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No. 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之一本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机有三品不同者意说不定性人归佛法僧智解浅深三时悟异名曰三机非定别有三人名三机也何以故以唯对不定性立三时故即如憍陈如等从如等从始至终具三根也故云机有三品不同教亦三时有异。
【疏】无明所盲至迷执有我意云无明是能盲异生是所盲无明者即通取一切无明不唯取发业者起造恶业者起即起惑造即造业也。
【疏】仙人鹿苑者上古有仙多于此处修仙道故念佛三昧经第四云于古仙住处又大集经第二云于仙人住处而转法轮又彼经云彼处常饶寂静仙人故。
【疏】阿笈摩者若大小乘经皆得名阿笈摩阿笈摩是梵语此云传皆是上代诸佛展传来故云传也然小乘人结集时即取佛一代所设言教言阿笈摩即四阿含经是也若四阿含经所不摄者即名零落经亦名解脱经如下云解脱经中亦密意说有阿赖耶识即指此零落经也问若一切经得名阿笈摩者何故小乘人结集即取佛一代所设教名阿笈摩大乘中结集一切经中即不名阿笈摩答大乘中亦说所以法华中有阿含甚深是今者且据佛初成道说四谛教约所增胜故小乘教偏得名传。
【疏】令小根等至解深密等者意云谓有情根有三品不同所以说教亦初中后三时有异问且如说教三时易知根性三差别如何辨释答闻阿笈摩即名小根既闻小教亦证小果故云渐登圣位也后时如来观此小乘根有堪闻皆空教所以于鹫岭说般若等经闻经已即名中根若如是者云何言闻般若等令中根皆舍小趣大耶答如来说经意欲令此中根舍小果而趣大乘所以彼闻经已弃有心计空为是何以故以如来密意说一切法空故名舍小归大答未闻般若名小根已般若名中根即中根对小名大也为闻般若教故即从小至中名舍小归大。
【疏】便拨二谛性相皆空者二谛即真俗二谛也性相者有两解一三性者唯胜义谛相者即依他起拨此二种总无名为空也二云性相通于二谛且真胜义中性相者一真法界即是性分为六种无为九种无为等即名相有多无为相状故若依俗谛性相者如依他法体即名性如意识以了别为性色以质碍为性余者准知诸法各各有如是相?。
【疏】由斯二圣互执有者问唯望不定性立有三时何有二圣互执空有答岂言不定唯一人人既有多悟亦前后名以所证为是互执何失又纵一人执前后别对执不同亦得称互。
【疏】迷谬竞兴者问何言迷谬者答有二解一云小根执法实有不了法空名迷也于其法空全不解故谬者此中根人既闻般若经总拨为空以为上理名谬也以邪解故二云执有执空皆有迷谬且如执有有迷谬者以迷于有不了法空名迷全不解法空故妄执法实有名谬以邪解故然执空亦有迷谬者迷法空故于中道理全不解故名迷暗计此空为是名谬以邪解故通二种义亦无违。
【疏】如来为除此空有执者问说唯除空执何故兼说有耶答如来所说群圣既多执空类应非一说除空有于义何妨又云约一人先起有执后起空执今通前说故云除空有执义亦无违意就中道第三时教说除空有之言也故知第三时教名了义大乘。
【疏】解深密经说唯识者按彼经第一云广八慧应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随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四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就广慧此识名阿陀那亦名阿赖耶亦名为心为依止故六识身转如依瀑水而有浪生依净明镜有影像起。
【疏】遣执皆空者意云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破后空执既闻唯识之言迷其空执皆尽故云遣执皆空遣者尽也。
【疏】悟证有方者意云方者方法也既离二执处于中道即是悟证真如之法也。
【疏】于俗谛中妙能留舍者意云依四重世俗谛说一一谛中皆为留舍第一有名无实谛谓瓶衣等既无实体但可言舍有作用故须留第二随事差别谛约蕴处界辨然蕴处界通有漏无漏有漏法舍无漏法留第三约方便安立谛辨苦集是有漏法舍灭道是无漏法留第四约假名非安立谛辨执二空门者法舍二空门之理法留故云妙能留舍又解云不谓约四重俗谛说但总约俗谛中说依佗法留遍计法能舍于依他中染者能舍净法者能留。
【疏】又今此论至中道之教也者意云此论既免明唯识唯识是第三时教者以何为证答如此引教即为证也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者即如所引颂云如来无垢识等是至文当说问曰如何名分别瑜伽论答瑜伽是梵语此云相应即是相应观照之义分别者解释也即解释观照相应之义故名分别瑜伽论也又如亦品难杂更引起尽多界解脱经等但为证傍义引成非正证唯识道理故此不说言了相大乘者即显现说故名为了相若密意说名不了相。
【疏】此约机理渐教法门以辨三时者问约机可尔如何约理以辨三时答据实理无三时今约证有浅深故理分三时异。
【疏】年月前后者但约三时说教前后名年月前后也更无别义。
【疏】解深密经说唯识是也意云此即是第三时教然深密经中亦广有三时教如胜义生菩萨问曰如世尊先说有教是为希有第二说有法空教亦方世尊重今此时中说不空不有教更方奇特等广如彼说。
【疏】即华严中说唯心至最第一说者佛初成道第二七日即说华严经一心之教按彼经第十九颂云譬如工??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诸法性如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起(文)又大般若四百六十七云谓诸菩萨作是思惟诸行如幻唯是虚妄分别所起一切皆是自心所变准斯般若第二时中亦说唯识然疏依多分言第三时问深密华严俱说唯识如何一时三时不同答若望顿教法门大乘不由小起即华严是第一时说若望大由小起深密教即第三时教亦不相违。
【疏】此约多分者意云说华严是顿教者约多分说如入法界品五百声闻亦在会座明知亦通渐教今据唯被菩萨大不由小起约此道理说是顿教也问佛初成道总未度人即说华严如何得有舍利弗等六千人耶答华严法门有七处八会不可一时说尽此经不妨中间更化群品说有教等故华严法界品既在于后得有声闻而有何爽问既云说华严经而有间断如何总得名华严经耶答虽复间断流类是同总名华严犹如大术经佛向忉利天安居为母说法后时下来说涅盘经已入涅盘摩耶夫人知已下来如来复从金棺起为母说法虽复说法而有前后以是为母说故总名为大术经如此类例非一也问云既云有声闻未审是化是实答亦有断云是化佛初成道未度人故亦有断云是实据此中间度人不妨实也问云此声闻华严经生领解不答初闻说经如聋如盲后文殊菩萨发起之后方能领解十种法门故此教门通被渐也。
【疏】如枢要说者不越此解也。
【疏】二种皆是者意云今此论所明唯识教者顿渐二教皆是也故云二种皆是如疏云若不定姓至无别定教者即解通顿渐所由也。
【疏】此显顿渐无别定教者意说无有教唯被顿唯被渐凡所说教皆通被顿渐也。
【疏】依瑜伽等有五种姓者以瑜伽五种姓此论不被无姓如何楞伽经即被无姓耶答经论说无姓别瑜伽无性无种姓名无姓楞伽无姓无有果姓故名无姓大悲菩萨不成佛故问楞伽无姓此论被不答被以菩萨机摄故言证阿赖耶者但证解名证也。
【疏】无性有情不能穷底者意云此论唯被二种姓人若趣寂种姓及无姓人而不被也何以故以无姓不能穷底故问曰若证小法不全通达可云不能穷底既总不解如何云不能穷底答无失也如人虽善其文而不解义又有一人文义俱不解虽二人有异一种总名不解其义今此无姓有情亦如是虽总不解亦得名不能穷底也。
【疏】及不定姓趣菩萨者然其二类如有一人有声闻菩萨种姓有一人有独觉菩萨种姓更有一人具三乘姓更有一人但菩萨不独觉姓今唯识论被有菩萨姓者如有二乘姓者虽名不定姓此教不被疏简于此故云趣菩萨者。
【疏】浩汗包括难可详矣者海浪波涛之?也今此论亦复浩汗包括大小顿渐兼被也亦难可详也。
【疏】执离心外至能取所取者问执所取可言心外执能取云何言心外耶答执实能取是遍计所执非依他心故称为外又执他心实有亦是自心外也。
【疏】甘露法者略有两解一云拔苦既闻受此法能出离生死二云济命意云既得甘露二种无我观法常修习时速出生死得快乐果岂非济命终此即上古诸师解。
【疏】依如上教等制三十颂离广略者即指上六经十一论等唯识三十至离广略者有云瑜伽等广二十唯识略异前二论今三十颂即名离广略也又云三十颂明唯识但表得中云离广略何得别指论耶。
【疏】识有非空者非但能变之识名为唯识其所变之识亦唯识今有此二种唯识故云识有非空境无非有者但无心外遍计所执之境又若执能缘唯识真实有者亦是心外境收故今显此二种心外境无故云境无非有也。
【疏】虽具明诸法皆不离识者此释伏难谓有难云此论中既具明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等诸法何故唯以唯识为宗答虽具明诸法而皆不离识故所以但用唯识为宗。
【疏】谓佛慈悲本愿缘力等者即是如来因中行菩萨行时发愿云众生见我者于自识上文义相生佛虽不说法由本愿缘力故又由众生有善根力故即众生自识上有文义相生也。
【疏】唯有无漏大定智悲者问曰言唯定等即证无文义者既但有三法应亦无色身答有二解一云无也无有所见者亦唯是能见识之变矣如文义等二云佛离戏论名等故无色身若依本愿大悲变现色身令物睹益故非戏论也身故有今按佛地及此论第十前义为本至文自悉又此龙军论师说如来有十七界而无声界为不说法故然法处名等皆是戏论法故佛无戏论法故唯有十七界若佛身中亦成就声界若约身中论即有十八界也又此师许十地菩萨有漏无漏心中皆得说法故此不许化佛他受用佛说法也即五位中菩萨皆是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故。
【疏】若依自识者谓听法者识名为自识问佛无文义有漏识变云何言似无所似故答有二释一云名等佛识虽无然听法者谓佛实说故自心上有似文义虽无本质所似名等似自内心故亦无爽如言似我向内似故二云似佛无漏非似文义也无所似故文义之言相从来矣祥曰后义难依本明教体不欲唯辨漏无漏故有云七地已前有漏心位而过少故名似无漏非约影质名相似也详曰疏意通言诸有漏心所变文义不唯七地岂地前等不听佛说若许听者自识所变岂不得名似无漏耶既得名似故前释善问佛若无言说林叶等喻而何以通答据为其缘令诸有情识上变法解名我已说如手中叶未为作缘众生自心未起法解名我未说如林中叶约为增上缘名说不说也。
【疏】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者即是菩萨后得智上有真无漏文义相现也。
【疏】我成佛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者龙军论师云此言是众生语非如来说也以佛无言说故。
【疏】论说聚集显现为体者此即引论证佛不说法也但是众生自识心上文义聚集为体佛实不说法此即是无性摄论文无性菩萨作此计佛地一师者即龙军论师与无性同计故。
【疏】摄波叶者即是摄林名名尸召林西国有此方无亦不翻。
【疏】展转增上力者即是佛众生展转互为增上缘力也由佛大悲增上力遂应众生机为之说教由众生善根力故遂感如来出现说教二识成决定者即佛识及众生识名二识成决定者佛识定说法众生定闻法故名决定。
【疏】是密意说者护法谓破文字执且总言不说法也又诸法体性离言故云不说问四途出不闻等问四途出体□皆以文义为体为取说者文义为体为取听者识上文义为体答有三解一云若据无性龙军师云唯取听者识上文义为体以佛不说法无文义故二云若护法师唯取能说法者文义为教体即取佛本质声名等以为教体不取听者识上声名等为体何以故以影像声名通漏无漏三性等故三云亦通取说听二人识上文义为体以生解故故得为教体也。
【疏】三摄假随实者意说摄假随实以声为体谓名句文是不相应假色心分位不离于声要由于声演名句故故假依实实色为体也。
【疏】四性用别论至彼十处全等者意云此约百法出体言色心假实各别处收者色蕴摄彼十处谓根境等等者等取法处实色也名句文是假即法处摄意识缘故是不相应行蕴摄故声即是性故色处收名句文等即是用故法处摄心即是性意处摄四相等是用法处收四相等是用法处收摄此意证佛实说法何以故依佛声上有名句文故。
【疏】自识所变等者此约佛不说法所有即是第二摄境从心名句文但于自心上现不依佛闻若并言佛说法者即名句与声各别处收即是第四性用别论故也故云上来第二第四体讫。
【疏】闻者似法说者真教者意云真教即佛说真无漏法似者众生闻法名似无漏法此证佛说法又云以义准设佛不说法亦得名似问曰佛既无言说如何名似答佛虽无言说然众生见佛谓佛实说法遂生说法之解所以名似也前解为胜然俱从法界所流即以真如为体有难云有漏心实可名为似无漏心实如何称似此亦不然但不亲得境影而名缘名为似也言真教者即真无漏本质之教名为真教诸佛所说法皆从真如流出故名真教。
【疏】今此论体至通二性故者意云此约相名等五法三性出此论体也。
【疏】此所诠体至即声名等者意云此约教理行果以出教体此名等所诠谓唯识境境即真如理也以是正智所缘之境故唤理名境正行者即有为正行是无漏智道谛也果者谓菩提涅盘通有为无为二种果也能证者即声名等故所诠能诠俱为论体也。
【疏】经体虽二至正教体故者二者谓一文二义观此疏意通解伏难伏难云经体既说文义二种何故不以义为教体唯用声名等为教体耶答据实通取无妨但谓声名等是能诠由能诠名等义得显故所以偏取声名不说义也故声名等为正教体。
【疏】声名句文真善无漏者约佛后得智说问未审菩萨后得智所变声为有漏为无漏耶答菩萨后得智起声说法是有漏何以故以此声是第八识相分第八见分既有漏明知相分亦是有漏若所变声境相分即是无漏以是第六无漏识变此声故更有广解如第九卷说。
【疏】能断金刚般若论说者能断是智金刚喻烦恼令缠缚有情不得解脱犹如金刚。
【疏】此论第二至辞缘于声者意云此证声名等为教体所由也言境有差别者即名等是法无碍解智境声即是词无碍解智境问菩萨既得四无碍解智纯是无漏如何声有漏以是词无碍解之所缘境故答如词无碍解智虽是无漏声唯是境谓是第八识相分故是有漏问菩萨四无碍解为有漏耶答菩萨四无碍解唯是无漏以是后得无漏智所起问八九地菩萨可许全得七地已前为亦得不答七地已前亦分得问菩萨有漏心中得不答虽亦有说法等力然似无漏而亦不得名真无漏□□问有漏□□□□说法时前所说法声为是有漏耶答此自变影像声是无漏以是第六无漏意识所变声故问如何此声亦通漏无漏耶答若约前本质声他所变者亦有漏是他第八相分故若约自无漏第六所变声即是无漏问亦如初地已上菩萨妙观察智所起化身所有声为有漏为无漏耶若云有漏者如何说言化若云无漏者如何色根有漏声是无漏耶答有二解一云化有二种一者即质化二者离质化若即质化声等是有漏为即以本质身而转变故若离质化者声是无漏虽无文证以理而论通无漏为胜第二解云离质化身亦是有漏如何得知由观察智击发第八识而方变故虽有此解以何为证答如佛地论云要由平等智击发大圆镜智镜智变起他受用身已平等智托彼为质而更变智影像他受用身亦犹如声要须第八所变者为质亦识自所变者为影像境此亦如是虽有二解任情取舍。
【疏】若明教体一切唯识如何乃言佛菩萨说者意云若一切唯识如何言佛菩萨说耶今此问意为问说法为问不说法家答据其疏意质问二家。
【疏】无性释云至故作是说者此是不说法家答增上者佛也生者众生也意云佛与众生但为增上缘众生识上有文义相实不说法故作是说者唤此增上缘名佛说法故云故作是说又解云增上生者总是佛也故作是说者佛自云我成道已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即佛自作是说故云故作是说总是无性答也。
【疏】世亲解云至互为增土缘故者二识者即说者听者二识也谓余相续识差别者谓余者众生之余即佛也相续者身也差别者佛识不一名差别识此无性释若□世亲云□□一法名差别识令余相续差别识者由佛说法令余有情解常无常等差别识生。
【疏】直非直说者直者长行非直者即偈颂也更有别解如法苑说。
【疏】瑜伽论第三说至必意识生者意云五识一刹那唯卒尔必起寻求意识生也意识如是虽言五识意说一一识别起。
【疏】有三心现者意云三心现问何故无卒尔寻求答谓由前闻诸字但有二心谓卒尔寻求言常字时有染净等流二心所以添前总有七心若许聚起无前后不定若不聚起即如上作法是。
【疏】即从决定后却起寻求者意云若许聚起即从前行字上决定心后起寻求前法等而无卒尔心问若如是者如前瑜伽论云卒尔心后必起寻求如何今言决定心后起寻求耶答瑜伽论据不乱决定次第起说今者据许乱起说二义亦不相违问曰若云从决定心后却起寻求者如何前言前无字上但有二心谓卒尔寻求耶答不然彼约乱起无于行字上却起寻求而无卒尔故知乱起寻求非七心摄但唯寻求前行法也今约无间次第生故闻无字时有二心也。
【疏】寻求以后许乱起故者即引论起寻求所以也此文指前散乱时生即不定文也上来总约七心解也。
【疏】云若新新解已下约十二心作法云第一有等是也问如何七心十二心不同答若诸行等四字通说即有七心若四字等二别说即有十二心何以故新新解故。
【疏】既于初字有卒尔心等者问何故初字说有卒尔后后字说有寻求决定不说有卒尔耶答但在举闻岂前字上而无寻求决定耶故在举也有云此文重结七心文者此义未详。
【疏】慧恺法师俱舍序云至千一百年者意云恺法师造古俱舍论之序云千一百年天亲菩萨生问天亲世亲□□□□答约义不同言天亲者天所尊重故名天亲世亲者□□□□故名世亲今取世亲号稍好。
【疏】达罗毗茶国者此云总持国。
【疏】建至城者谓此城中建兴佛事至在逾又美又解云亦云通除礼乐等事浚者深也浚?也朗者明也胜者也。
【疏】日月之丽天者丽者严丽由天有日月而得严由有护法内教皆严丽也溟渤者大海也又云溟者深也渤者大也海有深大用纪地者大海与大地为纪表护法与道俗为纲纪也日月者昼夜也冠者笼招也亦云王也意说德慧德业笼招前英也犹以冠笼故也问何故名英答主千人曰英越百人称彦德慧为百千人之主也。
【疏】芳声流于四主者东方曰人主以人为主故即此方也南方曰象主以出好象故西方曰宝主以多出珍宝处故北方曰马主有好马故然德慧美声流四主四主咸闻流骧者腾也即无翼而腾空者曰骧如龙等五印者即竺国也德慧菩萨声举腾于五天。
【疏】扇徽猷者扇者动也徽者明也猷者道也小运者小乘也兰蕙者即香草之美名也即诸花草中最胜香草之气远闻表此菩萨起慧名闻亦尔也。
【疏】造胜义七十释者意云金七十论是外道与如意论师论义因论苦集谛外道云苦集如意师云集苦然集苦之言以是犯声据义不违因先得故于是国王意用外道谓僧不如外道遂造论申其自家当时国王赐金七十行颂未及得释遂便灭度后净月菩萨出世遂广释胜义七十颂也云何名胜义答意明此论胜于金七十论更广释如第四卷疏。
【疏】唯有正说至具有三分者意云世亲菩萨年时八十命终时造三十行颂所以但有依教广成分而无初后二分问何故世亲命终造论答此有二解一云显因缘尽不知灭故二云显他胜往复更说故故无初后二分也。
【疏】又显敬礼三轮因故者以身业敬者得神通轮飞腾虚空故以语业敬者得记心轮他心中诸所有事为他说故以意业敬者得教诫轮即漏尽通可责有情勿令造恶增长善故又总法师云为众生不信故得神通轮飞腾虚空而令信故既信法已未知众生心中为犹影不波并者则得记心轮为说法故得记心轮欲化众生谓教诫轮令断恶故丘法师云神通轮用神境通为体记心轮用天耳他心二通为体远闻他语得天耳故既听语已了知彼心故同二通为体教诫轮者用漏尽通为体教诫令他断染趣圣非漏尽通不得。
【疏】故我至诚身语思者意云身语二业是假业思是动发思为实业又思能发动身语二业也又思是意业故思通三业修无倒归命礼者总结也至诚通三业也。
【疏】一者虚妄即遍计所执者意云释唯识性也问云何故遍计所执性名唯识性耶答遍计所执体虽是无然不离唯识性性者体性非真如性性又真如体一约义分三遍计依他名唯识性者依至释圆成实名唯识性者持业释。
【疏】于后所得清净者此有二意一云证圆成实性故名所得二云断染依他得无漏依他如第九卷云无漏依他亦圆成实此解好。
【疏】唯内证净者意云此圆成性唯是内证净故依主释。
【疏】为简依他故说唯识性者意云释通伏难云何故论□说唯识性答为简依他说唯识性也。
【疏】略不敬也者无漏依他既在满分之中所以法中不说也。
【疏】净者同前者意云同前持业依主若取后释但是依主释也。
【疏】一切所敬皆第四啭故者意云但说佛菩萨等而非法□□□□□□故言一切者约小分说未必兼法也。
【疏】佛圣弟子至而造论故者意云佛为教法所依弟子依法修学无倒而能造论此即佛之圣弟子也。
【疏】分有所得者世亲虽是地前十信菩萨然伏烦恼修有漏唯识观故言分有所得。
【疏】理教行果至但说理法者意云此有难有释也理教行果四法不同者是难辞难云法既有四何故论初唯说理法不说余三耶答有多义一是轨则义生证解故二者四法之中真如为本如何为本答要证真如余方有故三者是教行果三真实性故四者三乘圣者之根本故五者或说彼本即兼末故故真如是本余是末疏总分为三释。
【疏】一问何故论初至具大悲故者总有六重问答未审问答何答论初三三宝不次或问云何故论初法宝三宝三宝既有多种归敬何者三宝故申六重问答。
【疏】最吉祥故者吉犹善也祥者瑞也。
【疏】说唯识性满分净故者意云一乘三宝以宽故故论初说先法后佛次僧故论说唯识性满分净故也今言僧者是菩萨僧非声闻僧何故不取三乘三宝答二乘不修唯识观故言一乘三宝者是大非小又计化身即特佛故法既不同所以不取。
【疏】善说妙三身至先赞礼者意云此归命一乘三宝也三身即佛宝教法即法宝牟尼子即僧宝牟尼佛也子者僧及通一切贤圣。
【疏】二谛者真俗二谛问真谛法宝俗谛如何亦敬耶答无漏依他亦俗谛故一乘众者即一乘三宝也。
【疏】四问此中所敬三宝如何者意云问云此中论敬三宝如何答以释迦佛虽小乘计是特身佛然大乘不许□此中佛法通摄三身言分者即许佛余圣故知此论亦敬三乘别相三宝然法宝通摄一切法也如前。
【疏】许彼种类有多独觉等者大乘许麟角独觉有多种类同时出故所谓腾空独□□□□□□类既多明是僧宝摄演秘不许僧宝摄者据□□□□□。
【疏】唯识性中义兼说故者有轨持名法名法有觉性故名佛有和合义名僧。
【疏】若能见三宝常住同真谛者意说同相三宝。
【疏】二所调能调善方便故者意云于所化有情而能调修有善方便也。
【疏】四财供养时至方欢喜故者意说若财供养如来不喜正行六度行时如来方喜□□□者但种如来本佛名喜非是舍勤名喜也。
【疏】及二体性者意谓能敬所敬二体也能敬即护法等所敬即三宝又云二体性者即同相三宝别相三宝也诸门义者谓十二分教也。
【疏】此中第四至非法故者意云虽前第四言敬佛法僧今更重解于前第三亦第四云敬非人非法非法即佛非人即法也。
【疏】于境第七至满净故者意云第四约所敬第七境声不可敬故。
【疏】一由智德者即是自利生起解也二由恩德者菩萨造论意既利他即表菩萨有恩德也为自利生大智为利他生大悲总是令法久住济诸含识也或为求当成智德恩德报化二身为生大智是故造论有云彼法既是贤劫□佛而释彼说表有智德既释彼说生他大智也既利乐有情表有恩德有情既得利展转令他亦得利乐故言生大悲也。
【疏】其谓义者即沉恒之义。
【疏】此言有情至无别能有者意云此第一解即众生类是情故名有情无别能有所有也。
【疏】假者能有者此第二解以五蕰假者为能有别八识为所有。
【疏】又情者性也有此性故者此第三解意说此总假者有别法性也法性即十二入等。
【疏】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者意云此第四解即总假者有第八识情故□□□□□□能生爱等如下云爱阿赖耶乐阿赖耶等故第三云若无本识复依何法建立有情故知情体即第八识萨婆多唤六识名情不同大乘。
【疏】有情不同有六十二复自然□名□依枢要有情颂曰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名六十二有情五者谓五趣地狱傍生鬼人天四者即四姓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毗舍四首陀三者一男二女三非男非女即二形又三者劣中妙即上中下三品也又云欲界为劣色界名中无色界名妙此解稍好四者一谓在家二谓出家三苦行四非苦行然在家有二一者邪见在家二者正见在家谓信佛法等就出家亦二一者邪见出家谓外道等二者正见出家谓信向正法三者一者律仪(善)二者不律仪(不善)三者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记)二者一云离欲二云未离欲凡夫以六行伏惑生上即名离欲不以六行伏惑名未离欲总亦就欲界人中有妻室名未离欲从小不犯欲名离欲三者一者邪定二者正定三者不定言邪定者邪决定故造五逆罪正定者正决定故谓十信第六心必不退故不定者谓异生等于邪定正定中但不修故未至十信第六心故复不作无间业故得不定名定者决定义非定慧中定也七者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式叉摩那尼四者沙弥五者沙弥尼六近事男七近事女十九者一者习断习断有三一者习善法烦恼不起习断二伏烦恼不起名习断即六行伏惑等三断习气名习断约圣说也二者习诵习诵圣教通在家出家等三者净施四句一云施者净受者不净二云受者净施者不净三云施受俱净四云施受俱不净四者耆年亦通在家出家出家二十夏已上名耆年在家五十已上名耆年五者中年在家三十已上名中年出家十夏已上者名中年六者少年在家幼年出家九夏已上名少年七者轨范师谓阿阇利八者亲教师即和上九者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各有二种一云同说戒名共住二者同亲近和上名近住弟子第二云与和上一处住名共住与和上毗傍住名近住十者宾容二种在家出家十一者营僧事亦有二一云未乐营僧□□□□□越十二者贪利养者亦通僧俗十三者猒舍亦通凡圣恭敬有漏欣上故十四者多闻即通正及邪并非邪非正谓即闻慧十五者大福智起思慧亦有二一者世间有漏智二者无漏智圣者十六者法随法行即修慧法随者师谛法行者□□十七者持经者十八者持律十九者持论者通凡圣也四者一者异生二者见道三者修道四者究竟道四者一独觉二声闻三菩萨四如来一者轮王虽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不同总合为一以名同故故所利有情有六十二种问此有情中有无姓人答但被有姓不被无姓如下云胜者我开演故又云亦被无姓既闻教法各于自乘与得果故前云胜者据入见道者说。
【疏】或利与乐一体异名者意说利乐但是一体约所益分利乐二名问如前十利中亦云约所益分利乐别与今何别答但约世利益分利乐不辨于体今辨于体故有差别。
【疏】上之十种解利乐者有颂如疏然依次配十利五乐者世者即是后济现济并现益后益第一第二是性者即是摄善离恶并翻此者第三第四是苦乐者即出苦与乐第五是智福者即第六是出世世者即第七是小大者即第八是与名异者即第九是十利五乐者总结也即向第十利中摄也。
【疏】或此颂中至本利他故者意云释造论之意今释彼说者但为有情欲令信学所以造论即一缘造论问前具二缘造论何故今说一缘造论答菩萨本利他故有情信学法便住故一缘亦无违二缘。
【疏】依所具缘前解为本者意说□□□□造论所由故前解约缘具后解约大悲并无妨□□□□□令法久住济诸含识其义将胜即护法安慧等释彼说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之一(论牒以前)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之一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虽三义别者即三师义也二意造论者即令法久住济诸含识之故云并为人法。
【疏】此上即是发端标举等者创造此论名为发端指陈偏说名为标举简去余部持取此论名为简持指自所述破斥邪执名为指斥。
【疏】邪解空理者即清辨也说遍计是空虽称空性乃拨依圆总无故不称空理名为邪解胜义谛中真如不故。
【疏】无明名迷者由无明故不解诸法即唤不解者名邪见即邪见体是谬问与前解迷谬何别答亦有别前约异生外道人等当体即名迷者人即迷故声闻独觉亦尔当体即名谬者人即谬也今后解但约法说无明既为迷体明知约法说邪见亦尔故两解有别下言痴邪见人名迷谬者结上也有人有痴邪见也。
【疏】不迷谬者意解论中生解文。
【疏】先云人我者即人空我空也。
【疏】智缘空起者问众生执有即说为空由此空门彰于真理亦应众生执空亦可说有由此有门彰其真理答不尔众生执有多执空少从多分说为破于有故说为空也。
【疏】犹如金刚难可断故者意正解障执名重所由总有五解前四约二障第五唯约二执解重前四解重障分为三释一云犹如金刚难可断故者即二障种子随逐有情未至圣时种不断故担此难越生死流者即二障现行发业感生难出离故押弱有情处四生故者即二障感果在四生摄问变易身何生摄答本身既是分段同分段胎生摄或通化生易粗令细无定限故随逐有情没三界故者漂流三界无休息故第二解云犹如金刚难可断故者即所知障要至成佛方断尽故担此难越生死流故者即烦恼感生功用胜故押弱有情处四生故者配分段生死随逐有情没三界故者变易生死处三界故第三解云重者约喻以明犹如金刚难可断故者如名起义解担此难越生死流故者如人负重随坑不可出故押弱有情处四生故者如身由担重不可起故堕坠有情没三界故者如是系名遽沉没故。
【疏】前四通取断诸二障者意云前四义解重者约通二障难断名重今二执名重者即根本沉下名重要由二执障得生故。
【疏】何故障理但说二空至即兼除法者此难前四解重障义也难云既前□□唯二空者若断已时应唯断二执何故生解乃言断二重障兼余贪等耶空唯二执者意说二执能障也唯约由断二执二空理显。
【疏】重唯二执等者此难第五解重义也难云欲说二障体通贪等者后断重障贪等亦除故知障理不应唯取我法二执又解贪等既亦断者何故唯说我法二空不言贪等亦空耶。
【疏】且烦恼障至故于真理但说二空者此即解二障答初问也此依见道至断烦恼说者意云此约究竟断种位说即我法二执种断时余一切烦恼所知障等皆尽也余位不然者意说既离烦恼后断我执如二乘等前断八品烦恼第九品方断我见以其我见极微细故既后断故第四地中我见亦尔者意云第四地菩萨等学二乘作菩提分法观之身不净等而我见不生虽我见不生不如除害伴贪等随眠在故由此故知亦不名顿断尽故云除位不然又云害伴随眠贪等由在者意云我见是主贪等是伴我见被害名害也即贪等随眠是害我之伴第五地中断问今言害伴随眠与我见相应起否答今言贪等随眠者但是独头贪恚等由我见为远因能引起也问如何得知不是相应(云云)答夫论相应贪等与我见同断既云不同故知害伴贪等随眠非相应也法执亦尔问何故菩萨于障断中学二乘菩提分法观(云云)答菩萨为欲摄化二乘其二遍学不学不名遍知问大乘小乘菩提分法观何别二乘若断一种行解方便不同菩萨以二智为方便又先已学故小乘但重障空智为方便今创学故。
【疏】又总解之至答上二问所微者此即总解二执二障合为一段一处说而不别分烦恼所知障也随义答上二问者即从又总解之至未随灭故先答第二问从若证二空至证空不断都答第一问言执通取心心所法者释执名体也。
【疏】今此总四句答第二问者意云直总将四句论文答前第二所问更无别说。
【疏】若初二句至答第一问者即别举四句论文两句别总答前第一问初二句答执空问不显后二句明断重障所由是故别说问□□□□□一段如何别答二问以总别不同有斯言也又解从且烦恼障至但说二空答第一问又总解之至证空不断者答第二问如疏云今此总四句答第二问者此即属前答第二问文也若初二句至答第一问者即属前答第一问文也据疏此解稍胜。
【疏】六识执外者意说第六识法执也解即五识也五识等中者意说五识中法爱恚等五识等者等取第六识中法爱恚慢也今此慢等但是障而不是执以劣无记故或善心心所法泛尔缘境皆非执故故知第六识中执障亦尔。
【疏】异熟生摄定下劣者意云异熟生受者体性是劣无强盛用但是异熟生摄定下劣性者意说此受决定是下劣性故所知障摄问如何此受是定障(云云)答受五欲境令心沉荡而不得定乃至上地随处贪着不修诸定皆由于受故说受为定障同时虽有想等诸法约障定强故偏说受。
【疏】得无为至下二障者意说想受不行得想受灭无为乐受不行得不动无为不为乐受之所动故得不动名今说灭此受得无为者据不与烦恼相应受说若与烦恼相应者与烦恼同断不言得无为此受望大乘是染污望二乘即无覆无记。
【疏】修禅定者问禅之与定有何别(云云)答禅为四禅定为无想定并四无色定定者此云等至如下解禅那者此云静虑静者即定虑者即慧意说色界以定慧均等得静虑名又解云静者□静即静都散慧而在定故问无色岂无慧(云云)答虽有慧以慧劣定强所以但得定名而不得静虑之号。
【疏】二乘至立胜果名者意云此对等觉菩萨及无学二乘四句分别如文可解二果者二乘菩提涅盘也。
【疏】今此论中并皆名续者意云言一切烦恼皆能续生者通名故今应作四句分别自有续生非烦恼谓所知障为缘成变易生死亦名续生虽非发业但转粗令细有续生义自有非续生是烦恼者为烦恼种子自有亦续生亦是烦恼即爱恚慢等现发业者自有非烦恼非续生者即心法等。
【疏】凡夫所修诸行暂灭者意云凡夫六行欣上猒下计上定为涅盘所以迷事俱生烦恼暂伏不行所显之理即名涅盘即唤寂静之理名真如非是大乘真如也又释真解脱应作四句分别寻文可知。
【疏】解脱非真以是假故者意说二乘有无余依二种涅盘但离缚故得解脱名非解脱故名假也故法华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斯人未得无上道故言真非解脱者意云菩萨烦恼未尽习气未除不名解脱。
【疏】假体择灭者意云择者智也灭者烦恼也由智灭却烦恼名为择灭所以有无除择灭等名并是假也以随所断建立多依小乘断八十一品烦恼得八十一品无为故知约能诠名目说是假也实即真如也若望真如之理即是实若据能诠择灭等名即是假问何故有此文来答意欲辨二乘有无余涅盘对于大乘明其假实意说二乘涅盘是假以约能诠立二种名故然真如体非多种故是实也又二乘人乐住二灭中故是假也二灭所显之理即是实如也又解云二乘涅盘假者谓二乘证无我理时以苦空无我等为方便门而证于理正证理时不见有能所取相心行处灭一切皆眠及出观已以后得智重观前理观既不着遂见无我观前苦空无常无我等方便道理既见此已作证涅盘之理便作师子吼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既计观前方便为涅盘明知此涅盘是假非实故法华经中说化城喻化城非实喻二涅盘故二乘涅盘而非是实故云假即择灭实乃真如。
【疏】又总别至非不住故者意云如前解真解脱对凡夫外道小乘作四句分别讫今更对外道二乘明其假实故与前别言总者大乘别者即外道二乘即将总对别以明假实也又非不住故者亦得云不是无住处也何以故以总别相对说故。
【疏】言所知者至自当广释者意云欲明能障须辨所障障所知故名所知障然出所知法体不同总有两重先约有无一切法出即言所知障已后是第二唯约有法出体即二障已下至广释是又解云从所知已后明能障体若尔何故说所知障法(云云)答举所知障法显能障体不尔因何得能障名第二明所障法即四智等此释好。
【疏】异生虽作二种无我至俱非二种故者意云此一段疏文总作三种四句分别第一将地前菩萨及二乘相对以分四句问若尔既是菩萨如何言异生(云云)答瑜伽论云异生有二种一者内法异生二者外法异生今地前菩萨未登圣位但名内法异生第二约异生外道及二乘相对以分四句第三约二乘菩萨相对以分四句若三重一一四句分别即有十二句若依文作法但有八句言大非菩提者地前菩萨对二乘称大未得无漏智不名菩提。
【疏】又解已下约其五位更重配论文释断障得果造论所由也若尔何故疏言四位答五位中前二合为一位故说四位。
【疏】胜解行地等者意说地前虽有二位随所闻法皆生胜解所以地前两位总名胜解地。
【疏】前文本解者意云论文从为于二空至得大菩提及疏文至下当知文并是唐三藏广安慧师义又解已下是疏主将论文依五位配释前解为本。
【疏】先叙所为者为解有情执实我法为令生解断障所以造论。
【疏】并根本经部等者问犊子经部等既执是罗汉云何有我执(云云)答测云谈未得果时计此即测叙三藏解也。
【疏】唯识真理者意说唯识配世俗谛真理配胜义谛即由无明所盲故外执我法名迷唯识由不正解故谬执我法于二空门而不解了又西明云令达二空是胜义唯识智于唯识道理如实了知是世俗唯识智。
【疏】为外道等至故与前殊者意云此前殊者此一段文总有三释即三意各别造论所以也言与第一所说有殊者即与第一释有殊言故与前殊者即与第二释殊又云解一一与前第一安慧师义殊细详可知举前论文对辨开显此文者即开此唯识教文令生信故演示此义者示唯识义即此一段疏文是火辨师叙世亲菩萨三意造论也。
【疏】经中所言唯心等者清辨会云于俗谛中心境俱有然经者就胜且说一心非无境也。
【疏】十二处密意言教者意云如来为破空执故说十二处教不分根尘而有内外别虽勤不分意在心内依他起性不离识故小乘不解如来密意言教遂计十二处离识实有也说密意言意在于此。
【疏】今就中道无自违失者意云今言如汝心外境者就大乘中道义故云如汝离心之境中道大乘心外无境故若望清辨自宗即违自宗失以有境故此二计与论主作比量相违难。
【疏】一类菩萨至恐违至教说有一识者意云此菩萨依五种相似教文说有一识也言相似者如远行虽复教说有诸识此菩萨不可耶将说远行言即唯有一识犹如说一相似故名依相似教也远行教即法足经也言意各能受教者是说意识于五根门转谓将唯有意识更无余五识等言如依一境上有多影像教者瑜伽言如一镜上有多影像犹如于识有多相分也言如依一水中有多波喻教者意喻第八识能生七识浪然此菩萨不了世尊密意言教遂掬无文而立一意识以乖本旨故是所非言独行者且如意识正起之时更无同时意识故云无第二也言有云一意识但说前六者测法师解也理必不然疏主斥也。
【疏】觉天所执亦依经故者即觉天论师是经部中一师也梵云佛陀提婆此云觉天今所立义亦依经立宗故故云亦依经故彼计云经既说有三法和合名触故知证唯有识而无心所此引证也若无心所者何故云三和名触触岂非心所(云云)答虽有其触亦得名无如河小水亦名无水又触离根境识三无体言士夫六界者意云色所依故立四大动所依故云空心所依立识故说六界成身言彼说唯有受及想行思等者亦叙觉天师计信等入道之初阶故须立也亦行蕴收更无除所随心功用立心所名者意除信等以外除贪瞋等但是心之功能差别立心所名不得名实也问未审信为假为实答余信是假而佛法相应信是实问受想行思等为假实否答是蕴者是实不是蕴者即假。
【疏】然清辨计至有何心也者意云清辨胜义中心境俱空世俗中心境俱有如何今者偏计识无不言境耶答依世谛中心境俱有今因违汝说有说无心。
【疏】若依此义四句分别者且文中有两重四句分别又枢要中四法相从有九句分别第一明同初生(小大大小)第二安立法弥势(大小小大)第三庄严宝塔势(大小大小)第四重累莲华势(小大小大)第五如王引驾势(小小大大)第六龙曳尾势(大大小小)第七万大宝绳势(大大大大)第八千寻王带势(小小小小)第九百节吕[卄/补]势(大小大小)问总有四计何故说有多大小之言答计虽四种人数乃多合作法约人故大小乘各有多计。
【疏】邪见一说都无心境者意说清辨于胜义中心境俱无与一说部同此上二部与论主作圣教相违难。
【疏】法藏部计心缘相应法者即缘俱时心所也。
【疏】化地部执缘俱有法者此有三解云返缘俱时想等二云缘俱时扶根尘等三云俱时多心亦得相缘又云俱有法者即慧俱五蕴也虽有三解意取第一解。
【疏】法救说心所体即思者此是萨婆多部中一师也其法藏部化地部皆如下破。
【疏】如其境实者于唯识深妙道理称如实解故唯识理是智所证境。
【疏】然初境中至唯此二故者意云就境中有其真俗二谛虽别以真俗相依故总为境问胜义世俗各有四重此中何故但说二谛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又问何故境中但说二谛不言余法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
【疏】同初性相者意云今境中有二谛判文同第一之中相性文也。
【疏】将发论端寄问征起者凡问者略有五问一者不解故问二者疑惑故问三者试验故问四者轻触故问五者为欲利乐有情故问今于此中依第五问为利乐他故意难云若唯有识无心外境者云何世间圣教说有我法即外道异生名为世间可破摧故圣人所说名为圣教不可摧故。
【疏】又契理通神目之为圣者意云心契理智通神俱缘如境所以名神者灵妙同神。
【疏】心与境冥等者本智及心望境名与境冥心所望境名智与神会又晰云心与境冥者心冥实境智与神会者有胜神用故。
【疏】释问起因者意云如前问答若唯有识无我法者云何世间圣教说有我法释此问起因由如枢要说。
【疏】虽无如彼至故说为假者意云此释外难外难云所言我法无实体者如何说有假我法(云云)答如疏文。
【疏】虽有法体至故说为假者意云此释难也难云既有法体云何称假答如疏言者即因前二种假我法而起说云言因二起言者此即释上二句颂文来意及解二句之文。
【疏】但由二种假名言者意云但由前二种假而起名言说有我法名二种假名言也。
【疏】应释颂言至顺下长行论文者意云前文先说相次说转后说种子今先解我法然后说有种种相转即顺下我种种相法种种相也。
【疏】此但说识义兼心所者此释外难难云识体有变相依上说我法心所有二分应亦说我法何故说识实不言心所(云云)答此但说识义兼心所。
【疏】若尔真如应非唯识者意此外难难云我法是不实名唯识真如非不实应当非唯识言不离识名唯识等者答也。
【疏】圣者至假说我法名者此配圣教所说我法问何故圣教须说我法答为断谬取净所以须说我法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又下文云不执菩提有情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又维摩经云起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菩提是此文意故世间圣教二种我法皆是假说。
【疏】又第二解至说为我法者此第二更解我法假所由即依妄情见分上说有我法即是世间我法名以无依有假然妄情见分是自证分所变故云亦妄情为缘而能起于执。
【疏】圣教所说至义依于体者即圣教中我法即依识自证分体上说有我法义即义依于体假故西明疏云不依自证分说我法(云云)答随相易知且说相见随实依义亦无伤。
【疏】别依于总者我法名别自证分名总即总一自证分上说有我法二别也。
【疏】即说所执至以为我法者意云所执者我法也能计之情即见分也所诠之法即相分也如是所执我法及见相分皆识变故。
【疏】此上二解皆护法释者意云此分别上来四种我法差别所由四种者第一解中有二种我法第二解中亦有二种我法也问我法若无差别不合立四种所由我法既有四种四重相貌何别答且第一解二种我法者然此我法但据能证言说为名不据法体及与内识假立说为我法也然第二解二种我法者但约能缘见分及所变相分并自证分上有我法义说为我法即此我法摄属于本不离于识等法体所以法体上而有我法也故与前第二解殊前但依言说后但据法体义用不同故二种有别也。
【疏】别无依总无者我法二种是别无即于总无之上此有别无我法也此即通说见相二分名总无也或可见相二分名得总无之名故相分总无之上此为我法见分亦尔为安慧师此见相二分亦是假无如蜗牛头有二角角无其体但起头故。
【疏】与护法解别者难陀但依相分上此为我法护法通达见相分上此为我法故有别也。
【疏】名有多义者即异熟识名有多义也如下解。
【疏】者大乘至许同世故者意云异时者约初造业望当受果为异不约种望现果说何以故大乘许种现同世故。
【疏】异熟即识至属种子者意说上约异熟之名以辨依主持业二释今将异熟与识相望亦得有二释且如异熟属于种子转变而生于识故名异熟之识若异熟属于识即识异熟于果而方得熟名异熟即识以果即熟故。
【疏】又恒审思量至当悉者问何故有此文来答前言思量或通第六为简于彼故云恒审。
【疏】二十论至说六识者意云此举教为难难云若言前六名识者何二十唯识论说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了通名者意说八识俱得名心意识等何故今者偏说前六名识答偏说前六名识者有其二义一则了别别境二则了粗显境如下论言了境相粗故故前六不同七八也。
【疏】对此六尘至然滥第七者意云为对六尘此识一一别了别者即各别义为别别了六境名了别境识者然滥第七何以故第七六能解别境故即第八识是第七识之境故知第七亦应名了别境识何故唯言六转识第七约不得名了别境识明知不约了别别境说但依了别境识说即无过也别为记别。
【疏】此依胜义至可言八别者意问云今此八识为定别为不尔耶且依四种胜义中说不可依第四心言俱绝故若依第二第三不可云一多真故相无别四谛因果故不可一但可云依俗中第二真中第一明何以故但是十八界故。
【疏】今以类同故有三种者意难云若有八识如何颂言此能变唯三(云云)答以类同故但言有三也。
【疏】一类菩萨至文异者此明对三是减又复彼执识唯有六者对八是减楞伽经说对此是增谓离增减故唯三。
【疏】楞伽经至九识者意云楞伽说九识有二解第一兼说识性第二染净别开兼说识性者故彼经云如来藏识和合等既言如来藏识和合明知兼识性说也。
【疏】不知至三体别者意说小乘等不了三种体别妄执三法体一名异。
【疏】然依根境至别位起故者此释外难难云若如大乘说有八识者如何唯说有十二处等答但依根境相对体别说有十二处十八界等实有八识也如经部虽细意识至第六别位起故者彼师计云细意识离粗意识外别有体仍别位起如在灭定或无心时有细意识虽无粗第六意识得有此细意识故是有情摄非无情也亦如大乘在灭定时虽无余识依第八识在不名无情此亦应尔虽作此计亦无可两意识并起七有细无粗有粗无细故。
【疏】恐言以彼异熟至了别境故者意云此滥有财释即异熟是思量了别有财犹如刀藏他心智等所以思量等得异孰名故云以彼异熟而为思量了别境识等又西明疏并辨六释云西方释名乃有六种离合释也一依主二持业三有财四相违五邻近六带数如是六种皆有二言离合说者名离合释若单一名即非六释无离合故依主释者亦名依士假彼主名以表其号名依主释如说眼识王臣等即名合说即眼之识之故名为眼识即举眼主名而表于识称为依主若别从者照见故名眼了别故名识名为离说余之五释离合之法准此应知持业释者意亦云同依以用显体如说藏识藏是其喻识标其体藏即是识故名藏识由此理故八识之内眼等六识是依主释七八二识是持业释有财释者亦名多财释从所有物以标其号此有二义一全取彼名以得其号如俱舍论名对法藏所以者何依彼本藏造此一部此即用彼本论阿毗达磨藏为藏是故彼论名对法藏如顺正理第一说二分取他名以为其号如他心智智有他心用彼为境是有财释亦如正理第一说相违释者如一句中所有诸言各别所诠如说眼耳鼻舌身等非如依主及持业释虽有多言同诠一义此各为主不相随顺各别不同所诠故名相违非如贪瞋及水火等性乖返故名相违也故与并反言显相违释带数释者以数显义如说二谛三性等类邻近释者如说四念处观以慧为体而言念处者与念相近故此说及言于六释中是相违释显三能反不杂乱故。
【疏】皆通异熟等者意云诸识皆从异熟中种子而生亦得名异熟识何故独乎又解诸识种子各自转反能生现识是故诸识名异熟识。
【疏】此举本颂答难标宗者初之两句答难次彼依识所反一句标论宗此二段文如次中说。
【疏】如论易详者意说论中一一别解世间我法圣教我法此二种我法皆由假说今谓略者颂文故双举也此六释义对如法苑大好一枢上之法苑第一有文。
【疏】一体有无对者有即是轨无即是持自性差别对者自性即持差别即轨配持不依论文但约义配有为无为对者先轨后持前陈后说对者即前持后轨故下疏云前唱者名持后唱者名轨但约义配不依论文问前陈后说何别答但总申名陈广分别名说。
【疏】今者相分必有似无名无者释外难难云夫论缘法必有相分如何名无答虽必有相分以似无本质故当时缘无作无相解后时影像似无本质也前是共相后是自相者约论文配轨持二也故疏云前唯有体至合有四对者重释前四对也。
【疏】我亦名有情至合有八种者意云论家但举三个谓我者有情命等者更等取意生等五谓意生养育者数取趣生者及摩纳缚迦者此云高下即是愿凌之义若并般若中士夫等五种合有十三也。
【疏】养育者谓能增长后有业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数取趣者即补特伽罗也谓能所往取诸趣故无有猒故意生者生者是我我有思量犹如于意是意我之流类故名意生。
【疏】三世总别者意云过去计众生为我未来计受者为我现在计命者为我故三世各别计名别若总计三种而为一我名总也故三世别合有四种。
【疏】我种种相者意说我者于五取蕴我我所现前故。
【疏】或复于彼有爱着故者意云即于情上起爱着故名为有情言谓具出现起等者意云此未逢缘即不出现今时缘具诸法出现起等生出义同所谓胎作等多生不约非情说。
【疏】此依瑜伽释者如上解疏多名字并是瑜伽论八十三等文意说今此我亦名有情亦名意生乃至名见者即我有多名名我种种相也。
【疏】总者别命者意说五蕴假者有别第八现行命故。
【疏】有寿和者即现行第八与自种子和合名命者言或命至名为命者即假者有六识命故名为命者。
【疏】今取世间不取正义者有两解一云取世间解不取圣教解二云取六识名命者不取现行第八识名命者也以彼小乘不共许故。
【疏】二十七贤圣者如二十七贤圣章说。
【疏】十三住圣者第一种姓住谓本性住姓此有二种一谓本有无漏种子二谓有漏闻熏习种子何名为住有三解一云本无漏种子名所住有漏六度所熏成种是能住二云本无漏种子及有漏六度种子皆是所住谓菩萨未发心位所有施等已发心位六度行等即此已发心位所有施等名为能住三云一切有漏无漏六度种子是所住诸有情等名为能住二胜解行住所谓发顺解脱分善根及起顺决择分善即别境中胜解故是印持义有三种胜解一菩提涅盘所有因果决定印持故二或甚深妙理所有境界一切诸佛最上境界决定印持三于圣教法有闻思修亦决定印持故是故总名胜解行住三者极喜住谓即见道证得百法明门依华严经得千百法明门谓断三界二分别障证二空之理生大喜故有三种喜一日喻明照喜断分别二障证得二空犹如日出明照世间破无明闇得百法明门故言喜也二舍难证易喜谓见道前所修行法是难若入见道所修法易即舍前难法证见道易三顿证明门喜谓入见道十百法明门皆顿证故由此三喜名极喜住四者增上戒住谓第二地持清净戒此戒住有三种一意乐微细戒谓菩萨不起犯戒想所有气心动总皆胜戒故故菩萨离此微细犯戒二住色支戒谓菩萨防非止恶得无表戒即是无表色戒名住色支戒三轨则戒谓菩萨不犯轨则若破轨则即犯戒故由此三种能持戒故故名增上戒住五者增上心住即第三地能住定故亦有三种一者位成住八相故八相义如余处说二能离退进分定谓一一定更不退故三能变三慧故谓得其定能发于慧即闻思修等是定所变六者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第四地菩萨作菩提分法观七者谛理相应增上慧住谓第五地菩萨作真俗合观八者缘起相应增上慧住谓第六地菩萨作十二缘生观九者无相有功用住谓第七地菩萨十者无功用住即是第八地菩萨十一者无碍解住谓第九地菩萨得四无碍解十二者最上圆满住谓第十地菩萨得十地圆满十三者最上如来住谓佛地穷真如性达法界海体妙殊胜希遍无边。
【疏】三乘十地至我种种相者意云通三乘论共有十地第一净观地净观有三一者意乐净观谓在资粮位依其意乐修诸胜行观分别惑拟[(合-一+土)*月]断除顿诸见道意欲证故名意乐净二伏治净伏治分别惑令不现行名状治净三种因净谓本无漏种子无本净名种因净既有种因净即能趣菩提修诸胜行亦名干慧地或可亦名涅慧地于此位中小修定定既润身即名涅慧地或可不名涅慧地何以故此资粮位多有散闻思慧无定润身又名干慧地伏烦恼水故第二种姓地谓加行位所有观行皆是见道修行之种类方便故故即当种类方便谓此加行位所修诸行似见道中修行之种类第三八人地谓从阿罗汉果向前至须陀洹向即名八人地亦名第八地谓十五心向犹在见道前故说此向名八人地第四具见地即是见道十六心已修道见谓见道已者即是修道位第五薄尘地谓一来果断俱生六品惑讫后三品未断颂云渐薄名薄尘地亦如微尘尘中薄也第六离言地谓不还果离欲界故名离欲地第七已办地谓阿罗汉所作已办故名已办地第八独觉地即独觉果第九菩萨谓十地菩萨第十如来地阿罗汉并自地前有六地七地独觉具前地并自地有八地菩萨具前八地并自地有九地如来具十地约渐悟者说不约超果及顿悟者说。
【疏】一于人天至名为一来者意云此人断修道六品惑讫更于人天一往来生后便得极果问比人人天一往来已方生上界证不还果如何乃云便得极果(云云)答意说此人生上界更不下生便得极果然非已得或说利根者超第三果得第四果故云于人天一往来便得极果也。
【疏】决定已断至立须流果者意云如渐得果者断分别惑尽立初果是钝根者今者说利根者如何谓此人在见道前以六行共道伏分别惑兼伏修道惑五六说入见道时一时总断建立初果不同渐次人也利钝有殊不可齐责。
【疏】决定已断至立一来者意云此说利根超越者此人利根修四谛法以六行伏分别惑及修道六七品入见道时断前所伏之惑立第二果若渐次者如演秘说钝根者得初果已至断修第六品立第二果。
【疏】二向不定者此测法师解从初果以去断修道五品是一来向摄亦是初果摄所望前后不同故名不定然不还向者断七八品是不还向亦得是第二果摄亦所望前后不同名为不定又敬宗法师解云如须陀洹向超越者十五心时即前世间道以伏见道惑及修道五六入见道时一时同断据实亦合是一来向摄以与见道惑同断所以还是初果摄故名不定第二向名不定者谓第二果人断七八品合不还向摄亦得是第二果摄何以故以彼七八品与第二果中第六品颂云同断故所以但第二果摄不得名不还向名为不定虽断感唯果摄非是向摄故名不定。
【疏】不依有性等者意云德业但依实句不依大有句何以故实德业三句不无成大有句是故得知德业不依有句也。
【疏】缘起根谛并处非处者缘起即十二缘根者即二十二根谛谓真俗二谛或四谛处者谓人即处非处者谓三途在果总名一善巧。
【疏】余三善巧者一者名向善巧简外道名向也二者义善巧印外道义也三者悟证善巧谓证真智印外道智。
【疏】根世谛乘者根即二十二根世谓三世谛谓四谛乘谓三乘。
【疏】证得种种无为等缘者由依多法修习证得多无为等如萨婆多师断八十一品烦恼证得八十一种无为又真如是能差别令诸圣者有多种不同故般若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疏】言说易故以小摄多如言我法摄多法等故我法二种说一切我及法等所以不言余者但言我法者以言说易故。
【疏】顺世间故者缘世间执有我法所以圣教随顺世间亦说有我法也。
【疏】除无我怖故者恐其我断不求涅盘故只云今者我我何处有之谓除此怖假说有我法。
【疏】四有自他至事实业等者意说圣教说我法为净世间执我法染既知染已既断染取净信决定言自他者说我法时令凡夫等知有自他等差别。
【疏】若计所执若依他者先说世间我法后是圣教我法。
【疏】虽无于真方可假说者意云此有两解一云长读言我法相虽无能于真识方可假说一云别读言我法虽无真我法等亦方可假说然依内识已下明假说所由。
【疏】谓种子识至为我法相者种子识者即第八识变为现行者即变七识现行自证分七识自证分复变为见相二分依二分上假施设我法变为种子者意说七识熏成种子也。
【疏】心变真如亦名为法者释通外难难云依他是所变所变名为法真如不得名依他应当不名法答真如若心所变亦得名为法此约后得智变似真如相说不约正智证真如说也故非彼依者故识非彼真如依也。
【疏】故此但说近依他依者释难难云自证分亦依他如何不立我法耶答相见是依他近故立我法自证分虽亦是依他缘隔相见分故非我法意说不于自证分上立我法也又有难云相见识所反依上立我法真如亦六识反亦应立我法答相见识所反有漏立我法真如后得变无漏非我法难云无漏后得变真相非我法有漏心等寻名变是有漏故立我法答识体变相见亲故立我法寻名变如是疏远所以不立于我法。
【疏】问我法所依内能反相者问意可知问如前言彼我法相依识所变所变即相见如何今者乃言我法依能变耶答有二解一云我法依见相见相即能变也二云自证是能变见相是相分今说我法依能变之相故言依能变之相也。
【疏】谓所与心至义兼于心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识与心所定相应说识变言兼心所亦可识与心所定相应说心所时兼说识答俱不俱臣主异故但说于识义兼心所也。
【疏】能生彼故者意云生者起也即相引起虽复同时而依主伴故先主后臣如世间臣虽复同时亦有前后也此亦尔。
【疏】问真如至亦不说有者意云心所是臣识是主举胜摄心所真如与识许俱时何不说识及真如体。
【疏】此论一宗者即彼依识所变一句为唯识宗一切法皆识所变故故论即以唯识为宗也。
【疏】此二广释者意说此二智如下广明。
【疏】非有似有者不同真如是实有也似有似遍计所执二分故云似也意说但缘缘生似妄心所计实二分故摄似也实非二分者实非是遍计二分也。
【疏】如自证分相貌亦有者意云此是安慧许相见二分虽是此计所执不同龟毛全无故有似自证之用问自证既是离言如何得有用耶答安慧云自证体虽离言而亦有缘用见相体虽是无何妨似自证之用问如言反似二分护法安慧如何别耶答护法云相见二分似妄情所计实二分也安慧云此二分虽无似自证亦有缘用故二师有别。
【疏】即三性心中皆有法执者意云有漏自证既不证明知三性心中皆有执也。
【疏】无明支许通三性者意云法执为地无明得生无明既通三性明知三性心中皆有执也引教证意如是三性心中既有法执明知二分皆是遍计。
【疏】世尊至非谓实有者意云此外有难难云世间不了是虚幻所以妄情计我法世尊了法皆离言如何圣教说我法答意易详。
【疏】二共许遍者共许有见相二分不共许有自证分也。
【疏】故但说二者但说二分于见分中即摄自证分也。
【疏】不异见分者若执自证为我法者自证应同见分是无故故云不异见分也故不说自证为我法依。
【疏】种所变故者意云自证分虽非他所变但由种子转变自证方生亦得名唯识也。
【疏】又即识体何故非唯者见分是所变而得名唯识自证即识体何故非唯识又种所变故亦名唯识。
【疏】今合为文者意问云二师所计三分各殊何故论云变谓识体至无所依故合作二段文明耶。
【疏】又如因明至非能立者意云古师计宗因喻三总为能立陈那计宗为所立因一喻二为能立今言宗等多言名为能立者义虽有别意不违古故总言宗等多言名为能立今此文意亦尔义虽假实不同文定是同故合为一文疏文词遣同闻者陈那遣同于古师。
【疏】问真如至之所依止者此有二问初问云见相是识变可许名唯识真如非识变何得名唯识第二问云依于识体执我法即说识体为染依亦依真如执于法真如何非是染依。
【疏】答虽非至亦名唯识者此答第一问兼释外难如文易详。
【疏】真如离言至此中不说者此答第二问色等与识异可依此起执真如与识非一异不可依真如而起执故故此中不说。
【疏】又解深密至亦不相违者此言解深密说依真起执所由如文易详。
【疏】真如既非至应非唯识者此问云种子识转变即得名唯识真如非识所转变应非唯识谓是识之实性不离识故亦得唯识前约现行以问此约种子以问故有别也。
【疏】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者意云释外难难云如前论言依斯二分施说我法何故唯依相分说我法(云云)答见变能取亦相分摄由后念见分计前念见分为我能取时即此所变见分亦相分摄问见分变见分皆前后念(云云)答不定别识同时当识即前后。
【疏】文虽有二义即有三者即总结前文也文二者论变谓识体至彼二离此共一文三义者即护法难陀安慧三师解释不同名为三义。
【疏】或实说一分至所以不说者问何故有此文来答上来释识所变相见二分能所变不同有多所计遂因与叙之。
【疏】或有一师至此中破斥者意云然护法菩萨叙前代古师异执然以种种研寻即于其最后方申了义于假说中咸言有义者但叙一师多计置多有义非多有义便谓多师。
【疏】或复诸师至为例非一者意云如下论有多义者即是多师各说异理云多有义非是一师假说研究置多有义故与护法不同。
【疏】或彼初后至任情取舍者意云与前文不同前文约胜劣此文约理教齐均故有别也。
【疏】此大文例至皆准此知者意云但新翻论体势皆然不独此论。
【疏】或前理广至皆为胜者即配前或初无有义文。
【疏】或前理略至而后胜者意云配前或于初后皆言有义文也。
【疏】或初后有义至无漏胜者意云配前或彼初后皆言有义文也问何故设作如是配属(云云)答前以文科后以理遂文理相属须作此配。
【疏】依第二释三文科者意云如前初文颂答外所征总有二种科文初答合作二文科第二总作三文科且合作二文科中初别解三句第二总解三句就别解三句中即分为三从论曰至轨持已来解第一句从彼二俱有种种相转至施设有异已来解第二句从如是诸相若由假说至缘此执为实有外境已来解第三句虽是别解三句总合为一文又从愚夫所计至亦胜义有者即虽总解三句亦合为一文故云合作二文科第二总作三文科者即别解三句为三文也从论曰至法谓轨持解第一句从彼二俱者至施设有异别解第二句从如是诸相至亦胜义有已来总解第三句即别解三句故云总作三文科今此文者即当合作二文科中第一别解三句中第三句也据总作三文科中即当解第三句于中有二初略解变字后广分别也如是配属文句甚定若有讲者因焉叙之。
【疏】难陀等言至似我法言者意云于相分上圣教说我法者为愍凡类凡类不可便起坚实执今为破执故说似我法言。
【疏】以下约喻依他性有者问何故安慧于自证分上立似我法(云云)答如下引喻喻依他似我法今时若不立似我法者喻即不成谓与法喻相成故说似我法也。
【疏】然护法至皆有执故者问如说似我似法前以具明今更再谈与前何别答前难陀等但说识上变似我法之所由然不约能所熏今约能所熏辨故有差别。
【疏】而由六七者即护义或总八识者即安慧义。
【疏】已下论文者意云此患梦等文喻论中次上文我法分分别乃至似外境现等文。
【疏】此对经部等者问何故不对除部偏对经部(云云)答有二义故一者经部许有熏习义二者许患梦是假非实与大乘同故偏对之。
【疏】若对萨婆多此喻不成者意云彼许梦等所见皆真实故今者意说患梦等是假凡夫不了妄执为实故引为证证我法是假若准西明疏依萨婆多宗此喻亦成如于梦中而非父母妄执为父母诚得实父母(云云)故知亦不实也。
【疏】此上总显道理二性者意说依前道理释依他遍计二性。
【疏】觉爱等者梵云菩提流支此云觉爱译唯识论一卷今时所指即是彼颂。
【疏】如大迦多行那者意云即大迦旃延端正无比然婆剌拏王亦复端正谓诸臣曰朕今端正更谁有端正者朕相似臣曰有大迦旃延端正第一有不及也王闻已遂遣使者将军就迎迎得已群臣等咸睹迦多那子不看于王王问何以是臣答云大王不及迦多衍子王遂白师曰大师宿植何善得端正(云云)迦多衍子报王曰我于前生出家持戒忍辱所以今生得端生第一我昔在僧伽蓝所扫佛僧地大王前生为乞人从我乞钱我欲令王得大福力遂报曰若能除粪当与济钱除粪然后施钱缘我扫佛僧地故得端正第一有为除粪得以次端正时王信知因果不虚遂舍国位就师出家居山修道后阿般地国王入山游猎诸官人等咸睹彼剌拏王徘徊不去阿般地国王既见闻子汝得阿罗汉果不答云未得得初果不亦云未得阿般地国王遂生怒曰汝既未得圣果何故此间为我彩女说法遂打与去时婆剌拏王寻诣大师具陈上事言得归俗诛彼国王后来出家大师知已且暂留宿令婆剌拏王梦里与彼国王斗不得胜王遂作梦他军得胜□□白师师曰若欲斗时他军得胜王遂舍前心依为出家亦彼梦中所见与有实事生(云云)。
【论】缘此执为实有外境者意云此喻喻上诸有情类至实我实法已下一文论文意说由患梦等不了真虚妄情妄执为实亦如妄情不了似我法妄执为实也。
【疏】二谛摄故假者谓真俗二谛。
【疏】先叙法体非有者意云就解世间假法中有其两故先叙法体非有二云显其假然圣教假我法亦有二如下世间约遍计圣教约依他。
【疏】以无内识所变我法故者意说安慧内识所变似我似法一切皆是遍计。
【疏】二假皆得者意云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并是世间假此二种假皆得假说故云皆得今但随妄情说之为假然不说我法以无体故。
【疏】先叙心境有无者意云就第二遮增减执中有三先叙心境有无第二遮增减执初中有二先叙境次叙心此初也。
【疏】世俗有说为非无亦胜义有者内识等作但世俗有亦胜义有意云对圆成是世俗对遍计亦胜义。
【疏】此中色等至三分俱实者意云释外难难云我法妄情变依识是假摄根尘亦识变应当是假摄答我法是遍计无种是假摄根尘说种生如识是有非假收故下第十云自证相见三分俱实。
【疏】或缘过未至唯世俗有者意云释外难难云根尘内识变依识许实有龟毛瓶衣亦识变应当是实有答影像虚疏不熏种唯世俗有。
【疏】非如内识至亦胜义有者意云此相分不如内识体小实而是内义有也是假法故故如下言非如识性依他中实有意云此相分虽依识变不如依他性是实有体虚疏故问如是有何故是相分收答夫论相分假实并兼不以道识变一切皆实且有龟毛等相分有何胜义。
【疏】此即说有三分之义者即结上护法师解三分之义。
【疏】若第二师至大意亦同者意云小别者护法立三分难陀唯立二分故言小别共以释此文名大意同难陀唯依相分上计我法护法通依见相二分上计我法故有别也第二师即难陀师。
【疏】上通三师者即愚夫以前又通安慧等三师释也。
【疏】此第二释者意云此三分义如下第二卷论文当知又解云如疏中或过未等第二释相分义或如下广明相分有无熏不熏等至下当悉又此第二释者意说此难陀师释二分义如下当知。
【疏】胜义三种者一者义胜义二者证得胜义三者显了胜义此三种下第八说。
【疏】一假名至名为谛者虽但名无体非从能诠名故云谛也谛者理也称如是无道理故亦如瓶盆虽无实体可有受用理故称谛亦约所诠体说以称于无实无体故。
【疏】随彼彼事者意云如积集名蕴所依名处因义名界或约自体名界。
【疏】由证得理而安立故者意云由诸圣者证得理故遂安立云如是者此是集等欲令凡知知断证修故经云说苦谛实苦不可令断集真是因果异因故若灭者即是因因灭灭故果灭灭在之道实是真是更无除道。
【疏】依假空门说为真性者唤二空门以为真性圣证此空理时不可分别名二空如。
【疏】有亦真亦俗者真前三望后名俗望前名真俗后三望前名真望后名俗。
【疏】外境随情至不定义者问如何有此文来答谓释论中唯亦二字故有此文来。
【疏】真不自真至亦名为真者意云问曰真俗既有四种为相形立为体各别(云云)答但相形立以前三真望第四亦俗收即后三俗望初亦真收。
【疏】即前三真亦说为俗者意云若望前四俗即后四皆真若望第四等以前三真亦俗收四重俗亦准此知何所以者今依两个四重辨真俗故与前解稍别。
【疏】以上略明至但难陀释者意云此通结上我法分别已下文非此文唯难陀师释虽立二分非于相分上计我法也以立二分是实有相护法亦兼明也故云二师释。
【疏】唯释世间不非为法故意云圣教说我皆依有体法上说然世间我唯是妄情所计此体是无所以不说圣教但说世间我更有别解如除抄非为法故者不说于法也谈难陀师本意难陀本论说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一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一末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重净此三者意云外人起难更为割推文义分明故名重净。
【疏】法体实无至何法摄耶者小乘问云汝言法体实无不妨而立五蕴我体既言非实未审何法摄耶下答可知。
【疏】复叙三类计兼破小乘者如论云又执我复有三种即是兼破外道小乘也。
【疏】别叙两三破者如论云一者执我体常周遍等是初三如言又所执我复有三种即是后三故云两三。
【疏】初中有三者即分三段中初破外我中有三即前五段科中初三文也。
【疏】何以同空至遍十方界者此释第三量同虚空义也何以同空者自征也随处即能造业受苦乐者释同空义也。
【疏】欲破作受至遂不开显者意云为欲破我作受今时但说我造业受苦乐言然不说常遍二义故云常遍义遂不开显或云既破我作受已而同空义不成即常遍之义不立故云常遍义遂不开显。
【疏】下破法中一一别叙者数胜外道至下破法执中一一别叙六句义。
【疏】胒揵陀弗咀罗此云离系有疏云尼者非也。
【疏】显不定因者即因由所以义也。
【疏】如一瞿声者意云如瞿声亦目于牛目于兽若目牛者即兽中之别号今言兽者即一切之通名。
【疏】法与有法互相差别不相离性和合为宗者意云互相差别者是互相简别义且法差别有法者如言声是有法无常是法然声者有其二种一者常声二者无常声今言无常者简去常声意说此声是无常家声不是常家声也故名为法差别有法有法差别法者如言声是有法无常是法此文言无常通多法香味等法皆有无常今言声定是无常意说此无常是声家无常非是香味家无常也说声之言意取声上无常简去香味上无常也故名有法差别□□法也不相离性者是有无常之法而离于声等有故有为法皆有苦空无常无我也声既有为法故知与无常不相离。
【疏】执言通故者意云执言与许言而是一义纵无许言但有执字亦得故通因喻皆有执言。
【疏】若不尔者至非自极成者意云若不言汝执但云执我者即犯自所别不极成过大乘下许有我故常遍之因亦犯随一大乘既不许有我如何得有常遍之因耶故因中须置许言。
【疏】或若大乘至不成者此文意云若量中不置汝执许言大乘自宗即犯如前过失因中亦有取依不成者意云既有法中不许有我者即因无依之过要依于我方立其因也。
【疏】大乘虚空虽无实体者此通外难难云大乘虚空若有体者体为喻量得成大大乘虚空假名无体云何得成喻答大乘虚空虽无体喻言汝执且得成但就他宗因无过也。
【疏】故无喻中俱不成过者意云若将大乘假空为喻即于喻中有俱不成以所立宗能立因是实喻是假故故实宗因于假喻上不转故云俱不成过喻若汝言即无过失。
【疏】又因喻自许等者意云若妙前因喻自许者所立比量即不成以大乘不许实我故。
【疏】不尔前文兼破亦得者意云若不对僧法尔者即前文兼破受者我亦得意说前文破数论受者我亦得兼破胜论受者我故知此文但破作者我未必受对故此师唯破作者我。
【疏】不尔便与十句论违者意云若言有动转即与十句论相违彼论说我无动转故。
【疏】今随文便于因之上置其应字者意云所作比量皆于宗法上置其应字何故论中乃于因上置应字耶答但随文便于其因上有其应字不尔应字不遍于宗此中有三比量因一常二遍三无动转。
【疏】同是设遮者应云外道计有情我一一皆异今云为同者是设遮也。
【疏】且如除祠授至如天授等者意云有外道计我别朝而相有异彼自说喻云犹如大海之澧性虽同不妨自有于波浪相也我亦如是即别有外道作如此计不是数胜二师以此二师计我异故梵云提婆达多此云天授即从梵王帝释边乞得名天授即天授与故从所乞处以立其名梵云衍(或处云邪)若达多此云祠授即杀生祭自在天所得名祠授故西方所生男女从所乞处以立其名今言天授者意标宗法不说天授即是有法。
【疏】然内真如至过失者此释外难难云若尔论主比量有不定过过云为如天授或是一故一作业时一切应作为如真如体是一故一证之时不一切证答我真如无三义故不同汝我三义如疏自列。
【疏】此三若尔者意云若一作业时一切应等尔者即违世间圣教之过。
【疏】不尔至无同喻者意说更无别法体是相杂可为喻也由此道理所以改更字为常遍亦相杂为一物即无无同喻失。
【疏】外返难言至斯有何失者准西明疏此外人出不定过为如天授等或体更相遍即相杂耶为如同处不相离色更相遍故体不相杂耶。
【疏】又同类业招者意云如眼根等七物同是总根一业所招非是各别业招也故云同类。
【疏】一切有情共果亦尔者此文通外伏难难云若言我处无别即令一作一切作者汝山河等共果既处无别亦应一受一切皆受也如演秘说。
【疏】有情共果至我处无别者此此释外难意云且如山河等共果虽亦处无别然虚幻法不同汝我处无别也何以故非是我故所以一受非一切受汝执我执常体是实复处无别如何一作除不作耶意说山等处无别作一受一切受者缘山等非是一切我处无别故长续自显也。
【论】业果及身者业谓三业果谓四蕴身谓色身又云身者即自他别身也。
【疏】此业果身与彼我合者意说提婆达多业果身与彼耶若达多我合也。
【疏】并各别身者意说业果及天授等自他别身与诸我会如何一解脱余不解脱。
【疏】今以随身显事为难者意云随身者即是卷舒之义若尔论何故不言有卷舒故应可分折乃言随身可分折答论今说随身者据显事而为难也。
【疏】为非一同者意说随身与我体非一或为因若将何为同喻答以前影为同喻又随身是卷舒我既云许卷舒故如牛皮等即是以随身为非一因也。
【疏】非常一者意云汝执我应非常一犹如火轮火轮彼此二宗皆许无常问如何火轮非一答此旋火轮在上非下东西亦尔故有上下四方差别如何成一汝计我与身犹如火轮而非一也。
【疏】不尔摄计便为不尽者若不得异解于离者即有摄计不尽何以故且如离字但摄得蕴外之我然不隔得蕴内之我以蕴内收计我虽非是蕴然住蕴中故言不尽若言异者即摄尽也五蕴中我与蕴异故。
【疏】瑜伽四计至亦非蕴外者意云此间三计中第二离蕴计我摄得瑜伽四计中后之三计瑜伽四计者一者即蕴二者异蕴或住蕴中三者异蕴或住蕴外四者异蕴或不住蕴亦非蕴外此四计中后三计皆是离蕴计我也。
【疏】然广百论至三种者即是前执我体常周遍同虚空等三计是也。
【疏】经部本计等者问如上云犊子外道计我何故兼说经部答如前云第二别叙三计兼破小乘所以外道小乘一处叙也。
【疏】然萨婆多至如瑜伽等说者小乘教云无离蕴计我者大乘教中计有离蕴计我即离者虽殊皆是妄执各缘□□□故不相违言我见等中唯即蕴故者意说二十句中五个句是我见余十五个句是我所是如执色是我即蕴计乃至执识是我亦然意说即蕴计我无离蕴计。
【疏】然亦释经者意云此显会违如萨婆多论云无离蕴计我遂□□诸所执我一切皆缘五取蕴起即如瑜伽说有离蕴计我即彼论中然亦释前所引经至下当知。
【疏】此据影像至非据本质者此释外问云离蕴外更无本质如何计离蕴有我耶答此据影像非据本质问既无本质如何计我有影像答大乘缘无许得生心所反相分必须有体成所缘缘。
【疏】非据本质至或复无故者意云此皆一向约影像计我不据本质若据质计者且如五蕴而□□□为离蕴外何有法为本质而依计我□故前不可约本质而计我也如疏言本质诸蕴或复无故释不计本质为我所由若尔如何大乘许有离蕴计为我者答如下解又疏云此据影像至不要于有者此更解云此会大小乘计我不同小乘据影像说即蕴计我大乘据本质说离蕴计我故不相违故本质无计缘影像无不缘此解据□□□□□然今大乘至要于有者意云因前说计影像为我□□说大小乘缘境分齐所由。
【疏】五别计我者约蕴说五蕴一一别计我有四句今且破色蕴。
【疏】根及属色者即扶根尘□□。
【疏】并如色蕴者色虽有多种总合为一量破今心心所亦尔故云并如色蕴别破亦得者五蕴中色蕴既别破余四蕴亦如色蕴一一别破亦得。
【疏】前破至别破之者生起下文如破四蕴于行蕴中破少分心所然不相应行虽行蕴收而是心所之类故今别破。
【疏】外据者即外五尘如前破色蕴但约内色今破不相应行兼破外色及无表色即法处所摄色也。
【疏】因明之法遮他为论者释外难难云若言不相应行及外色等以非觉性故即非我者心心所既是觉性应皆是我故答言因明之法但遮他为论不是返谈。
【疏】此兼遮计至合七比量者意云破初即蕴计我中有正有遮遮正相应合有七比量破正者是执遮者不必是执也。
【疏】因明如所标者论云中离蕴我即是据因合计我离蕴即蕴不摄义。
【疏】恐繁不述者然解依义如俱舍论今恐繁云不述。
【疏】简别真如者意云若法言实有有不定过今言非实我故无滥也。
【疏】无随一过者若不言许因有随一过何者大乘既不立我云何我是依蕴立置许之言明表他许。
【论】云又既不可说至是我非我者此即牒救重破如云不可说有为无为者是牒救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正破也。
【疏】彼立五法藏至有为无为者即犊子部宗立五法藏所谓三世为三无为第四不可说第五然不可说者即是真我谓彼真我不可说是有为无为也。
【疏】彼计此我非常无常者意说云不可说是有为不是无常不可说是无为复非是常。
【疏】若破俱句至又无同喻者意云若立量破他俱句云汝执我有法应不可说是我非我法也故犯相符过彼宗亦许我不可说是我非我又同喻云龟毛者此喻不成阙一分所立不成过他宗亦许龟毛不可说是我然可说为非我既有此过故无同喻也。
【疏】应定说是蕴不应非蕴者意云此直相例云汝宗计我但可说是我不可说是非我者亦应定说即蕴计我不应说离蕴计我也非蕴者离蕴义又三藏解云我者是我非我者即此自我非是他我故云不可说是我非我。
【疏】今者文意至俱句者意云汝执我于我非我聚义不可说即得即不令我相入俱句中若不言不可说是我非我即不得入俱句故。
【疏】上二差别执我者即上二种三计我也初三即数论等后三即犊子部等也。
【疏】若直难用至犯相符过者意云若直难用云汝所执用应是转变无常故犯相符意云若以彼思虑用有时不起因成用无常宗犯相符过以彼许用是转变无常故。
【疏】虽自性体至非共许故者此释难难云若作用不起如大等是无常者即犯不定过过云为如大等作用不起是无常为如自性作用不起是常耶答虽自性体常以非共许故无不定长读疏文。
【疏】诸师作受计各不同者僧佉计我有受者之用非作者之用胜论计我有作者用受者用也作受虽复不同而皆有用故合破焉。
【疏】我有动转至余是后门者意说如前言我有动转是前门即前三类计中第二计也今言我无作用即是后门如是从即蕴计我已后总是后门望前总名后故。
【疏】又诸所计等者此第二约果位解诸外道说果位我并无作用也。
【疏】或绮互破作受之用者数论计无作者用胜论计我有作受用无唯受者用故今互破亦得言我无作受用。
【疏】此中遮无至便为实我者意云此但是遮他为论不是返显唯有受者用即是实我若返显者即第八识及僧佛法我应是实我以计有唯受者用故。
【疏】文虽无救以理为之者意云如前破我既非我见境应非是我文外或设救救云其我虽非我见缘然是余心心所缘故有我也故今破云汝能缘我心心所等如缘余心者意说真如仍名缘真心缘。
【疏】故为此解者意云本许我非我见缘今解云如缘真如(乃至)其我应名我见缘者故云故为此解若许缘我不作我见解云故前量破云如缘余心是也故言助破彼失也。
【疏】不顺所缘故者释邪所以能顺境故者释正所以意说我见顺我境名正无我见不顺我境名邪。
【疏】此下第四总破等者即四门中是第四我非我见境我见不缘破也。
【疏】不须别说染净之慧者意云慧者即见之异名然彼计我见有二种一者染二者净染者缘我之时有执净者虽缘于我不作缘我相解故不起执所以名无我见今若染净二见各别分别不缘于我即有相符之过何以故为净我见不作我相解故亦云不缘我所以总说不分二见也问既不分别总破者岂非亦有一分相符过答不然如疏自言但汝所说缘我之见今皆破之明知净分净见虽无我相解仍得名缘我生故亦是所破。
【疏】然彼计至不缘我生者即外道自彼此宗互相许我见缘我生若其生者皆是横计也望各各自宗破也。
【疏】今此宗应有分别者意云计既不同宗中有法须有简别故前立量云汝等各别至方成有法者既改前量有法无过也。
【疏】不须分别者意云不改宗中有法比量亦成大乘欲显缘我之见皆不缘我生故。
【疏】宗中如前亦应分别者如能缘我见既有缘不缘者明知我体亦有是所缘非所缘者应须分别故立量云汝等各我见所缘之我有法应非实我宗即无过。
【疏】彼等各计至非实我故者叙彼计意也。
【疏】此曲结也者即从故彼所执实我不成已来有四段破我既破讫故曲结也。
【疏】与小乘所说有异者意云大乘依蕴实我即蕴我皆不离识小乘说依蕴计我者执离识实有蕴等也故小乘大乘所说有异也。
【疏】若作三科此即第二也者即初者出五种科或四三科此第二故。
【疏】然说法界等者意说约法界多有情计亦得有二十句等。
【论】云无始时来者显时长也虚妄熏习者明不实知也内因力故者藉自种生也。
【疏】非如第六意识中执者五位无心而不起故第七不尔故名恒具唯阿罗汉等三位不行余一切时恒起也。
【疏】一缘少故至即更增之者意说诸识之中第七具缘最少故恒行谓眼耳具九八缘鼻舌身三具七缘故言鼻等等舌身也意识具五缘八七识各具四缘生问何故此中说第七识具三缘答据实同第八具四缘今将第八根本依即是所缘境所以合说但言三缘三缘者谓种子作意所缘境如论第七广明言等无间俱有增上者意说若望诸识随缘更加之若据第七识以第八识为俱有增上第七八识犹如束芦互相依住必同时也如下自解。
【疏】影像相中亦无实我者意云第七狭第八为质时变起影像相分在第七识上但似第八识相现然非是实我何以故是依他起相故若于于此相分上不了妄执作我解者是遍计所执相故二相有别如后言相亦二者准此解。
【疏】以许染净故杂种所生者如演秘二解又北川有法师解云第七缘第八质变起相分而熏种时即此种子通其二性所谓染无记净无记性然此种子有时发染第七现行有一时起净第八识何以故此种子当熏之时通二性故虽通二性然此种子不约一时有二功能但约此种子前后生现行为论故现行通二性也问所熏种子势力齐等如何染净之识前后生答不然种子若唯有一可须责其前后种子本有新熏既有无量但逢缘即生何得责其前后又解云夫论第七欲成染净亦由第六为增上缘第七方成于净净等今时亦复如是作法云且如第六造善之时资第七所以第七识中我执轻微第八所熏此种时随质名净无记若第六造不善业时由资第七第七识中我执尤重缘第八所缘薰成种此种随第七见分名染无记且作此解至下当知。
【疏】不称本质名为执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若言第七不称第八本质名有执者即五识七不约不称本质说有执也然约影像说若于影像妄执当情现者即是遍计所执相也即非但依他名相即遍计虽无体亦得名相也如下言相分二重者即指此文故知不称相分名为有执而不要不称质名有执也。
【论】云缘识所变五取蕴相者问是何识反答是第六识变即第六识中我执缘之妄执为我也问余七识得变不答亦得变且如五八识能变色蕴余七识之自证分变起见分并名识蕰然受想思三蕴即各自证分变起见分或同时心王变皆得今说余七识共变五取蕴非是一一识而能变五取蕴也第六可尔通缘十八界故又准演秘除第六余七识变为正。
【疏】第七识中唯缘别识蕴者此中文外合有问问曰第六有本质即言总别者第七既有质应有总别。
【疏】显缘不着者即不称境名不着由不称影像妄生我解。
【疏】故不别言者意云此通外难难云何故第七缘第八今时第六不言别缘第八答以第六所缘本质非定是一法通其总别所以不别言缘第八也其意亦有缘第八识也。
【疏】故此所言五取蕴皆起影像者意说五取蕴由识所变是影像又诧以为本质起自心相复是影像故云皆是影像也执为实我者显不称境也。
【疏】影执细微者释论中细故难断。
【疏】断之所在者彰论中修道方除问何故名细答由无始串习体相微细故名为细虽有此言以何为证答如疏云十地云远随现行故不作意缘故如何名远随现行答有二解一云此但生我执无始时来随遂有情任运现行不由邪师等之所引起故名远随现行二云此二我执声闻初二果人皆不能断故菩萨十地之中皆不断故名远随现行此显俱义不作意缘者显生义然不由横思计度而起故名为缘总结也问我执言细如上所明论说难断如何解释答如疏所明具有三义引之如后。
【疏】一非世道伏至故言难断者意云此总举三义答问也列数可知简别如后问此三义中初二易知第三义云非地未满至方断者未审其义如何答意云且如欲界有九品烦恼第九品是其我见若九品总断尽方名地满若断前六七八品已来总名未满虽有修道起不能断我见要至欲界第九品时方断我见欲界地既然余上八地皆准知(云云)。
【疏】初简修道至故唯修断者此即简前三义且言初简修道不相应惑者且如欲界修惑有二种一者与我见等相应二者不与我见相应且如不相应惑即世道能伏若与我见相应惑世道不能伏即简第一义第二简见道一切所有分别惑见道能断今此俱生我见不尔故须简见道烦恼也第三显行相者即如上引十地二义解问此论言于修道中数数修习方能除断如何除断答有三义。
【疏】一识分别者意云此显数数修断有三义解且如第一识分别者识有多种一即第七六二识执且如二乘人第六识中执即数断第七识中非数断何以故若第七识执总有一品其体微细要与第九品烦恼一时顿断障无学果未障前三果所以不断二约乘分别者且如第六识中执二乘人数断然菩萨人不数断故言非菩萨于六识中意显菩萨不断第六识中执也何以故不障地故菩萨求菩提非求涅盘我见等障涅盘所以菩萨不断三约习种分别且如菩萨断习非种二乘断种非习此总都标上三义略释也下自作法云。
【疏】不数断者意云菩萨二乘互有不断且如菩萨人道数数修断不数数何者谓种子也若二乘人道数数修断不数数何者即习气也以二乘不断习故。
【疏】若数断者断道俱数意云此菩萨修断俱数答二乘人道数数修种数数断若菩萨人道数数修习气数数断问我执唯是修断亦通见断答云言唯修道断者据二乘中渐次行者故唯修若顿悟者亦通见道断断义如何疏若顿悟者至伴已伏故者答上问也如何见道能断俱生我见答且如超初二果直证第三果者能断也谓此人前于世道六行伏此我见之相应惑或伴既满伏已入见道时与见道惑于一观一时能断证第三果何以故欲界烦恼皆断尽故或伴者即前八品我见之伴也问云既言伏其惑伴不言伏其我见如何与惑伴同断伏与不伏有差别故答有三解一云今伴既伏我见独自无有势力所以于见道中与伴一时同断理有何失二云入初见道即断分别烦恼及惑伴已至后念方便别入观断此我见证第三果问夫见道唯一刹那如何言后念别入观断答不然如论云虽多刹那事方究竟总说一心名见道无失三云言世道不能伏我见者约渐悟者说今约顿悟人语力既强不妨世道亦能伏我见也。
【疏】然初二果至第九品故者意说初二果人根钝智微不能世道伏入见道不断要至欲界第九品胜道方断第六识中我见然是有覆无记性问论云除断未审断有几种又云为一种断亦通二道断答如疏云又总而论至皆不断故者意云如上于第六七二识各别分别先说第六后说第七今时此间六七二识一处说不别分别故与前别然道总须故修所断惑等有故如二乘种子数数断非习气菩萨习数数断非种子以十地中皆不断故。
【疏】第七识执至非数数断者此约三乘互道数数修断不数数要至第九金刚心方顿断除成无学果菩萨要至佛果顿断成佛。
【疏】此中二执至初断名细者此会违也若言第九品断即名细者何故三心初断名细既有此妨如何通释。
【疏】若言品类至亦不相违者即是会也且如品类言即第九品名细余八品名粗若约难易而言即如三心中初断名为细后二名粗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疏】以界言之至理不相违者意云此第二更会界即三界等地即九地九地之中皆是第九品即如疏品类细故已下作四句分别可解又能治所治以分粗细者即更一重会九品而论约第九品名细约三心而论约初能治而名细起由微故。
【疏】有游观无漏者意云但不断惑无漏智总名游观无漏智也即正体智断迷理惑时不得名游观智若后重入观不断惑时即名游观无漏智谓游适属故若后得智即断迷事惑不得名游观若重入观不断惑时亦得名游观如次入灭定等前无断心名游观无断智也。
【疏】文亦有三者准俱生我见说一者说分别义二者此有二种是辨其差别三者即方能除伏者即明断位次。
【疏】余识浅细及相续故者意云五识浅第七细第八相续七二俱无者即不简不浅据初地已来说也。
【疏】第一即是即蕴者意云如论云此亦二种者即第二辨其差别于中有二第一辨即蕴计我论云二缘邪教等者即是第二明离蕴计我。
【疏】自心相等如前二解者相有二种谓依他及遍计相如前已指二重相也。
【疏】同分隔者意云离蕴计我所变相分皆是法同分隔以心上相分是法同分故如前已解。
【疏】不说二境者所谓本质及影像境也又解云分别我执有二种今者不说二执境总别。
【疏】亦名为初者解脱道望无间道虽得名后望修道亦得名初。
【疏】若三心者准法执说者意云无间道断种子解脱道断习气总名为初者不据三心但约修道说三心准法执说者若准下法执文说三心亦名初余修道等名后如下说又云三心准法执说者法执中三心即第二三心无间道望后解脱道亦名为初彼既然此亦可尔言三品断者即三心见道作三品断所谓内遣有情假缘智等如下自释。
【疏】此下第二者即前第四解释彼执分别俱生于中有二初别解第二如是所说下总解二执此即前文中第二文也。
【疏】合说本质之有无者即合说前俱生分别二执所缘本质境之有无也。
【疏】解蕴我有无者蕴即有我即无如下自解。
【论】自心外蕴或有或无者意说计他身自身为我我有所依蕴若如胜论师计我即心外无所依蕴名心外无蕴今者不是将无法计我但说我无所依蕴名无蕴。
【疏】随义应说者如下疏云第七计等即解此义。
【疏】第七计我至是无者配前三解如文可知俱生者即修惑分别者即见惑配第二修见文。
【疏】无有少法等者意说无有少许实心能取心外少许实法此引证也。
【疏】有三问答者如论云实我若无至然诸有情等第一问答又从所执实我至于理无违第二问答又从我若实无至然有情类已下第三问答。
【疏】如体者量云许体不离用体即许是常住故不离体用亦应常住以用例体返用此因。
【疏】今设遮计亦得者意说我常皆无变易所以前二因破无失纵释他计我常而不名无变易者今遮计亦得即许无变易因但是遮彼故论中无常无变言是设遮也若将用转变例令体亦转变无常者此破僧法若将用有变易令我体无常者此破胜论师。
【疏】名为变易者意云卷舒即是变易义故以变易为因破遍出等我执也又云依论文破是正量余者并是设遮也。
【疏】此并第八至亦能受果者此者此六识也并者即并第八也意说六识及八识能受果也问六识既非总执如何能受果答虽非总报亦受别报苦乐果。
【疏】生于诸趣相续无断者意云即第八于诸趣中一期相续也。
【疏】其现行识相续者即第八现在中刹那刹那相续也。
【疏】诸趣五蕴相续无断者谓五蕴身随诸趣中无断故文中三解分别巨细寻之。
【疏】便为大失者既无猒舍端然自然。
【疏】根本立名即梵云僧法此云数也此外道名数论者即从本名也。
【疏】从数起论至亦名数论者意云从数起论者者即五蕴假者即数论文者名数论者依士立名。
【疏】因净世界初有后无者意云谓有外道名曰僧法可金耳国王求僧论议因净世界初有后无僧先立量云今时世界(有法)应还无常(宗法)以念念灭故(因)如灯焰等外道量云今时世界定是常以现见故如山河等然彼国王欲得世界常逐用彼外道取僧不如于是僧法得胜遂造七十行颂申数论宗王遂赐金因以新名曰金七十论长行是世亲释更有别解如第四卷叙。
【疏】谓变易者即易脱也即本无令有及改旧令新名易。
【疏】冥性者谓自性者谓自性未生大等时与大等冥合一处故唤自性亦名冥性。
【疏】中为四者意云疏中虽有三句无第四句今以义推之有第四句然神我不能生他非本不从他生非变易亦得说名非本非变易故知神我非能所摄不从他生非所不能生他非能。
【疏】答三德合故者意云此萨埵等三是自性上德然我本有不从他生其我若须境界受用自性与三德合故转生二十三谛令我受用云何自性与三德合生二十三谛耶答如疏言次第生者即是相生次第也德者是功德之义彼计三德为生死根本亦如佛法中贪瞋痴为生死本也。
【疏】三德应名勇尘闇者意云一切有情所有勇悦染污贪瞋痴忧喜闇钝等事者皆由三德与自性合转变而成能令有情有如是事问如何三德有此多名答由三德有多功能所以依功能而立多名。
【疏】心平等根者亦得名意根也。
【疏】由我起思者问如前言执我是思明无二体何故此云由我起思明我与思而有别体答我者是体思者是用我起用欲受境故前文约体用合说云我是思此间据体用别论故云由我起思义无违也。
【疏】名为大者亦犹如种子得水浸渐长大也。
【疏】我执者执即观察之义观察于我知我须境便生五大等又云即此我执执事于我以转于我而生憍慢故名我慢。
【疏】有说五唯总成五大者不同前一一相射别成今唯除声一个别成于空余并相从总成五大。
【疏】为受用五唯者意云为我欲受用五尘境界须十一根所以五大成十一根也。
【疏】前取总皮今取支故者意云五知根中皮根全取名身根今五唯量根即是皮根少分谓手足等不离身根故与前有别。
【疏】自性隐迹不生诸谛者意云自性上三德用不起即诸谛不生我便解脱。
【疏】今破彼法至前已破故者意云若对于我即说菩提三是能成二十三谛是所成何以故为我欲受用境时即有所成二十三谛今时破法不假别说能成所成何以故除我已外一切皆是诸谛总是所破隔故论文破中不言能所。
【疏】若尔五唯至故无违教者此释难难云如自宗五尘亦多事成以一一皆用四大造故即不许同军林等假何故难他大等多法成即同军林是假岂不自违教答亦无违然五尘即三假中相续假收故无违教问若尔何故有处说之是积聚收答如演秘会三假者一相续假二聚集假三分位假。
【疏】以皆生故者意说四大五尘皆是生灭无常不同数论许大等一一法皆多事共成故有别也。
【疏】又彼宗计至非现量得者意云将欲破其现量得先须叙计后方正破此叙计也。
【疏】即简自宗至现量所得者意说自宗四大五尘非是识外实有境现量所得故色等是依他法不离识故。
【疏】然非彼宗至所得故者此答外问问云前既云大等非实有境之现量所得者既非大等应是现量所得故疏答云然非彼宗等文答此问意。
【疏】今但遮者意云但遮大等非现得不是显军林现量所得。
【疏】文有其八量有其十者次下第二总破本事能成自性合有十量破第一难本三成破第二难本非常破第三以体例用破第四第五不变例变破第六以相例体破第七二位相例破第八体相相成破第九第十相体相即破。
【疏】能别不极成过等者意云若宗但云无常即宗法中犯能别不极成过何以故数论宗中不立灭坏无常又无同喻以彼大等非灭坏故今加以转变之言并无前过以数论师许有转变无常故。
【疏】此中遮总合成一相者意云但遮三德总合成一大等相不破大等彼许三体相各别故今就彼宗故为此破。
【疏】相实有三者即萨埵等也变合成一者即大等也。
【疏】即救前难者前计云三体各别后合时方成一相既被难已更救前难云三体虽别而相但是可不由和合成一相故与前别既被前难遂矫为此计今第八更难。
【疏】以体与相同异量云者难体与相同一难相体应三。
【疏】第三合难二十四谛者意说于中随救随难申其五难第一总别相从难第二相色见三难第三相体随无难第四二相互乖难第五应见九三难。
【疏】其大遂异者意说非谓三德成大即有三可大等虽三德成但有一大乃至一心平等故知一一义同所以立多一法为一总相故下救云谁言诸法各是一耶说总相言意在于此。
【疏】少即乘前一相为难者意云由前计体有三所成大等是一今难云汝言体有别三相总一者□□大等总法应成三体三体别法应成总法所以名总别相从难也。
【疏】彼若转计至各是一耶者问如何破总相不言有多总相如何今救云谁言大等诸法各是一相耶答不然如前总相者即是三德所成大等二十三法即二十三法各各体一一义是同故名总相以言总相即唯有一相若言大等是总即唯一相者彼宗□□根心等事故前不然又解云彼宗所计萨埵等三各有二相一总二相明知所成大等既不一然总相亦合多故今转救不许有多。
【疏】其中诸相实各各别者今转救云萨埵等上皆有大等相各各别但合故似一相不由变时而成一相。
【疏】即大等法体亦有三者即有三大乃至心平等根亦有三也难云既一一法各有三者如何见一色等不见三个色耶余难准此。
【疏】此难三体成三相义者意云汝计萨埵等三成三相者即此三相同于本事应亦见三。
【疏】次下至失本三相者指后论文似同此难者此难亦是后论文此即说前后难相不同所以前即难相成二三成失后乃难成一相成失三故云体亦应随失也前第一翻难相应三者即指五难中第一难或应非一者说大等总相应非是一以总别一故犹如三体。
【疏】汝根本三相共成一相时者意云此三相非是萨埵等三体名三相但是萨埵于三体上各有一大等相名三相即三个大相名根本三相即此三相和合见一色等如大既尔乃至心平等根亦然。
【疏】有一自相者即萨埵自相也。
【疏】应见九三难者于中初牒重破而有五难第一应见九三难第二三事无别难第三总事能成难第四体同相三难第五诸谛无差难。
【疏】如前见色者意云如前文云如何现见是一色等应于此中一一为难。
【疏】成劫之末人寿无量者然劫有四种所谓成住坏空等各二十劫今言成劫之末即第二十劫人寿无量八万岁等乃至住劫人寿渐减所以外道得经多千岁数犹在也有云成二十劫者一劫成器世界十九劫成有情世间今言成劫之末即十九劫等。
【疏】依九实故者问如异句不依德业偏依实耶答如德业二句并是实我之德业也故今异句唯依于实也。
【疏】或总实异或别实异者此解异句也一个实句有九种不同名总实异就九实中一一有多细分名别实异下自解问四大有多极微即得有细分且如时方空意我既唯是一法如何言有细分耶答亦有细分且如时者即有春秋等四时方者即四方等空者亦有细分如随所有总无处皆影得空如屋中亦有空外边亦有空乃至色等诸法随一无处皆影得空故空亦有多分意者即约多人说亦有多意我者亦约多人说故得有细分我细分者影是不一义。
【疏】实德业三至或共不共者意云□□实德业三有功用能共得果时名有能句若实德业三无功用不能得果名无能句即多法不共不能得果故无能句亦依多法立又解云有能有多法能合多法共得果无能亦有多无能能合多法不共得果为无功能不相助故故不共得果如下自解。
【疏】若有色味触至名水者问如何水无香耶答不然约本水体无香不约余将水等以和合真水味也。
【疏】若是彼此至能缘之因者意云此时与能诠名句为因及与能缘心为因如世人言尔许时不成等耶即因此迟速等时而起说及因此时起能缘之心且世人言彼时未来心有缘虑意总说云于彼此之时俱不俱迟速等时上能起言说及起能缘之心名时也方亦准此解云因不起言说及缘虑等。
【疏】若是觉乐至名意者意云此意虽能起智相不能令九德和合故名为意何以故此意无功能故不同于我有胜功能故问此意为总不能令九德和合亦有和合耶答亦能和合虽不得九德具足然随分多少不障又疏为缘不如于我而能亲和合故云不和合也。
【疏】眼所取一依名色者意云色者眼家所取一依者即色依一实上有也且如地上有色是岂不依一实地耶地上既然明知香味准知。
【疏】一实非一实者有二解一云一实者即唯一实句非一实者即实句九种各各不同名非一实二云一实者即一父母极微非一实者谓□□□有多数故名非一实问父母极微体既有二如何总名一实答父母极微体虽有二同一实常能生诸法总名一实。
【疏】量有五种至五圆性者意云彼外道计长短微圆大等五者但此极微本自有如是长等性不由横竖别等方有此相也。
【疏】唯二微果上有者意云即第三微由父母极微为因引生一个子微即三体各别义又解云由父母二极微和合一处即当子微离子微外无别父母极微即是三微同一体义虽有两解皆有道理。
【疏】三微果上有者即第七微即如前父母二微并子微总三微为一父又更有三微和合为一父母(合前为六)所生得一果微故(是为第七)云第七微即圆征也。
【疏】一非一实等至各别性者意云别性者即差别也由一实非一实不同名别性也意说由有别性故方得有一实非一实等差别也由此为因所以起言诠及起心缘等。
【疏】先不至物者意云如两今总先时未至今时至故名合也。
【疏】先二至物者如两今总先来一处今时创离名离即先来合后离也。
【疏】前造实果至名为离生者意说如先造得禾稼等果后被霜雪摧坏既被坏已与空等离故云离生离生者即生得离。
【疏】依一二等数至名为彼性者意云依实句中一二等时数依一二等方数此时等能发□智之心此时等间是远觉所得之境意云一数等能生近觉名此性二三已上数能生远觉名彼性亦犹如此处如彼处能生远近二心后解此性者翻彼性应知又解云三法等数名此性他外法为彼性以他外法皆是远觉所得故名彼性三法等数是近觉所得名此性言翻彼应知者即翻彼性知此性。
【疏】远见打钟等者胜论宗计五尘中色一离中知余四尘是合中知境至于根方生了相如见打钟即其义有与内宗不同不可为难也。
【疏】根与至境者意云境欲至于根根与至境合方生了相。
【疏】见不相违法者即烟火不相违也。
【疏】流注之因名为液性者问水火二法可有流注之义得名液性如何此地有流注答如顺正理云且如金银?等融注时亦有流注之义问何名地耶答地者具其坚德然金等亦有坚德故得名地又如冬缘之时地有液性也又如谁判等。
【疏】地等隔因名阔者意云然地以有湿为因方能隔植生长诸总胜。
【疏】现比智行至即智种子者意云此现智及比智相生已由能数习差别故知念因也心之因也即唤此数习差别名为念因故说此因亦得名念因也问既无熏习之义如何得名种子答虽无熏习之义然与熏习义相似亦名种子或可义当大乘中熏习义故名种子也。
【疏】所生势用至念因名行者意云此攒掷等业所生势用势用者即名作因由有作因势用名等方失若无作因执用名等不失问本言行者名作因何故今言势用名作因答疏云行是势用也行既是势用说势用是作因于义何失下引十句论证云多说作因即是势用即智种子念因名行行者迁流发动名行胜行是势用者意说行亦是作用非但念名行作用亦行。
【疏】十句多说作因名势用者意说此胜宗将念因作因俱名为行十句说作因唯名势用念因唯名为行。
【疏】能转至之因者意云由此义得为因转得人天果报身也二能还等者意说又由有胜善法为离染缘离染缘者即出世之因也由此为因故得正智生也故说离染缘是正智之因转者转易还者向也即背生死向涅盘义。
【疏】能得生死至非法者意云非法者亦有二种一与生死苦身为因苦身谓三途苦果第二与邪智为因缘非法故起妄邪心。
【疏】耳所取一依名声者声依一实故准知释。
【疏】先合后离之因名为取业者意云如有果等先与空合后时将来名取由其取故令先合后离也故说取是后离之因。
【疏】舍业翻此者即是先离后合之因名舍如有物先于此处离后于彼处合名舍由舍此□□□时与合故。
【疏】远处先离等者意云此解屈申二业如人门臂屈申等是。
【疏】有质碍实至名行业者色身质碍是实句收先合后离者如人行时要须先脚与地合已方移后脚名行业。
【疏】此诠缘之因等者意说由大有句与能缘为因后方起言说及缘虑等。
【疏】云总同句义者谓实德业三同是于余句上转答实句是至余句用此为依故偏于实上转故如前有总实异别实异也。
【疏】异实之物至名为异者意云异实之物由有实故令实与余句异故云异也实由有此者此者异也意云实句由有此异句所以与德等异。
【疏】各自果因者即配或时各别造文即是各各自果因者此释各别得果。
【疏】定所须因者配或时共一文即是实德业三无得一果也此释无得果义故有能句名定所须因也。
【疏】决定所须因者由此无能句所以实德业三无不造果也不造余果者意说但造自果不能造余果无功能故共无不能造余果或各别不能造余果捡下第五生果不生果门。
【疏】于彼不转一切根所取者意云由异故色等五种互不转即自各各根所取名一切根所取又此三之上等者意云三句虽□□□有多法总得名实名总俱分性即是同也德业亦尔□□□二物各别句收名别俱分性即是异也何以故以互于彼不转故一切根所取者由异句在于色等五尘令五根名取自境□□□故云一切根所取。
【疏】三时不生者即三世不生。
【疏】诸门辨释于中有五第一十句相望一多分别第二十句相望常无常分别第三十句相望有质碍无质碍分别第四十句相望现量境分别第五十句相望常无常中生果不生果分别门。
【疏】数中二性等数者意说一数是常二数已上皆无常也。
【疏】别性中二别性等者即如一法上有一个别性是常二个别性是无常问如法中许有一二别性者何者是耶答如风□□一触是一别性如大上有色触者即二别性是无常余者是常。
【疏】量中至唯是常者意云前四个但约多极微说□□□故是无常圆性唯一极微上立唯是常若大空上有一圆性亦是常。
【疏】若常无常此等亦尔者意云若所依实句通常无常能依德等亦尔故云此等亦尔意说父母极微是常于此所有色香味触等德亦常子微等已去是无常于此所有色香等德皆是无常余并准此。
【疏】所作非所作亦尔者即所作者是无常非所作者是常故云亦尔余即句及德等句是也。
【疏】德业等者问德是道德可无质碍业是□□□无质碍答业者即实我也业用亦尔于德是实我上德故俱无碍不尔者岂色等体是无碍□故知约道德等也。
【疏】重具德中水火德故者意云重性既不说是现境未审何句收答即随实而中收亦是现境如前说云实句具几德中分别能重性即是实句中水火实我德故故言重具德中水火德故。
【疏】二德半者二德者法非法全行中但取念因亦为半也。
【疏】色味香触至并通二种者意云于一二极微所有是非现境若子微已上有者即是现境又云一数等是非现境二数已上是现境别及此性亦尔。
【疏】因之所须者即实等因之所须也意说由有能故实与德等合即能生果由无能故实不与德合不能生果故是因之所须也。
【疏】总言至余二通二者即是重终简十句几是现境几非现境可知余二通二者即实德二句通现非现二种如前已并。
【疏】虽有六句至无常者意说虽言义兼得失论中唯难常能生果者所以合更重举云十句之中虽六句是常亦有不能生果者必常皆能生果故重举也此即总举实中已下即终简实中生果不生果也六句常者同句俱分有能无能异句和合业一句唯无常实德无说三句通常无常。
【疏】余五句全至论自诚说者意云此辨十句生果不生果就十句中余五句全并实中时方我意空而不生果即同句俱分无能和合异句虽常不能生果也余四句有生不生除无说句即实德二句通生不生有能业此二句能生然业是无常非此所说此论所破常生果者也问如何德句通生不生答德中与实中父母四大极微合者而生果唯与余空实等相应者不生果。
【疏】十通常德亦能生果者十德者色味触一数一别性液性润重性合量十种常皆许极微上有故名常也。
【疏】不可以无作用难等者意云只可将不离识为宗以常住不生果为因而难不可将不离识为宗以无作用为因而难者以无作用为因者外出不定过作法云为如兔角无作用故非实有为如真如无作用故是实有而一然大乘不许真如离识有也。
【疏】因不言常有不定失者若但言不生果者有不定过即德句中以合离等名无常不生果者他许离识别有得为不定也今日言常故无不定又大乘不许离识有体。
【疏】子实等不然者子微等体彼许是无常而不可折故今破也问军者谓象马车步四种成军。
【疏】意虽有碍至无不定失者意云然意若是有方分常住者此第二量有不定过谓许为无方分常住故无不定过也。
【疏】然以理观至断成多分者意云量如故作今更以道理观之将非实为宗然有方分及可分折为前二量之别因也问有方分可得为因如子微等既不可分折何以可分折为因答被难□□□不许若据理论彼宗亦许分折如色树等以斧断之成多分故。
【疏】设若是心至能立不成者意云如实中意是有碍法今若许意是心将为同喻者其喻有能立不成过无碍因于有碍喻上不转故喻犯能立不成也故因明论中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今为因于喻无故是喻过也。
【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意云即无碍因于有碍喻上不转故阙同品定有性意说同喻上非定有因性问因既喻上无如何名同品答准因明品有二一者宗同品二者因同品今言同品者意显宗同品如何得知以宗言不离识今谓将意是心亦不离识得为宗同品故同品上非定有因性名非定有性无碍不于有碍喻转故问何故须同品定有之言答准因明夫为正因须具三相若阙一者是非正因三相者何一者遍是宗法性因须遍宗上有二者同品定有性因须遍于同喻上有三者异品遍无性即因于异喻上遍无然三相具方得成正因意说因若于喻不转者非但喻犯能立不成亦是因无第二相过。
【疏】若但言至为无碍实故者意云若宗中但言非有碍不言是实句摄者即有违宗失岂自宗不许地水火风而有碍故知宗云非有碍实句摄即无失以德实相例故又有碍言简他实句中无碍实等者即我空时方等四也言彼不说为无碍实者即彼宗不说地等为无碍实摄故返显地等是有碍实隔也又云若但言至无碍实故者意云汝若救言大有等体无碍然是实句隔者即汝有违宗失何以故彼不说大有等是无碍实隔如胜云不言无碍实隔者意返显是实句隔有碍简无碍并同前此牒初解。
【疏】此以坚等例于地等者即是第二以实例德破地等虽色等非是身根自境所以于地等但得触不得色等故下云身根所得皆有触故。
【疏】色德但在至风中无色者文外问云身根既得地等四法何故但有触而无色答色德但在地等三有以风中无色所以无色问风中有触若尔者地等三上既有于色身得对地等何不得色答根境相对地等所有触皆得意说触四大总有所以说身根得色不遍于风所以不得色也。
【疏】彼以假宗至眼所见者此生下文外有问云夫论地者以坚为性应但身根得如何然眼所见答彼宗眼所见色名之为地故地眼所见言色是假地坚性是实地者是佛法自谈望彼宗地等与色但名地而不分别假实也。
【疏】非如所执至实句所隔者是第二宗法为量可知者眼见十一种德然一一对地水火等为量可知以俱眼见故为因。
【论】云亦非眼见实地水火等者准西明疏云此□□□后对责色等俱眼所见比量之文若准此疏意亦非眼见实地水火等者即更破云地等应非眼所见以实句隔故犹如风等如疏云又应言至是此意也者是破意也。
【疏】然不可言色即是地者意云但可将实句德相例非实非德所以俱身根得故如德实等又地等非眼见实句摄坚等非无碍德句摄以俱身根得故比量相例可知此释彼此相例所以也然不可难他言色应即地等。
【疏】又言地等至地等非见者此第二解有两意第一云地等应不别坚等第二云地等非眼见因喻同前。
【疏】不可说色离地等无者意云但可如前以彼此相例云色德地非实以俱眼所见故如地色等不可难他云色离地无外宗亦许色离地有故又云如疏前前然不可言色即是地今此总说又云不可说色离地等无据此二文合一处说谓以中间显立意而别遂隔文说谈者知之。
【疏】又应言至如风等者此立量破可破此即成前地等非见之文。
【疏】文言虽总意显别也者释通外问问云若言此文会申正义及结前者如何总为一段明答文言虽总为一段意显别也如前。
【疏】彼不说至但破见触者问何故但约色触破不约香味声等破答彼许地等非三根得故。
【疏】后论说根至耳根即空者意云此引十句论色等五根取境文即以地成鼻根而能取香□□。
【疏】此于诸句何法构耶者意云若言耳根即空者未审□□诸句中是何句构答即是实句中空摄此空若起作用之时要依身根起作用而取声等身即实句唤此空名空耳根空即是耳根也。
【疏】且十一德至一一简略者意云彼宗唤鼻根等五即是地水火风空然此地等五根有十一德今将此十一德对其自根简略为量等且为一量云德中色等应非无碍德句摄许色根所取故如地等乃至耳根对于声亦然可知言十一德者地上有四谓色香味触水上有三谓色味触火上有二谓色触风但有一谓触又如声是空耳根所取总共合有十一德对五根作量应知问色等十一德各对自根如文可解言故量□□德何根所得答唯身根得。
【疏】此中文总者论文总说也文简略者不广分别名为简略。
【疏】为简所别不极成过者意云佛法宗中不立实德今中若不言汝执故犯所别不极成过就宗中先陈为所别后陈为能别今内宗既无实德云何先陈□□实德等若置汝执非实德等即无前过。
【疏】又因虽有至故无此过者意云若依大乘此量犯自随一过亦有违宗之失□□以大乘许火不异触德即是一体故今言德非实摄无故□□犯若就他宗者约彼宗许实中火异德中触故为此难问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实一句为因无说句为喻故但破中间之八句也。
【疏】令知多法至不离于识者意云多法中举实一法中说有者□□欲令学者知多法一法不离识也。
【疏】此但除一有八比量者意说一一除八有八比量言初中有四者第一离法非有难第二法外非有难第三以有例法难第四将无例有难。
【疏】不言八句有不定过者意说若但言实等三句不言八句□□他将异句为不定也今言八句是故无过又纵言实等三句然无不定以异句等非共许故言又遂令离等者指下论文。
【疏】彼非极成者显不共许故言又总取所难之中者意说同异性总入所难之中。
【疏】此责恒齐者外人救云有此虽非无不自有故须有有论主责云亦应无法不自无无法之外别立无故云此责恒齐。
【疏】大有同异至六句之外者即大有同异和合有能无能无说等六句。
【论】又彼所执不难同异性申其五难第一异法非性难第二异性非法难第三法性互征难第四以性例实难第五以非实例实等难。
【疏】非我许有至故无此过者意云我若实等性而今复言非实等性即犯自语相违过我既不许有实等性而今复言非实等性而有过今言违此同遮性故故云汝执无此过也。
【疏】三合有一者问二合作量即有三等文互为宗喻如三合为一量以何为喻答如前以和合为喻也。
【疏】便破实等者意云据论本意但破同异性不破实等今时□□乘便破无妨。
【疏】文中宗等言皆简略者意云论中但言实等不言业者但是文中简略也据实合亦说德业。
【疏】返覆者即□与异地性相望为量名之返覆。
【疏】第二准量者意云此比量是论中第二文也。
【论】言地等诸性至更相征结者第一文也准此应知者第二文也问何名准量答即准空实非实等文作量又解实非实等是第一文准此应知者是第二文又云以地性对体为第一文以地等对非地等为第二文。
【论】准此应知者此者即实性也本破实性不破实等前文既破实性已来文便破实性等应非实等今此亦尔第一破地性已第二遂准前破地非地等。
【疏】彼计火等至无不定过者意云他若许火是实句中地摄即得为不定过若如水等异地性故地非地为如火等异地性故地是地问何故须出此过答谓彼计四大俱实句摄恐他计火为地故今亦辨也彼既不许为地故无此过。
【疏】前量应简别者意说言论中地等诸性者应言汝执地等诸性应非地性也论文中不说汝执者文略也又有解云此不定过今向前地等诸性量文中出过不出者文简略也此扑阳解(未详)。
【疏】以性同实例等者意云同异外不立同异性明知实等外无同异性以俱非一故意合实等外不立同异性。
【疏】遮令同异有同异性者次下难是但是疏家遮破非是正破。
【疏】然实等至简不相似者意云实名等异者即九实显各异也相似者即九实体虽一一不同同是一实句摄故名为相似似者同义所以于此实句上立同异性德业然尔然望论文于实等三句共立一同异性为胜以三句一一有同有异故。
【疏】此中但有总者但约诸句共有一同异性说。
【疏】然文唯有以性同实例者解云同异性外应立性非一法故犹如实等今观论意法师应错本意例云同异性既不别立性实等然不合别立性立性难意如是若云以性同实例云令同异性外应更立同异性犹如实等者此例乃例故疏定误也如疏云无以实同性例者此应正许却无字应云以实同性例例云性上不立性实等上应不立性。
【疏】若破十句有不定共者意云十句中同即是六句中同异性也若难他同异性更别立性者外人出过云我实性为如实等更别立性为如异及有能句无别有能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义故即同有同异等功德名相似也若摄在所立之中故无过也摄在所立中者如疏云其实等性者即等取异句及有能句等令别有性也。
【疏】且如除实德业至及无法是者意云除实等三余之七句并不是实德业应立非实非德非业性问本难除实句外令于余九句之上立非实性即德业亦在其中何故今者除其三句于余七句上立非实性答他宗计于实等三句共立一同异性若尔除实余之三句上同异性亦名非实性今所余者意将为同喻故德业相望然尔者即云余之七句应别有非德性以异德性故犹如实等又余之七句应立非业性以异业性故如德等故云德业相望亦尔。
【疏】又虽知至即是非实性摄者意云此释通外难难云若难令立非实性者即德业然在其中何故除其德业难余七句令立非实性耶答虽知德等总名非实其性即是非实性摄者意说德业上同异性即是非实性摄故须除也。
【疏】然合八句至故为量也者今约总说除实句外望有体法即八句及无说一句即无相兼总于九句上立一大非实性。
【疏】便违自宗者意云自宗既无实性何故今更立非实性。
【疏】若不尔者意云若直例者即有相扶之失以难他九句令立非实性故即如德等上他然立有非实性故即同异性故犯相符。
【疏】不离相属者由和合句能令实等三句相属不相离也即实为根本德本二法不离实故。
【疏】体是一法至为因者若十句中体是一法即举非有为因大有和合俱是一法说非有为因即不是大有摄故故云非有若十句中多法者即举非实为因即如前论云非实德等至非实摄故如石女儿等是以实句是多法故因言许非是有性及非实等者意说和合句不是实句等名非实摄故举二因破和合句意说一法及多法总不摄如兔角故因中总言非有实等诸法摄等。
【疏】又性体别故者即第二解实等即是法体性即是实家之大有性以体别故分为二因然无违也。
【疏】其此和合非现量得者次下约非现量难和合句故下论文彼许实等乃至况彼自许和合非现量得而可实有龟毛比量。
【疏】非是缘识等者缘者即是能缘也意云此实等不是能缘识外实有自体之现量智所得。
【疏】此中遮非是缘离识等者意云他宗许实等离识实有而是能缘现量智所得今者遮不是离识有现量所得也故言非也。
【疏】非是缘不离识境至现量所得者意云但破他宗非是返显实等缘不离识假境自体皆现量所得义虽是缘至非必现量所得故者意云今既破他离识之境不是现量准义非是缘不离识假境现量所得然此假境有非必皆是现量所得据此道现但是破他而不返显缘不离识境等。
【疏】复言缘者至即是现量者意云若不置缘字即滥持业释释云然彼实等离识实有自体即是现量即显实等属能缘现量心若尔者即彼此二宗俱犯违实过何以故彼此二宗许心心所皆不离识今若将实等即是能缘现量现量即是离识有岂不犯违宗过谓简此过故着缘字。
【疏】非离识有体至现量得者意云实等句义非离识有之现量得。
【疏】又若不言缘至量得故者意云若不言缘但言实等非离识有缘自体等者即觉乐等入有法中即有一分相符之失。
【疏】唯缘者意云他宗复言唯缘实等心是现量实等亦是现量所得故着唯字今破云然彼实等非是唯缘离识外实有自体是现量所得。
【疏】恐犯违宗至说唯字者意云然违宗及相符过如前已出讫着唯字者意显别缘实等法也。
【疏】通二缘者即简不尽者意云着唯字即简名别缘之心得尽其通缘二种之心即简不得尽若唯简去缘实等心者即觉等亦从实等离识有偏简缘觉心者即实等亦从觉等不离识有以合二境为一境缘故犹如一人亦能尽多人亦能尽如问言谁上隔言能尽人尽谁尽即云能尽人尽一人无有两即互相从简不可得今此通缘实等觉等心心所亦尔既有两用然互相属简亦不得今欲简尽但依论文总为正亦不须置唯字但随所应简离识者不简不尽。
【疏】谓缘九实至现量之智者意云此缘实现量智就破中有二初破约境假合能生现智二者破能缘智藉多缘亦名假合□□即第一破境假合也若言九实大有者即实等不无名大有也及异者九实各别名为异随所有德者缘九实时于一一实上随有几德而皆缘之同异等实性者即同异性即九实及德有同有异故缘实时亦缘同异性故说智缘假合境生也故立量云缘实之智应非缘实现量智摄以从假合境生故如缘德智一种皆假合生故。
【疏】若作此解至可以为喻者此有二解一云如上所许智皆缘多法生无有一个智独缘德等一法生若缘德等时亦缘多法故故云无独缘德等智可以为同喻必合缘故释无于独缘所由二云若约实等假合能生智即用缘德智为喻□且如大有和合体是一法缘彼之智不从假合境生若欲破时以何智为同喻以德等智依假合境生故即不可以德等智为喻也故言无独缘德等智为喻即无唯缘一个德之智可以为喻以德有多故此解稍胜。
【疏】有及和合至非假合生者意说大有和合。
是假合大有必有能有所有和合必有能和。
所和合境然多也缘此之智然得名缘假合境生。
【疏】今更解者第二解意说有及和合是一一法然□必藉多缘生然假合生即智体藉多因缘生由多境也言其德智然尔者意说德智及缘和合大有智亦藉多缘生亦假合生。
【疏】许有别缘至无过失也者意云有及和合虽是一法然智□□亦不假须与德实等合缘名为别缘其然得名假合生何以故智体藉多因缘生故。
【疏】其眼识等至无不定共者意云此通合□前文中破缘实之智非是缘实现量智摄彼出过过云为如德智假合生故非是缘实现量智摄为如眼识假合生故而是缘实现量智摄□眼识既非缘实之智故无不定之失。
【疏】今遮现量至故不相违者意云本和合句不是现量今言缘和合智智非是现量者但是遮破而不相违又恐有计是现量者今时遮破亦不相违故疏云今遮现量者但遮智非是现量准此者即准论文设遮道理智及境六皆现量也。
【疏】不平等因者他家大自在也与一切物为平等因今佛法毁之名不平等因既唯一果有染净上下贫贱富贵不同明知因有阶降置决□□差别故不平等也。
【疏】从下向上因者即先举能生为因破其常住与叙不同。
【疏】真如等不尔者意说真如不能生一切物故□□□。
【疏】准上应知者意云同上破自在天亦分为二初即叙计□□□破。
【疏】此破能生至故不同也者意云此间七计能生前胜论计一□□□有设计能生即是父母极微非时方等故不同也。
【疏】吠陀论者有四种一者寿谓养生缮性二者祠谓享祭祈祷三者平谓礼识占卜兵法军陈四者术谓治异技能咒术医方等。
【疏】以彼声性至故无不定者意云若许声性是能诠即有不定过过云为如余声是能诠故而是无常为如声性许能诠故而是常耶谓彼自许声性虽常而不能诠表故无不定过又外道计声性不能诠彼若成立常声时亦不得转声性为同喻然不得为不定也。
【疏】声声皆是常至方乃显计别答如声生师计云声体虽本有要由寻伺舌等所击发生生已更不灭其声显师云声体本有不灭但由缘显显而方得闻故有别也问声与声性何别答声者所发之音响声性者本来有如木中有火所发音者即音声也然声性非是所发但与所发音声为体也。
【疏】由寻伺等所发音显者意云音响是寻伺所发常声是音之所发故云由寻伺等所发音显。
【疏】全分一分等者全分者内外一切声皆是常也一分者即计内声是常外声无常□□□今破计一切者即计一切内外声常者皆此中破也言少分亦自破者一切既破少分云何得立以少分者即一切之少分故。
【疏】或少分一切摄诸计尽者意云计少分计一切法之二此摄一切诸计总尽虽有多计亦不过此二计也。
【疏】前计少分者即前计内声是全计者即计内外声俱常故论云有执一切声皆是常今余者即少分之余也。
【疏】然此胜论更许有余物者余父母极微以外更有德业等亦能生诸法也。
【疏】不越因量者意云子微体不过于父母量何以故以揽父母极微而为体故故第三微如一父母许大乃至大地与所依一本父母许大者意云纵然大地亦只与所依父母许大有云大地所依父母亦是极微若尔云何粗色依细极微答父母极微唯只有一空可多粗色不依一细微父母极微既许众多各能生果故说粗果依父母极微何理不得此文但总据合引故此义未详且如孙微果依子微即第七微摄展转相依渐粗渐大岂容大地却依极微更详又云若将大地量父母极微即不得若依父母极微亦得彼计极微实常生粗色故胜论言粗色者但据自宗破他计唯胜论师实句中极微也色是德句收也。
【疏】初有三量者第一有方非实难第二无分不生难第三能生非常难。
【疏】次下第一难所生之果者意云就所生中有二第一难果不粗于因第二难果难实有。
【疏】子微今以量至显父母亦得者意云此返成也且如亦将量无别为因难子微如父母死粗德合今时返成云父母极微亦粗德合以量无别故犹如子微故疏云以量无别为因显父母极微亦得。
【疏】父母以处无别为因显子微亦得者意云此亦返成且如前量云或应本父母极微亦无粗德合以处无别故如子微等今返成云子微亦无粗合因云以处无别故犹如父母极微故言亦得亦得者亦无粗德合也。
【疏】此但应言如二极微量者意说论中量因合云如二极微量处名别故为因今论云如处在因处各别故为因而不言如二极微量者如子微与极微为因时子微不名极微故故但言如所在因处各别故言但可以极微相即者如因量所在各别故知果色体应非一又文中少此意者释因无如二极微量之言欲显以下文释因据各别故所由。
【疏】如一沙受水等者意云水入沙沙既不增药入铜铜亦不长今果入因微犹如水入沙相似也。
【疏】又二极微至遂即离散者意说沙水二微相触即离散如粗物相系。
【疏】退随他不得违理不成者意云若退随大乘者即违道理果体是如何得一不得余又依宗正破名进不成破彼转救名退不成。
【疏】故别破之者意问云僧法宗计如以前破如何今者更重破答彼计此二是诸法性故所以重破。
【疏】色性一切色是一者意云但言色性即一切色皆无差别故色是一何以故皆色性故。
【疏】今佛法岂至大有等耶者意云此外问云如我宗中说一切法即是有性即不许者汝佛法宗应离法外而别立大有等性问意如是。
【疏】自所依三大者谓地水火三以风不可见故不取也。
【疏】又更互作法至故复言等者即色声更互相对破色声各自为宗法余者准此故今言色等者即遍等一切法也。
【疏】同一同异者意云即是亦一亦异义也同一者即同初计同异者即同第二计故论破云一异同前一异道故(毕)。
义演卷第一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二本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余宗无故者意云今者说十处名障碍有对法处心所等名无对问何故不说胜定果色耶答二十部并不许有果色故谓不共许所以不说问何名胜定果色答谓菩萨从定所起变为鱼米肉等是许有定中所变境故。
【疏】经部以下文来意者问凡言有对藉极微成未审极微诸部何别彼何处摄答然经部等。
【疏】十处所摄者意云经部说能成极微成眼等根细从粗生十处摄也成眼根者眼处摄成耳根者耳处摄乃至成色尘者即色处摄也余并准此言即和集色等者即指十处色也。
【疏】各疏远故者计离识实有名疏远也。
【疏】欲难不极成所成有对假故者此说不对经部所由也谓萨婆多有对色是离识实有若望大乘名不极成有对问何故不对经部耶答经部说有对色同大乘是假所以但对有宗若不作此解犯相符之失。
【疏】此因有随一不成者夫论因有两缘共许他家许实大乘云非实有故犯他随一不成。
【疏】若有方分名碍萨婆多非碍者意云有宗极微有其二义第一云极微无方分即极微无质碍二云彼计此处有一极微不容第二极微名有对碍若据此义即名有碍故此中破。
【疏】无方分质碍者意云既无方分无质碍也。
【疏】正彼论文者亦应正彼唯识论文云若无方分无质碍不成瓶衣等。
【疏】略有五疏无种难者第一极微无方分应无光影难第二极微无方分见触无差难第三极微有中表一应成六分难第四极微无中表微聚不异难第五极微即粗色应无障隔难。
【疏】以理难云者意云谓本计极微无方分不能承光发影然计极微即和合色所以先难和合令无方分然后方分破和合色不能承光发影故云以理破。
【疏】见触此边至此即彼故者量云如和合壁等物有法触东边时亦应得西西边宗因云此即彼故犹如于此。
【疏】彼如于此为量同前者量云此触处亦应不得彼即此故犹如于触处彼故云同前又西明疏见触不遍量云极微定有方分因云即和合色故如和合色。
【疏】今难无方分便非和合者意云极微既无方分应不和合成粗色等。
【疏】无应影障无者若无方分者应无影障等即有对色应无影障也影者光影障者障隔言此障无者意说有对色无此障隔也。
【疏】所缘之中有亲疏故者问五识既托第八所变而生更何须自变耶答以所缘之中有亲疏故自变为亲缘他所变者为疏缘如下自解。
【疏】谓八识生时至似根尘等者意云八识若欲生时先由第八异熟识从自名言种子生能变似根尘等即此根尘各有二种第八变根是亲相分为本质根发眼识等第六若缘时但是影像根不能发识尘亦二种为本质影像易知所言变似根尘者问夫论似者如镜中火体相虚疏无堪胜用如何与识为所依根答今言似者与彼不同镜中面像似质名似言似根者毕竟不实是依他起法罪真实故从缘生故总得名似又言根者不同小乘极微所成执离识有故得名似。
【疏】虽亲不得至为所缘者意云释外问问云识所变根识亲依根识既变境五识应亲缘本质境答虽亲不得要托彼生问第八变境五自重变为亲缘者第八变根亦应五自重变为亲依根答不尔五识缘外不缘内故。
【疏】及凡六识等者意说凡夫六识缘根亦非现量得问五识可尔第六云何答自性散动不分明取故若尔色等应尔答不然且如色等有相状显现可得然五根相状不显现故非现量得。
【疏】观所缘论等者意说观所缘论既言功能不言现色明知五根即五识种子疏引意者证种子为五根义。
【疏】然今此义等者今论眼根诸部不同大乘小乘及以外道略叙十宗以相对辨。
【疏】眼不见色者意云眼等五根既以肉团为体以粗钝故所以眼不见色等见者取也非谓了知名见余根准此言各别坚性等者意云肉团根即以坚湿等为性五根各用坚等四大为体故知无别清净色为根也。
【疏】别有四大生等五因为其因缘者四大即生等五因五因是四大上义五因者谓生依立持养生因者四大与根尘为生长因依因者根等为依止处立因者根等为安立处持因者根等为任持处任持根等养因者根等为养育者故说五因是四大上义用虽以四大五因造根尘然四大唯身根得余根不得。
【疏】由色香味触至为五根体者意总说四尘成四大四大成五根问何故不说声耶答说五根由四大造四尘既成四大更何用声耶若尔何故声论立声成于空□大空大成耳根耶答彼见外道所计具成实论师虽先自数论宗中出家后回心内宗故所说义与彼不同。
【疏】蕴处门中摄各别故者蕴中即实处门中即假问何故假实不同耶答蕴门中虽有多极微聚成据极微当体说故实而不发识故若据处门中多极微共积集名处生识处也故假。
【疏】眼唯得三至坚等者意云眼得三大唯除于风不可见故见如取也身得四大非但得大亦得余坚德等也鼻舌二根如此次有坚湿二德耳唯得声德如前章中广破彼宗说五根体即五大也。
【疏】或说至五大皆能造者意云心平等根有二说一云唯地大造二云五大皆能造然五根亦有二说一云五大各各别造五根如前说二言五大通能造五根故有别也。
【疏】内自种子者即是色根自种子为因缘识变现行四大为增上缘造根境等。
【疏】于中三说者用种子为根而有三说如第四卷疏解。
【疏】体既非色者意说眼根体既是种子而非色者故知不同小乘心外四大所造。
【论】外有对色至内识变现者此举外色不成证唯识所变问既破眼根何名外耶答谓诸小乘所计眼根境等皆是心外积极微成今破非有故云外有对色理既不成等前既叙根今时因便叙境非是正破略对八宗以明假实。
【疏】色味触通常无常者在父母极微上有者常若于子微上有者即无常。
【疏】即四大者顺世外道计五尘体即四大。
【疏】然有假实者大乘五尘虽大种造然通假实如下说是。
【疏】触中所造假者意云四大及所造触皆身根得四大触是实所造湿滑等是假。
【疏】然虽识变者问今此论文未知何意答为释通外难兼解根义难云我宗中有实极微所造所以根境有别汝大乘既皆识变即应根境无别答如下言曾现见色等者意云当见色者谓此眼根曾照见前念色名曾见色现见色即现在五根照见现在色即举此曾现见色返显眼根体也。
【疏】然唯种家至色根者此即唯种家会对法文。
【疏】功能生识之义至不说者问唯现行家若取现色名根者何故观所缘论中但说功能名根不言现色耶现家答云功能生识大小乘共许故举功能以显根也问何故不言根体但说发眼等识名眼等根耶答以眼根体离识或有或无彼此诤犹未定故不言根体问彼既言功能宁知是色根耶答如下。
【疏】且助陈那故言业种者释外问问云若护法举种现者何故第四救义中取业种为根答如文。
【疏】法必有体至无法即非缘者意云由有体法能生识名缘缘者由也何故缘义不是能缘耶答不然如下云若众法即非缘故言无法非缘者约影像说若据本质无亦生心故前言独无不生心但无得起虑也。
【疏】然此大小二乘共许者意云所缘缘义大小乘二共许。
【疏】眼舒光至方缘者意云由二义第一眼舒光至境方缘第二除色外余尘至四根方缘彼宗有此二计与正量计同故便叙之如画见打钟亦入耳等。
【疏】具二义者一云有体能生心缘二云相于识上现名所缘要具二义名所缘缘也。
【疏】小乘等共计他心至心外取法者意云小乘等计心外有法为自识亲所缘缘大乘破者彼却问曰如我识外有法即不许为亲所缘缘者汝大乘有所缘缘岂非心外有法耶答如疏云若不遮心外至托之而变者总答前问意云虽然有实体法为疏所缘缘然此本质法但是第八识所变亦不是离识实有。
【疏】观所缘缘论说过去色识等者意云前念识缘色等熏成种子即此种子后念生现行色等遂能发生现行五识但约熏种时名过去不是过去色等发现五识五识不缘过去法故故知但是识变为所缘缘非是心外有法为所缘缘也。
【疏】随彼彼处者意云随彼彼处五尘众多极微各各和合而为色等为眼等境又处者或可十处也。
【疏】阿拏色者意云七极微以上色。
【疏】牒定至非实有者意云如论言非和合相异诸极微有实自体此但是牒定他宗不可作量犯相符故论言分折破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者释和合相无实体非与五识作缘所由也境既无识云何生疏量云和合色处设许是眼识之所缘有法也是非缘即宗法也余文易知。
【疏】观所缘缘论释颂至犹如第二日者即陈那等立量破经部也三支皆具西明疏解云和合于五识设所缘是有法非缘宗法余文易知。
【疏】依瞿婆论师略有二解者瞿波论师是大乘对经部立量造二十唯识释也。
【疏】以五识至无所立失者意云若准□观所缘论颂云和合于五识设所缘有法者即比量喻中无过何以故为非缘宗法于喻上以第二月亦不与五识为缘故若将五识摄入宗法中为量者即喻中有所立不成以五识不缘第二月故量云和合色处有法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宗法者故有前过以第二月非与五识为缘故云宗法喻上不转。
【疏】又以义减文至意所缘故者意云设若依前将五识在法中为量者亦无有所立不成何以故以依义而减文故故宗法中须除五字直立量云和合色等有法于识设所缘非缘为宗亦无过此一解显五识不缘假。
【疏】或除至亦得者即第二更解意云设将五识在宗法中为量亦无过何以故以宗法中除设所缘三字量云和合色等有法于五识非是缘为宗亦无过以非缘宗于喻上转故虽前观所缘论比量不作如是解今设将五识在宗中除五等字为量无过即说前二解也。
【疏】又所缘境义有无俱成者意云准前二解五识缘有无不同然此有无总得为境于中无体法但得成所缘不得成缘以无体故故知是正解。
【疏】五识缘长等假法应有不定过者意云和合色为如第二月是无故五识不缘为如长等是假法故五识缘耶答一向约缘实法说故众过若如第二解即有此过许缘假故。
【疏】不同长等至为门故者意云问如言假者通聚集分位相待三种何故但将五识缘长等为不定过不说眼等缘分位假耶答触中所造湿滑等由地大增但身根得然不同长等故不说也问眼缘长等不答不缘但缘实青等于中长等但是意识得若尔何名色耶答意识取时依眼为门明了取故。
【疏】此是识内不同他宗者意云设许五识得缘假者此假相是识内也所以为缘发生五识也不同他宗缘离识法如缘命根命根虽是假立是内相貌许识缘也。
【疏】色等虽有多相者意云释通外难难云如一色等有若无常等相今言五识得相为何相耶答如演秘说。
【疏】是实法故至所缘缘者意云此解所缘缘义是实法故有力生识显是缘义以相粗故识有此相是所缘义即有体能生心相于现识上也故云理具足有。
【疏】下难有五者第一二位无差难第二量等相齐难第三微等相失本难第四识行互通难第五一心缘遍难。
【疏】缘彼相识应无差别者量云缘瓶之识应即是缘瓯之识因云境相量齐故喻云如缘瓯之识将缘瓯识返难同缘瓶之识为量准知。
【疏】心量准知者瓶瓯二物既无别缘彼相识亦无别也故云但有缘心无别。
【疏】颂云非形别故别至非实故者意云非汝瓶瓯等形别即合极微等别也若极微等别者即应非实有也何以故失本相故。
【疏】由此又解者由此前救今时更解。
【疏】量云缘火瓶等至如缘极微心者意云极微是所缘即能缘之心名缘极微心瓶等极微即所缘缘瓶之识应名极微心问何故作如此难耶答以彼宗计瓶等皆由极微相资以成故缘粗亦细也故为此难也。
【疏】比量应知者并将粗细境为因喻量云缘此色之心应缘一切法许相违法得俱缘故如缘粗细境等。
【疏】若缘本质至定必须有者意说本质境通有法无法若论影像相分定必须有。
【疏】由具二义与小乘别者意云小乘执离识实有境法今大乘不然一切境相皆不离识以第八识所变为本质余识托此本质为缘识起时带相相分为所缘二义既别不同小乘。
【疏】相者是何者意问云如言带彼相起未审相者是何答谓体相意故明真如虽正智成所缘缘义亦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相缘但带彼相起正智缘如亦尔也。
【疏】问眼疏识缘心上所变之色者意云心上所变色者即是眼识上自许影像不可约第八识所变作法以第八所变者即是五识本质境也。
【疏】何理不齐者意云既一种无相分何理不齐然大乘即许有所缘缘义宗即无所缘缘耶言识皆又具不者问云未审一切识缘境皆有相分不又五识缘过去无相分色答前问也。
【疏】自申正义者意云由申大乘正义便述诸宗能所成之义总有五宗聊相对辨即此中意已下文是。
【疏】此中意说等者此论中意云如大乘相分皆是顿变现若诸宗顺世等法积小成大故不同也问外道小乘何别答如文。
【疏】所言一相至实非是一者意云第八随量大小顿变一相不由说小渐成大也问所言一相定非是形者即应是假云何言实答今言顿现一相者形收似长等一相名假一相而变不是形等一相当变之时非一相解故不同卫世粗色有实一相如演秘说。
【疏】缘自相者如色处青等是也不缘长等若尔如何色处摄答由意识者五识同时意依眼等为门缘色作长等解故亦色处收即会前等亦色处收言即是假形者谓大小相也以小大相形故云假形。
【疏】不缘假至不同经部者身根但得四大实境不缘分位涩滑等触经部许缘故彼不同。
【疏】由如是理者意云由前五识缘处自相即是色处自相通摄假实故五识缘假亦是现量故下引无漏后得智为喻具如无漏是现量现量许缘假五识既现量何妨得缘假此师意证五识得缘假法而是现量余师不然望疏主意取缘实法为正。
【疏】假有二至以痴相说者意云一者无体即如忿等匆等依瞋故是无体也二者相待假即如悔等悔等有体体即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显悔别体也以痴相说者意云虽悔别有体要藉痴增方说于悔即由无明增故广造恶业当来苦报而生追悔或逢善缘而生追悔岂不由无明造业后追悔耶故云痴增名悔故虽相待体是有法不同忿等。
【论】诸瑜伽师至假说极微者意云观其论文文别合申五问问既五种不同答亦分为五段一问云谁为除拆答云瑜伽师二问云以何除拆答云以假想慧三问云于何除拆答云于粗色相四问云云何除拆答渐次除拆五问云除拆至何答云至不可拆假说极微总结也。
【疏】言瑜伽至与理相应者意云相应虽有五义今者但取第三与理相应何以故以瑜伽是法相应故故观行者于安非立直俗二谛理中妙观察故即观俗如幻真离言舍幻起直名理相应善观察也言二行相应者即定慧与余心所行相相应也。
【疏】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者准义合取理相应今言禅定相应者以观行者慧与定相应定发慧故问如何名瑜伽师答此师想慧等起诸行与境行理果病等相应名瑜伽师。
【论】虽此极微至色边际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若言极微有方分者应更可拆答如论云若更拆之便似空现不名为色。
【疏】方之分者意云方谓上下等六方分者于中有细分故说粗色有方之分细者方即分也。
【疏】所拆之物即非极微者意云若言更折者即所折之物便似空现不名极微若不可折者即应如心等无方分若以色分无色别不同于□心故得有方分。
【论】余无对色是此类故者如大众部身精进身轻安上座部胸中色物如变大地为苏酪等皆名无对问苏酪等如何无耶答定力所变法处所收者是无对故若定力变根尘色等亦是有对色处收故如无色界宫殿皆无对法处摄故五识不缘但意识缘故定中既无五识所变苏酪等唯意识得故无对也。
【论】表无表色岂非实有者问表无表色与有对无对何别耶答无别若尔有对无对前已破讫何故今时更再破耶答前所破者非是业性此所破者是业故故亦别破表即身语二业无表即内防身语无表色等。
【疏】谓诸根至以成身故者意云和合差别为体此有二解一云大种及所造扶根尘虽多差别今总和合为身二云大种造色能成诸根即和合差别诸根总为身也。
【疏】此义虽通至别得总名者此释外难难云既言依止名身者即诸根并名为身何故偏说身根名身耶答如演秘。
【疏】依身之表者意说表者依身而有名依身之表要依身而表有善恶等。
【疏】动身之业者思欲有造作令身有动转故故名动身之业。
【疏】或应极微有别长形者即牒彼宗计已下正难。
【疏】若谓不然者若计不舍圆相而成长等者下以量破。
【疏】彼计至至名身业者意云由有动故身能造业意说别有一物能动色身等故说能动名身业也由此能动身方造业。
【疏】无有动义者无有长时动不妨有刹那动彼计动有三种极微者谓业色如行道杀生等长时者谓命根一斯住故一斯生中有动转也。
【疏】今为成此即灭因故者如下论文方成此才生即灭因由彼救云动不即是灭以待因故灭故转破也。
【疏】虽彼自宗者即彼正量部自宗也彼宗计色等非念念灭大乘不许故无不定。
【疏】我部色等灭至有随一故者意云正量部云灭待外缘故灭外缘即霜雪等及内相因者即内四相也。
【疏】若体若相者体即有为法体相即生等四相言非相者即体也。
【疏】有法之中至即有少分相符极成之失者若有法中但言灭应不待因此宗中有少分相符他许无为灭不待因故今论中云有为法灭不待因等为量无过。
【疏】从下向上成立亦得者意云从后向前展转成之无过成云灭应不待因许是灭故如无为灭又成云有为法应刹那灭以不待因故如心心所又云汝诸法无实动义以刹那灭故如心心所。
【疏】谓灭在更生至无不定过者意云今将待因为因难灭应更生遂立量云灭是有法应更生因云以待因故犹如于生设外人计住是灭与论主为不定云为如于生待因故生耶为如于住待因故灭耶汝虽许住是灭我宗不许故非极成无不定过言故非同喻者又住既非是生故不与灭量为同喻然令非同喻及不定过过各别非是同喻有不定也。
【疏】风定非此者意云此者动因也意云难风非动因因云非善恶故犹如水火等也。
【疏】汝此表色至应知意云汝此非显非形表业应非表业以无表示如触等又表色亦非是显亦非是香味无表亦故如触。
【疏】此如见佛显色等者意说虽见佛显色念佛等而显色非善恶无表示无有屈伸俯仰等表故如圆中触物知有善恶岂由显色而有表耶又但由触故知善恶岂触有表示耶意成香积之香亦无表示。
【疏】由加行心为等起因显随心之善恶者意说此前念善加行心能引后念善色声等故说加行心为等起因等者相似之义善引善故今说色声名善恶者显是随心之善恶非性是善恶也实本体是无记不得名善恶言令内念念识所变等者今第八识所变手等念念生灭相续也。
【疏】识变者简萨婆多等以彼计手等心外实有故简正量部者以彼计身表业无生灭故简譬喻师者以彼计身表业但能动手等自体即真动也今云似有动作以简于彼故彼计云外有一物能动手等。
【疏】又以理征至故今总非者意云破萨婆多彼宗计佛一刹那声能有诠表余者不能有诠表今大乘以理征云我大乘佛一刹那声望汝宗亦不能有实诠表何以故犹如汝说于我极微大我大乘者亦如小乘说一个极微当大乘七极微然汝心粗缘我极微不着今声亦尔汝宗计佛一刹那声当大乘七刹那佛声我大乘佛一刹那声既极速故知汝小乘于我大乘佛一刹那声亦不能有实诠表。
【疏】谓依思是定道戒者即现行思若散位兼种现也。
【疏】或由异思或由异缘者即善恶望善名异思恶友望善名异缘也如正造善时恶友未起已本名善分限造恶翻此无表戒者如造善求戒时内防身语令恶不起名无表戒若造恶伏善不起亦名无表恶但得名无表不得名戒。
【疏】于此思上假立无表者意说内防身语思作用强故说现思而为业体即依遍行思上假立无表戒然无表戒诸宗不同依萨婆多身语二业皆有无表用法处色以为体性无见无对四大所造宝而非假若依经部自有两释一依成实论云非色非心以为体性非大所造非色非缘虑故非心二依俱舍十三云思所熏习微细相续转变功能差别说为无表不别建立非色非心大乘无表是法处色假而非实由此依心随其所应善恶思种及现行思假立无表。
【疏】若新旧合用至无表色者即护法许有新旧二种种子然立无表不依旧种言唯取新熏至如何种起者是护法释依新旧无表意也。
【疏】又定道戒体不增用故者意云定道共戒但现行思遮防用增而体不增此解为胜者即散无表依用增为胜又思种等解论文。
又远近至发言者此有二解解发胜身语所以又解者意云发身语者解此思为色所以即第三解与前二解别此义云何答由能发善色或能止恶色由具二义说思名色。
【疏】依不现行法建立色性者解云即防恶身语色不现行边所以说能防思等而得色名。
【疏】此中善戒至合说者意云此会两论文此唯识论思名色为据发身语戒故名色彼显扬论约止身语恶色边所以思决定得名色也以定道别解脱戒皆能止恶身语色名也。
【疏】显差别者显扬即定道及散三戒合说此论即散与定道别说故此显差别也问何名定道能防耶答共犹俱也即是定心相应思思有防身语七支用名戒故云定共戒道共戒亦尔即无漏智俱时思思能遮防身语恶色不现行边名道共戒。
【疏】现行思可尔者即现行思名随心转戒种子不尔者种子不名随心转戒以心无时种子在故。
【疏】岂一现思亦表无表者意云且如定共戒所依现思立其无表如何道共戒亦名无表戒耶以八圣道支中正语业命是表摄故此总问也答此现思但名无表不得名表此解稍疏耶下第三解正即如疏云又望不同通于二义文是。
【疏】如发身语思者意云如发身语现思体不能表示他故非表不是种非无表今八圣道支相应思亦非表无表。
【疏】不发善身语至无表者意说定道思虽不发善身语而能内防身语恶色故可立无表。
【疏】缘引身语者缘他和上身语也。
【疏】与此不同者意云此约大小乘对辨且如大乘十无尽戒身口等一二三支等皆发无表戒然小乘要具七支方发无表故云不同。
【疏】定共戒至亦名定戒者意云定通明漏无漏二种道唯无漏有定戒时未必有道戒若有无漏道共戒时必有定戒故知道宽定狭也或可定通二种名宽道唯无漏名狭。
【疏】邻近释者意说审决二思得名意业所以六释中是邻近释思是业体而非是意与意相近而得意名故名意业又思非是意与意相应说思为意名为意业。
【疏】又不恒续故者意云此现思不同种子相续亦得名非无表言以色例表假实相微者意云外人例曰五尘是有对即名为实色表色表亦有对云何不是实答五尘体性实有体得名实表色为心所以名为假更有难诘准理思择。
【疏】有是业至谓身语业者此是第四句同前此正语业体而非表无表文解。
【疏】谓于境转者即思随于境转能造作于心者思能令心造作为性又云由思造作善等三性心等随生故云造作于心。
【疏】一者是前至所游等者意说发动思是审决二思所游履也故得道名问审决二思于先发动思在后如何后思与前思为道耶答今言道者是所缘所引义故后思是前思所缘所引也故说后思是前思所缘所引为道于义无违此即业思与因为道。
【疏】二者或通生当来苦乐果者意说发动思通生苦乐异熟名道即开道引生是其道义此当因思与果道故。
【疏】初中有四者于以教为齐责中申具四难第一以教齐责难第二假实不成难第三例实唯现难第四无明得不生难言主藏臣者是藏之主主兵臣者兵之主也又云主者胜也即兵中最胜故。
【疏】彼宗不许成他非情者萨婆多自说他身非情无实得得故俱舍第四说于何法中有得非得于自相续及二灭中谓有为法若有随在自相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熟他身法故乃至无有成熟非情法故若许得者汝便违自宗。
【疏】而我真如至而说有故者观此文意外有问也问若言现在是有离现非有者即汝真如非世摄故亦应非有答如疏。
【疏】故知决定不成过未者即由上道理故知善恶等法决定不成过未也。
【疏】而我真如至无妨者意云观此文意外有问也问云若言现在有故即可有自在说成熟者汝真如与现在法不即不离即真如应有实成熟答如疏外言择非择灭现在而实有者不然我不许别有体不可为证也。
【疏】须即缘故者如演秘说。
【论】应起无为者有疏本云述曰下能起因有三者如演秘说。
【疏】论主下难者有疏本云论主六难难三因如演秘说。
【疏】此中通说未得之法及易界地等已舍之法者意云如论言未得已失应永在不者此是通说未得之法应不生已失之法应永不生问何名已失之法答如此界生于上界此界法于上界不起名已失小乘计曰如人失具欲法得时生上界然欲界总舍讫即唤此法名已失法也举一例余问如有宗过去未来而有三得不答萨婆多云过去未来可成诸法而立于得即是法前法后得难曰若不成法上而立得者且如未得之法已失之法得永不生何以故而无法前后得故不可成故此难如是若彼转救云有俱生得为因起者次论主难。
【论】若俱生得者彼宗计得有三种谓法前法后法俱得俱者如影随形得前者牛王引前得后者如犊子随后得论应顿现前者谓于一身一刹那中具三性得以有得故三性心等应顿现前。
【疏】所待之余者意说生等五是所待之余因若尔法若待此五因自合能生何假须得。
【论】若得于法是不失因至成熟彼故者谓彼计云我说诸得是不失因由此实得成彼善恶无记法故。
【论】诸可成法等论主破也谓诸可成法不离有情故说实得便为无用若离有情实不可得汝宗不许离有情法有得故。
【疏】不离有情至俱为无用者意说得望情非情法俱为无用也。
【疏】又得于法为因能起至俱无用者意说得望前能起及不失因亦俱为无用。
【疏】一内有情至不可说有得者意云有情数法上有得非情法不立得。
【疏】二云识所变至后即无得者意云若依识变名不离有情者即一切法皆不离有情无有一法而离有情也即合龟毛等无法是离有情法初说有得者即依识所变法上立得后即无得者即释无法上不立得所以与前不同。
【疏】又现行成熟至即非也者意说不离有情一切法现行若立得者非情法且现行何故不立得故云宁即非也。
【疏】故亦许者大乘许轮王成七宝有得也。
【疏】然外非情至皆非可成者此但对可成说不可成亦总举下自分别言准下第二等者下第二卷论末变他根尘等有两解准正义他尘于己有受用义亦许变故知非情上亦可立得如演秘说。
【疏】即自身中至可受用者意云种子上许有得若现行中有可受用者亦立得问曰且如现行中有成不成不答自身中所有现行色心等法总皆成熟得故又解或可现通自他及外略色等有成不成故言中也说中者意简取可受用者不可受用者不定得故意说有可受用者纵然他身扶根尘及器具等名可成也。
【论】一种子成就者解云烦恼等种有生果用故名种子闻慧等种加行所引势力增上名为自在由二种种子果生起故名为现行依此三法假立成就此即种子之成就乃至现行之成就皆依主释。
【疏】于引发缘势力自在者意云约此种子望引自现行有自在势用而立为得也不可以自在之言即令摄入自在成孰必无是事但望自果有自在用问曰既云发起现行何非现行成孰收耶答言种子成孰者所有现行种子相从皆得名种子成就后自在成就亦准此理解三无记者除变化无记此一种准向自在成就中说也。
【疏】若离此地欲亦名不成就者意云如从欲界生上界也若圣人断欲界烦恼而生上界如第三果人等若凡夫但以六行伏下惑而生上界烦恼于上界中而不成就也故云若离此地欲亦名不成就。
【疏】彼依有体至亦不相违者意云彼依有体者彼对法第五文约种子体能生用说意云若生上界有欲界种子虽不生现行亦名成就后当生故若如圣者断种生上现行毕竟不生名不成就若据瑜伽唯约用说不约体说故皆成就又云有种子体名成就不能起下现行烦恼名不成就。
【疏】对法论等至文亦略也者意云对法但说染法名种子成就不说无记为种子成就也非但不说无记亦不说生得善为成就故云生得善中文亦略也。
一分无记者即余三望通果名一分也对法不说为种子成就。
【疏】然准彼论至与瑜伽同者意说此重释对法文据种子成就中虽不说无记为种子成就然准下自在成就中既取一分无记为自在成就明知种子成就中亦令取无记为种子成就也其生得善与瑜伽同者亦约用名种子成就。
一分无记者即变化全威仪工巧一分极有方轨者入自在成就中摄。
【疏】然准对法至通成不成者意云此即外人将生得善例烦恼种子等为难难云且如对法论说烦恼名成不成者约三界烦恼种子说如身在欲界未离欲染已成身中有三界烦恼种子名成就若离欲界亦名不成就断自地烦恼种故又云下界身起上界烦恼名成就若虽在下地不起上地烦恼亦名不成就如若是者生得善法亦令同此烦恼理名成不成何故一向约用名成耶此总是难辞。
【疏】以在他界至同于瑜伽者意云此释对法论不说生得善所以且如欲界身中生得善唯依自地起不起他界生得善意云当界自起名成就若他界在望不起者名不成今对法文但约自界名成所以不同烦恼也。
【疏】以瑜伽中但依染法至不说无漏道者意云瑜伽论中但依染法种能生现行故唯说奢摩他为对治道以定能伏惑故不断种故所以不说无漏道为对治也此会瑜伽文。
【疏】以对法中通说染体及用至尽者意云对法瑜伽约体及用名成不成所以通说无漏以为对治道今既言通说无漏道为对治者明知意云亦通说有漏奢摩他以为对治道何以得知以说体及用故若据断体说无漏道为对治若约伏用即说奢摩他为对治道故知对法文尽理即会对法论文瑜伽小分者以但约用说不约体说名少分也。
【疏】对法论中但约染法至名成不成者此结对法文显与瑜伽文不同也。
【疏】生得有用至名种子成就者意云生得善不约体但约种子有能生用说名种子成就不说此现行名种子成就也此生得善文对法与瑜伽二论意同。
【疏】今依对法至名不成意云为各聊简成不成文故先举论文然后简略义。
【疏】且依用说名成不成者次下简略有二初约用简二约体简用中有二初约七识简二约见修道简约识简者意云第七识中烦恼奢摩他不能伏何以故谓第七识中烦恼微细世道六行不能伏故成就六识中分别迷理起者行相猛利世道不能伏故成修道俱生迷事起者六行能伏不成六行本伏迷事惑故我见不伏余贪等伏。
【疏】若无漏道至亦有别者约体简略亦有二一者约见修二者约六七据见修道者如得初果体见道烦恼一切不成就修道烦恼中如第二果者余欲地烦恼随名不成若第七识中我见要至极果金刚心道方断名成。
【疏】六识一向不成至不成者此意说六识中烦恼欲界系者总为九品证第二三果时总不成六识中我见亦断故云此依我见等离欲断说不尔即通成不成者此别是一师义此师意说如六识中有九品惑我见为第九品余八品离欲时断不成第九品我见至极果方断成据此义故不尔通成不成也。
【疏】其无记法至名成者意说无记法先被见道惑缚即无记名成入见道断见惑有缚时便舍无记法故说无记名不成不尔名成若据种子体说至佛果断名不成余一切时名成不违圣道故故云不尔名成。
【疏】不生之地名不成者意云如生上界此地生得善不起何以故不许互起故唯得起自地不许起他地生得故不成。
【疏】以增盛种子方名得故者意云瑜伽唯据生用说若有能生用名种子成就不尔名不成就何以故依种子增盛时而名得故若不生现便立增盛得依何以名。
【疏】无记体者应互相准者意说瑜伽准对法文亦得说体名成对法准瑜伽亦得约用说成不成故云互相准。
【疏】自在成就者此引瑜伽文意说如行种子所生善法及取威仪工巧一分极串习者并通果全并名自在成就即所有种子现行相从总名自在成就据实唯是种子问若尔与种子成就何别答胜劣有殊故分二种。
【疏】由加行力方得自在者此释无记种子名自在所由如何一分无记名自在耶答由加行善得自在故有强盛用有胜功能所熏习时傍资彼无记种子令得增盛名无记增盛种子即有能生一分有方轨无记之用即唤此种子名自在成就可有能生一分自在无记之用得自在名即如马胜比丘威仪庠序见者皆得于道果又如毗遮羯磨天亦云略羯磨天于工巧自在随意所欲皆能成辨所以说无记得自在之名问三无记种为总通二种成就不尔耶答应作四句分别第一云有唯种子成就非自在谓异熟生无记种子第二唯自在成就非种子谓变化无记第三亦自在成就谓威仪工巧二无记极串习者名自在成就若任运记者摄入种子成就第四二种俱非者谓色等法。
【疏】又成加行善也意说加行善名自在所由为能成就一分无记种子令有自在能生胜用故名为成也此时者即加行善成无记之时也名自在者说加行善名自在所由意说加行善种子有自在力能生善法复能资彼无记种子令得自在有能生胜用是故加行得自在名故说此等名自在成就者总结也说能所成皆名自在成就。
【疏】唯除生得无记之法者意说四无记中唯除异熟生得无记一种。
【疏】若准对法染污等法说者意云今自在成就亦准对法前文明种子成就中染法等说其加行等以下即作法也。
【疏】离缚等故者意说体用亦有成不成如初地离分别惑能无漏正智证真如时当此之时无记不起用名不成就不尔名成其体至佛果位不起名体不成佛果既圆无无记法故。
【疏】及退失现法乐住者现法者教法也依教修学得无漏定定中所受无漏法乐名现法乐后退定时无漏法乐亦失亦名无漏用不成故证四根本定定中乐等小乘云虽不退圣果而定中所有乐受等而皆退失大乘不尔更有问答如后分别。
【疏】无种姓名不成者谓无本有无漏种故有种性者有本有无漏种子故。
【疏】今者通说等意云此辨得所依处如有情及种子上而立得者其义极成如何于非情上而立得耶答色等非情由自心变起即此似色之相分皆从自种生故可立得又于他身非情有受用义亦立于得问所言得者大小乘何别答大乘非色非心是假非实行蕴所摄有宗亦非色非心实有自性非得翻此大乘于色心上假立非得小乘立实非得。
【疏】不同小乘心外取法者意云谓小乘心外取法所以于外法上不立得大乘一切皆是识变皆不离心所以于非情法上亦假立得故云不同小乘。
【疏】三属所依至众同分者意云谓身中有法缘阙不生名非择灭今此得既能得此非择灭故知此得唯属所依众同分身也以非择灭不离身故如人身中有诸起业由遇善友于其恶趣毕竟不生故此人身中得非择得唯属所依身即非择之得亦是得收已下准此。
【疏】然唯无漏者但约断种不约六行伏惑说不同有宗六行许能断惑也意说有为无漏智断惑证真如名为择灭即于此法假立择灭得得择灭故择者简择即智也灭者灭惑所显理也由智简择断惑得灭故名择灭。
【疏】一属道至是世道得故者意由六行伏惑不起现行名非择灭谓有种子在不得名非择灭也由伏惑所得择灭如见道断种子方名择灭为不断种故但名非择灭即不是择灭名非择灭也由伏惑所得无为名为非择灭得。
【疏】三属种子者意云此种子不生现行者不是六行伏令不生但自阙缘种不生现也即据不生理边假立非择灭得故与前不同问非择灭为是有为是无为耶答所得是无为以缘阙不生理显故然能得是有为也。
【疏】非心缘证者意云此第三属种子者以非心缘故不同前六行世道非心证故不同第二由入见道断分别惑黄门等身毕竟不受今既不断则非心证故不同第二唯属种子也。
【疏】非得唯有属于所依至无漏者意云非得属所依身通有漏者无漏即身中三界种子有缘阙不生法无漏即入见道黄门第八识毕竟不生即无漏能灭烦恼既断尽所灭无由更生。
【论】此类虽多至名异生者此会圣教违文护法云理实诸圣教说非得有多种类而瑜伽但说于见道二障种上假立非得名异生性问何名异生三藏云三界异类执诸异见而受生故名为异生翻此诸圣同证圣智而得生故名为同性生故十地云凡圣二众一名异生众二名同生众。
【疏】性唯染污者意说五蕴或四蕴所成假者有情名为异生性者体也唯依不善无记分别二障种上假立异性之体故是染污以二障种子是染污故也。
【疏】异生之性者是异生是五蕴等假假者即依分别二障种子也未得圣法名为非得即唤此非得名异生性。
言别异名异者即失圣之生故名异生也。
【疏】变异名异者意说有情为邪见等转变造不善业于异趣而受生名异生。
【疏】生者是总性者是别者意云生者有多类众生其类虽多总名生也故云总也性别者谓三界有情及三乘并无种性姓各各所随逐名别未得圣法也已来总名异生性即依瑜伽有此多性各依当地见道烦恼种上立性故是则意说云异生虽是总然有三乘五性等差别此解性别也问异生性体诸部云何今依诸部所说不同犊子部说欲界见道所断十烦恼为体萨婆多师别有不相应法是无记通三界系经部师说谓曾未生圣法相续分位差别名异生性今者大乘色心分位假立得等名所相应所相应非色心故即于分别二障种上假立非得名异生性。
【疏】之所随逐者意云犹有三乘性等之所随逐于所断二障种上立异生性又云之所随逐者虽有三乘性等犹有此性随逐不得三乘圣法名异生性。
言不唯约能障者二障现行名为能障圣性今不依此。
【疏】二乘断一分至解释者意云此有四句一云唯异生非圣者谓无种性人二云唯圣者非异生为初地上三云亦异生亦圣者谓二乘等由断烦恼一分不断所知四云非圣者非异生谓二乘入无余依涅盘等故疏云二乘断一分是俱句摄。
【疏】言下有三难第一内外相同难第二能所无差别难第三宿因非假难。
【疏】如异熟色至非不有者意云如异熟色是趣生摄与外法不相似所以有情上立同分外法无同分若等流色既与外等流色相似何不同内色立同分耶内等流色即扶根尘前后自相引亦如音等前后自相引也内外难即不同前后等流相似合一种立同分。
【疏】应不与一切相似法为因者彼救云同分但与乐欲为因有情有乐欲所以有情有同分同分不与一切相似法为因所以非情上不立同分或可论主难辞难云应不与一切相似为因者意云外等流色若不立同分者即汝萨婆多同分应不与相似法因然彼许同分与相似法为因故作如是难。
【疏】又趣是趣向至如趣外法无者此难古师古师前云趣生是内所以有同分外法无情非趣等不立同分若尔今难云若是趣趣向即外法不名趣即外法无同分今时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如趣外法无者若言外法不名趣即不立同分者难意如是言相似法上有同分故者此结有同分所由。
【疏】即外法非无者难令外法有同分何以故以外法亦起智起言故。
【疏】此相似法云何乃然者意难云有情上起同言智即立同分者同分上起同言智既是相似云何乃不许有同分体耶或可有情上无同分以一种智同言智故如同分也。
【疏】可名非色者意云汝若将造故色例同分更不立同分者四大更无别能造四大应成色四大既得名色明知约变碍名色不约造故云失宗。
【疏】何得如同分者意云乘我但以变碍解色不以造故名色何得将同分例四大即不立同分耶。
【疏】相似法上有得同分故者此结难也既故相似法上立同分同分既相似何不立同分耶。
【疏】与法既不殊者一种起同言智今故一种立同分问同分何性答有情同分无覆无记性至佛果唯善然法同分随所依法通三性。
【疏】汝以大大返征者汝言四大无能造即同分无同分征者我以生生却逐云汝生等是能生应无生所生故云生生即逐彼许小生生大生也。
【疏】众之同分者即同乐所同法分即同乐能同由此实能同分为因方有所同法也。
【疏】是命根者意说色心不断名命第八名言种子是命家之根。
【疏】非证实有者意云此经不证命根实色心外有。
【疏】此即第一等者将破命根亦申三难第一离识无别难第二如受非根难第三假为他结难。
【疏】所立不成者即不离识宗于喻上不转以色离识故。
【疏】无假命根所依等故者意说彼界若起不同分心即无实异熟意识可与命根为所依也。
【疏】定识不离者意云无心定中决定识不离身色识即第八如下成立。
【疏】应实命根不能持者意说余异熟法应实命根而不能持也因喻可知例云异熟法既业所招应命根不能持唯业能持。
【疏】若言至不然者救云若以暖识间断须持命根恒续但持他自不须者量破如下。
【疏】身根所得者冷暖是触尘故身根所得。
【疏】界虽亦通余法者意说界趣生体虽通余法而第八识是真趣生体。
【疏】又现行识是所持故者意说此又解云现行第八即意处收是种所持故说能持种等名命根又云现行六处现行现行是种识所持从所持说能持种等为命根也。
【疏】然功能虽是一体是色及心差别故者意云见相二分一种是识上功能然心色性类不同故名差别又云种子生果功是一生得见相二分之差别即见相二分同种之义。
【疏】五处或时中间断者生无色界无五根故既无色根根种子如何得有生果功能故云无功能问由来所说命根未审内外诸宗云何差别答且外宗中立命根通非情彼云一切皆有命根有睡眠故犹如人等如槿华夜合树等若依内宗不通非情依有情立诸说不同萨婆多云是不相应有实自性能持燸识相续住因说名为寿若依说命即是根持业释也若依经部宗由业所引同分住时势力分位说为寿体此但功能无别实法亦不别立不相应法由此不同有宗诸说今依大乘成唯识云第八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持身之差别功能令色心等住持决定依此功能说名命根更有诸教不同如西明疏叙。
【疏】下有二难者第一猒色斋心难第二假遮非实难。
【疏】无色既唯有心无心应唯有色者意云此相返难难云汝入无色定既唯有心心厌于色名无色定者即入无心定时应唯有色成碍于心名无心定意云厌色入无色由心厌故名无色亦应厌心入无心由色碍心故名无心。
【疏】我义心法通能厌至名无心者意云此大乘自义也。
心法通能厌者心法通能所厌也。
即说心法名无色者虽心厌色入无心定时但有其心无有色色法既唯所厌不通能厌入无心定时但依心种上立无心定不依色种上立无心以色非是能厌故。
【疏】此极成法今引为喻者量破云二无定心是有法应非是实因云以能遮故如堤塘等。
【疏】有心无心二果别故者即有心时招有心果无心时招无心果。
【疏】无心实非异熟亲依异熟立得异熟名者意云说生在彼天六识不行名异熟者谓亲依异熟第八识生得种上立得异熟非无心法实得异熟名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二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二末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显法有此者意说所相法由有此能相法故以成缘生有为法也言若法者意说生等能相诸行者即所相法言于彼法摄受者即摄受诸法不令入过去安立者令法住乐不相离欲得现在。
【疏】是此异别名者意说住是即别名如起生名等。
【疏】乃至广说者结第二师释也。
有为之起者意说有为是生起相亦可了知者所以别立生相也。
四嗢南此云颂亦为集法施即集法为颂施众生故一诸行无常二有漏皆苦三涅盘寂静乃至四诸法无我故云四也。
【疏】以二常相者意云有恒有即不灭无恒无即不生故不生不灭是二常相。
【疏】住异与生至故合说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若言生灭合名无常相者未审住异二相是何相收答然住异与生同在一世所以亦生相中收故不别说住异。
【疏】俱生所显者意说住异二相皆由生相得有所以住异二相总名生相。
【疏】又无常相至所以者此会前瑜伽说一相所由意云若说二相者何故前说一相耶答前说一相者即是此中说二所以。
【疏】然世不同者彼说三世有故又彼计生相体虽实有用在未来住异灭三体用俱现在也大乘生相及住异居现在灭相在过去故云然世不同。
【疏】第一六转无差难者然别破中申其七难第一六转无差难第二能所不异难第三二相应齐难第四四相齐兴难第五如体本有难第六体等相同难第七有无乖角难。
言无为无生等者外人云若言无为体不异即无能相者无为既无生等应立无生等三能相。
【疏】有三子段者意云然第四四相齐兴难中曲分三难第一例体应俱难第二例用相违难第三新宗背古难。
【疏】为显差别者意云显有从缘生色心分位通三性又色有十种等故应立相无为不尔。
【疏】彼宗计为前后起者意云有宗本末二师计四相虽皆有体然用不同何者生相体用俱世未来有若流至现在但有体无用若住异灭三未来但有体无用于现在中体用俱有然古新二师有差别若古师计云住等三虽有体然用前后起先住用次异用后灭用若新师计住等三相体用俱同时而无前后何以故以依刹那立故即一刹那极短无前后故住等三相亦无前后。
【疏】此子段有三者就第五难中曲分三难第一如体本有难第二因非本有难第三生等无能难。
【疏】有四子段者就第七难中曲分四难第一定世有无难第二生灭非依难第三灭生相翻难第四违同顺异难。
【疏】然正理师至即是取果用者正理师计未来世中虽有一切法唯生相有功能能生法等过去虽亦有一切法唯异相至过去有与果功能即如过去无间缘有与后果功能问何名取果何名与果答如演秘师解生相未来有取果用者意说生相未来正起用时为因能起后刹那果名有取果用又云正理师但计过去法有与果功能不说果相果相在现在故。
【疏】何不去来皆令有功能至作用者意云生及与果并非现在有作用者即应未来过去法一切时皆令有功能何独唯生及过去耶。
【疏】若谓作用至非功能者意云汝若救言但名作用不要取果即异灭不取果仍是现在者难云生相既不取果者应不名功能而亦名作用以不取果故。
【疏】言复如何通者意难云若言未来过去法但名功能不名作用者即婆沙论说未来三法有作用不说功能复如何通。
【论】故彼所说进退非理者依宗有过名进非理转救不成名退非理。
又如疏云进为相违至不得俱有者此解进非理汝若言相违故用不顿兴者汝宗体既相违如何俱有此即依宗有过名进非理如论云若相违故至如何俱有即其文也言退不相返用何不齐生者此解退非理意云今然汝宗许生等有体云不相违若体俱有者用何不齐生故是非理论云又生等相至齐兴作用即其文也。
言又进非理至不同时者此解进非理又住违灭牒本计名进宁执同时名进非理故论云又住异灭宁执同时明非理也又退非理至同世者今就汝宗住不违生何容异世故云生住例应同世也。
【疏】论主答答外问也外问云大乘灭相既是过去无法者如何与现在法为相耶答云现在法立灭相者意表此法后是无然非表法现是有无。
说无得为无因者意云过去未来非有以非现故如空华等今灭相虽无然与后灭法为相何失。
【疏】义别说四者问未审四相一刹那中为同时起为前后起答诸说不同古萨婆多师说生相在未来有用于现一刹那中住等三相前后起若正理师云住等三相同时起大乘一刹那中假立四相但义说前后表法有无实同时无别也。
【疏】破中有五者第一如色非诠难第二名等无用难第三声色无差难第四例声生语诠难第五征机调难。
【疏】萨婆多虽有名等者意云彼宗计云声上屈曲即名句文异声实有故离声别有实时能诠即新旧二师皆作此救故次云正理师救等是也。
【疏】由声显生二义者若依俱舍以经部破萨婆多二师所说一破声能生名句文犹如眼根生眼识等二破声能显名句文如灯照物具如彼论今依此论且破生名等也生义既破显义不成准义可知故不别破显。
【疏】便有所立不成者意云色上屈曲彼云虽实有体然非法处摄今虽声上屈曲应非法处摄即宗于同喻上转不尔即有过。
【疏】若以声能显义等意云此有宗假牒大乘救也。
我宗又尔至不可得故者有宗立自义。
言异因不可得故者即何所以名等既一种依声汝宗即许法处收我宗即不许耶言但依思等者意云汝不可难我云名等依多法即法处摄者戒体但依思应别处摄意说不同法处摄可作如是难与现思同处故法处摄。
【疏】因俱声者大乘因俱声许有诠表也今弦管声即因声也□故云又谁说彼定不能诠或可化人语声林说法等声皆是因俱声皆以心为因皆由诸佛诸菩萨心所起故由心所起声与心俱故名因俱声亦犹手鼓相和出声。
论声若能诠风铃声等应有诠用者小乘申难也。
【疏】彼复救言至应有诠用者此即小乘救申难意云若一切声皆有诠表如弦管等者即风铃等声应有诠表正救前难意或可论主牒救破也。
如疏云彼复救言至弦管等者牒外救也即风铃至有诠用等正难也虽有两意前解为胜顺论文故如疏云我许内声至应有诠用是小乘申道理以下论文论主返质。
【疏】如彼所执不能别生实名等者小乘执外风铃声不生名等我大乘风铃声不能诠者如彼执不生名等相似。
【疏】不能生实假名等者小乘不许风铃声生实名等大乘不许风铃声等生假名等故云并不能生实假名等也。
【疏】非一切内声皆能生名等者他宗计泛尔出迳??声不能生名我泛尔迳??声亦不能诠。
【疏】内声生名至定量者牒他义。
【疏】内声至定量者申自义。
【疏】外法声不然者即风铃等声以不生名等不同汝宗也以非屈曲无诠表用不同我生已即灭不可生名等又诸念声不得一时聚集起如何生名等耶。
【疏】亦应至名等者文外有救救云虽非多声乘起但声起即有名等若尔者故此文难云亦应初念声即能生名等。
【疏】不即不离至体者意说名体与语不即不离然但可言离语无别体要依于声名得显故。
【疏】依一切位者意说因中名句依一切声即唤多刹那声名为一切故因中名句要依多刹那声方有诠表得一切名不说名等亦依光明名一切也若至佛果于一刹那声中说无量法故与因位不同。
【疏】非自在者意说自在菩萨于一刹那声中说无量慧辨陀罗尼名句也返显因位依多刹那声名一切也。
【疏】文是功能者意说文是功能义也即字能显发句名今能诠显义功能谓之文故字是体功能是用用不离体故说文即是字亦犹种子有生果功能功能岂非种子耶。
【疏】或字为初首至集成一字者意云此第二解若据论文先名次句文今解即先文次名后句故言或也多刹那声集成一字者如世文字纳字法皆以平上等多音韵声方一字以后渐成名句等故说字为初也。
【疏】自性差别体即遍通者总举也。
【疏】自相共相至皆有差别者此答遍通所由。
言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者如自相当体即自性如言声有法即是自性以先陈故言共相有自性者我无我义是共相数论立我是思我是先陈而是自性思为差别以后陈故。
言自相共相皆有差别者如五蕴中思数为自性望数论却为差别以后陈故此即自性有差别也。
若共相有差别者如无常是诸法共相以后是差别如言声是无常等故云自相共相皆有自性差别也。
【疏】是我非我至亦有差别者此即重释前义如我非我是共相令差别以先陈故亦名自性然思令是自性以后陈故亦名差别。
【疏】共相之自性青如青是自性即上有常无常等为共相故青是共相家之自性无常及常等是法体上差别义又如色处为共相乃至一微尘为自相展转皆有体性及差别义。
【疏】若法体性言说所及者如唤水火等得其相非得离言法体也。
【疏】若尔至自性者即牒前一何乖返难意更重问也若言自相离言唯证智知名诠不得但得共相之自性尔者即一切法不可言等正难也。
【疏】此非法体者意说无常共相非是法体上义可有诠得之义故云其义可然。
【疏】若尔等者若据此解即不但共相然不得共相之自性也。
【疏】又唯五根至应思者问如何有此文来意云根尘等心心所得名诠不得问若不得者云何言名得共相之自性耶答不得法上无常等别义云得自性如诠青时不得无常别义言得自性不同心等得自相。
【疏】定量者世共自火等为定量可言欲未圆疏意说句中有显义周圆句如诸行无常等今既显义未圆不得名句准清辨菩萨造般若灯论眼耳及与鼻等亦得不集法满足句但集五字足即得不依顺显义也。
【疏】但是差别之声等者意说名即是声所由。
【疏】法对所诠至词多对机者意说法词二无碍解知一种是慧体无差别望所诠所对不同故说有别故云法对所诠等。
【疏】由依多法至长等不同者意说名依多法立名等法处收然无表依思触所防身语七支忽得依多法立无表戒亦法处收然是一思具命根所持法有六处命根亦名多克体唯一法故是法处收体长等依色立应亦法处摄此不然长等唯依色若缘长等时亦得一分实色故长等色处摄设不例。
【疏】梵云便缮那意云此翻为文文义不同而具四义一者相好即如来八十种也然三十二相要由八十种好庄严显发也二者扇风虽遍不现要由于扇而显发故三者根形男女色相言音等异要由根形而显发故四者味即是盐能显诸食等味故说此味名文也问何故文字有此多名答如言文义巧妙因之为便缮那故便缮那含多义也虽有四义不同总是一显义是故唤文亦得名显能显义故对法亦说文为显然古德说之名之为味者犹如于盐能显味故或可云文为便缮那字为恶察那言理应名迹者如寻迹见象寻句知义故说此句理应名迹若言播陀但是具足义不得说为句也问本意明句何须辨足答谓钵陀播陀声显相似为辨所以事对明。
【疏】俱舍随眠品说者问何名随眠遂行者眠伏不起名随眠也如有宗计云随眠即缠是现行法大众部计现行名缠与心相应随眠者名不相应不与心相应故。
【疏】非遮彼至非一异故意云但遮彼不相应非我种子即许相应也何以故以种子随眠与色心等非一异故云不得相应也。
【疏】执别有余等者自下别破诸部所计余不相应如正量所立不失等彼计云不失者令所得法成就不失故云不失又正理师说和合性及成实论师无表戒等妄计此等为不相应者准前理趣皆应遮也。
【疏】此非现量他心智者意云此五根不是现量复非他心智所知不妨得是定心现量智境何以故一切定心皆现量故若尔何故不说答据显相说而且不论其实五根通现比二量境但不定他心现量智境若见者如何名他心智耶以缘色故。
【疏】不同第三至眼耳等意云此无为不同第三根等有其别作用比知是有也。
【疏】下结句文许通于上者意说论曰故不可执无为定有文亦通次上可破也。
【疏】无二义故者意说无为无离合二义。
言以无合故者意说无为更无别法成合故非六释即无生灭等为故名无为也。
【疏】苦乐想受之灭者意显依主释也即不动之无为想受之为无等灭即是无为也。
【疏】其虚空不动既无别体者问若尔云何前言苦乐想受之灭显依主释耶答意说想受灭无为其苦乐之言文便故成故不动无为非依主释或可文错更勘余本其释名辨义如彼章中自解无劳须述唯可章中皆持业释。
【疏】比量应思者意云汝虚空无为随能合法体应成多因云一处合时余不合故如眼根微等亦极微一处与空合余微不合极微体即有多然无为既与微等一处合时余不合虚空亦应多准西明解。
【疏】比量可知者比量云汝色等诸法应互相遍因云以此处合时彼处色亦合故如所合虚空又因云此处色即余色故犹如此处色前因既成故得为量既互相遍明知此处色即余处色也意说彼此是一或可后因但释所以来必须成量如演秘。
【疏】五部者四谛下见惑为四修道总为一部合有五部部者众类之义品者九品即见修惑地地皆有九品。
【疏】此处三品者意云即说空等三无为也既许多者此处三品即非彼故亦知色此处色非彼处色等何以故有品类故。
【疏】无色处有故者意说有色处即无虚空无色处即有虚空若不尔虚空即非容受色等也。
【疏】此难双开者此论中总难三界无为名双关不同萨婆多计名一多并破或可破虚空无为中能所例名双关故前论云随能合法体应成多不尔诸法应互相遍等又云此难双关者如前双问云又虚空等为一为多双问随所计一多并破故云一多并破。
【疏】大众等四部立九无为者即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四部同计。
【疏】体是因果而无因果者意说无为非六因所得名无因不得五果名无果。
体是因果者体是能作因又即解脱果如修无为时无为不障他义边名能作因即与大乘增上缘相似无为当体即离系名解脱果其六因五果如下自解。
【疏】缘前无分别智中法性之空者意云谓由二空所显真如也今缘者缘此空也及远缘加行智等者意说后得智亦得远缘见道前加行智中所作空观等及亲闻佛说等。
【疏】或说八识者果位八识总缘无为也成所作智虽唯是事智至佛果亦缘无为不尔应非过智唯缘事不缘理故。
【疏】即是生灭者意说虚空无为由识所变此所变相是有生灭相。
非生灭门者意说不是非生灭门收以是依他起故。
【疏】此空无我等者意明真如离四句心言断故。
【论】本性清净者释非择所由意说不由择力而本性清净得非择名。
【疏】此说二性者即如论云一依识变假施设有二依法性假施设有前是依他性后是圆成性前即摄余从识后即摄假从实。
【疏】故真如名亦是假立者意云真如无为名亦是假立也。
【疏】如食油虽者西国有虫饮油麻苗实不食油唤作食油虫者不称彼体。
【疏】亦非是实非不实故者意云亦非是实简遍计非不是实故简依他或可真如离言不可言实与不实也。
【疏】毗婆阇婆提者又云分别论者此解为胜言乃至虚空者即第一择灭乃至第三虚空。
【疏】或说唯一或说为多者彼有宗计此无为有二说一云三无为体皆是一二云此无为体名有多。
【疏】不动等二者意说五蕴论但说四种无为然不说不动想受灭以此二无为皆由智断苦乐想等所显真如亦是择灭摄故但说四不言余二两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疏】一实至皆可说假者意说出无为体总有二种一依实出体即八皆是真性圆成性收二者依假出体即约识变说八皆是假或可约诠说亦是假即从缘生是依他起收。
【疏】若通三性体遍有无者意说若妄计为实而起执者即皆遍计故说无为通三性即体通遍有无也无即遍计有乃依圆。
【疏】何故择灭外别立不动等者意问云既无漏智断等所得无为令是择灭收云何乃离择灭外别立不动等耶答据理实然但以受障定强断彼别立无为意云苦乐二受名为变异受望入无漏断此种子得第四定由断彼故所得无为不为苦乐障所动故名不动无为虽初静虑分得此灭而不尽故所以不说圣人欲入灭尽定时以无漏亲断不变异舍所得无为名想受。
【疏】且依胜定障说者意说一切染法皆能障定断彼总合得无为何故但言苦乐舍等耶答且据障胜定强故说也解云由受散动随境界说定不得生因为强也故乐受障第四定舍受想等正障灭定故断彼时别立无为。
【疏】善等三性者心变依他摄执实即遍计安立即识变非安立即法性或安立即世俗非安立即胜义更有余义捡法苑。
【疏】所执诸法通三聚者意云法有五聚所谓色心心所无为不相应今者除心心所拟为喻然无为不相应名聚者但约义积聚也非如色等有质名聚。
【疏】前我执下亦有此言者意云前破我段亦合结云能取彼我之觉亦不缘彼是能取故如缘此觉之所有觉觉取他心智也。
【疏】二障三住过者意云二障经第一瑜伽十三住中一种性住第二胜解行住未断至第三极喜住方断分别二障若俱生二障十地随分断至佛地究竟断。
【疏】法执宽故至可无人执者此意说人执起必依法执要执法有方计我故有唯法执可无人执如执五蕴等法为实有然不作一常主宰等解是若作一常等解必依于法由斯义故人狭法宽故菩萨罗汉有法无我执等以前诸圣有我法执等。
【疏】不同性起者意云我法执不同性起亦如我执唯染污若法执对二乘是无覆无记大乘是有覆无记故云不得同性起也或可性者体也即有法执时而无我执不并故云不同性起。
【疏】有唯法执种子生至种起者意说如阿罗汉及八地已去菩萨所有法执但从法执种子生不从我执种生何以故以我执已断或以伏故既我执不熏成种由此但从法执起即释宽广义也。
【疏】如计外境至有非一常者意云自有计法不计我者如执外境为法而不计为我由此故知显计内我而计于法非计我者内法计亦有非一常故如计五蕴等为法于中何有一常之想总有计为我者要依法体上计故知法宽我狭也。
【疏】恒无转者意说无间断也。
【疏】然第七识至第八识有者意说安慧菩萨计第六识具有我法二执第七识中唯有我执总八识皆有法执今但说正义不叙傍义。
【疏】非二十句至见道断故者意云计我中唯说蕴者显此即蕴计我中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唯见道断修道我见虽无二十句六十五二差别然蕴有作用故计蕴不计处界今此俱生法执通计三科为法故无二十句等修道方断非见断故。
【疏】如我见说者意说此二十句等如下第六卷解见中说。
【疏】此执有说至故不相违者意云安慧师计五识有法执今说间断法执在第六识者据护法正义说故不相违。
【疏】然我至不说处界者意云此会前说我之文蕴有作用故计为我无为等无作用不计为我若尔行蕴岂不摄无为耶答不摄是故不计无为为我虽亦有计者以少故不说处界故疏云计为我少。
【疏】然说我为一及常至不然者意云但计我为一常即计我中亦有处界若约作受之用计为我者法即不然蕴既有作用明知但计蕴为我也。
【疏】不准此知者如下解分别法执亦准此知但不可起执也。
【疏】同前我中二解者即有二重影像起自心相者是依他起相分执为实法即遍计所执也。
【疏】涅盘经外道至无作用故者意云外道计佛性为我此约不相似为论如何不相似答夫须我有作用谓作受主宰等用然佛性无如是用故故云不相似但名缘蕴者说此同我中约相似计我名缘蕴也。
法可与同者意说若计佛性为法即可与同以佛性不离法自体故故计法通佛性计我不通佛性。
【疏】唯言缘蕴至有少功能故者此释难难云缘蕴计我作用应是实答缘蕴计为我虽无实作用然有少功能即作受主宰等功能也问此意如何答意云实无缘蕴为我俱据有相似作用义说今缘处界为法约不相似说各举一边义不相违若相似不相似合说显皆得。
【疏】又依于本质与相分至故计佛□性为我者意云我中唯计蕴者以本质及相分相似俱有漏故若据本质与相分不相似说亦得我中说有处界如外道计佛性为我虽不相似而亦计我言不相似者本质佛性与心上所变我相而不相似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依他起圆成等有差别故云不相似故疏云相似不相似合说亦得我中计其处界。
【疏】若但依相似法为论至但言蕴者意说唯依相分本质相似者法中但合说蕴不说处界何以故然法执心缘蕴时所变相分与本质相似俱有漏故处界即不然缘处界变真如时所变相分是有漏有为是依他起然本质真如是无漏无为圆成实摄故不相似说法中应但言蕴不言处界亲所取相分与质不相似故。
【疏】以前准后前加处界者意云若计真如为我时本质真如与所变相分虽不相似然以前我准后法执前应加处界何以故以相似不相似合说故所以加处界。
【疏】以后准前应除界处者意云若论计为法时蕴处界总通计为法今约相分与质相似为论故除处界也何以故以蕴本质相似处界本质与相分不相似故据相似除不相以问据论文计三科总为法何故今除处界耶答论总计三科为法者据不舍法自体总计为法今除处界者据质相不相似故须除也。
【疏】以亲相分至减取字者意云我执唯计蕴蕴从取生本影俱有漏所以我中加取蕴字后法执中说蕴处界即通无漏如执佛等为实有即质等是无漏所以法执中无其取字以取是烦恼异名此约有取字无取字简。
【疏】第七识者至除断者意云若第六识中法执地地别断若第七识中法执以极微细要至金刚心方断道虽数数修但伏断而已问第七识中障十地断不如是问答至下当知。
【疏】若以见道至下道能除者意云三心中初品名细中品名中第三品名上约难易易断名细难断名粗粗品亦名细者意云约九品说粗者先断细者后断若据初断名细即九品中初粗者亦名细也约道难易说不相违也。
【疏】以品从道至下品故者即释上所以也。
今以道从品至不相违者即如此间所说是细名难断也。
【疏】又我至唯菩萨故者文外有问云何故我执言修道此中言十地耶答如疏言。
然初地中入住出别至有修道者意云亦如初地即名见道余者即合有九地如何此中言十地耶应言九地故答如初地名见道有三心别名若入住时名见道出心及已后名修道故得初余九地名十地也虽已后九地有三心然除初见道入住心已去说诸地诸地有三心皆名修道品不名见道也。
【疏】若所知障五识亦通十地中断者意说五识无法执不可言十地断据五识中俱生所知障亦得与第六识中法执同十地断。
【疏】五识至亦初地断者意云五识中无法执不可言初地断然五识中分别所知障亦得与第六法执同初地断而由第六识法执生故。
【疏】故此中无者即五识中无法执以无分别以无等我度性故。
【疏】一心而论准我中说者约无间道断名初若依三心者前二心对第三心名初或可三心中第二第三断者望修道亦名初也。
【疏】第七本法定有者意说第七识中法执所缘言有本质境即第八识也第六识中法执所缘本质或有或无何者若修道俱生法执所缘有本质若分别法执所缘或无本质即如缘五蕴有质缘自性等无质若论自心内法者即影像相分一切皆有也意说即蕴计有质离蕴计无质如缘自性等。
【疏】解深密经者彼经意说一切法执必有影像当心若执实有故说法执皆缘依他起性且举初幻事等余七喻如摄论。
【疏】除佛他心智至不如实者引意云唯佛他心智亲取得他心除佛圣他心智不如实知既不如佛所行境明知不如实知佛既如实知明取心外法。
【疏】说佛至亦成遍知者意云亦佛镜智然以二十二法为体然许各各之自证分缘自见分更不许相应法互相缘智影者即心心所影像也。
【疏】见分上佛现彼影者即于智见分上□现受等心心所影像相也前论自证分上现见分等影像故不违。
【疏】又遮亲所缘等者意云解论中非亲所缘字但遮亲所缘即非许彼受等心王外实有体为疏所缘因明之法但遮他为诠是返不显许疏远义。
【疏】其破缘共有俱生色等者此破化地部如婆沙说。
【疏】一谓真事者如法真我为真事五蕴假者我为似事似一常为共法乃可假说五蕴为我。
【疏】此中难意至名为真事者意云此外人说大乘为难难云汝既有所变能似色等诸法明知有心外所似真事等即能所似法皆有作用即名共法三法既是乃可假说为我法也此即我法合文总叙难意。
言然似事中有法无我者此就正理似相分心但计法不是我见实有主宰用故。
【疏】设虽极微至不尔者意云此设遮外难难云若从种生是有体法方名法者极微既假无别种子生应不名法答不尔极微虽假影像必有可持体故得名法当拆之时亦依粗色熏成种子其我要须有主宰用不同于法故云不尔所以极微但得名法不得名我也。
【疏】真事既无故所说假依何得有者意云若无识外真我法者即相见上似我法义依何得有真事无故似义不成。
【疏】无所说至亦不成者此展转难前无真事似义不成今难无似义似事之余亦不成言体者即相见体或识体类实句说有似火不成也或可似者即所似也故同异句及实引皆是所以事约此所似假说火等不得成。
【疏】先彼假火至德故者意云彼宗计云人类同异句收而假说火等以人性忽似火人火上俱有猛赤名共法论意如是今破云猛赤在德句非在同收。
【疏】猛即行中等者意云势用是行德中作用因非念因合火德收火有猛利势用故非同异收。
【疏】虽且有同异类无火德者汝若许类无德且假说者水上且无火德应假说水为火以人例水水既不得名火人且不得假说似火言如汝所执至如水等者作量破也水既无火人且无火一种无其德故。
【疏】如无猛赤至及彼似火者意云调顺之人然无忽性如火且无猛赤而似于火长远读之。
【疏】或复翻此者即先时有猛赤后已而无猛赤者成猛赤者熟也如人有势力谓之猛势名火掌可得故是猛赤之义。
【疏】或复至无人类者如牛狗等此第二解湛师云若作此解与一解无有别明知德与人类互相离也。
【疏】等取别性者意说猛赤别性彼性此性等并非共德即在彼在此性名别故云非共德也。
【疏】此猛赤德在火至所依实火等异者问外有实火可言依实火异人上无实火何得云在人所依实火异耶答人上有暖彼宗计为实火收即实句也。
【疏】若说至名火依实者牒他救词。
既说火在人至不说火依实者论主难难意者说火在德德是实之德也实相似故即许依实说火今既说火在人应人与火相似名为火不应说火依实且如世人说言此灶庐火似铛庐火今不说灶似铛火便云灶似火。
【疏】此中有救者如演秘叙。
及如前解者即如前论云谓猛赤等在火在人至有五相离故是也。
同前者应且于水等假说火等名言不依类成至不异前也者意云故知假说不说类成者结也假更有救及破者且不异前破依类假说假说理且不成等以下文故诸同于前更不别叙。
【疏】假亦不依者意云非但外道假不依真即小乘假立亦不依真故言亦也。
【论】真谓自相假智等者有漏比量名假智此智但缘共相境不得自相境唯现量智得问何名假智答非是无漏智而得假名也。
【疏】第六意识至非彼自相者意云色等自相五识现量证知其第六识随五识后起智缘自比智发言语等诠说诸法但得法之共相不得自相自相性离言诠及分别智等或可缘此智发言语等者意说意识随五识后智缘前证自现量智境不着遂起自比智发言语等诠说诸法但得共相也。
【疏】就他宗而为比量者他宗计意识缘形量而得自相故以为喻大乘不许假智得自相故就他宗为难他宗计缘张人假智而得自相故就他宗难也。
【疏】有共相至可得者即得自体者意说如所变水等共相若说者共相即应湿口若湿者即应得自体既不湿者明知共相亦说缘不及也故水火色等假名皆是共相言下贯通自一切水火色等故难言自体即是自相。
【疏】然非是执不坚取者意云如缘青等共所呼召假有表互遮非青等但非圣执云得共相自相不尔但可内证。
【疏】为互遮故但各别说者意云说得共相者遮非自相云得共相或遮非此共相互相遮故但别说得自共相等实亲得。
【疏】从假智说者意说蕴等上空无常然共相但随假智所缘行解而起言说然离蕴等无别无常体也但随解情说无情等不同无漏观等。
【疏】说火之时火应烧口等者此就他小乘为难他宗云得自相故作此难问心岂烧耶答心是非色不可烧五根极少净互不可烧今谓难他不违自义。
【疏】不着色故者意说意识后智缘色不着遂作青解若缘着即不作青解如眼识等。
【疏】若说共相至比量所得者意说观心现量能缘自相且能缘共相如菩萨观心中观苦无常名得自共相即体事俱得若法自相等者意说发心现量唯得法自相不得共相若共相现量智得比量智且得故观心现量许缘共相义如前说又解言说共相者共相有二一者说共相谓无常等无体但起言说二者事共相谓青黄色等体事故无常等观心缘名得共相。
【疏】假智及诠至说为假故者意云假智及诠取变之相与彼自相相似说为假也即智与诠得共相不得似共相不得真自相名为假也若得真自性即名真现量智言以为疏缘者即自相与假智为疏缘故知假智诠自相境变而缘也言诠且尔。
【疏】虽不相离名据一胜者此通外难难云若既不离于声即声与名应无差别答虽不相离然据义各胜有别也名谓诠辨胜声为表业胜据义有别何所相违。
【疏】此理不然者难云汝若言婴儿不闻声应无比智若尔者鼠既闻猫声应有比智既不尔明知串习力。
【疏】如香味触至犹如声者意云香味触三对自根是合中知不藉于声而得自相然声是离中知以诠法时而疏远故声不得彼法之自相声既如是明知假智及诠俱不得自相以依声起。
犹如于声意说不带声得自相藉声起者不得自相。
【疏】声是耳所得无所诠表者声但是耳所得耳得声时亦无诠表后意缘名起缘之智解故知能所二诠俱非自相。
【疏】问曰若不尔着自相至不称境故者意云若言不得自相撗分别缘芳相时何非执耶答言是执者即善心中应有法执因云一种不称境而得共相故犹如法执及不善心等。
言不称影像至故名为执者长连读之。
【疏】或比量至不名执者意云比量心缘相分时互不相称也问曰且如比量心缘境时得称相分不若相称者即合得自相若不相称者即合是执非量境收既有二途如何分别答夫言执者皆须空执不舍方得执名不尔不名为执明知比量心缘境虽不相称而不坚取故非是执。
【疏】若尔者至常本识境故者此难前也若言缘相不执即名比量心者且如色尘望五识五根及种子望本识本识亦缘不起执应得名比量此难辞答不例远取难词以解难意如色色根种别自各各有别体能远缘故五八一向唯现量不同意识比量心。
【疏】应非证量证量者现量也意说他心智有非现量者比量也如报得他心谓龙鬼等所得是也问此报得他心缘何境耶答缘比量共相境。
【疏】自证分等者护法意但取心心所各各自证分为现量不取他心智虽无漏他心智名为证量以报得他心智唯散非证量相滥所以不取。
【疏】通果者通者是慧从定所证名果通即是果名通果即持业释也。
【疏】他心智云何者问也。
知境不如实显不亲得如知自心智若喻引如自心前后自相缘互不亲证。
不知如佛境者意说不如佛他心智故意云佛他心智亲知他心余者不亲知若尔佛应心等外取法答不尔但极相似名亲得对余者名亲非亲得外境名亲。
【疏】言非真实有者意说似相虽依他起不知他自相是真自相实非也。
【疏】谓一色等者此明共相依他上言如言一青色通诸青色皆名为青故此等相于色上增益然此共相是假依他色上有也意说青也当体增益是依他起有法妄情执一青贯通余青此共相者故是假有苦无常等且假故而明云似事者即是共相且如眼识得青自相名实有明以现量心得自相五识同时现量意识应知亦尔故后寻求等重缘青等非自相青将为自相故云似谓增益非实有相非谓遍计所执乃名增益非实有相也共相青等是依他起故说声依增益共相而转此释论中似谓增益非实有相文。
【疏】此通三性心者意说此增益相通三性心变若遍计心所变相即无不尔即有。
【疏】问若尔者意说共相既是比量者如何世尊知共相耶问意如是。
又应不缘二三谛等者意云答若共相是假者如何世尊知苦空无常等又应不共缘二三谛等如观四谛时或二二合缘或三三合缘乃至合四以缘皆是共相共相若假应不共缘也捡佛地论第六彼有三解。
【疏】合解下二句者问何故前科文即云别解三句今乃言合二句耶答上言别解三句者约三能变别解今合解下二句者即合解下二句中识字以识字贯通二句所以合解意说得下识字贯三能变中故初二识者即初二能变第三识者即第三能变。
【疏】又但至宽狭皆得者意说因位不说佛果佛果无薰习及以我法执即因中异熟体通宽狭至佛果解脱道以来名宽通于初位名狭言多异熟性故者亦得言宽亦得言狭故云宽狭皆得。
【疏】又七地者意说异熟识七地中通几地如枢要说。
【疏】此后二识亦通净名者谓转识中后六七二识互通净无漏不是所薰。
又互显故者举通净名显第八亦通净阿陀那识是举异熟染名显六七二亦唯染也此约三能变识互显也若尔者何不说眼等五识耶答因位五识不通无漏又解后二识亦通净名者意说后二能变识且通于净八地菩萨得诸根互用无漏意识且通净也如下说。
【疏】种变现行所引生故者意说种子由先现行薰生及从前念自类种子所引生合许是果令既能生现等种应是果变今但望当现果说故得因名。
【疏】言自性亲因者显是同性等流之义等宿相似之义。
【疏】一切种子至故不说意说二因习气摄一切种子士用增上于此二中假立今言士用增上者果也意显二果之因不离二种习气士用因者谓俱有因种现俱时有故增上果因者即六因中能作因名能作因但不障碍边名能作因故二果之因向此习气中分出。
【论】熏令生长者意云新薰种名生本有种子名长又云初薰名生后数数熏习合长。
【疏】等流能反之因者意说等流习气即因能变也之因者即能薰七识也。
【疏】等流之习气者等流是果习气即因因果不同时故依主释也。
【疏】后言唯说七生者七识从等流种子生也。
【疏】有分熏习种子者即业种子也分者因义因能有后果故名有分也。
【疏】但举此因能变者即异熟习气是能变之因者显能薰六识。
【疏】除第七识者非业感故可通余识者余识中无记者业感故。
【疏】意显七识等者通说二因薰习等流因即七识异熟因即六识薰。
【疏】现种者意说现种二法俱名因能变七识能薰种子名因能变种子复能生现行且名因能变也。
【疏】不说我见薰习者释伏难难云薰习既有三种何故但说名言有支二种不说我见薰习耶答我见薰习体即名言由起我执执有自他名我见习寻名言而薰种子与等流种子无别但据三薰习别离而体无别也第八卷说。
【疏】等流能变至果生者意云约等流七识说即持业释谓等流即能变现薰种子也若依士释等流七识属果能变即因习气也即等流之能变转变生现故因能变通种现也故异熟能变唯种子不通理识以第八及六识中业所感无记唯果变以性劣不能熏故种不得名因变。
【疏】无记之法体性羸劣者此释总别二报是无记法体性羸劣不能熏种要藉六识出善恶业招名果能变也。
【疏】余即不尔者意说果识从因生名果能变余色等及种子虽自因生无自证分等不得名果能变。
【疏】主引生故者由总果是主先生后引生别报果也故说第八最初受生最后舍故别报既在后且于先舍言别报业者谓当造业时心不猛利任运造善恶等此业能感别报满果。
【疏】成圆果事者由别报果能成就圆满总报果事具足果事者由别报果令五蕴身得具足故。
【疏】业胜名满者果虽且名满今且说因业名满也问对前引业劣弱业等并名别报业何故今乃言业胜名满耶答据前引业尔不得业名胜据成圆果事边所以业胜名满。
【疏】合具二义者一自欲前后相引二现从种生意云凡具二义皆异熟生真异熟且具此二义应名异熟生如下以五义料简。
【疏】若法非异熟有间至异熟生者如善等三性望自等流非异熟故。
【疏】由是佛果至非异熟生者佛无异熟第八识故依何而立异熟生耶。
【疏】若法缘合与本性别者意说若法通缘前后改转与本性别一切皆名异熟生也即第六义简也乃至皆名异熟但变异而熟名异熟非是从异熟识中生故名异熟也又解云从今应义释至佛果无漏诸有为法皆名异熟生者总有六门分为五对从狭至宽渐次料简第一真异熟生分别即总别相对初二义是第二异熟生非异熟分别即三性相对第三义也第三有漏分别即现种相对第四义也第四有为无为分别即因果相对第五义也第五缘合非缘合分别即变不变相对第六义也。
【疏】即显至不能薰故者意云不说别报异熟但说持杂染种果识是初能变然此果识非是前因能变中能变何以故不薰故云唯果变。
【疏】第三第四至即果者意说皆通依主持业二释也第三通二释者异类之熟异类即熟皆约性名异类第四通二释者异熟因之果异熟即果。
【疏】境行果判文准此者意云如初科判颂文总作三种三科分依初三科论若依境行果三科且准此即前二十颂明唯识境次有四行颂明唯识行位后有一行颂明唯识果初境中分二初二十四颂世俗境即此世俗二十四颂一准此问二十四颂科论文问何故境言说二十五颂及其分判约二十四颂同初三科二十四颂耶答世俗谛中分判之故故二十四颂同前科者但约世俗不依胜义。
【疏】文三释云者即是如前三种之中第三科约论有三分以科。
【疏】初一颂半至圆成实性者就二十三半颂中分颂中分三初十五颂半及次有七烦总广释前一颂半遍计是无依他是有今第三一颂明圆成实性故三性别也。
【疏】三师俱云者即指前三种科文也故云三师也。
【疏】有八段十义者意云束初五门总为二段括后五门即为七门今言八段者兼取心所例心王门故。
【疏】云七门正解十义一门别触等者即心所例王门也。
【疏】非如大等至即能所藏者意说且数论大等望最上等大等唯所藏胜性唯能藏我今耶与杂染法互为能所藏不同大等故云即能所藏者表赖耶与杂染互为能所非一向异与大等别言最胜等者意显最胜三德合成也若不言等恐得胜性本唯一法。
【疏】三名阙一即不得名者意说三名中阙我爱执藏一名即不得名赖耶。
言若尔至应舍此名者意云意反难云若但取能藏所藏二义以解赖耶不取我受执藏解者即七地以前二乘有学入无漏观时既无我执应舍此名既不舍此名明知出观还被我执所缘名赖耶也故知偏以我爱执藏正解赖耶之名为胜又八地已上菩萨应有赖耶有能所藏故既不尔者故知唯约我爱执藏以解。
【疏】三能变之中者意云第八既有赖耶等之三名何故三能变中偏举异熟名耶故前颂云谓异熟思量等。
【疏】如前已解者言异熟能变者即据三位中异熟名宽故偏说之。
【疏】三位者第一我爱执藏第二善恶业果第三相续执位五位者谓异生二乘有学二乘无学菩萨如来言初位所摄者即三位中初位也。
【疏】同时心所望至士用果者心王是心所家士用果由作意等惊觉应起心种令生心等名士用果。
【疏】有余三果可通余法者意说等流士用增上等三果通余识及根尘等此真异熟不通余法故名不共。
【疏】余相分至非真业果者意说余识相分及种子并非异熟非业果故。
【疏】种果狭等者意说得第八亲名言种子为果相者即狭何以故唯业果故释所以也以果相种唯是业果所招不同种子因相种子即通一切种子故。
【疏】释因相义至之因者意说第八执持诸法种子令生现行故说第八名为因相。
【疏】实通现种故者意说因相实通现种次下即通现种文今说且是此识因相者意说识中自他种子皆名因相即种子识是以种子不离识亦名种子识故说此识名因相也此解意今取识中种子名因相不论现识。
【疏】约互为缘果相亦通者说即通取识中种子总名果相是现所熏故虽非异熟假名异熟也。
【疏】约互为缘果相亦通者有云果相且通三性等法何以故此异熟果由善不善所感故虽有此判未足为依是有无记法真异熟果随能感因而通三性故气召所判绝疏。
