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目次卷第一本自开发经题至发戒缘竟卷第一末自辩受体至正请竟卷第二本自正宗分初至比丘四波罗夷法总释第十持犯对治卷第二末释四波罗夷法别解中淫盗二戒卷第三本自四波罗夷法中杀戒至十三僧残法第八戒缘卷第三末自十三僧残法之余至二不定法卷第四本自三十尼萨耆法初戒至第四戒卷第四末自三十尼萨耆法第五戒至竟卷第五本自九十单波逸提法初戒至第二十六戒卷第五末自九十单波逸提法第二十七戒至第五十八戒卷第六本自九十单波逸提法之余至第二分律比丘尼十七僧残法第七戒卷第六末自比丘尼十七僧残法第八至一百七十八单波逸提法卷第七本释受戒揵度第一卷第七末自受戒揵度第一之余至说戒揵度第二卷第八本自安居揵度第三至第三分律衣揵度第六卷第八末自药揵度第七至瞻波揵度第十卷第九本自呵啧揵度第十一至遮揵度第十四卷第九末自破僧揵度第十五至灭诤揵度第十六卷第十本自尼揵度第十七至第四分律毗尼增一卷第十末自毗尼增一之余至竟
四分律疏目次(终)
No. 731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沙门 法砺 撰
凡欲开发经题。须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举宗摄教。第二知教指归。第三正释律初题目。言举宗摄教者。圣教虽众。略要三种。所言三者。第一修多罗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昙藏。言修多罗藏者所谓经。言毗尼者谓诸戒律。言阿毗昙者即是诸论。今兹律典。三藏□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摄。
第二辨教宗者。此律所明。□义通论。兼诠定慧。故下文言。云何增戒学。所谓□□学增心学增慧学。是名增戒学。良以止作俱戒故。□以宗求。其唯戒学。分别戒学。两番料简。第一受戒法门。第二随戒行相。言受戒者。创发要期。断恶修善。建志成就。纳法在心。目之为受。言随戒者。受兴于前。持心后起。义顺受体。说之为随。就受随二门。各开为两。谓受门二者。为彰戒法有为。不能孤起。藉因托缘。然后方发。故明能发之缘。既有其缘。必所得。故次第二所发戒体。言受缘者。寔以位陛圣凡。报殊男女。托缘不同。案此律辨五种受戒。一曰善来。二称上法。三名三归。四曰八敬。五者羯磨。斯之五名备如常释。第二言受体者。据要而论。不出二种。一者作戒。二无作戒。言作戒者。方便身口。造趣营为。称之为作。二无作者。一发续现。四心三性。始末恒有。不藉缘辨。号曰无作。斯之二种。□□悬防。同称为戒。若也作戒。以色为体。言无作者。非□□心。第二次辨随戒二门者。第一专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言专精者。上行之流。一往顺教。恶离善行。称曰专精。但持有二种。一明止持。二明作持。言止持者。念智舍等。护防身口。不造诸恶。称之为止。止而无违。顺受光洁。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顺圣教。作法作事。对事作法。称之为作。作而顺受。故号作持。第二犯能悔者。不谨之人。放纵身口。违禁兴过。不修善行。污本所受。名之为犯。惭愧追谢。还令复本。亦名为持。虽非一往善成。然亦毁而还复。第二白法。故名犯已能悔持。然犯有二。一者作犯。现违圣教。广造诸过。称为作犯。二者止犯。不依教奉修。止而有违。故名止犯。对斯二犯。悔而还复。并称为持。上来已辨教之宗旨。其唯受随。第三释经初题。言四分律藏者。是其总名。初分已下别已标举。就总名中。□四分者。为异于余部。异部余故。乃是佛涅盘后。五部□一部之别名。言律藏者。为简于余藏。简余藏故。便是毗尼之都号。然大圣如来。从波罗柰。终讫泥洹。随根制戒。轻重差殊。缓急有异。佛涅盘后。优波离等撰佛遗言。载传竹帛。次第任持。乃至鞠多。一百余年。并以秉宗无二。所化众生不相是非。但为一部大毗尼藏。备传于世。然优波鞠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以为揩准。至传圣教不能均融齐一。于是离分。遂为五典。各自相传。并流季世。究其宗旨。无非佛说。如破金杖为金用。总别之教。咸可受持。本一今别。义兴于此。据斯以论。明四分名者。于五部内。一部之别名。若就能秉。应言昙无德律。此名法护。今约所诵彰名。故言四分。大僧戒本以为初分。尼律已下第二分。安居已下第三分。房舍已下第四分。言律者。行用差分。略论四种。一能外防身口。称之为戒。内善调伏。名之为律。据果知因。字曰波罗提木叉。此言解脱。故遗教经。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业结无处。逍然无为。目曰毗尼。此方称灭。但行不自宣。藉教以显。斯之律典备有四名。不可并班。且标其律。一部之教。蕴积众旨。故称为藏。此释总名。
言初分等者。四章建首。号之为初。共成一部。所以称分。卷舒之义。是故名卷。众轴之始。故曰第一。解前三门中。第二宗归。昔解开宗五门分别。今以渐顿乃随中别义。故不别立义门。且就前四。束为受随。方可就总开别。故今解者。戒宗有二。一曰受戒。二曰随戒。故地持云。一者受戒。二者随戒。此二当知。摄受无量净戒。但受谓要期创发。纳法在心。随据持心次起。义顺于初。又受以创发故。对法要期以成。随次起故。对缘防护以立。故曰受随二门。若无其受。则行无所起。以有受故。众行得生。若无随行。便有戒羸等失。以有随故。令受光洁。是故须此受随二法。若释受随。可为二门。第一约诠。二就行辨。言约诠者。受戒法聚尼聚少法旨归彰受。二部戒本及余揵度。意辨其随。言就行者。两门料简。第一总解缘体。第二别解缘体。言总解者。若受随相对。始从归礼。讫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门。终尽一形所有二持。是其随门。若据辨体。第三羯磨一刹那前。判之为受。在前而去已故竟于一形。局以属随。说相等事义通受随。然就受中。作及无作是其受体。余僧界等是其缘也。初五受说。可以准知。次论其随。随位有两。一是专精。二犯已能悔。专精复二。义分众别。言众法者。所谓护体是其因缘。众法僧界等能生作行。是增上缘。若就别行。亦以护体为因缘。余三藏教法善知识等所对违顺。是其增上缘也。所成二持作无作。正是随体。第二若据犯已能悔。亦有众别。能生作行。谓永断相续。还受持清净对治护者。是其因缘。僧别忏境及众法等是增上缘。还成二戒是随戒体。
第二别释。先解受门有二。第一受缘。第二受体。言受缘者。八门解义。第一释名通局同异。第二受缘总别。第三能秉教人师徒位别。第四教所备者圣凡不等。第五藉缘多少。第六辨此诸缘发戒时节。第七受舍渐顿。第八校量胜劣。八中初门曲复分四。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得名。第三通局。第四诸部同异。初门复三。一者先定受缘废立。第二缘义既定。次释其名。三受缘开合。
言废立者。先列五名。方定废立。谓善来上法三归八敬羯磨等是。立义有三。谓或四五六一人立义。但有四受。无其上法。所以然者。一以义求。谓从他得。故心论云。别解脱调伏。当知从他教。若上法者。云何而言从他教得。二以文证。以无上法人无上法教。以斯二义。故但四受。若尔何故成阿罗汉。即名受具足。答此谓补替减年之处。羯磨开缘。本非上法。故律云。年不满者。受已生疑。听数胎闰。若修道成罗汉。即名受具。故知开缘。如似曾嫁志性成立开合受戒。论义沙弥敕听亦尔。据斯推验。故但四受。若尔十诵沓婆十六成罗汉。何不开受。而要年满。答此就开缘。彼据常行。故不相类。其犹胎闰。岂容逆数。又如数夏之类。又问若十律常行。要年满者。曾嫁十二。论义沙弥。亦应待满。何以听受。答女以仗人违志故。与共者同。故可亦尔。胎闰就年数以开。无别受缘。今此曾嫁乃别立一受。故使不义。论类释妨。准此可知。问若罗汉是开缘非上法者。所以减年戒未开通文无。答胎闰等三。满则成开。减则制戒。若以罗汉法开。无有不满。阙于戒本。故不列来。若尔罗汉亦有得不得。开文应有。答此不定有。有即定满。胎等定有而不定满。是故不类胎等俱列。然若有者。理是其满。故并开得戒。又问若羯磨开者。何故母经是名第一。不名羯磨。答此谓羯磨开缘。不名如法羯磨。故言不名羯磨。问罗汉满故。开文无者。如增上慢痴诳等开。何以文有。答又解或可略无。又复引证。沓婆羯磨邪输善来。又经多说罗汉沙弥。及采华等明无上法。又问若得四果。不得戒者。五分法身不具邪。答以无漏戒为戒身故。具有五分法身。第二解者。立有上法。故母经云。比丘与尼各有五受。谓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彼文言。有沙弥受戒后生疑。佛开胎闰十四日。并言不满。佛言得罗汉不。答得。佛言。是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多论。自誓中。唯迦叶自誓。即上法一人也。又此律文若修道成罗汉。即名出家受具足。以如此等文。明有上法。若尔五分邪输重命善来。十诵。沓婆更加羯磨。其义何也。一解。五分俗人道成罗汉。亦得具戒。有二义故。须唱善来。一为除俗相。二释疑。入来众善来言下更不发戒。十诵。沓婆义亦应同。问所以知须除疑者。母经说。六群比丘存静房中评论。迦叶一不如憍陈如善来受戒。又复不如毗舍离?耆子三归受戒。又复不如婆卢波斯那羯磨受戒。云何而与诸比丘等布萨羯磨。迦叶答言。我在多子塔边。世尊与我建立善根上受具足。为如此义。知有释疑除相故尔。既先得戒。明有上法。作此解者。非无有妨。如驼骠子。十六成道。岂可四年不犯群品。又复诸经罗汉沙弥。如付法藏。鞠多为二虎咒。沙弥八岁成罗汉。采瞻菔华。又育王经。鸡头末寺罗汉沙弥降伏外道。又贤愚经。专头沙弥本作饿狗。身子与食。出家成道。为报师恩。不受具足。准如斯义。似不得戒。故今更释四分摩夷。先有方便发戒心。尽智现前。即发具足。五分十诵。先无方便受戒之心。但得其果。而不得戒。须加羯磨。命唱善来及罗汉沙弥等文。并是无心求戒故尔。是故上法三缘中。要假内生善心。据如是义不如妨。四分。自有上法。故成五受也。又可部别。所以得知。若也人别。可使为妨。然此律陈如得初果已。命唱善来。十诵之中。见谛得戒。又此邪输善来度已。后获第四。及至五分中俗人成罗汉。方命善来。此等人一。二律既殊。何者定是。以斯推之。故知宗别。未劳在妨。四分所明。意在存五戒。或言六者。取下八比丘中自称比丘自誓受戒。不然之义。至文释也。
第二释名。言善来者。此人宿植妙因。道根深厚。闻佛说法。契证初果。深厌生死。悕求出家。佛言。善来比丘。即发戒品。故曰善来。亦可此等诸人深厌生死。悕求出家。佛命善来。即发具足。故曰善来。言上法者。性空之理。超出相有。物莫能加。故称上法无欲。迦叶修道。进得或尽解满。会增上法。而发具戒。故曰上法。亦可尽无生智。超出学表。会而得戒。故曰上法。故母经中。建立善根上受具足。言三归者。此等诸人未感如来玄悟见者。但托小圣诸罗汉等。以为良缘。亦深厌三有。悕求出家。母云。诸罗汉等。教令剃发染衣。表凭仗三宝归依心成。即发具足。故曰三归。或曰三语。言八敬者。佛抑女人。不听在道。波阇闻之。特生厌离。遂自剃发。倚立只洹。阿难见已。为其三请。如来遥宣敬法。阿难传授爱道。爱道闻之。遵斯八法。作奉行之意。即发具足。故曰八敬。此八敬名。出在僧只。五分名八不可越法。诵具二文。称为八重。母名师法。了论说瞿娄达磨。瞿娄曰尊。达磨是法。谓八尊法。此律所明。八不可过法。今言八敬者。且依他律。言羯磨者。斯等人辈。要假强缘。映彼弱因。方能发戒。缘彼僧众羯磨言下。而发戒品。隐其能秉。就所秉彰名。故曰羯磨受戒。
第三受缘开合者。就羯磨受中。随事别彰。或开为四。比丘与尼众。各为两受。比丘二者。一谓十众。然以中国僧徒繁多。求之易得。要假十僧。内生善心。即发具戒。故曰十众受戒。二谓五众。边地僧少。求之难得。致使亿耳受戒。三年始获。如来曲开五人听受。故曰五众受戒。十律。问曰。颇边地有十人。但取五人成受以不。答得名受具。僧得可呵罪。伽论亦尔。准此似是约处定开故尔。计理亦合。更问白木调内。假傥僧少。不开成受。约处定制故。然文无者略。尼众二受者。一者二十众受具。为彰女人或重垢深。善心难生。要假僧尼二十清众。方发具足。故曰二十众受戒。二者遣信受具。此女人之中。面貌殊常。若出塔寺。诣僧受具。恐要人陵逼。坏其梵行。圣开尼中作本法竟。差一比丘。往大僧中。代彼乞戒。大僧作法加被。一如常则。使腾僧命。诣寺传授。于使言下即发具足。故曰遣信。对此释名。因辨遣使得戒时节。问遣信受者。何时得戒。答使报方得。故下文言。已与汝受戒竟。又准媒业使报结罪故尔。又若不待报。得戒得罪者。使义不具。若尔何故教人杀盗。事成得罪。答受及媒业。须知年夏和合二处。故报方成。不同盗杀。若尔戒非羯磨缘生。既假缘生。何容使报方始得戒。故有异释。三羯磨竟。即发戒品。不待使报。如教杀等。事成得罪。若尔何不类媒耶。答如媒报所媒受戒。杀盗等乃报能教。何得以所类能。如此解时。无问媒杀。俱不报能。能即得罪。故知受门义亦同彼。非谓报竟方始得戒。虽有此释。义未为尽。以此律文不了说故。如余三律。并应似是使言下得。故五分中。遣使受戒。淫女半迦尸尼。欲往兰若住处受具。贼欲逆路伺。取彼女闻不敢去。佛听遥为受具。尼众中作本法竟。置受戒人着一处。将十尼僧。往兰若处。礼僧足已。尼羯磨师为从僧乞。乃至白四已。和上阇梨将十尼僧。还至本处。呼受戒人。令礼僧足。在羯磨师前。互恐合掌。羯磨师为说僧所作白四令听已。然故如上具说二八两四。谓八堕法。四喻法。八不可越。四依。乃至余所未知者。和上当为汝说。只十大同。不繁并录。准如是文。明因使得。此律文略。直言汝已受具足竟。应具六法。一差使乃伴。二使尼为乞。三戒师作白。四对众捡问。然文不具者略。五正与羯磨。六使还报知。问随中诸业。乃有遣使。指印相尽。何为受门无尽等三耶。答受有作法。故三不成。随无别法。四种皆得。故异缘无作。唯随非受。又可受随难易不同。问受随遣使。似如义等。何因受中。对难方开。随中诸业。无问难之有无。遣使俱成。答受据根本。总发假缘。有难始开。随中善恶。就事别起。易故恒得。问受舍相对。得使舍不。答若难易相望。理亦应得。今取面化。故无使舍。又复舍戒。不假余缘。故无违使。问即此等人可得开听遣使忏不。答已起之恶难除。未生之善易就。故不相类。所以知者。十人二十。足为良验。又可受本不得清僧就己。故开使受。忏容得请。故不开使忏。上来所辨。羯磨离四。问僧边开五。尼无边十邪。答文对僧开。所以尼无。若尔百一羯磨亦有不对尼起。尼亦应无。然亦二众俱秉。边尼十众理亦同开。又二十众者。即以僧十。故言尼有二十众受戒。今亦以大僧边五。故尼有边十。故今立义。边尼十众得受。问十二得戒。何以不明。虽有多释。义未为可。以其文无定数故尔。若取下文。理亦应有。便成女妇二受之别。即是羯磨离六。合则唯五。开便有十。今废别就通。且从五释。又伽论十受之中。亦云二部僧及有十人五众遣信等。故知离成有四。并余二受。故使离六。然此六受。莫不五人十人二僧摄也。
第二得名。得名有四。善来体境。善谓行者求戒之心。来是圣教故。或可赞叹受名。有心受戒。佛言善来故尔。上法从境。罗汉所缘之理。名为法。与上法相应。得果得戒。故名从境。又可当体受名。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谓尽无生智。归敬二受。约数就心。羯磨从教。亦可功能。谓名办事故。
第三通局。通局有四。一者约时。谓佛现在未来二时。时必假处。谓三天下处。三处中有人。谓报殊男女。四人有位别。其唯凡圣。应作如此料简。但今解者。凡圣位别。第四门辨时处二法。第八门明。今且就人对报。以辨通局。若依多论。对七受以说。此约五受。但知七中有见谛无上法。律有上法无见谛。然唯多论局多通少。羯磨一通。余四是局。局四之中。八敬专尼。余三比丘。若依此律母经等说。通多局少。谓来上羯磨。此三说通。归敬二局故。八比丘尼中。有善来破结使羯磨等故。问多论三局。僧中何故善来不度女人者。答为止诽谤故。若佛自度女人。外道当言瞿昙本在王宫之中。今虽出家。还度女人。以自娱乐。为息此谤故。若尔何故此律母等善来度女。答此谓宫外女人。若尔宫外女人应无讥染。讥染义齐。何以经论有度不度。故今更解。不是专为止谤。但今解多论局者。偏就爱道等为言。今此律等通者。对余女说。所以尔者。女性多慢。又是姨母并是宫内。须以敬法往要。即为受法。既八敬得戒。何用善来。多论。据如此义。故说不通。又此律母经。五百释女咸八敬受。十诵五分。敬局爱道。亦同此局。余非尊重。又复宫外讥慢义微。敬为随行。余受度之。如四分母经明了贤愚摩登耆等。对余女人。故言善来通被女。是故有人举此五受。受随分别。义正当此。问所以得知此经等通者。答此律八尼。母论五受。并有善来。贤愚经。叔??尼者。此云自净生。便白?褁身。故言白净。善来受戒。明了论中。尼有三受。谓善来羯磨。八尊法受五百。摩登耆女亦并善来。据斯等文。故判为通。多论。自誓唯大迦叶。即是上法为局一。多少为言。又可远表女人依仗大僧。故无上法。母经据理。故通尼众。所以尔者。一以女人有得果之义。又准下文。但言修道成罗汉。不别男女。其犹胎闰。不分两报。二众通被。故此亦尔。又八尼中。有破结使尼。故知上法通于二众。归敬二局。诸文大同。问所以女人无三归受。答以不及故。略有二义。一准时以验。佛成道八年之后。已止三归。兴羯磨受。至十四年。女人方始有心出家。明知不及三归之教。故多论说。十四年前。八敬度女。十四年后。羯磨度之。二以能清人证五百结集。毗尼序中。十力迦叶为阿难和上。明知阿难羯磨受戒。女人出家。阿难启请。将知所为女众不及三归。故无此受。问曰。不及三归者可尔。若及三归。颇亦度否。答及亦不度。为以八敬往要故尔。所以知者。当时有善来。不以秉度。故知假及三归。明亦不度。羯磨亦尔。所以尔者。一为敬要。二须和上。今且举彼不及。以彰不度。上来所辨对具戒说。若五十八等三归。恒通女众。次解八敬局尼者。以僧无敬尼得戒义故。若尔何故不敬僧以受者。答女性多慢。情奢于道。三请方许。须以敬要。丈夫不尔。故阙斯受。计理推核。三归八敬始终俱局。善来上法初局以通。故使两论解义不定。若以此二。羯磨亦然。对须以敬要等。义亦应同。善来始局终通。以爱道等专八敬故。如斯释者。便五俱局。若尔所以多论判羯磨通。答以对余二受。善来唯佛秉故。上法执人局法故。一向判局。今羯磨者。仗大僧故。不同善来。非执人局法。复异上法故。且一相四局一通。理非全通。上来所辨约五受通局。若就十受。多论俱局。离羯磨故。是则二众数齐有五。若此律母等。善来上法此二说通。自余八局。局中三僧五专尼众。今且隐别就通。故言五受通局。
第四诸部同异。同异为两。一就诸律。二约诸论。律为其三。先对十诵。受数为十。故彼文言。佛在王舍竹园中。告诸比丘。十种受具足。自然。见谛。自誓。论义。边五受。重法。遣信。善来。三归。羯磨等是。昔解。此十种中。六同四分。不须别论。为四不同。事须广彰。此义为余。前言六同。但同四受。谓除上法。又善来是同。而有初果。不须善来。谓见谛是。八敬能秉全同此律。余二则异。谓所秉法八数虽齐。彼无骂谤。离第六为二。谓半月半月求说三藏人。令成八也。所被行者。亦狭于此故。十云忧波。问波阇受八重法。即是出家戒。成比丘尼。余尼云何。佛言。应现前白四。向判六同。此位言耳。
就四不同中。二门分别。一列数释名。二得名隐显。言列数者。谓自誓见谛论义等是。第一释自然中四句分别。第一释名。性空之理不为因造。称为自然。故伽论云。非佛声闻缘觉人天所造。故曰自然。如来辟支不假师咨。修道进德。惑尽解满。会自然理。而发具足。故曰自然。第二举四分以难十诵。问所以佛作自然之名。四分等中。弟子得戒。名上法邪。答一义释时。为分师徒故尔。又复更释。佛具二义。一因中不假师托教。二会自然理。故称自然。弟子得戒。因中假师托教。不具二义。故名上法。是故多论辨佛辟支佛得戒。与见谛得戒。有同有异。一俱是具戒。二同障身口七支。三同无漏心中得。是名为同。而佛辟支是无师得。见谛受者。是从佛得。又此二戒大尽智现前得。见谛得。戒道未知智生得。又二戒无学人得。见谛是学人得。今以上法准于见谛。亦是假师不假师别。故异自然。以此异故。分二受之名。问佛与辟支不假他身教。斯义可尔。岂可不假自身口教耶。答多论言。假自身口教得。佛在树下结跏趺坐。即身教成就。口自唱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尽。即口教成就。为得漏尽。戒亦俱得。问佛得戒者。得何等戒。答谓漏无漏二种戒。又多论问。木叉戒是无漏戒禅戒不。答非无漏等戒。一木叉。佛在世有。不在世无。禅无漏。若佛在不在为。二木叉从教。禅无漏戒不从教。三从他不从他。四木叉通三性。余二无漏心禅心为。余心中无。木叉人中为。余二人天俱为。木叉欲界中有。余二通二界。色界无色界成就无漏戒。木叉佛弟子为。禅戒外道亦为。第三举五分以问四分。问四分摩夷道成罗汉。上法得戒。何故五分邪输俗人得成罗汉。更命善来。答解义为二。一释俗人得罗汉。亦是得戒。为除俗相。释疑入众。须命善来。又解。四分摩夷先为方便祈戒之心。上法得戒。五分所明。先无方便纳戒之意。但得无漏。故不得戒。以不得故。理须更受。以其戒是从缘得故。广如废立说。问得第四果。得具戒者。下三如何。答二律不同。若如十诵。证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见谛是。问证下果时为一切得邪。答得下果时。为得不得。以下三果烦惑未尽。圣解未满。为心方得。无心不得。若第四果。虽惑尽解满。亦非一切得戒。如沓婆等是也。若依四分。下三不得。若第四果。为心方得。无不心得。第四举涅盘以问五分。问俗人修道成阿罗汉者。何故涅盘亦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方得四果。答忧婆塞为二种。一者在家。谓受五戒。闻佛说法。得下二果。不证三四。二者出家。谓受八戒。自妻邪行。二俱舍离。闻佛说法。得证三四。经言不得三四者。谓对在家。律言得三四者。对出家者说。经律互彰。理实无妨。寻此解义。不释前妨。如涅盘言。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得四道果。何得判言。经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断自妻。岂得三果。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如频婆娑罗自然增进。成阿那含等。寻此义时。经之与律。并就出家以说。问若俱就出家者。亦得第四。何以言三。答五分据理。故得第四。经就道俗多少为论。故言得三道果。非谓不得第四果耳。如斯释时。方无违失。言自誓受戒者。谓无欲迦叶。立誓要期。多论云。佛为我师。我是弟子。修伽陀是我师。我是弟子。因斯立誓。即便修漏尽智现前。获得戒品。从远缘彰名。故称自誓受戒。而自誓言下。实未得戒。但此受戒。始终三名。性少烦恼。故称无欲。迦叶者姓。字毕波罗延。从初立名。名为教授。故善见论云。佛告迦叶。汝当发惭愧心。彻于骨髓。应如是学。故名教授。得佛教授已。立誓要期。就中受称。故云自誓。故遂修应证第四果。发于具足。就故为名。故云上法。若作此释。乃是十律七同四分。言见谛得戒者。闻佛说法。得无漏解。明智现前。即发具足。故曰见谛受戒。言论义者。谓须陀邪沙弥年始七岁。共佛对谈。称可圣心。因而来听羯磨受戒。此从此立目论义得戒。论义之相。如增一阿含广说。谓问色等。就中受称。或云来听。究理而言名为羯磨。故多论所辨。举一羯磨。摄十诵中三论义一受。即羯磨以收。即名羯磨。若从余部。文为多名。伽云问答。见论答问。杂心十受称为问兴。此等名殊。与论义一也。
