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2 成唯识论证义(第1卷-第3卷)
No. 822-A 成唯识论证义自序
唯识证义何为而作也。为慈恩之疏亡失无存。学唯识者伥伥乎莫知所从而作也。然则不名补疏何也。曰。补疏则恶乎敢。吾敢自信无一语之与慈恩抵捂乎哉。有一语与慈恩抵牾。而谓之补疏乌乎敢。且吾犹冀古疏之万一复出云尔。其名证义何也。曰。取大藏中大小乘经论及华严疏钞宗镜录诸典正释唯识之文。以证成论之义。而非敢以己意为之注也。所以然者。为八识四智行相微细难可了知。乃圣智所知之境。非凡夫心量可测。故不以至教量定之。未有不郢书而燕说者。今之师心自用解释纷纷。能无一得乎哉。然有一语之不经印证不通商略。则皆非量而不为比量。乌能窥测现量境界也耶。心一而已。裂而为八为九。不病支离何也。曰。一心之德名为真如。真如具有不变随缘二义。以不变之心。言一不可得。况有八乎。以随缘之心。言八万四千。不足以尽之。乃以八为支离哉。夫真心即事即理。即相即性。即空即色。即智即如。即圆融即行布。即真如即生灭。所谓一法界也。迷一法界而宛然成二矣。由是能取为见分。所取为相分。见分为自内我。相分为他外我。我相一立。而此相遂为举意动念之根。于是乎起一念作一事。虽淑慝攸分薰莸各别。而要之同归于有我。即勉力而修六度万行。亦凡夫之六度万行。而非圣人之六度万行也。流浪生死之海。不得出离。转徙白黑之涂。无时休息。三教圣人深知病根在此。故不约而同曰无我。盖善医者必药其病根而去之。不得不同焉耳。大学言。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而致知在格物。物者对我而言之也。物我对峙如二山。然彼此各不相到。格者到也。峙则宛然成二。到则一矣。故格物亦无我之别号也。向非我为之崇。则心何待正之而后正。意何待诚之而后诚哉。孟子以孩提之爱亲敬长为良知良能。而他日又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有俱生而无分别。正七识用事时也。喜则人固爱其亲。谓之俱生贪。怒则兽亦憎其亲。谓之俱生瞋。以此为仁义。与孔门无我之旨悖矣。西方圣人悯贼与子之难辩。而真与妄之易淆也。故不得已而分一心为八九识。就其迷一法界处。而立为第七识。就其举心动念处。而立为第六识。就其不变之体受熏持种处。而立为第八识。又以第八识之行相微细难可了知也。就其在外门转处。而分为眼耳鼻身五识。以对色声香味触。而成色心二法。以使人了知第八识本无垢。以第七识执之而垢。故得赖耶名。圣人舍之。故立圣人之第八识为第九识。谓圣人不得已而强分之可也。然实有迷一法界处。寔有举心动念处。寔有不变之体持种受熏处。寔有在外门转处。则谓八种识自然而然。而非圣人强分之亦可也。此如黄帝岐伯论阴阳着藏腑经络之原委俞跗之湔肠浣胃。扁鹊之洞见五脏症结华陀内照之图。医者不知此。则亦不可以言医而疗病起死人矣。故学道者。不明唯识之旨。则虽聪明辨才笼盖一世。而终不免为儱侗真如颟顸佛性。今谈道者满天下。而见道者绝无一人。非此之故哉。然此九识。举其体则一第八识足以该之。何者。五识即相分。六七识即见分。八识即自证分。而九识即谓自证分也。举其用则一第六识足以尽之。何者。三性三量三境五十一心所无不具。而凡圣染净无不备故。由散入定。由凡入圣。皆由六识能观之力。非余识能也。则虽分八分九。而亦何尝不一乎。又何支离之有。或曰俗诠之刻也子序之。集解之刻也子又序。而若深许之。则证义可以无刻矣。而汲汲事。力疾校订。涸精竭虑。以阽于危。虽曰为法捐生。能免啖名之疑哉。曰。吾向于答蕴璞简中及之矣。谈佛法于今之世。犹大市中卖平天冠。有何人理着。吾以老病一措大。博得会禅之名满天下。欲何为乎。俗论之作。吾尝预商订焉。及其刻。则从与不从。盖参半也。集解之见。与吾合处为多。而不合处亦时有之。吾见之未定者。不敢不舍己而从。而吾见之已定者。亦不敢以苟同也。此证义之所以刻也。向使余不病得与二师反复研究辩论。以归于一。以成一家言。则证义果可以无刻。而竟至不惜捐生校订。以为流通计。若与二师竞名然者。岂余之得已哉。学者鉴吾之诚。而一刳心焉。即它日龙华会上之羔雉。而此册亦吾之缟带纻衣也。吾即且夕溘先朝露。胜于鹭鸶驾鸿。凌倒景而朝太清。不啻多矣。
万历癸丑六月十九日死灰居士王肯堂宇泰甫力疾自序
No. 822
成唯识论卷第一
金坛居士 王肯堂 证义
成唯识论者。此论成立唯识。故名成唯识论。梵云毗若底。识也。么怛喇多。唯也。悉底。成也。奢萨怛罗。论也。应云识唯成论。而译为成唯识论者。彼方先所后能。此方先能后所。是以唐梵次序不同。今顺梵文。先明唯识。后明成字。唯识二字之中。又先明识。识之名义。约有几何。若约同门自相。不可分别。若约异门共相。随义似分。名约性相有九。义包内外具五。名有九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九净识。义具五者。一识自相。谓识自证分。二识所变故。一切境界从心现起。三识相应故。同时受想等心法。四识分位故。识上四相等。五识实相故。谓二空真如。是识实性。自上诸法。皆不离识。总名唯识。故知若相若住。若境若心。乃至差别分位。皆是唯识。卷舒匪离。总别同时。犹云雾之依空。若波澜之涌海。又古德广释唯识。义有十门。明此唯识二字。先离解。次合解。先且离解。初唯。后识。初唯字者。有三义。一者拣持之义。拣谓拣去。拣去我法所执。持谓持取。持取依圆二性。论云。唯言为遣离识我法。非无不离识心所无为等。二者决定义。决无离心之境。定有内识之心。谓小乘离心有境。清辩拨无内心。三者显胜义。谓心王胜。心所等劣。今但显胜。不彰于劣。瞿波论师二十唯识云。此说唯识但举王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次解识字者。即了别义。谓八种心王。是识自性等。五位百法。理之与事。皆不离识。不尔。真如应非唯识。摄余归识总立识名。经云。三界唯心。次合释唯识者。唯。谓拣去。遮无外境。境无非有。识。能了别。诠有内心。心有非无。合名唯识。唯谓遮无是用。识表诠有是体。摄用归体。唯即识。持业释也。问。此言唯遮外境不有。为遮离心之境。为遮不离心之境。答。设尔何失。难。二俱有过。若遮离心之境是无。余有不离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识。不言唯境识。若遮不离心境是无。应但有能变三分。阙所变相分过。如何通释。答。所言唯识者。遮心外境无。不遮内境不离识相分是无。问。内境与识。既并非无。如何但言唯识。不言唯境识耶。答。以护法菩萨云。境名通于内外。谓有离心境。不离心境。恐滥外境。但言唯识。所以论云。谓诸愚夫。迷执外境。起烦恼业。生死轮回。不解观心。非谓内境相分如。外都无。又云。唯言识者。是了别义。意云。五位一百法。理之与事。不离识。今摄归识。总言识名。以万法由心起故。然即非唯一人之识。亦非唯一识。更无余识等。出唯识体者。一所观出体者。即取五位一百法为体。以通观有为无为法故。即以识相识性合为唯识体。皆不离识故。二能观出体者。即唯取心心所为体。心所与识常相应故。即唯能非所。若约唯识观。即取别境中慧为体。于所观境。观察胜故。又明唯识差别。总摄诸缘及理。有其十种。一遣虚存实义者。遣为除遣。虚为虚妄。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除遣。为情有理无故。存者留义。实谓实有。即观依圆法体。是实有。是本后二智境。应正存留。为理有情无故。良由一切异生小乘无始时来妄执我法为有。清辩菩萨等妄拨理事为空。今于唯识观中。遣虚者。空观对遣有执。存实者。有观对遣空执。非有非空。法无分别。离言诠故。二者舍滥留纯义。舍为舍离。滥即相滥。留谓存留。纯为无杂。虽观事理。有境有心。为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境不自生。识变方起。由境有滥。舍之不称。唯心体既纯。留说唯识。故论云。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境。但言唯识。非为内境如外都无。华严经云三界唯心故。三摄末归本义。摄谓绾摄。末即见相二分。归即向本。谓识自证分是所依体故。今摄末见相分。归本自证分体。故言唯识。故解深密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四隐劣显胜义。谓王所俱能示现。心所即劣。依他起故。隐劣不取。心王即胜。所依体故。故言唯识。即名显胜。故庄严论云。许心似二现。如是似贪等。五遣相证性义。识言所表。具有事理。事谓相用。遣而不取。理为体性。应求作证。故摄论偈云。依绳起蛇解。见蛇知是无。证见彼分明。方知明性乱。六境义。境谓所观境。识即能观心。此所观境。由识变现。境不离识。立境唯识。故阿毗达磨经云。鬼人天等。所见各异。七教义。即能诠教。说有唯识义。故楞伽经偈云。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八理义。道理唯识。唯识颂云。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九行义。行谓观行。即菩萨在定位作四寻伺观等。即观行及定。俱不离识。故瑜伽论偈云。菩萨于定位。观境唯是心等。十果义。谓佛果四智菩萨。所有功德。皆不离识。故庄严论云。真如无境识。是净无漏界等。如上十义。性。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识。无有一法。而非所标。故称群经了义中王。诸圣所依之父。若有遇者。顿息希望。无一法而可求。无一事而不足。全获如来无上之珍宝。宁同荆岫璞中。已探教海秘密之灵珠。岂比骊龙颔下。遂得尽众生之苦际。断烦恼之病原。一念功全。千途自正。已释唯识竟。今当释成字。成者。安立之义。故枢要云。安教立理。名之为成。问。成立唯识。有何义利。答。我佛法中。以心为宗。凡夫外道。背觉合尘。驰流生死。菩萨悯之。故造此论。成立唯识。令归本源。解脱生死。所以成立。问。以何方便。得归本源。答。有五观门。令自观心。得本源故。五观门者。即前十义中遣虚存实为初观。舍滥留纯为二观。摄末归本为三观。隐劣显胜为四观。遣相证性为五观也。问。论者何义。答。教诫学徒。决择性相。激扬宗极。藻义攸归。垂范后昆。名之为论。问。论题四字。何字能所。答。论字为能成。唯识为所成。成字通能所。问。当作何释。答。若成目能成。成属论字。唯识之成。或成唯识之论。依主释也。或论体之上。有能成之用。以用随体。成即是论。持业释也。若成目所成。成属唯识。唯识即成。或所成即唯识。亦持业释也。问。论字唯能。唯识唯所。论有本末。何论能成。答。本末皆能。若本论为能成。佛经唯识为所成。若末论为能成。本论唯识为所成。问。能成所成。皆有教理。此当何句。答。当以教成理之句。何以故。论是其教。唯识是理故。问。此论以何为宗。答。唯识为宗。何以故。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以为宗故。问。以何为体。答。护法正义。实能所诠文义为体。问。凭何教理。答。二十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问。论有宗论释论。此论是何。答。此宗论也。正凭六经。横该大藏。明唯识理。故为宗论。不单解释别一本经。故非释论。问。教有三藏。一素怛囕经藏。二毗柰耶律藏。三阿毗达摩论藏。此于何摄。答。此当第三对法藏摄。问。教说一乘或三乘。谓菩萨缘觉声闻。或说五乘。加人与天。此何乘收。答。正是一乘。三中菩萨。五内第一。
天亲菩萨造颂
按婆薮盘豆传云。北天竺富楼沙富罗。此云丈夫国。此土有国师婆罗门。姓娇尸迦。有三子。同名婆薮盘豆。此云天亲。原为帝释遣弟生阎浮提。名毗搜扭天王。降阿修罗故。有此苗裔。故名天亲。虽同一名。复立别名显之。第三子于萨婆多部出家。得阿罗汉果。别云比邻持?婆。此云母儿。长子是菩萨根性。亦于萨婆多部出家。于后修定。即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身。宾头卢阿罗汉在东毗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观。如教观之。即便得入。意犹未安。谓理不应止尔。因乘神通往兜率陀天。咨问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观。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便得悟。于思惟时。地六种动。既得大乘空观。因此别名阿僧伽。译为无着。尔后数上兜率陀天。咨问弥勒大乘经义。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着法师即自发愿。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惟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令诸众生皆得信解。弥勒即如其愿。于夜时。下阎浮提。放大光明。广集有缘众。于说法堂。诵出十七地经。随所诵出。无着法师随解其义。经四月夜。解十七地经方竟。虽同一堂听法。唯无着法师得近弥勒菩萨。余人但得遥闻。因此众人皆信大乘。第二子婆薮盘豆。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籍。神才俊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相匹。兄弟皆兼别名。法师但名婆薮盘豆。后住阿逾阇国。遍通十八部义。妙解小乘。执小乘为是。不信大乘。无着法师既见此弟聪明过人。识解深广。该通内外。恐彼造论破坏大乘。遣使报天亲云。我今疾笃。汝可急来。天亲即随使还丈夫国。与兄相见。咨问疾源。兄云。我今心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恒生毁谤。以此恶业。必永沉沦。我今愁苦。命将不全。天亲闻此惊惧。即请兄解说大乘。法师聪明。殊有深识。即得解悟。知大乘理。应过小乘。于是就兄广学大乘。悉得通达。忆昔毁谤。深自咎责。往至兄所。陈其愚迷。我昔由舌。故生毁谤。今当割舌以谢其罪。兄云。汝舌善巧毁谤大乘。欲灭此罪。亦当善巧解说大乘。因此遂制十地论。摄大乘论。故此二论。菩萨创归大乘之作。既而久蕴玄宗。情恢奥旨。更为宏论。用畅深极。采撮幽机。提控精邃。着唯识三十颂。以畅大乘之妙趣也。
护法等菩萨造论
梵言达磨波罗。唐言护法。本达罗毗茶国大臣之子。少而爽慧。弱冠之后。王爱其才。欲妻以公主。菩萨久修离欲。无心爱染。将成之夕。特起忧烦。乃于佛像前。请祈加护。愿脱兹难。志诚所感。有大神王。??负而出。送离此城数百里。置一山寺佛堂中。僧徒来见。谓之为盗。菩萨自陈由委。闻者惊嗟。无不重其高志。因即出家。尔后专精正法。遂能究通诸部。闲于着述。等者。该亲胜。火辩。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九大论师也。佛圆寂后。九百年中。天亲造颂。亲胜火辩同时造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相次造释。各成十卷。故卷有百。三藏翻后。糅成十卷。故掌中枢要云。虽分峰昆岫。竦干琼枝。而独擅光辉。颖标芬馥者。其唯护法一人乎。菩萨果成先劫。位克今贤。抚物潜资。随机利见。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厌无常以禅习。誓不离于菩提树。以终三载。禅礼之暇。注裁斯释。文迈旨远。智赡名高。执破毕于一言。纷解穷于半颂。文殊水火则会符胶漆。义等江湖。乃疏成清浊。平郊弭弭。耸层峰而接汉。堆阜峨峨。夷穹窿以坦荡。俯钻?而无底。仰寻高而靡际。疏文浅义。派演不穷。浩句宏宗。陶甄有极。功逾千圣。道合百王。时有玄鉴居士。识凤鹓之敛羽。委麟龙之潜迹。每罄所资。恒为供养。深诚固志。物竭积年。菩萨诱接多端。答遗兹释。而诫之曰。我灭之后。凡有来观。即取金一两。脱逢神颖。当可传通。终期既渐。奄绝玄遵。菩萨名振此州。论释声超彼土。有灵之类。谁不怀欢。朝闻夕殒。岂吝金璧。若市趋贤。如丘叠货。五天鹤望。未辄流行。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唐者李氏有天下之号。以其奋迹晋阳。为陶唐氏故都。故国号唐焉。三藏者。一素怛囕经藏。二毗柰耶律藏。三阿毗达摩论藏。前已具列。法师玄奘。生洛州偃师陈氏。隋季出家。受具戒。广学经论。博参耆宿。钩深致远。开微发伏。众所不至。独悟于奥者。固非一义矣。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从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结侣陈表。有诏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孑身独迈。遍历艰辛。具载慈恩传中。故掌中枢要云。大师睿发天资。识假循谒。无神迹而不瞻礼。何圣教而不披讽。闻斯妙理。殷俯谛求。居士记先圣之遗言必今贤之是嘱。乃奉兹草本。并五蕴论释。大师赏玩。犹睹圣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说。自西霏玉牒。东驰素象。虽复广演微诠。赏之以为秘诀。及乎神栖别馆。景阻炎辉。清耳目以征思。荡心灵而绎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云。我有美玉。韫匮藏诸。谁为善价。我今沽诸。基夙运单舛。九岁丁艰。自尔志托烟霞。加每庶几缁服。浮俗尘赏。幼绝情分。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别奉明诏得为门侍。自参预三千。即欣规七十。必谐善愿福果。函丈不以散材之质。遂得随伍译僚。即事操觚。餐受此论。初功之际。十释别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润饰执笔。检文纂义。既为令范。务各有司。数朝之后。基求退迹。大师固问。基殷勤请曰。自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英髦间出。灵智肩随。闻五分以心祈。揽八藏而遐望。虽得法门之槽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东土荣赉。并目击玄宗。幸复擢秀万方。颖超千古。不立功于参糅。可谓失时者也。况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各异。禀者无依。况时渐人浇。命促慧舛。讨支离而颇究。揽殊指而难悟。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楷定真谬。权衡盛则。久而遂许。故得此论行焉。大师理遣三贤。独授庸拙。此论也。括众经之秘。包群圣之旨。何滞不融。无幽不烛。仰之不极。俯之不测。远之无智。近之有识。其有隐括五明。搜扬八藏。幽关每壅。玄路未通。嘱犹毫毳丘盈。投之以炎烁。霜冰涧积。沃之以畏景。信巨夜之银辉。昏旦之金镜矣。虽复本出五天。然彼无兹糅释。直尔十师之别作。鸠集犹难。况更摭此幽文。诚为未有。斯乃此论之因起也。
此论十卷。总三十二颂。依颂分科。约为三分。前后各一颂。乃护法等菩萨所造。故以前一颂。名宗前敬叙分。即同常经序分也。后一颂。名释结施愿分。即流通分也。中三十颂。乃天亲菩萨所造。故名依教广成分。即正宗分也。以依瑜伽五分论中。略集要义。成三十颂。施诸学者。名集施颂。初宗前敬叙分分二。一颂。二释颂意。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一颂。前二句。敬礼三宝。后二句。言所以造论之意。稽者。至也。以头至地。故云稽首。问。礼者三业皆敬。以首至地。此唯身业。何得尽敬。答。既举动身。必有语意。何以故。若无心口。何得动身。故动身时。必有语意故。唯识性。法也。满清净。佛也。分清净。僧也。三宝有同体别体。同体者。法界为体。一真体上。有觉照为佛。有轨持为法。有和合为僧。别体者。法。报。化。三身名佛。三乘教。理。行。果。名法。五果。四向。十地。三贤。名僧。问。唯识者。性与相通。何偏敬性。答。唯无漏故。唯真谛故。圣所证故。迷悟依故。所以偏敬。问。常言三宝。佛在法先。今叙何以法在佛先。答。显说相因。佛先法后。师资相因。法先佛后。问。何故以法得为佛师。答。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般若云。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所以法为佛师也。问。何故论。初须归敬三宝。答。最吉祥故。真福田故。有大力故。起希求故。故须敬之。问。何故但敬三宝。不敬余天等。答。性调善故。具方便故。有大悲故。不喜财利故。所以偏敬。利。对害言。乐。对苦言。有情二障。起惑造业。流浪生死。受无量苦。今因此论。生解断障。得二圣果。利益安乐诸有情故。故曰利益也。
今造此论为于二空(至)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自此至故作斯论。明颂中利乐有情之意。先总后别。今初。二空者。我空法空也。外道不解名迷。小乘邪解名谬。迷者昧于二空。谬者执于我法。外道我有三种。法有十三种。小乘我亦三种。法有七十五种。我法之义。下文详之。执者。封着之义。谓同时一聚心心所法。封闭人法。坚着不舍。名之为执。障者覆碍之义。谓覆蔽真心。碍智不起。名之为障。以执我故。生烦恼障。障大涅盘。令诸有情流转生死。以执法故。生所知障。障大菩提。令诸有情不得满觉。今以生解而得断障。以断障而得解脱菩提二圣果。岂非利乐乎。烦恼者。扰也。乱也。谓见思惑(见思惑者。即见爱烦恼。见烦恼者。邪心观理。名之曰见。若于假实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随见偏理。妄执为实。通名为见。即五利使。见谛所断。八十八使。及六十二见也爱烦恼者。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假实二事情迷。随心所对一切事境。染着缠绵。通名为爱。即五钝使。思惟所断十使。及所断结流爱扼缠盖缠等也)。扰乱有情。故名烦恼。烦恼即障。持业释也。所知者。智所知境。名为所知。被此染法。障所知境。令智不知。名所知障。所知之障。依主释也。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故非持业。问。二障头数。是同是别。答。同是根随二十六惑。问。既同根随。何称二障。答。由贪上有扰恼用。名烦恼障。有覆盖用。名所知障。问。执之与障。是同是别。答。根梢有异。何以故。我法二执为障根本。生余障类。问。执生障时。为通为别。答。别。谓我执为根。生诸烦恼。法执为根。余障得生。问。此二障。染有殊否。答。有分别者。名之为粗。有俱生者。名之为细。问。何名分别。答。强思计度。而生起故。何名俱生。答。与身俱生。任运起故。问。分别俱生。孰为先断。答。分别之障先断。于见道一时顿断。俱生之障。修道位中分分渐断。至金刚心时。方能断尽。问。断此二障。于大小乘差别如何。答。二乘唯断烦恼障。大乘双断。问。此二障染。以何方便能断。答。见前先伏。入见方断。其断伏道。三乘有异。如后三乘五位中辨。总明竟。
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至)于唯识理如实知故。
此约二执。别显世间迷也。开发我法本空。去其谬执。指示唯识实理。出之迷途。
复有迷谬唯识理者(至)得如实解故作斯论。
此约四执。别显圣教迷也。或执外境如识非无者。此即有宗。依十二处教。执心境俱有。或执内识如境非有者。此破清辩。依密意空教。拨识亦无。或执诸识用别体同者。即大乘一类菩萨。言八识用虽不同。体唯是一。如一水镜。多波像生。或执离心无别心所者。此即经部觉天所计。但有心王。都无心所。以经言士夫六界。染净由心。无心所故。虽于蕴中亦有心所。但于识上分位假立。无别实有。然清辩计虽拨皆空。强违中道。而立唯境。顺世亦立唯四大种成有情故。若依此义。应有四句。一清辩顺世。有境无心。二中道大乘。有心无境。三小乘多部。有境有心。四邪见一说都无心境(士夫即作者。以心能造物。故名作者。六界。谓地。水。火。风。空。识。六法各别。故名为界)。此皆迷实有之唯识。谬执假设之我法。为遮此等。令得悟入唯识深妙理。深妙理。即唯识性也。如则非穿凿之见。实则非影响之知。能证唯识。方为能解唯识。如是而解。可以言正解矣。
已上宗前敬叙分竟。下依教广成分。分三种三科。
一略广位三科。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后五颂。明修行之位。
二境行果三科。前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四颂。明唯识行。后一颂。明唯识果三性相位三科。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位。今依性相位分科。初明唯识相。次明唯识性。初又分二。初一颂半。略辩唯识。次二十二颂半。广辩唯识。
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第一颂半。破我法。此天亲假设问词。谓若唯有识。一切法皆无。则云何世间与圣教中。皆说有我及有法耶。世间或是妄执。圣教岂是谬谈。
颂曰由假说我法(至)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颂意谓圣教虽有我法之名。对机假设。非同情执。假有二种。一者无体随情假。即世间外道所执。虽无如彼所执我法。随执心缘。亦名我法。故说为假。二者有体施设假。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本体无名。强名我法。不称法体。随缘施设。故说为假。此假说我法一句。古疏有二解。初解言说由。后解我法由。言说由者。言说与我法为由。由言说故。有假我法。我法由者。我法与言说为由。由有我法。方起言说。问。言说由者。因何便能起得言说。说彼我法。答。由妄情故。执着我法。依此便起假我法言方有所诠假我假法。此名说担情我法也。何以故先有执情。次起言说。后有我法。言说在中。名说担情我法也。此世间者。若圣教我法。即云说担证得及我法也。问。我法由者。因何便有我法依之起说。答。由证得故。强名施设假我假法。后起言说。此是假我假法。此名我法担证说也。先有证得。施设为我法。后起言说。此是圣教。若世间者。应云我法担情说也。长行问在有字上。颂家答在说字上。名言说由。长行问在说字上。颂家答在假字上。名我法由。既无实我法。则假依何而立。故云彼依识所变。谓依识所变相见分立也。首二句。总答问意。中二句。释上我法为所变。显识为能变。后二句。释能变三名。
论曰世间圣教说有我法(至)我谓主宰法谓执持。
从此直至第二卷非谓一切止。并护法等解释颂意。分二。一释我法。即前三句颂。二释三能变。即后三句颂。一又分三。一释由假说我法我。谓主宰。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断力。义同我故。主是我体。宰是我用。或是我所(主是俱生我。无分别故。属第七识我。宰是分别我。有断割故。属第六识我)。法谓轨持。轨者轨范。可生物解。持者任持。不舍自相。
彼二俱有种种相转(至)转谓随缘施设有异。
二释有种种相转。世间我种种相。谓我有情。异生。摩纳缚迦。养育者。数取趣。命者。生者。知者。见者。外道别执作者。受者。神我等也。圣教我种种相。谓预流等人。三贤。十地。三乘。五性。二十五有。是也。世间法种种相。谓胜论六句。数论二十五谛。及顺世外道。七种外道。执梵王。执时。执方。执本际。执自然。执虚空。执我等。是也。圣教法种种相。谓蕴处界等。缘起根谛善巧等法。是也。问。世间我法。率己妄情。圣教我法。有何益用。答。有四缘故。一言说易故。二顺世间故。三能除无我怖故。四有自他染净信解事业等故。有此益用。圣说我法耳。随缘施设有异。即解转字。施设即假立义。随主宰缘。假立为我。随执持缘。假立为法。
如是诸相若由假说(至)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三释彼依识所变。设问云。是种种相。既由假说。则此假依何而得成立。故答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转变与变现不同。变现者。唯现心等。能起见相。名之为变。不通于种相分色等。转变者。通于种现。现能熏种。种能生种。种生现行。名转变也。识谓了别。别释颂中识字义。显了分明辨别境相。故名为识。凡所言识。必摄心所。以心所与心王同一所依根。同一所缘境。同一时。同一事。同一行相。具足五义。故曰定相应也。变谓识体转似二分。识体即自证分。二分即相分见分。论明诸识体即自证分转似相见二分而生。此说识体是依他性。转似相见二分非无。亦依他起。依此二分。执实二取。圣说为无。非谓依他中无此二分。论说唯二依他性故。此除真智。缘于真如。无相分故。余皆有相。不尔。如何名他心智。后得智等。不外取故。许有相见二体性故。说相见种或同或异。若同种者。即一识体转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蜗牛变生二角。此说影像相见离体更无别性是识用故。若言相见各别种者。见是自体。义用分之。故离识更无别种。即一识体转似见分别用而生。识为所依。转相分种。似相而起。以作用别。性各不同故。相别种生。于理为胜。故言识体转似二分。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实非二分。似计所执二分相见。故立似名。问。相别有种。何名识变。答。不离识故。内识变时。相方生故。问。此显能变相见二分用体别有。何故又说识似二分生。答。论说相见俱依自证起故。若无自证。二定不生。如无头时。角定非有。及无镜时。面影不起。皆于识上现相貌故。故说二分依实体生。世间圣教。依此见分施设言我。依此相分施设言法。何以故。我法若离相见二分。无由起故。我法为能依。相见为所依故。或复者。更端之词。前言转似二分。后言转似外境。故言或复。以第八识顿变根身器界种子。转生七识。各能变现自分所缘。故曰变似外境。问。如何变耶。曰。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以分别故。似外境现耳。此二种转似。俱依他起性。俱属圣教。诸有情下。方是遍计所执相。方属世间。诸有情类六七二识。无明覆故。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梦时执为实有外物。寤来方知唯梦所变。我此身相。及外世界。亦复如是。唯识所变。迷故执有我及诸境。患。即病也。但云似者。即属圣教。但云实者。即是世间。或为内识二字所障。以转似二分为世间。转似外境为圣教。非是。
愚夫所计实我实法(至)所依事故亦胜义有。
此结前义。总释前三句意。愚夫所计实我实法。是遍计所执。体实都无。犹如龟毛。非与依他内识相似。但随妄情强施设耳。故说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即依他性。必依种子因缘所生。非体全无。如遍计境。彼实我法。然非我法。即我法名。亦是圣教强施设故。名不称法。故说为假。然则外境定无。而非能如识之有也。内识定有。而不至如境之无也。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益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减损执。即离空有。设唯识教。境唯世俗之有。识通胜义之门。由此二谛之名立焉。释颂意略辩我法竟。
云何应知实无外境(至)境生(问也)实我实法不可得故。
二设问答广辩我法分二。一总问总答。
如何实我不可得耶(问也)(至)潜转身中作事业故。
二别问别答分四。一别破我执分五。一破外道三种我。诸所执我以下。皆是答词。现见世人知觉运动。作业受果。明有主人公潜施默运。如何实我不可得耶。曰。世间所执我虽多。总而言之略有三种。一同太虚立我。即胜论所计作者我。数论所计受者我。二卷舒不定我。即无惭外道。尼虔子。计随身大小有卷舒故。三量小极微我。即兽主。遍出。二宗所计潜转身中有自在用。此名六师三计。余九十种所计我等。不出此三。故曰略有三种。
初且非理所以者何(至)所修证法一切我合故。
先破同太虚空我。应出外量云。我是有法。体常周遍是宗。因云。随处造业受苦乐故。同喻如虚空。此因唯于异品中有。同品定无。又宗犯能别不极成过。因犯法自相相违过。喻犯能立法不成过。立量破云。我是有法。非常非遍为宗。因云。随处造业受苦乐故。同喻如心所。异喻如虚空。又诸有情。同一我耶。各一我耶。若同一我者。则一作业时一切应作。一受果时一切应受。一解脱时一切应解脱。如今现见四生六道三贤十圣各各不同。而立此论。便成大过。若各一我者。我既常遍。则一切我更相涉入。各一我中。具有一切我。亦当一作业时一切应作。一受业时一切应受。若言彼作彼受。此作此受。作业受果。于诸我中不相紊乱。无他作我受之过者。理亦不然。常遍之我。不分彼此。既分彼此。不为常遍。今既执常遍。则业果及身。一即一切。而云属此非彼。有是理乎。故一解脱时。一切应解脱。何以故。一修即一切修。一证即一切证故。
中亦非理所以者何(至)故彼所言如童竖戏。
次破卷舒不定我。我体常住。应不卷舒。既有卷舒。应如橐龠。橐龠中岂有常住之风耶。立量破云。我体非常住宗。因云。有卷舒故。喻如橐龠风。又我既随身。则身有多物。应可分析。何者为我。色是我耶。受等是我耶。分析之后。便成多体。而犹执我体是一是常。真儿戏之谈矣。
后亦非理所以者何(至)诸有往来非常一故。
三破量小极微我。广百论云。是故我体住于身内。形量极细。如一极微。不可分析。体常无变。动虑动身。能作能受。此亦不然。以违理故。众微聚积。成极大身。我住其中。形量甚小。云何小我能转大身。举体同时皆见动作。若汝意谓我量虽小。而于身中往来击发。渐次周匝。如旋火轮。以速疾故。谓言俱动。若尔。我体巡历身中。应有生灭。及成众分。但是迁流至余处者。定归生灭必有众分。既言我转。所至非恒。如彼灯光。岂有常一。常必非动。动即非常。我动而常。深违正理。又所执我有住有行。何得说为是常是一。若行时我。不舍住性。应如住位。则无所行。若行时我舍其住性。别体即生。常一何在。
又所执我复有三种(至)三者与蕴非即非离。