【疏】能作因者即执持有生长用名能作因最宽如增上缘一切皆增上缘故。
余无此者余识等不能持种故云非因相十因者如第八卷说。
【疏】依持因者意说若约依持生起等因即一切识色等总得名因如色能生心根能持识识能薰种皆是因若论持种唯此非余是故偏说也。
【疏】能持种与法为种者即现识望所持种且为因相以一切种子不离识故识得种子名约生一切法边名种子识约缘境执受根边名为现识。
【疏】以十门分别者下广明种子相隐事须广明第一约体分别第二一异分别第三假实分别第四二谛分别第五四分分别第六三性分别第七新薰本有分别第八具义多少分别第九双辨生引二因分别第十四缘分别。
【疏】种从现行望于本识相用别论者意说第八识中种子名望自许现行现行通三性种子且尔所以与本识不同性也故云相用别论即体相本识也用即种子也。
【疏】不尔法灭应有作用者意说若体用别者应法体先灭后方起用也。
【疏】瑜伽至因望果义者意云瑜伽但言种望现法即是唯约因果门以明且是此论中因望果义故瑜伽但约因果说不约体用说。
非唯种子望本识义者意说彼既约因果门说且可种望现法以论非是唯得种望于本识何以故以种望本识其义狭故若依摄论种望现约体用说约因果以明此论且明体用意说瑜伽唯约因果摄论但约体用此论因果体用具明故云体用因果理应尔故。
【疏】如生望法等者此叙清辨等难难词易解。
【疏】非现行因果差别者生相于现种上立然非如化现行等有因果差别等用。
【疏】难清辨安慧者以清辨胜义皆空种依俗谛假有安慧是相分且设彼下难真如唯难安慧。
【疏】依诠胜义且是实故者意说真如通世俗有言并有诚文同此者意云若约非安立谛说即彼此二论皆说种子是假故云并有诚文。
【论】种子虽依第八识体等者唯此文合释伏难难云相见二分既依于识未审种子何分所收为答此难故此文来。
【疏】义用别者即见分自证义用有别见不受熏不同自证。
【疏】不可见分初受余熏种后便依自体分住者谓有人许见分受熏故作此难。
【疏】即是见分至相分者意说相分是自证分上生果差别功能即种子也见分恒取得相分。
【疏】若不尔即无证自证分者意说证自证分缘自证分须今见分既缘自证应无证自证分又解云见分缘自证分上功能不缘自证若缘自证分者即应无证自证分此解正问何故不缘自体分耶答且说见分但缘外故。
【疏】瑜伽论文非尽理者护月云无色赖耶通缘下界色今瑜伽隐器色不论但言缘种者非尽理也。
【疏】五十一云至自证分所缘境者护月会违云无色界缘器色何故五十一唯缘种耶彼云依自证境不依见见得缘色等。
【疏】既尔至必不当生者是护法难且如凡夫设许当生下界可缘下器色故见有所缘境不还圣者心不下生见缘何境护月师云一界赖耶许缘三界色故见且有境也。
【疏】功能差别门者约种子能生因说有三性种子有也。
非依体门者不约识体说以识唯无记也次前文是也。
【疏】故一性言至此为何性者意云如善种子望本识显各别体别性不同也类别者无漏有漏二类别也今一性者即善性也即善性之义乃合通体类二类者即善性一言显体类二种有别也。
【疏】增上缘中为果增长者新熏望本有名增上缘漏无漏别故由有漏闻薰习令本有无漏种渐得增长故说本有无漏为果增长。
【疏】所以者何者问此征意者若言要经薰习方名异熟非未熏时自类变异自类变异得名异熟者即前论文所说种子应不名异熟若依异性相依名异熟如眼等即未至熏时又后前解者指前论文。
【疏】法尔自类有不许故者意云约熏习说不约法尔说何以故有不许故今约熏习三家总许言前约本有者即指前论文此约新熏者即此段论文。
【疏】叙近者护月义者虽护法已前上古诸德多有许法尔种子谓护法与护月师同时出故先叙护月义故云近者护月义等也。
【疏】彼有六处者意云彼瑜伽说有六处殊胜法尔相续虽有六处之言今但取第六处者以阿赖耶此中摄故。
【疏】但有一物者意说诸法各有一本有种不说更有新熏种。
【疏】外种薰习或无熏习者意云外种生果或有薰习或无熏习如麦等胡麻必由薰习方生互油等如西方种炭粪毛等能生苣胜等此即无熏习而异性相感得生西方有此云无不可知会。
【疏】真如所缘缘种子生者难陀师云从清净法界流出大智乃至化身为有情等说此妙法诸有情等听闻薰习所生种子种子后时生出世心从本而言名真如所缘缘种子望远说是佛所说。
【疏】若护月师释此文者谓有法尔无漏种子至见道等无漏智生缘真如时各真如所缘种子生也若护法师合用二种者如下自解。
【疏】烦恼断中修习差别故者二乘断惑时依四谛十六心断或可依有漏六行智以断缘觉之中人观十二因缘而得悟道或可思风动对而便证果故利钝不同所修差别证果且异或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等有别如三乘入道论广明。
【疏】不言如前引证至不相者问如前立本有种即指云余所所引证广说如初今时立新熏引证何故不指指余所引证广说如初耶答证新熏文中且有证本有文故不别指也至下当会。
【疏】引经成理中有五者第一总标显难意第二引教成前理第三释颂显前征第四结上无因难第五重破外伏救。
【疏】诸法于识藏者七转于本识中藏即本识是能摄藏故本识与诸识作二缘性识于法且尔者即本识于七转识中藏故本识是所摄藏也。
【疏】一于现法长养彼种者意云七识现行于现世法中能熏第八名言种子渐令增长二于后法摄植彼种者意云岂令后未来法得生故所以转识善恶业种子摄取第八名言种子令得增长感当来果互相生故者即结上本识与转识既互为果义又摄植彼种子者摄植是助义即业种助名言种令有势力感当异熟果言所生为果至为因者释上二种识互为因果所由也。
【疏】释颂显前征者前征者即是颂前征难如言若唯本有乃至为因缘性是颂前征难今释颂显前征难非唯本有也于中有三初释颂成因缘二引教成前义三喻因缘非外法言且所生故者意说七识既为能熏复且是所生故互为因果也。
【疏】如芦相依者问因缘既具三法如何得二法为喻答二三虽不同以二来芦俱时而有犹如因缘三法同时又如下说唯依此二建立因缘即种现二法今以为二芦为喻何失故知但喻因果二法也。
【疏】又此中望体因果缘尽者意云种子望现名为望体也。
【疏】因缘体尽者种生现现生种摄一切因缘总尽问既云种生现现生种即有三法如何乃言依二建立因缘耶答据展转相生虽有三法论因缘也体唯种现二法。
【疏】若望果别至但约体说者意云如说因缘者但约种子望现行体说若望别果说种生种且得名为因缘也但前后相别因果不同种现相生言但约体说者但取所熏得名言种子望第八现为因缘也。
【疏】又说不尽不说无漏故者意云如上约新熏辨因缘者说因缘不尽不说无漏故未曾熏故无无漏种故摄论但说杂染法与阿赖耶为因缘故不言无漏也。
【疏】但令增长者意云业现行增自种名因缘应业现行增第八种应名因缘此就他宗为难以护法不许善等现行增长种子名因缘要熏成种种生现行为亲因缘故。
【疏】果种至增长故者此释非为因缘所由以自业种增不为因缘故。
【疏】无记心熏无记种等者此是答意云如无记心熏无记及义恶心自熏善恶等种子种子生自现行是亲因缘汝宗但令果种及业种增长即名因缘何得难我设俱新薰岂但新起但名因缘耶故汝难不齐问三性心相分皆得熏果种何故但言无心记熏无记种子不言善等耶答据实三性心俱得熏种果种即业相分且得熏也今且言无记熏者隐善恶不论也。
【论】皆违彼义者若许本有皆违彼师所引之教又云皆违彼义者所引新熏种文皆违本有之三义据下文此解为正。
【疏】有学圣者等对治生有漏者此应有学对治圣道生诸有漏汝许相违得在为因故。
【疏】小乘可尔为同类因者彼许不善心无间生无记心是因缘等有云小乘善不善业招异熟身是因缘所言同类者以当界等招当界身名为同类因。
【疏】本即大乘至师者问大乘新熏师与大乘心溷师为一异耶答此师是许新熏中别名新熏心溷师或新熏师与心溷师别也溷者切韵云厕厕者杂也。
【疏】既许为因应有取与者问取与何别答生相来未有取果用乃至灭相过去有与果用如无间缘虽自灭后果至现在故又疏一切无为为所缘云此且无种子生现行名与果种子引后念种子名取果得大乘说妨者但无为作所缘可得不可与诸法作因缘。
【疏】即是心体体能缘法者此明是能缘心不同而是定理也。
【疏】非前体灭故言性常者此论言常一者是遮破然常一。
【疏】若前无漏体灭后无漏体生者此牒计破即次文其疏云若是无为至真如善故者若言心性净是空理无为者以如上破于汝有失于我无过然且共许真如法性不与信等相应汝不善心等既体性是善如何不与信等相应又汝恶无记心性是相应法如何说是无为善耶。
【疏】若如色声善无信等者牒外救我不善无记心性虽善犹如色声善无信等相应者此是何法已下论主征破。
【疏】此杂染言至得为因者意云名杂染故因通取一切三性有漏法等总得为因也又此比量以不善为喻者已破之法得为喻故。
【疏】所缘缚义者意云有漏善心名杂染者以彼烦恼所缘所缚故故名杂染。
【疏】此有法不极成者问尔者云何故前量性非无漏而非过耶答前为宗法此为有法有法须共许故是过宗法违他须己故非是过。
【疏】应无胜性者意云有漏既是所对治如何有胜性。
【疏】复言是出世心种子性也者意云若有本有无漏种者如何说有漏闻熏习为出世心种耶。
言及自因缘者有漏种子也意说闻熏习有漏现行从自种子生复熏成种为增上缘资彼无漏种且得增长又有解云及自因缘者意说出世心由自种子为因缘及有漏闻熏习为增上缘而方得生虽有二解二解并通。
【疏】据各别故者意云据本有新熏各别说也本有即无漏新熏即有漏。
【疏】故摄论文相违失者然此两解与摄论闻熏习文无相违也。
【疏】善得对法意者如对法云决择分善根且有漏且无漏今意寄粗显胜增上缘说出世心种且通有漏无漏故云善得对法意闻薰善根即是有漏本无漏种子即无漏也。
【疏】下品增故者意说于解脱分位中下品有漏闻薰增下品无漏种子余者准知。
【疏】转灭者意说种子总有一品即转灭下品作中品转中作上品故有三品据体唯一类第三师转齐即种子有三品若经熏习时转下品中品齐转中品与上品齐无漏种子既增长能证无漏智入见道故。
【疏】三无漏根种者即三乘无漏法种也性各别故者即三乘种性各别故。
【疏】约当可生说地狱等者此会前地狱成就三无漏根文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二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三本
【疏】法有五聚至简别尽者意云五聚法中但遮无为及心心所等即简尽何以故此三法此所简然不相应法不可为种子外色法可具六义故此不简即显余法并不名种子也。
【疏】简自处立余门者此释以彼门来由但约聊简自种子处立余第二四五六门等不是遮余法非种子而立余门等意云唯一第三遮简总尽种子义已成立今谓聊简自种子处更立余第二门等言不叙之者意说第二门等随立种子处分别不悬叙也。
【疏】无性摄论不简差别者意云彼论不简外种差别但简内种差别具其七义成种子等有生果用若世亲摄论通论内外。
【疏】即不论外者准彼论一一简然至果俱有但言内种不言外如何得知外法有果俱有义所以今时偏举来问如疏自解。
【疏】能所与果者种子有力生现行名与果别自后念种名取果又云生相未来起用为种能生者后刹那果名取果及至过去虽自处与后果力令至现在名与果。
【疏】大众等四部至无转变者意云谓大众部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计有缘起支无为然他地部共计有缘起支无为今时二部虽复不同所计是一故一处明也。
【疏】若谓后时初位无者此外救也下即正破救云初位未有因之胜因要至一期得尽方有取果因明。
【疏】真如是诸种子者旧人以真如为诸法依即唤真如为种子也。
【疏】若尔至为种子者此生下论文有二意意云若刹那灭为种子尔者应前念种子与后念现行为种也此约异时种生现为难即第一意或虽同念至种子者此约同念自他身相望为难也即第二意若云种子要与现行同念者即自种子应与他身现行为种故具二意生彼论文。
【疏】由此无性人第七识至果不显现者意云此释简无性人第七不成种子所由问如有性及无性人前七识虽是能熏总不得名种子如何今者唯简无性人第七识有何意耶答有性人第七识阙二义故不得名种子第一阙恒随转入见道已而有转变故第二阙显现义第七虽复能熏然种子果不显现相沉隐故所以不得名种子其义极成故不简也问设简何妨答不尔文种子要有六义既阙二义种子不成更何须简问无性人第七识既有所阙何须即简答无性人第七识但阙一义故须简也如何阙一义答第七虽复能薰种相沉隐而不显谓阙此一义故须简也问何得有恒随转耶答谓无性人毕竟不发菩提之心以第七不得无漏既无无漏即不间断无有舍时故有恒随转义也问既恒随转如何不得名种子耶答以所薰种子相不显现即是第七阙果但有上义故今简之问若相沉隐第七非种子者且相沉隐非是种子六义中云何乃言阙一义不成种子耶答显现即是果俱有上义令果种相沉隐不显现即是阙果俱有上义故现第七不名种子也其有性人无性人前六识于无想天等五位不行阙恒随转非此所论问种果沉隐沉隐如何答以第七识不通三性一类无记恒与四惑相应任运内执我所以薰种种相沉隐若尔与有性人第七何别独自简耶答有性第七阙恒随转此中不简如第三恒转门中对简故此文不说问如性人第七识所薰□种子生第七现行将得唤为种子不答得名种子问如有难云种子恒随转即得名种子无性第七恒随转何故不得名种子答种子恒随转所生现行显现故名种子无性第七虽随转所薰成种种果相沉隐所以无性第七不得名种子。
【疏】即简前法为后法种者意简种子自类相生种者自义。
【疏】有说至如何解至者意云如胜军论师说种生念现行前后念□非此一刹那者即胜军论师如何解此果俱有文故云如何解此也。
【疏】即因在生果在灭者格云酬前因在生引后果在灭也意说心法一刹那植促犹在生灭二时即心法正生酬前因时云因在生欲灭之时能引后果云果正灭又云因在生者望后念说何以故能引后果故果在灭者望前念说何以故酬前因故故心初生望后念为因灭时望前念为果云因在生果在灭也故胜军论师假明上座部虽立因果生灭二时仍同在现在故与果俱有文不相违也问经中既说四相何故但说生灭二时答如佛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不言住异故不违经问色法现行有住相何不说有三相但云生灭二相耶答生灭通色心住相唯色今据通说但云生灭二相问色心俱是有为何故心法立二相色法立三相耶答色法迟钝容有住相心法极迅速所以立二相极迅速法生已即灭容无住故更至第三卷中广有分别胜军论师即难陀祖师也。
【疏】若尔种望至非果俱有者意□云此假设难也难云种生现行见因果即许同时名果俱有者种生种是因果且应同时名果俱有答设尔何失若尔种生种种生现二有何别故。
【疏】云何为聊简此结不别之意又违瑜伽异时义瑜伽不许种生种同时也有叙云此难胜军论师云因灭果生二时同在现在名果俱有者即种生种且应同时名果俱有难意如是何为聊简者如胜军论师作此说者何为聊简种生种种生现一种同时义应无别又违瑜伽异时之义。
【疏】二趣并生之妨者意云若人趣得灭未灭后身天趣已生岂非二趣并生妨耶故无一身二趣赖耶而得并起也。
【疏】简与佗身至不和合故者意云自身种子虽与他身现行俱时以不和合故所以自身中种子望他身不得名种子疏经部等者以经部上座部计因果异时并不名种子故今遮也如下别叙破也。
【疏】准此应知者心有缘虑用心种子无缘虑用故准色可知。
疏种望于种类亦应然者意云法师解一念既不有二现行故云一念不得有二种子并也更有异解如演秘说。
【疏】若尔如何至体相违故者即承前起难难云若不许二种子同时生者且应世第一法中有无漏种子同念不生新薰种以体相违如演秘叙难意长读演秘文。
【疏】此不同时至种生种失者意云此答前难明不同时所以意说由世第一法中听闻薰智闻薰智闻净法界等流正法故有漏加行心增胜故为增上缘薰世第一位中本有无漏种子即此种子有势力故能本性后念自类法尔之种复能为因者即此前念无漏种子复能为因能根后念一转生之种即是世第一法中本有无漏种二功能第一牵生后念自类法尔之种第二复能为因引复念转生种子即第二念法尔自类种及同时转生种缘力既齐同生见道现行无分别智故无同念种生种失故疏唤转生种子名新薰种问答转生种生种子不从本有生可名新薰还从本有而起何名新薰今答者由世第一法有漏薰故虽从本有无漏种生就族缘说得新薰种然转生种子义是不正义师故合共传受是护法门徒作如是解。
【疏】此亦难解意云片破前解若如前说便一念中有四法并第一任运自类法尔之种第二本有所生即转生种子也第三即本新二种所生现行第四即此现行熏生种子以现行起时名薰种故既有四法并如何因缘得成复如何言三法展转互为因缘故是难解。
【疏】今释不然者总非前难显有因缘由。
【疏】云即本有种至故但三法者立理也虽有此理然本有种望本薰种非是因缘如演秘说。
【疏】又解本有至为因缘故者上义既非故须更释意云本有种子发生无漏现行现行薰成种子故得为因缘即种子生现行为现缘现行薰成种子为因缘不取种子望种子为因缘以隔现行故虽有三解取后解为正。
【疏】由此别解脱戒等者意云一念种子有胜功用生无漏现行现行薰种明智解脱戒防身语七支且但用增非体增之也。
【疏】此中虽显至何者因义者据后论文外人难今疏主先释难后举论文外难难意果俱有显是因缘如种子既是因缘未审与果俱有耶答如疏论虽因与果者者□释外难外难岂不因果皆通三世如何但言与果俱有故作此通。
【疏】为因既通种与有种者初言种者种为因生现后言有种者即种为因生后种子总合而言名种与有种意有别也。
【疏】能薰生故者有云由种子力能薰现行方得生也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
【疏】非即此刹那者意云种子非即此一刹那必前后念若如胜军因果同世如何解此非即此刹那文耶。
【疏】云何后释无种已生文者意云若如胜军因果同念者如何释集论中无种已生文种已生名别念故故唯识云无种已生集论说故故胜军会云无种已生者谓阿罗汉末后之心生现种子更无功力生后果故为无种非生果种先已灭名无种也罗汉现身从先业生名已生此即因果同时家会若因果异时以此文为正言如彼抄会者对法抄也。
【疏】实亦遮色者问曰前据但遮无为转识即简别尽以色法具六义故不简如何乃云实亦遮色耶答若论假名种子色法可有六义故不简念说种子体色法即非又简经部色法不许持种故或此简内色不论外色故无失也。
【疏】以心三受转变者意云心与苦等三受相应缘境易脱故非种子。
【疏】问第七识至方断者意问曰种子与第七识但有恒随转义并至金刚心断何故不得名种子耶答虽第七识究竟至佛果断尽然发初地即有转变第六若入法空观时第七即与平等性智相应故云未对治已前即转变故据佛果名对治故有间断不名种子非恒随故不同第六间断者以第六五位不行不可为例二乘见道虽得无漏第六第七恒与法执俱故。
【疏】若尔至受相种子者标问意也名言无记以下释问答也问云或前说解后约二薰习别同故别也善等种生果有限者显无恒随义三界异熟流转随业位短报有分限六道互生名有受尽相种子如何可有恒随转义疏答意者据种子势用生果虽有分限然种子体要须金刚心方断故且有得有恒随转义。
【疏】又有分薰习者分者支分也业种子也。
【疏】正以生灭恒转二理者即六义中刹那恒随转二门也。
【疏】非显具六即是种子者意云意变难前也汝下可以第七阙恒随转义即例种子与果不俱同得名种子设使第七具六义且不得名种子。
【疏】此显自类至对治位非得种名者谓如无想等种至见道位果不发生故名对治道此等种子金刚心方断其体见道已去更不生果无性约此名为种类此论同八地已上菩萨烦恼种子更不生现行但种类摄即入见道三恶道等种子皆尔余种虽中间缘阙后有生果义名种子与无性别故云不尔名种子问种子类此论与无性何别耶答此论意种子者虽然中间有缘阙不生合是种类然据体可有生果果俱有义义说名种子若无性论说但金刚对治道未起中间复有缘阙未生果已来但名种类以未有果有故故无性约无□果胜用名种类此论种子体不约现行故总名种子故自类相引且名种子。
【疏】无性显此二位差别者即是种子与种类二位差别也。
【疏】若尔至应不名种者难前云若无性第七阙与果俱非是种者且应种子未生果时应不名种子既有此妨故须更释。
【疏】种见道断者意云无想定依厌心种子上立若至见道无想天毕竟不受约此义说云种见道断即不生断其实种体金刚心断此种是善不障圣道。
【疏】非要此念者意云种子具六义约长时说非要念念中而具六义若一念中具六义者便于一界不成三界诸种之过。
【疏】一界不成三界等者以他界种不生现行不名种故若尔应名种子成熟彼种既名成熟故知可有果俱即名种子非要念念中常与现俱也。
【疏】遮萨婆多至为因缘者意云此遮有宗执异性因生异生果有因缘义彼宗意说三性等法自界自地为同类因是因缘故如欲界善等引欲界有覆无记等为因缘以同部故名同类因俱有漏故名等流果即同类引等流果计为因缘如下叙破。
【疏】夫因缘等者述自义显余非。
【疏】又异熟因至无记果者彼计善不善业感无记五根身果是因缘也故唤五根身名异熟果异因故异时故得异熟名。
【疏】遍行因是异性果者彼计身边二见遍与五部下染法为因生不善无记等故云得异性果若尔如何得等流名答俱染有漏果名等流且何失问何名遍行答有宗身边二见遍与同地五部染法为因所以论溺者莫不皆因我见等起故论云执者我见沉沦生死言无我见能证涅盘等何名五部答所谓四谛下烦恼及修道烦恼名五部也。
【疏】俱有因至无间士用等果者意说俱有得异熟果如先业感得今身业谢身已业存身在所以此业得俱有因名即此异熟果且隔越士用果以世不同故无间士用果者意说俱有因且得无间士用果如心心所互相与力而得生起皆名士用果此乃意说当念心所望当念心王为俱有因得俱有士用果即此聚心心所能引后念心心所即是无间土用果□为因且然者意说此等因有宗计为因缘今准前同类因是非因缘故云为因且然既不辨体又不相随顺何义是因缘耶不说能作因名彼宗自云非因缘也所以不叙。
【疏】自众缘者谓作意根境等。
【疏】三世有执缘体至非无者意云谓萨婆多计得等生相三世实有体恒非无应顿生果设彼救云过去未来体虽恒有而未起用故所生果非恒顿生论主破云汝取果用应恒时有不离体故犹如其体世亲摄论且用此说。
【疏】以善色望四蕴为因至且得为因者意说由造身语善恶色业为因感当来四蕴又或识等四蕴能引当来色身果故小乘身语二业以色为体意业体思彼计色心展转互为因是因缘义今则不尔唯望自果得种子名如麦种子唯生于麦不生谷等。
【疏】第七相显至不名种子者意云虽然第七行相显然所薰种果相乃沉隐故第七不名种子问是第七种子不名种子耶答不然今论第七现识不说种子也以无人第七识既恒随转应名种子答谓所薰□体相沉隐所以第七现识不名种子即六义中阙果俱有义以种果不显现故。
【疏】第八现识亦然者意说第八既不能薰即无所生果逐阙果俱有义且不名种子也。
【疏】现行法故者以外麦等从识中种子所生是识变故故是现行不名种子。
【疏】作不作得失者有云自身作作善业不得善果者是失自身不依得善果且是失要自作自得言失者是过失言故成相违者若自作但得者成相违也今助一释若作善等而即不得善果若不作却得果者得言属于不作失言属于作下过故相违者释所以故知外种皆由内识薰习所成故云由依彼薰习已下引颂证由识变。
【疏】由依彼薰习者由依彼阿赖耶识薰习故所以外种□内种为缘。
【疏】以重变故者意云重变非变种子且如眼根重变而无发识之用此亦不然且论是种非种不论发所发义又解如演秘说。
【疏】如内识种子至是引因者意云此无性辨生引二因近远二果且如无明发业业招识等五果即识种子生自现识名生自现识名近果即此识种子望名色支是引自名色支是远果余望广知即名色自种望自现名生因望后为引因故约于十二支种已润位因望于果明生引果望因立为近远问何名引因远果生因近果答为隔现识所以得引远之名以彼准知望自望他分生引近远。
【疏】生残果名引因者问如疏标标果有近正及远残何故无性天亲说皆不备答且不违也无性以远近相对不言正残天亲约正残相对更不云远近据义各别不可齐责。
【疏】内外皆内外无者既至枯丧青癞位时识皆离身故现在时识种子已灭。
【疏】无性理胜者意云若四生中总具生引二因者即无性理胜何以故以无性约十二支说所以化生且有生引二因不取世亲者以世亲计引因残果死后尸骸说然化生无死后尸骸以化生者无而忽生死后钝灭也。
【疏】如任运后灭者意说若无引因者有情死时应如化生死后任运灭所以无者为成引因更说有枯桑果也。
【疏】但是天亲解略者意云天亲但约一期不通化生化生无枯桑果故无性释广者然无性约十二有支已润位说故鱼化生有生引二因故云广也但是广略不用理违也此上所引即摄论文。
【疏】对法第四至所生者意云今对法说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者与此论同且如十二支中无明行此二支为能引因识等五支为所引果此约未润位在当来生等果犹遮所以名引因能生因者爱取有三支即据润位立能生因名近感当来生老死果果名所生也。
【疏】瑜伽第九说能引所引总名引因者无明等七支虽是能所引未润已前去果远总名引因能润爱取二支及所润有支去果近但但名能生因不说前生者是果非是因也是故不论瑜伽第十但释上引文问佛果有生引二因不答化身至有报身在有生因而无引因从种生故有云且得有二因初得佛果报身起名生因望后后相续名引因言有性法故者一切有性法必须薰习也。
【疏】从内共相种子生起者意说外麦等种子从内识中麦等共相种子生即有性共缘麦等薰种后种籍此为缘后生故外种子非无因缘生。
【疏】习者近也者谓与能薰俱时相近非前后念也又云近者此种子能近生现果即是类习近生果义。
【疏】且遮识类善等受薰者谓经部师计识类受熏前念善等识薰故今遮也识类之义如下自解。
【疏】第七识内并非所薰者此释外难外难若无记性即受薰者第七既无记应当且受薰答第七虽无记与四惑相应是有覆无记不同第八故非所薰。
【疏】此同于复至中释者辨第八识而有十门然于后三性分别门此中所薰是无记性一门于后无覆无记中释须云是无覆无记等。
【疏】此摄论无者但无此一段之非无此义。
【疏】与佛地内者此论与佛地同简第八佛果不受薰。
【疏】违拒法故者意说佛果第八极善无漏违有漏善圆满故显善既圆满更不合薰有优劣故若受薰者勿前佛德胜后佛故既有此妨不可受薰。
【疏】及虚空等者即虚空无为也如下遮中记。
【疏】生等假法者意说虚空无为及生等四相皆非受薰□言又此此应言者此论合如是说也。
【疏】依他坚密者依他即说生等及心所皆依识上假法及依识起故意说无为是凝然常住法前后不断故为坚密又坚者一类义密者细密一类相续道理细密名为坚密言非择等者意说非择等假法同于生等此中不论。
【疏】且遮熏于识类者为经师计识类是假而能受薰今遮之。
【论】四与能薰至乃是所薰者此释能熏共和合性意说要具三义方可受薰一者与能薰必同刹那二者能薰所薰同一身处三者能薰所薰不即不难能所别故名为不即共和合性熏义得成名为不离。
【疏】此遮等者若依世亲约同时义释相应言故彼释云与能熏相应方名可薰非不相应当知即是无间生义无性释云非别异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名曰相应故同处者遮熏他身以同时者简前后念即遮他身及前后念无和合义故非所薰。
【疏】若言现行生种异时者此难大乘能薰与所薰种异家义即下解因缘中第一师义也意云若计现行熏种异时者如何解此同时文下能薰中彼且说异时者且准此释。
【疏】若二俱时至生二芽过者若以色心并能持者即一类法应有二种也若二种者即一一法皆生二芽之过以色及心齐受熏故。
【疏】若尔本识假物等者难云不相应是色心上假体即色心不受熏者即应本识上生等假法体即本识且应受熏。
【疏】若假说者且得受熏者意说本识自证分上有生等即能不离于识且许受熏又云或即麻衣等虽是假法等许受熏。
【疏】前六义简无为因者意云因者所以义今此间简无为者即是前六义中第一义中简无为所以也谓种子有生灭故能生果无为不尔此文且尔不能熏也又云简无为因者若有法体而有作用为因方是能熏若法是无且无作用故非能熏故有作用言简无法也虽有二解前顺论文后且有理任情取舍。
【疏】即简别类异熟心等至非能熏者即除第七余六识中劣异熟无记心心所虽有能缘而不能熏但强盛心托之变相而熏于种故言为相分熏。
【疏】此中总言意说如此者论文虽总简法有别即简色等及劣心心所并本识心所并非能熏故。
【疏】因中无漏为例并然者除第七识余识因中无漏第七有增减是能熏故。
【疏】非余中物及平等物者意云如有□□高下心所方能熏也若是中品及平等心等即不能熏中者即三品中中品如舍受等平等者如业感异熟无记等此物既非胜用故不能熏。
【疏】如邪见等至且有异故者意说邪见虽言一品不妨有九品之用无性第七虽无十地转易不妨念之增减有九品别故名能熏引邪见者意证于此。
【疏】四义具足者意□邪见证于第七四义具足得成能熏。
【疏】然极难顿意云无性第七十地之中既无转易如何得有增恼成能薰耶又夫能熏如聪明恶性人心有高下方成能熏无性第七无始一类而无间断如何得有能熏之义故云极难也。
【疏】问既尔至一时顿断者意说若言第有增减者如何说第七识中烦恼与有顶地九品中下下品惑一时顿断耶又问前解无性第□何故得有性第七为例答有性无性虽殊第七品□相似举有性例无性且爽何理。
【疏】修道中顿起□果者意说利根须陀洹人既得初果总束三界九地修道烦恼为九品断如断欲界初品之时即上地初品且断断九品尽得第四果超中二果如第九卷说。
【疏】言此且不然者若言与有顶地或同断而无九品不同彼加行力然者。
【疏】若尔菩萨第十地至应无九品者此答意云以六识烦恼二业作意合为一聚九品别断第七不尔故无九品者菩萨所断六识俱生且非加行十地满心任运顿断应无九品也。
【疏】若以烦恼至一时顿断者外云由具三义所以十地满心一时顿断非无九品一者烦恼不障菩萨地二者唯障菩萨无学三者作意留由具此三义是故十地满心任运能断得有品类不同第七。
【疏】已前顿断有得义不者第十地以前得烦恼当地修道烦恼不此质外人今虽不解理准菩萨有力能断由具三义所以不断必至金刚满心而断修惑。
【疏】今第七至非无九品者外人云谓此烦恼唯障菩萨无学虽已前有断得义由不障菩萨地及作意留故故金刚满心断有品类者今第七既障无学明知金刚心一时顿断非无九品也。
【疏】问若尔应离此地至以九品故者外难云若言第七识有九品烦恼者即今离欲界一时应断尽如第六识中欲九品惑不还之人离此地时而已断故今此第七即有九品且应如彼第六识惑云何乃言金刚心一时顿耶疏答云此且不然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离此地欲时第七断尽不可以不断尽即云无其九品且如欲界所知障通十地断如离初地一分障时此界所知犹未总断岂无九品意变难云若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离此地尽者菩萨初地既断一分未总断尽应无多品问观此疏文明无性人第七识无性之人必不发菩提之心如何此问证断惑耶答此且不然今所明断者意证第七而有品类然无性人虽复不断意证有九品等行相增故且咸能熏品可言增不可言减则唯一义名能熏也疏又如菩萨至不障彼者此外人释菩萨断惑所由意云如菩萨生上不断下惑者为不障彼果后入地时于地地中断惑许有多品者论主难云此例应然既第七识中烦恼且不障有学虽离此地故不能断要至金刚道然却断不欲界第七惑等何以故唯障无学果故与汝所释其义相似故第七有增减烦恼类故成能熏理无妨也。
【疏】可名薰者意云不可言无性是有性家类而即成能熏也问若言无性第七同于邪见有品类者如何论言与有顶地下下烦恼力等耶答如疏。
【疏】此中前四至后牒论文者意说此四能薰同于所薰皆有问起□捡前所薰中可知。
【疏】如自体分唯受熏故者意说受薰既唯自体分准能薰且唯自体分然见相二分是自体功能是自体变后方可能薰以相分即彼质同不即不离全是彼体相故能薰彼本质种也故第七熏彼第八见种前五识熏第八相分种子第六识通熏第八见相二分种子以第六通缘十八界故。
【疏】种生牙许异时生故者意说外色种生牙之时要种变坏牙方得生即言牙种异时非谓种体顿灭名异时也故知色法非实种子也。
【疏】种现二义其文可知者何故焰炷喻其三法束芦但喻因果而不言种现耶答种现易知所以不喻或种现即因果故不言种现。
【疏】不同经部因果异时者意云因果异时可有颀动如下第三论破云因是护因果是谁果等。
【疏】如小乘俱有因等者意说有宗计心心所互相与力令生并生相等总名俱有因与俱有法为其因故今种望现以同时故名俱有因与俱有法为其因缘今种望现以同时故名俱有因且与俱有现法为其因故。
【疏】心等更互皆得者意说种现相望为俱有因名更互非是唯一种也通望新旧二种种同故故说种现更互皆得许合有二种一现为种子义同但说种现。
【疏】偏望为因缘者意说且约一偏而论但约本有种望现行现行望新熏偏为因缘不说现行望本有种为因缘理不许故。
【疏】此以大乘俱有至是因缘义者意云释论中如字也然小乘许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即是心所等故同时心所为俱有因即以同时心王名士用果二法俱是现行法故彼计为因缘今大乘不尔为此种子生现同时故所以种子为因现行为士用果即与小乘俱有因相似故言如俱有因得士用果非我大乘即许彼小乘俱有因是因缘也何以故以彼计二俱是现行法不具现行法不是因缘故显扬论中具破此义。
【疏】然摄论至无妨者意云摄论中说俱有因士用为因缘者约本识中种生现说即同此故无妨也即会摄论文。
【疏】如彼俱有因至不能薰者意云如俱有因体不成但时为因者即结小乘自体不成俱有因也以顺俱有因义者意说小乘俱有因但似彼俱有因义而实非俱有因也何以故以不能熏故即释不成所以问彼宗既不立能所薰义如何得不能熏义以释于他答今据自义难他为非且有现行不能薰故者如六识中业所感者是极劣无记不能薰故如何熏种成俱有因且约自义难他也。
【疏】亦如于如彼现望于现者意云小乘计也心等前后为同类因今种生种且如彼小宗同类因引等流果若种望种为因缘性小乘同类因非因缘性以俱是现行法故问如上说种生现种生种皆如小宗俱有同类以辨二因未审小乘因有几种答有六种所谓能作俱有同类相应遍行异熟问何故初明能作后明余因答初能作因宽故先说以通有为及无为法但除自体与余为因自体同时不俱有故非能作也问无为如何为因答不相障碍即不障有为令生长等由能作有二功能一与力二不障俱有因次狭唯是有为通三世更立为果且互为因名俱有也通色心及不相应中四相等法唯除无为非互为因故同类因次狭唯有为中唯过现二世不通未来未来之法无同类因引等流果此未来法未生故无前后后无同类相似通色心等法也相应因次狭唯取心心所决定同时者方名相应因合心心所同依一根等遍行因次狭就相应心心所中唯取染十一法谓七见二二疑二无明即通苦集二谛下十一法名遍使为遍行因遍行五部三界九地为染因故但同地染非异地也此遍行因通五部见修二断异熟因最狭唯善恶性不通见断唯修道故狭遍行因据实通善即今宽由唯修断故言狭也遍行因者与同类二因唯过现世不通未来相应俱有皆通三世能作宽通世非世故俱舍云遍与同类二世三世准萨婆多宗凡为因或与果俱或与果俱或在果前凡为果或与因俱或在因后有果在因前以果名从因根生引等故。
【疏】除此至假说者意云除此种生现现薰种种生种即七识等望种子识为因缘也自余对法论第四辨因缘者应知假说。
【疏】真假异熟五果者意说第八识及六识中业所感者是真异熟余色等名异熟者是假说也五果者果有五种然异熟果而居其一即是约五果分别。
【疏】粗细分别者即是下广略解此所缘行相粗细所由又云粗细分别但无别体者意云今此不可知者但约本识缘境粗细中而不可知名不可知故不可知而无别体故于十门中而不别开为门故云略而不举由义有别后自别解。
【疏】然以唯识转变次第者此通伏难难云何故前问中先行后境答中乃先境后行耶答前问约境由心变所以先行后境答中据因境生心故先境后行据义有别何所相违故西门云问约本末次第答约境心次第即识本境末心藉境生故。
【疏】所以者何者此征意者有何所以长行与颂不同耶答本颂先据法因果求故要境为因心果方生长行据唯识道理意趣求故境要识变而方有故。
【疏】谓本颂至故有别者意云观此文意合有伏难难云何故颂中先说不可知后说行相等乃至长行中即先说行相等后方解不可知有何所以答如疏自会言一切诸法有心有境者意云长行据一切有情皆有心境故先说行相所缘后方解不可知义。
【疏】类体亦然者夫说心心所法皆成立自证分及其说也皆说见分一切皆然有何所以答以用显体非但见分有了别用然自证分亦有了别用二何别耶答见分通缘内外自证缘内不缘外故别也了别通见分自证分者其犹第七识以了别为性复为相也相谓行相即见分也故颂云思量为性相等其余心心所皆准此知。
【疏】相者体也者此相即境体相也又相状者属境也即见分知境有如是相状前解见分亲证境体相而无相状然此解见分缘境知有如是青等相状故有别也。
【疏】以无相故者为无分别智无有行解之相也。
【疏】依名释义者意云若是相分者何故论云是有情所依处耶答论中云处谓处所是有情所依处者即依名释义实是相分如论云执受及处俱是所缘也。
【疏】此为外相者意云若言外相者云何名唯识耶然下自广随彼处会。
【疏】执受义者乃至领为境也者意云问何故名执受答执者摄义持义今第八识摄取彼根种总为自体持令不坏等问识是于心根是于色如何将色以为识体耶答根是第八识相分此相分不离于识名为自体若言相分离于识者即是离心别有境故便违释典复异众经唯识不成岂符妙理若言第八不摄根种为自体者若死后时应此根身而不变坏何以故彼根身非识体故离识有故故知未死之时身根常得安隐能有发识用者故知要由第八摄彼根身为自体故也以死时识身变坏故以义推之不过此也问何故第八识是无覆无记而能摄彼根身而生觉受答今言受者是其领义觉义虽第八识不能生其觉受谓摄根等为自体如有安危苦乐等事即令根等而生其觉受非第八能生觉受也意云但摄境为体有其安危等事即令身根等而生觉受无别义也问若言领为境者云何名受受者是领境义问然此觉受唯约身根说亦通余根耶答但唯身根能生觉受非余根也若尔何不别说答谓余四根及四尘等同其一处不相离故总名觉受实唯身根生觉受也。
【疏】分者五尘虽通内外今取内一分以外五尘非执受故。
【疏】若识依执至谓以为境者意云谓识依总身而摄受根等名有执受即说五根身名有执受根能有执受心也故根等是所执受第八是能执受谓识所托者识托五根安危事同者谓受生命终安危同故即显依持而领受义者由本识依于总身持令不坏故摄受为境。
【疏】以此为依者由五根为依能生识受即能生五识相应苦乐诸受即显执令不坏者由第八识执受五根令无散坏有所觉触生执受也故二义有别。
【疏】同聚一处亦名觉受者由与身根同处得觉受名非余根尘能生觉受萨婆多宗亦同此义。
【疏】五十六至不言种子者此会对法瑜伽二文不同所以若准前说即是对法第五瑜伽五十六文今云七十六者恐错五为七又前指七十六卷同此义释有何所以更会七十六文故知错也更捡余本。
【疏】不相离大所发之声者即声与内四大种而不相离而能起者名不相离所发又云不相离大极微而生者此内声不离内大种微而别生也此意总说第八识执受内大等声既不离内四大明知第八亦执受声亦显不离质声第八亲缘显为自体故是执受通十界处五尘名几大造如色章。
【疏】五十一卷及此论等通依现种者意云若但论执受其义即宽故通根尘及种子并名执受若据生觉受名执受者声种并非执受其义即狭如对法说言文势虽殊义意同者即五十一文虽有少别意同此论捡。
【疏】问无表色至何非执受者问意云种子依识安危同不能觉受然是执受无表及心所既如种子应有执受答如疏。
【疏】言无领受义者意云第八不领无表等为境复不能生觉受故。
【疏】缘名及相犹如毛轮者意云如人患熟医目妄见有毛□轮毛轮不实然第八缘名及相以妄见而不实故犹如患目见毛轮也问意如何意说若言第八缘种根器更无余者何故十卷楞伽说阿梨耶识缘名及相犹如毛轮耶答如下有四释。
【疏】意在根等者意说第八缘相意在五根故知说即缘名时意在于声以名不离能诠声故又名名体即声更无别体相即根等为例亦然不可以说缘相名即不以根声为境。
【疏】又相者至缘名者意云五蕰中色蕰相貌粗显偏得相名故第八缘持种现俱缘若余四蕰既是心心所同是无碍故总名名第八缘四蕴等但缘四蕴种子不缘现行故说名者缘名之种子也言许自缘故者意说种子根身器世间名之为相见所所故四蕴心心所各自许自证分缘自见分故云缘名也。
【疏】问何故至不违者意问云若言缘相名即根尘种子等者何故楞伽云阿梨耶识顿分别知一切境耶答如疏自会自身即五根身也资具器世间也故眼识等次第缘此彼等别第八即顿缘不同余识渐次等别。
【疏】护法等说乃至见相分而熏种生者云何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耶答云遍计是能遍计心所执境自性者即能遍计心于所计境确执不移坚执不舍即更起一重自性于能计心上现此即名遍计所执性成此性虚疏不重成种妄执者即能计妄心缘境熏种有云妄执者即后念能计心缘前能计所计心境而熏成种故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故护法云染心及有覆无记心心所熏种是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善无覆无记心及劣无记等护法不许有执由其能执心缘故而熏成种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言见相分而熏种生者意说善无记心等见分而染执心为相分而熏种也问何须说善无记心种子名妄执习气耶答若不说者即善等种非第八缘何以故以说第八缘执种故。
【疏】或复此文至多起执故者意云此第三解如显扬说第八缘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者但约染语何以得知谓有漏中多起执故若不约染语者如下返解云。
【疏】若不尔者至本识应不缘者意返解云若不约染说者色等种子第八应不缘以色非能熏亦非能计复非是执今既许缘故知彼文但约染语如演秘说又此不说者然显扬等但说遍计妄执种而不说色等不妨色等亦是所缘。
【疏】既尔第八至此解为胜者意难第二解也若如第二解云有漏心等有分别故是能缘故皆名遍计者即第八应亦能熏何以故以第八亦有分别是能缘故如余善心等亦应能熏更有异释如演秘说。
【疏】此解为胜者彼论但染说其实赖耶缘余三性种子。
【疏】即以此文为证者意云安慧师计八识皆有执者以何为证答即以此显扬等文为证也言唯自体分至有名相种者意说自证与名相同种生即种生自证分自证分有似能取所取用即是名相也。
【疏】或名与相至亦不相违者安慧意云名相是遍计所执虽无实体不妨而别有种即从自证分别种生也言此中二解者指安慧师此二师。
【疏】然今此文至性所摄故者意说此论既与显扬等别故约此论解胜也性所摄者三界有漏三性种子不离第八今摄用从体皆无记性摄故摄为自体同安危故若体用别论故通三性故说第八缘三性种。
【疏】答自有种子至不缘差别功能者意说自有种子与功能别自有种子即是功能是持业释此种子当体有能生心心所之功能故若依此义阿赖耶识亦缘功能自有功能非是种子如无想定表无表戒是种子上防非猒心之功能故无想定遮心不起即是功能第八并不缘但缘实种子故种子有二类一者种子即功能二者种子有总别功能总功能者即同前种子即功能也别功能者如无想定等是种子上别遮防功能言此义应思者即略答也如下解也。
【疏】如善种子至亦不缘者此重释也然种子上功能有缘有不缘此解不缘如善种子体即第八所摄故藏识缘如无想定遮防心功能无表戒防非功能第八并不缘。
【疏】无色至不违本识者此解许缘种子功能演秘说。
【疏】不如善等至无想定等者意说无想定等功能第八不缘无色界善种子广大功能许缘。
【疏】又无色界至故无有失者意云种子非广大而与广大现行为因今言缘广大功能者因从果称故云缘种子广大功能。
【疏】又种有三品至系性别故者意说第八但缘种子亦不缘功能种子虽有三品或界系性别然第八但任运一类缘而无三品也故因缘变有实用见相系即不定若欲赖耶变自地境相必同地若异界赖耶缘异地法即见相别地系不同意识意识既称分别变故见相必同地系而无实用又本识所缘而无本质不可杖质变为他相故论云顿现一相所变者皆亲相分也或有杖他人识变然后自识变者亦得有本质。
【疏】如现行法相分缘故者意说识中种子随有增减皆任运缘如现行相分本识任运缘故。
【疏】或依止名身者意说总身与别根而为依止故得名身。
【疏】又成身者意说五根四尘并得成成身之中五根为主。
【疏】根通五根唯身者意说唯自五根第八执受非他身也他身五根自第八非执受故。
【疏】依处至五处者意说诸五根所依扶尘之处名为五处。
【疏】不可以声者不可以声而为执受何以得知对法说云非执受故又唯为外境缘□然实亦内缘何以得知瑜伽七十六说不离大极微故同内四大亦同内缘问二论不同有何所以答对法据离质之声第八不执瑜伽据不离四大极微声亦是第八内执受所以二论亦不相违。
【疏】释执受义者意说第八是能执受种子及根等是所执受今依大乘三说不同或有唯约生苦乐故名有执受故集论云五色界令四界一分名有执受既不说声故知唯约生苦乐故名执受也或有唯约摄为自体名有执受如瑜伽五十一等云若无第八依止执受不可得故五十六复云五执受五执受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准此等文唯约摄为自体明执受也或有通约二义以明执受如五十三云识执不执者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谓识所托安危事同和合上长又此为依能生诸受与此相违执受摄然此论中但据摄为自体辨执受也若不尔者诸法种子应非执受。
【疏】总解上者即结上颂中所说执受处者俱是所缘也。
【疏】即以名教等为本质者意说一切皆有本质设若缘无法时即以名教等而为本质也。
【疏】此略解讫者意云解行相所缘有二一略二广今解略说广解如下辨。
【疏】一者生变至说名能变者意说变者即转变义种子要转变而生现行心心所法种子因生现果即熟即唤此种子名生能变即如前说等流异熟二因习气是也问如七识种子可有如是生变之义未审第八种子及现识有此生变义不答亦有何者由第八识体上有能生诸现法功能故此现识亦名生变能生现识等用故故说第八现识名种子识问既说现识如何名种子耶答但有能生诸现行心法等功能即名种子或可第八种子前后相引生亦名生变然不及前解。
【疏】生熟差别者生在因位熟在果位故云差别。
【疏】二缘名变者现行识缘境名变如第八识缘种根身等名缘变如七识缘色等名缘变论中云变意有缘变。
【疏】若生名变至并名为变者意云重释生变也即第八及七识等各有种子有能生七识业用并名生变然七识等亦能重生第八见相分种亦名生变也。
【疏】若缘名变至各自相分是者意云若缘变者即心心所缘境时即境等影像相分向能缘心上现者是名缘变即诸识等自相分是者意说各各见分对各自青等境相名各自分是或可自证分各对自许见分等名各自分是。
【疏】准此应思一切诸法者意说诸识缘境宽狭多少各自相分一切皆是缘变。
【疏】或复作三者意说执受名变招前二变即有三变也。
【疏】即根种至可解者意云即配属根种等得具几变且如根身种子内扶根尘得具三变义思之可知然外器唯一变但有缘故名变本识缘故七识亦有一变谓生故名变如前更互得相生所以名生变问若言七识有生变者如何有处言第八不变耶答言不变者依第二门第三门说以第八不缘七识故无缘变不能执受七识故无执受根名生变者如演秘说。
【疏】大乘缘无不生至境无体故者意云要缘有方生心缘无不生心此意约影像相分说凡所缘境必有依他影像相分见分行相杖此而起故名缘有生心不约本质何以故本质或无故如缘过未即无本质言形像心不定有者意云若心起时心上无影像相分者即应识起而无缘义何以故以彼心上无依他相分故。
【疏】如我见者意云说缘境时有影像无影像等如前我见中说独无不生心俱无得起虑等是应捡第一疏文即知此义意说若心上无影像相分境体者即应识起无有缘义犹如我见我见虽是能缘然无我见所缘我体故此我见但有所缘而无缘义何以故以无我体故。
【疏】简持义者即四分中简去余三分持取见分故言此中了也或可简去余门持取行相一门故云此中。
【疏】然行相有二至同一所缘是者意云依瑜伽此论辨二门相二行相且如以见分为行相即识上亲相分名所缘然此相分而是定有夫心起时皆变相故即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缘也见分各别名不同一行相二者即以影像相分名为行相其一切识或有或无或有者后得智有影像相分或无者正体智缘如时无影像故故云或无又瑜伽说同一所缘是也者证影像相分是所缘同者以行相相似故意云虽影像相分是行相然行相相似数等名同所缘也又解约本质名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略有三解一云本质名所缘相分各别名不同一行相二云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缘见分领纳等各异名不同一行相三云本影俱名同一所缘质同故名同相分相似故名同然见分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名不同一行相。
【疏】今此且约至说者意云因果诸识见分皆有其无分别智相分即无。
【疏】或与小乘别体者说者意云论中说见分名行相者与小乘别体者说据小乘宗以影像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故小乘师云心心所上有似境相而非所缘亦非能缘行解但能缘心带彼境相而缘前境故名行相瑜伽亦同小乘此论与彼别故云别体故此论以见分为行相而具二义一者约诸识定有者说二者约与小乘别体者说。
【疏】然唯初解无第二者至不同一行相者意云若唯取第一解第二解者即第八心心所有不同一所缘过如何说可说同一所缘不同行相耶如何者如七识等见分名行相者即有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义且如眼识变青时皆扶第八所变为本质自眼识心心所同托本质自变为影像相分然彼复受等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别以得名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若如第八识及俱时五所所变既不同如何可说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问如何第八心心所变不同耶答且如第八识变根身等时亲变根等有实用然五心所托本识所变为质自方变为影像影像无实用如何可说同一所缘今故第二解将影像相分为行相者虽心心变根身等不同以影像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缘意说虽所变根等有用无用不同然俱变根等多影像相似故名同一所缘据心心所体了别领纳等各异名不同一行相故须第二解又欲成立集量论中影像相分为行相也如演秘中不许此义犹次叙之。
【疏】谓安慧至无相见分者叙安慧菩萨立一分之义。
【疏】似能缘相至名似能缘者意云所言似者未审如何答大乘见分名似能缘者即似小乘行相小乘计行相属能缘有能取所缘用故言似也即大乘似小乘然相分似所缘者亦准此说。
【疏】此中无故者大乘中不立心外有法。
【疏】不同安慧至自能缘故者意云成立心所同心王有二分义正义也不同安慧者谓彼师计见相二分是遍计所执无体故须简正量部计心直取前境如灯照物日等舒光而无相分亦须简也亦不同萨婆多彼计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今大乘见分为行相青等为相分既与彼不同事须简也。
【疏】无心心所自能缘故者意云彼小宗行相者但是能缘带行相缘于外境自能缘心不缘彼行相也故彼行相是能缘摄又如演秘说。
【疏】或如余人境者意云或如余人境不缘。
【疏】余人亦尔者意云缘自之心亦应是缘余人心以无所缘相故如缘余人心又格解云余人亦尔者意云余人缘声等时亦应缘今色许无所缘相故如现所缘色。
【疏】他人亦尔者意云除自己外余人等应是缘自心缘以无所缘相如缘自心或他人如自境亦缘或自境如他人境亦缘。
【疏】共大乘同者余小乘等亦许有似境相也。
【疏】四智三诤者有三师诤不同论相分有无如下自解言即与此别者彼论相分有无此论见分有无故有别。
【疏】许有实作用便非释子者此清辨难中道也外道执自性等有实作用若执此亦有实作用与彼何别得名释子据实中道识是缘生不同外道外释子何爽。
【疏】小乘诸师此相皆有者兼正量部亦有彼能缘但正量不许有相廿部皆有此能缘行解且依二分明。
【疏】除大乘正量者意说大乘不立心外有境正量不立相分故须除之余十九部等皆是所破正量部云心缘境时何须更立相分耶答余部皆言心等缘境皆有三义一者所缘二者行相三者体事问今言见相小乘立耶答有二说一云彼小乘宗亦立但计有异二者将大乘义属当彼宗说我相见二分即是小乘行相及事。
【疏】又大众部心得自得自缘至所缘及事者意云此部能所缘有二义一见分缘相与余十八部同故云见分缘相分与此等同二自缘之义即无行相如疏所述同正量部故须除之。
【疏】以大乘相见分即彼宗立名等者意云彼小乘等无相见之名今以大乘相见分名目彼宗所立之名也。
【疏】带彼相故即是行相者即是影像也谓见分上带彼青等相状名行相即此见分行于相而带于相也故以上似境之相而非所缘属能缘故西方说行相者如缘无常等色境是所境上苦无常等别义为行相。
【疏】见分能缘至言自体相者问何故不说为自体事乃言自体相耶答若说自体事恐滥大乘自证分以自证分是见分之体事故故但言自体相也。
【疏】心心所同所依所缘者此具四义第一同所依根第二同所缘境第三行相相似第四体事数等今且举三义然行相虽各别以俱是青故总相似故但言相似不言同也。
【论】虽数等者谓受想等各一事故行相各别者即识等体相了别领纳等各别也此论文释小乘立行相所缘见事三法所由也。
【疏】体性相状各各别故者意说自体之上有领纳等相各别也问何故论文中意言事虽数等者有何意耶答此中虽字义兼得失恐有问言名识等各各一故名事等者即应识等行相亦名等何故乃言行相各异耶答识受等体事虽数等然行相各异何以故即识以了别为行相乃至作意以警心为性故云各异也。
【疏】行相言似至无有差别者以此中数等亦得言数相似前言行相相似亦得言行相等也故相似与等义无差别。
【疏】彼宗说相分非是所缘者意说行相非是所缘。
【疏】所似即相分者所似彼影像行相即是大乘相分也意说能缘上有所缘之相即是所似故是大乘相分能似即是大乘见分。
【疏】即小乘至无返缘者以小乘意不立自证恐者恐有返缘之失难云刀应自割等。
【疏】心昔现在不曾为相分缘故者此即说如在现在起一善心同时自证缘力于彼能忆此心若无自证者当时善心见分一刹那不能自缘即便落谢如何于后更能忆此善心又如境曾为相分而见分缘于彼能忆此之善心既不为相分而令他缘所以不忆故言以不曾为相缘也。
【疏】如不曾更色等者意云色不曾更不能忆心既不曾更后亦不能忆故佛地论别陈那所造集量论为证如演秘说。
【疏】然心心所至与小乘别者意云此辨所缘相似行相不同者约此识说言故但据相似名同所缘于中有四一者同所依根二者所缘相似三者行相各别四者体事数等问何故论中言事虽数等者有何意耶答此中虽字义兼得失恐有问言若识等事各各一故名事等者即应识等等行相亦名等何故乃言行相各异耶答识受等体事虽数等然行相各异何以故谓识以了别乃至作意警心为行相所以各异也与小乘别者小宗所依缘见分名事各异相分名行相大乘心心所同所依根同相分境见分行相各别自证分体事数等故别也。
【疏】虽俱是青至行相者问如见分缘青行解俱青如何言行相不同耶答取像异故识以了别受以领纳等别故。
【疏】此中有行相至各非一者意说行相者即相分也即心王心所相分各别故名非一见分有了别领纳等不同亦名非一又境据总故名之为至相似者有云双会瑜伽唯识也瑜伽据境总同一虽心王心所所变相分不同然缘青境时心心所相皆青故约此道理名一所缘也见据别故正会此论同一所由此论据心王所见分各自带起相分故言所缘相似亦不相违瑜伽据境一名同所缘此论据见分上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缘故此论与瑜伽说不同又如演秘说又彼约疏所缘缘者瑜伽境据总故名之为一者约本质境说此论据相似名同一者约影像相分亲所缘缘说之。
【疏】故说之为唯者相离识故云唯识言行相为能量者意云小乘行相既非能缘如何得名能量耶答以见分摄故亦名能量也。
【疏】然有六师者而六师释此量及量果差别不同也。
【疏】自下第三说有四分者问云且如第六见分通三量第七唯非量谓此不得为第三果须立第四分者如五八识见分唯现量应为第三果而更不立第四分答不尔以见分唯缘外相故功能一定不可却缘自证分故又因位劣故果位不尔。
【疏】此立理者四初以比量道理证有第四二举能量证有第四三破转救四释见分不证第三此即初也言皆证自相果亦唯现者意云非但见分缘相通现量若自相者亦唯现量也。
【疏】比非量果可唯现比非二种者即见分也果可唯现者即自证分也。
【疏】比非二种非证体者意云见分既通比量明知不缘自证所以不与现量为见分是能量见分有量果证自证分亦能量以何为量果耶答即用第三为量果以知第四缘第三故问若尔所量与果应无差别解云第三分中自有二义谓所能缘如次应知即所量及果如自证分缘第四时即用第四为境及果故虽一体无杂乱失。
【疏】现量为比不为现果问答亦然者详其疏意但举答文合先有问问云比非量既为现量果现量应不得与比非量为果答如疏云现量为比果比不为现果。
【疏】内外难者难云见分名为外以缘外故得名外自证缘见分自证应名外答有二解一云是外无失如见分缘相故问如何见分名外耶答谓论文云前二是外后二是内故有此难也二云其见分体是内所缘外故名为外自证于见能缘所缘俱是内不可为例又见分缘于外自证为量果自证缘于内见分应为果答见分通三量不得为量果自证唯现量得与见为果。
【疏】缘缚难者经部难云见缘相为缚自证亦应尔是也意云见分缘于相见分彼相缚自证缘于见应被于见缚此约相分见缚能缚见故又难云见分缘于相见分体是缚自证缘于见自证应名缚答是缚无失体是有漏与染相应亦得名缚此约能缘心说名缚心缚缘相时不了于境故得缚名故二缚别又难云见分名为缚见分通非量有证体是缚自证非量摄答不然指例云五识得名缚五识名现量自论虽是缚何妨现量摄又更解云见分缘相被相缚自证缘见被见缚答可尔加五识虽被相缚仍是现量自证虽被见分缚不防仍是现量不以见被缚即非现量也依疏文取后解顺也。
【疏】如末那章者如第七识有我执故令前六识缘境不能忘相所以五识有相缚章谓章段又云章者门也谓彼论中具明末那义故与章名亦有本云如末那障即由第七识中我执为障令五识等现量成染也。
【疏】不可见分一时之中为量非量者意云不可见分一念之中一边是非量一边复是现量不可一时有二见分并起以相违故今此四分义唯约一刹那作法但于一识体上义分四分也。
【疏】若时现量至故名为外者意难云若见分现时量应为第三果答但由见分似外名外见分虽通现量不为第三果亦不缘第三分。
【疏】纵缘于心以心为相至不能缘故者意云谓四分初相分唯所缘后三通二缘问后二互相缘后二通能所见分不缘于自证如何见分通能所答见分若望后二虽不缘于后二而望前后亦得通能所若望相分名能缘望后是所缘问且如自证缘见变影像不答不变影何以故不离识上用故问若不变而缘者如何疏云相分之心不能缘故答此设难云据自证缘见不变而缘纵变见为相分缘此见分亦不能缘何以故是相分心摄故知设难也又云相分心不能缘者意云若见分缘余心见分时余见分亦名所缘以相分心不能缘也。
【疏】义亦可然者意云亦得名为所缘以唯被自证缘自不能却缘自证故如相分不能却缘见名唯所缘此亦尔且约因位说若佛果位见亦能却缘自证故言影显者既云从外名影取从所缘名所缘所以文中不举言为色等难皆应准思者若缘外名外者亦应缘色名色答此难者名色无妨从境为名故。
【疏】自证缘见至如相分心者意云自证缘见分时此见分应不能缘以是相分心故如见所变相分心缘。
【疏】唯尔所者分限足故者意证有四分义也。
【疏】如无色界本识至即以自证为相分缘者此引例也问何以得知第三缘第四还以第四果第四缘第三又以第三为果耶今例云如无色界本识见分缘种时即以自证而为所缘即为其果何妨第三四互相缘复以为果耶问本识见分通缘三界种何故偏举无色界耶答据实通缘三界以下二界兼有根尘等所以不约下二界说以无色界无根尘缘种相影所以偏举言更无余相者更无别种子相以种子转附识自体分即以自证为相分缘种子不离识故缘彼种故者缘自证分种子故识上有生果功能名种子也。
【疏】然不缘彼自体分上能缘功能过如前说者意证第八见分不缘诸法功能作用如前说不许缘无表色等广说如前自证分有二功能一有能缘功能即自证分缘见分是二有生果功能为见分所缘者是故知无色界本识见分既有相分缘明知有四分义例中二界亦有四分。
【疏】现量等定复不缘外者问第三分既量现量今置等言更等何法答意说三分现量等定是故第三不缘于外佛位不尔。
【疏】得得非得疏法至不立第四者意云此取小乘之义为难云得得者大得小得非得者是所得法体故云非得法此唯有二得并一法体而无第四法生相亦尔。
【疏】有量定故者意说有体定故量即体量又云量即指定识能缘虑有揩定故云三四分唯现量也。
【疏】无量相违者意云汝不可将生等为比量相违难前言无量相违又分量定故缘虑非缘虑别故不可为难也。
【论】众生心二性至种种差别者意云有情心性有其二种谓内变如是内外一切中皆有所取能取缠缚谓外中相为所见为能取内中自证及证自证展转相望皆有所取能取二分义此之四分互相系属故名为缠亦通无漏非谓烦恼缠缚名种于四分中见分即有量非量等种种别义也。
【论】此颂意说众生心性二分合成者此释初句即说内外二分为二种性。
【论】若圆若外至能取缠缚者释次二句成立四分义。
【论】此中见者是见分故者释颂中见字即四分中见分摄故名之为见非缘义故说为见也若不尔者自证分等应皆名见有能缘义故。
【疏】此唯众生至二缚具故者意云四分具二缚唯约众生说何以故以居有漏位故云被相所拘得有相缚体是有漏与惑相应得有粗重缚据烦恼即无漏四分而非缠缚有漏第八虽不与烦恼相应体是有漏得粗重名。
【疏】亦不得缘者意说见分不得缘自证分即结上不缘也见分不缘如者不正义以见分用外且顺此义云不缘如也。
【疏】果体一故者第二为能量以第三为果第四缘第三即第三为果果体一故不立第四但存第三。
【疏】如集量颂者若废第四立三分者指同集量论似境相所量等颂文又厚严经立二分今同彼经亦立二分第三摄入第二分故。
【论】言见者是能缘义者此释见义与前有异谓四中见能缘相分方名为见此中见言是能缘义是故三分皆名为见故心心所皆名为见也。
【疏】此上四类各一别义者一者心所与心相应二者色法心之所变三者真如识之实性四四分者识义用意说虽有四类并不违唯识故说唯心有云此上四类者即如前云大段第二明四分义即分为四初立二分二立三分三立四分四立一分故此上四类各是一别义。
【论】如是处处说唯一心者即指十地花严解深密等说一识文如第七卷广引有云十地一心文者即是花严经中十地品说一心文。
【疏】如境更无异物者意云长连读之义自显也。
【疏】归本所明者本以十门明第八识因兹辨诸心心所皆有四分今言了别即是识之见分者却结归第八识。
【疏】依四教理者意说护法解四种圣教立有四分差别不是唯立第四分也。
【疏】此四分相望为所缘至如前已辨者意云且如四分相望合申三问一问云何者为所缘而得为行相亦名自证分二云何者为所缘不得名行相不得名自证三云何为行相而得名所缘不得名自证疏虽不具取意而申三问且答第一问云第四为行相是能缘故第三为所缘亦得名自证何以故以缘自体者第四分也以第三缘第四所以第三得自证名者答第二问云相分名所缘不得名行相亦不得名自证以不能缘故答第三问云见分为行相而得名所缘不得名自证以不证故又第三为行相亦得名所缘亦名自证分虽不同义不过此可细寻之问第三第四既内相缘如何名行相答但不舍能缘性名行相非谓分别名行相也。
【疏】又难云至二分定非染者难意云若云见分通量非后二分即一切时是现量者见分若染非染时余之二分应不染答染据法体论同体见俱称染量据分别说所以见分通量及非量又法体宽见分狭故。
【疏】又量非量殊苦乐舍应异者外难意云若见分通量非量余二分唯现量者见分若通苦乐受时后二分应唯舍受相应答不尔法体宽故同见随受俱量据分别说有量有非量余难准此解。
【疏】又见分解非解余二定皆解者意云见分量非量余二定现量者见分迷不迷余二定不迷耶。
【疏】若心自缘者意云夫所缘境为自能缘心为果等今若说自证缘见分者即所有因果等应皆不成同是心故若见分缘相分者一切无过性不同故。
【疏】亦不应言至亦生识故者意云不可言由根境二缘生识及是三和生识何以故以识生识故。
【疏】亦不应言恶心至非邪恶故者意云若自证分缘自见分者不可言此人恶心遍体是不善何以故以自证分自知是不善即合是善也言四念住亦应无别者意云如见分缘身念住观身不净时名身念住若许自证缘见分见分□即是法念住收名法念住余之三念住准例为难应无差别无差别故又四谛智应无差别者无漏智即道谛智若缘苦谛时自证缘无漏见分即是道智余谛亦然故应四智无别缘宿住他心皆不成以自证缘见分时皆是自缘及现在见分何名缘宿住他心耶。
【疏】又若知他如自知者意云此牒外救救云若如汝前难云他心智不成他心智何以故以自证分缘自见分故者救云不然即他心智有二用一谓缘他二谓他□□缘自虽然自缘亦名他心智此即大众部假为此救以大众部许心自缘即一念中得双缘自他也又萨婆多部难云若尔正缘他心之时应是耶何以故正缘他时即是缘自故犹如缘自时又或可为量破且如见分缘他心应不成缘他心因云以自证缘自见故犹如缘自时疏中如知自者此一句是喻言知自如他反难亦尔者量云知自时应不成知自因云许自证缘见故如他心智。
【疏】又用二故至如灯自照者外人立量难论主云汝识应非是一以有二用故如灯灯有二用者谓自照照他名二用也今论主与出过即破量云即汝因有法自相相违过过去识应是一以用二故如灯今不改前因故是法自相相违若决定相违即改前因也且如因明论中出法自相相违过云如立声常宗因云所作性故故所作性因得成无常宗与常自相相违名法自相相违过喻所立不成者本所立宗意成非一及举同喻故成于一以灯是一故非一宗于一灯喻上不转故所立不成或可灯为喻成立心自缘故本立量云心心所应能自缘以能自显照故如灯今难云其喻不成喻无能缘义心有能缘义即喻无所立宗心是能缘灯非能缘能缘宗于灯上不转故无所立。
【疏】灯若性照等者此意说云灯本性照更何须别灯来照心体是能缘何须心更缘答灯体俱是外一照余不照心体俱是内一缘余亦缘又心体通内外所以得自缘灯体是外一照余不照。
【疏】然于他界无为无漏缘等者观此答意彰前问中亦有此难难云若许自证缘见分者见缘他界及无漏时应是缘自界有为有漏心也以自证缘见分故余例准难。
【疏】依见分说非自证者总答前难若依自证见对如所难我今约见分缘境境有所以四念住乃至他心智等皆成也。
【疏】非比非亲证名非量者意明自证境离耶但亲证不作耶正等解故现量不见分坚执也以坚执故不名比量及现量但名非量自证不尔虽见分以亲内证故不作行解故前诸难皆不成也。
【疏】五识中贪嗔等者意证有现量也故五识心心所虽通染心然一切时现量也由意识贪等引故成染心亲证故是现量故五八识唯现第七唯非量第六通三量问论文既明第八何故兼辨诸识耶答识类是同故便明也至本文中更广分别。
【疏】三慧三量者于四识中辨三慧及三量差别。
【疏】由自种子为因缘故者由共相种子为亲因缘故能生现行器世间相。
【疏】虽知人人所变至名为唯识者意云此释外难难云若多人共变共受用者即有他变自受用义既不自变自受明知唯识不成心外有法故答不然虽是共变一山河等然各各于中自变而自受用不违唯识。
【疏】余趣余人不能用故者意云如一水各变不同人变为水鬼不能用鬼变为火人不能用即一境应四心也。
【疏】问曰且如色中形影假法至缘不者问云若第八缘器等者未审长短假法第八缘不答不缘诸圣教中不说第八缘假法也犹如于解中有假有实第八但缘实四大等解而不缘涩滑等假解此亦如是不缘假形影等也。
【疏】答曰不缘如所造解者即引例证不缘假法问若不缘假触假触是四大造不答假触但是四大分位然实四大不造假触也长等亦然。
【疏】此由四大至四尘四大者此实四大不造触处假法何以故以所造之假故触处中言所造涩滑等者但是实能造上分位假立但有造五根四尘四大者此意说唯只有造五根四大及造四尘四大而无造假触四大也今疏言四尘者除触取声也。
【疏】缘长等时至别有长等者意云许第八缘长等以彼长等不离青等故义说缘之五识亦尔其实五八识不缘长等唯现量故非如意识别得缘假者意说意识缘长等时作别行解缘非离青等别变长等相也若缘不相应可别变相缘以彼假法于实法上别施设故长等不尔有云意识缘长等亦别变相缘此非是色处是法处摄。
【疏】若变为大小时至别有长等者意云但缘实时随彼长等大小而缘非别有长等行解。
【疏】然所造触是四大种分位差别者意云实触是四大分位以四大相触差别时有所生触故触通能所造亦如两物相系所出声此声通能所出此触亦尔如以干泥团是地大是能触即能造触其手??即火大是所触即所造触余准此知故实触通能所造故知无别四大造所造触但是四大分位不以余四尘别有四大造也。
【论】虽诸有情等者此释外难难云所变山等随能变识其体各别应非共相故举论文以答前难虽所变异而相似处所无异和合似一质假说共相如一室内众多灯明各通似一而实非一去一灯时余尚在故。
【疏】如小宗中众多灯明等者彼宗一一四大种造一光如置百灯其光亦百以彼宗计大种与光为亲因缘故不可以两具大种同造一光也其大乘宗大种与光为增上缘各别种生。
【疏】人影亦多者虽是一人由多灯故其影亦多此释灯体各别之义意说光虽相涉入而见似一然众多灯一一自别也。
【疏】由业相似不相似者山等业相似多人同作山等解木与石业不相似作木解时不名石等以不相似故亦由自心碍不碍故者由自心之上作碍解即相有碍若不作碍解即无碍皆心变也。
【疏】诸有对法同处一处者即山河等所缘之境是也由随顺转相顺生者即能变心此人作山等解彼人亦作山等解由此随顺疏相与力所以一处多人得变如演秘说。
【疏】一切色者至共受用者有二解一云由共业感一色已一切多人色根共受用二云感一色等一切色根共受用即色具四尘四根受用也如演秘说。
【疏】彼虽至与此相似者意云此释难兼解论文难云如五十四说约一色法具有四尘各诸根所得与此不同何得为证释云虽说四尘与山河等相似不相障碍有情共果一处故也。
【疏】众人并相似至遂令相隔者意云此是答前难前难云如何多人共变即不相碍一人心所缘木石即有碍耶答多人共变即并相似同作山等解故不相碍若一人心变木石即有碍何以故以木非石故即业不同又由心本质用意别以有碍问若言多人共变即不相碍者如多人共变一树之时如中有一人若斫此自变树时余人变者应不忘何以故以不相碍故答不然虽此一树等多人共变若一人斫将之时余人所变本质树亦随谢以有为法逢缘谢故故不可多人共变即令此树而毕竟不灭若许灭者故知不违也。
【疏】问若尔至亦互相碍者意云若言一人变木石等即有多人共变木等如何亦互相碍耶答不然但自心上木石等有碍不是自碍他心心上木等而名有碍也。
【疏】如心上灯明百千不碍者此引例释意说多人共变一境各各不相碍犹如自心之上变多灯明自互不相碍言与明相违者意说灯与日月等同类光明互相碍犹如一人心上多木石等更相碍。
【疏】外器皆无差别者此即显能变者一切同类共变此器而无差别并皆相似相于上界等为是谁缘此是问词。
【疏】灵鹫山等有漏名相净土谓菩萨等所变无诸秽等名相净有漏第八所变名有漏诸佛变者是无漏名体净土。
【疏】无成劫之时先器成过者器先成未现居即有器先成过以当生者变故无上过意云虽十九劫成器世间一劫成有情世间然当生者变有故无前过。
【疏】似为有救者意说此第二师义是护法假为别义难其月藏非是月藏师义然狭于月藏也前月藏云一切变此云当生变者所以云狭准西明疏此第二师是难陀师义问此第二师难月藏义当不答不当前月藏云一切共变者不约佛菩萨也又引经云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是佛菩萨同业变耶又前问言虽异熟识变为此相岂佛有异熟识耶故第二难陀亦非全当。
【疏】现他欲界至同此界变者意云此牒救重破救云器将坏时虽无现居及当生者变然有在他方欲界有情变此欲界何故以下破也同此界变者意破云汝何不说一切欲界有情同此界有情变耶。
【疏】又成器时他方三禅者此意云由第二师难第一师但言生上界圣者猒离有色生无色等不论他方可当生者故为难也意云若如前师破他立自义言现居当生者变者不然且如世界初成时然亦有他方三禅有情亦由增上业感令生界何故不说耶若不说者然此世界即有已成无受用之失复无人变之失故云此便无用即此界望他方三禅应无有用。
【疏】谓诸异生等者意云谓第二师计现居当生者变据一三千世界同成坏者说故今破也若尔异生猒色生无色界现无色身复未下生显变何益据当生者难。
【疏】设纵汝宗至故变无用者意云设有色身生在上地者若预变此界应无益以粗细不相依持若尔梵王佛边听法来云何益自变宫殿来犹如卧具随身故无有失以此地粗持他不得直至水陆故自变来一切无过言此变为彼者意说无色界色身预变何益此即此无色界身彼即彼欲界器也器由身变故先此后彼。
【疏】同现居至上界亦尔者意云然三千界有多种亦有他方三千界此方三千界然他方此方虽则有别然彼方欲界与此欲界总名自地何以故以同是欲界故名他方自地今说他方欲界有情同此界现居身变以是自地法故若他方异地及当生者不能变故论由是设生他方自地等者此方三师正义即傍变也。
【疏】若尔圣至变之何益者意云若言变自地且如菩萨在于色界梵王宫虽是自地菩萨生恐放逸故变之何益又如菩萨在于欲界中望地狱亦名自地然菩萨不生地狱中变之何益异生等亦尔又他方三千界欲界有情望此欲界虽是自地既不向此中生影变何益答如疏可知言非谓现身等者意云非谓现身即得受用名持用但可于身可有持用义名有持用故变为彼故疏云且如圣者乃至不是悬隔以来释可持用义。
【疏】其火外器人何故不见者意云鬼见水为火即是外器何故人见水不见火耶既不见火何名共变耶。
【疏】共中不共至非谓一切者此释共中不共义维摩经螺髻梵王见净舍利见秽不同又孤独地狱多在于人中山间树下恶业力故罪人见有受苦等事人即不尔故是共中不共也。
【疏】有未离欲业种随故无现行者意云此显约有种在名一切共变亦非一切一切者意说是少分一切非是一切中一切也。
【疏】上解处说者即以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谓执受及处俱是所缘此解处了次释执受。
【疏】性者谓是性类者并有漏故名同类。
【疏】性有性也即同体性义问与前何别答三意各别第一约体用第二约有漏第三约同无记性故三文别也。
【疏】若据前缘器中至不缘器等者意云第八识以种子为相分缘者是前三师中第三护法正义谓护法计无色界无色身不缘下器故但缘种故前论云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故知许傍变不言上变下问前二师缘种不答虽前二师无色界亦许缘种然护日师许第八通缘三界故上无色第八缘下欲界器等。
【疏】今非彼义不可用之者今明护法正义故不用彼之义也。
【疏】无色缘种至唯缘种者有说将自证分缘种见分缘器故。
【疏】前师等者即前变器中有三师解前二师难护法种子为相分缘真如即自证者意说真如即自内证法也。
【疏】难此解者意云识中有漏种即许识所缘者无漏种子亦识中应为识所缘即生下文也。
【疏】即法体上差别义者意云即种子生现行是差别义由烦恼种子所生现行即此现行而是缚义若识种子生现行体是有漏与惑相应彼所物系亦得名缚所以随何界系皆得缚名然现行望种子体疏从种子生故故名差别义然种子体即法体极亲所以同体是无记性又解差别义者即三性种子是差别义即法体上能生三性现行边名种子故随何地熏即彼地系故三界系别故言系据缚义非是据现行烦恼等名缚也后说特胜。
【疏】如在欲界至心是异界系者意云如欲界人临终在本有末心求生上界所所以上界中有现前即依欲界身者举爱所缘之境即此境相分随能缘心亦是上地系以相随见摄故又云第七缘第八亦然者亦是相分随能变心意说爱相随能变上地系第七相亦随第七能变是有覆摄何故不如此中缘种等者意说第八缘种子为境种子三界殊不随能缘心同地系何不爱之相分及第七相分犹如第八心境各别地系耶难意如是。
【疏】答曰不例者意云如前说爱与相分同地系及七缘八亦同地系者不例于第八何以因缘变分别变义各别故如因缘变有实用故别地系如前七识是分别变谓无实用故见相必同地系此则说不例所以也次又说第八缘境不同地系所由。
【疏】异地身者至异地身者意云身在下界坐得上界定坐得定已即能发天眼耳通如何发耶答既得定已欲发天眼耳通时先引得上界天眼耳根在于身中在身中已方依此根而发天眼耳通也虽此天眼耳根在于色界身中第八缘时不妨相分根等是上界系因缘变有实用故故别地系天眼耳识亦然问第八缘天眼识不答不缘何以故第八不缘心心所故即欲界赖耶识缘上地二根故见相各别地系也。
【疏】异地器至泪下如雨者谓摩诃婆阇波提入般涅盘色无色界诸天心生渴仰而生悲感遂下于欲界佛边涅盘侧立泪下如雨此界有情第八识而得缘之故知欲界赖耶缘意地器问言缘器缘彼泪名之为缘器为不尔耶答缘彼分身及泪总名缘器故缘扶根四尘皆是器摄问今缘他方即合是有情世间如何言器答今第八但缘彼四尘之色不缘他根等故是器摄问既无色如何得泪耶答此泪身等是定果色法处摄色即彼地器谓诸圣者先入于定后从定起而雨泪等或可不假先入定已后方雨泪但是于彼能人圣者即能辨如是事以利根故问凡夫能不答不能有云地前菩萨亦生于彼而起此色自余凡夫而不能也。
【疏】此非菩萨生彼化作等者意云非是菩萨生彼化作但是利根广慧声闻信有第八识知生彼不则灭遂生彼证罗汉果入其灭定后从定出辨如是事。
【疏】亦缘下地者意说利根广慧声闻以无色界第六识了三界境故。
【疏】说亦缘下地。
【疏】又下菩萨等者谓欲色界菩萨入无色定所变法处色即彼地系令此界有情第八缘之然此定果色因定得起名为生色此等并与能缘第八心别地系。
【疏】此同前难何劳为证者意云我本难意云如何相分与见分而不如第八缘种种子与见别地系耶今乃将第八缘身器第八见相别地系答我者此同前难何劳引来为证即前疏文何故不如此中种子与见别地系难文。
【疏】此若不尔七识缘境等者意云若不如我此中约第八识说其相见别地系而要令相见同地系如第七识缘境者不然准下文七识缘境相见同地是分别变不同第八如下自知有即七识同下因缘变实中第三解观此文意亦可通取七识今从且解七识分别变无实用疏故系随相者意说见相□随同地系。
【疏】若不尔者至变境者意云若不如我说第八见相别地系要令同七识随心变境相见同地系者有多过故如下疏即天眼耳无识持故等者显有过也若如前难不许第八见相别界地系变有实用者彼地二根应烂坏如何且如此界人坐得彼界定而得天眼耳通通若起时要须方得天眼耳根无不许此界赖耶缘异地根身者即应彼地二根烂坏何以故无识持故又应不名有情量云彼地二根应非有情无识持故如木石等。
【疏】二界身俱是实有者即欲界二根色界二根也言第八不持者即不持色界天眼耳根言有增减等者若本识持眼耳根摄在本识即众生界不增今既不持非在自第八摄所以名增二根减者第八不持烂坏名灭也虽摄在己身仍上界系意说定中方得天眼耳根在身中第八不持摄属己者即有增过次欲色二界二根身俱实故。
【疏】第十卷云至不必同性者意云非但界系不同亦乃三性有界如第十云三性因缘离引生故即见相别种师义。
【疏】如二禅以上至别地所系者意云如人生在二禅已上若须缘色等时借下初禅眼耳身识即由二禅以上意识引生而缘上色等然此色相分与本识同地系其眼耳等见分常初禅系即是见相别系也问何故须借下识耶答二禅以上无眼识等故故论云鼻舌二识一界一地眼耳身三二界二地等也或有与自识见等同地系如上眼耳见下三灾即见分与本识同地系然相分与他下界本质问地系若身在下地初禅天眼耳识缘彼色虽见相同地系然下第八不变上地色故上见相别地系问如前分别变而无实用见相皆同地系如何此中见相别地系耶答分别变中亦有差别且如见分缘境而虽相增执境在心横生计度此即见相同地系若见分是善无记又非缚法现量缘境不妨相见别地系若欲界眼识等与贪等相应缘境时故相见同地系上界不尔问上地眼根等既不能发识者即第八所变便无实用如何乃言因缘变有皆是实用耶答色界上二禅以上五根虽无发识用而有质碍等实用又欲令上界身扶根尘严好故又庄严身故所以须变问上界五根几地有用答鼻舌二根初禅即无用以段食唯于欲界有用上地无香味所以初禅虽有根而不发识香因阙故眼耳身三初禅犹能发识有寻伺故闻见梵王说法等事以上无者谓无寻伺所有言说见色闻香声皆下识。
【疏】问第七识缘至应无碍者此意难云第七分别变境无实用五识亦分别色等应同第七无寻等实用此难五识分别师今解云实无质碍若尔如何此师作如是难耶观此师难云太过如不缘识中自当分别者即如下论云何故第八不能变似心心所法为所缘耶遂就彼处分别此中不解。
【疏】难一师等者意云如下说变根不变根有二师说初师即安慧第二师是护法今叙护法难第一师故云难一师也言若本识至如自眼根者是护法难词。
【疏】应设劬劳至即实有用者此一师答应设劬劳者责共漫难也言他之实根心外法故所变之根便无实用者诸如张人变他王人身中实根此根非彼王人识依望彼王人即是心外法故张人变根便无实用据实道理亦非张人识依也言若亦为他依者此即自识依他变根便缘心外法者此意说云若言与王人识依者此即自识依他变根便缘心外法也言若变自法即实有用者意说变他扶根四尘于自身可有实用如按摩等故呼他扶根尘名为自法。
【疏】问如变他色等至应有实用者此是第二护法师问也举变他色实而例变他根应亦实意说变似他色等即能自有按摩用他根应尔下安慧答云约变似色等他即无用虽变于根根亦他无用汝即约自虽我我即约他答汝理正应齐也。
【疏】若尔变至应思度者护法更难言若为自受用等者第一师解此义不尔以下第二师难。
【疏】于不缘心至无妨者意云第八但变尘而不变他根心等故圣教其根及心心所并业果等四法不可他缘故于下不缘心等门中而无妨也若许变缘根心等者准不不缘心等门中即有妨意证不缘他根也亦有别本云又不缘心等。
【疏】今此具二者意云一者不共中不共二者不共中共也且五根自他身名别故名不共即此现行色根自他互不受用复名不共他根于己非有用故由不共相种之所生故如扶根尘等体虽自他各别名不共现色可有互受用义名共由共相种所生故问何故名内大种答是有情法故名内大种及内所造色问五根等为各别大造为当一大种通能造耶若一大造如何诸论皆说眼等各别大造若别大造者如何瑜伽五十四但说七物与眼同处故彼问云色蕴中眼几物所摄答若据相摄唯有一物谓眼识所依清净色若据不相离摄即有七物谓即此眼及身并地兼四尘三藏解云同一处者唯一大造以理推征五根根依同一处者一地大造而说造眼四大等随所造法名造眼大乃至名为能造触大据实一地大造广辨如余处。
【疏】即前不共名为共者意说即前不共门中亦有共义如五色根即不共中不共如依处即是不共中共谓变他依处可有互受用义云即前不共中亦有共也意说扶尘有情各别得拓名不共有彼此互受用义名共又安慧云自他根各别名不共许互变他根名共虽有此解非护法宗不可依也。
【疏】此即?初至不论根境等者指此段文以下两师别释。
【疏】此有何义至变何用者安慧将欲解自义先假作外征此亦不然下自解言非他依者自所变他根非与他识为依。
【疏】由为受用亦变似根者意说为受用依处故变似根也言根尘我及识者意云本识缘变此四法为有过所再译。
【疏】末那缘变者缘第八识变为我解。
【疏】意存一意识义者意云如前颂说根尘我及识者意说一意识变不论本识。
【疏】无缘虑用者即说所变七识无缘虑用犹如变根无实根用也言而得缘故者意说犹如根虽无用亦变七识应尔。
【疏】又色至欲界不尔者此会通前义如前安慧云若根无故依处且无所以色界鼻舌二根虽无发识之用为受用依处故且变根者护法云不尔如色界化生无根处可九所以须变根欲界非化生根无处可在何须变他根如瞎目枯陷者虽无根不妨有依处故云不尔问且眼根与扶根尘分齐如何复与小乘何别解云大小说同眼根如蒲挑量非余识现量境所见眼迳黑白之精名扶尘也。
【疏】又彼色界不变根者至依处方好者意云若色界不变根者即如木人鼻舌等无根依处便丑为欲庄严身故故须变变根已与扶尘相依持便好是故须变根。
【疏】此即不尔不可为例者意云欲界不尔不可将上界变根例欲亦言变根。
【疏】若尔欲界至令其光洁者意云外难云色界欲令根尘光洁以相依持庄严身故须自变者且如欲界人王天等为有殊胜业此身亦咸得他殊妙身而扶持受用之既有此理何故而不变他根耶答此理不然且如色界根尘自识而变汝何故将自变根例欲界令变他根耶故自变自根故理将免夫自变他根其义不成。
【疏】又彼色界至是义应思者意云如色界品品者类也别也或可品字错应为只字如初禅有识根二禅已上虽无识而有根识若依时根即有用汝若令我亦变他根者他根于己有何实用不可自识依他根故他识依自根亦尔疏云非自他识之所依故故知不变他根。
【疏】彼余尸?犹见相续者此即举见尸?证变依处意云欲界但变他扶根尘以死后见余尸?等故问从此死后生他时容可见尸?续且如圣者化火烧身入涅盘如何有余尸?等耶答虽火烧身互有余?骨如言火灭已后收取舍利岂非余尸?耶故知变他依处凡夫残尸等不说自成若不变者死后即应顿灭。
【疏】如生色界至如何会释者意云外难云如论主云欲界变他根以无发识用故即不变者上界二根既无发识用如何乃变耶以下论主答言身为自情变其何必须根有者此会释前难也身为自情变者身即二根谓此根即是自情也所以第八变根此一义解又云若无根时依处亦无谓欲令有依处所以须变又云根与依处相扶便好所以须变即第二义解他尘非己情何必须扶有者意云他尘既非自情何必须变他根有方始变尘纵然无根亦变尘故如无自人自虽枯陷亦变他依处也。
【疏】虽知根处各变各自他者根唯自变处亦通他所以他根无发自识之方自尘有他受用之理义既有差不可变责。
【疏】此通诸识有五种力者此约识辨力也其借识力唯眼耳身三识有其大愿力唯意识有其法威力道六识有由持经故得诸根互用等其定通力意识亦通第八问余之三力何非第八答多任运起不能为缘系发本识令引生色故第八无间身在欲界起二禅上天眼耳等相缘彼地色等借下识时色欲第八岂非由借识力故变彼地色耶答如此变者是通力加行为系发缘然本不为借识故问生二禅上借识缘下第八宁非变答虽缘于下未必能变非由定通若化业果护法不许异地缘变问设定通力能变下不答欲界本无定果假下有处且不变也上不起下故上所起色但似于下而实属上。
【疏】若第八变唯有定通者意云今依定通力中所变境者即第八识变由第六识入此定等为增上缘力所以引第八变然此所变境色等皆是实有本质境令有情得受用谓金银等言或总四力者意说但有四力而无五力以大愿力即法威力收也。
【疏】如除如来至即自通力者意云除却如来余圣者修习上定得有漏通者身在欲界地起上天眼耳通引得天眼耳在身中即下界赖耶缘上界根尘四大种等为境此即缘异地身如是皆由自得通力第八缘异地身非由他通力也。
【疏】谓眼耳色触等者既有二根合有色触初引其身而相触故有解云有色触者由有身故得有扶根触尘等详曰此亦不然所引眼耳二根而起于通何处有身根耶设有身根非上地法是欲界身今所论色触有无触其上地不据下地下地自有更何须说由此非也或眼耳二根是身之一分而得身名理无违也或亦有声者泛尔四大不相离相系有声能所造相触得有声故有云弹扶振尘有音声故又有耳根何得无声意云定通二力通即变意地之内身定即不尔一无文说二乃义非问鼻舌二根上界应亦有香味答不然香味合中知上地无识无香味眼耳二识离中知有耳根故容有声。
【疏】无文别说至无用故者意云圣教中不见有文说有声也亦不许下地起上地身根何以故以无通故又设若起亦无用故又无触欲等事所以不起。
【疏】二无上地至亦无文故者意说二禅以上不起初禅天眼耳通何以故以无用故上胜下劣所以不起又无文说故不可将下地根依二禅以上根理必不然若但借初禅识缘上地境而乃不障言下欣上可起上等者此释外难难曰欲界起上通上通依初禅眼耳二根起上地借下下识亦应依初禅二根起答以下欣于上所以二通依初禅二根起二禅上地以厌下故但借下识不依下根起难曰下根以是劣二禅上地即不起初禅二识既是劣上地不应借下起答不尔二识当地无上借下识根等上地有是故不起于下根又难云上地无眼耳借下初禅识初禅无鼻舌亦应借于欲界鼻舌识答眼耳离中知上地起下识鼻舌合中知初禅不起鼻舌识难曰鼻舌合中知上地不起下身识亦合中知亦应二禅不起下答可尔谓眼耳有通所以得起身识无通是故不起难曰若尔身识即应欲界系以上地不起如鼻舌识答此亦不尔是上地系虽然身识无通有可起者即得起故有触尘故。
【疏】如以通力马胜比丘至扶根大等者意云马胜由通力故现身往彼色界初禅梵宫见梵王等等者等取梵众天等故马胜第八识缘彼身中扶根大等意说马胜由自通力第八变异地身器谓身是前门所以不说但言变器问此明异地器何故说身答虽举其身意明器也即彼所居及衣服等皆器收也。
【疏】亦由通力至名由通力者意云此有二意一者上界天等由自通力问此间来佛边听法即上界变此异地器二者此界众生虽未得通由他通力见色界天等即下地众生变他异地器也。
【疏】上地见下至赖亦然者意云即由他佛边通力梵王等见佛豪光此上见下也即此间众生寻光见彼天此是下见上也若见下界众生不假佛通梵王亦自能见又若如此界众生及梵王等见东方万八千正界等事即梵王等亦由佛通力见以自通力劣而不能见彼他方远界之事故如上故皆由自他通力有情第八变异地器也。
又阿那律修得天眼通观三千大千世界犹如掌中皆由通力变异地器言可得五尘者即通果色谓金银等。
【疏】虽第八至内身之文者意说定力通力皆第八变由通力故第八变异地内根身由定力但第八变异地五尘而无文说定力能变异地内身也。
【疏】又不由定力引他地身下界地起者意明定力不如他通力变上界身等闻定力如通力变天眼耳根异地身不答必不由定能作如是事以定力但可变五尘不能变根身即重释不变内身之所以也。
【疏】无色无通等以下文别明义也非但依下身定不变上身设身在无色定亦不变身以所变身无实色根故或得名身有积聚故既云令他得见明知假现色身虽现色身但有依处犹如泥人无发识用而无实根何以故以根心等四事不可化故今据实身故云无根。
【疏】八地以去及佛身通定至变为身者八地菩萨以依生得天眼不能发通以生得天眼耳根力劣若欲发通可更须修起天眼耳根名定通变身等佛身何有此事而亦言变耶答以佛第八常具定通故变无失问□亦有上界借散眼耳识非通者不答大乘无文以异熟心非异地起不可借也但借威仪通功巧以色界有语功巧故名得通果眼耳识及有善性者如上梵王借下寻伺发语业等并借下眼耳识于佛边受戒当知受戒是下地善心又解但上地意识由思为语因不借下意识即由彼引异地眼耳识起问眼耳五根得缘威仪等不答若正缘威仪功巧唯眼耳识缘耳缘语功巧故若威仪路功巧处路谓威仪所履处谓施功巧处所若威仪功巧唯第六识缘。
【疏】若作此解至岂第八缘耶此总是难词此有二意初难上见下二难下见上若加前解马胜比丘第八得缘异地身器者三灾等亦是异地梵王第八应变问上界第八设变三灾等于理何失答不然前言唯是他界自地者第八得变梵王等既不是自地如何得变耶又如身在下地以上天眼见上地色岂第八而能变耶以理而言第八但变天眼耳根不缘彼色等何以故以悬远故不缘者明知马胜虽往色界何必第八缘梵王等。
【疏】若相离者至亦变者此答难意即说马胜身到上现是通第八得缘梵王等见下三灾等非近其地远所以不变也。
【疏】由此故知至应思者若言相离虽见第八不变者即天眼耳缘色声时而无本质即梵王等见下三灾第八虽不变而眼亦缘此乃无质而缘也应思者以他人变为本质境也又违下必有疏所缘缘之文者以五识必杖第八所变境为疏所缘缘也今释亦不违虽无自第八变为疏所缘缘然杖他第八所变为境故有疏所缘至文当知问岂有自五识托他第八变为自本质耶应有五识熏成他第八种答若自界自托今论他界故许杖他若尔应许杖他第八异地五识应熏他种此义应思悊云如愚所见疏主将见下三灾第八不缘等为妨难应借今者得定通境不定何故将上业力变者为妨论文自言若定等力所变身器界地自他则不决定故设第八变下爽理也。
【疏】如枢要说者意说梵王第八亦变三灾何以故许隔缘故故知五识亦本质不违下文。
【疏】余地器至饶益有情者意云何法处异色者谓金银苏等定心任运所缘故名境为利有情动求趣故名果色虽是所望不同名境名果故瑜伽云彼境彼果故此通有漏无漏者谓诸佛及大菩萨之所变起故菩萨第八有漏境亦有漏佛不尔故纯无漏或约菩萨二乘第六识名无漏境亦尔第八名有漏境唯识。
【疏】然第八识一唯缘有漏等者意云从此以下总以六门义辨第八识由定通力缘境差别第一约有漏无漏分别第二约三界分别第三约五境分别第四约能造所造分别第五约定通二力分别第六约变根不变根分别一唯有漏者唯缘有漏定通色此总说不别分别也遂不相似者即所变相分与无漏种子体不相似也。
【疏】又解以初禅至有用故者此文合向上非必有本质之文下言也若不尔者今第一差别中显第八缘有漏无漏何故中间乃说眼等耶由此故知合于上说也由此三识者谓眼耳身三识见相别地系亦是因缘变前同地系约分明变此约因缘变故无违也。
【疏】二此在色界亦通无色至雨泪者意说定通三力在于色界言无色有者唯据定力说以无色无通故故无色诸天雨泪但依定力说也即定果色也问无色总无通耶答亦有通何故言无答以慧劣故故云无也非是令无如言色界通强岂无定耶此亦如是。
【疏】三唯变色触亦变余尘者此问问云且第八于定通等中唯变色触亦变余尘耶此通五尘至能变一切故者答前问也三十七说由通力故第八能变四尘以金苏酪等皆以四尘为体谓声体虚疏非扶根尘故不变声若入净土即变五尘水鸟树林皆说法故得有声也又五十三说无色界定色亦能变五尘故言能变一切如波罗蜜多声闻入无色定心了三界境故依无色界定能变五尘不假入净土有云此定通二种通变五尘若托色界变者唯变色触若托欲界变者通变五尘也。
【疏】五十四说至令自他有用故者此会违也若云实五尘者何故五十四说但变显色不变香味耶答五十四说胜定果色唯是显色无香味等者但约色界异生得定通者及约无色界非是波罗蜜多声闻说所以不变香味但能变色触声三尘不能起余二尘一则香因阙二则无用如演秘说又亦不令自他有用者设许变者亦不同显色自他有用故显色者即色触者黄等色。
【疏】五然与定力至定境为异者此问通力与定力有何差别今答云定心缘境一向是善若通果心即唯无记何者且如二乘异生坐得定上若为嬉戏起通果者即无记非善何以故戏哢心中起故即当四无记中变化无记心也若为利乐有情所起者即是善摄问何名通果答通者慧也慧从定起故名通果通即是果持业释即劣慧心心所也若言通果色者色由通力变成金银等即通之果色名通果色依主释色由通引故问通果为定为散答非定非散何以故若令在散令在定皆不能变如是金苏等事犹如人睡欲似窹时亦非令睡令窹通亦如是非定非散。
【疏】一根本境一解脱境者其定名根本非是散其通果心名为解脱在于定后非散定犹如无间道后解脱道也。
【疏】若八地已去至何异者意问八地已去既恒在定未审所变与通何别。
【疏】通力至故二有别者此答上问谓七地已前即根本解脱有别八地已去有加行无加行有别若至佛位亦无加行即定及通无有差别以任运心起变化故问如何八地已去菩萨有加行心耶答加行有二一者加行加行即加功用行名加行二者任运加行即任运思惟也故八地已去菩萨通力由任运思惟方起通方变化金等定力。
【疏】六又依神通至似而非真者问既言不变根何故前言通可引起根之与尘耶答此约不变他根前约引起自识变自根也即如引起天眼耳根亦自第八缘变也又云或亦能变如下云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问业果如何变答金苏马麦根但变似非真为伏慠慢众生故现斯根余圣不尔。
【疏】即瑜伽五十四至变异地身者意云就明变身器中先明变异地身后明异地器先明变异身者有二解一云色无色天佛边来听法变身万亿共立毛端不相障碍即是异身问无色无通可唯定力色界有通其义如何答色界虽有通不妨亦是定力所变故瑜伽云色界色有二一者定心现色二者业报色无色但一谓定心所现此解约别异名异身二云色无色天变身于下欲界共立毛端不相障碍令欲界众生见故由他定力变身下界众生得见即第八变他异地扶尘名异地此约异地名异身也又彼天等于欲界现身名异地身据还是自地色身以欲界无定通等色与前第一解相似。
【疏】闻无色界宫殿之香者由此界菩萨入无色界定遂闻无色界宫殿之香乃至如春细雨者雨即是外器收即色无色天由定力故变意云此所变雨等与本地不同名异地也又此界众生亦见彼雨等又如色无色天佛边侧立予孝等皆变欲界异地身来本天无此身故此欲界众生见彼天亦缘欲界器也。
【疏】及实色中定境者是者即无色宫殿及天渡等是法处实色定心所缘之境又有解云色无色天渡下如雨者但似而非真无温润用故若八地已去菩萨变大地为金海水为苏等即有实用此定境色亦是法处摄也。
【疏】色无色天至有何通者此问问云色无色天皆由通力现何故此色非通异色耶意说名通果色此有何过次云瑜伽至故无通力是答也问通果与定果定果色等何别耶答通果有二一者通果二者通果色从定引通通即是果果非色持业释由通变色即通之果果是色依主释定境色者定中任运变起金等名定境即此色从定引生名定果据义不同体无别也又云定所变影像名为定境由定反境为缘系发第八所变金等法处实色名定果色此约别体者说。
【疏】少分间断者即中夭者言由有生一念即便令终者如蜉蝣等虽亦容少时然以时役故云生已即死准此一段论文但辨通力所变身器非初定通力变也瑜伽云一劫者是成坏劫也由系发故声等方生者内声由咽喉唇舌等缘系发方生外声由杵等缘系方生也。
【疏】等流色者此有三种所谓异熟长养自性色等异熟色者色从异熟识中种子而生名异熟色或业所招无记五根等名异熟色望此色前后相引边亦名等流色长养色者由衣食所长养故也前后相引边亦等流色自性等流者谓扶根尘及青黄等前后自相引生名等流色然异熟长养前后相引合有等流今不取也但取自性等流色为难也。
【疏】第七末那等者意及难云若言心心所有间断故不许缘者第七既恒相续何故不缘耶言若尔以下外人申难可知。
【疏】依处方齐者即依十二处明第八缘境分齐也。
【疏】五尘通外内者此望全身为内非难对根辨内也。
【疏】虽意缘等者此文外有难难云种子既言意处缘应当法处摄故八识中后之三识俱意处摄也。
【疏】问本识岂不缘假至如不相应者意云且如四色法处摄何故不缘耶答第八所缘一向实有此色是假所以不缘问色既五种何故言四答且五种色中极略极迥受所引遍计所起此之四色一向是假第八不缘其定自在所生色通其假实金等是实即缘十一切处观即假第八不缘谓第五色虽法处摄通假实所以不问但问前四何名极略色谓第六识假想心中折粗色成细至极微色名极略色也略由细也或可略粗成细故名极略也极迥色者折空中明闇迥色从大渐小至一极微即去此一极微却所所显得一微许空处色名极迥色迥者即空迥也故集论云极迥色者折粗至一极微即此极微离障碍触所引色名极迥色也亦由第六意识观心所折问与迥色空一显色何别答亦有别且迥色者即傍观空色名迥色仰观虚空色空一显色。
【疏】受所引中定道共等者意云受所引色有色有多种谓表无表定道共等今简余者故云中也意说定道共戒名受所引色者从师受学而得故故内防非依思种立。
【疏】以总从别者根尘等第八所缘合是法处法处是总色处等是别今以总从别十处等摄以闇从明者第八所缘是闇六识所缘是明今从六识所缘通十二处等故。
【疏】云皆本处摄又有解云独头意识所缘根尘等皆法处摄名总随各别摄故名别以闇从明亦尔即五识与同时意识各别缘故名明现量取故以独头意识横生坚执故名闇又有解云十二处种子名总名闇随十二处各别名别名明总即法处摄别即十二处摄。
【疏】定所生色中至不缘假故者意说十一切处观亦由第六识观心中安立虽是假亦此中法处摄何名十一切处观答所谓四大青黄赤白识空名十问何名一切处答如观地时一切总作地相乃至观空之时总作空相故此十法由第六识观察安立故是假也第八不缘。
【疏】然诸法有二我者意云以下论文将欲聊简故疏家先牒即发起后文也。
【疏】后得智等有筹度故者即后得智有任运简择说诸法故得筹度名但不如强分别以名义互相继属也故后得智缘无法也又有解云缘无之心有其二因一者妄分别故二者有筹度故其第六识由有分别故得缘无。
【疏】中言诸六识等者等谓等取善恶及同聚心所非前五识五识不缘无故也其后得智有筹度故得缘无色然第八识二义俱无所以不缘无也故下结云第八不缘我也者我体既无故第八不缘于我。
【疏】于有为中至缘实非假等者意云且就有为中色心心所不相应等虽如前辨就色中但缘实色不缘假色然心心所不相应及无为未审第八缘不故下为问也。
【疏】谓由无业及名言实种者此解要由此二因缘生能实现行此现行心所变方实有用或通所变皆其二因而生言要有刀者角简八俱五数等言任运者简第七第六及非业感眼识等或善恶五识虽非业感是任运起心有力亦因缘变已疏言即五八识不简五识善恶性也。
【疏】由此六七缘无等者意说第六可缘无如何第七亦缘无耶答自内缘执第八为我我体是无故故得缘无言亦缘有故者青等相分从缘所生名为有也言或初通五八全第六少分者取五俱意识此解稍宽非唯业感但任运有力变者皆因缘变也故下疏云不随实体种子因缘变者是分别变也言后第七全第六少分者意说后分别变也第六少分者即独头意识横生分别是也。
【疏】顺有用等文者意说者将五八全第六少分为因缘变者即顺下论初必有用后但为境之文疏初随因缘等乃至此一段疏文未以来明因缘分别二变未审八识中是其何藏疏中总有四释即从初随因缘至道理以来是第一说又解以下至镜中火者是第二说又从因缘至彼但为境者是第三解又从五识相应心心所至无诸妨难以来是第四解(因法师解)又释因缘分别变中准枢要释疏中四解作法师云但约又解已后有四释故复又解初唯第八异熟下是第一解又从问若随因缘变下是第二解又从由此复言随因缘下是第三解从又解因缘者是诸法真实下是第四解然枢要排比不依次疏中第一解即枢要第二解疏中第三解即枢要第一解然枢要中初之二解是护法解由理未尽故有余释由此疏中往往云顺后解也又枢要言第三解者即牒疏中第三解也虽有此解其义甚难来滥君子请为更详亦有解云如疏言若瑜伽释家等以下文生一身之失为第三解评曰向揽诸家异释皆由不得疏主本意观其疏文能释斯义初解将为理胜。
【疏】初随因缘变等者意说五八识是因缘变第八五所虽与识任运变境等然无实用故且除之言即七识等者意取第七全第六少分除五俱意识唯现量故。
【疏】初唯第八等者第二解因缘变对后分别故得初名。
【疏】后余七识所变色触等者以对初因缘故云后也色触等者触即触尘等者等取心所所变并无实用。
【疏】既尔五识以下至此二义护法等菩萨解者意云此等疏文论前二解优劣也即从既尔五识至应非实者意云此第一师难第二解师云若言余七识并分别变者五识应缘假又五识所缘青等应无实用准下答五识变亦无碍用即指下言理齐亦无碍用文是也即答此难故五识所缘青等相分亦无实碍等用如言五识缘青等有实用者约第八所变本质境说云有实用虽缘青等无实用然亦不缘长短等假也。
【疏】问若随因缘变等者意云假设外微成第二解问与第一解何别答前解约五八心王所变境说此第二唯据第八心王所变境说不取五识所以有异也。
【疏】由此复言至顺第一解者意云将欲成第一解先问其因缘义今释云随任运义种子义者意说五八识随其所应从自亲名言种子任运生任运变境种等有实用名因缘变即顺第一解。
【疏】第八五数至不能发生眼识等者并是成前第一解言第六识等报心所缘者谓五数及报心亦任运生缘境恐滥因缘变故须简之其执心等分别变摄更何似须简问五俱意识如何答亦缘变如言不随实体种子因缘变境相等者意说第八任运缘变实种子故是因缘若五数任运缘变影像种子意云触等虽与本识同缘种子然本识所变种子有实用得名因缘变若心所所变种子如镜中火而无实用所以名影像种子也亦如眼根等本识变有发识用触等变无发识用此亦尔。
【疏】问触等至此依第二解者将欲成第二解先设外问后答此义乃顺第二解。
【疏】若瑜伽释家至不违此文者意说瑜伽释?胜子云许触等与本识同变不违此论因缘变文故约本识心心所所变根境相对名有实用因缘变也虽不违此论然违成业论多种能生一方之过如下第三论自会言前解为胜者指第一解顺下第三者即顺第三破多种能生一牙之文。
【疏】又解因缘者是诸法至故但为境者意云此第三解真实有用种子者意说此种子是本识所变有实体用名为真实此种子生色心等而有实用名因缘变如本识五数所变种子无实用名假种也即触等所变现根尘等相而无发识等用名从假种起。
【疏】无漏亦尔者意说若如定中无漏意识击发第八所变鱼宝等有实用名因缘变如十一切处观所变境便无实用但分别变摄。
【疏】五识相应至无诸妨难等者此等是第四解五八识如文与五同时意识五识俱心所亦因缘变从实种生故然第八心所所变相分唯假种生不同五六然定中所变金银等从实种生因缘变收其余心心所所缘色心等相分但似非真如镜中火无缘等用。
【疏】若论依他假因缘起等者意说分别变青等相分虽不如他本识所变有质碍用而有发识等用以青等是依他法假藉因缘所生故是有用。
【疏】非是如色心等至称其自相者意说者准此解五识所变相亦合有此碍用彼分别变者有依他为境之用假藉因缘所生故称其自相者所变相分与本质极相似故名称自相。
【疏】第六报心至或有用者意云第六根心行相微劣任运而与五识俱起者随因缘变若自任运起者唯分别变。
【疏】问前所说若随分别变至应全无用者言前者通前三释除第二解意难云且如分别变相但可为境不与他为本质即无碍用者定心及五识所变境相亦不与他为本质亦应无用以不如他本识所变为他质故答随彼实体种子生者意说五识定心所变相分从本识中实种子生也故是有用不同分别。
【疏】随加行至筹度义者谓分别心要加行引方强分别定心虽有加行引及五识难由他引但不强筹度分别。
【疏】一念心得成二种者即一念定心与五识同缘实五尘唯因缘变即此定心通缘过未及心心所等名分别变以相分心等不能缘故名分别变也。
【疏】性境不随心者性者体也谓根尘等体见虽以相缘或见相别地系故性境不随于心同地系也名性境不随心即如第六识与五识因缘有时见相别地系如初禅眼耳等与意识因缘上地时相见别地系如前已说。
【疏】独影带质者如缘过未无本质境唯有影像在心上现名独影唯从见也带质通情本者即第七识缘第八本质时摄从于见有覆无记摄从于境无覆无记故言通情本情即妄情即第七识与四惑相应妄执不了故分别变五识及同时意识据性境说亦因缘变。
【疏】从第八生至亦从起故者意云前七识虽第八不缘若有次受用境时别从第八中自种子生不可以不缘即不令起无漏心等第八虽不缘不妨亦从第八中种子生故。
【疏】实无为者即真如也。
【疏】论说等言者即指上论文问云何故不能变似心心所□□□□□□□今论中复说变无为等未审两今等字各等何法答前等字但等心心所即向内等后等字即举无为等等取不相应假法也故前答中但答中心心所不言无间等也今解无为至及与无为者此更解云即前问中等字举心心所等取无为不相应行假法亦无有过此解为本者意说前问中等字等取无为不相应假法是本也故说第八不缘心心所无为不相应假法也。
【疏】问若有漏位至皆应缘实者意云因缘变必有体相如分别之相未必有体若尔且如五八至无漏位既无分别应不缘无何以故以因缘变皆应缘变故。
【疏】即缘于文至故缘无等者意说无漏第八虽无分别变等而于无漏位中亦现彼影彼影者即心无为等影若尔既云现影如何言亲证耶答不尔以无漏第八与镜智相应极明净故无妄倒故缘境之时不同有漏取相分别名为亲证约后得智说以正智实证不变影故。
【疏】见分取于相应心故法皆尽故者意云不假心心所互相缘名为遍智何以故如一见分能缘相应心心所及缘诸法时即自证分缘自见分所以得成遍智与前解别问若自证分缘自见分者如何得名同一所缘答约见分名同不说自证斯有何过有云见分取于相应心故者此结前解也。
【疏】云法皆尽故自证复能缘见分故者结第二解也如疏云但□□□□□□有何过者解妨难也以第二释中不说自自□□□□□□□□□□。
【疏】其六七识至可应分别者意云六七□□□□□其三量于中现比二量心是有用心非量心是无用心无实用故故云可应分别有云现比心同前相分可应分别。
【疏】护月师无色界亦变身器者意说月藏师许无色异熟缘下三境。
【疏】缘一切处者意说缘一切色处故瑜伽云无色界定于一切色得自在故此证三界赖耶皆变色缘。
【疏】初禅器等小千界者于萨婆多宗说若依大乘初禅盖四天下二禅覆小千界三禅覆中千四禅覆三千大千界丘云更有一说初禅等小千二禅等中千三禅等大千四禅无所等准瑜伽五十一皆云缘狭小执受境等既有执受字故约内身非据外器说也余二界亦然言身大可知者初禅身长一由旬半乃至色究竟天身长一万六千由旬。
【疏】缘无量执受境者彼缘无量行解心之种子是第八执受境言从果为名者以种子得无量名者从所生行解心说是故第八但缘种子不缘行解也言无所有处等准此应知者即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若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
【疏】此亦所立同者此无想定亦在次前文所立中。
【疏】二宗各解不同者如经部灭尽无想二定并有识有宗二定并无识但如隔日疟名不□身无是有情故无不定设若灭尽有识无想无识□□□□□□□□□□□□□□萨婆多深无心位外更□□□亦有至下自广成者有□□□□□□□□然不为过非共许故或可等取故举无想等余闷绝位等此等诸位有第八识者下自广成立。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三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三末(上)
【疏】此说自体三位通二者意说阿赖耶识于三位中唯二位与五心所相应佛果与二十一法相应三位者一者我爱执藏二者善恶业果三者相续执持位前二唯因后一通因及果今者但举初位以释识体。
【疏】虽复不增亦不可减至名遍行故者问触等与识既不增减何名遍行答虽无增减但与识体俱生俱灭名遍行也即释因中恒与此五相应所由。
【疏】虽复二乘至五数相应者此释外难难云二乘无学既舍赖耶之名云何但与五法相应答法执未除相应无者。
【论】触谓三和者略释体业要具三义为触自性一者三和二者分别变异三者令心心所触境为性与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如下广释就解触中大文有三初释体业次引证成三释违文释体业中有二初总次别此即总也。
【疏】二令彼和合者即根等从自种子生生已由触令彼互相随顺名令彼合不由令彼生由二义故触名三和问言三和生触如今乃云触生三和一何乖返答三法和合生触之时即此三法亦由触而得和合故是同时且如焰炷虽炷焰焰即烧炷故同时也炷虽生焰要由焰方有炷触从彼生令彼和合其义相似亦如见分缘相虽言职由境生识及境时缘相必定同时依增色根说不依等间也。
【疏】境在未来根住过去等者此约等无间灭意根为问问如何根过去境未来触现在岂成因果耶答如疏。
【疏】谁言所生即是彼果者准难意因未来果现在也即前果后因今释意不是彼果也此约不是亲所得果望疏者说可为彼果如次下文自说疏中为现取时者为字去声呼之。
【疏】体唯现在似于去来者境体唯现在言似去来者但约因果说即先因后说果故下论云于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对说现果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即同此文似去来也故触名果于义不乖妙符正理。
【疏】居种子及未合前者问种子即是未合时更致及字何用答种子约大乘说及未合言约小乘说又云根等虽从种子已生犹未有生心心所功能故云未合若后三法功能和合能生心心所等名为变异合未合时有差别故。
【疏】名分别父者意说子似于父以分别是领似义也有解云分别者分者领也别者似也触领似于根等有顺生心心所功能名为分别。
【疏】亦自顺生名分别者意难云触领似于根等有顺生心心所功能名分者且应触似根等有能生触功能名分别意云不难似根等生于受等但据似根生于自触为难。
【疏】应说触似触为缘者难云若触似根等亦生触者应触以为缘如何十二支中乃云六处缘触触缘受耶言如顺生受至名分别故者引例为难触似根等能顺生于受即说触用名分别触亦似根等生于触亦应说触名分别顺生受者谓受以触为缘触顺生于受也。
【疏】若自不顺名分别者意云若自不顺生触但似根等生领受等名分别者此牒本意正难下文是。
【疏】如受等法不能生余即无领似等者意云受等但受前苦乐等境更不似根等能生心心所之功能故无领似之义今触但似根等生余心心所功能名分别不似根等生触名分别也又周云如受等法不能生余者如受不同触生余心故即无领似义既不能自生亦无领似生自。
【疏】触不似彼生识及触二种功能者根境能生识及触二种功能而触不尔。
【疏】若约见分自证分相生道理亦得名分别如触自证分生触见分故即见分依自证生复熏种子生自证分生是相生义。
【疏】仍不分别功能尽者但分别根生受之功能更不分别根生识触等功能故云不对法约胜说不相违也故触唯领似根生三受所有功能也以受是触近所生故者释所由也。
【疏】分别三受者意说触领似根生三受同对法文也顺三受故者触能领似根生受功能者以顺三受故。
【疏】稍宽对法者意说中边此论分别根等宽于对法文也。
【疏】此中通取等者意说此论说触似根等能生一切心心所功能非唯约三受故□尽理。
【疏】又彼论中至今此解好者意云此释分别义分者分位义别者不同义即约能分别彼根境等三受位殊名分也今此解好者指对法文有云今此解好者指此间论。
【疏】偏阙二义不名为胜者此二唯简于境故。
云偏一义者此遍一义唯简于心故云阙偏一义周云偏字令为遍字此心虽有主近二义以不自生故阙遍义意说根具四义境虽有遍义而非主近心有主近而非是遍缓之一义心境俱阙。
【疏】识有境生故者此解心境俱阙续义即识能变境境因识有境为所取识托境生既互相因而无续义又周云识所以有者由境□生故云识有境生故也。
【疏】无心起时无诸心所故者意云无有一心起时无有受想等诸心心所。
【疏】故今不说者意云今且说根境为识所依不说作意。
【疏】今依见分别体者说者意云今言识依根境二和合生者但据见分一介别体者说不约见分自证分同体说也。
【疏】同体为依非所说者所以自证分为见分同体依此说即识见分由三法生谓根境二及自证分。
【疏】若亦说者至各自依故者心心所等各各依自许自证分生识即合依三法生触依四生受依三法生故云各自依故。
【疏】此说亲现依不说疏种子至法则有多者意云但说触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者据依现根识等识疏依者即是扶根尘无间缘等种子者即识等自许种子虽心心所起时亦依疏缘及自种子今且说亲根识等不言疏者恐法有多。
【疏】六思身者即六识相应思也受想触等亦配问遍行既有五种如何与八识同时俱起耶答不然大论八识各各皆有遍行今说五种者类是同故故不说别问如论皆言第八识与触等五法相应唯是无覆无记乃至出其体业皆是有所□别有所作用有所顺违等耶答无覆无记行相微隐□密难知今说触等作用但约意识相应者说非无藏识相应者也如世知有六识岂七八又云约同小乘共许者说以小乘不信七八如后成立至下当知。
【论】极相邻近引发胜故者意云极相邻近者约境相相似解近也引发胜故者据行相相似释胜也。
【疏】与受所取顺益等相者意说此触所取可意等相即此相亦能与受为顺益等相也。
言与顺益等相行相极相似者即依瑜伽论唤相分名行相约境说也。
【疏】触触苦等触时受受于苦等受者意云触正触苦境时苦即领彼苦境故触引受胜也。
言不说作依者集论与余想等作所依。
【疏】思方位故者问受既称实如何云是思分位耶答爱虽别有体然恶有思虑方有爱生是故说爱思之分位即相待似收犹如于悔虽别有体然是痴分位此且应尔。
【疏】言心所简前二者即是简俱舍论六六法中前三也。
【疏】四大触实者问如何有此文来答以经部许兼□尘触是似四大触是实今将四大触为喻无过。
【疏】云四大触实者意释触尘是实所由故取所依四大尘触为触尘以触尘通能所造故有云香味触既许是实者并约极微说仍难解极微不成食故。
【疏】或应心所亦通于下者意云如前第一因云心所性故者且流注此四食因中若如是者则不取彼食为喻量云触心所是有法非即三和法也因云四食之中心所性故如思识等简过便尽除段食故。
【论】能为缘故者意说触与受为缘乃至爱与取为缘但是缘由非缘虑也。
【疏】就他宗至无异因故者意云若彼许爱支等皆分通假实者即得为喻何以故以彼宗许触合分是似不假许触支小分通似实何以故无异因故有何所以说触支一分是似一分是实耶有解云许小分实余似不成者意说彼若许爱等小分实者触似则不成一种既是缘起支有何所以爱即实触则是似故云无异因也然不及前解。
【疏】言爱等等者即举初喻等后二喻及等初喻中爱取等。
【疏】亦得说为第二宗法者上来是实非似一介宗法今此非即三和第二宗法。
【疏】此为宗法即无妨也者问前前第一宗法有行过耶答喻有所立不成过前已简讫。
【疏】何名惊心者此问惊之名字如何惊心此问惊之方法何位惊心此问惊之位次下答心王种可起趣境如世睡人相唤也。
【疏】应惊一切者意云既言一切即作意摄在一切中若尔即作意未生如何能惊彼又应一切未起总能惊何触惊心耶就解作意中亦有二种初释体业次破异说就初复二初释体业次释外难。
【疏】或现作意与识同时至于理无违者此意说作意及识俱俱起竟义言作意惊其心种理实现行此非正义又起已方惊等者释第二解非。
【疏】于此难中应说功力种子之位未有三种不知之义亦无心心所不同触境故者意说种子之位但是根等三法种子其相说隐未有三种不和之义及至现行位乃有根境等三法不和合之义若在种子之位且无心心所不同触境之义及至现行位方有心心所不同触境之义若后和合能有发心心所功能名有和合义亦有令心等触对义问既云根等三法在现行位方有不和之义若触生时乃令根等有和合义者此乃是触能生三和合何故论云三和生触耶答不然如论云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故知触与根等同时释义说前后相待为因果也故触现行方有用也。
【疏】受等三和生等者问受等既缘触起如何更说因三和生答触为近因三和为远缘。
【疏】此质不定等者如演秘说亦可云心体非能惊作意方生作意能惊何劳更须惊如人省觉时方觉余者作意亦尔。
【疏】此应非遍行住此境无故者云汝小乘令心回趣异境名作意者若作意但住此境时应无作用何以故但住此境不能回心趣异境故故住此境无故。
【疏】若相微隐由何知有者此牒救重破外人救云虽暂住此境而亦有回心趣异境义但相微隐者难云由何知有夫论回趣异境者皆有表彰既相微隐云何知有。
【疏】瑜伽第三至将为尽理者此会瑜伽论谓心回转者据顺相说然非尽理不同小乘乘将尽理故今破也。
【疏】非非遍行者彼救云但余位相隐据亦有此作意也故说此十非非遍行救第二云至故与定别意云集论中据亦有此作意也故说此十非非遍。
【疏】救第二云至故与定别意云集论中据修胜定且说持心令住名为作意以修定时必有决定胜作意故非是尽理然杂集论师不悟集论之意遂将此义以为真实所以破也有云修定三时必有胜作意今言作意持心令住者且备定行相以释作意作意实非持心令住也不然与定同时既有作意何以借定行相以辨作意应云修先于境作意令心不散是作意功能。
【疏】与萨婆多别者意说大乘与彼宗释作意业用各别如彼疏。
【论】能起合离非二欲故者释起爱为业谓于顺违俱非三境如其次第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也问本唯起爱因何说欲谓爱欲欣求为性于乐等境起爱欲故。
【疏】谓于乐受未得起希合等者意说依乐受未得乐事起其爱欲而合早合受虽在种位未起亦是缘受起爱也受若已生即是不乖离欲故依受未生已生起二种欲欲即爱也。
【疏】今唯依无明触所生爱说者且说染受业用非尽理说。
【疏】非本识八不生爱故者意说今所说受者非是第八相应受何以故不生爱故。
言又第八俱受至无妨者如第八识及五所变前苦乐等境缘时起六识中离合欲解云由第八受受善境时起六识中合欲若受其恶境时起六识中离欲如疏云受善恶境起诸受故者释起爱所以。
【疏】如想起言疏亦起故者如第八想任运取境分齐时六识托以为质自变受用起言说等如画师资作填彩等。
【疏】欲非遍行至约胜能说者欲爱是爱家业用如第八识相应受等欲爱便无故。
言不决定约胜能说者爱欲等受业者据殊胜说非约遍理论相业亦尔且据胜功能说非约遍行道理说。
【疏】大乘虽领于触者此言领者是似义以触有可意等相受有顺益等相相似名领也与此起爱不同据义有别亦不相违此会违也。
【疏】触有苦乐舍受皆能领者问自亦如是何得难他即前说言谓触所取可意等相与受所取顺益等相极相邻近准此与他而无有别答我宗虽有不如此义为受自相但领于境摄属己者为受自相故与彼别所以今破。
【疏】又违汝宗者同时心所彼此不许相缘如受触同时如何得领触耶故言违宗。
【疏】若触前受后至如何名领者此意即说若触在前受在于后可言后受耶而领前触今既触受同时即不缘于触如何言领触耶若言缘俱生触者便违汝宗。
【疏】或应一念触受不俱者意云若设许受缘前触即触受一念不俱若不俱者不名遍行若行俱者应缘俱触名若尔即违汝宗如是微遂进退无逃破异存真牢问其有。
【疏】或因即是果者犹如种子亦因亦果望前与后有差别故。
【疏】受领于触应名分别者问意云触似于根境即名分别根境者受似于触生心所应名分别触答无失以分别是领似义故此问不次合向前问言明前三心所者谓触作意受也□疏作此分齐而取共相发名等也。
【疏】诸论说名为其想者意云据今释想体业即想是其因名言是果言是有处说名作想者从因说也若唤想作名从果说也。
【疏】如世人言汝想是何等如人相问名字云汝想是何耶此即以想从果而说若有问言汝名何等耶从因而说云名为想也有云汝想是何等者西明方有此俗音此云未见。
【疏】此业不遍者若释想起名言为业者故是不遍何以故以第八想不起名言故若尔本识相应想以何为业答但任运取境为体而无有业或可疏起名言为业如受中说。
【疏】下总释俱者此解五心所相应之义。
【疏】无心起时无随一故意说无有心起之时解等五中而无一者皆有起也。
【疏】解前云颂中相应二字者问前释俱字以辨相应今再解相应一何繁枚答前言俱者此解论初相应之言故论初云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今再释相应且通舍受故颂云相应唯舍受相应既通两处所以须更别明言处等者即所缘处所境之异名焉。
【疏】以触等五相至故名为等者意云心心所所变相皆托心王境相都即心王所境相相似名等也。
【疏】宗明唯识者论宗既明唯识不可取外质为所缘又不同小乘小乘以本质为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故与彼别。
【疏】俱有无间等者意云同作一根根谓俱有根反无间根如下自辨。
【疏】或虽不同亦兼取彼者此或可通见分见分行相虽异今时兼取即具五义说名相应问行相既是不同如何得名相应耶答以根境是同亦得名应。
【疏】瑜伽论第一卷至亦不相应违者问如何有此文来答由前兼取行相有相应义因此便会瑜伽唯识所缘不同所由如下云以境相似至其实各别者此辨瑜伽论中所缘同义虽然触等六个相状各别据相似名同如缘青时诸相俱青故。
此约实义名所缘等者即此论中约六介相分一一数等相似名所缘等犹如事等体各一故。
彼约相同名同一所缘者瑜伽据相如缘青时相皆青故。
【疏】许有二故者如下论中许有亲疏二缘。
【疏】行简依同者行相名行简依同者如第六第八同依第七今简第六其境各别故非相应周云如一眼灭虽同依一根而前后起别缘复别故且行言简前后识。
【疏】缘简别见者缘者所缘简别见者意云见同缘此所缘即名相应若如诸灭见分各各别缘不同此者皆不名相应故所缘等简诸见分。
【疏】如五与意唯依事简者意云如五俱意识所缘虽等体有多少不等五残即多意即唯一体不尔故不得相应心所体事亦复不尔依事简且如意识与眼识起时即有二灭二受并岂有二受等而得相应亦不与第八相应受不与受相应故触等亦尔或第六与五识所缘亦不等意识通缘十八界故。
【疏】便应不能摄益相续者意说若第八识行相明了者即不能摄持自身令增益相续。
【疏】皆悉不能互摄彼种者若许易脱者如与乐受俱时应不能持共趣种子以相违故共受翻此。
【疏】便非彼生者若许间断者便非彼趣生也意云第八既间断者便非彼趣引业所生引业生者不间断故。
已舍寿故者意说既有间断即第八舍于寿性更如何能受熏持种耶。
【疏】所余四缘简别境等者即□疏中从又解至故无有欲也以来返须第八与舍受俱于中第二义唯简苦乐善染等正须唯与舍受相应也余之四义简其别境等对第二义故得余名。
【疏】由此五义第二正显者意说复五义中第一义正须舍受俱也以第二义云不能分别违顺境相正显舍受余义但简余法。
【疏】八证中最初执受者如下执受是取初证之中后有五因今此段文当彼五因中第一因任运生解意义也。
【疏】此显所由者立因也。
【疏】不以寂静至恶业感者释外难文外难云定亦寂静应当恶业感举此文答意说此舍受但不同烦恼嚣动名舍外如禅定寂静名舍也。
【疏】此无所能为者意说此舍受不同禅定寂静除取所缘故云无所能为又不同善恶有别功能以善恶业俱能招也。
【疏】余七转识说起共乐果等者问第七既恒舍俱如何能起苦乐耶答言总意别虽谈七识意取六转识也或为远因令前六识起苦乐等谓恒内执我故令前六识苦受等生。
【疏】若或苦乐俱至以相违故意说若第八识与未受俱者于人天中应不受苦等以相违故苦受俱准解地狱应无等流王等。
【疏】若随所生受便转易等者若生善处与乐受俱苦趣翻此意领第八与苦乐俱有违理者过如前说苦乐二受既转变易脱等定本识与俱亦应易脱等。
【疏】既知唯舍已便难唯五俱者外难云说许与舍受俱何故不与余别境等相应耶。
【疏】此之别简行相周遍者周云意简行相周遍者方与此识相应别境不遍故须简也。
【疏】等者亦取至亦在其中者问既自别明不定四法何须等等答四通三性别明之中但明无记故今等者取善恶。
【疏】非异熟至恶作等者意非是唤作异熟者皆是真异熟自有是异熟者非真异熟如异熟生等。
【疏】大乘亦有自性善等者意云不唯汝宗俱舍明之我大乘宗亦有如对法说。
【疏】此三种性者有覆无记二记合为一也。
【疏】有为善法至非安隐故者意云有为善法通有无漏果亦通二粗重者属世果生灭者属出世果非安隐故通释二果世间可爱果者谓世间名利财位及人天身相好圆满等出世可爱果者谓见道已上菩萨所得微妙殊胜色身有大智慧诸相具足福位闰身法雨充足具丈夫相弃落嚣滓不染世法能于诸趣教化众生放大光明烛诸冥闇契当真理名相俱已无漏渐增烦恼自伏此之圣者名出世间且越二乘仍非正觉不名为佛谓有生灭名非安稳。
【疏】有为无记至不善者问何故但名世俗无记不得名胜义无记耶答以自性粗重滥不善故所以不名胜义无记即自性粗重名世俗不能感果名无记。
【疏】虚空至无所滥故者问无为既有六何故但说二答想受不动无为能厌加行心是善故善收也。
【疏】性巧便善者谓无漏后得智相应善等即无漏智名巧便所修善法随能修智亦名巧便。
【疏】三等起善至准义且尔意云身语二业由善心引起名等起善如别解脱戒等其不相应行由善意识引起亦名等起如无想定等及名句文身种子善者此释善种子亦是等起收由善现行之所熏故不善种子准此知亦尔。
【疏】种子亦尔者即无记心所熏种子名无记也。
【疏】应不生恶恒生善故者既许第八是善性者于善趣中应常趣善而无有恶以趣主是善故意说异熟任运恒相续生若是善者流转五趣应不得成恶趣翻此应恒起恶而无有善若尔流转还灭应不得成何名流转答集因灭果不流息名流苦果起而翻因名转如疏解。
【疏】一善有可爱果者问诸无漏现行不能招有漏可爱果何名为记答即第二义体殊胜故名为记。
【疏】可调和故等者调和即善垄即恶。
【疏】例同于心者即是心所例王门。
【疏】第一第二第四说同护法等者诸师之中义与护法同者此之三释即与彼同也此多复次者但是一师释非有三师说也。
【疏】文段有三者初略申正义第二有义下广破异说第三由此故知结示正义。
【疏】所缘俱可不知者意取不可知所一门不取行相也。
【疏】然俱有四者以不可知是十门数外例本识但有四门然除四门不例谓身相一切种行相受俱然后之二门在亦如是后明所不例。
【疏】此不成救至与自俱故者此难意云若识了别触非了别故触等不得例行相者触等同识五法相应识与触亦应与触相应心例同故既言余门通例故。
【疏】触非触俱意云但随所应有相别然触不与触俱故与触非触俱。
【疏】与舍相应至例成失者意云了别在识即令约同名识。
既舍相应不在受者意云与舍相应即非是遍行中受数。
亦应受等例成失者意说亦应将遍行中受例于舍门皆有行相故令相例受既不受相应何得相所。
【疏】若正义无违或合为一者意云虽已上有多师解义名道理无违总合为一师义无妨也若耶师谬义皆是护法似作别师叙成非有异师即说。
【疏】世亲摄论至方能受熏者意说此论四所熏中摄自在义若据摄论四所熏义外别立有自在义而名受熏皆说第八识不论触等五如何将触等五例于一切种门。
【疏】心所为果有力者谓有缘虚执受等力也问岂心所执受等有实用耶虽无实用与本识俱时缘境故相从言有力其实触等所缘相分如镜中火而无实用也。
【疏】何故至不顿生六者意问云如何心所受熏即令一受等顿生六果以能熏有六故心所既名能熏后果何不顿六耶且应一个能熏受顿熏六个果种答如疏明。
【疏】心所能熏相分见但随已数乃至无顿生六果者意云能熏心所中且如五遍行各有其相见二分若熏时但随自遍行数而熏非一一法皆有六种者非一个触熏成五数及心王种子触既如是余想等及心王等皆然即所熏无顿生六果之失。
【疏】心王缘本识至但生自相分现行者意云心王能熏即能生实心所能熏但能生自相分而不能生余本识等。
【疏】答若能熏是一等至俱所熏六种者观此文意似不答工问且熟能熏自体后从种出生六果妨不答心所不生质不可论其本质生与不生者如第六心王缘本识及五数所熏处既有六便熏得六个第六心王本质种子后生现行时不可论其本识中种子能生现触等所熏中种子不生现。
【疏】乍可论其本质影像者意云乍可论其心王熏得种子生本质心所熏得种子生影像。
【疏】所熏不然者意云本识触等俱是所熏不可说本识中种子生本质心所中种心生影像。
【疏】此亦不然受例应尔者意云所熏例能熏且应本识中种子生本质触等中种子生影像。
【疏】六种共生一果至体是一故者今说六能熏共生一本识亦无妨如一麦有多微等。
能持是一者即本识也释无妨所以即一所熏处故。
【疏】不别是因缘共生一果种者意云能熏虽有六不是别为因缘共熏一果种故为喻。
【疏】此熟见分能熏为论者若约相分本质即有三十六种如论言则余五种便为无用则知依见分说不约相分。
【疏】护法等如何释此文者若不许多种共生一果者护法如何释此文护法许新旧二种共生一果故。
【疏】共生一果为难亦尔者意云若共生一果即有多种共生一牙之妨若不共生者即有一生一不生之过不生者即无因故难意如是。
【疏】此乃自违不劳他诘者我本难汝云果生若从一种生者则余五种为无用汝今却难我云能熏多种共生一果者即有多种共生一果之妨若一生余不生不生应无用故云此难意乃是自违而扶我宗不成难也答已下是解也。
【疏】便为自害者难他不许多种生果如何自许新旧二种共生一果不作前解故是自害。
【疏】难此不尔至生彼眼者意云外人言龙王既有八万眼等明知眼有六种于理何违故难我言六眼识等俱生故者不尔故可说心中之种生此眼心所中种能生彼眼也论主难云即应一念有六本识又难此不尔至六本识者有云是论主难云汝若说龙王有八万眼者即应一念有六本识顿生不可说心中之种生此眼心所中种生彼眼等。
【疏】又多眼者至为善者论主难云若说龙王八万眼即证有六眼无违者自有龙无多眼者复如何遍耶。
【疏】又如人二眼至识多者论主难词。
【疏】又若许至非善为一体者意云乃据救侍难此即依之正难。
【疏】此亦能变名为似种者意云心王所变种子有实用心所托心王变种为质而自变起影像种以无实用名为似种也。
【疏】此六眼根等同时同处者意说心王心所名变一根同时同处不相障碍释所由也。
【疏】以随文便至触等相例义者外难云若例难断舍门者何不最后说乃于中间说触等亦如是言耶答中间说相例门者欲显初后皆有相例非相例义故若最后说相例门者恐谓将一切皆合例故。
【疏】以诸有情起分别心计为我者由计第八为我今言生灭者遮彼计也。
【疏】外触受等者意云内习气者即内种子外触受等即触等五数触与识别故称外也。
【论】如瀑流此气其三喻以释识体言三喻者准西明疏云第一生死难出喻第二识浪断续喻第三两法相随喻云三种缘起缘起者如演秘说。
【疏】初似说一切有部等者此似作一切有部等难大乘也如下此意难言等者有宗等申其难词。
【疏】现不住故当无体故者由现在不住当果无体故成非断也。
【疏】前生后灭者意云前因能生后果灭者即能为因更引后果如种子生种子等又前生后灭者如论云果生故非断即是前生因灭故非常即是后灭。
【论】谁离断常者小乘意难云既无因果则无非断非常义明知不离断常之过既不离断常则无因果也。
【疏】又相未相法者意云四相是能相有为法体是所相然未来法体虽有未被生相所相故云相未相法前约作用难此约能所相难故二别也。
【疏】缘不合故者意云体用虽具有以缘未合故以用不起缘谓增上等四因缘谓六因即异熟相应同类遍行能作俱有等。
【疏】若言缘等或未来无者他救云诸法生时要托因缘因虽未来有而缘即无所以未来不起用若尔论主难云汝宗即非未来有一切法等。
【疏】又说未来至应名现在者而牒彼宗便兴难也现在有作有作用故非过未过未作用应亦名现在彼宗说法体未来有生相用故说生相在未来此法若在过去有与果用得未来果也。
【疏】彼救不然者论主难云既言未来有生相等作用作用即是因缘何故救云未来虽有体缘不合耶此乃远斥前救故云彼救不然又解云今详此文似例由论主见难他之过未有用应名现在即下疏云今言用者谓取与用意说现在有用者双有取与用故今牒他救云彼救不然故知文例此解好如下即是正难问取与何别答现在有取果功能名取临灭不碍后果生名与故有别也。
【疏】难云等无间缘等至有取果用者为先师说过去唯有与果用今论主引婆沙正说过去有取果文难彼师也。
言即应过去半有作用者譬如色心俱在过去心心所为无间缘有取果用色等无间不尔故云半也。
如言有取果用故者释半有作用所由也。
【疏】又言未来世有三法至应名现在者意云光明生相苦法忍此之三法未来有用者如何且如未来法由生相相故而方得生故知生相但在未来有用也光明者如日欲初出皆须预有光明后方日出等故知光明亦在未来有用苦法忍者望世第一法而有功能能断于惑断之用亦未来应名现在者正难也出婆沙文既有作用应应名现在。
【疏】若言与果至无取果用故者汝若言我宗过去法虽言与果然但是功能而非作用者即难云如阿罗汉末后心应不名现在何以故以无取果作用故如过去法然彼宗三世皆实有故意云过去法无作用故名过去阿罗汉末后心亦无作用应名过去。
【疏】又若此心至更复言灭者此牒救重破救云如何阿罗汉心虽初时无作用乃至灭时而亦无作用者难云若阿罗汉心初无作用者应已名灭犹如过去如何后时更复言灭耶。
【疏】又彼功能改名作用而复何异者此难前文前文云若言与果但是功能非谓作用等今难云而有何别。
【疏】若言非是至果不生者牒他救救云不是无学末心能取果实亦能取但后念缘阙余文可知便违汝宗等者论主难汝宗之无学末心无等无间缘以无后心故若有取果用应是有等无间缘。
【疏】终心后果既定不生者意说无学末心不生后果也。
【疏】若言后果至何不能生果者意云外救云若缘不阙罗汉末心亦引后果难云无学后心因缘既不阙能有作用何不能生果因既不生明知无作用。
【疏】观现在法等者哲云观长时因果观此相续之身果如观布施等因次定知得大富财位若观此身有大财位眷属圆满色身殊妙诸根具足端正威武当知前生布施忍辱离耶行等因之所感也。
【疏】即熟变相等者熟变相等者熟即变前异本故名熟变异果相等也。
【疏】此答前生灭分位法者即前恒转因灭果生非常一故是生灭分位也即第八识因果法喻门。
【疏】除遍计所执说依他性有者许遍计无体离有边非因也说依他有离无边作不同因也故言离二边契中道有无二边者即断常也。
【疏】皆说六通三乘差别者意说三乘人得六通差别虽计总得然有明昧通局差别处说问故不说天眼耳通耶答义可相当□疏偏引也不可责其所以然天眼耳通缘唯现在五识不缘于过去问何故生死智缘未来答以生死智属神境通谓缘生死起神通故欲令众生免生死故作神通也。
【疏】道理三世者即依种子有曾当现在道理说有三世即于现在法上义说有三世也。
【疏】其智生时者六通智也法尔有如是功力者法尔皆有缘去未来功力也异生圣者功能各殊者异生外道所修得五通不得五通不得漏尽通故与圣者缘境远近明昧不异故云各殊所见皆实者既非是妄故实能知死此生彼等。
【疏】前第二说至现彼影者即前第二卷说无漏智而证净故亦现彼去来等影此意证六通缘三世有无等法。
【疏】由多修习此去来法法尔能现者意云由多修习此智智既证净后起之时法尔能现此去来法随其势分多少时即法尔现也不同凡夫妄心所变故云皆实。
【疏】此义虽通等者外难难云唯识三世岂离前二别有体耶故故答云此义虽通等。
【疏】多分别妄心所变似去来相者意说由妄心现此去来相不同前二种三世。
【疏】此中论文至但有识意说此论中但有唯识三世。
【疏】或复更释至故分三种者据实神通三世离唯识道理等三世外无体若不别分为言神通同唯识亦有妄缘犹有此滥故分三种道理三世者依现至法有曾当道理立三世也非不是唯识识义宽摄余二故今熟胜说故别分三。
【疏】立四灭三者意云似说有人立四种三色或有灭三立二种者皆是妄说但是疏主说遮未见文说。
【疏】若因后果俱时而生者意说大乘胜军师说种子等一刹那间因果同时前因正灭在灭时后果已至生相即是因果相续之义旧时云答头因果。
【疏】彼谓因果恐有断过至用不同时起者意说彼胜军师立因果恐同大乘因果被他萨婆多难逐依大乘假说现在因果有三相用不同时起如疏云被他如先有因时无果等难已有此叙先有宗难大乘意也问唯论文叙上座部救何故乃叙胜军义耶答以胜军上座宗计相似故叙同破故疏下云同此中破。
【疏】至住之时后法未生者意说前法至住时后法犹未生。
【疏】又有二趣并生至已生故者唯疏约三相难周云此初生灭二时难难云若说现在法上有生灭二时者即如人趣灭时在现在天趣生时且在现在即一现在上有二趣并若尔何故□疏云至异之时后果方生耳答异与灭相相邻近故以相似故故云至异亦无妨也。
【疏】所生胜故者趣胜故但名一趣无二趣失异相无力能故非趣摄意生是所欣胜得趣名前身变异是劣故不得趣名。
【疏】阿赖耶识分二趣故者意云若人趣异时天趣已生者难岂无二趣赖耶识耶及违此文者明违此唯识论文论文观现在有引后用似立当果对说现因等故无二趣并生之失言即法辨者即于一法体上辨二相离此无别生灭体故。
【疏】下显因果至于法辨者据此段论文唯于一法体辨生灭二时如疏云今此所论已下方解此文如言法生时翻因至二法为二时有此文约二法而辨生灭二时二法者自他二法也此文即属后段论文问若尔何故预举此二法二时文耶答意欲对明所以先举。
【疏】为果之时与前法俱为因之时与后法并者此是答显因果。
【疏】如解或等者如智与或不得俱时是相违法故。
【疏】二若即者意难云汝生灭二法体即一者法灭时应即生等。
【疏】此既总文且为三释者意云此论文既总举不分所以故下文中且为三释也。
【疏】此据位令至少故不说者观此疏意释通外难难云若言断烦恼鄣名阿罗汉有二乘金刚心亦无烦恼及赖耶等何故不名阿罗汉耶答彼位时役所以不说今据位全故云究竟舍位名阿罗汉又今言阿罗汉若但据断烦恼障而论以彼烦恼障能感生死若无烦恼者即名无生无分以生故虽有所知障不能感分以生非是缚故若唤佛为阿罗汉者即二障并无。
【疏】八地菩萨随应二释意明此文中既不说八地菩萨随以下有二师释。
【疏】若说习气上位不成者意云若说习气为粗重者即上位不成者即如上说阿罗汉位名上位也二乘未除诸习气故有云此上字合是四字如演秘说。
【疏】佛亦由断所知障至令通二乘者意说不可难言三乘同断或总得名阿罗汉三乘同断断惑齐得号如来答不然烦恼约断同三乘名罗汉所知唯佛断二乘不得号如来。
【疏】违教故者违瑜伽决择分也彼文说不退菩萨且不成熟阿赖耶识故。
【疏】此先不论故今为难者准决择分说四人不成熟阿赖耶名前但取三乘无学未论不退今将不退难云应皆成熟阿赖耶识等。
【疏】前初地得后八地得者意说初地已去已得得法毕竟不退八地已去于未得法念念得故言未得不退。
【疏】初地已去至转增进者释初地不得名行不退所由不同八地菩萨。
【疏】初说回心名不退者意云如前决择分说不退者但约无学回心名为不退不约直往不退等说而义有别亦不相违何得将顿悟菩萨为难例成赖耶识问且如决择分但说三乘无学不成阿赖耶不言不退菩萨如何乃言初约回心等耶答望论文中所引虽复不言然疏中云决择分中有四句分别初句中说有四人不成熟阿赖耶识。
【疏】以证净故至彼位者谓二乘见道证得四不坏净信故亦得名信不退四不坏信者即于三宝净戒生决定信故然未至彼位者未至十信第六心位以初回心未登信位。
【疏】即应有五者兼位不退合有五种不退而不言位者摄入信不退中以同是地前故。
【疏】论直往者唯四不退者意云若据直往菩萨名不退者合有四不退即除第四烦恼不退取位不退故有心也。
【疏】非直往者是第四人者意说决择分中不将顿悟菩萨为第四人何心故以烦恼种子未永害故。
【疏】若现行一分至应且名舍者此第一师难第二师以第二师许直往八地菩萨虽有烦恼种子立然无现行一分故名舍赖耶所以第一师而兴难也于中牒有最初两句牒从分别以下至亦名舍以来是是微。
【疏】以全未除故者是第二师答意云然初地菩萨及见道以去虽无分别及有不起执时然不名为舍何以故全未除故不同第八地第八地现行永已伏故更不起执藏为自我故岂得初地及七地已前为例难耶。
【疏】若尔至阿赖耶故者此第二师难前师云若八地无现行故不得名舍者且应八地不得名不退。
【疏】若尔入地诸菩萨至赖耶故者此第一师劫质也意云汝若难我云第八地不舍赖耶亦应不得名不退者遂质云八地菩萨应亦名退以全未正除阿赖耶故故知不退义者据行位修证位别名不退不约舍赖耶名退不退既尔何故决择分中不说回心不退菩萨耶举下论文以答斯问。
【疏】似为二义者即护法菩萨似者为第二师义也。
【疏】即同前师者同前师说渐悟此说顿悟何得同耶答虽渐顿不同一种皆说四人名阿罗汉故云同前师也。
【论】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者法谓真如无相海也驶流者即六度等舟意说八地已上菩萨相用烦恼已永离故于无相海任运而转佛性论云无出入异以住无相不动化生诸佛见诃乃为七劝云汝经二劫勤修于妙行云何不精进无相海中住故刹那刹那真俗双运以无功用故称任运。
【论】以能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者意说即能证空根本智为方便能发起后得智利他行名有中殊胜行。
【疏】前六地一行中修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至名为广者意说前六地中有相心中修名少第地中无相有加行修名大八地已去无相无加行修名广。
【疏】然初地已前至具修万行者地前所修六地于一行中唯修一行如修施时唯修施故初地已去一行中唯修一切行一切修者谓四无量四摄四无畏等六度不摄名为一切行如修戒时正起一行即此一行中遍修余行庄严此一行未能于万行中具修问前七地中岂可常能于一行中修一切行耶答虽许能修未女常尔又设令起行亦复何过八地已去念念中修一切行即于此一切行中念念顿修一切行故信胜前故问八地已去岂常能于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耶答必能常修以念念倍增故但依生空门法空门修别问但依生空门修施等不依法空修得成度不答且得成度不见彼我此及我我所即三转净也即神通记心教诚皆净。
【疏】然修愿力智度至非唯修此者问若八地中修万行者何故论说八九十地各修一度耶答若据十地中修十度地地修一渐次胜前别立其名即别修愿力智三度据其功力能具修万行非亦准此。
【疏】今第三证与彼文同者与彼瑜伽大波罗蜜多文同。
【疏】能得过前二僧只者哲云八地菩萨一刹耶修敌前两僧只劫各谓第二刹那所修敌前八僧只前二僧只各四如是展转乃至无量。
【疏】初因简解行地已前至今通七识者意说初因简解行地已前谓许地前烦恼行故然十地菩萨烦恼不断者约第六识说非第七识第七识烦恼犹许现行今言一切烦恼永不行明知通简十地菩萨问八地已去常入无漏观相续何得烦恼现行如何言通简十地耶答言总意别且不相违虽言十地意取七地已前次第七识中俱生我执至第七地中方永不行或所七字错依十字更捡本。
【疏】三义具故者前云皆以永害烦恼贼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
【疏】初师名舍断种等者意云解不退并据无学回心第二师据顿悟不退。
【疏】二即是正体后得者此意双说生法二空根本后得不是偏取或生或法根本后得名为二智。
【疏】菩萨趣烦恼有三者一名无染污相起二无过失相起三僧长功德相起名三也。
【疏】此中但舍唯能执藏以过重故者以赖耶如声呼也被他执名赖耶如乎执物虽无能所藏义但执藏得名。
【疏】成熟此名不成熟此名者即三乘有学无学七地已前八地已去辨成不成差别也。
【疏】积集义是心义者有二义一本识之积集多种名为积集二诸现识熏诸种本识之中名积集望义有别或能熏等者是第二释。
【疏】心之心也者上心是八识通名心下者即心意识之中之心也。
【疏】为取所依者即第八为取荡所依也或执取所依根身即执取结生相续也。
【疏】亦能持根依然据胜说约根为论者意云据实亦能持根尘持根尘是提依故论说持根者约胜为论。
【疏】是故三性法皆依此识有者此引中边颂不尽意明三性皆依此识疏名所知法。
【疏】今此取功能生诸法义者意明识体生也种即识功能不离体故。
【疏】即是相续执持位名者意说如上阿陀那等诸名既通凡圣即是相续执持名也。
【疏】此文杂染者即论文唯说杂染也所云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
【疏】能所藏中至不失故者意说能藏者第八也所藏者染行种子谓由有能藏第八令杂染等法不失也。
【疏】我受缘之至即识为所藏者意说我见执第八为我时即第八识为所藏是所藏故云藏者是所执义有云即识为所藏者谓第八不同重要由七转重即第八即第八藏在七转识中名所藏也不尔虽有此义今不依此论但说二藏三藏义一谓令种不失二谓执藏计为内我故知不约所藏释赖耶名。
【疏】又始终至亦通无漏者意说第八乃至佛位亦名能藏许能今藏无漏种故。
【疏】始终至又不重故者若第八约我见执藏及约能重名所者即第八不通无漏以佛位中我见已漏复能重更约何义名所藏耶故不耶取也。
言此中名藏不取所藏者意云说论赖耶名藏者但据含藏义不取所藏也以所成名唯在因位以得其名也。
【疏】云故不略不论染为能藏义者意释不取第八为所藏所由若说识等为能藏者因何第八非所藏耶由此不说也。
【疏】初师第三虽理应说者意云初师者即取决择分四人谓三乘无学及不退菩萨意说二乘无学回心名不退菩萨初师取初地菩萨名不退已证二空已得二智应捡前文随理应说彼已问答有学金刚故。
【疏】若说金刚心已舍至且不相违者此会文若尔何故有处说金刚心已舍此识会云菩萨虽金刚心无异熟识有之从多分者除第八识皆金刚心舍故云多分今言金刚心舍异熟识者从多分说。
【疏】生死尽故者释生死蕴也。
【疏】以能缘从所缘分三者意云三位者谓我爱执藏二者善恶业果三者相续执持第七亦有三者谓染行末那法我见末那又但学名末那。
【疏】若平等性智相应通缘三位者意说平等性智许缘赖耶七地以前有执藏义故。
【疏】云七地以前缘赖耶等者释缘赖耶所由。
余二位可知者即善恶业果相续执持并许缘也。
【疏】如涅盘等至时少故不说者如涅盘经说金刚心菩萨有二说即种子生现行有同时别二种同时者种子舍异熟亦舍善异时者种子舍异熟不舍若许金刚心趣无漏第八识虽不受熏以时少故唯一刹那解脱道中方圆满故所以但说佛有无垢识不言菩萨也。
【疏】摄论第二至阿赖耶为性者前之三名即摄论及此论通有之名二论并无穷生死等之号末后云赖耶为性者举通少乘亦者此名。
【疏】如前卷准此名知者即如前卷释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等应准此中释名可解彼义。
【疏】有漏二位名至最初舍故者意说赖耶异熟二位之名赖耶先无名最初舍故我爱执藏位第七地中除。
【疏】以二义故此中偏说者一云执持杂染种令不令失二者执藏为自内我。
【疏】唯说阿罗汉至异熟舍位者言阿罗汉舍赖者据舍缚说所以不言舍异熟识若据舍异熟体说即与赖耶同舍由此故知舍缚不舍体若舍体即兼舍缚故赖耶约缚说舍异熟约位说舍。
【疏】前言至舍之位次者颂前说第八者但说诸名通局不论舍之位次从阿赖耶名过失重故以下方辨舍之位次。
【疏】二释者即是将得及正得如下两解言此中皆名将得者意云以下虽有二解二解俱云菩萨在未来故名将得。
【疏】护法云至圆镜智起者意云菩萨第七地金刚心初生时而异熟义种现俱在若后灭时与金刚心一刹那俱灭。
【疏】如世第一法至故名将得者意云且如萨婆多世第一法舍异生性如见道初生时世第一法及异生性同一刹那在于过去此亦如是言怨害怨且如两怨相害气力既齐俱执别器虽言其怨害怨两怨俱时两而率此亦复尔即正舍名舍故金刚心是能害然异熟识是所害既舍已解脱道与镜智俱起望前舍时而在未来名为将得如上一解也有云舍异熟识时由二义故舍一由解脱道正无力舍二由无间道亦有力故舍望无间道正舍名舍以俱时故望解脱道已舍名舍生灭二相而不并故且如异生惟世第一法正舍名舍非望苦法智忍。
【疏】二云亦种生现至名为将得者意云金刚心生时异熟种子现行俱已舍讫其时合同菩提谓菩提未极成熟然望大乘得与成熟既是一法更无别体据后极成熟说说菩萨亦名将得故异熟识望无间道已舍名舍以不俱故问无间道起时已灭未审此时有无垢识及镜智不答此时虽有仍未圆满不名为佛问何故不言将成熟菩提时舍乃言将得菩提时舍即乃言将得菩提时舍即疏答云得与成熟既无别体故举得也问无间道既有无垢识即应正得菩提时舍何故但言将得菩提时舍故疏答云菩提将成熟故名将得意说无间道虽有菩提未圆明成熟若解脱道时已圆明成熟今望解脱道故名将得哲云无间道既新得菩提但名得不名成熟解脱道既曾得亦名得亦名成熟今望成熟故名将得。
【疏】其种生现异时至无别体者意云种子生现异时义与护法解中有两师第一师同也问既与第一师同者如何名种生说异时耶答亦异时且如金刚心生时异熟识种已舍唯有现行识与金刚心俱生名异时与世第一师同也第一师种现在故有别余义更无别故种生现同时种现时舍若种生现异时者故种子先舍现行后舍也言初得名得者同前师解脱道初得菩提名得得已成熟菩提虽初念得后方圆满明成熟。
【疏】义说成熟与得差别者此师得与成熟无别言将得者是成熟也。
【疏】问何故至故与前别者此师得与成熟无别言将得者是成熟也。
【疏】问何故至故前别者意云如辨名通局次第不同者先辨心及阿陀那后阿赖耶即先宽而后狭也今此明漏即先狭后宽故说异熟等以性相求故不可相例。
【疏】彼苦依尽真如为论者依身智尽所须如与佛同无亦同佛也以佛无漏身智不无故。
【疏】或八地已去方舍者意云心若虽爱执藏位若三乘金刚无间道舍何以故以永断我见故约断种说若菩萨八地已去我见永不行故名舍七地已前犹得现起约伏现行说故心随此远近如前说舍。
【疏】或心义者菩萨因中熏习种集名心果位无此然果位中有前因位熏习种在故且名心。
【疏】有三门谓性俱境者性即三性分别门俱是心所相应门境谓所缘门然此三种与佛不同故须分别若尔者自相等门亦与佛不同何故不说耶答次前已说赖耶即自相门异熟是果相门阿罗汉位舍即名门又周云异熟菩萨将得菩提时舍等即是舍门此等三门如前已说此中不论。
【疏】有言有漏至后一门者有异释云何言位总有二一者有漏位云既言有漏明知已颂因果舍三门所以此中不说不通次前已说今说也。
【疏】然受相应至无改易故者问舍受既通因果何故文中再说答舍受相应通因及果恐滥因位故无漏位而更分别欲须一类无改易故。
【疏】如来既得四澄净故者四证净者即四禅也。
【疏】不尔便违十地等说者许通无漏何为佛无若许通无漏违下第七中引十地文于药病等未能遍知而起寻伺已遍知者不尔。
【疏】不可动摇者意不为境界之所动也亦非如余智而有易脱如佛地说。
【疏】或至多依无住者意云大圆镜智无漏种子十地皆得增明至后时现行唯依第四静虑何以故多依天住故如法花疏云住有四种第一天住第二禅住第三梵住谓初禅梵第四佛住如彼广说所以此智初起多依天住言色界六地者谓四禅及未至定并中间禅问如何名未至答求上定时有近加行心虽未至禅然此心亦初禅收故分一地中间禅者谓无寻唯伺地在中初禅第三天若到第二禅即名无寻无伺地言游观无漏通十地故者意说第六识中游观无漏心通十地起遂令圆镜智种子增明意云余九地中虽有必不起以多依天住起唯第四静虑也游观无漏心者谓不断或后得智也。
【疏】大悲唯第四静虑者意说最胜大悲唯第四定有余地劣无胜者故以第四禅是胜功德依故又云此为功德本者周云此大圆镜智是功德有云第四禅是功德本故多依第四禅两任取。
【疏】所余三受者谓余六识中苦乐舍三受也。
【疏】彼俱生受者即第八相应舍受。
【疏】谓余中者意说在余六识中者以从思惟所引发故。
【疏】此佛地类因舍受至引发故者说佛果中第八类因中第八唯舍受俱所以果位第八无乐喜二受以此二受从思惟所引发故。
【疏】以此准知至第一胜者意云大乘见道既依第四明知圆知亦依第四禅起故知初说胜如何得知见道依第四禅答唯识云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小乘不尔四禅皆得问初说与第三说何别一种皆依第四起故答初师云圆镜种通十地若起现行唯依第四禅如第三师说唯第四禅有种生现余九地种亦无故太狭。
【疏】色无色至必不现起者即无色全色下三禅此等虽皆有圆镜智种于因□中余识起无漏时亦令此种增明及起现行唯第四禅种生现自余地种必不起现行此释第一解所以。
疏如三类智边所有等智此引喻也喻圆镜智种虽在余地毕竟不生现行三类智者谓苦集灭三谛下类智也所有等智者即是此三无漏类智边傍修所有有漏世俗智智既有三故名等智即三数智边各修一世俗智也又等者相似义以世俗智无始时来数曾知苦断集证灭即有漏六行伏或生上□等今无漏三类亦尔事业同故得名等也又等智者哲云此世俗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故名等也谓见道已前六行伏或欣上厌下生有负等百千万回今回心入佛法得至见道缘四谛时至三谛类边故傍修世俗智也边者近也类智起时傍资世俗智种子令得增明萨婆多立得云而无种子意云有宗说欲入见道时世第一法及异生性诸有漏法并皆舍入于过去来世俗智复未生正入见道观四谛法作十六心观并皆无漏即于苦类智边而增得得未来世俗智余二智亦尔杂修得此三今世俗智然但有其法而无其用乃至以后亦不起用得胜劣故圆镜智种子在余地者亦毕竟不起现行唯第四禅种子生镜智现行如演秘广有问答。
【疏】不易脱故无动摇故者意说大圆镜智与净第八无易脱故亦唯与舍受相应此文意证圆镜与舍受相应也。
【疏】设通十地无漏地有至于理无违者谓色界六地无色界四地合有十地意说圆镜智种无种十地许有以此地中有游观无漏智故。
【疏】以五教十理者哲云大乘教合为一小乘开为四又周公三经四颂为四下不许教二合为一总成五。
此等无量诸大乘经者但指教非是五以庄严论亦非证此识但引证经故来也。
【疏】如是诸处准此应知者意云若有说第八识处即通二乘无学不退菩萨等若言阿赖耶识者即不通无学但通凡夫有学等七地已前犹有此故。
【疏】如断常门中至从因为名者此释文外伏难云若此间言第八识者何故释颂第九门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耶所以举此文答。
【疏】彼所俱言至未转位至故非一向依此例说者意云彼所俱言者即解心所相应门故论第三言此识与几心所相应答云常与触作意受相思相应故解云阿赖耶识未转依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观其文意即通二乘无学十地菩萨为论七地已前菩萨入观无我执故二乘无学已永断故问若菩萨二乘未转依位无赖耶者何故论云阿赖耶识未转依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菩萨二乘未转依故答论举狭名以释宽体宽体即异熟识也。
故非一向依此例说者意云不可一向依此即断常门阿赖耶名说也。
【疏】此领依初舍位为名彼意领通诸位为断为常等波者彼问意颂通法位为文故问云云何应知此□八识离眼等识有别自性故通诸位又云此释通外难难云何故前断常门中即云阿赖耶识今门乃言云何应知此第八识耶答约初位舍故以赖耶为名此据通诸位故以第八为号故二有别亦不相违。
【疏】又准下说一切有中至不唯在色者此第二解亦取色意云说眼等识即等余识亦等色如何得知如下自云五蕴亦非真爱着处彼计色等是阿赖耶故计赖耶离色等无别自体不唯在色者亦计诸识为赖耶不唯计色也今据此文亦等取余色等下文既破五蕴亦非真爱着处明知举眼等识亦等取余色也问既取色者何故不说答如下云不离识故略不言色者即是取色也举王取臣即取心所举实取似不相应论文虽复不言据理计合如是不尔摄法不尽。
【疏】此离识蕴不共许故者又解云此意取色不相应等若离蕴小乘虽许大乘不许故云不共许故。
【疏】然二经摄论等同者谓阿毗达磨经及解深密经彼此二论共有如楞伽经唯此俱有摄论等无故云一经诸论不有疏彼无此三解摄论中虽引无此等解更勘云彼文无此等解。
【疏】如常分别者阿毗者对也达磨者法也此经有十万颂契经者梵云修多罗此翻契经即契当之义事与理合名之为契。
【疏】不言对有法至非有法故者意云何不对比量有法但对宗法取阿毗达磨此云对法者具二义故第一有轨义第二持义为具二义故此间说问何故不言对有法耶答先陈是有法有法者不具二义但有一义为但守法自体唯得有持义不能生物解无有轨义故言非有法者即释有法不具二义此中不说所由也故因明宗言法与有法而不定也汝不可责我言何故不先说对有法而先对对耶不可作如此难也。
【疏】义准因明法与有法不定者问法与有法既不定何不对有法乃对法耶答义虽不定以先陈后说法是差别方生物解故但言对法不言对有法也不为难者意云准因明法与有法既不定汝不可难言令对有。
【疏】更于下文者意云更有解于下文自说不烦预述。
【疏】后半流转还灭亦然者亦如摄论及瑜伽解。
【疏】各致一言者以上自下句各举一义为因为缘为宗也中间平歒取所以者何者征也征云何赖耶识既得与诸法为依如何二句各致一言。
【疏】现所执持牒前因义者意说种子是现所执持即是前因。
【疏】由此因义至为所依者意云由有此种子为因所以第八现识能与一切法为依种若无者其现不者依义不成。
【疏】为依杂同至故量别说者意云及为彼者种子及五根并内扶根尘等即第八识变也及为彼依者但与现行转识等为依非是本识所缘变也故但为被依故是别说者即变为及为彼依即是别说如下自解。
【疏】即是所缘变之境界者意说根器是第八所缘变之境界也论中不说种子者以相隐故略而不说。
【疏】故说为缘者第八与诸识展转为依故说为缘缘者相收藉之义。
【疏】亦有种依者五识种子亦为自识依然是亲因缘故今不说言增上共依者大小二乘共许五识依色根故小乘不许五识依种子故。
【疏】虽第八识至及为所缘者意云第八与第七为俱有依且为种子依□为俱有根亦为所缘第七缘第八为境故虽有如是多种义今者但取俱有义一不言余者。
【疏】此犯随一者意云此犯随一言有其二过以转识摄因成立第七有俱有依小乘不许□第七识宗犯所别不成转识摄因亦犯他随一过因中亦犯所依不成文言省但言随一不相违也。
【疏】末那成已许是转识故者问设许末那成如何知是转识耶答若未成得末那仍未许有何论是转识得末那末那既离本识明知是转识以离第八皆转识故问第七八识是六通境不答不是一切菩萨二乘异生等皆不证知唯佛一切种智知。
【疏】应云至是识性故者意云若言许是识性非五识故者他将第七为不定过先作量云第八是有法定应有但有依宗法许是识性非五识故因也如第六识喻他于有不定过云汝第八为如第六是识性非五识故第八以第七为俱有依为如第七是识性非五识故不以第七为但有依耶。
【疏】如是虽言至有不定过者意云虽言第八与转识等而为依□而因显八以第七为依者意云亦可因便显第七与第八为依或若不尔者若不将第七与第八为依尔者如前第七因第八识为俱有依□□不定失且作量云然后出过量云第七应有俱依转识摄故如第六识出不定过云汝第七为如第六识是识摄故有但有依为如第八是识摄故先但有依耶此过不成如演秘说以第八无俱有依故有如是过也故知第八亦有俱有依也。
【疏】此中不诤等无间依种子之因者意云此中但说俱有依不许等无间依等无间依今依种子既依种子即是无始时来界因义中辨非此此所论俱有依中不说有云此中不许等无间依种子之因者此中但说俱有依不许等无间缘及因缘义也。
【疏】颂中有字贯通二处者意云通能有所有中能有者即是第八识体如上第二句是所有者即下二句是说由有第八识故有涅盘诸□等此解有字通能有所有之中□疏又由有此识言贯通下染净所有之中意云如下言由此识能执持顺流转法及涅盘终后等故说第八互通所有之中故染法由此识净亦由此识证得此说第八识通下染染净与前解别。
【疏】非如色等至依执持故者意云谓本识与现或业而为所依亦说本识能执持彼即相依名为执者但摄受义名执非如色根等执生觉受又依执依持名执持者有云依执者第八与或等为依能持或等即相依持持不失故故名执持识言不执彼现门或业以为境故者意云或业杖识生识不缘彼为境故据不缘边说不执或不同根种是执持复是所缘也。
【疏】如喜及顺喜法名喜觉支等者意云如二禅中有喜彼地所有喜受所缘及相应法皆名喜觉支此亦尔。
【疏】世间净成者意说由有此识故清净善法而得成熟即世间有漏善法惑业苦亦尔所得成熟皆由第八。
【疏】或与现行至证得涅盘者意云本识与现行道智等为依持令此智证得涅盘。
【疏】前顺于后者意云虽然同是无漏前未证现后能证理后证理时前不违故名前顺于后即种子顺现行也或前后念不相违故名前顺后。
【疏】体顺于用者体即无漏智体用者智有漏惑证灭之功名用也即体用不相违故名顺言还于灭准前应释者且准前云顺于后释也。
【疏】即出世净者无漏智也或世间净者取资粮加行智远证涅盘故。
【疏】或但涅盘是识执持亦是依执者此□解云第八是能执持涅盘是所执持也问云何言所依执耶答今言执者但是依故名执言所言依执者意说所执持也即依此识而证得涅盘故名依执即真俗相依故摄论第四至之所依也者引摄论者意说依他趣性为二性依意说要由有第八依他故而能证得涅盘故说依他与圆成等为依言涅盘是所求果□□意证唯取涅盘不说无漏智所由。
【疏】或现行果是性因义者此意或初句中界及第二句依字俱是现行何故知尔答是因义亦性义故同性义者何答此第八识无始时来但□者□句依□疏或属能此重解第三四句句中通能所依也不同前唯约所依。
【疏】然生业或皆通苦集者或业是集谛然通苦谛者有漏皆苦故苦身中有故或业名苦者翻因义边即名苦谛又或业苦三望过去去因现在为因未来为果故有宗计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说二。
【疏】前言闻重通有无漏者指前疏中或摄世间□等文也。
【疏】遍计所执至起二执故者此中有三解由此有至□彼趣等是第一释即由能遍计心横执等起所以有诸趣生唯所遍计是依他性或缘诸趣等是第二释即所遍计计谓五趣等故能计心从所遍计亦名遍计望心体非遍计第三能者趣是见趣能趣之心因此能执之心即趣遍计性成故下三句与三性为依。
【疏】四清净法者谓四种□意取菩提涅盘为圆成实性。
【疏】此中以对至藏者先合有问问云若具三义名赖耶者何故今者但以能藏一义解耶答谓对缘性故偏举能藏义以外道计胜性为能藏故言今阿赖耶识者是生起下文。
【疏】非如彼一者意说赖耶非如胜性转变是一赖耶因果不一不异今言异者为对彼说。
【疏】颂中但破胜性至非为义具者意云外道计胜性转变为大小即因果是一今佛法不尔所以偏举能藏一义以对外道非谓义具。
【疏】或故名至摄藏未是者如论颂云故名阿赖耶者不显藏义藏义者即论长行中云与杂染法笔相摄藏等是前结上二句者即前正释颂中云取第二句结上二句即唯约能藏显赖耶非显耶识义也今言杂染法笔摄者此更别显赖识义故与前义也今言与杂染法笔摄藏者此更别显赖耶识故与前解别。
【疏】若我若法皆准前解者意云对之机曰示对初机曰开法者初谈名开之谈名示。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三末(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四
【疏】佛欲除彼至愚者亦解者问世尊说食本欲除彼无义苦行彼闻佛言转增轻笑病云何遣答世尊说法非为一人此虽轻笑余悟者无量所以余类因此便毁外道不习无义苦行也甚为利益。
【疏】无一有情一刹那中无四食者意云虽举四食意说识食若不尔者岂段食遍三界耶言意简说之者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者意在识食也。
【疏】下三不言界者意云下食但释名出食体不云欲界色界等唯段食言谓欲界系等即许界通三者意说三界通有三食。
【疏】望一食者非望余生者但望此一界有情可食者名食不望所余生说如色界虽有触而非食故。
【疏】胜定果色等者如菩萨所为者及苏酪比等色处亦非段食是色处之类故非食摄。
【疏】又色粗着与根相离等者即离自眼识为境用即离中知也。
【疏】非要别对自识所取者意云非要名对自识所取庆方各自识所但变坏时先资自根后方资余根发识明利得名食也。
【论】摄受喜等即解触能生长喜乐为摄受也三能资喜乐舍为是触耶若触能者行相是何若摄受喜乐舍者应为喜乐舍食何名触食以喜乐舍三能资养故若云得根本境时未摄喜乐亦不资益何得名食。
【疏】喜受增者由触今彼喜等受增能摄益于身方名为食。
【疏】非顺益持舍者苦等相应舍也。
【疏】有非是食体者意说亦有触非是食体也即是发生苦忧及非顺益舍触是也。
【疏】得根本境者先触时受方领纳触既先得故名根本有云根本境者意凡心心所缘此境时即触心所先得此境名根本境。
【疏】此触食体皆道入触等者意云触是遍行与诸识相应故举触言通八识触据食体属六识相应触胜也后思食亦尔。
【疏】若希可爱境至及现在者若欲俱思唯缘未来及现在可爱境方名为食以过去已灭不可合故。
【疏】即欲无灭不缘三世者对法欲缘未来即欲无灭不缘三世此且缘显相说约实欲通缘三世。
【疏】皆与其合者欲与三世合若尔者何妨此思相应欲亦通缘三世也问思者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说为希望耶答心心所法皆具通别二行通行者相从而说皆同其行如心触等与受等相应皆以领纳为相若心触等与欲俱起皆以希望为相皆不违理心等皆可起多行故别者即心心所各各自相行也如以说用了别为性乃至思等造作为性故瑜伽此论皆云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也今据通行故不相违。
【疏】念类无失缘亦无失者此答外问云且如欲本希未来即许缘过去念既缘过去应得未来答念亦得缘未来虽体非是念而由起缘未来法即此法是过去念家境之类也若缘时亦得名缘念类也意说未来境是过去境之流说念得缘非是念行相实缘未来。
【疏】深胜希望者若深希望缘本来者唯意俱思胜非余相应者又世亲云如远见水陆阳不死婉子见砂谓米思贫不终皆由深思便思然。
【疏】亦准属六识者其取属六识思若取识者思食体应是识。
【疏】令识明利现前故者此显三食资识令明此通余识识复能长养诸根大种即第八识故世亲云识食者是能执受由执受故所依久住故名食也。
【论】此识虽通诸识自体等者意说识食体通八识引四食经意证第八何故食体通识识耶答但说识言即通八识识义同故设余七识是彼流故说本之时即兼末故本识转识非一异故识食言通八识正识食体第八非余若尔如何集论说六识亦名识食耶答食者资益之义六识缘喜乐境时亦能资益诸根等故集论约此义说六识名食。
【疏】三蕴五处十一界摄此显四食五蕴等摄七心界者六识及意根名七心界意根即赖耶识等。
【疏】然彼云者对法说三蕴五处等通有无漏据食此唯取漏故言一分此论略去无漏言有漏故不言一分又不说无漏即是略彼一分也。
【疏】又彼通等流长养乃至三受等者意云对法论说四食通三蕴五处十一界摄者通约等流等说若据食唯约有漏四食一分此论略去等流等一分唯取有漏为食也。
【疏】亦非是恒互持诸根者意云六识亦非是恒有能互持诸根令不断坏也如第八识恒有能持诸根不断名食且如六识五位间断或上界无纵有意识岂可能互持诸根令不坏耶。
【疏】彼宗不许无体用故者若举无体用因彼宗不许以去来是有体法故故犯随一今宗但遮令无食体用举非现在因无过意说论中无体用又不可为因依但可将向宗法安也若准西明疏亦用为因。
【疏】过去未来识等至如虚空等者此破去来识等非为食性量云去来识等亦非食性宗非现在故因如虚空等喻以此准知现在是食性者为异品虽是现在非食性者亦在同喻中故举虚空等者等取此也问若尔因于同喻一分不遍岂成正因何者谓非现在因不遍喻中一分现在故答亦不然但因于同喻一分转即得成正因然是同品定有性故异品无故即当因明九句中第八同品有非有句故颂云二八是正因四六相违摄初三五七九皆成不定因。
【疏】言以无为非食故者释喻所以意说虚空无为等现在摄又非食性。
【疏】下别破法者即心法也前约去来破二世识非是食性合约心法非为食性乃至下破不相应法亦非食等。
【疏】余世亲释者除一段余破文是世亲释。
【疏】有段食者在欲界中说无识而有段食资身容可不坏上界即无段食识后无漏以何为食耶。
【疏】即无漏识为段食体者若由无漏识中有无漏种即说无漏识为食者亦不然破云如疏疏说此破者说此位中无为行也此位即是第四种以但乃至灭定无出入息也。
【疏】大乘一劫余谓有宗不许段食七日过七日后出定即死大乘不尔故许多时在定如西明疏具说比丘缘起拾余。
【疏】彼答有二心者意说在灭定中七八二识名为二心虽无染第七而有净末那故与第八相依由此二定有差别有云二心者一即集集起心二者种种心即意识。
【疏】非为治此灭定生故者意说非谓厌此第八而起灭定但谓厌于转识入定故。
【疏】此量可知者汝灭定位受想亦应不灭后还起故如汝许识。
言两宗并无者大乘经部。
【疏】此位有色明有本识者难前已成色不离识汝许此位有色故有识识自受熏故知此识是第八非余。
【疏】本立三大地法谓受想思即三心行也。
【疏】言于静虑无色修行胜故者意说静虑者即色界四静虑无色者即四无色定意云修此等定时受想二法有胜用障定强故所以偏胜。
【疏】二名为心行及复灭至而复不灭者是答且难词。
【疏】大乘佛等至亦非遍行者大乘意说语行灭时而语不灭今乃难他云语行灭时语应不灭是不违自宗故。
【疏】云今难违宗就他为论者意云难他语行灭时语应不灭者此就他宗论宗为论故无过也若大乘宗中寻伺非遍行因据小乘宗寻伺是遍行也故佛语亦由寻伺不同大乘论文云遍行者就小乘说。
【疏】唯有此条者意云出入息名为行者唯据下地于身有力说名为行故云唯有此条故非遍行也是故。
【疏】云除此无有者释不遍所以。
【疏】如寻伺故比量所诤者意云比量诤受想二法犹如寻伺亦是遍行论量亦言意在于此。
【疏】若依分位至所望别故者意若依思上亦得立定等谓本经部师立三心所谓受想思此据实法说其于思上亦得立定者以此思能专住一境边亦得名定问既说为思因何有定答一念之思所望别故若据当体但名思今依分位假立亦通余法若专住一境边名定若追忆边名念简择边名慧故云一念之思所望别故。
言谓通三性等者意说若据通三性及通有寻伺等为论即遍行别境等十法皆名大地法故云即更有余法对受想思等名为余也。
【疏】何得独言无有受想者意云灭定位既有一切心所何得独言此位中无有受想有余心有。
【疏】简有教简触生受者意云曾无有教简云此散心位触能生受此灭定位触不生受既无此简何得为例。
【疏】与前少别者前文据有触难既有触令有受定相随故受想必俱其理决定此文约灭定有思亦应有受想以有思故如余散位故与前别。
【疏】俱舍云至经部异师者意说世友是经部异师叙心所多少也。
【疏】二法为种子本计灭定无心者意说经部本计灭定无心后时心起由二种法而方得生一者由心二云由色有种子而心得生。
言初问中□长者从此若无心所至如何有识而无心所以来并是初问。
如起染时者意云如起染时虽无信等不妨有心此定亦尔不妨所无独心有。
言此相应法者即识。
【疏】等言等取此非能缘者意云非但无所依缘亦应不得成能缘心故等取此非能缘也。
又云等取此能缘者将为宗法难言汝灭定等心应非能缘等非心故者如论破云如色等法亦悲心故云释云以非心故无相应法也。
【疏】如何取像等者意释无想所以。
【疏】如余为比者量云灭定之中应有受想等余心所有三和合触故如余位时。
【疏】亦应有触许有无明故由无明生爱染故今说既以染必应有触既有触应有受想。
【疏】非染无记为例量意云准例无染量量云此定中意识应非是法无染心所法故如余染心位意说定位既无染心所明知定中意识亦非染无记也。
【疏】云此返彼亦得者量云汝灭定前心应非散心求心缘寂静故如求缘涅盘心岂有求缘菩提心而是散心耶。
【疏】一切心所皆非有故者因如菩提等喻等取色等及睡问等位量云灭定中应无心因云一切心所皆非有故如炎水。
【疏】灭定他诤至或说无心者意云此生下论文谓共他诤灭定有心准下无想等位类此应知下染净诤也。
【疏】识住中者外道计色受想行四蕴计识是我四蕴于中住故。
【疏】以本识现种为染净心者意云通取第八现行种子为心即集起心也集诸法种起诸法故。
【疏】有为等法总句者意云有为法依心故所以言心染情染心净情净名为总句即总同成染净也然无为法虽依此识不由此识而成染净故与识别名别句又云以有句别故名别句也。
【疏】初句如前者即以心为本句如前初释中解复更不释。
【疏】或心体是有情者即第八识也。
【疏】即摄摄论三种杂染者此论中所说杂染摄论中三种杂染也。
【疏】先言持种为破经部者亦为先破所以先言持种也。
【疏】所染初识者即第六识初受生时而是染法即是初结生时识。
【疏】由所依止及彼熏习等者意云所依即是能持种识及彼熏习者即所持种子以转识间断即能持所持俱在过去后结生识若起无种如何得种生有云所依止者身也及彼薰习者昔时欲界所薰种子也并在过去结生之识无因而生便成大过。
【疏】自性解脱者意说由自性解脱故与余烦恼及随烦恼而无俱起。
二时者即界地住还及无染心后名二时也无持种故者若无第八无识持种也。
【疏】非第八识故如色声等者问漏与无漏而正相违有漏不持无漏种答不相例第八余识各别故根境事等种之不同有漏第八可持无漏种汝第六无漏时更无余如何彼能持于有漏。
【疏】非过去□生今□者意说非过去与今为因。
【疏】如何类破者今不作比量破。
【疏】我宗有得得者虽此论文不破得以义类合有此破也。
【疏】类下净章中下破净章中得今此间救同彼处类破。
【疏】又言持种略得不言者以此文中破经部持种所以略得论文不言若破有宗但破去来及得即不破持种。
【疏】余种子体定不可得者汝无第八余不能持种故异类心后无种子生也。
【疏】即二时后者第一对治识起时第二往还时故言二时后烦恼起应无因也亦有疏出无此文。
【疏】若生非想非非想至应灭等者意云若无第八识者如有生非想等至彼起不下无处有处无漏心时即非想地心断而非非想地摄又无处有处无漏心后非起摄故故云二种皆应灭离等也不生无处有处故论。
【论】结生染识非行感故问此文如何来答彼计云行所感者必是异熟无记即第三念也然初念结生识唯是染污经部者有宗皆然摄论云从无想等诸地没来生此间尔时□随□所染初识结生故世亲云所染初识者没来此间最初生识也。
无性云初识者谓续生时初位识也又摄论云若从此没于等引地正受生略由非等染污意识结生相续也故今破云结生染识非行感故论行感心是异熟无记摄结生识既是染污如何行感耶。
【疏】经部师言堂何过者意救云虽不同有宗有去来世前后分位说行缘识结生我中既有种子亦能感名色中识名行缘识由大乘现行业有为能招名角位中识我宗亦尔虽结生识非行感由有行种子能招名色位中识亦得名行缘有宗计亦然若约分位论于名色位中相应心心所总名名色故说识缘名色今言行感名色位中识者即名据缘不据缘也若据缘说即但名名色不名识故。
【疏】虽染识非所薰故者立难云若言薰故名识亦不得成何以故以结生染识非无记故无记之法方受薰故感亦不成先业感者必是异熟无记之法故若言名色中识是义也不尔稍难故但说薰名行缘识者经部避悬之过所以但说薰故名缘。
【疏】三文合说也无果识一义向下句中说故云无缘义故论此不成故后亦不成者谓行缘既不得成即识缘名色亦不得成。
【疏】又取缘有亦不得成者世亲释云谓若无有行缘取缘有亦不相应者意说已无取缘有也以无识持种故云者成非实故如何今时爱取得与未来有支有缘耶。
言返覆准上应知所谓返覆者随救随破皆准上知故初行缘识难乃至约时分悬隔难准上应知。
【疏】次第相望皆可得尔者即识缘名色等次第者不成也。
【疏】又果中相缘故者以识等五支彼宗唯计是果。
【疏】断是果也者即指无为由断惑得故故得断名又无为是得能所断名又无为是三性所以从能所断且得断名谓指无为是断果故重言也。
【疏】谓未离欲缠至勤修加行者意云既未离欲缠心时还以欲缠心伏欲缠贪等勤修加行求上界色缠善心缠是有漏心心所之总名。
【疏】色缠心不俱生故者俱时生为色缠心薰彼缠心可于此欲缠心中种生彼色缠心若不彼薰此心为彼色缠色缠种子不应道理生净现心准作可然。
【疏】又此如理作意相应心者是世第一心彼正见相应等者是见道无漏门。
【疏】染法现种至断何所者此意即说若有第八持现及种第六相无漏心而断彼现种今汝见既无本识第六记无漏时惑等已谢无漏之智而断何物又云此破经部义以无取断断果不成释曰据其疏文叙萨婆多救便破计救其义理乃破经部何以故有宗不立种子既言染法现种俱供非有等明知破经部为胜。
【疏】萨婆多计惑得俱故者有宗虽无种子然惑得义与种子□□□相似故亦破之彼计云在无间道一切现行□皆无唯有惑得解脱道灭问如难他云无漏道起一切皆已断如何言无漏能断惑耶岂大乘无漏道起而□有惑耶答不尔由第八识含藏□种子所以无漏道起时应可生现种子而更不生名断如汝宗先无熏习无有种子若后无漏起时前念现行已灭未审无漏智而体何等有宗得等先破非实故。
【疏】不得言或在过去或在未来者以所得法是过去未来能得现体通过去未来故言或在未来等经部无过去及得故不言来世中有得得也。
【疏】命根同分设持种无过失者此设纵经部命根同分持种故。
【疏】以无依故感者不然但是名色不名识名故。
【疏】彼复救云至于理何失者意云此转计也前计云名中有异熟识名行感论破之应说色行为缘故萨婆多既遭难已遂更救云我今者约分位以辨缘生问何者名分位答且如初无明支中所有相应法皆名无明支如至识支中所有相应心心所法及异熟色等总名识支后后支皆然遂却计云识支中有色异熟为性亦名识支以分位说故意说难识支支中结生识是染污而非识支然同时有色异熟为性总名识支于理何失者即却计识支中异熟色有识支体如下破云时分悬隔无缘义故隔者即约前行缘□色破隔识支故云隔也悬者即约转救破也汝若将识支中有色异熟为性名识支说行缘识者不熟以时分悬远无有缘义如从此欲界先造人天业及造非想天业从此舍命且生非想以业胜故受八万劫满已然后下生人天趣中何复以先时人业隔非想报复招人报耶天趣准此难以先时悬远故不计第八识便有此失又趣纵汝今生可有招义如非想地报以复异不可招中间更不造业又先持识等早以落谢又无所薰故云不成也今遂此义势方破他时今悬隔无缘无种者意云以无所依本识故能□种子亦无也。
【疏】而立断果者谓无为是断果准经部无别无为俱□无即是无意也。
【疏】后□起时□种者意云后修道更起者由本识持烦恼种故。
【疏】总结一章者即结此一段经文章由明也此经中明证有本识文证理毕故今总结也。
【疏】合证本证者彼摄论瑜伽论对法三文俱证本证有名合证也论十证本意摄尽彼诸论等前卷末者即第三疏末也。
【疏】非正是证者即初生明了业用三证非是正证第八也。
【疏】问何故至所依者意云本证与他依义显故不说是他所依第七与第八为依义隐故不出其依体即但说第七依第八不说第七与第八为所依也如疏云所以出其依体者说第七依第八故论云依彼转缘彼等。
【疏】出自识体所缘者意说本识与他为依即恒转如流是出自识体所缘依者颂明执受处者是出自识所缘也又出自识体所缘依者有云自识体即与所缘为依以种子根身等依附本识故故说本识与他为依出自识体所缘依者即缘子等是自识体所缘也说与他为依者意欲出自所缘故此解稍好。
【疏】根境说者末那用第八为俱有根复以为境故云依彼转缘彼。
【疏】此亦应然至即随彼系者此即他质若云第八随何界异熟即彼系即显是明界系者第七应然言与染俱即随何染污即彼所系如第八识亦是明界系竟何须后随所生所系。
【疏】此不为例至故今说之此答质意者且如前六亦与染俱若起起与八非必同系第七亦与惑俱除起无漏余有漏位一切时必同地系既一种有染如何前六亦系非必同七同系耶今为简前六故说随所生系言故。
【疏】云恐类前六故今说之又恐类前六者若不言随所生系恐将前六同第七一切时同地系有云恐类前六者比类也又解疏云是亦应然者意云第八既当地生当地系者此第七亦然早已说竟何处耶答云言染俱已即是说也说四惑相应明知第七早说界系竟言即随彼系者即第七随惑系也问何故六识不说随所生所系乃至第七即说随所生所系耶故举疏答此不为例者意云第七系同无别所以随八说系前六亦与本识不必同系所以不说随系第七识除无漏时余一切位恒与本识同系恐类前六故今说七随所系也。
【疏】若无第七体意名无有义者意云有第七可有思量义若不许有第七识但空有意名而无其义有云此破经部。
【疏】心体第三者遂数心意识。
【疏】虽标总者等如论云是识者标总名意今言意者别属此第七。
【疏】名假施设者谓出世心无思量故非那末名设名末那者但假施设不必如义也。
【疏】皆以二法相对者意云如言六释名皆将二法相对以辨差别且持业二法即藏及识依主二法如眼及识乃至相违邻近等皆以二法相对辨之义无谬若但言心即喻一法而无六释也故下云非一一法究理括尽六释释法不尽如无贪等无六释。
【疏】同计度故者问第七中无随念等三种分别如何说言同计度耶答同有执故名同计度亦不相违。
【疏】又有别释以相续思量等者此是疏家别依余文解即依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文也。
【疏】不共所依者意说第七与第六为不共所依何以故六皆有不共根故又简共依故言不共所等无间灭意根诸识共有以前引后后引前也故诸识并然为简于此说不共言第八虽依第七今据六识为论不依第八故无妨也。
【疏】又由六种依七种生者意说第六识种子若欲生现识时要由第七种子系发方生如下自说六现依七现时种依七种理设何。
【疏】或善或染者如入见道第六入生空时第七但与法执相应第六入法空观第七平等性智相应此即转为善若第六出观时第七还与俱生我执相应此即转为染若创入是见道第六双入二空观时第七方成无漏故由第六七成善染。
【疏】问后师曰至仍说依故者此有二意初意云初地转易既由第六引生而成善染何假第八现识为依七分得生又八望七有何胜力后问意云且如定中耳识率尔闻声而意识别缘不共耳识同取七八现行既相续亦说耳识依七八而生耶□□何以故以无引力仍说依故量云定中耳识应以七八为依以无引力仍说依故如初地以上第七识此意例云初地起时八不引七即说第八与七为依定中七八不引耳识亦应与耳而作其依言意识不共耳同取者约自不正义问。
【疏】要根种至方得生识者竟说根种子引识种子根种生现根已其识种子方能生识。
【疏】其第六识至立种子故者此会瑜伽文今第七以下立自义。
【疏】若说依现至行相殊异故者此难意者若依现八现八应与七同缘如眼识依现根根与识同取例此应尔言行相殊异者七八二识行相不同既行相异不同缘者明知不依现八依种也。
【疏】若尔如何说六依七事者却难前师云若言行相异故即不依彼现者六七既行相所缘并异如何说六依七耶不同眼识识与根所境等故尔者相似义俱见色故。
【疏】答曰两人依别等者初师云两依处俱别仍得依何妨六七缘不同依义得立。
【疏】若尔如何知七至为第七依者难初师曰汝如何知第七有势分为第六依不计第八有力为第七依耶道理既乖故知现八为第七依彼质答曰以下初师质答前难言答而复质以下此是论主质答前师其义易详无劳重述。
【疏】若无第八至故说非七依者意说若无第八而七亦无故八与七为所依意识不尔等者意说若无第八云意识无不妨第七识在□□故意识不与七为依此意说云第六既不与七为依明知依八现也。
【疏】即如定中至彼必同取者此答前难难云定中耳识独闻声时应以现七八为依今此答言空中闻声耳必与意同缘故所以耳识用第六为依不以七八为依言今此七八至竟有何失者虽不如五与六同取境名依然约势力与七为依亦无爽也。
【疏】如设无第七至七依者意难云设无第七七亦无五识然第七不与五识为依若无第八七不有如何说第八为为七依此难依不正义不约染净为依答中后解依正义答言八例七亦尔者意说无七八亦无不说七与八为依此依不正义难。
【疏】七非本故不与力故者意说七不与五为依所以为论正义第七与五识为染净依。
言此文上来者即此第二能变文中上来略解依义竟。
【疏】依下正文即傍乘义者意说此下明三种依之文即是傍乘义也。
【疏】恒不恒定者意云此出所依体也恒与定是第八识不恒不定是眼等五根无色界无名不恒不定第八皆具故名恒定即内六根为所依体第八即意根摄因缘无间并非恒定如演秘说故今三种合说故云恒不恒等者若以能依名有所依者皆假说何以时知如下引瑜伽伽或依为所依所依为依皆随宜假说即其语也。
【疏】彼论以理为名者为名所依所依缘相应等今疏论以缘为因者心心所法所依总有三种一者因缘二者增上三者等无间缘故二论有别又解瑜伽第一云谓俱有依无间依种子依者皆约理为名。
【疏】唯种子识者即通取种现俱名种子种子识也。
据通依者意云通据一切有为法说不俱有依者意处不名俱有依俱名等无间依以不俱时故。
【疏】谓前灭意不取心所者意说说心心所随其所应皆用前无间灭识为开导由此开避导引令生故此心所非自在故论据总聚说心心所言。
【疏】羯烂多至是间义故者此文来意者谓旧唤等无间缘为次第缘谬也今谓辨其邪正故引梵本对明。
【疏】若言种子依者意说种子望所生现行名种子依即种与现行为依此文来意者恐三依有滥故料简。
【疏】种望种子应无此依者谓种不名种子但种类摄故有本云现望种子应无此依此为正如演秘说。
【疏】即种果同时等者意云若不言增上缘依但言俱有依者即种生现果同时应名俱有依今以缘简别故种生现虽复俱时不名俱有依故云非种子也。
【疏】故复双简者说等无间缘依者即简种子及心所也。
【疏】辨体至必不生者意云此总辨三种所依有异言种子名因缘依生即亲辨体而生诸法若离此因缘依外别法名因缘依必不能生故下三准知故辨三依而有异也如论别三种依中说也。
【疏】今假设如小乘至不名有所依者意云别说小乘师定等不得名有所依不是例前色此且如色计但有因缘依从自性生故以无余二依不得名有所依也虽小乘曰设许汝灭尽定有等无间缘果者不得名有所依如何名等无间缘果若谓初在定住无心时前念无心为因引后念无心即是其果名等无间果也即前念为后念依亦有等无间依及因缘依即以同类因是因缘也以前后相似名同类因以一种是无心故得名有因缘也谓关俱有增上缘依义故不得名有所依也意云但例说灭尽定不得名有所依不是例前色等也。
言今无念念生灭者彼师云大地等非念念灭准数论宗有转变无常无灭无常。
【疏】时人谓未入大乘时作者西方皆谓世亲菩萨未回心时作此论也世亲昔弘经部宗义。
【疏】或有眼非眼界亦尔者意云虽有眼而非眼界界者因也此意说虽有现行眼根而无根种如无学最后眼根等。
【疏】此前后俱也者此师意说种灭牙生因果不俱若尔种子六义中二果俱有文如何会释此师会云言果俱有者据前后名俱即据一期生前后说可有俱义非要念念因果俱也俱生俱灭者意会云但说因果二法俱有生俱有灭不说因果念念俱时生灭。
【疏】瑜伽至非即此念者此师会云与他性为因者种子生现行与后念自性为因者即种子生种子此两法并非同念此总难随会诸教意。
【疏】此时缘阙者约无学最后蕴说不约余时种生种说。
【疏】此下比量义应知者应对前师作量云种生现必定俱时是因果故如焰炷等。
【疏】或彼非因缘者外法皆用内种子为因缘外法麦等非实因缘汝计此是因缘者然我不计故非因缘我但计此是因缘不说彼世俗法是因缘也。
言不相似者约色心种子生现行说也。
【疏】此大法师至异念生者彼师意说根因识果故不同时且由经部故作是说又五根同类异念生者有云五色根既是同类不可二界眼根并生故云异念又根种已灭现根仍有如无学后蕴故不同念因此中辨他性自性等遂解此文非与此文相当也虽有三解前解为胜难他许眼识异时故。
【疏】应生分别者应分别种现同时异时至第十卷转依中说。
【疏】世尊至无我教者意云此文有何者答说种子为根者意破执身为我遂为说云此身但有五根五色等何处有我然堪受无我者便生领解虽有十二处今且说眼等五根色等五境不论意法二处也。
【疏】护法为释者且成唯识论颂及长行皆世亲自作今言护法释何答护法释者然别作二卷名道唯识论释彼成唯识论也。
【疏】此师意说见分相分俱名自种者谓显五识从自所缘之相分种为增上缘生故说识从自种生也业种释也。
【疏】佛说此二者谓根境也。
【疏】三释如前者即次前释颂中自种之言有三释是故疏云自有三种一因缘自等今此长行释中解五识种子且准上释释。
【疏】亦如自种各有三种者意说非但前颂自种有三种今识上功能亦有三种两说即名说有三种也有三义配者将见分种等三义配功能。
【疏】生色识至非体是色等者长连读之。
【疏】或相分名色见分名识此二同种故名是色识等者意云解色识疏中有三解从不须分别至故说现识名为色识以来总解又见分识变似色故是一解或想分色不离故是第二解此二解见相皆别种生或相分名色以下第三解即二分同种家义就别种二解中初解之识者第八识功能者五识见分种以见分识变似色故故名色识即色识种子名色功能已此功为成十处差别义故假说名根本与此境色无始时来更相藉待名互为缘缘者因由所以之义也以待根故有境待故根有照因之功能相因借故根望现行识而是因缘见分种子名照根故第二解云者疏中言或相分色不离者是第八识色功能者谓五识相分种子依成十处义说为五根此与五尘无始时来能熏相分与所薰成五尘种子互为因缘能熏生种种起现行以□为因故即相望现识为增上缘以相分名色见分名识是此师云识者第八识也功能者五识见相种子以同种故此相见种依成处义说为五根此与境色无始时来能薰所薰互为因也此师相见同种种为五根五根望识亦是因缘即互为因言有此三意后诸讲者应悉逗留亦如演秘具陈上解功能三解下辨境色。
【疏】前二念识相至不违理故有意说前念识相引生本识中色识中功能令起而生色识也似自者似色也果者现行色识也功能者种子也即前念识相引本识中出似自果之功能令起而生现识理无违也此总举下别解。
【疏】生今现行者即前相分所薰之种生今现行相分也言色识者即相分引同时五识名色识也有云前念相分种子生今现行相分相分不离识故名为色识也。
【疏】如亲相分至名所缘者意说同时亲相分为影生见分有体者相分缘生故是有体影者识缘相分二变影而缘即影像相分也言名为行相于识上现名为所缘即当影像相分也下论文释互为为因。
【疏】据现在说至更互为因者此据长行说种与色识互为因所由。
【疏】若以见分至为因者即说见分种子为缘相分为色识即根与境无因缘义因者所以也。
【疏】境须根用者意云此解互为因即由现行相分相分与见分为缘见分起已后薰成种种有生识果用故云须根用若根须境用现根而缘发生现识而变似前境故云须境用此即功能功境色互为因也。
【疏】无别实有者意说但以识种为根除此外无有实体。
【疏】有时相顺与势者如第六入生空观第七有漏是不与力余时与力。
【疏】虽实无色似色等现者由安慧计见相二分是遍计破云似色故安慧论师虽前非总中十难第一诸界杂乱难第二二种俱非难第三四缘相违难第四根识系异难第五七不齐难第八三依阙一难第九诸根唯种难第十假为他救难疏亦色种子者意云汝若将识相分种子为识种子能生五识者亦成杂乱也。
【疏】不同前一种子难者前约见相同种难难云相种即识种者十八界种应成杂乱。
【疏】瑜伽五十六界四句中云如眼非界自有眼根而非是界界即种子因义也自有界非是眼根等内一切法等亦尔有是现行非种界因故有是种子界非现行等准知又瑜伽中四句分别彼问云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界亦眼耶答应作四句分别或有眼有眼界等广如彼说应舍□之。
【疏】四界至余一分色界系者意说四界者鼻舌二识及香味二尘故名四界二处者即香味二处也唯欲界系及余一分谓眼耳身三识色触声三尘此此六法通欲色界今但说欲界有者故云及余一分色界系者除前四界二处余一分并通欲界今说色界有者故云余一分即是五根并眼耳身三识及色触声三尘也。
【疏】彼有根故明有现识者意说若识种为根根既彼有得有现识也。
【疏】翻返二许者意云若许识种即根根同识应唯欲界系若许二识种即二根者即识同鼻舌根亦通色界系彼有根故得有现识破云翻覆二许俱违教也。
【疏】不尔便违理名执受赖爷摄为自体令生觉受名执受即种子不名执受若约第八执持不失边种子亦执受若不约生觉受但言根有执受种无执受者即违种子执受之文。
【疏】五种一分非执受者意云五尘通内外内有执受外非执受故言一分然声虽虚疏亦名执受故瑜伽云有执大种声非执受大种声等。
【疏】若五根五识种至为同法故者量云第六意根有法应意识种法六根中随一摄故因如眼根等喻。
【疏】五为同法例亦应尔者意云若第六识有现根者即五色根明非种子量云五根定非种子六根中随一摄故犹如意根。
【疏】一无诸种至杂六无根唯种失者意云若以业种为五根者即无前六种过失然此六种过失皆是论文难前师也彼论六可知。
【疏】下安慧破十难者意云前师避过以业种为根所以安慧申其十失难破前师第一业通善恶性根唯无记失第二声意二业性应无执受失第三业通身语意根通二蕴失第四业通色声法意非内处失第五鼻舌根业种根唯欲界失第六识意业所感业应末那失第七色根即业种根无唯现失第八业是色声思应非色根失第九五识唯无记恒业所感失第十善识非业感根非俱有失意说善业眼识等无俱有根非业感故。
【疏】第二依身业色等者意业种者通三业种若计业种为五根者且如身业谓依色身造业缘色身有执受故取薰种为根根可有执受只如语意二种先无执受所熏业种为根故根有无执受失语即声也问之三声无执受耶答不离大种声有执受若离大种其体虚疏而无执受。
【疏】根通色行二蕴失者谓业以思为体故故思为行蕴也即三业皆以思为体思是实业体身语等是假业今假实合说故根色行二蕴失。
【疏】业通色声法等者意说色声通内外法者即思也业者总名即通假实业故说业通色声法。
意业法处摄者以意业思为体十二处中思向法处摄故总意云由思发善恶色声所薰成种种即业种若取此业种为根根非唯内处失有云法者即法尘法尘通内外善恶等不然岂有法尘业种为声根耶前解胜。
【疏】此二三识至亦然者上来以根从识难故云三根不应五地系等今将识从根难亦应识通五地系等故云返难亦然。
【疏】应同五识体即业种者意云五识业种既即色根第六意业种应即末那。
第七眼等无现失者圣说眼根业实通现种若唯业种为根者即应五根唯种无现。
【疏】业是色声思者意说色声思说色声业以思为体也疏以业种为根根应非是色如西明疏解。
【疏】体是色声意所摄故者意云三业体即是发身语意之思与三业相应故云所摄。
【疏】若言至非唯无记者此业种若熟能感于五识然五识是无记由业未熟未招五识所以五识依彼业种得通三性。
【疏】根从缘称者业即是缘业为增上缘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识说彼为业者根据能招说根为业也。
【疏】识生变似义者犹境也。
【疏】似眼根者为破实色根破云似根即似妄心中执实根也。
【疏】如生欲界成就眼至何不见物者既成就眼识即识不无种即是根何故无色根时不发识见物耶既不见物明别有根发识方见。
【疏】本转二计者前引二颂及释名本计从有避如前所说过难以下是转计今时双会故言双牒故论云非谓色根即识业种也。
【疏】前师若言至非现依有此牒前师意也言应说有藏识至相望而有者难前师也难云汝若言依种子者即合论云由有藏识得有意识何故及展转说云由有藏识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耶故云何故展转相望而有。
【疏】言前师若言次第六至展转说者前师重救见前瑜伽论云由有藏识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等总依现行根不依种子说前师遂依瑜伽论文自救前义云第六种子若欲生现行时要须随逐第七种子若第七种子生现行时第六种子方生现行约此展转说亦得种子依所以论云由有末那意识得转等。
【疏】不尔五根为例亦然亦有别根者意难云第六依第七即得展转说者五识亦依五根应论说云由有第八识故得有五根五识复依五根转等既许五识依现第六为俱有依然第六依第七种便展转说者五识依第六时亦应依六种也以前师不许五识依六种故为此难又解云若第六种欲生现必须随第七种方生现者如一识种子欲生现时应亦随逐五根种子方生现行何以故一种皆有别种故别根者即第七识又通难云五识有别根不许识种第六有别根亦应六种不随于七种又解云谓前师以五识种为五根以六依七由六识种子生现之时随彼第七种故说六依七者故今非云此不可尔应说五识种子随彼五根种生若许尔者即应五识许有别根如何前言以识种为五根耶。
【疏】此如对法至属眼之识处说者如对法第二释眼识依根云依眼之识属眼之识文中广说疏如六有俱有者量云第七有俱有依因云有转易故如前六识。
【疏】以种子识例现至亦令有所依者意云现行识既有依种子例现应亦有依。
【论】许现起识以种为依识种亦应许依现识者此明种子第八有二种依一即自第八现识二即能薰七识此即义准释谓现行识用种为依义准何妨种子第八以现识为依现者即通八识也故说种子依自第八亦依七转识故下论云初薰习位亦依能薰又论识种何应许依现识者茂法师云疏虽有解今更释云净月师以见难陀云五识依自五识种为俱有依我亦说种依于现识为俱有依故下云初薰习位亦依能薰后依第八皆俱有依故。
【疏】共许现行识以种子为依者彼此皆许现行用种子为依如前种子依等言故今令种亦应依现识者即令第八种子依现识也故下云初薰习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现识故下论云能熏异熟为生长住依等即说能薰与种子为生长依第八异熟为种子住依据之论又许种子依现识者通八识说非唯第八唯除异熟生无记心心所以不薰成种复不与种子为依故不取也。
【疏】若谓论文至无同喻过者若如论云许现识以种子为因缘依者即今成立现行与种为依即无同喻何以故现种是因缘依种依现行是俱有依岂得将因缘依与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论文所说即无过也今应云种子应以现行为俱有依因云种现二中随一摄故喻如现望种唯现望种难是因缘此师意云若望能薰辨体是因缘摄若望俱时有力即俱有依摄今取现为喻者取俱有依之义也。
若不尔者即无同喻由此故论不言现行以种为因缘也。
【疏】何故今言亦应为依等者准难意此种依现前因缘依中即许为依何故今言应为俱依也。
【疏】今助解者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现行第二取一切异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现行识。
【疏】今此师令成俱有依者此答意者前辨因缘宽通故通种现今约辨种依现以现行非是种子依故种依现但得名俱有依也此解虽言现种为因缘但是下出体中生长依故成俱有依然住依亦是俱有依。
【疏】又现行望种虽是因缘至现行望之余皆能薰者此意说云虽前辨因缘中现与识为依但摄能薰为依如第八及余异熟心心所法不能薰者望自种无力非自种依故此不言余心现行望自种子何故不言以是能薰因缘依摄所以不言故。
【疏】云余皆能薰故即释不言余心现行之所以也但言异熟现行望之者辨俱有依也此虽总言意取第八以余异熟不与种子为依故。
【疏】又诸识现行异熟皆有俱有依主今略不说者此解通取诸识异熟现行皆有俱有依所举种例同现亦应有俱有依且例种令有俱有依所以下出体中不言此诸识异熟略不说也次于种无力不能为依以第八为住依故出体中偏取此第八异熟为种依也何故不例余能薰识现行耶答彼望自种自能薰得为依也故且不例准下为依中亦取为依也但取俱时依义不取为因缘依义也若准问前辨种依现识唯第八不说七转识也准下文兼取七转为胜又略故等者异熟识六现行并不能薰成种望于种亦非因缘同第八识文中略故不别说又此业感六识于种无力不能持种不同第八似不能薰故不同余七故望种非种而依。