第二得名隐显者。自然从境立目。自誓要期得名。见谛体境。亦可境智。论义远因作名。隐者为三。谓十二曾嫁十众二十众并摄在羯磨中。不别彰名。显亦为三。以从胜义。故所以耳。如论义一受。智逾二十五人。遣信二众开缘。为此殊别。故离三受。其十二曾嫁劣于论义。十众二十僧尼遗行。故此等三合而不离。为斯合离。故但十受。
第二僧只。成道五年比丘清净。自是已故。渐渐为非。随事制立。说木叉法。四种受具足法。一自觉具足者。世尊菩提树下最后心。廓然大悟。自觉妙证。善受具足。第二善来。佛自觉已。在王舍竹园。告诸比丘。如来处处度人。汝等亦效如来。广行度人。诸比丘等亦善来度人。彼律所明。二人共庚。四分余部善来局佛。彼比丘虽秉善来。不能如法。为世所讥。身子默念。举以请佛。俱名善来。为如不如。云何令比丘善受具足。皆悉如法。广列佛与比丘。善来度者。皆名受具足。即制十众。彼律羯磨本替善来。第三十众受具足。然复彼律十一众受。故彼文言。和上十人内不名受具。所以可知。此律但言十人故。通取和上。是以不同。第四五众受具。与此大同。八敬一受。悬指线经。然彼文中。爱道言佛。为尼制法。我等得广闻不。佛即具说八数。一礼拜。二学人受戒。三不得骂说比丘罪。四不得先受衣食等。若受越。五毗尼忏。六请教授。七八同此。准斯亦为八敬。但上列数四种受具。为此且言。只律四受。
第三次辨五分。为五受具。一自然受戒。唯佛世尊。故五分云。剃发已。作是念。我今已为出家。自然具足。若对只律。因果不同可知。二者善来。能秉同此。所被即异。彼通凡故。三者三归。此律度俗。似为二三归法。如论具戒专三归受。五分为一二三别故。彼律言。一归比丘。二归比丘。三归比丘。第四八不可越法。若论八法。与此无差。所被宽狭。彼局爱道。此兼五百。故下文言。我为汝制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又爱道言。若世尊说八不可过。我及五百。当共顶受。又下释疑。佛言。爱道及舍夷诸尼亦得戒。此亦宗殊故尔。五者羯磨大位法同。曲细为异。谓彼尼受为十一众。以其八敬。专度波阇。故须大僧十人。爱道为和上。度余释女三人。一度不得过。僧尼二众。虽不相足。通相而论。故言十一众受。若据此律。敬通五百故。即二十众受。以斯推之。尼三品受。五分四语。善见八语。如余三律。遣信十二语。此既人一。而受差殊。义在难知。但应宗别也。
第二诸论同异。第一母论。二众各总即为十。比丘五者。善来。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来听。三语。羯磨。尼五受者。善来。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师法。遣使。羯磨。此之十受。义摄唯七。谓来上羯磨通二众故。余四便局三归。来听唯在比丘。师法遣信事专尼众。三归师法。如通局中辨。余二须解。来听为男报者。所谓丈夫智慧增强。对谈称惬。故为来听。女人暗讷。何为问答。称可圣心。二来沙弥丈夫与佛形同。进止俱游。得为论义。来听受戒。女人形碍。不得俱游。随便问答。为斯二义。阙无此受。遣信唯女者。计其二众。犯行难齐。并为恶缘。理应通为。但沙弥受戒。当众进求。不远游诣。何劳遣使。尼经二众。进造僧徒。路为难缘。故开使受。
第二伽论十受。一无师谓如来。二见谛谓五人。三问答谓须陀夷。四三归。五自誓。谓迦叶及三说。六五众。七十众。八八重。谓波阇等。九遣信。谓法与。十者二部僧。谓尼常行。十中分二。初一是师。余九弟子。弟子报别。复分为两。前六唯僧。后三尼众。若举此十。对四分辨异者。初三及第五。此四为异。余六义同。然此六度但同。归敬羯磨。细论同异可知。比丘未制白四。三语三归善受具足。若制已不得具足。善来者。若前若后。善得具足戒。观此文时。十中无善来者略尼三种受中八敬遣信。已后二部现前白四受得戒。以八敬遣信不得戒。若对十诵。此十但同十诵九受。以离羯磨为十二十。无善来故。所以同九。
第三善见八受。一善来。二三归。三教授。四答问。谓须波迦佛听受具足。五受重法。六遣使。亦可义言十二语受。七八语。八白羯磨。于此八中。前四第八五局比丘。五六与七此三尼众。举此八受。与四分辨异。除其答问。自余七受同四分五受。比说可知。此即彼论明受宽多。
第四多论七受。谓见谛。善来。三语。三归。自誓。八法。白四。然此七中。羯磨通被一切。自余皆局。善来三归三语局时。自誓见谛八敬局人。此即离合十诵十受。以为七受。所谓见谛摄自然。羯磨摄三。谓论义五人遣信。余三还三。谓善来自誓八法。依本立一。及以三归故六。上来摄十律十受为六。于三归中。离出三语。故言七受。七受之中。一通六局。局五比丘。一比丘尼。不同四分及夷论等。已如前释。又对四分。此论明受宽多。以摄十中。十受为七故尔。
第五明了论。说三乘人得戒。合有九种圆德。言圆德者。四万二千功德。无不具满。称曰圆德。故彼偈说。于七依他得圆德。择二圆德了别相。声闻人为七圆德。比丘为四。谓善来三归。略羯磨广羯磨等是。彼疏解云。略羯磨者。佛初缘时。闻白已得戒。故曰略羯磨受。尼为其三。一善来。二遣使者。谓瞿娄达磨。此言八尊法。三广羯磨。上七声闻得戒。第八独觉为量功德至得。九佛无量功德至得。辨其同异。义亦所知。
第六心论云。律毗婆沙十种得戒。一自起。谓佛初出家时。舍宝衣。货鹿皮衣。自发正愿得戒。二超升离生。谓五比丘即是见谛。三善来。谓邪舍等。四受师。谓迦叶初出家时。受佛为师。五问乐。六受重法。七遣信。八律师五人。九十众。十三归三说。此之十种。即同十诵。然束斯十。总为三受。一若法如来五人受师。此三不从他受。余七从他中分二。二若众摄四。十众边五遣信问乐等。三若人摄三。谓善来三归受重等。故广论为十。要摄唯三。此辨异可知。问此见谛得戒与无漏戒。为何差别。答见谛得戒通三性心。尽于一形无漏戒理观心为。余心即无。无漏戒。迳生不失。得果舍因中戒。为此别也。
第二总别。如昔所论。善来羯磨。说之为总。余三是别者。今解。善来亦非是总。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别。别义不成。总亦不立。故知非总。不同论义为多受名。然人唯一。故得说为。从远缘彰名。又若善来总者。应开合中分十二受。既不开十二。明知非总。即四受为别。羯磨一总。以从缘彰名。或四或六。而羯磨绕收。故说为总。问羯磨是总。十五等别。若离成别受。即 羯磨名者。举七毗尼七种非法。总别为妨等释。不类之义可知。问羯磨受戒既为四缘。何故独彰羯磨。余不彰名者何。一释云。从余缘彰名。乃为多种。今且隐别就通。以彰羯磨。何足为妨。又作所以解者。何以独彰羯磨。解为二义。一定不定异。二总别为殊。定不定者。余三缘不定。如僧数满足。则为五十等别如界内不别众中。亦为不定现别三举得戒受戒。然体是比丘。远为别义。故知不定。身无遮障。复亦不定。仍为十二七岁。斯乃遮位。开合得戒。此三增减。故言不定。语其羯磨。要文句圆满。说无增减。方得成就。故说为定。定故标名。言总别者。如僧数满。但为十人五众。非二十八等。即名数满。不假结界成就住处尽集。身器清净。秉法圆具。方名僧数满。以不摄余三。故知是别。余二类然。若论羯磨。要具此四。方成办事。假余故总。总故得名。具问两义。故标羯磨。
第三秉人。多论判言。见谛自得。余六从他。彼对七受释故。今类彼论。以判此五。远而言之。尽从佛受。以佛出世。为是法故。若以义推。上法得戒。名为自受。余之四种。是从他得。云何上法名为自受。论云。以根本而言。由佛说法。得证无漏。发于具戒。名从佛受。以义而推。自以尽智明照现前。而得具戒。又名自得。不从他受。故心论云。若法者。佛五比丘受师等。若尔何故心论别解脱调伏。当知从他教。答此据远因而说。即同多论远释故尔。此据具戒。若五戒八戒不言自得。以志力弱故。就从他四中。善来八敬。是佛所秉。名从佛受。三归羯磨弟子所秉。是从弟子言教下得。问善来受戒。唯佛得秉。非弟子者何。答佛以二义。善来度人。一尘习双亡。威德力大。能令众生转缘入道。如僧只说。乃至如五岁知法比丘等。二善识根性。应机授药。故十诵云。诸佛法王。自在义故。一唱善来。无为学地而命终者。诸弟子等。阙此二义。一威德刀劣故尔。如只比丘。亦秉善来。不能如法。又付法藏经。阿难尊者亦善来度人。但不比佛。第二不善识根性。如涅盘云。舍利弗金师之子。教不净观等。以如斯义。弟子不秉。问如来何故遥宣八敬。而度女人。不对化者。为二义。一爱道等缘在两人。方始发戒。二远表尼众依丈夫僧众。咨禀法训。具斯二义。阿难传授。阙无亲化。问既为传授。应名遣使受戒。答八敬一受。彰名不同。亦可名为遣使受戒。故明了论。尼三受中。遣使受者。谓八尊法受。以此文证。故知俱得。但经论互明。又解不尔。但女人出家。大圣抑止。阿难为请。因宣敬法。还授波阇。宁容得为对面亲度。非谓缘在二人。不对面度。若尔此受谁秉。答为表来世弟子所秉。所以知者。以义而推。当时发戒。乃在阿难言下。故弟子秉。如似羯磨。言从佛出。弟子所秉。故此亦尔。多论言。见谛善来自誓三是佛秉。余四弟子秉。余之二受弟子秉者。如来所以不秉三归等者。三归等人机根微劣。缘不在佛。如文可知。若语羯磨。多论十义。故佛不秉。一为平等故。与此作师。不与彼为师。违平等化故。二止斗诤故。为为亲疏。便生斗诤。三为止外道诽谤。四为成三归。若秉羯磨。即堕僧数。阙无佛归。五为成四不坏信。六为成六念。七以七事瞻养弟子。诸佛法王不为众生所须故。八不灭前人功德。如一整富罗等。九不苦恼众生。不问遐迩。咸就佛故。十为通末代。若秉羯磨。如来涅盘。谁复秉之。若言八敬是阿难秉者。上来三受。弟子所秉。若以圣凡对。能秉分别。唯羯磨通局可知。
第四所被分别。若此律辨善来受戒。局在圣位。故下文言。见法得果证已。初果已去。得无漏真解。猒世出家。至顺之极。方应善来发具足戒。内凡已还。于心所间。非至极之极。故阙不度。又善来言下。正发具足。不证四果。若五分僧只。与此有异。五分。善来通度凡圣。谓须提那善来受戒。而犯初禁。故知通凡。若依只律。善来言下。果戒俱得。故与贼期行戒中。五百群贼。王欲刑之。化王令放。说法得道。方命善来。善来言下。如五岁旧比丘。皆成罗汉。故不同此。亦可彼律出家经之。言此等人善来言下得戒得果者。盖始时得戒。终时得果。非谓言时得阿罗汉。此是总言。若作是释。亦但得戒。上法受者。要第四果。以其或尽解满故尔。三归八敬。一义判释。内凡已上。是以多论。此二受法。不羸不舍。故知内凡已去。又以义推。三归受戒。似通外凡。以羯磨无兴。为起过人。此乃三归所度。即言羯磨始兴为凡。故为义通。八敬一受。若依十诵五分多论等。专度波阇。即是初果。此律通度五百。波阇初果亦同此律。如下文言。我出世故。令摩诃波阇归依三宝。乃至知苦尽道。七生人天。便尽苦际。故知圣位。不知五百位在何许。亦可既同一席。准同波阇。义亦无妨。羯磨一受。始兴为一。凡兴已后。三人通被。如涅盘经。净梵志得初果已。羯磨为受。此律莲华色尼。亦同此例。
第五藉缘多少。善来受戒。具四缘得。一证初果。文言见法得法已。二内为出家善心。文言欲于如来法中出家修梵行。三假对佛形。文云前白佛言。四假佛教。谓圣命善来上法受戒。具三缘发。一假佛教授。如见论说。二为祈戒心。是以余文罗汉沙弥无出家意故。但得其果。明须为心。三得无漏空解。谓尽智现前。即得具戒。三语受戒亦具三缘。一假弟子形对诸罗汉。二假弟子教。谓口授三归。言词无缺。三归依心成。领前归仗。故能得戒。八敬受戒。若佛秉传授。须具四缘。一假佛八敬之教。二假弟子形。三假弟子教。谓口宣八敬。四奉行之意。故爱道自陈我等顶受。若据弟子秉者。具于四缘。一假佛听许。二假弟子形。三须为言教。谓宣陈八敬。四遵受之意。羯磨受戒。昔来所辨。具于四缘。如律所说者。妙八比丘中解羯磨比丘。若受大戒者。僧数满足缘。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教法成就依。得处所者。结界成就界内不别众缘。住比丘法中者。年岁满足身无遮难缘。若具此四。是大比丘得成戒本。犯戒之人。四中若阙。非大比丘。非其所戒。故须此四方成比丘。即是灭诤五法现前中。除其灭诤。别所为者。具四现前。谓一能秉僧。二所秉法。三秉法处。得界现前。四所为事。谓人现前是。今此受戒。得别所为。故具此四。得能发戒。既具缘发戒是。若比丘义若成所戒。便由具缘。故取此文。解具缘义。不乖道理。此律成文。不顺道理。不然之义至下当释。又破此四讫。引只六缘者。然只文解者。亦是释八比丘文。何意弃此。解比丘义。复引彼说。又复抄引母论五缘。一和上如法。二阇梨如法。三七僧清净。四羯磨称文。五界内和合不别众。此之五缘令不周悉。彼虽为五。举四缘往收。但三缘摄上三。是第一缘。次一教法缘。次一不别众缘。何须背斯正义。所不了说。又更有人立五缘得戒。言虽略亦不离此四。对辨是非。寄在禾茎粟柄。更不别理。是非既显。还归初解。四缘者是。问善来等受。以心为缘。羯磨一受。何故不尔。答羯磨非不为心。以假外缘作法。从强以辨。故没因名。又可羯磨四心俱得。恐滥不辨心缘。又准心论。前四以心为缘。羯磨一受。虽文不列。要亦须心。故下文言。眠醉狂等不得戒故。问既言受缘。谓四缘中是何缘。答谓从二缘生。以为祈戒心。四大造及四相故。即是因缘。余僧界等是增上缘。非二缘者。以非心法故。及二因所生。谓所作共有。第二念无作。应加自分。令三因生。
第六得戒时节。三门料简。一得戒时节。二辨重与不重。三解此受缘作法差殊。
第一先明时节。善来受者。唱善来竟。即发具足。故下文言。乃至得尽苦原。上法受戒。尽智现前时得。以小乘分齐。罗汉梵行已立。自然戒净。故更不从他受戒。问此上法得者。得作无作不。答以非作法但得无作。问既非作戒。何因能发无作戒者。答以非营为。故无其作。以道力故。得无作戒。
次辨三归。自为四门。一明时节。二缘境宽狭。三检难以不。四辨五八二戒分不分。
第一言时节者。问同用三归。何故乃为五八十具戒等多少耶。又引母解。更为所加。谓说相是。以相多少故得戒差别。或五八十具等。若尔为说相竟。方得戒邪。答为二解。一释说相竟方发。故下尼律。度沙弥尼。与三归竟。始云。次与汝受戒故。谓相竟得。若尔何故母论前三归依发戒方便。故三结竟。正发于戒。又心论言。三羯磨竟。作及无作根本业道。故知不是说相竟发。若待说相方得戒者。如受具中。未为谓相之前。何时中得。故知此释定不合理。是故今解。三归结竟即发五戒。故多论言。欲受五戒先三归。三归竟。尔时已得五戒。师所以说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识五戒名字故。其犹白四竟已。为说持等。为知故说。五戒既尔。八戒十戒义亦同然。故多论。若受八戒十戒。如五戒说。若尔何故下文次与汝受戒。答谓领随行。故言受戒。非是受体。体已得竟。若尔何故前言更为所加。为五八十具戒等。答此谓心期以说持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随心所期。三归虽同。而戒多少。如上所说。三归处齐。故言为同。而词句各别。别别持可知。及心期不等。以斯义故。何妨多少。
第二缘境宽狭。言五戒者。心论云。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切时戒不断。或十二种。或二十一种。故知五戒亦须普缘。故多论云。于众生上。可杀不可杀。乃至妄语。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及三千界乃至如来。为命之类。得前四戒。以初受时。一切不杀等。无为齐限。故于众生。无不得戒。各得十二戒。故于非众生。得不饮酒戒。以八戒十戒。众生非众生得戒类尔。故知八戒十戒并是缘宽。谓生非生数二时差别。十戒出家。故时长期。尽一戒八戒接俗教。所以局日夜。故心论云。具足一日夜离严威仪。又一一戒末结沙弥罪。故须普缘。乃可为满不满具不具异。若尔何故但列十戒。答以非具位。且就力分。故唯说十。复以恶非义通。故戒戒结罪不得。以但说十。即不令分学。其犹大僧。岂可尽说五篇。又如式叉。但六法仍一切应学。故此亦尔。位虽未满。然咸分学。故普缘也。又复此十。即为具戒体故。
第三捡难以不者。问五十等戒为遮难发不。答不得戒。若尔何不捡问。答其义有二。若望障不障。但重难等。悉碍诸戒。所以尔者。良以戒是胜法。非净等对。五十具等。义并同尔。如逆人等受五八十等。咸应不发。故母云。若破五中重戒。受八十具戒。并皆不得。余戒持望。类亦如是。故知难等。俱障诸戒。第二若望捡不捡。义即不等。然就五十与具。并无难等。具戒制捡。不同不得。故须捡问。五与十圣不制问。不捡得戒。故不问难。其犹和上通具不具。为请不请。又如妨难。大小二房咸不听作等。就无妨六搩手外。要制处分。小容身屋。直尔听造。说净财量。类亦如是。故不问难。问五十可尔。三归受具何为不问者。未为缘起。无故不问。羯磨初缘南未须问。明知三障亦无捡问。
第四分受不受分。就中为二。一就戒数。二就其时。言就数者。若十戒具戒悉须具受。方发律仪。诸论同尔。八戒五戒二论为异。多论所明具受方得。若尔何故经言一分二分。乃至满足优婆塞。答此捡持为多少。故云一分二分等。非谓受中一分等。若依成论。如八戒斋。受二三等。皆得戒故。故彼论问。八戒斋为具受得。分受得。答随力能力能持。五戒亦尔。论问曰。为人言五戒具受。则得律仪。是事云何。答随受多少。皆得律仪。但取要为五。
第二就时者。多论时定。八局日夜。五十具等定尽形受。若依成实论。五戒十戒具戒尽形同尔。八戒随时长短。故文随受一月二月等。又问准十诵律。问五人受中。如亿耳所见曰亦为分。受昼戒不受夜戒。受夜戒不受昼戒等。八敬受戒说。第八讫时得戒品。羯磨一受。羯磨竟发。诸论大同。然以义说。得位为三。一得四语时。得如沙弥受。及五分初。缘诸释女。或八语得。如尼遣行。或十二语。如尼遣信。举斯三位。莫不皆以羯磨竟得。问羯磨竟时得戒者。为善心得。为余心无心等亦得耶。答依多论。一切尽得。问云何善心发善心得邪。论云。先以善心。礼僧合掌。白四羯磨。起诸论教业。相续善心。戒善成就。是名善心发善心得。又言不善心得者。亦先善心礼僧等。乃至羯磨未竟。忽起瞋等诸心。以藉前方便善心善教因缘力故。发生无作任运而起。与不善心俱。是名善心发不善心得。非不善心能发此戒。问不善心得戒者。如杀盗未成。善心息时。应结究竟。答受戒作故善。虽为恶心违善心。外缘犹善作故。藉前得戒。杀盗作故恶。善心息时。身则成止。更无外缘恶作相助。故非究竟。言无记心得戒。亦先以善心。乃至羯磨未竟之间。忽尔睡眠。亦得戒品。是名无记心得。云何无心者。如那含沙弥。羯磨未竟。忽入灭定。亦藉方便善心教力。故发得戒。与灭定俱。是名善心发无心中得。问无心定何用此戒。一解。为要期出故。又以戒是功德法故。相资故尔。问余三心中。何以但得无作。不得作邪。答多论。无作望要期故得。从前发作。取当色为体。以从心故。不说为作体。又若德宗。无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说为无作。若言作戒。以色为体。色唯无记。身动口业损益者。是作色。以其当时心既非善。遂无损益之作。故无其作戒。上来所释依多故尔。若取此宗。唯善心发善心得。不须致难。故下文言。瞋恚人受眠醉狂等。不名受具足。又依余三律。遣信受戒十二语故。亦具作无作戒。
第二重不重。善来等五受具戒十戒。各自当分。并不重受。咸以自分辨戒。尽形故尔。是以多论木叉之戒。无其重得。譬如富贵家子。不须重着璎珞。若尔如二年学戒。若缺戒已。何以得重。答言。二岁学者。是学法尽形。非谓别更辨戒体尽形。是故不类。问若五戒当分不得重者。何故四分未利私呵。第二第三受五戒邪。答此人得法欢喜。善心增着。故重归依。据实而论。更不发戒。又更解时。凡受戒者。乃是身口业善。何因初受。即是善业。第二更受不成善业。既亦善业。故律云。二三重发无妨。若尔出家等戒。亦应重也。答此乃化宜接俗。理随时心。故容重受。余出家位定。理不合重。亦可宗别。故使四分得重受。若以具等三位次第相望。以十加五。以多摄少。舍俗趣道。以具加十。满摄不满。趣满足故。并以前二是俗及未满故。次第增受。问三位互增受者。如杀戒等为重发不。一解。依多亦不重发。谓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遣所辨。又依心论。一切因一切支。谓三品心得三种戒。即似重发杀盗等戒。以其三时并身口善业故尔。又俱舍亦尔。若成论。约位相望。尽应重发。如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无作更生。本受不失。胜者受名。以斯义故。岂非重发。
第三作法差别。四门分别。一起之次第。二说结多少。三对乞和上教授受名为无。四说相为无。第一言次第者。若具戒五受。以彰次第。善来最初。以陈如为首故。三语第二。以百一十弟子。游方度人。中道失信。遂听三语。羯磨第三。以息三语。兴羯磨故。上法第四。如下文言。年不满受。受已生疑。开以胎等。年犹不足。此沙弥修道成罗汉。即名出家受具足。故知第四。八敬最后。以多论云。八年已后。羯磨兴世。十四年后。方八敬度女。故知最后。亦可上法非作法故。不须论其次第。余四如前。若以羯磨对十戒五戒。彰先后者。五戒先制。次兴羯磨。十戒最后。以十戒文中已称和上某甲故尔。为羯磨初始制和上故。
第二说结多少。除其上法。余四受中。善来八敬。一遍即得。三归三说。羯磨白四。何故如是。释言。善来缘强。八敬情重。故一遍得。三归心慢。故须三说。羯磨一受。秉通凡圣。故须白四。又复前二不结。三归羯磨。此二须结。仍一三不同者。解言。前二结缘强心重。亦不须结劝。余二遍多。故亦须结。三归相别。又人别秉。故加三结。羯磨一法。又是众秉。故但一结。上来所辨。或可如此。既为四别。宁容一准。若以一法而类余者。如三归俱说。羯磨亦尔。然此不类。何须致妨。但作法不同。故为此别。
第三乞等为无差别者。羯磨对众。所以须先。容不和可不许受故。类余一切对众者。咸须乞法。唯除受日。自余受法。既非对众。故阙无乞。羯磨受中。制持摄受。须立和上。余无可知。遮难缘兴。方为教授。捡问行者。故下文自今已去。与汝竖立受具足戒。余受亦尔。又羯磨受中言。与汝受具足戒。三归但云出家者。此互彰名。故结受言。汝始发心出家。明知是一。善来八敬。虽无受具等名。义亦合为。如善来中我欲修梵行等。即出家等名。八敬前后。若能行者。即是受戒。文虽少殊。其义不别。
