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No. 821-A 成唯识论集解序

  成唯识论之难究也。不独糅百为十。词约义丰而已是虽正释三十论。而实摄摄论集论杂集论二十论广百论辨中边宝生显识转识五蕴掌珍手杖佛性佛地俱舍金七十胜宗十句诸论。无虑数百卷。虽瑜伽显扬至多。然但可以证此论。而不可以摄此论。呜呼渊矣博矣。蔑以加矣。况其中立正义摧邪见。每用三支比量。触处而是。而今世讲师。透彻因明者绝少。若又不熟究诸论融浃于心。遽解此论。其不郢书而燕说者几希。如首卷破胜论实德业三句二比量。缘彼宗计瓶衣等物。身根所触。眼根所见。是五识境。现量所得。即身触眼见是因。现量所得是宗。色声是喻。故以有质碍无质碍二宗共一因。出其不定之过。此计不出胜宗十句论。而出广百论中。又如次卷破三有为相。后约三世破。为小乘执生在未来。而过去现在都无生用。故以来同去破之。此执不出于百论。而出俱舍及清凉钞中。如此之类不可枚举。目力一不到。率尔下笔。则有自误误人之咎。呜呼可不慎哉。余既潜心此论。考求诸典。有所标识。而阙疑尚多。后闻巢松缘督诸师。结侣焦山。遍检大藏。将释此论。遣使迎之。二师先后至。余谓。何不作补疏为后学指南。佥曰。非得一雨师来不可。余即遣使迎一雨师。会以他事羁不至。因循岁月。合并甚难。而余亦出山矣。追寻此约已将十年。缘督已作古人。而余亦老病。伏枕二年。殊无起色。然研味此论未曾暂舍。今年夏一雨师新解成。以前五卷刻本寄余。其书曰。近世解内典。各出已见者多。第性宗理圆。作聪明注释。亦无大碍。相宗理方。一字出入。便谬以千里矣。不佞虽有臆见。目未曾经考证。口未曾经商确者。皆不敢入解。今入解者。不过摭古人言句以成文耳。不识能当明公之心否。呜呼此正余之心也。余恒谓。陈那护法诸菩萨皆果位圣人。在贤劫千佛之数。其造诸论。皆现量心中流出。吾辈顾以分别心揣摩卜度。自以为比量。而不知皆非量也。不以至教量印之乌乎可。故余拙解取名证义。意正如此。师可谓得我心之所同然矣。及阅其书。则遇立量处。一一提明。虽不解因明者。读之无不了然。其散见诸论。凡余心目之所及者。师皆先及之。且有余目之所未及者矣。然后知师用意之精如此。而巢松缘督之推许岂虚哉。余闻紫柏大师言。相宗绝传久矣。鲁庵泰法师。行脚避雨。止人家檐下。闻其内说法声。听之则相宗也。亟入见。乃一翁为一妪说。师遂拜请教。因留月余。尽传其学而去。疑此翁妪非凡人。盖圣贤应化而现者。雪浪恩法师即鲁庵之孙也。缘督又雪浪之孙。而一雨巢松二师皆得法雪浪。称高第弟子。其授受渊源有自矣。余承法师片言指点。受益良多。但其欲尽削繁文。独存护法正义数语。未免惮烦乐简之病。故其平生着述绝少。然有诸弟子。灯灯相续。着书满天下。亦孰非法师之着述哉。病中久废笔研。偶因赞喜而走笔序之。亦不知有当于师心否。

  万历壬子孟秋五日念西居士王肯堂力疾书

  No. 821-B 唯识集解自叙

  一代时教。虽逗机不同。户牖各别。要其所归。性相二字。该括无遗矣。曷谓性。谓不生灭。无去来。离四句。绝百非者是。楞伽所谓寂灭一心。楞严所谓清净觉性也。曷谓相。即清净觉性中。瞥尔不觉。遂流而为识。结而为色。胶而为执。荡而为空。于是色法分为十一。则有眼耳鼻舌色声香味等相生焉。心法分而为八。则有了别之相出焉。心所法分而为五十一。则有触等欲等贪痴等相出焉。不相应法分为二十四。则有得失生灭等相出焉。无为法分而为六。则有虚空择灭等相出焉。百法丛生。众相横出。清净觉性。郁而不扬矣。于是凡夫见相而不见性。用识而不用智。根尘识三。交驰互逸。头头羁绁。处处粘着。外道小乘。迷头认影。不达自心。谬执心外实有诸法。复执诸法实有自性。向空华上。分淡分浓。于兔角边。较长较短。部党群分。互相抵角。此大乘唯识正宗立破之义所由作也。且此论以唯识为宗者。谓色等十一法。是所缘唯识故。识等八法。是自性唯识故。心所五十一法。是相应唯识故。不相应二十四法。是分位唯识故。无为六法。是识性唯识故。是知五位百法。统名唯识。离识之外。无片事可得。故以唯识标宗也。以立破为义者。如立色等十一法。为所缘唯识者。是破外道小乘计心外实有诸法也。立八种识为自性唯识者。是破小乘执六识三毒为生死因。数论胜论等。计神我胜性等。为生死因。及一类菩萨拨识亦无之执也。立五十一心所法为相应唯识者。是破小乘误执离心无别心所之执也。立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分位唯识。及无为法。为实性唯识者。是破小乘执得等虚空等为实有自性也。复立十因四缘为生起因者。是破自然外道无因而生诸法也。是故。索其旨趣。究其始终。皆以立破为义。立破之义既成。则知万法元从己出。不自外来。悉假缘生。亦非实有。于是九十六种外道。悉竖降旗。一十八部小乘。争扶象辙。乘其启窾。导入无疵。授以新方。驱其痼疾。是以收百法归相见。摄相见属依他。若从依他而执我执法。则没溺痴河。若了依他元无自性。则优游觉海。故复明转识成智。束智为身也。呜呼。古尊宿见性之后。或捧或喝。或伸或欠。或拈捶竖拂。或吐舌扬眉。或张弓架箭。或舞笏辊球。或掀倒禅床。或趯翻饭桶。或作驴鸣。或为犬吠。无非游戏神通。发明般若者。莫不皆从相中打出。识里透来。故全相是性。全识是智。方得真实受用。左右逢原。随流得妙。谁谓相宗非要哉。是知性之不明者。相之不彻也。故欲明性。先须彻相。相彻而后性自明矣。今见性者既不可得。而复弁髦其相。问其性。则指胸点舌。竖臂擎拳。曰。无非是道。问其相。则口如匾担。眼似流星。曰。我无用此。颟顸儱侗。甘坐自欺。诸佛慧灯。于兹渐熄。不亦大可哀邪。然此论自奘师糅成之后。口授基师。基师作疏以释其义。当尔时。耳提面命。家喻户晓。故自唐以来。弘之者广。而见性者如麻似粟。触处皆是。至我
明而疏义湮没。此论亦置之高阁。相宗一脉。黯然不彰。即见性者亦如麟角。故知见性虽不在相。寔由彻相以见性。是则相宗为见性之明灯。亦是欲到菩提法性城中一本路程图也。恶可少哉。润自落?披缁。滥厕讲场。即与二三同志。窥其门户。第根性钝迟。而闻见复寡。于易了处一句入心。如渴沾甘露。津津有味。忽遇聱牙诘曲。则喻如嚼蜡。故旋阅旋止。后披宗镜。始得斩其疑关。抽其暗钥。从是遍探楞伽深密等经。瑜伽显扬广百杂集俱舍因明等论。及大经疏钞。其中凡与此论相应者。辄手录之。间有眼力未及者。必参之有识。方始搦管。积有数年。汇成此解。实不欲以臆说误人。故命之曰集解。第愿后之学者。藉是解而了相。而破相。而离相。则幸矣。若据是解而泥相。则蛇足之诮。余复何辞。是解也。自己酉冬。于虞之秋水庵缉成六卷。至辛亥夏日。于湖之福山兰若。续成四卷。续成而捐赀请刻者。云山居士觉仙也。

  时
万历壬子夏日书于藤溪之草堂

  No. 821

  成唯识论卷第一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梵语悉底。唐言成。成者。安立成就义。安立教理。成就胜义故。梵语么怛喇多。唐言唯。唯者。独义。心外无法故。梵语毗若底。唐言识。识者。了别义。八识皆能了别自分境故。梵语奢萨怛罗。唐言论。论者。分析义。分析五位。教诫后学故。论字是能成。唯识是所成。能所合目。故曰成唯识论。自世尊睹星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统而言之。总以一心八识而为宗体。因缘和合。变现世出世间种种诸法。而诸小乘外道。不达三界由乎自心。万法原于本识。妄计心外实有诸法。妄立种种异因为诸法本。邪说谬解。堕堑落坑。所以诸大菩萨。兴慈运悲。据大乘经。造颂造释。成立唯识一宗。诱引外道小乘。出邪见河。复归性海。故有斯论。然此唯识二字。有十种义。一遣虚存实义。谓遍计所执之境。唯虚妄起。都无实体。应须除遣。以情有理无故。谓依圆法。体是实有。是根本后得所缘之境。应须存留。以理有情无故。良由一切异生小乘。无始时来妄执我法为有。清辩菩萨。妄拨理事为空。今唯识观中。以空遣有。以有遣空。以非有非无双遣有无。故言唯识。二舍滥留纯义。谓心境二法。相倚而生。由境有混滥。舍之不称。心体既纯。故言唯识。故下文云。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三隐劣显胜义。谓王所俱能了别。心所即劣。依他起故。心王即胜。所依体故。隐劣不取。故言唯识。二十唯识论云。此说唯识。但显王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四摄末归本义。谓收摄相见二分。还归本识自证分体。故言唯识。解深密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变。五遣相证性义。谓相用遣而不取。体性证而不除。故言唯识。摄论云。依绳起蛇解。见绳知是无。证见彼分明。方知明性乱。六境识义。谓所观境。由识变现。境不离识。故言唯识。阿毗达磨经云。鬼人天等。所见各异。七教义。即能诠教说有唯识。楞伽云。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现。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八理义。即道理唯识。本颂云。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九行义。谓菩萨在定位。作四寻思观。皆不离识。瑜伽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十果义。谓佛果四智。及菩萨所有功德。皆不离识。庄严论云。真如无境识。是净无漏界。如上十义。性。相。境。智。教。理。行。果。有漏。无漏等。皆是成就唯识胜义。故云成唯识论。卷者。舒卷义。舒则览其文。卷则思其义。从义边说。故云卷也。第。谓次第。一者。数之始。论有十卷。此居其首。故曰第一。

  护法等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此出造释论并译人之名也。如来灭度九百年后。六师竞作。邪说炽盛。于是天亲菩萨。撮瑜伽之要义。造唯识三十颂。亲胜。火辩。同时造释。千一百年后。护法。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八大论师。相继造释。各成十卷。前后合之。总有百卷。故后人以天亲为本论主。十大论师为末论主。而末论十师中。又以护法四分为准。故以护法为首。其余论师。则以等字该之。自后奘师。糅斯十释。合为一部。勒成十卷。若一师之所制。即斯论也。三藏者。经。律。论藏也。法师者。三藏精通。人所师法故。译者。易也。易梵语而成唐言也。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此一偈。上半是论主归敬三宝之辞。下半是论主自陈造释之意。言稽首者。稽。至也。留也。以首至地。停留少时。所以展敬也。唯识性者。所证之法也。满清净者。佛也。五住究尽。二死永亡。名究竟觉故。分清净者。僧也。分断无明。分证真理。名随分觉故。此二皆能证之人也。问。何故论初必须归敬三宝。答。最吉祥故。真福田故。有大力故。生胜心故。能加被故。应须归敬。问。性相二法。互显并陈。何以偏敬其性。不及其相。答。唯无漏故。唯真谛故。法实性故。圣所证故。迷悟依故。所以偏敬。问云。何故法在佛先。答。师资相因。法先佛后。以法为诸佛之母。一切诸佛。皆从此中流出故。他处言佛法僧者。显说相因。佛先法后。人能弘道故。问云。本论师既有三十颂已。何因缘故。复造斯释。答云。所以释彼三十颂者。正欲令一切迷谬有情。得大利益。得大安乐故。

  今造此论(至)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自此至故作斯论一段。是论主自述造论因缘。以明利乐有情之意。言二空者。我空法空也。二空是一论之纲领。故首言之。言迷谬者。外道不解。名之曰迷。小乘邪解。名之为谬。既迷且谬。正眼瞢然。论主所以造释。令邪知谬解之徒。得真知实解故。问。生解。有何利益。答。生解。为断二重障故。障者。覆碍义。覆蔽真心。碍智不起故。障有二种。谓烦恼所知。烦恼者何。谓见思惑。恼乱有情。长处生死。所知者何。谓诸无明。障所知境。令智不生。此二种障。同是根随二十六惑。由根随等有烦扰用。名烦恼障。有覆碍用。名所知障。故欲断障。先须生解。解生而后行起。行起而后障断故。问云。此二种障。从何而起。答。由我法执。二障具生。执是封着不舍义。由诸愚夫。坚执诸法实有主宰。又执心外实有诸法。名我法二执。因有二执。遂生二障。由我执为根。生烦恼障。法执为根。生所知障。所谓我法生而障起也。问。若尔。此二种障。何由而断。答。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谓能观五蕴法中。本无主宰。谁是我者。即是我空。复观蕴法。亦非实有。谁为法者。即是法空。既能证入二空。彼二障者。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所谓我法空而障尽也。由执而障成。空而障断。既从地倒。还从地起故。问。断障。有何利乐。答。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烦恼障。障大涅盘。令诸有情轮转生死。故断续生。便证解脱。言续生者。谓结生相续。即润生无明也。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令诸有情。不得正觉。故断碍解。便得菩提。碍解者。谓法执不忘。所证净解。即是碍故。

  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至)于唯识理如实知故。

  此约二执别显世间迷也。开。谓开发。示。谓指示。我法本无而妄执。故曰谬。唯识本有而不知。故曰迷。我者。如世间执有情生命者。知者。见者。外道执作者。受者。思者等。法者。如数论师执二十五冥谛。胜论师执六句义等。此皆迷本有之唯识。谬执本无之我法。故诸论师。高建法幢。立真比量。破除二执。指示二空。使迷唯识者。达真现量故。

  复有迷谬唯识理者(至)得如实解故作斯论。

  此约四执。别显圣教迷也。前于相见执我执法。故称迷谬。此于境识计有计无。故亦称迷谬。或执外境如识非无者。如小乘执有宗。依十二处教。执心境俱有。或执内识如境非有者。如清辩依密意空教。拨识亦无。或执诸识用别体同者。如一类大乘菩萨。言八识用虽不同。体唯是一。如一水镜。多波像生。或执离心无别心所者。如经部觉天所计。但有心王。都无心所。以经言。士夫六界。染净由心。无心所故。虽于蕴中亦有心所但于识上假立分位。非别实有。如上四师。或偏于有。或滞于空。或略其用。或缺其所。所见不同。所执亦异。皆未能达唯识妙理。故诸论师为遮其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造斯论。上明造论因缘竟。下正释三十颂。

  若唯有识云何世间(至)转谓随缘施设有异。

  问云。世俗之人。不了唯识。妄执我法。可尔。圣教之内。了唯识者。云何亦言有我法耶。次举颂总答。论曰下。释颂。世俗所执。名世间我法。圣教施设。名圣教我法。此二我法。俱是假立。非实有性。以世间我法。无体随情。名之为假。圣教我法。有体强设。亦名为假故。云何名为无体随情假。以本无实体。妄情所执。虽无如彼所执我法。随执心缘。亦名我法。此名无体随情假。云何名为有体强设假。虽有法体。而非我法。以法体无名。强名我法。不称法体。随缘施设。此名有体强设假。我。谓主宰者。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断力。主是我体。宰是我用故。又主是俱生我。任运自在。属第七识我。宰是分别我。有割断故。属第六识我。法。谓轨持者。能轨自相。能持自性故。彼二俱有种种相转。彼二者。指我法言。俱有种种相者。言我相有多种。而法相亦有多种。故曰俱也。我种种相者。谓有情命者等者。等取养育者。数取趣生者。见者。知者。外道所执作者。受者。思者。此世间无体随情我也。预流一来等者。等取三贤。十圣。三乘。五性。二十五有。此圣教有体强设我也。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者。等取二十五冥谛。及大梵。自在。时。方。本际。自然法。此世间无体随情法也。蕴处界等者。等取缘起。根。谛。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一切善巧诸法。此有体强设法也。转谓随缘施设有异者。言如上种种诸相。皆是随顺众缘施设。各各有异。然皆不称法体。悉是假说。已上总明世间圣教二种我法皆是假立。以释颂初二句。

  如是诸相若由假说(至)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问云。如是我法种种诸相。皆是随缘假说。依何为体而得成就。答。彼我法二相。皆依诸识转变而假施设。非实有体。识谓了别者。了。谓了达。别。谓分别。诸识皆能了达分别自分境故。问。心所亦能了别。何以不及。答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此中者。指颂中说。言颂中但言识所变。而不及心所者。以心所恒依心起。与心相应。故但言识。必该心所也。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言识体者。通指八识自证分言。以自证分上。变似能缘。谓之见分。变似所缘。谓之相分。此二分者。名依他起。依他自证而生起故。愚者不了。依此见分。施设我执。依此相分。施设法执。故曰依斯二分施设我法也。然则见相二分为所依。我法二执为能依。离所依无能依。故曰彼二离此无所依也。问。既一自证变似二分。相见二种。是同是别。答。亦同亦别。同者。即一体转似二分。如一蜗牛。变生二角。故可言同。别者。见分是自证分义用分开。故离识外。别无有种。相分必以识为所依。变相分种。似相而起。是故相分有别种生。问。相分既别有种。何名识变。答。不离识故。内识变时。相方生故。已上别明世间我法从遍计生。

  或复内识转似外境(至)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此显圣教我法从内识变也。或复内识转似外境者。正显我法从内识变。非是心外实有。故云似境。此之似境。虽由内识所变。其实亦由我法现种交熏之力。故内识生时。能变其似。诸有情类。不达我法似境从内识现。其体本空。而反计似境以为实有。正如患梦之人。以自梦力。现种种相似之物。不达梦境不真。而反执梦中相似之物以为实有。殊不知正梦之时。此物未尝无。既醒之后。此物未尝有也。故经云。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不可得。已上释颂第三句。

  愚夫所计实我实法(至)然似彼现故说为假。

  此结世间我法是世间假。圣教我法是圣教假。一是妄情施设。一是内识所变故。

  外境随情而施设故(至)所依事故亦胜义有。

  此以外境内境会归唯识。问云。何故心外实我实法。都无所有。唯有内识。答。外境是遍计所执。随情施设。都无实体。犹如兔角。非若内识之幻有。内识体是依他。仗因托缘而有。犹如空华。非若外境之都无。由此外境体性非有。内识体性非无。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妄空减执。唯识之义。于此昭然。问。外境既是妄情施设。可说为假。内境实是内识所变。何故亦假。答。内境虽是内识所变。非是全无。依世俗说。名为假有。内识是假境所依之体。依胜义说。名为实有。故知世间圣教二种我法。悉是假有。全归唯识。离识之外。无别有法。故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云何应知实无外境(至)潜转身中作事业故。

  问。世间目根身器界。皆是心外实境。云何谈唯识者。以内识为有内境为似。外境为无。答。以世间所执实我实法。悉无体故。故知唯有内识所变似外境现。问。现前世人。能知能见。能说能行。能造能受。皆是此中实有主公。潜施默运。方能成就。如何实我不可得耶。答。世间所执我法虽多。略而言之。但有三种。一大同虚空我。即数论师所计受者我。胜论所计作者我。二卷舒不定我。即兽王及遍出所计。三量小极微我。即无惭外道。及尼乾子所计。此名六师三计。余九十种。总不出此。

  初且非理所以者何(至)所修证法一切我合故。

  先破大同虚空我也。先出外量云。我是有法。体常周遍是宗。因云。随处造业受果故。同喻如虚空。此量宗犯能别不极成。因犯法自相相违。喻犯能立法不成。故因明云。能别不极成者。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坏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犹如极微。次立量破云。我是有法。常遍为宗。因云。应不随身受苦乐等。喻如虚空。故因明疏云。对敌申量。三分圆明。开晓于宾。名真能立。斥量非圆。弹文有谬。示悟于主。名真能破。对敌申量。三分缺谬。非晓于敌。名似能立。妄斥非圆。弹文有谬。不悟于主。名似能破。由彼敌对申量。而三支有谬。不得圆满。故先出其量。次即借其量以破之。即彼为似能立。而我为真能破。所谓夺贼枪杀贼也。次约同异破。又若所执我体。既同虚空。周遍一切。则汝所执我体。与彼有情所执我体。同耶异耶。若汝所执之我与一切有情同一体者。则一有情作业时。一切有情亦应同时作业。一有情受报时。一切有情亦应同时受报。一有情成佛时。一切有情亦应同时成佛。若尔。便成大过。若汝所执我与一切有情我各异者。一人之我体周遍。多人之我体亦遍。既更互相遍。则一人之体。与多人之体。混而为一。既混为一。则一人作业受报时。应名一切作受。以一切我。同在一处。无别异故。若谓我体虽遍。而作受各有所属。决非一作一切作一受一切受者。亦无此理。以业果身三。与诸有情我体和合而为一故。既和合为一。不得分为彼此。各有所属。若谓属此而不属彼。则与常遍之理。又不当矣。必也一作一切作。一受一切受。一解脱时。一切亦解脱。所修所证。与一切我合。然后可名常遍。今既不然。常遍之义。不成安立。

  中亦非理所以者何(至)故彼所言如童竖戏。

  次破卷舒不定我也。先出外量云。我体常住不定为因。随身大小。有舒卷故。如油渧水。此因亦犯法自相相违过。次申量破云。我体应非常住。有舒卷故。如橐龠风。橐龠者。鼓风之器。鼓之则风出。不鼓则无故。若谓我体定随身者。身有多物。应可分析何者为我。色是我耶。受想等是我耶。若可分析。便成多体。如何可执我体为一。故彼所说。如儿童竖子戏谑之谈。岂有实义乎哉。

  后亦非理所以者何(至)诸有往来非常一故。

  三破量小极微我也。先出外量云。我体常细。潜身作业。犹如极微。次申量破云。我量至小。决不能令大身遍动。如蚍蜉撼树。若谓我量虽小。而能速疾巡身。似遍动者。犹如火轮。若尔。则所执之我。亦非一体。亦非常住。诸往来者。是生灭法。是和合法。非常一故。已上六师三计。由彼宗因自相矛盾。故不动于戈立见其败。

  又所执我复有三种(至)三者与蕴非即非离。

  此出小乘所计我有三种。一者即蕴。如言即色是我。即受是我等。此正量部所计。二者离蕴。如离色是我。离受是我等。此经部所计。三者与蕴。非即非离。是犊子部所计。正量部亦有作此计者。

  初即蕴我理且不然(至)如虚空等非觉性故。

  先破即蕴我也。先约五蕴破。我应如蕴非常一故者。常堕无常。常亦无常故。一堕于五。一我成五故。立量云。我若即蕴。非常一故。犹如五蕴。次约五位破。内色有质碍。我无质碍故。立量云。又内诸色。定非实我。有质碍故。如外诸色。心心所法。待缘而有。有间有断。我恒相续故。立量云。心心所法。亦非实我。不恒相续。待众缘故。犹如瓶等。我有知觉。余行余色。并无知觉。立量云。余行余色。亦非实我。非觉性故。知虚空等。言余者除心心所。及内色外所余不相应行。及外色也。

  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应如虚空无作受故。

  次破离蕴我也。我蕴相离。两不相干。如眼与声。了不相触。立量破云。我若离蕴。无作受故。喻如虚空。

  后俱非我理亦不然(至)故彼所执实我不成。

  三破与蕴我也。言汝既许依蕴而立实我。今既非即蕰。又非离蕴。断非实我。故立量云。我非即蕴。亦非离蕴。定非实故。应如瓶等。瓶等不即泥团。不离泥团故。又既下。破犊子部中计。此部立三聚。一有为聚。二无为聚。三非二聚。又立五法藏。三世为三。无为为四。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有为无为故。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故借彼例破云。若汝既知不可说名有为无为。亦应当知不可说为是我非我明矣。岂有非离非即之中而有实我哉。

  又诸所执实有我体(至)故所执我理俱不成。

  上文分破外道小乘所执都无实我。下文总约根尘识三种破。谓汝所执之我。是根耶。尘耶。识耶。先约识破。故曰思虑。立量云。我若是识。应是无常。有思虑故。如心心所。我若非识。应是无知。无思虑故。如虚空等。

  又诸所执实有我体(至)故所执我二俱不成。

  次约根破。故曰作用。立量云。我若是根。应是无常。有作用故。如手足等。我若非根。应非实我。无作用故。如兔角等。

  又诸所执实有我体(至)正见翻令沉沦生死。

  此约境破。故曰所缘。先征。次释云。若我体非是我见所缘之境。则汝执实我者。为猜度。为妄说。若我体即是我见所缘之境。则凡有我见者。当称正知正解。不应目为颠倒众生。以真知灼见实有我体故。又若必以我见为正。则应无我见者为邪。如何圣教皆毁我见而赞无我。谓证涅盘者。皆无我见。有我见者。沉沦生死。岂有着我见者。不沦生死而证涅盘。无我见者。不证涅盘而沦生死者哉。

  又诸我见不缘实我(至)随自妄情种种计度。

  此总破能缘所缘皆非实我。以显正义。立量云。我见是有法。不缘实我是宗。因云。有所缘故。喻如缘余心。又量云。我见所缘是有法。定非实我为宗。因云。是所缘故。喻如所余法。如我见不能缘余心。则我见不能缘实我。若余心可缘。则实我亦可缘。如所余法既非实我。则我见所缘亦非实我。若所余法是实我者。我见所缘亦是实我。故知我见所缘非实我。而我见亦不缘实我也。广百论亦云。我见决定不缘实我。男女等相所杂糅故。如缘身等。起男等相所杂糅心。又我见境非是实我。男女相心之所缘故。犹如身等。问。我见既不缘实我是缘何等。答。但缘内识变现五蕴似我之相。随自妄情。周遍计度以为实我。然非真有实我可缘也。

  然诸我执(至)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

  此下略示二种我执生起之处。及修断之相。言俱生者。与身俱生。任运转故。言分别者。思虑计度而生起故。俱生我执下。正显俱生异于分别也。十地论云。远随现行不作意缘。无始至今。任运而有。不假作意分别寻伺。如小孩貌。见母生喜。是俱生贪。见人啼哭。是俱生瞋。不假别缘。任运起故。古德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轲书所言赤子之心。良知良能。皆此类摄。此有二种。一是第七托第八见分为本质。自变影像为相分境。缘此相分。执为实我。名俱生执。此执念念无间。名常相续。二是第六缘五取蕴。或总缘为我。或别缘为我。言总缘者。谓第六托识所变蕴相而为本质。自变影像为相分境。缘此相分。执为实我。别缘者。谓执色为我。执受为我等。皆是托质变影而为所缘。执为实我。亦名俱生。此执或起或灭。名有间断。此二俱生。细故难断。从无始来任运转故。直至修道位中。修习胜生空观地地渐断。至金刚心。方能断尽。言胜生空者。拣异见道生空。故曰胜也。问云。何以不言我空人空。而言生空。答。若言人空。不该余趣。若言我空。有执外法以为我者。故言生空以混融之。

  分别我执(至)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

  外缘者。对内因言。即邪教邪分别也。邪教所说蕴相我相。即前外道小乘所执心外实蕴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见道位中。初地初心生空遍行真如现在前时。一时顿断。

  如是所说一切我执(至)五取蕴相妄执为我。

  此结二种我执也。如是所说一切我执者。牒上二种我执也。自心外蕴或有或无者。宗镜云。能缘缘不着处。即名心外疏所缘缘。第七计我。心外之法或是于有。以第七未转依位。必仗外质故。第六计我。心外之法或是于无。此识行相猛利。于一切位。能自在转故。自心内蕴一切皆有者。能缘缘得着处。即名心内亲所缘缘。不问即离。计为我者。影像相分必是有故。是故下。结示。

  然诸蕴相从缘生故(至)一切皆缘五取蕴起。

  问云。五取蕴相。与所计我。孰有孰无。立量答云。然诸蕴相决定似有。仗因托缘而得生故。犹如幻事。又量云。妄所执我。决定非有。横计度故。如毕竟无。故契经下。引证。色等五法。具摄有为。众缘积聚。共所作故。无有少法一缘所生。故名为蕴。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

  实我若无云何得有(至)于汝有失非于我宗。

  此破我有三世难。难云。世人以有我故。则能忆过去。识现在。诵习未来。益我损我。为恩为怨等事。今言我非实有。则忆念三世者谁耶。先约体破。言汝所执之我。既常不变。三世皆如。则是现在同于过去。过去亦同现在。若是现在同过去者。则我体常无。若我体常无。三世恩怨亦应常无。谁为忆识诵习。若是过去同现在者。则我体常有。若我体常有。三世恩怨亦应常有。何须忆识诵习。所以者何。以后与前。体无别故。次约用破。若谓我体本无变易。而我之用前后变易。而有忆识诵习等事者。理亦不然。以体与用。不相离故。用不离体。体常而用亦常。则我用不应有变。体不离用。用变而体亦应变。则我体不应言常。进退推求。不得言我能忆念诵习三世恩怨等事。次显正义云。然诸有情恩怨等事。是本识中任持一类相续不断之种子。由此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念念受熏。故有忆识诵习恩怨等。非谓实我能缘也。故楞严云。汝等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汝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故知实我不缘三世。

  若无实我谁能造业(至)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此破我能作受难。难云。若无实我。谁为造业。谁为受果。先立量破云。实我不能作受。无变易故。犹如虚空。又量云。实我若能作受。有变易故。应是无常。次出正义云。然诸有情能造受者。皆是八种心王。及诸心所。发业润生。内因外缘。熏习之力。故有善业恶业受报好丑等事。非是实我能作受也。

  我若实无谁于生死(至)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此破我有厌求难。难云。若无实我。谁沦生死。谁证涅盘。先立量破云。我体既常。无生灭故。犹如虚空。何为厌舍。我体既常。无苦恼故。亦如虚空。何为求趣。故彼所执我体为常。是为自害。次显正义。然诸有情。因烦恼力。造诸恶业。故有轮回。因患生死。厌三界故。求趣涅盘。由此故知定非实我能为生死涅盘苦乐因果。但有诸识前灭后生。因果相续。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故知一切因果。不离本识。然由妄熏习故。似我相现。愚者昧此执为实我。所以论师一往破除我执。直显我空。良有意也。

  如何识外实有诸法(至)是实非假现量所得。

  上破我执已竟。此下正破法执。问云。世出世间种种诸法。皆是离心实有。如何谈唯识者。离识之外。更无一法可得耶。答。外道余乘所执外法。以理推究。皆非有故。又问云。外道所执。云何非有。且数论下。先答出彼计。梵语僧伽。此翻为数。数即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本源即是迦毗罗造。金七十论。即自在黑造。二十五谛是其计也。准百论云。从冥生觉。从觉生我知。从我知生五唯量。从五唯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神我为主。常觉相。处中不败不坏。摄受诸法。今依金七十论释。二十五谛。总略为三。处中为四。广为二十五。初总略为三者。一自性。二我知。三变异。自性是第一谛。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胜性。用增胜故。智论云。谓外道通力至八万劫。八万劫外。冥无所知。故称冥谛。从此觉知初立故。二言我知者。即第二十五谛神我也。三变异者。中间二十三谛是自性所作。名为变异。故有三位。处中为四者。一本性无变异。二大等亦本变。三十六但变异。四知者非本变。一谓本性能生大等。故名为本。不从他生。故非变异。二大我慢五唯。此七亦本亦变异。大从本性生故变异。能生我慢故为本。慢从大生故变异。能生五唯故为本。五唯从慢生故变异。能生五大故为本。三五大五知根五业根及心平等根。但从他生。故唯变异。不能生他。故不名本。四知者。即我知为体。故不从他生。亦不能生他。故非本非变。广有二十五。如百论所说。然都有九位。就其中二十三谛自有七位。一大。二我心。三五唯量。四五大。五五知根。六五作业根。七心平等根。兼其初后。故二十五。问云。自性不可见。云何知有。答。因大等事从自性生。有三德故。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答。三德合故。三德者。梵语萨埵。剌阇。答摩。旧翻忧。喜。闇。新翻贪瞋痴。由此自性。三德合故。能生二十三法。自性是作者。神非作者。问。若非作者。何用我为。答。为证义故。义之言境。证于境故。谓二十四谛。是我所知。我是见者。而非作者。余不能知。问。自性是作者。我非作者。何因和合。偈答云。我求见三德。自性为独存。如跛盲人合。由义生世间。言我求见三德者。谓我有如是意。我今当见三德自性。故我与自性合。言自性为独存者。我是困苦人。唯有能见故。自性为他。令得独存。如跛盲人合者。自性与我合。亦如盲与跛合。以我为跛。不能作故。自性为盲。不能见故。此二合故。能生世间。与我受用。如跛盲各达所在。各得分位。我见自性时。即得解脱。令我独存。问。已说和合能生世间。是生次第云何。偈答云。自性次第生。大我慢十六。十六内有五。从此生五大。谓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长义。自性相增故。此大亦名觉。亦名想。亦名智。大次生我执。我执者。自性起用。观察于我知。我知须境故。亦名我慢。亦名五大初。次慢生十六者。即五唯量。五知根。五作业根。及心平等根。此意总明十六皆从慢生。就十六中。先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初生五唯量者。一声。二触。三色。四味。五香。此五各有体有能。有缘量故。唯是定故。定用此成五大故。从声唯生空大。触唯生风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次五大生十一根者。先生五知根。次生五业根。后生心平等根。云何五大生五知根。谓声唯生空大。空大成耳根。是故耳还闻声。触唯生风大。风大成身根。是故身根还受触。色唯生火大。火大成眼根。是故眼根还见色。味唯生水大。水大成舌根。是故舌根还知味。香唯生地大。地大成鼻根。是故鼻根不闻地而闻香。次生五业根者。一语具。二手。三足。四小便。五大便。即执。步。戏。笑。除也。心平等根者。分别为体。故论云。分别为心相。是相即心事。六具五唯成。通缘诸境故。二十五我知者。以思为我。云何知有我。积聚为他故。他者即是我。由三德是生死因。由所转变。扰乱我故。不得解脱。知二十三谛转变无常。生厌修道。自性隐迹。不生诸谛。我便解脱。故偈云。我无缚无脱。无轮转生死。以无三德故。无变异故。无作者故。问。若尔。谁为系缚。谁为解脱。答。轮转及系缚。解脱唯自性。由自性变异。故缚。若得正遍知。即得解脱。意明知二十三谛为正遍知。明缚与脱不由于我。言我解脱者。约自然解脱耳。此中言执我是思者。是彼所执无缚无脱之神我。此神我。能受用冥性及三德所成大等二十三法。以自性与三德。唯能作二十三法。不能受用。能受用者是神我故。然彼所计大等二十三法。虽由三德合成。皆是实有。是现量境。亲得受用故。即今此方所计浑沌。如老子所云。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庄子云。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者。皆冥谛也。此总认一团无明为至道。翻此冥谛。便成大光明藏矣。

  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至)如何可说现量得耶。

  先斥。次征。次立量破。言大等二十三法。一一都藉三德和合而成。如军林瓶车和合而有。便非实法。如何可说现量得耶。故先出外量云。大等是有法。是实非假。现量所得是宗。因云。三事合成故。此宗既云是实非假而因是三事合成。是宗因自相违矣。故敌者反其宗以破之。立量云。大等是有法。应假非实。非现量得是宗。因云。三事成故。喻如军林等。

  又大等法若是实有(至)转变非常为例亦尔。

  此以能生所生互破也。本事。即三德。意谓大等二十三法是实有者。则同能生三德。非三合成。不得称三德所生大等矣。以所生即如能生故。遂申量破云。大等诸法。非三合成。是实有故。如三本事。若三德即是二十三法。则三德亦当有三德合成。以能生即如所生故。遂申量破云。萨埵等三。亦三合成。即大等故。应如大等。转变下。例破。谓本事既能转变。大等亦应转变。立量破云。大等诸法亦能转变。是实有故。如三本事。大等既是非常。本事亦应非常。立量破云。萨埵等三。亦应非常。即大等故。如大等法。

  又三本事各多功能(至)余亦应尔体无别故。

  此约体用相同破。功能。用也。若此三德各各能造二十三法。则此三德各多功能。功能既多。则此三德体亦应多。以体与用不相离故。体。即自性。广百论云。如是所执自性最胜。一分有用。变成大等。余分无能。无所转变。是即自体应成种种。成种种故。定是非常。又三自性。一一皆有明躁昧等众多作用。自性作用既许体同。以性随用。应成多体。自性最胜。无差别故。是则最胜体亦应多。体既成多。应如大等。定是无常。若谓三德之体。既遍一处。一处起用。转变诸法。余一切处。亦应同时转变。以三德之体。遍而无别故。

  许此三事体相各别(至)故不应言三合成一。

  此约体相各异破。纵许三德体相各别不相遍者。如何和合共成一相。若谓未合成三。合时变一。理亦不然。合与未合。三德之体无差别故。岂有未合成三。合时成一之理耶。若谓三事其体虽异。而相是同。故和合时。成一相者。便违己宗体相是一。若谓体异相同。无斯过者。则应体如相而冥然成一。或应相如体而显然成三。如是则应一体合成一相。或是三相合成三体。不应说言三体和合共成一相。一相二字。若此中体相对辨。则一相是能变。若下文总别对辨。则一相是所变。由此一相。成彼一相。实无二也。

  又三是别大等是总(至)总亦应三如何见一。

  此约总别相同破。三德是别相。大等是总相。以三德共生一法故。若总别二相。既混合一处。则一不成一。三不成三。云何三德和合共生一相。若谓三德虽变。实不和合。成一相者。三德变时。既不和合。与不变时无有差别。亦不应言成一色等。如何现见三德成一色耶。若谓三德和合而成一相。则三德别相。即应亡失。别相既失。三德之体亦应随相而失。体相既失。是将何物而成一相。若谓三德各有总别二相。故虽成总相。亦不失别相者亦不然。以不可说此三德各有大等总相。及三德别相故。以大等总相。即是三德之别相故。若谓总相即别相者。则大等总相上各各应有三德别相。如何但见大等一色总相。不见三德别相耶。

  若谓三体各有三相(至)体亦应各三以体即相故。

  此约三相和合破。若谓三德之体各各具有三相。和合混杂。不见其三。但见一者。理亦不然。既三体各有三相。宁有三相俱在而独见一者耶。既见为一。则成一相。又如何知三事之有三相差别哉。若彼三德一一皆具三相。即随有一德。能成色等诸法。何所乏少。必待三德和合而成耶。若谓必待三相和合而成一色。应一一事皆有三体。以体与相无别异故。

  又大等法皆三合成(至)但是妄情计度为有。

  此约众果皆同破。能造三德为因。所造大等为果。唯量。即五唯量。诸大。即五大。诸根。即十一根。意谓能造三德既同。则所造大等诸法悉无差别之相。是则因果等法。皆不得成。既无差别。则一根应得一切境。如眼根亦能闻声嗅香知味等。或应一境。一切根所得。如一色唯。眼亦可见。耳亦可闻等。如是。则世间尽合为一。而无现在情与非情净秽好丑等物。亦无现量比量非量之境。则犯自教相违。及世间相违过。故下文云。便违三德我等体异。亦违世间诸法差别。故彼所计皆非实有。

  胜论所执实等句义多实有性现量所得。

  此六句义。即卫世师所计。亦云胜论。以六句义最为胜故。其能造人。即成劫之末。外道嗢露迦。此云鸺鹠仙人。即百论中优楼佉也。亦云米脐。以收碾场糠秕中米脐食故。六句者。实句。德句。业句。大有句。同异句。和合句也。言实者。谓诸法实体。德业所依。名之为实。德业不依有等性故。实有九种。谓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也。德。谓道德。有二十四。一色二香。三味。四触。五数。六量。七别性。八合。九离。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觉。十三乐。十四苦。十五欲。十六嗔。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润。二十一行。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声。如地有十四德。水有十四德。火有十一德。风有九德。空有六德。时有五德。方有五德。我有十四德。意有八德等。言业者。作用动作义也。有五种。谓取。舍。屈。伸。行。如地水风火意。是有动作。空方时我。是无动作。言大有者。谓实德业三同一有故。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由此大有有实等故。言同异性者。即实德业三种上同异性。如地望地。有其同义。如地望水。有其异义。地之同异。是地非水。水等亦然。此同异性。亦离实等外有别体性。言和合者。谓诸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由和合故。令有住等。然此有性。同异二句。互有开合。如清凉开有性为二句。合同异为一句。胜论开同异为二句。合有性为一句。据胜论释。同义者。即有性。由实德业三。同一有故。以同有实德业三实体故。有诠智因。此即不离实德业之有性也。言异义者。即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以离此外。别有体性。故有遮表之言。此即离实德业外之有性也。此外道计此六句。皆是实有。现量可得。

  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至)应非离识有实自性。

  此约常无常二宗破。先斥。次征。后破。且汝所执诸句义中诸常住者。能生果否。若能生果。便有作用。应是无常。遂申量云。诸常住者。应是无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若不生果。应非实有。遂申量云。诸常住者。应非离识实有自性。无作用故。如兔角等。诸句义中诸无常者。有质碍故。若有质碍。定非实有。遂申量云。诸无常法。非实有性。有质碍故。有方分故。可分析故。如军林等。若无质碍。应非实有。遂申量云。诸无常法。应非离识有实自性。无质碍故。如心心所。如上两宗。各有二量。前量约所执破。后量约唯识破。

  又彼所执地水火风(至)亦非眼见实地水火风。

  此约因宽不定破。碍无碍法。皆共此因故。立量破云。地水火风是有法。应非有碍是宗。因云实句义摄。身根所触故。喻如坚湿暖动。又量云。即彼所执坚湿暖动是有法。应非无碍是宗。因云。德句义摄。身根所触故。喻如地水火风。以身根所触之因。既向有碍地水火风实句上合。复向无碍坚湿暖动德句上转。遂成不定。故有碍地水火风。即如无碍坚湿暖动。无碍坚湿暖动。即如有碍地水火风。以同是身根所触因故。又地水火三。是有碍色。青黄等色。是无碍色。若俱是眼所见为因。此因既与有质碍色合。复能向无质碍青黄色上转。亦成不定。遂申量云。又彼所执地水火三。应非有碍。实句义摄。眼根所见故。喻如青色等。即彼所执诸青色等。应非无碍。德句义摄。眼根所见故。如地水火三。故因明云。共不定因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是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故知下。结破。

  又彼所执实句义中(至)许色根取故如地水火风。

  此约碍无碍破。申量云。实句义中有碍常者。应是无常。皆有碍故。如粗地等。诸句义中无质碍法。应皆有碍。色根所取。故如地水火风。已上总破实德业三句。

  又彼所执非实德等(至)故彼有性唯妄计度。

  此破大有性也。大有性者。谓一切实德业句义和合。一切根所取。于实德业。有诠智因。是谓有性。此有性有二种。有不离实德业之有性。有离实德业之有性。故因明云。有法自法相违因者。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此量本鸺鹠仙人为五顶子说自悟六句法。初说实德业三当体是实。五顶皆信。及与说大有性句能有实等。离实德业外别有自体。五顶疑云。其实德业体性不无。即是有性。宁离三外别有大有耶。仙人见疑。复为说喻。如同异性。此性亦离实德业外别有此同异性。五顶虽信同异之义。然犹不解离实德业外别有大有。于是仙人立量云。有性是有法。非实德业是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同异性。故因明破云。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此中先约唯识破。谓此大有性。既离实德业外。决在唯识内。以非是实等所摄故。若离实德业之大有性不离唯识。则离有性之实德业亦不离识。以非是有性所摄故。遂申量云。彼所执非实非德非业之大有性是有法。应非离识有别自性是宗。因云。非是实等所摄故。喻如石女儿。离大有之实德业是有法。亦非离识有别自性宗。因云。以非有性所摄故。同喻如空华。二喻。一是毕竟无。一是幻有。以有性是遍计。实德业是依他故。次就彼宗自许破。又彼所执大有性。离实德业外无别自性。以彼自宗。许大有性不离实德业故。立量云。大有性是有法。应离实等无别自性宗。因云。许非无故。喻如实德业等。次约有法差别相违破。若离实德业外别有大有性。应名非大有性。以彼自宗许异实等。决定非有故。立量云。离实德业大有性是有法。应非有性宗。因云。许异实德故。喻如毕竟无。故因明云。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即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下例破。如大有性自许非无。离实德等。无别有性。如何复说实等离大有外有别有性。若离实等有法。有别有性。应离非实等法。有别无性。既离无法无别无性。应离有法无别有性。然彼所执离实德业。别有有性现量可得者。妄也。

  又彼所执实德业性(至)故同异性唯假施设。

  此破同异性也。同异性者。谓常于实转。依一实故。是遮彼觉因。及表此觉因。名同异性。此同异性。即实德业性也。言彼所执同异性。亦非离实德业外有别体性。故曰不然。以决无同异性是离实德业而有故。若同异性异实德业而有。则应实德业亦离同异性而有。故立量互破云。若此同异性是有法。非实德业性是宗。因云。异实德业故。喻如德业实。则应实德业是有法。非实德业摄是宗。因云。异实等性故。喻如德业实。既同异性非离实德业而有。则实德业亦非离同异性而有。地等下。次准破。地等诸性者。坚湿暖动也。地等体者。地水火风也。若知离实等体无同异性。离同异性亦无实等体。则知离坚等性无地等体。离地等体亦无坚等性。立量云。地等诸性是有法。非地等性是宗。因云。异地等故。喻如水火等。地水风等是有法。非地等摄是宗。因云。异地等性故。喻如水火等。如实下。次例破。如同异性。离实德业无别同异性。则实等亦应离同异性无别实性等。若离实德业有同异性。则应离非实德业有非同异性。既离非实德业无非同异性。则离实德业亦无同异性。故知离实德业别有同异性现量可得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广百论云。如胜义师。执同异性等是现量境。其理不成。牛马等性。分别意识。于色等法假施设有。越诸根境。非现量得。遍诸所依。无差别故。如和合体。彼计第六和合句义其体是一。遍诸所依。非现量得。同异等性。其义亦尔。

  又彼所执和合句义(至)由前理故亦非实有。

  此破和合句也。和合句者。谓令实等不离相属。此诠智因。名和合性。先立量破云。彼和合句。定非实有是宗。因云。非有实等诸法摄故。喻如毕竟无。彼许下。例破。设执下。纵夺破。

  然彼实等非缘离识(至)亦是随情妄所施设。

  先立量总破所缘六句非现量得。以彼自许是所知境故。所知。即比量也。以现量境。离筹度心。无分别故。次立量破能缘六句智亦非现量智摄。实等智者。即德句中觉也。悟一切境故。广百论云。又彼论说有实句义是现量境。理亦不然。所以者何。瓶衣等物。分别意识。于色等法假施设有。云何执为现量境。然彼论说瓶衣等物。因德业实同异合故。为眼所见。及身所触。故是根境现量所知。此必不然。因德所引实智。非现量摄。谓因青等暖等诸德所引实智。定非见触现量所摄。非业同异实所引生。依随余相合所生故。如因香味所引实智。乃至因同异性所引实智。亦非见触现量所摄。依随余相合所生故。如非实等所有诸智。由是应知一切句假合生智。皆非真实缘彼现量。谓缘实智。非是真实缘实现量。假合生故。如德等智。如是乃至缘和合智。亦非真实缘彼现量。假合生故。如实等智。故不应执六句义中有现量境。然外道所计现量。皆是非量。故斥云。皆是妄所计度。非真现量。

  有执有一大自在天(至)亦应顿起因常有故。

  此投灰外道由见世间有情不随欲转。故作此计。所以者何。现见世间有情。于彼因时。欲修净业。不遂所欲。反更为恶。于彼果时。愿生善趣。不遂所欲。返受诸苦。由见此故。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为万物因。能生诸法。故斥破云。彼自在天若能生者。是有作法。决定不常。不常则不遍。不遍则非真实。若谓彼体必常必遍。体中自具一切功德。故能生者。则应一切处一切时。顿生一切诸法。不必藉彼所欲及众缘和合而生矣。若自在天。更待彼欲。及彼众缘。方能生者。便违自在一因之论。若谓自在遍生诸法。即欲与缘亦从自生。不藉彼者。如是则欲与缘亦应顿起。以彼一因常具足故。俱舍云。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则应一切俱时而起。非次第起。现见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若执自在随欲故。令此法起。令此法灭。应非自在。亦由乐欲差别生故。或差别欲。应一时生。所因自在无差别故。若欲差别更待余因不俱起者。则非一切唯用自在一法为因。或所待因。亦应更待余因差别。方次第生。则所待因。应无边际。若谓自在欲虽顿生。而诸世间不俱起者。由随自在欲所生故。理亦不然。彼自在欲。前位与后无差别故。

  余执有一切大梵(至)生一切法皆同此破。

  有执大梵天者。即第四韦陀论师。及第五安茶论师所计。韦陀计那罗延天能生四姓。安茶计梵天能生万物。提婆涅盘论云。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华上有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足生首陀。计时者。即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以见种植等。众缘和合。有时生果。有时不生。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条等随其荣悴。是时虽不可见。以节气花实等。故知有时。计方者。即第五论师。计从方生人。人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故方是一是常。是涅盘因。计本际者。即安茶论师。言过去初首。世间唯有大水。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鸡卵。颜如金色。后为两段。上则为天。下则为地。中间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无命等物。案三王历云。天地浑沌。盘古氏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亦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然后天开地辟。盘古龙身人首。首极东西。足极东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开目成曙。合目成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吒声为雷霆。盘古死。头为甲。喉为乙。肩为丙。心为丁。胆为戊。脾为己。胁为庚。肺为辛。肾为壬。足为癸。目为日月。髭为星辰。眉为斗枢。九窍为九州。乳为昆仑。膝为南岳。股为泰山。尸为鱼鳖。手为飞鸟。爪为龟龙。骨为金银。发为草木。毫毛为凫鸭。齿为玉石。汗为雨。大肠为江海。小肠为淮泗。膀胱为百川。面轮为洞庭。韦昭同记曰。世俗相传。为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八万岁乃死。此亦仿佛西域计梵天韦纽之类。故叙于此。计自然者。即无因论师。计万物无因。自然而生。自然而灭。此自然是常。是万物因。如刺棘自纤。乌色非染。鹄色非洗。或时暴风卒起。或时止息。或时暴河弥漫。于一时间顿即空竭。或时果木敷荣。或时衰悴。由是故起无因之见。此方庄老。大略亦同。虚空者。即第九口力论师。计虚空是一是常。是一切万物因。从空生风。风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冻。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没还归虚空。我。即前所破者。皆同此破者。例前自在破之。若欲详明。须阅广百显扬等论。

  有余偏执明论声常(至)如瓶衣等待众缘故。

  明论者。即五明。谓因明。内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也。定量者。决定不易。圣言量也。此即声论师单计五明声论。表诠诸法。计以为常。次执一切声性是常。不从缘生。待缘显发。如钟鼓待桴而响。金石待考而鸣。文义待吐宣而显。故因明云。如立声为无常。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一不成。以声显论。计声相常住。无生无灭。然由吐宣。方能显了。下斥破云。二俱非理。次立量破云。且明论声。应非常住。许能诠故。如所余声。以明论声。与所余声。同是声性故。次量云。余声声体。亦非常住。待众缘故。如瓶衣等。

  有外道执地水火风(至)虽是无常而体实有。

  计极微者有二。一即外道路迦耶论师。计心法色法皆极微作。然四大中最精灵者。能有缘虑。即为心法。如色皆是四大。而灯发光。余则不尔。故四大中有能缘虑。二者计极微常。由不如实知缘起故。谓由极微。能生粗色。渐析粗色。即极微性。是故粗色无常。因量是常。言粗色者。即是子微。因量者。即父母微。最初极微。名父母微。聚生诸色故。所生即是子微。子微虽是无常。不越父母微。故是实有。

  彼亦非理所以者何(至)如何可说极微常住。

  先破极微不成常因。立量云。所执极微体应非实。有方分故。如蚁行等。次破极微不生果色。立量云。所执极微。应不共聚生粗果色。无方分故。如心心所。三破极微非常住。立量云。所执极微定非常住。能。生果故。如彼所生。

  又所生果不越因量(至)如粗果色处无别故。

  四破果色不越因量。立量云。又所生果应非眼等色根所取。不越因量。应如极微。以彼计极微。眼所不取故。五约因果相混破。先牒转计。若谓果色与因量合。非粗似粗。定是色根所取者。立量破云。所执果色无粗德合。同因量故应如极微。或应极微。亦粗德合。处无别故。如粗果色。

  若谓果色遍在自因(至)由此亦非色根所取。

  六约果如因破。先牒转计。若谓果色遍在自因之中。而自因之体非一。可名粗者。立量破云。所执果色体应非一。处各别故。如所在因。果既如因。虽粗亦细。是故粗色。亦非色根所取。

  若果多分合故成粗(至)则汝所执前后相违。

  八因如果破。先牒计。多因下破。若谓粗色不由极微。以果多分合成粗色。是色根取者。则多因极微。亦可合成粗色。如此。则极微因色。足可成境。为色所取。何待果色合成粗色。方成根境耶。若粗果色既由多分合成。应非实有。则汝所执因果前后相违。

  又果与因俱有质碍(至)但是随情虚妄计度。

  九约因果不相受入破。先立量破可知。次牒转计。若谓果入因而因受。因入果而果受。如水入砂而砂受。药入铜而铜受者。次破云。谁许砂能受水。铜能受药。次纵夺破。若谓因果既相受入。诸分支离。如相离物。不共生果。而自变成粗色者。若尔。不得为一为常。以果色越因量故。又纵夺破。若谓因相虽多。而果相是一体者。则得一分时。应得一切分。以彼此皆一故。一即一切故。若不许一即一切。便与理违。若许一即一切。便与事违。故彼所执。妄计而已。

  然诸外道品类虽多(至)色等应无青黄等异。

  此总破四执。先叙执。有法。即所造之法。有性。即能造所造有法之有性。彼执下破。勿一切法即有性者。事理不可执一故。理虽一而事则异故。故百论云。若青等色与色性一。应知色性其体皆同。若乐等声与声性一。应如声性其体皆同。若诸根与根性一。应如根性其体皆同。应一一根取一切境。应一一境对一切根。是则汝宗所立差别。皆不成就。立量云。若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一。体无差别。皆如有性。若尔。便违己宗。亦违世间。亦违现量。以青黄等。是现量境故。

  二执有法与有等性(至)应如声等非眼等境。

  先叙执。彼执下破。勿一切法非有性故者。事理不可分二故。立量云。若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体不可得。如已灭无。以异有性。便同无法故。便违下。出过同前。应如声等非眼等境。如声与眼了不相触。亦违现量故。百论云。若青等色与色性异。应如声等。非眼所行。声等亦然。异声等性。应如色等。非耳等境。是则一切所立句义。皆不得成。便同拨无邪见外道。

  三执有法与有等性(至)而执为实理定不成。

  此勒沙婆师所计。先叙执。彼执下破。若有等性与色等一。同数论过。与色等异。同胜论失。次约相违体同破一异二种。若言相异。体亦应异。不得言一。若言体一。不得言异。则一切情与无情。不成安立。然决无一切法同一体者。或应一异。是显一切法假而不实。故作是说。而汝不知。执以为实。若据理推。决不得成。

  四执有法与有等性(至)诸有智者勿谬许之。

  此若提子所计。先叙执。彼执下破。非一异执同异一者。言此执与前亦异亦一之执同也。以非一即异。非异即一故。若言是表应不双非者。如立非一以显一。立一以显非一。谓之表。今既双非。复何所表。若但是遮应无所执者。如立非一以遮一。立非异以遮异。既是遮过而设。不得更有所执。亦遮亦表应互相违者。遮则非表。表则非遮故。非表非遮应成戏论者。既非遮表。复何所益。何异世间戏谑谈论。下出过。又一异相。世共知有。汝独拨无。违世间失。亦违自宗。然作是说。正欲矫乱以避过耳。已上四句。是外道之所依。依此四句。竞执横生。离此四句。百非俱遣。故破执之后。总以四句收结。

  余乘所执离识实有(至)及诸无为理非有故。

  上破外道法执竟。此下正破余乘法执。先总问。次总斥破。色即十一色法。不相应行。即得非得。同分。命根。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异熟。生。住。灭。无常。名。句。文身。随眠。十四法。无为。即三无为也。小乘不执心心所法。故不及之。

  且所执色总有二种(至)如何可集成瓶衣等。

  先破色法也。色有二种。谓有对无对色也。有对色者。谓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也。无对色者。法处色。及无表色也。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数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数由此故。能嗅诸香。故名为鼻。能除饥渴。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诸根所随。周遍积聚。故名为身。愚夫长夜。莹饰藏护。执为己有。计为我及我所。又诸世间。依此假立种种名想。谓之有情。人与命者。生者。意生。及儒童等。故名为意。数可示现。在其方所。质量可增。故名为色。数宣数谢。随增异论。故名为声。离质潜形。屡随风转。故名为香。可以舌尝。屡招疾苦。故名为味。数可为身。可证得。故名为触。遍能任持。唯意境性。故名为法。此十一法。各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瑜伽广辩其相。经部计有对色是极微所成。能成极微是实。所成根等是假。以实成假。故眼缘粗色。不缘极微。萨婆多计能所皆实。故先破云。彼有对色定非实有。以能成极微。非实有故。次约有质碍无质碍破。立量云。谓诸极微是假非实。有质碍故。应如瓶等。又诸极微。如何可集成瓶衣等。无质碍故。应如非色。

  又诸极微若有方分(至)故有对色实有不成。

  此约有方分无方分破。方谓方所。分谓分位。谓此极微。若有方所分位。便可分析。既可分析。便非实有。若无方分。则此极微不属色法。云何极微合成粗色。而能承光发影耶。现见世间日轮初出。照柱等时。东西两边。光影各现。逐日光移。随光影转。承光发影。随处不同。则汝所执极微定有方分。若日轮触壁等物。则光影在此必不在彼。在彼必不在此。故知极微定有方分。既柱壁等是和合物。皆是极微所成。故知极微定有方分。既有方分。便失极微。上借果色以显极微有方分。下直明极微有方分。又诸极微。随处必有方隅。若不尔者。便违汝执极微共和集义。若极微无和集义者。则尘尘皆可涉入。是名如来殊胜妙色。不得名世间质碍粗色。今既不尔。故知极微定有方分。且汝执有对色。即诸极微和合而成。若无方分。则山壁土石皆可直入。应无障隔。若尔。即是四果圣人所证之色。决非世间障碍有对色可比。今既不然。定有方分。有方分故。定可分析。既可分析。定非实有。故有对色。实有不成。

  五识岂无所依缘色(至)自识所变为所缘缘。

  下显正义。问云。外有对色定非实有。则前五识。岂无所依之根。及所缘之色耶。答云。虽是有色。不从外来。却是内识自所变现。谓之内色。问云。识无质碍。色有质碍。如何内识能变色耶。答。谓内识生色之时。非自能生。亦由本识。执持色等相分种子。熏习力故。变似眼等五根。色等五尘。为相分色。即以相分根等为识增上缘依。以相分色。为识所缘。问云。根等色等。既是内识所变。是现量耶。比量耶。答云。色等五尘。是现量得。眼等五根。以能发识。是比知有。非现量得。言现量者。现谓显现。量谓量度。取境分明。离筹度故。如见山便知是山。见水便知是水。不假分别。故名现量。言比量者。比拟量度而知其然。如隔墙见角见烟。便知牛火。以有比度。故名比量。然外五尘属现量。而五根属比量者。以五根有一分发识功能。以意度量。比知是有故。所缘缘论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故知此根。但是内识所变色上功能。非是外色所造。问。云何而知色是内识所变。答。外有对色。以理推求。既不成就。当知定是内识所变。问。既眼等是识所变。何故眼等名根。又名所依。答。以能引发眼等识故。名眼等根。即此根为俱有依生眼等识。故又名所依也。问。此根色等。是谁许内识所变。答。此眼等识。外所缘缘。理既非有。应许自识所变为所缘缘。言应许者。是大乘自许。以小乘但许离眼识色。不许不离眼识色故。大乘加自许之言。则免随一不成过。

  谓能引生似自识者(至)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

  此破经部师将外和合假色作所缘缘也。问云。我经部师以外和合色作所缘缘。亦能引生似自识相。何故汝大乘自许内识所变内色作所缘缘。答。汝言外和合色。以能引生似自识相。故汝决定执彼外和合相。是此识之所缘缘。夫言所缘缘者。谓能缘识。见托彼生。带彼相起。具此二支。名所缘缘。不但以能生一支。便可名所缘缘也。若以能生一支名所缘缘者。则因缘增上缘无间缘。皆有能生一义。亦皆可为所缘缘乎。今既不然。故曰勿因缘等也。下纵破和合色可以为所缘境。不可以为缘而生识。若谓和合之色。可以为缘。能生识者。是义不然。和合者。和顺辏集义。如瓶。如盎。如瓮。如罂等。皆是积集众微而成。若一一分析。瓶罂等相。悉不可得。眼等五识了色等时。但缘和合似色之相。此和合相。皆由极微积集而有。离诸极微。无有实体。能生识者既无实体。则所生之识何自而有哉。彼和合相既非实有。可与五识作所缘。不可作缘。以和合色。如第二月。捏目所成。非真月故。故宗镜云。设许汝眼识。带彼粗色相。许作所缘。不得名缘。以汝执假色无体故。犹如眼识错乱。见第二月。彼无实体。不能生识。和合假色。亦复如是。遂立量云。汝和合粗色是有法。设为眼识所缘非缘宗。因云。汝执假色无体故。喻如第二月。故云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体实无故。犹如第二月。

  非诸极微共和合位(至)色等极微非五识境。

  此破正量部师执极微为所缘缘也。正量部救云。和合粗色。虽则是假。而有能成一一极微。此是实有。各得为缘。能生五识。何故必待内识变色为所缘缘。答。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以眼等识上不带极微相故。犹如眼识不带眼根相。其眼等五根。但能生眼等五识。然眼等五识。即不能缘眼等五根。将根为喻。立量云。汝和合色等能成极微是有法。设为五识缘非所缘宗。因云。五识生时。不带彼相故。同喻如五根。故云。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非诸极微下。正明极微上无和合相也。以无和合相故。设许为缘。不可为所缘。

  有执色等一一极微(至)况无识外真实极微。

  此正量部师。复双计极微和集为所缘缘。以遮二失也。有执下。先断前立之非。有执色等一一极微不和集时非五识境。以识上无圆微相故。共和下。次陈今立之是。言共和集位等者。谓诸极微。和集一处。互相资藉。有粗相现。随其所有多少极微。各各皆有一和集相。彼相实有。可作五识所缘缘。故论云。有执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己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境。此乃双支皆具。免前二过。下斥破云。彼执非理。共和集位。与未集时体相一故者。言极微和合。与不和合。体相是一。眼等识上无彼极微相故。眼等识上既无微相。定无集相。纵可以为缘。不可作所缘。论云。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以现前极微。形尘不睹。如坚性润性等故。瓶瓯等物极微等者。缘彼相识应无别故者。论云。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言瓶瓯等物。虽有大小。而极微是同。无有别异。故彼所生之识。亦应无别。共和集位。一一极微各各应舍圆微相故者。论云。若谓彼物形相别故。觉相亦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唯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之相。所以者何。极微量等故。形别唯在假。析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圆微相。故知形别在假非实。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粗相识缘细相境等者。既和集位有粗相生。为此识境。生似自识。则应粗识可缘细境。眼识可缘耳境。如是。则一识能缘一切境矣。许有极微。尚有如上许多过失。况汝所执心外极微。如龟毛兔角。本非实有。而欲作五识所缘缘哉。故知外色非五识所缘缘。必是内色。其理极成。

  由此定知自识所变(至)见托彼生带彼相故。

  以前二师皆不立相分。唯立本质心外法故。于极微处。即阙初支。于和合边。即阙第二。故彼所执。皆不得成。今立内识所变似相分色。双支皆具。故见托彼生。可以为缘。带彼相故。可以为所缘。论云。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以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别行钞云。所缘缘者。谓是心之所虑处故。名为所缘。只此所缘境。有牵心业用。是心之所托故。复名为缘。即所缘为缘。名所缘缘。

  然识变时随量大小(至)皆识变现非极微成。

  问。内识变色。为随量大小顿现一相耶。为是别别变作众多极微。和合而成一相耶。答。内识变色时。随前尘本质境量之大小。一时顿现大小之相分。非若汝等别别变作众多极微。然后和合而成一相分也。问。若此极微非实有者。何故佛说令其除析。答。然诸经说令除析者。为有一等愚法之人。妄执粗色以为实有。佛愍其愚。故说极微令其除析以明空耳。非谓粗色中之极微是实有也。诸瑜伽师受佛语故。以此粗色。用假想观。七分七分作意除析。至不可析处。假说极微。然此极微。犹有方分。若更析之。便似空现。不名为色。非谓实有极微和合而生粗色。由此下。结破。

  余无对色是此类故(至)而可说为真实色法。

  此破无对色也。即前五尘落谢影子。亦名法尘。故曰。是此类故。亦非实有。立量破云。余无对色。定非实色。许无对故。如心心所。诸有下。例破。

  表无表色岂非实有(至)表示心故假名身表。

  此下破有表无表色也。有表者。谓内发胜思。外现身语。有所表示故。此有二种。谓身表及语表也。身表者。如杀盗淫等。及不杀等。曲跽合掌进退揖让之类。语表者。如妄言绮语等。及不妄言等。无表者。如贪等及不贪等。即受所引色。此在受戒之后思种上防恶发善功能为体。以本无形色。而能表显。故名无表。此有二种。一律仪无表色。二不律仪无表色。俱舍云。若住律仪。由胜烦恼。作杀缚等诸不善业。由此便发不善无表。住不律仪。由淳净信。作礼佛等诸胜善业。由此亦发诸善无表。名无表色。问。外有对色是有质碍。可非实有。表无表色。非有质碍。岂非实有。答。此非实有。所以者何。且身表下破。先破立有宗以形色为身表业。有宗云。身表许别形故。形为身表。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所有身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身表业。论主破云。若言是形。便非实有。形是长短方圆。以长短方圆等。是假非实。谓依多显色假立长等。若分析时。长短极微不可得故。次破正量部以行动为身表业。动是折旋俯仰回头转脑处说。以身动时。由业动故。论主破云。若言是动。亦非实有。以行动时。即属有为。一切有为。皆属刹那。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无容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有为法灭不待因故者。俱舍云。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待因。才生即灭。若初不灭。后亦应然。以后与初有性等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故。三破有宗转计心所引色为身表业。出计云。我宗别有一色名身表业。非是眼根所对青黄显色。亦无长短方圆形色。是我心根力大。发动胜思。引生此色。能令手持足动。即以此色为身表业。论主斥云。此亦不然。此引生色。以何为性。若言以动为性。如前已破。若以动因为性。动因即是风界。以动作施为。皆是风力所转故。然风无形相。亦无善恶。是无记性。故无表示。不应名为表色。以俱舍说。身表唯通善不善性。不通无记。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业。既风非显色。是无记性。非身表色。则触等三。亦非显色。皆属无记。亦非身表。故俱舍云。十有对色。除色及声。余八无记。谓五色根。香味触境。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余七心界。法界。及色界。声界。若善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善不善。余是无记。问。此身表业。既不属形。不属动。不属心所引色。何由而起。答。然此身表。是内心为种子。令第八识所变手足等色。作善作恶。趋转不定。虽非实动。似有作用。表示此心。假名身表。非谓离识之外。别有一法名身表也。

  语表亦非实有声性(至)假名语表于理无违。

  次破语表亦非实有。言语虽有表显。而非实有声性。以从喉脐七处一刹那间出此声相。此声上无屈曲之音。故无诠表。言语必由多念相续。审虑决定。方发语故。此言语者。既属多念即属生灭。便非实有。此语言者。既属声相。便属有对。外有对色。前已破故。然因下。示正义。例身表可知。

  表既实无无表宁实(至)现行思立故是假有。

  此破无表色也。言有表显者。尚非实有。况无表显而实有哉。问。此无表色从何而有。答。此无表色。是从受戒之后。立胜思愿。誓断一切恶。行一切善。以此分限。假立无表。胜思愿者。谓愿此身不作杀。盗。淫。是名胜身。口不行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名胜语。心不起贪。嗔。痴。名胜思惟。由此防恶。发善种子。渐渐增长。故立此名。此名依种子边立。或依定中。能止身语恶现行思。故立此名。此名依现行边立。以有防发二种功能。假名无表。

  世尊经中说有三业(至)唯有内识变似色生。

  问。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业。今拨身语为无。岂不与圣教相违。答。不拨身语为无。但言身语。非是汝等所执实色。思有三种。谓动发胜思。审虑思决定思。以动发胜思。能动身发语。与身语相应。名身语业。审虑决定二思。唯与意识相应。由彼意念一动之后。审虑决定。然后能动身发语。故名意业。此唯意识最为殊胜。故曰动身发语独为最也。成业论云。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如潜渊鱼。鼓波而自表。问。身语动作。有所表显。可称为业。意念无形。无所表示。何故亦名为业。答。以动发胜思。能发起身语作善作恶。说善说恶。有此动发作用。亦名为业。又动发胜思。亦是审决二思所游履处。通能起善恶业。通能招感苦乐异熟之果。亦名为道。游履者。谓六道受报也。故曰引满能招业。力牵也。故知不独身语为业。为业道。即意亦名为业。为业道。不唯意业。思为自性。即前身三口四。皆以思为自性也。或身表语表。皆是中思所发。假说为身语业。或身语亦是内思所游履处。假名业道。俱舍云。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转故转。彼行故行。如彼势力而造作故。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游故。由能等起身语业思。托身语业。为境转故。是业之道。立业道名。离杀等七。无贪等三故。由此下。结无外色。

  不相应行亦非实有(至)如余假法非实有体。

  此下破不相应行也。此不相应行有十四。萨婆多计。不与色心相应。皆是实有。是故破之。言不相应者。非能缘故。不与心心所法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相应。拣异四位。故名不相应也。得非得等者。等取下文十三法也。得者。成就不失义。谓色心生起。未灭坏来。是生缘摄受增盛之因。说名为得。非得反此。此十四法。不如色心心所实有体相。亦非异色心心所别有作用。故知即是色心心所一分一位假立此名。定非实有。故立量破云。此不相应行是有法。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宗。因云许蕴摄故。喻如色心等。许蕴摄故者。分位唯识故。又量云。不相应行。定非实有。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如毕竟无。又量云。不相应行非实有体。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余实法。即真如实际如来藏等。

  且彼如何知得非得(至)现在必有善种等故。

  此破得非得非实有也。先大乘反诘。契经下。小乘引经证。言补特迦罗者。此云数取趣。谓数数造业。取恶趣故。十无学法。即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解脱。正智也。成就者。即得也。异生者。即六趣众生也。阿罗汉者。此云杀贼。亦云无生。杀烦恼贼。永不生故。不成就者。不得也。以契经有成不成言。故知得不得为实有。故俱舍云。若无有得。异生圣者。起世俗心。应无异生及诸圣者建立差别。岂不烦恼已断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差别。谓诸圣者见修道力。令所依身。转变异本。于彼二道所断惑中。无复功能令其现起。如是圣者。所依身中。无生惑能。名烦恼断。或世间道。损所依中烦恼种子。亦名为断。与上相违。名为未断。诸未断者。说名成就。诸已断者。名不成就。先斥其谬证。次例破。轮王七宝者。轮王有四。如金轮。银轮。铜轮。铁轮。金轮王四天下。银轮王三天下等。七宝者。谓轮宝。象宝。马宝。牟尼珠宝。女宝。主藏宝。主兵臣宝。七宝中。象宝马宝主藏宝主兵臣宝女宝。是他身。其余是非情。若契经说成就等名实有者。契经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轮王实得他身之身。成就无情之物乎。若谓轮王不成就他身非情。是轮王具大福德。而于七宝。有自在业力。应念而有。假说成就。非实得者。则前所引善恶等法。何不许其有自在业力。假说成就。而执实得。若谓七宝现在有故。假说成就。宁知善法恶法及无学法非现在有耶。以离现在实法。决定无有补特迦罗及无学法。现在必具善恶诸种子故。由此义故。则知成就善恶无学诸法。亦是假说。非真实有。

  又得于法有何胜用(至)得实无故非得亦无。

  上破得无实体。此破得无实用。若此得是诸行生因。有能生之用。则应现在有情具此得者。于生灭。有为法中。应生不生不灭无为之法。今何不尔。若从先来一切无情之物未得生法。此既无有生因之得。应永不生。何为不然。若未得此得者。及既得而已失此得者。则应皆永不生。胡为现见生起。若谓现在有俱生得为因而生起者。生与生生。复何所作。若谓此得是诸法不离散因者。一切异生具善恶无记法。得既俱有。彼虽相违。则应三性一时顿现在前。若不顿现。而更待余法为因。则俱生得。便成无用。若谓此得是一切法不失之因。有情具此得故。成就种种世出世法者。亦不然。以诸可成之法。皆不离有情。而由有情。成可成法。何关于得。若离有前而别求得。实无得者。展转推求。故得于法。俱为无用。得既非用。非得亦然。

  然依有情可成诸法(至)于诸圣法未成就故。

  此显得非得正义。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者。瑜伽云。若于引发缘中。势力自在。假立为得。以此自在为依止故。所有士夫补特迦罗。虽彼彼法已起已灭。若欲希彼复现在前。便能速疾引发诸缘。令得生起。是故亦说此名为得。当知此得。略有三种。一种子成就。若所有染污法。诸无记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现行者。彼诸种子。若未为奢摩他之所损伏。若未为圣道之所永害。若不为邪见损伏诸善。如断善根者。名为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者。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无记法。生缘所摄受。增盛因种子。名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若现在诸法。自相现前转。名现行成就。不成就者。于三界四谛下。见道所断分别惑种。未曾永害。假立非得。以未得圣法。未入圣流。名异生性。俱舍云。言生得善者。不由功力修得故。加行善者。要由功力修得。不由功力修得者。若所依中。种未被损。名为成就。种已被损。名不成就。谓断善者。由邪见力。损所依中善根种子。应知名断。非所依中善根种子毕竟被害。说名为断。要由功力而修得者。若所依中。彼法已起。生彼功力。自在无损。说名成就。与此相违。名不成就。如是二种。亦假非实。故所依中。唯有种子未拔。未损。增长自在。于如是位。立成就名。无有别物。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分位差别假立同分。

  此破众同分非实有也。先大乘反诘。次小乘引证。此经下。斥其谬证。若同下。展转辩破。钞云。同分者。同。谓诸有情身形等同。分者。因义。谓由此分。能令有情身形等同。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拣非无情。若谓同智同言。因同分而起。故执同分为实有者。则应草木瓦石无情之物。各各皆有同分。亦能引发同智同言。亦应实有。若谓唯于同分中起同智言。名为实有。非异类者。既同智言因同分起。则同分复应起别同分。如天同分复起天同分。人同分复起人同分等。如是展转。成无穷过。今同分既无别同分起。此同智言。何藉同分。若谓以同分为因。而能起同事同欲。故知同分是实有者。理亦不然。同事同欲。皆是宿生习气熏成。故有同好。何关同分。故俱舍云。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名众同分。此有二种。一无差别。谓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性男女。近事苾刍。学无学等。各别同分。一类有情各等有故。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若无实物无差别相名同分者。展转差别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无差别。觉及施设不应得有。如是蕴等。等无差别。觉及施设。不应得有。若别有实有名异生同分。何用别立异生性耶。非异人同性。别有人性故。又非世间现见同分。以非色故。亦非觉慧所能了别。无别用故。世虽不了有情同分。而于有情谓无差别。故设有体。亦何所用。又何因不许有情同分。诸谷麦等。亦有自类。互相似故。又诸同分展转差别。如何于彼更无同分。而起无别觉施设耶。又应显成胜论所执。彼宗执有总同句义。于一切法总同言智。由此发生。彼复执有同异句义。于异品类。同异言智。于此发生。毗婆沙师。作如是说。彼执于此异类不同。以说一物于多转故。然此同分。皆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种类差别。假立此名。非是实有。故瑜伽云。云何名众同分。谓若略说。于彼彼处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类。住。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众同分。亦名有情同分。广说乃至邪见者望邪见者。杀生者望杀生者。正见者望正见者。预流等望预流等。乃至如来望如来。如是更互说名同分。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住时决定假立命根。

  此破命根非实有也。余乘于识暖之外。别执寿为命根。死此生彼。以为实有。如世人以命尽为死。故引经证。此经下先斥谬证。次以色例破。又先已成离识无色。则知离识无别命根。次以三蕴例破。若命根异识非实命根。应如受等异识无实受等。立量云。又若命根是有法。非实命根是宗。因云。异识实有故。喻应如受等。问云。既离识外无别命根。只应说识。云何经说识寿暖三。答。义别说三。谓阿赖耶识相分色法。身根所触。名暖。阿赖耶之种子。名寿。阿赖耶之现行。名识。三法义别。故别说之。非谓别有体性。如四正勤。以一法分四。如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以生善断恶义别。故分为四。亦名四正断。虽分为四。但是一精进数。问。既寿暖不异识者。住无心位。既无有识。寿暖应无。何故此身不坏。答。岂不经说识不离身。无心位中。暖息虽无。寿识犹在。故身不坏。如无色界。身虽舍暖。余二不舍故。问。既言识不离身。如何名无心位。答。彼无心位所伏灭者。是第六中粗相转识。非是第八微细相识。以有识为因。故有二无心果。此在二卷广明。此阿赖耶。足为三界六趣四生之体。以此识是遍一切处恒续不断异熟果故。无劳离此识外。别执命根死此生彼。然依亲生第八种子。能连持往昔自业所引同分色心不断。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由功能差别。故世间有穷通。由住时决定。故世间有寿夭。穷通寿夭。虽是往昔自业所引。悉由第八种子连持。故令色心不断。若第八种子散坏。则无生灭灭生之理。故即以此连持不断功能。假立命根。瑜伽云。云何命根。谓由先业。于彼彼处所生自体。所有住时限量势分。说名为寿。生气命根。

  复如何知二无心定(至)故此三法亦非实有。

  无想定者。谓此外道厌想如病。忻求无想。以为微妙。立此定名。灭尽定者。令不恒行心所。及染污第七恒行心所。悉皆灭尽。立此定名。二定皆依厌心种上遮碍转识不生功能。建立无想。异熟者。由修无想。感彼天果。名无想报。意谓此三若无实性。何以便能遮此心心所法。令不得起。由此二定。能遮未来诸心心所令暂不起。如堰江河。故知实有。若无下。先例破。次立量破。又遮碍心。何须实法。假亦能遮。如提塘等。谓修下。显正义。定加行者。定前方便也。厌患粗动者。无想但厌前六粗动。灭尽亦患第七王所。发胜期愿。遮心心所。愿力渐增。粗动渐细。以此微心熏蒸第八。遂成至极增上厌心。由此厌心种子。损伏粗动心心所种。粗动心等。亦不现行。依此心心所现行伏灭分位。假立二种定名。此由熏恶种而成善种。故定亦名善定也。无想异熟。由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执彼以为最极寂静。发胜期愿。而欲得彼。以微微心。熏异熟识。成厌心种。遂令粗想不行。招彼天异熟。故于此处。立无想果。虽得此果。异熟不空。故于四百九十九劫中想等不行。如夹冰鱼。如压石草。由此果依异熟识立。得异熟名。故此下。总结三法非实。

  成唯识论卷第一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二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复如何知诸有为相(至)无为相体应异所相。

  此破三有为非实有也。先反诘。契经下。引证。瑜伽云。生灭系属因缘。是名有为。正理云。众缘聚集。共所生故。是因缘所作色心诸法也。三有为者。即生住灭也。言世间因缘所作色心诸法。皆有生住灭相故。彼执此三以为实有。此经下。斥其谬证。次约体相不异破。非第六声便表异体者。声有八转。谓有体。名体声。有用。名业声。有器具。名具声。有因中。名为声。有相从。名从声。有系属。名属声。有所向。名依声。有名。名呼声。今言第六声。正指属声言。有为法与三有为相更相系属。元不相离。无有别异。非第六属声。便有异体可表。以色心之体。即色心相故。有为法体。即是有为相故。俱舍云。第六转声。谓色之生。受之生等。次例破。非生灭相异色心相。勿坚相异于地相。湿相异于水相故。若有为体异有为相者。则无为体亦异无为相。今无为体不异无为相。则有为体亦不异有为相。何故离色心外别执有为三相为实有耶。

  又生等相若体俱有(至)彼此异因不可得故。

  次约三相俱不俱破。若生住灭三相俱有实体者。则应三体一时齐兴作用同生同灭。若谓三相各各相违。不同时者。则三相之体亦不同时。安得俱有。体既不俱。则生住灭亦不俱起。既不俱起。安得实有。若谓能相所相。不待因缘。体皆本有。如是。则生灭之用。亦当本有。以体与用无别性故。若谓体虽本有。不待因缘。而用非本有。必待因缘和合而有者。所待因缘。既非本有。必从外来。则汝所执待缘而有生灭。亦非实有。便为无用。若谓色心诸有为法是恒有故。而与生灭相合。则应无为法。亦是恒有。亦有生灭。以有为无为。同一因故。立量云。三有为法。与生等合。所相恒有故。如三无为。三无为法。与生等合。所相恒有故。如三有为。今既不同无为。则有为所相。断非恒有。所相尚非恒有。况能相生灭而实有哉。

  又去来世非现非常(至)后一是无故在过去。

  此约三世以破三相无实体。先立量破。次互破。若以生名为有。则生应属现在。不在未来。若以灭名为无。则灭应属过去。应非现在。若以灭为非无。应以生为非有。又灭则非住。住则非灭。灭住宁执同时。住则有生。生则有住。生住何容异世。三相不同。三世各异。云何诸法实有三相。故彼所执。进退皆非。然有为法。是伏因托缘而得生起。故一切法。缘合则生。缘散则灭。表异无为。假立四相。非谓实有。瑜伽问云。若有为法生住异灭四有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说三种。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唯现在世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是故世尊。由现在世。于有为法总说住异为一有为相。问。何故佛圣弟子。于诸蕴中。随观生灭而住。不说随观住异性耶。答。生及住异。俱生所显。是故二相合为一分。建立生品。即说随观一生相住。于第二分建立灭品。即说随观一灭相住。

  如何无法与有为相(至)是故四相皆是假立。

  问。灭相是无。应入过去无体法中。云何得与现在诸有为相。答。不是过去灭法令现在有法成无。是过去灭法表现在有法后必成无。此虽灭法。与有为相。亦何过失。且此四相。各有所表。无而忽有。故以生表。有而后无。故以灭表。生而改易。故以异表。暂用不常。故以住表。此在有为。虽俱名表。各各有异。故于一法假立四名。非是实有。此依刹那念念不停。假立四相。若约从生至死。一期果报。分位短长。亦有四相。初出胎时。名生。命终名灭。生已。或三十年。四十年。只是此身相续不断。名住。即此相续中间。自少至壮。壮而至老。迁变不同。名异。是故此四。亦是假立。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执能诠异语天爱非余。