【疏】唯第八种望现是是依者唯望第八现辨俱有依前三解中取初后两释为胜初解种子依能熏所熏一切现行后解种子唯依第八准下论文两解总须故是胜也次下释现识与种为依所由故通八识皆为种依。
【疏】此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依者意说种子用现行为俱有依言以种子因缘依者现行用种子为因缘体言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即例种子用现行为俱有依故论云即许现识以种为依种子亦应许依现识有云现行望种既为因缘即例现行望种亦为俱有依以现行生长种故异熟为住依故此是本新薰二种家义义具故也。
【疏】全分不依能执受者意云第六不依五根不同五识各别依眼等故名全分全文不依也即是下无有小分依色故因是也以意说无小分依色根故故立量云第六识是是有法亦能执受有色根身法也无有小分依七根故因也如汝所许第八识喻。
【疏】云或前六识亦能执受等依此文立量此为大失者既小分不依色根如何执受有色根耶故成失也。
【疏】无过量者即是破第八非执受量。
【疏】五识不成者由各别依五不成执受。
【疏】第六识不别依色根者以第六不同五识别依色根故第四有执受证中言各别依者因不遍意识故此中出彼之遍因也今会云彼言各别依者即是显非遍因也即无不定过。
【疏】此不定故者意说现八依相不定有根即依无色无根不依故云不定也。
【疏】后不定故者初熏习位说种依现以后即不定何以故转识以后可有间断间断位种子不依故云不定。
【论】未了所依与依者此辨所依能依差别所以知下先辨能依后辨所依。
【疏】依不问因缘及余三缘皆是依者此解论中有生灭法依因说缘义也杖因者即因缘也托缘者即三缘也意说诸有为法依此四缘所生诸法未有而有名之为生有法暂停说之为住如是诸法托缘皆说为依即四缘望有为法有力令有为法得生住者故望有为名之为依。
【疏】诸无为法至是有为诸法者意说无为为缘能起有为亦得名依如以真如为境起无漏智等如增嫉灭道等皆量。
【疏】此解所依义者所依体者所谓六根所依义者所谓六根一一根皆具四义方得成所依此为义也。
【疏】无时不依此生者意说一切时常依此生故言决定。
【疏】又简七八以五六为依者论虽无文然以义准彼不决定不得与七八为依。
【疏】唯除遍行及色行蕴小分者此遍行五并是决定所以不简遍行触思等随心决定故色行蕴小分者谓思等及命根种子并无为等亦决定故不简也既尔应与诸法为所依并决定故。
【疏】若尔以下至并决定故者并是难词但约余者申难不约五根五根先是所依体故。
【疏】即简四大五有色尘者即简别色蕴所除者虽是决定决非有境故须简也四大者谓造五根四大种也五有色尘者意取五根扶尘并四大种也。
【疏】及诸种子与现行法者意云种子虽是决定亦现行法为依然非有境故须简也。
【疏】体虽是假者意云虽不相应命根等体是行蕴摄亦如无种子等而是所依但非有境故此简之有云体虽是假者如不相应命根等体虽是色心上假立然命根等亦是决定谓非有境故简之也。
【疏】故前所难彼非所依者如前。
【疏】云若尔遍行五至有境法故者并是难词今如所难彼非所依。
【疏】即简遍行至余所依者意云此心所等许有依义而不与余法为所依长读之。
【疏】总而言之至量所依者意云于五蕴简有是所依有非所依者且如色识二蕴中准所五根及意根是所依余者并非故云少分云七八二识即意根摄然八识相望者意取七八余想等三蕴全非所依故亦简之。
【疏】谓自身识为依至此所依义者意云前虽具四义简于根等为心所依而以义准由少义理更今简此等法亦非所依此总标也如次简也即从下向上次第简之。
【疏】他为似不决定等者此次第简也问何故他为自非所依耶答虽自心依他而缘然他身不决定有时无故云非自识所依问何故前后相望前为后依非所依耶答前为后体自是后开导摄非此所明故亦不取问身根既是总名亦应五识皆以身根为所依耶答此亦不然略有二解如枢要说可捡叙之。
【疏】何以简余先言有境等者意问云何故立所依中先言决定次言有境为至今心之所取自所缘及至简法乃先言有境次言决定后言为主何故如是两文不同答皆是影互而言亦无有失言三因者即是非有境故非定故非主故故。
【论】余非有境定为主故者即非字通下二故字通下□故字通上二因故三因皆前后影互说以简于法更无别义意显六处外余法非是有境决定为主义故所以不为所依也又解余非有境定为主故者但二因简余法余法谓非有境非定主故故非所依略不说决定故主下出依中正简之故此解胜。
【疏】唯恒所依为此量故者意说唯此六根恒为所依为此量犹体也或六根唯恒所依以为定量。
【疏】各各一故非如色等者以王所各一故有所依非如色等有多种类。
【疏】即是此中决定之义者以瑜伽唯恒所依此量故文即是此论中决定之义护法依此义聊简要□四义方成所依故此引瑜伽但证所依义非要同此四义也。
【疏】非六处定等者意云六处定为所依心心所定为能依非如王臣更互为依今但取一边所依义说不约更互为因依也。
【疏】非具正合者以云具四义王非因六处据一边相是似喻非是正喻不可语合。
【疏】眼等为果无所缘境者意云心心所法有所缘而有所依眼等无所缘故无所依眼等虽有境而无缘处故非有所依又问云且据前四义中简根等有境名为所依遂简余色等今言非色法无所缘故即约心心所以简根色等以无所缘境等若言非有境简者为约何等境境耶答若约能缘心以简根等以根无所缘故今言非有境简明知简余色等以根等有境故。
【疏】五平等者谓时同依同所缘同体事等行相等即相似名等此名五平等此文意者于彼文所依处说依名者行相名等也故知本识心心所亦名能依如何今说第八唯为所依耶答皆假说也又瑜伽及此论皆云心心所而有所依谓种子依等无间灭依亦是所依何故不说唯取六根俱有依为所依耶如下会。
【疏】随情宜者随情所宜意欲将所依为依故随说文宜者随文便宜作如是说。
【疏】意散乱时五不生者由意不于五境依意故名散乱。
【疏】五同法中者五识为同法喻故名五同法。
【疏】与转识等作所依因者以准义即字应错合为与字草与字是即字相滥更捡余文。
【疏】文虽有四者即五识有四俱有依谓五色根六七八识。
【疏】下一一引此等非一者如下证与六七识为依一一皆得引此显扬第一文也此等非一者即如上□引证文非一也。
【疏】三因等者谓第一明了第二作意第三依资养根等即五根也由段食等资养故。
【疏】如定中闻声至长时为论者会云定中虽不同缘今言同缘者据多分长时为论皆得同缘此解依不正义正义许同缘也以定心非分别故不与五识同缘今言同缘据散位说也后时定心亦名分别但除正智。
【疏】是彼类故无不遍失者谓后得智是缘事分别心之流类故言是彼类若言后得智无有分别者即别根不遍无漏及定心也今言后得智有分别无不遍失。
【疏】不漏五识者七究竟净更无漏于五识非由六识至八地以去六识恒无漏故。
【疏】如前摄论共依文等是者即犹前无性五同法至是共依故文。
【疏】准此前依是为好证者准此经文亦得与前五依六依为好证不但此等七也。
【疏】前一师至亦是此流者亦是此有俱有依之流也何以知者以初师云七八二识既恒续自力胜故明知有互相依义亦解云亦此流者亦同前三位有第七识此解胜。
【疏】不障彼乘之识者即无覆无记识也以法执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有覆此识三位有故名为不障。
【疏】或无漏识亦得有故者菩萨出世道及灭定皆有无第七二乘不得法空观故无第七。
【疏】又各别依故因者此第三师引瑜伽论云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有色根身第八遍依故能执受根身等故有色界亦依色根何故不说言七八为依者意说八用七为依七转八亦转。
【疏】第三师云诸识种子应者所依七八现行识具三义如前理说者意云生下文也□师意说种子既具三义应以七八现行识而为所依其三义者所谓前说生依长位住依故论云识种离不生长住故彼者即总七八现行识也。
【疏】始但四乃至一等者意云此第四师说五识具四所依谓五色根六七八识第六具二谓七八识第七有一谓第八第八有一谓第七其心所各各更加自相应之心即五识心所有五所依乃至第八心所有二所依等。
【疏】入疏长从之义者难陀五识一刹那亦是常住大纲之义大分五识唯一刹那间断之五识相续者即子细别解也。
【疏】如瑜伽等第一五识六等中者意云瑜伽第一明五识有六种义第一谓唯了别自境所缘二唯了别自相三唯了别现在四唯一刹那了别五随意识随染发业转六又复能取爱非爱果。
【疏】有二刹那俱生者前后生名俱生也。
【疏】亦非展转无间而生者亦非五识中自他异类展转无间生故眼识等起后必有音识生也。
【疏】从此无间必意识生者意证五识不相续非证五识由六生也此文如下证第六由五识生故第六以前六识为间导依。
【疏】彼先自生至常从义者此答前问问云且如平等性智初起时第六意识何非此依今答云彼先自生意云彼第七识无始自相续生见道以前恒不简断也但由第六入生法空无漏观时令其前念有漏第七灭后念无漏第七与平等智俱起故其前念有漏第七但用前自类有漏第七能引后念无漏第七及平等等智非由第六今得生也但以第六为增上缘令七转变故彼疏远者平等智但亲依第七不亲依第六故言疏远。
【疏】二率尔遇境位者论中遇字意含率尔如下夺中既有二种准下夺中今纵处亦合有也广如演秘说。
【疏】上一位言通下二处至通第二者意云此破前师先须从夺且纵有三位且如疏列即如论言且前五识至可知所说者是依论文虽无率尔位理准有也如演秘如下夺集复有三位即翻前三位立如论言若自在位至宁不相续者翻初位论等流五识至互相续生者翻第二位论言若增盛境等翻第三位一位贯下二处者即通下二翻位次遇者通第三释释位然第三翻位境字通上第二翻位并披论文配问遇字何不配自在位耶答遇者是劣但约因位不论自在以恒续故不通第二位者以前三位论中无第二位但义准说有所以遇字不通第二翻位。
【疏】自下夺中即成三夺第一以事望理难第二位以理成教难第三位以教成理难。
【疏】转五识故者若据不正义初地转得无漏五识亦名自在位。
【疏】即在八地已去皆能任运者问八地已去犹药病而未自在任运而知如何今言亦等菩萨答今者且据据自利边而得任运不尔等言即除彼也。
【疏】无漏殊胜非前位故者意说佛无漏诸根互用增胜不同前有漏位八地诸根而有漏故也。
【疏】不假分别者不假作意分别方始恒缘即一切时任运恒缘于此前境。
【疏】亦应诸佛无率尔心至今初见故者此约佛位假说有率尔心以刹那初随境故其实佛无率尔心也。
【疏】若皆已见至然但有三者此约实义以无寻求例无率尔心以率尔时即是决定等三心故以曾见故即起决定更无率尔言等流者望前曾见心名等流也非即此念名为等流以初念故约前后相似名等流故云但有三心谓决定染净等流心无率尔寻求心理如前说有云但有三心者说佛解脱道但有三心无等流心有率尔决定染净三心也。
【疏】言故心前后者约因位中说有心前后故五心据未自在位若自在位即五心不具故。
【疏】以事望理难者谓佛等于境自在者即其事也如变大地为金银海水为苏酪等即约此事道理难五识令相续也。
【疏】为非初过者亦有疏作此字今从此字胜意云为非次第二率尔遇境位即翻第二位也前师说非故名过也。
【疏】等流心后亦得相续者意云若率尔遇境位劣无等流心不得相续若遇胜境未舍识来等流心后后亦得相续也。
【疏】此意亦如未在位者意云未自在位纵汝不续岂自在位亦不续耶此亦尔纵令在率尔位可有不续岂等流位不续耶故等流位五识而得续也。
【疏】五识生时三心可得者准演秘云三心者率尔寻求决定出瑜伽第一文谓率尔染净等流无寻求决定寻求决定唯是意识故。
【疏】可言五识互相续生者非是五识一念即灭更互相续名相续也。
【疏】彼若至相续转者是难词也。
【疏】□相续生者是前师答相续义也。
【疏】非眼识断已至可互相续者此即牒非彼义并生下难词。
【疏】若尔此是意识相续生至可互相续者此是自征云瑜伽但云既眼□时非无意识此证第六识相续何关五识□此既不尔已下论主释瑜伽文不尔意有云若尔至乃言五识相续者此是前师难词指彼论是明意识相续非明五识也故疏如眼识时以下论主解彼互相续生明瑜伽不尔意二解中后得胜。
【疏】设许不相续者自亦许此中容境五识有不续时。
【疏】欲界上四天者欲四天者除四天王忉利天以彼二天可相□害言但乐增故者唯解游戏天增嗔故。
【疏】瑜伽第五四句云者一自害非他害但云是欲界者不论处所欲界上四天意天意慎恚天等二他害非自害谓三恶趣极苦处及在胎藏中三自他害即人间及下二天四自他不害谓上界天及中北郁越等。
【疏】一说住妙高层级者即须弥山四埵名四妙高层级谓四天王所居处二云即三十三天居须弥山顶。
【疏】此善恶人着者善人境者如瞻佛像恶人境者如爱三途苦具境等境是强五识不断。
【疏】释但一念文者此会前瑜伽文问既言五识相续者何故瑜伽云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耶故疏会云此据率尔境变平等中容境说有率尔心若增胜境计五识相续有云□尔等总一忆也。
【疏】五十二文言通故六识明知互为根缘者问安慧决引此文为证即应六识互相无间何故第六不以前五为无间耶应因护法会之此解略难解下具解又云若此六识至意根者意云安慧师引瑜伽意证六识更互为缘以前难陀计五识唯第六识开导依故问安慧师第六决不用前五为开导依瑜伽言若此六识为彼六识文如何会五识为彼六识开导可然第六意识不即如是答言总意别亦不相违前五识为彼六识开导其第六识还用自类为开导也故不相续。
【疏】若五识间断至五识生故此叙前难陀五识不续一念生已定有意识生若尔即五十二应云等。
【疏】或时散乱者显五心不次生。
【疏】有二者第一破意用五为依第二难意令以七八为依。
【疏】有无第七者意云诸师许灭定中或无第七如常从说今时即计有第七家故灭定中有净第七安慧师第七唯有我执若依生空后得智为加行入灭定时即无我执即灭定无第七不许第七通净分故余师许有问安慧既不许灭定有第七如何乃言灭定中有七八耶答约安慧宗中余师说也是即意识不假五识者不用五为开导依。
【疏】亦是六以七八为缘业者前师计五以意为依今第六应以七八为依故例同五识也。
【疏】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至亦尔者意云谓第六识先于世第一法作有漏生法二空观能引后念见道无漏智正起时有漏第七及与四惑并分别者并皆伏断俱生者伏即何以知者生法空观违二执故望安慧宗唯有我执无有法执既第七灭引平等性智空二执故此智但依第六上立而不立依第七何以故谓安慧本宗不许第七通无漏故问若尔何故言平等性智相应末那乃至亦应用彼为开导圣教既有明文何故虽违不许答言有平等性智相应末那者但有其名而无其体即显第七名通无漏假名末那实无体也由转去有漏第七得平等性智所以说平等智依末那立其实唯依第六识也问设不假立无漏末那名有何边耶答有违经失经云初地初心平等性智得有相应末那故。
【疏】此约异生一分有学菩萨受生等者谓异生受生位中必依染污意识得生中有没心常起染污故由六七引第八生摄论说染污识通六七二识有学一分者就有学中有利钝二根利根者从初果直得罗汉更不受生非此所说其钝根者次第受生亦由六七而引第八菩萨受生者由悲愿相应善心即二智相应善心是六七二识问异熟心依染污意依何位说答唯约异生不说圣者亦解通约二乘有学说谓有中有故又中有没心是染污故问何故中有初心不起染污要后没心位起染污耶答中有初心犹近圣道不起染污谓此身中得无漏故故至中有没心起染污意云无漏道违故问初二果人可尔第三果如何起染答第三果人于中有没心于上界定而生受味生上果也问地上菩萨有中有不答有二说一云无中有瑜伽云菩萨由智结生对法云亦依悲愿相应善心故以悲愿助而结生也故大论云菩萨知而受生非为不知二云七地已还菩萨悲增上者为救众生故受分段身亦有中有瑜伽等说欲色二分有中有故又显扬证大地菩萨不受无色界身由此知许有中有问菩萨中有有染污不答二说一云虽受中有不起染净菩萨知而受生非为不知又由悲愿助结生故无染污二云菩萨分别惑虽无俱生犹在于药病等未能遍知故于中有有俱生爱准此而言合中有污二解任取更捡余文问何故但说悲增上不说智增上答智增上者受变易身求菩萨故于此问答略不论。
【疏】若分段若变易至善□缘者问分段可尔变易既无别受生云何亦由二智善心为缘引第八耶答菩萨受变易生皆由定悲愿等助先故业感此分段身渐细渐微变粗为细易短令长如增受法长时不绝名为变易皆由二智入定以悲愿资助以得长久约此道理而说二智引变易生也如下第八二种生死中解。
【疏】既有三证者即前引无性摄论世亲摄论对法第五。
【疏】由前八识皆过证者意说前八识皆有过证得互为依。
【疏】例与五依故者如定中意识先有得与五识为依如无心位意断以应用七八为依以恒有故。
【疏】大乘初无漏心者即初地平等性智。
【疏】此中四缘如下广解者即通指因缘等四缘如下第七卷中说有云此中第四等无间缘指下七卷说应如第字言为此依者为开导依也。
【疏】他现生处不障我略者意难云且如意识现生时不障眼识路何不用意为开导依要令意灭方始开导耶既现生后不障路而非开导者故知八识不得互为等无间缘非如自前心也且自类前心不灭即障彼路后心不生故待自类前灭后生方为开导彼既不障故非异类互开导也汝如何说他与此为依耶。
【疏】如萨婆多至应无间道者难前师也且如有宗心不并生可互为开导大乘既许八识俱起应无开导既俱时生如何更互为开导故云今既俱生应无开导汝若识为依应即不俱生次举论难。
【疏】色法应尔者若识多少不定容作缘者准此道理色法应尔亦多少不定故应成无间缘又云若准瑜伽五十一文前师多少互作等无间缘道理应尔今则不然。
【疏】体等者心心所法各各唯一无二受等并生名为体等用等者心心所法同依一根同缘一境作用相似通三性等名为用等。
【疏】邻次而生者意云且如识前后自相望乃至思等亦尔故云邻次而生问何须作此说耶答若论开导依即一个心王与后多心所为开导受等不尔今约无间缘说即须心心所各各自前后相引故说邻次之言。
【疏】无余自心隔者意说心心所自前后生时无余心等能隔自心名无间缘若有异心隔者不得名为无间。
【疏】非如色等者色不相应难多少不定非无间缘眼等应尔等者等取不相应也。
【疏】彼复难言者前师引摄论难护法计色为无间缘故彼论难经部意若许后心为种者阿罗汉末后心应得入无余涅盘后种更能生故下总结云故知色心意等可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不得名为因缘疏中引彼且摄略也。
言上座部师者即上座部中以经以量者说为经部非是部中经部也。
【疏】即是设许色有此缘无因缘义不作此解等言无用者意云经部师不立第八将色与色将心与心名为因缘今解不然设设汝色心前后相望为等无间缘不得成其因缘义若不作此解者所言等言则无用故夫言等谓前及后各一法相似名等今若许色心前后得成等无间缘即前后多少不相似云何名等故知但纵许非实许也。
【疏】一者彼部许色有此缘者何以得知彼部许色有等无间缘答彼正文为证者彼摄论第三正文既难云前色心唯可容有等无间缘夺因缘义明知彼许色有等无间缘若不许者何言唯可容等无间缘故以第三正文证经部色有等无间缘也。
【疏】若尔何故至名无间缘者难也若言经部许色心有无间缘尔者何故第一云非经部师唯色等法名无间缘耶。
【疏】第三卷至等无间缘答前难云说有缘无义各别故且有者第三缘色根之中含诸种子谓有色及种并心故即许彼色为无间缘彼第一唯约色说无种识故不许为无间缘也又云或可各别部计第一是经部师第三是上部中经部师二部差别计义有异不须和会。
【疏】二者至为等无间缘者第二解意者准摄论第一本计不许色为无间缘以色多少不等故今摄论第三且纵许有无间缘据欲夺因缘故亦非本计许色为无间缘也。
【疏】此义为正者此论中言纵设许是正义非是彼宗许色有缘也。
【论】心所比依随识应说者先问云诸心心所若令识为开导依举论答云心所此依随识应说即此识心所此识开导彼识心所彼识开导。
【疏】自下大文释难于中有五难第四后起他难第五诸论教相违难。
【疏】不可离别施设殊异者四义等故不离别令异也四义者而时依同所缘事等言何故受等至想等为依者长续自体。
【疏】何如不如着名沙门义者意云此沙门计受想等各各自前后相生今难意者何故不如着名沙门义受引受想引想而乃前念识俱受与后念想为依耶即触生受受为想依故为难也着名沙门者非真沙门相似沙门也。
【疏】减三缘故者减至三缘也。
【疏】彼设若不者意说前念不灭者后心不得生。
【疏】名为无间非实是者由彼论亦云五识无间有意识生意无间者依增上说。
【疏】四缘广分别义者亦用此无间缘缘等四缘广分别义与今说相似。
【疏】乃至决定生者意说此心心所等无间后诸识等决生指彼论文故云乃至。
【疏】意取决定识不取一切者意取自决定为缘者不取余者所以言总是通说也。
【疏】一法未遍知者意云引此文者意证言总意别据此论文即言总意别若准摄论文即言别意总言一法未达名别意有生空理名总即准断□证生空理故则密意说更有异说如演秘广明又如有云一法未解可即不解一法亦是言总意别与此意同。
【疏】不尔因缘依此便非有者若不作此解尔者即不显因缘依何以故以不缘因缘依故。
【疏】此理定无者近理定不显无间灭依何以故以第七不缘自前念识故设设缘者即依缘不同以第七不缘第八识故。
【疏】所依之彼至所依之识者说所以即是彼第八也更非异彼别有第八故所依所缘对能缘以得名也。
【疏】此即通解者论但言圣说此识缘藏故不言缘识见相分及心所等以下方别诤。
【疏】非殊胜汝不可计我故者以种子无缘虑胜用不可计为我所疏脱所字或可我字中合说既不可计为我所耶。
【疏】我所行相者我所与我同缘前境受领取像等行相今若缘我时兼带彼行相故云带我所行相转。
【疏】论不言缘者以第一能变论文辨相应中不言五教与第七为境诸论亦不说何得率自妄性计五遍行为我所。
【疏】我所有属他之用者我所即相分相分有发识之用故相属见分而能发识故云有属他之用。
【疏】等流境者五识所缘外五尘是内五境之等流等流者是相似之义虽内外别内是五尘故。
【疏】不简现行及种子故者诸论中但言第七缘藏识不别简缘种子现行等。
【疏】何故计种无别物者以安慧计种但似功能非别实有不随十八界系故。
【疏】此简遍计所执至非有为故者以安慧种子是识上功能非遍计也彼若计是相分即遍行收设许是遍计亦生种故问此种既唯是识上功能无别物者何故上言十八界种应成杂乱等难答彼言安慧宗中余师义非安慧义或可亦慧就他宗申难非自义故种无体。
【疏】若别起我所见即别缘诸蕴为我所者既执蕴为我汝等许别起我所见应别执余蕴为我所故前三师皆有此失。
【疏】此即举事至非执了然者且举世间共成为例长连读自悟意云断常二见更不得一身中俱明知第七识中亦不得起我我所执但可相例不道七识中即有断常二见也。
【疏】亦遮计余识为我者以余识非一类故不执为我此乃泛简非是此中有此计也。
【疏】作用相显者以相分间断不可计为我余三分中见作用相最显。
【疏】或即一念计此至第七所计者意云一念中于我见上义说我所之言问如前破他无一心中有二慧何故今言一念有我我所耶答二慧俱是执一心不得并我所但义说所以一念而得并即我所但依我见上义说而不是执故一念但起无失计此即是此者意云一念中计此我即是此我所以义说故有云计此即是此者我即是义也又是我之我者西明云是我者显此第七计第八为我之我者义显第七更不计余唯取第八以之为我我故于一见以义说二言又解云是我者义简他义之我音义简非我理实末那相应我见无此分别。
【疏】善心等可然者善心等无执许得三性俱起执则不然。
【疏】亦不可例至亦不得之者意云一心中有二行相后缘二境必无此俱起义故于四解中第四护法为正。
【疏】即除四人者三乖无学及不退菩萨为四此应分别者即初地等菩萨虽非四人而起无漏心亦不缘藏识故须分别中疏十至功德毕竟者初一大劫中所有功德至初地时而皆圆满名毕竟也非是后二劫中功德初地亦圆满也。
【论】知诸有情至佛影像故者西明云此引大庄无论证平等性智通缘一切知十地菩萨根性差别为现他受用身佛影像故十种平等性智入初地时即能证得后后地地修学至佛地方得答有二说一云平等性智初地即能诸菩萨现佛影像且如十回向位菩萨尚能八相成道况初地菩萨获百法明门十种平等而岂不解现佛影像二云十种平等虽初地得要至佛地方得圆满然后乃为十地菩萨现他受用身如下第十四智成三身平等智能现报身为十地菩萨而说法也其妙观察智亦有十因广如理趣分疏捡叙。
【疏】各自取所者第七能审量故唤第七名为末那有云心意识三各各自取所缘第七别名末那。
【疏】后解并□二字者捡疏合有三字一者并二者烦三者恼合有三也。
【疏】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者五字即颂中四烦恼常俱五字也故今长行先解俱字次乃解四字即□非一名为四也如下云是名四种是也。
【论】愚于我相者愚者闇也闇其虚假之身妄执坚常之我此乃昧于幻士处随情计岂非闇耶故与此识俱者唯是迷理不共无明如下证中自当分别。
【论】我慢者慢有二一者陵他二者恃己此唯内缘恃己内故名我慢。
【论】并表慢受等者并表之言而有两义一表慢爱二法与有见俱起二者表爱与慢俱起如西明疏有数解。
【疏】不假他后起者意说我见不依边见等起故此识识俱无边见等又云不假他后起故者意云我见既内缘相缘生所以不藉他我所边见等后起也此解好。
【疏】其我所见至以名通故者意云我所见即向萨迦耶见中摄不向我见中摄问萨迦耶见与我所见何差别答言萨迦耶见者大乘翻云移转身见乃名身见等为移转有等得摄我所见所见亦得得有转义故所以摄也若但言我见即局摄不尽但宽狭有异然萨迦耶见即我见也。
【疏】又前二见通缘内外者意云答前问也前问云何故我见不与我所见边见互相续生耶答二义一云此识相应我见一类无间所以不容起我所见等即指次前恒内执等文二云又我所见及边见通缘内外此相应见恒缘于内故不互起问第七既不许有我所见及边见等如何言二见内外有答说前第六识中我所见等问本意但问第七识我见如何将第六识中我所见等答有答观其本意问云何故我见不与我所见边见互相续生所以得将第六识中我所见等答也问我所见与边见何别答行相不同故二见有别我所见如执五蕴有二十句中间五蕴为显有五句是我余十五句是我所缘此起见名我我所见如计色是我我有诸受受属于我我有受中余蕴准知边见者随此执有断常等解即名边见故二见有别。
【疏】都无所有者意说第七识中都无有疑其执我者爱着故故无有嗔也。
【疏】行相不同者谓余疑等行相与此四惑不同故第七相应□唯四。
【疏】四种爱以为集谛此何爱摄者言四爱一者爱二者后有爱三者喜贪俱行爱四彼彼欣乐爱虽皆集谛此爱即便第一爱也捡摄释叙。
【疏】以此各许自力生故者以见慢等各自力能起不相借故所以难云不得相应。
【疏】亦是类故者意说修道中强分别生者是见道□缘类然是修道断。
【疏】通见修断者问决辨第七相应惑云何乃说通见断耶答不唯约第七通解诸识相应惑也。
【疏】设卑慢等者意说卑慢亦陵物故故不得贪相应。
【疏】□便言先问根本者意云凡简前合简遍行次简别境等何故今前简烦恼答据实合前简遍行次简四惑俱□言便故先问根本后方简遍行。
【疏】若忆过未至未合名欲者此辨欲与念差别也若忆过未法时已合者是缘过去念缘过去故追忆往事恒明记故若未合者即是欲故以希望为性于未遂事恒起欲故意说已合名念未合名欲。
【疏】于所爱事有欲生者问现在岂无所爱事耶答于现在所爱事生者而但是贪而非欲也。
【疏】非我已灭者我境也即本识与第七为境而计我。
【疏】由加行心至本质一法者问若是定心唯缘一境十六谛观如何得成亦心缘上故答由加行欲谓加行心时作斯下上缘于谛故亦入观时即能如是唯缘本质一法者如水月观等又云唯缘本质一法泛言定心加行作此境解非谓言一法定唯缘一境有历观谛别故。
亦非常解者有间断故非如二十八常相续故。
【疏】随业等境者第八识虽业所感为七等境有云业者用。
【疏】因定类生者佛果中定者因定之流类类由因所修果方起故问佛八识总有定不答八识皆有如来四威仪中恒在定故世尊无有不定心故。
【疏】任运既无定者意说任运既无是定应不缘观察也。
【疏】有慧之境有定不定者意说有慧之境有定有无定者故此识俱无有定今但约定说不约境说以第七境常定有故。
【疏】所造触者谓所造涩滑等触然是能造分位差别则是地大增故名涩水大增故名滑其触于能造分位上立无惭等亦尔虽分位立而触许是有体名有体假虽所造触体非是实色今此意取转变分位稍须似实名有体假。
非如长等诸形色等者意说不同长等相形名假是无体假是也。
【疏】虽说有体至随根本后起者此指前无惭等。
【疏】又且如嗔轻微者名嗔等者据实嗔重忿轻然谓忿起之时行相显故故云嗔轻意说嗔增名忿忿粗嗔细此是不正师义如长等者意说忿等无体假犹如长等也。
【疏】即于彼假者意说说长短是假色上假忿等是彼嗔等上假故彼者即实法即于彼实上而立假故实外无体。
【疏】余染心说俱义者此师会云言染心中与忿等俱者据第六识说。
【疏】三文别者会以下三师所说文也即第一说五随遍染心第二说六随遍染心第三说十随遍染心下言及论三文者即指此文然约别义者即如论中所立及释文是。
【疏】外众缘力者其睡要藉内外二缘内即惛沉外即病等既有时暂起明是间断。
【疏】要作虽亦然者此尽伏难难云要作与睡眬既一种由内外缘生及有间断此二何别答据七并不相应约余别义则行相有别别义者谓追悔先业等如论可知意云今据相显且简睡眠若约通内外二缘此中简亦得。
【疏】一类无始简别不假内缘而起者此者第七不假身心沉重眠昧内外非不假与身俱等内因也故一类无始之义以简别内缘内执之言以简外缘二缘俱无故云所藉缘少。
【疏】此二多依身语门转者由寻伺为因发身语业。
【疏】特越常伦者伦谓类也若不许五遍染心特越常徒类之义也又论者法也理也。
【疏】且如惛沉等至七八应无者此则后师难前师即此文中有二难意先显违教难后显违理难若不许五遍染心者应非染心便违圣教论有诚说遍染心故。
言遂言说彼六识中变等显违理难即修彼计下由自理汝遂言五遍染心但说遍六识者条彼计也圣说遍行□诸识有应七八无下有问答。
【疏】若尔五染言遍染至应知五亦无者后师难云言五遍于染唯许六皆有第七即云无者亦应言六识起根本唯意独许有五识中应无。
【疏】汝言遍六染心等者意难云汝言遍六染未审遍何位地说之为遍即牒前理无□□前随惑之义不遍第七若据此难后师为胜。
【疏】只如至七识中无者前师救云若言五遍染心无此不成染者且如下六遍染文中即无五随中惛沉等今何妨论言五遍善而七识中无。
【疏】即是六识中除根本者此师随惑不与根本俱起即除起根本外余染心时皆与五随同起所以五亦遍染心约此道理云无此五不成染不道遍根本染心云遍染心也若据此理前解为胜即无随惑家胜。
【疏】第一因释诸论相违者由第一师释诸论违逐后有诸诤也。
【疏】如定变化障至岂有惛沈耶者意云即硬涩是无堪任性能为定障复是变化障变化者即神通也然此无堪任性能为定障非唯是染污诸不调柔性即三性心中皆有此性今既善心有无堪任性岂善心中有惛沈耶谓惛沉以无堪任为性故故为此难。
【疏】如有漏善等者意说由惛沈与七识俱遂令善心□无堪任非自善心有惛沈也成无堪任者如第七有我执等令前六识所起施等不能亡相等是。
【疏】如何嗔时有而言通染心者意说掉举既是□分如何嗔时而有掉举。
【疏】或文外意者意云此中□说□世俗有是实者即瑜伽文外意也彼论不许世俗□者是实有故问云何名世俗有答世间共说掉举是贪分故世俗有家说是贪分名世俗有也。
【疏】何义不同者以掉举例同悔眠令有体也有何义不同悔等而令无别体耶。
【疏】而彼二文者即说六说十二文也。
【疏】不取别境等者邪欲邪胜解是别境染分此间不取然妄念等三虽通痴分及别境染分然今但取是痴分者若据二十二随惑即不取邪欲邪胜解及妄念等三偏取是别境染分者问何故说六遍染则不取别境染分说十遍染及取通别境染分耶答下说十遍染心家广明所以。
【疏】今言□者至二俱相显者约此疏说六遍中有五义简第一简不定四第二简根本第三简忿等第四简无惭第五简惛沉等若依论但有三简。
【疏】不说根本名为遍故者既言随□遍染根本设名随由不说是遍故今简之。
【疏】解通粗细者意说染心行相有粗细也粗者□□猛利猛利心中起□故细者行相沉审审心中起□故故此六法通二种行相故遍染心。
【疏】简增惛沉掉举二法者意说不信等六法通障定慧行相增胜惛沉掉举二法不得通障故此六中不说惛掉。
【疏】然无一文至简惛掉二者长连续自晓也无一文者意说然一惛沉无说相翻相顺通障定慧也惛沉无文说通障掉举亦尔。
【疏】彼即不尔者意云若若拘惛掉体亦得通障定慧若据粗显通障而即不许今论粗显故须简之。
【疏】虽复简他非所遍义者意云据就□随惑中简他耶欲解等不名遍以邪欲解等不遍故非是此六便遍一切染心也。
【疏】十随惑者为欲生起下文故先举出。
【疏】亦简不定四者即邪欲邪胜解二法简不定四不定四虽名随烦恼今约二十二随惑简故除不定四。
【疏】通后二义者即通前二义中通前二义应错为后字或对余说又通后二义者周曰即此十遍染心文中总有四义简第一简不定四第二简根本第三简忿等第四简无惭今言十遍染者以四义中通后二义所以言通。
【疏】虽简他法非所遍者意云简余非所遍言十遍非十即能总遍染心意合是释通伏难。
【疏】三文者五遍六遍十遍之文。
【疏】如不以见即慧体故别说见者意云如根本惑中五见虽是慧既得别说者此识相应我见亦尔虽是慧亦可说意云不以见即慧体故而别说见也别境中慧准翻显若不尔者即别境无慧也故第七相应亦有慧也问别说见与慧义意云何答五十一心所法中义别立故故见慧别开说。
【疏】此师意存别有体者以有别师许散乱次定为体故有此说余者说遍者除散乱说余不审等遍也。
【疏】缘外染污三种业生者意说不生知于境不了故发身语意三不善业生又云缘外染污者不正知行相缘外以染污慧为体是不善性所以发生三业也违越轨则为犯戒等如显扬第一说。
【疏】忿等十四如文说无者即忿等十及四不定也又周云忿等十无惭无愧散乱不正知故云简忿等十四也。
【疏】何故此中不说随三亦非遍也者此问也彼三随亦不遍何故论文不简耶答意可知。
【疏】与上第一师同者今所简无者同第一师第一师但有九法更无余者故云同同第八识者此所简无者第八识皆无故云同也。
【疏】不正知设慧分亦是痴分等者以不正知设今是慧痴分由与慧行相异恐相应故今简也又周云不正知非但是慧分不说亦是痴分故不说下自别说故散乱既有别体与定行相异恐相应故别简也。
【疏】既许有慧恐亦许有者恐以不正知等同慧别境慧既与七俱恐不正知亦与此相应故须简也然妄念邪欲解者体即别境念欲解故此不说疏以妄念慧是痴等摄者意说妄念不正知非取别境但痴分故遍染心也。
【疏】如缘灭道至起邪见等者意云邪见缘灭道皆是寻名而起邪见等问既现缘灭道起邪见如何云曾受境之类耶答非但现缘亦曾先闻名故故名曾受之境皆是拨名而不拨体亲不证故如上乘等者皆闻有天上乐而起贪等邪见亦是先时闻名而今缘故。
【疏】无始曾得之境界者意云如灭道天乐等皆是先曾无始闻名今时更寻名而起见等种类名者今时拨名是过去名之种类也。
【疏】如他界缘惑者意云如贪等缘上界梵王时又不亲得但以名为本质起自心缘名缘自心相即自心变相缘故故染心时定有此二。
【疏】又缘内至如何名散乱者此将起缘论文也故疏有三先问起之由叙次征不起之意后问散乱之立号。
【疏】即简散乱从定数来至不唯违善者意说散乱翻定数来或别有体以所障定通于三性故不唯违善故不遍染心定通三性者与三性心专注一境得有定故云下云染定起时心亦躁扰故通三性如下自解。
【疏】理亦应然者以别境通三性妄念等亦非唯违善法故今不取。
【疏】此别说念等者意云妄念与念虽是一体而五十一心所法中义差别故开为二种问此中既说念不正知如何类念非不正知耶答此不正知即是慧分前释慧我见等别义准可知是故不释念未曾类所以类也。
【疏】或是痴分即非我见者或不正知是痴分即非我见或可义别说之者重释义说不正知我见虽一种以慧为体然义别说也约其心所行相不同有五十一所以据义别说。
【疏】更不间之者不同前慧我见问也即准前慧我见说别为二。
【疏】如于妄念至故有定者意云如妄念缘第八识一类之境虽缘现在第八识亦是前念识之类故云曾受也妄念既然其定亦尔缘第八时亦缘一类境生故。
【疏】忿等十二者即忿十并无惭无愧也。
【疏】先或起贪后或起恚者即于顺境上起贪于违境上起恚。
【疏】不爱不增之境有处中欲等者谓示合离者须于增爱二境起欲于非增爱境有处中欲亦即此中起□欲取摄。
又别解云未有于境至及邪胜解者此解意云无有于境不乐合离而起于染乃至起邪见缘灭道有离欲戒见取等有合欲即显唯于增爱境起欲方生于染中容境设有欲亦不生染故不同前解善解取处中欲令中欲起□但是欲□而不能起烦恼今后解者重成前义亦有此理。
【疏】无染心起不□持者意即无有不□而起染也。
【论】诸疑理者于色等事必无犹预疑相应亦有胜解者意云且如于苦谛理虽生犹预于苦界色身必定□解知人天等决差别故。
【疏】下会违者问云汝若言要有邪胜解方能起□者如于理起疑时如何得有胜解举今论答虽于理疑于事必□故疑相应必有胜解。
【疏】无有独缘理不于事□者此师意许邪解遍染心故疑理必于事起决若不尔即邪解不遍染也。
【疏】今者大乘于事生疑至不于余境生决□者意明于事生疑唯于此念事上决定生疑不于余境生决定故故胜解非遍行不如于小乘一念事生□于理生疑许彼疑解得俱起故。
有云此念决定者若于此疑许彼疑解得□□□。
【疏】理事俱疑者意难云何不理疑之时事亦疑耶如贪等俱贪故。
【疏】如迷人至定迷人者意云迷人必迷法若迷事必迷理迷人者即迷理于事印故人法二言□于理事。
【疏】此约事于理疑等者此余瑜伽文文云疑于五事转者意约世事于理亦生疑也即现事双疑。
言非但迷世至但迷他世事者释成也瑜伽云他世事者以彼事必依理故即疑彼有无报等道理不唯迷于事也故理事俱疑问如何得知理事俱疑如疏云非不迷彼理但迷他生事即其意也五事如下自解。
【疏】若此迷时一心于现事必生印可者此意云于他世理事虽疑此时同念必缘现在善恶事等生决印也故邪解亦遍染心无有不缘现在而得疑他世以世疑依对现在起故。
【疏】若缘非爱至情则不欲此事者谓邪欲必虽体是欲相非粗显也正疑于理时于理不印意说虽亦有胜解相非粗显故说此二境无欲胜解非实无体也。
【疏】五十三心所各各别说等者即五十一心所中更如邪欲邪胜解。
【疏】无善十一至如上准说者问无余者可然云何无根本六耶答根本十中但有四种而无疑见嗔等六也释无所以如前已说。
【疏】既于事疑是疑惑者即共许伽论说于事起□疑也。
【疏】若谓彼言至有胜解者谓牒第三师救遂难解之未来也中而生希望者显有欲也为无或有显有疑也。
故于现在福为罪有差别者准此一段并是前师释上文证有邪解疑等所以也希望未来有果故现在作福若希未来无果即现世作罪即于现在罪福而生印于未来苦报因果等道理而生疑等问此疑与欲解得同缘不答准上疏解理事同缘此亦应尔疑亦为胜解缘现在胜解与疑亦缘未来故一所缘有疑胜解于疑他世中亦迷彼理者此则举事显理非但迷事亦迷理也则于他世迷理现在事印。
【疏】难言疑未来为无此应有我见者谓下难前师云汝疑未来之心应与我见俱时若言由有疑故无我见者下难云我见是推求疑亦是推求则疑时无我见难云即印持是决定疑时无胜解彼若救言疑时必无我见境故无我见者亦应疑时无决定境胜解应不生也若言理疑事境有得俱生者即应疑决二境殊同缘义非有若言疑亦缘解境者疑应不成疑解亦缘境生故解应不是解等难。
【疏】又于他世等于一心有胜解者即牒前师一心之中于他世起疑于现世有印者下难云疑杌为人等。
【疏】疑杌为人时此一心应有解者汝虽现印于未来疑然与得生因一心起者亦应疑杌时一心中应有解生彼若救云疑理事别得俱生疑杌境唯一故无解者即应疑解不同一所缘过。
【疏】贪嗔相返等皆应难之者例意云汝疑解相违许得俱起贪嗔相返应得俱生寻伺准难。
【疏】二云至犹预者意云前第一但引瑜伽唯约事疑为难故瑜伽云疑于五事转等今第二更约理事双疑为难故云二也谓前师词疑他世理事时于现在起印故为难也若唯缘未来生疑及唯据菩提理生疑者既不缘现在事如何起胜解。
【疏】此亦去来理事双疑者即二云以下文是。
【疏】前解但约事疑者即指前瑜伽五十八约事疑为难今时约理事双疑为难故二难有别故瑜伽说疑缘五事起是□疑虽依事起疑亦别见道断以是理疑所引生故虽言缘事行相迷理犹如见取缘事起亦行相迷理也。
【疏】行相浅非□者意云瑜伽言迷理事疑是□疑若迷杌起疑但是异熟无记心行相微劣于境不了妄执为人但异熟生摄非□疑也亦非见所断。
【疏】惑通难前至二难染位者意云非但今难无掉举二者即二法各有四难且无惛沉有两难者第一无堪任第二非染位量云□起时应不得名无堪任以无惛沉如善心等又量云烦恼起时应非染位以无惛沉故如善心等无掉举亦有二难一云无嚣动二云非染位量云□起时应无嚣动以无掉举故如善心等又量云汝起起位应非染位以无掉举故如善心等故言二汝各有二难即难前六遍染家也然今八遍染家云惛掉二法行相增时则不并生若以行相一粗一细而论即二并生故云然此与惛沉等。
【疏】如萨婆多者彼宗散乱以定为体也此顷旧诸法师皆然亦无文说。
【疏】念慧二法别境为体至或是痴分者此下是解妄念不正知也以即念慧别境为体亦更无别有体也或可痴分故。
【疏】此是非故者有二解一云若有此二法是染无此二法非是染故故言此是非故也二云此二是染法非是不染法染法即非非是过也此二是遍染心必有。
【疏】非彼染心是正念故者意云若无失念等者应非染心亦是正念故既不尔者知有不正智等也。
【疏】如加行善等者等取善心及自性无记等疏文互举。
【疏】第一师至第三除二者第一师加三者谓妄念散乱不正智第二师如二者谓湣沉掉举第三师除二者谓邪欲邪胜解前师许十遍正义唯八遍故须除二。
【疏】以彼唯执是彼数故者以第二师执妄念不正知是别境中念慧为性今简不取下文出不取道理。
【疏】其五遍中亦可约此至无明为体遍故说也者此疏叙二论文说五六互有互无所由也然第二师虽设六遍仍不可别境念惠为体者不遍故遂云六遍以染遍心要由曾受境类等方生取别境为忘念等体故今破之言遍染者但取痴分也。
【疏】亦有愚痴者意云亦有愚痴分不正智不若尔者即有二不正知也。
【疏】有不正知时亦说有无明义别说故者自体不可言相应但是俱时别义用别二。
【疏】或总于慧无明立一正知者不可以依二法立即言有二但约假用说故若言此二者放逸应有四以依四法立故故不可随所依法体立有多也问何故无二不正知答由慧无明二法相应共立一不正知故所以无二也。
【疏】及三文者即说五说六说十遍染论文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四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五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颂中以同初能变者同初能变是舍受故所以颂中更不辨受俱门。
【疏】初定至出舍根者意云破前师云若许第七与喜乐等相应者第七有顶地有喜受等应通有顶有又瑜伽中云初禅出忧二禅出苦三禅出喜四禅出乐无想中出舍明知喜等不通有顶故前师非也问忧苦二受欲界系忧受初禅无可尔如何苦受初禅犹有耶答且如苦根唯五识有谓初禅中有眼耳身三识者所以得有苦根识苦无忧苦方出故故二禅出苦根又胎法师解欲解先曰云何故二禅方出苦根答由初定有三所依识是苦所依故是下地之类故得有苦苦尔苦根设欲界舍随所依识二定断喜乐在二三禅亦应随所依第六随诸地答不尔五识无能治苦随二定断意识体能治喜乐不从遍三界。
【疏】应许忧苦通三界有者难云上地无喜乐汝许第七彼地喜乐俱上地无苦忧六识于彼有忧苦。
【疏】增上受类相应者意云如第六识修初禅定时即是造初禅业此业与第六识中喜受相应为增上缘能感初禅第八识果然第七识俱喜受即与彼地能引业之增上受类相应缘彼业果为境界故云受类相应者第七识俱喜受是第六识中喜受之流类也即约与能引果业之受类同问何故要须与增上受类相应方缘彼业果为境界邪耶答相应者是相顺义要彼此喜受相顺方能缘此地业果若不相顺第七即不能缘此业果乃至余地皆与第六识之业增上受相应而缘业果问若如造三途业亦有苦受俱彼第七识应亦与喜乐受俱耶答依多分说以上二定及人天等多分与彼能引业喜受相应亦三途等业且多分忧受相应以奢逸人极少少有喜受俱欤。
若又难似乖据无违人天亦天多分音明知造三途业多分忧相应也又次是不正义设有失无劳会之。
【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至与彼受俱者此第二解如第六识有人天业感得人天第八果识即随彼地第六识中受喜乐受缘彼第八以之为境然第七识亦与向自相应喜受俱缘自地第八识果为境又此地之业者此人天趣业复能招彼地果即当生地果当生地果第六识与喜乐受缘同地果第七与彼同缘此初第八所生之地随地所有受即缘第八生故与前不同不同所以如演秘钞。
【疏】欲界虽有舍受至故此不说者释通外难难云余地有舍受业果即说识受俱得缘欲界亦有舍受业果何故不说俱得缘答虽有舍受之果而业劣故不说意说以欲界善恶二趣引业强喜乐忧受胜故得彼胜受说不同彼者受业说。
【疏】如苦乐受至故今不说者然苦乐二受唯在五识不与引业俱故不说也然初二定五根有乐受者但约怡悦义边说有乐亦非此间所说谓五识受不能感引业果一向不说五识受也所以初二定说有喜受不说有乐受也。
【疏】又此若与四受相应至少分断故者意云如欲界第七我见俱惑与此非想第六识中下下品惑于金刚无间道一时顿断今若与四受相应即应非顿断过何以故由前位中少分断故谓初禅出忧二禅出苦三禅出喜四禅出乐俱是非顿断过也。
【疏】若尔如欲界不伏之修惑与此何别者此因前故为此问意如第六识识中俱生烦恼贪嗔我见俱世道不能伏要与非想地同与第七相应惑何别此即不断家问。
【疏】答彼前前地已永离故此即许断家答然第六识相应惑第三果人离欲即时亦能断彼又如第二果人前断六品入那含果故断若第七识相应惑纵离欲亦不能断要至有顶合于九品一类方能顿断故有别也故云此合于后等及第六识中修惑有二师说一许不断故为此问答。
【疏】虽初地至唯舍受者意云释外难难云若言已转依位第七与平等性智俱任运转不易故唯舍受相应者且如初地第七地亦得无漏即任运转不易脱耶答不尔据佛位说云不易脱非约余位也任运转者无动摇义。
【疏】又复此智至唯舍受俱者意在佛身中大悲功德最胜常在第四禅此以第七唯舍受俱。
【疏】又设下地有平等智者意云随上下地第六识入法空观时皆引得平等性智故平等智通上下地有以无漏第七与第六必同地系若有漏末那与第六或异地系如演秘说。
【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者是总举如下自解。
【疏】依彼地心至为有顶依者意云如固位中若依有顶地第六依法空观入灭定时引得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与净第七灭定不无所以有顶第六还以有顶地第七平等智为所依也故不可定说下地第七与有顶第六为依以无漏末那必与无漏第六同地系故有漏者或通异系。
【疏】虽通诸地皆唯舍受者意云此释外难难云次言平等智由第六引诸地皆有者亦互应引第六识随在何地与何受相应初二禅等有喜乐等答私按义灯五末二纸左四行已下问答与此问答相似而灯委于演不尔皆唯舍受故应思者意同前解。
【疏】未必皆似故者意云因果心心所未必相似恒于所缘平等缘故过合唯舍受相应若论余心所因果多少即未必相似由无漏善心法尔有此菩提一心所作用俱亲相似。
【疏】上界定力故可名有覆者意云上地烦恼由定力折伏方得成有覆无记若不尔者即成不善性。
【疏】此识何为名为无记至亦无记摄者意云此识相应四惑虽合是□不善性由所依识行相微细任运一类故所以是无记性然能依烦恼随所依识亦为无记不障善故者不障六识中善无记遍三性者说第七及心所等能与三性为依言通三性非体通三性也故第七与前六识为染净依又遍三性者前六识起三性同时第七恒现行与彼俱起故云遍三性也。
【疏】此微细至皆第一说者意云然第七微细言即两本摄论皆第一中说。
【疏】此中两解者意今说有覆无记性有二解与彼论说别二解如疏。
【疏】以心体细至名为有覆者意云心王心所互影显得成有覆何者似法之升烦恼合是不善由心王体相微细一显所以能令相应心所亦成无记性此即烦恼成有覆无记也然心王成有覆者被烦恼覆故成有覆本体非覆以不自覆故。
【疏】俱染障圣者即四惑与心俱令心亦互障圣道也有俱染障圣者唯取俱时四□惑不取末那末耶性非染故前解好。
【疏】对法第六他界缘云者辨缘他界烦恼中作此说云不见世间执他法为我等故。
【疏】我见随境自他所系者第七缘第八时与境同地系名自他故。
【疏】此依俱生至行相说者意云然俱生我见有任运缘总别为我取第七六识中我见若总计五蕴身为我即通缘三界法为我即此身中皆有三界法故若别缘我者即随缘一蕴计为我也今此识诚我见唯缘第八识执为我也即是别缘为我由此故知第七不缘种子及相分若缘者皆通缘也问种子可尔相分如何答若缘第八识相分为我所者且如三根中忽有修得天眼耳通即引得上界天眼耳根在自身中方能变生天眼耳二识然此二界根是第八相分也第七缘即是缘上地法为我所法也不缘相分。
【疏】若尔命终心至此别缘我故者此问第六识答如也。
【疏】不可难以相应所缘二缚为名系者意虽有所缘不约此所缘缚辨其系属但约相从名系属也。
【疏】此文三释者即三段料也。
【疏】属彼所缘文之地者意□□□举第八识所依境显第七属此地第八识也。
【论】若起彼地异熟藏识以下是正解何故尔耶答前举任运等者此显所由后若起彼等者方解属义。
【疏】虽有此义前解为胜者序论中或为彼地诸烦恼等文此文虽别是一解然不及以前缘。
【疏】此在因中至是无漏故者长连读自晓意初地已去名转依此所系识是无漏故意有此所系识是无漏故。
【疏】是彼类故者是我执类也。
【疏】又彼说至非无学故者意云六十三中说世间道伏烦恼不伏所知因便说出世间非说灭定是故菩萨以但说二位故何不说灭定耶答以灭定不是道且非有学非无学故所以不说亦彼方约人辨但说二位兼法及人所以说三以灭定数是即法故。
【疏】然第八识唯从烦恼以立藏名至约自体说者此第八识得藏名者但从我见烦恼所执以立藏名而不说所知障也其第七识名染污者非唯烦恼亦名通法执据自体说以不从他法立名故。
【疏】在无学俱不行者无学言通摄三乘故名俱不行。
【疏】法执既细菩萨不从得名者意云夫藏识名依烦恼立菩萨既伏烦恼虽有法执第八不得藏名法执不能执第八为我我所故设法执能执第八亦不得名藏识。
【疏】所执藏名菩萨应不舍者以菩萨法执在故。
【疏】顿悟二乘者二乘中有利钝二人名为顿渐今即利根者故云顿悟二乘或可说初菩萨名为顿悟简渐悟菩萨故。
【疏】又解世道是事观等者亦是六十三文。
【疏】非所对治至差别转者意云若论世道者以是事观故限此第七识烦恼等非是所治世道亦非能治境界缘力者意说第七识惑等亦不是世道之境界以世道不缘故也。
【疏】无分别智至违我执故者从三乘无漏心起方伏所由也。
【疏】并自违故者菩萨人法执违自法空观三乘人我执违自乘人空观故言并自违。
【疏】一分或全者意云一分者唯生空无漏等流或全者人法二空等流言不现行者意云入一分观违一分现行若入二空观令违现故云亦互即此意也我法二执正违故所以不行。
【疏】后显前二灭已后生至亦不现行者意云后显前二灭者我法二执灭后出观还生也如小乘以生空观引灭定我执不行菩萨以法空观引灭定法执不起或双入二观即二执不行后出得生言生及法执者意说小乘人入生空时我执不行菩萨法执亦尔故云随其所应又解后显前二灭已后生者显前灭定圣道二种对后罗汉得前二灭名以后生者于此二位中二执不行出观得后生小乘人空观菩萨法空观引生灭定二执不行及法执随其所应等者此偏对菩萨说法执也不言我执者即同二乘亦不行故更不说。
【疏】无所由义者显罗汉无我执所由。
【疏】此识染法至第九品摄者意云夫论第七识中烦恼即其一类不可分其品类今且据三界论之得有九品即九地中一地有一品也随地地之中最定是下品行相微细名为下品也若望当地第六识九品烦恼中即当第九品摄地地皆尔。
【疏】一切地者至名势力等者意说一切地中第七识烦恼皆与有顶地第六识第九下下品一时顿断以势力等故同障无学者意云第七识烦恼虽地地有一品每品皆与有顶地第六识中第九品惑同断此意说虽有九品皆与有顶下下品中一时断故欲界所系第七惑与彼有顶地下下品相似以行不能发业润生等故。
【疏】若有难言既有九品至无九品义者意云此是外难有两意其粗细非一类者是第一难难既有九品粗细应非一类也意云若言三界相望有九品应九品道断即非一类如色界中有四地即有四品如何一类耶余准此此识至无九品者难有一品无九品义第二难意也至下实有九品者答有九品非一品义。
【疏】彼由加行至实有九品者此论主答谓超二果人极利根故即加行力合八十一品总为九品由一类九解脱九无间道断虽一道断一品不妨一品而有九品问何以如是答此障无学故八十一品合九品断何妨第六中惑与有顶地下下品烦恼一时断而有九品耶。
【疏】然此第七至一时顿断者意说如欲界自地第七中烦恼虽非九品摄此烦恼还与自他第六识中第九品我见相似以一时顿断问既有一师许第六识中我见渐渐断非顿如何乃言与非想地第九品同断之答约超二果人说断欲界第九品时即是断非想第九品时何故尔耶以束九品为一品故此名破竹断如破一节全节亦破故故合八十一品总为九品断若许粗细三界相似者返难前师不许九品之义若尔无性有情第七识应无能薰以无增减故故有九品也。
【疏】如断善邪见至分九品故者意云此况第七亦有九品如邪见行相增强欲界第九一品仍作九品今此第七识惑且尔一品之中分为九品又邪见能断善根准婆沙二说一云一品邪见顿能顿断九品善根犹如见道断惑随何等品智一时顿断九品惑二云九品渐断如修道断惑下根下品邪见能断上善乃至上上邪见能断下善根或缘一一谛故即能起得起九品邪见或乃次第缘于四谛方始起九品邪见即缘四谛所有邪见随应皆能断生得善广如彼杂集等说曰如何一品分为九品答言一品者即唤九品为一品次第七识中烦恼地地之中皆是第九品摄即以九个第九品同是第九品摄所以合为一品其实有九品如邪见等。
【疏】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意云第七识烦恼品数与非想地第六识中第九品感同是一品所以一时同断即是一品非九品义若尔如何成能熏耶答约三界九地论随地上下互有粗细下粗上细故成能熏也。
【疏】断缚彼故者谓我执缚二乘不得解脱今时断此我见名断缚彼。
【疏】若菩萨断无染亦除者法执望二乘无染菩萨能断。
【疏】若以不行名断此识可除者若据恶业所招一分第八无即同时一分第七亦不行据此不行名舍若作此解即同因亡果断若尔何故言与有顶下下品惑同断耶答彼约断道此望不生望义有别。
【疏】不可以此例彼者意云但分别惑发业所感可不生断此修惑不尔非由修惑发故不可以此修惑例同彼不生断也若尔彼恶趣及女人身中善法亦由分别惑发如何名不生断答由感彼趣身方有外道起彼善等若尔第七亦摄由业感但彼第八七方得生虽有此妨不及前也。
【疏】同第八识初师舍义为问者即此第七识无学回心亦舍应今文外有间云此回心无学亦舍第七何不说耶答如彼谓第三卷内明舍赖耶中彼初师三乘无学舍赖耶不言菩萨彼问何不言不退菩萨今此亦同故言同彼初师为问捡前文。
【疏】应次别说者无学回心应与顿悟别说。
【疏】为同何例者此不退菩萨为同菩萨为同无学例耶。
【疏】文势总故者如上约三位总明无第七下别明之第七三位无者为体耶为名耶下有诸师异诤。
【疏】安慧等云者等即自门徒或西方有此类计。
【疏】即出世末那实不思量者即不思量我相名不思量。
【疏】此等无染意等者成第六识必有俱生不共所依意说有净第七识也。
【疏】次第逆简第八及无间缘种子者即于上第二能变所辨三缘中逆次配之今先得辨不共故言逆简于彼不共所依者简俱有依中第八识也以第八识与诸法为共依故言生者简无间缘以无间缘不俱生故言俱者简种子种子是因缘故今此俱者显增上缘故有生简种子俱简无间缘虽有此解准文不次又解不共如前简俱生二字通简无间种子二依以无间缘依前后异非是俱生种子是因缘依非增上缘以俱生言显增上缘故。
【疏】此据多分者据余时说但不据灭定。
【疏】然所引识起多少中至非七俱难者意云牒前瑜伽论文为问也且如前论说论说藏识决定恒与一识俱转乃至七俱转者总是瑜伽论文若住灭定乃至定二俱转者是论主正难意若如安慧师圣道灭定二位无第七识者如何瑜伽论意识起时则二俱转乃至七俱转等是本难意也问曰如有无学人亦无人第七识者何故不如圣道等同难耶亦今难言无学人无第七识者若五识起应唯六识俱若尔云何论云若顿起五识与七俱转耶亦合同圣道作如是难也非七俱难者意云何故同圣道等难云若无学顿起五识则七俱转等故云非七俱难也此则总牒前瑜伽论文同不难意也通前总是问辞。
【疏】文意似为有藏识之言至无藏识故者意云此是答上间也意云亦合同圣道等作如是难为瑜伽论文有藏识之言所以不难无学何以故以无学人无藏识故又亦无第七也所以不难。
【疏】言无染意以俱许故者若但言无染意即彼此共许若体亦无则护法等不许故今破也。
【疏】随依一识之能依智者此师计平等智唯依第六或于六识中随依一识一识为所依平等智为能依。
【疏】非六识智者意说平等智非六识相应智以六识相应智有转易故又云非六识智者意云不约佛位但随何乘说第六入生法空观等此智皆有转易有漏无漏皆互故起若在佛位即恒行不断。
【疏】若圣道至应俱有过者意云瑜伽论摄论二本论文以五同法说第七为第六依若如安慧师无出世末那则瑜伽摄论立比量所有宗因俱便有失。
【疏】若总言至无所依故者意云瑜伽等作如是成若然安慧师不许出世末那他大乘与小乘出如是过也如下出过总是小乘出过意云若不宗分唯第六识别但总立宗云第六识等者即有一分自违宗过。
【疏】若言除圣道至为比量故者意云若改宗者即有比量相违过以说制故有量云圣道等第六识亦应有依是意识故如除异生意识等故宗中有二过一者一分违宗二者有现量相违。
【疏】若以六识摄故至意识无依者意云将六识摄因成前总宗因有自不定过然总宗者如疏言若总言第六识至增上别依即总宗也又云若以六识摄故成论别宗至故无第七者意云若将六识摄因成后别宗即有二过一谓法自相相违二决定相违云何名成后别宗答如疏言若除圣道及无学意识余意识必有此依者是后宗云何名法自相相违过答如立量云余有一分意识亦应无依以六识摄故如汝所除圣道无学意识故是法自相相违过违宗法也。
【疏】决定相违过者即向因中出过然但改前因即是因云唯六识摄因但有法自相相违过无决定相违过何以故决定相违之量改前因故如何今言有决定相违过又准枢要亦但云宗因各有二过不言决定相违答应疏主笔误故尔或可改前因作量云余染第六意识应无俱有依因云染净中随一摄故如圣道第六识等既改前因故成决定相违过。
【疏】二乘三位法执无染者意云然二乘三位虽有法执相应染污末那在若圣二乘仍名无染何以故不障二乘圣道品故菩萨不然若第六入生空观第七即法执相应是染也第六入法空观即与不等性智相应纯净无漏也。
【疏】是随所应思之差别者意云第七成净差别者是意识之力也要由第六引第七方成染净差别故。
【疏】随何乘说染污意无者二乘断染我见菩萨断我法二执然法执望二乘不染亦可名净菩萨能除故云染污意无非无第七识体四位者三乘无学不退。
【疏】下自更解等者如论云此意差别略有三种等已下也。
【疏】此为初无者意说我执入见道时最初舍故即□舍名者即舍补特伽罗我见之名。
【疏】此意是入无漏时舍者意说在有漏位此识得以与我见相应不舍染末那名若至无漏位即无我执相应末那以真无我解违我执故。
【疏】如下亦然舍此相应者如下文说舍此四相应我见等亦然。
【疏】不可说彼得互舍者不得以第七暂无名舍即说第八暂他不执亦名为舍不得以第八永舍名即令第七亦永舍名何故不得由第七染污是自性断即暂无之时而名舍第八是缘缚断□要他永不执方名为舍。
【疏】以二乘有学未名舍故者无处说二乘有学舍赖邪故不可言以第七个暂舍显第八亦暂舍也。
【疏】若许暂舍至亦应名舍者若许第八亦暂者即二乘有学无漏亦暂不执藏何故不名舍。
【疏】染污末邪违无漏故者意说入见道时暂舍第七有云我见相应末那入无漏时不行明第八暂舍赖耶名此解不然违上说故。
【疏】此若初位必有此位执是法执相应位意说有我执时必有法执有法执时未必有我执法执位是长我执短故。
【疏】法空智者至名法空智果者意说入法空观及所引法空后得智并所引灭定等皆是第六识入法空观然引得第七相应平等性智。
【疏】等流亦尔体类同故者等流者即法空智果释此果时第七识亦平等智俱故是法空智体类故也。
【疏】人观不然者第六入人空观等不引起平等性智若入法空观即能引第七平等性智。
【疏】然果中远果至即是法观者此亦说近果二后得智各望生法二观名近果也。
【疏】由此应说邻近果者准此意法法空智后必引法空后得智故佛地论说法观后得智现前非是远果生空后得也问何不以生空后得为近果也答望法空观非自类故不名近也若尔是灭定是自类答依法空后得智云灭定亦是自类也又解无邻近果者意说生空后得智即法空后得望法空观名远果也若远果者即人观后智现前者即从法观后得入生观时即生观根本后得俱是智法观之远果也其文略故但言后得为远果也。
【疏】或八地以去无分别智至起人观后得智者此疏重解必法观后得入生空生空引自后得智亦无妨此望法空乃为远果也。
【疏】然此中至即果全论者初解者即上云由此应说等是后义者即或八地已去等是言果全论者不论近远但总说果故云全论故生空智果是法空引亦名果故如论但言法空智果现在前位法观法执第七即不行更无远果而言染七故云全论。
【疏】有漏无漏二境界失者此间意言缘异熟识及真如恐于约十地中即能双缘此二故为问也。
【疏】及一切者意说余一切时入真法空观正体。
【疏】其实唯有为者即后得智所变似真如相分是心上影像故言有为。
【疏】通缘有漏无漏者意后平等性智缘有漏异熟无漏缘真如故问何故尔耶答由第六缘真如所引第七亦缘真如。
【疏】今此总言缘异熟等者等真如也此释论文以后得智中得缘似真如故问何故论中但说缘异熟无垢识不言真如耶答以后得智不智取亲缘如故所以不言真俗双缘。
【疏】前解为胜者通缘俗似如为胜也。
【疏】性未离故者第八未能全离执故有云性未离故者意说七地已前若不入无漏观第七亦与我执相应以未不离执故平等智得缘赖耶此解为正。
【疏】即是识字及一等字者意合说云异熟识等无垢识等。
【疏】人我是主寄至人我狭者意云辨人我法我二种差别要法我为本方起人我问何故名人我答依人计我故云人我我有主宰用故主断自在用宰有割断用亦计我及作者受者等用故然法我者谓依法体有轨持自性等胜用是有自在等用胜今言法我约自在义不约宰义以法我我宽故即依法计我故云法我。
【疏】此中喻况理有浅深至是法执者意云浅喻者迷杌喻迷法是法执若杌为人喻依于法执起我执也。
【疏】深喻至人中起事执者意云前法有深也迷杌者喻迷法空理将杌为人时喻人执也问此深喻喻人执与浅喻喻人执有何别耶答一种无别但据迷杌分成浅深人执一种问何故如是人法不同答法中据迷理说人中据事起所以法中喻有浅深人执但是一种而无浅深据实迷人亦是迷理然要迷法空方执法有依此法有力方起我执乃至执佛性为我亦执法有体依此作用上方起我执约此一边言迷理事也据实亦迷我空理也。
【疏】问人中亦可言至起事执者意云返问翻喻人执也问云法中迷理人中起事执者亦可人执迷无我之理于法中起事执答法执宽故通迷一切人执是狭依人计我所以唯依人身上起执计为我故。
【疏】难浅喻云至非是法执者意云且如喻有浅深深喻身难出离难浅喻迷杌故但处迷法即法执也浅喻中人执亦身命论难意云若言执杌可喻法执[孑*中]皮喻法则迷杌应不喻法执也故疏云迷杌应非是法执然答意云迷杌者谓不了不了似于法执法执亦不了于法也以不了义同所以转迷杌喻法执也其实迷杌不得是法执虽唯执杌然有实杌地方谓人也问既言不了似于法执者未审不了之义何异于疑答此虽不了则决定不了疑者行相犹预不可相例。
【疏】云如一眼识至二行相生者此喻但取少分为喻也唯取识行相不取两境名少喻意者慧体是一忆上下我法二用与别如一眼识自证分能生缘青等多境见分故自证是一见分之用随境许多又共许识喻者护法安慧彼此共许识多行相名为共许识即喻不共执心者护法许我执生时必带法执安慧不许以第七识唯有我执无法执故名不共许执心计合出许学文者众文略也。
【疏】疑于理印于事等者且任不正义难也难非执者亦且任不正义答望护法宗不许疑印俱生故故且疑他世为有为无于彼生何欲胜解等。
【疏】今此不违故许俱起者以境是一故许俱起。
【疏】具有人执者人执既有法执不说自成以我执必依法执起也。
【疏】定性二乘至通见修道者意云此等位并起法执除此亦有人执者除此圣道灭定等外余时亦起人执问且如二乘圣道灭定等如前早已耶简何故今更重说耶答如前虽说不约断分别今约断分别故无重说过。
【疏】若三心观者此意三心是相见道为正义初一心唯起人观后二心之边通法观故此三心见道法执有行不行时。
【疏】及二果者即生空后得及灭尽定。
【疏】若住散定心散即散心有漏之位定即是定心除法空观外余生空观等诸定心粗观不障细法执故。
【疏】然此一切至大势相似者意云此等菩萨多起法执故云相似我执已伏或已断故更不起前七地有学顿悟容我法二执间起不同第八地已去八地已去法执有行不行若法空观相续即不行若人空观相续法执现行乃至十地满心方永除断若有学回心及顿悟菩萨我执至七地满心伏尽至十地满心断种第六识我见第四地伏第七我见至七地终心伏不行也。
【疏】二障三处过者如第十疏解。
【疏】若言第六识可起现行法执至第七是所依者意云外人若言第七无法执第六识许起言为依者不然未知与何法为依夫论为所为者而与诸法为其所依第六识八地以上以恒无漏一切烦恼所知皆悉不行如何得法执仍为所依耶以不得为所依明知取第七识中法执所知障为所依也外问曰次言第七识中所智障为所依与何法为依答曰与前六识中烦恼所知障为所依也问曰第六识至八地。
已上恒起无漏云何言与前六识烦恼等为所依答诚如所难故论引经云八地以上烦恼皆不现行唯有所依所智障在意证八地以上第七识中有所依所知障法执在不依须一切时与烦恼为所依但此以前曾与六识中现行烦恼等为所依故得所依名六非所依第七是所依者意说六识中所知障不得为所依第七识中所知障为所依也是根本故六识中烦恼起时皆由第七中烦恼等也。
【疏】何故上言至全言有者即指前次通异生声闻独觉相续等文此即生下文也。
【疏】非是从善恶至异熟生者意云善恶业所感别报心心所是异熟生果今者不同于彼。
【疏】是总名摄然即别名者意云法执虽向总异熟生无记名中摄名异熟生总望余威仪等之名此异熟生还是别名以非余三故即别总名如身根故。
【疏】然此第二虽是总束上为三位者即于第十门中解十门中有二初正以十门释第七识第二总束上为三位也谈第三段束为三位也。
【疏】通大小乘有者意说大小乘共许故。
【疏】无漏缘第八至故论言等者意云无漏第七缘无我理即真如也及缘第八异熟识等故疏置及言上至佛果许通缘一切法故论言等也。
【疏】意能念境界者念者思量义言错翻者此即失也念者缘于过去明记为性意者思量为性行相既别何得言意而念境界耶故是错也。
【疏】次下显证者即次下心常无记颂也故下颂云心常无记法至善不善者此颂亦错意不取二边也夫二边若者所行断常第七不能断常故但缘第八执我我所非计断常故是错也。
【疏】解脱阿含者意说此经名解脱阿含经阿含者此云净教此解脱云即净教也非是涅盘解脱。
【疏】然今少别者彼论前有我见我慢方有我爱此经前有我见我爱方有我慢等故云少别。
【疏】此意相应至去来世有故者意说无漏道起此意烦恼即灭何以故烦恼与对治道不俱起种已断故无漏道生时此烦恼非但现无亦无过未何以故过去未来无实体故然有宗计无漏道起其惑虽断于过未世仍有体在故不名佛今说过未无自体者即破彼宗。
【疏】此经大小共信至常施食等者意云引此经颂云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等者此经大小二乘皆共信有然大小二乘解名有别且大乘云彼经说者即是第七识若小乘解云即是第六识就小乘中诸部又别且上座部云染意恒时者即是我宗细意识许与惑并生恒现行故如受生心者此细意识受生命终位中恒起故云染污意恒时等亦如大乘受生位中藏识恒有故若大众部解云此染污意识虽中间暂有间断亦得名恒与诸惑俱生灭也亦如是世云此人常施食等见此人一切时常施食耶不妨中间而有间断此亦如是也若萨婆多计经言恒时者约前后相应约俱非要同念与惑俱时名俱也如常施食等约多分说常受乐等准知今大乘云经言恒时与惑俱者即第七识非第六识也不同小乘。
【疏】不共六二缘至有情我不成者意云证有第七总引六教勤为一颂如疏不共者此即第一经明不共无明六二缘者下论云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乃至意法为缘而生意识意名者下论谓契经说思量名意等二定别者即下论云无想灭定有别若无此识彼应无别无想染者下言无想有染若无此识彼应无染有情我者如下论云谓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之心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三性心位应无有我等。
【疏】或有为二等者意说无明或可总分为二一者共二者不共等。
【疏】义有二义至即理者意云义有二义第一可解第二义者即义理理即真如问真如理与境义有何差别答初义别也彼约对见分义为境此约道理即真如之道理也问此段论文既不辨义何故预明此义耶。
答泛尔预明也理应无爽此义即是后文覆真实义也。
【论】如伽陀说至不共无明者此引摄论第一颂证说有不共无明。
【疏】无明恒行遍三性位者由此无明故令前六识作善之时所起施等不能亡相何况起余不善无记心也故遍三性心而恒行也若不尔者便违经中之恒行之言故云不尔恒行。
【疏】经颂俱言无明者前所引经颂者即摄论颂也。
【疏】若六识身至相应故者意云六识本通三性若与不共无明俱者便唯染俱应不通三性何以故许与无明恒相应故。
【疏】若谓意识由彼烦恼成染等者外许此意识由不共无明方成染者难云此意识应不通善净何以故以此无明恒行故即摄论中作此难也。
【疏】中此无明至非不与随共者意云今第七识中无明体虽是根本然不与余根本惑俱而俱而但与余随惑相应得不共无明名此师计第七识中爱等三名随惑问若言无明不与根本惑俱故名不共者未审不与何根本共耶答但可言不与根本共亦不可说言不与第六识中根本惑共必不然但可总言不与根本惑共也。
【疏】随其所应根本分位者即指如邪欲邪胜解欣厌等皆是菩萨随惑外摄然名随烦恼。
【疏】二十随非名烦恼者意说非名根本烦恼也。
【疏】若随非根本至不言是烦恼者意云自有随非根本者即不能随是此是根本亦通障摄者即根本烦恼是如对法文说以随不言是烦恼故者释随不名烦恼所由若前师将爱等三为随烦恼分位建立者不然何以随不言有烦恼字故今将爱等名随烦恼者不然故知此三但名烦恼不得随能随中不说故。
【疏】修返时者修者修还也。
【疏】不见诸论名不共贪等者此且位解即诸论中无此说不共贪等文也。
【疏】对余痴故论多说痴至不共名故者意会诸论不说不共贪所由此有两解一云对余者对余六识中痴等但说第七识中痴名不共无明二云痴者即是第七识中贪等之余今将当识中贪望当识中余痴且说于痴理实贪等亦名不共然贪等名不共者有二意一云第七识中贪等不与余慢等俱名不共以慢高贪下行不相应故名不共也二即说六识中独行贪等名不共贪准下文此解正。
【疏】然此师至不为主故者意云此师说六识中有不共贪等非第七识也然七识中贪不与六识中慢等俱故名相应但与自识中烦恼相应名相应故以不为主故所以不得不共主名无明不分得名不共。
【疏】是主无明余识亦有者此通六识中有即是主独行也。
【疏】前师见等亦名不共者意云前师难前师余六识中痴增时贪等见应名相应即以前师许余六识有不共贪见等故且说痴增时也。
【疏】若为主时应名不共者此难贪等前师就贪等增时难也然准家俱许此义今各约自所许为难。
【论】有义此痴至唯此识有故者是护法正义。
【疏】其第二独行不共至不与余俱起者意释不共总有二种第一相应不共即第七识中也第二独行不共者不与根本烦恼共故名不共此释不共名也然第二独行无明复有二种第一非主独行者与忿等相应名非主独行若尔何名独行答不与贪俱行故名独行然独行即不共故如此无明第七非有第二是主独行者不与根本烦恼共故名独行不共不与忿等相应名为主也但不与余贪等及忿等十相应起名主独行故。
【疏】云或不与余俱起等非不与余中大等随惑俱也然第四卷末解随惑总有四说此主独行总得相应也若欲界兼与无惭无愧中二相应上界不尔如下解也。
【疏】为成此后所说无明者是生起下文为成后不共无明故引瑜伽为证。
【疏】与后五随者即于八大随中与五个俱谓湣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即前第四卷末四师中初义也对前中小随故名后也。
【疏】如契经说等唯是分别者以缘起经说圣者不共无明已永断故故知唯分别彼唯据此是主说非约非主以非主不共通修断。
【疏】缘起初胜法门经第二卷说者即是缘起经文。
【疏】此随小乘名为不共者大乘虽许以小乘亦许故言随非恒行不共小乘不许有云大乘无随小乘说非大乘许也大乘不共无明即第七识中者是前解胜教自说故。
【疏】从轻相说者谓念等十种依根本立大乘小乘俱然以行相粗动数现起故名为轻相贪等不然故名不共意说重者名根本轻者名忿等。
【疏】此虽二别者即是主非主二也仍不是恒行无明所摄即不遍三性心故恒行无明遍三性故。
【疏】世亲唯说不共许缘乃至辨从二者总是解世亲摄论意也彼文似难大乘异师者谓安慧无漏位中无第七识今言如眼根及本识生眼识乃至意根及本识生意识者意□似破异师证有第七也。
【疏】然对所依至即根境法故者意云会摄论与此论有别所由世亲唯约所依而辨二根此论约其根境二缘以说第七若立赖耶不共许故据此道理明知摄论难异师也。
【疏】逆次第配者是逆配简上第二能变中次第灭意及因缘依等即从后向前简也。
【疏】言在中摄至是一识摄故者此意即说若唯言六识摄不言中者为言成于六识也显成第六故置中言是一识摄故者意说第六既是一识摄故不得用六识摄为因。
【疏】明非者即结上文是明萨婆多等非不许有第七违上经故。
【疏】上座部救胸中色物如西明疏说可捡叙之。
【疏】此随彼语者意说准第二解五识无三分别者何故初解言有自性分别云云答随彼上座部说有以上座部许五识有自性分别故至下第七卷广说。
【疏】所难同喻不成者经部难云若以五识为同喻证第六有俱有依者此同喻不成五识与根非同时故。
【疏】以世现见极成法至当知亦尔者量云汝五识与根决定同时以依他生故如牙影等。
【疏】心心所法同缘一境至因果义立者意云以思受为同喻证五根及识同一境故决定俱时量云汝眼根与识决定俱时因云同一境故如思受等若尔此量有他不定过以经部许爱等心所法与心虽同缘一境然是思分位故与心前后起故犯他不定过过云五识与根为如思受同一境故定俱时耶为如爱等与心同缘一境故是异时为有此过应前成立爱犹如思受决定俱时量云爱等心所决定俱时同一境故如思受等既成立已然始将为喻成立根识决定俱时五识既然第六亦然决定俱时俱时意根即第七识。
【疏】极成者简诸部至故简之者意云说极成言简不极成如文自简若不置极成字简者但总言意识是有法者即摄一切意识有法中便有他自所别不成过也小乘许最后身菩萨有有漏不善意识如悉多太子纳妻生子受五欲乐等是今大乘不许若摄在有法中即有自所别不极成过若大乘有他方佛等小乘不许即犯他所别不极成过也谓简此等过置极成之言简也。
【疏】不共简现第八识至所立不成者意云今将不共之言简于共谓现行第八识与诸法为共依又望第六非亲生故非相近故谓对五识增上生所依说故言不共也若不置不共之言但总言极成意识必有增上俱有所依是立宗者即宗有他能别不成过也他小乘不许有第八识今宗中不简将为所依者成能别不成即前陈有法名所别后陈宗法名能别以宗中不简故犯此过又无同喻他不许五识依第八故若设举五识为同喻者喻中有所立不成过所立是宗法宗法于喻上不得转即喻上无所立宗名所立不成过也。
【疏】显自名处者至立已成故者谓如眼根还名眼根处乃至意根还名意处故故显自名处也意云今置显名自处处言意有所简以上座部师计胸中细色物而为意根今不尔意非色故此色根既是第六所缘即是法处所摄色收也。
【疏】此理不尔者意云上座计色物为意根者此道理不尔若是第六所缘此色应是外处所摄不应是内意根摄也谓简如此过失遂置显自名处之言若不置显自名处简者但言极成意识是有法必有俱生不共增上意处是法者无同喻过以五识不依意处故不可将五识为同喻也故总说言显名自处即显诸识各依自根故五识得为同喻也。
【疏】彼非所立者若但言俱生不共是意处者即宗非所立何以故以上座部计色为意根亦摄入所立宗中故大乘不许色为意根故宗非所立若许色为意根者复违自宗自宗不许色意处摄若对上座成立者犯立已成过他前立故故是相符过也。
【疏】等无间不摄至皆许有故者意云言等无间不摄意者简次第灭意根此成俱有依故若不言等无间不摄但言极成意识必有不共显自名处增上生所依者即宗犯所立不成以等无间亦在宗中体非俱有依故故有过也若对一切小乘有立已成过小乘皆许过去意根能生今识故。
【疏】若举五识以为同喻所立不成者意云宗法于喻上不转所以喻上阙所立法小乘不许五识用种子为不共依故今不对经部经部亦许有种子故若对者有立已成亦许五识依种子故。
【疏】非亲生故者第七望第八但为俱有依非亲生也。
【疏】非相近者第七望前五识非相近故不为生依但得为染净依问第七与第六为生依者与种子生现行何别答种子生现行即辨体生今但为依亲能变起名生所依不同种生现也。
【疏】又简俱时心所者意云俱时心所虽亦与第六为依然非生所依摄故须简也问如何第六心王依心所答如前论云心王心所许互相依如心王与臣互相依等有云俱时心所者意简第七识俱时心所也虽与第七俱时不同第七生所依摄。
【疏】前无同喻过后立已成过者意云若但言极成意识必有不共乃至增上依不言生所依简者即第七与五为俱有染净依等亦摄在宗法中亦合宗有所立不成过又无同喻小乘不许五识依第七故故云无同喻过此一义简俱时心所至非所依故者第二义简若不言生所依俱时时心所但言增上依等者即心所与心王为依亦摄在宗法中故有立已成过他宗许前许今更重成故是相符也问如何心所与心为依答若能所相依心所即非心王依若相引相假藉名依即心所亦是王依如王臣等问如前所简亦有无同喻及立已成过者何故不言此中偏说此二过之答如前所简但依一义简所以不说今此中生所依具二义简即一义中简一过所以偏出二过亦无违失又所依言者即第三义简一切能依故也若不简者亦有立已成过何故不说答举一类余故更不简。
【疏】此中一一互相简略者即将增上义对俱有义又将俱有义对所依如是一一诸义相对互简。
【疏】法亦实有耶答者然经但言尘生识不言有体无体不可以法为例。
【疏】问法虽至为例不成者意云法虽无体为缘能生意识五尘为境能生五识应亦无体耶虽有此相例然论主不计故简之为例不成者不可取彼法通无体例五亦通无。
【疏】亦应从二缘生至而为意者此外人难经说二缘生法无亦生识经说二缘生根体无时识亦生犹如过去已灭识虽现无体能引现灭得成意根故答如疏。
【疏】故法无时不例五者意云不可将法例于五根也为彼但境为根须有力故不可将无法例于五根亦令无体也有云不例五者不可将无法例于五根亦令无七。
【疏】设前有体今亦无用者虽前说有今入过去故无用也后既无体用依何立故云其用理无有云设前有体等破萨婆多设萨婆多计有体者前已破竟故过去无用后无体故破经部师彼宗自许过去无体其用理不得有前解胜。
【疏】经部宗云至假说用者意云叙经部师过去识名意所由者后方破叙四经部师云过去虽无体当现在时谓有思量用今虽已灭亦得与后识为依何以故以有似现在思量用者大乘破云不然汝之识当现在时但有了别之用虽得名识不得名意无正思量用故故难云无正思量假依何立汝若前有思量可过去似有思量用汝既前无思量用如何过去似现在有思量用耶。
【疏】大乘前破至乘前义者意云前破胜论外道云又不可说假必依此如何今难经部云无正思量假由何立岂不相违耶。
【疏】不然据理至有似转者此论主答据理而言不依于真方有似转但似妄怀假说有似更有立破如第二卷说当捡彼文论师意存唯识变义。
【疏】无违教失者若望大乘意现在有正思量今言无正思量者就他宗难。
【疏】今者废己从他难者意云若现在正思量大乘许有今言无正思量假由何立者不论己义但就他宗故云废己从他难。
【疏】又前约胜义难至而辨假者意云前破外道云假不依真者约胜义谛中难胜义谛中心言语绝不可论其真假今言正思量等者约世俗说世俗中有真假故故云假必依真故二难有别。
【疏】故但名意不名为识者以识无依止义故不似现识也现有思量义故。
【论】若无染意于二定中一有一无彼二何别者有染意即有别无染意即无别也意云汝若不许此染意一个定中有一个定中无者未审二定中有何差别故难二定有别者由此染意也论文合云若无染意于二定中一有一无者彼一何别长续。
【疏】若小乘唯二十一者谓遍行别境各五善有十并心王善有十彼宗计无痴善根是假立即慧分故大乘不尔二十二法疏无相灭意识者即第六识灭定二识者并第七识不言五识者加行位已舍故诸定皆无五识身故故此不论。
【疏】俱灭何异者若第七者二定中俱灭二十二法未审二定而有何异今唯二定别者无想定灭二十二法灭定合灭二十三法并第七识一分染灭故多于无想也种上假立者即是能厌种上假立也。
【疏】二得至五蕴四蕴者二得者第一方便得即加行也第二离染得即离染义无想唯加行得灭定通二得佛唯任运得余圣加行得二名者灭定四蕴依有顶心一名也无想五蕴依第四静虑心一名故云二名也。
【疏】若无第七无凡可厌无圣可欣者由第七识执我轮回故凡夫方染可厌也由净第七与平等性智相应即是圣者是可欣也。
【疏】二说如后者有云合为三字疏错作二字如后第七卷说捡余本。
【疏】二除初后故言长时者取中间名长时初生及没时极促故故下云中间长时无故有过。
【疏】汝去来世至我执者量云汝去来世应非去来世非现世摄故如常无为故又云过去故非常不同常无为又未来非现犹如空华去来既无无其我执是有过也。
【论】取得无故能得互无者遮彼转救谓彼救云无想有情有我执得故圣诃厌者不然所得之世既无能得我执之得不有云何得有我执耶又云能得者是三我能得去来世是所得彼云去来世虽无能得在所于无想有情而有我执。
【疏】次大众部至我执者即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四部及化地等计别有随眠如种子是不相应行蕴摄无想天位成就故有我执由斯圣贤同诃厌彼也。
【疏】得类即不失增长者意云不失增长是得家流故云得类正量部云由有得类故无想天中虽无六识亦有我执何必须有第七识耶论主云并于不相应行中前已遮破。
【疏】我有色心皆得受熏者意说我宗中色心皆许互相受熏无想位中既有色根色根含藏种子由此得有我执。
【疏】杂染相状通三性者意云由有第七识我执故令六识口所行施等不能亡相相即杂染六识三性心中皆有也。
【疏】有漏三性俱心无我执者意明彼俱无我执应不染也。
【疏】言此我外缘行相粗猛等者此解不同上也。
【疏】言由我执故起施等善法者彼初由第七我故令六识中行施不能亡相也此解约第六我然彼摄论依我能行施等证有第七者但举由第七增明第六识中我执意云由七我故令六识中我执明利言我能行施等即三性心间杂起非谓我能行施是第七我也不尔地前云何得有亡相施等而成度行以第七恒我执故故知但约第六识中我言我亡相也即无彼第六中我所行施名亡相故。
【疏】此解为胜此根本故者此第二解是其根本胜前第一解也以前解无有有漏亡相施等何以故以一切时恒执我故非实显之者意说但由第七我执令六识中我执行相增明所以说云由我执所行施等不能无相非实显第七我故施不亡相也故云问此论与摄论何别答约第七我执说云由执我故施等不能亡相摄论据第六中我说云我能行施等各据义别亦无违也又由第七识令前六识不能亡相者照法师云即是七增六也复由第六造业复惑也。
【疏】据亲生识语者以第七为第六为亲生依。
【疏】既尔二乘染末那灭等者二乘入生空观第七与法执相应虽与法执相应望二乘不名为染但以我执无故名为染灭何故五识仍有相缚答如疏。
【疏】或由因类相缚犹在至应亦有相缚者意云谓因位五识由七而有相缚乃至无学果位虽无染七而是自类亦起相缚言不尔者若不取因类解唯取第七有法执名相缚尔者即二乘无漏智即第七有法执皆有相缚又云不尔者不取此因解者何以故若言自类尔者即生空智心是前有漏因位之类应有相缚问相缚与所缘缚何别有解无别以俱通三性也若尔何须说二缚耶答据宽狭有殊故分二种所缘缚通本影故宽相缚唯影像相分故狭有云小别即所缘缚从他能缘得缚名相缚当体得名故二乘断所缘缚不说断相缚以能缘缚所缘者名所缘缚故有宗计云如无学身虽非现有烦恼然由现在他惑缘缚故成有漏名所缘缚下论主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等若所缘缚能缘名相缘夫相缚者皆是法执生故二乘不断然不及前解。
【疏】有分别相者有漏心缘境忘生分别分别不了被相所拘故名相缚无漏见分不着于相故不被相缚。
【疏】体便粗重者便硬涩不调柔性也。
【疏】或所缚见至且名相缚者此说相缚见体状易彰所由谓所缚见分是非量或是比量与执相应比度解故言能缚相分通于内外内即根境外即真境也由能所缚中有种种相状易彰故但言相缚也。
【疏】烦恼憎故者即由烦恼引及随等增益也所以成缚。
【疏】有漏末那之所增故者即如前云由第七我故令六识中所引施等不能亡相等是。
【疏】有粗重故者意说有漏有粗重缚即硬涩不调柔等无漏不然不可为例。
【疏】粗重缚体亦通有漏者意云非但相缚是有漏即粗重缚体亦通有漏问相缚以何为体又粗重缚有几答云如西明疏解。
【疏】彼据胜显说故者彼摄论执我能行施相增胜且就此一边说据亦应同此论若约六识与此即别又西明云此引颂重释相缚不脱所由谓如是末那意是而识所依此染意未灭六识相缚终不脱也。
【疏】由前及后去来烦恼发故缘故者意云善等由前过去烦恼为缘引发故成有漏及由后未来烦恼缘前善等故成有漏何假互俱耶故俱舍等云善等起时虽无现漏而有过未烦恼能缘缚故彼善等名为有漏故作此破云去来缘缚理非有故。
【论】非由他惑成有漏者有宗云世尊身虽诸漏已尽然由他惑缘而成有漏如说央掘摩罗于佛生嗔此如人于佛由此世尊亦成有漏故作此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
【疏】不失增长者意说正量部计不失增长者由萨婆多得也。
【论】亦不可说经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者意云谓汝不可说虽无现惑而由有漏种所生故现行善等亦成有漏论彼种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者释不可说有漏所由何者汝说善等薰成种时既无现行染污末那依何现漏成有漏种。
【疏】及过去缘缚是烦恼引者经部言我不同有宗此义成漏也身中色根等但由漏种生名有漏也又云善等例亦然者例内色根异熟法尔亦从有漏种生故成有漏。
【疏】漏所缚者如无明发善行支意云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漏所随者即如得上地天眼耳通还为上地诸粗重随逐令天眼耳成有漏也故对法云漏所随者者即由善根还为有漏随顺令加行位善不成无漏故对法云漏顺随者谓决择分善根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皆一切有顺彼对治故。
【疏】虽亦由之发者意云第六行施时虽由当识中前我爱等引发而不俱起但是傍因非正因也。
【疏】即他缘缚亦傍因者意云虽自行施等若他烦恼心缘缚时亦是傍因非正因也。
【疏】即他缘缚亦傍因者意云虽自行施等若他烦恼心缚时亦是傍因也若为正因要顺俱起。
【疏】便非各各变者意云若由他缘缚故成有漏者即非各各自变又若互缘缚故成有漏者即应我行施时他爱果等既不尔者故知各自变也大乘宗善等既不被他缘缚故知各各变此甚新气者是三藏所解不同说故名新义。
【疏】以有漏言正表此法与漏俱故者意云行施等时皆有第七由我执与三性心俱时故三性心方成有漏故我执等烦恼而为有漏正因。
【疏】若言由他缘缚亦如前破者同前勿由他解成无漏等破。
【疏】对法等云至复不相增益者意云但由有漏烦恼种等随逐此身生他界地等而不言缚他地有情也又有漏种望善等复不相增益此会对法文。
【疏】相增益者谓第七增益余法成其有漏其第六识若无漏时七染不行唯此无明未无漏时增第七染又互相增益者西明此显有漏与漏性相同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故自身者简萨婆多由他烦恼得成有漏现行者简经部种子烦恼者简大众部随眠俱生灭者简有宗由过未烦恼漏故得成有漏此明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灭互增益方成有漏。
【疏】有学亦尔至与善俱故者意云有学第七未灭有烦恼俱也第七若无时余识之中必无烦恼与施等善心俱故既余识善心成有漏明知必由第七烦恼俱时也。
【疏】为会前疑者生下文解前非由他惑成有漏义疑。
【疏】漏种类者谓阿罗汉有漏诸蕴前生烦恼所起故也意说无学诸有漏法有漏善等从前有漏种子生故得成有漏意说皆由前时第七我见等与六识中三性心俱薰有漏种后时无学身中有漏方成是前有漏种类也若小乘不许有第七识与六识心等俱者复至后时心等起如何成有漏亦不得言是漏之种类也。
【疏】我执不有失者汝不立第七识者即我执无有名不有失。
【疏】理第三文者如前云已引圣教当显正理此即是显正理中第三经文也。
【疏】于处门中不开识者以此理通者问何故于十二处中不开识耶答且以不共根境相对以辨于处总名言处不论于识也至第八卷彼彼分别中解疏剩界字界门中有识故非此所明或可界中不开八识但说六识者对根境说六亦应无妨。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五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六本
【疏】就此能变总有九颂以九门分别者第一能变差别门第二自相门第三行相门第四三性门第五心所相应门第六三受俱起门第七所依门第八俱转门第九起灭门。
【疏】后二颂者是指下论第七颂云依止根本识乃睡眠与闷绝等二颂也。
【论】次中思量等者以第二能变是三能变之中间故云次中。
【疏】初释六因者因者因由所以义也。
【疏】亦非定别者意云亦非六识定别然更有七八二识故又有云亦非别者总相摄成一识故如一意识也。
【疏】非唯据一者耶答由根有损令识昧劣意识依彼昧劣之门不分明故于彼实青妄为黄解实非眼识见青为黄也。
【疏】后七无漏时六必无漏者意云六若无漏第七不必无漏二乘等若七无漏六必无漏菩萨等。
【疏】非染净依至引发依者意云眼根等但与五识为生依不与五识为染净依及引发依等是故藏为根本依第七为染净依第六望五识为引发依能引发五识生故此等依既非生依故是所简。
【疏】此色有时心识所变者色必识变为根心能生识见色识必知有根由此道理依根不依色也。
【疏】何得识种不随色起者两句是问词以下答也。
【疏】离识之色等者此举事以明意云只可由根与识合识能领受境令根有损益不可四色与识各令色有损益即如离识之外质色等有损益时然识不损益故如禾稙等被霜雹损是也既是色损识不损明知不由色与识合而色有损益也他损色者即霜损禾稼等是。
【疏】如第六识俱无漏故者意云若意识唯入生空观不妨第七是有漏今者不取若第六兼入法空观第七即无漏今者俱无漏今者俱无漏者意在双入二空观故第六一助第七根也。
【疏】何故至等可尔者意云第六独名意识有滥故曰不然眼识等随根立名无滥故云可尔意云六识皆有无间灭意根纵汝五识随不共根别名眼等故云可尔何故意识独名立耶故曰不然有云意不然者意识应非依不共根以余识依皆名意故眼等可尔眼等可名不共根以余识不依故。
【疏】如五识身亦依于意者意说五识既依不共根第六亦依不共意根如五识故。
【疏】问如前说依五八依七等者意云如前说第六依五根及七八识何故说第六有不共依耶。
【疏】七望五八俱是所依者七与五为染净依与八为俱有依若据近而顺生唯是第六非五八等故得不共之名。
【疏】谓眼等五至二所依者意说眼等五识非但依无间灭意根亦依五色根故下云五通意色二所依故第六不尔唯依意故得意识名。
【疏】若尔七八二识亦唯依意者以此二识同是意处故总名为意且约自义以解。
【疏】七八据依亦有至得名识者意云若第六依意既得名意识故知七八互相依亦合名意心识等故云亦有此义今谓诸论依自胜得了别得识名思量得意名积集得心名据自胜得名所以不名意心识等也。
【疏】兼释七八得名意别者意云此意字者非是思量意也亦如人云此意欲如是等即如说云心摄藏等是重释心意名别所由也。
【疏】顺通别名识之义故者意云了别名识者即是通名或名色识乃至法识者即是别名故论云谓于六境了别名识即通名也又云色等五识至了一切法者是别名也又曰或能至得法识名重释第六识得名法识所由也。
【疏】谓第六外处别名为法者缘外境处亦立之中独名法处。
【疏】亦从不共得法识名者亦识对境亦境对识各别名为不共识了别法不不共名故论云或能了别法独得法识名。
【疏】或彼法处六能了别者即第六独名法识又云亦有此义者六有了别之义不同前法解也。
【论】此后随境至未自在说者论从或名色识至此已成总是依境立名据未自在位说若自在即不尔以四一识许通缘他境故虽有此能但可从根无相滥失。
【疏】萨遮尼乾子经是此论证者彼经据未自在五识唯缘自境也若意识名法识者即因果俱通故故意名可尔若尔果位五识许五缘因位未自在不许互许者即正法念经云因位五识亦许互缘如蛇眼闻声如何会释耶答疏自会云是正量部师义非大乘义大乘不许蛇眼闻声以蛇眼可有识根等故。
【疏】初地即名自在无漏五识现在前故者问初地五根既是有漏如何能发无漏五识耶答地前五识不自在成有漏等者由第七执有我故令五识所起起等不能亡相故成有漏故七为染净依由第六识与五识为引发依随第六通二性故不成无漏及至初地由第六七识得无漏故引生五识亦通无漏是故初地有无漏五识至第十卷中更当广辨。
【疏】然有别义至不思议所引生缘力等者意云五识由第六生法空后得智引生于净土中许有现神变等自出水火现通说法事也即是佛地论中有别地作此释也非是本义。
【疏】或有别义七地以前至不名自在者此约八地已去方名自在以前虽互用未得自在此亦是彼论中别师也若互用准法华经地前亦得互用也故经云父母所生清净肉眼等即是以上所解二义。
【疏】或即初地或入八地者即此等时互用更不自在非已前无也。
【疏】如何诸根至缘一切境者并是问词证此识义者意云证此识互用也。
【疏】曰举所依根显能依识者是答语。
【疏】如何互用至岂非杂乱者又第二问也或曰此却责也但离取色名为眼今合取触亦说名眼得名岂非离乱也此约取境明根名杂乱所由非是问识得名也今以识依根名无滥言不至能取者是离中知以离中知故境色不至能取故云不至能取也言法相所谈者即不至而离中知法相道理令如是说故云法相所谈又云令至等者合中知今以眼取触令合中知五识五根而有何别故名杂乱复违上离中知法相所谈之道理也。
【疏】名字者意云名者犹如于客客无定属故今名亦尔也故名字无实而不能定诠一法故得客名但依世俗所谈非此即为定量也故经云名字互为客又解名字互为客者无定量故眼不唯取色得名眼今亦取触名眼故但所立眼名非定量也。
【疏】故二得名中者即指前依根境二种立名但可依根无相滥失。
【论】佛地经成所作智决择有晴心行差别至无此能故者此说证成通缘六境佛地经既云成事智决择有情心行差别故知不但缘色也又说能起三业化事故知通缘意业又说作四无记论故知五识缘一切此等义门并如演秘引佛地经论具解故此不录。
【疏】身化有三一现神通化者如身有舒卷及出水火等二受生化者即王宫及随类受生等三现果化者谓受金舍马麦等报捡慧日论。
【疏】三百五十者意说上祭从初发心修行六度乃至分布舍利前后总有尔许所度所度处所也即一一处皆具六度如是合有二千一百即一一度皆对治四种有情谓贪瞋痴及等分者意云如一有情于劣境唯起上贪又有有情于下劣境唯起上嗔又有情于下劣境唯起上痴此为三种又如一有情于下境唯起下贪于中境起中贪于上境起上贪余嗔痴亦然故名名等分有情即心境相称名为等分然就一人现行论即不具此四种心行触身中有种类及对治他所化有情可具此四故故起亦所治也即此对四种心行所修一一行皆对四大六无义所生过失合万四千问有云从光曜至分布佛体等者光曜是何义是何位次答最初修五停心观初不净观作光明想名光曜或起心并云于法名光曜也虽有此解未见正文。
【疏】此中复有人法不同者意说此四化通人及法名有四记不同如何别抄说。
【疏】又佛化之无实胜用至似化亦得者意云佛能观根心业果心所等四事虽能化现然望佛本质心等而不增胜明利缘边不如本心故云无实胜用名似化也问何故须化答由四智境一一皆遍一切处所以须化但佛自他心等非是化他人心等。
【疏】下显不说者即显本颂不说不共依也共依下说者即显以下说共依也如论第七云依止根本识等是也且显不共依者此别解颂中不说不共依所以此之六识明共所依即说依止根本识等也。
【论】前随义便以说所依者意说谓本颂中以根境粗显所以不说云长行中前随义便已说所依即指前第四卷论广说所依了故。
【疏】曰前已广论指同若第四彼云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即内六处若近指云极成意识心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等乃至如眼等识此所缘境义便当说者即指下文云如契经说眼识云何依眼根了别诸色等问若言所缘境下亦说者何故颂中而不说答宗明唯识故不明境。
【疏】又解前文非明颂无我长行至不别说者此解意云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转等文也意说此文不是明颂中不说根境之所以也论言粗显极成故此不说者但我长行中以粗显故遂不说根境也问若尔者何故论云义便当说耶答但是因义便说故非故正说也言有见有对者意说眼根有照境义名有见有所对即根从自种子生。
【疏】言种类义是差别者即前说六根境种类异故即是颂中差别义也故。
【疏】曰谓随六根境乃至有六种以来释差别所由。
【疏】下会经者意云前言了境为性相者释颂中了境为性相文下云如契经说证成也下云彼经且说不共等是会经文由前牒经为问所以须会也。
【疏】彼经且说至非究竟言者此会前经说五识唯缘五境意也诸所依中者即根本染净依等。
【疏】其实五识亦了识等者如自证分缘见分等即是。
【疏】义即不定者意说自证分若已转依不唯缘见分亦了声等故云不定如依眼根发识闻声岂了日色境云一根发识缘一切境故言且据少分者且据因位说。
【疏】有义此解非称论文者今更重解论文也捡篇当知此意稍胜。
【疏】次引彼六识之经证成者即指论中云彼经且说不共所依等是也。
【疏】非为前伏难者意说但为明六识之自相引经证成非为解前难问有此文成。
【疏】十八界为缘不同者即十八界为所缘境出能缘识多少不同。
【疏】五三六有二至自在等分别者意说准因果十八界为所缘不同有多少故因见各随应者因即因位也见者见分也各随应者显各缘自境故云随应五三六有二者五即五尘三者三识缘谓五一一皆三识缘谓五识第六第八识且缘色立为眼识同时意识及第八识乃至领触立为身识同时第六及第八识也第七缘内故此不说六有二者六者即六根二者即二识谓第六七识第六通缘六根第七唯缘第八第八即意根中收故通说六根二识缘也六一一不定者六者六识也一者即第六一今见分通缘六识一不定者即一法处法处是第六所缘如法处通果实色亦是五八识所缘五识由第六识引故得缘于法处实色本识亦变此实色若余心所等第六缘无为六七二识缘灭道六七二智生故证真如故法处一今不定自在等分别者即约果位辨也果位五识皆得互缘不同因位如枢要说又云六一一不定者而佛果位六识缘境即不定一一通缘一切境也如此遍知者望极自在位分别。
【疏】所依之颂如前已说者如第四句句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开导因缘一一皆二等是问何有此文来答谓前说所缘颂故次有所依颂文来也指同前说。
【疏】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云准前辨六识依不共根得名具五义等也言不共者即简因缘无间缘染净依同境依同境者即第六识与五识为同境根故亦简也共依等者若即本八识为根本故亦简也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
【疏】若由他力至法者意云此释次上境颂中不定言也。
【疏】显此聚亦尔者且问初能变也将彼显此上得心所后说性问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影显也答但约此聚起时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解此相应法性不定同故于心后明性彼王所总唯一性于所后明也。
【疏】又彼诸法不定通三性此定通者使后学者知此差别故前后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
【疏】名字隐故先解者意云以无记名字隐故先解也。
【疏】无漏有为无为亦尔者意说此二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有得有证者无漏有得无为有证。
【疏】及由涅盘获菩提二世益者即现安乐后不生恶趣也有云如无学证有余依涅盘此世益死入无余后世益。
【疏】今解至但是无记苦果者意说恶趣苦果但是无记非是不善于后世中非远损故非不善虽令身苦来世非不善也。
【疏】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种者善亦尔无记亦有四种无记如前第三卷第八识无记中广分别。
【疏】诸论总收至故别建立者意云诸论所说三性皆是此中四种三性收故云总收亦有此义非但是说此论中三性通说诸论中所有三性亦得故云亦有此义也于理不违故别建立者此论与诸论所有三性通理即不违故此论别建立四种三性无记等如第三卷说也。
【疏】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轻安故云十法此云十一者总举一聚为论非皆俱也。
【疏】谓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七中二并嗔总成十也除谄诳憍三者以通无记故。
【疏】通前二故者意云通一前善不善一及无记并如杂集论广说有云无记非是前善复非不善故云通前二也。
【疏】又此二三四门至已略辨讫如善有二谓生得加行不善有二谓自相不善相应不善无记亦二谓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等也如前广明。
【疏】若有为有种子至彼性中摄者意云有意三性若有种子皆随现行是彼性摄。
【疏】然此二三四门至各据一义者意云此论中有二三四门辨三性能对法论中辨三性总有二种先总后别先总者且以有为无为等故耶辨三性第二别辨三性别辨者如善以十三门分别不善有十二门无记有十四门此即别辨也此论与对法所说不同应捡对辨言有别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也。
【疏】五识不能转心发业者意云转者起也五识不能起心发身语二业纵得名业者但名假业不名实业义由第六别方能起心发业故名随转心发业随第六识后起故有云转心发业者即第六意识造善不善业转第八心令往诸趣生也如此功能五识所无但随第六转心发身语二业又五识不能发威仪但能缘威仪问如何五识得缘威仪鼻舌二识不缘威仪故答不尔今言缘者谓缘威仪路路者处也处即是五尘五识既为缘五尘所以爱五识缘威仪也意说五识缘威仪时即无记心摄也问云何威仪通五尘不答有是正工巧威仪有是相从得称思如色声身语表是正工巧香味触是工巧业所依处总言工巧通五尘故五识缘也身表色是正威仪香味触是威仪业所依引路总言威仪通四尘故四识缘然声无行住坐卧摄故声非威仪此二无记心若数习者皆得现前又准婆沙正理皆言何名工巧及威仪路方是色蕴也。
【疏】除变化者谓天眼耳通亦非变化心也故五识无变化无记心也。
【疏】又非五识至相随俱生者意说五识唯一刹那不得二刹那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者意说不先起眼识后起耳识后起鼻识等不得如是无间而生也故瑜伽云一念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问五识生已意识生者岂五识同生答不尔言一念五识生者意说五识中随类一识生已即意识生不妄须五识一时生也故言虽总意及别也是故五识三性不俱。
【疏】定中闻声非我所许者此师不许定中闻声又三性俱起设纵许等者此师云纵许三性俱起唯定中可然散即不尔。
【疏】方五俱生亦复同境者即由意识导引以后意方与五俱生及同境也。
【疏】若虽导生五三性并者纵许五识三性并者应难云意识应三性并故量虽言如次所引者即次前文中引大论第三云五识善染必意导生者意证同性。
【疏】谓由了别定至意识故者意云有两个意识且如了别定之所缘境意识者唯缘定中一境心是又种种所缘境意识者即是意识于定中观苦空无常等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种种境意识也耳识生时由此二意识得生定中闻声也虽演秘解别亦是扑扬法师一释也。
【疏】故定不俱者意显三性定不俱不妨定中耳意二识俱同缘声境也亦同是善性若尔言率尔随身无记者据未自在位说。
【疏】亦非五识次第而生者意说五识中随起一识即意识生更不容耳识随眼后起故故由非次第而生余识准知。
【疏】上说五识唯一念解者上来解五识一念不通三性下依多念说亦不许五识三性并以能引意识一时不通三性故。
【疏】谓世俗至非生起刹那者此释经中一心刹那也约此究意说也言一处为依止者即依止处所也又云相似相续至极相似故者释一心中言由极相似故总名一心也。
【疏】明第八识至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识不得一时与五识中三性俱如论云三性俱者约第八七五中随一善名三性俱也言自无记者即第八名曰净无记。
【疏】此引五识相续文者至五识容俱者唯瑜伽论中明五识有二说一云五识唯一念三性俱二云五识许卒尔等流多念相续三性俱转护法正宗依第二说此相续文前第四卷等无间依中俱引。
【疏】虽亦缘色境者意识先与眼识同缘色境而声境胜故与耳识同缘乃至起不善耳识。
【疏】或前一眼识至得三性并者意云虽卒尔等流多少不定然亦许三性俱时意说先时起眼识观佛像未灭意后寻求寻求未决知是何像像复放光眼复重缘又起率尔谓前寻求未决定俱是率尔不至等流后时有色境至而其识生初起唯是卒尔复寻求及决定知声境善不善等后相续心生即是等流所以卒尔多等流少容五识得俱行三性并也一念俱者如眼识观像是善意与眼同缘又同即有香境并不善声境至所以三性俱也香是无记故六识容许有三性俱非一切时皆必俱也言是卒尔多念者非约俱名多少据前后时节名多即前后起多率尔心故名多念。
【疏】又解率尔等流至俱起故者意云如前第一约念明多少今时第二约识明多少如起率尔等流二心时或三四识起率尔一二识起等流或复翻此但于五识谁起率尔等流而有多少而亦不定其识之名目也随于何境至其识即起亦不言先起此识后起彼识等也但随境至即缘故故是置或字也。
【疏】虽五一念三性得俱至此前师意者问若前师不许五识三性俱者瑜伽文如何会释彼云五识三性俱有二说一云五识三性俱通多念相续前师不许三性俱此文如何通前师云五识虽一念三性得俱若眼识与意同缘善境时设有耳缘至亦不缘声若缘声者即须善眼识灭意与耳方同缘也善眼识不灭即意不缘声此师会意也若护法意说一意识虽与五识同缘然性不必同也。
【疏】前所设难能引意识等者意云意虽与五识俱起而由前因不必同性故前所难云尔时意识应通三性难于此唐捐唐者虚也捐弃也前师道理徒领轮墨虚弃其功也言下引证者即答前问也意证耳意二识同缘性不必同意是善耳是无记故。
【疏】如大目连至即便出定者证三性有别准其论文唯有二性如定中意识是善性定中率尔闻声耳识是无记未自在位率尔随心是无记故何得有不善性答意证性不同不必须具三性。
【疏】或复起者即是耳识者意云与前别前约行人定中耳识与意识相应能取此声今解意者定中闻声耳识即起不言意识相应俱起意识定中得起耳识。
【疏】显扬论说种种意故者显扬说有二意识一者唯了别定所缘意识唯是善性二者取种种所缘境意识即通三性故缘十八界故云非唯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意显彼论兼得耳识同闻也意证定中意识是善耳识率尔闻声是无记故性不同。
【疏】定中耳识不领受故者若定中无耳识领声者意识依何起希望而出定也问既许无色界心了一切者何妨定中意识领声出定答言无色心了三界法者劣由加行方能了之此无加行故不能了也。
【疏】末后出定之意识者即在定最末后心也彼宗许此言欲闻声故所以次念即出非己闻声方出故故立量难如疏作量言应不即闻声时出定者宗也然彼宗意云为欲闻声所以欲出定故立宗违云汝为欲闻声末后出定意识应不即为闻声时出定因曰此位不闻声故如前定中意也彼宗许定中末后意识未闻声从此次念即出方闻声也所以今立量故。
【疏】然前师岂不解此文者准上疏因会一释许定中闻声二解定中可尔散位不尔散位不尔即第一师释文也即指前有义五识三性不俱论文并疏有云前师岂不解此文者意说岂不解显扬十九文答解如前已解者即指前师解显扬十九文如论云若许五识三性俱行意识尔时应通三性于此文中解故云如前已解取此解胜。
【疏】有师引证者有异师引此文为证云等引位中无五识也故云彼虽非证然为会之。
【疏】多识者如在定许起耳识不起余四识故云等引位中无五识又云多人者即二乘等人定中不起五识据此道理故云三摩呬多位而无五识也非菩萨故者菩萨定中许起耳识等若八地已上虽常在定而用常寂静不妨具起五识诸小菩萨则不尔也此即会前杂集论文。
【疏】问如何定中至与耳识同缘者意问后师云若言定中意识与耳识因缘者如何意识俱受亦得与耳识因缘耶受应善性耳无记故问也。
【疏】散意入舍至耳心不生者此答上问即第一解此有二意初约入二约出且从散意入于至必是舍故以来约入解也舍者简喜乐喜乐定中耳意二识不与舍受相应意说散位意识入舍定时必有舍受所引生率尔耳识而是无记与舍受俱有何所违言初起之时等者又解云约初出定说也且初出定意识犹尚昧劣与舍相应所引耳识当知亦尔疏云初起者起犹出也故舍受亦与二识同缘然不与喜乐等异受俱也明知返显入根本喜乐定耳识必不生。
【疏】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虽定中意耳同缘何妨亦与异受相应如意识与喜等受相应不妨耳识初起与舍受相应故受不同亦如定中闻声耳意二识虽因缘而性有别此亦可然。
【疏】瑜伽论说至即是寻求心者意说第二解云虽复同缘不妨异受相应如是是中意耳二识复同缘故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难云如瑜伽说五心中前三定是无记性如何说言定中寻求心是善耶若是善者违瑜伽文。
【疏】又在定得起几心等者意说定中得起初二心者明知二心是无记也瑜伽云五心前三是无记故知定中耳意二识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无记故此总难也。
【疏】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难意会瑜伽论文也瑜伽说五心中前三心是无记者约散心位故说多分言三心无记也若在定中除率尔心余善者通善性。
【疏】又五识必由寻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寻伺善心引生五识意证如此也若尔者未审初入定心是何地法应是初禅心不应是上地心以上地中无寻伺故既无寻思者五识应不生如何得知耶云五识必由寻伺引故此总难。
【疏】云此至解者意指于下文下文彼说寻伺中言五识必由寻伺引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意说五识多由寻伺起非说一切位皆与寻伺相应也。
【疏】又此定为唯有漏亦通无漏者此问三摩呬多定通有漏无漏耶答至二种俱得亦通凡圣如对法疏说即第引定也。
【疏】又欲界至能引耶者问云如欲界耳识许无所有处异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连于猕猴池侧坐入无取有所定闻象王哮吼声明知无所有处第六识引欲界耳识生也若尔者亦应二定以上起下三识时非要借下寻伺但用他地无寻伺意识引生耶以许异地心得相引故。
【疏】初起五识必寻伺引者此答意者率尔五识必藉寻伺引生此唯约率尔说等流即不许尔容非寻伺心所引故如在欲界岂一切五识等者举例也。
【疏】又初起五识必寻伺引者意说即上二地意识俱初禅寻伺引下三识也。
【疏】后位已去非寻伺心引者等流心已后或非寻伺引此即举欲界耳识许异地心引生例二定已上借识亦有不心寻伺引问虽言容有不必寻伺亦容得上意识引下眼耳不答如说神通依余近分等上既无眼耳故取眼耳俱时意识名眼耳通故云意识名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禅眼耳通也。
【疏】能引意识应通三性者问烦恼所知同依一种烦恼不善所知无记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应并答不例二种障同依一种义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等嗔等正相返第六一心三性不并。
【疏】二说者意云叙瑜伽论中一念文及相续文如别抄叙。
【疏】不同耳识率尔心是无记者意说境不强意识俱善耳识率尔无记若境强意识随吾偏注即性同也。
【疏】若兼缘诸处者意云不与五识同缘但从尔别缘即无记也。
【疏】若与五识别缘唯缘法处既无此心者若唯缘法处可不同缘既无此唯缘法处心故知同缘既许同缘故知同现量引集量论证非直同现量即五俱意识亦无法执也。
【疏】八地二乘至以此为证者意云三性容得俱时未必一切时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萨无不善五识故故知但是总从举论也引喻证曰如第八与余三性俱者且第八是根本率白净无记意识是善若有不善声境及无记香境至便有耳鼻等识生故三性俱但容俱未心皆尔又八地二乘位许三性俱者无漏心亦许引无记五识也。
【疏】随前二师所解位次者一师许初地转五识得成所作智一师许佛位方得后师为正故五识转依唯是善性。
【疏】不尔者意云若不约佛唯言善性者余位即有不善无记五识也如疏。
【疏】初地以去至亦有无记五识者意云初地菩萨谓有修道不善贪嗔等既得与五识相应明知五识有不善也至四地虽伏我见善不善贪嗔等任运得起也又八地有无记五识者虽意识常在定恒善性若不与意识俱五识率尔便无记故曰或时亦有无记五识也。
【疏】三乘无学至何性六识俱起者佛唯善二乘无学通无记菩萨后得亦通无记不似同性。
【疏】五识之中至如受中说者意说五识通有覆无记者如下明受中自说。
【疏】通生得加行有闻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说五识中得有加行善如闻思修三慧即加行善也问且如五识中有性得善可尔云何亦有加行善耶答闻思慧等五识当体即无若为彼第六识中闻思所引五识亦通有闻所成等问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听经观字而思法义是五识中闻思是所成此闻思眼耳等是意识中所成闻思之所引生意识闻思是能成如此所引眼耳等岂不是加行善耶有云听经观字而思法义者即是意识中所成闻思即此闻思是能成所引五识起名所成意说尔时五识名闻思所成者即得也二解前胜故五识有加行闻思善等生得劣善不说所成非生得故有意说加行善不是生得善也。
【疏】香积佛土鼻舌等识类此应知者此疏通外难外有难云眼耳二识可通闻思所成义如前说如何鼻舌等亦通闻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虽无如香积佛土闻斯佛香即获一切得藏三昧等既以香饭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积鼻舌类此应知亦有闻思也又菩萨后得智所引五识等净土中听法或说法或观字或以香触等而为佛事岂五识无三慧耶故经云诸所色为无非佛事问向其闻思义将明晓更成修慧唯理犹迷如何五识有修慧耶修慧依定发五识无定故答成所作智转五识得成所作智当体即是修慧从定而得其义极成何劳虚称作此难耶故为不可。
【疏】所成之言义宽偏者意云闻思所引起五识识皆得所成之名故言五识有闻所成等。
【疏】缘起经说至有覆性故者意云欲界意识有润生爱等然五识中无若余有覆无记性由意识有故亦引令五识中起也意引缘起经证五识有有覆无记性。
【疏】四无记中至相从四中变化所摄者意云然四无记五识得有三除变化变化唯自向意识中有所以五识无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即是眼耳相应慧也言相从四中变化所摄者谓变化与通相似通者无拥变化者于事不即随意能成如幻术等故言相从是故通亦向变化中摄故五识但有威仪工巧异熟生等三无记也。
【疏】八十九虽言欲界有变化至自说是生得变化者此会难也外问曰欲界五识无变化者如何瑜伽说欲界而有变化耶今会云虽言欲界有变化不是五识中有也然此变化意识中法实上界系今言欲界有者据相似者说如何相似答谓欲界意识亦能变作幻术等如种豆为丘马等变树草为军旅攘等欲界意识中变化也以相似故故据意识中说欲界有变化又会云欲界有者谓上界意识若变金水边等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变色等相似故言欲界有变化为为坐得上定意所变金等色见相皆是上界系又会云言欲界有变化者有生得变化亦名报得变化不是意识中变化也问何名生得变化答如龙鬼神等皆有神变化之力谓不由修得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变化亦名报得者从前业感故如龙鬼神等皆能约授形质及雨食雷电等故名为变化故瑜伽自说欲界有生得变化。
【疏】论文自说至又无威仪者即瑜伽自约小乘说也即今大乘五识得有威仪如前已说但约缘威仪名有威仪也若据小乘但说五识中有威仪类不得正威仪也谓小乘计云威仪心宽但余三无记不摄者皆是威仪心也此心即是意识家威仪之类与大乘不同。
【疏】若不尔者至异熟生心宽者意识五识不缘威仪工巧等即但是异熟生心摄非是威仪心也以威仪心狭异熟生心宽故不同小乘。
【疏】又解第五相应门心王不名为所不属心故者此重解第三系属于心一句。
【疏】作意一法独能取彼众多别相者意云作意作用强能与想等同取长短境等相及受等同取违顺境等相虽作意名取众多别相但取受想境相等不得受相等之行相以行相各各别故。
【疏】由作意至功力胜者此显作意能取总相亦取余之心所各各别相故名功力胜也亦能令心心所取总别相故。
【疏】此论以触为初者此论中说遍行先列触后说作意受想思等若据瑜伽先标作意后列触受想等故有别也。
【疏】等损害俱相违者意说受能摄受损害等相也。
【疏】思能了正因等者意显思能了耶正等境因者邪正境为因也。
【疏】中边第一弥勒颂云等者意云此别辨中边证别境五亦取总相兼取别相故说亦言问中边唯说别境亦说余心所答虽亦说余心所今谓对前瑜伽说五遍引五别境文证缘总别相。
【疏】二十六者谓根本有六随烦恼二十故染有二十六也有疏云染有染三十二者谓根本有十随烦恼有二十加邪欲邪胜解故成三十二也。
【疏】以开合五见等者意云此论及显扬五蕴百法论等并说有五十一心所如论自列苦依瑜伽第五十三即依此论五十一上更加邪欲邪胜解若依杂集论有五十五即开恶见为五见故有五十五谓根本有十随惑二十遍行别境各善十一不定四也问何故如此不同答但为恶见开合不同量便救有如是增减此论等以五见俱不正故合为一见若依对法等据见行相不同故开为五所以诸论有此不同。
【疏】于四事中生五别境者如下说五别境于四境生谓于所乐决定串习观察境中起缘别别境而得生也。
【疏】或俱或不俱别事生故意说欲界等五法于四境上或可得俱起或体事各别生如下五别境于四境生俱有俱不总别合有三十一句至文作法。
【疏】于善染等皆不定至等取余二门者意说不定四于善染等皆不定也彼更有二门一谓非遍心起二谓非遍地有然此中善染等总有三门且第一简唯善染以互相违今不定四皆通善染第二简遍行遍行遍八识不定四通前六识不通七八至下第七自当分别第三简别境别境遍三界九地皆有然不定四中前二唯欲后二至上界初禅有寻伺也今论言于善染等不定者即举一门等二门也。
【疏】会文有二者初约根本随惑俱是染故束六位为五第二约四一切辨其五位故瑜伽与此有别故以两仪会也。
【疏】言谓定俱生者即并头生也又言俱者约此五心所常俱也时者望一切有心时言无始者约七八识说故无断也。
【疏】此解为胜轻安不遍者意说一切地者约有寻伺等三地名一切地者即轻安不遍以欲界无轻安故。
【疏】若如初说从多分至而作论故者意云此举轻安例烦恼亦许通余地有若如初说者即第六卷解轻安中初师云轻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义第一约多分谓上八地有欲界一地无故从多分而论以欲界轻安调畅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无轻安据家亦有也第二义云要定加行方有轻安余时即无意说欲界无轻安者据如前理说其实亦有也今言染四皆无者且从多分说其实亦通诸地即如无明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随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与染心相应故若尔如何言染四皆无耶答以烦恼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种类而言故说染四皆无据实亦通如下至本文中说。
【疏】增上出生者意云以二义解根也一者增上二出生即由苦根为增上缘能生长苦法于其身心而逼迫乐根反此于其身心而生适悦故以二义解于根也问受与根何别答受者领纳属己根者但出生苦法故二者别又宽狭不同至下自解苦泛尔领纳属于己者即名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义方得根名受名为根必有领纳自受但名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故所以受宽根狭。
【疏】领纳境相具适悦身心者意云乐苦相对称俱意说乐受及苦根俱有适迫身心等即苦乐相扶对名根。
【疏】五识通依色心二依者此正释二受别相身谓五根然眼等识相应三受实通依色心二依谓依识及根故而就不共别依说名身受五识即皆然若意识相应苦等三受唯依心故说名身受唯依意识故故说五识及意之言意在于相应受也。
【疏】无漏第六意引生者由无学人第六识入观时即无苦受若后出观遇违境有若受如乞食不得被饿死等又无学圣人五根有漏初观时五根且有不调畅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后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说从菩萨后得智大悲等力亲所引生故亦通无漏如变身鱼等但据菩萨二乘不然乐舍通无漏可然苦受相隐故逐难释此即二二分别也谓身受心受为第一二又有漏无漏为第二二。
【疏】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者瑜伽文意计十四者谓七色根并命根并受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等五根三无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云谓除信等五及三无漏其十四一分见所断者谓七色根及命根谓三恶趣业所惑或意识中分别烦恼所引生故后入见道时分别烦恼已断更不能招当来黄门北郁单半择伽二形三途无想天及女人等故说此七色根及命根见所断即因果果丧断亦名不生断毕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断者是有漏法故故修所断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约分别烦恼无更不感故名见断也是有漏故云一分修所断言其余可然者意说五受根并意根通见修二断所以故云可然问信等五根是何断答有二义一云是修所断体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云亦名缘缚断谓烦恼缘信等起烦恼故断能缘烦恼时信等得缘缚断名也故瑜伽五十七云问二十二根中几见所断修所断及非所断等答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谓即十四中六及余六余二非所断乃至广说论文今疏文依论广说。
【疏】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通不断者意云以不断对修所断说十二一分非所断摄者谓前见道断中取五根及意根通无漏是不断有漏者修所断其忧苦二根亦非断者苦根可尔如忧根名非断者随顺趣向无漏非断法名非所断据实忧根不通无学后六者谓信等五根并未知当知根通无漏不断有漏者修所断也言应名无漏者意云忧苦二根应名无漏也何不说者以无漏不引论不说之但假名无漏非真无漏也。
【疏】不可说六中是至五根亦应尔者意说前六但可取五受根意根不可说是命根无学人身中有苦许有者五根亦可尔何以故以无学身中有此根故故云五根亦应尔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断但可取五受并意根也其已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断。
【疏】苦根亦无学者无学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说无漏引故此即是两三分别一云三断二为三学言虽名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
【疏】论或总分四者意云亦不须分别云苦乐舍三别等莫作如是说但可总言受即是应通四种谓三性及无覆无记与六识相应即三性有是业感故名无覆无记。
【疏】五识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说三受各通此四性然乐舍二受皆具四性其义易解唯苦受可通三性善善不善无覆无记等唯有无记与苦受相应相?难知故论偏释如下自解问三受名通四性者如何苦受通于善性答勤修进道苦己身心故五识中得有苦受五识或与嗔等不善相应身心热恼故有苦也然苦受是善恶业所感果即是无覆无记苦受通有覆无记者谓五识中有任运贪痴五识俱贪痴有二一者分别贪痴是见所断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贪痴以任运起与五识俱是无记故得与五识中苦受相应又苦趣中第六识有痴慢爱身边见等是无记故亦与意识中苦受相应意有苦根如下自说故瑜伽说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烦恼是有覆无记性也此则逐难释苦根有覆无记意故次论云彼证意识中有苦受也。
【疏】余三通二性者即慢贪痴通不善及有覆无记性。
【疏】此五识中如何相状者意说此贪等于五识中如何相状如文自成。
【疏】如率尔至无覆者此举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净意识若是有覆性远引五识起有覆贪等。
【疏】又非有覆意识不引五识生故者此通解意识引五识生也上来辨二四第一辨或总分四二辨容别四以下辨一五也。
【疏】翻前三相者意云由有三相故所以离于忧喜所受三相者如论云第一逼悦身心相各异故第二由无分别有分别故第三尤重轻微有差别故由有三相故苦乐受更离于忧苦受由舍受无前三相所以不分二也即舍受自有三义对前三相故不分二也一者非逼非悦相无异故二者无分别故三者平等转故一一相配义。
【疏】欲界初定随应皆乐者意云欲界五识有乐受初静虑有乐者眼耳身三识通初禅有故。
【疏】大乘初二近分者意云初禅近分二禅近分唯有喜受若第三禅近分及根本有乐第四禅近分根本唯有舍也问何名近分答根本善已前加行方便即名近分分者因义故通四禅皆有近分。
【疏】以安静适悦至在意名乐者以乐殊胜分别不及名无分别非总无分别亦如世人说言此味极美不得道意尤重者亦约殊胜说也。
【疏】离生喜乐者离性者离欲界生上界喜乐许初二近分有喜乐受也。
【疏】初门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门对后根本故得初名若根本即是后门。
【疏】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总是或有义家难此论文令初二近分亦有乐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释此论不说乐受之意。
【疏】若言乐受至文言宽故者此文意说初二近分有乐受地狱中有忧受意说地狱虽有苦受不妨有忧初二近分虽言喜受不妨有乐以受言宽故若言苦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忧也言苦受等此意说苦受中含忧受所言等者等乐受含喜受也。
【疏】若言至何故不说者此师由难反成自义意识唯有忧受也。
【疏】彼约五趣辨是异熟非异熟文者意说瑜伽论约五趣辨异熟生也所以不是辨真异熟文也。
【疏】彼意唯苦何故言忧者意问曰若言地狱五识唯有苦受何故乃言有忧受耶问也言彼意唯苦者意说彼师意五识唯苦何故乃言有忧耶。
【疏】此师意说至约六识作论者即答问也我今依六识作论五识有苦相续意识有忧相续故云苦忧相续言地狱有八根者说五色根意根命根及忧根此师意说忧根为第八入定生中名舍入三不成中。
【疏】彼唯说至不言傍生者意云瑜伽第五但约地狱鬼趣说有忧不言傍生今以第六十六有傍生文故今合引云一分鬼趣傍生亦尔。
【疏】忧苦遍者谓地狱故者以此证知故地狱中意唯忧俱也意说地狱无客舍受故以忧根为第八此师意也。
【疏】不善业轻至以少静故者意云不善业轻所招执非极苦以有舍即少寂静今既地狱受苦尤重不容有寂静知无客舍受。
【疏】忧即分别加行分别故者意说捺落迦中无分别烦恼言忧分别者但是于境分明知有苦具而生忧戚是忧分别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别。
【疏】既言三等者意云既云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明知苦受与身见相应有覆无记性然忧根性通善恶故知地狱而无忧根。
【疏】一根善不善以三性为境者即忧根也既言善不善明知忧根不通有覆无记又缘于三性起即是二十二根中忧根此总是引瑜伽论文说地狱及余识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
【疏】除三者即除三无漏根所余或成不成者约信等五根及男女根等。
【疏】三约现行至无涅盘者释三无漏根地狱之中三无漏根现行必定不成种子约有性无性辨成不成。
【疏】余三现行至成就者此乐喜忧三若一向苦处即种成现不成若杂受处后三种现亦成就对前三无根故喜乐等得后三之名。
【疏】现种俱成八者至有一二形别故者此即释彼论文也言五根意命根为七者问何故不言第八根耶答为后师将主舍为第八忧根入三不成就中苦根入不定中若前师以忧根为第八客舍入三不现行中苦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为两家诤未定所以不言言乐喜定不成现者忧根既是所诤故亦不言但言乐喜言其信等五现种有成不成者有断善不断善有差别故言男女一二形别故者为地狱恶业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恶业招容无形故现亦有成不成故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两处文也。
【疏】苦根入现不定等者问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位由恶业故逼切身心命终等时方有苦根又如住极闷绝位六识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极善业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识亦无。
【疏】不尔余三即无法故者若取以客舍为现不尔者即瑜伽言三现不成者而无法也言无法者但阙不成三名无非三现无也。
【疏】若言喜乐更取一形者是前师难也谓言后师三不成中取一形为第三也以第二师许地狱无形故为此难也难意云若唯取一形为第三者何故不取男女二形耶若后师言无二形者难云岂鬼畜等无男女二形耶答若云鬼畜许有地狱无者难云何故地狱中无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师假设为难。
【疏】虽无睡等者释解伏难云地狱既无极重睡眠如何说言彼无六识答虽无睡眠而有生及死并闷绝等三位故无六识也六识既无意根宁有。
【疏】等活地狱至何处有者意云若前师言死生二位无客识无忧根者男女等活地狱非但有生死二位亦极闷绝时岂闷绝时有意识耶。
【疏】又若尔者至五识相续故者若以身识相续有苦根者彼苦处中意识忧根何须间断更无别所以故不可以意识间断五识相续故长读文。
【疏】又意无舍受非易起受者意云明真舍受非是易脱起受意既有间断明此俱舍受是易脱起第八舍受非易脱起受故云非易起受易者易脱也。
【疏】意中苦受至间断者意识中苦受约客受说亦有间断然五识中苦不断以身识等相续故。
【疏】据起意已后必相续者前师闷绝等位意识忧根并无若后起了还复意中忧根相续故瑜伽说余三现行定不成就文亦无妨也。
【疏】嗔于未位与舍俱故者以地狱苦逼多嗔舍俱受地狱苦末容有舍也舍亦有戚行故故舍通三性但非苦亦而得舍名不妨客舍通三性也。
【疏】彼无异熟乐名纯苦处故者意云说余二趣至名纯苦者据无异熟乐故得纯苦名。
【疏】又彼无异熟有等流乐至一切皆无者意说地狱纯苦处异熟乐等流乐并无故云此名纯苦一切皆无。
【疏】对法第七等说至少分故者意说意地嗔与忧受相应或意戚名忧者从多分说不妨亦有苦受及余烦恼也即人天全起忧鬼畜趣少分有故云多分其实意地亦有苦也即会前师意地尤重戚受尚名为忧况余轻者文。
【疏】若细分别至故不相违者余圣教说意识与忧相应者有二意一者约粗相说二约随转门若据子细分别意得与苦受相应故故疏云一切见道惑通在意地故瑜伽五十九云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又如疏云一切俱生通三三受故故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此于三受现行可得此约从细与前多分粗相不相违也。
【疏】非实是食者非是滋养顺益之食但可得名不损斯两个文段意与忧俱者皆是随小乘说谓小乘许若在五识忧在意识故今依大业意中有苦受也有云此第一解依随顺门说。
【疏】或依上座部主异熟无间者彼部计由异熟异苦忧相续而生今瑜伽云语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者亦随彼宗说五识苦相续意识忧相续也其实意识中有苦也。
【疏】即是无性第二上座九心随彼说者彼部说九心之中有分心是异熟心故由异熟心有苦忧相续也。
【疏】或依弥沙塞部至异熟意识生故者此部说异熟意识有忧根相续所以大论亦随小乘说意有忧其实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说者不次也此说为定依前大众上座二部一处会也。
【疏】大论第五至亦随转门者瑜伽言寻伺忧俱者随经部宗且说有忧理实兼苦以下所会意皆同也。
【疏】问彼六十六说至唯地狱等耳也者意问曰且如瑜伽六十六说约五趣辨其忧苦何故余趣不约随转理门语唯地狱意中苦受随他小乘唤为忧耶举论答云地狱意中实是苦根而非是忧然此苦根是余杂受忧之类故所以论说意地苦受为忧问何须作此会耶答以前师说意中有忧受故引瑜伽证地狱中有忧受所以会云此随小乘说非大乘正义以小乘许地狱中意唯有忧故论又彼苦根等者第二会论或彼苦根等者第三会也故此苦根通损身心不同于忧不可为例也。
【疏】离生喜乐者离欲界生初禅等也问如坐近分定若命终者生在何处答既未得根本定还生欲界若坐得上根本定方得离生喜乐近分不尔。
【疏】岂为有乐言等者意云岂谓有离生喜乐言即含近分而有乐耶。
【疏】义说为二即喜名乐者既义说者喜应是假有若是实有何不名喜若定喜时而亦名乐故者不然望义有别且如无漏智等亦名无为望有为乐所为即非有为若望四相所为即非无为岂即无漏假耶此亦应然仍同一种义别说也然此善乐但由定力滋益身心令适悦生非是缘境生喜乐等。
【疏】亦余时意戚受忧故者意云非但余时处意地戚受名苦即纯苦处苦处意地戚受亦名苦根。
【疏】令不坏相续名食生其舍受者无顺适悦名食故不生喜乐也。
【疏】定中通喜乐等者意云定中无违境不约忧苦以明欲界容三受俱也。
【论】意不定与五受同故者意识不与五识受同如下云偏注者随喜受不注者便起舍也问如何苦乐舍三受得俱耶答如在定中意虽乐不妨身有劳损耳识率尔闻声不妨与舍俱亦如世人欲舞琴基耽读乐心虽有喜身有劳损苦受所生故三受俱。
【疏】此亦有二师者一云五识唯一念生已即灭二云五识许多念相续意云但明五识续与不续不是说五识一念所与三受俱也但准前三性中说。
【疏】或转得无漏初地即得者有一师说初地得无漏与成所作智相应有喜乐舍俱有正义师说至佛地方得无漏五识今唯约无漏名转依亦不约有漏名转依故十地中五识仍苦受俱若据第六第七识初地即得无漏与喜乐相应也。
【疏】又佛六识三受并通者比且通语下自别解言五识唯有乐舍无喜者以同因位五识中无喜忧故然喜无量但以不疾为体。
【疏】虽有漏三识等者意云有漏眼耳身三识二界二地以上即无今无漏不然不可为例。
【疏】答有如泪下如雨等者此说意云以彼圣者证得无漏第六所变根等名无漏非实无漏又若第八变是有漏若无漏第六定果所变所以名无漏。
【疏】即有定眼依处非实有根故者且约依处名有根非约实根也若以无漏定所变名无漏根者即通余圣者不唯在佛。
【疏】以此为例者上三定无五识不妨有有漏无色界无色根何妨有定果所变色根又例云且如有漏五识三识二地系无漏五识通四地何妨凡夫无色界无根圣者而有耶。
【疏】问八地皆有无漏八识耶答有者此解无色亦有五识以有疏意解无漏八识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识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无定文故作此解。
【疏】常处第四静虑故者意说佛心常在第四禅也所以常与舍受相应。
【疏】余地虽有而不现前者意云下三禅虽有无漏第八识等而不现行所以不与喜乐受等俱要至第四静虑方起犹如无色界见道无漏种子先傍修得而不现行何以故唯依等四禅入见道此亦如是。
【疏】大悲天住者此大佛悲功德依第四禅名无住也第四最胜独标天住之称据实论之余天亦得住也。
【疏】如七八识者意说五识亦唯第四定有犹如七八二识也。
【疏】萨婆多至有实五以为遍行者意云此解有宗经部兴问且有宗问云如大乘但以五种为遍行为不尔耶然有宗以触欲等十法而为遍行故为此问若经部师问云唯以实触等十五法为遍行亦以假为遍行耶。
【疏】前者亦言起尽经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尽经说触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经者今明遍行义就引教中此最初引故云初经。
【疏】若尔何义故知作意必有者此问云何义得知有但作意耶下引经答也。
【疏】即象迹喻经者意云初引阿含经证触等四遍行此经但证作意是偏行也论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者彼云了别即是识体此显若有作意必有识生必有作意是故此二恒共和合。
【疏】恒共和合者即作意唯与了别恒和合也言无色四蕴恒和合等者意说通与心心所法和合也。
【疏】非唯善勤者意说勤通三性非唯善勤依欲即余二性勤亦依欲也。
【疏】谓此欲但求彼可厌之事至可欣自体者谓有自身是可欣自体设于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已合欲离之位皆以自身可为欣体也。
【疏】若自内身至及后离位者意云如有可厌事欲与自身命时即于彼厌事上但求不合已合后离位时此即于自身之上起欲不于可厌事上而起欲也。
【疏】若欲外境至非可厌事者此约境以况内身此意即说如外莲华遭霜电之时但念此花昌盛之时而生于欲不于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于花上而起欲也内身亦尔若病苦等时但爱自身而生于欲非于病苦之上生于欲愿与病苦离者但加之身故又解疏若自内身可厌至非可厌事者有云前疏文约身生欣于境生厌也此文意于身生厌于境生欣意说若厌自内苦身未合欣不合已合愿后离若于外怨境生欣愿死缘早至即是于可欣事上生欲乐非于自身厌事生欲也依诸家释此解为定。
【疏】即通六识或唯第六者上是正义许五识有欲故六识俱通可欣厌也唯第六是不正义可厌之处处犹境也。
【疏】非可欣故者以中客境非是可欣境也。
【疏】境虽可欣至亦无欲起者虽境是胜若不起希望欲终不生如邪见拨灭道等。
【疏】正合前七识中第四师义者意云若说第七识无欲生正合前第四卷论末心所相应中第四师义彼说第七识而无欲故言无欲理生者意说七八识道理无欲生也。
【疏】乃至至究竟涅盘者意云此经说欲为诸法本即彼经云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触由触故有受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也解脱为坚固者息诸缠也出离为后边者觉道满也今言解脱坚固究竟涅盘即泛所缘者即非邪正等境。
【疏】于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
【疏】即染心中少分无者意云染中有有覆无记心此心中而无胜解又贪痴任运不染取境而不印持故亦无胜解若强分别生者即有胜解今言少分意取一边词染善以相返染中无胜解善染既相违善中亦应无胜解答善中有多种加行善心有胜解生得善中而无胜解若尔何故不说唯说净耶答举一隅可以三隅返故说染时显劣善亦无胜解。
【疏】非审决心无胜解者意云审决心有胜解非审决心亦无胜解。
【疏】苦言心起决定有之但相微隐者意云彼救云疑心起时决定有胜解但相微隐有难如下。
【疏】故四法迹于念是定因者意云证念与定为因也四法迹者一无念二无嗔三念四定如定配迹戒定慧三种因彼起故而得迹名迹者踪迹所履之处如车迹等无贪无嗔与戒为迹念为定为迹定为慧为迹如此配释故知念为定为依也。
【疏】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体境二者显境亲得者名体境不亲得者名显境但缘境界之名言等是体之类得类境名或可是前之类名类境如下自说。
【疏】或未得体至如无漏缘染污心等者此解类境又疏文倒也计合有漏染污心缘无漏等然无漏法先未曾得但以寻名而缘不亲得故名类境也言即近亲取名缘后体者如缘青等故是体境。
【疏】他界缘使等并彼中摄者意说如欲界寻名缘上界天等并是类境以疏远取故。
【疏】后得智缘至名念彼体者意云后得智缘有为无漏心心所等皆是念家体境以后五种是无漏法故故亲缘反得体境名。
【疏】缘真如等名缘彼类名等者意云以后得智不亲证带相缘如不亲得故故是真如体之类或依名变缘故故名等即是真如类也。
【疏】初起一念至名为曾体亦名彼类者意说正智所缘亲证得故名为曾体此曾被加行智缘故得曾名以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观故又今所证是前加行道中所缘之类亦名类也。
【疏】多由增者此定多由念力而增进也。
【疏】念多于过去至诸境合故者此约三世合缘所以念得缘未来然由多念而言唯缘过去问如何缘未来耶答以未来法与过去境合缘也其相如何且如缘涅盘善法等时此善法等先未曾证在于未来合缘时即涅盘等名刹那刹那落在过去若缘念时即未来法等与过去涅盘名等合缘故说念合缘过未又与前所受诸境合缘者此释念通缘三世也即能证与境合也现亦是过去类未来现世类也故总生念也即体类合缘也。
【疏】亦名曾受彼境之类者谓先曾开涅盘等名今时正缘即此即缘是曾闻彼名境之类也。
【疏】今恒有彼类亦为后因故者意难云应恒有彼痴信等类亦为后痴等为因。
【疏】若尔至念亦应尔者外引例云汝大乘由自证分后能亿后能亿时知往前由有自证分忆今亦尔念忆时由往念为因与汝大乘何别而独见难。
【疏】不然至例于心也者意云我自证分有体放体上更立见分用所以后时能忆知前有自证汝念总无此事如何将念例自证耶。
【疏】非定须然者意说非一切定皆生智也谓无贪嗔正念及定名四法迹如次配戒定慧三学法为迹。
【疏】或一那别欲注心处者显非定住一境也即一刹那别欲注心亦得有定。
【疏】彼一一念皆住其心者如见道历视诸谛即前后二念所缘境虽非一但随于一一境深取所缘故有定也。
【疏】何须定尔者意云一刹那心自然于境而无改易何妄须定令一念心无改易耶。
【疏】非一念心缘此复可更缘彼故者意说一念心缘此又更缘彼也然非定长引声读之。
【疏】彼谓不然至故有尔也者外解也。
【疏】问彼设无定至亦易缘不者此问外人云汝若言心住于境必由定有者苦无定时一念心得易缘不缘问也。
【疏】若无于定至自成染者此外人返质答云苦无定心得住境者则应贪等烦恼无时心应自成于染既无贪等烦恼而心不成染者故知无定一念心亦不住于境也此例不然以下是论主难如文可解。
【论】或依多分故说是言者意说定慧俱缘所观境今虽有定无慧亦从他慧多分说定境名所观境如西明疏。
【疏】此说于境至故说起二者意说一境之上而具二义故说起二也此即于二境起二也然二二合总有十句故论结云合有十二乐为初合有四句以决定为初合有三句以曾习为初有两句以观为初有一句故有十句如疏言欲之所乐者论举欲家之境也合者意云举所乐境与余境合也五别境缘四境生有不合者皆如疏论。
【疏】有十个三句者意说三三合十句。
【疏】亦有五个四句者意说四合有五句。
【论】具起五种者即于四上合起欲等五种又一一别起复有五句总别合三十一句即一一别起有五二二合起有十三三合起有十四四合有五具起五种有一故总别合有三十一句总别义如演秘具解。
【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意云等流心等中亦无欲等五也且如等流通多种即三性心中皆有等流其无记等流即无欲不善等流亦起染心不作意缘亦无欲等又生得善心亦无欲等故云此类非一问五心中既有决定何故无欲解耶答虽有决定但不希望既无欲也又非印持故无胜解故知欲等非必定与心心所俱。
【疏】皆意引生者意说五识相应念缘现在时皆由意识引发也。
【疏】一引等故至名为等引者意说等在于心之内即此等由定所引得名为等引据义合云引等。
【疏】等所引故至等能引故者意说等在于加行位今此定数由加行位中等而所引也名等引即等是能引定数是所引。
【疏】此在定位定数从前加行得名者此定中心等从加行得名然等与定亦相似。
【疏】平等持心等者等取心所也。
【疏】此与等引大义皆少同者二俱唯定非散俱通上二界等名同而通有心无心故别等至通无心通凡圣得若等引定唯有心不通无心亦通凡得故二定亦别然二俱是根本定问二何别答等引定非于定心名通果无记引神通变大地等若已于定即无此类等至不然通无心故。
【疏】例余三识亦然者眼耳二识既有慧例余三识亦有慧也或是无记至彼类故者意云三识有慧所由也或是无记者说慧是无记也如五识缘境有微劣简释等慧非善慧故名无记如缘威仪等慧能雕刻功工等总名无记。
【疏】或生得慧者意说三识中慧或是生得善慧生便即得是俱生故。
【疏】或加行慧闻思修所成者若直言闻慧等五识即无若因闻等所成五识得有即由相应意识引五识方有也是彼类者意说三识中闻思修所成慧即是彼天眼耳二通之类也以天眼耳通亦修成故有云生得慧是彼加行闻思修所成慧之类也前解正。
【疏】佛地论说至妙观察智者此引佛地论之文云除漏尽通一个余通并是第六中妙观察智此总引文以下自会云以眼耳俱意至观察智摄者此正论文也以眼耳俱时意识多相续故不间断故所以说意识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说慧俱时有者则多是妙观察智摄不是眼耳二识而无通也谓二识多间断故且隐二识不论但言意识有二通等。
【疏】此就他家设说五识无欲等故者意云以前师不许五识有欲等但就他家说前许意地有苦故欲等得与苦受相应。
【疏】非以烦恼等中至与相应者意云不与者烦恼中有欣戚行有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缘三世并缘真如等心差别故即不与欲可相应也虽有如是差不妨亦与欲等相应也读者当悟意说句见欲等缘所乐境等则谓将不戚等行相相应虽有如是差别不妨于此境中起希望等故云须即相应也论六始信等。
成唯识疏义演卷第六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六末
【疏】梵云遮者即真是梵音非约此方遣故名遮。
【疏】今论但约善取余法一义解者及虽有二义但取显十一外心所一义解也及既显善十一外更有义别心所明知义同于等也。
【疏】虽义望前十一有别者意云欣厌等多善如杂事经法蕴足论广解杂事经即是阿含经中杂事品。
【疏】不说嗔名欣贪亦名欣者者意云如瑜伽解不善根众名中不说嗔名欣也贪然不善根虽复名贪亦名欣也今在染中贪即名欣嗔不名欣若据善中如无贪即名厌无嗔名欣各据一义者约善不善义别故所以不同也也。
【疏】非不忍者意云非是不忍师恩也。
【疏】彼是贪之分故者意说彼随惑中悭憍等是贪一分也。
【疏】随应者意云不唯此三又随取不憍等也故瑜珈六十中有此文。
【疏】贪着名等者由贪名利故覆罪也覆是贪分。
【疏】贪名故覆者意说贪名覆者亦由痴也此即会文如有所说贪名利覆罪者亦是痴言前解为胜者意云说覆为贪分者虽无论文理将梢胜。
【疏】但言障不慢义可通三者准彼义可通此三师解。
【疏】然障于惭如前理可者由障敬故即障惭依此义具如前说第三道理可然或可者许可义也许可第三解善。
【疏】不疑说为正见少分亦有此理者以论说疑为为异觉及简择故所以翻为正见少分以正见是慧故故此师约斯义解不义也。
【疏】前解九法说者迹是小随故一处说也以下辩大随即散乱等三也。
【疏】皆彼翻彼正定性对治故者以不散乱性正对治散乱故正定摄散乱谈别有体以性相翻亦是也余不正知等二准此解。
【论】正见正知俱善慧摄者此翻根本烦恼中染见立为正见翻随烦恼中不正知立知立为正知以此二种俱用别境中善为性性对治故者以善慧性对治故故对治不正知及染见等。
【疏】不忘念是正念至亦尔者此翻大随烦恼中妄念立为正念即别境中正念所摄然妄念纵是别境念分或是痴分皆翻入正念故云亦尔意云设翻妄念痴分者应令入善然以有别境分故谓别境通三性故但翻入别境中善念摄也不入善十一中然用别境中念分者不说自成。
【疏】此三说是翻至不翻为善者意云此三设若翻痴分者以用别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说。
【疏】然此唯是痴分者所以不说者此结释上也不散乱等三由是别境分通三性摄入别境所以论不说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错更推余文有云然此唯说是痴分者所以不说者谓此文但翻忘余念不正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说忘念等是痴分故所以不说别境分者亦说欲解也。
【疏】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说翻不善入善中约义不同然行相相翻者以舍性非是翻掉举治但以行相与掉举相违故说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违故。
言得通治者以掉举是贪痴分故相通对治贪痴分等又对治贪痴等亦可谓性对治以舍是无贪痴分故。
又然得通治者有云掉举亦得名为通对治也以举依贪痴上立今善慧通能对治故说掉举亦如贪等是通治也是故论云断彼必由通别对治通唯善慧别即三三根或说性治者如不忘正翻妄念等也但翻痴分者若别境念分者不翻入善余者准知。
或有行相体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行相亦与念行相相对治也余准知。
【疏】如彼多少何分所摄者意云瑜伽说烦恼有多名字者随贪痴等何分所摄或是贪分或痴分等。
【论】有别建立有不尔者意问云翻染入善中有立为善有不立为善耶。
【疏】相用别者别立为善者意云十一善中体相业用别者谓信惭等八别立为善然行相舍等三虽无是别体有胜业用亦别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别故立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无别相用故不别立问此中既言相用别故别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说不放逸无别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云不违前据无别体之相用此依体用俱别及同体用殊故不乖反。
【疏】流染识少者流谓流转染谓能染意说慢等流转在于意识但染意识不染五识故云识少。
【疏】胜因之悲者意显不害即悲之胜用也有解云以不言为本然胜因之悲者意显此悲是胜法之因也悲依不害立彼。
【疏】无上之乘要须悲救者意云欲有众生求无上乘者先须以悲救然后令证无上乘也又障无上乘胜恩悲故者谓诸菩萨求无上乘必用悲愿摄他有情若无不害悲愿难有今菩萨有悲明有不害故说不害与悲为胜因也言与余亦因者恐亦字错是不字一更捡全本。
【疏】生得善位随此而说者生得善位虽无愍之行然随加行相从而说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故云随此而说。
【疏】善少分位者意说别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别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余故云善少分故故善中不说失念等三。
【疏】迷情隔于物理者意者无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犹无明于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为障障于理故即烦恼障收心体既局横生异计有多染生由斯异计烦恼遂有多少等。
【疏】虽言实有即慧善性者意云此释通外难难云如舍等依他四法上立舍等是假纵所依唯通善性如无痴见体是慧仍是实有者应不通善性答无痴虽实然通善性不同舍等体唯四法无别舍等所以唯善今无痴虽闻慧为体仍别有体通善性如五见等。
【疏】不害亦尔者意云不害应亦实以用他为体故如无痴用慧为体等故言亦然。
【疏】决未决时不障互记一者意云决时信生未决者不起惭愧不并要须互起或可未决时而俱是善净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如惭愧于中与得互起。
【疏】世道离欲方有轻安至危重者此师意说世间道六行惑断即难当地烦恼名为难欲许世间道中而有轻安所以知所以能断粗重是轻安用故。
【疏】除缘无相等者意云除缘真如等心作真如无相观时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须除以非悲愍有情故问何此师无漏位时无轻安耶答有漏有粗重所以须轻安除无漏无粗重何须立轻安本立轻安为除粗重既无止息故无轻安此师意也。
【疏】然说十遍者除轻安也谓要定地有故余者不尔故说十遍。
【论】说十一六位中起者唯按伽五十五云问善依处有几种答略说有六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善时四世间清净时五出世清净时六摄受众生时由此初师引成为证。
【疏】泛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泛起善心不深心细防止染者即无彼惭愧起以不愿自他故。
【疏】然今此师至皆得相应者意云六位中起十一者据决定得起时不遮余时皆得相应或三四等位若俱时余善心所皆得相应俱可有客者者称皆非谓愧惭等亦得俱起也有云余时皆得相应者则除六位外余有善心时不妨有信等故云皆得想应然则不定六位者据决定说。
【疏】然又此位说有如是是时非必一切不许者唯此解惭愧亦相应但愿自时惭增頋他时愧增据实容得俱但非一切时俱后师但破不俱起时。
【疏】汝言推事未决至应非善者意云此难前师若如前师言推寻理事未决容有三性心起而无信等者即汝三性之中善心应非是善何以故无净心故犹如染无记心等。
【论】若出世道至非无漏故者此破轻安不遍善心谓轻安即是七觉支中量云轻安觉支应非无漏觉支出世道中以不生故如有漏心等又量云轻安觉支应是无漏七觉支中随一摄故如全觉支。
【疏】谁谓无漏轻安不俱者准下解无漏所引虽非无漏从引名无漏也此轻安觉支所引与无漏引俱故通无漏谁言不通耶。
【疏】如苦根无漏等者如后得无漏智所引五识中身精进等此苦根虽非无漏从无漏引生亦名无漏此应尔故若尔以前并是牒计以下难也若尔佛无有漏应无轻安支又轻安不通无漏违此量故如前。
【疏】既知世间道准散善亦有者意云世间道及散善义准皆尔有舍不放逸比量如文。
【疏】如大悲心俱说大非不害为体等者意云虽说大悲以不害为体纵无大悲余善心时亦有不害故唯不损恼时即有有害何妨余善位时亦有不害以诸善心皆不损物故也。
【疏】精进等四以义同故所以不说者此文准前亦合有之四法故如摄有情时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无不害耶。
【论】本地分说信等十遍一切地者谓本地分四一切中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故知欲界可有轻安不尔轻安不在欲界如何得说通一切地。
【疏】解疑者如欲界闻思位中修定也时即于定前近加行得有轻安亦名定地以微有调畅义故即解彼善心所通一切地所以也故云解疑。
【疏】应从多分说彼俱起十恒俱故者例云汝若言轻安难欲界无从多分说通一切者亦应说轻安难不与余俱起亦应从多分与余俱起以十恒俱故轻安相应既不从多分明知亦不从多地说有轻安故知欲界从有轻安以说异善心所通一切地是此师意也。
【疏】云谓若根本上界胜妙轻安无故等者此师会显扬等云彼说谓欲界无轻安者谓无上界根本定地胜妙轻安其实非无加行位引轻安也。
【疏】欲界??心至名调畅也者意云欲界虽暂得??心然不是定地所以无滋润调畅也瑜伽六十三说欲界阙轻安名不定地不尔应言至不定地者意云汝若言欲界得有轻安言无轻安者无上界根本定轻安故名不定地难云不尔应论说言欲界诸心之所由阙上界轻安名不定地此释文之外救意。
【疏】诸心之所无不皆然者意云诸心之所皆遍有寻等之三地故云无不皆然。
【疏】然自于有寻等有长短者意云诸心之所者皆遍有寻等三地就有寻有伺地中诸心心所欲界及初禅中间皆有名号若轻安初禅有有无寻伺地有欲界虽有寻伺即无轻安名短也疏返覆文理文解不言欲定也。
【疏】此中余义同故名无异说者谓十一中除轻安外所余十法皆同无异师释也。
【疏】即第六门皆说正义者以第六识俱门中皆同前第五门此处且说正义非谓彼中无不正义也此即第六识相应门也。
【疏】若因若果二位皆然者此师意说若因若果五识是有漏皆无轻安以自性散动故名。
【疏】即如通果至有轻安者意说天眼天耳通无记善性善性者有无记者无问通果如何是善性答菩萨起天眼耳通有其两意若自谓游适所起者是无记若谓说法教化所起即是善性故说善性者得有轻安俱也。
【疏】破前所说因位五无在果许有者此解成事智俱也此意说云识自体在果有轻安也即总破前师因果二位并皆无也非说师在果许有轻安应作此解故论云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无成事智俱等破果位五无。
【疏】若在佛果此为正善者佛有事智有轻安是正义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义也即指前第一解然第二解因虽无成事智谓谓有诸得所引五识得有轻安若有漏定引五识即无轻安故。
【疏】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即得成事智起有轻安者即违前论中第二师云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师计欲界无轻安今言因地得成事智有轻安者即是欲界有轻安以鼻舌唯于欲界系故故违前师。
【疏】彼前但据异性及下意识说之为无者此释前若作此解难并会也如第二师说欲无轻安者据诸异生凡圣下意而说也问五识由他引许俱下轻安定心引意下意轻安有答不然五识许定俱他引可有定意既无二并下散意定无。
【疏】前文但对彼初师至非为尽理者即会前第二师文言欲界无轻安者且对前第一师说非为尽理据实欲界菩萨后得智所引五识得有轻安也第三又解者虽文中总言五识理实三识而有轻安鼻舌唯欲无轻安故问今此一段论文有三解别于三解中取何为正答如演秘说。
【疏】若尔虽定所引五识应无轻安者此难意即定引五识有苦受如苦身精进等如舍身肉救众生等即五识应无轻安答五识中苦俱虽无与舍乐俱受者五识有轻安也即舍苦受外余乐舍受等后得别者有轻安也余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显通果心相应喜乐舍受得有轻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
【疏】若尔鼻舌身三如何通者此遂前起问既有此问不可言通果心劣得有轻安何以故下文许五识有轻安故。
【疏】苦根虽名无漏不言轻安俱者此释前苦根名无漏所以也我通外难难云苦根既名无漏何得无轻安耶即遂前起难此文正答前难我但言通无漏不言轻安俱故据实五识后得智引除苦受外余受得轻安俱故以苦受滋润故无轻安也上界三识俱下界五识俱也言苦根无漏者由无漏第六引名无漏非体是无漏也。
【疏】彼无所治岂有能治者难也言欲界有情惛沈轻安岂有者引例质也意云若无所治不许有能治者如欲界有惛沈岂有能治轻安耶。
【疏】非所生故者意说信等十一不由邪教邪师之所生故不同分别烦恼故非见断。
【疏】瑜伽五十七说至未知当知根者总是引瑜伽五十七文为证意证善十一遍通修所断言一分见所断约分别烦恼见道断其黄门身等当必不生能招烦恼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见断也所言善法修所断者体是有漏障无漏果故。
【疏】彼说二六至及与不断者意云以下是疏家释论文也五受及意通见除故为前六者望修道为前六也信等五及未知当知根通不断修断将为后六对见道名后也其已知具知根唯非所断问前云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何故但言二无漏根唯非所断不言余者答且举全无漏为论其实信等六根是无漏者亦通不断是修行者不说自成问如五受及意六根亦通修断非断何故总不说耶答今举唯善后六为论意证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断所以不说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于信等所以不释若在无漏通不断故。
【疏】又对法第四至善业见断者意说三途之苦果多由分别烦恼发业招感入见道时便能永断何妨善业亦见道断所有云对法说一切往恶趣业果皆见断者意取往恶趣别报善业及果为师也。
【疏】彼不言善法断缘缚名为见断者意云对法但言一切往恶趣业果是见道断不言断善法缘缚故善名见断也此意者虽烦恼缚于善法不以说见道断烦恼也即唤善法名见断也亦不名缘缚断对法不如是说也。
【疏】若不尔者至善非见断者意云返难前师云若言断缘缚故名见断者如下言修道之烦恼亦助见道烦恼能招往恶趣果若入见道时亦断分别烦恼缘缚等岂修道惑而亦断耶既修道惑虽助招恶趣果然入见道不断者助知善业入见道亦不断也若言见断以此证非者意云若言善见是断者是将修道烦恼证善不见道断即不得也故言以此证非也更有余解如缘生中说也。
【疏】答如无想天果至皆名断者意云设果断因不亡者亦无违理之失何以故如无相果(七十)郁单越八难之果入见道时此果虽后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业等见道犹在以是善法不障圣故据此道理有何违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恶趣果等皆名断也是见道断故上来约果断其修道业或见道不断下约分别感所招三恶趣果及无想天果等入见道分别惑既除无想果等亦断是不生断后必无故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断也。
【疏】善染二因果皆至名断者即三恶趣别报善及无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属修道发别报业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别烦恼及起无想定邪见等入见道时与所生果一时而断然有差别谓自住不生等别总名断也邪见等染因是自性断三恶趣果等名不生断亦可果丧因亡断若善业自性要修道断言因七果亦随丧者即无想异熟果故。
【疏】言若成彼果不入圣者非取烦恼非所引善等定为果也。
【疏】如下缘生中不生名断者此亦约果断因不断如修道烦恼等说。
【疏】因亦断至故不相违者意云如无相天因灭等亦名断者即约断缘缘亦得断名据体唯修道断难云既尔如恶趣善业亦应见道断果入见道断故以因亡果随丧也若据实果亡因亦名见断以今据缘缚断即修道断故不相违不据随果说但约自体唯修道故故不相违。
【疏】他皆效此如理应思者意云有报无报未解释者名之为他约通三界等作法法者名之为此即未作作者效此已作者而思作名他皆效此。
【疏】显通利钝遍上下者前后名上下于慢后辨痴欲辨通前钝通后利也即慢等名钝疑等名利。
【疏】有者谓后有者以贪更润生用增故谓后有也故于后有果而生染着由现身已润故不得于现身上起贪其实亦于现在起贪也。
【疏】若发业至非谓唯润者意云不得贪唯润生令又取蕴生若发业时亦令取蕴生故何者且始俱生贪能润生令五蕴生若分别贪能发业亦令取蕴生故云非唯润也如何五取蕴答取者烦恼之异名五蕴由烦恼感故名取蕴或五蕴身能生烦恼亦得取蕴名。
【疏】或上二界至亦取蕴生者由先爱静虑等得彼定上地烦恼由此贪而得增长亦取蕴生者即烦恼名取蕴故知贪非唯润生亦令取蕴生也有云即彼爱意等烦恼亦令取蕴生也五取蕴果也与前不同。
【疏】大论第八同此者同对法也。
【疏】又五十八至有苦具也者彼云谓于灭道起怖畏心起损害作怯恼心如是嗔恚迷于灭道谛故知无漏亦为苦缘。
【疏】谓他见有情于取登不余益于非爱作余益者准五十八云一谓损己他见而生于嗔意云若他人起如是见解损己身者我即于他见解而生嗔也二于有情所起嗔意云若有有情欲损己身者于有情所而起嗔也三于所爱起不饶益意云谓妻子有作不饶益于他生嗔四于不爱作饶益意云谓于怨家所作饶益者于他起嗔。
【疏】上但缘所生者意云上谓他见等四种也取者即五取蕴者意说嗔依有情五取蕴上起也不依非情起者据重处而论然尚局其实亦依非情上起嗔。
【疏】意识为转者得意识能发业转犹发也五识为随者意说五识亦随他意识能发业如彼五识不能正发业然能随转心发业转犹起起即随他起而能发业也。
【疏】谓由无明于谛等犹预者意说先由无明迷诸谛理所以起疑犹引不决遂起邪见诸烦恼等。
【疏】谓由无明起贪等故者此指修道无明之业用故无明不必皆起疑及邪见等也。
【疏】以邪见者无明增故至为先者意云对法说由邪见人以无明增故所以先说邪见后说于疑问既是无明增者令先说无明后说邪见何故及云先说邪见后说疑耶答不约无明为先后但约邪见与疑论其先后也。
【疏】七种无知相摄如前瑜伽第九七无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相摄如瑜伽第九说。
【疏】此中至远从根本说者此会对法论也说由我故心高举者慢与我见相应故作此说或慢是我见等流我见引生行相相似或我见是慢根本今远从根本说故云由我故心高举也。
【疏】如经说三慢类者意慢类者此九慢是七慢类。
【疏】依本论及品类足两说大广者此即大小论双举本论即瑜伽品类足即小乘六足论也有云本论者即发智论发智为身六足故得名本或云婆沙为本。
【疏】彼小乘中至圣有师不行无修道我慢者意云小乘随有修道我慢谓行相高举陵高于他他决得圣更不现行名无我慢大乘不尔许得起慢。
【疏】五十八中依五相别至摄彼尽者意云瑜伽所说他世乃至于三宝处所起诸疑皆是谛疑所摄若依四谛门疑他世者名为世疑乃至依四谛门疑三宝者即是宝疑故杂集第一云于谛犹预者亦摄宝犹预如其所应灭道谛摄然无有疑疑于事起是烦恼疑者如疑杌为人虽是疑然不是烦恼中事疑但是异熟生心心所等。
【疏】觉境为体者此师说疑以别境慧为体谓犹预简择无决断故若据正义疑但令慧不决非即慧。
【疏】毗者是种种义者由是种种义助未底成种种慧大论复言异觉异即种种别名也故知异慧为疑体是此师意只音只。
【疏】何为缘助至体尚是旧者今护法师云未底是慧由毗成助便是于疑不得名慧故疑非慧且如言字将者字成助即名诸字不得名言字今毗字助未底即说为起更不得名慧若如前师云未底名慧虽有毗字成助体仍依旧名慧故难云若体尚依旧但由毗助名种种慧者今非之不取此义既不改转知助何为如世间字有成助者必改转者故后师为正言何为缘至体尚是旧是难前师也既毗助慧体尚是慧者汝疑体何在故知非也。
【疏】虽缘有亲疏者迷谛亲疏义如下自说又言迷理等者意云缘谛虽有亲疏以迷理义等云颠倒推度。
【疏】谓于欲界者欲上界上界见惑不能发恶业招苦故及简欲界俱生我见等以不能亲招苦果故发恶业者唯分别惑故。
【疏】萨是伪义者非一字能诠更有余字助成方成伪义故。
【疏】思诞提底萨者要由上四字方显萨字成伪义即上四字是虚伪义余宗解菩萨字可准此知。
【疏】大乘应解至僧吃烂底萨者大乘解自见名移转身见问身见名移转为饭能缘心名移转为约所缘我境名移转答准下文说我境有转变所以能缘我见得移转名也以上似我之相分是依他生灭之法所以据移转也心岂非移转耶答虽且移转据显说显且谈于境也此三宗说别者如西明。
【疏】我之所依者即返似我之相是我所依是他移转之法故也。
【疏】分别俱生或许总别缘者解上总缘别缘俱通分别俱生。
【疏】谓如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者意云初一句为我体后三句为我所我有诸色者显是相应我所即我璎珞也色属于我者显是随逐我所即我僮仆也。
我在色中者显是不离我所即我窟宅也问曰何计色为所耶答如言色蕴摄一切色根计内色根身为我余扶根尘等为所余蕴皆然唯演秘二解中后解云该一一蕴皆有一我三所然此所但是余我之所非是当蕴我之所也断此解为正。
【疏】分别行缘蕴不分所起处乃至但总分别我我所行相者疏虽具明今文粗解彰其行相令学者易知如分别行缘蕴者分别者解尽义也即对法论中作如是分别解释也行缘蕴者即分别我我所缘蕴之相行不分别所起处者不分别我所从何蕴我后而起不作如是分别也问如执色是我是我璎珞仆僮等岂不分别所起处耶答不然言色是我璎珞等者但言我所随我后生有如是行相不异我所从此蕴起彼蕴起等故云不分别所起处意说若分别行缘蕴亦分别所起处即有六十五句若但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但有二十句若尔准演秘后说如执色是我受是我璎珞僮仆等即是分别所从受蕴起故唯前解即非。
【疏】六十二见等准此应知者将此二十句约三世分别成六十二者如命者即身命者异身故六十见也此是分别所起者意说分别我见不是俱生见也。
【疏】此皆作意者意云今此我见皆是作意思惟分别行相而缘蕴生也。
【疏】亦通分别者意云总缘蕴我见非但俱生亦分别起也亦由邪师等别总缘五蕴身为我等也。
【疏】意缘我执有断常者意云此见从我见后生于所缘我执作断常等也。
【疏】如来死后等者谓彼外道执自所事梵王为如来说法如来死后梵王我为有耶为无耶。
【疏】有缘他界为断等是他界缘中广说者即次下他界缘中许缘他地皆为他我他彼起断常等如下自说。
【疏】非我见后生者瑜伽说邪见行非我见后起此论约性我见后起故边见摄二同论。
【疏】又此边见至及别抄等会者此外申难难云若总缘我见得通缘得上界法为我等余分别见等不许别缘上界法为我等故故云余非他界缘如何分别边见乃缘他界梵王等为常故又说从我见后生边见亦不缘他界法以分别我见不缘他界法故故云如何别缘我见亦缘他界生难意如是唯下会云执他地法不为自我得为他我故许即许是他梵王之我也。
【疏】二十成坏劫等者意此外道坐得上静虑得宿住通缘过去二十劫事也问文论成住坏空名二十劫计合八小劫成一成坏劫何故今时直取二十劫名成坏劫耶答二十劫名成坏劫者但二十劫是十成坏劫之一释所以但云二十劫所云坏者对成说坏未必即须依坏劫说但据成劫说也后世劫亦准此说问何故见劫数不同答由所修静虑有事下中上三品不同所发起亦劣胜有异所以劣者见小胜者见多言宿住通者此通能知过去宿世之事名宿住通后准此说言隐显者释坏所由也所言坏者但隐显名坏非是灭坏名坏即时名阴生得名显也故计为常。
【疏】即有见道常见至并是常故者意难云此常见既是分别烦恼见道断者如何亦缘他界法并为常耶以观我及世间八十劫等皆是常故世间即通三界为境不缘他界法颠常见耶。
【疏】然依是后起至以独影境唯随见说者答上难也意由外道曾得定依定发宿住通如上界法常见可通上界系虽常见通三界合缘相分随见分亦色界系故。
【疏】云仍所应界地所系问何须相分随见分上界系答独影唯从见说释所由也问何名独影境答以身在此间起上常见遥缘上界法不亲得故名独影境虽有相分而无本质岂有实我实常为本质耶所以无本质唯有相分名独影境问何名非独影境耶答如何五性境及化运缘等相分皆非独影境有本质境故问此相分重与见种何别答随身在何地缘自地法所变相相见各别重种若身在下地缘他法执为常等所变相分与见同熏一种以他界独显影境无质不能别熏种故。
【疏】二闻梵王有如是等见者意说梵王有如是见解作如是执也地等大种常心等无常者意云外道以梵王为定重信其所言若梵王有如是计我亦计之地等大种常若以可见故心等无常者以心等微细难可见故速生灭故又计大种常住无心常者由执无想有情心灭身存故或翻此者由执心存色灭故又云心是常者以心长时能分别用故若是无常者不能多时而有分别既能长时分别明如常也我言大种无常者由见山河有毁坏故无常也同疏忍者即印可之义谓同行者相忍可也或住梵世者即住在梵天中闻梵王说或展转闻等者如有外道住在欲界展展传闻梵王等教即此外道从他传闻作如是执。
【疏】此之八见即四遍常四一分常论也。
【疏】以色界之我缘自地为我者意云此八见中有以色界我见缘色界自地梵王为我也谓有外道依意后起我见我见即是色界所系所以名缘自地法或以下界我见计上界梵王为我虽非自我计为他我不遮也。
【疏】不尔应非边见所摄者意云若但为我不计为常者应是我见若不计为常应是邪见非边见摄计他为自我邪名。
【疏】其全常等理不相违者亦准一分常见缘他法虽不故者前全常见既言我及世间亦复如是明知自身我亦在中也如前全常中计也故边见摄。
【疏】一个边缘上下者意且如一个边见缘上下生计梵王为常即是上计自身无常即是下计常可尔计无常者是何见收如疏自解。
【疏】初四见三依见立为三见者别有外道起此三见非六十二见数第一命者即身二者命者异身三者此总见我至无数是第三见依前两见名立一见依后一见立前二见言命者即身者命即身是我者是我与身者合云命者身即是色或有计我即身有计我异身有计我与身总是我故故疏云此总是我也即总计五蕴而作一我更无差别异边满者彼计五蕴遍一切处故二者唯计一我更无余故无异者我自身无异也数者以我遍满无数减故。
【疏】取诸法相者说名有想者由我有想想能取诸法相故死后生有相处天也即释有想义。
【疏】计无色界亦有色者意云谓别有一类外道计无色界有色故计色为我所以死后生前三无色虽无粗色有细色故若不许有色者亦不计我亦不生彼三天问何故不生后非非想处答彼天细想微隐故外道不愿生但愿生有想天有云许无色有色有色者此即定果色或大众部许有定境色即在彼地亦有此计准此四见得道依欲界全上二界少分身起或可依下身计上地法亦得。
【疏】执无色蕴为我等者即执四蕴为我即计命者为我也释名字如论应知者如第一论云有情命者等彼处广解。
【疏】在欲界全乃至广说者淮此俱句若无色界许有色者至彼亦得起也即生前三无色也若不许彼有色者即唯欲色界二起。
【疏】遍一切处者遍计一切处色我非唯自身。
【疏】非其所见能知无色至有分限故者意云不是此外道能知世界无边但能视得一三千界而有分限三千之外更不能知便执无边也。
【疏】身无量者大故名无量非是不知其量。
【疏】小想者即前我有边也以依身执故无量想即前执我无边执一切处色为我故无边不唯依身执也即色是我故即是我所故随我有大小也。
【疏】种种相欲色界等者有以第四禅初生者见下凤实坏怯惧亦生异想故名种种相。
【疏】小想者至我与彼合者谓执色为我想是我所即我与所合说故云小想小即少色计少色为我也后种种想亦我与所合说前一想种种并属所非我。
【疏】纯有苦相等者意说别人计非地狱中自有此计地狱中无分别烦恼故。
【疏】言见他得定者意云非但计他有通计自我有色死后生无想余准此知。
【疏】二执我无色至命根为我者即四蕴而为命根以色蕴在初我中摄故命所计即是四蕴故四蕴是命根更无别命根也。
【疏】唯寻伺起非得定者此意即说但见他入非想之定计他死生彼遂自起此执非自得定也有得此定而起此执亦得或亦不依定以定心不明了故要起寻伺而方起执。
【疏】非等至唯寻伺起者非字恐令作依字应云依等至非寻伺起问何以知错答准疏第一及第三皆是诸有情入非相非非相定相不明了然此第二但云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等以此准知故应错也更检余本。
【疏】如是一切四无色我者为意说此有边等四皆执非色四蕴为我后起执也故云四无色也。
【疏】一由彼定时分促故以一一蕴为所依等者时分促故不得总缘诸蕴为我但一一别缘故是有边一一者缘随一蕴也皆于定后缘前定中蕴等执为常等名边也。
【疏】即遮第三者更无法但外道有此见但遮第三也。
【疏】言有而无故者即现见有死后无也。
【疏】现在此身亦得生他身亦得者意说现在身计我死后断灭亦得于他世后后身计我断亦得若寻伺即计我此身断灭若依等至即计后多生断灭故依寻伺等至皆得起问且如欲色二界同计色为我起后可断灭如无色界既无有色未审计何法为我言死后断耶答如是说亦有外道计未色有色者亦计色为我也后天色界无色者亦计命根为我后生彼无而我断灭。
【疏】然彼本计至乃别断灭者意说在此界修四无色定时谓彼无有形状可见修定相难必加功用方始得成后定起时必由此故所以无色无形不见后地法故当地别修别计断灭而不通计断灭何以故以更不见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见有后上地法故于一二三见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见有后上地法于故一二三禅等不计断灭故至第四禅以后更不见故总计为一断灭。
【疏】谓无施与乃至无恶行等者意云外道不信有如是因果等无施与者施无福故不感果故无爱未者不由贪行得招生故谓贪爱润生诸趣来往外道不信故无爱乐等无祠祀天等不招生也无妙行者拨无善行无恶行者谤恶业亦无谤果者无善恶业所招异熟。
【疏】家但举善业果不说恶业果者举一显余类取应说。
【疏】无此世间等无世间作用但自然而有父母亦然不由父母作用但自然有也如孔雀毛等非造作故无化生有情者即计无中阴身。
【疏】此有二种者邪见有二种故五见并名邪见以前知事颠倒而博并名邪见故论云邪见有二种一者增益谓萨迦等四见二者损减谓谤因果等即五见中邪他见。
【疏】一多分损减者意说邪见中多分是损减即二无因等其实亦有增益具如计尺释梵等常恒不易等是。
【疏】不能忆彼出心已前所有诸位者意云谓外道欲从无想天没先须从定出然后彼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劫观观我从何来前生复在何处即但观得彼天出心已减不视得心已前五百劫事何以故以外道观极远不过八小劫也若彼天没已经八十劫可如所说然亦从彼天没即生此间人中得宿通劫观见于心已前诸位不见者理许见者如何名无因耶答若未经八小劫劫观计合见彼出心已前事但诸当在定时心心所灭虽有色身境后微细后此间得通劫视彼天但见出心已后不见已前事等故色身从灭心说亦得名无因俱不见故便计之我及世间并无因而生。
【疏】但显其一者准此计地地皆宿住通不了皆有无因然无想没无因稍显所以且举此一也。
【疏】又约一生者即此生之前一生无想心无因相显余即前有四粗显不可说为无因也准前解通视多生以前无亦得名无因。
【疏】四由能忆坏劫分位者意云此第四计约坏劫分位计我非有遍非无边既见世间坏亦不见我有边亦不见我无边以器世间坏时无所得故今此第四计不是返第三计但别作如是计问四有边与四遍常有何差别答彼计为常不计为遍此计为边不计为常故有别也。
【疏】此四能忆成坏劫故者前三见能忆成劫第四见能忆坏劫是故通通坏劫也。
【疏】四不死矫乱至夕为矫乱者谓外道计梵天常住不死如有问言何法不死答云谓梵天不死由将此不死天答故所以更无其乱问即得生彼天也今佛法毁之名为矫乱又云或佛弟子是不死天能为无乱问也。
【疏】一恐无知至不应说等者谓此外道自生恐怖遂自会之我亦不知善不善等者谓此外有人问我我不得定答何故我若定答莫地筌我无知遂轻叹我但应报言于天秘密义不应说等今此第一但怀恐怖而作是念不答前人未发言故。
【疏】二行诸曲至如前语者应之非我净天等者即净天不许我记别如是一切阴密之事但可自所证及净道也此许思惟但拟谄曲矫诈前人亦不发言答也今言谄曲者有两意一云而谄不死净天即于所行于谄诳二云或于前能问人行诸亦得余三矫乱亦准此知作如前语者即云于天秘密义皆不应说等准知。
【疏】三怀恐怖等者意云此外道每怀恐怖以无记别遂自会云勿我昧劣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得脱恐他知我无所知以无所知故我不得解脱以此为室自安处者谓恐有如前失常思此计安在自心怀恐怖故名自安处如人在室名安处也今此计但假余事亦同前无言答也。
【疏】随言无灭者但随前人所问而通问之展转随言故云无减而印顺者前人若答随答云名印顺此计准前亦无言说即将此怀怖及不答等计以为究竟以此业为因得后生天。
【疏】此待未来者意云待有当人问然后方答但于现在彼是思惟。
【疏】一见现在爱至第四定以为涅盘者解五现涅盘也问云明五现涅盘为约一人次第计为约多人计答约多人计不假须次第计或有计欲人天者或计初禅不计一有计二不计三或有直计第四禅不许下地所以一一皆云厌欲寻伺喜等若依次第计者上地即无寻伺法故不可更言厌寻伺等。
【疏】引在身中名为得等者即引彼轻安在身中说此怡道为乐即轻安名现乐住也。
【疏】以乐为先至总名现法者虽执后法为乐以依现起执从现乐故故名为现法乐。
【疏】以乐怡悦轻微者彼无色界但轻安怡悦亦非是乐受也故云轻微。
【疏】据实无色等者意云如上约地地全作法若处别说名得别说者欲界人天之中名别有计此涅盘也即色界诸天各各别计亦得义准无色亦有此计。
【疏】不缘我有断常故者释不是边见所由。
【疏】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我者此问意者设得上定起上界心身未生上地缘何法为我未色色法者未至彼也又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我者有释此问云若得彼定起上界心计彼法为我可尔若未得彼定即不得上地法身复在此界未审计何为我问意第一。
【疏】若缘欲界至缘他地起者意云纵得彼定起上我见缘欲界身为我者亦是缘异地法也即上界心缘下界身为我也如疏自答。
【疏】下论说者即论下文辨上下缘中说也彼文不许执他地法为自内我故。
【疏】即一切物因者计自在天是一切物因生一切法问与前何别答前计为常此计为因前是苦谛下邪见此是集谛下邪见。
【疏】及彼眷属者即彼见俱时五蕴名眷属言不计为能得净故者虽计无想天等为果然不计此天为能得涅盘清净法故非见戒取摄论云或有横计诸邪见解脱者如计无想天及非想处等为涅盘实非解脱妄为解脱此灭谛下邪见。
【疏】计非道为道见道谛下邪见者即随彼彼外道所执法实非是道妄执为道道者因也实不是菩提涅盘之因彼妄执为胜法之因如数论二十五谛胜论六句义等皆云若能修知习得智至菩提等。
【疏】虽非因计因者因即是通之异名也故非因计因即是非道计道义别无故。
【疏】有边等四是此中摄者意云十四不可记中常等是常见收无常即断见收有与无亦常断见收如上总边见也命者即身是我见收然有边等四是邪见收。
【疏】准五十八至随我断故者意说十四不可记事中若是边见者苦谛下断。
【疏】邪见中至唯集谛者意说邪见中二无因论唯是集谛下邪见也瑜伽自说。
【疏】逆有漏因迷涅盘果者即结上二无因论五现涅盘迷谛所以。
【疏】有边无边等四至无漏果生者执我为边即命苦谛非但迷于世果亦迷于出世之果灭谛真如遍一切故又总缘三世果法故亦通迷灭谛无漏果也故瑜伽说十四不可记中有边等四是苦灭二谛下邪见收。
【疏】不死矫乱至及迷四谛故者总是一收文意说不死矫乱缘问答四谛及迷四谛生也意说四不死矫乱通四谛下断常所以问答四谛者不死净天是果他问是灭谛灭谛不生欲修作何行相是问道谛与他家说此问乃是生死有漏苦果及自等是苦集谛及迷四谛者三界苦果是苦件执为死天即迷苦谛由不了正见错行邪行即迷集及道谛不乐涅盘妄执生死无想天为涅盘即迷灭谛又问答四谛者显扬第十云若有人来依世间道问善不善苦谛集谛依出世道问灭道谛尔时称云我是不死乱者但作此矫答更无言语。
【疏】既无边见中摄者诸第断文者意云此上所引瑜伽五十八文不说十四不可记中边等四见何谛下断无如此文今以理准亦周二十句见苦谛下断虽有迷处而无断处故以理准也。
【疏】二十句见为依发六十二见故者即二十句中我见为依也邪见亦迷依此我见生故故论说诸所依为业。
【疏】一切恶见又此所依五蕴者意说恶见及所依蕴所执清净别有一能执见。
【疏】由此各各违执诸见等者如五十八云见取者谓于六十二见诸见等一一别计为最为胜为上为妙乃至由此见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是名见所今此论意非但计胜亦计清净蕴等亦尔。
【疏】若执非见至非见所者意云除见及五蕴外更执余法为胜皆非见所摄。
【疏】大论五十八初文及迷四谛合与此同说者即五十八初及次下迷四谛文并与此论同也。
【疏】如小乘俱全至皆见取故者如演秘及抄解又应言见等取者举见等俱时五蕴也。
【疏】此则不然至方此故者此非俱舍解也小乘见戒取境同行别许前后别计大乘不然非境同行别前后别计但于所缘见及五蕴一聚而缘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方是见取若戒取缘彼见所有戒及戒俱时五蕴眷属为境是戒取二取俱执所缘为最胜能得净也二取境别不同小乘。
【疏】戒性遮别者即性戒名戒遮戒名禁。
【疏】及能为因等者如计大自在天胜与一切物为因非见戒所但邪见收如数论师计自性二十三谛亦非戒取如胜论师计极微能生粗色等亦尔。
【疏】若不尔者至解脱名见取者准五十八文合名戒取既名见取明知违显也戒所亦准此会。
【疏】及彼解迷四谛皆有此说者即指瑜伽五十八文。
【论】不尔如何至非二取摄者意云此返成也若不如前影略说及随转门者是故非灭识识非道计道即合是取收不合说是邪见摄也大乘非灭计灭非道计道既说是邪见收非二取摄故知如前有处说言执胜名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明知是影略说及随转门也即随小乘说故问非灭计灭等何异于非胜计胜等耶答非灭计灭即是非胜计胜非道计道者即净非净计净如言执胜名见取者即是非胜计胜如言能得净名戒取者即是非道计道大乘非灭计灭等即是邪见前有处名见戒取者故知影略说及随转门。
【疏】五十八至如前邪见中说者意云灭谛下非胜计胜既同非因计因是邪见摄不名二取明知前既违显也如疏言应是见所等者意说既非邪见应是见取今大乘唤为邪见非二取收前有处既言二取明知违显也。
【疏】三种四倒者三种倒者谓见倒想倒心倒有一一倒中皆有无常计常等四倒故云三种四倒如彼自解。
【疏】今释之言至但言计苦为乘也者即会瑜伽三种四倒文云但说言非净计净苦计为乘不说余者所由也其实亦计诸见眷属等若非见以下文返释也。
【疏】钝四者谓贪嗔痴慢利二者即身边二见此六者皆通分别俱生若疑后三见唯分别起即总说唯六别开有十故云总别十烦恼中也意说虽总别不同但十种故明十烦恼中有十二门分别第一俱生分别门第二自类相应门第三诸识相应门第四诸受相应门第五别境相应门第六三性分别门第七三界分别门第八三学分别门第九三断分别门第十缘有事无事门第十一有漏无漏缘门第十二名境事境门。
【疏】总而望更无异说者以彼四法唯分别起所以总相分别更无异师说也有处云生者意说四法唯分别生。
【论】瑜伽等说至何所在邪者此下引证谓瑜伽八十八云然于修习谛现观时意乐故恐于涅盘我当无有乃至谓我当断坏无等即杂集等皆云俱生边执见者谓断见所摄由此见故于涅盘界其心退转生大怖畏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疏】不见修道常见相故者此师意说准瑜伽文修道中但有断见无有常见相也。
【论】故禽兽等至而起惊怖者引事证有俱生断见既禽兽等恐我断惊怖故是俱生非分别起故瑜伽五十八云我见有二俱生分别俱生者一切愚夫异生乃至禽兽并皆现行分别起者诸外道等计度而起。
【疏】缘涅盘起恐怖断见者初出观时俱生边见缘涅盘见分别我见故起恐怖断见也即俱生断见依分别我后起此名粗相也有云缘者由也由证得一分生空理见分别我无而生恐怖云我许我何所所在耶。
【疏】如恐我断者意彼断见任运畏断今此常见亦任运计常造集资具。
言释现观者后师释前现观文。
【疏】此依总语者前师释后所引显扬等论云于五取蕴执断计常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者是总相语也。
【疏】若尔贪俱等者意云贪是爱境生苦等通迫境生行相相违如何俱生耶答如下下贪会违缘忧苦俱嗔遇顺境喜乐俱即其文也。
【疏】下说俱者即指贪与慢等俱文。
【疏】此中论言说者至说与俱起者此解论中说字也故论云说得相应也此有二义一云约此论自道理可得说与彼相应二云言说者谓瑜伽等约此理故与俱起同云论说贪与五见相应无失者据此相应有二义说约此论二约瑜伽非是论中而有贪慢相应文非是后五觉中相应文也。
【疏】然此中一行法者先以贪为首历说说字字是前余九法已次将嗔历余八作法如是展转次第历之名为一行行由向他即一向作法言慢所恃己者即恃己起慢。
【疏】又必不于自起嗔等者此文来何意答先约慢不与嗔俱此解嗔与慢并余皆准此言各有俱不俱者违中既有俱顺中可尔。
【疏】瑜伽二文至说得起者二文即是瑜伽唯识然对法不许。
【疏】此通俱生分别者意说此嗔与见说得俱起者通俱生分别也。
【疏】见为一门明故者瑜伽云嗔与见俱者别不分五见总言与见俱即一门明见义也言实二取不与嗔俱。
【疏】三论皆说者即瑜伽五十八五十五对法第六故名三论。
【疏】若疑役胜负者意云由劣也若疑前境胜为劣境既未定故故不起慢。
【疏】三处论皆同总说见故者诸论皆同可明见俱义也三处者如前三论也。
【论】与身邪见一分亦尔者此释身见邪见一分不与慢俱谓执极苦蕴为我者不与慢俱执非极苦蕴为我者得与慢俱故文言恃苦劣蕴忧相应故邪见拨无乐蕴亦非慢俱违己情故故云与身邪见一分亦尔。
【疏】准下忧俱初师说者此师意说缘苦蕴计为我者不与慢俱以苦受在五识故故身见一分亦尔若恃缘苦劣蕴计为我者得慢忧俱不顺情故五十九云慢有二种一高举二卑下高举者由量等起故与喜等又俱若卑下慢者许忧根相应具如彼说。
【疏】与缘苦俱蕴至不慢俱起者此释一分亦尔文意说缘苦俱蕴名我时此一分我见不与慢俱何以故谓苦蕴是劣不起慢故又邪见若拨无苦集谛理时亦不起慢如何得知谓佛法中有苦集谛此解道遂生憎嫌而起邪见拨云何处得有苦集谛耶即此邪见唯是戚行故慢相应以慢唯缘欣行起故。
【疏】据实亦得者意据实而说拨无苦集谛之邪见亦得与慢俱以于自起恃拨他法故约自他境说亦得说邪见与慢俱问如何前即不说今乃许耶答前望与邪见同境即不起慢后约境别故许俱起或我见亦与慢俱执苦劣蕴为我于他起慢境不同故。
【疏】下文说慢至苦劣故者意说慢亦得与计苦蕴为我我见相应如下言恃苦劣蕴忧相应故明知慢与我见俱也由计苦蕴为我而生特慢见有俱遂生忧惧也又慢亦得与邪见俱亦如下云邪见拨无灭道之时以恃己法陵灭道故得相应。
【疏】今约粗相等者成此中义据粗相说缘乐俱蕴为我及拨灭道得与慢俱为缘苦俱蕴我见及拨苦集一分邪见不与慢俱故云与身邪见一分亦尔余处即鬼人起等。
【论】五见展转至有多故者此以见对见辨俱不俱无二慧故定不俱也瑜伽五十八复次五见是慧性故互不相应自性不相应故问若尔第七识中我见如何与别境慧俱答五十一心所法中义别说故不约体此据体说亦不相违。
【疏】慢等必由有念计度分别生故者应说慢等由随念计度二分别生五识既无随念等分别故无慢也。
【论】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者问准何得知俱生分别皆通五耶故五十九问云是诸烦恼几与根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若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解云准此贪嗔痴三五根相应又即彼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如贪嗔痴亦尔痴通一切义显可知即准此文五识中亦有分别烦恼不尔如何分别贪等与苦受但分别诸惑恶趣故意地苦受善趣无故不应难中以随念等分别然集论等说贪但与喜乐舍俱嗔与忧苦舍俱者如下文言随粗相说。
【疏】唯喜乐舍者五十五云此据多分者此但解贪类受俱不约余嗔说以嗔粗行唯忧苦俱。
【疏】然今此中总解二种贪等行相者即分别俱生名二种贪也又贪得与忧苦俱者唯大乘义小乘不许。
【疏】五六识中忧苦俱者在五识中者苦受俱意识中者忧俱嗔返此。
【疏】五识中亦有分别所起贪等者意云论中既云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五识若无分别贪者如何得与苦受相应以其苦受在五识故故知五识有分别烦恼由意中分别烦恼中引起。
【疏】不尔至苦俱故者意云五识得有分别贪等故得与苦受相应以苦受唯在五识意中即无苦若不许五识有分别贪等者即此贪不与五识中苦受俱犹如分别慢唯在意地不与苦受俱以意无趣苦故。
【疏】由苦趣中至与忧俱者意云于苦趣劣蕴身恃而起慢见苦惧其逼身而生忧也是故说慢与忧相应。
【疏】此唯意识至至苦得定说者由分别贪通五识得定说与苦俱慢唯有意虽通分别俱生然不与苦俱。
【疏】于总聚中但有得意地一切受相应义者意云但于总聚中许有得苦俱非许一一分别俱生慢等皆得俱也。
【疏】疑等准此应知者分别慢既不与苦相应明知疑及邪见等亦不与苦受并。
【疏】又故知前师至造恶趣业者不是于地狱中能起思度等烦恼造业名于分别但由前生强分别惑之势力而造诸业名有分别也间如何地狱更造恶业耶答前师不正义故作此计。
【疏】与对法至皆如贪等会者如对法等说于欲界唯喜乐俱此文乃至与四受或五受相应未审如何答准前贪会前会云贪会违缘忧苦俱等。
【疏】四受除苦者苦地狱地狱无分别疑等故疑三见不与苦受相应言随意无者随意识中有有分别无分别惑也释上不与苦俱所由意说极苦处意无分别惑故不与苦俱余处有分别惑故得与余受相应。
【疏】总聚有处极成之言者此中受俱约一心总聚可通有处作法非一一界惑一一地等皆通也但容得俱也以无异说故说极成之言非语也问何以得知疑忧相应耶答先作善行疑无善果与忧相应又如凡所营事疑得不得少有忧也易知。
【疏】若缘忧俱是戒等者意云见戒先时与忧相应谓忧速不得涅盘等今更取彼见戒故说二取与忧相应问若尔何故前云嗔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道不憎彼故解云嗔与二取一向相违二取与忧非一向违故说具也。
【疏】非五识俱至唯无记性者释非苦忧俱所由以此二见非五识有故不与苦受俱唯无记亦非忧俱以忧通善不善二性故问若苦受唯在五识不与二见俱者乐受亦五识有二见如何得俱又问若言忧受通二性以二见唯无记即不俱喜受亦尔如何即俱耶答乐有意地乐所以得俱喜受通无记故得喜受相应。
【疏】在极苦处执苦俱蕴者此师许地狱有分别烦恼若后师在人天中缘病苦等身名分别我见缘苦俱蕴也故后疏言同第一师者不与苦俱非同恶趣有分别惑也论广说如前者如前五受诸门别中说。
【疏】谓分别二见至俱不违者意说分别二见同第一师不与苦俱瑜伽五十九亦同前师意说无苦受后师地狱无分别烦恼由此不俱此中五十九说俱生二见与苦俱据实义也二师俱不违者约分别二见并不违五十九文。