第四说相为无。善来等法。初受之时。并未即说持。唯羯磨一种。因犯已后。方制别持。若五戒十戒受。则说相不同受具。以五戒者。对俗化宜。复无制罪名。故不待犯。言十戒者。是制羯磨。说持已后方为。故即说持。问何以五戒持一往即制。出家诸戒。要待犯者。解云。五戒接俗。无制罪名种。故得即制。比丘广教。制罪名种。故要待犯。请虽假请。但兴广教。又须第二犯广方为说持。虽初犯略。未为犯广。不制说相。如文可知。
第七受舍渐顿。先明受渐顿。如昔所判。羯磨一受。亦渐亦顿。余之四受。顿而非渐。如何羯磨渐顿。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后受具戒。是名为渐。若不受五十。直受具戒。得三种戒。说之为顿。问若一时受得三种者。何须渐受。答染习佛法。必须次第先受五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乐坚固。难可退散。不失次第。不破威仪。如游大海。渐渐深入。一时受者。既失次第。又破威仪。又复众生得道时异。故须次第须受。是以多论云。七种受中。唯白四次第。三时得戒。余六种受。但一时得。无三时次第。今准此律。其义稍异。若辨得不得。五种受戒。俱为顿渐。若论犯不。羯磨制渐。顿犯渐不犯。故下文不与沙弥戒。佛言得戒。众僧为罪。余四不制。故顿渐俱得。先解五通渐顿。善来渐者。如那罗陀。上法渐者。下文沙弥开胎闰等不满。成罗汉得戒者是。三归无文。义亦无妨。如耶输伽文。已为五戒。故知三归渐亦无妨。八敬渐者如文。波阇受三自归后敬而得戒。以斯文证。故知五受俱渐皆顿。若存此释。与前立义。正持翻对。问一时顿受。得三戒者。其无作体。为一为三。答但发具戒。一无作体。更无余二无作之体。若尔便是一戒。如何言三。答比丘受得。防杀无作。与沙弥俗人同戒者。其实体一。是以多论立义。据其体。通望三人。始终位别。言得三戒。理实无三。问所以得知。但一无三。答即此论文解次第受中。俗人下品心受得下品五戒。次中品心受沙弥戒。前五戒仍本下品。五戒外发。方为中品。上心受具。本前二品。仍犹下中。五十外发。始为上品。据斯以验。次第渐受。三时心别。同戒先作。尚不发三。岂况一时受者而得为三。故知渐制望位别作三。非体为三。亦可心论云。一切因一切支得三戒者。三时渐受。受既时别。重发无作。为三体故。若论顿受。受既一时。方可名为望位为三。非体为三。次解舍之。
渐顿五问料简。一泛列舍法。第二就舍以明渐顿。三约受以明渐顿。四举受辨舍多少。五出所舍法体。第一列舍者。且依杂心论。四舍谓若舍及命终断善二形生等。作法舍者。违本要期故。命终舍者。所依不住故。断善根者。失本所依故。二形生者。依止别异故。犯重等舍。论主不存。又复涅盘比丘犯重。不能更生善牙种子。如断多罗。不解我意。说言失戒。又为纯陀说四种比丘。乃至第四污道比丘犯重者是。污道比丘闻我此说。不解我意。说言不失。准斯义故。不可定说。且依心论。四种舍法。此应广解。四舍义偏解作法。二门分别。一列舍法十九。定其欣猒。我舍佛等十一猒上舍。次八受居家法等欣下舍。第二收舍尽不尽。对心论以挍宽狭。
第二就舍辨渐顿者为二。第一定顿渐。二对作法。辨渐顿之方。第一言渐顿者。作法舍含两。余三顿失作法。十九沙弥优婆此二是渐。余等说顿。第二言舍方法者。问受既得三种戒。舍时云何。答义含渐顿。若也要心。三戒俱舍。则顿失三。是名顿舍。若言我作沙弥。但舍具戒。言作优婆塞者。又舍十戒。又言我作三归人。方舍五戒。名为渐舍。问受之与舍。俱顿并渐。或以渐受顿舍。此三可尔。若本顿受。但得具戒。一无作体。云何渐舍。若得渐舍。便成三体。如何言一。答比丘一时受。防杀无作。通沙弥俗人。共为防非。是故舍时要心舍具。不舍十戒。若与沙弥戒同。随心则在。故律文言。我作沙弥。以十对五。义亦同尔。故文我作优婆塞。是以论说据体通三人。为共同义故。望位说三。非体为三。如此释时。顿受渐舍。义亦无妨。故多云。譬如树叶。夏青秋黄。冬时则白。岂体为殊。随时异故。树叶色异。而始终一叶。戒亦如是。当是一戒。随位异故。若尔便不舍具。答此亦望位名舍。而实不舍具。受亦如是。渐受渐舍。义亦同前。若准心论。一切因一切支。言发戒者。渐受渐舍。各别舍体。不同前释。若顿受渐舍。亦同前解。以三体别故。
第三就受渐顿。若据昔解四受。受舍俱顿。羯磨受舍并含渐顿。若如后释。论其四受。受通渐顿。舍唯局顿。无作法舍。故羯磨一受。受制局渐。舍兼顿。
第四以受对舍具舍多少。二门分别。一对受辨。二约位圣凡。第一对受者。四受为命终。以形俱故。无三可知。如多论说。无四灾患故。羯磨具四。然于作法具含二义。余三局顿。言约位者。念处已前。具足四舍。四现忍去。是色界法。无二根故。然暖顶之中无二形。一忍心。二除二形断善根。世第一法及见谛不舍初果已去。得戒不坏。唯虽为命终。若依多论。四现忍去。亦唯命终。
第五出所舍体。问凡言舍戒。为舍已生戒善。为因义边为舍无作戒体。答已生戒善。为因感果。必然不舍。且舍无作。戒体本受。要期一形。无作任运相续。今心猒舍。使无作戒不相续起。名为舍戒。以理而言。一者戒法。二者戒业。若论舍戒。舍法不舍业。为因义成故。若语得果。舍业不失法。果兴因谢故。问不舍已生善者。忏悔解义。不应除彼已起之恶。答善顺理生。恶违理起。顺理力强。已生不舍。违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忏本。别兴对治。抑伏恶业故。使殄舍者。直是厌退。绝彼相续。不欲别为对治。故言不舍。若依心论。初念作戒。现在成第二念。过去成初念无作。现在成第二念。二世成此无舍缘。故为得得。若遇舍缘。非但失体。亦无得得。虽可无得。亦不失因义。
第八优劣。如多论说。若就灾患为无。四受是胜。羯磨为劣。若取任持佛法利益宽长。羯磨一胜。余四受劣。言四胜一劣者。羯磨受者。内实凡夫。福德浅薄。感得此戒。多诸灾患。容为厌上厌下。奉持心劣。令戒为羸。余四受法。内凡已去。理解心中。受得斯戒。持心坚固。肥而不羸。二者羯磨。凡夫容为。不乐道法。舍本所受。余四受法。乐道情殷。理无退舍。三者羯磨容为转为二形。余四受法。复无比变。四者羯磨受人。或起邪见。断舍善根。余四理解。不断善根。羯磨一受。或为上四。故称为劣。余四受法。无前过非。是以名胜。此对为凡。若为圣人受。亦是其胜。言一胜四劣者。羯磨一受。乃具六义。一是时长。谓通现未。二处遍三方。除郁单越。三报兼男女。四位该凡圣。五所被无数。六多坐作法。以斯论义。佛法始终。以白四羯磨为宗本。能继续三宝。作无边利益。为任持之功莫大羯磨。故说为余。四受中。善来一受。终尽双林。自外三受。中间即止。又局阎浮。不该余二。凡圣位差。报局男女。对前六义。互各阙少。绍继功微。故称四劣。此发戒缘竟。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第二次辨受体。四门料简。第一释名出体二戒先后。第二受随同异。第三辨发戒缘。三世唯现在心得防三世非。第四所发无作头数多少。
第一门中复为三门。一列数释名。二次辨体。三明先后。初门复二。一列数释名者。戒相虽众。义要二种。一曰作戒。二无作。先释别名作与无作。次解通名所目之戒。言作者。谓方便身口。起动造趣。称之为作。故心论言。作者身动身方便。言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彼法随生。名为无作。如善受戒。秽污无记心现在前。善戒随生。恶戒亦尔。
次释通。名戒者。此作无作俱为悬防。咸称为戒。依善生依善生经。通为五名。一名为制。制断一切诸不善故。故名戒。又名迮隘。虽为诸恶。性等容受。故名戒。又名清凉。遮烦恼热。令不入故。又名为上。能上天堂。至无上道。又名学。调伏心智。故名为戒。此五咸是。义用得名。是故从用立名。称之为戒。然复五中迮溢。清凉是义名。余三用名。又依心论。波罗提木叉律仪作时。即彼刹那无作。为七种名。彼一切恶戒对治。名为律仪。二防护恶戒故。入七众故。名彼罗提木叉律仪。若言防护恶戒者。辨律仪义。入七众者。翻木叉义。义名解脱。以入七众数。不为恶众缚。故名解脱。三于一生众生所得。故善作故。名为妙行。四得爱果故。思愿道故。名为业道。五最初随顺解脱故。名波罗提木叉。六作所起故名业。七名尸罗者。淳善不害心起故。后诸无作为五种名。除波罗提木叉。以非前故。除业道。思故愿后。此七名中。第五从果立名。第六从因受称。余五义用立名。此等诸名。通作无作故。但今从用。且名为戒。
第二引证。问所以知为作无作者。心论云。第三羯磨一刹那作及无作。根本业道。又根本业无作。或复说。又为作云。身口作。前二为对身口无作。俱不可见无对。多云。初念戒为身口教及无教。第二念唯为无教无为为教。又十住毗婆沙云。律仪善根为二种。一者为作。二者无作。作者是色无作。非色非心。以斯文证。明知戒二。问所以要须作无作者。答若无其作无作无所从生。若无无作。不可一形防非。故须两戒。此位言耳。如上法得戒。以道力故。得无作戒。
第二定二戒体。先依多论。并是色法为体。若解此义。可为六门。一为无分别。二为为中三聚分别。三色聚中三色分别。四就色声中报方便分别。五三性分别。六始终分别。
先解第一为无分别者。二戒俱是为为法聚。非三无为。
第二为为法中。三聚分别者。作无作戒。并色法为体。心及四相不相应法。是其戒因。故论云。作及无作假色。是分别色阴。又涅盘经云。以是无作色因缘故。故知唯色。所以然者。良由声闻力劣。但防身口故。发戒之时。还从身口。获无作色。以防七支。故作无作。并局是色。
第三色聚之中。三色分别。一可见有对色。谓色入。二不可见有对色。谓五根四尘。三不见无对色。谓法入中无作。若言作戒。前二色收。无作戒者。第三色摄。故伽心二论云。身作可见为对。口作不可见为对。身口无作。俱不可见无对。非三为对。故名无对。以无作戒法。入法界中摄。是故非三为对。三为对义。此应广说。但三色中。义犹宽通。故须局定。论其身作。前二色中。唯色入摄。口作戒者。是声入收。非余八色。其二无作。并法入摄。此作无作俱是色阴。
第四就色声等中报。方便分别。色虽通报及方便。然身作是方便非报。故心论云。作者身动身方便。口作唯方便。以声非报法故。问身作是方便。非报者一色者。二色何异答。报与方便。亦一亦异。鼓动报故。而成方便。义言为一。如离水外无别为波。但报酬往因。故是无记。方便现起。体通三性。复是其异。如水湿为性。波以风动为性。以斯异故。唯取方便为作。戒体身口二无作。非报非方便。故涅盘经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非异色因。谓非报色。报色是方便色因。报非方便。故言为异。非异色果。谓非方便。方便是报色果。方便非报。故称为异。故知无作非报非方便。又更一释。作既方便非报。无作异前。明知非是报色及方便色。然经文未必证成非报非方便义。今解异色因等者。唯就方便色中辨之。如彼经说。菩提王子意疑比丘。余二性中。所以不名失戒。佛即答言。非异色因。非异色因果。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言非异色因。谓非受中之作。以彼作者。但一念故。不作异色因果者。谓非随行之中。及以处中。作与无作。以彼作无作短故。既非此二。仍是比丘。明知为彼受中无作。形俱长故。纵入余心。不名失戒。故言非异色因非异色因果。
第五方便色声等三性分别者。身口色声是善。非余两。故心论云。以善清净心。动于身口。名善作等。即问初色为二十种。前十二唯无记。后八高下长短方圆正不正通三性。局取善边。身作戒体。三声之中。谓除第二因。不受四大声。如风铃等。唯无记故。就初因受四大声第三因俱声。此二通三性中。亦取善声边。为口作体。泛论身口。无作通于二性。今论戒故。是善性摄。
第六始终分别。此善作中通于始终。取终不取始。谓始从请师。终至羯磨未竟。要心未熟。善而非戒。第三羯磨一刹那顷。要期心满。思愿成就。善而是戒。故局取终。然为人立义。始终通取。为作戒体。若局第三一念者。前两不如。亦应发戒。故知通取。又身口之体俱色。然当时身止之色为眼所得。口止之业非耳所得。若局取第三当时无声。可无口作戒体。故须通取方便。淳熟至此。但诸论师克取论文。第三刹那是作戒体方便非者。令无口戒。亦可唯局。第三不妨。而得口业之体。此即互造。谓因身作得口作业。第二德宗解二戒体。无作戒者。定用非色。非心为体。是故论云。已知无作非心。为是色。为是心。不相应行邪。答是心不相应行阴所摄。以色等五法是无记性无作非无记故。又色等是恼坏性。无作非恼坏故。故知无作定非色心。但作戒者取文不定。或为取文。色心为体。故论文言。口业者非直音声。要以心力助成。故知身业亦以心力助成。明知二业色心为体。又引论文。以心为体。故论言。离心无思。无身口业。故知二业用心为体。又解色为身口业体。故论云。身口业依止四大。意业依心。若身业非四大为体性者。意业依心。亦不应以心为体。然意业依心故。即说意业。用心为体。故知身业以四大动为业。业无别体。即用四大作体。口业者。四大相击。于中出声。声成音曲。为所表彰。以为名字句。用此名字句。为口作业。业无别体。用声作体。是以论云。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故。以远从四大生故名依止四大。即声成成。故用声为体。身业近依四大故。即用所依止为体。问若色为作业体者。何故论云。口业者非直音声。要力以心助成。答此以声为业体。以心助名成字句。用此名字句。以为口业。心是助业之因。非是业体。问论言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而心为思体。身口业亦不离心。亦应用心为身口业体。邪答此破外人义思与心同时别体。故言心即是思。然心不必思。思必是心。故亦破外道身口二业不假心助。故说离心无身口业。问色即无记色阴摄。作戒善恶。性行阴收。如何善恶。用无记法为体。答以不即不离故。不即故作戒。是善恶。色是无记。阴摄不同。以不离故。色动名业动。无别体。用色为体。声成名字句。此名字句以为口业。此名字句无别体。即用声为体。是以论云。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故。如似四相即于色心。用色心为体。色是色入等四相。及今根是法入摄。此亦同尔。问色等是无记。无作是善恶性。是故不用色为体。作戒亦是善恶性。何因用色为体。答无作问一在后。作戒所依。色灭尽已。然始续生。若以色为体。则定是色。若是色者。则是无记。故不以色为体。作戒与所依色。同时而生。体用相依。不即不离。故用无别体。故言作戒用色为体。问第三羯磨竟时。身业为眼意所得可使说。有身作戒体。口业依声。名句之业。既不为耳意所得。应无口作戒体。答身业依色。然青黄等为眼所得故。即青黄长短等业亦为意所得。即是身作业体。口业依声。声虽无记。而是方便不可当为。故不为耳得。以无即业之声故。此口业非意所得。虽可第三竟时身业为眼意所得。而口业不为耳意所得。俱以远从要期生故。并有二业之体。亦可身能互造口业或口作得身业等。
第三二戒先后者。依心论说。似一时得。故文言。第三一念作及无作根本业道。又多云。初念戒为教及为无教。后次第生戒。但为无教无为为教。故知一时。然无作三时为非戒者。一者同时无作。但是作俱。非今戒体。二是果时无作。无作为二。一是作俱。二是形俱。形俱一种方是戒体。三谓果后。唯局形俱。此是戒体。以其果时为形俱故。明一时得。若依此宗。似先后故。成实云。问曰。云何名为无作。答第二念须名为无作。以作戒为初念。故名无作为第二念。唯羯磨竟。所为无作。是兹戒体。前二时中位是作俱所摄。又善生经方便心异。作时心异。众缘和合。得名为作。以作因缘。发生无作。作已过去。唯为无作。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所作业。不名漏失。据斯以辨明先后发。
第二受随同异。昔解受随义一。譬如一楯能扞众敌。为破斯义。故立此门。受随二法并作无作。先解无作。无作多种。作俱事在。从用异缘。心俱欲俱。要期助缘。形俱等位。可为三形俱定受前六局。随要期助缘二通受。随助缘通受者。如遣信受因使得。故亦为人解。七种无作。二定共无作。三形俱。四要期如日夜及处中要期等。五随业无作。如随戒无及作处中随作业发者是。六事在如塔常桥船等事。在时念念发无作等。七随用无作。即前事在。为人用时复发无作者是。或可更之助缘互缘无作者。义推不异前七。故但为七。就此七中。形俱定受。要期通二。余五定随。
次辨同异受。随无作同义为三。谓名体义异。便为六。第一受中无作。义均一品。随中无作。乃为优劣。第二总别。第三悬对。第四短长。第五三性为无。第六根条两别。言受中无作一品者。若本上品心受所发无作。心增上故。戒亦上品。或容犯罪。或终至罗汉。更无增减。以其酬本一品心故。中下心受义亦同然。三品为定。故言义均一品。问所防五篇轻重为殊。所以能防体均一品。答受戒之时。一品心中总断一切恶意。心因既是一品致。所发无作。酬一品心因。故无五品之别。然所防之罪非是一心。备犯五篇。盖是托事先后而犯。心为浓淡。境为优劣。犯为轻重五品之别。故不相类。问若言一品。何为肥羸。答今言肥羸乃至望随行。为随资受。说受作肥。若无随行。显受无力。名受为羸。为以肥羸。望随为无故。戒体犹一品。故罗汉人成就下戒。云何优劣随中无作。随事修成。所防罪事。既为五篇之殊。致能治之行。所发无作。亦五品优劣。又后根本上品心。受得上品无作。还起上品心持。持亦上品。若次下心持。持还次下中。下心受持。各为三类。亦如是随中无作。多品不定。故为优劣。对五篇辨。此优劣者。若就根条。初胜乃至五劣。若自分胜进五胜。乃至初劣。即应五篇次第之义。又可一一篇一一戒。心为增微。事别不等。即有九品之持。故随无作为斯阶降。
第二总别。受中无作发心。总断一切恶意。于生非生。数顿得律仪。故称为总随行。无作次第渐成不可顿起。故名为别。第三悬对。受中无作悬为防非。未即行持中无作。对事防非。行成皎洁。问悬未为非对。即随行受为何用。答若无其受随。不成随。以共成一治故。第四长短受。是形俱说之。为长持行。无作从修行。发非形俱。故目之为短。第五有无者。受中无作通三性。体唯是善。随无作者。体非二性。亦不通两。此据克性分别。受随俱善。便二并狭。今约有无。有通不通。受是形俱通。在余二性中。故说为宽。随是作俱等局善性中。所以言狭。此就一心。自作为言。若先后心及以教人。余二性中。随亦通为。如教相所诠。犯不犯中亦同此狭。故犯行中无不犯行。若通就先后心及教人。犯行中亦为不犯行。此即受随俱宽。作此解者。然须约以为三。若局善性俱狭。受随同善性故。若随中教人等俱宽。以通三性故。若以自作随行。对受分别。方为宽狭。此准多论。有四五不同。若依实论。不别宽狭长短。然后受中无作。定是长宽。随无作者。具于二种。以道无作宽长故尔。第六受是根本。随是枝条。第二次解二作同义有五。谓名体义宽狭长短等不同为四。一一品多品。二总别。三亦悬对。四亦根条。比说可知。既有此殊。岂同昔解。受随义一。
第三缘境发戒。若萨婆多。别解脱戒唯缘现在。以过未非众生故。若防通。根本眷属不同。禅无漏通于三世。唯局根本。若也昙无德宗。发戒之时。不在过未心得戒。以非众生数故。现在相续心中发戒以是众生。然受戒时。要须三世境所为之恶。皆作断。方能发戒。还防三世境上非。所以然者。过去之境。能生恶心。故论云。如人供养。过去所尊。是亦得福。律仪亦尔。未来之境亦生恶心。故须普缘总作断意方能发戒。又若过未不发戒者。三世诸佛戒不齐等。以其诸佛戒品齐等故。缘三世以发戒也。问戒防未非。毗尼??已起。何故得言缘三世境发还防三世非也。答境虽过去。非非过去。以斯义故。犹防未非。
第四发戒多少。语戒虽众。不过二种。谓作无作。作已过去。唯为无作。一形相续。此无作戒。乃为多品。以所防之恶。既为无量。戒宁是一。故多论云。于一切众生数非众生数。而发律仪。言于众生数者。上至非想。下至阿鼻。可杀不可杀。可诳不可诳等。一一众生乃至如来就根本而言。不过为身口七恶三因缘故。一贪故起七。二瞋故起七。三痴故起七。三七二十一恶。对防此恶。受戒之时。谓从无贪等三善根心。各得身口七支。合二十一种戒善。乃至三千大千。一一众生皆亦如是。若十戒五戒得十二种戒故。故心多二论于一切众生一切时戒不断。或十二种。或二十一种。故经云。众生无边。戒亦无边。若非众生数。乃至草草木生种大地。非法衣食等。及一一罪处。本受戒时。要期不作。还得尔所。戒善功德故。善生经云。大地等无边。戒亦无边。出家僧尼。佛圣弟子。位尊人天。寔由于此。又准了论。四万二千福河。谓四万二千学处一切恒流。其犹河水。洒除破戒烦恼。言四万二千者。根本戒为四百二十。所以尔者。如婆薮。此律戒为二百。多明轻戒。优婆提舍戒为一百二十一。多明重戒。比丘尼别戒九十九。合成四百二十。是一一戒为摄僧等十功德。一一功德能生十种正行。谓信等五根。无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护一戒即百。合戒为四百二十。岂非四万二千。又解无愿毗尼者。谓第三羯磨竟时。四万二千学处一时并起。无一戒不生。故称无愿。据斯以验。故知戒量不可称数。问僧尼二众戒数各别。何以无愿毗尼真言四万二千邪。一解。此据总二众以说。若取实理。各随本戒。又释以转根义证。俱为四万二千。受戒法问门竟。自下随戒寄文中说。
第三解律题名。言四分者。盖是一百年后之名。百年已前总为一部大毗尼藏。未有此名。若欲料简分不分义。可为四门。第一如来本制已有五意不分之义。二解佛说法及以时节。三解佛去世后五师任持。四解分为五部。
次解初门。佛从鹿苑。终讫双林。随根制戒。少有差殊。良由众生根器不同。乐闻有异。致圣制轻重缓急。差如只。父母夫主。不听辄度。僧残。此律犯提。又涅盘云。或说偷兰。以为四重。或说四重。以为偷兰。何故世尊作不定说。如四钱三角。只说兰为夷。此律说夷为兰。如此律谤二众俱互并得残罪。十律谤尼犯吉。此即说残为吉。吉为残也。乃至犯不犯等皆有差降。制虽轻重。而各称根性。奉行之益。以斯文证。明知圣制本有五意。所以不分者。一教主是一。共谁诤竞。而得分五。二者所被众生不相是非。各目体解。随化差别。以斯二义。总为一部大毗尼藏。又遗教三昧经。佛因罗旬喻比丘现在分僧五部服色者。此乃一部随机之说。然说未分处众。且依前文等。
次解第二如来在世。但说略教。不说广教。所以尔者。略教法轮。言虽是略。理处包含。通于轻重。是以如来说此总教。通被五种众生。各称根性。皆为奉行之益。故但说略。广有五差。轻重不等。若为说广。益利不普。是以见云。一切诸佛但说教授波罗提木叉。不说威德波罗提木叉。略无名种。但名教授。广有名种。令怖而不造。称为威德。又戒经云。为无事僧。说是戒经。故知说略。然说之时节。经论不定。依只。五年已前为无事僧。说于略教。五年已后因犯制广。行不清净。不得闻戒。付诸弟子。说广略二教。见论。如来成道二十年前。说教授木叉。二十年后。付诸弟子。说威德木叉。若此律十诵增一阿含。十二年前。为无事僧。说是略教。从是已后。广分别说。付诸弟子。盖随根同。所见异故。亦可僧只五年制广。时节余文。见论说之时分。所以见论不同者。或可十二二十。此是言到。且从经律十二为正。问五年制广。便是有事。如何乃言。十二年前为无事僧。答广教虽兴。最初无过。犹名无事。如下正说。文证可知。