二破小乘三种我。即离二我。正量经部二宗所计。非即离我。犊子部计。正量部等亦作此计。蕴是聚义。聚为身故。亦是覆义。覆真如故。即色受想行识五法合聚为身。即蕴我者。谓色是我色等。即身为我。离身之外。无我义故。离蕴我者。彼执我体离蕴别有。非即离我者。彼执我体即蕴非即。离蕴非离。则知蕴有生灭。我体常一。
初即蕴我理且不然(至)故彼所执实我不成。
凡执我者。皆以常一为宗。若言即蕴我者。蕴取聚义。则非常矣。五法合成。则非一矣。量云。我若即蕴。非常一故。喻如五蕴。次约五位破。五根六尘。皆属色蕴。此云内色。即五根也。此云外色。即六尘也。余行。即得等二十四法。与五十一心所。除受想二。俱属行蕴。故曰余行。余色。即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等色。色有质碍。我无质碍。故我非即色。量云。内诸色定非实我。有质碍故。如外诸色。心待众缘。不恒相续。我恒相续。应不待缘。故我非即受想行。量云。心心所法亦非实我。不恒相续。待众缘故。喻如声等。余行余色无有觉性。我有觉性。故我非即余蕴。量云。余行余色。亦非实我。非觉性故如虚空等。若言离蕴我者。我既离蕴。非色非心。则应如虚空。既不作业。亦不受果。而今现见有作有受。离身心外。复是何物。量云。我若离蕴。无作受故。喻如虚空。若言俱非我者。依蕴立我。故云非离。我非是蕴。故云非即。正知作瓶。团泥成瓶。非离团泥。瓶非团泥。非即团泥。故知泥可言实。瓶决定假。则汝蕴可言实。我决定无矣。有为无为等者。谓犊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为聚。二无为聚。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谓三世为三。无为为四。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为有为无为故。经部亦执有胜义我。非即非离。即计菩萨出离生死。故名胜义。即借彼说例破之云。若汝既知不可说为有为无为。亦应当知不可说为是我非我。故彼所执实我不成。破小乘三种我竟。
又诸所执实有我体(至)故所执我理俱不成。
三总约根境识三种破。谓汝所执之我。是根耶。境耶。识耶。先约识彼。故曰思虑。念过去现在为思。念未来为虑。立量云。我若是识。应是无常。有思虑故。如诸心所。我若非识应是无情。无思虑故。如虚空等。
又诸所执实有我体(至)故所执我二俱不成。
次约根破。根是有作用法。故以作用征诘。立量云。我若是根。应是无常。有作用故。如手足等。我若非根。应非实我。无作用故。如兔角等。
又诸所执实有我体(至)正见翻令沉沦生死。
此约境破。言汝所执我。是我见分所缘境否耶。若非我见所缘境者。汝等云何知实有我。若是我见所缘境者。即是真相分。现量所得。如实知故。非颠倒摄。当迷之而沉生死。悟之而证涅盘矣。云何汝等所信圣教。皆毁我见沉沦生死。称赞无我能证涅盘耶。邪见能证涅盘。正见反沦生死。有是理乎。此不立量者。下文当出故。广百论云。外道经中。咸作是说。着我生死。离我涅盘。既赞舍我。令欣解脱。如何固执有实我耶。为显此义。故复颂曰。我若实有性。不应赞离我。谓我若实有。缘生我见。即是真实。不应劝舍。为证实我。应更殷勤劝修我见。令其坚固。云何劝舍真实我见。令修虚妄无我见耶。若无我见。不称实我。汝不应说能证涅盘。不称实见证涅盘者。知真趣脱。此说应虚。为显斯义。故次颂曰。定知真实者。趣解脱应虚。有我若实。无我我所解脱方便见应成虚。有我我所违逆涅盘随顺生死见应是实。若颠倒见随顺涅盘。无颠倒见随顺生死。云何汝论作如是言。定知实者能趣解脱。以此定知空无我见。得涅盘故。所证非虚。我我所见涅盘时舍。应知余见是其颠倒。
又诸我见不缘实我(至)随自妄情种种计度。
此破我执已竟。总申二比量。初约能缘。次约所缘。以将欲说出我见所缘是假相分。故先审定。我见不缘实我。以我见自有所缘故。喻如缘余心。亦无实我为我见境。以是我见之所缘故。喻如所余法也。我见亦是心所。以其余心所为同喻。故曰如缘余心。我见即是妄见。妄见所缘。即是妄境。与龟毛兔角等耳。故曰。是所缘故。如所余法也。所余法。即第六蕴第十三处第十九界等。是故下。说出我见所缘是假相分。我见既不缘实我。是缘何等。但缘内识变现五蕴似我之相。随自妄情。周遍计度。以为实我。如病眼境。定非实有。故不可以我见所缘。证立此我实有常住。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四总举通执分二。一标数。总举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有我执。品数虽多。约而言之。不出二种。
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至)胜生空观方能除灭。
二正释分三。一俱生。二分别。三总结。今初。由从无始来故。不待邪教。由内因力故。非邪分别。由恒与身俱。即任运而转。具上诸义。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者。第七执第八见分为内自我。而亲缘第八见分不着。但托彼见分为本质。于自心上变起影相而缘。为带质境。故曰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则常常相续。无有间断。二者。第六缘第八所变色心蕴法。或总执内蕴为我。外蕴为所。或别执一蕴为我。余蕴为所。于自心上。变起影相而缘。为独影境。故亦曰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则有间断时。不恒相续。此二我执。无始至今。任运而有。不假作意分别寻伺。细故难断。直至修道位中。修习胜生空观。地地渐断。至金刚心。方能断尽。言胜生空者。拣异见道生空。故名胜也(生空。即众生空。若观生死苦果。但见名色阴界入实法。从因缘生。新新生灭。是实法中空无我人众生寿者等十六知见。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是名众生空)。
分别我执亦由现在(至)生空真如即能除灭。
执有内外。等从缘生。故曰亦由。现在。对无始时来。外缘。对内因。非与身俱。对恒与身俱。然后方起。对任运而转。唯在第六意识中有。简前第七无分别义。邪教所说蕴相。如从冥生觉。从觉生心。从心生五微尘。从五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等。邪教所说我相。如我是思等。现分别起。对前俱生。故名为粗。初见道时。即能除灭。故名易断。见道位中。初地初心生空遍行真如现在前时。一时顿断。
如是所说一切我执(至)一切皆缘五取蕴起。
三总结内外。自心内蕴。自心外蕴。据宗镜录有二种解。彼云。心外执我执法者有两种。一者如外道等执离心等别有一物是常是一。名之为我。此乃妄计所执。其体都无。二者疏所缘缘本质之法。能缘之心亲缘不着。亦名心外。此是依他。其体是有。又云。自心外蕴。第七计我心外唯有。第六计我心外之蕴或是于无。自心内蕴。一切皆有者。亲所缘也。不问即离计为我者。影像必有故。云何必有。曰如能缘心将缘龟毛等无法之时。由无始来熏习力故。依种生时。从识自证分上变起龟毛等相分。及缘此龟毛相分。此相见分与识自证分同一种。生。既依种生。是依他性。非体全无。不同本来无体龟毛。故得成所缘缘。乃至如离蕴计有实我实法等亦复如是。离蕴性外。部无实我。亦无决定实法。但是有情虚妄执有。以理推征。都无有体。故如本来无体龟毛。然我法执此时。亦由无始虚妄熏习力故。变起假我法相。此相与见等同种。亦依他起。成所缘缘。若言独影境是偏计性者。其体即无。犹如龟毛等。即此一分相分无。何得论言自心内蕴一切皆有耶。是故我执皆缘无常五取蕴相妄执为我者。结成前义。影像相分。必是蕴故。缘此为我。义显大乘亲缘无法不能生识。不成所缘缘。成所缘缘。必有法故。然不可缘此遂执我法是有。如诸蕴相。是依他起性。决定似有。因云仗因托缘而得生故。喻如幻有。妄所执我。是遍计执性。决定非有。因云。横计度故。喻如毕竟无。恐人不信。故以契经证结焉。集论云。何故名取蕴。以取合故。名为取蕴。何等为取。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来。染着现在。欲贪名取。俱舍云。或有唯蕴。而非取蕴。谓无漏行。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华果树。通上。四总举通执竟。
实我若无云何得有(至)于汝有失非于我宗。
五外难内破有三章。初破我有三世难。难云。若无实我。则世人现能忆过去。识现在。诵习未来。益我损我。为恩为怨等事。念念生灭不停。谁为主宰而任持此耶。先约体破。言汝所执我。既是常住。应无转变无转变故。三世一如。则是过去应如现在。现在应如过去。若是现在如过去者。则我体常无。三世恩怨亦应常无。谁为忆识诵习。若是过去如现在者。则我体常有。三世恩怨亦应常有。何须忆识诵习。何以故。前之与后。同一我体。无分别故。次约用破。若谓我用自变。我体自常者。理亦不然。用即体之用。体即用之体。不可析而二也。用不离体。体常而用亦常。则我用不应有变。体不离用。用变而体亦应变。则我体不应言常。进退推求。不得言我能忆识诵习三世恩怨等事。次显正义云。有情身中。一一各有阿赖耶识。一类相续。任持诸法种子不失。与一切法互为因果。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诵习恩怨等事。何尝有实我为之主宰哉。汝无持种受熏之识。而设忆识诵习之难。只彰汝失。成立我宗耳。乃我宗则何失焉。
若无实我谁能造业(至)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次破我能作受难。此即十六知见中起者受者。破词虽以有变易无变易两端征诘。然外计定主无变易。以有变易违害常我故。立量云。汝所执我。应是不能造业受果。因云。无变易故。喻如虚空。若言有变易。已成自教相违。故不立量。次出正义云。然诸有情能造受者。皆是八种心王心所。发业润生。内因外缘熏习之力。故有善恶苦乐业报等事。岂有实我能作受哉。华严会意问云。若准六根无我。谁造谁受耶。答。佛说作善生天为恶受苦者。此但因缘法尔。非是我能作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缘者。作恶何不生天。乃堕地狱耶。我岂爱彼地狱。故受苦耶。我既作恶而不受乐者。故知善恶感报。唯因缘。非是我也。如论云。因缘故生天。因缘故堕地狱。是此意也。问。既言无我。谁感因缘。若言无我。但是因缘自为者。草木亦禀因缘。何不生天与受苦耶。答。内外虽但禀因缘。因缘有二。一善恶增上业因缘。但感生天及地狱异熟等。二善恶等流业因缘。生天者感宝地金华。堕地狱者感刀林铜柱等。此是因缘业作。非我能为。岂谓受报不同而计有我也。故经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我若实无谁于生死(至)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三破我有生死涅盘难。广百论引其说云。若一切法空无我者。生死涅盘二事俱失。所以者何。由有我故。诸无智者乐着生死。先造能招善不善业。后受所感爱非爱果。诸有智者欣乐涅盘。先观生死苦火煎逼。发心厌离。后方舍恶。勤修诸善。得正解脱。如是一切。皆由我成。我为作者。我为受者。我为苦逼。发心厌离。舍恶修善。证得涅盘。此破之云。汝执我常无生灭。又谓我能生死轮回。则害常无生灭义矣。我常如虚空。应非苦所恼。又谓我能舍苦求乐。则害常如虚空义矣。故观厌苦求乐。舍此生彼。则可以验知定无实我。何以故。若有实我。则不可移易。不能去来随缘起灭故。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虚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遂执以为实我耳。此条为已出其自语相违之过。故不立量。大涅盘经云。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众生五阴。空无所有。谁有受教修集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乃至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诸法。亦复如是。如众生食。虽念念灭。亦能令饥者而得饱满。譬如上药。虽念念灭。亦能愈病。日月光明。虽念念灭。亦能增长草木树林。善男子。汝言念念灭云何增长者。心不断故。名为增长。如净名经偈云。虽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失。善恶之业因。苦乐之果报。非有人我能作能受。但是识持。因果不亡。如古师云。众生为善恶而受其报者。皆由众生心识。三世相续。念念相传。如今世现行五蕴。由前世识种为因。起今世果。今世有作业熏种。又为来世现行因。展转相续为因果故。又善恶之业。皆由心识而起。谓前念造得善恶业。然此一念识虽灭。而后念心识生。既心识相传不断。即能任持善恶之业而亦不亡。以由识持故。只为识心如幻无定。故乃有从凡入圣之理。厌妄求真之门。则不坏因缘。能含正理。通上别问别答下。第一别破我执竟。
如何识外实有诸法不可得耶(问至)理非有故(答)。
第二别问法执分二。一总问答。
外道所执云何非有。
二别问答分四。一外道。二余乘。三总破前执。四总举通执。华严钞云。至妙虚通。目之曰道。心游道外。即称外道。唯佛正道。余悉名外道。约而言之。有一十三种。一有数论师。计二十五谛。二有胜论师。计六句义。三有计大自在天。是一。是实。是遍。是常。能生诸法。四至十。有七种外道。谓执梵王。执时。执方。执本际。执自然。执虚空。执我。如此七种计。执皆是常。能生诸法。十一。十二。有二声论。一待缘生。一待缘显。二宗计声体皆是常。十三有顺世外道。谓计四是常是实。能生有情。死归四大。
且数论者执我是思(至)是实非假现量所得。
外道中。一数论分四。一举执。二总破。三别破。四结成。今初。梵音僧佉。此翻为数。数即慧数。数广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本源即是迦毗罗所造。迦毗罗。此云黄赤色。髭发面色并黄赤故。时世号为黄赤仙人。此人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万劫前之事冥然不知之处。昧为自性。古称冥性。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二智大。亦名觉大。大者。增长之义。谓冥初之际。觉知增长。故云从冥初生智大。三我心。亦名我执我慢。谓由觉知。生我慢心。故云从智大生我心。四五唯。亦名五微。即色声香味触也。以色等五种。由我执之心方现。故云从我心生五唯。五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六五知根。五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谓之知者。以此五种皆有知觉故也。因五大而成。故云从五大生五知根。七五作业根。即口与手足小便大便。谓之作业者。以此五种能作业用故也。亦因五大而成。故云从五大生五作业根。八心平等根。心乃肉团心。即意根也。谓之平等者。以此根能遍一切根境而生分别故。此亦五大所成。故云从五大生平等根。并前五知。五作业。共为十一根也。九神我。即第八识。彼不知有第八识。故执神我能生诸法常住不坏。是二十五谛之主也。我思胜境。冥性即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性不变。即得解脱。名为涅盘。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答。三德合故。其三德在冥性中。眠伏不起。在大等二十三位。便有觉悟。故二十三。一一皆以三德合成。言三德者。梵云萨埵。剌阇。答摩。萨埵。此云有情。亦云勇猛。今取勇义。剌阇。此为微。牛毛尘等皆名剌阇。亦名尘坌。今取尘义。答摩。此云闇。即闇钝之闇。三德应名勇尘闇。若傍义翻。旧云染粗黑。新云黄赤黑。旧名喜忧闇。新云贪嗔痴。旧名乐苦痴。新云乐苦舍。敌体而言。即是二毒。能生三受。名乐苦舍。黄赤黑者。是其色德。贪多轻光。故色黄。嗔多动躁。故色赤。痴则重覆。故名黑。由此自性合三德故。能生诸法。故自性是作者。我是见者。而非作者。
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至)如何可说现量得耶。
二总破。言若使大等一一皆揽三成。即如军如林。是假非实。如何可说现量得耶。二千五百人为军。多树为林。若分析至尽。即失军林。故云是假。量云。大等是有法。应假非实非现量所得是宗。因云。多法成故。喻如军林等。
又大等法若是实有(至)转变非常为例亦尔。
三别破。分八。一因果相如破。本事。即自性三事。彼计大等二十三法皆是实有。又计自性三分合成。所谓萨埵。剌阇。答摩。剌阇性躁。警萨埵等。令起种种转变功能。三法和同。随于一分变成大等。转名最胜。大等诸果。变故无常。一物自性。不变故常。故此破云。若大等法是实有者。则亦三事等耳。岂赖三事合成乎。量云。大等诸法。非三合成。是实有故。喻如本事。又萨埵等三。亦三合成。即大等故。喻如大等。本事既能转变为大等。大等亦应能转变为本事。何以故。是实有故。犹如本事。大等既是无常。本事亦应无常。何以故。即大等故。如大等法。广百论云。大等皆用自性为体。大等变时。自性应变。由此自性应是无常。体无异故。犹如大等。又云。如是所执自性最胜。一分有用。变成大等。余分无能无所转变。是即自体应成种种。成种种故。定是非常。如大等果。相非常住。
又三本事各多功能(至)余亦应尔体无别故。
三约体用相同破。彼计第一萨埵其性明白。第二剌阇其性躁动。第三答摩其性闇昧。此三一一相用众多。能起种种转变功能。故破之云。功能既多。则此三事体亦应多。何以故。功能与体。无差别故。体即自性也。广百论云。又三自性。一一皆有明躁昧等众多作用。自性作用。既许体同。以性随用。应成多体。自性最胜。无差别故。是则最胜体亦应多。体既成多。应如大等。定是无常。又汝若谓三德之体。不分而遍。不成多者。一处起用转变之时。余一切处俱应转变。何以故。能遍之体。无差别故。
许此三事体相分别(至)故不应言三合成一。
四约体相异同破。汝既许此明躁昧等体相各别。如何和合共成一相。合时之体。与未合时。无差别故。不应未合时各别。而合时乃变为一相也。若谓三事其体虽异而相是同。故和合时成一相者。便有自教相违之过。汝执体相定是一故。体应如相同。相应如体异。如何可言三合成一耶。
又三是别大等是总(至)总亦应三如何见一。
五约总别相同破。三事是别相。大等是总相。以三事共生一法故。汝执总别既定是一。总应如别。是三非一。别应如总。是一非三。云何别三成于总一。若谓三德实不和合成一相者。三事转变时既不和合。与未变时应无差别。不应现见是一色等。若谓三事和合而成一相。则三事别相即应亡失。而体亦应随相而失。何以故。离相无体故。体相既失。又将何事而成一相。亦不可说三事各有总别二相。故虽成总相。亦不失别相。以大等总相。即是三事之别相故。若谓总相即别相者。则大等总相上。各各应有三事别相。如何但见大等一色总相。不见三德别相耶。广百论云。不可说言乐等三德各有二相。一总。二别。所以者何。总相若一。不应即三。总相若三。不应见一。
若谓三体各有三相(至)体亦应各三以体即相故。
六三相和合破。若谓三事一一皆有萨埵等二相共相和杂。难可了知。故见一者。此亦不然。各有三相。还应见三。如何见一。既见为一。则成一相。又如何知三事之有三相差别乎。若三事一一皆具三相。即应一一事能成色等根境差别。为我受用。何所阙少。必待三事和合而成耶。若谓必待三相和合而成。应一一事皆有三体。何以故。体即相故。广百论云。又此三德。各有三相。互有差别。如何色等其相是一。三体各有三相者。谓贪中有瞋痴。瞋中有贪痴。痴中有贪瞋。三法和杂。故各见一。此遮三一不齐之难也。
又大等法皆三合成(至)皆应无异便为大失。
七果无差别破。因即能成之三事。果即所成大等二十三法。唯量即五唯量。诸大即五大。诸根即十一根。意谓能成三事既同。则所成大等悉一。是则一切差别之相。皆不得成。既无差别。则一根应得一切境。如眼根亦能闻声嗅香知味等。或应一境一切根所得。如一色唯。眼亦可见。耳亦可闻等。如是。则世间现见情与非情。净秽等物。现比等觉。皆应无异。便成大失。岂特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而已哉。唐三藏尝折外道云。此大等俱各以三成。即一是一切。若一即一切。则应一一皆有一切作用。既不许然。何因执三为一切体性。又若一即一切。应口眼等根即大小便路。又一一根有一切作用。应口耳等根闻香见色。若不尔者。何得执三为一切法体。以此破词。参看论义。更自了然。
故彼所执实法不成但是妄情计度为有。
八结成前义。
胜论所执实等句义多实有性现量所得。
二胜论分四。一举执。二总破。三别破。四结成。今初。此即卫世师计。新云吠世史迦萨多罗。此云胜论。立六句义。最为胜故。或胜人所造故。其能造人。即成劫之末。人寿无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云鸺鹠。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时人以为似鸺鹠鸟。故名鸺鹠仙人。即百论优楼佉也。或名羯拿仆。羯拿。此云米斋。仆。此云食。先为夜游惊他稚妇。乃不夜乞。遂收场碾糠秕之中米斋而食。故时号为食米斋仙人。多年修道。遂获五通。谓证菩提。便欣入灭。但嗟所悟未有传人。愍世有情痴无慧目。乃观七德。授法令传。一生中国。二父母俱是婆罗门姓。三有般涅盘性。四身相具足。五聪明辩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经无量时。无具七德。后经多劫。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有子名般遮尸弃。此云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其人七德虽具。根熟稍迟。既染妻孥。卒难化导。经无量岁。伺其根熟。后三千岁。因入园游。 其妻室竞华相忿。鸺鹠因此乘神通化之。五顶不从。仙人且返。又三千岁。化又不得。更三千岁。两竞尤甚。相厌既切。仰念空仙。仙人应时神力化引。腾空迎往所住山中。与说所悟六句义法。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实者。说法体实。德业所依。名之为实。德业不依有性等故。德者道德。业者作用。动作义也。实有九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时。七方。八我。九意。德有二十四。一色。二香。三味。四触。五数。六量。七别性。八合。九离。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觉。十三乐。十四苦。十五欲。十六瞋。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润。二十一行。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声。业有五种。一取。二舍。三屈。四申。五行。大有唯一。实德业三。同一有故。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由此大有。有实等故。同异亦一也。如地望地。有其同义。望于水等。即有异义。地之同异是地非水。水等亦然。亦离实等有别实体。和合句者。谓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等。此六。是我所受具。未解脱已来。受用前六。若得解脱。与六相离。称为涅盘。
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至)应非离此有实自性。
二总约常无常破。言汝所执六句义中。若常住者。为能生果。为不生果。若能生果。应是无常。若不生果。应非实有。量云。诸常住者。应是无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诸常住者。应非离识实有自性。无作用故。如兔角等。若无常者。为有质碍。为无质碍。若有质碍。应可分析。若无质碍。应非实有。量云。诸无常法。应可分析。有质碍故。如军林等。诸无常法。应非离识有实自性。无质碍故。如心心所。如上两宗。各有二量。皆初一量。约所执破。第二一量。约唯识破。
又彼所执地水火风(至)许色根取故如地水火风。
三别破分四。一破实等三句。二破第四大有句。三破第五同异句。四破第六和合句。今初。彼计瓶衣诸物。因实德业同异合故。为眼所见。反身所触。故是根境。现量所知。故此立量破云。地水火风是有法。应非有碍是宗。因云。实句义摄。身根所触故。喻如坚湿暖动。即彼所执坚湿暖等是有法。应非无碍是宗。因云。德句义摄。身根所触故。喻如地水火风。又地水火应非有碍。实句义摄。眼所见故。如青色等。青色等应非无碍。德句义摄。眼所见故。如地水火。故曰准此应责。触言四大。而色止三大者。风但有触。非眼所见故也。此身根所触。及眼所见。因既向有碍地等实句上转。又向无碍坚等德句上转。同异俱有。犯不定过。身触眼见因既犯过。则谓是根境现量所知者。不攻而自破。此论主量意也。地等且非根境。况瓶衣假物乎。实句地水火三。皆有质碍。余六及德等二十四。皆无质碍。实句义中有碍常者。即是地水火三。诸句即余六及德等诸句。色根即眼根。色根所取无质碍法。即青黄长短等实假色上言有碍无碍。止借以出因宽不定过。此但破归有碍。有碍则可分析。常义不成。则所谓实有性。现量所得。其谬显然矣。应是无常。应皆有碍。皆宗。皆有碍故。许色根取故。皆因。如粗地等。如地水火风。皆喻。
又彼所执非实德等(至)故彼有性唯妄计度。
二破第四大有句。非实德等。即大有句。彼计大有是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故。非有实等。即实德业三句。彼计离实等大有是有。则实等是非有故。此中先约唯识破。谓此大有性。既离实德业外。决在识内。以非是实等所摄故。若离实德业之大有性不离识。则离有情之实德业亦不离识。以非是有性所摄故。遂申量云。彼所执非实非德非业之大有性是有法。应非离识有别自性是宗。因云。非是实等所摄故。喻如石女儿。离大有之实德业是有法。亦非离识有别自性是宗。因云。以非有性所摄故。同喻如空华。二喻。一是毕竟无。一是幻有。以有住是遍计。实德业是依他故。次就彼宗自许破。又彼所执大有性。离实德业外无别自性。以彼自许大有性不离实德业故。立量云。大有性是有法。应离实等无别自性宗。因云。许非无故。喻如实德业等。次约有法差别相违破。因明云。有性是有法。非实非德非业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应申违量云。汝所执有性是无法。即实即德即业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毕竟无。此中量云。离实德业之大有性。应非有性宗。因云。汝许非实非德非业故。喻如毕竟无。虽小异而意则一也。如有非无下。即次大有例破实德业三非别有性。如大有性自许非无。离实德等无别有性。如何复说实等离大有外有别有性。若离实等有法。有别有性。应离非实等法。有别无性。既离无法无别无性。岂离有法有别有住哉。故曰。彼既不然此云何尔。故彼有性唯妄计度。结成前义。
又彼所执实德业性(至)故同异性唯假施设。
三破第五同异句。彼计实等诸法相望。有同有异。法体局别。所以多异。有性该通。所以名同。通局既殊。故相有异。由相异故。异外有同。是则非离实德业外有同异性也。故言汝所执实德业之同异性。离实德业有别自体。理定不然。若同异性异实德业而有。则应实德业亦离同异性而有。故立量互破云。若此同异性是有法。非实德业是宗。因云。异实德业故。喻如德业等。则应实德业是有法。非实德业摄是宗。因云。异实等性故。喻如德业实。既同异性非离实德业而有。则实德业亦非离同异性而有。地等下。次准破。次彼计地望地为同。地望水为异等故。若知离实等体无同异性。离同异性无实等体。则知离坚等性无地等体。离地等体无坚等性。立量云。坚等性是有法。非地等体是宗。因云。异地等故。喻如水火等。地等体是有法。非地等摄是宗。因云。异地等性故。喻如水火等。如实下。次例破。言实德业外无同异性。如地等之外无坚等性。则应同异外无实德业性。如坚等之外无别地等。若离实等有同异性。即应离非实等有非同异性。今离非实等无非同异性。则实等之外又安得有同异性哉。广百论云。若见诸法同异相异。即于法外别立有同。既见诸法同异相殊。应于法外别立有异。同异二相。俱遍诸法。异应如同。离法别有。设许法外有异有同。此复应有余同异性。如是展转。同异无穷。则不可知二相差别。二皆遍故。俱无穷故。异应如同。名同非异。同应如异。名异非同。是故法外无别同异。
又彼所执和合句义(至)由前理故亦非实有。
四破第六和合句。又彼所执和合句义。是前陈有法。定非实有为宗。因云。非有实等诸法摄故。喻如毕竟无。缘彼计由和合故。诸法方得合聚。而和合性。体是别有。非诸法所摄。故破云。若非诸法所摄。如毕竟无。以离诸法无和合义故。
然彼实等非缘离识(至)亦是随情妄所施设。
四结成前义。此二比量。初显所缘实等。非离识体有实自性。非现量境。次显能缘实等智。是假智诠。非现量智摄。许所知故者。以彼自许现量所知。今去现量。单取所知。明是妄见。成此妄境。故喻如龟毛等也。如德智等者。实智既假。德智亦然。故为同喻。六句俱以能所双破如前例。为词不繁出。故云广说乃至等。
有执有一大自在天(至)亦应顿起因常有故。
三计自在天是万物因。即涂灰外道。并诸婆罗门。彼计此天凡有四德。一体实。二遍。三常。四能生诸法。又计有三身。一者法身。体常周遍。量同虚空。能生万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变化身。随形六道教化众生。瑜伽云。彼由现见于因果中。世间有情不随意转。故作此计。所以者何。现见世间有情。于彼因时。欲修净业。不遂本心。反更为恶。于彼果时。愿生善趣。不遂本心。反堕恶趣。意为受乐。不遂所欲。反受诸苦。由见如是。故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故此破云。彼自在天。若能生者。是有作法。决定非常。诸非常者。决定不遍。诸不遍者。决非真实。如是便成自语相违。体既常遍。能作能生。及能变化。具诸功德。应一切处顿生一切法。以其遍故。应一切时顿生一切法。以其常故。若自在天。更待彼欲。及彼众缘。方能生者。又有自教相违之过。汝计自在一因生故。若谓自在遍生诸法。即欲与缘。亦从自生。不藉他者。则欲与缘亦应顿起。以彼一因常具足故。俱舍云。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则应一切俱时而起。非次第起。现见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若执自在随欲乐故。令此法起。令此法灭。应非自在。亦由乐欲差别生故。或差别欲应一时生。所因自在无差别故。若欲差别。更待余因。不俱起者。则非一切唯用自在一法为因。或所待因。亦应更待余因差别。方次第生。则所待因应无边际。若谓自在欲虽顿生。而诸世间不俱起者。由随自在欲所生故。理亦不然。彼自在欲。前位与后。无差别故。
余执有一大梵时方本际(至)生一切法皆同此破。
四。四至十。有七种外道。
○一执大梵者。即围陀论师计。围陀。此云明。彼计那罗延天。能生四姓。此计梵天能生万物。提婆菩萨破外道小乘涅盘论云。从那罗延天斋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有梵天祖翁。谓梵天为万物之祖。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脚生首陀。瑜伽显扬二论广破。文繁不引。
○二执时者。即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是故时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广百论云。复次或有执时真实常住。以见种等。众缘和合。有时生果。有时不生。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令枝条等。随其荣悴。此所说因。具有离合。由是决定知实有时。时所待因。都不可见。不见因故。所以无生。以无生故。即知无灭。无生无灭。故复言常。广破如彼论。
○三执方者。即方论师计。计方生人。人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故方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故百论云。外曰实有方常相。有日合处。是方相等。
○四执本际者。即安茶论师。言本际者。即过去之初首。谓计世间最初唯有大水。时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鸡卵金色。后为两段。上为天。下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无命物。是故梵天是万物因。亦似此方有计天地之初。形如鸡子。浑沌未分。即从此生天地万物。世俗亦有盘古初分天地之说。
○五执自然者。即无因论师计。一切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故此自然。是常。是万物因。是涅盘因。此计一切无染净因。如棘刺自纤。乌色非染。鹤色自白。瑜伽第七云。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谓见世间无有因缘。或时欻尔大风卒起。于一时间寂然止息。或时忽尔暴沙弥漫。于一时间顿即空竭。或时郁尔果木敷荣。于一时间飒然衰悴。由如是故。起无因见。立无因论。破如彼论。此方老庄家言道法自然。亦大类此。
○六执虚空者。即口力论师。谓虚空为万物因。别有一法。是实。是常。是一。是万物因。从空生风。从风生火。从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冻。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没还归空。是故虚空为一切万物因。是涅盘因。百论亦云。外曰。应有虚空法。亦常亦遍。亦无分。于一切处。一切时。信有等故。广如彼破。
