智用之能事。

  △二美其来由。

  将爰烛殊方。而匿耀凉土。

  爰欲也。烛照也。殊方者彼土来此。是异方故。匿耀者掩智用也。凉土者五凉。当后凉都姑臧。什法师本因此土。前秦符主。讳坚。建元十三年。有德星现。至十八年。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四伐龟兹。吕光果克龟兹。与什同回。至凉州闻本主。为姚苌所害。光乃窃号关外。遂称后凉。父子承袭。三主一十八年。什师亦在后凉。一十八载。匿耀韬光余如传述。

  所以道不虚。应必有由矣。

  圣道垂应。必待时至。根熟方可传通。今十八年。匿耀之所以。盖欲待时候机故也。

  △三流通年数。

  弘始三年岁次星纪。

  姚苌崩。子讳兴立位。岁号弘始。言星纪者。尔雅曰。丑月曰星纪。丑年曰赤奋。今避文拙。故以月名号年岁。星次在丑位故也。

  秦乘入国之谋。举师以来之。

  康引三十国春秋云。后凉吕隆惧南凉北凉所逼。表奏。秦请迎罗什至。五月。秦遣陇西公石德。伐吕隆。隆至。九月归降。方得迎罗什师入关。谋计也。举用也。师者众即兵也。秦王乘吕。有入国之计。故用兵伐凉。迎什来之也。

  意也北天之运。数其然矣。

  意也者。牒上索意也。前秦取什。后秦次主方来。而上云道不虚应其意。何也。今牒而释之。大品云。般若于佛灭后。先至南方。次西至北。北方大盛。智论释云。北方谓北天竺也。今谓北天。般若运数。转兴东国。待时而至。使其然矣。此上序弘始三年为发教之时。下明秦王为待熟之机也。

  △二秦王垂护二。初标号叹德。

  大秦天王者。

  天王者。法天而治。使民归往故。

  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载之下。

  无为而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盖王者之道德。今叹秦王道德充实。故契合百王之端。洽润千载之下。

  游刃万机。弘道终日。信季俗苍生之所天。释迦遗法之所仗也。

  王者游智刃。日应万机。万机之暇。弘佛道。于终日季末也。苍生者。指万民也。既日应万机。下民仰之如天。由弘道终日。故使如来遗法倚仗流通也。

  △二明翻译阐扬。

  时乃集义学沙门五百余人于逍遥观。躬执秦文。与什公参定方等。

  集聚也。义学者。学习译场义理之人。逍遥观者。逍遥园中有观也。躬亲也。秦文者。新旧译出之经。方等者。大乘般若教也。罗什入关。既重译诸经。故秦王亲执新旧二文。与什公参。并详定方等至教之深旨也。

  其所开拓者。岂唯当时之益。乃累劫之津梁矣。

  秦王与什师。如是开拓于圣道。不独一时之益。乃累劫为迷津之梁道也。故知般若真旨。自罗什东来。秦王参定。义方明正矣。

  △三明预座闻悟。

  余以短乏。曾厕嘉会。以为上闻(句)异要。始于时也。

  短乏者谦也。厕预也。嘉会者。译场也。上闻者。闻般若上义也。昔因异端殊执正理无凭。今预译场。闻此上义一乘异要甚深之旨。始于时而领悟。

  △三赞深谦述。

  然则。

  牒上。虽因罗什。秦王护此闻悟。下云。

  圣智幽微。深隐难测。

  般若体用幽微。量超数表。故曰深隐。由此故难测度也。

  无相无名。乃非言象之所得。

  释上体量难测。无相故不可以象思。无名故不可以言议。

  为试惘象其怀。寄之狂言耳。

  今论者欲剖闻悟。以示未来。而口不能言。心不能测也。为试者且用也。惘象者语出庄子。但取无心之义。狂言者。盖无定语也。且用无心之心无言之言。而议论之。以息异端耳。

  岂曰圣心而可辨哉。试论之曰。

  非谓般若言可诠辨。且论之耳。

  △二正论。文二。初标宗正显。文四。初标具用之体。文三。初引经标体。

  放光云。般若(标能观智)无所有相。无生灭相。

  出体也。言所有相者。即现在所有差别相。始自色心。终乎种智。世出世间相。生灭相者。过未相。然般若体性。过去非新生。未来不灭坏。现在无住。异三际常平等。等同虚寂。故曰无相。又中间不住异。故非有前后无生灭。故非无体超四相。量绝百非。故曰无相。譬如虚空。虽毕竟湛寂。而前际无生。后际无灭。般若实体。当知亦然。故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

  成立上义。然相则就体而论。知见带用而辨。辨用归体。体本自寂。故无知无见也。言所知所见者。所有之知见耳。灵知正见。言用则有。言体则无。今既明体。故曰无知无见也。然由体无知见。故能知见。如镜无像。故能照物。又有知曰无明。有见曰妄想。智体无。无明亦无。于妄想由离迷妄。故无知见也。又体无相故非色。无知见故非受想行识。出世智体非蕴聚法故也。

  △二约体辨用二。初牒经问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无相无知者何耶。

  辨明也。何耶是疑辞。此论正明能照之智必有知用。而放光曰无相。道行曰无知。见者何所辨耶。

  △二即体显用三。初正答。

  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言果有决定。有此义也。无相之知者。据放光答用也。般若真体。虽三际无相。即体之用。了了常知。不知之照者。据道行答用也。不知者。牒上无知也。虽体无知。见湛然寂灭。而全体之用。灵灵常照。圭山云。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名正念。明矣者体必具用。义可见故也。此则据理而答。以实教言体则必具用。谈用必全体。如水与波。不相舍离。极成之。理明矣。

  △二推释。

  何者。

  推也。何以无相不知果有知照之义。

  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

  反释也。夫若有知之体。而起于知用者。必有所不知矣。此则妄心逐事。不能契真。二乘证真。不能达事。皆有知故。有所不知。下顺释。

  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

  全无知而起用。故用无不知也。然此义犹暗。若谓以无知为体。而起于知用者。则尚惑矣。当了即无知而知。全体为用。方真达般若体用之旨。但言不顿说。理实同时。如全金成像。思之。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一切知者。理事双照。真俗并观也。但全体之用。鉴照照用。自然融通。即佛正遍知义也。所以知照之义。在乎无相无知也。

  △三引证。

  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信体用不二也。

  △三会用归体。

  是以圣人。

  般若体用不二得之者曰圣人。

  虚其心而实其照。

  虚寂心体必具权实照用。

  终日知而未尝知也。

  终日照理达事。未尝有知也。此述上体用同时。下会归于体。

  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

  无照而照。曰默。耀韬韫也。藏也。照而无照。曰韬。光心而无心。曰虚心。无鉴而鉴。曰玄鉴。此则默韬虚玄皆体也。耀光心鉴皆用也。此四二而不二者。其唯圣人乎。

  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矣。

  闭塞者。泯绝也。聪者。听之明也。冥冥者。寂之又寂。故虽体用常俱。而体外无用。若全用归体。则闭泯智照。杜塞聪明。唯本来觉性冥冥寂寂者矣。故起信云。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即般若无知之义。

  △二明即体之用五。初明权实同体。

  然则(承上之辞)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上明全体智用。今开用为二。一能穷理曰实。二能应物曰权。权用名神。实用名智。但由所照理事不二而二故。能照智用权实有殊。而其两用未始抗行。故下论中。多影略言一。学者必须互知。今此先明实智也。穷者。照之极也。幽者。理之深也。实智虽有穷理之鉴能照之体。寂而无知。

  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

  次明权用也。神者。不测之义也。应化之心不可知之故。应会者。感属机。应属圣。应与感合。曰会。虑则思念也。无知无虑。文别理同。神有感应。合机之用。能应智体。本无念虑。是知照理应机。二用虽殊。无知无虑体一。故曰般若无知也。

  △二显一体同虚。

  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

  独王者。唯一故自在也。世表者。处世不滞于世也。无虑而应应。无所滞故。自在不染也。玄照者。照而无照也。事外者。不滞事也。无知而照故。即事而真故。不滞事也。

  △三述成二用。

  智虽事外。未始无事。

  实智穷理。理不异事。

  神虽世表。终日域中。

  权虽无虑。终日化生。

  △四显即体之所以。

  所以俯仰顺化。应接无穷。

  俯下也。仰望也。俯就仰望。随顺应化。接之无穷。盖权智之用也。

  无幽不察。

  实理幽深。智无不察。盖实智之用也。

  而无照功。

  实体无照。权体无功。二用即体。体无照功也。

  △五结成二用。

  斯则无知之所知(实也)圣神之所会也(权也)。

  △三体用合明四。初标指。

  然其为物也。

  此标牒之辞。上所论般若。体用有无无定。未知照理照事。是何物也。故今牒而指之。

  实而不有。虚而不无。

  用即体。故实而不有。体即用。故虚而不无。

  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

  存在也。般若体用。常在乎不二。而不可以有无议者。其唯圣智如是也。

  △二推释。

  何者。

  推之。何故不可以有无论耶。

  欲言其有。无状无名。

  体无形状。离心缘相。体绝言说。离名字相。故不可言。其定有。此释上实而不有。

  欲言其无。圣以之灵。

  圣人用此照理达事。未尝间息。故不可言其定无。此释上虚而不无。

  圣以之灵。故虚不失照(全体具用)无状无名。故照不失虚(全用是体)照不失虚。故混而不渝。

  混融也。渝变也。用即体。则混融常虚。虚而不改。此明不变之体终古不忒也。

  虚不失照。故动以接粗。

  粗者对细之假相也。对上理体细妙故。指今事用粗着也。体即用。则运动接照而无穷。此明随缘之用不失也。

  是以圣智之用。未始暂废。求之形相。未暂可得。

  言体则无知无虑。言用则照理照事。此二者言异而义同。故体用存而不可以有无论者。圣智之谓也。

  △三引经。

  故宝积曰。以无心意而现行。

  净名经长者偈赞集起曰。心分别名意。唯第八赖耶。集诸种子。起现行。故独得心名。第七缘内前六缘外。皆分别故。俱受意名。八识并妄。真智离妄。故无心意也。又无心即无知也。无意即无虑也。而现行者常行照鉴故。

  放光云。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平等本觉之体。动则曰无明。不动曰究竟觉。觉体虽寂。而能建立境智诸法。此上二经并证体用不二也。

  △四结不二。

  所以圣迹万端。其致一而已矣。

  圣智之迹。虽有知无知。有应无应。言量万端。不二之理。本一如。言水则静。言波则动。波水动静。本乎一致。此则起信真如生灭二门不二。本乎一心也。又依真如门修止。即今实智。依生灭门修观即今权智。止观依一心而起。即今无知无虑。为权实所依也。今会用归体。故曰致一也。

  △四境智结会二。初结境智权实。

  是以般若可虚而照。

  实智无知而知也。

  真谛可亡而知。

  真境无相。故实智亡相而知也。此结实智对不真空论也。

  万动可即而静。

  事用不一。故曰万动。各不失缘生此相。故即动而静。

  圣应可无而为。

  权智无应而应也。此结权智。对上物不迁论。所以能照之体虽一。由对二境。发所有二。既真俗二境相即。故权实二智亦融。

  △二结权实同体。

  斯则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矣。

  先指上所结曰斯。则权实相本无知无为。全体具用。法尔曰灵。知妙应故。分权实耳。

  复何知哉。复何为哉。

  知照为作。但由体具。非谓体有。故曰般若无知也。

  △二问答。推析者文有一十八段。皆展转蹑迹。假致疑难。以导深旨。古者分为十八科。今合问答。以为九重。一体用。二名实。三心境。四两关。五是当。六取舍。七应会。八真妄。九寂用。各具问答。然此九中。据文则初一双明。次五唯实。第七唯权。后二双显。据义则一一兼通。盖由体用互融故。权实相即。今初。体用问答文二。初知会有无难。二体用同时答。今初。此因上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有无相违故。此兴问也。文二。初牒用难体文二。初叙难。

  难曰。夫圣人(约人辨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

  实智灵照真心。用常独朗。不因境有。故触事而真。故曰物物斯照。

  应接无方。动与事会。

  权智应感。无定动用。皆与俗谛事相合宜也。

  物物斯照。故知无所遗。动与事会。故会不失机。

  无遗者。顺理也。实智能知。知必顺理。权智能会。会必合机。

  会不失机。故必有会于可会。

  必有能会之智。可以应会。

  知无所遗故。必有知于可知。

  定有能知之智。可以鉴知。

  必有知于可知。故圣不虚知。必有会于可会。故圣不虚会。

  不虚者。定有也。

  △二正难。

  既知既会。而曰无知无会者。何耶。

  无会者。即前无虑。据上所释。定有知会。而前所谓无知无会。其义何耶。

  △二纵夺重难。此难意与上同。但别有疑情。故重问也。

  若夫忘知遗会者。

  牒所解也。忘舍也。遗弃也。意谓实智有知。权智有会。但舍弃知会之心。故曰无知无会者。

  则是圣人无私于知会。

  私己也。自取知会之巧。曰私。圣人无此。故知而曰无知。会而曰无会。此上纵。下夺云。

  以成其私耳。

  若以无知无会为圣。智者虽不取知会之功归己。返欲取无知会之功归己也。下难。

  斯可谓不自有其知。安得无知哉。

  圣智若此。权实定有知会。但可谓之。不自取知会耳。何得无知会耶。

  △二体用同时答三。初正答前难。文二。初答体用难。文二。初正答。

  答曰。夫圣人功高二仪(前曰神有应会之用)而不仁。

  前曰而无虑焉。功者业用也。高者胜过也。不仁者。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云。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故不仁也。今圣人权智化生。令获出世之益。故其功胜过二仪。而能应之。体本无思虑。故同天地之不仁。此答上权智即应而无虑也。

  明逾日月(前云智有穷幽之鉴)而弥昏(前云而无知焉)。

  逾过也。弥极也。日月唯明于世事。而圣人实智。能契出世真理。故有过日月之明。而能照之。体本自无知。极同于昏昧。此答上实智即知而无知也。此上并答以全用之体。

  △二责非。

  岂曰木石瞽其怀。其于无知而已哉。

  此责执无之见。木石者。无灵觉之物。瞽者盲也。前云无知无虑。岂同此之无知也。

  诚以异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此责执者之见。诚实也。人者。心多妄计。前云有知有应。异于人之妄想也。者字再牒上也。未详般若有知之义。如何下云神明故。则不测灵明之智。不可实以知。会事相而推求之也。此责前难者。以有难无。乃谓般若有同。人心无同。木石岂知体用同时不二之旨也。

  △二答纵夺难四。初叙计。

  子意欲令圣人不自有其知。而圣人未尝不有知。

  子意者。彼难者之意解也。欲令者。解心使之故。未尝不有知者。语反。顺合云定有知也。般若本无此理。盖难者意解。谓令圣人虽不自取知会之功。而谓圣心定有知应也。此即牒上问者邪解也。据此文倒。顺合云子意谓圣人定有知而不自有其知也。

  △二斥非。

  无乃乖于圣心。失于文旨者乎。

  无乃者斥辞。乖迷也。一迷圣心量。二失圣教量。故责也。

  △三征释。

  何者。

  征也。求上二量也。

  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

  此引大品经。出圣教为量也。真般若者。牒二智实体也。清净者。体性寂灭也。如虚空者。举喻也。智体犹如太虚。无生灭染净故。无知等者。释上清净义。灵知真见。实用则有。体性则无。作为缘虑。权用则有。体性亦无。既明真体清净。故知本无此四也。

  斯则知自无知矣。

  此显理量也。据斯经义。则知权实知会之体。本自无知。此理极成。论中多单明实智会而无会。文影略耳。下皆类此。

  △四结责。

  岂待返照。然后无知哉。

  结非前解也。岂谓圣智实有。知会返照。不欲取之。而说无知无虑耶。

  △二蹑迹断疑。此下论文非答前难。但前语意有迹。故论者蹑而断之。文四。前二破疑执。后二释正理。前二中但有牒辞。即是疑意虽破。当时现行。即遮未来种子故。取金刚遮断之意。以为此科。文二。初断有知性空疑。文二。初牒疑。

  若有知性空而称净者。

  疑者因见上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等文。乃疑云。般若必有知。但为智性本空故。称清净无知等也。故今牒之。

  △二正断二。初比破。

  则不辨于惑智。

  无明心能知名义。曰惑智。此智定是有。知因境而有。离境则无。性本自空。圣智同此。何以辨别。

  三毒(贪瞋痴)四倒(无常乐我净而计有者也)皆亦清净。

  皆者总也。三毒四倒七种颠倒。皆从妄想心生。既属有知。性空亦可同般若清净之义。

  △二夺破。

  有何独尊净于般若。

  尊崇也。若惑倒同圣智者。何故经中唯推崇清净无知。在于真般若也。故知圣教独崇之智非同惑妄。有知性空也。

  △二以境叹智疑。文亦二。初牒疑。

  若以所知美般若。

  疑者又云。圣智虽非性空。而定属有知。但由照真境。时所知无相。故美叹智。曰无知矣。故今先牒之。

  △二正断二。初叙定。

  所知非般若。

  此句定宗。所知曰境。般若曰智。境智定不同。故曰非也。

  所知自常净。故般若未尝净。

  此据疑者定义也。疑者曰。智定有知。境属无相。故今定云。据汝所说。则所知之境常清净。无相般若之智常自有。知未可曰清净无知也。

  △二夺破。

  亦无缘致净。叹于般若。

  缘由也。致立也。若如疑者所见。则经中只合欢真境。清净亦无缘由。立清净之言。叹真般若也。今以经中唯叹般若之文为正量。验知非因境无相。而曰智无知也。

  △二释正义二。切释前经义。

  然。

  领前之辞。所疑既非清净无知之义。何也。故今领之。

  经云。般若清净者。(此再牒前经也)将无以般若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

  将无以者。拟议经旨之语。本觉为智。所依曰体。体不可改。曰性。体即性也。真净者。非离染之净。乃真实清净也。本无惑取之知者。释无知见等。为真净义。非离惑取。曰无知。乃本自无惑取。故曰无知。

  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

  结成清净无知之义。破前二疑也。

  △二重显体用。

  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矣。

  岂唯体无知。故名清净无知。有知之用。常自清净无知也。故体用不二。旨清净故。故曰真般若者清净无知等也。

  △三结显正义。因答难断疑已。故结显前权实体用不二之正义。文二。初结显前义。

  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

  即体之实智。照真谛理也。然此但契自智之无知。即照无相之真谛。非谓外有真谛。以为所照决定之相。

  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

  兔马之遗者。婆沙论以三兽渡河。入水深浅。即象马兔喻三乘。造理有异。二乘灭妄求真。如兔马之涉水。泛身而过。菩萨证唯心。故如大象之渡河。截流而过。故无兔马。遗余一乘智鉴。无不穷极故。前曰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此中更合云。圣人以无虑之般若。照彼不迁之俗谛。俗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应之用。既一体二用。约境义分境。既真俗相融。用亦权实不二。故论中或只就一用显体。已知二用不殊故。今影略出之。以显前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之正义也。

  △二明前所以。

  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是。

  此明前权智。所以能会之智不差机宜。言当是者。以取应对之义。至下文辨。应而无虑。故曰当而无是。

  寂怕无知。而无不知者矣。

  此明前实智。所以虚寂淡怕故无知。无知之知。无不鉴知。

  △二名实问答二。初两名求实问。文二。初泛陈名实。

  难曰。

  此蹑上答中名异。故今立难。下自指前。

  夫物无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

  通者。运用不滞也。凡世立物名。盖为物不能运用。故以名。召令得通用。

  物虽非名。果有可名之物。当于此名矣。

  虽体与名殊。定有对名之体。而对于名。

  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隐。

  △二牒文正难。文三。初牒前名异。

  而论云圣心无知。又云无所不知。

  此即牒上寂怕无知而无不知之文。以有无名异。为难也。

  △二叙欲一之意。文二。初自意。

  意谓(难者之意所谓也)无知未尝知。知未尝无知。

  尝曾也。圣心若定无。则未曾是有。定有则未曾是无。乃可归一也。

  斯则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

  若有所定。方是能诠名教。通运所诠智体。亦是立言召物之本意。理当如是。

  △二论意。

  然论者。(者即指作论之人也)欲一于圣心。异于文旨。寻文求实。未见其当。

  论主欲明圣心体一。而立文有异。寻此异文。而求一体者。未见有当名之定体。

  △三两关正难。

  何者。

  征也。何谓寻文求实。未见其当。

  若知得于圣心。无知无所辨。

  辨明也。有知得圣心。无知明何事。

  若无知得于圣心。知亦无所辨。

  无知得圣心。知名明何物。

  若二都无得。无所复论(平呼)哉。

  若二名都不得圣心。未审前云无知无所不知。复论何事耶。又解。二名既不得圣心。未审对何名论召圣心之体耶。

  △二双拂显玄答三。初拂迹双泯。

  答曰。经云。般若义者。

  标也。般若体上合宜道理。曰义。

  无名无说。

  名诠自性。说谓言说。言由名起。既不可名召。故非言说所及也。

  非有非无。非实非虚。

  非有无者。转释上无名说义。智性不同。妄心有知。又不同木石无知。故不可以有无名言诠召也。非虚实者。转释非有无义。非实故非有。非虚故非无也。

  虚不失照。

  故非虚无体即用也。不变即随缘义。

  照不失虚。

  故非实有用即体也。随缘即不变义也。

  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

  斯则者。牒归上也。由体用不二故非实非虚。由非虚实故非有无性。非有无不可以名召。故曰无名之法。名既不立。如何言也。前难者以名求体。殊未达名所不能召也。经义如此。故当信之。

  △二释妨述意。

  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

  妨云。既言般若义者无名无说等。何以云言所不能言也。故今上句领前也。然者。踌躇经旨也。理非诠表。无以传达于后人。故当藉言也。故曰般若义者等文也。故知为物有说。理实无言。

  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圣人言教。终日说般若非有非无等。但为破惑。毕竟于般若。未尝有言说可及。涅盘云。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如是二中间。未曾说一字。何谓经有可言也。此上释妨。下述意。

  今试为子狂言辨之。

  狂言者。不定之语也。且为难者。以不定之语诠辨之。非谓般若可说也。

  △三正显玄旨三。初显体用玄微。

  夫圣心者。

  标圣人所证一心。具权实体用故。

  微妙无相。不可为有。

  妙者。不可思议也。妙之至妙。故曰微妙。妙体无相为是也。不是有故。此明心体也。

  用之弥勤。不可为无。

  弥勤之用。照理达事。不是无也。此明全心之用。

  不可为无。故圣智存焉。

  智用双存。故非无。

  不可为有。故名教绝焉。

  不可思议绝名教诠表。故非有也。前经所谓无名无说非有非无。盖体用同时。不在二边也。

  △二释知无知之意。

  是以。

  牒上体用二言。释言下之意。

  言知不为知。欲以通其鉴。

  前言无所不知。非谓智是有知。盖欲通般若有鉴照异于木石。所以言知也。

  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

  前云寂怕无知。非谓智属无知。盖欲辨般若之体相异于妄心。所以言无知也。

  辨相不为无。通鉴不为有。

  正破难者执前知无知之言也。辨体相故说无。不是定无。通鉴照故说有。不是定有。前何以将知无知定名。取定圣心耶。

  非有故知而无知。

  此下正示非有非无之义。非有故牒上通鉴不为有也。谓灵知即无知。故所以有非有也。

  非无故无知而知。

  非无故。牒上辨相不为无也。谓无知之体。本自灵明。所以无非无也。良由体用知无知。虽有二言。定无二相。

  △三结不二深旨。

  是以知即无知。无知即知。

  全用是体。全体是用。如波即水。全水即波也。

  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也。

  无以者劝不可也。不可见前知无知言异。而谓圣心体用有异也。

  △三境智问答二。初以境求知难。文三。初泛叙难端。

  难曰。夫真谛深玄。非智不测。

  前云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蹑前先叙境智。反难无知也。真谛无相。唯般若实智能照。自余不可测度。故曰深玄。