第三五师任持者。大圣化缘既周。众生感尽。将欲涅盘。以三藏法。付大迦叶。于佛灭后。任持理。行二教。具足无缺。将欲灭度。即以此法。付属阿难。于鸡足山。现十八变。立誓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阿难有二弟子。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地。阿难将欲灭度。付此二人三藏教法。付属已竟。在恒水中船上入灭。商那和修在中国教化。末田地在罽宾国流通。商那和修将欲灭度。复以此法。付属忧波鞠多。此人善能说法。度人无量。但无三十二相。时人号为无相好佛。传通圣教。具足无缺。然此五人皆怀明内朗。体道殊方。任持圣教。秉宗被时。仍令一部大毗尼藏。号八十诵。
第四分为五部者。依三藏传云。一百年后分五部。二百年后分为十二部。四百年后分十八部。分五部者。忧波鞠多在世末后。育王大集论师。共论佛法。是时诸人各情见不同。为所偏执。鞠多不能刊正。遂分此藏。以为五典。如释论云。鞠多即受持十诵。在罽宾国流通。故名罽宾律师。此亦一经所明。大集经云。佛告憍陈如。我涅盘后。我诸弟子颠倒解义。颠倒说法。名昙摩鞠多。法名四分。受后三世。及以内外。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此名三世有。法名十诵。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部。此名解众生解脱。但有戒本。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弥沙塞部。此名广解义。法名五分。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婆苏富罗。此名众首。法是摩诃僧只。此名大所持。善男子如是五部。虽名有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盘。四分之名。至此方生。分为十二部者。萨婆多部中分出婆蹉。婆蹉部中复出三部。一名法上。二名贤。三名六识。此本末合五。迦叶遗中分出二部。一僧伽提。二浅摩提。本末合三。以三配五合八。弥沙塞部分出一部。名中间见。以二配八。合为十部。昙无德僧只此二不分。通前合有十二部。分十八部者。但僧只部中分出六部。一名唯迹。二名弥多。三名施设。四名毗陀。五施罗。六名止施罗。六兼十二。合十八部。文殊问经为二十部。云何分别部。云何根本部。佛言。根本部二。一摩诃僧只。老少同会。共集律故。二名体毗履。老宿共集。此律一百年后。此二部起于二百岁中。僧只出七部。一名执一切语言。二出世间语言。三高拘梨柯。是律主姓。四多门。多门智故。五只底柯。六东山。七北山。此三所居处。此七从只。展转相生非一时。俱从只出。于百岁中。从体毗履。出十一部。一一切语言。二雪山律主所居之处。三名犊子是姓。四名法胜。五名名贤。此二是名。六一切所贵为人重故。七芿山是处。八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于井。父追寻之。虽堕不死。九法护名也。十迦叶毗姓。十一修妒路。执此义故。此十一亦展转从生非一时。合二十部。偈言。摩诃僧只部。分别出为七。体毗履十二。是谓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此经所明亦不杆五部。辨别故来。
随文释中。文虽浩博。圣凡见异。分释多种。如增五文毗尼五答。一序谓知时已前。二制谓僧戒本。三重制谓尼戒本。四修多罗犍度下是。五随顺修多罗谓调部已下。又结集文亦以为五。谓比丘律。尼律。犍度。条部。毗尼。增一。以为毗尼藏。今且分三。谓序正流通。定三文者。第一从初至知时来明其序分。第二从毗舍离已下是其正宗。第三五百结集已下是流通分。次释三名。显宗由致发起之端。称之为序正。序正明犯。以不犯轻重等相。被时之益。正当圣意。当于序兴。又当机感。故曰正宗。法传季世。目之为流。流而不拥。名之为通。故曰流通。次释所以者。说经制戒。必为由藉。故须序。序分既彰。宜宣宗本。故次正宗。正说之文。岂唯现在。亦欲开演大文。流传像季。末代等闻。企渴同悟。故须流通。
就前序中。复分为二。初尽偈来正明律主将欲流传圣教。被及遐代。恐时不信。归敬三宝。叹戒功能。劝信奉修序。第二苏罗婆已下请制发起序。于斯二序。六门解释。一明二序意。三义故尔。一人为师徒。谓昙无德如来之别。二时为现未。三经体不同。如来经者。出于金口。昙无德经传于竹素。以斯三异。得为三经。经故为二。须立二序。第二序名不同。谓就法以辨劝信发起。若也约人。昙无如来虽名为殊。且约前说。第三总别。偈序是别。长行是总。总别可知。第四所明旨异。流演圣教。非信不传。故此偈序寄叹戒功。劝信奉修。以明序义。苏罗婆下大圣制戒。非请不陈。故须启请。以彰发起。第五先后次第。问发起前及在后。谓劝信偈后。回在前明。所以尔者。人解若发起序。前二种不便。一彰身子请序。隔于劝信。发起不便。二显昙无劝信不具。若劝信前明。顺前两义。故回发起。次于后说。又可不劳为妨。理而言之。劝信之偈。乃在流通事后。何以不对正宗等以辨。先后故知。不尔。但劝信虽后。位须前明。
第六随文释。偈文分三。初稽首礼三字。是云何敬。敬之仪式。二诸佛已下七字。是何所敬。显所敬境。三今演已下是何故敬彰其敬意。所谓略广叹戒。劝信欲解。三文先释。其义三门分别。一能敬体。二所敬体。三辨敬意。
第一能敬者。谓律主等行者。身口意业。身业恭敬。口业称扬赞叹。意业信敬尊重。此就业具成身口意。若局明敬体。其唯信数。
二所敬体者。即是三宝。谓佛法僧。佛者西音。此方称觉具一切智。通达诸法。自觉觉人。故名为佛。法者为二义。一就体解法。法名目体。二就用名法。行者轨则。所言僧者亦是西音。此名和合众。谓四人已上。于理于事。绝去违诤。名和合众。通名宝者。斯之三种。世所珍贵。咸称为宝。三宝不同。略为别相。一体之异。今此小乘戒律。未证真如法界。故不论一体。就别相中。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萨婆多说。成佛乃为四阶。第一三僧只劫修为漏四波罗蜜。除禅定般若。为种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后身出家已后修为漏四禅四无色定。断八地烦恼。始从欲界乃至无所为处。唯除非想所为漏行。欣上猒下。方能断惑。非想地无上地可欣为漏行。于彼无能。故不得断。第四菩提树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见谛为十六心。观欲界四谛。法忍法智。观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观欲界苦。苦法忍苦法智。次观上二界苦。苦比忍苦比智。此则苦下四心。乃至道谛亦四。是为十六。于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断烦恼。以欲界烦恼修禅时已舍离故。四比忍比智断非想地一地见谛烦恼。四禅三无色。见谛烦恼先已断故。不须更断。次断非想修道烦恼。凡为九品。断一一品。皆为二心。一无碍道。二解脱道。故为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烦恼。修禅定时。先已断故。不须更断。于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萨学心。最后一种佛无学心。随义以论。具为三。佛无漏五分法身以为法佛。父母生身及报生四阴以为报佛。化作佛身。于余方施化。以为应佛。若据大乘。此之三种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只劫满。金刚心后顿得。当住五阴。是为报佛。真如法界第九净识。本隐今显。以为法身。慈悲大愿。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盘。为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约小说。次明法宝。异论四种。一是教法。所谓三藏十二部经。二是理法。谓四谛三乘圣人。同观四谛。入于圣道。三是行法。谓戒定慧等四是果法。谓尽智无生智二种涅盘。次明僧宝。谓四向四果。诸声闻众。缘觉菩萨。不在僧数。缘觉出无佛世。无羯磨等法。菩萨独一。是故非僧。但是法宝所摄。若说为福田。僧义容可尔。非羯磨僧收。
第三敬意者。初先别明敬佛四意。一佛是教主。将传圣教。宁不致虔表师咨为在。二报恩供养。三开示僧尼遵奉之仪。四请威加护。敬法三意。一法是所传之旨。真益轨聚。故亦宜敬。二示遵奉之仪。三请威加护。敬僧三意。一僧有传持之功。益利于我。报恩供养。二示遵奉之仪。三请威加护。次总敬三意。心论云。开发众生佛法僧念。成论云。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今律主敬者。为演毗尼。是其大意。
次释三文。头顶暨足。身业致?。故曰稽首礼。又稽者屈也。首者头也。故曰稽首也。所礼是何。所谓诸佛众圣非一。称之曰诸。宜敬教主。而兼礼余佛者。显教道理均化仪无二。诸佛平等。故须齐敬。佛如前解。以上稽首贯下通下二目之为及所及是何。谓是法僧。法如前解。比丘者能成之因。僧者所成之众。总别合举。故曰比丘僧。比丘西音。智论有多义。一名乞士。二意故乞。一为资身长道。离邪活命。邪命为四。一者下口。二者仰口。三者方口。四者维口。离此四邪。正命自活。故曰比丘。二为益施主。谓僧田行施。获反报之福。是故须乞。二名破烦恼。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三曰怖魔。能怖于魔及魔人民。故名怖魔。解比丘竟。僧如前释。
次释何敬。文分为三。初有两行半偈。略叹戒功。劝信奉修。二今说十句义已下广叹戒益。以彰劝信。三末下半偈正明律主叹劝意申。重更稽首。结竟止彰。就前略中。复分为四。初为半行。总申敬意。为演毗尼。劝时生信。禀化相传。为久住之益。二次为半行。显己所传。理非私谬。亲承我师鞠多之训。远禀忧波离之遗诲。传持为由。证成可信。三为半行。略叹戒要。劝时敕听。四为一偈。但能顺教奉修。获益不虚。以成耆旧。
先解初文。于兹吐宣。故曰今演。所演是何。谓毗尼法。毗尼西音。此方称灭克灭。由于行教。就功能彰名。故说此教。为毗尼法。毗尼之名。乃为多义。如三藏义说。一能引生。是毗尼义。谓第三羯磨竟时能引生。四万二千功德。一时并起。二能教身口清净及正直。是毗尼义。谓离业浊烦恼浊故。名身口清净。清净正直。故向涅盘。三为灭义。是毗尼义。性离诸恶。业非不生。故名灭。四引胜故名毗尼。谓引俗入道。引小入大。令凡入圣等。五胜人所行。是毗尼义。谓一切圣人同行此法总摄律教。一切都尽。既为多义。今翻灭者。谓能得于灭。且当第二向涅盘第三灭义。但经教广略。此律八毗尼。如增二说。只五毗尼。一略谓五篇戒。二谓广谓二部戒。三方面如输奴国听五事。四坚固如受德衣舍五罪。五应法谓法和合羯磨。夷论五毗尼。谓忏悔随顺灭断舍毗尼等。明了论九毗尼。一比丘毗尼。如故意出不净等。二尼毗尼。如独行等。三二部。如淫盗等。四罪毗尼。谓八缘起所生。如法对治。五惑毗尼。如三界五部惑九。永断智及灭者。此约灭惑释毗尼。六触毗尼。谓十种学处。即沙弥十戒。摄未来事。所以名欲。若受十戒。则不得具足。此戒是具足方便。能摄未来事故名为。七无触毗尼。正羯磨竟时。四万二千学处一时并起。无复一戒不生。故名无触。八一处毗尼。如受戒洗浴等处。为二义。一国土为处。如边方开等十。二时即为处。如昔三归得戒。今即不得者。是中就时。谓中国热时便听等。九一切处毗尼。如不杀等。一切处共学。伽论为十毗尼。谓比丘比丘尼。具分少分。处一切处。灭三毒灭罪灭诤等。斯等名数。教门广略。摄此行教。义无不周。今解毗尼。随举一数。以消此文。故曰今演毗尼法。众行之执。称为正法。法由人弘。人能通法。法在人故。更兴不坠。故曰令正法久住。故只律初云。欲建立佛法。当尽受持此律。二令正法久住者。三不欲为所疑悔。请问他人。四为诸破戒僧尼。犯罪恐怖。为作依怙。五欲游化诸方。而无碍者。为得此五事利故。笃信男子当尽受持此律。既获斯五。故得久住。又见论云。持律五事利。一自能持戒。二能断他疑。三入众无畏。四建立正法。五正法久住。亦同此说。
第二忧波为首者。亲餐圣说。传通之初。称之曰首。及余者。谓五师皆阿罗汉。具二解脱故。言身证者。问五师传持中无忧波离名。今此并彰其义何也。答曰。五师善解理行二教。故标其名。忧波但解行教。不达理教。非是具足传通。故没名不彰。此律中直欲流通行教。故律主并引证传为由。显成可信义。问何故此引忧波戒经云。首举其七佛。答此列忧波禀承次第故尔。以不亲奉佛说故。不引七佛。但戒从此出。不须重引。禀承通说略教。故引七佛。
次第三于兹宣吐。故言今略说叹戒功能。灭恶生善。出离中胜。称曰要义咸皆也。餐采之徒。非一曰诸。并为和直之行。称贤冀仁者齐去详餐故。言咸共听。
次解第四深戒者。解为三种。一明戒善。体幽理玄。津润无涯。名之曰深。二者能发生。定慧深解。三者能防三业。深重之。故名为深。说必被物。非器不益。一为专精自利故。言为乐持戒者。二为禀行兼益。名曰讽诵。自行善成。克用属己。名之曰利。开己所得。令他获润。目之为益。益利非一曰诸。二行具足。以成耆旧。名曰长老。
自下第二广叹戒益。上文虽言深要。其状未显。难以寄意。故下广彰深要之相。就中为二。初为三初为三偈。法说戒利。举宗以劝修。法说相微。理隐难识。自非喻况。无由可晓。是以第二众山已下广明喻说。戒益殊状。持则为益。十利功德。克之不虚。毁则为损。三涂火镬。必趣不疑。汝等云何不弃损以就益。舍恶以行善。初法说为三。第一半偈。总举利数。结法属人。第二两偈。广彰利体。第三半偈。结成如来。制戒本意。原在斯益。然戒利尘沙。何限斯十。且就一方化仪。略标二五。故称为十。诠利之文表彰曰句。句下所诠功德曰义。
次明第二十利。体相下为正文。不繁广释。略属而已。令僧喜永安者。第二第三利摄取于僧。初利不信者令信。第四已信者增广。第五断不持戒者。第六令邪道入正。第八第九利惭愧者第七久住。第十次第三原制戒之意。为在斯益。故今结言。是以世最胜等。
释第二喻说。其文为四。初至罗云已来。喻叹戒法能生善灭恶。善调三业。生善灭恶。托教以立。是以第二从所以立王至龙中来。与五篇罪相轻重作喻。既识其相。必能奉持。使恶无不离。善无不积。是以第三师子已下至久住。正明戒能。生成行益。功能作喻。教行既宣。宜劝崇习。是以第四乳母已下劝修劝说喻。就初中文三。初为二偈。喻戒能生善众德之本。二除结一偈叹。戒能灭恶。然生善灭恶。必由三业。行乃可就。是以第三从夫欲造善已下正明善调三业生善灭恶之本。初文为二。初一偈喻戒能生善。次一偈举前戒益以劝修。初偈上半喻说。下半合说。众山之中须弥最者。然须弥能持大地。使不倾耶。一切百卉。因之增长。持地中胜。勿过须弥。故称为最。喻万行之中戒行功德。能持行者身口大地。离于七支倾邪之过。一切善法因之增长。集生中胜。义同须弥。故为最。故经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大海渊廓。润泽无涯。逾于百川。目之为最。喻戒善理深资润无穷。超于万行。喻若于海下举教以合众经。合上众山流戒为第一最。合上须弥大海。若就行论之。定除细乱。慧断烦恼。所以是胜。根条往别。戒是根本。定慧从生。戒复是胜。约教辨。为余诠定慧。故二藏胜。若诠本行。毗尼为胜。今言最者。根本故最。夷论云。最为四种。一生善胜名最。二灭恶中胜故最。三依世间戒得出世戒故。四依非心戒。克于心戒。行要既宣。宜务斯益。是以次偈举最以劝修。但能奉持。勿替于心。第一胜利。克之不虚。然若欲求前行中第一最者。非持戒不克。故言今世。谓现在僧尼。后世谓未来僧尼。当持此禁戒。必获益不虚。过去僧尼无持戒义。故不劝也。
次释第二灭恶。解兴惑丧。万累斯损。故曰除结无挂碍。凡欲遣缚。信在明慧。但慧兴为本。由于净戒。推功归本。故曰由此解。然解不虚。克必须护。持净戒故。宜省己之违顺。准教以自观。以此律教。验一生已来。行之净秽。了了斯现。目曰观察。犹若悬镜。高堂好丑。斯故言如镜照面像。
次释第三备具。三种业能生二善。如持犯所说。意成身口善恶之本。故劝审观。罗云。为轻义婆罗门。三业加恼。忍不反报。到愍前人。我痛须臾间。那汝长苦。何显持戒中胜故。引以之晓。
第二罪相轻重中文二。初为二偈。能诠教兴作喻。第二次为十偈。与所诠罪相作喻。初文中二。初一偈半喻说。下半合喻。喻中复二。初一行教兴所由喻。次半行教兴所为喻。此一部律教尊贵可重。为僧尼所钦。喻若于王责。此教兴所由故。言所以立王者。由世诤诏者。喻由诸比丘罪。故众人举者。喻诸比丘举过白佛请圣制戒。古昔当法喻三世诸佛咸待犯请。然后制广古今恒式。故曰当法。次教所为人者。所以立此广教。戒律王者。为二种人。一为犯己能悔人。使识病知药。忏除对治。殄灭之方。故言犯罪者知法。二为专精不犯人。使顺教奉修。对治行立。故曰须法者成就。合喻可知。
次第二罪相轻重中文二。初为二偈。总喻五篇。第二次为八偈。别喻五篇。总中二偈。前喻后合。喻文中二。初句识病别药喻。下三句疗治得所喻。此一部律教。能诠罪相。轻重分明。故曰如医观众病。下三句中。初之一句立二章门。下二释成。下四须忏。目之为进。初篇过重。理不可悔。称之曰止。但进为四义。一残等枝条。二不定障道。三为从缘殄灭。四现足僧数。是故称进夷反。前说亦具四义。是故名止。进否合仪。故曰得所。可治释上进。不可释上止。次合喻。初句合初句。下三合下三。四事一句。合止得所。不可者舍可救。二句合进得所。可治即进药。又一义。合者初句。合初三字。四事十三。余者合众病二字。不可治合。止得所门可救。不须救合。进得所门。此四事摄。不可治尽不。答一分剂尽。母经就性。四不可治。今约教相。故局此四。即简兰提吉等。举篇非聚。亦是除于二逆。唯僧非尼。则甄触等。故言四事不可治也。
次明别喻。初二偈初篇作喻。次为二偈第二篇喻。次为二偈与三四二篇。何故合者。答如四犯畏。为取畏故。怖微者没名。以增四门。故遂离三四。今明五篇。而三四合者。对不对分。第五之一对中僧别。三四对别故。所以合却。就僧中救不救分。故唯四喻。然初二篇异多故离一。可治不可治。夷有覆不覆别。残罪覆不覆。尽可忏除。二者忏残为限。忏夷学悔尽形。三者残罪覆。忏中重犯。与本日治。夷中重犯。更不听忏。四足数不足数。别虽俱对僧为多异故。须为两喻。三四二篇。若据三说。一说之别。应离为二。然同义多。一俱对别人。二同是可忏。三覆与不覆皆听忏。四并足数。故合为一喻。次释初喻。前喻后合。初句自行绝分喻。次句众法绝分喻。次句作法除弃喻。次句秽不在净喻。若犯初篇。一形永障。绝于慧命。名之曰死。不成治比丘用。名之为尸。尸为五义。如下所辨。为业既重。净众不纳。故言大海不容受。作白羯磨。驱殡治之喻。疾风所飘。永甄众外。故言弃之于岸上。合中上二合初句。第三合下三。第四劝持次第二喻。上半喻持。下半喻破。念舍智等。禁防六根。名曰守门。对治行成。毕竟清净。不为缘坏。称曰牢固。不惧外非。劫人善财。故言不忧失财物。第二篇行众法。纲网义同。垣墙遇缘。毁为缺坏。虑失戒财。故曰忧惧。合喻可知。次第三喻。上半喻破。下半喻持。三四两篇威仪微细。易为坏。义同坏器。遇缘起过。字曰穿漏。睹己罪过。恐坠三涂。名曰忧愁。戒行善成。为资身之用。喻若完具。内心跃踊。度己所持。喻若眷属欢喜。此先破后持前。喻先后犯。绮文故尔。次第四喻。第五篇罪恶中之微。喻若飙火。微恶易犯。持宜须禁。故曰慎莫。谓为轻相续善心。如似草木。一念微恶。性是违害。能开不善门。焚烧善心。使不现起。故曰烧尽无为余。何等五不善门。一能烧人善根。二从恶起。三为圣所呵。四退失道果。五死堕恶趣。
第三段生成行益中文二。初为二偈。愚智二人喻。第二和合下生成行益。初愚智喻者。为成上生下义。言成上者。明五篇罪过实是可畏。何人不惧。无恶不造。所谓愚夫。何人能畏。患无不离。所谓智人。即是成上畏不畏喻。言生下者。何人不能持。所谓愚夫。何人能持。所谓智人。即是生下。作能持不能持喻也。初偈喻说。下偈合喻。上半偈与愚人不畏喻。下半偈与智人能畏喻。初篇重罪。业障深厚。能丧法身。绝于慧命。可畏之甚。如师子虎吼。愚痴凡夫三毒迷醉。不惧斯恶。故曰醉者不恐怖。此举重况轻。重既不畏。轻则亡言。解下半偈。突吉罗罪。恶中之微。故曰小兽声虽微。智人能畏。情生战竞。故曰醒者闻则惧。此举轻以况重。轻既尚畏。重则云言。次合喻。如是三活人合上醉者。一切恶合师子吼。不惧合上不恐怖。智者合上醒者。于微恶合上小兽声虽微。当怀于恐畏合上闻则惧。
第二生成行益中复分为二。初为十偈。与生成自行作喻。第二如先自牢众已下正明能生。撩理僧徒。众法和合。兴建正法行。就初中为五喻。十偈。初为二偈。与受随相应。对治修行。犹如良药。能疗众患喻。第二次为两偈。叹戒如脚足。能涉险道喻。第三次为两偈。明戒如浮囊。体性上升。担负行人。越度三为喻。第四次为二偈。戒如阶陛。趣涅盘要路喻。第五次为二偈。正明戒如伎艺。但能修学感果毕。然不坠恶趣喻。次解初偈喻说。下偈合喻。就喻中为四句。初句名正念修戒喻。既正念现前。无恶不离故。次第二句明对治伏业喻。既伏七非。尸罗清净。能发生定慧。断除烦恼惑。是故第三句明资成断结喻。业结既除。逍然无累。克证大果。以自适神。是故第四次明因圆克果喻。念智舍等。护本所受。受随相应。义同和合。对治之行非一。称之曰众。治行既成。能灭于恶。目之曰药。释犹除也。良犹善也。正念行成。必伏断七非。故曰除去。不善者。九十八使诸结烦恼。婴缠行人。[穴/侵]卧生死。名曰病者。尸罗既净。集生三昧。定心澄静。克理观在心。称之曰服。解兴惑丧。故曰除愈。业结既除。得涅盘道果。以自适神。故曰身康得安乐。次合句别相当。次第二喻。初偈喻说。下偈合上。半喻持。下半喻破。涅盘净天。出生死之表。称曰远路。发意将趣。故曰若欲涉意虽发趣若无戒足。无由可阶。故曰当自护其足。下半偈可知。求天若涅盘合上若欲涉远路。守护戒合上护具足。下半偈破戒。举持反合第三喻。假名行者。发心欲越生死暴河。故曰如人能度河。受戒之善。体性上升。担负行人。使不沉没。喻若浮囊。护本所受。义同用乎。生死无涯。名曰虽深。受随相资。对治善成。不惧沦溺。故曰无没忧。达到涅盘彼岸之果。故言到彼岸。诸佛子合如人欲度河。修行合用乎。禁戒本合浮囊。终不者以一终不括。下二句即合下二。亦可总合。第四喻涅盘正法之堂。荫覆行人。免生死寒暑喻。若帝释堂以三十七道品。莹镂涅盘正法之堂。故曰雕饰众宝城。趣果由戒。喻于阶陛。贤圣游履。故曰天人所行。下合可知。第五喻方便正念。修止作二种。持戒之善。名为善学世间也。持戒行成。内为干正之能曰伎。外为妙用无穷曰艺。众行非一。故曰一切。既持戒成终。必不堕下趣恶报。犹如世人。为王所念。不堕贫贱。非但不堕三涂。复得道果。以自适神。故曰以是得安乐。合中上半到而别。下半顺而总。