  此破名句文身为实有也。先反诘。次引证。名身有十二种。一假立名。谓于内假立有情命者等名。于外假立瓶衣等名。二实事名。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中。立眼等名。三同类相应名。谓有情色受大种等名。四异类相应名。谓青黄等名。五随德名。谓质碍故名色。领纳故名受。发光故名曰等。六假说名。谓呼贫名富等。七同所了名。谓共所解想。八非同所了名。谓与此相违。九显名。谓其义易了。十不显名。谓其义难了。如明咒等。十一略名。谓一字名。十二广名。谓多字名。句身者。谓名字圆满。此有六种。一不圆满句。二圆满句。三所成句。四能成句。五标句。六释句。不圆满句者。谓文不究竟。义不究竟。当知复由第二句。方得圆满。如说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若唯言诸恶。则文不究竟。若言诸恶者。义不究竟。更加莫作。方得究竟。即圆满句。所成句者。谓前句由后句。方得成立。如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寂灭为乐。此中为成诸行无常。故次说言有起尽法。前是所成。后是能成。标句者。如言善性。释句者。谓正趣善士。字身者。谓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故曰字身正理师执声上屈曲是名句文。体异于声而是实有。现见有时得声而不得字。有时得字而不得声故。先斥谬此经不说异声实有。若名句文。异声而实有者。则名句文。便同色香味等。不可谓之能诠。以离音声。无别能诠故。立量破云。名句文身。非实能诠。异声实有。应如色等。次纵夺破。若谓即声能生名句文者。则此声上。自有音韵宛转屈曲。可作能诠。何用别执名等为能诠。次例破。若谓此声音韵屈曲。即名句文。异声实有。名能诠者。则应色上形量屈曲。应异色处别有实体。亦名能诠。若谓声上音韵屈曲。如弦管声。不能诠表。非能诠者。则此语声音韵屈曲。亦应如弦管声。不能诠表。不别生名等。问。声是能诠。人所共知。是谁说彼不是能诠。答。声若能诠。则应现前风铃木铎等声。应是能诠。今此言语声与彼风铃等声。互相校量。俱无诠表。不别实生名句文身。故知语声。非实能诠。下责之云汝何独许语声能生名句文身异声实有。执为能诠。何故不许唯语即是能诠。不别生名等耶。问。既语声不别生名等。据何道理。定知能诠即是言语。宁知不假语言。亦有能诠。答。语为能诠。人天共了。以欲界以音声为佛事故。欲界人天。皆藉语言而为诠表。若说能诠不是语言。唯是色界光音以上等天。不兼乎人。故说能诠即语。

  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至)妙香味等假立三故。

  下明能诠非实有。然此名句文身。皆依语声多少分位假立差别。如斫刍等。故不离语声。又不即语声。以名声假实有异故。由此四无碍中。法词无碍。境亦差别。法对所诠。词多对机。说名声故。声与名等蕴处界摄亦各有异。声是色蕴摄。名通四阴故声是声处声界摄。而名等法处法界摄故。然此三者。且依此土安立。此土以音声为教体故。非谓一切皆依声立。余国土中。有以放光为佛事。即以光明为能诠。有以妙香味等为佛事。即以妙香味等为能诠。故知能诠各各有异。非谓悉依声立也。

  有执随眠异心心所(至)准前理趣亦应遮止。

  此执相应随眠为不相应也。言随眠者。谓烦恼种子。随逐有情。眠伏藏识。彼执是不相应行蕴摄。先斥非理。次破云。既名贪等种子。即与贪等现行相应。非是不相应明矣。立量破云。所执随眠。非不相应。名贪等故。如现贪等。次例破。别执有余不相应行者。如流转。定异。势速。时。方等。准前理趣。并应遮止。

  诸无为法离色心等(至)离色心等实无为性。

  此总破三种无为也。前三皆名有为者。皆有造作。皆有生灭。故名有为。今此三法。无造作故。无生灭故。故名无为。此三无为。是唯识实性。萨婆多计离色心等实有自体。故先立有为三义以例破。不待因成者。言此二法。不待宗因比量而成。现知是有故。由彼彼用证知是有者。如眼之用在视。耳之用在听。以能发识。比知是有。言有为法。具此三义。尚非实有。况无为法。无此三义而实有耶。立量破云。无为是有法。不应执为离色心等实无为性是宗。因云。所知性故。或色心等所显性故。喻如色心等。无为是根本智所知之境。又是二空所显之性。当知即是色等实性。非离色等而别实有。

  又虚空等为一为多(至)执彼体一理应尔故。

  此破虚空无为也。先约一体破。若曰空体是一。而能遍一切处者。必能容受色等诸法。复能遍与色等诸法相合。则此虚空体非是一。应成多体。若曰空体是一。当合一法。不应与余法合。若不与一法合。而合余法者。则应诸法互相周遍。以虚空悉入一切法故。若谓虚空是一。不与诸法相合。而合一法者。则应虚空不能含容摄受。如余无为。以余无为。不能摄受诸法故。立量破云。虚空无为是有法。应非容受是宗。因云。不与法合故。喻如余无为。又色等中有虚空否。若有。则空色相混而不分。若无。则空色相离而不遍。次将择灭非择灭例破云。若虚空是一体者。则应断一部一品结时。不但得一部一品择灭。余一切部一切品择灭皆得。一法缘阙不生时。不但得一非择灭。应得一切非择灭。由其体本是一。理合如是。言一部者。如苦部集部等。品者如上中下等。结者。八十一品思惑也。

  若体是多便有品类(至)应如兔角非异心等有。

  次约多体破。立量云。虚空体多。非实无为。有品类故。应如色等。非遍容受。余部所执者。即后三种无为也。下总破无为非实有。立量云。又诸无为。非异心等决定实有。许无因果故。应如兔角。

  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至)与一切法非一异等。

  下出正义。六无为有二种。一依法相业识变现假立一种。谓曾闻说虚空等五种无为法。闻已。然后复假观法数数熏习之力。流入八识田中。故业识王所生时。变起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无为相。变带而起。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非是实有。释曰。此无为等。而无本质。唯心所变。犹如极征。假而无体。二依法性假立一种。谓证人法二空无我所显真如。此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异相。非一异俱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非实有。

  是法真理故名法性(至)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下结显六种无为悉是假立。是诸法真实之理。故曰法性。豁虚离碍。无物所显。故曰虚空。择灭者。亦名数缘灭。数。谓慧数。由慧为缘。择灭诸惑。能显灭理故。三藏翻为择灭。谓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此以离系为性。由无漏智。断诸障染。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假名择灭。非择灭者。亦名非数缘灭。非由慧数灭惑所得。但以性净。及于缘??之所显发故。言缘??者。俱舍云。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害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由择。但由缘??。名非择灭。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释云。谓眼缘色时。耳等亦合缘声等。以专注色故。耳等不缘声等。同时声等。刹那已谢。故令缘声等识。更不复生。以前五识。唯缘现量。不缘过去故。不动者。离前三定。至第四禅。离三灾。出八难。无喜乐等摇动身心所显真理。名不动灭。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所显真理。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而真如亦是假名。谓言说之极。无有可说。故强名真如。然诸契经。立名不同。或说有说空。或说真说实。皆是对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说有者。遮清辩之拨无。说空者。遮化地之执有。说实者。遮遍计之虚。及依他之幻。说真如者。离外道之倒。及二乘之妄。不同余宗离色心外。别执常法以为实有。名曰真如。真如既是假立。前五可知。

  外道余乘所执诸法(至)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先立量破彼所缘之境不离唯识。立量云。外道余乘所执诸法是有法。异心心所非别有性是宗。因云。是所取故。喻如心心所。心所不离心。所取之境亦不离心故。次破彼能缘心不缘离识实境。立量云。能取彼觉是有法(彼。指外境言。现量五识是能取彼外境之觉。觉。即现量五识)亦不缘彼是宗(能缘现量五识。不能亲缘离心之境)因云。是能取故。喻如缘此觉(此字。指现量五识。言。现量五识不能缘离心之境。亦犹意识不能缘现量五识)故宗镜问云。若无外境。应无现量能缘之心。若无现量能觉。云何世人说有如是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答云。现觉如梦。谓正起现量五识。证色等五境时。唯能证所证之境。不能觉现量能觉之心。所以者何。觉能觉法是意识。以正随起五识时。尚无意识。故不能觉现量之心。至第二念正起意识。觉前念五识现量时。所觉现量五识。及现量所觉之境。并已谢灭。以诸识不并起故。意识起时。现量五识已谢灭故。问云。色。不相应。及无为法。三位皆无。心心所法。必是实有。立量答云。诸心心所。非真实有。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问云。诸心心所。既非实有。何故又说唯识。答。为遣彼外道余乘所执离心心所别有实境。故说唯识。遮彼心外之境非是实有。非谓实有唯识也。若复执彼唯识为实有者。即与外道余乘所执外境为实有者等无有异。亦堕法执中矣。所谓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转识论问云。遣境存识。可称唯识。若境识俱遣。何识可成。答。立唯识者。一往遣境留心。率终而论。遣境为欲空心。故境识俱泯。是其正义。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亦可率终而论。是阿摩罗识也。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至)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此略示二种法执及修断之相。此法执与前我执。若约大乘分别我法二执。初地初心一时顿断。俱生我法二执。地地皆断一分。至金刚后心。一时顿尽。故云。分别我法极喜无。六七俱生地地除。第七修道除种现。金刚道后等皆无。若约小乘。初见道时。顿断分别我执。即证初果断尽俱生我执。遂证四果。而法执始终不与焉。自心外法或有或无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也。自心内法一切皆有者。亲所缘缘。能缘皆有也。是故一切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而愚法者。执以为实。问云。所现似法。与所执法。孰有孰无。答。一是依他。一是遍计。有无不同。立量云。诸似法相。决定是有。从缘生故。喻如幻事。所执实法。决定非有。妄计度故。如毕竟无。故世下。引证。

  如是外道余乘所执(至)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

  此总结前文离识所执实我实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离识色法。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为所缘缘。以离识外。色等皆无实体故。亲所缘缘。必依有体实法故若非自变色等诸法决非亲缘。即以现在内识例。眼聚心心所法。不能为耳聚亲缘。以彼本质各有属故。立量云。现在彼聚心心所法是有法。非此识聚亲所缘缘宗。因云。他聚摄故。如非所缘。不但彼聚不能为此聚亲缘。即同聚心所。亦非同聚心王亲缘。以王所各有实体故。立量云。同聚心所是有法。亦非亲所缘是宗。因云。自体异故。如余非所取。若约后文。诸识有互缘义。如第八与前七为所缘缘。第八相分与前五识为所缘缘。第六以第八二分为所缘缘。第七唯托第八见分为所缘。前七不与第八为所缘缘。第八唯缘自三类境为所缘缘。不托前七为质故。何以故。若约自识变影缘。则一切法皆可为亲缘。故此聚彼聚。有互相缘义。若约疏缘。即同聚心所。皆非所缘缘。以彼各有本质故。故云。自心外法。或有或无自心内法。一切皆有。由此下。结。是故下。引证。

  有作是难若无离识(至)如何说心似外境转。

  外难云。若我所许离识实我实法。既非实有。则内教所许不离识之似我似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谓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以有真物。及相似物。而后有假物故。下喻明。如有真火。喻真事也。有似火人。喻似事也。此人有赤色勇猛如火之法。喻共法也。由此三事。然后假说此人为火。今既不许有实我实法。从何而立假我假法。假既不有。似亦不成。以有似而后有假故。似既不成。而说心似外境转者。岂非自语相违耶。

  彼难非理离识我法(至)故知假说不依类成。

  此破假事不依似事立也。言类者。即相似义。火之赤猛。能烧一切。人之赤猛。虽似于火。而能烧之德。不与火类。若人无能烧之共德。而可假说为火人者。则应于水等物。亦可假说火等名。若谓赤猛法。虽不类火有能烧之德。然赤猛之人。与火相近而不相离。故可假说为火人者。亦不然。人类赤猛。现见亦有互相离者。即如现今勇猛火赤之人。初未尝与火合也。然则火人不依似事立明矣。故结云。若说依类而成。此人既无能烧之德。又不与火相亲。然亦有假说此火为火人火法者。故知假说不依类成也。

  依实假说理亦不成(至)由此假说不依实成。

  此破假事不依实事而立。故曰不然。实事。即共法也。以猛赤之德。人与火不共有故。谓猛赤之德。在火则能烧。在人则心烦燥热。其火体不同其所依则无情有情亦各别异故。若无共德而假说火人者。则亦应于水等。假说火等名矣。若谓人火不同。暖德相似。故可假说为火人者。亦不然。以今说火人。不说火德故。若以火德名人。则人人有暖德。人人可名火人矣。故知假说火人火法。不依实成也。

  又假必依真事立者(至)是故彼难不应正理。

  此破假事不依真事立也。自相者。是诸法之自体。唯无分别现量智。亲得其体。如火以热为自相。水以湿为自相。必待自己亲得其体而后知火之为暖。水之为冷。不假言说。非假智所知之境故。共相者。如言火水。人皆比知火性是暖。水性是冷。是有分别比量智所知之境。然说水火时。不得冷暖之自相。此冷暖自相。是身识现量所证境故。又如眼识缘青色时。得青色之自相。若后念分别意识起时。作青色解。便是共相比量。才作解心。即带名言。堕在假相故。此假智诠。亦非离此共相外。别有方便。施设自相。为彼所依。然假智诠。必依相似言声而起。声不及处。此假智诠。便不流转。由能诠所诠。俱不能亲证自相。故知假说不依真事。但依似事而转。似谓增益非实有相者。以见相二分。五位百法。皆伏托因缘。方能变现。谓之增益似事。若以真如法性观之。本无是事。直如头上安头。故总名增益非实有相也。由此言声必依增益似相上转。故不可说假事必依真事而立。是故下。结难不当。

  然依识变对遣妄执(至)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

  问。既假事不依真立。此假我法。从何而起。答云。虽不依真。然依内识变现而有。由彼外道余乘。妄计心外实有我法。为对遣此执。故说似我似法。是内识所变。以翻其案耳。然此假字。亦是强名。此段近结当文。远结前文颂中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三句。由此下。引证。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至)名为异熟非谓一切。

  此释颂中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三句。先释三种名言内识所变之相。总则五位百法。别则有无量种。而能变之识。其类唯有三种。一谓异熟者。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圣而熟。异类而熟。具此四义。故名异熟。唯属第八。虽第六亦有异熟。而唯一分。此识偏多。故曰多异熟性。二谓思量。思。谓思察。量。谓度量。属第七识。恒审思量第八见分为我法故。虽诸识皆有思量。而不恒不审。唯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属前六种识。虽七八二识。亦能了境。依内门转。唯了细境。此六能了粗相境故。颂言及者。显前六识合为一种。前五取境。必有同时意识故。次释能变义。一因能变者。谓等流二取习气。及异熟诸业习气二种现行。名因能变。等流习气者。即前七识三性种子。各生现行。熏第八种。而令增长。唯除第八。非能熏故。异熟习气者。由前六识有漏善恶现行。熏第八善恶异熟种子。而令增长。唯除第七。以第七无记。非异熟因故。此中生长。即能变义。前后转变。至成熟故。二果能变者。由前二种习气力故。引生第八相应心所。见相分等。及苦乐异熟种种现果。名果能变由前七等流习气为亲生种。引生第八及相应见相分差别体相。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如见分善种生善现行。烦恼种生恶现行。相分种生无记现行。由果与因同。故名等流果。异熟果者。由前六善恶业种为殊胜增上缘。招感第八酬引业力。恒相续故。名异熟果。言引业者。引谓牵引。谓业有力。能引总报故。即前六识造善恶业。牵引第八受善恶报。相续不断。名异熟果。满业者。满。谓满足。谓业无力。唯满别报。即前六识造善恶业。能满第六善恶二果。故第八名总报主。而前六名别报主也。然前转识无记性者。从总报异熟识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以引果识。遍三界故。常相续故。六识不遍。无色界等。无心定等。六识皆无。有间断故。唯第八识。具三义故。名真异熟。一遍义。简前五识。二相续。简第六。三业招。简第七。具此三义。名真异熟。即前异熟及异熟生皆名异熟果异因故者。以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此异熟名。虽有多义。今但约第七我爱执藏。及能持善恶二种异熟因。能变善恶二种异熟果。由此三义。故名异熟。非总该异时异圣变异等义也。

  虽已略说能变三名(至)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舍。

  上略释能变三名。下广辩能变三相。先问。次举颂答。先辩初能变有十二门。阿赖耶识。是自相门。异熟。是果相门。一切种。是因相门。不可知。是不可知门。执受处。是所缘门。了。即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是相应门。唯舍受。是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心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因果法喻门。阿罗汉位舍。伏断位次门也。自此以至后文二十三颂半。广明唯识行相。

  论曰初能变识(至)藏初过重是故偏说。

  此释初能变自相门也。大乘教。谓阿毗达磨等。小乘教。谓增一经等。阿赖耶。此云藏。具三藏义。故曰赖耶。谓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也。能藏者。即是能持义。犹如库藏。能藏一切宝贝等物故。此能含藏杂染种故。故名能藏。此约持种边说。言所藏者。即是所依义。犹如库藏。是宝等所依故。此识是杂染法所依处故。此约受熏边说。执藏者。坚守不舍义。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此识为染污末那坚执为自内我。故名执藏。又起信钞云。第八能藏义者。谓根身等法。唯此识能含藏故。如像在珠内。故曰。欲觅一切法。总在赖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次所藏义者。谓此识体。即以色心等为所藏处。以色心等。是此识之相见二分故。如珠在像内。故曰欲觅赖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所谓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也。谓与杂染互为缘者。谓能藏所藏。展转为因。故曰互也。瑜伽问云。互为因相。建立云何。答。阿赖耶识。与彼转识为二种因。一为种子生因。二为所依止因。种子生因者。谓诸所有善不善无记转识生时。一切皆因阿赖耶识种子而坐。所依止因者。谓由阿赖耶识所执色根为依止故。五识身转。非无所受。又由有此识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为依止故。意识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种色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亦尔。非无意根。复次转识与阿赖耶识为二种因。一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彼种子故。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者。谓随依止阿赖耶识。如是如是善不善无记转识生时。于一依止同生同灭。如是如是熏习此识。由是为因缘故。后后转识善不善无记性。转复增上。转复炽然。转复明了。而得生起。于后法中摄植彼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未来。即此异熟阿赖耶识。如是种子因故。依止因故。长养种子故。摄植种子故。是名建立阿赖耶识转识互为因相。有情执为自内我者。释执藏义。以第七为有情识者。以与第八念念相续。不暂离故。此三藏义。是初能变之自相。彼以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摄。谓收摄。持。谓执持。摄是能藏所藏义。持是执藏义。谓能摄藏一切杂染因果等法令不失故。复为第七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识自相有多位多名。然藏初过重。是故偏说故下文云。最初舍故。过失重故。今此但举一端。后出名文。中广辩。

  此是能引诸界趣生(至)异熟实不共故偏说之。

  此释颂中果相门也。由前六过去修五戒十善等业。招感天人总别异熟乐果。若前六因作十不善业。招感三途总别异熟若果。由此义故。名为异熟。由依此识相分种子。假立命根。又依此识身心分位。假立同分。若无此识。则一切命根及众同分异生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摄论云。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熏习此识续生。而能摄持无始熏习。是名果相。此识果相虽多。而异熟唯此识有。他识所无。故偏说之。

  此能执持诸法种子(至)略说唯有如是三相。

  此释颂中因相门也。因即种子。阿赖耶识。由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是名因相。以此识执持诸法种子。他识所无故偏说之。初能变识下。结也。

  一切种相应更分别(至)假法如无非因缘故。

  此别释一切种也。言种子者。即是第八自证分上一分亲生现行功能。谓之种子。此种属相分。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本识是体。种子是用故。种子是因。现行是果故。此之二法。理应如是不一不异。若是一者。不可说为有体有用有因有果。今体用因果。各各不同。故非是一。若是异者。应见分种能生相分。如谷种能生豆等。或是体灭方应有用。以许因果体用一向异故。今体用相似。因果必同。故非是异。此之种子。虽与本识及所生果非一非异。而是有体实法。非是假法。以假法如毕竟无。非因缘故。

  此与诸法非一非异(至)非无记性所摄异熟。

  难云。若提子所计有法与有等性非一非异斥之为假今此种子既与诸法非一非异。亦应是假。遂立量云。此与诸法是假非实。非一非异。应如瓶等。若此种子既是假有。真如亦应是假。以种子通漏无漏故。若无真如。胜谛亦无。应成断灭。答云。然诸种子。皆依世俗谛中。说为实有。不同真如。以真如离一异有无戏论相故。下释种子是实非假。言种子虽依第八为体。即是第八相分性境。而非他物。以是第八见分所缘故。虽非一异而是有体实法。不可言无。问。若尔。此第八识与诸种子。三性之中何性所摄。答。若约依体门说。此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异。同是无记性摄。以摄相归性。摄用归体故。若约功能差别门说。因果皆通三性。以此种子。能成现因。能发现果。问。有漏已知无记性摄。若无漏种。是何性摄。答。诸无漏种。异熟不摄。非是无记。故因果皆是善性所摄故。摄论云第八种子总有二位。一是有漏。无记性摄。二是无漏。唯善性摄。难云。既无漏是善性摄。不属无记。非异熟性。何故决择分说。二十二根。皆异熟种。皆异熟生。言二十二根者。眼等六根。命根。男根。女根。五受根。信等五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也。答。虽决择分说。皆名异熟。而非第八同无记性。谓此二十二根。皆依异熟。名异熟种。如眼等识。依异熟故。名异熟生。皆是异性相依。非是同性。立量云。无漏种子。依有漏识。异性相依。如眼等识。或是无漏种子。由熏习力。转变成熟。立异熟名。非是第八无记所摄异熟。故无漏种。唯善性摄。

  此中有义一切种子(至)如是建立因果不乱。

  此清目等立漏无漏种皆是本有。无新熏义。由熏习义。但令本有增长成熟。如契下。引经证。喻伽下。引论证。一切种子皆悉具足者。染净二种皆本有也。??三菩提种者。清净种子。具而不发也。五种性者。声闻。缘觉。如来。不定。阐提种性也。楞伽云。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得阴界入自共相断知时。举身毛孔。熙怡欣悦。及乐修相智。不修缘起发悟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者。若闻说各别缘无间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相近缘。所有不着。种种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闻说是时。其心随入。是名缘觉乘无间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者。谓自性法无间种性。离自性法无间种性。得自觉圣无间种性。外刹殊胜无间种性。若闻此四事心不惊怖者。是名如来乘无间种性。不定种性者。谓说彼三种时。随说而入。随彼而成各别种性者。谓一阐提也。三无漏根者。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也。知者。即真见道义。由熏下。立因果义。言第八识中本有种子。由诸转识熏令增长。不由别别熏令生起。种起现时。种因现果。现起种时。现因种果。如是建立。因果不乱。若许新熏。漏熏无漏。无漏熏漏。善与不善。亦互相熏。因果紊乱故。

  有义种子皆熏故生(至)依当可生非己有体。

  此难陀立漏无漏种皆由新熏。非本来有。言皆熏故生者。即本有亦熏生也。如契下。引经证。论说下。引论证。外种熏习或有者。是众生依报。乃是众生共业所感。亦名熏习。或无者。以自有根种展转相传故。名言等三种熏习者。名言习气有二种。一表义名言。二显境名言。我执习气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有支习气有二种。一有漏善。二诸不善。此有漏种。皆藉熏生。有漏既尔。无漏亦然。问。若无漏种非本来有。何故而有种性差别。答。种性差别。不依无漏种子有无。是依有障无障建立。如瑜伽下。引证。圆觉亦云。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云何五性。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问。若尔。何故瑜伽复说地狱成就三无漏根。答。是依当来可生无漏。非谓本来已有无漏种子体也。

  有义种子各有二类(至)此即名为习所成种。

  此护法正义。立漏无漏皆有本有新熏二类种子。各生现行。非有前后。亦不杂乱。若新熏遇缘。即从新熏生。若本有遇缘。即从本有生。二义俱取。善符教理。问。若种子各有二类。岂二类种同生一现。答。诸法虽有新旧二种。当生现时。或从新生。或从旧生。名为二种。非谓二种于一念间同生一现。若尔。即有多种共生一芽过。问。若总未闻熏时。此本有种从何而生。答。谓从无始与身俱生。如外草木等种。

  若唯本有转识不应(至)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若唯本有无新熏者。前七转识王所皆具能熏。不应与第八为因缘性。下引偈证。诸法于识藏。言诸法者。即前七也。识。谓本识。藏。谓第八为能摄藏。诸法为所藏也。识于法亦尔者。谓前七为能摄藏。而第八为所藏也。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者。能熏为因。所熏为果。能生为因。所生为果。正谓前七与八种现交相熏发也。

  此颂意言阿赖耶识(至)故唯本有理教相违。

  此释偈也。如炷与焰展转相烧者。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谓一刹那灯炷为依发生灯焰。是则灯炷为焰生因。即此刹那。焰复能烧所依灯炷。是则灯焰为炷烧因。由炷生??。喻种生现。由??烧炷。喻现生种。又如束芦互相依住者。喻种生种。如是显示。有俱有因。由此种现相生。互相依住。方是亲生因缘。其余虽名为缘。非因缘故。立量云。阿赖耶识。与诸转识是有法。于一切时互为因果是宗。因云。展转相生故。互相依住故。喻如炷与焰。亦如二束芦。若言种子唯是本有。不由熏生。如何前七与第八识互为因缘。若谓种子本有。由熏但令增长。故可说为因缘者。然非熏令增长名因缘也。若谓熏令增长可名因缘。则应善恶业感异熟果。皆是因缘。不名增上。故知虽是本有。亦由熏习。若执种子不由熏习。便与教理相违。

  若唯始起有为无漏(至)故无漏法非无因生。

  若唯新熏无本有者。有为无漏无因缘故应不得生。有为无漏者。即下四智菩提也。自性真如。可非种生。四智菩提。必有种故。若无本有无漏种子。不应四智菩提从有漏种生。有漏不生无漏种故。若有漏种可生无漏。应无漏种亦生有漏。若许无漏生有漏者。则应诸佛无漏种中复生有漏。烦恼善种亦应生不善种。分别论说心性本净等语。一往观之。似有漏心性能生无漏。不劳别有无漏种子。细而察之。则心性本净一语。即是心空所显真如。而为四智菩提之因。故无漏法。非是无因而生。定有种子在也。

  而心性言彼说何义(至)种子现行性相同故。

  此展转辩明心性本净一语。相宗以集起名心。心空所显真如为性。故反问云。彼分别论所言心性本净。是诠何义。若说空理为心性者。空理不是无漏心之种子。以空是常法。无转变故。遂申量云。空理是常法。定非种子。无转变故。犹如虚空。必是刹那即灭。有胜功能。方成种子故。若说性即是心为无漏因者。应同数论。彼以冥性三德为能生因。三德之相虽有转变。而冥性常一。无转变故。遂申量云。性即是心。相虽转变而体常一。犹如数论。若说性即是心。此心即是无漏因者。则恶心与无记心。皆应是善。以有漏种是异熟无记性摄。无漏种是善性摄。若不分善性恶性无记性。而泛言性即是心。则性之一字。通善恶无记。故恶无记心应成善性。若许恶无记心成善性者。则应与信等十一善法相应。若不许恶无记心成善性者。是恶无记不与善法相应也。恶无记心尚不能与善法相应。安能与无漏种子相应乎。且有漏善心。既称杂染。性非无漏。则与恶无记心无有别异。定不能与无漏为因。遂申量云。有漏善心性非无漏。是杂染故。如恶心等。故有漏善心不应与无漏为因。勿善恶无记三性互为因故。若谓有漏心之实性是无漏种者。则应无漏心之实性是有漏种。一性之中。求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若谓异生心是无漏种者。则应在异生位所起现行。皆是无漏。应名圣者。不名异生。若谓异生心之实性虽是无漏。而异生之相尚在染位。不名无漏。无斯过者。是亦不然。以异生之相既是有漏。则心与种子定是有漏。何故汝论说有异生唯得成就无漏种子。若种子成就。现行亦然。以种现性相必无别故。故异生位应名圣者。

  然契经说心性净者(至)有漏法种类此应知。

  此明正义。心性净者。是说集起心空所显真如。此真如者。即是此心凝然不变之实性。此之实性。无作无为。无染无污。名性本净。又说此心之实体。不堕烦恼染污中。名性本净。非谓有漏心性是无漏名本净也。由此心性本净。诸有情类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至资粮加行位中。藉闻熏力熏令增长。故见道位断分别惑。无漏现起。必伏此真如清净无漏种子为因而成现行。无漏现行既起。展转熏成一切智种。由此义故。定有本住新熏二类种子。无漏既尔。有漏应知。

  诸圣教中虽说内种(至)方便说为出世心种。

  先通前执。问。若尔。何故论说内种定有熏习。故通云。圣教虽明内种定有熏习。然熏习义。唯通增长。而不定说一切种子皆熏故生。宁全拨无本有种子。然虽本有。若无熏习之力。不得增益茂盛。不成胜果。必须熏淘渐染。习与性成。方能得果。故说内种定有熏习。其闻熏习。闻正法时。不唯熏起有漏法种。亦能熏起本有无漏法种。展转生出世心。此闻熏习。有二种缘。若熏有漏法种。因果不忘。能感二乘殊胜异熟之果。与出世法堪作胜增上缘。至修道位。此种可断。若熏无漏法种。与出世法作亲因缘。此因直至佛果位中。无有间断。以本有故。非所断摄。问。若闻熏习是增上缘。何故能熏出世心种。答。此无漏种正因缘性。微细幽隐。不能了知。故假托粗略显明熏习性中胜增上缘。方便说为出世心种。其实出世心种。是本有无漏正因缘也。

  依障建立种性别者(至)各有本有始起二类。

  复通前执。问。若尔。何故论说有情本来种性差别。不由无漏种子有无。但依有障无障建立差别种性。故通云。以由无漏种子有无。故显障有可断不可断义。若不由无漏种子有无。彼二种障依何为因而有断不断耶。然无漏种子。微细幽隐。难可了知故。约二障以显种性差别。非谓全无无漏种子也。若谓法尔有此二障建立五性差别。则无漏法种。亦应法尔有别。何故不许。若谓全无无漏法种。则三乘圣道无由而起。是谁能断二障种子。而说依障立种性别。既彼圣道必无生义。则无漏种皆成断灭。而言当可生者。定无是理。然诸下。总斥其非。由此下。两出已是。

  然种子义略有六种(至)不可说有能生用故。

  下明种子六义。刹那灭者。显是有为有转变义。于转变位。能生现果。方成种子。此拣无为法。及长时四相。并外道常我。不得为种。以常法无转变。不能生一切法故。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至)故但应说与果俱有。

  问云。若刹那灭为种子者。应前念种望后念种。或应过未相望。皆可为种。答。要果俱有。谓此种子。要望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现者。谓现在。现有。和合者。谓一身同时。唯种生现。异类不同。两不相违。一身一时有能生用。名果俱有。此遮前后相违及定相离。若种生种。是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问。种现相生。是异类体。何故俱有。若种生种是同类体。何故不俱。答。种望现果。虽是异类。两不相违。故许同时。种望种果。虽是同类。自相相违。定须时异。虽种生种亦名转变。而无因用。非果俱有。须是种现同时现在。方有因用。名果俱有。若是未来未生。过去已灭。是假法故。非实有体。无能生用。不可为种。故摄论云。已灭生果。如死鸡鸣。问。何故异类不违。同类便相违耶。答。如子望母。子不是母。是异类故。同时俱有。母自望母。名为同类。故于一时无二身并。故摄论云。言俱有者。非谓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今依能生现果。立种子名。不取引生自类名为种子。故但应说与果俱有。不说与因俱有也。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至)此显种子自类相生。

  问云。若种子要与现果俱时而有。方名种子。前七转识现行亦与果俱。何不名种。答。要恒随转。谓要长时相续。其性一类。直至成佛。异熟位舍。方名种子。此遮转识现熏种时。虽与种果俱有。非恒随转。以间断识。三性互起。非是一类长时而转。故与种子法不相应。唯第八识有种子义。此恒随转。是显种子自类相生。问云。若言一类相续。如何说有寿尽相。答。此约生果有限名寿尽相。种体非断。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至)生异性果有因缘义。

  问。若恒随转得名种子。应善等种生染等现行。亦名种子。答。要性决定。谓前因力生后现果。前后善等。决定无杂。方名种子。此遮彼异性因。生异性果。不名种子。摄论云。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问云。若异性因不名种子。如何说因通善恶。果唯无记。答。彼说增上。此说因缘。故不同也。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至)故种于果非恒顿生。

  问。若自性因。生自性果。名种子者。应此性因。于一切时顿生此性。亦名种子。答。要待众缘和合。功能殊胜。能起现行。方成种子。此遮外道自然顿生多果。众缘者。即四缘也。如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有。又余部小乘。执缘恒有。今待众缘。正遮缘非恒有。故种于果亦不顿生。摄论云。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至)执色心等互为因缘。

  问。若待众缘名种子者。应一因生一切果。或心种生色果。答。要引自果。谓自引生自色心果。方名种子。如色种生色果。心种生心果等。此遮外道计一因生多果。又遮余部执色心互生。

  唯本识中功能差别(至)是共相种所生果故。

  正结本识中一分差别功能具上六义。方成内种。其余皆不能成。问。外谷麦等亦能生芽生茎生叶。可名种子。何故不成。答。由稻谷等。皆是众生共受用业之所招感。实是内识所变。依世俗说。假名种子。问。何故非实。答。色种无质碍。麦种有质碍故。然此内外种子。望所生果。有二功能。即为二因。一能生因。谓初刹那亲能办果。二能引因。谓有余力。令所生果相续而住。至究竟故。如内识种。亲望名色。名为生因。转望六根少壮。衰老死丧。至于尸骸未尽已来。相续而住。皆名引因。若外种亲望于芽。名为生因。转望抽茎发叶。开华结果。至枯槁时。相续而住。皆名引因。摄论云。此中内种。乃至寿量边际。为能生因。外种乃至果熟为能生。内种能引丧后尸骸。外种能引枯后相续。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二种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坏。果即应灭。应无少时相续住义。若谓刹那展转相续。前念为因。后念随转。是则后边不应都灭。由此决定应有引因。此二种子。譬如放弦。弯弓为因。箭不堕落。远有所至。放箭为生因。弯弓为引因。放箭得离弦。远有所至。若但以放箭为因。不以弯弓为因。则箭不得远。若言前刹那箭。生后刹那箭故箭得远。则箭无落义。外内种子亦尔。由生因尽故枯丧。由引因尽故灭尽也。内种必由熏习者如无多闻熏习之因。必无多闻之果。外种熏习。有无不定。故置或言。如稻麦种从稻麦生。何藉熏习。无性又云。如炭粪牛毛等。次第生彼苣胜青莲华根及以蒲等。非苣蕂等与彼炭等俱生俱灭互相熏习而从彼生。如是外种或无熏习。如苣蕂等与华鬘等俱生俱灭。由熏习故。生香气等。如是外种或有熏习。故外物必藉外种为增上缘。以最胜故。外种若欲办果。必以内因为彼亲缘。以外器界。是多人所感共相种。而此稻麦等。从共相种生。是故内种离外无别。名世俗有。

  依何等义立熏习名(至)令种生长故名熏习。

  摄论云。言熏习者。如苣蕂中有华熏习。苣蕂与华俱生俱灭。是诸苣蕂。带能生彼香因而生。又如所立贪等行者。贪等熏习。依彼贪等俱生俱灭。此心带彼生因而生。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因而生。由此熏习能摄持故。名持法者。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问。能熏所熏各具几义。得熏习名。答。能熏所熏各具四义。故名熏习。问。八识之中。谁为能熏孰为所熏。答。前七皆能熏。第八独所熏。问。前七三性皆能熏。为复不定。答。除无记性。??有胜用。不能熏种。其余善恶及有覆性。皆是能熏。问何故第八独为所熏。答。所熏四义。唯第八有。是故第八独名所熏。

  何等名为所熏四义(至)性不坚住故非所熏。

  问。第八所熏四义云何。答。夫为所熏识者。必须一类坚住。相续不断。能持习气。令不散失。乃是所熏。今前六转识。五位无心。有间断故。既非坚住。定非所熏。第七在有漏位中。虽无间断。在无漏位亦有解脱间断。故非所熏。第八虽是有漏。因中体无解脱。虽是无覆无记。不妨亦能持无漏种。得名所熏。应立量云。前七转识是有法。非是所熏宗。因云。不坚住故。喻如电光风声等。

  二无记性若法平等(至)唯带旧种非新受熏。

  问云。若言有坚住性是所熏者。如佛果第八。亦是坚住应名所熏。答。夫名所熏。须是一类无记。即不违善恶二性。方受彼熏。今佛果第八。既是善性。即不容纳不善无记性熏。非是所熏。以佛果第八善性圆满故。若不善性。即是烦恼。又不容纳信等善性熏。由互不容纳。故非所熏。唯是第八宽心大量。故能容纳一切善恶习气有此义故。方名所熏。故云。善染如沉麝韭蒜等。故不受熏。无记如素帛。故能受熏。问。无漏第八既不受熏。诸无漏种何从而得。答若如来无漏第八净识。唯在因中曾所熏习。带此旧种。非在佛果位中方新熏也。应立量云。第八净识。非是所熏。善性摄故。喻如沉麝。

  三可熏性若法自在(至)依他坚密故非所熏。

  问。若言有坚性及无记。性名所熏者。且如第八五心所。及无为法。皆具二义。应名所熏。答。夫所熏者。具法自在。性非坚密。方是所熏。言。自在者。止简难陀许第八五心所受熏。以心所是依他生起。不自在故。非所熏性。言性非坚密者。即简马鸣菩萨真如受熏。以真如体。无为坚密。如金石等。故不受熏。唯是第八体性虚疏。故可受熏。应立量云。第八五所非所熏性。不自在故。喻如臣等。真如无为非所熏性。性坚密故。喻如金石。

  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至)可是所熏非心所等。

  问。若言有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是所熏者。应可此人第八受他人前七识熏。以此人第入是可熏性故。答。要与自己能熏同时同处。方名所熏。今此人第八望他人前七。不同时同处。无和合义。故非所熏。亦遮经部将前念识熏后念识。亦不同时。故非所熏。应立量云。第八不受他人前七识熏。不和合故。如眼与声。

  何等名为能熏四义(至)无生长用故非能熏。

  问。前七能熏四义云何。答。夫为能熏者。刹那刹那具有生灭。方名能熏。今前七识是有为法。有生灭义。有能作用。乃是能熏。此拣无为前后不变。无生灭义。无生长用。故非能熏。应立量云。此无为法。非是能熏。前后不变。犹如虚空。

  二有胜用若有生灭(至)势力羸弱故非能熏。

  问云。若有生灭名能熏者。且如业感异熟生心心所。色不相应。皆有生灭作用应是能熏。答。要有胜用。今前七识具有三性。势力增盛。有殊胜用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拣业感异熟生心心所。势力羸弱。无强盛用。故非能熏。色法虽有强盛之用。而无缘虑。亦非能熏。不相应行二用俱??。故非能熏。应立量云。异熟心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非能熏性。势力羸弱。如将死人。

  三有增减若有势用(至)前后佛果应有胜劣。

  问。若有生灭及有胜用名能熏者。即如佛果前七。具此二义。应是能熏。答。要有增减。唯是前七有殊胜用。可增可减。可善可恶。能成办事。方是能熏。佛果前七是平等性。无损无益。故非能熏。果位前七若能熏者。便非圆满。前佛后佛应有胜劣。应立量云。果位前七。非能熏性。无增减故。喻如虚空。

  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至)具此四义方是能熏。

  问云。若有生灭。有胜用。有增减。名能熏者。即如他人前七。亦具如上三义。应与此人第八为能熏性。答。要与自己所熏和合。方是能熏。今他人前七望此人第八。不同时处。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应立量云。前七不熏他人第八。不和合故。犹如耳色。问。前七心所。何故同王亦为能熏。答。四义具故。问。第八心所。何不同王亦为所熏。答。??自在义故。问。心所不自在。心所非所熏。心所不自在。何故为能熏。答。为因据有力。心所有力故。是故为能熏。受熏须报主。心所非报主。是故非所熏。问云。为因言有力。心所便能熏。为果应有力。心所亦所熏。答。心所为果时。无力非所熏。若第八王所一聚六皆受熏。凡一能熏熏起六种。若遇缘时。六种则应顿生六现。如一有情。顿生六现。成六有情。则违圣教说众生界无有增减。便成大过。问。能熏第七一聚心所。有十八法。缘第八时。齐熏十八本质种。何无顿生十八果失。答。能熏虽多。一处受熏。唯生一果。如一麦中有多面尘。共生一芽。此亦如彼。应法合云。麦粒一而面尘多。共生一芽。持处一而种子多。同生一果。问。前七能熏。熏第八识。四分之中。约熏何分。答。前五能熏第八相分种。第六能熏第八见相二分种。第七能熏第八见分种。问。前七四分何分能熏。答见相二分能熏种子。以此二分有作用故。问。相分是色。何能熏种。答。但是见分与力。令相分熏种。见分是自证分与力。如枭附块而生卵。

  如是能熏与所熏识(至)如熏苣蕂故名熏习。

  此总释熏习义。言熏者。资熏击发义。习者。生长成熟义。苣蕂本是炭。多时埋在地中。变为苣蕂。即胡麻也。如苣蕂与华俱生俱灭。由熏习故。便生香气。西方若欲作涂身油。先以香华及苣蕂子聚为一处。淹令极烂。后取苣蕂压油。油遂香气。以胡麻本无香气。因华熏故生。以喻能熏所熏和合一处。生灭俱时。令所熏种方得增长。立量云。能熏所熏俱生俱灭。种子增长。如华熏苣蕂。

  能熏识等从种生时(至)是谓略说一切种相。

  此明能熏所熏俱时和合种现相生为亲因缘。先立量云。种现二法是有法。因果同时宗。因云。展转相生故。同喻如炷焰。种子是法。复能生种是宗。因云。更互相依故。喻如二束芦。种现相生。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俱有因者。于心随转。俱时而有。果与因俱。名俱有因。士用果者。谓诸作者。及诸器等。成办种种事业。名士用果。若种生种。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同类因者。不随余类。因果相似故。等流果者。谓善不善无记三性为因。引同类果。名等流果。如第八三性。种子。各生三性现行。果与因同故。此二与果是亲因缘者。结成因缘也。此二者。俱有因。同类因也。除此二因。皆是增上。设名因缘。应知假说。是谓下。总结一切种。相。问云。种生现。现生种。如父生子。子生孙。定是亲因。种生种。何理亦名亲缘。答。前念既灭。后念已生。即前念体亲引后念。前念后念即是一体。岂不至亲。问。现引现。亦是前念亲引后念。应是因缘。何故却说是真等流。答。已有种子故。谓前念种子生前念现行。其种至第二念时。还生第二念现行。故知后念现行不是前念现行亲生。如戴花人。向前行时。其花不曾自向前行。但随人向前。故云。三类亲因缘。四类真等流。是知染净无体。随熏所成。若离能熏之缘。无法可得。若无所熏之体。何法可成。即知无有一法。不从心生。随善恶以染成。因熏习而为种。似褁香之纸。染芬馥以腾馨。若系鱼之绳。近腥膻而作气。况乎异熟本识。坚住真心。闻善法熏。则净种增长因恶法起。则染种圆成。是以内具正因。虽本然有外为缘助。须仗新熏。遂能起果训因为凡作圣。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未遇人工。不成火用。如身中佛性。是佛正因。不遇净缘。难成妙用。熏习之功。可得缓乎。

  此识行相所缘云何(至)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此释颂中不可知门。行相门。所缘门也。先征。次举颂答。次释。了谓了别者。即是本识能缘见分也。处谓处所者。即器世间。是本识所缘相分境也。根身种子。亦是本识所缘相分境也。第八自证分上。一分生现功能。谓之种子。有根之身。名为根身。根身所依世界如器。名器世间。相名分别习气者。释种子也。相即业习气。属相分。名即名言二种习气。属见分。分别即我法二种习气。属遍计。即五法之三也。色根及根依处者。释根身也。色根。即胜义根。所依处。即色根所。依之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此二者。正指种子及根身也。执受各具二义。执二义者。一摄义。二持义。即摄为自体。持令不散。受二义者。一领义。二觉义。即领以为境。令生觉受。第八缘种子时。具执一义。持令不坏。具受一义。领以为境。第八缘根身时。具执受四义。一摄为自体。同是无记性故。二持令不散。第八执持此身令不烂坏故。三领以为境。此根身是第八亲相分故。四令生觉受。安危共故。第八安。根身亦安。第八危。根身亦危。若第八缘器世间。于执受中具受一义。领以为境。以是第八疏相分故。所以不摄为自体持令不散。器界成坏时。第八亦不同彼安危。所以亦不令生觉受。若发毛爪齿等虽近。亦同外器。亦不摄为自体。持令不散。不生觉受。由此第八或持或缘应具四句。一持而不缘。即无漏种。二缘而不持。即器世界。三亦持亦缘。即根身。四非持非缘。即前七现行。问。第八何故不缘前七现行。答。有多过故。是以不缘。若变影缘。即犯第八缘假过。若是亲缘。即犯唯识义不成过。以亲取他心故。又犯有情界增过。以变起前七现行。有两重第七故。阿赖耶等者。言第八以因缘力得生自体。即复自变三类性境为自所缘。而了别之见分。又仗此所缘相分而得生起也。上总明。下别释。

  此中了者谓异熟识(至)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

  此别释行相门也。此下是护法楷定唯识之义。必具四分。先破安慧立自证一分。不立相见之非。安慧据论云。此自证分。从缘所生。是依他起。故说为有。见相二分。不从缘生。因遍计心妄执而有。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更变起我法二执。又是无故。密严偈云。愚夫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故知但是依实自证分上。起遍计妄情变似二分。其实二分无有实体。但是愚夫不了。妄执为实。问曰。若言相见是假。且如山河大地是相分收。现见是实。如何言假。答。虽见山河是实。元是妄执而有。实理而推。不离自证。故楞伽云。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故知离自证外。无实相见二分。故护法破云。自证分中。必具见相二分。故曰。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能缘所缘相现。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则能缘见分。应不缘自所缘境。自所缘境者。如眼识见分以色为自所缘。余则非自。能缘见分既不缘自所缘。则一一皆能缘一切境。如眼识见分。亦能缘耳识鼻识相分等。以眼家即是耳家相分。耳家相分即是眼家相分故。立量云。若心心所是有法。无所缘相是宗。因云。应不能缘自所缘境。或应一一能缘一切。喻云。自境如余。余如自故。若心心所无能缘见分。则应顽然无知。如虚空等。无能缘用。若谓虽如虚空。亦能缘者。则应虚空亦是能缘。立量云。心心所法。应不能缘。无能缘相故。如虚空等。或虚空等亦是能缘。有能缘相故。如心心所。故知心心所法。必有能缘所缘二相。下引证。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者。言一切法皆是唯识变现。离识之外。更无实境。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者。言虽无心外实境。而自证分所变相分见分。不假强为。自然而转。故知自证实有相见。不得独许自证为实。相见为无也。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至)即能量及果彼三体无别。

  次破难陀立二分而不立自证之非。以出陈那立三分之是。先出难陀立二分之非。言彼不立自证分者。以心外本质为所缘境。王所所变影像为相分。即以王所之体名见分。此总以见分体相为见相二分也。又为彼释云。何故彼以外境为所缘。犹彼不立自证分。即以外境为所依根。及所缘境。行相相似者。王所所变相分。同是影像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者。事即见分。数即心所。言心王与心数。虽同以见分为体。平等无异。而了别领纳缘虑之相各各不同。故以见分体相分见相也。由彼不立自证。故境不自内出。直以见分缘本质。即以见分体相为见相也。次出陈那立三分之是。达无离识所缘境等者。由彼达自心之外。无别有境境是内识自证分所变。故以自变相分为所缘而以能缘见分为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即相见所依自体名事。此事即自证分。若难陀但立二分而不立自证者。即见分心心所法不能自忆。如见分心不曾更境。此于后时。必不能忆故。更。犹经历也。如现行色曾被见分缘者。后时必能记忆。若不曾为见分缘者。后时必不能记忆。以能缘见分。于过去世及现在时。但缘相分。不曾自缘。前已灭心既入过去。有何所以而自忆持。以于昔时不曾反缘自见分故。今许今时心心所法能自记忆。明知昔时决定有自证分缘于见分。证彼缘境。作量果故。故今能记忆耳。立量云。此自证分是有法。若无是宗。因云。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喻云。如不曾更境。正知眼识见分忽然缘青时不缘黄。缘黄时不缘青。皆由自证为量果故。令见分缘境不谬。故知必有自证也。心与心所同所依根者。如眼识依眼根等。所缘相似者。以内色如外现。故曰相似。不同前师以本质为所依所缘也。行相各别者以王所见分作用各别故。不同前师以影像行相为相似也。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者。言王所自证之体虽皆平等。而王所之相用。各各有异。以八识王所各自有体故。不同前师领纳等相各有差别。而同以见分为体也。然心下。准陈那三分之是。以前安慧立一分。但有体而无用。难陀立二分。但有用而无体。皆互不足。陈那三分。体用兼收。故以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为量果。喻如尺量绢。绢为所量。尺为能量。记数之智名量果。今见分缘相分不错。及能自忆心心所法。皆由自证而作量果。故知八识各有三分。若无自证。相见亦无。若有二分。自证必有。自证如蜗牛。相见如二角故。如集下。引证。

  又心心所若细分别(至)此中见者是见分故。

  此下护法菩萨立第四分以补陈那之不足。若无证自证分。别??第三量果故。今陈那以见分为能量。有了境用。即将自证分为量果者。今自证分亦有能量照境之用。又将何法与自证为量果耶。故曰。此若无者。谁证第三也。心分既同应皆证故者。以见分是心分。故有自证分。自证亦心分。应有证自证。故须将第四证自证分为量果也。若无证自证。则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若不以证自证为量果。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非量摄故。以见分通三量故。有时取境分明。有时度境无谬。有时比度不着故。由自证分是心体。得与比量非量为果。见分非心体。不得与自证为量果。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次明内外。见相为外者。能所取故。后二是内者。唯内证故。次明能所缘。相分是所缘。余三皆能缘。以第二见分。但缘第一相分。不缘后二。由彼通三量故。第三自证分。前能缘见分后能缘证自证。第四证自证。唯能缘第三。自证不缘第二见分者。以证自证但是心体。不起用故。不缘见分。前二通比非。后二唯现量。故心心所若立一分。无能所失。若立二分。无自证失。若立三分。无真如失。今立四分。具能所缘。有自证分。有真如体。无无穷过。故知见相虽不即自证。而又不离自证分。自证虽不即证自证。而亦不离证自证也。次引证。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者。即是内三分为一性。相分为一性。合之即是心境二性也。能取所取缠。见种种差别者。能取缠。即能缘见缚。所取缠。即所缘相缚。若以内三分论。见分则有种种差别。后二则无。以彼见分通三量故。

  如是四分或摄为三(至)了别即是识之见分。

  此会通前文摄相归性。言虽立四立三立二立一。种种不同。然各有旨趣。不独立四者为是。即立一分者。亦未尝非也。如入下。引证。既曰唯是自心。则外境都无。由执着故。似外境转。非是实有。故知离心之外。更无一法可得。如是处处说唯一心。一心必摄心所。故前文言了别者。即是识之行相。行相即是见分。岂可以相分名行相哉。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至)如众灯明各遍似一。

  此别释所缘门。第一类性境也。谓此器界山河大地。是异熟识所缘性境。即有体相分色。是诸有情共相种子成熟力故。变似色声香味地水火风八法所成器世界相。此能造四大及所造色。以在外处。名外大种。非离心外。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是共相。二不共相。言共相者。多人所感故。问云。此器世界既诸有情共业所感。则应在此器界同受一果。今诸有情总在一界而有染净粗妙苦乐之境。受用不同。何得名为共业所感。答。虽诸有情共业所感。共生一界。处所无异。然必随自不共业力。故所变受用苦乐染净粗妙之境。各各有异然器界之相。则未有不同者。故得说名共业所感。言处所无异者。共中共也。言所变各别者。共中不共也。喻如灯明各遍似一者。灯喻有情。明喻处所无异。各遍喻所变各别。似一喻而相相似。立量云。虽诸有情是有法。处所无异是宗。因云。所变各别。相相似故。喻云。如众灯明。各遍似一。问云。山河大地共业所感。亦何所据。答。经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缘无量事方得成就。所谓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无所依。如是皆由众生共业。及诸菩萨善根所起。令诸有情各随所宜而得受用。又云。一切有情增上业力种成熟故。大虚空中起金藏云。乃至世界次第成就。染净粗妙。随共业力受用各别。又云。断截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等。又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等。故知皆是众生业感。若离心外。无别有法。

  谁异熟识变为此相(至)诸业同者皆共变故。

  问云。既异熟识变现器界。此器界相。是谁异熟之所变现。有义一切者。言圣凡共变也。此月藏义也。所以者何。征也。如契下。引经证。有义下。护法正义也。若此器界是一切有情所变。则应净土圣贤可变秽土。秽土异生可变净土。以一切言。包圣凡故。又三果圣人。厌离有色。锁碍入空。生无色界。必不复来生欲色界。纵变此土。复何所用。以理推详。此一切言。是现居此土及当来生此土者异熟所变。由现居故。生居秽而佛居净。故无诸佛变秽。异生变净之失。由当生故。故无无色圣者变下土之失。经依少分而言一切。非谓总包圣凡也。

  有义若尔器将坏时(至)鬼人天等所见异故。

  月藏复质云。若一切言。但说异生。不及圣者。则三灾将坏世界之时。众生都在无色界中。既无现居及当生者。是谁异熟变为此界。若谓无色界人变此土者。则诸异生既厌有色而生无色。现在既无色身。变此色土。复何所用。设使无色界人变成色身。受用色界。然有色界与无色界。粗细悬隔。不相依持。则无色人变为色土。何益于身。护法复答云。然所变世界。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尔变现。若于己身有依持受用。于己有益。便变为彼。由是义故。无色界人。设生他方无色界时。彼异熟识。亦得变为无色自地。而得依持受用。若彼土杂居。设生此土杂居。彼识亦得变为此土杂居而得依持受用。故器世界将坏初成之时。虽无现居及当生者。而此器界。亦得现有。此约一切共受用说。若别受用。准此应知者。言虽同生此界。而所受用果报各别。此名同业别报。正如一水。天见琉璃。人见为水。鬼见脓河。鱼见窟宅。余趣余人。不共用故。

  诸种子者谓异熟识(至)如真如性不违唯识。

  此别释所缘门。第二类性境也。有漏法种是识性摄者。是第八无记性摄故。无漏法种非此性摄者。善性摄故。非无记性识所缘境故。虽非此识所缘。而与此识不相舍离。如真如性。是识实性。不违唯识。申量云。有漏法种。是识所缘。识性摄故。犹如色等。无漏法种不违唯识。虽非所缘。不相离故。如真如性。

  有根身者谓异熟识(至)不尔应无受用他义。

  此释所缘门。第三类性境也。有根之身。故曰根身。前器界是诸有情共业所感。共所受用。故曰共种。此之根身。是诸有情各别业种所成。故名不共相种。变似色根者。清净大种所成胜义根也。名不共中不共。此胜义根。唯自识变。故名不共。唯自受用。复名不共。及根依处者。即胜义根所依浮尘根也。名不共中共。自第八变。名不共。他人亦得受用。名共。虽此根身是不共种所成。然于不共种中。复有一分共相种子成熟之力。能于他人身处。亦变似彼他人浮尘根为己受用。不尔应无受用他人之义。

  此中有义亦变似根(至)彼余尸骸犹见相续。

  问。本识各变自根。还变他根否。有师云。不但变自根。亦能变他根。以论中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既曰他身五根。即是能变他人浮尘胜义根也。有师申正义云。此本识唯能变似他人浮尘根为我受用。决不能变他人胜义根为我受用。以自己不能受用他人胜义故。问。若尔说自他身五根现者。如何得通。答。论说似自他五根现者。是自他阿赖耶识各自变为根。非自变他根也。若谓自己能变他根。则诸已死。何不变彼五根如故。而令彼烂坏耶。故生他地及涅盘者。彼余尸骸犹见相续未即顿坏者。犹是自识引因之力。非他人变。故知但能变似依处。决不能变他人胜义也。

  前来且说业力所变(至)及堕法处现实色。

  上言业力所变器身。此言定力所变器身。即堕法处色也。前来且说众生业力所变器身。界地自他。各有差别。不能移易。以彼众生定业所感故。若是圣者。定慧神通等力所变器身界地。或自身为他。或他身为自。或自界为他。或他界为自。则不决定。若约所变身土。自受用故。穷未来际无有尽时。故多恒相续。若约放光动地等事。为利他故。随众生缘感之力得发起故。多分暂时。是故不定。下总结四类性境。略说本识所变之境。有漏种子。一也。有根之身。二也。五尘器界。三也。堕法处所现实色。四也。以定果色亦是法处色所摄故。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如十遍处定。乃至鱼米肉山。长河酥酪。大地黄金等。皆此色摄。

  何故此识不能变似(至)彼识亦缘此色为境。

  此明本识二变中是因缘变也。问云。此识既能变似依处而为所缘。何故不变似心心所相应无为等为所缘耶。答。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因缘变。谓由名言习气。及先业习气。任运生心。不由作意。所变之境。名因缘变。即前五与第八。随其名言种子为亲因缘。异熟业种为增上缘。仗此因缘势力所变之境为体实相分。为性境。得真实受用。二分别变者。谓都由作意筹度生心。所变之境。名分别变。即六七二识。随自分别作意生故。此分别势力所变之境。为影像相分。为独影。为带质。但可为境。无真实用。此二门者。一是生起。二是变起。今此本识是因缘变。但变实色。不变影像相分心等。以彼相分心心所等。无实用故。问。变心心所。是假相分。第八不缘。三种无为。与不相应。何不变缘。答。若实无为。因位未证。若变无为。亦无实用。故不变缘。不相应法。分位假立。亦无实用。亦不变缘。故异熟识不缘心等。但缘实色。然此亦约有漏位说。若无漏位。第八然熟转成镜智。虽无分别。而镜体澄净。故诸影像虽无实用。亦从彼现。不尔。诸佛不名正遍知故。故有漏位。此异熟识。在欲色界。皆缘三类性境。若无色界。唯缘漏种。不缘身器。以厌色故。无业果色。故根身器界十有漏色皆非所缘。唯堕法处定果实色是彼所缘。彼界异熟。以此色为境故。亦具三缘。

  不可知者谓此行相(至)无想等位当知亦尔。

  此释不可知门也。行相。见分也。内执受境。如器世间三类性境也。由此见相二分。微隐难知故。所以者何。谓阿赖耶识。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由此识缘境微细。世聪慧者亦难了故。故曰不可知也。如何下。征。如灭下。约灭定以显不可知。以灭定中。恒行心所与不恒行心所悉皆灭尽。尚云识不离身。如有心等。则知八识之相。微细幽隐。甚深难了。故申量云灭定有识。有情摄故。如有心时。故楞伽云。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无想下。例知。故宗镜云。此体不可说。微妙最难知。周遍法界而无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现相。如空中飞鸟。虽往来骞翥而疏不可寻。似眼里瞳人。任照瞩森罗而眼终不见。若月含一色。遍分万像之形。等日曜千光。普照四天之下。类摩尼无思而雨宝。广济群生。犹磁石无觉而转移。周回六趣。密严经偈云。藏识持于世。犹如线穿珠。亦如车有轮。随于业风转。陶师运轮杖。器成随所用。藏识于诸界。共力无不成。内外诸世间。弥纶悉周遍。譬如众星像。布列在虚空。风力之所持。运行常不息。如空中鸟迹。求之不可见。然鸟不离空。颉顽而进退。藏识亦如是。不离自他身。如海起波浪。如空含万像。藏识亦如是。蕴藏诸习气。如目有瞳子。眼终不自见。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又云。诸仁者。一切众色。皆阿赖耶。与色习相应变。似其相。非别有体。同于愚夫妄所分别。诸仁者。一切众生。若坐若卧。若行若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莫不皆是阿赖耶识。乃至如磁石力。令铁转移。虽无有心。似有心者。阿赖耶识。亦复如是。为生死法之所摄持。往来诸趣。非我似我。又颂云。能持世间因。所谓阿赖耶。第八丈夫识。运动于一切。如轮转众瓶。如油遍在麻。盐中有咸味亦如无常性。普遍于诸色。是以凡圣之身。净秽之土。皆从识现。

  成唯识论卷第二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三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玄契法师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至)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此释相应门五遍行心所也。先问。常与下。次举颂答。阿赖下。次释。赖耶未空。名为未转。凡圣总该。名一切位。言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遍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也。上总明。下别释。

  触谓三和分别变异(至)如受等性非即三和。

  触谓下。先出体用。谓根下。次释。言三和者。谓根境识。体异名三。不相乖反。更相随顺。故名三和。然触依彼三种而生。又能令彼三种和合一处。故说触所为彼三和合位也。言变异者。以有触故。能令此三皆有顺生一切心所功能。故名变异。变异。即生也。如心生诸法。皆名变异故。言分别者。谓触亦似前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分别。分别即是相似异名。根变异下。特显根变异之力胜于识境。问。何故三和唯根独胜。答。一由主故。有殊胜功能故。二由近故。能近生心所故。三由遍故。不唯生心所。且能生心故。四由续故。常无间故境。识不尔。境体虽能生心心所。以非主故。又非近故。偏??二义。不名为胜。心虽是主。近生心所。不能生心。非遍义故。偏??一义。故亦不胜。境识皆无常相续义。识由境生。境因识有故。故唯根为独胜也。故集下。引证。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自性。故曰令心心所触境为性。既有似顺生起心所功能。则受想等依之而起。故以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下会通经论。起尽经说。受想行蕴。一切皆以触为缘故而得生起。由斯故说二和生识。三和生触。四和生受想行。而不言思者。以行之一字。总该七十三法故。五蕴论云。行蕴有七十三数。五十一心所中。除去受想。余四十九法。及二十四不相应。行。皆名行蕴。故曰一切皆以触为缘也。瑜伽论但说触与受想思为所依。不言行蕴者。思于行蕴为主胜故。俱舍亦云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但举一思。便摄行蕴。问。何故心所法中。除去受想。余皆行蕴。答。受着诸欲。想着诸见。味受力故。贪着诸欲。倒想力故。贪着诸见。又生死法。以受及想为最胜因。由耽着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由此二因。故别立受想为蕴。集论复说触为受依。而不言想思者。以触生受。近而胜故。谓触之所取。与受之所取。极相邻近。引发胜故。问。触既能令根境识三和合而有。此触即是三和假立。岂实有体。答。然触之自性。是实非假。六六法中心所性故。身足论云。六六者。谓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也。如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眼触所生爱。乃至意触所生爱故。又是四食中触食性故。又七十四法。皆以触为缘故。又十二缘中触缘受故。如受想等各别有性。非即三和。若即三和。应同得等。立量云。触所自性非即三和。六六法中心所性故。是食摄故。能为缘故。如受等性。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至)应非遍行不异定故。

  作意下。先出体用。谓此下。释。警觉有二义。一令心未起而起。二令心已起者引令趣境。问。作意为在种位警心。为在现行。答。在种位。以彼自性明利。虽在种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令生现行。喻如多人同宿一室。外有贼至。中有一人。其性少睡。便能警觉余人。此人自身虽未曾起。而能警觉余人令起。作意种子。既能警彼诸心种生现行。又能令心现行趣所缘境。初是体性。次是业用故。问。何故作意但能警心起现。不警心所。答虽引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不言心所。有说下。出偏义。有以令心回趋异境为作意者。有以持心一境为作意者。二俱非理。若令心住。不异别境定心所故。若言回趣。应非遍行所摄性故。言回趣异境者。谓正缘此境。复转趣彼境也。

  受谓领纳顺违俱非(至)名境界受不共余故。

  先出体用。领。谓收领。纳。谓容纳。若领纳违境。则起心欲离。若领纳顺境。则起心欲合。若领纳非违非顺境。则起心平平。虽不欲合。亦不欲离。此受性也。为欲所依。故能起爱。是受用也。有作下。叙异见。一境界受者。即前领纳违顺俱非者是。二自性受者。即是彼所执领纳俱生触者是。以触生受。受即领纳。故曰俱生。此受不纳外境。唯纳俱生之触。即以触为自性。名自性受。唯自性受。是受所缘自相之境。不与心王共缘故。若境界受。王所共缘。故以缘境界者名境界受。缘俱触者名自性受也。下先总斥非理。以受定不缘俱生触故。未有父生子而子纳父故。次破触非受自性。若谓此受似触而生。故受能领触名自性受者。则触为似因。而受为果。则凡似因之果。皆是受之自性乎。触为受因而生受者。应名因所生受。不得名自性受。以触非受之自性故。若谓如王食诸国邑等者。王喻受。国邑喻触。言王食国邑。如受能领触。即彼领触所生之受。名受自性。不以触为自性者。是亦不然。以彼执领纳俱触为自性故。今以触所生受名为自性。则受无有自证之境。彼执俱触为自相境故。若谓受虽领触。不舍受之自性。名自性受者。则一切法皆不舍自性。岂皆受之自性乎。故彼所说。但诱婴儿。次明境界受为受自相。然境界受是。受自相。非共余相。以彼但能领纳自己所属之境。名境界受。非领纳一切境。亦非王所共缘也。

  想谓于境取像为性(至)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先出体用。谓要下。释安立者。即取像义。谓此意想。先于色声等境安立分齐而取其像。由取像故。后起名言。此是声是色等。楞伽云。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余。是说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是名妄想。

  思谓令心造作为性(至)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先出体用。谓能下。释。思者。谓能取境正因邪因筹量可行不可行。是其自性。驱役自心造善造恶成邪成正。是其业用。问。作意与思何异。答。作意如马行。思惟如骑者。马但直行。不能避险就平。以由骑者。令其避就。思惟亦尔。令彼作意不得漫行。脱邪就正。曰思无邪。又云。慎思之。又云。三思而行。此五下。释五所决定与藏识相应。以彼遍一切心故。此触下。释相应义。问。心与心所。各有行相。何名相应。如第八以了别为行相。受以领纳为行相等。答。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定同时起。同依一根。所缘亦等。自体相似。故名相应。

  此识行相极不明了(至)如无记性善恶俱招。

  此释受俱门也。有三释。先约行相定舍受。受有三种。谓苦。乐。舍。若是余识。是苦乐受。决定明了。此非苦乐。故不明了。若是余识。必能分别。违顺境相。此无分别。取境定故。若是余识。行相必粗。必是易脱。必有间断。此唯一类相续而转。故知唯与舍受相应。次约业招定舍受。异熟是一期总报主。是酬引业。皆随过去善恶业力之所招感。不待现在业缘。是故唯与舍受相应。若苦乐二受。唯是前六异熟生有。待现缘故。是别报主。是酬满业。不与此受相应。三约执藏以定舍受。此识是末那。一类执为自内我。故无转变。若与苦乐二受相应者。便有转变。末那断不执为内我。以第七亦是舍受。是故唯与舍受相应。问。此五遍行。受何别开。不及余四。答。受体虽一。义用有三。是故别开。余四不尔。例如无记。有覆无覆义用不同。故亦别开。问。此识既与舍受相应。如何亦是恶业异熟。答。以舍受不违善恶故。既诈善业能招。恶业亦尔。若苦乐不俱。于人天中应无乐果。于三途中应无苦果。立量云。此异熟识。善恶俱招。苦乐不违。如无记法。故知第八真识。常如舍相。似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不为垢法之所染。宁为净法之所治。非生死之所羁。岂涅盘之能寂。是以称为识主。故号心王。只因一念无明。遂起七识波浪。既生心所。遂失心王。皆因强觉觉明。分能立所。起明了之解。心境历然。运分别之情。自他宛尔。因兹有情心内。逐憎爱而结冤亲。无情境中。随想念而标形碍。遂使外则桑田变海。海变桑田。内则亲作怨由。怨为亲种。互为高下。反覆相酬。从兹业果恒新。苦缘不断。若欲还真反本。旋妄冥真。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分别心灭。轮回业亡。报尽根枯。因空果丧。无始之情尘识垢。应念全消。本来之佛眼常身。随真顿现。

  如何此识非别境等(至)有间断故定非异熟。

  问。此异熟识。何故但与遍行相应。不预别境五位。答。以别境等。互相违故。问。如何相违。谓别境之欲。希望所好乐事。此识任彼善恶业转。无所好乐。故不与欲相应。胜解是印证守持决定之事。此识昏昧。不能印证持守。亦无决定。故不与胜解相应。念是明记过去曾习之事。使不忘失。此识昧劣。不能明记。故不与念相应。定能念心专注一境。无有异缘。此识任运别缘三类。故不与定相应。慧唯简择德非德事。此识微细昧略。不能简择。故不与慧相应。且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此识唯是一类相续。故不与别境相应也。此识唯是异熟无记。非善性故。不与善十一相应。非恶性故。不与烦恼等相应。恶作等四。虽通无记。非一切时常相续故。定不与异熟相应。然不遮异熟生。异熟生中有此四故。

  法有四种谓善不善(至)此非善恶故名无记。

  此释三性门也。无记有四。一能变无记。即无记心心所法。二所变无记。即诸色法。及诸种子。三分位无记。即二十四种不相应法中假无记法。四胜义无记。即虚空非择灭无为。又就第一无记中更有四种。一异熟无记。二威仪。三工巧。四变化。异熟无记者。异谓别异。即因果性别。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熟谓成熟。此唯属果。因果合说。名为异熟。问。四法之中。阿赖耶识是何法摄。答。此识唯是无覆无记法摄。以此识是异熟性故。既是异熟。定非善染二性所摄。若此识是善染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以非善染。故能随善染而成流转还灭。此约异熟显无记也。此识是善染依。而非善染。此若是善。应非染依。此若是染。应非善依。由非善染。故能为善染依。此约善染所依显无记也。此识是所熏性。以非善染。而能受善染熏。若是善染。应非受熏。若不受熏。则应善染因果。皆成断灭。此约所熏显无记也。具上三义。证知第八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言无覆者。覆。谓染法有障碍义。有盖蔽义。障碍圣道不得生起。盖蔽真心不得清净。此识无此二义。故名无覆。言无记者。谓善因感可爱之果。恶因感非爱之果。彼二皆有殊胜强盛之体可记可别。此识无此二义。故名无记。

  触等亦如是者(至)六眼识等俱时生故。

  此释心所例王门也。有三义。首言阿赖耶是无记性摄。五法例同亦是无记。诸相应法必与心王同性故。此义为正。又触下。第二师计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性。亦是行相所缘俱不可知。亦缘三类性境。亦与五法相应。亦是无覆无记性摄。有义下。第三师言。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乃至无覆无记。以亦如是言。与阿赖耶无简别故。护法总斥二师云。彼说非理。以触等五所依识而有。如臣依王。非若王之自在也。且触等五。即与善染诸心所同。何能受熏。如何同识能持种子。故知受熏持种。必是异熟。而五所不预也。遂申量云。触等不能受熏。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若五所各能受熏持种。应一有情有六种体。种体既六。果起从何种生。终不应言六种同生一果。多种一芽曾未有故。若谓果从一种生者。则余五种便为无用。又不可说一一种中次第渐生六果。以王所同时而熏。势力均等。无次第故。又不可说一时六种顿生六果。勿一有情。一刹那间俱时同生六眼识等故。

  谁言触等亦能受熏(至)随所应说非谓一切。

  救云。谁言触等能受熏。能持种耶。返诘云。若不受熏持种。如何说言触等如何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等。复救云。我言触等如识及一切种者。谓阿赖耶缘种子时。相应触等变似种相。领以为境。名一切种。非如第八能持真种。以触等五与阿赖耶同一所缘。至无色界。触等虽无现行根身器界为所缘境。亦以似种而为所缘。以亲所缘缘。定应有故。遂申量云。此似相种是有法。非识所依是宗。因云。不为因缘生现识等。如触等上似眼根等。亦如似火无能烧用。斥云。彼救非理。以触等所缘似种似根等相。必须赖耶既受熏已。然后得有种子根等执持领受。触等方能与识相例。若第八未曾执受真实种子。则触等似种依何变起。由此前颂说一切种。定目能受熏持种二义。不说所缘为一切种。若不尔者。前说种子既是所缘。此执受处又说所缘。则本颂有重言之失。下破无简别。若谓亦如是言无简别故咸相例者。则赖耶能了别。触等亦能了别。赖耶有五所相应。触等亦与五所相应。有是理乎。由此故知亦如是言。随所应说。非谓一切咸相例也。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至)犹如暴流因果法尔。

  此释因果法喻门也。问。阿赖耶识为断为常。答曰。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此是相宗要关。以此立宗。以此破执。只在恒转二字。言恒者。谓此识一类相续。常无间断。以依此识而为根本。故能施设三界五趣四生。所以能施设者。以彼赖耶是无记性。能坚执持一切有漏种子令不散失故。转者。谓此识念念生灭。新新不住。因灭果生。果生因灭。前后变异。非常非一。由非常一。故能受熏。是知由恒故转。由转故恒。由恒故能持种。由转故能受熏。恒以体言。转以用言。恒以遮断灭之见。转以遮确定死常。立量云。阿赖耶识是有法。非断非常是宗。因云。恒随转故。同喻如暴流。以彼暴流。波相水相不相舍离。故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习气种子如暴流。

  如暴流水非断非常(至)故说此识恒转如流。

  先以暴流喻此识为三界趣生之本。由此识故。令诸有情漂溺生死海中。不能出离。故楞伽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次以暴流喻受熏。故楞伽云。外境界风。飘动心海。识浪不断。三以暴流喻持种。由此识故。或生天上。或生人间。而诸种子与触等五。未曾舍离。正如鱼草。随流上下。而不舍流性。如是下。双结法喻。言无始者。以此识果生因灭。因灭果生。甚深微细。无有端倪。故曰无始。此法喻正约现在第八一刹那间为因为果。遮断遮常。成缘起义。故说此识恒转如流。非约三世。

  过去未来既非实有(至)何假去来方成非断。

  此破萨婆多部一切有部雪山部等所立法有我无宗也。彼执三世及无为法皆是实有。悉无有我。先出彼难。难云。因果之法。复三世不断。方成因果。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今大乘因果。既约现在一重生灭灭生为因果义。不立过未。若过未既非实法。现在亦尔。可立非常。既曰非常。便成断灭。安得非断。断岂得成缘起正理。大乘答云汝言过去未来皆是实有。可名非断。既曰非断。便是死常。安得非常。常亦岂成缘起正理。论主复云。我非好为辩说。斥他过以成己义。但邪说不摧。正理不显。不得已耳。且汝不解大乘现在因果相续缘起正理。执为断灭。我更为汝重明梗概。然我前言因灭果生。是约现在前因灭位。即有后果。非谓待因灭。尽而后果生也。若待因灭而后果生。可成断灭。今因果同时。种现相生。更无前后。安得断灭。正如秤之两头。低昂时等。秤喻本识。两头喻因果。低昂喻生灭。时等喻刹那不异。如是现在因果。如暴流然。无有间断。何假去来因果。方成非断。

  因现有位后果未生(至)诸有智者应顺修学。

  小乘复难云。若因果不约三世。唯立现在因灭果生为因果者。若谓因是现在因者。后果未生。此现在因为谁作因。若谓果是现在果者。前因已灭。此现在果是谁之果。既因中无果。果中无因。是成断灭。安得谓之离断离常。大乘答云。若非同时因灭果生。而执因时已有后果。果既本有。则应是常。何待前因。然后有果。且因本酬果。既不待因。果从何有。因果既无。岂离断常。故显扬论云。若谓因中有果者。我今问汝。因果二相为异不异。若不异者。即无决定因果二体。由此二相无差别故。而言因中有果。不应道理。若异相者。因中果体为未生相。为已生相。若未生相者。于彼因中果犹未生。而说是有。不应道理。若已生相者。则果体已生。复从因生。不应道理。是故因中非先有果。然要有因。故待缘而生。由斯理趣。汝义不成。若欲因果义成。必依现在有法作用而得显示。故我前云果生因灭。相续如流。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今汝以三世因果而生诘难。此非预我大乘缘起唯识正宗。所以者何。由汝执体用因缘皆是本来实有。堕在死常。常无转变。因果定无。是故应信大乘现在生灭缘起正理。然此正理。本无言说。岂有因果。即彼因果亦是假设。不似汝等定为实有。假说云何。谓观现在法有引生后果之用。假立当来果。以对现在因。观现在法有酬答前因之相。假立过去因。以对现在果。是则因果不离现在。而何定立三世为哉。问。此假因果依何建立。答。谓依生灭现识。似有因果相现。然非心外实有因果法也。若离现识生灭而别立因果。此便是心外取法。便落断常矣。故楞伽云。譬如明镜。现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如斯因果。理趣昭然。远离断常。契合中道。智者当学。大都二义。小乘约三世一期因果异时说。大乘约现在一念因果同时说。此与前文有为四相相似。然此二义。俱不可废。若约心心所法。因果决定同时。若约色等诸法。三世因果。未为不是。

  有余部说虽无去来(至)俱现在有理必不成。

  此破大众鸡胤等七部所执法无去来宗也。彼计实有现在法。及无为法。其过未法体用俱无。虽无去来。就于现在一法体上有生灭二时之相。故有因果恒相续义。谓现在极迅速法。如石火电光等者。犹有初生后灭二时。以初生时酬过去因。以后灭时引未来果。虽有初后二时。不离现在一体。前因正灭。后果正生。生灭之体相虽殊而是实有。非若大乘之假施设曾因当果。既体是一。则离断常。二时俱有。又无前难。岂有智者舍此而信余宗之说哉。此宗立现在一体二时皆是实有者。一以避余乘三世无体之过。一以出大乘过去未来之假。岂知终堕断灭之见而不能出也。彼有下。斥。何容下。破。先破现在一念无二时。以现在一念属生不属灭故。若谓念灭属现在者。则应念生属未来。若谓一念有故名生是现在者。则应一念无故名灭宁非过去。若谓过去之灭属现在有。则应现在之生属过去无。若谓生时名现在有。则应灭时名现在无。由是而推现在一念具有生灭二时。决无是理。又二下。次破生灭相违不成一体。生灭二相敌体相违。则生相无灭。灭相无生。如何可说一体而有生灭二相。即以世间苦乐论。则苦时无乐相。乐时无苦相。岂容现在一念而有苦乐二相具在者乎。三破二时一体不应同立。若谓生灭是一。则生不异灭。灭不异生。不应复立二时。若谓生灭是异。则生属现在。灭属过去。不可谓是一体。故显扬云。若谓去来是实有者。去来二相与现在相为异不异。若不异者。立三世相。不应道理。若异相者。性相实有。不应道理。又此三世法为常无常。若言常者。堕于三世。不应道理。若无常者。于三世中恒是实有。不应道理。故生下。结破。

  经部师等因果相续(至)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此破经部说假部所立现通假实宗也。彼立现在之法。在蕴为实。在界处为假。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因果。相续不断。以彼不许阿赖耶识执持种子故。然因果相续。理必有种。由种生现。由现生种。是名相续。岂有无种而能生果。因果既无。谁为相续。故曰理亦不然。由此下。结劝生信。

  此识无始恒转如流(至)成阿罗汉及如来故。

  此释伏断位次门也。先问。次答。罗汉因果位次有五。一资粮位。修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言五停心者。五处停其心也。谓多贪众生。作不净观。多嗔众生。作慈悲观。多痴众生。作十二因缘观。着我者。作界分别观。多寻思者。作想自心观。是名五处停心观。言别念者。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于四法起各别想。名别相念。总相念者。总观四法皆是无常苦空无我。名总相念。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也。言暖者。四念住后。有顺决择。初善根生。名为暖法。能烧惑薪。圣道火前相。故名为暖。如人钻火。暖初生故。此暖善根分位长故。创观四谛十六行相。每谛有四。故成十六。初苦谛下四行者。谓无常苦空无我也。初无常者。谓观五阴因缘。新新生灭故。苦者。谓观五蕴为无常所逼故。空者。谓观五蕴无一异相故。无我者。谓观五蕴中我我所不可得故。集谛下四行者。谓集因缘生也。一集者。谓观有漏烦恼能招苦果。二因者。谓观六因能生苦果。三缘者。谓观四缘能生苦果。四生者。谓观还受后五阴身故。灭谛下四行者。谓尽灭妙离也。言尽者。谓观涅盘种种尽故。言灭者。谓观涅盘烦恼火灭故。言妙者。谓观涅盘一切第一故。言离者。谓观涅盘离生死法故。道谛下四行者。谓道正迹乘也。言道者。三十七品能至涅盘故。言正者。三十七品非颠倒法故。言迹者。三十七品是一切圣人去处故。言乘者。三十七品能运行人至三解脱故。由此十六行观。成下品三善。上二界合观。成三十二行。言顶者。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顶法。可动法中。最殊胜故。此位即观前三十二行中品三善。为成熟故。言忍者。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忍法。印可谛理。此最胜故。此忍有三。谓下中上。下中二忍。与顶法同。谓具观察四圣谛境。及能具十六行相。上忍者。唯一刹那重观欲界苦谛一缘。与世第一相邻接故。由此义故。暖等善根。皆能具缘三界苦等。义已成立。无简别故。由上品忍无间。生世第一。世第一者。如上品忍。亦一刹那重观欲界苦谛一缘。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三通达位者。世第一后心。苦忍真明。于上下八谛下。发八忍八智。盖法智法忍在欲界。而类智类忍在上界。总十六心。谓前有门第十五心无间道时。名预流向。第十六心解脱道时。顿断见惑。证预流果。名为见道。四修习位。初果空门第十六心。名真见道。自初果进修。名修习位。若于欲界九品修惑。断至六品六无间五解脱道。名一来向。第五解脱。名一来果。若断后三三无间道二解脱时。名不还向。至后第三解脱。名不还果。若断上八地七十二品。至七十二品无间道。七十一品解脱道时。名阿罗汉向。从初果正住果后。进修已来。齐此无间道时。是修道位。五无学位。至第七十二解脱道。断尽修惑。证五分法身。名阿罗汉果也。此中阿赖耶识。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以彼已断三界见思烦恼。分别俱生我执种现皆已尽故。此中所说阿罗汉位。不但声闻。通摄三乘无学。以阿罗汉有三种故。所谓杀贼。应供。不生。三乘无学。皆有此义。通得此名。问。云何知然。决择下。引证三乘无学皆舍赖耶。集论下。引证菩萨名阿罗汉。菩萨登八地。断烦恼现行。得菩提时。方断种子故。

  若尔菩萨烦恼种子(至)此亦说彼名阿罗汉。

  问云。若菩萨成菩提时。烦恼所知一时顿断。则菩萨未证菩提之前。烦恼种子未曾永断。皆有赖耶非阿罗汉。何故决择分中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赖耶。答。此不退菩萨。是指二乘已断烦恼回心趣大菩提者说。以彼必不退起烦恼。故名不退。以彼进趣菩提。故亦名不退。此不退菩萨。即摄在此阿罗汉中。不违论义。又不动已上菩萨。如善慧法云等觉。皆是不退。以彼俱生烦恼。永不行故。俱生法执。任运转故。行行无尽。无有间断。念念进修。无有懈怠。故名不退。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现行已伏。不执内我。故亦永舍阿赖耶名。名阿罗汉。