【疏】分别烦恼至五十九说故者分别二见皆与四受相应二师皆同五十九说然生身边二见前师不许与苦受俱者违五十九文前师计意地无苦受故后苦与身边二见相应。
【论】贪四见乐喜舍俱者意说贪慢四见除邪见皆三受俱除忧苦者取顺境故论痴与五受皆得相应者痴顺说惑故与五俱论邪见疑四俱除苦者意云邪见疑与四受俱除苦者有其二因一唯意地二非纯苦处有由此二义是故除苦论贪痴俱乐通下四地谓贪及痴五识识俱故若在欲界即与五识相应以乐俱若在初静处通意及五二三静处唯与意识相应乐俱问初静虑有五识答据多分说但有三识鼻舌唯于欲界系故论余七俱乐除欲通三者除贪嗔痴七俱乐唯除欲界下三静虑皆意乐俱所以者何五见慢疑唯意地故论疑独行痴欲唯边舍者此逐难释显二于欲界非喜受俱此如集论杂集皆说疑于欲忧舍相应非喜俱者不决定心若不息灭不生故若色界疑疑静虑者与喜乐俱定引持故不共无明亦忧舍俱同此论说。
【疏】舍受至末位起故者意云证此舍受一切身中有相续者身也末位起故者意说下三定有喜乐心此心若欲末时皆有住舍位平等心故舍受一切时有故知亦与贪等相应。
【疏】除第四禅者以第四禅意识唯舍受俱无乐受也以上除嗔者唯在欲故。
【疏】疑上静虑者疑彼定或胜或劣等还是定地故疑是定地烦恼然是疑中先时喜乐心定力引生所以疑得随转问既得上定云何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见慢疑是意识相应非五识并由得彼定妄执为最为胜能净得有见戒由执戒故随计断常得有身边二见计此定最胜拨无业道故起邪见既得上定而生超慢如上是五等烦恼是出入定心所引非于定中得有得斯事唯现量故又疑于界不与喜俱于可欣事求心未息犹豫未决不生故独行无明如疑理说者疑既得与上喜乐俱故知无明亦喜乐俱也。
【疏】粗相苦乐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义一云若粗相论疑不与苦乐俱苦境增胜既定与疑行相既殊不得俱也二云欲界意识无苦乐受疑既在意地无苦乐俱有云粗相故说者初二静虑欲界人天余杂受处所有苦乐皆在五识不在意识故知疑无苦乐并。
【疏】贪等乐喜相应至皆令理如知者意说诸烦恼与喜舍相应通下三地除第三禅唯乐受故就欲界中除地狱极苦处以地狱中无分别烦恼故余杂受处意地有爱喜舍故。
【疏】逐难解己义之余也者准论中说贪痴俱乐至疑独行痴欲唯忧舍等并是逐难解己意论云余受俱起者此文忧是逐难解之余义也。
【疏】然疑行相深故定俱转者意说疑得与定相应问疑行犹预定即专注何得相应答相应无失如见三宝虽复决定于三宝功德而生犹预云今作供养为有福耶为无福耶据计行相说得相应定即染定也。
【疏】问五受别非遍行故者以受俱是别义非遍行遍行义如上说以遍诸心起故不须问。
【疏】不问与善性相应者善是染违故此不说。
【疏】以后必问前故者且如别境识等并五受遍行先已明讫所以将后烦恼问前如云此十烦恼何识相应等前不问后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后明今不将烦恼对不定四辨相应等。
【论】嗔唯不善损自他故者感不可爱果损此世他世故云损自他故如前分别。
【论】上二界等者余九烦恼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无记摄若欲界系贪等九法分别起者唯是不善发恶行故故集论第二云自性不善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是不善杂集第四释云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性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解云九烦恼中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贪痴慢三通分别俱生分别者疑等三见同不善性就俱生中发恶行者亦不善摄若俱生不发恶行者是无记摄故。
【论】云余无记摄细不障善等后身明身边二见也嗔一法唯在欲界无问俱生分别唯不善摄不别分别。
【疏】余三少分等者意说贪痴慢之一分俱生者发恶行损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运不发业者是无记性具四因故即细不障善等。
【疏】言并此四因者辨此教理行并前有四因也虽数起现行不为损名无记摄。
【疏】所以同前者释无记所以同上三因或四因。
【疏】前解为胜者以诸论多说此见在第九品中摄故说无九品又若如后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后解亦得且如无色无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见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见尚计有九品何况二见上下多文分许有九品今取后也。
【疏】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论文俱云得根本起上烦恼不说在未至得起上烦恼故未至不通染也意说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位大乘此位皆无散心又无容预不起烦恼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烦恼。
【疏】若尔至若为者此问意若言未至定不起烦恼者且如犹未至定而命终者未审起烦恼不受生命终必住散心故答必无此者要得上根本定已或退命终也有虽先得上定后出定已悔修定即名退定而命终起烦恼也。
【疏】又解当于此时等者即此未至定时也欲界烦恼于此位中未究竟伏尽意说若无染污第九品或方得入根本伏未尽不得上定此解未至定中有染问若于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烦恼尽者于此中得起上烦恼不得起烦恼是上界系故问所言伏惑伏何者惑答准伏俱生不伏分别。
【疏】无有染污第九品时至方在故者成别义也此意即说无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惑要欲染尽讫入根本方始却起未至定惑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行亦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定准此后义未至定有染。
【疏】由是至未自在故者此总结意言亦不能起未至惑也凡圣皆尔。
【疏】不作恶故者不自在作杀盗淫等恶。
【疏】显扬第二至细勘无之者净定染定无漏三种定中皆不言未至岂起染也。
【疏】唯定烦恼等者定烦恼者圣得彼定已后起于烦恼而爱味所得定等也烦恼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地所起烦恼也有云又润生方是生烦恼但不缘定而起爱味如执梵王起我见等皆名定惑依演秘胜。
【论】诸有漏道至语得上根本定者此释伏难难诸有漏道不伏下地分别诸惑及细俱生身边二见如何能起上地诸惑故作是通云虽不能伏分别起等而等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渐次证得上根本定又解细俱生谓生二见及以九种受生等不可难言违下论说有漏能伏解云此据六行取所不能伏彼据辨谛观能伏烦恼据一义故不相违至第九间自当分别。
【疏】何以世间道伏修不伏见者问云何故论说世间道伏俱生粗惑不伏分别及细俱生身边二见耶。
【疏】一但迷事至事障障故者即答前问意由俱生粗惑具其四义所以六行能伏一唯迷事简异见道见惑迷理故二依外门转即迷外境界事转故简异见道贪等此贪等唯缘内见等生如我见等即六十二见等唯迷理生此分别贪等依我见后起故见除不同修惑故言门然其事定外门也即内外理事别也三俱生修惑体散乱故四粗动数数易起故正障事观行相粗惑所以能将有漏道伏不同伏同分别细俱生也由伏此故证根本定不尔不能言定是事观者非观于定也但观彼定障即苦粗障等是事观也。
【疏】有义至得第三果者此问意云若有漏道六行伏惑之时不伏身边二见者即如起果之人先有漏道伏惑然后入观断惑之时虽断分别及俱生六品不证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边二见既先不伏明知不断如何得第三果。
【疏】如第七识至唯障无学者意云此则引答答云然不伏我见亦不能断然不妨证第三果亦如第七识中我见亦不能断要至金刚无间道方断证无学果此中亦能亦至无学时方断证果若作此解违下论文不许圣人先生上却断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二解解云亦断引例可知。
【疏】不伏理惑者即是不伏分别惑也论得彼定已至皆容现前已得容预根本定得故。
【疏】下分别至为我等者意云修定虽不伏分别俱生身见等若得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别及身见等问若尔何故下文问云未离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得定者为问也。
【疏】如命终心亦得起上者此举例也即九种命终心得定已后而命终时得起上惑而上生也今得彼定亦不障起彼地我见等缘未来生故者此命终心缘当生地法而起爱故但缘于未来处起爱而不执当生地法为我。
【疏】恐相杂故者若如凡夫人未离下染许起上者不然有二种失一相违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杂即二界烦恼宜成相杂或上界烦恼应是染污如此二界染法以相杂故。
【疏】若尔见惑至为起不起者问意云如此间人先得上地根本定已后时出定已后起欲界心时得起欲界先时不伏分别见惑否问也答起将为胜如演秘说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论不退为起准疏答中无文定判指枢要说许此意起为胜也言离此地染成彼地等者意说离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贪见等不起下地分别惑等正与此同者彼五十八云生下起上与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与此同也。
【疏】以于今时后有起故者今时者正在中有也后有起故者既受中有身明知有后有身也故中有起下邪见谤无涅盘此释谤无涅盘意。
【疏】非色界邪见不招下苦故者意云色界邪见不能招欲界苦果明知于中有起欲界邪见也。
【疏】彼言中有生时起故者对法言中有生时起邪见也。
【疏】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云此难萨婆多也谓彼计云在欲界本有中见色界中有现前遂便起谤故今难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见色界中有耶意说通力许见中有本有位不许见况死生终必住散心。
【疏】非由起上邪见至此解非也者应难云非由中有起色界邪见为增上缘令欲界地狱后报业熟直生那落迦也有古师计云上界邪见为缘令后报业地狱果熟者非也。
【疏】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见势力远故者亦非色界本有起邪见。
【疏】若尔应界至思即是者意难云若言色界中有起下见者即应下界不善业由上无明支发行即是业所谓邪见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难云如上地行用下无明发者何妨下地用上无明发故云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缘生中辨。
【疏】起润生爱生下至无记等者意云身在上界将生下时起下俱生无记贪等而润生也故知生上起下爱无明也又起润生爱生下至无记烦恼者有云润生爱亦合与邪见俱思同此润答亦是者亦应用上地无明发也。
【疏】此中应言至所以不说者意云身在上地将生下地起下润生爱同时亦得有我见慢无明四法且如无明与爱决定须有余之二法有无不定所以但说我爱无明更不说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说于当生地法而但爱也问约当生中有起爱为约当生地本有初起中有不说以疏远故。
【疏】又例起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许起慢等如缘当生地法起爱之时得有我见我见要缘欣行与爱行相相顺由有我见方起爱故计前境胜亦起慢故无明极成故此不说问曰所言我爱等四此生为于前境上起为于自身上起为于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境及自身皆得起据其论文于境上起为胜以前于中有起故。
【疏】此举方偶者意云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爱无明答据实亦起慢见等今略举方隅故不说也。
【疏】谓余三见疑等起此等故者此会文也如瑜伽云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义一据多分二顺有宗故言不起就据多分中有二一约时节二约惑数多少约时者谓谤灭时及润生时唯此二时得起余时不起惑数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谓我见爱无明嗔邪见等余疑边见戒取一向不起下据此不起故多分顺有宗者随顺萨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
【疏】所余分别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云余疑三见外余之六法通分别俱生总得起不此总问也。
【疏】见断嗔痴至无起相故者意云见道嗔痴邪见及修道慢于谤灭位中得起余时即不起若修道烦恼唯润生位得起爱等除此除时即不许起亦无修道嗔及边见润生位中亦不起无行相故谤灭位亦无但有分别嗔邪见也有云修道嗔于中有不起若润生本有初亦许于父母互起嗔爱故边见亦无。
【疏】苦总说起虽无正文者意说无正文遮令不起也余疏分别俱生随其所应者随前也然上彼起下分别俱生烦恼者一如上随其所应配属。
【疏】下之起上至无失者意云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已容起五种烦恼所谓见取执上地法为胜能净故亦得有慢慢静虑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为胜为劣爱与无明缘上极成故文不说若欲命终生上地时廿有我我见见润生必须有故此名生烦恼要由我见等润而得生上名生烦恼通前总有亦余三或起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无嗔故但说九。
【疏】得宿住通计梵王为常是邪见者计上地梵王为常不依我起故是邪见若依我见复计为断常者即边见收。
【疏】未见起断见文者未见计之文准七断论云计下界起上断见依我见依我生彼计死后断灭故得起彼断见或可彼断见依欲界见执彼上界身断灭也。
【疏】九地三界得起上几计等者此通问三界九地下得起上当知乃至二界八地等下起上几法可思之除却欲界二界八地并如枢要。
【论】下地烦恼亦缘上地等者论有二文初标后释此标也瑜伽等者已下释释中有二初缘上后缘下就初缘上中有四一贪二嗔三我边见慢四释余五此初贪也。
【疏】以嗔缘事例于理故者此论以迷上界事例同迷道理也深理尚迷何况浅事。
【疏】于下上地所有俱行和杂自体者即此欲界一身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观差别但和杂总执为我也是俱生总缘我见缘也此中不说分别我见以缘别法生故意说修道我见执自身为我。
【疏】和杂身体者即上界法与下地五蕴身自体和杂一处今缘之时不观差别总合缘之故故得缘上地法也。
如前说者如前准苦谛更不可谛谛说。
【疏】其世间道至憍慢者意云六行世间道能伏修道贪嗔及随贪等邻近憍慢谓与我我所见等同时相应而起得邻近名又不说伏离余法故知见道我见及我见俱时及贪边见总不能伏何以故以与我见邻近起故然前八十八云不伏我见者但以我见为本准见我见我见不说余贪等略也又此论中云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慢者不言贪者亦是略也以别有论文记者说者即指前求上地生味上定论文也。
【疏】此第六识唯修所断者意说总缘我见是第六识中俱生我见故修道断。
【疏】或有异释见断至乃以三界合缘为我者以四全常遍计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间为常由先通缘三界法为我依计始计常也故总缘亦通分别我见此意证计分别我见总缘故言有异也以俱生我见总缘有文此则别出同异若不同计他我如何名遍常故分别我见先总执三界法为我然后始计为全常等且如常见依我见后生我见若不总三界合缘为我岂有常见计为全常等耶常见既通计全常我见亦尔故云四全常问总缘四全常我见言于三界合缘为我者执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云虽是分别是总缘我见也以见二十劫等五蕴故通计自他五蕴为自他我常也其执世间若与我常见俱者相从亦常见摄若后起之者即邪见也。
【疏】嗔唯别缘者缘自他法不同我见慢等总缘三界法为我等也。
【疏】有义我见边见至而缘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见执上梵王为我依此起边见故是分别别缘得缘他地法为我下言不见世问执他地法为我者下会云不得执为自我执为他我理即无遮。
【疏】陵他取得胜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得胜法故也。
【疏】又缘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说上界我见后生常见非是欲界见也彼既已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边见缘彼梵王耶故此常见是上界系即无得宿住通后方起身边见等或可亦依定后起也。
【疏】依粗相说者此会违文也谓小乘心粗见解浅近但缘现前境起贪不许缘上地法起爱余者准知。
【疏】或彼对法第六至应尔者指次前对法文云彼我见不缘上不说边见者略也何得知耶解云边见必依身见而况不缘明知边见亦不缘故云应尔。
【疏】故五十八至缘上起此意说缘大梵王为常者但是见非是边见以不缘我见后生故即下邪见亦缘上地若言是边见即合随他法我见后生我见既不缘上非下地边见独能缘他法以为常也。
【疏】六十二见全常等至后生故者此意说全常者亦是上界我见后起故前疏言或有异释者且恐[衔-金+工]缘别义说也说下缘上今意不尔下证云次疏云是他地边见随计他地我见后生又如前已说者即指上指或者有异释文也下后言是他地边见等者方释一分常见义也。
【疏】一解云至依彼起故者意云见道中分别别我见既不得计他地法为我明知边见亦尔何以故边见必依我见后起故此则不许缘。
【疏】今此解至此极有理者此第二解许常见中一分常见得缘上何以知者谓有外道学彼定得通缘梵王为我而起我见随后执一分常等故边边见亦得上也作是说者此极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起者许得缘上可如所说依寻伺散心起即不得缘上故言非边此外意者前虽言极有理然义不同若得通者许缘上不得通者不许缘上故是不同言如前所说者若约寻伺散心即不得缘上如前第一解之不许别缘我见得上地也。
【疏】今此又解应言但是欲界所系自身之我至理亦不遮者此解亦不异但更出理会不见执他地法为我我教及此应言或依别缘之实若作此会等者道理难思。
【疏】又解别缘者至为我故者此解论中别缘我缘者所以义即彰此二时依别所以多分我见不缘于上据实一分常中别缘我见亦得缘上二时者一即约粗相二依别缘据二时说不缘上有云别缘是多分义者意说除此总缘我见等以外更无别有我见是俱生分别缘他地法者约此道理名多分也。
【疏】缘者所以至彼不缘披者意说别缘者是所以义不计计他地法为自我据此所以说不缘上也有云别缘是多分义者意云除此总缘等外余烦恼有别别所以故不缘上别别者即多分义缘者所以义。
【疏】又解小乘别缘者会论言别缘不缘上者依小乘有宗说也自宗一分常别缘亦得缘上也。
【疏】许起见道理亦无矢者同上言或有异释义即是兼常中分别我见亦得总缘也然无明文证修道我见总缘即有文证也。
【疏】疑于界佛世尊故者此意举佛显上界疑疑请弟子说法等事也以世尊非欲界系所以不取。
【疏】拨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见拨无下苦集理并疑彼理灭道非下界故不说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
【疏】起彼二取执欲界闻思昔所起者为胜因者有云闻先欲界起邪见计定为涅盘者等方起闻思今生在上地遂执前起见取执彼随见之思慧为戒也为胜因者即执为胜因者即执为胜因也。
【疏】行相如前者约缘欲界昔时闻思得起二取故云如前。
【疏】余一切时者即说余一切不缘时也一切异生故者由彼异生不同外道计遍常等所以不缘故名多分若修惑总缘我见亦得缘下。
【论】此十烦恼何所断耶者第九三断门中曲有四门第一三断门然迷谛相有总有别以下二总别迷谛门谓疑三见亲迷苦理等者三迷谛亲疏门论委细说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门。
【疏】然见所断为同小乘见四谛断为九品断耶者此是征起论文意说为同小乘见谛作十六心断为同修惑作九品别断耶。
【疏】与坏缘谛至或三品智故者意云坏者杂也此无漏智与无漏作意相应杂缘四谛之真如也名总缘谛问然烦恼既有九品如何一时顿断耶答虽有九品以违一真如或三心故以于二种是道中皆顿断也问烦恼违一真见道若证见道可得顿法如三心见道既是相见道如何亦能断惑耶答三心见道有其二种一云三心是相见道后得智疑前作也一云三心是真见道今但说真不言相也问何名三心答第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下品分别随眠第二内遣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上品分别随眠是为三心见道问三品智总能断惑不答总断具如下品智能断下品分别烦恼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断中品烦恼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断上品分别烦恼所智二障只缘烦恼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异一一皆起无间解脱道至三心满足得名见道满足若如前一二心等俱分证见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钝根劣智人若利根者唯一心真见道顿断惑故问此三心见道有真有假今言断惑为真为假答既言断惑如何说假故但言真问据此论说三心若相见道若瑜伽之三心是真见道如何会释答瑜伽据三乘人各别见道说亦不相违。
又与怀缘谛作意相应至违一或三品智故者有云此意不同小乘别缘作意十六心等能断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见谛断惑彼小乘总缘作意通缘谛理分能缘如不能断惑今此大乘总缘名怀缘者通缘四谛如不作一一别解名怀缘也亦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怀缘也违一有一心见道惑三即有三心见道也此即答上因修道九品断或也又有解云谓此十烦恼总作四谛若观四谛真如时此十烦恼一四顿断所门故为与怀缘谛作意相应即无漏真智与总缘谛作意相应总缘谛时能断烦恼以相违故不俱起故。
【疏】非如俱生九品违九品智故者意说俱生修道烦恼烦恼一起有九品要起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断及证也见道不然故一时断。
又除利根人至得第四果者意说除此利根者谓此人先由闻思力故遂作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烦恼总束为九品将下地上上品惑与上地上上品惑总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与非总地下下品亦为一品所以总为九品即总起九无间道解脱道而证第四果也。
【疏】总者谓十种至迷四谛者意云一一烦恼若起之时皆通迷四谛之理故名为总。
【疏】又诸烦恼有别行相者解云如迷一个苦谛时方邪见疑等是亲迷随此见疑后生独头贪慢等皆名别迷于一一谛即名迷此者意云但总行相亦有别行相如何名是以于一一谛唯别迷苦但迷苦不迷集等三岂名烦恼别行相也即当谛谛下皆具十惑也。
【疏】若唯尔者至何谛摄者意云难前师云若言随苦谛下见疑后生即得名别行相者且如邪见疑痴等亦总迷四谛即此疑后所起贪等是何谛摄为随前别行相中收为随此总行相中收意说若一而约别行相说即摄总行相不得故须更说总行相也约别行相说即摄行相至缘且疑生故者意云此即总行相也如疑见等既是通迷四谛明知随后生贪等亦名总迷以贪等行相随见疑说也。
总迷可尔者此结总迷义若别迷行相以下是返难前别行相家难云若不如我说名总行相者独头贪等是何谛下收以独头贪等不能别迷谛故又不可说总迷疑见后起贪等而可是别迷中收也见道贪等更虽疑后生明知同疑见等皆总迷也同是分别惑故缘见疑生故问四此所言总者为当数总名总为当当初行相总名总耶答今言总者有其二种。
【疏】今言总有其二种至如坏缘念住者意云若数总四谛下皆有十种若行总一一烦恼皆有功能通迷四谛名行相也然总迷四谛总有十一句二二合迷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灭道三迷苦灭四迷集道五迷集灭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二后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为一句又迷总四谛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别迷四谛即为四句兼前都有十五句如坏缘念住者若缘念住生二二三三杂缘也问总既有二未审别后如何。
【疏】别亦有二至各别迷故者意云数别者谓苦谛下有十种余之三谛下但有八种是数别也然行相别者如独头贪等十界烦恼强分别生各各别迷苦迷苦时唯迷苦不迷余三余三余三准此故名别迷。
【疏】一因处者集谛也一依处者苦谛也。
【疏】又为依处至此十故者释苦为依处所由也。
【疏】灭道是彼怖畏处者由灭道谛是无漏能断惑法谓有外道皆灭道谛作如是执云灭道既能断惑等谓能我等耶谓恐我断便起怖畏遂起烦恼拨无二谛故十烦恼迷二谛生有云怖畏处者但行不相顺不增彼惑名怖畏处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苦集与惑。
【疏】性不随顺增长十种意说灭道决是无漏但可损减十种而不增长故于灭道但起迷拨犹预等事也迷谓无明拨即邪见犹预有疑又云起种种分别故者或计为我或计为自然等是灭道等也外道计冥性如灭谛转变成后谛。
【疏】皆具此二非因依处及怖畏处名二缘也。
【疏】据实亦有至别总故者意说若粗相得别迷即不说具二缘据细亦有谓行相违有别总故如苦下烦恼但别唯迷苦谛不通余三谛余三谛亦尔皆违不通是别迷行相此即别迷烦恼皆有通迷四谛之功能也所以得有二缘即是前中有总名别总也。
【疏】问如何至皆迷四谛者意如何集灭道三谛有边二见计答谓此二见深取所缘不了三谛妄执为我及法常等故于三谛得有二见若尔一切烦恼我见应皆迷四谛何故说依苦谛果处起耶答不然若二见迷苦谛时即亲迷不了执苦果为我及断常等若执三谛起者但执三谛下烦恼起妄计烦恼及俱时蕴等以为我也不是亲迷不同苦谛故不可言二见皆迷四谛也。
【论】别谓别迷四谛相起等者此释别迷谓于苦等一一不了名为别迷。
【疏】集灭道三谛有别行相者即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如行出等非如空无我等也。
【疏】不共无明迷三谛者故得成八者意云大科第二释别迷问集谛等三而有八者且如余七唯别迷三谛不尔以相应无明既是通迷如何乃实集等三谛而有八耶答云不取相应无明但取不共无明故得成八以相应无明是通迷故故知别迷据不共说以不能亲迷行相迷故理准如前说别迷亦据不共独行无明说若言总迷唯约相应无明说决定如是。
【疏】多计有漏果法为二见者意说说有漏五蕰为我及计为断常即是身边二见也故此二见多于果处起也问不于三谛起应了余三谛答不然只通迷果执为我等不谓于三谛起即了三谛也。
【疏】然实缘迷三谛亦有二见至为我等故者此意以我见实缘三谛不同小乘唯果处起以我见亦有缔三谛下烦恼起故意说由迷故遂缘下烦恼执为我等。
【疏】然以别缘谛至后解无违者空非我自有二种一通二别通即四谛谓苦等四皆非我故名为无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故疏云总空非我通四谛者以总缘谛故故前说云以真见道总缘谛故即其证也所以二见亦得缘尔三谛生故别即苦有漏五蕴非我性故名为无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今此别空及非我理苦谛所摄萨迦耶见别迷无我边中常见别迷无常边中断见亦迷无常计后不续违生灭故是故二见唯迷苦谛今约十六行中别空非我唯属苦谛与前总空等亦不相违。
【疏】答执彼下见眷属戒等为戒者显是依顺彼别迷邪见等所有戒执此戒及俱时五蕴为胜净也故戒取通集灭二谛意说谓有外道持猪鸡戒等执为当果之胜因执得净名为戒取又非灭计灭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是见取随见取受戒禁执此戒禁为胜能净即是戒取此是重惑也如五十八除身边二见以外余谛有者一一皆诸行相捡叙又见眷属者见谓集谛下邪见眷属者即俱时五蕴等戒者谓猪鸡戒也若复执此戒胜能净方名戒取等此解稍胜顺瑜伽论意。
【疏】若少谛者一谛名少也。
【疏】唯依数总行别缘者说者意云数总者谛谛下皆具十也行别者谓此十筒迷苦之时唯迷苦若通余三谛余三谛亦尔据此道理说成一百二十八也。
【疏】若唯依总行数别使无一百二十八者意说行相者即十人通迷四谛数别者即是二唯迷苦八通迷四此说无一百二十八品。
【疏】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者此引例证成一百二十八文也且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行相如何此之意如别迷苦谛有十今烦恼唯迷苦谛更不通余三谛外余三谛别迷亦尔若不然不共无明者即合每谛下有十烦恼以相应无明唯是通迷四谛相故故知唯合有九法各别迷也若兼取不共无明惟悟不九法成十各别迷谛者即相应无明而无处数由有此妨所以将相应随不共合说总别迷所以今者成一百二十八者亦须总别相从说方得有一百二十八唯依总亦不成唯依别亦不成是故今依数总行别合说方得数是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意例如是。
【疏】此总行相随别者说者意云即将相应无明总行相随不共无明别行相说即释上相应不共合说所由有云相应随不共说者以因依怖畏之总行亦得随别迷之别行中摄也如八通迷中相应随不共说为八数也此即总行随别行摄故。
【疏】以上以总迷谛数别者指次上数别文非指上数总之文也虽论言身边二见唯果处起亦是行相别然不是一一谛下各具十之别行所以摄在数别中以下论文方辨行别也或可此上言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即是亦是行相别然不是一一谛下各具十别行行别同故数别文摄在彼数总名数别也论说言亲迷故不及前解。
【疏】此四行相至苦谛理起者意说疑及三见亲迷苦理生谓疑苦谛为有为无执我等故迷无我理计常等故迷于无常由邪见故拨无苦谛是故四种亲迷苦理。
【疏】见戒二取至无我理故者意说二取不亲迷苦理但执邪见及身边等三见及俱时五蕴等为胜能净者是见所若执彼随顺诸见戒梵及所依蕴为胜能净名戒取谓由有我受持戒等以不亲迷苦理名重缘惑也然不执独头贪等为见戒者有二种意一者体非见戒取又不与见戒俱时也二者贪等非二取眷属故所以不执贪痴慢等问既是迷理惑何不亲迷苦理耶答虽复行相深远而迷理生然不迷无我理也故不亲迷苦理。
【疏】于自他二见至皆亦疏迷者意云此释贪嗔及慢非亲迷谛谓于自身身见复起贪贪爱已故若于他入身上起嗔见他执我亦生嗔故云余有何所知起我慢等谓嗔他时名于他见解五起嗔慢者极成此皆是迷苦理生缘自他身身见等生故名迷苦谛言如次者有有二义一者自他起见二自他眷属两重次第故云如次二者举自他见摄彼眷属不尔自见与自眷属不尔自见与自眷属为他见所隔如何名次。
【疏】五别起亲迷苦理者即是疑身边邪见及不共无明名亲迷苦理余独头贪等五法虽别起有别行相不能亲迷故云不然。
【疏】然二取见法行相深远乃至何言迷苦谛理者此意问云贪慢等行相不深取复不不亲迷如何说言迷苦理等准疏初解虽迷事亦是谛摄问一切法谛皆摄尽无五谛故何乃言缘事生或而非迷谛也有云言谛者意在于理故迷事者非是迷谛若约事谛即宽通也故名迷谛。
【疏】除二见故者以果处起故。
【疏】五不共无明亲迷集等者不共无明为亲迷者自行迷也以行相应者但由与他亲迷俱故名亲迷非是独行亲也不取次相应无明通总别迷此唯约亲迷故取不共无明相应无明得通缘四谛理及缘迷谛理故论只云亲迷苦理次言唯也故通迷余三也。
【疏】然实有身边至略而不论者意云据别迷中谛谛下皆有十烦恼明知身边二见亦迷集等三谛望数行中以说八通迷四谛所以略而不说也。
【疏】二取贪等准前苦应知者亦是疏迷以二见无故不唯亲迷者意说以二见集等三谛下无故所以不准苦谛说言亲迷也由此故知三谛下无身边二见二取贪等者等取嗔慢相应无明也。
【疏】无漏缘者意说嗔缘无漏法生。
【疏】无嗔苦集理故此不说者但说言嗔迷灭道不言迷苦集若言缘事起嗔亦得言苦集事也但不瞋彼若于佛起嗔即是嗔灭道也。
【疏】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说不深取故言不迷然不及前解岂有缘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是灭道故生增恚故故言不迷且约此道理说其实岂有许缘而不迷也。
【疏】解以不缘理至名迷理惑者意说不可缘理即不是迷理惑也嗔等虽不迷理而缘理生也亦如见戒取虽不缘理亦缘理生也有云此意准解见戒二取不说于嗔前解为胜者即指又解以前文从又解已后总见第二解。
【疏】如下忿等迷谛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约亲迷灭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缘无漏生但嫉等缘也。
【疏】疏远如前说者意说从苦谛下见后生者亦是疏迷时但总缘身中一切法为我也谓身中有三界法种子故下地我见得缘上地法也随我见后起于常执而生于慢故有边见及慢。
【疏】若此贪慢至亦名亲迷谛者意说此说相应贪慢与身邪边三见俱起者即同三见亦见亲迷故云随应如彼说相应言意除独头起者问何故但言三见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别故境定故若嗔与疑三见俱起者亦是亲迷故云随应如彼。
【疏】慢贪至迷无漏者意云慢贪随灭道下烦恼后起唯疏迷故。
【疏】嗔与疑俱起或独头起者意云此之二法若俱者名相应不俱者名独头皆亲迷灭道。
【疏】此约数总至准前应说者意云如上所说贪等俱我见等名迷理者约数总说即谛谛下皆具十惑若数别者身边二见唯苦不通余三谛即贪慢与我见相应者亦不通迷灭道独头者评迷也。
【疏】但言灭道不说集者集谛虽无别我见等然贪慢等以自体是集缘集得起不要须依别我见方迷集谛所以不言集谛。
【疏】若余独头起至四谛事者谓独头起者行相浅近但迷谛体色心等事不迷于事若三见疑俱者至四谛理者意说贪等与疑三见相应起者即是迷理惑行相深远亲迷理故。
【疏】又嗔慢可成至无漏缘惑者此问意嗔慢亲迷灭道可成无漏缘惑且如灭道下有独头别缘贪如何可成无漏缘惑今解由此不说贪无漏缘者以别缘贪不缘灭道无漏生也诸论约别缘贪不名无漏缘惑除此别缘贪以外余相应贪等得缘灭道下惑起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贪缘无漏生合是善性法欲故知但可说迷无漏生是故。
【疏】云随应如彼又由此不说至可尔者意云独头起贪缘无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缘彼惑若于余烦恼独头起者亦不了灭道故得迷也。
【疏】身边二见至修道方断者此释通伏难云俱生二见等既虽自迷苦谛理应见道断故作此说俱生二见等虽迷谛理以行相细难断故修道方断若嗔及余独头受等迷色心等别事生故唯修所断。
【疏】与苦谛下二见等别者以见道断苦谛下身边二见行相粗也此修断者行相微细与见道二见别也非是修断我见等非苦谛下惑也但细不障谛观也。
【疏】简见独行贪等至违谛观故者以有分别别缘事贪即是缘谛下惑生等此唯见断违谛观故。
【疏】亲所缘者今不取之者意说夫烦恼起时皆变相分即此相分是有体为亲所缘若据此理一切烦恼应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约取枝质有无故故烦恼随本质名有事无事烦恼且如我见无所杖我质故即我见名无事一分嗔等缘实境起名为有事等如下自说然准下有二种有事无事一有本影合论名有事无事二唯约本质名有事无事至文当如。
【疏】及此相应法等无本质我者约此我等本质言无非是说本质言即谓有也以对法通取相应即摄尽一切无事缘惑也问圣者达无岂有无事耶答此约烦恼辨有无事。
【疏】此据执为论至非唯我见者对法言我见相应等者约人执说不依法执若依法执说者非但我见我见俱亦通一切心心所何以故以法执宽遍故然我见俱言此是设难而无我法二执俱起无一切心中有二慧故。
【疏】若唯我见至便为大失此返难也若言我见俱法亦摄法执尽者此四见及疑既与我见不俱应无法执无法执者便成大过法执遍余心心所何得疑及四见是染而无法执所故是过也。
【疏】如前自俱由门说者意云疑与见等有不相应何以故疑行不决与我见等相违五见展转不相应故非一心中有多慧故。
【疏】即极微者以教为本质也。
【疏】别有所托名者意云除影外别托名等为本质者即无无本质者一切皆有也。
【疏】影像本质至名有无之烦恼者即约影像本质双即有本质或无故名有事无事也。
【疏】或直据本质名此二缘烦恼者唯约本质说如色等即有如空华等即无若缘此起烦恼名缘有事无事烦恼。
【疏】今勘无漏中不作得此后解者即大论漏无漏缘中也反此下名缘有漏无漏烦恼等文不唯约本质此意即说若唯约本质名有事无事亦应唯约本质名缘有漏无漏烦恼设尔何失不然岂有烦恼而亲缘无漏耶以下文据质影二法名缘有漏无漏烦恼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惑直据本质文也。
【疏】所引诸有事无事论文应为义门勒之者如下所引论文勒之不过七门明有事无事烦恼第一约瑜伽云依见修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二依瑜伽五十九约自十种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约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第四又云无境缘有境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五又对法第五约有事无事境分别有事无事第六以下文云者对法第五下文约有所缘无所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七对法第七约缘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然烦恼所缘皆颠倒虚妄据其境说明体有无故略明有事无事虽多门分别聊勒七门用显幽旨然复于一一门中一有难者疏主重释且解第一门。
【疏】所余烦恼有事无事者即修道烦恼名有事也然与彼见道惑相违故名彼相违以彼见道惑所取本质都无有故。
【疏】重缘惑至亦名无事者意云见戒取谓缘烦恼而生名重缘惑计合有事以烦恼有境体故然从我见等说总名缘无事惑也。
【疏】修道虽有见境无事至名有事烦恼者意云准俱生我见所缘我境虽体是无合名无事然以修道惑中多缘有事虫所以相从总名缘有事烦恼次下解第二门。
【疏】此以理论者意说疑无明若与我见慢俱时者即名无事若与贪嗔俱时名有事故言通二种。
【疏】见修诸见至本质无故者释所以也但是我见慢等相应起者皆无本质不论见修我见等以慢与我见俱时无本质也。
【疏】贪等少故略而不说者谓贪与我见俱时亦合名缘无事以少故不说缘无事也谓贪多分缘有体法起故以有解云五十九偏举此二者以相显故贪等亦相从缘无事略不说也所以名不尽理故且以理论之我见慢行所缘无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门。
【疏】有事缘至亦不相违者意云五十九下文但总说烦恼名有事缘惑无事缘惑亦不别我贪等境名有质无质等后文据总五十九文据别亦不相违即会五十九诸见与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门。
【疏】亦云无境缘谓缘分别所计至广大佛法等不称境知名无境也但缘名故如上界缘相似问何故但言无境缘不言有境缘耶答计亦合有以易故不说次释第五门。
【疏】有事缘者谓除见慢及相应法外余贪嗔等所缘境界名有事次解第六门。
【疏】非有所缘至但本质无者意云颠倒烦恼心心所等所缘皆无本质以颠倒虚妄横推度故但约境辨有无不据烦恼体说。
【疏】及缘过去所缘境界者意云准此三性心泛尔缘过未等皆无本质不唯论烦恼所缘无法也。
【疏】有所缘至心心所者意说三性心心所泛尔缘现在境即皆有本质次下解第七门。
【疏】所余至以通见修者意云但除身边二见及此相应心心所等余者并名有事烦恼以通见修者意说有事不唯是修道惑见道烦恼亦通有事故云有事以通见修也。
【疏】此之二见至相应亦然者意云此重释无事惑也谓对法举身边二见为首通取相应法名缘无事故尽理也如此解释前后所无故别椎征深为有用。
【疏】有无事不但所本本质者意云如前有事中后解唯据本质名有事无事今不依彼据本质说漏无漏但取本影二境名缘漏无漏烦恼与有无事缘别不可为例者如演秘说。
【论】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门缘事名境谓缘自地烦恼所现相分似本质故说彼烦恼名缘分别所起事境事即本体事也缘灭道等烦恼所现影像不似本质是故但云缘名境烦恼不说缘灭道体事烦恼此据一相说所以何前云缘无漏烦恼是故应言缘灭道体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质故据此一相得云缘名境烦恼。
【疏】自地烦恼缘依缘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缘亦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缘俱起通能所俱相增也即今种及理行功用增也。
【疏】此境本质亦由今时分别起故者由今熏彼种也或由今时第八等分别变起也分别者即心心所异名已焉。
【疏】灭道深远地处远故者以灭道深远烦恼不证故得深远名但依名缘也他地本质境远亦依名缘所变相分与质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虽亦有远依名缘亦得增其本质以地法同故必与所证相似然虽得又缘远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质相似岂同他界耶故知自地虽远亦得名事境也。
【疏】或复名者至相分之名者此更解名境也名者即相分家名此即亦由能分别心所起故名境也前解名者即寻名而缘名此即是相名相一故与后解别。
【疏】谓有无异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说此十烦恼几有异熟几无异熟我有漏无漏等皆任思准然七随眠与八缠五盖相摄者七随眠者一欲爱二嗔恚三有爱四慢五无明六见七疑随眠八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掉举六恶作七悭八嫉五盖如是烦恼缠达有情覆众善法随遂自身令不得解脱得缠盖随眠名相摄者捡前十惑以相配摄解说根本烦恼讫。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六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七本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论】名随烦恼者所言随者有其二义一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至名随烦恼者此释忿等于嗔等上分位假立无别性名随惑二云虽诸烦恼有别自性但是彼等流名随烦恼如无惭等又准瑜伽六十二有二义解一云随恼于心二云随烦恼而生也疏同后义也。
【疏】余假染心所贪等者即指上念乃至放逸等是贪等根本分位差别也。
【疏】又说唯四是实者谓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此之四法据下假实门中方悉。
【疏】言等流者谓同类义至不能生余染心所等者通解上忿等并七惑是实之义也以力劣不能生余惑非根本故但名随烦恼也。
【疏】此说同时为等流果者答上言非俱时义也此言等流者是俱时之等流也不是前后之等流。
【疏】此忿等十自类相生者但忿恨名烦恼自类等非是十俱名等流之自类也或当体自类非相望名自类也又准俱舍有四义名十一唯修所断大乘不尔二唯意识起同大乘三无明相应不同大乘四各别现行同大乘。
【疏】或是有情者谓见有情于己有违而生于忿或是他见者即他之见解也意说闻有他见不饶益事而生于忿忿对现境行相粗浅不深取故不缘无漏无漏是非无现违缘事故言迷谛者依诸谛下烦恼起故故言共皆迷四谛所言依对现前者简瞋恚境通现前不现前故或现前言简过未境谓忿虽缘刹那过去而不能缘一期过去从多为论缘现在境。
不饶益境者即是违境非如瞋恚通缘顺违准杂集论云心怒为体解云心怒即愤发异名也五蕴论云谓缘现前不饶益事心损恼为性。
言如前已说者瞋灭道故。
【疏】显扬论云忿障无瞋故者显扬云能障无瞋为业乃至增长忿为业捡前善中可知下皆准知此云执杖者显身业少分理实所彦具通三业就显故且说身业故云执杖。
【疏】此对外人并其假实者对有宗也彼许实故。
【疏】显此等所依者忿等既假必有实所依法即瞋等是。
【疏】亲对轻故者意说虽忿恨一种生恼然忿亲对现境未必结恨怀怨故轻恨即结怨故重所以但说恨生恼也。
【疏】彼论随所依之惑者即瞋也所翻实法者即翻瞋为无瞋即为彼障者意说恨障无瞋善根也。
【疏】此据随惑之类者此释彼论意。
【疏】如论说掉举是贪分至亦痴故者如说掉举是贪分不妨有体或是痴分何妨此覆虽说为痴分而亦说为贪分也但掉举不唯贪分为例不例假实也。
【疏】不极成者理必不然者外难意举唯贪分今说且痴分者此不极成故此所牒云不极成者理必不然下文说不然所以。
【疏】瞋等俱时便应无故者意说痴与瞋等俱时便无贪一分以贪瞋不俱故不可说言唯是贪分。
【疏】缘过现生者缘谓由也追往恶言蜇螫他故疏云追先忿恨之境触现违缘心多恨戾等有疏云缘过现生者有云追往恶是过去触现违缘是现生心恨戾等然论但说忿不言缘过去所余随惑通缘过去。
【疏】邪无命为依者集论等邪命所依为业与邪命为所依也。
【疏】心怀非意同意谋计者意说非寻常意种种矫异也。
【疏】即是证说胜品功德者别也。
【疏】五十八说邪见等流至贪不定故者意云彼论说邪见之等流即是痴分不说贪分者依痴立即决定依贪不定且有不依贪时故。
【论】能障不谄教悔为业意说不谄者堪师作教悔謟者不堪故云障不謟教悔也。
【疏】为欺彼故謟者由彼不知所以謟也。
【疏】或掩?之名者论言网??者即是掩?之异名也掩?。
【疏】虽事不合者意说如前事虽道理不合谓由顺他情望他看好遂生矫诳也。
【疏】入所陵故者意云谓矫设方便诱引他人令入自所陵之境中。
【疏】故作网罗之字者此释论中网字也问何故不作余固字而作此网字耶答缘謟能笼网帽他人所以作网罗之字也网者罗网也。
【疏】或顺己所求者意说为有謟即谄为覆罪之因名为方便。
【疏】方便所摄者意说谄名方便覆罪之方便故。
【疏】不尔应许谄覆俱生者意云若不别者应覆谄俱生也。
【疏】此据修道至下当知者问损恼有情缘事而起云何说言通见修断解云即由此理萨婆多宗唯修所断彼宗见惑有其二义一正迷理二缘彼迷理烦恼而起前忿等下二义俱无故唯修所断大乘不尔若见所断惑所生者见所断摄由此忿等虽缘有情而见所断然非要二义是见所断如五识中分别烦恼此中且据通小乘说说云修道也故五十八约见道害迷理说此论同小乘约修道害迷有情事说。
【疏】此损有情然有二释至非此害者此者即指此论烦恼有情文也将会瑜伽故有二解且第一依瑜伽解害者即瞋之异名非此中害也即通缘灭道无漏法起不唯缘有情此论损恼有情者依多分说。
【疏】此唯缘有情至为正者据此论说害唯缘有情生不同瑜伽五十八文故以此文为正。
【疏】二此害至为正者意云此中明害亦同瑜伽缘无漏生故故知瑜伽为正若据缘有情即此论为正故有此二文不同。
【疏】前总中亦然由彼论言起恚恼心者指此论前恼中恼亦同此害或就此论恼不缘无漏或就彼论恼缘无漏以彼论云于灭道起恚恼心也。
【疏】长寿相者如对法说于自盛事者谓随一荣利之事集论或依少年无病长寿之相荣利事者族性色力聪睿财富自在等事五蕴云于自盛事染者倨傲心特为性显扬大同。
【疏】然此有义但恃知见至后解为胜者此约唯异生有此二解以初解云但恃知见即有漏故若取圣者应合通无漏如何云有漏也。
【疏】显扬虽复引经至亦不违也者意云会显扬对法文也然显扬对法憍缘兴盛荣乐事生者据通小乘修憍说也。
言多分者说多分缘荣利事生据实亦缘情生也。
【疏】然对法中言一分者至非即彼体者意云对法说憍是贪一分者但是贪等之气分品类等相揽彼分成矫故不是贪等之体故非即彼体且如懈怠依四法立非即唯依贪亦依瞋痴等故体非四法此憍亦尔捡对法文亦有疏云然对法中言一分者必彼体也。
揽彼成故至非即彼体者以假实别即体用别也如放逸依四法立若言即贪者亦是痴分故故知假间与体非无差别疏中言懈怠依四法者错唯懈怠是有不依四法故。
【疏】此中无惭至显扬同者意说此论言不顾自法通情非情总名为自法显扬亦尔。
【疏】对法至亦名自故者意云若对法五蕴不耻自法者唯据有情说以于自己身而不差耻也法益于己亦名自者于自身上而不差耻造诸恶之资益于己亦名自也所以对法据有情说此论显扬通情非情二种上起故但言自法即双举也。
【论】不耻过恶至假说为体者此即护法将破异说先会诸圣教据实无惭愧自性如上所说而集论等云不耻过为为无惭等别相者汝假说通相以为别相。
【疏】若执不耻至体无差别者论主破异师说也谓有诸师如文执义而用不耻为无惭等别相者护法破云即应此无惭无愧体无差别何以故等无别故。
【疏】若尔苦乐至俱领纳故者意云此外难如前论主难曰无愧俱以不耻为相是无差别如二若受等俱领纳故无差别者故今返难者苦乐二受既俱领纳应无差别此难论主也。
【疏】此义不尔至不同不耻者意云此答前难然苦乐受有分别不分别故不同不耻苦受无分别者大地狱中受极苦处也有分别者余小地狱受苦既轻有分别故乐受无分别者若在第三禅极乐之处无分别故故论言安静尤重无分别故余等流乐等有分别故论非受想等者意云非二受二想可得并生何以故以相同故。
【论】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外救云虽不耻过恶相无差别而待自他故有差别即不顾自法名无惭不顾世间名无愧故无惭等有别故如下。
【论】然诸圣教说不顾自他等者此会违文也解云若随一境即有无惭等者何故圣教说不顾自他之言故今会云但说自善法等名自世间王法等名他此以内外胜劣辨自他非约自他身异名不顾自他也。
又或即此中拒善崇恶于己益损名自他者轻拒善法于己益于无惭之行名自崇重恶法于己不益于无惭之行不益名损得其他名非对自他相续得自他名也。
【疏】会自中有二者意说会自他中有二复次等如论文就会违文中有二先会诸经后会诸论此即初文。
【疏】以遍依故者谓无惭等遍于一切恶心犹如于痴亦遍一切染心与痴相似故说无惭等是痴等流也。
【论】云何掉举等者自下第二释大随八即分为八此即初也。
【疏】能障行舍至相违障者掉举望舍即是善相违障以行相正相违故也奢摩他正品对治者意说掉举望定即是止品对治谓由于定对治掉举故举前别前约掉举能障舍又云若别善法中等者下约总别相对说如文易知。
【疏】舍于恶法至说之为障者意云舍者是善也谓烦恼等是恶法若恶法障于善即掉举障于舍行相最增。
【论】此由忆昔乐事生故者显扬云或追忆昔曾所缘见戏乐事又杂集谓追忆昔随顺贪欲戏笑等故。
【疏】虽亦有贪现未等者此释外难难云既亦缘现未乐事何故唯言忆昔乐事生乎此乃牒难词也然下通此难修止相至故言忆昔者意云修止时要须莹练其心为掉举忆先时乐事生故所以不能莹练其心而修于定此表掉举为定障所以虽且贪于现在未来生今不谓。
【疏】又五十五云此非遍染故至有别义故者此意说既言此非遍染明依贪分以不遍染心故也有别义名遍染者如前第五会。
【论】说掉举遍染心故者对法云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又五十八云不信等十遍染心故。
【论】有义掉举别有自性等者此第三护法正义。
【疏】遍染心言是一分证者意说弹诸师说通假实且举一分实者如不信等八遍染心证是实有也据实此遍染心因不定成此是实者以放逸为不定过以放逸遍染心是假有故。
【疏】此因不定亦不遍故者此立量云掉举有法定别有体宗法因云遍染心故同喻如不信等异喻如放逸又亦不遍故者意说因于异品不遍无故因三相中阙异品遍无一性故外人将放逸为不定过过云为如不信等遍染心故是别有体为如放逸遍染心故无别有体耶准下文说假实之中除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四法余惛沉等通假实故更不解。
【疏】以理逐之亦令实有至故今为喻者唯睡眠不正义亦许是假今取为喻即不成准下论自以理逐之亦令睡眠是实故今得取为喻也。
【论】不信三相翻信应知者一者不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不能净信二者不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不信信乐三者不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虽有力能而不信受不起希望翻前信说故论说云于实德能不忍乐欲非别有性。
【疏】由不信至不忍等性者意云于实等法上不忍不乐者即是不信体也若尔即实等上起忍乐体应是信何故乃说是别境中欲胜解耶答不然若实等上起忍乐欲等者但是信之因果何以印可审知是善方生于信然起希求欣乐修习若于实等上起不信者更无别希求所以不同信也又于染法上若故不忍不乐等亦即信也即相例之耳于善上不忍明知是不信返显于染法上不忍等即是信也。
【疏】不信因果者于染法忍乐即是邪解欲等是不信因果如于实等生忍乐是信因果也。
【疏】此信等二法者如信不信也。
【疏】无记行劣无别二相者无别二相者无别信无别不信也有云不信懈怠但有善染二相无记行劣无染净二相。
【疏】此上二法者谓不信懈怠。
【疏】对法等言应作分别前因已会论者以对法说是痴分故今应分别之彼论约痴相增说为痴分定有别体也。
【疏】彼二法分不遍染故者贪瞋相违不俱起所爱所憎不同故。
【疏】随他相说名世俗有者此会世俗有五十五说世俗有言随他痴说非谓假故名世俗有也。
【疏】解数转易即一境多解者一境上作可爱不可爱断常等行。
【疏】即一心易多境者即于一可爱心中缘多境也然此掉乱二心可虽有此能非必一切时皆尔如第七义相应者则非也既是解缘不同应作四句分别一者行解易非所缘易先计色常后计色断二者所缘易非行解易先计色常后计受常第三俱易先计色常后计受断第四俱非于前后念二俱可通。
【疏】俱生念定等力增者据一念说念定力增若论多念即掉乱力增念定力微且实非无也掉乱亦尔。
【疏】名俱慧者令知不正者此会前烦恼相应慧故者文对法说是烦恼相应慧者但是痴等令知不正名不正知准正知即合是慧也前师会云不正知是痴一分摄者但是烦恼相应慧故非是痴分也。
【疏】如法蕴解杂事经中有多随烦恼者即法蕴足论引此杂事经解更有多随烦恼也。
【疏】谓杂藏者即三藏外别立杂藏杂藏明事故得杂藏名。
【疏】杂蕴者即律中说此杂蕴。
【疏】如彼法蕴足等广解谓忿等者等取諀訿等并瞋分研求等分是贪分等。
【疏】贪等亦名随烦恼至烦恼皆随者对法云又贪瞋痴名随烦恼心所法中此随烦恼烦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不得解脱得随烦恼名。
【疏】随烦恼等流故者对法云随烦恼者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又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外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所有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所法解云诸心法言论意不同集论杂集但说忿等二十随惑不言余者五十八说二十二加邪欲胜解五十五说有二十四种谓忿等二十加四不定又五十八说二十六种忿等二十加邪欲解及不定四八十九说有七十种随惑故五十八云若有随顺如是烦恼烦恼品类烦恼俱行名随烦恼又云云何名随烦恼略由四相差别建立一者通一切不善心起谓无惭无愧通一切不善心起名随烦恼二者通一切染污心起谓放逸掉举惛沉不信懈怠邪胜解邪念散乱不正知三者于各别不善心起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謟憍害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四善不善无记心起非一切时处寻伺恶作睡眠若极寻求伺察便念身痴忿失念心劳是故寻伺名随烦恼如彼广说。
【疏】不为念分故说者意说失念遍染心但取痴分为体不取念分为体者何以故非通三性故。
【疏】以有痴分至无不定过者谓成失念是随烦恼故立量云失念有法是随惑宗法痴分故因如放逸等喻若如此立量因有不定过过云为如放逸痴分故是随惑耶为如别境中染念是念分故非随惑耶此亦不然是痴分因言亦念摄得念分为体者如何知耶如前论云失念者念一念摄说是烦恼相应念故故痴分言兼摄染念在中无不定过。
【疏】具此三义者一非根本烦恼简贪等故二唯染污简邪欲胜解及四不定通三性三唯粗起简行相微细。
【疏】或此分位至假法者此瑜伽八十八文也如邪欲解等依不信等假立故如愤发等依忿等分位立如趣向前行等依无惭等分位烦恼也如瑜伽杂事品中说更有多随烦恼依不信及无惭等上分位假立捡彼文一一自明无劳此述。
【疏】或此等流谓身语业亦名随烦恼者以不善身语业亦由随烦恼心所等起故故亦后随烦恼名言随其类别者或是分位或是是等流随烦恼上各别建立名随其类别。
【疏】以十三门分别者就诸门辨随烦恼中总有十三门分别第一假实分别门第二俱生分别门第三自类相应门第四诸识俱起门第五五受相应门第六别境相应门第七根本相应门第八三性分别门第九三果分别门第十以下缘上门第十一三学分别门第十二见断等分别门第十三有事无事门。
【论】引理教者理谓如前别说自性教谓瑜伽等。
【疏】对法第一云至有实假者意说如对法第一说忿等二十皆是假有此是总语不妨二十中有实也如前已明各别者谓二十随惑分为三类小十中二大八三类之中有假有实故云各别之中有实假者小十假中二实大八有假有实也。
【疏】随他相说总名假者意云若据各别说有假有实据随他相假有瑜伽说随烦恼或是贪等等流或是贪等分位故。
【疏】凡世俗者至而体非假者意云凡世俗者亦有是假有亦一有是实有且如忿等十三即是假有无惭等四对胜义说随他相说名世俗有故而体是实。
【疏】见等之后贪等之上至十法故者意说贪瞋痴等见修道烦恼后亦得假立忿等十法也。
【疏】便解云此唯对修道说言细和者和字或去声呼之。
【疏】此中但有后师正义者取前释体业中最后师护法正义。
【疏】如萨婆多寻伺行相粗细不同亦得俱起掉举亦尔大乘不许寻伺俱起外人约大乘不俱生为难言不互然者意说寻伺粗细各定不互增也故云不互然。
【疏】增不增时者意说惛掉一增一劣时无乖返故得俱生。
【疏】高下增者意说寻伺行相何谓粗细一向各定然惛掉行相或增不增高下不定若俱增即不相应一增一劣即俱生。
【疏】贪瞋应尔亦有增不增者意云贪瞋二法行相若一增一劣应同掉举亦得俱起问也答如疏明故知掉举惛沉行相不并增故说不俱若一增一劣许遍染心也。
【论】违唯善故者意说不信等五违唯善法说之为遍即所违法唯是善也。
【疏】非如妄念等许违三性者意云妄念等三法违于念等以彼所违念等许通三性然不正知障慧慧之通三性故然散乱障定定通三性许有染定专注一境得有定也以说别境通三性故言非如善法中者非如善中信行舍等唯善也。
【疏】取痴分念等舍念分念等者即痴分妄念得遍染心以念等上之妄念等不遍染心所以云舍不取彼念上妄念等也。
【疏】遍行之中余四义定不说之也者意说随烦恼与诸心心所等俱不俱也且随二十是前根本六烦恼等或是等流或是分位如前既说就遍行中余触等四心心所起时皆有义定更不说也以具四一切故受虽亦总今更说随惑受俱者今约别解辨此随二十与五受俱不俱义故须再说其别境五如下自同。
【疏】由现行疏无不字遍于不善等者意云不同善俱所由以善十一由不遍于不善故此不论俱义所以不同也。
【疏】非通上界无意乐故者此释小十与受相应有二师说此初师也忿等七种与三受相应瞋者欲界非通上界意地法故无苦乐俱不在五识于欲界中复不通苦乐地狱之中纵有苦受不在意识故不苦俱意说纵通上界亦不与苦乐俱以上界身等三识无苦乐故此意地法故何况不通上界纵在欲界亦无苦乐意地法故忿等与喜俱者瞋遇顺境喜乐俱故。
【疏】四受俱除乐者欲界意识有苦受故七四俱。
【论】忿恨恼嫉害忧舍俱者以是瞋一分故覆悭喜舍者以是贪一分故余三增乐者谄诳憍乐与喜乐舍俱者通上界故。
【疏】行相顺多分起故者以忿等五法行相多与舍相顺所以言忧舍俱据实亦得与喜等俱也。
【疏】亦如此前自实义说者即指前文中云由斯中大五受相应文文以中大随行通欣戚故复与喜乐忧苦俱谓舍受不违苦乐所故故总得五受相应也。
【论】染念染慧虽非念慧俱等者下逐难释于中三第一释染念慧第二释忿念俱第三释乱定相应此即第一明染念慧也然染念为体者自性不相应但与痴分上立妄念者而得相应故不正知亦尔以慧为体者不与慧俱是痴分者得与慧相应。
【疏】次前刹那至现在一念故者此说念缘过去所由谓现在一念即落谢在过去故。
【疏】念缘分位至亦缘刹那过去者说忿缘过去何以故忿亦缘刹那前念之法若尔何故说忿缘现在耶答忿缘现在者约所缘前事危害等事分位究竟总名现在不妨于中刹那迁谢也意说约营事究竟名缘现在若约刹那生灭名缘过去故忿与念亦得相应。
【疏】俱生者与俱生俱者意说俱生随与俱生根本俱分别亦尔故分别不与俱生并俱生亦尔。
【疏】小十定非等者下解小十有二初解小十非见疑俱第一忿等五法下解俱起于中有四一解忿等五法第二释悭第三释憍第四覆诳谄三。
【疏】前说瞋疑及二见一少分至细行相说者今此不俱者据忿等行相粗说前嗔与疑边见邪见三法各一分俱者约细行相说。
【疏】又憎嫉灭道由疑不决等者谓更由不决便愤发故愤即忿等由疑不决故与忿俱此言疑不与忿等俱者约多分说。
【疏】得慢痴二法俱者前云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说得相应痴与九种皆得相应故忿等五法与慢疑得相应也。
【疏】由此证知至此义应思者意云瞋是忿自体忿不与瞋俱不共无明是忘念不正知之自体如瞋忿等亦不俱故云不遍此心者即不遍无明心所也即痴分故释忘念等是痴分不与无明俱所由有云由此证知至即痴分故者此意云瞋忿分决不与贪俱故知是主不共无明上所立忘念等亦不与此忿等心俱由彼主无明不与忿等俱故各别起故虽有此解前解为胜。
【疏】不言不共无明定得与俱者意云虽不共无明上立忘念等不言不共无明定得与忘念等俱也但言各与十俱者意说但言忘念等容有十个烦恼俱不言定与无明俱有云不言不共无明定得与俱者意说但总聚言烦恼与无明相应不约是说即令不共无明十俱也以各别起故不共无明不与忿等俱亦无失矣虽有两解二皆有理。
【疏】即此无明时或有慧分故者意说说忘念等与不共无明俱也如有不共无明时忘念等若是痴分者虽不与无明俱然是念慧分者不妨得与无明俱也。
【疏】然痴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意说虽依痴及念慧立忘念等然是痴分上立者遍染心余者不尔。
【疏】非言不共无明至定与恶慧俱者意说痴上立忘念等遍染心念慧上立者不遍染心既言不共无明不与恶慧俱明知念慧上立者不遍染心有云虽说忘念等遍染不妨念慧分者不遍何妨虽说妄念等遍染心不痴不共无明上立者不遍也况论所言不共无明定与恶慧俱而名不正知等故知无明上立妄念等不遍染心也于相应聚中立者遍虽有此解理未可依。
【疏】即于无明假建立故者释妄念等遍染心也如前第四卷论末八遍染心中说几于无明假立可捡叙问若言不共无明上妄念等与不与不共无明俱如何无明与妄念等为体耶答妄念既依无明上立理令相应但以行相作用不俱增故所以不说妄念等与不共无相俱据体得俱故若言体不俱者未知忘等依何法立不可牛角依兔角立故故知忘念等与不共无明体必俱时但约行相不俱增名不俱也。
【疏】岂彼三生皆是定有贪也者意说岂谄诳覆三生之时必有贪答如疏。
【疏】欣戚别故者覆欣瞋戚二行别故不与瞋俱。
【疏】若如前解无违理失者即指前者覆等俱时必有贪分故文也。
【疏】余通色界有三者意云小随忿等中上七中一唯是不善除谄诳憍三法以通色界有故又通无记故故知除通色界三也。
【论】生在下地至憍谁故谄者然由大八遍染心起显故不释今此裎但解三种谓耽定故起于憍醉矫现有德于欲界有情起诳为网帽故于他下有情起谄曲得彼定方起此等又云如已得上定者起上界诳谄诳谄欲界有情等谄他令从己谄他我得胜法等。
【论】若生上地至容起彼故者此释生上起下得十种所以者何如前分别第静虑中有现前时便起下地谤灭邪见由此定知能起中二起八者又命终起爱时虽是无记而得八定相应起以八遍染心故故九种命终心云俱生爱俱故。
【疏】除此二时生上必不起下心者意说此二时得起下者但起下得十而不起下忿等十法以忿等非是正润生惑故不同爱故所以不起又非是谤灭故不同邪见故不起。
【疏】嫉上地至不以彼地为质故者谓欲界之释得上界定已有好名闻而嫉他名闻也意说小十行浅不能缘上设言缘者但缘彼名闻依欲界声故准此意但以欲界声为本质而缘不许小十缘上行相浅故不远取故。
【疏】悭相亦尔者但于欲界名闻起也虽悭上法必于欲界声名句惜不说也以悭行相不能远取彼地法故云以欲界声名句文而为本质也。
【论】有义嫉等亦得缘上等者嫉等三法于上地法嫉他所得悭自所证憍恃所证上地法故除覆诳谄者于上地有情不可谄诳及覆藏故然小十中后起惑者诸师不同略叙五解一云起四于嫉等三上加害律等说调达杀心于佛身起虽即是瞋义准有害于理无违由此道理于上有情起害无失二云起五于嫉等三更加谄诳如涅盘经说善星比丘作现鬼形欲令佛怖发言鬼来即是诳故即准此义于上有情容得起诳又律文中说于无记诳立得罪名故谄诳类同故亦又有谄三云起六于前五上更加于害理如前说四云起七六加覆与谄诳体类同故五云十一如上所取余以理椎征皆容起故限有情说且依于初说。
【疏】定者谓嫉他所得静虑无色故者牒论中于胜地法生嫉言静虑者即是色界四静虑也无色者即无色界定也总名胜地法谓此界有情嫉他所得上定等故得缘上也。
【疏】无谄诳色界胜有情故者以于胜人不起谄诳故准此亦有于佛起诳谄者此言不缘者依多分说如下许缘。
【疏】于自界胜上地起谄诳者是欲界得上定者引诳是谄也恐失利养故行诳望他顺己故行谄自界者说上界也谓证上定得自界名有疏云自界胜上起谄诳者恐起字错应言为地字。
【疏】必非是忿至现境生行相细故者以忿粗不能缘上言缘上必是瞋行相细故。
【疏】梵王执马胜手者问马胜既是阿罗汉何不知四大种灭处耶有云不解非一切种智故有说解意问梵王一切智故问何不问佛答以佛世尊决定知故又威重故欲试梵王浅深故故马胜起彼眼见彼地色或起彼地天耳闻彼地声。
【论】烦恼俱生者谓此后十与四谛下根本烦恼俱生俱生者相应起义总别迷谛皆如根本烦恼说。
【疏】缘他身见生忿者意说忿亦缘前人我见上见起他人执我生忿等故云汝有何所趣起高心我慢耶。
【疏】出佛身血害缘无漏生者是此佛害故缘无漏故知迷灭道生故见道断。
【疏】憎嫉出离者灭谛名出离也故知迷灭理生。
【疏】或嫉姤性至种种事者引此文既言发恶业故知通见断以正发业者是见惑故。
【疏】更有八十六已去至不知处者彼亦有解今忘其处读者捡之。
【疏】又于谛言嫉等即非是嫉等者此解直以又责之也于事于理论之嫉何故于理即非嫉于事即是嫉耶。
【疏】又设缘谛而不是迷者此意既知是灭道即易生憎嫉恼害故但缘而不迷以知灭道故准上解瞋中亦有此意举不缘而迷为断岂以缘故即迷不缘应不迷如二取。
【疏】瞋迷灭者此通言谓不分别言迷而不缘缘而不迷不作如是分别但通言迷也此会瑜伽文有疏本云瞋迷灭者。
【疏】准此谛皆有者此约疏迷缘彼谛下烦恼起故上欲或七或五得迷者约亲缘迷说。
【疏】此据人执心本质等者意说实我无本质假我法依蕴假立故实我既无我见所缘而无本质也故云本质我无故。
【疏】唯有无漏所起事所起名准上烦恼说者唯约有无漏缘门有无事缘门名境事境门等准前应说。
【疏】其嫉等名缘无漏所起名等至有漏所起事者此意以嫉等得缘无漏缘不苾体但依影缘故云无漏所起名也以忿等行相浅不缘无漏但缘现境等故名缘有漏所起事也言此事名缘者结上也此别约上论文言小十缘灭道或不缘灭道故约此相分无漏有漏名境事境别也或此上来至此事名缘等者此第二解如前解唯据上根本烦恼说名缘有事等今第二解据忿等自行相说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七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七末
【疏】一解显不定义此界性识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约诸门显不定义以等中摄识界故兼是别简三染净性门故若对善染即唯约性门不遍界识也第二解以体对所简善染。
【疏】云彼类非一者解等字也即举性等界识类非一品以善等或可等取无记或以善染名类非一故云等也意说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寻伺欲界及初禅于八识中四种唯在第六识余识皆无。
【疏】于五七八识至多分无者五七八识全无四种上界多分无以初禅有寻伺故余者无故二禅已上总无四种。
【疏】作用先故者意云既于善染等不定立不定名者如何论云非如触等定遍心答以触等五于六位中居初所以先举故云作用先故。
【疏】此界系局亦非遍无漏者意云界系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也若寻伺唯欲及初禅有不通二禅已上也亦非遍无漏者然初禅未至定中无无漏初禅根本定中亦有无漏然此无漏中有根本后得智根本无漏智中无寻伺后得智中有寻伺故曰亦非遍无漏故论下文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然初禅已上根本后得智中与无寻伺地法故谓有者借起故。
【疏】悔谓恶作者以体即因者解悔体名即恶作名也故云以体即因也。
【疏】即诸论说至可智者但是叙诸论悔与恶作别义不是引证。
【疏】恶作非悔悔之体性追悔者是者解云恶作是悔之因也悔是果也悔以追悔为体性也然论中不明恶作性故已下疏中有于恶作体性而有解。
【疏】若所作是恶作至此义应思者意云更重问恶作体为悔不是悔耶汝若言前所作恶事名恶作然悔先时恶时名悔者悔即应唯善如何下文说言悔通三性耶又汝若言心重嫌旧恶事名恶作者恶作体即应是悔何故汝前云恶作为悔因意云所作恶事既是所嫌能嫌恶之心体宁非悔云是悔因又汝若言由先作恶后方追悔悔不是恶作者未审恶作以何为体但问恶作体不问悔体也量此最遂无逃避处决既有三失恶作宁故疏云此义应思准前正义恶作即悔也既不重云如下别有解。
【疏】此中有解此唯是厌者有释云恶作体即是厌也。
【疏】若尔厌至唯善有意云此难前解云若言恶作是厌者厌通三性何故有宗说厌唯善然大乘厌通三性今依小乘宗难故不相违若厌善体即深若厌不善即是善若厌中容厌体即无记。
【疏】若同于彼即有如前妨者厌通三性妨疏有云此厌至无别体性者意云此是释前妨者若大乘同萨婆多厌体唯是善者即有如前通三性妨若许是善者云何大乘前说厌通三性。
【疏】有云此厌至无别体性意云此是大乘异师解亦释有如前妨今应更解厌者即总省察者意云一切心所名为厌也有云省智也察者觉察即觉察心等功能外更无别体省察是慧即同下解三性俱体是慧也故大乘然厌通三性于义无违者或云省察心心所以为恶作体此省察中亦通三性此解亦好此师解厌。
【疏】若尔至俱依何立者意难云若如大乘说厌通三性者未审此三性之厌依何法定假立答如疏。
【疏】有欣上恶法者意云若于上恶法起欣者但可名贪不得名厌厌下恶法亦是瞋分者如云如此恶事我嫌不作等此释厌通不善所以有云染中欣即是贪故若善中厌即慧俱无贪一分若善中欣体即是无瞋也有云如疏言欣上恶法有缘中为欣上厌下相对解不尽理也应云欣上恶法是贪若厌善法是瞋无记之厌体是欲也。
【疏】若尔无记之厌至名为厌者意善染之厌如上所明今无记之厌依何法立今解云即是无记之欲也问岂有无记之上皆生欲答虽于无记之上若不欣作亦无欲起若于此事不欲得作时亦有欲也如何者如世言今于此事我不欲作故亦有此不欲之欲此不欲之欲即是厌也以厌此法不欲作故故体即厌也。
【疏】如信不信至此亦应尔者意云引例以明且如信与不信但于善染上立不于无记法上立信若于无记法上起信者但可名欲胜解不得言信此亦如是于无记上起厌但可名欲不可厌故云应尔故知厌唯善不善若尔如何大乘说厌通三性答言通三性者从悔果说也。
【疏】悔因即是前之厌欲二法者意云恶作既是悔因也故知恶作体即是如上所明厌欲二法于善染上生厌于无记事上生欲此总说然说恶作以下至通三性故者此会厌通三性所由如前已说更不重云。
【疏】或有解云所作是境至其实恶者即是悔也者各别师解非疏主意就此文中总有二解第一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至是悔恶义是第一解此文意说作即示境是所作事故恶即则示心即此心加所作事而嫌恶之恶是悔恶义第二解云即疏中从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第二解此中意说作者是境境是所作故恶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恶故恶作即是此境界为因方生悔故有云境界依因者境界依思恶为悔因所作即境界恶者是心故总说言恶作能生于悔又解应言作即是境恶通心境若境即是所嫌恶也故恶字通心境也其实能嫌恶心即是悔也如疏中言恶作言通说彼心境者此文即双结前二解。
【疏】恶作善是愧者意云此明恶作通三性所由悔即恶作今悔恶修善名恶作善也不善可知。
【疏】无记者是慧威仪工巧所摄故者问此无记追悔不是缘威仪工巧心等性故无记悔乃在威仪等摄不同余所摄答无记性悔者即是慧也此慧强威即是威仪工巧中慧摄亦不是异熟无记异熟无记慧即劣弱故亦不通通果心有也。
【疏】或即俱时者意云恶作是悔之因者约同时因果说也如世言彼事甚多我当令作何故不作故知悔与恶作同时言前后者是假说之虽先见好事而不作今时悔言前好事我合作今不作者是恶作故同时也今此疏文意是前疏或有解云乃至即是悔之文也以立同时因果即恶作是境悔即是心由同时境为因方生同时果故名同时因果此文亦即今论文中说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之论文也。
【疏】非是五盖之中止至止下心故者意云五盖中所障止相者止通定慧也即制止之义若心高举多起嚣浮定慧功能制令不起故名止相下心者谓掉举为心高举今此定慧止此高心令下故名止下心故五盖之中所障止相应通定慧也今止者谓奢摩他能止住心专注一境即唯是定不通于慧即是此论之所明也非令止下者显此止相不同前五盖中止也。
【疏】如是之事是我恶边作者此据前所作生悔非先不作。
【疏】此以单名即诸教复者意云论但单言眠者意显睡眠也即以眠睡故名为眠诸教中云睡眠故是复号也。
【论】昧略为性者昧为闇昧略为轻略取境不深称轻缘境不审名略言不明利沉重故者一不字贯通于下。
【疏】非如盖中能障于举举通定慧者意云今言障观也不同五盖中能障于举意说惛沉睡眠为能障举为所所即定慧也故疏云举通定慧今意者谓心多沉没复不明利极闇劣故今此定慧?发此心不令沉没增加于明利即唤此定慧及明利心名为举相由定慧故心得明利故所障举即定慧也令心高者?发此沉没心令极明利名之为高非高举也。
【疏】唯一意识至无明了时者意云意识与睡眠俱时都无五识何以故以极闇劣转故无明了时故若与五识俱时意必明了故。
【疏】为别余心亦有五识者简别也为意与眠俱与余心不同故故云为别余心余心者有二解一云余心者即是贪嗔痴相应有五识心故云余心二云余心者即余境时心有五识也。
【疏】虽无五识至无明了时故者此释外伏难难云定中无五识定中意明了今今此散意无五识应劣亦明了答不然今此散意虽无五识而不明了何以故以与眠俱故故极劣无有了时故不可以无五识即令同定中意识而得明了定中不与眠俱故故得明了亦不相违也有云虽无五识至无明了时故者此约独头意识为难难曰独头意识既无五识应同定意识而亦明了答不然独头意识有昧劣故无明了时故若尔应是所简不然下然云虽有闇与不离取境审故又论云一门转者简与五俱意识也极闇劣昧者简虽无五识俱有明了者如定心等。
【疏】余散心至广故者意云除定心外余散心虽亦闇昧而不轻略轻者即行相浮浅取境不深亦不明了所以轻略之言以简余窹时心等言窹时广故者即然取种种境行相广故。
【疏】然俗中言汝等至亦言睡故者意云如上言眠者是有心实睡眠以昧略为性今此文意辨似睡眠如言汝等睡在无心等亦名眠也意者非但有心名眠无心时亦得名眠也由眠所引至在无心眠故无心时假立眠也故论云令显睡眠非无体用者意说有体眠简无体眠也。
【疏】或复有义至置令言者意云此第二义简也无虽经部师于五蕴总别聚心心所法上假立睡眠而无实体今言令显睡眠非无体用之意简假眠也睡若有体可令身心而不自在若如无心假眠及经部假眠云何能令身心不自在有云总聚者即爱想思识四蕴名总根也别聚者即依行蕴中通三性上立若不善睡即是行蕴中贫土染性若善睡即是行蕴中信上善性无记了知又云总者色身也于此总聚身上假立睡眠别聚者即是余别聚心心所法等。
【疏】由眠所引似起眠时故亦名眠者意云如在无心时虽不得名眠谓先有心睡眠所引起故所以无心亦假得睡眠名谈体非眠也故论说云无心睡眠也。
【疏】宁知睡眠至非即无心者此即经部师问曰何以得知无心不是睡眠更别有睡眠体疏如余盖故者答也立量成云睡眠体有法定不是无心法也心相应故因也如余盖缠喻也。
【疏】由嗔谏犯障觉正行者如有比丘受具于己由烦恼重故则耽邪淫及四重罪等自余傍人见此比丘犯重罪已即谏彼比丘令其觉察语言汝既出家何故犯重罪犯重比丘被他觉察自身罪已则起嗔忿由起嗔故傍人更不取觉察谏悔也此嗔即障谏及障觉邪行意说若不犯者名正行若犯者名邪行。
【疏】惛沉障止引沉没故者意云止者即是定慧谓高举之心定慧俱能制止增加明了不令高举亦不沉没故得止名今此惛眠引心沉没不令明利得障止名故疏云障止者即通障定慧也。
【疏】掉悔障举引散乱故者以掉悔令心演浮多起散乱故障定慧明利之心所皆说掉悔能障于举举即定慧定慧令心不沉没能明了取境名举即定慧之能也如前应知问止举两种俱通定慧何故惛眠偏障于止掉悔偏障于举答且各据增胜而说其实总得通障于理无违。
【疏】疑不快定障舍位故者意说而八缠中所障舍不同今疑所障舍者即定心中舍但于定中心不止举即名为舍若八缠中所障舍者即是平等之舍于自他得利善生平等心亦不嫉者即是平等普供养亦为舍也。
【疏】此总五盖能障三位者贪欲盖能障出家嗔恚盖障修正行自余三盖障入正定惛眠障止悼掉障举疑障于舍即止举舍三位皆是定故后三障定也修止举舍如次为障者意说止举舍三是定也然后三障普皆障定即惛掉疑如次障止举舍也故止等三一一皆通定慧总得定名三盖能障。
【疏】若言盖因缘至非必是心所者意云此经部故云如睡眠盖非必是心所何以故睡眠因缘皆名盖故如无心等盖因缘者即无心睡眠也或所得食势间澫重名[山/段][此/方]因此睡无心也皆名睡眠因缘总得盖名。
【疏】应如余缠唯心所故者破者救立量云如睡眠盖定唯心心所法是缠性故犹如余缠也。
【疏】嫉悭障舍于自他利吝妒心中数动心故者谓嫉嫉于他人有好财法荣利事心中数数动心而生嫉妒若吝即于自身所有财法荣盛等利心中而生悭吝等嫉即妒悭即吝也吝悭名利动增身心心行既高故非平等故辨嫉与障舍也即障不嫉不悭平等之行也又有云悭嫉障舍者即弃舍财物名舍也嫉他得利不令他舍自悭吝不舍言非止非举者意说非高非下名为平等舍也疑谓障此。
【疏】言通三性者意云此初师说悔眠二种以痴为体若瑜伽对法说悔眠通三性者会之彼据悔眠同时相应一聚心心所聚为论以彼聚相应受想思等通三性故若悔眠唯是痴分即唯深也故云痴染中。
【疏】若唯痴者如何善中至为体者意云是难前师也难云若言悔眠唯染者如何善中悔则总用心心所多少总数为体耶次有此理明知染中用痴分为体若通善时即用无痴为体故论云净即无痴分也又难云若唯痴分者及其通善何故即会对法云约多聚心心所为体耶无故悔眠先通染净不唯痴分。
【疏】不言无记彼是通言者显扬第一解恶作但言若染不染不言无记者彼是通言以无记宽故但说染不善时即摄无记以无记亦通染净故染无记者谓有无记我见相应净无记者谓威仪等四无记次通染净但说染不染言即摄无记故云通言有云通言者对法通言三性此论为别体所以不论无记又以别体总说通无记亦无妨。
【疏】又无记之中是总数者谓此师说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无记性余论说言悔眠通无记者今会云约与悔同时总聚心心所许心王受想思等通无记性故说悔通无记故故是总数故说通无记。
【疏】文明其四者一者斥前师二者立理第三申义第四会违。
【论】无记非痴无痴性故者意说悔眠通三性也若是善不善即以痴无痴为体是无记者以何为体无记不以痴无痴为体故云无记非痴无痴性故。
【疏】何故染净至依总立者破第二师云何故说悔眠通染净即依别数立其无记悔眠而不别依但依总聚心心所立。
【疏】由此亦有依余上立者意云如前所明或说此二唯依痴分或有说云亦依无痴今不同彼故言依余上立余者即思慧思想也是前二师所说痴等之余也又解云依余上立者意云前解余者对前师名余今更解余者后师依体名解之恶作用思慧为体睡眠用思想为体思义悔眠俱用为体无颂并说唯有慧想二法不同即慧想是思家余故云由此亦有依余上立也幸审思之必有此理二各别依者谓悔眠二也依思慧想各别有立一者思慧二者思想也亦者亦寻伺寻伺既依余法而立悔眠亦依法上立。
【疏】一以理如前说故者今以道理云恶作睡眠有别依也谓如前说明了知所作故思择所作故故恶作以思慧为体谓次前说思想种种梦境相故故睡眠以思想为体。
【疏】二以教故知无别体者谓瑜伽五十五说恶作睡眠是世俗有故知悔眠无有实体。
【疏】彼说增上者解云增上者即是欲也由欲睡眠起故忆已前余事即于梦中起欲若余不忆而睡者即梦中无欲也。
【疏】非思慧想缠彼性故者意云思慧想不是缠性今师不许故量非言非将思慧想以为缠性谓前师许为缠性欲今破也。
【疏】此合为因者意云如恶作用思慧为体眠用思想为体故论不许合为一因破云非思慧想缠彼性故所以言此合为因即两法合一处故名合为因也。
【疏】有二分破者意云不许悔眠以思等为体故总分作二分破以染净及无记别论故名二分破此以各各别破且先破染者。
【疏】初破欲界至染分为缠者即第一先破染也量云欲界染思慧至一分为眠以成有法非为缠性是宗法是思慧想故因也如余思慧想喻也余思慧想者即取净思等也此净思等是染分之余即取上二界今以上二界思等是净故及此界一分净者或如余染思等者更解喻也余染者即除前染分为悔体已外余有染思等不为悔体者总取为喻即欲界一分染者及上二界一分染者是。
【疏】第二破至为彼眠体者如上破染思慧等为悔等体讫次即第二破净及无记思慧为悔等体也遂总难立量云为恶作等一分至思慧想是有法非彼恶作至二法性是宗法因云是思慧想故如余上界思慧想喻也然上界净思等不为恶作等性以恶作睡眠唯欲界有故故将上界思等为喻。
【疏】此量准文有宗具足者意说将以前非染思慧想等比量准其论之文论文非思慧想缠彼性故两句中有法宗法等具足谓言非思慧想此为有法文中界无染字又取第一句中非字第二句彼性之字为宗法也彼者即是恶作等也此即有法及宗法具足也或可有宗具足者有法及法和合为宗故云有宗具足。
【疏】取宗中有法至为因亦得者意说取论初句中思慧想三字及下句中性故二字为因亦得量云恶作一分非染思慧想有法非彼恶作等法性体因云是思慧想性故如余上界思慧等。
【疏】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至及因具足者意云唯此比量论文中合有宗法及因皆悉具足寻此比量配论宗因理可明矣然此文中意指论文非思想总合为量悔眠合破以非思慧想为宗等如此比量即是顺文。
【疏】言义如前说者获法正宗准前无出体业中解即释论中行别言。
【疏】以单相即复名者意云如颂说寻伺二各二等者意说寻即是单名言寻求即是复号伺者即是单名言伺察即是复号。
【疏】二从喻为名乃至与言相似者且名言能诠一切法其意识亦能取一切境故意识与言相似故名意言境也。
【疏】从境为言者言是意之境名意言境也。
【疏】亦通一切心所法等至胜故偏说者若耳识唯能取声不能缘名若意识能缘名也通一切心所者即唯是第六识中心心所能缘于名言也余识皆不能缘也而意是主胜者虽一切心所亦取此境今偏说意言者为是主胜故所以但说意言也。
【疏】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意云今此论中意言境者此境即通一切法皆是所缘境。
【疏】大论第五云至为所缘者瑜伽意说能诠名等及所诠义皆是寻伺所缘为境也。
【疏】然此中但举意言之境摄法即尽者若如瑜伽说名义等为寻境即不及无分别智及证涅盘摄此不尽若如此论但说意言境即摄无分别涅盘尽问此明寻伺于意言境岂可同无分别智答但不同名等像即是言伦不及非要正智也故知名所诠义疏远故故名不摄于义瑜伽若以名义为境者云何得摄离言之法。
【疏】身心前后至故名所依者问其三行中若寻伺是语加行寻伺无明语亦无故二禅已上无寻伺故即无有语此论亦应寻伺是语言之所依何故说寻伺是身心所依所依身心不依寻伺有故若且附一人由寻伺行相有粗细故欲发语时遂合身心有安不安故说寻伺是身心所依非是身心唯依寻伺更念三行者寻伺是语加行出入息是身加行受想是心加行。
【疏】二云思虽不如慧有染推度者寻伺是心思增慧少位名寻是初起伺以慧增思少位在后起。
【疏】然对法配此如是次第至非此相违者对法云推度不推度推度是伺不推度是寻即对法先言推度慧后言不推度思即慧在先思居后说今唯识则并通寻则在先说伺在后说慧则对法上句推度配唯识中下句中慧慧能推度故则将彼论下句中不推度逆配此论中上句中思思有不深推度故故二论不相违。
【疏】梵言特缚至言一种二者意云如梵言特缚炎即但名为二即是一名身中自得一种二若但自得一个二名一名身也若自明两个二名二名身也解立名身者若如一个字唯名而不得名名身若两个字得名名身即上二字也且一种二者即寻伺一种下二字但泛说耳次梵云特缚炎唯目得两个字两个字即一名身也。
【疏】今梵本至显二种二者意解云二名身目二种二者即悔眠两字是一个名身又寻伺两字是一个名身既有四个字故有二个名身也即上二字目得两今二故云二名身也故今一种二言显二种二与前特缚炎别至声转别故者意特缚两字虽同与炎曳声有别有二种二种二不同乃至论中云故一二言显二二种以成总是解初二字论中此名有二以下方解下二字至文当知。
【疏】一界系种类别者谓悔眠唯欲界系若寻伺通欲界及初静虑故二依思慧种类别者谓寻伺依思虑悔眠别体三假实种类别者谓寻伺即是假悔眠是实有问此第三及第二依思虑有何别答第二但论思慧不思慧不论假实此论假实故有别也四断时种类别者如寻伺若离欲界不断以初禅有等也恶作离欲界即断也若睡眠离欲界亦不断即阿罗汉离欲界染身中亦有眠故五上地起不起种类别者若生二禅已上起下地初禅寻伺若上地必不起下欲界悔眠六支非支种类别者若寻伺即是禅支若悔眠非是禅支七缠盖性类别者悔眠即是缠盖寻伺非盖缠也八语行非行别者寻伺是语加行悔眠非语加行九通定散门别者若寻伺通是散悔眠唯散非定十通无漏类别者寻伺通有无漏悔眠唯有漏不通无漏。
【疏】其二无记随应配故者二无记者谓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若有覆无记配入染中若净无记配入不染中以威仪等不是染故我见等非是净故。
【疏】自下第二诸门分别者于中略以十二门分别等一假实分别门第二自相应门第三诸识相应门第四五受俱不俱门第五别境相应门第六与善俱起门第七烦恼相应门第八随惑俱转门第九三性分别门第十界系分别门第十一三学分别门第十二三断门此即第一明其假实也。
【疏】问彼何故至世俗者此问意云悔睡寻伺既俱是假何故瑜伽方说寻伺即是假悔眠乃言世俗有举疏答云所对别故言所对别者若寻伺依思慧立论说是假若悔眠虽言世俗有世俗有中有假有实也唤不信等为世俗有即实如悔眠等为世俗有即假有也是故此前四俱假有又云寻伺言假据假实门说是假有悔眠说为世俗有者约胜义世俗门说故云世俗有。
【疏】俱所对别者此言种子是世俗有者谓对胜义得世俗名也。
【疏】非是调然离识有体如心心所者不离本识调然有体亦如心心所虽然别有体还与心相应非调然别也种子亦尔。
【疏】如上下地受等者意说寻伺粗细则不并生亦如一心之中上地受下地受不得并起上地受下地受一心之中亦不得并以粗细异故。
【疏】问若寻伺二不得俱生至二不俱起无此地故者今此疏文是萨婆多师难大乘也难云小乘宗中寻伺二法则得并生故有三地汝大乘中寻伺不俱应无三地此如欲界起伺无寻时应名有伺无寻若唯起寻无伺者应名有寻无伺地二俱不起时应名无寻无伺地即汝大乘三地应皆不成以寻伺二法不俱故故无此三地也。
【疏】此简至许现起故者意说生第四禅中净寻伺亦许现起故若依现起立三地者是第四禅亦有三地所以知不依现起立前三地问地法有寻伺纵离寻伺染时得名寻伺地不又地法无寻伺染纵起寻伺时得名无寻伺地不答如欲界及初禅地法有寻伺设离寻伺染若后起自地寻伺亦是有寻伺也以寻伺是此地法故总名寻伺地若中间禅离寻染名之无寻唯伺地设离伺染亦名有伺地由此设生第四禅起寻伺等时地法终是无寻无伺地不可以起寻等既说为寻伺等地。
【疏】然伏寻染至未离故者意云要伏初禅第三天贪等寻染方得中间禅或生于彼无寻唯伺地若言不假须伏但此寻染暂时不起名得中间定者应与欲界无别欲界染寻伺亦有暂时不起故问欲界如何有染寻伺暂时不起答如作不净观时染寻伺亦暂时不起也问疏说离染寻不言离染伺何故疏举染伺成无别离答染伺既等寻明知等取寻也以欲界寻伺未离染故疏文增略影在举也有云然伏寻染至未离故者生初禅已要伏于寻染得初禅上品定则入中间禅中间禅名有伺无寻地若中间禅不伏寻染但不起寻则名有伺无寻地尔者即欲界无别欲界中亦不伏寻染亦有起无寻唯伺时欲界应名有伺无寻地故知中间禅能伏寻禅则与欲有别唯此文意疏合云寻染未离故今言伺等染未离者错也问初禅根本定与中间禅何别答初天是下中者名根本第三天上者名中间禅。
【疏】如身在欲界至此如是者意云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厌六行等观则不能离欲界中一品烦恼乃至多品烦恼谓此人但作不净观唯能伏欲界贪心也若后出不净观时或是起欲界贪欲心或不退起此中间禅等亦如是何者即次下说。
【疏】初定中间至非以品离者意云释通外难兼释得定所由问如初禅与中间禅既同一地系若伏寻染时伺染亦应伏名无寻无伺地如何但言有伺无寻地故疏答云初禅中间虽同一地系要伏寻染方得入中间禅有伺无寻地定者其中间禅定出观时或退修定即却起寻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寻染然亦不能离初禅地中一品烦恼乃至多品烦恼言得彼定但于初定及中间禅少制伏寻染故名得静虑也意说暂伏不断也非以品离者意说非以惑品断故云得定也但于初定及中间禅少制伏寻染故名得静虑也。
【疏】其无漏定至摄法不尽者意云然无漏言依初禅等立三地别者依断惑说若无漏定依此初禅有寻有伺地者其无漏定即名有寻有伺地无漏定若依中间禅有伺无寻地然还名无寻唯伺地其无漏定若依二禅以上心离寻伺染处此无漏定即名无寻无伺地故无漏定依此有漏三地而立三地皆约离染立三地别言彼三地法是比类者意说有漏三地法是无漏三地之流类也即有漏者寻等地亦名三地若不言是比类者即成摄法不尽亦如无漏定断惑而立三地然有漏定等既非此类不名三地未审是何地所摄故知摄法不尽或可言有漏定立三地无漏定无三地者则三地摄法不尽唯摄有漏定不摄无漏故是不尽也。
【疏】前二与自及与后二得相应者意说睡眠与悔相应亦得与寻伺相应。
【疏】问生第二定至有寻伺故者意云此是第一师引瑜伽五十六文证五识中寻伺于中问答并是大论自问答故引为证也云何此地无寻伺者意说云既许第二禅以上有寻伺眼等如何说第二禅名无寻无伺又难云若不许有寻伺眼等识现前者彼地诸根云何能领受彼地境界等今现此大论许二禅已上有识有寻伺其不许五识有寻伺家如下会此文论文说寻伺即七分别谓有相等者此意引七分别七分别中得有任运分别皆是寻伺故。
【疏】谓有相至染污不污等者即有相者谓现在境及过去境名有相故过去之境唯已前时曾类现故亦名有相无相者谓缘未来未来境曾未起故故名无相任运者谓不作意缘境也寻求者谓俱而缘境也伺察者谓与伺俱起染污者谓贪嗔等俱起不染污者谓与善十一俱起然此中寻者即是寻求此中伺者即是伺察分别也如更引瑜伽第一广解。
【疏】此师分别谓在五识至即是分别者此师说五识在任运分别非五识中皆具七分别及随念计度分别也具即会违也然会所教中说五识中无分别者意说五识自体无分别何妨五识得与分别相应分别者即是寻伺也。
【疏】然摄论第二破上座等至是寻伺者此中意说如破上座以胸中色物为意根应同五识唯有自性分别也故知虽无随念计度二分别而有自性分别也以下如演秘说。
【疏】非直义通大等者小乘有宗寻伺与五识俱以三分别中许有自性分别故。
【疏】大论第一说寻求分别至总十五种者彼摄论云又诸意识望余色身有胜作业一谓分别所缘二审虑所缘三若醉四若狂五若梦六若觉七若闷八若醒九若能发起身业语业十若能离欲十一若离欲退十二若断善根十三若续善根十四若死十五若生上依论列其次依论释初云何分别所缘者由七种分别谓有相乃至不染污分别等且有相分别者谓于先所受若诸根成熟若善名言者所起分别二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三任运分别者谓于现前境界势力任运而转所有分别四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五伺察分别者谓伺察安立六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所有分别七不染污分别若若善若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容分别或随与一信等相应等是等是则名为第一分别所缘也第二审虑所缘者谓如理所引非加理所引非不如理所引也三醉者谓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习行或极数饮或过量饮故便故重醉四狂者谓由先业所引或由诸界错乱或由惊怖失意或由打触未摩或由魑魅所着而发狂也五梦者谓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过失或由食所沉重或由闇相作意或由体息一切事业或由无串习眠睡等六觉者谓眠睡增者不胜疲极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从梦而觉七闷谓由风热等八醒谓抱闷已而复出离九发身语等有谓由发身语等者谓由发身语等起前行故后此发起身语等十离欲者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能离欲十一离欲退谓性钝根故虽修善品者数数思惟彼倒状相烦恼所漂恶友所发故离欲退十二断善根者谓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音乐现行法得顺彼恶友故十三续善根者谓由性利根现亲朋友修福业故诸善无大夫闻正法故还续善根也十四死者谓由寿重极故而便致死十五生者由我受无间已上故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净不净等因薰习故后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自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而生。
【疏】触非爱境至忧俱者由寻伺触非爱境能引发五识中苦受故寻伺与忧俱娆恼意等也。
【疏】故知五识定无者意云依初师计五识中有若乐受今寻伺既不与苦乐受俱故知五识无寻伺也。
【疏】不说与乐俱初定无寻伺者若寻伺不若俱即证五识无者既不说乐俱初定意识应无寻伺以意地有乐故。
【疏】即一喜受义说为乐者初定意地喜受据税重边虽得乐名不离喜总名喜受然不离有二义一者不离上地喜初禅与喜相应故二者不离意识即说意中乐名喜受故具此二义故云而不离喜总得喜名。
【疏】欲界寻伺至何不别说者意云复无寻伺师难前有寻伺有云如我初禅第六识有善亦有乐俱说喜时亦摄乐所以但说寻伺与喜受俱汝欲界喜乐受在五识及意既名别云何但说寻伺与喜受相应而不说与乐受俱耶既许别识与喜俱亦分别五识说乐受俱然次俱说喜不言乐者明知五识无寻伺也体性相离者以喜乐二受各在别识故云体性相离。
【疏】彼意地若至摄彼若者相似者即逼迫自心相似此意地若与托受若处忧相似欲显此若忧受俱在意识俱轻重稍别又其相似但说忧时亦得摄苦有分别者据实纯受苦处苦逼迫重故而无分别今言有分别者从前欲受俱时为名名有分别或亦无登业分别有任运分别又如初二禅中虽有乐受少悦身多悦心故初二禅乐受亦得名有分别故地狱中若少逼身多逼心故意地苦亦得少分有分别也故但说忧俱不说与苦俱也。
【疏】余趣至何缘不说者此亦后师难前师云既许余趣等忧在意若在五识者何故说寻伺与忧俱不说与苦俱既是别识亦合说也但说忧俱不说苦者明知五识无寻伺也。
【疏】谓彼文说至由彼寻伺意识起者意云此会前瑜伽论五十六云云何彼地论诸根而能领受彼境界等文也彼论许二定已上地有寻伺眼等识如前说今会不然二定以上起下五识等者意说此人生在二定以上若起下初定眼等三识时还以初禅寻伺俱意识引生缘境等何以故二禅已上意识无寻伺故今论说有寻伺意识引故故知但取初禅意识还引初禅眼等识也即会前瑜伽文也唯除卒尔心余者皆由寻伺意识引生故论云显由彼起者正会此文言五识有寻伺者但由彼寻伺意识引生不通五识中而有寻伺也故云由彼起。
【疏】曰若在欲界至俱时起故者此引例也如大目乾连身在欲界入无所有处定闻象王哮吼声即无所有所心与欲界耳识率尔心俱时时同缘前境故耳识不由寻伺意识引生故知如是除唯率尔五识余者皆由寻伺意引也上定亦与至俱时起故者意云非但初禅意识与自地眼等识率尔但时即此无所有所意识亦与欲界定中耳识但时也此释由彼起。
【疏】五识余时多由至亦通初定有故者意云此释多由彼起也如前在二定之已上起下识名由彼起如前说今言多由彼起者不约生第二定等说但约自地说问既约自地说者如何言多由彼起耶答除率尔心以自地强境不藉寻伺意识引以能自越故除率尔外余等流法除净心起时必寻伺意识引生故言多由彼起也疏二会合为一文故云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也。
【疏】其显由彼言正会至傍会者此会大论五十六论说五识中有寻伺文也疏傍会者意云即除瑜伽二定以上等文已外约自他说等名傍会非是此师本意但傍乘文势会也如有论文说欲界初禅等寻伺引地自五识者但多分由寻伺引起意云若作意观境即由寻伺意识引生若任运缘境虽起五识即不由寻伺引也。
【疏】设有初定至第五卷中广解者意云是总释会多由彼起所由也无是事者谓有宗诸识不并生故在定中不起耳识由此不说率尔起时无寻伺等故云无是事。
【疏】二禅以上至除率尔心者释会前二定已上由彼所由也二定以上唯欲界率尔五识等意起故如率尔五识闻象王声次不由寻伺引准知前三所说二定以上起下眼等识亦不由寻伺引生上来虽有多义不同总是第一解也。
【疏】又解至由彼起者意云此第二解此中有二第一解多由彼起第二解显由彼起且第一云若在初禅自地及欲界自地眼等识起时唯由有意识引生然此意识未必与寻伺俱以自地法强故即率尔等五心皆由意识引然意识不必与寻伺俱故与前别也前除率尔解余四心皆由寻伺引问既言意识无寻伺引五识者何故云五识多由寻伺等引生答此约增胜说许余时五识亦寻伺引故故云多由彼起即多分由寻伺引起非一切时也第二显由彼起者第二定以上起眼等识必藉寻伺意识引非自地法故者非是二定以上法也必假寻伺者上起初禅率尔眼等识时必藉初禅寻伺意识引生二定以上地无寻伺故问与前第一初会何别答彼除率尔余心必藉寻伺意引今此兼率尔亦是寻伺等引生故与前别故云显由彼起也。
【论】彼说任运即是五识乃至相应寻伺者然杂集论说七分别即不约寻伺说故任运分别即是五识然瑜伽任运等七分别即是寻伺故任运分别即是五识然瑜伽任运等七分别即是伺故任运分别即是寻伺故五识无寻伺也任运分别虽同义各别。
【疏】但言寻伺有七分别至故无过也者意云瑜伽虽说寻伺即七分别然对法不言七分别皆是寻伺故五识有任运分别而无寻伺故无过也。
【疏】随顺理门者即随顺有宗说也以师许五识自性分别故。
【疏】自性不是任运所收者意说五俱意识自性分别不是对法说七分别中任运所收者有云此既言自性是有相不是五识中任运收者何妨五识有自相不是意中自相摄以任运即五识故。
【疏】说五识自性分别是者此文即解前第一体即是五识文意说五识有自性分别不是寻伺又无过也非由也不也。
【疏】了者疏前教为证不成了别者别结上文云由此理故五识定无寻伺故上了字非前教恐依异本欤下别字结理成。
【疏】何故五识即是任运至方名任运者此中问意者何故五识体即是任运其意识体不名任运与意俱时寻伺体方名任运。
【疏】答意俱分别者意说与七分别俱多起寻伺五识不尔俱者相应义非是同时俱。
【疏】自性等亦然者意俱寻伺分别强故以为自性五无相应寻伺故五识体即是自性云自性等亦然即如摄论说自性分别也。
【疏】七分别收法不尽者意云五识俱意识次不与前强任运寻相应者即七分别摄法不尽意说七分别中任运等分别不摄此五俱意识也问五俱意识既七分别不摄者不审五识七分别收尽答亦不尽以五识无寻伺等任运分别故所以偏难五俱意识其五识无寻伺此问不难。
【疏】或无五俱散意无寻伺者此第二解意说无有散意不与寻伺俱所以七分别收法亦尽若无者即违解深密经彼文云五俱意识必有一分别意识故知许有不违经文。
【疏】此违定中闻声等事者若全说五俱意识定有寻伺分别者便违定中闻声等事以目连定中率尔闻声五俱意识无分别寻伺故故不取此解。
【疏】遍行中五受俱不俱门者意云此等相应受即是遍行中受数也。
【疏】问若善恶追悔亦通舍不者此中问意无记之悔则得与舍忧俱未知善恶性之悔得舍受俱不。
【疏】答曰不尔恶作强思生至工巧心中俱者此第一解云如善恶性悔必与忧俱起不与舍俱其威仪工巧既通舍受故无记悔即与威仪工巧心中舍受俱也善悔者悔先作恶悔不修善也染悔者即悔作善悔不作恶等是无记悔悔工巧围等。
【疏】或舍善染至方与舍俱者此第二解即通相续解也若善恶性悔约强盛时即唯与忧俱若善染性悔势力微劣末位亦得与舍受俱也。
【疏】故善染时俱即无舍受至可与俱者此文意说若善染悔初强盛时即无舍受俱唯与忧俱若善染势分尽至相续末位即与戚行舍受俱戚行者但不说名戚也故总有三种一者顺益舍如得饮食等顺益是二中容舍非苦乐等三戚行舍不多分别名戚行舍若多分别即是忧故善染悔末位即戚行舍受俱强思生故者意说善染末位有有舍通戚行者谓此舍是染悔相应强思引生故通戚行也故舍受不是忧忧离欲舍故又强思生故者有云此释外难难云既许舍受通其戚行善染恶作何非舍俱解云善染悔体强思生故舍虽通戚而非强思故不得与善染悔俱但可说与无记悔及善染末位俱也。
【疏】与别至违下文故者然小乘说善染性悔唯与忧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续末位亦唯与忧俱非舍俱也故有宗说不还果等离欲界染已即舍悔也若初二果人未离欲界故初二果人犹有悔故故大乘说善恶悔未位既舍受俱又无记悔亦与舍受俱即第三果人虽离欲身中由有悔故若作此解即违下文下文云悔非无学离欲舍故故此义不正由此义故疏文又明。
【疏】应说恶作至亦离欲舍者此第二解也意云然悔多与忧根相应者行相相顺故是伴类故者意云与舍相应无记之悔是善染悔家之伴类也若善染悔无之时此无记悔亦无离欲舍者以忧悔次舍相应无记也悔俱戚行转所以同忧俱悔亦离欲舍。
【疏】圣者起悔但是恶作者意云如圣者却观昔日在凡位中作不善时唯是恶作非体是悔何以故已得圣故更有何忧行相而言是悔故知非悔若于善中生悔二不早偏但是厌也厌恶欣善故问若尔如何前云悔谓恶作耶答前文通凡此唯约圣故不相违也。
【疏】世间离欲至退可起故者意云如有漏心于世间道六行状悔还复起悔不同圣人即外道凡夫多作此行。
【疏】以不言与若欲界乐俱者此师意说然欲界五识中有苦乐受寻伺唯在意故说寻伺在欲界不得与苦乐受俱也。
【疏】悔增至三等者前师悔与忧舍相应后师加苦受于地狱中亦得悔悔先作所罪也余者唯加苦受次第配眠寻等地狱有眠者眠是惛昧义所以极苦处得有眠故有寻伺者由寻伺发言显我伺时当舍此命此命众同分等。
【疏】初二唯与十善容俱者此唯不与轻安相应余者许俱故问此悔如何得与付十一善中行舍相应行相相违舍以平等无功用住为性悔者行相粗动也何相违之法而得俱答悔通三性善中有悔于理何违眠得与十善相应者即善心等皆引眠故或可于眠梦中亦起善故。
【疏】无是正文故者此有二意一云无由不也许欲界有轻安者不是正文二云欲界无轻安者是正文也具此二意故无正文。
【疏】设许亦有者即许欲界亦有轻安亦无轻安者悔眠亦无轻安也悔眠不与轻安俱故何所以者由轻安是定引生悔眠不是定引生故。
【疏】有人云三藏言西方至说初静虑者有人云传三藏法师说未至定中有寻伺者不然唯论云即四禅根本定中应有十八禅支非未至定有寻伺支若许立支者初禅未至定中有喜受应立为支又二禅未至受三禅未至定中有乐受此等应立为支若不立支者明知依根本定立支不依未至定中立支也所言支者由如依于树林根茎等有多种支叶生即显此树林荣盛相也禅支亦尔依于根本定为根茎故而生十八禅支此支即是功德支叶也说未至定中有寻伺者亦不是禅支乃至为未至定中根既未来如何能生支叶虽为此难或可未功又难云未至定中有寻伺即立为禅支欲界有寻伺应立为禅支彼既不尔此云何乃然由此道理虽地法令有立禅支要依根果定立也支者支分之义也然禅支有十八种者瑜伽六十三俱舍二十八云初静虑有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二定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三定有四支一舍二念三正智四乐五心一境性四定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四心一境性此名十八禅支具如瑜伽六十三叙。
【疏】悔行相粗必独生者意云不贪等俱称为独生或可不与忿等俱名独生也。
【疏】合嗔邪见贫我见至不得者此言悔与嗔邪见及痴而五法俱起故此解亦好论文且为粗相云不得与九或俱据实亦得俱也问此悔何故不得与慢疑边见见取戒取等俱答思之可知。
【疏】又解必不得俱与悔间起者此言不与根本惑俱者且顺论文作此解也。
【疏】如本得相应者意说嗔与慢俱然忿等既决是嗔分如根本嗔亦与慢相应也依斯瑜伽第一明七种分别其中有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若染污分别者即通不善染有覆无记不染污分别者即通善净无覆无记故于寻伺差别立七种分别。
【疏】何故忿等名别起耶者此义前解意又作此难云既许忿等与根本或俱起者如何言忿等十各别头生得名独何烦恼耶答如疏。
【疏】此中恶作何以通无记至无记业故者意云此有问答且问云恶作何以通无记耶答以于无记业亦追悔故意云舍却无记事业之时亦生追悔故于无记业虽不定起无记之悔者此显无一切无记上皆生于悔也故云虽不定等。
【疏】问何记宽悔狭也意说但随一无记事业而生追悔非于悔故显扬第一至不言无记者不染即善染即不善也彼顺小乘等者即会彼显扬文也。
【疏】多分起故者由善恶有损益故多生于悔悔通二性不言无记非令不通无记论云有义初二唯生得善者意云悔眠通三性若是善者唯生得善以此善非是强故然善悔等二行相粗近昧略行相相顺如悔言我何故作此恶事不作善耶此悔等虽善由是微劣行相非强故非如行善以如行善心精勤用行行相不同故非加行。
【疏】闻思位中至而非加行者意说睡眠性昧略非方便善所起以方便善心性相明利故若于闻思修位中有引起者体性昧劣非加行善故。
【疏】于闻思修三位皆有寻伺故等者故瑜伽第一曰闻所或地者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思所成地者谓从恶生解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修所成地者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相应相应所等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于慧思择法故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于慧修对治故解云三慧即用别境慧为自性若据瑜伽释论说三慧地故通心等为三地体。
【疏】皆是此故者意云闻等位中所成诸法皆是闻思修三位所摄皆有寻伺故若但云闻慧等不言所成者即狭故言所成即宽兼摄余法。
【疏】次应并染至先不说者意云既说悔通善性次即合说悔通不善何故不言通不善及说通无记答以次第明合说悔通不善谓后说悔通见修二断即于彼处自说所以今时不述也。
【疏】染谓有覆至眠等三皆通者意说染无记者谓我见俱时无记心等净无记者谓威仪等四今言眠等三法通染净二无记者如何通耶答与欲界修道身边二见俱时即通于染意说眠位之中得起任运身边二见身边二见即有覆无记性故得与眠俱如何寻伺通染无记耶答寻伺既通任运分别故我见俱时得有寻伺问若尔者即第七识中我见应亦有寻伺俱答此不应尔寻伺说为第六识有不识第七有寻伺故知且据第六识问五识既许有寻伺五识应当有我见答不尔五识言有寻伺者由第六识引故言有五识实无寻伺故不相违此据欲界说其悔行相粗猛未通染无记染无记行相微细故若悔通染者乃是不善非是无记故恶作即不与欲界中俱生身边二见俱起也上来攘欲界辨初定岂有二无记寻伺故者意说寻伺通染净无记也初定岂有有第六识中俱生身边二见相应寻伺初定中亦有威仪等相应寻伺故云初定有二无记寻伺。
【疏】染无记中无别相故略而不说者以无别相界不辨此悔相应也。
【疏】二谓法执至不通恶作者意说此法执无记心心所以通染故不与恶作俱前说染无记不与恶作俱故此明于净无记法执染故此不说也此中云异熟生无记是业果异熟心心所故不摄法执无记所以此中不说也法执无记名异熟生者非是业果异熟生但从异熟识中种子生故名异熟生。
【疏】其余无记心至亦是彼摄者第一解云其恶作通无覆无记性者若缘威仪工巧即是威仪工巧无记摄若无覆无记恶作设不缘威仪工巧亦是威仪工巧心摄是缘威仪工巧心之类故非余异熟生心摄也此解即顺论文故云不通异熟性又其余无记心至亦是彼摄者有云同萨婆多宗威仪宽故说大乘余无记心虽不缘威仪工巧是威仪等摄问威仪何不与法执无记心心所俱答谓威仪等唯无覆无记性法执有覆故非彼俱又设除业果及法执异熟无记并缘威仪心等外余泛起无记心者亦是威仪中收许令是异熟生摄今且随小乘亦威仪摄也周曰其余无记等者即指前法执染无记是四无记之余虽不缘威仪等以是缘威仪心之流类亦威仪中摄此义未详谓法执心是染威仪心是非染如何言是威仪心之类答俱无记故据此意者悔与染法执无记俱谓悔不通异熟性故所以法执无记非向异熟生中收若许与染无记俱者违前疏文不许恶作与染无记俱故解云虽不与我执无记俱不妨法执无记俱也。
【疏】又解云虽不与仪业心至亦恶作俱者第二解也意说其恶作无记性者若缘威仪等即威仪心等摄若恶作无记性者若不缘威仪等即合是异熟生无记摄如有率尔生悔悔昨日遇见悔不问问破人在如是之心既非染净若非异熟生者更是是心收答据大乘中异熟生心宽余不摄者皆异熟生摄如增上缘也今此解者即违论文所以会云论中且据业果无记说说云不俱不妨异熟生中一分无记亦得俱也故云异熟生无记亦恶作俱。
【疏】此异熟生心非实异熟寻伺亦然者意说睡眠寻伺但名异熟生不名真异熟若现行第八识名真异熟若现行第八识名真异熟亦名异熟生以从异熟识自种子生故得异熟生名不同六识别报心心所等。
【疏】不与第三第八识中文相违者第三卷说异熟者是第八真异熟此言异熟者是异熟生非真异熟故与前第三论不相违也。
【疏】说不染污分别此有善净无记等者谓今引不染污分别者意说寻伺通净无记兼言善者文同故成所言不染污分别者瑜伽伦中说有七分别其中有染污分别不染者别染污分别者即通不善有覆无记等不染污分别者即通善及净无覆无记等。
【疏】非谓信等别唯起一者意非唯与信等一法俱瑜伽谓但十一中随与一善相应即名为善。
【疏】非法执类异热心也者意说虽不与业果异熟心俱不妨与法执无记异熟心俱也法执强故与寻伺行相相顺相应无失。
【疏】若身有疲极至方有悔眠者身有疲极多引睡眠意地有忧根故得有悔妙简于悔眠静即简寻伺。
【疏】或静及妙皆通二种者意说妙静简寻伺二种有云皆通二种者意说如通简悔眠寻伺二种静亦尔也。
【疏】无所用故者是粗恶作法望土地无用所以不起不假起者此释不起眠所以也眠要由食等起上界既无段食不假起眠也若尔唯下论说有邪见者悔修定故义准生上亦起下悔邪见容与悔俱起故举疏答之。
【疏】见本有位非谤涅盘等者意云悔修定者但于本有位悔修定非是谤涅盘若于色界中有中起谤涅盘但是邪见而非是悔以中有中无容起悔故即无于有位起悔其中有位方起邪见谤也据此第一解即无闻比丘于中有位不得起悔若作此解即违下论文邪见者悔修定故由此妨故有第二解。
【疏】云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者第二解即无闻比丘于色界中有中亦得起悔今言上不起下者据多分说等者此会违也据多分说者如无闻比丘于中有位起悔余时不起故云多分及生有故言无也者又据色界生有说也若有生在色界不得起下地海据此一时故云不起下悔也时疏。
【疏】此二非上地至下不起上者意云悔眠二种不通上界所以下不起上。
【疏】欲界入初定名下起上者即身在欲界入禅初定亦得起上初禅寻伺名下起上。
【疏】或缘上名非缘上也者意说但可上地法名悔眠名缘故然缘彼地法不得以行相浅近极昧界故。
【疏】有邪见者悔修定故悔得缘上者意说或有余人初学修定虽不得上地定起自闻思位多用功失而不得定无闻比丘得第四禅定谤灭堕地狱悔修定也自余人始用功失暂学修定虽不得定亦悔修定故下地亦得缘上定。
【疏】上烦恼等皆以三界分别者即上卷明烦恼等约三界上下分别皆得起故准此亦应生上起下悔。
【疏】论不许悔至故不相违者此明得起下悔所以也且如前第六卷既将烦恼三界分别上下得起准知悔亦合约三界明所以今说生上得起下悔如何知以邪见者悔修定故故得起下若尔何故论文不许耶答论但据十根本烦恼中但与无用相应更不与余九惑相应所以中有起邪见不与悔俱今言得起下者起别时说别时者即邪见前得起故名俱故知得起下悔故与论文亦无违返。
【疏】论据多分至嗔等俱等者意说其实得起但言悔不与余九烦恼俱者据多分说多分者是隐显义显即不俱隐即俱也。
【疏】许俱义隐者然许悔与邪见及嗔俱起义稍隐故故云不俱其实亦俱然此一段疏总有四解第一与第四品别下知俱如嗔也。
【疏】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者此是三学分别然有宗悔眠二种非学无学是有漏故寻伺具三通无漏故依经部宗四皆通三无学身中有悔眠故今依大乘悔非无学离欲舍故犹如忧根问如诸律说无学无记犯戒生悔是非恶作解云是厌假说悔名于无记而生悔者未见诚文应是慧及胜解义亦无失。
【疏】如彼虽有愁戚或是舍受等者意明虽有恶作即是厌乃至慧也如彼不还愁戚不是忧根如无漏后得引五识中苦根后得智不妨与喜乐舍俱也有云如何罗汉见佛涅盘虽有愁戚但是舍受相等或不还上界见下三灾等悔不得无学离欲舍显不通第三果。
【疏】说是学者意说悔顺诸有学若悔先作恶还修无漏见道故知有学身中善法皆名学若大乘从善法欲已去皆名学法即顺学法名学之体非学法善法欲者从初发大乘心已去欲者希求也即求善法故名善法欲谓资粮已去若小乘说学无学身中有漏染无记除戒定慧皆名非学非无学大乘不然约身判无学息求总名无学有学身中不然有进取者是学无进取者是无学无进取者不是稍别以下第十二明见修所断门。
【疏】谓苦根在五识由无漏故者释所以也意说圣人身中有苦根者以由无漏故有也后得位引者意云五识中苦根圣人得成就者由无漏后得俱时能引五识中谓精进等得有苦根此约苦根无漏后得俱时名引即五识同时意识无漏智引起也。
【疏】或引后时五识等生者意云或者念无漏后得能引得后念五识中苦根也此约前后念相引故与前解不同也者云必初地已上菩萨身在欲界者见诸众生在地狱中有种种苦即无漏后得智引起大悲然地狱中诸众生或地狱火烧菩萨身心在厌离即菩萨五识中有苦生也即是无漏后得智引起五识中苦也起第六识正入无漏后得智同时起五识中苦亦得成前念无漏后得智引起后念五识中苦亦得今此菩萨被烧有苦即是分段身分段身粗故被烧苦变汤身是微细眼尚不能身岂彼火烧而生苦也问菩萨第六意识中有苦不答虽在地狱救生既非恶业戚果故亦是无苦故知苦根是无漏亲所引生无界等有无漏不引悔悔眠断不能救生又后无用故圣人无无漏眠也。
【疏】二十二根中仍名不断者意说忧根深求解脱是无漏根故通不断故对法第十云求知根者谓信等五根意喜乐忧舍已知根数亦同之故不同恶作。
【疏】随顺行相者忧行相修于所求如忧果不得解脱等又后非无漏道亲所引生故亦非如忧深求解脱故者不解云此文别释眠悔二种眠虽无漏道引非亲所生故非如苦根悔虽求解脱而非深求故非如忧由断悔眠非非所断。
【论】若已断故名非所断者重释睡眠容非所断谓若已断名非所断者无学身中善无记眠亦非所断于中缘缚先已断故故于此起眠无缚所断名非所断此即约缘缚断名为非所断故六十六云云何非所断法谓一切有学世间法一切无学相续中所有诸法此中若出世法于一切时自性净故名非所断余世间法由已断名非所断。
【疏】据求无漏无漏所引即非非断者此文意说若忧即能深求无漏忧何时卑证等若苦即无漏所引苦根亦名无漏今者眠若望忧能求无漏苦无漏所引者其眠即合是断法不通不断何以故眠不能求无漏又眠无记性者无漏后不引然眠善性者虽余无漏远引以不亲引生故以亲言简若将眠同忧苦即不通非断若约缘缚名非所断即通非断又由无学者有段食故有眠眠通不断。
【疏】恶作虽至故深言简者意云且知悔若悔先不求涅盘等虽亦是善悔然行相不深不如于忧忧行相深故。
【疏】又解此据多分不得者意云说悔不通不断者据多分有不求涅盘不起善悔者说不妨有求出世深生悔故悔亦通不断。
【疏】远引生故者意说无漏远引者如圣者或经一日二日等入观疲劳与睡眠是也。
【疏】寻伺二法虽非无分别智乃至此解即通无漏师义者此师意然虽本智中即不与寻伺俱然由加行位中寻伺能引真见道故或后得智中伺时亦引起寻伺故寻伺得通无漏名非所断故后解虽非乃至即不通无漏师义者此义意说若根本后得智中皆无寻伺然由寻伺能引无漏智由如于忧或被后得智引相应寻伺由如于苦故寻伺如忧苦亦名无漏。
【疏】诸寻伺皆分别者寻伺能分别境故有分别非寻伺者即二禅已上心心所及欲界初禅中不与寻伺俱者自余心心所者名分别不名寻伺故四故者第一句无有是寻伺非分别者所以无第二句有分别非寻伺第三句亦分别亦寻伺第四句俱非。
【疏】显扬第二至故有等言者显缘等意说彼思惟即是寻求故彼后云彼正思惟令心起八极趣入寻求极寻求现前寻求觉了计算观审思惟性此论中有等言者除寻求外向上等取趣入极趣入向下等取极寻求等言引发证寻即思惟是无漏故故趣者向也入是解也寻是唯寻此趣等各有胜义故致极之言也有云寻求是加行位极寻求是胜进位趣入等唯此相似或约初修久修有别也故正思惟支证寻是无属何问伺不入八道支答未见大乘所明之文且依有宗婆沙论九十云伺无彼相是故不立复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复次伺用为寻所覆摈故于?正见寻用偏增故伺不立菩堤分法有云显扬论云寻求极答求此即寻趣入极趣入此即是伺二种总名正思邪支与小乘别文瑜伽二十九云由此正见皆之力故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惟名定思惟若心趣入诸所寻伺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伺若心趣入诸所言论所以通取寻伺。
【疏】问既引十地至语言威故者此问意云其如十地梵本经论颂有思惟之言亦不说有正字若据新译十地谛即有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等文不言思惟论释言觉者觉观即是寻伺亦是语言之因何故今时但引梵本文而不引新译十地论文耶一种皆是语言因故此总问也云言三论中文云谓金刚藏菩萨入于三时而不解释十地言解脱月菩萨说偈三请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诸上妙池有力不解释颂意云菩萨既有起言说因何故不解释净觉者即是言说因也其金刚藏菩萨是第十地菩萨八地已上第六心聚定是无漏故知寻伺亦通无漏。
【疏】答若依梵本至彼但应言净思惟者意云此答上问若依梵本毗唯迦者是寻无义若言僧羯腊波是思惟义今依梵本但有僧羯腊波而无鬼咀迦言所以但引梵本经论亦无正学者依梵本但有思惟亦无正字正字既无何咒说有觉观之言寻者即觉观也问梵本既有思惟无净觉等文何故新译十地论而说有净觉之文答但是翻译家增加也彼但应言净思惟者彼新译论依梵本经论不引旧译经论。
【疏】前八地至犹有者自利名前即八地已上无利地名后后即八地已上犹有问何以得知答准下文云第九地菩萨断于利他中不欲行障故八地已上利他便作功用。
【疏】又解十无学中得无正思惟支以无碍故者此师意说正思惟即是寻伺故知佛十无学法中除正思惟唯有九无学法又八圣道支中既许正思惟是一数即应佛有七圣道支。
【疏】八地已去无漏观心既相续转至有漏正识者此即难也难云五识要由寻伺引者八地以去无漏心常相续若无寻伺时如何发起有漏五识答不尔之目连定中用声非有寻伺引五识故知八地菩萨起五识未必由寻伺引无漏意识相续虽无寻伺不妨五识亦得起前显五识多由彼寻伺起非说一切时要由寻伺引五识起也此随转门说者随小乘者宗说寻伺二法为遍行言三伺等义如枢要说者即身译心三行义枢要说。
【疏】和地已去至劣不行故者意云十地中起无漏后得智皆在寻伺若至金刚心时寻伺即不行以得胜舍劣故即此寻伺无彼同时心心所一时不行故。
【疏】唯后得俱非乃至四句为证者今说寻伺唯通与后得智俱不与正智俱者以七十三说寻伺四句分别云有思惟真如不观惟真如也观者证也有且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无漏后得智有寻伺故名思惟真如心中拟写观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观真如谓余业果异熟生心心所等。
【疏】大论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者大论约此二种分别辛一者漏心名分别二遍计心名分别解此二种有漏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别也。
【疏】虽据有漏作论者意云分别于五法中属第三者据有漏作论不言唯属第三等以寻伺亦通无漏后得智也。
【疏】今于此中第一师说寻伺体至阙无寻伺者意云初师既说寻伺唯是有漏即无漏初禅五克中阙无无漏寻伺二支即无漏支唯有喜乐定三克通无漏也。
【疏】若准第二师至佛便无乃至此义应思者据第二师说因中十地及二乘等无漏心中有无漏寻伺佛果全无寻伺若尔佛果但有思慧而无寻伺言无粗细者意说寻是粗伺是细故可立为能治支佛果思慧既无粗细故无能治支若自余人有在烦恼初修初修初禅中有寻伺及能治欲界中恚害不善法故故说寻伺支是对治支喜乐是摄益支定体是所依支此定体是余寻伺喜乐之所依也如来身中烦恼既无故无寻伺为能治支同不放逸能对治放逸如来无断有不放逸寻伺既名对治支如来应有寻伺支答护法须防如来则有不放逸寻伺是语行佛无漏语行故无寻伺支。
【疏】缘有无漏有无事等皆唯为之者解云此四下定缘有无漏有事境等除悔余眠寻伺三法得缘无事以悔不得与余根本惑俱故其我见近见能缘无事有漏名境唯悔不得与俱生身边二见俱寻等许缘俱生惑俱故此即第三准上分别门。
【疏】此双问者问意云为离心体有别自性如萨婆多为即是心分位差别如经部等。
【疏】其楞伽师乃至差差别者诸楞伽师即执楞伽经中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执八识尚不别何更别有心所故不立心所中百论师执诸法皆空诸法尚不许立岂别立心所经部师及妙音师唯立三心所所谓五蕴中受想思三余善染中皆依思上假立无别有体若更立有心所即经文应云多蕴不令唯立五蕴故知心所唯有三种此筑虽不心所少故名无妙音尊者亦伺经部作此说即是婆沙论中四评家师大德中一人也余者谓觉天世友等彼虽不言一切心所并无等者经部计有三心所等少始条深善等是思分位假也处此道理总为此难如前第一卷解思想等是实触等是假如前既难。
【疏】如俱舍至说唯有识者俱舍解触支中叙经部计又婆沙中亦叙妙音等计习说有识。
【疏】远行及约行者无始时来游历境界名为远行无第二故名为独行今外难云若有心所则名时行不应名独行故知无心所也有宗云六识不并故言独行若依经部宗解无别心所故说独行若依大乘一类师说无五识唯一意识故云独行若依瑜伽诸识一一差别而转无主宰故云独行无身??于窟者谓无形色今心者无形色而不可见故云无身但??伏在于色身窟中调此难谓心既言调心不不言心所明知无心所。
【论】士夫六界者此第四引多契经说四大空识成有情身不言心所然释此文诸家不同异本宗同大乘说故瑜伽五十六云六界界是蜜意说唯欲显此色动心心所最胜所依是经蜜意意说说四大是色所依胜空是动所依胜识是心所所依胜意说据与三为所依胜故且蜜意说六界成有情身其实无诸心所等若经部宗四大及空同大乘说心所离心无别自性觉天说云离四大外别无造色离心已外无别心所故依经部觉天为难。
【疏】或现能取及所取者问能取所取与见相二分何别答执不执别依他遍计别讫有第一句讫。
【疏】牒已成义者意云此第一句义即已前论文中在八识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心王心所之上皆能现似见相二分或现似能取所取疏主意若哲法师云许心似二现者即心似贪等现似信等现名似二现今此两解哲解稍亲本意引颂证无心所不论现似见相二分故疏主错解此文或可无错举见相心现例染净亦是心现也。
【疏】初以经证者即无垢称经等后以理成者即指庄严论也。
【疏】十卷楞伽颂第九十卷者即楞伽第九第十卷也。
【疏】自性至二体不俱者意云如二心二文等自体不得并也余者准知。
【疏】离日轮外有光明者光有二种一近轮光二远轮光有经说云日有千光五百下照五百傍照也。
【疏】五法品说者说相名等五法名五法品言十卷成者十卷成部者或可十卷中第七卷证成心心所别有体。
【疏】彼觉天等言非别有所但心前后分位别故说有五者解云觉天等许前后分位差别说有受想思等如初缘境领纳时即名受次第二念缘境施设名言复缘像等即名想次第三念缘境造作时即名行次复于境了别时即名为识即一识体缘境前后分位别即名受想行识离心之外无别心所余贪信等皆依思上假立故知无别心所也即前后分位说有五蕴也。
【疏】有无皆成失故者意云既是一识如何前后分位立有五蕴等性别如下解过失所以若有诸分位作用至无相故即解有失无作用已下解无种性异。
【疏】如乳等前后变异故者证色法有变其心法不然有计依缘如心有前后转变意说心法但依根缘有变异不同于色如乳等有转变也。
【疏】谓现在一念有种种行相不同者今难云谓现在一念识有多行相谓一念中有领纳行相取像造作惊心了别等众多行相许唯有一识有何故以今此一念识有多行相因缘者所以义也。
【疏】说多念变异根境相似因缘无别亦成过失者此难多念变异也设许汝前后多念则令一识有种种行相别者今难云且如一眼识前念眼识亦依眼根亦缘色境后念眼识亦依缘此根境既眼识前后念根境相似云何则令一眼识前后有了别领纳等取像造作等行相差别故成过失。
【疏】又言如是诸法和合非不和等者为别有多分所可言和合由如多人得名和合一人不名和合既唯有一识无心所者如何得名和合既言和合明知有多心所故和合者是相应义。
【疏】又经说灯明喻乃至如何前引者如依一灯有众多光明即依一心有多心所长行如前引者即前文引之如日与光喻与行明喻相似今引灯明喻意取光明与灯同时以喻相应义也。
【疏】又违三喻乃至或唯有心唯有想也者今以义唯以后三句即配前三界也其事云何言唯有色即配前欲界既说欲界中记四大种为我岂欲界中唯有色故知亦有心心想等言或唯有心者即配上界色界中既言意生意生者即是心定岂色界唯有心故知亦有色心所等言唯有想者即配上无色界无色界中即言无色想生岂无色中唯有想而无余心心所故知亦有余心心所也或云谓乳酪苏乃至唯有想也者今引此喻意说证有心所岂唯有色必应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者即是化生随意即生也。
【疏】即彼所说粗四大种以之为我者即如欲界中人及天皆执此粗四大种以之为我也。
【疏】故六界经等至种种质彼者质云若汝谓说士夫六界则唯有心者乳喻经中说界有粗四大种乳乃至无色想生如苏岂欲界唯有粗四大耶上二界准此应质。
【疏】即五经也者若言唯有心无心所者便违五种经教故云与圣教相违如疏具引五经。
【疏】恒决定非如所等有时不定者意云虽恒有识所乃不定如贪嗔疑慧等不并生故问五遍行岂不恒决定耶答虽恒决定非为主故亦非为依等故以为主等四义而简于心所故但言唯识不言所等。
【疏】说六界者唯显色动心所三法乃至故今总言以心胜者意说四大种与十一种色法为所依十一色者谓内五根外五境并无表色空界非无为等者意云空界者不是六无为中空无为但是有情身中骨节间隙所名空界此空界得有行动来去等事及手眼等而有动转也其心所所依可知界因也经义也有云空界者亦取外空色若无外空界色者即单善有相即独动行不得前解胜故有情色动必以内空界为依。
【疏】色心之身依空动者意说如人欲远行时即由能等起心牵起等流色方始依空有运动行住等事此文令向前然后说心心所依等。
【疏】又次前引乳等喻经应为返质者即返质前觉天等汝若许心前后变异差别者应质云乳酪苏等前后变异乳酪等则名为色者既许心体前后变异心体应亦名色又质云汝谓士夫六界则唯有心者乳等喻经中说欲界有粗四大如乳乃至无色想生如苏岂唯欲界有粗四大耶余二界准此质之。
【疏】非谓所似贪等亦无者意说心王似心所也若心王起染时心王似贪等若心王起净时即似于信等故颂许心似二现即是心王能似也或似于贪等或似于信等即自所似之贪信等也。
【疏】非一为例者意说二义总取若但取后一义者他即将见相二分为例以无别体复心生故又云非一为例者意说总取二义名之为似非取一义为例名为似也此解是本。
【疏】前经可知者即前所引染净等经。
【疏】若尔贪信至是何者此问也问意云心王是能似心所是所似若言许心似二现亦摄心所者即心所摄入能似之中今更说如是似贪等未审似何贪等此问也总心所中已下至亦在其中是答词。
【疏】以义说文总别聚异者意说心所虽摄入总心聚中合同一聚然以义说之分总别聚心王为总聚心所为别聚意云王变似见相二分现其信贪心所自证分各各变似二分贪信故意说贪自证分所变相上亦有贪信二其信自证分所起相分中亦有信贪二也即显次二句非上总句此解顺疏有云心王自证分上所变相分中有贪信先说三性法其正信自证分所起相分亦有信贪无记三性法也其染贪自证分上所变相分上亦有贪信无记三性法也故无记法有顺善染所以相分中通有三性法如别抄说下亦自顺此解约心王并贪所变信所变皆能变似贪信等也与前解别。
【疏】不过染净二位中故者此释伏难难云且如心心所有多分位通三性等何故但说许心染净二现耶答诸位用强莫过染净二位所二说心似贪等现即显胜隐劣亦似无记故疏曰故此总言亦摄无记不违善染法故。
【疏】其无记法有顺染者等如缘妻孥而起染心有顺善者如缘染龛素像起善心等。
【疏】如诸部中执无无记法者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此之四部唯立善恶二法不立无记其山河等既有所顺等者如缘山河世间等是善业所感如秽恶世间及地等是恶业所感小乘有宗意说好恶山河等随恶善业感既善恶性此亦如是但言似贪信等不说似无记。
【疏】总结前载至非解后伦者意云此有二义第一总结前经论即言无相违之失是第二云或此后通但通前经非解后伦者意说此伦文但通前引经如何圣教说唯有识等文不解后伦中许心似二现等文问若第二解不许后伦者如何此文说及现似彼等文答以道理不违故二处说未以须会。
【疏】今此所说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至法尔因果非即非离者然此论中言此依世俗即蕴处界等心王心所各各有别即依道理世俗中解若论文中言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即离非即者即依四胜义中第二胜义以第二胜义中诸法因果非即非离故以心王为因心所为果亦非即非离以心所为因心王为果亦非即非离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应因俱有因故。
【疏】又约第三胜义至八非定离者意云若据能诠说八识各别若约二无我说八识皆是二无我以八识皆是人法空摄。
【疏】又即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离至何有定离者今约四胜义中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离既说诸法如幻化水月阳炎何有定离故约此如幻等殊胜道理明蕴处界非即非离也。
【疏】或是第四乃至彼文自会者若依第四胜义说心王心所不可定说即离然八识自体性亦不可言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广如下解。
【疏】颂中义有至依俱隐者意云据论所问但问现起分位若据答中乃有三门谓所依及俱转并现起等三门今据现据相显故偏问余二门隐故不问。
【疏】若偏对第二胜义非即离者因果性故非即非故离等所以四谛因果道理非即非离也若第一俗即遍计所执有名无实如计我等第二俗即说蕴处界等各别第三俗明四谛因果果非因因非果因果各别第四俗即二空各别由断我执显生空由断法执显法空真如虽无别由断二障显得所以二空有别若据胜义门说即不可定说是诸法皆不定故若第一胜义蕴处界等皆如幻化水月等八喻皆不真实依第二胜义因果不即不离以苦集是一切因果故二空又心王为因心所为果或种子为因现识为果皆非即离若依第三胜义真如体是一但约诠显了故即假说二空有别若依第四胜义即一真如法界心言路绝故第二俗与第一真法体虽是一但约真实如幻等故有差别余者准知问后三俗前三真体皆是一如何于一法上而分真俗答据体是一俱约所为说有别也然佛为入佛法众生及余有情说曰世俗法定有蕴处界等实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实若久修道行者各入圣位佛即约现行次第说诸法如幻因果不离等四胜义也故动机有异不可齐责。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七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上)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撰
【疏】二俱依止第八识故者即是五识及意识名二俱依止第八也。
【疏】此句总通六识至释俱转者意说此依止根本识一句通下三句明六识俱转义也。
【疏】云二句者即取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等二句今唯论颂合有三句加五识随缘现一句也。
【疏】及无心之言乃至意得起失者颂中无心二字通下四位应言无心灭定无心无想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若余四位不言无心者即恐同有心眠等意亦得起为简此失故置无心之言乱犹恐也。
【疏】通故者意说阿陀那通凡圣染净位有然阿赖耶识局二乘无学八地菩萨全无故。
【疏】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云始者初也即是根本义即第八识生诸识之因由也又约生此一身之中第八只得为生之初始不得将无始以解此始也即八识是无始也但约生现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终始也。
【疏】除第七至缘恒无碍者何故但说前六转识亲依第八不说第七耶今亲依意以第七与第八为俱有依故不说亲依也以第七缘恒无碍者意说八七二识相依而住缘恒有无障碍也。
【疏】又于至除第七者意云依彼前第二能变已明依彼转缘彼意所以此中文除第七也。
【疏】又解第八识至断有漏分位乃至影显文也者第七八识并明断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变颂云阿罗汉位舍即明第八断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识第二能变颂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等是明第七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今六转识明起灭分位故颂云五识随缘现乃至睡眠与闷绝等故知六转识唯明起灭不明断有漏分位也今解云第七八识一切时常行即无间断所以第七八识但明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亦影显六转识亦有断时故六识但明起灭分位亦影取第七八识亦有起灭分位此前后论文影显也今言起灭者灭即是五位无心起即是有识常现起也。
【疏】识皆共故者转识皆共依第八现识也问如何七八二识有起灭耶答但据二识名名有起灭非据体说以灭定中有净第七故故七八二识十地之中在观出观皆有漏无漏等分位转变故约此名起灭也。
【疏】即此一句通二颂讫者即此依止根本识一句通此二颂此二颂中明六转识六转识皆依根本识故。
【疏】二同缘色境者即五尘俱名色非是同缘之色境也。
【疏】若小乘五识有三类即以五四三缘而生者三类者一者眼识为一类具五缘生谓空明根境作意二者耳识为一类具四缘生谓五缘中除明暗亦闻声故三者鼻舌身三识为一类具三缘生谓根境作意。
【疏】并无根本依者若前六以疏依以第八为根本依若七八更互相依即唯名俱有依以第八为根本依若七八者第七具三缘生者是正义。
【论】谓五识身内依本识二处问今言内外依何义明答有义二释一云约十二本识意处之所摄故名之为内作意法处故名外也云唯第八识若种若现生根本故独名为内所余缘非根本故皆名为外论依后说。
【疏】彼经唯有五识至例同彼说者意云深密经中唯说五识如水涛波随缘多小或俱不俱此论云谓五识身乃至如水涛波随缘多小即例同彼经说唯于喻等广说如经若尔如喻中更有镜面喻可须喻下致其等字即举水波更等镜面只如法中但有五识既举五识更无法可等何须法喻致下等字由此通说致总等言故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等。
【疏】前七识至独说五者此是难词五俱定有第六第七恒生故者是答词五俱定有意识意识必依七生故说识如浪波七识逢缘即起。
【疏】乃至佛果五识势与因同者解言若佛果五识具缘多小与因中凡夫相似又佛果五识多间断小分相续以所藉众缘时多不具佛果位中肉眼亦具九缘生既名肉眼云具九缘故若佛天眼即具七缘除空明。
【疏】彼微细沉审者彼行相微细名沉审非谓审察子细名沉审也。
【疏】或猒于心者即是二无心位也或异缘碍者谓余无想天等三位也。
【疏】故与前别者意云前解染一分不行不妨有一分无漏第七今解但令识体转反成染净非总不行故不同前染一分灭净一分在与前别也有云故与前别者不同前第六识也以第六缘碍总不行故。
【疏】名常现起者意云八识相望第六识不同前五者以第六识虽间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所以不同前五识异后二者谓第七八二识行相微细多恒相续第六多间断故不同后二除五位外余一切时有以名常现起。
【疏】取次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颂中不说第六乃至双结故者即论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说第六识此随缘现文亦应在论中第一翻解末亦应结云由断不说此随缘现也今论中第一翻解不着由斯等言于第二翻解下方着由斯等言者为欲双结上二解也。
【疏】不内缘种根理等故者种子根谓六根理谓四谛理五识并不缘有云五识唯缘外不缘内种者以五根发识道理斋等也。
【疏】或阙等时者意云根有阙时五识亦不起如在母胎羯逻蓝位五根未具识亦不生或有生盲或耳聋鼻瓮身风烦痹口爽等五识皆不起纵有色根或以缘阙所以不起时多也。
【疏】根境等法者意说总缘理事意云前师将六识对八七说解内外门者不得约理说于内门何以故以五七八识同故者同缘事境生不缘内理生故若如后师并六识自相说即得有内外门前五识缘外门生第六识通缘内外门也方第六故者意说缘内外门方是第六识也问前师许有内外门否答若约缘理事内外门前师即不得有内外若但约八识分别亦得有内外门即如五识缘外七八识缘内第六通内外极成第一翻解是前师第二翻解是后师故论文五识已下是后师解。
【疏】等言摄故者论中生无想等等言摄颂下二句。
【疏】以想为生死之因者谓诸外道亦不立受思等心所唯有想能缘一切境而取男想女想等故因想而造生死业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因所以外道偏猒。
【疏】虽总言六远三近一者即眼耳身三识二禅上无故名远三一者第六意识此地方灭名近一问初生彼天亦有许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约地远无故名远不据初生许起名近远也。
【疏】问于一切生处至一切支现行可得所者此中问意于一切生处等皆具十二支以不言此下脱文三摩体底者此云等至等至如前疏中已解。
【疏】此师解五十九云至不应征诘者即此师会后师所引瑜伽五十九文此师云五十九说异生以现行烦恼润生者据多分说非谓一切即生无想天唯种子润生如说入见道已即用种子润生随眠种子也然初二果人亦以种子及现行润唯第三果人自地满心用随眠润生以断欲界九品烦恼尽又未得起初禅现行烦恼故唯种润。
【疏】又解五十六云至言为便故者意云此解后师所引瑜伽文也彼文说后想等生便从彼没者意说死已中有心生名想生等是故后想生时是死已后便从彼天没非未死时即言为便从彼没故知死后中有想生便从彼没也。
【疏】异生润生至如此外道命终时等者凡论异生皆唯种现润今此。
一师从在无想天既初后无心明知此外道等从彼天命终唯举前种子势分力故即生欲界异生名唯种润更不起转识等即除此一类异生外道余者通二润。
【疏】九种润生心者意说三界九地异生命终皆起现爱润。
【疏】生已之时便从彼没者意说本有末后起心名想正生及至中有位其想起名生已想既生已便从彼没也故疏云其想生已方从彼没是此中意也。
【疏】虽与无心定为瑜至故得为喻者观此文意外有伏难难若无想天末后有想者云何得与无心定为喻耶故有此文然与无心定为喻者中间长时无心定与无想定相似故得为喻以无心定中间无心故。
【疏】若诤生有有心者此言生有谓本有名生非是结生名为生有以大乘宗第八结生无意识故。
【疏】法尔受生至本有初位者意云夫论受生初必有转识也此非生有且一身中总分三有所谓生有本有死有生有者即初一念托胎时名生有本有者即从第二念已去终至百年总名本有死有者谓正死也今言此非生有者意说此转识初生有时一念未起至本有初念时方起故此者此转识即于生有一念此转识未有名此非生有也故本有初必有转识起也。
【疏】然非即转识文也意说云法尔受生初有六识者不通初生有即起识意通生有已去本有初位也非即次生有后第二念时者虽言六识本有初位亦有不言次生有后第二念有也言第二念者即是本有之第一念心也为对生有故所以言生有后第二念若但约本有位即是第一念故意说六识此本有初念亦未起也。
【疏】谓一期本有至名初位者意云于一期本有位中分三位也即从托胎已后经五七日有六识具足乃至十年以前总名生有即二十年以去名本有死有可知今言法尔受生必初有六识者意在于此不言前生有及本有第一念即有六识在也谓生彼天一期五百劫分为三分谓初分合一百六十劫以来皆有心起又哲法师云设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五十大劫以来皆有心起也设极促仍二百年或五百年以来有心若据生有本有初第一二念则说有转识者即卵生等初受生时在母胎中第一念第二念及多念以来皆无意识以是闷绝位摄故意说不如我约一期分为三分说唯据一二念即许识起故有此失也言先已入讫者意说若先无心即合入讫何假生彼天中方名入耶。
【疏】又非有未可起报心者意云报心者即彼天中业所感别报心心所等意说此报心于中有末位未起至彼天本有位暂起即灭依此灭位立无想天故知中有但起润生爱等而不起于报心心所也。
【疏】由此得第六至名彼无心报者意云由生得异熟无记第六报心灭故引得后念第六异熟无记心分位即于此无心分位之上立彼无心报名无心报者即业所感报心灭名无心报从前定因之所感故如前第一卷云无想异熟者即从此者名异熟报义所感故名无想异熟故是假者不是第八异熟以不灭故。
【疏】彼处转至已不行者意云此止前师宗计汝若言彼天三性转识不行若初生时彼异熟生无记心等亦已不行即彼天初位名无心者此牒他宗如何下正难。
【疏】如何可言唯生得灭者此正申难也汝若言彼天初位三性心不行者如何瑜伽论说于彼天中唯生得报心灭明知彼天初位转识暂起然后灭也意难云若彼天初位转识等总不行名无心者即瑜伽不可说唯生得报心灭名无心。
【疏】设非唯至有心故意云此第二返解云设使彼天非无记心但有三性心名生得者仍初生位有心故成我义问前师计不言彼生得生性心如何将生得三性心难耶答前师云若初生彼天时转识不行者明知至彼天转识方始不行故知初生时亦得有心也若尔如何名无想异熟耶无想异熟是业所感必无记故。
【疏】虽知尔起将为胜者意云虽有如上所难之道理仍得起又如萨婆多亦许多时故者此引例有宗许彼处所生多时有想不灭。
【疏】此虽许有心至无记性者此明报体名异熟即是无记性故也非是现起心皆无记也。
【疏】即彼凡夫第三天处者指广果天是受果处也下诸夫处其想粗动至下二天亦然者意云第四静虑次下三禅天喜乐受想等行相粗动有变异故不可于中受无想果其第四禅下二天想亦粗动难可伏灭不可于中受无想报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胜难伏故非于无云福生而受报也。
【疏】非是凡夫至无心果者意说无云天名下品熏习福生天名中品熏习广果天名上品熏习意说非是凡夫下中品熏习而于二天受色身无想果何以故下二天非殊胜故明知返显广果天受殊胜无心果者必是上品熏习若也下三禅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熏习如初禅中梵众天名下品梵辅天名中品大梵天王名上品余第二三禅中三天皆然。
【疏】不于五净居至唯圣者者五净居是圣人居处非凡夫所生也无色生者意说无有于无色界生者以彼处无有此无想异熟果处谓无想果是色彼处无色身故故疏云已上无受无想异熟果处故或可无受无想异熟处者简五净居不简无色界以五净居是圣者所居非异生外道安置处问无色无受想无色即不受无想报无色既许有受想应猒受想受无想故答下地受想障定强猒下受想求无想无色受想行相极微不可更猒求无想又无想天果界系别故不可于无色界中受无想果。
【疏】非外道所生彼不知故者意云准彼文异生外道身在广果天中纵得他心智天眼耳等亦不知五净居天。
【疏】然今即是定前至五十六说者此疏有三解此即第一解意说若定前微微心时所熏得种子此种子既是有心位能有势力即感彼天总报第八又即此种子至无心位已者复能感彼天中别报第六识即一思能招总别二果此解未正取下第二解以为正义。
【疏】又解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果别故者意说此思明利时微微心薰所得种子此既强感有力能感彼天第八识总报有心果也又微微心灭位时所薰成种此种子在有心位及以后至无心位时皆能招别报第六识果以劣弱故若在有心位时能招彼天之乎报第六识初起也至无心位时能招以后别报第六识无心异熟果即有心能招有心果至无心时能招无心果也。
【疏】前说即许一思招二报乃至理不遮故者即说一思能感总别报是前第一解也亦得有心无心报者此释一思感总别报所由也有心即是总报第八识无记无心即第六别报异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业尚得色非色报者观此疏意文外有问云何一思能感总别二报耶答既言一业招色非色果此一思感总别二报于理何违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谓第八识等。
【疏】后解二业至感于总报者意云此显第三解与前第一解别前第一解但一思通招总别二报此第三解即二因招二果如别报之因即微微心也感别报第六异熟等如前说总报极成故此不说欲显定因者即临入定微微心有云后解二业等者通取第二解即三解中明后二解与第一解别所以也。
【疏】此会前唯有有色支言者此会瑜伽十文彼文约长时总报身说言唯有色支不说以前今此中说一思能招总别二报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别异熟无记第六识等暂起起已即灭唯有色支此谓据一业能招总别故兼说有心瑜伽约彼果长时故故唯有色支亦不相违。
【疏】设云一期此同小乘者设说无想天一期总无心唯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说六无非谓总无本识等。
【疏】如生北洲者至后业者意云如此间人先于此造天业后造郁单越业缘此业强且次生报即受受彼果已命终然后方生于天中受彼先造得天业报意说此人先受北洲业果后报方受天果今此无想天有情亦尔此设己先生无想天死已后报生于欲界以于先时有欲界业故其后报业等如下四业可解。
【疏】此义意云至必生欲界者意云如俱舍说云谓此外道从无想天没必生欲界何以故以前修定之时必造欲界善不善业问善业可尔云何定前造不善耶答谓此外道邪见深故当修定时便谤释种无涅盘执己所学以为常胜由有此善不善业彼天没已即定生欲界于欲界中或生六欲天中或生人中或当生地狱等中也。
【疏】今此不同彼唯生报可作者意云今此不同者即显大乘不同小乘也谓小乘计无相心必次生报即受何以故彼计云修定时必更不退所以死后即生彼天故云唯生报后报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说今大乘不尔以修定时有退不退不者可同前说退者生不定其义如何谓修定时若有退者死后或生欲界重引现前既得定已后方生彼天受生想果故疏言此通后报即隔生名后报也既言通后报受果不可说于无想天没定生欲界欲界或可无后报业故知生彼天既通生后不定明知与小乘别也生者即报也即次生是也后者即后报也即从此生更隔一生后生方受名后报也不定者即不定报也云何名不定答谓此人虽先得定后时退先修定定虽是无想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定不受无想果故故名不定业如下解不定业亦同此也。
【疏】生彼定中下三天亦无失也者意说若从彼无想天死已后生下无云福生广果三天皆得唯不得重生无想天故上亦不生未曾修故。
【疏】虽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云释伏难云无心既通四位何故先解二定答逐文便故也。
【疏】不言于无想天无心至故须简者意云若无想天唯在广果一处有无想天不通余处所以不说无心言简若余四位无心滥有心谓有心二定及有心睡眠闷绝也今言无心简去有心故言及无心二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等也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吃粘食故有无心睡眠然亦欲天中亦有少分无心睡眠若等活地狱亦有小分无心睡眠若余地狱中即无无心睡眠也。
【疏】无想类法者意云余四位通有无心缘有心滥故所以致无心言简无想天唯一处有又无法相类故于彼天不说无心言也类相类义也又类者滥也。
【疏】伏遍净贪未染者若得初禅有漏定即伏欲界贪若得二禅未至定能伏初禅贪亦不能伏自地二禅贪若得第二第四禅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禅贪不能伏自地贪也若得空处有漏定伏第四禅贪不能伏自地也乃至有顶亦然今偏言伏遍净贪者约地满心为论又又下地贪等粗恶法必鄣上细妙定法所收总伏下法得上定今但举遍净一处即得何须具陈。
【疏】依二十法灭上假立者解云此无想定能令第四静虑二十二法灭假立无想定二十二法者谓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及心然此定虽非心取专注一境然令身安和故且名定问无想异熟依几法上立答唯依意识中十一法种子上立谓遍行别境并第六心王唯亦有眼耳身三识中各有一法灭然此三法非是四禅中法是他初禅下地法故故不取之。
【疏】修猒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乃至于无想中持心而住者即修此无想定时于色界种种想中作猒背想猒下为苦粗障猒背而住谓无想定寂静之处作欣想持心而住。
【疏】显扬第一亦作此说则以六行伏惑之法者虽外道伏惑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无想定远加行六行伏惑若近加行即非六行伏惑既欣得第四禅上品定即唯猒不欣意说远加行伏惑具猒欣二法若加行但猒无欣必不言此由猒想欣彼果入者并约远加行为语问所言六行伏惑行想如何答如猒下地为苦粗障初禅为静妙离乃至起四禅未至定即猒三禅为苦粗障欣四禅为静妙离已上皆作欣猒行相以求胜定。
【疏】俱舍云或无想者定至名无想定者者即是人定名此人故依主释或定无想名无想定者显是持业释无想即定名无想定故。
【疏】即命者以论下云通后报故者意云有诸外道于第一生中修得无想定后还退失即于现身中更不再得即便命终至第二生方始修得先第一生中无想定至第三生方始生无想天受果此即是后报也问何以得知答论云通后报故。
【疏】或多分者是中品摄少分却者是此品摄者然彼天五百岁三分分之一分合有一百六十七岁若受一分岁是下品若受两分是中品摄具受三分是上品摄或受四百五岁是中品摄或受四百岁已来是此下品摄。
【疏】据形色量与前别至仍此品摄者此据形色以分三品不约寿量以分三品形色量与前别者即虽甚光净而不最极虽有中夭而不决定不同前定当中夭定不甚光净等故与前别形者长短色者颜色量者寿量据形色分三品者有虽寿多而形色卑劣如不甚光净等即下品摄有虽寿量小而形色胜前下下品故中品摄或有形色极殊胜即上品摄。
【疏】二云或多分寿者是此品摄者意解云此约寿量多少即名分三品不约形色也有虽形色好而寿量少即名下品有虽形色劣而寿量多即名中品有寿量极长者名为上品哲法师又解云即双取之有形色劣寿量又少名下品有形色福胜寿量又多名中品有形色极好寿量极多此名上品。
【疏】然约修至无失者意云修因既有上中下品不同所感当果亦三品有异如论自明此即因果相称以辨三品此约多人说有三根不唯约一人说也或根不定但修有三者又不约根以分三品约修行分三品也或有上根修下品定即名下品也或有上根修中品或有下根修上品名上品。
【疏】然此受果至因修尔故者此义即是百五十二十四说三品因又百五四有三说毗婆沙中释也由因中修定之时立誓愿云愿我生无想天中常立坐卧亦如是发愿后生彼天中随因受果果有立何故不举耶坐卧者也哲法师取坐者为胜有云由因中卧修定受果亦卧坐立亦然有难此云因中立修因生彼天中即常立亦应因中立修道后生人中应常立坐卧亦准难故知但由因中期愿不同受果立坐。
【疏】彼第四定方便引者意说无想定属第四静虑所由此定是第四定加行所引故第四收。
【疏】说此果所以即说所由者意云如前说果唯属第四禅即是说无想定唯属第四定之所由也谓无想果在第四禅不在余处者下想粗动难可断故上无想异熟处故此无想定应云下想粗动难可断故上无想定处故故前说果即是说定所由言依地之义者明二定所依处也稍广。
【疏】善定引微微微等心皆是有心定不名散心此有心善定能引无心定无心定亦是善即此能引有心善定既是第四禅系明知所引无想定亦在第四禅非在上下地何以故下想粗动难可断上无无想定故此释属第四定所由也与前报义同。
【疏】显扬等第五业乃至报时定不定别出故者意云第十九九显扬论于第四报定业中权出二业一者报定时不定如人合受善报时即不定或今生受或来生受等二者时定报不定如人重报定于今现世受若遇缘即受轻般若经即转重报人间轻受若不遇缘即不受也五业者一现业二生报业三后报等四报定时不定五时定报不定等。
【疏】通后报者色界后起方受此报乃至处则不然者如人先生欲界中得无想定于现身中即便退定更不得定即命终生于色界四禅十二天处中随何天处更受一身一身中又能引起无想定死已即生无想天即名后报且不要于色界十二天中须回生但随何天更只受一生即却得前定死已生无想天处即不然者意说但生在无想天无想天更不修想定故云处即不然不同余天许更修故得十二天者谓三禅共有九天第四禅中三天谓无云福生广果故都有十二天然上五净居非凡所生故不说也问从无想天没生于何处答先于余天中且别修殊胜业所以从无想天没得生余天中死已还生余天天未尽许生故。
【疏】前欲界定是何报耶者问意云若前欲界中退失无想定及余定等死即未审此定四业中是何业为是生报业为是后报业不定报业耶。
【疏】既言通退与小乘别者然小乘从若人中修得无想定必不退大乘许退小乘无想定业是生报次生即受故若大乘即通生报后报不定报等与小乘别故论云四业通三除顺现受业。
【疏】有义虽通后报至不如人故者此师说无想定通后报者如人先于欲界生得定后退失更不还修即命终还生欲界却坐得前生无想定从此已后生无想天名为后报言明六天不起者意说六欲天慧解不如人故所以不起无外缘故者意云欲界退定生下三定亦不起无想定以无外道缘故慧内解不如人故。
【疏】余下一切地者即是四禅谓四禅是四地也或一切处者谓初梵众梵众天梵补天乃至广果天处地即总名处乃别号故双举也。
【疏】先于此起者意说先于此欲界起无想定也。
【疏】故二力齐者意云若据后师云先欲界生定退失已便命终即生色界重引现前后生无想天受果故名后报前师云先欲界退失定还生欲界重引现前后生彼天受果故名后报与后师力齐何劳生彼色界重引现前耶故云二力齐即二师道理齐。
【疏】虽知离染诸地皆然至亦得此定者此又意说地者四禅地虽知四禅各能离六地染如初禅离欲界染乃至第四离第三禅染即合生无想天但由熏习修时有下中上不同若生下三天且修得无想天定。
【疏】又解下处不得离染齐故者此意说者无想天离下三禅染即不得起此无想定下三天且离遍净等染如何生中起无想定耶以一种离染故若退起遍净等染必不得生第四禅若离下染即得无想定后生彼天如何更生下三天处耶故下天处无得定义故退定者必染起也不尔如何说名为退虽有二说前说为胜许下三更得此定故。
【疏】五十三说至非圣所入者瑜伽意说前无想定非学所入非无学所入何以故此中无有慧现行故此上有胜寂静住及生故者已下与秘全同如求灭定起无漏慧无想不尔故云无慧现行以灭定在无想上名此上有胜寂静住上有无色四处可生名为生也或五净居是圣者生处且名为生不能证得所未证得诸胜善法者如阿罗汉必依灭定证无余依无想不然故云未证得诸胜善法或入灭定前方便中先入色无色诸有漏定名证善法无想不尔由此多因故圣不入。
【疏】稽留诳幼处故者稽谓稽迟留谓留难诳幼处者妄诳他无真闻佛法名为难处故无想定是狂奇切夫夫更更。
【疏】曾得未曾得加行得离染得者意云无想定是曾得唯加行得灭定未曾得通加行离染得如余处说有云曾得无想定未曾得无想定皆是加行得非是离染得虽离下三禅染若欲入世想定必须殊胜加行方得无想又伏下染非即离染得不同灭定即离染而得云非离染得。
【疏】六十六云至不得入者意说俱解脱阿罗汉方得灭定唯慧解脱者不得灭定何以故以唯断烦恼障不断定障故所以不得俱解脱者兼断定障故得灭定问定障是何障所摄答障即受想受想能障定故二障之中所知障摄即定慧俱解脱名俱解脱也。
【疏】唯以义者解云此意说不唯阿罗汉中有慧解脱不得灭定者即独觉中且有不得灭定者如部行独觉等即此类许多出故。
【疏】今准此文至灭定者意云今准此中谓有之文二乘无学中有得不得者故论置谓有之文也谓有者不定之词若二乘无学总得灭定何得致谓有之文。
【疏】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即部行中有根钝者则不得灭定虽修五通得已遇缘还退失故或出无佛世界无佛为綩没修五通所以不得若得漏尽通则一切皆得若麟角独觉若三明不还四句分别六通有次第定一切皆得也。
【疏】唯身证不还一人者意云有学中得灭定者唯身证不还者得然不还有四句分别一身证慧非证二慧身非证三身慧俱证四身慧俱非证于四句中唯第三句得灭定问何故名身证耶答身证者从喻为名譬如诸根取境时身根得境最极明利如摩缚等亲受得尘能领受苦乐事今此身证不还亦复如是由断定障亲证之故名身证不还慧俱证得定可知问何故慧证之人不得灭定答慧证之人虽断烦恼障而且明利谓由不断受想等定障所以不得灭定以慧证疏远不及证身故者慧俱非证即是有学中异生也。
【疏】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者云若欲证灭定必须伏即无所有贪犹离也然后方得此定其上非想一地贪断不断皆得定何以故以彼地中想极闇劣行相微细无胜作用能为障所以断与不断皆得灭定不同下地惑以粗动障定强故又当地惑不障当地法故不断也问何故不言下地惑偏说无所有处惑耶答且据极处而言无有下地惑在而能证得灭定者也若要须断下诸地惑方得灭定者未审诸地为总断为不断亦有伏耶答如论自说有二师解问设不断下惑于理何妨答不然以下地法必障上地法故下粗上细所以断下地惑不断当地惑。
【疏】若上若下皆能伏断者意云上者悲想地下者自余八地世道能伏其非想一地且用圣道断之然世道不能伏悲想一地惑若圣道亦能伏断非想地染入灭定也若尔何故论云上贪不定耶知不伏非想染亦能入灭定答若下八地则定须伏断若退起无所有处染退灭定唯欲入灭定时亦伏非想贪等入定也非但伏染亦伏余善心心所后若出灭定虽起非想地染亦不退灭定故云上贪不定。
【疏】以灭定唯依非想定起故者意云如要断无所有处贪者意显灭定必依非想地若所在非想染不定必须断无所有处贪问要须断惑得亦有不断惑否答言要须断惑得者约二乘等初修定说若菩萨已得定者亦不断伏欲界修惑但作止息想须入断人不同二乘谓菩萨已断三界分别烦恼所知障尽已得我法二空智故。
【疏】或观无漏心粗动者若二乘人欲起无漏心时必生劳虑圣者患而生猒故观无漏心且是粗动故今猒之同诸菩萨也。
【疏】二乘即除人空之染菩萨亦除法空之染者意云问既言依有顶游观无漏加行心入此定者如何乃言除人空之染且不得除法空之染耶又人执等先猒于无漏前早已不行何须重说言除人空耶应但今说除生空无漏后智等谓猒无漏心粗动入此定故答不然由二乘等于有漏我执等先猒作劳虑想所以入生观谓生空后得智现前时又于此智生粗动想欣求入定也今言入空之染断是双结所猒之言也然菩萨除法空之染准二乘说若猒加行无漏心即别作功德想止息想入此定故问所伏染者是何识中染答六七识皆通二乘第六识菩萨通六七识皆得。
【疏】对法第二乃至即以文为证唯有漏者若说已下即是安慧菩萨解其等七识唯有人执无有法执唯是有漏不通无漏恒行一分者即二乘人无学入灭定即无人执第七识全不行以七八二识一处俱故虽全无第七为对第八故故言恒行一分即以此文证第七唯有漏也。
【疏】若说至非全无第七者此文即是护法菩萨释也即许第七识中有法执及通无漏也恒行一分若二乘入灭定即第七识中人执不行若一分法执在故名恒行一分若菩萨入灭定即第七识中我法二执双不行即有一分净无漏第七在非第七体亦无也此解不对第八。
【疏】恒行染污心等灭故者此文总标也意说但此灭尽定无心定灭受想定中皆灭一分恒行心心所也。
【疏】义以此定者意云今以义说此定有多名如文自说若约主为名名无心定若约心行为名名灭受想定若约心心所总灭即名灭尽定皆以义说名无心定准之前即通约心心所名至如此中说者即前通约心心所名者即前论云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者是也若约增强如此中说者即是此论云由偏猒受想亦名灭彼定是也。
【疏】以修禅无色各义胜故如别立蕴故偏猒之者问何故偏猒受想耶答以修禅时受想障定强故故云义各胜故也舍色界中下受障定强如初禅出忧二禅出苦三禅出喜四禅出乐故知受能为障修禅偏猒下粗想亦尔舍无色界中想障定强故修无色定时偏猒于想故云修禅无色义各胜故又如立五蕴即受想二种别立蕴名谓受想增强故偏猒也且有胜本立名义胜故且有云各别胜故义虽总通从多本为定。
【疏】又以受是根为首至余非根者亦灭者又约根非根说受是根者即约所灭二十二根中受即是二十二根中五受根数为首者受后为根首也意说受根灭时即善十一中信根无贪等之根勤根亦灭别境中念定慧根同时心即意根亦灭问受是何法中收答受是遍行中受根故泛受根灭余根亦灭或可说有已知根具知根以此二根依信进念定慧等诸根立故言以想非根法中为首若想灭时余所灭二十二法中非根法亦灭谓触作意想善中谓惭愧轻安等别境中胜解欲等故说遍行中想与非根本之首也更灭余者自殊想虽不是根于上地中想为首等由此义故二灭之时余者并灭所以得名灭受想定有无量门者据其前义以立多故云有无量门。
【疏】又解二乘七地以地前至何劳偏猒者此即问也问意若二乘人及七地已前菩萨由有有漏第六识修禅之时由受障色界禅胜由想障无色界定胜故所以别观猒受别观猒想以受及想障修禅无色各有偏胜须别猒之名灭受想定如八地已上菩萨及如来即第六识常无漏相续更无别观修禅无色偏猒受想以为劳虑何须偏猒受想名灭受想定耶答有二义如疏自说云自在菩萨及如来恒无偏猒受想二法但有二义故亦名灭受想定一由心行故云即灭之名灭受想定二由如来等内止息故故入此灭受想定即总名无心定。
【疏】唯有现不成等者意云修习此定既许有退即退现法现法者即现修定法虽先时已得合复却退名现法准无想定说。
【疏】答以修习时有上中下者即第一解即约修习以分三品若修上品定即名上品若修中品定即名中品若修下品定即名下品。
【疏】其此性类有可退不可退至有别者此第二解即约种类以分三品。
【疏】又解即以三品根为三品至修品亦别者此第三解若上根修上品定不修中下品定若中品修中不修上下若下根性唯修下品定不肯修上中下上中品定疏有三解第三解为胜。
【疏】若练根已而修习者即转成胜品等者大乘中练根通有漏无漏或有漏练根中若先是钝根即具修法义而今根纯熟名练根也或有言语迟钝类即学论义决择而练于根或听闻法义披寻经论或通无漏练根类游诸等至等成胜品即念下中根转成上品等若小乘练根有学者仿前见道所断烦恼重引一无间一解脱道现前若无学根练时即仿学前断烦恼九无间九解脱重引现前名练根也云第二僧祗者梵云阿僧只阿之言无僧只言数故秦言无数劫。
【疏】故知二乘等至无漏入故者意云谓未自在位得无所有处心后起一地入故故二乘人等唯得一处得一处能超一处即得无处有虑超有顶地心入灭定也然未自在者依瑜伽论唯超一地故将入灭定而从初禅渐次超一地至无所有处心而超非想入于灭定名超一地若尔如何言依非想而入灭定耶答依非想者说依非想心为加行入其超者不尔疏有两释一云谓前超初禅等心已后一二念即超悲想而入此定非从初定即入无心以此定随非想地加行心建立故此说次第入者二云虽超余地心邻以即此定仍定仍许依非想地想微细故问何故尔耶答由先贯习故今直至无心虽以非想地为依然更不须起非想心为加行此据起一地说也若据此解如论言以有顶地游观无漏为加行入者依次第入者说亦不相违。
【疏】瑜伽第十三不游观无漏言简者意云瑜伽有二缘入此定一谓依非想非非想相而入此定即是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此定也即猒粗相作细相二云依灭尽相而入此定者即依真如相入此定也即猒前细相成业论又摩诃俱瑟耻罗经亦有二缘能入此定略纂十六右释此文一云谓不思惟一切相者即是止息无漏故入此定也二云及正思惟无想界入此定者即作真如相入此定也与瑜伽同既云正思惟无想界故入此定者与正体智何别答此是游观无漏心不同正体智恐有此滥故以游观言简如何须依无相界相入此定耶答为欲发生无漏功德而此定摩诃瑟耻罗者此云大滕盖旧云摩诃俱痴罗讹也。
【疏】又此无心胜定以下品有心胜定为先等者意取非想非非想定心引起无心胜灭尽定问如何非想地心名为下品胜定耶答以下对上灭定名之为下品即如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是也望前无所有处心得胜定名非无心胜定引起有心定者此依次第入者说若得自在起诸等至无间胜劣皆能相引。
【疏】非中间间起以下定行相不至微微心故者意云亦非起悲想悲悲想定已即中间间起下无所有处定心方始入灭尽定也以下无所有处定心不能至微微心故唯非想非非想心能至微微心也。
【疏】非相应者意说灭定不与心相应名非相应也是不相应中收以不与心心所相应故名无所缘有云由与烦恼不相应故者此上二句是总标灭尽定与烦恼不相应也非相应故者即别显灭定难相应缚不同余心心所等无所缘故者显灭尽难所缘缚不同善心等被贪等缘灭定不尔故无所缘缚又显灭定非从烦恼生故不同世间法。
【疏】余下七地亦得现前者意说己自在者于四禅三世色此七地中亦得起也。
【疏】次第入出诸定名师子颦呻定者即是是欠去时先两脚向前以后两脚向后蹴亦如人睡觉已先欠去也博两脚向前者学菩萨顺次入定如入初禅定不出初禅定即入二禅不出二禅便入禅乃至从非想非非想便入灭定由如师子以两脚向上复将后两脚向后蹴者由如菩萨迷次向下入诸定故如从灭定不出即入非想非非想从非想不出即入无所有处定乃至从二禅定不出即入初禅定由如舒脚向下相似故次第入出名师子颦呻也。
【疏】若菩萨起禅至集散三摩地者意云一切地入一切地出者亦尔是总语于中有别意说从初禅一入心于一切地心后出又于一地心入于一地心后出如依诸禅心入于初禅心出等故名集散三摩地云何名集散若依一地一心入名集于一切地心出名散如以灭定为头入灭定不出入即非想非非想从非想非非想不出还却入灭定又从灭定不出即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不出还却入灭定如是从初禅不出还却入灭定即灭定为集余定名散又非想定为集余名散亦尔又从初禅不出还却入初禅又从初禅不出即入灭定从灭定不出还却入初禅亦尔即初禅名集余定名散乃至二禅等为显亦尔。
【疏】对法第五至起一切地者对法会违也显一间者即起非想一地而入此定故。
【论】云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等也此约未自在者说若起一切等至者约己自在者说。
【疏】显扬十八至九等至者意云此引证证有自在者起一切等至皆能出入灭尽定也九等至者所谓八定并灭尽定谓如来大菩萨至不尔便违者意云此会违有二意第一会欲界心得入灭定第二会声闻等得定超诸等至如显扬云曾贯习者从欲界心后入灭定者不然但为如来及大菩萨所缘境界似欲界故名有欲界心不是如来大菩萨等实起欲界心以欲界唯是有漏无漏心若许起者岂如来大菩萨有有漏心耶问所言似者云何名似答所变相分同世间或可示现有贪嗔等心如爱语便呵骂调达等其实除欲界已外余虽在何地心皆能为加行入定问如来大菩萨既无功用如何有加行心而入定耶答加行有二第一任运加行二不任运加行如来等等虽无不任运加行而有任运加行故云虽在何地为加行入定言且从极自在纯无漏为语等者此意会瑜伽文今言超一地皆能入灭定者且约极自在佛及菩萨纯无漏为语据实十地菩萨及广慧声闻独觉皆能超定如大目连定中闻声即从无所有处定心超入欲界心等若不许者即须违定中闻声之文。
【疏】问既尔此为即是加行心地法为但依非想心地法者此中问意既言从初禅心等加行能超入灭定未知灭定为依初禅地等立灭定为依非想地立灭菩萨等依一切地心而入灭定随用何地心为加行即于加行心种子上立灭定不要别依非想地心立灭定也准此义即今初禅等地并有灭定。
【疏】今释不尔对法第十三等说乃至解脱等者若说灭定依余初禅等加行心种上立者不然对法论中明八解脱处说灭受想解脱依非想处解脱故知灭定依非想地立又此论亦云属有顶地。
【疏】以极微细故者意说此定极微细故不可细定依粗地故所以但依非想地立。
【疏】论云微微心种上立是乃至入此定故者论中言微微心心种子上立灭定者且约初修灭定者及次第从初禅等乃至次第入灭定多分为言若久修得自在者即从何地心皆能超入灭定又诸论但言超入灭定不言超入非想定心方入灭定耶知从诸地心后真超入灭定有云诸超禅者如从初禅心直超入灭尽定虽不别起非想地心入灭定然灭定仍依非相地者即依昔时先旧有猒心种子上立也以初修时皆有猒心劳虑种子故此中不依余地唯有依非想非非想地。
【疏】言依加行心上建立者乃至种子上立者解云若初修灭定者即依未入定前加行微微心所熏得种子上而立灭定若得自在者欲入灭定时即不作前微微加行心但作缘无相界心而入灭定大菩萨不假熏习故又佛无熏习故言无漏主彼心细故者意说依彼地超心即彼地系彼心细者临入灭定心也问佛大菩萨既不熏习入此定者未审灭定依何而立答若自在菩萨等言入定时即作无相界想由此心故即远引起昔时未自在时灭定前微微心种令此种子还有势力却有猒心防心功能令心不起而立灭定亦如延命之法旧业名尽更舍衣钵滋益故业还得引年此亦如是以定前无漏心远引昔时猒心旧种令有功能防心不起建立灭定意说初修者依定前微微心新熏种子上立灭定若得自在菩萨等以定前无漏心牵起未自在已前入时猒心旧种令有势力防心功能即于此上立灭定也。
【疏】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者若佛大菩萨等许明日后日有人来拟言说法现威仪等即便先入神境智通作期愿言我言已后七日或一年入灭定若以后有有情来时我虽在无心定亦能现威仪说法化诸有情既发愿边期已即入灭定乃至明日有人来此菩萨等虽在灭定中亦似有心定遂能说法现威仪等故云不起灭定而现诸疏无威仪也。
【疏】灭定实从现行至而是非学非无学摄意云灭定猒心种子从前无漏现行令是前现行无泽随熏种随能得入定有学无摄但为此灭定极寂静无有进趣又上息行相乎似于涅盘故不是学亦非无学摄但是非学非无学摄以此灭定是不相应中收故不同善色心等。
【疏】虽属道谛至故是非二者释外难难云猒心无漏种子既是道谛摄如何灭定非是有学无学摄耶答已下不通恐脱字有以此无学摄。
【疏】不同余种子彼非止息故者若学人身中种子有增进趣向故有学摄若无学身中种子先以进趣今至极果更无法可进所以唤无学亦名息求故无学身中种子据先进趣是无学摄未同灭定而无进趣故非二摄。
【疏】通有为无至非二摄故者此文意说其非二法即通有为无为就有为中亦通有漏无漏然有为无漏通非学非无学者谓灭定是也意无为无漏亦通非学非无学者即一切有情身中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是也此亦无进趣故以有情非是学无学故犹如学无学人身中烦恼无记法等是非学非无学摄故学无学身中所有所有漏善法及无漏法等皆是学无学摄然忧苦根通有漏无漏能引无漏故故通学无学学人身中有即是有学无学人身中有即是无学。
【疏】俗弟子亦色界亦有者谓上界那含得罗汉者皆作俗人形相。
【疏】六欲天中文亦不说义即无违者意说天中有身证不还亦令初修得灭定将为尽理且说人中者为近故胜故文由未尽者论中偏说人中得者文未尽也若兼说人天得者将为尽理。
【疏】然无欲界后起等者意说如今生中身证不还欲界中初修得灭定若后生中更得即于色界中重引现前何以故以不还人生在色界更不还于欲界生故故从欲界终生上界得起灭定故云后上二界亦得现前。
【疏】此据未有第八识义至建立故者此疏文会瑜伽五十六彼论云后于色界重得现在前者据未有第八识义且言色界后起灭定不言无色界得起灭定今于此会论说后上二界亦得现前者即据已建立第八识真实义说也。
【疏】邬陀夷经是此成证乃至非遮无色得入此定者如舍利弗在大众中说灭尽定云如有不还先欲界得灭定已后超段食天生摩如摩天随受一天处则能入灭尽后起段食天生摩奴摩天随受一天处则能入灭尽定是时现沙弥在大众中闻舍利弗说意成天得灭定沙弥谓言舍利弗说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得入灭定时沙弥便对众中诃舍利弗言上座不然舍利弗又重说起段食天生意成天随受一处得起灭定时沙弥又准前如是再三皆言上座不然旧经论中云摩奴摩天摩奴天者此言意成天若新经论云末那摩末那者意也摩者成也即是意成天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随意而成故即欲界六天色无色界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若胎卵湿生皆不随意成故然欲界虽化生有情亦名意成今不取之但取色无色界诸天以欲界人天皆段食今既云超段食天明知超欲界生色界意成天中言随一故者意说邬陀夷经既云随受一处明知即是随其何地所受一身即起灭定故知兼取无色界也谓小乘不解此经即道沙弥是舍利弗不不是以沙弥意说不还异先于欲中已伏上界无所有处贪而得灭定不退定从欲界命经即超欲界段食天生悲想非非想意成天中虽生彼天不得灭定以无色身恐成断灭以邬陀夷不立第八识故谓小乘亦不立第所以邬陀夷云是舍利弗非非者如何以小乘等谓将舍利弗说不还果先于欲界得灭定不退命终已超欲界段食天生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中得入灭定若先退灭定者后生色界中随生一天处亦得起灭定者然小乘既不立第八故无无色非想天中恐断灭不得灭定由此故道舍利弗非若大乘中说如舍利弗道理是也沙弥理非且舍利弗意如有不还果先于欲界已伏无所有处烦恼而得灭定后退起色界染即退天灭定即便命终生色界中除大梵天及无想天以圣人不生故于余天中随生一处还得重引现前又若不还果不退灭定从此命终后生无色界非想天中得灭定谓舍利弗解大乘知有第八识故非想天中亦得灭定小乘不许故道非也大乘谓有第八故云舍利弗是沙弥非问岂舍利弗说非想非非想天名意成天耶答但总说亦不别摄非想非非想处为意成天然佛亦不遮非想天不是意成天由此大小二乘遂致纷纭于今不息。
【论】于藏识乃至不断灭故者论文断说定性二乘无色界信有第八生无色界亦起此定不信第八识即不起灭定。
【疏】旧诸法师至此与彼同者意云旧师约建立名大不建立名大小建立名小今即不然云建立者是信有义如前何得知答且如大乘亦说小乘中建立第八谓受乐欣喜阿赖耶等虽知如是仍有不言有第八者生欲色界且处阿那故约二乘说信有者名为建立若不信者虽已建立以不信有故不名建立且如大乘虽信有小乘而不将为究竟故知但约小乘说信不信不约大乘说以极成故故此论与彼瑜伽同准旧师不许无色界得灭定。
【疏】问若尔诸得此定至如何信有等者圣者问意云得灭定者必是不还果已去又生无起圣者即是定姓之人必非不定姓圣者以不定姓圣人必不生无色界故故定性不还随一天已生之处尚不重生何况生下故定性不生下也非不定性人先根熟佛不救故者此者文意说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时佛必救之若定性人大乘根不熟佛且亦不救。
【疏】亦非不定性人大根必不熟入无余至依地者此文意说无不定性人大根不熟入无余依意说不定性人纵根不熟亦不入无余依言与定性人有何别者意云若不定性人根必不熟入无余依者未审与定性人何别耶如瑜伽说又此彼定性人如何信有第八识耶又菩萨必不生无色界若定性人信大乘者应非是定性人若是定性人者如何信有大乘第八识。
【疏】答即定性中有愚法者至信小乘教者如法华经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即法华论中解云声闻有二种一者定性虽信法华经即不肯修行二者不定姓闻法华经即深信决定修行若佛在世设有定性中愚法者亲闻如来说大乘教悉皆生信亦不修行大乘也亦如大乘虽信小乘不将为究竟故不愚法中亦有于无色界得起灭定若佛灭后不愚法者生信愚法者不生信此第一解中即半生信半不生信。
【疏】或此大意与五十六别等者五十六意据建立第八教故一切皆起此定此据未建立阿赖耶识教故生无色界不起此定。
【疏】对法第十云至不入此定者准对法第十文但云多安住寂静异熟不入此定而无不字故疏主引文错对法文意说诸弟子不还果等生无色界中由住无色界第一寂静解脱殊胜异熟则多分不肯起功用而入灭定欲得安住寂静异熟故故下界等皆有反异受相应不名寂静无色不尔得寂静名此则引对法文成此第二解故云更为此第二解或可不字又分字即多分安等故误为不字有云疏主无错对法云谓无色界不安住至不入此定者谓灭定位中转识粗动想等不行是故异熟得寂静名彼论说不信第八教故言多不安住也故无色界圣者不入此定。
【疏】瑜伽为胜者约定性中不愚法者缘信有第八纵生无色互得此定。
【疏】随此定所依断道究竟处说故者意说一切非想地是灭定之所依处又若断有顶感而成无学故云断道究竟。
【疏】有言法空至然等者古师虽作此说不然违唯识论故即以此唯识论文为正。
【论】疏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等者论中有二师解初师据摄论第三说五人得灭定论云要全断欲余伏或断者以有不还果故全断欲界第二师即约对法第九四句中等者此师即约此义准说要断下四地烦恼变等然后得起灭定问准论文云下八地修惑中要全断欲余惑伏断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断欲余惑伏断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断欲余上断有七地已除有顶地故今何乃说云有八地耶应言上地惑或断若上七地惑即伏其有顶烦恼世道不能伏故若无漏圣道亦能伏有顶地烦恼。
【疏】此俱障障定强故者意说定障是欲界下劣喜乐异熟生受为体即此受与此二性烦恼俱起由此障定力强故下劣受为正障烦恼等为助障。
【疏】又何不断六品等初二果人得者意云初二果人既断六品及见道烦恼皆尽何故不许得灭定耶即从初果至第二果故名初二果非是初果人能断欲界修惑六品也或可文虽是总意问第二果也。
【疏】唯说不还等五人得故者谓不还无学独觉菩萨如来其不还中取定分解脱身证者无学中取俱分解脱者不取唯慧分解脱者欲界初修故者意说初修唯在欲界人中后上二界亦得现前。
若尔对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乃至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者此中问意即是第二师难初师云不断下三禅烦恼得灭定者何故对法第九四句中云得第四静虑方得灭定不言得下三禅定而得灭定耶其四句文广如对法及别秘具出抄叙。
【疏】答彼不言唯依得第四定至故有何妨者初师解云彼对法不言唯依第四禅得灭定亦不遮下三禅于不断烦恼不得灭定故知虽不断下三禅染种俱伏下三禅染现亦得灭定故有何妨。
【疏】余上五地或伏断者谓上四地即用世道伏若上第五地用圣道断也世道不能伏有顶惑故。
【疏】下三定等中定障苦乐等变异受俱者欲界中有忧苦变异受下三禅中有苦乐变异受俱惑种能障定也意说受俱烦恼及种皆能障定如不动无为不依下地立者意说不动无为灭乐受得下地不然以乐受多动勇身心所以灭乐受及想法应立不动无为故不动无为不依下三禅立依上地立今灭尽定亦尔下四地烦恼繁杂障定强故要须断方得此定后起通上五地初起唯在于欲人中慧解极猛利故。
【疏】即以第十对法四句为证者即此前引对法第九四句中云谓诸圣者以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界等得入灭定既言得第四禅即断下三禅中烦恼种尽也据此文证即第二师胜亦有理者如不动无为不依下地立者断其理也。
【疏】有人欲明初二果至证九定故者意云如有人欲明初二果伏得灭定者有其三失且汝计初果断三界分别惑尽用世道伏欲界修惑九品或初禅九品乃至或无所有处九品伏尽得灭定者不然又第二果人断欲界修惑六品尽又伏欲界下三品惑乃至伏无所有处惑尽得灭定者然今难且申三失且如初二果有欲界中不善及无记二性能障定者尚未断尽如何能入灭定耶又下三禅中喜乐变异受等亦能障定亦未能断云何初二果得灭定耶是为一失又难云既言初二果人得灭定者亦应于二果上建立身证那含二失又难云既初二果人得灭定者亦应初二果人得证九次第定三失既有三失道理难成故初二果不得灭定。
【疏】此意即是所已伏种虽退不退乃至未无漏道断处受生者意云如不还果人欲界惑全断就上八地中除非想一地断与不断皆得此定余七地烦恼要须伏或断方得灭定意说不还果人伏初禅等烦恼唯有种子在若退起初禅现行烦恼命终生初禅者即以种子润生上地准义若退起烦恼应用现行种子合润唯诸家解亦有此理既退灭定起烦恼何得不用现润耶若不退起现行烦恼者即初禅有惑种在未被无漏道断即于一已伏种之处即亦唯用种子生于初禅就初禅中有三天若当于三天中生不妨用现行润以自地死生自地故若生第二禅必须起无漏道即断此初禅种子用当生地种子润生第二禅余地皆尔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疏】若尔异生应唯种子润者此中难云圣教说入见谛者用随眠润生即初二果人亦以现行润者圣教说异生用种润亦可异生应唯种润。
【疏】然异生现行润六行不伏爱等现有既得生者难云圣人言种润虽有其种应生上界意云如异生身在下地起六行伏惑道唯能伏下地修道中迷事烦恼痴慢等然不能伏分别贪爱及细俱生身边见等虽不能伏然为伏余迷事惑故故起上地烦恼向上地生故例云圣人不断下种应得生上界以异生润藉伴乃至得上生者此文意说如正润生烦恼即是修道中俱生迷事贪痴慢等异生身在下地以六行道能伏虽有下地余见道贪爱及俱生身边等不能润生故得生上地无余惑伴者无俱生迷事惑也。
【疏】圣润生不藉伴有种不上生者解云其人唯种子润不藉现行为伴方始润生故唯种润即生已伏烦恼地即便受生若初师即初禅已伏有种之处受生不生上非想地若准第二师断生第四禅已伏之地有种之处受生不生上非想地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疏】以圣者善业胜必决定乃至应强异生者若在凡夫位所造善业后时所受得果一倍劣也又从凡入圣即此业受果比前凡位一两倍胜也此亦如是然圣者用种子润者以善业强又用无漏滋润有漏种子故唯种润若异生善业劣又无无漏资故通现润若不尔者圣者种子应强异生。
【疏】然不还者如处不还一地之中乃至必唯种润者此中意说如不还果先修得灭定后时退灭定起初禅等染命终从欲界死生他初禅地梵众天唯必种润以断欲界惑尽起满心故故唯种润虽生梵众天中且不断梵众天等烦恼从梵众天没生梵辅天即唯现行润谓此治道未满故即从梵辅天中而断初禅惑尽用二禅种子润生他二禅小光天中既是初禅地漏心唯用种润生虽在小光天中亦不断烦恼要生极光净天中方断二禅惑尽生第三禅小净天乃至三禅四禅等亦然意说自地诸天即唯现润若生他即唯种润若从第四禅生他空处亦现行润以退起烦恼故已上皆现行润瑜伽但约断欲界惑得对治道圆满生色界唯种润为语今此论亦尔若不还果若生自地三天及他地等得起灭定更不退不起烦恼者皆唯种润。
【疏】余二句可知者有在下地断下烦恼如第二果及第二向并第三果人身在下地断下欲界烦恼证不还果也有在上地断上烦恼如上流般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等皆自在上地断上烦恼证无学果。
【疏】然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依断受建立择灭一分者意说若伏染受等所得无为但是非择灭无为何以故以不断种故若断受种等所得无为即名不动无为及想受灭无为亦此无为是择灭一分以断种故不可全是择灭所摄以择灭无为通断多或立多品择灭无为今既约断受种等立无为显知不动等是择灭一分此中意云若伏下二禅染得非择灭无为若伏第三禅受等染法得非择灭不动无为意说此不动无为是非择灭一分以一切法缘阙不生立非择灭摄今受等一分不生故不动无为是非择灭一分若断第三禅受等种子即得不动无为此无为是择灭一分故不动无为择灭摄有之断第三禅乐变种等建立不动无为及得一分择灭无为以断一分受等得故若断第四禅染等唯得择灭无为不得想受灭无为若断无所有处等唯得择灭无为不得想受灭无为若断无所有处以来烦恼尽得二无为谓想受灭无为及择灭无为一分或可想受灭无为即择灭一分摄如前说。
【疏】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意说即前二师伏八地五地惑也谓形于灭定并名为下若伏八地二种无为皆非择灭摄以不断种故若伏五地唯想受灭无为不得择灭然不动无为择灭所摄以下四地惑并皆断故然疏文总语应如是说捡论文等二师义有疏本云一字者错也合为八字正。
【疏】非非身证慧解脱等者意云先得此定后回心即得者但是身证不还及俱解脱等不是非身证人及唯慧解脱者何以故先未得故。
【疏】或有一类七地等者意说非增上菩萨不怖烦恼起惑利生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烦恼而得此定故言一类。
【疏】即摄论说菩萨后得智中起烦恼者问后得智既是无漏如何起烦恼智并俱时也有云或是后得智俱时五识相应烦恼若尔云何无漏引起不善烦恼耶答以故意趣而无染想亦得俱名以不增漏故名无染想。
【论】疏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前第三卷引者如前第三卷云有义初地已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乃至如阿罗汉已断烦恼等。
【疏】又解或虽悲智等者即一人身中悲智齐等意说此菩萨虽有悲智齐等由怖不怖种性别故所以烦恼有起不起若怖烦恼者伏不令起恐为过失故若不怖者故令起为利生故故伏不伏有此差别故伏者初地即得此灭定若不伏者至七地方伏而得灭定。
【疏】有圣者者有凡夫者故意说二乘回心有是圣者即从初果至无学以来是圣者回心有凡夫先是二乘种姓修小乘行至小乘中善根位未证初果即便回心此是凡夫回心菩萨。
【疏】即成佛者先已成就乃至圆满成者若佛先于十地因中已得灭定今初成佛时即名成就于成佛时即舍却二乘位及十地中所有劣无漏及劣灭定已即初成佛时得未曾得最上殊胜灭定也。
【疏】若随二师三乘至皆如理思者此明定人数不同若大乘有顿悟菩萨在欲界得通十地皆得若渐悟菩萨通欲色二界得及通地前地上皆得先已得故中间有未得者先未得故若独觉中即麟角独觉唯于南阎浮提出现出世中得灭定亦不向余三洲及上界得定也以不向彼出世故即唯一人得若部行独觉亦不至于天上唯除北洲于余三洲出现得灭定若声闻乘约处分别即人中除北洲余三洲得并六欲天得全九处得于色界除初禅大梵王天及除无想天余合有十六天得若在彼得果者皆得即是身证不还及俱解脱者及无色界四天亦得都计三界合有二十九处得灭定也以此二十九处皆有不还罗汉果等约地者即约九地分身即二十九处是也根性者即圣者皆有上中下也九品者约断初禅一品染伏余八品染及上余地染而得灭定为一人如是乃至展转断初禅九品染伏上地染得灭定者为第九人如是断二禅中九品染亦有九人乃至断无所有处九品染皆然乃至断有顶地九品有九人得定亦然故云九品此依初师说若依第二师说如不还人断下三禅染尽未断第四禅中一品染此人即名第四禅具缚人乃至断第四禅九品染得灭定为九人乃至非想地亦然故第一师约八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若第二师约五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得灭定若约上中下根性乃有多种也言定不定者即显定得灭定也即身证不还俱解脱麟角独觉及部行独觉十地菩萨皆得灭定不定者得如二乘慧解脱及非身证者或不定者意说不定性人得灭定也。
【疏】谓前六地中共声闻乃至能入此定者若前六地菩萨依悲想地缘悲想四蕴有为行能入灭定即前六地中菩萨共声闻同作有为行能入灭定。
【疏】于七地中能念念入此定乃至离诸法有无想故者此第七地菩欲入灭定时缘无相界无为真如相离有无相方入灭定不同声闻也声闻不能作无相界故但作缘有为依悲想处相入灭定也故菩萨依后得智中带相缘真如入此定也云何得智带相缘如答以后得智中入灭定故。
【疏】若决定性至十地皆得者即总是一段义意说决定得定人名决定性非是二乘定性名决定性也即通顿渐决定故或唯说顿悟菩萨。
【疏】如楞伽说初地等乃至名缘有为行者此文意云彼经中说初地等而得灭定亦会此论中有从初地而得灭定文。
【疏】即大论六十二据念念能入至无相违者此会经论不同所由瑜伽约念念能入故说远行地菩萨方能入灭定楞伽据定得而论故通十地亦不相违。
【疏】虽瑜伽八十说入无余依缘无相界入此灭定至无违者此会意云取彼菩萨真缘无相界入灭定者不取其似故除定性声闻以变相故者八十义不相违也菩萨二乘虽后得智变变有亲疏故分真似今更一释七地已上缘无相界反相缘不尔便非依后得智而入灭定然二乘者不能念念入定故不取之不同菩萨能念念入是故偏说亦不相违。