  圣智之能。在兹而显。

  兹此也。由见真谛。故名圣智。般若功能在此真谛。而表显之也。故前曰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也。

  △二引经成立。

  故经云。不得般若。不见真谛。真谛则般若之缘也。

  经文语反。由般若故见真谛也。下成立经意云。真谛为发智之缘。故圣智之能。在兹而显也。

  △三结难有知。

  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若以所知发智之缘。推求于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谓无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无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体同用异。且夫真境无相。真智无知。今上句约用纵之。以真境求真智。义分能所。下句就体夺之。真智无知。即真境无相。理实无二。故清凉曰。智体无自。即是证如。

  △二推释。

  何者。

  推也。以缘求智。何以智无知耶。下释。

  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

  缘虑也。识以了别为义。经是简妄反显也。般若不缘虑色境。而生分别妄识。是名般若不见色。若妄心则缘境生分别。故有知见。则知难者以智为知。乃是认妄为真也。

  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

  此明真心真境。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清净者。本来寂灭也。色心既本自清净。故般若体性清净无知。故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

  △三结显。

  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结上经旨。后一生起后文。以前段就体。推释同虚。此中约用结显。义分能所境智。经云般若清净。即灵智无知。以为能觉也。五阴清净。即真境无相。以为所觉也。此乃以无知心觉心无知。义分能所耳。下句生后。此所知无相境。即发般若之缘。由了无相。方曰般若故。

  △二简辨真妄。此下论文。由前难者以缘求智。以智为知。执妄为真。故今简辨令了真妄。文四。初总标境智。

  夫知与所知。

  总标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对辨。

  相与而有。

  相者当对也。与者共同也。难者以妄智对境。有知有相故。

  相与而无。

  主家义分能所。以真智对境。无相无知故。

  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则同虚寂。不能令有。

  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

  妄境智则同幻有。故不能令无。

  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

  妄境为缘。起妄智之分别。

  物莫之有。故则缘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缘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缘之分别。

  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缘。而无分别。故上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此释真境智义也。

  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

  境为缘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缘相因。而生分别。故古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此即上难者云。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三结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与无知(真智)生于所知矣。

  迷自心则执境。智起起之则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则境寂智虚。虚而不二。故真智曰无知。故前问者答者俱曰。以缘求智而有知无知之异者。盖迷悟之不同耳。

  △二征释。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于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无相。真智以无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释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则知缘相因而生。真境智则缘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释成。文二。初释妄。文二。初正释。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

  事本空无。妄智不达。执之为有。见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别。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为境。缘境为智。缘缘会故。境智同有也。

  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

  从缘境智。缘会则生。缘离则灭。既有生灭。故非真谛门中乃称为妄也。

  △二引证。

  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有故不真。

  证上可知。然中观文有二句。上句证前。后句标下。故今取义便。隔彼后句。以就次科也。

  △二释真三。初标。

  不从因缘故即真。

  不藉因缘生者。方名真实。标也。

  △二释。

  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

  今真谛门中无相真境。与无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实无二相。既非缘有。故名曰真。

  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

  无物者。境智既不从缘。故无缘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无相无知也。

  △三引经。

  故经云。不见有法无缘而生。

  真谛门中不见有境智之法。故无缘相生。上明所以竟。故知难者以妄问真也。简辨已毕。

  △三结答前问三。初述成无知。

  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

  述成真境智。显无知义。以真智不取。是观真谛义也。

  △二释妨除疑。

  然。

  领前也。智实无知。如何契理。下释云。

  智非无知。但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

  智非木石之无知。但以照而常寂。故真境无外相。即真智无知尔。

  △三结难非真。

  而子欲以缘求智。以智为知。

  此牒彼执妄也。

  缘自非缘。于何而求知哉。

  责迷真也。缘自非缘者。真境非外缘。如何发智有所知耶。

  △四两关问答二。初不取违知难。文二。初牒论叙难。

  难曰。论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叙难。

  为无知故不取。为知然后不取耶。

  开两关也。

  △二两关正难。

  若无知故不取。圣人则冥若夜游。不辨缁素之异。

  夜游者。暗中游方也。缁素者黑白也。智若无知故不取。则圣心冥昧。如人夜行。岂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观真谛也。

  若知然后不取。知则异于不取矣。

  若先有知。后不取者知。即是取与不取有异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双非有无。

  答曰。非无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后不取。

  不同木石无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绝灵照。妄想居攀缘。般若离二边。故非此二。而说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则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当灵鉴时。本无取着。故能无取着。而长鉴知。如摩尼珠现色。而本无色。无色而常现色。此乃全用即体。全体即用。知与不取。说虽前后。义实同时。

  △五是当问答二。初无当违有难。文二。初牒论叙难。

  难曰。论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难下句也。

  诚以圣心不物于物。故无惑取也。

  诚实也。不物于物者。不执着于物也。既无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无取则无是。无是则无当。

  是当之言。诸教少有。此论多说。凡两物不别曰相是。敌对曰相当。亦犹彼此是非。盖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当相是。故曰是当。今且以智曰是。境曰当。释之。真心真境同虚。故无惑取。则无心是于境。亦无境当于心。此即难者解不取之义如是也。

  △二以无难有。

  谁当圣心。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

  谁何也。心无是境无当。但可云无知。以何当对于圣心。而云有知耶。无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则难者但解其体。未达其用。故为此难也。

  △二有无双融答三。初领问。

  答曰。然无是无当者。

  前难者虽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无难有。今先领彼所解。后示体用双融之正义也。

  △二正答。

  夫无当则物无不当。

  境则全理之事。无相即相。

  无是则物无不是。

  智亦全体之用。无知即知。

  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

  知即无知。照而常寂也。

  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

  相即无相。触事而真也。若达此知无知不二。相无相无殊。则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证。

  故经云。尽见诸法(境智历然)而无所见者也。

  智无知。境无相故也。

  △六取舍问答二。初舍有滞无难。文三。初呈解立难。

  难曰。圣心非不能是。诚以无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无是。故立此问。遣后人之余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显有照鉴故。诚以无是可是者。意谓由境无所是之相可是。故曰无是。此以有知之智。对无相之境。故曰是而无是也。

  虽无是可是。

  境虽无相可是。

  故当是于无是矣。

  圣心必须对于无相境也。

  △二引经成立。

  是以经云。真谛无相故般若无知者。

  经是正义。真谛无有无相。般若无有无知也。今难者解意不同。意谓般若是有知。由真谛无相可得故。般若无知也。者之一字牒经。不自领经意云。

  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

  信经所说。则知般若定无照有之知。以显唯照无也。

  △三正难滞无。

  若以无相为无相。有何累于真谛也。

  为是也。累滞也。圣心若以无相真境。是无相者。有何所以。滞累此真谛。而取于无相耶。虽不取有。少异于妄心。若取于无。何殊于断见。故此疑问也。

  △二取舍俱离答二。初直非所难。文二。初正破。

  答曰。圣人无无相也。

  般若无此取无相之心也。

  △二推释。

  何者。

  推上也。

  若以无相为无相(牒问)无相即为相。舍有而之无。

  若以无相是无相。无相即是相。虽舍有相而着无相。岂为智照也。

  譬犹逃峰而赴壑。俱不免于患矣。

  逃避也。峰者山之高处也。壑者溪也。逃避峰之危峻。而赴于溪壑。俱不免害身之患。舍有取无。俱不免乎取相。般若圣智。故非如是也。

  △二显示正义。文二。初示正义。

  是以至人(约人显智也)处有不有。居无不无。

  居处者。智之所诣故。即事造理。故处有不有。理不异事。故居无不无。又处有居无。照理事故。即前是当也。不有不无。泯理事故。则无是无当也。

  虽不取于有无。

  明不取也。非唯不取有。亦不取无也。又即前无当无是义也。

  然亦不舍于有无。

  明不舍也。正不取时。即不舍故。故云然亦。又非但不双取。然亦不双舍。即前物无不是。物无不当也。又初句不有离增益谤。次句不无离损减谤。次句双非有无。离相违谤。末句双照有无。离戏论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是当之义。仿佛圣心也。

  △二出所以。

  所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

  此显已证之所以也。和者谓浑杂也。光者智用也。圣人光有二。一身光。二教智光。今明教智光。尘劳者。三界中五尘坌污劳扰之处。是群生之所居。圣人浑和其间。以教智光。而开导之也。周旋者。周遍返覆也。五趣者。天人狱鬼畜。鬼开修罗。即六趣也。四生不过五趣。圣人垂形于五趣。周遍返覆也。前明说教。此显现身。盖圣人从根后智。起大悲之化用也。

  寂然而往。怕尔而来。

  虽往来于三界。往无往相。故曰寂然而往。来无来相。故曰怕尔而来。前明处有。此显不有。

  恬淡(上呼)无为。而无不为。

  心静曰恬。智纯曰淡。虽无作为之心。而常照理达事。故无不为。此明上居无不无也。

  △七应会问答。文二。初无知生灭问。又二。初牒前叙难。

  难曰。圣心虽无知。然其应会之道不差。

  即前云会而不差也。由无为而为。故应会众生。不差失于机宜也。

  是以可应者应之。不可应者存之。

  释不差之义。根熟则应之令入道。未熟则存之令熟。则金刚所谓护念付嘱之义。

  △二正难。

  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得然乎。

  根熟则能应心生。未熟则能应心灭。既曰当而无是。则无知无为。何得有此生灭。

  △二用无生灭答四。初真妄对明。

  答曰。生灭者(牒所问也)生灭心也。

  妄心取相。故随境生灭。

  圣人无心。生灭焉起。

  圣心无取。故曰无心。既不取境。何有生灭。

  △二释妨正答。

  然。

  牒上领问也。问云既无心生灭。何有应而不差之义耶。故今领之。

  非无心。(非同木石之无心)但是无心(无取着心)心耳。

  灵明之心。长在此为应。本经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又非不应(非同二乘之不应)但是不应(不起分别之应)应耳。

  机感应生。则悲应之心常存。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三举喻结答。

  是以圣人应会之道。则信若四时之质。直以虚无为体。

  质实也。应之不虚故。直但也。权智无心之心。不应而应。其由春夏秋冬。虽应不失时。虚而无体。权智无心而应。类此可知。

  △四结非所问。

  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灭也。

  △八真妄问答二。初惑智同真问。文二。初呈解。

  难曰。(解中疑问)圣智之无(圣人无心生灭焉起)惑智之无。

  境有生灭。智乃随之。离境智无。生灭何有。难者因前而解。故此呈之。

  △二疑问。

  俱无生灭(同也)何以异之。

  如何分真妄之异耶。

  △二真妄同异答三。初总标。

  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

  体本无知故。

  惑智之无者。知无。

  了知无体故。此上标真妄。

  其无虽同(同无生灭)所以无者异也。

  无之所以。真妄有异。此标同异也。

  △二释真妄中二。初推释。

  何者(推上异之所以)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

  智体本无知见。故曰虚静。三际常然。可无生灭也。

  可曰无知。非谓知无。

  此明真异于妄。不假知了。

  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

  惑智取境。随境生灭。智性空无。生灭不有也。

  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

  此显妄异真也。前则本无故无。此则了空故无。所以异也。

  △二结会。

  无知。即般若之无也。

  智体本无生灭。故曰般若之无。

  知无。则真谛之无也。

  结会妄智。为真境也。难者既了惑智性空。则惑智为所了境。由了始无即事而真。故曰真谛之无也。故知无生灭则虽同。本无今无有异也。

  △三释同异三。初正明。文二。初显体同用异。

  是以般若之与真谛。

  牒上同无之境智也。

  言用即同而异。

  即同无而理智不泯。是用也。

  言寂即异而同。

  虽理智宛然而同一虚无。是寂也。

  同故无心于彼此。异故不失于照功。

  体同故心境彼此无殊。用异故不失能所之功。

  △二述成不二。

  是以辨同者同于异。辨异者异于同。

  辨者解了也。欲解同无。但观理智。欲明理智。须了同无。此明互即。下显双亡。

  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

  辨异于同。故不可得异。辨同于异。故不可得同。同异两亡。此答前云俱无生灭。何以异之也。

  △二推释文二。初双征。

  何者。

  何故不可异。而又不可同。

  △二各释中二。初释不可同。

  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

  约心为内。以境为外。盖指拄如此。非有内外之相。独鉴之明者。智也。即心之照。心外无法。故曰独鉴。又以对下万法故。万法之实者。理也。理为万法之体故也。

  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

  事本即真。非智不显。

  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

  与共也。由智显理。理显曰智。故共成鉴照之功也。

  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

  结异也。圣智与理。所以不可得而同者。此明照用也。

  △二释不可异。

  内虽照而无知(照体本寂)外虽实而无相(真理本空)内外寂然。相与俱无(境智同寂)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

  结同也。圣智与理。所以不可得而异者。此明寂也。

  △三引证三。初证辨同于异。

  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

  诸法者心境也。不异者同虚寂也。者字是牒经。下释之云。

  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

  续凫截鹤。语出真经。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等。夷平也。岳山也。盈满也。壑溪也。此则反释经意。岂谓令凫鹤长短。溪山高低。等无差别。而谓诸法不异。非此说也。下顺释云。

  诚以不异于异。

  不异之义。于殊异中也。则高低长短。性不可异。故曰不异也。

  故虽异而不异也。

  此证上辨。同者同于异也。

  △二证辨异于同。

  故经云。甚奇世尊。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

  大品经。空生叹佛赞法。虽诸法同真无异。而境智宛尔差殊。此证上辨异者。异于同也。

  △三证同异不二。

  又云。般若(智)与诸法(境)亦不一相。

  能所各存。证上不可得而同也。

  亦不异相。

  同一真体。证上不可得而异也。

  信矣。

  佛语实不虚。故自信信他也。

  △九寂用问答二。初寂用何异难。文二。初牒论。

  难曰。论云。言用则异。言寂则同。

  牒上云圣所不能同用也。圣所不能异寂也。

  △二正问。

  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寂之异乎。

  此是请益。问般若真一无差。何以有一用一寂之异。未详审也。

  △二用寂同时答二。初正答同时。

  答曰。用即寂。

  不离境智之二。而同一寂灭也。故胜鬘云。二而不二。难可了知。如全波是水故。

  寂即用。

  同一虚寂。而能所历然。胜鬘又云。不二而二。难可了知。如全水是波故。此中言寂。即权实同体。言用。即二用双明。并体用同时故也。

  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

  言体者。非所依真体。此明相依之体用依于寂。以寂为体。寂依于用。以用为体。相依故体一也。同出而异名者。寂出用。用出寂。故有寂用之异名。非谓别有一体。为用寂之出处也。

  更无无用之寂。而主于用也。

  又合云。更无无寂之用。而主于寂也。今文影略。更者定义也。意云。定无无用之单寂。而为用之。依主。又定无无寂之单用。而为寂之。依主。不有则已。有则用寂。同时既无二体。如何一有一无。

  △二结会权实九重问答。本因权实体用而起。今迹亡疑尽。理显义圆。故今结会归前。显体用不二也。文三。初结义归前。

  是以(承上用寂不二故)智弥昧。照逾明。

  结实也。弥极也。逾过也。体本无知故。昧之弥极。即体之照。照彻理源。其明过逾于常照也。即前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神弥静。应逾动。

  结权也。体本无虑。故静之弥极。即体之应常。应有缘故。动之逾越也。即前云。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下总责疑者。

  岂曰明昧动静之异哉。

  明与昧。动与静。岂当执异也。

  △二引文为证。

  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

  证上权智静而常用。

  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

  证上宝智。即昧而明也。净名上卷实积偈赞云。以无心意而现行。今则小变其文也。

  △三总结文意。

  斯则(总指标宗已上问答等文也)穷神(权也)尽智(实也)极象外(有无曰象)之谈也。

  般若体用不二。故极有无之象外也。谈者指上所说也。

  即之明文。圣心可知矣。

  结也。明文者。如证而说。故曰明了之文。思之可解。又或近指上二经。曰明文。问答终此。

  第三般若论毕。

  注肇论疏卷第三

  音切

  骁

  (古公切)

  苌

  (除良切)

  袭

  (似力切)

  韬

  (他刀切)

  洽

  (胡夹切)

  拓

  (他各切)

  韫

  (于昆切)

  渝

  (弋朱朱)

  忒

  (他得切)

  瞽

  (公五切)

  仿佛

  (上芳往切下芳勿切)

  凫

  (扶音)

  胫

  (经郢切)

  惘

  (文两切)

  抗

  (可浪切)
卍新纂续藏经第 54 册 No. 0870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卷第四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二答外问中二。初问中二。初上书致意。

  刘公致问

  致立也。远法师传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裔。承积庆之冲粹。体方外之虚心。百家渊谈靡不游目。精研佛理以尽斯妙。晋文帝义熙中。曾宰江州柴桑县。后弃宦林薮高尚隐趣。即居庐阜。朋亲远师十有二年卒。因生上人入关从学回。乃以般若无知论示之。刘公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因呈之远师。乃抚机叹曰。未尝有也。今致问者。下云但暗者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此亦叩击玄微。欲自他无昧于真旨耳。因先有书叙通问意。今此四字为题。乃后人节段于后。亦犹译者品分于经段焉。

  遗民。

  未见传文。疑其隐山自称之名。必然矣。

  和南(致敬之辞)顷?徽闻。

  去呼。徽美也。辨于盛德。故曰徽闻。

  有怀遥伫。

  遥有伫望之怀。

  岁末寒严(十二月书)体中如何。音寄雍隔(秦晋不通故)增用抱蕴。

  用者樊仰也。怀抱蕴积于思咏。

  弟子沉痾草泽。常有弊瘵耳。

  痾瘵皆病。病时故也。

  因慧明道人北游。

  庐阜望长安。曰北。

  裁通其情。

  作书通意也。

  古人不以形疏致淡。悟涉则亲。

  古人如此。今何不然。下云。

  是以虽复江山悠邈不面当年。(形疏)至于企怀风味。

  企望也。君子之德如风。教有义故曰味。

  镜心象迹。

  心向师之教迹。如镜对于物象。

  伫悦之勤。良以深矣。缅(远也)然无因。

  秦晋远隔。无因相见。

  瞻霞永叹。

  瞻向如在云霞。永叹不息。

  顺时爱敬。冀因行李。

  履同古时字少。

  数有承问。

  人来望音。欲承其问。

  伏愿。

  此下伸意译场高德。

  彼大众(逍遥园众)康和外国法师常休纳。

  丘慈罗什。北竺?陀等。寻常纳休美。

  上人(指论主)以悟发之器。而遘(遇也)兹渊对。

  对罗什深谈。

  想开究之功。

  开解研究于般若义也。

  足以尽过半之思。

  系词云。智者观其彖词思过半矣。解已过半也。

  故以每惟乖阔。(隔远也)愤愧(恨也)何深。

  深叹恨也。

  此山僧(叙庐岳胜事)清常道戒弥厉。

  弥多也。厉策也。戒行多策勤。

  禅隐之余。则惟研(究至理)惟讲。(论教义)恂恂穆穆。

  王肃注论语云。恂恂恭貌也。穆穆和也。行谨而同六和。故曰恂恂穆穆。

  故可乐(落音)矣。

  悦服其事故。

  弟子既以遂宿心。

  昔有林泉之心。今已遂遁。

  而睹兹上轨(又见莲社清节)感寄之诚。(寄托有感)日月铭至。

  铭记也。至极也。心诚不昧。以日月为铭故。

  远法师顷恒履宜。思业精诣。干干宵夕。

  易云。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健也。进趣不息。

  自非道用潜流。理为神御(心神诣至理)孰以过顺之年。

  孰何也。孔子云。六十而耳顺。

  湛气若兹之勤。

  神气不疲。盖资道德。

  所以凭慰。(爱也)既深仰谢逾绝。(谢之不已)去年夏末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旨中沈尤。(深契至理)推涉圣文。婉而有归(援引诸经各有所诣)披味殷勤不能释(舍也)手。真可谓浴心方等之渊。

  叹此教义是大乘方等真乘如渊流。可以浴涤心尘。使除染着。

  而悟怀绝冥之肆者矣。

  又如市肆。可以观鉴虚实。破三乘冥昧。决乎权疑。

  若令此辩遂通。则般若众流。

  般若有八部。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文殊问。金刚。实相。故曰众流。

  殆(且也)不言而会。可不欣乎。可不欣乎。

  且不待言议而可解。会重言者。欣之至也。

  然夫理微者。辞险。

  高峻曰险。诠旨深故辞高。

  唱独者。应希。

  少也。事出文选。阳春白雪之词唱高而和寡。

  苟非绝言象之表者。

  者人也。自非得意之人。焉契言象之外。

  将以存象。而致乖乎。

  存言象。则乖意趣也。

  意谓。答以缘求智之章。婉转(美而连环)穷尽。极为精巧。

  义尽精诣。文并巧美。

  无所间然矣。但暗者。

  叙问意也。自谦曰暗昧之者。

  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

  一两条疑。向下伸述。

  今辄题之。如别。(别纸)想从容之暇。(闲也)复能粗(略也)为释之。

  △二正致疑问三。初牒疑文。

  论序云。

  刘公指前标宗已下问答之前。为论序云也。

  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前云。其为物也。实而不有等文。

  下章云。(前十八章问答中云)异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答体用中文也。

  又云。(第十八章中文)用即寂寂。即用(实也)神弥静。应逾动。

  权也。此上文义。如前已释。刘公见文理相违。故牒此为问端也。

  △二陈疑问二。初通致问。二别致问者。然通别二问。即康法师科。或有云。前是从来疑。后是当论疑。文中云。常所弥昧。故曰从来。书无明文。又似疑者之过越。刘公乃远法师之座宾。岂不能开决所疑。不远于千里而求悟也。盖抑扬论旨。穷诘幽微。以晓于未来。此如先佛会中本高迹下诸大士也。今既先牒本论疑文。次开通别二问。文义连续。理必如此。常所弥昧。亦疑者自谦之通语。就通致问中二。初叙所疑。文二。初总。

  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

  此下总问前般若体用。今叙述之文皆顺正理。但后有所疑之辞。今先明体。言圣心者。标权实也。冥寂者。显体也。冥暗也。六合冥然千差都泯。权实归体寂而虚焉。故曰冥寂。理者道理也。同无者。似太虚也。虚空略有二义。一平等而住。二体无生灭。故智体道理穷极亦尔。此即叙前般若之体非有非无等也。

  不疾而疾。不徐而徐。

  此疑用也。疾速也。徐缓也。南华云。不徐不疾。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口不能言也。今叙全体智用。言其体则不徐不疾。语其用乃而徐而疾。有感则应故疾。未感未应故徐。不可测故。

  △二别。

  是以知不废寂。寂不废知。未始不寂。未始不知。

  此叙实智体用废险也。知即用也。寂即体也。上二句明体用不相失。下二句明相即。知时即寂。故未始不寂。寂时即知。故未始不知。此疑前用即寂寂即用文也。

  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道。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

  此叙权智体用也。运物成功者。先明其用。圣人运悲愿以拯物为功业。为成此业故。化世令进获出世之益。此行利他之因。故名曰道。虽处有名之中者。牒上用也。佛具十号。百亿垂形。现同类之名相。演同类之言音。种种差别一一不同。即处有名而能应之。体本寂故。与无名无相同也。此疑前应逾动。

  △二陈能疑。

  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者矣。

  斯理者。指上所叙体用道理也。玄者深也。理深难晓。固与故同。即所以也。弥甚也。由寂用难同有无不并。此理难晓。所以常有昧心。若观前叙疑之文。岂不知体用深旨。此乃假设疑词。以开未悟也。