  有义初地已上菩萨(至)尔时便入无余涅盘。

  此出偏义。有师指初地已上菩萨已证分别我法二种空。已得根后二种智。已断分别我法二种障。已修一行一切行。为利生故。虽有现行烦恼。而无过失。此等菩萨。亦名不退。然此菩萨。虽未断俱生。已断分别。由斯亦得舍赖耶名。亦名罗汉。故集下。引证不作烦恼过失。咒药喻定慧。诸毒喻烦恼。论主先斥后破。七地已前。虽断分别。尚有俱生我见等执第八为自内我。如何得舍阿赖耶名。若断分别名为舍者。则预流等亦断分别。应亦名舍。次转辩云。地上菩萨得殊胜智。已有正知。故虽起烦恼。不为过失。岂可与预流等相较量耶。复破云。虽地上菩萨断分别惑。不起诸见。于第六识能起正知。不生过失。而第七识中俱生未断。任运执藏。宁不与彼预流等同。故知非理。复难云。若阿罗汉名为舍者。应得无余。何故不尔。答。然此中言舍者。谓彼俱生烦恼种子。悉已断尽。不执为我。证阿罗汉。名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以彼异熟未空。尚持俱生法执种子故。若谓罗汉悉舍一切。则应罗汉无持种识。便入无余。何须复难。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至)此等诸名通一切位。

  此下论八识之名有通有局。由前云不舍一切第八识体。故因及之。言通者。凡圣皆有故。言别者。别别舍故。先释通位。或名为心。能熏积聚诸法种故。或名阿陀那。有三义。一执持。谓能执持诸法种故。二执受。谓能执受色根依处故。三执取。谓能执取结生相续故。亦名所知依。三自性等染净诸法所依处故。学大乘者。所应知故。或名种子识。含藏积集诸法种故。谓因中持漏无漏。果上唯持无漏。如上四名。通凡通圣。

  或名阿赖耶(至)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

  次释别位。或名阿赖耶。此唯异生有学。不通无学及不退菩萨。或名异熟。此通异生至等觉位。皆有此名。唯除如来。或名无垢识。谓此识至解脱道。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断有漏善种。并劣无记所熏无漏种子。转异熟识而成无垢。名阿摩罗白净果识。此识既纯无漏。不摄一切染法种子。及一切有漏善法种子。唯是最极清净无漏法种之所依止。此名唯在如来地有。不通余位。以异生无学菩萨位中。皆有异熟持种受熏。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唯如来位。方有此识。如契下。引证。

  阿赖耶名过失重故(至)心等通故随意应说。

  上明位有通别。此明舍有先后。问云。既八识有种种名。何故唯先舍阿赖耶。答。以赖耶具三藏义。异生位中。过失最重。是故先舍。异熟识体。菩萨金刚道后方舍。无学位中。入无余时舍。无垢识体。无有舍时。若夫心等通一切位者。随义而说。不必局也。

  然第八识总有二位(至)镜智遍缘一切法故。

  前释种种名。此文约名立因果二位。以有漏位。摄前赖耶异熟。以无漏位摄无垢识。若有漏识。无记性摄。唯与遍行相应。缘三类境。若无漏识。是善性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所十一。以五遍行。遍一切心故。乐观一切法平等故。森罗万像。一法所印故。普观久远。犹若今日故。那伽在定。无不定故。松直棘曲。皆了元由故。故与别境相应。富有万德故。与善心所相应。荡无纤尘故。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无散动故。不与四不定相应。此亦唯与舍受相应。言此亦者。言因中如此。果上亦然。问。因中非善非恶。得与舍受相应。今果中既与善所相应。何故相应唯与舍受。答。佛果位中。虽行一切善。若空谷答响。春工肖物。平等转故。无着心故。得与舍受相应。问。若尔。何故因中唯与遍行相应。果上复加别境善十一。答。因中唯缘三类性境。故唯五所。果上能缘一切境。故与别境善十一相应。以大圆镜智。无法不照。无法不现故。

  云何应知此第八识(至)离第八识皆不得有。

  论师唯恐小乘不信有此识。以此识甚深微细。非思量所知。唯如来究竟知。地上菩萨分知。余皆不知。但可比知。或约教而知。故引三经四颂五教十理以证有此识。云何下。征。圣教下。答。谓有下。引颂证。此第下。释颂。以作用而显示者。如转识论云。此识行相及境不可分别。以由事故知有此识。此识能生烦恼业果报事。譬如无明相境。不可分别。亦有欲瞋等事。知有无明。此识亦尔。自性微细。故以作用而显示之。先以因缘用显此识。界是因义者。释初句。约种生现。现生种。展转相续。亲生诸法为因。依是缘义者。释第二句。等为依止者。等。谓平等。无论色心染净善恶因果。皆依此住。如邦几千里。唯民所止之意。然所以为因者。谓能执持诸种子故。所以为缘者。与现行法为所依故。具此二义。故能变为彼。及为彼依。云何变。云何依。谓变器界为根身依。变根身为五识依。变第七为第六依。故曰即变为彼及为彼依也。且小乘不信有末那。复立量以示之。立量云。末那意识依俱有根。转识摄故。如眼等识。是谓下。结。次以依持用显此识。由此下。释第三句。言顺流转法。即有漏善恶法也。由善恶因。感善恶果故。问云。趣及惑业。皆属流转。何故颂中但言诸趣。不言惑业。答。虽惑业与苦生皆是流转。而惑业是因。苦生是果。果胜偏说。或诸趣言双通能所。以惑业是诸趣之资粮器用。故亦得趣名。诸惑下。结。及涅盘下。释颂中第四句。言顺还灭法者。即一切无漏善法也。有说此证得涅盘。是说能证得道之人。不说所证涅盘。以涅盘法依无垢识。不依藏识故。或此但说所证。是修行者克期求证故。或此双说能证所证。此二皆是还灭摄故。由能下。结。又此下。重释颂义。界是自性义。初句是显自性恒有。次句显无始来有此识性。能与一切染净法为总依止。后二句显染净别依止。或复下。重释此识为三性依止。今此下。总结。

  即彼经中复作是说(至)非诸转识有如是义。

  先引偈证。由此下。次释偈中前三句。非如胜性转为大等者。言不似外道所执相虽转变而体是一。果虽生灭而因常一也。今有赖耶含藏法种。从种生现。从现生种。因果二体。非即是一。以种属第八。现行属前七。故能依所依。俱生俱灭。非即是异。以因灭果生。果生因灭故。与杂下。解见前文。已入下。次释后一句。得真现观者。现观有六。谓思。信。戒。智谛。边智谛。究竟现观。即菩萨见道后所起根本后得智也。得此智已。名为胜者。以能证解赖耶。故我世尊为彼开示。虽地前未能证解。而加资二位。已能信解唯识性相。发胜乐心。求彼转依。亦名胜者。故世尊亦为开示。以故十地菩萨是所被机。非诸下。结显。

  解深密经作如是说(至)唯第八识有如是相。

  先引偈证。以能下。次释偈初句。阿陀那有三义。一执持种子。二执受根身。令有色根身无有失坏。尽寿随转。三执取结生相续。结者。系也。谓中有身。见父母和合处。爱染之极。于母胎中一念系心。自识揽其流液。如磁石吸铁。一刹那间。执取而住。即属于彼根尘等种。从自识中亦生现行。名执取结生。生者。即于胎中种生现也。具此三义。名阿陀那。瑜伽云。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圣迹。三正知入胎结生相续。谓转轮王。四正知入住结生相续。谓诸独觉。五于一切位不失正念结生相续。谓诸菩萨。六业所引发结生相续。谓除菩萨结生相续。七智所引发结生相续。谓诸菩萨。言无性者。不信第八为诸法自性故。若无第八。即无圣性。亦无佛性。故名无性阐提也。西天外道。由不信此识为诸法本。或执冥性。或执大有性。或执常性。或执断性。莫穷其底。故名甚深。趣寂声闻不达其相。计六识三毒为诸法本。故曰甚细。是一下。释第二句。缘击便生者。如眼识九缘生等。譬如大暴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暴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凡即下。释后二句。凡愚对前胜者说。唯第下。结显。

  入楞伽经亦作是说(至)故知别有第八识性。

  第八如海。外境界风飘动心海。恒起种种转识波浪。然则波相有间断。海水常相续。转识有间断。第八恒相续。故知别有如海藏识也。

  此等无量大乘经中(至)如增壹等至教量摄。

  由彼小乘执小乘教。不信大乘是佛所说。故委曲开导。言我大乘所说。不异小乘。诸大小乘违顺同。背趣同。赞毁同。表遮同。唯是发大心。行大因。证大果。乐大乘者。许能开示无颠倒理。余则不能。然此大乘。皆是契理契机之教。如增壹等经。皆是至教量。亦是契理契机之教故。遂申量云。诸大乘教。至教量摄。契经说故。如增一等。

  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至)极成有无有对治异文故。

  既引现在释迦作证。复引未来慈氏七因以证大乘是佛所说。以见佛佛道同。以起小乘信根故。一先不记者。二乘执大乘经不是佛说。佛灭度后。有诸魔外欲坏正法。故作是说。故云。若大乘是邪说魔说者。何故世尊不先谶记。于某年间。有何等魔。应作何等可怖畏事。破坏正教等。二本俱行者。大小两乘。被二等机。机既有二。乘何唯一。三非余境者。谓此大乘。为发最上乘者说。非余小根魔子所知。故不为彼说。说亦不信故。四应极成者。今佛余佛。无二道故。五有无有者。若有大乘。应生信受。若无大乘。小应非有。六能对治者。以大乘法能引正智。对治烦恼。七义异文者。大乘趣深义远。不得随语生解。而生诽谤。

  余部经中亦密意说(至)定唯显此阿赖耶识。

  此引小乘四部亦说。此识。但汝不知。大众部。部名。阿笈摩。经名。此经密说第八是根本识。言密说者。谓非显说。未尝不说。言根本者。依此识而生眼识等。如依树根而有茎有条有叶故。分别论者。是解经之论。俱密说第八为有分识。以此识为三有因故。楞伽亦说。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化地部密说此识穷生死蕴。以第八恒遍三界九地。但有生死处。即常遍为依。至等觉无间道烦恼种子断尽时。方得舍故。谓色界无色蕴故。不穷生死。受想灭故。受想不穷生死。不相应行。离此色心不可得故。行蕴不穷生死。然则穷生死蕴。舍第八而谁耶。一切有部增一经中密说第八名阿赖耶是贪总别三世境故者。谓第七末那贪彼第八。总别缘彼为三世境。立此四名。爱是总缘。余三别缘。谓乐过去我。欣现在我。喜未来我。谓此第七与彼第八有情如此。故认假为真。念念贪着为真爱处。决不执取五蕴为真爱乐。以生苦处者。虽于自蕴极生厌逆。而于自我未尝舍离。故知所厌在蕴。所爱在我。五欲亦非真爱着处。为生初禅者。不爱五欲而爱我故。乐受亦非真爱着处。以修四禅具静虑者。虽离妙乐。如弃杂毒。然犹爱我。勿令彼乐染污于我故。身见亦非真爱着处。谓初果以至三果。断分别惑。身见不生。未尽思惑。犹执内我故。转识亦非真爱着处。谓修灭尽定者。虽厌前七。犹执我故。色身亦非真爱着处。无色界中虽不爱色。亦爱我故。不相应行亦非真爱乐处。无实体故。问云。现见有情爱着诸蕴及乐五欲等。何非爱处。答。是依蕴等爱阿赖耶。非爱蕴也。如人爱着其家以为我家。其家火焚。弃之而走。为爱其身。此亦如是。上引小乘四教宛有第八。何以滥执唯前六识。异生下。总结。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至)故持种心应别有。

  既以大小二教引证。复以理推证其必有。先以持种推第八。名义虽多。持种为首。故先及之。先引经证。集起名心者。集诸种子。起现行故。若无下。次立第八为持种心。谓诸下。次立量破前七转识非持种心。立量云。前七转识是有法。非可熏习不能持种是宗。因云。在灭定等有间断故。根等作意善等类别。易起脱故。不坚住故。喻如电光。言灭定等者。等取五位无心。言根境作意者。生识之缘各别。言善等类别者。善恶等性亦别。由类各别。故易起易脱。次推第八是持种心。立量云。此第八识是有法。是可熏性是宗。因云。一类坚住恒无间断故。喻如苣蕂等。一类简类别。无间断简有间断。恒简易脱。坚住简不坚住。次总推若无第八受熏。则彼所起染净现行不熏成种。既无种子。则应所起现行之功意成虚弃。何以故。以无第八受熏故。若前七不熏。第八不受熏。则无因种。既无因种。则染净诸法起时。应同外道执自然生。次推色不相应不能持种。立量云。色不相应不能持种。非心性故。如声光等。次推转识心所不能持种。立量云。转识相应诸心所法是有法。不能持种受熏是宗。因云。易脱起故。不自在故。非心性故。喻如识间断。

  有说六识无始时来(至)故彼亦无能持种义。

  此破小乘执前六识及彼贪等烦恼。前后分位熏习成种。不由第八也。先叙计。言依根境等前后分位者。谓前六识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及烦恼随烦恼等前后各有分位。不相杂乱。事虽转变而类无别。是所熏习。能持种子者。谓虽作意烦恼随烦恼等。熏习诸识见色闻声各各不同。而诸识类。前后是一。无有差别。是则烦恼等为能熏。识类为所熏。亦能持种。由斯染净因果皆得成就。何要建立第八受熏持种。彼言下。先斥破。执类下。约假实破。若执识类是实。则同外道所计。以彼执冥性胜性皆实有故。若执识类是假。便无殊胜作用。安能执持诸法实种。故摄论云。若立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俱生俱灭。此由彼熏成种非余。即此眼识若已谢灭。余识所间。如是熏习。熏习所依。皆不得等。次约三性破。又汝所执识类。三性之中。属何性摄。下立量云。若此识类是善恶性。应不受熏。以有记故。犹如择灭。以择灭无为。拣择善恶故。若此识类是无记性。忽尔善恶心生。则无无记。尔时识类应成断灭。若谓前五事有善恶。而此识类是无记故。能持种者。亦不应理。无有事善恶而类无记者。以别类必同别事性故。三约间断破。若谓识类可能持种。至无心位。六种转识皆已间断。此类定无。将何持种。谁为受熏。四约漏无漏破。若谓识类能受熏者。应阿罗汉熏成有漏。诸异生性熏成无漏以不立第八。圣凡皆同无记识类故。立量云。阿罗汉心。受诸染熏。类无记故。如异生心。又异生心。受无漏熏。类无记故。如阿罗汉。五约根识互熏破。若谓识类无别。则眼等六根。例眼等识。应互相熏。摄论云。若谓此识种类如是。虽不相应。然同识类亦得相熏。如是例余。应成过失。谓余种类。例亦应尔。以眼等根同净色类。亦应展转更互相熏。此意说言眼耳两根。同有净法。二净展转应互相熏。余亦如是。然汝不许。虽同净法。异相续故。不得相熏。识亦应尔。虽同识类。何得相熏。六约事类前后破。若谓事类前念熏于后念。成互熏者。理亦不然。以彼二念不俱有故。既不俱有。非定相应。犹如隔念。无有能熏及所熏性。以能熏所熏必俱时故。摄论云。譬喻论师欲令前念熏于后念。为遮彼故。说言二念不得俱有。无二刹那。一时而有俱生俱灭熏习住故。释曰。眼识不得熏习眼识。何以故。一时中二眼识不得并生。若不并生。则无俱灭。故熏习义不成。是故眼识等不为欲等大小诸惑所熏。亦不为同类识所熏。立量云。六识事类非互相熏。前后二念不俱有故。喻如隔念。汝执六识俱时而转。为所熏性。为能持种。由前理趣。皆不得成。

  有执色心色类无间(至)非所熏习前已说故。

  此破经部师执色心前后自类相生。不由第八。先叙计。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能为种子。后刹那色因彼而生。前刹那心能为种子。后刹那心及相应法因彼而生。此中因果义立。不必受熏。何用复执阿赖耶识为诸法因。故先所说集起名心为染净种。为证不成。先斥。次破云。以有种子熏习。方生现行。今彼色心自类。既无种子熏习定无现行。如何可执前为后种。若无种子。则间断者应不更生。如无色界没。色复生时。前色种子能生后色。理不得成。色久断灭。无色种故。从无想没。想心生时。及灭定等出心生时。前心种子能生后心。皆不应理。以久断灭。无心种故。若执前刹那色心为种子。能生后刹那色心。二乘罗汉应无后蕴。终不能得无余涅盘。色心两因永断尽故。由彼不以八识为种。而以死位色心为后种故。死位既无色心。以何为种而生后蕴。其谁复证无余涅盘。殊不知前色望后。色。前心望后心。容有等无间。无有因缘也。亦不应执色心二法展转互为种生。色法不能熏心种。心法不能熏色种。如前根识等。不互熏故。

  有说三世诸法(至)一切因果皆不得成。

  此破萨婆多部等所执三世诸法皆是实有为因果性。先叙计。彼以过去诸法为能感因。现在诸法为所赴果。现在诸法为能感因。未来诸法为所赴果。如是因果皆得成就。何劳执有第八持种。大乘难云。若无第八能持种者。何故经说集起名心。能持种子。答。然经说心为种子者。以彼能生染净诸法。势力最强。故说心能持种。先斥。次立量破。过去未来非实有性。非常现故。如空花等。又量云。过去未来非因缘性。无作用故。如空花等。既过未不属现在。又非常法。又无能生之用。岂可执为亲生种子而生诸法。故知若无第八持种。一切因果皆不得成。

  有执大乘遣相空理(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此破一类大乘菩萨执遣相空理为究竟者。谓众生执有。佛说空以遣有相。非究竟法。愚者不解。执为究竟。便谓无能断之智。无所断之惑。无所证之果。无能修之因。但有言说。都不可得。岂不违害圣教。成大邪见。何以故。以外道毁因谤果。亦不谓全无如兔角然。但执因果非是实有。若谓生死涅盘一切诸法皆非实有。菩萨不应为断生死。于一僧只积集菩提资粮。期证佛果。是何异愚人欲除幻敌。而求石女儿为军旅耶。故应下。劝信。问。若如所说。则八部般若皆是遣相以显空理。岂非邪见。答。此性宗大乘真空门也。但性相二宗。总是佛说。立义各别。若不会通。未免矛盾。故演义云。第二名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谓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戒贤远承弥勒无着。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而为了义。即唐三藏之所师宗。谓佛初于鹿苑转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缘生无我。翻外有我。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时中。虽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经。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等经。是故于彼三时。初堕有边。次堕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遍计性空。余二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此依深密所判。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清目清辩。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时教。以明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最初鹿苑说小。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又初渐破外道自性等。故说因缘生发。决定实有。次初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犹存假名而接引之。后时方就究竟。而说缘生即空平等一味。然此二三时。并不能断一代时教。以各有据。互相违故。各别为于一类机故。深密经意。为于一类餐般若者。闻平等空。拨无因果。不了空有无二。故第三时为其分析于一法上空有之教。其妙智经。则于一类闻说三性。迷唯识者。未能忘心。观缘起者。定为似有。故令总忘心境。即事而真。得斯意者。则不相违。然欲会二宗。须知二宗立义。有多差别。略叙数条。一一乘三乘别。二一性五性别。三唯心真妄别。四真如随缘凝然别。五三性空有即离别。六生佛不增不减别。七二谛空有即离别。八四相一时前后别。九能所断证即离别。十佛身无为有为别。且初二义。法相宗以一乘为权。三乘为实。故深密三时教。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为若过若不及。皆非了义。第三时中。有性者成。无性不成。方为了义。又胜鬘经。以一乘为方便故。深密以一乘是密义故。故知是权。又十轮经说三乘各定差别。性各定五故。楞伽亦说五种性故。善戒地持二经说二种性。一有种性。二无种性。无种性人。无佛种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成无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若法性宗。则以三乘是权。一乘是实。法花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导师方便说。又云。初以三乘教化。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以性唯一故。故云诸法常无性。又云。一相一味究竟涅盘常寂灭相。涅盘云。佛性者。名为一乘。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又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上约二宗。各有所据。则互相违反。若会释者。亦不相违。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若入理双拂。则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是故。竞执是非。达无违诤。大集五部虽异。不离法界。涅盘各说身因。佛许无非正说。若约所说法相。初小乘藏教中。但说七十五法。但说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等。未尽法源。故多诤论。部执不同。二始教中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盘因(此唯心妄别义)。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决定不同(此五性别)。既所立识。唯惑业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此真如凝然义)。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说经空义。但说所执(此即三性空有不即义)。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说一分众生决不成佛。名生界不减(此生佛不减义)。真俗二谛。迢然不同。非断非常。果生因灭(此二谛空有不即义)。同时四相。灭表后无(此即四时前后别义)。根本后得。缘境断惑。义说双观。决定别照。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不一(此即能所断证不即义)。既出世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此即佛身有为别也)。如是义类。广有众多。具如瑜伽杂集中说。三终教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所立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此即唯心通真义)。一切众生。平等一性(此即一性义)。但是真如。随缘成立(此即真如随缘义)。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此三性空有不离义)。生理齐平。故说生界佛界。不增不减(此即生佛不增不减别)。第一义空。该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虽空不断。虽有不常(此即二谛空有相即义)。四相同时。体性即灭(此即四相同时别)。缘境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非智外如为智所证。非如外智能于如(此即能所断证相即义)。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于报体。即体之智。非相所迁(此即佛身无为别也)。如是类义。亦有众多。次第对上。如楞伽等经。起信等论。若会二宗。广如别说。故知性相二宗。各有宗旨。据实而论。立相正为显性。则心境俱空。尤为切当。故诸论师。虽互相攻击。其实暗扶心境俱空之旨。故前云。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故般若经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又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彼经此论。若合符节。若不会两家宗旨。而妄谓大乘遣相空理为邪见者。是真邪见也。若未实证空理而妄谓一切皆空者。是邪见中之增上邪见也。具眼者当自得之。勿得干戈相待。

  又契经说有异熟心(至)彼心即是第八识。

  前持种心约因。此异熟心约果。以异熟是善恶业所感果故。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异熟心。谓眼下。次破眼等非异熟心。立量云。眼等诸识非异熟心。有间断故。非一切时是业果故。如电光等。又立量云。异熟不应断而复续。无斯事故。犹如命根。命根既非断而复续。异熟可知。问。眼等六识。亦有一分善恶。满业所招。名为满果。是别报主。何非异熟。立量答云。眼等六识业所感者是有法。是异熟生。非真异熟是宗。因云。非恒续故。喻如声等。故知定有真异熟心。酬牵引业为总报主。遍而无断。内变为身。外变为器。作有情依。令诸有情。内依根身。外依器界。诸相应法。无有实体。故不可变。诸转识等。非恒有故。亦不可变。若无真异熟心。谁变身器。身器既无。复将何法为有情依。下约身受推破。又诸异生。若在定中。无思虑时。身便轻安。则生乐受。若不在定。有别思虑。身便劳损。则生苦受。然令此身生苦乐受。皆由第八执受此身。若无第八执受此身。彼位如何有此身受。不应在定后时身有怡适。不定后时身有劳损。以除佛之外。其余在善不善位者。必应现有真异熟心持此身故。问。若真异熟既遍一切。佛亦应生身受。何独为无。答。如许佛亦有定不定时亦起苦乐受者。不名为佛。是有情摄。以金刚道后异熟已空故。唯除佛一人。其余一切皆异熟摄。

  又契经说有情流转(至)故知别有此第八识。

  前明因果相酬。此言趣生之体。以有因果。必有体。故次言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是趣生体。谓要下。次推前七非趣生体。谓要实有恒遍无杂四法成就。彼法可立正实趣生。言无杂者。彼此异熟不相滥故。若无具足四义真异熟法为趣生体。而立余识。则趣生体应皆混杂。如住人趣胎生法中。忽起他趣余生法故。次推色法非趣生体。诸异熟色者。是第六善恶业所感无记异熟果色。及前五识中一分善恶业所感无记果色。皆不遍趣生。以无色界无彼色故。次推二善非趣生体。诸生得善者。谓先修习为因缘故。后于此中生便即得。名俱生善。不待修成。性中本具故。业所感善者。是过去修善业所感者。此二种善。虽遍趣生。亦无杂乱。但有间断。而非一类恒有。亦非趣生。下推出趣生之体。唯异熟心心所具此四义。是实趣生。若无此异熟法为趣生体。生无色界。起染污善心。皆同佛果。应非趣生。以无异熟趣生体故。染污善心者。谓能爱味。名为染污。有等至故。名为善也。设许有趣生体摄有漏种子。生无色者。忽于有漏心中发起无漏。彼世间心尔时皆灭。则彼无色趣生之体。不由功用。便应舍离。自然证得无余涅盘。所摄异熟空故。若许无色空异熟识者。便违唯佛一人无趣生体。若不立异熟为趣生体。既犯前不遍不恒等失。又犯无色无趣生失。若立异熟。诸失皆无。下明唯佛一人非趣生体。异熟空故。如来亦非三界所摄。已尽诸漏故。已舍苦集谛故。已断名言种故。是故如来不属趣生。其余皆是趣生体摄。故知下。结显。

  又契经说有色根身(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趣生无杂。由有执受。故次言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执受心。谓有情有五色根身。以是第八亲相分色故。唯第八方能执受。若是余识。即无此能。谓五色根及根依处。过去未来已灭未生。故无执受。唯现在世有实体故。定有执受。有执受故。决定应有能执受心。先推异熟是能执受。唯异熟心。是由先世善恶二业所招引者。是无记性。非善染等。故于善恶趣中一类能遍相续执受有色根身。眼等转识无执受义。问云。若唯异熟一类相续。执受色身。佛无异熟。诸佛色身应无执受。答。此言反显眼等转识无执受义。非谓执受唯异熟心。以诸如来无漏色身。亦有无垢识执受故。故执受名。通一切位。然能执受有漏色身唯异熟心。故作是说。非谓诸佛无漏色身无执受也次立量破转识无执受义。立量云。诸转识等。不能执受有漏色身。现缘起故。如风声等现缘起者。假现在缘而得生起。谓眼识九缘等。次破三性非执受。立量云。彼善染等不能执受。非业引故。如非择灭。以三性是自力招。非业所引。正如非择灭无为。是自性清净。非由智力断惑所显。三破异熟生非执受。立量云。异熟生者不能执受。非异熟故。非遍依故。不相续故。如电光等。四破心所非执受。立量云。诸心所法不能执受。与诸心识定相应故。喻如唯识。转识既不能执受。转识心所亦不能执受故。五破色与不相应行亦非执受。立量云。诸有色根不相应行不能执受无所缘故。如虚空等。无所缘者。以彼色根不相应行。非能缘心。故不能缘所缘。不能缘所缘。安能执受。故应下。结显。

  又契经说寿暖识三(至)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言不但持根身。且持寿暖。故次言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是持寿暖识。寿暖等三等者。暖即阿赖耶相分色法。身根所取故。此识种子名寿。以能生识。故现行是识。由此三法更互相依。更互相持。得相续住。若无第八。无识能持寿暖久住。谓诸下。次破转识无恒持用。不持寿暖。立量云。谓诸转识是有法。不可立为持寿暖识是宗。因云。有间有转。无恒持用故。喻如声风等。次推异熟识有恒持。用。能持寿暖。立量云。唯异熟识定可立为持寿暖识。无间无转。有恒持用。喻如寿暖。问云。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或是诠有间转识。何由定知诠无间转者。答。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若寿暖二法既是一类无间相续。而识独是有间转者。岂得符合。三法更互依持之理。故以理推。必是无间转识也。复问云。既说三法一类相续更互依持。则此三法或皆应遍。皆无间转。或皆不遍。皆有间断。何故唯许暖不遍界。不许识有间转。此以理推。不为过难。答。谓若是处。具有三法。于中必有一类无间无转恒相持者为异熟识。若无此识。则于寿暖无恒持用。前以理推。定知三法所说之识。必是一类无间异熟。非诠转识有间转者。纵使举暖不遍三界而为诘难。岂坏前理。以舍暖时。余二不舍。余二若舍。暖必随舍。故我以前持寿暖者为无间异熟。其理极成。若谓三法中持寿暖者必是有间转识。非无间者。则三法中暖寿二种。既唯有漏。彼转识者。亦是有漏。定非无漏。忽若生无色界。第六转识起无漏心转成无漏。尔时何识持彼有漏寿种。由此定知有异熟识能持寿暖。

  又契经说诸有情类(至)故知定有此第八识。

  现持根身暖寿。犹有疑混。唯有受生及命终时。去后来先。一毫不得假借。故次明之。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散有心。言散心者。谓生死位。诸心离散。唯此识有。名散有心。非无心定。以有心故。若无第八生死散有心不可得。谓生下。推生死时无转识。谓生死时。明了意识悉皆惛昧。如人熟睡。极闷绝时。明了意识必不起故。立量云。生死位时。明了意识是有法。必不起现是宗。因云。身心惛昧极闷绝故。喻如睡无梦。明了意识。独指第六言也。又量云。又此位中六种转识是有法。定不现行是宗。因云。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喻如无心位。问云。何故生死位中六种转识行相所缘皆不可知。立量答云。又此位中六种转识。若定现行。行相所缘有必可知故。喻如余时。言余时者。寻常时也。以六种识寻常现起。行相所缘。皆可了知。至于生死位时。定不现行。故行相所缘。皆不可知。下推生死心定是异熟。问。死位第六。行相所缘既不可了。名为无者。死位异熟行相所缘亦不可知。云何非无。答。真异熟识极微细故。行相所缘俱不可了。非谓无心名不可了。以此异熟。是酬前六善恶引业为总报主。一期生死相续。恒无转变。是故色心散坏。此识不坏。名散有心。非无心也。古德问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答曰。不坏。曰。为甚么不坏。答曰。为同大千。正此意也。下破小乘执受生位无散有心。彼以第六为散有心故。先叙计。有说受生位中定无五识。所以者何。意识取境。或藉前五为明了门。方取境故。或藉他人言教方取境故。或藉定力而取境故。此皆生位意识之因。今生位三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识亦无。云何说言受生命终必住散心。下破云。若受生位无意识者。则诸有情生无色时。既无五识。又无他教。后时意识永不复生。若谓虽无五识它教。以定为因。得引起者。此亦不然。定心亦由散乱意识。方得引起。今五识他教。无色定无。散乱意识。亦无由起。既无散意。定心亦无。定心无故。意识亦无。然今无色在定散心。时时现起。何得言无。若谓彼定不由散意引起。而由意识寻常久串熏习定力。后生彼界。率尔现起者。则彼初生无色界时。亦应串习率尔现起。无色既尔。即欲色界初受生时。串习意识。亦应现起。何独不然。若谓初受生时。串习意识。由昏昧故。未即现前者。即此昏昧。便是不可了知生死散心。何劳别说。若谓生死位中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如来密说第八识也。非是第六。以彼第六行相所缘皆可了故。是极成义。非不极成。下破死位无散意识。若命终位无散有心。则应上下身分冷触渐起。如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以造善者。必定上升。造恶者必定下坠故。又如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骨。地狱脚板出。如此多义。皆不得成。以转识尔时虽附此身。不执身分故。眼等五识。尔时或不行故。第六意识。不住此身。所见之境。亦无定准。皆乱缘故。由彼一向遍寓此身。为恒相续。不能为主。亦不执受。不应冷触由彼渐生。下明唯异熟识为命终心。唯异熟识。由先世善恶业力恒遍相续执受身分。由彼执受。身有暖触。舍执受处。冷触便生。以寿暖识三不相离故。冷触既生。虽是有情。成无情物。以彼第八虽变亦缘。不执受故。故知下。结显第八是散有心。

  又契经说识缘名色(至)故彼识言显第八识。

  前约正生正死位。此约中有投胎位。此位在命终之后。受生之前。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立第八为名色外识。识缘名色者。名。即是受想行识四蕴。色。即初受生羯罗蓝等色。瑜伽论云。若初七曰内。已凝结前内稀。名羯罗蓝。二七曰内。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昙。三七曰内。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名闭尸。四七日内。若已坚厚。稍堪摩触。名健南。五七后皆属形位。即此肉团增长。支分相现。名钵那赊位。从此已后。发毛爪现。名发毛爪位。从此已后。眼等根生。名为根位。从此已后。彼所依处分明显现。总名形位。此之名色。与识相依而住。不相舍离。立量云。名色与识更互为缘。相依住故。如二芦束。此识即是第八。问。云何知此识为第八。而非第六。答。以前六转识摄在名中。若非第八。则彼所言识缘名色。是说谁为识耶。若谓名中之识是五识身。而识是第六者。此亦不然。以羯罗蓝时。根未具足。境未现前。无五识故。故知名中之识即是第六。而名外之识即是第八。纵许名中之识是前五。而名外之识是第六者。即诸转识有间断故。无力恒时执持名色。宁得说与名色为缘。故能持名色。定是第八也。

  成唯识论卷第三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四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又契经说一切有情(至)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前约生灭位。此约住位。故次言之。先引经证。次立第八为识食。次引经释。段食者。段谓分段。食有资益任持义。资益任持有色根身故。变坏为相者。以欲界段食。必须香味触三种变坏之时。方能资长诸根四大。由变坏故。色处不摄段食。以变坏之色无有用故。摄论云。段食者。是能转变。由转变故。饶益所依。触食者。触境而为其相。谓有漏触。才触境时。即能生受。领纳喜乐。资长色身。能为食事。摄论云。触食是能取境。由暂能见色等境。便令所依饶益生故。佛告阿那律云。一切诸法依食而住。如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细滑为食。意以法为食等。问。此触与何识相应。答。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以能触粗显之境。能生喜乐二受及顺益舍受。资养之功。六识胜故。七八俱能触微细境。全不能生喜乐二受。唯生舍受。虽不为损。亦无益故。意思食者。以希望乐欲而为食相。如人希望世间可爱乐事。遂能废寝妄餐。能为食事。摄论云。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饶益所依。如望灰囊而存命。瞻积沫以延时等。此意思食虽与诸识相应。唯独意识希望最胜。是故偏说。识食者。执持为相。由前段食以资身。触思二食以养心。更有第八执持之力。而令身心势力增长。能为食事。摄论云。识食者。是能执受。由执受故。所依久住。若不尔者。应同死尸。不久烂坏。此识亦通诸识。而第八识食义偏胜。一类相续执持之力。为最胜故。由此论说四食三蕴等摄。四食三蕴摄者。段食一唯色。触思二行收。八王唯识蕴。四食五处摄者。段食香味触。触思二唯法。八王归意处。四食十一界摄者。段食香味触。触思二唯法。八王归七心。即六识界及意根界。前六心王当六心界。七八二识皆归意根界也。此上四种虽各不同。然皆能持有情身命令不断坏。故总名食性。下推破前三食不恒不遍。非有情依。段食唯于欲界有用。上界不用此段食故。不能遍恒。触思二食虽遍三界。而有间断。故不能恒。眼等下。推破转识不能恒持。亦非有情依。无心位中有间断故。设有心位。随所依根及所缘境。而于三性三界九地一切时皆有转易。不遍不恒。亦非有情依。汝诸小乘执无第八。诸契经中依何等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谓无心位中现在无识。依过未识为食而住者。立量破云。过去未来识等。非无心位为食。彼非现常。无体用故。如空华等。又量云。过去未来识等。非无心位为食。设有体用。非现在摄。非食性故。如虚空等。若谓无心位中入定心等与诸有情为食而住者。立量破云。入定心等不与无心位有情为食。住无心时。彼已灭故。过去非食。已极成故。如已灭无。故摄论云。非入定时诸心心法可名为食。已灭无故。亦不可说无想定等是不相应行摄。即与无想等有情为食而住。段等四食不摄无想定等故。又无体故。如是而推。决定无有六识于彼有情能为食事。汝执为有。甚为非理。若谓灭定等有第六识为有情食者。下文广破。又彼说言生上二界无漏心时以何为食。若以无漏识等为食。无漏识等破坏有漏。于彼身命不可为食。若谓无漏识中有有漏种。即此漏种为彼食者。无漏识等。不能执持有漏种子。种尚无有。宁为彼食。立量云。无漏识等不能执持有漏种子。破坏有故。犹如涅盘。亦不可说上界有情以身持命。以命持身。身命互持。即互为食。以四食之中不摄身食命食故。若谓身命相持互为食者。无色界中既无色身持命。命无能持。应成断灭。云何为食。又不可以同分为食。众同分等无实体故。云何为食。由此定知异诸转识别有异熟执持身命。令不断坏。故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问云。若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如来亦是有情。亦依食住耶。答。唯依取蕴建立有情。诸佛取蕴皆空。不堕有漏。非有情摄。设使诸佛作有情类。亦依食住。当知皆是大慈示现。非实有情。不依食住。既异下。结显。

  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至)可了知识入此定故。

  前依流转门显第八。此以还灭门显也。先引经证。住灭定者三行皆灭。而寿暖根识不灭。正显有第八执持也。次立第八名不离身识。若无此识。住灭定者心行既灭。眼等诸识皆不应有。若不许有一类微细恒遍执持寿暖识在。依何而说识不离身。小乘云。此不离身识。是灭定位后时复生。非第八识。遂立量云。住灭定识是有法。名不离身是宗。因云。后时还起故。喻如隔日疟。大乘云。若尔。契经不应说心行灭。以汝说言识灭后时还起。则心行灭。后时亦应还起。以识与想等心行。起灭同故。若谓识灭后时还起者。则寿暖诸根亦应如识。后时复起。便成大过。立量破云。寿暖诸根是有法。名不离身是宗。因云。后时还起故。喻应亦如识。曾见有人暖寿诸根既灭而复生者乎。故知非是住灭定识名不离身。定有第八名不离身识。次约无情破。又此位中前六既灭。若无第八执持此身。便成无知之物。岂得称彼是入灭定之圣人乎。立量破云。住灭定者若全无识。非有情数。应如瓦砾。次约无执受破。若谓灭定位无异熟识者。立量破云。住灭定位。诸根寿暖皆应灭坏。无执持故。犹如死尸。若尔。则后时之识如隔日疟者。必不复生。既不复生。而言识不离身。是何物附属于彼而得生邪。以彼异熟识。舍此即托彼。无再生故。次约无执持破。又若此位无持种识。后识不生。以无种故。必有第八持种。然后如隔日疟者方始得生。又推不相应法非实有体。不能持种。色等。无为。及心所法。离识皆无。不能持种。故知定有异熟名持种识。总申一量云。住灭定等。无心位中定实有识。具根寿暖。有情摄故。如有心位。由斯理趣。定知灭定位中别有不离身识为第八也。小乘难云。住灭定位。但灭前五。不离身识。即是第六。何必第八。斥云。此亦非理。以此定亦名无心故。入此定已。恒行心所及不恒行心所皆灭尽故。若谓无前五识名无心者。则应四禅八定皆可名无心定。诸定皆无五识身故。且意识摄在六转识中。此灭定位若无五识。意识亦无。立量云。灭定位中意识非有。摄在六转识中故。如五识身。又此位中不离身识。甚深微细。行相所缘皆不可了。故知灭尽所余之识。决非第六。立量破云。此位中识非第六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如寿暖等。若无心位尚有可知识者。应如四禅八定。非此位摄。何以故。以入此定者。本为止息可了知识故。非为欲了知此识而入定故。立量破云。此灭定位非此位摄。有行相所缘可知识故。应如余位。

  又若此位有第六识(至)如色等法亦非心故。

  此下约心所有无以显第六有无。心与心所必相应故。若此位有心所者。经不应言住此定者心行皆灭。一切心所皆属行故。亦不应名灭受想定。以受想是大地法故。救云。此定位中加行有三。一身加行。谓出入息。入第四定。身行则断。二语加行。谓寻伺。入第二定。言行则断。三意加行。谓受想。入灭心定。心行则断。此定加行。但厌受想。故此定中唯灭受想。以此受想二心所法。资助心强。诸心所法。独名心行。今灭受想说心行灭。有余心所。何所相违。此正抱赃叫屈。破云。若言但厌受想。独灭受想二数。不灭前六。名灭尽者。则无想定中。但厌想故。亦应独灭想心。不灭前六。名无想定。然汝不许无想定中有六识者何耶。且汝既知受想二法资助心强。此受想灭。心亦应灭。汝何偏执受想灭而识在乎。此正借手行拳。转救云。寻伺语行灭。语则不转。若身行灭而身犹在。以此相例。则受想心行虽灭。而心犹在。何必要令心与心行同时灭耶。复破云。若如所言。身行出入息灭而身犹在。则应语行寻伺灭时而语亦在。汝又不许。何耶。然身语意三行有遍不遍。不可拘泥而论。若遍行灭时。则法定随遍行灭。非遍行灭。则行虽灭而法犹在。何谓非遍行。谓出入息。以此息不遍身法。故有息灭而身在者。寻伺于语是遍行法。故寻伺灭时。语亦定灭。若以寻伺例受想。受想既灭。心亦应灭。以受想是大地遍行法故。立量破云。受想于心亦遍行摄。大地法故。许如思等。岂有受想灭而心在者乎。复以心所例破。既许思等是大地法。受想灭时。思等亦灭。思等既灭。则善染等此位皆无。如何说言受想虽灭而余心所犹在耶。殊不知无则总无也。必汝执言虽灭受想思等。心所犹在不灭者。则受想等断不应灭。以受想与思等。总是大地法故。以有思等必有触。以触是心所之根故。有触必有受。以触能缘受故。有受必有想。受想二法不相离故。所谓有则总有也。转救云。如十二因缘之受缘爱者。此受若见可喜可乐之境。然后缘爱。若见可憎可厌之境。此受决不缘爱。岂一切受皆能缘爱。以此例触生受亦然。触可意之境。则生喜受。触不可意之境。岂亦生受乎。故汝所言触为大地法者。其理不成。下斥云。彼说不然。不可相例。以触受二法有差别故。谓佛自己简别。唯是十二因缘中无明触为缘则生诸受。受为缘能生爱。此唯简受缘爱有爱有不爱者。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有受有不受者。故有触必有受。有受必有想。其理决定是大地法。故知受想不灭。思等亦不灭也。立量破云。此灭位中受想亦不灭。有思等故。如余有心位。若汝许有心。便违此位心行灭言。亦不得成灭受想等。若此位中无心所法。识亦应无。心所与心不相离故。大地法灭时。心法亦灭故。若遍行灭而法不灭者。受等不名大地法故。心所灭而心不灭者。此识亦非相应法故。若许心与心所非相应法。则应此识。不得言与心所同所依根。同所缘境。同时同事。便如色等。立量云。此识应无所依缘等。亦非心故。如色等法。

  又契经说意法为缘(至)无想等位类此应知。

  前约心所破心王。下约心王破心所。先引经证有心必有心所。以有意识必有触。有触必有受想等故。故云未入定时。根境识三和合有力。成触生触。因触能起受想思等。由此定前厌患心所之力。故在定位三事无能。不能生触。触既不生。亦无受等。非谓连识亦灭。名无心定。破云。若尔。此定即应名灭心所。如何但说灭受想耶。转救云。由入定时。唯厌受想。此二灭时。心所皆灭。依前厌患受想。故立定名。立量破云。若尔。住灭定心亦应俱灭。所厌俱故。如余心所。若受想灭而心不灭者。如何名为无心定耶。大都灭定有此二名。灭心无王。灭受无所。故以二定双收王所。下约三性破。又此定中若有意识。是何性摄。不应是染及无记性。诸善定中。无此染性及无记性。若有此二。必有心所故。本意厌染而修善。不应厌善而起染。本意厌散而求寂。不应求寂而起散。故摄论云。此定不离身识。决非意识。以善不善及无记性皆不成故。若非不善。定是善故。无想定中。尚不许有一切不善。况灭尽定而有不善。亦非无记。若许此中是无记性。则是成立阿赖耶故。又此意识决定是善。非不善者。此善是何。若相应善。应心心所要与惭愧及三善根相应。方成善性。若不相应。善性不成。若谓此识不与三善根相应。而与自性善胜义善相应者亦不然。违自宗故。以自性善。唯惭与愧及三善根入其数故。由彼体性是善。犹如良药。不待相应及等起故。若胜义善。唯有真如涅盘是决定故。谓真解脱。以涅盘中最极安隐。众苦永寂。犹如无病故。若谓此心非自性胜义二善。是等起善。由加行善根之所引发。不由无贪等善根之力者亦不然。等起善者。谓果中圣人以加行。善根发起神通等事。名等起善。加行善者。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名加行善。论主云。若尔。亦违自宗。以自宗灭定。厌患粗动。想等不行。不由加行作意善根引发。若由加行善根引发。则如余善心。不名等起。立量破云。住灭定心是等起善。加行善根所引发故。违自宗故。如余善心。善心无间起三性心者。俱舍云。如欲界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四心。色界二心。于入定时及续生时生善染心。无色界一。于续生位欲善无间生彼染心。不生彼善。以极远故。及学无学等。既善心能起三性心。如何善心由前等起。是加行善根所引发耶。故心是善。必由善根相应之力。摄论云。或复有执加行善根所引发故定心名善。不由善根相应之力。此与彼论由相应力心得成善安立相违。若尔。则此定心必与三善根相应。既与善根相应。亦应必与受想相应。无异因故。故曰非无心所。若无心所。心亦应无。如是推求。眼等转识于灭定位决定离身。其不离者。定是第八。以入灭定时。正为止前散动眼等转识。不为止息极静执持识故。问。入灭定时。唯灭散动转识。不灭极静执持识者。亦有心定。何名无心。答。成业论云。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灭定等位。??第二心。名无心位。如四足马。阙一足故。亦名无足。灭定既尔。无想应知。

  又契经说心杂染故(至)此不成故后亦不成。

  此总收前九章义。前九不出流转还灭故。先引经证。次立第八心为染净本。先总明。以心是染净诸法之因故。亦是染净诸法所依故。心能受彼染净诸法现行熏习。又能持彼染净诸法。种子故。次别明杂染法有三种。谓烦恼造业受果。以此三法。种类各别。是故分三。若无第八持烦恼种。无想天中转识已灭。后彼报尽。来生下地。下地烦恼相应转识复生现行。此识现行应无种子。皆无因生。前此无有持种识故。摄论云。若从无想等上诸地没。来生此间。尔时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此识生时。应无种子。由所依止及彼熏习。并已过去。现无体故。若诸烦恼无因而生。则三乘无学。烦恼久已断尽。亦当无因。皆得生起。此既不然。彼云何尔。若无此识能持业果种子。则三界九地往还不断。如披毛戴角针喉鼓腹人天鬼畜诸业果报。亦应无因。以他识不能持种。不能为因故。若诸染污业果无因可生。则应入无余依者。业果烦恼还应复生。有是理否。次破无十二因缘。若无此识持种。则行缘识应不得成。行者。谓正感后世善恶之业。熏习本识。而成亲生当来异熟种子。在本识中相续不断。至入母胎而成名色。今言识是第六。非第八者。既无本识。无法能持业种识种。则行缘识决不得成。此既不成。则结生染识亦不得成。以第六不能受熏。不持业种。既无业种。谁生名色。问。结生染识。何不行为缘耶。答。结生染识非行感故。设尔行感。亦有何失。答。时分悬隔无缘义故。十二因缘类分三世。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若行缘名色。则是过去缘于未来。若此一法不成。其后诸法皆不成故。

  诸清净法亦有三种(至)诸有智人应深信受。

  次明净法亦有三种。世出世道断果别故。地前名世。地上名出世。若无此识持清净种。异类心后起彼净法皆应无因者。异类者。即异生类。净法者。即三贤十圣所修法也。若此异类心中无第八识执持本有清净道种。彼清净心何因生起。故摄论云。谓未离欲缠贪未得色缠心者。即以欲缠善心。为离欲缠贪故。勤修加行。此欲缠加行心。与色缠心不俱生灭。故非彼所熏。为彼种子。不应道理。又色缠心。过去多生余心间隔。不应为今定心种子。唯无有故。是故成就色缠定心。一切种子异熟果识展转传来为今因缘。加行善心为增上缘。如是一切离欲地中。如应当知。如是世间清净。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理不得成。若二净道可无因生。入无余己彼二净道现行复生。以彼二道所依种子。亦应无因而得生故。或出世道初不应生。以无第八持彼本有无漏道种故。问云。有漏种子亦可生出世道。何必法尔无漏种子。答。有漏无漏二类各别。有漏种不生无漏故。若有漏种生无漏者。是无因生。以无本识法尔种子故。既无种子。则初不应生出世道。后亦不能生出世果。是则三乘道果皆成断灭。若无此识持烦恼种。转依断果亦不得成。以有第八持烦恼种。故转依道果初现起时。烦恼现行及彼种子。悉皆乌有。明来暗谢智起惑亡故。若无第八。断果何来。问。道相应心应持彼种。何烦第八。立量答云。道相应心不持彼种。自性相违。如涅盘故。过去未来得非得等不相应行。非实有故。不能持种。若除异熟。余法持种理不成故。既无种子。惑智亦无。惑智既无。依谁由谁而立断果。故知惑由此断。智依此生。果依此立。生死因。解脱本。尽在乎此。是则第八为染净根本明矣。若谓断果不由第八而立。由出世道力一现前时。遮碍后惑不得续生。假立断果者。则初见道时。便应遮碍后惑不生。不劳修进。即成无学。后诸烦恼皆永不生。以无异熟持种子故。许有第八。一切皆成。故知别有第八能持染净种子。证此下。劝信。如上广引经论。共立第八本识。广大无边。体性微细。显心源而无外。包性相以该通。擅持种之名。作总报之主。建有情之体。立涅盘之因。居初位而总号赖耶。处极果而唯称无垢。[仁-二+(甘/(丹-、+一))]本后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门。随有执无执而立多名。据染缘净缘而作众体。孕一切而如太虚包纳。现万法而似大地发生。如是则何法不收。何门不摄。但迷一真之解。作第二之观。初因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拆出根尘。聚内四大为身。分外四大为境。内以识情为垢。外以想相成尘。无念而境观一如。有想而真成万别。若能心融法界。境豁真空。幻翳全消。一道明现。可谓裂迷途之致网。抽觉户之重关。惛梦醒而大觉常明。狂性歇而本头自现。

  如是已说初能变相(至)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先结前起后。初征。次举颂第二能变十门答。言末那者。释名门。依彼者。所依门。缘彼者。所缘门。思量为性相者。即体性门。行相门。四烦恼常俱等者。染俱门。及余触等俱者。余相应门。有覆无记摄者。三性门。随所生所系者。界系门。阿罗汉位舍等者。伏断门也。

  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至)为近所依故但名意。

  由前颂中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前释初能变异熟已竟。此释第二能变思量识也。先解释名门。是识别名末那者。末那。此翻染污。与四烦恼恒共相应。杂染所依故。余识皆有染污。而此独名染污者。以恒审思量胜余识故。问。第八亦无间断。第六亦有思量。何不名意。答。有四句。一恒而非审。谓第八。虽无四断。不审思量我法故。二审而不恒。第六虽审思量而不恒故。三非恒非审。前五俱非故。四亦恒亦审。故独得意名。问。此末那意识与第六意识有何简别。答。有三义别。一此末那意识是持业释。以彼识体亲持恒审思量业用故。识即是意。即如第八得藏识名。以彼第八识体亦能亲持含藏业用故。识即是藏。立量云。末那意识是持业释。识即意故。喻如藏识。彼第六识名意识者。是依主释。谓意识为能依。以第七意识为所依。是依彼生。故不同也。立量云。第六意识。是依主释。识异意故。如眼识等。问若尔。何不即名染污意识。而独名染污意者何故。答。然诸圣教名染污意不名意识者。恐滥第六意识之名。故于第七名染污意。二名意者。为简第八名心。前六名识。以积集劣于第八。了别劣于前六故。三名意者。显此第七与彼第六意识为俱有依故。具此三义。故名意也。

  依彼转者显此所依(至)恒依彼识取所缘故。

  此释所依门也。彼指第八。言七以八为俱有依者。圣说此识依藏识故。问。七依第八。为依现行。为依种耶。一师言。第七依藏识种子为俱有依。不依现行。以彼执第八种子为自内我。亦恒亦审。无间断故。不依现行方得生故。一师言。第七以彼藏识种子现行俱为所依。以彼第七虽无间断。然亦有时转变改易。转识摄故。既有转易。亦依现行为俱有依。此义方足。转谓流转者。流是相续义。转是生起义。谓依第八或种或现。相续生起。取所缘故。

  诸心心所皆有所依(至)离自因缘必不生故。

  统论诸心心所各有所依也。所依有三。一因缘依者。对果得名。因即是缘。此因是果之所依故。即现行名果。能生种子名因缘。问。因缘依与因缘何别。答。依狭缘宽。若因缘即有三义。一种生现。二现熏种。三种生种。若因缘依。唯取种生现一义是真因缘依。若现熏种。种生种。但名因缘。不得名依。以是异念因果故。定须种现同时。方名依也。问云。且如现熏种亦是同念因果。何不为依。答。现行熏种。虽是同念。然又??因沉果显义。故非因缘依。要具三义。方可名依。一是主。即种子。是简现生现。二因沉隐果显现。即简现熏种。三因果同时。即简种生种。问。此种为因缘依者。取何法为能依。答。诸有为法皆托此依。谓一切色心有为缘生之法。皆须托自种为依。有此种故。一切色心现行方始得生。离自因缘。必不生故。

  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至)离俱有根必不转故。

  问。增上缘与增上缘依何别。答。若增上缘即宽。谓通有力无力亲疏四种。若为依即狭。唯取有力及亲增上。以五色根并意根为增上缘依。即简外六处。以外六处。望心心所法。但为增上缘。不得为依。问。此增上缘为依。即何法为能依。答。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言诸心心所。即简色不相应。无为法。皆无此依也。

  三等无间缘依(至)名有所依非所余法。

  问。等无间缘与等无间缘依何别。答。等无间缘即宽。通心心所。若等无间缘依即狭。唯取心王。有主义故。谓前念心王有力。能引后念一聚心心所法。以力用齐等。又无自类而为间隔。故名等无间缘依。问。此依以何为体。答。以前念八识心王为体。前念心王与后念心心所为依。问。前念心王已灭无体。何得为依。答。彼前灭时。已与后念为开导故。谓彼前念心王临欲灭时。有其力用。能引后念心心所法令得生起。作此功能。毕已即灭。此取现在一念有体法为无间缘依。非取过去已灭无体法为依也。问。若前念心王有引后念力用名为依者。以何法为能依。答。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依必不起故。谓一切心心所法。定须托此前灭意为依。方得引起。问。心法四缘生。何故但立三缘为依。所缘不尔。答。三缘有常义。主义。故亦缘亦依。所缘缘但有常义。而??主义。故但为缘不为依也。唯心下。结显此三心心所有。余法所无。

  初种子依有作是说(至)定各别有种子所依。

  此小乘经部师计因果异时。以种坏已芽方生故。集论下。引证。有义下。此大乘以因果同时破。彼偏说言彼集论所云无种已生者。彼依前种引生后种。是种生种。故有前后。非谓种灭而后果生也。彼种子生芽。亦约世俗假立因缘。非胜义中所诠真因缘也。然种灭芽生。岂极成之论哉。下引喻以明种现相生。如炷生??。喻种生现。如焰烧炷。喻现生种。此二互为因果。必同时故。然种子自类。虽是因缘。前后相生。因果不俱。以异时故。若种生现。现生种。决定同时。下引论双证二因。言他性者。是种子对现行说。以因果各异。故曰他也。言自性者。是种对种说。以因果相同。故曰自也。又引摄论独证种现相生必俱时有。设有处言种果不俱有前后者。皆是随机转变方便之谈。非实论也。如是下。结。

  次俱有依有作是说(至)要托末那而得起故。

  此师计前五识皆以第六意识为俱有依。以五识现起时。必有同时意识故。不许前五以五根为俱有依。彼计五根即是识种故。下引二论证成五根是前五识种子。七八二识无俱有依。已上皆谬。第六意识以第七为俱有依。且信一半。

  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至)便与一切圣教相违。

  此师总破前师以根为种。一约色心相违破。若五色根是五识种。则十八界种俱成杂乱。以彼色心互相生故。殊不知色有色种。心有心种。色心二种不互相生。岂有色种能生识哉。二约相见相违破。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各各能生相见二分。为执相分种为眼等根耶。为执见分种为眼等根耶。若见分种为眼等根者。则眼等根是识蕴摄。若相分种是眼等根者。则眼等根是外处摄。许则便违圣教说眼等根是色蕴摄。而非识蕴。是内处摄。而非外处。若以理推。则五根有一分生识功能。假名种子。非亲生种。三约二缘相违破。又若眼等根即五识种者。五根即是五识亲因缘。不应圣教说此五根是彼五识增上缘。四界地相违破。若鼻舌根即二识种。二识唯欲界系。则应鼻舌二根唯欲界系。不应通色界系。以根随识故。今二根既通色界。则应鼻舌二识亦通色界。以识随根故。若眼耳身根即三识种。则应眼耳身根唯二地系。不应通上三地。今根既通五地。则应三识亦通五地。五约三性相违破。又五识种既通善恶。则五色根应通善恶。不唯无记。六约执受相违破。又五识种。是第八识领以为境。持令不散。而无摄为自体。令生觉受二义。若五根者。具此四义。今五根既是种子。应非第八执受。七约根识相违破。又五色根是五识种。应六识种即是末那。第六以彼末那为根故。同法。即根也。八约依??相违破。又论说言眼等五识皆具三依。若此五根即五识种。依唯有二。??增上依。九约种现相违破。瑜伽又说眼等五根皆通种现。根既是种。不通现行。便与一切圣教相违。

  有避如前所说过难(至)故彼所言非为善救。

  此师为前师遮过。转救云。前言五色根为种者。是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是亲生种子。言增上业者。即前五识善恶所熏异熟习气。能感当来异熟果摄。无记五识。即是有情一切工巧智。能造世间种种器具者。皆此业摄。如眼识有此工巧智种。后时眼识现行。便能造作种种器具。故以业种为五色根。作增上依。助生五识。非是将五色根作亲因缘。为能生五识之种子也。若以增上业种为根。既合唯识根唯自种。亦契缘论即色功能。又顺瑜伽三依皆具。下先斥。次破。若以业种为五色根。应五色根非无记性。以业种通三性故。又彼五根非有执受。以五根是第八执受。增上业种。第八执而不受故。又彼五根非唯色蕴摄。亦通识蕴。以彼业种通识蕴故。又彼五根非唯内处摄。亦通意处。以彼业种通意处故。又鼻舌二识唯欲界系。不通色界。眼耳身识。唯通二地。不通三地。今随业种鼻舌二识。应通二地。眼耳身识应通五地。若感五识者是眼等根。感意识者应是末那。意识以末那为根故。若业种既不通现行。眼等亦然又应眼等非色根摄。业种摄故。又若五识皆是异熟业种所感。则应五识皆无记摄。不通善恶。以异熟业种是无记故。善等五识既非无记业感。则前五识应无眼等为俱有依。以执业为五色根故。故彼所言。非为善救。

  又诸圣教处处皆说(至)自能立故无俱有依。

  前广出其过以显不极成。此出极成色根作俱有依。言契经处处皆说第八藏识能变根身器界。如何汝等拨无色根为俱有依。且汝既许眼等五识能变似色声等为相分境。而不许眼等五根藏识所变。是许子能生孙。而不许父能生子也何异。既迷眼等不从识变。而又谬执眼等是增上业种。岂不深违教理。问云。若尔。何故前二伽他中。一说种子为五根。一说功能为五根。答。此正为外道小乘定离识外实有色根。故说藏识所变似眼等根。此似根上有一分生识之用。假名种子。及色功能。故曰色从自种生。又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非谓色根即是感五识之增上业种也。故知极成五根为五识俱有依。下又出第六明了意识以前五识为俱有依。以彼起时。必与五识俱起故。若彼不依前五。前五亦不依彼。彼此相依。势力等故。下又出第七以第八为俱有依。前师云。第七八识无别此依。恒相续转。势力胜故。故此通云。第七虽无间断。至菩萨见道位。六七分别顿尽。至修道位。六七俱生渐渐除灭。亦有转易。既有转易。应如六识有俱有依。若第七无俱有依。不名转识。便违圣教。故许第八现行为俱有依。下引瑜伽证成八为七依。七为六依。又出论意云。彼瑜伽言第七以现行藏识为俱有依。不依藏识种子。是亦不当以种为根。若言第七无俱有依。彼论应言有藏识故意识得转。不应言有藏识故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由此论意。则彼所说以种为根。及第七无俱有依。教理两违。是故下。断定。谓前五二依。缺染净根本。第六一依。??根本。第七一依。第八无依。故曰。前五二六一。七一八无依。

  有义此说犹未尽理(至)亦依能熏余如前说。

  前师虽补出第七有俱有依。此师补出第八现行种子皆有俱有依。故先斥彼究理不尽。次复破云。第八既同余七。何故唯许余七有俱有依。不许第八。既七八二识恒时俱转。更互为依。则第八定有俱有依。汝何不立。现起藏识既依种子。则此种子亦应依彼第八现识为俱有依。汝何不立。异熟识种既依前七能熏而生而长而住。则异熟识种亦应以前七能熏为俱有依。汝何不立。又异熟识有色界中依色根转。以能执受色根故。既异熟依色根转。汝何不立为俱有依。下引经证成第八遍依色根。次引瑜伽明前六不遍依。次立量以显第八遍依。量云。若异熟识不遍依止有色诸根。非能执受。应如六识。或眼等六识亦遍依止有色诸根。非能执受。应如异熟。以此非能执受之因。向前六识上转。犯不定过。故曰。或所立因有不定失。今眼等诸识。既各别有俱有依。则此第八。何独不然。是故藏识若现起者。必以第七为俱有依。准前类余识故。在有色界。亦依色根。即以色根为俱有依。准前遍依色根故。若第八识种子。定以异熟为俱有依。准前识种亦应许依现识故。初熏习位。亦依前七能熏。准前能熏异熟为生长住依故。其余皆准前说。

  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至)若作是说妙符理教。

  此护法正义也。前三师所立或狭或宽。皆不合式。以皆未了所依与依别故。盖依宽而所依狭。前师所论。半入依中。但不尽入所依尔。言依者。谓一切有生灭法。但有因缘。皆说为依。立量云。一切生灭诸所仗托皆说为依。互相依故。如王与臣。若所依者。必具四义。以各有所简故。一决定义。此正简前明了意识以前五为不定依。以有意识时。不定有前五故。亦简五色根与第八为不定依。如生无生界即无色根故。又简能熏七现与所熏种子为生长住依。以能熏七现有间断故。亦是不定。问。若有决定便是所依者。如四大种命根五尘及种子等。皆是决定。应是所依。以第二义拣之。要有境。言能照境缘境。方是所依。今四大种五尘命根及种子等。虽是决定。??第二义。故非所依。问。即如遍行亦具前二义。应与心心所为依。将第三义拣。要为主。今遍行虽具前二义。而??为主。故非所依。问。且如第八现行望识中种子。亦具三义。即此八识种子。应与现为俱有依。将第四义拣。要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今第八种子无缘虑故。不能取自所缘。亦非所依。唯内六处。四义具足。方名所依。问。此内六处为俱有依。与彼六根体义何别答。此内六处唯取现行。不取种子。??有境义。若言六根。即通种现。立量云。此内六处乃是所依。余非有境。定为主故。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故诸圣教唯说心心所法名有所依。以能依必是六识。所依即是内六处故。非色法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亦有所依。以色法等生时住时但有因缘依即得。定无俱有依。以色法等无境可缘故。自体又非能缘法故。又非心与心所互相为依。以彼心所无主义故。然亦有处依与所依互相说者。皆是随宜方便之谈。非决定也。故能依所依有四句分别。一唯能依非所依。即心所法。二唯所依非能依。即内六处。三俱句。即八识心王。四俱非。即外色等。由此五识有四俱有依。谓五色根六七八识。以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各别故。言同境者。如眼根照青色境。眼识亦缘青色境等。言分别者。即第六识。能与前五为分别依。同缘境时起分别故。瑜伽云。有分别无分别。同缘现在境故。即第六名有分别。前五名无分别。言染净者。即第七。能与五识为染净依。第七在有漏位中。与前五为染依。若成无漏时。与前五为净依。言根本者。即第八识。前五为枝条。第八为根本故。又第八能持前五识种。种方生现故。然圣教说前五唯依五根者。以五识所依之根各别。不共余故。又根识同境。近相顺故。第六意识有二俱有依。谓七入二识。不言五根者。不决定故。圣教唯说六依七者。以第七为第六染净依。又同转识摄。近相顺故。第七以第八为俱有依者。更互相依故。问云。既言藏识恒依末那。藏识既是恒遍相续。末那应尔。何故颂说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答。此依有覆染末那说。非无净七。如言罗汉独觉菩萨如来皆无藏识。亦依染说。岂应便无第八耶。八既非无。七亦应尔。问。前云有色界中第八能执持身。依色根转。今不言依色根而言依第七者何故。答。虽有色界亦依五根。而不定有。生无色界。则无色根为所依故。问。色根虽不决定。而识种是决定。何故亦非所依。答。识种虽有决定一义。而无第二有境义。识种不能缘取自境。可与异熟为依。不可与异熟为所依。问。心所具上二义。应名所依。答。虽心所具有二义。而非为主。以随识故。故心所所依。随识应说。如前五识有四所依。心所亦然。六识二所依。七八各一所依。心所亦然。复各加自相应心者。何等心所。随何等心王也。若作是说。不与教理相违。皆合符节。

  后开导依有义五识(至)但以自类为开导依。

  此难陀以相续识与间断者为开导依也。五识自他前后者。一识为自。余识为他。已生为前。未生为后。如眼识为自。对耳等识为他。以前五有间断。第六无间断故。前五唯以第六为开导依。第六虽是前念引后念。自无间断。亦由前五引生。故兼自它为开导依。此二义偏。七八二识。自无间断。不假他识引生。但以自类为开导依。此义恰正。

  有义前说未有究理(至)皆不违理由前说故。

  次安慧师难破难陀云。汝言前五自他不续唯用第六为开导依者。如凡夫未自在位。可如所说。若自在位中。六根互用时。任运决定。不假寻思求索。彼五识身宁不相续。又若五识率尔遇境可不相续。等流五识岂不相续。且如眼识初堕于境。名率尔堕心。同时意识先未缘此。今初同起。亦名率尔。故瑜伽云。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初卒堕境故。有欲生时。寻求等摄。此既初缘。未知此境为善为恶。为了知故。次起寻求。与欲俱转。希望境故。既寻求已。识知前境。次起决定。印解境故。既决定已。识界差别。取正因等相。于怨住恶。于亲住善。于中住舍。染净心生。由此染净意识为先。引生眼识同性善染顺前而起。名等流心。言作意势力引生者。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若于是处心有爱着。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二由念力。若于彼已善取其相。已极作意。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三由境界力。若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正现在前。心则于彼多作意生。四由数习力。若于彼境界已极串习。已极谙悉。心即于彼多作意生。若异此者。应于一所缘境。唯一作意。一切时生。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或善或染等。今等流五识。既为决定染净作意势力引生。是则等流五识。专注所缘善恶之境。无少顷离。如何不许多念相续。下引证前五不用第六引生。故瑜伽云。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率尔寻求决定。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等流眼识。不由自分别力。全由决定染净势力。与此同时意识同趣一境。不趣余境。以决定故。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下。例同诸识。彼意下。以己意释瑜伽。谓论主作如是说。定显经尔所时。眼意二识俱相续转。既曰俱相续转。定无前后。是则有眼识时非无意识。非是意识引生前五。亦非前五引生第六。则汝六识互相续义。两俱不成。又难破云。若非胜境。或不相续。若增盛境。宁不相续。如炎热地狱猛火炽然。逼迫身心。动经劫数受极苦事。此五识身岂不相续。又如戏忘天受极乐事。此五识身。岂不相续。下又引证前五不用第六引生。故瑜伽言。若此前念六识灭意为彼后念六识作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前灭意为开导依。非谓互相引也。若汝执言五识前后定有意识为开导依。彼论应言。若此前念第六一识为彼后念六识作等无间缘。若汝执言五俱意识亦由五识为开导依。彼论应言。若此前念六识为彼后念第六一识作等无间缘。彼论既不作如是说。故知五识各自有相续义。非谓意识与前五识作开导依也。五俱意识亦自相续。非谓前五引生为开导依。故知五识起时。必有前念五俱意识。能引后念意识令起。何假前五而为开导。已上破前六不互相开导。次立第六以七八二识为开导依。若谓五位无心。意识既断。后复起时。必由七八。亦应以彼二识为开导依。何用前五。若彼第六不用七八。用自类者。五识自类。何不许然。乃执第六为开导也。下立七八互为开导。若谓第七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转依时。必由第六入二空观。导引彼智令得现前。如是。则第七识亦应用彼第六为开导依。何故不许。又第八净识。初转依时。必由六七二智方便引生。未转依位。此异熟心。恒以第七为俱有依。或依第六悲愿相应善心。既尔。亦应许第八以六七为开导依。何故汝又不许。上既难破。下立己义。应说五识。前六识内随用何识为开导依。即知前五唯一重依。第六用前自类。或第七八。有三重依。第七用前自类。或第六识。有二重依。第八用前自类。及第六七。有三重依。由前所说。皆不违理。

  有义此说亦不应理(至)故自类依深契教理。

  难陀执前五互为开导。第六七八自类相续。安慧反前义。谓前五有自类相续。第六七八互为开导。故护法菩萨折衷前说以立正义。先斥破。次立义。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具此三义。能作等无间缘。三义各有所简。初之有字。拣不相应行。彼无体故。次缘字。拣色法及无为法。彼非能缘故。三为主二字。拣心所法。彼非主故。言等无间缘者。能所无间。即唯自类及自前念也。拣前二师异类之识为自类依。及拣自类后念不与前念自识为依。问。此开导依。名属何义。答。此于后生心心所法开辟引导。名开导依。此但属八种心王有此缘义。非心所色不相应及无为法得有此缘。下破异类为依以显自类俱起。若此类识起。不容彼类俱起。可说此识与彼识有开导力。则用异类为开导依。一身八识既容俱起。则此与彼无开导力。如何将此异类而为开导。若许异类互为开导。一身八识应不俱起。便同小乘异部心不并生。以经部师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生故。又一身中诸识俱起。或二三四。乃至七八。多少不定。若不简异类。于诸识中随用何识而为开导。则应色等异类。皆可互作等无间缘。便违圣教所说等无间缘唯心心所。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难云。既等无间缘唯心心所。何故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答。是纵夺言。谓诸小乘以色心前后有等无间缘。夺我大乘因缘义。故摄大乘论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夺彼无因缘义。非谓色法真有此缘。彼小乘云。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等无间而生。此中道理成就。何用复执阿赖耶为诸法因。为遮此执。故假纵云。若尔。无色界后。色界生时。前色种子能生今色。理不得成。久断灭故。从无想后心想生时。及灭定出心生时。前心种子能生后心。皆不应理。久断灭故。是故色心前后相生。但应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无有因缘。若非纵夺。而谓色心前后定相生者。则此等言。便成无用。殊不知等之一言。是遮彼异类识不定多少。皆容齐起。故言等耳。色等何与。得有此缘。若谓非遮多少。但表同类。故言等者。亦违汝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是故八识各唯自类前。后为开导依。自类必无俱起义故。心所此依随识应说者。识开导时。彼亦开导故。难云。此识彼识异类俱起。既不许为开导依。此心彼所。亦是异类俱起。云何乃许王所而为开导。答。虽心心所是异类并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同所依缘。具此五义。故一识开导时。余所亦开导。是故心与心所。心所与心所。展转得作等无间缘。诸识不然。不应相例。问。若王与所异类相望。既为开导。则所与王异类相望。应为开导。答。然诸心所非开导依。是彼心王所引生故。无主义故。问。等无间者。前念一法引后自一。名之为等。今汝一法引后一聚。何得名等。答。若心心所等无间缘。各唯自类。不许心王及心所等展转为依。则七八二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十一心所。此缘便??。无自类故。若尔。便违圣说诸心心皆四缘生。问。若七八二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依彼引生。无心等位。意识既断。七八二识应为开导。答。五无心位。意识初断。若后起时。不依七八。依前自类。间断五识。亦依自类。以无自类心于中间隔。名无间故。问。自类既断。谁为开导。答。彼六识先灭时。已于后识为开导故。自类为依。义极成就。何烦异类为开导依。故知汝执第六与前五互相引生。又以七八二识为开导依者。非也。难云。若尔。何故佛地等论说前六识互相引生。或说第七依第六生。或说第八依六七生。答。皆依殊胜增上缘说。非等无间。故不相违。问。何故瑜伽论说。若此识无间。彼识决定生等。答。言总意别。以此彼二字。言虽总而意各别。一往观之。如六识异类互相开为导依。若细而察之。此彼二字。是此识自类前念与彼自类后念为开导依。故自类依。深契教理。无劳复问。大意难陀安慧八识相望互为开导。护法八识用自类开导。

  傍论已了应辩正论(至)或开导依易了知故。

  傍解三依已竟。此正释颂依彼转三字。言此识虽具三依。而依彼转三言。但显因缘俱有二依。谓此识以第八为俱有依。即以俱有依而为所缘。又前二依。有生识引识殊胜之用。故独显之。或开导依。人所易知。故不显也。

  如是已说此识所依(至)圣说此识缘藏识故。

  此释所缘门也。问。第七缘第八本质见分。是实是假。答。第七缘第八见分不着。但缘得中间假我相分。是假非实。问。中间相分是实是假。答。中间相分无实种生。但从两头起此相分。仍通二性。若一半从本质上起者。是无覆性。若一半从自能缘第七见分上起者。是有覆性。但从两头心法烁起成一相分。密合一处。若是第七。但自执妄起遍计有覆性假相分为自内我。不执无覆性相分。如水中盐味。但执是水。不执于盐。水与盐味元不相离。问。第八缘八。是何量摄。答。是非量境摄。不称心故。以第八见分本非是我。妄执为我。即不称本质。又亲缘第八见分不着。变相分缘。相分本非是我。又妄执为我。又不称相分。即两重不称境。故知非量。故密严经偈云。末那缘藏识。如磁石吸铁。如蛇有二头。各别为其业。染意亦如是。执取阿赖耶。能为我事业。增长于我所。复与意识俱。为因而转谢。于身生暖触。运动作诸业。饮食与衣裳。随物而受用。腾跃或歌舞。种种自嬉游。持诸有情身。皆由意功力。如火轮垂发。乾闼婆之城。不了唯自心。妄起诸分别。身相器世间。如动秋千势。无力不坚固。分别亦复然。分别无所依。但行于自境。譬如镜中像。识种动而见。愚夫此迷惑。非诸明智者。仁主应当知。此三皆识现。于斯远离处。即是圆真实。

  有义此意缘彼识体(至)非实有物不违圣教。

  先难陀师说第七缘第八王所。如次执为我及我所。次火辨师说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相分为我所。曾无处言第七缘第八五心所故。三安慧师说第七缘第八藏识为我。种子为我所。不缘相分。以五根五境是色蕴摄。非识蕴故。若第七缘相分者。则应第七非内门转。应同前五缘外五境。又如第六同时意识。亦缘五尘共境故。既缘根身起我所执。应生无色者不执我所故。以厌色故。生无色界。不变色故。应说此意但缘藏识及彼种子。如次执为我及我所。问云。第七不缘实境。云何缘种。答以种即是彼识上一分生识功能。非实有物。是故可缘。

  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至)彼既极成此亦何咎。

  此护法正义独缘第八见分为我。先破安慧所执。言汝执第七缘种子者。色等种子是实有法。非识蕴摄。七不能缘。执种非实。又违论故。若说种子是假物者。不名因缘。以因缘法必是真故。次总破三师同计执我我所。第七俱生我见。任运一类恒相续生。何容别执有我我所。无一心中具有种识断常二境。若有二境。岂能别执而俱转耶。若谓前断后常相续而执不俱转者。此俱生见。从无始来一味恒转。无有前后。何容二执相续而生。下立正义云。应知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不缘心所相分种子。以彼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一类相续。似常一故。恒与诸心所法为所依故。似常故不断。简相分种子皆有间断。故七不缘。不异故似一。简心所有多法。故七亦不缘。故第七识。唯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定无我所。前师难云。汝说第七不执我所。何故大论说第七识我我所执恒相应故。答。论承语势说我所言。如说弟时。便言兄弟。或此第七执彼第八。是我之我所。则意即是我。藏即我所。故于一我见说我我所。下结云。若作是说。善符教理。何以顺教。多处唯言有我见故。何以顺理。我我所执不俱起故。问。何故不俱。答。我我所执犹如王臣。如正为王。决不为臣故。故知第七未转依位。唯缘藏识。初地已去。既转依已。入无漏心亦缘真如。及余诸法平等性智。十种平等性者。佛地经云。一诸相增上喜爱。二一切领受缘起。三远离异相非相。四弘济大慈。五无待大悲。六随诸有情所乐示现。七一切有情我爱所说。八世间寂静皆同一味。九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十修植无量功德究竟。证此性已。即知十地有情胜解意乐差别。能起受用身之影像。说法利彼故。故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问。既尔。何故此中但缘藏识。答。此中但言缘藏识者。约未转依说。故局。以悟则境通迷时境局。无我则境遍。有我则境不遍故。问。如何此识既依彼生。仍复缘彼。答。如后念识。依前意生复缘前意。前灭意。是等无间缘。得与后识作所缘缘。此所依缘。是增上缘。作所缘缘。亦复何咎。问。第七何故但缘第八见分。不缘内二分。答。内二分作用沉隐难知故。见分作用显现故。问。第七自有相分。如何不缘。反缘第八见分为我。答。言缘见分者。即是疏缘。问设许第七缘疏缘者。且第七自识于何法上起执。答。于自识相分起执。

  颂言思量为性相者(至)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此释体性行相二门也。摄论云。思量是意。意即是性。了别是行相。行相即是见分。体性难知。故以行相显。其实思量即是行相。以体即是识蕴摄故。初地已前。二乘有学恒审思量我相。名有漏末那。已转依位。亦审思量无我相故。名无漏末那。问。第七有四分。何分名思量。答。有二义。第一义。见分名思量不名意。二分名意不名思量。思量是用故。见分能思量我无我。意是体故。内二分不能思量我无我。第二义。见分是思量相。相者。谓体相相状。二分是思量性。即内外皆名意。三分皆名思量。但除相分。是所量境。无能缘用故。问。见分缘我相分。即思量我。可名思量。自证分不缘我相分。如何亦名思量。答。自证分证彼见分思量我执。故亦名思量也。

  此意相应有几心所(至)故彼此文义无乖返。

  此释相应门也。先问。次举颂答。此中下。释俱义。谓从下。释相应。其四者何。重问。谓我痴下。重举颂答。我痴下。释。我痴者。谓无明。谓不了第八之体本无实我。妄计为实。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不了第八本非是彼之我。而起我见。妄认为我故。我慢者。由执为我。遂令骄倨自大。贡高飞举故。我爱者。一执为我。耽染爱着。不暂舍故。言并者。表我慢我爱。定与我见相应。以我慢恃我见而起。我爱亦恃我见而起。故慢与爱决定相应。此遮萨婆多部计爱慢见三不得俱起。无相应义。由此四种昏烦之法。扰乱内心。令外六种转识不得清净。恒成杂染。有情由此。于生死中头出头没。不得出离。故名烦恼。问。烦恼有十。此识何独具四。答。有我见故。其余四见皆不生起。何以故。无一心中有二慧故。诸见皆以慧为体故。问。何故此识要有我见。余见不生。答。见戒禁取邪见三种。是第六识分别我执。此在见道已顿断故。我见本是俱生我执。修道位中方得尽断。故不与彼三种相应。我所边见。要依相应我见方得生起。故有边见。决有我见。此相应我。不依边见。是故不与边见相应。故知此识不作意而向外驰求。唯任运而一向内执者。我见之力也。问。何故此识不与疑瞋二种烦恼相应。答。由我见故。审详明决。疑无容起。故不与疑相应。由我爱故。深生耽着。瞋不得生。故不与瞋相应。是故此识。十烦恼中相应唯四。问云。见慢爱三。如何俱起。答。行相无违。俱起何失。问。瑜伽论说。我贪令心卑下。我慢令心高举。一高一下。宁不相违。答。分别贪慢。贪着外境而陵人傲物。此二属粗。故不相应。俱生贪慢。贪执内境而恃我生憍。此二属细。故得相应。彼瑜伽论。约分别说。此论约俱生说。两不相违。

  此意心所唯有四耶(至)一类执我故非彼俱。

  此释余相应门也。先问。次举颂答。有义此识唯九心所。谓四烦恼。及触等五大地法。定相应故。问云。既与触等相应。应云及与触等俱。何故言及余。答。以前异熟触等五所是无覆性。恐此五所混同第八。亦是无覆。故置余言。及是集义。前四烦恼后五遍行。定相应故。解余字非。解及字半是半非。问。此意何故不与别境相应。答。欲是希望未遂合事。此识恒与第八和合。缘以为境。更无希望。故不与欲相应。胜解事在未定。起决定解。印证持守。此识决定恒执第八为自内我。更无异念。不烦印持。故不与胜解相应。念唯记忆过去所习事业。此识恒缘第八现境。不烦记忆。故不与念相应。定唯一意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念念别缘。不专不一。故不与定相应。慧即是见。故不别开。上四解是。解慧字非。问。何故不与善十一心所相应。答。善是净故。此识染污故不与善相应。问。何故不与二十随烦恼相应。答。随烦恼者。必随根本烦恼一分一位差别建立。此识唯与四烦恼俱。故不与随烦恼相应。此说谬甚问。何故不与四不定相应。答。恶作是追悔过去所作事业。此识恒缘现在第八。无有疑悔。故不与恶作相应。睡眠是藉外缘。辛苦勤劳。身不自在心极昧劣。有时暂现。此识一类内执第八为我。不假外缘。故不与睡眠相应。寻伺者。寻谓寻求。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识唯依内门而转。一类执我。不假寻伺。故非彼俱。

  有意彼释余义非理(至)故此余言显随烦恼。

  此斥前师余义不当。以此颂中自明此识有覆无记故。又??此识与随烦恼俱故。既有根本必有枝叶故。故此余言。是显与随烦恼俱。不简无覆。犹是混说。

  此中有义五随烦恼(至)无余心所义如前说。

  此师据集论说有五随烦恼在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若离无堪任性。不寂静性。秽性。懒惰性。纵荡性。则染污性不得成就。烦恼起时心既染污。染污位中必有彼五。故必与五随相应。问。掉举一法遍诸染心。何不列入四烦恼中。而入随烦恼位。答。虽遍诸染心而贪分为多。但说贪分。以贪得无厌者心易动故。正如悔眠二所。虽遍三性而痴分为多。故但属痴分。问。余处说有六随十随遍诸染心此何说五。答。虽瑜伽说有随烦恼或六或十遍诸染心。而彼俱依别义。方便说遍。非若集论说实遍也。谓依二十随烦恼中解通粗细二惑。遍染二性。通障二轮。相显说六。遍诸染心。如后文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恶慧是也。以十小随相粗。第七相细。故简。中随是不善性。第七是无记性。故简。大随中掉举障定。昏沉障慧。第七于定慧中亦恒执我。故简。唯是大随六种相应。若依二十二随烦恼中解通粗细二惑遍染二性。故说为十。以除小随十。中随二。独取大随。复加邪欲邪解。故说十随与第七相应。然彼说六说十而此说五。各自有义。非互相违。次断定。故此意俱心所总有十五。谓五遍行。四根本。五随。并别境中慧也。问。前云慧即我见。如何此中别开。答。我见虽是别境中慧所摄。而在五十一心所法中。义各有别。以我见唯染。慧通善染。故开为二。问。随烦恼有二十。何故此识无余心所。答。谓忿等十。行相粗动。此识微细。故不与小随相应。中随有二。唯是不善。不遍染性。此识无记。故不与中随相应。大随有八而无散乱不正知者。散乱驰外。此识执内。故不与散乱相应。不正知是随外门起三业行。不合轨范。此唯内执。故不相应。此二语错。四不定并十烦恼中余六。皆如前说。