○七执我等者。等取宿作等。为宿作亦是我故。宿作论师计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随往日本业因缘。是故若有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业既尽。众苦尽灭。众苦尽灭。即得涅盘。是故宿作为一切因。瑜伽第七云。何因缘故。彼外道作如是见。立如是论。答。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法。士夫作用。为彼因者。彼应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由此理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广如彼破。涅盘三十五亦广破此见。
○皆同此破。谓同前所立比量。以能所受相征诘。则知常住之体。能生之用。皆如毕竟无耳。
有余偏执明论声常(至)如瓶衣等待众缘故。
五。十一十二二宗。皆计声体是常。一执明论声是常。不待缘显。一执一切声皆是常。待缘方显。此为异耳。明论者。据广百论云。古昔黠慧诸婆罗门。隐造明书。言自然有。唯得自诵。不许他观。又云。诸婆罗门。实无所识。为活命故。于一切时诵诸明论。诈现异相以动人心。又明论中虽无胜义。而有世俗少分礼仪。世间贵胜。为习学故。彼虽无德。亦申敬事。执明论声常者。当亦是彼婆罗门种。以所诠表是实义故。能诠表声亦是常住。不知能诠要待所诠然后成立。岂是常耶。有谓一切声是常者。虽待缘发。方有诠表。而住是常。若无常者。虽众缘集。亦不发故。不知有常性者决不待缘。既待众缘。岂是常耶。因立二比量破之。明论声应非常住宗。因云。许能诠故。如所余声。所余一切声亦应非常宗。因云。待众缘故。如瓶衣等。
有外道执地水火风(至)虽是无常而体实有。
六。十三路迦耶论师。计色心等法。皆极微所作。路迦耶。此云顺世外道。计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极微为因。然四大中最精灵者。能有缘虑即为心法。如色虽皆是大。而灯发光。余则不尔。故四大中有能缘虑。其必无失。显扬第九云。由不如实知缘起故。计有为先。有果集起。离散为先。有果坏灭。由此因缘。彼谓从众微性。粗动果生。渐析粗物。乃至极微住。是故粗物无常。极微常住。喻伽同故。此能生云云。谓从四大生。后还归大。言粗色者。即是子微。不越因量者。因者父母微。最初极微。名为父母。聚生诸色。故所生者。名曰子微。子微虽是无常。不越父母。故是实有。
彼亦非理所以者何(至)如何可说极微常住。
首句。总破。所以者何下。别破。分二。先破能生极微。分三。次破所生粗色。分四。今初。行音杭。伍也。列也。成业论云。如树蚁等。行列无过。言是形色。非显色也。先破极微非实。次破极微不生果。三破极微非常住。立量云。所执极微体应非实宗。因云。有方分故。喻如蚁行等。又所执极微。应不共聚生粗果色宗。因云。无方分故。喻如心心所。又所执极微定非常住宗。因云。能生果故。喻如彼所生。
又所生果不越因量(至)如粗果色处无别故。
次破所生粗色。分四。初破果色不越因量。量云。汝执所生果应非眼等色根所取宗。因云。不越因量故。喻如极微。便违自执。又出自语相违之过。若谓果色与因量合。非粗似粗。定是根境者。果既同因。原是极微。因应如果。极微亦粗。立量破云。所执果色无粗德合。因云。同因量故。喻如极微。或应极微亦粗德合。因云。处无别故。如粗果色。
若谓果色遍在自因(至)由此亦非色根所取。
二约果如因破。先牒转计。自因即极微。若谓果色。遍在自因之中。因体非一。可名粗者。因体既多。果亦应多。如多极微。处各别故。量云。所执果色体应非一宗。因云。处各别故。如所在因。果既各各别在因中。还不成粗色。由此果色。亦非眼根所取。
若果多分合故成粗(至)则汝所执前后相违。
三约因如果破。先牒转计。若谓粗色不由极微。以果多分合故成粗者。则合多极微。亦应不细。尽可为五根现量境。何用多果合成粗为。既粗果色由多分成。则是假法。而汝谓是有实体者。违自教矣。
又果与因俱有质碍(至)但是随情虚妄计度。
四约因果同处破。果与因应不同处是宗。因云。俱有质碍故。喻如二极微。若谓果因更相涉入。如沙受水。药入镕铜者。谁人许有受水之砂。入药之铜哉。设许受入。诸分支离。不可言一。砂铜水药。体各转变。不可言常。云何汝执。是常是一。广百论云。复次为破极微因果同处。及显因体定是无常。故说颂曰。若因为果坏。是因即非常。或许果与因二体不同处。诸质碍物。余碍逼时。若不移处。必当变坏如是极微。果所侵逼。或相受入。异体同居。如以细流。溉粗砂聚。或复入中。令其转变。如妙药汁。注赤镕铜。若许如前。则有诸分。既相受入。诸分支离。如相离物。不共生果。是则应无一切粗物。又若同彼有诸细分。即应如彼体是无常。若许如后。自说极微体有变坏。何待征难。若并不许。应许极微互相障隔。因果别处。以有碍物。处必不同。如非因果诸有碍物。又粗色果下。重纵夺破。若谓因相虽多。果体是一者。则得一分时。应得一切分。何以故。彼此是一故。一即一切故。若不许一得一切。便违果体是一之理。若许一得一切。又违彼此各别之事。故彼所执。妄计而已。进退。即上许与不许。
然诸外道品类虽多所执有法不过四种。
此下。总破四执。前以九十五种。束为十三宗。今又束为四种。华严疏云。若计一者。则谓因中有果。若计异者。则谓因中无果。三则亦有亦无。四则非有非无。余诸异计皆不出此。广百论云。一切世间句义名言所表。心慧所知。情执不同。略有四种。谓有。非有。俱许。俱非。随次应知配四邪执。谓一。非一。双许。双非。
一执有法无有等性(至)色等应无青黄等异。
此即因中有果计。有法。即所造之法。有性。即能造之性。彼执下。破。勿一切法即有性者。事理不可执一取故。理虽一而事则殊故。量云。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一。是有法。体无差别是宗。因云。一切法即有性故。喻如有性。既违自教。亦违世间。又违现量。青黄色等。现量境故。广百论云。数论外道执有等性与诸法一。即当有句。此执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一。应如色性其体皆同。又乐等声与声性一。应如声性其体皆同。香味触等。类亦应尔。眼等诸根与根性一。应如根性其体皆同。应一一根取一切境。应一一境对一切根。又一切法与有性一。应如有性其体皆同。又乐苦痴。及与思我。与有性一。应如有性其体皆同。是则汝宗所立差别皆不成就。故彼所执决定非真。
二执有法与有等性(至)应如声等非眼等境。
此即因中无果计。先叙执。彼执下。破。勿一切法非有性故者。事理不可分为二故。量云。若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是有法。体不可得是宗。因云。一切法非有性故。如已灭无。既违自教。又违世间。广百论云。胜论外道说有等性与法非一。当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异。应如声等非眼所行。声等亦然。声等性应如色等。非耳等境。又一切法非有性者。应如兔角。其体本无。是则应同空无我论。或同余道邪见师宗。岂不有性非即诸法。法虽非有而有有耶。所依法无。能依岂有。又有性上无别有性。应不名有。所余诸法虽有有性。非有性故。其体应无。是则一切所立句义皆不得成。便同拨无邪见外道。故彼所执决定非真。
三执有法与有等性(至)而执为实理定不成。
此即亦有亦无计。先叙执。彼执下。破。广百论云。无惭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亦一亦异。当于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等性与色等一。同数论过。与色等异。同胜论失。一异二种。性相相违。而言体同。理不成立。一应非一。即异故如异。异应非异。即一故如一。一异既不成。有非有焉立。一异相异。而言体同。则一切法皆应无异。异相既无。一相何有。一异二相。相待立故。若谓一法待对不同名一异者。即应一异二并非真。或随一假。一法二相。立相乖违。俱言是真。必不应理。故彼所执。决定非真。
四执有法与有等性(至)诸有智者勿谬许之。
此即非有非无计。先叙执。彼执下。破。非一异执同异一者。言此执与前亦异亦一之执同也。以非一即异。非异即一故。广百论云。邪命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非一非异。当于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等性。与法非一。同胜论过。与法非异。同数论失。又一异相。世共知有。汝独拨无。违世间失。又汝所说非一异言。为但是遮。为偏有表。若偏有表。应不双非(如立非一以显一。立一以显非一。谓之表。今既双非。复何所表)。若但是遮。应无所执(如立非一以遮一。立非异以遮异。既为遮过而设。不得更有所执)。有遮有表。理互相违(遮则非表。表则非遮)无表无遮。言成戏论(既非遮表徒成谑谈)。汝执诸法性相非空。而说双非。但为避过。此双非语。亦不应论。违汝所宗法性相故。若诸法性一一俱非。此俱非言。亦不应说。举言必有俱非性故。是则汝曹应常结舌。发言便坏自论所宗。默亦不成。以俱非故。语默俱失。一何苦哉。谁有智人。而不悲愍。故彼所执。决定非真。如是世间四种外道。邪论恶见。扰坏其心。虚妄推寻诸法性相。皆不中理。竞执纷纭。于诸法中。起四种谤。谓有。非有。双许。双非。增益。损减。相违。戏论。是故世间所执非实。破外道法执竟。
余乘所执离识实有(至)及诸无为理非有故。
次破余乘。分二。一问答标数。二正释所执。今初。余乘于大乘百法中。止许七十五法。谓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有三。心所法四十六。心法唯一。共七十五。故下破词。于不相应及无为法。唯举彼所执之数破之。余则不举。色十一者。有对十。无对一。有对十者。五根。五尘。彼计极微所成。经部师计能成极微是实。所成根等是假。以实从假。眼缘粗色。不缘极微。萨婆多计能所皆实。无对一者。谓法处无表色。不相应十四者。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命根。五心无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生。九住。十异。十一无常。十二名身。十三句身。十四文身。萨婆多计不与色心相应。皆是实有。无为三者。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萨婆多计离色心等实有自体。心所法四十六者。大地有十。大善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小烦恼地十。不定地八。为四十六。大地十者。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大善地十者。一信。二不放逸。三轻安。四行舍。五惭。六愧。七无贪。八无嗔。九不害。十勤。大烦恼地六者。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惛沉。六掉举。大不善地二者。一无惭。二无愧。小烦恼地十者。一忿。二覆。三悭。四嫉。五恼。六害。七恨。八谄。九诳。十憍。不定地八者。一贪。二嗔。三慢。四疑。五睡眠。六恶作。七寻。八伺。或问小乘执法。理在不疑。既悟我空。何有执我。答。此说宗徒。非预圣者。至如我等宗大乘教。岂能皆悟法空理耶。
且所执色总有二种(至)二者无对非极微成。
二正破所执。依数分三。一色法分二。一正举。二正释三。一正举分二。一标数。对者碍也。二色相对。互相窒碍。如木与石。互相系时。体不相过。互对碍住。名有对义。集论云。谓有见者。皆是有对。又三因故。说名有对。谓种类故。积集故。不修治故。种类者。谓诸法互为能碍。互为所碍。积集者。谓极微已上。不修治者。谓非三摩地自在转色。又损处依处。是有对义。无对反此。有对色者。即五根五尘十种色。无对色者。法处摄色。据大乘教。亦有五种。一极略色。二极迥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计所执色。五定果色。一极略色者。以极微为体。但是析彼五根五尘四大定果色至极微位。即此极微。便是极略色体。二极迥色者。即空间六般光影明暗等粗色。令析此六般粗色至极微位。取此细色为极迥色体。又若上下空界所见青。黄。赤。白。光。影。明。暗。即总名空一显色。及门牕孔隙中所现者。即总名迥色。三受所引色者。受者是领纳义。所引色者。即思种现上有防发功能。名所引色。意云。由于师教处领受。为能引发起思种现上防发功能。名所引色。即此防发功能。不能表示他故亦名无表色。即以无表色为体。四遍计色者。即妄心遍计。执色为实。从所得色以得其名。五定果色者。定中现境。即如有人作水观。外人不见人惟见水之类。已上五般法处色。总分三门。一影像门。二无表门。三定果门。一影像门者。影者流类义。像者相似义。即所变相分。是本质之流类。又与本质相似。故名影像。即极略极迥二色。此但是观心析尘色至色边际。假立极微。唯有观心影像。都无实体。散位独头意识缘五根五尘水月镜像时。当情变起遍计影像相分。此是假非实。故与极略等同立一影像门。问。且如水中月。镜中像。眼识亦缘。如何言假。唯意识缘。答。水月镜像。唯是法境。但以水镜为缘。其意识便妄计有月有像。并非眼识之境。亦是遍计色收。又遍计是妄心。极略等是观心。同是假影像故。所以总立。第二无表门。一律仪有表色者。即师前受戒时是。由此表色故。方熏得善思种子。有防发功能。立无表色。二不律仪有表色者。即正下刀杀生造业时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种子。有防发功能。立无表色。若处中有表色者。即正礼佛行道及殴击骂詈时是。由此无表色。方熏得善恶思种。亦有防发功能。立无表色。余详本条。
彼有对色定非实有能成极微非实有故。
二正释分二。一破有对色。但破能成。则所成不立。此总句。广如下破。
谓诸极微若有质碍(至)如何可集成瓶衣等。
先约质碍破。量云。极微是有法。是假非实宗。因云。有质碍故。喻如瓶等。又诸极微如何可集成瓶衣等是宗。因云。无质碍故。喻如非色。
又诸极微若有方分(至)故有对色实有不成。
后约方分破。方谓方隅。分谓分位。谓此极微。若有方分。便可分析。既可分析。便非实有。若无方分。则此极微不属色法。云何和合以成粗色。而能承光发影耶。广百论颂云。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如何是极微。论曰。是诸极微。既有质碍。日轮才举。舒光触时。东西两边。光影各现。逐日光移。随光影转。承光发影。处既不同。故知极微定有方分。既有方分。便失极微。如是极微即可分折。应如粗物非实非常。违汝论宗极微无方分。常住实有。造世间万物。又佛性论破云。为当一尘中有六方不。若有六方。即成六分。若无六方。非谓为色。既有六分。即可分折。若有方无分。是则六尘共入一尘。无量诸尘并应如是。则无成大义。又如一尘。日光照时。为照一边。为东西俱达。若唯照一边。则有六分。若东西俱达。色则非有。故知方分不实。悉并是空。皆可与此互相发也。触壁等。足上承光发影之义。和合物。即壁等。日光在东。决不在西。物影在西。决不在东。既柱壁等即诸极微。故此极微定有方分。又诸极微。随处必有方隅差别。若不尔者。便无共相和集之义。若言众微更相涉入。无方分者。则应尘尘涉入无碍。是名如来殊胜妙色。不成世间质碍粗相。故知极微定有方分。汝执有对即色极微。若无方分。则山川壁石皆可直入。更无障隔。若尔。即是果位圣人所证之色。决非世间障碍有对凡色可比。是故极微必有方分。展转救释。竟成就一有方分义。故有对色皆可分析。而执为实有者其义不成。
五识岂无所依缘色(至)自识所变为所缘缘。
此显正义。外人问言。五识所依所缘。必有实色。若有对非实。则五识遂无所缘缘耶。论主答云。眼等虽有所依所缘之色。而是识所变现。非是心外别有极微以成根境。但八识生时。内因缘种子力等第八识变似五根五尘。眼等五识。依彼所变根。缘彼本质尘境。虽亲不得。要托彼生。实于本识色尘之上。变作五尘相现。即以彼五根为所依。以彼及彼二种五尘为所缘缘。五识若不托第八所变。便无所缘。缘所缘缘中。有亲疏故。然眼等下。先明依。色等五尘。世间共见。现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现量得。除第八识缘。及如来等缘。是现量得。世不共信。余散心中。无现量得。此但能有发识之用。比知是有。此但有功能。非是心外别有大种所造之色。此功能言。即是发生五识作用。观用知体。如观生芽。比知种体是有。问。云何而知色是内识所变。曰。外有对色。以理推征。既不成就。当知定是内识所变。问。既眼等是识所变。何故眼等名根又名所依。曰。以能引发眼等识故。名眼等根。即以此根为俱有依。生眼等识。故又名所依也。此眼等识下。后明缘。此眼等识。外所缘缘。理既非有。应许自识所变为所缘缘。言应许者。是大乘自许。以小乘但许离眼识本质色。不许不离眼识相分色故。大乘以自许言简。则免随他一分不极成过。
谓能引生似自识者(至)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
此破和合也。经部师以外和合色。亦能引生似自识相。可作眼等识所缘缘。故观所缘缘论云。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非但能生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具此二支。名所缘缘。不但以能生一支。便可名所缘缘也。若以能生一支名为所缘缘者。则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皆有能生一义。皆可名为所缘缘。而四缘混滥无别矣。勿者。犹言莫得也。和合与和集不同和合。即金刚经所谓一合相。如男女天地等。以众。缘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以成于人。名一合相。其瓶瓯等。名和集相。或谓和合即和集。以瓶瓯为和合。皆非也。眼等五识了色等时。但缘和合似色之相。此和合相。非离极微有实自体。能生识者既无实体。则所生之识何自而有哉。故和合相。于眼等识。纵作所缘。且无缘义。若有缘义。莫得错乱眼所见第二月。亦能生五识耶。立量云。汝和合粗色是有法。设为眼识所缘非缘宗。因云。汝执假色无体故。喻如第二月。
非诸极微共和合位(至)色等极微非五识境。
此破和合中极微也。正量部救云。和合粗色。虽则是假。而有能成一一极微。此是实有。各得为缘。能生五识。故此破云。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以眼等识上。不带极微相故。犹如眼识不带眼根相。其眼等五根。但能生眼等五识。然眼等五识。即不能缘眼等五根。将根为喻。立量云。汝和合色等能成极微是有法。设为五识缘非所缘宗。因云。五识生时。不带彼相故。同喻如五根。非诸下。明极微上无和合相。文显可知。以无和合相故。即越诸根境。纵许为缘。不为所缘。
有执色等一一极微(至)况无识外真实极微。
此破极微中和集相也。据集论说。和合聚集。二相不同。和合者。谓极微已上。一切有方分色。更互和合。如浊水中一地水极微。更互和合。聚集者。谓方分聚色。展转集会。如二泥团。相击成聚。若水和砂。必不成聚。以水和土。即成泥团。可作瓶等。可见水土一一极微。各各具有和集之相。不和集时。无相可见。非五识境。共和集位。展转集会。有粗相生。此和集相。与极微俱。乃是实有。以大乘纵许极微实有故。既带彼相。又能生识。此乃双支皆是有故。可与五识为所缘缘。此外计意也。彼执下。破。共和集位。与未集时。极微之体。和集之相。无差别故。还是极微。不成所缘。故观所缘缘论云。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为极微相故。瓶瓯等物下。破转计。彼遮体相是一之难。计有别相能生识故。如瓶瓯等差别可见。为所缘缘。故彼论云。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别非实故。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谓彼形物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极微量等故。形别唯在假。析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微圆相。故知别形在假非实。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彼觉定舍。非青等物析至极微彼觉可舍。由此形别唯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实物。微圆相者。极微自相。各各圆满。不外假而足者也。粗相即和合。色处所摄。是五识境。细相即极微。法处所摄。是意识境。若粗相识可缘细相境。则色境识亦可缘声境。而一识可缘一切境矣。即与世间现见共知事理相违。成大过失。许有极微。尚致如此。况汝所执心外极微。如龟毛等。本非实有。而可作五识所缘缘哉。
由此定知自识所变(至)皆识变现非极微成。
结成五识正所缘缘义。观所缘缘论颂云。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内色即相分色。外境即本质色。且如眼根对色尘时。即眼识自证分现行。从自种而生。变似二分。其所变见分。说名眼识。其所变相分。似外境现。说名眼境。为所缘缘。是依他性。有体法故。不缘心外所执无法故。见托彼生者。谓能缘见分。托彼实体而生。即是缘义。然心起时。带彼相起。名为所缘。别行钞云。所缘缘者。谓是心之所虑处故。名为所缘。只此所缘境。又有牵心令生。是心之所托故。复说名缘。即所缘为缘。名所缘缘。缘是体。所缘是用。所缘即缘。持业释也。然此内识变色之时。随本质色量之大小。一时顿现大小相分。非别变作众多极微。然后和合成一相分也。所以有此极微名者。为世间执粗色实有。佛愍其愚。故说极微。令其除析。以入空观耳。岂谓诸色有实极微哉。杂集论云。当知此中极微无体无实无性。唯假建立。展转分析。无限量故。但由觉慧。渐渐分析。细分损灭。乃至可析边际。即约此际。建立极微。问。若诸极微无实体性。何故建立。答。为遣一合想故。若以觉慧分分分析所有诸色。尔时妄执一切诸色为一合想即便舍离。由此顺入数取趣无我性故。又为悟入诸所有色非真实故。若以觉慧如是分析所有诸色至无所有。尔时便能悟入诸色皆非真实。因此悟入唯识道理。由此顺入诸法无我性故由此下总结。
余无对色是此类故(至)而可说为真实色法。
次破无对色。此类此字。指极微言。既名无对。即无色相。色法不成。心法何异。彼有对色。以理破除。识外尚无。而况无对乎。量云。无对色是有法。定非实色是宗。因云。极微类故。许无对故。喻如心心所。
表无表色岂非实有(至)假名语表于理无违。
次傍问分二。先破表色后破无表色。今初。有所表示。故名有表。由动发胜思发动身语。恭敬乞愿。令知所为。名为有表。防发功能。自他不知。无表示相。名为无表。无表色。即受所引色。前已具明。外有对色。可非实有。表无表色。现有表示防发功能。岂非实有。此问意也。且身表下。答破。先破有宗计形。有宗云。身表许别形。故形为身表。如合掌等。许有别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为身业。论主破云。若言是形。便非实有。形是长短方圆假色。依多显色。假立长等。若分析时。长等极微不可得故。次破正量部计动。彼执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论主破云。若言是动。亦非实有。行动之时。即是有为。一切有为。皆有刹那。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岂有动义。有为法灭不待因者俱舍云。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待因。才生已即灭。若初不灭。后亦应然。以后与初有性等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广如彼论。次复破有宗转计。彼计云。别有一色名身表业。既非青黄明暗显色。亦非长短方圆形色。是心力大。发动胜思。引生此色。能令手等合掌曲跽屈伸取舍。即以此色为身表业。论主破云。此亦不然。此引生色。以何为性。若言以动为性。其失已破如前。若言动因为性。动因即是风界。风非表色。触身而知。触唯无记不通善恶。云何成业。俱舍论说。身表唯通善不善性。不通无记。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诸强业故。非显之风。既是无记。非身表色。非显香味。亦属无记。亦非身表类触应知。故身表业定非实有。然则此业何由而起。由是内心能转变故。令第八识所变手等。作善作恶。因生果灭。因灭果生。相续不断。转趣余方。似有动作。表示此心。故名身表。岂离识外别有一法名身表哉。语表亦非实有声性者。以教中言。名等是假。声是实故。然名等即多刹那声集成一字。集多字为所依。次能成名。诠诸法体。多名以后。方成句身。诠法差别。仁王护国般若经云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从唯脐等七处一刹那间出此声相。念念灭故。后声非前声。故无诠表若云。后后刹那。续前前故。为诠表者此亦不然后念生时若与前念为住相者。生相应无。亦无有灭。而今现见生灭相续。故知后念非前念。故曰多念相续便非实故。此言语者。既属声相。便属有对。外有对色。前已破故。然因下。出正义。识变似声。谓第八所变影像声。声虽念念灭。而能集成名句文身故似有表示。此二正义但约心变。即异小乘。
表既实无无表宁实(至)现行思立故是假有。
次明无表色。毗婆沙师。经部师。执无表实有。历引契经为证。详见俱舍。故此破云。有表尚虚无表宁实。然契经说无表色者。依他分位。假施设故。无表有二。一律仪有表色。即从师受戒时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善思种子。有防恶发善功能。立无表色。一不律仪有表色。即正下刀杀生时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种子。有防善发恶功能。立无表色。故曰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此似兼善恶说。下依胜身语。乃是就善一边说。善是所发。恶是所防。故曰善恶思种。问。无表色以何为体。答。受戒之后。思种之上。防恶发善功能为体。问。思有多种。谓审虑决定动发思。何思种子有此功能。答。于三思中。取上品者。初念所熏种上。有此功能。何以故。初念所熏。为无表依故。问。何唯初念所熏之种为无表依。余后念种不立为依。皆上品故。答。如世皇储。立一余非。问。防发功能。从何时有。答。从第三番羯磨竟时。防发功能任运增长。从彼时有。问。此功能何时萎歇。答。犯舍以后。及成佛时。可尔萎歇。问。成佛已后。如何萎歇。答。如瓶满。更不受添。所以歇也。问。戒有几种。答。总有三种。谓别解脱戒。定俱戒。道俱戒。别解脱者。从师受戒。别别防非名别解脱。定俱者。入定之时。便有一分防发功能。名定俱戒。道俱者。圣道起时亦能防发。圣道即是无漏智也。问。此等戒法。以何为体。答。别解脱戒。思种为体。问。皆说防发功能为戒。何故却取思及种子。答。既出体性。须取功能所依实体。问定道俱戒。既依现思应自表知。何名无表。答。现思之上。防发功能。岂得自知。问。佛戒萎歇。佛应无戒。且无防发。何用戒为。答。防发功能。虽不增长。戒体仍存。如君子带剑。亦何伤理。
世尊经中说有三业(至)唯有内识变似色生。
小乘引经问言。世尊经中说有身口意三业。今拨身语业是假有。岂不违经。论主答云。非拨身语是无。但言身语非是汝等所执实色。能动身思至说名意业。此出三业体。业即是思。思即是识。以显三业唯识非色之义。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以动发思。能动身发语。与身语相应。名身语业。审虑决定二思。唯与意识相应。由彼意念一动之后。审虑决定。然后能动身发语。故名意业。俱舍论说二种时。一筹量时。二作业时。筹量时唯是审虑一种思。其决定动发二思。俱属作业时。以虽在意地。未有决定。未成业道。故非作业。是筹量也。然动发思。正起身语。作善作恶。说善说恶是二业体。说名为业。亦是审虑决定二思所游履处。通生苦乐。异熟果故。亦名为道。故知不独身语为业。为业道。即意亦名为业。为业道。不唯意业。思为自性。即前身三口四。皆以思为自性也。七业道。即身三。口四。身表语表。皆是内思之所发故。假说为业思所游履。说名业道。俱舍云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转故转。彼行故行。如彼势力而造作故。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游故。由能等起身语业思。托身语业。为境转故。有业之道。立业道名。譬喻论师。执贪瞋等即是意业。依何意释彼名业道。应问彼师。然亦可言彼是意业。恶趣道故。立业道名。或互相乘。皆名业道。是则有表无表。同归无色。唯有内识变现似色尔。通上一色法竟。
不相应行亦非实有(至)如余假法非实有体。
二不相应行分二。先总破。得等非能缘故。不与心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相应。故曰不相应行。二十四法中。小乘唯许十四。下束为六段破之。所以者何。征释非实义。此十四法。虽曰不与色心相应。然依色心分位段立。不如色心心所实有体相。亦非异色心心所别有作用。由此应知定非实有。显扬十八云。当知心不相应行。皆是假有。假有之性。略有六种。云何为六。谓若事能起六种言论。何等名为六种言论。一属主相应言论。二远离此彼言论。三众共施设言论。四众法聚集言论。五不遍一切言论。六非常言论。广如彼释。此定非下。以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为宗。宗立三比量。许蕴摄故。因。如色心等喻。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因。如毕竟无。喻。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因。如余假法。喻。许蕴摄者。颂曰。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七十三行蕴。八王识蕴收。谓五根六尘。皆属色蕴。故云色摄十一全。遍行中受自当受蕴。想当想蕴。故曰受想各当一。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总有七十五法。除受想二。有七十三。此等皆是迁流造作。故行蕴摄。故曰七十三行蕴。八识心王皆是识故。皆识蕴摄。故曰八王识蕴收。是故五蕴摄前九十四法。唯除无为。今得等法既许行蕴所摄。则安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哉。又既不与色心无为相应。又非真如实际等实法。则亦龟毛兔角等耳。
且彼如何知得非得(至)现在必有善种等故。
二别破分七。一破得非得。得者。谓于善不善无记法。若增若减。假立获得成就。非得者。一名异生性。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论主问也。契经下。外人答也。经不说此下。论主辩破。梵语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数造业取善恶趣。即异生性也。十无学法。谓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解脱。正智。为第七十二解脱道时。证五分法身。立阿罗汉果。名无学位。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能摄十法。故名十无学法。异生成就善恶。不成就圣法。圣者成就圣法。不成就烦恼。凡圣各有成不成。则互有得不得矣。此外计也。经不说下。论主辩破。俱舍云。诸有为法。若有堕在自相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如汝所言。则诸非情及他相续亦应成就。所以者何。契经说故。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有转轮王成就七宝。乃至广说。象宝。马宝。如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皆属他身。轮宝。摩尼珠宝。皆属非情。故曰岂即成就他身非情。若谓轮王于七宝有自在业力。应念而有。假说成就者。则前所引善恶等法。何不许其有自在业力。假说成就。而执为实得乎。若谓七宝现在有故。可假说成而善恶不然者谁知善恶法亦不离现在有也。何也。现在之外。无实法也。纵不起现行。而种子常存也。
又得于法有何胜用(至)得实无故非得亦无。
上明得无实体。此明得无实用。若此得是诸行生因。有能生用。则应现在有情具此得者。于有为生灭法中。应起不生不灭无为之法。从来一切无情之法。此既无有生因之得。应永不生。何俱不然。已失者。过去也。未得者。未来也。言俱生者。拣前后生。法若过去。得亦过去。法若未来。得亦未来。法若现在。得亦现在。为俱生得。此唯无记。势力劣故。无前后生。不通善恶。俱舍云。若谓此得亦有作用。谓作所得诸法生因。是则无为应无有得。又所得法未得已舍。界地转易及离染故。彼现无得。当云何生。若俱生得。为生因者。则汝所执生与生生。复何所作。又具缚者。下中上品烦恼现起差别应无。得无别故。若由余因有差别者。即应由彼诸法得生。得复何用(此以上俱舍本文)。若谓得是诸法不失之因。有情由此成就诸法者。则诸可成法。不离有情。若离有情。实不可得汝等云何执离色心有得等耶。以诸有情即色心故。故得于法俱为无用。结破得有胜用义。得实无故二句。牒无得义。例破非得。
然依有情可成诸法(至)于诸圣法未成就故。