  △二别致问中二。初呈疑。

  但今谈者所疑。于高论之旨。欲求圣心之异。

  但语词也。谈者即刘公指谈论之人也。疑论中所说圣心权实体用有无有异。故致下三问。

  △二致问三。初体用必有何无问三。初叙述疑意二。初叙体。

  为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耶。

  此初问因前所说体非有无。用寂相即。动静同时。理既幽玄。故今先叙定而问也。此先定体。言为谓者。审定之辞。先即极也。灵知即智数也。妙尽者。智体无知也。冥符者。智体无知。即与无相理冥合也。耶疑词也。疑意云。为当穷极智数妙尽知照之相。冥符虚无之理。故曰体无知耶。

  △二叙用。

  为将心体自然灵怕独感耶。

  次定用也。为将亦审定之辞。心体灵怕并智也。自然者。无所作为也。独感者。常途说。感属生。应属圣。今明圣心唯自感悟。无所应化。曰独感。意谓。为当心体无所作为智用独自感悟。乃曰用无应耶。据此所叙。般若无知为体。无作为用。甚得玄旨。但向下别有疑情耳。

  △二牒问体用。文二。初难体属定慧。

  若穷灵极数妙尽冥符。(牒上智体同无)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

  刘公意谓。冥符体上。必有灵照不昧。故欲立寂照定慧之名。而诠召之由。此故情解未亡。即乖法体。故论主向下不许也。

  △二难用当息应。

  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牒上无为之用)则群数之应。固以几乎息矣。

  群数者。随机不一之智为能应。几者将近也。息止也。刘公虽知灵照无心。未达无心普应。故疑寂怕自然。则应化之心。近于止息矣。此乃错谓无心为不应。故论主向下不许。

  △三牒上请答。

  夫心数既玄而孤运其照。

  此牒上叙体。虽心体虚玄。而灵照孤运。故欲召之为寂照。

  神淳(智用自然)化表。(独感不化曰化表)而慧明独存。

  既无心应用慧明自悟。故曰独存。此牒上叙用也。然据刘公已达般若寂照为体。无作为用。深得玄旨。但不合立寂照之名为体。用中以无心为不应。此乃故问以为将来下请答。

  当有深证。可试为辨之。

  请意云。论主一向以无知为体。无应为用。必当深有证见。且为辨析之。

  △二照用空有不同问四。初呈疑。

  疑者。当以抚会应机睹变之知。不可谓之不有矣。

  此因前云俯仰顺化应接无穷而无照功。疑云。既抚会应机必有知照。何谓而无照功。故曰不可谓之不有。不有即无知也。

  △二引论。

  而论旨云本无惑取之知。而未释所以不取之理。

  前第一问答中。所说本无惑取之知之义。今刘公牒文为疑。若为本无惑取。故曰无知者。而论主未释不取之理。有何所以。

  △三正难二。初开两关。

  谓。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

  欲定圣心知有知无。方可明应会之所以。

  为当唯照无相耶。

  一向照理。即知无也。

  为当咸睹其变耶。

  变即万变事法。一向达事。故即照有也。

  △二明互违。

  若睹其变则异乎无相。

  照事则事有相。与无相之理有异。

  若唯照无相。则无会可抚。

  照理则理空寂。故无应会抚接众生。故下论主答云。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

  既无会可抚。而有抚会之功。

  既无心接物。何以前明圣心有抚接应会之功。前所谓俯仰顺化等。则必须有知。不可云无知。

  △四请答。

  意有未悟。幸复诲之。

  悟晓也。未晓应而无知之旨。幸乞训诲开示也。

  △三是当是非悟惑问四。初牒前论。

  论云无当则物无不当。无是则物无不是。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

  此文已释。今先牒之。

  △二叙所解。

  夫无当而物无不当。乃所以为至当。

  刘公已知真境无相之相。为至极当对也。

  无是而物无不是。乃所以为真是。

  又知真智无知之知。此为真实是当之智。此上皆领悟也。但不晓拂迹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故有疑也。今先叙所解。然后致疑。

  △三致疑问。文二。初是非问。

  岂有真是而非是。至当而非当。而云当而无当是而无是耶。

  疑云。论主对至当说非当。故云当而无当。又对真是立非是。故云是而无是。耶之一字即疑辞也。

  △二悟惑问。

  若谓至当非常当。真是非常是。此盖悟惑之言本异耳。

  常是常当者。泛常境智也。本者从来义。刘公又疑论中约悟达者。说前至当真是。约迷惑者。说今常是常当。既悟惑有异。乃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若然者。则一悟一惑从来自异。何必言之。

  △四求示诲。

  固论旨所以不明也。

  固者。承上之词。虽以是非悟惑。疑其所说如此。尚未明决定之义。故曰不明。

  愿复重喻。以祛其惑矣。

  喻明也。祛遣也。愿论主再为明之。遣迷惑之心也。

  △三总结问二。初叙宗乘结问。

  论至日(至庐山日也)即与远法师详省之。

  刘公在白莲社。故与远法师同见此论。详而寻省。

  法师亦好(句去呼)相领得意。

  远师亦好尚此文。兼领得意趣。此上明解同。下明疑异。

  但标位似各有本。

  标位者。标指师承之位也。各有本者。宗各有本。然般若论最为先作。刘公未见前五名一义之宗。故自云。论主师罗什以一音为宗。刘公师远法师以法性为宗。宗本各别。故有所疑也。

  或当(平)不必理尽同矣。

  连为一句读。或当者。恐也。即疑辞意谓师承各别。或恐见理不必尽同。故有所不晓。乃致前问也。

  △二叙同友结问。

  顷兼以班诸有怀(句)屡有击其节者。而恨不得与斯人同时也。

  顷者向也。非唯远法师同问。兼诸友人疑意亦然也。班分布也。有怀者怀道同人也。击节者扣击节要也。者即人也。斯人者。彼指论主也。谓得此论日。又分布示诸同人。屡有扣击节要之者。皆有所恨。不得与论主同处一时而决所疑也。

  △二释答文。二。初回书叙答。

  法师释答

  论主释答前问。亦先有书叙答意。此亦后人题之耳。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

  疏也。疏通情意。即前书也。

  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如暂面对)凉风届节。顷常如何。

  尔雅云。北风曰凉。秋风多北。

  贫道。

  自谦也。乏道德曰贫道。

  劳疾。

  勤劳未息。患不知道故。

  多不佳耳。(佳胜也)信(书也)南返。不悉。

  不备悉也。返复南方故。

  八月十五日。释僧肇疏答。

  古者书有广略。此上略陈。下广云。

  服像虽殊。

  虽僧俗像异。服饰亦殊。

  妙期不二。

  微妙为期。彼此不二。

  江山虽缅。(远也)理契即邻。(近也)所以望途致想。虚?(心也虚自心致想)有寄。(如有所托)君既遂嘉遁之志。(遁隐也)标越俗之美。独恬(心静曰恬)事外。欢足方寸。

  尘外之欢。足悦于心。心曰方寸。

  每一言集。(聚也)何尝不远。

  指彼聚集言论。何有不远。

  喻林下之雅咏。高致悠然。

  喻比也。悠然远也。晋有七贤。即刘灵向秀等。俱隐山阳竹林。高远雅咏。刘君比之亦然。

  清散未期。(未期相见)厚自保爱。每因行李数有承问。愿彼山僧(祝颂庐山清众)无恙。(尔雅云。恙忧也安曰无恙)道俗通佳。

  远师领徒七百。于时周续之雷次宗等入莲社。故曰道俗。佳者胜也。

  承远法师之胜常。以为欣慰。(道行异常)虽未清承。(清心承禀)然服膺高轨。企伫之勤为日久矣。(伫望日久)公(远公)以过顺之年。湛气弥厉。(弥多也厉勤也)养徒幽岩。抱一冲谷。

  抱一者。心契一乘。玄门冲深也。

  遐迩(远近也)仰咏。何美如之。每亦翘想一隅。

  方也。想远师所居。

  悬庇霄岸。

  如在云霄之下。承彼庇荫故。

  无由写敬。致慨(叹也)良深。君清对终日。快有悟心之欢也。

  刘君清对远师。故有悟心之欢悦。

  即此大众寻常。

  答前问逍遥园事。

  什法师如宜。(常也)秦王(后秦第二主讳兴)道性自然。

  道法自然。秦王得之。

  天机迈俗。(迈超也)城堑三宝。

  城下河曰堑。此护其城。故可比秦王护三宝也。

  弘道是务。(以弘道为务)由使异典(下云。新经二百余部)胜僧(下文可见)方(始也)远而至。灵鹫之风萃于兹土。

  昔日世尊说上乘于灵鹫山。真风玄范。今并聚于秦国。

  领公远举。

  往也。支法领往西土取经。

  乃千载之津梁。

  桥梁可以渡流溺。比至教可以越尘劳。故曰津梁。

  也于西域。还得方等新经二百余部。(古华严等经)请大乘禅师一人。

  即佛度?陀罗。此云觉贤。善得大乘禅观故。于时慧观慧严等于西域。请一大德东归。彼诸德曰。非佛陀。余人不可遂共来之长安。后庐山远法师迎接人山。翻译禅经。从其禀受。后于扬州谢司空寺。译古华严经。

  三藏法师一人。

  虽解通三藏而传译律乘。即弗若多罗。

  毗婆沙法师二人。

  论师译毗婆沙论。即昙摩掘多与昙摩耶舍。

  什法师于大石寺。出新至诸经。法藏渊旷。日有异闻。

  即法华金刚等经。

  禅师于瓦官寺教习禅道。门徒数百。

  三四已上皆数。徒者属也。教习禅心道业。

  夙夜匪懈。

  毛诗次句云。以事一人即?勤不舍朝夕也。

  邕邕(和也)肃肃。(整齐也)致可欣乐。(爱乐也)三藏法师于中寺出律藏。本末精悉。

  弗若多罗也。同罗今译十诵律六十一卷淫盗杀妄四戒为根本。僧伽已下枝末译之。无失曰精悉。

  若睹初制。(如见佛之初制)毗婆沙法师于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毗昙(秦言无比法)胡本。

  胡是梵也。论有二十二卷。或三十卷。道标法师序。

  虽未及译。时问中事。发言奇新。

  弘始十年译。十一年罗什亡。即知。此书是九年中事。预问论中事理。言论奇新也。

  贫道一生猥参嘉运。遇兹盛化。

  猥弊也。谦云弊迹。嘉运者。善时见闻。异典胜僧故。盛化即遇秦王明化故。

  自恨不睹释迦祗桓之集。

  但恨不在只园亲预佛会。

  余复何恨。(余无所恨)而慨(叹)不得与清胜君子同斯法集耳。

  不得与刘公同会逍遥法集。又有此恨也。

  生上人顷(向也)在此同止数年。(生公在秦三年)至于言话之际。常相称咏。(叹也)中途还南。

  中途指前路也。已归庐阜。故曰还南。

  君得与相见。未更近问。惘悒何言。

  惘悒者。心之悬想无已何以言也。

  威道人至。

  昙威亦庐山人。至长安也。

  得君念佛三昧咏。并得远法师三昧咏及序。

  三昧此云正受。此通事理。正念于佛故云念佛三昧。远法师序咏此事。刘君继和威道人。示论主故今美之。

  此作兴寄既高。

  毛诗序云。诗有六义。曰风。曰贼。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念佛之咏乃寄兴之义。美其高作也。

  辞致清婉。(美也。立文清美)能文之士。率称其美。

  率伏也。作者皆率伏称美。

  可谓游涉圣门。叩玄关之唱也。

  咏念佛之旨故。游涉圣门叩击玄关也。

  君与法师当数有文集。因来何少。(求见广集)什法师以午年。(弘始八年。属丙午)出维摩经。(译出也)贫道时预听次。参承之暇。辄复条记诚言。以为注解。

  什师随译而讲。肇师随听而注。即今现行四注之一也。条记者。逐文记录也。诚言者。讲者谛实之辞也。

  辞虽不文。然义承有本。

  承讲者。所说为本据。

  今因信持一本往南。(南附呈刘公)君闲详。试可取看。

  得闲详。审且试取看。

  来问婉切。

  正叙。前问婉美切当也。

  难为郢人。

  庄子云。郢人以污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釿成风听而斫之尽污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今比刘公切问如彼匠石。论主自谓难为对受故如郢人。

  贫道思不关微。兼拙于笔语。

  并谦语也。心不涉玄语多短拙。

  且至趣无言。言必乖趣。

  理本绝言问答皆失。

  云云不已。竟何所辨。

  今问答不已。则乖旨失趣。何所辨耶。下云相期于文外耳。

  聊以狂言示酬来旨耳。

  无言强言曰狂言。所为酬来旨也。

  △二正答所问三。初总答疑意二。初略牒所问。

  疏云。

  古多以书曰疏疏疏也。疏通情意。今指彼书云。

  称圣心冥寂。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之玄。故常所弥昧者。

  称者。指彼所说也。者字是牒。

  △二劝令证悟。

  以此为怀。自可忘言内得取定方寸。

  为前刘公述所疑。皆合正理。但能疑之心。自称弥昧故。今更不别答。但劝令舍执除疑。苟不滞言理当自显。既以至论在怀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故当内照而亡言得旨。取定在心不在言也。下责之云。

  复何足以人情之所异。而求圣心之异乎。

  前云。欲求圣心之异。世人断常情执。则有异圣心。岂有异也。

  △二别答三问三。初体用不二真常答。文四。初正明体用答二。先牒问。

  疏曰。谈者谓。

  牒彼疏曰。指彼谈论之者所谓也。

  穷灵极数妙尽冥符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则群数之应故以几乎息矣。

  △二正答。文二。初双非显不二。

  意谓。

  论主自意所谓也。

  妙尽冥符不可以定慧为名。

  穷极智体以至于无知。妙尽冥符之义甚显。寂照定慧。但此体具非即是体。以体绝思议故云不可也。此则许刘公已知体性灵寂。但不合立定慧寂照之强名故知解不亡。岂能证入。

  灵怕独感。不可称群数以息。

  已知智用灵怕自感。此为应本有缘。则应何尝止息故云不可。此如明镜无心随照现像之义。今许刘公。已达无心之心。但不合以无心为不应故今双非之也。

  两言虽殊妙用常一。

  一体一用曰两言。体不碍用故无知而知。用不碍体故应而无应。既全体全用故曰妙用常一也。或体有知无知两言用有应无应。两言总之。则有无两言在般若常一也。

  迹我而乖。在圣不殊也。

  迹言也。言是心之迹执我之言。则体用有无见异在圣人得之体。未尝殊用用未尝异体。所以虚不失照照不失虚也。

  △二推释明体用二。初推。

  何者。

  何故体不可名定慧用不可称息应。

  △二释中二。初释体。

  夫圣人(举人显智)玄心默照。理极同无。

  玄心者。心智虚玄。照无照相故曰默照。此则玄心犹属智。默照即理也。智即理故极同。虚无此即前所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也。清凉云。照体无目即是证如。理智虽有二名而无二体。此正明一心理智也。

  既曰为同。同无不极。

  无不极者。盖言于至极也。许刘公既推智即于理。此乃达之于至极不夺云。

  何有同无之极。而有定慧之名。

  定慧者。华严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定者心一境性也。即心冥境之一性曰定。了境之性一曰慧。此皆心境照用也。今既始觉合本内证自心。岂容更立心境可定可慧之解心耶。故责云何有也。若有解心即同分别。

  定慧之名非同(句)外之称也。

  定慧名义即所解之境。必有能解之心。故非同无之妙契。乃知。是妙尽冥符外之名称耳。下先释非同云。

  若称生同内。有称非同。

  若有定慧之称须具心境能所。故非理智同无也。故观云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次释外之称云。

  若称生同外。称非我也。

  若知。定慧之称。是内证外之名字。即知非我智体所有也。故上云不可以定慧为名。

  △二释用。

  又。

  释上所推何。故用不可言息应。

  圣心虚微妙绝常境。

  能应之心。本无思虑故。虚寂玄微也。即前所谓心体自然。常境者。常情有无境也。妄心因境而起随境。有无圣智灵明永悟。故妙绝常境即灵怕独感。此明虚无为体。长存以为应本也。

  感无不应。会无不通。

  感属生。应属圣。会即合也。易云。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圣人无心而长应。应之于有感。众生根感则圣应。无不会合。故能应之心无所不通也。

  冥机潜运。其用不勤。

  枢机乃运动之处以喻于智。今由冥寂潜密。即无用之用。故用无勤劳也。前所谓神弥静。应逾动。下责所问云。

  群数之应。亦何为而息耶。

  亦何为者。本自不为也。今何说息耶。故云不可称群数。以息然。刘公所问已达心体。虚无用常无作。但欲体上立定慧之名。用中疑其不应。今但除其疑。不除其解。疑情果遣。体用不二之理自明。则寂而常用。用而常寂。何所惑也。

  △二拣异断常答四。初对妄显真。

  且夫心之有也。

  前问意。所谓体必有知。用必有应。盖以断常之心欲求圣智之异故。今拣破。且夫者。泛叙之辞。心之有者心有知用也。

  以其有有。有不自有。

  有有者。有境故心有知用也。则知用之有不自常有。既由境有则心有。境无则心亦无。此体。此用。不离断常也。

  故圣心不有有。

  圣人之心。体用真常。不因有境而暂有也。

  不有有故。有无有。

  有无有者。有体。有用。全同虚无之有也。

  有无有故。则无无。

  既真心体用虚无长有故。无断见之永无。

  无无故(牒上也)圣心不有。不无。

  不同常见之有。亦不同断见之无。

  不有不无其神乃虚。

  神者。不测也。智之体用不可以有无。测者乃同虚寂故也。此明般若一心体用不同。断常之情惑也。

  △二推释真妄二。初总推。

  何者。

  何故妄心不离有无。真心不有不无也。

  △二别释中。二。初释妄心。

  夫有也无也。心(真也)之影响也。

  有无者妄心也。影响者喻不实也。影有光影及照物成影。今取后义。响有声响及谷中答响。今亦取后义。因物有影。因呵有响。以喻全真心起妄心。由境有故心有境无故心无。有无妄心乃即真之影响也。

  言也象也。影响之所攀缘也。

  言象有无乃妄心攀缘之所。此明刘公以妄心取言象。有无为般若也。略例云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又云。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所以达心境有无者。当即妄以会真也。

  △二释真心二。初明即妄之真。

  有无既废则。心(相也)无影响。

  有无妄心由即真。故废而自尽即真。心本无影响之虚妄如。即波了水波相自尽。

  影响既沦。则言象莫测。

  沦没也。泯绝之义。影响妄情既泯。则言教义象。亦绝故云莫测。

  言象莫测。则道绝群方。

  道谓教道也。群方者。不一之法门。所谓寂照定慧体用有无等。本为遣情故立义解。今情亡解。泯教道。法门并绝故曰道绝群方。即观云不可亦不可也。

  道绝群方。故能穷灵极数。

  教道绝故唯证相应。故能穷极智数以至于虚玄也。

  穷灵极数乃曰妙尽。

  妙尽者。智即无知也。

  妙尽之道。本乎无寄。

  智无知故同真理之寂灭。理智不二回绝无可寄也。此则无分别智合无差别理。故清凉云。照体无自即是证如前。所谓妙尽冥符理当如此。岂于此存寂照。定慧之虚名也。

  △二显即体二用。谓问者。体用各陈故有无疑异。今由即妄显真真能境智。故次明即体之用。文二。初正明体用。

  夫无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虚以谓之。

  述体也。冥寂者。智即理故冥同。寂灭谓之虚。玄是言体也。

  妙尽存乎极数极数故。数以应之。

  明用也。妙尽之义。由穷极智数至于无知故曰存乎极数虽极数体寂而灵知不味。常照于理事。故曰数以应之。有本。上句末多妙尽。此句中少极数。近人以古本校之加削。今详上下相蹑于理颇当。故今从之也。

  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

  动用也。即体照用。常与事理会合。

  虚以谓之故。道超名外。

  言体则常谈于虚寂。理超名相故。

  道超名外因谓之无。

  知即无知。应即无应。既显智体故。曰般若无知无虑。

  动与事会。因谓之有。

  无知即知。无应即应。言用故。曰智有知神有应。

  △二结用归体。

  因谓之有者。应夫真有。

  语用则真有知应。

  强谓之然耳。彼何然哉。

  体本具用故。立知应之强名。用本自寂。何有知应可得之相。

  △三引经证成。

  故经云。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不为。

  上句实智即体而用。下句权智即体而用。故圣人照理达事之用。未尝离体。

  △四结显不二。

  此无言无相寂灭之道。

  此指智体也。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究竟寂灭之道。唯证可到。

  岂曰有而为有。无而为无。动而乖静。静而废用也。

  为是也。岂闻说有无动静而以断常之情测度也。又。有无。约实。动静。约权。权实。皆即体之用故无有无动静之异也。

  △三责问非真答四。初泛叙迷真二。初叙迷情。

  而今谈者。

  者即是人虽泛叙。今时谈论。意在责于问者。

  多即言以定旨。

  多谓多分。未必全如此也。即言定旨如以所标指为明月也。

  寻大方。而征隅。怀前识。以标玄。

  大方语。出道经。云大方无隅。征者。推也。隅即角也。欲寻大方必晓无隅而推觅隅。角者。岂晓大方也怀心也。前识者。亦道经云。前识者。道之华则前识非玄道。标者指也。认前识为玄道。岂谓达道也。此则借外书以斥学者执言教。而迷至理滞于有无。刘公所云欲求圣心之异是也。

  存所存。之必当。

  去呼是也。存执也。心为能存。道理为所存。心存异解。乃谓必是正理故。执有无疑于圣智也。

  △二明执教。

  是以闻圣有知谓之有心。闻圣无知谓等太虚。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

  边见者。有无二边执见也。见为能存。二边为所存。闻说圣心有则执有如于妄想。闻说圣心无则执无同于太虚。即以边见而滞有无。岂于有无不二之间。得般若之玄道。

  △二推释玄旨二。初推。

  何者。

  何以谓之处。中莫二之道。

  △二释三。初标真境。

  万物虽殊。(相也)然性本常一。

  性也。此则不坏假名而谈实相。故曰处中妙道。

  △二示迷悟。

  不可而物。然非不物。

  上句不可执相为真。下句不可坏相见理。言非不物者。非无物也。

  可物于物。则名相异陈。

  执有则迷。一性平等故名相异陈。

  不物于物。则物而即真。

  不滞相而见性故。即物而契真。此曰处中莫二也。

  △三明智照。

  是以圣人不物于物。不非物于物。

  不非物者。不坏物相也。不滞物相为实。不坏物相求真。

  不物于物。物非有也。不非物于物。物非无也。

  缘相非实有。缘起非实无。

  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舍。

  不取物相。相虚幻故。不舍物相。相显然故。

  不舍故。妙存即真。

  不舍物相。即相而观无相。曰妙存故。即事即真也。此显即随缘而观不变所以不舍。

  不取故。名相靡因。

  万物虽众非名。即相靡无也。因由也。万物皆真性揽缘而起。外无别因故。曰靡因。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此明即不变而达随缘所以不取。

  名相靡因。非有知也。

  了真无俗智无取相之有。

  妙存即真非无知也。

  即事契真智非木石之无。

  △三引经证成。

  故经云。般若于诸法。(标境智)无取。(非有所以不取)无舍。(非无所以不舍)无知。(非有知也)无不知(非无知也)。

  此证成上义。

  △四结责。情执。

  此攀缘之外。绝心之域。

  攀缘即妄想。绝心者。绝妄心。妄心即攀缘。攀缘即着有无。圣智出于外故绝之也。此结上下责。

  而欲以有无诘者。不亦远乎。

  诘问也。欲求圣心有无而致问者。甚违远也。然情不可及智。故远之弥甚。

  △四返诘玄旨答文。二。初推有无二。初标意。

  请诘。夫陈有无者。

  请求也。诘问也。夫语助也。陈说也。刘公前说般若体用有无之异。今推求诘问。必无此理也者。是牒辞也。

  △二推诘。三。初求有不成。

  夫智之生也。极于相内。

  生起也。妄智因境而起故极于相内。乃曰有知。

  法本无相。圣智何知。

  圣智照真法。真法本无相。真智何有知。此求有不成。

  △二推无不是。

  世称无知者。谓等木石太虚无情之流。

  无情者。无灵觉也。流者。类也。世人说木石太虚及诸无灵觉之类。为无知。

  灵鉴幽烛形于未兆。道无隐机。宁曰无知。

  灵鉴者。智用也。幽深也烛。照也。初句明智彻理源也形现也。未兆者。朕迹未生。次句明照穷物始也。道者。不二理也。机即机关运动。喻智用也。不二之道在智则不能潜隐。后句明双照理事也。反显智用。岂同木石之无知。未句结显也。此推无不无也。