  有义应说六随烦恼(至)无余心所如上应知。

  此师据瑜伽说此识与六随相应。去掉举惛沉二法。加失念散乱恶慧三法。若无此三。此四烦恼无由生起。烦恼起时。要由过去曾所缘境久失念者令彼发起。遂生恶慧。由恶慧故。方起贪等四种根本烦恼。烦恼起时。心必流逸放荡。皆由于境起散乱故。故知此识必与六随相应。问。何故不与惛掉相应。答。惛沉掉举。一动一静。互相违故。不遍染心。论说此遍染心者。亦约别义。非是实遍。以此五法。解通粗细二惑。唯与善法相违。纯通二性故。问。何故不通余惑。答。谓十随粗而七识细。故拣。中二唯是不善性。与善相违。不通无记。故拣。以纯随烦恼必通二性故。今此六随既通不善有覆二性。故与第七相应。瑜伽又说遍十随者。义如前师所说。然此意俱心所十九。谓四根本五遍行六随并别境中念定慧三。复如惛沉。问。念与忘念何得相应。加定惛沉。又何如说。答。以忘念唯染。念通染净。如前慧释。我见是染慧。通染净故。复加定者。以此识决定专注第八为自内我。曾无舍顷故。加惛沉者。以此识无明最重故。除掉举者。此与惛沉正相违故。无余心所。准上应知。

  有义复说十随烦恼(至)无余心所如上应知。

  此师亦据瑜伽说与十随相应。大随之外复加邪欲及邪胜解故。由贪烦恼。于所受境必藉乐欲。或合或离。及有胜解印持事相。然后方起。问。疑烦恼中无有胜解。互相违故。云何能遍。答。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诸疑理者。未必疑事。如迷法者。未必迷人。故疑相应亦有解胜。若于所缘色等事上生疑惑者。必无胜解。以迷人者必迷法故。如疑人为杌。此疑不在俱生烦恼中摄。是分别烦恼中摄故。今第七识是疑谛理。故有胜解。问。何故余处不说欲解遍一切染。答。以欲希望未遂合事。解是印持曾未定境。由此二法缘非爱事。故粗烦恼决无欲解。今第七缘第八为自内我。是真爱乐。是真胜解。必无疑惑。是故定与欲解相应。非粗烦恼故。其余心所互有互无。义如前说。此意心所有二十四。谓四根本。五遍行。十随。别境五。

  有义前说皆未尽理(至)若作是说不违理教。

  前四师或过或不及。此护法立义为正。先辨破。若言疑事必无欲解。疑理定有欲解相应者。且如第七疑第八他世为有为无。则此第七于彼第八有何欲胜解相而执为自内我。故知第七无疑欲解。又知疑与欲解决不相应。烦恼起时。必与大八相应。昏沉掉举。第三师不许相应。故辩破。散乱失念不正知。第二师不许相应。故辨破。余五不辨者。三师皆许故。忘念不正知。各有二性。若以念慧为性如前别开者。不遍染心。通净心故。非唯染心皆缘曾受皆有简择。即一切净心。亦缘曾受。亦有简择故。若以无明为性者决遍染心。任运现缘。无曾受故。一类执我。无简择故。瑜伽说此一切染心皆相应故。次立义。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四根本。五遍行。八随。及别境中慧。无余心所及论三文者。集论一文立五随。瑜伽二文立六随。十随皆准前释。

  成唯识论卷第四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五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此染污意何受相应(至)恒于所缘平等转故。

  此释受俱门也。先征。次答。有三义。一师言。此识唯与喜受相应。恒内执第八。生喜爱故。谓喜阿赖耶。爱阿赖耶等故。第二师言。若第七唯与喜受相应者。应许喜受遍至有顶。便违圣言喜唯二禅。此识应与四受相应。若生三恶趣中。应与忧受相应。以受三途苦报故。若生人中及欲界六天初禅二禅者。此识皆与喜受相应。以初静虑是离生喜乐。第二静虑是定生喜乐地故。若生第三禅唯与乐受相应。以此地是离喜妙乐故若生四禅乃至色究竟天。皆与舍受相应。以是舍念清净地故。第三师言。此亦非理。此识任运一类唯执内我。无有转变。不与忧喜乐诸变异受相应故。又此识与前藏识义各别者。则本论主皆别开明。如七八二识俱是无记。而分有覆无覆。若此识与四受俱。则本颂中亦应别说。既不别说。定与藏识同是舍受。此识未转依位。与前十八心所相应已转依位。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转依心所既与第八相同。亦应与彼转依第八同是舍受。任运而转。以彼证得十种平等性故。恒以十种为所缘境。平等转故。前二说偏。后说为正。

  末那心所何性所摄(至)若已转依唯是善性。

  此释三性门也。先问。次举颂答。是有覆无记。非余三性。次释。以此末那恒与四根本烦恼及大八随烦恼相应。既能障碍出世圣道。复能隐蔽妙明真心。故名有覆。此识既非善性。又非不善无可记录。故名无记。问。根随皆是通染二性。第七唯无记性。安得相应。答。例如色无色界。虽有根随烦恼。而由定力摄持藏护。虽是不善。亦无记摄。此意根随亦尔。虽是不善。由所依识极微细故。无强计度。任运而转。亦是无记。若已转依。唯善性摄。

  末那心所何地系耶(至)若已转依即非所系。

  此释界系门也。先问。次举颂答。谓生下。释。谓藏识若生欲界。则现行末那及诸心所即系属欲界第八。乃至藏识若生有顶。现行末那及诸心所即系属有顶第八。以此末那任运恒缘自地藏识执为内我。不缘他地藏识执为我故。若欲界藏识复起上界酬先引业异熟藏识现在前者。此之藏识虽在欲界。名生彼地。则此末那亦缘彼地藏识执为内我。此染污意即是系属彼地藏识。亦名彼地所系。故曰随所生所系。或是虽生此地。或为彼地根随系缚。亦名为彼所系。若已转依。即非烦恼之所系缚。故非所系。

  此染污意无始相续(至)因义等故不别说之。

  此释伏断门也。先问。次举颂答。先总释永断暂伏位。阿罗汉者。此云无生。以彼烦恼永不生故。三乘者。一声闻乘。二独觉乘。三菩萨乘。虽三乘根有大小利钝。断惑则同。故总名无学。此无学位。末那种现俱永断灭。故名无有。次释暂断位。若有学灭定。及在修道见道位者。虽亦研真断惑。俱是暂伏。故亦说无有。非如阿罗汉之永断而不生也。次别释出世道暂伏灭义。问。无学位中此识永断。可名无有。有学位中俱暂伏灭。如何亦名无有。答。谓染污意识。一向流转。界地所修。皆属有漏。不能伏灭。至二乘见道位中。有伏灭义。故亦名无有。谓从初见道位前。发真无我胜解。修习胜生空观。至初地初心。违分别我执。转得根本智。得根本已。后得无漏观心现在前时。此后得智。是彼根本等流。亦违此意。以真无我解。及后所得智。俱成无漏。名出世道。次别释灭定暂伏灭义。灭定既是圣道等流。俱生我执已不现行。极寂静故。此亦非有。由未永断此识种子。故从灭尽定起。现行复生。乃至此识未永灭位。恒相续转。故知见道修道位中。皆名暂灭下别释无学名真灭义。然此末那及相应烦恼。是俱生惑。非是见道所断。是染污性。又非是非所断。是修所断故。问。何故必在修道断耶。答。由此染污王所。极微细故。所有种子。与有顶地九品惑中下下思惑一时顿断。问。何故七十二品一时能断。答。以此染污相应烦恼。虽极微细。势力等故。故大小乘观察断惑。皆至金刚喻定一现在前。顿断此种。方成罗汉。名无学位。永不现起。故下文云。第七我执。三乘见道后或行不行。若我执种。二乘金刚喻定一时顿断。若是二乘无学面趣大乘者。从初发心以至等觉。虽是菩萨。还名罗汉因断烦恼与罗汉等。故不别说。

  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至)又说为识杂染依故。

  此安慧师言第七染净俱无名灭尽定以灭六尽七故问此何所据答由说七唯烦恼障故对法中说三位皆无烦恼故显扬论说四惑相应不说净位有故摄论复说为杂染依不说为净依故凭此教理故说出世灭尽无学三位皆无。

  有义彼说教理相违(至)非无第八此亦应尔。

  此护法正义。唯无染七。名灭尽定。灭六净七故。先立量以证有净七。量云。出世末那。经定说有。定有俱生不共依故。如有染时。染时六八皆以七为俱生不共依。净时亦尔。故摄论云。此识是余烦恼识依止。此烦恼识。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释云。第二识名染污者。烦恼依止故。若人正起善心。亦有此识。次引瑜伽证成七八俱生。若住灭定下。显灭定有净七。住圣道下。显出世道亦有净七。问。若尔。何故显扬论中但说四惑相应。不说净位。答。言彼虽说恒与四烦恼相应。然有论师翻彼相应恃举之行为平等行者。恃举为行。则是染相应。平等为行。则是净相应。故知此意通染净位。不特染也。若由下。显阿罗汉位亦有净七。又诸论下。显佛果位中亦有净七。以转第七成平等性智故。彼平等智。亦如成所作妙观察大圆镜智定有相应净识。若无净识。彼平等智亦应无有。以智是能依。净识是所依。非离所依。有能依故。既无相应净识为彼智所依。不可说彼平等性智依六转识。彼智各依自分识故。立量云。此平等智定有所依相应净识。非离所依有能依故。如余三智。又无学位若无净七。彼第八识应无俱有依。第八以七为俱有依故。如余识有俱有依。第八亦应有故。又以二执例三位皆有净七。又如异生有学未证人无我。必有我执。则应无学位未证法无我。应有法执。此识若无。则此法执依何识起。不应法执依第八识。彼第八识是无记性。又无计度分别慧数。不起法执。由此应知三位皆有净七。以未证法无我故。又诸论中以五同法证有第七为第六依。五同法者。如眼识依眼根。乃至身识依身根。申量云。第六意识定有俱生不共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喻如五同法。今三位若无第七。第六便无所依。则宗犯能别不极成过。因犯共不定过。若第六无所依。则前五亦无。彼既有依。此何不然。是故定有净七恒行不断。问云。若尔。对法论中何故说三位皆无第七。答。说无染七。非无净七。如说四位无阿赖耶。非无净八。八既如此。七亦应然。

  此意差别略有三种(至)余不摄者皆入此摄。

  此下通明染净。先总标三种。次别释。初通一切有漏心位。意缘赖耶而起我见。未舍赖耶故。次通一切法空智果不现前位。意缘异熟起法我见。异熟未空故。三通一切法空智果现在前位。意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智故。问。何故我执虽除。法见犹在。法见若除。我见不起答。我见必依法见而起。要先迷法。方起我见故。如夜迷杌等。方谓人等故。故虽除我见。法见犹存。以迷人者必迷法故。问。我法二见既不相同。用亦差别。岂不相违。答。我法二见用虽不同。而体是一。故不相违。以我法二见同以一慧为体。由慧而后起见生执故。譬如眼等五识。体虽是一。而了别色声等用各各不同。亦不相违。立量云。我法二见是有法。同依一慧是宗。因云。用虽有别而不相违。喻如眼识等。下明我法二执伏断不同。二乘有学圣道灭定现在前时。法起我伏。有学顿悟菩萨在修道中。及有学渐悟菩萨在见道中。生空智果现在前时。皆法起我伏。若二乘无学阿罗汉及钝根渐悟二乘。法空智果不现前时。皆法起我断。八地已上一切菩萨。亦唯起法执。我执皆永不行。或永断。或永伏故。下引经证。此所知障。是指现行。非指种子。若言种子。岂唯所知。即烦恼种子亦应在故。以八地菩萨虽不执赖耶为我。犹有异熟微细我执。非断一切我执故。问。大小两乘法执俱在。谁名染意。谁名净识。答。法执俱意。大小具有。但小乘器劣。志在断烦恼。证人空而已。故于法执不名为染。不名有覆。非彼智分。不障彼智故。若菩萨志在断二障。证二空。故于二乘所谓不染无覆者。在菩萨名染名有覆。正障彼智故。是故此法执俱意。在菩萨名染。在二乘无学名净也。问。此识既随异熟所生所系。依彼缘彼。亦应是异熟果摄。答。是异熟生摄。以从异熟恒时生故。名异熟生。非异熟果。问。何故六七皆名异熟生。答。以异熟生名通一切故。此异熟生。如四缘中增上缘。所摄者广。三缘所不摄者。皆此缘摄。此亦如是。余处所不摄者。皆异熟生摄。

  云何应知此第七识(至)恐厌广文故不繁述。

  小乘不信有此第七。谓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在名识。义别有三。实无别体。问。云何应知此第七识离眼识等有别自体。答。圣教正理为定量故。先引教证。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若以积集解心。八识皆名心。若以集起解心。唯属第八。集诸法种起诸法故。谓为一切现行所熏。是集诸法种。种子复能起诸现行。是起诸法故。若以等无间解意。八识皆名意。若以思量解意。唯属第七。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谓因中有漏。唯缘藏识为我境。无漏位中。恒思无我及缘真如。果上许缘一切法故。若以了别解识。八识皆名识。若以了别别境以解识。唯属前六。粗动间断了别转故。易了名粗。转易名动。不续名间断。谓能了六尘差别之境。故得别名。如入下。引大乘经。解脱下。引小乘经颂证。前二句颂有漏。后二句颂无漏。彼经下。释颂前二句。对治下。释颂后二句。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至)许有末那便无此失。

  次以理推。谓契下。先引证。若无下。理推第七为不共无明。若无染污意识。缘起经中不应言有不共无明微细恒行故。谓诸下。释。分者。时分义。分位义。谓诸异生。于一切时一切位恒起不共无明。念念执我。迷无我理。遂令真如覆而不显。慧眼障而不开。下引伽陀证前覆真义。言真实义正当生起之时。常为障碍不得起者。皆由不共无明于一切时念念俱行。无间断故。是故契经说异生类皆为无明盲其慧眼。惛醉缠其实心。所以恒处长夜。曾无一念醒觉。若异生位有暂时一念不起此无明时。便与圣教相违。以此迷理不共无明。念念执第八为自内我。无有一息间断。故名微细恒行。汝等小乘不信有此染污七识。依何识说不共无明。若谓此不共无明依六识者。恒行之义决不得成。以第六识有间断故。彼无明者恒染污故。许有末那。便无间断之失。

  染意恒与四惑相应(至)如无明故许亦无失。

  问云。染意恒与四惑相应。此意俱无明。何以独名不共。第一师答。此俱我见俱慢俱爱。非根本烦恼所摄。此俱无明。是烦恼摄。名为不共。有何过失。第二师斥云。若如彼说。则违理教。若此三者既非根本烦恼所摄。纯随烦恼何不说之。况此三者。是十根本烦恼中摄。染污必与四烦恼俱。如何此三而非根本。应说此四俱是根本烦恼。而此四中无明是主。故独得不共名也。问。我见慢爱既与染污相应俱起。亦名不共。何故独主无明。答。虽此三亦与染污俱起。应名不共。然而无明独称不共。不及余三者。以从无始恒内惛迷痴执第八为自内我。曾不加一念省察无我之理。唯其痴极。独得此名。此俱我见及爱慢三。虽亦是无明。而非痴极。故无主义。应名相应。若约生死流转。贪爱为主。若依障初圣道。不受圣教。见慢为主。见则偏执一理。安肯受教。慢既恃己。岂复他求。故此三者若为主时。亦名不共。如彼无明。许亦无失。

  有义此痴名不共者(至)独行不共此彼俱有。

  一师言。此痴名不共无明者。如不共佛法。唯如来有。余人所无。此亦如是。唯此识有。他识所无。第二师斥云。若谓唯此识有他识所无名不共者。则应他识所有。此识所无者。亦名不共。然此不共。依殊胜立。非谓此有彼无名不共也。殊胜义者。谓此无明念念障彼当生无漏智令不起。有此胜用。余识所无。唯此识有。故名不共。问。既依第七有殊胜义立不共者。则此余三。亦依第七有障智用。应名不共。何得无明遍名不共。答。谓此第七相应无明。是障平等性智之主。故独得此名。若余三耽着高举执我为主时。彼亦得名不共。今但对彼余识相应无明立不共名。下明不共差别。一恒行不共。谓与第七俱者。名为恒行。不与第六间断者共。名为不共。故摄论云谓能障碍真智生愚。此于五识无容说有。是处无有能对治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非五识中有彼能治。于此见道不生起故。非于不染意识中有。由彼此应成染性故。亦非染污意识中有与余烦恼共相应时。不共无明名不成故。若立意识由彼烦恼成染污者。即应毕竟成染污性。诸施等心应不成善。彼烦恼相恒相应故。若说善心俱转有彼烦恼。是即一向与彼相应。余不得有。此染污意识引生对治不应道理。若说染污意俱。有别善心能引对治。能治生故。所治即灭。应正道理。故曰余识所无。宗镜又云。唯此无明为长夜体。余识皆无长夜之义。唯此独有。故名不共。此有四句分别。一有是长而无是夜。如七俱贪等三。及妙平二智相应心品等。二有是夜而无是长。如前六识相应无明。三亦长亦夜。即七俱无明。四非长非夜。即前六识余贪等。今此七俱无明。不但不与余识共。兼亦不与自聚贪等三共。虽与同聚贪等共起。而贪等三。无长夜义。以贪等以染着等为义故。此以长夜为义。与彼不同。故名不共。二独行不共。此识非有者。宗镜云。六识中者。无恒时义。有独起义。亦名不共又云。不与贪等俱者。名为不共。下引证瑜伽云。无明有二。一烦恼相应无明。二独行无明。非无愚痴而起诸惑。是故贪等余惑相应所有无明。名相应无明。若无贪等诸烦恼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钝慧士夫补特迦罗诸不如实拣择覆障缠褁暗昧等心所性。名独行无明。此又有二一是主独行。不与忿等小十俱者。名为是主何以故。忿等十法自类不俱。各自为主。此之无明。既不与各自为主者俱。独自行时。自便为主。故曰是主。此属分别。故在见道一时顿断。如契下。引证非主独行者。与忿等俱。名为非主。由忿等各自为主。自无主故。此通见修二断。以随忿等通见所断故。故结云。恒行不共。余部所无。独行不共。彼此皆有也。俱舍云。部有五部。谓见苦谛所断。具十随眠。见集灭谛所断各七。离有身见边见戒取。见道谛所断八。离有身见。及边执见。修所断四。离见及疑。如是合成三十六种。前三十二。名见所断。才见谛时彼则断故。最后有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彼方断故。如是已显十随眠中。萨迦耶见唯在一部。谓见苦所断。边执见亦尔。戒禁取通在二部。谓见苦见道所断。邪见通四部。谓见苦集灭道所断。见取疑亦尔。余贪等四各通五部。谓见四谛及修所断。今言恒行不共唯修所断。不通余四部。独行不共。五部皆通。故云彼此皆有也。

  又契经说眼色为缘(至)极成六识随一摄故。

  先引经证。若无下。理推第七意根为意识俱有依。谓如下例释。谓前五识既有眼等五根为俱有依。意识亦应有俱有依。若无此识。彼第六识便??此依。小乘难云。我宗以肉团心与第六为依。何要别执有第七识。大乘破云。亦不可说第六意识依于色故。肉团是色法。末那是心法岂有意识不依心法而依色法耶。必若意识以色为依。则此意识同乎色法。应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遂成顽蠢无知之物。有是理否。救云。我宗五识根先识后。故即前灭意识发后念意识。无别第七为俱有依。破云。若此意识无俱有依。则彼五识亦无俱有。以彼五根与识俱时而转。如芽依种起。芽种俱时。影藉身生。身影同有。今六识无根从何生识。遂申量云。五识与根。决定俱时。必同境故。如心心所。由此理趣。意识决定必有不共俱有所依。立量云。极成意识是有法。必有不共显自名处是宗。因云。等无间不摄。增上生所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喻如眼等识。眼等五识既依五根各自有名有处。则第六意识必有不共意根显自名处故。等无间不摄者。是拣小乘不许第七为依而生第六。以第六前灭意为根生后念意识故。增上生所依者。以前灭意是等无间缘。根是增上缘故。极成六种识各随增上五根所摄。决非等无间缘所摄故。

  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至)已灭依此假立意名。

  先引经证。若无下。理推思量意是第七识。小乘云思量名意。即是第六等无间意。此前灭意。即能引生后念意识。名思量意。何要别执第七为思量意耶。谓若下。破云。且如第六意识现在前时。等无间意已属过去。彼思量意定不得成。既尔。如何经说思量名意。若谓此思量意。虽则已灭是假说者。理亦不然。无正思量。依何立假。若谓虽属过去。现在曾有思量。故名意者。理亦不然。以现在时。若有思量。即应名识。宁说为意。要待过去方名意故。此皆借口出气。以彼执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在名识故。是知第六之外。别有末那恒审思量名为意者。由彼恒审无有间断。诸识前已灭念依此而生。假立等无间意。汝等云何弃本而逐末耶。

  又契经说无想灭定(至)是故定应别有此意。

  先引经证。谓彼下。破。若谓但有六识无第七者。则彼二定。六识体数俱灭。无有别异。体数者。即王所也。若无染污意识于彼二定一有一无。则彼二定圣凡何别。殊不知一有染污。名凡定。一无染污。名圣定也。若谓无想界地依四禅故凡。灭尽界地依净居故圣。中间加功用行不同。故二定各有差别。无关第七者。理亦不然。以彼界地所依差别之因。正由染污有无而立。若无染污。界地差别不可得故。是故定有染污末那名为意识。

  又契经说无想有情(至)由斯贤圣同诃厌彼。

  先引经证。若无下。理推第七是染污。谓彼下。破。若谓止许第六不许立第七者。即如无想天中入无想定。彼天长时无六转识。若无第七。谁起我执。何处见有具烦恼者一期生中即无我执。若无我执。便同诸圣涅盘。不应贤圣诃斥厌恶。遂申量云。无想有情若无我执。便非圣贤同所诃厌。应如涅盘。小乘救云。无想天人。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初后皆有第六。故有我执。应无过失。何要别有第七执我耶。下大乘纵夺破云。若谓初后皆有六识而起我执无如是过者。中间长时四百九十九劫中。彼六识心心所已灭。是谁执我。岂非有过。若谓过去未来有六识执我故无如是失者。彼六识既非现在。定非常法。已属无体。安能执我。岂非有过。下申正义。然此无想一期因果。皆由染污第七得名。若无第七。则彼所得无想异熟。与彼能得无想定。悉成乌有。以此无想因果。皆属不相应。行摄。前已遮破。若无染污第七。不但无想因果皆无。亦无藏识。藏识既无。谁为受熏。既无受熏。一切因果皆不得成。岂止无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圣贤诃厌。

  又契经说异生善染(至)而识类别实有八种。

  先引经证。若无下。次理推第七名我执。谓异下次破。谓异生类善恶无记三性生时。虽前六转识在外门转作善染业。而由内七念念执着我能作善我能作恶。遂令六识外门所起施等六度。贪等六染。不能亡相。下引瑜伽以证染污末那为第六识染净依止。由彼染污未灭。念念执我。致令前六转识见分为相所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第六相缚便即解脱。何谓相缚。谓于目前所作种种善染诸业。不能了达如梦幻等。认以为实。由斯第六见分为彼相分所拘。不得解脱。故名相缚。依如是下。引证。大乘难云。若汝等执有第六而无第七者。则第六第八善与无覆二心生时。若无第七我执。彼二种心应成无漏。何以故。六识俱生现行烦恼。自相续中。与彼善无记心不俱起故。不熏有漏。过去未来烦恼缘缚理非有故。不熏有漏。非由他识迷无我理。而令善等成有漏故。非由他识解无我理。而令善等成无漏故。以显成染成净。皆由第七执我不执我。更不由他。若谓别有随眠是不相应行蕴所摄。现相续起。由此随眠熏彼善等成有漏法。非第七者。是亦不然。以彼随眠非实有体。已极成故。非能熏法不熏有漏故。若谓从有漏种生彼善无记心。故善无记成有漏者。此亦不然。若有漏种自先有因。可熏善等成有漏法。彼有漏种自先无因。何能令彼熏成有漏。以有漏因必是我执。我执必是第七。既无第七。我执何因。若谓不由漏种而彼善无记心自然成无漏者。若尔亦应学无漏者自然亦成有漏。彼既不然。此云何尔。若谓善无记心虽非染俱。而由前六烦恼所引。故令施等不能亡相。成有漏者。此亦不然。虽由六识烦恼引起施等善业。然善业起时。烦恼已灭。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是增上缘故。以有漏言。表与有漏种子俱生。方是正因故。若谓有漏善心。是彼六识烦恼所引成有漏者。则无记业。不同有漏善心由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下立正义云。然诸有漏。不由他惑。不由随眠。不由业引。由与自身相应现行四种烦恼俱生俱灭为正因缘。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现行烦恼熏成有漏种子。后时种子复生现行有漏义成。异生既尔。有学俱生有漏亦然。问。异生有学有漏因尔若无学位。又且如何。答。无学有漏。已舍赖耶。虽无有漏俱生四惑。法执未忘。而从先时异熟。识中犹执法我。有漏种起。虽是无漏。还成有漏。于理无违。由有末那恒起我执。故令善无记二心有漏义成。若无此意。有漏不成。故知别有第七俱生我执与善无覆为有漏因也。证有下。劝信。问云。既有末那恒起我执。何故小乘经中止说六识为俱生我执。不言七识。答。应知皆是随俗施设。故作是语。或是随六根而说六识。究理而论。识类各别。实有八种非谓识类止有六也。已上略录第七末那。诸教同诠。群贤共释。创入道者。此意须明。是起凡圣之因。宜穷性理。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虽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不出。何病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立真之地。其可忽哉。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至)此所缘境义便当说。

  此下释前颂中及了别境识也。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先释释名门。先总释。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言虽识体是一。而随根境种类差别。立六种名。谓名眼识耳识乃至意识。问。随根立名。具几种义。答。具有五义。谓依根。根发。属根。助根。如根也。言依根者。依眼处所。识得生故。若有眼根。识定得生。不盲瞑者。乃至暗中亦能见故。属根者。由识种子随属于眼。而得生故。助根者。由识有无。根有损益故。如根者。俱有情类之所摄故。眼所发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亦变异。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青色等皆见为黄等。前四皆依主释。唯根所发识。名依士释。以根虽劣能发胜故。问云。前六转。识皆随意转。何故第六亦名意识岂不相滥五识耶。答。虽六识身皆依意转。而此意识。是随不共意根而为所依。立意识名。如五识身。依五色根。无有相滥之失。或第六唯以意为染净依。故名意识。此但辩第六得名之所以。非辩心意。不应为例。问。眼识等六。既依根发识。以何为根。答。瑜伽云。皆以现行种子二法为眼等根。由本熏时。心变似色。从熏得名。即四大所造清净色。故对所生之果识。假说现行为功能。实唯现色功能生识。大小共成。问。根以何为义。答。根者。最胜义。自在义。主义增上义。出生义。是为根义。于中有清净五色根。有浮尘五色根。若清净五色根。即是不可见有对净色以为体性。能发生五识。有照境用。五蕴论云。谓于眼中一分净色。如净醍醐。此性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乃至身根并净色为性。无即不生。俱舍云。眼根极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清彻膜覆。如颇迦胝。不相障覆。耳根极微。在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若浮尘五色根者。即扶清净根能照其境。自体即不能照境。为浮尘根是粗显色。不妨与清净根为所依。问。六根所成各有几义。答。有二义。一是异熟。二是长养。且如眼根。以过去业。招今世眼。名异熟眼。于今世时。因饮食等。长小令大。养瘦令肥。名长养眼。余根亦然。或名下。次释随境立名。谓能了别差别六境得名。顺识所了六境义故。如色识了色。故名色识。乃至意识了法。故名法识。故六识名。各不相滥。问。未转依位。前五转识。于三量中定是何量。于三境中定属何境。答。前五转识。量属现量。境属性境。护法云。五识唯缘实五尘境。即不缘假。故名性境。但任运缘。不作行解。不带名言。得法自相。故名现量。且如眼识缘青黄赤白四般实色时。长短方圆假色。虽不离实色上有。眼识但缘青等实色。不缘长短假色。长短假色。唯意识作长短心缘。俱舍云。眼识但能了青。不了是青。意识了青。亦了是青故。又眼识缘青境自相时。得青色之自相。若后念分别意识。才作解心。即带名言。便是共相比量也。故前云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唯五识缘五境时。具四义故。得法自相。一任运。二现量。三不带名言。四唯缘现在境。故名得自相也。问。五根依何教理。证是现量。答。圆觉经云。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可证五根现量不生分别。其眼光到处。无有前后。终不舍怨取亲。爱妍憎丑。例如耳识不分毁赞之声。鼻根不避香臭之气。舌根不拣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涩滑之触。以率尔心时。不分别故。刹那流入意地。才起寻求。便落比量。则染净心生。取舍情起。问。第六意识三境三量。如何分别。答。第六意识。即比量意识。能缘三世法。三性法。三界法。一百法等。法尔皆是意识缘也。此意识有二。一明了意识。通三境三量。谓初念与前五识同缘境时。率尔心中。唯是现量缘实五尘性境。若后念已去作解行缘。其长短假色。即是比量。或于五尘上起执时。即是非量。即明了许通三量。若缘五尘实法。名性境。若后念缘五尘上长短等假色。即有质独影。并似带质。二独头意识有三。一梦中独头。亦缘十八界。唯是独影。此梦中境。唯是法处收而无本质。二觉窹独头。通三境。通缘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世出世间有体无体空华兔角三世法故。唯是独影。若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是带质境。若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心所。是独影。亦是似带质。初刹那缘五尘少分实色。是性境。三定中独头。亦通三境。通缘十八界一百法三世境。及真如等。若假若实皆能缘故。是独影境。又能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故。是带质境。又七地已前有漏定位。亦能引起五识缘五尘。即是性境。若明了意识前后念通三量。梦中独头唯非量。以不称境故。觉窹独头通三量。若缘有体法通现量。若缘五根界七心界等。是比量。若缘空华过未等境。通比非二量。定中独头唯是现量。虽缘假法。以不妄执。无计度故。问。三境以何为体。答。性境用实五尘为体。具八法成故。即地水火风色香味触也。若能缘有漏位中。除第七识。余七皆用自心心所为体。独影是第六识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能缘。即自心心所为体。带质即变起中间假相分为体。若能缘。有漏位中唯六七二识心心所为体。故颂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言性境不随心者。性境有五种不随。一性不随。谓能缘见分通三性。所缘相分唯无记。即不随能缘见分通三性故。名性不随。二种不随。谓见分从自见分种生。相分从自相分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名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如明了意识缘香味境时。其香味二境唯欲界系。明了意识通上界系。以不随能缘通上界系。名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且五蕴不随者。即如五识见分是识蕴收。五尘相分是色蕴摄。是蕴科不随。十二处不随者。五识见分是意处收。五尘相分是五境处摄。是处科不随。十八界不随者。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收。五尘相分是五境界摄。是界科不随。五异熟不随。第八见分是异熟性。五尘相分非异熟性。名异熟不随。独影唯从见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独影有二。一有质独影。即第六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而生。其相分与见分同种生。二无质独影。即第六缘空华兔角。及过未等所变相分。亦与见分同种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带质通情本者。以心缘心。如第七缘第八见分为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见分同种生。以两头摄故。名通情本。情即第七能缘见分。本即第八所缘见分也次结示云。已上随境立六识名。唯依有漏色根。未转依位各别说故。若自在位。六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问。若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则一识应名一切识。岂不相滥成大过耶。答。但可随根。无相滥失。庄严下。引论难云。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依五境而转。何故此中说一切境耶。答。五根之境粗显。意识之境微细。然前五境与意识境。皆属同类。今依粗显同类境故。作如是说。其实一识能缘一切也。佛地下引经证。佛地经说。成所作智决择有情心行差别。现起三业不思议化。为谓菩萨授四记等。岂非五识遍缘一切乎。若不遍缘。无此大用故。释曰。成所作智转前五识而成者。三业化。合有十种。一身化有三。一现神通化。二现受生化。三现业果化。二语化有三。一庆慰语化。二方便语化。三辩物语化。三意化有四。一决择意化。二造作意化。三发起意化。四领受意化。领受化中复有四记。一一向记。如人问天。亦答天等。二分别记。如人问天。答清气为天等。三反诘记。如人问天。反诘何者为天等。四默置记。如人有问。默然不答。此皆如来度生说法等事。问云。前第一能变中云。不可知执受处了。第二能变云。依彼转缘彼。今此颂中。何故不说六识依缘。答。然六转变所依所缘。粗显极成。故颂不说。前随义便。已说所依。此六所缘。义便当说。

  次言了境为性相者(至)余所依了如前已说。

  此释体性门行。相门也。以一了别双释性相。如契经言。了色名眼识。了声名耳识等。此亦约未自在位。依根所发识。见分所了之境有差别耳。若约已转依位。一根能作诸根用。一识能了一切境。如前所说。

  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至)俱不相应无记性摄。

  此释三性门也。先问。次举颂答。次释。谓前世益今世。今世益后世。自体与果。俱可爱乐。名之为善。问。若谓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者。无为无漏无前后际。何故名善。答。此世后世。违越生死。是以名善。问。人天乐果亦是顺益。何故非善。答。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不能顺益他世。以果随业转。业有尽故。是无记摄。故不名善。不善反此。无善不善。无损无益。两岐之间。无可记录分别。故名无记瑜伽云。善有十三种。一自性善。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二相应善。谓彼相应法。三随逐善。谓即彼诸法习气。四发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五胜义善。谓真如。六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七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八现前供养善。谓想对如来。建立灵庙图写尊容。或想对正法。书治法藏。兴供养业。九饶益善。谓以四摄饶益一切有情。十引摄善。谓施性福业事。及戒性福业事故。引摄生天乐异熟。引摄生富贵家。引摄随顺清净法。十一对法善。谓厌患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伏对治。离系对治。烦恼障对治。所知障对治。十二寂静善。谓永断贪欲瞋恚愚痴。永断一切烦恼。若想受灭。若有余依涅盘界。若无余依涅盘。若无所住涅盘。十三等流善。谓已得寂静者。由此增上力故。发起胜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自性不善者。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相属不善者。即此烦恼随烦恼相应法。随逐不善者。谓即彼习气。发起不善者。谓彼所起身业语业。胜义不善者。谓一切流转。生得不善者。谓由串习不善故。感得如是异熟。由此自性。即于不善任运乐住。加行不善者。谓依止亲近不善丈夫。听闻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身语意恶行现前。供养不善者。谓想对归依随天众已。杀害意为先。或邪恶意为先。建立祠庙广兴供养业。令无量众广树非福。损害不善者。谓于一切处。起身语意种种邪行。引摄不善者。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于恶趣善趣。引摄不爱果异熟。或引或满。所治不善者。谓诸对治所对治法。障碍不善者。谓能障碍诸善品法。自性无记者。谓八色界处意相应品命根众同分名句文身等。相属无记者。谓怀非秽非净心者所有。由名句文身所摄受心心所法。随逐无记者。谓即彼戏论习气。发起无记者。谓彼所摄受诸心心所法所发身业语业。胜义无记者。谓虚空非择灭。生得无记者。谓诸不善有漏善法异熟。加行无记者。谓非染非善心者。所有威仪路工巧处法现前。供养无记者。谓如有一想对归依随一天众。远离杀害意邪恶见。建立祠庙。兴供养业。令无量众于如是处不生长福非福。饶益无记者谓如有一于自仆使妻子等所。以非秽非净心而行慧施。受用无记者。谓如有一以无简择无染污心受用资具。引摄无记者。谓如有一工巧处串习故。于当来世。复引摄如是相身。由此身故。习工巧处速疾究竟。对治无记者。谓如有一为治疾病。得安乐故。心简择心。好服医药。寂静无记者。谓色无色界诸烦恼等。由奢摩他所藏伏故。等流无记者。谓变化心俱生品。此六转识。与善十一心所相应。即善性摄。与中随二。小随十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无记性摄。

  有义六识三性不俱(至)已永灭除戏论种故。

  次拣异。一师言。六识三性不俱。以六识身同前五识外门转故。既五识起善起恶。差别不同。则同时意识亦互相违。岂能一念随五识而具通三性。何以故。五识生起。必由意识而为引导。与彼五识俱生。成善成染。若许五识既与三性齐起。意识尔时亦通三性。岂有六识一念齐通三性之理。故知六识三性。定不俱起。问。若尔。何故瑜伽论说。藏识一时与转识相应。三性俱起。答。彼说一时俱起。是依前后多念。故说一时。非谓一念三性俱起。如说一心。是约多生灭说。非一生灭名为一心也。今依一念不容俱起。故与论文无相违过。一师云。六识一念三性容俱时起。以彼同时意识率尔等流。与眼等五识容俱起故。由率尔起。故与无记相应。由等流起。故与善染相应。率尔等流既容俱起。三性必俱。然言容者。姑且之辞。故又曰。五识与意识决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皆同。则汝前所设意识应通三性之难。竟成虚弃。下引瑜伽以证意识虽与五识俱起而不同性。即如诸瑜伽师入禅正受。若遇声缘从定起者。此定要与定中相应善意识。及余耳识一时俱转。方能领受此声。后方出定。不是彼定相应善意识独取此声。而无耳识。若无耳识。于此音声不能领受。不应出定故。问。若是耳识能领受已。应便出定。何必要与定中相应意识俱转而后出定耶。答。非谓耳识领受此声。即便出定。必是耳识领受声已。定中相应意识有所希望。然后出定。故耳识闻声时。意犹在定。定应二识共取此声。是知意识必与耳识俱起也。然在定意识是相应善。在定耳识率尔闻声。理定非善。以未转依时。率尔堕心定是无记故。由此诚证。则五俱意识。断不与五识同性明矣。诸处下。引证同起不同性。问云。杂集论说等引位中无有五识。何故此中说定相应意识与耳识俱转。梵语三摩呬多。此云等引。梵语三摩地。此云等持。定有三位。谓出住入。住名等持。出入名等引。今言等引。正出定入定时也。答。彼论依多分说无五识。此显少分定有五识。故前云。在定五识率尔闻声也。问云。五俱意识既不能与前五同性。何故前文说六识三性亦容俱起。答。若五识中三性俱转。五俱意识。随彼五识偏注一境。尔时意识与彼五识或善或恶必是同性。若不偏注。是无记性。故六转识与前五识三性容俱。此依未自在位说。若至自在位中。不通三性。唯善性摄。问云。自在位中。亦有色心。宜通三性。何故唯善性摄。答。如来色心。是道谛摄。非是苦集故无不善。已永灭除戏论种故。故非无记。

  六识与几心所相应(至)由此五位种类差别。

  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总释六位相应门也。言此第六转识与六位五十一心所皆得相应。以彼通缘一切法故。问。何义得名心所。答。言心所者。以心为依。方现起故。与心和合。不舍离故。系属于心。随心转故。具此三义。名为心所。如属我之物。立名我所。问。心与心所。义用何别。答。心于所缘之境唯取大略。不别分别如缘青。但总取青。不更分别青之别相。心所于彼所缘之境。不唯大略。亦取微细。以能助成心王未了之事。故得此名。心王如??师作模。心所如弟子填彩。令出媚好。瑜伽下。引证。识能了别总相。不取别相。以是主故。作意一法。独能了此众多未了之相。问。何故瑜伽以作意为先。此论以触为初。答。由作意故。令心心所取境功能最为殊胜。故瑜伽以作意为初。由触能令根境识三和合一处。引生心所。最为殊胜。故此论以触为先也。即以五遍行论了别相。触能了心王可意不可意俱相违相。受能了心王摄受不摄受俱相违相。想能了心王言说因相。以能取境分齐相故。谓此是青非青等。便起言说。故想之相为言说因。思能了心王邪因正因相违因相。即是境上正邪等相。是思之因故。作意等名心所法。皆言此者。正显心所亦缘总相也。余论亦说别境五所亦了别相。欲亦能了心王可乐事相。胜解亦能了心王决定事相念亦能了心王串习事相。定慧能了心王得失是非事相。由此十法。于所缘境起善起染。及起不定诸心所法。此十又能于所缘境。能取心王总相。而又兼取别相虽诸下。释心所差别。谓遍下。标差别名数。一切下。释差别义。问何故瑜伽唯有五位。此处有六答。瑜伽合根随为一染。故位唯五。瑜伽复以四一切辩五位差别。四一切者。谓一切性。即善染无记也。一切地。三界中九地。谓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也。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也。一切俱者。八识俱通也。此五位中。遍行一位。具四一切。三性皆具。九地皆有。通一切时。遍一切识故。别境一位。唯有初二。谓三性九地。善唯有一。谓一切地。以一切地皆善性故。染四皆无。于三性中唯不善故。不通一切性。于上八地伏不起故。不通一切地有间断故。不通一切时。于八识中不俱有故。不通一切识。不定唯一。谓一切性。由此四一切故。有五位差别。问。前五识亦与六位心所相应耶。答。不尔。五识止有三十四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余互相违故。

  此六转识易脱不定(至)故知三受各容有四。

  此释受俱门也。先总标。领顺下。释名义。如是下。释三受差别。先分二。言三受与五识相应。名身受。三受与意识相应。名心受。如苦受。有身苦受心苦受。乐舍亦然。三受皆通有漏无漏。问。何故苦受亦通无漏。答。苦受亦由无漏而起。如行苦行。皆为求证无漏故。次分三。谓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谓此三受皆通三断也。云何见道所断法。谓萨迦耶等五见。及依诸见起贪瞋慢。若相应无明。若于诸谛不共无明。于谛疑等。及住一切恶趣业等。是名见道所断法。云何修道所断法。谓一切善有漏法。一切无覆无记法。除先所说诸染污法。余染污法。是名修道所断法。云何非所断法。谓一切有学出世间法。一切无学相续法中所有诸法。若出世法。于一切时自性净故。名非所断。余世间法由已断故。名非所断。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位亦皆有三受。云何学法。谓或预流一来不还有学补特迦罗。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学法。何以故。依止此法。于时时中精进修学增上戒学心学慧学故。云何无学法。谓阿罗汉诸漏已尽。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无学法。云何非学非无学法。谓除先所说学无学法。所余预流乃至阿罗汉。若堕一切异生相续。若彼增上所有诸法。当知是名非学非无学法。次分四。先总分。谓善受。不善受。有覆无记受。无覆无记受。此将舍受分二。故总成四受。次各分四。言六识皆有四受。故曰各。先明五识有四受。谓彼任运烦恼发恶业者。是不善受。不发恶业者。是有覆无记受。彼皆容与苦根相应。若俱生善等发善业者。亦是善受。与善根相应。不发善业者。是无覆无记受。与舍根相应。是故三受容各分四。瑜伽下。引证三受与一切识相应。若此任运烦恼遍一切识者。则此烦恼遍与一切识苦乐舍根相应。若此任运烦恼不遍一切识。而与第六意地相应者。则此烦恼即与第六苦乐舍根相应。言遍不遍者。俱生我执。七识皆遍。俱生法执。前五不遍故。杂集下。引证。

  或总分五谓苦乐忧喜舍(至)尚名为忧况余轻者。

  次分五受。苦乐为四。合无记为一故。问。前以舍受分二。苦乐不分。何故此中苦乐各分为二。合舍受为一。答。苦乐分二者。逼悦身心相各异故。逼悦身者名苦乐。逼悦心者名忧喜。无分别者名苦乐。有分别者名忧喜。尤重者名苦乐。轻微者名忧喜故。舍受不分者。反上三义故。下详解适悦受中乐喜二义。诸适悦受与五识相应者。恒名为乐。与意识相应者。若在欲界及色界初二静虑近分。但名为喜。不名为乐。但悦心。不悦身故。若在初二静虑。名乐名喜。身心皆悦故。言近分根本者。如色界初禅有三。谓梵众。梵辅。大梵。前二为近分。大梵名根本。二禅有三位。谓少光。无量光。光音天。前二为近分。光音为根本。三禅有三天。谓少净。遍净。无量净。前二名近分。第三名根本。言根本者。得此天根本定故。言近分者。于彼根本邻近将得未得故。今言欲界诸天与初二静虑中梵众梵辅少光无量光所得者。但可悦心。未至身心遍悦。故但名喜而不名乐。若在梵天光音。已得根本静虑。身心遍悦。名乐名喜。故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也。若在第三静虑中。无论近分根本。皆得妙乐。故名离喜妙乐地。由其静虑益深。触处无非乐境。故无分别。反显前二静虑。乐心轻微。故有分别。显扬论云。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经中说。所谓此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初静虑近分如经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初静虑根本即于此身等持所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第二静虑近分。即此身中于一切处无有少分等持所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第二静虑根本。即于此身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第三静虑近分。即此身中于一切处无有少分离喜之乐所不遍满者。是谓第三静虑根本。言近分者静虑未满故。言根本者。静虑具足故。下详解逼迫受中苦忧二义。诸逼迫受与五识相应者。恒名为苦。与意识相应者。一师言。唯与忧受相应而无苦受。以逼迫心。故有忧而无苦。下引证。诸圣教说意地戚受即名忧根。瑜伽又说。生地狱中第八异熟无间有第六异熟生。有苦忧相续。故知苦属前五。忧属第六。又说地狱寻伺忧俱一分。鬼趣旁生亦尔。言地狱寻伺一分与苦根俱。一分与忧根俱故。瑜伽云。谓捺洛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与忧苦相应。如捺洛迦寻伺受苦。饿鬼及旁生趣所有寻伺亦尔。故知意地中极重戚受。不名为苦。尚名为忧。况余轻者而非忧耶。

  有义通二人天中者(至)恐文增广故不繁述。

  此第二师立意地有苦忧二受。谓生人天二处者。恒名为忧。不名为苦。非尤重故。若生傍生鬼趣二处。名忧名苦。傍生杂受者轻微。故名忧。饿鬼纯受者尤重。故名苦。若在地狱。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乐至三禅为极。苦至地狱为极。故皆无分别也。瑜伽下。引证第六有苦受。瑜伽又说第六一类俱生我见与边执见。唯无记性。复自释云。据论所说。此意地俱生苦受是无记摄。决非忧根。论说忧根是染性故。非无记故。又说地狱诸根。余三现行定不成就。复自释云。余三定是乐喜忧三根。以彼地狱受苦报时。但有无记苦根。必无现行乐喜忧根。以彼无记苦根。定与现行舍根相应故。然岂不知现行舍哉。但彼论中定不成第六为舍根耳。难云。汝宁知彼论文唯说容受。未必容受不成第六。决定成立意根。答。彼六容识有时间断。定不与容受相应。容受既不与第六相应。是决定成立意根矣。不应彼论唯说容受。不立意根。既说容受。决定通说意根。以彼容受及与意根。皆是无记性故。若谓彼论唯说容受定不成立意根者。何故彼论复说那落迦现行种子定成八根。言八根者正指第八识以彼亦与舍受相应故。下纵破忧根是六非八。若谓五识不相续故。于地狱道定非忧根。第八是一类无间。恒相续故。定是忧根者。则死生极闷绝位。六识现行已灭。第八忧从何来。定知忧根不属第八。苦根亦然。若谓第八是异熟总报主。地狱苦根定属第八者。且地狱中受苦之时。定指何物以为第八。设执地狱现男女形。随以一形为第八者。理亦不然。地狱之身。或大或小。无定形故。第八异熟所感之果。有定形故。又彼恶业招感之身。容无形故。俱舍云。欲胎卵湿生初受生位。唯得身命二异熟根。化生初位。得六七八。谓无形者初得六根。如劫初时。何等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命。若一形者。初得七根。如诸天等。若二形者。初得八根。岂有二形。受化生者。恶趣容有二形化生故。问。既无有形。谁为受苦。答。由彼过去恶业之力。自然于五根门头恒常受苦。如六交报等。若谓地狱之身定成眼等。必有一定男女之形。非变化者。纵有定形。亦何所用。非于无间大地狱中。可有希求淫欲等事。故瑜伽云。诸捺洛迦所有有情。皆无淫事。由彼长时无间多受种种极猛利苦。由此因缘。彼诸有情。若男。于女不起女欲。若女。于男不起男欲。何况展转交合。若鬼旁生人等所有根身。苦乐相杂。故有淫欲。由斯理趣。故知舍根定成七八。地狱苦根定成第六。以七八二识。皆与舍受相应故。下例彼意地无忧根。汝言地狱意地有忧根者亦不然。如第三禅极乐地无有喜根。例知地狱极苦处定无忧根。故余三言。定知是忧喜乐。问云。既地狱中唯有苦根。无有乐受。何故俱舍论说。阿鼻狱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余地狱中有乐间起。虽无异熟而有等流。答。如立世毗昙云。人养六畜饮食温冷者。在热地狱有冷间。在寒地狱有温间。此之温冷。果似前因。假名等流。应知彼是随转理门。施设论说等活地狱中。有时凉风所吹。血肉还生。有时出声。唱言等活。彼诸有情歘然还活。如是血肉生时。及暂生喜乐间苦受故。不名无间者。亦是随转理门或是通说杂受处无异熟乐。故假说有等流乐。以杂受处亦是纯苦故。言杂受者。寒热杂受也。问云。意地既无忧根。何故圣教说意地戚受名为忧根。答。此依少分说。多分苦根故。瑜伽下。通论意可知。又彼瑜伽所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以此苦是余忧流类。依流类故。假说为忧。其实是苦。或彼苦根能损身心。虽苦根摄。而亦名忧。以损身故名苦。损心故名忧。例如近分喜益身心故。虽是喜根而亦名乐。以益心故名喜。益身故名乐。然未至三禅。必无真乐。故无乐根故说初二静虑唯有十一根而无乐根。十一根者。对欲界初二禅说。前五识除乐。具苦等四。第六亦然。七八二识各唯舍根。地狱身心共是苦根。故有十一。既知极乐处无喜根。则知极苦处无忧根。由此下。结示纯苦处。唯意地苦根舍根摄非忧喜乐根也。

  有义六识三受不俱(至)诸佛已断忧苦事故。

  此释前五与第六三性俱不俱义。并如前解三性文中。

  前所略标六位心所(至)余非遍行义至当说。

  此释初位。五遍行也。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释。言此五心所。已在初能变中广说。今不复辨。问。云何应知有此遍行。答。由教与理为定量故。此中下。先引教证。根境识三和合。必定有触。触起然后有受想思。由此定有故四皆名遍行。次引证作意若根境虽具必得作意现前方能生识若无作意识不能生。故识起位必有作意。于作意处了别。于了别处作意故。是知作意亦是遍行。次以理推。谓识起时必有三和。有三和处决定生触。以彼三和必由触有。若无触者不能和合心心所法令触一境。故知必有。虽有触所。若无作意引心令趣自境。则心王乱触。不知所趣。故触与作意交互相生。正作意时触在作意。正触境时作意在触。诸识缘境。此二心所恒为首功。由前二所引心趣境。然后领纳此境善恶。于善生顺。则起爱心。于恶生违。则起憎心。于中容境不憎不爱直平平尔。此受是无心位中随一所摄。故无心位起。无此随一。不见有心无随一者。受既领纳好丑。生爱生憎。然后于好丑境上分强分界。品定是非。弹量贵贱。此想亦是无心位中随一所摄。故无心无此随一。不见有心无随一者。既于自境安立分齐。然后于分齐境中。方取正因邪因等相。而作善作恶等。此思亦是无心位中随一所摄。无心起时无此随一。不见有心无随一者。是故此五名大地法。凡有心时。必有此五。心王如君。此五遍行如辅弼大臣。若明君体。乾居正。则辅弼大臣肃然听命。威福不敢自专。若夫庸主。则为大臣弄诸股掌之上矣。故心王正则作意正。作意正。则所触皆正。所触既正。则所受于中者亦正。受于中者既正。则所想所思无不皆归于正矣。故心王一正。则心所皆听命而为用。若心王不正。则心所分权作乱矣。故修行者。先从作意处为下手工夫。不得草草。

  次别境者谓欲至慧(至)故论说此勤依为业。

  此下释第二位别境五心所也。先释总名。言别境者。以五心所所缘之境。各各不同。非如遍行同缘一境。故云别也。言欲者。于所好乐境希求冀望是其体性。精进为依是其业用。世出世法。无不皆由好乐而成故好乐世间法。成世间果。好乐出世法。成出世果。甚矣好乐之不可不正也。赵州云。老僧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余处更无杂用心者。古人封被。克期求证无上菩提者。好乐之力也。唯其好乐之极。故能终朝竟夜。矻矻不休。未尝少怠。不然。一刹那间。千回万转矣。有一师说。所乐者是可欣之境。于可欣之境。欲见欲闻。有所希望故问。于可厌事。若未合时。不希彼合。若已合时。望彼别离。亦是大快乐事岂非是欲。何必可欣。之境方谓之欲哉。答。如汝所言。此但于可厌境求彼不合。望彼别离。自己才有叹喜痛快处。不在可厌境上生好乐心。安得名欲。故于可厌。及中容二境。决无好乐。即缘可欣之事。若不生希望心。亦无好乐。第二师言。所乐者。是所求境。于可欣境求合。于可厌境求离。于二境中俱有希望故。第三师言。所乐。是欲观境。于一切善恶等境而起好乐。审观详察。然后有所希望。故谓之欲。若不乐欲审观谛察。随人脚踉任运缘者。皆不入心。即全无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三说皆是。后说尤是。下拣异。有一师言。欲者。要由希望外境之力。诸心心所方取所缘。故心起时定应有此。故经说欲为诸法本。此误执作意为欲。先斥后破云。心心所等取外境时。皆由作意。何关乐欲。经说作意现前。方能生识。不说由欲生心心所。复例破云。若汝说言欲为法本。诸心心所皆因欲生者。经说诸法爱为根本。岂心心所皆由爱生耶。问。心心所等既非欲生。何故经作是说。答。然经说欲为诸法本者。是说乐欲所起一切事业。故说以欲为本。或此欲是善欲。能引发精进。助成一切善事。故论说勤依为业。经说以欲为本。非谓欲能生心心所而为本也。

  云何胜解于决定境(至)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

  先出体用。谓邪下。释。言决定印持不可引转者。谓藉邪教正教邪理正理据证之力。故于所取之境。详审明决。印定持守。由此异缘不能牵夺。故名胜解。如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如是决定增胜。不可引转。语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古德云。任尔非心非佛我自即心即佛是也。若半疑半信。若存若亡。名犹豫境。决无胜解。若虽印持。而无一刀两段番决之心。亦无胜解。由此胜解非遍行摄。下拣异。有一师言。心与心所取自境时。无拘碍处。皆有胜解。此是误认遍行为胜解故。先斥。后破云。能不碍者。即是自境。所不碍者。即心心所。未举念时。心境元不相碍。瞥尔胜心发起之时。皆是根与作意之力。何关胜解。若胜发起不由根与作意而待胜解者。则此胜解不能自生。更有所待。若胜解而更有所待。彼所待者又有所待。如是便有无穷之失矣。

  云何为念于曾习境(至)足为后时忆念因故。

  先出体用。谓教下。次释。言曾习者。即串习事也。明记不忘定依为业者。谓惺惺不昧。历历分明。念兹在兹。不暂忘失。如此用功。乱想自定。名为正念。古德云。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是也。古人念佛参禅。未有不仗此正念力而得成就者。故于百凡事体。曾未受习。决不起念。即曾受习。如风过耳。无专注心。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故此亦非遍行所摄。下拣异。一师云。但心起时。必有念俱。由念于境明记不忘。能为后时忆念之因。此亦误执遍行为念故。先斥。后破云。若谓前念为后念因者。勿于后念有痴有信。而前念亦有痴信故。然前心心所之因。不在有念。实由现在遍行想心势力强盛。足为后时忆念之因。无劳别念。

  云何为定于所观境(至)如念慧等非即心故。

  先出体用。次释。言所观事者。谓五蕴等。无常苦空等。专注不散定依为业者。谓日用寻常境中。用心观察。何者为色。何者为受等。色是甚么。受是甚么等。如此专注一心不乱。自然有个入处。由斯本明自露。决择智生。更不待从人口角边。觅牙后慧。从上诸大祖师。皆用此法。言心专注者。表显此心欲住何境。即能令心住于此境非是独指一境言也。若独指一境。则见道历观上下八谛。前后境别。既无专注应无等持。故专注言非唯一境。纵是一境。若不系心专注。定亦不生。故非遍行所摄。下拣异。一师言。虽不系心专注一境。尔时亦有定起。但定相隐微。粗心者自不觉耳。此实遍行。非浪言也。下破云。若谓此定令心心所和合。同趣一境。故是遍行。理亦不然。能令根境识三和合同趋一境。是触业用。非定心故。若谓此定能令刹那心无异缘。故是遍行。理亦不然。以刹那心。时之极少。自然于所缘境无有变易。何必待定然后无变易耶。若谓由定心取所缘境是遍行者。理亦不然。能令心等取所缘者。是作意故。非是定心。若谓此之定体即是定心。以契经说定为心学。即是心一境性。故定体即心者。理亦不然。依定而收摄放心。专注一境。故经说言心一境性。此心一境性。是收放心之学问。故非即心。以三十七圣道品中摄此定故。立量云。定非即心。根力觉支道支等摄故。如念慧等。既念慧等各别有性。此定亦然。云何即心。

  云何为慧于所观境(至)定非遍行如信贪等。

  先出体用。次释。简择断疑者。谓于诸法自相共相得失境中。由以慧心推求简别。后方决定。心无疑惑。故定与慧。如车两轮。如鸟两翼。缺一不可。必由定而发慧。由慧而得决定。故云一心不动。名入诸禅。了境无生。名为般若。若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有简择。便无此慧。故非遍行所摄。下拣异。有师言。即使愚昧心中虽无简择。亦有慧心。但慧相微隐。愚昧心多。故隐而不显。非无此慧。以此慧是大受法故。宁知大受。对法藏中说为大地法故。俱舍颂云。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此十皆名大地法故。破曰。诸部对法。展转相违。而无定准。不可执为一定之格。如俱舍以痴逸怠不信惛掉六种名大烦恼地法等。故欲等触等。以地相较。俱遍地故。欲等亦得名大地法。若欲等以遍行与触等相校。便非等伦。安得名为大地法。以遍行通四一切。别境止通二一切故。且触等五。经说遍行。若说十遍。便违契经。不应固执。下申量破云。然欲等五。定非遍行。非触等故。如贪信等。

  有义此五定互相资(至)及藏识俱此类非一。

  此下总言五所现起分位也。一师言。此五决定俱起。互相资助故。一师言。五所不定俱起。以此在四一切中。遍一切性。一切地。不遍一切时。不遍一切俱。既不同时。无俱起义。又说此五缘四境生。所缘不定。能缘亦不定故。应说此五或时起一。或时起二。起三。起四。或时俱起。或不俱起。言起一者。谓于所乐境起欲。决定起解。曾习起念。所观起定。问。所观之境。定慧皆起。何以独言起定。答。谓愚昧类。心多杂乱。流逸奔驰。为欲止此散心。虽专注所缘。令心不散。而不能简择是非得失。谓之痴定。此名有定无慧。问。愚昧心中既无简择。何得却言缘所观境。答。至彼加行位中。少有闻思慧力。便能缘境。故说等持缘所观境。或依多分。故说有定无慧。如戏下。引证有定无慧。或于下。释有慧无定。或时起二者。谓于四境一时双起。合有十个二。一欲解。二欲念。三欲定。四欲慧。五解念。六解定。七解慧。八念定。九念慧。十定慧。或时起三者。谓于四境一时起三。合有十个三。一欲解念。二欲念定。三欲定慧。四慧欲解。五慧解念。六慧念定。七解念定。八解念慧。九念欲解。十念定慧。或时起四者。谓于四境一时起四。有五个四。一欲解念定。二欲解念慧。三慧欲解念。四慧解念定。五解念定慧。或时俱起。谓欲解念定慧。如是四境起欲等五。总别合有三十一句。谓欲等起一有五句。二三各十。起四五句。总起一句也。或有心位五皆不起。如无此四境时不起。对境方生故。率尔堕心时亦不起。无分别故。与藏识俱时不起。不遍心故。

  第七八识此别境五(至)五识皆有作事智故。

  上明五所不遍一切时。此明五所不遍一切俱也。七八二识此五随位有无。第八有漏时定无。第七有漏时唯有一慧。若在无漏。七八二识五俱相应。等六意识。转未转位。皆与五法相应。皆不遮故。前五转识。一师言。此五皆无。一师言。此五容有。谓此五虽无增上。而有微劣。非谓全无。遮等下。问云。五识散动既无专注。何得有定。平等引心方入定故。答云。若约出定入定时论。五识散动固不容有。若在定时取现量境。必同意识。故容有定。而言五识无定者。但遮等引。不遮等持。等引者。出定入定时也。等持者。住定时也。由此圣教说眼耳通者。正显前五亦有慧。此慧是眼耳二识相应智故。亦是鼻舌身识相应智故。下以二位结五所。若约未自在位。此五心所。或有不相应者。得自在时。此五定有。乐观苦集道。灭谛。安立谛。非安立谛等。故欲不减。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故胜解不减。观彼久远。犹如今日。故念不减。经行坐卧。无不是定。故定不减。五识皆有作事智故。扬眉瞬目。开口动舌。顾盻颦呻。无非佛事。故智不减。由此五法。自在位中。八识皆得相应。

  此别境五何受相应(至)诸门分别如理应思。

  此言五所与受相应也。一师言。欲与喜乐舍三受相应。除忧苦二受。以彼忧苦二境。不生乐欲故。余四心所。皆与四受相应。唯除苦受。以审决明记专注简择。五识所无故。以五识是苦受摄故。五识既不与四所相应。苦受亦尔。一师言。欲等五法。皆与五受相应。欲证菩提而生愁戚。于纯苦处而求解脱。厌苦欣乐皆是欲故。故欲亦与忧苦二受相应。此通前师欲不与忧苦相应。意有苦根。前已说故。通前四法不与苦受相应。论说下。引论以证欲与忧苦二受相应。苦根下。又证四所与苦根相应。以前师云。五识无审决明记等。不与五识相应。故通云。若根既与同时意识相应。四法与苦相应。亦有何咎。况前五识虽无增上四法。而有微细印境等四。何得言无。由斯五所定与五受相应。下明余门分别此五复通三性三界学无学等。此五既通一切性一切地。则知三性三界皆通。第六意识依转不转既皆不遮。则知学无学等亦应皆有。如是等门。例推可知。

  成唯识论卷第五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六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契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已说遍行别境二位(至)由此应知心净是信。

  此下释第三位十一善心所也。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次总释。云何下。别释信所。先出因果体用。一信下。次转释。一信实有者。谓于诸佛所说世出世间实事实理正因正果。皆能深信。而能忍可于心。不为谬事谬理邪因邪果之所引转。此是信因。二信有德者。谓于三宝有法身般若解脱真净之德。深信好乐。不为数论三德胜论。十四德等之所惑乱。三信有能者。谓于一切有漏善及无漏善。深信凡肯用力于此者。皆能得果。皆能成道。于是生希望心而求必得。此二是信果。由斯信力对治不信。爱乐证修世出世善而为业用。故曰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必到如来地。问。深忍乐欲。是信因果。如何是信之自体。答。前岂不言心净为性。复诘云。即如此言。犹未了心净之义。所以者何。若净即是心。此信不应名心所。此以持业释难。若能令心净。则与惭等有何差别。此以依主释难。若谓是与心俱净之法。亦与惭等何别。此以邻近释难答。此信心所。自性澄清。能净染污心心所法。以心胜故。立心净名。不及心所。如水清珠。入水一寸。水清一寸。入水一尺。水清一尺。故曰。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净信投于秽心。秽心不得不净。惭等虽是善法。是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为性。非若此信以净为性。故虽同是善法。无有滥彼之失。又诸下。次以染净相翻显信之体。有说下。拣异。有说信者。爱乐为相。此小乘上座部执信果为性。破云。若以爱为相者。应通三性。以贪心所。通三性故。若以乐为相者。其体即是别境欲心所。何关信体。如是则应苦集二谛非信所缘。以苦集二谛本是信所缘境。若以爱乐而为信体。苦集二谛有何可爱而生乐乎。有执信者随顺为相。此大乘异师执信因为性。破云。若是随顺。即别境中之胜解与欲应通三性。不名善性。若是印持而随顺者。即是胜解。若是好乐而随顺者。体即是欲。以离彼印持好乐二体。无随顺相故。既胜解欲不是其相。由此应知心净是信之相也。

  云何为惭依自法力(至)对治无惭息诸恶行。

  先出体用。谓依下。次转释。谓依自身生尊重增上。又于大法起贵重增上。谓我有此巍巍堂堂七释之躯。又具得昭昭灵灵之佛性。不为善事。乃作诸恶。不亦惭乎。由此二种增上力故。凡见一切贤善有德之人。皆生尊敬心。生隆重想。待之如父。事之如师。复羞自己之过。有过必改。耻自己之恶。有恶必悛。故能对治无惭。诸恶不作。

  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至)对治无愧息诸恶业。

  先出体用。谓依下。次转释。谓依世间讥诃增上。及他人厌恶增上。言如此人作如此事。可憎可厌。我今为人如此憎厌。不亦愧乎。由此二种增上之力。见暴戾之人。轻而不近。见恶作之人。拒而不亲。复羞昔日之无知。耻曾犯之过恶。故能对治无愧。息诸恶行。故瑜伽云。内生羞耻为惭。外生羞耻为愧。若广额屠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如周处戴渊等。皆可谓有信惭愧者。

  羞耻过恶是二通相(至)于己益损名自他故。

  问云。羞耻二法是惭愧别相。何故此中合说。答。羞耻过恶。是惭愧之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惭愧体。显扬论云。若说羞耻为惭愧者。是从通假说为体。实是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是惭愧别体。非羞耻也。若执羞耻为惭愧别相者。则应惭愧体无差别。以羞耻是通相故。既无差别。则此二法定不相应。焉有自类俱起之义。下例明云。非受想等亦无差别名为相应。以受想等各别有相名相应故。若谓惭愧不依羞耻。是待自他而别立者。则此二法应非实有。因待生故。便与圣教相违。若许惭愧实是一法别起二名者。复违论说十遍善心。以惭愧合一故。是知惭愧别相。非羞耻。非自他。又非是一。定是崇重轻拒为惭愧性明矣。问云。若谓崇重轻拒是别相者。则惭愧所缘之境。亦有差别。应非自类俱起。若是。则我所说羞耻等为二别相。固非。汝以崇重轻拒为二别相。亦未为是。既彼我皆失。何乃偏责我耶。论主反诘云。谁言二法所缘有异。答。崇重轻拒既各不同。岂非所缘有异而何。论主答云。惭愧二法起时。随缘一境。皆有崇重轻拒二义。非谓惭唯崇重。愧唯轻拒也。故此二法。俱遍善心。所缘无异。复转辨云。岂不我说羞耻过恶。亦有崇重轻拒二义。汝何不许。答。汝执羞耻以为惭愧自相是一。应不俱起。不遍善心。汝又执待彼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更有何理。能遮前所设难。复问云。惭愧既不待自他立者。何以圣教说頋自他。答。然圣教说頋自他者。以自法名自。以世间名他。谓以自法贵重。羞耻过恶而立惭。世间讥诃。羞耻过恶而立愧。非谓待自立惭。待他立愧也。或即于崇重贤善。于己有益名自。即于轻拒暴恶于己有损名他。此即于己有益有损而名自名他。非谓惭愧待自他而立二名也。

  无贪等者等无瞋痴(至)对治贪着作善为业。

  颂中言无贪等三根者。等无瞋无痴二法。此三皆名根者。以生善之功为最胜故。如草木之有根柢。而后生干生茎生枝生叶故。近能对治三不善根故。有者。三有果。有具者。三有因。谓于三界因果厌离而无爱着是其体性。对治爱着。作善是其业用。

  云何无瞋于苦苦具(至)故此二种俱遍善心。

  无瞋者。于三界苦果及三界苦因。不生瞋恚是其体性。正对治瞋。作善是其业用。显扬云。于诸有情心无损害慈愍为体。能断瞋障为业。问。此二善根。所缘有异。应不俱有。不遍善心。答。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于有有具苦苦具无着无恚。是观有等苦等。立此二名。非要缘彼有等苦等为境也。如前惭愧二法。亦是观善恶而立二名。亦非缘彼善恶为境也。故此二种俱遍善心。

  云何无痴于诸理事(至)由此无痴必应别有。

  于诸理事明解为性者。略即四谛。广即十二缘起。于彼加行。故能明解。对治无明。作善是其业用。一师言。无痴是依别境慧所假立。即慧为性。无别有体。集论说此无痴是报教证智。以决择为体。由闻果报智而生得闻慧。由思圣教而生得思慧。由修证智而生得修慧。此三皆是决择为性。故知无痴即慧为性。问。此若是慧。何烦更说。答。此虽即是慧。为显善品中有生善殊胜功能。故别开之。即如烦恼之见。虽是烦恼。有胜功能。亦复别说。一师出正义云。无痴非即是慧。别有自性。此正对治无明。如无贪瞋善根摄故。此亦应尔。下引证云。论说大悲是无痴摄。非信等五根摄故。若彼无痴以慧为性。则大悲亦如五力等。亦应是慧等根摄。若尔。便违论说。又若无痴无别自性。便同不害行舍不放逸。应非实物。以不害。是无瞋一分摄。行舍不放逸。皆是精进三根一分摄故。若尔。便违论说十一善中唯三善法是世俗有。胜义则无。余八善法皆是实有。救云。若尔。何故集论说此决择为性。答。集论是举彼因果。显此自性。故曰无痴。以报教证智为因。闻思修所生慧为果。如以忍为信因乐为信果。举彼因果。以表此信心净为体。故以理推。必应别有自性。且贪瞋痴与六识相应。是根本烦恼中摄。由彼三法起恶最胜。立为三不善根。今欲断彼三不善根。必假通别对治。通即善慧。别即无贪等三根。由此三善根。对彼三不善根。定知无痴必应别有。

  勤谓精进于善恶品(至)无间解脱胜进别故。

  于善恶修断事者。即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广。未生恶遏令不生。已生恶断令不续。未生善令生者。瑜伽云。谓于未得未现前所有善法。为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发起勇猛。希求获得。欲求现前。言已生令广者。谓已获得已现在前所有善法。于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说言为欲令住。于此善法。明了现前。无暗钝性。依是说言令修圆满。言未生之恶遏令不生者。若未和合未现前。名未生。为令不生。发起希愿。我当令彼一切皆不复生。言已生之恶断令不续者。已和合已现前名已生。先已和合。为欲断故。业起希愿。我当于彼一切皆不忍受。断灭除遣。如此精进。非九十五种相违之勤。谓之四正勤。亦名四正断。一律仪断。即已生恶法。由于已生恶不善事。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二断断。即未生恶法。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为断故断。名为断断。三修习断。即未生善法。由于善法数数修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名修习断。四防护断。即已生一切善法。由于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断。名防护断。以此正勤。对治懈怠。满善而为业用。勇表下。次转释。勇表胜进者。谓念念高胜增进。若行染法。设虽增长。望诸善品。皆名为退。不得名进故。扞表精纯者。不同无覆无记之净故。由此二义。显此精进是善性摄。次明差别相。此精进相。差别有五。一被甲精进。从喻立名。如人入阵。先须被甲以防弓矢。今求菩提。必先誓愿以防退屈。二加行精进。三无下精进。四无退精进。五无足精进。此五精进。即经所谓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是也。谓最初求于无上菩提。虽有势力而加行时不能?励。故说有勤。对治懈怠随烦恼。虽复有勤。心或怯弱卑下。为对治彼。故说有勇。由有勇故。心无退屈。心虽无怯。逢生死苦。心或退转。由此退失所求佛果。为对治故。立无退转。无退转者。即是坚猛。由坚故逢苦不退。由猛故不惧于苦。虽逢众苦而不退转。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证无上菩提。是故次说无喜足。此即显示不舍善轭也。此五精进所以别者。以诸圣位有差别故。诸圣位中。皆有精进故。谓初发心至究竟位。摄五精进。一初发心行摄被甲精进。二自分下品行摄加行精进。三自分中品行摄无下精进。四自分上品行摄无退精进。五胜进行摄无足精进。何以五品行有差别。以修时功用有差别故。一发心修。二长时修。三无间修。四殷重修。五无余修。或是资粮等五道各别故。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问。第五胜进行是究竟位。何故亦摄无足精进。答。若是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有无足精进。若是诸佛究竟道。利乐有情故。亦有无足精进。故曰大海若知足。百川应倒流。或二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别故。有五精进也。言二加行者。资粮亦是加行摄。故曰二加行也。一资粮道。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中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习此故。得成现观。解脱所依器性。一加行道。谓由此道。能舍烦恼。三无间道。谓由此道无间。能断烦恼。令无所余。四解脱道。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五胜进道。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道。又复弃舍断烦恼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诸法。或勤方便安住诸法。或进修余三摩钵提诸所有道。名胜进道。又为引发胜品功德。或复安住诸所有道。名胜进道。

  安谓轻安远离粗重(至)令所止转安适故。

  言轻安者。远离粗重惛沉。故轻。能令身心调适畅悦。故安。使行人堪能任事而为其性。对治昏沉。转依而为业用。次转释。谓此伏除昏沉障定之法。令所依止粗重身心。转为轻安畅适故。

  不放逸者精进三根(至)故不放逸定无别体。

  不放逸者。即是精进三根于所断恶事防令不起。于所修善事引令增长。即此防修。是其体性。对治放逸。成就圆满一切善事是其业用。演义云。勤智守心。不犯尘境。名不放逸。又云。不放逸根。深固难拔。因不放逸。一切善根皆得增长。次释放逸无体。此放逸者。即是精进三根。于断恶修善中皆能防修。即此防修一分功能。名不放逸。非离四法别有不放逸体。以与四法无异相故。问。信等亦有防修功能。何不依彼而立。答。虽信惭等亦有防修功能。方之于四。势既轻微。用亦薄劣。既非善根。又非遍?。故不放逸不依彼立。问。若防修既是不放逸之体用。即彼精进三根。亦须待此方有作用。何故离精进三根而无别体。答。防修何异精进三根。若彼精进三根待此不放逸方有作用者。则不放逸自既无体。应复待余惭等。方有作用。如是便有无穷之失。问云。勤唯为懈怠者遍?。根但为善法所依。如何偏说此四法有防修用。而不及余。论主反诘云。汝言必有防修之用。其相若何。若以普依持为防修之相乎。普依持即是无贪等三根。非防修也。若以遍?录者。为防修之相乎。则遍?录又是精进。非防修也。若以止恶进善为防修之相乎。止恶进善者。即总四法。何预防修。若以不散乱为防修之相乎。不散乱是等持。防修何预。若以同心心所取所缘之境者为防修乎。则防修与触等何异。若以不忘失为防修之相乎。则不忘失者是念。无预防修。如是推求不放逸之体用。离无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离此四法。定无别体。

  云何行舍精进三根(至)所令寂静即心等故。

  先出体用。谓即下。次转释。谓此行舍。亦是精进三根令心远离掉举等障。而得静住。是其业用。故名为舍。是善性摄。非是无记。平等正直无功用行。初中后位辩舍差别者。谓初舍掉举行。心得平等。中舍邪曲行。心得正直。后舍有功用行。心得无功用住。此舍之差别相也。由不放逸为前茅。先除杂染。舍复令心住寂静处。一张一弛。一武一文。调心之妙。触处皆是。然此行舍。离四法外。亦无别体。如不放逸。离四无有。别相用故。

  云何不害于诸有情(至)慈悲贤善是无瞋故。

  先出体用。次转释。谓此不害即是无瞋。于有情处不为伤损。不为触恼。假立此名。问。何故一体而立二名。答。以对治有异故。无瞋翻对断物命之瞋。不害正违损物恼物之害。无瞋是慈。故能与乐。不害是悲。故能拔苦。是显瞋与不害粗相之差别也。若以理细推。则无瞋有体。不害假立。问。不害既即是无瞋。何须别立。答。为显慈悲二相有别。亦显利益。彼二胜故。下拣异。有师云。不害非即无瞋。别有自体。谓贤善性。论主诘云。何谓贤善。答。谓不损恼即是贤善。彼贤善者。即是其性。论主云。唯无瞋亦是不损恼。亦是慈悲贤善。故离无瞋。别无不害。此十一善。摄尽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问。只如此方仁义礼智忠信。如何相摄。答。仁是无瞋中摄。礼义在无贪中摄。忠信在信中摄。智在无痴摄。乃至孝悌温良恭俭让等。无所不摄。

  及显十一义别心所(至)故于染净不应齐责。

  此释颂中及字。根随染法。二十六种。十一善中。已翻十一。今置及言。是显十一法外义别心所。谓欣厌等善心所法。虽名义有别而体是一。故不别立而兼摄之。是故言及。欣心所与欲俱是无瞋一分摄。不忿不恨不恼不嫉。亦无瞋一分。厌心所与慧俱是无贪一分摄。不悭不憍亦无贪一分。不覆不诳不谄。无贪无痴各一分摄。有说不覆唯是无痴一分摄。此义偏次师出正义云。不惧当苦覆自罪者。痴一分摄。恐失利养覆自罪者。贪一分摄。不慢是信舍惭摄。不疑是信胜解慧摄。不散乱是正定摄。正知正见俱善慧摄。不忘念即正念摄。四不定法皆通善染。如触等欲等皆通善染。故不可翻。唯善染者可翻对故。问。何故诸染所翻善中。有别建立。有不建立者。答。别建立者。如信等相用各各不同。便别立之。不别建立者。如欣厌不忿等。无别相用。故兼摄之。复有一义有翻不翻。又诸染法如根本贪瞋痴。及中二大八。皆遍六种识者。胜故翻之。别立善法。慢疑见三根本。忿等十小随。唯意识中有。故不别立。害所虽是意识。亦别立者。损恼他故。障大悲故。为欲令人知彼增上过失。故亦别翻。大随中失念散乱及不正知。翻入别境。故善中不说。下结染净有翻不翻义。问云。染净相翻。理应齐责。何故染多净少。答。染净相翻。非是净少染多。但是净所胜而染所劣。以少足以敌多。势使然也。又解理相通。故善心所说多同体。迷情事局。故恶心所随相分多。理应如此。故于染净不应齐责。

  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至)通有寻伺等三地皆有故。

  下论异门分摄。此十下论假实。三假八实。有义下。论遍不遍。一师言。十一善心所。唯精进三根定遍善心。余七不定。论说下引证不定。第二师斥云。余七不定遍善心者不然。汝言决定位中有信相应故不定者。若推寻事理。心未决定时。信若不生。则此未决定心应非是善。便同染心。无净信故。若许未决定心亦是善者。宁得无信。汝言惭愧同类。而所依有自他。所缘境有崇拒不同。或有或无。故不遍者亦不然。岂知惭愧二法。崇拒不同。其类各异。一依自力。一依世间。所依亦别。随缘一境。二法俱起。所缘则同。俱遍善心。前已说故。谁言随起一时。第二便无。若世间道断烦恼时得有轻安者。则应出世间道断烦恼已。轻安不生。则此轻安觉支非无漏摄。若谓无漏道时方有舍不放逸。世间道无者。则世间道既无行舍。应无寂静。则掉举不伏。既无不放逸。亦无防修。则放逸不除。有漏善根。既具精进三根。亦应具此二法。如出世道既有此二。则世间道亦应有此二故。善心起时。皆不损物害命。何必摄众生时方有不害。下通论义。然论说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胜。故作此此说也。如决定位信相应增胜。故说此决定位有信相应。非谓独此位有而他位无也。下出正义云。此十一法。十遍善心。唯轻安不遍。决择下引证。一师云。定地心中增轻安者。不必上界得根本定。即欲界加功用行学修根本定时。亦得定地名。虽无殊胜轻安。亦有轻微调畅适悦之义。由斯欲界亦有轻安。不必上界。若不尔者。便违瑜伽本地分说信等十一通一切地。一师言。轻安唯在上界定地方有。由禅定力滋养身心。方得调和畅适故。论说欲界唯??轻安。名不定地。然本地分说信等十一通一切地者。是通上一切地。不通下地。上地者。谓有寻有伺地。无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初静虑中未入定时。有寻有伺。已入定时即无寻有伺。自二静虑至色究竟。皆无寻伺。故轻安唯遍上地。不遍欲界。故说欲界无禅。

  此十一种前已具说(至)余门分别如理应思。

  此十一下论识相应。此十一法。七八二识。因位俱无。果位俱有。六识在定皆具。不定唯??轻安。一师言。五识无轻安。自性散动故。一师出正义云。五识有轻安。定心所引善五识者。亦有轻安故。转依位中亦有轻安故。此善下。论五受相应。此十一法。十与五受相应。轻安除忧苦二受。此与下。论别境相应。此十一法与别境五皆得相应。不相违故。十一下。论三性。十一唯善性摄。轻安下。论界系。轻安一法。不遍欲界。十通三界。皆学下。论果位。学无学非二。十一善皆具。非见下。论二断。十一皆是修所断。信等六根者。谓信等五根。及未知欲知根也。瑜伽云。六是修所断。余二非所断。余二者。已知根具知根也。

  如是已说善位心所(至)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此释第四位根本烦恼也。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次总释言此六种。是一切烦恼根本。烦恼皆由此而生长故。言贪者。于五取蕴耽染爱着为性。轮回三界。能生苦果为业。谓由此贪爱为因。于三界取蕴苦果生生不断。所谓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又云。有。谓后有三有异熟之果。有具。谓彼惑业中有及器世间。此贪依十事生。一取蕴。二诸见。三未得境界。四已得境界。五已所受用过去境界。六恶行。七男女。八亲友。九资具。十后有及中有也。