此得非得正义。种子业因也。自在。业力也。现行。业果也。集论云。何等种子成就。谓若生欲界。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无色界。欲界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对治道。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已生如此如此品类。由种子成就。得不成就。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未生如此如此品类。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何等自在成就。谓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等功德。及一分无记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何等现行成就。谓诸蕴界处法。随所现前。若善若不善。若无记。彼由现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断善者所有善法。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盘法一阐底迦究竟成就。杂染诸法。由阙解脱因。亦名阿颠底迦。以彼解脱得因毕竟不成就故。于成就善巧得何胜利能。善了知诸法增减。知增减故。于世兴衰。离决定想。乃至能断若爱若恚。俱舍云。言生得善者。不由功力修得故。加行善者。要由功力修得。不由功力修得者。若所依中。种未被损。名为成就。种已被损。名不成就。谓断善者。由邪见力。损所依中善根种子。应知名断。非所依中善根种子毕竟被害。说名为断。要由功力而修得者。若所依中。彼法已起。生彼功力。自在无损。说名成就。与此相违。名不成就。如是二种。亦假非实。故所依中。唯有种子未拔未损。增长自在。于如是位。立成就名。无有别物。此类虽多下。结成非得义。见所断种。即分别惑。断此惑故。成就圣法。若未永害非圣性法。名异生性。异生。即六趣众生也。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分位差别假立同分。
二破众同分。集论云。何等众同分。谓如是如是有情。于种种类。自体相似。假立众同分。于种种类者。于人天等种种差别。于自体相似者。于一种类性。首句。论主问也。契经说故下。小乘答也。外执同分有实体者略有二师。胜论执有总同句义。于一切法。总同言智。由此发生。彼复执有同异句义。于异品类。同异言智。于此发生。毗婆沙师所执。与此义类不同。以说一物于多转故。又纵于彼若显不显。然此同分必有实物。契经说故。如世尊言。若还来此。得人同分。乃至广说。此经不说下。论主总破。若同智言下。展转辩破。俱舍叙外执云。若无实物。无差别相。名同分者。展转差别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无差别。觉及施设不应得有。觉即同智。施设即同言。故此破云。若同智言因斯起故知实有者则草木等应有同分。以不许有无情同分故故俱舍云。又何因不许有无情同分。诸谷麦豆金铁庵罗半娜娑等亦有自类互相似故。又同分既能起同智言。亦应能起别同分。如是展转。成无穷过。若不许起别同分。云何许起同智言耶。故俱舍云。又诸同分展转差别。如何于彼更无同分。而起无别觉施设耶。若谓同分为因而起同事同欲。故知同分是实有者。理亦不然。事即身业。欲即意业。如杀生者。望杀生者。乃至诸邪见者。望邪见者。离杀生者。望离杀生者。乃至正见者。望正见者。皆名同事欲。此皆前生习气为因。故今生起如是业。岂实有杀生等同分。然后起耶。然依有情下。出正义。谓依于彼彼处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类。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假立同分。身心即应上事欲也。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住时决定假立命根。
三破命根。集论云。何等命根。谓于众同分。先业所感。住时决定。假立寿命。众同分者。于一生中诸蕴相续。住时决定者。剂尔所时。令众同分常得安住。或经百年千年等。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又依业所引第八识种。令色心不断。名为命根。此是正义。余乘于识暖外。别执寿为命根。死此生彼。以为实有。如世人以命尽为死。详见俱舍。首句。论主问也。契经说故下。小乘答也。此经不说下。论主总破。又先已成下。展转辩破。先已成者。前所论过也。先已成立离识。无色。何执离识有别命根乎。若命根离识有。则应如受等。刹那生灭。非实命根矣。量云。汝所执命根是有法。非实命根是宗。因云。异识实有故。喻如受等。小乘问云。既离识外无别命根。只应说识。云何经说寿暖识三。论主答云。虽是一识。义别说三。谓阿赖耶识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暖。此识之种名寿。以能持识故。现行识是识。故言三法。义别说之。非谓别有体性是则身舍暖时。有余二不必舍。如无色界生。如余二舍时。暖必随舍。然今此生。约义别说。但是一体。如四正断。即四正勤也。未生善。令速生起。已生善。令其增长。未生恶。令彼不生。已生恶。令速除灭(断就恶言勤就善言)。义虽有四。但是一精进数。故以为喻。问。既寿暖不异识者。住无心位。既无有识。寿暖应无。何故此身不即坏烂。答。岂不经说识不离身。无心位中。身虽舍暖。不舍寿识。故身不坏。如无色界。余二不舍。既尔如何名无心位。小乘问也。论主答云。彼灭转识。故名无心。非无第八。下文二定。及三卷引灭定有心广明此义。此识下。结成前义。谓唯此本识。足为三界五趣受果之体。无劳别执离识之外有实命根。然依亲生下。出正义。言此者。简亲生余识种子。言识者。简相应法种。唯取识故。言种者。简现行不取第八现行为命根故。彼所简者皆非命根。今取亲生之名言种上。由先世业所引。持身差别功能。令色心等住时决定。依此功能。说为命根。非取生现行识义。以此种子为业力故。有持一报之身功能差别。令得决定若此种子无此功能。身便烂坏。阿赖耶识现行。由此种故。能缘及任持。于眼等法。亦名能持。此种正能持于现行之识。若不尔者。现行之识应不得有。及无能持余根等法。由此功能故。识持于身。现行内种力故生。及缘持法。不名命根。非根本故。由种生故。此种不由现行有故。种为诸法之根本故。又现行识是所持故。从所持。说能持种识为命根。命根之法。持体非命根。令六处住时决定故。故种子为命根。余现行色心等非命根。不恒续故。非业所引故。然业正牵时。唯牵此种子。种子方能造生现行。非谓现行名命根。故唯种是根。又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为能依。心为所依。生法师云。焚薪之火旋之成轮。轮必揽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资心成用也。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复如何知二无心定(至)故此三法亦非实有。
四破无心定。灭尽定。无想异熟。无心定者。谓已离净欲。未离上地欲。由于无想天起出离想。杂集论云。于不恒行心心所灭。假立无想定不恒行者转识所摄。灭者。谓定心所引。不恒现行诸心心所暂时间灭。灭尽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或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又云。欲超过有顶。作止息想作意为先。故于不恒行诸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假立灭尽定。此中所以不言未离上欲者。为显离有顶欲阿罗汉等亦得此定故。一分恒行者。谓染污意所摄。无想天者。谓于此间得无想定。由此后生无想有情天中。于不恒行心心所灭。假立无想异熟。首句。论主问。若无实性下。小乘答。意谓此三若无实性。何以能遮心心所法令不得起。由此二定。能遮未来诸心心所暂不起故。若无心位下。论主辩破。若有实法遮心不起名无心定。则亦应有实法碍色不起名无色定。既不许色由碍无。云何执遮心是实。如堤塘是假。亦能遮水。何须实法。乃能遮心乎。谓修定时下。出正义。定加行者。定前方便也。粗动心者。前六转识也。不言第七者。以二定同释。唯就无想义故。胜期愿者。胜愿心起。期生静虑。愿力渐增。粗动渐细。由细入微。微而又微。以此微心。熏蒸第八。成极增上厌心种子。损伏粗动心心所种。粗动心等亦不现行。依此心心所现行伏灭分位。假立二种定名。种通善性。故此二定。俱名为善。无想定前下。别显无想异熟正义。谓修定时。求彼天果。熏成种子招彼天异熟。受彼天果报。故俱舍云。此法一向是异熟果。谁之异熟(问)。谓无想定(答)。无想有情。居在何处(问)。居在广果。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答)。彼为恒无想。为亦有想耶(问)。生死位中。多时有想。言无想者由彼有情。中间长时。想不起故。如契经说彼诸有情。由想起故。从彼处殁。然彼有情。如久睡觉。还起于想。从彼殁已。必生欲界。非余处所。先修定行。势力尽故。于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尽便堕。若诸有情。应生彼处。必有欲界顺后受业。如应生彼北俱卢洲。必定应有生天之业。故此下。总结三法非实。
成唯识论卷第一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2 成唯识论证义(第1卷-第3卷)
成唯识论卷第二
金坛居士 王肯堂 证义
复如何知诸有为相(至)是故四相皆是假立。
五破三有为。俱舍论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释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性是体义。岂不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于此经中应说有四。不说者何。所谓住相。然经说住异。是此异别名。如生名起。灭名为尽。如是应知异名住异。若法全行三世迁流。此经说为有为之相。令诸有情生厌畏故。谓彼诸行生力所迁。令从未来流入现在。异及灭相力所迁。迫。令从现在流入过去。令其衰异及坏灭故。传说如有人处稠林。有三怨敌。欲为损害。一从稠林牵之令出。一衰其力。一坏命根。三相于行。应知亦尔。住于彼行摄受安立。尝乐与彼不相舍离。故不立在有为相中。又无为法有自相住。住相滥彼。故经不说。先大乘问。次余乘答。此经下。大乘破。先总斥非第六声下。次别破。别破又分三。初约能所破。第六声。即八转声中第六属声也。俱舍云。生相若无。应无生觉。又第六转言不应成。谓色之生。受之生等。此外计也。又云。是故生等唯假建立。无别实物。为了诸行本无今有。假立为生。如是本无。今有生相。依色等法种类众多。为简所余。说第六转。言色之生受之生等。为令他知此生唯色非余受等。余例亦然。如世间说旃檀者香。石子之体。此亦应尔。如是住等。随应当知。此彼论破词也。此中破意。谓非第六属声。便表生等离色等外有实自体。以色受等之生住灭。即色受等五蕴摄故。生等为能相。色等为所相。非生等相异色等相。不可说言坚相异地相。湿相异水相故若有为体异有为相者。则无为体应异无为相。今无为体不异无为相。则有为体。亦岂异有为相哉。又生等相下。二约体用破。谓若生等三俱有实体者。应一切时齐兴作用。则一法一时。有生住灭更互相违。成大过失。世间不见一法一时有生住灭。唯见异法异时有三故。若以用相违故。无顿兴之理者。则体亦相违。如何俱有。便有自语相违之过。又住异灭互相违反。用不应俱。而能所相不待因缘。体俱本有。体既如此。用亦应然。体用不容有二性故。若谓体虽本有不待因缘。而用非本有必待因缘和合而有者。所待因缘从外来故。定非本有。所待既尔。能待亦然。又汝既许从因缘生。又执生等复何所用。若谓诸有为法是恒有故。而与生灭相合。则应无为法亦是恒有。亦有生灭。何以故。有为无为同一因故。立量云。三有为法。与生等合。所相恒有故。如三无为。三无为法。与生等合。所相恒有故。如三有为。今既不同无为则有为所相。定非恒有。所相尚非恒有。况能相生灭而实有哉。又去来世下。三。约三世破。为彼宗执生在未来。现在已生。不更生故。过去已灭。都无生用。故以来同去破之。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已灭非常。未生非现。体如空华。无实有性。量云。去来世非实有性宗。因云。非现非常故。喻如空华。生即已生。非同未生。岂在未来。灭即已灭。非同未灭。应非现在。若以灭为非无。应以生为非有。又灭无住有。二相相违。生与住。俱属现有。相不相违。今彼以过现为一起。未来为一起。灭属过去。住属现在。生属未来。则灭与住同时。而住与生异世矣。岂理也哉。进退之详。具广百论。然有为法。仗因托缘而得生起。故一切法缘合则生。缘散则灭。表异无为。假立四相。非谓实有。瑜伽问云。若有为法生住异灭四有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说三种。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唯现在世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是故世尊由现在世。于有为法总说住异为一有为相。前三有故四句。拣异小乘生在未来。余三现在如何无法与有为相难也。表此后无为相何失。总答也。余乘问。后一既是无法。如何亦预有为相中。故答云。表此现在生住异法后定是无。为有为相有何过失。且此四相各有所表无而忽有。故以生表。有而后无。故以灭表。变易不常。故以异表。暂时有用。故以住表。此在有为虽俱名表。而所表相各各有异。此依刹那念念不停。假立四相。非约三世。若约一期生死果报始终分位。亦有四相。初出胎时名生。命终名灭。生已。或二三十年。或七八十年。只是此身相续不断名住。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迁变不同名异。故俱舍云。无始以来色等诸法。名言熏习种类不同。及先所造诸有趣业。种种差别功能转变。随所遇缘成熟发起。变生色等生等差别。所言缘者。谓精血等是其生缘。衣食定等是其住缘。毒药灾横四大乱等是其灭缘。是故四相皆是假立。总结也。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香味等假立三故。
六破名句文身。瑜伽论云。云何名身。谓依诸法自性施设自相施设由遍分别。为随言说唯建立想。是谓名身。云何向身。谓即依彼自相施设所有诸法差别。施设建立功德。过失。杂染。清净。戏论。是谓句身。云何文身。谓名身句身所依止性所有字身。是谓文身又于一切所知所诠事中极略想是文若中是名。若广是句。若唯依文。但可了达音韵而已。不能了达所有事义。若依止名。便能了达彼彼诸法自性自相。亦能了达所有音韵。不能了达所拣法深广差别。若依止句。当知一切皆能了达。复如何知异色心等有实诠表名句文身。论主问也。契经说故如契经说佛得希有名句文身。小乘答也。此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名等为证不成。论主总破。若名句文异声实有下。论主广破。据俱舍论等。经部师言。名句文身用声为体。色自性摄。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别有故。教。谓经言语身文身。若文即语。别说何为。又说应持正法文句。又言依义不依于文等。由此等教。证知别有能诠诸义名句文身。犹如语声实而非假。理。谓现见有时得声而不得字有时得字而不得声。故知体别。有时得声不得字者。谓虽闻声而不了义。现见有人粗闻他语。而复审问汝何所言。此闻语声不了义者。都由未达所发文故。如何乃执文不异声。有时得字不得声者。谓不闻声而得了义。现见有人不闻他语。睹唇等动。知其所说。此不闻声得了义者。都由己达所发文故。由斯理证。文必异声等。广如彼说。萨婆多。亦有名由声生。名由声显。二义。故论主取生。破显云。若名句文异声实有。则名句文同色香味。非实能诠。以离声无别能诠故。量云。名句文身非实能诠。异声实有故喻如色等。若谓声能生名句文者。此声必有音韵屈曲。此已足成能诠。何用名等为耶。正理师救云。声上屈曲是名句文体异于声而是实有。故论主破云。若谓声上音韵屈曲即名句文。异声实有。名能诠者。则所见色上形量屈曲。亦应异色处别有实体。亦名能诠。若谓声上音韵屈曲。如弦管声非能诠者。则此语声音韵屈曲。亦应如弦管声不能诠表。不能别生名等矣。彼又难云。谁说彼弦管声定不能诠乎。论主答云。声若能诠。则应现前风铃声等皆有诠用。今此语声与风铃声等无诠表。不别生实名句文身。故知语声非实能诠。若唯语声能生名等。而风铃声等不能者。如何不许唯语能诠。而谓弦管声亦能诠耶。外人问云。若一切外声皆非能诠。据何道理定知能诠即是言语。宁知非语亦有能诠。论主答云。语为能诠人天共了者。谓人与天俱用语言有诠表用。为欲界以音声为佛事故。天爱非余者。或有天中不用语为能诠。如光明说法。天鼓说法之类。唯是色界光音以上等天。不通下界。故曰非余。今固人也。而天语乎。次假外问云。既声体即是能诠。何有名等三种差别。故论主申正义云。然依语声分位差别等。于中有四。从初至假建立名句文身。一显假差别。此论主解依声建立名句文身。如梵音斫刍(此翻眼)。若但言斫。唯言刍。未有所目。说为字分位。若二连合。能诠法体。诠于眼体。说为名分位。然未有句位。更添言阿萨利缚。名为眼有漏。说为句位。故依分位以立名等。依一切位。非自在故。外又问曰。何者是分位差别。故答云。名诠自性至为二所依。二。显三用殊。名诠诸法自性。句诠诸法差别。文即是字。为名句之所依。不能诠自性及差别故。文者彰义。与二为依。彰义二故。又名为显。与二为依。能显义故。而体非显。字者。无改转义是其字体。文。是功能。功能即体。故言文即是字等。或字为初首。即多刹那声集成一字。集多字为所依。次能成名诠诸法体。多名已后。方成句身。诠法差别。即杂集论云。自性差别。及此二言。如是三法。总摄一切。彼二言者。即是字也。字即语故。说之为言。名句二种所依止之言也。瑜伽论云。名于自性施设。句于差别施设。名句所依止性。说之为字。又显扬言。句必有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不必有名等。此三离声至亦不即声。三。明不即不离。论主答难。谓先有问言。上来虽言名等即声。若名等是不相应行者。色上屈曲非不相应。声何故尔。故此答曰。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名等是假。声是实有。假实异故。故名等三非即是声。非声处摄。但是差别之声义说名等。以诠义故。是不相应。无别种子生。故言即声。外人问。言若名等即声。法词二无碍解。境有何别。故论答云。由此法词至亦各有异。即缘此故。二境有异。法无碍解。缘假名等。词无碍解。缘实声等。故说境差别。非二俱缘实。虽二自性互不相离。法对所诠。故但取名。词多对机。故但说声。耳闻声已竟了义故。以所对不同。说二有异。非体有异也。又此二境及名等三与声别者。蕴处界摄亦有异故色蕴。声处。声界。唯属于声行蕴。法处。法界。属名句文。问曰。声上屈曲假。即言不相应。色上屈曲假。应非色处摄。答云。声上有教。名等不相应。色上无教。故是色处摄。又问云。声上有屈曲。即以为教。色上有屈曲。亦应得为教。故论主答云。且依此土说名句文至假立三故。四。会相违。谓且依此土。依声假立名句文身。非谓一切界土亦依声立。问曰。余界土中依何立耶。答云。诸余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名句文身。以彼见闻觉知光明香味能了义故。此所引。即维摩诘所说经。而言等者。等取触思取等。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种。亦是不相应摄此三法故。以众生机欲对待故假。又梵云便善那。此有四义。一者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盐。能显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义巧妙等。目之为便善那。此中四义。总是一显义故。古德说名为味。对法论云。此文名显。能显彼义。故为名句所依能显义故。恶察那是字。是无改转义。如对法说。钵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为句。
有执随眠异心心所(至)准前理趣皆应遮止。
七破余执。随眠。即贪等染心所。随者俱生义。眠者种子义。谓烦恼种子。随逐有情。眠伏藏识。彼执是不相应行蕴摄。故论主破云。贪等种子。名贪等故即如贪等现行。定与染心相应。岂得名为不相应耶。量云。所执随眠非不相应。名贪等故。如现贪等有余不相应行者。即后未破十法。谓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准前理趣者准前所破十四法之理趣。遮止者。遮止异色心等有实自性也。
诸无为法离色心等(至)离色心等实无为性。
三无为法分三。一总破。先总斥。且定有下。为将破无为。先举有为为例。先标数。下别释。如色心等者。即是五识身他心智境。谓色等五尘及心心所。此约总聚。不别分别此何识境。现量所知。非境所知。如瓶衣等者。此虽现见受用。而非现量所缘。是假法故。但是现世所受用物。问。此中缘瓶等心是何量摄。答。非量收。不亲缘得法自体故。非比度故非量所收。不待因成者。言此二法不待宗因比量成立。共知是有故。如眼耳等者。此五色根非现量得。亦非现世人所共知。此眼耳等。各由彼彼有发识用。比知是有。言证知者。证成道理也。以现见果。比有因故。果。谓所生心心所法。比量知有诸净色根。此非现量他心智成。然今大乘第八识境。亦现量得。佛智缘时。亦现量得。除佛已外。共许为论。非世共悉。是故但言比知是有。若无为者。既非现所知法。又非有作用法(现受用是假法。今但破无为非实。故此不拣)。设许有作用。则应是无常。如何执定有无为耶。然诸下。正显无为不实之义。所知性者。谓从闻说无为名。领纳心中有无为性。所显性者。色心有为。因果义尽或缘阙时。无有为义。显是无为。此所知性。及所显性。如色心等悉是无常。故不可执离心实有。量云无为是有法。不应执为离色心等实无为性是宗因云。所知性故。或色心等所显性故。喻如色心等。
又虚空等为一为多(至)应如兔角非异心等有。
二别破。是无为法。约诸经论凡有六种。一虚空无为者。离一切色心诸法障碍所显真理。名为虚空无为。虚空有三。一识变虚空。即六识上作解心。变起虚空相分。二法性虚空。即真如体有。离诸障碍故。名为虚空。三事虚空。即所见顽空是也。二择灭无为。由无漏智起简择。灭诸障染。所显真如理故。三非择灭无为。有法不由择力起无漏智简择。而本性净。即自性清净涅盘是也。即真如本性。离诸障染。不由起智断惑。本体净故。四不动无为。第四禅离八患三灾。证得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从第四禅已上。至无所有处已来。舍受不行。并粗想亦无。显得真如。名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有二。一约对得名。谓真如理。对事得名。二简法者。即真如。简遍计。离于生灭也。余乘只许初二三种。离色心等实有自体。先约一多破。又虚空等为一为多。等者。等余二种。若体是一下。出一体过。若体是多下。出多体过。初出一体过中。虚空容受下。破虚空非一。一部一品下。破择灭非一。一法缘阙下。破非择灭非一。若体是一。遍一切处。标彼宗所执也。虚空若不能容受色等。何名虚空。既能容受色等。即与色等合而为一。色等既多。虚空之体亦应多。何言是一。一法合处。余皆不合。何言遍一切处若不与一法合而合余法者。则应诸法互相周遍。以虚空悉入一切法故。若谓虚空是一。不与诸法相合而合一法者。则应虚空不能容受。如余无为。以余无为不能摄受诸法故。量云虚空无为是有法。应非容受宗。因云。不与法合故。喻如余无为。又色等中有虚空否。有则空色杂而不分。无则空色离而不遍。次以择灭非择灭例破云。若是一体者。则应断一部一品结时。不但得一部一品择灭。余一切部一切品择灭皆得。一法缘阙不生时。不但得一非择灭。应得一切非择灭。何以故。彼执体一。则一即一切。理应尔故。结。是思惑。有八十一品。分属九部。九部即九地。后出多体过云。若虚空等体是多。应非实无为是宗。因云。有品类故。喻如色等。又虚空应非遍容受是宗。因云。有品类故。喻如色等。择灭。非择灭。准此应知。余部所执下。总显无为非实有。余部所执。即后三种无为。准前应破者。准前一多有无等例。更相征诘也。又申量总破云。诸无为非异心等有是宗。因云。许无因果故喻如兔角。
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至)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三显正义。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者。此依识变出体。谓空无为。初无本质。唯心所变。犹如极微。假而无体。于佛等处。闻其名故。而心变之。闻说空等五种无为。数数串习熏陶力故。诸识生时。变似空等影像相分。为所缘境。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唯有一类空等相故。假说为常。若说本质无为者。即不离于识变有也。问。若言识变相分说是无为者。即是相状之相。随识而为。何成无为耶。答。此说是识变。假说是无为。其实非是无为。无为是常住法故。今此依无为体者。但取随识独影相分为体。以相似不变。故假说为常耳。此六无为。地前菩萨识变。即是有漏。若地上后得智变。即无漏也。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者。此依法性出体。五种无为。皆是真如。真如体外。更无别出。六种无为。各皆依真如实德也。此体须证人法二空。无我之后。方得显故。言有则堕增益谤。言无则堕减损谤。言亦有亦无则堕相违谤。言非有非无则堕戏论谤。故曰有无俱非。心欲缘而虑亡。口欲言而辞丧。故曰心言路绝。性相各别。故曰非一。即性即相。故曰非异。为法之性。故曰法性。无诸障碍。故曰虚空。择灭者。亦名数缘灭。数。谓慧数。由慧为缘。拣择诸惑。能显灭理。故唐三藏译为译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也。此以离系为性。由无漏智。断诸障染。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假名择灭。非择灭者。亦名非数缘灭。非由慧数灭惑所得。但以性净。及于缘阙之所显故。缘阙者俱舍论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释云。当生者。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相。缘阙位中。起别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灭。但由缘阙。名非择灭。论指事明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释曰。谓眼缘色时亦合缘声等。以专注色故。耳等不缘声等。同时声等刹那已谢。故令缘声等识更不复生。以前五识唯缘现量。不缘过未。而言触等者。等取法中有与能缘同时为所缘境者。如他心智所缘境是也。此他心智。唯缘现在心王。亦合缘心所。以专注心王。故于心所得非择灭。不动者。离前三定。至第四禅。离三灾。出八难。无喜乐等摇动身心所显真理。名不动灭。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所显真理。名想受灭。真如亦是假施设者。真如约诠。而诠体是一。此五无为。依真如上假名空等。而真如体非如非不如。故真如名亦是假立。如食油虫。不称彼体。唯言显故。譬如有虫名曰食油。实非食油。不称体故。真如亦尔。遮空见者。说如为有。遮小乘中化地部等执定实有。故说为空。非言无为体即空也。勿谓虚幻者。虚拣遍计。幻拣依他。即显真如是圆成实。以无虚妄颠倒法故。名真如也。故宗镜录云。问。如何圣教说真如实耶。答。今言有者。不是真如名实有但说有。即是遣恶取空。故说有体是妙有真空。故言非空非有。问。如何圣教说真如为空耶。答。为破执真如心外实有。故说为空。即空其情执。不空真如体也。通上二破余乘竟。
外道余乘所执诸法(至)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三总破。此破外道余乘法执已竟。亦如我执例。立一比量总破之。彼先能后所。此先所后能。以我属根。法属境故。所执诸法异心心所。是前陈有法。非实有性。是后陈宗体。因云。是所取假相分故。喻如心心所也。能取彼法之觉。亦不缘彼法是宗。因云。是能取见分故。喻如缘此能缘之觉也。谓第六识缘假法时。其假相分。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亦无所仗本质。名独影唯从见。故以心心所缘此觉为同喻。此是遍计所执性。以前既明异心心所非实有性。恐人遂执诸心心所是实有性。故申量云。诸心心所是有法。非真实有是宗。因云。依他起故。喻如幻事。设有问云。诸心心所既非实有。何故教中说唯有识。故此答云。为遣外道余乘所执离心心所别有实境。是故教中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还同妄执外境实有。亦是法执。由是理故。但应遣彼心外之境。同兔角无。能缘彼心。如幻事有。故少分不同。非谓即心亦名实有。故转识论云。立唯识义者。本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无。唯识又泯。即是了唯识义成也。此即净品烦恼。及境界二俱无故。问。遣境存识乃可称唯识义。既境识俱遣。何识可成。答。立唯识。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终为论。遣境为欲空心。故境识俱泯。是其正义。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阿摩罗识也。古德云。如缘真如。作有如解。即是法执。若作无解。虽不称如。仍因成圣。释曰。若作如解即是法执者。若起能解之心即立所证之理。所境既立。迷现量心。知解才生便成比量。失唯识宗。所以华严经云。智外无如为智所入。如外无智能证于如。则心境如如。一道清净。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至)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四总举通执。蕴处界相者。教中即一念而开色心。即色心而开五蕴。即色尘而开十二处。又即五蕴而开十八界。五蕴合色为一。开心为四。为迷心不迷色者设也。十二处合心为一半(对前开四故今。云合。谓意处全。及法处一分。适公曰。意所取境。名之为法。法处有四。一心所。二不相应行。三无为。四无表色。今指心所一分。故云半也)。开色为十半(对前合色为一为开也。谓色声香味触及眼耳鼻舌身全为十。言半者。即法处中无表色)。为迷色不迷心者设也。十八界心色俱开(谓开色为十半。如前开心为七半。即六识为六。意根及法处心所也)。为心色俱迷者设也。皆是假立。岂有实法。而可执耶。因所缘有开有合。故能缘亦或总或别。此法执与前我执。若约大乘分别二执。初地初心一时顿断。俱生二执。于地地中各断一分。乃至等觉。尚有二愚。金刚后心。一时顿尽。故曰。分别我法极喜无。六七俱生地地除。第七修道除种现金刚道后等皆无。若约小乘。初见道时。顿断分别我执。即证初果。断尽俱生。遂证四果。而法执不与焉。自性等相。即数论等所执冥初自性等类。余文例前我执可知。
如是所说一切法执(至)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此总结内外法执。自心外法。即蕴处界等相本质之法。自心内蕴。即自心变起影像相分法。或有或无者。影像相分是有。分别计度假法是无。又第七是有。第六是无。一切皆有者。第六识上变起影像相分必是有故。如前已明。然虽许此心上变起似法之相一切皆有。以依他起故。亦如幻有耳。若所执实有。是遍计执。如石女兔角。决定非有。既立二量。又引圣教以证结之。广百论云。一切所见。皆识所为。离识无有一法是实。为无始来数习诸见。随所习见。随所遇缘。随自种子成熟差别。变似种种法相而生。犹如梦中所见事等。皆虚妄现。都无一实。一切皆是识心所为。难。若尔。大乘应如梦哑。拨一切法皆悉是虚。不能辩说一切世间出世间法自性差别。是大苦哉。我等不能随喜如是大乘所立虚假法义。以一切法皆可现见。不可拨无现见法故。答。奇哉可愍。薄福愚人。不能信解大乘法义。若有能见。可见所见。能见既无。谁见所见。以诸能见。不能自审。知自有体。亦不审他。于审察时。能见所见皆无所有。是故不应执现见法决定有体。以回心时。诸所缘境皆虚假故。所以者何。起忆念时。实无见等种种境界。但随因缘自心变似见等种种境相而生。以所忆念非真实故。唯有虚假忆念名生。如曾更诸法体相。回心追忆。故名为念。当忆念时。曾所更境皆无有故。能念亦无。而名念者。随顺惯习颠倒诸见。假名施设。由此念故。世间有情妄起种种分别诤论。竞执诸法自性差别。没恶见泥。不能自出。若无所见。亦无所闻。是则一切都无所有。云何今时编石为筏。通上二破法执竟。
如是外道余乘所执(至)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
第三总结。离识我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离识色法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为所缘缘。以离识外皆无实体故。亲所缘缘。必依有体真实法故。若非心变。色等诸法。决不亲缘。现在下。乃二比量。现在者。拣过未。现在触缘。必有同时一聚心心所法相应现起。故名为聚。以八个识各有四分。自见分只能亲缘自相分。不能亲缘他识四分。故曰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因云。他聚摄故。喻如非所缘。如色非耳所缘。声非眼所缘也。即一识中同聚心所。亦非同聚心王亲缘。以王与所。自体异故。喻如余非所取。所取即相分。能取即见分。余非所取。即是不对能取者说名余也。由此二比量义。可见全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又引契经证之。
有作是难若无离识(至)如何说心似外境转。