  △三显非有无。

  且无知生于无知。无无知也。

  且者。牒上辞也世有无知之名。起于木石无知之体。般若寂而常照故无无知之名。体可陈。

  无有知也。

  此文影上合先云有知生于有知世有有知之名起于妄想有知之体般若照而本寂。故无有知之名体可陈。

  无有知也。谓之非有无无知也。谓之非无。

  谓者。评论也。般若既无有无之名可诘。必当以非有非无推诘评议之也。故前云般若之体非有非无等也。

  所以虚。不失照。(非无也)照不失虚。(非有也)怕然。永寂。

  心静曰怕。怕即寂也。智体本寂。故云永寂。

  靡执靡拘。

  靡无也。执拘皆心有所着。智用无为岂有拘执。

  敦能动之。令有静之使无耶。

  不可执用为有。执体为无。而以有无陈之也。

  △二显玄旨三。初引经标玄。

  故经云。真般若者。(真简虚妄标也)非有。(体用虚寂)非无。(体用)无起。(体用非新生)无灭。(体用非后灭)。

  般若中有六不。今非有无即不增减无起灭。即不生灭垢净。岂存。故兼之。又有无起灭各具四句。谓一非有。二非无。三非有无。同时四非有无。俱泯起。灭亦然。所谓四面不可取也。

  不可说示于人。

  离上四句。将何言说以示于人。唯内证可得。非见闻所知也。

  △二推释玄旨。

  何则。

  既云。非有无等为真般若何以。又云不可说示耶。

  言其非有者。(牒经)言其非是有。

  出经意也。为明般若非是实有。知照故说非有。

  非谓是非有。

  遣执不可闻说非有。便谓般若属无。

  言其非无者。(牒经)言其非是无。

  出经意也。为般若非是顽。瞽之无故说非无。

  非谓是非无。

  亦遣执不可闻说非无。便谓属有。是知经说非有非无等。但遣执着。毕竟不能言于般若。故知般若不可说也。

  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

  此又双拂。上言迹恐。有云由般若离二边。故经说非有非无。虽不可以有无说。则非有非无之言。岂非说般若。故今拂之并上二字牒。经中间非字为能拂下二字为所拂。良由二执情亡。般若本无非有非无之名字。此如病尽药除之义。离四句。绝百非曰真般若也。

  △三结劝寻玄。

  是以须菩提终曰说般若。而云无所说。此绝言之道知何以传。

  大品意云。诸天子闻须菩提说般若。诸天子云。夜叉语尚可解。须菩提语不可解。须菩提云。诸天子不解不知我。无所说也。良由真智绝言。言不可及。不知以何为传授。古诗云。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今亦云知何以传。盖言不知也。

  庶。参玄君子有以会之耳。

  庶望也。参玄君子者。指刘公也。望契会言外之玄旨耳。

  △二照用空有同时答二。初略牒前问。

  又云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为当唯照无相耶。为当咸睹其变也。

  牒上可见。

  △二正答所疑二。初直叙疑情答三。初叙问乖真。

  谈者似谓无相与变。其旨不一睹变。则异乎无相。照无相。则失于抚会。

  谓前所问照用空有不许双行。甚违大乘实理。今不欲直破故云似谓。其旨者。般若义趣也。不一者。空有不许同照故。

  然则。即真之义惑有滞也。

  有无并照理事双融。故曰即真。乃实教之义。趣问者未晓玄旨。惑而有滞也。

  △二示其正义四。初引经立义。

  经云。(大品习应品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约境明智用双行立。上即真之义。然色空有无多就情拣理事。性相多约智论。今据刘公所问不许互照滞于断常故初句简实色次简断空。后二句一念双简。得智用者则事不异理。理不异事。理事互融。空有并照。虽心经亦有此四句。秦世未有。故引大品为定也。

  △二悟惑对释二。初叙迷情。二示正义。今初。

  若如来旨。(如汝来问之旨。下同)观色空时。(照色空时)应一心见色一心见空。

  空色殊照。故各一心。

  若一心见色。则唯色非空。若一心见空。则唯空非色。

  即上云睹变则异乎无相。照无相则失于抚会。

  然则空色两陈。莫定其本也。

  此实也。陈说也。真空幻色本自不二。今既各说故失不二之本也。

  △二示正义。

  是以经云。非色者。

  牒上经中。即色明空义。

  诚以非色于色。

  经说真空即幻色故。

  不非色于非色。

  上非色是真空。下非色是断空。不说真空是离色灭色故。

  若非色(空也)于非色。(离色灭色)太虚则非色。

  释上非理也。空若离色。唯太虚离色耳。

  非色何所明。

  出过也。断灭之空。无知无用非修非证。何必辨明。

  若以非色(真也)于色。(幻也)即非色不异色。非色不异色。色即为非色。

  色空不二。为经正义显矣。

  △三结显所以。

  故知。变即无相。无相即变。群情不同故。教迹有异耳。

  群情者。执心不一也。为执色为实者说不异空。执空为断者说不异色。故立教设迹有异也。

  考之玄籍。本之圣意。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

  考本者推校也。玄籍者大品也。伪者虚也。俗谛幻有曰伪。谓推考大品文意。岂谓心有真俗之殊。境有空有之异。此亦破前所执也。

  △四会通前义。

  是以。照无相不失抚会之功。睹变动不乖无相之旨。造有不异无(照色不异观空)造无不异有。(观空不异照色)未尝不有。未尝不无。

  尝曾也。理事双照。空有同观。故不照则已。照则未尝有异。

  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此是放光经。前牒为问端。故今重引证。兼示之也。

  △三结责所问。

  以此而推。寂用何妨。

  以用也。用经正义推寻。故知般若寂用同时。何妨碍也。

  如之何谓睹变之知。异无相之照乎。

  责也。

  △二就解推破答三。初叙错解。

  恐谈者脱谓空有两心。静躁殊用。

  恐者。不定之辞。脱错也。躁动也。刘公所见未必如然。或恐有此错脱。而谓圣心空有各照。动静用殊。由此错解。故下牒彼所云。

  故言睹变之知。不可谓之不有耳。

  △二劝探玄。

  若能舍己心于封内。寻玄机于事外。

  然般若等智。岂独在于圣心凡心。既全真而起惑。但当即惑以求真。故今劝舍内封。般若故非外得。封执也。内执有无。劝之令舍。玄机妙智。出有无之事外。劝之令寻。寻言而得意者。可以忘言。忘言得意。意无所得。则谁曰不证耶。

  齐万有于一虚。晓至虚之非无者。

  此劝得已而用也。齐平也。一虚者至理也。玄机发照则触事皆理。理不离事。故至虚之理非无也。者即牒指在人。能如是者。下云。

  当言。至人终日应会。与物推移。乘运抚化。未始为有也。

  此又劝其说化传通。当此之时可作此言也。上三句即前俯仰顺化等。末句即而无照功。

  △三责所执。

  圣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释不取之理。

  刘君前曰。本无惑取之知。而未释所以不取理。故今责之。圣心本自无取故言不取。不取之理何更待释。

  △三双非是当悟惑答四。初牒前领问。

  又云。无是乃所以为真是。无当乃所以为至当。亦可如来言耳。

  初牒前。次领问。如其来问亦可如此。然刘公已知真智无知而知。真境无相即相。但未晓知即无知相即无相。故前立至当非当真是非是而问。故今先领其所悟。次破其所执。故云亦可耳。

  △二纵夺而答。文二。初纵其所悟。

  若能无心(若内无执异之心。方为能善也)于为是。(立真是)而是于无是。

  以真是对立于非是也。虽知真智无知而知。立此以为真是。待之故有非是矣。真非之见惑在执心。若无执心。方乃善了。下当义同此。

  无心于为当。(立至当)而当于无当。

  以至当对立于非当。虽达真境无相而相。若至当非当。执心不亡。则不可也。

  者。

  牒上也。能绝是非之执者。

  则终日是不乖于无是。终日当不乖于无当。

  既达无知而知。则了终日知而无知。又达无相而相。则知终日相而无相也。此则但除其执。前义自显矣。

  △二夺其所执。文二。初正明。

  但恐有是于无是。有当于无当。所以为患耳。

  有是者有真是也。无是者无知也。当义准此。但恐刘公于无知立有真是。于无相立有至当。则执心不除。惑患生也。

  △二征释。

  何者(征也。有何患耶)若真是可是。至当可当。

  可是当者。实有真智真境也。下出过云。

  则名相以形。美恶(污音)是生。生生奔竞。孰与止之。

  形现也。美好也。至当真是名相现则美好心生。非是非当名相现则厌恶心生。欣厌不亡则轮回奔竞。孰能止绝。此则正在无明深坑。般若智照岂在是非可得耶。又美恶心念纷纭奔竞。何能止息。故非般若寂照如是。

  △三显示正义。

  是以圣人空洞其怀。无识无知。

  内心曰怀。洞者亦空也。心体寂灭。空之又空。故曰空洞也。分别名识。缘虑名知。心体本绝故皆曰无此显智体寂灭境智同如。

  然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可名之内。而宅绝言之乡。

  此二句各明即用之体。居动用处可名。皆见心境历然。即心无心即境无境。故止无为宅绝言也。此显前是而无是当而无当之义。又上句明心境相即无相。下句显名即无名。无名无相则湛寂。有相有名则繁兴。故上云言用即同而异。言寂即异而同。

  寂寥虚旷。莫可以形名得。若斯而已矣。

  若了全用之体。体绝心境形名。所解如此者。则可如其来问也。

  △四结责非问。

  乃曰真是可是。至当可当。未喻雅旨也。

  喻晓也。此上结责。

  恐是当之生物谓之然。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耳。

  此非其所问也。恐者不定之辞。生起也。物者俗谛万物也。然者如此也。彼者真心绝相也。心境是当起是非形对。恐于俗谛万物可说如此。彼真心本绝能所异相。何足强以是非之情而求也。

  △第三结劝探玄。然前结问。盖因执言滞迹。师承有殊。虽拟圣心必成局执。故今结前所答。泯迹拂言而令直造玄微。即心即智者矣。文三。初言迹迷悟。文二。初明迷则生执。

  夫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

  言迹者。教义也。即前所陈标位有本。宗旨不同。立教为言。设义为迹。且圣人立教诠义。为所不达者以指标月也。情见既多。兴言亦异。若各兴教义者则见解多途。故曰异途之所由生也。

  △二显了则造玄。

  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

  言迹不能诠辨于至理。盖心言罔及。故曰不思议也。

  △二举善达之人。

  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

  善达言而听言者。方能求言在于无言。

  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

  善达义而观义者。始能寻义在于无迹。言迹既亡。岂分宗异也。

  △三结显玄微。

  至理虚玄。拟心已差。(非解所到)况乃有言。恐所示转远。(非言所及)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于文外耳。

  庶望也。通心君子者。望刘公内照。同契言迹之外为所期也。

  △三涅盘无名论。明理智不二显证一。前论境则真俗互融。智则根。后体一。今由境智不二。一如无二如。唯此一法。本自无为真常寂灭。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斯为证之至极。为显示此义故次来也。约教理则前浅后深。一道竖穷至此。在行果则同时修证。起必全真。但心境不二而二为修。二而不二为证。故前论则能所未亡。此论则泯绝无寄。大凡实教从因至果。一道用心始终如此。故初住发心许有分真成佛之义。故知即因即果即行即证矣。华严云。初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彼约事顿。此约理顿。故知不俟三只方为果满。又此论来虽则理由前论。发起亦在秦王。秦王既先唱此宗。论主乃迎述幽旨。由此论来乃有二意。一成立主宗故。二圆满教理故。由斯二意故先有表文。次方立论。依此分文。初表文。二论文。初中又二。初表题。

  上涅盘论表

  古题云并表。今依近本。此题亦后人立。下奉于上曰上。表外也。伸明本意已在表文。既因秦王作论。论成故表进之也。

  △二表文三。初总叹王德。

  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闻外书所说也。即道德经文。今文略。彼云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政。始皇讳正。故云治天下。

  伏惟陛下(指阶陛之下)睿哲钦明。

  此四者语出尚书尧舜二典。今以至德叹秦王也。

  道与神会。

  无为曰道。不测曰神。神解契于道性曰会。此明具王德。

  妙契环中。理无不统。

  环之中盖言于空也。中不空则非环矣。达空理故能统该群物。此叹知佛理也。

  游刃万机。弘道终日。

  上句美王业。下句赞外护。

  威被苍生。垂文作则。

  苍生者。言天之生灵威德覆被。又垂训以礼乐之文作则故。

  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老子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二叙述宗由四。初叹至理深玄。

  涅盘之道。(标一乘果法)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大乘了义曰方等。水深曰渊。府者聚也。言一乘为三乘究竟所归。又为了义教所聚之处。

  渺漭希夷。绝视听之域。

  水无边曰渺漭。老子曰。听之不闻曰希。视之不见曰夷。皆语妙道深玄。

  幽致虚玄(句)殆非群情之所测。

  殆且也。

  △二叙重恩谦感。文二。初叙恩感遇。

  肇以人微猥蒙国恩。得闲居学肆。

  微劣也。猥鄙也。皆谦词。蒙恩故出俗闲居学肆也。

  在什公门下十有余载。

  此即在学肆也。载即年也。论主十九师罗什。三十一亡。则知论成不久示寂也。

  虽众经殊致。胜趣非一。然涅盘一义。常以听习。为先。

  听习涅盘义。是了义中最胜。故曰为先。

  △二谦力寡微。

  肇才识暗昧。虽屡蒙诲谕。犹怀疑漠漠。为竭愚不已。亦如似有解。然未经高胜先唱。不敢自决。不幸什公去世。咨参无所。以为永慨。

  屡蒙罗什诲谕。疑心尚暗。故曰漠漠。且竭愚不已似如有解。但未历明师印受。故不敢自决。此乃奉主之言。又因罗什去世。师问无所。故慨叹长永。

  △三叹秦王明悟。

  而陛下圣德不孤。独与什公神契。目击道存。快尽其中方寸。

  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也。神契者。神解相契也。目。击道存者。出庄子。仲尼曰。若夫仁者目击而道存亦不可以容声。快尽其中方寸者。目之击视。顿领涅盘妙心。

  故能振彼玄风。以启末俗。

  振举也。玄风者。涅盘真轨也。玄风将坠故奋迅举振。以开下流。故云末俗。康疏云。什法师亡后。秦王通四科义。一通圣人不住法住般若义。二通圣人放大光明义。三通三世义。四通一切法空义。第四即涅盘义。秦王通云。夫道者以无为为宗。若其无为复何所有耶。今叹此事故云也。

  △四序答旨幽深。文二。初正明。

  一日遇蒙答安城侯姚嵩书问无为宗极。

  安城侯者。封受之爵也。姚嵩即秦王庶叔。书问者姚嵩有书问秦王三义。不问三世义。问一切法空义云。不审明道之无为。为当以何为体等文。秦王答云。吾意以无为为道。道止无为。未详所以宗也等文。论主遇蒙答旨。即决疑心。故遂作此论也。下引秦王答文。

  何者。(何谓无为之义)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着欲故也。

  欲者。悕望心也。未达万法全真。外求理事。皆欲也。故见实有生死。流转无穷。

  若欲止于心。即无复生死。

  即事而真。故理外无事可取。事外无理可求。即欲止也。生死即真。故无复生死。

  既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盘矣。

  心即真故曰潜神。境即真故曰玄默。不二之道竖贯三际。横通十方。故德合太虚。即涅盘无为之义。

  既曰涅盘。复何容有名于其间哉。

  百川入海。各失本名。万法归真。并无异称。故曰涅盘无名。此责安城侯所问。以何为体之异见。上并秦王语。

  △二美叹。

  斯乃穷微言之美。极象外之谈者也。

  下论主美叹也。易云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今美秦王穷极无为微妙之意。故出言象之外也。

  自非道参文殊。德侔慈氏。孰能宣扬玄道。为法城堑。

  参厕也。侔并也。二皆同义。文殊是不足梵音。具云曼殊室哩。此云妙吉祥。亦云妙首。亦妙德。即法王之子。慈氏者姓也。梵云弥勒。名阿逸多。此云无胜。胜德过人故。即一生补处菩萨。今反美秦主道德。非与此二大士参并。何能宣扬玄道深旨。为佛法之城堑焉。

  使夫大教卷而复舒。幽旨沦而更显。

  大教即佛教也。幽旨乃无为深旨。此二者去圣已远。今之重兴。故曰复舒更显。

  寻玩殷勤。不能暂舍。欣悟交怀。手舞弗暇。岂直当时之胜轨。方乃累劫之津梁矣。

  寻文玩义。不舍于心目。一欣一悟。交集于怀臆。故手之舞之不暇也。直但也。当时者。当今之时也。津梁者。津济可以通舟运。梁桥可以接道行。今秦王立无为之胜轨。使而今而后有出尘之正道故。

  △三奏闻作意二。初明作意。文二。初赞前义幽深。

  然圣旨渊玄。理微言约。可以匠彼先进拯拔高士。惧言题之流。或未尽上意。

  先领前文义精当。故曰然也。圣旨渊玄者。秦王义意高深。无为理微。王言简约。匠师也。拯助也。先进利根或有所疑。可以此为师训拯助进趣也。惧言题之流者。言题既简。不晓者惧之。即中下之流。恐未能尽于上意。故今作论以备之。

  庶拟孔易十翼之作。岂贪丰文图以弘显幽旨。

  庶望也。拟比也。孔易十翼者。孔子作十翼以赞易道。十翼者。上经彖一。下经彖二。上系三。下系四。大象五。小象六。文言七。叙卦八。说卦九。杂卦十。今比拟仲尼所作。岂贪于文图欲显易旨之幽深。今亦不求多文。但显秦王之深旨耳。

  辄作无名涅盘论。论有九折十演。

  即标下所作之纲领。并如下释。

  博采众经。托证成喻。以仰述陛下无名之致。

  广博采摭佛经。依托圣言为证量。成立晓喻。以此赞述秦王无为之义也。

  岂曰关诣神心。穷究远当。

  非谓关涉造诣秦王神解之心。又非穷究秦王远当之旨。下云。

  聊以拟议玄门。班喻学徒耳。

  但欲拟度无为玄门。且班布开喻后学之徒耳。

  △二助末章高判。文二。初叙判斥之义。

  论末章云。

  秦王通第四义。末章有此云。

  诸家通第一义谛。皆云廓然空寂。无有圣人。

  逍遥园诸家。谈一切法空之义。泯绝归空。全同断见。

  吾常以为太甚迳庭。不近人情。

  吾者。秦王自称也。太甚迳庭出庄子。李颐音云。迳庭激过也。着空过甚。不近人之情解也。下难云。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

  知者证也。既无圣人。谁证无理。此斥不达之流。不能即有以契无。

  实如明诏。实如明诏。

  论主叹也。王言曰诏。诏旨明白故。

  夫道恍惚窈冥。其中有精。若无圣人。谁与道游。

  老子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等。今借彼文。恍惚者。似有若无。不可见故。窈冥者。深?不可测故。无为之道者。在乎杜绝思议之间。有而精微。游者履也。虽平等味同其道合其微。其唯圣人乎。若无圣人。谁证道也。

  顷诸学徒莫不踌躇道门。怏怏此旨。怀疑终日莫之能正。幸遭高判。宗徒??然。扣关之俦蔚登玄室。

  顷向也。踌躇者犹豫不进也。怏怏者疑恨也。此旨者空廓之旨。高判者秦王判斥也。??者快也。心之决了曰??然。俦倨也。蔚者草木盛貌。今取盛义。疑心既决。进道者盛也。

  真可谓法轮再转于阎浮。道光重映于千载者矣。

  此亦叹前。佛灭后圣贤已隐。法轮久不转。道光长掩耀。今由秦王宣扬。故使再转重照也。

  △二伸述作之怀。

  今演论之作旨。曲辨涅盘无名之体。

  秦王判释已明。今乃委曲更辨。曲辨之意者。下云。

  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谈。

  寂灭也。助秦王灭诸家廓然断见。又庄子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则涅盘等义皆方外之教。今明即事即真。故非方外之谈。乃推排之也。作论雅意其在此矣。

  条牒如左。谨以仰呈。

  条录也。左后也。仰上也。录牒在后。谨而进上也。

  △二乞指授。

  若少参圣旨。愿敕存记。如其有差。伏承指授。

  少参者谦也。似合上意。愿敕记而存之。差则乞从指授耳。

  僧肇言(表毕)

  注肇论疏卷第四

  音切

  伫

  (除吕切)

  痾

  (于何切)

  瘵

  (侧界切)

  遘

  (古候切)

  彖

  (羊吏切)

  俊

  (子竣切)

  婉

  (于远切)

  邕

  (于龙切)

  猥

  (于隗切)

  惘

  (文两切)

  悒

  (于急切)

  釿

  (牛引切)

  漭

  (莫朗切)

  摭

  (之石切)

  颐

  (以之切)

  窈

  (于鸟切)

  怏

  (于两切)

  ??