  云何为瞋于苦苦具(至)起诸恶业不善性故。

  先出体用。苦。谓生老等八苦也。生苦有五相。一众苦所随故。粗重所随故。众苦所依故。烦恼所依故。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老苦有五相。一盛色衰退故。二气力衰退故。三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寿量衰退故。病苦亦有五相。一身变坏故。二忧苦增长多住故。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离坏故。死苦亦有五相。一离别所受盛财宝故。二离别所爱盛朋友故。盛眷属故。盛自身故。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怨憎会苦亦有五相。一与彼会生忧苦故。二治罚畏所依止故。三恶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终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爱别离亦有五相。谓不与彼会。生愁恼故。由此因缘。身扰恼故。念彼众德。思恋因缘。意热恼故。应受用者。有所缺故。如爱别离。求不得亦尔。五取蕴苦亦有五相。谓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坏苦器故。行苦器故。苦具。谓一切有漏无漏。但能生苦者。皆名苦具。问。何故无漏亦名苦具。答。谓邪见等谤无漏故。亦能生苦。故以憎嫉忿恚而为自体。能障无瞋。心不安隐。及诸恶行所依而为业用。谓瞋一起。举身燥热。心复恼闷。诸所恶业。皆从此起。诸不善心。皆从此出。故曰。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又云。瞋于群生损害为性。住不安隐。及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者。谓损害他自住苦故。此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此十事。而起十瞋故。

  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至)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先出体用。不共无明。多迷谛理。相应无明。亦迷事相。谓于谛等不能明了。昏迷暗昧而为体性。能障无痴善根。生烦恼业。故云一切杂染所依也。次转释。谓由无明。能起根本烦恼随烦恼业。又能招感后生苦果故知一切染法。皆依无明而有。若离无明。无有起处。然此无明。依七事起。一世事。二世间安立事。三运转事。四最胜事。五真实事。六杂染清净事。七增上慢事。依此七事。起无知故。瑜伽云。恶行有三。谓贪瞋痴。由依止此三故。恒行身语意恶行。故名恶行。又即依此三。广生无量不善行故。建立三不善根。所以者何。以诸有情。爱味世间所有为因。行诸恶行。分别世间怨相为因。行诸恶行。执着世间邪法为因。行诸恶行。是故贪瞋痴。亦名恶行。亦名不善根也。

  云何为慢恃己于他(至)慢类由斯起亦无失。

  先出体用。恃己尊胜。贡高轻举。藐视一切。是其自体。生苦是用。次转释。谓彼平生不以德业为事。而故慢德。故于一切有尊德者。不生谦恭。不自卑下。自高自大。轻陵蔑裂。由斯生死无穷。受苦不尽。下显差别。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者。谓此慢有七体九种也。言七体者。谓于下劣计己为胜。于等谓己为等。令心高举。名之为慢。虽理本等。恃己评他。故为慢也。于等谓己胜。于胜谓己等。令心高举。名过慢。加慢一等故。谓于胜己。计己为胜。令心高举。名慢过慢。卑上加二故。妄执诸行为我我所。令心高举。为我慢。于自执我。称量高举故。于真殊胜所得法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令心高举。名憎上慢。于多胜中。谓己少劣。令心高举。名卑劣慢。实无其德。谓己有德。令心高举。名邪慢。九种者。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三品者。胜等劣也。俱舍云。慢类有九。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我胜慢类者。如于胜计我胜。是慢过慢。于胜计我等。是过慢。于胜计我劣。是卑劣慢。我等慢类者。如于等计我胜。是过慢类。于等计我等。是卑慢类。我劣慢类者。如于劣计我劣。是卑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类。九无劣我慢类。如是九种。从前七慢三中离出故。此七种慢属俱生者。在圣位中亦得现行。故通二断。

  云何为疑于诸谛理(至)是故此疑非慧为体。

  先出体用。谓犹下。次释。谓于无我谛实之理。首鼠两端。狐疑不信。不能决意直前。修诸善业。故善不生。此疑依六事生。一闻不正法。二见师邪行。三见所信受意见差别。四性自愚鲁。五甚深法性。六广大教法。由此六种。疑方生故。下拣异一师言。此疑无体。依慧假立。谓正犹豫时。有慧简择。正简择时。复生犹豫。犹豫简择二俱不定。故说为疑。疑能毗益辅助末底。末底即是般若。既曰疑能助智。故以慧为体也。有师言。此疑别有自体。令慧不决。名之为疑。非即是慧。论说恶见是假。余皆实有。疑慧既各自有性。何故偏执以慧为体。梵语若南。此云智。梵语毗若底。此云识。梵语末底。此云慧。末般二字。是慧义。若字是智义。故梵语般若。此翻智慧。前师以末般二字皆是慧义。执慧为疑。故第二师破云。若以毗末底之毗字为助慧之力。故执慧为疑者。则应毗若南之毗字。亦有助智之力。智亦应为识乎。此既不然。彼云何尔。纵使疑能助慧。亦非由助力。便能转变其体。是故此疑。非慧为体。

  云何恶见于诸谛理(至)六十五等分别起摄。

  先总出体用。言颠倒者。以正为邪。以邪为正。染慧而为体性。招感积集一切苦事而为业用。谓恶见者。以苦舍苦。此世他世多受苦故。此一恶见。行相差别总有五种。一萨迦耶见。此云身见。执身为我。起诸见故。谓于五取蕴法。执我我所。由此身见。一切见趣依之而起。此见差别有二十句。六十五等。皆是外道分别计度而起。二十句者。对法第一云。谓如计色是我。我有色。色属我。我在色中。一蕴有四。五蕴合有二十句也。五为我见。余皆我所。谓相应我所。即我有色。随逐我所。即色属我。不离我所。即我在色中。故楞严云。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是我圆遍含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若历三世。便有六十。加身即我。我复异身。为六十二也。言六十五者。婆沙论云。谓如以色为我。于余四蕴。各三我所。谓是我璎珞。我童仆。我窟宅。即有十二。我为十三。五蕴总有六十我所见。有五我见。为六十五。此等皆是分别我见。

  二边执见谓即于彼(至)七断灭论等分别趣摄。

  先出行相。谓此边执。皆是萨迦耶见增上之力。故随彼所执。起断常见。障处中道出离而为业用。言前际四遍常者。瑜伽云。谓我及世间。一切皆常。但有隐显。依上中静虑等。起宿命住。随念生四常论。一由忆二万成坏劫中事。二能忆四万劫中事。三能忆八万劫中事。四依天眼所见现在有情。生时死时诸蕴相续。彼便执我世间俱常。一分常论者。一者从梵天没来生此间。得宿命住。作如是执。梵王是常。我等无常。故名一分。二闻梵王有如是见。大种是常。心是无常。彼亦计此。三有从戏忘天没。来生此间。得通起执。不生此者是常。我生此者是无常。四有从意愤天没来生此间者亦尔。此天住妙高层级。或三十三天。后际有想十六者。有四四句。第一四句。我有色。死后有想。执色为我。名我有色。取诸法说。名为有想。即欲界全。色界一分。除无想天。二无我色死后有想。执无色四蕴为我。此在欲界。乃至无所有处。唯除非想天。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执五蕴为我。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有想。遮第三也。第二四句云。一执我有边死后有想。执色为我。体有分限。如指节等。二执我无边死后有想。执非色为我。遍一切处故。三执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执我随身有卷舒等。四执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有想。遮第三也。第三四句者。一我有一想。在前三无色。二我有种种想。谓喜乐等。在欲界色界。除无想天。三执少色。或少无色为我想。为我我所。与彼合。名为少想。在欲色界。除无想天。四无量想者。执无量色。或执无量无色为我想。我与彼合。名无量想。第四四句者。我纯有乐死后有想。在前三静虑。二我纯有苦死后有想。在地狱中。三我纯有苦有乐死后有想。在人欲天畜生界。四我纯无苦无乐死后有想。在第四禅。言无想俱非各八论者。无想八论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一我有色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得无想定。此见有人得定生彼。作如是计。二我无色死后无想。执命根为我。得无想定。三执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无想。双执色命根合起一我。得无想定。四执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无想。遮第三句也。第二四句者。一执我有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其量狭小。得无想定。二执我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遍一切处。第三执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随身舒卷。第四句者。遮第三也。言俱非八论者。有二四句。一执我有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执色为我。见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利。作如是执。二执我无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此执无色蕴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了。作如是执。三执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执色无色为我。见有情等入非想非非想定。第四句遮第三也。第二四句者。一执我有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乃至第四句。其文易知。如是一切。皆执四无色为我。以得非想非非想定。容有此执。一由彼定时分位促。故别以一一蕴而为所缘。执我有边。二由彼定时分长故。总以四蕴为所缘故。执我无边。三由彼定。或一一蕴。或总为所缘。成第三句。第四句遮第三也。言七断灭者。一执我有色。粗四大种所造为性。死后断灭。毕竟无有。见身死后。有而无故。二我欲界天死后断灭。三我色界天死后断灭。四我空无边处乃至色非非想处。皆云死后断灭。后之四执。执彼彼地为生死顶故。前四十见为常。后七见为断。此皆见断。名分别起。第二小乘假实二边。即一说部等。执一切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是着假边。萨婆多部及犊子部等。执诸法皆实。是着实边。第三大小乘空有二边。即小乘有部等。执心外有法。是着有边。大乘清辩菩萨等。拨菩提涅盘悉无。是着空边。是以欲执二边之情。即背中道之理。才作四句之解。便失一乘之门。须知非离边有中。亦非即边是中。若离边求中。则边见未泯。若即边是中。中解犹存。是以难解难知。唯深般若。执之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也。了之若清凉池。诸门皆可入矣。故知法无定相。回转由心。执即成非。达之无咎。如四句法。通塞由人。在法名四句。悟入名四门。妄计名四执。毁法名四谤。是知四句不动。得失空生。一法无差。升沉自异。又唯心诀破一百二十种见解云。或和神养气而保自然。或苦质摧形而为至道。或执无着而椿立前境。或求静虑而捺伏妄心。或刳情灭法以凝空。或附影缘尘而抱相。或丧灵源之真照。或殒佛种之正因。或纯识凝神。受报于无情之地。或澄心泯色。住果于八难之天。或着有而守干城。或拨无而同兔角。或绝见而居闇室。或绝照而存所知。或认有觉。是真佛之形。或效无知。同木石之类。或执妄取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或忘缘取解脱之门。似拨波求水。或外骋而妄兴梦事。或内守而端居抱愚。或宗一而物像同如。或见异而各立法界。或守愚痴无分别而为大道。或尚空见排善恶而作真修。或解不思议性作须空。或体真善妙色为实有。或修沉机绝想。同有漏之天。或学觉观思惟。随情量之域。或不穷妄性。作冥初之解。或昧于幻体。立空无之宗。或认影像而为真。或舍虚妄而求实。或詺见闻境为活物。或指幻化境作无情。或起意而乖寂知。或断念而亏佛用。或迷性功德而起色身之见。或据毕竟空而生断灭之心。或执大理而顿弃庄严。或迷渐说而一向造作。或据体离缘而坚性执。或忘泯一切而守己愚。或定人法自尔而堕无因。或执境智和合而生共见。或执心境混同。乱能所之法。或着分别真俗。缚智障之愚。或守一如不变而堕常。或定四相所迁而沉断。或执无修而袪圣位。或言有证而背天真。或耽依正而随世轮回。或厌生死而丧真解脱。或迷真空而崇因着果。或味实际而欣佛厌魔。或着随宜所说而守语为真。或失音声实相而离言求嘿。或宗教乘而厌自心之定。或弘禅观而斥了义之诠。或斗奇特而但顾出身。俄沉识海。或净作洁而唯求玄密。反堕阴城。或起殊胜知解而干肉为疮。或住本性清净而执乐成病。或寻文采义而饮客水。或守静居间而坐法尘。或起有得心谈无相大乘。或运图度想探物外玄旨。或废说起绝言之见。或存诠招执指之讥。或认动用而处生灭根源。或专记忆而住识想边际。或安排失圆觉之性。或纵任亏入道之门。或起身心精进而滞有为。或守任真无事而沉慧缚。或专计念勤思而失于正受。或效无碍自在而放舍修行。或随结使而恃本性空。或执缠盖而妄加除断。或保重而生法爱。或轻慢而毁佛因。或进修而乖本心。或退堕而成放逸。或语证相违而亏实地。或体用各据而乖佛乘。或欣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或泯缘而厌假。违法尔之门。或执我见而昧人空。或迷现量而坚法执。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见。或信不具解而养无明。或云人是而法执。或称境深而智浅。或取而迷佛性。或舍而乖即真。或离而违因。或即而亡果。或非而谤实。或是而毁权。或恶无明而背不动智门。或憎异境而怀法性三昧。或据同理而起增上慢。或贬别相而破方便门。或是菩提而谤正法轮。或非众生而毁真佛体。或着本智而非权慧。或迷正宗而执化门。或滞理溺无为之坑。或执事投虚幻之网。或绝边泯迹违双照之门。而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或定慧偏习而燋烂道芽。或行孤兴而沉埋佛道。或作无作行。修有为菩提。或着无着心。学相似般若。或起净相而迷垢实性。或住正位而失俗本空。或立无相观而障翳真如。或起了知心而违背法性。或守真诠而生语见。服甘露而早终。或敦圆理而起着心。饮醍醐而成毒。已上略标一百二十种。并是迷宗失旨。背湛乖真。捏目生花。迷头认影。若敲水而索火。似缘木以求鱼。畏影逃空。扪风捉电。苦非甘种。砂岂饭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会。便迷方便。悉入见缠。不达正宗。皆投见网。所以天魔外道。本无其种。修行失念。遂派其源。故知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丝毫见处不忘。皆成外道。如华严颂云。以法性无故。无有能了知。如是解法性。究竟无所解。以悉无自体。凭何作解。如辩兔角之大小。了龟毛之短长。理事俱虚。可取笑于天下。情尘自隔。实丧道于目前。是以若实悟宗之人。尚不得存无见无解。岂可更随言执意而起有见有解乎。若尔。何名正见。华手经云。佛告舍利弗。所言正见者。无高无下。等观诸法。乃至又正见者。无一切见。是名正见。

  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至)诸如是等皆邪见摄。

  此见如增上缘。四见所不摄者。皆此见摄。谤因果作用实事者。瑜伽云。谓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命终。生下贱家。贫穷匮乏。彼作是思。定无施与爱养祠祀。复见有人一期寿中恒行妙行。或行恶行。见彼命终。堕于恶趣。生捺洛迦。或往善趣。生于天上乐世界中。彼作是思。定无妙行及与恶行。亦无妙行恶行二业异熟。复见有一刹帝利种。命终之后。生婆罗门毗舍首陀诸种性中。或婆罗门命终之后。生刹帝利等种性中。彼作是思。定无此世刹利等。从彼世刹利等种性中来。亦无彼世刹帝利等。从此世间刹帝利等种性中去。又复观见诸离欲者。生于下地。又见母命终已。生而为女。女命终已。还作其母。父终为子。子还作父。彼见父母不决定已。彼作是思。世间必定无父无母。或复见人身坏命终。或生无想。或生无色。或入涅盘求彼生处。不能得见。彼作是思。决定无有化生众生。以彼处所不可知故。或于自身起阿罗汉增上慢已。临命终时。遂见生相。彼作是念。世间必无真阿罗汉。无施无受。亦无祠祀。是名谤因。无有妙行恶行。是名谤用。无有妙行恶行诸业及异熟果。是名谤果。无父无母。无化生有情。无真罗汉。诸漏永尽。如是一切。名谤实事。言前际二无因者。一从无想天没。来生此间。无宿住通。不能忆彼出心已前所有诸位。便执诸法本无而起。如我亦尔。便执我及世间皆无有因。二因寻伺不忆前身。作如是执。无因而起。言四有边者。一由一向能忆下至无间地狱。上至第四静虑执我。于中悉皆充满。便作是念。过此有我。我应能见。故知有边。二由一向能忆。傍无有边。执我遍满。故执无边。三由能忆上下及傍。故双执有边无边。四由忆坏劫断位。便生非有边非无边想。诸器世间无所得故。言四不死矫乱者。婆沙论云。意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故佛呵云。汝言秘密等。即是矫乱。言四种者。一恐无知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余问我。不得定答。我若定答。恐彼鉴我无知。轻笑于我。彼天秘密义。不应皆说。二行谄曲。作是思惟。非我净天。一切隐密皆许记别。谓自所证及清净道故。三怀恐怖而无记别。恐我昧劣。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得解脱。以此为室而自安处。四有愚戆专修止行而无所知。若有问我。我反诘一切随言无减而印顺之。言五现涅盘者。一见现在受若天若人诸五欲乐。便谓涅盘。二虽厌五欲现住初定以为涅盘。引在身中。名为得乐。见他现在。住定亦尔。三厌寻伺故。现得第二定以为涅盘。四厌诸寻伺喜故。现住第三定而为涅盘。五厌喜乐乃至出入息现住第四定以为涅盘。待过去故。名为后际。又此计我现既有乐。后亦有乐。故后际摄。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者。由见世间有情不随欲转。故作此计。所以者何。现见世间于彼因时。欲修净业。不遂本欲。反更为恶。于彼果时。愿生善处。不遂所欲。反受诸苦。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为彼物父。即自在天。所谓欲洁而偏染好正而固邪。不反之于己而归之天者。又以死生存亡祸福贵贱。一切皆归之天者。皆此见摄。或有妄计诸邪解脱者。如楞伽云。或有外道阴界入灭。境界离欲。见法无常。心心法品不生。去来现在境界诸受阴尽。如种子坏。妄想不生。斯等于此作涅盘想。或以从方至方。名为解脱。或以外道恶烧智慧。见自性及士夫彼二有间。士夫所出。名为自性。如冥初比。求那转变。求那是作者。作涅盘想。或见自在真实作生死者。或有觉二十五真实。或王守护国。受六德论。作涅盘等。有如是比。种种妄想。外道所说。不成所成。智者所弃。或复妄计非道为道者。有诸外道作如是见。若有众生于孙陀利迦河沐浴支体。所有诸恶。皆悉除灭第一清净。复有外道持牛戒。狗戒。猪戒。雉戒。鸡戒。鹿戒。乌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熏鼻拔发卧棘卧杵自苦戒。或持粪秽戒等计为清净。诸如是等。皆邪见摄。

  四见取谓于诸见(至)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见取者。取他见为己见。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执为最。为胜。为能得清净。由是各各互执为胜。一切斗诤因之而起。故曰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至)说为邪见非二取摄。

  戒禁者。谓牛狗等。及自拔发熏鼻。僧佉定慧等。由执彼因果皆为?胜。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依此进修。毫无利益。枉受勤苦。故曰无利勤苦也。昔有二外道。一名布剌拏雉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剃剌罗栖你迦。受持狗戒。二人异时往佛所。种种爱语相慰问已。时布剌拏问世尊。此栖你持狗戒。修道已满。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汝止莫问。再三请佛。佛乃告言。受持狗戒。若无缺犯。当生狗中。若有缺犯。当堕地狱。彼闻佛语。悲泣哽咽。不能自胜。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须问。今果怀恨。时布剌拏言。不意此人当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长夜。受持牛戒。将来亦当尔耶。唯愿大慈。为我宣说。世尊告曰。准前狗戒。此等皆由不了真道。妄执邪因。婆沙又问。云何受猪戒牛戒狗戒名无缺犯。答。一如牛法狗法。名无缺犯。故显扬云。为执受净物故而得清净。为执受不净物故得清净耶。若由执受净物故得清净者。世间共许狗等不净。而汝计执受狗等戒得清净者。不应道理。若由执受不净物者。自体不净。而能令他净。不应道理。岂非枉受勤苦耶。问。此二取中。皆有执为?胜能得清净。有余处说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者。此义云何。答是影略说。或随转理门说。若欲义全。必是因果双计为得。不尔。云何非灭计灭。非道计道者。是邪见摄。非二取摄。但邪见单计因果。二取双计因果。故不同耳。

  如是总别十烦恼中(至)或是俱生或分别起。

  此异门分摄也。先俱生分别。言总别者。前五为总。不分析故。后五为别。一见分五故。如是十烦恼中。贪嗔痴慢身见边见。皆通俱生分别。以彼六种。任运时。思察时。俱得生故。疑与邪见见取戒禁取。唯分别起。不通俱生。要由恶友邪教二种外缘之力。又得自己深思细察内因之力。方得起故。一师言。俱生边执。唯是断见。常见相粗。无俱生义。要由恶友邪教等力方得生故。下引证。瑜伽问云。何边执见是俱生耶。答。谓断见摄俱生。又问。何由而知。答谓见道前学修六种现观者。已伏分别诸惑。唯有俱生。而由起如是怖。今者我之我在何所耶。岂非俱生与断见相应。故禽兽等虽愚憃物。若遇违缘。皆恐我断而生惊怖。故知断见摄俱生也。一师言。彼论言俱生唯通断见者。是依粗相说。若据实理而论。俱生亦通常见。谓诸禽兽。唯是执我常存。故亦炽然造作长时资具。如营巢穴以避风雨。集果蓏以养口腹。岂非执我常存耶。故显扬下。引证。

  此十烦恼谁几相应(至)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此明自难相应也。贪嗔疑三决不俱起。爱憎二境。互相违故。于境不决。不起贪着故。贪慢见三或得相应。言或者。不定之辞。所爱所陵二境各别。故不俱起。所染所恃二境相同。可说相应。贪于五见皆生爱染。故定相应。嗔慢疑三或得俱起。所嗔所恃二境不同。故不相应。所蔑所憎二境相同。可说俱起。初犹豫时。未起憎心。可说瞋疑不并。久思不决。便发愤心。可说瞋疑俱起。若疑顺事则瞋心不起。若疑违事。则忿戾亦生故。瞋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断不生憎故。瞋与身边邪见。或得相应。乐蕴执常。不起憎心。苦蕴执常。遂生忿恚。苦蕴起断则瞋无。乐蕴起断则瞋有。邪见诽谤恶事。则不生瞋。诽谤好事。瞋亦得起故。慢有定见。疑则两端。故不相应。慢与五见皆不相违。然于断见必不俱起。慢与身见邪见一分亦尔。身见执有乐蕴。邪见诽谤恶事。可说相应。身见执苦劣蕴。邪见诽拨好事。亦不相应。疑无审决。见有定议。决不相应。五见自类必不相应。非一心中有多慧故。痴与九种皆得相应。烦恼由此而得起故。

  此十烦恼何识相应(至)由称量等起慢等故。

  此论八识相应。此十烦恼。藏识全无。无记性故。末那有四。痴见慢爱意识皆具。五识唯三。谓贪瞋痴。问。何故无余。答。由称量犹豫推求。起慢疑五见。五识无称量。故不与慢相应。无犹豫。故不与疑相应。无推求。故不与五见相应。

  此十烦恼何受相应(至)余受俱起如理应知。

  此论受相应也。此十烦恼。贪瞋痴三。无论俱生分别。皆与五受相应。问。贪是爱心。何通忧苦。瞋唯恚性。喜乐何来。答。贪遇违缘。亦生忧苦。瞋逢顺境。喜乐俱通。一师言。俱生分别所起之慢四受相应。唯除苦受。问。慢何忧俱。答。恃苦劣蕴忧相应故。一师言。俱生我慢亦苦受俱。纯苦趣中意有苦故。若分别慢不与苦俱。纯苦趣中无彼慢故。所以无者。纯苦趣中无邪师邪教熏习故。彼不造引恶趣业。要待分别能发彼故。纯苦趣中无分别故。疑与邪见二取四受。除苦。唯分别起。无俱生义。问。心生犹豫何得有喜。答。若因欲事而疑无苦无忧。亦生喜受故。问。二取于诸见戒执为?胜。何故忧俱。答。二取若缘忧俱见。忧俱戒。及所依蕴。忧相应故。如熏鼻拔发种种无利勤苦事业亦有忧故。一师言。俱生身边二见与喜乐舍三受相应。非五识俱。故无苦受。唯无记性。故无忧受。若分别身边二见。四受。除苦。问。何故忧俱。答。执苦乐蕴为常为断。皆生忧故一师言。俱生身边二见亦与苦俱。纯受苦处。缘极苦蕴。苦定相应故。论说下。引证如前。余如前说者。指分别见。如上所论。皆依实义研穷。非依粗相说。若约粗相。则贪慢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皆与三受相应。除忧苦二受。瞋唯三受。除喜乐二受。痴五受俱。邪见及疑与四受俱。唯除苦受。若贪痴俱生乐受。通下四地。谓欲界至三禅。通六识故。若慢疑及五见俱生乐受。除欲界而通三禅。唯意识故。疑与独行无明。欲界唯忧舍二受。不及瞋者。上界无故。余受俱起如理应知者。言九恼四受。于三界中或有或无。苦受亦尔。

  此与别境几互相应(至)见非慧俱不异慧故。

  此论别境相应也。贪瞋痴慢容五俱起。问。行相粗动。何得有定。答。专注一境起贪等故。亦得有定。疑及五见容与四俱。疑除胜解。犹豫不决故。见非慧俱。见即是慧。无一心中有多慧故。

  此十烦恼何性所摄(至)虽数现起不障善故。

  此论三性相应也。瞋唯不善者。以瞋发时。损恼自他故。余九皆通不善无记。此九若属上二界者。唯无记摄。非是不善。以由二界定力伏故。此九若欲界系分别起者。非是无记。唯是不善。能发恶业故。若是俱生发恶行者。亦是不善。不发恶行者。是无记摄。何以故。以彼微细不障善故。不发恶故。当知九中。唯是俱生身边二见不发恶业。又不障善。唯无记摄。

  此十烦恼何界系耶(至)彼依多分或别缘说。

  此论界系相应也。此十烦恼。瞋唯欲界。上界无瞋故。余九皆通三界。先明下界起上界惑。若生下地。未离下地烦恼。上地烦恼不现在前。要在下地伏粗俱生。得彼上地根本定已。上地烦恼皆容现起。问。何故诸有漏道不伏分别及细俱生。但伏俱生粗惑。即得彼地根本定。答。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及细俱生。而能伏除粗俱生惑。渐得根本定者。以彼俱生粗惑。依外门转。能迷事故。散乱粗动。正障定故。是故先伏。方得彼定。得彼定已。上界分别起惑及细俱生。方得现前。次明上地起下地惑。若在上地。下地诸惑分别俱生皆容现起。如生第四无想天。天报已尽。舍离天形。现中有身。谤阿罗汉必受后有。堕地狱中。尔时无想天人。身在上地。五衰相现。将生下地。即起下地润生爱染。得生下地。问。既言上地能起下惑。而言生上不起下者。何故。答。此依多分说不起下。其实少分亦起下惑。下明上下互相为缘。先下地缘上。下地烦恼亦缘上地。论说欲界贪烦恼求生上地时。味上定故。瞋恚既憎灭道。亦憎离欲。故知贪瞋皆缘上地。若以总缘上界诸行而论。则身见执我我所。边见执断执常。我慢令心高举。皆得缘上。此既得缘。余五缘上其理极成。问。既言下地能缘上地。集论说言下界贪等不缘上者。何故。答。或依粗相说。或依别缘说。依粗相说者。不见此地执他地法以为我我所故。依别缘说者。边见必依身见起故。由此二义。故言下地不缘上也。问。上地烦恼亦缘下地者何故。答。以生上地者。恃己胜德。陵篾下界有情。故能缘下。若以总缘下界诸行而论。则身见执我我所。边见执断执常。贪爱令心染着。皆得缘下。疑后三见。应知亦尔。不言瞋者。上无瞋故。不言痴者。决定有故。而说下。通难如前。

  此十烦恼学等何摄非学无学彼唯善故。

  此论位次相应。此十烦恼。非学无学位摄。以学无学。唯摄善性。不摄不善故。瑜伽云。学方便善义。一切一分是有学。学究竟善义。一切一分是无学。离前二种所有善染污无记法。一切一分是非学非无学。

  此十烦恼何所断耶(至)不违谛观故修所断。

  此论伏断也。此十烦恼。非非所断。佛果位中现种俱尽。无此染故。唯与善等相应故。瑜伽云。现观谛智现观所应断义。一切一分是见所断。从现观后修道所断义。一切一分是修所断。一切染污永断对治义。及已断义。一切一分是非所断。今言非非所断。正显是见修所断也。此十分别起者。地前已伏。真见道时。种现俱断。故曰唯见所断。此十烦恼四唯分别。六兼俱生。若俱生者。即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也。此在七地中或时现起。八地永伏。至等觉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时顿断。故曰唯修所断。见道所断十种分别一时顿断者。以真见道时总缘四谛。故一断永断也。问。断惑何以总别缘。答。以迷谛相时有总别故。言总者。谓十烦恼总迷四谛。以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是十烦恼所因依处。故迷而不断。灭道二谛。是出世因果。是十烦恼所怖畏处。故迷而不修。唯其总迷。是以总缘。言别者。谓十烦恼别迷四谛而起。如身边二见。唯迷苦谛。不迷三谛。余八通迷。何故身边唯迷苦谛。谓彼不知此身是苦果。而于苦果执我我所及执断常。故曰唯果处起。唯其迷处既坚。故修观时。别以空无我二法对治身边也。此对治法。亦属苦谛。唯观苦境故。何故八通迷四。谓疑与身见边见邪见亲迷苦理。言亲迷者。不知五取蕴本无有我。而起二十句萨迦耶见。是迷苦萨迦耶见。即用此见以为依止。于五取蕴执断执常。是迷苦边见。又诸邪见。谓无施等。乃至妙行恶行业果。及与异熟。又拨无父母化生有情。是迷苦邪见。若于苦谛不能决定而生犹豫。是迷苦疑。若有见取妄取迷苦所有诸见以为第一。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是迷苦见取。若复妄取随顺此见。此见随法所受禁戒以为第一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是迷苦戒取。由此执故。于自所起见。宝爱坚着。是迷苦贪。于他所起见。抑伏违损。而生忿恚。是迷苦瞋。复恃此见。于彼眷属心高生举。是迷苦慢。无明有二。一与诸见及疑贪等相应。二独于苦谛生迷者。此二皆是迷苦无明。上明十烦恼皆迷苦谛。见苦所断。下明八迷后三谛。疑及邪见亲迷集等。二取贪等准苦应知者。谓诸沙门婆罗门。谤因邪见。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无别有因。是迷集谛所起邪见。若有见取取彼诸见以为第一能得清净。是迷集谛所起见取。若于随顺此见诸法所受禁戒。执为第一能得清净。是迷集谛所起戒取。余如前说。如是八种烦恼随眠迷于集谛。见集所断。若诸沙门婆罗门计有边无边不死矫乱诸见一分。及说现法涅盘论者。拨阿罗汉所有断德。诽谤灭谛。横计解脱。是迷灭谛所起邪见。若有见取。取彼诸见以为第一能得清净。是迷灭谛所起见取。若于随顺彼见诸法所受戒禁以为第一能得清净。是迷灭谛所起戒取。由此执故。于自所起见。宝惜爱着。是迷灭贪。于他所起见。抑伏违损。而起瞋恚。是迷灭瞋。余如前说。如是八种烦恼随眠。迷于灭谛。见灭所断。若拨无世间真阿罗汉果。一切智为导首有为无漏。不死矫乱。邪见一分。诽谤道谛。非真出离。妄计非道以为正道。能尽能出一切诸苦。如是名为迷道邪见。若有见取。取彼邪见以为第一能得清净。如是名为迷道见取。若于随顺彼见诸法所受禁戒取为第一能得清净。是名迷道所起戒取。所余贪等迷道烦恼。如前应知。如是八种烦恼随眠。迷于道谛。见道所断。问。瞋何以与灭道相应。答。然瞋亦能亲迷灭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谓迷灭道。起怖畏心。起损害心。起恚恼心。如是瞋恚迷于灭道。亦得相应。故次结云。迷谛亲?。粗相如是。言疏者。变带仗托。附影而起故。言亲者。如钳取物。似日舒光故。此皆是见所断摄。若委细说。则通修所断。若贪瞋慢疑与邪见二取相应起者。此与六识相应。随应如彼见道所断。若俱生身见。与边执见。及彼二见相应爱慢无明。虽迷苦谛。而与第七相应。任运而起。细难断故。修道方断。问。瞋等十烦恼俱迷四谛。云何此六通修所断。答。此瞋爱等。虽不迷四谛而起。迷别事生。然亦不违四谛观。故修所断。如虽不起世间因果贪。而犹贪已欲证无余涅盘。虽不起世间因果瞋。而犹瞋已未获无余涅盘。虽不执世间断常二见。或执出世间空中二见。虽不恃分别而生慢。或恃法我而生慢故。

  虽诸烦恼皆有相分(至)余门分别如理应思。

  此论所缘相应也。此十烦恼。皆有相分。若俱生起者有本质。分别起者无本质。名缘有体无体烦恼。然彼亲所缘。虽皆有漏。而所仗本质。或通无漏。以烦恼托心王为本质。故通无漏。名缘有漏无漏烦恼。若缘自地烦恼。亲取其体。则相分似质。名缘分别所起事境。言事境者。以有体故。若缘灭道二谛。及缘他地烦恼。未能亲取其体。故相分与本质两不相似。名缘分别所起名境。言名境者。无体而有名故。瑜伽云。烦恼所缘略有五种。一缘邪分别所起事境。即分别十烦恼所缘。二缘见境。即身边二见所缘。三缘戒禁境。邪见所缘。四缘自分别所起名境。二取所缘。五缘任运坚固事境。即俱生烦恼所缘。余门下。结示。

  已说根本六烦恼相(至)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

  此释第五位随烦恼也。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先释总名。言随烦恼者。谓忿等十。及忘念不正知放逸等假心所。唯是根本烦恼分位差别故。或无惭无愧及掉举五法。虽别有体。皆是根本烦恼同等流类。由烦恼为因。此得生故。名之为随。然忿等十。自类相望。唯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若一时生。必无第二。故名为小。无惭无愧。自类俱行。遍不善性。不通有覆。但得名中。掉举等八。自类名俱。遍染二性。以得俱生。不可名小。染皆遍故。不得名中。二义既殊。故八名大。

  云何为忿依对现前(至)离瞋无别忿相用故。

  忿者。怒发也。谓依对目前不饶益境。愤怒发起是其性。执持器仗是其用。谓忿怒多发暴恶身表业故。瑜伽云。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烈奋发。若烦恼缠。能令发起执持刀杖。斗讼违诤。故名愤发。瞋一分摄。若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此忿不可有。若一怒而安天下。一忿而超出世间。此忿不可无。

  云何为恨由忿为先(至)离瞋无别恨相用故。

  由先有忿怀恶不舍。遂成冤结。每一思之。身热心恼。以结恨者。皆由不能含容忍耐。如火烧心。恒热恼故。瞋一分摄。此恨不可有。若恨未全道力。恨己不如圣贤。此恨不可无。

  云何为覆于自作罪(至)不可执为唯是贪分。

  覆藏护也。谓于平生所作过恶。恐失利养名誉。隐藏遮护。唯恐人知。是其性也。若覆罪而不发露。后时必自悔恼。不得安隐。故悔恼是其业用。是以大人之心。光风霁月。毫无藏护。有过则人人皆见。改过则人人皆仰。若为人隐恶。此覆不可无。一师言。此覆是痴一分摄。以覆过者。但顾现前。不肯发露。不惧当来受地狱苦。是痴人故。一师言。此覆是贪痴各一分摄。以恐失现前利养。是贪所使。藏护不露。是痴所使。论说粗相说唯痴分。如说掉举是贪分摄。亦据粗显。非实贪分。以掉举遍诸染心故。

  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至)离瞋无别恼相用故。

  此恼亦由忿恨在先。于是追思往恶。触现违缘。心发暴热。凶狠乖戾。多出喧嚣暴恶粗俗鄙陋之言。螫他人故。蛆。谓蝍蛆。即蜈蚣也。螫。谓奋毒也。此亦瞋一分摄。

  云何为嫉殉自名利(至)离瞋无别嫉相用故。

  以身从物曰殉。谓嫉妒人。闻见他人荣贵。深衷常怀忧戚。不得安隐。故曰。女无妍丑。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此亦瞋一分摄。

  云何为悭耽着财法(至)离贪无别悭相用故。

  悭。护惜也。耽。谓沉湎。着。谓固执。财。谓资财。法。谓道法。有财不舍。谓之守钱虏。有法不施。谓之哑羊僧。秘。谓藏于密处。吝。谓怀于此中。鄙畜者。唯鄙涩故能畜积也。贪一分摄。

  云何为诳为获利誉(至)离二无别诳相用故。

  诳者。以言欺人也。矫现者。假现也。诡。谓诡谲。诈。谓狙诈。如婆沙论说有五种。一矫异。谓有贪利养故。行十二头陀。作如是念。他作是行。已得敬养。我作是行。亦或得之。谓利养故。改易威仪。矫现有德。二自亲。为有贪利养故。至檀越家。而语之言。汝等如我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无有异也。若有所须。我能相与。若有所作。我能作之。不计远近。来相问讯。我住此者。正相为耳。为求利养。贪着檀越。能以巧辨牵引人心。三激动。谓有不计贪罪。欲得财物。现有贪相。语檀越言。此衣钵尼师坛好。若我得之。则能受用。若人能随意施者。此人难得。又语檀越言。汝家羹饭饼果香美。衣服又好。若常供养我。我以亲眷必当相与。四抑扬。谓贪利养故语檀越言。汝极悭惜。尚不能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戚。更有谁能得汝物者。檀越愧耻。俯首施与。及至余家。语彼人言。汝有福德。人身不空。阿罗汉等。常入汝家。与汝坐起语言。欲令檀越必谓我是大阿罗汉。五因利求利。谓以衣钵及僧伽黎尼师坛等资生之物。持示人言。此是国王及施主并余贵人将来与我。令其檀越心中生念。王及贵人尚供养彼。况我不与。因以此利更求余利。故以名也。邪命为业者。谓以虚诳求得以资养身命。非正命食。故曰邪命。智论云。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如经中说。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坐食。有梵志名净目。问言。汝食耶。答言食。净目言。下口食耶。答曰。不。仰口食耶。答言不。方口食耶。答言不。维口食耶。答曰不。净目言。食有四种。我今问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当为说云何下口食等。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仰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不净活命者。名维口食。我不堕是四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故。此亦贪痴各一分摄。

  云何为谄为罔他故(至)离二无别谄相用故。

  谄者。巧言谀人之谓。罔他者。欺其不知不见之谓。矫设异仪者。假现奇特威仪。动止不与人同也。险。谓险恶。曲。谓邪曲。罔冒者。欺人不知而罗织人也。欺人不见而盖覆人也。曲顺时宜者。奴颜婢膝。随风倒施也。为取他意者。务以悦人而逢迎之也。或藏己失者。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也。直心是道场。是佛诚言。行谄曲心。是违师友正教诲故。此亦贪痴各一分摄。

  云何为害于诸有情(至)瞋害别相准善应说。

  损者。断物命根之谓。恼者。惊怖逼迫之谓。如设毕弋罟网而驱逐之。使鸟乱于上。鱼乱于下。不得安隐。皆谓之恼。

  云何为憍于自盛事(至)离贪无别憍相用故。

  憍者矜高自恃也。于自盛事。谓足于己者。如富贵才能言语政事文学名势之类。由此数者深生染着。或以富贵凌人傲物。乃至或以文学名势等凌人傲物。眼空四海。傍若无人。如醉酒人。为酒所弄。故曰醉傲为性。一切染法依之而起。书曰。无若丹朱傲。语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憍傲正障谦卑。此亦贪一分摄。由爱自盛事。方生傲故。瑜伽云。此有七种。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等。

  云何无惭不顾自法(至)障惭生长诸恶行故。

  不顾自法者。人至于无羞耻。则己身不顾。何况道法。故于一切不仁不义之事。了无忌惮。靡不为己。于是见贤善有德之人。则轻易而拒绝之。不相往来。此无惭之性也。既不亲贤重德。则必狎近无知朋党而酿成恶行。此无惭之用也。

  云何无愧不顾世间(至)障愧生长诸恶行故。

  不顾世间者。甘心为恶者尚不顾自身。何暇复顾世人讥诃弹斥。故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天。愧者羞人。有惭愧者。可名为人。无惭愧者。名为畜生。故曰无耻之耻。无耻矣。

  不耻过恶是二通相(至)是彼等流非即彼性。

  此下辩明不耻过恶是通相。非别相也。正与前惭愧相反。

  云何掉举令心于境(至)故不寂静非此别相。

  掉举者。谓掉弄轻举。俯仰四海。顷刻九州。令心不得暂时寂静。是其体性。能障行舍及止是其业用。一师言。掉举是贪分摄。由忆昔日乐事而得生故。第二师言。掉举遍诸染心。非独贪摄。又说掉举无别有性。此十烦恼中共相所摄。第三师立量破云。掉举别有自性。遍诸染心。非是烦恼共相所摄。如不信等。不说他分所摄便无实体。非不信等亦是假故。问。若尔。如何论说烦恼是共相摄。是世俗有。答。如睡眠等说世俗有。是随他相说。下出其性云。掉举别相。即是喧嚣妄动。令俱生法不得寂静。是其别相。若谓离十烦恼别无自体。不应别说障奢摩他。是其业用。必有体而后有用故。故不寂静非此别相。而嚣动即是其性也。

  云何惛沉令心于境(至)正障轻安而非迷闇。

  惛沉者。谓昏昧沉重。谓此心所。能令昭灵不昧之体。渐渐昏昧。渐渐沉没。无所堪能。无所肩任。是其性也。于是身不得轻安而心不能入观矣。一师言。昏沉是痴分摄。第二师言。不独痴分是十烦恼共相摄。第三师言。昏沉别有自性。谓即瞢董。问云。瞢董与痴有何别异。答。痴以迷闇为相。昏沉以瞢董为相。迷闇为相者。谓一总不知不觉。瞢董为相者虽非一总不知不觉。而由惛昧沉重。能使身心不得轻安自在。是故此二体有差别。

  云何不信于实德能(至)是此因果非此自性。

  不信者。谓无诚实也。既无真实。于是在一切实事实理不能忍可。于真净德不生好乐。于善功能不起乐欲。又不信自心可以作佛。自心可以为尧舜。唯不信故。不勤修治。卤莽灭裂。故令心田日益荒秽。而稂莠蓬蒿充塞其中矣。然忿等诸数皆名秽法。而不信一法为秽尤甚。非唯自秽。兼又秽他。譬如泥猪癞狗然。故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云何懈怠于善恶品(至)非净非染无信不信。

  懈怠者。于善不修。于恶不断。百体俱解。百事俱废之谓。故曰懒惰为性。唯其日用不肯奋力于善。故令诸染渐渐增长。故曰增染为业。故瑜伽云。谓执睡眠偃卧为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问。戴星而出。戴星而入。孳孳于利。汲汲于名者。岂非精进。答。此虽?勤染事。亦是懈怠。勤于染而怠于善故。染法进而善法退故。唯日用孳孳为善。方名?勤。若?勤无记没要紧事。于善品中无进无退者。亦名懈怠。此是乐欲与胜解摄。乐善则善性摄。乐不善则不善性摄。若无记事。忍可乐欲在信不信净不净之间。故无别性。

  云何放逸于染净品(至)推究此相如不放逸。

  放。谓放荡。逸。谓纵逸。不捡束也。经云。暂时不在。犹如死人。岂可放乎。学问无他。求其放心。岂可纵乎。才一纵放。不能防修。恶长而善消矣。故涅盘以不放逸为食。此离懈怠三不善根。无别有体。

  云何失念于诸所缘(至)论复说此遍染心故。

  失念者。忘失正念也。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庄生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正念遗忘。内无主宰。便散乱矣。一师言。失念是念一分摄。一师言。失念是痴一分摄。一师言。念痴各一分摄。

  云何散乱于诸所缘(至)故掉与乱俱遍染心。

  流荡为性者。谓如水之流而亡反。如波之荡而不息也。故能障正定。既无正定。恶慧依之而生矣。集论云。散乱有六种。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作意。二外心散乱。谓正修善时。于外妙五欲及愦闹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三内心散乱。谓正修善时。或由昏沉睡眠下劣。或由味着诸定。或由种种定中随烦恼故。恼乱其心。四相心散乱。谓依止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五粗重心散乱。谓内作意为缘。生起诸受。由粗重身故计我我所。六自性心散乱。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一师言。此散乱是痴分摄。第二师言。三不善根摄。无别有体。第三师言。此散乱别有自体。谓即躁扰。由彼躁动烦扰。故令俱生法皆流荡。问。掉举散乱二用何别。答。掉举令心易解。散乱令心易缘。易解者。谓才合而即解。易缘者。谓才解而即缘。言易者。念念迁变故。问。一刹那心本无变易。何容于此易解易缘。答。虽一刹那解缘无易。而于解缘相续之时有变易义。何以故。染污心生时。悉由掉举散乱之力。常应念念易解易缘。无刹那住。或由念定慧力所制。如系猿猴。有暂时住。以由此义。故说掉乱俱遍染心。

  云何不正知于所观境(至)论复说此遍染心故。

  谬解者。如指鹿为马。唤龟作鳖。认贼为子故。唯其谬解。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于是毁禁犯戒。无不为己。如云酒肉不碍菩提路。淫房酒肆寻弥勒等。

  与并及言显随烦恼(至)随其类别如理应知。

  此释颂中与并及三言也。此三言者。正显随烦恼不止二十。尚有余染污法也。如俱舍云。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又杂事中。世尊所说诸随烦恼。广说乃至愁叹忧喜随烦恼等。摄事分说随烦恼者。谓贪瞋痴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广说诸杂秽事。随烦恼名。亦摄烦恼。是前烦恼等流性故。烦恼同类余染污法。但名随烦恼。非烦恼摄故。有多种故。摄烦恼故。摄余染故。非唯二十。今此唯说二十者。不取烦恼及通三性并审细故。此余染法。或是分位。或是等流。皆是随烦恼摄故。随其类别如理应思者。如瑜伽云。如是一切诸烦恼。皆是此中四相差别。随其所应相摄应知。言四相者。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污心起。三于各别不善心起。四善不善无记心起。谓中随二。通一切不善心起。八大随加邪欲邪胜解。此十随烦恼。通一切染污心起。忿等十小随。各别不善心起。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四不定。通善不善无记心起。此随烦恼。若在欲界。略于十二处转。谓贪着瞋恚愚痴。依执着恶行处转。忿等至谄。依斗讼诤竞处转。无惭无愧。依犯尸罗处转。诳等至谋害。依受学随转非善人法处转。矫诈等乃至恶友。依邪命处转。不忍耽嗜等。乃至不平等贪着。依耽着诸欲处转。萨迦耶见有见无见。依如所闻法义心谛思惟处转。贪欲等乃至不作意。依于所思义内心寂止方便持心处转。顾悦缠绵。依展转受用财法处转。不质直性不柔和性不随同分转性。依不相杂住处转。欲寻思等。乃至家生系属寻思。依远离卧具房舍处转。愁叹等。依众苦所集处转。

  如是二十随烦恼中(至)中大相通五识容有。

  此下明异门分摄。先论假实。如是二十。小随十。谓忿等。大随三。谓放逸失念不正知。定是假有。分位性故。无惭等四。定是实有。掉举等三。双通假实。二十下。次论俱生分别。此二十。随俱生起。名俱生随烦恼。随分别起。名分别随烦恼。此二下。次论自类俱起。此二十中。小随定无展转自类相应。不相顺故。行相粗猛。各为主故。中二既与一切不善心俱。故在大小随中。皆得俱起。大八既遍染心。定与小中展转俱起问。八大既遍染心。皆容俱起。云何余处有说六遍五遍者。答。若惛沉增胜时。掉举不起。掉举增胜时。惛沉不俱。行相相违。故说此二不遍染心。又说五遍者。谓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不违一切染心故。此唯下。次论诸识相应。藏识小中大俱无。第七有八大。有说五遍六遍者。如上文义。六识小中大俱有。五识无小十。

  由斯五大五受相应(至)中大随粗亦如实义。

  此论诸受相应也。中二大八既通五识。故与五受相应。一师言。小十中。忿恨覆恼嫉悭害。唯与忧喜舍相应。谄诳憍三与四受俱。唯除苦受。一师言。忿等七与四受相应。唯除乐受。谄诳憍三。五受俱起。此受俱起之相。皆如前根本烦恼中说。实义如是者。前云贪瞋痴俱生分别。容与五受相应。此随烦恼。皆是烦恼分位等流。彼既与五受相应。此亦应尔。此中忿等四受相应。唯除乐受。若据根本。亦通乐受。以彼云瞋遇顺境。喜乐俱故。故知小中大皆通五受。若随分别粗相说者。则忿恨恼嫉害。俱是根本瞋一分摄。唯与忧舍二受相应。无喜乐受。覆悭是贪痴一分摄。唯与喜舍二受相应。谄诳憍三。亦是贪痴一分摄。喜乐舍三受相应。中二大八。即随分别粗相说。亦如实义五受相应。

  如是二十与别境五(至)故乱与定相应无失。

  此论别境相应也。二十与别境五皆容俱起。问。失念不正知。何得与念慧相应。答。虽非与正念正慧相应。而与痴念痴慧亦相应故。问。念缘过去。忿对现前。何得相应。答。念虽缘过去。亦得缘现在曾习相类之境。忿虽对现前。亦得缘过去刹那之境。此二故得相应。问。定唯专注。散乱不一。何得相应。答。染定起时。心亦躁扰。故亦相应。

  中二大八十烦恼俱(至)行相无违贪痴分故。

  此论烦恼相应也。中二大八。与十烦恼相应。小十不与见疑俱起。小十之相浮粗。见疑之相审细故。忿恨恼嫉害。容与慢痴俱。不与贪瞋并。以五法是瞋分故。瞋不与瞋俱。如刀不自割。眼不自见故。亦不与贪俱。彼此相违故。悭与痴慢俱。亦非贪瞋并。悭是贪分故。贪不与贪俱。亦不与瞋俱。憍唯与痴俱。不与贪慢俱。慢以醉傲。慢令高举故。憍慢解别故不俱。憍是贪分摄。贪不与贪俱。覆诳与谄。贪痴慢俱。此三皆贪痴二分摄故。但属贪分。不与贪相应而与痴相应。若属痴分。不与痴相应而与贪相应。行相无违故。

  小七中二唯不善摄(至)憍不缘下非所恃故。

  此论三性相应也。小七中二。唯不善性。谄诳憍三并大随八。不善无记二性所摄。小七下。论界系相应也。小七中二。唯欲界摄。谓忿恨恼嫉害。是瞋分摄。上界无瞋故。上界行四无量故不悭。行十善法故无覆。无中二也。诳谄。欲色二界摄。贪痴分故。憍与大随八。皆通三界。下先明现起。若下起上惑。生在下地。容起上界前十。一耽定。于他。起憍诳谄故。言下界起上惑者。由贪味上界定。复于此界憍人谄人诳人故。言我得此定。他人不得等。若上起下惑。上界唯起后十。因有六七中邪见俱生爱。将生下时容起下界俱生爱故。小十生上无由起下。以非正润生。及谤灭道故。以正润者是俱生爱。正谤灭者是邪见故。次释所缘。先明下缘上。中二大八。下亦缘上。以缘上定。故与上界贪等相应而起。以此十种遍染心故。一师言。下界小十不缘上界。行相粗近。不能远取上界定故。一师言。小十亦得缘上。于胜地法亦得生嫉等。次明上缘下。大八与小十之谄诳。在上界亦得缘下。因上地恃上定而慢下界。故与下界慢等相应而起。梵于释子起谄诳故者。如大梵王于自众中。匿己情事。现相诳惑马胜比丘。为避马胜所征问故。矫自叹等。上界之憍不缘下界者。下界之憍。非所恃故。

  二十皆非学无学摄(至)缘有漏等准上应知。

  论位摄。二十皆非是学位无学位摄。以此二十随烦恼但是染所。学无学位。唯是净故。故染心所不与相应。后十下。论二断。中二大八。通见修所断。非非所断。由与俱生分别皆相应故。若与分别起者。是见所断。若与俱生起者。是修所断。见所断者。随根本烦恼迷四谛相。或总迷。或别迷。皆与根本烦恼俱生。故随根本皆通四部。迷谛亲疏。皆如烦恼。故通二断。一师言。前十小随唯修所断。以缘世间粗俗鄙陋之事。任运而生。无分别故。一师言。小十亦通二断。依俱生分别二烦恼势力起故。缘他根本我见边见等生忿等故。见所断者。随彼根本所应缘者。或总或别皆通四谛。一师言。忿等但缘亲迷四谛根本惑生。非是亲能迷谛。以行相粗浅。不能深生取着故。一师言。小十亦能亲迷四谛。于灭道等亲生嫉等故。下明相分本质。然忿等十。但缘有体之境。要托本质方得生故。彼亲所缘缘。虽皆有漏。而所仗本质或通无漏等。皆准根本烦恼中说。

  成唯识论卷第六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七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玄奘法师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已说二十随烦恼相(至)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此释第六位不定心所也。先问。次举颂答。次释总名。言不定者。善等属善位。染等属染位。触等定遍心。欲等定遍地。此四于善染心地皆不定故。通三性故。立不定名。

  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至)如是事业是我恶作。

  追悔为性者。有二义。一谓先不知。已造恶业。后方追思懊悔。我何故作此耶。此悔不可无。二谓先不曾造此恶业。后亦追悔。我何故不作此耶。此悔不可有。悔善反此。故恶作以追悔为性。瑜伽云。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快追变为体。亦惟悔心。故多不定。障止为业。追悔是果。恶作是因。今言悔者。是借果以明因耳。

  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至)随痴相说名世俗有。

  意识昏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昧。谓暗昧。略。谓简略。言此心所一起之时。能令此身肢节废懈。坐亦睡眠。他摇动时亦不觉故。又令此心暗昧简略。不能明利精审。此睡眠之体也。由其昧略。故能障观而为业用。言心极闇劣一门转故者。闇劣释昧字。一门释略字。谓意识于窹时内外门转。若在此位。唯内门转故。下复释暗劣一门之义。谓睡眠未起。此心正在定时。惺惺历。历未曾昏闇。睡眠一起。则此心昧然不知矣。故曰昧简在定。睡眠未起。此心正在窹时。千声万色无不奔赴。睡眠一起。则此心略然而不能广缘矣。故曰略别窹时也。如此推审。令显睡眠非无体用。必依于心。虽立睡眠为无心位。此亦假借无心位以显睡眠非即无心。而能令彼至无心者为睡眠。故以睡眠为无心。非实睡眠无心也。以眠必与心相应故。如余盖缠心相应故者。瑜伽云。盖谓五盖。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昏沉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缠谓十缠。无惭。无愧。睡眠。昏掉。恶作。嫉妒。悭吝。忿。覆也。立量云。睡眠昧略。非无体用。心相应故。如余盖缠。盖缠既与心相应。睡眠亦与心相应故。一师言。恶作睡眠。唯痴为体。无别有性。说是随烦恼及痴分摄故。一师言。此二不唯通染。亦通善故。非随烦恼及痴分摄。应说此二染分以痴为体。净分以无痴为体。一师言。不然。睡眠是无记性。不是痴与无痴二性摄。应说恶作以思慧为体。睡眠以思想为体。立量破云。染污随眠。说为痴分。是痴等流。如不信等。此二是无记。故非痴分。一师言。此说亦不然。若以思慧思想为恶作睡眠性者。岂思慧缠缚而为悔性乎。抑思想缠缚而为眠性乎。无是理也。出正义云。应说此二各别有体。非思慧思想为体。以与余心所行相各别故。然论说为世俗有者。是随痴相说。非是无别体而名世俗有也。

  寻谓寻求令心匆遽(至)体类差别不可得故。

  寻求者。逐于外而粗求。伺察者。伺于内而细察。匆遽者。草匆急遽也。意言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故。粗转细转为性者。粗者。聊且之辞。细者。绵密之谓。言寻伺二者。总于一境分粗细而立二性也。此二于意言境深推曰思。浅推曰慧。深推则神凝。故身心举安。浅推则躁动。故身心不安。若离思慧。此二差别便不可得。问。徐而细者为思。急而粗者为慧。何为并用。答。若正用徐思。则急慧随思。能令身心皆安。若正用急慧。而徐思随慧。能令身心不安。故可并用。

  二各二者有义寻伺(至)故置此言深为有用。

  二各二有三解。一师言。寻伺二法。各有染净二类差别。名二各二。第二师斥云。不然。若谓寻伺各有染净。悔眠亦应通染净二。应说此二如前烦恼随烦恼。故曰二。各有不善无记二性。故又曰各二。或是各有现行种子。名二各二。第三师复斥云亦不然。以此二各二言。在不定四后说故。应言二者。正显有二种二也。一种二。谓悔眠二种二。谓寻伺。此二种二。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是显此二各有二种。谓染不染。以非如信等唯善。非如贪等唯染故。或唯简染前师说为随烦恼故。为显不定有二性义。故说二各二言也。

  四中寻伺定是假有(至)而论亦说世俗有故。

  此论假实也。四中。唯寻伺二种。定是假有。悔眠二种。一说是假。一说是实。问。若尔。何故瑜伽说为世俗有。答。随他相说。非显无体。正如内种是实有体。而论亦说为世俗有。岂内种亦是假耶。立量云。悔眠是实。世俗有故。犹如内种。

  四中寻伺定不相应(至)前二亦有互相应义。

  此论自类相应也。四中寻伺二法定不相应。体类同而粗细异故。故瑜伽云。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即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今依此二。建立三地。有义此三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与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盘界。名无心地。问。若依彼种现起有无立三地者。岂不杂乱。答。若欲界初禅未入定时。则寻与伺俱未离染。名有寻有伺。得定之时。若寻离染。伺未离染。名无寻唯伺地。二禅已上至无色界。若寻与伺。二俱离染。名无寻无伺地。此依离染不染分三地。不依彼种现起而说有寻伺无寻伺。故无杂乱。故瑜伽云。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若无寻无伺。则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不为过失。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后论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杂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辨地相。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名无心地。若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亦名有心。有七八故。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地欲。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说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有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故此寻伺与前悔眠容互相应。悔眠亦有互相应义。

  四皆不与第七八俱(至)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此论八识相应也。此四皆不与七八二识相应。悔眠唯与第六相应。不与前五。以非五大地法定遍心故。一师言。寻伺二法亦与五识相应。又说寻伺即七分别故。七分别者。一任运分别。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二有相分别。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三无相分别。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瑜伽云。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伺察分别者。谓于己所寻求。己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言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所有分别。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所起分别。不染污分别者。若善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不害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或威仪路工巧处诸变化所有分别。杂集复说任运分别是五识故。既七种分别俱属寻伺。故知寻伺与五识相应。一师言。寻伺二法。唯意识俱。不通前五。论说此寻伺是意识不共法。故不与五识相应。又说寻伺唯与忧喜二受俱。从未曾说与苦乐二受。相应故。以忧喜属第六心受。苦乐属前五身受故。问。舍受遍故。可不待说。苦乐非遍。如何不说。如初禅意地亦有乐。纯苦意地亦有苦。何缘不说寻伺与苦乐俱。答。虽是初静虑有意地乐而不离喜。故总说为喜而不言乐。虽纯苦处有意地苦而不离忧。故总说为忧而不言苦。是故寻伺唯与忧喜相应不与苦乐俱。此引苦乐二受以证寻伺不与五识相应也。又说寻伺以名句文身而为所缘。是比量境。五识不尔。现量境故。此以所缘证寻伺不与五识相应也。次通前二义。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是显五识多分由寻伺而起。以五识起时。必由意识故。非说寻伺与彼相应也。又杂集所言。与彼瑜伽义亦各异。彼杂集说任运分别即是五识者。以五识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分别故。瑜伽所说有七分别者。是说五识中同时分别意识。与寻伺相应故。故彼所引为证不成。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有义恶作忧舍相应(至)眠等位中皆起彼故。

  此论与受相应。恶作与忧舍二受相应。懊悔之时。喜乐不生故。睡眠与喜忧舍三受相应。无苦乐者。不属身受故。寻伺四俱。除苦。初静虑时喜乐俱故。一师言。此四皆与苦受相应。纯苦趣中意必有苦故。四皆下。论别境相应。此四皆与五别境俱。不相违故。何故睡眠亦有此五。答。如人昼有好乐等。梦中亦有好乐等故。悔眠下。论善十一相应。悔眠二所与十善俱。睡眠唯欲界有。故无轻安。寻伺与十一全俱。初静虑中得根本定。亦有轻安故。悔但下。论烦恼相应。悔与痴俱。余通十惑。悔与下。论随惑相应。悔与中二大八十随相应。以通不善。遍染心故。不通小十。以彼小十各为主故。恶作追悔时。不随他主故。余三皆与二十相应。以彼皆有昧略浅深推度故。

  此四皆通善等三性(至)不能寻察名等义故。

  此论三性相应。此四三性皆通。问云。悔通善恶。可尔。何故亦通无记。答。于无记业亦追悔故。一师言。悔眠二法唯生得善。寻伺二法通加行善。瑜伽云何等名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何等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生得善。即俱生善也。加行善。即分别起。善也。一师言。初二亦通加行善。后三皆通染净二种无记。恶作虽非染性。以解粗猛故。四无记中。不通异熟不通变化。唯通威仪工巧二种无记。以彼行相粗猛。非定果故。非定故不与第四变化通。非果故不与异熟通。盖无记法有四种。一异熟无记。即业所引生蕴处界等。此唯是染。二威仪无记。即行住等。三工巧无记。即养生等。此二通善通染。四变化无记。即三摩地。此唯是善。眠除第四。无三摩地。通前三种。以定所引生异熟生心无睡眠故。寻伺除初。无异熟生。以彼异熟微劣。不能寻察名句文身故。寻伺心中亦有定故。

  恶作睡眠唯欲界有(至)梦能普缘所更事故。

  此论界系也。悔眠二法。唯欲界有。上界则无。寻伺在欲及初静虑有。已上七地皆无。次论现起。悔眠二法。生在上界。必不现起。若在下界。必能缘上。寻伺二法。若生上界。亦起下界寻伺。若生下界。亦能起上界寻伺。次论所缘。下界寻伺能缘上界。上界寻伺亦缘下界。一师言。悔眠若在下界。不能缘上。以恶作行相粗近。睡眠性是昧略故。一师言。悔眠在下亦能缘上。有邪见者悔己所修定法故。是知悔能缘上。梦亦能缘所更事故。是知眠能缘上也。

  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至)有为善法皆无学故。

  此论位摄也。悔非无学。离欲界时。至不还天。便舍此悔故。后三皆通学无学等位。以此三种原属不定。若有学人求解脱者。此三便属有学。若无学人学究竟者。此三便属无学故。

  悔眠唯通见修所断(至)余门准上如理应思。

  此论修断也。悔眠二法通见修二断。不通非所断。通见修者。以邪见身见等既通二断。悔眠由彼势力引生。故亦通二断。不通非所断者。以彼悔眠非无漏道亲所引生。又非如忧根亲求解脱故。不通非所断。问。若尔。何故前文睡眠说通三位。答。若约已断名非所断。则无学所有睡眠。亦是非所断摄。寻伺二法。虽非真无漏道。而能引生无漏。从彼无漏又能引生寻伺。以与无漏展转引生。故通三断。一师言。寻伺通非所断者。是见道已断。名非所断。以彼于五法中唯属妄想故。五法者。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也。一师言。此寻伺二。不唯分别。亦正智摄。说正思惟即无漏故。彼正思惟。能令定心寻求伺察故。又说彼为言说因故。此二皆是后得智摄。谓诸菩萨未至究竟位时。于药病等未能遍知。故为他人说法。必假后得寻求伺察。然后决了。非如佛果位中寻伺说法是无功用此但是有功用耳。故此寻伺必通无漏。瑜伽虽说二法必是分别。而不说此二法定属妄想。以第四后得智中亦有分别故。故知寻伺二法。在妄想即名妄想。若在正智即名正智。此寻伺所以通非所断。余门分别准上应思者。余门者。即相质二门也。

  如是六位诸心所法(至)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

  此总问心所离心不离心也。六位者。即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也。此六位心所。是离心之外而别有自性乎。是即心之分位差别而别无自性乎。论主反诘云。设居此二。亦有何失。答。若堕此二。二俱有过。何则。若说心所离心别有自性者。则犯圣教相违过。以圣教说万法唯识。不言心所。又说心远独行。如摄论颂云。心远行独行。无身??于窟。能调难调伏。我说婆罗门。言心远行者。游历六尘故。心独行者。无别心所故。又说染净由心故。如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亦不言心所故。又说士夫六界故。如瑜伽论云。四大空识。能成有情。色动心三。最胜所依。言色依四大。空依动。心依识。亦不言心所。庄严论颂说相见二分似贪似信。皆由自心所现。非离心外别有染善等法。如上所说。定无离心别有心所明矣。若说心所即是心之分位差别者。亦犯圣教相违过。如瑜伽云。为何义故建立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为遍了知依自性清净心有染净法。若增若减。是故建立。又契经说。为欲成立心心所和合义。说灯明喻。瑜伽又云。若有沙门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法。此不应理。何以故。且说诸蕴有五种性不成就故。言名者。即无色四蕴也。言五种性者。即五蕴也。若五蕴即是心者。则五蕴不成差别。是则有过。以彼受想行等。即是心故。又若计彼分位别故有五性者。亦有过失。何以故。是诸分位展转相望作用差别。若有若无。皆成过失。若言有者。由相异故。便应有异实物体性。若言无者。计分位别。则为唐捐。又心因缘无差别故。差别分位不应道理。于一刹那。必不可得差别因缘。令彼分位而有差别。是故汝计分位差别。不应道理。

  应说离心有别自性(至)是谓大乘真俗妙理。

  答。如上所论。应知六位心所离心有别自性。但心胜所劣。故诸圣教约心胜义故说唯识。心远独行染净由心。士夫六界。心所依心势力生起。故庄严论说似贪似信。皆依彼现。非彼贪信便即是心。然虽说唯识唯心。亦摄心所。恒相应故。故前所引唯识。乃至及现似彼等言。皆无过失。此亦依世俗谛中说。若依胜义谛言。则心与心所互为因果。非即非离。不但心所与心王非即非离。即心王对心王。亦非即非离。是谓大乘即俗即真之妙理也。已上六识之相。总成三业之门。未转依中。随流狥境。发杂染之种。结生死之根。唯起盖缠。但萦苦集。背清净之觉性。合界处之妄尘。立三有之垣墙。作四流之波浪。至转依位。冥真返流。随智慧行。成无漏善。道谛所摄。正理相应。现妙观察心。决四生之疑网。为成所作智。起三轮之化原。故知染净非他。得丧在我。似手反覆。如人醉醒。迷之枉遭沉没。念念成凡。悟之本自圆明。心心证圣。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至)此等法喻广说如经。

  此下明六识现起分位也。先问。次举颂答。前四句是五识俱转门。后四句是六识有无门。论曰下释。言根本识者。以未转依位。已转依位。染净转识现行生起时。皆仗那陀为根本故。若言赖耶。位局染故。言依止者。依。谓依托。止。谓止住。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共亲依者。即是现行本识。是识所共。故曰共依。种子各别。故曰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问。何故七八分开别说。此独不尔。答。种类相似。故总说之。言种类相似者。有四义。一同依色根。二同缘色境。三俱缘现在。四俱有间断。随缘现言。显非常起者。言五识取境。缘合则起。不合不起故。缘。谓作意缘。根缘。境缘。空缘。明缘。种子缘。分别缘。染净缘。根本缘也。作意缘者。发作心意。能生起故。于心种位警令生现于现。行位引心至境。根缘者。谓自眼根为所依故。境缘者。与能缘识为所缘故。空缘者。谓空疏无物障碍前境故。明缘者。离暗相故。种子缘者。谓眼识种子亲办自果故。分别缘者。谓第六分明了别前境故。染净缘者。谓第七与前六为染净所依故。根本缘者。谓第八与诸识作元本故。故有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除明缘故。设于暗中亦能闻故。鼻舌身三七。除前空明二缘。此三是合中知。故不假空缘。后三五三四。第六缘境。除空明分别染净四缘。以分别即自。染净即根故。第七缘境唯三缘。唯作意缘。种子缘。根境是一。依缘同故。第八有四缘。谓根缘。境缘。种子缘。作意缘也。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则根识十缘。耳识九缘。鼻舌身三八缘。六识六缘。七识四缘。八识五缘也。今前五识。内依根本识。外依作意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生起。由随缘现。故前五识。或时俱起。或时一二三四起。以外缘合。有顿有渐。故所生识或俱不俱。正如水中波涛。随风鼓动而现。多少。外境界风。飘动心海。而起识浪。亦复如是。解深密经云。广慧。如大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乃至有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

  由五转识行相粗动(至)由斯不说此随缘现。

  此言缘具不具以明五识之不常现。而第六常现起也。由前五识行相粗浮躁动。而所藉众缘。一时不能毕具。故现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众缘无时不具。故一切时常得现起若遇违缘。有时不起。违缘者。如五无心也。若七八二识。行相微细。不同前六之粗动。所藉众缘。一切时有。不同前五之顺缘不具。又不同第六之违缘不具。此则违顺皆有。故无有缘能作障碍。能令此识一总不行时也。由此相校。第六之缘比前五为优。比后二为劣。又五识身不能思虑者。无计度分别故。唯外门转者。不能缘内故。故藉多缘方得生起。第六自能思虑内外门转者。任运计度。二皆具故。内随七识执我。外随五识同缘。故不藉多缘。亦能现起。由斯不同。故五识说随缘现。而六识不说也。

  五位者何生无想等(至)能感彼天异熟果故。

  问。上云唯除五位。五位者何。答。谓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也。言无想天者。谓于因中厌患粗动想心。修无想定。作意对治。藉此定力。生彼天中。违碍前六及彼心所。以此天灭想为首。得名无想。下三师互明无想之义。一师言。彼无想天常无六识。圣说彼天无转识故。又说彼天无名支故。名即无色四蕴。又说彼天名无心地故。此以四百九十劫中间长时论。第二师言。彼天报尽。将命终时。转识现起。由现起故。方起下界润生俱生爱故。然后命终。瑜伽下。引证。此约后半劫转识复生论。第三师言。不但灭时有即生时亦有转识。谓修无想定人。欲生彼天时。彼中有身。必起上界润生烦恼。方得生故。如他人初生本有时。四有中唯中本二有身能发业。生死二有。不发业故。立量云。正受生时必有转识。以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如余本有初。瑜伽下。引证。若生于彼唯入不起者。谓生于彼天。唯入定之后转识不起。正显初生前半劫未入定时现起也。其想若生从彼没故者。正显将灭后半劫出定后时现起也。下复释论中唯入不起之言。彼初生本有时。若无转识。如何名之曰入。必是先有转识。后时入定。方得无故。乃名为入。决择分言。所有生得心心所灭。名无想者。此义亦显彼本有初。生时必有异熟识所生转识暂时而起。由宿生修定因缘成熟之力。违碍想心。后不复起。由斯宿生无想定力为因。引起第八异熟无记之果。如以善心引生二定。故此二定亦名善定。故知生得心心所灭者。即是既生之后而得心心所灭。是先有后无。非是生来便无也。若不先有后无是本有初。生时便无转识者。如何集论决择分言。唯是生得心心所灭。故知彼初生无想天时。有异熟生转识暂起。彼天唯在色界四禅舍念清净地。所以不上不下者何故。以下四地。想心粗动难断。不能引发无想定思。故不居下界。无色四地又无色支。不能感无想异熟之果。故不居上界。唯是舍念清净地。既无粗动。即能引发无想定思。又有色支。故能感彼异熟之果。故无想天位列四禅也。

  及无心二定者谓无想(至)故唯有漏非圣所起。

  先总释二定名。谓此二定俱无六转识故。总名无心。言无想定者。谓有异生已伏遍净贪。未伏上界染。名无想定。此无想定。在遍净天之上。在无色界之下。谓此天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以彼灭想为首。立无想名。又能令身轻安和适。故又名定。修习此定。品列有三。集论云。若于诸定入住出相。未能了达。是下品修。虽已了达。未善串习。名中品修。既了达已。复善串习。是上品修。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以未了达故。中品修者。现不必退。虽已了达。未善串习故。上品修者现必不退。既了达已复善串故。此定唯属第四静虑等皆如前释。四业者。转所摄业差别有三。还所摄业总立一种。初业能感不可爱果恶趣异熟。第二业能感可爱乐果色无色界异熟。三业能感爱非爱果欲界天人异熟。此流转门中。不善业。善业。无记业。所感果报。第四业能断前三业。此还灭门中无漏业也。受有四种。一顺现受。谓上上品善不善业极殊胜故。现身便受。名顺现受中庸之业。稍降下者。次生便受。名顺生受。又稍劣者。二生已后方得受故。名顺后受。其下品者。由微劣故。如人负债。急者先偿。名顺不定受。此无想定。以四业论。通前三业。非无漏故。不通第四。以四受论。通后三受。不通第一。以今生修无想定。当来得无想果故。一师言。此定初起。唯在欲界。不属第四静虑。何以故。此定亦由无想外道讲说。藉其讲说外缘之力而得引起。故此定起。不离人中。以人中慧解。极猛利故。一师言。此定兼通二界。以欲界先修习已。后生色界。由欲界宿习定力复能引起现前。尔时若不证无想天果。便能超入色究竟天。如阿那含。证无漏果。然此不能如不还超无想而入究竟者。由宿生厌患想心。欣彼无想。决欲入而不止也。故彼所修。唯是有漏凡夫定。非如无漏圣定故。瑜伽云。此无想定。非学所入。亦非无学。何以故。此中无有慧现行故。此上有胜寂静住及生故。

  灭尽定者谓有无学(至)随应后得所引发故。

  此言灭尽定也。无学者。四果阿罗汉也。有学者。即第三果阿那含也。或伏或离无所有贪。无所有者。即无色界第三天也。贪即思惑。谓第八地思惑。无学已离。有学已伏。上贪不定者。上贪者。谓非非想天思惑也。不定者。谓有学圣人。入定则无。出定还起也。由止息想作意为先。故于六七俱生思惑。或伏或离。立灭定名。由无想定以出离为先。如夹冰鱼。如压石草。名曰无想而非实无想。此灭定以止息为先。如无根木。如焦种芽。名曰灭尽而实灭尽也。一凡一圣。在此分途。问。既名灭尽。何故又名灭受想。答。由彼偏厌受想。故亦名灭受想定也。修习此定。三品如前。此定初修。必依有顶非非想天游观真无漏理而为加行。方得趣入。以九次第定。此最后故。谓从初禅乃至有顶交接而入。次第不紊。此定既在有顶地后。故依有顶为加行入。有顶之上无别有地。是故此定亦属有顶。虽属有顶加行而入。非是有漏。是无漏摄。若修此定。功行纯熟。已得自在。即余七地中皆能现起。又不必止限有顶一地也。此定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所以者何。以入此定。便超学位。故非学摄。以未证真涅盘。但得似涅盘。故非无学位摄。此定下。言起定之处。无色亦名意成天者。谓彼天虽无色蕴。而有无色四蕴在也。生此天者。有二种不同若于大乘唯识教未信受者。虽生无色。不起无色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殊不知色灭而心不灭也。若已信大乘唯识教者。虽生无色。亦起此定。知有藏识不断灭故。下言生定之因。此定要断三界见所断惑。要证分别我法二空。要后得智引发。方能现起。见所断惑。即八十八使也。颂云。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瞋。异生不能伏灭三界见惑。未曾证分别我法二空。无后得引发。故无此定。

  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至)亦能现起灭尽定故。

  一师言。此定不特断见惑。修所断惑中。唯除有顶。要全断欲界九品烦恼种子。其余七地惑。皆伏不起。然后此定方起。以欲界俱生烦恼种子。具不善性。及有覆无记。以此二性。繁扰杂乱。能障此定。最有力故。应须独二共二。独一共一。独半共半。七生七返。然后断尽。方起此定。圣教唯说五不还天第三果人。三乘无学。及诸菩萨。方得此定故。但断尽欲界九品思惑。随其所应。生上八地。此定皆得现起。一师言。不但断欲界一地九品俱生。方起此定。且要断尽色界下三地思惑。余地伏除。然后此定。方得现起。以此四地变异受中。俱生烦恼种子。障碍此定。最有力故。故须断下四地思惑。生上五地。皆得现起。何以故。六欲之欲。初禅二禅之喜。三禅之乐。障定最强故。问。若断下界。三禅思惑伏除。余地思惑。方起此定。定后又不断退伏惑即生上地者。岂不还天生上地已。然后却断下地惑耶。必是断尽下惑方生上地可尔。答。若生上地方断下惑。亦无过失。即如未得无学者。生上地已。方断下地末那俱生惑故。谓第七识中。俱生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时。一刹那中。惑种顿断。便出三界。岂非生上断下惑耶。然不还天。虽断下界欲惑。未断上贪。犹彼对治力强。虽在润生位中。不起润生俱生烦恼。但由惑种助业。为上地润生。虽伏余地诸惑。有断不断。而欲界俱生贪惑。决不现起。必断尽欲界惑。而生色界。断尽色界惑。而生无色。故无伏下生上地义。亦无生上地而断下惑之失。虽然。此是对小乘修次第定者说。若是菩萨根器。能超入者。则不然。即在二乘位中。色究竟天。断三界俱生我执。得灭定已。即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名为回心大阿罗汉。则此定在处可起。不必有顶(若非先在)。二乘位中。已得灭定后回心者。必须断三界见所断惑。始登初地。乃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俱生烦恼。念念常得入灭正受。此菩萨虽未永断欲界修惑。以定力故。如已断者。故亦能起此定也。论说下引证。复有一等顿根菩萨。如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始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永不现行。如阿罗汉。此菩萨地地亦能起此定。经说下引证。

  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至)由此不说入无余依。

  此释睡眠。闷绝。二无心位也。疲极等缘者。睡眠一位。或是勤劳太过。或是精进不迨。或由食所沉重。或由休意一切事业。或由串习睡眠。违前六识。问。眠是心所。与心相应。此既无心。何有心所。答。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睡眠引起无心。似与睡眠相应故即依彼引起无心。假立睡眠为心所也。风热等缘者。或触风寒。或触暑热。或由捶打。或由极勤劳而致闷绝。亦违六识。此风热等。俱是触处少分所摄。言少分者。触有二十六种。地水火风四种是实。其余冷暖涩滑饥渴饱闷等。皆依四大差别假立。今此二位。俱借身根为缘引起。一分是身根摄。故曰少分。故说意识不起。除此五位。五位之外。意识恒常现起矣。问。正生正死时。亦无意识。何故但说五位不行。不言生死位耶。一师言。此生死位。在颂中及与二言中显。一师云。不然。所以者何。以经但说六位无心故。即前五位。及无余涅盘位也。应说生死位。即在闷绝位中摄。以生死际。是最极闷绝位。故知颂中所说及与二言。非显生死。是显五位不相杂乱耳。问。何故止显五位。不及无余依耶。答。以此中是显六识断已。后时从自种还复生起故。若无余依者。永不复生。故此不说。

  此五位中异生有四(至)是谓略说识俱转义。

  此五位。异生有四。除灭尽定。以此是圣定。非凡夫所起故。圣唯后三。除无想定。无想报。诸佛及八地已上菩萨。唯有灭定。是故下。总结上文俱不俱义。由前云。前五转识。众缘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一切俱有。则知八识。一切有情。心与末那。二无间断。故恒俱转。若遇缘而第六起。则三俱转。若五识起一。则四俱转。乃至若五识俱起。则八识俱转。是谓略说八识或俱不俱义也。

  若一有情多识俱转(至)彼俱恒时唯有一故。

  问云。若一有情。止应一识。如何多识俱转。而说彼是一有情。岂一人而八心哉。答。汝小乘宗。若依识之多少。而立有情之多少者。则汝所立无心位。一识不生。决是无情数中摄矣。又他分心。现在前时。应属他人。如何可说自分有情耶。言自分者。自己分内所当为之事。言他分者。他人分内所当为之事也。如人中起五戒。十善等。是人分内事。可说自分有情。若人中起四禅。八定。是诸天分内事。起六度。四无量。是菩萨分内事。皆是他分故。然立有情不依识之多少。是依命根数立。或依异熟识立。以彼命根。及异熟识。恒时唯有一故。不见有人有二命根者。有二果报识者。

  一身唯一等无间缘(至)如五根识互不相应。

  问。若一有情。多识俱转。可尔。若一有情。唯有一等无间缘。如何将一等无间缘。能令多识。一时俱转。先纵云。既许此一引多心所。宁不许此能引多心。如前念善意识等无间缘。引生后念染意识。则诸染心所。一时齐起。是能引起多心所矣。岂不能引多心乎。又夺云。又谁定言此缘唯是一也。夫言等无间者。是依自类识说。故一识止一等无间缘。非谓多识。一无间缘也。如眼识。则有眼识等无间缘。乃至藏识。则有藏识等无间缘。然则识多。缘亦多。岂谓多识一缘哉。问。一身八识。既各不同。如何八等无间。一时能令齐起。答。又若一人作意欲取多境时。诸根不坏。多境现前。宁不一时。诸识俱转。若谓根境虽齐。识不俱转。必前后生者。根境识三。和合力齐。岂有根境齐现。而识有前后生者耶。下以心所例明云。即如心所。性虽无别。而类各异。然许身中一时俱转。何独不许藏识与诸转识。一时俱转。又以喻明云。又如暴流。有多波浪。一时现起。又如一镜。有多影像。一时现起。立量云。藏识一心。多识俱转。诸根境等。和合力齐故。喻如浪像。故依一藏识。一时俱转。其理极成。下明意识。与前五俱转。又若不许意识与前五俱。取彼所缘。则应意识。不名明了。然彼意识。称明了者。以与前五同缘现量境故。若谓眼识等。先取境已。意识方生。取彼前五所缘境者。是则明了意识。不缘现在。而缘过去。则与散意识何异。以散意识。唯缘过去境故。立量云。五俱意识。应不明了。缘久灭故。如散意识。问。五识所取五境。各各差别。如何一明了意识。能随五识于色等境。取一取多。答。即如眼等识。各于自境。或缘一色。或缘多色。此亦应尔。立量云。五俱意识。于色等境。取一取多。相见俱有种种相故。喻如眼等识。问。五俱意识。既同缘境。何故五识既是同类。反不俱起。答。五虽同类。各有所缘。于自所缘。若可了者。一已能了。若是不可了虽多无用。问。若谓一已能了。则五识各各已了自境。何用同时意识了为。答。五俱意识。为彼五识分别依故。意识助令生起。非专为了五识之境也。又彼五识所缘之境。唯意识有计度分别。能明了取。异于眼等五识。以彼五识。但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不能深取。故俱意识。非为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说前五识。名无分别。问。心所俱转。有相应义。既多识俱转。亦如王所。有相应义。彼既如此。此何不然。答。言相应者。必同时。同境。同依。同体。具此四义。方名相应。今诸识非同境。故不相应。设尔同境。彼此所依根体。及与心所。各各不同。故但许俱转。不许相应。如眼等识。虽与眼根俱转。无相应义。立量云。多识俱转。互不相应。非同境故。彼此所依。体数异故。如五根识。

  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至)相所相无故。

  此明八识非一非异。作三能变之结文。问。若八识既能俱转。又不相应。若能俱转。则似定一。若不相应。又似定异。然则是定一耶。是定异耶。答。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以彼行相。所依。所缘。相。应各异。故不定一。又一识灭时。余识不灭。故不定一。又能熏所熏。二相各异。故不定一。亦不可言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镜像。无有差别。故非定异。楞伽经云。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又云。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故又云。更互为因。更互为果。故非定异。楞伽云。坏不坏相。展转因故。何以故。如幻事等。无有定一定异性故。又云。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如日与光明。非异非不异。如金与指镮。非异非不异。立量云。八识自性是有法。非一非异宗。因云。性不定故。喻如幻事。问。既非定一定异。云何前说八识有种种差别之相。如八以七为依。七以八为依。意识以七八为依。前五以五根为依。八识是现量境。第七是带质境。第六缘三境。前五是现量境。八识五心所。七识十八心所。第六五十一心所。前五三十四心所等。答。此皆依世俗谛中。第二道理世俗谛说。非约真胜义谛说。以真胜义谛。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非即非离。是即非即。亦何差别不差别之有。下引楞伽偈证。可知。问。此三能变。孔氏之教。亦曾说否。答。如大学中。言正心。诚意致知。此便是心意识也。但彼以知为良知。不立前六了别名知。以作意为意。不立第七染污名意。以应用名心。不立第八集起名心。故不同耳。然在此中。则心意识。正当三能变也。彼所谓良知。不思而中。不勉而得者。正是此中任运俱生烦恼。夫子对人类说法。世尊对八部说法。故所立教有浅深。而证入亦不同。然从此进而不止。则未有不同者。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至)非不离识心所法等。