【疏】大论第十二说至何心皆出者此问意云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既不云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时心寂静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出答先于期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于彼修习极多修习由修习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释曰由修习力虽无分别而能任运出入此定先由修习有心定故有诸行相状入出于定诸行相状者解云如欲入定加行心时于诸心心所诸行相状而生猒离能入灭定若出定时由有三种触三种境为缘能出于定故云皆同诸行相状能出入灭念意说由多修习离心等加行力故能任运入出或可此据自在者说若未自在亦由期愿而方出定今观此文通诸久习大论言先期心是初业者善修治故是久业者据胜但说久修习者初修者略而不论。
【疏】又说出定时触三种触谓不动触乃至三灭境等者此中即约出灭定已缘三种境触三种触触者即是第六识相应触触对前境故名为触非是身识触触尘境名触身识不能入灭定故唯是第六识能入灭定故顺配云不动触即配有境有境者即五根能有色境根得有境之名意说昔我见依此根境起执今灭定既断我见依此根不为见之所动名不动出定心缘此而出名不动触触不动境故无所有触即配境境境境者是根境出定心缘此而出此境是出定根境之境意说此说无有法执出定心触彼当出名无所有触无相触配灭境无相者即是真如灭境即是灭谛也出定心之所缘对此境名无相触或逆配云不动触即配灭境无所有触即配境境无相触即配有境也又依娑沙一百五十三问如是三触有何差别彼有四说第二说云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触依三解脱门以配三触余烦不录更有分别如枢要说有云有境者即五蕴名有境此出定心缘有境立不动触不为我慢之取动故境境者谓五尘五尘体总是一境又五识各各别取亦名境故重名境境出定心缘立无所有触初入定已断贪等后出定无有贪等无所有但有心心所想应触余者同前如未自在菩萨依前二境出定若自在菩萨依后境出定。
【疏】问非有漏心别境五皆起如何唯二十二者此中问意云如有漏五别境或于所乐境唯起欲或于所执境有定无慧或有慧无定即五别境不并起如何灭定灭二十二法为体耶答有漏不俱行相别故无漏可然于无漏位缘境五常具足于一行中修一切行故。
【疏】一曾得未曾得佛于何时得者意云佛得灭定亦名未曾得如佛余善法及染法旷劫已来百回千回得故则名曾得善恶等法自未来出生相时即起法前得及依至现在即有法俱得此善等法即名曾得以先法前得起时前已得故今又重起法俱得故名曾得若灭定旷劫已来未得故名未曾得以于未来无法前得故若灭定依至现在唯起法俱得只是一重得但名未曾得新新得故为无法前得故名未曾得若依至过去唯有法后得故佛灭定名未曾得也今此文中剩一字已下既无二字故知上文不合置一字又此一字应是以字以曾得未曾得等又此曾得未曾得义前说第七识二定证中解捡叙又佛灭定有离染得不同余圣唯加行得所以偏问答佛者据圆满更为论虽在因位时已得然未圆满至解脱方始觉圆满。
【疏】出定由先期愿者若欲入定时要先邀期或经七日十日乃至一日一劫等方出定谓由先邀期日满即便出定。
【疏】谓有极重睡眠等者自有二种谓轻及重若轻睡眠是不定数如诸论说闷绝即是第六意识心心所法故大论云闷绝是意后不共业故。
【疏】大论第一说闷绝是意不共业即由闷时唯有意识者若约起闷绝之时即唯有意识已后极重闷绝时即无意识大论约初起闷绝时有意识即说闷是意之不共业有十五种分别所缘审虑所缘醉狂闷觉梦醒发业能离欲能离退断善续善死生。
【疏】以触末摩者末业者此云死穴亦云死节故顺正论三十云末摩无别物身异支节触便致死故人身上有一百二十八死节若触此死节即闷绝生也如圣者善解脱死节但触着死节闷绝也不假绝及扶而得物也。
【疏】闷即触处闷也者此闷即是二十种触之中之闷也二十种触如下广释。
【疏】或唯有意识名意不共业者此解有心闷也先有五识当闷之时唯有意识名意不共业也亦不是心所虽有心闷闷仍不是心所法也若至无心闷位即名极重闷绝。
【疏】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云且如闷绝之法要藉风热等故方有闷起无缘不起其睡眠设无风热等故缘睡亦得生如因段食疲极惛沉等为能引于所引身心分位亦得有眠眠是心所法不同于闷者云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说此睡心所能引即于此能引为分位至极重睡眠无心位故假说为眠眠其实无心不名睡眠也故说能引睡眠为心所。
【疏】舍诸所作者如人正营作时无眠而以事毕方起睡故意说此等十种皆能引眠。
【疏】实非眠者若有心眠可得名眠若无心时不名为眠即假名眠。
【疏】谈者如人心穴门积淡饮非吐痢气拥致闷。
【疏】神力所引者如被鬼神力所加亦令心闷绝如方等经云诸大力神等白佛言若有恼乱读经者我当以打此人令死或至无心即是神力念其闷绝。
【疏】或此俱是触处少分者是第二复次解已前是第一解或二俱是十二处中触处少分睡为疲触闷即闷绝即是二十种触中触处上触触尘上触者皆依四大上假立然此论中说是触尘少分且约欲色二界中闷绝说不约无色界说以无色界无四大上触故问无色中有闷不答无色亦有死生等闷故意不共十五种业中亦有闷也故知闷有是触尘者不是触尘也问唯识后解睡闷皆用触处为体未审论中初解睡闷以何为体耶答如下自解。
【疏】谓若有心之时至是触处少分者此明闷以触为体所由也。
【疏】或有心之时至故名眠者解无心眠以触为体所由也。
【疏】又至至处少分者意说此疲闷二触唯是第八境何以故微细不觉故意说极重睡闷既无心时即名微细不觉即用疲为体故第八缘又测云然此触处是第八相分七不缘彼六不行故有云第八不缘此疲闷二触何以故以二十种触皆是假法但依四大上假立今第八但缘触等所依四大种不缘于触胜解引即总二言触处少分者指此论中或此俱是触处之文。
【疏】前别解二即取无心至为此二体者论中前解无心睡闷即依色身根尘分位上立此无心心既不行即取色蕴为此无心睡闷体也不同后解以后解唯取触尘为体故。
【疏】何以不尔者此问意者何以不说死生二位耶既说无余依亦合说死生二位故。
【疏】应说八位名无心故者此答前问若如前师说死生二位者瑜伽应说八位无心也。
【疏】即一相违释者捡余本无一字或论文意有二第一显相违释第二明不说入无余依所由今且释显相违释故云一也。
【疏】粗浅法者意说睡眠闷二法是粗浅法故佛八地皆无有也说有皆示现非实为方便教化示同众生疏作财字者错也。
【疏】此中三乘学无学三界等分别皆如理思者余圣有后三佛八地唯有一灭定三界者睡眠在欲灭定在非想无想天及定在色闷绝遍三界三界有死生故故死生皆无心无心即闷绝摄不尔五位无心摄法不尽。
【疏】因辨六俱说八俱转者然颂文中本据明六俱谓五识随缘现意识常现起等是今乘文势便故亦说八识俱便此是故八识等文即是明八俱也。
【疏】即萨婆多等发智本师难者然本师者即是迦旃延也难者即发智论中而有问答云何不现在多识等皆是发智论中问答疏浅也乃至此论文等以来并是发智论文故萨婆多等立一有情唯一识起不俱起故今迦旃延时自宗义以难大乘小乘云若多识转如何得说唯一有情故此论文即根本萨婆多义问发智论是谁造有说是佛在世之日迦旃延造有说佛灭度后有迦旃延造是萨婆多本宗之义。
【疏】若上他界分乃至无色界亦尔者如身在欲界圣得上色界定若入他分上界定时如何说此人为自分欲界有情乃至无色界准此难又如身在欲界入无漏观无漏观现在前时如何说此人为有漏有情应是无漏有情。
【疏】顺正理师义情者是识乃至有前后识故者顺正理师解有情谓命根情谓情识即命根能有此情识故名为有情设无心时虽无现在识应命根尚在能有过去未来识也前即过去后即未来故云命根能有前后识。
【疏】此共小乘所许为论者今此论云依命根数立有情者此共小乘所许依命根立有情为言也种子能有第八识故是种子假立即是论文中云依命根故命根是假依种子立也后是现行实法者即是论中立有情或依异熟识异熟识是现行识即是实也。
【疏】二依多少立为有情者意云依此种子现行二法寿命多少而立有情也问何故不依余识立为有情而但依第八者答彼以但恒时唯有一第八故余识并有转变间断故。
【论】一身唯一等无间缘如何俱时有多识转者意云小乘依自宗难大乘自一身之中诸识不并生随六识中起一识时即唯一个等无间缘如何大乘许有多识俱转耶答如疏。
【疏】不尔一念多无间缘者小乘难云我宗唯有一识起即一念中唯有一无间缘汝大乘既许一念有多识俱起者即应一念有多无间缘小乘虽作此难据大乘一念亦许有多无间缘以一念有多识俱起故。
【疏】非大乘中一引多识为无间缘者若大乘中正义八识各各自相望为等无间缘即是前念一识取后念一识为等无间缘。
【疏】或此是前六识相望为缘师义者即如前师云六识相望为等无间缘故前文云若此一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或彼六识亦为且此等识无间缘。
【疏】自各相望多缘能引多识果起义者即八识自各各相望有多等无间缘如前念一眼识为缘能引生后念眼识果余识亦尔所言多无间缘者刹那生灭故。
【疏】是五十一等至生起证者此文是瑜伽五十一等文如前赖耶八证中最初生起证也今引此文以理难有宗且如有情一时欲取色等五境其诸根境等缘皆已和合势力齐等如何于中有灭定有识不生无别所由有生不??理由此故知诸识俱转。
【疏】大势六识缘合相似者若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生灭此之三缘六识皆具故云相似余空明等缘即多少有别。
【论】又心所性虽无差别至异类俱起者此举取所例王答意云诸心所义同而受想等种类别者许多俱生宁不许心王义同故而眼耳等异类识俱。
【疏】一念之中有四业故者按瑜伽五十一云诸识俱转于一刹那有四种业一者了别器业二者了别依业三者了别我业四者了别境业解云器业者谓第八识缘器世间依业者谓第八了别五根扶尘及种子以五根及种子各自与识为同缘依及增上缘依故根种子名依第八了此得依业名我业者末那恒计第八为我名了别我业余之六识各了自境名了别境业意云若诸识俱转即有四业诸识不俱四业不立若不计有四业者违圣言故若有第四业必有前三业若有前三业未必有第四业以无心位无六识故。
【疏】而今有人云八识不异至非尽理者如学楞伽者云八识无别如依海水起浪与水即无别又如依镜见面像离镜无别像也今虽不然经论之中说七识依第八识所以举喻如海起浪等海浪起故彼论依少分相似道理而说其实八识各别又哲法师云汝难云如浪依于水水与浪无别即言八识无异者亦如有为依无为无为依有为无为有为应无别。
【疏】今云缘过去者意云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故。
【疏】此简宿命智至为不定过者量云第六意识是有法取彼五识所缘之境应不明了是宗法不许意与五识俱故因也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故喻也若喻中不置散意言因中便有不定之过故外人将宿命智为不定过过云为如宿命智缘过去久灭事是明了故此不与五俱意识缘五境得明了耶为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不得明了故即此有与五俱意识缘五境不明了耶故置散意言简宿命智也以宿命智是定心故比量无过又如西明量云汝宗五识所引意识应非明了以非定心缘过去故如散意识缘久灭故宿住通虽缘过去而是明了故说散心之言非散意识缘久灭故彼是明了者及显散意缘境不明了故得将宿住智为不定过若散意散故久灭事明了即为不定过不成此文即八证中第三明了证也。
【论】如何五俱唯一意识至取一或多者此外人难意者论主宗六识许俱生者如何五俱唯一意识于色等中随五识数取一或多耶。
【疏】不许一念意识五识俱生乃至一心取多境者意说萨婆多意不许六识并生何论不许五俱意识不得分明取五境也然亦许一念独头意识亦缘十八界等多境生故意云彼宗不许有一念五俱意识了多境不妨一念独头意识了十八界如彼宗说无处无容一念有二识得并生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轮王出现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麟角独觉出世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如来出世故不许一念有二识并生今大众解云无处无容不得同一同界有二轮王出现亦许余别世界有多轮王一时出现又无处无容不得同一眼根有二眼识一念得并生。
【疏】又除大众部等乃至不许并生者说者意说此难中无大众部若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部等许六识并生若余萨婆多部经部等即不许六识并生论主今对经部有宗说取五境故有宗经部难论主取一或多等之义五识后一念意识至独头者得者意说有宗等不许五识次后一念意识而得明了缘五种境可然彼宗中许随五识后生别独头起意识而得五种境有明了用问有宗何故不许五识后意识缘五种境得明了耶答有宗等说五识后一念意识不同一时缘五种明了境也第一念眼识缘色境已至第二念眼识灭已即意识起缘前色境亦得明了意识灭已至第三念又耳识生缘声境已耳识即灭至第四念又意识生缘于声境即得明了意识若缘前眼识不缘之境即不明了以隔念故意识灭已至第五念即鼻识生缘香境已鼻识即灭又意识生缘前香境即得明了意识若缘前眼耳二识不缘色声等境即不明了以隔多念故舌身识等皆准此知只得一境明了不得五境一时明了若余独头意识缘五境即得明了。
【疏】虽为此难令大乘至亦不明了者若大乘中第六识与五识俱时起者意缘五境亦不得一时明了如意识虽与五识俱时起若意识与眼识专注同观色境即得明了意识不共耳等同缘声等境意识于声等境即得明了余者亦然虽为此难等者意说论主虽难他云取彼五识境应不明了等今大乘中五俱意识缘五境亦有不明了以五识俱意但任运缘无深取分别故然详俱生与小宗别问如何前云五俱意识取五境明了答但与五识同缘五境是现量故得明了名不如他独头意识有极明了用故云不明了也或虽为此难者小乘难大乘谓小乘作此难者欲令大乘五俱意识取境亦不明了顺疏文稍亲。
【疏】如眼等识各于色等取一或二十种者今疏中言眼识缘二十种色者或随彼有宗说彼部许二十种色是实有皆是眼识所缘也又疏言眼识缘二十种色者即约前眼识许缘长等假色师义如前疏释讫又云眼识缘二十种者约数而言二十种色理实而言眼识不缘长短等假色长短等色皆是形色之差别也若光影明闇等色眼识亦以光等皆是青黄等显色之差别故二十种者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烟云尘雾光影明闇。
【疏】境有为多识所取作用相故者即是相分彼见分所取能缘见分既有种种行相故知所缘相分亦有种种相也。
【疏】不同缘至三性等生故者意云若意识与眼同缘即意能引五识中生若尔三性意识即与五识同性若意言虽助五令起若不同缘者意识亦不能引眼等识中三性生也如何五识得有三性既意与五俱同三性者明知同缘由此意识有二义一助五令起二明了取色等相相即虽俱现量异于眼等识者意云眼识等虽俱现量然意能明了分别深取境之相其眼识等不能明了深取所缘故云异也非无用者意说意识助五令起亦能于境有明了深取所缘用故故云非无用。
【疏】此中意起至复助五生者五俱意识而有二义一明了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识虽有明了无助五引生故不为例非一切明了意识皆能引五如定中意识虽复明了不能助五故问一切定中皆无五识耶答得自在者定中亦许起五识未得自在者定中意识不能引五识生问与五俱意皆现量耶答如第六识比量亦得与五识同缘若定中起现量亦得意与五俱起问若尔何故论云与五俱意识是现量耶答且约意识任运缘境定与五俱云是现量若余俱意时量则不定论非同境者此说八中非同境者自有全分不同境者亦不相应如五识身展转相望不相应或五与七应知亦尔自有小分不同境者不相应如五望六八六望七八。
【疏】谓六七八识有宽狭境不同故者此明因中八识缘境有宽狭也即缘多法名宽缘小故名狭如第六识能缘十八界最宽第八唯能缘十一界谓五色根及五色尘及法处一分所摄实色故前论云然法处所摄所变实色若种子即随现行处摄即次宽也若第七识唯缘一法名为狭前之五计各缘色等一法亦名狭也若佛果位一一通缘一切法皆有根本后得智故若尔果位成事智既无根本智云何得缘真如答有二说有云成事智亦有正体智有云唯有后得智而无正体智评曰既了俗证真而称后得即佛果后得亦缘真如纵无正体亦得缘真如有云佛果五识有正体后得纵理为胜任情取。
【论】设同境至体数异故者此遣外疑谓外疑云若不同境可如所说同有同境何不相应故作此通设同境者亦不相应彼此所依随其所在体数异故此说八中虽少分同亦不相应如五与六八第六于七八彼此所依体数异故。
【疏】设少分同者者眼识等彼此所依根体数异故谓眼等五识具四所依根所谓同境分别染净根本若第六识但依二根谓染净根根本根如疏中云意识依三根者错不可言六依前念等无间灭意根以八识皆有等无间灭意根故言相应者尽必具四义谓时依所缘同体事等今以一义简之尽者一义者谓所依根一义也于相在四义中以所依根一义简也故所依根体数各有多少异故故不相应也言二数异四三依别故者应云四二依别五依四根第六依二根故。
【疏】相应异故者即各有别也然前说相应者即时同所缘同事数等名为相应今八识相望不得相应一行相别谓见分也二所依别谓眼识依眼根乃至身识依身根第六依第七七依第八各别故三所缘别谓眼识缘色乃至身识缘触第六缘一切第七缘第八八缘三种境四相应异者谓八识或俱起或不俱起多少不同不得相应故不可言定一又若一个心王余者是心所即得相应以是与他性相应非自性故既八个俱是识不可王与王相应也又相应异者即八识与八识心所相应多少各别故如前已辨西明有此解。
【疏】又七能熏至八是果者然彼经中亦明能熏所熏义七是因者即是此中能熏八是果者即是此间所熏义。
【疏】此非一异依四胜义对四世俗皆得如理应思者如初胜义对二世俗且初世俗之中执有一切法别及第二世俗中有实有蕴处界等实有八识各别若初胜义诸法如幻不实假有八识无俗如前若第三世俗即实有世间因果谓苦集谛即实有出世因果谓灭道谛即八识中种子为因生七现行等为果即七识为能熏因第八识中种子为果即因果各别若入第二胜义八识因果皆假有即前论云假立当果对说现因假立曾因对说现果也即第八识中种子为因前七识为果即因望果亦不异或七为能熏因第八识中种子为果故因望果亦不异定异应非因果性故若八识行相相望不可言不异现行各别故也若第三胜义对四世俗前三世俗如前第四俗即有实证二空之理若摄入第三胜义但依假诠云二空一实真理若第三胜义第四俗即有依诠云二空证理今第四胜义废诠谈旨绝言虑也亦无八识定实异也四世俗对四胜义皆非一异也。
【疏】第四真胜义谛胜义者答第四谓唯真非俗所以第四名胜义胜义若初世俗唯俗非真故初俗名为世俗世俗亦名世间世俗也世间者即是世俗穷八识理理者即真如谓八识体即是真如故经云一切法亦如也。
【疏】故非一非异离四句等者四句者一句异句亦一亦异句非一非异句。
【疏】前之心所望心至相对者意前引庄严论颂许心似二现中明心所望心辨亦一异以第二俗谛对余真辨之云第二俗谛是亦一异摄末归本不离本识故名亦一以心所摄其王故作用差别故故云亦异王所作用不同故若对第二真谛即非一非异以诸法相如幻事故不可论其一异乃至将第二俗谛对第三真第四真作法亦尔问何故不将第二俗谛对一真耶答第一真即第二俗也同将十八界等。
【疏】今以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为论者意云今此间论文将八识自相望辨不对心所也八识相望辨者将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辨者第二俗是亦一亦异对第四真谛即不一不异以一切诸法如幻化故真谛之中心言绝故不可论其一异故与前别云然前言不可言一异至理讫者意云次前论一文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乃至无定性故讫者毕也于第二真谛中明因果讫今者但将八识约真俗相对明不一不异更不约因果说所以但将第二俗唯对第四真更不对第二真等明也。
【疏】此中义显至对第二真者意云望论本虽以八识相望辨不一不异若以义准亦得此八识同前许心似二现心心所等对第二真谛辨其因果亦无违也如前心心所相似故云亦得等。
【疏】心所与心至第四真说者意说亦得将前心与心所同此八识以第二俗对第四真辨亦得但是互显理无违也问疏中既言第三真何故不说耶答疏言对第三真者衍文也今若兼说第三真者即与前许心似二现等文不别又准论文但言第二第四不言第三或更解云此间亦得将心王心所同前心所等以第二俗对第二第三第四真等说。
【疏】理实俗真者生起于下第二俗等而对真等有四三二重数差别如下说。
【疏】第二俗穷其至实乃至皆有至绝言故者今以歒体相对故有四重如第二世俗蕴处界则有八识乃至对第二世俗敌体相对对初胜义则有八识等如也幻事故不可论其一异若对第二胜义因果性故如云假立当果对说现因或假立曾因对说现果故非一异对第三胜义并无我故对第四胜义废诠谈旨即绝言故以第三俗对第二真因果不异若对第三真并无我故对第四真心言绝故第四俗谛有二重第四俗实有空门诠理故即粗也若歒体第三真二空门证理即细故若对第四真心言俱绝若歒体前三真即无心言绝也。
【疏】谓用为能相体为所相者如识上有了别用为能相如受等如领纳等用为能相如识自体相性为所相如非情法等以生住等为能相色等法体为所相。
【疏】以四真中计所执执有实能所相无故意云将第一俗对于四真且如第一俗如执有实我用即为能相执有实我体为所相也乃至执法有实体用亦然一皆是妄执故是无也。
【疏】若以第二俗事至所相无故者如第一俗谛妄执体无若对四真皆无别也以遍计所执无体无别故若第二俗当体有八识等差别若对三真亦无别也以三真中无实依他等能相所相之作用故故无亦别意说非初俗对四真是无即第二俗对后三真亦尔以真中见分为能相相分为所相乃至一切应思者约当识体见相辨也见为能相者为见分能取相故相为所相者相彼见所取故问与前作用为能相何别答前据却设后约别辨故一境上有能所相以七识为能相者为能熏故第八为所相者是所熏故又约本末辨能所相者第八为所相者为所依故七识是能相者为能依故亦如水与波波依水起即波为能相水为所相此亦应尔或第八为能相余七为所相由第八能变种子种子方生七识现行故约此理辨能所相或见相分为能相自证为所相以见相依自证分故故前论云相见俱依自证起故如牛头角如前已说或色法有质与用用为能相色体为所相或生等四相为能相法体为所相。
【疏】对二真亦无者第三俗唯因果有别望二真中而亦无别第三真并无我故第四真废诠谈旨故所以真中亦无因果别第四俗对第四真亦尔第四俗有二空门于第四真空门不立旨诠俱废故无别也。
【疏】此长行中但对第四胜义至颂中理通者若长行论文真胜义中心言绝故但对第四胜义为言若颂文云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若约颂中道理皆通对四胜义作法。
【疏】心意及意识者即八七六三识也分别外相义者即五识也八无分别相者无实分别之相假者不障亦无实能见所见也又旧颂曰八无分别相者即当新颂真故相无别旧颂云非能见可见者即当新颂中相所相无故如旧颂中但明八识有无之相不明八识真俗之相云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等旧颂无此文哲法师云此旧颂翻义不同故新经文翻之将旧四句一一皆不尽理如第一句中心意二字新旧同及意识不尽理一滥第七二不通五识故新经颂心意识八种胜也第一句云分别相义据八六通缘内外七唯内五唯外故新颂云俗故相有别胜也第三句八无分别相即言真中八识无有分别相此语义虽不违然不如新经缘见分能相不论无所缘相分所相等不如新颂相所相无故胜故疏主言此颂无有别俗之所相唯说有无差别之相也此言极妙无有别俗之相者意云无有遍计所执之别相唯说有无差别相者意说八识识无差别之相依他据俗即有胜义真谛故无也又总解旧颂云上二句是俗有差别下二句是真无差别不说真俗相对亦不说别俗之相但说有无差别能相亦得以下说唯识义疏有九门此卷内尽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上)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下)
【疏】彼言依何转变者意言彼者即彼颂也意说彼次言有种种相转者未审依何转变耶谓依内识所变生即答词即依所变见相上假立我法也故言彼依识所变。
【疏】今解依识所变至为此问也问此是诸识转变一行颂为重分别世间我法为重分别圣教我法答二俱分别。
【疏】或转变者是变异义者问与初解何别答所变之用是依他起故与前别此用实非见相二分依此二用计能所取方名二分用是二分执所起处二分用用名二分故此二解安慧所计。
【疏】或变是现义如初卷解者即第一卷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问安慧护法皆言变现此二别耶答若安慧言变现者即自体分变现起遍计所执见相二分即有体法变似无也若护法言变现者即自体分变现起依他见相二分即有体法变似有也故有差别。
【疏】分别此是识体所变用能分别故名分别者此解分别也然分别即是自体上所变见分作用也意说自体分变起见相二分是依他起于中妄计分别为实有者方是遍计所执也。
【疏】非谓我识自体能缘名为分别者即是依他起缘见分等名相分非谓别有实识体能起分别也有言我者护法自指为我谓对安慧故自称我。
【疏】言见似能取至无二分者意言见相二分但似依他起能所取之相而实无见相二分是安慧师意即以无似有护法不尔。
【疏】即依总无立别无也者安慧唯立自体分无相见二分也总无者即是见相二分见相二分实无体也名为总无别无者即实我法也以此二法共依见相所次见相得立总名。
【疏】非一切体即是一识名为唯识者非唯识言唯显有一分识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自体性故得唯识名总有五种一者识自体故二者识实性故三者识相应故四者识所变故五者识分位故具此五义得唯识名。
【疏】非不离识至名唯识也者长连读义自显也。
【疏】此护法解第四句兼释外难讫者如论中是故一切至皆不离识是释第四句如唯言为遮至心所法等此是释外难外难言心是识体可名唯识真如色等不相应既非是识自证分是唯识。
【疏】安慧随应解假实等者安慧计识自证分是实有也余见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
【疏】变谓转至第一卷解者即安慧护法二师同解变字变谓识体转似二分见相俱依自证起故虽同解此论文义各有别护法言变通见相见相俱是有体若安慧变通见相见相俱是遍计。
【疏】及安慧二师者即安慧护法二师也。
【疏】依所变见分除实能取至二取无也者若护法依所变二分上有实能所取两是遍计所执故是无也见相即实二取故二师义不同故置随应言也。
【疏】上文安慧说余非佛者上言二分是安慧明余异生有见等不据佛说文佛无二分故下文明佛有二分者护法通余非安慧本意。
【疏】护法皆通者护法师说佛十地菩萨二乘异生等皆通有见相二分及自证分。
【疏】或并有漏说分别故者今此论文唯说有漏见相二分以说有分别故故颂言分别所分别等是约有漏位说见相二分以无漏根本智等无分别故即约安慧护法二师谓并也。
【论】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至外境相现者如颂中是诸识言不异前解故不重说言谓诸内识者是能变体即是见分也转似我法外境相分而得现前许即是依他起性而似所执实我法性。
【疏】外境通有能取所取者即能执心于相分上执有能取相所取相也又如后念心变前念即前念相分心亦是外境故说外境通能取亦如缘他心时即变他心为相分于其相分上即变似能取故相分上有能取也故能取所取即是能遍计所遍计皆于心所变相分之上建立然不出能解见分上建立能所取也以实能所取皆是计无法故也难陀二分皆是依他有体性故。
【疏】设执见分为我为法亦于心所变上执故无非所缘故者设执见分为我为法如犊子部执我为能知者又如数论我是思等亦于心所变相分上执也如执见分为我法时亦是有所缘法故无非所缘之过。
【疏】即是遍计所执性成者且如缘境之时若能遍计心亦是依他所遍计境亦是依他若于境上执实我实法实我实法体是无故即无中执有方是遍计所执性成实我法既妄执为有故名无中执有也。
【论】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者显是无如疏具辨。
【疏】由能分别变似心外实我法境现起是有彼所分别实我法相显遍计执是无如疏具辨者意说能分别心变似假立我法也此假我法似实我法境然不是实我法假是依他实我法即是遍计所以有别。
【疏】即由分别之心以下又正解疏中有二得文初即由文但解有无未论依他第二即由解依他相分上计我法我法无也故二即由别有。
【疏】由能变心变似相现者意说能变心上假我法相似实我法外境相现。
【疏】实境无义者是理也即是实境无之道理非境是义上已言境实无何须言境故知义是道理之义问所言计实我法未审相见分中依何分计答护法依二分计我法若难陀依相分上假我法安慧二分既是遍计如何依无计无耶今解如眼翳于云中翳有别自证分云无体喻相见二分亦计有花花以前见相上我法我法是无也即虚空叠假也。
【疏】二十部等说体非无有极成故者意言二十部等皆有能变虚妄心故问说出世部等既说世间法假还亦有体但非实有不妨假有由如大我说诸法如幻如化岂即无体耶彼亦应尔解真空等者即由以空依门显真如也得真空名。
【疏】此文但说有漏位故立分别名者如论中说分别言据有漏位说若无漏根本智即无分别。
【疏】二文三师者二文者即指论中有两复次释一颂文三师者即指护法安慧难陀等三师三师皆有依他而无遍计故皆遆离增减二过契中道也。
【疏】中道者正智也理顺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根本后得智也若顺正智者即通取资粮加行位中有漏闻思慧等皆能顺生无漏正智也亦解者起但无错解说当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无漏方名正智又契会中道者中道有二种一者约诠即以不空不有名中道二约废诠谈旨名中道则以理顺智名契以智证理名曹故通二义也。
【疏】自下第二有九问答并结有十第一唯识所因难第二世事乖宗难第三圣教相违难第四唯识成空难第五色相非心难第六现量为宗难第七梦觉相违难第八外取他心难第九异境非唯难。
【疏】谓于第一卷至第二卷乃至故言已说者意言从前第一卷至第二卷即破小乘外道皆无量道理破小乘外道心外实有法成立唯识道理讫原严经二颂初言如愚不分别等彼颂次言为对遣愚夫等。
【疏】三界唯心至华严所说者意说十地经第八卷有此文华严经十地品明第六地中亦有此文言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疏】十地经名体者意说十地中若经名别经体皆如无性第四卷广解。
【疏】心识是一者此一句释妨难也外人问言何故论中则言唯识经中乃言三界唯心教名字有差别耶答文虽有别心识一若在五蕴门即名为识若在十二处门即名为意若在十八界门即名为心谓七心界等也。
【疏】由彼无故能取亦无者意言但遣实所取无不遮依他亦无也。
【疏】如说若无心所心未曾转者即无性论中指余处说若无心所心王即不得起意言心王要与心所相应方得转也即如作意警觉应起心种。
【疏】唯心之言即显三界唯识者问何故经中唯说三界唯心不言无漏法唯心不言圆成实唯心耶答三界是有情爱着处同起执我法等所以但言三界唯心以无漏不执所以不言唯心故无性释(云云)为遮三界横计所缘实我法等说唯识言无漏不尔。
【疏】即与欲等爱结至贪等结者意说三界皆有爱结举欲界爱等色无色二界爱结故即与欲等爱结相应所言堕者对无漏说无漏清升不名为堕有漏不尔相浊为堕意说有情起欲界爱结即堕在欲界中也余二界准知谓身所起三界烦恼即摄属在于三界中也意言有情起欲界爱结即属欲界贪等被他贪等所摄属故余界准说此即诸有情属能系烦恼如牛属绳故论曰或为后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也。
【疏】不遣直如依他所缘者意言但遮妄情执有实所缘说唯心而不遣真如依他所缘说唯识也。
【疏】道谛摄者意说真如是灭谛摄是正智所缘能证根本智是道谛摄亦后得智亦道谛摄所缘亦依他摄或亦缘如言故不待说者以真如及无漏依他皆不离心故其义自成故不待说也。
【疏】非无漏及无为法者意言不以说唯心之言即无无漏及无为法也故知无漏无为亦有不说何以故由彼不为爱所执故乃至非迷乱故。
【疏】若尔欲色二界至有立已成者观此疏文中有二难一言汝奈说唯心者谓欲色界中而有色法即心能变色色不离心可言二界唯心无色界中既无色法何故复言无色唯心耶二言亦小乘多计无色唯心由无色中无色法今大乘亦立有立已成过无性释论具有难意如演秘六说。
【疏】此不然也者意言此难不然也言非但色无亦无贪等能取之心者意言无色界中虽无色法有贪信等非心外人执离心外别有贪信等为能取之心今为遣彼故说三界唯心故无色界中离心王外无别贪信等以为能取心。
【疏】言识所取义者意说无色界虽有虚空无为等此等无为亦不离心外别有是识之所取恐计离心别有故说三界唯心又彼经部许虚空是无色相无体无实然此空者由心破色观空虚空方显故心心所是空所依恐彼执虚空离心心所别有名非心法为遣彼故说三界唯心。
【疏】又经部执色心等至三界唯心者意言经部师计无色界诸心心所法是无色相无体无实所取境义显现所依可得故恐彼无色心王为非心今复遮彼故言三界唯心此与前别前言唯心者遮无心外计今言唯心者遮彼执心为非心故说三界唯心。
【疏】又前二师至应非唯识者第一师安慧护法二师即是难陀此二师但约妄心以辨唯识且说三界若不尔者无漏非三界摄应非唯识所缘唯识所现者诸识所缘即是相分即内识自证分上所现也。
【疏】复举识者即指识所现文意说显识所现言是识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缘义观疏文意解深密上言诸识所缘即义须同何重举唯识所现之言答复举唯识所现者意显所缘相分依他内识上现此相分是内识之境界定者是决定义言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意说无有少许实能取心缘少许实所取境何以故无作用故有二影生者相见二分依自证故如影。
【疏】如质为缘等者意说如头实为缘还见自质犹如镜头面质为缘还见自面影也问今引此文有何意答据其次第今此举也。
【疏】能入唯识现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入之处若随性入者此解论中随字即地前非正入也亦言或随经义入十地而第二解随字意说或随经义修习而能得入十地等。
【疏】相违即者此明人亦相违言人境俱别者意言释持业所以相违既是持业释故知人鬼等相违亦得是持业释。
【疏】鱼等宅路者约水是鱼等处之所。
【疏】空定唯空者约观作业者而依空定观境空若余人等非观行者即于其境而计为实定故既互相违明境随心种种见别非一实物互相违返者观行者不见一实物与虚相违也。
【疏】此虽非有至各反不同者观此文意释通外难谓有难言境既实无是遍计所执如何鬼等见不同耶应举此疏文答。
【疏】应言一处解成差者意言心外既无实境何得一境应四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违境应四心也处义宽故心外释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处。
【疏】此唯有心者意说过未境等虽无能缘识皆得起言菩萨缘此识无境得生者意说菩萨缘余人无境得识生过未境虽无不妨识得生故菩萨以智力如是观察。
【疏】境非真虑起者意言过未境虽非真缘时亦得心虑起。
【论】彼境既无余亦应尔者意说既缘梦等假境唯识义成缘余五尘等境亦名唯识又例言但过未梦等境无如眼等识缘现境时无实境者此约识虽无实色等境说有故不相违。
【论】自应无倒智者即是能观菩萨智自应无倒即是凡夫等缘境之时菩萨观此境若实有凡夫缘时应得解脱证境。
【疏】难尘是实有者即是问难也今难言若凡夫得五尘实境何故智不成故知凡夫不得实境也言证实智不成者意言若凡夫缘得真境应智得成既凡夫不缘得实境而智不成返成言凡夫若得实境而智既不成故无观境是假而智得成。
【论】随三智转智者意言随三智者境随三智转下言智者即菩萨能观智也境若实有如何随三智转。
【疏】得心自在者若十地辨位次虽人人实十地王位未必即实亦如初地菩萨作阎浮提王第二地菩萨作金轮王大臣藏经言亦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等若如有宗一三千世界有万亿世界而成至此明智即是初地二二地菩萨作此轮王能往余他方世界若异生作轮王者唯得自处所王四天下而不能往四天下也。
【疏】或意解思惟观虽境亦成乃至前解为是者此即或有观行者以假相意解思惟多时观大地等作金银想等以多时作此想等此观便成唯自见大地为金银等谓余人皆不见地等为金银故不得受用也今不取此解以假想观大地为金无实用故此通即小圣凡夫作也取前转换本质变大地等为实金银余人皆得受用之故前解为胜。
【疏】得十自在者一寿二心三众具四业五生六愿七胜解脱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无性摄论亦言各据胜说者余圣教中说第三地菩萨方得定自在者据胜而说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据胜说理实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萨于地地中皆能具行十波罗蜜也问菩萨所变大地为金等时未审大地在不答然变略有二种一实变地为金等时体业余人得此实金等用二覆相又如天仙女变舍利弗身为女时但男相不现其实本男身还在然余二乘变等虽现其相多无实用然即质变者如变出柱为金等皆即质变也若离质变者不化。
【疏】然一切异生能作此者至境随事慧转者意说异生若以假想观地等为金等相是境随事慧转事慧者缘事之慧名为事慧事慧即缘五尘境等意说异生作此观时故境随事慧转也此后解意也以后解通凡夫故如无量寿经佛教作十六观者乃至变严地等闭目开目皆令明了凡夫作亦如异生习观者亦能变境随心而转如作空观及折色作极微等观心如是变时境如是生亦与境随事慧转相似故此明言如观经说亦如九想观等。
【论】言谓得胜定者此文意说若得初果以去所有圣人若在定中多不缘事若定中多作四谛观等谓观苦无常等名九胜定若余异生虽在定中但作欣猒等观亦不能在定中而作谛观故异生得定不名为胜。
【疏】修者谓修观人即二乘等疏取菩萨谓空境相应者谓二乘修人空观观我及我所皆悉是空渐渐修习除我我所断惑由境无实此空是实若不是实者此空观应成虚妄不能断惑故知外境无空观是实也此空即是苦谛下空或四圣谛所缘相应者空我境是无空相现故谓观四谛下无常无我等十六行相亦能断烦恼故知外境无实此空苦无常无我等观是实能断惑也若许境是实者此苦无常等观应成颠倒意说作四谛观观苦下一色四心境作空等时是虽无而有无常等众相现故。
【疏】法观者谓此后得乃至相皆显故者法者谓契经正法观者谓声闻菩萨后得妙慧以此妙慧观契经中无常等正法道理即依此经中道理随观一境境上苦无常等虽无实境而有苦无常等众相显现乃至观空无我等亦然如疏中言谓一极微观为无常等者释前一境上有多相现所由然二乘人后得智中不能缘契经等但由前加行智中缘契经无常等今有后得智中但依前加行缘契经无常道理而观苦无常等。
【疏】非一体上有众多义乃至体应非无常者明不一不异也皆是观行者第六识上作苦无常等义若空无常等义即是极微者一极微体应有众多以无常等义有众多故若无常等异于极微体极微体不应即是常等众境随理慧转者谓慧能观四谛理即缘理之慧名为理慧也境者即所缘境即境随他缘理之慧而转变也。
【论】无分别智转智者问此中说菩萨能观见他余圣者证真无分别智其能观他者为用后得智能见他无分别智为用他心智及有漏世俗智能见答用无漏后得智能见或通他心理皆无失。
【疏】境随真慧转者慧能缘真缘真之慧名为真慧即余五境应随他真慧而不现也有谓境随真慧转者境谓真如也以无分别智不取于相而真如亦无出相也。
【疏】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者疏中解上二句有二解一言心意识所缘所缘者即是八识上见相分皆非离自性自性者即是八识自体分意说所缘见相皆不离识自性分之自性也故疏文言即缘识之体者意言缘识即见分体者即自证分缘见分故见分是识体上用是自证分缘见分见分不离自体分也言或事性者事之言境事即是相分相分不离识自体性故言性也二言其真如理体即是义之所依本事即是体事也义者即是有为法也故真如真实心也故真如与识为体不离识自体若八识等总名意或总名识即八识上见相分是所缘不离识之自体也意说真如及所缘皆不离识自体也。
【疏】大乘他方佛眼乃至自他不极成者萨婆多唯许娑婆世界有佛出世不许有他方佛也又唯许有八方上下二方皆无也。
【疏】最后身菩萨者即是王宫所生身于此身上即得成佛名最后身菩萨所起烦恼悉是实诃骂调达爱怡罗睺皆是实烦恼此菩萨三大劫中但是凡夫亦入地狱三大阿僧企劫已满不生恶趣定善定趣不生贫贱家定即豪家得男子身定不受女身等虽三劫满已又一百大成坏劫修相好若大乘中三大阿僧企劫满已即百劫修相好千劫修威仪万劫学神通亦学牛行象王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成并极成言简也。
【疏】此亲缘言简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变者然他身所变色等及自第八识所变色等皆五识疏所缘缘不是亲缘也故须简也若不简者有立已成过疏所缘缘先许有故准论疏合有不字不亲缘言简疏所远也疏略无不字。
【疏】如是余四识展转相望四量亦尔者量一言极成耳识定不亲缘离自声等因言五识中随一摄故如余眼识等余鼻舌身识等准此应知故极成言亦流至此亦应简不极成不鼻舌身识等即大乘中他方佛不鼻舌身识小乘佛非无漏不鼻舌身识最后身菩萨不善不鼻舌身识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极成为简于此极成言至于此。
【疏】今总为言至不别指者此说论中比量宗同喻略所由。
【疏】谓极成言亦流至此者亦应简大乘他方佛意识及小乘最后身菩萨不善意识佛意识界法界意界是无漏小乘亦许故不简也。
【疏】若别言第六至为不定过者若有余字中不摄七八识即外人将七八二识为过言汝第六识为如五识是即不亲缘离自诸法为如第七八识故亦得亲缘离自诸法彼小乘虽不信有第八识然将此识亲缘心外法故为不定过据现实非不定既不信有七八识何得更缘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识亦是极成前引理教已成立故亦成有法。
【疏】别有六量者即六识各别作比量即为六量也。
【疏】此第二唯识量者取前亲所缘量为第一此量为第二若约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勘余本。
【疏】相应法体所缘性故者即此相应心心所法即彼他心智缘故相应心心所亦是所缘性也。
【疏】不言即识者宗中不可言即识但可言决定不离心及心所若言即识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过以他心境即是心故。
【疏】以有无为别故者若以所缘有为无为即是识者且如所缘中有是无为法者此无为复与识别如何言所缘法即识耶。
【疏】以是法故即有体法者意说论中所缘法者即是因法故言以是法故既言所缘必以有体故所缘有体法因意除彼空华不可为因故。
【疏】言以是法者即显他心是所缘明不离识非即我心。
【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即立量言除他心智所缘他心心所境已外余所缘诸法决定不离能缘心等因言是所缘故如相应法又立量言除彼无体已外余所缘有体法决定不离我能缘心是所缘法故如相应法或因除亦得因中应言除彼空华所缘法故以言简之故亦无有过也。
【疏】非言与心相应至故通心者若非言与心相应即唯心所蕴故故但总言相应通心王也故不言与心相应问此文与前此亲所缘定非离此此等论文何别皆成立所缘不离识故答有二解一言无□□别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言有别前量偏约亲所缘缘说不离心而有外救言如心心所法及亲所缘不离心故可成唯识若疏所缘质色并不相应法及与无为等既非亲缘应离识有故说此量然此量意色等诸法以是法故皆非离心如心心所非谓此法是亲所缘说不离言故与前论文有别明知此量有法但言所缘色等诸法为有法与前论文有法不同故说与前论文别或可前后二量因有别故前后论别也。
【疏】初离有者意言实我法等体非有故不同彼真理及俗八识事于是有故故言离有也。
【疏】后离无者意言后者即空理及识名后也空即是如依空显故名空体性是有不同遍计体是无法故言离无问此疏文缘空识者即取能缘真如之识何故此次论文言慈尊依此说二颂言下文引中边论虚妄分别有不取能缘真如之识答意显真如妄不相离真俗相依故言说虚妄分别有也。
【疏】结前所言契会中道者结向向前一纸计文彼论文言唯识义成契会中道故立理证以上所明法也。
【疏】辨中边论卷所说弥勒本颂者意说弥勒初造辨中边论说此二颂本是弥勒作释是世亲也。
【疏】处言与于大义相似者意说处字与于字大义相似。
【疏】以处于中字皆第七转有所依故者旧颂言彼处无有二处者皆即第七转中境第七转然第七转声中有所依有所于境今即是处于境声摄处与于相似故论第一言谓二空于者是境第七摄然岂列中字为第七转应言处者于中是第七转摄或可颂中中字是第七转摄以第七转中有所依声故。
【疏】今言于此旧言彼处乃至但可言此者今新颂言于此二都无但言于此若如旧颂言彼处无有二但言于彼凡言此言即是近也谓此近法彼者即是远也即彼处远法即此二句始明虚妄心有即明于此妄心上无我法二种故疏主斥旧颂言颂中彼字者若旧颂言彼者对谁此言彼耶如先有此后方有彼未有此如何言彼故着此字为胜。
【疏】顺此方言者意说此中唯有空五字成句者顺此方言也故不着性字为言此中唯有空性非但不顺方言亦乃文词不便据理合性字。
【疏】唯与定有别者梵音言都乃至于理为胜者答唯与定差别所望也若新颂言此中唯有空但言唯字若旧颂言此中定有空是定义若于都字上更加阿缚驮剌那是揩定义也故应言阿缚驮剌那都故唯即是定义以依他中决定唯有空故疏主斥新颂中唯字今解言唯者有二义一者决定义依他决定有空故二者简持义简持义者此中即无前句以言于此二都无即已简去我法二种今此下句又言唯字更何所简不可以无法更须简也故旧颂中定字于理为胜如前已言无有二者即指颂也无有二者即指颂中于此二都无一句也。
【疏】妄分别有空者即俗谛中有真谛者此文即有释前此中唯有空下两字问何故则释前句下两字耶答意一显真俗相依有故。
【疏】一无时亦与二故者意言有一时必有二别无一时二亦无故即亦出一也意说非但一无二亦无故。
【疏】下成前义故说一切法者颂言故说一切法者即是弥勒引证成前一行颂义。
【论】虚妄分别有至于彼亦有此弥勒菩萨言我此一行颂中明虚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我法二种空无体是故此道理不违经说大般若中世尊说一切法非空者即是虚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也非不虚者即是我法体无是故我说不违经义非无不妄心者意说有真空心即妄中有真也亦有无漏智谓有为无漏也依此二无名之为空即依此有为无为二法上无能所取我法故名之为虚。
【疏】此颂上三句同此者意说此第二行颂上三句与旧颂上三句同意言若新旧二颂同者不对明若新旧二颂不同者即相对明故一颂相对明说。
【疏】有故者约妄分别无故者谓能取所取问能取所取与妄分别何别答能所取是遍计妄分别依他言俗空互有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
【疏】梵言萨埵至或言无者此文意证合有三故字论文中略但有一。
【疏】此会于中道非谓诠于彼义者如颂中言是则契中道即是契会于中道道理名会但取智证于理边名会不取诠于境义名契会中道也。
【疏】今此依三界虚妄生死乃至不说清净者意明弥勒菩萨前二行颂明断三界虚妄生死而证于真空理故颂不说无漏依他但说有漏妄心及于空理若通明无漏者颂应言断有漏虚妄生死法得无漏依他法而证涅盘。
【疏】即唯识二十外引为难者意言二十唯识中外人亦引此为难意与此同。
【疏】据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言四事中处时二即是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决定今言四事皆通者处时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既定言处时通不定者谓于是处同一时间有情心既有多所变亦应有别故于一境变各不同即随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同居异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谓多有情同一事业多时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或言处时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胜说理实皆有定不定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说四事皆通有情如疏云谓终南山处谓缘山时及作用等亦是无情水土有生长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人经尔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处定有情即名有情所定故说处通有情时通有情者或有缘此人或时不缘人等故说时通有情疏中即约有时缘山等据非情说与身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属身故亦缘。
疏中销作通宗应是通宗应云据理而言四事皆有过外人虽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识无心外实境者即处时身用四皆有过者据此有理也亦如真谛旧颂云若唯识先玄此一句通纪于处时身用约事应难云若唯识无云即处定不定亦若唯识无玄者即时定亦不成所成既定成故知识外有情境身用亦准此难云若唯识无光身不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新颂云若识无实境此了一句亦通于四处外人难曰若唯识无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说若唯有识无外境者处亦不成身不成亦不成作用亦不成既许成者通显识外境不无也。
【疏】旧真谛论云至若唯识无实者意冬此颂是也别为难难云若唯识无直玄境等与许处时定者此应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识无外境故故故处时悉无定无相续不定者大乘计相续不定今难言相续应定故言无相续不定无不定言意显于定作用若成者今难言应不成以唯有识无外境故今一行颂下一句结上三句意言既唯有识无心外境所作事等如何得成耶又泰法师解此颂言此则应言处时决定取第二句中上一无字相属上处时也此文意说处时悉无定无也意显有处时决定也即第二句中相续不定者相续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即作用也即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于此应言作用不定悉不成悉不成者难上处时身用定不定事无等悉不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应言若唯识无尘者处时身用定不成者悉不成也。
【疏】菩提流支论言若但心无尘至人及所作事者此颂意说但有内心无心外六尘也实无外境妄见离心外有境故言若但心无尘离外境妄见处时定不定者准上处时令定难难不定故言处时定不定人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言此二法不定今难人言即上定字流至于此应言人所作事应定文中虽复不别配准上相返理合如是难也以唯有识无外境故又泰法师言若言处时定人所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颂将第一句难下三句。
【疏】新翻论言至作用不应成者意言将下一句结上三句总不成以唯有识无心外境故准前近难故彼二十唯识长行言若离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乃至非一切处者此文意说外人难言若有心外实有色法等即终南山处常定即能缘此识亦定若离心外无有色等法一切皆唯者即此山处亦不定能缘此识亦不定故测言此释处时决定不成难若无实境而能见者应一切处皆见村园男女等物既有所得见无所不见故知心外有实境等。
【疏】此即第一经部师等难处定也者即经部为首等余十九部二十部小乘皆为此难言四若有心外境即处时决定身作用不定既大乘言一切法皆是唯识无心外境者今难言即应处时不定即身及作用亦应定也。
【疏】缘此识应生者意言非此终南山处亦应缘此山识生。
【疏】此言现识非谓比识者此难意言不缘终南山处亦缘此终南山现量识识生不谓比量识生何以故以比量识不缘南山处缘此终南山此识亦得故。
【疏】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者意难言何故此终南处有时识起有时不起若举心正缘时即缘若欲不缘时即不缘或可开目即缘闭目即不缘既唯有识无境何故不一切时常缘外立量可知。
【疏】彼论第三难言乃至非无眩翳有此识生者明解言此释身不成不成难身与相续名之差别五蕴相续说为身故此难意言如堂内同处同时有人住皆见一柱若唯有识而无实境者应定一见余不能见亦如多相续同时间于一空华等有见不见既若唯有识何故见柱则同见见空华则有见不见耶疏如眩翳者解言有着物不正名眩眼睛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长即目前见长毛发若目翳圆即眼见片轮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见绳。
【疏】谓外量言乃至于一空华有见不见者此难相续不决定谓大乘言相续不定如多人一处眩翳者见发不眩者不见故知不决定今解难言乃至余不能见等岂相符耶答不尔乍观此文似相符据理不违外人言汝大乘为言一见一不见如眩翳等即此相续不决定者即应多人一处共观一树亦应一见余不见如眩翳等树既一见亦二见明知相续不决定者不成即将共见色难相续不定也。
【疏】寻香城者梵音言健达缚旧言乾闼婆此言寻香西方戏儿但作音乐造幻城等寻饭贪食彼所造城名寻香城由此海中日轮云气相击势力似城相现从喻为名亦辨健达缚城如泰法师抄更有广释恐繁不录。
【疏】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处决定比量言汝正缘于终南山缘此终南山识应不生执实山无此心生故如余不缘终南山处时定量言汝缘终南山识应不起执实山无此心生故如不缘时次相续不定量言如多人于一所处同一时间一人眩翳见发绳等时余人无眩翳者亦应见发蝇等物执唯识故如众多人同一处时见实山等。
【疏】真谛论言定处等义成如梦如饿鬼乃至及共受逼害者新颂释处等等者等取时也即取第二句中上如梦二字配第一句应言处时定如梦义得成第三句中续者即身也即是不定即取第二句中下三字如饿鬼配第三句应言身不定如饿鬼一切同见脓河等即第四句简害作事作事者即是作用应言如梦中损害有作用此以上五句以三种喻释四种。
复次如地狱一切见狱卒及共受逼害此以上三句以一种地狱喻合释前四种故四事得成也旧颂与新颂意相似。
【疏】菩提流支论曰处时等诸事乃至为彼所逼恼者即第一句处时等诸事即取第三句中梦字配上第一句应言处时定如梦无色等外法者即无心外色等实法也人者身也遂虚妄见种种脓河等事故此依业虚妄见一句皆释身不定中如饿鬼也如梦中无女动身失不净者此已上二句即是如梦须有用此上六句以三种喻释尽前四种狱中种种主为彼所逼恼此以上二句以一种喻合释四难事得成也。
【疏】余不见处例所见处比量亦尔者量言余梦中不见村园等处应亦见是处定汝许梦境非实有故如余梦中所见村园。
【疏】虽有世间至置汝言故以简之者此释伏难难言应非处定宗岂无世间自宗二相违过耶答以法有因中置汝言简之故无过也。
【疏】以因言许无随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许者因中即他随一不成过彼小乘等不许境无实故是置许言为简过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许言故无他随一失。
【疏】言如是故无以真如亦不定过者意言言如是者即指□许之境内处时等故简真如也若不言如是但以是境故者即有以真如为不定之过以真如亦是境故问梦境是非觉岂可将前境耶答今所成意彼执处时定实即通遍计也故为以前后是现境此违他准己亦得为对。
【疏】彼论言即于是处乃至此答时定难立量准前者量言汝于梦中见有村园等时亦应不见汝许梦境非实有故如余梦中不见村等时或返之或于梦不见村园等时亦应见有村等许梦境非实境故如汝余梦中见村等时正量言其非梦中境虽无实所见村园等更其时亦定许如是境皆无实故如梦所见此因对经部经部许梦境非实故疏中言以经部为首若萨婆多梦境许实故今不对问岂园皆有有情非答纵无有情村中定有时故知亦通有情。
【疏】彼论谓如饿鬼乃至不令得食者谓诸饿鬼同业者即所见境同前别业者即所见境异或有一处众多饿鬼同业者皆共见余粪等望此饿鬼有损害用望有脓河鬼即无损害用或一处饿鬼同业者见有脓河脓河望此鬼有损害用望彼见粪等鬼无损害用或有一处众多饿鬼同业者皆共见众多狱卒有情执持刀杖遮杆守护河水等不令得食即此狱卒等于此处饿鬼有损害用即不见脓河脓河于此处鬼无损害用故知相续不决定也问此所见狱卒为是有情为是无情答无情但饿鬼业力所感实非情也然圣教中唯说地狱中狱卒与鸟等是有情故饿鬼见者是无情也若阎罗王宜以文案狱卒伺命等即是有情如经中说若人心常怀恶毒又见一切众生有厄难凶恶之事心大欢喜由造此业死后作阎罗王皇司命狱卒等非于此中定唯一见者意说非众多饿鬼同见一境然各随自乘所见差别。
【疏】立量解言同于一时同于一处乃至犹如饿鬼见脓河等者同于一时同于一处有多人若同有翳者即见发绳等若无翳者唯见好发即不见发毛轮绳空华等以前如饿鬼同业者唯见脓河不同业者即不见脓等。
【疏】立量解乃至失精血等者有翳无翳等量如疏自解又量言如梦中所见饭食乃伏等即无用余非梦时所有饮食刀杖等即有实用又寻香城无实用余城等有实用其理亦成因言许无实境故如梦中有摄失精血等即有用余不失精等即无用。
【疏】立量解言余位处定等乃至如地狱人等者今此一切皆是唯识虽无心外境而处时亦定身即不定有用无用皆得成立因言许无实境此识生故如地狱中虽无实有情狱卒狗鸟等而罪人或见城东处有铁山来或见城南处有狱卒来或见有时逼害或有时不逼害或业同者见狱卒自来逼害即有用于见铁山等即无逼害用外许非有情故得以为喻者意言外人许狱卒等非有情摄但是罪人随业所惑能为逼害事等皆成今者虽无心外实境而识生时亦得有处时定身及作用有不定等皆成谓地狱非是实狱卒非有情故得为喻。
【疏】今举一梦境等者意说论中举一梦境喻等余二喻论如饿鬼喻及如梦中失精血喻反得一切如地狱一种喻更有傍义此泰法师广抄叙。
【疏】旧唯识言有阿含为至教故引经为难者即旧二十唯识中引四阿含经中十二处为至教为难既无心外法者何缘世尊说十二处耶今疏但言于契经中等。
【疏】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识故隐五色根乃至并识反故者然彼二十唯识中言种子为五色根相分现行为尘者即约未建立第八识以前即隐五色根但说种子为根恐小乘执离识外别有五色根故说种为根也今此唯识论中意依识所变非别实有者即申正义依建立本识变起先行五色根为所依现行五尘相分为所缘故不同二十唯识论说根尘并识变也。
【疏】释密意说色等十处所有胜利者此释二十唯识密意说色等十处所由故彼论曰此密意说有何胜利遂举颂答依此教能入等。
【疏】谓若了知从六二法乃至智者者意说若有情能知从六根境而生六识□□□假合名身无有实我见者无有实我知者如是有情能人我空故论曰人我空说六二法等。
【疏】由破一合实我想故令入我空说色等十者意说此身十处假合所成非是实有即破执身为实我一合想执故知身有十二处各别故也。
【疏】依彼所化乃至化生有情者然二十唯识论说世尊即依所教化二乘众是令二乘人入生空观故言世尊密意趣为说十二处由如世尊遮断见外道故密意说有化生有情中有转识也此即故知遮断见说续有情等为以前成前说十二处义。
【疏】彼但依心相续至说化生有情者意言谓但依心前后相续能往后世即名化生有情非是离心外实有化生有情。
【疏】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者此二句即是俱舍论中别颂此颂意说无有实有情亦无实我但有诸法因缘也因谓五因缘谓四缘意言谓有情执有实我所以世尊言但有诸法因缘何处有情有实我耶。
【疏】说色等处契经亦尔者此法合也合言谓有实我者所以破无实我有色等十二处也意说即所化有情堪受无我境者便为说无实我但密意说有色等十二处也。
【疏】说诸处其义亦尔者谓破我故说十二处也问既言十二处岂实有耶答亦非实有何以故以法体离言如幻化故非十二处言十二处者但假说也所以引化生有情为喻。
【疏】问众生执有我为破实我说法处者法处者即是十处法。
【论】为入法空复说唯识令知外法亦非有故者解言为遮我故说十二处彼二乘等执有实法为破彼故复说唯识令知心外实法亦非有故。
【疏】此释外疑者疑言既无实我说十二处者何故更说唯有漏识耶答为入法空复说唯识。
【疏】复依此余说唯识教者意说唯识法空教名余教谓观三性等即十二处教之余也言能入所执法无我者意说二乘虽无于四谛法执为实有不了色等诸法□□我故有情法我执在谓令悟入所执诸法是无我故故说唯识法空教问何故诸法名为我耶答我者自在义即诸法有自在义故得我名不得将割断义以解于我。
【疏】以说唯识除其法见者法见者即法执也亦有本诸见诸见法见意亦相似。
【疏】我及我所名为无者意说我及我所是此所执所以是无有为无为非所执故是有也。
【疏】非无离遍计所执实乃至说为法空者意说非离此遍计所执实言以外更无余无漏正体后得智所证唯识性故说为法空但空法执名为法空故问此根本后得智证唯识为约依他答从前问且约依他名唯识性兼取真理亦无妨。
【论】非无离言正智所证唯识性故说为法空者意说但说所执我法无故名为法空不说依他圆成无故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圆成法体不无又是离言正智所证也不得名空长读论文。
【疏】设依他言法体亦离至故今总言者此说依他离言所由意说依他唯识性虽有依他能诠言其法体者亦离言也问何以知耶答谓后得智所缘故唯有识无心外境不带言故此证其离言故依他圆成俱离言也其正体智自体分证自依他见分时亦是正智证离言依他唯识性故非无离言正智所证等也今疏家据据正体后得分别其真如离言不说自成。
【疏】依识俗事有真识理者意言依识俗事者即说最初俗谛谓瓶盆等但有名无实但可依识立故唯名俗也有真识理者即识真理也即最后真谛唯真如理故此真俗相待得名若据此唯说初俗后真不通中间又解依识俗事者即俗中前三有真识理即真中后三故俗真相待而立又解依识俗事者则四重俗谛有真识理者即四重真谛有识者识体不无名为有识。
【疏】四重俗谛至亦是相依者意说前三俗而依俗中第四真即四俗谛中亦有俗谛而依真也。
【疏】四重真谛中至亦是相依者意说真中前三即真中俗谛若第四真谛即名真谛即第四真谛亦依三俗即说四真中真谛亦依俗谛故真谛真俗相依。
【疏】若总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解言若四俗谛中初俗谛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俗俗中后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说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广分别如泰法师抄或可将俗对第四真将真对初俗亦得相依相对立故。
【疏】二十唯识义与此同者二十唯识中亦说真俗相依问建立故乃至诸佛说为不可治者与此文同故。
【疏】此问色识坚住相续转□所以者外人问曰别一切色法皆从识变以识为体即色等名为色识者何故心心所即间断所缘色即得百年五十年相续住也此文问色境何故不如心心所亦间断也言一类者外人之问若一切色皆从心变言何故能变心心所即通三性而非一类其所变色即唯一类无记不通三性耶。
【疏】天亲言至而转者意言天亲论说多时住故此论言相续而转以一类坚住即是相续转故也又解言即此一类坚住说名相续也。
【论】名言熏习势力起故者即如有情识心之上缘此五根时识心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由此行解即熏成种子后时从此种子生现行时所生五根五尘等亦百年五十年相续而转也问别第六识缘根尘等时即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熏种种生现行即得住如五识缘五尘时不能作百年等行解所熏五尘种子后时生现行色等五尘应不相续又第七识缘第八见分熏种种子生现行亦应不续答唯就第六说名熏习五识用劣第七非量故不相例而何故三熏习中不说有支我执二熏习乃偏说名言熏习耶又名言中为是表义为是显义名言正可知。
【论】与染净法为依处故乃至便无杂染亦无净法者此论文意稍深远也此说五根五境与染净法依处者即正约欲界中说少分亦约色界不据无色无色界无五根尘故如何约欲界由欲界中具有根尘由境故牵生能缘心由根故发生五识缘五尘五尘若顺情即起贪色乃至贪触等好触等遂起烦恼造十恶业等若遇违境即根发识起嗔等诸烦恼故若唯有五尘而无五根者不能起烦恼造颠倒恶慧以无能缘识是故即根尘为染法为依也又由人身在欲界即少分厌五尘持五戒即生人中又能少分持十善即生天中又上品厌离欲界五尘等不起贪心故即作欣猒及作谛观而得上色界定若厌色界色即得无色定如是知三界皆不实便作诸观渐次修行得入圣位故说根尘为净法为依又若无五尘即不能发染净净心故此无色尘等法即无染法若无染法亦无生人天出世之法何以故若有所治染法体有能治法所治染既无能治净不有又若色界中亦爱自色身亦依色故而起贪等诸烦恼故又色界中由起厌色故即起圣道故色界等亦与染净法为依故约欲色二界说也。
【疏】颠倒即诸识等乃至是业生者缘色境而起烦恼色界少分上缘色境而起烦恼五尘不具故名少分无色界全无缘色境而起烦恼以无色法故疏中有二解初解言即有漏心心所缘色境等不证实故即三界有漏虚妄心心所皆名颠倒从此已后方生烦恼杂染业则先起颠倒后起杂染业若于色境而起四颠倒贪等烦恼名颠倒者即是先起烦恼杂染四颠倒迷执即烦恼故如何以论言应无颠倒便无杂染据此论文即合先起颠倒后起烦恼明知颠倒不是烦恼中四颠倒即是有漏虚妄心心所名颠倒二解言体即是烦恼业生颠倒即是烦恼中四颠也如缘色法而执为常即此无常计常是边见摄若缘色法而执为我即无我计我即是我见摄或缘色法而执为乐此计苦为乐即是戒禁取摄或缘色法而执为净此即不净计净即见取中摄。
【论】是故识似色现者结成根尘与染净法为依止等。
【疏】乱相者相者因也者乱相者即是相分即此相分作所缘缘因能引起能缘心故故境即是心因也此乱相乱体皆约欲色二界中说。
【疏】以色识为因者色从识变故说色名色也由此色境妄心得起故名为因。
【疏】顺结颂法故文隔越者意言无着本颂越不次据无性释即不顺结颂文而释外难即疏言以色识为因起妄心故乃至乱体即是诸识此是顺结颂法释外难也遂有难曰何故准长行释与彼颂文何故不次答彼言约顺结颂取义相属故文隔越亦不相违颂文隔越者应许为色识示于乱相隔越乱体及与非色识示于乱体隔越色识。
【疏】境因能生心果故者即境所缘缘因能引生能缘之心果也。
【疏】诸法由量刊定有定者即是圣言量现量能刊定诸法有无也。
【疏】论主依自宗答五识及同时意识现量得时者然大乘自宗六识俱起。
【疏】顺他宗解乃至妄生心外境想者顺他宗解者以彼经部萨婆多六识不许并生故今论顺宗解言前五识缘境现量得时不执为外五识灭已后意识起时缘境妄生分别作外境解又大乘宗五识缘色等境时不作青黄色等解亦不作外解但任运缘之若小乘说五识缘色等时作外境解又大乘自宗中亦许五识灭已后意识起此即顺自他宗说也。
【疏】四分之中自相分故者意说但取各各自识四分中自相分四分者相见自证证自证分。
【疏】五识中嗔等至故非遍计所执者观其疏意但似通外难外难言五识中既有贪嗔等何非遍计答五识俱时贪等虽不亲称本质而能亲称影像相分故非遍计所执问如何亲重境不称本质耶且如于非情上起嗔等岂称本质耶又非情于己既无怨恶又非于己不饶益何得起嗔故不称本质也若自所变相分必相似也故名现量不得名遍计问五识俱贪于相分亦有可爱非爱亦是不称相分何名现量答设使不称以不坚执不作别解故不起计度分别故言现量也又泰法师判言疏主说五识中贪嗔等缘境不称本质但称相分非所执者且随粗相说然未尽理解如五识中患迦末罗病摄坏根根今眼识见青为黄而是不称青色本质但称黄相分故约粗相说可有斯理若据尽理说者五识既现量缘境则俱时称举质及相分如以手案眼见第二月即是第六意识于眼根问中见第二月眼识实不见也但见本月圆此亦如是由患迦末罗病故即意识于眼根门中见青为黄眼识但见青不见黄也此缘称当又如菩萨后得智缘他心及缘无俗境时既是现量则俱称本质及相分五识既唯现量缘境俱称本质相分也又现量心缘既离名言故称本质及相分也五识亦尔若比量心缘境唯称相分不称本质如前论言假智及诠等假智即是比量智也若比量心缘境即不称本质相分然三性心皆通许有比量故也如缘瓶衣等者皆是非量故若疏主言五识不称本质但称相分者五识中亦应有比量何以故得不称本质执既知五识缘境俱称本质相分问若言由患伽末罗病损眼根故即第六识依眼根门见青为黄者不然若损第六意根许第六识见青为黄既损眼根不损意根故知眼识见青为黄意识应见青为黄又难假既说患病损眼根意识依眼根门见青为黄者亦恐患病损耳根亦应意识依耳根门缘好声以为恶声乃至损身根亦准此难此假疏主难泰公也观其难意但成损眼等根发眼识时见青为黄等乃至身根发识亦然。
【疏】现觉如梦等者解言觉者即心心所总名如梦中缘境时则不言我在梦中所缘如现觉心缘境时亦不我显解境等解彼彼现觉如梦等。
【疏】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者正量部师及萨婆多同许诸识不并生先眼识起缘现量境时不作外缘后意识起现觉色境时虽作外解言我今现证如是色等然亦是现量故今破言若后第六意识起现觉时前念现识见分及境既落谢过去宁许第六识有现量正量部师许境相续诸识刹那者即正量部许有长时四相如世界成却住等即许能缘心刹那刹那灭也新生心亦缘旧境也故正量许五识灭已后意识亦起现觉分别境时亦得是现量。
【疏】五识现量能见者已灭非有者今破正量部言设论所缘境不灭则五识现量能见之心已无后意识生如何有现量唯约见分破然萨婆多计五识已后意识生亦得现量故破言五识见及境已后意识生宁许有现量即约见及境无破疏中文总意含二种者此中论文总相意合破正量萨婆多二部如颂言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正破萨婆多破正量部也。
【疏】此二现量不分明执者二现量者即是五五俱意识现量名言二现量也。
【疏】然今此中据有多分及就他宗者大众部及大乘俱许五识及俱时意识是现量故言据自就他宗说现量时不执为外问何名多分现量故故据自及就他宗说现量时不执为外答自宗中五俱意识有是执者有无执者今且说执者故言多分。
【疏】然实五俱亦有意识妄执者乃至后五识生何故执断者意说五识俱时亦有执起也如何且如五识相续正缘色等境时意识与五识亦同缘一色等忽傍边有怨家语声即闻此语声相续两种意识于中执为实有故五识俱时意识亦有执也若五俱意识无执者闻怨声时应不知是怨不执为实有等既闻声知是实怨明知耳识俱意识得有执也若彼救言五识灭已后时意识起执者难言意五俱意识有执者未审与俱时五识行相何异答然但坚深可说有异意说五识俱意识不坚深执者即与五识自是现量若五俱意识有执着者即与五识有异以五识是现量俱时意识不是现量故坚深是执不坚深者无执又解外问言五俱意识若有执者未审与独头第六识执何别答独头意识执坚深故是遍计五俱意识虽有执而不坚深故非是遍计亦是现量。
【疏】诸处但说五识俱意识是现量不言定尔故不相违者会诸教不同所以论之中但说五识俱时意识是现量则不定说但与五识俱时意识皆是现量故知五识俱时意有执非现量亦不相违。
【疏】疏由此亦无有多过失者由此现量五识俱时意识有执亦无多过也。
【疏】若小乘等难至不是破他者本虽破他有难此答文即成显正义也问设他有难依五识说何了不破五识耶答前既显执为外故不破之意说小乘依五识是为外难今由正义言彼见外者是意识然五识缘时不作内缘故但显正义不破他以前破五识是缘外证故更不破也。
【疏】外人问曰乃至不离于识者此即牒定他宗者解言此即大乘假设牒定小乘宗即是大乘牒他小乘宗小乘宗等皆许心外有色等故此亦唯有喻而无法合意同从梦觉时即梦境无者何故得梦觉时前边境不无乃常有耶或可大乘对小乘亦得名他据后解即小乘牒他大乘宗义次下方起难。
【疏】后释先难者如先难言何故觉时于自色境不知唯识今此论文释先难有二初举喻如言如梦未觉至方能追忆等是后释难了如言觉时境色应知亦尔等文即是释先难也。
【疏】依教设难者疏文错是释难字勘余本。
【疏】无实作用诸法皆尔无有作用及作用故者解言若总聚假者即名作用者若别手等即名作用若故无实人作者用及无实手等作用也故心等无能取外实境作用也然作用作者皆是我之异名。
【论】七非如手等至外境者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此二句即破正量部正量部师言不立相分彼部说心心所法亲取前境如钳物今破之言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此二句即是破胜论师胜论师说眼识起时舒光直照前境如日舒光亲照境也今破之言其心等缘境之时非如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体外之物者即日月火等名体。
【疏】但如汝宗镜等照物似外境现者然大乘及经部师不立有镜中像水中月故镜中实无像水中实无月亦如人面南照镜时由镜面明净故令其眼识返引见自面向北又看水时水明净故令其眼识返引见天上月由如日中者一盆水及镜水及镜面明净故令其日光引向屋里间现故大乘镜中无实影像若萨婆多立有镜中实像及水中月等今大乘言但由汝萨婆多宗实有镜中像向镜中像向镜中现今此他心智亦尔即他心心影于我自心上现名了他心此约影像相分亲所缘说非心亲能了他心者约本质说。
【疏】无作用至不能取外境故者意说能缘识等犹约无作无能取外实境作用故不能亲取得心外境也。
【疏】缘他相分色自身别识所变色等亦尔者自识别缘他人余相分色以为本质亦自变相分为亲新缘自身前六识等缘第八识变相分色以为本质即六识等自变起相分为亲所缘。
【疏】无作用故至法不灭力故者此明缘起法法尔从自生起未灭间势力势力者相续义故言无实作用能取于境。
【疏】即体之上有影生者此说见相二分名为二影问相分可名为影其见分如何名影耶答皆从自体起故犹如月影从月起故。
【疏】如质为缘还见本质以心为缘还见自心者如人照镜时以自本质面为缘还见自面本质由镜面明净故即令眼识还见自本质面也如缘外色等时还以自心为缘还见自心见自心者即自心上见分能见自心上相分故相分不离心故名为自心非是自见分还见自见分也。
【疏】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乃至不知如佛境等者此文意说如二乘十地等他心智缘心时不能一一如实称可知他人本质心不分别故故他心智云何者问也意问二乘等他心智为称实知为不称实知耶或可问曰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准此下二句答也若据前问下三句答也如知自心智者意答言如缘自心智即后念心缘前念时亦不能如实知及如缘自内心心所时亦不能如实知也如心王等缘受之时亦变相缘不亲得故不知如佛境者意言佛缘他心极明了故一一称可亲似他心名亲能了二乘菩萨等缘他心不如他佛亲了他心名不知如佛教即不如他亲似故不知又解言不知者即无知也由烦恼覆弊所以缘他心时不能亲了知无无知烦恼故缘他心极似本质名亲能了非谓亲得他心本质也问他心智通凡圣者未审胜劣云何答如异生得他心智不及声闻声闻不及缘觉缘觉不及菩萨不及佛然余人他心智即总相知委细不知若佛他心智缘他心时一一委细知问他心智为唯缘他心亦为缘他心所缘之境耶答如小乘说但缘他心不缘心之境问缘境有何过答亦有过也且如前人他心智缘菩萨心时即以菩萨心为所缘境若许他心智亦缘境者即菩萨他心智缘他心时亦应缘自心即应名缘自心智不名缘他心智若前人心缘色时菩萨他心智能缘他心及境者应名缘色智不名他心智余一切皆准此难若大乘中说菩萨他心智亦缘他心亦缘佗心所缘境假前人心缘菩萨心为境时菩萨他心智缘前人心亦得缘自心是前人之境故何以故大乘中同聚心心所受想等变起相分更互尚得相缘故无过也又前人心设缘色等不相应无为时其能缘他心智亦缘他心及不缘境等以他心智本知前人心及不缘境故亦无过问若许缘他心境者何故但名他心智答以从本为名名他心智不名缘色智也问未审有漏他心智得缘无漏心不无漏他心智得缘有漏心不答据小乘宗说有漏他心智远缘有漏心不相称故若大乘中说若有漏还唯缘有漏心不能缘无漏心复七地已前菩萨有漏心亦不能知因果无漏心何以故有漏是粗劣无漏是细胜不相称故若七地已前无漏他心智方能知因果无漏心异生有漏他心智不能知因果无漏心又若异生有漏他心智亦能知因果生得善心无记心也即不知加行善心以是胜故若约他心有漏他心智亦能知无漏心故二乘亦能知佛菩萨心其方云何如猕猴得蜜献佛佛不肯受猕猴即知佛心为未作净故是以不受即取水洒蜜上佛即受之即是异生有漏他心智知佛无漏他心也又如优婆鞠多观化有情后魔王恼乱尊者心尊者心念言何故佛在世时不降此魔今令恼我即入定即观佛心知死肉着此魔我除也将三尸系头等又如佛须侍者其声闻入定观见佛心观令阿难为侍者等是等皆名二乘心知佛无漏他心若佛实心等觉等菩萨尚不能知问所化心智未审缘得几程心名他心智耶答唯小乘说他心智得缘十二种心必为他心智之所缘境十二智何一者痴心二者离痴心三者贪心四者离贪心五者嗔心六者离贪心七者心与惛沈相应心八者前心谓与掉举相应心九者邪心谓在定中心十者散心谓在乱中心十一者小心谓狭劣心十二者大心谓乘乐大法多生成佛度有情心也。
【疏】既有他心异自心之境何名唯识许有色故者此外人之问意既实唯识即自心中唯有一识及自一识不变色可名唯识既一身之中许有八识各各所变相分色等又许他人八识及所变色等如何名唯识。
【疏】且初返难等者如疏又责言迷情不息独更生疑岂唯识教随依何人摄说有情总为一人识耶。
【疏】由此理故便显直如者由此理故道理非是真如名为理也意说由二空无我之道理能显得真如理也。
【疏】有识自体等者问何故百法论中说二所变者谓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变者谓见相二分二论相违若为会释答此文明唯识义即说二所变是见相分彼论出法体即说二所变谓十一识彼论如言二所变者即第八识心王能变起五根五尘同时心所唯变起似根尘然第七识不缘色此中除之若五识亦能变起实五尘若第六识能缘变十八界似根尘等故彼论言二所变也此中即约唯识道理说五聚法皆不离识总名唯识即自识相故名唯识乃至识实性故名唯识等。
【疏】但遮一切愚夫通二乘等乃至颠倒故者为不实故者色等离识不是实故由颠倒故妄执为实二乘阿罗汉人有颠倒执者非是烦恼障中我执及烦恼障四倒也谓无常计常等即是所知障中法执四倒也离识五法者即是示五聚法论中举色等取余四聚法言答理难讫者上来疏文有九重问答皆是外人约理申难论主答讫故言答理难讫。
【疏】非清辨至得菩提者意讫非清辨恶取空者能成就资粮得菩提也然清辨者是地前小菩萨极有我执有中疑不肯向上上问弥勒决故遂言弥勒未成佛有妻子与我相似不能决我所疑待当来下生成佛方就决疑也遂欲留身久住于石观世音菩萨像前七日七夜不食至心求见观音满七日已即观音菩萨于石中忽然现身语清辨言仁者作此殷勤至心求见我者欲何所求清辨言人命危脆不得久住今欲得留身久住见弥勒当来成佛决所疑今观音菩萨有何方法令我身久住观音言汝若欲得见弥勒当广发愿生弥勒天宫亲见弥勒请决疑可不善也清辨白愿不可改志不可移愿留此身待见弥勒佛观音言向阿修罗处中即窟令开开已遂告诸人曰若欲得留此身者可入此窟当时唯有六人同入已窟门还闭清辨既是恶趣空故不能善修有说清辨当时岁二十八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下)
成唯识论述记义演卷之八末(上)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宜由字释一切种子识者意云此释颂中初句合置由字应云由一切种子识谓本识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别。
【论】此生等流至名一切种者此别释一切字谓所生果名为一切即种子从所生果名一切种是依主释即一切之种名一切种。
【疏】于因缘中唯除现亲能薰之因缘此明一切种子故者意云现行亲能薰种虽亦是因缘今不取颂意本明一切种故所以不取现能薰种以现行非是种故。
【疏】余因缘种体皆生等流者意说唯除现行薰种若现行外余因缘种子望因缘所生现行皆是等流果故种子与同类现行为等流果也。
【疏】问前第二卷未种生现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何故此中但言得等流果耶者此中问意云何故前第二卷中明种子生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此处明种子生现行即言是等流果耶。
【疏】答如前第二乃至非士用果者如前第二卷明因能变果能变唯等流异熟二因习气摄一切种尽故彼云等流习气是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第八种子生现行唯是等流果不是士用果故彼等流果即是此间等流果非是士用果也问若不得士用果者如何彼论下云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耶答不然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等流种即是俱有因意云纵许是俱有因者拟旧因缘故谓萨婆多所说六因中除能作因外余异熟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缘故颂言因缘五因性显扬十八破萨婆多俱有因不定是因缘性又解此间名为因缘据当法体说如第二卷云如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就譬喻说不相违。
【疏】今但是因缘至流果者意说此因缘是十因中生起因等摄得等流果问十因中几因是因缘答若六因是因缘所谓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是因缘性若尔何故偏举生起答虽六因是因缘然生起因之果近故疏中偏举。
【疏】又违为果名俱有因种现即非者若现行心心所更互为俱有因更互为士用果或心主为因心所是果或心所为因心王是果即心王心所更互为因果若种子生现行即不俱有因何以故种子生现行非更互为因故如第八识中种子生现行即种子望现行即旧种子名因缘现行为果若现生种子即现行为因新薰种子名果故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唯望所生为因即不得更互为俱有因不同心心所得更互为因也。
【疏】与俱有法为因亦通无妨者若种子生现行时既是同念生即种子与俱时现行法为因或现行生种子即现行与俱时种子为因但与俱有法为因非与俱有法更互为因也。
【疏】如摄论说即义说为二因者即摄论中唯说种子生现行亦名同类因亦名俱有因即于一切种子生现行义说为二因也。
【疏】若前解至果中摄者意云前等流果中有二解初解即种子生种后解即种生现行今准前解种生种唯是等流若准后解种子生现行现行亦名士用果或增上果摄者意说增上果宽亦摄得士用果也亦有疏本作别字解亦得意说前总相解等流果即取种子生种种生现是等流果今别解者唯取种生种是等流果若种生现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摄增上宽故通取士用无妨。
【疏】即善恶种望诸现种异熟等者意说善恶种子望诸果熟无记现行种子皆名异熟性不同故异熟生无记法者即业所招总别报异熟生无记心心所并名异熟望善恶并不同性故意说善恶种子与异熟果为增上缘种。
【疏】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缘种者此辨因缘增上缘别也前生者即前等流中种生种种生现等也。
【疏】然约第一解等流即此二种乃至以俱有为果故者若准前解等流果中即取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名等流果此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此二种即摄一切种子尽下士用果但于种子生现行上义说士用果然士用总有四种一者俱生士用果谓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果二者无间士用谓种生种子果三隔越士用果谓善恶业能惑后报异熟识现行果四者不生士用果谓无漏圣道断烦恼证得择灭无为离系果也今疏中但说俱生士用故云以俱有为果故也即种子为俱有因现行取第二解。
【疏】增上果亦有二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种增上果一者不杂增上果二者杂增上果且不杂增上果此第八识现行若望他善恶业所惑其识现行是名异熟果望作意种子作动心心所种生现行即名士用果若从因名言种子而生识现行现行即名等流果除此三果已外余所依根等及外山河等皆名增上果此约前解此文约不杂增上界说二者杂增上果者即五果中除增上果以外余四果总名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宽故余四果皆增上果也此据后解等流种子现行等且名增上即除增上外余四果皆名增上果即约杂增上果说。
【疏】第七识种子至是亲增上因者意云第七识种子与第八识现种为俱有依由第七识种子势能引起第八识或第七识种子亦依第八识种子如眼根种子与眼识种子为俱有依要由眼根能引起眼识种子亦尔又如第六识种子依第七识种子相助与力而能生现等即第七识种子望第八识现行种子故第七识名亲增上因虽六因中无增上因由五果中有增上果今对彼果说有增上因也故第八识亦得名异熟果亦得名等流果亦得名士用果第八识现种望第七亦得名增上果故第八识得具四果故第二卷论云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果熟宽不共故偏说果有多种者具四果也。
【疏】余一切法准此应知者若第六识中异熟无记业所惑者即此异熟生无记名言种望同类种及现行名同类因善恶业望异熟生无记心现种名异熟因作意种子位能惊觉异熟生无记令现起即名士用因若第七识种子为俱有依由第七识势力能引第六识中异熟无记令起即第七名亲增上因若第八识名疏增上因即第六识中异熟生无记心望此能生随其所应名等流果异熟果士用果增上果也若眼等五识之中异熟生心亦准此知唯用五色根为亲增上因第六识名疏增上因其第七识唯有三果谓等流士用增上无异熟果故。
【论】云此生等流异熟士用增上果故名一切种者此论文意以其所生四果显能生种子因名一切种也。
【论】除离系者非种生故者离系果唯是无为唯是灭谛即断烦恼所缚得无为离系果离系果不通有为无漏道谛也。
【疏】若尔增上果亦尔至亦应不明者意云据此问意双亦问二种云若离系果非种生故即不明者增上果有疏远非种生故亦应不明今见论文意但答不明谁系果所由不言增上增上何不说耶答增上果如下广明所以此文唯说离系果是不说增上也问何增上果非种所生答增上果宽一切皆增上。
【论】有展转义非此所说等者若从种生智智能断惑方证离系据此展转说亦合说离系果然今但说分别种染分依他故不说离系。
【疏】但染依他对心外法故者意云有情转倒坚执境为实破此执故说唯有妄识更无心外境所以但说染识不说无漏依他。
【疏】由此道理至此中说也者视此疏文二师解别且扑扬解云此由说染依他道理所以复不取无漏有为果也一切种子等者意说有漏一切种子于彼四果隔果不尽以不摄无漏有为果故虽不隔无漏有为果然亦有能生彼有漏四果义故云此颂中说之又泰法师解云由此说染依他道理设且不取无漏有为一切种子何以故以无漏种子生现行无漏时但摄得三果如无漏有为一切种子何以故种子生自无漏现行种子为同类因现行为等流果如无漏作意种子位惊动无漏识种子令生无漏现行识即作意种子名士用因无漏识名士用果又第七识无漏种子为俱有依望第六无漏识为亲增上因无漏识为增上果但有三果而无异熟果故云摄果不尽所以不说无漏种等有疏本云后亦不取无漏等者意云此颂中不说无漏有为及下长行例中方说无漏有为例中亦不说无为故云后亦不取无漏等者意意此颂中不说无漏有为及为下长行例中方说无漏有为例中思不说无漏故并有能生彼果义故此中说也者此说有漏种子此缘。
【疏】亦有展转相生之义者意云有漏分别心生种子时亦有展转相生之义即从种子生现行之后薰成种故有展转相生义也准疏此论文有两种展转也一谓展转证得无为离系二谓展转相生之义即种生现现生种者等。
【疏】若为相分亦识所变者意云内种子具二义故得名种子一云谓第八识自证分持二亦是第八识所变相分若外谷麦等种虽是识取变不是内识所持故不名种子。
【疏】此中所显本识中种非谓持种名为识种者今识中虽取第八识中种子名为种识而不取能持种现行第八识也。
【疏】以第八识后展转力乃至摄非因缘故者若第八识现行约能生他边即当第三句以展转力故处明之且如第八现行识以展转力现助缘摄者由第八识为缘变起五色根即五识依五根而得起变第八识为缘变为五尘即令六识缘此五尘为本质变起相分缘六识得起变为俱有依令前七识得起由第八识现助缘力前七识得生然第八识不是能薰故非因缘缘上约第八识现行能生他余七识故第八识向第三句中摄若约第八现识从他生边其第八识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别生处摄故第八识现通二处摄。
【疏】所明本识中种由余三缘助故者前明种子即是因缘证余三缘者谓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也。
【疏】为爱水润等者说现爱如水能润因故举喻以明。
【疏】共不共等者即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等如第二卷说。
【疏】皆互有相助力故者意说八现识皆有互相助力令起转识薰种令第八见分起由第八识变现境等令前转识起又八识各各自证分及自相见分相助令起心所等亦尔问相分于自证有何力答若无相分见分不起若见分不起即自证不既许得生故亦有力故八识心所相见各相依令起名展转有力不相应者即命根众同分得非得四相等又由无想定亦能助识令起谓由无相定惑得无想天报初生时异熟心心所也故不想应亦能助识令起。
【疏】谓由真如等故乃至分别等也者由真如为所缘之境即生邪见心等或由真如故即起能诠真如之名言诠真如故即心上变作真如行解也由有行解故遂起随须言论分别等。
【疏】相应不相应皆名分别者即不相应行即依分别上分位假立不离识故以识为性故总得分别名相应心所等皆名分别理极成故问何故前展转力中即取五聚法何故彼彼分别中不取无为唯取不相应等答此解有为分别故不取无为。
【疏】释本文意至兼此者明论释本颂文意亦兼释净分也。
【疏】下后解讫略作数料与此不同者即下文中言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除等无间已下文是。
【疏】今且随文乃至寻之者如下解四缘中因缘即解颂中一切种识余三缘即解颂中现行分别心心所如下解十因即解颂中一切种识解五果等即解颂中分别现行心心所但随便宜作数段科读者知。
【疏】此总问缘乃缘生相者言总问缘者即上三句四缘即第一二句由一切种识等二句是即因缘以展转力等句即明余三缘若缘生相者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别生也。
【疏】缘中有总别者总即四缘别即实分别多种如因缘所缘缘中各分二种或增上缘亦有二种谓有力增上无力增上等今答云缘且有四虽者势力望异熟识名色等五果种子稍亲明不是隔越亦非因终若隔越非因缘者如何牵引种子说为因缘解云据实非正因缘菩萨说牵引为因缘者因缘类故假说因缘。
【疏】及起同时自类现果乃至彼非自类故者此文意说善种生善现行即是同时自类果若现行异熟果能惑业种是异熟因缘即非自类但以异性相惑故现行受及现行报即是现行异熟果也异熟之因种者即是能惑业种也彼非自类故皆非因缘也意说能惑业种望异熟心心法并非因缘以现行受等亦无记故性不同故或可受心所望异熟识及识种子亦非因缘。
【疏】报非报乃至为能薰者此文意总说有强惑等即为能薰如第八心品及六识中业所惑者即不能薰言报者是业所惑心心所非报者非业惑心心所自下引解言有余三不摄无记者有字错今是即字。
【疏】有漏无漏名除一者有漏位中除极劣无记无漏位中除佛果善并不薰故。
【疏】心品之言至供有法者即旧经论中名共有法若新经论中名俱有法然共有俱有一体异名问所言共有法未审共有何法答即共有得及生等四相亦如定共戒道共戒等意说由如定道二戒亦名定共戒亦名定俱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故说心所名共有法亦名俱有法故宜品言兼摄心所故得等四相皆名品也。
【疏】第八心品者意说心王心所并非能薰问何故所薰中但言心王今能薰中即言心所耶答耶薰须主但言心王非能薰力微故能薰之中亦兼心所。
【疏】无性之人第七末那亦有势力者如前已说者前说无性有情第七识亦能薰种。
【疏】前现望后非是因缘者意云亲因缘者从自本识中种子辨体而生故前现望后现非是因缘也显不同小乘小乘许是因缘故故知外麦种等皆生现行亦非是因缘。
【疏】何故至皆非因缘者意云总问异类而问同时异时皆不得名因缘也应作四句问云何故同时异时一切种子望现行异类非因缘耶何故现行望彼种子异类非因缘耶何故种子自望种子异类非因缘耶何故现行望彼现行异类非因缘耶疏文意总隔越不次合作如是问。
【疏】既言异类至果故者意云种子异类相望不能亲生俱异时果及类果故其相云何作法云如种子望俱时异类种子非因缘如眼识种望耳识种子等或种子望俱时异类现行如眼识种子望眼识现行或现望俱时异类现如眼识现行望俱时异类耳识现行或种子望异时异类种子如前念眼识种子望后念耳识种子或种望异时异类现行等皆非因缘性也或现望异时异类现如前念眼识望后念耳识亦尔。
【疏】彼对法论因缘中说六因是因缘者即现望现等皆是因缘也彼对法云当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种因相显因缘义具如彼辨故对法中即约六因以明诸因缘故说六因是因缘等若唯识论中即约十因二因作法以明因缘等何名六因答谓能作因异熟因相应因遍行因同类同俱有因是六因问若唯小乘五因是因缘能作一因非因缘如何今言六因总名因缘耶答能作因名因缘者应知假说即随他五因假说能作为因缘也若五因名因缘者即是随转门随萨婆多说也若据大乘五因亦非因缘故显扬论第十八中广非破有宗五因不得为因缘云且同类因为因缘者有三过失若言同类之因名同类因依主释有立已成过成过言同类者是善等果体因者即先法等有宗许三性互得为同类因善等果先无果可须因成立善等果先有何假更须因成耶故有立已成过若同类因持业释者有二过一者无果过二者不决定失若言同类即因者更何有果耶以同类等体即因故既若无果对谁说因耶故有无果失不决定失若言同类法即是因者即有同类因体不相似失何者夫论同类者是相似义且如亦有不相似法亦得为因何者如种牛粪生青莲华岂是同类因耶以不相似故知因不决定也若言非同类即因亦非同类之因者是即同类因名有虚设过何以故谓同类因言无有取立浪施设故故知以同类因为因缘者有此三失余之四因一一皆有三过准此微诘问与摄论岂不相违彼许俱有因是因缘故答显扬破彼现行相望俱有因有因缘义不同摄论摄论云将种子望现行为俱有因者因缘义如前已会说。
【疏】皆假说为因缘等者意云说六因等名实因缘者皆假说也。
【疏】谓常相续故者种子常相续现行有间断故胜于现行。
【论】圣说转识至为因缘故者引论证成以现对种亦成因缘非唯种子意云有处唯说种子望现行是因缘者且据相显不是尽理何以得知非尽理耶答以瑜伽中说现转识与阿赖耶互为缘故即现行薰种亦成因缘明知唯种名因缘者非尽理也非彼自种子至为因缘者意说非彼七识自种子生彼第八现行识可言转识与本识互为因缘此中说六七识与第八为因缘者以六七识为能薰薰生第八见分自证分种此种后时能生第八识故证现行七识望第八识互为因缘不说五识者五识薰种不能生第八识等见分故亦不取本识名言种业业虽生本识本识更不薰种即更互为因缘义不成言以略显广者论说因缘之言显通种生现现生种二种皆是因缘也。
【论】等无间缘者缘即有缘虑用也。
【疏】此即初也者曲分为二初约五法中唯取心所二法余色不相应无为三法非此缘性故瑜伽菩萨地三十八云等无间缘唯心心所具辨如彼二约四义重辨缘体四义者一前聚于后二者自类无间三等而开通四者令彼定生具辨如疏。
【疏】多同类色者即如身中长养色等许有多种俱起或如土草等有多同类色俱转故非此缘性然不相应是假法无缘虑用故及无为并非此缘性前念心心所为开导能引招后念心心所故方具此二者谓开导二义。
【疏】然非唯假义便简命根等乃至亦是此缘故者外人问曰命根等是假即非等无间缘者不放逸等体亦是假应非无间缘答然非唯是假便简命根等非是等无间缘以无缘虑用简命根等非是等无间缘即无过不放逸等虽假亦是等无间缘故故命根等非但是假亦无缘虑故不成缘然不放逸等虽是假然有缘虑故得成缘何得辄以不放逸例命根等耶。
【疏】故命根有等无间义无有缘义者若前念命根体是一后念命根体亦是一但有前引于后是无间义而无缘义也。
【疏】无间者显虽前无间为后缘乃至应非此缘者等无间者不必刹那中等无间断等无间纵断经百年十年但于中间无异类隔断亦是等无间缘若唯约刹那中无间隔名等无间缘尔者即入无心定心望出定心应非等无间缘故知虽经百年等断亦是名等无间缘意说但前心望后心中间无异心间隔故名等无间缘也无论刹那年月多少也。
【疏】故知唯望自类识为缘义乃至有七八识引宁非此缘者若正义说唯望自类识为等无间缘虽入无心定有七八识非与后出定六识为等无间缘若不如前不正师义即七八异类互作等无间缘也。
【疏】显前灭一心等者显前引后也问岂无心所唯有心耶答无有心之时而无心所但以心胜故偏说于心不言心所故心王开导心所亦开导故名等故一一心心所望后念众多心心所皆得为缘又或前一聚心心所灭引后一心生其实非无心所以心是主故但说引一心不言心所。
【疏】此乃等属前后通因果者此释等字等者即斋等义前一心亦能开导后一心前即为因后即为果故一等言通前及后贯通因果故。
【疏】即简相似法沙门义至非望余故者彼计心与心所各自相引不许互相引如心引心受引受想引想等余一切准知今解不然一且如前一心望后心心所能等而开导前一心所望后念一聚众多心心所亦能等而开导望后等有力故而能开导故云等而开导也。
【疏】又等者至故成等者意云等有二义一体等二者用等体等者前念唯一心王五遍行后念亦唯有一心王五遍行等即前后念心王心所头数相似名为体等故疏云一心一所者解体等也用等者若前念一个心王有势用力故能等与后念心心所开导等能引后念心心所令起故又即前念一个心所有势用力即能齐引后念众多心心所令起即是等能开导也故疏云等而开导乃至名等开导文解用等也故疏先明用等后明体等故前念心是无记法唯有遍行别境及心王能有势用引五遍行至成佛时能引别境善等多心所令起皆是用等也若如相似沙门义即唯有体等而无用等至成佛时第八识五遍行引善十一此缘便阙也又相似沙门亦名着名沙门。
【疏】如色不相应有多类起者且如色有多类起者如身中长养色扶尘等多同类色俱转如不相应中有多类起者且如众同分中多同类起即如身中有界同分地同分眼同分耳同分乃至沙弥同分等皆同时起又如身中百千生住异灭四相俱时起。
【疏】且一身八识虽名多类乃至如草火等者视此文意释文外伏难难云一身有八识应非是等答不然如一身中唯有八识体用各各有别名为等其色等即有百千同类俱起如一身中长养色等即有多类同时俱起又如多草被烧已即成少灰即多色引少色又如烧草得而生无量烟即少色引多色故皆不等故疏云如草火等喻应知意云同类色既不等明知草火喻亦多少不等也。
【疏】令彼定生者即显后果虽经久远乃至当定生故者如生悲想经八万劫全无眼识后从非想地命终已生中有中经一二念已即起眼识此眼识即是八万劫已前欲界命终时眼识为开导依为等无间缘引此中有中眼识令起若言等无间缘所依即唯是前念心王若言等无间缘即通前念心王心所故前念心心所望后念为等无间缘不可将后念心心所与前念为等无间缘也为因之法若俱或在前为果之法若俱或在后也。
【疏】不相应假是我宗义者若我大乘及经部明皆许不相应是假若萨婆多即许不相应是实。
【疏】种子非此缘相者无缘义故。
【疏】若唯一识至自唯一故者此自问自答既言一识自作缘者明知不取多同类法等以自识唯一故。
【疏】若许八识俱互为缘乃至种子类应尔者若前不正义许八识更互为等无间缘者如第八识为缘引生余七识者即许多识并生今难云种子亦应名等无间缘以许多类种子俱时并生故。
【疏】故八现识体至乃有百千者此不正师故意说现有差别得互为缘种无差别不得互为缘不可相例。
【疏】此中间别如前第五卷开导依中解者彼处解云五识有四依谓同境根分别染净根本等第六有二依谓染净根本第七第八各一互相依也。
【疏】第八十说入无心乃至更有别解者且如俱解脱阿罗汉得灭定已后欲入无余依涅盘时即先以愿力入九次第定谓须逆隔间超越等如是乃至先入有心定已次入灭定后始入无余依涅盘即说灭尽定名为定中间谓此灭定即在有心定后无余依涅盘前即有心定无余依涅盘中间灭定名定中间也若余不得灭定阿罗汉入无余时即不入灭定如前第三卷说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者此文意说若在定心时不得命终要住散心方得命终即约第六识说今此论文应云除有愿力阿罗汉入灭定必得命终由愿力故也若尔阿罗汉无愿力者必住散心非无心定方得余终又云纵阿罗汉无愿力亦得命终如即先入灭定方入无余依涅盘若阿罗汉住有心亦不得命终如舍利弗又云纵阿罗汉无愿力亦得命终即如先入灭定方入入有心定当他鬼道坐禅即彼他蓝婆大力鬼打舍利弗为入有心定不得命终也故知于灭定命终者要由愿力无愿力者不得灭定中命终也。
【疏】果法既许通一聚法缘亦应尔者既后念果中既有心心所法故知前念等无间缘中亦有一聚心心所法。
【疏】于中有四者谓八七六五此初释第八也。
【疏】阿陀那言显位通故者比显通局故阿陀那三界九地皆通为缘死生位中有开导故此中唯说阿陀那名言显此缘通诸位故诸位者谓五位也然赖耶名局不通诸位所以不说问异熟名既通诸位何故不说偏举阿陀那答异熟无记识于三界九地死生位中开导即得若五位中通前四位不通究竟位故不说若阿陀那识通究竟位最宽偏举。
【疏】总举二人者解曰即是顿悟渐悟菩萨二人若顿悟色界后生无漏若渐悟即唯欲界后引生无漏第八。
【疏】一切异生即顿悟人者意说若顿悟人直入菩萨初地等即名异生菩萨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学圣果或得无学圣果后回心入初地者即名圣者菩萨。
【疏】得成佛者至智处生故者此顿悟菩萨说也顿悟菩萨八地已上方受变易生死身之上而得成佛名现报利益后报利益者此第十地菩萨生第四禅中作第四禅中王此第四禅中王业即已先地前四善根位作此十王业入初地已去更不造业即从地前造得十王业已遂经百生千生至第十地生第四禅方受地前所造王业果名为后报即依此后报身上得成佛名后报利益智所生故者即是菩萨得菩萨一切智及一切种智之处名处菩萨往彼成佛名智处生故也摩醯者大也首罗者是自在也或是智人所生之处名智处也即彼宫名处即智之处十王位者初地菩萨作阎浮提王位当铁轮王也二地菩萨作四天王亦作金轮王问何故不作银轮王铜轮王耶答今约大倍增胜前者说故铁轮王直越入金轮王位而不得银铜轮等问若菩萨生四天王天者既有四未作何天王耶答故知菩萨不作四天王者审既依每一日是一回朝天帝释也问二地菩萨不作四天王者未审作何王耶答作金轮王又纵作四天王朝天帝释有何过以天帝释大无边福法故问有学圣者身在四天王及身在第三禅中得无学果者即后回心受变易后得入初地已去此人亦得名四天王及第三禅王不答准仁王经云十地菩萨作四天王亦作第三禅王言不作四天王及第三禅王者据别义作非尽理说第三地菩萨作忉利天王即天中王也第四地菩萨作夜摩天王第五地菩萨作都史多天王第六地菩萨作化乐天王第七地菩萨作他化自在天王第八地菩萨作初禅梵王故大菩萨皆作梵天王若菩萨及二乘人等皆生大梵王等天以是破执处故第九地菩萨作第二禅王第十地菩萨作第四禅王问何故菩萨不作第三禅王答第三禅以是极乐之处所以菩萨不作也又或有初地菩萨作铁轮王或有异生作第四禅王此异生虽作第四禅王所有功德亦不及地前四善根位菩萨何况初地菩萨铁轮王道功德也又虽说十地菩萨功德位次合当作十王未必要受十王位即一类初地顿悟菩萨智增者不作铁轮王即生第四禅中下无云福生广果三天詑宫为依而受变易生死乃顿悟菩萨至第八地不作初禅王直生第四禅中无云福生广果三天而受变易生死也故知十地菩萨不必受十王位也若二乘有学无学回心向大至地前不能造新十王业故论说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以永断故不造新业亦不受十王位也。
【疏】八十云变易生死至即于此洲故也者解云即于瞻部洲而受变易生死也。
【疏】必生自在宫唯异生色界后也者若生自在宫即是第十地顿悟菩萨即于色界后第八识引生无漏即唤顿悟菩萨名异生问论答谓诸异生求佛道者何故唤菩萨为异生且如初果少断烦恼尚得名圣者岂菩萨不及初果耶答从因为名谓此菩萨不是迂回直从异生发大乘心行菩萨行求大菩提唤顿悟名异生菩萨也。
【疏】有学等回心至不往彼生故者意云若预流果人回心已更经七生业尽遂于第七生中向欲界留身受变易生死若家家等随受二性定业尽已即于欲界中受变易身若一来果从人中天上受一往来定业尽已即于欲界中受变易若不还果者欲界中生死尽即于欲界身受变易身故于欲界至第十地即往色究竟天上自在宫成佛有学人必于欲界回心受变易身必不生色界中回心受变易身也若如阿罗汉延寿即要得第四禅边际定方始延得命长若受变易身或初果一来不还虽未得根本得未至定亦能受变易生死若得根本定亦得变易生死也问后二果不别受生其义可知已断欲界烦恼故不许上界受变易初之二果发心已后更受生不此答有两释一云不受由发心力依边际定助感身业转受变易经三大劫一云不定谓发心即受变易或有经七生方受变易如亲光说故佛地论第二云若有学位回心菩萨或随烦恼感生势力感彼生已于最后生伏诸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乃至成佛问受七生已取三果不解云佛地但说伏感而不说断故不取果义亦无失发心已后不求二乘后胜果故。
【疏】其诸异生至方受殊胜变易身故者意说悲增菩萨七地已前即生欲界受分段身至第八地必生第四禅中下三天中于三天中随受一身詑胜身故方受殊胜变易故也或有初地菩萨智增者初地即生第四禅下三天中得胜身已方受变易身然今说顿悟菩萨至第八地色界第四禅中下三天受变易身者约决定说以一切顿悟菩萨至第八地决定生第四禅故不妨亦有初地智增者初地即生第四禅受变易身且如第八论说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得受变易身者亦据决定说不妨于中必有预流等前三果有学人亦得受变易以有学中不决定故谓有学中不回心者即不受变易身故第八论说无学人得受变易此亦如是若言顿悟菩萨至第八地生第四禅据决定说于中亦有初地智增即生第四禅也若尔悲增者初地必不生第四禅也要至第八地或有初地二三四五六七八地等已来生第四禅下三天受变易身者皆依智增菩萨说此诸菩萨受变易已更不向余处实受生也。
【疏】大自在宫者乃至初于彼起证者此大自在宫即在五净居天上故六门陀罗尼经说薄伽梵在净居天上依宫而住众妙七宝庄严此净土即名他受用土然彼天处三藏两解一云正在净居上亦属色界有别所处如大品经说一云即是菩萨净土住处不定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东西方等如说西方极乐世界等此即他受用土也以自受用土周遍法界菩萨不见故若菩萨于中作佛而即成自受用佛土也即十地菩萨于他受用土中即菩萨自身而成自受用身佛若第十地菩萨不见诸佛自受用土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即此大自在宫若论于系此大自在宫即是不系法若论处所即在色究竟天上别有处所若论摄在者此大自在宫即是色究竟天摄若论第十地菩萨身即是色究竟天摄若论第十地菩萨即是无云等三天中身摄也若第十地菩萨未成佛即在他受用土中若已成佛即诸根遍于法界是自受用身也。
【疏】此唯他受用土至同一地故者此大自在在宫即是他受用土第十地菩萨报身往彼大自在宫非是生彼也即第十地菩萨于受用土中成自受用身佛此第十地菩萨先是第四禅中下三天中身后往大自在天虽天有别同是第四禅中一地身故言报者即是异熟果名报身非是三身中报身也。
【疏】据实受变易在下三天处未得生净土者若八地已上顿悟菩萨等于第四禅中下三天中受变易身未得生大自在宫至第十地满方得生大自在宫今言生者但往故名生。
【疏】第十地极薰修故得生其中者若不还果即有漏无漏杂修静虑生五净居天今第十地菩萨即不作杂修但由愿力定力智力等极薰修往大自在宫也若前九地菩萨但名薰修不名为极。
【疏】然成佛时必要往自在宫成佛就胜处故者然渐悟菩萨于欲界身第十地满即往色界第四禅中大自在宫而成佛也。
【疏】后往色界及诸净土者即初地已上菩萨即于他受用净土中受生即第十地菩萨所住十重他受用土今者二乘有学无学回心已去既受变易身后时入初地已即自身作神通往初地中他受用土供养诸佛既初地满即作神通往第二重他受用土中供养诸佛乃至第十重他受用土中乃至第十重他受用土亦然莲华化生其他受用土中无女人即云无胎生也。
【疏】有说胜鬘经即许有多变易生者即古时大功德说受变易身死已更受变易生如是展转许有众多变易生死者至第八卷二种生死中会。
【论】有义色界至亦得现前者此下第二护法正义宗中有二初总释色界有回心者后别简色界有不发心者此初文也谓渐悟菩萨欲界顿悟不异前师故不重说而渐悟中或有色界初发心留彼界身者今说。
【疏】许佛亦往菩萨生彼者许佛亦往色界菩萨亦生彼色界教化有情又云许佛亦往者然寻经文唯见色界诸天下向佛边听法发心得果亦不见经文佛往色界化有情然色界声闻有学无学亦向欲界佛边发心而回心向大受变易身亦许生彼无过然作佛总有三种一者随类六趣谓作鹿王身等二者即有小乘作佛即一四天下唯有一个丈六化佛谓化二乘异生及资粮位中菩萨称彼根宜现通说法令各护得诸利乐事三者大化佛即是一三千世界唯有一个化佛此大化佛唯化地前加行位中菩萨乃至欲入见道亦见此化佛化入见道后出见道时不见大化佛但见他受用佛化之此他受用报佛为地上菩萨唯说一切法如幻如化此地菩萨虽见化佛为地前二乘异生说法而不领受先以知故若第二地菩萨唯领受第二地法于初地法亦不领受初地法即先以知不称机宜故不领受乃至第十地菩萨见佛说法即领受若见佛为九地说法亦不领受以根法不相称故又若预流果受变易身有阿罗汉是分段身以天眼力亦不能见以变易身是微细故又若初果乃至阿罗汉皆受变易身虽彼此俱是肉眼以同类故亦得相见虽有学无学不同皆受变易身故也菩萨不然若有同是初地菩萨同受变易身虽有肉眼亦得相见若初地变易身菩萨即不能见第二地变易身菩萨以第二地是殊胜故若第二地菩萨以神通力现身令初地菩萨亦得见之乃至入心不知住位菩萨住位菩萨不知满地心菩萨即十地之中变易身菩萨前不能见后后能见前地前又预流果受变易身已即无妻子等又如初地菩萨中或有受变易身者或有受分段身者或有顿悟者或有有学无学回心者此等诸类菩萨若受变易身或受分段身虽即不同所有功德智慧皆悉相似皆得见百佛世界能化百类有情等亦同在他受用佛土不可同是初地菩萨受变易者能见多佛受分段者便见小佛必无是事故皆同见百佛世界所化菩萨欲界分段身亦有父母妻子故若佛化受变易身菩萨于净土中乃至女人名字尚不闻岂更有父母妻子等耶以所化变易身菩萨无实父母妻子等故。
【疏】唯除初二果及独觉至无故者若色界中无初二果及独觉发心则初二果唯欲界有若部行独觉唯在人中有唯除北俱卢洲通余三洲有也若麟角独觉唯于南阎浮提有故色界中唯有不还阿罗汉发心也。
【疏】不言唯欲界遮余界无故者此护法会瑜伽文即余色界亦有声闻回心而受变易身也。
【疏】不言余洲余洲岂无至引生无漏者意云除北俱卢洲余洲皆许有变易身也故知亦有声闻于色界中回心然后引生无漏也。
【疏】一切下色身得非择灭者若生色界中受身即于欲界身得非择灭若无色界即于欲色界身皆得非择灭以此圣者断下烦恼得生上故。
【疏】非定所生色可成身留故者若无色界变起定果色虽有色尘等亦无实五色根亦无实扶根尘故不可以定果色而留身也。
【疏】中阴经中至非大乘义者然大众部师说色界无界中有眼等六识及色界亦有六尘也即彼从知足天没而受人中中有于中有中廿年化无色界有情。
【疏】唯约处为言唯立净居全无发者问声闻亦不生大梵王天彼天即无回心所事何故经文唯除五净居不除大梵王天耶答其大梵天中亦有余异生而未发心彼天处无声闻也或八地菩萨化大梵天等也是故不除。
【疏】今第二会者意云若第二会即当旧大品经第十五卷说若依今大唐三藏所译大般若六百卷第一百二十九说十六会中当第一会也或可今字未详未宜更勘余本。
【疏】若前师解此文者至有何别因独无回心者意云若前师释此文大般若经言色界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乃至四禅下三天发菩提心者即据地前异生凡夫者说非是二乘有学无学等于色界中能发心也若约二乘有学无学发心不约异生等发心尔者何故经中偏说有学无学发心不说五净居天不还果发心耶有何所以净居独无回心者故知唯约地前异生发心者说。
【疏】第二师云一以经证等者即大般若经说色界中发菩提心者也二亦由理即不还果生五净居更不生无色果既生净居天趣涅盘近耽寂心坚化必难得故无回心者然乐慧上流即生五净居受不生无色界言乐慧者以色界中定慧均满故若乐定上流即避五净居直生无色界此即理也。
【疏】二理既齐其文共会者即前后二师道理皆齐又二师解共会经文。
【疏】虽初则发心要经多生乃至方受变易身者不者解云此中问意佛地经及此论既许初二果人受变易身然初二果人虽初即发菩提心已或经一生经或二生乃至七生身方受变易身亦应许有不还果人先于欲界中发菩提心已从欲界死已故生色界中身方受变易身何不然。
【疏】一云无也生色界者指不还果人今生色界名生色界者非是已生色界也必非经于欲界生者既得不还更不经于欲界生以欲界业尽故意说不还不同初二果人经于欲界受生此亦举不还不同二果也疏云不还圣者已下方说不还不生色界所由又云生色界生必非经于欲界生者解云生色界者指不还也虽合生色界然不肯向色界更经一生何况多生又亦不肯生在色界却向欲界生发心以欲界业尽故何作此说答以第一师许不还果人必于欲界发心无上界发心者故作此解即前亦应许有欲界发心至上界生身方受变易者不难也故疏中答问有二解第一解是前第一师也故前师说云必无欲界发菩萨心已从欲界命终生在色界方受变易身也如有人于此现身上得初果已更不经生即得第三果更不经于欲界中生以欲界业尽故又有二乘人或得初果二果已于欲界或经一生二生乃至多生已此初二果更不生上界以经欲界生故即于欲界中而取阿罗汉果也故俱舍云欲圣不经余界中生也或于欲界中有不还圣者发菩提心已得根本定得宿住通知欲界业尽而厌粗身即便急引变易也或于欲界中有不还果虽发菩提心不得上根本亦不得宿住通即不知欲界业尽但厌粗身即便急引变易身也故于欲界中发心即于欲界身而受变易生死也故不还已不同初二果胜人初二果人欲界业未尽故望初二果人亦有不得通者然由有圣道力故小分亦有能知欲界业生多少者亦有初二果人不能知欲界业生多少也此初二果业力所牵或有即发心时即受变易生死或有发菩提心已或经欲界一两生乃至第七生身方受变易身此初二果于未至定中而得变易生死也故不还果人发菩提心时即受变易生死谓欲界业力尽故通力胜故厌恶染故故不肯上界更经一生身受变易身也何况多生总结答问意也如前初二三果有经生不经生有得根本定通有不得者皆约根利钝以明故有差别。
【疏】二云既无文遮如七生者发心留身未必同时乃至于理无违此第二解为解即是第二护法师也此师意说既无论文遮即许欲界中发菩萨心已生色界中方受变易身也由如初果发菩提心已或经一生即受变易或经二生乃至七生方受变易身故发心留身未必同时不还亦尔有欲界发心于色界生身受变易生死何以故谓不还果人欲界业尽故又未得第四禅边际定资故业可得留身所以欲得生色界依殊胜身受变易身也由如是理先于欲界发心或生梵众一天受一身即受变易或有生二天谓梵众梵辅受二天身已即受变易也或生三天处方受变易乃至或生一地方受变易或生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广果天身方受变易身皆不遮也然不还果发心向大于上界受生地地地中不得重生随其天处但受一生即得然疏中说未得边际定可资故业故欲得依胜身方受变易者此文且据一生说非是尽理疏云未得边际定约第四禅中边际定说故是不尽理也今难曰亦有初二果人依未至定中而得受变易身如何言不还果未得边际定不得受变易身耶然小乘说六种法唯依边际起一者宿命二者无定三者愿智四者法无碍解五义无碍解六者词无碍解然边际有二种一者边际谓第四禅二者果边际谓第四禅中上上品定故知疏中解不尽理应云不还人欲界发心向上界中说胜身受变易者而将为胜也。
【疏】为三界处为不尔者问意云此实报土大自在宫为是三界处隔为不是三界处摄耶。
【疏】佛地论说此他受用乃至即色究竟天摄者此他受用佛居受用士为第十地菩萨说法若论处摄即向色究竟天摄若论界系即是不系菩萨欲上大宝华王座时节大长远千劫学佛威仪等即有十种相现即大宝华王是一切也若菩萨座华王座已即十方一切世界佛第十地菩萨及他受用佛一时云集摩菩萨顶其菩萨即入金刚喻定一刹那中顿断三界二部种尽至第二念既成佛身是遍法界广如华严经十地品说此诸佛色身而是无碍状似法处中无对色也问大自在宫唯在净居天上亦为在诸处有耶答今且答今且约在净居天上其实东西南北上下十方皆有也如法华经说常在灵鹫山等故像法决疑经普广菩萨问十方净土等故知不唯在一处。
【疏】有妙净土出过三界者意云此净土亦系亦不系如佛变及第十地菩萨后得智所变即是无漏三界不系若第十地菩萨有漏第八识所变者是有漏三界系能变识是界系所变土亦尔意说如佛第八识变及菩萨第六识后得智变即不摄故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也若据第十地菩萨第八识变即是色究竟天摄也以净土极胜故然净居天不知有亦不往彼唯是他受用佛为第十地菩萨说法之处。
【疏】随是何系染不染识引生何地无漏识起者染者即顿悟菩萨有人法执不染者谓二乘无学唯有法执谓此二人身在欲界发其有漏第七识随第八识亦是欲界系若入初禅平等性智时由第六识先依初禅入法空观所以第七识与平等性智相应即是欲界染不染第七识引生初禅平等性智乃至引起二禅三禅乃至有顶平等性智皆准此知现疏无此文疏主言有覆名染无覆名不染者即约总语何以故此法执若望二乘名为无覆即名不染若望菩萨即是有覆即名为染今言有覆引生无漏即望菩萨不约二乘故知法执唯名为染应言谓从何界染第七识引生何界无漏第七识也若兼无学回心说者即法执望二乘回心亦是染有覆何得有不染第七亦得有无漏第七且如顿悟菩萨第六识先入生空观以伏第七识染我执即第七识唯有不染法执在次彼第六识即起法空观引平等性智起时亦得名第七不染法执引无漏第七也问今云不染对何说不染耶答但对我执名不染以不染生空智故生空智起时我执已以伏故名不染虽有法执在亦名不染对菩萨名不染也。
【疏】谓此师说有人法执故乃至皆互相生者谓即护法师说第七识具有人法二执今言第七识中染者人执不染者法执者通望二乘说也如第七识先有人执后入生空观等时即第七识是无覆即是有覆染引无覆不染后出生空观时即是无覆即是无覆引生有覆也又如预流人身在欲界入生空观时即欲界有覆第七引生欲界无覆第七乃至一来果家家等皆准此知又不还果身在色初禅地入生空观及生空后得智及所引灭尽定时即是初禅有覆第七引起初禅无覆无记第七识后出观时即初禅无覆第七引生初禅有覆第七识也乃至身在非非想初得无学金刚喻定时即唯是非想有覆第七引生非想无覆第七识言与非无漏心时染皆互相生者意说第六识起生空观时名与非无漏心时由第六入观第七有覆染引无覆不染故云染皆互相生也前虽已说其义未彰今更再陈恐无惑也又云与非无漏心时者意说彼无漏第七与染第七互相引生。
【疏】在下二界有漏第七乃至与第八识同地系故者前初地以上菩萨皆不生无色界唯生欲色二界若有漏第七识但与第八识同地系故且如顿悟菩萨或无学渐悟菩萨身在欲界第六识入初禅定起法空妙观察智时即是欲界中有覆第七识引生初禅平等性智想应无漏第七识乃至第六识起非想地妙观察智即是欲界有漏有覆染第七识引生非想平等性智即能引第七唯是欲界系所引无漏平等性智通色无色界也或菩萨身在欲界第六识起色界妙观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识引生色界平等性智后出观时即是色界平性色界有覆第七乃至第六识起非想地妙观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引非想地平等智后出观时即是非想平等智生色界有覆染第七也非无色界有覆七识能生以地上菩萨不生无色故疏且总相云染不染第七识应言唯染第七以法执我执望菩萨皆是有覆染故虽望二乘法执第七亦名不染无覆而今且望菩萨非余。
【疏】菩萨灭离无色生故者地上菩萨灭无色生业故云灭离无色生。
【疏】此言染识为缘及果者此有二意一染识为缘者谓第七及果者即第八识总报果故与第七同地系故在下二界二果者即是无覆不染第七识唯与法执相应者由染第七引起故得果名此染不净第七但在下二界系以地上菩萨不生无色。
【疏】所引无漏平等性智乃至不可言第七是下地等者解云即能引有覆染第七是欲色界系所引平等性智通色无色也又如因位十地地中其第七识即随第六识也且如初地以上菩萨身在欲界第六识起初禅法空观其第七识起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即随第六识初禅同地法也若第六识起二禅法空观时其第七识起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即随第六识二禅同地法也乃至第六识起非想地灭尽定其第七识起平等性智平等智即随第六非想同地法也若佛果第七识平等性智与第八识同地也不随于第六也前说如来唯依第四禅故故疏云如因位者意显异佛果。
【疏】三界九地有漏望无漏乃至各容故者此有四门一三界相望为等无间缘二九地相望上下地为无间缘三有漏无漏相望为等无间缘四善恶三性为无间缘于四义各各互作等无间缘故论云各容也此言善恶者约于欲界中三性相望为等无间缘不约上界如上界无不善法故解云若欲界死还生欲界即得以三性能引生欲界有覆润生爱又如初禅死还生初禅其命终心即通有覆无记及善性心死引起初禅有覆润生爱结乃至有顶死远生有顶亦然若欲界死生色无色不得以不善心及有覆心死故以要离下界染方能生上有故若未入顺解脱分善即通欲界中皆思慧是也亦通四禅中皆思慧若决释分善四善根唯是色界修慧也若次第修行者初二果决择分善修慧唯在初禅未至定也若不还果利根者先世间道六行伏断惑超前二根无超第三果者即是决择分善即通在五地谓四根本定及初未至定或通六地及中间禅也若菩提决择分善初??顶下忍等位即通下三禅中善上忍位即唯在第四禅故下论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禅方得成满若麟角独觉四善根即唯第四禅中有也以为互时促欲不容起下三禅中决择分善也其无色界即无三乘解脱分善及决择分善也问得初果已者更有顺决择分善以不答无也唯未得果前有顺决择分顺凡见道真实决择智故若初地已上菩萨于修道位中唯有顺决择定无前四善根故俱舍论云定有四种一顺退分谓从净定出已即起烦恼退故名顺退分二顺住分且如从初禅定亦出亦不进亦不退中品而往名顺住分三顺胜进分如从初禅出得入第二禅定即名顺胜进分二禅已上亦然四顺决择分如从定出即得无漏名顺决择分定即初果已去亦得顺决择定也义准大乘菩萨亦合有此四种定也作法如前问加行位与加行道何别答加行位唯地前菩萨有加行故进断后惑皆有加行无间道等问三乘人初起无漏心唯用色界有漏善心若已后起无漏心亦用欲界无色界有漏善心引以不思之。
【疏】五识中初三识上下言自类至不可言互唯一界故者若眼耳身三识即欲界及初禅即上下界更互为缘也若鼻舌二识唯在欲界有上界无色即不可言上下界互为缘若鼻舌二识善等三性亦更互为等无间缘。
【疏】此言善等亦随所应上下界地者即欲界善眼识为缘引生初禅无记初禅眼识初起时既是率尔心明知是无记也或初禅善眼识引生欲界眼识初起时亦是无记也耳身二识准知。
【论】有义五识有漏无漏自类互作等无间缘等者此有二师说此师意说初地转五识得成事智乃至十地中皆容与有漏互起后师不许为正此论第十及佛地论皆有此两说。
【疏】第八所缘必同漏无漏故者五同识亦缘五境由与根同境故所以有漏根发无漏识此有阿妨故作此说。
【疏】此二于境明昧异故者不可无漏明识依有漏闇根也。
【疏】此中譬喻如在余位极成眼等根者意说余因位极成眼等根即是此中譬喻也。
【疏】如余因位者意说如余因位极成眼等根也。
【疏】若准前师十地乃至初起虽必在欲界后起亦通色界者十地之中得无漏五识八地已去既受变易身明知初地已上菩萨定得无漏五识同佛果后引生无漏五识故。
【疏】云初起虽必在欲界后起亦通时色界者初师意说准下第九论文诸顿悟菩萨初入见道得初地时唯依欲界善趣身起即初入见道时即是欲界中五识初引生无漏五识故云初起虽必在欲界若菩萨入初地已或生色界受变易身引起无漏五识故云后起亦通色界也上言于理无违者此师许十地得起无漏五识故无明等难许明识依闇根起于理无违。
【疏】异生成佛必是色界第八识后引生无漏者即唤顿悟菩萨名为异生据本名说以不是经圣回心故云顿悟于色界后成佛时引无漏五识也。
【疏】八地已去菩萨便无鼻舌识等者此中即约十地菩萨身生色界者说以鼻舌二根于色界第四禅系故无鼻舌二识以此二识唯欲界系故若渐悟菩萨身在欲界乃至第十地已来皆具五识以所留身唯欲界故是以具五识也问顿悟身生色界即无鼻舌识渐悟菩萨身在欲界即具五识应顿悟菩萨不及渐悟菩萨耶答不然顿悟八地已上身生上界受变易身佛果难思诸根互用三识闻香于理何失地法无故不应为难若无鼻舌二识即不及者亦应色界天身不及欲界人也以无二识故彼既不尔此云何然又如小乘说渐次行者从初果乃至极果次第断八十一品烦恼得八十一品无为超果之者得无为即又三十四心成佛见道十六心九无间九解脱得无为小即应次第行者胜超果佛者故知不尔广如大抄。
【疏】或二根处身根闻香等者意说鼻舌根处次有身根即用身识闻香此有何意答以鼻舌身三识是合中知故所以无二识用身识闻香尝味等又色界次无段食设有鼻舌于彼何用何况第八地菩萨以舍虫身非段食身。
【疏】虽有此解由如是义前师解好者虽有此后解者欲界鼻舌识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后解即取前解眼耳身三识亦用闻香等于理为胜。
【疏】善无记性多唯善性有通无记者此文意说若第十地菩萨临欲成佛时用何性五识引生无漏五识耶故今疏中云通善性无记性其五识于中即多唯是善性少分亦通无记谓非临欲成佛时五识一切时通善无记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摄由八地已去菩萨第六识中修慧引起五识中或二识或三识是善性或一识或二识既是率尔心即是无记性故五识中或是无记或是善性从此已后即引生五识亦由善性如目连第六识入无所有处中有漏无漏定耳识闻欲界声率尔闻声是无记性非是修慧所成已后是善性即是修慧所成故三慧所成者唯是善性今此亦尔第十地菩萨第六识中常无漏善其五识若起卒尔心率尔心是无记故非是善性修慧所有五识无不善性起善性多无记性少。
【疏】此合八识入十二心为无间缘者十二心者欲界有四心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色界有三心但除不善有余三心无色界有三心准色界合三界有十心于无漏中有二心谓有学无漏心无学无漏心都计有十二心也为无间缘者大乘中欲界无覆无记心能引生上二界无覆无记心为等无间缘即是欲界第八识命终生上二界从上生下亦尔又下界有覆无记能引生上二界有覆无记心为等无间缘即是第七识欲界命终生上二界从上生下亦尔识准知若论引无漏即此七八二识普能引无漏如前已说不同小乘小乘中唯说善心能引无漏必无有覆无覆心能引无漏也。
【论】心或相应者所言或者是三性不定义意说心王与三性心所相应者多不定或时与信等善心所相应而缘于境或时与不善贪等相应而缘于境或与有覆心所相应或时与无覆无记等心所相应故云或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末(上)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末(下)
【疏】此中有二师乃至或唯缘实者即是西方诸师中有二解也如疏云前师后师者即指西方师也。
【疏】此则明非所执者意说眼识等不缘遍计所执以所执无体故不能生识或恐眼字错应是曾字将顺文义更捡余本。
【疏】依他无为可有力用至名为缘者意云如依他有为法及无为法并是有而有力用能发于识及正智等故名为缘者是缘相假籍义非能缘也。
【疏】即简经部眼识缘和合色体是假法乃至而非是缘以无体故者意云经部境等色是和合假揽多极微成故所以自计细实粗假然许五识所缘今须简也大乘粗实细假许五识缘有宗粗细俱实问且大乘中如前西方古一师许眼识缘长等假法与经部眼识缘和合假有何别也思之可知。
【疏】带者是心似彼境相义乃至如前第二卷解者带者凭杖义由如病人托杖方起心心所法托境而生即心心所凭杖境方生心名带带者是心似彼境相义即能缘之心有似所缘之相者即是亲相分也然此相分小乘说为行相即能缘心摄即心外法是所缘也若大乘有二重相若约亲所缘者即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即缩头相也若说依本质名所缘即出头相也带有二义者即是西方古师释及唐三藏释名二义也。
【疏】以此理故意云以能缘带境之相状生故般若鞠多先于正量部中出家建此道理遂计出正智缘真如应无相分以无相状故遂造谤大乘论云正智缘如应无所缘缘以不带真如境相状故也。
【疏】谓正智等生时狭带真如之体相起者是即正智托真如而为境而方起故唯识第九云缘真如智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
【疏】不一不异者若约法相门中解即真如是所证以正智为能证故有为无为二种别也今者约根本智上行解说者说正智证如时即约无分别智上作不一不异行解也又作有相等行相等行相行解也故云非非相也非相者无有有相也非非相者亦不不无相也。
【疏】若相言体即有同时心心所乃至虽有所托然非所虑者此文难意若有体法即名所缘缘者其心心所同时起时即心所亦有体其心王亦杖托心所方生其心所应是心王家所缘缘答心所望心王虽有所托而无所虑即心心所同缘前境不能亲缘心所故不同缘如智亲狭带如体起故心所非是心王家所缘缘也问何故有此文来答意说云具所虑所托方是所缘缘也。
【疏】前句是缘者即论中谓若有法是缘也此句是所缘缘者即论中是带己相是也故云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是所缘也又前句是缘此句是所缘者即真如法即是前有体法是缘义所托即是后句是所缘义。
【疏】或此相应法是所缘缘果者由有所缘之境故即能缘心心所得生即所缘境为因能缘心心所是果。
【疏】谓能为缘生能照法者若五色根及识等皆名能照法若言能缘法唯是说等其根等不能缘故何故有此文来耶答将欲解其所虑所托故先起难也。
【疏】设为彼所托彼得生者如五色根但与五识为所依所托然非是五识所缘也。
【疏】虽无分别亦能虑故者意说无分别智离妄分别亦能缘虑也故得成所缘缘。
【疏】安慧等师既无见分如何解所缘者若安慧等师既无见分即无能缘虑能托无色等相分故即无所虑所托也汝云何解此所缘缘义耶。
【论】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者此辨差别也亲者谓影像相分是己体分非相所摄名之为亲与能缘心不相离名己体分故论云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是亲所缘缘本质青等非己体分相分所摄名之为疏故论云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是疏所缘缘解云为质能起内所虑托者谓本质境为质能起影像相分。
【疏】一是有为即识所变名内所虑者即是亲相分是亲所缘缘疏中虽无托字准理合有略故无也或疏文脱准下疏所缘缘中有托字。
【疏】即如自证缘见分等者即如自证分缘见分及自证分缘证自证分自性分缘自证分无分别智缘真如等并是亲所缘缘。
【疏】空等虽是无为所摄乃至若依本体即是真如者虚空等者等取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此五无为依真如上假立若正智缘真如时亦缘五无为体即是真如也即依真如无为上假立如第二卷论云离诸障碍故名虚空若依识变即有为摄即不实名假即前第二卷中识变虚空识变虚空既有生灭即是有为摄若从本质判性即是无为故识变无为唯是独影唯从见若论性即从能缘见以判三性若从法摄以有生灭唯是法同分收若缘执离蕴法亦是从能缘心判性亦是独影唯从见即人同分摄若心缘过去想亦尔若缘色相分即是色摄若缘心相分即是心摄言故无别说者意云故唯说真如不别说虚空等。
【疏】然虽眼耳等至不杖为质故者意云此释通外难外难云若托他所变或自八识中别识所变为自质境方是疏所缘缘者且如眼耳等根望眼耳等识为是亲缘为是疏缘耶故举疏答云然虽眼耳等根亦第八识变望眼耳等识非是二缘何以得知非二缘耶答不亲取故不是亲缘不杖为质故不是疏缘。
【疏】要为本质至之相分似本质相也由质为缘而得起故。
【疏】谓杖为质至故名所缘者此释疏所缘缘也言杖为质起故名缘者意说本质为缘起影像相分此相分是内所虑托故论云为质能起内所虑托也即见分变此内相分似本质法故名所缘即是疏所缘缘意说本质起影像相分名缘缘由也见分变此内相分似外本质法名所缘或可本质望见分即为所缘意云本质能起影像相分名缘即此本质望见分是所缘由如面质非但能起镜中面像即本面亦是镜所照也此亦尔。
【疏】亲所缘者是带己相以来释亲所缘缘可知。
【疏】此即疏中即影像相分至名能起内所虑托者先问云未审疏影像相分为是亲缘为是疏缘若是亲缘者即不合约本质而说若是疏缘者即不合起于内心未知此相是何缘摄即有此问应解云且如疏中影像相分是带本质之相带由似也如云面热似火此相亦尔似本质故不同亲中见分上相也见分上相与见分不相离故此相摄属本质以离见分故疏缘故缘此相时即缘本质故本质望见分名疏所缘故知不是亲缘中摄故此影像相似本质之相名为所缘由此故说本质能起内所虑托名所缘义不言本质起内心也若言能起内心者即是缘义即亲缘中相分是有体法为缘能起内心故是缘义本质不能亲起心故今者意成此缘义所以本质能起影像相分名缘即见分变此相分似本质法名所缘也。
【疏】起相分是所缘义者意说本质能起影像相分相分似质是所缘义也意说本质为缘能起相分此相分极似本质若缘相时即本质望见分亦是所缘也又解起是缘义起相分是所缘义者周云此亲所缘缘也起是缘义者相分有体为缘能发生心故是缘义起相分是所缘义者意说心上变起相分缘者是所缘义故疏中本质但能起内所虑托相分不能亲起内心故云不起内心问亲所缘缘与疏所缘缘二缘行相云何差别答相分与见体不相离名亲所缘缘即如眼识上有青相相从缘生是有体法为缘能起内心名缘缘者缘由假藉之义即此相分于识上现是识所虑法故名所缘此即名为亲所缘缘唯约自亲所变相分作法不约本质也若疏所缘缘不约自所变为论唯藉他所变本质为缘自识于中变起本质之相名所缘此即名疏所缘缘问如何得知疏所缘缘杖他变本质为境耶答如论中言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故下论云能缘或有者意说能缘心或有外本质能为缘发起内影像相分故是疏所缘缘或取自一身中别识所变为质自托彼变如眼识要杖他第八识所变色境眼识亦变相缘问若无外质得成疏所缘缘不答无本质法不成疏疏所缘缘。
【疏】但是能缘之心皆有者意说但是能缘心皆有亲所缘相故离内所虑托相分心不生故所以大乘缘无不生心心起必须有相分故心起时定有亲所缘缘。
【疏】疏所缘至心亦生故者意云能缘之法者是能缘心望疏所缘缘有无不定以疏所缘缘望心外本质本质若有心起时定有疏为缘缘若无本质心起即无疏所缘缘故有无不定也如缘实我法及缘通未等虽无本质心亦得生故论云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无疏所缘缘故但无本质而心生时皆无疏所缘缘。
【疏】然亦能变他依处者相似名变不杖他生者此第一师云如张人身上扶尘余他百千有情皆于张人身上同处变作扶尘时余人等各自于张人身上变起扶尘余人亦不杖张人身似为本质方变起也若张人自于身上所变起扶根尘即有受执用若余人于张人身所得扶尘即无执受用故云相似余人更互相望亦尔自他宗皆不相杖质也。
【疏】即种子等亦扶他变乃至他即为影像者此第二师意说自身第八识要杖他人身中五根种子器世间等以为本质自身方变影像五根种子扶尘也故他身中五根种等望他即为影像也其余人第八识亦杖我自身中种子等为本质他人方变起影像根身种子扶尘等故故他望自身种等亦为本质。
【疏】谓前第二卷说若不变他应无死后尸骸等事者若不杖托他身为质自变扶尘者前人死后或生上界或般涅盘即无尸骸等事要须杖他为质而变起扶尘前人虽死后还有死人被他吃血肉等今现在尸骸皆是现在有情所变扶尘若自前人所变者虽死后即灭故知杖他为质变他扶尘等得受用食等故前第二卷云或生他地或般涅盘彼余尸骸由见相续等受用故故疏云即以他所变为己第八之质乃至以中边文变他为定者即以辨中边云变他身扶根尘文为证也。
【疏】非诸有情种皆等故乃至彼人少者如何相杖者解云疏主意说三乘定性人种子名少谓三乘定性人各各自有一人自乘种子无余乘种子且如声闻定性唯有一人声闻乘种子无余乘种子余二人亦尔故名少也若三乘下定性人种子最多或有一不定性人有二乘无漏种子无菩萨无漏种子或有一不定性人有声闻菩萨无漏种无独觉种或一不定性人有独觉乘种子无余乘无漏种或有一不定性人三乘无漏种子皆有故此等人无漏种子最多也若疏主作此乘三乘无漏种子多少说者不然以有漏第八不缘三乘无漏种子如何可言第八缘无漏种子也今哲法师解云应言顺三乘无漏种子多少谓三乘定性人顺无漏种子最少且如定性声闻人唯有一具顺声闻人解脱分有漏种子一具顺决择分种子无余种子然定性独觉及菩萨亦准此知若不定性人顺无漏种子最多或有一类不定性人有声闻种性独觉种性即有两具顺解脱分有漏种子两具顺决择分有漏善种子余者亦然或有一人具三乘种性即有三具顺解脱分有漏种子三具顺决择分有漏善种子二乘不定性人展转作一一皆有二具顺解脱分种子顺决择分准知故此等人种子?多若种子少者如何托种多者得为本质耶又如预流人一来不还烦恼种子渐少异生烦恼种子既多如何托此预流果少种子为质耶五乘种子亦准此知。
【疏】若彼救言至不等者不缘者第二师释。
【疏】何故以下至不可用者不缘者论主难第二师也汝言种子齐等缘不等不缘者今难云亦应第八识他土及他扶根尘可受用故自第八识缘若种子及他五根不可受用故自第八识不缘之。
【疏】此中且以种子为难五根亦无受用之义如何变他者然此论中且以种子为难应将五根为难难云他人五根既自身不能受用亦不托他五根为本质也。
【疏】若因若果位至即因中不定者意云第八在因中疏所缘缘有无不定若变他依处得有疏所缘缘若望他根种子于自无受用义所以不变及死后根种子无所以不变即无疏所缘缘故因中不定也在佛果中有无亦不定者意云佛果第八缘无为三世等法无本质故无疏所缘缘若缘余有为法即有本质有疏所缘缘。
【疏】因中五数唯托心王所变为质者不然哲法师解云因中五数亦托自第八识心所变为质亦能托余人所变色等法为本质也若五数变种子及五根即分别变以无实用故若变色等即有质碍等用即是因缘变其触等五数亦能托余人所变色等法自能变之。
【疏】此中言品文虽总说心所不尔者论文总言心品即心所总在其中若论杖质唯第八识心王能托他为本质方自变也若触等五数即不能托他质变也。
【疏】既非业果体力须藉本质起者疏主即取前论文中解第八识中前第一师云随业因力任运变故既第七识体非是业果故须杖质起若是业果体者即不须杖质也若疏主作此解者非也今难云且第六识执缘离蕴计我虽不是业果体亦不杖托质变应云第七是俱生故须杖质也。
【疏】缘真如虚空去来无别质故乃至有外质故者问若根本智缘真如虚空可无外质以亲缘故若后得智缘真如虚空等如何无外质以变相而缘故答若言缘现在法而有外质者如现在世中自证分缘见分如何得有外质耶思之可知。
【疏】故一切种所杖本质有无不定者一切种者非是种子也但是一切境种类也。
【疏】或第六识所变外质方起者即是第六识中所变定果实色五识亦缘之法处摄实色故前第二论云及随法处所现实色此文意说即取十地位中无漏妙观察智所变起实色定果色等为五识本质故前四智疏中云言十地中所变金银等有实用故前论云堕法处所摄实色等皆约妙观察智中所变定果色又下第十论中说蕴等识相不必皆同等云菩萨后得智所变起净土皆有实用故今有不取地前菩萨及二乘等第六识中所变定果色此定果色虽似十地菩萨所变定果色然体非实故。
【疏】有说不得者即是唯识第十卷说佛五识无根本智不能缘真如唯有后得智缘余俗谛等事乃至宫王生。
【疏】然今大乘至佛位已一切皆所缘乃至唯除相应自体亦是所缘缘故者此文意说若至佛位即同聚心心所亦能相缘且今与眼识同聚有二十二法二十二法皆得更互相缘心王缘受等受等亦缘心王余心所亦然乃至八识同聚心心所亦然若诸根互用有二说有说初地即得有说八地方得二说共正若菩萨得诸根互用即五识一一皆能缘十八界且如眼识亦缘耳识乃至亦能缘第八识亦能返缘五根及缘五尘等其与眼识同聚心心所不能自相缘且眼识心王不缘同聚心所亦同聚心所不能缘同聚心王乃至耳等四识亦然故除五识相应心所自体等不能相缘自外余一切法皆是此所缘缘也。
【疏】若有法亦是有体等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以有体故名为有法即简遍计执是无体故非增上缘问依假法得成缘不答成缘者有比量相违量云增上缘体应非是假缘所摄故如余三缘若不成缘杂集所说如何会释彼云住持增上者说命根为众同分得住故解云此有两释一云假亦成缘如杂集说如前以增上缘宽故通假实一云要唯实法方得成缘如因缘等而说命根众同分为增上者随他说谓命根所依种子众同分所依诸法为增上缘亦如名相分别所有习气随所依说以是假法不薰种故此亦如是。
【疏】能于余法至不同前所缘缘故者意云此增上缘但望余法为增上不望自体故不不同前所缘缘所缘缘望自体为所缘缘故如自证分缘见分时是所缘缘故证自证分缘自证分亦尔。
【疏】与后生异法为缘非前灭法者霜雪能损害第稼等今其已前青色等皆灭以后有其枯丧黄色等即此霜雹等但与后枯丧黄色等为顺缘即霜雹与前青色等作违缘也问既与前青色等作违缘明知亦与前作缘何故疏云与后生异法为缘非前灭法耶答所言与顺违作缘者但望与后顺违作缘不望前已灭法也。
【疏】所缘缘外更无增上乃至以此别体明四缘故者虽但是增上缘即是所缘缘然正缘时即所缘缘摄若不缘处即是增上缘摄故有外也如眼识正缘西山色时余东南山不缘之处即是增上缘摄言以此别体明四缘者即据缘不缘别体以别四缘也故增上缘宽所缘缘狭以缘不缘时皆增上缘所生住成辨得法名为增上果谓据四处转。
【疏】自种为先余法色无色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三界法生者且如眼识种子为先即是因也色非色为建立者色谓五根扶尘非色谓意根也助伴所缘为和合者助伴者即是作意想思及得等四相所缘者心心所生时必须有所缘境心法得生由所缘境为因心得生故亦有解云建立即是种子果若尔与生何别既言合三界法生生岂非果耶故云有重言之失今不依人以准后成得中现有因建立和合得果别何故生中至建立即是果后更云一果故不取也。
【疏】住者如对法第五谓风轮于水轮等者谓风轮依虚空得住水轮依风轮而住金轮依水轮得住地轮依金轮而住余一切有情草木万物皆依地而住也或由大种为依色法住即诸根为依诸识得住等具如彼论。
【疏】谓所知胜解爱乐为先宗因譬喻为建立者所知胜解即立论者如立声无常等由先解故所以决定意乐成立声无常等宗因喻三为建立者即古师义即宗因喻三为能立义为所立胜立义成者即是古师义为所立得成也成辨者谓工巧智为先至成辨等者此是大论第五文如疏广明彼说成立成辨即此论中成者即摄得彼论中成立成辨二种也。
【疏】内分力为建立者内分力者谓如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内分善法也又得入身生在胜处诸根无缺诸业障除于如来所具净信心如是等法是名为内因力也。
【疏】言如理作意等等者等取法随法行也若旧经论名如理作意即如其道理而作意故若新经论中即名正念思惟正念者即是如理也思惟即是如理也思惟即是作意也虽新旧名有别意义相似法随法行者旧经论中名如法修行即如理教法而修行者若新经论中即名之为法随法行言法随法行者准余经论中有二解一云法者所谓所证涅盘随法者谓能证圣道行谓行行由行圣道行故方证涅盘是故名为法随法行二云法者谓圣道出世间法也随法者谓有漏世间修慧也由行世间法故方得出世间法名法随法行又解法者谓涅盘随法者谓教法由随顺教法修行能证涅盘法也又云法者无漏圣道随法者谓教法由随顺行教法能得无漏圣道也由如论中解见道亦名正性者谓涅盘或是无漏见道名正性由证得涅盘及证得涅盘及证得圣道即能离生死恶法也或欲界一切恶法不善法皆名为性能伏断烦恼恶不善等得生初禅即能离欲界恶法生故名离性也。
【疏】外分力为和合至佛与出世等者谓诸佛出世宣说妙法住正法者共为伴侣具悲信者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故外分力和合证得涅盘等。
【疏】彼且约无为说实亦通有为二十七贤皆名得故者意云彼瑜伽论等且约无为即名证得涅盘据实亦通有为得今应言三乘无漏性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证得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二十七贤圣果等果是无漏圣智故名有为也。
【疏】论说得法通三性故者得通不善性者如过去恶业种子为先不如理作意为建立外分恶知识等为和合令恶等得成也然善法无记法准前说。
【疏】彼论又说何法作用者乃至彼但影略者此先引文后解也后论云问词同前答自证为先即彼前生为建立彼生缘为和合故自作业成辨自作业者如眼之见色等即是作用如是所余诸根亦尔此即瑜伽显扬之论文也解云此有二说一云此作用即是生住成得四法上用离此更无别用故疏云今此中意即此是四法乃至四体上用也即疏中第一解言作用者唯是第三成上有作用第四得中无为无作用此唯识论生住成得摄法得尽若对法中不说作用瑜伽中不说住者二论中或是影略也。
【疏】今此所说是顺所生此缘之果若违之果一切皆通者如瑜伽论说杂染随顺因即与清净法作违因虽言随顺乃至一顺一违也若清净法随顺因亦顺一违一也问如染净二随顺因起时即皆有违顺未审无记因起时有违顺不答亦有也如霜雹起时与青苗稼作相违因亦与后时黄枯丧等作随顺因由前霜雹等为因方引起后时枯丧等故。
【疏】偈云取境续家族乃至依此量立根者解云取境者即五色根乃至意根也又准对法第五释增上缘有九种增上缘约风轮有情心心所法说即是任持增上引发增上俱有增上此之三种约义别明如次配前风轮等三如西明疏余六增上约二十二根配释今当引文取境增上者谓眼等六根由此增上力于色等境心心所法转故亦名境界增上即六根于境有照取用故续家者即是男女二根也故对法名种族不断增上谓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孙等胤流伦不绝故如前说为舍执着增上我故观察根亦名产生增上谓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活命者即是命根对法名任持增上谓命根由此增上力众同分得住故受业果者谓五受根若在地狱中忧苦根受用恶业果而起忧苦受若在人天之中乐喜受即受用过去善等果也舍受遍五趣故对法名受用果增上谓苦乐忧喜舍根依此受爱非爱之异熟故世间者即信等五根对法名世间清净离欲增上谓信等五根由此制伏诸烦恼故出世净者即是三无漏根对法名出世间清净离欲增上谓三无漏根由此永害诸烦恼随眠故量者分量依此分量即立二十二根。
【论】即以彼少分为性者即用身根少分以为男女二根体性也。
【疏】或通八识或不尔故言随应者解云今解论中随应二字也或通八识者即舍受通八识中皆有也或不尔者若忧受喜受唯在意识中有若苦乐二受即在前五识中故论言随应也然护法师即许第六识有五受许有苦乐受故若余师许第六识中有四受除苦受。
【疏】即以信等及善念等为体者问何故偏举信等念等耶答谓信对三种唯善不通余二性所以举信等取精进谓念定慧等通三性故所以别举善念等取定慧不取通余性者略示方隅更相影显也。
【疏】或体各各随其五别者意说苦者即遍行中苦受余者皆然故名各各问与前何别答前即遍行中受数别配五受此即遍行中受体即是五受也故不同前也。
【疏】未知当知根乃至资生根本位故者此论文中未知当知根乃至有三种者即约二乘人未知当知根说也。
【疏】答后三九少分者后三者在二十二根中最居后故九少分者即信等五根意喜乐舍根也但据无漏说故名少分。
【疏】不取前位故者不取前资粮加行位也。
【疏】故见道中如对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后心者即见道除第十六心道类智惟取前十五心名未知当知根也以有所未知可当知故。
【疏】问何故见道中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时者此中间意即约三乘人见道十六心问答也且问菩萨曰何故见道通两重十六心两重十六心者皆名见道何故第一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时仍未名未知当知根然至第二重十六心前十五心名未知根第十六心方名已知根又问二乘人一重十六心何故见道有十六心十六皆名见道其前十五心即名未知当知根其第十六心不名未知当知根耶。
【疏】见道据现观谛行故即十六心皆是者此问意云既一重此十六心见道何故通十六心说即前十五心是未知根乃至据见观谛行论即十六种心皆名未知根耶通前文总是一问谓对两重十六说所以初十六心且名未知当知根也即通前文所言见道者谓无漏圣慧能见四谛理故即十六心皆名见道也谛行者即四谛下苦空无常无我等十六行相也。
【疏】有所未知而当知根乃至可当知故者此未知当知有未知可当知故故唯前十五心名未知当知根其第十六心一切圣道皆已当知讫故第十六心即名无所未知可当知故所以第十六心即名已知根也。
【疏】此中类忍皆缘前心其第十五心至唯取十五心为此根也者意说至第十五心道类智忍时此智忍则能遍缘一切三乘圣道讫虽前苦集灭三谛忍等智等皆两重缘讫其第十五心道类智忍亦缘一切三乘圣道即道类智忍唯是一重缘一切圣道非是两重缘也此道类智忍虽能遍缘他余三乘圣道然不能自缘亦不能缘相应法故知前十五心名为未知当知根至第十六道类智时又更缘一切三乘圣道即前道类智忍以第一重遍缘三乘圣道说其第十六心道类智又更第二重遍缘三乘圣道亦兼缘道类智忍即两重缘一切三乘圣道也所以第十六心道类智则名为已知根虽第十六心遍缘他三乘圣道皆是两重缘圣道道类智忍但是一重缘以第十五心遍能缘前圣道不自缘故今时道类智望第十五心故是一重缘也今此中约谛说两重缘不约刹那说也故道类智望第十五心虽是一重缘若望以前皆是两重缘所以第十六心名已知根也亦真见道中以断二障说此中类忍皆名缘前心即如第九卷论云有两重十六心若前第一重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八观正智即是缘前心乃至法真见道无间解脱道自证分乃至第二重十六心观现前界不现前界苦等四谛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也不用小宗若小乘宗不立真见道断烦恼唯有此十六心见道断烦恼也小乘中苦法智忍是无间道断欲界烦恼苦法智是解脱道证无为谓乃至道类准知故俱舍颂云净道沙门性有为无为果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五因立四果舍曾得胜道集断得八智顿修十六行即取两行颂拟彼亦释之与此问义相当。
【疏】问此相见道在真见道后真见道中已有无间乃至岂预流果亦此根耶者解云今约大乘宗问不据小乘宗也若据小乘宗前十五心名见道第十六心则名修道若依大乘宗预流果亦以前真见道已断烦恼后苦法智等十六心皆是相见道也此问意者其相见道在真见道后前真见道中已有无间解脱道断烦恼讫即解脱道已得初果何故于后相见道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当知根摄预流果乃至得有初根义耶答云此难不然其预流果乃至相见道第十六心见相谛圆方始建立预流果也且如九真无间道中亦有解脱既名初果耶故知前十五心由是未知根摄而非初果得有未知当知根也问如上疏中为问答二乘为问答菩萨答但问答二乘不问答菩萨何故知耶答既下文言义准菩萨从真见后故知上来依大乘宗准问答二乘初根也言见谛相圆者谓是相见道中观四谛十六行圆满方立初果第二根摄。
【疏】义准菩萨从真见后亦不出观乃至第二根摄者菩萨三心者有三解一云若真见道名第一心若第一重十六心依观所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即名为第二心也若第二重十六心谓依观十五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则名第三心也此相见道中两重十六心皆名后得智也即是菩萨入真见道从真见道后亦不出观则入相见道其第一重十六心若至前十五心道类智忍时仍是未知根摄乃至十六心道类智时由是未知当知根摄相见道未满故此第一重十六心对真见道名第二心也若菩萨入第二重十六心位依观上下谛境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此第二重十六心若至前十五心亦是未知根摄相见未圆故若至第十六心时相见既圆方极见满即非是未知当知根摄即是第二已知根摄此第二重十六心若对已前名第三心也其九心见道者但圣教中依前十六心上广流布即依法中但义说耳其实无别九心见道其观行心中亦不依九心行解所以不立为第四心第二解云言三心者第一心谓真见道也第二心者谓三心见道谓内遣有情假缘智此师即说三心相见道前一心为真见道若余法师说此三心为真见道者即不立前一心见道也即将此三心见道以替一心见道之处第三心者谓后两重十六心也即第二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当知根摄至第十六心方是已知根摄第三解云言三心者谓除真见道唯取相见道中三心见道为第一心第一重十六心为第二心第二重十六心为第三心准前作法此三解皆好。
【疏】此中加行资粮之言至亦摄根本者此中加行资粮之言不唯取资粮加行二位故资粮加行之言亦摄得根本见道问若亦摄根本位者何故今偏举加行耶答今显此未知根虽是见道亦兼取加行之位故此文中但举加行也。
【疏】如五十七云一色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者色界系者即是顺决择分善此决择分善唯是有漏修慧唯是色界系不系者即无漏法也一切系不系为义者义之言境即是此位菩萨所缘之境系者苦集谛不系者即是灭道谛故知加行位菩萨缘一切系不系苦集灭道等为境也然五十七文略具足应言一欲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若欲界系者即是顺解脱分是也即是欲界中皆思慧是顺解脱善摄也及色界中修慧皆亦是顺解脱分即此欲界中及色界中顺解脱分善亦缘苦集谛为境亦缘灭道谛为境故五十七云色界系乃至不系等论近能发起根本位故等者此显得无漏根名所以或释外难云三根无漏资粮加行何得名未知当知根故引生远资等释。
【疏】此谓大乘者入劫已去小乘亦尔于谛现观发起决定胜善法欲者若大乘中即是菩萨入初阿僧只劫已去菩提涅盘等法发起决定胜善法欲心即不收已前劣善法欲游之心也故第九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等是也若小乘即是入顺解脱分资粮位已去亦发胜善法欲也或可初入劫已去配菩萨于谛现观发起决定胜善法欲即配小乘亦得然信等六现观义如下自解。
【疏】五十七说问未知根何义者此中问意此未知根未审何意义耶。
【疏】答修谛现观者从是修善法欲已去乃至解脱分位者谓修谛现观人从善法欲已去于一切方便道中所起信等五根即是未知当知根义故知未知当知根亦通得顺解脱分位有也若自余异生凡夫等未入善法欲已前及未发菩提心者虽起信进念定慧五根然不得名未知当知根也方便道者然所修行行即是趣菩提涅盘之方便也资粮加行二位皆得名方便道也问加行位加行道加行智此三宽狭云何答加行位唯在见道前也加行智通七地已前八地已上无加行故加行道亦尔或加行道通十地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前后相资皆容具有也如下作法。
【疏】此不望涅盘为名至下当知者此未知根唯望修道之中已知根名未知根然此根未得真解脱是故不望涅盘为名涅盘者是真解脱若顺解脱分即远望涅盘为名即远顺涅盘故名顺解脱分若顺决择分唯望见道中择法觉支等为名也故论云于此三位信等五根乃至为此根性也问上来论文中唯明二乘人初无漏根其二乘人依初未至定入见道应有七根信等五根意喜根若尔如何此文说有九根答九根者谓信等五根意喜乐舍然菩萨若在加行位中前后皆得起四禅定即得起九根即色界六处有初无漏根六处者谓四禅未至中间禅也若菩萨唯依第四禅入见道时唯得起七根谓信等五根舍意也若二乘人在加行位亦容起九根此意说约别别人入见道时相通而说得有九根非独一人有九根也若约一人即唯得起七根其事云何如有一人依初未至定中入见道得有七根谓信等五根意喜也若有一人依初二禅根本定中入见道亦起七根谓信等五根意喜若有一人依第三禅入见道亦得起七根谓信等五根意乐若有一人依第四禅入见道亦得有七根谓信等五根意舍根也故通有非一人独具九也何故入见道有此不同答皆约根性有利钝故须尔也问舍受通四禅及未至定如初果人依初未定入见道合有八根信等五意喜舍乃至有依第三禅入见道亦合有八根信等五意乐舍何故说依初未至定及依第三禅入见道时唯说有七根耶思之可解以舍根通故所以不说。
【论】于此三位至为此根性者问菩萨要托第四静处若据二乘三受不俱如何此位得有九根答通三乘得有九根不言九根而俱起也。
【疏】即以十根为性乃至多顺同彼者若加忧根即以十根为性谓信等五意喜乐舍及以忧根若安慧菩萨集糅对法论中亦说有忧根十根为性以安慧菩萨多顺同彼集论无着菩萨造集论之中亦说有忧根为性也又云安慧顺小乘说有忧根今亦顺异说同彼安慧问加行善根是色界法离欲方得云何此位犹有忧根答决择分善通依色界本地近分然近分起者既未离欲得有忧根故无有失。
【疏】瑜伽等中故多不说者以根本位见道之中无有忧故故瑜伽论中多不说忧根但说信等五意喜乐舍九根也疏然此无漏根已下生下论文五十七说七根入无色者谓信等五根意舍二根。
【疏】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者意云后三无漏根有二解一云有一能入者谓已知根有一不能入者谓未知根若具知根一切能入也二云有一能入者有一人能入彼彼界有三根有一不能入者有一人不能入彼界彼界无三根但约人说一人能入一人不能入不据三根说一能入一不能入也有云一能入者谓菩萨一不能入者谓二乘问所言能入人能入何法答能入者谓能入无色界定总解意云谓未知根在见道前十五心且如二乘人能入未至定断惑故未知根无色界无已知根彼界有者谓初果已后有得入无色界定许起也具知根阿罗汉得于无色界得起故约人准知。
【疏】空处等十一根可得者谓信等五根意舍命三及三无漏根总成十一根若非想地除三无漏前三无色有也余二根可知者亦前三无色有也。
【疏】此相难故所以别说者然瑜伽论下三无色有未知根故所以论中两重会即约下三无色有世俗种子今入见道以傍修彼种子今渐长第二论文会云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乃至此根所摄者此文意说或是无学先得生空无漏具知根今回心向大为证菩萨法空于地前起九地生空无漏具知根望菩萨是未知根故下三无色有未知根也又不还果人先得无漏生空已知根后回心向大得证菩萨法空其不还果人至地前已起九地生空无漏已知根彼不还人所起下三无色生空无漏已知根即是菩萨未知当知根摄故故下三无色有初无漏根也。
【疏】谓有菩萨见道时曾异生位乃至既非见道起亦无失者谓菩萨先曾于异生位修习得四禅八定今有二解一云即是菩萨从无始以来数数修习彼四禅八定也即得彼下三无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云即在资粮加行位亦数数修习得四禅八定也即是资粮加行虽起四禅八定即得彼下三无色定然此定顺无漏故准俱舍说定有四种一顺退分定谓如定已节从初禅定出入第二禅定等四顺决择分即出定已此定能顺无漏定今取顺决择分定也即是资粮加行位间杂所起八定能顺无漏定故取第二解胜此菩萨后入见道时傍修彼已前所起世俗智种子然此种子被他无漏傍资间起起有漏世俗智种子得名未知当知根即说彼下三无色定世俗智种子得名未知当知根也后于修道位亦得世俗智此智种子今生现行即于修道位中入出诸定游诸等至故于修道位起世俗智种子令生现行非见道中得起世俗智现行也意云修道但起八定智不起二位中善也。
【疏】对法第十三解真现观乃至此世俗智方起现在前者然对法论中解亦与此疏文中解相似也若言现观谛现观即是真见道非安立谛既言现观边智现观即是相见道十六心时缘安立谛方资世俗智种增上世俗智种子由出世智增上缘力长养彼世俗智种子故故名即得此世俗智此世俗智于见道位中不生现行以见道十六心刹那无有间断不容现起世俗智故若于修道位中即得现起此世俗智现行也以于修道位中入出诸定游诸等至也问今用何法以为世俗智答即取欲界中闻慧思慧作欣厌观相故欲界闻思慧即名世俗智即由此闻慧思慧作欣猒观故即能别起色界中修慧也又取色界之中闻慧修慧慧亦能作欣猒观故即色界中闻慧修慧亦名世俗智色界无思慧故也又取无色界修慧亦能作欣猒观也故无色界修慧亦名世俗智也然诸圣者等入资粮加行位依欲界中闻思慧及色界闻慧修慧及无色界修慧此等类有三种作意一自相作意如观色观受观想等五蕴即观蕴处界等三科法门各别观也二共相作意谓观一切法为苦空无常无我等四谛十六行相三胜解作意谓作不净观骨髁观观等此三种作意即诸圣者入资粮加行位作此三种作意观察也此作意等虽是有漏皆能顺无漏圣道也此三作意虽各观察然即观蕴处界等三科法门各别观也二共相作意谓不同外道作欣猒等六行伏惑唯是世间道不顺无漏故即欲界闻思慧色界闻修慧及无色界修慧此等皆能发此三种作意与作意相应观察诸法但观法自相假不可得不同外道六行欣猒等观。
【疏】此根非加行及无漏根现行于彼有以彼地无四善根故者意说下三无色傍修世俗智种子名未知根然此种子非是加行善摄何以故以下三无色无加行四善根故谓加行四善根唯在色界中故此下三无色种子既是有漏不能于彼地起无漏现行意及非无漏根现行于彼地得有也非字流至于此问在见道中既许傍修无色世俗智种子令增长者未知见道亦傍修已前资粮加行位善种子令增长以不入见道已后资粮加行善种更生现行以不答见道中唯傍修此资粮加行中间杂所起四禅八定世俗智种子令增长其见道位中亦不傍修四粮加行位善种子令增长何以故得果不修向道故更舍曾得胜道故故资粮加行有漏善种皆向道所以不修又见道已去所有资粮加行善种不生现行当修时俱资粮加行位中无漏种子令增长既发菩萨心入资粮加行位中所行布施持戒等功德皆能傍资无漏种子令增长生见道现行若有人未发菩萨心未入资粮加行等位虽亦行布施持戒功德不能资无漏种子令其增长也。
【疏】又解二乘人亦有先修习者乃至以功德法故须修者即前解约菩萨今解约二乘也或有二乘人在资粮加行等亦间杂兼修得四禅八定世俗智后入见道时亦傍修彼下三无色世俗智种子令其增长若修道位此所傍修世俗智种子亦生现行也以世俗智是功德法故须傍修也非如小乘所说三类智边所修等智毕竟不起者此以有宗等智为譬三类智谓苦集灭三谛类智起此类智现观已后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断集证灭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三类智现观后边而修习故亦名现观故俱舍二十六云唯苦集灭三类智时能兼修未来现观边之俗智于一一谛现观后边方能兼修故立斯号问道类智时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无始时来数曾知苦断集证灭三类亦尔事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遍知断证故得兼修道知不尔道类现观而唯无漏无始未起亦未遍修故除道智故俱舍云曾于道无事现观故又必无于道遍智事现观故谓于苦集灭可遍知遍断证问修道烦恼及所显灭犹未断证云何得言遍知断证答当自谛下照智等遍故俱舍云虽苦集灭边未遍断证而于当位断证已周问道何不尔答以道无此遍事观故又修不遍如六种性入见道时修当自性不能修余故俱舍云道则不然种性多故问所修俗智后起不耶答准有宗义毕竟不起正起见道无容而起得胜舍劣后亦不起故俱舍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于一切时无容起故问此所修智已前起不若言起者云何论云兼修未来现观边俗智若未曾起彼如何云与三类智断证周故兼修耶答未曾起据彼同类已起者名为周也问彼曾起者此时修不答据实亦修以非稀奇故论不说问三类知边等智与世俗智何别答准旧经论此名三类智边等智等智者即世俗智即一切凡夫异生平等有此智也故新经论中名世智小乘见道前许有缘苦集灭三谛后许六行伏惑得择灭仍是有漏位三有漏智未得无漏故即三智在见道边修后入见道更不起故故非如小乘三类智边等智也。
【疏】此不应尔以助与力乃至法尔有故者此世俗智至修道中还得起非如小乘所修世俗智永不得起助彼世俗智种子体渐殊胜也问何故见道傍修彼世俗智种子与力令其殊胜耶答谓真见道正能断烦恼若相见道十六心亦能损害烦恼如欲界闻思慧世俗智能作欣猒观亦能损伏欲界烦恼由此观故引生色界初禅闻修慧世俗智亦能猒下欣上亦能损害折伏烦恼渐引生无色界修慧世俗智亦能欣上猒下亦能损伏烦恼此三界三慧世俗智既能损伏烦恼即是真见道之流类所以见道傍修世俗智种子令其殊胜也意说傍修世俗智种子令其殊胜发生现行能作欣猒观损伏烦恼故须傍修也然见道不能傍修欲界生得慧也何以故生得慧闇昧不能作欣猒观故所以不傍修也言彼地此种法尔故者即明下三无色地法尔有此世俗智种子法尔者即是本有种子也故下三无色地有世俗智本有种子。
【疏】此中说修唯得修修非行修修必不起故者此中说见道修世俗智修者唯是得修修者谓所得修谓重修由现无漏道力令所得法种子增明故所得法名之为修行谓现行修谓习学亦名习学亦名习修故无漏见道中有漏世俗智必不得起故故非行修修也。
【疏】唯相见道修以差别谛观乃至不相顺故者即唯是相见道十六心中傍修彼世俗智种子以相见道有差别相顺世俗智故非是真见道中能顺世俗智以真见道是无相故无差别故不相顺故所以不修此第一解胜。
【疏】又解真见道亦修以时促等者其实真见道中亦能傍修世俗智种谓真见无差别及时促故所以不说真见道修但言相见道中傍修也此第二解不及前解。
【疏】此中说下亦得修上先离色界欲乃至渐离欲说非实道理者然此唯识论中说依第四禅入见道傍修下三无色世俗智种子即是下地能修上地者此皆是上品也何者即如诸菩萨于资粮加行位中间杂起八地定先离色界中欲得彼四无色定故能修下三无色世俗智种子也有胜见道非一切见道皆尔者若曾得彼下三无色定及得定自在者后入见通即能傍修彼下三无色世俗智种子若二乘人或有先不得下三无色定者则见道中不能傍修下三无色世俗智种也故云非一切见道皆尔也故唯识说依下地能修上地者皆是上品得自在者说也自在菩萨依第四禅入见道时亦能傍修下三无色修慧世俗智种子增长亦傍修下欲界中闻思慧世俗智种子亦能傍修下三禅中闻修慧世俗智种子增长也此即是下修上也若对法论中说上修下即约今时渐离下界欲说而得上地定能修下地世俗智善法种子增上即依中品者未自在说上修下也若上地修下地善法种子者凡圣一切皆能也如诸异生凡夫及圣者等若入未至定时则能傍修自地中一切善种子及世俗智种子皆令增也亦傍修下欲界闻思慧善法种子能作欣猒观者皆令增长如入初禅根本定亦能修自地善法闻思慧种子及傍修下初未至定中善法世俗智种子乃至欲界善法闻思慧世俗智种子皆得增上余上地皆然也乃至一切圣者及一切异生凡夫等俱有得入非想地定时皆能傍修非想地善法种子增长亦能傍修下三无色及四禅乃至欲界闻思善法种子亦能增长若上修下即约中下品者说此通凡圣不唯见道但入定傍也若能修上亦能修下此是上品人也或有异生凡夫已得四无色定后入第四禅定时亦能傍修四无色中善法种子皆令增长亦能傍修下三禅乃至欲界闻思慧种子皆令增长皆约渐次说也如疏中云先离色界欲者即是疏中第二解说二乘傍修也及菩萨得故者即是疏中前第一解傍修谓有菩萨等文是。
【疏】又解菩萨三无色地亦有无漏见道乃至依唯于定非慧地故者此中意说下三无色地亦有菩萨无漏见道种子今依第四禅入见道亦傍修下三无色见道种子令增长然毕竟不起如下三禅中亦有无漏见道种子入见道时但修令增亦毕竟不起虽作此解自于疏中弹斥云既言见道即是慧增若无色即是定增慧劣故下三无色不得有是道也以无漏不依定增慧劣地有也。
【疏】或说既许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乃至亦生于彼故作此说者此根者未知当知根也即菩萨在资粮位以解脱分中时既长远亦得生下三无色地菩萨在资粮位经一大僧只故既生无色即新薰成世俗智种子名未知当知根故下三无色有此根也即如瑜伽波罗蜜多菩萨等若定若生者依彼地能了一切法若定者即身在下界修得彼定若生者即菩萨而生无色界也故下三无色亦许有菩萨解脱分善若欲色二界顺解脱分善名助解脱分非是正也前疏中彼地此种法尔有故者约下三无色有世俗智本有种子今此疏中解先许在顺解脱分生无色界新薰成世俗智种子即约薰种子故说彼菩萨下三无色有未知当知根后入见道傍修令增也。
【疏】二乘人劫数近故不可说有彼解脱分者若二乘人在顺解脱分位或经三生极迟六十劫等即得圣道时即既促即二乘人在顺解脱分位无容得生无色界也先二乘人在资粮顺解脱分时极不生无色故于无色二乘人顺解脱分未知根也但有欲界闻思及色界闻修慧是二乘人顺解脱分也二乘人顺解脱分善唯在欲色二界。
【疏】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说者意云此说二乘人不回心者虽起无漏不名未知当知根何以故以不求法空观故又解虽为法空观地前引起无漏犹未证法空此中不说为未知根以未知根于见道证法空观时立故如十六心在见道前十五心为未知根也此亦尔约证时立未证时不立根。
【疏】前言位皆二乘根者前此论文说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此之三位皆有未知根者约二乘人未知根说也。
【疏】虽二乘亦尔以见道前促于菩萨至不可为倒者意云虽二乘人亦见道中时节促然二乘人见道已前资粮加行位时节皆促所以瑜伽说二乘人资粮加行见道三位中皆有未知根若菩萨地前资粮加行二位劫数长远故瑜伽论说菩萨胜解行地有未知当知根不说菩萨见道中有未知当知根也不相例又回心二乘等即须陀洹人经八万劫始至菩萨十信初心乃至经六万劫四万二万十千劫方至菩萨十信初心此等二乘先得二乘果已不怖畏恶道游游不决意修道所以经时节长久若菩萨或三生六十劫修道即至十信初心此等已上劫皆约成坏劫为数虽七火灾劫方有一水灾劫七水灾劫方有一风灾劫差别然火水风三劫皆是约八十增减劫一个成坏劫火水风三劫皆相似也。
【疏】九根十根皆如前解者九根者即信等五根意喜乐舍十根者即九根亦加忧根也解云若七地已前未离欲而亦有忧根十根为性若八地已上即无忧根九根为性若约二果人未离欲者亦有忧根即修道中十根为已知根性若第三果已上离欲界故即唯有九根言初二根亦通有漏者即忧根等亦名未知当知根若初二果身中忧根及有根信等五根皆名已知根若二乘无学身中苦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是具知根故三无漏根亦通有漏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末(下)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述记义演卷十本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论】然诸习气总有三种者无性摄论有三习气义不具故此不录也。
【疏】解颂答问者谓前问云唯有内种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下有四复次答此即第二复次答上问故云答问也。
【论】一名言熏习谓有为法各别亲种者名言熏习即摄得三熏习也。
【疏】彼论但有言说熏习者言说熏习即是表义名言也故摄论中唯有表义名言熏习而无显境名言熏习今此论中名言熏习即摄得表义显境二种名言若但言言说熏习唯摄得表义名言不摄显境名言。
【疏】能发其名者意云第六识能显发其名问名依声立何故由意发耶答要由于意思惟观察胜后发声方能诠也故五识不能缘发名等。
【疏】即唯诠义音声之差别者意说名是能诠义声上之差别由名差别胜声有屈曲也问如何名有差别答如一字以成名两字以成名字既成名等故说名是声上差别。
【疏】简非诠表声彼非名故者即简却外风铃声等及简却语声中不能诠表者皆非是名故。
【疏】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说乃至名为三性体唯无记者萨婆多辨声通三性也五法者谓相名分别正智如如说声明有三性若佛无漏声是善及一切有漏声是无记性然声有表示又声是业性以声能表内思故所以说声得名为三性如人出粗恶语时即表内心是不善性若出好语时即表其人内心是善性故以声能表声通三性又应作四句分别有唯能诠非表谓名句文名句文唯能诠诸法不表示也有唯表非能诠谓身业色及声此等皆有表示内心不能诠合说为能诠表有非诠非表如外色声等。
【疏】然名是声上屈曲差别者意说声即是第八识相分摄声既是第八识相分故声及名即不能熏成色心等种以是本识相分不能熏种故也。
【疏】然因名故心随其名变似五蕴三性法等而熏成种因名起种名名言种者此疏文中即正解表义名言熏习也即此由能诠名为因故方能诠五蕴三性之法即第六意识随能诠名言下处诠五蕴三性之法即第六意识随能诠名言下所诠五蕴等义正而返似五蕴三性等法于相分中熏成五蕴三性等种子即意识因缘名下五蕴等义而熏成种即因名起种名名言种也。
【疏】心心处熏种有因外缘乃至然名自体不能熏种者意云一切熏种皆由心心处或见分缘相分中熏种或见分熏成种不依外缘者即五识等不缘于名名不依外即五识但缘色等五境而熏成种名显境名言熏习也及第六识即缘他外名下处诠五蕴等义变似五蕴等义相熏成五蕴等种即名表义名言熏习然能诠名自体不能熏种以名依声上立然声是第八识相分即此相分不熏种或可此一解疏文是释伏难伏难云为言熏种皆由心心处者何故名言熏习中表义显境二别耶为答此难故分依外等二名言别问若依外名名表义者五识亦依外境应名表义名言答由他名自能熏习以自他相等立别名不约根尘以明内外不可以五识为难。
【疏】问曰如缘五境而熏种等乃至因义熏习者由能诠名句诠一切所诠义如心心处亦缘所诠义色等五境而熏成种亦依外缘何故由因能诠名名言熏习何故不别因所诠义名为所诠义熏习今者义与境体相相似也若云境即对显境名言说也即心境相对心是能取境是所取若云义者即对表义名言说对能诠名有所诠义所诠义中若色等五尘一切法等皆是所诠义。
【疏】答境非胜缘至显境所摄者为心心所法缘外所诠义而熏成种者即是显境所摄。
【疏】有能诠之法令因起执至言熏习者二意云然众生多由名言熏习少由显境熏习由有能诠名说自身方尊等位等力随此能诠名下因即起执而生慠慢遂轻世人造不善业流转生死又如有人闻有恶名因即起执遂生傩容起不善业或能既悔修诸善业三界流转入地狱等或生人天生死相续此即多由表义名言熏习故尔知名言熏习有此胜用。
【疏】又一切法名为先故想名在于内发者意云前随说因即是此中表义名言熏习也意说由名在于内说法名胜所以但说依名问前言名在于外今何言内答以名由内发故内。
【疏】若依无漏名熏种此唯无漏善者为十地菩萨无漏意识中缘能诠名等亦相分中熏成无漏种子若第七识平等性智缘能诠名言亦相分中熏成无漏种子故亦为名言熏习又十地位中许有漏五识诸根互用其识亦能缘名言熏种故十地位中前七识中皆有表义名言熏习。
【疏】内名为缘熏五蕴种等者意云名由内发故云内名为缘即第六识缘能诠名而熏成种问此第六识亦依句文熏习何故唯说依名言熏习不言依句文熏习耶。
【疏】虽亦依句等至进退等者总答此问虽第六识亦缘句等熏种然摄名句等三总名名言熏习。
【疏】进退摄句字故者意云句诠差别胜字作所依胜名能诠法胜故但说名言熏习又解句是名家果是名字因名为进即摄句果也名若退摄文因故依名进退即摄句文今说名言熏习亦摄句字然但依名建立。
【疏】此见分等实非名言乃至体即是名能显义故者意云今此名言熏习有其四解疏中但有二释也一见分等实非是名言见分如名言故且如名言即能显所诠法义此心心所能显于境即心心所如彼能诠名故说心心所名名言熏习心心所体实非名也若心心所是彼能诠名摄者此心心所体应向不相应行中摄既是相应法明知心心所体非是名也二者心心所体即如四蕴名名即心心所体即是名能显境故故说心心所名为名言熏习三者同是法处摄故若能诠名亦是法处摄为余心所等法亦是法处摄今心所与能诠名同是法处摄故说心心所名为名言熏四者随事转变故若心心所缘青色境时其心心所即作青解为缘黄色境时即作黄解故心心所随所缘色等境而有转变也为能诠名诠黄色境时其能诠名即随黄色境转变若能诠名诠青色时即能诠名随青色等转变故心心所与能诠名同随事转变所以说心心所名名言熏习也。
【疏】瑜伽论中第五十六说顺趣种种所缘境义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义者意说顺趣种种所缘境者即如此论中显境名言于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者即如同表义名言摄之。
【疏】境从见说亦名名也者问若心心所见分别能显于境而熏种可许见分名为显境各言若相分境不能显境其相分中亦能熏种如何说相分名为显境名言答相分境从见分说所以相分总得名为显境名言也。
【疏】即通三界有漏无漏即摄一切有为法尽者即明显境名言熏习得通三界若表义名言熏习即不通三界即下文自明也。
【疏】摄论唯据言说名唯有漏也若摄论中唯说有漏表义名言即约生死善恶等所感有漏表义名言说不约无漏说也无漏名言非是业感故若唯识论说二种名言即通有漏无漏也据实而言立名言等三种熏习意唯生死位中说此三熏习常相随故亦不约无漏法中名言说若无漏法中有名言熏习者亦应有我执有支二熏习等无漏后得既无二熏习故知无漏中立无名言熏习今此论傍约义说许通无漏非正所明故摄论文约有漏位立名言熏习文尽理也。
【论】随二名言至各别因缘者问表义声界显境名言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云何能为诸法别因答因二名言随应相见熏诸法种为诸法因理无爽矣疏具斯意寻之可知故世亲摄论三十三云名言熏习差别者谓眼名言熏习在异熟识中为眼生因异熟生眼从彼生时用彼为因还说名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别亦尔。
【疏】随二为缘相分等中熏五蕴种者虽显境名言见分中亦能熏种子今不尽以见分唯熏成四蕴三性种故唯表义显境二种名言相分中熏成无记五蕴种子也相分即宽后时生第六识作亲因缘种。
【疏】通六七识非如摄论唯说第七者今唯识论中若我执熏习即通第六第七识中有也若摄论中说我执熏习唯在第七识彼论意说若第七识中我执熏习一切时常相续第六识中我执熏习即有间断所以不说第六识也。
【疏】即名言熏习者即通显境表义二种名言也。
【论】随二我执至自他差别者问凡夫有学有我执者得有自他差别且如无学等圣者自他二执亡自他十信成一体答由有横计彼此情生起自他执执见既断物我心亡得同体悲自他对恩依着不着由我我执无非我无我体成同别故无学圣体得成异意说各别故。
【疏】支者因义分义者即十二支分不同故言分也。
【疏】然不善中处言诸者显恶多于善者若善业果即狭异界宽恶趣便于六趣中唯人天是善趣故云狭界宽者即上界及欲界人天少分皆是善也若恶业又即趣宽界狭者唯在欲界中有恶业果趣宽者即六趣中四趣是恶谓修罗鬼畜地狱也。
【论】应知我执至是增上缘者问此三熏习为定同别答其义不定后二熏习定是名言名言自有非后二者即诸无记而非执者及无漏熏种皆非后后二熏习故若以我见对有支言应作四句分别有我熏习而非有支谓无记执处熏之种有有支熏习而非我见谓善恶心不起执者有具二熏谓不善执有非二熏者谓无覆无记无漏种子有具三熏习如欲界中分别我见诸相应法。
【疏】此后二种望异熟果乃至令彼自他差别故成增上缘者为异熟果名言种子唯是无覆无记性及我执即是不善性或有覆无记性若有支习气通三性若我执相分中熏种子即是前名言种子摄有支相分中熏种亦尔即与异熟果亲作因缘亲生第八识故若我执见分种子令彼自他别故成增上者即是我执见分中熏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也故是增上即如第七识中我执见分熏成种子即生自第七识见分为我执相分中熏种即亲生第八见分也问何故次立我执熏习答由诸有情有我执熏习即令有情万类别又如人面身形各各不相似又彼此身在有质与不得同在一处由是如来无我执熏习若佛位身一切诸佛平等共同若自受用身即一切诸佛受相互遍不障碍若他受用变化身或万佛共作一身或二佛共作一万身皆不相障碍今有支我执熏习者唯在见分所熏种名有支我执熏习文意如此也。
【疏】第一言说至位次者今辨三熏习义总有五门分别第一三界分别第二三性分别第三八识分别第四漏无漏分别第五五位分别是义下自具细。
【疏】此熏习至第四定皆得依名乃至佛处听故者乃能诠之名唯在欲界及初禅中有也以有寻伺故为言若表义名言熏习即至第四禅以还皆有表义名言熏习以第四禅以来第六意识皆能缘能诠名而熏成种故也又无表义名言熏习亦通无色界无色界中即约有波罗蜜多声闻广慧声闻以无色心能缘一切法佛边听法第六识缘名言而熏成表义名言种即说是地前菩萨生无色界也即约无学故故无色诸天佛边听法然不约异生说以无色界异生无表义名言熏习又彼界生不能起心缘下界色法故今约圣者为言若为异生六行无色界定于欲界身上亦能听法亦有表义名言熏习。
【疏】有支至皆通三界者意云此言总且约因位说及十地中前七地皆能缘名言熏习等如前摄论说。
【疏】有支通前六识者然感总执果名有支熏习唯第六识能造总报业若五识中唯能造别报业今者应言有支唯在第六识。
【疏】第四说后二熏唯有漏者即我执有支二熏习唯是有漏也。
【疏】第五位次名言熏习唯除佛位乃至无漏通十地者若至佛果即无名言熏习若第六识有漏名言熏习即第七地终身有也若八地以上唯是无漏第六识名言熏习故八地已上菩萨无漏意识听法缘名等熏无漏种子也余六识者即是第七识及前五识也故无漏第七平等性智缘名言熏习及有漏第七识我执熏等知通十地也然法执熏习即是前名言熏习摄不是后名言熏习也若十地中有漏五识熏习者皆是名言熏也。
【疏】有支非圣者乃至亦有支摄者意说有支熏习唯在凡夫位中生死相续说所以不通圣者以圣者不造总报业故即是前名言熏习摄或虽是别报业今以义类相从且有支摄总报别报但是业故也。
【疏】分别我执唯异生资粮位起至亦无故者意云若未至十住第七住心已前即名外法异生亦许造作二业生外道等故名外法异生也若至十住第七心以去即为内法异生更不退作小乘外道等故第七住名不退位入第七住已亦伏分别我执。
【疏】俱生我执余二乘无学八地已去菩萨等者为第六识中俱生我执菩萨至第四地伏尽若第七识中俱生我执菩萨至第七地终心伏尽于中泰二广有问答恐繁不述。
【疏】非此二种至可名取也者意云由能取所取二熏习名二取熏习非我执等而能自熏可名取也问且如我执名言二种既是心心所等也如何我等而不能熏云云答据其道理我执等亦能熏习今者但约别能取所取二种名二取也其实不妨我执等亦是能熏也。
【疏】如前师解者即第一复次解是。
【疏】然此熏习十一识等相摄分齐者问上三习气与十一识相摄云何答按无性摄论第四本论中云此中若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生为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善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生然十一识名如下自解故不须述。
【疏】此应第二方解其惑至故此非倒者此辨惑业苦三次第不同据论本次及诸经论皆先言业次方明惑并苦故本颂云由诸业习气等何故长行非依论及本颂文有何意耶答今据发业次第而说要由有惑方有造业等能感苦故诸圣教非此例也。
【疏】除无记业及无漏业者意云此二虽名为业即不能招异熟果除此二以外业者皆名为业能招异熟果故。
【疏】感异熟生者意云无记业及无漏业唯感异熟生不同前总别报业问别报业是不感异熟生耶答虽感异熟生不同无记业及无漏业思可知也即无漏现行从异熟识中种子生而勿名异熟生也。
【疏】运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乃至亦是不发业者意说为欲界一切分别烦恼唯是不善性摄能发恶行故又若欲界中俱生烦恼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性摄虽有俱生烦恼不发业者即是有覆无记性摄今欲界中俱生烦恼不发业者乃有多类且略述五种一者即如欲界中俱生贪慢无明而俱生身边二见俱起者即是有覆无记摄二者亦有独头烦恼俱生贪慢等虽不与俱生身边二见俱起以不能发恶行故亦是有覆无记性摄据何教说答如缘起经中说持戒比丘所起贪慢痴彼信惭等拆伏此贪慢痴故苦贪等亦是有覆无记性摄解云其持戒比丘虽是凡夫为持戒故得但得厌生死造福业所起信等希求出离故其贪等成无记性又其比丘或时举目观五欲境及女人珍财而生邪行及偷盗杀生等十恶业道虽犯是戒唯除生惭愧此所起贪等即成有覆无记性故俱生独头贪慢痴等由信惭拆伏成有覆无记性故又若自余人非出家见有好食则帛叠位而起贪痴慢心因起此心遂即邪行偷盗杀生等十恶业造即说此所起贪盗名正发业即是不善性也三者欲界中俱生贪痴慢等不与身边二见俱起然其独头贪等亦是有覆无记性摄其由何者如有人于现在身起心缘未来世人天善趣后有身而生贪爱等多分是有覆无记性摄少分是不善性若缘未来三恶趣后有身而起人虽见好境钱物等而起俱生独头贪慢痴等其人心亦不拟退求色境钱物等不造恶业以不发恶业故其贪等故成有覆无记性乃发者即是不善性五者亦有独头贪痴慢等亦是有覆无记性即如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除此五种已外余者能发业是不善性也。
【疏】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至我施设为有覆无记者爱及取者说一切烦恼皆名取或蕴名取非施设为有覆者唯是外道起故非佛弟子起也问此持戒比丘所起贪等为先是不善性后时由起信惭等令贪等成有覆无记性为先是有覆无记性者如何乃言由起信等伏令成有覆性耶答由信惭等伏不善贪等令成有覆无记性也为先无记更何须伏为不回为胜。
【疏】及除上界无明等发业者乃至发业感摄者意说上界无明发不动业亦是无记故今除也外余一切不发业惑者意云即欲界不善能发业惑外余者皆是有覆无记性以不发业故也即前五种也余者皆是此中等之即指前一切能发业惑也或可解者意说除上界发业无明外余者即取欲界余一切不发业惑以而上界无明并是有覆无记性故。
【疏】余随起有覆等是润生摄者此文意说云即是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故此爱但润生不发业故是有覆性。
【疏】若助发润即通一切者疏远助发业即通前欲界与俱生身边二见俱起惑及持戒比丘所起独头贪慢痴等乃至九种润生惑等皆能疏远助发业也若正发业者如见好境楼帛等而起邪教生等业名正助通一切烦恼故令其烦恼皆能结生故也。
【疏】前说现行此种即现之习气者前说惑业苦现行者即前三界发业润生烦恼名惑乃至业取引生众苦名苦此等皆是惑业苦现行现行所熏习种子种子即名现行之习气。
【疏】若苦种子至亲生苦故者即是识等五支之种子即此种子能亲生当来异熟果身故。
【疏】世间有情不多于业起执着故如有执我而为作者我物等故者意云业名能着非然世间有情亦不于业上而起执着其外田宅等实是业家所行增上果虽是业果而亦不执着世间之有情既不于业上而起执着所以便执我以为作者我能造作故又执外田宅等物我我所物也若执我为作者即起我见为执外物为我所有即是我所见意说只计我为能作我有物然不于业上有执着也。
【疏】中以为三总者此中惑摄一切惑此中业摄一切业此中苦摄一切苦此三总摄于别十二支故也。
【疏】问何以知十二支至不尽耶者意云若总惑业苦三即摄十二支尽若将别十二支即摄惑业苦三不尽有何所以此即问也。
【疏】答若除此中至非十二支故者意云若无明爱取三种即是十二支中无明支爱取支摄若余一切烦恼即不是十二支中摄但是总三中惑摄也若能正感后世总报业即是十二支中行支有支摄若余业能感现报如造恶行招白癞等如于父母起逆害心作不善业感非命死礛磁死等余别报业有学身中别报有漏业如上等业直非十二支中行支摄但是前总三中业收若尔佛行内有情身是十二支中老死支等摄若外山河等非是支摄但是三中苦摄并以除别报体者如人现世行恶毁佛感得白癞等别报非十二支中收又如来者指鬘别报果谓狱火热身等及余连身中解苦等皆非十二中摄即是总三中苦摄乃至勤苦修道苦皆准此知。
【疏】总五事中至一分为体者意云出体如下自别别总出十二支体也问曰总十二支以何为体答具如五事中但以相及分别二法为体问何故不用名体耶答准下五法中名属遍计所执是无体法所以不取名此十二支依佗起法若依三性出体者即用依他起性为体以遍计无体故不取圆成实性非此所论若就三科出体者如蕴处界中但取有漏故三分不取无漏何以故答非蕴性故问为有漏即为体者但如十二处中外六处十八界中外六界是为支耶答不然但约有漏有漏者得为支体无漏者不为支体不约内外辨也何以故以外境法非支体故文须辨又解云或摄境从心总得为支体又解云一分者即十二处中用内六根为体不取外六尘故云一分界亦准此问分别既是心心处于分别中摄得几支又于相中摄得几支答相通摄得十二支分别唯摄心心处准可知也。
【疏】初无明有十一殊胜者如下自解无劳欲述疏引大论第九以七无智等亦次下释。
【疏】由假说彼为行因缘者意云约无明俱行相似同愚于世所以假说总为无明支云与行为因缘立非因缘也。
【疏】大论第十及此论下说为一事故不取余法者即取无明一法为无明支即名一事若更取余及成多法非一事故故不取余法也。
【疏】正发业唯是无明余者是助者若发非福行时贪瞋二亦名正发若发福不动行时唯无明正发即贪等者名助发业亦不取之。
【疏】非如小乘约分位辨者意云分位者是相从义如小乘中分者无明支行支同时虽有五蕴即总名无明支行支也若身在于母胎中初受生位一刹那中名为识支识支同时虽具五蕴即总身识也从此已后乃至四七日已来名名色支摄同时虽具五蕴总名名色支摄已后准知然在母胎中谓阙空明二缘故眼识不起余四色虽在母胎而名能闻声闻香尝味觉触苦乐等名生眼等六根名六处若在母胎五七日后乃至从母胎出乃至三岁已来未能别识善恶虽逢阳火无惧手触觉知苦乐亦皆名触位若四岁后乃至十岁已来虽能别识苦乐等未起贪爱神行以业总名受位若十岁后乃至老死能起邪行贪爱因邪行等造杀生等业当尔之位虽有无明等总名爱支虽有行支即总名有支此现在生起无明行等若望过去此现在无明行即名为爱取有支为望现在识等五果即名无明支也。