  (呼麦切)

  蔚

  (于胃切)
卍新纂续藏经第 54 册 No. 0870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卷第五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第二论文二。初题目。

  ○涅盘无名论第四

  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疏曰。涅盘者是中国梵音。西有五天竺。唯中国音正。如此方夏音正楚音讹故。泥曰泥洹皆梵音之讹也。秦曰无为。亦云灭度。然万法虽众。不过心境。心境乃生住异灭有为之事也。事本无体。起必全真。真体湛然平等一相。是故即有为。而无生无住无异无灭。心如境如。故曰无为。生死本无起灭。烦恼本无缚脱。故曰灭度。此则前三论但境智未亡。今境智不二。故知四论说则前浅后深。理则同时一致。良由境则虚而无相。智则寂而无知。境智一如。即今无为灭度之义。然涅盘有四种。一自性清净涅盘。谓理性本净不待修也。二有余依涅盘。谓烦恼永寂微苦所依未灭故。三无余依涅盘。谓烦恼既尽余依亦灭故。四无住处涅盘。谓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约修显故。唯识云。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此约定性。唯我世尊可言具四。然今一乘之教论此四者。中二约应化。前后约真实。但由应必全真。真不离应。事皆揽理。理外无事故。真应不二。通具四也。但真外执应。即为今之所破。若即应即真。并今无为灭度之义。又于四中。后三约修。初不待修。若修即无修。证即无证。则三乘因果。并得一乘无为之果。下之破立准此可知。言无名者。万法归本。各失自相。平等一味。不容异名。非唯即相无相。亦乃即名无名。故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菩提。况涅盘也。又前则真俗同一。次则寂照同一。今则心境同一。不见二相。岂容异名也。论如前释。第四者。次前三也。涅盘无名之论。依主释。于前五名中。缘会诸法本无理智之异。缘会即本无。故曰一义。

  △二本文中二。初标章。

  九折十演者

  折者屈也。即下九章有名之难辞。演者水长流也。取连续不断之义。即下十章无名之主义。虽以有名屈折。而无名之旨常通。故曰九折十演。者之一字。牒前标后故。

  △二正论一十九章。分三。初一章开宗定义。文二。初章名。

  开宗第一

  开启涅盘无名真常之义。为下十八篇所宗。亦犹仲尼谈孝。先有开宗明义之章。

  △二本文中二。初陈宗序意。文二。初陈宗二。初引经总标。

  无名曰。

  主者之宗尚。故标其所称也。

  经称有余涅盘无余涅盘者。

  此二涅盘。诸经皆说。余残也。烦恼虽尽。而身智未亡曰有余。至于灰身灭智曰无余。若定性二乘。从有入无。具此二种。回心二乘。及一切菩萨。不入无余。异二乘故。佛应化身。示现具二者。即牒经也。

  △二依经释义三。初翻名释涅盘。

  秦言无为。亦名灭度。

  秦朝翻上涅盘。有此二译。下自释云。

  无为者。取乎虚无寂莫。妙绝于有为。

  虚无寂寞者。真理无声色也。妙绝者。即有而无也。有为者。三世四相心境诸法也。夫全真之事。虽事相宛然。而即事之真。真常虚寂故。过现未来生住异灭一切有为。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色无声。显示此义故。翻曰无为也。故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又楞严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

  大患者生死也。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四流者。欲有见无明也。华严亦说此四。既常漂溺有情故曰流。生死是妄果。四流是妄因。若知生死本真四流常寂。故能灭大患度四流。不历僧只。而登妙觉者矣。前是通翻。谓一切有为皆即无为。此约别翻生死烦恼即灭度也。至于凡圣染净依正等。一一皆可以即平等也。则涅盘义无处不显。故大唐奘师。翻为圆寂。谓德无不备。障无不尽也。

  △二就理释无名。

  斯盖是镜像之所归。绝称之幽宅也。

  斯者指涅盘也。镜像者。镜中现像似有实无。幽宅者。圣贤所住深理也。一切有为生死及四流。皆同镜像之不实。推之不实。则同归一性。性本平等。故绝差别之称。乃曰涅盘无名。如百川归海。各失本名。

  △三约应显假名。

  而曰有余无余者。良是出处(上呼)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

  良信也。处居也。从真起化。居处人天。故出现曰。有余息化曰无余。信此不虚。皆即真之事也。

  △二序意。

  余尝试言之。

  尝当也。试且也。未敢决言其理。当且议之。

  △二立义推宗三。初标宗叙义三。初明体超数表。

  夫涅盘之为道也。

  此句标所宗。则知所议是无为之至道。又道者所行处也。众生虽不失。而常背此。圣人虽不取。而常履此。今议圣者所行所证之处故。此句为总。下多句为别。以别释总。则句句上皆有此句。

  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

  深广不可测也。寂兮无声。寥兮无色。冲虚故深。旷大故广。故不可以形名求也。

  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

  微妙不可知也。有心知者。解心妄智不能及。

  超群有以幽升。

  非有也。群有者。三界二十五有。谓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无想。五净居。四禅。四空处。此二十五处。皆属有情所居。涅盘非有。故曰幽升。

  量太虚而永久。

  非无也。量比也。太虚常住。体无生灭。道亦如之。故曰永久。

  随之弗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

  弗不也。罔无也。眺见也。随顺者无踪迹可得。瞻迎者无端首可见。上句则得在于无得。下句见在于无见。无得者方能随顺。无见者乃曰瞻迎。妙在斯矣。

  六趣不能摄其生。

  即无生也。天人狱鬼修罗畜。此六是迷涂生趣。不能摄之。故无生曰道。

  力负无以化其体。

  无灭也。力负者。变化之力趋新舍故。故力莫大于无常。不能化真常之妙体故。

  潢漭惚恍若存若往。

  积水曰潢。水大曰漭。今但语其深广。惚恍者不定也。深广之体。欲言其有心色两亡。欲言其无幽灵常在。故若存若往。此显不可思议也。

  五目不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响。

  肉天慧法佛眼曰五目。左右二耳曰二听。理绝见闻。故不可睹听也。

  冥冥(深也)窈窈。(远也)谁见谁晓。

  谁何也。以何为见。以何晓了。

  弥纶靡所不在。而独曳于有无之表。

  弥纶者周遍义。靡无也。曳出也。遍无不在。而独出有无之外。上句则即一切法。下句离一切相也。然上诸句皆谈涅盘妙道。体本如是。文虽似重。义各有理。且别中初句离名相故。第二句绝知解故。三离常情故。四超断见故。五佛非新得故。六菩萨莫窥故。七八生灭难求敁。九十存亡叵测故。十一十二见闻不及故。十三十四深远难穷故。十五随缘普周故。十六体常不变故。如是之义。皆语涅盘。诸佛既以八万四千尘劳。一一为门。即知有尘沙妙义。今且略谈十六句也。

  △二明比量难求。然法相宗说有三量。一心真见道曰现量。相见道曰比量。比度不真故曰非量。今比之既难。用比则失。失乃成非。是故一切深义。并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现量者可证也。

  然则(承上也)言之者失其真。

  语言非是道。用言则失真。

  知之者反其愚。

  愚者昧也。道体常寂。如愚知解。非是道存。知失寂灭。

  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躯。

  有无非正道。存之滞二边。故伤其躯。而乖其性。盖涅盘体。离此四故。四皆乖失。岂知见之比度也。非谓别有玄道不可四求。

  △三示现量之所以。

  所以(由比之不得故也)释迦掩室于摩竭。

  释迦始成道。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七曰不说法。同掩室也。自受法乐故。或云思惟行因缘行故。今取前义。行满证圆。现量亲证。故无所说。七日之数。或云。一七二七。乃至七七。半年一年。但为见闻随机。故诸经各异。智论云。佛初成道五七日不说法。法华亦云。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

  净名杜口于毗耶。

  梵云维摩诘。此曰净名。杜默也。梵云毗耶离。此曰广严。即城名。昔维摩诘。与五千菩萨。在毗耶城室内。共谈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无言。文殊赞曰。是真入不二法门。

  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华。

  大品经。须菩提于岩中晏坐。释梵雨华为供。善吉曰。空中何以雨华。天曰。我见尊者。善说般若波罗蜜。曰我于般若未曾说一字。天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波罗蜜。又复雨华。上所显者。初则果佛无说。次则菩萨无说。三则二乘无说。四则天人无说。是知证之则圣凡皆尔。背之则比度皆非。故引四事以证。广在诸经。

  斯皆理为神御。故口以之而默。岂曰无辩。辩所不能言也。

  神者不测之智也。御着控也。理当以智御。故口默也。岂为无辩。辩才不能及此矣。此结成唯现量可到。非比度可解。

  △二引教推穷二。初引教明深。

  经云真解脱者。

  解脱是涅盘之一德。权教三乘。皆具解脱离缚之义。今一乘三德。简异于彼。故云真。举一即三故。但云解脱。

  离于言数寂灭永安。

  言诠数量不及。故曰离言数。生灭灭已故曰寂灭。真常不动故曰永安。上总。下别释。

  无始无终。

  释上寂灭义。即乐德。寂灭为乐故。

  不晦不明不寒不暑。

  体非晦明寒暑故。数量不能及故。释上离数义。即我德。自在故。

  湛若虚空。

  水澄曰湛。故不动如虚空。溥遍常住。释上永安义。即常德也。

  无名无说。

  体本无名故无说。释上离言义。即净德。离言偏过非故。未见涅盘经文。理必如此。

  论曰(衍论)涅盘非有(有即乖性)亦复非无(无即伤躯)言语道断(言即失真)心行处灭(知即反愚)。

  文并可见。

  △二推穷显妙二。初总释。

  寻夫经论之作。岂虚构哉。

  作立也。构成也。推究经论。皆以义立文。岂虚成立而无诠表耶。

  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

  果者决定义。寻其涅盘妙体。定非有无。故不可以有无名数而得也。非有无之所以。下自推释。

  △二推释。

  何者。

  有何所以。下释。

  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

  本者推求义。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此五覆法身真理。故曰五阴。即有为色心二事。既五阴即寂灭。方曰涅盘。则不可以涅盘为有也。

  推之无乡则幽灵不竭。

  幽灵不竭者。寂寂惺惺之体无穷。故不可曰无。

  幽灵不竭则抱一湛然。五阴永灭则万累都捐。

  抱一湛然者。两手相合曰抱。合抱则同一。湛然者不变也。此幽灵不竭之体。理智不二。始终不改故。万累都捐者。一切尘劳门。总曰万累。捐者弃也。即事而真故。万累当体都息矣。

  万累都捐故。与道通洞。

  洞者达也。事与理同。故曰与道通洞。

  抱一湛然故。神而无功。

  不测之体绝二相故。故无能所修证之功。以能修能证即所修所证故。修而无修。证而无证等也。

  神而无功故。至功常存。

  以无修无证。无因无果。同真际等法性。故曰至功常存。

  与道通洞故。冲而不改。

  冲者虚也。由冲虚常不改故。即尘劳而道体通达。故净名曰。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冲而不改。不可为有。

  道体不改冲虚。焉可曰有也。

  至功常存。不可为无。

  平等至功。竖贯三际。横及十方。岂曰无也。由上义故。经论皆谓涅盘妙体。非心言有无可得者。故非虚构也。

  △三结示深玄。文三。初结难测。

  然则(总承前义)有无绝于内。(离性相也)称(去)谓沦于外。(离名言也)视听之所不暨。

  暨及也。体超名相。非声非色。故视听不及。

  四空之所昏昧。

  外道所修四空定。谓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非想。妄计为究竟。于此妙道迷而不知。故曰昏昧。

  △二结平等。

  恬焉而夷。怕焉而泰。

  恬怕者。心之寂静。夷平也。泰通也。涅盘妙心平等通达。无所不在故。

  九流于是乎交归。

  九流者。欲界一地为一流。上二界八地为八流。九类虽殊。理唯一致。故曰交归。故会色归空。归是即义。

  众圣于是乎冥会。

  众圣者。三乘人也。冥会者契合也。三乘同归一佛乘。一佛乘者无为灭度。故曰于是冥会也。以九流对众圣。圣凡同体。故曰平等也。

  △三结超情。

  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

  老子有希夷义。即无声色也。杨子有太玄义。玄者黑也。黑故无异见。即不可测也。况玄之又玄曰太玄耶。今惜语。涅盘妙道。既非思议所得。故曰太玄之乡也。

  而欲以有无题榜。标其方域。而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题榜谓书题榜示。皆诠名也。邈远也。此破三乘异见。既不能即事契真。乃谓实有有余无余名之与相。以为涅盘者。皆以书题榜示。标指生灭方域。语论妙道。迷之甚远也。论主既欲返权顺实。理当如此也。

  △后一十八章。问答推穷。合为九重。开解行证之次第。大分为三。初三就真应明等解。次四对三乘显等行。后二就人法示等证。初中三重。一真应异同辩。文二。初叙应疑真问。文二。初章名。

  核体第二

  核责也。前云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故今执示现生灭之相。责核推究涅盘真体何以绝有无名相也。此据人天二乘所见。应化为实。故疑真身。何以离名绝相。

  △二正问中二。初序问。

  有名曰。

  难者所谓涅盘必有名相可得。故标有名为难者之辞。

  夫名号不虚生。

  名因相有。

  称(平声)谓不自起。

  称说言谓必由名起。故不自然。此上是泛叙。

  经称有余涅盘无余涅盘者。(即前经)盖是返本之真名。神道之妙称者也。

  返者归也。由圣人归本证神妙不测之道。是此有无二涅盘。故经文立此名称也。然今有名者。陈相致问。盖以二乘所见。应化为真。未达真身毕竟寂灭。报体相续长时。故执示现生灭之身。已为返本真实。则知向下所说。但认化身示成正觉。以为大觉法身圆满。故说因果行相。正符小教。虽以法报。标名释义。多论化相。此意为欲破二乘及诸凡夫执化为真。令达真化不一不二之旨耳。

  请试陈之。

  此句是无名者问曰。试且陈之。行相如何耶。

  △二立问中三。初陈有余相。文二。初牒名述相中三。初牒名。

  有余者。

  △二述相有五。初果德已圆相。

  谓如来。

  应身如来也。谓从如实道。来应众生。

  大觉。

  自他觉满故。

  始兴。

  三十四心。断三界九地惑尽。于金刚座上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

  法身初建。

  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初圆也。即八相成道丈六之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二乘既认此以为真佛。故今标指之。

  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觉之茂林。

  八解者八解脱。大品云。一内有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解脱。四空处定。五识处定。六无所有处定。七非非想处定。八灭受想定。此八有断惑之能故。如清流有浣濯之用。佛已澡之。故得上法身初建也。憩息也。七觉者即七觉分。一择法。二精进。三念。四定。五喜。六舍。七除。一一有觉分之言。或曰觉支。即菩提分法。共成觉道故。如园林秀茂。佛已憩其中也。故得上大觉始兴也。此二义。多用净名。彼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二因行已满相。

  积万善于旷劫。

  小乘亦说。菩萨成佛。定满三僧只。修有漏四波罗蜜。及百劫修相好等。皆旷劫积善也。

  荡无始之遗尘。

  直至菩提树下。三千四心。一时断惑。遗弃也。尘以坌污为义。即明见修烦恼。是无始可弃之尘垢。尽故今曰荡也。即知小乘所说。前三僧只。但是伏惑。直至菩提树下。方有断义。若约始教菩萨。则金刚心断种义耳。

  三明镜于内。神光照于外。

  天眼知现在。宿命知过去。漏尽知未来。曰三明。由内证根本。外发后得。故有三明神光外照也。此则智行满。

  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

  僧那是梵语。此云四弘誓愿。即烦恼愿断。法门愿学。佛道愿成。众生愿度。前三是智。后一是悲。悲智愿三即菩提体。始结四心。双行二行。自行已满。利他无穷。故大悲终心。长时赴难。填度生愿故也。此则愿行也。

  仰攀玄根。俯提弱丧。

  上句智穷深理。故曰玄根。下句悲济群生。故提弱丧。弱谓劣机。即乐小法者。丧谓丧失。即三界众生。此释上四心。不过此二故也。

  超迈三域。独蹈大方。

  超迈三域者。出三界也。独蹈大方者。已成佛道。不共二乘。故云独蹈。上句则报超三界。下句则果异二乘。

  △三利他益物相。

  启八正之平路。坥众庶之夷途。

  启开也。八正则八正道。大品云。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是三乘出离正道。故曰平路。坦平也。众庶者不一之称。夷途者断常二边邪见也。今以八正道。为平等之正路。平众生之异见。同归正道故。

  骋六通之神骥。

  骋奔也。即驰骤义。六通者。三明外更加二天耳三他心五如意。后得自有曰三明。赴他有六通。天耳察声故。他心知他心行故。如意速疾而往故。神骥者。健行千里马也。圣人六通赴机疾速。如神骥之奔骋。此明大悲愿力利他无处不周也。

  乘五衍之安车。

  乘运也。衍者梵音。此云乘。即五乘为五衍也。三乘外加人天乘。安车者。安处车乘也。以六通神骥。运五乘安车。即皆令出离三涂及三界故。

  至于出生入死。与物推移。道无不洽。德无不施。

  洽沾也。出入生死界中。随顺五道。示现受身。无为道德。悉施众生。如春泽普滋。此结利他事也。

  △四二智常行相。

  穷化母之始物。极玄枢之妙用。

  此明后得智达俗。化母者因缘也。一切事法。皆由因缘。从无而有。故因与缘为物之始。玄枢者俗智也。尔雅曰。制扇以附门傍者曰枢。有动运义。以喻智有照用。简异邪智。故曰枢枢妙用。极智用以穷事也。

  廓虚宇于无疆。耀萨云于幽烛。

  此明根本智达理。廓彻也。虚宇者。真理虚寂绝边疆故。萨云是梵语。具云萨云若。此云一切智。即真智也。耀烛皆照义。以根本智。烛幽深理也。

  △五将欲示寂相。

  将绝眹于九止。永沦太虚。

  欲绝未绝故云将绝。眹者化迹。九止即前九类。是生灵止处。圣人示现欲息。息同太虚。

  而有余缘不尽。余迹不泯。业报犹魂。圣智尚存。

  缘不尽。即残机未了。迹不泯。即化身未息。此是无漏业报所招。尚有神魂圣智存。此赴应故也。

  △三结名。

  此有余涅盘也。

  结相就名也。

  △二引经证成。

  经云。陶冶尘滓如炼真金。万累都尽而灵觉独存。

  先喻后法。炼金之法。陶汰溶冶。滓矿尽则真金现。修行证性理亦如之。定慧双修二障尽则灵觉显。灵觉身智即有余也。

  △二陈无余相中二。初牒名述相三。初牒名。

  无余者。

  △二述相中二。初总陈。

  谓至人教缘都讫。灵照永灭。廓尔无眹。故曰无余。

  教化也。讫毕也。灵照智也。廓空也。化相随缘已毕。智照亦灭。身智既泯故。空廓无眹曰无余。即八相中。入涅盘相也。

  △二别陈中四。初征释所因。

  何则(何以至人灭身智耶)夫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

  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今借彼语。大患者。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有身故有。故今灭身则大患永离。

  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

  劳勤者。断惑证理。弃妄求真行。一切净行。皆?勤劳苦。由智故有。故今绝智则劳勤永息。二乘厌于人天起行实有如此故。灭身智以求寂灭。

  然则智以形倦。形以智劳。轮转修途。疲而弗已。

  智因形故。有生死之倦。形因智故。有损益之劳。修途者。长途三界六道宛转。无始皆由。身智互牵。转而不息。

  △二引证因起。

  经曰智为杂毒。形为桎梏。

  毒药能损身。喻之如智。则形以智劳桎梏者山海经云桎其足梏其手即械缚也。喻之如形。则智以形倦。

  渊默以之而??。患难以之而起。

  渊默即无余涅盘。由有身智故。远于无余。患难从生也。

  △三正明灭相。

  所以至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

  二乘不了化相示现。执为真实故。说佛身实有生灭。为破此执。特有斯问。灰身者。化火焚灰故。捐形灭智者。真俗智灭故绝虑。

  内无机照之勤。

  机智也。灭智故无勤劳。

  外息大患之本。

  捐形故大患无本。

  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太虚同体。

  群有。三界二十五有身心灭故。超越群有。同太虚空。此明色心灭。

  寂焉无闻。怕尔无兆。冥冥长往。莫知所之。

  无声曰寂。涅盘经云。寂然无声便般涅盘也。怕尔无兆者。灭声色故。但见冥寂。不可测其所往。

  △四引喻以况。

  其犹灯尽火灭。膏明俱竭。

  灯尽则火性灭。膏油竭喻身灭。光明竭喻智灭。

  △三结名。

  此无余涅盘也。

  △二引经证成。

  经云。五阴永尽譬如灯灭。

  由此故。立无余之名也。

  △三双结正难文二。初双结有无。

  然则有余可以有称(去)无余可以无名。

  皆谓相上各可以立名也。

  无名立则宗虚者。欣尚于冲默。有称生则怀德者。弥仰于圣功。

  显立名之益。宗虚者。即趣寂之人故。欣尚冲默。怀德者。则大悲之人故。仰慕有余功行。各从所尚。而有进修也。

  斯乃典诰之所垂文。先圣之所轨辙。

  名出胜鬘及诸经。故曰典诰。轨辙者。轨则途辙。皆证此二涅盘故也。

  △二牒前正难中四。初牒前难。

  而曰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

  牒前也。下难云。

  使夫怀德者自绝。宗虚者靡托。

  靡无也。因闻涅盘。绝有无故。怀有余者绝趣向。宗虚寂者无归托。

  △二举喻难。

  无异杜耳目于胎壳。掩玄象于霄外。而责宫商之异。辨玄素之殊者也。

  杜耳目于胎壳。即前视听不暨也。掩玄象于霄外。

  即前四空之所。昏昧玄象。即四空天。掩闭霄外四。

  空天。即昏昧不显也。责者问也。宫商则五音之二。玄黑也。素白也。则五色之二。责宫商者。要知五音清浊之异。辨玄素者。要别五色。黑白有殊。此则必有见闻之处。即前所谓九流交归。众圣冥会。必有归会之处。此喻意谓涅盘既绝视听。又非四空。如何令九流众圣归趣耶。似杜绝耳目。而欲问五音清浊。辨五色殊异。岂有此理也。

  △三诘责难。

  子徒知远(句)推至人于有无之表。高韵绝唱于形名之外。而论旨竟莫知所归。幽途故自蕴而未显。

  子者。男子之通称。召无名者也。徒虚也。知理不谛故为虚知。但以高绝才韵。推涅盘出有。无唱妙道。超形名而不知旨无所归矣。涅盘幽途。自此蕴藏而不显。

  △四结无益。

  静思幽寻寄怀无所。

  难者静心幽寻前章也。寄怀者。解心无所寄托。

  岂所谓朗大明于冥室。奏玄响于无闻者哉。

  大明即二相。玄响即二名。冥室是不见二相。无闻是不闻二名众生。既无见闻之益故。宜表示之。令其熏善种。既泯绝名相。岂能示之以真相。奏之以真名耶。

  △二真应异同答。文中二。初章名。

  位体第三

  位次也。则应化之相。示生示灭。从有而无位次。如是体依也。涅盘妙性。本无名相。为万法所依曰体。然即体之位。全真而起故。有出现入灭位次。即位之体全应。而显本绝去来之形名。前难者。执化相以为真佛故。以名相有无难。前章绝名相之体。今先令达真应。假实不同。然后示化位。即体故曰位体。

  △二正答三。初叙难非真二。初翻前疑二。初破前疑。

  无名曰有余无余者。盖是涅盘之外称。应物之假名耳。

  前云返本真名神道妙称。盖不达示现耳。今直破之也。

  △二遣前执。

  而存称(去)谓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

  存执也。志慕也。封亦执也。耽着也。此四虽言别意同。盖不了圣人示现名相。而执名称言谓以为真。慕形器色象以为实。此则不了依他故起遍计。而不知情有理无耳。

  名也极于题目。形也尽于方圆。方圆有所不写题目有所不传。

  题目者。书题名目也。涅盘真体本绝名相故。方圆不能图写。题目不能传说。下责云。

  焉可以名于无名。而形于无形者哉。

  △二示真应。文二。初明应化非真。

  难序云有余无余者。信是权寂致教之本意。亦是如来隐显之诚迹也。

  难者所陈。二涅盘相者是如来。为执无者。显现有余权相。为执有者。隐现无余寂相。致立教化之意。诚实之事迹耳。此明应化下显非真。

  但未是玄寂绝言之幽致。

  玄寂幽致者。是即事而真。有无双寂。显上权寂。非此玄寂也。

  又非至人环中之妙术耳。

  环中者。空处也。术法也。至人所证微妙至寂之道。虽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隐显二相。非此妙术也。

  △二示正观真体。

  子独不闻正观之说欤。

  召有名者。曰子经有正观之说。何独不闻。

  维摩诘言。我观如来。

  见阿閦佛品。世尊问曰。汝以何等观如来耶。此即答文。彼有多句。今此略引维摩。以中道观。观第一义谛真身如来也。如谓真如。来而无来。故曰如来。

  无始无终。

  彼云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亦不住前际寂灭故无始。后际寂灭故无终。则中间寂灭故无住。即三际而无三相故。无始终也。

  六入已过三界已出。

  彼云。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谓真身寥廓。不可以根识尘六积聚处所摄也。又非欲色无色界地所收。

  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

  方所也。法性无住故不在也。无处不全故不离也。为者造作义。体非新生。不由修得故。非有为不似太虚色。外别有空豁之体。故非无为。

  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

  缘虑不到其体故。不可以识识。五眼不见其形故。不可以智知。

  无言无说心行处灭。

  彼云。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盖为言说诠表。心识分别。皆不及故。

  以此观者乃名正观。以他观者非见佛也。

  彼云。名为邪观。此者前诸义也。他者即始终六入三界有无等相。本觉真体。当以中道正观。而契不可以有无邪观。即知有名者。邪观未正。但认应化虚相。岂见真常佛体。

  △二正明位体三。初标宗显义文二。初标宗中三。初引经。

  放光云佛。

  此云觉。法相教说。佛有三身。谓法报化。约理为法身。约智用为报身。约事用为化身。又报身有二。自受用他受用。终教合之为二。以自受用报合法为真身。他受用合化为应身虽说二身。而不一不二。以实教理智体用。虽有二义。而无二体。以始觉合本为真。全真起用为应。前难者。但执丈六化身。以为真佛。尚未知自报相续无穷。况法性真身湛然常住也。今但引经立实。以明不二之真佛。则权义自破疑执自除矣。