  自初卷颂中。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向来种种分别至此。才完结三能变义。故问云。由上来将此三能变相。已广开示。已知见相二分是自识所变。非实有体。然犹未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实有体。由斯一切唯有识耶。次举颂答。论曰下释。先约见相二分释。是诸识者。正指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也。言转变者。以此王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是故依之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以能取彼相分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以是见分所取之相故。由此见相二分。是识所变。而彼不知。妄计执为实我实法。亦从见相二分。周遍计度而起。若离见相之外。定无别有一实物者。非有实物离见相故。是故一切色。心。心所。及不相应有为法。乃至六种无为法。现在有实作用法。及过去未来无实作用法。皆不离识。然言唯者。为遮心外实境是无。非遮不离识之相分。及心所等法也。

  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至)唯识义成契会中道。

  次约我法释。言转变者。谓诸内识。及彼心所。我法分别熏习力故。生起之时变似我法外境相现。立转变名。即此心心所法。能转变外境似我似法者。名为分别。即此所执外境似我似法以为实我实法者。名所分别。由此。能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及彼所分别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故宗镜云。且如自证分。变起相见二分。正如结巾成兔。手巾是有。喻自证分。结手巾为兔头。手巾上本无兔头。由结而起。是故名假。如自证分。本无相见二分。由不证实故。有似二分起。是故名假更执相见二分为我法。如所结巾为兔头。已是一重假。更结起二耳。又一重假。如从自证变起见相二分。已是一重假。更执二分为我法。又一重假。然则见相二分。虽假似有。从种生故。我法二执。决定是无。遍计妄执故。是知三界内外一切法。悉无有体。唯有内识。虚妄分别。理极成故。唯遮离识外境。不遮不离识法。故真空实际胜义等法。亦是有性。由斯义故。远离增减二边。以唯故。遮实有外境之增执。以识故。简实无内心之减执。既离有离无。离增离减。则唯识之义成。中道之理得矣。

  由何教理唯识义成(至)能随悟入唯识无境。

  下引小乘九难。发明心外无法之旨。一唯识所因难。诸小乘难云。离心之外。现见色法是其实有。何故总归唯识。依何教理。唯识义成。大乘答云。前岂不广陈教理。已为汝说。小乘云。前虽已说。心未了然。若必欲非破他义。成立己义。应更为我确实指陈。方能成就唯识教理。大乘先引教证成。如契经说。三界唯心。意谓三界之法。唯是一心之所变现。离心之外更无一物。问。欲色二界。有外器色境。云是心变。可说唯心。如无色界唯有内心无外色境。何得亦言唯心。岂不犯相符极成过。答。不但说色境不离心方名唯识。此亦遮无色界贪等能取之心故。为无色界亦贪空境起其妄心。故无色界亦名唯识。若得无漏时。其出世无漏色等是出世心心所所缘境亦是唯识。解深密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言所缘者。即亲所缘。及疏所缘也。楞伽又说诸法皆不离心。言诸法者。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也。净名又说有情随心垢净言有情者。四圣六凡也。如言心净则佛土净。心垢则佛土垢是也。又说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之境者。即地前菩萨。虽未证唯识之理。而依佛说。及见地上菩萨。成就四般唯识智。遂入有漏观。观彼十地菩萨鱼米肉山等事。即悟云。如是所变。皆不离十地菩萨能变之心。更无外境。作是观已。亦能随顺悟入唯识。

  一相违识相智(至)境若实有此云何成。

  此释四智菩萨悟入唯识也。谓一恒河水。鬼见是脓河猛火。人见是清泠水。诸天见是宝严地。鱼见是窟宅。缘此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所变之境。亦复相违。故名相违识相。言智者。即是菩萨能缘之智。菩萨云。此等四境。皆由四类有情自业不同。共于一处所变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又论云。如人见粪秽。傍生见为净妙饮食。于人所见净妙饮食。诸天见为臭秽不净。故知福随见异。垢净唯心。业自差殊。食无粗细。又如美女。淫人见之以为净妙。心生染着。不净人观之种种恶露无一净处。妇见妒之。恶目瞋视。淫人观之为乐。妒人见之为苦。净行人观之得道。无预人观。无适无莫等。

  二无所缘识智(至)彼境既无余亦应尔。

  无所缘识智者。即是一切异生。将自己第六独头散意识。缘过去水月镜像龟毛兔角等事变起假相分。此等相分但是异生第六构画而起。都无实境。故名无所缘识智。即菩萨能缘之心菩萨云。此等异生所变相分。皆不离自己能变之心。即以此例一切实境皆不离一切有情能缘之心。离心之外。更无实境。

  三自应无倒智(至)不由功用应得解脱。

  自应无颠智者。谓愚夫妄执自身为常乐我净。智者菩萨能缘之心。菩萨云。此但愚夫执心倒见。计为常乐我净。离执心外。实无常乐我净。若常乐我净是必有者。此等自然成无颠倒。不假修行而得解脱。若不尔者。明知唯有妄识也。

  四随三智转智(至)境若实有如何可变。

  前三智观凡夫境。下三智观圣人境。谓九地菩萨得心自在时。能任运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令诸众生实得受用。此等境界。皆不离菩萨能变之心。境若实有。如何可变。问。且如变大地为金时。为灭却地种令金种别生。为转其地变成金耶。答谓佛菩萨以大圆镜及妙观察智为增上。能令众生地种不起。金种变现。非谓转地成金也。故摄论云。由观行为增上缘。令余识不变。涅盘经云。菩萨修行如是大涅盘者。观士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乃至异生亦能变火为水。点铁成金者。此是境随事转智。又如胜论师。守六句义。变身为大石。若定实境。不应随心变身为石。故知诸物中。一切皆有可转之理。如僧护见身为床瓶。当知诸法皆随识变。以一切法皆无定相。故可转地作水相。水作地相。如酥胶蜡是地类得火则消为水而成湿相。水得寒则结成冰而为坚相。石汁作金。金败为铜。或还为石。故知善可成恶。恶可成善。皆无定相。

  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至)境若是真宁随心转。

  谓诸声闻独觉。已得胜定。胜。四谛观得相应时。随观一法之上。即有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非是诸法自体上有此无常等义。但随观心而得成就。境若是真。宁随心转。

  三随无分别智转智(至)此等圣教诚证非一。

  谓诸菩萨得根本智。证真如时。智与真如。平等平等。内外凝寂。更无别境。境若是实。何容不现。菩萨下。劝信。又伽下。引证。此等下。结。

  极成眼等识五随一故如余不亲缘离自色等。

  下引理证。第一以理成立五尘相分不离五识。今且立眼识相分。不离眼识。余四准此。立量云。极成眼识是有法。定不亲缘离自色是宗。因云极成五识中。随一摄故。如余极成四识。初宗依极成二字。拣两般不极成眼识。且如大乘许有他方佛眼识。及佛无漏眼识。小乘不许。故简。小乘宗中执佛是有漏眼识。及最后身菩萨染污眼识。大乘不许。故简。凡两宗互不许者皆是不极成法。今但取两宗共许极成眼识为宗依。方能立宗。故前陈言极成眼识也。问。若不置极成二字。即有何过。答。前陈便有自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因中亦犯自他一分所依不极成过。以前陈无极成为所依故。故因明云。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后陈言定不亲缘离自识色宗者。但是离眼识相分外所有本质色。及余四尘。但离眼识者。皆不亲缘。大乘宗中有两般色。有离眼识本质色。不离眼识相分色。若立敌共诤。只诤本质。若大乘自宗成立眼识亲相分色。问。何不言定亲缘不离自识色。而言不亲缘离自色耶。答。恐犯能别不极成过。小乘不许色不离于眼识故。次因云。极成五识随一摄故者。因言极成。亦简不极成五识。若不言极成。但言五识中随一摄者。即此因犯自他一分随一不成过。故因明云。如立声为无常。所作性故。对声显论。所依不成。喻云。如余极成四识者。喻言极成。亦简不极成法。若不言极成。犯一分能立所立不极成过。故因明云。能立法不极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然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所立法不成者。为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今既成立相分色法不离眼识。余声香味触准此应知。问。宗依须两宗共许。今后陈宗体。立者许不亲缘离自色。敌者许亲缘离自识本质色。何言极成。答。小乘亦许眼识不亲缘余四尘。以离眼识故。但使他有不亲缘义。离自识色。即是宗依极成也。

  余识识故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

  第二以理成立第六。兼暗成立七八二识。立量云。极成余识是有法。亦不亲缘离自识诸法宗。因云。是识性故。喻如极成五识。若立七八二识为有法。彼不许七八二识。即犯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若立意识为有法。彼将七八二识为异喻。目中便犯共中自不定过。外人出过云。为如意识是识性故。证汝余识不亲缘离自诸法耶。为如七八二识亦是识性故。证汝余识定亲缘离自诸法耶。今但总言余别取第六。意兼七八。即暗成立七八于余识之中。后陈言。亦不亲缘者。亦者。同也。同前五识不亲缘离自诸法也。因云。是识性故。即同五识亦是识性。喻如极成五识。即同五识不亲缘离自色也。

  此说所缘定非离此(至)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第三以理成立前六亲所缘缘。皆归自证。然见分亦依自证而转。今但成立相分者。以见分是共许故。立量云。六识亲所缘缘是有法。定不离六识体宗。因云。见相二分中。随一摄故。如彼能缘见分。小乘许见分不离心体。故以为同喻。第四以理成立疏所缘缘。亦不离心。即第八识亲相分故。望前六识。名疏所缘缘。以小乘不许第八故。不言相分。但云疏所缘缘。立量云。一切随自识所缘是有法。决定不离我之心及心所宗。因云。以是所缘法故。喻如相应法。此等下。结证。故于下。劝信。

  慈尊依此说二颂言(至)理实亦有净分依他。

  此颂证诚。我法非有。空识非无也。言愚夫所执实我法性。但是迷情妄分别有。于此识上所变相见二分。及我法二性。毕竟都无。此识唯有二无我空。于彼见相二分。及我法二性。亦唯有空而已。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以我法是无。非如一向有如小乘。以空识是有。非如一向空。如清辩。是则契合非有非无中道妙理。此颂且。依染分依他。故说都无。若以理言。净分依他。决定实有。

  若唯内识似外境起(至)如梦境等应释此疑。

  此释第二世事乖宗难也。经部师难云。若言唯有内识。无有外境者。如何现见世间情与非情等物。有处定。时定。身不定。作用不定。转。论主引二十唯识颂答。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就此中自有四难。一处定难。难云。若言一切唯识无外境者。且如世人将现量识。正缘南山。其识与山两俱现在。南山不离识可言唯识。忽若将现量识转缘北山。其山在南。不随能缘之心同转向北。既若缘北之时。南山不转。明知离识之外有南山境。何成唯识。论主答云。汝还许有情于梦中有时见有村园男女等物。在于一处。其处即定。其有情梦心。有时忽缘余处。不见村园男女等物。即梦心不定。汝且总许是唯识否。小乘答云。我宗梦中虽梦境定。梦心不定。然皆不离有情梦心。总是唯识。论主云。我觉时境色。亦复如是。虽山处常定。有情能缘之心不定。然皆不离现在能缘之心。总是唯识。立量云。我宗觉时所现境色是有法。决定是唯识宗。因云。境处定。心不定故。喻如梦中境。第二时定难。难云。若正缘南山时。识现山亦现。可成唯识。且如识不缘南山时。南山还在。不随识灭。即是离心有境。何成唯识。大乘反诘云。且如有情于梦中所见村园男女等物。其梦心缘时。可是唯识。若不缘时。是唯识否。小乘答云。我宗梦境。若梦心缘时。亦是唯识。梦心不缘。亦是唯识。不离梦心故。论主云。我觉时境色。亦复如然。我今长时缘南山。山不离心。固是唯识。有时不缘南山。南山还在不随心灭。亦是唯识。故颂云。处时定。如梦也。第三有情身不定难。难云。若言一切皆是唯识者。且如有众多有情同在一处。于中一半眼有患眩翳者。或见空华。或见垂发。或见苍蝇。或有全不见物。此等皆是病眼人自识所变。所变发蝇等相分皆不离眩翳者之心。可是唯识。且如一半不患翳者。共在一处所见是一。既是一者。明知离心有境。何成唯识。论主反诘云。即如众多饿鬼同在一处。于中三五有同业者。即定同见脓河。又有三五随自业者或见猛火。或见粪秽。或见有人持棒拦隔。所见不定。如是饿鬼同在一处。一半见境定。一半不定。总许是饿鬼唯识否。小乘云。虽见有同异。皆不离饿鬼自业识变。皆是唯识。论主云。我宗唯识。亦复如是。虽一类患眩翳者所见各别。有一类不患眩翳者所见即同。然皆不离二类有情识之所变。皆。是唯识。故颂云。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第四作用不定难。难云。复有何因。患眩翳者所见发蝇等。即无实用。余不患眩翳者所见发蝇。便有实用。复有何因。寻香城等。即无实用。于砖土城。便有实用。复有何因。有情于梦中所得刀杖衣服饮食等。即无实用。及至觉时得者。便有实用汝宗既许皆是唯识。应一切时有实作用。既无实用。何成唯识。论主诘云。汝还许有情梦中所得刀杖饮食衣服等。无实作用。是唯识否。答云尔。且如梦中于女交会。流泄不净。梦被蛇螫。能令闷绝。虽无实境。有实作用。汝亦许是唯识否。答云。尔。论主云。汝既许梦中有实作用。无实作用。皆是唯识者。即知患眩翳者。及不患者。梦中得者。觉中得者。假城。实城。无实作用。有实作用。皆是唯识。故颂云。如梦损有用也。故知万法唯识。梦觉一如。觉中所见。即明了意识。梦中所见。即梦中意识。分别之识既同。差别之境何异。迷悟若此。曷疑虑焉。昏觉如斯。可洞达矣。

  何缘世尊说十二处(至)令知外法亦非有故。

  三明圣教相违难。难云。论主若言一切皆是唯识。无外境者。世尊只合说意处。法处。不合说有十色处今一切契经说有十二处。明知离意处法处外别有十色处。是心外实有。若言皆是唯识。虽不乖于世法。宁不乖于圣教乎。论主引二十唯识颂答云。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言五识自证分现所。各从五识自种而生。而能变似二分。其所变见分。说名五识。所变相分。似外境现。说名根境。其实根境十处皆不离识。此是假将五识种子答经部师。以彼许有种子在六识中持故。此佛密意为破外道执身为一合相我。故分别有根尘十处。智者即依佛说。便作观云。我于无量劫中。为恶慧推求。愚痴昏暗。妄执自他身为一合相我。因此生死沉沦。今依教观。即知自他身中但。有根尘十处以成其体。于一一处都无主宰自在常一等用。何曾有我。因此便能悟入无我之理。成我空观。故曰为入我空。说二六法也。犹如有人拨无后世堕断见坑。为遮此故。说诸有情舍生趣生。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故曰如遮断见。说续有情。复有虽得我空。已得解脱。然犹未达诸法空寂。不能趣向无上菩提。为欲令彼入法无我空。故说三界一切唯识。令知外法亦非有故。速入法空。证无上觉。小乘复。虽云。若尔。且如五尘相分色。是五识所变。可名唯识。其本质五境色未审是何识之唯识。以五识六识。皆不亲缘本质五境。即此本质五境。岂非心外实有。何成唯识。答云。依识所变。非是别有。言五尘本质是第八之亲相分。不离第八。亦是唯识。非是别有。

  此唯识岂不亦空(至)由此慈尊说前二颂。

  第四唯识成空难。难云。既言诸法皆空。即此唯识之体岂不亦空。答云。不尔。又问云何法空。而识不空。答。非所执故。前言空者。但是空其依识所变一切法上妄计实有执持胜性等用。此是遍计。理非有故。故说为空。非无离言正智所证清净依他唯识性故。而名法空。以此唯识之性。是妙俗谛。此若无者。便无俗谛。俗谛若无。真谛亦无。所以者何。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拨无二谛是恶取空。诸佛说为不可治者。故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度于有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应知诸法有空不空由此慈尊说前二颂。

  若诸色处亦识为体(至)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

  第五色相非心难。难云。若言十处。皆心为体。由心自证分变似相分者。何故色相即显现。其能变心即不显现。何故所变色相即一类相续而转有多时住。其能变心改变不定。即不相续。今外色既不似内心。明知离心有外实色。何言一切皆是唯识。答。由一切有情无始时来以虚妄名言递互熏习。由此势力变似色等外境相现。皆以识性而为所依。有情迷此作心外坚住相续等解。非是实有。问云。若尔。何必变似外境。答。若不变似外境现者。应无颠倒。亦无染净。且如一切凡夫。由先迷色等诸境。颠倒妄执。由此杂染。生彼杂染。若不许识变似外境现者。即有情不起颠倒。颠倒不起。即杂染不生。杂染既无。净法何有。是故诸识。亦似色现。故摄论颂云云。言乱。相者。即所变色相。言乱体者。即能变心体。许乱相为色识者。识所变故。乱体为非色识者。非色变故。若无乱体。一切染净诸法皆无。是故诸识虽能变似外境相现。皆不离心。总是唯识。

  色等外境分明见证(至)不可执为是实外色。

  第六现量违宗难。难云。且如外五尘境五识分明现证。是现量所得。大乘小乘皆共极成。若是比非二量遍计所起。强思计度。构画所生。可成唯识。今五识既现量得外实五尘。何故亦言皆是唯识。答。且如现量五识。缘五境时。得法自性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不起分别。不执为外。但是后念意识分别妄执为外。言有实境。问。且如五识所缘现量五境。为实为假。答。是实非假。问。若尔。则是离心实有五境。何言唯识。答。五识缘五境时。虽皆是实。但是五识所变自相分境。不离五识。若后分别意识起时。妄执。心法。有其实境。此即是无。以不称境体而知故。又色等境实非外色。似外色现。犹如梦心所缘梦境。决定非实。不可执为是实外色。

  若觉时色皆如梦境(至)由斯未了色境唯识。

  第七梦觉相违难。难云。若觉时色皆如梦中所现。不离识者。且如人从梦中觉者。知彼觉境唯心所现。何故觉时于自识所现色境。不知唯识答。正如人在梦中。未觉之时。不能自知梦境唯心。要至醒时方能追思梦境。皆是从心变现。梦境既尔。当知觉时境色亦然。未至觉位。不知三界唯心。至真觉位。方知一切皆从心现。所谓有大觉而后知此大梦也。以未得真觉位者。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识。言生死长夜者。即第七是生死长夜之根本。能令起惑造业。三界轮回。直至断尽此识。名真觉位。

  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至)如缘他心色等亦尔。

  第八外取他心难。难云。若是外色实无。非是内识之境者。可尔。且如他人心是实有。宁非自识所缘之境耶。若此人心。亲缘得他人心着。即离此人心外。别有心为境。即乖唯识。若此人不能亲缘他人心者。何成他心智耶。答。虽说他人之心。非自识之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缘。故亲缘他心即不得。若托他心为本质自变相分缘。亦有他心智。即知他心相分不离自心。亦是唯识。虽此人心缘他人心时。变起相分。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非如日等舒光亲照其境。但如镜中像。水中月。似外境现。故名了他心。非亲能了。必是自识所变相分之境。为亲能了。故契下。引证。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以能取所取皆是心故。如缘他心。色等亦尔者。谓缘他人心。但托为本质自变相分。缘者。则缘他人浮尘根。亦但托为本质。自变相分缘。亦不亲得。如意识缘第八所变器世间色时。亦但托为本质自变相分缘。亦不亲得。如五识缘本识所变本质境。亦不亲得。虽亦得缘。只成疏所缘缘。

  既有异境何名唯识(至)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第九异境非识难。难云。唯识之义离心之外更无一物可名唯识若他人本质缘不着者即离此人外有他人心为本质何成唯识斥云奇哉固执触处生疑虽本质离自识有然不离他人能变之心。不违唯识。若离自心。即非唯识者。岂唯识教。唯说一人之识耶。问。若非一识。又且如何。答。若圣教唯说一人之识者。则六凡四圣尊卑因果等级差别。悉皆无有。则谁为求法。谁为说法。然诸有情。各有识故。此事方成。若唯一识如是等事悉不成就。故唯识一言。深有意趣。言识者。非谓诸人总有一识。总显三界有情。各有八识。各有六位心所。各有相见二分。名有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各有六种无为。各有八识者。识自性故。八种心王最为胜。故先明之。各有心所者。识相应故。望前心王。先胜后劣。故次明之。各有相见者。二所变故。此二不能自起。要藉前二王所变现。先能后所。故次明之。各有不相应者。识分位故。二十四法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先实后假。故次明之。各有无为者。识实性故。前四有为。此即无为。先有后无。故次明之。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故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遍计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不相应。无为等法。故唯识言。一遮一表。深有意趣。若如下。显二利之益以劝信。故云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如谷应声。语雄而响厉。似镜鉴像。形曲而影凹。以知万行由心。一切在我。蹈云霭而饮甘露。非他所授。卧烟??而??脓血。皆自能为。非天所生。非地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升沉。欲外安和。但内宁静。心虚境寂。念起法生。水浊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于斯。可谓众妙之门。群灵之府。升降之本。祸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别境。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至)净种现行为缘生故。

  总申一难。难云。若唯有识。都无外缘。既无外境牵心。则分别何由而起。以心生法生。法生心生故。次举颂答。论曰下。释。一切种识者。谓本识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别。言功能者。即第八种子能生现行故。以此功能。能生四果。名一切种。除离系果。此果非从识种生故。要起现行真无漏道。断惑所证不从种生。此现起道。虽不从种生。望于彼果。有展转义。然非此中所说。以此处但说能生分别现行之种。彼是无漏清净之种故。问若尔。则当言一切种。云何说一切种识耶。答。由此种子。以本识为体。故言一切种识也。此种即是本识相分。若离本识。无别性故。又种识二言。简非种子识。以前七皆名识。而非种识。外种虽名种。而非识种故。又种识言。显是识中之种。非持种之识。此差别义。下文当说。言如是如是变者。此识中种复得无间增上辅助之力。即便如是如是转生成熟。因显转变之种非一。故重言如是。谓一切种。摄尽名言。我执。有支。共种不共种等。故以展转力故者谓八现识等皆有相助之力故云展转。彼彼分别生者。即现识。及彼相应相见分等。总名分别。总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故。分别类多。故言彼彼。如三分别。七分别。八分别。乃至十分别等。三分别者。一自性分别。唯缘现在所缘诸行自相行分别也。所缘行。即五尘自相行。如色以青为行相。眼识缘时。亦任运作青行相故。二随念分别。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唯缘过去。三计度分别。于去来今。不现前思摄行分别。即非有计有。是非量境。五分别。如前所引。复有七分别。如前所引。八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谓于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别分别。谓即于色等想事起诸分别。此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如是等无量差别。于自性分别所依处事。分别种种差别之义。三总执分别。谓即于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由于积聚多法总执为因。分别转故。四我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五我所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所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六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分别。七不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分别。八爱不爱俱相违分别。谓缘净不净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分别。如是略说有二种。谓分别自体。及分别所依所缘事。此中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此三分别。能生分别戏论所依事。分别戏论所缘事。谓色等想事为依缘故。名想言说所摄。分别戏论。即于此事分别计度无量种种众多差别。此中我分别。我所分别。此二分别。能生余见根本。及慢根本身见。及能生余慢根本我慢。此中爱分别。不爱分别。俱相违分别。如其所应。生贪嗔痴。是故如是八种分别。为起此三种事。若欲略说分别体性。所谓三界诸心心法。摄大乘论。复有十种根境微细分别。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是余分别根。自性亦是分别故。二缘相分别。谓分别色等有如是缘相。三显用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相故。四缘相变异分别。谓似色等影识变异所起分别有六。一老等变异。谓色等识似老等相。起诸变异。以内外色等。皆有老等转变相故。等者。等取病死变异。二乐受等变异。由乐受故。身相变异。如说乐者。面貌端严。等者。等取苦。及不苦。不乐受。三贪等变异。谓由贪等身相变异。等者。等瞋痴忿等。如说忿等。恶形色等。四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谓杀缚等。令身相等变异。时节代谢。亦令内外身树色等形相改变。如说寒等所逼切时。身等变异。五捺洛迦等诸趣变异。等者。等取一切恶趣。六欲界等变异。等者等取色无色界。谓诸天中。及静虑中。亦有有情。及色器等种种变异。如摩尼珠。威神力故。种种净妙光色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谓由眼等所依根故。令似色等影像显现。眼识等识种种变异。即于此中起诸分别。如前老等变异。随起变异如眼等根有利钝。识亦明昧故。乐受等变异亦尔。如说乐者。心安定故。苦者。心散乱故。乃至无色界中。亦有受等所作变异诸识分别。六他引分别。谓善恶亲近所起。及与听闻正法为因而起分别。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九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能发语言他引而转。不称真理。十种分别。扰乱无分别智故此颂意显虽无外缘。皆由本识中有一切种子转变之力。及以现行八种识等展转之力。则彼彼分别亦得生起。何假外缘方起分别。诸净下。例明。

  所说种现缘生分别(至)展转相望为因缘故。

  次明四缘生识义。先问。次答。一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因缘有二种。一种子。谓本识中三性。三界。九地。三受。见相等。功能差别。能引自类种子。及起自类现行果。即此种望彼种。此种望彼现。皆名因缘性。二现行。谓前七转识。及彼相应心所。所变相见。三性。三界。九地。三量。漏无漏等皆名现行。除佛果位中所有善法。并极劣无记法。非是能熏。余七王所。及性界等。皆能熏本识。生自类种。即此现行。望彼种子。亦名因缘。下料简。问何故前七转识。及彼相应等。只熏第八。不熏第八心所。答。以第八心所。非所熏故。问。相见性等。何名能熏。答。非简所依独能熏故。问。何以除佛果善。及劣无记。皆非能熏。答。以佛果极圆满。而无记极微劣故。不熏成种。问。何故同类现生现是等流。而非因缘。答。以后现非前现生。乃自种生故。宗镜问。云。种引种。何名亲因缘。答。前念已灭。后念已生。即前念体。亲引后念。故名亲因缘。问。现引现。亦是前念亲引后念。何以说为等流。答。已有种子故。谓前念种子生前念现行。其前念种子。流至后来还生第二念现行。故知后念现行。不是前念亲生故。问。何故异类现生现是增上缘。亦非因缘。答。不亲生故。言异类者。如色现望心现。心现望色现等。然有处说为因缘者。应知俱是方便假说。有处唯说种生种是因缘。而不及种生现。现生种者。从显胜说。非尽理之谈。何以故。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互为因缘。如炷生??。如??生烧。故因缘性。定是种现相生。岂可执为唯种非现。

  二等无间缘谓八现识(至)即说此是彼等无间缘故。

  等无间缘者。谓前聚八种现识。及彼心所。于后自类心心所法。无有间隔。平等开避引导令彼定生。名等无间。言八现识者。出缘体也。简色不相应无为法(非此缘性前聚于后者简俱时及后为前缘自类者显非)。他识为缘。无间者。显虽前为后缘中间无有间隔。等者。谓能引所引力用齐等。谓一引一聚。一聚酬一。一聚引一。一酬一聚。一聚引一聚。一聚酬一聚。一引一法。一法酬一。类有不等。力皆齐等故。开者。避义。导者。招引义。谓前法往避。招引后法令生。已上显缘生也。令彼定生者。即显后果虽经久远。亦是此缘。如经八万劫前眼识。望后亦是此缘。以彼后果当定生故。即简入无余依无果定生。故非此缘。虽有开义。无招引义。俱舍云。除阿罗汉临涅盘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问。八识生时。何用此缘。答。自己一识前念不灭。后念不生。故以前念自体占自路故。故识生时。须用此缘。问。八种现识多同类种俱时而转。何故彼识非此识等无间缘。答。以彼此不相应故。非此缘摄。由斯义故。虽八识俱转互不相应。不能展转互作此缘。问。心与心所。既非自类。如八识种。恒时俱转。体用各殊。如何俱起互为缘义。答。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如众灯明。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此缘。言和合似一者。谓同一所依。同一所缘。同一时转。同一性摄。定俱生灭。一开导时。余亦开导。故展转互作等无间缘。不同八识行相所依所缘各不等故。非互为缘。问。既八识皆有此缘。入无余心亦应有此。何故定无。答。入无余心最极微劣。前无开导后不定生。非此缘摄。问。云何知然。答。论有诚说。若此前识灭。中间等无间隔。令彼后识决定生果。即说前识是彼后识等无间缘。今无余心。无如是义。故非此缘。

  即依此义应作是说(至)经不说彼发大心故。

  此明第八三界九地皆有此缘。以下地死时。即作上地生时心等无间缘。下上死生。互相开导。悉平等故。问。现在有漏必灭时。与当生无漏心作此缘否。答。有漏心灭时。令彼无漏心决定生起。若无漏心灭时。定无生有漏心者。以第八无漏心起。心品转成镜智。此智一起。必无断故。故无此缘。善与无记相望亦然者。谓有染无记心灭。定生无染善心。无染善心灭时。定不生有染无记心也。问。此无漏心从何界地方得引生。答。谓色欲二界。谓诸下。释色界引生。二乘下。释欲界引生。有义下。释色界声闻亦有引生者。

  第七转识三界九地(至)地上菩萨不生彼故。

  第七末那。三界九地皆有此缘。以随第八所生所系故。上下死生。互相开导。皆如第八。有漏无漏亦有此缘。容互相生。以此末那是因中转智。不同第八唯在果上。故十地位中有漏无漏皆得相引。善与无记。染与无染。亦相开导。以生空智果。前位能引后位故。问。此欲色界。有漏无漏容互相生。若无色界。亦互生否。答。此欲色界得互相生。非无色界。以地上菩萨。不生此界。无相生义。

  第六转识三界九地(至)此二于境明昧异故。

  第六意识。三界九地等皆有此缘。以彼转智亦因位故。润生位中。更相引故。此识初起无漏。唯在色界。以四加行善。唯在色界故。眼耳身三。唯在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亦有此缘。鼻舌二识。唯在欲界有此缘。三地已上五识皆无此缘。偏一师云。五识有漏无漏。皆容互起。未成佛时。容互起故。一师云。有漏定生无漏。无漏定无生有漏者。无漏五识。唯佛有故。未成佛时。彼五色根。定有漏故。有漏色根。是异熟识相分摄故。有漏五根。与前五识。必俱有故。必同境故。若有漏根发无漏识。不应理故。无漏识境。必明了故。有漏识境。必昏昧故。问。何故六七二识。有漏无漏。互相生起。五八不尔。答。六七二识。有三品转智。初地下品转。八地中品转。等觉上品转。下品初转。未纯无漏。故与有漏。互相引生。若五八唯上品转。故得无漏时。更不生有漏。以智一起。必无断故。

  三所缘缘谓若有法(至)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

  谓若有法者。即有体实法。简于假法。及遍计相分无体法。以不发生能缘之识故。夫为缘者。须是有体实法。有力用故。能牵生识。即实依他是有体法。言带己相者。带有二义。一者变带。即八识种。疏所缘缘本质是。为托此有体境为本质。变似质之相起。名为变带。二者挟带。即一切亲所缘缘实相分是。为此相分不离能缘之心。其能缘心亲挟此相分而缘。名为挟带。言己相者。亦有二义。一于变带疏缘上说。即能缘心变似质之己相。即相分似本质己体。此相是相状之相。二于挟带亲缘上说。即能缘心亲挟带所缘相。分之己相。此是境相之相。问。若是带己相者。未审能缘心带谁家己相。答。若是疏缘。即变带本质家之己相。是带似质之相状若是亲缘。即挟带相分家之己相。缘。以亲挟境相而缘故。言心或相应者。滋恩云。此辨所缘之果。以所缘为缘是因。生得心心所是果。言心者。总指八识心王也。言相应者。五十一心所也。有起不起。故曰或也。言所虑。所托者。是识所缘。故曰所虑。能引生识。故曰所托。此有法体。有亲有疏。若与能缘见分体不相离。即是见分等内所虑托。是名亲缘。此简他识所变。及自八识各别所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是名疏缘。即他识所变。及自身中别识所变仗为质者是。亲所缘缘。但是能缘。决定皆有。离内所虑托之境相。一切心等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之心。有无不定。以是心外法故。如执实我法。虽无本质。然离彼法。心亦生故。

  第八心品有义唯有(至)缘过未等无外质故。

  此释疏缘不定也。先第八疏缘不定。一师言。第八唯有亲缘。随业因力。能自变故。不仗疏缘。一师言定有疏缘。要仗他质。自方变故。第三师言。二俱非理。若第八缘他人浮尘根。及器世界。即托他人浮尘根。器世间。自变相分缘。有互受用。定有疏缘。若是他人种子不互变缘。自种于他人。无受用义。非诸有情有智愚贤不肖而种子悉皆平等故。又有色界。即有浮尘器界可托。容有疏缘。若无色界。无色根身及器世间。即无疏缘。若因中缘三类境。唯有亲缘。若至佛果位中皆缘自境。及缘真如。并过去一切无体法时。即无疏缘。若缘他身佛土。即变影而缘。亦有疏缘。故说第八。因果位中。疏所缘缘。有无不定。若第八五心所。因果位中。定有疏缘。为托第八三质而缘故。第七下。明第七疏缘不定。若第七未转依位。体是俱生。任运无力。必仗第八以为本质。自变影缘。执第八为自内我。定有疏缘。已转依位。第七根本智缘如。即无疏缘。后得缘如。即有疏缘。若是无漏第七。缘过去及诸无体法。皆无疏缘。故因果位疏缘不定。第六下。明第六疏缘不定。若第六识行相猛利。因果位中。或分别起。或俱生起。能自在转。故一切时有仗质起。有不仗质。是故第六疏缘。有无不定。前五下。明前五疏缘不定。前五心品。未转依位。疏缘定有。已转依位。此非定有。缘过去等。无外质故。

  四增上缘谓若有法(至)诸余门义如论应知。

  谓若有法者。是有体法。非遍计所执无体法也。有胜势用者。即有为无为皆有殊胜势力作用。但不障碍。是增上用。简非因缘。能与余法者。显不同前所缘缘故。或顺或违者□。显违顺法。俱能为缘。又与后生异法为缘非前灭法简非等无间增上有四。一顺增上。如水土与青草等为顺增上缘。如眼得明缘。六波罗蜜与佛果为顺增上缘。受取二支与五果为顺增上缘等。二违增上。即如霜雹与青草为违增上。如眼遇暗。如智与惑作违增上。又一念正与惑作违增上。便与二空作顺增上等。三有力增上。亦名亲增上。如五根发生五识等。四无力增上。即此人五根望彼人五识。是无力增上。亦名疏增上。如他人金帛妻子。又如灯焰正生时。一切大地等法不碍此焰生。但取不障碍边名为增上。问。此之胜用。前三岂无。答。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为显诸缘各有差别故。此顺违胜用。于四处转。以生作成得四事各别故。故瑜伽云。由种子故。建立因缘。由自性故。立等无间缘。由所缘故。立所缘缘。由所依故。助伴故。立增上缘。下别释增上有二十二根。谓前五胜义根。即本识等所变眼等净色为性。瑜伽云。依止端严增上义建立五根。俱舍云。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男女二根。以少分身根为性。瑜伽云。依止出生增上义。建立二根。俱舍云。从身复立男女二根者。男女性中有增上故。谓男女形类音声作业志乐不同。名二性差别。由男女根。故说男女根。于二性增上。命根但依本识亲种分位假立。瑜伽云。依止安立增上义。建立一根。俱舍云。于众同分中命根有增上用。意根总以八识为性。以八现识皆随意转故。瑜伽云。依止随自在转增上义故建立一根。俱舍云。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五受根各以自受为性。瑜伽云。依止损益增上义故。建立五根。俱舍云。于杂染中乐等五受有增上用。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为性。瑜伽云。依止世间清净增上义建立五根。俱舍云。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总有十九根。加后三根。有二十二。后三根者。俱舍云。一未知当知根。于得已知道有增上用。体位有三。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见道有三心。谓入心。住心。出心。除后刹那者。即出心也。此属修道已知根。故须除之。谓见道时。虽大事已明。根本已见。然有未曾知当知行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二四加行位。由此位中加功用行。近能引发见道根本故。此决择善。在四静虑中三资粮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也。谓于诸谛未得现观者。欲得现观。发起胜善法欲。如三练磨之类。乃至未得入加行位时。未得顺决择善。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益生长根本位故。所谓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意。于此三位。总以无漏九根为此根性。加行位中亦具忧根。前三无色亦有此根。前三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也。有胜见道亦有傍修而得者故。三无色亦有此根。或二乘回心趣大者。彼于生空。虽已具知。为求证法空。于地前位亦起此根。至于善慧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所摄。菩萨正见道时。亦有此根。但说地前。不说见道者。以时促故。谓初地真见道时。唯在一念发明。不属三心。明来暗谢。故云时促。若相见道。便属三心故。始从下。释第二已知根。既见道体。若在修道。无未曾知。但为断除余随眠故。即于彼境复数了知。名已知根。俱舍云。此根于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诸无下。释具知根。谓无学人证无学果。我生已尽。梵行已圆。故曰具知俱舍云。在无学道知已已知。故名为知。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知我遍知苦。不复遍知故。又云。此根于得涅盘有增上用。又云。谓见所断烦恼灭中。未知当知根有增上用。于修所断烦恼灭中。已知根有增上用。于现法乐住中具知根有增上用。由此能领受解脱喜乐故。问。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各各别有增上用故。又语具等应立为根。语具。手。足。大小便处。于语执行弃乐事中。如其次第有增上故。答。如是等事。不应立根。由所许根有如是相。颂曰。心所依此别。此住此杂染。此资粮此净。由此量立根。心所依者。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此相差别。由男女根。复由命根。此一期住。成此杂染。由五受根。此净资粮。由信等五。此成清净由后三根。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应许无明等及语具等亦立为根。彼无此中增上义故。杂集又云。未知欲知根者。谓于加行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刹那中所有诸根。此中显示顺决择分所摄加行道。及见道十五心刹那所有诸根。是未知欲知根。言诸根者。谓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等地。所依差别故。如其所应。有乐喜忧舍根。随一忧根者。谓加行道时顺决择分后。于上解脱希求欲证愁戚所摄。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欲知根。已知根者。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已上。于一切有学道中所有诸根。是已知根体。所以者何。即前十根。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乃至金刚喻定。于如是有学道中。未有所应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具知者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此相差别。由男女根。复由命根。此一期住。成此杂染。由五受根。此净资粮。由信等五。此成清净。由后三根。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应许无明等。及语具等亦立为根。彼无此中增上义故。

  卷第七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八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如是四缘依十五处(至)便显此因果是语依处。

  此下复以十因广明四缘也。因。即依处。如语依处。即是四缘语依处也。一语依处。瑜伽云。谓于三界系不系法施设。名为先故想转。想为先故语转。由此语故。随见随闻。随觉随知。起诸言说。是故依语依处。立随说因。此即能说之语。为所说之因。以因语生义故。有论说此随说因。是名相二种执着之见。由随名字取相执着。然后随起言说。此以名相执着见为随说因。即显此因是语依处。

  二领受依处谓所观待(至)此是彼观待因。

  领。谓领纳。受。即五受。五受皆以领纳为性。观待者。对藉义。即能。所对藉。以立其因。此则领受是因。观待是果。瑜伽云。诸有欲求欲界系乐。及不系乐。彼观待此。此为因故。于诸欲具。或为求得。或求积聚。或求受用。或有欲。求色无色界系乐者。彼观此故。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求受用。诸有欲求不系乐者。彼观此故。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求受用。诸有不欲苦者。观待此故。于得彼缘。于断彼缘。或求远离。或求受用。是故依领受依处。立观待因。以因此故。于彼诸事。若求若取。如观待手。以手为因。故起执取业。观待足。以足为因。故起往来业。观待节。以节为因。故起屈伸业。观待饥渴。以饥渴为因。故追求饮食。随如是等无量道理。当知皆名观待因。

  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至)谓能牵引远自果故。

  习气者。即发业无明也。瑜伽云。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爱不爱趣中。能感爱不爱自身。又即由此增上力。故诸外资具或成满。或损减。是故依诸行净不净业习气依处。三牵引因。宗镜云。谓内外一切种子。未成熟位。望后自果。立牵引因。以第八有漏种子未被爱水灌溉已前。虽未便生现行。然此种有丐牵引发当起现行果之功能。以由此因。能感异熟故。

  四有润种子依处(至)谓能生起近自果故。

  润种子者。即润生无明也。瑜伽云。欲系诸法及色无色系诸法。各从自种而得生起。爱名能润。种是所润。由此所润诸种子故。先所牵引各别自体当得生起。如经云。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是故依有润种子依处。立生起因。宗镜云。一切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

  五无间灭依处谓心心所(至)具摄受六办无漏故。

  等无间缘者。谓前灭意为缘。能与后念一聚心心所为依处。其后念心心所依他前念为缘处生。故名无间灭依。即依此处立摄受因。根依处者。谓六根是六识心心所所依之处。亦立摄受因。作用依处者。此通作业作具之作用。言作业者。即有情工巧智。能造殿堂舟车种种器具等物是也。作具者。即世间种种作具。如斤斧锯凿等是也。但除内外种。一切助现缘能成办种种事业者。皆是作用依处。此处亦立摄受因。士用依处者。即于前作用依处。唯取作者士夫之用。除内外种。余一切作现缘者。皆是士用依处。此处亦立摄受因。此因能感士用果。真实见依处者。谓一切无漏见。不虚妄故。名真实见。能与一切无漏无为。无漏有为。而为所依。此处亦立摄受因。此因能感离系果。言摄受者。即是因果相关涉义。但除亲因缘。余一切疏助成缘者。皆此因摄。对法论云。如日水粪。望谷芽等。虽有自种所生。然增彼力。名摄受因。故瑜伽云。由欲系诸法。等无间缘摄受故。根缘摄受故。境缘摄受故。作用摄受故。士用摄受故。由五摄受。彼诸行转。如欲系诸行。色无色系诸行亦尔。或由真实见摄受故。余不系法转。是故依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依处。立摄受因。

  十一随顺依处(至)及能引得无为法故。

  随顺依处者。谓第八识中三性种子。现行。各有随顺功能。各能引发胜品诸法。如无漏种。唯与自无漏有为。及无为胜品法为因依处。不与下品劣无漏法为因。无漏既尔。有漏亦然。故宗镜云。即初种子所生起果。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因。谓能引生发起果故。一善引发多善法故。瑜伽云。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亦能引色无色系及不系诸胜善法。色界善法。能引色界胜善法。亦能引无色界及不系胜善法。无色界善。亦能引自地胜善法。及引不系善法。不系善法。能引不系诸胜善法。及无为法。又不善法。能引胜不善法。谓如欲贪。能引瞋痴慢见疑身语意恶行。如欲贪。余亦尔。又无记法。能引善不善无记法。所谓能持善不善无记种子。阿赖耶识。又无记法。能引同类胜无记法。谓诸段食。能引已生有情。令住不坏。及能引彼适悦势力。令其增长。随顺彼故。即依此处立引发因。俱舍云。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自部地。与自部地为因。异地相望。皆无因义。此通有漏无漏。此因能感等流果。

  十二差别功能依处(至)及各能得自界果故。

  瑜伽云。由欲界诸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能生种种体差别法。如欲系法。色无色系法。及不系法亦尔。是故依差别功能依处。立定异因。自性功能差别者。如色心善染等。各有种子势力引生。故曰差别。如五戒八戒善业。定引人天第八。非引三涂第八。若十不善业。定引三涂。不引人天。不相称故。若自界法。即与自界为因。如是等三界一切有漏法。各各自有差别功能为因。如一百二十司官职。各各自有公事为因。与所管相称。故曰定异。定者。因果相称义。以不共他。故名异也。

  十三和合依处(至)皆同生等一事业故。

  和合依处者。瑜伽云。要由获得自生和合故。欲系法生。如欲系法。色无色系法。及不系法。亦尔。如生和合如是。得和合。成立和合。成办和合。作用和合。亦尔。是故依和合依处。建立同事因。此即总摄前六因十一依为此和合处体。谓前十一依。各各于自所获生作成得果中。皆有和合力故。名和合依处。即于此处立同事因。谓观待乃至定异。如是六因。各共成一事故。姑举一法以明。且如眼识生时。待空明等缘。立此为观待因。由有新本二类种子。如其次第得有牵引。及生起因。次取等无间。及根境等为摄受因。望前引后。是引发因。由名言种。是随说因。各生自果。是定异因。余法亦尔。

  十四障碍依处(至)谓彼不违生等事故。

  障碍依处者。瑜伽云。若欲系法。将生时。若有障碍。现前便不得起。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及不系法亦尔。如为欲生如是。为欲成立。为欲成办为欲作用亦尔。是故依障碍处。立相违因。宗镜云。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言相违者。惑能障智。暗能障明等。即违增上也。不障碍依处者。瑜伽云。若欲系法将生时。若无障碍。现前便得生起。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法及不系法亦尔。宗镜云。此障碍因。若缺若离。名不相违因。此即顺增上缘也。显扬云。因相者。谓若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彼诸法或生。或起作用。或成立。或成办。或得。当知说此。即是彼因。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生。何法作。何法成。何法得耶。答。由自种子为先。除所依种外。所余若色非色所依及业以为建立。伴及所缘境为和合故。如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由自种为先。即彼前生为建立。彼生缘为和合故。自作业者。自所作用。而得成办。自所作业者。如眼之见业。如是所余诸根当知各别作业。又如地能持。水能烂。火能烧。风能燥。如是等类。是名外法各别作业。由所知法胜解欲乐为先。宗因譬喻以为建立。不相违众及对论者为和合故。所欲立义。方得成立。由工巧知为先。随彼勤劳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彼彼工巧业处成办。又爱为先。由食住者依止为建立。四食为和合故。已生有情存养得住。由声闻独觉及与如来种性为先。内因力为建立。外因力为和合。证得烦恼离系涅盘等。

  如是十因二因所摄(至)余方便摄准上应知。

  次明相摄。初标二因摄十因。菩萨下。引瑜伽证。此说下。论主发明瑜伽中义。谓彼能生一因。不但偏摄牵引生起二因。以彼亦能牵引生起余四因中诸因缘种。以未成熟位。名牵引因。已成熟位。名生起因。彼六因中诸因缘种。摄在二因。二因皆属能生一因故。问。引发等四既许能生。何故菩萨地中不说。答。此四因虽有现起。是能生因。亦如初二五九。能生自种。而多间断。故略不说。问。既多间断。何故亦立种名。答。或亲能办现行果故。亦立种子名。如说现行谷麦以为种者。亦约亲能办现行果。故说名种。所余诸因。不但随说观待摄受相违为方便因。且牵引生起引发等六因中。有非因缘性。亦是方便因摄。问。菩萨地以二因为能生。余八为方便。此中何故以六因为能生。余四为方便。答。非此牵引生起唯属彼二为能生因。其余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中。亦有因缘种子故。非唯彼八。名方便因。即彼牵引生起二因。亦有方便因故。复引论证二因摄十因。有寻等三地。说唯生起一因是能生。余九皆是方便。论主发其义云。此文亦说六因中现行种子是因缘者。皆名生起。余四因中非因缘法。是生熟种余。皆方便摄。问。有寻地等。但说生起一因为能生。余九为方便。何故此中说六因为能生。余四为方便。答。非此生起唯属彼能生。余五因中亦有因缘故。非余彼九名方便因。即彼生起一因亦有方便故。或菩下。会通前第一义从胜多说。有寻下。会通第二义。从显隐说。虽生起中亦有非因缘种。而去果亲近。以能生起近自果故。以亲生现行之义显故。偏说生起是能生因。虽牵引中。亦有因缘种。而去果疏远。谓能牵引远自果故。以亲生现行之义隐故。不说牵引是能生因也。方便亦尔。

  所说四缘依何处立(至)初能生摄进退如前。

  此明四缘依十五处立。摄十因二因。先问。次引论答。先明四缘依十五处立。因缘依种子立者。即前习气种。与润生种也。依所余立增上者。即十一依处也。此中下。论主出论义。言此中种子即是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六依处中因缘种摄。虽是随说观待摄受相违四现处亦有因缘。间断不说。或种子言。唯属第四生起者。亲疏隐显。如有寻伺中释。言无间及境界处。应知总显二缘。非唯五六。即余十三处。亦有二缘。余处虽有。少而隐故。略不说之。下明四缘摄十因二因。论说因缘。即十因中牵引生起二因。总属能生一因摄。增上缘。即十因中余八因。总属方便一因摄。中间等无间。及境界依处。是摄受因。问。方便因中摄后三缘。何故独名增上。答。虽摄三缘。而增上义多。故偏说之。余因亦有无间境缘。而摄受因显。故偏说之。初能生因。或进或退。皆如前说。谓菩萨地。以牵引生起二因为能生。有寻等地唯以生起一因为能生也。

  所说因缘必应有果(至)谓除前四余所得果。

  次明因缘摄果。先问。次答。一者异熟。异热有四。一异时而熟。异因居过去。熟果即现在。故曰异时。二异性而熟。谓过去修五戒十善。招感天人善总别报异熟果。若过去修十不善业。招感三涂不善总别报异熟果。由善不善性所招。故曰异性。三异类而熟。造异类业受异类生。五趣各别。故曰异类。四异圣而熟。谓异熟果依分别二种障。有趣生差别功用故。圣人已无。故曰异圣。谓有漏善法。招善趣异熟果。有漏恶法。招恶趣异熟果。自相续无记。即异熟识。异熟生无记。即第六识。若单言异熟。不摄别报。若言异熟生。总别皆摄。二等流者。有二种。一真等流。谓善不善无记三性为因。所引同类果。名等流果。如三性种。生三性现行。或心种生心现行。色种生色现行。有漏种生有漏现行。无漏种生无漏现行。果与因性无差别故。显扬云。若由习不善故。乐住不善。不善增多。修习善故。乐住于善。善法增多。名等流果。二假等流。谓前世杀生。今生寿夭。有相似义。故名曰假。实是增上。显扬云。与前业相似。后果随转。名等流果。三离系果。由离障染戏缚之法。证得此果。唯圣人得。非凡夫有。显扬论云。若由圣八支道。诸烦恼灭。是离系果。若诸异生。以世俗智灭诸烦恼。非究竟转。非此果摄。宗镜云。以择灭无为为体。是无漏能断道之所证得。四士用果。士。谓士夫。用。谓作用。因法为作者。缘法为作具。显扬云。若诸世间于现法中。随依一种工巧业处。起士夫用。谓营农商贾习学书算计数造印等。由此士夫之用。成办稼穑财利等果。名士用果。五增上果。谓增胜殊上故。如眼识等是眼根等增上果。如是乃至意识是意根增上果。又诸众生身分不坏。是命根增上果。但除四果外。余二十二根一切各别增上之力。故果得生。应知彼果。皆增上摄。又有与力不与力顺违等。皆如前说。此果最广。如四缘中增上。五见中邪见。

  瑜伽等说习气依处(至)余已显余故此偏说。

  瑜伽下。引论。习气下。释论义。凡言诸者。举一处而该十五也。太宽者。谓增上。太狭者。谓余四。或习下。以显胜故。偏说一也。习气唯属第三牵引因。随顺唯属十一引发因。真见唯属第十依处。士用唯诠第九士用依处。所余唯属余十一处。余四处已显四果。故此十一偏说增上。

  如是即说此五果中(至)十因四缘一切容得。

  此以十因四缘配属五果。五因一缘。感异熟果。七因二缘。感等流果。五因一缘。感离系果。四因一缘。感士用果。有说八因三缘者非。以前士用依处无种子故。不当有牵引生起引发三因并因缘故。若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皆得。故宗镜问云。且八识中。于一一识如何各具四果。答。且如眼识从种生现。是等流果。眼根为所依。是增上果。眼识作意警心。名士用果。或眼识能缘实色等。亦士用果。眼根是第八亲相分。是异熟果。耳等四识。亦皆例此。若第六种生现。是等流果。前念意根为能引。或能引前五识故。是增上果。又能缘三世内外境等。名士用果。能造当来总别报。名异熟果。又与异熟为因。亦名异熟果。若第七识种生现。名等流果。前念第七。与后念为所依。即增上果。能缘第八见分为自内我。即士用果。能与真异熟识为所依。名异熟果。若第八种生现。名等流果。与第七为所依。是增上果。能缘三境。及持种受熏。名士用果。当体是真异熟。名异熟果。此四缘十因五果。收尽凡圣之道。能成教法之门。??之则一法不圆。昧之则终为外道。且四缘者。因缘则于有为之门。亲办自果。无间则为开导之义。万有咸生。所缘则具虑托而方成。约亲疏而俱立。增上则有胜势力。不障他缘。十因者。随说因为诸法先导之门。观待因。了现得作用之事。牵引能成自果。摄受能摄万缘。生起令万类能生。引发使诸果成办。定异则种类各别。同事则体相一如。相违起障碍之门。不违顺缘生之理。五果者。异熟则因生果熟。异时而成。等流则因果性同。流类无滥。增上则力用殊胜。能助他缘。士用则功业所成。能获财利。离系则断障证真。超诸系缚。如上因缘报成五果。故知因果相酬。唯识变定。如镜现像。似影随形。玉食锦袍。鹑衣藜藿。席门金屋。千驷一瓢。因缘匪滥。果报无差。故才命论云。贫者无立锥之地。刀彝则田逾万顷。饿者无担石之储。李衡则木号千奴。又不但贫富唯识变定。寿命亦然。以先心所作慈杀之因。今定受后报修短之果。若曰无礼必毙。跖何事而独寿。行善则吉。托何事而早终。诸有智人。应信应受。

  傍论已了应辨正论(至)五识唯托第八相故。

  此重释颂中。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也。先明种现展转为缘。本识中种子。容作三缘。能生现行。谓彼亲生种子。是现行因缘。既生识已。识即缘种而为所缘。若诸种子于所生识有助成力。不障碍力。是增上缘。此言一种子上。便具三缘。生现分别。除等无间者。以生种时。一生则已。无重生义故。染现既尔。净现亦然。次明现行展转为缘。现行八识。展转相望。容作三缘。若自他相望有所缘增上。若自类前后相望。有等无间增上。无因缘者。现非种故。谓有情类。以八识自他展转相望。容作二缘。谓所缘增上。除等无间。异类不相开导故。自八识聚展转相望。有相助力。定有增上。不相假借。故无等无间。所缘缘义。或无或有等者。谓第八与前七为所缘缘。以第七缘第八时。托第八见分为本质。第七见分变相分缘。前七不与第八为所缘。以第八不缘前七故。亦不托前七为质而生故。唯缘三类性境故。故曰八于七有。七于八无也。第七于六。五无一有者。谓第六以七为所缘。前五唯外门转。不能缘内。故非所缘。前六转识。于彼第七。皆非所缘。第七唯缘第八见分故。第六于五无。以前五唯缘第八相分故。余五于彼有。以第六能缘内外色心故。

  自类前后第六容三(至)能熏成彼相见种故。

  三明自类前后。八识自类前后展转相望。第六容作三缘。谓前灭后生。有等无间。即缘前念。故有所缘。诸识助成。故有增上。五七八识。容作二缘。各取现境。不缘前相。故除所缘。许前五后见缘前相者。五七自类前后展转相望。皆如第六亦有三缘。虽第八不缘前七。而第八所缘相见种子。皆是前七熏成。故前七于八。所缘容有。谓前五熏八相分种。第七熏八见分种。第六双熏相见种。故曰能熏成彼相见种也。

  同聚异体展转相望(至)但说现起互为缘故。

  四明同聚异体。谓同聚心所展转相望。唯有增上。而无所缘。诸心所法。各有自体故。此义偏。或依心所见分说不相缘。若依心所相分。亦有相缘。谓诸相分互为质起。亦相缘故。即如本识所持种子。而为触等似种相质。触等与识。亲所缘缘。定应有故。若不许彼五所共缘种子。则无色界既无身器。应无所缘。以无色界唯缘种子。不变色缘。设许变色而为所缘。亦定缘彼似种相质。勿有相分境。不同本质故。触等定应变似相种。故诸相分互为质起。五明同体四分。若同体相分为见分二缘。相分能引彼见分故。是增上缘。见分即能缘相分故。是所缘缘。见于相分但有增上。以彼相分不缘见故。无所缘缘。见与自证。相望亦尔者。见有分别引生自证。是增上缘。自证即缘见分。是所缘缘。自证于彼。但有增上。见通非量。不能缘自证。故无所缘缘。余二展转俱作二缘者。谓自证分与证自证。互相引故。互为境故。此本颂中。展转力故。彼彼得生。皆不依种子相分说。但说现起相分有互为缘义。

  净八识聚自他展转(至)如余论中具广分别。

  五约净八识聚。自他展转。三分皆有所缘。谓见分以自证分证自证为所缘。自证以见分证自证为所缘。证自证以见分自证分为所缘。唯除见分非相所缘。问。既现分别缘种现行而生。则种子亦应缘现种子而起。今现行于种。能作几缘。种子于种能作几缘。答。若种子位。具作因缘增上。不由无间所缘故。以此二缘。是现行心心所之所立故。若现行望亲生种子。具作二缘。谓因缘增上。与非亲种。但为助成。故有增上。无亲生义。故无因缘。种望种亦尔。依斯内识展转之力。互为缘起。分别因果。教理皆成。且引教立理。皆无外缘。设有外缘。竟成无用。况违教理。何固执为。虽前颂中分别二言。总显三界心及心所。而随胜说。为门不同。显示差别。故说为二三四五等。如大论云。烦恼分别者。或立一种。谓由烦恼杂染义故。或分二种。谓见道所断。修道所断。或分三种。谓欲系。色系。无色系。或分四种。谓欲系无记。色系无记。无色系无记。异熟无记。或分五种。谓见苦所断。见集所断。见灭所断。见道所断。修道所断。或分六种。谓贪。恚。慢。无明。见。疑。或分七种。谓七种随眠。一欲贪随眠。二瞋恚随眠。三有贪随眠。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或分八种。谓贪。恚。慢。无明。疑。见。及二种取。或分九种。谓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或分十种。谓五钝。五利。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如烦恼有多种。而心亦然。如堕意。不堕意。心意识。善等四性等。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至)心心所法为彼性故。

  问。若唯有内识而无外缘。云何有情六处轮回。生死不断。次举颂答。由诸业习气云云。言习气者。与种子名异体同。习气约种子而论。种子对现行而立。有三义。一种子名习气。习。谓熏习。气。谓气分。由彼现行熏习得此气分。二现行名习气。谓由种子能生现行。现行是种子家之气分故。三习气名习气。如熏香气而有香分等。论曰下。释。福业者。即有漏善思为体。自体及果。俱可爱乐。相殊胜故。即是感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受善业。非福业者。即有漏恶思惟为体。自体及果。不可爱乐。相鄙劣故。即是感恶趣异熟。及顺五趣受不善业。不动业者。其业多少。住一境性。不移动故。即上二界定地之业。以定能令住一境故。是感色无色界异熟。及顺色无色界受善业。思为业性。其余身口皆名眷属。以同招引满异熟之果。总立业名。问。业起即灭。何能招果。答。此虽才起无间即灭。流入过去不能招当来真异熟果。然由此业力熏于本识。引起自业之功能。即此功能。说名习气。是业气分熏习成故。既由熏起。简非曾有。既为种子。简非现起。故但名习气。如是习气。展转相熏。至成熟时。招异熟果。此业习气。即是当果胜增上缘。即前牵引因。以能牵引远自果故。二取习气俱者。一取相见。即能所二取。二取名色。即是执取五蕴。三取心心所。一切五蕴法。不离此二故。四取总别二报。彼之四取。皆是名言我执二取所摄。是现行之二取也。彼所熏发亲生本识功能。名二取习气。此二取。即是当来心心所亲生种子也。即前生起因。以能生起近自果故。言俱者。谓业种与二取种俱。以业种是疏增上。而二取是亲缘。虽亲疏不同。有相助义。故必俱也。问。业种既是疏缘。何故颂中先说。答。然业种虽疏。而招报实显。故颂先说。问。何故必具三种。方成异熟。答。异熟若无业种为增上缘。谁为牵引而生胜劣好恶等。若无二取为因缘。谁为亲生种子而生起诸识。即使生起。亦有断时。无相续义。故必假三种习气。作因缘增上。方有死生相续。受报好丑。前异下。释颂后二句。问异熟等流增上分三果者。岂以等流增上之果无尽。而异熟业果有尽耶。答。虽二取习气受果无穷。而业习气受果有尽。然犹有别义。所以者何。由异熟果。一者性别。与业性殊。不多相顺。二者难招。业虽招得。谓必异世。果方熟故。等流增上。一者性同。体性相顺故。二者易感。同时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问。等流增上。果既不同。何故等流生必兼增上。答。等流缘狭。增上缘宽。但有等流必有增上。言等流者。谓种与现行。及自类种为俱生同类因故。增上无别体。即等流性故。又种望现行。是增上。种望自类。是等流。又是等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也。若业种望彼现行及种。皆异性故。但是异熟。不兼等流。故前异熟果受用尽时。报亦应尽。不能复生余异熟果。必待当来余生业等种子成熟。于今身前真异熟果受用尽时。彼有熟业。复别能生余异熟果。由此生死不绝。轮转无穷。何假外缘。方得相续。此相续识。无有断时故宗镜云。一切生死尽是妄情。若疑蛇得病。岂有实境居怀。犹悬砂止饥。但是自心想起。但了唯心。自然无咎。此颂下。总释颂意。

  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至)俱等余文义如前释。

  此广释三习气。一名言习气者。于境取像。安立名言。即生住灭法。蕴处界法。皆以名言所知为亲种。此有二种。一表义名言。唯第六识。能缘其名。能发其名。故曰表义。余皆不缘不发。即能诠义音声差别者。简无诠表声。彼非名故。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名是声上屈曲差别。然因名故。心随其名。变似五蕴三性等法而熏成种。因名起种。号名言种。二显境名言者。即是前七见分心心所法。非是相分。相分不能了境故。一切熏种。皆由心与心所。心心所种若依外者。名表义名言。能诠音义。是相分故。不依外者。名显境名言。显境王所。是见分故。由斯二种名言熏种。诸有为法。各别皆有亲生种子。言我执习气者。即六七二识。于自他处虚妄所执我我所种。即俱生烦恼种子。俱生我执。通六七识。分别我执。唯第六识。言有支习气者。即十二缘。行有二支也。行有二支。属业道故。不说行者。属过去故。此显现在熏种招果。故曰水和散土而作泥团。业招名言而发习气。此颂下。会通前三种习气。宗镜云。烦恼习气者。如难陀有欲习。往昔数生。身为国王。亲近五欲故。舍利弗有嗔习。往昔数生。曾受蝎身故。毕陵伽婆蹉有慢习者。往昔数生为大婆罗门。博学多才。我慢轻物故。乃至盘特比丘有痴习等。业习气者。如牛呞比丘。昔是牛身。林间奔走。触破袈裟。以是因缘。虽获道果。余习未净故。又如迦叶闻琴作舞。阿难常好歌吟。俱是往昔曾为乐人。以有业习之余故。是以分段生死。从正使有。即是凡夫。若变易生死。从习气生。即是二乘。以二乘虽断正使。不断习气故。

  复次生死相续由惑业苦(至)乃至老死如论广释。

  下以三道配释三习气也。无明一支。名为发业。爱取二支。名为润生。此三烦恼。总名为惑。能感行有二支名业。业所引生识等五支。及生死二支。总名为苦。此惑业苦种。摄三习气。谓行有二支是业习气。余十是二取习气。故总名习气。惑业二习气。与生死苦为增上缘。苦习气。与生死苦为亲因缘。颂三习气。如其次第配惑业苦。或苦名取者。惑即二取。名为能取。苦即苦果。名为所取。能取所取。皆名取者。以执着故。业不名取者。无执着故。惑业苦三。摄十二支者。如颂云。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

  然十二支略摄为四(至)润未润时必不俱故。

  此下约二世一重因果。以明生引各别。一能引支。无明发行。能引识等五果种子。故无明与行为能引也。此中无明。唯取能发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后世善恶之业。乃名为行。行感后世。故非顺现受。行是正感。又非别助。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及别助当来业者。皆非行支。以无明支于发业中。有能通发总别报者。有但发总报者。有但发别报者。此取初二为无明支之所发起。行支所摄。第三非是行支所摄。故拣云。唯感别报。非行支摄。行者。即福非福不动行也。二所引支者。是前无明与行所引发故。名为所引。言亲生者。是显所引五支。是当来异熟亲生种子。谓无明既发行已。由行复熏本识令此本识能招当来生老死果。名之为种。若无行熏。终不成种。以识等五种。于一刹那。为行所集。无有前后。为异熟六根种。名六处支。为异熟触受种。名触受支。此中识种。谓本识因者。言此第八识种。为当来异熟亲因缘也。除后三因。诸余异熟蕴种。皆名色支摄。后三因者。即六处触受也。有说名色一支。总摄五因。但随胜说。别立四种。有说识种一支总摄六处。但随胜说。别立五处耳。问。此中识为所引。何故集论说识是能引。答。集论说识支通能引者。正取业种为识支故。以行熏心。招当果识。故为识支。问。若尔。识种何收。答。识种乃是名色摄故。缘起经说。识种通能所引者。由业熏识。招于当识。故以二种名为识支。业种能引。识种所引。俱名识支故。摄论复言。此识但是名色所依。非名色摄者。以依根本识有余识故。问。识等五种。既由行业一刹那中熏发而有。无有先后。何故复有前后差别。答。由业熏发。虽实与识等同时。无有先后。依四种相。假说前后。谓识是主。而余四为伴。名色为总。余三为别。六处为胜。而余二为劣。触支为因。受支为果。由此四义。假立前后。或是识等五种。依当来现起果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斯义故。识等五法依果位中。亦说现行。若在因时。定无现行义。复由当来果位。所生所引。得说同时。种生现果。必定俱故。若依能生能引。必不同时。润未润位。不俱时故。此中所说无明一支。但是发业烦恼。行一支。即是业习气。此二支能引远果。名牵引因。名增上缘。识等五支。约种子未成熟位说。依当果位。别立五因。故瑜伽九卷云。云何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谓有一不了前识无明为缘。于福非福。及不动身语意业。若作若增长。由此随业识。乃至命终流转不绝。能为后有相续识因。此识将生果时。从彼前际已舍命已。于现在世。自体得生。尔时感生受业名色。与异熟果。由此异熟识。即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此而依转。故此二依止与识。相续不断。由此义故。于现在世。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犹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等。

  三能生支谓爱取有(至)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三能生支。谓爱取有。此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故曰能生。瑜伽云。谓诸有情。由愚内异熟果。故于后有生苦。不如实知。由愚后有。后际无明增上力故。于诸行若作若增长。由此新所作业。故说此识。为随业识。即于现法中。说无明为缘。故行生。行生故识生。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乃至触种子。是后有受种子之所随逐。如是总名中际中。后有引因。故说此识为因识。由此能引。乃至受一期身故。又由第二迷境界所生受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此爱故。或发欲求。或发有求。或执欲取。见取。戒取。及我语取。执取诤论执取后有是取义。由贪着欲系缚。耽染为因。诸在家者。更相斗诤。此诤根本。是第一取。由贪着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家者。更相斗诤。此诤根本。是后三取。六十二见。是见取。各别禁戒。多分苦行。是戒禁取。彼所依止萨迦耶见。是我语取。由见取。戒禁取。诸外道辈。更相诤论。由我语取。诸外道辈。互无诤论。与正法者。互有诤论。如是执着诤论根本。复能引取后有苦异熟。故名为取。由此爱取和合滋润。灌溉能引行支业种。与所引识等五因。转名为有。以业种。及因。俱能近感后有果故。瑜伽第十唯说业种名为有者。此能正感异熟果故。识等五种。虽正为因。能生无力。正生果故。不得名有。故瑜伽问云。何故不说自体为自体缘耶。答。由彼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染。不能增长。亦不损减。是故不说。有说唯说五种名有者。以亲生当来识等种故。实则总有八支。共立有名。业种为一。识等为五。所润有二。是有支体。能所合论。故言有八。合八为有。有无别体。四所生支。谓生老死此之三支。是前三支近所生故。谓从中有求父母时。以至本有未衰变时。皆生支摄。念念迁谢。气销容皱。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有位有四。一生有。在中有后。本有前。结生相续时。刹那五蕴起。名生有。二本有。即生有后。死有前。于其中间所有五蕴。名本有。三死有。即本有后。中有前。五蕴灭时。名死有。四中有。即死有后。生有前也。此中爱取二支。即是润生烦恼。以能亲生近自果故。即生起因。名亲因缘。此约种子成熟位说。有之一支。乃是假立。即前业等六支。因爱取所润。转名为有。能有果故。生死二支。虽名正感之果。亦是假立。故稻杆经云。舍利弗问弥勒言。云何名为因缘。答。有因。有缘。是名因缘法。因缘生法。有二种。一内。二外。外因缘法。从何而生。如似种子。能生于芽。从芽生叶。从叶生节。从节生茎。从茎生穗。从穗生华。从花生实。无种故无芽。乃至无有花实。有种子故芽生。乃至有花故果生。而种子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从种子生等。如是名为外因生法。云何名为外缘生法。所谓地水火风空时。地种坚持。水种润湿。火种成熟。风种发起。空种不作障碍。又假于时。节气和变。如是六缘。具足便生。然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润等。种亦不言我从六缘而得生芽。芽亦不言我从尔数缘生。而实从众缘和合得生。芽亦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不从共生。亦不从自在天等生。亦不从无因生。是名外缘生法次第。内因缘法。从二种生。云何为因。从无明。乃至老死。无明灭。即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因无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则有老死。无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从无明生。乃至老死病。亦不言我从生生。而实有无明。则有行。有生。则有老死。是名内因次第生法。云何名内缘生法。所谓六界。地水火风空识界。地能坚持。水能润渍。火能成熟。风能出入息。空能无障碍。识能了别。如是众法和合。名为身。有漏心。名为识。如是六缘具足。则便成身。然地亦不念我能坚持。水亦不念我能润湿。乃至识亦不念我能生长。身亦不念我从尔数缘生。是名内缘生法次第。次约三世两重因果。以明生引皆通。华严经云。于第一义谛。不了。名为无明。对法云。真实义愚者。谓迷四圣谛。所迷即是实义。能迷即愚。瑜伽云。诸愚痴者。要先迷于所应知事。次即于彼发起邪行等。此无明约人迷理。横从空起也。所作业果是行者。即行支也。业。即福无福不动业。是彼无明所起果故。行依止初心是识者。谓依行有初心识。由行熏心。有当果种。乃至现行。瑜伽云。因何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故。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者。识。即是现行识支。识为种边。唯是赖耶。在现行位。通于六识。今拣现非种。故云共生。四蕴识蕴。已属所依识故。四蕴为名。羯罗蓝等为色故。名色增长为六处者。谓四七日后。诸根满位。六处明盛。名增成意处。色增成余五。谓四蕴为名之时未分识相。今意识明了。故名为增。谓坚肉时。未分五根。但名一色。今色根渐具。故开为五。根境识三事和合为触者。俱舍颂云。触六三和生。触虽是一。据识分六。然此六触。摄之为二。前五名对触。意触名增语触。触虽无色。所依根等是有对故。眼等五识。唯缘青等。不缘青名。意识能缘青等。亦缘青名。从境立名。名增语触。俱舍颂云。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三受因者。谓三受境。境能生受。故名为因。即出胎时。三两岁来。即未了三。故不名受也。触共生名受者。分别三受。领纳于触。名触共生。俱舍云。在淫爱前受。谓五六岁去。至十四五来。已了三受。因差别相。未起淫爱。但名为受。涅盘经云。染着一爱。名之为受。谓衣食爱。俱舍颂云。从此生六受。五触身余心。谓于六触生于六受。六中前五。名身受。意触所生。名心受。心之受故。于受染着是爱者。于三受中乐受缠绵希求。故云染着。即是中下品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爱。增上果生。俱舍云。贪资具淫爱。谓十五六后。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但名为爱。俱舍云。从此三受。引生三爱。谓由有于乐受。发生欲爱。或有于乐非苦非乐受。发生色爱。或有唯于非苦非乐受。生无色爱。即是中下品爱也。爱增长是取者。虽摄余惑。而爱润胜。故说爱增。然上二支。通现及种。俱舍云。遍驰求名取。取。谓贪也。年既长大。贪五欲境。四方驰求。不惮劳倦。爱取别者。初起名爱。相续转一。别立取名。取所起有漏业为有者。由取心中所起诸业。故名有漏。此业亲能招当果故。名之为有。此约三世。不同前段爱取合润业等名有。此前之业已隔现行名色等故。俱舍云。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由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业名为有。有当果故。因从果称。故业名有。从业起蕴为生者。约增上缘。云从业起。始从中有。以至四十未衰变来。皆名为生。以业是善恶生。是无记异熟果故。若约因缘。从二取种亲生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者。即诸衰变位。名为蕴熟。四十已后。容颜渐衰。即属于老。俱舍云。至当受老死。义如生支摄。上二支体通五蕴。唯是现行。如上所引。是约世俗缘起门说。若如实论。尚不见一法是缘非缘。何况十二。

  老非定有附死立支(至)经说非有非彼全无。

  问。何以生别立支。老死共立。答。老非定有。亦有不老而死者。故附死立支。问。何故病不立支。答。不遍界趣。又不定有。故不立支。问。老亦不定。何故附死立支。答。老虽不定。以遍有故。附死立支。谓诸界趣生。除中夭者。将终必有衰朽之相故。问。无色界中。既无名色。何故立支。答。虽不遍界。定故立支。如胎生者。于母胎中。相续果识。与名色俱。虽六处未满。定有名色故。如胎生。余生亦尔。又名色支。不但定有。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位。虽具五根。而未有用。虽有意根。而不明了。总是名色所摄。由斯义故。论说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问。爱非遍有。宁别立支。以生恶趣者。于彼苦果。不生爱故。答。定故立支。唯不贪求者。则无有爱。生善趣者。必有求故。即如三果圣人。于润生位。对治力强。虽不起爱。然彼取支种子不断故。爱亦如取。决定有种。汝言恶趣爱支不遍。不知爱支亦遍恶趣。以生恶趣者。于自苦身。亦爱我故。然契经言。恶趣无爱者。但不希求恶趣。故言无爱。非彼一切全无爱也。

  何缘所生立生老死(至)分位相生说识等五。

  问。所生所引。因果当同。何故所生唯有二支。所引则有五支。答。差别之相。因位难知。分五支而别立。果中易了。合二支以总明。三苦者。谓苦苦。行苦。坏苦。如次配生老死。然二果五因。更有别义。立二果者。为欲未来有情。生厌离故。立五因者。为欲现在有情知分位故。

  何缘发业总立无明(至)而爱润胜说是爱增。

  问。发业润生。皆名烦恼。何故发业位中立一无明。润生位中别明爱取。答。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中。无明力胜故。言十一殊胜者。缘起经云。一所缘殊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殊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殊胜。惑业生本故。四等起殊胜。等能发起能引能生缘起法故。五转异殊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邪行殊胜。依谛起增益损减行故。七相状殊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转故。八作业殊胜。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碍殊胜。障碍胜法故。十随转殊胜。乃至有顶。犹有转故。十一对治殊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于润生位。爱力增胜故。即如识等种子。要假贪等烦恼资润灌沃。方生有芽。以六俱生十分别。二十随烦恼中。唯贪一法。为正中正润。余五俱生。是正中助润。其余皆助中助润。且依初后分爱取二者。谓数数灌溉。必有初后。初于无明所发之境。唯立爱名。后于爱境深生染着。乃名为取。若无明发业。一发则已。无重复义。故立为一。问。取有四种。如前已说。初唯能生欲界苦果。余通三界。此四通摄一切烦恼。何缘独说爱增长名取。答。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水滋润之力最胜。故说爱增。非无余惑。

  诸缘起支皆依自地(至)或应过此便致无穷。

  问。诸支相缘。在自地耶。亦在他耶。答。诸缘起支。皆依自地互缘。若有所发行业。亦依他地无明。即如下地无明。亦发上地行业故。若谓下地无明。不发上地业者。则初伏欲界烦恼时。而起上界四禅八定。此定应非下界无明所发行支。所以者何。以彼上界无明。犹未起故。得彼定已。方现前故。问。若从上地生下。下地生上者。彼缘何地境界受。而发爱支。答。若从上地生下地者。缘下地受。而起爱支。若后下地。而生上者。缘上地受。而起爱支。彼所缘者。或缘现行。惑缘种子。皆不违理。问。此十二支。为复同世。为复异世。答。前十现在。后二未来。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爱等三。或同或异。润未润时。俱不俱故。生报定同后报定异故。若生老死二同属未来爱取有三。因中前七。同属现在。故各定同世。问。有说两重因果。而历三世。此何唯一。答。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以因灭果生。果生因灭。果生非断。因灭非常。如是一重。足明因果相生不断。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故。或应过此。便致无穷者。若愚前际。说过去二因。更有愚于前前际者。二因犹少。应更多说。若愚后际。说未来二果。更有愚于后后际者。二果犹少。应更说多故。

  此十二支义门别者(至)生净居等于理无违。

  下论异门分摄。先假实。问。此十二支。几假。几实。答。前九是实。后三是假。谓已润行等六支。和合而成业有。故有是假。即识等五果上。有生老死相。名位不同。故生老死。亦是假立。次论一多。问。几是一事。而为自性。答。五是一事。行等七支。皆非一事。行通善恶故。名色是二故。六处四取故。有该六法故。生老死支。具识等五故。次论染不染。无明爱取。三唯是染。烦恼性故。识等五支。生死二支。唯是不染。异熟果故。无记性故。或说七位。亦容起染。是假说故。行有二支。通染不染。次论纯杂。三是独相。独能生故。九是杂相。以与余支交杂故。如已润六支。合为有故。即识等五。名生等故。次论色非色。六唯非色。行等六支。通色心故。次论漏无漏。皆是有漏有为。无漏无为。非有支摄故。次论四性。无明爱取是烦恼故。唯通不善有覆。行是业性。通善通恶。有是业种果种和合所成。故通善恶无覆。识等生等。异熟果故。唯是无覆。七分位中。亦起善染。则通三性。以善染缘此依此。而生起故。次论界系。虽皆通三界。而上界分有。欲界全有。上界分有者。无想唯有色支。无色唯有名支故。上地行支。能伏下地。以下地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有求上生。即起上地行支。伏下地行故。次论位摄。一切有支。皆唯非学无学摄。以学无学皆名圣者。圣者所起有漏善业。违无明缘。不属有支故。必不复造感后有业故。问。既无后有。何故复生上界。答。以漏无漏。杂修静虑。资助下地所有故业。生五不还。于理无违。

  有义无明唯见所断(至)于前诸断如应当知。

  次论修断。一师言。无明一支。唯见所断。要迷谛理。能发行故。迷谛理惑。见所断故。圣必不造后有业故。定无能发烦恼惑故。爱取二支。唯修所断。贪求当来后有。而润生故。九种命终心等者。杂集云。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相续。唯修所断。余九皆通二断。一师言。不唯余九。一切皆通二断。论说下。引证。若无下。正破前师。若谓无明。唯见所断。见道位中。既已断尽。彼论不应复说预流无全断者。若爱取二支。唯修所断。则见道位中。应全不断。不应复说。已断一切一分。彼论又说三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往恶趣行。此行唯是分别烦恼能发。彼未曾言润生烦恼。唯修所断。由此故知无明爱取。亦通二断。然无下。通前师义。谓正发行者。唯见所断。正润生者。唯修所断。助发助润者。皆通见修。下明十二支。皆通二断。又染污法。自性应断者。根随等惑。无漏智生。断彼自性。名自性断。明来暗谢故。一切有漏善法。非自性断。不违道故。问。若尔。何故二种皆名为断。答。然有二义。说之为断。一离缚故。谓由第七俱生烦恼。缘彼杂彼善无记法。令第六识所作善等。与第八无记性。不能亡相。不得解脱。断烦恼已。彼即离缚。宗境云。但断心内之惑。于外尘境不起贪瞋。于境虽缘。而不染着。名缘缚断。二不生故。谓三涂果法。依分别起。入见道后。能令三涂恶道苦果。永不复生。依离缚断。说有漏善无记。唯修所断。以缘彼杂彼者。是俱生故。依不生断。说诸恶趣。及无想定。唯见所断。为彼依者。分别起故。于前诸断。如应当知者。若依别论。如正助说。若依通论。如二断说。

  十乐舍俱受不与受(至)诸聪慧者如理应思。

  次论三受。十支乐舍二受相应。除受死二支。十一支。与苦受相应。除受一支。次论三苦。十一少分坏苦所摄。除老死支。问。何故老死支中。无坏苦。答。坏苦依乐受立。以乐至时。苦必坏故。老死位中。多无乐爱。故不说之。十二少分苦苦所摄。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若依三受而对三苦。乐受对坏苦。苦受对苦苦。舍受对行苦。若依舍受十一少分。除老死者。行苦依舍受立。老死至时。无舍受故。故无行苦。次论四谛。十二皆苦谛摄。俱是取蕴性故。无明。爱。取。行。有。五支。亦集谛摄。惑业性故。次论四缘。诸支相望。定有增上。除三不定。先因缘不定。若爱种子。生取现行。是自类相引。有因缘义。五果识种。生生现行。是种生现。有因缘义。若说识支。是业种者。行望于识。是现行熏种。有因缘义。余无因缘。问。若尔。何故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义。答。此言诸业习气。与无明俱。假说无明。共生行文。其实行种为因。而生行。非无明生也。问。何故瑜伽说诸支相望。皆无因缘。答。彼以现行爱。望现行取。是同类相望。非彼自种。但有增上。无因缘义。业种望有现行业种非识。但有增上。无因缘义。次释二缘不定。无明与行。爱与取。生与死。相望有二缘者。若两即则前灭后引。有等无间。若两分。则为所虑托。有所缘缘。若有望于生。有所缘者。识等五种。皆能缘故。缘境界受。而望于爱。亦有所缘。无等无间。余支相望。皆无二缘。此中下。结。上唯约四义而立缘起。异此。则为隔越。为逆次。为杂乱。为假说矣。

  惑业苦三摄十二者(至)故此能令生死相续。

  次论三道。无明爱取。是烦恼性。唯惑所摄。行有业摄。七苦所摄。问。行有二支。属业。七俱属苦。何故俱说是一分摄。答。有说有支全业摄者。依业有说。有说识支。是全业摄。非苦摄者。彼以业种为识支故。问。十二有支。应皆是苦。何故惑业所招识等七支独名为苦。答。唯苦谛摄。不通集谛者。为令有情生厌心故。由惑下。总结。