第二生众法行中文二。初偈能成众益。次偈圣所嘉美。前中上半喻说。下半法合。若欲秉御护持。必须善众相得。故曰如先。众既和密。资成僧用。不为恶众所坏。故曰牢自。恶在善外。名曰彼军。伏从正化。故称为破。下合可知。次偈上半圣所嘉赞。下半久住释。所以次解。
大段第四中为二。初八偈举上行益功能劝修。次二偈举上教益功能劝说。初二偈戒能养护行人喻。戒善资人。使法身成立曰养。防护行人。使外恶不忓曰护。下释护义。一切水火者。出所护事。三涂逼恼。如水火难。戒善功德。防护行者。使不坠三涂。故言护使不伤害。合中上半合上半。次言终不堕。合上护使不伤害。畜生等三合上水火难。次为二偈戒能生成真实功德喻。内为刚决护戒之心曰勇。觉察外非罪相轻重曰猛。能破生死曰将。如增一阿含。为五战夫。一持伏入军。遥见风尘即怖。二见高幢即怖。三见飞箭即怖。四见他所捉或断命根。第五人者至死不怖。能坏他军。比丘亦尔。一为比丘睹见女人。舍戒还家。二或与女调戏。三或与女身手相加舍戒。四或为触女。起于欲想返戒。五戒为比丘。能观不净。便得解脱。四智究竟。今言勇猛。当第五人。善修止作二持之行。名曰善习。持犯相违。义同战斗。对治行成。能丧犯戒等业。故曰降伏等。心怖真实功德。宁死不悔。故曰没死等。次合。佛子合上猛将。善学于戒合二三两句。五荫散坏时合上没死。终不等合前不顾命。次第三崇真舍伪喻。前偈崇真法生真实。资成慧命。故曰是真生。下半引成事为证。次偈舍伪得戒真生。明知舍戒。绝于慧命。故称为死。恐滥俗死。故言于佛法为死。下半举损劝持。如世人护命。故曰故如护命。次第四二偈除拥通物喻。上喻下合。上半喻持。下半喻犯。念舍智等。护本所受。故曰得印。行立清升。不为业羁。故曰无挂碍。犯下四篇。字曰毁缺。若犯初篇。义同全失。次合如文。
第二举教益劝说中。初喻下合。佛本制戒。为于二人。一专精人。二犯己能悔人。二人非一。故言为一切人。此之二人为业烦恼魔系羁系。三为不能出离。如来大悲。为制此戒。教修对治。断除恶业。故曰降伏诸魔鬼神仙五通人喻佛造设。于咒术。喻五篇戒。为彼惭愧者。合上一切人。不愧合上魔鬼。如来合第三。立禁戒合第四。半月半月说举益劝说。非合喻。修行之本。皆由惭愧。随行尘沙。今且论一二惭者。先不作罪即专精人。愧者发露向人即能悔人。耻己作恶曰惭。即无恶不离。止行成就。慨己善不满足。修令满足曰愧。即无善不修。作行成就。内自顾不作恶曰惭。外顾于人不作恶曰愧。惭者羞天。屏不起恶。愧者羞人。露不作罪。反上惭愧。即不愧惭。第三半偈结竟。单意难明。寄意以彰。申坏赞美。立宗劝信。若久谈德则废。所通之法。宜奄己情。息叹归礼。
自下发起序。就中文二。第一从初讫未来世云何正明请制处所。所以先明者。但以启请之。来必托处。由事作请之端序。故见论云。尔时身子请佛结戒。是时佛在毗兰若国。第二从舍利弗下托处兴请发起所说。就前段中分文为五。第一至树下已来正明大圣游化栖托处所。第二从毗兰若已下正明国主闻佛功德信心庆遇。第三从尔时毗兰若已下设敬请佛福田行施。第四从世尊已下正彰佛趣彼请而食马麦。第五大目连下请佛避粗如来抑止。
就初段中。与者俱义。大比丘者。见论云。一功德大。二果大。三徒众大。故言为大。至毗兰若者。五分云。此是邑名。波斯匿王以邑封此波罗门故。佛至此国者。见论多义。一为慈愍白衣故。二为四大故。三为制戒故。四为说法度国主故。那邻罗者。见论云。夜叉鬼名。濵者水涯。洲者水中可居曰洲。曼陀罗者。练木树。夜叉依此树故。佛在夜叉树下。故曰濵洲树下等。何以佛依树下。见论云。为人寂静。故为使弟子仿佛成规住在。树下。除房舍。恶欲故。亦为安身故。专在此树下者。此树郁茂。兼复近城。往来便易。
就第二文三。一从初至树下正明闻佛游化来至己国。二此沙门已下出所闻功德十号响班三轮化益。三从善哉已下信心庆遇。就第二文中。初明十号。后明三论。言此沙门为如是大名等者。总举其号。此者其人。沙门者息恶。举其种性。故曰瞿昙比。是如来名称功德。然为通利。释迦弥勒阿閦善德等是其别名。如来等十是其通号。应相须分。故立别名。实德须显。故为通称。佛德无量。依德立名。岂局斯十。今据一数。且言十号。所谓如来乃至世尊。今经总举。言为如是。大名称凡。召体曰名。表德为字。名实相应曰称。响班人天曰号。自下别列。十中前五自利德号。后五利他自利。五中分为两对。初二一对前明道圆。后彰灭极。初如来者。西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龙树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据证通。以解如来。地云。非不如说。故名如来。约教道释如来灭。经云。乘六波罗蜜。十一空来。就不住通。以解如来。二无所着者。地持云。何一切义故。所以应供义者。大般涅盘。故言灭极。或云阿罗汉者。此言无生。或言无着。无着者如下文。我是世无着。绝二缚故。是故应供。言无所着者。内为大悲故。于空不取证。内智具足故。缘为而不染。空为两泯。故曰无所着。次三一对。前二解行具。次一果满。于前二中。等正觉解圆。明行足行圆。等正觉者。契穷法性。平等真照。故曰等正觉。亦名正遍知。遍犹觉。明者三明。行者谓六波罗蜜。行由解立。故曰明行。足者圆果。酬于往因曰足。万善备修。趣证菩提。故曰善逝。善者好。逝者去。以如来好去。故曰善逝。故持论云。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曰善逝。下五利他。上四德能化物。下一为世钦敬。四中初一化生之智。解了世间。次无上士调御丈夫。化生之能。能调物心。次天人师化生之德。师德具足。次一佛者。化他之行。觉行穷满。善达众生世间根器利钝。故曰世间解。进达穷原。人天莫过。能调人天丈夫。伏后圣化。故曰无上士等。言天人师者。能教众生。断恶修善。故名为师。如来实是六道之师。人天益多。故曰天人师。善达法界三聚之法。自觉觉人。觉行穷满。故名为佛。德为时钦。故曰世尊。
就第二三论中。初神足教化。谓神力善巧。令人生信。于人既信。事须修行。故次修习梵行者。彰其起行。梵名菩萨。是道能到。故曰修习梵行。言彼于诸。天谓天众。魔谓欲界魔。梵谓初禅已去。沙门是正众。波罗门谓俗众。于此诸众。独证神通。故曰作证等。所说不改。故曰常说。说理非邪。称为正法。上善等者。见论多解。一谓初中后。言悦契群心。名之为善。二谓戒定慧等。三谓三种菩提等。并称当益物。故名上中下善。所诠之旨。以之为义。能诠教者。名之为味。理教相应。故曰清净等。
第三善哉等者。此国主者庆遇之词。己及眷属。故曰我等。言得见者。当为所见。故曰得见。言无着人者。所闻德中。且举一号。具足应言。乃至三论。化益人我。今宜往等者。自申己利。我若礼觐。必闻法欢喜。敬养福田。合时多益。故曰宜往问讯等。
第三设敬请佛中文五。初至一面坐来三业致敬。二时世尊已下称根说法。三闻佛已下信心请佛。四时世尊已下默许受请。五毗兰若下遂请欢喜致敬还归。释初句中。到已共相问讯者。亦应礼敬。又应口言起居。轻利教化。为劳等意业尊重。但此文含故。总言问讯。言一面坐者。见论。身体布地。听法安故。至宿德所以避。六法等可知。语言莫算。故曰无数方便。令波罗门解心创启曰开。忽为名化。称机[怡-台+遗]欲。故曰令得欢喜。第三子句闻法欢喜等者。经家序。国主信敬之情。次即白佛已下彰其请词。谓请佛僧夏兴供养。第四受请。所以默受请者。见云。佛已应世间人。以身口益。今用忍心。默然受请。为愍众生。显佛三业俱益。见佛闻法是身口益。默许受请是其意益。譬如药树。根茎枝叶。俱能愈病。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三业俱益。多云。止诽谤故。不发言受。问所以此中默然受请。涅盘经默然不受。发言受供邪。答此中以其佛是应供。请佛者少。故对国主。默然受请。涅盘会上唱言涅盘。又请供者众。是以发言。受纯陀供。寄兴常理。为此不同。次第五文见世尊受请者。问佛既默受。非眼识得。所以言见。答睹佛怡悦之色。是故言见。敬恋不已。请退还归。故曰绕已而去。
就第四文中为四。一赴请安。二时为波离国下明得马麦之所。三时世谷贵下食麦之缘。四尔时比丘下时食马麦。食麦缘中。一时世乏食。二毗兰虽请者。魔惑国主。为斯二缘。故食马麦。何以故者。若波罗门先不请佛。今不供养。未足为疑。然波罗门信心请佛。理应供养。何以今忽不供养故。答为魔所惑。失本信心。故不供养。五分云。非我无物。亦非心悔。魔在我心。故不供养。如何在心。十云。魔惑国主。耽于五欲。内语不出。外语不入。我九十日。五欲自娱。故曰皆是魔波旬所作故。问佛受请时。知魔惑不。见云。佛知若知。何故受请。见云。一夏安居竟。为度国主故。二因受此请。请圣制戒故。三设往余方。亦不得免。唯此为麦。可依安居故。问魔王所以不惑贩马人邪。见云。魔王已去。贩马人后至。问何不更来。见论云。四事不可全弊。一期中供养。二汤药。三光明。四寿命。正食马麦其文为四。一往造求食。二次生施念。三如念行施。祗云。五百延马日给一斗。为一马王日给二斗。各减其半。以奉佛僧。故曰乃至一斗。四佛僧食异。完未不同。故曰所食各异。十中佛以残食与阿难。天味加之。故言为异。问佛所以食此马麦者。答百缘经说。佛为宿因。如来过去作五百婆罗门主。游行见迦叶佛众人供养。发言如是好食。宜供养我。此沙门等应与马麦。身子在中。不可此言。以斯口业。本因魔惑。为缘故食此麦。十云。当佛食此麦时。身子口业。善因故在。不空道山中受毗沙门天王释夫人供养。
第五文四。初两一对直请纵答。次两一对兼请抑答。问大目连者。神足第一。何不辄以神力回反大地。取自然粳米。供养众僧。而请佛者。见云。辄作神通。则与如来并神力。乖弟子法。是以须请除。不在佛前。为利益故。问如来何以止目连者。见论。若听往者。现在为神力能尔。当来比丘无神力者。值俭乞食人生慢言。佛在世时。弟子持戒具足。神力取彼粳米。以供养众。今者比丘持戒不具。内无神力。不能取米。供养于彼比丘。更生轻薄。复不少施。以倒见故。死堕地狱。见此无益。故不听往。遮之义永。故重言止止。
第二托处兴请文四。从初至不久住来。托处思详。久不久义。既为疑念在心。理须咨决。是以第二从静处起下如念请问何佛住灭。如来略答。久不久人。虽知其人未解。所以情疑未尽。理须重请。是故第三从舍利弗下问久不久。所由广答。所以第四舍利弗下乘前答势。请圣结说。同于四佛久住之益。如来抑许。初文问。身子智惠何不自观。而问者何。见云。身子自观。正可知佛。久与不久。未知所以。故须请佛。又可身子神力。观之不离。为依止如来住。为显佛尊上。故请佛也。又解所以请者。但舍利弗智拔群表。性乐推审。故思六佛住灭久近。作兴请之端。
第二文二。初请为三。一至退坐经举请由。二白佛言下次申疑意。三。
为开示。正显请词。谓请佛披演。使我解心启悟。名之为开。显在心首。故称为示。第二佛答。四佛久住。二不久住。十诵。无此请文。五分。佛答惟卫尸弃随叶。三不久住。拘留拘那含迦叶。此三人住。与此不同。见论。住灭一同。五分只。身子在舍卫国只洹林请问久不久事。佛直答言。说九部经。结说故久。不尔疾灭。不辨人之名号。身子即请。
说九部为声闻。结说准知。此文似是并请化制二教。
第三文三。初问住灭所由。二佛告已下广答住灭所以。三以此因缘下结成住。然此三文。问中先问其久。次问不久答。先释不久。次答其久。结中先结其久。后结不久。文次如是。初门者。身子问言。以何因缘者。谓此六佛同常住等正觉。以何缘故。而为住灭。
就第二答中。初答第二问不久所由义。二文四。四者初心说。
二尔时彼佛以下但为说略。三又舍利弗下说略之益。现在流布。四若彼佛灭度下无广之损。故不久住。二者初二一对止广说略。次二一对为略现益。无广后损。先释初文为二。初明无广教。二故诸弟子下彰无广机。释不说广意。先总举二佛化主。无其广教。故曰乃至不广。为弟子说法。次别明不说。文二。初举其二佛所不说法体。第二不为人广说已下正彰无其广教。但正不说中。具为化制二教。明知。所不说法体中。但为十二。阙无制教。谓少结戒讫戒之。言此十二部经者。以声为经体。佛语语性。故通为名句。味谓色行二阴中摄。翻名释名者。一修多罗。此言契经。二只夜谓重诵偈。三和伽罗那此名授记。四伽陀此名不重诵偈。律名偈经。五忧陀那此云无问自说。谓不由咨请。如来自说。律曰句经。六尼陀那此名因缘经。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律在第十一。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谓说他往古。如云拘留孙佛法名甘露鼓等。律曰善道经。九阇陀此云本生。谓自陈己报。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十二忧波提舍此云论议。大小隐显。故说十二。谓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若大小有无互显。各有九部。故成十八。谓大乘中除因缘譬喻论义。小乘除方广授记无问自说。故各九部。大小具义。论云。各具十二。今之所明。小乘十二。第二不为人广说已下正彰二佛。不说化教。亦不结戒者。亦无制教。次明无广机。文言故诸弟子疲猒者。谓此等众生闻广嫌繁。佛知疲猒。不为说广。是其无广。所以义故。故言法不久住。
第二但说略中文。初明说略法体。二乃往已下说略处言。是应念者。见云。当念无常苦不净无我。是不应念者。无常莫念。为常不净。莫念为净。是应思惟者。三善根应。思是不应。思惟者三不善根莫思。次下一对总结修舍。是应断者谓第四句。识过须舍是应具足住者谓初句。第三句须念思。故云具足住。此但出二佛化教之略。不辨制略。制略教者。不谤亦不嫉等是。随叶佛略。心莫作放逸等。是拘那含佛略。第二乃往昔时下举其二佛。说略处所者。此恐畏林。猒恶情猛。入道则易。故依此处。
第三说略益者。以有略教。佛僧在世。佛法流布。谓略教益。
第四无广故。灭中有三。法喻合。法中有四。一灭法人。二出家彰此等人入佛法中。三是故已下明灭法之损。四何以故下释疾灭意。种种名者。见云惑名。昙无德萨婆多等种种姓者。或姓。目连迦叶等种种家者。贫贱富贵等家。然此众生亦剃发染衣。入佛法中。故曰出家虽染。佛法无广可依。各自用意。处当佛法。不相承受。又复根钝于略不摄。法在己。随缘坏行。是以疾灭不久。所灭法者。谓化制略教等。何以故者。然此等人信心出家。应合兴显。所以疾灭正法。故言何以故。以无广教线经。任持行者故问。此人出家。何法受戒。人言准义。谓是羯磨。或可如是。喻中亦四。种种华者喻初句散置。案上喻第二出家。风吹则散。喻第三灭法法。何以故者。喻第四无广教线经。次合喻亦四可知。
问所以初欲举灭法之人。兼举第三在世流布者。答为彰。以无广故。虽可现益。未来有损。故相对辨。答四佛久住中亦四。一有广教。二弟子疲猒下亦为说略。三如是舍利弗下有略广。故明其现益。四若彼佛已下以有广故未来久住。第二说略。但应化宜之略无。制教中略。谓忍辱第一道。乃至一切恶莫作等。不同广中具有化制。但应是略。言广略二教者。多种差殊。一定二教少多。二根本支条。三人有利钝。四罪名轻重等。如下辨。但修多罗中。广略二教先后不定。以其化生遇感便宣。逢缘即阐。良以众生利钝不定。故所以尔。毗尼教中。要先略后广。以其略。是根本。被于利根行净人等。一往即说广。是枝条。被于钝根犯寄事。故须后制。又四佛先明说广。亦结亦说。后方说略者。谓对略辨广。为彰四佛非但说广。亦说略教。仍不是先广后略。及戒本中。以广为宗。故七偈后说终不得。今说在下。谓后说。问涅盘云。迦叶佛法住世七日。此云久住。答经云。七日据利根者说。律彰久住。就钝根者。论又此住灭。为明兴请。理齐广略。即如五分。见论。三住三灭。又增一阿含。阿难问毗婆尼佛。乃至迦叶。乃至几时生瑕秽弟子多少。云何说戒。佛答第一。佛一百年前说略。百年已后付诸弟子说。于广略第二佛八十年。第三佛七十年。第四佛六十年。第五佛四十年。第六佛二十年。第七佛十二年。前乘明弥。勒千年之前未有瑕秽。但说一偈。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渊。以此验之。故知齐广俱略。
第四正请中文二。初请就中。先请威仪可知。次白佛已下正请。二佛无广。未来不久。四佛有广。乃得久住。欲同四佛久住之益。勿同二佛疾灭之损。故曰乃至久住等。今正是时者。谓其正是制广教时。唯者专独之义。故曰唯欲也。结戒说戒等者。二部戒本。是其结戒说戒。揵度是说仪轨。余受戒等。是修梵行法。亦可戒戒之中。各前结戒。酬于此结。各后说戒。及说戒揵度。复答此请余受安等。是修梵行法。请制斯广。勿同二佛疾灭之损。同于四佛有久住之益。故曰久住。所以不请。说化教者。梵王请讫。但制教者非俗分故。是以今请。若准只文。似如俱请。
第二答请。文三。一立二章门。二释二门。三结二门。言且止者。止谓抑在交顿。止而非永。故复言且。故是抑门。佛自知时者。许之赊渐。赊谓待犯。渐据随禁。故是许门。释此二门。一解句则有六对。便有三释。唯两谓初三五释抑门。二四解六许意。于此三对。释二门时。宛转相释可知。义少不便。今解初二句释上抑许。第二未得利养已下两对。近释生漏不生漏。远释且止知时意。舍利弗如来未得结戒者。释上且止。所以未得结者。未犯有漏法故。若漏未起而先制者。见云。二过。一重诽谤想。如我等辈。贵族出家。弃舍财色。奉持戒行。不惜身命。于世名利。无所悕求。云何如来反以木叉。系缚我等。即是如来。不能善莂世人心器。反生诽谤。获大重罪。二者于我所制。亦复不生敬重之心。令法则灭。即见此无益。不得先制。故言且止。若犯有漏法者。释上智时。上言知时者。知何等时。谓知漏法起时。然后结戒者。见云。二益二者。赞叹是好医师。善治我病。二者于我所制。生敬重之心。令法久住。佛知此时。结戒有益。故言知时。又复若犯有漏。即是生下论起过。文文皆应此。然后结戒者。即是诸戒制广之文。咸对斯说。欲断有漏者。便是招生十利。又复下文。如来出世。见众过失。为诸比丘结戒。以一义利故。摄取于僧等也。此等正宗之文。并应赊渐之益。文言若犯有漏者。教行俱缺。然后结戒。因犯制广。补前二缺。问云何补教补行。若如来成道。说于略教。利根之徒奉教修行。无所缺犯。教禁群机。有被时之益。钝根之流违教起非。又不奉修。令教毁坏。无禁时之用。是名教缺。即违教成。犯污本受。是名行缺。是以如来制彼广教。彰诸恶之名诸善之体。二教相?相成。还令略教有被时之益。义同补教。既闻制广。呵责示过。悔己所犯。永断相续。已起恶业。不能为因。未来苦果毕竟不受。还令戒净。名为补行。又以广故。行者识相。护本所受。专精皎洁。逾胜于前。资成不断。亦名补行。问若漏未起。制广二过者。略教直陈。所以不待犯请。答有二义。一略教根本法轮。故得直制。仍不待犯广。是枝条法轮。若根本未坏。何用广为。是以要待根本既坏。须制枝条。以补墤轮。以此根条两异。制法不同。二略教所被机根淳熟。调柔易化。故不待犯广教。所被根钝。难犯不得。先制要因有犯寄事而结。以此利钝不同。制法有殊故尔。第二生漏不生漏缘。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者。近释不生漏。远释且止意。乃者越时节也。若得利养。便生有漏等者。近释生漏。远释知时。乃为结戒者。是乃厈之词。未有名称者。近释不生漏。远释且止。若得名称乃至多财者。近释生漏。远释知时。此言乃者。越为人识等。
结二可知。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宝永七寅六月冒暑自写。冀子子孙孙令律法久住于世。往昔 鉴真过海大师传法砺南山二宗。恰如鸟两翼。今南山宗广行于世。法砺一宗传之者少。非我子孙。岂能流之。有志之徒思之思之。
位山天安精舍过海末叶沙门慧晃山识之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二本
沙门 法砺 撰述
自下正宗。所以得兴者。良由僧尼不胜名利。广生有漏。坏其略教。是以如来随其缺犯。制广补之。便犯相分班。轻重位别。教禁群机。有当时之益。原意在此。故号正宗。正宗之旨。不出身口止善。受之与持。犯相轻重。但人多释。不可具录。亦有说言。制在一代。人时处事。前后不同。一戒一经。合有六百余段。次第解释。非无此义。今以宗求。且分为二。初二部戒本。五篇罪辜。欲使僧尼善修对治离过行或止持行相。第二犍度已下身口进止修成众别作持行相。先止后作。义次第故。亦可前略明二持。后广辨二持。且从初说。问上戒宗中。其唯受随。何故判文专约止作二持。似当局辨随义。答若望受随行之次第。实受法非随。今据能康人说。故使受法。是作持收。初文复二。一大僧止持。二尼众止持。就此先须二门分明。一僧尼离合。二僧尼先后。先辨离合。问大僧与尼。出家位同。齐悕出离。俱是具戒。篇目无殊。别立五篇者何。答凡戒以防非为能。在数出于所防非过。无以取别。然过兴在人。患生不等。故二众五篇多少差别轻重不同。有无互缺。犯同缘异。以斯别状。不得合制。第二次第者。问大僧戒相所以先明。答为表丈夫护持建立。功强于彼。兼是师从两异。又出家先后。故所以尔。就比丘中。复分为二。初明五篇防未起之罪。二七毗尼下除殄罪诤灭。已起之业。已未双亡。方或皎洁。又可前明止持。次辨作持。今解七灭之中以义推寻。亦防未非。以其应与现前不与有罪。宁得判为殄已起行。殄已起者。乃是所为。又向释者。谓以七灭中。若也灭诤。一有恶兰。二有懈怠吉。故言殄已起行。今推此义。乃有多妨。一二罪合妨。二兰有三处之妨。三兰有立教住处之妨。四不摄百一兰妨。五与尼律有唯吉之妨。为此今解应与现前不与现前等。唯犯吉罪。若作应与不与唯吉罗者。即是第五篇中少分。岂得总束学。已上为一分。第五少分七灭为一。大僧戒本分二。以判宗文。既有此妨。比丘戒本且从八段文说。若总此八即为五犯。谓二提合众学。七灭合不定。未定故。但为五。即解此五须为二门。第一总解。第二别释。
就总辨中四门解释。一五篇。二七聚。三方便。四持犯。此四位言。五唯究竟。以其根本究竟业道。是以初明。虽知究竟。前后眷属相亦须识。故辨七聚。义令轻重。五七之果。或本由因。但造缘差。互不可尽。畅思业故。次第三解三方便。既识过相阶差。理须护持。故次持犯。
若解五篇。四门解释。一位立五篇并解名义。二释名得名。三立五所以。四明次第。