第四重释外难。此难即从上似字而生。谓相见说为似我法者。为当似谁。曰。以内似外。以有似无。约此说似也。故此难云。有真事方有似事。依此二事共相。然后可说似事为假。如有真火。方说有似火人。以此人有似火猛赤色法。方可假说此人为火。我法既无。复何所似。岂可牛毛返似龟毛耶。似既不成。云何说言心似彼转。
彼难非理离识我法(至)由此假说不依实成。
此释难分二。先明喻。后显法。喻中一总二别。总中特破真火二字。为彼以真火喻所执我法故。言汝之真火。已破成非。何劳再举。缘前广破我法执皆不成故。故依类依实假说火等皆不成也。同德曰类。共体曰实。依类即是共法。依实即是真火。下分二节破之。破依类云。火以能热能照为德。人猛赤相无此德故。即非同类。若与火无共德而可假说为火人者。则亦可于水等物假说火等名矣。何为依类乎。若谓德虽不同。而人与猛赤常不相离。亦可假说者。则现见猛赤非人。人非猛赤。即猛赤在人。亦有时而不现者。安在其为不相离也。既不共德。又互相离。若依类方可假说者。则不应言有似火人。而今常言有似火人。则知假说不依似事立矣。破依实云。人与火共体。方可言依实。人与火猛赤德非共体有。故依实假说理亦不成。谓猛赤之德。在火则能热能照。在人则身热心烦。其体各别。其所依则有情无情亦各别故。无共德而假说彼。有水滥火名之过。犹夫前耳。若谓人有暖德与火相似。可假说者。理亦不然。说火在人。是猛赤相。非在暖德说人似火。故知假说亦不依实事立也。
又假必依真事立者(至)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
此又明假事不依真事立。后结成正义。宗镜云。何故名自相共相。曰。若法自体。唯证智知。言说不及。是为自相。若法体性。言说所及。假智所缘。是为共相。言假智者。即作行解心。名假智也。言诠者。心上解心名句文。及声上名句文。是能诠。皆不得所诠自相也。显假不依真。唯依共相转。即此真事。不说心识实体名真。但心所取法自体相。言说不及。假智缘不着。说之为真。此唯现量智知。性离言说。及智分别。此出真体。非智诠及。如色法等而为自性。水湿为性。但可证知。言说不及。第六意识。随五识后起。缘此智故。发言语等。但是所缘所说法之共相。非彼自相。又遮得自相。名得共相。若所变中有共相法是可得者。即得自体。应一切法可说可缘。故共相法亦说缘不及。然非是执。不坚取故。又言说若着自相者。说火之时。火应烧口。火以烧物为自相故。缘亦如是。缘火之时。火应烧心。今不烧心。及不烧口。明缘及说俱得共相。若尔。唤火何不得水。不得火之自相故。如唤于水。此理不然。无始惯习共呼故。又自相者。即诸法之自体相。如火以暖为自相。唤火之时不得暖故。不得自相。此暖自相。唯身识现量证故。非名所得。共相者。此以名下所诠之义名共相。如诠火等法时。遮非火等。此义即通一切火上。故名共相也。能诠。即言说。所诠。即假智。此假智诠。亦非离此共相。外别有方便。施设自相。为彼所依。然假智诠。必依相似言声而起。声不及处此假智诠。便不流转。由能诠所诠。俱不能亲证自相。故知假说不依真事。但依似事而转。似谓增益者。谓现量智了自相已。于后刹那。有同类智。是有分别变现影像。乃从相上增益其相。故名为似。如照镜人。形之与影。宛然二人。非增益乎。声依智诠。唯依增益似相而转。故不可说假必依真也。问。既假事不依真立。此假我法依何而起。答云。虽不依真。然依内识变现而有。由彼外道余乘。妄计心外实有我法。为对遣此执。故说似我似法是内识所变。其意若曰。外境虽无。谈汝执情。外境实有。故为所似耳。以内似外。以有似无。此之谓也。此段近结当文。远结前文颂中。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三句。通上略辨唯识分中。一释前三句颂竟。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至)名为异熟非谓一切。
二释三能变。即后三句颂。此即释颂中此能变唯三一句。识所变相。即牒上颂中语。以该我法种种相也。初能变名异熟者。有三义故。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种变异时。果方熟故。造因果熟。定异时故。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因果性异故。异字属因。熟字属果。因果不同。作相违释。异及熟也。或异之熟。若异字属果。异即是熟。或异熟属现。异熟即识。持业释也。若异熟属种。异熟之识。依主释也。虽第六亦有异熟。而唯一分。八识偏多。故曰多异熟性。二能变名思量者。思。谓思虑。量。谓量度。虑度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恒者。无间义。审者。执我义思。量即识。持业释也。虽诸识皆有思量。然或恒而不审。或审而不恒。唯第七亦恒亦审故。三能变名了境者。了。谓了达。虽七八识亦能了境。依内门转。唯了细境唯第六识住外门故。了粗相境。及言。明颂中及字。乃前五识与第六识合为一种也。前五取境。必有同时意识起故。次释能变义。一因能变。即种子现行门。种子生现行。名因习气。于中有二。先标。后释。等流习气者。即前七识中三性种子。各生自现。熏第八种。而令增长。唯除第八。不能熏故。异熟习气者。由前六识善恶现行。熏第八善恶异熟种子而令增长。唯除第七。七是无记。非异熟因故。前是因缘。此增上缘也。二果能变。即前二因所生现果。谓有缘法能变现者。名果能变。种种相者。即第八识相应心所相见分等。及苦乐等种种现果。等流习气为因缘下。别释。前七识以三性力熏第八识成种生长。即现八识三性种子各自生现。名等流果。所生之果。与能生种。性是一故。因果相似名等。是彼类故名流。善种生善现行。烦恼种生恶现行。无记种生无记现行。是等流果。杀生得短命报。放生得长寿报。名假等流。是增上果。异熟果者。由前六善恶业为殊胜增上缘。招感第八酬他引业。长时无间。立异熟名。引。谓牵引。谓业有力能引总报。即前六识造善恶业。牵引第八受善恶报。相续不断。名异熟果。其前六识所造之业。能满自识善恶二果。名异熟生。以从第八体上生故。不名异熟。以前六识有间断故。六识不遍无色界等。无心定等。六识皆不行故。故第八名总报主。而第六名别报主也。单言异熟。不摄别报。言异熟生。总别皆是。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曰果异因故。此异熟名。虽有多义。此中但取受熏持种能变善恶二果本识。名为异熟。非谓异时异圣变异等一切义也。通上略辨唯识竟。
下广辨唯识分二。一明三能变。二答五外问。一又分三。即初二三种能变。
今初能变分三。一结前标问。二天亲颂。三释颂意。
虽已略说能变三名(至)且初能变其相云何。
一结前标问。
颂曰初阿赖耶识(至)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舍。
此天亲第二半颂。及第三第四颂。总有十二门。一自相门。即初阿赖耶识。二果相门。即异熟。三因相门。即一切种。四不可知门。即不可知。五所缘门。即执受处。六行相门。即了。七相应门。即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八受俱门。即唯舍受。九三性门。即是无覆无记。十心所例王门。即触等亦如是。十一因果法喻门。即恒转如暴流。十二伏断位次门。即阿罗汉位舍。
下三释颂意分二。
一正释颂意。二证有识体。
一正释颂意分八。
论曰初能变识大小乘教(至)藏初过重是故偏说。
一释自相门。大小乘教名阿赖耶。真谛就名翻为无没识。取不失之义。奘师就义翻为藏识。能含藏诸法种故。为此识体具三藏义。能藏所藏执藏故。一能藏者。即能含藏义。犹如库藏。能含藏宝贝。故得藏名。此能含藏杂染种故名为藏。亦即持义。此约持种边说。二所藏者。即是所依义。犹如库藏。是宝等所依故。此识是杂染所依处故。此约受熏边说。三执藏者。坚守不舍义。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执为自内我。故名为藏。此识为染末那坚执为我。故名为藏。起信钞释云。第八能藏所藏义者。且所藏义。谓此识体藏。是根身种子器世间所藏处也。以根身等是此识相分故。如藏中物像。如身在室内。欲觅赖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次能藏义。谓根身等法。皆藏在识身之中。如像在珠内。欲觅一切法。总在赖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与前义互为能所。杂染者。简清净法。互为缘。即更互为因果。说见后条。即具能所二藏义。有情执为自内我者。释执藏义。以第七为有情识故。自内我。拣他外我。以色等为他外我故。此即显示下。释此藏名。依自相立。以藏识能摄持因果故。摄谓收摄。持谓执持。摄是能藏所藏义。持是执藏义。然无能藏。亦无所藏执藏。二种唯能藏义过失最重。是故偏说。此明藏识专以能藏得名之故。世亲云。谓缘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能生于彼功能差别。识为自性。为欲显示如是功能。故说摄持种子相应。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即与彼法为能生因。摄持种子者。功能差别也。相应者是修义。是名安立此识自相。
此是能引诸界趣生(至)异熟实不共故偏说之。
二释果相门。由前世前六修五戒十善等业。招感今生天人总别异熟乐果。若前世前六作十不善业。招感今生三途总别异熟苦果。由此义故。说名异熟。由依此识相分种子。假立命根。由依此识身心分位。假立同分。若无此识。则一切命根众同分等异生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识果相虽多。而异熟此识所专。故偏说之。世亲云。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熏习。此识续生。而能摄持无始熏习。是名安立此识果相。
此能执持诸法种子(至)持种不共是故偏说。
三释。一因相门分二。先总释。后别释。今初。能持诸种。名一切种。全取他名。即有财释也。余法者。即余色心等法。及二所显不相应法。或有间转。或无实体。故离第八。余能持种不可得故。此识因相虽多。而持种义。他识所无。故偏说之。世亲曰。谓即次前所说品类一切种子阿赖耶识。由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是名安立此识因相。右摄论所说三相。与此小异。故存世亲之释以便参考。
初能变识体相虽多略说唯有如是三相。
总结略说三名。天亲云。决定藏论中。明本识有八相。异彼广说。故言略说有三种。后别释一切种分四。一正明种相。二明种子二义。三明种子六义。四能所熏。
一切种相应更分别(至)非无记性所摄异熟。
一正明种相。初句标。次句征。又次句正指种体。此与下。明非一异。本识。即第八。第八自证分上一分亲生现行功能。谓之种子。世亲云。摄持种子者。功能差别也。能摄持是识功能。能生现是种子功能。一切杂染品法不同。故言差别。又第八识从种子生。故名果报识。能摄持种子。故亦名种子识。又本识是集谛。故名种子。是苦谛。故名果报。体用因果者。本识是体。种子是用。种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之二法。理应如是。不一不异。本识望种。于出体中摄相归性。故皆无记。种从现行望于本识相用别论。故通三性。若即是一。不可说为有因果法。有体有法。若一向异。应谷麦等能生豆等。以许因果一向异故。不尔。法灭应方有用。以许体用一向异故。用体相似。气势必同。因果相似。功能状貌。可相随顺。非一向异。然言不一不异。恐同菩提子计。有法与有等性非一非异。故又言虽非一异。而体是实有。不同假法。假法如毕竟无。不能生果。非因缘故。外人难云。此本识。与所生诸法。既非一异。应如瓶等。泥团与瓶。非一异故。必许瓶体是相状假。则汝本识同瓶是假。识中无漏真如种子。亦应是假。则违自宗真胜义谛。量云。此与诸法是假非实宗。因云。不一不异故。喻如瓶等。论主答云。此说种子体是实有者。唯依世俗谛中说故。不同真如胜义谛说。以真如性离非一异戏论种故。种子虽依下。释有漏种不同真如义。言种子虽依第八为体。即是第八相分。非余。是第八见分所取故。虽非一异。而是有体实法。不可言无。诸有漏种子。是第八所缘。真如无漏种子。非彼因中所缘。俟转依时。镜智圆明。方得缘故。此有漏种。与本第八识。体无别故。性类是同。唯是无记。若能所生法。皆通善等三性。谓此种子本能熏习现行之因。及后所生现行之果。皆通三性。故言因果俱善等性。即是功能差别门说。非依体门。性唯无记。此约有漏种说。若无漏种。非异熟性所摄故。故非无记。体性不顺本识体故。体既不同。不可相即。又性类别。能治所治漏无漏殊。不可相即。外人又难云。若无漏种非异熟性。何故彼说皆异熟种。皆异熟生。二十二根者。即五色根。男女二根。命根。意根。五受根。信等五根。三无漏根彼难三无漏根同异熟故。论主答云。虽决择分说皆异孰种。不与第八同无记性。二十二法皆善性故。谓此诸法。依异熟识故。名异熟种。如眼等识。依异熟故。名异熟生。皆是异性相依。决不同性。或无漏种下。又作一义释异熟名。谓无漏种子。由熏习力。转变成熟。立异熟名。非是无记第八异熟。故知无漏唯善性摄。
一正明种相竟。
此中有义一切种子(至)如是建立因果不乱。
二明种子有本有新熏二义分三。一本有。二新熏。二正义兼本有新熏。今初。即清目等师唯立本有。谓有漏无漏俱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令本有增长成熟。如契经下。引经证。瑜伽下。引论证。恶叉聚者。毒树果也。一枝三子。生必同科。经中取喻惑业苦三不相离义。一切种子皆悉具足者。染净二种皆本有也。阙三菩提种者。清净种子具而不发也。三种菩提者。一真性。二实智。三方便。真名不伪。性名不改。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般涅盘者。此云入圆寂。即无漏法因也。今引瑜伽中说。从无始来有此法因。一切种子具足无此法因。便阙三种菩提种子。如此等文。诚证本有不一而足。五种性者。谓异生种性。声闻种性。菩萨种性。如来种性。外道种性。楞伽云。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得阴界入自共相断知时。举身毛孔。熙怡欣悦。及乐修相智。不修缘起发悟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者。若闻说各别缘无间。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相近缘。所有不着。种种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闻说是时。其心随入。是名缘觉乘无间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者。谓自性法无间种性。离自性法无间种性。得自觉圣无间种性。外刹殊胜无间种性。若闻此四事。心不惊怖者。是名如来乘无间种性。不定种性者。谓说彼三种时。随说而入。随彼而成。各别种性者。谓一阐提也。三无漏根者。一未知欲知根(九根和合信法二人见谛中未知欲知)。二知根(信解见得二人思惟中九根和合转名根)。三知已(至无学中九根转名知)。知者。即是真见道故。引地狱具此三根者。亦证种子本有故。本性住种。详见下文。由此等证无漏种子法尔本有。例有漏种亦不熏生。第八识中本有种子。由诸转识熏令增长。不由别别熏令生起。种起现时。种因现果。现起种时。现因种果。如是建立。因果不乱。若许新熏者。漏熏无漏。无漏熏漏。善与不善。亦互相熏。因果乱矣。
有义种子皆熏故生(至)依熏可生非己有体。
二新熏。即难陀所执。谓有漏无漏俱熏故生。非本来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者。即胡麻中所有香气。必假华熏。方得香也。西方若欲作涂身香油。先以华香取与巨胜子聚为一处。淹令极烂。后取巨胜压油。油遂香气芬馥。比来胡麻中无香气。因华熏故生。如契经下。引经证。论说下。引论证。内种外种者。摄论云。种子有二。一外种子。但是假名。以一切法唯有识故。二内种子。则是真实。以一切法以识为本。此二种子。念念生灭。刹那刹那。先生后灭。无有间故。此法得成种子。何以故。常住法不成种子。一切时无差别故。复次云何外种子。如谷麦等无熏习得成种子。由内。外得成。是故内有熏者。外若成种子。不由自能。必由内熏习感外。故成种子。何以故。一切外法。离内则不成。是故于外不成熏习。一由内有熏习得成种子。此云或有者。外种是依报。乃众生共相业种所感。亦名熏习。或无者。以自有根种展转相传故。名言等三种习气。详见第八卷。引此以证有漏种生必由熏起。无漏种生下。意牒上义。例显无漏亦熏习生。说闻熏习下。证成无漏亦熏生义。等流者。同是无漏也。谓闻无漏正法。熏成无漏种子。名出世心种子性。出世心者。即是见道。手杖论云。出世之智。虽不曾得。但以堕在自相续中。所有似说二无性智。共许从此熏习之处而作生因。此闻之熏。是极清净法界等流之体性故。法界即是如来法身。我法二无性解。是法界所流果法。谓法身。界。即因也。是出世间诸法之界。谓能持彼熏习性故。及断烦恼所知二障所有余习。名极清净。其闻熏习。是似彼果。彼为增上缘而得生起故。同彼体性故。如有说云。诸初发心菩提萨埵。所有正闻熏习种子。虽曰世间。应知即是法身所摄。室罗缚迦钵羝迦佛陀。应知即是解脱身摄。是故定知虽是世间。而能亲作出世间心种子也。有情本来下。破前清目等说有五性差别。故定执有法尔种子之义。而言依障建立者。意在成就新熏理故。以断有漏。即熏无漏。如瑜伽说下。引证依障建立义。于真如境者。以真如是迷悟依。诸染净法依之得生。故言于真如境上有二障种者。不得入圆寂。立为异生性。即不定性阐提性。二乘不断所知。唯断烦恼。断有利钝。故分为二。声闻根钝。三界九地。地各九品。品品别断。独觉根利。三界诸惑合为一聚。九品别断。为二种性。如来二障永断。二死永亡。觉性圆满。名佛种性。由此故知种性差别。依障建立。非关无漏种子有无。瑜伽所说地狱成就三无漏根。是种非现。亦依熏生。非本有义。
有义种子各有二类(至)此即名为习所成种。
三护法正义兼本有新熏分三。一出正义。二破本有。三破新熏。今初。生蕴处界。即是功能。此功能差别。即是种子。一切种子。与第八识一时而有。从此能生前七现行。现行头上又熏种子。世尊下。总通前清目所引两经二论之义。诸有情等。即第一经义。余所引证。即所引第二经与二论始起中。世尊下。总通前难陀所引一经二论之义。初一经义。诸论亦说下。即二论义。本性住种。习所成种。二名。见瑜伽论。彼论菩萨地种性品云。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本性住种性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习所成种性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性。此中义意。二种皆取。又此种性。未习成果。说名为细。未有果故。已习成果。说名为粗。与果俱故。此单就菩萨种性言之。故有六处殊胜等言。其实有漏无漏皆有本性住种性也。护法意云。有漏无漏种子。皆有新熏本有。合生现行。亦不杂乱。若新熏遇缘。即从新熏生。若本有遇缘。即从本有生。若偏执唯从新熏。或偏执但是本有。二俱违教。若二义俱取。善符教理。古德问此总未闻熏时。此本有从何而生。答。谓从无始时来。此身与种子俱时而有。如外草木等种。又古德解熏种义。诸法虽有新旧二种。当生现时。或从新生。或从旧生。名为二种。非谓二种于一念中同生一现。若尔。即有多种共生一芽之过。以此唯知色等相分种并同于此。又问。八识之中既具本有新熏之义。何识是能熏因。所熏果。答。依经论正义。即是前七现行识为能熏因缘之因。熏生新熏种子。第八识是前七现行识所熏生因缘之果。又问。本识等虽无力能熏自种。而能亲生自种故现行本识等得自生种为因缘者。既不熏自种。如何能生自种。又熏与生何别。答。熏者资熏击发之义。生者生起。从因生出之义。谓本识等虽无力资熏击发自种之义。而有亲生自种之义。如有种性者。法尔本有无漏种子。虽有生果之能。若不得资加二位有漏诸善资熏击发。即不能生现。须假有漏诸善资熏。方能生现。又如本识中善染等种。能引次后自类种子。虽有生义。无自熏义。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土等资熏击发。亦不能生。其现行本识。虽有生种之能。然自力劣。须假六七与熏方生。由是义故。本识等虽非能熏。而能生种。故与亲种得为因缘。五根尘等诸根分亦应然。此解今依因位现行。望自亲所熏种。能为二缘。即是因缘增上缘。唯除第八。及六识中极劣无记。非能熏故。今按此文。现于亲种得为因缘中。既除第八及六识中极劣无记非能熏故。望自亲种无因缘义。若言本识及六识中极劣无记。能生自种得为因缘者。便犯异熟有能熏过。违圣教失。又问。如前六识所变五尘相分。不能自熏新种。须假能变心缘。方能熏自种故。五尘相分。得为能熏。其极劣无记。亦假能变心缘。何故不同五尘相分得为能熏。答。今按有为法分为三品。一者上品。如七转识及相应等。一分能缘虑故力最强。悉有力自熏。二者中品。如五尘相分等。虽有熏力。而力稍微。假心与力。彼方自熏。三者下品。即极劣无记。如极羸病无力之人。不能自起。纵人与力扶持。亦不能起。本识等类。亦复如是。本无熏力。谓心与力亦不能熏。由是义故。极劣无记。一向无力。故非能熏。与五尘相分不同。彼自有力。但力相劣。不能独熏。假心相助。自有半力。故是能熏。由是义故。今正解者。第八识聚。及此所变异熟五根相分。并异熟浮根等。及异熟前六识等。并无新种。以其极劣。非能熏故。从本有旧种所生。其长养五根。及此浮根。及等流五尘等相分。前六识所变者。皆可各有新本二种。
若唯本有转识不应(至)故唯本有理教相违。
二破清目等独执本有非理。谓若唯本有无新熏者。前七王所亦具能熏义。不应与第八为因缘性。颂中法字。即前七转识。识字。即第八识。诸法于识藏。能摄藏也。谓与诸识作二缘性。一为彼种子。二为彼所依。识于法亦尔。所摄藏也。谓诸转识。亦与阿赖耶为二缘。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二于后法中转摄植彼种。互相生故。显扬论云。一于现法长养彼种者。谓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时。如是如是于一依止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由此因缘。后后转识善不善无记性。转更增长。转更炽盛。转更明了。二于后法转摄植彼种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当来异熟无记阿赖耶。如是为彼种子故。为彼所依故。长养种子故。摄植种子故。应知建立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性。即此中互为因果义也。如炷与焰者。谓一刹那灯炷为依发生灯焰。是则灯炷为焰生因。即此刹那焰复能烧所依灯炷。是则灯焰为炷烧因。内炷生焰。如种生现。内??烧炷。如现熏种。此举增上缘喻因缘义。如束芦者。如二束芦。更互依持。令住不倒。若于尔时此能持彼令住不倒。即于尔时彼能持此。令住不倒。此以俱有依喻因缘义。唯依此二。谓种与现。或曰能所熏也。若谓种子本有。由熏令长。即经论中说因缘义者。则善恶业与异熟果。亦可谓之因缘乎。为善恶业与异熟果是增上缘。四缘不容相滥也。又诸圣教说有种子由熏习生。即不言唯熏令长。今执本有。皆乖圣教矣。由前违理。由后违教。故曰理教相违。
若唯始起有为无漏(至)各有本有始起二类。
三破难陀等独执始起非理。谓若唯新熏无本有者。上品无漏。无记第八。此上二类无新熏理。又无本有。从何种生。问。何为有为无漏因缘。答。即四德种子。如摄论云。转依名法身。由闻熏法。四法得成。一信乐大乘。是大净种子。二般若波罗蜜。是大我种子。三虚空器三昧。是大乐种子。四大悲。是大常种子。此闻熏习及四法。为四德种子。四德圆时。本识都尽。四德本来是有。不从种子生。从因作名。故称种子。此闻熏习。能损灭本识。为对治本识。与本识性相违。故不为本识性所摄。故云。四德圆时。本识都尽。若不净种子。则熏习生。增益本识也。此中大意。言若本来无无漏种性。则众生永无成佛分。不应有漏为无漏种。若有漏为无漏种。则无漏亦应为有漏种。而诸佛等应起杂染。还作众生矣。分别论者。即后三卷所引上座部经分别论者是也。分别论说心性本净等语。一往观之。似有漏心性即是无漏。不须别有无漏种子。细而察之。则心性本净一语。即是心空所显真如。而为无漏四德之因。故无漏法。非是无因而生。定有种子在也。且汝所谓心性者。何所指耶。若指空理。空即非情。何为心因。空是常法。岂为法种。体前后无转变故。释所以为常法之故也。量云。空理非诸法种子。以体前后无转变故。喻如虚空。若即是心。心体本一。而有漏无漏转变者。即同数论冥性常一而二十三法转变之谬执矣。量云。性即是心。相虽转变而体常一故。喻如数论。又无漏是善。心通三性。心是无漏因。不善无记心应是无漏善。若许二心是善。应与信等相应。若不许彼相应。便应非善心体。善名且不可得。况无漏乎。即有漏善心。亦不应为无漏因。何以故。既名杂染。即与恶心等。故有漏不应为无漏种。善等应为不善等种。如前破故。量云。有漏善心是有法。性非无漏是宗。因云。是杂染故。如恶心等。若曰有漏心具无漏性。则应无漏心亦具有漏性矣。而可乎。何以故。一性之中。差别因缘不可得故。又异生心是无漏种。则异生位所起现行悉是无漏。应名圣者。何名异生。若谓异生之性虽是无漏。而异生之相尚在染位。不名无漏。无斯过者是亦不然。异生之相既是有漏。则心种子亦非无漏。何故汝论说有异生唯得成就无漏种子乎。种子成就。现行亦成。何以故。种子现行性相同故。净则俱净。染则俱染。不容有差别也。然契经下。释心性本净正义。言心性者即是真如。以真如是心之真实性故。一说。心体上本无烦恼故。名性本净。不同前破有漏之心性是无漏故名本净也。真如无为。非心之因。亦非种子。能有果法。如虚空等。故非有漏心。性是无漏。名本性净也。由此心性本净之故。诸有情类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至资粮加行位中。藉闻熏力熏令增长。故见道位断分别惑。无漏现起。必仗此真如清净无漏种子为因而成现行。无漏现行既起。展转熏成一切智种。由此义故。定有本住新熏二类种子。无漏既尔。有漏应知。诸圣教下通前所引。瑜伽内种定有熏生之义。以明有漏不待熏生。然本有种。亦由熏习令其增盛。方能得果者。明教说熏习。是增上缘。非说因缘熏生内种也。其闻熏习下。通前所引闻熏习闻净法界等语。明无漏种亦有熏生义。其闻熏习闻正法时。不唯熏起有漏法种。亦能熏起本有无漏法种。展转生出世心。出世心者。即是见道。闻熏习中有二种缘义熏生有漏。感变易生死胜异熟果。为出世法作增上缘。至修道位。此种可断。熏生无漏。与出世法为正因缘。此因直至佛果位中无有间断。非所断摄。问。若有漏种是增上缘。何故能熏出世心种。答。此无漏种正因缘性。微细幽隐。不能了知。故假托粗略显明有漏性中胜增上缘。方便说为出世心种。其实出世心种。是本有无漏正因缘也。依障建立下。通前所引依障建立种性别义。非涅盘法。即异生性法。以诸异生无涅盘故。无漏法种。能害二障。故无彼种。二障永不可害。二乘种性。唯断烦恼。不断所知。故所知障永不可害。根有利钝。故分二种。佛无漏种具者。彼二障种俱可永害。由此无漏种或有或无故。障有可断不可断二义。若不由无漏种子有无。彼二种障依何为因。而有断有不断耶。然无漏种。微细幽隐。难可了知。故约二障显而易见者。明种性差别耳。岂谓全无无漏种子哉。若谓法尔有此障别。则亦应法尔有无漏法种。而彼不许。何哉。若无漏法种非本有者。则三乘圣道永不得生。是谁能断二障种子。而说依障立种性别乎。既诸圣道永不得生。则彼所云依熏可生。非己有体之义亦不成矣。况诸圣教说有本有种子。今执唯始起。彼义谓何。由前违理。由后违教。故曰理教相违。由此应知诸法种子。各有本有始起二类。结成正义可知。通上二明种子二义竟。
然种子义略有六种(至)是共相种所生果故。
三明种子六义。上二义。是种子原本。此六义。是就已成种子后说。一刹那灭者。生已无间即灭坏故。显是有为。有转变义。于转变位。能取与果。方成种子。问。刹义拣去何法。不得名种。答。拣无为法。及长时四相。并外道常我。所以者何。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无能生用。难云。若刹那灭为种子者。应前念种。望后念现。或因一念自他相望。皆与为种。答。第二义拣。要果俱有。果俱有者。与自现果俱时现有。方成种子。故无性云。何者俱有。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一此与果不相违故。如莲华根。虽后俱有。然非一二。释云。谓此种子。要望所生现行果法。俱时现有。现者。谓显现。现在。现有。三义名现。即显现言。简彼第七。第七不名种子。果不显现故。现在。简前后。现有。简假法。体是实有。方成种子。和合。简相离。前后。即过去未来。相离。谓一切法与法不相应者。现行种子。虽是类别。互不相违。一身俱时有能生用。即后章所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即后章所云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因果俱。即现种异类。因果不俱。即种子自类。此即双成二义。谓现在因有。是果俱有。未生已灭。是前后义。明种子名。但依种生现立。不依种生种立。故但应说与果俱有。故世亲云。言俱有者。谓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难云。种因生现。要与现果俱时而有。方得名种。现因熏种。亦与种果俱时而有。应亦名种。答。有第三义。要恒随转。恒随转者。谓要长时相续。其性一类。方成种子。究竟位。即金刚心道。恒随转。真谛译为随逐。究竟位。译为治际。天亲云。治。谓金刚心道。阿梨耶识。于此时。功能方尽。故名际。外种子至果熟及根坏时。功能则尽。是故三名随逐至治际。遮彼转识现熏种时。虽一念与种果俱有。非恒随转。问。能熏现。与所熏种。何非恒随。答。间断之识三性互起。非长相续一类而转。故能熏现不得名种。问。若尔。第七不间。应得名种。答。漏无漏间。不得名种。问。若云一类。如何说有有寿尽相。答。约生果有限。名有寿尽相。种体非断。难云。若恒随转得名种子。应善等种生染等现。答。有第四义拣。要性决定。谓随能熏善恶无记。决定无杂。生各性果。名性决定。遮彼异性为自类因。故世亲云。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性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问。若异性因不名种子。如何说有因通善恶果唯无记。答。彼增上缘。此说因缘。难云。若自性因生自性果。名种子者。应此性因一时顿生此性多果。答。有第五义拣。要待众缘。其种虽有。要须等待众缘和合。方起现行。始成种子。亲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此名众缘。心种待四缘。色种待二缘。谓因缘。增上缘。若不待缘而成种者。则一因应为一切因。以待众缘成故不漫为因。问。谁说一因顿生多果。答。谓有外道执自然等顿生多果。又余部小乘执缘恒有。今众缘。正遮此二所执。以明有生未生者乃缘合未合耳。难云。若同性待缘生一性果。应善色种生善心果。余性准此。答。有第六义拣。要引自果。谓自种子但引自果。要别别色。及别别心。各各引生自色心果。方成种子。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现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问。色心互生。是谁所执。答。谓有外道计一因能生一切诸果。是故遮之。问。无性第七。具前五义。应名种子。答。阙果俱有。第八现识虽具恒随。亦缺果俱。唯本识下结成本识中一分差别功能。具上六义。方成种子。决非余义所能成故。其外种子。如稻谷等。皆是众生共受用业之所招感。内识所变。依世俗说。假名种子耳。此种下。明内外种子俱有生引二因。能生芽等。乃至果熟。是外生因。能生果报。乃至命终。是内生因。外种能引枯后相续。内种能引丧后尸骸。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一种子唯作生因非引因者。收置仓中麦等种子。不应久时相似相续。丧后尸骸。如青瘀等。分位随转。亦不应有。生因已谢。果应灭故。若说刹那转转相生。前刹那为后刹那作因。得相续住者。若尔。最后不应都尽。既无此二义。故知别有引因。此二种因。譬如人射。弯弓放箭。放箭为生因。弯弓为引因。放箭得离弦。远有所至。若但以放箭为因。不以弯弓为因。则箭不得远。若言前刹那箭。生后刹那箭。故箭得远。则箭无落义。种子亦尔。由生因尽故枯丧。由引因尽故灭尽。内种必由熏习者。如无多闻熏习之因。必无多闻之果。外种熏习。有无不定。故置或言。如以炭与牛粪毛等。次第生彼苣蕂青莲华根及以蒲等。非苣蕂等与彼炭等俱生俱灭。互相熏习。而从彼生。如是外种或无熏习。如巨胜与华鬘等俱生俱灭。由熏习故。生香气等。如是外种或有熏习。是增上缘。非因缘摄。若办所生果。必以内种为彼因缘。由稻谷等外法种子。皆是众生感受用业。熏习种子。依阿赖耶力所变现。是故外种离内无别。亦是多人共业所感。故曰共相。
依何等义立熏习名(至)令种生长故名熏习。
四能所熏习分四。一问。二总答。三正释。依何等义立熏习名。问也。所熏至故名熏习。此总答也。熏者。发也。或犹致也。习者。生也。近也。数也。即发致果于本识内。令种子生近生长故。
何等名为所熏四义(至)可是所熏非心所等。