  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至)非业报身故不违理。

  次论二死。业为正感。故说亲因。惑为助感。故名增上。言分段生死者。谓有漏善不善业。为亲生因。发润烦恼。为助生增上缘。由此因缘为能感。三界异熟为所感。身命下。释分段名。分。谓时分。段。谓形段。二皆有定故。不思议变易者。无漏分别业为亲生因。所知障为助生增上缘。由此因缘。为能感。殊胜异熟为所感。由悲下。释变易名。由悲愿力。无有定限。故感身命亦无定限。无漏下。释不思议名。无漏定愿不可思议。故所得妙用。亦不可思议。或名意成身。随彼度生意愿所化成故。变易身。以悲愿为体。不思议身。以定愿为体。意成身。以无明住地惑无漏有分别意愿为体。问。若所依身随他有别。可说短长。而命如灯??。念念生灭。非如分段一期等事。凭何说彼无定齐限。答。理实命根。无别分限。随所依身假说分限。故下引证分段变易俱有三身。如二取烦恼为缘。有漏善恶业为因。续死有后。生三有身。即中有生有本有也。问。此三有身。何身造业。答。谓生死二有身。不能发业。以无心故。若中本二有。即能发业。言中有者。谓此五趣有情身。在生有死有两形中间。故名中有。亦以异熟五蕴为体。是业招故。其中有身。便如当生本有身形状。如人中有。似于人等。五趣中有亦尔。身如五六岁孩子大。其形量虽小。然诸根猛利。如本有身。能作诸业。于父母边。起颠倒想。而生爱恶。此中有身。唯同类及净天眼者见。于中有中。唯食香气。在中有住时。其不善不恶中容性者。极迟受生。不过四十七日。剂此无有缘不会者。若极善极恶中有。不论近远。但一刹那。便往受生起颠倒想。心趣欲境。即第八识结生门也。若胎卵二中有。见父母和合。生颠倒想。即便受生。若湿化二生中有。由先业力。不简近远。染着称情。当染香处。即便受生。问。同类眼见中有身。未知中有眼能见本有身否。瑜伽云。或唯见男。或唯见女。如是渐近彼之处所。渐渐不见父母余处。唯见男女根门。若男中有缘母起爱。生于欲心。若女中有缘父起爱。生于欲心。由起二种爱心已。与所爱境合。所泄不净。流入胎藏。认为己有。便生欢喜。此心生已。中有身没。受生有身。宝积经云。彼中有身。入母胎时。心生颠倒。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风雨想。云雾想。作此想已。随业优劣。复起十种虚妄之心。一我入舍宅。二我升楼阁等。作是念已。即入母胎。若薄福中有。当生下贱贫穷家者。彼入胎时。便闻种种纷飞不可意声。若是有福德中有。当生富贵家者。彼于尔时自然闻美妙可意音声。乃至香味触境。亦有阶降。问。此中有身。作何颜色。答。造恶业者中有。如黑羺光。或如阴暗夜。造善业者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宝积经云。地狱中有。如烧了杌木。傍生中有。如烟。饿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白衣也。如以无明习地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招感阿罗汉得三昧乐意生身。独觉得觉法自性意生身。九地已上菩萨。得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如此三身。皆以无漏定力。转有漏本有。犹如变化。故楞伽云。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犹如变化。问。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则无有身。何能长时积功累德。成证菩提。答。虽无后有。依变化身。利生行道。直至功行满足。证无上觉。非业报身。

  若所知障助无漏业(至)出三界者随助因说。

  问。若所知障为缘。助无漏业因。而感细异熟生死者。则应定性二乘。常感生死。永无入无余涅盘之日。答。如诸异生。拘烦恼故。谓趣寂者。心乐趣寂。为涅盘拘。驰流无相。不起无上正等菩提。亦如异生有烦恼。为烦恼拘。不趣涅盘无异。问。如何修道谛而欲灭苦集之圣人。翻实能感生死苦耶。答。谁言无漏定愿变化之身。实能感苦。问。若不尔者。又且如何。答。谓第四禅无漏定愿资助色无色已。感异熟诸有漏业。令彼所得细异熟果。于长时中。入廛垂手。接物利生。能令无漏展转增胜。假说能感。非无漏业实能感苦。如是无漏定愿资有漏业感果之时。非独能感。由彼所知为缘助力。彼业方能感细异熟殊胜之果。然所知障不障解脱。不能感苦。所以者何。发业润生。皆无能故。不同烦恼能发润故。问。生死是逼迫性。正宜永断。何用资感生死苦为。答。为成二利。故须资感。谓有一种回心向大不定性之二乘。及八地已上得心自在得色自在诸大菩萨。彼已永断永伏烦恼障已。无容复受分段苦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资助变易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如以药力延人寿命。如是定愿数数资助展转增胜。方成正觉。问。无漏定愿足以资感。何用所知为缘助力。答。谓不定性二乘。及大菩萨。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一味平等之法。若不执实有菩提可证。实有众生可度。何由得发猛利大悲。猛利大愿。由所知障。执有可求可度。方能发起无漏行业。所以必藉所知为缘助也。又所知障。障大菩提。实难卒断。为欲永断此所知障。故借所知为缘。留身久住。所谓借彼断彼也。又所知障。为一切有漏异熟之因。由有此障。令诸行业。不成无漏。若无此所依障。彼能依有漏。决定无有。非离所依有能依故。故所知障。能令此身相续长时。有大助力。名之为缘。问。此所留身。是分段耶。是变易耶。答。若在四禅四空。用有漏定愿。资现身因。所感异熟。是分段摄。是定性二乘所知之境。若以无漏胜定愿力资现身因所感异熟。变易身摄。是回心大阿罗汉。及自在菩萨所知之境。非彼二乘异生所知境界。妙用难测。不思议故。由此应知变易生死。性是有漏。异熟果摄。是有漏业正所感故。无漏定愿所资感者。是增上果。然圣教说变易身。是无漏业所感者。是随资助增上缘说。非说因缘。

  颂中所言诸业习气(至)由此应知唯有内识。

  次申颂意。二业种子。即有漏无漏业种也。问。分段生死。舍此生彼。可说前尽后生。变易生死。既无舍生趣生之义。宁得前尽后生耶。答。变易生死。虽无分段别尽别生。而由无漏定愿数数资助之力。令彼身命长持相续。展转增胜。前后改变。亦有前尽复生之义。问。生死相续。亦由现行。何故颂中但言习气。答。虽生死相续。亦由现行。而颂偏说习气。不说现行者以种定有。现行不定。故颂偏说。或为显示真异因果。皆不离本识。故但说种子。不说现行。问。第八现行亦可为因。何偏说种。答。第八现行。虽是异熟因。必假熏成种子。后方与果。故不说之。转识现行。有间断故。非异熟因。故亦不说。由斯义故。颂中但说种子与现果为因。故有生死相续。不说第八现行。亦不说前七现行也。由前中后际。有三身故。生死轮回。不假外缘。而由内识。例知净法。相续亦然。谓本识中。从无始来。法尔有无漏种。由转识等新所熏发之力。渐渐增胜。乃至成佛时。一空异熟。舍杂染种。得白净识。任持一切功德种子。由本愿力。尽未来际。从净识中。起诸妙用。相续无穷。利他不竭。由此上来所说染净道理。应知诸法相续。唯有内识。而无外缘。故知识是善恶之源。心为苦乐之本。柰何寻流狥末。失本迷源。练行而徒满三只。违真渐远。积功而空经永劫。去道犹赊。是以得果圣人。遇斯而甘称绝分。出假大士。对此而未得证真。岂况矫乱邪师。冥初外道。漆园傲吏。恍惚迷徒。而能希冀信受乎。故知宗镜难知。悟者希奇。不唯随处得宗。兼能深达因果。是以一切含灵。唯以自心造善恶因。招苦乐果。或居中有之时。作善因者。承白净之光。起恶因者。见黑闇之色。或处胞胎之日。集白业者。登楼殿之上。造黑业者。投草棘之中。及出世为人。依正亦分优劣。若有福者。挺燕颔龙颜之相。受华堂金屋之荣。若鲜德者。现五露眇小之形。处瓮牖席门之弊。可谓风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同时。缘会不失。故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造。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至)已广显彼不可得故。

  此下总收我法二执。为遍计性。见相自证。为依他性。证自证分。为圆成实。以明三性三无性。为结前起后之张本。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先释。初一颂周遍计度者。言种种筹量。无所不计故。品类众多者。种类不同。名号不一故。此即能遍计性。由此彼彼虚妄遍计。遍计种种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言自性者。总执我法实有自性。言差别者。别执我法。为有为无。常无常等。实有自体。瑜伽云。遍计所执自性有几种。答。略有五种。一遍计义自性。二遍计名自性。三遍计杂染自性。四遍计清净自性。五遍计非杂染清净自性。云何遍计义自性。谓有四种。一遍计自相。谓遍计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识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等。二遍计差别相。谓遍计此色。是可意不可意。此色是有见无见。此色是有对无对。此色是有漏无漏。此色是有为无为。如色如是。余蕴当知亦尔。三遍计所取相。谓遍计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复遍计受想行识。是欲界意所取。是色无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系意所取。四遍计能取相。谓遍计此色。是色能取。是声香味触法能取。又复遍计此受想行识。是色能取。此是声香味触法能取。云何遍计名自性。谓有二种。一无差别。谓遍计一切法所有名。二有差别。谓遍计此名为色。乃至此名为识。如是等无量差别法中。各各别名。云何遍计杂染自性。谓遍计此色。有贪。有瞋。有痴。不能远离贪瞋痴系。又与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应。又复遍计此受此想此行此识。有贪瞋痴。不能远离贪瞋痴系。又与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应。云何遍计清净自性。谓与上相违。云何当知非杂染清净自性。谓遍计此色是所取。此是能取。此受想等。是所取。是能取。又于一切无记法中。遍计所有无记诸法。复次遍计所执。当知复有五种。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遍计此色。是名有色实性。此受想行识。是名有受想行识实性。如未识牛名。因闻牛名。即便推度。因何道理。名之为牛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遍计此事名色。或不名色。此事名受想等。或不名受想等。如未识牛。因见牛故。不知其名。即便推度此物名何。鬼耶。兽耶等。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不了色事分别色名。而起遍计。不了受想等事。分别受想等名。而起遍计。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不了色名。由不了名分别色事。而起遍计。不了受想等名。由不了名。分别受想等事。而起遍计。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此事是色自性。名之为色。此事是受想行识自性。名受想行识。此之遍计。约体不出我法二执。约用不出名义二种。此所妄执自性。及差别性。总名遍计自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犹如兔角。以前理教一一推征。不可得故。此遍计执。应作四句。一有遍非计。即第六独头意识。遍缘一切。不计执故。又无漏诸心。有漏善识。能遍广缘。而无计执。无漏诸心。即地上菩萨。以无漏智慧。了诸法空。虽无法不遍。而无计执故。有漏善识。即地前菩萨。虽以有漏心作无我观。观一切法。悉无有我故。亦遍而非计。二有计非遍。如有漏第七。缘第八见分。起我法二执。从第六识入生空观时。此第七识。尚缘第八见分。起法执故。三亦遍亦计。即众生第六染心。因中周遍计度故。四非遍非计。即有漏五识。及第八赖耶。各了自分境。故不遍。有随念分别。无计度分别。故非计。或初下。重释颂义。

  初能遍计自性云何(至)遍计不同故言彼彼。

  此详释能遍计也。问。初能遍计。自性云何。安慧云。八种心王。及五十一心所。凡在有漏摄者。皆是遍计。以此王所。皆是虚妄分别性故。皆有似二取相现故。论说第八。亦缘遍计种子为所缘故。一师申正义云。第六第七。执我执法者。是遍计性。以此二识俱有计度故。有简择故。五八既无计度。又无简择。故非遍计。先破心所尽是遍计。二执必与无明相应。因无明痴。迷无我理。而起二执故。若诸心所。无论善染。皆是遍计。则无明染性。应与善性相应。然无明属痴性。而善性非痴。安得相应。善等心所。由无执故。皆能引导二空智起。若无明与善等相应。则是有执无明。亦能引导空智。然不见有执导空智者。次破第八是遍计。谓有执者。必是能熏。曾无有执。非能熏者。第八是无记性。非是能熏。故非遍计。问。若尔。何故经说八识。及诸心所。皆是虚妄分别。答。有漏位中所摄心心所法。皆不能证圆成实性。故总名为虚妄分别。非说遍计。问。既非遍计。何故复说能取所取相现。答。虽诸心所。皆有似二取现。而有遍计不遍计者。非谓一切皆遍计摄。若谓一切是遍计者。则无漏心。亦是遍计。若无漏心是遍计者。则如来后得亦有分别。亦有似二取相现。亦应是遍计摄。然契经说。成所作智现身现土。犹如明镜现种种像。曾无有执。宁名遍计。若谓如来成所作智不能广缘。不应名为成所作智。故知无漏心。与后得智。及诸善所。皆能广缘。而无计执。问。若藏识无遍计者。如何妄执种子为所缘。答。虽说藏识能缘遍计种。而不说唯是遍计所执。以无计度分别故。故彼所引非为诚证。由斯理趣。则知第八非遍计性。及诸心所非尽遍计。唯是六七。及彼相应执我法者。是遍计性。识品虽二。而有二三四五等者。或立二种者。一名二义。立三者。一分别戏论所依缘。二见及慢。三贪瞋痴。四者。谓自相。差别。所取。能取。五者。谓依名遍计义。依义遍计名。依名遍计名。依义遍计义。依二遍计二。六者。谓自性。差别。觉悟。随眠。加行。及名。七者。即前第六名遍计中所摄。谓有为。无为。常。无常。善。不善。无记。八者。谓自性。差别。总持。我。我所。爱。不爱。俱违。九者。亦前第六名遍计中所摄。谓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是何物。此物云何。或为色蕴。或为受蕴。或为想蕴。或为行蕴。或为识蕴。十者。即前六种遍计中前五种。及五加行遍计中复有五种。谓贪。瞋。会合。别种。随舍也。

  次所遍计自性云何(至)二取名为遍计所执。

  次明所遍计。释依他起自性二句。先问。次引论说是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生故。楞伽云。若依若缘生。名缘起故。遍计心等。所缘缘故。亲相分者。必依他故。问。圆成实性。宁非遍计所缘之境。答。圆成是真如。是根本智所缘境。非妄执所缘。不相似故。若谓圆成与彼依他。非异不异。若遍计执依他。圆成亦是遍计所执。问。若尔。圆成亦应遍计所缘。答。虽遍计执依他。兼执圆成为境。而实非彼所缘。以如如理。唯与如如智合。不与虚妄分别合故。问。遍计所执。与依他起。有何差别。安慧师言。相见二分。即是遍计。心心所法。即是依他。以彼不立第三自证故。谓心心所所变见相二分。情有理无。即以见分为能遍计。相分为所遍计。相见二分所依心心所体。实托缘生。即是依他。问。云何知然。引经答。可知。此义非正。

  有义一切心及心所(至)皆是此中依他起摄。

  陈那师言。诸心心所名自证分。由众缘熏习之力。于自证分。变起相见二分。亦依他起。于依他起上。妄执四句。名为遍计。下引证。唯量者。义无所有故。唯二者。有相及见故。唯种种者。种种相生起故。又相名分别正智及十一识。论皆说为依他起。言十一识者。摄大乘论云。一身识。谓眼等五界。二身者识。谓染污识。三受者识。谓意界。四应受识。谓色等六外界。五正受识。谓六识界。六世识。谓生死相续不断。七数识。谓从一至阿僧只。八处识。谓器世间。九言说识。谓见闻觉知。十自他差别识。十一善趣恶趣生死识。自身识。至言说九种识。因名言熏习种子生。自他差别识。因我见熏习种子生。善趣恶趣生死识。因有支习气种子生。以此分别性。摄尽一切种子。若不以二分为依他。而以二分为遍计者。则转依位无漏后得智所缘境。应名遍计所执。转依位中。若许遍计能缘净分依他者。则净分依他。应非圣智所缘之境。若尔。即能缘圣智。亦非道谛所摄。应是集谛摄故。若无漏位不许二分是遍计所执。则有漏位亦不许相见二分。即是遍计所执。若二分是遍计。应非所缘缘遂申量破云。相见二分是有法。非所缘缘宗。因云。遍计所执。体非有故。喻如兔角等。又若二分。即遍计者。则应二分不熏成种。熏种子者。有体法故。若无相见种子。熏入本识。后识等生。应无二分。又诸种子。皆是第八相分所摄。岂非有体之法。可作亲生因缘耶。若是遍计无体法者。应如兔角。恶能成种。若汝必谓众缘所生相见二分。即是遍计非依他者。则汝所说二分之体。亦非依他。以相见自证。无异因故。由斯下。结成依他非是遍计。问。既依他起。非是遍计。何故颂中说分别缘所生。答。应知但说染分。不说净分。以净分依他。是圆成摄。或有处说染净心心所。皆名分别者。以染净心心所。皆能缘虑一切境故。是则下。结示。

  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至)则本后智用无别。

  次释圆成实于彼四句。二空下。先释名。圆满者。范围三界故。成就者。曲成万物故。实性者。体非虚妄故。显此下。释义。唯遍故圆满。唯常故成就。唯不虚谬。故曰实。简自下。料简。自相者。色等诸法。各有体故。如色以质碍为自相等。共相者。五蕴法上。共有无常苦空无我等故。此依他也。虚空者。即三无为之一也。我。即遍计所执二我也。言此圆成实性。简去依他。及遍计执。与三种无为等。虽无漏有为。亦得此名。然今颂中是说二空所显真如实性。不显无漏有为。无漏有为。即涅盘菩提果也。此圆成实。于彼依他起上。常时远离前遍计所执。以是二空所显真如实性。故颂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也。颂说于彼者。谓圆成实。与彼依他。不即不离也。颂言常远离者。谓圆成实离遍计执也。颂言前者。谓但空遍计。不空依他也。颂言性者。显二空非是圆成实性。是二空所显真如。名圆成实也。以真如性无遍计。故离有。自属真如。故离无。由前理故。颂说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也。若言异者。则应真如非彼依他之实性。依他必以圆成为体故。若言不异。则此圆成。应是无常。以依他起。是无常故。且彼依他。是世俗不净境。是后得智所缘。此圆成实。是真如净境。是根本智所缘。今若不异。则根本缘不净境。而后得亦缘真如净境。如此则本后二智之用。无有差别。不得言后得缘俗。而根本缘如矣。

  云何二性非异非一(至)是故此三不离心等。

  此释颂中后二句也。问。云何二性。非一非异。答。如彼无常苦空等共相法。与彼行受想等自相法。非异不异。若无常等。与行等法异者。应彼行等法。是常乐我净。不是无常等。若不异者。此无常等。即是行等。应非行等之共相故。由斯一喻。足显圆成。与依他。非一非异。法与法性。理应如是。不即不离故。胜义世俗。必相待而有故。颂言非不见此彼者。言未有不证此圆成实性。而能见彼依他性者。未有不达遍计性空。而如实知依他为幻有者。何以故。以遍计依他二性相生。俱无自体。因妄想故立名相。因名相故立因缘。若妄想不生。名相何有。名相不生。因缘不起。是知万法不出名相。故楞伽云。譬如修行事。于一种种起。于彼无种种。妄想相如是。释云。如二乘修诸观行。若作青想观时。天地万物莫不皆青。此于无青处见青。此破遍计执性也。又云。譬如种种翳。妄想众色现。翳无色非色。缘起不觉然。释云。正如患眼人。目中有翳。或见空华。或见垂发。或见飞蝇。斯言翳眼所见差别不同。非是实有垂发飞蝇等事。此破依他起性也。斯则妄想本空。因缘无性。即是圆成究竟实法。然未达遍计本空。则不知缘生无性。故得无分别智。证真如已。方起后得。后得智生。方能了达依他如幻等事。故必证圆成。而后能见依他也。问。从无始来心心所法。能缘相见分等。何故必证真如。方能了达。答。虽无始来心心所法。能缘自识所变相见二分。然彼遍计执为实我实法。故不如实知彼依他是众缘所引。是自己心心所法虚妄变现。犹如镜华。水月等。非有似有。非是实有。故必达遍计性空。证真如已。然后如实知彼依他如幻事也。依如下。复引颂证。此中下。释颂意。此颂意说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先立量以显依他是假有。立量云。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依他起性。是有法。非有似有是宗。因云。众缘生故。喻如幻事等。次立量以显遍计非有。立量云。愚夫于彼依他起上。横计我法有无俱不俱等是有法。性相都无是宗。因云。一切皆是遍计所执故。喻如空华等。次显圆成是实有。谓于彼依他起上。遍计所执我法二种俱空。即此二空所显识等真如实性。名圆成实。故曰缘生无性无性。即空。空即圆成。是故此三。皆不离心心所等。

  虚空择灭非择灭等(至)余四皆是圆成实摄。

  下明异门分摄。先摄六无为。先问。次答。心等下。释。有漏下。摄漏无漏。如是下。摄七真如。流转真如作意者。谓已见谛诸菩萨。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世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等因见。二实相真如作意者。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意不复现行。三唯识真如作意者。谓如前法。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故众生净。四安立真如作意者。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欲令断故。为有情说。言邪行者。谓贪瞋二烦恼。迷境界及见。起邪行。慢。迷有情及见起邪行。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迷所知境。起邪行。见取。戒禁取。迷诸见起邪行。疑迷对治。起邪行。无明迷一切。起邪行。又十烦恼。皆迷苦集起诸邪行。是彼因缘所依处故。又十烦恼皆迷灭道起诸邪行。由此能生彼怖畏故。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证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此七种实性。皆是圆成实性摄。以二三七六皆是根本智所缘境故。一四及五。皆是后得智所缘境故。若随相摄。流转苦集。此三是遍计依他二性摄。有妄执故。有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所摄。

  三性六法相摄云何(至)如瑜伽论广说应知。

  次摄六法。谓五蕴无为六法。皆有妄执。皆是缘生。皆具实性。三性皆摄。次摄五法。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也。有四解。初解有处说依他摄四法。圆成摄如如。遍计不摄五事。论主出义云。此说以所诠为相。以能诠为名。能变心心所为分别。无漏心心所为正智。以上四种。皆是缘生。故总名依他。遍计不摄五事者。虚妄无体故。故显扬云。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问。若遍计所执相。无有自体。云何能起遍计执耶。答。由名于义转故。谓随彼假名。于义流转。世间愚夫。执有名义决定相称真实自性。问。云何应知此是邪执。答。以二更互为客故。所以者何。以名于义。非称体故。说之为客。义亦如名。无所有故。说之为客。二解有处说依他起。摄相与分别。以是相见二分故。以遍计摄名。但有名言。无实义故。正智如如。摄圆成实。无颠倒故。平等性故。三解有处说依他起。唯摄分别。遍计摄名相。正智如如。摄圆成实。论主出义云。彼说有漏心心所法相见二分。皆是虚妄分别性故。遍计所执。是能诠名。及所诠相。以随妄情立二事故。四解有处说名属依他。义属遍计。论主出义云。彼说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皆由名之势力引起。故名属依他。遍计随名而生计度。假立为义。故义属遍计。虽四处说此五事。皆不违理。然初一说。不相紊乱。依此为准。

  又圣教中说有五相(至)无漏智等为自性故。

  次摄五相。显扬论云。一能诠相。二所诠相。三相属相。四执着相。五不执着相。谓能诠相与所诠相。各具三性。谓在能诠所诠相上。起妄执者。是遍计摄。若以所诠应所缘相分。能诠应能缘名与分别。则属依他。若以能诠应正智。所诠应如如。则属圆成。问。正智缘如。本无分别。何有能诠。答。是后得智变似能诠。虽非根本。亦正智摄。二相属相。唯遍计摄。妄执名义二种。定相属故。执着相。即分别。依他起摄。不执着相。即正智如如。唯圆成摄。

  又圣教中说四真实(至)或假或实如理应知。

  次摄四真实。谓世间真实。与道理真实。依他起摄。于五事中。名相妄想三事摄故。烦恼净智真实。与所知净智真实。正智如如所摄。论说世间真实。唯遍计摄。一切有情。共所执故。道理真实。通属三性。执。谓遍计。无执。谓圆成。杂染。谓依他。清净。谓圆成。后二真实。唯属第三。不通前二。次摄四谛。四谛一一皆通三性。初苦谛中无常苦空无我。一一皆具三性。如次配合。先无常三。一无性无常者。谓一切性本无故。属遍计。二起尽无常者。有起灭故。属依他。三垢净无常。转垢成净故。属圆成。苦有三者。一所取苦。谓五取蕴是我法。二执依之而生取着故。二事相苦。谓生苦。苦苦。坏苦。如次配生老死。三和合苦。由圆成性。方得诸苦和合故。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无实性故。二异性空。假和合故。谓依他起。不与遍计相同。一是理有情无。一是情有理无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真如实性。是真空故。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谓所计人我法我。皆无相故。二异相无我。圣教假我。不与世间假我相同故。三自相无我。自相本无有我故。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烦恼集也。烦恼种子。本是依他。而由遍计所执。假立习气名。二等起集。谓业烦恼现行。互相熏发故。三未离系集。谓未离界系。未断二障。本有之真如。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自性无生故。二二取灭。谓永断择。灭二取故。三本性灭。本自寂灭。不待更灭故。道谛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定无故。二永断道。能断染分依他故。三作证道。断障而证圆成故。遍知通后二者。因遍知而断集。因遍知而证真故。七三三性。谓苦谛有四三。集灭道谛。各有一三。合成七三。如上七三。每三各配三性。故曰如次配释。或假或实者。如遍计是世间假。依他是圣教假。唯圆成是真实。

  三解脱门所行境界(至)圆成实性唯圣智境。

  次摄三解脱。空属遍计。无愿属依他。无相属圆成。缘此三性。复生三无生忍。一属遍计境。而生本性无生忍。以了遍计本自无生故。二缘依他境。而生自然无生忍。以了依他自然无生故。如春观百华秀。秋观黄叶落等。三缘圆成实境。而生惑苦无生忍。以了惑苦当体无生故。次摄二谛。世谛有三。一假世俗者。即世间世俗。如军林等。二行世俗者。即道理世俗。如蕴处界等。三显了世俗。即安立世俗。安立真如故。胜义谛三。一义胜义。胜之义故。是依主释。二得胜义。胜即义故。是持业释。三行胜义。胜为义故。是邻近释。次摄二智。遍计所执。非智所缘。此全简也。若以愚夫圣者有无论。亦是凡圣所缘。智境。此带收也。依他起性。根本后得二智所缘。若圆成实。唯根本缘。

  此三性中几假几实(至)恐厌繁文略示纲要。

  次论假实。若谓遍计所执。有名无体。妄情安立。可说为假。若究其体相。既无法体。又无相状。不可说假。不可说实。必如兔角之无。牛角之有。方可说假说实故。依他假有三种。一积集假。如瓶盆等。是积聚法。多法一时所集成故。能成虽实。所成是假。二相续假。如三世唯有因果是相续性。多法多时上。立一假法。如佛说言。昔者鹿王今我身是等。三分位假。如不相应行。是分位性。故皆是假。此在一时一法上立。如一色上。名有漏。可见有对亦名色等。并是于一法上。假施设故。若彼实者。应有多体。其忿恨等。皆此假摄。诸心心所。及与色法。从因缘生。故说为实。若无实法。假亦应无。假因实有故。圆成实有。不依众缘而施设故。次论一异。问。此三性法。为是异耶。为不异耶。答。非一非异。云何非异。答。无别体故。谓遍计无相。依他无生。圆成无性。三性即是一性。一性。即是无性故。又圆成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二随缘。依他有二义。一似有。二无性。遍计有二义。一情有。二理无。由真如不变。依他无性。所执理无。故三性一际。若真如随缘。依他似有。所执情有。由此三义。亦无有异故。云何非一。答。遍计是妄执性。依他是缘起性。圆成是真如性。三性各别。故非不异。深密经云。翳眼人如遍计。现青黄如依他。净眼如圆成实。摄论云。分别性如蛇。依他性如藤。偈云。于藤起蛇知。见藤则无境。若知藤分已。藤知。如蛇知。谓知藤之性分是空。例知藤上妄生蛇想。故古德问云。我见所缘影像。若是依他有者。应有依他实我。答。此相仗因缘。但是依他幻有。而非是我。由彼遍计妄计为我。此有两重相。若此法从因缘生。有力能生心心所等。此则是有。名依他起。于此不称所执法义边。名遍计所执。乃名为无。如人昏冥。执石为牛。石体不无。牛体不有。我见所缘。依他相有。我见非有。如石体本无牛。妄执为牛。此所执牛。其体全无。如相分本非我。妄心执为我。此所执性。其体全无。但有能执心。而无所执我。如石上无所执牛。而有所缘石。于此相分上。虽无所执我。而有所缘相。故知三性。非不异也。

  成唯识论卷第八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九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至)是一切法胜义谛故。

  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释。谓佛说无自性者。非离此三有性而别有三无性。是即此三有性而密意说。三无性也。初依虚妄遍计说相无性。以彼体相毕竟无有。如蝇上蛇故。次依依他说生无性。谓假众缘而生故。非如遍计所执自然为生因故。三依圆成说胜义无性。谓一真法界无性性故。此佛约密意说一切法都无自性。非是显了说一切法全无性也。彼意正显遍计是空。依圆是有耳。问。依圆既有自性。何故世尊密说为无答。谓依圆二性。体虽是有。而有愚法之人。于彼依他体上头上安头。虚妄执为实我实法。世尊为除此执。故于一切有体无体诸法总说为无。云何下问。谓依下。立量答。遍计所执是有法。立相无性宗。因云。由此体相毕竟非有故。喻如空华等。次量云。依他是有法。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宗。因云。托众缘生故。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喻如幻事等。三量云。圆成胜义是有法。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宗。因云。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喻如虚空遍色。谓虚空虽遍众色。要由众色无性。方显虚空无性。圆成虽遍依他。要由依他无性。方显圆成无性故。此义正显圆成与彼依他非异不异。俱是假说无性。问。依圆既是非异不异。何故圆成名胜义无性。依他不尔。答。虽依他起非是真胜义性。若随转门。亦得说名胜义无性。恐滥第三真实胜义。故不说之。然此圆成。是诸法中最极殊胜第一义谛。非依他所起得为例。

  然胜义谛略有四种(至)总拨诸法都无自性。

  胜义者。对世俗言。世俗有四。一世间世俗。即假名无实谛。谓军林等。二道理世俗。即随事差别谛。谓蕴处界等。三证得世俗。即方便安立谛。谓预流等。四安立世俗。即假名非安立谛。即二空真如。胜义有四。一世间胜义。即体用显现谛。谓蕴处界等。有实体用。过于世俗。说名胜义。随事差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二道理胜义。即因果差别谛。谓苦等四谛。知断证修。因果别故。三证得胜义。即依空显实谛。谓二空真如。依彼二空。显此真如故。四胜义胜义。即废诠明旨谛。谓一真法界。不落言诠。所谓胜义中真胜义性。以彼世俗。对此胜义。便成八谛。初一世谛。但是我法虚妄。末后胜义。但是一真。中间三法。配初军林。名俗四谛。配后一真。名真四谛。此中胜义。是依最后胜义胜义说。为欲简前三种胜义。故说胜义即是真如。真者。非如遍计之虚妄。如者。非如依他之变易。谓此真如。虽在一切虚妄变易法中。而未尝动着一丝毫故。言亦者。显此真如尚有多名。如法界及涅盘实际等。此真如性。即是唯识真如实自性。虽是实性。而有二种简别。一简虚妄遍计。故说实性。二简世俗胜义。故说实性。下戒勉云。三颂总显三无性是秘密说。非极了义。不应总拨诸法一切皆无。此三性三无性。是流转还灭之关键。若于依他起执。即是流转。若了依他无性。便是还灭。自此而下。于十地中舍一分遍计。证一分真如。故分五位。俱约大乘悟入之渐次。非小乘得预斯门。以彼执心外有法故。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至)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此下明行位唯识分也。问。上文虽广陈唯识相性二门。成就唯识之义。然不知如何用心。方入此门。欲入此门。几何阶级。言相者。即前文能变三相。言性者。即是圆成实也。答。要具二种大乘种子。于五位中渐次悟入。复问云。何谓大乘二种。答。一本性住种。谓从无始依附根本识性。法尔具足无漏道种。不从外得者是。二习所成种。虽具本因。若无外缘新熏资发之力。不得悟入。故必假法界等流之法。透入耳门。而继之以闻思闻修。时时熏习所成者是。闻所成等者。等取思所成修所成也。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思择法故。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具二种性。方能渐入真唯识门。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至)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问。五位云何。答。一资粮位。谓此菩萨。已具二种性已。始发大心。勤修福智。为入圣道之资粮。故名资粮位。涅盘名为解脱行。言顺分者。行行不违。故名为顺。言分者。是因义支义。是解脱因之一分一支故。此位虽未得解脱。而能顺解脱之道。故名顺解脱分。二加行位。顺解脱道既圆满已。为入见道。复修加行。亦名顺决择分。以近见道。伏除二取。故名加行。真见道后。决择所知障种名决择分。此位虽未得真见道。而加行时。亦能随顺决择二障。故名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入初地时。得真见道。能所平等。通达一切佛法。名通达位。四修习位。谓初地断分别惑。得无分别智已。即以无分别智渐断所知障种。渐入唯识实性。从初地第二住心。以至金刚无间心位。总名修习位。五究竟位。障尽智圆。于一切法成等正觉。名究竟位。此从金刚后心解脱道中。以至尽未来际。皆此位摄。问。五位已明。云何悟入。答文易了。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至)即是所知烦恼障种。

  此下广明悟入五位之相。先资粮位。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释。谓从初发心。乃至未起加行顺决择识。求住真唯识性。皆是资粮位摄。此有二义。为上求佛果。辨胜资粮。名资粮位。为下度众生。勤求解脱。故又名顺解脱分。资粮是自利之名。解脱是利他之号。此位菩萨因依等者。摄论云。此位菩萨。已能悟入大乘。多闻熏习相续故。名依因力。已得奉事无量诸佛故。名善友力。已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所能摇动故。名作意力。已得积集诸善根故。名资粮力。此位菩萨得此四种殊胜之力。于唯识义能深信解。虽能伏除二取粗烦现行。而未能了能所取空。以彼虽能修菩萨行。止观力微。取着外相。未能忘舍。故于二取所引种子。及彼二取微细现行。未能伏灭。颂中所言二取者。显二取之执取。以执取二取性故。颂言随眠者。即是二取习气。由此习气。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故名随眠。或是随此种子。增长过恶。故名随眠。如人睡眠。眠更滋多。故过恶增。是随眠义。此随眠者。即是分别。我法二障种子。随眠转相略有十八。一随逐自境随眠。谓三界中自地所摄随眠。二随逐他境随眠。谓生下上地下上烦恼所逐随眠。三被损随眠。谓世间离欲。下地随眠。四不被损随眠。谓已离欲或未离欲自地随眠。五随增随眠。谓自地随眠。六不随增随眠。谓他地随眠。七具分随眠。谓诸异生所有随眠。八不具分随眠。谓诸有学。非异生者所有随眠。九可害随眠。谓般涅盘法所有随眠。十不可害随眠。谓不般涅盘法所有随眠。十一增上随眠。谓贪等所有随眠。十二平等随眠。谓等分行所有随眠。十三下劣随眠。谓薄尘行所有随眠。十四觉悟随眠。谓诸缠裹与缠俱转随眠。十五不觉悟随眠。谓离诸缠而恒随逐随眠。十六能生多苦随眠。谓欲界随眠。十七能生少苦随眠。谓色无色界随眠。十八不能生苦随眠。谓得自在菩萨所有随眠等。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至)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先释烦恼障。言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者。演义云。欲界四谛。各有根本十惑为四十。上二界四谛之下各除瞋有七十二。三界合为一百一十二。并是见道所断根本惑。然疑及三见。唯是见所断。修道位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唯十。合为十六。是修。所断。见修合说。故有一百二十八也。见所断中。是分别惑。别迷四谛。故于四谛各别取数。故有一百一十二。修所断中是俱生惑。总迷四谛。唯取三界总数。故但十六。如是见修位中。断烦恼时。亦断随烦恼惑。故曰及彼等流等。此等根随皆能扰乱身心。长处生死。能障涅盘。名烦恼障。次释所知障。言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者。演义云。是出名目。正与烦恼相同。烦恼障粗。有多品类。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摄。故以数显。所知障细。无多品类。唯菩萨断。亦是异熟无记所摄。故不显数。又显烦恼。是四地摄。故以数显法执无明。唯是一地。故不显数。言等者。亦等随惑。所知境者。即有为无为也。无颠倒性者。谓真如理。由此根随。皆能覆所知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此所知障决定不与(至)岂彼更无慢无明等。

  论八识相应。问。何故此障不与异熟识相应。答。以异熟识微细极劣。唯与触等五所相应。不与烦恼别境相应故。异熟空时。法空智与慧等方俱起故。第七所知。唯是俱生。根随染惑但有十二。根本有四而随惑八。故名为少。第六所知。根随烦恼有二十六。故名为多。当知我法二障。皆由根随烦恼执我执法而生差别。故七六二识所知。皆如烦恼障说。眼等五识无计度故。无所知障。故法执中根随等惑定不相应。余烦恼障。虽有不起。若仗同时意识引发之力。皆容生起。此障下。论三性相应。此障唯与二性相应。不通善性。无明是痴。善性非痴故。烦恼下。论自类相应。烦恼障中必具所知。烦恼依此而得起故。烦恼之体。虽与所知无异。而执我执法用有差别。是故二障种子随道力断。道力胜者。先断所知。后断烦恼。道力劣者。先断烦恼。后断所知。此于下。论四无记相应。此在四无记中。唯与异熟生无记相应。是染性故。不与威仪工巧变化相应。以彼三种势用薄劣。不覆所知。不障菩提故。此四无记。耎中上品。谓异熟生及威仪路不猛利故。俱是耎品。诸工巧处性猛利故。说名中品。变化性极猛利。故是上品。又四种各有差别。谓无色界色界欲界异熟是耎中上品。若坐卧是耎威仪。住是中威仪。行是上威仪。初习业者。是下工巧。已串习者。是中工巧。堪为师者。是上工巧。下品修三摩地所得。是耎变化。中品修三摩地所得。是中变化。上品修三摩地所得。是上变化。问。前说此障是覆所知。是障菩提。何故此说不覆不障。答。此名无覆。对二乘说。以二乘但断烦恼。不障彼智。故名无覆。若对菩萨。是障彼智。亦是有覆。问。若所知障中。既有见疑爱恚等惑。云何契经但说此障名无明住地。而不及余。答。以此障无明最增。故偏说之。非无见等。即如烦恼障中立四住地。谓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岂彼但有贪见。而无无明慢等。亦由烦恼中贪见最增。故偏说也。

  如是二障分别起者(至)伏二现行通有漏道。

  论伏断。问。如是二障何处得断。答。菩萨道力增胜。若是分别我法二障。初地见道时断。若是俱生我法二障。菩萨从初地住心。以至金刚无间心断。二乘道力微劣。于菩萨所断者。但断一种。不能双断。菩萨道力增胜。故能双断。若是双断二障种子。唯在等觉后心刹那顿断。入究竟位。此唯无漏道摄。若是伏此二障现行亦通有漏道。分别我法二执。在加行位伏。俱生我法二执。若六识俱者。在四地伏。若七识俱者。在八地伏。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至)应知亦是解行地摄。

  问。此位菩萨二种现行伏耶灭耶。答。此位分别我法二粗现行虽有伏者。然此二种微细现行及彼种子。由彼止观力微。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未能伏灭。故颂云。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此位下。论位摄。问。解行证三。此位何摄。答。以此位未证真如。尚在解位。若以殊胜解力。修六种殊胜行。应知总是解行地摄。以此是信解位。加行是行位。前解后行。分二位故。若约摄大乘论。以三僧只分四位。前一僧只。总名解行地。无加行位。故云亦是解行地摄。

  所修胜行其相云何(至)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问。此位以胜解力修诸胜行。其相云何。答。谓福及智。若论通相。则度度皆有福智。若论别相。前五为福。后一为智。或以施戒忍三为福。后一为智。进禅通二。又约通相论。六种皆通二利。若别相论。六度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自利行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及慈悲喜舍。皆是利他行摄。如是下。结。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至)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三事练磨者。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便生退屈。于退屈时。引他已证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言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此名第一菩提屈。引他况己炼。摄论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二闻施等难修。便生退屈。即便省察。我已获得如是意乐。离诸弊恶。谓此意乐。远离悭贪恚等。我由此故。少加功用。修习施等。当得圆满。此名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颂云。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起。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便生退屈。于退屈时。引他人天粗浅小善。以况六度殊胜妙。因。练磨其心。勇猛不退。此名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颂曰。博地一切诸凡夫。尚拟远证菩提果。汝已勤苦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由斯三事练磨。修诸胜行。断四处障。一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二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三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四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至)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言加行者。如人远行。将及已舍。更鞭?故。以由此道。能舍烦恼故。先问。次举颂答。言少物者。凡夫迷心逐物。见物而不见心。不可谓少。圣人了物即心。见心而不见物。无容其少。唯处将圣尚凡之地。不可言物。又不可言无物。故曰立少物也。此是古人泥团将破未破时也。于此加功用行。进而至乎道矣。论曰下。释。谓菩萨于一阿僧祗。积集福德资粮顺解脱分亦已圆满。为欲入见道位。故复施鞭?。加功用行。伏除二取种现。何等名为四加行位。谓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此之四位。总名顺决择分。以能随顺趣入真实唯识性故。言决择者。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即见道智。即择法觉支也。决简疑品。择简见品。疑品择而不决。以犹豫故。见品决而不择。非正见故。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顺解脱分。诸有创植顺解脱分。方得解脱。谓初起顺解脱分。次起顺决择分。第三入圣。方得解脱。此位邻近真见道故。立加行名。然有资粮。故有加行。若无前位。此位不成。问。暖等四位。依何建立。答。依四寻思。建立初二。依四如实建立后二。四寻思者。谓名寻思。义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四如实智者。谓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方便因相。名为寻思。方便果相。名如实智。言名者。谓色受想等。菩萨于名中寻思。但见名言。不见名体。故知唯意言境。是假非实。义者。即名所诠表。谓蕴处界等。谓菩萨寻思义类。但见其类。不见余义。故知亦是意言。是假非实。名言既唯意之分别。名下之义亦无别体。故离名言分别。无别有义可缘。复寻思名义二种之自性。是假非实。谓色受想等名义自性。菩萨寻思自性。唯见是假。不见余物。故知实无所有。假立自性。譬如假立补特迦罗等。复寻思名义二种之差别。是假非实。谓无常苦等名义差别共相。谓菩萨寻思差别。但见是假。不见余物。故知实无所有。假名差别。如是寻思。了达四种。皆是遍计执性。悉不可得。如是而知。名等四法。依识现起。若离识时。决定非有。又且不独四法为无。即能现识亦不可得。如此遍知。名如实智。譬如绳上观蛇。蛇非真实。以无有故。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存。若更微细品类分析此亦虚妄。色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若灭绳觉。即能悟入真唯识性。问。何故此位寻思名义自性差别。答。名义二种。即名相也。即见相二分也。即依他起也。由此二种为迷悟要关。故楞伽释五法云。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施设众名。显示诸相。是名妄想。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是名正智。前明迷此名相而起妄想。遂成流转。此明了此名相。本无自性。当体如如。即是圆成。故迷悟皆由此。问。何故名义。各别寻思。名义之自性差别。合而思察。答。名义二法。能所相异。故别寻求。名义之自性差别相同。故合思察。若知名之自性差别不可得。即知义之自性差别不可得故。显扬论云。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唯见名。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事唯见事。自性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假立自性。唯见假立自性。差别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此诸菩萨于名事二种。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名事合观。故通达自性假立。差别假立。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于名如实了知。谓此名。为此义故。于此事中建立。为令世间起想见言说故。若于色等所想事中不为建立色等名者。一切世间无有能想此事是色等。若无想者。无有能起增益执着。若不执着。则无言说。若如是如实了知。是名第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已。如实了知色等所想事性。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是名第二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色等所想事假立自性中。寻思唯假立故。如实通达假立自性。非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像水月梦幻。似有体性。是名第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甚深义所行境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假立性。故于色等所想事差别假立中。善能通达不二之义。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由可言说。自性不成就。故非有性。由不可言说。自性成就。故非无性。如是非有色非无色。由胜义谛故非有色。由胜义谛故非无色。由世俗谛中假立色故。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诸差别假立法门。彼一切。由是理趣尽应知。若能如是了知差别假立如是不二之义。是名第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至)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明得定者。摄论云。明。谓能照无义智明。得。谓创得无义智明。故名明得三摩提。发下寻思者。明得是定。寻思是慧。以初获方便智。故云发也。以此寻思。观察所取之法了不可得。名为暖位。谓此暖位。创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法。皆自心变实不可得故。问。明得与暖。名位何别。答。言明得者。以初得智慧日之前相。立明得名。即由此明得定力所获道火前相。名为暖位。摄论云。譬如钻火。暖为前相。此亦如是。智为前相。故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明增定者。慧力更胜。明相转增故。登峰造极。故立顶位。恐初不实。所以重观。

  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至)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印顺定者。印前顺后故。发下如实智者。以初获智果。故曰下也。以此智果。印前二位。所取境空。故曰于无所取决定印持。复以此智顺后能取之识亦空。故曰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所以印前复顺后者。既无所取。能取必无故。位名忍者。忍即是智。忍境识空。解见下文。无间定者。谓由此定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故。发上如实智者。智力增盛。故名为上。双印能取所取皆空。故位名第一。余文易了。

  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至)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此总结四位也。谓暖顶二位。依能取识。但观境空。不能印境。以无智故。忍位起时。有三品智。下品名印忍。印所取空故。中品名顺乐忍。乐空能取。顺修彼故。上品名印顺忍。印能取空。顺观彼故。世第一法。双印境识俱空。然虽如是加功用行。皆带相故。未能证实。以境识虽空。空相犹在。故说四位菩萨犹于现前安立少物。少物者何。谓唯识性。以彼空有二相不除故。遍计空而识相有故。演义云。心上变如。名为少物。此非无相。故曰带相。由有此相。未证真如。有所得故。灭空有相。方证真如。依如下。二颂结四加行。谓初二句结暖位。摄论云。谓观所有似法似义。定所行影。唯是内心。义想二句。结顶位。摄论云。谓审观察如是似法似义。唯我定心之所变现。如是下三句结忍位。二句下中忍。一句上忍。合上三句。即世第一位。摄论云。谓先已了所取是无。既知所取之境是无。即知能取之心亦无故。末后一句。即见道位。摄论云。谓从此后。证无二取所得真如。触。犹证也。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至)未证唯识真胜义故。

  此论伏断。此位现前犹立少物。故相缚未遣。即分别粗重种子。亦未能除。但能伏除分别二取现行。故与见道相违。于俱生我法二执。全未能伏。俱生我法二种。全未能灭。以有漏观心。所得未忘。分别未断故。次论二谛。此位菩萨。双观真俗。为欲引发将来真见道。及相见道故。及伏分别我法二障故。虽真俗双观。而真谛是彼正观。非如小乘唯观安立四谛故。故大论问云。若安立谛建立为谛。何因缘故更复显示非安立谛。答。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谓于相缚。及粗重缚。所以者何。若有行于诸安立谛。彼一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于诸相缚不得解脱。于诸相缚不解脱故。于粗重缚亦不解脱。若有行于非安立谛。不行于相。不行相故。于诸相缚便得解脱。于诸相缚得解脱故。于粗重缚亦得解脱。问。若唯由彼非安立谛。于一切缚解脱清净。何缘显示安立谛耶。答。为令资粮及方便道。得清净故。次论善根。此菩萨起此四种定慧善根。虽七方便时通四静虑。而独依第四静虑。方得善根成就满足。以托彼天为最胜依止。从此便入真见道故。问。此善根从何界起。答。唯依欲界善趣身起。欲界余趣是彼所厌。亦非殊胜。故不起也。次论位摄。此位亦在解行地摄。非证地摄。以未证真实唯识故。摄论合资粮加行为解行地故。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至)初照理时亦名见道。

  此明证入位也。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释。此菩萨证唯识性。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性。得一切菩萨平等性。得一切佛平等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住唯识性也。俱离能取所取相者。谓能证智与所证真如。俱无能所二取之相。以此二相是分别故。是有得心所现起故。今断分别。证无分别智。现前少物。俱无所得。故能缘智与所缘如。悉皆平等。一师言。此无分别智。相见俱无。一师言。此无分别智。相见俱有。以无分别智。变带真如之相为所缘故。先破无相云。若如如智上无真如相名缘如智者。则应色等智上无声等相。亦名缘声智。次破无见云。若无见分而能缘者。真如性亦名能缘。勿有真如名能缘者。一师出正义云。此智见有相无。说无所取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故。说无能取。非谓全无能取也。虽无相分下。即瑜伽七十三文。问云。既无相分。何名缘彼。答云云。释云。谓此缘如智。虽无相分。而能亲挟真如相而起。名为所缘。非变带影像相分名缘于如。以如智不离如故。次例明云。正如自证缘见分时。亦是亲缘。不变影缘。此智缘如。亦复如是。若谓本智说变影缘如者。则应本智不能亲证真如。便同后得有分别智。安得名根本智为无分别也。以后得智必托本智变影缘。故定应许此有见无相。问。此位何故名为通达。答。加行无间道中。此智生时。体会真如故。言此智者。即无分别智也。体者通也。会者达也。理绝妄情。名之为真。诸法体同。目之为如。问。何故又名见道。答。初照理故。照理明见。见即是道。问。若言照理。二地已上岂不照理。何故言初。答。此最初故。以此受名。余随别义。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至)有意乐力有堪能故。

  此明一心真见道也。真见道者。谓双空智起。于前无间道中。双断分别我法二障种子。解脱道中。双证分别我法二空所显真如。问。加行。无间。解脱。胜进。有多刹那。何故但说一心名真见道。答。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言多刹那者。谓加行道一刹那修。于无间道一刹那断。解脱道中一刹那证。胜进道中一刹那入。虽说有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真如相。始终平等。无有二相。故总说一心。一师言。此位渐断渐证。我执粗浅。法执深细。必先断我执证人空已。次断法执而证法空。故知渐断渐证。一师言。此位顿断顿证。由加行时意乐殊胜。必欲一斩齐断故。此义为正。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至)以真见不别缘故。

  此明三心相见道也。相见道者。谓别缘有情诸法之相而得见道。名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者。非安立谛。即真如也。谓以三品智心。观察真如。得见道故。三品者何。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者。内谓内身。无体名假。谓以能遣之智。返观内身所执主宰。皆非实有。但以内心。似有情现。此仿无间道见分断我执也。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者。诸法者。谓五蕴实法。亦以能遣之智。观察内身所执五蕴实法亦不可得。此仿无间道见分断法执也。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者。总观一切有情诸法也。此仿解脱道中见分双断我法二执。双证我法二空也。以此三智。别断总证故。然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为上。细者为下。若二粗者。各别除之。以智犹弱。未双断故。若上品智。方能双断。此则随智说软中上。软者。下也。初智者断名软。次智断者名中。胜前劣后故。后智断者名上。能断见惑。此智最上故。若约烦恼耎中上品。最后所断。名耎品。中间所断名中品。最初所断名上品。然初二智。未能殊胜。别缘内身诸法。除我法假。至第三心。其智上品。广缘内外一切有情诸法。除我法假。前二名法智者。以有情诸法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者。与前二智相类。总合缘故。问。何故名为相见道。答。法真见道二空见分自所断障无间解脱别总建立故。言法者。仿效义。真见道中。虽有二空自证分。而二空见分亲证真如。所以法之。然见分中。有无间解脱道。随断随证。有四见分。无间道中断惑别故。人法二空见分各别法之。立初二心。解脱道中证理同故。人法二空见分总合法之。立第三心。故曰别总建立。名相见道也。一师言。此三心是真见道。不缘四谛故。一师出正义云。此三心是相见道。各别缘故。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至)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此总以十六心明相见道也。安立谛者。即俗谛也。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言所取者。即真如。言能取者。即正智。法即现法。类即种类。谓法智法忍缘于真如。其真如者。是智所取。类忍类智缘智见分。其见分者是能取智。故名能取所取十六心也。一苦法智忍者。苦。谓苦谛。法。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智。谓于加行道中缘苦法之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此即智之因也。此苦法智忍。即忍无间智。能观苦谛下真如。能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随眠。谓欲苦有十。上二界苦各九。以除瞋故。三界合有二十八也。二苦法智者。即能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智者。即忍之果。由前忍故。此智现前。智现前时。观察真如。证前解脱。三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即有无漏慧生。此第三心。于一刹那各别内证法忍法智。谓以类忍证法忍。以类智证法智也。言后圣法皆是此类者。谓后圣法。依止前法也。显扬论云。前为后后之所依止故。谓二心后。乃至无学一切圣法。依此二心。彼得生故。四苦类智者。谓此第三无间忍。有无漏智生。此智但缘第三苦类智忍。故曰审定印可苦类智忍也。如于苦谛有二智二谛。于余谛中应知亦尔。故总合有十六智。皆断二十八分别随眠。此十六心。前二观如。后二观智。谓法忍法智观如。觉悟所取故。类忍类智观智。觉悟能取故。一谛既尔。余谛皆然。此苦法智忍缘如。仿真见道中无间道见分断苦谛惑。苦法智缘如。仿真见道中解脱道见分证苦谛下理。苦类智忍缘前见分。仿第一心无间道自证缘见分。苦类智缘前见分。仿第二心解脱道自证缘见分。即前智故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至)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此别以十六心明相见道。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心者。谓以法忍法智缘下界如。类忍类智缘上界如。以下界入见。现前名法。上界名类。故名下上谛境十六心也。欲界是现前界。上二界是不现前界。俱以四谛为境。而起二心。谓观欲界四谛。别立法忍法智八种心。合观上界四谛。总立类忍类智八种心。以下上界诸四谛中。各有忍智二心。故成十六。瑜伽云。十二谛中有十六智生。谓现观忍及智。然但观欲界以为法。谓观欲界苦。名法忍法智。次观上二界苦。名类忍类智。类同欲故。如其所应等者。谓苦法智忍缘欲界如。仿真见道中无间道见分断欲界惑。苦法智缘欲界如。仿真见道中解脱道见分证欲界理。苦类智忍缘上界如。仿无间道见分断上界惑。若苦类智缘上界如。仿解脱见分证上界理。上下合十六心。总断一百一十二分别随眠。皆是见道所断惑也。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至)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此名九心相见道也。九种心者。即依前安立谛两重十六止观心别立。谓法类品忍智合说等者。谓法忍法智。类忍类智。每谛有四心。四四十六心。今合法忍类忍为一忍。法智类智为一智。于四谛中各各唯有一忍一智。故说忍智各有四观。即为八心。八相应止。总合一心。故有九心。问。见道位中止观双行。何故观开为八。止合为一。答。虽见道中止观双运。而于见道。见义为要。观顺见义。而止非见。故开观为八。合止为一。是以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至)后相见道后得智摄。

  此明二种见道依真假立前后。非谓实有前后也。如上三种相见道。俱依真见道而假说前后。其实相见道。亦从世第一法。无间道中生起。谓相见道。于非安立谛起三种心。能伏分别烦恼随眠。即于安立谛中起十六种心。谛审观察。令烦恼更不复起。于见道位根本智起。能断分别随眠。非谓真见道后方得生起相见道也。若谓真见道后方得生起相见道者。岂非断随眠后方伏随眠也。以分别随眠。真见道时已尽断故。问。既二见道并行不悖。何故颂中但说都无所得。而不及之。答。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道之中。于初为胜。故颂偏说。谓真见道是根本智。正破迷理无明。相见道是后得智。无力能破迷理无明。而亦能破迷事无明。故二见道。二智所摄。

  诸后得智有二分耶(至)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问。诸后得智有相见二分耶。一师言。相见俱无。离二取故。一师言。见有相无。以有分别故见有。以亲照境故相无。一师出正义云。相见俱有。说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能亲缘真如故。思惟即见分变相而缘。即相分故。分别诸法自共相等者。观诸众生根性差别。逗机而说方便法故。又说现身士者。为智纯根熟说实相法故。若无见相二分。宁有现身现土说法度人等事。问。转依位中色蕴已转。不应复现身土等色。答。若转依位转色蕴依不现色者。转依位中亦转四蕴。应无受等。又无受等。应如土木。何名大觉。又若此智不依自本质体。变似声色而为所缘。则缘色时应缘声等。以离自体法为所缘故。又若此智缘龟毛兔角无体法时。若不变影。应无所缘。彼体非实。无缘用故。宗镜问云。如第六缘龟毛兔角时。此所缘境为有为无。若缘有者。圣教不应以喻遍计执。若言无者。无法无体。非所缘缘。若言此心无所缘缘。云何论说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答。若约所缘。龟本无毛。兔本无角。则此本无喻遍计执。若约能缘。其能缘心。将缘此等无法之时。由无始来熏习力故。从识自证变起龟毛兔角相分。及缘此龟毛等见分。此二分与识自证同一种生。是依他起。非体全无。不同本来无体龟毛等。故得成亲所缘缘。由斯理趣。故知此智二分俱有。

  此二见道与六现观(至)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此明现观相摄。先问。次出名。言现观者。现谓现前。观谓观察。谓真理常现在前。妙智恒能观察。不令间断任运相应。故曰现观。成现观品云。现观者。谓现观察欲色无色三界所系下中上品所知事故。有漏者。谓此苦集谛摄。无漏者。谓此增上灭道谛摄。问。以何现观。颂曰。出世间胜智能除见所断无分别证得。唯依止静虑。此现观智。是出世间。非世间智。为断见所断惑。唯是见道。非修道故。问。彼复何行。答。无分别证得。谓现前证得无分别行。非未现证。问。彼何所依。答。唯依静虑。不依无色。问。何处现观。答。于恶趣中不起现观。苦受恒随极忧戚故。不能证得三摩地故。色无色界亦无现观。欣掉重故。厌羸劣故。是故二界三趣不起现观。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问。谁能现观。答。有五种补特伽罗能入现观。或无入者。以无我故。何等为五。一未离欲者。二倍离欲者。三已离欲者。四独觉。五菩萨。问。齐何当言正入现观。答。从前所修如理作意。故于见道位。出世间正见得生。由正见故。三结永断。谓萨迦耶见。戒禁取。及疑。齐如是位。当知已入现观。问。此位一切恶趣杂染之法。皆悉遣除。云何但言三结永断。答。由萨迦耶见。于境迷失。由戒禁取。于见迷失。由彼疑故。于佛导师所说正法。及正行僧。而生迷惑。是故随强。唯说永断三结。此现观差别有六种。一思现观者。思有三品。唯此最上思所成慧为体。是欢喜地喜受相应。此慧能观察五蕴法。及无常等法。以从思而起修。故引生暖等。在加行位。虽未证理。观察诸法。胜于暖等。用最猛故。偏立现观。问。暖等四法。何非现观。答。暖等近见。境界微略。不能广缘。又未证理。故非现观。二信现观者。以上品净信为体。通漏无漏。现观是慧。由信助力。令不退转。三戒现观者。以圣所爱身语等业为体。即道共戒。由戒助力。令观增明。若无戒助。便成狂慧。四现观智谛现观者。即缘非安立谛三品心。及安立谛苦等十六忍智为体。以但缘非安立。即通二智故。故言一切种。大论说三心见道是此现观。故知亦是后得智摄。又云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证见断。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道。名现观智谛现观。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者。谓缘安立八谛等后所得智为体。然通有漏无漏一切见修道缘安立智谛。大论说安立谛境慧。是此自性。又云。从前现观起已。于上下诸智谛中二二智生。是名现观边智谛现观。六究现观者。即无学道后尽智无生智等为体。大论云。谓由永断修所断故。所有尽智无生智生。或一向出世。或通世出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永断决定。于未来世一切依事永断决定。名究竟现观。言尽智者。谓由因尽所得智。言无生智者。谓由果断所得智。问。现思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思现观者。能正了知诸行无常苦空无我。涅盘寂静。虽住异生位。一切天魔不能引夺。信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信现观者。或住异生位。或住非异生位。终不宣说别有大师。别有善说法。别有正行僧。戒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现观者。乃至傍生。终不故害其命。及不与取行邪佚行。不知而妄语。饮放逸处酒。现观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智谛现观者。终不依止异见起所作业。及于自所证起疑起惑。及染着一切生处。计行善相而得清净。诽谤三乘。造恶趣业。况复能起害父母等诸无间业。现观边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边智谛现观者。于自所证。若他问难。终不怯怖。究竟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现观者。终不堕于五种犯处。终不故害众生之命。及不与取。习近淫佚非梵行法。故说妄语。贮集财物。受用诸欲。又终不怖畏不可记论事。终不计执自作苦乐他作苦乐。自他作苦乐。非自非他作无因生苦乐。诸如是等。名现观相。此中第四现观。有根本智。有后得智。此真见道。唯通非安立谛根本少分。第五现观。通见修断。此相见道。唯见所断。于曰少分。亦通第四后得少分。问。六现观既与二见道相应。何故但摄三现观。其余不摄。答。第二第三。虽与此见道俱起。但能助令不退。令观增明。而非自性。故此不摄(前不摄者以曾习故。后不摄者尚未起故)。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者。楞严云。觉通如来尽佛境界故。得诸平等者。摄论云。得三平等。谓一切众生平等。一切诸佛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者。大经云。入此地已。得百三昧。见百诸佛。震动百世界。化百土众生。入于百法门。知百劫事。示现百身。及见百菩萨以为眷属。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决能利乐一切众生。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至)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先问。次举颂答。言修习位者。从初地住心已去。至金刚后心。通名修习位。论曰下。释。先释初句。为断余障证得转依者。言见道断分别我法障已。此位断俱生我法。故曰余也。言俱生者。任运而起。不由分别故。此明立修习位正断俱生惑也。复数下。出所修法体。此智下。辨修之德。远离所取。名为无得。远离能取。名不思议。是出下。释第二旬。此智者。根本智也。余智者。后得智也。数修下。释后二句。言粗重者。谓二惑种子。释曰。于理及事。心无堪能。故称粗重。一切未来惑及业等。皆从此生。故称种子。言细轻者。谓一切有流善法种子。释曰。于理及事心有堪能。故称细轻。一切未来信等五根善法。皆从此生。故称种子。又云。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粗重相。此无堪能不调柔相。复有五种。一现在相。二刚强相。三障碍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转无堪能相。由有此相。顺杂染品。违清净品。相续而住。是故说为无所堪能不调柔相。瑜伽又云。于诸自体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故。又云。粗重有二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漏粗重者。阿罗汉等修道所断。烦恼断时。皆悉永离。此谓有随眠者。有识身中不安隐性无堪能性。有漏粗重者。随眠断时。从漏所生。漏所熏发本所得性。不安隐性。苦依附性。与彼相似无堪能性。皆得微薄。又此有漏粗重。名烦恼习。阿罗汉独觉所未能断。唯有如来能究竟断。是故说彼名永断习气不共佛法。言舍者。总言于地地中永断一障二愚。故曰舍也。由舍二粗重。便证广大转依也。言依者。谓依他起。与染净法而为所依。此性本无染净。由遍计执。名染依他。遍计不执。名净依他故。言转者。谓转舍依他起上一分俱生遍计。转得依他起上一分圆成。即转烦恼而依涅盘。转所知而依菩提。此解以依他为主。是相宗纲要。或依下。即以真如为生死涅盘之所依。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也。此解以圆成实为主。是性宗之纲要。问。真如自性本来清净。何有生死杂染。答。真如性虽本净。而真如之相有杂染。故离相染。假说新净。即此新净真如。便是修习位中断俱生障而证得者。问。既修习位已转所知而依菩提。何故后立究竟位耶。答。虽于此位亦得分证菩提。而非颂意所显。颂中但显转唯识相。依唯识性故。问。转相依性。得何等身。答。二乘满位。转唯识相。名解脱身。在大牟尼。转唯识相。名法身故。

  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至)二种转依由斯证得。

  问。二种转依。由何证得。答。谓十地中因修行而断障。因断障而证真。二种转依。由斯而证。由此而得。

  言十地者一极喜地(至)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下别释。先转来意。十地之中。最初断障证理得圣性故。次释名有三义。一得位。二证理。三成行。由此三义。名极喜地。言得位者。既断异生之性。便获圣人之性故。言具证者。拣小乘唯证生空故。益自他者。拣小乘唯能自利故。十住毗婆沙云。始得法味。生大欢喜故。深密经云。成就大义。得未曾有出世间心。生大欢喜故。瑜伽云。已入初地菩萨。超过诸异生地。已入菩萨正性。离生由已入故。不名异生。超过一切所有怖畏。得未曾得无上法故。常能安住极喜住。

  二离垢地者具净尸罗(至)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先辨所来。论云。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道因清净戒说第二地。言正位者。即初地见道。是出世间依。由见道而修三学。戒最在初。故先来也。次释名。具足尸罗者。具足别解脱定共道共戒。虽第三地始发定增。能离过时。此地已满。故有定共。慈氏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彼离垢者。增上戒住。深密经云。远离一切微细犯戒者。名离垢地。瑜伽云。已入二地菩萨。于毗柰耶中。法尔获得止息一切声闻所学自性。能于身语意业清净现行。故能远离诸犯戒垢。

  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

  先辨所来。前戒次定。义次第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细戒品。未得圆满世间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法总持。为令得此。因说此地。令勤修学。次释名。由得胜定。发智慧光。由得总持教法。发闻思光。言无边慧。即是三慧。深密云。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智光依止。摄论云。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无性释云。谓此地中证希有定。能发智光。明了诸法。故名发光。得已不退。名无退转。诸静虑定。名为等持。诸无色定。名为等至。言等持者。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言等至者。正受现前。由离沉掉。至一境故。局在定地。通无色定。于诸大乘契经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因依地。名为发光。瑜伽云。已入三地菩萨。于内获得强盛奢摩他。由此证得尔??光明。

  四??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增故。

  先辨所来。深密明四种清净。能摄诸地。前三即意乐戒定增上三清净。此第四地讫于佛地。名慧增上。故次来也。然慧有多种。此地正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故次来也。又前地虽得世定总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舍于定爱及与法爱。今修证彼行。故次来也。释云。前有八定。故有定爱。有闻持。故有法爱。今修证彼者。证彼菩提分法也。次释名。世亲云。由此地中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然以菩提分而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故。庄严论云。以菩提分慧为??自在。以惑知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起慧??。烧二障薪。名??慧地。瑜伽云。已入四地菩萨。于内获得强盛毗婆舍那道。故建立能烧烦恼。智??。由此能于如其所证一切所有菩提分法。安立善巧。

  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至)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先辨所来。一约寄位。四五六地寄出世间。前寄初果。此寄罗汉。义次第故。虽有四果。举始终以摄中间。以后六地既观缘起。寄同缘觉。故但前二寄于声闻。瑜伽摄论皆云。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五六地。寄同声闻。正明配位也。二约三学前。明觉分相应慧。此明诸谛相应慧。三约出世间。前得出世。未能顺世。今能五明摄化故。四约所得法。前得三十七品菩提分法。今辨方便所摄菩提。故次来也。次释名。摄大乘论云。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今相应故。世亲释云。由此地中真谛智是无分别智。世间工巧等智是有分别智。此二相违。应修令合能合难合令相应故。名极难胜。解深密经云。即由于彼菩提分法。方便修习。最极艰难。名极难胜。问。上虽多举难胜之法。未知何等无能胜耶。十住论云。功德成故。一切诸魔不能坏故。故曰难胜。瑜伽云。已入五地菩萨。超过一切世间智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智故。能升悟入不思议谛极难胜道。

  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先辨所来。已说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故次来也。又四地出世而不能随世。五地能随世而不能破染净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彼见故。瑜伽云。前地虽能于生死涅盘弃舍一向背趣作意。而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于彼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令得圆满。故次来也。次释名。深密经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得现前。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无性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庄严论云。不住生死涅盘观慧现前故。十住论云。降魔事已。菩萨道法皆现在前。释云。生死涅盘。是菩萨魔事。生死是凡夫行。涅盘是二乘行故。智论云除诸法实相。皆菩萨魔事。今证般若能契实相。故过魔事也。瑜伽云。已入六地菩萨。悟入甚深缘起道理。故于一切行住生厌背想。于无相界多住趣向作是思惟。

  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过故。

  先辨所来。已与缘起相应慧住寄于缘起。次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寄菩萨地。故次来也。瑜伽云。前地虽能多住无相作意。而未能令无相作意无间无缺。多修习住。为令满故。所以次来。次释名。此有三义。一善修无相。到无相边际故。二功用至极故。三望前超过故。深密经云。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地共相邻接。名远行地。此有二义。初义即三中无相。拣异前地。故云无间无缺。后义由邻后地。即能远去。故杂华经云。二界中间。此能过故。亦是前行后远。摄大乘论云。至功用行最后边者。但是一义。世亲释云。虽一切相不能摇动。而于无相犹名有行者。谓起功用住无相故。然通有二义。一从前远来至功用边。二此功用行边。能远至后位故。十住论云。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远地。仁王经名玄达地。亦通二义。然其能远去行。正是无相。瑜伽云。已入七地菩萨。于有加行。无间缺无相界作意。能极远入。于加行道。已到究竟。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先辨所来。瑜伽云。虽于无相作意无间无缺多修习位。而未能于无相中舍离功用。又未能得于相自在修习得满。故次来也。又约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间。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已去。寄显一乘。庄严论说近一乘故。次释名。谓任运故。功用不能动。相续故。相不能动。总由上二烦恼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本分论云。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释云。报行。即是不动地前所修功用。今此位成。名为纯熟。不起分别。名为无相。空有常行。名为世间。不为有间空故。常在无相观故。摄论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此则略无烦恼。无性释云。谓一切相及一切行。不能动彼心故。第七地中。虽一切相所不能动。相不现前。然不自在任运而转。有加行故。八地任运而转。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二地差别。深密经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法中。不为现前烦恼所动。此但约烦恼不动。十住论云。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此约人不能动。人亦是相。此不动名。诸论虽异。不出前三。

  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先辨所来。瑜伽云。前虽于无相性中舍离功用。亦能于相自在。而未能于异名众相训诘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为令此分得圆满故。所以次来。次释名。摄大乘云。由得最胜无碍智故。无性释云。谓得最胜四无碍解。无碍解智。于诸智中最为殊胜。故名善慧。四无碍者。一法无碍。了知一切法句。二义无碍。通达一切义理。三辞无碍。分别一切言辞。四辨才无碍。遍于十方随其所宜。故庄严论云。于九地中。四无碍慧最为殊胜。云何胜耶谓此菩萨于一刹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音异义问此菩萨。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疑故。

  十法云地大法智云(至)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先辨所来。瑜伽云。虽于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而未能得圆满法身。现前证受。今精勤修习。已得圆满。所以次来。次释名。摄大乘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此即喻含水义。总缘一切法契经等智。不离真如。如云含空。总持三昧。即是水也。又云。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此喻覆空义。即以法智能覆惑智二障。瑜伽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问。无性释以智覆空。此以法身遍覆者何。智满。则法身圆满故。起信云。显现法身智纯净故。庄严论云。于十地中。由三昧门。及陀罗尼门。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云。遍满虚空。能以闻熏因。于一一刹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端。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所化众生。谓能如云雨法雨故。瑜伽又云。言大云雨者。未现等觉。若现等觉。能雨大雨作利益故。此则密云不雨。含德而已。然诸释虽异。不出三义。谓以智含德。遍断诸障。遍证法身。所覆粗重。即所离障也。

  如是十地总摄有为(至)令得生长故名为地。

  如是下。总结。与所下。总释地名。本业云。地名为持。能持百万阿僧只功德故。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果故。故名为地。本论云。生成佛智住持故。此言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但语其因。而阙果义。亦名十住。住是十地中一义。仁王兼入理般若为住。住功德为地。

  十胜行者即是十种(至)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波罗蜜者。此云到彼岸。略有十种。谓布施等。十地菩萨起此十种胜行。对治十种障故。一布施胜行即欢喜行。无性云。言财施者。谓无染心施资生具。无畏施者。谓心无损害。救拔惊怖。言法施者。谓无染心。如实宣说契经等法。又云。财施者。为欲资益他身。无畏施者。为欲资益他心。法施者。为欲资益善根。摄论云。财施利益他身。法施利益他心。无畏施利他身心。

  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二持戒胜行。即饶益行也。言律仪者。诸恶不作也。言摄善法者。众善奉行也。饶益有情者。无生不度也。

  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三忍辱胜行。即无违逆行。无性论云。耐冤忍者。是诸有情成熟转因。谓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饶益有情事时。由此忍力。化生虽苦。而不退转。安受苦忍者。是成佛因。寒暑饥渴。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言谛察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以能除人法二执故。由见谛理。三忍皆成。智论云。罗睺罗被外道打。悲泣。人问其故。答曰。我苦少时。柰渠长苦何。又如提婆菩萨为外道开腹。弟子欲追。菩萨广说法诫诸弟子。所谓耐冤忍也。故思益经云。诸法念念灭。其性常不住。于中无骂辱。亦无有恭敬。若节节解身。其心常不动。

  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

  四精进胜行。即无屈挠行。谓牢强精进也。被甲精进者。谓最初时。自励言。我当作如是事。如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精进。但为断一切烦恼而行精进。但为拔一切惑本而行精进。但为除一切习气故而行精进。复有三义。谓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谓随事意乐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决不放舍。故于自疲苦。心无退怯。名无怯弱于他逼恼。心不动移。名无退转。乃至菩提。于其中间。进修善品。常无懈废。名无喜足。摄善精进者。勤修善事。利乐精进者。勤度众生也。本业云。一起大誓愿。二方便进修。三勤化众生。

  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

  五禅定胜行。即离痴乱行。无性释云。安住静虑者。谓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得清净故。引发静虑者。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故。办事静虑者。谓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疫诸怖畏等苦恼等事故。摄论云。谓现世得安乐住。能离一切染污法故。复依此定而生自利。谓能引起六通故。复因自利而生利他。即是三轮。一神通轮。谓身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轮为引邪道者令归正道。二记心轮。谓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轮为引己归正者。若未信受。令其信受。三教诫轮。谓宿住通。漏尽通。由宿住通识其根性。由漏尽通。如自所得为说正法令得下种。成种解脱。

  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至)俱空无分别慧。

  六智慧胜行。即善现行。体即般若。生空者。断我执而证者。法执者。断法执而证者。俱空者。双断二执而证者。

  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

  七方便胜行。即无着行。体即方便。生死涅盘俱无住故。方便善巧者。不舍生死而入涅盘故。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不舍有情。当知即是不舍生死。此举总中不舍生死。即是拔济方便。若以此善根回向求证正等菩提。当知即是希求涅盘。此举总中求涅盘。即是回向方便。

  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至)谓思择力修习力。

  八愿度胜行。即难得行。体即是愿。一上求。二下化。九力度胜行。即善法行。体即力度。摄论云。由思择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对治障。令不起故。由修习力。能令一切善行决定故。释云。思择力者。谓正思诸法过失及功德。若得增胜。自他二惑所不能动。体性坚强。故名为力。修习力者。心缘此法作观行时。令心与法和合成一。犹如水乳。犹如熏衣。由此二力善说法故。思择力是资粮所摄。修习力是离欲地摄。

  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十智力胜行。即真实行。体即是智。无性云。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复以此智成立六种。谓教相等种种品类。是名受用法乐智。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如所闻法。饶益一切有情。是名成熟有情智。此皆如说能行。如行而说。故名真实。

  此十性者施以无贪(至)一切俱行功德为性。

  此下明十行之性。辍己惠人。名之为施。无贪。即十一善法之一也。要由无贪相。于自身财方能惠舍。故以无贪三业为性。此有三种。谓财。法。无畏也。防非止恶。名之为戒。由身语意积集诸善而为其性。堪受诸法。未能忘怀。名之为忍。此约无生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双忍事理故。无瞋精进。即十一善中之二。审慧。即别境五中之一。有此三者何故。大论云。自无愤悖。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相续。是名菩萨耐怨害忍。即以无瞋二业为性。若安受苦忍。即精进三业为性。若谛察法忍。即审慧三业为性。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勤即善十一之一。通三精进故。静拣散心。虑拣无慧。止观均故。等持。即三摩地别境之一。今约定说。不通散心。故不通三业。推求谛理。名之曰慧。皆以择法为性者。以根本智为第六。后之四体皆后得故。此依胜说。若约瑜伽。皆以世出世间加行正智为体。以十度皆通漏无漏故。方便者。即善巧。方谓方法。便谓便宜。谓由大智故。回前六度向大菩提。由大悲故。回前六度拔济有情也。愿者。希求要誓以欲胜解及信为性。谓愿是希求。希求是欲。要于前境正信印持。方希求故。欲及胜解。别境之二也。力者。不可屈伏故。随思随修。任运成就。决断名智。谓如实觉了。瑜伽云。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名智波罗蜜。当知能取胜义名慧。能取安立名智。如上皆约克实性体。若兼助伴。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而为自性。

  此十相者要七最胜(至)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此论十行之相。到彼岸。是其相也。要由七种最胜摄受故。言安住菩萨种性者。若依五性。则简四性。今约习以性成。非约本有。以本有平等故。摄论但有六种最胜。无初安住。大菩提心。上求也。悲愍有情。下化也。事业最胜者。修万行也。巧便最胜者。善巧方便也。若无善巧。不达三轮体空。便住相故。回向最胜者。问。何异依止。答。彼有道心。未必一切回向菩提。此正回向。又依止者。即行前心。此回向者。乃行后愿。不为二障间杂者。为离二障。行六度故。若七随缺一种。非到彼岸。故此十度。应各四句分别。一是施非度。不与七胜相应故。二是度非施。随喜他施。具七胜故。三亦度亦施。具七胜而行施等故。四非度非施。随喜他施。不与七胜相应故。盖施等十种。是有为有漏性摄。十波罗蜜。是有为无漏性摄故。

  此但有十不增减(至)如解深密广说应知。

  次论无增减。问。何故此行但有十种。不增不减。答谓十地中。对治十障。证十真如。故无增减。先约违障以显前六不增减。除六种相违障者。谓布施违悭贪。持戒违毁禁。忍辱违瞋恚。精进违懈怠。禅定违散乱智慧违愚痴。摄论云。前之四度。不散动因。第五一度。不散动成熟。第六是如实觉知。渐修佛法者。谓十力等。渐熟有情者。摄论云。由施能摄受。由戒能不害。由忍能遭苦能受。由勤助彼所作。由定令心未定者定。由慧令已定者得解脱故。次约二道显六不增减。施感大财者。谓多饶财宝。戒感大体者。谓尊贵之身。忍感眷属者。谓有情归附。由富与胜身及多眷属。趣中增上。名增上道。精进能伏烦恼者。谓修善方便故。定熟有情者。依定发通故。慧成佛法者。佛法由慧故。有此三德。名决定胜。诸菩萨道。唯有此二。若阙一种。道不成故。三约二利显六不增减。施财摄彼。戒不恼彼。忍受彼恼。此三皆通饶益有情。后三言勤修加行者。瑜伽云。由精进故。虽未永断烦恼。永害随眠。而能勇猛加行。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动。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灭随眠。又由前三假观利生。故不住涅盘。及由后三能断烦恼。故不住生死。由此二义。故能为无住涅盘之资粮。是故前六不增不减。问。六度既尔。后四云何。答。后四为助前六令满。方便助前施等三者。大论云。由前三种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故。谓善巧用施等以摄物也。愿助精进者。大论云。由正愿故。能破羸劣意乐。烦恼微薄。起精进修。力助静虑者。深密云。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得上果胜解。名力波罗蜜。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故说力度助于定也。智助般若者。深密云。若诸菩萨。已能闻法为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由此智故。复能引发出世间慧。故说智助般若。故知后四。能助前六修习圆满。

  十次第者谓由前前(至)释总别名如余处说。

  先以引发论次第。深密云。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惜。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办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六波罗蜜多。如是次第。次以摄持论次第。及由后后持净前前者。如布施本欲益彼。持戒不恼于彼。忍辱彼恼能受等。弥令施净故。次以粗细论次第。布施则粗。持戒则细。戒望于忍。戒则为粗。忍则为细等。次以易难论次第。布施为易。持戒为难。戒望于忍。戒则为易。忍则为难等。

  此十修者有五种修(至)如集论等广说其相。

  论修习。依止任持修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三依止愿修。谓由本愿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四依止简择力修。谓由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意修。谓于一切波罗蜜多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二依止爱味作意修。谓于已得波罗蜜多。见胜功德。起深味爱。三依止随喜作意修。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四依止喜乐作意修。谓于自他当来胜品波罗蜜多。深生愿乐。依止意乐复修有六种。谓由无厌意乐。广大意乐。欢喜意乐。恩德意乐。无染意乐。善好意乐故。修诸波罗蜜多。依止方便修复有三种。谓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所以者何。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修诸行悉圆满故。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种。谓身自在。行自在。说自在故。身自在者。谓诸如来自性受用二身。行自在者。谓诸如来变化身。由此能示现一切有情一切种同法行故。说自在者。谓能宣说六波罗蜜多一切种差别。无有滞碍故。

  此十摄者谓十(至)皆是后得智摄缘世俗故。

  论相摄。谓此十种。一皆摄十。互相顺故。如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内外身财。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舍一切。是施波罗蜜。即于此中。若慈悲心。防遮一切损害逼迫恼乱他性。是戒波罗蜜。即于此中。忍受遮碍损害疲倦。是忍波罗蜜。即于此中。数数发起勇励施心。是精进波罗蜜。即于此中。其心纯善。系心一境。不外流散。是静波罗蜜。即于此中。善取施行。如实因果。不取异见。是慧波罗蜜。如是乃至方便波罗蜜多皆随其所应。当善建立。若依前后相引说。则前必摄后。后不摄前。若依前后相持说。则后必摄前。前不摄后。若依纯杂。应作四句。言纯者。谓以无分别智修。杂者。谓以后得加行智修。谓纯而不杂。杂而不纯等。若约六度摄十。第六摄后四。通二智故。若约十度摄十。第六但摄无分别智。后四是后得智摄。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至)或互相资或二合说。

  论证果。有漏有四果。谓异熟。等流。增上。士用。唯除离系者。有漏法中。无无漏故。无漏有四果。谓离系。等流。增上。士用。除异熟者。无漏法中。无有漏故。谓能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萨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问。何故有漏无漏各除一果。答。以此二果各属一位故。余三皆通漏无漏故。问。若尔。何故有说皆通五果。答。或是约有漏无漏互相资助说。或是有漏无漏合说。