【疏】此有十九七五六种诸无知等如大论第九说者十九无知者一于前际无知云何谓于过去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我于过去为曾有耶为曾无耶曾何体性曾何种类所有无知此文意说体性者诸法体性也种类者谓五趣种类也痴即与疑俱疑于过去诸行立即是自然疑过去世时多分疑因少分疑果以过去为因能生现在果故二于后际无知者云何谓于未来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我于未来为当有耶为当无耶当何体性当何种类所有无知文意说此痴与疑俱疑未来身也诸行者即是果也此疑未来世时多分疑果少分疑因未来多分故三于前后际无知云何谓于内起不如理犹豫谓何等是我我为何等今此有情从何处来于此没已当往何所所有无知此文意说前后际者即是现在现在世即是未来之前过去之后故云前后际内起者即身也疑现在内身谓何等是我我为何等身是我耶爱是我耶为何等者为我身能作何等业也今此有情从何所来者即此现在身即显是未来之前因能感果故故说现在名为前后际也此上三世愚即约疑与无明俱说疑疑于三世故以无明行相微细难知故约与无明俱时烦恼行相以显无明行相下皆准知四于内无知云何谓于各别诸行起不如理作意谓之为我所有无知此文意说内无知者即是内身此文即显无明与我见俱与执内身为我执色是我少句等是五于外无知云何谓于外有情数诸行起不如理作意谓为我所所有无知此文意说即显无明与我所见俱起与执外田宅衣服等有情摄总似我所六于内外无知云何谓于他相续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怨亲中所有无知此文即不约自身为内但于他有情怨亲上以为内外以他有情身是有情数故名为内是他身故名外其无明与贪瞋俱起于怨亲中生嗔生爱七于业无知云何谓于诸业起不如理分别谓有作者所有无知此文即显无明与我见俱我以作业作者即是我之异名八于异熟无知云何谓于异熟果所摄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谓有受者所有无知者即无明与我见俱起执异熟果为受者九于异熟无知云何谓于业及果起不如理分别所有无知此无明与我见俱起执业异熟果为作者受者十于佛无知云何谓于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毁谤所有无知此文意说即显无明与放逸疑邪见俱起或不思惟者即不思惟佛也或邪思惟者即将真佛以为非佛即将余自在天等非佛以为真佛或于佛生谤或由于佛而行放逸者即如无比女人见佛而生爱染或由疑疑佛有无也或由毁谤即于佛起邪见等也下皆准知十一于法无知云何谓于正法善说性或不思惟等如佛应知法者谓教理行果善说性者或是佛菩萨二乘凡夫等皆名为善说性也□□□此法中亦有五种谓不思惟邪思惟即错解也或由法而生放逸或于法疑惑或于法毁谤即显无明与疑放逸邪见等俱于法不多故名无知十二于僧无知云何谓于僧正行或不思惟等准佛应知此文意说若有正行执即名为僧若无正行不名为僧言邪思惟放逸等者如经中说有女人来已后见一年少罗汉而生染爱发宅福猥起邪行心十三于苦无知云何谓于苦是苦性或不思惟等亦准佛应知十四于集无知十五于灭无知十六于道无知亦尔十七于因无知云何谓起不如理分别或计无因或计自在天为因所有无知此显无明与邪见俱而执非因计因十八于从因所生诸行无知如于因无知准知者此文即显执诸果从自在天生或从冥性生等此亦无明与邪见俱十九于六触处如实不通达无知云何谓增上慢者于所证中颠倒思惟所有无知此文意说六触者非是与六识相应名六触即疏唯与第六识中触名六触也此增上慢人由第六意触等证得初禅定云我得初果乃至证得第四禅定云何得阿罗汉果证此定时不能如实通达也下明十九无知与七无知相摄者言七无知者一世愚谓前三无知是也愚三世故二事愚谓次三无知是三移转愚谓前次三无知谓业能得果令果移转变四最胜愚谓次三宝是五真实愚谓次四谛是六染净愚谓次二是七增上慢愚谓后一是彼有五种愚与前十九无知摄者一义愚义者道理也谓此义愚即摄得前十九皆尽二见愚即前十九中摄得前六及第十八三故逸愚即摄得次三四真实义愚摄得三宝四谛七也五增上慢愚即唯摄第十九也问何故五愚中真实义愚即摄三宝四谛前七愚中真实愚即唯摄四谛答七愚中即摄得三宝是福田故即最胜中摄次位四谛者真实义故是真实义愚中摄若五愚中真实三宝四谛皆实不虚故真实义中摄七也六无智者一无智二无见三无有现观四黑闇五愚痴六无明闇次无相摄者论中但以六七相摄不言十九义准知故论云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闇也。
【疏】大论第十至皆言实故者彼第十云九实三假同此论明五十六云当知有支生及老死支是假有法诸余所有支是实有法言缘起善巧者问云何名缘起善巧答善巧者知也即知缘之起而辨说故云名缘起善巧又五十五中明诸烦恼假实中言五见是假若无明等皆言实有。
【疏】俱舍第十文势同也者然俱舍论中亦说无明是实也。
【疏】十地经云无明有二谓子时果时者子时者即是种子果时即是种子果时即是现行此依旧经论辨若新经论中即说种子现行也意说无明支中有种子现行二种也。
【疏】无明有四谓随眠等者意说无明四者谓随眠缠缚相应不共今引此文证无明通种现也。
【疏】发福非福不动三无明别等者意云所发福等而有三种能发无明但有二也按对法云由异熟愚发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故解云由无明与业合时必不容行者异熟上而生正法及正见也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解云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为有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缚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问曰依对法据二无明发三种行云何不言三无明别答此中三品无明能发业谓上品无明以烦恼重故顺恶业故即能发非福行若中品无明稍微故能发福行若下品无明极轻微故能发不动行所以此无明若顺恶业即名上品若顺善业即名中下品今对法既说二愚能发三行应云异熟上品愚能发非福行真实义中下品愚能发福不动行又瑜伽云若世俗愚即能发非福行以粗浅易了故若胜义愚即能发福不动行以圣者方能知有苦故今但约真俗相对以明不约四重胜义世俗说也此明瑜伽论意。
【疏】二行支至三行为体者意云三行者即身语意三相应思名三行以为体或取意相应思及身语假业即取色声为三行也此约克性或有疏本云心心所法为体者取思俱时心心所总名行支此约眷属出体故论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
【疏】三识支至恒随转故者乍观所引九十三等似说识支唯取种子不取余识理实恒续助为支简余转识非说种子为支义自成故。
【疏】于母胎中因识为缘等者意说过去行支所熏识种名为因识识能生于母胎中初结生识结生识者即是果识果识续而能任持羯罗蓝位诸名色等乃至命终持令不绝。
【疏】又即此识当来等者言此识者中际识也后际名色曰当来由中际识能引后际名色支故云名色种随逐彼识也问随逐者明可引也即彼论云名色种子复为当来六处种子之所随逐乃至爱支作法亦尔如何能证是第八识答识若第八之能持诸种第八能持诸种故后际种子可为随逐中际之种若非赖耶何有种子言相随逐前引后耶。
【疏】若尔何故大论第九卷末云以六识为识支乃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唯一者此中问意若唯取第八识名言种子名识支者何故瑜伽第九以六识名为识支若欲界具是眼等六识名为识支若色界初禅中除鼻舌二识即以眼耳身意四识名为识支然二禅以上亦借初禅眼耳身三识并意四识为识支若无色界无前五识唯有第六识即一识名为识支也。
【疏】行为缘故令识转变此识现法但是因性者因性本即唯取第八识种子名为识支乃至诸识果故以中际第八为识支也以下并六识为识支乃至诸识果故以中际第八为识支也以下并六识为识支。
【疏】约就一切相续为名至报生故者此并六识为识支有其三解一云彼论说六识为识支者约就一切有情身为名论相续身也然一切有情身始终而言若在欲界具六识在色具四无色唯一第二解云彼论六识为识支者即就小乘宗说为论彼未有第八识故也第三解云六识为识支者或可约一个有情身中一切识始终为言欲六色四无色一也复有释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识故就相续容有六识身为识支也此亦不然大乘初生唯第八识今云意识有违自宗过今助释者理实结生是第八识据后相续容有六识故说六识为识支也。
【疏】说与名色互为缘者故即初入母胎第八识皆能与名色得互为缘即显互相依义余七之识皆不能与名色互为缘故唯第八为识支乃至命终恒随转故者唯第八识常相续随转不绝前六识五位不行故非识支。
【疏】大论第十至胎藏苦者按彼论云几能生苦谓五几苦胎藏谓五几唯是苦谓二解云谓无明行爱取有五能生当来苦名能生苦其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是种子是彼当来生死之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之二唯是苦既云识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现问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答因未周别者果遂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名也。
【疏】本多作胎藏苦者写传谬也问设云胎藏苦持业为名复何有爽答虽有漏体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无明支名能生苦生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为胜。
【疏】问若尔何故大论第九云乃至于生老死亦然者此中问意若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五支唯是种子无现行者何故大论第九云福非福不动三行所熏种子六识及种子所生果时六识名为识支耶言种子六识者即说此前六识种子能生六识果也又处处圣教说行支熏于识即识与名色得互为缘故知现识得为缘种子不能为缘故又说识入母胎故知现行第八识支入母胎结生种子不尔又准十地论云无明有子时果时乃至于生老死亦然故知识支皆有种子现行名为识支以圣教说通种现故。
【疏】约当生果位中说故有前后者意说有现识者缘当来生老死起中说有现识。
【疏】或于现在至唯种者意云十支因是过去生等二支果是现在即此现在生等果是过去十因也生老死位于此位中说现行识以为识支其实唯取种子为识支是正义。
【疏】不尔便违至胎藏苦故者此显违第十及违五十六文今唯言违五十六文者言总也若胎藏者即第十文也如前引然大论五十五云现法中说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识等生老死苦又云识名色六处触受支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既与果名生老死复得苦名准此等文明识等五支唯取种子解云五支先世种子也随所依时者此种子随前所依身也于前所依身曾有众苦时此种子早得引因之名今既与生老死果即生老死亦复得名苦准此等文明知识支复有种子。
【疏】乃至说受亦有二种者谓种现二也。
【疏】谓境界受至皆准此知者意说受通现行所由谓境界受为缘爱等行生此亦约当生现行受说为据克体而说即种子故故说受等支通种现二也。
【疏】一者一切有漏五蕴乃至通取异熟及余性故者此中意说名色支有二出体一者杂乱出余二者独约名色出体此即杂乱出体也此文即取一切色蕴名名色一切心心所法名为名此支体根依大种者根依者即是根所依扶根扶根四尘四尘家能造四大与四尘同时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即扶尘能扶五色根也故扶根四尘即与五色根而作依处意说四大种非但能造四尘亦能与五色根而作依处故云根依大种根依大种者者说五色根亦有能造四大能造四大造所造五根也然五色根处能造四大种有二解一云此四大唯能造五色根不与五根而作依处二云此四大能造根亦能与根正作依处所造诸色者此一句通上二处谓根及依处四尘此根及尘皆能造大种所造也又四大亦能造脓血等色皆名为色法处色者即是法处中五种色皆是色中摄此即杂乱解名色支也问是有法处色等色等亦名色支耶答其实除色尘根外非名色支谓是色同类故亦为名色支。
【疏】名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者意云名色支既摄行识等五支即具五蕴于中随胜立识等四支也通三性为体者意名色支既摄五蕴五蕴得通三性故名色支体亦通三性更有外难问答如演秘说。
【疏】约名色不乃相杂乱说此支等者答疏主解云即色蕴中唯取扶根微尘即除五根五根即是六处支中摄若识蕴中唯取现在世六识名名色识即除第八识八识是前识支体摄又除第七识第七识非是业感不通十二支摄故又除前念六识等无间意根前念六识等无间意根六处意根摄又行蕴中除触触即触支也又除受蕴全即是受支中摄即取想蕴全色行识三蕴少分名名色支也行蕴中除触取余异熟心心处法也为哲法师解云为识蕴中取第八识名言种子是识支摄为现在第六识名言种子是六处中意根摄为五识中名言种子即在名色中摄也此解亦有道理任情取舍余者同前疏主解。
【疏】此二体宽狭不同乃至五体即是一名色故者二体者如前杂乱出体也为疏中前解名色支即取一切色蕴等及余一切三性心心所法四蕴为名色蕴名为色即泛尔释太宽何为即名色支亦摄得识六处触受支等即体相滥为第二体即取想蕴全三蕴少分名名色支即为识等五果种各别为不作第二体名色支尔者名色一支即摄识等五支如何知识等五种各有别耶。
【疏】第八识相应中至异熟触受者意云此中今除第七识相应心心所第七识相应心心所以是有覆性故非业果故非名色支摄疏中第八相应触受及六识中触受者谓是触受支摄亦非名色支也。
【疏】及过去世所余异熟心所法种皆是此体者解云若约熏异熟心心所种子时即是过去为但约异熟心心所法种子即唯现在世无过去世体故今即取过去世时所云恶行异熟无记法种为此文体也。
【疏】九十三云俱生五根名之为色乃至非谓尽理者此六处又解名色支也言俱生者五识同所依五根也意云即九十三说俱生眼等五色根名之为色前念等无间灭意名之为名据此文解名色即与六处非名别也然彼文说六识名识支即六识支与名识支互为缘故由名色为缘发生六识六识依前六根共发生故故说识支名色支互为缘也然据九十三文俱缘一义说六根为名色支然此六根更非名色体唯取前解想蕴全三蕴少分为名色支于理为胜。
【疏】一义解释者意云六根与名色体是一也然约义分为二支。
【疏】即五色根及前六识乃至亦名中摄未名六处故者意云疏主说即是现在六识种子上义为六处之中意根及名色支中识蕴即义说此现在六识种子于当来世生六识现行时为现在世现行六识异熟生心有境依义故及能作义边即说现在六识即是名色中识蕴为现行六识异熟心生落入过去有开导依用即据有所依义边即说过去世六识名六处支中意根摄也此约一意者即一意根也意说即约一意根上义分现在世过去世即义说现在六识名名色支中识蕴过去世六识名六处支中意根若不作此上来解尔者若说识摄入六处之中为意根者即名色支中阙无识蕴若尔时六识摄入名色支中为识蕴者即六处支中阙无意根也故于现在六识种子上义说二也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而为论也者意云此约一时俱有识等五支种子为论也问六处意者云何俱有答俱时识种子对世名意故五种俱有为约当来生时分位说者即名色具足五蕴即如当来世初入母胎之时为初一念但名为识支从第二念后至四七日来名名色位中识在过去虽名为意亦名中摄未名六处支故从第二念后乃至四七日以来名色位中亦有过去六识等无间意名为意根此等无间意及余心心所法皆是名色支摄故名色支具足五蕴未名六处者无六处用不名六处。
【疏】有处亦说为现行至皆准此知者意云有处云六处支是现行非种子者依前名色支会云亦约当生分位说故也其实唯取种非取现。
【疏】为论若分位为言六处位后所有触数方是者然约生老位中即六处为先方便生后触也此中触支不取第七识相应触非是业感异熟果故。
【疏】大论第九说六触者即与六识相应触为六触身此约当生分位说现行触支理实唯取种子也。
【疏】然论说受为爱缘乃至然即彼体是生支摄者然余论中说受爱为缘者即约现在生老位及当来生老位中说也故此受支向生支中摄当来生老位即是现在十支家果所谓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此中且约生起位说谓现在身上起无明行感得五果种子于欲死时起爱取有润即生当来生老死又现在生老死即是过去十因家果即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此即一重因果也非如小乘两重因果。
【疏】大论第十初云爱谓三界爱者此中爱支唯是第六识中爱以此爱能缘后有身而起因生爱故即是欲爱色爱无色界爱也。
【疏】论下文至得为因缘者意说爱憎名取所以说爱种与子取为因缘无有以现望皆现行为难因缘也又贪即是取所以说爱种子生取为因缘无妨也。
【疏】又下文说正唯修断等者意说此据长时通取支说以行相微细而不同故也。
【疏】欲取云何乃至而兴诤故者然大论中说欲界贪唯在欲界后云三见通出三界谓三界中身见是名我语取三界中见取戒取名见戒取也然瑜伽中在家出家起四取者唯约欲界人中说若天上虽无出家外道亦得起后三取然欲贪取我语取即通见修断为见戒二取唯是见断欲取者即是欲界贪见戒取者即是五见之中见取戒也我语取者即是五见之中身见也如诸外道执受我时但有空语无实我体名为我语取取者耽着为取识由执我为先耽着不舍故立取名又取有二种业一由此四取兴诤为根故诸家俗人以欲贪取为先诤时色等而兴诤也为出家外道以执自见为是拨他见为非而起见我二取及身见等而兴诤也二者四取即与后有为根以此中四取通能发业亦能润生由诸俗人起欲贪故即能资长欲界色身中五根尘也由诸外道起后三取后身行向三界中受身也。
【疏】取为取者即于自见生贪于他见生嗔及生慢等烦恼皆名所为取今此合取所说义别者意云唯瑜伽文有三文不同明四取此中合为一取以明所说义别。
【疏】如爱引证者然者爱中既引大论第十云爱谓三界爱亦通现种此亦应云取谓三界取亦通现种也。
【疏】十有支即至生起因所摄故者意云此有支者总用前行及识等五种种子为体以被爱取二法润故转名为有也若未被润时识等六种但住自分无有能生当果之用忽被润已有能生当果之用故得有支名也即是能有当来果故故名有支此唯种子不通现行问爱取二支既通种现如现行爱等润识等种其义易知如爱等种子亦能润识等种耶答通二义也若约凡夫异生润即唯现润取为有支若圣人第三果亦通现种润意圣人用爱种二种子润识等六种转名为有支见有二论不二偏取也所以有支是能生因摄非是引因以未润时名引因故问爱先取后如何言和合润先法耶答不据前后以解和合但以润义同故名和合也。
【疏】即前五蕴变灭者即老变化名为灭也然生老死二名是于五蕴假立者意说此生老死二支名即是不相应中生异灭三相也唯于五蕴上皆有生老死名若于五蕴中即偏行蕴摄也。
【疏】今取实体亦前五蕴者意说若据生老死名即假立是不相应中收若据法体说此二支亦即是五蕴。
【疏】若约分位至有果起等者意说有果即有支体也由爱取二法润前识等种转名为有故有支当体即名为有果若有果亦起已即名生老等即说生等亦通种子无妨问如何得知如缘起经说生引同时者识等五五种未润名引因引远果故若被润已去名生因近能生果故虽同未润前一种俱因也种子故生引同时也又云生引同时者生者果也能生因即有支也引正所引生老死果至生老位中有支种不亡故名同时又若将有支即为生老等因生等亦通种子无妨以有支体即是前识等种故。
【疏】生果之识等仍名引故者意云说有支生果识时仍唤此有支名为引因何以故以有支体是前识等六种种子故问既彼润已如何仍名引因耶答谓引果取识等以名引因种仍名为能引因由生唯取现行故有光引因者即识等五果种子也虽被润已转名为有至生位时此生果也识等五者意说若约分位说若至生老死位中即前引因识等种子也已不总名生支等故说生支等通种子也问如何至生老死位犹有识等种耶答后必带前前不必带后也亦如种子时未有果果生时必有种也亦如彼三十七道品时在资粮位中修四念处时即未有四正断若复修四正断必带前四念处如是乃至修八正道时正带前七觉支也故今生支位必带前种故说生支通于种子也。
【疏】萨婆多师一一皆以五蕴为性者即如十二支中无明支同时虽有五蕴即总名无明乃至老死支亦然此约分位缘生以明缘起名义得名者意云约名得缘起名约义得缘起名也此据总得名不据别得名也。
【疏】无有生主宰作者受者无自作用不得自在者意云此十二支但依托众缘生无有实我作者受者等不同外道妄计有受我作者等用此如幻化故不同彼疏唯法所显者意说缘生唯是有为法所显也以有为法生灭相续故云缘生能润者谓爱取二支所润者谓识等五种堕相续者堕者灭也相续身也即由能所润摄得有情身起故名缘生或由能所润有情堕在生死之中也又解或通外法如谷麦等种被水土润以方生芽等故生灭相续也。
【疏】大论第十释云由烦恼系缚至得此名矣者此文意说即解缘字起字也由烦恼系缚即释缘字往趣中数数生死此解起字也此约一身死已于一趣中更受一多故名缘起故依字释缘起之名又解即依缘字起字解此名至名矣等者此不是利释但是疏主且解瑜伽第十文准疏文不合善又解之言但合且解云彼瑜伽文即依缘字起字解此名等。
【疏】又依托众缘至通一切法者此引大论第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复次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解云有为之法必依托众缘而生生已即灭灭已逢缘还生即数数生数数灭故依刹那释即通一切有为有漏无漏诸法皆然也。
【疏】又众缘过去而不舍等者此引大论第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复次众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依此义故释名应知者解云此文意说由于过去世身中起无明支能发行支行支即能感五果种子已其身即死身虽过去已无然前世所感五果种子与今生身遂不相舍离即过去无明行识等五果种子今生生老死也即过去无明行识等五果种子名缘今生行今现在身生老死名起也非余者非余自在天冥性等为因能生生老死也此有故彼有者犹无明有故能发于行此疏无作缘生作者即是外道神我自在天等也今此法是从缘生法非是外道神我等作生也此生故彼生者犹无明是生灭故所发行亦是生灭此显无常缘生也常者即是冥性自在天自然等此冥性等所生法是无常然冥性等因是常今者佛法因果俱无常。
【疏】又乃至于过去世至故名缘起者此亦是大论第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复次于过去世觉缘生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者此文意说谓住于过去世修菩萨道时遂于佛边闻说十二缘起由此支故能令众生生死流转轮回不绝既闻是已厌怖修学证无漏道断有漏十二支而证缘记法真实之性而得成佛故故于过去世觉法性已等也相续起者自既觉十二缘起法性亦令众生觉缘起法性勒之汝等众生应亦知十二缘起精勤修觉起无漏道断有漏支而成正觉证缘起法性已故故相续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十二缘起名展转故名缘起即是相续也又云相续起者即十二支相续也为行续无明识于行乃至老死续于生支既觉法性遂起十二缘起相续不绝流转回又云相续起者相续者身也谓十二支感得一身又由十二支后续一身即由十二有支令身相续等也故世尊能觉十二缘起法性若能觉若所觉时名为缘今时谓为众生所说法义皆名为起故云缘起即此法由宣说起故名缘起如疏中相续等者等字本论中无疏家安置即向内等。
【疏】合有五释不能烦引者然瑜伽第十却合有五解今疏中唯引四解释即同四释彼论第四解云复次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解云此文即约无明灭已即行生行灭已识等生即约一支灭一支生以解缘起也大论第十有五解今但引四故云不能烦引返对法论中更有五解。
【疏】五十六说因名缘起果名缘生乃至老死亦尔者外问曰何故十二支亦名缘起亦名缘生耶答因名缘起果名缘生因名缘起者即种子为因能起果故故十二支皆名缘起果名缘生即现行果皆从因种生所以十二支皆名缘生如疏作法之由无明随眠不断有故者随眠即种子也即由无明种子不断有故彼无明缠有此缠者现行也意说由无明种子有故即无明现行生此缠生故者即无明现行生也以缠生故诸行等得生乃至老死亦尔意说由无明现行有故即行支得起即无明支因名缘起行支果名缘生又由行种子不断有故即行现得起即行种子因名缘起行现行果名缘生乃至生支种子不断有故即生支现行得起即因名缘起果名缘生又由生支现行有故即老死支现行得生即前因名缘起老死支果名缘生又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此显势用缘生即由无明有势力能发行行有势力能感识等五果如弓射箭由有势力令箭高远无明缘行行缘识等亦尔故通知总有三种缘生一无作缘生二无常缘生三势用缘生。
【疏】然五种果以前后相望乃至为果时非因者此文同下五种因果中等起因果也若识望名声名色望六处等但名十二支中因缘非是四缘中既因缘也故前后相望得为因缘为因时非果者即如识支为因名色为果为果时非因者即识支望前行支由行引故乃至爱望受支亦尔又解为因时非果者即识等五果种子望生老死果即识等种子唯名为因非生等果也为果时非因者即识等五果种子望无明行无明行为因识等唯名为果也此泰法师解或恐连当不顺诸文据义别故者与前后四缘因果不同前约自种子生自现行为因果此约识等五种前后相望为因果故不得成亲因缘也问何故唯约识等五果种辨因果不约余支辨通答余支非真异熟果故所以不说或可依泰法师解亦通余支以望生老死果说故。
【疏】世亲俱舍自意同此亦得别名者俱舍论中亦约因果为果时非因以时故云同此。
【疏】缘起经至名缘起者诸分者即十二支分别故名诸分自缘和合者即是各自种子与因缘和合生现行等得缘起名也此即证前自种子现行为因果义如前云因名缘起果名缘生即其事也。
【疏】言无明者乃至持业释者此第一解云明者择法慧也无者非有也然所无即明能无是痴无他故故曰无明然所无即是无体法也今难曰既云无漏慧名所无者即无漏慧应是非有也若更云无明无名明明体是有若尔者且如人父母已无即名无父母亦应别有所无父母体犹有此妨哲法师解云无者非也明者慧通也此愚痴体非是化慧故故论名无明。
【疏】旧云无他受称者无漏慧明也无明者即无他无漏明故名曰无明意说无明无他明漏故以受无明称也。
【疏】杀三磨婆曰此云六离合者然六释中一一皆有离合释也且如持业释中离者为体与业各别之如言藏识藏者能含藏识者即分别也此名离也若言藏即是识名为藏即是合释也其依主释中如言眼识与识别名离眼根照瞩义识了别义故别也若云依眼之识名为眼识即是合也其有财释中如言瑜伽师瑜伽者是相应义师者即是假人此为离也即师身中有相应法名瑜伽师此合释也亦如言富貌亦尔儿者即假者富谓财物等其相违释中如言能立与能破能立有宗因喻等能破者谓破他义即离也若言能立与能破名相违释此合也其带数释中如言五蕴五者是数蕴者积聚义此离释也若言五蕴即合释之其邻近释者如言四念处观慧能巡身念能持性即离也如言四念处观者即合释也。
【疏】谓如无明明者释法乃至故名无明者此第二解明是持业释。
【疏】或非六释至六释故者此说无明不通持业无别体故虽有无明两字共诠一痴亦如斫刍同目一法故知无明非六释摄于理为胜。
【疏】无与明别解至六释者是者意说此泛说六释也凡六释者皆说有离合二义也故旧经论以离合为六释也以十二支中无明支为首所以先解无明支初离无与明别解者即先离无字与明字则别解名之为离无者非有也明者无漏慧也后解合之总释者即后合无字明字一处解之名为合释也无明者即是痴无之他无漏智慧明故故云离合释其名色支亦尔先离名与色别解名之为离名即非色四蕴色谓诸法变得碍义后解合之总释者即说名色互为缘等其六处支亦然六者是数处者是生长心心处处也此离也后解合之总释者谓之六处也数持业释亦二法即体用为体用二法各别名持业释也无明支既能诠一法无离合二义故非六释问若无明支非六释者何故前说无明是业耶答据自佗相对对有即无无他无漏慧故若据当体即无离合不同藏识当有离合非对自佗故成持业释也又解云即前持业释名无与明别解或非六释下即是后解合之总释。
【疏】谓此六释依二法简别等者二法者即离合二法也方可为解者意云若有法带离合二法方可作六释解无明既非离合故六释诸法不过。
【疏】有别释皆同于行不能别引者彼处文中释余名皆同行支也谓行者当体彰名造作是行义亦功能受称有感果之功能也识者当体彰名了别是识亦功能受称有了别境界之功能也触者当体彰名触至境故亦三和是触义有生受之功能乃至蕴起名生亦尔。
【疏】答顺趣种种至所缘境义故者故者即显境名言也或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义故说为名者即表义名言也彼论云如名能诠境故说四蕴为名又解云蕴中摄名句等故说四蕴为名也。
【疏】彼彼方处种植增长义及变碍义者如色法即有四方上下六方差别心法不尔种植增长者亦不唯外谷麦等内身亦尔由饮食资持能造根尘四大种遂得增长既增长已方造所造根尘色等令其增长及变碍义者如人身色面色嗔时悦时恐怖时或被损时色皆变碍外色如被风霜等损皆有变碍碍即质碍也。
【疏】变碍有二种者一手等所触便变坏义二方所差别种种相义。
【疏】非名体即色至名所有色故者意云显此名色支如次非是持业依主有财释也唯是相违释。
【疏】六处者至生长门义者意云此六根名处者是三义也一云是生识之处二云是长识之处三云六处名门者是识游履之处名之为门。
【疏】大论第十有三复次解初云乃至为因次第者解云要先愚所知境即是无明支也起邪行者即是行支问行通善恶何故总云邪行耶答有二解一唯约不善行说二云无明发于福等三行皆招苦果违于还灭故总称邪行心颠倒者即是识支也问难识支唯是第八云何名颠倒答有二解一云行有二种一种二现行是行支种子名为识种因行现行所熏故唤识支名为颠倒为因可悉二云结生之时于父母等即起爱瞋相应之心名为颠倒由有漏善行违于还灭尚得名邪有漏无记生死根本名倒何失故诸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等虚妄即是颠倒异名或因倒发亦名为倒有云心颠倒名识支者准识支今是第八识今且约前六识名为识支既结生时于其父母互起爱恚名为颠倒在此颠倒是前六识相貌非第八识有如是义虽有两释任意取舍结生相续者即是名色支即于胎中五七日以来皆名色支也诸根圆满者即是六处支云受用境者即触受二支皆能受用境故意云由违情触即生忧苦受由顺情触即生喜乐受心行相相似同一处明也此义识等五据当起位说次第也。
【疏】此约当生五果为因者意云此识等五望无明行即为果望后当生位即为因故云五果为因耽着希求者即是爱支烦恼滋长者即是取支发后有业者即是有支五种果生即是生支生已变坏即是老死之此约当生位次第说。
【疏】前六支内身缘立者然大论第十云内身缘胜者前六支所摄即先于内身起我执由执内身为我故即起无明支由此无明不了诸业引于苦果发起行支发福等三行既发行已即起寻思即是识支此约六识为识支由业与识为助伴故能感当来三种苦果一者根初起所摄苦果者谓名色支二根圆满所摄苦果谓六处支三受用境界所摄苦果谓触支故云前六支内身圆立也。
【疏】后六支境界圆立者大论第十云又于现法中依触缘受者是受支缘受发爱即是爱支由受用境界广起追求是取支由取支为先即有支由有支故即令五趣生死果生果生已即老死随遂此等皆约生老死现行位说也故云后六支境界缘立受用境界故。
【疏】第三约由有三有情聚立乃至如彼广解者此引瑜伽第十文如彼云复有次第差别谓由三种有情聚一乐出世清净有情聚者种类义也谓此有情乐非出离深厌缘起断异杂染增白法故问云何断缘起亦增于白法答由一乘人顺逆观十二缘起已遂作是念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由异十二缘起即名增白法也今且顺观十二缘起者如云无明异故即行异乃至生异故即老死灭逆遂观十二者如云由谁无故老死由谁异故老死灭应云由生死故老死无由生灭故老死灭乃至由谁无故行无由谁灭故行灭应云由无明无故行无由无明灭故行灭今且作清净缘起顺逆观染缘起顺逆观如别抄说意云谓令有情观察缘起得白法故所以立十二支二乐世间清净有情聚者不如实知诸谛道理不知诸谛道理者即是无明支若住正念或作福业或作有漏定修所引不动业若不住正念便作非福业此等行支由行所门心相续为者即是识支又如先三业如次于三品次第能感当生苦果为下品非福业感得恶趣中三种苦果所谓名色六处触支由中品福业即感得人天中三种苦果谓名色六处触支又由上品不动业故即感得上二界三种苦果谓名色六处触支三乐着境界有情聚者即于现受用境界所生受者即是受支由受起爱即是爱支于此境界广起追求即是取支由取为先即起有支由有支故即五趣生死果既生已即老死随遂此二亦约当生果位说因次第解云此二者一谓前六支内身缘立后六支境界缘立二谓乐世间有情立前六支乐着境界有情立后六支故二种皆约当生分位说也。
【疏】问若尔何故至逆观缘起者此解问意云若如前云一时而起次第宣说者如何净缘起中先观老死次观生等耶。
【疏】答依谛先后道理立故者意云此约四谛安立道理说也即先说苦谛谓即老死等是故依安立四谛作十二缘生观即于十一支中观一一支皆具四智故总有四十四智如老死有四智乃至行支亦尔以无明无因故所以不观故无四十八智即先于苦谛老死支作法云谓观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解云老死者即是苦谛老死集者即是集谛集谛即是生支即由生支为因故能生老死支故说生支即是老死集谛也后准此知老死灭者即是灭谛若观老死灭时必有所证之理即灭也老死趣行者即是道谛证灭之智也问如何断此老死支答要二乘无学圣道方能断之故断老死苦而得灭谛又观生生集生趣灭行生者即是苦谛生集者即是集谛集谛者即有支有支为因能生生支生灭者即是灭谛生趣灭行者即是道谛断义同前老支说如是乃至观行支者谓观行行集行灭行趣灭行准前说苦集灭道也断道同前为无明支上更无集谛无明无因故所以无明阙四谛故除无明支余十一支中皆具四智故都有四十四智也即二乘人于四善根以前作此四十四智观十二缘起此即是杂染逆缘观此观唯以闻慧为体或可于四善根位中亦作此观问苦集是杂染灭道是清净何得总名杂染顺逆观耶答灭道虽清净以苦集是杂染故所以总名杂染也若言顺杂染观者即如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支等是即于资粮加行二位皆得作此杂同然准前疏问中即问净缘起今疏明逆观染缘起依谛先后道理答与问违殊不相当读者知之准对法论中唯逆观染缘起有四十四智不言于净如何今者疏主说净缘起亦有依谛先后道理耶故疏违对法文又准逆观染缘记中四十四智前更作七十七智即观十一支除无明以无因故但有七十七智也如法衣抄释具明恐烦不录。
【疏】此中染者依邻次第二世因果乃至思惟可知者二世者即过去与现在为一现在与未来为二也今且约生报邻次说过去十二支因现在十二支果又现在十二支因现十二支果或现在十二支因未来十二支果若约后报隔越多身说共即不定谓第一生起前七支第二生起爱取有三支第三生起生老死二支又或隔三生五生或隔百千生等十二支为缘即不定不定者为不依次第也。
【疏】令有情于有愚痴至起过未疑等者意说于有愚痴者于三界有果而起愚痴也明令有情而起有而起愚痴既由无明能覆彰故即不了三世中三有身而起疑疑三世等此即无明而俱也即同十九无知中前三无知也有者三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也。
【疏】一缘中痴令众生惑即前于有所知境等不了疑也者解云缘中痴者也缘境界而起痴也有于三有所知三世境由痴不了而生疑也十地经中与对法语虽少别义意同也故缘起经云是中无明有二种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
【疏】余乃至老死等者准疏中说无明业用了更不说行等直说老死业用恐学者不知行等业用今谨按十地经附文录出果令披读者有取易暖吸后经云行有二种业位一生未来世果报二与识作生起因识有二位一者能令诸有情相续二与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位一者互相助成二与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位一者能缘六尘二与触作因触有二位一者能触所缘二与受作因受有二位一者觉增爱等二与爱作因爱有二位一于可染中生贪心二与取作因取有二位一增长烦恼染缚二与有作因有有二位一能于余道中生二与生作因生有二位一增长五阴二与老死作因老有二位一令诸根熟根熟一一老死也二与死作因死有二位一坏五阴身二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彼论云坏五阴能作后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后生因释曰缘者所缘于彼一切所缘境中而不悟故名缘中痴诸惑因起名令众生惑由有能引余道得生名余道生非已生讫名为生也故对法第四云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义意同矣余文可悉对法大同故不引令坏少盛故者即是老谓老能坏色身也坏寿命故者即是死死能坏命故故二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断者今附疏文解死支不见知者然寿死时即不能见坏有不能知诸境也从此死也而令后有身相续不断圣人不尔以见知生死法而猒怖断灭故不相续故无学我生既尽不受后有也。
【疏】对法合作法十地开之等者意云然对法中老死合说所以但说老不说老有二种又对法论中约老死无果所以不说死有二种乃至不见知相续不断等为十地经中曰约死后有果故有不见知故后身相续不断亦不相违。
【疏】又无知故于非对治至造不动行者意说世间道六行伏惑欣上厌下不既退还疏说生死圣者不造不动行等若诸外道以世间六行伏惑厌下界为苦粗障欣上界为静妙离即时上界作出离生死想作涅盘究竟想遂对治欲界烦恼而造上界福不动行故是胜义愚也愚于胜义人天苦果发起福不动行问福不动何别答散善名福定善名不动也。
【疏】世俗胜义苦至名胜义者意说如对法中或立一苦何以故总有为法皆是逼迫性故或立二苦所谓世俗苦胜义苦若与八苦相摄者即苦苦坏苦摄前七苦名世俗苦若行苦摄第八苦即是胜义苦意云由不了胜义苦造福不动行非谓不了苦苦造福等行也。
【疏】苦尔即色无色无坏苦至非福世者此中难云若说苦苦坏苦是世俗苦由迷彼故造非福行尔者色无色界既有坏苦应当迷彼造非福行邪问如何知上二界有坏苦答即色界下三禅有乐受依受立坏即是坏苦坏者失也如身死下界生第三禅定后时退失故有坏苦或可见先得彼定临终时位生下地时退失彼地乐受亦名坏苦其无色界实无坏苦今疏言色无色有坏苦文虽总举意难色界故云有坏苦故应亦迷发非福行也。
【疏】但可总言至体皆是苦者意云亦不须约三苦以合二谛但可总言三途地狱之苦易了知故名世俗苦若人天善趣以难知故名胜义苦。
【疏】世俗难了谓为善胜等者意云如人天善趣名胜义苦者只为世俗难了唤为胜义实非胜义也亦是坏苦名胜义苦者意云既唤人天善趣名胜义苦者人天中既有坏苦明知坏苦亦是胜义如何前对法判坏苦名世俗苦耶问向所明苦亦审此论与对法何别答此论据地处中有三受以明三苦其事云何且三途中地狱全鬼畜一分纯受苦处依苦受有苦苦若鬼畜一分杂受处亦有等流乐及舍受依之而有坏苦行苦此中坏者变坏义也故世俗愚中有三苦由迷彼起非福行若人天趣中名胜义苦亦有三苦如六欲天中被他折首截腰等苦及意愤恚天等苦此谓苦苦坏苦行苦故天趣中有三苦也如人趣中有三苦易了不述由迷彼故发于福行如上二界就色界下三禅有坏苦行苦由退失定乐受落谢有坏苦生既有舍受趣行苦无失于无色地但有行苦依舍立行无余受故不立余苦由迷彼造不动行故胜义愚福行中亦有三苦若对法论中明苦不定随或立一苦谓逼迫性故即苦苦也或立二苦于八苦中前七名世俗苦第八名胜义苦或立三苦于八世苦中前生老病死此云四苦是苦苦若爱别离苦怨憎会求不得此之三苦名坏苦若五盛阴名行苦故与唯识不同皆由无明迷彼不了造福等三行。
【疏】破苦品者解云若五阴众缘和合方假名为苦无实苦也所以彼论破无实苦但有众缘和合假名为苦。
【疏】贪嗔痴缘唯生非福者意云无明支通发福不动二行若贪嗔助无明唯发非福行。
【疏】问身语二业思所发起至及依生善染污思缘说故者此问意如起身语二业时即第六意识中思为发起因方发身语二业准此即有无明及思二缘于行何故唯说无明缘于行耶答今依一切行说故所以说无明为缘且如起身语业可以意业中思为缘若起意思业时还以无明为缘也又如意中思是善性所发身语业亦名善性不善性亦尔意相应思与所起身语业名同性故今者无明即不然且如一斤不染无明为缘能发福等三行即发无明与所发行不同性故无明宽故所以但说无明缘行也。
【疏】依生善染思缘说者善思者谓福不动行染思者谓非福行也意说善染思者即是福等三行嗔无明为缘故云依生善染思为缘说也。
【疏】乃至老死问答皆尔者无明行支如疏所引余文今略引之按彼论第十云问识亦以名色为缘何故此中但说行为缘耶答行为识杂染缘张引能生后有果故非如名色但为所依所缘生起缘故问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故但说识为缘耶答识能为彼亲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六界为缘得入母胎何故此中何唯说识耶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腹穴无阙故意明有六界胎穴无阙即是空界精血四大种亦有识界故总有六尘也又识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故问六处亦以饮食为缘何故此中但说名色为缘耶答此说名色是彼生因彼既生已亦以饮食为任持因问触以三和为缘何故此何但说六处为缘答若有六处定有余二而无阙故又六处胜摄二种故问若自他所逼迫若时候变异若先业所引皆得生受此何但显触为彼缘答触是近因故由触所引故余缘所生受亦从触生故必不离触是故偏说问经中亦说无明为缘生爱顺爱境界亦得为缘何故此何但说受为缘耶答以受力故于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离由愚痴力但于诸受起尽等相不如实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解云虽离受亦由余缘得生然受生爱胜者由无明力于受起尽等相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所以于舍心等不能制伏故说受生爱稍胜不说余缘也问由随眠未断顺彼诸法取皆得生何但说爱答由希望生故于追求时能发随眠及能发彼随顺法故问前已说无明为缘发起业有何故今者说取缘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业于彼彼生处能引识名色等果问生亦以精血等为缘何唯说有答由有有故定有余缘无阙有胜故唯说彼为缘问亦由远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为缘起老死此何但说生为缘老死耶答虽由彼所缘必以生为根本故纵阙诸缘但生为缘定有老死故解云夫老死者亦由远行痴极因重死亦由不避苦苦乐通应招于死其云不定苦乐由如于舍即是平等若有苦乐即不平等也今时由不避故能招死由他打逼迫等亦招死果如是多缘皆能招死何故唯说生为死缘耶。
【疏】苦隔越为缘至亦尔者即据隔多生等意云无明等既得望多生为缘明知老死亦得望多生为缘也言隔越者不次之义如十更解又云准瑜伽等十缘隔越者意说无明亦与老死为缘今说邻近亦云无明缘行意说无明隔越诸支行与老死为缘余支展转亦尔此解为正疏然后支非前支缘者意云如行支必用无明为缘断行支不与无明为缘故云后支非前缘也。
【疏】非为断前支修后支但为断后修前支生故者意云释后支不与前支为缘所由也断支所以修前无明支何得知以行支必用无明支发也若欲随行支必须修无明支修者制伏不起之义或断灭义前无明支既无行支即灭谓故法华经云从无明灭即行灭等乃至老死作法亦然者即谓断死支修前生死等问所言断后修前是何义答修者是修治能治道义以修治道令无明不起无明既无行亦不起故名为修瑜伽第十云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由前断故后亦随断非为断前故勤作功用断于后支是故当知唯此为彼缘又泰法师云但为断后修前支生故者意唤无明支为后行支为前支即为断后无明令前行不起修者不起义也亦如二人行向前名前在后名后今行向无明支前即无明在行支后故云为断后支修前支也语虽稍异愚意大同即向前名行乃至断后老死修前生支亦尔修前生支既不起即老死支修断也言修前支生故者意说欲断后支修前支能治道令生故云修善支生也。
【疏】第四因果差别此有五种一等起因果至五正熟非正熟因果者然此诸论中辨十二支诸文多分相违故今疏主会诸违文皆与作名字谓等起本来末乃至正熟非正熟等故疏中先立道理已下方引文证诚言等起因果者等谓齐等谓十二支前前支皆能为因后后支皆能为果即能等为因亦等为果名等起因果也言无明无所从者意说无明不从因生也老死无所起者不更起果也言此约十二支内分别者意云此等起因果亦约具十二支作法故云初无明为因后老死唯果余通因果故知无明无因老死无果而唯约十二支分别分别者解释也若不约十二支作法者即于现在老死位中亦能起未来无明老死有果也又无明既从老死起故无明非无因生此约三世为论不唯约十二支说也或可老死位中起忧悲苦恼即忧悲苦恼能起无明也言业苦本故者意云无明是业本爱取为苦本或可总说亦不须别解但总云无明等三是业所招苦果之本。
【疏】或业之果五种之果者此文意说生老死亦是惑业之果此是增上果性不同五果从他五果种子生故亦是五种之果此是等流果以同性故一种是无覆无记故故生老死望义不同通二种果也余亦因亦果者识等五支是无明烦恼之果亦能生生老死果故是生老死之因行支通因果可解有支从他爱取生又能生生老死果故云余通因果也。
【疏】受通因果通本末等者意云受支彼他业生故名为末亦名为果受能生爱即受为本亦名为因故说受支通因果本末也。
【疏】受通二种此有二等者按彼论云前六爱取有三说为因分后二为果分所余支说为杂引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此二杂说释曰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即是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受是前际之果故名果受问识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说受答识等五支唯取种子从受起爱多因现起果受而生故于受中通说因果识等四支不要起现方生后支故不为例。
【疏】三异熟非异熟者意云此约三性立名若异熟者是无记性若非异熟者是善恶性。
【疏】识等五种望生老死虽是苦因者若识等五果种子望生老死既能为因何故今说识等为果耶答识等五种虽为苦因今据现在生老死位中亦说识等五果亦是现行何者谓法生时因识相显次根对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等又于生老死现行位中而说有识等五果种子识等五种子亦名为果也此据相从说。
【疏】余五是因非异熟故者意说除七支外余五非异熟因无明业爱取四法非是异熟谓即不相违如何有支亦非异熟今言异熟者是反熟现行之义有支唯苦种位可以不说有支是异熟也其实有支一分亦是异熟又云谓有支非能杂于业有而此相位总名为业也。
【疏】中边上卷云有因杂染乃至谓所余分者意云如中边论中明三种杂染谓烦恼业生也烦恼杂染者谓无明爱取业杂染即是行支有支即烦恼及业杂染总名因杂染时也余识等五果种子及生老死二支即总名生杂染唯名为果杂染也。
【疏】谓无明熟成于爱取者意说前七支是因后五支是果问若尔无明既是因未熟如何乃言无明熟成于爱取耶答言熟成者但是爱取支今无明名熟成者说所熟爱取为名也即无明为能熟成者爱取为所熟成故无明有力能熟成爱等非说无明已熟也又解云无明支通现种即望当生果云未熟以有力能增长爱取边名异熟成约现种名熟未熟今现行增爱名熟何失。
【疏】于果时有能生所生者意证后五支是果前七支是因也。
【疏】前解为胜者即取前熟未熟以解因果于理为胜。
【疏】二因果故者意云二因者一者是引因二者是生因意说生老死非但是引因果亦是能生因果故云二因果也。
【疏】苦约至时分者意难云如前约当生位说识等五种亦名果又于生老死位中识等五果亦是现行何故唯定是因答约过去未来二世时分定故以明无过也。
【疏】问若法无明缘彼是行耶乃至第四句可知者此问意若法以无明为缘彼皆是行支耶设有是行皆以无明为缘耶答应作四句分别第一句有是行而不以无明为缘谓无漏是无漏思也及无覆无记行即是无记思皆不为无明缘也此无漏思皆名行然不是十二支中行支无明唯与有漏业善恶行为缘第二句者有无明为缘而不是行谓除行支以外所余识等乃至生老死支无明皆支作疏远缘也第三句者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支谓行支也第四句者非无明为缘非是行支谓无漏识等问行为缘彼是识支耶设是识行为缘耶以后皆然应作四句有是识非行为缘谓无漏识等有是行为缘而不是识谓除识支以外所余名色支乃至生老死支行支皆与作疏远缘有亦行为缘亦是识等支即十二支中识支第四句可知又识望名色作四句者有名色不以识为缘谓佛身中无漏名色有识为缘而不是名色谓除名色外所余支谓六处乃至老死支识皆与作疏远缘故有亦识为缘亦是名色即谓名色支第四句谓除前相以名色望六处作四句者有六处非以名色为缘谓无漏六处有名色为缘而非六处即除六处余触支等或亦六处亦名色为缘谓十二支中六处支第四句除前相六处望触作四句者有触非六处为缘谓无漏触及有漏善触恶触等然此等触唯皆依六处生非用六处为缘六处为缘生触支者唯取无记触是触支有六处为缘而非是触支即除触支外所余受支等第三第四句准前可解触望受为四句者有受非以触为缘谓无漏受及善恶受然一切受虽依触生今者唯取无记受支以触为缘有以触为缘而非是受谓除受支外余爱支等第三第四句准前作法受望于爱为四句者有爱非以受为缘谓希求解脱有漏善爱及无漏爱此无漏善爱彼坏有故故非爱支所以此爱非是烦恼等中爱也据实而言唯以无漏中欲为体此无漏善欲与善爱名义同即假说欲名之为爱故佛身有欲无减也有受为缘而非是爱谓除爱支以外所余取支等谓无明触所生之受皆与取支乃至老死作疏远缘也第三四句亦准前知。
【疏】爱望取作顺后句答乃至谓疾病怨憎会苦者顺后句者第二句名后句皆顺第二句答故问云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答谓取皆以爱为缘有爱为缘非取谓除取支以外所余支等此有两句取望有支作法云问若取为缘彼皆是有支耶设是有支皆取为缘耶答谓有有支皆以取为缘此顺后句答谓有取为缘而非有支谓除有支外所余生老死支皆与生老死支作疏远缘有望生支为缘作法云问有有支为缘彼皆是生支耶设是生支皆有支为缘耶答诸所有生皆以有为缘或有为缘而非是生谓除生支所余老死支生望老死作法云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设是老皆生死为缘耶答所有老死皆生为缘或生为缘而非老死所谓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叹爱苦种种愁恼。
【疏】此论虽有初体性门至别束出体者意云此释外难难言如论辨能所引生等四义中自出十二支体性何须出上六门中第一门十二支体性耶答论中虽有出体之处而文势广学者难晓故于六门中第一别束出体性门。
【疏】论所明处名能引等者意云论中所明十二支体性于能所引等四义中明至彼料简。
【疏】虽此二支至是因故者意云释通外难难云此无明行二支得与生等为因何故此因偏对识等五种为引因耶答虽此二支亦得远望生老死为引因今不说者以前十支俱是因故所以且近对识等为因亦无违也。
【疏】五住地至无明住地者一见一处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然。
【疏】云无色有爱者准经中无色有爱名但云有爱住地今疏标无色之名以显有爱之号故云无色有爱住地也问何名见一处住地答所谓三界见道烦恼总共名为见一处住地云何名欲爱住地谓欲界一切修道烦恼云何名色爱住地谓色界修道烦恼云何名有爱住地谓无色界修道烦恼云何名无明住地谓一切修道无明所知障即前四种住地唯是烦恼障而能发业唯第五无明住地是所知障不能发业以迷事生行相微细无发业用无明者取前四不取第五。
【疏】若泛言发身语至即所知障亦能发者意云此所知障不如他烦恼障发业能招当果用然于事境不了无记身语业即所知障亦能发也次佛地第七已下至亦能发业以上是引别义证意云如起烦恼必定有处知障同体而起若烦恼发业之时所知障亦能发业故下论云烦恼障以萨加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所知障亦以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慢及随惑又下论云第二地断犯戒愚愚者即是所知障也犯戒者名为业即由所知障能发犯戒业也然所知障虽能发业今不取之以不能缚有情住生死故及所得果者此果谓缚之现果约断所知障前后相望是等流果若同时心心所是士用果亦同增上果增上宽故一切皆增上也。
【疏】望余不染非善不善者问嗔唯不善性既所知障中有嗔恚等是无记性者所知障中嗔恚是无记性者亦应二界中有嗔恚答烦恼障中嗔体是缚法缚有情在生死故故是不善性然所知障中嗔恚与烦恼俱起者合是不善性若断烦恼障已此嗔恚以无伴故又嗔恚不能缚有情在生死故所知障中嗔不通不善性故望二乘是无覆无记性望菩萨说即是有覆也。
【疏】有能发业至修道一分者意云准前烦恼障有四种今取发业者谓见道全不善性者修道一分亦是不善性如此不善性者方能发业问见道烦恼能发业者可是不善修道烦恼如何亦是不善答论言修道烦恼任运起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摄余一分无记者非此所论。
【疏】于发业中有能通发至不取唯别者意云经曰烦恼能发业中有一无明通发总别报业有一无明中唯发总报业有一无明唯发别报业问既言有一无明通发总别报业等者未审作何行相答此无明支亦无别行相但与心相应行相猛利能发善恶行即是故说无明支通发总别报业及唯发上品业也若行相微细作用劣者唯发别报今无明支但取能发总别报业及唯发总报业者唯发别报业非此所论。
【疏】于中复有助正发业为简助等皆非此支者意云且如见道无明及修道者一分不善性者名正发业若贪慢贪慢等修道一分无记者与前无明或前后起其贪慢等种即势力疏远亦能助无明发业也亦如故杀贼前者为正杀后者为助故由后军助前军令前军势力勇猛正能杀贼此发业正助其义相似问无明发业时为更有余贪嗔慢慢等不答虽无明同时有贪嗔慢等今者据发福非福不动一切业说所以但说无明不说余贪嗔慢等发三行时无明重有余贪等有无不定故不说贪等为支。
【疏】乃至何谛相应至皆应准说者意云乃至何谛下无明能发业又不共等四种无明何无明发业如是分别至下自明无劳烦述。
【疏】即彼所发感总三业者解云三业者谓福非福不动业也或身语意名三业也傍引俱舍颂云心常怀忿好集诸恶业见他苦欣悦死作阎魔卒此颂意说造此等恶业即作阎罗王边狱卒。
【疏】由此道理一切现报业至皆非行支摄者问且现报中业有转身作虎狼蛇等又如诵持大悲神咒有复转女成男等又如现世中供养佛及圣人转昔贫穷而得富贵等又如求念观者得名利怨慧等未审此等现业得成行支不解云即非行支但感别报业故如人犹现身供养佛故即由此现报业得作转轮王又经中说有一长者名为现报先是贫穷由现身中供养佛故于现报中得大富贵上来所说唯感别报果不能感引果故顺现受业皆非行支意云若生后后报感恶报果业即能令有情生死相续可得名行支若现报业及别报业但感现身中别报果即此现别报业不能令有情生死相续故非行支摄又于现生中勤苦积行现世中得名闻利养果解上事皆准上释别助当业者此有一业者同感果但助感当果之业且如正作杀生时亦能发语意二业若正杀生即是身业能感当来总报果同时语意二业得为助也故非行支又感当业中等者意云除现业别助当业外余业亦是行支就行支中复有三类如有一业唯感总报复有一业唯感别报又有一业通感总别报问且如唯感总报及通感总别报业皆是强或行相猛利感果易知且如唯感别报异熟心心所等之业行相云何答当作业时有猛利心中作任运心中作若任运作者唯感别报又如于戒律误犯三业如是业者能招别报心心所果故唯识疏第二云明利思能感总报微微心时能感别报又如有别报满业果彼身相具足诸根圆满者皆由愿助强业招也不同别报心心所果业既有多唯感总报通总别报是行支摄余业非行支。
【疏】缘起经至不造后有业者二师此引缘起是证别报业非是行支既云不造后有业明知圣人所造别报业非是行支也若凡夫所造感后有业令生死不绝名为行支圣人虽造业更不招生死故不名行支但是别报问未审别报业亦得名行支不答但感同别报果亦名行支不同总报之业对法第七云圣不造业无真实义愚者解云由圣人无真实义愚所以于此人天道理不愚迷故不造后有业。
【疏】又瑜伽第十说有支非学摄者按彼论云问几支是有学答无问几支是无学答亦无问几支是非学非无学答一切意说十二有支非是有学摄何以故以所造业违背皆流转故云非学摄也十二有支既非学摄明知圣者所造但是别报非是行支也异生别报业准有学说。
【疏】此中有云学是解脱分等为体故初发心已去皆不造后有引业者解云此师解意者取未知当知根为有学体故此论云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见道二加行三资粮此云三位者未知根当知根故此三位皆名有学体也故知初心入资粮位已后既名有学故知不造后有总报业皆不是行支摄此师曰见瑜伽第十有支非学摄文遂作此解云解脱分已去既是未知当知根摄明解脱分即是有学位摄而不造新引业也。
【疏】此亦不然所以者何缘起下说内法异生乃至内法异生不造新业者解云此以下疏文皆是疏主破前师异解应言内法异生不造新业故准缘起经说内法异生不放逸者即不造福不动新业不用无明为缘者今云即不用现行相应无明引发也但用无明种子发行得成行支能感总报若外法异生放逸者即用三无明发三无明者如何即四无明中除不共无明不共无明余道起故但取相应无明缠缚无明即现行也随眠无明即种子无明也故放逸者用此三无明发福不动行等能感总报得成行支问无明实有四耶答据实无明唯有二种一谓相应二谓不共此二无明各有种现故分为四种问何名外法内法何名放逸不放逸耶答十住第七位已后即名内法更不退作外道二乘等第七住已前即名外法此约先是退法种性第七住已前亦皆有退即名外法要第七住必定不退名内法异性又若先是不退种性者即入十住初四皆名不退名为内法以前名外法异生若渐悟不作修道业即名放逸非谓造恶业名放逸逸量勤克进名不放逸者为简于此等者意云为简却彼现行无明故说彼福不动行非无明发不妨种子无明发彼行如疏得感总报下引对法证诚此义初异熟愚发非福行业后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明知内法异生亦有发此行未断愚故若不尔者经何不说内法异生不造新业但言诸圣有学不造新业耶。
【疏】由此当知顺解脱分顺决择分至感总报者此第一解此文意说方便性者是方便善也亦云加行善即此位中加行善能违背三界生死恶法能趣向菩提涅盘故此位中烦恼能造总报业是无明行支言生得善者非是闇性善欲名生得善即是资粮加行位中所生得善根名生得善即此生得善根体名行支能感总报问此二位中生得善得必行支不答此位生得善理合必是行支非此所说此中意说加行善是行支能感总报今第一解亦是正发意云加行善尚能感总报况生得善耶或欲界生得善感总报行相猛利故色无色界生得善唯感别报以行相疲劳故或顺解脱分善多如仁漫故能感总报若顺决择分善专住谛观唯识感别报。
【疏】或说彼至但别报因乃至有相例失者意云此第二解不造新业二方便善者即是资粮加行二位中善不感总报者即此二位中善不感总报也言咸报者但是别报之因由此道理二位中善不得是十二支中行支也此中所说感总报业方成行故者意说二位中生得善法为行支摄也缘起复云内法不放逸行非无明因故者意云此说二方便善不名行支所以既所有业皆非行支者即感后有别报之业非行支也。
【疏】现所有业亦非行体者意说现受业亦非行支不尔别报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现别业得是行支者感后别业亦应行体俱是别业故故知现报后别业皆非行支故无相例之失。
【疏】非非行摄者意说别业感别报果亦是行摄以感生死非殊胜故非是正行支但是助行支摄。
【疏】若不尔者至应名行支者意云此解别报业亦得名行支所由也言若不尔者意云若不如我义说别报业亦名行支尔者即知如诸有情于一生中唯有一总报业及有兼别总报业受之余业者即所余能感别报异熟心心处及别报名色等应非行感意说此别报业应非行感何以故以能感别报之业不名行故由此故知至别报因体等者意云所感别报心心所及名色等既得名别报果者明知别报因体亦得名行支也但名助行支非是正行支故论云别助当业皆非行支即其证也问所言有一总报业唯感总报果未审行相如何学者难明达者分别答如下一一举疏便释莫令披者自知勿疑繁矣。
【疏】若正异熟至想报者即于五支中行支全及名色中与第八识相应想思作意及触受支一分此是总报果以前一业能感也。
【疏】或兼总别者意云此释有一业随感总别果谓此业力强盛能感总别二果谓于五支中感第八识心心处即触受等各一分是总报果收又由此业有势力故兼能感得别报果谓名色中五识及意识并六识相应作意想思触受五别境并六处体即五根四尘等意处中取少分此等直名别报果是前总业通感别果也意说此业但招得识等五支即五支中摄总别报果。
【疏】若兼名色支唯满果亦是行支亦尔正行如报者此文即明唯别报业感得名色六处受名备果也意云别报业所感非但是名色亦是满果也故准别报非是总报正行如报既是总报行亦是行支故云正行如报。
【疏】或唯至诸行亦是者意说若唯感总报又有一业通感总别报如是业者唯名行支若兼行支唯感总报者意说若兼行支即别报业故论云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但得名兼行支不得名正行支若望自果亦名行支故云诸行亦是者意说亦是行支也。
【疏】圣不造业至亦不相违者意云圣者不作后有总报业若造别报业此业所招名色六处触受是别报名声等果但是兼名色支摄不是总报果摄以非总报业感故云亦不相违也。
【疏】此论但取正行乃至然体是行者然此论唯取唯感总报业或兼总别报业名正行支不取唯别报业名正行支何以故以别报业独自无力不能牵后有总报果故然体是行者意说别报业体亦是助行支摄别当业故不尔即有如前理妨者即如前别报名色相例也相例云若别报业非是行者即别报名色应非别报果若名色是别报果者业应是行即如疏中云由此故知至应名行支者是此中例意也。
【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总报不是正行故论除云别除当业皆非行支非行除之体便非行言有分熏习者意云若发感总报行或发感总别报行此无明即是十二支中无明支若无明唯发感别报行此无明但是有分熏习非是缘起中正无明支也。
【疏】是前二支异熟果摄者泰云此疏文具约总相说非是尽理所以者何且如欲界无明支是不善性发非福业感恶趣苦果此因果相称可受识等五种是前二支异熟理即不违若无明不善发福行感人天乐果人天乐果只可与福行异熟果何得与不善性无明作异熟果耶因果不相称故所以苦果由不善业感乐果由善业感正相当果无明不尔又上二界有覆无记性无明发不动行能感上界乐异熟果可与不动行相称名异熟果言与有覆性无明为异趣人无摄于苦乐据其异熟果一种皆是无记性以体善不善业俱招无记果何妨不善无明为缘发行招苦乐异熟无记果耶所言识等五种是所引体者意云此识等之种与五识等五是亲因缘种发二支此种即是异熟识等之种子也何以故以识等五种望前二支性不同故是异熟识也即此种子是异熟识种子所以名所引体。
【疏】通总别报至余皆别报者意云此辨所引体通总别报也总报者取识支全及名色者取名中想思作意等与本识相应余者意处触受此三法中各取少分除第八识相应者是总报余者别报意云但除第八识相应心所外余者一切皆是别报此约不杂出体也。
【疏】此五种子虽是当果亲因缘至为所引者意云此释伏难伏难云种子亲能引识等合是能引因何故乃名所引耶答如疏何名所引发耶答谓识等五果种子未被行支熏时即不能引生现行若后此种由近行支熏发性种者能引现行名果为发总如水润种子种子引生果等。
【疏】及萨婆多业为因缘者解云然萨婆多说除能作因外余五因皆因缘性也。
【疏】所引发者有三义至二合用者解云然所引识等五果种子中或唯取新熏种子亦得即随新熏师义或唯取本有种子亦得此随本有师义若新熏本有二种子合取亦得即顺护法师义。
【疏】余色四蕴之因缘种皆是名色种子者此于五支体有二一离二杂离出体者即是克性出体杂出体者即是相从出体克性体者识支唯第八识亲名言种子为识支体后三种亦取六处触受亲因缘种子为体余色四蕴者解云四蕴者即是想蕴全余色蕴识蕴行蕴少分各目之名言种子为名色支体余色即是扶根也立行蕴少分即除触也受支即受蕴全别为一蕴此中不论故但云余色四蕴也。
【疏】诸论皆说五种蕴性故者如云名为总摄色乃至准此亦然者然前即约名色为总总摄五支今者六处与识相望为总别由六处能生识义故即六处中意处摄得六识界第八识是总报主故有持种胜故即于总六处中别离出第八识即十八界中是别意界摄故第八识是识支也故云总中离别准之亦然亦由义胜总中离别者意云此六处亦由如总名色中约义胜离出识等四支。
【疏】名识能引三四有异乃至亦前二支为第三故者解云三四有异者谓集论中说无明行识支三种名能引名色六处触受四种名所引亦前二支者谓前无明行名能引为第三者即识支为第三能引支。
【疏】种子识中通有行者意云即现行第八识中有行种子识种子以二种子相近故集论中业种为识支故说识支名为能引也。
【疏】各别义说非定相违者意说集论与经各别义说非定相违。
【疏】何故缘起上卷云一分名色六处触受亦名所生乃至即名所生者解云何故缘起经云一分名色六处触受名为所生答缘起经中一分是所生者依当来现行位说非触名色等种位即名所生故在种时但名所引又说名色入母胎故但说识支是种子摄者此第二说意说当来所生之支位中现行名色六处触受在于胎中故说一分名色等亦名所生非说名色等种位有如是事故但识等是种子摄不说识支是所生也。
【疏】一内异熟受至名为能生摄者问设据当生云何即名能生摄耶答由当起受而领于境由境起愚造作诸行愚由受起受名能生又受为缘能生于爱爱名能生受从于爱亦名能生故瑜伽九十三云受有二种一领受内果由迷内果造作诸行者由迷内异熟果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长诸行二境界受能生爱等因受于境爱支得起润先引因名能生也受支相从名能生摄。
【疏】虽有前后杂乱不定者意云若第七识一切时熏第八识见分种子若前六识虽熏相见名言种子有时熏成有时不熏非如第七一切时熏也故云不定也。
【疏】业力种成者意云由业力故识等种子而得成熟后于生等位中能生自果有云由业力种子成熟故令识等种子一时转反至于生位生现行等。
【疏】或依当来现起分位至前后不同者意云于当来及现在现起分位说因种子有前后谓法将生时先有识等次有名色乃至生位有触受支具故由依果起有次第即说因种有前后不同。
【疏】及实生果有前后者意云若总报实无前后若别报非无前后。
【疏】识名色中互为缘等亦说现行者解云此中问意识等五果唯是种子者何故诸圣教中说识支与名色互为缘即说现识与现行名色互得为缘也。
【疏】世尊告曰至正与此同者意云识等五种实无前后假说有前后者此有二义一云于现在生老位中义说识等有前后二云于当来生支现起分位说有前后次第故下论云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因斯发触因触起受等故约此次第假说有先后。
【疏】后由此理经说生引皆是同时者意云诸经中说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所以经说生引皆是同时。
【疏】何以得知至未能现起者此问意云如何得知约当起位而说生引同时答如疏云润未润时必不俱故至便有爱等以来是此中答意也上润字是爱取体下润字是资润义此文意说若爱取未资润时润行支五果种即引与生不得同时故云润未润时必不俱故也。
【疏】虽八万劫终不生果者意云疏主引郁头罗摩子退上八定当修定时彼禽兽所恼初在林中坐禅即被藏乌恼遂愿作雁食之又于空地生禅被鼠恼愿作猫狸食之又于水边坐禅被鱼戏恼之愿作水獭而食之有或作水业而食之发三恶愿熏恶业种已后三生非想经八万劫以后生欲界有经经作者翅飞种有一于云作着翅横鼠意说此种虽经八万未被爱润终不生现也。
【疏】若尔如何造润时异者意问云若初一念熏时起爱润能生现尔者如何造润时异耶由润未润必不俱故此释初熏时未起爱润所由故知造时与润时别即却未前熏纵经八万劫未被爱润必不现行。
【疏】于当起位方说生引许有同时其体是一位别说故有引生别者解云此文意说于当来生起位中假说能引所引与所生同时也若于当来生老位其体唯是一所生支摄即于现行生老位中有所引识等五果种子生现行故云于生死位假说有能所引与所生支同时若据实道理能引所引不得与所生支同时以未润时名引已润时名生故故能引所引能生所生时即既别故不得同时也又解云此文意说若行支及识等五果种子若被润已即名能生能生即爱取有三即能引因与能生因同时其实行与五果种子体唯是一约总别故即得引生二义别名此解与疏意同。
【疏】其润缘令至总名为有者观其文势明能生引二同时也被润业种体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润已名为能生引生据体无异名为同时若尔云何论云复由此说复由此说言明据现起说果时起时名为现起或初润时虽果未起后正生果亦有有支据此有支名能引所引能生同时若不尔者论何须说润未润言又下疏会经云或望所生果近远故明知疏意约能生因名同时也又解复疏意唯即所引所生二同时也如论言润等者意明由润果方得生即软润未润不得俱起故能引能生不同时也哲法师亦作此判如何知所引所生同时耶由论会经据当现说也论云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等以能引能生现未起故虽有两解前解为胜以彼经云此能摄聚分及此能转出分一时而生次第宣说释云彼经说云能摄聚分者谓无明等能转出分者谓爱取等故顺经文前义为胜。
【疏】经亦不说定同时故者意云今经中亦不说能引所引与能生所生一切时定同时也经中但言若行识等五果种子未被润及未生现行时即引生不同时若被润及当来生老现行时即说能引所引与能生所生得同时也。
【疏】若尔何故先说其引至生居后者此有问答初问若言引生同时者如何先说引因后说生因耶答润已生时虽无前后者意说被润已生果时虽不可辨其前后何以故种被润已势力齐故生识等时不可分其前后一时感故今言生引先后者但据润与未润辨前后也故先说引后说生生即有支也。
【疏】或望此所生果远近说故者意云若能引所引去果即远若能生因即去所生果近也意云谓去果远先说引去果近后说生也。
【疏】虽爱取至但说能生者此释伏难文相可知问且能生支为唯取有支亦兼爱取耶答克体唯取有支相兼亦通爱取何以知者若由爱取润前六支时名为有有正能生当生死现行故有支望生死为能生因也然有支不能自生要由爱取润故方生故知爱取相从亦名能生或近能生有支故亦名能生也。
【疏】是牒前也者即是牒前起后文问此论说能生支即今唯说论迷外增上故何重举前文中谓缘迷内异熟愚乃至五果种已说论文能所引等七支耶答前行支五果种是所润支故此文中举所润六支以解能润爱取若此中但明爱取能润讫不举所润何者未知能润润何法耶今为明能润支所以先举所润六支故云牒前起后文。
【疏】不知二苦者解云二苦者一谓世俗苦二谓胜义苦。
【疏】此六俱能近有生等者解云俱能近有即有无之有也后有果者即生等身名有也。
【疏】受内异熟时至名世俗苦者总说意云由受得内五蕴身时由无明迷故不知假者五蕴是苦妄生贪等起造种种杀生等不善业当来还招如是苦果此苦世共了知名俗苦故苦为缘引发名言识等五种。
【疏】后受境界时由不能了所知境故起染受时爱等增长者问既缘五尘起润生爱如无色界即无五尘如何乃说缘迷外增上果愚起境界受答如从空处欲命终心拟生识处亦缘当生识处我身为爱果耶苦耶故故空处亦有外境界受不可定缘五尘而起爱取若不尔爱取润生有不遍失。
【疏】不尔异熟此名言种未能生果者解云由先造业感此识等五果名言种子即能堪生现行若异熟名言种不被业感尔者此异熟名言种虽熏于本识必不能生现行也然此业即藉前无明引也可以缘者是藉义故又解不尔者意云不唯业感即能生果要待后起爱润方生果也。
【疏】虽别身造业别身起爱者解云此文约后报业说也即随人天等业力胜者由烦恼力润果即近生果道理令然更无别义如今身中造天人趣业命终已即受果报报既尽而方起爱受先人报是也。
【疏】此中二愚随增义说乃至随增分二者解云此中说迷内异熟果愚唯能发业迷外境界唯能润生者皆约随增而说据实而言迷内异熟果愚非但能发业亦能润生故论云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故若迷外境尘愚非但能润生亦能助发业如缘外色五尘境界起染爱发非福业然迷内异熟愚即是见道烦恼迷理惑迷苦果理故又迷未来生死苦果理故见道断问此惑唯迷于理亦迷于事答多迷于理少迷于事必缘自他见修应起贪恚时即是见道烦恼缘自他见事而起贪恚时亦是见道断若迷外境界愚即是修道俱生烦恼迷事而起故修道断问此修道惑唯迷于事亦迷于理答多迷于事少分迷理其义云何即如起俱生身边二见及邻近贪时无明等名迷理也谓迷苦理计我常等俱时贪将行相皆同云迷理也故知谓迷内异熟愚迷理惑能发业者随增义说迷外境界愚是迷事惑能润生者亦随增相说今准前说见道非但断迷理亦能断迷事修道非但断迷事亦能断迷理义如上说此据大乘非是小乘若据有宗见唯断理修唯断事。
【疏】故下二惑皆通发润者此引论结也故下论云若见道烦恼即能发业助能润生若修道烦恼即正能润生助能发业也。
【疏】瑜伽第十说此十二支无因缘者依增上所摄生起因故者意云生起因种宽故瑜伽等论说十二支无因缘者即依增上所摄生起因中增上缘业种说不依生起因缘种说故但说业种名有支不说识等五果种名有支也生起者即是十因中生起去果近故此中偏说。
【疏】彼下文云取所摄业名胜分有等者按瑜伽第十云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一就胜分建立谓依取所摄受业二约全分建立谓业及识等五种解云取所摄业名胜分有者即由爱取二支润前行等支行等支被润转名为有有支近生当果故名胜分有也业种被爱取所润发名取所摄业其实有支即是被润业种子名有也。
【疏】五种虽能为正因至不名有故者意云识等五果名言种子虽望当来生老现行是正因缘若不得业感必无力能生自果故说业种名有支不说等五果名言种子名有支也。
【疏】本地第五三十八等至不说业支者意云彼瑜伽等约生起因中能生因是亲因缘性故唯说识等五种名有支以亲生生老死等即不依生起因中增上业种说故不说业种名有支也。
【疏】亲生当来识等五法种子故者意说识等五种名有支者以是亲生当来识等五果种子故故此有种为因生当五果现行也。
【疏】此言有处者于经论中有多处说有支或用业种为有或用识等五种为有或复合用而为有。
【疏】衰变位随多少时心色俱衰总名为老者此中意说若无色界即但心变衰若欲色二界心色俱衰言多少时者欲界人中而老中半如人寿百才五十岁已前名生支若五十已去至百年来皆是老死如欲天生多少分是老支于欲死已前位百日二百日已去名老死若色无色界中欲生已前位十念五念名老后方命终也。
【疏】亦云有下种生至成长生者释云下种生者谓父母赤白和合下种母胎渐增生者从入胎已乃至未生之已来渐渐增至出胎已前出胎者谓出母胎渐长生者谓从一岁乃至二十已来总名渐长成长生者二十已去乃至未衰已来皆名成长生亦然若依之尔者说五生五老六死皆约人中指生者说就傍生中畜生饥饿鬼亦有五生如上二界及欲天并地狱唯有第五生无前四生以是化生诸根顿起故卵生亦具五生若湿生化生者唯具二生谓渐长成长生等若劫初人唯有成长生虽欲天有渐增生以时促故故不说也。
【疏】须发衰至命根衰者释曰须发衰皎然故身相衰面皱身曲故作业衰以心怠多忘受用衰不能余食于资产妙乐不与心故命根衰渐渐近死故问五趣云何答人中具五衰北州人亦头白也若上二界唯有根衰若六欲天有身相命根二衰有大小五衰相故即如法数列若畜生有四衰除鬓发衰鬼趣亦然若地狱中有四衰无命根衰若见死时心则生异念我何时当舍此命等。
【疏】有六种死至时非时死者释曰究竟死者谓阿罗汉入无余灭即死后边处无后方名为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谓诸异生死离于此方死处有未来生乃至流转不绝名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者谓将死及正死时后识离于身名自相死四者不究竟分位差别相者谓异生等死时即有将死正死前后分位差别五者究竟死分位差别相者谓无学人死时亦有将死正死已死前后分位差别六者时非时死者如人寿百年若寿尽百年名时死若中夭者名非时死或刀杖非命死名非时死即死不得时故名非时然此六种于三界云何答此欲界中具有六死于六欲中亦斩首斩丙者等又恚愤天亦有非时死用眼相视即命终故如上二界即五死兼有第六中时死虽有中夭谓无刀杖刑不名非时死若地狱中有时死无非时死故三恶道中有四种死谓除第一第五若取天前三果人准之若无学人有四死除第二第四阿罗汉有非时死者亦被他杀生小经自相及时非时死亦招得余死而据义别故分六种今但取自相为死支是死家自相故。
【疏】为爱润已有果起故者意说由爱取润已生等果起名有果起非是有支名有果也何以故约当生分位说故故疏此中中有生支摄者此依分位说也。
【疏】若说识现行当亦识所摄者意云此中中有身非但是生支摄亦是识所摄也此例说也据实而言识等所引五果唯是种子不果现行故前说所引论云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故知五果唯是种子若据实言之中有是生支摄论有诚文今约当来现行位说即假说识等为五果支故论云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支也今约当来现行位假说识等为五果支者即中有身及初受生一念时已来皆有第八识即说现行识位为识支故说中有身是识支所摄故论不答说识现行当亦识所摄即于生支位现行识上假说为识支也入母胎中四七日已来说为识支以后是名色摄六根未满故。
【疏】五十六至于此无违者按彼论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生因依处三众苦引因四众苦生因五众苦生起解云现身六处是前际界由迷此果起无明行乃至于受无明等七能引所引但名引因现在六处是无明等所缘起处名引因依处又由染贪现受起爱取有故说现受为生因依苦处因体即前能依无明七是生因亦前爱取有三也未来生老名苦生死问疏引文即有名色六处约受苦今抄家但为六处贪爱何为不同答抄据胜所引疏据具说理亦无失。
【疏】以不如理作意为因者然不称可道理名不如理作意也体即遍行中作意也其实一切烦恼起皆由不如理作意今且说与无明为因者以无明遍故所以偏说。
【疏】彼唯不断因至说税支故者意云疏中有三重立理也不断因者不如理作意为因爱无明缘起相续不绝由无明不断故能发于业业能感生生死不断故说不如理作意为不断因也然非是染不说为支以无明是染故说为支也。
【疏】彼无明自性是染等者意说无明染故为支不如理作意非染故不说为支以不同无明性是染故也。
【疏】又生杂染等者意说识等五支及生老死此等七支皆由无明业烦恼杂染法之所熏发名生杂染其实识等七支是异熟性不名杂染。
【疏】佛言无明亦缘非理作意与行为缘至为缘生爱者意说亦能引非理作意及与行为缘又由无明为缘所生触受为缘生爱由是理故故说无明缘义等不说无明亦缘非理作意也。
【疏】有者应无穷者意难云若老死有果者显亦立多支何故唯立十二支(云云)。
【疏】五根相对名苦者正与死离别心热恼对于五根故说即对五根名苦又眼看前境对境苦生故云相对名苦此言是总真疏五识了别为苦境逼迫识与苦受相应名苦谓识受等五根但言五根相对名苦不言于识意根亦尔。
【疏】问何故不说者难云何故不说老死有忧悲苦恼果答言趣诸趣义者意云此缘起法趣于人天等五趣也故云缘起是趣义言忧悲离散者意云由离散方起忧悲也。
【疏】此为旧说与小乘同者即说忧悲苦恼是老死之果然不说忧悲苦恼是十二支也即是旧经论中说。
【疏】此愁叹苦爱恼不遍亦不定者不遍者界亦不定者谁人天中许有然或有或亦不定非一切时定有故不立为支。
【疏】由惑生惑业至后无明亦由前无明生者此意明影显也由影显故十二有支轮还不绝更不立余支此引俱舍第九文按彼论云从惑生惑者谓爱支生取也从惑生业者谓从取支生有支无明支生行支也从业生事者谓从识支生于名色从名色生六处乃至从触生于受支及从生支生于老死支从事生惑者谓从受支生爱支也由立有支其理唯此者即如所所从惑生业又是受既生爱取爱取生于有之道理违故云唯此问向来辨支相生未明影显之义其相云何答如从受支生爱支即显从前死事而生无明支又如从爱生取支即显前无明生后无明故后无明支从前无明生故十二支相续不断然此中意者唯取从事生惑即显老死位中能生无明不取从惑生也此总意云老死位中而起无明无明发行行能感果故但立十二支为生死体更不立非理作意等为支也。
【疏】答由无明自体杂染至不损减故不说为因者意云若说无明唯与无明为因更无余业爱取生识支缘者无明即不能增长若无余圣道对后此无明支亦可不损减何故以住自染分无增减故其犹何住自染分若无违顺缘妙亦无增损无明亦尔又云若但无明为因生后无明前业爱业缘助者即不能令十二支生死相续增长也若无善支互道缘即十二支不损减虽有二解为本。
【疏】由此亦显至如受生爱者此意云唯解显老死为因无明为果亦如受生爱等。
【疏】虽知发润至故以为喻者此释伏难伏难意云且如无明发业爱以润体既不同如何引爱为喻云老死生无明耶今答云无明与爱发润即不同然是等流故以为喻等流者相似义为无明从事生爱亦从事生即老与受俱是事故无明及爱并烦恼体事相似引爱为喻故无妨难。
【疏】非如小乘至感等相例者此说小乘义小乘意说如无明支同时五蕴皆名无明支能发行故故无明以五蕴为缘起支爱等亦尔者即举受等取行支识等五及生老死支之体非是义皆同无明以五蕴为体其爱取支亦准无明皆以五蕴为体一种谓是惑故故云惑等相例皆约分位以辨生也此依小乘非大乘义若大乘义者十二支一一各别为体不同小乘。
【疏】又显破彼常断至未来二者意云说十二因缘者谓破断常二愚谓有愚于前世无因故所以无前十支为因愚现无后果者怖于现在身曾愚无未来果谓破此说未来二为果也。
【疏】即知现受生爱等至因果不断者意云虽更有前世之因今不说者以即知现在受为缘生爱准知前无明亦由老死所生非但前无明由老死所生非但前无明由老死生即未来老死亦能生无明由无此所以因果不说无明因及老死果者意云谓十二支因果不断所以更不说无明有因老死有果但为因果是故所以不说彼二法无因果也即老死以无明为果无明用老死为因也。
【疏】自下叙立依文自有者意说前因果废立是论文外所加自下叙立依文自有者故论文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于是。
【疏】问生老死支是三相不至体通无法者此总是前难若谁若许是相者即说住相何不为支灭相是无如何成缘起支。
【疏】若非相者至此是何生等者此是后难云若生老死若不是三相者未审离生老死三相外更是何等。
【疏】后难善释者如疏答云是三相摄此答后难故云善释。
【疏】前难如何者意云先释后难未解前难故云前难如何言以缘起支至所以不说者此解前住难不说为支所由言缘起者有为相故至故不为例此解前难中灭相不为缘起支死得为缘起支所由故云不为例以下转难释死得为缘起支灭相为支所由。
【疏】若尔诸论说至死灭何殊者意问云若死相依一期相续身立为缘起支者且如是相非但依刹那立亦得依一期相续身立何故不得名支死及灭何殊。
【疏】答一期刹那至乃同者意云一期刹那时分虽异若据刹那三世亦依过去法上立灭相若据一期三世亦于过去法上立灭相时虽有异依世立相乃同何以故各表此法后时无故死蕴上随立约世不同不可为例即显死支将死正死末后之位俱名死支及顺死之位亦死支摄释曰正死者暖未离身其第八识欲离不离身时即名正死将死者即初得病时渐渐至死言顺死之位者若病人欲死者或经十日五种相现必死无疑一眼途陷二鼻棵岸三唇口色四皮舒不缩五闇形缩如张藏若诸天五衰相现此等皆名顺死之位。
【疏】然依灭相至立三支者意云此释文外问问云灭相体既无如何要依灭相立生死支举答云依灭相立死支者谓令生厌故所以依三相立三支问且生死二相可得立支如老云何立支而言依三相立三支耶答如论下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意说老当体立支不得若附死立支无妨。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末
【疏】问若生老等即生等相此后二支应行蕴摄至体实有殊者意问云生老死三支即三相者此十二支中后二支应行蕴摄以生等三相行蕴摄故不然三相是不相应法所以是行蕴摄今生老死二支体即现行五蕴故生老死通五蕴摄名依相立者意云此生老死三支名虽依生异灭三相立体实有殊支体即五蕴三相唯行蕴问既对三相立三支应有十三支何故乃言十二支耶答不然若别对三相即云立三支以相显故老亦得名支附死支故若据缘起说但有十二支不言十三支也。
【疏】如触处死非即灭至彼三相所摄者此引例证三支非是三相也触处死者谓将正死时风刀解体支节楚痛当尔之时名为死触虽名为死体非相此亦尔。
【疏】杂集论云至得有死故者此文意说二法合立一支所由问何故老死二法合立一支答谓显离老得有死故即如中夭及胎内死者虽有死支而无其老故死支定有而老不定所以将老附死立支。
【疏】非于胎生身中至各别立支者此文返显令立支所由意云非于胎生身中离名色外别有六处意显离名色得有六处即将名色作六处若在名色作但名名色支若名色后六处明盛方名六处支即是一法前后分位各别立支故论云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等意说名色六处是一法约前后各别立支老死二法别所以合立支无如化生诸根顿具所以不说依名色得有六处支。
【疏】谓此论法至不患小疾者意云上二界全无病也六欲天中亦无有病以福德故虽有五衰相然是死相而非是病若地狱中亦无病以极在逼迫故随所应有者即欲界人鬼畜三恶趣中有病虽有然亦不定且人趣中尊者薄拘罗过八十曾不患小疾此亦皆据经教故此病法非定直不遍三界纵有亦不定也。
【疏】非中夭者临终等者意说老人临终时根识异前故名衰摄。
【疏】瑜伽等第十至与此同意说上二界有情将欲终位身心所受用境界而行相衰弱不及于前故名朽坏腐败言彼彼诸行者谓诸根心名为行迁流造作名为行故此行渐弱故名衰朽与此同故。
【疏】第九等云湿卵二生至故是定也者意云湿卵二生除在母胎余时如胎生次第皆有名色支也意云且湿生之类而无于母但于湿同处初受生时身分如胎生有次第故故有名色支除生在母胎者谓卵生在母胎时未成名色若出母胎已其母附之得暖气已方成名色如是次第渐渐增长有六处根等若胎生要在母腹中名色方得增长言与余差别者即与余三生差别。
【疏】不遍者化生无名色支故云不遍即初时诸根皆化生也。
【疏】问何故至身分顿起者此引瑜伽文准会若湿生次第有名色支者何故瑜伽云湿化二生身分顿起耶故彼论云出现云何谓于湿化二生身分顿起等者重问答出现者生也谓初受生身分顿起故名出现前第十九等文即云湿生名色渐渐增长此第十文乃至言顿岂相违耶以下答意可知前第九文据身分手足虽有然诸根未明盛所以云湿生名色次第增长今第十初生身分手足顿起故论别但言身分手足顿起非谓诸根皆顿起也故不相违也。
【论】初受生位虽具五根等者问何故不言具六处而言五根耶答若五根圆满即名六处若五根未满虽有意根亦不名六处支谓受生时即具意根及身根也若无身根者应如非情木石既不然者故初受生时有身根意根谓未具眼等四根但名名色未名六处支四七日以后余眼等根具方名六处支也。
【疏】若尔至初生根满者此是问辞于有色界化生已下是答辞言九十三等以下是并瑜伽文故论中第二更作此释。
【疏】识依于名及色种子者说第八识也意根即第七识。
【论】由斯论说至上二界有者按瑜伽云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释曰准其文意唯依报种不取定种于文理顺问意界名色云何相依答如下无明发上地行此亦同彼言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者一切者谓十二支也一分者如欲界中十二支非是上二界十二支故云一分如色界十二支非是上二界十二支故云一分如色十二支非是无色界十二支故云一分也无色界亦尔。
【疏】缘起上乃至理亦无失者准彼经问云若有一生之中唯有其名都无其色斯有何过佛答云一生中唯有四蕴名都无其色斯不应理意说名色相依而住也疏主会彼经文自有三释一云彼中说名依色住者据欲色二界有色身现起色作是语也二云或色种子等者此解意云无色界中有色种子即无色第八识名色同时触等五数名名或兼六七识亦名名无色界中第八识及五数心所并色种子相依而住故说名与色种为识所依也言名与色种子为识所依者其种子是第八识相分依自体分持为见分缘亦识见分疏依色种然相分亦依触等五数心所与心互相依故故云无色界名色种子为识所依又可说无色支依彼第七以第七非业感故非是十二支摄即上界名及识依下界色种也逝法师云此色种子不是无色界十二支摄三云取无色界定果色种子名支问圣者可尔凡夫云何答异生亦有本有定果色种子故彼界具十二支。
【疏】亦世尊若唯说爱与有为缘不缘于取斯有何过者释曰意云若说爱缘于取或有爱不缘于取不由爱生此有何过。
【疏】世尊告曰至此二果生亦不缘爱者此答上问准问爱取今时取答意明于爱有起证爱不遍此有二种人不生于爱一造恶业之人欲死之时而不爱恶趣求生善趣虽求善趣然由先所依非福业故恶趣还生名相违果故爱不生此非福业当果名所依故云由所作非福业故也二云又如所说以下明第二人界起于爱此意说云如经中说二乘人等在资粮加行位中是异生位修不净观厌生死身不求后有心身欲得求无后有身故疏云希求无后有身也虽希求无后有身由先所造福不动业后果还生此果与本心相违名相违果故于此果不生于爱乃至前三果人为求无学皆名求无有以无学人无有后果故此二果生亦不爱二果者即前二人所修果也言不动行相违果者如多闻比丘生无间也。
【疏】问若尔不还至不相违者此前既伏爱而得灭灭定者不起爱故兼前合有三人一谓生恶趣者二是求无有者三得灭定不还果即此三人不起现爱也。
【疏】其不还果生至定有种故此释通前问虽无现爱约种说定犹如于取所以者何果生用现润约现以说定不还以种润据种论其定言如于彼自身者即指彼地生处自身也问不还生时唯用种润亦通现润答如初禅三天若当地生用现润若地满心生第二禅即用种润问爱憎名取体类是同如何举取以喻答准缘起经说爱有无不定取必在成由此道理取不还润生定有取种故举为喻。
【疏】虽彼不爱当生处至亦起爱者意此人虽不爱当生处身然于自我亦起爱也及于现境亦生爱故故舍去欲时而于自身皆生爱心又我境者以我为境也。
【疏】虽种现殊而体无别者意云虽五支种子与生等现行别然种子现行同时是识等五支果是异熟故相对同也。
【疏】即四七日以前者此中名色位既存前四七日位中如初生羯罗蓝至健南位总有四位每位一七日凡经四七日名为名色位。
【疏】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者解云今者且举识识谓续生时因识相显今因字通下四位即应云谓续生时因识相显依斯发触因触相显因触起受因受相显余如疏说意云若生五果现行时令五果种子因相显也钵罗奢佉位此云具根位。
【疏】世尊若生老死至老死名者意问云世尊若修生老死位中既用义名色六处触受为相即令于生老死位具说五支何故于此生身中但说生老死二支名不说识等五支耶答如疏自解问何故引文中不说识支耶答识支种子通能引所引今唯说所引现行名色六处触受而入母胎故偏说四位不识支据实而言无有识支后有名色等问如何知识支种子通能引所引耶答如所释能引支中会集论文识亦是能引由前现故此不说识支。
【疏】生显行苦至三相者问对法中说生老病死皆名苦苦纵苦胎中亦有令势等苦触生也何故此论于生老死位但显三苦二论岂非相违耶答对法据其实理四种皆名苦苦此论据其相增所以但显三苦迁流法至现世即名行苦由老失业名为坏苦由死灭身名为苦苦即欲界具三苦色界有坏行二苦无色有行苦言上二界显三相者谓相增苦微就相而说亦不相违。
【疏】问若尔果位至说识等五者意问云何为显三苦意二支又复于果起时如何更说识等五支耶答如论。
【疏】以今显后说五不遮者此明影显也若准现在五位即于未来生老死二位中亦得说有识等五果分位差别即是谓续生时因识相显等五位即以今显后也即是以现在显未来故若准后未来生老死二位即于相现世识等五果位中亦得说生老死二支即以后显今即以后未来显今现在也故疏云以后显今说二无妨。
【疏】由此前说至不尔相违者意云由前互相显道理皆许异通今说有差别前后者由前说云或依当来说后生老死二又依现起分位说前识等五不尔相违者意云若不言或依当来现起分位说有差别前后者即有相违失先许互显何得更有差别前后耶故云不尔相违。
【论】何缘发业至别立爱取者准下答文问合有四谓文约义繁故今展之一问全界烦恼皆能发业此何唯说一种无明二问润通诸惑何但说一爱三问润惑非一分爱取二支发惑亦多支应不一四问取摄众惑云何但说爱憎名取准下答文如次答也寻可知也。
【疏】何故支内不同爱取者支内即无明支内也意云何故无明支内不同爱取三两种无明唯立一无明耶。
【疏】如缘起经说十一殊胜者一处缘殊胜谓此明通缘四谛净故二行相胜谓此无明能隐真显妄生死法故三因缘胜即此无明能与一切烦恼为根本亦能与业及生死为根本故四等起胜谓此无明亲能发起能引行支亦疏能发起所引能生所生支也此言等者即因等起因果五转异胜谓此无明即能转反作四种无明谓相应随眠缠缚不共也六邪行邪胜谓此无明于其四谛起增益损减二行故执有即增拨无即损皆由无明七相状胜谓此无明自相微细通其共相转故解云无明自相体性难知无始时来任运且真如法海自性清净由无明风鼓之成妄如此行相非佛余无知者故经云十地菩萨尚不能知唯有如来方能解了故名微细亦与贪爱心相应亦与嗔慢等俱起故云遍爱非爱此无明住地与一切烦恼为依故云共相同缘前境故行相同是染故名为共八作业胜谓此无明能与苦集流转法而作所依能与真如禅定作障故故真如名寂定名为止九障碍胜谓此无明能障菩提及障广法即四智菩提是胜法真如名广法真如通一切得广法名菩萨胜二乘菩提故名为胜十随转胜十一对治胜者要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二种妙智者谓妙观察及平等性有云二妙智者谓正体后得智不及前解岂生空正体智后得能断无明所知障耶所以二乘离得我岂不断所知障故知前解胜或有解云二种妙智即是生空法空法空智二乘入见道时亦能断烦恼障无明故问亦妙观察等四智几是断或无漏几是游观无漏答成所作智大圆镜智唯是游观无漏道此二智要佛果有故若妙观是断惑无明道若平等性智据实而言不能断惑若言能断者二乘无平等性智应不断惑能断惑明知不由平等性智今说平等性智能断惑者相从而说谓第七与第六而作所依即疏助妙观亦有断惑之义又平等妙观二智俱起妙观既断惑故平等相从亦能断惑。
【疏】说四爱为集谛者桉瑜伽五十五云爱云何谓于自体亲眤藏护故即总说爱之自体也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即修道之人爱于身求生乐处修菩提等喜贫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惑于已得可爱五欲失受用生爱着也彼彼希乐爱云何谓于所缘色等起希望爱即总四爱说为集谛者据胜而说。
【论】要数溉灌方生有牙者如世麦种数洗溉方有麦芽由爱数润善恶业种令生三有之芽余或非如是水望日微故偏说爱。
【疏】若生有芽者意说从有支生生支芽也。
【疏】其实有多现行爱惑者即有前四种爱及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亦有分别俱生爱等故云多爱。
【疏】若能取若所取若所为取皆名取者解云若能取者即是缘四取取能缘贪等也若所取者即是所缘四取也若所为取者即是余无明嗔慢等烦恼也即为如是如是事起如是贪等烦恼名所为取如为名闻利益起贪痴等故一切烦恼皆为取。
【疏】问诸缘起支至亦有他地者意云今此问意即生下论文意问云若身生此欲界地时唯用自地诸缘起支为缘与他地缘起支为缘耶。
【疏】设尔何失者意云设用自他缘起支为缘或与他地缘起支为缘有何失耶如下双难。
【疏】若唯此地至即异界无明异界行等者释曰此中难云若生此地诸缘起支皆唯是自地者即缘起经上文当云何通故彼经中难云世尊无明爱取三支皆是烦恼即说无明支与异地行为缘何故不说爱取二支与上地行为缘离意如是爱取即是能生缘起也世尊告曰爱取二支望行支不许异地必须同地故云有分齐故若欲界爱取与彼上二界不动行为缘者不应道理非境界故若无明望行即许异地为缘也若许唯此故即违此文又云无明与离欲界至作等起缘者与离欲界者即初禅未至定能离欲界染也意说欲界无明与未至定俱时思行支作等起缘即等能起故或色界类者即说二禅未至定九至有顶未至定行支展转能作等起缘故如初禅无明能发二禅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乃至无所有处无明能发非想地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言或色界类即以后未至定是前未至定之流类故又言如是无明至异界行等者解云此文意说即许异地无明能发异地行支且如欲界中由起不如理作意为因即生无明无明即是果即因果二种名为伴又即同时相应心心所名为伴也所以欲界无明能发初禅未至定中行支然此无明必不能发初禅根本定中行支也亦不能发二禅未至及根本定行支也已上地皆然意说得邻次不得隔越发也乃至由无所有处无明支能发非想地未至定行支故八地有漏未至定中行支皆由下地无明发皆邻次发非隔越发也问何故八地未至定不得起自地无明发行耶答如太子未得正位不得起恶行问既许未至定中有染意何故不同自地无明发自地未至定行支耶答不然要断欲界九品惑尽方得起未至定无明能发自地行支若上八地根本定行支唯是自地无明发若得根本定皆得起自地烦恼由如太子已得王位能发恶行然必无上地无明发下地行若退起下即有自地无明发自地行支故知异地无明发异地行支。
【疏】若得异界支至即此所摄者意云此难异地无明发异地行离云若许异地无明发行者五十八文复云何通彼论云随生何地何界当知十二有支即随生何地界所摄。
【论】如下无明发上地行者问为取修道无明发为用见道无明发又伏前八品愚余之一品能发上行不如下自说。
【疏】缘起支皆依自地至同取缘起者意云若缘起支皆依自地地者即同取五十六文随何界何地法缘起支皆同地摄者约多分说即十二支中十一支今一支少分皆是自地摄余无明少分能发上地行支故所发行依无明即同取缘起经文唯有下地无明发上地行支故经论文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疏】此如何等应显其事至发上地行者此问意者既许异地缘起支得与异地缘起支为缘者即应其事为当异地十二支皆能与异地十二支为缘当十二支中唯有一支异地缘起支为缘耶故云为一为多如下答云此十二支中唯一个支与异支为缘论云如下无明发上地行。
【疏】离九品欲尽等者如疏有云若许未至定有染者亦要离欲异九品尽方起未至定中染而发业也问得根本定所起所行未起彼地烦恼何无明发答亦用欲界无明发随得彼定从未起上地无明故问已得根本定初起未至定此何无明发用上地无明发义亦无失。
【疏】即显五十六至多分支说者此会瑜伽论文瑜伽云即此所摄据多分说十一支今无明少分不发业者唯自地摄无明一支少分与他地行为缘。
【疏】经意通论至亦无违者此会经也如缘起经论说异地无明而异地行为缘者据自他界故云通论即爱取等约自界无明约他界故云通论言有依他地者意依十二支中余更支依自地有无明支依他地与异地行为缘故。
【疏】此文可显至竟不起故者此意即显上八地有漏未至定中皆无烦恼由不得根本定故不得起上八地烦恼也。
【疏】但是未至定下地皆如此发者意云如身在欲界初起初禅未至定行支即是欲界无明能发又如初起第二禅中未至定行支即由初禅中无明发乃至初起非想地未至定行支即用无所有处无明发故云但是未至下地但如此发。
【疏】为当生地为现居地者问意云此能润之爱为用当生地受支为缘生爱为用现居地受支为缘生爱耶缘者籍义即假藉于受而生爱支何意有此问至许异地成为此问者意云既许无明得与异地行支为缘亦应异地受支得与异地爱支为缘故为此问也。
【疏】随其所应至前时种子受者解云与现行爱同时相应染受染受亦能为生爱此与爱相应受即是境界受境界受即是此无明触为缘所生染受此染受方能为缘生爱或前时种子文前爱种子者即是识等五果中异熟受支受支种子为境界受种子亦能为缘生爱也此文意明自地死生自地爱定依同地受。
【疏】从异地生异地亦定依同地者此解意云若自地死生自地亦依自地受为缘生爱即是爱支定依同地受也若欲界死生初禅即依当生初禅地中受而生爱也即爱亦定依同地受也此同地受是支摄也此上总是第一解。
【疏】又现居处受至有疏缘义此第二解云如从欲界死生初禅中即欲界中受亦与初禅中爱为缘也由如无明发异地行此异地受缘异地爱此受不是与支此解不及初解次异地爱取不得润异地有支故。
【疏】发业是等起因者谓无明有胜功力等能发起福等三行或福等三行等从无明所发起故即等起之因名等起因。
【疏】受缘于爱疏通异地者此中即我前第二解异地受疏与异地爱为缘故为此问也问何故识等生等开合不同而行及有俱合为一者解云此意问云何故所引即开识等五果种子所生支中即合总为生老死即所引生支中开合不同若能引行支能生有支俱合为一耶。
【疏】非唯如行无非等性故不开之者此说不开即支所由也意云且如行支中无非是业性意说总是业性所以总名为行更不别开。
【疏】问何故业有三总合名行有者意问云何故业有三种总合名行业三种者谓福非福不动等及其润已何总名有支何故润位别分爱取耶。
【疏】萨婆多等二因五果等者意云有宗说有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如造杀生时有同时无明名无明支若同时思即行支同时有识即名识支若同时作意想根尘四尘即名名色支同时五根及前念等无间作意根名六处同时有触支同时有受名受支同时贪名爱支同时余烦恼名取支同时身语业名有支生相即生支异相即老支灭相名死支。
【疏】此部中者即是出下论文意说今此大乘部宗说即过去十支因现世二支果等。
【疏】亦非现业得果者意云如顺现受业得果是前报果名现业得果今此十二是总既异熟果故不同名现业果故云亦非现业果。
【疏】约身死生为世至不同者意云今生生造十支因来世方言二支果故世不同也。
【疏】若约时分乃至生爱取与生老死同在未来故约大小时分以说三世义即不定问若如疏言过去造七支以后身未熟即今身不起爱等以后身者即今身是也更以后身起爱取有故后后生爱果若尔应但二世无三世也以过去造七支爱取及生老死同是未来故故应如后报业者过去造七支因现世起爱取有三支因即未来生老死二支果此乃三世具足故约大时分以立三世若据此解疏文应错无三世故又解疏文错虽不言现世起爱取有三虽爱取有与生老死因在未来亦有三世以世不同故即过去世造七支第三生起爱取第四生受果但据世不同以立三世未必要须现世起爱取等三世也故云约大时分以说三世疏应无错。
【疏】因中前七支与爱取有或异世或同世者若顺生爱果即同世若后后生等受果十支即不同世如疏云若顺生受业至方起爱取以来是释同所以易知。
【疏】萨婆多师至起惑造业故者意说今大乘十二支不同小乘何以故谓小乘立两重因果故即三世共立两重作法云思如过去生老死位中由起无明造福等三行即此业等既能招现在五支果又由现在三支因同有势力故能招未来生等二支果问如过去起惑造业时亦有爱取有三支不又如现在三支因感未来二果时亦有无明业不若许有者即不可言过去唯二支因现在唯三支因等以支有法故若言无者岂有过去业等招生不起爱等润耶现世三支因时而无业等感耶答解云一向言有不得云无若言有者无过去何答此亦不然小乘宗计解分位以辨缘生如过去业等招现世果时虽有爱取有三然爱取二即向无明等中收有支即向行支中收所以但说过去二支因不说余者现在三支因因中随有业无明等然无明即爱取支中收业向有支中收所以但说三更不说余也。
【疏】由痴发业熏发报种等者意说今身中起惑造业熏发识等五果种子故得七支同世。
【疏】非起能润至方成所润者意云非于现世起能润爱取二支至未来方起所润有支无如是事即及显爱取有三支必定同世。
【疏】因在过去果或现在或在未来因在现在果未来世者解若据顺生报业若受身时即十因在过去二果在现在或十支因现世二支果在未来皆是顺生受业若据顺后报业即过去七支因现世三支因未来二支果。
【疏】一往而论二世缘起者解云即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随过去七支现在起爱取有三支未来起生等二支虽前七后三有别世今十支既皆通因性亦可十支因同世也望未来生等果因是过去世故故云二世。
【疏】道理而言亦三世者解云即约过去七支因现世三支因未来二支果亦可有三世也故如下言不定故可三世等以上文即依道理三世作法乃至即十二支通三世有以来总是依道理作法文易可知。
【疏】过去十因至二世十二缘起者意云此依二世十二支为因果久易知问若尔与前一往论二世缘起文何别答前文俱辨因果二世不同今此后文约世辨因果大意相似或可前文总说二世因果未明支数今重明支数是重释上二世因果。
【疏】亦可言三世者即是道理三世以一生二世不定故可言三世也如疏云若前七在过去等者即释道理三可知。
【疏】或二世三世者总疏上可知言别身造业别身润业故者此释通三世所由也。
【疏】持分缘起决定如是者意说大乘十二支通二世三世也。
【疏】十地论第八卷十二缘乃至翻译谬者释云然旧十地论云即十二支经三世作法二世作法即同小乘故牒经云谓过去无明行二支因是过去世事现在五支果现在事爱取有三支因未来二支果俱在未翻或亦与小乘别然三世名同于小乘也即类余乘人谬也实无如此义故。
【疏】但言三际至后际缘起者初际者过去中际者现在后际者谓未来谓从初际中际缘起者即是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从中际后际者即现在一支因未来二支果言非谓三世至未来等者意说瑜伽论但言三际缘起不言二在过去二未来等三世缘起也长读文意自显。
【疏】今三世者是翻译人意者意说十地论依世作法者意同于小乘说法合与瑜伽同名际以十地论梵本与瑜伽同故。
【疏】说法自然常我等生者意云外道说自然虚空我等体实通常能生一切破于彼说十二支。
【疏】非自然起故后有因生故者意云五果者非是自然起故后有因生者即现在三因也与识二支与因支为因故。
【疏】破法后断非即解脱者彼计断为解脱故破也。
【疏】非自然等至离断常者连长读文自显如下云说十支因至及离断常者显大乘自义故有二果起性非解脱然不同外道故离断常也现果有因起者谓现在生老死果从过去十因生现因必招者谓现在十因必招未来生老死二支也。
【疏】若言愚前际至或应过此者意云谓小乘立两重因果所以难之问小乘曰何故须立两重因果耶小乘答曰谓遮愚于前后二际故所以立两重因果遮断常等难意曰若尔者若更有性愚于前前际故二因便少更须立因如有更愚于后后际者二果便少应更立果汝若许者即或应过之便致无穷小乘问大乘今大乘亦为遮断常等立一重因果者如有性愚前前际及后一际此因果便若亦应更立二失既遍何及偏责大乘答曰此亦不然我本只立一重因果设有更愚于前后际者亦例准遮重断常如小乘先为遮断常立两重于亦更前前后后际愚因果量非少耶故论云施设两重实为无用。
【疏】于中总有十七门释者第一假实门第二一事非一门第三染不染门第四独杂分别门第五边非边门第六有漏无漏门亦是第七有为无为门第八三性分别门第九三界分别门第十能治所治第十一学等分别门第十二三断分别门第十三受俱门第十四三苦分别门第十五四谛分别门第十六四缘分别门第十七惑业苦相摄门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者问有等多法成即说名为假六处体非一应当非是实答有等多法集余支成故说假六处虽非一不合余支故实有问名色摄诸文何故不说假答有等揽他成虽余无别体名色言虽总开皆余支体常存问有等是假假义云何答有二义一云以有支体多法成故说之为假二云或有支体不异前故云说为假然生老死自有三释一云识等五种在三相位多法成故说之为假二云识等五法随云出体不相应故说之为假三云令别二说故名为假增上之爱体异名取更有余惑为取支体故非是假者意解取支非假所由故问有支多法成有支即是假爱憎既名取支取应是假答有二义取支不是假一云增上之爱体异名取者意说爱有三品下中品爱支增上品爱名取支非约中下品爱为上品故非是假即上品爱与中下品体异故云增上之爱体异名取即上品爱名取与中下品爱支体异也二云更有余烦恼为取支体故取支非假若准第二解除爱以外用我语等四取总为取支故非是假也。
【论】五是一事等者二即说无明识触受爱是事余者非一事若尔如触受爱支皆取即六识相应触受爱为支是非多法耶答不尔识支既唯取第八明知触受亦即第八相应触受为支故非多法其爱支即第六相应爱为支。
【疏】行通色心者色即身语心即是思思心相应故。
【疏】取通余惑者意云通即取余惑名取支不据爱增名取。
【疏】此中别显者意云瑜伽第十云五是一事不列名此论别即无明识等云别显。
【疏】违圣教者太法师释五一事者除识支即取支据爱增名取今解不尔违此唯识论也重为太法师未见唯识论所以作此说应依此论不违教故若尔岂不违瑜伽耶答不违瑜伽但言五是一事亦不列名除识支者是太法师意。
【疏】若言染净净唯善故亦通无记者解云不可染净分别但依染不染分别若言净净唯是善即不通无记今言不染即通善性及通无覆无记性其染即通不善及有覆无记性也。
【论】七分位中客起染故假说通二者解分位者或熏识等五果种子在于本识之中即前现行六识与得起善染也或约当生位谓识等五种结生时因识相显位次根未满名色相位乃至约受位及皆胎未起欲爱已来虽或在母胎名色等位亦能起烦恼染也俱不能起发业烦恼故。
【疏】取中虽爱增上非转爱为增上贪故者且外问曰如转识等五果种子成有支有支转化生等即说余有支名为杂相若转爱支名取支取支应是杂相答若转下品爱成增上品爱名取支可说取支名杂相今但以下品爱支名爱支上品爱名取支故取支非是杂相故非转下品爱为增上贪作取支故又取支通摄余烦恼名取支故也问且爱取起时必有无明无明通染心无明应名杂相答无明遍染心不以无明而为爱取故无明非杂相。
【疏】六处二蕴者五根是色蕴意更是色蕴。
【疏】不尔此门便为无用者问既言缘起支明知即是有漏有为何故今说有为无为门有漏无漏门耶答今说此门者谓对大众化地二部故契经中说佛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其缘起法性相常住解此经文诸宗各异若大乘及萨婆多云若佛出世其缘起支亦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若佛不出世其缘起亦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又若佛说缘起时其缘起法亦无明缘行支若佛不说时亦无明缘行等所以经言缘起法性相常住若大众化地部解此经云缘起法性常住者故知别有缘起支无为其无明依无为故无为与此无明为性所以无为能发行支其行支亦依无明能感识等五果乃至生缘老死亦然所以别立缘起支无为故缘起支亦通无为无漏法也今大乘为对此二部故云缘起支唯有为有漏等故此二门非为无用对法云有为者有因缘等云所为故无为者非惑业等之所为故亦有为亦无为者谓无漏圣道从因缘生名有为非惑业等之所为名无为也此解准大乘与小乘别。
【疏】润生有覆者取三界中俱生身边二见贪痴慢是润生惑是有覆无记性唯除俱生嗔损自他故。
【疏】欲界四取说是不善成证非一者解云据大乘中说若欲界烦恼名为欲取若三界中烦恼名为见取若三界中戒取总为戒取若三界中我语取名为我语取故欲界中具四取而分别起唯是不善若上二界但有三取无欲取问何故上界无欲取答欲取者谓欲贪取也有宗解云欲取生唯于欲界在以欲界烦恼多贪外色境所以于欲界中有若上二界中我语取者谓上二界是定地故此地中烦恼多缘内身起贪执我我所名我语取问何名我语答此执实我时我体实无唯有空语名我语取欲界中分别烦恼皆是不善即欲界中不善无明支能发初禅未至定不动行支也。
【疏】上界此三皆唯无记者意云见取戒取我语取此三在上二界皆唯无记爱取无明上界亦尔。
【疏】若尔取中既通四取如何乃言修道惑正润见惑助岂有取支名助润耶解云此中问意若取支中既有四取然此四取是分别烦恼即令见道烦恼是正润修惑是助润如何乃言修惑是正见惑助耶又岂有取支名助润耶。
【疏】答彼是助润合名取支者解云答意者取支中若上品爱名取支即唯正润若四取为取即是助润今合二名取支故取支中通其正助润也。
【疏】问何妨亦应助发惑者合名无明意难云取支中既有正润助润合名取支亦应发业之中有无明唯能发助当业此别助当业之无明应合无明支。
【疏】答齐解亦得至以前准后者解云今此唯识论中且据正发总别业之无明名无明支若发别助当业之无明非是无明支今将前无明支准后取支合名无明支亦无妨也以取支中正助润合名取支故。
【疏】五果支约当生处说分位故者然于当生处位中假说五果有前后谓在母胎中续生位初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显依斯发触因触起爱尔时乃名受果究竟故于此位中亦起善染故说五果约当生处分位亦起善染也问在母胎中若可得起三性心者未知异生得起何性心亦菩萨独觉轮王及前二果得起何善心答异生于母胎中得起生得善心非加行善得起俱生烦恼非分别者唯得起意业未能发身语故四无记中唯得起异熟生无记未发能威仪工巧故若菩萨七地以前受分段者在母胎中亦能起加行善心全生者此不得起然异生胎中能忆前生事若出胎取即妄心失也老死由二义乃至多起忧悲故皆并瑜伽说四杂染文。
【疏】欲界中摄十二全乃至及无三受等者解云若欲界摄十二支全者谓无明支中即通有世俗愚胜义愚然世俗愚发非福行胜义愚发欲中福行若行支中通福非福然欲界中无不动行行中通三业欲界识支中亦若具五趣四生也名色支亦具有五尘等六处皆具有也若触支中有可意触不可意触俱相违触等受支中即具苦乐喜舍除忧忧受唯通善恶不通无记不得名异熟故非是受支摄问前之受三中性唯取无覆无记今如何云取喜乐等四受耶答六识中异熟无记受是无覆无记总名受支若爱支即通不善有覆无记性若取支亦通不善有覆无记性又取支通余烦恼及四取等皆名取支若有支即今前六支作也生老死支唯有支说若色界十二支唯有一分且无明支唯有胜义愚无世俗愚唯无记性若行支唯有不动行唯善性无福非福行若若识支唯有天趣唯是化生名色支中色中无香味二尘名中即无鼻舌二识二禅以上五识皆无又唯是天趣唯意名名亦处支若于色界初受生时诸根顿起皆得具说若界不尔先说生时有身根后经四七日来方有余四根若舍寿时先舍四根后舍身意二根触支若色界中唯有可意触俱相违触无不可意触解云言可意触能生乐喜受不可意触能生苦忧俱相违触能生舍若据此释四禅以上皆有俱相违触能生舍受而无余触也若爱取支唯是有覆无记性有支生老死准已前作法色界分猒前求后若无色界中十二支更少且无明支唯有胜义愚有覆无记性行支中唯有不动行唯意业也若识支唯是无趣化生若名色支中唯有名无色六处支中唯有意处也触支中唯有俱相违触受支中唯是舍受若爱支唯有有覆无记性若取支中既通一切烦恼唯除中间不善性者余者通上界故云上二界摄取支一分若有支生老死既用前六支来故上二界有一分故论云虽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今疏中言色无色染一向无者意说染不善性者一向无不妨有染无记也欲界通染净者即是有支行支通染净名色具五蕴者意出名色体也六处具诸诸识等者然六处中意处即有前念等无间六识也据识而言欲有八初禅有六二禅已上有三。
【疏】以爱受非报者以爱受行相浅近唯善不善不通无记故非报此间不论。
【疏】和合等起故者解云和合相顺义等起者即齐等生起也又云和合者是一切义论上地行支能伏下至而起彼故者意云此粗共障静妙离等六种行相通上二界有何以故八求上地生计上地法胜为静妙离猒下地法为粗苦障所以起上行支乃至展转欣厌通上二界乃至求生无色即以无色法为静妙离色界法为粗苦障故有欣厌六种行相如初未至定所六行能伏欲界与修慧同是不动行故能伏欲界中二支也。
【疏】此通色无色有求上生而起彼行支故者意云若初禅未至定行支即能令离欲染若空处未至定行支即能令离色界染也虽第二禅未至定行支能离初禅染等今约离染说不得一分说故无有失问若言第二禅行支能伏初禅十二支者岂有上地不动行支能伏初禅不动行耶答虽同是不动行以其展转有粗细故故伏无失。
【疏】谓观下界至为粗苦障观上界一切为静妙离者解云谓来至定六行伏惑道谓观下界为苦即是无间道观上界为妙是解脱道谓观下界为障是无间道观上界作出离即是解脱道观下界法为粗观上界法为寂静亦尔此言苦者非是苦受以上界无苦受故所以上地苦喜一乐受等总名苦也俱是有为迁流败坏不安之法皆名苦也所以上界法总得苦名若尔既总名苦何谓猒下欣上答据其粗细有斯欣猒故无有失。
【疏】即上地行支下无明所发至以下一切为境界故者解云且如欲界中不善性无明支能发起初禅未至行支未至行支既得起也即能却伏欲界中俱生迷事贪痴等问如何此行由无明发彼能伏下无明支耶答无明发行行力渐施下地无明无容得起故说上行伏下无明问未知未至定中有多分行支答且初禅未至定中有九加行无间解脱道以伏下地九品修惑一一品皆有加行无间解脱故三九成二十七个行支能感初禅中异熟果也至胜进道有无不定如对法论等广说以下一切为境界故知即是缘下界一切支为苦粗障虽缘上界一切者即缘上一切支为静妙离静妙离亦名正妙出故说依上行断下界支也观此文意云释通外难难云若缘上一切为静妙离者何故但说行能伏下而不说余支伏下耶答行支是能治道余支非能治道故不说也问下行伏惑道体既是慧即慧能伏下界烦恼何乃论中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无明耶答据实而言慧体能伏今言行支能伏者约慧同时思思能伏下地烦恼非唯慧能故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其同时心心所总亦能伏以思是业体偏说行伏故不相违又解假是慧伏亦名行支伏下地惑以业之眷属亦名行故所以思相应心心所总名行支也亦由如说意能转心发业然转心发业异是无明但从主为名此亦应尔论云思于行蕴为主胜故故取十二法能伏上地谓遍行等。
【疏】答行相谓见分如先已说乃至如十六行相者此中答意然心心所皆独有一行相如识见分有一了别之行相受有一领纳之行相想唯有取像之行相等若慧即有六个行相谓若粗障静妙离六种之行相故慧独得六行之名此六唯是有漏又如十六行相亦即是慧谓苦无常等皆是一慧作十六观等故慧独得十六行之名此通有漏无漏加行位中方能伏下地惑故与同时行支俱能伏也不同心心所法见分行相。
【疏】瑜伽论第十说颇有依支得离支乃至非究竟者此是论文以下疏是释词也彼论问意云颇有依缘起支得离染缘起支耶答谓依上地行支能离下地染也即下地十二支唯暂时得离下地染支非究竟能离也以行支唯有漏故意云无漏能究竟离有漏行支但暂时离。
【疏】非十二支各少分能者意云非是十二支少分各能但取一行支功能故云一分故云但一行支能故言一少分解云即于一行支中唯取有漏行支故云一少分也问何故唯说行支为能离不说余十二支耶答上地无明爱取是惑性非是能治道不能伏下地无明上地有支是所因业性是业种非现行业性亦非治道识等五种及生老死是无覆无记亦非治道无尔故知唯取一行支说是能离支唯有漏唯暂时非无漏非究竟也问名色支中既生慧何故不说伏下烦恼答不相例且如行支是善性能伏下烦恼若名色中色慧是无记性故不能伏下惑也故说识等五果是无覆无记也。
【疏】彼论问言彼所有善有漏支何故非学乃至非支摄者此中问意若非学非无学身中有漏善法何故不名学无学耶答意云非学非无学人身中所有有漏善业以堕流转故非学摄故名为支若有学人身中有漏善以明为缘违有支故故非支摄故有学人身中有漏善相从名学摄若对体说唯取无漏法名学无学摄。
【疏】有人解云今大乘既取善法欲已去名学者即是何等太法师及璟法师造瑜伽抄中说资粮加行见道此之三位皆名未当知根皆名为学故知发心以去内法异生皆不造总报业非无明支皆非行支也疏非云不然不然道理如下自说。
【疏】内法异生至为缘生行者意云此是资粮位虽发心已去名内法异生强为放逸用三无明为缘福等三行然三无明是现行非种子与此位不放逸者别。
【疏】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及圣有学至我不说为无明缘行者意云此在资粮位中除不共无明用余三无明种子为缘发总报福不动行若现行支则别报非福行又初二果圣有学亦余三种无明支别报非福行即是人天别报恶业此行不能感三恶趣总报故世尊言我不说为无明缘行不放逸者准圣有学说问云何不放逸及圣有学支非福行耶答初地菩萨于其戒品当有误犯三恶业岂既内法异生及圣有学无非福业耶所以内法异生不放逸者及圣有学若造福不动行唯用三无明种子支若别报非福业亦用三种无明现支又云若前三果及七地已前菩萨或亦得起相应无明现行支则意云若在资粮位中未得自在故所以不多起相应无明现行若得无漏定圣起已去既得自在所以得起相应无明现行也。
【疏】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乃至而非无明起增上缘者意说此文唯在加行位中起正法为缘造别报福不动业以如理作意心引生无漏见道故故不说用无明为缘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者皆解别报善说也解脱为依者即心中摄求涅盘以为依正法者善法也问下乃至不缘无明更造诸行已来然是别引缘起经文既唯言圣乃至犹造行支以来是明善法欲以去造行支所由。
【疏】如决择分善虽无别文至非正引故者意说加行位中虽造福等行但是别报业而非总报业何以故谓三乘人在加行位时节既促唯二三生即入见道所以不造总报业不感总报果唯感别报于理为胜若三乘人在资粮位中时节长久能造总别报行亦能感别报果。
【疏】虽言不放逸造福行等至应不名行者意云此并前缘起经不放逸文故经云不放逸福等非无明支者但据不能起现行不共及现行相应无明支名非无明发不妨而有无明种子不共相应发亦失故经唯言圣者不共无明种子不共相应发亦失故种子以学子也断以断故不造新业不言不放逸者亦不造业。
【疏】亦不可唯言圣不造业故者此牒救故意云经中但云圣不造业何得以此证内法异生亦造业耶故牒总非云亦不可等下引对法文证故对法第七云未见谛者乃至福不动行者然对法文中亦明在资粮位中不放逸者不起现行无明唯用种子无明而造总报福不动行随眠者即是无明种子亦名愚痴者意说无明种子亦是无明支也无真实义愚者意云已见谛者无真实义愚故内法异生用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
【论】由此应知至不迷求故者若准有宗有两师说故婆沙五十三云问圣为造欲界引同分身业不有说不造欲界多过多灾横故但造福业有说亦造前说为正故顺正理六十四云非诸圣者更能新作牵引后业以背生死向涅盘故故经说圣唯受旧业。
【论】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生净居等者释曰然资修道有四种一者依有漏资如阿罗汉命故将以死生知观未来世今知得三二年治又观现在时中若于众生或于佛法无其利益心便作是念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即不肯延命遂欲命终将命终时心无贪爱不惜其身正死之时大观喜舍自身时由如重病得差入无余依涅盘也若阿罗汉观自身于现在世或于佛法或于众生有大利益即留此身恐畏命终遂将余身所有衣钵资财等舍与现前大众大众念论回此福行资粮现在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实布施已即于静室内结跏趺坐即发欲界中身语意心念口言愿回此福行以延故业令欲长时既发愿已即入第四禅有漏边际定令彼定力资布施福业以延命行皆彼定出已遂发愿此定力愿力资布施福业资现身因今得长时感果不绝既发愿已后入第四禅有漏边际定资其福业愿力等以遂延命行从定出已命根得长或得百年千年一劫二劫乃至多劫此唯有漏定资欲界身也二依无漏资谓不定性声闻独觉大力菩萨纯入无漏定转分段身而入变易或由无漏定资此身或先粗恶资令殊妙或先六尺身资令身得长百尺千等或延其命得一劫二劫乃至百千劫等问如法华经中与耶输陀罗憍昙弥等女人如大阿罗汉受记得成佛未审何时舍此女人身答欲受反易时舍欲受反易当舍分段岂女人身而不舍耶即转舍名舍也三受生资唯是凡夫也如诸异生修初禅下上品定修习多修习故得生梵众天如修初禅中品定修习多修习故生梵补天如修初禅中品定修习多修习故即生大梵天二禅已上准释如四无色定空处等虽无三天即四无色天之中皆有三品修四有漏无漏杂修资谓诸不还以有漏无漏定杂修资上无云福生广果三天中故业有其五品生五净居天若初杂修时未得自在初十念修无漏定以十念入有漏定又十念入无漏定以初修故不能入一念有漏定即入一念无漏定从此展转串习力故后渐渐能入一念无漏定即名杂修成熟也五品者谓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初下品者谓三念心初一念无漏第二念有漏第三念无漏修此三心即生无烦天也二者中品修有六心第一念无漏第二念有漏第三念无漏第四念无漏第五念有漏第六念无漏即生无热天三者上品谓有九心即有六心无漏三心有漏准前作法即生善现天四者上胜品谓有十二心即生善见天十二心者谓有八心无漏四心有漏准前作法五者上极品谓有十五心即生色究竟天十五心者谓有十个无漏心五个有漏心准前作法又准俱舍二十四云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漏令感净居释曰初后无漏中间有漏名为成就由前后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业不尔如何感义得成故有宗杂修静虑新造引业招净居果名为杂修不据熏故业也又婆沙亦云异熟因杂修静虑引五净居众同分果问此中有漏无漏定心皆作何行相耶答有漏心行有三种作意一者自相作意谓作蕴处界观识观音等自相也二者共相作意谓观苦无常空无我等共相也三者胜解作意谓作白骨骨锁等观故不作猒下欣上六行相也若无漏定心唯作苦无常空无我行相也问第十地菩萨生大自在宫未知杂修上不答若不还果即杂修静虑资下故业即是分段身生五净居天而受生也若顿悟菩萨定生于第四禅中无云等三天随生何天中受变易身若十地满心菩萨即以悲愿资下无云等于三天中故业而作神通往大自在宫也若二乘回心渐悟菩萨既留生身是于欲界中受反易身若准论中第二师说色界亦有二乘回心即此渐悟于四禅中随生何天中受变易身后第十地满即起悲愿资随所生色界天中故业以神通力往大自在宫故前论云或由第六识悲愿引八识成无满未故知第十地菩萨不杂修静虑也若不还果是分段身即杂修静虑生于五净居天即生故名生非往故名生也若菩萨既受反易身已即更不受生作往故生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随受反易身已唯见一四天下等化佛与顿悟地前菩萨所见同也若至四善根即见一三千界大化佛也随二乘人受反易身顿悟菩萨是分段身所见诸佛皆是悉同也皆名地前菩萨若初地已去所见他受用佛亦皆同也。
【疏】此总报业及名言种凡夫时已造者然旧业及旧种凡时先造望果能相招感以相互着故资下故业及名言种而生五净居天若得四果及七地已前有漏心位及八地已上有漏五识等此等位中虽亦熏成名言识等五果种子然更不造新业虽新熏得名言种子以先业相感故名言种子便为无用以不能生现行故。
【疏】前解唯定地名不动即通一切者故前解云以定住境界乃至皆无此事者此解约定能令心专注一境名为不动若作此解者即上八地定皆名不动行最宽也。
【疏】若不异处受名不动从多分说乃至此亦应尔者意说余小圣凡夫虽修不动业即随业当处受不能改转异处受得不动名不妨不还及生自在宫者资下三天生净居等亦如地狱业不可改转不妨亦许转重令轻故般若经云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贼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菩提又如鸯掘摩罗虽得阿罗汉果犹杀千人即狱火焚身受地狱苦报即得重业人同轻受准经文即是得阿罗汉果而受地狱火也今以理云是初二果人犹未离欲身中仍有恶业所以容受地狱苦报若后二果既得离欲界恶业皆以断尽即不令受地狱果也又大乘中说阿罗汉恶业种子既断又无过未世恶业如何阿罗汉得受地狱苦耶此解将胜既尔鸯掘摩罗云何答在初二果位受狱火报又亦有独更说罗汉被杀独咬等虽有此苦非地狱苦报但是别报恶业非总报业故不相违。
【疏】云第十地菩萨当生其处者但往故名生非生云也。
【论】有义等者此初师是火辨难陀菩萨。
【疏】十二三断门者如论言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故约十二支明此三断。
【疏】有人解云者是璟太二公解意云异熟愚修道断者见未断故真实义愚见道断者已得圣故且作此解下疏主非引经为难。
【疏】缘起经下云至非无明为缘者意云引经难别也为前人言异熟愚道断者不然缘起经下云外法异生由四无明发非福等三行明知亦用见道发非福等行招异熟果也以四无明通见修断故又前令若言真实愚唯见道断理亦不然如缘起下云内法异生放逸者除不共无明余三无明发明知亦通修道无明发福行以相应等无明通修道故又云不放逸者行非无明为缘者意说不以现行无明为缘不妨同种子发福等行种子亦通修道断故若如前人云真实义愚而见道断者不然何以故违此经故疏家引文虽不作如是分别以义准云合如是一一别配经前人不尔此文引将何用。
【疏】且对法至非福耶者意云此文何用答以前人更有救故引此文为难外救云虽缘起经云外法异性四无明发内法异生放逸不放逸等三无明发等共不别配互四种无明既通见修明知见道者是真实义愚发福不动修道无明名异熟愚发非福有何乖耶故今引对法又难云若如是分别无明既是不善摄岂有内法异性以不善无明发福不动行耶又修道无明既通无记摄是外法异生有以有覆无记无明发非福行耶夫发非福者皆是迷理行相猛利也此即引对法文难也五十九说等者此引瑜伽论证也此释者现文成意稍以分明。
【疏】岂是见道分别之惑至非福耶意云是欲界见道烦恼唯是善性即能发福不动行修不善性及有覆无记性能发非福行耶。
【疏】若言发别报业者便非行支者意云初句牒救后句正破彼救意云大福重发三恶趣业是分别者据发别报也如疏云即发恶报总报以下文是正难难意可知。
【疏】又此中二说至唯见道断故者外因有此论中有二师说皆言正发业无明唯见道断助者不定。
【疏】彼人复云乃至余见断者意云此人即前璟太二德更救前义疏主先曾赞揽据法义不宗其名但叙其义破之彼意显异熟愚修断所以所以者何瑜伽既云迷俗真二谛发非福等行对法复以真俗二苦摄于八苦前七苦既事异熟愚迷发非福行故异熟愚唯修所断以迷事故又对法第七云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故知瑜伽世胜二愚迷事理别故修见断二有不同问准对法等迷异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断理契通途疏何见责答按对法论释异熟愚云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是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准此论文岂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斥不违教理也。
【疏】不然岂以世俗苦言同至是一世俗者难前人云汝若将对法瑜伽说世俗胜义二苦即令同前所说异熟胜义愚即染二愚见修别法断者不然是以今世俗文与前瑜伽世俗文同即将一切处文是一世俗文耶故云不然前人复云若不令同者如何分别世俗胜义苦别耶。
【疏】以易可知故至非福行之世俗意云然此论瑜伽中说迷世俗非福行迷胜义造福不动行者即约造业门说由迷三途苦名世苦而造非福行迷人天等果胜义愚而造福不动行但对胜义苦立世俗也若对法福中前七苦名世俗第八苦名胜义苦者即约八苦粗细难知易知法门以辨世俗胜义亦不约造非福等名世俗等也虽是名同其义各别也非福行之世俗者意说前七苦不岂无明发非福行之所招世俗苦也八苦者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求不得五盛阴苦等也此苦名胜义苦者五阴有为自相是苦与苦受相应名五盛阴圣者易知文难了得胜义名余七易了总名世俗。
【疏】若不尔者前七苦至何故不造非福者意难云若不作如是前解者其下三禅无有乐受即有诸苦故八苦中第六七是坏苦按对法第六说云三苦八苦展转相摄所谓生苦乃至怨憎会苦能显苦苦顺苦受法苦自相义故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能显坏苦已得未得顺乐受法坏自相义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能显行苦不解脱三无常所随不安隐义故释曰二无常者一生位苦谓苦苦二灭位苦谓坏苦生灭二位皆无常摄名二无常既说前七苦是世俗能造非福者其下三禅中应无坏苦不造非福行故若有坏苦者何故下三禅而不造非福业耶故下三禅中亦有求不得苦如退苦第四禅以上定下二三禅心求不得等未遂遂生逼迫故亦名苦。
【疏】又恶趣岂无第八胜义至故知文同者意难云恶趣既第八胜义苦明知胜义苦不唯福不动业招不以文同一义而对法论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自界若生余处有六种心然欲界生自地及生自余有三心如其所应有九心又此自体爱但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问对法但云三界性有九种心未审约五趣四生九地作法得不答亦得天趣死还生天趣有从天趣死生人趣乃至地狱道余趣准之二十五心四生中有十六心九地中一一地有九心九九成八十一心皆准三界配之。
【疏】彼言俱生爱俱无明唯修断者前师云若起俱生爱同时有俱生无明于润生位中有故唯所修断问润生位中亦有俱生慢身边见等何故不说但言爱俱无明耶答虽有有支不定然无明通染心是故偏说。
【疏】论说已下申两难者今依论文有中二难难前师也从论说一切支一分者是第一难从又全界一切烦恼至皆见所断发者是第二难疏意易知故第二师是护法正义以难于前又准疏若无明支为一难爱取支为第二难据疏此解论中又说全界等文但彼转救非是正义。
【疏】彼若救言大论第十但据通言从多分说者前师救意云除三外余九支通见修断今瑜伽以小从多说无明爱取三支亦通见修二断也。
【论】结生者和令共也由爱取润五果种已令续后生不绝故名结生。
【疏】五十九等复说至不唯发往恶趣行故者意云此难前师云若言但是发业无明唯见道断者瑜伽应言往五趣行唯见道烦恼能发不可唯说往恶趣行分别烦恼能发既言往恶趣行分别烦恼明知往人天趣行亦用修惑能发然以见断烦恼不唯发往恶趣行故者以前师许发一切行无明唯见断不唯说往恶趣行分别发也。
【疏】若言人天感别报业修惑能发至人天者前师救言然修道惑能发人天别报业今但说分别烦恼发往恶趣行也恶趣即通三恶趣也。
【疏】即恶趣别报业至但论总报者此即难前师云若如汝前言者应修道烦恼唯发人天别业报应不发三恶趣别报业修惑既许发恶趣别报业故知大论但说五趣总报业也故知助发恶趣总报业亦唯是分别无明故彼但言恶趣业唯分别烦恼发若修道烦恼亦能助发人天总报业。
【疏】正发业者唯见所断至不相违者此文会对法瑜伽二论文也先会对法云正发人天总报业之无明皆唯是见断故对法约是义说世俗胜义二愚即是见所断也。
【论】云助者不定者此文会瑜伽论也会云若助发人天总报业也若助发恶趣总报业之无明唯见所断以分别烦恼行相猛利故能助发恶趣总报业若助发恶趣别报业之烦恼通见修断瑜伽但言往恶趣行唯分别烦恼能发不言余者其实助发者亦通见修烦恼也问助发者何名为助答此无明望此发业无明前后与力故名为助问当支业时亦有贪嗔等或何故但说无明耶答以无明通能支福非福不动等余者不定有故不说之。
【疏】助者不定者意云若正润生唯修所断若助者不定故瑜伽约此乃云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既是全界之言故通见修惑能润生也。
【疏】四取皆名为取支等者意者证取既通见修惑以四见取戒取唯见断其欲取我语取通见取断故说取支亦通二断。
【疏】然发业惑唯种子至未临命终时起现等者意云此亦会违文也有圣教中说发业烦恼唯是种子者即约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以无明种子而发福不动业也又有圣教中说润生惑唯是种子者即约不还果无明种子从自他生他地用种子润。
【疏】有说及无想没者即是第七卷中解无想天处无心师义此师意说无想天有情初生后没并皆无心由此命终唯用种润然此中说内法异生不放逸用种发业者即约见道相应不共无明种子说也若据内法异生助支者即前有相应无明亦起现也即是从生相应无明现行能发助发业故云远因等起亦有现故意说临终时用种发业若未用种支时先亦起现行故说现行为远因等起也即种现等能起故也又解云不还果及无想天没等用种子为正支润若助支润未命终已前亦得起现行烦恼助支润生也。
【疏】色性非染污者意云诸烦恼及彼相应诸心心处不善有覆无记染污性者自性应断见修二种对治生时种永断故然色性非染污但是离缚断不是自性断即如根等被缘烦恼断彼烦恼眼根得离故说色根等名缘缚断余皆准此问为缘烦恼亲相分名为缘缚为本质名为缘缚答约缘亲相分名为缘缚是唯识故若尔亦自第八于他身上及扶根尘即是本质也应非缘缚此亦不然但望前七识与烦恼相应缘彼相分名缘缚如第八不与烦恼相应与不可说有缚与不缚论谓断缘彼烦恼者缘彼者缘者即缘虑之缘杂彼名缘者即是缘藉之缘也。
【疏】随彼七识所缘有漏至名得断者此中意云若烦恼心中缘善境及无覆无记境即能缘缚处缘也以所缘善及无记体不是缚法被他能缘缚也是即所缘缘摄若烦恼心中缘烦恼及有覆无记法有覆无记法即是不自性断于相应缚摄以前缘烦恼自性是缚法不藉能缘烦恼缚故然不善有覆法即是相应缚即是不自性断门中摄然大乘中五尘既是无记性即五识中烦恼唯缘无记五尘境若第六识中烦恼能缘三性若第七识中烦恼即缘无记境此等七识烦恼心中缘善等者皆是所缘缚摄又此中总七识缘自身上五尘善无记等法而成缚义亦不善自七识他身五尘善无记法而成所缘缚故论破云非由他缚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问断第七识中烦恼??其第八识亦得名断缘缚断不答亦得名缘缚断也。
【疏】杂彼烦恼乃至名为得断者意云此疏中第一解但立漏俱名杂彼烦恼名亦有过失至下疏主自征难也如疏下文云若说七识名杂烦恼等文即是难前第一解。
【疏】又相间起者名之为杂乃至然顺名杂者意云此第二解杂彼烦恼者谓前六识中善及无记等法与烦恼前后间杂而起名之为杂由烦恼习气力故一一前后所起善无记法皆成有漏性等名杂彼烦恼即外难曰若相间起名之为杂者即有学回向大至初地及顿悟菩萨至初地起平等性智及妙观察智与第六七识烦恼前后间起即平等性智等亦应名杂答疏中自然相顺者名之为杂其无漏第六第七识不顺烦恼与烦恼正相违故所以不名为杂言此非因等起诸无记业非因等起故者意说今名杂彼者但于间生而有杂义不由等起因而成杂也以无记业非无明为因起也故云非因等起问何名等起因答如有漏福不动善业由无明支发即此善行无明所发名因等起故可然有漏善业名之为杂若无漏第六七识及无记法不由烦恼无明为因所等起故故说无漏无记不名为杂故知非因等起外难者彼即挍也摄义不尽若有漏善由无明为因发故名之为杂即无明不废无记业无记法应不名为杂故是不尽也又解除第七识中但有有覆无记四惑一类相续不与余法相间而生不名为杂若无漏第七平等性智与有漏第七识前后相间违漏故亦非是杂但凡第六识中善及无记支烦恼前后相间而生名之为杂以性顺漏故名为杂也或亦通前五识前五识通三性故。
【疏】又杂者至善亦名断者此第三解意说有漏善业名之为杂以福不动行由无明为缘起故得经名同无记无记不由无明支故故疏云不同无记后断彼无明其善业即名杂缚断也然疏中第二解杂彼烦恼即通有漏善业及无记法总名杂也宽若第三解杂唯取有漏善业不取无记名杂稍狭今者取第二解会第三解少分名杂彼烦恼理将胜也。
【疏】相应缚心及遍行等至见道岂无相应缚者此第四解意说心遍行等心所法与贪等烦恼俱起名相缚若贪等断时心遍行别境等亦名得断此非正断收以心王遍行等性非是染若据断相应贪等得断名者此断即苦是断杂彼烦恼一收是第四解本意若尔者即下杂彼烦恼唯修道断文唯下解云杂彼烦恼唯修道断故今解云若相应缚通见修二道若断杂彼烦恼唯修道断若言断相应缚亦名断杂彼烦恼是修道断者是岂无明相应烦恼断耶由此应知前二说善不取第四解但取次前第三解少分第二解也故云前二说善不取第一解以有过故如下自说哲云难第一解云若言心王遍行等虽与贪等俱起而贪等断时心王遍行等犹在非是自性断者难云心王遍行支与贪俱时心王等为岂染为是无记若言贪等是染者亦合言贪等烦恼是自性断若非染者应是无记答设是无记其义何妨若尔者心王遍行别境等唯应无记不通三性若与贪瞋等俱应不通不善与信等相应应不通善无记摄三性故知心等随贪嗔等是染自性断收。
【疏】若说七识名杂烦恼至但能缘尽说之为断非杂烦恼者意云若说第七识中烦恼与第六识中善等三性俱故以与满俱故名杂彼烦恼者如不还果人身在欲界以离欲界九品修惑尽其第七识中烦恼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以势力等故即应不还果身中善法不名断杂彼烦恼以欲界第七识中烦恼在故由此但断第六识中能缘彼烦恼尽故说善等名断不约断杂烦恼名断也以第七识中烦恼犹在故必至无学方始断故。
【疏】既尔至自然无者既由前理诸生上圣者下地善等虽未断彼杂烦恼然彼善等亦名得断自然无者意显善等不由杂烦恼无故而得断也但断欲能缘九品惑尽善法自然得断也有解云不还果人虽不断第七识中杂彼烦恼种子若生上界即不得起欲界第七识中现行烦恼以此现行烦恼不起名自然无也现行不善名断。
【疏】见道至亦名为断者此见道惑自性是强入见道时自然而不由修道缘缚无故见道惑无故见道惑得断名也例彼善等亦名为断善等是劣缘缚是强以强无故所以善等得断名也是故善等亦名缘缚断。
【疏】缘彼烦恼强故至亦名为断者意说缘彼烦恼强故入见道??障治相违缘彼善等烦恼自断所以善等亦名缘缚断不待杂彼烦恼无故善等名断也。
【疏】既尔如何至应思者若此难意云断既不由杂烦恼无者即善等得成有漏应亦不由杂烦恼答有二解一云既有斯妨即约六识解杂彼烦恼由欲当地六识烦恼杂无欲当地善等名得离缚断二者成漏由漏俱故即善等与我见俱故成于有漏或从先时有漏杂起名有漏也若尔应不由第七识中烦恼而成有漏答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识漏断缚据缘杂在善等断若尔何故云善断??由断缘彼杂彼烦恼耶答善等断有二义一少分断二全分断言离欲界缚欲善名断据少分断言由断杂彼烦恼名为断者依全分断以无学满位缘杂二惑皆悉无故。
【疏】问如五见是慧分至不应断者意问云五体即是慧者即此慧为不断耶。
【疏】应断者至皆可断者难云若言自性应断者即应通行欲等心心所法体总应名断何以故知无离相应法外名断故以相应慧体皆可断故又难云若是自性断者即与烦恼相应慧体又亦无所缘缚法又慧体既自性断者亦无离相应缚也意云若慧不是自性断即慧此所缘缚亦有与烦恼相应义亦有离相应缚义若言慧是自性断即同烦恼所以无所缘缚等云当体是缚法等故若言慧体不应断者五见便无见断所摄故烦恼中五见是慧分皆通见修断故若言不断便无是义与圣教相违。
【疏】如是乃至不正知等亦准此问者应问云不正知以慧分为体此慧分是应断是不然若言是自性断者无缚相应法以慧体即是缚别差言非是缚者此慧便非烦恼体摄。
【疏】是见体者是缚非见者意说慧不是见者非是缚也以见能执故意云与五见为体者应断非是五见体者非自性断。
【疏】由此此十等者即遍行别境合而言也意云除慧余九通三性是染分者入随惑中然体非漏反名为漏是所缚法故其作意等若是烦恼者即无相应缚等皆有大妨也示准说。
【疏】依无故因亦不生者以所缘总报无故别报业因亦不得起。
【疏】依前离缚断者意云能缚见修道烦恼所缚是善无覆等此缚惑修道位中渐断故说善无覆等唯修道断又解云亦通二断若约烦恼无名离缚断若据自体不违圣道至极果方断名修道断。
【疏】信等六根至不断者意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此之六法有漏是修道断以趣无漏故亦名不断。
【疏】而缘此缚者意云缘此信等起缚于修道位中起者皆修道断也。
【疏】然未尽故者意云虽见道惑亦缘今但据修道惑若说见道惑以修道未尽故今就尽处而论修道断故不说见道惑也。
【疏】彼入善无记门至即唯见断者意云如无想定等亦得通二断若据无想定业入无记门中即是修道断何以故以善无记法不障见道故性非染故若摄入所依门中即无想定善业等随不依果说亦名不生断以入见道时无想天果不生故故无想善业等望善无覆无记及望依果门通见修二断如下五根亦准此释。
【疏】彼等唯是分别至外道等起故者若分别烦恼之体发三恶趣业等如邪见等分别烦恼即能发无想定业也准是外道所起入见道断若坚持五戒不起爱恚慢等烦恼以此戒业感男身若持五戒时前后前后故起贪等烦恼由此杂业力故感女人身亦由分别烦恼发业感也如五种不男卵生胎生三途八难女人身等入见道时分别烦恼同断故如上法果毕竟不取此是因亡果丧断又如上法果唯除地狱之别报善余皆有别法善业入见道时身既不受故故别报业因亦后不起即名果丧因亡断以别报业因随果亡故也又云八难长寿天者即无想天是也不可说四无色非想非非想等以忧八万劫长寿天以上流不还果人亦生彼天故。
【疏】半择二形者梵云扇??迦此云毕竟毕竟无势故梵云半择迦此云横势亦云绝世云本无或云损害或自无势用名绝世此是五种半择迦亦名五种不男之人即此五种皆是黄门若二形人即恒衰起如烦恼亦可名人中畜生。
【疏】断是舍义非得对治义若尔恶趣恶业果亦无记性例亦应现本无然者意云今者善及无记法是不生断者但是舍义非得无漏治道断也但现行不起名之为断其三恶趣恶业无记果至见道现行更不起亦名为断断亦是舍义故云例亦应然然此善无记法种子至于修道位中即是离缚断说无想天三途异熟无记果及别报善业入见道时现行不起名不生断若此等种子皆悉不断至修道身始离缚名为离缚断。
【疏】与因合说者意云说恶报果见道断者与因合说以分别烦恼为因发业见道烦恼既断果亦不起果与因合说名为断其实种子未断。
【疏】五根见断亦如此释者意云三恶报八难女人半择迦二形等所有五色根名见断者亦是与因合说名断其色根种子未断其修道位方离缚断有云信等五根外道出无想定时亦有后至见道位准前亦断即不生断也若约离缚边亦名修断。
【疏】有四种者一自性断二离缚断三因亡果丧断四果丧因亡。
【疏】令永不起者与因合说也。
【疏】二果尽因随断谓三恶趣别报善业者疏文且总名断其实地狱极苦处无别报善业别报善业者如鬼趣中有福德鬼皆是别报果是别报善业所招如少地狱中有等流乐事如畜生中有王家马象生等形?死说等皆别报业所招各别报业。
【疏】无想定等引发烦恼至随见修者问由无想定为因无想天为果云何得无想定为亦果耶答由分别邪见等为因外道等方修无想定后至见道邪见自除无想定等亦不修习无想天果亦不得生故说无想定随因亦见道断。
【疏】若无明爱取至非胜后不说者意说此三支是自性断及通见修二断不通缘缚不生断以此二断非殊胜故然自性断据种体以三支自性断故入见道时自然而断问何谓不通缘缚不生断耶答然缘缚断者约能缘烦恼无记所缚善等法名之为断实不断善法等体故非是胜其不生断但断于因其果不生非断体也故缘缚不生不通三支。
【疏】行有少分至即不通生断者解云行支中不善思业及有支中不善思业无是染行即是自性断自性断之中通见修断然有支阙行支者以因行支转成有支也故知同时心王自性染者亦同行有是自性断若行中善思及有支中善业及有支中五无记种子则通离缚断不生断不生断则是见道断离缚则是修道断以无想等既是善业则是见道因亡果丧断善行有中别报善业即是见道中果丧因亡断故说行有通见修二断也。
【疏】识等七支至如应知者意说识等五果种子及生老死支既是无记法通不生断即见所断也既如三途八难女人卵湿半择迦等七支及身中别报善业入见道时现行并既不生名不生断然别报善业及无记法种子仍在现故后离缚时即是修道离缚断也若余人天身中善业及无记法若现行若种子并是修道离缚断也以不违见见故不通不生故疏云恶趣人天如应知。
【疏】虽有七生至皆不更受者此问意云得预流果欲界人天极受七生即证无学更不生上界后无欲界第八有此即全离上界有支云何得言无全断者。
【疏】然者预流作不还已后等者意云预流而得不还得生上界由此不得云全断也瑜伽据此通论故云无全断者此答上问。
【疏】不还欲界一切至不定者意不还离欲界一切有支其上界不定或于欲界证无学或有从不还次第生上二界得无学者或利根超果不生上有钝根次第得果故生上云不定此通前后并答前问若阿罗汉即断一切有支瑜伽正与此文同。
【疏】此门兼解果断分济者意云此中兼明初果一来不还无学断十二支分齐如初二果断欲界一切一分有支不还果断欲界一切有支罗汉断三界一切有支尽无漏四果断十二支分齐也或约无想天果名不生断等如前说。
【论】十乐舍俱乃至实义如是诸圣教中随彼相增所说不定者此亦虽说十二支与三受相应意也据此论中说十支与乐受舍受俱十二支与苦受俱十一少分坏苦所摄十二少分苦苦所摄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者此等皆是假说即约当来生老位中假说与乐舍受等俱也今者若据当实义言之十二支中若无明行支取生老死此等六处中既有现行心心所故六处支中得与乐受舍受若受相应此六支中亦得有苦苦坏苦行苦行也余识等五支并有支此六支皆是种子未起现行心心处如何得与三受三苦相应问虽无三受是无三苦耶有为皆是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现受既无苦缘何立故此六支无三受三苦也所言有者皆是假说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行苦者即十二支无同种现一切皆是行苦所摄答言依舍受与行苦者唯无明等六支中得有行苦以此位中得起现行舍故又缘起说生显行苦老显坏苦死显苦苦又十地经云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名行苦触受名苦苦受苦苦受即有生老死名坏苦者如上圣教皆相假说也。
【疏】此约一识至得俱起故者意云若据一识作法即不得三受并起故云受不与受相应若约多识而论并得三受俱起如意识有乐受眼识中有苦鼻中有舍受其义稍宽也。
【疏】此中处辨相应名俱至受不与受俱者意云此说三受与现行心心所相应名俱如说一识与何受相应皆名俱也不可一识中一念二受并起名俱故云受不与受俱也言非谓世并名为俱者非谓一时二受并生也世者时分义又约当来十二支中唯除于受支余十一皆与苦受相应以老死位中有苦受故故老死位中支余十一支皆与苦受相应以老死位中有苦恼故故云老死位中多起忧悲等苦故。
【疏】大论第至所除中一者意云此引证也瑜伽云乐舍除二者但与十二支相应除受及老死二支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即苦受与前所除二支中老死支相应不与受支相应故说云三受门中乐舍二支得与十支俱苦受得与十二支俱故大论与此论同。
【疏】此中别解至同苦乐说者意云向说三受相应若约五受别解忧喜如苦乐说更无异义。
【疏】生支位宽故有乐舍受者生支宽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中间不妨起乐舍等。
【疏】十一少分至亦为坏苦者意云今说三苦与十二支分别门故得与受俱也然坏苦者即前十一支上立坏苦唯除老死支谓坏苦依乐受上立以老死位无乐受所以老死上不立坏苦故于十一支上立问如无明爱取行支位中容有乐受可立坏苦如识等五支及有支既不与乐受相应如何亦立坏苦耶答不然若不识等与乐受相应即识等支上不得立坏苦以无乐受故今既言尚起识等位中许有乐受即识等与乐受俱故亦得于识等上立坏苦也但约与受俱说不约当识身相应说故无违妨且如第六识或五识中起乐受时第八识等恒有故言与乐受俱即并故名俱约此道理与而得立坏苦者如下苦苦亦准此通问何故要须依乐受上立坏苦耶答谓此乐受是诸有情所乐着处名合生状故识诸有情如是乐受不摄坏汝等有情云何执着为是识故故依乐受而立坏苦言十一少分者此偏对坏苦明十一支不对余苦故言少分。
【疏】大论等十云谓乐受俱行及非受俱行支一分是坏苦者解云然大论即约依三受以立三苦谓乐受立坏苦依苦受立苦苦依舍受立行苦也言受俱行支者即是前说乐受与十支但行即除受支及老死支也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此受支即不与受相应受不与受共相应故故说受名非受俱支也今者即取与乐俱行十支及受支总此十一支名坏苦其受支亦名有乐故即依等故立坏苦故取受支也即此唯识同。
【疏】言一分者即十二支通苦苦行苦坏苦今除苦苦行苦唯取坏苦故言一分以下十二支通三苦除行苦坏苦苦疏言一分亦准此说。
【疏】故彼第十云苦受俱行支至一分是苦苦者苦受俱行支者即前说苦受与十一支相应唯除受支也及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也受不与受相应故故故说受名非受俱行支今取十一支名苦苦又苦受支中亦有苦故即依苦受立苦苦故言十二少分苦苦所摄言一分者准坏苦说。
【疏】又依三受别门者此依三受以立三苦舍受与十支俱如前云十乐舍俱今者苦即依十一支立准除老死老死位中无乐无舍今依舍受立行苦故除老死支言如坏苦说者老死位中无乐受依乐立坏故老死位中无坏今依舍立行故老死位中无舍故老死位无行苦故云如坏苦说言前舍受俱行与乐受同故者前受俱门中十乐舍相老死位中无有乐受等容舍故故云与受乐同故。
【疏】大论第十说所有二苦支者苦苦坏苦也意说苦苦坏苦皆是行苦俱是有漏法故故此论云十二全分行苦所摄有行苦支非是二苦支收者意说有是行苦不是苦苦坏苦二义也谓不苦乐受俱支者不苦乐受俱支即是舍受也意说舍受并取非受俱行支总十一支少分立行苦非是苦苦坏苦所摄故。
【疏】及非受俱行支者意取受支受支不与受俱名非受俱行支也故除老死老死位中无容舍以依舍云行苦故除老死也大论与此文同亦云老死位中无乐及容舍故言一分者对苦乐二受故名一分。
【疏】约相显时舍受位显者即依舍受立行苦相显也。
【疏】与二受时二苦相显者意乐受立坏苦苦受立苦苦相最显也意说与三受相应立三苦相显故置与字。
【疏】此约实体相显二位说支者何名二位一者实体二者相显下自解之言实义摄苦如是者即相结上所说苦义也。
【疏】且此论等中有二至多分者此释二位也一全体多分摄三苦者此解实体位也意云若据全体论即多分摄得三苦故论云十二全分行苦所摄诸有漏法皆行苦故此约多分不妨于中亦有余苦故论云十一少分坏苦所摄十二少分苦苦所摄二相显多分摄三苦者此解相显位也意说即与舍受俱时支名行苦故依舍受立行相状显故疏云即舍受俱支等名行苦即取十支及非受俱行支即是受亦名苦即十一支名行苦也余二受俱苦者意说与苦乐二受俱支名苦苦坏苦故依二受以至二苦其相最显此据多分不妨于二苦中亦通行苦也且就二受据相显别立苦故疏云余二受俱苦名多分者如乐受即十一支俱行及非受俱行支即是乐受支今亦取也即十一支少分名坏苦除老死支若苦受俱行支有十一支及非受俱行支即是受支取十一支少分名苦苦也故相显位中依三受立三苦者皆依多分而说。
【疏】十地第八云经曰者即十地论第八自引经明十二支故云经曰。
【疏】彼论无解者意说彼论但言余因缘分名为坏者彼论更亦不解云爱取有生老死名坏苦。
【疏】瑜伽等说据遍法体正称道理者上来此论中所说十一少分是坏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全分是行苦者皆依瑜伽论第十说也故知瑜伽所说正称道理。
【疏】因多种子隐而不论者疏中二解此是第一解也据因中识等五及有支唯是种子无明与行并爱取此四支半是种子半是现行故言因多种子隐不而说十二因中有三苦也。
【疏】或说果时即显因故者此第二解意云此十二支因中亦有三苦亦有为法皆是行苦既与苦乐受俱得有二苦故论云十俱等广如前说故前十支亦有三苦。
【疏】谓有为法造作名行乃至随相增说者此文意解云老死与三苦谓起之意。
【疏】造作义增当果本故者意说由无明而共于行感招五果种子后时生老死果故说前七支为当来本也。
【疏】谓受支体多起苦受至唯受支增者意说受支体多约身受名受支不唯约第八相应受说所以受支中得起苦受即苦乐受总名受支故说受多起于苦者欲显诸受体中是苦诸支苦苦唯受增者意说诸支苦皆由受支受取变坏故依触受支以立苦苦故前后受以立苦也。
【疏】于熟变时此苦方起者意云于熟变时者谓有支也以润六支合名有故此苦方起者即是生支也。
【疏】变坏名坏苦此说老死皆名坏苦者结能所支也言坏苦亦尔者意云由熟变故名果于此位中受此变坏名为坏苦皆随相增说此三苦者此总结上文可知。
【疏】皆果法故者意说今时现在无明等是过去生死果法也。
【疏】非为因义者意说但于招感即名为集非是观因义也。
【疏】苦集体是一物因果故说二者意云萨婆多云苦集二谛但是一物为因边说集为果边说苦。
【疏】苦谛宽至皆集者意云苦谛宽一切皆苦故集谛有有漏亦得名苦若据招后有报义苦非是集也。
【疏】集是有报义者大论五十五云问苦谛义云何答烦恼所生行义问集谛义云何答能生苦谛义问有漏不善业及欲界无明不善性可许能得异熟果集谛摄若上二界无明唯是有覆无记并及三界正润生爱取既是有覆无记性如何能得果熟果乃至集谛摄耶答上界无明支其爱取亦能业故是集谛。
【疏】无漏二道种是道谛摄非缘起支者有二解一云无漏见道修道名二无漏道二云或说有学无学二道名二无漏道又云不然有无学是无无漏现行何须置无漏种言既云无漏二道种明知是资粮加行二道本有无漏种子今据此义受资粮加行二道名无漏是道谛摄若大论第十至与此文同者疏所引文乍读难解今具引之问几支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支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支乃至受种子性问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故五支是集。
【疏】不尔识望名色至得为因缘者意云若不如前邻次说尔者即识望名色乃至展转亦尔得为因缘也谓约当生生老死果说为因缘也意说此识等虽不同前邻次说今据隔越说识等五支望当生老死亦得因缘也即隔有支等名隔越也。
【疏】缘起经说生引同时者意云若已被润识等即所引识等种子能生支同时也。
【疏】今约种望种相邻支体者意说此中约识种望种不得成因缘也如识种子望名色种皆非因缘也又名色望六支种子亦非因缘乃至触种望受种亦非因缘意云有支已被润望生为因缘识等五支在种位未润故所以望生等非因缘也若邻次说种望现行得为因缘也。
【疏】此即缘起十地瑜伽不说业为识支因缘准此者意云既不说业为识支故业种望识无因缘故准此何故尔耶以性不同故。
【疏】现行行望行种识支故者意说云由现行行熏行之种即唤此行种子为识支也故行望于识亦作因缘前约性不同行望识非因缘今现于招感故说行种名为识支有因缘也如下会违文。
【疏】此依别体非分位故者意云此唯识论中取无明名无明支即不取余法名无明支故所以无明望行行望于识皆无因缘乃至行支亦准取业名行支亦不取余法名行支也余者皆然对法论中即约分位以明谓师无明俱时不有五蕴名无明支约此分位故说无明望行得因缘又萨婆多亦约分位以明望行得因缘明十二支也今即不尔故非因缘。
【疏】彼论且以无明为首例余亦尔者意云且以无明望行有因缘例望于识亦作因缘乃至老生望老死亦准此有因缘义且示其无明了。
【疏】彼论但言无明望色行至为三缘者意说无明望色行但为增上缘以现之无明支望身语色行身语色行既是色法不能缘前念无明即无所缘身语二业既是色法不从等无间缘生故无等无间缘但有一增上也。
【疏】望无色行为三缘者意说现行无明支望现行意思业行支有三缘也谓前念现行无明引起后念现行意思行支所以有等无间缘后念意思现行能缘前念无明故得有所缘缘增上最宽其义定有问何故不约无明能缘行乃至说行缘无明耶答今约相生次第而说然心心处果必从境生今现行缘无明即是无明能生行若说无明能缘行者即是行为境无明却从行生无明缘行义即不成若许尔者岂有者死与生为缘耶故知不尔。
【疏】谓有色望有色支为一增上者即是生支位中现行色望老死支中现色蕴唯有一增上缘老死支中色蕴既是色法不能缘前生支位中色蕴故无所缘缘又色法不从等无间缘生即无等无间缘。
【疏】望无色支为二缘谓所缘增上者意云谓有色支望无色支为二缘也即是生支位中现行心心所法能缘于生支中现行色法即有所缘缘及增上缘也。
【疏】无色望有色一增上者即无等无间缘色法不从无间缘生故或无明望身语业亦是无色望有色也。
【疏】望无色为三缘至增上者意云说无色望无色为三缘也即是生支位中心心所法望老死位中心心处法老死位中心心处法能缘前生支位中现行心心处法故有所缘缘老死位中心心处法从前生支位中心心处所引生即有等无间缘又现行无明望现行意思业并爱现行望取现行亦是无色望无色也其现行意思业及取现由前无明及爱引生故皆有等无间缘也亦有所缘增上义准可知此据实约行心心所法及现行色法而作法也不约种子作法即识等五种并有支皆是种子故也。
【疏】答依增上缘所摄乃至唯说增上缘者意说前七支即是牵引因摄故对法云能引所引俱是引因若后五支即是生起摄故对法云能生所生俱是生因故生起牵引唯是增上缘者即是二支牵引生起因也亦不是十因十因中牵引因生起因今通因缘增上缘也。
【疏】无明望行爱望于取至有余二缘者意云无明望行有二缘谓等无间及所缘缘以前念无明为缘引起后念意思业行支所以有等无间缘又后念意思业行支能缘前念无明即有所缘缘爱望于取亦有上缘谓前念爱支为缘引起后念取支有等无间及后念取支能缘前念爱支有所缘缘生望老死亦有二缘前念生位中心心所为缘引起后念老死支中心心所有等无间即后老死位心心所缘前生支中心心所故有所缘缘秘八云问云无明望行既非同类如何得有等无间缘答有二意一云理实但与行俱无明为无间缘然行俱者业眷属故亦名为业故说与行为无间缘二云同聚异体展转得作无间缘故若如前解福不动行非无明俱如何成缘故后说胜问如非福行既与无明俱如何乃云望行为等无间耶答总依诸行说有此缘今此不唯望三种行皆成无间望福不动成无间故非福应思详曰观后问意其非福行既无明俱即是无明无明为缘答意可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后聚心品总为无间故无明望行为无间缘不约别对后无明说由斯但说无明望行为无间缘故无有失。
【疏】现行心能缘虑故者解云此中若现行心心处方是能缘即果也所缘境即因也今行望识文即是能缘心心所果其识等五支及有支并是种子既非能缘故无无间及所缘也。
【疏】其果皆非现行心心处者即识有六种子也以无间所缘缘共是现行心心所故论有望于生支爱望于爱无等无间有所缘缘者意云生支位中现行心心处能缘前有支故有所缘爱支故有所缘缘无等无间者以有受二支是种子故。
【疏】如前已说者即前说行望识等五支无二缘也。
【疏】依因果前后者谓无明为因行为果乃至生为因老死为果。
【疏】不如对法至非实缘起说者意说据相杂修缘起说者按彼对法第四云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得为因缘由彼熏习相续所生诸业能造后有故当于尔时现行无明能引发故为等无间缘由彼引发差别诸行流转相续生故思惟彼故为所缘缘以此计最胜等不如理思惟缘愚痴位为境界故彼俱有故为增上缘由彼增上力令相应思颠倒缘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随其所应尽当知。
【疏】异邻次若越次异顺次若逆次异不相杂乱实缘起者意云今唯识中说十二支生邻次非超次超次即无明望识行望名色等若邻次不尔唯是顺次非逆次唯不相杂乱实缘起说不依相杂明也故异邻即越异顺即逆异不相杂说言相杂故者即如上来克实出体以辨四缘又若实是支体即在十二支摄若非者不在十二支收又于十二支中若是种即言种子若是现行即言是现行此名不杂也若相杂者虽不是支亦在十二支中摄实不是现行亦言现行其十二中虽无因缘即说是因缘故对法说一一支相望皆有四缘等此皆约分位支中相杂说也故对法云无明望行为因缘者约杂乱以明之且如越起者且无明乃至一切准可知者且无明望识唯有一增上缘以是种子故乃至无明望受有亦然若无明望爱现行具二缘谓爱能超缘无明支即具所缘缘增上可知乃至无明望取支亦然若无明望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即具二缘谓所缘增上以心心所超缘无明故若望生老死位中色法唯一增上以色蕴不能缘又以后作法皆准此可知也又行支望名色亦虽一增上乃至望六处触受有生老死位中色亦然若行望爱取及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唯具二缘作法如前又识望名色六处触受有支及生老死位中色蕴亦唯增上若识望爱取及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即具二缘有支望生老死支位中色蕴有一增上若望心心所即具二缘谓所缘缘增上此顺次中能约前支与后支而作实缘也。
【疏】若逆次者亦有邻次隔越乃至余但增上者今逆次中有邻次超越且邻次者即将后支前支而作实缘但除因无间唯约所缘增上辨者将生老死位中色心与生支位中色蕴性一增上为生支位十色法不能缘老死故无所缘若将老死位中色心望生支位中心心所即有二缘生支位心等能缘老死故有所缘若生支位中色心与有支但一增上以有支种子不能缘生死故若有支望取而作一缘取能缘有支故取与爱亦作二缘爱能缘取故爱与受受望六处名色六处名色望识皆唯一增上若识与行支中心心处得有所缘若行中身语色法即唯增上若行与无明亦俱所缘增上此即逆邻次以辨缘义若逆次隔越者若者死支与有支唯一增上乃至将老死与识等亦然以是种子不能缘故若老死支望取爱行无明等皆具具二缘以取爱行无明位中有心心所能缘老死故有所缘增上二缘。
【疏】邻次如对法者意云即对法云前支与后支一一皆有四缘谓无明与行作四缘乃望老亦有四缘如前作法皆约一一支分位相杂以明也。
【疏】超越与前实缘不殊乃至若约当生随其应者此中超越若约实义识等五果唯是种子而说者即与前不相杂乱实缘起支说即此中同前不相杂乱言隔越者且如无明与识等五种但有一增上无明与爱取生老死其二缘谓所缘增上如此等义皆前说故云与前实缘不殊约识等五种子而说也若约当生随其所应者此中意说即约杂缘起支说即约当来生支位中有现行识等五果及有支故十二支皆是现行即无明与识等五果及有支皆具二缘谓所缘增上以识等及有皆能起缘无明故又无明与爱取生老死亦具所缘增上二缘。
【疏】逆次之中有邻有间皆应思准者今逆次中亦除因缘无间二缘俱约所缘增上作法问与前逆次邻超越何别答前约不相杂今据诸支相杂以明故说识等五及其支约当生位皆说为现行故前文云由斯识等亦说现行故十二支皆假说为现行故十二支逆邻次皆具二缘若老死支中色心望生支位中色唯增上若望心心所亦有所缘以生支中心心所能缘老死位中色心故若生支与有支亦有二缘谓有支能缘他生支位中色心故乃至行与无明亦具二缘准前作法若逆中隔越者亦约相杂故十二支皆具二缘谓老死与有支亦具二缘准前作法乃至老死与识亦有二缘谓所缘增上作法同前。
【疏】缘起经下说此约增上说者然缘起下卷说十二支唯有增上无余三缘者据显相定有而论不相违也。
【疏】然有远近等者意云缘起经中说据顺超中有远近如超一二等名近若超四五等名远近者如无明望触受等辨缘名远或超七八等名近或十十一十二等名远准前作法顺中既然逆中超间亦有远近准顺中作法。
【疏】然此中识等五依当起位诸支隔越乃至一一支广作者然识等五及有依当生位生老死支说顺中邻次即十二支具四缘等皆准前作法若逆中有邻次隔越等亦准前说。
【疏】已润识等五种是苦所摄者意云生等苦果是异熟法即资识等五法所成故言润已识等五种即已由自也。
【疏】行有是业道等者意云是道理义如云业道理烦恼道理苦道理也不是游履义。
【疏】谓烦恼难业难苦难者今言难者即障难或是留难由业为留难故能缚有情不出三界也旧云烦恼障业障报障障与难其义相似今据聊经论中名三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疏】乃言有一分者意谓有支中含识等五种及业支今有支中明取于业故者言有一分不尔彼论应分别者即应如此论中今别业有一分业瑜伽云业全摄有者据业有说故不分别。
【疏】非如感业亦集谛者意云此惑业亦通苦谛亦通集谛摄。
【疏】又为生厌不越惑业者意云若于三界不厌即起惑造业若于三界生厌即不起惑业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一本
西京福寿寺沙门 如理 集
【疏】得名所由即解因缘二字之所由也因者正惑缘者助惑也。
【疏】无漏业中除无分别乃至缘事生故者问加行根本后得皆名无分别不答皆名无分别问若皆无分别者未审有何差别答虽无分别义各不同如加行智无颠倒分别正体智无推求分别后得智无邪思惟分别故此三种皆名无分别今唯取缘事生后得无分别智不取缘安立四谛无分别智以缘四谛理故。
【疏】引满业是者意云此中有二种业苦引业唯能引第八总报主满业唯能惑满果谓别报异熟故引满二业名行支问何故前十二支中唯业引业是不言满业今此文乃言业通引满二业耶答前十二支中凡令生死相续故唯说引今此文中通庄严故且兼满业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也。
【疏】言正感等者意显由此无满业及有漏业故此二种业令生死得相续也。
【疏】无满者如异熟因故言正感者意云且如有漏善恶异熟因即能感异熟果得相续其无满有分别业犹如善恶业亦能令身得相续以资故业身得相续住故云如异熟因也。
【疏】非正有力由此生故者意说二障助二业感生死非正有力即生非由此生连续。
【疏】烦恼障者至取润生者意云此中不取发业烦恼虽取先发业感识等五果种子竟即须烦恼润生故唯取一切润生烦恼名烦恼障问何故唯取润生不取发业惑耶答若取发业惑即与无满业不齐若取润生惑即齐故同所知障不发业。
【疏】所知障者至或取一切如烦恼润者意云然所知障品类虽多但取唯缘佛缘有情者为所知障故曰不执菩提有情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又云或取一切所知障皆能作变易生死缘也犹如一切全界烦恼皆能结生即一切所知障能助变易生死又所知障为有漏依此障若无彼定非有故通取一切。
【疏】易可见故者约眼见五蕴有定限者即定齐限上至八万下至十岁易可知者即约第六识智。
【疏】一分一段等名分段者即今身死后身生也。
【疏】非彼世间及非回心至诸天等尚不现疏无能见者意云说有预流果入变易身分段罗汉等皆不能见但是分段身无问凡圣皆不见变易身说得天眼亦不能见若四果菩萨等一种归变易身但各各同类自相见然上得见下下不得见上如初果受变易身不见上三果人变易唯自类相见若上果人受变易非但自类相见亦得见下三果变易身乃至回心及顿悟菩萨虽有同受变易身然下位身相见而不见上上位自相见亦得见下位变易身又此变易身随是肉眼亦能相见纵有分段得天眼者亦不能见问初地菩萨受变易二地分段菩萨得见下不答亦得见以二地菩萨根劣慧强亦见下地变易细身不同二乘无学等以根钝故又虽是同初地然有分段有变易但同类自相见分段亦不见变易身且初地菩萨若分段若变易皆不能见二地菩萨分段身既不见二地菩萨所住之土岂得见身耶亦如六欲天展转下不见上天身土以福有强劣故使然也。
【疏】如第七已有二解者即彼卷中有二师说第一师说顿悟菩萨唯欲界后留身若二乘回心等于欲界后留身第二师说有许色界中有声闻回心唯除五净居天也广如前说。
【注】由悲愿力至名变易者问按摄论云菩萨留惑证一切智今云悲愿能招于生得至佛果岂不相违又生但由悲愿而致何用烦恼不退菩萨而不断耶答七地已前用受分段八地已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断若尔应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断耶答如末那惑虽最后除亦得名染此亦无失又能助所知令变易续故不断之若尔二乘无学回心应无变易烦恼无故答有惑习气能为助缘亦受变易且依初解。
【疏】谓此业此洲至齐限不定者意说分段中业明界地悉定也谓此业者即有漏善恶业等此洲此界者即是受分段果之处当云谓由如此业故为生人天中及言地等随力住变定名定齐限。
【疏】今此业此洲此界此地等者此业是无漏业也此洲界地是受变易果之处也此无漏无定限故名变易皆以四禅无漏资此身因令身短长不定故名变易。
【疏】如资色界广果天身至欲界人天亦尔者意云此即指事也有二解一云如菩萨若受变易生死者以无漏定愿资此旧身令得广大过于色究竟天身然此天身长一万六千由旬今资此身过彼天身故云过一万六千由旬令过一万六千劫者由菩萨得变易必无漏法资延寿令长彼天故过一万六千劫或减于彼者随一种由无满法资或可身不得过一万六千由旬命亦不得过一万六千劫则所资身长短命劫数多少异于彼天身命故云或减于彼也何以如是由其菩萨愿力须长即长须短则短而无定限故云无定齐限欲界亦尔者意说于欲界人天中受变易生死者亦以无漏定愿资旧身今或长于旧业所感或短于旧业所感者亦无定限故云无定限今即增减者谓诸菩萨意欲尔故若菩萨上生究竟天者不得变易身也第二解云若生色究竟天者必得变易即资本身更长于一万六千由旬今更过于一万六千劫也或减于彼用无漏资故或可身感旧身尔减旧今何以如是谓如由菩萨意欲尔故欲界亦尔问如色究竟天如何得有回心耶答虽有声闻生彼不回心直往菩萨生彼亦得变易问如圣教云大地菩萨不生于彼云何于色究竟天而受变易耶答前卷解亦有许得生者故受变易义亦无妨且依前解言色身五百由旬今过五百劫者意说第四禅中广果天身身长五百由旬寿命五百劫若菩萨受变易身以无漏定愿资故身因故令自身命或过彼天或彼天义如前说亦疏无资广果天身过五百由旬命过五百劫或减于彼此疏本虽不载广果之文意义亦同彼此皆得。
【疏】声闻辟支佛乃至不思议界无漏法身者意云此文约三乘无学相对明所以不论菩萨得变易身此文意责二乘无学回心虽未得初地未证法无我然地前至得变易身故云未证法无我未得离变易身问若尔菩萨以得法无我应离变易身答不尔菩萨虽得无漏法无我未满足故何以不离变易身不同如来如来令满足法无我故故不受变易身而证得不思议界无漏法身也变易死者楞伽曰变易生死与此论文同。
【疏】生者诸受根起死者诸受根灭者意云受者即受用五尘或执受名受根者五色根起灭者生死义也。
【疏】摩利迦此云仿者者此有二义鬘者在额为仿世所贵故夫人亦尔为王所重故称为仿又云末利夫人本是采华婢犹供养佛现身将作波斯匿王妃此夫人有女女貌端正胜其母故号胜仿即胜仿夫人也故琉璃太子即是胜仿夫人弟。
【疏】如似者举分段况变易故云如似也。
【疏】生此三种意成身解曰三种意成身者即是声闻意成身独觉意成身已得自在菩萨意成身也。
【疏】佛性论云于三界外至然非界外者释曰人虽即此者彼论说三种人即此阿罗汉独觉自在菩萨也言界外者约助因说属无漏业非界系故云三界外其变易身既是有漏即非三界外故疏曰此之三种皆转旧粗身等者此释非界外所以。
【疏】无明住地乃至而起者此五应名五习地习地者即种子五住地亦是种然为依者有二种依第一所知障为所住所依其烦恼障为能住能依第二曰即二障种子为所住所依若二障现行为能住能依。
【疏】由数习故有此无明等五住地者意云谓有情迷倒妄起分别令诸烦恼渐次增长所以如来立有五住地无明问无明先时未有熏习新起无明无明今先时已有云何更起无明答无明先时已有用弱故不说有无明熏习烦恼渐增所以更立无明如是征逐道理应悉言住地者即现行依种子而住也且如草木依于地而住。
【疏】是第八地者意说第八地于相及土二种之中已得自在不为境相净土等之所拘碍故约自在也又自在者随所转变地等皆成金苏等故曰自在。
【疏】无上依经大地菩萨等者此名虽多义意相似若胜仿经说第八地菩萨名大力菩萨据唯识论名已得自在菩萨故无上依经名大地菩萨者非相违也以十地菩萨皆名大地故。
【疏】但转易故者意说但转易旧分段成今新变易身也如言造衣裳成不可言造衣裳生以转旧物成新故。
【疏】此非尽理但随经文者意云胜仿唯识说二乘无学回心自在菩萨受变易者非是尽理且随经文作如是说如下且许前三果人七地已前菩萨得变易也。
【疏】佛地第二卷说至无有过失者意云佛地论许前三果人亦得变易且如须陀洹人在于欲界唯有七生分段定业在要受于七生分段身已令证无学果今不取无学果便回心即受变易且据极至七生而论不妨于中有预流果受于二三四五六生分段定业而得变易者或除一生者如第二果人于欲界人无往来总一生受毕令证无学令不取第四果遂回心方受变易或除上界处处一生者如第三果从于色界生得定随生何处但经一生已不证无学回心即受变易故前三果亦得受变易此说利根者是故烦恼所润分段生死之身于而得非择灭也。
【疏】毕竟不生非永不生者意说得变易身也分段身毕竟不生由无漏业资助变易身得生故云非永不生也。
【疏】第八十至得受变易者按彼论曰复次回向菩提声闻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由彼根性有差别故所待众缘有差别故故知受变易通有学无学验知此胜仿唯识说二乘无学八地已去受变易者非究尽理。
【疏】七地已前决定性至故不说之者问何者名决定性何者不决定答若七地前智增菩萨名决定性入初地已去即受变易故此论曰有从初地即得灭定若悲增菩萨名不决定性至七地满心方受变易故前论云或有乃至七地满心方能得灭尽定若准此文悲增菩萨已七地满心方受变易生死故云如灭定说灭定既通初地满心得受变易身亦尔。
【疏】此句者意说此是俱句摄故云此句也由自在故烦恼未尽故者释亦分段亦变易俱句也言自在者但得无漏智名自在非八地名云自在也。
【疏】若依烦恼至细难知故者此释受分段变易意也。
【疏】七地已前代诸有情受三途等者意说菩萨是欲界中人天实身此菩萨代有情受苦时菩萨身亦有苦受相应以分段身粗火所烧也菩萨若生厌离即除苦受若菩萨在地狱中或施饮食或为说法务在利益问若菩萨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时如何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萨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无有失又解云菩萨设生色界纵入地狱火烧不痛以色界身细自业所感欲界火粗粗细既殊火烧不痛若已得变易身往三途者化身往受苦等。
【疏】舍虫身者分段生身名为虫身身有虫故大般若三百二十六四百四十八云善现不退菩萨身心清净非如常人身中恒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诸菩萨善根增上出过世间所受身形内外清净故无虫类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渐渐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转净由此因缘是诸菩萨身心坚固犹若金刚不为违缘之所侵恼。
【疏】若作此释至亦得受义者解云若作此八地舍分段虫身释者且约八地已上菩萨定受变易身说据实而言上亦有七地以前菩萨及前三果人亦得受变易身也。
【疏】初地等既得者必更无决定至如阿罗汉者解曰若有初地智增菩萨得受变易身者即无决定分段身业如阿罗汉等以智增菩萨怖烦恼故。
【疏】大慧说寂静法乃至然未一句故此中不说者意云说寂静法者指佛说我空理教也即是远行地菩萨得证此无我之相故七地菩萨而得自在如意生身故知此地菩萨而得变易身然未一向皆得变易故知七地已前菩萨有得未得所以此论中不说七地已前菩萨得变易身也。
【疏】一者得三昧乐三摩?提意生身者此举身因由入三昧能现意生身也旧经中云三昧讹也今新经论云三昧地此云等持旧经云三摩拔提新经论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意说由无分别智证法真理之时有相应寂灭之意与经安乐受俱故云得三昧乐即等持等至相应乐也即依此定而现其身故得三昧乐三摩?提意生身。
【疏】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者即能称可觉知诸法真理之相由性也即真理性也疏引经不尽故经云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中月镜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土大众释曰以无性慧即无我慧悟此理故得如幻三昧能觉诸法悉如幻等菩萨所起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花庄严有为缘生故如像等言如实觉知诸法相亦为起身因由得此如幻定能现身故。
【疏】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至法相乐故者释曰应物现形形非一故名为种类随感齐发名曰俱生起不加功称无作行无作行等即为起身之因身名种类俱生等也意云如实乐相法相乐者即是法相寂静之乐亦非乐受之乐。
【疏】此文不及四卷经至非于余地分不得此者解云如十卷楞伽第五卷及四卷楞伽第一卷此二本经皆云此三种意生身十地皆得且初身即第三第四五地得第二身即第八地得第三身即第九十地得问二本经文既同说如何疏云此文不及四卷经耶答虽二本经文同说然安置次第文势巧妙十卷文不及四卷文问经既说同何须和会答准彼经文初二地亦得以今疏文但引三四五地文不说初二地得所以须会据初二地亦得初身以未得定自在所以但说三四五地得其初身余二身会寻文准知如疏说彼经云自心寂静等文即是引四卷经文证不说初二地偏说三四五地得初身所由乃至第九十地亦尔自心寂静行种种行者意说初地已上菩萨证禅定等法种种悲愿利生行自心寂静者即禅定法也大海心波转识之相乃至如实知有无相者意说初地已上菩萨作唯识观也第八心由如大海观前七转识相由如波浪名意识生者此解意生身名即随意识而生名意生身也以见自心境界故者菩萨作唯识观时见一切境界皆是自心了知唯识也如实知有无相者如实知遍计相无依他圆成相是有也得诸法无相如幻等法乃至自在神通者此释第二意生身也得诸法无相者即圆成实性如幻等法者即知依他起法如幻不实悉无所有者即知依他起法无真实体与知遍计所执自体是无身心转变者既受变易身身渐殊胜名身转变心渐明利名心转变乃得余无量定心也无量相力者相谓境相意说菩萨于无量境相得大自在神通也力随欲转变地等皆成金银等物法相乐故者相性也即菩萨证法性时得大乐故此中三名虽诸地皆得者意说此三种意生身诸地随分皆得故初地菩萨亦能如实觉知诸法相亦能化百种类一时俱生亦得百三摩地门。
【疏】然胜仿及此中至增胜者语者此释楞伽与此论等不同之意也胜仿此论据三乘无学决定受变易身说若楞伽据顿悟直往菩萨说通定不定故有得不得智增悲增有差别故故怖烦恼者得不怖烦恼者受分段故生。
【疏】又解直往菩萨乃至且说胜者此解意者即将楞伽经文约此论说彼楞伽经文约此论说彼楞伽说第三意生身同此论取约意已得自在直往八地已上菩萨说也楞伽经中前二意生身即约渐悟迂回者说虽地前已得者此释外难难云若前二身约迂回者说即此渐悟地前已得变易生死何故乃云三四五地得耶答虽地前已得三昧意生身等然彼经中且举胜者故说渐悟三四五地得初意生身第八地得第二意生身疏有二解前解为胜又云若直往者八地方得变易若迂回者初地已得受变易。
【疏】故彼二种三种至亦不相违者意云此意生身有两个三种故云二种三种也即如胜仿此论说二乘无学已得自在菩萨得三种意生身即第一三种也又楞伽经说三种意生身即第二三种意生身故知据胜仿楞伽唯识菩萨三种意生身仍不胜有学回心今时并取佛地论或除七生满受变易或除一生满或除上界处处受一生及瑜伽八十或于学位方能弃舍即前三果人受变易或无学位方能弃舍故通取诸教义方周悉如上诸教所说变易名位有异义意亦不相违。
【疏】引教成名者即引显扬论成前变易身名变化身言此即释名辨得人讫是二乘有学无学地上回心顿悟一切皆得。
【疏】彼部此障不助感生者意说小乘不立所知障但立不染无知不染解知即义同大乘所知障也。
【疏】若作此解有四问答至但三文者解云若将如诸异生拘碍烦恼文答前文即有四问答若将此文总作难词即但有三问答故前疏云或分为三。
【疏】由种性别故不能趣如者此文意说由无种性人与有种性人别故无种性人不能趣真如也。
【疏】返显既知有趣寂者意云虽有无漏及所知障亦断入无余涅盘故疏云不皆回心明有趣寂之者。
【疏】有二难意者如下疏曰总问即第一难意又云第二问也即是第二难意也。
【疏】先答此第二问者如论云谁言实感至非独能感已来总是答第二问然所知障等论文是答第一问有疏中错作答第二问读者知之。
【疏】初解同瑜伽佛地者此瑜伽佛地论中亦有此问答故彼论云若所知障助无漏业乃至答云如诸异生拘碍烦恼故故同二论等。
【疏】第三解下准有答者此准第三解有先答第二问答云谁言实感。
【疏】第二外人问者此依有四问答以辨。
【疏】解脱者谓二涅盘者二涅盘者谓有余依无余涅盘也问二乘无学合得前三涅盘何故但得云二涅盘耶答以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与一切有情共有所以不说。
【疏】佛地论说乃至是为大过者意说彼论问意云二乘无学断烦恼障尽此一身已必永入无余涅盘即与佛无异谓佛无学但于生死证真如性故云无异然二乘人但无菩萨利乐他愿故说二乘与佛有别其二乘无学何用引彼变易生死趣大菩提经三大劫长时受苦答变易身中无有苦朦朦但有行苦是有漏法故。
【疏】彼文难意大与此同者解云彼经难意与此论中如何道谛实能感苦文大意同也。
【疏】虽诸菩萨愿力受生至定不能生者意云观此文意是释通外难谓外难云菩萨既用愿力受生如何乃言已永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答虽诸菩萨由愿力受生无由现行烦恼也若伏烦恼种时分段之果必不能生所以将无漏定愿资分段之时往因受变易生死。
【疏】虽藉烦恼生死受生不同凡夫二乘说现及种润生者变解云若伏烦恼现行不起虽有烦恼种子亦不能润生受生若凡夫不还人亦将烦恼现行种子润生问若不还果伏现惑种润者八地已上菩萨既伏现亦应用种润生答八地已上虽有种子即不润生不同不还故无有失又菩萨藉烦恼润生皆为利益有情起贪嗔等故与凡夫二乘差别。
【疏】故须法执助智受生者解云智者即是无漏有分别业故须法执无知障助无漏有分别业受变易也。
【疏】既有二利之益者即是自证菩萨利益化缘此资生受变易生死。
【疏】即非择者复更生义者意云身及业已得非择既无重起之义由此但资感身之故业令身不断准此疏文更字之下脱一无字亦得其意云何亦未延已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择灭由后延故百年外命而得相续故云非择复更生也然非择许生者如后疏自辨且依后释。
【疏】不同小乘熏禅等法者此唯无漏彼小乘通有漏无漏故有差别也或小乘熏禅而更造业今但资业故云不同也。
【疏】经三大劫者问如顿悟菩萨如初地得变易者但经二大劫云何乃言三大劫耶答有二解一云通地前说云三大劫前修因因果满所以知因准于果云经三大劫二云但约迂回者说故云三大劫也。
【疏】胜定者旧云边际第四静虑者即诸定之中此?上胜故云胜定此定地地中最后边故名边是胜极故名际地地中上品定也故四定俱名胜定或唯第四静虑亦得之殊胜故准疏通其二解。
【疏】今虽无文至理不违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胜者即名边际若望彼他自下不知上下人云何名得边际边际不得何得变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说。
【疏】虽经行苦至乃至广说者意说菩萨及回心二乘受变易生死经三大劫行菩萨行虽有行苦今得如来三身功德必不得艰苦既得称心生大喜乐然非是四无量中喜乐也广如彼说。
【论】既未圆证至猛利悲愿者问执彼菩提可是法执执有情何非我执答若执有情一常主宰可是我非法但执有体不舍自性故但法收。
【疏】既未成佛圆证无相大悲一味平等之解者无相者谓真如也大悲者谓利他之解者谓行解也即佛之真智意说佛智能圆证真如得利他之大悲皆悉平等而无法执故诸菩萨虽证真如未能圆证不能平等而起大悲一味之解所以起所知障由此障故有情菩提执有可求可度为先后方发起无漏业。
【疏】说业为因以是胜故者意说无漏业力能延今身而得长时故说无漏业为因唯所知障稍近也。
【疏】无明为缘以疏远故者所知障望身之故业不能资但执有情菩提实有故是疏也但名为缘。
【疏】非如烦恼资有漏业至少分相似者意说烦恼爱取为缘亲润识等五支转名为有若所知障虽然为缘望有漏业非如烦恼亲润识等缘义虽同亲疏有差别但执实有不同烦恼但说为缘少分相似。
【疏】由有此障诸俱行法不成无漏者意云俱行法者谓所知障所起身语业及所起不相应行蕴等皆是有漏由定发通而能变作种种之事随所作皆成也又欲勤心观名四神足此四能发神通名四神足神之足故。
【论】若所留身有漏定愿等者正解如疏有义二乘故意以无漏定资何理不得然但无大悲大愿力故无漏力弱故所资身但名分段不尔熏禅应唯有漏详曰论既明言岂以人情抑而不从又彼熏禅与留身事而义不同谓黑禅者资异地因生异地果难故可容无漏定熏延寿但延此报旧因何得相例又复所延之果而非永固与变易生而不齐等故可依论。
【疏】不许得见上身非其境故者意说二乘虽有天眼若不回心不得见上变易身以变易身非天眼之境上得见下其义极成若是回心同类之者上下皆得相见。
【疏】小乘至定唯有漏者意说小乘宗说延寿福资通有漏无漏福若大乘宗说舍于福资身因定唯有漏故所延之身是分段摄。
【疏】此文为证至亦得别者解云有漏资分段无漏资变易变易即妙分段即粗细粗有殊随身所见各别。
【疏】界外生死至无漏生死者解云准经文应云界外生死界内生死界内即有漏果外即无漏无漏即变易有漏即分段但约助缘故云界外体非实尔。
【疏】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十地菩萨当生其中者解云此说他受用土引此文者意证变易生死是界外生死即是大自在宫处。
【疏】瑜伽八十至无余界尔耶者此解问意者为依有余涅盘受变易身依无余涅盘受变易耶问意如是答如疏。
【疏】问至尚无一生者此问意云阿罗汉果疾者当自经三生得无有一生得者如何成佛一生即得者耶一生者即一回受变易生死便得佛果故此难。
【疏】答由增寿行方能成佛者由入变易身增寿令其经三大劫方得成佛。
【疏】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意说定是神通足神通依定而起如人有足能往诸方随有所依神通亦尔。
【疏】此是发趣极成迟钝者解云如世尊言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即是发趣极极钝耳于出现界事佛者佛欲令此声闻出现土中十方世界承事诸佛欲令遣起有情故此人名极迟钝不如初修菩萨者若无学回心二万劫或十千劫方至菩萨信心若初修顿悟菩萨经六十劫即至信心亦有疏本无出现界事佛变化有情文义然无违。
【疏】四种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谓所知障是变易生前加行也二者因缘生死唯是无漏业因三者有有生死即是以定愿力初变易渐渐四者无有生死谓此变易身渐渐衰劣也。
【疏】有身等三故者意说有漏业名身等三种。
【疏】但得二十劫等者此意说以定愿资至二十劫势待欲尽而便以定愿力资后至二十劫如是不绝名前尽后生。
【疏】今难意云若离内识至不应说三者此中难意若有识无心外法者应但有一个依他起性以此依他是识心故应无余二性以遍计所执其体是无法非缘虑故又圆成实性体即真如既非色心不能缘虑故此二性非是色心即心外法无言应唯识应但有一性无遍计圆成二性故难云经既说三不应唯识。
【疏】今依正义至四句分别者即依护法宗辨四句如疏第三句亦遍亦计谓第六识等者取二执起时心心所遍缘五蕴为我遍缘十八界为法不取缘一个法以非是遍故若依不正义安慧宗辨四句八识皆有执如云有计非遍谓第八第七及前五识有遍非计谓无漏等有亦遍亦计谓第六识若作此解无第四句。
【论】谓所妄执至自性差别者问法中自性差别可知我中云何有自性差别答但总名为我即是自性计作遍常等异名为差别即离蕴等计皆悉准知亦即因明于我为自性差别等也。
【疏】体非种种者意遍计故所知障为依一切有漏依之而有问言成有漏者由与漏俱而成有漏云何复云由所知障成有漏耶答若成有漏必与漏俱与漏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义既别故前后义亦无违也。
【疏】又所计无法亦可名物等者此第二解即约遍计所执性名为物为种种也体虽是无以妄执时相当情现故。
【疏】所依执处与前师异者前师第二句是遍计行相第二说第二句所遍计境即依他圆成是所执之依处也。
【疏】然摄大乘等但说依他安足处故者意说依他与遍计妄心为安足定之处由如好地是安足之处此然尔也问何故但说依他为安足处不说圆成为安足处耶答遍计依他二性稍相近故相称可故然此二性是凡夫境易可了知所以唯说依他为安足处不言圆成若以理通圆成亦安足之处岂不执真如是实有耶。
【疏】然如摄论至此中下半颂者摄论说与此论中第二师解同也。
【疏】上但重解初颂所执者意说从论初句显能遍计识至此已来即重解前遍计所执颂也起今说者即初颂中第三句云此遍计所执文寻下解第三句处也。
【论】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者问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为执答无性摄论第四云依他起相者谓依业烦恼所取能取遍计随念得起故又云如前所说身等诸识所取能取虚妄分别安立为性又云譬如鹿爱自相续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计意说如渴鹿由于自起爱力于其阳焰安立水想便有所取能取相生由此故知于依他起有二取者皆名为执问所执二相为俱不俱答此论文是总理实随心执能取时有能取相所取等尔然非一切时执二取故。
【疏】非有取心不名取故者取者执也应云非有取心不名执也。
【疏】非无执心似二取故者此返显明知有能所取皆是执也问无漏有二取应皆是有执耶答唯安慧师无漏后得智见相二分亦是执护法不许如下广说。
【论】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者意云遍计所执自性者直是所执境妄执者即能遍计心即此能执心熏得种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也问引此论文欲证何义答有二解一云证能熏有漏七识皆有其执二云通证八说能生因皆有执故问此师第六许有二执二执俱不答有义有二解一云同护法二云不俱如第七有我无法执故问安慧意二分是遍计取执体既由如?角等如何乃而能熏种耶答今言能熏种者但自证分熏见相不熏是此师意然自证是依他起所熏种子乃是假亦说是遍计所执问假种子如何生实自证分耶答是此师意计未可和会问若唯自证熏者何故下疏云能生种者有二能二能者即见相分二种子也何故相违答自证缘见相时亦熏种子后二分从此种生问如何自证分而缘相分耶答彼意许自证分隔见分缘根尘等相分相分是假。
【疏】相名分别习气者此师引此文意者偏取分别习气分别即是虚妄分别能计之心也即八识中有虚妄分别故故八识皆有遍计所执。
【疏】贪等三法是道非业者贪嗔痴是道意中之业今克性于业障思是正业体贪等法是思所游履故名道也若合说即名业道也身语名业道者作动以解业即身语二名业思游履故亦名为道四句分别寻文可知。
【疏】余之七识虽亦能计不能遍计故安慧四句分别云有计非遍者谓五八第七识也遍而非计谓无漏识亦计谓第六识。
【疏】摄论不说者意说安慧解云摄论约不能遍计故不说五八第七非总不计即五八第七是计而非遍也故云非余不计本释二论者本即无着释即世亲无性等。
【疏】体顺彼名者第六识体顺彼遍计所执名是故偏说余者不然故不说也不以不说即无计也。
【疏】是故意识无边行相者即缘十八界等种种行相也。
【疏】若尔第七不能普计应非此收者此是安慧难云第六识能普缘第七不尔应非遍计。
【疏】此言不尔三分别中计度分别乃至五八不尔者护法解云即将三分别中计度分别而摄得七分别七分别者皆是此计度分别也然前第七说若准瑜伽第一说七分别皆是第六意识不共业又七分别是寻伺差别即唯在第六识中不遍余识若准对法论七分别非是寻伺差别七分者所谓有相无相深污不染污寻求伺察任运如第七识中与四义相应故是染污分别若第七识与平等性智相应分别名不染污分别故知第七亦遍计收。