初门义者。既毗尼以止善为宗。故用能治戒行以为所明。若位立五者。此律名为五犯聚。依只。五篇科以一名说之。大僧四戒尼八戒。以为初篇。僧十三戒尼十七戒。为第二篇。僧三十九十一百二十戒尼三十尼萨耆及一百七十八单提合二百八戒。为第三篇。僧四戒尼八戒。为第四篇。僧百众学及以七灭。为第五篇。尼百众学为第五篇。所言篇者。人释轻重相形。是故名篇。如常所破。今言篇者。流类均等。相似义者。说有五阶。故曰五篇。各具三齐。一是名齐。二体齐。三究竟齐。如初篇四戒。俱名波罗夷。轻重义等。复都是畅思。有此相似。录为初篇。余非类者。理不得同。如是展转乃至第五。类亦同尔。故名为篇。篇之名者。出在僧只。此律名为五种违禁。起非故名为犯。亦名五犯聚。以其此犯。各含多犯。故名犯聚。又须禁防。亦名五种制。十云五品。了论五部。部者党类之别名。如夷罪十六部残五十二部提三百六十部提舍十二部。非四部所摄。所余诸罪共学对。及婆薮斗律所说罪。一切独柯多摄。此等犯及犯聚。篇品部名。其类义等。趣以一名说之。但只律疏行此土。在四分之前。故使说者。引只篇名。以解此义。义亦不爽。如斯解时。犯及篇品。贯通于五。五之别名。谓夷等是。问戒行为宗。何故乃言波罗夷耶。答行通于五。不能自分。举彼所防。以别能治。故名夷等。是即举所防名能治行。以所诠名能诠教故。此中亦名夷等篇犯品部。
第二得名。得名还五。夷当体得名。只云极恶。三义故恶。一者退没。谓退失道果。二不共住。非二僧摄故。三谓堕落。入恶趣故。即此极恶。名当罪人。故名当体。僧残者。境体受名。犯此罪已。垢缠行者。非全净用。故名为残。有残之罪假僧除灭。故曰僧残。谓从体及忏境作名。亦可残者境义作名。又见云。僧是忏境。婆是初。谓与覆藏。尸沙是残。谓末后出罪。此全从忏境。堕者牵人坠义。罪有此能。谓从功能作名。提舍者。对治立目。文言我今向大德悔过。亦可责过受称。文言我犯可呵法。若言吉罗。从具义作名。故见云。吉罗名为恶作。若言式叉。劝学作名。谓应当学故。上来所明。但出罪之得名。若戒行得名。第五是吉罗者。五篇戒行。得名唯一。成就所防。若言式叉。得名有两。上四同前所防名。第五劝学。若能诠教。得名唯一。谓尽从所诠也。又复先来以无余反夷。有余是残者。此等且以后言。不可即为翻名。如戒仪。以为二者。岂可戒反夷残威仪之名。翻于提等。故知不尔。
第三立五之意。或言药有五故。立为五篇。义或可尔。亦可唯俗制道。如五刑罪等。或可如来随根之教。略标此五。
第四次第。先就所防罪解。推寻本制之兴。随犯而禁。轻重事乱。无定先后。今明次第。何所依准。盖是大圣欲令斯法备传遐代故。今忧波离。曲宣方轨。亦以重轻。次比于后。故忧波离。佛涅盘后。一依圣教。集佛所制。正死之罪。宜加先勒。故辨在初。余次轻者。依其阶位。乃至第五类以可知。所以然者。欲使僧尼观过兴厌。先识粗??。后知微过。善修对治。除障道之业。资发出离。有克道之盖。如说戒三五十五。岂非是佛金口。故知次第。若据能防行次第者。初篇能治。是行根本。是故先明。所以得知。若初篇行坏。下四枝条。焉能得生。故须初篇行立。便能发生众行之本。故知初行本胜先明。根本行立。若不修众法。行者众法不成。纲网不立。何能康法迬众之益。次明第二篇众法纲网行。众法虽或。若不修身口进止威仪。纲网难立。次明第三身口威仪。威仪既尔。若不离讥过。行亦难就。次第四篇远离讥过。虽离讥过。若不敬顺三宝。除????诤。反成滞碍。缚在三有。焉能出离。次第五篇敬顺三宝。威仪淳熟。??除过诤。趣道之行。此据根本。所以初胜。若据难离名胜。第五最胜。乃至初劣。
第二七聚。五门分别。一位置七聚释聚名义。二置七之意。三辨得名。四偷兰先后。五入篇不入篇。
一位立七聚者。四夷八夷为第一聚。十三十七为第二聚。一切偷兰第三。百二十二百八第四。四八第五。恶作第六。恶说第七。此之位七。诸律及论并同。所言聚者。众罪非一。聚在一处。名之为聚。若尔兰无别文。何以言聚。答聚在大教之中。或可集在一名之下。若举一名往命。无兰不尽。故亦名聚。依了论。七聚者。一谓四夷。二十三残。三偷兰遮那。一切二聚不具分所生。四谓尼萨耆波逸罗尼柯。五九十波逸罗尼柯。六谓四波胒提舍尼。七谓非六聚所摄罪。及六聚不具分所生及学对。如是一切入过毗尼聚。此七聚次第。但第三偷兰。一切二聚不具分所生者。谓是初二聚近方便故。波逸罗尼柯中。舍不舍异分为两聚。第七聚云非所摄等者。谓唯取根本罪。为前六聚。前二聚近方便。为第三聚。初二聚前方便及后四聚近远方便。悉入第七聚收。知此差殊。还就律释。
第二立七意者。谓就所防罪性言之。体唯不善。何以故。不就体立。一名不善聚。答若约三聚。总明业相。亦得名为一不善聚。然制戒本心。为欲广彰罪殊分。重轻位别。若就体置。一轻重通含。何由可识。以斯义故。不得立一。若就具往分。不过身口。身犯恶作。口犯恶说。应立二聚。所以不者。此体含轻重。相亦难分。故不立二。是以逐义离广。立于五聚。五所不摄。还复二位。以五配二。故有七聚。罪相差分。粗以可识。问据圣本制。随犯即禁分。何为而言逐义离广。岂可先有一法。分为五也。故知不尔。答逐义离广者。以身口所造有五义边。即置前五。不同向五。轻微相者。当位立二。即成七聚。何必要须先有今分。方明离广。又复就戒。以立篇聚。离分之义。于理无爽。
第三得名。得名有六。初聚当体。残谓境义。兰者见云。偷兰名大。遮名障道。罪是大障。道是所障。谓是功能所障作名。提及可呵。如五篇说。六七二聚既名恶作恶说。谓并具义作名。所言恶作等者。作恶故恶。由作得恶。俱名恶作。说恶故恶。由说得恶。并名恶说。上来所辨。但是罪之得名。若行就所。防教从所。诠名并一。
第四偷兰先后。问兰之一罪。或在第三。或在第五。其义者何。答戒与威仪。以分七聚。偷兰第三。以兰过遮故。能治之行在戒门所摄。若以均杂往分。须在第五。所以尔者。体含方便究竟之异。杂门所收。过复遮重。是故须在均下杂上。位当第五。又更一解。作因故三。为果故五。为辨成他。他成故尔。
第五入不入义。二门分别。一举七聚对五犯。明入不入。第二约戒本十修多罗。辨入不入。解初门者。七聚罪中位以为三。上之四聚即为四犯。偷兰一聚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所以偷兰唯七聚中不入五犯。其义复何。答曰。凡入五犯。皆具三义。一名均。二体均。三究竟均。夷等四聚并具此义。故即为四。就兰中但有名均。谓是兰聚。阙余二均。以通因果。含重轻故。不入五中。何者是也。然谓兰聚是其名均。若据因果即二。谓方便究竟。如破僧助伴皮钵露形肉血等。是究竟兰夷。论名独头偷兰。初二犯下诸重轻兰。并名方便。亦名不成之罪。夷名浊重。此非究竟均。若于前二位。名含重轻。即以为四。一不可忏兰。如二逆是。二大众兰。三小众兰。四对手兰。言不可忏兰者。文言如提婆达。比应灭摈故。又母云。四事不可治中有于二逆。故不可忏。若尔何故见云。一罪不可悔。又十诵。问谁破僧。谓九清净人。得何罪。十伽答云。偷兰遮。云何除。佛言。如偷兰遮悔耶。答今解斯义不同见十。如律中。二逆名轻。故谤得兰。又云。如偷兰遮悔。故知彼律以理从教。以无夷名故尔。此律难谤。与夷罪齐。以逆与夷。俱合摈治。故知忏门亦是从理。不随教也。故有第一不可忏兰。第二大众第三小众兰者。十伽二文中云。佛言四兰。谓夷边重兰。界内一切僧中忏。轻者出界四人中忏。残边重兰。同夷生轻残边轻兰。一人中忏。多论。夷边重兰大众中谢。轻兰出界四人悔。悔法如上。若依四分。四人已上是大众。如不曰大众者。四人若过。以此证明知。二三人名小众。若言大众除者。如下对众自言毗尼忏法者是。言小众忏者。如下自言毗尼对二三人忏者是。第四对手者。自言中一人中忏者是。如不可忏等。既有四阶。非是体均。若尔吉罗亦四。如下众灭摈。或破僧近远二因。当须大众小众忏者。及有责心。亦是不均。所以吉罗有入五犯者何。答本制五犯。对大比丘。何处有灭摈吉罗。大众小众复是方便。除斯已外究竟吉者。得入五中。若尔偷兰亦尔。取究竟者以之为篇。答吉罗之中。但使究竟悉具三均。兰除方便。就究竟之中。犹含重轻。是故不类也。但突吉罗中。有入不入。故聚宽篇狭入。含身口。故篇宽聚狭。
第二戒本十文入不入者。初明戒序。三门分别。一定罪重轻入不入。二辨罪多少。三解生犯之缘问。有通局总别。先定重轻者。问序有何罪而重轻。答谓泛论者对广说戒。默妄吉罗。告净提罪。十五种说戒。义亦同尔。若三人下唯提无吉。以除自言清净故。一人心念虽口言清净。??于所对。故但犯吉。今言序中。谓实有犯。三问而不发露得。默妄吉罗。次言入不入者。则人行法。且置不论。直就僧中。提罪入篇。默妄不入。以是方便故尔。所以知是方便者。虽隐不说。而言未彰口。故是方便。方便故不得入篇。若尔下大妄语。身现相等。前人虽解。亦言未彰口。何以得犯究竟重罪。然彼成重。此亦同尔。答大妄语中虽未彰口。表相义具。前人睹相。谓圣无滥。故得犯重。此默妄语。身相不动。又在众中。滥于清净。即合问者。不遍于我。生清净之解。故但方便。问若尔如先作默意。后问还默。遂本期心。应是究竟。答虽作默心。容有发言。[幸* ]是方便。若尔本作触心。容有趣重之义。触应方便。答但作取适之心。故触究竟。若后作重时。乃别更生心。若尔虽作默意。不欲发言。假后言诳。即是别起。应非方便。答自有造重。不假于触。故触究竟。无有妄语。不假虚心。故使默妄。但是方便。方便故不得入篇。又以列在小妄语文下。方便不成。位中故尔。序默既尔。下八同然。而今解者。但对序定。下之八句。其理同故。不繁更说。唯约夷等。辨入不入。
二次明多少。可为四门。一就境辨。问如犯一罪。迳三问时。为从僧众人别结罪。为总从三问邪。答默本诳问。随问得罪。不随人别结。以其问便有默。不问无默故尔。默吉既然。告净之提亦不随人别得罪。二约罪说。问如序中总问有犯者发露。若犯十罪默然诳僧。为从问得罪。为从所默而得多罪。答但约问结默。不从于罪。以其默妄僧问便有。不问即无。问缘既一。何得多默。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随?多罪。又默妄诳问生罪。非诳罪生罪。是故约问。?本?罪。不?明相。故随?多罪。告净之提。亦从语结。不从其罪。
第三约问者。问既一问三唱。为总结一默。为结三默。答虽迳三唱。默但一罪。以共成一法故。如一切三乞成一法故。若尔如日二羯磨。皆有违心。舍者三兰。何得不随一一唱问。皆有诳心。而生三默耶。答谏法即有重果。可使因中轻重阶降。而得三罪。今此问者。直问众。净秽既无。更作第四问而得重果。何须随唱阶降多犯邪。第四约发露?罪。以辨多多。昔解六罪三处犯默。谓淫触二粗屏露二坐等。序及正篇。二不定中。此三处犯。以各举此等问故。除偷兰遮。余皆二处犯。序及正篇偷兰中唯七灭一兰。序及七灭中二处默妄也。余一切兰。但序中一处犯。如向言六罪三处犯默者。此义不尔。但二处犯。以二不定中未有实犯。何犯默故。彼不定中问者。谓须问言。于屏露二处四威仪中。无应须捡校事不。非谓已有夷等定事可问。而生此默。如是解时。其位有两。除兰一处。余减二处七灭。唯吉无兰。已如前破。应与现前。当与现前。即是式叉之义。第五篇摄故。如尼律比丘吉罗。但以自行众法别故。须为两问。如五分众学为七问也。若尔与七种十五种说戒妨。答亦不妨。以言众学。僧常闻故。即摄七灭。为是不得作八说六说。合成十八。一切诸罪。除兰已外。余皆二处犯默。若欲发露。但一即得。若尔序默可犯。下八应不犯。答默本对问。故约总别二问。还二犯默。若尔发露防默。对总别二问。还二发露。答发露众已知故。一处即足。若尔众已虚解。何以二处犯。答发露得闻戒。又更无诳心。故不对问。皆须发露。如似无罪得闻戒。虽迳问缘而不得罪。无诳心。今发露者。义同于彼。故一处得。又人言发露已。寻生隐心。随迳问处。更须发露。如人法中。先发露后覆等。既言诳问生默。问既有二。宁不二犯。此戒不尔。与人法非类。还同初解。不须重发露。又问言。是中者何等中。答序谓是诸戒中。若余八问是夷等罪中。二不定。是屏露二处。四威仪中无应须捡不。余准可知。若据有犯不合闻戒。与他同说。或可别结不应之罪。第三辨其九问通局总别者。序问通七聚。以文有犯。不得闻戒。然今序言有犯发露。无犯默然。何所不该。故知是局。次其唯问立教等中。问聚不尽故尔。又初问是总。以不列名总问故。下八是别。以举罪名。及所捡校事而问。一一诸问各不相通。谓问夷时。都不问残。残等类然。故知初总下别。又复序问为忆识。不疑下八。别问为疑。不忆不识。此据位言。若以义求。初问不通疑等。以疑无默故。下之八问通忆识不疑等故。言诸罪之中。除兰一聚。余并二处犯默。又序问通总故问。即问下以将欲说。审众净秽。故须逆问。下之八问并是问前。一一列相。后方问众。谓向问夷中清净以不。上来戒序入不入竟。
二不定中未定得罪。故不入篇。非是阙均。七毗尼者。吉中少分。第五篇摄。偈是略教。故亦不入。自余皆入。
第三方便重轻等罪。皆有三种方便中。远者有果而不成。进趣者以因成果。阙缘者。无果而可。成言远者。如自覆藏罪是。非不藉此覆藏。生于后犯。名曰方便。终不揽此。以于成彼。故名为远。论其正体。其唯究竟。教人兰吉。类亦同尔。广论五犯。悉可为远。如自称得圣。远资犯盗。初五残不净行缘提中故。取衣同行宿坐资犯初戒。下二准说可知。举此五犯。与夷为缘。余类相望。容有由藉。如斯等类。名远方便。
二进趣方便者。心悕前事。身口运动。造境求成。故名进趣。心该克漫。业通自他对等。但有斯求。咸成进趣。于中二门分别。一定有无。二成不成。言有无者。一解言无。以文言不成者兰。不言未成兰故。假使步步增其不善。而无步步兰吉之名。又如向佛。步步有顺理之福。今假作过。有步步违理。亦无兰吉。又复白二羯磨舍者三兰者。此第三息处亦无三罪。第二解亦有亦无。如违谏等。有法隔绝。不待心息。故言三兰。如杀盗等。本无法隔。故恶心息得罪。即无进趣。今解定有。文言舍者三兰故。若唯心息结者。违初结兰。不至二三。若至二三。言三兰者。故有进趣。是则前二进趣中结。第三兰缘中有。若望阙果。三皆阙缘。其犹去住二人。若人去时。名为去人。若碍而中住。即名住人。正是去者。作此住人。岂可住时。方便住人。去时即非去人。但是一人。而去住即二。故知步步皆有兰吉。又复何但因有进趣。即第三羯磨竟。得残之时。调达破僧。心犹未息。拒谏不从。然约事成。而结残罪。故知因中随所起业。皆有方便。不要心息。又多论。盗戒云欲取五钱。发足步步轻兰。乃至三钱轻兰。四钱重兰。得五夷。又明了论云。夷有十六罪。三种方便。心不息有。又八事成重。随前七事。一一事一一得兰。岂可心息以期等义。知有进趣。次解成不成。位言七聚。上之四聚。不得自成。亦不成他。兰等下三。作因成他。若望自成。兰吉二罪有同不同。谓以因兰。以成果兰。非极不罪故。兰用吉成。此是不同。若因因相望兰吉。即是初二以兰成。提提舍尼以吉成。吉还吉成。极下罪故。
第三兰缘方便。五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次第辨相。第二对不对克漫等分别。第三对缘辨阙不同。第四约戒辨方便多少。杂明同异。第五略分部别。
先解初门。自为四门分别。第一列七名。七名者。一境强。二缘差。三境差。四想差。五疑心。六漫咏。七善心息。此等是七方便。
第二定其废立。昔解第六漫咏方便。如人漫心杀三趣。造火坑。于一切人边。得方便兰。余趣吉罗。若众生堕中死者。得究竟罪。废其杀具。望余不死者。始是漫咏。??缘方便。若好心坏煞具。善心息枚。如上所立。此义不然。若据得方便宽多。可使由漫。若成??者。本不由漫。若入而不。死境强中收。若不堕中。及煞具坏。缘差中摄。有心废煞具。即善心息。既由强等。方成??缘。即强等收。何有漫体。如三羯磨。岂随事百一之外。别有三用。故此亦尔。假无余缘。但漫心进趣。今辨??缘。故无别漫。既废该。更加一种。谓??缘方便是。此对通别二缘。??通缘中。大比丘及第三无重病坏心缘等。合为此一。谓造境未果。或四舍等。生废狂病等。皆??通中。大比丘等缘故。如十律云。比丘煞心打人。是人未死顷。比丘若狂。若返戒得兰。此狂及返戒总??通缘。又如五分。比丘自煞偷兰。又多云。二人相判一时死。无犯戒罪。以受戒时毕一形故。故知有??缘方便。
第三释名。言??缘方便者。作过缘缺。心境互差。或拥思不畅。或身迳病舍。虽违圣教。名种未穷。如斯等例。字曰??缘。??缘不同。有其七种等。一??缘。二境强。三缘差。四境差。五想心。六疑心。七善心息等。是名为??缘也。
第四次第辨相。一??缘者。??缘之义。如向所论者是。若也通论。无非??缘。唯取??通缘者。从初受名。名为??缘。二境强。如欲煞人。前境入甚深禅定。或反害我。以彼缘强。差此进趣拥思不或。故曰境强。如出佛身血。及为害兄弟打舍利弗等是。三缘差。方便欲害前人。更有异人突伏。恐事发觉。或有余缘。来差此心。不遂煞事者。是通辨缘差。具七方便。今取别相故。此独名缘差。四境差。方便如非人人想。非人疑等是。解此境差。可为三门。一定境差多少。二本期之境方便。三定异境有无。
初门定多少者。煞含四境。一人境。二非人境。三畜生。四非情杌木。此之四境俱有差义。旨未解言。人趣境差有五句异。境上生罪二句。究竟重罪非方便摄。余三方便在此中收。本境五句。并在第四境差摄。言五句者。一欲煞张。王人来替处。不强而煞。二异境强不可煞。三异境疑强。四异境疑不强而煞。非畜各五。杌木有三。除二强故。合成十八境差也。问如人境差五句中。何故但有第三疑善心息。不言异境来替处。异境张想善心息。答若言善心息。同第七故。若尔异境第二强同七中境强。解言强据前境。境有本异。故境强不同七中本境强。论其善心息。望我自己心息。境虽本异。以非境故。若言张想善心息者。心唯在张。即同第七。故所以无。此解不然。如强中对异境。事成得究竟强故。事不成望异结方便。我今对异境。若也心不息。事成得究竟故。今善心息望异。岂无罪。若望异境强方便。得与七中别。五中有二强。异境善心息。望异亦方便。不同于第七。何为不立不疑善心息。对疑为二善心息耶。又更依理问。五中上二单阙境。即是非人人想。下三双阙二。即是非人疑。何以非人疑离为三方便。得有善心息。单阙唯分二不得有善心息。两俱阙境。何因二三不同邪。此难难解。不免须立不疑善心息。心息既尔。余亦类然。应成多句。谓以阙缘境强缘差心息。各对不疑疑说。即成其八。断命不疑疑复有二。即五对十句。二趣各尔。杌应有八。谓除二强。四境通论。总成三十八。此三十八皆能差张。故曰境差。定义既竟。
次解相别。先辨人中。五对十句。上五者。一异境不强而煞。二异境阙缘。三异境强。四异境缘差。五异境善心息。此非人人想。离为五。下五者。六异境疑善心息。七异境疑缘差。八异境疑强。九异境疑阙缘。十异境疑不强而煞。此非人疑。离为五。故成此十异境。初十非此方便摄。中八方便收。本境十句并境差摄。第一句欲煞张。王来替处。缘于王人。恒作张想。煞王命断得夷。由异境差故。煞张心息。故曰境差方便。问但作张心。无害王意。何以得重。答张王非煞缘。人是煞缘。当煞王时。虽无王心。而作人想。缘具故夷。问杀王得夷。为以张方便成。为别者方便邪。解有二种。一解以取张方便成。类盗说者不然。又解人趣虽同者有别故。宁得揽彼成此。两境既别。起心亦异。故知害王别有方便。谓与王境交对已来。虽无王心。而作人想。往煞王命断时。尚得损王。究竟重夷。岂况王命未断。宁不别有方便。以成重罪。不类于盗。同是一主。故用过五方便成五重罪。若别主同煞。自余九句类说可知。次非人境。五对十句。数法同上。但单阙上五。非人境上一向无罪。以无心当非人故。不同张王人趣是同。故下文言。男想煞女。佛言夷。双阙下五。非人境有罪。以疑故。本境十句还在第四。第三畜生十句。一同非人。第四杌木八句。异境无罪。非生数故。本境方便亦第四收。第二定本境方便者。此本境上三十八兰。志第四中摄。即境想四五二句是。
第三定异境。有无轻重。第一犯不分别。二十有罪。二趣上五。杭境中八。是说无罪。以其二趣无心。杌非煞境。不同人中。虽张王别。莫不是人故。前五有犯。第二犯中。究竟方便分别人趣。初十此是究竟中八。余十并是方便者。三方便中重轻分别。人趣八重。谓是兰故。余十是轻。谓吉罗故。二趣第十。此二吉重。余八则轻。所以可知。问二趣第十吉罗者。何以文言非人疑兰。答此望本期之境故兰。即上本境三十八等是。此谓疑从二境结罪。第四方便相摄。人中初十。此二非方便收。余之十八以位言之。阙缘境强。缘差心息。位各有四。四四十六。四方便摄。二趣两疑。疑心以收。问三趣第十俱疑。乃有究竟方便邪。答人中望本期故。说以为疑。煞缘具故。是以得夷。余二望本期。犹豫故说疑。即以阙心故。但得是方便。是故人言。自有疑不或疑。即人中第十是。第五想差方便者。一切转想者是。第六疑心方便。起心煞人。而生疑心。为人为非人。而人虽死。缘于两境。疑心煞者。从二境结罪。第七善心息可知。
第二对不对等分别。六门解释。第一望境对不对。第二克漫。第三错误。第四作事不作事。第五心息心不息。第六并不并。此谓诸门未分别。此七方便。
初门者。若身对前境。诸自作业。傥遇缘不成。具七方便。即前七是。若设火坑倚拨。身不对境。及诸教人不现前等。但五方便。谓无想疑想疑。二者缘此。谓彼既不对境。何有想疑邪。若教人现前者。同自作说。
第二克漫者。于向对不对门。若通二心。谓两克七五不同。二漫齐四。以无境差想疑故尔。然若委细分别。略为二门。一克漫相对。二就辨漫。言相对者。若也专克。克便七五。谓意在张境。如其大漫。二漫俱四。谓情无所局。是故漫四。所以无余。三者以望本期。随境非境。及境优劣。害心宽该。情无主当。说之为漫。以元心漫故。假使临事。互缘彼此。莫不随境。有犯非犯等。于心所缘。虽想虽疑。而是进趣非阙缘收。故无余三。不对及教。无亲缘境。可得言道。缘彼谓此。缘此谓彼。故两漫并无余。三克对张境。多少既尔。余咸类然。若也广说。则有无量。二就克辨漫者。克之与漫。俱七并五。但有宽狭。然位有两。一者且就一趣以辨。谓自造缘本意在人。而望余趣。有境差想疑。所以并七。然于人趣。不择张王。情该彼此。故还是漫。漫即克故。漫亦有七。谓克简余趣。漫通人境故尔。虽可克漫名殊。具七义等。但对境差。狭于前克。除当趣故。想疑即同。人趣既尔。余境亦然。此应广说。乃至三趣各作本期□之。并是克漫俱七。不对及教。克漫俱五。唯前以说。亦应广论。三趣各尔。第二情非情辨。亦二俱七。义如前说。想疑等三。次复是狭。除于犯境。以对犯境各究竟故。不对及教。克漫并王。境差一狭。亦同向说。
第三错误分别。此等七种。皆据未成事罪中间。以说纵也。对境无心成事。是错无罪。况辨方便。而得有错。故七方便并不得论错。若论其误。于此七中。就体而论。境差想疑。此三莫不心想迷谬。并说为误。境差一种。缘彼谓此。误想疑等二缘此谓彼。误余非可知。若有无分别误中。唯约境差通说。得有其五。即上境差。五对十句者。是局唯异境。问所以误中无境差想差二者。境差位故。不得说有。论其想差。同趣上五阙境故。自是迷想心断。命落究竟。余四断不断虽是方便。复在张等收。以不由想故。所以无想差异。境上五无心害余趣。莫问断不断。重轻不说犯。亦不得说想差故。无此二假。就五中同趣。但四以除疑故。上来体是及有无者。此等皆谓自身造境边说。若不对及教假有境差。以不亲缘境故。不得说体是及有无。所以可知。即此二无局在本境。余五有故。便是义通本异。即是举七方便。约本异两境。通局分别。又复当趣单双二阙。俱辨有无。余趣唯就双阙中辨。
第四作事不作事者。七中位二阙缘想疑。此三事成。以其阙缘。少通缘想疑。阙别二故。不废事成。望得罪时。未必待事成。余四望本境。一向事不成。而说方便。若论得罪境差。对异境。余三待不成。不对中五。一成四不成准前说。