  如虚空。

  喻也。虚空有三义。横遍故。竖穷故。含容故。真身遍一切处。穷三际时。具河沙净功德故。

  无去无来。

  离有余无余去来相故。此上明真体也。下辨位。

  应缘而现无有方所。

  全真之应随缘而现。应以佛身得度者。而现佛身。乃至三乘天人八部等品类。无有方所。良由大悲愿力。称法性故。随一一根缘。现无方大用也。

  △二释意。

  然则(承上经意)圣人之在天下也。

  此句总牒也。既曰全真而应。触事皆真。则圣人无处不周。此语亦用系辞。彼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寂寞虚无。无执无竞。

  此释真身也。上句约理。寂寞者。无声色也。本自虚无故。若以色见声。求不能见如来。下句约智。执竞者。无明妄动我法潜兴。则有执着诤竞。今言无执竞者。始觉合本。无明粗细。俱离此则金刚位后一切种智圆满之时。故起信云。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以为真身也。此智与理。不一不二故。说自受用身土量周法界故。上经曰。佛如虚空。无去无来。

  导而弗先感而后应。

  此释应身也。导者接引也。机缘未熟故。无先导之事。机熟为能感之缘。圣人定有应现。此明应身定从缘起。既随缘各感故。有十重身土。及千丈丈六等别故。上经曰。应缘而现。无有方所。据前有名者。但以丈六之身为问。犹未知胜。应况真身耶。

  △二喻释。

  譬犹幽谷之响明镜之象。

  以喻上真应身不一不二之旨。山谷深远曰幽。随召则有响。明镜当台随照则有象。谷唯幽镜唯明。本无声象。以喻真身。唯具性净功德。本无名相。召之则有响。照之则有象。以喻随缘应身。示现名相也。良由谷幽故能应响。镜明故能现象。则以喻由智合理为真。方能起应。又由应响。方知谷幽现象。始知镜明。则以喻由应化无方。始达理智究竟。以喻求法反覆可思。

  对之弗知其所以来。随之罔识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

  释镜像喻也。此明非唯真身。本无来去。应身来去之相。亦非实有。如镜中像。对之则现来无所从随顺也。顺而推求。求之既无。以何为往。但由外相对之。则恍有。有非定有。不对则惚无。无非实无。应身示现之相。理亦如是来。无所从去无所往。但由机缘感不感故。见生灭耳。

  动而逾寂。隐而弥彰。出幽入冥。变化无常。

  释俗响喻也。亦显应身去来之名。非实有也。在召者。见响曰动。谷本常寂。谷本无声曰隐。处召之应弥彰。但由召者呵之则出幽。不呵则入冥。故曰谷响。有无变化无常示现之名。理亦如是。但由根有感不感故。说佛有去来名也。

  △二显义三。初约化体名相显。又二。初即名显义。

  其为称也。(牒二涅盘名)因应而作。(作者立也)显迹为生。息迹为灭。生名有余。灭名无余。然则有无之称。本乎无名。

  应本自真故。

  无名之道。于何不名。

  由无名故能顺一切名。故曰于何不名。

  △二即相显义。

  是以至人(牒上真应佛也)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

  前云方圆不写。今云随方圆。得方圆之相。在人天得人天之形。以方圆泛举天人正论故。又方圆约土。人天约身。非唯全真。起于应身亦乃全真。起于应土故。祖教明以缘就性。身土体同。以性就缘能所差别。今明以性就缘故。在方圆为依。人天为正故也。

  原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

  反明也。岂有天人之所能能于天人之事耶。

  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顺明不二也。由理绝天人故。能随天人之缘也。

  △二约化用施为显。

  其为治也。

  治上呼。即前有无二用。

  故应而不为。因而不施。

  前云因应而作而体绝施为之相。施谓施设。为谓作为。示现身土出生入灭住世说法。皆施为也。

  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广。应而不为故。为莫之大。

  虽绝施为之迹。而施为应化。广大莫加。其能广大者。盖出真起故。

  为莫之大故。乃返于小成。施莫之广故。乃归乎无名。

  返小成者。以大用无方。回返丈六之身。一佛小成之劣用。以称真广大会。三乘有作之用。归无名之化源。此约法性宗。即真之应。收前二教也。

  经曰菩提之道。

  菩提约智。涅盘约理。理智无二体故。今引经说菩提义。意证涅盘义也。

  不可图度。

  此句为总离下诸句图度之相。

  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无上相故高。不能图度等极。谓边际相。水深曰渊。谓下尽相。此二句是一相。谓无高下是离竖穷相。无广极是离横遍相。此上遮相也。后二表相。言大则包藏天地。言细则入无中间。如邻虚尘。更无中间之位。亦全具道体故。入无间。

  故谓之道。

  结上所明不可图度是谓菩提也。

  △三结成。

  然则涅盘之道。不可以有无得之明矣。

  以菩提绝图度。例涅盘亦绝图度。故不可以有无名相得之之义明矣。

  △二结责惑情。

  而惑者(不了真应之人)睹神变因谓之有。见灭度便谓之无。

  此责前云。有余可以有称。无余可以无名。神变者。示现出世不测之用也。

  有无之境妄想之域。岂足以标榜玄道。而语圣心者哉。

  妄想者。倒心也。榜者示也。有名者。执有无名相。为返本真实神道妙称故。今责之。有无唯妄心所居。岂以此标示为涅盘。而语论圣人心智耶。又有无不可标玄道妄想。岂足语圣心心为能证玄道是所证。此责以妄为真也。

  △三述意显解三初述解意。

  意(解心)谓至人(证极曰至人。寄人以显法体)寂怕无兆(真体常寂本无声色)隐(无余)显(有余)同源(应全真起)存不为有(示现有余故非有)亡不为无(示现无余故非无)。

  △二征释。

  何则(双征上不有无义也)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

  先单释不有义。佛出现事。生必兼形。形不兼生。八相成道。则有受生。若千丈及十重身土现形非生。凡可示现处。无不受生。现形既曰示现。于生形则体常寂灭。故曰存不为有。

  以知存不为有(结不有也)经云。菩萨入无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

  此下单释不无义。智为能入。理为所入。三昧此云正受。亦云等持。从理之智。还契于理。理智不二。三际平等故。不可尽即诸佛之正体。示现之相虽灭。此不可灭故尽见也。

  又云。入于涅盘。而不般涅盘。

  般入也。示相入灭体本不生。何有入灭。故曰亡不为无。

  以知亡不为无。

  结不无也。下双述成。

  亡不为无虽无而有。

  示无而真体常住故。

  存不为有虽有而无。

  示有而真体虚寂故。

  虽有而无故。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故。所谓非无。

  即应而真。以显佛体本绝有无矣。

  △三结定。

  然则涅盘之道。果出有无之域。绝言象之迳断矣。

  迳路也。故有无是言象之路。既出有无。则言象路绝断。定如是矣。

  △三结责乖旨。文三。初牒前非理。

  子乃云。圣人患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此牒前文)无乃乖乎神极。伤于玄旨者也。

  神极玄旨。皆语深理也。圣人证此。尚无能所之迹况外有身智。为患难。而欲弃灭之事耶。然此下论文。古人多谓重破无余涅盘。以执有易遣滞无难除故。乍观可尔。细寻则局以下有顿赴殊对象出心生等义非一向破。无既迷上位体玄旨执生执灭。并为所破故。科曰结责乖旨。

  △二以理推破三。初引经立理。

  经曰。法身无象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

  前说圣人以身智为患故。今引经立真应身智正义。以为能破。各有二句。皆上句明真。下句明应。又上约理。下约事。法者轨持义。身者体义。法性有真轨持义。为万法所依之体。圣人证此故曰法身。所谓湛然虚寂。本无色象故。金光明曰。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而能随缘应。现示种种形。经又曰。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般若智体。本自无知。而能对缘不失鉴照既身智。即真而应。应本自真故。即身无身。即智无智。何有患难。而欲灭耶。

  △二释成正理。

  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

  释上应物而形也。群机不一故言万。一时普应故顿。赴既无形而形故无挠动。

  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

  释上对缘而照也。虽异问殊对。而无心普应。不干动其思虑故。

  动若行云止犹谷神。

  云无心而出岫。以喻顿赴。而不挠其神。谷无念而答声。以喻殊对而不干其虑。

  岂有心于彼此。情系于动静者乎。

  双结上也。

  既无心于动静。亦无象于去来。

  即应而真故。智本无心。形本无象。何有去来动静。而有有无决定之名相耶。

  去来不以象。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

  即真而应故。智无方形无碍。器者皿也。可承受义。机熟受化。则无不示形故。

  △三结破有无二。初破有。

  然则心生于有心。象。出于有象。

  此先破前有余之执悲智心。生相好象。出在根感故。见有心象也。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纭纭自彼。于我何为。

  我者。即法身真我也。金石流而不焦者。劫火坏时。金石流散。此不可焦。盖由真体无相故。又用无勤劳者。由真心无念故。纭纭自彼者。身智之事。自属受化之机。非法身如是此破有毕。

  △二破无。

  所以智周万物而不劳。形充八极而无患。

  次破前无余之执。前说身智为患。今直非之。八极者。四方四维身智尚无。况有患难耶。

  益不可盈。损不可亏。

  损必有所益。真体有必有所。无前既无有此必无。无有非有故。益不可盈。无非无故。损不可亏。下责云。

  宁复痾疠中逵。寿极双树。灵竭天棺。体尽焚燎者哉。

  宁复者。责词何有此事也。泥洹经云。佛将般涅盘。于中路患痢。尔雅曰。路有九达曰逵。双树者。即娑罗树。此云坚固。有四双八只。四荣四枯。表四德破四倒。如来于中。头西面南右胁而卧。示现入灭。灵竭者智灭也。体尽者身灭也。天棺者。以千叠缠身。内金棺中次银次铜。次以铁棺。灌满香油。依轮王棺法。化火焚之也。经中广有异事。皆是随机见闻。非谓如来体。有生灭也。

  △三结责迷情。文三。初责有。

  而惑者居见闻之境。寻殊应之迹。

  即前所陈有余行相。皆是殊异应迹耳。

  秉执规矩。而拟大方。

  秉亦执也。规矩者方圆也。老子曰。大方无隅。方圆岂能拟议。以显真身。湛寂有相。岂能指陈耶。

  △二青无。

  欲以智劳至人。形患大圣。谓舍有入无。因以名之。

  此责前所陈无余行相。因以名之者。因舍有入无。名为返本真实迷之甚也。

  △三结责。

  岂谓采微言于听表。拔玄根于虚壤者哉。

  采拔皆取也。微言者。诸经之妙言也。即维摩放光等经。玄根者。法性真源也。虚壤者。不实之土。以喻应相。为前难者。执权名滞化相故。今责之。岂能采实教微言于听表。又岂能取法性玄根。于应化之间。上释真应异同辨竟。

  △二有无即离辨二。初有无难出问中二。初章名。

  征出第四

  征者推问也。因前章明涅盘出有无故。今双牒有无。而推问涅盘出有无之理也。

  △正问二。初泛叙难端中二。初泛叙。

  有名曰。夫浑(上呼)元剖判。万有参分。

  儒道穷五运之前。天地未分三才。浑为一气。故曰混元。亦曰混沌。至于剖判清浊。则清升曰天。浊坠曰地。和气于中曰人。则三才启运。万物不过三。而分之也。

  有既有矣。不得不无。无不自无。必因于有。所以高下相倾有无相生。此乃自然之数数极于是。

  三才是有对有立无。于有无中。复暂有无。或高或下。相向相生。此则物理之数。自然如是非强使之。

  以此而观化母所育。理无幽显。

  道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母者母人有生育义故。未有三才名字之前。此为变化之本。今观此理。幽显万物。无不统摄也。

  恢憰恑怪无非有也。

  庄子云。恢憰恑怪道通为一。此则言其变怪殊形好丑差别。无不属有。亦不过有无所摄。

  有化而无无非无也。

  有而后化。化复归无。无不属无。

  然则有无之境理无不统。

  三才属显变怪属幽并不过有无故。理无不统。意谓真实涅盘。亦不过无之所统。

  △二引证。

  经云有无二法摄一切法。

  此证前为量。

  △二正伸难意文三。初别经标指。

  又称三无为者。

  小乘说无为有三相宗说六。今约小乘人致问也。

  虚空。

  一也。太虚非生住异灭故。性离作为。

  数缘尽。

  二也。数即智也。以智为缘。拣择诸惑。显灭尽理。即择灭无为也。

  非数缘尽。

  三也。即非择灭无为。不假智数择断而得灭尽。如阿罗汉。永离三界苦果。果非择断故。云非择灭。但断集因。即择灭也。

  数缘尽者。即涅盘也。

  标指择灭所显。以为真实无为之义。然前即双执有无二相为真。今则已知有相非真故。疑无相必实虽则舍有取无意。谓亦不过二相故。责无为何离有无也。

  △二推求出意。

  而论云。有无之表。别有妙道。

  前云果出有无之域。

  妙于有无谓之涅盘。

  妙者不可思议故。不可以有无思议。谓之妙道。

  请核妙道之本。

  请无名者。研核其本。必不过于有无。

  果若有也。虽妙非无。虽妙非无。即入有境。

  此牒前云虽无而有。所谓非无乃征之也。道若是有妙局非无。非无之妙。即当入有。故知非无即是有也。

  果若无也。无即无差。无而无差。即入无境。

  又前云虽有而无。所谓非有复征之也。道若是无妙在无差。无差之妙。即当入无。

  总而括之即而究之。无有异有而非无。无有异无。而非有者明矣。

  有名者。总以非有非无之文。搜括推究。妙道之本如是也。无有者。不可也。异者非也。不可非有。又非无。又不可非无又非有。妙在非无则定有。妙在非有则定无。则非有非无。微妙之道。不过有无义已明矣。

  △三结责非理。

  而曰有无之外。别有妙道。非有非无。谓之涅盘。

  牒前所言出有无也。

  吾闻其语。未即于心也。

  未解此语故。即者契也。

  △二双超不离答。文二。初章名。

  超境第五

  超出也。境谓色等六尘。界上难者。先以有无名相求真。次征出有无之所以。今显真体。超出色声妄境故。不可以应化为真。故前云果出有无之域。乃曰超境。若了色性本寂有无元真故。下云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故科曰双超不离也。

  △二正答。文二。初破泛难三。初纵夺破。

  无名曰有无之数。诚以法无不该。理无不统。

  此纵也。诚实也。法即万法。理谓物理。前有名者。所陈有无实。能该统诸法道理。生则有摄。灭则归无故。

  然其所统俗谛而已。

  夺破也。俗谛从缘故。有无可统。则知前章所明。但以俗难真耳。

  △二引经破。文三。初引经。

  经曰。真谛何耶。涅盘道是。俗谛何耶。有无法是。

  皆上句问。下句答。虽真俗二谛不即不离。然而难者。以俗混真为问故。今引经。且就不即门以示之。涅盘此曰无为。既无生住异灭为作之相。真谛岂有无可摄也。故知前说有无能统者。即俗谛且。

  △二推释。

  何则(何谓有无是俗谛耶)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

  无而忽有故曰有。于无有而忽无故曰无。于有。

  有无所以称有。无有所以称无。

  有其无故称有。无其有故曰无。

  然则有生于无。(因无生有)无生于有。离有无无。离无无有。有无相生。其犹高下相倾。

  倾夺也。似高下相形夺也。

  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

  △三结非。

  然则有无虽殊。俱未免于有也。

  有有故有无。乃不过有为对待所摄故。曰俗谛耳。

  △三结责。

  此乃言象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

  此出过也。形现也。因有无故。言象可现。是非可生。下责云。

  岂足以统夫幽极。而拟夫神道者乎。

  幽极者。无为之理。幽深以至于极。神道者。道不可思议故曰神。岂以言象是非之理。而统之耶。

  △二答正难三。初明前章意。

  是以论称出有无者。

  前位体论云果出有无也。

  良以有无之数。止乎六境之内。

  核体中所陈有无二相。不过色等六境。

  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应化非真实故)故借出以祛之。

  祛遣也。位体中言出。乃假借之以遣。核体中执应之惑。

  △二正显超境。

  庶悕道之流。仿佛幽途。托情绝域。得意忘言。

  总劝离执也。庶望也。悕求也。仿佛者近也。幽途者正道也。托情者寄心也。望求道之人。不可任情执。而远真旨。当以非有非无正解。仿佛近于正道寄解心。于绝六尘之域。得意趣而亡。出有无之言。固可求道矣。

  体其非有非无。

  此示正解也。体解也。真常法体。即应化而不可以有无声色推求。方为体解。

  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

  此明不离义。若即应而真。真不离应故。非有无相外。别有真佛之体。

  △三示前经意。

  经曰。三无为者(前引之经也)盖是群生纷绕。生乎笃患。笃患之尤。莫先于有。

  此明经意。纷绕者。妄心纷飞众惑缠绕笃重也。患害也。即善恶等业也。由妄动故。造业受报。故曰笃患。推其过尤本因。执有而兴。

  绝有之称(平)莫先于无。

  经说无为为真。欲绝有为惑业故。权教三乘。皆说择断惑业。永离苦果。而证无为。方为真实。

  故借无以明其非有。

  假借无为真实。以破有为颠倒。

  明其非有非谓无也。

  经中明其虚妄非有。非谓无是真实。又三乘之人。若明有为非有。更当了法性真常。非谓断灭之无故。不可执权经疑实旨也。

  △三两亦双非辨二。初双非即离问。二即离同时答。初中二。初章名。二正问。今初。

  搜玄第六

  搜求也。搜求前章玄旨。何以非即。又非离耶。

  △二正问三。初牒前叙疑。

  有名曰。论旨云。涅盘既不出有无。

  前云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

  又不在有无。

  得意忘言体其非有非无。

  不在有无。则不可于有无得之矣。不出有无。则不可离有无求之矣。求之无所。便应都无。

  即之不得离之不可恐应无道可求。

  △二重述疑意。

  然复不无其道。

  有名者。又复疑之云。道不可曰无。

  其道不无。则幽途可寻。

  既疑有道。必可搜寻。

  所以千圣同辙。未尝虚返者也。

  此释不无所以。千者大数也。辙车辙。有运载义。众圣同以涅盘出离。未有不得。而却返三界者。乃知其道不无矣。

  △三搜求玄旨。

  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异旨。可得闻乎。

  虽知道存乎不出不在之间。未达不出不在之旨故。求于闻诲。此则解心已庶几矣。

  注肇论疏卷第五

  音切

  潢

  (后光切)

  漭

  (莫朗切)

  窅

  (杳音)

  溥

  (怖古切)

  挠

  (女交切)

  焦

  (子姚切)

  痾

  (于何切)

  疠

  (力誓切)

  逵

  (奇归切)

  燎

  (力吊切)

  恑

  (居毁切)

  憰

  (古穴切)
卍新纂续藏经第 54 册 No. 0870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卷第六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二即离同时答。文二。初章名。

  妙存第七

  妙谓微妙不可思议也。存谓在也。涅盘之道。在乎不出不在之间。而不可以出有无。在有无思议故。曰微妙矣何也。涅盘妙道。非有无而不离有无。非有无故。不变真常。即有无故。随缘起灭。虽随缘而常不变故。不在有无。虽不变而常随缘故。不出有无。不出有无故。应化即真。不在有无生灭非实故。曰微妙之道。存乎不即不离之间矣。

  △二正答。文四。初显超言念三。初叙名相有无。

  无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

  此叙有也。可相者。执相也。遍计执之故。有有无相。生由相立名。因名致言故。可以言而求名相也。

  无相无名。无名无说。无说无闻。

  此叙无也。若离遍计则相灭。名亡无名可说。以何为闻。则有名者。求闻于道殊。不知道无可说。以何为闻也。

  △二陈涅盘超绝。文二。初引经。

  经曰。涅盘非法。

  非即有无法故不在也。

  非非法。

  非离有无法故不出。

  无闻无说。非心所知。

  合云。无说无间。取文□故。不可以是有无。非有无而说之故。无声名句□可闻。亦非解心所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

  △二陈意。

  吾何敢言之。而子欲闻之耶。

  理圆言偏。言生理丧。论主既不敢致言。难者欲何可闻。

  △三明假言显旨。

  虽然。

  拟议之辞虽然理绝言诠。

  善吉有言。众人若能以无心而受。无听而听者。吾当以无言言之。

  此明假言诠示也。梵云须菩提。常途三译。一云善吉。无心而受等者。受言无执。心听言无闻。惑此二句。似同而别。闻听属耳识。执受属意识。此则耳识及同时意识闻教。受义无执。滞于断常故。曰无心而受无听而听也。受法之机。无惑说法之者。可以寄言。既以无言之言而说。无受之受而听。则说者听者。同符玄默。净名亦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间无得。斯之谓欤。

  庶述其言。亦可以言。

  庶望也。汝既欲闻。吾于无言之中。亦且寄言。

  △二正示妙存。文三。初引经标宗。

  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盘。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

  此标妙存之义宗。并引维摩诘经。前即阿舍利弗章全文。次则观众生品意。彼云。天女曰。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烦恼者。根本有六。随有二十。魔者。具云魔罗。此云杀者。即淫怒痴等。杀慧命故。界者。性义。佛此云觉。然三乘教。皆须伏断根随烦恼。种习俱离。方证无为真理。永断淫怒痴性。方入佛性。斯则离妄为真。未得一切解脱故。今欲令其人究竟灭度。则了烦恼实性。本无生灭故曰无为。又邪魔正觉。体性无异故。不出淫怒痴邪性。证入真觉正性。性无邪正故也。然净名据事理不二。天女约真妄体同故。此二文语异而意同。观其大旨。正在妙存。谓烦恼魔界。是有无所摄。今既得涅盘。入佛果故。不在有无也。又涅盘不离烦恼。佛界不出魔界。即不出有无也。是则涅盘佛界。犹是对妄之真。不出不在。真妄两亡。方曰妙存玄道矣。

  △二释经玄旨。

  然则玄道在于妙悟。

  玄道当以微妙而了悟。不可以情计而测度。

  妙悟在于即真。

  悟微妙则在于即事而真。

  即真则有无齐观。

  齐观者。有无即真故。不出与不在齐观也。

  齐观则彼己莫二。

  出有无曰彼圣也。在有无曰己凡也。即出而在。即在而出故。彼己不二。

  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天地万物。皆有无所摄。我者涅盘妙理。非有无也。玄道在于不出不在之间故。天地万物与我涅盘同。不二之根体。

  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

  万物同真。则有无自尽。有无与非有。非无有异故。乖于会通之道。

  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

  释成妙存。此则理事存泯。同时方为正解也。

  △三重征再释。

  何则。

  何谓不出不在道存乎其间。

  夫至人(寄人显法)虚心冥照。理无不统。

  虽有能证之人。无别所证之体故。能照之心。虚而冥寂。即所证理。不二之理。无不统摄。

  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

  怀藏也。胸中内也。六合者。四方及上下也。灵鉴心也。有余者。庄生云。恢恢焉犹有余地者哉。盖美道之无际也。且六合已无边表藏于灵鉴妙心。而灵鉴之心。犹有遗余。此则绝待之体。无处不周。非谓大有一物。都包六合。而更有余镜喻也。方寸与神。皆心也。镜现万象而常净。心现万有而常虚。上句释天地同根。此句释万物一体。

  至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动以静心。恬淡(上)渊默。妙契自然。

  上标至人。此显能德能如是证也。拔取也。涅盘玄根无始无终。唯圣人得之。群动者。二死两障。是群数扰动之物。即此契于寂静妙心故。淡默之理。本自如然。方曰妙契。故曰妙存。