【疏】无性云意识有分别乃至此为正解者意云此论云言计度分别能遍计故与无着本摄论同故故无性释云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者由有显示随念分别所杂糅故释曰杂糅即是相应俱起义也意识由与随念计度二分别俱故能分别显示者即是计度异名亦名思择论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者无始生死所有意识戏论名言熏习种子为此生因释云显自见分所熏种子是自现行亲生因体论及用他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者谓用无边色等影识名言熏习种子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无边行相分别而转释曰以境界多故名曰无边即缘他识及与色等影像名言熏习名为影像亦说缘十八界及他识等相分之中熏成种者总名他用由斯意识似一切生故有无边行相而转非五八识得有斯事。
【疏】又一切八识至第六七识者意云又一切八识皆是虚妄分别无性云意识能有分别者意欲简无染心故云意识有分别是遍计不通余识无分别也又世亲摄论但言由此品类能遍计度不简定何识唯无性偏解本论曰意识由有显示随念分别者以简无漏心亦有何妨耶故知八识总有分别岂能遍计。
【论】执我法者必是慧故者问护法五识得与慧俱今者难他岂不自筮答有二解一云五识无胜慧故劣不能执二云此因唯难第八详曰夫有执者必有慧俱不言有慧皆是其执由彼前师许有漏心皆有执故护法以无慧而难也故二解者未为善释。
【疏】彼前师言至寻伺俱起者意云安慧说且如小乘寻伺粗细别寻伺是俱生善与无明正相违何妨然俱起。
【疏】寻伺性顺可许俱起善心无明性便返者护法通云寻伺性相顺寻伺许俱生善与无明性相违善与无明不可俱起。
【疏】若言一切有漏三性心至行相轻故者安慧云一切有漏三性心皆名不善说有漏心名善者即不善行相轻故名为善也问云何一切有漏心皆名不善答不善有四一自性不善谓无惭等二者相应不善谓贪等相应烦恼三者等起不善谓所发业身语业等四胜义不善谓一切有漏善等三性皆名为胜义不善故一切有漏三性心皆是不善明知三性心中皆悉有执。
【疏】若言有漏皆是不善至名无痴者安慧云无痴善根与痴不善根不得相应然有漏心若痴相轻即名无痴善根若痴相重即名痴不善根既有漏心中有轻重之痴即有漏心中皆有执故此然岂不正理。
【疏】若无漏心即是二空观至如何能导空智现前者若二乘人生空无漏若菩萨是生法二空无漏若许善心中有法执者即资粮加行通有执心如何能引见道二空智耶问若不许善心中有执者岂不违胜义不善之文答然不违也如何说一切有漏善等三性名胜义不善者即密意说也以有漏法对无漏法毁责为名但言胜义不善其实善无记心不名不善也如言依乐立坏苦正坏时无坏苦约以后可坏时说此然尔也又如一切诸行者岂乐受亦逼迫耶但毁名尔此然准例。
【论】执有达无不俱起故者问二乘入见道时岂依能所取空观耶答虽不作能所空然依四谛观时而伏我执亦得名空岂虚无。
【疏】应异熟生心亦是能熏者意难云应除第七识外余六识中业所感者及第八识皆是能熏此难无记心也。
【疏】应第八识至比量相违者故立量云第八识有法应亦能熏(宗法)许有执故(因)如前七识(喻)汝若言第八识虽有执而不熏者即与比量相违。
【疏】虽前位等作二空观而是假相者意云若加行位虽昔作生法二空观然带空相不证实故名假相不如无漏能证于实故总名虚妄分别故三界八识皆虚妄分别也。
【疏】彼中边论唯据六七二识为论者意说中边说二取名遍计所执者唯据六七二识中二取为论不约五八及无漏识说若言五八识有然二取名有执者其无漏后得亦有二取亦有执彼既不然此云何尔。
【疏】若似二取至应皆有执者此护法难安慧词也。
【疏】佛地第七至无漏有执者解云如佛地中说二乘后得智有执者即安慧亲光义同故今引之又二十唯识释云菩萨后得智亦有法执唯不是安慧初有义当安慧师故彼论明他心智通漏无漏释彼无漏他心智者而有三义有一师解云彼菩萨无漏他心智体亦有法执故二十唯识云他心智云何乃至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执不知即是无知之义由彼无知犹未断故而蔽于心故不如佛。
【疏】此但言佛无显余亦有者解云如下破云但言佛无其执明知显余二乘后得皆有法执故以佛例难菩萨前安慧师云佛应有执有二取相故如诸菩萨现似二相故今详疏文皆是护法假难前师先难二乘菩萨后得有执以有二取相故后将佛后得智难前安慧师以如来后得智有二取者而无执故护法正义云有漏善心无记心及二乘菩萨无漏后得皆无其执故为难也问佛地及二十唯识释菩萨二乘后得无漏皆许有执今护法不许岂不违教耶答义不正破之无失谓佛地论是亲光师释二十唯识有三师义中间一师此释故护法不许破作此破者意毁安慧义不成问护法若许无漏后得无执者如何解不知如佛智之文答护法云余菩萨二乘无漏后得知他心时不如而佛委细而知行相粗浅于佛习气未除故云不知如佛智非是有执而言不知。
【疏】第八俗智名大圆镜也乃至此证无漏有相分也者解云大圆镜智名俗智者以缘俗事故即名俗谓大圆镜智能现身现土亦能变化作天龙八部化声闻等庄严道场故此智偏名大圆镜智如大圆镜现众像故余三智虽能现身土等俱可名如大圆镜智即巧不巧名大圆镜智故大圆镜智是后得智非根本智根本证真不现相故若第七识平等性智随诸有情所乐示现身土等为他受用此后得智能现十种平等性故若成所作智亦能现身土等此智唯有后得智无根本智若妙观察智亦能现自相共相说法事此亦后得智能观察有情根性差别而能现诸法自共相等故知四智皆有见相分也所现身土等皆相分摄故四智中大圆镜智从喻为名余三智约义别立名得名不同故。
【疏】云勿谓余智皆此譬喻意说四现相虽同得名不同也问余三智名俗智不答四智虽是无漏但证真名真缘俗名俗。
【疏】翻向上成者意云既成如来有见相分此量成已翻向前成凡夫二乘有二分也疏自证之可悟。
【疏】本业璎珞经下卷至安陀偈师义者安慧问曰若不许有漏三性心中有执者何故璎珞经中说明暗一相善恶一心故知善心中而有法执今解云璎珞经说明暗一相相者体善恶一心者即是?沙王国中安陀偈师义?沙王者即是频婆娑罗王国承事外道名安陀偈外道说明暗一相善恶一心此义是外道说非佛中义却不可依若据理说彼非此所论如演秘中具经文繁恐不录。
【疏】五八名识入意识摄未见文故者意云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识者即摄论有文若言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识五八但名识识字向第六识中摄即总合名意识者未见有文。
【论】识品虽二至故言彼彼者此等分别如疏所指论等广明不可具录今随所要而略引之问何故论中不言一遍计乃至言二三四等耶答六七二识虽即不同总名遍计以是一今故所以论中更不说一遍计也但说二三四等。
【疏】七十三说一无差别二有差别者此说二遍计按彼论云无差别者谓遍计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别者谓遍计此名为色等诸法各各所有别名释曰总计诸名为实有故名无差别有差别谓色心等名各各有别故云差别复有二种一名加行二名施说显扬十六说一文字二非文文者一名加行者谓不善识名言如有人曾不见此物等唯见此物体而不得此名或有唯闻其名而不识名下所诠之体义故但有名加行又七十三说一加行执者复有五种贪瞋合会别离及舍释曰以此加行而起执也意云以贪瞋等五法为缘于上起加行心而妄执贪嗔如次及合会别离二为加行也问何故舍上起加行心答由欲布施为缘遂起加行心执我能布施如是等总名加行执二名施说执复有二种一文字所作二非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七十三云谓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此物此物如是谓五蕴三性为无为等显扬十六文同又有二一分别自体二分别所依缘事者分别自体者谓分别眼识耳识等识之自体又分别所依缘事者谓所依六根所缘六境之事也摄八分别者是者其八分别中当明相摄七十四说一随觉二随眠者释云如次现种现是能遍计心种是所遍计之境又云随眠者如无智人不能强分别任运随种子势力起心心所迟纯分别虽有两解后解为胜疏意明分别不拟明种子也三者谓一我二法三用者第三用字通在我法之上我上用者如计总无为我然我有作者用若计色心等为法但有作用而无作者法有用者如色心等有障碍了别等用水火天地有湿烂烧燃覆载等用四者七十三说一计自相二计差别三计所取四计能取者故彼论云谓计三科诸法自性名计自相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有见无见有漏无漏一切差别种种道理名计差别谓计诸色等一切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无漏等是心心所取名计所取谓计色等能取色等及计心心所能取诸法名计能取如计我为能智者五者摄论说一依名计义至依二计二者按无性摄论第五本云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者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了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释曰谓了其名未了彼事执名为实故瑜伽云谓不了色事分别色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又按瑜伽七十三计义自性有五种差别亦繁不引二差别计谓计度色等者谓计有色无色无常色有对色无对等计色有多故名差别四随眠计谓不善言者执者意云既非觉悟任运随虚妄种子势力彼发心等而起执者五加行计此有五谓贪嗔等者即是前五加行谓贪嗔合会别离舍准同前释六随名计至所起者意说随名计有二谓文字非文字也然同前二施说中解七分别者有相分别谓缘色等诸法无相分别谓缘过未及虚空等寻求分别于理事粗计度伺察分别于理事细推穷深污与贪等相应不染污与信等相应任运无强分别八分别者按瑜伽三十六云分别色等种种自性名自性分别分别色等有见无见三性三界三世对等一切道理名差别分别总执一切有情与非情假实诸法因起分别名总执分别依五蕴等而执为我名我执分别执五蕴为我所名我所分别如执二十句六十五等皆于五蕴计我及所名我我所缘诸净妙可意之境而生分别名爱分别谓缘不净不可意境所起分别名非爱分别缘净不净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所生分别名俱相违分别意曰于净可爱事境于不净不可爱事境于此二境俱离不起分别于中容境上别生分别名俱相违分别于其二境不顺名俱相违然八分别生三事者初三分别生第一戏论事谓所依蕴戏论者次二分别能生第二我见慢事后三分别生第三贪嗔痴事广如瑜伽三十六显扬十六说九结俱品执亦是者意说九品烦恼俱时有我我执执亦有九也取九结及五业执名九分别也十分别者摄论具有文释曰十分别者唯是能分别心若对法十分别中即能所分别并名分别今据无性摄论云根本分别者谓阿赖耶复是余分别根本自性亦是分别故名根本分别缘相分别者谓分别色等有如是缘相显相分别者谓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相故释曰眼等识者等取意识并所依识者谓即末那末那与六为所依故云所依即六转识能现似彼所缘之相名显相色缘相变异分别者谓似色等影识变异所起分别释曰即所缘相而有变异能缘分别从彼立名谓老病三受贪嗔痴等为变易缘令其身色而有变异意说云由老病三受三受者即苦忧喜受及贪嗔痴为变易之缘所以今身有如是衰损等变易或可云受即苦乐舍由贪故起乐受由嗔故起苦受由痴故起舍受故说三受为变异之缘也如言乐故面端严等如见人面若端严必知前人心地适悦故有乐受苦受返此显相变异分别者谓由眼等所依根故令似色等影像显现眼识等识种种变异即于此中起诸分别即如前说老病等变异释曰由所依根身等变异令能依识亦有变异举彼显现五尘境色意取能缘分别之识然老病等者显变异之缘亦同于前缘相变异分别中余如疏引文相可知十散动分别即十散动为十也故摄论云一无相二有相三增益四损减五一性六异性七自性八差别九如名取义十如义取名散动释曰无相者即于无相上起分别有相上起分别或计诸法为一或诸法为异故言一性异性等为对治此十种散动散动即分别异名也故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此能遍计分别之体者然此十种皆约能分别心名为遍计又对法第十二说于见无见见等十者意说见无见等亦有十种分别即于二十八见中收二十八见如下抄解又十相十八空所除遣者意云此十相是十八空所除遣故瑜伽七十七说论文甚广今略引之有十种相空能除遣一了知法义故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二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等相续随转相此由相空及前后空正能除去三了能取故有顾恋身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正能除去四了所取故有顾恋射相由外空除遣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外净妙相由内外空本性空除遣六了建立故有无量相大空能除遣解云由心中作多安立有种种无量相若能了知一切诸法是空故名大空即能除前无量相也七了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有为空除遣解云不观于色但求寂静解脱相即有为空能除遣一切诸法皆是有为空也八了相真如故有人法二无我相唯识胜义相即毕竟无性及胜义空能正除遣意云但了真如有为无为相故如上作人法二无我相善缘真如时作唯识胜义相以上总成一切故毕竟等三空而能除遣九了清净真如有无为相无变异相即无为无变异二空除遣十即于彼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疏】十一者即十一识等如下自说十二者十卷楞伽第四说一者言语分别谓乐着种种言语美妙音声名言语分别二可知分别谓作是思惟应有前法实事之相圣人修行知依彼法生于语言名可知分别三相分别谓即彼可知境界中热湿动坚种种相中执以为实名相分别四义分别乐金银等种种实境界名义分别义内境也五实体分别亦名自性分别专念有法自体形相此法如是不异非正见见分别名自性分别六因分别谓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缘有无了别因相生了别想名因分别七见分别谓有无一异俱不俱等邪见外道执着分别名见分别八建立分别谓取我我所相说虚妄法名建立分别九生分别谓依众缘有无法中生执着心名生分别十不生分别谓一切法本来不生以本无故依因缘有而无实因果名无生分别十一和合分别谓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缕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名和合分别十二缚不缚分别谓缚因执着如所缚如人方便结绳作结结已还解名缚不缚分别大慧名是虚妄分别法体差别相又解若烦恼名有缚若善法无记法名不缚亦名能分别十六者十六空所除者空既能除明所除法数亦如之所除者即是分别法也下云所除皆准之知或三空所除者谓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也故三空所除法即是分别法显扬十五云一根缚二者有情缚等根缚者意根五受根五相应缚然名有情缚此缚是空所除故云空所除故十六空所除即是分别广如显扬自解十七者意说十七分别广如对法十二说十八者意说十八分别即是十八空所除乃至二十句我我所见即是二十空所除二十五句者于五蕴上名有四句如执色是我我有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色蕴既尔余蕴准作故有二十句二十五句即二十五分别广如对法第十二说二十八见者对法论具明今略言者一相见谓闻大乘蜜意空教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二损减施设见因兹便谤佛所说三性遂起名损减施说见三损减分别见谓谤如来所说三性遂于三性法门不能决了故名损减分别见四损减真实见于真实义中遂生退没不复进修名损减真实见复欲成立此邪见故摄受少分道理依了义经说方便转变令顺己见所以复起第五摄受见第六转变见因复起执若依此见行善不善皆无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离由此复起七无罪见八出离见执自见已于声闻藏及声闻人轻毁憎嫉复起第九轻毁见十愤发见又顺自恶见颠倒建立空无相愿又思惟自悟及令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无量功德复起十一颠倒见十二出生见因此他以理责所立不立自宗及以机弄妄理责他复起十三不立宗见十四矫乱见又起慢心谓如是修是真供养恭敬诸佛此即十五名敬事见又达观者为令舍恶见以实道理方便开悟坚守无舍心谓唯此真余并邪妄是名十六坚因愚痴见上所说见习气粗重是名十七根本见十八于见无见见即前相见此实坚执无性等相而起不执一切相想十九舍方便见即前损减施设分别真实三见慢诸法性施勤精进起无用想故二十不出离见即前摄受转变二见非方便修学不能证果故二十一障增益见即前无罪出离二见所行邪僻无容尽障故意说邪僻不能取尽障二十二生非福见即前轻毁愤发二见由于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门便引发大乘愿故二十三无功果见即前颠倒出生二见所立非正法性授者受者俱不能证胜进果故二十四受辱见即不立宗矫乱二见非理与论无宜得胜故二十五诽谤见即前敬事见所不应说强增益故二十六不可与言见即前坚固愚痴见邪执空者不应与言与言终无益故二十七广大见即前根本见由此当来恶见增广故二十八增上慢见前二十七见皆名增上并能发起虚妄无实增上慢故上来所说皆名妄分别分别多摄为彼彼。
【论】摄大乘说是依他起者按彼论云若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又云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疏】七十六说胜义无性无如所执胜义相也者意说无分别智证如时有真如胜义相若遍计心缘如时即无真如胜义相以妄心与如不相似故也。
【疏】不相似故者有漏心缘真如时相分与真如不相似也真如是无为无漏若有漏心缘真如时所变相分同能变心是有为有漏又生灭不生灭别故不相似。
【论】依展转说亦所遍计者谓真如是依他起之性依他起既是所遍计依展转说真如亦是所遍计有曰圆成亦遍计境彼遍计执虽不亲缘圆成实性而由彼故影像起执彼影像以为实有由此理趣亦所遍计问一种有影像未审而依他何异应一种是亲所缘缘答不尔虽皆有影像相分相分与质相似者名亲相与质不相似故名疏。
【疏】境义同通无法名境者释通升难难意可知。
【疏】何故七十四又说遍计所执非凡圣智境者此文即是问也意问云既遍计所执是境摄者何故七十四中说遍计所执非凡圣智境答以无相故言俱非境也意说遍计所执体相是无故俱非凡圣智境也夫论相分非是无故。
【疏】彼性可言所缘之境者解云彼遍计所执性但可言是所缘之境而非是缘以无体故说为非境。
【疏】故彼言境者故彼瑜伽说遍计所执性是能遍计心之境也。
【疏】非不对心至说为应知者解云然说非境者不是不对心说为非境以无性故所以对心说为非境说亦应知者遍计所执既是以对心云何无体所执可说所缘以无体故若非对心云何可知问何教中说可知耶答瑜伽七十四曰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计亦所知法又瑜伽说初性唯是凡夫之境虚妄分别取所执故。
【疏】此义应思者夫遍知者无所不俱了方名遍知有不知无云何名为遍是故佛心亦知无法无法虽不成缘有所缘义。
【疏】显二差别者遍计依他二性有别。
【论】诸圣教说至遍计所执者按新中边论颂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长行释云无二者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此二取之无此即显空无性为性释曰二取空性名为无性此性不无故名有无论云何非有无二有故者释曰妄执能所二取为有无彼二有名无二有论云何非无有二无故者释云二无我理体不无故名有二无论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释曰异不应言二空性者是诸法性与法异故若一不应言二空理是无分别净智之境与事一故又若异空理应不与诸法为共相故般若云诸法共同一相所谓无相若言异者便违此经。
【疏】虚妄总类者意说三界心心所总是虚妄分别心心所之种类也。
【疏】依此二分妄执定实至为俱不俱等者若妄执相见二分定有或执二分无或执二分亦有亦无即俱句若执二分非有非无即俱非句又执二分为一为异等四句准前可解然俱不俱等即通有无一异等二所作法如前有无等为句又等者等取即离如执二分是即定离亦即亦离非即非离也亦准前作法。
【疏】唯量者量自体也即心心等体但有内识识外无境。
【疏】种种行相而生起故者如见缘相分时而有了别青等多用了别领纳等有境差别故。
【疏】由有相见得成二种者二种者即唯量唯二也即是二种唯识。
【疏】见分相分各有种种行相者按摄论第四无性释云于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见此之二分各有种种差别行相俱时而起若有不许一识一时有种种相应无一时觉种种境。
【论】十一识等者具如疏列今遂难释身者识者即阿赖耶是五识身所依之者名为身者若尔第六亦依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释云八执五根五识方起五根名身执身者识名身者识第六不例若依天亲论以染末那为身者识受者识者谓染末那由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识不例受者之识名受者识问何不取六无间灭意为二三识耶答离六能受识无别故故不取也问染末那如何名受者答者谓主即第七识第七识与第六识为所依主故受谓第六识能受用六尘境界又第六识受用境界名为受者第七识是第六不共依识即受者之识名受者识也准疏此解正。
【疏】色等六尘名彼所受识者意说六尘是所受六识为能受故色等六尘是彼六识所受用法。
【疏】言说相现者即是声声者是色色即相分故先见闻觉知名因后起言说名果。
【疏】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意云此十一中身识等五种是相分亦依他起者既云合五识名依他起故相分亦依他起又彼说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计所执问世数二种何非相收彼论说三时算数影现故答若论影像诚如所责疏据其本亦唯境相故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恶趣体实唯报识通能所取资具等论故趣亦相世数不例或云身者识受者识彼能受识自他差别识四识是见分余六识皆是相分收。
【疏】论言等者相识等色等处等者解云相识者是识相分相从识变故名相识相识非一故名等也又相者即五法中相识者即分别等者举相识等名正智以摄论中先明十一识次明五法故论言十一识等等取五法中相等四法此解稍胜色等者谓色等五蕴处等谓十二处。
【疏】若许无漏至如有漏心者解云此是护法难前师云汝若许诸后得无漏心如二乘后得无漏智皆有执者即应此无漏后得智不缘依他相分生若许缘然是遍计所执同有漏心者如疏自难云非道谛等问如安慧不许有漏依他相分如何难他云不缘依他相分生耶答今言不缘依他相分生者不是三性中依他相分言依他者是托杖义应难云若无漏二分是执者无漏智应不扙托自相分生汝若许依计所执自相分生者应同有漏非道谛摄以相皆是所执收意云若无漏智所见二句是所执者即应圣智不缘彼相分生何以故论说遍计所执非圣智境故解云自依他相分即三性中依他相分意难云若无漏二分如二乘等有执者即佛后得智应不自变相分缘彼师亦许佛二分是依他起故虽有异解皆据一理故具存正不。
【疏】彼计二分至就他为论者解云即安救云彼遍计二分非所缘缘者不是彼我陈那菩萨观所缘论中就他等小乘难云汝许二分既非实有应不成所缘缘以彼许有法方成缘无法不成缘所以陈那就他为难非是破我之义既一切唯识何籍缘生纵是无法亦得成缘以一切皆唯识故。
【疏】不尔此文是遂他义非谓极成者若难于他二分无体应不熏种此难不尔安慧熏种不要有体护法今以自义逼他非是两宗极成之义。
【疏】有漏习气至令说自宗言相分摄者此文意说若护法师说种子即是相分是第八识见分所缘若自证分唯缘见分而不缘种子种子是实有相分所摄若安慧云相分即是遍计所执无实体性种子非是相分摄然依自证分住自证虽缘种子种子仍假有见分是遍计所执故不缘种今难安慧云种子是相分者即约护法自宗义难如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护法义即从他也。
【疏】若心外二分至可非依他起者解云即言此设难他他必不许心外有别二分今设难云若心外有二分可非因缘生亦可非依他起汝许二分能既不离识依种子生如何不名依他起(云云)。
【疏】然彼师计能生之种至及许所执者解云彼安慧计能生之种有二能生即是相二分种子名二能生所生见相二分即是遍计所执有解云二能生者若种子生自证自证即有体是依他起若种子生见相见相无体是遍计所执难云既同是种生应同自证亦依他起。
【疏】又唯自证分如何缘证自证至得自缘故者解云此难安慧师云汝执唯有一个自证分者如何缘证自证分复如何缘种子耶若计缘种者岂一心中亦量非量耶如缘证自证时此即是现量若缘种子及相分时此自证心即是非量彼计种子相分是计所执故问安慧不立证自证分如何难他缘证自证分耶答护法将自宗义以难于他故云得自证故前以教证成有第四分故为此难。
【疏】许有见分即无此失者即无自证量非量失以见分缘种故若自证缘证自证时唯现量也。
【疏】若更立分至亦见分摄者解曰安慧若言自证分但缘种子不自内缘更别立一分缘证自证分者即缘种自证名初自证亦应是见分摄以不自内缘但缘种故缘种之者如见分收自证唯缘证自证故。
【疏】解二句为二者即上来解遍计依他名为二句或颂依他但有两句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等为二句如前初解科文中而有二义一以三性别明为三二以三性总分为二即遍计依他合为一也何须为一耶答以此二性须相对辨故合为一。
【疏】若为初性及依他起合为一门乃至解依他者即前问云遍计所执自性云何与依他起复有何别一处合明以答前问若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难陀师结问明所返计护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结正即是此文如何今说是初师结答以难陀师二分依他结文顺彼不言自证及证自证少同护法隐己从他云初师结前显自义云四结正故不相违或初字误应为后字显此结文非安慧故既通二义应从多本。
【疏】答问其相至宽狭不同者如论云遍计所执其相云何此问也答此问中有二师解如安慧说自证有体见相无体此狭也若护法云四分总依他有体故宽也。
【疏】辨二性别答第二问者第二问曰与依他起复有何别今辨遍计依他差别不同即正答第二问。
【疏】或从此下方解第二句者即从颂言分别已下文是。
【疏】或染依他起为分别缘之所生等者此第二解即说染分依他起法从虚妄分别心之所生由分别心之所熏成种子等杂染依他故云分别缘所生也前解染分依他名分别者约种子生现行见分等此第二解即约现行熏成依他杂染种子等故二解有别。
【疏】显能缘心遍诸染净皆名分别者意说染净法皆有能缘染净分别之心。
【疏】唯有观心无共相体者意云如于如行位中作苦空无常无我观时但有观心苦等行解而无共相之体。
【疏】既尔至常法故者此立理也意云既唯有观心无苦相体明知共相体非是常。
【疏】等妄执故者意云非虚谬言通简虚空我等而不别简者以空我等俱妄执故故一处简。
【疏】又言等者至故复言等者文意易知问何不等实德业等耶答实等向遍义中简了唯不别举类例简之以实等自性而不遍故。
【疏】普缘诸境者境有二种一者十八界二者远近今言普缘诸境者约十八界说佛菩萨无漏智皆能通缘十八界等若远近境者虽佛近远不等非此所说。
【疏】一切有为皆道所摄者意说一切无漏圣道皆是道谛所摄。
【疏】无颠倒成就故境界品类中者意说菩萨后得智能缘一切有为境界品类故然有为差别境界多种故云品类。
【疏】无颠倒故得入真实性者此文意说菩萨无漏根本智能证真如也。
【疏】净分依他但有体遍至无究竟义者意说无漏正体智能遍证真如无漏后得智能遍缘真俗故论云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即是体遍义净分离倒即无颠倒义故于此三义中但有初后二义此中三义者谓实究竟遍也问何为无究竟义答无变易常名究竟义为此净分体是有为无漏之法故无究竟义也若尔前云能断诸染名为究竟何故乃云无究竟义耶答中边据体云是无常前据其用云能断惑故名究竟体无常故非究竟据义各别然不相违。
【疏】新翻中边第二卷至初二之义者彼论云真如涅盘无变异故无变异者即是此论明无为圆成实三义中第二常义又彼论说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无倒者即是此论明有为圆成实三义中第一离倒义今合此无为有为之二种名圆成实即但有此中初二之义初即有为三义中初义二即无为三义中第二义也。
【疏】摄论第四说至此中通摄义皆同者疏主意说摄论之中但明真如名圆成实不说净分依他名圆成实即摄论中义不具也然此中论说即通摄真如及净分依他皆名圆成实。
【疏】非后净分至三义胜故者长续之取解。
【疏】圆成实于前所说至遍计所执者问此圆成实常远离前遍计性之义已讫何须圆成于彼依他上远离初性耶答显圆成依他非即离故如下所说。
【疏】是空所显此即约表诠显圆成实者表彰义即依空门而表显故诠者二空为诠也即由二空门诠得如也。
【疏】即约遮诠者意说圆成实体与依他不即离者但是遮诠即遮其定即离也。
【疏】非不于彼不可言离者意云此意重成前义意说非不于彼依他起上而有真如故不可言离但言不离也。
【疏】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也者意说此依他中亦有空性于彼真如中亦有依他起是不即离义也。
【疏】病多起有至亦立为有者即前论云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故空病生亦立真如是为有性也。
【疏】故遮表门皆有所以者遮者即遮定即离表者即表真如法性二空所显性不无故故云遮表门皆有所以也。
【疏】中边第一云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者长行释云无二者无能所取二有无者有二取之无性即显空无性为性释曰二取空性名为无性此性不无故名有无非有者二取名有以无二取故名非有非无者有二无我理故名非无若异者不应不言二空性是诸法性既是法性明知非异若一者不应言二空理是无分别智境与事一故既空理是净智境余非境者故知亦非一是说为空相者即是二空所显真如相也正与此同者此论亦明非异非不异。
【疏】此约见分以为妨难者若约见分即根本智见分唯缘真如无缘依他若约正智自证分亦缘自依他见分即根本智亦缘依他法今不缘依他者约见分说中以为妨难故二无别者意云若约见分难即正体后得二见分应无别以二智皆缘真俗故二无别也。
【疏】摄论云由依他种生成依他至非异非不异者解云此一段文即是摄论等是无着菩萨所造摄论本也如下疏言天亲菩萨无性即是释论皆释此一段文也由依他起因缘种子生故即成依他起能遍计心缘此依他起故即依他起成所遍计是遍计心所缘相故遍计取遍计故遍遍计者是能遍计心也所遍计者即是所遍计境也由能遍计心缘此依他起上执实我法即成遍计所执性既依他起上而起计所执故知依他与遍计所执而不异也有无别故不即依他有遍计无有无既殊名为不即即此自性成圆成实者意说依他遍计自性即成圆成实性真如普与一切法为自性故如所遍计不如是有故解云此引文略也具是应云如所遍计事既不如是有故释曰意说遍计是无依圆是有故知三性非异非不异。
【疏】世亲曰谓意识至解本论是一义也者意云此文即是世亲论师释前无着本论文无着本论文从前由依他种子生乃至非异非不异文是也天亲释曰由意识起能遍计心此依他起法是能计心之所缘为境能生遍计心故即于前所缘境上而执我法故所缘之境名为遍计所执性故所计依他起与遍计所执性不异也即释遍计所缘相故也言是所遍计故至亦名计所执者此文即约能遍计心说也由意识名能遍计缘彼所遍计依他相为所取境即于能缘心执我法名遍计取执性故云能计心与所计依他法而不异无别故不即前即为境能生计心等即释前所执所缘相故已上文后为计心之所缘等即释是所遍计故者以下文。
【疏】无性云至假说依他为计所执者此是无性菩萨释无着本论文而有三解此第一解明三性非异非不异也细详可解于中遂难重解云依他不净圆成净故者上来明依他与遍计不一异此明圆成与遍计依他不一异依他遍计俱非净境故与圆成不一即真如是诸法实性故不异又由依他是我色等至名计所执也者此是无性第二解即说所遍计依他起法是遍计所执性之所依止也我者即是执我也色者即是执法也即执所遍计境为实我实法故说也依他为遍计所执实我实法之所依处言此与前世亲别者前显能生能遍计心名为遍计此与遍计所执为依名为遍计。
【疏】又依他起至名遍计所执者此是无性第三解此解与世亲后解同我色等者意说意识能遍计心执依他法为实我实法故前论云彼依识所变者即同此义即我法二种依识所变见相二分上执也。
【疏】彼云至为计所执者彼无性也问准二菩萨以依依他假名遍计而云不异以释本论若不假说但以二性相望解无着论有不离不答理亦可成而不异以释本论若不假说但以二性相望解本论论由是遍计所缘相故者释曰由依他起能起第六能遍计心方执离识实我法等若不有此依他之境能计不起能计不起何有所执遍计性耶由斯二性不异也亦犹于绳方起蛇解余准可知。
【疏】云何二性非异非一者意欲问喻不辨三性之一异前已辨讫。
【疏】故无我亦复言等者解云如颂中言无常等等取无我长行云无我等取空等故互影显也。
【疏】若定异者意说若无常与有为行法异者有为行等应非无常如青与黄异者不是黄色而无常全异者意云若行与无常不全异是一者即此无常应非诸行之共相犹如色心等共相不异色心故意说如色上共相而色一者即但色上有共相不通心等上有如心性共相即但心上有不通色等上有以共相无常而心体一故余一切有为法无常共相展转难。
【疏】故前三真如亦名为俗至俗家真故者此约四重胜义四重世俗以辨相待也四重胜义者一体用显现谛(十八界等)二因果差别谛(四谛)三依门显实谛(二空理)四废诠谈旨谛(一真法界)世俗四者一有名无实谛(遍计所执)二随事差别谛(十八界等)三方便安立谛(苦等四谛)四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理)真中第四唯真俗中第一唯俗中间前三真后三俗相望亦真亦俗。
【疏】宁说依他至凡夫亦得者意说此论中云先证真如已于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据此道理论说依他是圣智境若论了达唯圣非凡若相于心现虽不了达是亲所取故说依他亦凡夫得故彼大论及此唯识亦不相违亦如阿罗汉虽见赤盐而且不了疑全非盐耶岂以不识赤盐即不见盐耶凡夫亦尔虽见依他而不了达岂不了达而不见耶以此理证取境无失。
【疏】今从所无门说至此却解者意说证圆成了依他者要须除彼遍计所执方证圆成后了依他如幻事等有故名却解即上文意说地前菩萨观遍计性空后得入见道证圆成于彼后得智中了依他如幻有等。
【疏】第五地后及佛者意解第五地已后及佛方能双观。
【论】虽无始来至虚妄变现者此释伏难谓外难云诸异生等无始时来已能缘其自相见等何要证如方始了达依他起耶故作此通云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解自相见分等乃至不知虚妄变现等意云虽亲得缘谓与执俱不知依他是虚妄变现如幻事等非有似有。
【论】犹如幻事至非有似有者释曰八喻义其大异哉论引诚文亦是为除凡夫等执实境生圣者达空知境非有今为破彼凡执说境非真境从缘生故犹如幻化故八喻以破凡心令识色心缘生非真就此文中分为两段先依所引摄论以解论文二依疏文粗释八喻且第一依无性摄论释八喻者且幻事喻者如实无象马有幻象所缘境界依他起性亦复如是虽无色等所缘六处遍计度时似有所缘六处显现释曰外以尘等八为实有内以八喻反彼为虚解云以尘等八者即八个比量所破者是其类者何答即是色等六尘及外器世间并善恶业果即此八喻所破故云八尘有八比量且初量云色等六尘非真实有分明显现为计度境犹如幻象真如非彼计度显现所行之境故为异品非能遍计所遍计故故无不定又如阳??于飘动时实无有水而有水觉外器世间然复如是第二量云外器世间虚非实有能生执实心心所故犹如阳??真如非亲为执生依故无不定不定量云外器世间为如阳??能生执实心心所故虚而非实为如真如能生执实心心所故是实有耶答我真如非能生执实心心所故故无不定又如梦中睡眠所起心心所法聚极成昧略虽无女等种种境义有爱非爱境界受用觉时亦尔第三量云非梦爱非爱境虚而非实有为爱憎心之所爱故犹如所梦之境又如影像于镜等中还见本质而谓我今别见影像而此影像实无所有者解云镜中影像皆因面而生若见影时还见自质世人不了见影像时而为本质外别见影像如此影像实无所有也又云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者解云非等引地者即是散地意说散地善恶业等为本质故所以感得当来影像果生此影像果犹如镜中影像从缘生故而非是实有谓此果即镜中影像而无用也第四量云善恶业果虚非实有依他缘现故犹如影像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种种影定等地中种种诸识于无实义差别而转释曰如光中儛动身多状其影亦然定意分别起诸身业障无分别如质蔽光身业亦而依识起故目身业名种种识或上二界定心非一名种种识此识既诧非实境转明心是虚第五量云定地起身业虚非实有种种转故犹如光影又依实地更立量云定地诸识虚非实有依种种识起故如光影等又如谷响实无有声而令听者似闻多种言说境界种种言说语业亦尔第六量云语业非实听所闻故犹如谷响又如水月由水润滑澄清性故虽无有月而月可取缘实议境之所熏修润清为性诸三摩地相应之意亦复如是虽无所缘实义境界而似有转此与影像有何差别定不定地而有差别释曰定境能令善品相续名为实义或简遍计此所执之境名之为实第七量云定所现境虚非实有依清缘现故犹如水月又如变化依此变化说名变化虽无有实而能化者无有颠倒于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萨亦尔虽无遍计所执有情于依他起诸有情类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诸所生处摄受自体释曰谓即依此能变化心起变化事或依所化起能化心无业生境名虽无实合以量破第八量云菩萨受生虚非真实无颠倒心起故犹如变化问中边颂云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不动者解云有二义一云知境非有于本识性而不散动也二云了境非真故于定不动故以幻喻等喻计所执二论既异名何意答中边据彼幻事等体及能执心所执水通喻二性摄论据事缘生但类依他故不相违上来释本论八喻之竟以下正解疏所引八喻之文。
【疏】云何无义至说幻事喻者义者境也下准此问意若无心外实五尘等境皆有识者云何现有世间得有五尘所缘之境为除此疑说幻事喻意云虽无实象马兔等境界而见有幻象马等心亦缘之何妨虽无心外实境心然得缘之。
【疏】云何无义至说阳焰者此离能缘心心所起也外人问云说无心外所缘实五尘者如何得有能缘心起为除此疑说阳焰喻答虽无心外所缘境等亦得有能缘心心所起由如阳炎阳炎者即春气上腾似于火??故名阳??阳??虽无渴鹿见生水解乃至奔起无水可得妄心缘类亦应然。
【疏】云何无义至说梦境者外人问曰既唯有识无心外实境者如现见爱非爱境爱者所受妻奴等非爱者所谓怨对等答曰虽无心外实境亦得有爱非爱境由如梦境梦境虽无不妨见有爱非爱等觉时心起类亦应然。
【疏】云何无义至说镜像者外人问曰既唯有识无心外境者如何得有善恶业等爱非爱果差别而生答曰虽无心外境亦得有善恶等果生由如镜像虽无实境自照面时于像好恶生爱非爱妄心缘境类亦应然。
【疏】云何无义至光影者外人问曰若无心外实境者如何有眼等种种识生缘青黄等解答由如光影光影者即光中有影故名光影光虽是一而影有多光影非真识缘青时类亦应然即识虽是一若缘境时而有了别青等多行。
【疏】云何无义至说谷响者外人问曰若无外境者如何世间有种种言论又如何世尊说十二分教等答由如谷响谷中实无声响谓谷虚静随声出响虽无心外实境而由咽喉舌等出种种言论同于谷响声出是非真。
【疏】云何义无至说水月者外人问曰若唯有识无心外境者如何诸观行者作骨锁不净白骨等相定心中现耶答为除此疑说水月喻如水澄清天月自现定心澄静白骨等相生水中实无月定心中无实白骨等相然大乘水中实无月镜中实无像就他有作如是说也。
【疏】云何无义至说变化者外人问曰若唯有识无心外境者何故菩萨无颠倒心为诸众生或自修苦行功用何为答为除此疑说变化喻且如世尊变化作修鹿王等虽非是实为化有情且变起种种化身今者亦尔虽无心外实有情等菩萨虽知自身不实为利有情受生舍身修苦行等变化既非实此亦应尔。
【疏】与长行同者与此论中长行同也故此论云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疏】于此依他横执至如是等者意云于依他上或执为有无等或执有者外道执我法为有小乘亦执法有执无者如有邪见人据无因果实事无父无母无爱欲无祀祠等执亦有亦无者如有外道执无佛法名且执自宗有二十五谛六句义等名有无执一者有执异者横计种种不同等。
【疏】此中但言依他至故不说也者若以道理言之依圆成而起于执此中但言依依他上起上执者据实真如相分是依他起依此相分执真如为实相约此道理故说依依他起执而不于圆成起执也又依他起亦是执我法之安足处也且如有道人得所性故说道证是安足处也此亦尔也又拟宜者相摄可故依依他上执我法等是相摄可圆成离言不相称可又漏无漏为无为灭不灭等不相似故不于圆成执也。
【疏】实亦依执至净等者意云如二乘人先作苦无常无我观得入圣道入圣道已遂总观佛三身执佛法身同于自身是无常无我无乐无净等所以无故二乘执若言如来是无常云何此人若不堕落故亦得依真如上起执。
【疏】有言无漏或苦谛等收者如下自解故不繁云。
【疏】即显诸论言无漏至此唯定者解云此释六无为三性相摄所由云此六无为三性摄者但随心所变皆依他起若于上妄执实者是遍计所执性然圆成实摄者略须分别且如释通真如想受通不动无为等唯是圆成实摄即真如故虚空无为者若于真如上虚空等义即虚空无为亦圆成实摄故前第二论解六无为中云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然非择灭无为亦圆成实摄故论云不由择力本性清净名非择灭又如入见道于地狱身等事既不受此一分之理亦圆成摄及邪理不正等亦准此知又初依他中无漏心变相等是圆成摄有漏心变即苦谛收。
【疏】不多执空至故苦谛收者解云此释通外人难谓外难云何故但言有漏心变是苦谛而不言集谛耶答如世有情不多造执空业而感生死所以不说是集谛也理亦集摄者如以不善心空之时亦是集谛摄如胜论外道执九实中空故能执心亦是集谛唯胜论执空为实余者不多执空所以不说故云从多分故苦谛收问胜论空与小乘大乘空无为何别答小乘计别有一空能容受色等法名虚空无为非是苦谛下苦空之空大乘说真如上无色之处名虚空无为若胜论计执别有一空是九实中空也若尔不应说胜论不善心缘空无为是集谛摄又胜论计此空非是空无为亦非是空界色等由此应说如有人说空无为时先共余人有恶后时闻说空无为遂嗔前人兼法亦嗔即此嗔无为心是不善集谛所摄此亦有理宜可详之或可胜论见佛弟子说空无为闻之生嗔是集谛收问不善心等又既集谛收未审何心是其苦谛收耶答有二解一云若有漏无漏相对无漏心变皆是圆成但是有漏皆苦谛摄二云善不善心是集谛收无记心缘无为时是苦谛收问四无记中何无记心能缘无为耶答异熟生无记心心所与法执相应者能缘无为若是业果劣无记以不缘无为就威仪工巧中若发威仪工巧心能缘无为若缘威仪工巧心不能缘无为以发心强缘威仪等心劣就通果中若为利乐有情所起者亦能缘无为若任运游戏所起通果者不能缘之。
【疏】义亦不定者意云此依他起不唯属第二性虽从缘生无漏心变者亦是圆成实摄即生下文也。
【疏】容二性摄以有缘起无倒理故者意云无漏心变是缘起故名依他起无倒理故是圆成实言以有缘起无倒理者显通二性所以故有漏心变六无为等是苦谛无漏心变无为等是道谛摄。
【疏】即由二重三性体异故摄不同者二重三性者准前有二解一云若有为有漏名依他起若有为无漏净分依他亦圆成实摄遍计所执二性实是遍计性二一切有为若有缘若无缘皆是依他起即无为真如是圆成实故颂取真如名圆成实若妄执此二性为实即是遍计执性故云二重三性依此三性所以摄法不同或是依他或是圆成故云不同。
【疏】若说空等为无漏者至体不定故者意云无漏心变虚空等无为时即通二性摄以缘生故是依他起以无倒是圆成实故云体不定故也。
【疏】此但分别有体假空等非计所执者意云今取变空与遍计所执空虽一种是空然空有别若心所变空相从缘生名有体假空若遍计所执空空体是无如空华等故云彼无体故即是无体空。
【疏】名分破真实者虽真如体唯是一约能诠说有多真如名为分破真实即以一真如分破作七真如也新中边名差别差别与分破名异义同。
【疏】显扬等解唯缘起法如至亦不相违者彼显扬说名缘起真如者即约内法根本十二因缘以此因缘是生死根本能续生死故此真如与此十二支为性故名缘起如也今唯识论说名流转真如即约通一切有为法说一切有为皆流转故据义各别而不相违然有为有二种一者四相所迁即四相因等所为二烦恼所为今言有为者今疏据一切有为说为流转有解云瑜伽约后有为说为流转如。
【疏】中边名相真实者谓依二空门显得真如实相也又唯识真如者三藏解云即是染净唯识观智之真如也此如是唯识性亦名唯识。
【论】曰安立真如者问四谛皆名安立何故但说苦谛下真如名为安立答虽标总称意目别法意云安立者虽四谛总名安立谓苦谛是四谛中初所以苦谛偏名安立余谛各得别名亦如言色等虽总名色不妨色有十一种差别。
【疏】旧中边云依处者即此中安立真如也即唤苦谛名为依处是诸有情所依处故邪行真实者谓业烦恼即集谛也对正行无漏道谛得邪行名。
【疏】又流转如至故佛言无者此文是疏主自解虽前三解通漏无漏名为流转今疏主正以有漏法名流转为胜。
【疏】由清净真如故至旧名智处者解云即约三乘同得灭谛有余无余说三乘同坐一解脱床故问既云清净真如即是灭谛即应言由清净真如三乘菩提平等如何乃言三乘菩提平等平等耶答第一解云今举能证菩提智显所证涅盘平等故云三乘菩提平等平等等以三乘智满方得所证涅盘也第二解云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性者真如也即是菩提所依之体性亦名菩提今疏家举智显所依真如性平等也第三解云性境者即真如也是菩提之所证亦名菩提故新中边云菩提菩提断即俱名为菩提菩提者是能证智菩提断者即是真如真如名菩提断由智断惑所显得故旧中边云说智及智处俱名般若说者即是文字般若者能证智也智者即观照般若处者实相般若以彼旧论释般若经故云皆名为般若。
【疏】由正行真如至能听闻正法等故者解云此文意说由有正行真如故今三乘人在资粮加行位中能听闻正法也缘总境界即总缘三界生死为苦集谛境总缘出世法为道谛境或总厌三界生死法总领三乘菩提胜止观所摄受者简下中品故云胜也止观者即定慧也虽万行且以止观为先即所修止观听正法名所摄受渐渐修学得入见道发得无漏果皆由正行真如也若不尔者阐提人亦有清净真如何故不能听闻正法明知发心修学由正行真如也由此真如故令修止观等平等也。
【疏】此中复约二乘行位证时分齐等者意明二乘亦依生空门证四谛如不依前三真如也。
【疏】七皆圆成摄者意说此七真如是圆成实摄二智亦是圆成实摄。
【疏】谓实相至此约增上者问何意七真如中三是根本智境余四后得境耶答实相真如二空所显以依空门证真如故唯识真如是识性故既入见道证唯识性即断惑证真根本智故清净真如正是灭谛苦灭证如是根本智境余之四皆是后得变相而缘了俗证真是后得智故故三种真如及安立等四真如是二智之别境故云三四境别若约诠说四后得智境若据显体论实相等三是正智境。
【疏】遍计执心至非圆成实者意说遍计执心与法执相应名之为染从种子生故名为依他三如之相染依他故者意说流转与苦集皆是染依他法体相者依但是约诠染法体相非是离言之体相故非圆成实。
【疏】多不执唯识者解云以世妄情多不执唯识是实有故不通遍计所执性亦有少分执者少故不说故前论云若执唯识是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今从多分故不相违。
言依他起性少能知唯识故者意云有证知依他起是唯识者令少故所以不说是依他起故非通前二摄正行约离过者意说正行约离倒义故但是圆成非依他摄无漏依他离倒究竟是圆成故。
【疏】有展转义者由识心上变作虚空等无为相而现是依他起遂便执云此是实有方名所执性故云有展转义也故下疏云无为亦心缘变故云是依他起。
【疏】辨中边云色家所执性至各通三性者且举色法坚执色故即是色遍计所执性色从缘生故即是色依他起性色之实性故即是色圆成实性或约无漏心上变色故亦圆成实摄若妄执受故即是受家所执性受从缘生故即是受依他起性受实性故即是受圆成实性想行亦尔乃至无为亦准若妄执无为故即是无为所执性识变无为从缘生故即是无为依他性依真如假立无为故真如即无为是圆成实性故。
【疏】此除假无为者今说无为据无为说故唯是圆成摄何以故无生灭故若识变假无为如前说通三性第二更解或假无为亦唯圆成实摄以是真如上假立故从本唯是圆成实摄。
【疏】此辨有法非计所执者意说若别谈者六法并不通遍计所执何以故此辨有体法相摄不摄无法以遍计所执是无法故所以不通遍计。
【论】有处至不摄五事者按瑜伽七十四云问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
【疏】初是瑜伽等者意云三性五事相摄有四说不同此最初文故云初也。
【疏】所变分二者谓能诠名所诠相二也能变为一者谓能变心总名一分别故不分能所实无漏正智亦不分能所故云无漏不尔无戏论故不分二也。
【疏】问若依他起至应知者此中问意若瑜伽中说依他起性摄得正智者何故前说依他起而缘遍计所执耶应知者即遍计所执无体故但可应知依他起名应断即圆成名应证答彼唯说染分依他非净分依他若净分依他亦缘无执无执者即缘二空也故有漏染分缘遍计性无漏净分缘二空如故无漏依他通圆成摄。
【疏】或复有处至圆成实摄者按旧中边颂云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
【疏】前约诠门今依见相设至名分别者解云如前瑜伽约诠门说所以名入能诠故论云似能诠现施设为名依他起摄今中边论约见相行说故能诠名亦相分摄是见分相故与前不同余自证见分等名分别故见相二种是依他摄。
【疏】所执都无至无实体故者解云为遍计所执无体于五法中但向名中摄意显所执但有其名都无实体故问准疏云设能诠名亦相中摄若尔即今有四法而无五法何以故以名即相故又何故说遍计所执而摄彼名答不尔今意说名虽复是名亦说为相是见缘故不以说名是相即五法中无名前意说此不唯是名亦通于相故瑜伽五事中云有名皆是相有相非是名为色等自体故知相名别故五法中有其名说遍计名中摄显彼性非有问五法中名是遍计摄所执既无体未审名为有体不答意显遍计但有其名而无实体不通名亦无体名亦相是从缘生故。
【疏】真如正智至不相违者中边据能缘智所缘如俱断漏故俱离倒故圆成实摄瑜伽约缘生义是依他亦无违也问且正智可能断漏真如云何能断漏答正智是能证体即是无漏真如是所证体然是无漏又正智能断惑所以摄无漏真如体离染亦得名无漏又能证所证别俱不得摄无漏能所证不殊是俱无漏故中边云菩提菩提断皆名为菩提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
【疏】十卷者乱者十卷楞伽明五法不依次故云乱于此论应知。
【疏】由多依名相至释实非名相者意云依他之心假立所执摄名相者释所以云为遍计所执多于名上妄计于义后于义上妄计于名所以初性但向名相二事中摄以世有情多着名相故分别是依他正智如云圆成实摄同前文说故论中不说。
【疏】若体相摄即成相违者若以摄论名义二体摄此五法中名义体者便成相违何以故五法中义即是相分别体即依他彼论以义为初性即以无摄有岂不相违。
【疏】此中安立至所执者犹此引论文明摄论所说与此论异。
【疏】此意名者至名之余故意说此论中意说名是五法中名义即分别及相此明与摄论不同故彼此二论明五法不同相摄亦有异也今不合引来但引对举之非欲正明五法相摄。
【疏】由名能诠势分力故至故依他起者意说心等依他起法由名为能诠故可得名起执之所依名即是依他名依他名上然复起执故说名是依他起法下引世亲为证故唤依他起法为名也细寻论文意义如此。
【疏】极疏远故者圆成是依他之性今依他起执不依圆成为摄依他故云疏远纵依依他起执展转说其圆成实本离名言故。
【疏】无随依他之名故也者意说但有所执之义无有随依他名之义也。
【疏】显圆成实至俱非二摄者解云此圆成实绝言诠离名离义离名故圆成不可为名之依成所遍计说之为名也离义故亦不可随此圆成妄计实有假立为义也故知圆成离于名义二种故云俱非二摄。
【疏】楞伽中边至假亦通有者解云依二教五法有二解第一云或通有无者遍计执者无以遍计所执体非实有纵缘生者体即是有二云或体实有者即五法体总实有然计所执克体虽无随其妄情假说亦通于有如毛轮空华妄情为有执实不然又所执境之所依是依他有法遍计所执虽无相从而说故假说所执亦通有也此第二解意明五法总是于有。
【疏】诸经相杂乱者如理应知者上来明五法三性相摄引其四教唯初引瑜伽文不相杂乱余之三教释三性五法相摄文义相杂不次读者知之。
【疏】中边以三性与十真实等者彼论第二广明相摄今但举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实依此建立余真实故依三性立者解云于三性中有真实义名为真实初性中真实者中边文遍计所执相常非有唯常非有故于此性中计为真实无颠倒故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于依他起许为真实于圆成实有二空性故许为真实二相真实此于根本真实相中无颠倒故三无颠倒真实者谓无常苦空无我性由此性能治彼常等四倒四因果真实谓四圣谛染净因果有差别故五粗细真实谓世俗胜义二有别故六极成真实谓世间道理二极成故七净智所行真实谓烦恼所知二障净智所行有异八摄受真实谓即三性五事相摄九差别真实谓七真如三性相摄十善巧真实谓为对治十种我见以修蕴等十种善巧然此十真实一一皆与三性相摄初一与三性相摄具引余者恐文繁不引。
【疏】然有蕴等者即中边说蕴等十种善巧所谓蕴善巧界善巧等如下当知此不预述。
【疏】若妄所计至计所执性者此明所诠能诠有计所执性谓相名等五法皆有所诠能诠如依名计名是能诠上有计所执性依义计义是所诠上有计所执性如是执能所诠为有者总属于初性也亦可云一一性中皆有能所诠此即辨初性中有能所诠说。
【疏】前五事中相名至依他起故者此释第二性具能所诠义亦可曰所诠能诠中有依他起性言五事中分别全相名少分是所诠相者问分别意是心心所总名云何乃唯言全是所诠乎答心心所法必有其名名者是能诠收即此名下分别义即是所诠收如言识是了别了别者是所诠也由能诠名此得显故也其相名少分是所诠者问名合是能诠相合是所诠云何乃言名少分是所诠相少分且能诠耶答以名诠名名通所诠如世间云某甲等极有名利故疏云由名亦所诠故然相少分是能诠者意说名亦即是相能诠名对相见分亦是相收故名即是相相是能诠也故疏云由名亦相故如是所诠能诠属依他起从缘生故此即第二性具能所诠义故云今此三法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三法者即相名分别也。
【疏】真如全正智少分至圆成实者问真如是所诠也其义易了如何正智亦是所诠答正智证如体不相离智与真如平等故正智少分亦是所诠又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门即是教故是能诠智慧是理智即所诠故正智少分同真如是所诠摄正智少分是能诠者以后得智变似无量名句字故云后得智亦是能诠论云后得变似能诠相故如是所诠能诠属圆成实无颠倒故此即第三性具能所诠义问正智心等通能所诠何故前说分别唯所诠乎答有漏别开相名分别分别所以唯是所诠无漏位中正智一所以复具能所诠。
【疏】前言离过无漏无能诠者即前中边云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今谈法体实无漏亦能诠者此据法体说无漏后得亦有能诠名句字等故善慧地菩萨于后得智中变起无量名句字故不同前。
【疏】无漏二智及俱行品相见分等至是此性摄者无漏二智者谓根本后得智也俱行品者谓智起时有遍行别境各五善有十一及相应心王各有见相分等名净分依他皆无倒故圆成实摄。
【疏】依三自相者意说遍计依他圆成各有所诠能诠二相也后后三相如次配三性。
【疏】据实而言第三亦有后之二性至唯计所执者意云然论文中说二相属相唯是计所执者是据增胜说据实亦有后之二性若执名与义二空相系属者即是计所执性计所执是无体然所执性所依二相属相即是能诠名所诠义此二法与所执性为所依故能执心及此所依法皆是依他起故前所说于彼依他法上执实有者方是遍计所执故二相属相是依他起意说但有漏不起执之心所有能诠名所诠义二相属者是依他起且如能诠名诠眼之时自有所诠眼义属于眼名自然摄岂有执乎若谈火时望于水义是不相属此相既法尔相属何故执唯所执性云何此相亦通圆成答二相属者即是能诠所诠能诠所诠既通无漏无漏能所诠以无倒故即是圆成实摄故知此相亦通三性也。
【疏】彼执着相至唯依他者意说据所执着相亦通圆成实真如亦是所执着故如小乘以法执心执生空理为实有等故前云真如依展转说亦所遍计此据疏缘也。
【疏】不执着相即体是无至唯圆成者此文此意说不执着相亦通三性也问云何此相通于初性耶答疏云不执着相即体是无不可执着亦计所执即如外道执有实我及实有真性等此实我等若是有体法即是所遍计可是执着相收此实我无性既体是无无体之法不可执着故实我真性等然名不执着相故通初性实我真性即遍计所执故不执着相通依他圆成如文可解如无漏心等虽不执着从缘生故亦是依他以无倒故亦圆成实又无漏五识第八识及有漏闻思慧及无记心虽不执着亦依他起论说此相唯圆成实者据非能执着语故不通余二性。
【疏】然第八十一摄释分至正分别者此引瑜伽显扬重释五相差别此总引文于中逐难重释二相属相谓遍计所执自性执所依止者意说此相中有遍计所执自性此计所执自性此计所执性与能执心为所依止即所执境与能计执心为所依也如下疏主广解至文当知。
【疏】执着相至及此随眠者即能执等心等及此心等随眠总名执着随眠即种子也。
【疏】不执着相至解脱正分别者意说由有计所执及彼种子不得名不执着相今所执性及彼随眠断得解脱正分别生故名不执着解脱者真如也正分别者无漏正智能遣遍计断烦恼随眠名不执着。
【疏】解云以下乃至是不执着相者从此以下是疏主解五相会诸论也。
彼所诠相至非所诠摄者彼论意说所诠相便是有体法即五事中前四是依他第五是圆成故三性中依他圆成是有法故是所诠遍计所执是无法故非所诠问无法是非所诠答虽无法今是所诠谓无法无法体差别不如眼等有多差别故云非所诠彼二论文各自释言等者即是瑜伽显扬二论释能诠唯是遍计所执性。
亦不相违者桉瑜伽显扬十二释所执云亦名遍计所执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言说所显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由此道理彼八十一显扬十二云论说能诠名唯所执性与显扬十六亦不相违显扬十六据能诠所诠依三性立二相属相唯计所执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此二相属相至起计心故者此释第三相意说二相属相中遍计所执性与能计心而所依即由有所执性方起能计心故计所执性是所依能计心是能依明知执所依者是遍计所执心是依他起故此二相属相唯是遍计所执性只道此相能起遍计心不言此相是依他起。
【疏】故第四言遍计所执自性等者即解五事中第四执着相也次言第四可知即指此文第四可知者此解第四执着相中有能遍计心及遍计心中重断种子故执着相依他起第五不执着相至是不执着相者意说染依他即是遍计性与能执心而作所依故起观心如实了知所执性空又如实了知能执心及重断习气竟知所执我法是无唯有染分依他及彼种子遂起圣道断染分依他及种子已即得解脱解脱即是真如意说所执性无有漏染依他得解脱无皆由正智名不执着相。
【疏】此中五相前二诸论不同各据一义后三诸论皆同理不违也者意云五相中所诠能诠二相诸论不同若唯识及显扬第十六同说所诠能诠一一皆具三性然八十一显扬十二同说所诠相是相名等五事若能诠相唯是计所执性故五事中前二相诸论各据名义说不同也其以三事四谛中皆同且如唯识显扬十六说二相属唯是遍计所执性若执着相唯是依他起若不执着相即是圆成实性若八十一显扬十二说后三相云二相属相是遍计所执性执着谓能计心及此种子是依他虚妄分别为自性故不执等相是圆成实于不执着相中。
言即计所执相及彼随眠解脱等者意说由知遍计所执无有漏染依他而得圆成解脱也故后三诸论皆同也问显扬十二说能诠及二相属相中皆言唯有遍计所执未审而有何差别答能诠中言遍计所执者即据遍计所执性当体是无若二相属相中言遍计所执者显此所执性与依他为所缘即执着相中依他计心是能依据义各别不可各责。
【疏】谓此是此地等至是名世间所成真实者此释显扬论意说此世间真实如地水等自从无始已来皆共传说名水名地等名言决定自他共分别为水火等所以名真实亦不如外邪思择观察方名地等但由世间共所呼召名言决定立真实名。
【疏】随观察者至非此真实者此释显扬论意说智及异生位随观察前何事乐欲成立皆以现量比量至教量等道理如是成立如音声是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如是极能思择决定智生所行所知事者即是所成得真实也此真实共证成道理己所建立证成道理者即四道理中第三道理也即以三量证成所应立成如下说然此真实在何行位位在三分人散心已去未入见道以前三十心七方便皆名处异生位亦名智者若入圣位非此真实。
【疏】谓一切声闻至名此真实者此明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于中遂随难重释言无漏方便智者此有二解一云取前七地中无漏加行望后无间加行故故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前后相望所以加行智亦通无漏二无漏方便智者即是有漏方便智为能引无漏正体智亦假名无漏加行由如忧根能引无漏即假说忧根亦名无漏言无漏后得世间智者谓无漏后得能缘安立四谛等故名世间智或由前无漏智所起有漏世间缘事智亦假名无漏后得智如说苦根从他无漏引故亦名无漏或二乘人亦有三念五念无漏后得缘事等。
言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者意云如四果人随断烦恼烦恼障亦名烦恼障净此是所治之障智者即是能治之智若作此解净属于障又解云即净智能断烦恼障故名烦恼障净智以二乘人未断所知障故偏言烦恼障净智也所行者谓二乘人所修行处如生空无漏道及四谛理等皆是二乘所修行处也真实者唯四圣谛理所行即真实名所行真实也。
言由缘此故于烦恼障智得清净者缘字有二解一云缘者藉也谓二乘人藉此生空智及生空理缘安立谛能断烦恼障而智得清净二云缘者即缘虑也由缘安立谛为境断烦恼障得智清净如作四谛十六心观等。
言及后证得无障碍故等者由断烦恼故即证得有余无余二涅盘既得涅盘更不被烦恼系故云无障碍说此为彼真实也。
言由简择如是乃至名此真实者意说由在二乘资粮加行位中以慧观察简择者即观察也故由观察四谛在无常等名得现观既得现观已后真实智生即四谛理如行等三智所行故说谛理名为真实问何故现观谓显现现前也观谓观察即由加行智现前观察四谛道理名为观察从此现观后无漏无间道生断惑成圣故云于现观位后真实智生问言真实者唯取四谛不真如名智所行真实何故乃言三智所行四圣谛总名真实即是加行后得二智亦能观察真如耶答不尔智既有三真实不一若四圣谛真如是正智所行故名真实若四谛下苦无常等道理是加行后得二智所行亦名真实故总四谛唯是三智所行实实也问既言四谛道理亦名真实者如无漏智属于道谛未审无漏智亦得名真实不答无漏智若彼他心缘亦得名真实是他心之境故。
【疏】谓于所知障中能障碍智故至名此真实者言所知障者即举所治之障显。能治之智所知障净智者如菩萨入初地时断分别二障总名净乃至十地佛地随障尽处皆名为净智者即法空智或可净属于智智清净故云净智所行者即菩萨所修行十度四摄我法二空理十真如等此等皆是菩萨所修行处断惑证如如名真如即智之境界此真如离言佛以名言假安立为众生说令有情闻已而后修习故说真如名为真实问菩萨既缘安立非安立未审取何法名真实菩萨证非安立断迷理随眠缘安立四谛十六心亦断迷事随眠而今但缘非安立下真如名为真实以非安立谛是菩萨正所观故若于安立谛兼观察故问菩萨既双断二障何故但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耶答虽于二空二障顿证顿断为对二乘但言所知障净智等。
【疏】即世间至唯大乘位者此即属当四真实位次有两重属当细寻可知宽狭有异四道理者按对法第十一云一观待道理谓诸行生时要待水土等缘二作用道理如眼等为眼识等所依作用三证成道理谓为证成所应成义宣说诸量不相违语如以比量立声无常等宗义成立四法尔道理谓无始来法相法尔成就火能烧水能润风能动地能持等。
【疏】亦取无漏智至不尔便减者意云今此四圣谛真实亦取无漏智为真实若不取无漏智为真实者即四圣谛真实便减以不摄无漏智故意说无漏智亦被他观谛下后得无漏世间智缘也故唤后得无漏智名世间智心亦缘俗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亦准此释。
【论】世间道理至二事摄故者问准瑜伽三十六说后二真实以四谛理真如为体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意不同答有三解一解如疏二云传三藏释云当证二障净所行时亦证智慧犹如见分缘真如时即自证分亦缘见分所以正智亦是真如更有异解恐繁不录。
【疏】多依异生说道理等者解云此显不同中边中边论说道理真实据通凡圣说所以通三性摄此论据异生道理说唯有漏不通无漏所以但是依他起收。
【疏】即通有法无法为四真实体者此言总意别以无法不通后三真实故意云若约所执我法名真实者即无法亦名真实尔者是有法为三真实故云通有无法为四真实。
【疏】中边论至依一圆成实者四句之中初显初实依遍计一二显第二依计等三第三第四显三四实共依一圆成实。
【疏】一无性无常至假名为谛者无性实而谛假以性常无名性实也即唤此假名苦谛下无常故谛名假以性常无非是苦故云谛名假也。
【疏】二起尽无常至为无常者此即性谛俱实其有漏实是生灭亦复是苦故性谛俱实。
【疏】三垢净无常至有无垢为义者此即性实而谛假意说真如实无垢净若在生死位中即名有垢真如若断烦恼断生死时即无垢真如真如约分位假名无常实是常法即名性实然不是苦谛下无常名为谛假以真性非是苦故。
【疏】此约诠分位为垢净者解云以有垢净隐显二位据所诠显似彼苦下能缘之心无常行也假名无常以初垢后净故体实常也。
【疏】无常行实不缘之者无常行相但缘三谛有为为义不缘灭谛无为为境。
【疏】又依一切无常为语等者意说此无常行缘初后性此能缘行非是十六行中无常是十六外缘无常心何以故以十六行中无常但缘三谛为境初性非谛后性无为非无常显故也。
【疏】六无常者一无性无常二无失坏无常三转异无常四离别无常五得无常六当有无常如识中种子前灭后生念念相续而不散失故名无失坏无常余者易解。
【疏】八种者一刹那者即是刹那四相中无常二相续者即是一相四相中无常也次三在内色者谓内身上四大不调名病诸根衰损名老身坏命终名死故病老死唯在内身心唯在名名者即非色四蕴总名为名器受用在外色者器者即是外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受用者即五尘是所受用境。
【疏】约三界分别等者如无色界中唯有五种无常谓无病器受用三种也若色界中有七除病若欲界具八种有解云六欲天中及北洲并地狱全极苦处鬼畜一分此等处皆无病也但有余七无常若东南西三洲一分鬼畜随受处等具有八种此约多分说非尽理也。
【疏】又此中垢净至不同者此更会也意此论中据约诠谈旨所以转变无常在圆成实彼显扬论据能诠之体所以转变无常依他摄以名句文是无常故。
【疏】十五种无常者按彼论云六无常中后五无常并名变异变异不同有十五种一分位变异谓婴儿等二显变异谓从妙色变为恶等三形变异谓饥瘦等四兴盛变异五支节变异六寒热变异七他损变异八瘦倦变异九威仪变异十触对变异由苦等触十一染污变异十二病等变异十三死变异十四青瘀等变异十五一切种不现尽变异者谓骨锁等烧坏离散一切种都无所见。
【疏】一所取苦为我及法至性实而谛假者然疏中为字应去声呼之此言所取者即呼凡遍计所执实我实法性名所取是二种能执心之所取故此性实而谛假意云能执心是苦为有体法故今此性虽无假名为苦所取亦名苦即谛假也然性实者即实我法是无常即遍计性故性实也。
【疏】二事相苦者此文即性谛俱实实是依他起性有为有漏实是苦谛亦是苦行所行。
【疏】性实而谛假者真如与一切有漏苦相合故故亦名苦非实苦也故云谛假真如实是圆成实性云是实也。
【疏】无无性故说之为空者意说观依他上无计所执性说之为空。
【疏】缘之为空空无所执者意说缘依他为空者为依他上无所执故名空体非空也。
【疏】异相无我者即依他上无妄所执我故名无我。
【疏】苦谛诸行义通诸谛者意说诸谛下皆有相应烦恼即此烦恼皆有无常苦无我等行解故云苦谛诸行义通诸谛若不约此说者岂有灭道行谛亦无常苦等乎。
【疏】又四除四倒苦行各分三者意云然苦谛下有四行相各分三者谓除四倒故须分也四倒者谓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即无常苦无我各说一倒空除净倒妄执为体此体为空。
【疏】一习气集等者准疏有两释初释意云由能执心执于我法而熏成种种虽有体由因遍计所执我法能计心等熏成于种种名初性非是别熏所执之种或能遍计假名所执所熏之种从能熏心假名初性第二意云为能执心执彼习气为所遍计习气是彼所执所依从彼能依假名所执此亦谛实而性假习气是依他起实是集故名言谛实假名初性性是假也。
【疏】三未离系集等者唯取业烦恼是集谛体其真如在缠之位假说真如名为集谛谛假也真如是圆成实故性实也。
【疏】一自性灭至定非谛摄者意云自性灭是计所执性不是灭谛摄以灭谛是有法也今说自性灭是灭谛摄者即性实而谛假也。
【疏】二二取灭能所取灭能所取无故者意云择灭力令依他起所取能取二不生故名二取灭此即谛实性假所以者何二取不生即是择灭实是灭谛而性非依他起但从所灭二取依他故性名依他起故性假也以择灭无为非依他起故护法安慧各有别解者若护法说见相是依他起若于见相分即是能所取遍计所执性故故二师有别。
【疏】从所无得灭者从所灭二取名二取灭。
【疏】依他假名者此二取灭是非依他起但假名依他起也或二取依他名依他起故此性是假名也。
【疏】中边至相违者此论本性灭即是真如中边释本性灭即是择灭及真如有此相违如中边抄会问择灭与真如何别答择灭据断惑所得真如约体以假故择灭义于真如上假立。
【疏】三作证道者真如即是圆成实摄非是依他道谛摄今说真如为道谛者性实而谛假第二解云若从能证道名作证道者即无漏实是道谛复是圆成即性谛俱实。
【疏】遍知名宽者意说遍计无体而得一名唯应遍知更无余义故遍知名别得总名即别遍计而得总遍知之名也亦由如身根别得总名问此三种道是为根本然通后得答后二是正体前一是后得后得智中能遍知故又先遍断遍证于后得智中于药病等方能遍知而为说故若据此解前一唯后得摄故七十四说于三性等皆能遍知是后得用。
【疏】皆通三性者意说三解脱门所行境一一皆通三性。
【疏】谓缘依他上至即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为空解脱门所行境之所以也遍计所执及我我所以体空故说为空境。
谓缘依他上无计所执者此显依他起是空境所由意说依他起上无我我所执即说依他名为空境。
因显成实至即为空境者此显圆成是空境所由意说圆成要由我法二空所显即说圆成名为空境准疏但显依他圆成为空境所以不说遍计以遍计体空空境易故不说。
【疏】俱不于此起愿求故为无愿境者此明三性为无愿境之所由即前三空之境为此无愿内境也意云前三空境皆约遍计故于此空三皆愿名俱不愿且如遍计所执无实体故不可愿求如依他起上无实我法故名为空不可愿求即依他为无愿境又依他是生灭法不可愿求也如遍计心中执实圆成此性既是遍计所执之真如故此真如不可愿求即是圆成为无愿境问圆成既非不善云何不可愿求答如疏言非缘遍计所执真如起愿求者即释圆成为无愿境之所由也然七十二据实真如不名无愿境亦不相违。
【疏】如空缘此三至无相境者意云此即说三性得为无相内缘境即前空境为无相内境也且遍计所执但有妄情实无体相即初性为无相境依他起上无计所执我我所等亦名空无二执相此依他即为无相境遍计所执真如而无实体体相既无即成无相故说圆成为无相境故疏举空境以成无相三性为空皆约遍计无相境亦然以彼体无何有其相。
【疏】相通三种者意说五事中相通三解脱门何以得知以相通能所知所知俱三解脱门故解云能知者即三解脱门智也所知者即三解脱门境也其相通所知多是所知境故通能知少分少分通能知故此瑜伽文与此论稍异。
【疏】相亦三种境者解云相亦摄所知所知即是三解脱门之境也问何意作此说答欲明依他圆成亦三解脱意云相既是三解脱之境依他圆成既有有漏无漏相真如以寂静为相明知亦是三解脱之境也故先引文后方成立所以断之既尔等者正成立也。
【疏】此中既言至以证故说者意云此论说三解脱门是无漏智无漏智中是修所生慧既证真如名得三解脱门也此与七十二显扬第二文同皆云解脱门唯是出世修慧也与前所引七十二文不同彼云相通三解脱门亦为三境。
【疏】既尔至亦为无相者此立理也成前引文相为三种境也相者即五事中相通漏无漏复说相为三解脱境又漏无漏殊分依他圆成二别有断即依他无漏即圆成故知依圆二性立名三境问无漏相属圆成如何得名无相言是无相解脱境耶答显扬第二云相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释曰智缘无相亦名无相意说道谛下四种行无漏智以缘无相故总名无相故无相解脱门缘之亦为无相也。
【疏】道四行至通三解脱门者意说无漏智是三解脱门之境也。
【疏】瑜伽第十二说至为三解脱门者前既明依圆为三解脱境今说遍计所执亦为三解脱门之境。
【疏】缘此三性等者此缘者是缘藉义藉此三性生三无生忍故此三性与忍为境。
【疏】证圆成实时惑苦不起者有义弹云证圆成时无异忍故无生忍者意显证彼无生境故名无生忍证圆成时惑苦无生岂藉观耶故应说云观圆成实非惑苦故无惑苦生名为惑苦无生忍也详曰了知证彼圆成实时惑苦不起名无生忍不言正证成实之时别起斯忍惑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无违有义所明理亦通矣任随所好。
【疏】八十六至即缘此圆成者此引大智度论明三性与解脱门为境但文便引来是正明此文如前三解脱中明。
【疏】第二体有为行至故名为行者解云言行世俗者唯是有漏迁流名行即简四胜义中前三胜义前三胜义对第四废诠谈旨谛虽名俗谛然不同此行世俗何以故是无漏故亦简也无漏行是有为行不同有漏行世俗也又云简胜义者唯简第三胜义第三胜义对第四胜义虽亦名俗体不同行世俗谛所以须简。
【疏】三显了世俗至第四世俗者意说此显了世俗是圆成实者即由断染分依他上遍计所执无二空为门显圆成实即四世俗中第四世俗也然此世俗有其两解一云此显了世俗即是第四世俗摄二云此显了世俗亦是四胜义中第三胜义以是无漏故。
【疏】云或此世俗至无漏故等是第二解亦有解云此显了世俗取四中第三者即是第三俗谛远是前三真望第四真亦名俗第三俗者亦是二空所显是无漏故答唯取俗谛中第三俗者心反四谛相之有漏故非是圆成实不得名为显了世俗也故知唯是真如中第三也。
【论】二得胜义等者此谓涅盘体是胜果立以胜名义者是顺益义又是义理故名为义亦胜亦义持业释也因显所得名得胜义。
【疏】真如旧成至故立得名者此即疏辨得名所由兼释难其文易解。
【疏】胜义至有财释者此第三行胜义以无漏智为体此无漏智行用真如胜法为境名行胜义是有财也即真如胜名财智缘胜义得胜义名名有财释也如食笼等又若随体事别论亦得是初胜义即无漏智体用显现故云四胜义中第一名体用显现谛。
【疏】此应遍知者意云若佛不缘初性者云何诸论中说遍计无体应遍知依他应断圆成应证故难云若不知无者云何复言此应遍知。
【疏】即不缘彼者不缘初性也彼非有法故者意说初性是无体也。
【疏】以为本无质至缘无者意说遍计所执本成无质非凡圣智境然缘此无时即变起似无之相即本质是无相分是有今从本质而说故名缘无虽有相分以本缘无故故说知无。
【疏】如缘他心不尔即违圣教道理者意云且如缘他人心时虽不亲得他人定心然反心影像相分而缘据此相分但自心变合属自心今从本而说名他心智此义然然缘遍计时遍计无体不亲缘无别变无相而缘此相分虽自心变是有而据本质而说故名缘无智若不许尔者便违圣教如此道理。
【疏】如缘他心二十唯识说至不可思议境者意说缘他心等时虽一种变相缘然菩萨等变不及佛佛智证时极相似故故云不知如佛境佛境佛境不思议故意说佛缘实知佛亲证相故名现量极明净故然二乘菩萨虽缘他心不如佛缘实知故云不知如佛境也。
【疏】虽尔不言亲缘者解云虽尔者意说虽遍计无法及他心等一种许缘不言亲缘有漏本质何以故上来二十论意且不许亲缘故已下至二乘故者解二十唯识文。
【疏】乃至缘过未天眼宿命至非亲证也者此解佛智缘过未时然尔以下释不思议也。
【疏】非谓亲证彼心心外取故者意说若亲得彼心者即是心外取境唯识不成。
【疏】圣者以此违为无者以心外无无故意说心外无有无法。
【疏】但见自心之上至唯识抄二解者此说菩萨观知遍计无也但菩萨观余有情妄计心上实我法不可得时菩萨心上亦反无相分缘故菩萨观遍计性应知护法等师皆作是说如二十唯识有二解。
【疏】七十四至然说应知者初性无体相故但可说应知不可说是所缘缘以无体故故此初性非凡圣智境。
【疏】此依他至非凡智亲缘者意说依他是世间凡夫智无漏后得智境非是出世智境何以故是有为法故以正体智缘无相故后一性唯圣境非凡智境中间依他性是二智境余文易解。
【疏】若尔至便非圣智者此难七十四文意云若圣智不知无者即应圣智不知一切也若彼既是无智何所知又若圣智知无者此应是有以心所反无相是依他起摄即初性不成无也。
【疏】真如理无等者意说若于真如理无我法者即是圆实摄也又云真如理无相是圆成实摄此意释逐圣者不缘初性所由意云若圣智缘初性有者即是颠倒若作无解者心所反相分是依他起摄若于真如理上作无实我法者即是圆成是故以下至与前说同者此意总结圣智不缘初性也与前说遍计所执非凡圣智境文同。
【疏】非不证无非圣智者意云此反影缘非不证无亦成圣智勿心外法亦能缘故者此自难自成意云若不证无即不是成圣智者心外法以不证无故应是能缘若心外法不证无不能缘者故知圣智虽不证无以能缘故故成圣智。
【疏】凡难缘如至说非彼境者此释通伏难难云前说真如依展转说亦所遍计如何今说非彼境耶答如疏不得实故云非彼境。
【疏】总别法上立为假实故者意说于总上立假于别法上立实如五蕴假者等。
【疏】二相续假至至今由在故者相续者即是身也今约一个有情从始至终虽经历五趣多身皆是一人据此一个有情而说如佛言昔过去鹿王今我身是明知但约一人相续身说身虽有多人是一故即据一假有情身说名相续假或可一人展转相续至今佛身身者是假者有情相续者显时长也说假有情相今乃成佛名相续假过去既尔未来然尔如法华经说佛与舍利子受记未来世过无量劫当得作佛方曰华光又云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声闻身与佛身虽异莫不人是一人从今身受记未来作佛方名相续假未来佛身即是今时舍利弗之身也。
【疏】应有多体者意云若漏无漏等是实有者即所依色等应有多体有云许漏无漏等不是色上分位假此但是色上义非分位假收故取忿等为分位假。
【疏】清辨至假者此牒清辨宗计以下正是难词清辨说胜义谛中诸法皆空假者空也。
【疏】依他之中至而施设故者此难清辨若可胜义依他等皆假者即依他中自无实法实法既无假依何立故云自无实法假法无。
一种类中等者护法云夫立假者皆依一色心等种类法中假依实立此即立理兼难清辨实依他无假依何立假法必依实法而施设故。
【疏】若异此者若清辨师异我此解者即无实物假亦应无。
【疏】又云依他不如施设决定是有者意说此依他起性不如假法施设方始有也。
亦非一切决定是无者意云此依他起亦非一切时决定是无何以故以无后缘生故故一切种非有非无非有者不同假法有非无者从缘生故又云非有者言诠不得非无者离言之法不无。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一本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二本
【疏】观真胜义名无所得者无相分故名无所得。
【疏】此但偏遮有漏后得智亦有相者意云谓有漏后得智有相分所以偏遮也问何名有漏后得智答从前无漏根本智势引生但假名后得智实非后得问无漏后得智无相耶何谓不遮答无漏后得智虽有相分无所取着故非戏论所以不遮也如疏云此亦离彼相戏论者此释不遮无漏后得所以也。
【疏】佛地有二说无此第一然彼一切无漏心合作法者意云彼一切见道修道无学道根本后得二智故师说云有义一切根本智等相见俱有有义本智等见相无此即不然者此论但约见道智当体说故有三师异释故云不。
【论】若无彼相至名声等智者疏有量破有义弹云作此立因亦无因喻但应直责不须立量评云作量直责理俱难详所以然者前师但云无分别智无有相分不言余智无相何得而以色非色智为量及直责今以理准文阙一重难之与答难云除无分别智余一切心等正缘境时应无相分名缘境故如汝无分别智缘境之时前师答云设尔何失故论牒云若无彼相名缘彼等难色等智展转成立真见有相论不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后智难色等智今为量云汝缘色之智是有法应能缘声等相是立宗法许无声等相故是因如缘声等智是喻余量准知。
【疏】以色声智返覆比量义准可知者量云汝缘色智应非缘色智无色相分故如缘声智又缘声智应非缘声智无声相分故如缘色智为量可得。
【疏】如虽无亲证无分别相至名曰证如者此文解谓有难云若有相分名有所缘者且如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时应有亲证无分别智相此师答云不尔虽无亲证无分别相然智证时有细相分与彼真如极相似故名为亲证非无相分但不同余智粗相分故说无相分。
【论】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者此第三师护法正义按七十三云问于无相界若取其相非无相取若无所取亦不得成无相之取若尔云何名无相取答言说随眠已远离故此取虽复取无相界不取相故成无相取问若无构获云何成取答虽不构获诸相差别有所增益然取无相故得成取问若无构获无所增益此取相状云何可知答取胜义故取无相故五种事相皆可显现以为其相五种事相总瑜伽文问若不分明可立为取何故不计诸取灭无答灭无无有修作义故非修观者依于灭无有所修作问若尔云何证知其相答自内证智之所证知问若尔何不如其所证如是记别答此内所证非诸名言安足处故以不作如是记别。
【疏】此缘真智狭带真如之体相起故者狭带者是杖托义犹如病人要杖强人之所?然后方起正体智劣要杖真如体相方起故说狭带也言带有二义一者带影像相名为带相二者带体相名为体相无分别谓虽无所带影像相分然即狭带真如体相名为带相所以者何正智见分不离真如是内证法故。
【疏】此亦不然非所虑托故者意云虽心王心所相杖起时带彼心所体相而起然心王不得名缘心所心所非心王之所虑托故意说心王心所俱时缘前之境境是心所虑托可是所缘心王虽带心所体相而起然不是心王所虑托故不名所缘有解云前难非理彼心王不带心所之体相故又解心与心所展转相缘带彼影像名为所缘义亦无过如第八卷四缘中解。
【疏】见即是道者道体即是无漏智一切诸佛皆游履此智方得成佛故说此智名之为道见者照也是智之用。
【论】一真见道理即所说无分别智乃至总说一心者下文说有三心见道一心见道者皆依此文真见道说有三心者谓内谴有情假缘智等三心也论文既言虽多刹那明知有多心一心不名多三心乃至名多故故三心皆名真见道依此立也若一心师说云虽多刹那而相等故既言约相等而明知唯有一心也。
【疏】云渐顿一心多心分别者意云渐即多心顿即一心也。
【论】实证二空至总说一心者此一文中含二师意且三心师云既多刹那明知实有三心但据所证真如体相等总说一心其实有多一心师云既所证真如是一明知能证智亦是一也言多刹那者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道名多刹那据实一心。
【疏】即三心见道至一心见道支文者意云瑜伽五十八据真见道中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见道也三心师会云既有多刹那明知三心是真见道即此三心家会五十八一心之文也若一心家云多刹那者据无间解脱胜进三道名多刹那非无间道中许有多刹那也。
【疏】然五十九文亦说见道三心至三品断名顿者此师会五十九文或可初入观心即断三品惑名顿也又解云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即合上品烦恼所知障一处断故名之为顿。
【疏】人法俱异者此前师即说菩萨先证生空理后证法空理先断烦恼障后断所知障先起生空遮智后起法空细智若后师说菩萨见道中必不别起生空观但唯作法空观即带生空俱异者即人法障断异人法理证异故云俱异也。
【疏】且为二说者意云有二解名顿一云即初三心名顿所谓一无间一解脱一胜进虽有多心长时相续不出观故故名为顿二云显初二心名顿即起一无间解脱除胜进从胜入劣不假起故故云且为二说此即解此真见道中顿义合有十一说即初无间解脱胜进三心差别废立有十一解如别抄。
【疏】智为其相者体相也见以无漏智为体说一心见道文也今以为证者证其顿断一心之义。
【疏】此中互解二文者意说一心解三心三心解一心文故云互解也且一心师解三心文云虽无间等三心不同以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三心师解一心文云据相等故总说一心其实有三心。
【疏】古德云此有三说者古德意说此真见道渐顿有二师说今更加论中一真见道至故总说一心文为第一说后二有义为二义总为三说者不然前无分别智等文但是总标非是别解之义。
【论】一观非安立有三品者有义今说三心为非安立者对十六心若对一心无相见道名安立二空真如四胜义中属第三故详曰虽有此理然诸教中并无说是安立处故故知安立唯依四谛差别观说与四胜义立有不同不可为例故对法论第九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由后得智以无量种种名句文身安立道谛谓于诸谛中有如是忍如是智但约四谛辨安立也。
【论】内谴有情假缘智等者论言内等传有二解一云如疏自身名内故对法论云何遣各别有情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相于自相续中有不分别我相不分别者是除遣义也云何为遣各别法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相续中有不分别色等法相余同于前故知内者但约自身说二云约界以辨内外初遣欲界自地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界故说内言由言内人通自及他皆名内也第三遍遣上界我法二假皆尽故说遍言详曰后理虽通然无所凭今依初说。
【疏】缘一切内外我法者外解我如彼计梵王为我是计于他我外法者外五尘等言三心真见道义者是计三心是真见道师义言以法真见道者法者放法是放学义也。
【疏】此初泛说为相见道者即此论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即总标是泛说也下有二师方是正解又约相见道中决定有三心故说是相见道瑜伽亦说三心缘非安立此明泛说相见道意。
【疏】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后二名类者且如苦法智忍苦法智名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名类智余四谛亦尔故四谛合有十六心即八观真如八观正智观正智者名类智观真如名法智。
【疏】若曾上界善取相者意说菩萨于加行位中曾修上下谛观今住相见道中等能作前上下八谛十六心观即苦法忍智缘欲界四谛苦类忍智缘上二界四谛即以类智了色无色界四谛法。
【论】法真见道至名相见道者问真解脱道既不断惑如何第三名法于彼遍遣随眠答有二释一云今既假说非实断证故不应责二云虽不断种然除粗重言遣随眠亦何夹理详曰后说应胜夫言法者放似之义所法既无能能法何有虽知假说亦假似真以除粗重似彼断种假言遣惑故后说善。
【疏】随自所断障有四见分者问未审无间道有几若言有二理不应然然未见言文入真见道有二无间若言是一不应有二见分无一心中二慧并起答然无间道虽有一个智有二用若起法空智以双断二障故据所断障义说一智有二见分之用解脱道中二见分亦然故有四见分。
【疏】以自证分至体义无别者问为无为异何言无别答无彼能缘所缘之别以自证分虽是能缘而非是无为法之能缘故言无别有解真如是一切法体亦是无分别智之相自证复是见相二分之体据此道理说云无分别。
【疏】此中有别起无间解脱为六者意说相见道中七心方得究竟唯三心断烦恼所知于烦恼下品别起无间解脱于中品所知障别起无间解脱于烦恼所知上品共为一品亦别起无间解脱即有三无间解脱共有六心并一胜进故有七心。
【疏】或后无间即前解脱即三无间至为五心者意说三品起无间故三品不说有解脱道以后品无间即是前品解脱道故更言解脱无间故三品中有三无间并第三品中一解脱道有四心也以定无第四品可断故后解脱品名无间道即三无间一解脱道并胜进今五心也于见道中方得究竟问何故但说无间不说解脱道耶答菩萨利根不别起解脱道。
【疏】如别抄有十四解者此解此见道章明见道顿渐义彼处作如是说或约十三心名渐断烦恼障有上中下三品所知障亦然如断烦恼下品时起一无间一解脱断所知障下品必起无间解脱余品准知既有六品故有六无间六解脱合有十二心又起一胜进合有十三心名渐断见道方得究竟是第一解又从真入相除胜进有十二心名渐是第二解或复无间即前解脱即十一心名渐是第三解或烦恼有上下二品所知障亦有上下二品即四品障如断一品障时即起一无间一解脱断此四品总起四无间四解脱并一胜进即九心名渐是第四解或除胜进即八名渐是第五解或后无间即前解脱即七心为渐是第六解或约烦恼下品所知下品与烦恼所知二上品复合为一品即障有三若断时即起三无间三解脱及一胜进总七心名渐是第七解或除胜进即六心名渐是第八解或后无间即前解脱有五心名渐是第九解或二障唯上下二品即起二无间二解脱并一胜进有五心名渐是第十解或除胜进有四心名渐是第十解或后无门即前解脱即有三心名渐是第十二解或二障是第十三解或除胜进有二心名渐是第十四解。
【疏】皆望第三品俱断时人法执为粗细上下故者意说下中二皆望第三品人法执上品者分粗细上下故也即先断名粗后断名细先断名下后断名上。
【疏】然诸处皆先除上品后除下品者此者问前以下答可知。
【疏】此望能治道至当体者意云此论据能治道能治道劣故所断惑名下品彼诸圣教望烦恼当体为论所以上品先断也。
【疏】以加行心意乐尔故者此第二师即说三心并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中但缘真如何得实有三心差别菩萨加行道中发心拟于真见唯于一种法空理断障证真顿断证不拟三心差别何得言三心名真见耶。
【论】一者依观所取能取至十六种心者问此二种十六心诸论具有不答不定准对法第九说前十六而不说后显扬瑜伽说后十六心而不说前所以诸论共有无者三藏解云观行菩萨自有三类有一类菩萨依前十六心而起观行或一类菩萨依后十六心而起观行或更有一类菩萨通用二种十六心观由斯圣教各据一门影略互显故今论主具说二种故于诸论亦不相违。
【疏】此唯别立无间解脱至别立有十六心者于四谛下各别起无间解脱如苦法智忍是无间道苦法智是解脱道后后二智但印证前非别起余谛准此故四谛别立有十六心第一苦法智忍者然释此名大小乘别若依小乘从果为名此忍能生法智是苦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华果树后亦准此今依大乘从因得名故对法九云苦谓苦谛法者教法智者方便道中缘苦下教法智今现证苦谛无漏慧忍忍从前苦法智所生故名苦法智忍此同彼论第二苦法智者若准俱舍缘苦谛故名苦法智从境得名若依对法从因得名具足应言苦法智忍智为存略故但言苦法智证前所断烦恼解脱也第三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无间无漏慧生于前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此意说云第三心生于一刹那各别内证法忍法智谓二心后乃至无学一切圣法从此二心后得生故皆是此类言有二种一者言二者言者即是意言当随缘法忍智时意道后诸圣法皆是此类由此说得名苦类智忍释曰类者流类俱舍云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与前相似故得类名杂集云由初二种是后一切圣法种类解云初忍智是后所生之圣道种类名苦类智忍第二解与俱舍同又显扬十七名种类智第四苦类智者此智但缘苦类智忍故杂集云于苦类智忍忍内证印可故名苦类智。
【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印忍忍前加行位中缘苦法智由此此智通缘二境一缘加行位中智一缘真见所观真如真如极成故疏不说但言忍智即此见道无漏忍从因为名因即加行位中缘苦法智此忍从周智而得智名名苦法智忍。
【疏】苦类智印可缘苦类之智者意云此苦类智即印可前苦类智忍名苦类智即重印可第三智云是我所缘是无漏智审智第三智于前法忍智各别内证又解或亦缘前法忍法智印即印类忍所缘之事不缘类忍名印类忍法忍法智是第三类忍所缘事也即第四智印故云印类忍所缘事。
【论】八观真如八观正智者此即明智所缘分齐也故对法云有二境界谓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正智为境。
【论】云法真见道等者疏有二释有义弹初解云此论对法皆云类忍于法忍法智各别内证即已总法无间解脱二自证分又云类智印可类忍不说类智别证法智如何乃言法真见道解脱自证今作两释一云法忍法智别法真见道中无间解脱见分缘如类忍总法无间解脱自证缘智然未决定类智重法审决印时亦同类忍法二自证二云前三如前第四既云印可类忍由是总法无间解脱证自证分缘自证分二道之中自证缘见四缘第三今苦类智忍既法自证第四缘忍明法二道证自证分但说法见及自证者略不论之义必应尔详曰即言法者但法真见缘如智别不据法彼别别行相以真见中无别行故第三虽但证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缘第三然只是智而缘于智据此一边别配二道不缘三四解行以分故亦何失故论结云差别建立名相见道若第三四俱双法前二道自证差别之义而不显也若法二道证自证分有理无文或亦无失文省略尔。
【疏】印前智故差别立也者问前二心俱法见分后二心俱法二道自证分未审有何差别答法忍类忍前无间见自证法智类智俱似前解脱见自证分缘而不印可故有别也。
【疏】又解至此即总法等者俱法缘如不分二道见与自证名总法也。
【论】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至二现观智者意云现前界有四谛不现前上二界合有四谛现观忍通现前不现前现观智亦然忍是法无间道智是法解脱道亦如观欲界苦谛名苦法智忍苦法智观上二界苦谛名苦类智忍苦类智苦谛既尔余谛亦然此十六心并法见分缘真如也故现观忍属法忍类忍现观智属法智类智所谓类者即上界是下界类也。
【疏】第二现观位者意云似法类智生时是见道后得智是后得智故云第二现观位也谓忍可欲乐智者即苦法智忍苦类智忍也余谛亦尔现观决定智者苦法智苦类智余谛准之此二俱是相见道中后得智故云是现观边智谛现观也又按瑜伽五十五云现观边智谛观等者解云现观者真无漏智边者后也智谛现观者后所得智通有漏无漏意说此后得智向真见道正体智后得智也故瑜伽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界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故如其次第于一一谛有二种智生一谓忍可欲乐智二谓现观决定智如是从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释云缘先世者略有二解一云缘见道前加行位中世俗智若所观察下欲界地上色无色二地烦恼即苦集谛及二增上即灭道二安立谛境意说先加行位中曾观察下欲苦集上二界苦集烦恼等也及二增上安立者即是灭道无漏谛为世俗智现缘不着但为增上缘发起世俗智缘安立谛境二云缘前真见亦名曾观察以放真见缘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谛以之为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者此智是世间世俗智以似他无漏法类智故云似也以放似他故名为似即相似也又按显扬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谓于欲界苦谛生二智一者现观审察智二者现观决定智于色无色系苦谛亦有如是二智约此道理说在修道位释曰四谛二智同五十五亦不由加行有十六差别然随观谛所作有此差别故真见道中亦可说有十六心也。
【疏】言此约行差别说者意说此论中约二谛法智类智行解不同而有差别故唯是相见道也。
【疏】现前界者约近远以论也故欲界为近余界为远又云若于欲界身而入见道即欲界四谛为现前界。
【论】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者意云菩萨不作此观但依圣教名言施设安立九心此即唯有言说无有观行意云菩萨虽于前见道不作此观然圣教中既有安立九心之言所以菩萨亦须学也即是依彼二种十六心止观假说次下文中即是辨假说之意也。
【疏】五十八末至如彼抄说者意云如前有两个十六心今时八谛总合为四谛以法忍类忍为一以法智类智为一故四谛下有八心即每谛皆有二心四谛成八心相应上总为一故总有九心问既有两个十六种心即合都有十六忍十六智如何疏云八忍合为四八智合为四各各忍智合说耶答以八谛所观法类是同所以合八谛总为四谛故合十六心总为八观问观既有八八相应止岂非八耶何故乃言总说一心答与观相应虽有八止之义是同故合为一故疏云此依慧别俱定唯一如瑜伽抄解。
【论】观顺非止者顺犹胜也即见道中观胜止劣也胜故开多劣故合一。
【疏】依真之义假说相见道等为无间等者意云此文会违论释相见道依真假说所由此相见道依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但是假说实非断义也故显扬云从第一法无间有三心生断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烦恼又对法云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生断见所断瑜伽五十五云世第一法无间生三心断见所断如是等文皆约相见道依真假说从第一法无间而生据实非无间实能断而言无间及能断者皆是假说非实如是此有会也若据实而言即从前世第一法无间真见道有生真见道后即生三心相见道次生十六心等故菩萨在相见道中学前真见断证之事故是假立问既是假立何故须学答为欲遍知二障二我故。
【疏】此有三因者意云释上假说所由谓彼三心真见道后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立后方得生故论云非安立后起安立故也分别随眠真已断故故知假说非实断证。
【疏】非安立因不遍三心者以三心相见道是非安立故故不得将非安立因证于三心非真见道但可以非安立因证十六心非真见道。
【疏】本颂何故但说于真至今依见分说者意问云本颂何故不说三心十六二种相见道但说真见道耶答说真见道者为证识性故识性即真如是无分别智见分所证故此唯约见分说不约自证分次自证识相亦是自心故但说见分缘如不说自证缘如也若说自证缘者有是缘于见分见分是依他起摄所以不说自证缘见分缘真如真如有是真见道也若说相见道有是缘智依他起收。
【论】诸后得智有二分耶者所言诸者谓有三心后得智及缘两重十六心谛观后得智亦有缘事后得智等故言诸也。
【疏】众生识上声色等相生者谓有情识上有声名句等生声即是色蕴摄故说众生识上有色也名句等是行蕴收界处准知。
【论】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者此第二师亦同初师说云佛亦无十五界佛不说法既无相分即无五根五尘根尘既无亦无五识所依根尘既无能依五识不起。
【疏】佛地论至二师之义者意云彼第一师同此论第二师义彼后二师同此论中第三师义问彼论中后二师义如何差别答彼第二师总言无漏智有见相不论根本后得若据第三师分别云根本智无见相后得许有故成二别。
【论】圣智皆能亲照境故者此师意说后得智亲取心外本质法不变而缘故无相分。
【疏】如彼四句广说者按彼七十三云有思惟真如不观真如谓真见道中菩萨以根本智观真如也有亦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相见道中菩萨有以后得智观真如等有不思惟亦不观真如谓余散心等。
【论】又说此智分别诸法等者按佛地论第三师云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既分明缘照若无漏心缘离体境无似彼相而得缘者观所缘论不应说言五识上无似极微相故非所缘如是境相同无漏心无漏种起虽有相似有漏法相然非有漏如有漏心似无漏相非无漏故。
【疏】其他之心他身土等者此总举三法一谓他心即是他心智所缘境二他身五根扶尘三他人所变四尘等此等离自体法不带影像应非所缘缘。
【疏】缘色等时应缘声等缘色等智不带声等相故者量云缘色之时应缘声等以不带色等相故犹如缘声时。
【论】又缘无法至无缘用故者无法者是过未二世及空华等类言等者等取不相应法若言后得智不变相者缘无等时应无所缘缘非实体法无缘用故然许彼智缘无得生故知后得缘无法时非无相见。
【疏】然有义事所缘三种差别者义者谓能缘观心上苦无常等义事者观心同时俱有之法同一事业故所缘者谓四谛非安立等谓此等法义如六现观章广明故云如别抄说。
【论】六现观等者现观差别诸论广明如章所叙对法显扬说十十八今略引之且对法第十三云建立现观略有十种谓法义真后宝不行究竟声闻独觉菩萨法现观者谓于诸谛增上契经等法中从闻他音增上缘力已得最后顺解脱分善根所摄上品清信胜解由法而得名法现观义现观者谓于如上谛增上法如理作意增上缘力于苦谛等境已得最后顺决择分四善根所摄上品谛察法忍真现观者由于如上谛增上力已得见道十六刹那所有圣道又于见道中得现观边安立谛世俗智由出世智增长得种故名得彼智而修道位方得现前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道后一切世间出世间道智皆名后现观宝现观者由佛圣弟子于三宝所已得决定证清净信谓薄伽梵是真正等觉者法毗奈耶是真善妙说圣弟子众是真障行者不行现观者谓已证得知圣所爱戒所摄律仪由得此故此所对治那落迦异熟等必不复行永尽不行故名不行现观究竟现观者如道谛中究竟道说谓已息一切粗重已得一切离系得如是等声闻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从他闻音而证得故名声闻现观独觉现观者得前所说七种现观不由他音而证得故名独觉现观菩萨现观者谓诸菩萨于前所说七种现观哀恋众生不于下乘而出离故然于菩萨极喜地中入诸菩萨正性决定是名菩萨现观又按显扬十七云又此现观差别有十八种谓闻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顺决择分智见道修道究竟道不善清净世俗智善清净世俗智胜义智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无分别智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后智声闻等智菩萨等智然显扬略标其名而不能释相传释云初之三智即资粮位中所有三慧次下四种如名应知第八不善清净世俗智现观者即是顺解脱分位未能善解四谛理故解云但不解四谛理名不善非是三性中不善也第九善清净世俗智现观者即顺决择分位善解四谛理故第十胜义现观者即是见道修道无学道究竟道位智第十一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现观者即是欲界之智第十二善清净行有分别智现观者即是上界修慧智第十三善清净行无分别智现观者即是见道修道究竟道中缘非安立谛智第十四成所作前行智现观第十五成所作智现观第十六成所作后智现观者如次配加行正体后得三智解云成所作者所断证作事成办非是四智中成所作智也第十七即是彼声闻所有现观智第十八即是菩萨所有现观智又依彼论第十四中释此中九云此中不善清净世俗智者即是顺决择分智善清净世俗智者即是出世后得世间智胜义智者即是见道智也又不善清净相有分别智善清净相有分别智善清净相无分别智又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后智解云此明十八种现观中九种智差别今且明前不善清净等三智差别也言未断烦恼生非烦恼对治者意云加行智未断烦恼即生非烦恼对治者此智不能断故非对治烦恼言已断烦恼生非烦恼对治者即后得智从真见道后生云已断烦恼生非烦恼对治法者以后得智不能断惑也言断烦恼生是烦恼对治者正是见道智也余文解言中三差别者即此三种由有分别无差别故世俗胜义智性差别者解云有分别言摄得前二无分别言唯摄第三世俗言亦摄前二胜义言唯第三故三差别收言后三差别者此三种显示断前正断及后智性差别故断前者即加行智见道前智正断者正体也后智者即后得智真见道后智故三差别今以显扬第十四文配位为正又按摄论第六云现观大小二乘有十一种差别不同故本论云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盘差别摄受无住大涅盘故五由他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气净佛土故解云二乘人断烦恼不能净土菩萨人断烦恼习气即能净土故二别也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疏】喜能明利别有分别者问何故不与乐受相应答思现观是欲界中思慧思慧唯在意识中有故欲界第六识唯有喜忧舍三受相应所以第六识中无乐受若色界中意识有乐受上二界无思慧又欲界中若得闻法意识领解喜受相应故云喜能明利别有分别也。
【论】言加行道中观察诸法者此文约前资粮道亦名加行道故论云非前资粮无加行故云此文不约四善根名加行道也。
【疏】思能生修者由资粮位中思所成慧能引生??等修慧。
【疏】自相者下中摄故未广缘故者意云以下中品思不能广缘但能任运生缘自相故云自相者下中品摄若能广缘无常等共相即上品思收。
【疏】虽如亦是诸法自相未证之时但共相者意云若根本智缘真如时亲证如故真如名自相若加行位及后得智缘真如时以不亲证故真如但名共相摄。
【疏】虽亦观一切法无我等多分有分齐观者意云此加行位??等四善根虽观一切法无我等而有分齐但依一之法观或四谛别缘为苦无我等不能广分别故不立现观也。
【论】谓缘三宝世出世间决定净信者意云世间信者谓信有漏因果出世间信者即缘无漏有为无为等。
【疏】立为不坏信故者意云立无漏信为四不坏信谓于三宝生信及净戒生信名四不坏信不为所缘之所引转名为不坏。
【疏】是等流故者四善根是见道现观之等流也以不同见道现观故。
【论】现观智谛现观者意云智者即是能观之智谛者即是非安立谛此智现观缘非安立谛故名现观智谛也谓一切种者即真如以真如与一切法为体故以真如名一切种。
【疏】谓在何位但缘非安立至故言一切种者此现观即是根本后得二智言一切种者谓是真如即是根本智所缘缘言非安立者即是三心见道是后得智境既不是缘事后得智是故根本后得俱名无分别智也言见修道二智者即是见道修道中根本后得二智也。
【疏】现观边智谛现观者初现观者即是真见道非安立谛名现观也下现观二字者即是六现观通号边谓后边也此安立谛即非安立谛之后边也谓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者意云智谛现观是真现观后缘诸安立世出世之智也智者缘安立谛之智谛者是安立谛此安立谛智是非安立谛后智故云谓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也。
【疏】此通有漏无漏者此第五现观据实唯无漏言通有漏者且如从真见后智无漏后得智缘安立谛十六心从此后起有漏智亦能缘十六心安立谛故言通有漏此在真见道中能具缘十六心安立谛若全在修道位即不能具知安立十六心或作一心二心等观以有漏智劣故又初出见道无漏心时亦不名修道是见道摄从初一念起有漏世俗智时虽名修习未名修道要经多念智修习方入修道也。
【疏】尽无生智等为自性至菩提分法为自性者十智者谓苦智集智果智道智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也据大乘中说阿罗汉不得十智但说烦恼漏尽之处名尽智又起智缘择灭无为烦恼不生处名无生智即佛身中亦有十智若小乘中有不退种姓阿罗汉亦具十智以烦恼更不生故若退种姓阿罗汉唯得有九智不得无生智以更退起烦恼故然小乘说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说亦通无漏纵是无漏缘事智亦是世俗智摄或取三十七菩提分法为自性也。
【疏】可取如上取说至不同等者意说诸论所说现观或六或十或十八增减不同者可准上两说和会今按对法显扬唯识说有增减者据义各别亦不相违。
【疏】真摄第四少分至亦通修道等故者意云但摄第四根本智少分不摄后得智唯摄见道不摄修道故云少分。
【疏】其相见道收第四少分至亦通修故者意云此相见道摄彼第四后得智少分不摄根本智唯摄相见道不摄修道又摄第五后得智全不摄世俗智全又摄相见道不摄真见道及修道等。
【疏】第二第三至故不相摄者此说不摄余四所由理亦究竟义意易了故此不说第二第三约俱有出体不说自性故不相摄此中许且令借亦与十八相摄差别具如别章故不繁述。
【疏】转先所依生余依故者所依者谓身也即转却异生性所依之身即转得无漏圣性所依之身。
【疏】由此般若树自相续故者若佛身四智即名觉树敷荣故菩萨身中智慧亦名为树也始从证得更不退转故名相续。
【疏】王此洲花果也者若实佛果即是菩萨四智心品及大涅盘并一切智一切种智及无漏离系果等也此皆是菩萨未成不得果实华果者即入初地已去由无漏势力傍资地前资粮位以前有漏故一切业令感得十王十王位乃至菩萨华报果华即是果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业故资旧业也。
【论】得诸平等者无性摄论第六云得三种平等一者得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见一切有情等无我故如有说言一切诸法皆如来藏二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者得彼菩萨意乐平等性故三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佛地经中有十平等如前已引又有解云得一切有情平等者菩萨观众生无性无有亲疏故得一切菩萨平等者菩萨见诸菩萨无高无下等心恭敬故得一切如来平等者佛佛皆同故然此论中云初地菩萨得诸平等者约三平等说未约十种平等说何以故此十平等是第七识中十平等也问初地菩萨虽得平等性智而修道我执未伏至第七地中方伏之第八地菩萨方得十种平等而生如来家而善达法界耶不答生如来家是根本智善达法界是后得智之用也了俗证真是后得用故。
【疏】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网经说者即梵网经为第二地菩萨说菩萨戒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即是加行位中所见化佛一华百亿国一国释迦者即是凡夫异生所见化佛若为初地菩萨所现他受用佛即今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币百华上复现百释迦等若为第三地菩萨等所现应言周币万华上复现万释迦等问何以尔者答以初地菩萨生他受用土中坐百叶华所见佛亦坐百叶华若二地菩萨坐千叶华所见佛亦坐千叶华若三地菩萨坐万叶华所见佛亦坐万叶华以此准知又准仁王经云若菩萨住百亿佛国中作阎浮四王天王修百法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千佛国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门十善道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十方佛国中作炎魔天王修十万法门用四禅定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亿佛国中作兜率天王修百亿法门行道品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千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修二谛四谛八谛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十万亿佛国中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十万亿法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万亿佛国中作初禅王修百万亿法门方便智愿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国中作二禅梵王修百万亿微尘数法门双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万亿阿僧只微尘数佛国中作三禅大梵王修百万亿阿僧只微尘数法门四无碍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国中作第四禅大静天主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教化众生如佛境界故知仁王经中三地以上约倍倍论之故言三地有十万四地有百万等乃至十地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国中等问若三地以上约倍倍说者何故言初地菩萨坐百叶华三地坐万叶华耶答十地论中以见梵网经说二地菩萨坐千叶华遂说初地坐百华三地坐万华等其实三地以上即约倍倍说之此即会十地论文又卢舍那佛所坐大华台由如风轮若千叶华由如水轮金刚轮等一华百亿国由如地轮安住而教化故。
【疏】一刹那顷证百三摩地者谓此菩萨得初地时即于一刹那中一时证得一百三摩地故于一念中得又解证得百三摩地者唯证得一定于一定上有百三摩地作用故菩萨证见道时一念证得十百种事不约前后若前后知十万种事一念唯知十百种事。
【疏】以净天眼见诸佛国者即于一念中得见一百佛三千大千界。
【疏】三动百世界身亦往彼佛界者皆唯一念不约前后问菩萨往百佛界为化身能往为实身能往答化实俱能往百佛界放大光等者即放光照百个佛国。
【疏】四化为百类普令他见者初地菩萨或化作金银七宝色声青黄等百类物与有情令得见与第九别者第九但化作百佛身故是不同。
【疏】五成熟百类所化有情者菩萨于一念中化百类有情令根成熟问菩萨云何于一念中成熟百类有情耶答菩萨于百法明门深以悟达有情根前圣为加持故于一念修得成熟一又菩萨一念说法百类有情成中说四名得成熟亦何爽理又云或住多时方可成熟如言一时佛在其力说法非唯一念时今言一念非唯一刹那。
【疏】六若欲留命得百劫住者然初地分段身寿命得三五劫住若欲更留得百劫住而菩萨留身百劫住而分段为留变易为留分段身若论变易二义亦能。
【疏】见前后际百劫中者有两解一云见前五十劫见后五十劫名见百劫事二云见前一百劫后亦见一百劫故名见前后际一百劫后解正。
【疏】智见能入百法明门者法门即能诠教教诠苦无常等故唤教为门。
【疏】九十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者但约一个菩萨本身一时化作菩萨百眷属围绕菩萨本身令有一百一身。
【疏】二加能入百佛世界亦动百世界中摄者意说能入百佛世界即是前身亦能往也入与往其义一也。
【疏】三加照百佛世界者即是前放大光明文也。
【疏】彼论文中亦合入照百佛界等一处为释者意说此论中成熟百类所化有情亦合摄入彼论照百佛界等中一处释之既不一处明故知释论者失。
【疏】十种发心等者所指彼论文广故不引文。
【疏】又作阿赖耶识依他性观等者按五十一云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此修善法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圣谛现观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未见谛者意说未见谛者不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何以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识当于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内为粗重缚所缚释曰资粮加行异生缘彼眼等转识此有二义一三乘通说理实大乘亦缘第八作唯识观二质影不同赖耶为质转识为影隐质谈影云缘转识问二乘云何能观赖耶云入声闻正性离生通达赖耶答有二义一据不定声闻性人根熟者说彼入自见后回入大能达赖耶定性不然二约种子赖耶识言三乘皆能知苦断集广如瑜伽论钞所言赖耶者且约七地已前说若至八地已上亦名异熟识观观识从缘如幻不实名依他性观心外境无名唯识观问初地菩萨得十百门未审摄得几道耶答若见佛国即天眼通若动佛世界是神境通若见前百劫事是宿住通若见后百劫事是死生智通八净天耳闻佛说法即天耳通知有情所乐闻何法而便为说是他心通未得成佛无漏尽通。
疏第十卷。
【疏】住出地心等者问初入地心既是见道住出地心后是修道未审相见道在于何心答今以理推征相见道在于住心从真入相故。
【疏】为断余障证转依等生起下文者即此论文云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论文即是生起广解为断余障转依之义今但总标生下略释文也。
【疏】然非唯智是修习位乃至略不说余者意云此修习位非唯取此无分别智而为修习位体然亦取修习位中十波罗蜜为修习位体问何故论中说修习位唯取无分别智不说余法耶答即从所缘能断道说缘者藉也即修习位从所藉无分别智能断惑故所以此位偏说无分别智略不说余法或所缘者即是真如既对所缘真如即说能缘无分别智断惑之道为修习位故不说余十度等法。
【疏】远离所取名为无得者谓所取境是能缘心之所得今离所取名无所得远离能取名不思议者其能取心名为思议今心智既无能取名不思议。
【疏】或有漏分别说为戏论者且如童子戏于沙土之上终日无益此有漏法亦复如是终日驱驰顺于生死终无有益故名戏论然如无漏之法能断于漏故坏生死非戏论也。
【疏】妙用者此无分别智凡不能为皆悉佛妙有大胜用非要神通名为妙用。
【疏】违细名粗违轻名重者菩提涅盘是微细法不同烦恼障粗重之法得细轻名重者二障障正道故名粗重粗重之义诸论不同有其两说一者二障种子于无漏法性无堪任违细轻故说名粗重有实自体二者二种所引无堪任性与五蕴法非一实五蕴无别自性违细轻故亦名粗重今此颂中说前非后有种体故。
【疏】所知障种名粗重乃至若论烦恼非种粗重亦地地断者及非种粗重者即是二障之上无堪任性是也若所知障地地之中起法空智无间道断也若烦恼种十地不断者至金刚心方断若烦恼上无堪任性亦十地之中地地断若所知障与烦恼障同种别种今应分别亦所知烦恼同种生者十地之中地地起法空智无间道断所知障种烦恼亦随断起法空智解脱道断所知障烦恼二障之上无堪任性以所知烦恼同种生气分同也其烦恼障若与所知障别种生者即十地之中地地起法空智无间道断所知障种兼断烦恼障上无堪任性烦恼种至金刚心始断起法空解脱道时唯断所知障上无堪任也问若无间道能断烦恼障上无堪任性者何故此论云无间断惑种解脱道舍无堪任性耶解云论即约断二障同种者说故亦不违若据别如前释。
【论】此能舍彼等者此无间道舍二障粗重至解脱道得二转依转依者谓菩提涅盘或可颂意但说涅盘。
【论】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者意说第八识与染净法为所依也不约与七为所依故若约六七识为所依者若六七正起染时可与染法为依正相唯如何得与染法为依或六七起善心时可与净法为依如何与染法为依故唯取第八为所依也故说第八为染净依真如为迷悟依。
【疏】总为别依者意说总第八依他与染净别法为所依染即依他上遍计净即依他中圆成若尔是依他唯第八识耶答又解依他又通一切有为法皆是依他从缘生故今约无间与染净二法俱为所依即唯第八余色心等有间断故。
【疏】同摄论果断分解转依者意云如摄论中有十分义解转依果今此果断分即是彼十中一数也彼果者即是菩萨断果断者即是涅盘由断烦恼得涅盘故。
【疏】转谓转舍至转依依士释者意说第八总依他与染净别法为所依即依他转染得净故依他是转染净之所依即转之依故名为转依故依士释也即依他与二转为依也。
【疏】又解此文依他事上至故名转依者第二解云即此依他起法与理为依由有依他起第八识故与能遍计心为所依由能计心起计所执性而执邪道理若起圣智断染遍计性得菩萨智而即证涅盘真如故说邪理及真理皆依他起事法故事为理依即将事摄理如将苦等事摄谛名苦谛真如苦即是事法即但名苦谛真如苦谛既然此论中说依他起与染净法而为依者是事为理依也即同小乘说小乘说一切理法皆依事故此下论文云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盘之所依故者此文即理之为事依唯是大乘中不共义小乘无也问两解所依有何差别答前解依他起法为染净依后解约事为理依故有别也。
【疏】无性云二所依止转依亦持业释者意云此依他起事等有邪理执着有正理离倒即依他与邪理正理二法为依若转却依他邪理自己正理得显即无漏起生正智所以转字而属所依依他故持业释转即依故名转依也即依他起一法能持染净二法名持业释三藏法师有此分别又按无性本论第九云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盘谓依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无性释云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或依士释或持业释解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者意说二分者即是生死涅盘名为二分通二分者即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既与二分为依故知依他亦通染净故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也二所依止至或依士释或持业释者意云若依他与染净为依者转染为净名转之依故依士释若依他起体通染净者转染得净转即是依故持业释。
【疏】然今能依所依合为转依故无持业释者若据其文即不顺若据其义义即无违意云摄论能所依合说故通持业释此论中能所二依别说故无持业但有依主释或可此论能转与所依合名为转依有依主释摄论唯约能依染净转即是依故持业释此顺疏文不违理故。
【疏】今言依他起名转依者至名为舍者意云此释伏难谓有难云所言转依转谓即是遍计圆成如何论云依谓依他起耶答如疏自明流转即虚妄遍计生死还灭即菩提菩提即道谛是能还灭谛是所证寂灭处俱依依他第八识也又有异师解转依文云转者属能转道亦转之依由能转道转所转依名转依故今此解者相最显了详曰与转为依名为转依转即能依能依论说是染净法云何转言属能转道能转道者非是染故今释转者而有二义一云转者属能转道舍得二种转之舍得依主为称二云转者属所转舍得二种转即舍得持业立名今依初义合言转依亦依主释合言转依者转谓能转依谓所依即转与依合说名为转依也。
【疏】即真如迷悟依者迷悟是能依真如是所依即迷悟之依亦依主释。
【疏】悟此真如证涅盘者至能所依异者问生死妄计与真如体别可与为依涅盘既与真如无别如何真如与涅盘为依岂可一体之法而分能所依别耶答执四种涅盘中初后二种涅盘体即真如不分能所若有余无余二种涅盘由断障所得此二涅盘即是择灭择灭是假即依真如此假涅盘为能依真如是所依故说涅盘依真如也。
【疏】金刚心后等者此释颂中便证得转依文。
【论】虽于此位至名法身故者此释伏难难云如第一师释转依言证得如斯二依果云何此中但说涅盘不说菩提答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唯识性故又复颂既云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明知但显涅盘不说菩提也。
【疏】位有多种者即五位也但说小分者不说余位但说修习位故言小分。
【疏】此无别体者意云总名修习位若说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即分十地十地与修习位无别体也言总释别位者即是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若为别位即约此修十胜行别位以立名十地故云总释别位。
【疏】明十胜行即是广前至是出世间智者问十度中前五是福如何将十度而释无分别智耶答其修习位非唯取无分别智为体总用十度名修习位故入十胜行广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于义何爽。
【疏】俱行五蕴者但无漏戒名色蕴俱时身不名色蕴以有漏故。
【疏】前劣者已舍故者意云且如见道圣性对修道无漏智名劣即前前劣后后胜也意难云若见道无漏智断分别惑名见道圣性即修道无漏智不断分别惑又舍前见道圣种有修道无漏智等应非圣性。
【疏】性能断故者意说且如见道无漏智断分别惑故所以修道无漏智等断分别也见道智不断修惑修道智亦能断故云性能断故又是见道无漏智之类故若据此义即兼取已后修道无学道无漏智种为圣性于理为胜问且如分别二障种能生现行者立为异生性不能生者不立为凡性何妨圣性但于能断分别惑无漏智种上立耶答此亦不然若尔如身在欲界坐得无色界定已离欲界上二界染此人既即欲界中分别惑种不生现行未知此人是何界异生摄亦不说此人有无色界分别惑种能生现行即不说此人是无色界异生摄何以故以本所生身及第八识是欲界故若言此人是欲界异生者此人先伏欲界染即欲界异生性不成就故若救云此人所有色无色界分别惑种依欲界第八识故种子不离识故即此人是欲界异生者不然违前种子不成就中若身在欲即上二界种子不成就亦不可说身在欲界或在色界即用三界中所有分别二障种名欲界等异生以界是系义故今正义应言若身在欲界欲界中分别惑种若能生现行不生现行为欲界异生性若身在初禅即依初禅中所有一切分别二障种无问生与不生立为初禅异生乃至有顶亦然。
【疏】各随自乘所治既为凡性者如二乘人但依所治分别烦恼障种上立为异生性菩萨人依所治分别二障种上立为异生性。
【疏】亦随自乘能治至一空二空智种为体者若二乘人即依生空智种上立为圣性若菩萨人即依生法二空智种上立为圣性也。
【疏】非如二乘小人之圣性者若二乘即名小丈夫之圣性若女人得预流等四果亦名丈夫之圣性性是丈夫故若成此性种是女人亦名丈夫问依男身得圣性圣性应胜依女人得圣性圣性应劣答女人但得声闻果不得独觉菩萨也独觉菩萨必依男身得故然独觉中部行独觉女人容有种姓必不得麟角独觉麟喻独觉出无佛世以神通力化三千界故非女人所得。
【疏】此地名极喜地者未知此喜是何地喜答初禅二禅喜及欲界喜若第三禅但有乐第四禅有舍受若尔菩萨入见道要依第四禅第四禅唯是舍受如何菩萨起下地喜心答菩萨欲入见道身在欲界若正入见道即依第四禅在见道已后起下地喜心身在欲界起下地心斯有何失若尔由顿悟菩萨身生欲界出观已后得起下地喜心且如渐悟回心身生第三第四禅中还依第四禅心得入见道出观已后如何起下地喜心唯除借识力身在上地借下地眼耳身三识等今解云第四禅中舍受亦得有喜且舍有二种一顺益舍二违损舍违损舍与忧相应若顺益舍亦假名喜非实是喜也且如第二禅中见下火交起而生于忧亦假名为忧忧受初禅既断故此亦如是即舍受名喜二释俱有理。
【疏】由得不住道者有两释一云菩萨得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名不住道若预流人厌生死乐涅盘名住道二云约菩萨于在家或出家二道之中皆不定故向作梵王帝释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或大鱼之身救其饥馑等或作师子虫鹿等身随烦恼受生化沙门比丘比丘尼像若预流人即住在家出家二道之中出家即剃除须发威仪具足若在家即受持五戒等然菩萨不定住于一道名不住道问二乘人及渐悟菩萨可许受持菩萨别解脱戒顿悟菩萨既是大乘如何亦受菩萨戒耶答有二义一者为欲遍学二为欲降伏二乘所以须受故顿悟菩萨先学大后学小若渐悟菩萨先学小后学大。
【疏】一向预流行不成就故者如预流人不行十恶性戒成就若菩萨行于十恶并见诸众生先曾修善后遇恶友更令造恶菩萨见已恐堕恶趣即作是心彼得生天自堕地狱作是心已即断命根故菩萨起烦恼胜二乘无量劫悟道乃至偷盗邪行两舌等罪皆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疏】亦非一来者然一来果大生唯有一生小生即有四生谓两个中有菩萨不尔受无量生化有情类。
【疏】不还者更不于重生处生名不还果如先于欲界或梵众天生已更不于此处生名不还果已上皆然。
【疏】菩萨生欲界不退静虑者意说菩萨得上地定而不退定亦不起欲界润生烦恼但由愿力受欲界生纵起烦恼助愿受生亦不起烦恼过失故说菩萨安住静虑还生欲界。
【疏】菩萨减离无色界生者灭即是离意云菩萨离劫无边而更不生后。
【疏】或色界中已证得威德菩萨等者初地已上菩萨皆名威德威德菩萨不生无色界意云非但菩萨威离无色生于欲界亦有得威德定菩萨为利益有情虽住静虑而生欲界问何故菩萨不与无色定相应生于欲界耶答以无色界非成熟有情处故。
【疏】由此菩萨善巧回转动故者善巧回转动者即是方便巧能也此菩萨虽得上界定不退上界定还生欲界故名善巧回动生于欲界。
【疏】唯有具利故喜至极喜故者彼论云二乘人唯能自利不能他利不名极喜初地菩萨具二利故名极喜也又二乘人唯证一生空圣性不名极喜菩萨人能具证二圣性故名极喜故瑜伽七十八及解深密经第四同作此说云成就大义得未曾有出世间心生大欢喜故仁王经名为喜学十住婆沙始得法味生大欢喜名极喜地。
【疏】无上二利初证圣处多生欢喜者疏引十地文隐读者难悟今按十地论云菩萨成就无上自利利他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圣处者即圣性也。
【疏】即与此二因同者自下别解初地具三因故生欢喜也一初获圣性二具证二空三能益自他具此三义故生极喜也与此二因同者彼此二论俱有初获圣性能益自他二因故云二因同唯具证二空相一因此论独有余所无。
【疏】四十七说此地善决定故者即疏中除却四相发心分外其次已下有六个故字是也又按瑜伽四十七云极喜住菩萨有四相发心一者何相发心谓胜解行住已善积集一切善根于菩萨行已正超出略说是相二者何所缘虑缘当来世菩提资粮利有情事一切佛法诸佛所作此等圆满三者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谓诸菩萨发起一切菩提资粮随顺有情一切菩萨成佛等事四发心有何胜利谓诸菩萨发是心已超过异生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绍如来种又云又现法中能起菩萨一切精进信增上力为前导故又云引发十大愿谓为欲供养最胜有情说无上法引第一愿为欲受持彼所说法引第二愿为欲劝请转法轮故引第三愿为欲顺彼行菩萨行引第四愿为欲成就彼器有情引第五愿为往佛国见佛供养听闻正法引第六愿为净佛国引第七愿为不离佛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引第八愿为利有情曾无空过引第九愿为证菩提作诸佛事引第十愿十愿者按四十五云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以一切供具供无量佛名一大愿愿于当来护佛正法传令不断名二大愿愿于当来从都史天下至般涅盘名三大愿愿于当来行菩萨行名四大愿愿于当来普成有情名五大愿愿于当来普示世界名六大愿愿于当来普净佛土名七大愿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名八大愿愿于当来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名九大愿愿于当来速证菩提名十大愿又四十七明初地中有十净修住法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一于佛法深生净信二观有情唯苦起悲三誓令脱苦得乐起悲四为救忧苦而行惠施五为利有情求世出世法而无厌倦六无厌倦故善知诸论七善知论故善解世间八即于如是正加行中而修惭愧九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得无退转十以妙利养及与正行供养如来又云又诸菩萨于此十法受学随转多修习已复于余九增上戒等诸菩萨住从佛菩萨专精访求一切种道功德过失及神通乐无失坏道等此即开晓余九地也又云愿见诸佛愿生佛国如实称遂又以见佛成就有情善根回向无上菩提由是三种清净因缘彼诸善根倍复明净名修善根又云在在生处多作轮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得百法明门等是生处戒等彼广明威力故得大自在是威力故。
【疏】二障摄者意说此犯戒垢后十一障中辨烦恼所知二障中当辨相摄。
【疏】净尸罗至即通三种乃至此地已满者净尸罗者是梵语此云清凉意云若坚持戒即名清凉若破戒者即心生热恼然此第一解即不及第二解此中意说若别解脱戒即能离性罪若定道共戒即能离犯戒贪等烦恼性罪者但制不制皆结罪如杀淫等十不善业若制有犯不制无犯名遮罪也如制不得妇人同道行等虽第三地中得定增上然十地中皆得定故若望定共戒即此二地既满定障亦除然第三地中断定障名发光地者据定增上说此答外伏难言通三种者所谓别解脱律仪道共律仪定共律仪也然此三种律仪相望应作四句分别具别解脱与定共戒相望四句云有得别解脱律仪不得定共律仪谓今时持戒比丘唯受得别解脱戒不得上界定有得定共戒不得别解脱戒谓诸外道虽得四禅八定而不言别解脱戒等所以一切外道身中皆无别解脱戒有亦得别解脱戒亦得定共律仪即如比丘受得别解脱戒已又修行至三乘须解脱分及须决择分中得上界定也第四句可知谓异生至等不受禁戒者又将别解脱戒对道共戒相望作四句云有得别解脱不得道共戒谓诸比丘虽受别解脱戒未得入圣有得道共戒不得别解脱戒谓有罗汉果而是沙弥乃至前三果人亦有是沙弥者此等虽得道共戒而未得别解脱戒者亦得别解脱戒亦得道共戒谓佛在世有比丘受解脱律仪于彼修行得入圣道亦有小分先得四果后方受别解脱也有非得别解脱戒亦不得道共戒谓余凡夫亦不受戒不得圣道又将定共与道共相望作四句者有得道共戒必得定共戒有得定共戒不得道共戒谓余外道而得上界定无无漏道也第三四句同前第三四句可知。
【疏】或依别脱至根本罪故者此第二解解云今第二地唯依别解脱戒说所以二地能令离三戒障随戒故名戒障三戒障者一加行二后起三根本如言杀生先持刀杖向前欲杀名加行杀生已后其罪增长即名后起正杀之时名为根本此三障戒名为戒障障别解脱戒也入二地时别解脱既得圆满明知全能离此加行后起根本三种罪障。
【疏】非定道共至后起罪故者意说道共戒不能离此加行等三障问何故不能离此三障耶答此定道共戒名随心转戒心有即有戒心无即无戒若不在定即无功用而能防非今此别解脱戒一切时能除防性罪遮罪加行后起根本罪立别解脱戒据防非故所以说二地有别解脱戒而令能离三障等有解云据防性罪遮罪加行后起根本罪立别解脱戒据防性罪身语七支立定道共戒不依遮罪加行后起而立定道共戒也若依此诸根本即是性罪此解有理若不防性罪云何名定道共戒故俱舍颂云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满释曰一切谓加行后起根本三时名一切也二现者心境二法在现在世名二现也心唯是情境通情非情此通性罪遮罪也依此深防立欲界别解脱律仪从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漏不防遮罪加行后起也。
【疏】又论性戒至余论皆同者此第二解初地菩萨必不犯性罪少分犯遮罪作虽意护持时有小分误犯又初地菩萨不同初二果初二果人犹有妻拏菩萨不尔所以于性罪毕竟不犯但于遮罪而有误犯有云初地菩萨犹实有妻拏未见文更捡余文设有皆是示现故净名云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疏】无性云至无色名等至者此文且据增胜现说而不尽理以色界中定慧均故所以名等持以无色界定慧不均但名等至即等离沉掉持心一境故名等持若于定中正受定境现在前故云名正受现前。
【疏】三咒四能得忍者以小文句请佛加持能除定障故名为咒能得忍者即以文句赞叹菩萨所有功德于菩萨道速得不退及能修证无性法忍言迟钝性者即下闇钝障也由闇钝故于其三慧而有妄失故得障名。
【疏】今此地无妄彼法名大法之总持者大法者谓教法也总持者谓念慧也由念故不妄此教法名大法总持。
【疏】谓以闻思修三慧至亲能起二者意云谓依定及总持为因发起无尽闻思修三慧照了大乘法因得定断障闻思转胜故云发无边妙慧光妙慧光者即闻思慧也问定是修慧闻思是散慧岂可依定心发起散心思慧耶答有二解一云闻思慧依定起者即在定中义说有闻思慧也谓于定中能缘闻名故假名闻慧能缘义故假名思慧据实而言实是修慧必无散闻思慧也第二解云即疏中有文谓因得定断障闻思转胜非由定力亲能起二因得定断障者因闻思得定因修慧断障此中意说即由闻名定闻慧思义起思慧若已后不起修慧即令已前闻思有所忘失若以后起修慧即令已前闻思二慧皆不妄失又令已前闻思二慧渐渐转胜名由定起不是闻思依修慧起故说非由定力亲能起二也。
【疏】故名明地者旧经论唤第三地名为明地准新经论名发光地云明与光语异意同。
【疏】问何故十度五地修禅修三福业此地修定者三福业者谓施戒或修此中问意云何故十度中既说第五地修禅明三福业即说第三地中修定耶答菩萨为欲遍学诸道故初地引施二地持戒已上同欲界有情三地学修定即同色无色界有情声闻行法多所以菩萨四五地中学缘觉行法少所以唯第六地学七地以下学菩萨无相行等且四地修菩提分法观五地观四谛理同声闻若六地修缘生观即同缘觉七地已下皆同菩萨修无相行所以尔者唯识约菩萨遍学诸道故三地修定余论约十地中修十度约随增相说云五地修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问何故说于戒定偏名福业耶答由施戒感大财及生人天中受胜妙果由修定感上二界生是故此三偏名福业。
【论】烧烦恼薪者此但断所知障不断烦恼云断烦恼障即伏令不起名之为断然疏引世亲云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等者亦是伏令不起故疏云即断第六识中俱生身边二见及与二见邻近俱起贪痴慢等亦伏不起就此应分别若贪痴慢与身边二见俱起者即四地中伏也若贪痴等由身边二见势力所引起者即第五地中伏若贪痴慢不由身见边等独头起者即第六七地中伏然四地中亦伏八大随惑而不伏小随。
【疏】十地云不妄烦恼薪者妄谓痴妄妄失此烦恼无始相续不绝名为不妄亦有疏本云不恶烦恼薪起火所烧故者有解云身边二见是有覆无记性云非不善故云不恶此四地中伏故云起火所烧。
【疏】以菩提分法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焰故者意说此地修菩提分法观名焰慧地者即菩提分法非皆是慧慧之焰从喻为名也意云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念处是慧为体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觉支中取择法觉支八正道中取正见此等八法皆为慧余二十九法总名为焰是慧之焰故名慧也亦如于焰从火而发今时信进等亦由慧发故如焰名云焰慧地也。
【论】五极难胜地者问仁王经颂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理何故此论等唯说五地真俗双观方名难胜答世智有二一者缘色等诸法自性二广分别五明差别缘色等法无多差别易故初地真俗令缘缘五明论智起有多差别行相难故然五地方令真俗双缘问初地五地既一种真俗合缘有何差别三藏解云初地得者据由加行力方得五地得者据由任运力得亦不相违。
【疏】然相应者至前四地中犹未能故者此释相应义有二解初约智辨相应第二约境辨相应谓于真观为俗令境相入名相应等者此约智解相应也即约一念中得并起二智名相应意说第五地菩萨一念中起根本智正观真时即起后得智于此真上而能观俗名后得智正缘俗时同念即起根本智即能观真但以真俗不相离非谓将真即是俗也问无一心中二慧并生如何解此文答彼约凡小菩萨二乘等说非约八地菩萨亦不相违有云相应者于一念中同一智体双证二谛名相应非谓真俗二智并起相应也。
【疏】又境同名相应至名相应者此第二解即约所缘真俗不相离名相应谓起根本智观真时即起后得智于真上而观于俗以俗不离真故若以后得智观俗时即起正智于俗境上而观于真真不离俗故故云二谛无差别也据境真俗不相离名为相应故五地真如名无差别真如。
【疏】前第二识中已有妨难等者即自第七识为第二识从于本末以为次第说彼第七识中我我所不许俱起如何此一念二智并生此等妨难如彼广说。
【疏】谓观十二诸缘起支至名无分别者此同摄大乘彼云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能现在前故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缘起诸法无染无净解云由加行智为先引无分别智证真如理离染净相故疏云有最胜智观无染净令现前故名无分别。
【疏】七地成有八地成无者此疏两句文全是第七地中问答文问第七八地俱是无相未审二地有何差别答七地成就有功用八地成就无功用行故有差别又解此文即胜后七八地为难然后却解第六地无染净相谓有难云第七八地既纯无相第六地中后观缘起诸法而无染净相未审此等有何差别答第七地虽是无相而有功用第八地中虽是无相而无功用第六地中虽观缘起支等无染净相然于观心上还有无染净相现若第七地无无染净相故有差别。
【疏】十地云至有间大智现前住者间谓间断即由观缘起智为先加行有时引彼般若无分别而得现前或可间字平声读由缘起智为先中间引得无分别智也。
【论】七远行地至二乘道故者此释第七地加下论说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多第七地纯无相观者真如观中无种种言说所说相名为无相又前三地相同世间次云三地相同二乘作四谛缘起观等同菩提独觉故今于此地至于无相功用后边已过世间二乘道故能于空中起有胜行故名远行行渐高远得远行名。
【疏】犹名有行者虽于无相犹名有加行也。
【疏】执有生灭者若观无明缘行等即名生相若观无明业即行业等即是灭相乃至识名色等亦然。
【疏】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者意说前六地菩萨未能观空之时即起神通利有情等殊胜有行此地不同前地故能空中起有胜行问七地菩萨无相相续未审又起有相诸烦恼不答入无相观时即无相恒相续若出观时还起有相及贪等烦恼若第八地无相观恒相续又无间断。
【疏】报行纯熟者报谓根性行谓修行即所修胜行又或是根本字意云此地菩萨根行纯熟因修任运不待加行而能成之名为根行如言根性自然成等此解稍胜。
【论】四无碍解者以慧为体故说此地名为善慧善慧即是四无碍解于一切法无滞碍故名无碍解法无碍解者于一切能诠教法而无滞碍义无碍解者于一切所诠义理而无滞碍词无碍解者分别一切言词意云分别一切诸方众生难言说即如法华经中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门也辨无碍解即是四辨七辨能为有情随法说法。
【疏】无性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至所依法身故者此解法云地即从境及喻为名名法云地法是智之所缘境也此有三义一如摄论云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譬如大云无性释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总缘一切契经等法不离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智至胜巧能故者第一义解云共相境智者即真如是共相境三世如来同共证故二云又如大云至此名粗重者此第二义故摄论云蔽如空犹大云无性释云又如大云覆隐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覆隐如空广大无边惑智二障言覆隐者隔义断义三又如大云至充满所证所依身者是第三义故摄论云充满法身法雨如大云无性释云又如大云雨清冷水充满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出生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证所依法身。
【疏】得大法身者显前九地证此地令得故云得大法身。
【疏】如云身遍满故乃至度众生萌芽者意说如云遍满虚空此地菩萨能起化身遍满法界化八相成道化诸有情除其烦恼垢令善根增长即是萌芽开敷。
【疏】不自在者问若不得自在如何前云具足自在于诸王子而得自在耶答据当地虽得自在若望后佛地亦名不自在故疏云对此障故说后佛地。
【疏】十地第十二说至皆如彼说者此说十地菩萨得受佛位有其十相疏虽略引今按彼文具引十相一主相者主者即是第十地菩萨所见他受用佛名主非约第十地菩萨名主也或此佛所坐大宝花王台此花胜余花亦得名主相王是主义二量相乃至大千世界者此即约第十地菩萨所见他受佛所居土量大小不说花量大小也即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一一尘各各是一三千世界如是一个三千界二个三千界乃至数至阿僧只三千界乃至十个阿僧只三千界百千个阿僧只如是一个僧只二个十僧只乃至十个十僧只一百个十僧只二百个十僧只乃至千个十僧只乃至百千个十僧只等世界一一世界碎为微尘然一微尘为一世界宽狭量同也如一个第十地菩萨所见他受用佛世界与此等世界宽狭相似或菩萨所见花王坐量相如此等世界大小相似问若尔如何言第十地菩萨净土大自在宫在色究竟天上耶答此大自在宫未必居彼色究竟天上且如十方世界或高或下不定犹如雨滴或当他方欲界或当色界或当地狱或当风轮既尔不定如何定言在色究竟天上今解云如言无色界以三界论之无色为上色界为中欲界为下是无色在色界上耶据实无色界通其欲色二界净土亦尔据其胜处且言依色界其实处所不定乃至欲界亦有也问初地菩萨所见他受用佛坐百叶华未审菩萨坐华叶数多少于佛答有二解一云菩萨所坐华叶与佛相似二云菩萨见佛理合申敬但立不坐二不论华叶多少二地菩萨见佛坐千叶花准释可知五因相出世善根后得所生者若菩萨成佛自性身即是正体智所得若自受用真土及他受用菩萨花座等并皆是菩萨后得智出世善根本所生也六成相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者意说诸法如幻境界所成就故七第一义相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故普照者名为正观花王有光照一切境界故八功德相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故九体相大琉璃摩尼宝为茎等故十庄严具足相化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错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故。
【疏】又如怀孕在藏十时菩萨亦尔等者如人怀孕十月方生十地菩萨亦尔要经十地十地满足方得成佛喻子在胎藏十月满已方生也十地者即经十地也有疏云十地菩萨亦尔意说菩萨经十地由如十月在胎藏今得成佛由如子十月满出胎也。
【疏】行及德及名者然彼论明菩萨十度行及明十地菩萨功德兼明十地之名广如瑜伽四十八说。
【论】如是十地等者明此地体诸论不同按十住毗婆沙云善根阶级住处是地义此同摄论以智为体以无为法无阶级故又梁摄论唯说出离即真如为地以如为法本故偏说之又佛地论第一有三义解地谓所依所行所摄即以净法界境智等法合为地如次名为所依所行所摄所依者谓清净法界名为所依佛所依故所行者谓境等四智名为所行能有所行故四智相应法是行所摄名为所摄佛所摄故诸圣教久不同义不违也。
【疏】此论总出地体义至生长义故者此论意说有为无为法总为地体者是依持义生长义无为与智等为依持有为智等能生长诸功德名为地也。
【疏】四十七云由能摄持菩萨义故名地者意说真如于菩萨行能摄持故亦名地也。
【疏】能为受用居处义故名住者意说菩萨受用二利行时所居处义说之为住。
【疏】即是实法为假者所依等者意说真如实法与菩萨假者所依也有人弹云疏云若说别实法与总假者名之为地者今解不然论自说云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其处修行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别从实生故但应说有为无为总聚之法与所修行别法为依为生长因名为地也详曰若但云地不对于人可如所断若对于人云菩萨地菩萨之号岂非目彼假者体耶若许尔者与假为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只约行人阶位差别若不对人何须立地又人无别揽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总分废总谈别云与修行为修行为依生因解云有为无为总聚之法与所修行别十度等行为依废总谈别者即五蕴假者名总真如等名别法今不取总假者但取别实法与总假者为地虽所修行亦是总收然废总依别说为地故又与修行为胜依等正释与假为地所以又诸菩萨殊胜五蕴远因实法而得生起何过不许故四十七云由能摄持菩萨义故名地正同此论于菩萨行能摄故故与菩萨而为地也。
【论】令得生长者若初得见道无漏种能生起现行名生也后令所得无漏智渐渐殊胜名长或可新熏名生本有名长意说谓真如等与所修习十种胜行为胜依持令得长生如大地。
【疏】今者不言如为能生至从自种子生故者意云不言真如为能生行为所生但说真如是诸法增上缘故与诸法为依持也由此诸行从自种生亦如大地与一切草木而为依持真如亦尔有解云真如为生能心故说真如亦名地也。
【疏】即以胜功德至功德名地者胜功德者即是真如正智意说真如正智与行为地由求胜功德起行进修也。
【疏】此约果与因因地功德是行之所得者意云以果与因而为地也由所求果方起行故即随自他理智二极皆名为果非唯佛果。
【疏】然以假者总法为能依至为地胜者意说别法功德与五蕴假者为地即依别实法假者依此而修行故故唤别法功德与总假者为地。
【疏】璎珞经云持一切功德名地者按彼文云持一百万阿僧只功德名地。
【疏】生成一切因果者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非是究竟名因果也生成者若有为名生因果若无为名成因果。
【疏】无性云谓诸菩萨于此地中至烦恼障等者此文意说十地菩萨修习现观现观是初地离过是二地离犯戒过离贪是三地由行忍故于身不贪又第三地菩萨能离欲贪愚故修菩提分法是四地观察诸谛是五地观察缘起是六地无相中有功用是七地无相中无功用是第八地得胜辩才是九地及真灌顶是十地逮由及也故此修位有十地别广如无性释疏云十相者即是十波罗蜜多也。
【疏】财是身任持无畏是心任持法施是善法任持者然此中十八任持今生皆约任持他身心若后生即约任持自身心故此三任持今生但约利他任持他身心由施他衣食故能任持他身令不坏名身任持由施他无畏故令他众生心无惊怖名心任持能任持他心故由施他人法故即能任持他心令前别人心得断恶心故慧善解义等名善法任持此能施者由今生行财法无畏施任持他身心故未来自身得衣食等即任持自身得离五畏故即任持自心得断恶慧故能任持自心也下皆准知。
【疏】摄论第七施中以法财无畏为次至义意同此者彼论即约从深至浅为次见富贵人先施法若前人彼少财后方施财无畏等今此论即约先施贫人财令入佛法后方施无畏法等即从浅至深故二论不相违也。
【疏】无性第七云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者此文即与金刚般若论同檀度能摄得六度财施摄施度无畏施得戒忍二法施摄精进禅定智慧三种故彼论颂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任非但施中有六乃至余五度一一皆有六种波罗蜜多如戒中有施乃至慧余准知。
【疏】对法云至相违者施度是财施余五无畏施一切六法施五无畏施者由持戒故不恼地名无畏施由施忍故不恨怨亦不打骂于他名施无畏由精进故遍策发起由禅定摄心故亦不恼他皆名无畏施由智慧故简择一切亦不恼他所以五度皆名无畏施一切六名法施者意说六度总名法施问初财施如何名法施答施法财亦名法施故观音经云受此法施珍宝璎珞等又如以教法教他人行六度财所施等皆名法施。
【疏】及三十九初以财法无畏为次等者按瑜伽三十九云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慧施调伏悭吝垢而行慧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慧施无畏施者谓救拔师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救拔水火等畏若能如是救拔令前人无畏名无畏施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劝修学处是名法施如是一切总说九相名为施度。
【疏】律仪戒是善任持者此有二义一者由此戒故任持身中所有善法二者由此戒故能息一切诸恶即自利行名善任持。
【疏】摄善法戒乃至是彼因故者由持此戒即能任持一切善法及能任持无满种子故云是彼因故也。
【疏】大悲任持者菩萨由大悲心饶益一切有情故名大悲任持。
【疏】远离防护者即远离恶法防护恶法或远离恶法防护善法。
【疏】律仪是依持戒至无罪利益相者此文意说若不持律仪戒不能建立后二戒若持前律仪戒亦摄得一切善法故与摄善法戒为依持亦能利益一切有情故与饶益有情戒为依持故说初戒为依持戒。
【疏】无罪利益相者若持律仪戒所引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皆不为放逸故引此戒亦不为与烦恼相应故引此戒名无罪相若为放逸与烦恼杂染心俱引此戒即是有罪相。
【疏】七十八云转舍不善戒至义亦同此者意云转舍不善戒者即是此中律仪戒转生善戒者即是此中摄善法戒转生利生戒者即是此中饶益有情戒故云义亦同此又辨三种戒相谨按瑜伽论四十云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名律仪戒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等名饶益有情戒问瑜伽自云三戒同受复云何言受律仪后所有诸善方名摄善法耶答理实同受显后所起亦摄善摄若不言者恐疑后起非戒摄故显律仪是余戒本致前后言实同受也问云何善住善护律仪戒答按瑜伽云成就十支名善住护谓不顾恋过去诸欲又不希求未来诸欲又不耽着现在诸欲又乐远离不生喜足又能扫涤不正言论诸恶寻伺又能于己不自轻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轨则净命问云何善住善护摄善法戒答即能论云由十种相名住摄善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即施等十波罗蜜多问云何善住善护饶益有情戒耶答即彼论云由十一相名住饶益有情戒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令断诸恶又诸菩萨于其有恩诸有情所深知恩慧常思酬报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为救护又诸菩萨于所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求即皆施与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如法御众方便饶益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先知体性方随彼转为随彼心而令恶止善法得生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说法是名菩萨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如彼广说。
【疏】谛察法忍是无生法忍任持者谛谓审谛察谓观察法谓一切法忍谓印可然谛察法忍有八种一观因者谓观善不善业因能得何果二观果者谓观此果从何业而生三观谛者谓观四谛苦集灭道世出世间染净因果四观真实胜义者谓观安立非安立谛五观道理胜义此复有三一观现量即缘现五尘作自相观二观比量即指定正邪三观至教量即十二分教六观烦恼所行即此烦恼能障涅盘七观所知障所知障菩提八观神通作化现等事由观八种即得无生法忍此一无生法忍非是三无生忍三无生忍即是无漏法此谛察法忍既通有漏地前亦学故所言无生法忍者无生者谓心缘此八法决定印可余痴等烦恼不得生故故名无生法者谓八事法忍谓有漏智即由此谛察法忍因遂引得初地已上三无生忍本性自然惑苦无生等。
【疏】初忍是诸有情成熟转因者由行此耐怨害忍为因故不舍前怨家而与善法令前人发起善心成就故转者起也即耐怨害忍是转之因故云成转因。
【疏】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者意说由谛察忍修前二忍意求无生法忍即初地初无漏心也故说无生忍与前二忍为所依止。
【疏】堪任甚深广大法故者意堪任者即堪忍之义意说菩萨得此忍既能印可甚深广大法故又辨三忍相者谨按瑜伽四十二说三相云云何耐他怨害忍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害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又自他身皆苦为体彼无智故于我苦体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加苦又声闻人修自利行不生他苦况我为他而生不忍云何安受苦忍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从昔来依欲行转常求诸欲如是追求无义苦时令我具受种种大苦皆由无智思择过失我今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尚应思择忍受百千俱胝大苦况少少苦而不忍受如是如是正思惟故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觉慧故能于八种胜解处善安胜解一三宝功德处二真实义处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四因处五果处六应得义处也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八一切所知所应行处。
【疏】善根方便任持者谓由彼甲故能任持得善根所言方便者是加行精进家前之方便也非是加行精进名善根方便也。
【疏】善根圆证任持者证者或证道理或证真如。
【疏】七十八云转生善法至名体俱宽者彼论既言转生善法即一切善法皆能生故与此论中摄善精进相似故名体俱宽如下当释。
【疏】摄论等云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至不舍善轭句者意云摄论将无怯弱等为第三精进即是经中有勇等三句如世亲摄论广解若对法说第三精进名饶益有情精进即是善根无尽任住持善根无尽任持者菩萨由利生故所以善根无究尽也瑜伽七十八对法及此论并同即从第一被甲精进乃至善根无尽任持以来此一段疏且对诸经论一一别解以下辨其胜劣不同所以。
【疏】然对法及此论以二利为度至利乐有情精进与对法同者问摄论何为与诸论不同答据义有别就对法及此论约二利建立六度所以六度中皆自利利他之行也六度皆有利生之说者且前五度一一度中皆通二利其第六度唯自利为摄后四度于此有自利利他行故总说六度皆有利生之说若方便若正证皆此摄故者言方便者加行善也正证者即见道无漏智意说经四种中有勤是方便加行后三是见道无漏智故知四句皆是善根圆证任持中摄故此任持体宽而名狭体宽者通摄得四句名挟者不通有漏善有漏善心未圆证故然摄论但以自利为精进度所以三种精进中无利他精进以摄初五句加行为挟唯摄有勤故者意说摄论中辨精进度中第二名加行精进若望经中五句唯摄得有勤一句何以故加行精进为挟故若唯识中摄善精进名体俱宽所以摄经中五句尽故此论与对法不同对法即名挟体宽复异于摄论摄论即名义俱挟由此论说名义俱宽此辨摄善精进与对法摄论宽挟不同其利乐精进与对法同更不异。
【疏】璎珞经云至不能烦述者言起大誓心精进者即当此中被甲精进方便进趣者即当此论摄善精进勤化众生者即此中利乐精进名虽有异乃无违又辨三精进相者按瑜伽第四十二显彼相云云何菩萨擐甲精进谓诸菩萨于发加行精进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为脱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处那落迦不在余趣乃至菩萨经尔所时证得菩提假使过此百千俱胝倍数时劫方证菩提我之勇悍亦无退屈云何菩萨摄善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为施等诸加行成辨施等又由此精进是能修证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胜因缘余即不尔是故如来以种种门称赞精进能证菩提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说彼说尸罗此说精进如前已引。
【疏】安住者至无猒倦任持者此文意说若入定已得现法乐住而身上有适悦故不生猒倦故名无厌倦任持现法乐住者即实已引得轻安乐受现受身中适悦诸根名住现法乐故云现法乐住。
【疏】无性云离慢见等得清净故者意云外道即坐得上定已遂见上静虑慢上静虑爱上静虑等今菩萨不尔由离慢等定得清净定也故云离慢见等得清净故。
【疏】诸所思事成满住持者意云菩萨已前未得六通恒思欲证今既引得六通即已前所思欲六通事今得成满故云诸所思事成满任持。
【疏】御众业者制御女人制御专不令坠漂沉业菩萨制以善业御众生不令堕于恶趣故云御众业任持。
【疏】名饶益有情静虑从果为名者先入定后起通化有情今定名饶益有情静虑乃是从果为名也。
【疏】一现法乐住从果为名者由先入定为因方引起身上适悦乐也今静虑名现法乐住者从果为名也彼论说第一现法住即是此中安住静虑以下如次配之又辨三静虑相者按瑜伽四十三云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一者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戒度引又对法论第十二云御众业任持者谓依止内证故教授教诫所化有情心未定者令其心定心既定者令其解脱此由饶益有情静虑所任持故。
【疏】摄论等云以加行至同摄论者如对法中缘世俗智即同摄论加行智加行智缘世俗色心文字等此并是自利智约自利行说又对法中胜义智与摄论中正智同正智缘如故有情智即摄论后得智后得智中能利有情故后得智中亦有不利生时今言缘有情者从胜功德标立名约利他说问第六般若既是自利云何有缘有情利他之智答对法自解疏将第十为第六度中有加行等三智明知六度通二利有情心中亦修六度也若据此论明第六度之中既言生空无分别等三慧故唯约十地无漏而论且据一义非是尽理。
【疏】此论别开至诸论不同者意云此论明十度据理事别说第六自利缘理第十通二利缘事受用法乐即自利成就有情智即是利他之智。
【疏】第三云至大悲相应慧者结第一证真如慧即同对法第二胜义根本智二五明至善巧慧者此同对法缘世俗加行智虽后得智亦能缘五明等今说增胜为名但说加行智中能缘五明三聚法者言三聚者总摄一切法略有二种三聚且初三聚者一色聚谓摄十一色等二心聚谓心心所心摄八识心所摄五十一等三非色非心聚谓摄二十四不相应及六无为等故摄得一切法也第二三聚者一义聚者即是善性法二非义聚者是不善性法三非义非不义聚者是无记性法故此三聚亦摄一切法一切法不越三性故三大悲相应慧者即同对法缘有情后得智。
【疏】一照有谛至三中道第一义谛者照有谛者即是第一加行智能缘一切有为法以加行智等能达一切法如幻所以名照有也二照无者即是根本智本智无相分故名照无三中道第一义谛者即是后得智今言中者但离前有无二法名中谓后得智有相分故名离无也了俗如幻虚假不实名为离有即离实有遍计所执问且如论所明三慧云生空无分别法空无分别俱空无分别夫入生空必无法空若入法空必带生空此即是俱空无分别慧何故更云法空无分别俱空无分别慧耶答大分言之二亦无别但约迷悟浅深迷深无不迷浅有所知障时未必有烦恼有达浅不达深有生空时无法空有达深必达浅有法空时必带生空所以法空即是俱空据此道理二空无别若约作用义即有差别谓唯有生空无法空谓十地唯起法空游观无漏道及生空后得智唯说烦恼不取二乘生空何以故以二乘人生空非是菩萨六度取收故有起法空即有生空如菩萨初入见道及金刚心双断二障时必依俱空观断即显俱空中二智齐有作用故得名俱空有法空必无生空如十地位中唯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有十地中能断道唯是法空智不是俱空智约此义故故说俱空与法空别也问俱空之中有二智耶答据观同而论合有二智若约道理而说理有不然无一心中有二慧故云一智有照二空之用断二障之能云有二智理实非也问何故论中所明五度引对法十八任持而以配之今第六度何引文不配答前五度与对法文同所以引任持配之今第六度与对法文不同所以不引亦何丧也又菩萨三慧相者按瑜伽四十三云慧略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此二略说复有三种一者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窹或于真谛正觉窹时或于真谛觉窹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于二者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及于三聚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解云三聚法者即善等三性也于此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资粮速证菩提是名菩萨能于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三者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有十一种如前俱引。
【疏】摄论第七至般若故求菩提者今此一段文中初是摄论本文从世亲云以下是世亲无性释文即释前本文也言以诸善根回求无上菩提是般若者是此论中回向方便善巧作诸有情一切义利是大悲故者是此论中秡济方便善巧无性云不舍生死等者疏引文略读者难知故今具引谨按无性释云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不舍有情当知即是不舍生死苦以此善根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为证佛菩提故当知即是希求涅盘。
【疏】四十九说如前所说十二行相者即是彼瑜伽论中自结前文云所说不是此疏中已说名如前所说已下皆准之知各各有六谓悲心愿慈等如下自解。
【疏】对法十四有四种方便善巧一成就有情善巧谓四摄法由摄受彼令处善巧故二圆满佛法善巧谓慧波罗蜜三速证通慧善巧谓日夜六时发露诸恶随喜功德劝请诸佛回向善根四道无断善巧谓无住处涅盘由此数数究竟无断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随所应化示现一切佛菩萨行。
【疏】进趣向果者是自利行即同此论回向方便善巧即进趣向当来佛果但据十地有所进趣不说小乘果二巧会有文者即巧会小乘中说有云教文次利生故。
【疏】三一切不舍不受者有菩萨不舍有情令出离故不受者菩萨虽不舍有情亦不摄受以为己有又云不舍者善法不受者不受恶法。
【疏】摄论说至殊胜众缘者此是无着摄论本文言殊胜众缘者即大愿是也故无性释云求未来世到彼岸缘亦为利饶益诸有情故然求到彼岸缘为利有情故者即同此论中利乐他愿及为速证佛果涅盘者即此论求菩提愿。
【疏】云无性乃至发种种愿者是无性天亲释文即释前本文也。
【疏】愿为当来此是所为第七转声者所为者令是第四转为声中摄缘当来菩提是所求境何以所为即是第七转声中所于境声摄非是所依声言为当来故发种种愿者即释第七转声所由。
【疏】四十九说如前五种大愿名波罗蜜多即是瑜伽论中自指前文。
【疏】三所行愿至殊胜功德者意云无倒思择诸法以施有情为利生故修习摄受一切菩萨功德所谓四无量四摄法等以施有情有情菩提并是于境菩萨所摄受功德莫不为菩提有情也故云愿于境界修习无量等若总若别者谓所化一切菩提功德名总就中一一有无量行各各别也故名为别。
【疏】五大愿此从正愿所出者意云此第五大愿即从第四正愿中分出此复有十种愿如彼广说此五愿中初一是求菩提愿后四是利乐他愿亦同此论。
【疏】自行愿者即自利行谓求菩提愿同此论说二神通愿就中有二若为利生起是利愿摄若自为嬉戏等起神通者但是自利摄即是求菩提愿也。
【论】力有二种者有解云思择力是思慧修习力是修慧若尔后得如何有思慧唯无漏故答有正思惟名思何失。
【疏】所有十力加行清净名力波罗蜜多者意说此二力乃是佛果十力之前方便今取此十力前加行二力为力波罗蜜多。
【疏】十力加行清净至修习者此问云十力前加行中何者是此思择力何者是此修习力耶此文义配可知者答前问也意云若加行中思惟简择诸法即是此中思择力摄若加行中修习诸行即是此中修习力摄然清净者即加行无染是清净义。
【疏】一报通力者不是因定发通但是菩萨俱生威力即如四善根菩萨持法花经不是天眼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悉见三千世界此名报通由此龙鬼等皆得报通亦名生得通不假修习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二修定通力者即先修得定因定起通名定通力三变化通力者即现种种事故此三种力中前二通力具二利第三通力唯利他故。
【疏】无性之由施等六成立此智至饶益有情者问何故疏下文即不许六度助成后四度四度是末六度是本本是不助末故此摄论中即说六度成立第十智度耶答然此中即初因前六度方引起第十智度即第六根本智引起第十后得智名前六度能成立后得智非约前六能助后四名成若后得智即能助成前六故下疏文即约本末本不助末故与摄论不相违也。
【疏】世亲云由般若波罗蜜多至成熟有情者世亲意云由第六根本智故引得第十后得智故说由般若波罗蜜多言复由此智至波罗蜜多者准此文即第十度通加行后智为胜意说七地以前由加行智引得根本智说第十后得智成立前六度问八地已上于无相中任运转无有功用何故乃云后得智为加行起根本智耶答所言加行者但以后得为因引起根本名为加行不同前勇悍进修名加行也又云八地已上若望自修即无加行若据利他作他有情事亦有加行加行智欲成佛事先作意故随未遍智先须观察而后得故由此菩萨自为己身及与自修行不同受用法乐也饶益有情等即同此论中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然此中说五智成前度者但约自地中前六度说但是自地中前后相望名前非是约他地以论前后何以故以地地中修行满足方入后地故不可以第十智度助成以来诸地六度又准世亲释但云成前度亦不云成以前诸地六度故知但据当地说前六度也。
【疏】四十九说于一切至名智波罗蜜者此文是彼论中总标本后二智之教也当地以下是别解别解云当知能取胜义慧名慧波罗蜜第六慧波罗蜜即根本无分别智能证真如名为能取胜义是自利智能取世俗慧名智波罗蜜者此文说第十后得智后得智能取世俗事即缘理名慧缘事名智此智亦是此论中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疏】有多复次至如彼广解者即四十九有多复次解后四后指如彼说。
【疏】虽四十九言于一切法至不相违也者意云此会瑜伽四十九文若据四十九但说一妙智若据下别解依此论中即说有根本后得别智未审有何所以答瑜伽言于一切法妙智是后得智据说体根本后得是一不许一念中二智并生今解据体用别论故分根本后得二别故不相违。
【疏】虽引此经未可为证者以彼经有人云是罗什法师经亦未可依一无相智者即正体智后二智即后智利他收也。
【疏】今但有二无有三者此有二解一云不同彼经智度有三一云或可此后四种度名唯有二不同前六亦有三也然后四度即是第六波罗蜜多体方便等三既唯有二何故智度独自有三故未可依。
【疏】此中十八或二十六者结前六度各三故成十八后四度各二成八以八帖前十八成二十六。
【疏】于地前具几乃至摄前度何者结地前地地上及佛位皆具十度故下论云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乃至若种若现俱唯无漏也结地前所修十度中后之五度实是加行智摄不是本后二智由拟宜学正体后得故即假名正体后得智实是加行智也亦如法花经云又见佛子观诸法性等即是地前菩萨拟宜学地上菩萨而非根本后得智观此亦如是若地上菩萨及佛即无耐怨害忍以怨家不能害佛等故然于佛自受用身上皆义说有之若余菩萨佛身中无者皆约义说有也若化身中有耐怨害忍即如天授害佛等是言初施中财施摄后余度何者者然初财施中亦能摄得耐怨害忍由菩萨于前人不坏怨心于怨家所而行惠施若饶益有情戒既云饶益亦能将财益生者利乐精进亦有施财乃至定中即于事静虑中能办利乐有情事变大地为金银等以施众生结第六度唯是根本智即无财施自利行故若后四中皆是得后智即取一分别利生后得智中亦能将财布施有情是秡济方便利乐他愿修习力成就有情智等如此皆是财施中摄也言成熟有情智摄前度何者者解云通摄前诸度菩萨所修万行先他后己皆为利益诸有情故也此即略示其相广明指如对法。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二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二末
【疏】然是三业诸度通性至无无贪者此说对法不取无贪所以以无贪不是诸度通性所以不取为三业是诸度通性对法偏取。
【疏】四十云律仪戒至即唯二业者意说此律仪戒唯以七众别解脱戒为体七众者谓出家有五在家有二唯二业者谓身语也即唯制身口七支不遮意故。
【疏】以受时学时三业为性故者意说若受菩萨戒时若行学菩萨戒时皆以三业为性常以至心恭敬暖语誓不犯戒饶益有情是身口意用。
【疏】然菩萨戒自息恶戒是何戒摄者此中问意其菩萨意地三业中息诸恶事皆悉不仪于三聚戒中是何戒摄此是问意问何名息恶戒答由菩萨意地三业自不作恶事名菩萨自息恶戒。
【疏】今欲为前支别故至论实只得者此答上问意说此息恶戒论实亦得是名菩萨律仪戒摄今为显前律仪行相别故所以且说七众律仪戒不说息恶是菩萨律仪戒摄又菩萨自息恶戒是意业此中所说谓身口七支是色律仪为色非色别故所以不说菩萨息恶戒是律仪戒但同摄善法戒中故。
【疏】若尔菩萨戒有支无支如色法不者此中问意云然菩萨戒得具身语七支如二乘人身语七支表色不外有答云菩萨亦得有十支戒也如别抄会者如法菀中表无表章说。
【疏】文殊所问经至广说者疏引文略使读者犹迷今谨按文殊所问经云若以心分别人非人等男女非男女等若受出世间菩萨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起盗想若起妄语心并犯波罗夷若以身语行不堪得三乘又若树叶皮汁以心欲取若起歌舞作乐华香璎珞想若起高广大床想若起捉金银珍宝想并是菩萨僧伽婆尸沙僧者伽婆尸沙者此云僧残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剪爪如初月形若起此想若起斩斫草木想若起毁他名誉等想并犯偷兰遮偷兰名大遮名障善道即大障善道名偷兰遮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华香衣宝以脚践踏若佛塔若佛所行处及菩提树转法轮处以脚踏践并犯波逸提波逸提此云堕恶趣故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又吐舌动眼毁诸威仪起犯此想者犯突吉罗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见他物他乐种种服玩诈现求利及说人罪过若起此想犯波罗提舍此云悔过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疏】然菩萨四波罗夷者如瑜伽菩萨地说即是受菩萨戒时一者若为名闻利养自赞毁他是菩萨波罗夷二者有财有法有来求者悭不施与犯波罗夷三先共他人斗加以刀杖等他来求悔不随彼犯波罗夷四者起邪见心拨无因果犯波罗夷故此四种名菩萨四波罗夷故云复与此别也。
【疏】自无愤勃者是瞋之一分愤谓恚愤勃谓怒自作色及出恶语等名勃。
【疏】亦不随眠流注相续者虽不现起怀恶不舍结怨里心名随眠也相续者菩萨并不为此事。
【疏】彼卷又云至死法死者意云说世间法中有九种苦所谓衰者衰朽也若对面实说名讥若背面名毁逼迫名苦坏法坏者谓资具等性是坏法复过缘坏名坏法坏此犹质在自是尽法复遇尽缘其质只尽名尽法尽老病死三准此应说问坏灭二法与老病死三法何别答内外有异故分五种老死等内资具等外若别若总者遇一二苦等名别若总遇九苦名总菩萨不以遇此苦故而生懈废问世法亦有誉利称赞等何故不说耶答誉等可欣非是苦相所以不说。
【疏】此以精进及彼所起三业为性者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语故由意行忍不愤发故是故忍中以三业为性。
【疏】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至能于八事等者法思胜解者即是谛察法忍也谓于八事法上深生印忍八事者谓五明三聚也。
【疏】定道俱色至与此疏无论同者意云若定道俱无表色由定道相应思内防身语故通三业谛察法忍不说三业但以审慧为体即瑜伽此论同也。
【疏】等持者至不通散有者问前言等持即通定散何故今说等持唯定非散答前明等持即泛明等持其体宽故即通定散今者但说第五静虑中等持故唯定非散。
【疏】对法云起三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种心恒安住者对法意说得自在菩萨于定中起通现身说法意思惟心常在定故说一切心恒安住也一切心者即三业定中三业不散故云恒安住也是故如来于其中起三业化作四犯等故静虑以等持及以三业为体此约对法文若据此论以等持为体。
【疏】四十三云至皆以静虑为体者意云静虑有三相第一妙善静虑谓诸菩萨所有静虑离一切分别一切相等此通有漏无漏定第二世间静虑者谓诸菩萨能引能住种种功德静虑为体此通有漏心中所引故名世间第三出世静虑者谓诸菩萨以无漏通饶益有情等是彼所说三静虑相虽别一种皆以静虑为体当体即静虑故捡前明静虑度中三十三文与彼前文同据义立名别也。
【疏】通有漏无漏者若地前只修十度只学非根本后得智观若从初地至七地已前即用加行智引生根本根本引生后得若八地已上即无加行但有根本后得后得只引生根本智此依实义若据此论及摄论依胜法出体但以根本后得二智为体且据胜以论然未尽理。
【疏】初五度即不然者初五度体性各别如已前说唯第六度中有此分别。
【论】此说自性等者问如忍精进等体非三业如何此论自性出体中以三业为自性耶答有义云实非自性而作用中三业殊胜于眷属中对余劣者假名自性详曰忍及精进必有三业自他二利其行方成故取三业只何爽理诸论多分说彼自性通三业故问对法论中说六度皆通三业何故此论唯说前四答地上菩萨虽在定中只能发业而于散位发业相显故此论中唯说前四三业为性。
【疏】无性引颂至到彼岸者既说鳞角喻无有六度明知部行声闻等只无六度故知此颂文证菩萨人有菩萨种姓能行六度也。
【疏】然对法第十一至即有五义名六度相者按对法十一彼有五种释论云种性者谓菩萨种性即是第一安住最胜愿者谓菩提心即是第二依止最胜意乐者谓悲导心即是第三意乐最胜事者谓舍诸所有于一切时舍所有财故拔贫苦即是第四事业最胜自体者谓所有身语意三业此七义胜中虽无三业然已最胜智以立最为体故五义七最胜也故说三业别为一义帖前为五种最胜。
【疏】无相智取摄受者即第六不执三轮清净等者第六者第六识也三轮者即是能施所受财物名三轮轮者是展转义由有我身即有财物由有财物即施彼前人故名轮也当施之时以不执着故名为清净又按摄论云巧便最胜者无分别智所摄受也无性释云谓三轮清净施者受者施物分别皆远离故若据此解第六即合是第六般若波罗蜜多以此度是无分别智故此论既云无相智所摄受明知是第六识。
【疏】不为彼杂谓三时无悔等者三时者即是欲修行正修行时及修行已后于此三时不悔故名清净问三时无悔唯约施度只通余度答通余九度互有三时无悔有云唯施度有三时无悔余九度但有不为二障间杂问三轮唯施度有亦通余度答随十度皆有若不通者即不为巧便最胜所摄受故即不得成波罗蜜多只有解云唯施度有三轮只有说施忍二度有余者无若尔如前通不为巧便之所摄受何得名为到彼岸耶故论云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疏】有是非故者意云虽行施等只有是度者有不是度者所以应作四句分别。
【疏】此一一自望即种类福为四句至可知者意云若约种类福说六度一一自相望应作四句四句者一有施非度如人行施不与七最胜相应二有度非施谓随喜他施与七最胜相应三有只施只度谓自行施与七最胜相应四有非施非度谓二乘等所修五度余五度约种类福一一自相望皆有四句准施应知言种类福者自虽无物可施见他施时但生随喜只得功德名种类福也今此四句中即第二句名种类也。
【疏】若尔不约种类福次第修者至得为故者意云若除种类福而次第修者是先行施度施度即有三句余五度名有四句谓前已有施度所以得成四句且施三句者一有施非度如自行施不与七最胜相应二有度非施即阙此第二句也三只度亦施如自行施与七最胜相应四非度非施谓二乘等所行戒等并不成波罗蜜余五度各有四句者若先修施度次修戒度次修忍度乃至次修慧度等由先有施度余持戒等皆有四句皆除自种类福且戒度四句者一有戒非度谓二乘所持戒等二有度非戒谓前施度施度非是戒也三亦度亦戒如人持戒与七最胜相应四非度非戒谓除上相既修施戒次复行忍忍亦有四句一云有忍非度谓行忍时不与七最胜相应二有度非忍谓前施戒三亦忍亦度谓行忍亦与七最胜相应四非度非忍除上相乃至智慧既亦然此依次第修六度作法。
【疏】非次第者皆得为四句者或有先行持戒后方行施即施上亦得有四句四句云有施非度谓不与七最胜相应有度非施谓持戒度有亦施亦度谓行施求菩提等有非度非施除上相或有先忍度后方行戒即戒亦有四句四句云有戒非度谓持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谓忍有亦度亦戒谓求菩提持戒有非度非戒除上尔所相或有前精进后方行忍忍亦有四句乃至先行智慧后方修定定为四句亦尔此据不依次第作四句也或有双行持戒及定不行余度或双行忍及慧皆得有四句亦双行戒及定为四句者有定非度谓修定时不与七最胜相应有度非定谓持戒度有亦度亦定定与七最胜相应非度非定可知。
【疏】此中有三个四句者一约种类福为一个四句如前已说二不约种类次第修者余五度得有四句如前说三约非次第者皆得有四句亦前说故云此中有三个四句又按优婆塞戒经广作四句施四句云是施非度谓声闻缘觉凡夫外道初二僧只菩萨等施度而非施谓余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祗菩萨所施非度非施谓二乘等所修五度余度四句准此可知问经论何违答经据任运进修不退增胜名度论依具相通退不退有加行无加行以立度名望义有别故无违也。
【论】此但有十等者如下说有十一障十二愚云何此中但说十障耶答今于十地中约十度所治但明十障。
【疏】所知障等皆度所治者此约修十度通治所知障。
【疏】若依悭吝至恶慧等障故者此约别治烦恼障但有六障下云蔽即是六障障蔽也今此别治烦恼障唯约六度所治以明如施治悭乃至定治散乱智慧治恶慧等障若就恶慧中复分后四帖前六为十障者亦非也或于恶慧中别离出五障帖前散乱等五障为十障者亦非也以别治烦恼中唯有治六障无治十障故然今十障者皆望所知障为十障当说。
【疏】对法摄论至相违障也者此释说六所以故下疏云下依文说谓悭吝乃至恶慧即是相违障也。
【疏】又如摄大乘说不发趣因等者此说施等唯六所以按摄论第七云成立对治所治障故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疏】已上所言说十所以至此约十地为论者三义说十度也此一段疏文不合此六度中明合向前论云此但有十不增减者疏文中说。
【疏】前四不散动因至正遍知故者此文即约得定慧而修六度不散动者即是定也其悭贪犯戒嗔恚懈怠皆能障定由贪财位乃至懈怠不肯修定故悭等名散动障若对治悭等四法修施等四度能能引得定故说施等四度名不散动因即不散之因也第五正得定定圆满故第六依定修慧普于所缘皆能遍知此依自利行修六度下之渐次成熟诸有情故即约利他修六度也。
【疏】已定者令解脱者由定发慧慧能断惑证涅盘等名解脱也。
【疏】此后三因等者意说六度不增减者以三因明此三因指如余论谓对前说十故得后名名后三因。
【疏】增上生道者意云增上生者即是所招顺世间果报道者是因大财等果从施等因起名增上生道然此果报世间最胜若菩萨施得大富贵多饶财宝菩萨持戒得身相端正菩萨行忍得大眷属决定胜道者意云决定胜定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增上果体后三果体而胜于彼名决定胜道者因也论精进等三也能伏烦恼成熟有情及成熟佛法是精进等果如疏具明此三望前是出世道。
【疏】摄受资财饶益于彼者意说以资财施彼摄受于彼即是此益彼也故净名云以布施摄贫穷等或可菩萨自摄受资财饶益于彼即施前人也。
【疏】摄增上生者意云菩萨不住涅盘于生死中引施戒忍成于世间财体眷属故云招增上生也即是利他之行定后三慧故问第六可言慧勤定如何即是慧答相从而言定要由精进慧要由定故相从得名亦如三种般若相从立称下云前四名戒学亦准此通由施是戒资粮戒是戒自体忍是戒眷属精进是戒守护由勤守护戒得坚劳后二各自学此约三学以明六度。
【疏】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者以诸摄事者即是四摄法也意说由诸摄事方便善巧助施等三令施等成波罗蜜多故而摄受之安置善品若无方便善巧施等不成波罗蜜多。
【疏】谓摄事中布施等至故云助也者意说四摄事中布施即是此间布施由方便善巧故其布施等即能利生故布施与方便善巧行相相顺即方便善巧而能益彼施等故言方便善巧能助彼也问方便善巧既是无漏后得智如何能助前散施戒忍答菩萨无漏后得智中修行六度以无漏方便资助何过能有漏散心中于施等后得无漏方便远熏亦复增长余助准此。
【疏】于现法中者即是修现中也羸劣意乐者即是劣胜解也下界胜解故者界者性也即是种子故菩萨身中下劣种子也故云内心住无有堪能亦如十力中名上下界智力准此等文即智愿力道加行加行资粮之菩萨有漏智中亦能作也。
【疏】彼经文说若诸菩萨至名力波罗蜜多者意云于力助静虑中听闻正法是思择力如理作意是修习力得上界胜解者由力故即转已前劣种得上品种子名力也就由欲界闻思慧力解取生色界定即闻思慧名力上界定名静虑故云力助静虑。
【疏】若诸菩萨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至引发出世间慧故者意说智助般若所由由先别定为缘以智善发定故后时能发静虑静虑能引出世间慧约此展转故云智助般若疏文略故依此为正。
【疏】十度十障颂云等者又按辩中边论障十度果须如颂疏引长行释云此说十种波罗蜜多所得果障以显十种波罗蜜多自性之障意说十果障即是十波罗蜜多障也谓于布施说富贵障如悭吝障布施常爱贪财障于富贵故此十障皆约所障以立其名谓于净戒说善趣障由毁戒故障生善趣谓于安忍说不舍有情障由增长故舍离有情安忍不舍故为障也谓于精进说减过失增功德障障即懈怠由精进减过失增功德共懈怠减功德增过失故懈怠是障谓于静虑说令所化趣入法障障即散乱以障定故于所作善定不得趣入谓于般若说解脱障障即恶慧解脱果谓于方便说施等诸善无究尽障由此方便回向无上菩提令施等善无究尽故于愿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由大愿力摄受能顺善法生故谓于力说所作善得决定障由思择力及修习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谓于智说自他受用法成就障不如闻言而觉义故此上下障并依主释谓富贵之障乃至自他受用法成就之障。
【疏】第一解谓由前前引发后后至易故不言者此明十度次第总有三解此即第一引发次第约初修者说又按对治云由施串习舍施内外不顾身命弃大宝藏受持禁戒由护戒故他所毁骂终不反报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热等苦加行不息发勤精进精进方便证究竟果成满静虑静虑满已证得彼佛出世究竟大意此约六度以明次第以后四度即第六度。
【疏】第二解至而不因慧等者此即第二持净次第此约人修成满者说又按对法云复次前前波罗蜜多后后所持故由具尸罗施得清净由行布施摄益有情由具尸罗不为恼害由忍力故戒得清净由能忍受他不饶益终不毁犯所学处故由精进故忍得清净由勇猛力久处生死不以为难能受众生违逆等苦由静虑故精进清净由喜乐俱能勤修习一切善法无休息故由具慧故静虑清净若由无量门数数观察诸法能证内寂静增长三摩地瑜伽摄论初说大同不能繁引无有静虑而不因慧者又由加行无分别智引得上界静虑故说第六加行智能引第五静虑名后持前也问六度可言前引于后后持于前后之四度既唯后得智何亦言前引后后持前耶答此后四度向第六度中摄所以引持随第六度说或后四度体俱是智随其作用说四前后引持次第亦复何爽。
【疏】于诸行中施行最粗至故最后立者施行最粗者人之能也故但持财与人名施持戒最细即护身语意三业威仪不犯其戒亦易忍最难卑贱易贵能忍甚难但行忍亦易精进难即日夜不息长时勤苦修进甚难然精进亦易禅定甚难于一切心不易缘专注一境故为难也禅定亦易智慧难学智者无事不知万种皆了甚为难也由此六度次第如是或后四度随其作用前粗后细准此而说。
【疏】四十九有三解者一由对治二由生起三由异熟果即此中云谓治障生起第三异熟果是也对治者谓悭忍恶行于诸有情怨恨逼恼懈怠散乱暗钝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为对治如其所应建立六度二生起者生起即是此中粗细先粗后细而生起故此上二解与此论同第三异熟果者无明六度所感异熟报以明次第又云异熟者即是六度成熟名为异熟非约异熟无记是也。
【疏】无染着波罗蜜多相违事者云何名无染着若能不染着财法而将财施人名无染着若染着财法即不能行施故与施度而作相违事后五亦尔若于五度相违事中而染着者即不能行五度也相违事者所谓毁禁乃至愚暗等。