第五心息不息。七中位四。想疑二种。二心俱息。阙缘一种。人想煞心。二俱不息。而得方便。强等余三。止煞心人想而不息。境差一种。若四境各下半疑。是双阙故。即是张心人心有息义。而见王及非畜等。即得张方便。四境各上半同是单阙境故。并二心俱不息同趣上五。见王即方便故。说心不息。余境各上半以余境无罪。不分方便故。或待事成及强等方心住。亦可类如同趣对异。即方便不待心息也。
第六并不并有三。第一对阙通缘别缘。明并不并。若有阙缘。即非比丘。判无余六。若有余六。便是比丘。谓对前事。心境等说。不阙于通。明阙缘二。直就本境七种方便。各各不并。容于二心。有余强等。三就于境差。约心以辨并不并。于中有二。一专就异境。谓若人趣异境。想疑二心。各四方便。谓此二心与余四。一一有并。然是余四摄。而此单双二阙。自不得并。若也余趣疑心有五。如上十句中下五者是。便成疑心。与四一一并。第二若通本异。说举境差。望二心与八。或五一一有并。此八五二中自不得并。亦可通对异境。有无重轻说者。此境差与三十八一一并。三十八自不并。第三对阙缘以辨。且对煞戒阙缘。阙通缘。谓阙初三境差。阙于境想疑。阙第二二趣两疑。是双阙。余三阙第五。问二疑何别而阙不同。答人疑向外缘。对本故心差。心差阙第二二趣两疑。向内缘对异。故双阙。即境想。四五二句者。缘彼谓此。二三两句。缘此谓彼。故阙不同。问以七阙通别。然通一别二阙而不尽。而随戒释。具阙中通别尽阙者何。答通中第二是圣制。后不论阙。阙别不尽者。别中阙重罪。纵使无罪。亦名阙缘。故得遍阙。此七所明。结方便??。若阙心及方便。方便不起。则全无方便罪。故但阙三。此谓方便阙缘。亦一亦异。
第四约戒通塞者。此可位二境差。想疑等三。淫酒无想疑。但具于五。受戒无疑。疑得究竟故。谓心不犯者。是其迷想。故转想容犯。如斯解时。或可具六。亦可无境差也。余心境制。应具此三。余四方便似通一切。随而准说。若以对不克漫等四。约或辨者。或具不具。如煞盗可知。妄语设方便者。作尽置地者是。初戒则无。又如违煞漏失等。并无不现。设方便者。余可比知。问境想方便同异如何。答互有宽狭。境想具因果故宽。方便但因故狭。除淫酒已。余戒下四。因中境想则狭。但三方便故。此对本境故尔。若本异合说。宽狭则同。如境想四五句。当趣境差四。方便趣境差五。方便犹有想疑。即是具七。如前有无中说者。是故无宽狭。又问文言不成者兰。与七同不。答彼名狭体宽。含七种故。宽狭一等。亦可不成者。望事不成。非望罪者。但摄不作事境差等四。七则是宽。不成文狭。
第五略分部别。只律性恶。但五方便。谓从境制。阙无想疑。文言黄门想疑摩触女人亦残。故遮应具七。如生非生想疑等吉。故知也。若依五分。不问遮性。一切俱六。谓无疑故。以疑是两缘恒有。缘本心故。便从境制其正罪。是以文言。是女疑残虫水疑。生草木等疑。非时疑。年未满疑。皆得提罪故。想究彻故。不问性遮。心境相应。犯不相应。轻或兰吉。故人非人想煞兰。女男想黄门想触兰。
第四持犯。即是随戒法门。但今对文说。五门分别。第一释持犯之名。第二解体状成就通塞宽狭。第三明渐顿。第四明先后次第。第五增微优劣。
初门有二。一释名。二得名。言释名。随戒虽众。不出持犯。广释其相。如开宗说。问所以须明者。凡明随义。顺受故随。若也无随。便成羸过。根本前明。枝条后说。谓对法对事故故尔。问随有持犯。所以并二种。答凡夫久在生死。漂溺四流。于涅盘道。不克会者。良以二犯顺情。恣盈身口。二持称理。不慕崇习故尔。言二犯者。即向广造诸恶。作而成犯。名为作犯。于善不条。止而有违。名曰止犯。对此二过。故立两持。若不作断一切恶意。离苦不究竟。为欲离苦究竟收须明止持。以发作犯。若复不兴修一切善心。得乐不满足。为欲得乐满足收。须辨作持。以蠲止过。故俱二种。此等对文说可知。问持随可尔。犯何以随。答谓取能悔。以为随戒。但持有两。一根本持。谓专精二持是。二犯已能悔。第二白法随。谓二犯是。如地持说可知。问受有能所。缘体别解。随有持犯。何以合说。答受中能所。虽可相藉。缘体既殊。非正翻对。故须别明。今此持犯。义相反对。合明义便。第二言得名者。若言二持。谓就数功能得名。言二犯者。数过受称。亦可从用。若取能悔。成随解义。二持两犯。俱是义用。望体不坏故用。俱顺要期故义。以名专精不犯。犯已能悔故尔。
第二门四。一体状。二成就。三通塞。四宽狭。言体状者。二持之体如戒释。二犯之中。简误取故。以其非犯。便不须悔。然就故中。是佛所制。谓佛不制。不应制中。若轻心作者。无无作业。若盛洁重心者。随中有作无作。又此作无作通二持说者。若色等三聚。心论俱色。成论作色无作非色非心。又心论色通报方便。作是方便。无作非方便。方便作色通三性。二持是善。非余二。二犯是不善。非余两。若取或随义者。四法俱善。二种无作。亦同此判。然昔解者。总就三业。约相以说。谓读诵等业。名为作持。及行檀等事。以辨持犯体者。皆泛尔通说。如常所辨。若约制教。辨身口二持犯者。离杀淫触等。是身止持。如应来者来。收摄卧具。然灯火。具舍罗。不安坐受食及受食等类。是身作持。离口四过。如妄骂等。可是口作犯者。咸悉止收。是口止持。如受持衣钵。处分说净。离衣六年。杖囊。二年六法。作知净语。伤地坏生二。入聚洛。及顺教修习等。是口作持。身口合者。准说可知。身口两犯反前而说。上来所辨。亦望二犯。得有止作。语成持者。举斯两犯。皆是作持。意成身口。故不须别说。意有持犯。如下六犯所起中。由身心及当审观其意。汝以何心等。皆是助成身口论之。然独意无持犯。故文但意不犯。及六犯中。由身口不思等。是故成论十不善业道品。问一切业意业大。所以毗尼不结罪者。得罪福异。结戒法异故尔。昔来所解。唯宽狭门。双对进趣及制教以说。余门皆约泛尔进趣而辨。今下并就两教说之。
第二成就。若依心论。别解脱戒初念作戒现在成。第二念过去成。若无作戒。初念现在成。第二念二世成。以色碍故。无未来成。此应望受以说。若随准说。作与无作。俱应二世成。以随中作。并应通长短故。若依德宗。约四心三性。以辨成就。止持有二。一无恶污。以解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以行前三心。拟本所受。无恶来污。岂非是持。善无记性俱有持义。不善性中。通中通持别犯。问行前三心。既是无记。何以成业。答行前三心中。有本受体。光殷无违。说以为持。非修行持。问行前三心。是何识三心。答望体不坏三识三心。一切得成。若对修行。以明止持作持。行心成就。前三则无。善性便有。恶无记无。二犯解义。行心成就。前三亦无。不善性有。余二性无。此就一心。若先后心及以教人。余二性中。得有作犯。无其止犯。亦可俱有。问此言行心成者。是何行心。答非五识行心。以其一向不能起业。要五意识行心。方能起业。故论云。要以意识能成。然亦不定。或五意识。或第六意识成者也。问所以止持。前三得有。止犯则无。答先有受体。以此三心。拟本所受。无恶来违。说之为持。止犯不先。属己不得。以行前三心。拟本所受之恶。无善来防。说为止犯。故行心不在前三。问本意离恶修善。以本离恶故。今不作恶。说以为持。原欲修善。今不作善。岂不违本要期。止应是犯。答不作意止故。所以非犯。若尔不作意持故。应非止持。然说止持。何以非犯。答今不作善违本。非持不作心。止故非犯。止持中亦不作意故。非修行持。是止故非犯。若作此释。俱顺要期。受体不坏。于前三心。止作并持。非唯止持。若望俱不作意。并不说持。既不违修善要期。如何得类止持。欲使行前三心。同有止犯。又复前言。不善性中。通持别犯者。别犯是作意犯。通持犹是说受。不坏为持。非作意持。上来举二持。对二犯说。故言二犯。是不善行心中成。若悔以成随。持之与犯。咸善行心中成。
第三通塞。谓举止持。得有余三。说之为通。无则称塞。余三互对。通塞同尔。解此通塞。可为四门。一一心门。二一心望两境门。三自业相成门。四教人门。欲辨斯之四门。并约两教以说。第一一心门。四行俱塞。谓以持望犯。善恶相违。持犯当分各有止作。故使四行并不得通。如人起心。离煞盗等。可得更缘修善等三。以心不并虑。故所以塞。止持既尔。余三亦然。既知俱塞。次约教辨。若进修三学辨者。作持止犯等。既相反对。故亦俱塞。若对制教。五篇中四行塞者。就单持犯说。如不煞盗。即无作义。如摄耳听。二岁六法。不请不听教授。不安不礼等。畜众摄受。便无止义。二犯反持。比说可知。故约一心。四并不通。第二一心望两境。先约进趣辨者。二时相通。两犯亦尔。问止持中有作持不。作持有止持不。答若望修行。以解二持。止中有作。作中有止。如为止煞盗修慈悲少欲。名之为作。望不起煞等。即是其止。故得止中有作。作持中亦有止义。如坐禅听诵。先止懈怠之过。方得修善。岂非作中有止。若止作。止二持。如何取别。解言。止中有作。举作成止。作中有止。举止成作。举宗往摄。止作仍别。又问既言一心。宁得止中有作。作中有止。答言一心者。克取成止成作边故塞。若望二境门者。取对治为言。止中有作者。作是对治离。止是果行离。作中有止者。止是对治离。作是果行离。第二若对制教。一业望两境门。二持自相通。二犯亦俱尔。言二持通者。谓一切双持者。是即约处分。说净等法。言犯通者。望不处分。所以称止。身业造房。即是其作。此则体一。而名是别。岂非止中有作。作中有止。言两通者。持本反犯。类亦同尔。如处分法。称之为作。以加此法。虽可作房。而无作犯。反却作犯。可非止持。类亦体一。而名是别。不同旧释唯言名体各别故。是以二持自通。二犯亦尔。第三自业相成门。昔解二止有二作。二作无二止。以作有先不成后成。止无斯义。故所以尔。今释并通。如止持中。有余三行者。如前心杀等。未成后成。却入止心。前杀方成。即是作犯。与止心俱。或复塔寺受用桥船等事。即是作持。或如畜长衣钵及离衣等。亦可要期。不学是止犯。容有此三。与止心俱。岂非余三通于止持。止持既尔。余三通有。义亦如前。但知止持余三者。要期断恶。处中无作。与余心俱者是。第二若准制教说者。人言二持有二犯。二犯无两持。两持是塞。二犯说通。通者如杀烧理等。是作犯通。如畜长衣钵离衣等。名止犯通。以此二事。各通余三心。所以可知。亦可四行。俱通余三。犯如前说。二持通者。如德衣月。五利无罪。而于两犯心中。得有作止二离衣九月及杖囊等。岂非并通。第四教人门者。昔解二止有二作。二作无二止。以教人止。即我作故。故不得有止。问教人止者。为言即结。为止竟方结。答义待他止。若尔故知。从他止说。止止即通余。又复前人止者。望境说止。而是其作。故名吉罗。既有恶作。何为教人。不得止通。如此解时。四行俱通。以其止等。四行虽别。俱有作无作故尔。制教亦然。上来四门并举持犯相望。故有通塞。若取成随义边。义具通塞。谓专精二行。如前所辨。能悔两行。当篇即通。以其两犯总成持故。异篇说塞。药不同故。若以能悔成作持行。今正举此作持。对止等三行。教人辨者。此作持中。通有余三。
第四宽狭者。先解二持。于中复二。一就进趣以辨。止狭作宽。以其止持。离过为宗。局在戒学。故所以狭。言作持者。修通定慧。讫之为宽。若就五篇。对事以辨。止宽作狭。问所以五篇名为对事者。答直止法不说为犯。要假作房畜长离衣等事故。制教辨者。称为对事。不同进趣。止法即犯。又制教中。亦通进趣。以其非宗。故从对事以说。言止宽作狭者。止持通五。以之为宽。作局下四。故所以狭。又就有作中。于第二篇。专在二房。余十一止。又可止通。十三作局。初房少分。有主房全。余篇类然。但除不摄耳。戒尼中畜众摄受教授等十八专作。不通止持。已外俱通。故知止宽。若尼作持虽可通初篇中。二篇及第四复无。亦狭可知。亦可通于第二。如度贼解举。是作持故。而亦是狭。以其不通余十五故。余篇类然。次解二犯。对事辨者。作宽止狭。作该于五。止局下四。又第二篇作篇。十三止局。初房少分。谓除过量。第二房全。余者类尔。准摄耳等十八。反前以说。作宽止狭。可以类知。若也尼之止犯。虽可通初。第二复无。等就有中。而狭可知。亦可通于第二。而亦是狭。又第四无故。若就进趣明二犯者。昔解止犯。境宽体狭。准犯第五不通上四。亦是真狭作犯。境体俱宽。罪该五聚。且据一相理而言之。反前止犯。应言境狭体宽。谓唯戒学。故今更释。论其作犯。境体俱狭。而犯名宽。以境唯戒学。而罪该五聚故。止犯解义。境体俱宽。而犯名狭。以境通定慧。而名局第五。此等释义所以可知。上来所辨。四行宽狭。若据成随宽狭者。专精二持。与受体等。故所以宽。悔犯之中。两教之止。一切成随。制教中作。有不成随。如初篇无悔。狭于二持。此对僧说。以犯望持。止宽作狭。对尼说者。止作二犯。望于二持。作通于五。止除第四。谓若成随。残下止作。一切成随。初篇止作。俱不成随。故使作并狭于持。不同比丘止宽作狭。
第三渐顿者。二作解义。唯渐非顿。论其二止。通含渐顿。作持渐者。随事别修。次第渐成。以一行之中不得备修诸行。纵有顿心。事要渐成。故言非顿。作犯亦尔。悉亦渐成。故多论云。一众生上。三缘故杀。一瞋故杀。二痴故杀。三贪故杀。对斯三恶本。本受戒时。一众生上。得三不杀戒。今若瞋心杀一人者。三不杀戒中。单犯其一。不犯余两。自余一切众生上。三不杀戒咸悉不犯。以此义推。但可一时顿得诸戒。不可尽犯。明知是渐。言二止通顿渐者。若无恶污。以解止持但。使不作诸恶。端拱而住。二百五十一切清净。善无记性。并有顿别犯通持。若对事行成。以彰止持。亦唯是渐。如为止杀业。对境修慈。更无有心。并修余戒对治之行。故亦渐成。
次解止犯中。自为四门。第一定止犯名。第二定其渐顿。第三结罪分齐。第四可忏不可忏。此之四门。并对两教以说。一言定止犯名者。一先解进趣。其名有二。一者不学止犯。故受戒中。汝可学问。又下文遣诵戒羯磨。各言不诵。因制五夏诵戒羯磨。若不如法治。二者无知止犯。故下文言。先诵今者悉忘。制言如法治。又言不一心两耳听法。以无知故。问本受之时。令其学问。不学是止。受言得果。今既未得。何不是犯。答学据自分。故说止犯。得果力分未堪。类似无知。故不名止犯。又问二止吉罗。此方恶作。既言言止犯。而名恶作。答若当无心。不得称犯。但使起心。不学不了。是则名作。望境说止。又且无知不问心之善恶。但缘不了。即结无知。即是前不学故。于今善心缘不了边。亦结吉罗。如斯解时。结止犯罪。有其二重。不学即不学缘而不了。复结无知。其犹默妄覆藏等类。问应约身口以结犯。何以言不了心边以结吉罗。答约心不了。以约身口止犯。此是结罪分齐故尔。如似默妄问边以结犯。二者制教。言止犯者。谓止法作事。或对事止法等。名为止犯。通望僧尼。止该五聚。第二渐顿二者。先解进趣。不学止犯。义含渐顿。无知止犯。唯渐非顿。谓本受戒时。要期立意。一切善修。还得尔所戒善。以防不学。今若息心。总止不学。违本要期。宁不随境。顿犯一切不学之罪。言渐犯者。起心偏学。望不学者犯。岂非是渐。故使不学。义含渐顿。无知渐者。要是对境。缘别不了。方结无知。然一心中。不可备缘。咸使不了。今随不了。以结无知。明知渐犯。第二制教渐顿者。若论起心。唯渐非顿。如欲造房。不得作心畜长离衣等。若约事成。有并不并。义含渐顿。第三分齐。分齐有二。一先进趣。进趣复两。一约教位以辨。若论其学。通于始终。故但不学。皆得不学。如其知者。据终非始。故五岁已去。方结无知。是其知位。失依止故得作。作正行故。五岁已前。未结无知。反说可知。二就愚智实行以辨。不学一罪。愚智并有。以皆须学故。无知止犯。智慧人等。应知不知。即结无知。愚痴比丘尽形依止。假缘不了。无无知罪。此谓学而未知。若全不学而知者。计其道理亦无知。第二制教分齐者。约于前事。分齐可知。第四可忏不可忏者。昔解不学可忏。以断相续义。无知不可忏者。虽作心欲知。缘境不了。无断续义。故不可忏。若后缘了。即是解或相除。复不须忏。此决不尔。若解或相除。不须忏者。以解反或。理虽可尔。不了心边。已起恶作。可不须忏。故知不故。然今更解。无知止犯。亦有断续。故得忏悔。所以尔者。若本不学。而复不了。事仍相续。今趣心学。虽缘不了。不结无知。以未知故。假望不了。不了纵犹相续。但圣不结犯。犯不相续。故言断续。制教中止。有忏不忏可知。上来所明渐顿义者。此亦就于二犯止作。得论渐顿。若取成随。当篇之中。不简止作。顿成随义。如忏残中。一名多种等类。进趣成随。亦同制教。当篇中说。
第四次第。何以持先犯后。以本受时。创入情殷。专精在先。反参事慢。故悔犯在后。如说相中。一切不得犯淫盗等。先明其持。若作者等。次明其犯。问所以持中。先止后作。犯内先作后止。答修行之来。若不离过。无由作善。是故先止。离过为宗。次明于作。修善为义。故百论云。戒相立行相作。先止后作。义次第故。亦可止持自行。理须先明。作持外化。故次后说。戒本文前。犍度次后。故所以知。二犯之中。先作后止者。一望二持。相翻对故。二亦可作犯过粗。理宜先禁。正犯过后。应次后说。欲使僧尼。粗细俱离。克成道益。故先作犯。后列止犯。对文说者。类前持解。上来但辨持犯止作先后。若取成持义者。此之止作。竟无先后。
第五持有增微。犯有优劣。自为二门。第一望义宗以辨。第二随文教相。约事及罪增微优劣。先解初门。于中复二。一二持增微。二二犯优劣。言二持者。第一约位明。第二难易以辨。言约位者。但持戒之善。方便习成。始微终着。位别阶降。难以言尽。要分有四。一是威仪戒。二护根戒。三定共戒。四道共戒。初一外凡。假名僧戒。次二内凡。和合僧戒。后一圣人。真实僧戒。据斯行位。增微不等。标之于僧。三品殊别。若萨婆多禅戒者。要根本四禅戒。言无漏戒。谓前二果。依未来禅。作无漏观。此约所依地。定共是胜。又可以人凡圣。谓对五受以说。或可就大小。即是具不具别。又就具位中。有贼分齐。持戒如贪名利。故经云。四种不克十利等是。二罪分齐。持如目连问经。犯夷罪者。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堕泥犁等。等信佛语持。三福分齐。如戒本首末。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等。四道分齐。如戒本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第二难易相形辨。若轻重相对。止离重过。故所以增。作离细罪。故所以微。若难易分别。止防粗过。易成故微。作离细罪。难成故增。又对一事。辨止持中。有增微。如本专精。皎然无缺。又如怨逼。能禁自心。不受乐等。如此止持。岂非上品。或虽不作。惧恶名故。事不获已。内无清净。对治护意。及病坏心等。为圣所开。此虽是持。说为不如。以之为微。余戒类尔。咸有上下。作持阶降。准而可知。验如此理。持乃千差。
第二二犯优劣者。一约人凡圣。如圣人犯轻。凡人则重。如三果人。遇缘起烦恼薄故。以之为轻。无学圣人无有故犯。但有误犯。是以律云。凡夫及三果。有故犯义。无着人者。有无记犯。凡人犯重。以具烦恼。有起破戒恶故。第二约就戒相增数以辨。作止相对。作则过粗。止便罪细。二止咸然。而于止中。自有粗细。若通举作止。对篇聚说。各义兼粗细。其犯虽众。准教上下。始从二门。终尽于八。言二门者。一故误分别。误全非犯。所以不论。言非故者。不作故违圣教意。非谓不高下着衣等。犯而是轻。以文云。以不故作故。直犯吉罗。无非威仪。若故作以复犯非威仪。二就故中。遮性两业。三遮性中。成不成别。故文言。成者夷。不成者兰。四通收遮性。为五篇七聚。于此篇聚。教性分别。言教者。篇二聚三。教相为重。篇三聚四。位约为轻。或威仪故。言性分别者。母云。四不可治。说之为重。通于上下。余则为轻。或余无余分别。或忏不忏分别。其中有二。谓各通教性也。又如增二二十一等。三门者如偈。四事不可治等。又具云。五罪可忏悔。第六须羯磨。一罪不可悔。又了论偈云。解小非小随小戒等是。四门者。如偈死尸等四。喻遮法中四。四犯畏及四妄语盗戒境想等。又母云。以性遮业。望报四句。一犯重报轻。谓媒等数故。二犯轻报重。谓打佛等希故。此三结戒法异。轻制重名。重制轻名。得罪福异。因果相当。三俱重。如触谤等是。四俱轻。如下篇等是。此下二句。结戒法不异得罪法。五门者。谓五篇及境想五句等是。六门者。如佛为目连说犯罪轻。谓合六七。为众学戒。同四天王日月五百岁。乃至夷罪。同第六天寿十六千岁等堕泥梨等。七门谓七聚是。八门者。善生且对杀人。境虽是重。心浓淡故。优劣有八。约为四阶。初三时俱重。作二句。谓方便重。根本重。成已重。重谓杀心尤害故。第二阶。二重一轻。作三句。谓一前二重成已轻。次方便轻下二重。次根本轻余二重。第三阶二轻一重。作三句。一根本重余二轻。二方便重余二轻。三成已重余二轻。第四三时俱轻。轻谓心不殷笃。此之八句。据律往望。举境约心。违教处齐故。八阶重罪。若牵来报。即有八品之别。若以有心无心。亦可为八。且约四夷以说。初三时俱有心。谓方便根本成已。四事并犯重等。二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作三句。初前二有心。成以已无心。亦四俱重。次根本无心。余二有心。初戒重余三兰。次方便无心。余二有心。四俱犯重。第三一时有心。作三句。第一句初戒重余三轻。第二句四俱犯重。第三句初犯重余三轻。第四三时无心俱不犯。此谓准小妄语中说可知。
第二约事及罪。以明增微优劣者。二门分别。一总对教事以辨。第二约事及罪。不学无知。定持犯品别。言总对者。教相虽众。其唯制听。言制教者。要作不作。作则仰顺无??。又有作而成罪者。如斯等例。故曰制教。言听教者。若作不作。咸悉无过。圣俱顺可。故曰听教。故地持云。有罪者制。无罪者听。若指此律文者。如受说安恣七羯磨罪处所。受持衣钵及学所学等要也。须作如淫盗触等。必不须作。此等并制教摄。斯谓一切单持犯者是。其如结净处分德衣诸长。是其听门。一切双持犯者是。亦有通制听者。如离衣宿是。所以女须此两教者。若唯制无听。则次下绝分。进道无由。故须听教。或但听无制。阙于自?。于道成余。故复须制。今此二门。为该三品。随根有益。所以故尔。此摄一切制听教门。便是大圣开遮之恒范也。即摄一切。故须约此以辨持犯。但止持作犯。专对两教中可学不可学事。然制教少分。谓除可学也。不望于法。法止则犯。法作则持。故今止持作犯。堂容对法。若作持止犯。局对两教中可学法。然制教少分。不望于事。以事作则犯故。亦有作法作事义。然宗明作法上止持亦有望法义。以止事为宗故。问所以止持等不通法者。答法唯进修方知。故非止门所办事。俱离过故。该两教中事。问所以作持止犯不通不可学。答法及可学。并是进修之境。故使者作即是持。止则是犯。不可学事。非进修之法。简而不论。言止持约两教者。一局取不可学。如人非人想等是。上制教中要不作者是。二听门。谓唯可学。即上听中。若作不作。谓房衣尺量等。于此二事。但使不作。悉名止持。作犯对治。违于两教。作事名犯。反前说可知。作持对两教者。谓制中可学事。如受说安恣受衣钵等。听中处分。结净德衣诸长离衣等。于此二门。但使顺教作法作事。皆名作持。若言止犯。反说可知。是则两教各通二持及以两犯。制则局单。听双持犯。
第二定品别者。三门分别。第一序昔义。第二广辨其非。第三显是立义。