三正释分三。一所熏。二能熏。三总结。今初。何等名为所熏四义。别征也。一坚住性下。别释也。所熏四义。唯第八具。所以第八独为所熏。四义者。一坚住性。从无始之始。至究竟之终。一类相续。为坚住性。夫为所熏识者。且须一类坚住。相续不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今前六转识。若五位无心时。皆间断故。既非坚住。非是所熏。一云。转识。谓七转识。兼含心所。若许七识能持种者。初地已破四惑。应失一切有漏种子。已转七识成平等性。犹有有漏种者。明是八识能持。言风声等者。此拣根尘。以间断相显。故偏语之。理实等字等取根尘及法处所摄色等一切皆拣。至无色界。即无色故。入灭定等。心亦无故。名不坚住。此亦遮经部师将色心更互持种。论主云。且如于无色界入灭定时。色心俱间断。此时将何法能持种。又如五根五尘。皆不通三界。亦非坚住。如何堪为所熏性。又第七识在有漏位虽不间断。在十地位中亦有解脱间断。谓得无漏时不能持有漏种。以有漏无漏体相违故。以第八识虽是有漏。以在因中体无解脱。唯无覆性。即不妨亦能持无漏种。得名所熏。应立量云。前七转识是有法。非所熏宗。因云。不坚住故。同喻如电光声风等。问。若言有坚住性即是所熏者。只如佛果第八亦是坚住性。应名所熏。答。将第二义简。曰无记性。夫为所熏者。须唯是一类无记。即不违善恶性。方受彼熏。今佛果第八既是善性。即不容不善及无记性非是所熏。以佛果圆满故。如似沉麝。不受臭秽物熏。若不善性者。即是烦恼。又不容信等心所熏。互不相容纳故。其所熏性。如宽心舍行之人。能容纳得一切善恶事。若恶心性人即不中。第八识似宽心舍行之人。能容一切习气。有此义故方名所熏。若如来第八无漏净识。唯在因中曾所熏习。带此旧种。非新受熏。以唯善故。违于不善等。又云。善染如沉麝韭蒜等故不受熏。无记如素帛。故能受熏。如善不容于恶。犹白不受于黑。若恶不容于善。如臭不纳于香。唯本识之含藏。同太虚之广纳矣。问。若言有坚住性。及无记性二义。便名所熏者。且如第五心所同心王。具此二义。应是所熏。又如无为。亦有坚住性义。为所熏何失。答。将第三义简曰可熏性。言自在者。正简难陀许第八五心所能受熏。论主云。心所不自在故。依他生起。非所熏性。言性非坚密者。即简马鸣菩萨真如受熏。论主云。无为体坚密。如金石等。决不受熏。夫可熏者。且须体性虚疏。能容种子。方得。马鸣救云。我言真如受熏者。以真如是性。第八是相。性相不相离。若熏着相时。兼熏着性。或摄相归性。故真如受熏何失。如将金石作指镮等。护法破云。熏相不熏性。如火烧世界。不烧虚空。今唯是第八心王体性虚疏。方可受熏。如衣服虚疏。方能受香等熏。问。若言有坚住性。无记性。及可熏性。三义。即是所熏者。应可此人第八识。受他人前七识熏。以此人第八是可熏性故。答。将第四义简。曰与能熏共和合性。今将此人第八。望他人前七。无同时同处和合义故。非是所熏。亦遮经部师前念之识熏后念义。他身即简同处。无有以他身识为我所熏故。刹那前后即简同时。前念识体。与后念识相。不相及故。唯异熟识。具此四义。可是所熏。非心所等。此总结也。非心所者。即第八同时心所。等取所余。如上所拣。
何等名为能熏四义(至)具此四义可是能熏。
二能熏。何等名为能熏四义。征也。一有生灭下。别释。且外人问无为法得名能熏否。答。将第一义简曰有生灭。以生灭法有能生长之作用故。今前七识有生灭。有生长作用。故是能熏。问。若尔者。且如业感异熟生心心所。及色法。不相应行等。皆有生灭。亦非作用。应是能熏。答。将第二义简。要有胜用。谓善恶有覆强盛之力。名为胜用。其业感异熟生心心所等。劣弱无强盛作用。能熏色法。虽有强盛。又无缘虑胜用。不相应行。二用俱阙。此非能熏。又胜用有二。一能缘胜用。即简诸色为相分熏。非能缘熏二强盛胜用。谓不任运起。即拣别类异熟心等有缘虑用。无强盛用。为相分熏。非能缘熏。由斯内色等有强盛用。无能缘用。异熟心等有能缘用。无强盛用。不相应法二用俱无。皆非能熏。即缘势用可致熏习。如强健人能致功效故。问。若有生灭。及有胜用。即名能熏者。且如佛果前七识。亦具此二义。应是能熏。答。将第三义简。要有增减。增减者。损益之义。佛无损益。故非能熏。疏喻说云应刚即刚。合柔即柔。能成办事。第七末那。至无漏位。亦有增减。唯除佛果。言有胜劣者。前佛应胜。后佛应劣。以前佛熏得无漏种子多故。问。若言具有生灭。有胜用。有增减。三义。即名能熏者。且如他人前七识。亦有上三义。应与此人第八为能熏性。答。将第四义简。要与所熏和合而转。拣自他不得互熏前后不得互熏。同所熏第四义。上二皆云共和合者。和合即是相应异名。唯七转识至可是能熏。结也。所以能所第四合者。有二义故。一以二种第四。但能所异。言全似故。二用此文。别为总结。故论结云。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等。问。七能熏中。熏第八四分之中。约熏何分。答。前五转识。能熏阿赖耶相分种子。第六意识。能熏第八相见分种子。第七末那。唯熏第八见分种子。问。前七识四分。何分能熏。答。见相二分能熏种。以此二分有作用故。问相分是色。何能熏种。答。但是见分与力。令相分熏种。如枭附块而成卵?。又见分是自证分与力。问。能熏前七皆有王所。亦同第八唯王非所否。答。王所皆能。问。前七心所。何故同王亦能熏耶。答。四义具故。问。第八心所。何不同王亦所熏耶。答。前已拣故。缺自在义。所以非所。难曰。心所不自在。心所非所熏。心所不自在。心所非能熏。答。已具义不具义故。何烦再问。我问前义。岂可重繁。答。为因据有力。心所亦能熏。心所有力故。受熏须报主。心所非所熏。所非报主故。难曰。为因言有力。心所便能熏。为果应有力。心所亦所熏。答。为果无力。又过失多。所以心所非是所熏。何知无力及有过失。答。既有过失。知是无力。问。何过失。答。顿生六果故。若第八识王所一聚。六皆受熏。凡一能熏。熏六个种。后遇缘时。六种顿生六个现行。问。设生六果。何便是过。答。如一有情。顿生六个第八现行。成六有情。故是大过。问。一设成六。何成大过。答。圣教所说。其众生界无有增减。既违圣教。又无此理。故成大过。难。能熏第七一聚王所有十八法。缘第八时。齐熏一十八个质种。何无顿生十八果失。答。能熏虽多。一处受熏。唯生一果。如一麦中有多面尘。共生一芽。此亦如彼。应法合云。麦壳一而面尘众。共生一芽。持处一而种子多。同生一果。其或麦粒成多。自尔藂苞竞秀。若也受熏非一。何疑众果齐生。
如是能熏与所熏识(至)是谓略说一切种相。
三总结。如熏苣蕂者。苣蕂本来是炭。多时埋在地中。便变为苣蕂。西方若欲作涂身香油。先以华香。取与苣蕂子聚为一处。淹令极烂。后取苣蕂厌油。油遂香气芬馥。故摄论云。复次何等名为熏习。熏习能诠。何谓所诠。谓依彼法俱生俱灭。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如苣胜中有华熏习。苣胜与华俱生俱灭。是诸苣胜带能生彼香因而生。又如所立贪等行者。贪等熏习。依彼贪等俱生俱灭。此心带彼生因而生。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因而生。由此熏习能摄持故名持法者。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能熏识等下。明能熏所熏俱时和合种现相生为亲因缘。言三法者。前后种子为二法。中间现识为一法。望前种子是能生。望后种子是所生。是故因果展转同时。下喻同时义。前后燋炷。喻前后种。中间光焰。喻现行识。芦束相依。喻不相离。法喻两齐。故曰理不倾动。应立量云。种现是有法。因果同时宗。因云。展转相生故。同喻如炷焰。或云。更互相依故。喻如二束芦。俱有因。同类因。即六因中二因。士用果。等流果。即五果中二果也。此第八识。六因中有四。能持种子义边。是持种因。若因种子俱时而有。即俱有因。若望自类种子前后相引。即同类因。若望同时心所等。即相应因。无余二因者。异熟因是善恶性。此识无记。若遍行因是染。谓见疑无明等。此识非染。于五果中具四。唯除离系。望自种子。是等流果。望作意等心所。是士用果。望第七识。为增上果。望善恶因。即异熟果。此单就种现言。故只举其二耳。种生现。如俱有因。得士用果。即因果同时者。即前异类不相违。种引种。如己类因。得等流果。即因果不同时。即前自类相违。云何士用果。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士谓士夫。用谓作用。此人士用。若法士用者。因法为作者。缘法为作具。如士夫用。从喻彰名。云何等流果。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因。后果随转。因果相似名等。是彼类故名流。此二即前种生现。现熏种。种引种。以因果同时故。种生现熏。合而为一。故摄二耳。余法即现引现。故云三类亲因缘。四类真等流也。欲明其义当阅开蒙。彼中难云。种子生现行。因种与果俱。种子引种子。因应与果俱。何理不同耶。答。种望现果是异类。体不相违。许同时。种望种果。是同类。自体相违时须异。问。何理同类便说相违。异类不违耶。答。如子望母。子不是母。是异类故。同时俱有。母自望母。名为同类。故于一时无二身并。故种引种虽是自体。定不同时。若许自体同时生者。有无穷过。如一种子。同念并生。自一种子。所生种子当念又生。如是展转同念并生无穷种子。岂有此理。如父果必以能生子。岂有同念父自生父也。故种引种现引理。不同时。种生现。现熏种。却同时。何以故。种引种。现引现。约刹那四相前后相引。乃横说故。不同时也。种生现。现熏种。约头上脚下生茎结子。乃竖说故却同时也。是故不同。问。种生现。现熏种。如父生子。子复生孙。是亲因缘殊无凝滞。其种引种。何理说为亲因缘耶。答。前念既灭。后念已生。即前念体亲引后念。知是亲因缘。譬如辊弹。前辊至后。后弹即是前弹之体。岂不亲耶。其种现相生。别辨体者。尚说为亲。此种引种。前念后念即是一体。岂不是亲。问。如现引现。亦是前念亲引后念。应是因缘。何故却说为真等流。答。疏出已有种子生故。谓前念种子。生起头上前念现行。其种辊至第二念时。还生头上第二念现。故知后念现行。不是前念现行亲生。如戴华人。向前行时。其华不曾自向前行。随人向前也。问。三类亲因缘。四类真等流。请以喻释不同之理。答。种生现。如炷生焰。现熏种。如焰生燋炷。种引种。如炷前后自相引生。现引现。如焰前后自家相引。炷亲生焰。焰亲生燋炷。此易见者。若炷引炷者。其炷脚下更无有物能生炷者。即知前炷亲引后炷。此亦名亲。其焰引焰。脚下已有前后灯炷能生焰故。即知后焰非前焰亲引。若前后焰自亲引生。何故炷尽焰便随灭耶。固是前焰不能亲生也。故非因缘。只是等流。止是相似。名真等流。不是亲生。故非因缘。是谓略说一切种相。通结前来一切种相。应更分别下四科之义。
通上一释三名竟。下二释行相分二。一问答标名。
此识行相所缘云何谓不可知执受处了。
此识行相所缘云何。此总问也。谓不可知执受处了。此总答也。了。即第五行相门。执受处。即第四所缘门。不可知。即能所缘行相之内差别之义。问答标名竟。下二正释分二。一释执受处了分二。
了谓了别即是行相(至)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一总释。了谓了别者。即第八识能缘见分。见分取境。有了别用。故名行相。处谓处所下。此第八所缘相分。以八识恒取器世间相为境故。第八自证分上。一分生现功能。谓之种子。有根之身。名为根身。根身所依世界如器。名器世间。相名分别习气者。释种子也。相即业习气。属相分。名即名言二种习气。属见分。分别即我法二种习气。属遍计。即五法之三也。色根及根依处者。释根身也。色根。即胜义根。所依处。即色根所依之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此二者。正指种子及根身也。执受各具二义。执二义者。一摄义。二持义。言摄者。即摄为自体。言持者。即持令不散。受二义者。一领义。二觉义。领者。领以为境。觉者。令生觉受。安危共同。根身具执受四义。一摄为自体。同是无记性故。二持令不散。第八能任持此身。令不烂坏故。三领以为境。此根身是第八亲相分故。四令生觉受。安危共同。若第八危。五根危。第八安。五根安故。若器世间量。但缘。非执受。即受二义中领以为境。又言非执受者。缘无摄为自体持令不散令生觉受三义。不似他根身。名非执受。即无受四义中领以为境一义。问。何以器界不似根身。第八亲执受。答。以与第八远故。所以不摄为自体。又器界损时。第八亦不随彼安危共同。所以不执受。若发。毛。爪。齿。膀胱宿水等虽近。已同外器摄。所以第八亦不执受。由此第八或持或缘。应具四句。一持而不缘。即无漏种。二缘而不持。即器界现行。三俱句。即内身根尘。四俱非。即前七现行。问。第八何不缘前七现行。答。有多过。故不缘。若变影像。即犯第八缘假过。若亲缘。即犯唯识义不成过。亲取他心故。西明云。若变影像。即有情界增过。以变起前七现行故。即有两重第七等。又解以心法要种而生。今异熟第八微劣。设缘得前七。亦不能熏种。故不缘也。问。第八何不缘长等。答。是假。故不缘。问。无为是实。第八何故不缘。答。若实无为。因位不证。若假无为。又非彼境。阿赖耶识等者。言第八以因缘力得生自体。即复自变三类性境为自所缘。而了别之见分。又仗此所缘相分而得生起也。所缘之义。前已略陈。所变之义。后当顺释。
此中了者谓异熟识(至)了别即是识之见分。
二别释分四。一别释行相门。此一了字。只是一见分耳。为见分必须有所见影像。故立相分。又必须有本体。故立自证分。自证分又必有本体。故立证自证分。四分足。然后了字明。故以四分释一了字。初明立二。次明立三。三明立四。而安慧一分。于二分中破之。今当先明四分。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相分有四。一实相名相。体即真如。是真实相故。二境相名相。为能与根心而为境故。三相状名相。此唯有为法。有相状故。通影及质。唯是识之所变。四义相名相。即能诠下所诠义相分是。于上四种相中。唯取后三相为相分相。又相分有二。一识所顿变。即是本质。二识等缘境。唯变影像。不得本质。二见分者。论云。于自所缘。有了别用。此见分有五类。一证见名见。即三根本智见分是。二照烛名见。此通根心。俱有照烛义故。三能缘名见。即通内三分。俱能缘故。四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故。五推度名见。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于此五种见中。除五色根。及内二分。余皆见分所摄。三自证分。为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能作证故。四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不谬故。从所证处得名。此四分义。总以镜喻。镜如自证分。镜明如见分。镜像是相分。镜后弝如证自证分。此四分。有四师立义。第一安慧菩萨。立一分自证分。谓自证分从缘所生。依他起性。有种子生。故说为有。见相二分。不从缘生。因遍计心妄执而有。故说为无。第二难陀论师立二分。谓即一切心。皆有见相二分。见相二分。即能所二缘也。若无相分牵心。心法无由得生。若无能缘见分。谁知有所缘相分耶。即有境有心等成唯识也。安慧难云。汝立相分。岂不心外有境。何名唯识。难陀言。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摄所从能。还是唯识。若云相分是妄情有者。即第八所缘识中相分种子。是相分摄。即种子是能生自证现行亲因缘法。如种子相分是妄情者。则所生现行自证分亦是妄情。不违种子识义耶。若不许自证分是妄情者。即能生种子亦是实有。即因果皆实。证相分亦是实有。既有相分。即有见分。能所既成。即二分成立唯识也。又五根是第八识相分。若相分是遍计。岂有遍计根能发生五识耶。安慧云。不假五根发生五识。五识俱自从种子生也。问。若不假根发生。但从种子生者。汝许五识种子是第八相分否。答。许是第八相分。难。既尔。即种子是遍计。能生五识亦是遍计也。安慧救云。种子但是第八识上气分有生现行功能。故假名种子。但是习气之异名。非实也。难云。诸圣教从种子生者名实。依他立者名假。岂有假种子生实现行。若是假种子者。如何亲报自果耶。若种子是假法者。即因中第八识因缘变义不成。若非因缘变者。即违一切。安慧绝救。第三陈那菩萨。谓前师安慧立一分。即但有体而无用。难陀立见相二分。但有用而无体。皆互不足。故总前体用立三分。即立量果义。护法菩萨又以量果义。增证自证分。而立四分。其说详见论中。今当次第释之。初立二分云。然有漏识至说名见分者。谓依他二分。似遍计所执二分。又以小乘相分名行相。能取所缘故。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今似心外之境。名似所缘。是心外法。此中无故。所变相分为所缘耳。若明相分。未是颠倒。向心外取。方为倒耳。又言见者。是能缘境义。通心心所。非推求义。推求义者。唯慧能故。次破安慧唯立自证分。先破无所缘云。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谓缘色之心。应不能缘色也。或应一一能缘一切。谓随一识等。能缘一切境也。以眼识无所缘。而能缘于色。余识无色缘。亦应能缘色。既余不能缘一切。明知无所缘者。是义不然。此中正义。缘自境时。心上必有带境之相。如镜上面。似面相生。次破无能缘云。若心心所无能缘相。应不能缘同于虚空。以虚空不能缘故。或虚空等亦是能缘。此反难也。谓心心所法无能缘。而能缘所缘。此虚空等无能缘。亦应缘所缘。故总申正义云。故心心所必有能缘所缘二相。如契经说。即密严经也。一切唯有觉者。即唯识也。所觉义皆无者。即心外妄执实境是无。能觉所觉分者。能觉是依他实见分。所觉。是依他实相分。各自然而转者。见分从心种子生。相分从相分种子生起。故知须立二分。唯识方成。此偈上半明无外境。下半明有见相二分。各各自从因缘所生。名自然而转。下结正义。先出难陀立二分之非。言彼不立自证分者。以心外本质为所缘境。王所所变影像为相分。即以王所之体名见分。此总以见分体相为见相二分也。又为彼释云。何故彼以外境为所缘。犹彼不立自证分。即以外境为所依根。及所缘境行相相似者。王所所变相分。同是影像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者。事即见分。数即心所。言心王与心数。虽同以见分为体。平等无异。而了别领纳缘虑之相各各不同。故以见分体相分见相也。由彼不立自证。故境不自内出。直以见分缘本质。即以见分体相为见相也。次出陈那立三分之是。达无离识所缘境等者。由彼达自心之外。无别有境。境是内识自证分所变。故以自变相分为所缘。而以能缘见分为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即相见所依自体名事。此事即自证分。相离于见。无别自体。但二功能。故应别有一所依体。若无自证。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谓如见分不更相分之境。则不能忆。要曾更之。方能忆之。若无自证。已灭心所。则不能忆。以曾不为自证缘故。则如见分不曾更境。今能忆之。明先有自证已曾缘故。如于见分忆曾更境故。次下立三分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能量所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要自证分为证者是量果也。喻如尺量绢时。绢为所量。尺人为能量。记数之智。名为量果。今见分缘相分不错。皆由自证分为作果故。今眼识见分缘青时。定不缘黄也。如见分缘不曾见境。忽然缘黄境时。即定不缘青。若无自证分。即见分不能自记忆。故知须立三分。若无自证分。即相见亦无。若言有二分者。即须定有自证分。自证分喻如牛头。二角喻相见二分。如集量论颂说。似境相所量者。即相分似外境现。能取相者。即是见分能取相分。故自证即是体也。彼三者。一能取相。二自证。三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差别。果是何义。成满因义。言无别体者。同一识故。则离心无境也。次立四分云。立宗者。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立理者。若无第四分。将何法与第三分为证耶。见分是心分。须有自证分。自证是心分。应有第四证。故曰。心分既同。应皆证故。汝陈那立三分者。为见分有能量了境用故。即将自证分为量果。汝自证分亦有能量照境用故。即将何法与能量自证分为量果耶。即须将第四证自证分为第三分量果也。故曰诸能量者必有果故。恐彼救云。却用见分为第三分果。故云不应见分是第三果云云。意明见分通于三量。三量者。谓现量。比量。非量。即明见缘相时。或量非量。不可非量法为现量果。或见缘相是比量。及缘自证复是现量。故自证是心体。得与比量非量为果。见分非心体。不得与自证为量果也。故曰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此四分中下。申上义。相分见分。于外门转。名为外性。自证分。证自证分。唯是内证。名为内性。故下颂云。众生心二性初一分是所缘。后三分是能缘。故曰通一。相分是见分家亲所缘缘。见分即自证分亲所缘缘。自证分是证自证分亲所缘缘。故曰第二但缘第一等。宗镜云。见分外缘虚疏。通比非二量故。即不取见分为自证量果。内二分唯现量故。互为果无失。夫为量果者。须是现量。方为量果。比非定非量果。喻如作保证人。须是敦直者方为证。若略虚人。不能堪为保证。第三四分既是现量。故得相证。无无穷失。意云。若以见分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见分为所量。必须第四为其量果。若通作喻者。绢如所量。尺如能量。智为量果。即自证分若尺为所使。智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于人。如证自证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证。亦如明镜。镜像为相。镜明为见。镜面如自证。镜背如证自证。面依于背。背复依面。故得互证亦可以铜为证自证。镜依于铜。铜依于镜也。引证密严经偈云云。心二性者。即是内二分为一性。见相二分为第二性。即心境内外二性。能取缠者。即是能缘粗动。是能缘见分。所取缠者。即是相缚。所缘缚也。见种种差别。以见分通三量故。论解颂意可知。如是四分下。总结四分唯一见分。第三第四。果体一故。证自证分摄入自证分。则止是三分。即陈那所立也。第三四与第二。俱是能缘见分摄故。合而为一。与第一为二。则止是二分。即难陀所立也。相分即见分上所现影像。故又合而为一。则止是一分。即安慧所立也。又引入楞伽经偈。证唯一心。如是处处唯一心者。外境无故。唯有一心。内执着故。似外境转。定无外境。许有自心。不离心故。总名一识。故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结释了字义也。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至)鬼人天等所见异故。
一别释所缘门。分三。一释处字。处即有情依报。谓异熟识下。释共变之义。此有四句。一共中共变。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独能用故。二共中不共变。如己田宅。及鬼见猛火。人见为水之类。三不共中不共变。如眼等根。唯自识依。用之缘境。非他依故。四不共中共变。如自浮尘根。他亦受用故。此中意言。由自种子为因缘故。本识变为器世间相。唯外非情。此即能造及所造色。在外处故。言外大种。非心外法。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是共相。二不共相。何为共相。多人所感故。虽知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然有相似共受用义。说名共相。实非自变他能用之。若能用者。此即名缘心外法故。又唯识义镜云。共中共者。多识同变。名之为共。变已同用。重名为共。又唯识钞云。谓多趣有情识所变色。同在一处。互相涉入。其相相似。同共受用。名共中共。初之共字。约所缘缘。后之共字。约增上缘。即无主山河等是。若有主者。即共中不共所摄。此言共相者。即共中共也。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者。天见天处。人见人处。鬼见鬼处等。此即共中不共。虽各各别。而相相似。大千之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者。此释共果同在一处。不相障碍。谓外器相。如众灯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此如何知各各遍也。一灯去时。其光尚遍。若共为一。是则应将一灯去已。余明不遍。又相涉入。不相隔碍。故见似一。置多灯已。人影亦多故。谁异熟识。此拣通局。谓前义为局。后义为通也。谁之异熟识变为此相。问也。有义一切。言圣凡共变。此月藏义也。若尔。则凡圣净秽。无拣别故。诸佛菩萨应变染秽土。而诸异生应变净妙土矣。以一切言包圣凡故。又无色界天。已厌离有色。生无色界矣。又变此欲染秽土何用。故此器世间相。乃现居此土及未来当生此土者之异熟所变。非一切也。由现居故。生居秽而佛居净。故无诸佛变秽异生变净之失。由当生故。故无无色圣者变下土之失。经但依少分故。说一切耳。此又一义也。护法破云。若现居当生者识变此界。则世界坏时。已无现居当生者。复用谁识成立此界乎。又无色界天。即未许必不下生。而无理颂变此土以为下生之地。故曰预变为土。此复何用也。设许无色界人变成色身受用色界。然其所依器界。尚与异地器界粗细悬绝。不相依持。即能变此为彼。亦复何益。前言圣者。此言异生。前言必不下生。此言预变为土。盖无色界天果报既尽。有堕三恶道者。况下生乎。于是申正义云。所变世界。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尔变现。若于己身有依持受用。于己有益。便变为彼。由是义故。无色界人。设生他方无色界时。彼异熟识。亦得变为无色自地。而得依持受用。若彼土杂居。设生此土杂居。彼识亦得变为此土杂居而得依持受用。故器世界将坏初成之时。虽无现居及当生者。而此器界。亦得现有。既言无有情。云何复言现有。曰。若不现有。即众生界尽。何缘复有众生。复成坏相续耶。庄椿云。世界成坏无穷。有二因缘。一由众生同业所感。谓同一迷心三毒惑业。感现依报。惑业未尽。依报何穷若无所依。何名受报。故令世界成坏连续。二由诸佛愿力所感。谓佛有弘愿。度尽众生。众生既无穷。佛愿亦无尽。由是所感依报连续尔。然则染净不同。同归唯识矣。此上所言。皆共中共变者。其共中不共相。准此可知。故不复言。鬼人天等所见异者。谓人见是水。鬼见脓河。或成猛火。天见琉璃。鱼龙窟宅。共一水体。不共见故。
诸种子者谓异熟识(至)如真如性不违唯识。
二释执受分二。一释执受种子。有漏种子。同异熟识是无记性。故第八见分领以为境。故是所缘。无漏种子。唯是善性。不随第八成无记。以相违故。不领为境。故非所缘。虽非所缘。而与八识不相舍离。如真如性是识实性。不违唯识。故第八识有持而不缘者。无漏种子是也。有亦持亦缘者。有漏种子是也。有缘而不持者。器世间是也。有不缘不持者。前七现行是也。
有根身者谓异熟识(至)彼余尸骸犹见相续。
二释执受根身。根即胜义根。身即根依处。即浮尘根。前器界是诸有情共业所感。共所受用。故曰共种。此之根身。是诸有情各别业种所成。故名不共相种。变似色根者。清净大种所成胜义根也。名不共中不共。故唯识钞云。一不共中不共变。如眼等五根。唯自第八于中有末心第一念。托父母遗体时变。名不共。唯自第八变故。又唯自受用。复名不共。如眼识。唯依眼根发眼识。乃至身识依身根等。二不共中共变。即内浮尘根。初唯自第八变。名不共。变生已后。他人亦有受用义。复名为共。虽此根身是不共种所成。然于不共种中。复有一分共相种子成熟之力。能于他人身处。亦变似彼他人浮尘根为已受用。不尔。应无受用他人之义。问。若许受用他人浮尘者。何名唯识。以心外取法故。答。受用他人浮尘时。自识先变一重相分在他人身上。若受用时。还受用自相分。心外无法。得成唯识。问。本识各变自根。还变他根否。答。有二师义有。师云。不但变自根。亦能变他根。以辩中边论中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既曰他身五根。即是能变他人浮尘胜义根也。有师申正义云。此本识唯能变似他人浮尘根为我受用。决不能变他人胜义根为我受用。以他净色根无我受用理故。若无用亦变。何不变七识耶。以无缘虑用而得缘故。然则说自他根现。文如何通耶。曰。言自他者。谓自他八识。各各自变为根耳。非自变他根也。一则无用不变他根。二由不定说言自身本识变他根。故不可为证。生他地。谓凡位。将舍此身而生他地者也。般涅盘。谓圣位。入圆寂者也。生他地者。般涅盘者。其识固已舍旧即新。彼余尸骸。无能执受。便应灭坏。然不灭坏。犹见久时相似相续。犹是自识引因之力。非他身变。故知但能变似依处。决不能变他人胜义也。
前来且说业力所变(至)及堕法处所现实色。
三结显二变分二。上言业力所变器身。此言定力所变器身。即堕法处色也。前来且说众生业力所变器身。界地自他。各有差别。不能移易。以彼众生定业所感故。若是圣者。定慧神通等力所变器身界地。或自身为他。或他身为自。或自界为他。或他界为自。则不决定。若约所变身土。自受用故。穷未来际无有尽时。故多恒相续。若约放光动地等事。为利他故。随众生缘感之力得发起故。多分暂时。是故不定。下总结四类性境。略说本识所变之境。有漏种子。一也。有根之身。二也。五尘器界。三也。堕法处所现实色。四也。以定果色亦是法处色所摄故。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如十遍处定。乃至鱼米肉山。长河酥酪。大地黄金等。皆此色摄。
何故此识不能变似(至)彼识亦缘此色为境。
此明本识二变中是因缘变也。问云。此识既能变似依处而为所缘。何故不变似心心所相应无为等为所缘耶。有漏识变下。皆是答词。因缘变者。谓由先业。及名言实种。即要有力。唯任运心。非由作意。其心乃生。即五八识。随其增上异熟因为缘。名言种为因。故变于境。分别变者。谓作意生心。是筹度心。即六七识。随自分别作意生故。由此六七缘时。影像相分。无有实体。未必有用。初随因缘变。必有实体用。即五八等所变之境。后随分别变。但能为境。非必有用。即第七识等。又解。初唯第八。异熟生故。所熏处故。能持种故。变必有用。后余七识所变色触等。皆无实用。似本质用。如镜中光。于三境中。性境不随心。因缘变摄。独影带质。皆分别变。异熟识变等。显变色等从实种生。故所变法必有体用。若相分心。心所。如化心等。故不缘之。缘便无用。解深密经说。诸变化心。无自依心。有依他心。佛地论云。无自缘虑实体之心。有随见分所变相分似虑之心。如镜中光。此即分别变。四句分别者。一因缘变非分别变。即五识心心所。及第八识心王。为所缘相分从自种生故。二唯分别变非因缘变。即有漏第七识。及第八五心所是为所变相分。唯从分别心生故。三俱句。即有漏第六。及无漏八识。以能通缘假实法故。四俱非。即不相应行是。以无实体故。不与能缘同种生故。问。变心心所。是假相分。第八不缘。三种无为。与不相应。何不变缘。答。若实无为。因位未证。若变无为。亦无实用。故不变缘。不相应法。分位假立。亦无实用。亦不变缘。故异熟识不缘心等。但缘实色。然此亦约有漏位说。若无漏位。第八异熟转成镜智。虽无分别。而镜体澄净。故诸影像虽无实用。亦从彼现。不尔。诸佛不名正遍知故。故有漏位。此异熟识。在欲色界。皆缘三类性境。若无色界。唯缘漏种。不缘身器。以厌色故。无业果色。故根身器界十有漏色皆非所缘。唯堕法处定果实色是彼所缘。彼界异熟。以此色为境故。亦具三缘。通上释执受处了境。
不可知者谓此行相(至)无想等位当知亦尔。
二别释不可知门。此有二说。一谓行相微细难知。故不可知。行相即了别。即能缘见分也。一谓内根既微细难知。外器又广大难测。故不可知。即所缘相分也。所以者何。谓阿赖耶识。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由此识缘境微细。世聪慧者亦难了故。故曰不可知也云何下。征。如灭下。约灭定以显不可知。以灭定中。恒行心所与不恒行心所悉皆灭尽。尚云识不离身。如有心等。以有微细一类相续异熟心在。故灭定中。此识相显。取此以见八识行相。微细幽隐。甚深难了。应信为有劝生信也。遂申量云。灭定有识有情摄故。如有心时。无想下。例明。
成唯识论卷第二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2 成唯识论证义(第1卷-第3卷)
成唯识论卷第三
金坛居士 王肯堂 证义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至)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三释相应门分二。先问起。次举颂答。次释。先总释。金刚道前。皆名未转。圣凡。生死。流转。还灭。升沉。定散。名一切位。于此位中。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五心所是遍行心所摄故。决定相应。虽复不增。亦不可减。定俱生灭。名遍行故。若广说者。遍四一切。四一切者。一性一切。即善恶无记三性。二地一切。即九地。三时一切。时即同一刹那时也。此作意等五心所。皆同时起故。名时一切。四俱一切。即遍诸心等。与八识俱。意云。此作意等五遍行法。八识心王俱起时。必有同时相应五数。又如八识俱起时。皆有遍行五数。故名俱一切。即四一切。是所行所遍。触等五数。是能行能遍。遍者是圆义。行者是游履义。缘境义。
触谓三和分别变异(至)如受等性非即三和。
二别释五所。初释触。先正释。谓根下。次转释。先释三和。触谓三和者。即根境识体异名三。不相乖返更相涉入。名为随顺。根可为依。境可为取。识二所生。可依于根。而取于境。是故此三更相随顺。如位依人而得建立。人复因位而行政令。今依三生令三和合。故说为位。次释分别。变异。生故。名变异。如心生诸法。皆名为变异。似故。名分别。如识似彼生。即名分别彼。宗镜云。此三之上。皆有顺生一切心所功能作用。名为变异(瑜伽三有二种变异性。一异性变异性。由有相似生故。二变性变异性。由不相似生故)。分别之用。是触功能。谓触之上有似前三顺生心所变异功能。说名分别。分别即是领似异名。如子似父。名分别父。根变下。次释疑疑云。触既分别三之变异。何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释此如文。宗镜问。何故三和唯根独胜。答。一由主故。有殊胜能。名之为主。二由近故。能近生心及心所故。三由遍故。不唯心所。亦能生心故。四由续故。常相续有。境识不尔故境体虽能生心心所以非主故。又非近故。偏阙二义。不名为胜。心虽是主。近生心所。不能生心。不自生故非遍也。偏阙一义。故非胜。境识皆不续。识有境生故。俱缺续义。非得胜名。唯根独胜。故集下。引证。次释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自性。故曰。令心心所触境为性。次释受等所依为业。既有似顺生起心所功能。则受想等依之而起。故以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下会通经论。起尽经说。受想行蕴。一切皆以触为缘故而得生起。由斯故说二和生识。三和生触。四和生受想行。而不言思者。以行之一字。总该七十三法故。五蕴论云。行蕴有七十三数。五十一心所中。除去受想二蕴。余四十九法。合不相应行二十四法。共有七十三数。皆名行蕴。今言受想行蕴一切者。是除触法。则有七十四法。以触为缘。识触受等二三四生者。谓根境二法生识。根境识三法生触。根境识触四法生受。受等以下一切诸法。皆四法生。瑜伽唯言思。不言行蕴者。思于行蕴为主。举思一法。摄余七十二法。俱舍亦云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但举一思。便摄行蕴。问。何故心所法中。除去受想。余皆行蕴。答。受着诸欲。想着诸见。味受力故。贪着诸欲。倒想力故。贪着诸见。又生死法。以受及想为最胜因。由耽着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由此二因。故别立受想为蕴。集论但说触为受依者。以触境时必有领纳。受所依近。引发胜故。所以偏说。问。触自性。是实是假。答。此触自性是实非假。六六法中心所性故。身足论云。六六者。谓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也。如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眼触所生爱。乃至意触所生爱故。又是四食中触食性故。又七十四法。皆以触为缘故。又十二缘中触缘受故。如受想等各别有性。非即三和。若即三和。应同得等。立量云。触所自性非即三和。六六法中心所性故。是食摄故。能为缘故。如受等性。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至)应非遍行不异定故。