【疏】二无顾恋至心无系缚者意云菩萨但行布施于六度所招果报心不希望又行施时亦不望他报恩此事中心无系缚名无頋恋。
【疏】三无罪至离非方便行者意说菩萨行六度时不以烦恼染心而为间杂名无罪也又了能所皆宜知如法约不生执着故云离非方便行。
【疏】四无分别至执着自相者然菩萨不如言辞执此六度为实有但了诸法如幻事等。
【疏】摄大乘说至得彼岸者意说菩萨加行施等最为殊胜胜于世间二乘施等以到彼岸故无性人不到彼岸不是最胜义以二乘施等非最胜故。
【疏】又最胜故者意说广大非但不求世乐又是最胜得到彼岸四无尽者即回向菩提善根无尽故五无间者无间隔义菩萨行施不自为己普及一切令他施等速圆满故云无间。
【疏】七大自在由得虚空藏皆定者如经说首楞严三昧者此云虚空藏如虚空能含容一切法此定亦尔能摄藏一切功德此定唯是大力菩萨及如来得初地菩萨既得此令施等六度速得成满即下明四定亦是此定。
【疏】八摄受无分别智所摄受者意说此摄受最胜是无相无分别智所摄受故即是此论巧便最胜。
【疏】九发起等者意说此最胜由加行位中上品忍位发起。
【疏】即菩萨满如来圆满释其相以谓显佛菩萨别故所以各配一也又应作四句有圆而不满谓二乘极果施等有满而不圆谓第十地菩萨施等有亦圆亦满谓如来有非圆非满谓凡夫所行施等。
【疏】最胜所至最胜所作者按对法论云一切佛菩萨所为所到故所为即所作所到即所至也有释云最胜所作是佛所作最胜所至是十地菩萨之所至也详曰佛及菩萨俱作俱至或可佛所至菩萨所作理亦无失。
【疏】波罗所至义或所作义至能作义者波罗者此云彼岸彼岸即是所作亦是所至到之处蜜多能至能作义者意云蜜多即能至能作之处此段疏文是疏主释文非本论文。
【疏】说到所知彼岸至安住佛性故者此约证理名彼岸所知彼岸是理佛理佛此正是彼岸之体由能安住名之为到又云彼岸者总摄大乘出世教理行果四种今佛性即是理所摄也或通于果理亦无违。
【疏】又波罗是所知彼岸义者此约境明之即知一切法名彼岸也此一段文是疏主释对法文非是对法本文又智度论说有三义一六币为此岸六义为彼岸故论云度悭贪等烦恼海到彼岸二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故彼论云此岸是世间彼岸是涅盘三分别有无名为此岸通达有无名为彼岸故论云有无等境名为此岸知有无智名为彼岸。
【疏】合有六解者六字应错合为五字一瑜伽五缘二对法十二最胜三最胜所至等疏云波罗所至义等此是疏主释彼论中所作所至文非是论文四到所知彼岸等五济度自他等故有五解或波罗是所知义等此为一解故总六解故六字不错。
【疏】释别名者至法名慧者按摄论第七云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或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稳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慧施二种如疏自引又菩萨行施时而有三事一者菩萨行施时于现身中能坏悭吝二者行施能除当来贫穷三行施时能得广大财位菩萨持戒亦有三事一者能除犯戒非故二能除当来之恶趣身故三能得当来善趣身能引等持故菩萨行忍亦有三事一者能除真忿等故二除当来少眷属故三引得当来大眷属故菩萨行精进亦有三事一能除懈怠故二能除当来少力故三能得大力故菩萨行静虑有三事一能除散乱故二能受现法乐故三能得大功德故是故说定为功德丛林菩萨行般若时亦有三种一能除现在一切恶慧见趣故二而能除当来愚痴故三能得当来真实慧能知五明处故。
【疏】由大施等者按彼对法论云大施者尽舍一切内外事故长时施故离过者远离不平等追求等过故离垢者永断一切所治悭故释云离非法贪名离过也解云谓追求财物名非法贪由行施时离此贪故名为离过也余之五度各亦有三义意易知论指对法又云能令诸根永寂静故能趣清净诸善趣故能为清净所依处故说名为戒随其次第护诸根门往善趣因涅盘所依故远离一切忿故热灰离不舍怨害心故显发损者常安隐故说名为忍怨害心者谓起报怨心不舍者谓不弃此心能怀怨心名为损者显此无畏故名显发损者常安隐故损害生长作用相应故名精进损害作用相应者谓前二正断以能损害不善法故生长作用相应者谓后二正断以能生长诸善法故能持能息能静能调又能引发故名静虑能持者谓于境系心能息者谓息诸散乱能静者谓令心寂静能调者谓制伏诸缠能引发者谓能引发自在作用施慧两文如疏已引其施中云能舍施等者舍谓弃舍除断之义为由施故能断施人当来贫苦复由施故能除受人现生遗乏逼迫热恼又慧度者后论释云他所发者谓从他言音所生慧及如理作意相应慧内证智者谓出世间正体慧种别智者谓出世间后所得慧得寂静智者谓修道中治烦恼慧伏惑烦恼不生名为寂静胜德慧者谓能引发胜功能慧。
【疏】依止住持修者依止者依杖义即依杖此五种法而修十度彼依止言亦唯此释任持者不散义由此四种能持十度不散没故然此五修正以慧为体又亦取与慧俱时心心所为体。
【疏】一依因修虑者唯约种子说由有菩萨种姓因力故能修波罗蜜多正行唯二乘人无菩萨姓故不能修菩萨波罗蜜多正行。
【疏】二依果修者即约所得异熟果说意云菩萨前身由行施故今得人身亦得行施故云依胜自体力能修波罗蜜多正行三依愿修者即以愿为本所修波罗蜜多速成满故由发愿资助速得成满此约与慧俱欲胜解为体也四依简择修即唯取慧二依止作意修此四作意是慧俱时作意假得作意名也其实非无余法。
【疏】一依胜解修者若菩萨见六度能诠之教即引生印可智胜解心修波罗蜜多正行与慧俱时胜解为体。
【疏】二依止爱味修谓于己得度多见功德起深爱味者意说菩萨今施少财见于当成得大财位名于己得度多见功德由此深起爱味修波罗蜜多正行言爱但是爱重爱味顺于世间然是深心爱味以染心爱味顺流生死或菩萨前生施少财今生得大财位已得度多见功德遂深故爱味而修施等名爱味修。
【疏】三依止随喜修等者对法云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即喜受与慧俱。
【疏】四依止喜乐修等者对法云谓于自他当来胜品波罗蜜多深生愿乐即欲胜解与慧俱为体。
【疏】三依止意乐修者此有六即慧与欲俱为体。
【疏】一无厌意乐者按对法云谓诸菩萨以殑伽沙界满中七宝又殑伽沙等身命刹那顷或经殑伽沙等大劫施一有情乃至一切皆令彼于菩提速成修行如是差别施时菩萨意乐犹不厌足名厌意乐二广大者对法云又诸菩萨修行施时展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究竟坐菩提座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广大意乐三欢喜者对法云又诸菩萨修行施时于施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名欢喜意乐四恩德者对法云又诸菩萨修行施时观施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见己身于彼有情有恩由资助我无上菩提故复乞者于我有恩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恩德意乐五无染者对法云又诸菩萨修行施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施福而不希报恩当来果报是名菩萨无染意乐六善好意乐者对法云又诸菩萨修行施者以所行广大施聚所得异熟施诸有情不自为己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菩提是名菩萨善好意乐余五度准知对法云有释恐繁不引。
【疏】四依止方便修至亦有三种等者即智观三轮以为三也意说菩萨修行施时以无相智所摄受故以三事名为清净。
【疏】五依止自在修至谓缘求依止此故修者一身自在者即是自性及受用二身由因中修六度行故即得自性受用二身或得此身亦能行六度二行自在变化身者由过去修六度故咸得他受用及变化身或可得他受用变化身已亦能行六度故于十方国化同法行如释迦佛生于王宫化无量王种令得道果如慈氏如来生婆罗门家化无量婆罗门亲族皆得道果名同法行然菩萨赞缘求此三身故即依止此三身而行六度也故无性云即为彼故修亦名为修。
【疏】然摄论说五修至义意无别者按彼论云应知修度略有五种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成所作事修即当此论第五依止自在修彼论云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圆满度复更修六即以摄论五修次第配此论五彼文。
【疏】谓十度至成互相顺者此是第八相摄门于中有四一相顺相摄二引发相摄三持净相摄四四句分别即第一据此论中说不同对法对法说云或以真如摄一切法亦如此即摄相归性门或慧为门摄一切法谓五种般若摄一切法此即摄余从智亦同论中摄境从识门故对法等说或真如摄慧摄等。
【疏】然今但以十度相摄者意说论中六度相摄。
【疏】是故诸论言或唯施声说至故一摄余者即诸论中约十度声名而摄余十度唯名句等为能诠声不能诠言或唯施声说者即摄假从实故举声以摄名句等诸论或举施声名时亦摄得余九度或举戒声名时亦摄得余九度乃至说第十智声名时亦摄得前九度若据般若论中亦约般若度而摄前五度此约六度以相摄故无性云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如言檀度摄于六等又按摄论云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而以施声等说者释曰经中有处以一施言摄于十度戒等之声亦复如是无性释曰谓于一一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助谓修施时禁防忍受?励专心能善巧知业果相属如是施中即有余转若修戒时远离悭吝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转修习所余亦如是说。
【疏】又对法十二至广出其相者意说对法论中明六度更在决择中有三门说一方便二差别显示此论中十度相摄即当彼方便中说然差别门者彼约六度此论明十故不同也。
【疏】此依始业地至顺后句答者如有问言若施度亦戒度耶设戒度亦施耶为答此问应顺后句答谓有戒度定是施度有是施度而非戒度谓戒所不摄施如是乃至以慧对施皆应顺后句答今观疏文但有答词而无问词应依止此作法此中依始业地人渐次修者设修必待前前不待后是故皆顺后句答若已久修习顿修六种皆在相摄即不得作如前答但云亦施亦戒也以宽问狭者施宽戒狭也谓此论中言依修前行以而引后者前摄于后即施摄得戒故施宽戒狭如以定问慧定宽慧狭定引慧故定摄得慧慧不摄定故狭若发心初修名为始业地所有施者于因施发唤名地或可地者地位也即资粮等位中约修六度名为始业。
【疏】然应因叙对法至顺前后句等者意云泛尔决择问答诸法而有宽狭差别不同由斯对法第十五中明其句数有六种句一一行句二顺前句三顺后句四二句五三句六四句等如下一一别释故彼论云一行者即问论法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已即除第一法更以第二法与余法互相问如是一一问一切法一行句者如有问言若成就眼处亦色处耶设成就色处亦眼处耶应顺前句答有成就眼处必成就色处有成就色处不成就眼处如无眼根者有亦成就眼处亦成就色处如有目者即同第一句有非成就眼处亦非成就色处如死人等二俱无用次除眼取余耳者展转相问顺前顺后及以四句分别皆如理应说如是次第一一渐减如理应说除第一取耳等第二相望问答决择诸法此是一行句顺前句者谓于诸法中随取二法更互相问依止前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智亦所知耶设所知亦智耶此应顺前句答有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谓余法等有非智非所知等但有三句顺后句者谓即二法展转相问依止后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设能取亦所取耶此应顺后句答诸能取亦所取或有所取非能取谓色等五境及法处除相应法等有非能取亦非所取此亦有三句第三句即第一句也二句者谓于所问应二句以答不得有余如有依蕴建立依界建立而发问言若蕴数亦界数耶设界数亦蕴数耶此应作二句答或蕴数非界数谓色蕴识蕴何以故无有一界全摄色蕴相或全摄识蕴相故解云界狭蕴宽故一色蕴摄多色一识蕴摄多识等其界即狭狭故界分十八岂有一色界一识界全摄色蕴识蕴即由此是蕴数非界数也或界数非蕴数谓法界也法界虽但行蕴中收然不得摄一切蕴故法界不摄色识蕴等如下言蕴数非处数者亦约宽狭处狭故分内外十二处蕴宽故色通色一切色着三句者谓于所问唯三句答如有问言若蕴数亦处数耶设处数亦蕴数耶此应三句答或蕴数非处数谓色蕴或处数非蕴数谓法处或蕴数亦处数谓识蕴意处俱非者于蕴处中决定不有四句者谓于所问作四句答如有问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设成就耳根亦眼根耶应四句答有成就眼根不成就耳根谓聋者有成就耳根不成就眼根谓盲者亦成就眼根亦成就耳根谓具耳目者有俱不成就除上尔处相述可句者谓于所问顺尔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问如有问言诸无常者皆是行耶设是行皆无常耶应述可答所问云如是遮止句者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不尔言遮止所问如有问言蕴外诸行几谛摄耶应遮止答云不尔蕴外无行。
【疏】后摄于前至施狭故者此中既约持净前者即后持于前即前施狭后戒宽也以戒能摄施故乃至前定狭后慧宽以慧能摄定故顺前句答者即是顺取前句也谓外问云有施皆是戒耶设有戒皆是施耶答有施皆是戒即顺前句答此即将狭施问宽戒乃至以定问慧亦然。
【论】若依纯杂而修习者展转相望应作四句者按对法十二释此文有两种四句如疏已引杂言有四句其实有三句无其第二句以不约种类福说故据胜但有答词亦无问因第二四句即约种类福作法故有四句种类福者自无钱财但见他施深生随喜亦得施波罗蜜多第二四句者故彼论云复次一切行施皆能生施波罗蜜多种类福耶此应作四句云有施非波罗蜜多行施不回向菩提有波罗蜜多非施谓于波罗蜜多能劝励赞美随喜庆悦等有亦施亦波罗蜜多谓诸行施回向菩提第四句可知释曰初句行施非生波罗蜜多种类第二句生波罗蜜多种类之福而非行施余句可知。
【疏】余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者谓戒前有施度得成四句不约种类福作法四句云有戒非度持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谓前施度第三第四句可知已后准知。
【疏】若杂修者乃至有已下疏无第三第四句可知第二句者意说杂修互相间有第二句如言有戒非度不求菩提有度非戒即施度等乃至有慧非度有度非慧等皆准可知。
【疏】摄大乘云至无诤是等流者意云此六度能摄一切善法故不以六度相摄乃摄一切功德也按摄论第七云无性释彼相摄云是其相故者是摄体相谓此施等与彼施等更互相摄是随顺故者是摄随顺信等善法施等善心由信修故于施等中信随转故信等即是诸善大地及念住等菩提分法是等流故者是摄等流谓无诤三昧及十力等是施等波罗蜜多等流果也是故六度通摄此故不唯自相摄乃至慧摄者是相也信是慧也随顺无诤等是慧等等流也。
【疏】永断自治是离系者问若第六智可能断烦恼而得离系果若前五度如何能断烦恼得离系耶若第六慧能正断惑若前五度即能助断其事云何且如前施即用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后起第六根本智时与智俱时有无贪及三业思能助断惑智智能正断惑而得离系果然戒体亦用三业思为体若起第六根本智时即有俱时道具戒亦能助断然忍以无嗔三业等为体精进以勤三业为体静虑以等持为体故智起时俱时有无嗔三业精进及定皆能断惑而得离系故说六度永断自所治得离系果然此论既言无漏得四果亦准于此。
【疏】摄受自他至即具五果者此明六度所招果也其摄自他是士用果者谓六度通自利利他故摄受有情而得解脱名士用果不约所证但据受五蕴假者名为士用也。
于当来增胜生起是等流者此据六度前后相引名等流果也又云由菩萨今生能行施等于当来生中更能广行施等即后生与今生相似俱能行施等名等流也引大菩提是增上者然此中文即不尽亦约有漏六度为疏缘引大菩提名增上果据实无漏六度能引大菩提名得增上果感大财位是异熟果者问若感大财及外器既是非情合是增上果摄云何乃云是异熟耶答由菩萨所行施等六度所招当来胜异熟果十生位等据身资具一切随所依身皆名异熟相从而名理应无爽。
【疏】或无漏资有漏亦得名异熟者即如初地已上十地位中无漏能资地前资粮位已前有漏旧业感得十王位等名得异熟果又无漏资有漏故业而感得变易异熟果或无漏资有漏亦增上果增上果宽故。
【疏】或有漏资无漏亦得离系者据实而言无漏道断惑而得离系谓如无漏智由七地已前有漏加行智等引得断惑智得离系故言有漏资无漏得离系也又加行位中有漏能资无漏种令生见道无漏智也又有漏资无漏亦是增上果增上果宽故。
【疏】有漏无漏二合说故得五果者若但言六度得五果即是有漏无漏合说也所以不别言有漏四无漏得四也。
【疏】七十八至非不得余者按瑜伽七十八云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何果异熟者问意云异熟既有多种未审所修十度感何异熟果耶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身无恼害六者有大枝叶可熟异熟果以明六种不障得余果也今此六果配六度各一可知由智慧决择法义以施他故当来得大枝叶大财富名异熟果者如前已释为众生主者即由精进能他人力当来为众生主无恼害者由修静虑不损有情故于未来得无恼害也大枝叶者即是大眷属也据实言由忍故得大眷属今言智得者由智说法广利有情有情后时常所亲附故与菩萨而为眷属。
【疏】摄论云至亦不相违者又按摄论无性解云富贵摄者是施所得胜利大生摄者是戒所得胜利胜善趣摄故名大生大朋大属摄者是忍所得胜利朋谓亲族属谓奴婢此三是异熟果摄。
广大事业加行成就摄者谓勤所得胜利解云广大事业者谓轮王等于中?励名为加行所作皆办故名成就。
无恼害性薄尘垢摄者是静虑所得胜利由静虑故感此威力善知一切。
五明处摄者是慧所得胜利此后三种但增上果中摄不同前六种皆异熟故不相违。
【疏】菩萨地解至皆是增上果者意云若以无漏六度望大菩提合是因缘等流果今去增上果者以菩萨说若因缘若增上缘皆是增上果解云因缘者即无漏六度望菩提增上缘者有漏资无漏感菩提果以以增上果究竟故总名增上问准论明十度果何故疏中但说六度得果耶若后文四度即第六摄其所感与第六同以更不别说。
【疏】初以七众戒为体者今此出菩萨律仪戒体取七众戒者且约三乘通说据实菩萨亦有十支于身语七支意地三也防贪嗔邪见故。
【论】一律仪戒者无性释云谓正受远离一切品类恶不善法二摄善法戒者无性释云谓正修习力无畏等一切佛法解云此云修者修有为无漏善法证即能证无为功德准此论等一切善法离恶义边是律戒进修义边即摄善法戒利他义边即饶益有情戒。
【论】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等者按摄论第七有四殊胜明与二乘而有差别无性释云一差别者谓诸菩萨具三种净戒通防三业非不同声闻声闻乘等唯有一种律仪尸罗而防七支是故菩萨望彼殊胜余三殊胜准此应知望彼二乘亦殊胜。
【疏】谓诸菩萨一切性罪至不共等是者观今此文且一往而说非尽理也且出家菩萨性罪不行与二乘共遮罪犹名为不共若出家菩萨有作十恶业性罪亦行如佛翼国王煞五百波罗门等问一切杀生皆是性罪何故菩萨有行不行答若染心煞生即有罪若善心所煞生等即无罪故摄论云谓诸菩萨由是方便善巧行煞生等十恶业道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
【疏】一种种无量学处大者谓诸菩萨有三千威仪遮防三业名学处大不同二乘唯防七支二百五十戒。
【疏】四甚深胜至速证菩提者故经中说如菩萨过去七世时作一商主持五百价人入海采宝珠得无量珍宝彼有一贼欲煞五百人取宝其五百人眠重不觉悟菩萨觉菩萨思惟若令五百人杀此贼五百人总堕地狱若任贼杀五百人将珍宝去贼有二罪有一煞罪二盗罪菩萨既思惟已遂云我自具一切功德超十二劫得无量福速证菩提。
【疏】今以第二共不共至即是彼文者意云四种殊胜初第一殊胜即是此三聚净戒余之三种即指如摄论故论云共不共等甚深广大如余处说。
【论】一大乘光明定者此定能发缘大乘中理等四境智光明定也集福王定者此定能集福德如王势力从喻为名三贤守定者此定从主为名问此四定于五位中是何位摄答古师有此分配初之四地名大乘光明五六七地名集福王八九十地名贤守金刚菩萨及诸如来所住者名建行定。
【疏】然此唯在第四静虑至及有漏故者疏判此定非地前得有人弹云疏作此判亦未可依虽复胜定多依第四亦有通依余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证是无漏地前菩萨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又戒慧学或通地前何故定学唯说地上故通地前以之为胜也详曰疏主不说所言定学唯取无漏但显论中所举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知通漏无漏今但以彼不知之义证定无漏非言有漏即彼皆知又按摄论明定差别后四差别谓对治堪能引发作业若非无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论据无漏定此所举定同彼何违又复三学随据一说何要责之令齐一等。
【疏】第三地除障所得者第三地中除定障定障既除定能发光等。
【疏】且举上首者虽有无量三昧门然此四定最为增胜故云上首。
【疏】三对治别谓相缘智者意说真如是诸法之总相故经云诸法共同一相所谓无相若根本智缘此如时名总相缘智问今既明定何故举慧以解定耶答虽举能依之智意显所依之定以定能发慧也堪能者菩萨随欲饶益有情遂不退静虑而受生声闻乘中无此事故引发一切界无碍神通者谓由此定能发无碍神通于一切世界中利有情故。
【疏】作业别等者作十八变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隐显所作自在伏地神通乃至放大光明等又能引发十难行者按彼论云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深生信解故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违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如上所明六种第二即是此论中所明四定体余所缘等五定犹如摄论故云此四所缘等如余处说。
【疏】密语六度等者梵云殟波陀悭此是密语应云菩萨大悭无所施即不施少许财物也若解心密语者菩萨三大阿僧只已来国城妻子皆悉能舍少许物名少所施此即密语行六度亦如摄论广解。
【疏】十恶业道者意云若有众生先宜行不善法乃至起邪见断善根后欲发菩提心尔时先同其事业然后引令发心故菩萨设为一有情经无量劫住以种种异类方便亦同其事务令发菩提心如此十恶业道亦如摄论广解故云并尔。
【论】一加行无分别慧者此加行智无分别耶答无执心恶取空等颠倒心等之分别故云加行无分别慧若起邪见妄执恶取空横计度等名有分别若根本智名无分别若谓后得智名无分别者即无如境智于执着名无分别后得智皆缘境而起故三智皆名无分别智。
【疏】合后五为一至皆第六故者意云既合后五法为第六故第六度中有加行等三慧即后得智中有加行加行是无漏望后胜法名加行智也通二解。
【疏】若自性至余十五门解之者摄论第八有十六门以解三智约自性一门即此论中所明三智是余十五门广如摄论解之今按彼论具引分别且第一自性门者即是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本论如疏引一离无作意至非彼智故者无性释云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熟眠醉等应成无分别智。
二离有寻伺地至非故者无性释云若过寻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一切异生及声闻等应成无分别智。
三离想受灭至无心等故者无性释云若想受灭是无分别智即此智体相难可成立以无想等中离心无有诸心法故。
四如色自性至如大种故者无性释云若如其色是无分别智应不得成就无分别智譬如大种所造色故一种皆如自性故。
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至非无分别故者无性释云若于真义异相计度是无分别智此智不成无分别性以于真义智已异相计度言此是真是无分别即有分别故故不成无分别智。
【疏】言所依者至而是心等者无性释云谓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此即显示智所依心出过一切思量分别释曰心言通目思非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难答中据彼二种心故言所依依智所依心虽无分别是前无间心之种类亦得名心余如疏引。
【疏】言因缘者意说闻熏习是无漏智亲因缘也。
【疏】言所缘者至无分别智所缘也者意说真如性离言故即说真如名为不可言是智所缘也性真如遍计所执性为体无故故说所执性亦是不可言即此不可言遍计所执性显二无我真如即是三种无分别智之所缘也问根本智可言缘真如加行后得云何缘如答加行趣求真如引无分别智故能缘如若后得无漏遍缘一切故亦缘如于理无失意说加行后得虽不证如许缘如也正智虽证如亦得名缘如以义宽故。
【疏】言行相者至与色有异者意说无分别智即以无分别为行相亦如解初能变行相门相似即此智于所缘中虽有见相然能所缘中不见一异由如眼识缘青之时亦不分别能缘眼识与所缘境色有一异等即此亦尔故知眼识缘境不分青黄等色但于意识分别作青等相此上五门皆如疏引余十一门今当引释。
六智所住持者谓无分引后得智中所得种种菩萨诸行此行皆以智为所依持行不散名为智住持。
七无分别智谁为助伴若唯有一应无所能者谓前五度分为三道初四资粮道后一依止道为能助伴故前五度与无分别智为助伴也。
八无分别智当于何处感异熟果者此问意者菩萨无分别智于十地中当于何处感异熟果耶答谓于诸佛变化受用二身会中此非异熟因能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资熏余有漏业令感异熟故立此名解云菩萨于变化及他受用身二会中而感异熟果此但是增上果中假说异熟名实不是异熟因何以故以无分别皆能治被故不招异熟又非异熟因故不感异熟又由无分别智强势用故遂资熏菩萨往时故业遂感十地十王位殊胜异熟果即望有漏故业亦名异熟果也。
九无分别智谁为等流者谓前前生中无分别智引后后生处展转增胜是等流果。
十无分别智出离云何者谓初极喜地入见道时见一切地无分别理初得出离后修道位满故故见一切无分别理也今言一切者即少分一切也。
十一无分别谁为究竟者谓初地中虽得三身而未清净至第十地乃得清净方名究竟解云初地得三身者菩萨初地得二智即分得自受用身自用身用四智而为体所证真如即是分证法身变化身初地亦得以能化百亿身故。
十二无分别智如何从何由何无染者谓如虚空从种种极恶由信慧解以为因故而得无染解云如何者智如虚空从何者智从种种极恶由何者由信慧解为因故得无染。
十三加行根本后得三种无分别智有何差别者颂曰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释颂云此喻三智第一喻加行智以加行智求受法义而未能为他说法此望无漏智云未说非有漏亦不说也第二句喻正体智虽哑正受义而不说法如哑相似第三句喻后得智亦能说法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解云如次喻三智准前可知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如末那受义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解云义谓境初智求受义未说正智虽受未说后得受已亦说如五等者此约五识以明即约有分别无分别以喻三智如五识无分别不能为他说如加行智又如五识缘境自相唯现取而无横计如正体智末那者举意识所依根显能依意识受义能说喻后得智求论等者据求温习通达明三智。
十四根本后得二智差别者颂曰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
十五无分别智云何能作利有情事者颂曰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十六无分别智为缘分别依他起性为缘余境自体亦尔为智非智若缘依他云何得成无分别智若缘余境余境定无当何所缘是智应有所知非智云何名无分别智者谓无分别智不缘依他无分别故亦不缘余境但缘此分别法性为境法与法性非一异等是故此智不可定说缘分别境非分别境自体亦尔不可说言决定是智如加行后得无分别故亦非非智以加行智为先因故此智与境无差别相如空与空所有光明是故此智成无分别。
【论】如是三慧至俱已舍故者问下明菩萨一一刹那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见道等中无加行耶答若加行道通漏无漏加行智者唯是有漏摄故不为例或加行智亦通无漏于后得智更所进修望后胜法得名加行故通无漏今依有漏说亦不相违。
【疏】此依顿悟至初二位说者意云据三乘各自二位加行智唯有漏二乘初二位者如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相念处是资粮位??等四心是加行位菩萨二位可知即正后二智不通初二位以纯无漏故若渐悟回心于初二位亦得起生空无漏正后二智故云若回心者皆通初二位。
【疏】若自性摄者此明三字中有二初明此体释名第二正明相摄就相摄中有四相摄初自性相摄第二助伴相摄三随用相摄四随显相摄此明三学自性相摄戒但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不摄余者以施等非三学自性故问何故唯说戒定慧三不说余者答余三或七非自性余三者谓施忍进或七者约十度以明余七个非戒定慧三自性故此据克体不摄彼余故云七也有人云此疏文错合云除三余七是自性故除三者即除施忍勤余七者是戒定及后五是三学自性即顺论文亦有此理若约助伴眷属以论即三学摄余三余七也即三学一一皆能摄十度。
【论】若随用摄者用者作用意说修行作用皆是相次施是戒资粮者由体世财出家持戒求出离等。
【论】若随显摄者显谓现即据修行相显现以明相摄由精进守护于下缺犯也。
【疏】此中所说随其所应未必十种一一皆尔者然此十度若约现行于五位中未必一一度皆悉具有如通达位见道之中但有定慧无表戒等即无财施无畏施及利有情事等若十度种子皆悉具有若约现行有无不定此中约法尔种子至义说有者意云见道通达位中有十度者约法尔种子说有何所以说见道极促不容行六度等也但以道理而义说有也若于修道行相最显能行无边行故问资粮位中如何有最后五度耶答但学作后五度故说为有又解初位言有者据法尔种子言有虽有二说前说为胜摄大乘说六度通地前有故也。
【论】八地以去至现唯无漏者问八地已上五识中善互非无漏如何施等唯无漏耶答五识中善既非增胜不立为度故不相违。
【疏】然未入劫时同己初入但名波罗蜜多者意云如未发菩提心唯所行施等不得名波罗蜜多若顿悟利根者发菩提心已去或经六十劫修者未得入初僧只劫虽未入劫即名顺解脱分所行施等亦名波罗蜜多六十劫漏已方至十信等位方名入初僧只若钝根者发心已去或经八十劫或八万劫等虽未得入僧只亦名顺解脱分然所行施等亦波罗蜜多也未入劫已入劫所行施皆云度。
【疏】由多理故者意说??等四心唯是初无数劫故对法第十一说瑜伽略有五种一者持二者任三者镜四者明五者依解此五地中言若依此地修行满已者是满心学以非第二劫如下引例其文可知至极喜地义满心学虽不离初劫亦非初劫摄如修相好业等然五地义广如对法十一说如前说读知之。
【疏】七十八说度至因果义利度者按瑜伽深密明此度者皆约观自在菩萨问六度如来为答彼文散说疏主约义以立度名清净乃至因果义利度等其七十八论亦解此经问初清净度与最清净度何别答最清净约佛地说前清净度约总说六度清净又按瑜伽深按中度有诸门问答故如彼七十八文今略引云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着三者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懱五者终不憍傲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而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妒悭吝又云无染着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最为广大无罪过性无分别性无有染污思择所作最为明盛已入无退转法地者名不可动若十地摄佛地摄者名最清净又云何因缘故菩萨所得波罗蜜多诸可爱果及诸异熟常无有尽波罗蜜多亦无有尽善男子展相依生起修习无间断故又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度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又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圆满无上广大菩提为大义利又云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释云不求他知者菩萨不叹他起恐生恭敬供养故余文易解。
【疏】摄三性等者此六度修行时通有漏无漏三性中六度摄二性谓依他圆成无漏依他亦圆成故。
【疏】有主伴行者如初地修施施名主行余五度名伴行余地准知。
【疏】由六度摄一切行等至谓十度外无余者若约六度自体摄得一切法一切法皆六度中摄不以说十度摄一切法尽即虽论中更不说余菩提分法四摄四无量等。
【疏】初牒十障至及佛地障者解云据实言之唯有十障以乘文便及对释二十二愚故即有十一障也问何故唯说十障答为对十地所治故立十障。
【疏】一异生性障者解云执异而生名曰异生即是分别二障种上假立不相应法依彼种上立彼性故即说彼种名异生性障此即异生性之障依主释也故依彼种立异生性问若尔如何下辨愚相即云执着我法愚是异生性障岂此愚者唯约种谈答性狭障宽异生性障即通种现谓异生性及异生性种类现行总合名为异生性障故无违也。
【疏】十地论一云凡夫我相障至凡夫名异者彼论云我相障者不然此异生性障非唯有我见故异生性障中别有余一切烦恼也若言我相但唯独得身见即不摄得余边见等故我相狭异生性宽也凡谓凡庸夫谓士夫故名凡夫。
【疏】今断能依故说所依断者其异生性即依二障种上假立能依是异生性所依是分别二障种然异生性无别体也由如命根及二无心定虽无别体依彼种上假立据实而言先断所依实种能依假异生性亦除今言能依异生性断者显所依种亦断亦如世人云命根已断命根是假立依实色心立若色心先断命根即无今但言命根断不言色心即此亦尔但言异生性即显所依障亦断。
【疏】即依字现疏无与现本识同地至立此初障者依者即所依二障种子现本识者即第八识障种与本识同地系此文意与现行本识同地分别二障种子能生现行者上立异生性故若言能生现行种上立性者且如身在欲界欲界分别二障种子能生现者即立为欲界异生性如有身在欲界以离欲染得上界定即得上界二障种子能生现行欲界障种被伏不能生现行既依能生现行上而立异生性此人应名上界异生性若许者便成大过今应解云若身在欲界即依自欲界二障种子若能生现即依此种上立为欲界异生性乃至上地亦由此设身在欲界以离欲染虽二障种不生现行不得于上立而为上界异生性故得名为欲界生性。
【疏】由此凡夫离欲界仍名欲界异生不伏见惑种故者此文意说如身在欲界以世道伏欲界修道迷事粗惑即不能伏欲界分别二障及细俱生烦恼即依此分别二障种上立而为欲界异生性若尔即违前三种成就文彼云若身在欲界未离欲染即欲界烦恼种子皆得成就若离此地染亦名不成就今离欲染障种仍起现行岂非相违耶彼约全离此约外道所修六行伏惑故不相违。
【疏】以此准知此性是染污者此第一解意云所依二障种子通不善有覆无记故能依性亦通二性名为染污若尔外难云欲界烦恼有二性可能依性通二性上界烦恼唯有覆性能依异生性亦是有覆无记性故知三界异生性唯有覆无记性名染污于理为胜答通不染污者即据摄末归本同第八识障种及性皆是无覆无记性。
【疏】若尔何故对法第四至不言异生性耶者此文问意云若言异生性通无覆无记性尔者何故对法第四解无记中但言命根等是自性无记不言异生性亦是自性无记耶以自性无记是无覆性故为此问答由约烦恼种至前释为善者此第二解也此文意说若命根名句文诸根色等唯是自性无记若异生性即通二性约障种上立是有覆性若约异熟名言种上立异生性者此性即是无覆性故异生性通二义故异生性无记中是异熟无记摄不是自性无记故命根不可为例以命根唯一自性摄故今勘请圣教不见说异生性依本识名言种上立性是染污者以是为胜。
【疏】六十六立五无记者谓异熟等四加自性无记为五也自性无记体者谓诸色根是长养者及外诸有色处等也非异熟等所摄者除善染污色处声处解云色声二处三性也今取无记者故云除染污等然无记色声不是异熟云非异熟等所摄也。
【疏】别小乘者大乘异生性是染污者有覆无记性故别也问异生性设通善不善于义何违答俱有过故若言不善者无种姓人即善根时应舍异生性若言是不善者如凡夫离欲染得上界定时应舍异生性异生性既是不善不善唯欲界系故故知是有覆无记性。
【疏】若尔无种姓者至说何为异生性者此即乘前文意而作此难难云若三乘望自圣道所治之障上立为异生性各得圣道时名舍异生性尔者如无性人既无能治圣道即不能望所治二障说何法为异性答应说但依二障至不须别说者此是答词由此义故即三乘定性人及不定性人皆依分别二障立异生性亦不须别说定性人唯依烦恼种上立异生性不定性人依二障上立异生性但总通说无性人亦在其中即无乘前之难。
【疏】答不同小乘至与见道合舍者如下小乘说从无始来从未来世中即常起异生性流至现在而不断绝彼正起世第一法时能害同时异生性衰其力也如骑怨杀怨即现在世第一法能引未世中苦法智忍未来世中苦法智忍能排未来世中异生性不得生起即苦法智忍得生起也故说未来苦法智忍将得生排其未来世中异生性将舍故说未来世中见道智与而异生性俱合舍也即现在世第一法与异生性同时落入过去即未来世苦法智忍流至现在即已无异生性虽已得见道然未来世中异生性已即被他现在能缘烦恼缚未来世中异生性仍不名断而但名舍彼断修道烦恼时即断未来世中异生性能缘缚缚断故说异生性是修道断即缘缚断名修道断世第一法正舍名舍见道之时已舍皆不成就令未来不得起故其体在修道位方断故舍与断别也。
【疏】二真见道名为圣者一谓二乘人生空智真见二菩萨法空智真见道。
【疏】已下四字疏无若净无记异生性至如何凡圣无俱起失者意云此是萨婆多师难难云我宗异生性障体是修道断异生性复即在见道前舍无漏果智起无凡圣俱成之失汝大乘异生性障从障种立应如无间道无漏智起时有异生性种由未断如何无凡圣俱成之失此由难意也。
【疏】云由萨婆多惑得俱故今为此难者意云以惑得不障圣性为此难也即萨婆多许无间道与惑得俱故复彼宗云无间道时惑得犹在若无现得便无所断由此无间道断现在得问萨婆多曰既许无异生性得而证圣道性故凡圣不俱即无间道正起时与惑得俱时而能断也如骑怨杀怨即能杀释所杀并俱时故其异生性体要缘缚断修道方除以修道烦恼缚异生性若修道烦恼断其异生性即离缚断说故异生性是修道断也。
【疏】为断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对治者意云或三心见道或九无间道故真见道中有一师说二空二障渐证渐断等谓惑品既多道亦非一故云如是如是如是者显非一义。
【疏】由此品离系故至是名为断者意云若圣道未起之时即现在烦恼种子前能引后展转不绝若由此品离系圣道起时即摄断即前念种子无势力不能引后念令后念烦恼种子住不生法中说名为断意说如生空观得离系时令后念烦恼品住未来世不生法中也。
【疏】对治道生烦恼不起得无生法者此言无生法者即起圣道已烦恼种子更不生故名无生法非是无生法忍也。
【疏】言粗重断虽互通烦恼障至唯烦恼中者意说具相应所缘缚中若能缚名缚即唯在烦恼障障名能缚故若所缚即通所知障及善等三性法皆名所缚故若断所障烦恼皆名断粗重若据增胜若断所知障唯名断所缘相应二缚不名断粗重意说若断烦恼种时名自性断不缚同心王心所时名相应缚断烦恼既不缘于境名所缘缚断。
【疏】二乘断定障至不同菩萨者意云如二乘人断定障时俱断所知障之粗重而不断种子粗重者即无堪任性无堪任性者所谓身有硬涩心不调柔断此之时而得定也故名定障令字疏无不相随顺者意说若断定障时令所知障不能有势胜用与其粗重性而相随顺故云令不相随顺也。
【疏】总缘智等者准下解自相共相中若缘真如及作苦空无常无我等观名共相智以真如是一切诸法共相故故经云诸法共同一相所谓无相即缘此之智名共相智若别别缘四谛名自相智此二智中何者能乃断惑故疏中引三师释前二师是不正义第三师是正义。
【疏】有义二量至为现量也者此第一师云若现比二量在散心位现量依自相立比量依共相立故散心现量不能断惑若在定心中总缘共相智缘一切法苦无常等观照自体皆是现量是现量能断惑也。
【疏】第二说至方能断之者此第二师说一切散心皆是共相不能断惑一切定心皆是自相方能断惑然由散加行观苦空无常无我等共相或观真如共相为加行故方能引起定心断惑圣道然由共无常等共相其所显得定之中理就前方便说名知共相其根本智就前方便说名缘共相智。
不如是者意说所显之理不就前方便说者即但名自相根本智即名自相智由此道理诸经论中或说真如名空无我诸法共相者此文即约缘从前方便中苦无常等共相能显以说真如名共相也或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者此文即约但由二空以为方便显得真如真如名自相其根本智正证真如即名缘自相智然对法论中说共相智能断惑者即从前方便道说亦不相违。
【疏】彼因明论立至不共他故者此文即是因明论中说明自共相也意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如色声等实义名自相故无常等名共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且如自相色声等各别不共他故然无常等共相各附所依法体名不共他以声上无常非色等上无常故有说因明论中自共二相者若分别心安立青黄等者方名共相以青黄贯通一切青黄故若非安立纵五蕴上空无常等皆名自相即一一名附自所依蕴不通余故即无常等亦名实义即非彼分别心所安立得自相名问经中共相其义云何答五蕴等体名为自相蕴上无常苦无我等名为共相虽一一蕴无常等别然彼此相似立共相名不说散心分别安立共相也故与因明所说不同问彼二师义有何别答大意是同但广略异明经中与前同唯叙因明与前师别经即是佛地经也。
【疏】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者如第六意识缘一青时此青即通一切青黄等亦如以句诠青等时能诠所诠亦通一切青等如缕贯花花虽各别缕通于余法类黄等尔水火皆然即一一种类别故如此分别心所缘青解者皆是假青黄等亦尔若离诠缘即本青是实青也。
【疏】虽缘诸法至为自相者意云苦无常等虽是诸法共相若定心缘诸法苦无常等以附所依法各别故亦名为自相而带名言不实通余法彼自相亦然真如虽是空无我共相所显以是诸法实自性故自有实体相故名为自性非共相也亦不可言以真如与一切有为法不一异故即说真如名共相者余色等自相亦与一切苦无常等共相法亦不一异色等自相法应名共相既色等自相不名共相故知真如亦非共相然疏中云彼因明论至与此不同以来并依佛地叙因明论二相之义结云与经有别有别之义同于初师更不言也故佛地论中叙因明已而总结云经不尔故不相违即因明论中自共相与佛地不同也。
【疏】由此义故至如前已辨者然对法论中说缘共相智能断惑者依他假智说如假智缘一青时此一青遍一切青种类上即说此青名共相其真如亦实通一切法之上故说此真如名共相若根本智缘此真如时即名缘共相境论实真如是法之实性即是自相缘此之智名自相智能断惑也。
【论】断惑证灭期心别故者问无间道不证灭者何故说彼无分别智是缘理智答所缘之理但名真如不名择灭犹有粗重而未断故若尔断惑证灭别者如何下说菩萨利根刹那刹那断惑证灭答彼依异品相望而谈此约一品故不相例。
【疏】及证此品择灭无为者即证无间道所断下择灭无为然解脱道所舍粗重无别无为以无体故。
【疏】证无为得者即智正证无为时即证名得。
【疏】虽不违惑得而亦有用者意说此解脱道虽不如萨婆多违舍惑得而亦有用者即证择灭无为也。
【疏】此后意说种生现虽同时至合解有三者即论中有两解一云断惑证灭心别故二言为舍彼品粗重性故并前第八识舍位有一解即如疏云如此一说至种生现同时故以来是第三解即二解上加此一说也故总有三解。
此后意说者即指此论中第二解文然依论中第二解解脱道而舍粗重性种生现同时异时别有两师解第一云有义种生现同时者若菩萨至金刚心无间道时即一切二障种现俱舍唯有第八识名言无记种子及现行识与金刚心俱生即此第八与无堪任性为所依止至解脱道起时方舍有漏第八与无堪任性方得成佛此是正义第二师种生现异时者如菩萨金刚心即舍二障种子及舍第八识种子但有第八识现行及无堪任性不得名为佛此护法弟子解非是正义何以知者如唯识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必俱时故种生种许有前后自相引故如前难云种灭牙生非极成故乃至非胜义故如第二卷前广破。
【疏】加此一说至同时故者此第三解亦种生现同时也意云菩萨金刚心即舍一切二障种及有漏第八识并无堪任性故无间道中舍已得无漏第八但粗重在不名佛问粗重依何答有解依者无漏此解亦是不正师义下论文自难云无间道时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
【疏】问此义可然至解脱道治耶者此文即问十地中生空地意说十地中所起法空观必带生空智此所带生空智无间道中既不断其种又复不断烦恼粗重起无间道何所断耶又此所带生空无间道若断烦恼种子可言所带生空解脱道中断烦恼上粗重既生空无间道不断烦恼种如何解脱道能断烦恼上粗重耶。
【疏】其末烦恼障粗重与所知障粗重解脱道中舍者然疏中言十地修道位烦恼粗重与所知障粗重皆在解脱道中舍者此未尽理亦约实义者若在见道及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若二障上无堪任性即同解脱道除之若十地之中烦恼障与所知障同体强盛势力即此烦恼上无堪任性能障法空智即与所知障种于无间道中同断若唯烦恼上无堪任性羸劣者即与所知障无堪任性于解脱道中同断若强盛烦恼上无堪任性于解脱道中舍者未审解脱道中有何势力而能断烦恼上无堪任性有漏劣者无妨故知十地之无间道能断烦恼无堪任性于理为胜以障地故其烦恼障体不障于地唯佛果断如世间刀之体不能割物刀刃利用能割物若摩去刃其刀体尚在此况亦尔粗重障地烦恼体不障地故断却粗重其体尚存故粗重与所知障同地地断由如第四地断所知障中身边二见其烦恼障中身边二见亦复不起故云如身见等疏云无粗重者即无定障也谓无堪任性如硬涩不调柔等是。
【疏】无间断粗重解脱道中得自在故者有义解云无间道时伏受等种子解脱道位除彼粗重。
【疏】善现问言若无为法至二乘犹有者此问意云既言三乘身中无为皆无差别者何故如来有无为法即无习气无堪任性二乘亦有无为法何故二乘身中尚有习气无堪任性耶。
【疏】不能引无义者即是法空若菩萨身中即能引得法空智等诸功德法。
【疏】即由此文显断习气不得无为者以习气非是烦恼所以断习气不得无为约断烦恼说证无为也三乘既同断烦恼故无差别三乘同坐解脱床有云无义者即无义利无义利者障圣道智二乘身中有习气不能引无义利菩萨身中习气能引无义利为圣障如来永无故习气不障无为也以非缚故。
【疏】亦显所知障断不得无为等者详曰助一释云断所知障亦得无为如显扬云想受不动二无为者若断障得择灭所摄彼障即是所知障摄又此论云得无住处亦择灭摄经言三乘无为无差别者而依离缚断烦恼说亦不相违。
【论】虽见道生是根本故者此释通外难又外难入初地时非唯断障亦断业等如何但说断分别烦恼障即答而二障种是根本故于十地中且说断烦恼理实通摄诸果等。
【疏】等取恶趣疏作非别业者即是三恶趣中别报业及等取卵湿二生处云总报果见道既除别报业果炳然不受故须等也及非异熟者即是士用果也所以得见道时三恶趣中士用果亦必不受及等余增上果者即如地狱中增上苦具乃至人中黄门等所受用境界增上果等皆是恶业增上入见道已如是等果永不生故。
【疏】及人天趣中分别所起业及果者意云此等别报业果皆由见道分别烦恼所知人中半择迦及女人身二形北俱卢洲长寿诸天此等皆能障于圣道又菩萨不作女人身而得入见道故然此所有总别报业果及增上异熟果士用果等入见道已永更不生名不生断。
【论】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者意云由异生执我法时所有愚愚即无明及愚俱时法总说为执着我法愚其执着我法体即染慧由愚不了起妄执等故相从总名愚体即是异生性障障即全体二障种现见道初除。
【论】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者意云恶趣业果体不尽由愚所起业及愚感果总说为愚。
【疏】善趣之中分别所起别报业及果者善趣中别报业者即人身中极丑陋根不具业此所感皆是别报果若善恶趣之中别报业者即恶趣身中少许謟正是也。
【疏】直言恶趣摄不尽者意云若唯言恶趣即不摄善趣中分别烦恼所起别报业果等所以须置杂染之言出解深密经第四卷文。
【疏】前说善无记至如缘起中说者意云如前十二因缘中辨若说善无记名断者据缘缚断即修道方除由断修道烦恼不被缘缚故故得断名今言诸业果者据不生断若入见道如是等果毕竟不受故云不生断。
【疏】故为此第二解者如疏言前说善无记至不生断以来是第二解。
【疏】然分别障中至毁訾言故者意云此释伏难难云分别障中如烦恼障能发业润生可言恶趣杂染愚如分别所知障不发业感生云何第一障中言所发业果并言恶趣耶即对下第二邪行障故名第一障中答所言恶趣者但是毁訾之言非是发事感生名恶趣也指况可知。
【疏】但是钝障等者意云恶趣杂染但是贪等钝障品非必是业果若非业果何得名趣答但毁责名趣。
【疏】此师意说唯取无明与见非见但名为利钝者意说若无明与身见等五见俱起名为利愚若与贪嗔等俱起即名钝愚也此师但说利钝障俱时无明名愚更不说余烦恼也。
【疏】前二现行粗重是种故者意云如论中说断二愚二愚者即是二愚现行也粗重者即是二愚种子。
【疏】问现行久已灭如何言断者此问意云若言断二愚是现行者二愚现行加行位中已伏灭无如何无间道中说断耶答如疏自明。
【疏】谓贪嗔断乃至疑断无色界所系断至非伏惑明亦伏见道诸惑等者此一段诸文即约诸烦恼实断而说不约六行世间道伏烦恼说也世间道不能伏见道分别惑然世间道生能伏俱生迷事粗惑不能伏俱生细惑及分别惑也今既言见苦断明知即用圣道断也言是苦断者即分别见等是见苦所断道断也故云见苦所断云色界系所断者色界烦恼地地有品故道非一故云断断乃至无色界所系亦准此释离系是随眠断者意云断却随眠离系故云离系是随眠断非伏烦恼所得离系果以后烦恼还复生故。
【疏】又解随汝意至所起无堪任性者此释论中或二所起无堪任性文也随汝意者意说此解随前师解二愚通现及种彼二所起无堪任性名为粗重非现非种无别体故下文引例如下自解。
【论】如入二定说断苦根者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隐性名苦粗重虽至初定眠识等中初定力微未能发生殊胜喜乐及胜轻安未遍适悦故未能伏断彼苦粗重与二定相违故彼断又婆沙论八十一云问离欲染时断忧及苦契经何故说第二定而灭苦耶答依过苦对治故作是说谓离欲染虽断苦根而未名为过苦对治于初静虑得离欲时是苦对治故说苦灭解云苦对治者谓初静虑过苦对治即第二静虑也如彼广说。
【疏】后诸地粗重准此为二解者然已后诸地皆言由斯此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者皆准此中二解初解说断二愚即是二愚现行及彼粗重即是二愚种子第二解云说断二愚即是二愚现行种子及彼粗重即是二愚上无堪任性故后次诸地说断愚粗重皆准此二解。
【疏】此中意说至通染污故者意云取所知障者以菩萨入见道时必用法空观断惑故云实通二障意取所知以世亲摄论说十无明非染污者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是染污而治十种无明故立十地说十无明非染污者意证菩萨断障是所知障。
【疏】以无明即是十障品之愚等者意说若取烦恼不取所知障者即十无明亦是染污以无明即是十障品之愚故又问无明既与障别何将以不染污无明证所知障亦非染污耶答无明即是十障品愚所以相从名不染污但望二乘若菩萨亦染污也故下云离十障外立无明故明知别也。
【疏】何意至二障种者此问意云何故不说初地无明对二乘许是染污通二障种答如下云烦恼染污三乘共断非此所说此中但说不共故所以初地无明但说不染故故世亲论云又所治障有其十故立十地别明知不约二乘染污烦恼等说。
【疏】即摄论本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者按摄论本云以于十相所知法界中有十无明所治障住释曰由彼十相所显真如名十相法界十相者即十障也即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也又云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其十无明各一一如下疏中牒也准此故知异生性障非十无明以异生性是染非无记故非唯智障亦障无为故。
【疏】已得现观至非不染污者此意说引对法云得现观者即是已得见道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习俱生所知障之对治道断十地所知障也故不约见道断异生性分别障说明知异生性障不是十无明数故唯十无明不染污性若取异生障为十障者即十无明通染污性以异生障中有烦恼障是染污故故世亲七之摄论中立十无明十障者即约初地中住地心满地心已去及障后九地中入地心住满地心等以立十无明十障也不约初地初心者以此心中断分别异生性障所以不说与此论别如下说。
【疏】离十障外说十无明故十无明者即是所知障无明亦不取所知障中欲贪慢等为十无明也故知十障者即是所知中摄余贪慢等言二障三处过者如下自解故下云烦恼粗重一一皆有三住断义彼处解也。
【疏】亦断俱生所知一分者十地所断皆有俱生唯说初地故言一分故初地中初入地心断分别异生性障至住满心中断俱生一分所知障此障非十障断。
【疏】今十障中从初说故不说者意云唯识中说十障者即约十地中初入地心断障说不约障住地心满地心说十障也亦如异生性障即是初入地心断二邪行障即是第二地入地心除已得诸地皆准此知。
【疏】时既淹久谓二僧祗者即是住地心满地心名二僧只也据实而言谓从上忍而入初地正入见道中乃至真见道两重十六心等时节经年月劫夫多少相似亦不是在见道中为经于一僧只劫也今者即初假设在见道中时节经于一僧只劫中是初入地心即断见道二障而不断修道所知障即初地中余住地满心中亦应断俱生所知障然此中即分三十三阿僧只劫初地前为三僧只劫即三十心为三僧只也又于十地之中地中皆有入位心住地心出地心名为三僧只劫十地中即有三十僧只劫并地前有三十三僧只劫然此中分大中小若地前名大以一阿僧只劫总分为三僧只劫故名为大若八地至十地名中以一大阿僧只劫总分为九劫故从初地至七地名小一大僧只劫分作二十一劫故即三七二十一名大阿僧只劫即约八百里石尽为一劫若三十三小僧只劫即约昼夜月时年等以明也言一地三时者即入住出三心也。
【疏】更不断修惑地有九故者意云若初地住心已去而更不断修惑者即修道但合有九地修惑不论说九地修惑既言十地修惑明知初入地心已去亦断修道俱生所知障。
【疏】又摄论第十八纸说至证佛一切智者如毒咒所害者意说烦恼彼悲皆所伏由如恶毒彼咒所害世亲释云留惑至惑尽者以留随眠菩萨不如声闻速趣圆寂彼至究竟尽诸烦恼应证佛一切智。
【疏】不尔如来大悲最极应留烦恼者意说菩萨本意不趣断烦恼又意欲将烦恼助悲愿受生名留不欲断烦恼唯助大悲而受生名留也若唯助大悲不受生名留者如来亦应留烦恼假有大悲不受生故由此故知菩萨不趣烦恼断拟得助悲取受生而已。
【疏】邪行于众生身等障者意云此邪行即障于有情等起误犯三业名邪行障意说邪行即是于众生身等误犯身等三业行名邪行障此邪行即障名邪行障持业释初地尚有障第二地入二地时便能永断。
【疏】若障智三业者意云所知障发三业但能障法空智然此业不能招异熟果。
【疏】此文所明但是等流增上业果者意云此论中说所知障发业得果者但是等流增上不是异熟果。
【疏】如心王等性非缚者即心王遍行别境不定四等体虽遍不善性然不是缚法但由俱生烦恼为能缚其心等是所缚故烦恼有覆不善性皆是缚也。
【疏】今实义者难不善心俱仍名无记者意说所知障与烦恼同体者烦恼既是不善其所知障亦是不善性然所望各别不善性所知障若望二乘是无覆性若望菩萨是有覆性然独行所知障即不能感异熟果名所知障与烦恼同体是不善性者亦能感异熟果疏中且约独行所知障说不招异熟也。
【论】由斯二地说断二愚至三业者此初解也一微细误犯愚即是能误犯三业之愚即与愚同时余贪慢等所知障等皆是此微细误犯愚也若第二种种业趣愚即唯所起三业此中即无明等愚即此三业是愚品类且名愚也尸罗者此云性善体性是善非恶无记故。
【疏】不可言能取趣名趣者然第二地中断种种业趣愚者趣即是恶业趣名趣毁责为名如说二形等名人中恶趣也今言趣者亦非是能取五趣中异熟果名趣也。
【疏】余论中言身等业者至已摄尽故者意云如十地及摄论释邪行障皆言邪行于众生身等障举身等等意语二业即总三业为邪行障今此论中但言邪行障即摄三业尽也此即会论不同所由。
【论】或唯起业不了业愚者第二释云经二愚若依此解愚唯取无明为体亦不取所发三业为二愚体初微细误犯愚者是此第二解中唯起业愚二种种业趣愚者是此第二解中不了业愚也。
【疏】云非所发等者但取能发无明名愚不取所发三业故云非所发业此亦非必能发业者意说不了业愚此无明但不了业此必不能发故云此亦非必能发业也。
【疏】境用别故者境者即无明境谓三业也用者即无明用也即起业不了业是无明行相用也别者即无明行相故缘境者各别初愚即能起业第二愚即唯不了业故境别也。
【论】三闇钝障至修法忘失者十地云闇相障世亲论云名迟钝障谓贪同体钝所知障三慧明利法故名闇钝障闇钝即障持业释也若总相出体是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若别出体即贪同体及随惑中失念同体所知障中一分为性由此障力令闻思等有忘失故。
【疏】今即初二摄即是闻持陀罗尼者意云由闻彼能诠教法及所诠义即陀罗尼方能持彼法义令不忘失。
【疏】及彼所发殊胜三慧等者意此能障胜定及障总持亦障胜定所发修意亦障总持发闻思慧论合为文故云及彼所发殊胜三慧此中且约散总持亲能发闻思二慧若定中总持即不能发缘教闻思也纵云能发闻思者皆是义说非实尔也。
【疏】即由于五欲起贪乃至及修慧者此欲贪愚即欲贪之愚名言贪愚即是欲界系由起欲界中五欲贪故即能障上二界中胜定及定所发修慧准此文即前初二地菩萨由有五欲贪故即合实有妻子若第三地已上乃至佛地皆许示现有妻子所谓罗睺罗耶输等明知纵有欲贪何必实有妻子为欲化生亦同其事示现有者现实无妨故我世尊四摄化中有同事化也问此贪俱所知障体入第三地究竟尽不若不尽者如何此说彼既永断欲贪随伏若已尽者如何七地已来犹起贪等解其未尽且随相显故说永断言修慧与定相近者要由胜定方发修慧修慧与定相邻故云相近。
【疏】以闻思与闻持相近者闻持即是总持总持能发闻思二慧故云相近由闻持法义生闻思慧也是非一障体义说二障体各别所以各别障也非一分障体义说为二障据实而言亦胜障如障修亦障闻思障闻思亦障修也随相亦说二障非必定然此亦闻持陀罗尼之愚依主释也。
【疏】十地云解法慢障至我见慢等是者此地菩萨由解法义而生于慢名解法慢障即前三地有粗解法慢若至此地亦有细解法慢也即我见慢等者此出微细烦恼现行障体即是第六意识中具生我见等是为所知障与彼意识中身见等同体故彼名是依主释即微细烦恼现行之障克实此障用所知障法执为体若等取我所边见者论中举身见等边见举我见等取我所见及等取痴慢我爱定法爱等皆是此障品也。
【疏】远随现行故者此俱生身边见等法无始已来久远行至于第四地得远随现行名既以身无始来远行故烦恼随身得远行名由障第四地舍此地中故疏以下品解论中微细障有义弹云应说此微细障地地中第九品摄不应说为是三品中下品摄详曰若尔者见等余惑第九品者一切应是此中微细障以是下品故若许尔者即应一切地中第九品惑总此地断尽应名佛故既有此滥故疏主以三品中是下品摄遮简尤善也。
【疏】余准此释者意云身见等既尔余慢爱等与身见等俱起者皆准是释以最下品是微细义。
【疏】由有身见等俱爱迷执身故至即通障者言身见等取边见言等等取我所见由起身见能障观法无我由起边见边见中以有常见能障观心无常俱爱能障观身不净观既是执我者是即由有我爱也然身见等正障四念处亦通障余四正断五根五力菩提分法也今若能观身不净即能除贪观心无常除边常见观法无我能除身见等。
【疏】亦显已上所知障立烦恼名至立烦恼之名者然此十障皆约所知障与烦恼同体俱起者说如言微细烦恼现行障即所知障从烦恼立障名也。
【疏】二身见者至亦起对治者二身见如疏两解有义云法执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见故者详曰虽萨迦耶见兼摄我所观今文势不取我所品所以者何答如论明二身见已即问宁知第六识俱既与第七相对问答第七岂许有我所见由斯故疏第二解胜。
【疏】若此是彼第七识俱七地以前已许灭者意云若此身见是第七识俱身见者即应此见第四地中除灭若许尔者即应贪嗔等余烦恼已前灭以无依持故如八九十地。
【疏】一害伴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者意说诸不俱生者即贪痴慢等不与身边二见俱生名不俱生仍彼身边二见前后引起言俱生者即贪痴慢等与身边二见同念俱起即不俱生烦恼与俱生烦恼而作伴也然俱生烦恼及身边见等以相粗故第四地中断其不俱生烦恼细故至第五地断即不俱生烦恼名为害伴谓不俱生烦恼是他伴今被害故所以不俱生烦恼得害伴名据此解即第五地断害伴随眠今勘解深密经文此解为正有云俱生烦恼是不俱生家伴第四地中除名断害伴者未可依违经文故。
【疏】二羸劣者烦恼不由身见身边二见引起者即第六七地断也。
【疏】身见等言非唯贪痴慢至违菩提分法者此释等字谓身见等等取定爱法爱等随烦恼即八大随惑八大随惑皆遍染心故与身边二见俱生亦第四地断也然定爱法爱不与身边二见俱起然于余位别头起故定爱即于四禅八定尚生贪着即是上界中味定也法爱者于所得大乘十二分教法而生爱着名为法爱意说初二地中由有欲贪即贪五欲境界故能障上二界及无漏教法若入第三地中即断欲界贪故得上界定及无漏教法以得胜定及无漏教法故于此中深生贪爱故名定爱法爱定爱法爱是上界障上地法故即此贪爱亦能障观身不障若作不净观时亦除定爱也至第四地中既断定爱法爱故于定及教方得自在其贪痴慢等与身边见俱起亦四地中断以作不净观时违此贪等故问小乘人作菩提分法观而证小乘果菩萨既作菩提分法观何故不取小果答二乘人作不净观时而取相故执为实故所以但得小乘果菩萨但为遍学诸道作菩提分法观时以不取相不观为实以无所得为方便亦不见净与不净亦不见身与不身但若无上菩萨不求小果五地作四谛六地作缘生观等皆准此知所以说四五六地菩萨相同二乘者据此观行说及别别法故者所谓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随分修行众多行因名别别法前地照了大乘法教等者此说前第三地第三地中以无漏慧光照了大乘等是故前地名发光地。
【论】由斯四地至亦永不行者意云此中所说定爱法爱同体俱起所知障摄由彼断故二爱不行故金光明经云味禅定乐起爱与无明以味微妙法有起爱无明等论五于下乘般涅盘障者此依主释即般涅盘之障由此障故猒离生死乐求涅盘未能舍离一向背趣名乐涅盘即用背趣二种作意以为体性世亲摄论障名与此论同。
【疏】十地云身得我慢障者然古译十地文错既第四地中已断身边见及俱起者已伏不起何况第五地中更有我慢等耶故知错也。
【疏】无差别道者于此地中观四谛真如不见生死涅盘欣猒差别故名无差别道。
【论】六粗相现行障者于四圣谛观苦集染相道灭净相粗相现行障于六地无染净道即粗相现行之障依主释即所知障由此障故执彼四谛染净二相而现行故入六地中能断此障。
【疏】由前地观四谛至说此为粗者前五地中作四谛观因果名粗相者谓苦集二谛者谓灭道若第六地观十二支无明缘行等为因果时即前地观十二生死因果故名为细谓五地中作苦集观即有染相能障六地中缘起道灭观若净灭道相观即障六地无净相故前地中有染净相障六地中无染道无染净道者缘彼无染净真如名无染净道。
【论】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至执有净者解深密云一现行观察行流转者即是能缘苦集谛观彼所观行流转故名为现观察行流转愚从能观智及所观境以立其名即依主释二相多现行愚者谓观灭道净相多现前缘彼相故名相多现行愚亦依主释金光明云还灭相数于心现执彼净相无明为性。
【疏】虽作无相少时能故者谓前五地数起后得观作还灭净相未能多时住无分别无相观中故下说云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无相观。
【论】七细相现行障至便能永断者意云前六地中虽离四谛粗染净相而有缘起微细流转生灭之相及彼流转还灭之相者生相即是流转中生也灭相者即是还灭之灭相形前四谛流转还灭故名细相现行障此即细相现行之障是依主释世亲摄论名亦同此十地论云细相习障此渐微细相习障。
【疏】细相现行执有生者至还灭相者解云今第七地中妙无相道前六地中作缘起观由执有细生灭相言生相者即杂染观其观有顺逆言顺者由无明故行生由行故识生乃至老死亦尔言逆观者老死由谁生由生故生生由谁生由有故生乃至行望无明亦尔即细生相也言细灭相者顺逆同前顺者由无明无故行无由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由生无故老死无由生灭故老死灭逆观者由老死无故生无由老死灭故生灭乃至行无故无明无行灭故无明灭此是细灭相现行也。
【疏】即真如观中起于有观者以无相智故化众生也故云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
【疏】冥真俗二境者即是一心缘二境即合二谛一度缘也合本后二智者即是一智起二智用也缘真时名空缘俗时名有。
【疏】不同五地者前五地中虽真俗合观极难也此第七地中任运观真俗境故与前五地别也。
【疏】以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者意云以十方便智进入第七地于第七地中还能于空中发殊胜有行十方便智广如十地第九恐繁不录。
【疏】于无作行中生乐心等者无作即是无相乐心即是作意希望勤求心即于无相中作意勤求也。
【疏】摄论云于无相作行者即是于无相中作功用行也此障亦是依主释即加行之障。
【疏】此即宽遍便于相中至实别所依者然相宽即通情非情自身他身为体非情器世间等皆是相故土即狭唯是所居止处名土即于相中分别出一分器世间名之为土然相是实四者四大是所依土即假是能依所以有相非土为土皆相也。
【论】由斯八地说断二愚至摄土相一分者初愚名于无相作功用愚者金光明云于无相法多用功力无明为性是依主释二名于相自在愚者意云由斯障故令观土相不得自在故金光明云执相自在难可得度无明为性亦依主释此亦摄土相一分故者此释通外难谓外难云既言不自在愚应不能摄土自在愚如何不说土自在愚故作此通云此亦摄土相一分故又深密所说相自在言亦摄于土故相宽土狭宽摄狭故。
【疏】若等流后得智法执犹起至如何可说二观等流别也者等流者即后得智从根本智流出名为等流此中问意八地已上菩萨常无漏无出观如何生空后得智法执犹起又如何二观有别若尔生空起引法空法空应是生空智若法空引起生空生空应是法空智也。
【疏】答由无分别生法二观近远势用所引故者意说生法二空观前后相引非二观并入由法空根本智引起法空后得智故法空后得为近由法空后得智引生空根本生空根本引生空后得生空后得望法空智为远也如前已说即如前第五卷说。
【疏】诸佛七劝方能进修者此第八地中但有诸佛七观而无摩顶事若第十地菩萨在大自在宫中亦劝生摩顶然七劝云汝已二万劫勤修于妙行云何不精进无相海中住既被劝已起行化生今此第九障亦是依主释。
【论】一于无量至自在愚者此??深密经中所说初愚意云无量法所说陀罗尼者是义无碍解智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即是法无碍解智后后慧辨陀罗尼者谓词无碍解智故陀罗尼言贯通三种至心释初愚障三无碍解所由先释三无碍解也菩萨于第九地中得义无碍解于一义上明无量义门皆得自在余者唯如愚能障此三无碍解也。
【疏】后后慧辨等可解者论言展转训释即是解后后慧辨之义。
【疏】或极少于一方至诸法上名等者即是诸佛以一语言音声演说无边契经海即以少会多也九地虽非佛义意同此。
【疏】于一方一念声中现诸方一切音声者即如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义意相似。
【疏】迅辨者即悬河随诠不迟细故应辨者应众生根器而为说法不增减故捷辨者谓须言即言无謇吃无疏谬辨者所说法皆不邪错故无断尽辨者相续连环终不竭故丰义味辨者一言诠含理事故一切世间最胜妙辨者具足甚深如雷清彻远闻等故八即高下清浊小大等是也此释世间最胜妙辨高者即上声也下者即入声清者谓清声浊者即浊声小者如为一人说法唯一人闻余众生虽在会坐而不闻也大者从众若遍三千界菩萨说法声亦遍三千界。
【论】十于诸法中至不得自在者意云由此障故令智于诸法中不得自在故名不得自在障是持业释论其体性非但障智亦能障神通等即所知障一分为体。
【论】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问后后地中所有功德前前地中颇亦得不答亦许得故瑜伽四十八云如是所说后后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无然下品故不随其数当知即彼展转修习成中上品于余五地证得成满方得乃建立。
【疏】所障微细亦秘密故者然此中从所障法以立障名如言大神通愚等此二愚并依主释于后后地胜功能法名微细亦秘密也。
【论】此地于法等者意云此第十地于诸法中虽得自在由余烦恼微细所知障故未名最极故说此障名为余障余即障故是持业释即用二障为其体性。
【疏】于业自在义者义者即是道理也即于业自在义至名法持故者意指此法中而得自在陀罗尼门此云总持故云总持及定并业等皆名为法也以法宽故总名法也问此用何智断此余障解云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依金刚喻定共断此障所证同故此通根本及后得二智而差别者根本双断迷理迷事其后得智唯能断迷事障故此二愚并依主释即所知烦恼二障种子为其自性。
【疏】用法无碍解智知诸法自相者即是知色等诸法自相。
【疏】知不坏说诸法者即不坏性而说诸法。
【疏】而不断假名法说者意云菩萨虽知假名还依假名说法故云不断假名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二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三本
【疏】体性宽狭更无别异者意说二障最宽但言二障即摄一切分别俱生二障故二障宽也若言十障即狭据唯识中十障但摄得障十地中入地心所知障不摄障住地满地心中所知障也其异生性亦唯取所知障故唯识中障狭也若摄论中说十障唯摄得俱生十障不摄一分别异生性二障也以异生性障体即是分别烦恼所知二障故今不摄此故名狭也即摄论除初地入心外即摄得初地中住地中障并摄得后九地中障住满心中障然摄论及此论俱不摄第十一障佛地障故唯识摄论并狭。
【疏】十地所断虽但所知俱品不行者意说虽十地中正断所知障然与所知障俱起烦恼亦伏不行也故知十地亦通断二障观此文意令释伏难伏难云若正断所知不言烦恼者烦恼应不断答如疏。
【疏】五十八等说世间道至二乘性等说者意云世间有漏六行道但能伏俱生贪瞋及随贪瞋我见后起邻近憍慢等然不伏分别烦恼何以故分别惑强有漏道弱所以弱道不能伏强惑如第八卷已说此约二乘异生性说又云若二乘人欲得灭尽定时亦作欣猒观六行伏惑道然后方入。
【疏】若资粮位此粗现行亦能伏灭至无此能也者若菩萨在地前资粮加行位能正知胜解或作此谛观能伏分别烦恼现行或作真如无相观能伏分别烦恼现行也并至加行位即能顿伏尽分别烦恼若二乘人于资粮位能伏分别粗者至加行位亦能伏分别细者虽伏而不能总伏尽故云不能伏意云与观相违即伏不与观相违者不伏不同菩萨世间道力者非是六行道但是有漏名世间道。
【疏】内法异生若放逸者无不共无明者菩萨若至十信第七心名不退力方得名内法异生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即无不共无明有余三无明为缘发行若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亦无现行无明唯有种子无明为缘发行问二乘人亦得名内法异生不答二乘虽无菩提心然据自位二乘资粮位欲满后亦得名内法异生也。
【疏】唯分别贪等二位不起者意明伏通前位又解云此分别贪等言二位者至第二加行位方不起也以前由起若据后解此细约分别贪等说。
【疏】三贤菩萨者即地前三十心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贤也然十信但初发心住中摄故于发心住中离出故新经论约此云地前有三十心也。
【疏】七地已前尚起贪瞋等故者意说七地已前菩萨为利有情起贪瞋时由故意力须起即非是不知任运起也。
【疏】问其在地前所未伏者至与此何别者此问意云地前菩萨未伏我贪失念者相貌可知今不论即下文少分自行等是其地前已伏俱生烦恼与地上所伏烦恼何别答如疏云道力犹微至地前伏之者此说地前伏与地上所伏不同此明地前也为烦恼制少分自行者意云道力犹微被我贪等制故我贪等少分自行故说由我贪等有失念起余者不起说地前已能少伏全未能伏与地上所伏惑别入地已去至不然者此说地上所伏烦恼与地前不同所由。
【疏】此中所说见所断者至二种俱无者意说见所断者唯顿悟菩萨断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者修所断者通渐有学者前三有学皆有修道烦恼所知所以于十地中渐断伏若渐无学者二种俱无者若先得二乘无学未回心者即无分别烦恼俱生烦恼故云二障俱无。
【疏】所知障品多分亦尔者此约十地断所知障烦恼随伏故云亦尔说同体起者故云多分。
【疏】非此俱者地之可起者意云非与此所知障俱不于此伏者后后于余地由得现起或退解云非此俱者此地不起伏许余他起。
【疏】由前道力折伏后地所知障现令其不行名之为伏者且如后九地中所知障现行等入初地无漏心时亦能折伏后九地所知障现不起名之为伏但折伏现行不能折伏种子也又如入第二地无漏心时亦能折伏现行后八地中所知障现行不起以后皆然亦如先地前资粮加行位何者犹行入初地断种相似。
【疏】此犹未了至何者独行者意云先且总说后约识分别就总说中先且粗说故云此犹未了故须第二约识分别。
【疏】第七生空智及果至不相违故者意说若八地已上入生空观及果相续时第七识中法执所知障犹行不相违故若第六识入法空观及果相续时第七障执不行能违彼故。
【论】前五转识至障不现起者此即逐难重释前虽总说八地已上六识俱者不复现行犹未尽理未尽理何第六意识起无漏智可不起执而障不行五识异类不违无漏如何障不起所以今时逐难重解云前五转识设未转依等。
【疏】于十地中有伏有起者此唯据十地中第七识说不约余识意云第七识中所知障虽至金刚心断不妨于十地中有伏有起且八地以去纯无漏观第六偏入生空无漏第七识中犹起法执所知障以微细故与生空智果不相违故第六入法空观即执障不起八地以前有伏有起义准可知。
【疏】五识俱者至犹能现起者此约五识俱所知障说有伏有起意云如五识中所知障能障后地者于前地中能伏也何以故以现行粗于种子故故名有伏又八地以去五识俱所知障虽自未得对法圣道由第六恒入无漏观伏故令不现起若七地以前五识俱者犹能现起第六俱所知障有起伏者准五识中所知障说。
【疏】于极喜住一切恶趣至亦是成满住摄故者文即准明烦恼障三重过也此言粗重或是种子或是烦恼上无堪任性意说菩萨于极喜住中能断一切分别烦恼种子及粗重菩萨八难三恶趣等又正起见道时即伏一切修道烦恼上中下品皆不现行答至第二无相无功用住中能伏一切贪慢无明我见等诸烦恼不起亦能断烦恼上无堪任性粗重以障无生忍故然不断烦恼种子若于第三最上成满住中能断烦恼种子及粗重此中意说由超过第一阿僧祗劫已得入第二僧只劫初至极喜地住中所有分别二障及三恶趣八难五趣半择迦女人身卵生湿生及异生性等皆悉永断名第一住正在见道时一切俱生上中下烦恼皆不现行从此从行渐渐超过第二阿僧祗劫已得入第三阿僧只劫初至无相无功用住时所有一切前七识中烦恼皆永不现行及分段身亦皆永舍名第二住从此超过第三阿僧只劫至最上成满住中所有变易身及一切有漏及微细者愚并二障种子皆悉永断入如来住中名第三住。
【疏】此中意说亦是最上成满菩萨住摄者意云但第十地菩萨是最上成满住即此金刚心亦名最上成满菩萨住收亦犹如四善根虽初劫满修亦是初劫摄此亦尔虽是第十地满心亦是第十地摄也。
【疏】所知障粗重有三至皆永断者意云此明所知障粗重分三者据其行相浅深以分三种即浅者先断深者后除旧经论云皮肤亲骨经论云皮肤肉。
【疏】此中意说已断处故者问若约已断者烦恼亦应言如来住断若依正断所知亦合在金刚心何故不同答大论二障据影略说说彼二障一在金刚心一在如来地亦不相违意云若约正断即言在金刚心中断若约已断即云如来地方除。
【疏】三劫分齐成满位故乃至未得有相无相满故者此一段疏文有其七义一约三劫二约无漏心初起等四约一切烦恼分别俱生不行毕竟离故五约无生忍等六约舍异生分段变易七约无漏心虽得有相未得无相虽得无相未得圆满至第三住无相圆满约此七义三住义显故偏说烦恼粗重有三住断义解云三劫分齐成满位故者谓过初劫得至极喜住谓第二劫满即得第二无功用住谓第三劫满已即得第三成满住由约三劫满而立三住过无漏观心初起者是初地见道无间者是八地无漏相续故圆满者佛地此解即约烦恼障说现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无故者此解即约二障说也多分者即约初住中能永断一切分别二障现种俱尽名为多分少分者谓至第二住中唯能伏烦恼现行不起名少分全分者谓在第三住能断尽俱生二障名全分一切烦恼分别俱生永害不行毕竟离故者一切烦恼分别即见道永害也俱生不行者即是八地毕竟离者是佛地无生法忍少净多净极净别故者于见道俱断分别二障名少净俱生烦恼八地不行无漏相续名多净于第三住一切有漏断尽极净却舍异生性是极喜住舍分段是无相无功用住舍变易生死是佛地于无漏心未得有相无相满故者若至初住已来即名于无漏未得若至第二住以来即名有相满于此位中有相绝故若至第三住以来即名无相满也满字通有相有相用。
【疏】所障有异断亦有殊者所障有异者六识中烦恼障障于二乘有学无学位若第七识中烦恼障即障佛果及无学果若所知障唯障佛果断亦有殊者若二乘人随所障所断其第七识中二障要至佛果无学果顿断。
【疏】此第七识中障种无粗细至故成能熏者此第一解即约第七识中烦恼地地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此八十一品然与悲想地第六识中第九品烦恼一类相似故云无粗细其实亦有粗细犹如邪见虽云是一非无九品此亦应尔故成能熏又解所障既同至已广解讫者此第二解即约九地相望总成为九品此约三界中都有九品也又唯缘内境已下是第二解其文易详。
【疏】又虽三心九地总合以为二品不同修道九品别断名之为顿者解云如前三心见道中总合三界九地中分别烦恼障以为二品一由内遣有情假缘智即是上品烦恼障若第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缘智即是下品烦恼障又内遣诸法假缘智即是上品所知障若第三遍遣一切诸法假缘智即是下品所知障今者且取上下二品烦恼障名顿断不同修道烦恼修道烦恼有九品九地之中地地九品断也问心既有三烦恼亦合有三品如何但云有二品烦恼耶答初心但断暖品暖犹下也今言即是上品者据行相粗浅名上品第三心亦能断上品今言即是下品者以行相微细名下第二心断中品所知障今言上品者据行相粗说以理论合是下品所知障论对其暖品随眠故得中名其第三心所断应是上品今言下品所知障者据行相微细名为下品所以烦恼所知亦有上下二品入见道断名为顿也。
【疏】五十九等有此诚说者意说彼三心见道亦名顿断也按彼论云见断烦恼顿断非渐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坏由契也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由此义故故此论云真见道中一切顿断疏修断有二者意云约根利钝不同故分为二然此唯识论文中一者但约次第渐次得四果者第二即约从预流果超中间二果得阿罗汉果若实说者应先起世间道伏欲界中六品修惑后入见道时超初果得第二果若用先世间道伏欲界九品修惑后入见道时即超前二果得第三果也今且据论中不说先起世间道伏修惑后入见道得起果疏云不说超得第二三果也。
【疏】然此文中无先伏修至方起修故者然此唯识文中不说先用世间道伏修惑故入见道超前二果故此论明得入见道已后方起修道智断修惑故。
【疏】不说超得第二三果者然此论文中即不说超初果而得第二果亦不说超初二果而得第三果此论中但说超中二果得无学果也故此论云三界九地合为一聚九品别断。
【疏】二乘别者至如彼抄者然对法论中唯明二种二乘一即明渐次得果者二明超中二果者彼论即不明超前二果者若余论中即明超前二果而不明超中二果也有此差别者如对法十三抄说。
【疏】必依未至者意说如次第得果者必依未至定起无间道断惑得果以身在此间故不还亦尔者意云次第不还二依未至起对治道断惑方得言然必起无漏对治道者此上所明断惑得果者必无漏道断惑不同有宗有宗许世间道断惑得中二果也。
【疏】问有入静虑无色至亦有何失者此中问意云颇有依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定中起对治道断欲界烦恼而初得第三果耶。
【疏】此亦不然至非次第者此答意者必无依下三无色定得入见道断欲界惑而得第三果然有超越不还先用六行世间道已伏无所有处以来烦恼其人后时即依四禅根本定或初未至定中五地中而入见道即以一无间道断却无所有处以来及欲界中修道烦恼及三界分别烦恼而得第三果故依上四禅根本定或未至定得入见道者唯是超越人非是次第人能有此事。
【疏】第二三界九地合为九品断者至缺烦恼故者此第二明利根超中二果也意云此预流果人利根能超中二果直得无学果缺烦恼者缺有顶地烦恼也即将有顶地中上上品烦恼与下八地中上上品烦恼同时顿断欲界六品修惑令立一来果为兼断上八地六品所以不立一来果断欲界九地不立不还果者其意亦尔为兼断上八地九地尽直得无学果不名不还果故知唯初果人有胜意乐能超中二果得无学果也若依此义但有二果谓预流阿罗汉果亦如人欲远游虽未出门意有所趣不于余住此初果亦尔虽未断修惑趣无学又此初果人未断一品修惑具有不善法故又生数多故所以初果人发心超中二果若得第二果等时时唯拟趣第三果如人出门唯望近宿不趣于远又又人已断欲界六品修惑倍离欲又生数少故第二果人不能超也若不还果已离欲界修惑染故又无不善法故亦不能超也问此利根初果既超中二果于中或断一品二品修惑已即许命终不答此人若辨圣旨即舍现身之上超中二果得无学果即成罗汉果若不辨圣旨误断一二品修惑有命终者不得生上界其人即以愿力还生欲界至第二身中更断余惑而得成部行辟支佛果无出佛世。
【疏】指端经者彼经因指头示月说名指端端者头也应云指头经也分别经者分别诸相等名分别经。
【疏】问准超越不还许依五地此亦依三无色斯有何过者问既许超越不还依四禅根本定及初未至定五地中得不还果此预流果既超中二果亦应依四禅根本定及依下三无色定即依七处中能断三界俱生烦恼超中二果得无学果斯有何失。
【疏】然加行是色界总缘三界至理不违也者此第一解意云既说超越不还许依色界五地中入见道能断欲界烦恼而得第三界今此亦然即超中二果人以利根故即依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依此七处断欲界加行道以色界心能总缘三界为境既色界中加行心已后起下三无色地中无间道能断欲界俱生烦恼及上二界烦恼而得第四果故云无色界中断欲界烦恼之能治道也哲公云此解不正。
【疏】但非已下道能断上惑者疏文意说其超中二果人依初未至中不能断二禅已上烦恼故依四禅根本及下三无色地中能断上地烦恼故此疏文亦不尽理若如下地有漏定可不能断上地惑若无漏定亦能断上惑以无漏自在故故即初未至无漏定能断上二界一切烦恼乃至依初禅根本无漏定亦能断上一切烦恼更以上品准此由此疏文言下不断上者未是尽理。
【疏】由意乐力别故者意云虽下道不断上惑然集论中许依未至下道能断上烦恼者由意乐别故有堪能故下四句中第一句是不尔四句不成。
【疏】应作四句分别者有依下地能断上惑如依初禅未至无漏定能断色无色界惑也而得预流及第四果等有依上地能断下地惑即此中文是依下三无色能断欲界烦恼也有依上能断上惑如次第不还依无所有处无漏道断无所有处惑也有依下地能断下惑如初二果第三果即依初未至定能断欲界六品惑或九品惑等证第二三果然哲法师弹此疏中第一解云若言起色界中加行道以后起无色中无间道者若起第四禅中加行道次引起空处无间道容有是理不可起第四禅中加行道次起识处无所有处无间道如何得言依四禅起加行引下三无色无间道耶故知非也又若初果已离色界染可得下三无色定其人既未离欲界色界染如何得下三无色定若言其人已离色界染得上无色定者其人既断色界染应是不还果如何此人说是初果又此人说不起世道伏下界烦恼尽如何此人有下界烦恼而得上无色定耶又凡夫已起世间道已伏下地染可得色无色界定若菩萨有殊胜堪能不退静虑定还生欲界设未离下地染而亦得上界定若凡夫二乘人若有下地染不得上地定若得上地定必离下地染故知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定中而得第四果由此疏中第二解胜。
【疏】不尔但以五地至次第得二三果者此是第二解即是正义意说若超中二果依上七处得无学果者其义不尔超前二果人以世间道伏无所处烦恼可得依色界五地中入见道能断欲界烦恼等而得第三果故四禅根本定有欲界对治道若下三无色中即不断欲界烦恼故下三无色中即无欲界对治道。
【疏】尚不许第九无间道入根本定者如次第那含断欲九品无间道皆依未至定起无间道既依未至起第九解脱道亦依未至起而证第三果何况预流者而得四禅根本定下三无色定中而得超中二果耶又此预流果于修道中未起一品修道断惑对治道断下一品俱生惑等故知此人不能起上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定断惑道也意云且如欲界之中有九品修道惑若依初未至定起无漏道断却第九品欲修惑已方得根本定中无漏道若未离欲思修惑第九品者必不得初禅根本定无漏道乃至上地亦准知预流果人既未离欲界俱生惑即未得四禅根本无漏道如何能起下三无色无漏道耶游观可尔者此中意说预流果虽不得起四禅三无色等断惑道然此人起此七处游观无漏心此心不能断惑名为游观有人弹云前二果人亦不得起根本定中游观无漏唯有身证不还能起上八地游观无漏何以故已伏无所有处以来烦恼依游观无漏为加行而得入灭尽定若第三果人非是身证者亦不能起上地无漏心故知预流果不得上根本定游观无漏也问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对治道未审起未至中游观无漏不答得起如极七返者第七生中方能起圣道断惑而得无学果其人若前六生中虽有无漏道而不断惑此等者不断惑无漏道皆名游观无漏也且据此理名起游观无漏今依集论至顿出离者此是超中二果人能顿超中二果而得无学果入谛现观已者即是超中二果人已得无漏道故其人即唯依未至定能发出世间道断三界烦恼而得无学果唯立二果者初唯得预流果后得无漏果不取二果也故知此第二解中说超中二果人唯依初未至定中能超中二果不依四禅下三无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禅及下三色而得次第第二第三果也故此第二解为正。
【疏】又取前解至意乐别故者然有人欲得取前第一解说超中二果依四禅三无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然会对法文云彼论中说超中二果不得四禅根本等得无学果者依多分说不超中二果人少分亦能依上四禅根本定而得无学果又彼论中不说超二果人唯依未至定既无唯字明知超二果人亦得依上四禅根本定而得无学果若不许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禅根本无漏定资助受变易身故知初果回心已去即得四禅根本定而受变易身其超中二果人亦能依上四根本定中起无漏道断已上惑于义何违然集论以下道断上惑者据意乐力别故应不相违有人弹云其初果回心即名菩萨势力大故可得依四禅根本定受变易身若超中二果即是小果岂可比于菩萨宁以萤火比于日光故知不可。
【疏】以通缘内外境至各通粗细者若内五根名内境若外五尘名外境就内外境中若总相缘五根等即名粗若缘一一细极微等即名细境也准疏唯释所知障有义弹云此亦不然兼释烦恼障故即自释之今说通释烦恼所知六识俱者渐断所以如前第七识双释二障顿断所由故知此文今解二障渐断所以不尔烦恼如何不释详曰且第七二障顿断无差邻次双明顿断所以六识二障前后别明就烦恼中小大有异小渐大顿次明所知唯大唯渐后方释彼渐断所以文势既隔何得通释烦恼渐由又烦恼障菩萨顿断文已自彰缘内外言如何显顿及明渐耶由斯且辨所知渐由示方隅尔。
【疏】辨三乘四道同异者若别别起四道名异若前后相望起四道名同如望前为胜进望后为加行等。
【疏】二乘加行胜进至加行及胜进者此明加行胜进必各别起如起一品加行已即起无间断一品惑断惑已即起解脱及起一胜进即出离出观经少时又更入起加行次起无间断一品惑已次起解脱次起胜进余品准知断地地九品惑明即起九加行九无间九解脱九胜进也。
【疏】或但一加行至不尔便违对法第九说者此即约加行胜进或总也如一入出观断五品惑时即先起一加行道次起无间道断一品惑次起解脱证灭又次起一无间断第二品惑次起解脱道证灭如是乃至断五品惑已来后唯起一胜进道即起五无间五解脱一加行一胜进余断四品或三品等准知故加行胜进总别不决定也然此论中即依容预胜进道说或断五品已来后总起一胜进道或时别起五个胜进道故与对法别也意云容预者加行等三道外别起一胜进道若速疾非容预者即将后品加行无间解脱三道即是前品胜进道更不容别起胜进道也然对法论即约速疾胜进道说然彼论说如断九品惑时起一加行次起一无间道断第一品惑已次起一解脱道证灭又不出观又起一加行次起一无间断第二品惑已次起一解脱证灭然断第二品惑三道望前第一品时总与前断第二品惑而作胜进道为此三道即胜前进后故乃至断第九品惑中所有三道总皆与断前前品惑而作胜进故二论义别若不尔者此论即违对法文也问曰道义云何答按对法论第九说云加行道者谓由此道能舍烦恼解云由正修如是道时能渐舍离各别上品等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一分渐得转依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解云由此道无间能永除遣此品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令无有余又转粗重依得无粗重解脱道者谓由此道说断烦恼所得解脱解云由此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转依故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是名胜进解云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望此品名胜进道然所言断粗重即烦恼种子或无堪任性所言转依即第八识能离识上一分粗重名之为得或成就性亦为转依又俱舍云无间道者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释曰由断惑得令不至生无有力能障碍圣道令不证灭名无间道由解脱道已至生相决定现起能证灭故。
【疏】次第超越并然者然次第行者断地地俱生九品惑时即起九无间九解脱若加行胜进或总或别如前作法超越者即是超中二果人意说此人既总以九地中惑总合为九品断时亦须九无间九解脱若加行胜进或总或别亦如前如疏云然由有九品至各别别起者此说加行胜进别别起行由如疏云一入观中至后一胜进者此说加行胜进总起所由故云加行胜进或总或别者此总结也。
【疏】即证无为时不容断惑者意云解脱道证理时不容更断余惑明知前解脱道不得与后品为无间道以根钝故菩萨不尔。
【疏】设先世道伏至不为别道者意说极利根人先于世间道伏见惑及欲界修道九品后入见道时是修一时同断不证初果直取第三不还果故云不为别道。
【疏】此初品无间望第二念即为加行者意说初品无间道望第二品即为加行疏云望第二念者意说是第二品问与前第二念何别答前是初品第二念此是据第二品名第二念又云第二无间望初品为解脱故云至第二念即为解脱若依此说与前第二念无别。
【疏】第二无间至但是解脱者意云第二无间望初品但是解脱不胜进若夫胜进道皆依解脱道后起望前方是得名胜进今第二无间望前但是解脱未名胜进以未曾胜进故如断第四品惑时即第四无间道望前第二品是胜进道与第三品作解脱道望自第四品为无间与后第五品为加行乃至断第五品无间道望前第三品即为胜进与第四品为解脱望自第五品为无间与第六品为加行乃至已后准知。
【疏】此是第十地位中至排次断法者意说十地皆有障障入住出心菩萨一入观不出排次断之故约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四道问何故断初品惑不取初品中加行道为四类耶答此约菩萨入观不出前后相望得有四道如初品加行犹是有漏所以不取又云初品已前未能断惑初品加行望前不无间道所以不取又论云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必断一一品时皆具四道不尔断佛地障时应有胜进道若许有者前后佛德应有胜劣既无明知非要皆具四道。
【疏】若别别断一一别起乃至四义具足者皆此文约菩萨在十地位中一入观时唯断一品障即便别起四道由能印证是解脱道及能断惑即无间后容预是胜进道故品品皆具四道智但是一据义不同分为四道若非别别起者即阙四道如初品无加行道最后无胜进等。
【疏】对法第九说至别别望前有也者此显彼论据于菩萨别起道说即一一品中皆有四道故每品中后三道皆望前是胜进与此论别。
【疏】又云或辨舍断烦恼至即二乘也者此后会对法论后明胜进依二乘说按彼论云又复辨舍断烦恼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诸法或勤加行安住诸法或进修余三摩钵底诸所有道名胜进道释论云又复者为显余义舍断烦恼诸加行道但正思惟契经等法或复于先所思所证法中安住观察或复进入余胜品诸定如是等名胜进道释云明非断惑诸胜进道简彼断惑胜进道故云辨舍断惑烦恼加行等余文易知。
【疏】或总通三乘者重明对法两段文皆通三乘说故菩萨断所知障时或后四道是望前品四道是胜进道亦得或别起胜进道亦得。
【疏】今此既论至是前胜进者显此论说二乘胜进惑总者同彼对法后品三道皆总与前所有四道而作胜进与断第二品惑而作加行加行唯是趣求若无间但断惑若解脱唯证灭既非趣求故非加行。
【疏】又今此约别起行相乃至彼抄解者今此论中即约别起胜进行相或别或总如断九品惑时末后唯起一个胜进道或别起九胜进道故云总别若后品四道望前品是胜进者此论中不说。
【疏】若不尔至胜进者故者又显此论惑总别言不同对法望后品说者解云且如对法说胜进道望后品说胜于前故今此论中或总别言不望后品不同对法若不尔者初品已后所有四道皆为胜于此即无有不起若别若总二胜进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总言显是不定也义如疏辨对法不言或总别故容有不起胜进道时。
【疏】此四道至佛应有胜劣者此文即约三乘二乘学无学漏无漏等以明四道然此四道即通三乘二乘学无学等若前二果人即有断惑四道亦有练根四道若第三果人即有断惑四道亦有练根四道亦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六通四道若部行无学声闻无学即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通四道以根钝故亦有练根四道为先断烦恼尽无断惑四道若麟角独觉先得六通故无修通四道已除定障故无四道为是利根故无练根四道但有解脱胜进道此已上所明四道皆通有漏无漏唯断惑四道是无漏余通有漏无漏若地前四道即是有漏及练根修通除障所有四道并是有漏也若初地至七地以来唯断惑四道是无漏余练根修道除定障所有四道皆通有漏无漏此已上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萨者若加行道胜进道即通散闻思慧也若八地已去其断惑四道修通四道练根四道除定障四道此等皆是无漏佛唯有解脱胜进精进望前金刚心无间道名胜进若自望即无胜进但有解脱道若许佛有胜进道者即应佛有胜劣也若小乘练根四道唯无漏若有学人练根即访前断见道惑法用而起一无间一解脱若无学练根即访前断修道惑法用起九无间九解脱也若大乘说三乘练根即通有漏无漏定及散即总有三种练根一论义决择即是散有漏二思惟诸法亦通散有漏三游观诸等至此通有漏无漏问何名练根答此人本性根钝数数熏修无漏智转钝成利名发练根问如何四道通有漏耶答若据断惑说有漏道即不能若约伏惑论有漏道亦能伏所以四道通有漏也如下自释言遮加行智通有漏不遮加行道者此释伏难谓有难云若许四道通有漏者金刚心菩萨岂有有漏加行智耶故释云但遮金刚心菩萨加行智通有漏不遮金刚心菩萨有任运加行道故金刚心菩萨亦有四道但无趣求加行智也。
【疏】有漏四道通上二界至加行胜进者此辨四道通有漏所由上二界十地皆有者即欲界中间四禅四空名十地也意云此十地中容有四道非一一地中皆具四道然八未至中皆具有有漏四道以八未至中作欣猒观能伏下地染故若余异生等除八未至定外取余中间禅及四禅四定根本地中但有有漏加行胜进解脱而无无间道以根本地中不能离下地染故然此色界唯用有漏闻修慧为解脱胜进道若欲界即用闻思慧心为加行胜进道也故欲界但有希求心进后之心而无无间解脱二道又云趣求及容预欲界许有若伏惑及印证欲界即无以欲界散心不能伏烦恼及证理故故欲界但有加行胜进。
【疏】无漏四道至加行等不成者然据实而言依未至定中间禅四禅根本地及下三无色此之九处即具有漏四道亦依中间禅无漏道断惑而得无学果如何疏言中间禅唯有加行解脱胜进等三道而无四道耶然说有顶中得有解脱胜进道者即约不还身在有顶起下无所有处圣道而断有顶地惑若准此疏中说有顶地中即有解脱解脱道类名解脱非是无间道后邻次所起解脱道也即如不还果人身在有顶起下无所有处圣道中无间道断上有顶惑已即无所有处无间道后引起无所有处解脱道从无所有处解脱道后方引起有顶地中无漏解脱道即以非次无间后之解脱故云解脱道类名解脱道等后方引起有顶地中无漏胜进道也有解云有顶地中亦有次无间道后之解脱道为胜不还果人既起无所有处无间道断有顶惑次即合引起非想地中解脱胜进道于理无违疏云下起者据显而说无所有处无间道引无所有处解脱道胜偏说也故不言非想地有以无间道后解脱道也。
【疏】对法第十四说至不复现前故者如得初果时即舍初果向如得第二果时即舍前一来向乃至得阿罗汉果即舍阿罗汉向及第三果等故云如证此果所摄道时即舍此向所摄道以不复现前故名舍即得胜舍劣也乃至断九品惑时皆得胜舍劣。
【疏】如菩萨虽不言向果亦得胜舍劣至如得果故者意云菩萨虽不同小乘得果舍向然亦有得胜舍劣也如十地中地地皆有入住满心如得住地心即舍入地心如得满地心即舍住地心如得第二地即舍第一地等现观位者即无漏生法二空观也。
【疏】今约此文即转齐义至中上品也者意云转齐者即有上中下三品无漏种子如从见道出已至初地住心此见道无漏种子即与住地无漏心种子力齐乃至第十地住心所有已前九地无漏种子亦与第十地无漏种子力齐等乃至佛果住持所有已前见修十地之中无漏种子即与佛果位中无漏种子气力齐等此中有难难云若已前无漏种子皆与已后无漏种子力齐等者如何果位得有已前未知当知根已知根耶答已前未知当知及已知根至于佛果皆悉殊胜故已前诸根至佛果位总名具知根摄不名未知当知根也。
【疏】若约转灭义一种子转为中上至名舍劣也者意云若转灭者即唯一品种子即转见道种为修道种转修道种为无学道种若十地所修皆转前地种子为后地种子等此如佛地论中及瑜伽释中广解如转下品作中品转中品作上品转作上品之时前下中品不复现前名之为灭故云转灭。
【论】一遍行真如至而不在故者此即别释遍行真如者行谓有为诸行即我法二空所显真如于一切行无不遍故故名遍行理实二空通余九地今约初证位故说初地真如名为遍行有云行者在也即真如遍在一切法中故名遍行真如。
【疏】解能证得有四等者问十真如及十重障如何得名能证得耶答由具十地十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方能证得果上菩提涅盘故此四种皆名能证得意说佛果菩提涅盘皆由因中修此四种而证得故故唤四种名能证得。
【疏】此中真如约诠辨体至若不约诠说遍何法者二无我名证今此二无我既遍一切法上即二无我之理亦遍一切法即约诠辨真如体也亦非真如可说遍者意云若不约诠说遍者真如离言亦不可说遍也。
【疏】若不约诠说遍何法者意云若不约诠说者真如离言亦不可言遮与不遍等十地菩萨证此真如时皆约所生功德以立真如名故十地真如皆约诠辨体此遍行即真如持业释。
【疏】遍行如者至无有一法非二空故者世亲解云此法界遍一切行释曰一切世一切有为法中故一切行既是无我故无我之真理亦遍一切法偏约人无我也无性云此真如即是法空理即一切法皆名法空法空之理亦遍一切然世亲无性各举一义然义不足以体用别故体者谓法法即是体故无性云此即法空约法体说用谓我我即主宰作用故世亲云以无少法非无我故即约用说故体用各别今此论中两义皆尽。
【疏】由通达此证得自他平等法性者解云有三种平等一者佛平等若地前菩萨及异生等虽有念佛未能普念有归依西方等不念弥勒等名不平等若至地上证真如已念一切佛普归依故于一念中供养百亿诸佛等二者法平等若地前菩萨虽有所行未能普修名不平等若至地上证法性已于一切法发心普修故一行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等三者有情平等地前菩萨虽度众生皆初有缘未能普度名不平等既至初地证同体大悲见一切有情同于己体不见身外别有众生凡所度生誓度一切故于自他普皆平等。
【疏】因论生论乃至二行何别者此中问意如何名二空又二空智下所对人法二种如何有别。
【疏】答执法有体执法有用二所治别也解云若执法体即是法执法执即用法空智以除之若执法有作用受即名我执菩萨即修我空智以断之虽亦有于法上执有用者如执有了别等用今约多分执我有用在主宰者即是我执任持者即是法执既所治二执不同其能治二空智亦别。
【疏】今出胜因者因者所以义意云第二地中菩萨能离犯戒垢故显此真如具无边德。
【疏】新中边云由通达此作是思惟是故我今于同出离一切行相应遍修治是为勤修相应出离者解云中边意说由无分别智证无边德最胜理已彼得智中作是思惟我已证得具含德性真如理故我今于同出离涅盘性中修治诸行故云相应出离此亦最胜即真如是持业释于同出离者即涅盘真如是诸有情同出离处故云于同出离修相应行等。
【论】胜流真如者此第三地以三慧光照大乘法是故此地名发光此显胜流教法所依真如故胜教法从真如流出即真如是能流教法是所流即胜流法之真如也是依主释。
【论】曰无摄受真如者此释第四地真如谓此地中得菩提分法观离我我所执故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止处亦非我执取故名无系属也。
【疏】世亲云于此中无许我所无摄我所至无有系属者解云若总属我即当我所故作此言无计我所等如北洲人无妻子等想不计我家妻子名无系属。
【疏】无性云至非自他摄者解云第三地中所有缘契经等法爱愚与彼我执同对治断谓断爱故不计我所观此法真如非自他我所摄受故名无系属也。
【疏】但言我所至不依如取之者意云如无性世亲但言于此真如不计我所业者即性狭也何以故亦法爱等无故而我见等不依如取之据此道理岂唯不计真如为我所耶法爱我见慢等亦不缘故然始不计如为我所故。
【疏】谓此真如但为境故名为我所者此会前无性世亲我所之文其实亦无我见慢爱等说无我所者谓此真如但与我为境故所以但说真如为我所。
【疏】余论说之至亦取如故者余论中说真如为我所者谓我境聚中不别离出真如真如亦在我境聚中我执起时亦缘于如所以唤此真如名为我所也即余论与世亲所说不同。
【疏】今不于彼起我等执者意云若不于彼说我执言而但说云我见等者即不摄我所见等谓摄我所见等故说我执之言故论云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亦无摄受即真如持业释释。
【论】五类无别真如至类有异故者此释为第五如谓此地中修得生死涅盘无差别道由此了知真如类无差别不同眼等类有别故此亦类无别即真如故持业释。
【疏】中边云此名相续无差别义者意云真如无差别不同相续身有自他等差别故中边云由通达此得十意乐平等此十平等即是十地论中十种净心十净心者谨按十地论第七云一过去佛平等深净心二未来佛三现在佛四戒净五心净六除见疑悔净七道非道智净八行断智净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得上上净十化度一切众生净彼论解云于平等中得清净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谓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诸佛法余七随顺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慧化众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总智净摄释曰于三宝所离疑惑心知佛所说通能出离外道非道不能出离又谓我今断中下行而为发起上妙圣行如次是彼六七八九。
师答云设然何失故论牒云若无彼相名缘彼等难色等智展转成立真见有相论不言者以巧略。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三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三末
【论】妙观察智至皆容现起者自下第三释妙观察智于中有二初辨生空观品后明法空观品释生空中有二初初起后明后起言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者此明初起二乘见位最初得故故三初起对其菩萨故云亦得意说非但菩萨见道得二乘见道亦得此智言此后展转至或至上位者此明后起有其三位者从见道后展转至无学位此说定性二乘起生空观品二者从四果回心向大乃至菩萨解行地终皆得起观察智即于地前一大阿僧只劫满位遣皆起故。
【疏】云渐悟入者至解行地终此所起者但是二乘位所得生空智是菩萨妙观察智人者以未得菩萨见道故已智上位始从初地乃至佛果速起此智品此通回心及以顿悟。
【疏】云顿悟至无学位谓至菩萨十地等故无学位者意说佛果无学非是二乘无学于上三位中唯除有漏及无心时余一切中渐顿菩萨皆得起此智故疏云渐顿皆尔问且如法空观起三时不起谓有漏及生空菩萨无心时五位此中但说法空观耶答三藏解云即唯此文护法正实入法空观必带生空观有生空未必有法空亦人执起必带法执有法执时我执不定故此智品义意亦同故。
【疏】既不障法空时明法空观必带生观疏加行入心义亦违其说由前加心拟作细法空观故独入法空观时必人法空为加行人空观以法空观微细亦违其第七之中法执不行故第七识得平等性智。
【疏】此非有漏及无心时通上诸位者意说于上诸位中若非是有漏及无心时一切皆得起。
【论】法空观品至皆容现起者此释法空观有二初明初起后明后起菩萨见位方得初起者此明初起准护法正意初见道时双证二空非前后起言此后展转至皆容现起者此明后起即除有漏位生空观及无心时三位余一切位皆得起。
【疏】唯生观乃至或二俱观者此文意说成佛已去唯第六识起生空妙观察智智或观理非事或观事非理或二种俱观皆得自在其第六识中亦得起法空观智若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此二智中唯有法空必无性空智在因位中若第六识起生空智唯伏第七识中我执亦不能引起第七识中法空智若第六识起法空智方能引起第七识中平等性智故佛果中第七八识唯起法空智其佛果中五识虽有二说一云引起生空后得智由意议引起故言有说唯法空后得智由解脱道后第六法空智外生故。
【疏】虽言初地即亦得起至起粗识者此释成所作智有二师解此即初师佛地论中虽说初地得起意说菩萨初地修道位中得起在初见道位中不起佛以真相二见道中时起不容发起五识存外粗境故故初地住心以后即修道摄问若见道中不得起五识者如佛见道中菩萨顿悟百法明门见百佛世界励思之。
【论】有义成佛方得初起是第二师护法正义言以十地中义作意起故者此下三因成立言以十地中依异熟识非无漏故此是第一因解云谓金刚心上来异熟所及眼等五根定是有漏由斯十地不发无漏眼等五识者有漏不共义不相应故者是第二因即重成前因有外难云如末那识虽是有漏能发妙观察智佛妨有漏根发无漏识故作此离云有漏不共等解云末那是彼不同境根若眼等根具其四义一者有漏即简佛果二者不共简现第八现第八与余为共依故三者必俱简无间灭根四者同境简第七识第七识与五不同境故有漏五根具上四义发无漏识不应理故言此二于境明昧异故是第三因解云谓有漏根于境闇昧无漏五识于境明故此中立比量简过等并如前四缘中解言而数间断作意起故者此释妨难离云既佛果中根境常有应常恒起成所作智故作此通云而数间断作意起故佛地中亦作此说问前师云若许圆镜智金刚心起者即成所作智亦应金刚无间道中智如佛佛地之佛果位起言前师答佛有二种一者等觉佛二者妙觉佛彼佛地论依等觉佛说故云佛果起成所作智故不相违据护法意唯解脱道佛果得起圆镜成事二智。
【疏】地前种增入地二增意言之四智种子虽皆本有要由薰萱发方得增长且地前由闻薰习故所以无漏种子增长入地即生无漏现行故入地种现二皆增长。
【疏】地前用增入地体增至唯护法义解云若地前由有漏多闻熏习令无漏种功用增长入地已去无漏现行起已更熏成无漏种子即是无漏种子体多各增也现起别故者无漏现行起已更别熏种不同地前无漏现行未起今此疏文先双所本有新熏故唯是护法师义问所言无漏虽体用增长四智之中是佛智种子者答但是妙观察平等性二智种子不言大圆镜成所作佛故准正义十地之中不得圆镜成事二智故十地中但熏发大圆镜成所智本种子增故故此圆镜等亦智在十地中即各种增已亦名用增有能生当果功用先不能熏二智种子即无体增若成佛已去此二智种生二智现行现行即是现增以不起更熏种子故无体增。
【论】大圆镜智至不可知故者第七缘佛境界门释四智即分为四就释境智中有二智说此即初师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佛以行相所缘不可知故。
【疏】庄严论说于一切境皆不愚迷故者意说大圆镜智缘一切境不愚不迷以无妄执故名不愚分明显了故名不迷前缘俱时行相虽亦不可知能非不愚故即缘境不了名愚也或十二处者但说根境即亦识向根处摄即六根六识俱名识故所以但说十二处更不言十八界。
【疏】行相所缘者解云行相者言见分所缘者境也护法正义故佛地经云复次妙生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故佛地论云此中以喻显示大圆镜智是能生现诸法影像平等因缘谓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能现世间一切影像又佛地经云如大圆镜有乐福人悬高胜处无所动摇诸有去来无量众生于此观察自身得失为欲存得舍诸失故如是如来悬圆镜智处净法界无间断故无所动摇欲令无量无数众生观于染净为欲取净舍诸染故佛地论云高胜处者所谓高幢或余胜处净法界者无垢真如处谓安处或依或缘无间断故无动摇者由此镜智依缘法界穷生死际恒常随遂相续无断故无动摇此义意云大圆镜智永离一切分别动摇一得已后尽未来际相续无断其余三智虽无妄计而有无执作意分别证得已后或行不行非不动摇不行者约十地说有不行时佛果常行也又佛地经云如圆镜极善磨莹鉴净无垢光明遍照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佛智上一切烦恼所知障垢永出离故极善磨莹为依止定所摄持故鉴净无垢作诸众生利乐事故光明遍照佛地论云鉴者谓自性极清净故净谓离客尘故言无垢者由鉴净故离烦恼所知二种障也故名无垢光明者由鉴故曰光由净故曰明为依止定所摄持故此所依止定是金刚喻定即首楞严定也由彼定力最极清净离分别故镜智生时鉴净无垢遍照无定说圆镜鉴净无垢令他见面得失之相为饶益事是故说名光明遍照大圆镜智自性清净鉴净无垢虽不可见而起受用及变化身能生诸智成辨众生诸饶益事是故说名光明遍照又佛地经云又如圆镜依缘本质种种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一切智依诸缘故种种智影相貌生起此中意说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有二种用一因缘用谓净识中具有一切能现能生身土境智净法种子若遇外缘即便变现身土境界种种影像二增上缘用谓佛净识善根愿力所生起故若诸众生善根成熟尔时净识为增上缘现身土言诸众生善根成满又佛地经云又如圆镜与众影像非合非离不聚集故名非合现彼缘故名非离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与众智影非合非离佛地论云如世圆镜虽能为因起众影像而不与彼影像和合彼未生前由未有体故圆镜与影像亦非别离现彼缘故由能为缘现彼影像也大圆镜智亦复如是虽能为因生智等影而与智等非合非离非合彼未生前由未有体不聚集故言非离者要有镜智智等影生无则不生不散失故是此为略说圆镜智相。
【疏】或似后得至真观后生故者此明后得智有二解且第一解云佛地论说若余三智由有根本引起后得智有本后二智名引若此成事智先无根本引起成事智中有后得智今第一解云或似后得名后得智意云其佛果成事智即似因中平等妙观后得以菩萨因十地中平等妙观后得智不证真故今成事智亦不证真故名后得即似后得故名后得其体不是后得第二解云或如后得因中缘俗真观后生故意云因中平等妙观后得智唯缘俗故今此佛果成事智亦似因中后得智唯缘俗所以果上成事智名后得也。
【疏】余所引文勘佛地论者余智所引文勘佛地论文。
【疏】因有二类种果恒唯一种生二用现行未获述之解云因十地中根本后得各别有种生故云二类种以后得现行受熏故若至佛果唯有一类种所生现行而有二用缘真名正体缘俗名后得以后得不熏种也有说从初地至五地即根本后得二智各别种生若从五地已后乃至佛果即唯一缘生二智现行以五地中真俗行相互违合令相应即真俗合缘故唯种一又佛果后得智起更不熏种种但有一更无二种如此之义广辨在余处此中未获具明且略指耳亦如五受各别种生其身云佛且欲界中在五识者知其名更在意地者名喜名忧等故欲界中五受各别种生若初二近分定有喜有舍亦各别种生若第三禅中近根本喜乐亦各别种生若第四禅以上舍各别种生此等即同五地以前本后二智各别种生唯初二根本地中喜乐同种生即一今现行????而有二用能悦心名喜乐能遍身故为乐又勤勇故即名为喜安静故名为乐故论云尤重悦微有差别即同五地已上一种生二现行佛果亦尔。
【论】佛地经说至平等性故者此第三护法师引文有二因成立此即初因故佛地经云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一证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二一切领受缘起平等三异相非相平等四弘济大慈平等五无待大悲平等六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七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八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九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十修植无量功德究竟平等解云依佛地经论以释此文第一证得诸相者论云诸大士相及诸随好相差别故皆名为相如是诸相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故契经言诸大士相如来即说以为非相遍计所执实相是故说名诸大士相增上者谓富贵自在等如是一切富贵自在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故契经言世尊我今解了一切以无我故无贪无富喜爱者谓所有喜爱由遍计力于顺彼法发生欢喜于违彼法发生忧戚遍计所执诸法无故于彼一切遍计所执喜爱亦无说名平等菩萨证得智时达解如是所说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故名证得平等性智初地菩萨最初证得后后地中修令增长至佛地圆满成就从此已后更无增长二一切领受缘起平等者解云缘起有二谓内及外内缘起者谓无明等十二有支也外缘起者谓种芽等一切外物如是缘起自相是所领受故名领受或假有情是能领受故名为领受缘起诸法是所领受缘起无作用故空无我故无补特伽罗故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菩萨证此智时达解如是所说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故名证得故经说云梵志一切法性即是缘生缘起法性悟解此故名为菩提乃至广说不见少法离缘起性此中缘起平等法性为缘起性三远离异相非相者解云色等诸法变坏等相不相似故名为异相远离如是各别异相即是共相谓无常等或如青等如是共相以何为相以非相为相如契经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谓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达解如是遍计所执一切法性毕竟永无平等法性故名证得复有说者远离异相者离有相远离非相者离无相即离有相离无名平等性即智证此性平等性智四弘济大慈平等法性者解云菩萨平等性智如实义者缘法界亦缘有情但无分别平等等行相了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等故缘生等法性平等故无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性智即平等救济一切有情及于一切有情此六字可释或普于一切有情诸法无我真如平等性转恒常现行故名平等五无待大悲平等法性者解云声闻等悲不能拔济一切有情唯缘欲界少分行相暂时而转如来大悲普能拔济一切有情通缘三界遍满行相恒时而转言无待者无所观待恒救不舍故名无所待无待得名大悲于一切有情平等而转以有情界无边际故成熟有情时无暂废故大慈大悲以无瞋不害无痴善根为自性与乐拔苦行相有异慈是无瞋悲是不害无待大悲无差别转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缘平等法性为境故名平等性智六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者解云随诸有情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如是色身如来虽居无戏论位由平等智增上力故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现琉璃等微妙色身令诸有情善根成熟自心变似如是身相谓自心外见如来身如契经言由诸如来慈善根力示现无量随类化身令天人等自心变异见如来身如金色等如是示现一切如来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说名平等法性七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者解云若有如是种类语业能令有情善根成熟闻生欢喜得净信乐如来便现如是语业令彼得闻如来虽无戏论分别由悲愿力如是示现所化有情自胜解力如是变异谓自心外闻佛音声如来所出一切语言称机宜故诸天人等皆无违逆故名敬受所说如是语言诸佛同现故名平等如是平等即名法性是故说名平等法性此平等智由前修习佛果圆满成故八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者解云有漏五蕴说名世间念念对治二种坏故即彼息灭名为寂静由此于此而寂静故即是圣道及以涅盘依他起性世间寂静同归真如圆成实性故名一味又世间者遍计所执此本性无说名寂静如是寂静所显真如无差别故名为一味此即名为平等法性由此一味如前修习圆满成故平等性智圆满成就九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者解云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如是八种总有二品四违名苦四顺名乐生欣戚故或复此中略说最后苦乐一对圣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遇衰不下如是乃至乐而无爱苦而无恚如契经言圣处世间平等一味犹如虚空凡愚在世计有差别由彼远离遍计所执世间八法于一切处皆同一味即此说名平等法性由此一味如前修习圆满成故平等性智圆满成就十种植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者解云功德即是菩提分等诸功德法熏种长养成熟解脱说名修植平等性智虽无分别由佛菩萨智增上力如如意珠令异身中功德生长成熟解脱名平等智言究竟者能得三乘般涅盘故如是智名平等法性远离遍计所执性故即此名为平等法性由此功德如前修习圆满成故平等性智圆满成就如是所说平等性智于十地中菩萨分得如来果佛圆满成就。
【论】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佗平等至佛影像故者解云缘诸有情者即平等智缘十地位中菩萨也自佗平等者即由如来平等性智他十地菩萨摄他闻已即身外无别众生众生外无别自身故名平等随他胜解者即随十地菩萨心中所乐欲闻佛法欲见佛身如来即随所乐说法现身等示现无边佛影像故者即为十地菩萨现十变他受用身等随所见分别每地中皆为现身。
【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二智所摄者故佛地论云依十种因应知分别妙观察智十种因者一建立因二生起因三欢喜因四分别因五受用因六趣差别因七界差别因八雨大法雨因九降伏怨敌因十断一切疑因第一建立因者解云譬如世界持众生界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任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辨说诸佛妙法故论云此中显示建立因相譬如世界持众生界者如诸有情自心所变下风轮等诸世界相持自心所变眼等诸有情界如是如来妙观察智能持一切陀罗尼门广说乃至诸佛妙法故此智相应第六意识普与一切功德相应及能引发诸功德故说能任持是名建立因建立如上诸佛法故第二生起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又如世界是诸众生顿起一切种种无量相识因缘如是如来妙观察智能为顿起一切所知无碍妙智种种无量相识因缘论云此中显示生起因相意说诸器世间能为众生种种地上无量空中相识生因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一时顿于一切境界譬如虚空能了无碍能为一切种种世间无量出世所缘境界相识生因意说起能现彼一切境相令相识得生故说为因即缘因非亲因也即取相之识由智所起说智为生因第三欢喜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又如世界种种可玩园林池等之所庄严甚可爱乐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种种可玩波罗蜜多菩提分法十力无畏不共佛法之所庄严甚可爱乐论此中显示欢喜因相如器世间种种可玩园林池等绮饰间列威光炽盛令诸有情欢喜爱乐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种种可玩波罗蜜多菩提分法等绮饰间列威光炽盛令诸菩萨欢喜爱乐故知即是菩萨欢喜之因名欢喜因相第四分别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又如世界洲渚日月六欲天等梵身天等妙饰间列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世及出世衰盛因果声闻独觉菩萨圆证无余观察妙饰间列论云此中显示分别因相如器世间无量洲渚六欲天等梵身天等者解云离欲寂静名之为梵身者众也等者等取此上诸天如是洲渚及渚天等妙饰间列不相杂乱洲瞻部等四洲渚谓八小渚等如是妙观察智普能观察世及出世间衰盛因果三乘圆证妙饰间列不相杂乱解云恶趣因果名世间衰善趣因果名世间盛又二乘因果名出世衰大乘因果名出世盛言圆证者即是果位言三乘者显其因位又圆证者唯说佛果妙观察智观此诸法法相异故智如其境行相不离分明显现是故说名妙饰间列由智分别众相不杂故名分别因相第五受用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又如世界为诸众生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示现一切诸佛众会雨大法雨为令众生受大法乐论云此中显示受用因相如器世间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共相种子变生种种共相资具为令有情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助平等智为增上缘击发镜智相应净识现受用身种种众会威德炽盛雨大法雨为令地上诸大菩萨受大法乐亦助如来成所作智为增上缘击发镜智相应净识现变化身种种众会威德炽盛雨正法雨为令地前所化有情受用法乐第六趣差别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如世界中五趣可得所谓地狱饿鬼畜生人趣天趣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五趣差别具足显现论云此中显示趣差别因相如世界中随诸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不共相种变生种种五趣因果差别可得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五趣因果为境界故似其五趣因果二相差别显现非亲生五趣诸阿素洛种类不定或天或鬼或复傍生故不别说也第七界差别因相者释云佛地经云如世界中欲色无色诸界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三界差别具足显现论云此中显示界差别因相如世界中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共不共相种子变生三界因果差别可得此中世界通情非情谓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以器世界持有情及非情界若有情世界唯能任持有情界故如来妙观察智三界因果为境界故似其三界因果二相差别显现非亲能生三界因果也此中意说妙观察智普能观察一切境故遍似一切诸界趣生因果相现如净圆镜现众影像一切镜相皆现其中问未审与大圆镜智何别答大圆镜智以一切皆不愚故虽能显现一切影像任运转故而无分别此观察智能现一切境相亦有分别若无分别则不能观因果等事及为众会说法断疑此文定证无漏心等亦有相分以如来智上五趣三界无边因果具足现故第八雨大法雨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如世界中苏迷卢等大宝山王显现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诸佛菩萨威神所引广大甚深教法可得论云此中显示雨大法雨因相如器世间由诸众生业增上力起诸宝山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由诸有情感正法业增上力故起佛菩萨威神所引深大教法此教开示诸佛菩萨自在威神亦能引发彼威神力是故说名诸佛菩萨威神所引此说如来妙观察智能发镜智相应识上教法影像或自能现教法影像由此为缘善根成熟所化有情自心变现第九降伏怨敌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如世界中广大甚深不可倾动大海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一切天魔外道异论所不倾动甚深法海教法可得论云此中显示降伏怨敌因相如器世间由诸众生业增上力起诸大海不可倾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由诸有情感正法业增上力故起法界教不可倾动法界即是空无相理说法界理名法界教诸外道等皆依诸见法界空理对治诸见离诸见趣是故空教彼不能测不能倾动前威神教威神高广故喻宝山此法界教法界甚深故喻大海妙观察智是能显照一切境因故能起说一切法教略说胜者是故契经说佛世尊名大智日普能照了一切法故第十断一切疑因相者释曰佛地经云又如世界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不愚一切自相共相之所围绕论云此中显示断一切疑因相如器世界一妙高山七大金山八大海水四大洲等总于其外有小轮山周币围绕如是为一积数至千复总于外有次轮山周币围绕名小千界如是为一复数至千更总于外有次轮山周币围绕名中千界如是为一复数至千总于其外有大轮山周币围绕有大风轮总持其下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名为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如是如来妙观察智遍知一切自相共相能断世间一切疑惑自共相愚是疑惑因知自共相无此愚故自无疑惑能断他疑大圆镜智永离二障不愚一切自相共相能生此智摄护此智故名围绕镜智虽能知一切法自相共相无分别故不能为他说法断疑此智能知有分别故能为一切说法断疑名断疑因相此观察智镜智能持如风持下风持世界世界有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又此智体能知诸法自相共相二种行相之所围绕自相行相如小轮山共相行相如大轮山问如来净智现量所摄云何能知诸法共相夫缘共相之智皆比量故答此约散心不依如来智如来共相智亦唯现量故在定心中缘一切法皆现量摄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名为自相真如虽是共相所显以是诸法自实性故自有相故非共相若散心中分别无常等贯通余法上有即是共相缘此智名为比量智此即略说第十因相。
【论】皆无障碍二智所摄者解云二智者即是根本后得二智也。
【论】佛地经说成所作智起作三业诸变化事等者此第二护法师引文证成所作智通缘一切法故佛地经云复次妙生菩萨成所作智者论云成所作智应知成立如来化身此复三种一者身化二者语化三者意化第一身化复有三种一现神通化二现受生化三现业果化第二语化亦有三种一庆慰语化二方便语化三辨扬语化第三意化复有四种一决择意化二造作意化三发起意化四领受意化神通化者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慠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论云此中显示现神通化化身业相示现种种陶师等处又现神通度迦叶等令其调顺有所堪能故名成熟令彼善根为说正法令脱三界放光息苦安立善趣故光现神通初令生信后以悲慧导引令速趣入大乘教法受生化者由是如来往诸众生种种生处示同类生而居尊位摄伏一切异类众生谓现化身于天人中一切生处或居刹帝利婆罗门种伏诸下类令得利乐此亦智上身业相现或击镜智现或自显现余智亦尔业果化者又如众生领受身业由是众生领受所作善恶业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领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谓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有契经说如来先世迦叶佛时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须发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彼恶业今受如是难行苦果此言亦是为止恶行现化所作若不尔何有一生补处菩萨已曾亲事无量如来殖诸善本性忆宿命更起如是粗语恶行当知此言为欲化度宜闻此言而得度者故作是说即此名为现业果化庆慰语化者又如众生庆慰语业由是众生展转谈论递相庆慰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庆语化业由是如来宣扬种种随所乐法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尚信生喜悦心悟能生被故名庆慰闻此语言展转发生大欢喜故即由成所作智自现妙音令佗心变谓闻佛语生欢善故方便语化者如来由大悲故为诸有情安立学处令伏诸恶修世间善安立圣道分位差别令入正道出离三界成所作智能发化语成办斯事谓息诸恶发起诸善是此语用辨扬语化者如来成所作智随诸众生意乐差别现化语业说种种义断诸疑惑谓发一音表一切义令诸有情随类获益如契经言佛以一音演说诸法众生随类各得开解或有怖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复断疑此是如来本愿所引不思议力所发化语若作化身亦令众生一质异见利乐事成决择意化者如众生决择意业此事可作此事不可作由是如来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起化故名化意业此能决择所化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或复此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似能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令彼了知得胜义利八万四千者广如佛地论第六卷不能繁引读者知之造作意化者由是如来随所观察一切有情所行之行若诸恶行不行有得行即有失若诸善行行即有得不行有失如是观察为欲令彼取得舍失于得造作任持对治于失造作远离对治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起化故名化意业虽诸如来于一切事无有功用而令众生心等变现似有造作故名造作或复此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似能观察一切有情诸行得失令彼了知得胜义利发起意化业者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发身语二种业故就用说名发起意业或此意业由智发起是故说名发起意业能起化故或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发名身等宣说有情诸行对治由此力故令诸有情自心变似佛所说法深生爱乐发起对治是故说名发起意业化领受意化者成所作智受相应思能起化故名化意业或相分中现化意业名化意业于四记问为记别故随其所应如实了知一切问已领三世等无量法义如实了知一一自体如实知已随其所应一一记别无有颠倒言四起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反问记四嘿置记一向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生者决定灭耶佛法僧宝良福田耶如是等问应一向记此义决定分别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如是等问应分别记此义不定反问记者如有问言菩萨十地为上为下佛法僧宝为胜为劣如是等问应反问记汝望何问嘿置记者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嘿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此是如来成所作智能起如是三业化用此化三业即是化身应知此中以用显体非此三业即是智体但是智上所现相分成所作智增上缘力击发镜智相应净识令现如是三业化用自亦能现当知四智一一能起一切作用就强多分说平等智起受用身成所作智起变化身妙观察智观察一切自相共相陀罗尼门三摩地等大圆镜智能现一切诸法影像如一一根取一切境非无强用此亦如是此中经文定证三业心心法等皆有变化如来智上现此粗相心心法等一切功德令诸众生能现了知若不尔者二乘异生云何能知如来所有心心法等功德差别云何如来久已成佛复能现作其贪瞋等种种化身余经亦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乃至广说此则略明成事智相故此论云决择有情心行差别者即是决择意化领受去来现在等义者即是领受意化也。
【论】然此心品随意乐力乃至故不相违者此文即会前庄严论违也然佛成事智随佛自意乐力或云成事智随第六识意乐力也或缘一色境或缘色声二境乃至或缘色声香等三境所以彼论中且约同类境说故云五根于五境转不言佛成事智唯缘五尘不得缘余故不相违然成事智但由他第六识根本智引生所以唯是后得智摄随作意生者即是佛自随无功用任运而生也谓缘事相起其化业似作意别生其实任运生佛无作意故八地尚无功用岂如来地有作意耶。
【论】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身净土相至利乐有情者此师意说第八识是前七识根本故第八能现自受用身净土相第七识是前六识之依故能现他受用身净土相若成事智是末故现变化事也此则依本末以辨。
【疏】诸智相见分别门者如前第八第九卷中解。
【疏】善无漏门如随识中辨者解云若解善无善漏门即随前三能变中解。
【疏】假实分别门者此文意说明诸心所几实等如前应知。
【疏】总有四种至故不说之者意云虽转依义总有四种先前颂言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即是所证得佛果上所生所显得也今此中唯取佛果菩提涅盘是转依果故不取余三转依其余三中虽有迷悟依真如然是因中摄若在十地中即是悟依在生死中是迷依故迷悟依因位摄前能断道亦是因位于十地中修行故断十障证十如时皆是因位能证中摄非是果上所生所显故不取之。
【论】前修习位至究竟位相者意云前修习位中所说转依果应知即是此中究竟位体相也。
【疏】如判颂意者即指此明疏云解本颂中初总判次出体后别释。
【疏】此即离彼相应缚义者意云若除心心所即有相应缚能证菩提所证涅盘既是无漏故离相应缚也即离相应贪等烦恼说离相应缚义。
【疏】非漏随增者即是显非所缘缚义者菩提涅盘性净明余不被所缘缚也不同有漏心心所等缘境不自在彼所缘境相所拘碍名之为缚。
【疏】初性唯染者即是相应缚唯是染心心所后通一切有漏者意说所缘缚即通一切有漏性若善无记法被烦恼缘时即烦恼毒气入善无记法中令善无记法而成有漏由如眼者同益其眼根烦恼漏增善无记法亦复如是若烦恼缘无漏法无漏法即损能缘烦恼由如以眼观日却损其眼根烦恼缘无漏法亦复如是又解初性唯染者意说诸漏永尽是自性断唯是染性后通一切有漏者意说非漏随增是离缚通一切有漏不唯是染性又云诸漏永尽者即是涅盘非漏随增者是即菩萨性净圆明如次重显涅盘菩提漏永尽故其性即净非漏随增故妙觉圆明。
【疏】有第七所知障漏俱者此中意说据实而言唯第七识我执烦恼名漏所知障不漏今约所知障与他漏法为所依故所知障亦得名遍故前文言又所知障为有漏依也。
【疏】圆简二乘者即简二乘无学二乘无学得生空智得前三涅盘不得法空智及无住处涅盘及余功德故二乘无学不名为圆故无漏具五义性名无漏界五义者如论言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也。
【疏】长读尚字意乃为远者意说此中菩提涅盘即是无漏界此菩提涅盘即是不思议此菩提涅盘即是善此菩提涅盘即是常乃至安乐解脱身等亦然即上一个此字流至于下。
【疏】无为功德至菩提所含者此释界义有二初约含藏以解于界第二约因义以解于界约含藏义者即涅盘是能藏说无为功德名所藏菩提是能含诸有为功德是所含意云但言菩提涅盘时即摄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故说菩提涅盘是含藏义非如阿赖耶识能含藏诸法种子名含藏也。
【疏】或是因缘义或者所缘乃至或为缘生他利乐事者此约因以解于果也意说佛果上界涅盘为因能生五乘者以菩提涅盘能生五乘利乐事故名因即由菩提涅盘为因众生乐求发心修行今世出世善根而得增长据此义边说为因也或为所缘者即约佛果菩提涅盘为所缘境即生欣乐善根增长或为增上缘者由佛果菩提涅盘为增上力故令五王乘众生长善恶灭展转传说者由佛根本智亲证法乐生后法智后得生大悲心大悲能现化身化身说十二分教具明菩提涅盘令诸有情闻此教已善根成熟恶业自除作利乐事故说菩提涅盘与五乘人作利乐事故名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或为缘生作他利乐事者意云前文约体能生五乘世出世间五乘事业是因义今说菩提涅盘为远缘作他利乐事即是缘义。
【疏】彼约于位此约于体者此第一解云然胜鬘经无上依经说在缠名如来藏者即约真如在生死位中被二障所覆不得彰故说在缠名如来藏此中即约佛果上二果体能摄藏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故说出缠名如来藏或彼约有障无障至故不相违者此第二解云彼经说在缠名如来藏者据有二障说若无障故即说出缠名法身此中约本末说谓菩提涅盘是本即能摄余末有为功德末无为功德等故与彼不同即利乐事等皆是末也。
【疏】此除大众部者若大众部说一切如来无有漏法。
【疏】佛智通等者智谓四智通谓六通前引大乘圣教已成立故以圣教为定量。
【疏】叱呵身语现起入灭现有背通似苦集谛者若叱呵调达面上变眼瞋色即是身业骂调达云汝是痴人含睡之人即是语业此即似集谛现背痛似苦谛现起即是王宫生入灭即般涅盘即似有生死业烦恼等苦集身也此等同众生故现此起相实是无漏。
【疏】等言等取十有色处者是五根五尘法处小分等者谓法处有今根同分是有漏故等取也问外人故举十五界为难更何须言等十有色处耶答凡解等字有二解一者向外等二者向内等言等者是向内等此依集论说以集论有十色处等文故论非有非无者非有者不同有情蕴处等摄非无者随机宜所现故名非无离诸分别者离缚所有无分别或离三分别七分别等绝诸戏论者绝名言种种戏论。
【疏】非蕴处界有情等所摄者此第一师说如来随有十八界以绝名言戏论分别故所以非十八界摄也故佛地论第一云如实义者如来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非是有漏亦非无漏非善非恶亦非无记非蕴界等法门所摄但随所宜种种示现。
【疏】如来根境智以意识妙定为先至以相粗故可受用故者此第一说如来十八界中唯有三界谓意界意识界法界佛无五根五尘五识十五界也即说如来根境皆是法界摄非是十五界中摄故如来根境由第六意识入定力为先变五根五尘其第八识亦随他第六识后变起五根尘等五根尘等随是第八变然由第六识中定力为先变故此第八所变根尘皆是法界中摄设第八识独变根尘等亦是法界所摄佛所变亦是妙定所引生故非佛以外自余菩萨及异生等五识即依此佛所变身上似扶根尘及外五尘等说为本质菩萨异生等变起五尘影像相分然佛所变五尘细既是定果色即是法界所摄非是佛外五境摄菩萨异生詑此所变相分五境摄以相可得故可受用故故论云然粗细异非五境摄者何所变者非五境摄然菩萨等所变者但是自五境摄亦是非佛五境摄其五根望佛变似相然他菩萨等不变变根于己无所用故佛所变根既是定果色明知不是实五根既无所依五根所缘五境五识等亦不得生故佛无十五界也。
【疏】无垢称经等者以下证佛无五识既言佛心恒在定定中无五识明知佛无五识又说五识性散乱岂佛有散乱五识耶此第二师意唯许佛有十五界也。
【疏】十八不共法经者经中明十八不共法处名十八不共法经非别有经名不共法经也。
【疏】前后刹那别异起故然行迅速似二用俱者解云或前念起妙观察智说法后念起成事智现起化身或前念起成事智现化身后念起妙观察智说法然前后二智行用迅速状似二智作用并起也。
【疏】依根缘境是平等智差别用故者意说与第七净识相应依眼等根缘色等故名成事智此智即是平等智之差别用也。
【疏】此平等智既能变起受用变化二身即为根境而依之故至名平等智者此师意说平等性智既能变起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即此他受用身化身等根境为所依故即依他受用身五根缘色等五尘化地上菩萨即名平等性智故云依此化他根境之识唯平等用意云依此化他受用身根境之识即是平等智用也若依他身上五根缘五色境化地前二乘果等此智即名成所作智据实而言唯是一个平等性智有二种用故唤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也由如一意识菩萨之意识虽是一种若依眼根缘境即名眼识余耳识等准智知。
【疏】此缘粗事至成事智转五识得者此师意说若平等智品缘粗事境时即说此转缘粗事之境平等智名为成事智也故说成事智转五识得据成事智是他平等智上作用也。
【疏】即是第二师解至十五界者此师意说唯有意界法界意识界实余十五界皆虚名也即五根境等是法界摄若佛五识非是五识界摄以五识界性是散故经说佛心恒在定故第二师以此文为正下第三护法正义。
【疏】谓余成就等至粗浅境者即论文意且谓余三乘十地菩萨成就十八界中后三界通无漏余十五界是有漏十五界是有漏者即出二乘菩萨粗恶之境体也。
【疏】佛成就者等显前一切者后于受中意说佛成就十八界即是无漏即影前论云非说一切即约佛十八界皆无漏也。
【疏】但言佛即显菩萨至浅是识用者意说论中但言佛所成十八界皆是无漏即返显菩萨三乘所成十五界皆是有漏粗恶之境体又解粗浅者粗者是所知境浅者是能知识用。
【疏】非说一切凡圣十五界等皆唯有漏者准此文佛亦是有情摄若据有漏名有情者佛非是有情摄论十九界所圣所遮故者问引此文有何意答说十九界是成立佛有十八界意云既不许有十九界等明知佛身上无漏功德皆十八界中收等言等取第六蕴第十三处等论言非无是密意说者意云涅盘经等说如来具有蕴界处等即如金光明经无量义经花严大般若等皆说如来非蕴界处者是密意说颂如来根境等非二乘等粗浅智境界故云非蕴等摄谓是诸佛如来上智所知故十八界摄。
【疏】三师中此义为正问佛地论第一云如实义者佛地功德非蕴等摄如何护法破彼正义解云此有三解一云彼论就所执性蕴处界等故佛蕴等非彼蕴等所摄此就依他圆成而说彼此论互不相违一云亲光明约法自相离言道理故非蕴等此就安立诸行道理故蕴等摄亦不相违一云作论者意异亲光立义据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实蕴等护法菩萨以理依经破彼所说如论应知虽有三解三藏法师意取后解。
【疏】智之与境皆具此义者智者谓四智菩萨境者谓净法界此二界俱超过寻思及意义通二种义故。
【疏】又智微妙性相甚深者智者谓四智性相者是清净法界性也。
【疏】如摄论中以三义解不思议者一者心言绝故二者唯佛内证故三非世间喻定令他知故。
【疏】并违不善以下合其四义者论文云一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二者清净法界乃至极巧便故三者二种有顺益相故二不善之法有生灭不安稳故三不善之法不巧便四不善之法违损相故今无漏之法违此四不善故名为善论云说处等八唯无记如来岂无五根三境无解之此文意说此云四句难他外难云有外难四既说如来四智皆是善者佛故对法论说十二处中五根三境是无记性如来岂无五根三境问既说四智心心所法是善佛故转五根等八难心法答前论云四心品总摄一切有为功德其五根三境二在四智品中摄故说四智是善即转五根等无记以难之又前说四智是无漏界外人也即将十五界是有漏以漏为难外化既说如来四智是无漏者如来岂无十五界中五根三境无记法。
【论】此中三释广说如前者此中答意如前有漏三解第一师云义功德身土乃至第三师云有云如来功德身土乃至而非二乘所知境摄等若通此难二师解释即无妨难。
【论】一切如来身土等法皆灭道摄者问如佛身土是有为即灭谛摄之答若佛性法身及法性是无为故即是灭谛摄若自受用身及土他受用身土及变化身土等皆是有为善种所生道谛所摄身土相等是智所变见相同性故能无漏道谛摄也。
【疏】次正解真如五法者谓清净法界四智菩提名为五法。
【疏】此二解并前四合则六解者此二解者如论云一切如来身土至唯善性以来是一解说佛土等非苦集故是二解亦有说云是灭谛是一解是道谛摄是第二解并前四者前云此又是善白法性故等四义是故解菩提涅盘是合有六解。
【疏】既尔即佛所有眼等至非实然也者此释外难外难云若佛所变眼等是无漏善者变不善无记应似不善无记答佛识所变似有漏不善无记等性似有漏并是善皆从无漏善种所生故无漏善摄无漏见相必同无漏亦如有情有漏心等所变似有无漏相虽似无漏据实有漏此亦如是佛所变有漏虽似有漏贪瞋苦集等据实是无漏无漏心变故故论中佛识所变等以下文是释外难意也论此又是常等者有义释云所依常者谓所缘境以境常故仍说智常故涅盘经云诸佛所师谓法也佛法常故说佛亦常无漏尽言总释四智为常之义相续无间故名无漏后除无故云名无尽不须引起三身说也评曰虽此论中正明四智说无漏尽然三身离四智无漏尽遂起于身理亦应善庄严论有此成就说故。
【疏】无断常者至相续常义者今此文中云总说报应二自受用身即是不断常即约成佛已去始终相续不断绝也若他受用及变化身时时化缘转毕即有断绝收时余处后智身故云相续常如法花经云我于余国作佛文有异名是此意也。
【疏】庄严论说三种常故如常施食至便违佛说一向记言生者皆灭故者谓法身名凝然常报身不断常他受及变化身相续常今说报化二身是常者据多分说不妨还有生灭如世言此是人常施食不妨于中有不施时从多分说故云常施也亦如世言此人形势富贵常受快乐亦从多分不妨于中少受忧苦等报化二身不言常者亦复如是。
【疏】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至违比量故者量云佛色心等是有法定有生灭法因云从因生故如余有情色心或余有情色心亦应是常从因生故如佛色心若言常者即违此比量道理论以三因立证非自性常一从因生故二生者归灭一向记故三不见色心非无常故所言常者有无二因一由本愿力二所化有情无尽期故佛亦常。
【论】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者疏相寂静者真如离十相故名众相寂静十相如前说名安乐者即五乐中寂静乐也。
【论】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者解云四智心品永害随眠非漏随增名无恼害安乐者即五乐中觉法乐也五乐如前一抄解安谓五安者亦如第一疏说当疏叙也。
【疏】二乘所得此二转依果但名解脱身者解云言解脱者即是依生空真如上所得假择灭离缚义边名为解脱言身者即是生空智所证真如名身也身者体义即真如与假择灭为依故得身名。
【疏】无限量功德依故者意云佛身有三十六种功德与余无量功德为依故无限量功德依故说十力等名为殊胜法三十六种功德者谓前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故楞伽经云佛德三十六故彼名真如是二乘解脱身者意云彼生空真如名解脱身彼菩提果义不名法身者意云二乘菩提果即五分法身解脱知见故解脱知见不名法身故解脱见即是尽智无生智也故五分法身唯是无漏不通有漏一戒蕴者即取道共戒二定蕴者即或取八定中无漏定或取九次第中无漏定也慧蕴者即无漏慧能缘有为法解脱蕴者即与无漏尽同时无漏胜解数能望四谛理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等解脱知见蕴者即无漏慧能证无为若二乘无学身中慧先解脱知见蕴即是尽智无生智以能缘有为无依等然此五分法身少分亦通前三果其中慧蕴解脱蕴但取缘无为有为等无漏慧也不名尽智无生智等若佛身中尽智者烦恼无余名尽智其烦恼毕竟不生名无生智不自求以解尽智无生智以如来利乐化有情无休息故若二乘人即缘自心求以解尽无生智一切苦乘知等即名智一切乘已知不复更知等名无生智也寂默者不戏论戏论者不寂默故。
【疏】非三身中之法身者如三身中法身唯取真如与功德法为依故名法身此通四智等总名法故别也。
【疏】此中意说至名法身故者意云有为四智无为法界各与自身中功德法为依故得名法身。
【疏】体性义者意说三身皆有体性义依止义者解云若法身与报应二身为依止若自受用身即有为法更互相依止若他受用变化身亦然故三身皆有依止义故得名为身众德聚义者若法身即是所集处即法身亦名聚也若报化身亦有多法聚集易知故通三身皆有聚义即一身皆具三分也若总若别者意云三身总名法身是总也若清净法界独名法身余报化二身不名法身但名报化名别如下论文是三身别所以。
【论】如是法身有三相别者问如是三身佛云同体常无常答自性身同余身义亦得同虽俱名常常有差别也故庄严论云彼三种身一切诸佛皆悉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以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色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化故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毕竟无漏故由无间断常故一切诸佛色身常住诸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
【疏】复胜义有别三立身即依前法身中据别胜义以分三身言胜义即如论文云自性身具足真谛功德等若自受身即具诸如来乃至广大法乐等乃至他受用变化身亦准知。
【疏】离十相者谓男女二相青黄赤白生住异灭是名十相真如之中无此相故有云无十相者谓五尘男女二生异灭相也。
【疏】寻思路绝者非是不定中寻思但约三界虚妄心心所名为寻思也。
【疏】积集有碍之体者解云佛受用色身亦名变易义是色义虽十方一切诸佛自受用身更互相遍仍名十八界摄故变易以解之如世间灯光是色法更互尚不相障碍佛光如来而相障碍耶。
【论】二他受用至由平等智示现等者传有三释一云观察击发平等故示现之二云平等击发圆镜智而令示现从彼能击说平等现三云平等自能示现不假他击不击他评曰后释为正既自在智非唯根本现身土相何理不能第二理通镜智本故初释非也准为地上菩萨所现化相功德之身亦是化身为对第三变化身但名他受用身。
【论】三变化身至诸利乐事等者问瑜伽论七十九云地前菩萨不生净土摄论知之生净土者是别如何今变化居净土为未登地菩萨等耶答传有两释一云二乘异生亦生故观经等皆成脱故瑜伽摄论言不生者据自受用土不遮他土二云不生瑜伽摄论以自会故又大乘同性经云净土成佛皆是受用身秽土中者皆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之土者不得名净此言净土据暂变说即如法花经三变净方维摩等同评曰今同前说多经论中说生净故同性经中为对受用故化称为土秽灭亦不相违。
【论】云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者摄论本云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故知镜智自性身摄。
【论】圆镜智品至而证得故摄论第九无性释云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
【论】说平等智等者无性摄论第九云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由此安住无住涅盘大慈大悲恒与相应能随所乐示现佛影像又云妙观察智具足一切自在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宝藏于大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能断诸疑能雨法雨又云成所作智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从睹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盘能现住持一切有情利乐事故又摄论云智殊胜具摄三身者此引摄论通证四智摄于三界身故知三身皆实相此第一师义。
【论】有义初一摄自性身等者此第二护法正义唯净法界摄自性身于中有四如文谓从有义至摄自性身是标举从说自性身至非色心故是引证然说转去藏识得者至彼实性故者会违自性法身已下立理如论文。
然彼转去藏识至彼实性故者按无性摄论第九说云以其法身体清净故净谁转谁而得清净为答此问说如是言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譬如世间阿揭陀药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为转。
【疏】庄严论说三种常者解云谓凝然常不断常相续常等。
【疏】佛地云赞佛论说者如佛地第七引赞佛论证佛法身无生无过其赞佛论是无着所造。
【疏】世亲菩萨金刚般若论说者亦佛地论及能断金刚般若论说受持演说彼经功德于佛法身为证得因于余二身为生因故。
【疏】又说法身诸佛共有至亦有此说者故佛地经云清净法界遍一切法犹如虚空乃至非色心等庄严等说法身平等法界无别故摄论云诸佛依止无别即是法身对法亦有此说。
【疏】然说转去藏识得者至显真如故者此会违意云谓前引摄大乘云转去藏识法身者藏识中二障种子显法身故说转藏识得法身非即第八转成自性身也。
【疏】智殊胜文至实性故者此会摄大乘说智殊胜彼说法身摄实性者是智依心智实性故。
【疏】初标智摄者如论云四智品中真实功德至种种身相摄变化身文是即标四智以摄三身自受用中有三一引证二解违三说相一引证者说圆镜智至得受用故者佛地第七引庄严说大圆镜智是受用佛又摄大乘云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知四智摄自受用二解违如论云虽转藏识至略不说之者此会违意云据实转八得受用身而彼但言转识得受用非第八者彼说转识八二障种子显法身故于转八得受用略不说之三说相者此论云又说法身无生无灭至皆受用摄者此第三说相于中有二说难后说自受用身相又说法身等即是难词也又受用身以下是说相。
【疏】平等智品至随类化身者释平等智所现他相色等功德摄受用以为证得妙理自他平等者意云由平等智证得平等性故所以此智得自他平等能化上地菩萨成事智品所现者释成事智现化相色等功德是变化身。
【疏】妙观察智于中说法等者问按佛地经说观察智于大众中雨大法雨说法断及所现色等化相功德等佛身摄答依受用身为圣菩萨说法等者他受用摄依于化身摄亦如此故随所击发即互彼摄问大圆镜智缘余二身所变之他相余之三智缘自受用所变之相各摄何身答圆镜智变余二身土所有相者而有两释一云亦是自受用摄以极微细非彼境故由斯二智自变二身非击第八而令现也二云所变随质二身土摄若余三智缘自受用身土所变之相自身土摄非为他故。
【疏】据实二身四智俱现至后智用者意说四智能现他受用及变化二身若大圆镜智不能现受用变化身者岂可镜智不能亲缘着他受用变化身耶故知现智亦能现余二身前不言现者今但约相中他受用身似后得平等智作用其变化身即似后得成事智作用所以说他受用变化二身是平等智成事智现亦不相违。
【疏】说圆镜智是受用佛等者问此既庄严论中所说前师如何解此文意耶答今为通云由圆镜智方得受用据所因说亦不相违论又他受用至实智为体者此即出现也然他受用身及变化身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非实。
【论】虽说化身智殊胜摄至此二智自受用摄者此是会违于中有二初会摄论二会庄严佛地经等且会摄论文云虽说化身智殊胜摄者然说化身智殊胜摄者谓似智现及智所起假说智名体实非智。
【疏】但说平等至体非二身也者此意庄严论等然说平等智能现受用佛地经说成事智起三业化者不说二身体即二智但明二智现二身智体非二身也故实二智是自受用由此前说二智实智自受用摄。
【疏】第三化他受用相中有四等者即是第三说相摄下然变化身文于中四一标举等如文论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至无形质法者此即标举等也。
【疏】是化现心心所至不能烦引者谨按佛地经云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第七云此显成所作智起三业化生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语心三化业如是显示前五法中成所作智身化三种一者自身相应谓化自身为轮王等种种形类及现种种诸本性事二他身相应谓化魔王为佛身等变舍利子为天女等寄他身上亦现种种变化形类三非身相应谓现大地为七宝等或现无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无边界如是等类离自他身别现化作情非情色种种形类动地放光风香等力皆为利乐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化身业语化亦三一自身相应谓佛自身化现梵音遍告无边诸世界等种种语业二他身相应谓令声闻大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说大乘甚深法等是故声闻诸菩萨等说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来变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应谓化山海草木等类乃至虚空亦出音声说大法等水树林弦歌彼等皆说法等如是皆名变化语业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谓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问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现答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复令有心相现若心相现即名有情即非非情摄是故化心但有二种问既许化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于此现心说非身化斯有何失答色有离质化通非身心法不然无非身化彼论复有异师说云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细法令失念者得正忆念名化他心前为正义故许化心故。
【论】云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者但不许有非身相应化身自他身相应有化心不遮依法正义问佛地第七菩萨亦能化如何此中唯说如来不是菩萨耶解云论师意异护法但许诸能化不是菩萨亦能化心又解此论之中就胜者说摄异八地已上只能化心。
【论】若不尔者至当不知故者此立理也意云若不化者云何化身现贪嗔等贪嗔等久已断故又如来实心等觉菩萨尚不能知故二乘及傍生等知佛心者是化心也。
【论】由此经说化无量类至相分现故者此引证于中有三初引涅盘经次引佛地经后深密经前二教易知故解深密经第五云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佛言告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无心何以故无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瑜伽论第七十八亦同彼说今论主释经云有依心者于依他实见分上相分心心法现故云依他实心相分现故。
【疏】化无量化人之类皆令有心为引他故者若佛彰化实众生等时即化作化人方便摄引如须达长者最初见佛不辨礼佛在佛边坐是时如来还作净居天光明实成威仪庠序动止可观即礼佛以百偈而彰佛德须达见已遂起学彼天威仪而作礼佛故知化人亦有心也。
【疏】此涅盘经下佛地经者论中先引涅盘下引佛地经佛地经又说如来成所作智化作三业等又说变化有依他心等者是解深密文瑜伽同。
【疏】虽说至四业果者瑜伽九十八说又诸圣者变化神道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王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今论主会云言四事不化者而依余圣不依如来等言等心所业果也。
【疏】又无根等用至化为何法等者论主重会之实二化色根心等而言不化心等依实用说所化根等无发识实用心心所无实缘边用若化业果异熟色等者能受苦乐用故言不化故佛地云但诸化色同实色同化根及心但有相现不同实用若化佛色身及化声说法界即相欲色二界皆有实用余化香味触三即无实用故。
【疏】云香等亦应然者意云若化根等有实用所化香等三法有实用其事云何如佛菩萨于色界中虽化香味触三共谓色界无段食所化香等三尘皆无实用若于欲界中化香等者亦有实用以欲界中有段食故如前第二内便明化中化其何法等彼处已明。
【论】谓自性身至离诸杂染者意云离杂染者显不能起贪恚等也故疏主依此不起贪等云应木石以之为难难云若不言离杂染等即不起贪恚等是自性身者木石亦不起贪等应名自性身具诸功德此但以不起贪等为难不离木石中之实性实性亦是真如体故答此亦不然此自性身能顺生善法木石不也为例不须生善法故有义云然其疏说法身转依真如顺生无漏四智功德有情身中当能顺生故亦得说具恒沙功德木石之性非现不顺当亦无有顺生义故又应正说木石之性即佛法身法身真如体周遍故评曰虽作时释非众本意本意如前。
【疏】常乐我净等应分别等者次下即是分别也无为功德显无生灭者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故无生灭也。
【论】自受用身至真实功德者此彰受用身具足心等有为实德。
【论】若他受用至化功德者释他受用及变化身唯有化相有为功德佛地第七亦同。
【论】兼利他为增上缘乃至俱利摄者此一段文意明法身亦通二利其法身若与自受用身为依故云法身即是自利摄其法身亦为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又与他受用及变化身为依令他受用身变化身利有情故其法身即是利他。
【论】自受用身唯嘱自利者问因自受用方有化他复与有情不为障碍为依增上二义既具何唯自利答其自性身非唯二义复是众圣所证之境自受用身非余所知故不为例然实非无利他之义望增胜义故无有失。
【论】而嘱佛法相性异故者谓身土体虽是一向而相属佛即是能依理性嘱故成所依由斯同体能所有异又云若真如与四智觉为性即名为相故真如名为身若与说法为性能持自持故真如为性即名为土故身土有别。
【论】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者意说法身是性余色等有为是相相既众多无量遍一切处性随于相亦遍一切处犹如虚空遍一切处故。
【论】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至亦可说言遍一切处者此明自受用身依受用土此受用土即是诸经中十八圆满所成净土也其十八圆满具如无性世亲摄论圆镜智相应净识者此于能变体如诸秽土第八变净土是镜智相应净识所变即十八中果圆满摄言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等者即十八中因圆满也故佛地经云胜出世间善根所起周圆满无际者其量难测即十八圆满中分量圆满也。
【疏】众宝庄严者大宝华王众所建立无量功德所庄严故如净土量身量亦尔乃至无限善根所引生故者此明身量且如欲色界色身由因势力其量渐大乃至色究竟天所得色身一万六千逾缮那量此如来身量无边无边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义亦可说言遍一切处者此释外难外难若如色法可言无边如智等功德既无形量如何言无边其故作此说云依所证真如及所依身无有边故说能依智慧等亦无有边。
【疏】随住十地菩萨宜至广如彼说者意说他受用身居十地中随十地菩萨所宜现土或大或小或胜或劣前后改转皆随菩萨根性所宜有斯差别故初地菩萨见百叶莲华佛二地菩萨见千叶莲华佛三地菩萨见百千佛其土亦尔皆初小劣后皆胜大故。
【论】或小或大或劣等者意说初地菩萨所现他受用佛名小名劣二地菩萨所见名大名胜乃至已后准知前后改转者即改劣作后胜妙初地菩萨入第二地即初地身土或时灭或时不灭更为第二地菩萨所现他受用身土以后准知故名前后改转。
【疏】唯见百佛至三千大千世界者意说见初地一个他受用佛见一百大化佛见一百个百亿一四天下小化佛见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
【疏】他受用法乐增同自受用俱名受用者意云疏说他受用身法乐增故与自受用身同者恐错随云他受用佛既是相分心不是实心如何受法乐增众中应言自受用身即受法乐增若他受用令他菩萨受用法乐增然受用身齐故二身俱名受用若尔化佛说法亦令他受用法乐化亦应名他受用佛答不尔以他受用佛说法增故但名他受用化佛神通增故唯名化佛不名受用。
【论】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者或净或大者即是一大三千界中有一大化佛所变立名净名大若一四天下小化佛所变立名小名秽又此四天下化佛若人寿八万岁海水渐减处处皆明珠妙辨弥勒佛下生时名净名大若人寿百岁海水渐增有荆蕀砂砾即名小名秽。
【论】自性身土一切如来同所证故体无差别等者此明身土诸佛同异门诸圣教中约义不同互有同有异皆不相违且庄严论偈云由依心业故三身俱平等释曰彼三种身由三义故如其次第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生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生身即自受用身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若依佛地第七所明三身诸佛各有同异故彼论云法身实性一切如来皆共有故无有差别就能证因有差别故假说差别其余二身各别因感各别自性实有差别但无别执同处相似利乐意乐事业平等说无差别又按摄论亦有同异彼第九云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释曰同庄严论又无量佛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此显法身约能证说同佛地论又云无量依身差别转故当言有异身亦尔即今此论中约色身明据有异说。
【论】余二身土至有共不共等者佛地第七有三师说此同第三师正义所说彼论甚广今者略云一切如来所化有情为共不共有义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度一切有情福德智慧一切平等三无数劫勤修行愿同为拔济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说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有义不共以佛所化诸有情类本相嘱故是故如来底沙佛时曾与慈氏同为弟子佛观释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后熟又观慈氏因行先满释迦后满遂于一处入火光定令释迦见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偈赞叹令超慈氏在前成佛又佛将欲入涅盘时作如是言我所应度皆已度讫又契经说佛涅盘时观一切所化有情现在非想非非想处当生此间应受佛化遂留一化身潜住此界先所受身现入涅盘彼从非想非非想没来生此间佛所留化为说妙法成阿罗汉尔时化身方没不现又诸经中处处宣说能化所化相属决定是故诸佛所化不共如实义者有共不共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嘱或多嘱一或一嘱多菩萨因时成熟有情亦不决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别化度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须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乃至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萨不应发弘誓愿历事诸佛修学大乘又诸佛不应以己所化付嘱后佛。
【论】所化共者至展转相杂为增上缘等者意说共化谓诸佛后得智上同处同时各现一化互其状相似不相障碍更相和杂通说正法等犹如大海水百流皆至虽见一海水其实有众多水和杂今亦尔虽见一佛其外其中亦有众多佛土和杂令见一佛等是增上缘也如是等事不可思议非唯识理不可解了自受用者唯净无漏等者意云诸身土中自受用心互唯净非秽是佛能知变非余所知故云唯净无漏。
【疏】能变之者无烦恼秽故者问七地以前烦恼犹起云何乃言烦恼秽答虽有烦恼皆为利益具无量德故不为过为秽也。
【疏】此据相似者意说虽能变者识通有漏无漏然所变土亦通有漏无漏而所变净土相状相似以有漏无漏土一种皆名为净土意云虽所变土有漏无漏不同然一种皆是净土故云相似。
【疏】本质通净秽者佛所变质似染名秽谓荆蕀砂砾等名秽。
【疏】然彼无此事彼无漏狭不能缘身土等者此有二解一谓若二乘第六识中无漏后得智所变者唯无漏净秽然二乘人无漏后得智缘土狭少不能多时缘土二乘人无漏心中多分缘四谛理彼缘土者即与四谛理合缘之无唯独缘土后得智二云二乘人全无缘土无漏后得智即二乘有漏心中所变即唯有漏通净秽此梵王见净舍利弗见秽或佛以足指按地令三千界清净其余异生二乘等随佛所变土皆净梵王即是八地已上菩萨第四禅梵王也。
【疏】今此文中总约三法者谓蕴处界三法也周云一佛变自土二十地菩萨变化土三地前菩萨二乘异生等变化土故云总约三法一切有情为论。
【论】纯善无漏因缘所生等者具二义故名无漏一云纯善无漏因缘所生二是道谛摄非苦集故此中意说无漏识变相必无漏性悬隔故。
【疏】净与不净理必须同等者净者即是净土相分不净者即是秽土相分此文意说若无漏心变起净秽土相分净秽虽不同此相分从能变心判性俱是善无漏性以无漏心是顺益义胜故言非如有漏心相见性有别者且如有漏鼻舌身三识三识通三性其所缘香味触境即唯无记故能缘心与所缘境性各别也有为同性即如无漏识变起香味触三境三境即唯善无漏若余异生等鼻舌身识是善性相分佛所变香味触三以为本质变起相分即此相分从本质判性亦是善性故亲相分亦是云有漏善性。
【疏】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以蕴处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等者疏虽具释续者犹迷今外申难举此文答难令读者易知晓文外难云无漏识所变相分同识摄无漏亦不无漏识蕴变相同于识俱识蕴摄答不然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识相者识谓见分相相分此文意说若心缘蕴处界等时其所缘亲相分蕴处等不可随能缘心即识蕴摄即所缘蕴等还成色心等十八界别且如第八识亲相分中变起五根尘即所缘十处及法处中定果实色并五识所缘五尘及第六识等缘十八界时此等所缘十八界等还是十八界摄不随能缘心判是识蕴摄及法界摄也以见分及十八界非是一类种生故名云从自色心等种子生也故所缘相分不从能缘心是识蕴摄然见分相分既纯无漏善种子生故见相二分同是善性同无漏也与见杂种色心等亦各有异十八界种子各各别生名为杂种与见分种不同故色心蕴处界各有异也。
【疏】乃至相应法相分亦然等者上来唯心王见分此下明心所见相分如心所中且如受缘蕴等十八界时此蕴界等即不随于受而是受蕴摄以色心别故乃至想等皆准此可知心王不系心所亦同不系法纯种唯无漏者心所见相分种虽不同而俱是善无漏故云纯种唯无漏作用法不同杂种生色心者作用不同者谓心心所缘边作用色是质碍作用受是领纳作用想是取像境义广相作用作用受不同杂种生色心引也即是各各外种生义不可有漏同无漏难者不可难言见相俱是无漏所变相分同能缘识皆识蕴摄又不可难云有摄见相同有漏即能缘心或通三性所缘唯无记亦可无漏中见相同种无漏能缘与所缘性各别不可作此难又叙难云无漏见相外善等种同性有漏二分殊胜种何不等答系殊不可为难虽叙三难总皆有理任情取舍。
【疏】何故界系见相至有漏无漏必同耶者此中问意云见相更许别界系何必同是有漏无漏耶答虽见相有界系不同者然有漏无漏各须同仍相顺故同摄无漏可名相顺若一有漏一无漏即相顺义失何者且如身在欲界由得通力引得色界天眼耳根即许欲界第八识见分缘上界天眼耳根相分所缘相分与见分虽界系别然同是有漏无漏以相顺故。
【疏】善等三性识之相分不必皆同至性不可同者此释论中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文也疏虽具释读者犹迷冀令易晓先须问起问云有漏识所变相分同识是有漏善等识能变相分同识是善性不善无记性为难准知故举论答善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意说能变识通三性相分唯无记者谓各各从自名言三性种子杂引生故由斯香味触三唯无记不妨鼻舌身三识通于三性其第六识并眼耳二识亦准知许境通无记故又末那识相分种子与第八识得成因缘与所生果必同无覆无记若不尔者第七相分唯是有覆无记所摄如何与八得成因缘故知相不必同性故疏云性相别故者性谓三性识体相谓识所变相性即嘱心相是境心别境故不得同性故云善等识相不必皆同等也。
【疏】如无漏缘使等相分唯有漏者如菩萨以后得智缘有情身中烦恼时不妨见分是无漏相分是有漏使即烦恼也。
【疏】虚空等能缘心通三性相分唯无记者解云此约化运心缘虚空故能缘心通无记等所缘相分唯无记然大乘中说虚空非择灭即是胜义无记其能缘心通三性等此意明见相二分不同性所以。
【疏】若皆纯种唯一性者此外难外难云见相同一种生故见相皆同一性难云若尔即诸经论中说三境唯无记之言应不成失故知能缘三识通三性所缘香等三境唯无记。
【疏】不可说约第八所变至故应言通三性者此牒外救外救云第八所变香等唯无记以见分是无记故其鼻等三识所变香等三境通三性以能缘识通三性故又或三境通善无记二性佛所变香等唯是善性异所变是无记故云三境通二性也诸论无文说香等通不善性故又鼻等三识所变香等是三处摄故云应言通三性故今牒云不可说约第八所变唯说无记等难云此亦不然诸论无文故论中无文说之第八变唯无记余三识所变随能变识通三性二性等故知不分或三识所变至诸论无文故者总是难也三识所变香等三境是本质三处摄故唯无记应言通三性诸论无文故虚空非择灭例亦应然故者此约经例之具大乘中说虚空非择灭是无记其能缘虚空等心通三性汝若言鼻等三识通三性故所变香等亦通三性者亦应缘虚空等心通三性所缘虚空非择灭应通三性既能缘虚空等心通三性所缘虚空等是无记明知鼻等识通三性所缘香等是无记。
【疏】蕴等识相至类此应知者意云若蕴等识相见分同者便无蕴处界三科以同是识蕴故既有三科别明知相见分不必皆同一也若相见分有异二性不同故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如前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文中解说。
【疏】佛地论说三身生灭门者法身常住受用变化是无常故佛地论云如是法身虽离一切分别戏论而无生灭故说名常二身虽有念念生灭而依常身无间断故恒相续故说名为常经说如来色受等法一切常住者依此道理非无生灭无漏种子修习增长所生起故生者皆灭一向说故色心皆见是无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见故。
【疏】化身他身色俱非等化心亦尔者此有三句第一句化自身为他如天女自变其身如舍利第二句化他为自即如天女变他舍利令见天女故疏云化自他身色俱非等是第三句化非自非他自如变外山河等不利自他身名俱非句也化色文尔化心亦尔化心但有二句无他非句于非情不化心故。
【疏】受用变化门者于三身中自他二受用身为地前所现名变化身谨按佛地论云受用身者有色非色色非色者谓心心所诸法无形质故亦不可说形量大小然就所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说言遍一切处其色有二种一者实色二者化色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感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土无限量故诸佛识变同处同时其相相似不相障碍尽未来际无间无断依此能令诸佛受用广大喜乐是故说名受用身土如是身土唯佛乃知非诸菩萨五根所证也此即名为自受身化色者由悲愿力为入大地诸菩萨众现种种身种种相好种种言音依种种土形量不定令诸菩萨得大法乐他受用身变化身者亦由悲愿力为化他前诸有情故现变化身通色非色非色者即是变化意业力无畏等诸功德相无形质故无有形量色者是变化身语业等随时随处随众所宜所现身形其量不定名变化身者诸佛共有如前广解此中略而不言。
【疏】三身相对四句门者按彼论云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为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为化地前杂类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欢喜或令畏怖改转不定但名变化不名受用不必令受现法乐故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为地上菩萨所现种种化身令诸菩萨受法乐故名他受用随时改转不决定故名变化故云亦受用亦变化也非受用非变化谓法身真如。
【疏】生法二身摄三身门者按彼论云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实用身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依止故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解云自性身名法身是功德法所依止故若自受用身名法身诸功德法所集成故此等名法身也生身者若变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故云此二身摄三身也。
【疏】十佛摄三身门者言十佛者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佛后五胜义佛随其所应三身所摄释曰起身现于树下成道名现等觉佛以愿乘通化一切生名弘誓愿佛百劫修相好业感王宫生相好之身名业异熟佛绩素等像名为住持佛法身自体名法界佛第八识无漏名为心佛大定之身名定佛自受用身说等种姓三劫修成为本性佛随彼地上所乐不同现身有异名随乐佛前五是化佛名世俗佛后五实身而殊胜故名为胜义佛摄三身者前五是变化佛虽第四住持是化像以是化佛之形像总名化佛摄第六是法身摄后四是受用摄随佛是他受用身七八九三佛是自受用身总名受用身广如佛地第七说。
【疏】上来已依略广及位等明能变识等讫者略者即前由假说我法等一行半颂也广者即二十三行半颂也位者即末后五颂明唯识位次也如上依此三段及广明能变识讫。
【疏】所变现所变名为行相者此师意说立有二分即说本质境是所缘亲相分名行相能缘之心名之为事。
【疏】唯似难陀二分义少分有异者然难陀师二分俱实此师立二分虽似难陀师然二分是虚不实故与难陀有异。
【疏】亲疏所缘二皆不实者即相分中本质影像亲疏二缘皆不实也。
【疏】以疏所缘等取亲相不为行相者如论云然相分等者举疏所缘本质境等取亲相分影像皆不实也何故不实以不为行相用故所以不实意说本质影像不同见分有分别行相用故不实。
【疏】此所现土如识变故者此师更说相分虚疏其他受用土中珍宝国土相分即是虚假不实意云此所现土如识所变相分皆是不实。
【疏】此相见分至末是用故者此师说三分中相见分虽是依地而识所变故是虚非实非如识自体分是依地中实识自体是根本故实见相是用末故不实以相见同是识自体变起故。
【疏】如日及轮如灯及光虚实其故者意说此喻三分如日及灯自证分轮及光喻见分轮所照之处喻相分光是灯光轮是日轮亦是日光也如日出空?光普照一切故日灯是体实有然光及轮依日等所发及所照处皆是不实喻三分自证实有见相是假。
【疏】应言唯境唯见分等者意云说三分中自证分是实余二是假可言唯识若如余师说见相分亦是实者即不应言唯识应言唯境唯见分等以许相见与识自证俱实故即释所以也。
【疏】设缘色等至不及于识者意说见分缘现在五尘所变相分相分亦不是实不及于识是实也。
【疏】如缘过未乃至故见不及识自体分者此师意说非但过未相分是不实即能缘过未之心二不实故缘虚境行相是不实心故相见不及识自体分是实有故此师计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
【疏】彼内证故此所不论如缘自体者意云若真如是内证故无分别智缘真如性如自证分被见分是内证故又此中唯明有为见相是虚后缘外境故不论真如真如与自证分皆实故不用也不尔唯识理应不成至俱实有故者此即初师破后师说若不如我说相见是假识体是实许见相分俱实有者如何圣教但言唯识不言境许识内境俱实有故云此师所说见相同种生而有能变所变故虚实不同。
【论】或识相见等从缘生至虚实如识者此即第二护法之正义于中有四一标定二释难三返解四问答释疑此初也。
【疏】不遮缘过未但得假法者此护法说虽缘现在五尘相见但实亦不遮过未时相分是假然此相分无质是独影境名假法也此师相分与见分别种若见分与识自体同一种生问何故前师相见与识同种生即说相见是虚自证是实后师相与识别种生乃言三分俱实答前师所说初独影境故假后通性境及带质故实有别也。
【论】唯言遣外不遮内境者第二释难难云若尔应言唯境何言唯识故举此论文答。
【论】不尔真如亦应非实者第三返解故。
【疏】云若不作此解真如应非实有。
【疏】若非假者意云云若智许非假者见分便缘实故非心境一向非实意结故于实中有实非实也心一向见质若前师说心境非实者不缘以前师识见相二分是假故作此说故非心境一向非实然疏云以境是虚言唯识者却成此义既言境虚名唯识明知境许非实心是实有。
【论】内境与识既并非虚如何但言唯识非境者此第四问答释疑也此即问也可知以下论主答有二。
【疏】内是依地外是遍计所执者此有两重内外一者依他是内遍计所执是外二亲相分名内本质名外故疏云又疏所缘缘亦是外等。
【疏】所执之心亦是心外法故者意云执他心实有者亦是心外有法意说非但境是外若执他心实有亦是外谓恐滥故但言唯识不言唯境也。
【论】或诸愚夫逆执于境至如外都无者此护法第二解唯识谓愚夫执境沉轮不解观心出离道理令彼勤观心出离由此但说唯识非境。
【疏】佛地所无者意云佛地论中无性第二义此论有者为破执故所以叙也。
【疏】为破执故虽为愚夫非心之理岂佛非有者此文意说然论文中但言或谓愚夫迷执于境乃至解脱生死者意说为破愚夫执故所以论中唯识言为愚夫也非心之理者即愚夫有心外之道理名之非心理为此遮执故说唯识问愚夫执有相遮外相故为说唯识如来不执外不为说故佛应无唯识何得遍为愚夫说唯识耶答愚夫执外相偏说唯识如来不执相不为说唯识虽不为佛岂非有情唯识问若遮外境说唯识应唯有识而无相分答外境是遍计说识无外境相分是内境识所变故是唯识故虽有二分皆名唯识即前二师皆许有相见分义。
【疏】即前二师许有相见分义者就护法解第四问答释疑中答问中有三四解前二解许有二分故云前师许有相见分义也。
【论】相分等至多分生者此师意云谓相见分皆识为性而由名言妄熏习力故似多分生论其性故但言唯识不言唯境。
【疏】即佛后得智无别相见分至余作二解故是所执者此第三师中有二解此即第一解云佛后得智无见相分若余有漏善心及因中后得智中有见相分者即是法执又佛似有见相故即现有净秽者相分由佛不作二分解故非所执谓余有情作见相二分解故即是所执此等皆不正义又佛自在了妄执故至或佛不现余人自见者此第二解云即许佛有见分以佛证不可言性故有见相分余人不证不可言性故故见相皆执故此论文中言无见相者依余有情说不依佛说也或可说虽不现净秽等土相然余人即自见佛有净土等相分此亦是不正义。
【疏】由往因中熏习力故今果亦尔者由因中无妄熏习果中见相亦无妄执也今此依余说故言无别者此师云今依余有情说无见相不依佛说无见相也。
【疏】若尔真如至无别有法者意问云见相由妄习无故摄唯识真如非妄习应当非唯识答见相是妄习唯有一识名唯识真如是识性识性摄唯识真如即识性离识性以外无别相见故云除识性无别有法也。
【疏】第三结释施愿分者如论云此论三分至非增减故者此文意说三十颂但名唯识不得名成唯识故本论云此本论名唯识三十也从初至末以长行广成立即名成唯识即由长行而成立得三十颂唯识也故论云此论三分成立唯识长行论文名成唯识论由此故世亲造三十颂但名三十唯识然疏中云结释施愿分者此文应倒合云释结施愿分即从次前论云然相分等依识变现以来即释唯识所以也此论三分成立唯识等即是结也后之二颂回施发愿也或从初论文至此心与心所定相应故以来是释此论三分成立唯识下是结释施愿可知或结释施愿分者意说此论三分以下文至非增减故以来即释结文也施愿如前。
【疏】以佛说法初中后善等者即初一颂半名初次二十三行半颂名中后五行颂名后纯一名初意云初一行半颂略明唯识能变之相而无杂乱得纯一名圆满名中意云二十三行半颂广引圣教成唯识道理极圆满故清白梵行名后意说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辨菩萨略行十种胜行名清白梵行今此论同彼佛所说教故云三分也。
【疏】此中言成至理实俱通者以教成教者即广引圣教成三十颂唯识也以教成理者以圣教成唯识道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识道理俱得疏次就依行果三解亦得名三分成立唯识故三十颂中前二十五颂唯识世俗胜义境次四行颂明行后有一颂明唯识果理体分明唯识相义者意说据理性相位以分三分即初二十四颂广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行位此即第三科也。
【论】显唯识理极明净者立正破邪显唯识教理极明净故意说非但真如得明净即唯教理亦极明即由教成教所成之教得明净由理成理所成之理得明净也。
【论】已依圣教及正理至速登无上觉者此即回施发愿分于中二初之两句牒结上一部谓依圣教及比量正回施发愿由斯造论所获功德拔济群生愿共速证无上菩提。
【疏】由三十颂至依三义配释皆有非增减义者如前第一约初中后科第二依境行果三科第三依性相行位科三十颂故依二十三家科三十颂即一一科三义中皆无增减义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十三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