  十与三学互相摄者(至)所缘行等如余处说。

  论三学。先戒有三。一摄律仪戒。无性释云。谓于不善生放逸法。防护受持。由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业。故曰律仪。摄善法者。能令证得力无畏等一切佛法。饶益戒者。谓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无罪作业成熟有情。有说后二依初建立。由自防护。能修供养佛等善根。及益诸有情故。故世亲云住律仪者。便能建立摄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证大菩提。复能建立饶益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有说前二为成后一果。摄论云。若能住前二种净戒。则能引摄利众生戒故。此三品戒。即四无畏因。何以故。初是断德。二是智德。三是恩德。四无所畏不共佛法等。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说戒有三品。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广大者。摄论云。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罪性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以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柰耶中。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迫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广大殊胜者。有四种。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四由建立无上菩提广大。由此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定学有四。有三释。英法师云。初定除不善障。二除着禅障。三除烦恼障。四除所知障。贤首云。初能除流散杂染业障。二能除味定着静障。三能除根本无明障。四能除净成果智障。与前说大同。清凉云。谓以即事而真智。治于地前。成初地令得贤守定。以此三昧。能守世间出世间贤善法故。前三地为世。第四地为出世。以既了即事而真。能即散而定故。二以即体之用智。对治四地未能起用。令得五地入俗。成集福王定。三以平等无相智。对治五地虽能随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若大光功用。成大乘光明定。四以平等无功用智。对治七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严定。所作究竟。以果既具四。因亦通修故。此解为正。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者。摄论云。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示现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隐或显。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又能引发诸难行事。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行故。五不染杂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迦罗法无我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慧学有三者。一加行无分别慧。谓真如观前胜方便智。二无分别根本慧。谓真如观智。三无分别后得慧。谓观世俗智。能起种种事。梁摄论云。三慧者。谓从无相大乘教。得闻思修入。分别相空。通名无分别加行般若。若入三无性故。得无分别。智名无分别根本般。若若得根本无分别智。后得入观。如其所证。或自思惟。或为他说。名无分别后得般若。由具此义。故说般若有其三品。此三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缘。若任持。若助伴。若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及根本后得胜利。若根本后得加行譬喻差别。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知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至)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论三慧与五位相摄。如上三慧。若约种子。资粮。加行。三慧具有。若约现行。唯有加行慧。以此二位。未得见道。故无根本及后得慧。若在通达位。此三种慧。现行有二。种子具三。以见道位。现证根本。后得。无加行慧故。于修习位三慧。种现皆通。以七地前有漏无漏二智俱起。断惑证真。亦起加行慧故。八地以至等觉。现二种三。无功用道。违加行慧故。所有进趣。皆用后得。以无漏观中。不作加行。任运趣故。至究竟位。现行种子俱有二种。唯以根本缘如。后得利物。任运而起。不作加行。加行种现俱已舍故。次论三慧与十度摄。若以三学自性相摄。无相杂乱。即戒摄戒。定摄定。慧摄后五。不摄施忍进。若以一为主而余为伴。则此三学。一一皆与六度相摄。若以三学随用相摄。戒学摄前三。以施为资粮。戒为自体。忍为眷属故。定学唯摄静虑。静学摄般若。方便。愿。力。智。精进一法。三学共摄。遍?三故。若随显现相摄。戒摄前三。亦摄精进。以能守护净戒故。余皆如前。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至)若现若种俱唯无漏。

  论位摄。此十度者。虽五位中十种皆具。而于修习位。其相尤为显着。如初地施。二地戒等。然资粮加行二位。若顿悟菩萨。种通有漏无漏。而现唯有漏。由彼根性猛利。不伏分别。故于无漏。现行不起。唯是有漏。若惭悟菩萨。已伏烦恼。已得生空四如实智。是故种现皆通有漏无漏。若通达位。种通有漏无漏。而现行唯是无漏。以得真见道。证根本智。故于有漏不起现行。若在修习位。七地已前。有漏无漏。种现俱通。相间起故。八地已去。种通有漏无漏。而现行唯是无漏。以彼有漏惑。永伏不起故。究竟位中。种现俱是无漏。

  此十因位有三种名(至)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论因位三名。自资粮加行二位历一僧只劫。复从初地以至七地历一僧只。复从八地至等觉历一僧祗。初一僧祗。尔时施等势力尚微。为烦恼伏。与果尚远。但名波罗蜜多。以一行中修一行故。第二僧只。尔时施等势力渐僧。能伏烦恼。去果不远。故名近。以一行中修一切行故。第三僧只。势力转增。于诸烦恼能毕竟伏。故名大。以一切行修一切行故。问。既至等觉烦恼不起。事已究竟。何故复立后究竟位。答。虽于此位烦恼永伏。而有所知微细现种。及彼烦恼极微细种。犹未了当。直至等觉后心。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刹那中断尽无余。方名究竟故。此十下。结。问。十行于何地修何行。答。十行于十地虽实皆修。若随增相。地地修一。如初地施。二。地戒等。问。十地行门有无量类。何故此中唯明十种。答。虽有无量。此十种摄尽故。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至)将成佛时方顿断故。

  此下明十种障也。先标障名。一异生性障。梁摄论中名凡夫性。又名凡夫我相障。以此我执。故能障初地。入初地时。此障便断故。大经云。若有众生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法。善供养诸佛。善集白净法。为善知识善摄善清净深心。立广大志。生广大解。慈悲现前。为求佛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求一切众生故。为求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力无余智故。为净一切佛刹无障碍智故。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为转大法轮无所畏故。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提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所谓念诸佛故欢喜。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念诸菩萨故生欢喜。念诸菩萨行故生欢喜。念清净波罗蜜故生欢喜等。问。此异生名依何而立。答。依彼分别我法二种障立。分别简俱生。种简现行。问。此障谁断。在何时断。答。二乘见道。但断分别我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时。分别我法二种俱断。名得圣性。问。亦有二种不断。得见道否。答。若二种见道现在前时。彼我法二种必不成就。智起惑亡故。如明与暗。两不并立。如秤两头。一低一昂。未有智起惑不亡者。是故二性无俱成过。若智起而惑在。便犯二性俱成之失。问。若尔。无间道时已断惑种。何故复起解脱道为。答。无间道时。以后得断惑。解脱道时。以根本证真。期限既别。用心亦别故。又无间道中。虽断惑种。尚有无堪任性。起解脱道。正欲舍彼无堪任性。及证一分择灭无为故。问。惑业二种俱名习气。何故此中但说断惑种。不断业种。答。虽见道时亦断业种。而此但说能起业之烦恼者。以烦恼是业种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二种无堪任性。何谓二愚一执着我法愚。此愚即是异生性障。即分别我法二执习气。二恶趣杂染愚。是恶趣业果。即业习气。问。无明即我痴痴。即是愚。业果非是无明。何得言愚。答。不但无明独可名愚。应知愚之品类。总说为愚。业果虽非是愚。亦是愚之品类故。后之诸愚准此应知。或说愚者。是十使中之五利五钝。皆与无明俱起。故说二愚。彼粗重言。即是显彼利钝。二惑种子。或是利钝二惑无堪任性。问。无堪任性。既非现行。又非种子。是何相状。答。正如入无心二定者。说彼断意地苦根。此苦根者。虽非现种。而名粗重。无堪任性。例此应知。问。既初地所断亦通二障。何故但说凡夫我相障。而不言所知。答。虽初地所断。实通烦恼所知。而此异生性障。正取所知。以此十地说断十种无明。不说断染污故。以烦恼障心。故名染污。所知障理。不名染污。此十无明。即是十障品中一分愚痴也。问。二乘亦能断烦恼障。何故此中不说。答。彼二乘断者。菩萨亦断。菩萨断者。二乘不断。今显无明是菩萨断。二乘无分。故不说之。又此十无明。是十地菩萨修所断故。非是菩萨见道所断。是故不说。问。初地见道所断。既通烦恼所知。何故但说断所知。不说断烦恼。答。虽此位中亦顿伏俱生烦恼现行。亦顿断彼分别种子。其正意不在伏烦恼现行。断烦恼粗重。故此不说。问。初地但断分别我法。不断但生耶。答。据理而论。初地见道断分别已。初地修道亦断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说初地所断俱生。后九地断。准此应知。问。若十地断时。唯断所知。烦恼种子何时方断。答。住满地中。时既淹久。理尔断所应断。不尔。三时道应无别。言满地者。正指等觉位言。言三时者。三阿僧只也。资粮加行历一僧只。名渐伏顿断道。渐伏俱生。顿断分别故。通达修习二位。前七地中历一僧只。名顿伏渐断道。顿伏烦恼。渐断所知故。修道后三至究竟位历一僧只。名永伏永断道。烦恼所知究竟断故。是名三时道别。故说初地菩萨灭分别二障。得现量观。亲证真如。复于修道位中断所知障。不断俱生烦恼种子。以留烦恼种子助愿受生。利益有情。非如二乘速断烦恼。急趣寂灭。是故菩萨。于修道位。急于断所知。缓于断烦恼。等觉位中。无间道时方顿断故。

  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至)或唯起业不了业愚。

  摄论云。谓于身等邪行障。由前地生大欢喜。故有误犯三业。名为邪行。瑜伽云。云何邪行障。当知略说。后后引发有八种相。一者能退智邪行。退故妄念邪行。妄念故坏百法邪行。坏故恶意现邪行。恶故难调伏邪行。难调故行非道邪行。行非故不贤良邪行。不贤故不如义邪行。此障极净尸罗。二地菩萨发十种心。修十善法。即能永断一障二愚。愚即现行。粗重是种。或唯起业不了业愚者。谓前一是起业愚。不知误犯。能起业故。后一是不了业愚。既犯业已又不了故。问。所知不能发润。如何此中能发三业。答。续生烦恼。发犯戒业。通所知障。此约误犯。故不相违。

  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至)能障总持闻思慧者。

  忘失三慧。故名闇钝。以二地中纯修戒品。无定慧故。此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胜定所发修慧总持所发闻慧思慧。大经云。此地菩萨。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释云。好心好法名喜法。终时爱味名乐法。依法者。依大乘教。自见正取不忘失故。随法者。随自读诵故。解法者。为他解说故。顺法者。顺所闻法。静处思义故。到法者。依定修行到究竟故。住法者。住出世间智故。行法者。顺佛解脱行故。此十即是三慧。初三唯闻。四五六通闻思。第七唯思。后三唯修。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宝。皆无吝惜。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等。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是菩萨住发光地时。即离俗。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释曰。离五欲故名离欲。断十恶故名离恶。除五盖故名离不善法。此明离障。言有觉有观者。正明修行对治。即寻伺也。谓以寻求伺察不净慈悲治欲界欲恚害障。言离生喜乐地者。是修行利益。离欲恶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脱之乐。故名为乐也。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释云。灭觉观。是所离障。觉观粗动。发生三识。乱于二禅故。言内净一心无觉无观者。是修行对治。内净以舍念正知为体。言一心者。唯缘内尘。不同初禅有三识故。言定生喜乐者。是修行利益。初禅庆背欲恶。故名离生。今庆觉观心息。故名定生。如净鉴止水。故身心适悦。又初禅离欲恶。无定。名离生。二禅离觉观。有定。名定生也。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释云。言离喜者。是所离障。二禅喜心分别。想心动乱。三禅转寂。故须除遣。言住舍有念正知。是修行对治。言住舍者。即是舍数。拣非舍受。即行舍也。有念者。于喜不行中。不忘明记故。正知者。或时失念喜行。于此分别而住。谓住于舍。言身受乐等。是修行利益。身受乐。正对二禅喜心浮动。故言身受于乐。设心受乐。亦名身受。故瑜伽云。由舍念正知数修习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离喜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于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故说有身受乐。言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者。释成胜义。谓下诸地。无如是乐及无间舍。上地有舍而无乐。故诸佛及弟子。说第三禅具有能舍及念正知。而复受乐。故诸乐中。三禅乐胜也。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释曰。言断乐者。即是离。障。三禅胜乐。于此为害。故须除之。言先除苦喜爱。灭者。谓二禅先除苦受。三禅先灭喜受。初禅先灭忧受。并今灭乐受。则已灭四受。言舍念清净者。三禅舍念与乐爱俱。此断乐爱。故曰清净。瑜伽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谓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是故此中舍念。清净鲜白。由是此禅心住无动。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空无边处。释云。谓观虚空。作无边行相。能灭色想。心安空定。名空无边处。言离障者。谓离三有对色。超一切色想者。过眼识相。此明超可见有对。灭有对想者。耳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此灭不可见有对。不念种种想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名种种。此灭不可见无对。意识虽缘非色之境。今但取缘色。自有种种。皆云想者。小乘在色欲界修起此定。未舍色形。故不言灭色。但言灭想。想取色相。故偏灭之。若是大乘。纵生无色。决唯灭想。云何对治。前三不念。含于对治。谓不分别色等境故。何以不念。知无我故。此约菩萨实治。故云无我。若约有漏。但厌苦粗以为加行。言入无边虚空者。是修行利益。谓三色想绝。则入空理。廓尔无边故。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释云。心缘内识。作无边行相。故以为名。初超空无边处。是离障。彼何所障。外念为粗故。云何对治。见彼外念粗分别过患故。入无边识。是修行利益。正理云。谓于纯净六识身能了知中善取相已。安住胜解。由假想力。思惟观察无边识相。由此加行为先。得入根本。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释云。无所有处者。内外皆无也。超无边识者。是明离障。何故须超。事念粗故。云何对治。见粗念事分别过患故。入无少所有。是明修行利益。前以舍外缘内。故为粗念。既无所取。能取亦无故。内外俱无。斯为利益。正理云。见前无边行相粗动。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中不复乐行无边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而住。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释云。超一切无所有处。是所离障。云何对治。无彼无所有。以见粗念分别过患。故为能治。既寂无所有。云何名粗。犹有无所有想故。瑜伽云。先入无所有处定。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故言非想。又言非无想者。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想境转故。即于此处起胜解。即超近分而入根本。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缘无想境。即是细想。外道不了。谓为涅盘。未能无缘。岂离心境。况计此为我。复生爱味。若知此患更求上进。求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则得灭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厌想为先。后想不行。即入无想定。今更约第一义略示四空。谓色即空。心安于空。是空处定。次知空色不出于心。是识处定。次心境两亡。为无所有。次亦亡无所有想。缘无想住。名非想非非想。若不缘此无想。则诸漏永寂矣此地菩萨。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言但顺化。众生法。不同凡小有爱味也。由斯三地说断二愚。一欲贪愚。即欲界贪也。由此贪故。多住散乱。障上定慧。今断欲贪。上界定慧方得现前。问。上言断所知。何得与贪欲俱。答。谓彼所知。往昔多与欲贪俱时转故。名欲贪愚。今得定慧。则彼所知既已永断。而欲贪者亦已随伏。以此欲贪。依彼所知而得转故。二圆满闻持愚者。此持通四。一法持。二义持。三咒持。四能得忍持。以闻思与彼闻持。极相近故。所以偏说。

  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至)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微细烦恼现行障者。由前地贪爱定慧。故即成障。即定爱法爱。所谓执药成病。此障是第六识中俱生身见等摄。言第六者。简非第七。第七俱生。八地方伏故。言微细者。望前地说。立微细名。一第六识中分别身见。名为上品。唯不善故。独头贪等。名为中品。此俱生见。名为下品。通善不善无记性故。二不作意缘。任运生故。三远随现行。从无始来随逐于身。与身俱生故。具此三义。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言菩提分法者。即三十七品助道法也。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大经云。菩萨住第四地时。观内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外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观内外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如是观内受外受内外受循受观。观内心外心内外心循心观。观内法外法循法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释云。此明四念处也。身受心法为所缘境。念慧为其自体。先观身。自有内等三观。瑜伽云。内自有情色为内身。外非情色为外身。他有情数为内外身。初即自身。我爱爱故。次即资具等。我所爱故。后即眷属妻子。彼我我爱我所爱故。以此三者。破三邪行。有着内情多。舍妻财以全身。有着外情多。贪财丧躯。为妻舍命故。此约三事对治。若约一身起观始终。谓先观自身求净等不可得。或当外有。次便观外复不可得。次内外俱观。亦不可得。初一是别。后一是总。但合前二为内外身。言循身观者。总显修相。智论云。循随观察知其不净等。集论云。谓以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随观。前内身即是本质。今云循身。即是影像。言勤勇念知者。显修之仪。以贪等世事无始恶习。离之甚难。故须精进。方能除遣。集论云。谓欲。勤。?。励。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习差别故。欲修习者。为对治不作意随烦恼。勤修习者。为对治懈怠随烦恼。?修习者。为对治昏沉掉举随烦恼。励修习者。为对治心下劣性随烦恼。勇猛修习者。为对治疏漏疲倦随烦恼。不息修习者。为对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随烦恼。正念修习者。为对治忘失尊教随烦恼。正知修习者。为对治毁犯追悔随烦恼。不放逸修习者。为对治舍诸善轭随烦恼也。言除世间贪忧者。即观之果。有所离故。观身不净。本为治贪行者。故遍遣之。忧于五受中。偏能障定。如灭恶贼。先除巨害。故偏说之。初观内身既尔。外身内外身亦然。后三念处内等三观。瑜伽云。如观内身。以自身五根为境。对之生触。触故生受。领不净等。是名内受观。内受既尔。外受内外受亦然。心法亦然。此断四颠倒趣。入四谛身等离系故。断四颠倒者。随其次等。能断净乐常我四种颠倒。修不净观故。了知诸受皆是苦故。通达诸识依缘差别。念念变异故。观察染净。唯有诸法。无作用者故。趣入四谛者。由身念住。趣入苦谛。所有色身。皆行苦相。粗重所显故。由受念住。趣入集谛。以乐等诸受。是和合爱等所依处故。由心念住。趣入灭谛。观离我识。当无所有。惧我断已。生涅盘怖。永远离故。由法念处。趣入道谛。为断所治法。修能治法故。此菩萨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已生诸恶不善法。为断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断。未生诸善法。为生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已生诸善法。为住不失故。修令增广故。欲生勤精进发心正行。释云。此明四正勤也。四念智火。若得勤风。则无所不烧。故次明之。此四正勤。精进为其自体。正断修习者。如经说欲生?励。发起正勤。?心持心。此中诸句。显修正勤。及所依止。所依止者。谓欲。乐欲为先。发精进故。正勤者。谓?励等。于止举舍相作意等中。若由止等相作意。不顾恋所缘境。纯修习对治。尔时名?励。为欲减损沉没掉举。发起正勤。所以者何。若沉没随烦恼生时。为减损彼。故以净妙等作意?练其心。若掉举随烦恼生时。即以内诸略摄门制持其心。尔时名为发起正勤。即为显此损减沉掉善巧方便。故次说言?心持心。正断修果者。谓尽弃舍一切所治。于能对治若得若增。是名修果。此菩萨修行欲定断行。成就神足。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定心。定观。定断行。成就神足。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释云。此明四神足也。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还。以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胜法。出世殊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此举喻也。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是最胜神。欲等四定能证此故。名为神足。亦名如意足。所欲如心故。神足所缘。即种种神变事。神足自体。即三摩地。欲勤心观。皆是助伴。欲。谓猛利乐欲。勤。谓精进无间。心即是定。谓专心守境。观即是慧。由闻教法。内自拣择故。皆从加行受名。瑜伽云。欲。谓能生乐欲。于诸不善自性因缘。过患对治。审正思察。起心一境性念。于诸善法自性因缘。功能出离。审正思察。住心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习故。触心一境性。能害现行。故名欲定。勤谓精进者。谓自?自励。发勤精进。以断二恶。修二善故。心即是定者。谓心专守护。即名为心。此是加行得心一境性。故名为定。杂集云。心三摩地者。谓由先修定力触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于前生数习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由种子力。令心任运于三摩地随顺转变。由此速证心一境性。观三摩地者。谓由闻他教法。内自拣择。起心一境性。此四加行。为显发生神足因故。引发正断中生欲?励等诸句持心?心。是此次第。以发心中。持心能生心定。持太举故。?心能生观定。?太沉故。是以随一念处。有四正勤。随一正勤。有四神足。经言修习欲定者。标举所修助伴自体。断行二字。总显修相。云何修相。此有二种。一修习欲定。能断现行诸惑缠故。二为欲永害所有随眠。修八断行。谓欲。勤。信。安。念。正知。思。及舍。一欲者。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定圆满。灭恶随眠。二?励。不舍加行。三于上所证。深生信解。四心生欢喜。渐除粗重故。五安立其心于奢摩他。六住毗钵舍那慧品。七心思所作能顺止观。八三世之中悉无染污。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及由境界现见舍故。言依止厌等者。复显修相。谓缘苦修。必依厌苦。若缘集修。必依离欲。若缘灭修。必求证灭。若缘道修。必趣灭苦之行。能舍于苦。缘此境时。必求修习。必欲弃舍。故云回向。彼修果者。谓已善修三摩地故。随所欲证。所通达法。即能随心通达变现。又于别别处所法中。证得堪能自在作用。如所愿乐。能办种种神通等事。又能引发胜品功德。此菩萨修行信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根。念根。定根。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释云。此明五根也。此五根观方便道。虽属忍位。忍可谛理。修印顺定。故为方便。亦即所缘。五根修习者。谓信根。于诸根起忍可行修习。精进根。于诸地生忍可已。为觉悟故。起精进行修习。念根。于诸谛发精进已。起不忘失行修习。定根。于诸谛既系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习。慧根。于诸谛心既得定已。起拣择行修习。五根修果者。谓能速发谛现观。由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见道故。故集论云。五根所缘境者。谓四圣谛。由谛现观。方便所摄。作此行故。五根自体。即信等五所。此五。通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增上。前四复能起后。得增上名。而信为上首。能起余四。谓信起后四。进起后三。念起后二。定起后一。其最后慧根。唯望出世而有增上。今此所修。即于谛实深忍乐欲。余四。即于前所信?勤而行。明记不忘。缘系一境。拣择是非。余如前说。若依位者。在见道之前。则以速发现观为果。今在四地。以发后地为果。此菩萨修行信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释云。此明五力也。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魔梵惑等不能屈伏。故名为力。又能损灭不信等障。故复名力。智论云。能破烦恼得无生忍。故名为力。菩萨修行念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行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释云。此正明七觉支也。觉。谓觉了。若依位说。即现观自性如是觉慧觉法自性。瑜伽云。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迦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亦即所缘。杂集云。七觉所缘。谓四圣谛如实性。如实性者。即是胜义。清净所缘故。觉支自体。即念等七心所。然七觉分。七皆自体。而差别者。择法为自体。余六皆觉之分。谓念是所依支。由系念故。令诸善法皆不忘失。择法是自体支。觉自相故。精进是出离支。由此势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支。由此势力。身调适故。猗定舍三。是不染污支。猗即轻安。谓由安故不染污。能除粗重过故。依定故不染污。谓依止定。得转依故。依舍故不染污。体是不染污故。谓行舍平等。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故杂集云。觉支修习者。谓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灭。回向弃舍。修念觉支。如念觉支。乃至舍觉支亦尔。如是四句。随其次第显示缘四谛境。修习觉支。所以者何。若缘苦谛。为恼苦时。于苦境界必求远离。若缘爱相苦集。为苦集时。于此境界必求离欲。若缘苦灭。为苦灭时。于此境界必求作证。言弃舍者。谓趣苦灭行。由此势力。弃舍苦故。是故若缘此境时。于此境界必求修习。故名回向弃舍。修果者。谓见道所断烦恼永断。由七觉支。是见道自体故。总收七觉。不出三品。念通定慧。次三是慧。后三定摄。依位所明。能断见惑以为其果。虽一刹那七法俱行。而随行相。各说功能。念除妄念。择除不正知。余除懈怠昏沉粗重散乱掉举。上约通说。若大乘七觉。不念诸法故。决择不可得故。离进怠故。绝忧喜故。余安心缘皆叵得故。性定之中无定乱故。亦不见于能所舍故。此菩萨修行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释云。此明八正道也。若依位说。即现观后起道。为断修道诸烦恼故。离八邪故。名为八正。开通涅盘。故名为道。亦云八圣道。圣者道故。言正见者。是分别支。依前所证真实拣择故。正思惟者。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思惟名义。发语言故。次三是令他信支。正语者。善依所证问答决择。令他信有见清净故。正业者。身业进止。正行具足。令他信有戒清净故。正命者。如依乞求依圣种性离五邪命。令他信有命清净故。正精进者。是净烦恼障支。由此永断一切结故。正念者。是净随烦恼支。由不忘失正止举相。永不容受沉掉等随烦恼故。正定者。是能净最胜功德障支。由此引发神通等无量胜功德故。若能如上分别诲示等。即是道支之果。上之七类。总以喻显。法性如大地。念处如种子。正勤如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叶增长。开七觉华。结八正果。菩萨住此地时。所有身见为首。我人众生寿命蕴界处。所有执着出没。思惟。观察治故。我所故。财物故。着处故。于如是等。一切皆离。释云。此明离障成德。今初离惑。先举所离。就所离中。所起执着出没。是此总相。余皆是别。总中执着。即前地中解法慢也。论云。我知大知者。我知。谓执我能知。大知。谓执所知大法。出没者。是前地中正受慢也。出者。三昧起义故。谓修起彼定。没者。三味灭义故。谓定所除。今计我能修此定。此定即我所修故。别有五种。一本。二起。三行。四护。五过。一本者。即所有身见至蕴处界。于中身见为总。我等为别。别中我人等四为人我慢。蕴界处为法我慢。二起者。思惟明起。谓不正思惟而起慢故。三行者。观察明行。谓心缘中多观所得。若法若定。求觅胜相令他知故。四护者。治故。三句明护。治者。数数观察修治所见故。我所者。起于我想。取彼胜相属我己故。财物者。如畜财者。受用护持故。以上三事。防护自己所得。五过者。着处明过。谓心坚固安处法定二事故。此中身见。若约位释。即断第六识中俱生身见。故云入四地时便能永断。问。既言断所知俱生一分。何故亦断烦恼。答。此所知障。昔时多与烦恼任运同体而起。故障立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漏菩提分法。正断所知。彼之身见亦不行故。问。前之三地何故不断。答。前三相同世间。故不能断。今同出世。方能永害二身见等。问。何知此我执见唯与第六识俱。而非第七。答。第七身见。在第七地犹得现起。八地已去。方永不起。与无漏道性相违故。以五地时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在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至第七地。纯是无相。然有功用。故至八地名无漏道。无漏道时。第七识中俱生现行。永伏不行。故七地已前皆得现起。以余俱生烦恼为依止故。且此六七身见有粗有细。故伏断时亦有前后。由斯义趣。故知此地所断身见。但与六识相应。非第七识。身见等下。皆如前释。

  五于下乘般涅盘障(至)即是此中乐涅盘者。

  求证涅盘。必厌生死。以有厌求。名之为障。即前四地求出世心。有同二乘。此障五地无差别道。故入五地。便能永断。以五地菩萨。发十种平等清净心。如实知此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事谛。生谛。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善知如来智成就谛。乃至为利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文笔赞咏。歌舞技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等。释云。四圣谛如前解。妄情之法。情有理无。名俗谛。真实之法。相寂体有。名第一谛。为疑惑众生故知相谛。谓有闻第一义谛。犹豫不决。是空耶。有耶。今名即俗自相是空。共相无违。故名相谛。为谬解迷惑深法众生故知差别。谓前缘二境。便谓是异。故生疑。今闻俱处。便谓是一。名谬解。今明体虽不异。性相分位历然差别。为离正念众生故知成立谛。既闻差别。谓皆有体。名离正念今明差别。但是缘成。无有自性。故云成立。随言显示。故又名说成谛。为正见众生。知事谛。生谛。尽无生谛。道智谛。事。即苦谛。生。即集因。无生是灭因。因亡曰尽。即尽智也。后果不起。名为无生。即无生智前列实法四谛。明其所观。此中四谛。明当如是观。为大乘可化众生故。知菩萨地。乃至如来智谛。地水火风种种诸论者。诤论中摄。谓诸邪见计不同故。顺世外道。唯地为因。一切皆以微尘成故。水风二仙外道。以风水以因。世界水成故。风轮持故。事火外道以火为因。火成熟故。此菩萨复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教化众生。故不厌生死。不趣涅盘。便断一障二愚也。

  六粗相现行障(至)未能多时住无相观。

  前观四谛。苦集名染。灭道为净。又十平等。随顺如道。但约净说。染相未亡。对染有净。亦名取净。有染有净。皆名粗相。此地菩萨。以十平等法。而为对治。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灭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释云。无相者。自性无相故。谓一切法缘成之相。本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云无自性。次明九种相皆无自性。下九是所治。无之一字是能治。一无体故平等。论云。十二入自相想。谓外六根取外六尘之相。总名为想。即十二入之体。谓想取像以为体故。亦名自性。下皆准此。上违分别心。二生者。念展转行。谓诸入苦果。虚妄分别为本故。三灭者。生展转行相。谓生即苦果。从果起因故。上二遣染分依他。但举缘成。已显无生无灭。四遣净相。谓本来自净。非灭惑方净。五遣分别相。谓道能分别拣择灭惑。若有分别。即有戏论。今本无戏论。故无分别。上二遣净分依他。六遣出没。谓真如之性。在妄为没。离垢为出。今妄体即真。故无可舍。真体即空。故无可取。七遣染相。即由上义。染本寂静。即是真如。无别有真。上二遣圆成。八遣我非有相。故云如幻等事。九遣成坏相。成即是有。坏即是无。缘起为成。无性为坏。缘成即无性。故有无不二。此地菩萨。广推十二因缘流转生灭。皆无自性。无自性故平等。故断此一障二愚。

  七细相现行障(至)未能空中起有胜行。

  前地乐着般若观空。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着。为能对治。谓向虽能治前地乐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复是障。此地修无量无功用行以为对治。谓前乐无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胜道。此地以十种不舍众生法无我智以为对治。故大经云。菩萨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虽知诸法如幻梦影响等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此菩萨于十波罗蜜。于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乃至一切菩提分法。于念念皆悉圆满。言妙无相观者。即念念入正受也。纯于无相作意勤求者。但念空无相无作也。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者。于诸菩萨净佛国土游戏神通。尚未具足也。

  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至)生空智果不违彼故。

  无相中作加行障者。即前第七空中所起胜行。虽起胜行有加行心。未能任运。五地真俗并观故。无相观少。六地染净平等。故无相观多。七地虽念念入无相观。犹有功用。以七地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虽能现身现土。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诸佛清净佛土等。未能任运。故以为障。至第八地。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无成。无坏。无尽。无转。无性为性。初中后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即舍一切功用。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报行。故便断此障。由斯说断一障二愚。一无相作用愚。即念念加行入无相观故。二相中不自在愚。现身现土不能任运故。八地已上。纯无漏道方得任运故。此地方能舍赖耶名。三界烦恼永不现起。离分段生。出三界故。唯第七识微细俱生犹可现起。以但证生空。法空未证。犹存法执故。问。何故生空智起。法执犹存。答。以生空智。不违第七法我执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至)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利他不欲行者。谓八地菩萨。一切功用。靡不皆息。又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乃至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盘心。尚不现起。况复起于世间之心。此地菩萨本愿力故。诸佛世尊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其得入法流门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顺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应勤加精进。勿复放舍。又善男子。汝虽得是寂灭解脱。然诸凡夫未能证得。种种烦恼皆悉现前。种种觉观常相侵害。汝当愍念如是众生。又善男子。汝当忆念本所誓愿。普大饶益一切众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议智慧之门等。以诸佛与如是等无量无边起智门故于一念顷所生智业。从初发心乃至七地所修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分亦不及一。何以故。是菩萨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无量身。无量智慧。无量受生。无量净国。教化无量众生。供养无量诸佛。入无量法门。具无量神通等。菩萨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无功用觉慧。观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谓观世界成坏等。然后得入善慧地。此菩萨如实知善不善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等。得心自法。以四无碍化利众生。言法者。谓法自体。有轨持故。即二空所摄即真之俗境。二义者。法界境体。谓于法体上差别境义。词者。谓得彼方言。与他说故。论云。于彼如实智境中。随他所喜言说。正知而与故。四乐说者。即词中别义。细辨剖析。论云。于彼随他所喜言语正知。无量种种语。随知而与故。

  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至)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

  前第八地无功用道。一切不行。正障九地心自在故。九地虽得心自在。而于诸法犹不自在。故亦成障。今至十地。方断此障二愚。由断大神通愚故。此菩萨智慧明达。神通自在。随其心念。能以狭世界作广世界。广世界作狭世界。垢世界作净世界。净世界。作垢世界。乱住。次住。倒住。正住。如是无量一切世界。皆能互作。或随心念。于一尘中置一世界须弥卢等一切山川。尘相如故。世界不减。乃至置不可说世界须弥卢等一切山川。而彼微尘体相如故。或随心念。于一毛孔现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等。此菩萨能现如是。及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自在神力。由断悟秘密微细愚故。此菩萨即如实知诸佛如来入微细智。所谓修行微细智。命终微细智。受生微细智。出家现神通。成正觉。转法轮。住寿命。般涅盘。教法住微细智。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入如来秘密处。所谓身秘密。语秘密。心秘密。时非时思量秘密。授菩萨记秘密。摄众生秘密。种种乘秘密。一切众生根行差别秘密。业所作秘密。得菩提行秘密。如是等皆如实知。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广大无量。此地菩萨皆能得入。诸佛所有无量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于一念顷。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是故此地名法云地。授灌顶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至)证大涅盘大菩提故。

  此显等觉位。言此十地。于法虽得自在。尚有微细二障种子未能断尽。未名最极。至此地菩萨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二障种子刹那顿断。入如来地。方名至极。问。等觉妙觉二智。有何差别。答。如明眼人。隔于轻罗。睹众色像。菩萨妙智。于一切境。亦复如是。如明眼人无所障隔。睹众色像。如来妙智于一切境。亦复如是。又云。此菩萨虽已修行功德海满。由未能舍三种法故。不名妙觉。一由未舍劣无漏法。二由未舍白净无记。三由未舍有漏善法。至妙觉位。方舍此三故。

  成唯识论卷第九
卍新纂续藏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十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此十一障二障所摄(至)而三位显是故偏说。

  此十一障。二障所摄者。总以二障收束十一障也。问烦恼种现何位伏断。答。若是分别烦恼种子。在初地真见道时刹那顿断。若是分别烦恼现行。资粮加行渐渐降伏。若是俱生烦恼种子。等觉位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若是俱生烦恼现行亦从加行位中渐渐降伏。自登初地。以至八地伏尽不行。如阿罗汉。问。若初地时已顿伏尽。何故七地犹起贪等。答。为度生故。以故意力暂时现起不作过失。若八地已上毕竟不行。以八地得相土自在。九地得心自在。十地得法自在故。问。所知种现。何位伏断。答。若是分别所知种子。亦在初地真见道时。与烦恼种刹那顿断。若是分别所知现行亦在资粮加行位中渐渐降伏若是俱生所知种子。于十地中渐次断灭。直至等觉位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刹那中方永断尽。若是俱生所知现行。亦在资粮加行位中渐渐降伏。直至十地方永断尽。问。六七二识皆有所知。何地断何。答。若所知与六识俱者。八地已上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生空智果。相续无间。故能与彼相违。若所知障与七识俱者。第八已上犹可现行。直至十地法空智果现在前时。得法自在。彼障方伏。问。前五转识烦恼所知。何地伏断。答。前五转识俱生烦恼。虽在因中未转依位。由彼第六无漏观心降伏之力。彼障不起。若是法执。五识中无。不须伏断。问。何故十地。修道位中。但断所知障种。不断烦恼。答。虽于修道位中皆不断烦恼种。断所知时而彼烦恼粗重。亦渐断灭由斯故说三位。皆有断二障义。谓通达位顿断分别二障种子。修道位中渐断俱生二障种现。至等觉位断尽俱生二障种子。问。若尔。资粮加行不断粗重耶。答。虽诸位中皆断粗重。而三位最显。是故偏说。

  断二障种渐顿云何(至)前后相望皆容具有。

  问。二障种子。大小两乘。云何顿断。云何渐断。答。第七识中俱生烦恼障种。彼七不能入生空观故无渐断。于三乘将证无学果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若第七识中俱生所知障种。菩萨将成佛时。一刹那中一切顿断。以第七俱生所知。任运内执。无分别故。境唯一类。无粗细故。故唯顿断若六识中俱烦恼种。有顿渐断。分别烦恼障种。见所断者。三乘见道位中。一切顿断。俱生烦恼障种。修所断者。随根利钝。有顿有渐。一类钝根二乘。约七生断。将三界分九地。每地分九品。预流果人。断欲界思惑。至第五品。名不还向断第六品。名一来果。以有三品余惑。还来人间故。若断至八品。名不还向。断尽九品。名不还果。以欲界惑尽。不生人间故不还果。寄生净居。复断上八地各九品惑。至七十一品。名阿罗汉向断尽后品。证罗汉果。复有一类利根二乘。将三界九地。九九八十一品思惑。合为一聚分为九品。虽有九品。一生别断。不待七生故。杂集云。复次预流补特迦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一顿出离。渐者如前。顿者谓入现观。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罗汉言顿断者。谓如见所断。言别断者。谓先顿断三界修所断上上品随眠。次第乃至下下品也。又指端经云。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团。一积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苦空依如是义。但可建立初后二果。若菩萨要至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若是第六识中所知障种。二乘无分。唯菩萨断。若分别起见所断者。菩萨于初地初心一时顿断。若俱生起修所断者。从初地修道。以至十地渐次而断。至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与前烦恼种子。刹那断尽。入究竟位。问。何故第七所知障种。一时顿断。六识所知障种。有顿渐断。答。以第七识任运内缘。境无粗细。类无差别。故得顿断。此第六识。通缘内外。境有粗细。类有差别。故粗者顿断。细者渐除。缘外者顿断。缘内者渐除也。下明两乘断障用功差别。若是钝根二乘。渐断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加行胜进。或总或别。言无间者。因时望果。名无间道。以近果故。言解脱者。果时望因。名解脱道。以离因故。以无间断惑。解脱证真。故各别起。所有顺决择分善根。名加行道。所有前前以望后后。名胜进道。此之二道。或总起或别起。若是利根菩萨。渐断障位。虽分断无明。分证真理。以智起惑除。非要别起无间断惑。解脱证真。以加行等四种断道。刹那前后。皆具有故。

  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至)于二转依便能证得。

  此明十真如也。遍行真如者。由断异生障故。证此真如。谓此真如。顿断二种随眠。二空所显无法不在。故曰遍行。梁摄论中。名为遍满。遍满一切有为行故。无有一法非二空故。此地最初遍证遍满。言最胜真如者。二地断邪行障。具净尸罗故。戒为德本故。戒为最胜故。智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愚暗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猛将。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故名最胜言胜流真如者。三地断暗钝障。具有胜定总持。流出无边妙慧故。梁摄论云。从真如流出正体智。从正体智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流出大悲。从大悲流出十二部经。故曰胜流。释曰。此如流教。最为胜故。又云若证此如说法胜故。言无摄受真如者。由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分证菩提。名出世间。远离身见。无所系属故。世亲云。于此如中。无取我所如北洲人无系属故。应说此如。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边见我所见等。所依取故。言类无别真如者。五地断下乘涅盘障故。真俗二谛。合为一故。生死涅盘皆平等故。摄论名相续无差别法界。谓于此中体无有异。非如眼等随诸有情相续各各有异。梁摄论云。由此真如。能令三世诸佛相续不异。众生迷此。万类差别。诸佛证此。居然不变故。言无染净真如者。六地深观缘起。染净平等。断粗相现行障。引起无染净真如。亦得自他相续无染净果故。谓此真如本性无染。非是染而后净故。言法无别真如者。由七地断细相现行障。入妙无相观证法无差别。以了种种教法。皆同真如。无二相故。谓诸教法。依如建立。如如无异故。又于教法立种种法界实相。等名。而如无异。言不增减真如者。由八地断加行障故。得无增减。谓虽染污减时。而无有减。清净增时。而无有增。无性云。法外无用。所以不增。诸法不坏。所以不减。大经云。此诸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故。言相土。自在者。世亲云。于诸相中而得自在。名相自在。随其所欲即能现前故。能十身相作故。于所现土。而得自在。名土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宝等。随意成故。言智自在。真如者。第九断不欲行障。得心自在故。所证真如名智自在。无性云。谓此地中。四无碍智所依止故。分证智波罗密。于一切法不随其言。善能了知诸法义趣。如实成就一切有情。受胜法乐。中边论云。自在有四。一无分别自在。即相自在。二净土自在。三智自在。四业自在。为此四种取依止故。八地唯能通达初二自在。后二自在。如次在后二地故。言业自在真如者。十地断未得自在障。证得法自在。由得法自在故。所作业用无不自在。问。既名真如。体无有异何故。复有种种差别。答。虽真如体无有差别。而随真如胜德。假立十种差别等名。非真如体实有差别也。问。初地既名遍行真如。已通一切。何必更立九种耶。答。虽初地真如已遍一切。而能证功用尚未满足。为令圆满故立后九种也。如是下。近结前文远结初卷若证二空彼障随断也。

  转依位别略有六种(至)多令非真不显现故。

  下释转依。先依位释。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者。损。谓减损。力。谓势力。益。谓增益。能。谓功能。谓资粮位具四种力修六种行。发三种心。信解唯识。相性具有胜解。谓加行位。起四寻思。发四实智。观二取空。具有惭愧由此二位修习胜解惭愧之力。便能灭损本识染种势力。复能增益本识净种功能。以转染依净名为转依。问。三贤未断分别障种。未登圣位。何名转依。答。虽未断分别障种实证转依。而能渐伏分别现行亦得名为证转依也。二通达转者。谓于初地真见道时。顿断分别我法二障种子。得根本智。证遍行真如。实证一分真实转依名转依位。言修习转者。修。谓修葺。不使荒芜。习。谓温习。不使忘失。谓从初地以至十地数数修习十种胜行渐渐断除十种粗重。分分证得十种真如。名转依位。下引论以证通达修习二转义谓前六地。皆名通达转。以通真达俗故。若以无相观通真。则真现而俗不现。若以有相观达俗。则俗现而真不现。以真俗相间。有无相杂。故名通达。谓后四地名修习转。以长时修习纯无相观。断余粗重不令有相间杂故。然言多令非真不现者。反显非真犹有少时现也。

  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至)穷未来际利乐无尽。

  前名分证此名满证。自资粮至等觉无间道。普光明等十大三昧现在前时。永断俱生二障极微细种。至解脱道顿证佛果圆满转依。名究竟位从此自利毕功唯是度生尽未来际。

  五下劣转谓二乘位(至)舍二粗重而证得故。

  专求自利。不念利他。厌苦欣寂。不能等观。唯证生空。法空未证。断烦恼种。不断所知。证真择灭。不证菩提。耽寂灭乐。无胜堪能。具此六义。名下劣转。反上六义。即名广大。此中所说转依。取此广大舍二粗重而证得故。问。何以不取果圆满转。答。对菩萨说。是以不取。已上约位不出大小两乘。今拣去小乘。独取大乘转依。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至)根本后得俱能正断。

  前以六位明转依。此以四义明转依也。一能转道。转有二义。谓能伏能断。言能伏者。谓二障种子。有能生现行势力故修六行及加行等智以伏之。令不现起。此通漏无漏道。谓以六行渐伏。唯通有漏。若以加行后得二智渐伏。通漏无漏。若以根本智。顿伏。唯通无漏故。言能断者。谓起根本无分别智。方能永断二障随眠。此能断道。不通有漏。及加行智。谓二道中除有漏道。三智中除加行智也。除有漏者。以有漏道是曾习相执所引。未泯相故。谓第七识念念执我。令第六识所行施等不能亡相。虽有漏道常起现行。而不为损。亦无所益。故能断道。唯取无漏也。除加行者以加行智但能勤勇乐欲趋求胜果。及所引因。皆未成办。故加行智。但能伏惑。若实断惑。唯是根本及后得故。此以伏断二义释转字义也。一师言。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理。能断迷理随眠。是能断道。后得不能断迷理随眠。非能断道。一师出正义云。根本无分别智能断迷理随眠。是能断道。后得无分别智。虽不能断迷理随眠。亦能永断迷事随眠。亦能断道。言迷理迷事者。迷己为物。名为迷理。认物为己。名为迷事。故瑜伽云。修道位有出世能断道。有世出世能断道。出世能断道者。根本智也。世出世能断道者。后得智也。唯此二道。能断随眠。未有纯世间道而能永害随眠者。纯世间道者。即加行智也。以加行智。唯在地前伏除分别二障现行。名纯世间智。未登地故。是有漏故。是曾习故。有分别故。是相执所引发故。未忘相故。由斯理趣。见修所断迷理随眠。唯是根本。亲证理故。迷事随眠。根本后得。二俱正断。

  二所转依此复有二(至)而非根本故此不说。

  二所转依。依有二义。谓持种。迷悟。言持种依者。谓根本识能持染净诸法种子。种必有依故。修圣道时。转令第八舍染种。而得净种。故名转依。问。依他起性。亦染净依。何故不说。答。依他起性虽亦染净依。不能持种。故不说之。言迷悟依者。即是真如。以真如性是迷悟之根本故。与染净法为所依故。修圣道时。转令真如舍染成净。故亦名转依。余虽下。释难同前初一依是相宗义。第二依是性宗义。

  三所转舍此三有二(至)第八净识非彼依故。

  三所转舍。舍有二义。谓所断所弃。言所断者。谓俱生我法二障种子。障种非实。故可断舍。谓等觉位中。真无间道现在前时。无漏智起。对治彼障。智起惑亡。名之为断永不成就。名之为舍。彼种既断。永不妄执实我实法。名舍遍计。所执我法不对妄情。名舍所执。由此义故。名舍遍计所执。诸有说言。断遍计者。义在乎此。言所弃者。谓余有漏劣无漏种。余有漏者。除前二障种外所余有漏善种并劣无记所熏无漏种子。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引起最极圆满光明纯。一清净无垢本识时。非彼所依。皆永弃舍。问。何故必欲舍。此二种。答。无漏善生。漏善自灭胜法圆明。劣法自违。法尔如然非勉强故。彼种既舍。彼二现行永不复生。亦说为舍由此舍义。名舍变易劣生死法。到此境界。所谓善恶两亡。有无齐遣也。言劣生死者。以分段为胜。故以变易为劣也。一师言。二障所余有漏善种。及劣无漏法种。亦在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与二障种俱时同舍。一师出正义云。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但舍二障种子。所余有漏善。及劣无漏种。犹未断舍。以无间道。不违彼故。若无间道弃舍余种。等觉菩萨应无生死故。应无异熟故。住无间道。应名佛故。后解脱道。成无用故。由斯义趣。故知无间道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障种虽断余种犹存。直至金刚后心。解脱道起。方断余种。尔时异熟转成无垢。非彼余种所依止故。

  四所转得此复有二(至)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得者。对舍而言。由转舍故转得也。此得有二。一显得。二生得。言显得者。谓大涅盘。涅盘者。义翻圆寂。道充法界。德被尘沙曰圆。体究真性。妙绝相累曰寂。问。涅盘自性本来清净。何故名所显得。答。此虽本净。而由客尘障覆。不能显露。至真圣道断彼障已。其相乃显。此涅盘相是依真如离二障已。而得施设。其体即是清净法界。然此涅盘。理无不统。而依凡圣之位。义类差别。略分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不拣凡圣蠢动蜎飞。一一圆具。此即一切法。中所具真如实理。问。既是法相如如不动之真理。何故亦为客尘所覆。答。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不动不转。无生灭相。无去来相。无高下相。湛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此涅盘体。与一切法。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离有无相离断常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心思路绝。言语道断。故名如如。然此如如。虽平等有。亦唯真圣道中。圣者所证自受用境界。楞伽所谓自性涅盘。空事境界也。二有余依。涅盘者。谓即真如出烦恼障。尚有分段生死苦所依故。以诸圣者最后苦身未曾灭故。瑜伽云。住有余依。堕在众数。犹有众苦。所得转依犹与六处而共相应。言众数者。谓五蕴身。以有此身。有众苦故。问。既有众苦。何名涅盘。答。虽有微苦相应。而障永灭。亦名涅盘。以果缚虽存子缚已尽故。三无余依涅盘者。是无最后分段生死苦。故名涅盘。瑜伽云。住无余依。不堕众数。永无众苦而六处永不相应。四无住处涅盘者。上二是断烦恼障所显涅盘。此是断所知障所显涅盘也。言不住者。不住二边故。以有大智辅翼故。不住生死。以有大悲辅翼故。不住涅盘。若住生死。便同凡夫。若住涅盘。便同小乘。由不住生死涅盘。故常在生死。而又常在涅盘也。此四涅盘。一切有情皆有初一。而无后三。住生死故。二乘无学容有前三。无后一种。住涅盘故。唯我世尊。不住生死。不住涅盘。可言具四。此无住涅盘。即是诸佛菩萨所住处也。

  如何善逝有有余依(至)非如一类入无余依。

  问。善逝五住究尽。二死永亡。如何亦有有余涅盘。答。虽无实有苦依。而现身三界。示同众生似有微苦相应故。或如来身苦依尽故。说无余依。有余乐依。名有余依。非若二乘有苦依在。名有余依。问。何知如来无苦依。而有乐依。答。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知无有苦依。有余乐依。是故世尊可说具四。问。若声闻等有无余依。何故有处说彼无无余依。有处复说都无涅盘。岂有余依。彼亦无有。答。二乘实有有余涅盘。而说都无者。以声闻等烦恼虽断。身智犹存。所知犹在。生死苦依。尚未曾尽。圆寂之义不得显露。约此义故。说无涅盘。其实已断烦恼。已证有余。非谓都无涅盘也。复有处言无无余依者。以二乘尔时身智尚在。未证无苦依尽无余圆寂。故说彼言无无余依。非谓彼后时灭身智已。无无余依又说二乘都无涅盘者。是无第四无住涅盘。以此是诸佛所证极果故。不无前三。以前三是二乘有分故又说二乘无无余依者。是依不定二乘说。以彼不定性二乘。根性猛利。才证有余。即便回心求大菩提。不断烦恼。不耽寂灭。由彼有定愿二力。资现身因。留身久住。修菩萨行。随愿度生。非如一类定性声闻。决定断烦恼种。入无余依。由此义故。说彼声闻无无余依也。

  谓有二乘深乐圆寂(至)故复说彼与佛有异。

  问。有余无余如何证入。答。谓有定性二乘。身唯善寂。意玩清虚。得生空观。断烦恼已亲证真如。永灭感生。便证有余。若彼感生烦恼既尽。不受后有。现在生死苦依。及俱生任运烦恼。皆已灭尽。其余色心。有作用法。既无所依与彼苦依。同时顿舍。便证无余。问。证无余时。二乘身智既灭。谁证涅盘。答。证无余时虽无身智。然由彼身智而证。故可说彼身智为有。问。既证无余。便与佛等。何故二乘与佛有异。答。此位既断烦恼。证得清净真如。离分别相。得寂灭乐。依斯义故。与佛无差。然上不求菩提。下不度众生。因乖万行。果缺圆常。故复说彼有异于佛。

  诸所知障既不感生(至)唯后三种名所显得。

  问。烦恼。是不善性。正感生死。诸所知障是无记性。不能正感生死。如何断彼得证无住涅盘。答。彼所知是理障。非正感生。然能隐覆法空真如。令彼不得智悲双运。畏生死苦。住定涅盘。故以法空智断彼所知。法空理显。此理即是无住涅盘。于此生死涅盘。俱不住故。问。既烦恼障能障涅盘。断烦恼已得证择灭。若所知障亦障涅盘。断彼障已。应证择灭。如何断彼不得择灭。答。择灭无为。离烦恼缚方能证得。彼所知障。性非烦恼。故断彼时不得择灭。问。彼所知障。既非是缚。若断彼已。宁证涅盘。答。谓诸涅盘。各各不同。有择灭摄者。非择灭摄者。非诸涅盘皆择灭摄。汝若不许无住非择灭摄。则前自性清净。应非涅盘。以彼亦非择灭摄故。然断烦恼得择灭者。以烦恼障。能缚有情住生死故。故断烦恼。即得择灭。断所知障。不得择灭者。以所知障不感生死。故断彼时不得择灭。问。既断所知。不得择灭。何名涅盘。答。然由断彼所知。得显法空真理。此涅盘相本来寂灭。故说涅盘。非此涅盘以择灭为性也。故四圆寂。于六无为中。有相摄者。有不摄者。若初自性涅盘。与后无住涅盘。即真如无为摄。若中二有余无余。是择灭无为摄。问。若唯断烦恼缚得择灭者。即如不动无为。受想灭无为亦能断缚。此二在虚空。择灭。非择灭。真如。四无为中是谁所摄。答。此二在四无为中非择灭无为摄。以此二种缘??不生。说暂离故。非真择灭。以真择灭是究竟灭非暂离故。有非择灭。是暂离故。非永灭者。故二无为。非择灭摄。或以第四涅盘亦是择灭摄者。由真智决择之力。灭彼所知得证涅盘故。问。若第四涅盘是择灭摄者。岂不滥同中二有余无余耶。答。择灭有二。一灭缚得谓有余无余涅盘。是断感生烦恼缚而证得者。二灭障得。谓第四涅盘。是断俱生微细所知障种而证得者。故四圆寂。对六无为。初一涅盘是真如摄。后三皆择灭无为摄。不动等二。暂伏烦恼非永断故。非择灭摄。言择灭者。是究竟灭。非暂灭故。问。既所知障亦障涅盘。如何但说是菩提障。答。如说烦恼是涅盘障。岂彼烦恼但障涅盘。不障菩提。应知圣教说烦恼障涅盘。所知障菩提者。皆依胜用说。理实烦恼亦障菩提。所知亦障涅盘也。如上四种涅盘。唯后三是断烦恼所知而显得者。名所显得。真如自性清净涅盘。凝然不动。湛若虚空。平等共有。非所显得。

  二所生得谓大菩提(至)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此释所转得中第二所生得也。谓大菩提。本来具有能生。无漏种子。而由所知障碍。种不发生。由圣道力断彼所知。令彼菩提从无漏种子生起。起已穷未来际。相续无间。利益众生。无有断时。故名所生得也。此所生得。即是四智相应心品。上文四种涅盘。真如一种。即是真如门。本来自有。不从显得。不从生得。次三涅盘。与此菩提。皆是所显所生。是生灭门摄。初卷云。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解碍所知障故。得大菩提。义见乎此。

  云何四智相应心品(至)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此下明四智也。一大圆镜智者。第八识未转依时。犹如明镜现众色像。至转依位名圆镜智。谓此心品离诸分别者。因中无计度。果上亦离分别故。所缘行相微细难知者。因中行相?极微细。内执受境亦难测故。果上亦尔。不妄不愚一切境界者。因中能缘三类性境。不缘妄故。不差谬故。果上亦尔。性相清净者。因中相染而性净。今智光发明。性相俱净故。离诸杂染纯净圆德者。因中是所熏性。染熏成染。净熏成净。果上转成无垢。唯与白净善法相应。故离杂染。由离杂故纯。离染故净。离染离杂。清净德相。圆满具足故。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者。因中能持种子。能生现行。能现根身器界果上亦为清净现行所依。亦能持彼清净种子。亦能现无量身。现无量土。乃至一切智境。皆悉影现。故庄严论云。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智体光明鉴净无垢故。唯无漏德所依止故。一切身土此智能现故。余三智是此影故佛地经云。复次妙生大圆镜智者。从喻得名。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镜智。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喻者。当知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也。二平等性智者。由昔第七因中执为内我故。于一切法分自分他。立疆立界。种种差别不得平等。而与贪痴慢见恒共相应。今既转成智体。我法既除。悉皆平等。恒与慈悲喜舍相应。为十地菩萨现他受用身。说法开导。佛地经云。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所谓证得诸相增上喜受平等。一切领受缘起平等。远离异相非相平等。弘济大慈平等。无待大悲平等。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一切众生敬爱所说平等。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修植无量功德究竟平等。证此十相故名平等性智。言妙观察不共所依者。言因中第六以第七为不共依。果上与妙观察为不共依也。无住涅盘之所建立者。因中由彼所知。执为内我。障此涅盘。故转智时。无住涅盘。由兹发现。问。镜智平等皆无分别。依何等义而有差别。答。镜智无分别。若明镜之无心。平等无分别。如日合空。空无异相故。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三妙观察智者。谓因中第六遍缘诸法。果上亦尔。言妙观察者。神用无方。称之曰妙。自共皆缘。名为观察。自。即心色等。共。即无常等。摄论云。圆成实性为自相。依他起性为共相。言摄观者。摄即藏义。观即观察。以此智品。于总持门。善能观察。亦能摄藏。不忘失故。六度道品为功德宝。神通妙用为作用差别。既能观察自相共相。又能摄观无量总持。又能发生功德珍宝。又能现无边差别作用利乐有情。正显无不遍知也。佛地经云。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住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辩说诸佛法。又云。能为顿起所知无碍妙智。种种无量相识因缘。又云。种种可玩波罗蜜多菩提分法。十力无畏不共佛法之所庄严。甚可爱玩等。四成所作智者。谓成就如来应作事业故。佛地经云。由是如来勤身化业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技傲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由是如来庆语化业。宣扬种种随所乐法。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尚信。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由是如来决意化业。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如是三业成所作事。曲成万物。无所遗漏。

  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至)故说八识而得四智。

  此下总结四智转相应得。问。若所生得。唯有四智相应心品。则一切能变所变种子现行。及相应心所。悉无有耶。答。言转相应心品者。但转烦恼二十六。不定有二。其余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法。能变所。变种现相生。悉如因中无异。问。若尔。何故独言四智相应心品。而不及余。答。虽各定有二十三法。及能变所变种子现行。但转依位。智用?增。故偏说之。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功德。问。此四智者。转何识得何智。答。转有漏第八相应心品。为大圆镜智。转此智时。成等正觉。尘刹刹尘。一一皆照。故曰。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转有漏第七相应心品。为平等性智。现十种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说法。故曰。如来现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转有漏第六相应心品。为妙观察智。普照大千世界。故曰。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转有漏前五相应心品。为成所作智。现三类身。利生接物。故曰。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言三类者。三类化身也。大化千丈身。被大乘四加行菩萨。小化丈六身。被大乘三资粮位菩萨。与二乘凡夫。随类化。则三乘普被。六趣均沾。问。此中言转八识相应心品而成智。余处又言转识成智者。岂识体即是智体耶。答。智虽非识。然智实依识转。识为主故。故言转识。不言心品。问。有漏位中。名识不名智。岂有漏位。遂无智耶。无漏位中。名智不名识。岂无漏位遂无识耶。答。有漏位中识强智劣。故言识而不言智。然非无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故言智而不言识。然非无识。然欲劝诸有情舍识。故说转八识而成四智耳。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相依相续尽未来际。

  此下通明四智现起分位。问。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何位次。方得现起。一师言。此智在等觉菩萨无间道中。方得现起。以异熟识中。有漏善种。及劣无漏种。与极微细所知障种。俱时舍故。若舍异熟。镜智不起。尔时无有持净种者。故无间道。决定现起。一师言。此智相应心品。在等觉解脱道中。成正觉时。方得生起。无间道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但断二障微细种。犹未尽舍异熟种子。以异熟识种。无间道中。金刚喻定不能违故。以无间道不能遮碍有漏善种。及劣无漏种。以此二种。至解脱道。成正觉时。定相违故。若谓金刚喻定现在前时。能空异熟。无所熏识。尔时本有无漏种子。应皆现前。便成佛果。何必更待第二刹那解脱道耶。由斯义故。定知此品从解脱道初成佛时。方得现前。尽未来际。持无漏种。相续不断。非无间道得有斯义。问。平等性智。何位现起。答。菩萨见道位时。违分别执。方得现起。问。第七唯内执我。唯是俱生。无力断惑。云何初见道时。断分别惑。答。由第六识入双空观。得此第七我法二执不起。故第六识真见道中。顿断分别二障种子。初转依时。带起第七亦转一分无分别智。故论云。双执末那归种位。平等性智方现前。正谓第七无力断惑。全仗第六识也。故颂云。分别二障极喜无。六七俱生地地除。第七修道除种现。金刚道后等皆无。故第七得成无漏者。第六之力也。后十地中。执未断等者。谓第七识虽断分别。后十地中俱生未灭。有漏位中。智有间断。至法云后断二障种得究竟转。与净第八。互为所依。相续而转。尽未来际。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勿前佛德胜后佛故。

  问。妙观察智。何位现起。答。由第六因中分别我执。续诸生死。故见道时。断分别障种。生空智果。方得现起。自见道后。即用此智断尽俱生。名无学位。以二乘人不断所知。无法空智故。若菩萨于加行位终。初见道时。此智亦起。或从二地已上。入无漏观。及入灭尽定。此智皆起。若法空观智。菩萨见道时。断尽分别法执种。及断俱生一分法执。现起一分无分别智。从后二地。展转而上。除有漏观生空智果。及入灭定。此智皆容现起。此上六七二智。因中皆转。非如镜智。与成所作智。必解脱道方得转故。故曰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问。成所作智。何位现起。一师言。此智在菩萨修道位中。第六意识后得智引。亦得初起。一师出正义云。此智必究竟位。方得初起。以十地修道位中。尚依有漏异熟所变眼等五根。此五色根。非无漏故。有漏五根。唯与有漏五识为不共依。为俱有依。为同境依。所依眼等既是有漏。不能发生无漏净识。以无漏根识。取境必明。有漏根识。取境必昧。由斯义故。此智要得成佛时转有漏异熟眼根等。成无漏时。此无漏智方容现起。然有间断。犹作意力。方得起故。非若前三长时相续也。问。若此四智。本来具有。何故必由五位。方得圆满。答。此四智种性虽皆本有。良由二障所缠。未能发起。要藉资粮位中闻大乘法。资熏系起。加行位中。上下寻思。入初地时。方得现行。在修道位。渐渐增长。至究竟位。方得圆满。不增不减。尽未来际。问。此四不减可尔。何故不增。答。此四但从本有无漏种生。不复更熏无漏种子。若许熏种。则应后佛四智。劣于前佛。前佛四智。胜于后佛。以前佛先熏。后佛后熏故。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余一分二准此应知。

  此下明四智。所缘也。问。大圆镜智以何为所缘。一师言。此智但缘真如为境。以是无分别故。非后得故。不缘一切。唯无分别。故行相所缘。俱不可知。一师言此智遍缘一切法。以圆镜智。无不照故。下引论证缘一切实法。引经证缘一切影像法。又此下。例明。谓因中缘三类境。果上亦尔。因中行相所缘。俱微细故。说不可知。果上亦尔。非谓无分别故。说不可知。此智亦缘一切世俗境故。亦如因中阿赖耶识。能缘俗故。缘真如境。是无分别智摄。缘俗谛境。是后得智摄。问。根本后得。是一是二。答。其体是一。随用分二。用此而缘真如。即名根本。用此而缘俗谛。即名后得。问。二智既是一体。起无前后。何名后得。答。由证真故有根本。由了俗故有后得。了俗必由证真。故假立前后。非谓先根本而后得也。其余平妙二智。亦分为二。准此应知。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起化业故后得智摄。

  问。平等性智以何为所缘。一师言。但缘前八净识为境。如染七缘八。一师言。但缘真如为境。以十平等性。即真如故。一师出正义云。此智遍缘真俗为境。下引经证缘真如。引论证缘俗谛。问。如何是妙观察智所缘之境。答。此智通缘真俗。一切色心等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问。云何成所作智。所缘之境。一师言。此智唯缘现在五境。不缘过未。庄严下引证。一师出正义云。此智通缘三世境。佛地下引证。然此下。通前论义。谓此智品随意乐力。或以一识缘一境。或以一识缘多境。非有定也。然论且说五根。但缘五境。不言一根唯缘一境。亦不言唯缘现在。故与论说不违此智必假作意之力。方得生起。由度生故。缘俗谛境。方起变化三业故。此智唯后得摄。不通根本。以前三依心根故。二智俱通。此智但依色根。故唯后得。故曰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此四心品虽皆遍能(至)非已证得因位摄故。

  问。此四智品。既皆能遍缘一切法。何故各分为四。答。虽皆遍缘。而用各异。故分为四。谓圆镜智。现自受用身。自受用土。持无漏种。与因中第八缘境同。平等智品。为十地菩萨现他受用身。他受用土。成所作智。能现化身化土。观察智品。观察自他功能。自他过失。随根大小。施大法雨。决断众疑。利益有情。如是等门。差别多种。故分为四。此四下。总结。谓此四智。皆是菩提所生得摄。此所生得。总名菩提。及前四种涅盘。名所显得。虽有菩提涅盘。所生所显之别。然皆摄在前科所转得中。问。转依位中。总有四种。何故此中但取二所转得。不取前三。答。以颂中说证得转依。故但取所转得中二种得也。以此二得。皆证得故。问。此修习位。说能证得。是因证位。是果证位。答。是约因中将证位说。非是果上已证位摄。

  后究竟位其相云何(至)是故于此不应为难。

  先问。次举颂答。论曰下。释。言前修习位中。所转得者。即是此中究竟位相也。此究竟位。从金刚后心解脱道中。尽未来际。皆此位摄。颂言此者。是牒前二转依果。此果即是究竟位中无漏界摄。言无漏界者。谓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无量净德。一时圆足。无有漏失。故名无漏。所谓富有万德。荡无纤尘也。言界者。是藏义。以能含藏智慧光明。总持禅定。及神通等大功德故。或界是因义。以能出生五乘利乐事故。问。自性真如清净法界。是无漏摄可尔。四智心品。还属色心。如何亦是无漏所摄。答。四智心品。虽属色心。非苦集摄。道谛摄故。唯无漏摄。谓佛地中所有一切功德身土。总持智慧。神通等事。皆是四智无漏种生。以永舍尽有漏种故。问。法报二身。固是无漏道谛所摄。诸变化身。定有生死。岂亦道谛摄耶。答。虽变化身。示有生死。亦有烦恼业等。现似有漏苦集。其实无漏道谛所摄。一师引论问云。论说十五界。唯是有漏。若如来三身四智。皆是无漏摄者。岂如来无五根五识五尘耶。一师言。如来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非心所测。非口所宣。是无漏界摄。非界处法摄。一师云。如来根境妙定所生。是无漏法界色摄。以佛非是有漏五识界摄故。集论所说有漏五识。定非佛有。问。五根五境。定依识变。何故根境。非五识摄。答。虽根境定依识变。然粗细有异。谓如来无漏细五境。不同有漏粗五境故。无漏五识。不同有漏五识界故。以经说无漏者。佛心在定故。论说有漏者。五识散乱故。问。如来根境既非五识摄。成所作智。亦不应与五识相应。是与何识相应耶。答。成所作智。与第六相应。仗彼引起。变化三业故。问。若尔。与妙观察有何差别。答。彼观察智。观察色心诸法。自共相等。此成所作。缘事相境。起三业化。故不同也。问。此二既有差别。应不并生。以一类二识。不俱起故。如何说言。与彼相应而得引起。答。许不并起。亦不违理。若谓体同而用有异。俱起亦无过失。或言成所作智。不与第六净识相应。而与第七净识相应。以成所作智。依五色根。缘五尘境。是平等智中差别作用故。何谓差别。谓净第七。起他受用身。他受用土。是平等智摄。若净七起变化身土。是成所作智摄。问。若成所作智。既与五七净识相应。岂不此品亦得摄五识耶。答。非是转彼五识得成智体。而彼智体。即是彼识所摄。以彼识智。转未转位。各有体故。即如转生死而为涅盘。不可谓彼涅盘。即是生死。以生死涅盘。转未转位。各有体故。是故于此。不应为难。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至)皆悉具足而纯无漏。

  一师申正义云。如来功德身土。皆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摄。以彼三科。皆通有漏无漏故。众生身分。即是有漏。如来身分即无漏故。然前集论说十五界。唯有漏摄。不通无漏者。彼论依二乘所证粗浅。境说。以二乘于十八界中。唯成就意根界。意识界。法尘界。通无漏摄。余十五界。皆有漏故。故云粗浅。非谓如来亦是有漏。然如来十八界。虽皆无漏。而非二乘所知之境。有处又说如来功德身土。纯是无漏。非界处等有漏所摄者。此义亦谓如来界处等。纯是无漏。非是二乘劣智所知界处等相。故言非也。此理决定如是。所以者何。以五蕴法。摄尽有为故。以界处法。摄尽世出世间一切法故。以世出世法。不出三科故。若离三科之外。别有法者。是十八界外。有十九界。十二处外。有十三处。五蕴之法有六蕴。然十九界十三处六蕴。是佛所遮。不许有故。故知佛亦不离蕴处界等也。若谓绝诸戏论。便非界处等摄者。即此所说无漏界安乐善常等。岂非戏论乎。亦不应说。又处处说转无常蕴。而得常蕴。转无常界而得常界等。此岂非如来蕴界处摄耶。故知言如来非蕴界摄者。谓非二乘劣智所知蕴处界相。故密意说为非尔。非了义之说也。又说五识性散乱者亦说余乘成就有漏五识。非谓如来无漏五识。故知如来蕴处界等。皆悉具足。纯无漏摄。故曰此即无漏界也。

  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至)穷未来际无断无尽。

  此转依果。不但名无漏界。又名不思议。超过思量分别故。超过语言文字故。以微妙故不可思。以甚深故不可议。以此如来自证之法。自受用法。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向人吐露不得故。非诸世间譬喻所能喻故。以比不及。类难齐故。此又名善。唯是清白善法相应性故。下以涅盘释善。自性清净法界。远离生死染污法故。最寂静故。极安隐故。一切魔境不能动故。下以菩提释善。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故。最极善巧方便故。下双释。以此菩提涅盘种子。皆有顺益相故。皆与不善相违故。问。论说蕴处界等。不唯无记。亦通三性。如来既有五根。及三类性境。亦通三性。何故唯善。答。有三义。一谓一切如来功德身土等法。皆是灭道所摄故。二说佛土等非苦集摄故。三谓如来无漏识中。所变有漏无记不善。皆是无漏种生故。故三类境。唯是善性。此。又是常。穷未来际。相续不断。无有尽故。清净下。以涅盘释常。四智下。约菩提释常。问。菩提既是从所生得。非如自性涅盘本来是常。从因生故。既从因生。必从因灭。既有生灭。岂得言常。且四智心品。皆属色心。不见色心。非无常者。而言无断无尽者。何耶。答。然四智心品。虽从因生。由本愿力度生无尽。故说为常。如虚空不可尽。我愿亦不可尽故。

  此又安乐无逼恼故(至)二转依果皆此摄故。

  此又名安乐。以无苦恼逼迫故。清净下。约涅盘释。四智下。约菩提释。此二下。双释。二乘所得果。唯断烦恼。未断所知。故无利生最殊胜法。但脱自己分段生死。故所得身。但名解脱。若大觉世尊。五住尽而二死亡。四智成而八识转。于一切法成等正觉。默证无言寂灭之理。故名大牟尼。此牟尼所证涅盘菩提二转依果。永离二障。非解脱身。名为法身。以有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由此菩提智体。圆具无量大功德聚。故总名为身。此之法身。总以五法而为自性。佛地经云。清净真如。及四智品。名为五法。以清净法界。名为涅盘。四智心品。名为菩提。合此二种。名为法身。不独一种清净法界名法身也。以二转依。摄此五法。五法皆是法身摄故。

  如是法身三相别(至)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此将一法身。就体相用分为三身。自性身是体。受用身是相。变化身是用。言自性身者。即是如来自性清净法体。是报化二身所依止故。由彼离名离相。绝言绝思。具足无边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真实之性。故起信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又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又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所依止故者。起信云。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谓自体具足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故古德云。若剩一法。不名法身。若有一法。不名法身。若无一法。不名法身。若欠一法。不名法身。二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种种大法乐故。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者。谓人所不知。唯佛自知。唯佛自证故。即是三大阿僧只修习无量福慧资粮。庄严法性。所生无量真实功德。以得大圆镜智。证得圆满报身。充遍华藏世界海中。湛然常住。恒自受用。广大法乐故。二他受用。即是如来以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为十地菩萨现通说法。决择群疑。令彼菩萨受用大乘法乐故。合此二种。名受用身。言变化者。形量不定。故曰变化。即是如来以成所作智。所变无量随类化身。为地前菩萨。及彼二乘异生。随机说法。令彼各各皆得利乐。前受用身。自他俱利。此变化身。纯是利他。如上三身。总是牟尼所证五法为性之法身也。

  以五法性摄三身者(至)种种身相摄变化身。

  此明五法摄三身也。一师言。清净真如与大圆镜智摄自性身。下引经引论证。平等法智。妙观察智。摄受用身。成所作智。摄变化身。又云。智为殊胜。故三身中皆有实智。一师出正义云。清净真如摄自性身。圆镜不摄以清净真如是本有之常法。非生因得。不假修习故。菩提是生因得。必假修习而证。名所生得故。又说自性法身。生佛共有。遍一切法。犹如虚空。不属形相。不属有为。非色心法故。镜智是色心法故。问。若尔。何故前论说转去藏识得自性身。答。由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显露法身。不说法身即圆镜智。又说智殊胜中具法身者。是说四智依止法身。以法身即彼实性故。不谓三身皆有实智。自性法身虽具真实无边功德。非有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故非镜智所摄。应说镜智所起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所起微妙净功德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

  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至)故此二智自受用摄。

  问。云何而知镜智摄自受用耶。答。经说圆智是受用佛故。以彼转前七识。得真实受用故。问。镜智得称受用佛者。亦是转舍藏识而得受用。何故却言转转识耶。答。虽转藏识亦得受用。然论正说转去藏识得显自性法身。故于得受用处。略而不说。又说自性法身。无生无灭。性无转易。犹如虚空。唯证因得。非生因得。无相无为。非色心故。故非圆镜所摄。圆镜既与自性法身相违。若非受用。属何身摄况受用身。摄如来三阿僧祗修集无量不共有为真实功德。及证极净常遍色身故。四智品中。实有色心者。皆受用摄。问。他受用身。与变化身。亦有色心。何故圆镜不摄。答。他受用身与变化身。皆为利益有情。方便示现。而非真实四智为体虽有说言智殊胜故。具摄三身。而似智现。非是实智。或依根本实智。方便现起。假说智名。而体非实。故言智殊胜故。具摄三身。非谓三身皆有实智。故经但说二智能现二身。不说二身。即是二智。故知二智皆是自受用摄。

  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至)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问。既四智品实有色心。皆是自受用摄。若他受用与变化身。既无真实色心。依何为体。答。然此二身。虽无真实心心所法。而有化现心心所法。问。心心所法本无形质。何能化现。答。无上大觉能以不思议神力。化现无形质法若不能化现无形质法。云何如来示现贪瞋等。以如来久断三毒故。云何声闻及异生等。皆能知如来心。以如来实心。即等觉菩萨尚不能知其少分。况降斯以下者。而能知耶。故知声闻及异生等所知者。皆是如来化心耳。由斯义故。经说如来化无量类众生身。即能现无量类众生心也。又说如来成事智。能化身口意三业等。又说变化有依他心。谓依他实心以为本质。复自变现心心所假相。分而为众生所缘之境。故知众生所知所见者。皆是如来似相分法。非真如来。以真如来非心可知。非相可见故。起信云。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问。既变化身有根有心。云何他处说无根心。答。虽说变化无根心等。此依二乘劣定所起虚妄根心。不依如来实智所起根心也。又彼劣定所化根心。无真实受用故论不说有化根心。佛地论云。如论说言。心无形故。不可变化。又说化身无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诸异生定力而说。彼定力劣不能化现无形质法。诸佛菩萨不思议力。皆能化现。又云但诸化色同实色用。化粮及心。但有相现。而无实用。故知此说。无根心用。亦依余处。不依如来。

  如是三身虽皆具足(至)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此明三身同体异用也。谓自性身。具有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种功德常者不生灭故。乐者无苦集故。我者极自在故。净者无垢染故。离诸杂染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众善所依者。具足无量性功德故。由其自性如如平等。故无色心等相用差别。以相用差别。生灭门显故。起信云。自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若自受用身。四智所摄。故能具足无量圆净常遍妙色心等真实功德。唯是自己受用故。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随菩萨声闻异生等意乐变现。似色心等。化相功德。令彼得大利乐。得大受用故。下约二利以摄三身。又自性身。正唯自利。无摄利他。以自性身。与诸有情作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由自性身。生佛共有。故与众生为增上缘。助令起发。所谓众生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又与二身为所依止。故俱利摄。若自受用。唯属自利。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至)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问。有身有土。此三身者。属何土耶。答。法性身。依法性土。问。此身此土。为异不异。答。虽土即是身。身即是土。无有差别。然各有所属。故亦有异。谓法性属佛为法性身。法性属法为法性土。性随相异故。宗镜云。此即于自心性相分身土之名。以自心相义名身。自心性义名土。故清凉疏问云。法性身。法性士。为别。不别。别则不名法性。性无二故。不别则无能所依。答。佛地论云。唯以清净法界而为法身。亦以法性而为其土。性虽一味。随身土相而分二别。智论云。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假说能所。而实无差。此佛身土。皆属真如。俱非色摄。问。身土固知无差。亦有形量可说否。答。虽不可说形量大小然随事相而现小大形量。亦无边际。譬如虚空随器各现方圆。大经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又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又云色无边故。当知般若亦复无边故。问。自受用属何土。答。自受用即依报土。问。此报土者。属何识现。答。谓圆镜智相应无垢净识之所变现。由昔三阿僧只劫。修十胜行为净土缘。故初成佛时。以彼净识变现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尽未来际。相续无穷。自受用身。依止此土。此土。即华藏庄严世界也。此净土无量。身量亦尔。故起信云。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有无边。不可穷尽。所以者何。皆是无量劫来无量善根所引生故。问。身土既无边际。功德智慧。亦有大小边际否。答意如文。问。他受用身。何土所摄。答。他受用身。亦依他受用土。问。此土依何识现。答。谓平等智相应净识。大慈悲力之所变现。由昔因中修利他行。为净土缘。故成佛时。不舍利他。随彼十地菩萨所宜。以平等智大慈悲力。变为净土。大小胜劣。形量不定。他受用身。依止此土。所依之土。既无定量。能依身量。亦复乃尔。问。变化身。依何土住。答。若变化身。即依变化土。问。此土是何智现。答。谓成所作智。大慈悲力之所变现。亦由往昔修利他行为净秽土缘。故成佛时。随地前菩萨。及声闻异生等。所宜。以大慈悲力化为佛土。净秽大小。形量不定。此变化身。依此土住。土既无定。身量亦尔。故肇公云。佛土净岂待变而后饰。盖是变众人所见耳。是以众生见为土石。皆是自业所起。菩萨纯是妙慧。即是真智所为。离凡圣心。无真俗境。大经云。或现童男童女身。天龙及与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现。

  自性身土一切如来(至)一佛能益一切生故。

  此明四身四土。有共不共。问。此四佛土。一切如来皆共耶。有不共耶。答。自性身土。一切诸佛共证。体无差别。故可言共。报身报土。虽是诸佛各随自己净识所变遍一切处不相障碍。亦可言共。余二身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若共化者。其土必共。若独化者。其土不共。云何共化。谓诸如来同在一处。同此一时。各各变身变土。而身土形状。各各无异。不相障碍。互相错杂。为增上缘。令彼所化众生。各各于自识上变现诸佛共化身土相分。而为所缘。而诸众生。各各自谓于此一土。有一佛身。现通说法。饶益我等。此名诸佛共化身土。言不共者。唯一佛身。变一佛土。问。一身一土。足以利生。何用诸佛共化身土。答。诸有情类从无始来。同具佛种。共有佛性。法尔与诸佛互相系属。或多类众生因缘。唯属一佛化者。故唯一佛。随所化众生。变一身一土而引导之。不用多佛共化。或一类众生因缘属多佛共化者。故诸佛随所化众生。同时同处。各各变身变土而化导之。由此义故。诸佛随所化有情。有共不共。若不尔者。多佛久住世间各各现身现土。空事勤劬劳苦。实为无益。何以故。以一佛即能利益。一切众生故。

  此诸身土若净若秽(至)不尔应无五十二等。

  前以所变分共不共。此以能变分共不共也。问。诸佛所变净秽身土。有共不共。能变之识。亦有共不共否。答。此诸身土。净秽既有共不共义而能变识。亦应乃尔。若从无漏识上所变净土。此土是地上菩萨纯善无漏共业所感。如来即从地上菩萨能变之识。亦是纯善无漏因缘所生。此土即是道谛所摄。变土之识。是名为共。若如来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则能变识相不必皆同。以随地上菩萨所得圆满戒定及慧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此变身之识。名为不共。若从有漏识上所变秽土。此土是有学异生有漏共业所感。如来即随有学异生能变之识。亦是有漏因缘所生。此土即是苦集谛摄。此变土识。名之为共。若如来变善性恶性无记性。则能变识相。不必皆同。以随有学异生三性随用一性因缘。所引生故此变心之识。名为不共。化心既尔。则蕴处界等。亦与能变之识相类。故曰蕴等同。异。类此应知。问。能变之识。是实有体。所变蕴等身心。如来假化。云何类识。答。若不类识。如来应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故知变身变土。纯是利他。如释迦出世国土狭小。海水增盈。弥勒下生。世界宽洪。大海水减。菩萨在会。无诸丘坑。声闻众中。秽恶充满。故知宽狭净秽。总是有情心量所感。与佛无预。

  然相分等依识变现(至)心与心所定相应故。

  问。蕴既是实。云何前说假说我法。答。然相见二分。依识所变。名依他起。非如真如。为依他之实性。故说为假。问。相见二分。既是依他。即名为假云何复名为实。答。不尔。唯识之理。应不得成。以许自识所变内境皆实有故。或是自识与相见二分皆从无明业爱等缘所生。皆名依他起性。故二分虚实。皆如自识。问。内境既是实有。何故但言唯识。答。唯之一言。是遣离心外境。不遮内识所变。若遮内境。则真如亦应非是实有。以真如亦是智所缘境故。问。内境与识。两皆实有。如何不言唯境但言唯识。答。识唯内有。不通心外。境通内外故。今恐滥同心外之境。故不言唯境但言唯识。或是愚夫迷执外境。起惑造业。受诸苦报。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欲令反观自心。不逐前尘。脱粘内伏。发本明耀。说唯识言。非谓内境如外都无言唯识也。或是相见二分。及真如等。皆以识为自性。由无始来内因外缘熏习力故。展转现起。似多分生。总此三分。故言唯识。问。真如是无为法。识等是有为法。何故真如亦有为识摄。答。真如虽是无为。亦是识之实性。谓依真如。不觉心起。而有其念。遂名为识。识无自性。不离真如。故知真如。亦是识性。所以云。三界内外法。唯是一心作。除识之外。无别有法。故但言唯识。则无法不具。故古德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山河大地。谁坚谁变。又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又云。尽十方世界皎皎地。若有一丝头。即是一丝头。又云。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故知心心相印。祖祖相传。唯此一门更无二法。但办肯心。决不相赚。

  此论三分成立唯识(至)显唯识理极明净故。

  此总结论名。言三分者。谓经有三分。而论亦有三分故。如初稽首一颂。名宗前敬叙分。次三十颂。及论首末。名依教广成分。后已依一颂。名施愿分。此当经之三分也。或宗因喻为三分。或是相见无为。为三分。无不可者。谓由三分成立唯识一宗。是名成唯识论。亦名净唯识者。正显此中圆成实性。是唯识中极净圆明无垢识故。

  此本论名唯识三十(至)乃得圆满非增减故。

  此末论师出造论之所自。归功本论主也。言此本论三十颂。是天亲菩萨总撮瑜伽论中要义。勒成三十颂。依此颂故。然后成立教理。因果性相真妄假实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皆是唯识。如是阐明。唯识之理。乃得圆满。然非离此本论之外。别立一义增损于其间也。

 已依圣教及正理  分别唯识性相义
 所获功德施群生  愿共速登无上觉

  初句是依教立理。次句是造论始末。谓前八卷显唯识相。末后二卷。显唯识性故。第三句回向众生。第四句是发愿证果。

  成唯识论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