次释作意。先正释。心未起时。警心令起。是作意体性。心既起已。引令趣境。是作意业用。次转释。谓此警觉应起心种者。明此作意在种位能警心也。设有问言。作意为在种位能警心。为在现行能警心。即答言。在种位能警心。以作意自性明利。虽在种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心所种。令生起现行。喻如多人同一室宿。外边有贼来时。众中有。一人为性少睡。便能警觉余人。此人虽自身未起。而能警觉余人令起。亦如内心相分。虽与见分同起。法尔有能牵心功能。今作意亦尔。其作意种子。既警彼诸心心所种生现行已。作意现行。又能引心现行令趣前境。即此作意有二功能。一心未起时能警令起。二若起已能引令趣境。作意亦能引起心所。而但言心者。心是主故。如言王来。非无臣佐等。有说下。出偏义。回趣异境者。正缘此境时。引转向余也。持心令住者。专注一境也。有心令心回趣异境为作意者。有以持心一境为作意者。二俱非理。若令心住。不异别境定心所故。若言回趣。应非遍行所摄性故。
受谓领纳顺违俱非(至)名境界受不共余故。
次释受。先正释。受以领纳为义。领谓收领。纳谓容纳。若领纳违境。则起心欲离。若领纳顺境。则起心欲合。若领纳非违非顺境。则起心平平。虽不欲合。亦不欲离。此受性也。为欲所依。故能起爱。是受用也。有作下。叙异见。一境界受者。即前领纳违顺俱非者是。二自性受者。即是彼所执领纳俱生触者是。触与受俱生。谓之俱生触。此受不纳外境。唯纳俱生之触。即以触为自性。名自性受。唯自性受是受所缘自相之境。不与心王共缘故。若境界受。王所共缘。故以缘境界者名境界受。缘俱触者名自性受也。论主破云。受虽曰依触而生。而触以三和分别变异为性。受以领纳为性。各各自能缘境。故同列为五数。受定不缘俱生触也。岂有父生子而子纳父者哉。若谓此受似触而生。故受能领触名自性受者。则触为因。而受为果。果似因起。名为领彼。凡似因果。皆应领因。领故名受。应皆受性。触既是受因。应名因所生受。不得名自性受。以触非受之自性故。若谓自性受如王。触如国邑。受能领触。如王食诸国邑。所生受体。名自性受。非以触为自性者。理亦不然。以彼执领纳俱生触为自性故。今以触所生受名为自性。则受无有自证之境。彼执俱生触为自相境故。若谓受虽领触。不舍受之自性。即领自性名自性受者。则一切法皆不舍自性。皆是领自性。亦皆可谓之自性受乎。次明境界受为受自相。然谓境界受共余相者。理亦不然。如领顺境时。其顺境相。定属于己。名顺境受。此领受时。不领违舍。若领违舍。定不领顺。岂共余相哉。
想谓于境取像为性(至)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次释想。初正释。显扬论云。想者。谓名句文身熏习为缘。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取相为体。发言议为业。次转释。先安境相高下。美恶。方施种种名字言说。彼有如是相。名为瓶衣等。安立。即是取像异名想。能安立自境分剂。若心起时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剂相。谓此是青非青等。作分剂而取其相名为安立。由此取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性类众多。故名种种。
思谓令心造作为性(至)驱役自心令造善等。
次释思。初正释。次转释。善品等者。谓善品。不善品。非善非恶品。正因等者。谓正因。邪因。非正非邪因。显扬论云。思者。谓令心造作得。失。俱非。意业为体。或为和合。或为别离。或为随与。或为贪爱。或为瞋恚。或为弃舍。或起寻伺。或复为起身语二业。或为染污。或为清净。行善不善非二为业。得即正因。失即邪因。问。作意与思有何分别。曰。心恒动行。名为作意。思惟筹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为思惟。作意如马行。思惟如骑者。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骑者故。令其离非就是。思惟亦尔。能令作意离漫行也。
此五既是遍行所摄(至)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次总结。此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故决定与藏识相应。广释在第五卷。此触下。释相应义。问。心与心所各有行相。何名相应。如第八以了别为行相。受以领纳为行相等。答。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定同时起。同依一根。所缘亦等。自体相似。故名相应。今约见分为行相。影像相分为所缘。自体名事。等者。相似义。体各惟一。境相相似。故所缘事皆名为等。以触等五相托本识相生。所缘既相似。故名为等。唯识为宗。不约本质名为所缘。亦非影像名为行相。时。谓刹那。定同一世。依。谓根。俱无有间。
此识行相极不明了(至)如无记法善恶俱招。
四释受俱门。有三释。先约行相以定舍受。舍受五相。与此第八行相皆同。故为相应。一不明了。二不能分别违顺境相。三微细。四一类。五相续转。不明了者。是舍受相。若苦乐受必明了故。不能分别顺违境相者。取中容境。是舍受相。若是余受。取顺违境故。微细者。相不显故。若是余受。行相必粗。一类者。无易脱故。若是余受。必是易脱。此行相定。故成一类。相续转者。无间断故。若是余受。必有间断。此恒相续。故唯舍受。若能分别违顺境相。非真异熟。异熟者。取境定故。若粗动者。如余心。非异熟主。显行相难知。异余识也。由此五义必有故。便能受熏持种相续。又解此识极不明了。曾无慧念。慧念行相极明了故。不能分别顺违境相。显唯舍受。非苦乐俱。及简不与善染等并。相续而转。显无有欲。今有希望。方有欲起。此相续故。无有欲也。由此五义。第二义正显唯舍受义。所余四义。因简别境等。故唯与舍受俱。次约体性以定舍受。此识相应受。唯是异熟性。异熟性者。随先业转。不待现缘。既随业力。不待现缘。故唯舍受。苦乐二受非真异熟。不任业力。要待现缘。故非此识之所相应。次约执藏以定舍受。此识一类恒无转变。末那恒执为自内我。若苦乐受转变无常。宁可执以为自内我。以第七识亦是舍受。是故唯与舍受相应。问。此五遍行。受何别开。不及余四。答。受体虽一。义用有三。是故别开。余四不尔。例如无记。有覆无覆义用不同。故亦别开。外人难云。此识既与舍受相应。是无记寂静法。如何又为恶业果耶。汝前既许善业能招舍受。则恶亦应然。故答云。舍虽寂静。不违善恶二种故。得为恶果。不同禅定寂静能断障染。故于苦乐俱不相违。此无所能为。故通恶业惑。余七转识。设起苦乐。此识皆俱。以舍不违苦乐品故。若或苦乐不俱。于人天中应不受苦果。以相违故。三恶趣中应不受乐果。亦相违故。此中苦乐皆是别招。故舍不违。立量云。舍受善恶俱招。不违苦乐品故。如无记法。不违苦乐者。此与转识。同一刹那三受俱转。
如何此识非别境等(至)有间断故定非异熟。
此相应简别。问。此异熟识。何故但与遍行相应。不预别境五位。答。以别境等互相违故。谓别境之欲。希望所好乐事。此识任彼善恶业转。无所好乐。故不与欲相应。胜解。是印证守持决定之事。此识昏昧。不能印证持守。亦无决定。故不与胜解相应。念是明记过去曾习之事。使不忘失。此识昧劣。不能明记。故不与念相应。定虽影像相分刹那新起。至加行时。所观本质。前后相续。但专注境。此识任运。不作加行专注本质。恒缘现在影像所缘。但新新起。且定行相。一一刹那深取专注趣向所缘。此识浮疏。行相不尔。故不与定相应。慧为简择德非德事。此识微细昧略。不能简择。故不与慧相应。且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此识唯是一类相续。故不与别境相应也。此识唯是异熟无记。非善性故。不与善十一相应。非恶性故。不与烦恼等相应。恶作等四虽通无记。非一切时常相续故。定不与异熟相应。然不遮异熟生。异熟生中有此四故。通上释相应竟。
法有四种谓善不善(至)此非善恶故名无记。
五释三性门。标举三性。分为四法。先问起。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障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无覆反此。非善不善。故名无记。次举颂答。次释。先释是无覆无记。初异熟性故。谓此本识。于上四法。唯第四摄。流转属染。还灭属净。由业故生死流。由苦故生死转。由道故还。由灭故灭。异熟既是善应不生不善。恒生善故。即无流转恶趣之义。恶趣翻亦然。既恒生恶。应无还灭。以故异熟定非善染二性。此约异熟显无记也。次善染依故。此识既是果报之主。既恒是善。应不为恶依。是恶亦应不为善依。互相违故。由非善染故。能为善染依。此约善染所依显无记也。次所熏性故。此识是所熏性。以非善染。而能受善染熏。若是善染应非受熏。熏习既无。即无种子。种子若无。即是无因。因既无故。其果亦无。故曰。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此约所熏显无记也。具上三义。证知第八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言无覆者。覆。谓染法。有障碍义。有盖蔽义。障碍圣道不得生起。盖蔽真心不得清净。此识无此二义。故名无覆。言无记者。谓善因感可爱之果。恶因感非爱之果。彼二皆有殊胜强盛之体可记可别。此识无此二义。故名无记。无记有三。一相应无记。谓诸无记心心所法。二不相应无记。谓无记色不相应法。三真实无记。谓虚空非择灭。又广辩四种无记。一能变无记。即无记心心所法是。二所变无记。即诸色法及诸种子等是。三分位无记。即二十四不相应行中。有假无记法分位立者是。四胜义无记。即虚空非择灭无为是。又就第一能变无记中。更有四种无记。一异熟。二威仪。三工巧。四变化。异熟无记者。异者别异。即因果性别。因通善恶。果唯无记。熟者成熟。此唯属果。因果合说。名为异熟。无记者不能记别当果名为无记。或于善恶中无所记别名无记。此业感真异熟无记。即第八识。业即善恶二思。感者集义。招义。为此现行思。能造作感集当来总报识等五果种子。又能招感当来异熟五蕴现行果。故名业感。言真者。实也。简命根虽是异熟而且是假。又真者常也。体常相续。更不间断。遍界地有者。名真异熟无记。又若法体是异熟。从异熟识起而无间断。遍界地有者。名真异熟。亦名异熟生。若法体是异熟。从异熟识起。有时间断。又不遍界地者。但名异熟生。不得名真异熟。即简六识体。若体非异熟。又有间断。又不遍界地。虽从异熟识起。不名真异熟。但得名异熟生。若威仪。工巧。变化等。虽有能作。而不招善恶等果。故名无记。
触等亦如是者(至)随所应说非谓一切。
六释心所例王门。谓如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此释是字。诸凡相应心所。必与心王同一性故。故曰亦如是。判为心所例王门也。此单就无覆无记言也。此为正义。又一说。通前所缘门。行相门。不可知门。是触等五心法皆与相应。不但无覆无记。故说亦如是言。又一说。通因相门一切种亦在其中。以亦如是言。与阿赖耶无简别故。故破之云。触等五所依识而有。如臣依王。非若王之自在也。且触等五。即与善染诸心所同。何能受熏。如何同识能持种子。故知受熏持种。必是异熟。而五所不预也。遂申量云。触等不能受熏。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又若触等亦能受熏。则应一有情五所一王共有六种。种体既六。果从何种而生。终不应言六种共生一果。多种一芽。未曾有故。若言果生唯从一种。则余五无用。何同受熏。又不可说一一种中。次第渐生六果。以王所熏习同时。势力均等。无次第故。既不可说次第生果。又不可说六种一时顿生六果。若六种一时顿生六果。则一有情一刹那顷六眼识等亦可一时顿生耶。外人辩云。谁言触等亦能受熏持诸种子耶。论主云。设若不许故熏持种。如何谬执触等亦如赖耶。名一切种子。外人救云。阿赖耶识缘种子时。相应触等变似种相。领以为境。名一切种。非如心王真能持种。心王缘种子时。五心所必同缘故。如无色界。无色可托以为本质。其触等心所必有所缘。不缘种子而缘谁耶。若托王三境为质而缘。即是疏所缘缘。故曰亲所缘缘定应有故。以证成触等必缘种子也。此似种相。不生现识。如似根等非识所依。亦如似火无能烧用。只成所缘缘。不成因缘。即无受熏持种义。其遮前难意出于此。似眼根等者。本识缘眼根等。相应触等。托根为质。变似眼等。非识所依。以有亲根为所依故。论主破云。触等所缘似种似根等相。必须赖耶既受熏已。然后得有种子根等执持领受。若第八未曾执受真实种子。则触等似种依何变起。且所缘乃是第五门。于后执受处。方应与本识相例言之。何于三因相门即预言之耶。故知前说一切种言。必指受熏持种义。若不指受熏持种而但所缘上说者。则执受中又有种子作所缘说何耶。是本颂有重言失矣。又彼所说亦如是言通前一例更无简别者。则心王能了别。触等五所亦应能了别。心王与触等相应。触等亦应各与触等相应。岂理也哉。由此故知亦如是者。随所应例而例之。非谓一切无简别也。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至)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七释恒转如暴流。即因果法喻门。先释法。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问也。谓阿赖耶识。若常则无转变。若断则不相续。如何会通。得合正理。故答云。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故非断。转故非常。何谓恒。曰。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等故。一类者。常无记义。相续者。未曾断义。界趣生本者。即是依此识故。施设三界五趣四生。是引果故。识是界趣生之本。所以能施设者。以彼赖耶是无记性。能坚执持一切有漏种子令不散失故。何谓转。曰。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等故。新新不住。因灭果生。果生因灭。前后变异。非常非一。因果性故。简非我也。有生灭故。简常非自性也。常一之法无因果。若无因果。即是断常。以是常故。如虚空等应不受熏。若不受熏。即无涅盘生死差别。若受熏。须具四义。一无记。二坚住。三可熏。四非常一。是四相应。可为转识熏也。是知由恒故转。由转故恒。由恒故能持种。由转故能受熏。恒以体言。转以用言。恒以遮断灭之见。转以遮确定死常。立量云。阿赖耶识是有法。非断非常是宗。因云。恒随转故。同喻如暴流。以彼暴流。波相水相不相舍离。故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习气种子如暴流。如暴流下。次释喻。相续长时即非断。有所漂溺即非常。又如暴流虽风等击下。喻果生非断。风等喻众缘。波浪喻转识。而恒相续显非断义。又如暴流漂水上下下。喻因灭非常。漂水上下。喻善恶种。即内因习气(上生人天。犹如漂草。下沉三涂。犹如溺鱼)。鱼草等物。喻善恶五趣。以五趣中苦乐受由触而生。故曰外触。拣非内触也。恒相随转。显非常义。如是法喻下。双结法喻。此法喻。正约现在第八一刹那间。为因为果。遮断遮常。成缘起义。缘起之理。即非断常。宗镜七十一云。缘起者。顺性无分别。即是相即相融。显平等义。正顺第一义谛体也。过去未来下。此破萨婆多部。一切有部。雪山部等所立法有我无宗也。彼宗设难。谓汝言果生因灭者。有生灭。即有去来。即非实有。云何非断。断岂得成缘起正理。彼意谓因果之道。须三世相续不断。方成因果。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大乘过未无体。现唯一念。如何得成因果相续耶。论主答云。汝言过去未来皆是实有。可名非断。既曰非断。便是死常。安得非常。常亦岂成缘起正理。我非好为辩说。斥他过以成己义。但不推破迷谬邪宗。难显大乘深妙缘起。前之辩析意在于斯。且汝不解大乘现在因果相续缘起正理。执为断灭。我更为汝重明梗概。然我前言因灭果生。是约现在前因灭位。即有后果。如种生芽。如形现影。因果体异。生灭事殊。同在一时。更非前后。非谓待因灭尽而后果生也。若待因灭而后果生。可成断灭。今因果同时。种现相生。更无前后。安得断灭。正如秤之两头。低昂时等。秤。喻本识。两头。喻因果。低昂。喻生灭。时等。喻刹那不异。如是因果。念念皆尔相续。如暴流水。何假过未是真实有。方成非断。小乘复难云。若因果不约三世。唯立现在因灭果生为因果者。因是现在所。后果犹未生。后果既未生。此因是谁因。如未生子。不可名父。果是现在果前因亦已灭。前因既已灭。此果是谁果。既因中无果。果中无因。是成断灭。安得谓之离断离常。论主答云。若非同时因灭果生。而执因时已有后果。果既本有。何用因为。因本办果。果为酬因。因义既无。果义宁有。无因无果。岂离断常。故显扬论云。若谓因中有果者。我今问汝。因果二相为异不异。若不异者。即无决定因果二体。由此二相无差别故。而言因中有果。不应道理。若异相者。因中果体为未生相。为已生相。若未生相者。于彼因中果犹未生。而说是有。不应道理。若已生相者。则果体已生。复从因生。不应道理。是故因中非先有果。然要有因。故待缘而生。由斯理趣。汝义不成。若欲因果义成。必依现在有法作用而得显示。故我前云。果生因灭。相续如流。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今汝以三世因果而生诘难。此非预我大乘缘起唯识正宗。所以者何。由汝执体用因缘皆是本来实有。堕在死常。常无转变。因果定无。是故应信大乘现在生灭缘起正理。何谓大乘缘起正理。即一切法自相离言。因之与果皆是假说。自无始之始。至无终之终。无去无来。唯有现在一念。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说现在为前因之果。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说现在为后果之因。故将现在一念。说成因果相续不断耳。云何引后用。曰。有能引生当果之用。当果虽无。而现在法有引后用。用者功能。行者寻见。现法之上有此功用。观此法果。遂心变作未来之相。此似未来。实是现在。即假说此所变未来。名为当果。对此假当有之果。而说现在法为因。此未来果。即观现在法功能而假变也。其因亦尔。观此现法有酬前之相。即异熟变相等。观此所从生处。而能变为过去。实非过去而是现在。假说所变为现法。即对此假曾有过去因。而说现在为果。而实所观。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且如于自性离言故。非实是因。有功能故。非定不同。果亦如是。有余部说下。此破大众鸡胤等七部所执法无去来宗也。彼计实有现在法。及无为法。其过未法体用俱无。虽无去来。就于现在一法体上有生灭二时之相。故有因果恒相续义。谓现在法。如击石火极迅速者。犹有初生后灭二时。况稍迟者。初生起时。酬能引因。即名为果。何假曾因。对说现果。后变灭时。引所生果。即名为因。何假当果对说现因。虽有初后生死二时。此之因果法体唯一。后所有法应知亦然。又前引果之因正灭。此后酬因之果正生。此之因果体相虽殊。即灭即生而时是一。前后交互。相续如流。远离断常成缘起理。岂有智者舍此而信余宗之说哉。此宗立现在一体二时皆是实有者。一以避余乘三世无体之过。一以出大乘过去未来之假。岂知终堕断灭之见而不能出也。彼有虚言下。论主破词。先破初后二时俱生现在。故云。何容一念而有二时。次破生灭同在现在。故云。生灭相违。宁同现在。以现在一念属生不属灭故。若谓念灭属现在者。则应念生属未来。若谓一念有故名生是现在者。则应一念无故名灭。宁非过去。若谓过去之灭属现在有。则应现在之生属过去无。若谓生时名现在有。则应灭时名现在无。由是而推。现在一念具有生灭二时。决无是理。又次破二相一体云。生灭二相。敌体相违。生相无灭。灭相无生。如何可说一体而有生灭二相。即以世间苦乐论。则苦时无乐相。乐时无苦相。岂容现在一念而有苦乐二相具在者乎。又次破二时一体不应同立。若谓生灭是一。则生不异灭。灭不异生。不应复立二时。若谓生灭是异。则生属现在。灭属过去。不可谓是一体。故显扬云。若谓去来是实有者。去来二相。与现在相为异不异。若不异者。立三世相。不应道理。若异相者。性相实有。不应道理。又此二世法。为常无常。若言常者。堕于三世。不应道理。若无常者。于三世中恒是实有。不应道理。故生下。结破。经部师下。此破经部说假部所立现通假实宗也。彼立现在之法。在蕴为实。在界处为假。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因果。相续不断。以彼不许有阿赖耶识能持种故。不知因果相续。理必受熏。从熏成种。从种起现。现又熏种。是相续义。今既无受熏持种之识。则相续之说亦秪虚言耳。由此应信下。结劝生信。
此识无始恒转如流(至)尔时便入无余涅盘。
八释阿罗汉位舍。即十二伏断位次门。先问起。次举颂答。谓诸下。次解释。阿罗汉因果位次有五。一资粮位。其位有三。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若欲出于三界。必以此三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谓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若各观察。则名别相念。若总观察。则名总相念。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加行位。其位有四。一暖位(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见智火。已得暖相)。二顶位(观行转明。如登山顶。悉皆明了)。三忍位(忍。即忍可之义。谓于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忍可而乐修也)。四世第一位(于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谓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证道果也。三见道位。即声闻初果也。谓断三界见惑。而见真空之理。故名见道也(初果即须陀洹也)。四修道位。谓修四谛道法。断欲界思惑。而证第二第三果。故名修道也(第二果。即斯陀含。第三果。即阿那含也)。五无学位。即声闻第四果阿罗汉也。此位断三界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详见天台四教仪集注。此中阿赖耶识。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以彼已断三界见思烦恼。分别俱生我执种现皆已尽故。此中所说阿罗汉位。非但声闻之第四果。通摄三乘无学果位。以阿罗汉有三义故。所谓杀贼。应供。不生。三乘无学。皆有此义。通得此名。粗重即种子。此识含藏杂染种子。究竟离故。说之为舍。三乘者。谓缘觉乘。声闻乘。菩萨乘。彼三乘人。至无学位。俱无烦恼。事业皆同。故释成云。皆已永害烦恼贼故。以彼烦恼劫法财故。名之为贼。应受世间妙供养者。堪作福田故。永不复受分段生者。唯有变易死故(分段生死者。随因缘力。寿命短长。有定齐限。故名分段。变易生死者。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如改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作长年。觉知报尽为死。入定还资为生)。云何知然。以瑜伽论决择分及集论所言而知之。阿罗汉独觉。即钝利二根。断烦恼有二种。一断现行。一断种子。成阿罗汉时。种现俱断。菩萨登八地时。但断现行。名阿罗汉。成如来时。方断种子。外人问云。若谓菩萨得菩提时顿断烦恼者。则菩萨位烦恼未断。应皆成就阿赖耶识。何故论说不退菩萨。不成就阿赖耶识耶。论主释云。决择分言不退菩萨者。谓二乘断尽烦恼证无学果。而回趣大乘者也。必不退位起烦恼障故。名为不退。趣大乘故。名为菩萨耳。故应摄在此阿罗汉中。同不成就阿赖耶也。故二论不同。义则是一。又不动地以上菩萨。如善慧法云等觉。皆是不退。一切烦恼。修道所断俱生障也。永不行者。则永远离诸现缠也。法驶流者。法执漂溺如暴流也。任运转者。能于驶流得自在也。能诸行中起诸行者。一行摄一切行也。刹那刹那转增进者。念念流入萨云海也。以此四因。证不动等。名为不退。我见爱等。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即俱生惑也。此谓本颂。彼谓不退。谓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现行已伏。不执内我。故亦永舍阿赖耶名。名阿罗汉。有义初地下。此出偏义。有师指初地已上菩萨。已证分别我法二种空。已得根后二种智。已断分别我法二种障。已修一行一切行。为利生故。虽有现行烦恼。而无过失。此等菩萨。亦名不退。然此菩萨。虽未断俱生。已断分别。由斯亦得舍赖耶名。亦名阿罗汉。故集论下引证。集论全文云。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萨。虽未永断一切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咒喻禅定。药喻智慧。毒喻烦恼。虽有种子。被禅定智慧所伏。以故不为烦恼过失。彼说非理下。论主破词。谓七地以前。虽断分别。尚有俱生我见等。执第八为自内我。如何得舍阿赖耶名。若断分别名为舍者。则预流等亦断分别。应亦名舍。以预流果永断分别我见爱故。外人救云。地上菩萨得殊胜智。已有正知。故虽起烦恼。不为过失。岂可与预流等相较量耶。复破云。虽地上菩萨断分别惑。不起诸见。于第六识能起正知。不生过失。而第七识中俱生未断。任运执藏。宁不与彼预流等同。故知彼说前七地中名阿罗汉。决定非理。然此中言舍者。谓彼俱生烦恼种子。悉已断尽。不执为我。证阿罗汉。名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以彼异熟未空。尚持俱生法执种子故。若无此种。尔时便入无余涅盘。何不名佛。乃名阿罗汉果也耶。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至)心等通故随义应说。
次明第八异名。先牒上。正释舍者。舍名不舍体故。又广说多名。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熏种。于此识中既能积集。复起诸法。故说此识名为心义。阿陀那者。有三义。一执持。谓能执持诸法种故。二执受。谓能执受色根依处故。三执取。谓能执取结生相续故。所知依三自性者。染净诸法为识所知。此为彼依。名所知依。或学大众者所应知故。种子识者。此识因中持新旧漏无漏种子。念念受熏故。果中唯持旧无漏种。不受新熏故。此种子识。与心义别。取第八现名种子故。故古德云。前名心者。望种积集。此种子识。唯望能生故不立也。以上四名。皆通凡圣。阿赖耶者。依自相立名。摄藏杂染为自相故。一切异生(谓于圣法不得。名异生性)。声闻有学。七地已下菩萨。皆共此名。三乘无学。无此名故。异熟识者。依果相立名。此是善恶业果位。以善恶业果为因。即招感得此引果故。前世业为因。因是善恶。今世感第八识。是无记。异熟即果。果异于因。故名异熟。又具四义。一实。二常。三遍。四无杂。是名真异熟识。问。第八真异熟识。如何名引果。答。为善恶业为能引。第八为所引。是能引家之果。故名引果。故是总报主。前六识名为满果。有一分善恶别报来满故。此满业所招。名异熟生。非真异熟也。不具四义。唯第八是引果。真异熟识。具四义故。此通异生。二乘无学。十地菩萨。皆有异熟识名。唯除如来。以如来唯善。无无记故。解脱道中。即成无垢识。名阿摩罗。即果中第八识。一纯无漏。不摄一切染法种子故。不与杂染种现为所依故。唯与镜智相应。名无垢识。如契经说下。引如来功德庄严经。证无垢识名义。言净无漏界。漏即垢染。既言无垢识。则有识矣。圆镜智相应者。明有心王与所相应。非所独立也。阿赖耶名下。释成颂意。问云。既第八识有种种名。何故唯说舍阿赖耶。答。以阿赖耶具三蕴义。异生位中。过失重故。最先舍故。此中偏说。过失重者。与杂染法互相摄藏。亦为有情执藏为我。故说此识名阿赖耶。最初舍者。未舍余名。先舍此故。是故先舍。异熟识体。菩萨金刚道后方舍。无学位中入无余时舍。无垢识体。无有舍时。若夫心等通一切位者。随义而说。不必局也。古德云。阿赖耶识。名为藏义。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随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诸愚者以似为真。取为内我。我见所摄。故名为藏。又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二种我见永不起位。即失赖耶名。又云。第八识名者。八地已上无阿赖名。唯有异熟识。第七但执异熟识。为法。又第八识本无阿赖耶名。由第七执第八见分为我。令第八得阿赖耶名。若不执时。但名异熟识。第八或名为心者。由种种法积集种子。故名为心。虽受熏持种积集集起义。得名心者。唯自证分也。喻如仓库。能藏诸物。能持一切种子故。后令种子生起现行。与种子为依持生起二因也。即知第八受熏持种得名心也。因中持新旧种子。故名为心。果位持旧种一切无漏种子。故名心也。此亦名持种心。或名质多。此名有为心。或名牟呼栗多。此云真实心。即是真如。此是无为心。或名阿陀那。此云执持识。能执持种子根身生相续义。即是界趣生义。此通一切位。又广释。一集起名心者。即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言集诸种子者。即色心。人天三界有漏无漏一切诸法种子。皆是他第八识能集。犹如世间人库藏。言起现行故者。为三界五趣有漏无漏一切色心等现行。皆从第八识生起。即第八识是能集起。一切色心等种子是所集起。今但取能集起名心。今正取第八心王自证分名集起心。相分是色。见分是用。证自证分落后边故。为自证分。能集诸法种子令不散失。复能起诸种现行功能。从无始来更不间断。故独有集起义。即知第八自证分。与识中种子为二因。便是此中集起二义。一为依持因。即是集义。二与力令生起因。即是起义。二积集名心者。亦第八识中持诸三界五趣种子故。第八得名含藏积集。即第八自证分能持旧种故名积。又能集新熏故名集。即知积集集起以解心。第八识独名心。为正义故。故云。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法种故。是藏识义。即自证分是能任持能积集。一切种子是所任持所积集。前七名转识者。转为改转。是不定义。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脱不定。方名转识。今第八唯是一类无记。又唯性境。唯现量。故名不转识。又集起名心。亦属第七转识。集者为集前七现行。言起者。即前七现行各自有力能熏生新种名起。且如眼识缘色时。必假同时意识共集熏种。余四识亦尔。问。若明了意识与五同缘所名共集。且如独头意识缘十八界时。不与余识同缘。亦熏起种。何有共集之义。答。由第七为所依。第六方转熏种。亦名共集。三缘虑名心者。谓能缘虑自分境故。即八个识名能缘虑自分之境。缘。谓缘持。虑。即思虑。若缘虑以解心。是通名。前五识唯缘五尘。是自分境。除诸根互用。及佛果位。第六识缘十八界及三世法。并一切有漏无漏世出世间法为自分境。第七识缘第八见分为自分境。第八识缘三境为自分境。是顿常缘三境。以第八是常。识境常有故。不同前六识有间断。所缘境又非常有。其第八正义。若欲界系者。即缘欲界根身器界为自分境。若种子。即通缘三界为自分境。上二界亦尔。只除无漏种不能缘。以有漏无漏种不相顺故。由是但能持而不能缘。以持义通。缘义狭。喻如赤眼人把火。亦如顶上戴物。但持而不缘。只持令不散。不离识故。
然第八识总有二位(至)镜智遍缘一切法故。
又因前说七名。约为二位。一约因位。为有漏位性唯无起。相应唯五心所。境但有三。以执受中是种子根身二境。处是器界一境。二约果位。为无漏位性唯是善。相应心所增十六数。遍行合别境五。善十一。合二十有一。与一切心恒相应故。既云一切。即通漏无漏。故亦有五遍行。常乐证知所观境故。与欲相应。于所观境恒印持故。与胜解相应。于曾习境恒明记故。与念相应。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与定相应。于一切法常决择故。与慧相应。极净信等常相应故。与善十一法相应。无染污故。不与根随二十六所相应。无散动故。不与不定四所相应。因果位中皆唯舍受。故云此亦唯与舍受相应。问。因中非善非恶。得与舍受相应。今果中既与善所相应。何故相应唯与舍受。答。佛果位中。虽行一切善。若空谷答响。春工肖物。平等转故。无着心故。得与舍受相应。问。若尔。何故因中唯与遍行相应。果上复加别境善十一。答。因中唯缘三类性境。故唯五所。果上能缘一切境。故与别境善十一相应。以大圆镜智无法不照。无法不现故。
云何应知此第八识(至)离第八识皆不得有。