  所以处有不有。居无不无。

  此则即不出。而不在有无也。

  居无不无故。不无于无处。有不有故。不有于有。

  此则即不在。而不出有无也。

  故能不出有无(有无即真故)而不在有无(真非有无故)者也。

  结成也。

  △三述成真旨。

  然则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知。

  理事平等。为所了境。真俗不二。为能了智。故智无有无知。境无有无相境。即前第一义谛智。即前般若无知耳。

  圣无有无之知。则无心于内(智体本无妄想)法无有无之相。则无数于外(第一义谛本无名相)于外无数(名相即无如如)于内无心(妄想即正智)此彼寂灭。物我冥一。

  正智如如。不二理智。冥无二体。故无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证故。曰物我冥一。

  怕尔无朕。乃曰涅盘。

  怕谓寂怕。无理智之朕迹。平等无二。故曰无为涅盘。无名正解。圆于此矣。

  涅盘若此图度绝矣。

  图量测度也。在有无出有无俱不可量度。此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四结责前非。

  岂容可责之于有无之内。

  前核体中。以有无名相。推责涅盘真体故。今责之。

  又可征之于有无之外耶。

  又前征出中。出有无求涅盘真体。今亦责之。又搜玄中。双问不出不在之旨故。今双遣之。是知妙道存不出不在之间。而不可以不出不在而求故。曰妙存此。上就真应明等解竟。

  △次四对三乘明等行。文二。初通对三乘行。二别对菩萨行。初中三。初对三会一。文二。初解一疑三。问又二。初章名。

  难差第八

  难谓难问也。差谓差异。即三乘及菩萨。有诸位差别。此因上说物我冥一。乃曰涅盘则平等一味。更无高下。何故修证此法。人有三乘。位有高下。此则以解中法。一难行中人差也。

  △二本。文三。初牒前法一。

  有名曰。涅盘既绝图度之域。则超六境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独存(牒前也)斯则穷理尽性。究竟之道妙一无差。理其然矣。

  结成法一。易云。穷理尽性。已至于命。今于心境诸法。穷缘性理。极于真性。真性平等。人法不二。方为究竟妙一之道。境智无差之理。定当如是故。前曰物我冥一乃曰涅盘。

  △二别叙人三中二。初通疑三乘。

  而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无为。而有差别。

  此经亦同。金刚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声闻缘觉菩萨。因证无为。而有浅深故。有三乘差别。

  △二别疑菩萨。

  佛言。我昔为菩萨时。名曰儒童。于然灯佛所。已入涅盘。儒童菩萨时。于七住初获无生忍。进修三位。

  梵云摩衲婆。此曰儒童。经说。释迦因中。实经三阿僧只劫。初劫满遇宝髻佛时。位在初地。次劫满遇然灯佛时。位在七地。后劫满遇胜观佛时。位在十地。今据次劫满时。故曰七住。初在然灯佛所也。七住即七地。古多此译。若以七住。约下贤位第七。即合云进修三十三位。又初劫尚未满。非值然灯时故。知即七地也。又仁王。以五忍配位。无生忍在七地位中得故。言已入涅盘者。证无为理也。若约始教。初地已来分证无为。若约终教。初住证真。今约七地说证者。据获无生忍深证悟说。非谓前地未证无为。以七地已前。未得纯无相观。七地已后。有相有为永不现前。故说七地已后入纯无相观。于无相观。进修八九十之三位。如顺流舟。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据斯深证。故曰已入涅盘。言获无生忍者。华严七地云。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身语意业。无相行故。得无生法忍光明。今引佛意。但欲明证法之人。证一味法。何有诸位差别。

  △三以一难三。

  若涅盘一也。则不应有三。

  人得平等法。不应有三乘。及三位高下故。

  如其有三。则非究竟。

  人既得法有三。则知法非究竟一味。

  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

  升降即高下。若皆得究竟一味。何以有升降殊异。

  众经异说。何以取中耶。

  中正也。若以众经之说。与论旨有异。取何为正义也。此下先答三乘。至第十四章再问三位。

  △二开一成三答。文二。初章名。

  辨差第九

  以涅盘法一。辨别三乘人差别。皆即一而三。三皆即一。故曰辨差。然既一而三之义。正为开显三乘即一佛乘。不碍存三乘。断证行相故。教义章云。一切三乘本未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以三乘望一乘有二门。谓不异不一也。初不异有二。一以三即一故不异。二以一即二故不异。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与上即三之一。非一也。今论正用彼不异门中二义。此章是一即三故辨差。□是三即一故会异。既一乘不待泯三乘故。后章明渐广有句义。如该摄门明之。

  △二正答三。初领前法一。

  无名曰。然究竟之道。理无差也。

  以三乘归一佛乘。方为究竟之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故理无差。然此一乘体。即一心法。本具智慧德相。为佛正因。故起信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贤首疏云。法者出大乘法体。义者辨大乘名义。又云。出其法体。谓如来藏心。具三大义故。名为大也。有二运转。故名乘也。是知究竟大乘法体名义。全依具德一心。故理无差也。

  △二开显三乘。文二。初开一为三。文二。初引经显。

  法华经云。第一大道无有两正。

  古译经文。最上无过故云第一。无涯融通故云大道。绝待无二故无两正。非独超越诸乘故云第一。实由一乘体外。无别诸乘。方称第一也。

  吾以方便。为怠慢者。于一乘道。分别说三。

  正辨差也。为对三乘之机。故说一乘以为三乘。即无差而差也。吾我也。即佛自指。方便者。权方宜便故。怠慢者。慢有多种。心不能速进曰慢。怠谓懈怠。但机劣根钝。不能直进一佛乘。皆曰怠慢之者。分别说三。三转四谛。为声闻乘。十二因缘。为缘觉乘。四心六度。为菩萨乘。故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等。然此三乘。能乘是智。智有单。双。所乘是理。理有偏圆。谓二乘但得生空智。见生空理。但除我执。断烦恼障。自求灭度耳。于中根稍利者。能观三世因果。十二因缘。名为缘觉。根钝者。唯观现在因果。名曰声闻。若菩萨者。得二空智。见二空理。双除二执。双断二障。双行二利。名曰大乘。故法华云。内有智性。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求一切智。利益人天。是名大乘。此则全一成三。皆方便教也。

  △二引喻指。

  三车出火宅。即其事也。

  秦译法华有三车喻。长者于火宅中。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而三车无实。故贤首云。界内示三车为教。出为义。而教义无体。故今指云即分别说三之事也。

  △二开三为一。

  以俱出生死。同称无为。

  三乘人俱出三界生死。各得无为自果。法华云。但尽生死。其实未得一切解脱。如诸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而未得车。故清凉大疏。以始教名三乘同教。谓同出生死。同坐解脱床。即此中文意。

  所乘不一。故有三名。

  乘六波罗蜜十二因缘四谛理不一。故有三乘。如诸子虽同出火宅。而求车有异。

  统其会归。一而已矣。

  统摄会归也。三乘皆一乘之方便。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故。此显差即无差也。如宅内三车。皆为赐白牛大车之方便。到露地已。等与大车故。贤首云。若先以三乘。令其得益。后乃方便得一乘者。属同教摄。亦名回三入一教。如法华说。又清凉疏。终顿教名一乘同教。谓同归一乘。即今文意。

  △三答前所问四。初牒前正答。

  而难云。三乘之道。皆因无为而有差别。(牒前也)此以人三。三于无为。

  方便教中由人三故。说三乘各证无为有三也。

  非无为有三也。

  遣疑。非谓所证无为本性有三差别。是知宗本法体。不失常恒一相也。

  △二引经证答。文二。初引经。

  故放光云。涅盘有差别耶。答曰无差别。

  一乘大道理无二故。

  但如来结习都尽。声闻结习不尽耳。

  结谓结使。有五利五钝。依无明起。即二障现行。习谓习气。即二障种子。或种子之后开习气。俱是微细。但开合有异。声闻但断烦恼结习。未断所知故。结习不尽。唯佛如来金刚道中。二障种子。方毕竟尽。或云。声闻断结不断习。故云不尽人。以声闻断惑最浅。望佛断惑最深。以例中间三乘贤圣。皆由断惑差别。故涉理有浅深。非谓无为理性有三。此则开三会一。皆大乘同教义矣。

  △二立喻。

  请以近喻。以况远旨。(近取其事。以况深理)如人(喻三乘人)斩(喻断也。刀喻三乘智)木(喻二障惑)去尺无尺。

  去一尺木得一尺无。喻如来以二空智。伏断二障双得二空。

  去寸无寸。

  去一寸木得一寸无。喻声闻伏断烦恼。单得我空。此上喻人有差别。

  修短在于尺寸。不在无也。

  修长也。约断木有尺寸。故说得无有尺寸差别。且所得尺寸之无。即太虚空。不可言其短长也。故知三乘人。断惑不同。故说证有高下。若以三乘所证之理。即真心之空。则无为本无差别。

  △三叙根行答。文二。初正叙有差。

  夫以群生万端。

  万是大数。端者绪也。此句总言。下别明。

  识根不一。

  识心明则根利。暗则根纯。于利钝中。熏习有邪正。于正熏中。复有多种。故云不一也。

  智鉴有浅深。

  由熏习不一故。从闻思而发智鉴。答有深浅。照理亦异。所谓生空及二空故。

  德行有厚薄。

  德得也。行之所招曰德。鉴生空者。多行自利。鉴二空者。兼四心六度。双行二利。自利者行劣德薄。二利者行大德厚。此皆由利钝熏习所致。故有三乘不同也。

  △二释成无差。

  所以俱之彼岸。

  梵云波罗蜜。此云到彼岸。生死为此。无为为彼。三乘所证。理实无二。故曰俱之。

  而升降不同。

  观现在苦集空者下乘也。了三世因缘空者中乘也。达我法二空者上乘也。故于空理。有升降也。

  彼岸岂异。异自我耳。

  真空理性则无异。但由三乘人。见有差别。若会浅深之见。俱到无差理性。即三而一故曰同归。此则不待泯三。而一乘现矣。故演义云。若约三乘理行。即是一理佛因。则会取昔三。为今之一。若约教果。即废三立一。则会于昔三。归今之一。今明会取。废立自显故也。

  △四结会众经。

  然则众经殊辨。其致不乖。

  前云。何以取中。今中诸经所说三乘。必归一致。此理不乖。斯为正义。

  △二推三得一。文二。初一异无三问。文二。初章名。

  责异第十

  责问也。异者三乘人异。谓疑能证所证。一亦无三。异亦无三。责问三乘因何有异。然前难差。但约人法一体。法一不合人三。今问一异。俱无三乘。此欲令知会权归实之教。不坏三而常一。特为此问。

  △二正问三。初法喻定难。

  有名曰。俱出火宅。则无患一也。

  喻也。无患者。到门外也。

  同出生死。则无为一也。

  法也。三乘同出界内生死。证真理一也。

  而云彼岸无异。异自我耳。(牒前文)彼岸则无为岸也。我则体无为者也。

  定前名义。前说彼岸。是所证无为理。前云我。是体究能证之人也。

  △二正陈疑难。文二。初开两关。

  请问(有名者。请问无名家)我与无为。为一为异。

  前说法一人三。未审人法为同一体。为各有体。

  △二立二问中二。初难同。

  若我即无为。无为亦即我。

  人即法。法即人。更无二体。

  不得言无为无异。异自我也。

  人法既一。如何说法一人三耶。此以妙存中物我冥一难。辨差中法一人三也。

  △二难异。

  若我异无为。

  人法有异体者。

  我则非无为。

  则三乘人。不以无为为体。

  无为自无为。

  法自是一无为理。

  我自常有为。

  三乘人。异无为法。自属有为也。

  冥会之致。又滞而不通。

  冥契也。会合也。则一切圣贤。皆证真之义。滞而不通。何名物我冥一。曰涅盘耶。此但翻前难也。

  △三结三乘无由。

  然则我与无为一亦无三。

  此中正责异也。人法体一。法定一则人无三矣。

  异亦无三。

  人与法异。则非圣贤。何有三乘也。

  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也。

  由因也。未知三乘名字因何而有。

  △二人法一异答。文二。初章名。

  会异第十一

  会谓会融。异则三乘殊异。前问人法一异俱无立三乘之由。今明一中有三。非异中有三也。此则一乘是立三乘之由。谓一无为法。巧顺三机。故今融会三乘。即一而异。故曰会异。如即水之波波异。今会波归水曰会异。前教章。以三即一故不异。即此章明之。

  △二正答五。初正答问。

  无名曰。夫止此而此。适彼而彼。

  此立迷悟二门。止住也。适造也。此即生死。彼谓无为。迷真理则住生死。而曰此岸。悟真理则造无为。而曰彼岸。是知理无高下。人有悟迷。今明真理。随迷悟二缘故。有圣凡二相。下明随缘之义云。

  所以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失之。

  真理随悟缘。则同三乘之得者。则三乘得者。皆得于无为。真理随迷缘。则同凡夫之失者。则凡夫失者。迷失于无为。此则迷悟得失在人。人有多端。凡夫失者。尚不离真。况三乘圣贤。岂离真而有异也。

  我适无为。我即无为。

  我者三乘人也。三乘皆造无为法。则三乘皆即一乘。故曰物我冥一。

  无为虽一。何乖不一耶。

  法虽是一。证有浅深。故不妨三。故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此同法华中开显三乘即一乘。而不待泯三之意。故云何乖不一。彼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具足悉当成佛等文。

  △二举喻答。

  譬犹三鸟出网。同适无患之域。

  三鸟在网喻凡。出网喻圣。既出网鸟。空空无患碍。

  无患虽同。而鸟鸟各异。

  三鸟在空。必有远近之异。喻三乘证一理。有浅深不同。

  不可以鸟鸟各异。谓无患亦异。

  不可以鸟三。而说空有三。喻所证一理无差。

  又不可以无患既一。而一于众鸟。

  又不可以空一。而一于三鸟。喻能证三乘自异。

  然则鸟即无患。无患即鸟。无患岂异。异自鸟耳。

  此结喻也。由三鸟冥虚故说同。空有远近。以喻三乘契理一。理有浅深也。

  △三法合答。

  如是三乘众生。

  合上三鸟。

  俱越妄想之樊。

  樊谓樊笼。合上出网。

  同适无为之境。

  同得无为之法。合上同到太虚。

  无为虽同。而乘乘各异。

  法本自一。人根有三。

  不可以乘乘各异。谓无为亦异。

  不可执权教三乘。而废一实。以理无二故。

  又不可以无为既一。而一于三乘也。

  又开显一实。不待泯三乘。以根有优劣故。

  然则我即无为。无为即我。

  三人同证一理。一理随根有三。此则答前物我冥一也。

  无为岂异。异自我耳。

  法自一。人自三。此答前彼岸岂异异自我耳。前则异中辨同。此则同中辨异。

  △四释所以。

  所以无患虽同。而升虚有远近。

  释喻也。

  无为虽一。而幽鉴有浅深。

  释法也。理虽一味。二乘但以生空智鉴。曰证生空真如。菩萨以二空智鉴。曰证二空真如。则人有利钝。鉴有浅深。而所证理等无高下。

  △五结成答意。

  无为即乘也。乘即无为也。

  结人法不异也。

  此非我异无为。以未尽无为故有三耳。

  结一乘不待泯三。非谓人三异于法一。但于一法未能究尽。故有三乘。

  △就一明三。文二。初法同人异问中二。初章名。

  诘渐第十二

  诘难也。渐阶次也。因闻上法同而人异。故今诘难。既同证一法。何以人有三种之渐次耶。

  △二正问三。初明断证同。文二。初泛陈迷悟。

  有名曰。万累滋彰。本于妄想。

  迷也。惑障不一故云万。皆能缠缚有情曰累。滋多也。彰显也。妄想者无明也。由迷至理。妄念忽动。万惑俱兴也。

  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

  悟也。三乘同证无为。破妄出缠。只合等无高下。此以三乘俱破惑出离。同证一理。疑三乘人未尽无为之渐也。

  △二正叙所同三。初智同。

  二乘得尽智。

  即生空智。我生已尽故。

  菩萨得无生智。

  即二空智。推检我法。四俱无生。谓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故。生之与法无生故空。又清凉五地疏云。尽无生智者。无生是灭。因亡曰尽。即尽智也。后果不起。名为无生。即无生智。此尽无生。是其灭体。无学之智。如是而知。意在取灭为灭谛道。据斯所释。则二乘但以因亡取灭曰尽智。菩萨兼果丧为灭。曰无生智。乃道谛中智有上下。取灭有浅深。故分二名也。

  △二断同。

  是时妄想都尽(本除)结缚永除。

  末丧也。是时者。三乘到无学之时也。言妄想都尽者。惑除也。三乘无学。俱无发业润生。故曰结缚永除。

  △三证同。

  结缚既除。则心无为。

  三乘既无十使系缚。则障尽智圆。同契无为真理二乘以我空证。菩萨以二空证也。然三界系缚。正在烦恼障。能发业润生故。所知障即无此能。但以菩萨入假利生。恐障法空理。故须双伏双断。今就三乘出离证真。俱约烦恼障论。故云结缚永除。则心无为也。

  心既无为。理无余翳。

  三乘心契无为。于理更无余障。

  △二引证同义。

  经曰。是诸圣智不相违背。不出不在。其实俱空。

  此引证智同也。虽所了生空与二空不同。而能了智不相违背。大悲菩萨了三界故不出。一切二乘离三界故不在。其实俱证空理故同也。

  又曰。无为大道平等不二。

  此引证所证理同故也。

  既曰无二。则不容异二。

  再定理智同一之义。既曰所证理无二。则知能证心不可说异也。

  △三正诘渐次。

  不体则已。体应穷微。而曰体而未尽。是所未悟也。

  体者解也。三乘起智断证既同。同证空理。本合归一。不解则止而不论。解则必臻微妙。何以前云未尽无为故有三耳。未晓此旨也。此一章为乍闻实教谈一理无差之人。未晓权中差别之旨。便欲坏三立一。而不知实教接权。但就三会一。非独即三而一。亦不妨即一而三。不知此者。未为得旨耳。

  △二就法显人答。文二。初章名。

  明渐第十三

  明辨也。辨别同归一乘之人。从权入实。本有三乘之渐次。既知全一成三。故明三乘之渐次也。

  △二正答三。初领前法一。

  无名曰。无为无二。则已然矣。

  人虽于理有偏圆。理本无二。是故究竟真实。同归一乘无二之法。理当如是矣。

  △二责前人同。

  结是重(平)惑。而可谓顿尽亦所未喻。

  此约方便教中三乘显然。以机不等故。结者二障。分别俱生即用也。惑是无明即体也。无明体上重重之结。故云重惑。二乘但伏断烦恼。菩萨伏断二障。三乘五位。位位渐除。而前曰妄想都尽。结缚永除故。亦未晓此旨。是知即实而权。则三乘显然。即权而实。理同一味。但谓一理无差。便泯三乘修证渐次者。未为知悟也。

  △三正答渐次四。初法喻正答。文二。初引喻。

  经曰三箭中(去)的。

  的谓红心。三箭同中一的。喻三乘同证一理。

  三兽渡河。

  象马兔三兽同渡一河。喻三乘同断三界结惑。

  中渡无异。而有浅深之殊。

  同中一的。同渡一河则无异。喻同断结惑。同证真理。而三箭到的有浅深。三兽入河。有深浅各别。喻三乘断惑有深浅。证真有渐次。

  者为力不同故也。

  为者由也。由为三箭三兽力有大小故。入水中的有浅深之三。非为河的有异也。

  △二法合。

  三乘众生(合三箭三兽)俱济缘起之津。

  济渡也。津河也。缘起则十二因缘。以法兼喻也。合上渡河。

  同鉴四谛之的。

  合上中的。然四谛十二因缘三乘别说。互不相通。如前引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等。若约互通。自有二义。一通观义。如经云。上智观苦。得菩萨菩提。中智观苦。得缘觉菩提。下智观苦。得声闻菩提。上上智观苦。得佛菩提。则知二乘同观四谛。通离十二因缘三世因果。但智用利钝不同。二互观义。说合十二因缘中。过现五支因为集谛。现未七支果为苦谛。则声闻观苦集。已了十二因缘。辟支观十二因缘。已了苦集证灭修道。二乘皆然。但不如菩萨大悲行愿。长行六度尔。菩萨五六双修。圆证二空。岂不达三世因果。具道灭耶。此则三乘行门互具。故缘起四谛。通三乘断证。今论本意。正约断证二门。以缘起是三世因果。不出惑业苦三。则三乘通断。故云俱济缘起之津。四谛是谛审世出世因果。如实真理。不过二空。三乘通证。故云同鉴四谛之的。三乘既通名出世证真故。不约别分行相也。

  绝伪即真(合上渡无异)同升无为(合上中无异)。

  三乘人同离三界生死。同到无为彼岸也。

  然其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

  所乘不一者。指三乘智行不同也。声闻乘我空四谛出。缘觉乘我空十二因缘出。菩萨乘二空六度出。何故如此。下云。谓智力有大小不同故也。合上浅深之殊。为力不同也。故知。诸佛本意。普欲令其如我无异。为彼智力未及。教有渐次也。

  △二校二乘智量。

  夫群有虽众。然其量有涯。

  群者不一之谓。万有也。言其万有则通一切有境。若在佛智。必尽无边。

  正使智犹身子。辩若满愿。

  梵云舍利弗怛罗。此云身子。弟子中智慧第一。梵云富楼那。此云满愿。亦云满慈。弟子中辩才第一。

  穷才极虑。莫窥其畔。

  穷极二声闻辩才智虑。不能窥度群有之边畔。

  况乎虚无之数。重玄之域。其道无涯。欲之顿尽也。

  虚无重玄。即一佛乘。真常妙道。横竖无涯。如何欲令二乘尽证。有边事相尚未尽知。况无边法体岂能尽证。则知二乘浅智力劣。故有阶渐也。

  △三引外书明渐。

  书不云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书是道经。今借文用。为者修义。学者敩也。道者履于性也。修学者。日益于见闻知解。修道者。履于自性也。则日损于知解惑结。吾教有学有修。止在于等觉。

  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为于无为。而日日损。此岂顿得之谓。

  修无为者。解惑渐除而无为渐现。此非顿得之言谓。

  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

  此三句。位位皆有。即诸位中。入住出之三心。即加行正行胜进行之三行。如断初地惑。在地前要损。名加行入心。要者欲义也。入初地时又损即正损。名正行住心。至于无损。求进二地。名胜进行出心。则地地皆有此三行三心。至于无所损者。方惑亡解丧。心境一如。故地地皆证一分真如。又要损在三贤。又损在地上。至于无损。在妙觉也。此则约始教断实惑说。若约终教。无断而断。虽惑本自真。而真随惑缘。亦能随断缘。亦不妨断。故楞严云。理虽顿悟。承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若无惑可断义。即归顿矣。

  △四引经结智用。

  经喻萤日智用可知矣。

  净名谓富楼那云。无以日光等彼萤火。萤光喻二乘。曰光喻菩萨。此据三乘对辩。则知智有优劣也。

  △二别对菩萨。文二。初一乘诸位问。文二。初章名。

  讥动第十四

  讥者责也。动谓进修之心。此问再叙前难差中疑。此则通疑证真之人。既心境冥合。何故更有进动。若据始教法相宗。初地已得证真。今约七地难者。就三乘教论。菩萨乘中。至七地时。入纯无相观。得无生忍。深证真平等法。人既即法。亦无心境二相。所谓物我冥一。绝于图度。何故更进后地三位。别有所求。七地尚尔。况前地耶。此以人法同寂。讥责于进动。

  △二正问三。初牒经动寂。

  有名曰。经称法身已上。入无为境。

  此即前引儒童。于然灯佛所。已入涅盘。涅盘此云无为。法身者。法谓法性。身者依也。以法性为依。则证真者之通称。今约七地已上曰法身者。谓纯无相观。常依真理。以法为依。以真为体故。又纯无漏功德法分积聚故。