三证有本识分五。一总问。二总答。三引圣教。四显正理。五总结。云何应知此第八识离眼等识有别自体。总问也。圣教正理为定量故。总答也。此第八识。非是世间现量所见之境。唯凭圣言量。及以真正道理。而知有之。谓有大乘下。引圣教。分为六段。今初。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引此经有二颂。初颂以能持种生现义。言无始时来界。以能变为身器执受根身与一切法为增上缘依义。言一切法等依。以与有漏流转法为依持用故。言由此有诸趣。以与无漏还灭法为依持用故。言及涅盘证得。为此识自性。微细难知。故以因缘依持之作用而显示之。先以因缘用显此识。界是因义。此释初句。为第八识从无始至今。能持一切漏无漏色心等诸法种子。又能与漏无漏种子力令生现行。即第八与一切种子为依持生起二因。故名为因。依是缘义。此释次句。为第八识能变为身器作有情依。与一切漏无漏现行法而为所依。以能执受五色根身。与前七识现为俱有依故。即第八识能与一切现行色心等法为增上缘依也。然所以为因者。谓能执持诸种子故。所以为缘者。与现行法为所依故。具此二义。故能变为彼。及为彼依。云何变。云何依。谓变器界为根身依。变根身为五识依。变第七为第六依。故曰即变为彼及为彼依也。且小乘不信有末那。复立量以示之。立量云。末那意识依俱有根。转识摄故。如眼等识。末那意识。同是转识。既同前五有俱有根。第八理应是识性故。亦应第七作所依根。前七依八。第八为因。前七为缘。八依第七。第七为因。第八为缘。是故第八有因缘用。次以依持用显此识。由有下。释第三句。顺流转法。即有漏位中善恶法也。由第八识持善恶种。起现受熏。故令有情流转生死。然惑业生。皆是流转。而独言趣者。以趣是果。苦乐显胜。故偏说也。或诸趣言。双通能所。以惑业是趣之资粮。器具为能趣。亦得趣名。诸惑下。结。及涅盘下。释第四句。言顺还灭法者。即一切无漏善法也。有说此证得涅盘。是说能证得道之人。不说所证涅盘。以涅盘法依无垢识。不依藏识故。或此但说所证。是修行者克期求证故。有义双说。就能证之道言还。就所证之灭言灭。故双说为正也。颂言涅盘。即显所证之灭。颂言证得。即显能证之道。由能下。结。又此颂中下。重释颂意。界是自性义。初句是显自性恒有。次句显无始来有此识性。能与一切染净法为总依止。后二句显染净别依止。此以后三分总别。或以后三分三性。第二句是依它起。第三句是遍计执。第四句是圆成实。今此下。总结。以上所说义。若无第八识。皆不得成。
即彼经中复作是说(至)非诸转识有如是义。
此即前经第二颂。前三句。显第八识含藏诸法种子。得阿赖耶名。第四句。显为菩萨乘说。得真见道。方名胜者。由第八识自证分能持种故。名种子识。以能摄藏诸杂染法故。名阿赖耶。此第八识。非如数论胜性转为大等之说。相虽转变。而体是一。果虽生灭。而因常一也。阿赖耶识含藏法种。从种生现。从现生种。因果二体。非即是一。以种属第八。现行属前七。故能依诸法与所依识。俱生俱灭。非即是异。以因灭果生。果生因灭故。故异邪执。能显正理。与杂下。约三藏释。解见前文。已入下。次释第四生。便系属彼故。亦如磁毛石吸铁。铁如父母精血二点。第八识如磁毛石。一刹那间便揽而住。同时根尘等种。从自识中亦生现行。名为执取结生故。杂集论云。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自体生差别境界。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今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能了别。以对治力之所摄伏。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爱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中有初相续刹那。唯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摄故。从此已后。或善。或不善。或无记。随其所应。除彼没心。以中有没心。常是染污。犹如死有。生有相续心刹那。亦唯无覆无记。若诸菩萨愿力受生者。命终等心。当知一切一向是善。由此执持三义故。名句。得真现观者。现观有六。谓思。信。戒。智谛。边智谛。究竟现观。地前名似。地上名真。即菩萨见道后所起根本后得智也。得此智已。能证能解阿赖耶识。方名胜者。世尊正为彼说此识。或地前亦名胜者。资粮位中已能信解唯识性相。发起最胜猛利乐欲。希求见道转依。世尊亦为彼说。非转识等有如是义。结显颂中唯诠第八。
解深密经亦作是说(至)唯第八识有如是相。
此第三解深密经偈。阿陀那者。此云执持。执持有三。一执持诸法种子。令不散失。二执持色根及根依处(即身即浮尘根)令不烂坏。三执取结生相续者。即有情于中有身临末位第八识初一念受生时。有执取结生相续义。结者。系也。属也。于母腹中一念受此识为阿陀那。言无性者。不信第八为诸法自性故。若无第八。即无佛性。故名无性阐提也。西天外道。由不信此识为诸法本。或执冥性。或执大有性。或执常性。或执断性。为此漂荡令不出离。故不能穷其底。故名甚深。趣寂声闻。不达其相。计六识三毒为诸法本。为此沉溺而不觉知。故不能通达。故曰甚细。是一切法真实种子下。释第二句。缘击便生者。如眼识九缘生等。经云。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广慧。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广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暴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有多影起。非此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减尽可得。如是广慧。由似暴流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凡即无性下。释后二句颂。凡愚对前胜者说。无性云。怀我见者。不为开示。恐彼分别计执为我。何容彼类分别彼类。分别计执穷生死际行相一类无改易故。唯第八识有如是相。总结颂意唯诠八识。
入楞伽经亦作是说(至)如增壹等至教量摄。
四引入楞伽经颂。即牒上意而言。第八如海。外境界风飘动心海。恒起种种转识波浪。然则波相有间断。海水常相续。转识有间断。第八恒相续。故知别有如海藏识也。以眼等识。转易间断。不能为作诸识依止。无如大海恒相续转起识浪义故。此等无量大乘经中下。总显圣教量散见不一。何止前来所引数偈。诸大乘经。皆顺无我而违我执。避流转而趋还灭。赞三宝而诃外道。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而遮二十五谛六句义等。是大乘法。理无颠倒。乐大乘者。方许开示。不但大乘。如小乘部中增一等经。皆至教量摄。亦密言说此名阿赖耶。详见下文。为小乘不信有阿赖耶。故委曲开导如此。立量云。诸大乘经。至教量摄。契经摄故。如增一等。
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至)极成有无有对治异文故。
五引慈氏七因。既引现在释迦。又引未来慈氏以证大乘是佛所说。一先不记者。谓小乘人说大乘经不是佛说。佛灭度后。有余人。为坏小乘正法故。说此大乘。慈氏破云。何故世尊先不授记。言诸可怖事者。佛于经中。说末法世时。有诸魔王。入我法中。着我袈裟。破我正法。法必尽灭。诸如是等。佛先授记。若大乘经是佛灭后坏法者说。何故不同诸可怖事预先记别。二本俱行者。大乘小乘。被二等机。本俱流行。机既有二。乘何唯一。何许小乘是佛所说。独言大乘不是佛语。三非余境者。谓大乘教。唯大根器智慧人知。非余人境界。故不为彼说。说亦不信。四应极成者。今佛余佛。同一佛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本师释迦佛说。则大乘经是佛所说。其理极成。无容异议。五有无有者。若许有大乘。应信此经是佛所说。离此等经。别求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小乘亦无。所以者何。以离大乘。无成佛理。谁出于世。说大小乘。故许小乘是佛所说。非大乘教。理不应然。六能对治者。智有二。曰如理如量。曰根本后得。曰一切道种。如理。根本。道种。即无分别智。如量。后得。一切。即有分别智。无分别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是真如。境智无异。故依大乘勤修行者。乃能引得此智。此时起时。乃能正对治根随烦恼。非佛所说。其孰能之。七义异文者。大乘所说。理趣幽深。浅涉其文。未了其义。遽生诽谤。谓非佛语。此则愚者之咎耳。庄严论有颂。即颂此七义。先不记。是第一因。俱行。是第二因。非余所行境。是第三因。极成。是第四因。有无有。是第五因。对治。是第六因。异文故。是第七因。
余部经中亦密意说(至)定唯显此阿赖耶识。
六引小乘四部。密意说者。恐彼分别起执。故暗指而不显言。今论主标出。皆是此第八识。大众部。是小乘经中部名。阿笈摩。是大众部中经名。此经言根本识。即是第八识。言根本者。依此识而生眼识等。如依树根而有茎有条有叶故。非意识能为眼识等所依止。以不恒故。不能为根。生茎等故。二上座部。说有有分识。便是第八识。此有分识体。常不间断。遍三界有。故曰三有。分者因义。即三有之因皆由此识。三化地部中说有穷生死蕴。即是第八识(蕴有三种。一者一念顷蕴。谓一刹那有生灭法。二者一期生蕴。谓乃至死恒随转法。三者穷生死蕴。谓乃至得金刚喻定恒随转法)缘此第八。遍三界九地恒常有故。但有生死处。即常遍为依。直至大乘金刚心末烦恼尽时方舍。故名穷生死蕴。谓色界无色蕴故。不穷生死。受想灭故。受想不穷生死。不相应行。离此色心不可得故。行蕴不穷生死。然则穷生死蕴。舍第八而谁耶。四一切有部。说此识名阿赖耶。有爱。乐。欣。喜。四种阿赖耶。谓第七末那贪彼第八。总别缘彼为三世境。立此四名。爱是总缘。余三别缘。谓乐过去我。欣现在我。喜未来我。谓此第七与彼第八有情如此。故认假为真。念念贪着为真爱处。决不执取五蕴为真爱乐。以生苦处者。虽于自蕴极生厌逆。而于自我未尝舍离。故知所厌在蕴。所爱在我。五欲亦非真爱着处。为生初禅者。不爱五欲而爱我故。乐受亦非真爱着处。以修四禅具静虑者。虽离妙乐如弃杂毒。然犹爱我。勿令彼乐染污于我故。身见亦非真爱着处。谓初果以至三果。断分别惑。身见不生。未尽思惑。犹执内我故。转识亦非真爱着处。谓修灭尽定者。虽厌前七。犹执我故。色身亦非真爱着处。无色界中。虽不爱色。亦爱我故。不相应行亦非真爱乐处。无实体故。问云。现见有情爱着诸蕴及乐五欲等。何非爱处。答。是依蕴等爱阿赖耶。非爱蕴也。如人爱着其家以为我家。其家火焚。弃之而走。为爱其身。此亦如是。五取蕴等。俱余师所执。故历破之。陈译摄论云。复有余师。执是如来说世间喜乐阿梨耶。如前所说。此中有五取阴。说名阿梨耶。复有余师。执乐受与欲相应。说名阿黎耶。复有余师。执身见。说名阿黎耶。如此等诸师。迷阿黎耶。由阿含及修得。是故作如此执。由随小乘教。及行是师所立义。不中道理。若有人不迷阿黎耶。约小乘名。成立此识。其义最胜。云何最胜。若执取蕴名阿黎耶。于恶趣随一道中。一向苦受处。于彼受生。此取阴最可恶逆。是取阴中。一向非可爱。众生喜乐。不应道理。何以故。彼中众生。恒愿取阴断绝不生。若是乐受与欲相应。从第四定。乃至上界。皆无此受。若人已得此受。由求得上界。则生厌恶。是故众生。于中喜乐。不称道理。若是身见。正法内人。信乐无我。非其所爱。于中不生喜乐。此阿梨耶识。众生心执为自内我。若生一向苦受道中。其愿苦阴永灭不起。阿梨耶识我爱所缚。故不曾愿乐灭除自我。从第四定以上受生众生。虽复不乐有欲乐受。于阿梨耶识中。是自我爱随逐不离。复次正法内人。虽复愿乐无我。违逆身见。于阿梨耶识中。亦有自我爱。由此爱着处名。比度诸师执。名义不相称。若取此名。比度第一。名义相称。故引彼所立名。成立本识。则为最胜。通上三引圣教竟。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
结上起下。四显正理分十一。一持种心。二异熟心。三界趣生体。四有执受。五寿暖识三。六生死时有心。七引缘起依。八引识食。九引灭定有心。十引染净心。十一总结。
谓契经说杂染清净(至)故持种心理应别有。
一持种心分二。一出正义。二破执。今初。虽谓显理。亦引经中佛所说义。以理比量。故引经说集起名心之义。谓经言集起者。集有漏无漏种子。起染净现行。故名为心。若无第八。彼经所说持种之心不应有故。为转识间断。不当契经所说心义。立量云。前七转识是有法。非可熏习不能持种是宗。因云。在灭定等有间断故。根等作意善等类别。易起脱故。不坚住故。喻如电光。言灭定等者。等取五位无心。言根境作意者。生识之缘各别。言善等类别者。善恶等性亦别。由类各别。故易起易脱。又以各别故。六种转识不定俱生。不俱生故。无定相应。无相应故。何有能熏所熏。焉能持种耶。唯第八识常无间断。坚住可熏。契彼经言持种心义。立量云。此第八识是有法。是可熏性是宗。因云。一类坚住恒无间断故。喻如苣蕂等。一类简类别。无间断简有间断。恒简易脱。坚住简不坚住。次总推若无第八受熏。则彼所起染净现行不熏成种。既无种子。则应所起现行之功竟成虚弃。何以故。以无第八受熏故。若前七不能熏。第八不受熏。则无因种。既无因种。亦无现果。所起染净。是无因生。与彼外道自然之执何以异哉。次推色不相应不能持种。立量云。色不相应。非所熏习。不能持种。非心性故。如声光等。以色法非情。不相应假法故。次推转识心所不能持种。立量云。转识相应诸心所法是有法。不能持种受熏是宗。因云。易脱起故。不自在故。非心性故。喻如识间断。所亦如王。易脱起故。既名心所。无自在义。又非心体。如何能持种受熏耶。四者既不能持种。则持种之别有心。其理明矣。
有说六识无始时来(至)故彼亦无能持种义。
二破异执分四。一破执第六为所熏。盖小乘执前六识及彼贪等烦恼。前后分位熏习成种。不由第八也。先叙计。言依根境等前后分位者。谓前六识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及烦恼随烦恼等前后各有分位。不相杂乱。事虽转变而类无别。是所熏习。能持种子者。谓虽作意烦恼随烦恼等。熏习诸识见色闻声各各不同。而诸识类。前后是一。无有差别。是则烦恼等为能熏。识类为所熏。亦能持种。由斯染净因果皆得成就。何要建立第八受熏持种。彼言无义下。论主辩破。先约假实破。言汝所谓识类者。实耶。假耶。实则同于外道(以彼执冥性胜性。皆实有故)。假则便无胜用。岂有假法能持实种。故摄论云。若立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俱生俱灭。此由彼熏成种非余。即此眼识若已谢灭。余识所间。如是熏习。熏习所依。皆不得等。次约三性破。初破善恶立量云。若此识类善不善性。应不受熏。许有记故。喻如择灭。如何受熏。以诸择灭。拣择善恶故。若无记性者。此六识身。必起善恶。善恶起时。无记心断。类亦应断。如何受熏。不可谓事虽善恶而类可无记也。类可无记。应是别类。若是别类。必同别事。何成所熏。能熏所熏。类必同故。三约间断破。若谓识类可能持种。至无心位。六种转识皆已间断。此类定无。将何持种。谁为受熏。四约漏无漏破。若谓识类能受熏者。应阿罗汉熏成有漏。诸异生性熏成无漏。以不立第八。圣凡皆同无记识类故。立量云。阿罗汉心。受诸染熏。类无记故。如异生心。又异生心。受无漏熏。类无记故。如阿罗汉。五约根识互熏破。若谓识类无别。则眼等六根。例眼等识。应互相熏。摄论云。若谓此识种类如是。虽不相应。然同识类亦得相熏。如是例余。应成过失。谓余种类。例亦应尔。以眼等根同净色类。亦应展转更互相熏。此意说言眼耳两根。同有净法。二净展转应互相熏。余亦如是。然汝不许。虽同净法。异相续故。不得相熏。识亦应尔。虽同识类。何得相熏。六约事类前后破。若谓事类前念熏于后念。成互熏者。理亦不然。以彼二念不俱有故。既不俱有。非定相应。犹如他念与自念隔。无有能熏及所熏性。以能熏所熏必俱时故。摄论云。譬喻论师欲令前念熏于后念。为遮彼故。说言二念不得俱有。无二刹那。一时而有俱生俱灭熏习性故。释曰。眼识不得熏习眼识。何以故。一时中二眼识不得并生。若不并生。则无俱灭。故熏习义不成。是故眼识等不为欲等大小诸惑所熏。亦不为同类识所熏。立量云。六识事类非互相熏。前后二念不俱有故。喻如隔念。汝执六识俱时而转。为所熏性。为能持种。由前理趣。皆不得成。
有执色心自类无间(至)非所熏习前已说故。
二破经部师执色心前后自类相生。不由第八。先叙计。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能为种子。后刹那色因彼而生。前刹那心能为种子。后刹那心及相应法因彼而生。此中因果义立。不必受熏。何用复执阿赖耶识为诸法因。故先所说集起名心为染净种。为证不成。先斥。次破。种从熏习而得生长。自类既无能所熏义。即无种子现行可得。如何可执前为后种。若无种子。则间断者应不更生。如无色界没。色复生时。前色种子能生后色。理不得成。色久断灭。无色种故。从无想没。想心生时。及灭定等出心生时。前心种子能生后心。皆不应理。以久断灭无心种故。若执前刹那色心为种子。能生后刹那色心。二乘罗汉应无后蕴。终不能得无余涅盘。色心两因永断尽故。由彼不以八识为种。而以死位色心为后种故。死位既无色心。以何为种而生后蕴。其谁复证无余涅盘。殊不知前色望后色。前心望后心。容有等无间。无有因缘也。亦不应执色心二法展转互为种生。色法不能熏心种。心法不能熏色种。如前根识等。不互熏故。
有说三世诸法皆有(至)一切因果皆不得成。
三破萨婆多部所执三世诸法皆是实有为因果性。过去诸法能感为因。现在诸法所赴为果。现在能感为因。未来所赴为果。三世因果。自然感赴。何劳别执第八持种。大乘难云。若无第八能持种者。何故经说集起名心。能持种子。故此答云。经说心为种子者。以彼能生染净诸法。势力最强。故说心能持种。先斥。次立量破云。过去未来非真实有。非常现故。如空华等。又量云。过去未来非因缘性。无作用故。如空华等。既过未不属现在。又非常法。又无能生之用。岂可执为亲生种子而生诸法。故知若无第八持种。则刹那生灭。不相关涉。一切因果。何由得成。
有执大乘遣相空理(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四破一类大乘菩萨。执破相宗空理。拨无第八识。似比量者。即非量也。论主破云。众生着相。迷真实理。佛说空法。遣彼着心。愚者不知为对治故。执遣相空为究竟法。依似比量不能正解。拨无此识。及一切法。违害前引诸大乘经。便谓无能断之智。无所断之惑。无所证之果。无能修之因。但有言说。都不可得。岂不违害圣教。成大邪见。何以故。以外道毁因谤果。亦不谓全无如兔角然。但执因果非是实有。若谓生死涅盘一切诸法皆非实有。菩萨不应为断幻化生死。勤集梦影资粮。期证空花佛果。譬如有人欲除幻敌。用石女儿。以为军旅。谁有智者行此事耶。故应下劝信。宗镜云。不达真异熟正唯识人。多执俗有真无。强生异见。不知诸佛密意。执遣相空理以为究竟。此乃破遍计情执。是护过遮诠。便拨依他圆成。悉作空花之相。若无依圆本识。及一切法。皆则无体。既非实有。成大邪见。
又契经说有异熟心(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二异熟心。前持种心。约因。此异熟心。约果。异熟心。即第八识。谓前世中以善不善为因。招感得今生第八异熟心是果。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异熟心。谓眼下。次破眼等非异熟心。立量云。眼等诸识非异熟心。有间断故。非一切时是业果故。如电光等。又立量云。异熟不应断而复续。无斯事故。犹如命根。命根既非断而复续。异熟可知。问。眼等六识。亦有一分善恶。满业所招。名为满果。是别报主。何非异熟。立量答云。眼等六识业所感者是有法。是异熟生非真异熟是宗。因云。非恒续故。喻如声等。故知定有真异熟心。酬牵引业。为总报主。遍而无断。内变为身。外变为器。作有情依。令诸有情。内依根身。外依器界。身器离心。理非有故。若无此心谁变身器。不相应法。无有实体。故不可变。诸转识等。非恒有故。亦不可变。若无此心。复依何法恒立有情不相应行。意指命根及众同分。下约身受推破。又诸异生。若在定中。无思虑时身便轻安。则生乐受。若不在定。有别思虑。身便劳损。则生苦受然令此身生苦乐受。皆由第八执受此身。若无第八执受此身。彼位如何有此身受。不应在定后时身有怡适。不定后时身有劳损。以除佛之外。其余在善不善位者。必应现有真异熟心持此身故。恐彼难云。若尔佛起善心等位。必应现起真异熟心。方生怡适轻安身受。故此释云。如许佛有起异熟时。即非是佛。是有情摄。以金刚道后异熟已空。故佛无垢识。能持身受。此不说者。非所急故。由是下。结成前义。
又契经说有情流转(至)故知别有此第八识。
三界趣生体。前明因果相酬。此言趣生之体。以有因果。必有体。故次言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是趣生体。谓要下。次推前七非趣生体。谓第八识为三界九地五趣四生之体。若无此识。即一切有情不应有故。然趣生体。要具四义。一实有。二恒。三遍。四无杂。第八具上四义。可立正实趣生。言无杂者。彼此异熟不相滥故。若无具足四义真异熟法为趣生体。而立余识。则趣生体应皆混杂。如住人趣胎生法中。忽起他趣余生法故。次推色法非趣生体。诸异熟色者。是第六善恶业所感无记异熟果色。及前五识中一分善恶业所感无记果色皆不遍趣生。以无色界无彼色故。次推二善非趣生体。诸生得善者。谓先修习为因缘故。后于此中生便即得。名俱生善。不待修成。性中本具故(仁王护国般若经云。众生识初一念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集论二中说十三善法。一自性善。即信等十一心所。乃至十三等流善等。今生得善。即第七生得善也。何等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业所感善者。是过去修善业所感者。此二种善虽遍趣生。亦无杂乱。但有间断。而非一类恒有。亦非趣生。不相应行是假立故。无实有义。唯异熟心心所具四义故。是正实趣生也。此下推出趣生之体。若无此异熟法为趣生体者。生无色界。起染善心。皆同佛果。应非趣生。以无异熟趣生体故。摄论云。生无色界若离异熟。染污善心应无种子。染污善心应无依持(染污善心者。谓能爱味。名为染污。有等至故。名为善也)又即于彼(于无色界)若出世心(谓无漏心)正现在前(谓生无漏)。余世间心(谓有漏)皆灭尽故(一切永灭)。尔时便应灭离彼趣(彼趣所摄异熟无故。不由功用自然应得无余涅盘。能治现前。一切所治皆永断故)。设许有趣生体摄有漏种子。生无色者。忽于有漏心中发起无漏。彼世间心尔时皆灭。则彼无色趣生之体。不由功用。便应舍离。自然证得无余涅盘所摄异熟空故。若许无色空异熟识者。便违唯佛一人无趣生体。若不立异熟为趣生体。既犯前不遍不恒等失。又犯无色无趣生失。若立异熟。诸失皆无。由此理故。佛非趣生。所以者何。佛无异熟无记法故。亦非界摄。所以者何。界是有漏。如来诸漏已永尽故。界因界果。是苦集谛。世尊已舍苦集谛故。界是因义。即有漏种。诸戏论种佛永断故。是故如来不属趣生。其余皆是趣生体摄。故知下。结成前义。
又契经说有色根身(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四有执受。趣生无杂。由有执受。故次言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执受心。谓有色界中有情。有五色根。及内五尘。是第八亲相分。唯第八识能执受。若是余识。即无此能。五色根者。胜义根也。彼依处者。浮尘根也。过去未来。已灭未生。故无执受。唯现在世有实体故。定有执受。有执受故。决定应有能执受心。先推异熟。是能执受。唯异熟心。是由先世善恶二业所招引者。是无记性。非善染等故。于善恶趣中一类能遍相续执受有色根身。眼等转识。无执受义。为有难云。佛无异熟。诸佛色根应非执受。故又释云。此无如是义之言。意显眼等转识皆无一类等义。非显能执受唯异熟心。以诸如来无漏色身。有无垢识能执受故。故执受名。通一切位。若尔。何故前云唯异熟心一类能遍相续执受有色根身。释云。然有漏身。唯异熟心是能执受。故契经中作如是说。以契经为有漏说。非无漏故。非谓诸佛无漏色身无执受也。次立量破转识无执受义。立量云。诸转识等。不能执受有漏色身。现缘起故。如风声等。现缘起者。假现在缘而得生起。谓眼识九缘等。次破三性非执受。立量云。彼善染等不能执受。有漏色身非业引故。如非择灭。以三性是自力招非业所引。正如非择灭无为。是自性清净。非由智力断惑所显。三破异熟生非执受。立量云。异熟生者不能执受。有漏色身非异熟故。非遍依故。不相续故。如电光等。四破心所非执受。立量云。诸心所法不能执受。与诸心识定相应故。喻如唯识。转识既不能执受。转识心所亦不能执受故。五破色与不相应行亦非执受。立量云。诸有色根不相应行。不能执受。有色根身。无所缘故。如虚空等。无所缘者。以彼色根不相应行。非能缘心。故不能缘所缘。不能缘所缘。安能执受。故应下。结显彼经说执受心即是第八。
又契经说寿暖识三(至)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五寿暖识三。言不但持根身。且持寿暖。故次言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是持寿暖识。寿暖识三者。据小乘释。寿者谓出入息。即风大也。暖者即火大。谓业持火大地大等色而不坏烂也。识者。即刹那觉知心也。据大乘释。谓阿赖耶识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暖。此识之种名寿。以能持识故。现行识。是识。今依小乘释之。论义方明。谓寿暖乃风火二大假合。若无久住识持之。行亦安能相续久住乎。如诸转识。有间断故。有转变故。此决不能常持寿暖。持寿暖者。非异熟识而谁。立量云。诸转识是有法。不可立为持寿暖识是宗。因云。有间有转。无恒持用故。喻如声风等。又立量云。唯异熟识定可立为持寿暖识。无间无转。有恒持用。喻如寿暖。问云。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或是诠有间转识。何由定知诠无间转者。答。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若寿暖二法既是一类无间相续。而识独是有间转者。岂得符合三法更互依持之理。故以理推。必是无间转识也。外又问云。既说三法一类相续更互依持。则此三法或皆应遍。皆无间转。或皆不遍。皆有间断。何故唯许暖不遍界。不许识有间转。此以理推。不为过难。以无色界无暖相故。论主答云。谓若是处。具有三法。于中必有一类无间无转恒相持者为异熟识。若无此识。则于寿暖无恒持用。前以理推。定知三法所说之识。必是一类无间异熟。非诠转识有间转者。纵使举暖不遍三界而为诘难。岂坏前理。以舍暖时。余二不舍。余二若舍。暖必随舍。故我以前持寿暖者为无间异熟。其理极成。若谓三法中持寿暖者必是有间转识非无间者。则三法中所持寿暖。既唯有漏。能持之识亦是有漏。定非无漏。若生无色界。起无漏心者。有漏六识既已不行。不知更用何识。能持彼有漏寿耶。由此故知有异熟识能持寿暖也。以第八因中。恒属有漏故。
又契经说诸有情类(至)故知定有此第八识。
六生死时有心。现持根身暖寿犹有疑混。唯有受生及命终时。法后来先。一毫不得假借。故次明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散有心。宗镜问。受生命终。既依本识。生时死时。复住何心。答。夫论生灭之事。必住散动之心。经云。有念即魔网。不动即法印。魔网立生死之道。法印成涅盘之门。故知散乱寂静二途。皆依本识而有。即此所云必住散心非无心定之旨也。散则非定。有则非无。故散有心。非无心定。若无第八。生死散有心不可得。谓生下。推生死时无转识。谓生死昏昧闷绝之时。明了意识必不现起。如人熟睡。极闷绝时。明了意识必不起故。立量云。生死位时。明了意识是有法。必不起现是宗。因云。身心昏昧极闷绝故。喻如睡无梦。明了意识。独指第六言也。又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转识见分相分皆不可知。如当是时六种转识尚现行者。必有见相二分显了可知如余时矣。而今不然。故知别有心也。量云。又此位中六种转识是有法。定不现行是宗。因云。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喻如无心位。又此位中六种转识。若定现行。行相所缘有必可知故。喻如余时。言余时者。寻常时也。以六种识寻常现起。行相所缘皆可了知。至于生死位时。定不现行。故行相所缘。皆不可知。下推生死心定是异熟。问。死位第六。行相所缘既不可了。名为无者。死位异熟行相所缘亦不可知。云何非无。答。真异熟识极微细故。行相所缘俱不可了。非谓无心名不可了。以此异熟。是酬前六善恶引业为总报主。一期生死。相续。不断。恒无转变。是故色心散坏。此识不坏。名散有心。非无心也。一期者。一报始终时也。下破小乘执受生位无散有心。彼以第六为散有心故。先叙外计。受生位中定无五识。所以者何。意识取境。或藉前五为明了门。方取境故。或藉他言教方取境故。或藉定力而取境故。此皆生位意识之因。今生位三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识亦无。云何说言受生命终必住散心。下破云。若受生位。诸因无故。意识不起。则诸有情生无色时既无五识。又无他教。后时意识永不复生。若谓虽无五识他教。以定为因。得引起者。此亦不然。定心亦由散乱意识。方得引起。五识他教。彼界定无。引定散心。无由起故。既无散意。定心亦无。定心无故。意识亦无。然今无色在定散心。时时现起。何得言无。若谓彼定不由散意引起。而由意识寻常久串熏习定力。后生彼界。率尔现起。则彼初生无色界时。亦应串习率尔现起。无色既尔。即欲色界初受生时。串习意识。亦应现起。何独不然。若谓初受生时。串习意识由昏昧故未即现前者。即此昏昧。便是不可了知生死散心。何劳别说有意识在耶。有余部执生死位中别有一种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知。非此所谓第八而何。若名意识。不极成矣。以第六识行相所缘可了知故。又将死时下。引经论破死位无散意识。杂宝藏经颂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此验六趣差别也。摄论颂云。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二皆至于心。一处同时舍。此明善恶两途也。若无第八识。彼经论中冷触渐起。事不得成。以转识尔时虽附此身。不执身分故。眼等五识。各依五根。非共依故。或俱不行。闷绝位故。第六意识。不住此身。所见之境。亦无定准。皆乱缘故。由彼一向遍寓此身。虽恒相续。不能为主。亦不执受。不应冷触由彼渐生。下明唯异熟识为命终心。唯异熟识。由先世善恶业力。恒遍相续执受身分。由彼执受。身有暖触。舍执受处。冷触便生。以寿暖识三不相离故。冷触起处。即是非情。虽是第八所变。亦可缘彼为境。而不执受。同于器界矣。故知下结显第八是散有心。
又契经说识缘名色(至)故彼识言显第八识。
七引缘起依。前约正生正死位。此约中有投胎位。此位在命终之后。受生之前。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名色外识。识缘名色等。皆经中语。识即第八识。名即受想行识四蕴。色蕴色蕴。二法者。识是一法。名色共是一法。如束芦者。如立二束之芦。二头相依。方得安立。去东西倒。去西东倒。名色与识互依。其义亦然。梵语羯逻蓝。此云凝滑。又云杂秽。父母不净为杂。深可厌恶为秽。而言等者。此上初位。等余四位。所谓頞部昙。此云胞也。闭尸。此云软肉也。健南。此云坚肉也。钵罗奢佉。此云支节也。瑜伽云。若初七日内。已凝结前内稀。名羯罗蓝。二七日内。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昙。三七日内。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名闭尸。四七日内。若已坚厚。稍堪摩触。名健南。五七后皆属形位。即此肉团增长。支分相现。名钵那赊位。从此已后。发毛爪现。名发毛爪位。从此已后。眼等根生。名为根位。从此已后。彼所依处分明显现。总名形位。此之名色。与识相依而住。不相舍离。立量云。名色与识更互为缘。相依住故。如二芦束。既以非色四蕴为名。则名支之中已有识竟。云何复有识与名色互为缘耶。即此明知有第八也。故论主云。眼等转识。摄在名中。此识若无。说谁为识。故以第八为识支也。恐有救云。名中识蕴。是眼等五。识支即是第六识故。故次论云。亦不可说名中识蕴谓五识身。识谓第六。羯罗蓝时。根未具足。境未现前。无五识故。大小共许初七日内无五识故。故大乘以第七识为名中识。纵许名中之识是前五。而名外之识是第六者。即诸转识有间断故。无力恒时执持名色。宁得说与名色为缘。故能持名色。定是第八也。俱舍亦云。名谓非色。即是四蕴。然其识蕴。意在第六。又俱舍说。唯约位说。在于识后。不说与识同时互依。瑜伽问云。已说一切支非更互为缘。何故建立名色与识互为缘耶。答。识于现法中用名色为缘故。名色复于后法中用识为缘故。所以者何。以于母腹中。有相续时。说互为缘故。用识为缘。于母腹中。诸精血等。名色所摄受。和合共成羯罗蓝性。即此名色为缘。复令彼识于此得住。四蕴何独皆称为名。第一师释云。在胎蒙昧。未辨苦乐。微有名而已。此依分位。六处之前。识支之后。可尔。既二相依。从生至死。皆名色摄。何得称名。俱舍论云。名唯行摄。何四皆名。总有四释。四蕴称名之意。一师云。随所立名。根境势力。于义转变。故说为名。问。云何随名势力转变。答。谓通种种势共立名。于彼彼义。转变诠表。即如牛马色味等名。问。此复何缘。标以名称。答。于彼彼境。转变而缘。解云。已上论文。此师意者。如今时名。随于古昔名之势力。得于义转变诠表。或诠此境。或诠彼境。名为转变。名既如此。四蕴亦然。谓受等四蕴。随根境势力。于境转变而缘。转变如名。故标名称。言转变缘者。谓缘此缘彼。名转变缘也。第二师云。又随类名。此解意者。谓一切法。不通二类。一者色类。二者非色类。四蕴与名。同非色类。以似名故。四蕴名名。第三师云。随名显故。此解意者。谓色法粗着。不须名显。如眼见也。四蕴微细。要须名显。必藉名故。故标名称也。第四师云。有余师说。四无色蕴。舍此身已。转趣余生。转变如名。故标名称。解云。此师约舍身名转变。初师据缘境名转变。转变虽同。二释别也。上皆俱舍论疏。不断得失。若取易知。第二三师理易显明。任情去取。
成唯识论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