  心不可以智知。

  无分别心。非分别智可知。

  形不可以象测。

  法身非质碍故。形象不测。

  体绝阴入。

  所得法体。离五阴六入。

  心智寂灭。

  能证心智。纯无漏观。无功用道。寂灭无相。如顺流舟也。此即前所谓物我冥一也。

  而复云进修三位。积德弥广。

  即前云于七住初获无生忍。进修三位。更胜进后地。慕广大功德也。

  △二以动难寂。

  夫进修本于好尚。积德生于涉求。

  生好尚心。动涉求念。

  好尚则取舍情现。涉求则损益交陈。

  取后位。舍前位。弃损无明。增益功德。

  既以取舍为心。损益为体。而曰体绝阴入。心智寂灭。

  以上动用疑寂灭义。

  △三结成相违。

  此文乖致殊。而会之一人。无异指南为北。以晓迷夫。

  既动寂文义殊乖。而会同七地一人。岂了动寂之异。有似以南为北。岂能指迷者令晓。南北殊方也。

  △二位位寂灭答。文二。初章名。

  动寂第十五

  动是用。寂是体。谓行人修因契果。断惑证理。皆以前般若为能修也。谓以无知之般若。修即真之因。契如实之果。断不异真之惑。证寂灭之理。是则能所断证即寂灭相。动而常寂。故曰动寂。故清凉云。良以非真流之智。无以契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此据实教入住已来。直至究竟。始终如此。非谓七地已后方得动寂不二。此论一乘正行。在此章显示。

  △二正答四。初显所修之行。文三。初引经总标。

  无名曰。经称圣人。

  引经通标证真起实行之人。

  无为而无所不为。

  为者作也。三慧中属修慧。谓若称真。则无惑可断。无理可证。无行可修。无位可得。故曰无为。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见有幻相未除。空尘不说。当以如幻之智。断幻惑。证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无所不为。直须断至无断。证至无证。方曰究竟。今就因门。从解起行。则无断而断。无证而证。故曰无为而无所不为。寂而常动。动不乖寂也。大意如是。故曰总标。

  △二释成大意。

  无为故。虽动而常寂。

  释上寂义。修即无修。是即动之寂。

  无所不为。故虽寂而常动。

  释上动义。无修而修。是即寂之动。

  虽寂而常动。故物莫能一。

  无修中起修。能所修相不一。

  虽动而常寂。故物莫能二。

  修即无修。能所一相。

  物莫能二。故逾动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动。

  逾过极之。义言不二则能所同寂。此乃即至动而见至寂。言不一则二相宛然。即至寂而见至动。上则即随缘同不变。次乃即不变而不坏随缘。故动寂二名。言之似异。义实同时。

  △三结示所以。

  所以为即无为(进修即寂灭)。无为即为(寂灭即进修)。动寂虽殊。而莫之可异也(事理二行名殊义一也)。

  △二明能修之心五。初引经标义。

  道行云心。

  能修之心。体是本觉。用即是智。位位各具入住出三心。通根本后得。

  亦不有。亦不无。

  心体真实。本非有无。亦无能所修相。泯同平等故。华严亦云。无有如外智。亦无智外如。今正约照用。不滞二边空有之病。非唯所修之行为无为不二。能修之心。照与无照。亦乃同时。故云亦也。

  △二释经大意。

  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无者。不若无心之无。

  寂照同时。非有无二心。故经曰不有不无。

  △三逆顺推释。文二。初问。

  何者。

  问上不若有无之义。

  △二释。文二。初反释责非。

  有心则众庶是也。

  众庶者不一也。指三界众生心皆有作攀缘。释上有心也。

  无心则太虚是也。

  释上无心也。

  众庶止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岂可止于妄想。绝于灵照。标其神道。而语圣心者乎。

  进修所谓动。此是以妄想语圣心。又谓入无为是寂。此是以太虚标神道。焉可以邪而求正道。

  △二顺释正理。

  是以圣心不有。不可谓之无。

  闻说不有寂而常照。不可执无。

  圣心不无。不可谓之有也。

  闻说不无照而常寂。又不可执有。此遣随言执也。

  不有故。心想都灭。

  想谓取像。能证之心既无取着。故经曰不有也。

  不无故。理无不契。

  无不契者。尽契真理。能契之心非无故。经曰不无也。

  理无不契。故万德斯弘。

  弘大也。万德者。称性之德不一。故起信云。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心能证理。则称理之德。一一广大无涯。故曰斯弘。

  心想都灭。故功成非我。

  须菩提云。我不作是念等。况大乘菩萨能所一相。心想都亡。岂有我心。成就功行。故曰非我。

  △四结成所以。

  所以应化无方。未尝有为。

  达俗不妨证真。动而常寂。

  寂然不动。未尝不为。

  证真而常达俗。寂而常动。

  △五引经证义。

  经曰。心无所行。(平)无所不行。信矣。

  行者断惑证理。修因契果。皆名曰行。行能行之心。动寂同时。斯可信矣。

  △三引前结示三。初正引二。初引前经。

  儒童曰。

  世尊因地为菩萨。名曰儒童。前难者但见文违。未见意顺。故今亦就儒童所说。引不二之义。令彼信悟故。

  昔我于无数劫。以国财身命。施人无数。

  七地二僧只劫满。故说昔。曾以国位财宝舍身分或尽命。以此内外财行施。不可知其数量。

  以妄想心施。非为施也。

  妄想不一。所谓求佛果。进上位。要行满。欲因圆。但有能所修相。皆曰妄想。并非称实之行也。

  今以无生心。五华施佛。始名施耳。

  智虚无生。为能修心。五华施佛。体即无生。为所修行。能所同真而不坏。以华施佛。始名称实之施。岂动寂有异也。言五华施佛者。经说佛因中昔名摩衲婆。此云儒童。买五茎优钵罗华。即青莲华。施然灯佛。此时心诣无生。三轮同寂。故然灯与记释迦牟尼。金刚亦云。以实无有法得菩提故。然灯受我记也。

  △二引别经。

  又空行(去呼)菩萨入空解脱门。

  入者证也。解脱门有三。一空。二无相。三无愿。今举初摄后。故言解脱。谓离系缚。根本智为能入三解脱为门户。由此故能于一切法证真如性。故曰入空解脱门。此则以智契理耳。

  方言。今是行时。非为证时。

  方者始也。菩萨但行三解脱行。不求证三解脱相。此则正行。行时不见行相也。非独儒童空行。菩萨亦尔。

  △二结成。

  然则心弥虚行弥广。终日行不乖于无行者心也。

  结上也。弥极也。既以至虚之心造行。则行亦寂灭。尚无二相。岂有行耶。

  △三广示。

  是以贤劫称无舍之檀。

  贤劫经也。梵云檀那。此云施。即六度之一也。三轮同寂。虽无舍而施行弥勤。故曰之檀。

  成具美不为之为。

  成具经也。此通一切并皆无作而作。

  禅典唱无缘之慈。

  禅经也。能缘所缘。理同一味。故无二相。而大慈拔济不息。即四无量之一也。

  思益演不知之知。

  思益经也。能修之智。无知而知。此即根后二智。此四句经。古人多配六度。唯初后义现。二三两句文引难对。今但随文释之。此皆即真之行。行行全真。菩萨造修必当如是。故起信发心。先信真如及三宝故。

  △四责非玄悟。文二。初责其所执。

  圣旨虚玄。殊文同辨。

  圣教旨趣。虚寂玄微。唯智可了。非情所测。动寂之文有殊。不二之义同辨。

  岂可以有为便有为。无为便无为哉。

  责前闻动执有为。闻寂执无为。

  菩萨住尽不尽平等法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即其事也。

  此引净名经。香积诸来菩萨向佛求法。当还本土。佛告曰。有尽不尽。平等法门。汝等当学何。谓尽。谓有为法。何谓不尽。谓无为法。则菩萨当住平等。不住二边。不尽有为即有而无。不住无为即无而有。即菩萨动寂不二之行。故云即其事也。

  △二斥其非喻。

  而以南北为喻。殊非领会之唱。

  南北之方定异。寂动二行常一。将定异而喻常一。岂能领解也。已上显等行毕。

  △后二就人法示等证。文二。初明人法同异。文二。初先后穷源问。文二。初章名。

  穷源第十六

  穷谓推穷。源谓本源。前章已知一乘正行动寂同时。今则行成必证未晓。证法之人。人法谁先谁后。先者为源。二俱有过。故推穷之。

  △二正问二。初先人。后法过。

  有名曰。非众生。无以御三乘。

  御者进也。先有人方可进。御三乘因。行理合云御一乘。今约从凡入渐。渐必归实。据昔曰三乘也。又问者多约权难实故也。

  非三乘。无以成涅盘。

  非三乘行人。无以成就一无为法。

  然必先有众生。后有涅盘。

  此则人在先法在后。以人为源也。下出过去。

  是则涅盘有始。有始必有终。

  有为有始终。无为无三世。岂容有始终耶。

  △二先法后人过。

  而经曰。涅盘无始无终。湛若虚空。

  竖穷三际。故无始终。横遍十方。故湛若虚空。

  则涅盘先有。

  涅盘体常。故先有。下出过云。

  非复学。而后成者也。

  无为既本有。何假学者解行。成就此果耶。难者谓。人在先则违经旨。法在先则坏前解行。故今穷之。

  △二平等同时答。文二。初章名。

  通古第十七

  通谓融通。古即时分。上因以人证法。故穷先后之源。盖未明法性甚深之旨。犹以三乘灭妄证真。问之。今明法性真常。融通今古。由此随缘方成万法。今行人了万法。以会真常。乃名证入。岂同三乘先人后法。而有得证耶。又真理虽则本有。既能随缘成事。何碍事。能显理之解行耶。以法性真常。融通古今。诸法即事显理而答之。故曰通古。

  △二正答三。初明人法不异。文三。初正明。

  无名曰。夫至人。

  寄极证人。显深玄法故。

  空洞无象。

  无为妙性。寂而空洞。体绝诸相。故曰无象。此约至人体性寂之又寂。即明不变义也。

  而万物无非我造。

  造者作也。圣凡依正。心境万物皆由真理。随缘而有。即不变而以显随缘。全法成人。依理成事。义法本真常。故经曰。无始无终也。

  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

  会契也。凡夫不能即事契真。故轮回不息。三乘灭妄求真。故积行不息。今即诸法而契不变真常者。故曰一乘。圣凡一源。唯独圣人能即事契理。不历僧祗而成道。以显全人即法。法虽本有。不废解行。契会之相。既非新得。故异三乘也。

  △二推释。

  何则。

  推也。何以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耶。下释。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不异理。

  释上即事圣理方为圣人也。先反释。后顺明。然虽人法无二。要由即事契真。方证不二之道。故由前解行。成此证入也。

  △三引释。又三。初释智由理起。

  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

  大品经。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问须菩提也。般若圣智。如何可求也。

  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色中求。

  色是法相之首。今举例一切也。于一切法不即不离之间。而妙契真常。为般若故。此则契理。方为明智。释上理而为圣。

  △二释理由智显。

  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

  见并证见为者是也。缘起是事。由见事体空。是了法之真实。故云见法。真法即真觉体。故曰见佛。此则由智方即事契真。释上圣不异理也。

  △三结理智不二。

  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

  结上也。物即理也。我者智也。以上二经证之。则理智相。由不异之效。可见此结成。即事会理。唯在圣智。故须解行之人证人法融通之性也。

  △二显妙契即真三。初正显。

  所以至人。

  蹑上物我不异。今显至人妙契之相。

  戢玄机于未兆。

  戢敛也。玄机者智也。未兆者。无朕迹也。此则收敛智用。即于觉体而无智照之迹。以智即理故。方为至人之妙契也。下诸句例此释之。

  藏冥运之即化。

  藏覆也。冥运者。寂然运用。即化者。即今万化也。藏覆冥寂之体。运用于即。今万化之间。此即体不离用。理即于事。以为妙契。

  总六合以镜心。

  以镜喻心。心本澄净。故四方上下皆不离心而有。故以心而总之也。此句收现在。

  一去来以成体。

  过去未来同归一体。此句泯过未融。三际一体。

  古今通。终始同。

  古今终始。一法通之。更无异相。

  穷本极末。莫之与二。

  理曰本事曰末穷极理事义一名异。

  浩然大均。乃曰涅盘。

  浩然者。无边涯也。均平也。以理融事。即理而大均。故平等无涯。乃曰无为。

  △二引证。

  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盘。

  净名云。不离诸法而得涅盘。是为晏坐涅盘。以诸法性常寂故。不离相而证理。此即理事不二。

  又云。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

  诸法体无边涯。菩提觉体亦无边涯。此即能证智。与理不二。上二经以明理事智三名异义一也。

  △三结成。

  以知涅盘之道。存于妙契。

  虽理事常融。要由妙契即真。方曰证道。故人法不二。不废解行证入也。

  妙契之致。本乎冥一。

  契则万法一致。

  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

  人法不异。契会玄微。同归一道。更无过极。

  △三结非先后。文二。初正结。

  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

  不二之道。进退求之。不见先后之相。岂容终始可得也。

  △二引证。

  天女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净名经。舍利弗问天女曰。止此室。其已久如。天曰。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此。盖身子以久近问之。天女以无久近而答。身子再审其久近。天女以绝久近责之。耆年者。指舍利弗。曰耆宿也。意谓汝证解脱时。我止此室。今取责无久近之言。以证涅盘绝先后始终之相。

  △一明得法有无。文二。初有无乖得问。又二。初章名。

  考得第十八

  考谓推究。得者证也。以前章明物我不异之道。要由契会之人。未知能契之人。如何证此平等之法。此则将邻证位。余疑未决。

  △二正问二。初引经双立问。

  有名曰。经云。众生之性。极于五阴之内。

  此约界内众生。随缘妄性。体是无明。色心依此而有妄心。又依色心而住。故曰极于五阴之内也。此明住有则失。

  又云。得涅盘者。五阴都尽。譬犹灯灭。

  灯灭者。膏明俱竭。喻色心灭。此约相宗定性二乘入无余涅盘义也。此明同无曰得。

  △二得失俱非问。文二。初住有不能证。

  然则众生之性。顿尽于五阴之内。涅盘之道。独建于三有之外。

  顿尽者。尽同其中。故众生在三界。无为非三界。此即事理迢然也。

  邈然殊域。非复众生得涅盘也。

  邈远也。人有法无。理事相隔。故知众生与涅盘殊别。人无得法之分。

  △二离有无能证。

  果若有得。则众生之性。不止于五阴。

  果决也。决定有人得法。则须性离五阴。绝妄契真矣。

  必若止于五阴。则五阴不都尽。

  五阴不尽。则与涅盘相隔。

  五阴若都尽。谁复得涅盘者也。

  若尽五阴。灰身灭智。则无众生。既无能证之人。将何得所证之法。此明能证之人。有无俱不能证涅盘。未知一乘实教行人欲证涅盘。如何可得耶。

  △二即事玄证答。文二。初章名。

  玄得第十九

  玄谓深玄。即本无义也。得谓证也。本无可得。故曰真得。有名之问。盖疑别有所得。今无名之答。但能于心境。一切本无所得。即真证涅盘平等妙体。竖无初后。横无边涯。故云玄得。非谓行人别有一理可得也。此章为十九章之深深四论之至极。前之新生义解。何必存焉。情尽见除。本无所得。故曰玄得。

  △二正答二。初拣辩真伪。

  无名曰。夫真由离起。伪因着生。

  起者显义。生者现义。然法本无住。人有悟迷。故离名相则真实显。着名相则虚伪现。故知真伪但由人。有迷悟异耳。

  着故有得。离故无名。是以则真者同真。法伪者同伪。

  法则义同。皆造诣也。悟乃法则于真。真无名相。能证亦无。故曰同真。此则则真属解。同真属证。迷则法则于伪伪有差殊。故事有万种。故曰同伪。此则迷真曰法伪。顺妄曰同伪。此上立迷悟二端。

  子以有得为得。故求于有得耳。吾以无得为得。故得在于无得也。

  有名子以有所得为得。故求有得之人。以何而得涅盘。此乃法伪同伪也。无名者。以无所得是得。故得涅盘在于无得。此乃则真同真矣。

  △二正明玄得。文三。初定宗议本。

  且谈论之作。必先定其本。

  且者泛词。大凡谈论。语必有本。有本者所诠也。则言有所起。语有所归。如诠真性。则可以语之。曰不改变。无生灭。竖穷横遍。则语归于性。性为本矣。

  既论涅盘。不可离涅盘。而语涅盘也。

  今之问答。既论涅盘。则所说以涅盘为本。不可离本而语也。

  若即涅盘以兴言。谁独非涅盘而欲得之耶。

  谁何也。若即本兴言。但说一切无得。皆语涅盘。何独有非语涅盘之言。而欲别有所得而谈论耶。此责前考得之情惑也。

  △二推求语本。

  何者。

  推也。何者之言。是语涅盘耶。下释。

  夫涅盘之道。

  此标下语本也。

  妙尽常数。

  总句语也。微妙出常情数量。数量无所得。故下别句语云。

  融冶二仪。

  罏冶可以和融异器。天尊地卑。同涅盘体。即尊卑无所得。下例知也。

  涤荡万有。

  万是多数有为差别。荡无所得也。

  均天人。

  均平也。天胜人劣。均无所得故。

  同一异。

  对异有一。一与异同。故一异无所得。

  内视不己见。返听不我闻。

  无声色可得故。

  未尝有得。未尝无得。

  尝曾也。涅盘无有得无得可得故。又五性之中。三分半人非无得。一分半人非有得。以缘就性。无邪正可得。斯为即本立言。言皆语本。则知一切无所得。方为真得涅盘常住妙体。故曰玄得。岂令众生别有所得而证涅盘。

  △三引经广释二。初明不二中二。初释理无得为涅盘果。文三。初明不即离。

  经曰。涅盘非众生。亦不异众生。

  不即五阴性相。性相无所有故。不异五阴性相。性相无所有。即涅盘故。此则无即离可得。为玄得。

  △二显不生灭。

  维摩诘言。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

  涅盘此云灭度。弥勒是圣。众生是凡。由圣无所得故。弥勒得灭度。又由凡亦无所得故。众生亦当得灭度。此则圣凡不待泯而自尽故。同玄得也。

  所以者何。

  有何所以。众生亦当得灭。

  一切众生本性常灭。不复更灭。

  众生本性三际常寂灭故。以无众生可得。为真灭。不待灭众生。而别证灭理。故云不复更灭。故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此明生即无生故。生无所得。

  此名灭度。在于无灭者也。

  论译成经意。此显灭度之名。即在于无灭可得。故涅盘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明灭即无灭故。灭无所得。以生灭无所得故。方为玄得。即凡圣真妄染净依正皆为玄得。故曰谁独非涅盘。此乃一切无得方。真达常住妙体。平等寂灭。斯为玄证矣。

  △三结成理果。

  然则众生非众生。谁为得之者。涅盘非涅盘。谁为可得者。

  生即无生。灭即无灭。以谁为能得之人。复以何为可得之法。则生灭双遣。人法两亡。理事俱泯。平等一味。乃曰玄得。岂存能得之人。而谓别有所得耶。

  △二释智无得为菩提果三。初遣有无。

  放光云。菩提。

  此云觉。即始觉智果也。相教直至佛位。上品四智俱圆。方称觉满。果位智强识劣。故说转八识成四智。但转其名。不转其体。四智者。一转赖耶为大圆镜。二转末那为平等性。三转意为妙观察。四转前五为成所作。法性宗中。始觉灭相。直至生相。通名始觉。生相若尽。方称觉满。皆菩提果。但理智二果。一异分之。故二宗说异。今此先约分教说。故前明理。此明智。

  从有得耶。答曰不也。从无得耶。答曰不也。从有无得耶。答曰不也。离有无得耶。答曰不也。

  此遣有求为得。初句有得为得。次句无得为得。三句亦有亦无得为得。四非有非无得为得。此既四处欲求有得。故皆答云不可也。经云。般若如火聚。四面不可取。取则成谤。

  然则都无得耶。答曰不也。

  此遣不求为得。以菩提非都无所求而得故。又前四堕作病。此句堕任病。此上五句并为欲求可得之相。故非玄得。皆答不也。

  △二明玄得。

  是义云何。

  问得菩提之义。

  答曰。无所得故。为得也。

  非谓别有所得名得菩提。但于一切处。得无所得即菩提果满。非但无法可得。亦复无智可得。方为得智。

  △三结智果。

  是故得无所得也。

  得于无所得。故曰玄得矣。此则始觉合本。断生相尽。微细念离。

  △二显不二。文四。初结前不二。

  无所得谓之得者。谁独不然耶。

  菩提涅盘。并以无所得为真得。则知理智不二。同无所得。何有不如此耶。故知以理融智。则理外无智。以智融理。智外无理。理智融融。泯绝无寄。方为玄得。

  △二述成真体。

  然则玄道在于绝域。故不得以得之。

  述上涅盘理果在于绝殊异之域。故以一切无得。为玄得也。

  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

  述上菩提智果在乎相外。故以无念而知。是真知也。

  大象隐于无形。故不见以见之。大音匿于希声。故不闻以闻之。

  述上理智不二。为一乘果也。真身大象。本无理智之形。真常大音。本无理智之名。故无理智闻见。方为见闻。此约证见证闻。非解见也。言隐匿者。皆无也。希声者。道经曰。听之不闻。曰希。则真果在无所得。故曰涅盘无名。

  △三结体显用。

  故能囊括终古。

  此句结体。谓真体常遍。故能包囊该。括遍也。终古无忒常也。故大涅盘以常遍为义。

  导达群方。

  此下显用。谓能随缘起用也。导化也。达通也。群方万法也。谓化用遂通于万法。无所不周。

  亭毒苍生。疏而不漏。

  亭毒养育也。苍生人也。顺俗曰苍。天所生故。十界众生皆即真而起真。体虽寂寥虚旷。而万化从兴。故曰疏而不漏。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借此语。

  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

  汪洋水深广也。离骚云。临渊号汪洋。今明涅盘体深用广。何不由斯建立矣。

  △四引证体用。

  故梵志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

  八师经梵志者。净行之人也。佛道者。佛所证道。弘者广大也。赞佛所证之道体深用广。如水汪洋。靡者无也。即真之应。则依正三业。功德庄严。无不成就圆满殊胜之事。一切众生若见若闻。无不受度。上句赞化德满。下句赞化用周。此如空净月圆。潭清影落。真常果体。大用无方。慈悲愿力。法尔如此。此则以真应不二。结上大意也。

  △总结大意。

  然则三乘之路开。真伪之途辨。贤圣之道存。无名之致显矣。

  此一段文。古人节为流通分。或以此都结四论。盖文义包博。取释在人。理亦无爽。但今大部不以三分科文。前三既各有结文。此段亦合自结。当论文理甚顺。不在烦释。初句言开者显也。法华云。开佛知见。故即开显三乘所行悉当成佛。则一乘显了矣。次句云。真伪者虚实也。辨别也。别权实故。此意多义。略释有二。一约理。则理事不二为真。理事各别为伪。二约人。则一佛乘为实。三乘为权。辨此真伪。权实途路也。第三句云。贤圣者。十住下贤。十行中贤。十向上贤。此三十位。亚圣曰贤。十地曰圣。此皆同证。真如同修。佛乘存此。以为正因也。末句云。无名之致者。理智相尽。异名无得。圆常妙体。果满斯显矣。又初二句义在十信。第三句在贤圣。末句义在妙觉。又前二信解一乘。故有开显辨别之义。次句行一乘因。故有道存之说。末句圆证一乘。故曰致显。此则结上一十九章有开辨。存显一乘之能。斯为甚深之教矣。

  注肇论疏卷第六(终)

  音切

  樊

  (扶袁切)

  祛

  (丘于切)

  迢

  (徒聊切)

  邈

  (莫角切)

  匿

  (女直切)

  括

  (古夺切)

  汪

  (乌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