一辨昔义者。二持作犯此三各九。止犯八句。亦不对学不学分。然对初篇。说作犯一九。约二篇作持一九。止持止犯寄九十初明。作此三九一八。如常所辨。复有说者。约可学事不可学事。就此总明。今约此广说。足显前义。止持作犯对可学不可学事故。各有持起。即是四个九句。作持止犯。唯是可学故。作持有九。止犯或为八也。言止持无轻重。约事故可为二九。先约可学事为九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一者。谓识。此识犯是。中品四者。谓以二识作头。初有二句。事上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罪上识。事疑不识。下品四者。多用二不识作头。初有二句。事止不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识。上品事罪俱识。无不学罪。次品四不学。下品八不学。若对无知罪。下次两品各增倍说。问既有二十四吉罗止犯。云何名持。答俱不作根本故。是止持约止犯有无多少。故有三位九品。次对不可学止持九者。但缘事有三心。谓识疑不识。缘罪亦尔。故今以缘事三心。各历罪上三心。即以为九。数之可知。此三三中各下二句有不学无知二罪。合十二罪。心缘虽尔。但望不犯根本。名为止持。次明作犯。先对可学九者。如初九说。次对不可学九者。如后九说。但以犯根本罪故。名为作犯。虽得根本罪。犹于可学处。若疑不识。皆结其罪。如上唯除不可学事。虽疑不识。一向不犯可知。次辨仰持九者。若从对法对事。应为二九。但明差别阶降不异。故合为一九。此对可学以辨。如上上持对可学明九即是。唯此中顺圣教作前事为异。次论止犯。或九或八。言九者。对可学事。上品四句。多用二不识作头。有四僧残。十六个吉罗可知。中品四句。多用二识作头。有四僧残。八个吉罗可知。下品一句。谓识事识犯。而不乞处分作房者是。可知。此以多罪是上品故。言八者。对教行不学明止犯。如次前九句。除下品前八句是。广说可知。此等说者。须作五个九句一位。或九或八。通有六九一八。
第二辨非者。问对可学法作犯九者。与下止犯九句。如何取别。然下止犯者。谓不得处分。名为止犯。身业作房。即是作犯。体一名别。本无二罪。何得止犯九外。别立作犯一九。岂非虚有相对之名。而无实体阶降。又若不如是者。前明可学作犯。就何事以辨。亦应不出双犯。既言双犯。而分两九。故知不尔。又言可学事明作犯者。谓取过量境想。便是单作犯故尔。若作此解。纵单作犯。阶品次第。不异杀戒境想上三。何须可学。别为一九耶。问对可学法。说止持九者。与作持九句何别。谓作处分。名为作持。即带止持。此不相离。何得则为二九。若就名体各别止持者。义容可尔。然亦不得即摄同体止持。以彼不离作持故。亦既不摄明在双持中辨。所以但言作持为九。止持之名。没而不彰。又云。若从对法对事。应为二九。但明阶降不异。合为一九者。明知以作法故。虽作前事而无作犯。岂非止持。既有止持。即是双持。何以但言作持九耶。若言反过量境想。是单止持。故约可学。明止持九者。此义不然。论其阶品。还同杀等。反作犯以明止持。即彼中摄。有何异相。更须别为一九也。问对事番行止犯。据何为九。上品四残。次品四残。下品一残耶。又且不可学作犯。准境想上三。三三合九。以为阶次者。计此止犯。是不处分止犯僧残。将知亦依二房境想上三。以为阶级。若准房者。义乖文次。复似不然。所以知者。如境想上三。一不处分。不处分想。谓是识事。二不处分疑。谓是疑事。三不处分处分想。是不识事。阶次如是。向所立九。上品四句似收次下。以疑不识故。次品四句似总含三。以识事疑不识故。下品一句反当初句。以识事故。何因三品。如是翻到。一不可也。又准文验九者。上品应是四阑。次品二残二阑。下品一残。文既僧残偷阑。何以向九。九皆犯残。此二不可也。纵九并残。似当初句。分为此九。若如是者。对何辨识疑不识等。以其疑等应是阑故。何以并残。此三不可。又言准唯识事。以为九者。作犯准文。九准识事。然彼通三。此亦应尔。此四不可。若无文孤起。义成虚构。若依境想。又乖文旨。进退穷审。似当穿凿。又问作持上品为一。次下各四。准何文说。岂可不言反止犯故。须用无罪罪少。以为上次。此亦不尔。所论止犯。既乖文次。将知作持。漫相反对。以为上下。作持既非可学。止持本不合别有。已如前破假入双持中明。理同此坏。
第三显正义者。持犯阶降。可为五九。或成六九。若以犯持对事分别。作犯止持。对可学不可学事。止犯作持。唯约可学。第一先举作犯止持。对于二事。作则成犯。止则成持。故今还须约此二事。合辨作犯止持。以其同是只犯单持故尔。问何者是也。答如杀戒境想及大妄语摩触二粗语媒等境想。此是不可学事。前房过量境想。是可学事也。先明作犯。谓于前可学不可学等诸戒之中。各取境想。上三并历缘罪三心。合成一九。止持反作犯。还对二事。合为一九。次明止犯作持。对可学者。然有其三。一就听教两犯二持。如处分说净离衣六年等是。二约制教只犯单持。如二岁六法受持衣钵等。三就进趣修习。如学所学习戒诵羯磨等。此三位中。义束为两。前二合明。以其同有根本犯故。又复齐是止犯作持为宗。是以此两合明品数。言两犯双持者。以义而论。应分四九。良以二犯名虽有别。体是故合为一九。持亦同尔。故使犯持各为一九。或可别体止持。谓上法止事者是。容可更为一九。第三进趣修习。止犯作持。总为一九。是故得有五九。或复六九也。又言九者。且依上三。亦可以理言之。
准境想五句。即为十二十五。言十二者。谓以第四非人人想。应言一异。境本境想识罪二异。境本境想疑罪三异。境本境想不识罪。言十五者。谓举非人疑历罪上三心者是。数之可知。定数既尔。次随分别。初先对作犯止持。须约二事。言作犯者。约杀等及过量境想上三缘事之心。文言人人想过量过量想等者。谓是识事。二人疑过量疑者。是其疑事。三人非人想过量不过量想。是不识事。缘罪之心。亦有其三。一是识罪故。人法中言残作残意覆者是。二疑罪。谓疑为余六。不须治覆者是。三不识罪。如似犯残。谓为余六等是。以事三心。各历缘罪三心。即成九句。先以罪三。对识事为三。一识事识罪。二识事疑罪。三识事不识罪。次疑事为三。次不识事为三。准数可知。此识事三句。心境相对。得究竟重。判为上品。次二品缘事并是方便。故判次下。据转想故。若根本不识。便无下品作犯。问次下俱阑如何阶降。答以缘人之心。有长短故。得有轻重。此三三句中。若不可学事。各下二句。句别有不学无知二罪。合十二吉罗。若对可学缘事疑不识等两个三句。更加十二吉罗。又事上三识。识则罪重。以不听识事。了心作事故。罪上三识。识便无罪。非不学等。所以无罪。事上三疑三不识。谓是方便。以其识时有重果可趣故。罪上三疑三不识。是究竟。以其识时无果故。若可学事三疑三不识十二愚痴。亦同究竟。次解止持九句者。如犯中九说。并以不犯根本故。名为止持。随其重轻。皆句别相。及缘罪有犯。同前以说。合十二吉罗。以罪是可学故。缘事之心虽疑不识。以事是不可学故。圣不制罪。若过量事疑不识者。亦同犯吉。次就听制两教。二犯两持及单犯只持。合为二九者。先解止犯。即以房戒境想上三不处分不处分想等缘事之心。各历罪三。以为九句。数法如前。皆不得处分。而作前事。随缘事三心。上品三残。次下各有三兰。名异体一。止作二犯。合成九个根本之罪。于事罪二心。各疑不识。并结止犯。故须倍加前二。合有二十四个止犯吉罗。谓上品缘罪四吉罗。次下二品缘事罪上各十吉罗。次解二持。谓取境想所不出处分处分想。不犯者以之为持。如下衣法分受成不成中具有六句。十诵境想。多有第六不犯一句。今此境想。直阶其犯。遂阙此文。据理合有。故以此句。即是其持。又反犯即持。明是处分处分想故。二房下文不犯者。僧处分作。还以心缘事罪。三三合九。作法如向。二犯中说。但以得法作事。是其二持。故阙无根本之罪。合为一九。不学中犯同二十四。又缘事等心。谓对作法仪轨文等辨。不同犯中缘事三心。对成不成说。遂合根本犯有差降也。别体止持亦九如前。但止法止事为异。问不可学止持准犯相翻。所以作持对于止犯。不望于犯。句句相翻。乃取处分处分想一句。离分为九。以翻止犯邪。答前明止持。但不作根本。即是其持。故准翻犯重轻。以为上下。若以作持反止犯。须以作法成持。为是要举处分处分想。以之为九。方除止犯。若直依前者。如言识法识事识犯等。为是其止。为是其作。故不类前。又复识疑不识。对犯上辨异。亦不类前。已如上说。次进修以辨犯持。犯有其八。谓同旧说。反下品作持。以为上品止犯。初有两句。事上不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识。次品有四。初二句者。事上识。罪上疑不识。次二句者。罪上识。事上疑不识。上品四中十六吉罗。次品八罪。此等无别根本。须用罪之多少。以为上次。此义应尔。又此愚痴总收前五。九中前二不可学事。上缘罪心及可学事。并后三事罪心。以为此八。思而可知。次明作持。准有其一。谓识法识事识犯。反前不学犯等。问前二持反犯。九九相对。何以进趣以一反八。答前之二犯。根本差降。故须当品相对。今此止犯。一品吉罗。识事作持。反无不尽。故一反八。如下文中。多以一如反多非等。此亦如是。问所以持犯。各有止作。相对而论。并皆先犯后持者何。答如论持行。不能自别。要举所防。以分能治。如下文中。但明犯法。谓诸境想人作人想不处分不处分想等。阶犯重轻。识犯相已。息过不为。或准教奉修。方可成持。持之体相。隐在犯文之下。即是举其犯法。生不犯行。故今解者。还准圣教。先约犯说阶降之九。反犯成持。故各犯后。以明持九。总解已竟。
次随八文。一一别释。先解初篇。第一总辨。二依文说。总解十门分别。一业不孤起。要由惑发。惑虽无量。不出三毒。故以初四。配于三毒。成犯之相。发虽由惑。畅必在具。具而论之。所谓身口。是以第二解身口成犯。身口之业。不过自作教人。故次第三自作教人。业不自成。要由詑境。是以第四犯境宽狭。犯境虽众。莫过自他。为是第五境有自他。境缘虽具。无心不成。心有克漫。所期不同。对境差舛。犯不犯异。故次第六辨其克漫不同。虽心有所标克漫之舛。及至造趣。境有差互。心有谬妄。有犯不犯。故次第七错误同异。八下众任运。九立意。次第十对治犯。
言起由三毒者。不净行戒。唯以己为患故。以三起贪成盗故。二戒患通损益故。以三事起。还以三事。成妄语一戒。亦以利己为患。与诸不同贪痴起成淫。三事起者。善生云。若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若淫怨家眷属。名从瞋。于所生母。行非梵行。名从痴。而境悦畅思故。并贪心成。盗三事起成者。贪心起成可知。善生曰。盗怨及烧埋等瞋起瞋成。若盗下姓。是名从痴。又只摩摩帝互用佛僧等物。亦痴起成。杀三起成说可知。妄语规利。瞋非顺情。故无瞋心。发思成业。若小妄语。理即通三故。论家泛说。妄语通含轻重。三起三成。二身口者位三。淫戒身犯非口。事决形交。非身不办故尔。盗杀二戒。身业正成。以盗举离处。杀断相续。故身业犯。自作遣使。彼此俱办。故口有犯。如咒物过开教人盗杀等。是妄语。口业正犯。显己得圣。悕招名利。非言不宣。故口正犯。然作书现相。亦在犯限。故身亦有成。此据成论。身口互造。又依多论。此四位二。前三身犯。第四唯口。三身犯中。淫戒身犯。非口可知。盗杀二戒身业定犯。口有造义。如教人咒物等。亦成二罪。然是身业以教人言。了未犯要。藉他身故。心论自在者。口语仙人意所嫌。谓是口意业自性者不然。业性异故。事不究竟。故妄语口业。自称己圣。非言不宣故尔。然身有互造。如作书现相等。但属口犯。故心论云。口业。或身动。或默然。如布萨事。若言身意业性者不然。业性异故。
三自作教人位三。淫戒自重教轻。教人为非。乐在前人。适非我已。故能教之人不重。出家之人正应劝人修善。反更助恶。故能教兰。盗杀二戒患通损益。自作教人损境无殊。畅思亦齐。故自作教人彼我俱犯。妄语自作正犯。教人同不同。若遣人称己得圣。名利拥已。与自作无殊。故得同犯。所教人犯轻。若直教人自称。招利拥彼。于我无润。故但犯兰。此局初篇说。若因此泛论。自重教轻。初戒是自轻教重。尼教僧漏失。是自他俱重。盗杀损境。及一切同犯者。是自他俱轻。足劝足是。若犯不犯说。亦为四句可知。若约能所以说。作两个四句亦可知。问自他能所此义何异。答自他者不论所教七众之业。但取能教之业。对自作辨。若言能所。以能教业。与所教五众有罪者。对说挍量。
四犯境宽狭位二。淫戒该三趣境。是故名宽。余三局在人境故狭。良以淫欲之性。顺情内逸。垢心厚重。不择境之美恶。谁问人畜。但使正道。畅思无殊。故三趣犯。以道相制故。又复不就损境而制。何容计境优劣阶差。以其死尸犯者。有何可损。下之三戒事发于外。损在前境。趣别报殊。增微优劣。畅思阶降。故人犯夷。余趣则轻。言盗重者。良以人趣善因报胜。恋护情强。心殷恼重。故盗犯夷。非畜报卑。不知守恋。心微恼浅。故犯兰吉。问地居诸天。报胜于人。所以盗天。但得兰罪。答天虽报胜。趣别路遥。文义稀。又复于物。恋着情微。损恼不重。又复天物。人应无用。以斯诸义。故所以轻。故十云。盗三天下重。北方人物不犯重。以彼国人于物无我所心故。人异此故。制犯夷罪。杀戒人重余轻者。人是道器。今若杀者。损害道器。故所以重。余趣报卑。形非道器。损害轻微。故得轻罪。天虽报胜。以无木叉。即非道器。又杀义稀。故亦兰罪。问趣别义稀。杀天轻者。何以共天女行非。与人趣俱重。答天趣虽别。爱染无殊。不简境之美恶。容有下就。为之义数。逾于盗杀。故与同。妄语人重。余趣轻者。凡论妄语。虚称己德。显名招利。欺罔同类。义数称心。非天异类。容不称心。为亦义稀。故但轻罪。又复道之修成。正在人趣。若说实语。容有阶渐。克成己用。今被诳或。败乱其意。失利处深。故成夷罪。非畜实语微益而已。今虽欺罔。损而非重。故但兰吉。天虽报胜。而非道器。报德他心。复兼异趣。稀而无信。故亦轻罪。问天得他心。诳无信义。得罪轻者。佛得何等。答诳佛夷罪。若尔天亦应重。答天无信义。异趣义稀。故得轻罪。佛虽无信。同趣义数。当时闻知。故得夷重。不同杀佛以命未断故。又释佛无信义。诳但得轻。若尔佛无怖义。理应犯轻。何以怖佛。同得提罪。答佛无怖义。轻同于诳。但藉怖佛。为制戒之缘。又可怖佛同凡。齐结提罪。所以然者。为佛经时反生瞋。即成事恼。乘恼怖数。故得提罪。诳怖名利。容预心起。又诳佛义稀。故得轻罪。问佛若无悕。悕亦提者。圣僧不可破。破亦成逆。答圣不可破。故破凡使不得圣。以得逆罪。佛虽无悕。当时闻知。故亦同提。若尔圣尼境不可坏。坏应非难。答境虽不坏。陵慢业成。污辱不浅。论其破僧。谓取归从。圣无归从。故不相类。问盗诳畜生并得吉罪。所以故杀畜。便有兰提。答上二多智。财与命等。畜生少知。恋报情重。故得兰提。保财意轻。故盗诳但吉。准此义时。人境四事罪阶俱夷。非天四事即有夷兰。畜生阶四。谓夷兰提吉。
第五自他位二。不净行戒。自他境犯。如弱脊等是。下之三戒。要在他境。盗以损主。所故以重。自盗无别可损。故圣不制。问何以盗得己衣兰。答他衣己衣共在一处。意取他衣。错得己衣。望他衣上。境差得?。阑由己衣作。境差而得。故言己衣阑。而己衣无罪。以自施自悭等妨可知。杀他犯戒。故成犯境。自杀无戒。故非犯境。诳欲规利。何须自诳。
第六克漫分别。若望初戒。克漫俱犯。下之三戒。如其大漫。随三趣境。重轻结犯。若也专克。此之三戒。各称境犯夷。或若境差。三戒境差阑。若论异境者。其同趣为异境误犯错不犯。非畜为异境单阙并无犯。双阙但犯轻。若非情无主物为异境。单双俱不犯。一境既尔。广说则无量。若其就克辨漫。谓意在人趣。不简张王者是。若望同趣。克漫俱犯夷。若非畜为异境。上本单阙。境克漫俱无犯。下半双阙。故克漫并犯轻。若非情无主物为异境。克漫俱无犯。一趣既尔。余非畜亦然。
第七错误。凡言错误。皆是舛谬不当之谓。若逐事曲寻。相在难分。若随名克定位。容有别错。就境差误。据心谬凡。现缘二境。相别历然。及至造趣。事成有舛。二境交涉。名之为借。若缘此谓彼。心想谬妄。称之为误。错误既分。须配四戒。位分为四。第一以二对。淫戒错误俱犯。良以患起内情。但得正道。畅适不殊。不随余想。是故误犯。文言道疑道非道想亦夷。又不简三趣。纵有交涉。但当正道。错亦成重。第二以误对三戒。三戒俱重。以其误无两。并不得云无心。故误俱犯。文言男想。盗杀诳女。佛言夷故。第三以错对三戒。三戒俱不犯。以望余境。本无心故。如堕胎类。故所以知。第四以错误对妄语。所称法错误俱不犯。如欲称圣。而错言凡。错称非境。如增上慢人。迷凡谓圣。误心非巧。故并不犯。
第八下众任运。如沙弥时。教人杀盗。及称己圣。教已受具。所教之人。遂本言教。获财断命。欺前令解。能教沙弥。三性之中。任运犯三波罗夷罪。若语自作不善。性有善无记。无前后。自业亦通三性。若受戒未竟。所教事成。即是边罪。不发戒品。若受欲竟。所教事成。罪戒俱得。以其善因圆满。恶业成就故。是以十律云。未受具时。取未受具人离处吉。次句未受具人取受时离处吉。次句受具人离处夷。受具时作方便。取有二句。一言一夷。受具已盗一夷。受具人取非具人离处阑。以此文故。知有任运。淫无可知。
第九立意次第。问戒相虽众。所以制四者何。答为断三毒故。阿难语孔雀对言。世尊为欲调伏贪欲瞋痴令尽故。为诸比丘。说增戒学等。所以尔者。凡圣制之兴。为防患本。患本虽众。无过三毒。如人欲止长江。先塞泉源。此亦如是。贪心起于前两。谓殊内外故尔。瞋痴发于后二。瞋境虽二。得罪不等。诳要有心。故各立一。以斯义故。但制四戒。问戒能防非。不断性结。何以而言。对之制戒。答据理对治。戒能防非。定除细乱。慧断结或。但慧不孤兴。必也因定。定生有本。功由净戒。此推功归本。故言制戒。为断三毒。尼后四戒。深防故制。即前四枝条不劳别对。乃至下篇用于此释。言次第者。喜为易犯。建在初明。故只初戒。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即是十月二十七日制。余三六年并是冬分。盗第二半月十日。谓九月十日。杀第三半月九日。谓九月二十四日。妄语第四半月十三日。谓十月十三日。以此文验。足彰次第。又是障道次第不同。五十二戒可知。
第十持犯对治。比丘四戒止持作犯。言对治者有两。一总对治。谓五支根本业清净等是。支者条也。支者因义。又可别义。于中前四是行。后一是愿。行中初三。就所除辨行。初二是业。次一烦恼。第四念者。能治辨行。谓念修持戒功德及三宝功德。以正念故无恶觉观。无恶觉观故不造二业。二别对治。谓离染清净对初。少欲之行对盗。慈悲之行治杀。实语之行除妄等是。
四分律疏卷第二本
四分律疏卷第二末
●自下别解。初戒有四。一制戒意。二释名字。三具缘成犯。四阙缘义。此之四者。并有通别。诸戒例然。一制戒意。一通二别。言通意者。如多论云。以结戒灭将来非法。二灭将来疑网。知轻识重忏。除对治故。以善护偈中不分轻重名种。三招生十利功德。正当制意故。下文如来出世。见众过失。以一义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正法久住。偈言演布禁戒经。此是通意。义该诸戒。下文不更说。二等是制戒。不听淫者。淫欲之性。体是鄙秽。爱结缠心。耽或难舍。既能为之。则生死苦增炽燃不绝。沉轮三有。莫能出离障道之原。勿过于此结患之深。宁客不禁是故圣制。二释名字。亦有通利。通者戒是。别者不净行等是。言不净行者。是淫欲法。所防之过。戒是能治之行。但治行既通。戒相难分。寄缘以彰。欲使观过兴猒。修不净观。离染行戒。能所通举。故名不净行戒。三具缘成犯。亦有通别。言通者。人解具缘。一切诸戒咸具五缘。谓一是比丘。二有所对。三有心。四心境相应。五事成究竟。唯除淫酒。阙无相应。非无此义。太成漫该。不存此说。今者解释。自有通别。通缘有三。一是大比丘简非所被。文言若比丘故。二制广教后。以其初人教未摄故。三无量病坏心。简痴狂等。此之三义该括上下。故明了论云。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痴法。是人则犯僧伽婆尸沙。且约十三。余类亦尔。乃至吉罗皆同此说。下不更说。言别者。此具四缘。一有正境。二有染心。三起方便。四与境合。若为怨通。亦四缘成。一正境二怨逼。三与境合。四者受乐。此戒通三别四。七缘成犯。四阙缘义。一解阙通缘。全无罪。可知。亦可阙初及第三。或有罪。即方便中阙缘方便。或无罪可知。阙第二。全无罪。次阙别缘。若阙初缘。非道道想疑。得二偷兰。亦可非道含六。如内色外色。内外色等是单双。各六得十二。兰阙二三。两缘无犯。阙第四缘。有二偷兰。从破威仪。身手未及轻?。小众对手。三说悔。从身手相。及至未成。重来重兰。大众忏应三乞。乞已应一白。白已亦应三说忏。此多论说。依十律。大众八人。小众四人。此律四人为大众。二三人为小众。准自言毗尼者。七聚中已说。怨逼阙缘。比说可知。阙通但一方便。阙别有四。但五方便。
次释其文。摄论解毗那耶为四。明了论偈曰。解戒五相九毗尼。释曰。如诸佛所立戒。一一戒应了别五相。一缘起。谓由饥饿难得为缘起。二起缘起人。谓须提那。三立戒。谓若比丘共余比丘乃至不共住。四分别所立戒。谓此何者为比丘等是。五决判是非者。三处已下是。或依增五毗尼五。答一序。谓制广之由。二制。谓初结戒者禁防违失。三重制。其相未圆。?阇随结。四修多罗。略释戒本是。五随顺修多罗广分别是。依上三处。科释此文。义并无嫌。今且一解。就此淫戒分二。从初至正法久住辨结戒相。以明行法。酬身子第一请。第二欲说戒已下辨说戒相。以明教法传持之益。酬身子第二请。此戒既尔。诸戒同然。就前文中有三。一至呵责已来正明比丘不胜名利。广兴有满。坏其略教。制戒之缘。满过既兴。冥须圣禁。是以第二告诸比丘已下正明随其缺犯。制广补略。使识相护持离过。于前大圣制戒。岂唯止恶。原欲集生利益之行。是以第三集十句下依教奉修。必招十益。此三义通。诸戒同尔。
就初缘中文二。然大圣制戒。不得无事。而兴要因满过。是以第一从初至种子已来明其犯相。过状显彰。理令呵责。是以第二时须提已下广明呵责。示所不应。初文复二。初至我能为之出其犯缘。第二未见已下正明其犯。犯缘文三。初如来住处示犯制之方。第二时迦兰陀下出犯过人。第三时世已下还村受劝犯之缘。如来实于圣住梵住天住。中住今示说有方。故言在此毗舍离。毗舍离者。此云广博严事城。鼻奈耶秦言广博。多云。因龙名城。第二句云。迦兰陀者。多云。以鸟名村。见云。小鼠名。毗舍离王将诸妓女。眠一树下。有一毒蛇。从穴而出。欲螫于王。山鼠鸣鸣。唤王便得。不觉蛇害。以鼠思故。即封此村。供奉此鼠。田鼠号村。故曰也。须提那文有钱四十亿。即赐封长者之位。因居此村。号曰迦兰陀长者。即是须提那文。须提那子者。多云。此名求得。又明了论名善与饶财等者。多云。一众生数财。谓奴婢马牛等。二非众生数财。谓金银七宝等。更无过者。故曰饶财多宝。闻佛说法。违世无常。观此财宝。多生三毒。害人善心。过世毒蛇。王贼五家。理非定属。深思推己举自。战剽毛为竖。猒心决定。故曰持信牢固。言出家者。谓形法二同。言形同者。谓舍外财及以亲属。除饰好剃去须发。故下律云。若多若少皆悉舍离。故五分云。在家逼迫。犹如牢狱。故须舍弃。此出有为家。言法同者。得戒在己。断恶修善。五分云。出家宽廓。犹如虚空。此入无为。故曰出家为道。五分。善来十中似如羯磨。文云。剃除须发。披着法服。余悉不论。
就第三犯缘中二。第一远缘。二须提那母已下设劝近缘。前文有三。初生念之由。二时须提那已下生归缘。归缘之念。念者欲弃二损。而就两益。三作是念下如念还村也。近缘文二。初举财以劝拒。而不从三劝三拒。一文广出。余二略举。其母舍去已下举色以劝从而不拒。文二可知。五分云。父母共劝。此事甚易。我能为之何。故须提那作如是言见。论云。须提心乐道门。不欲还俗。即自心念。若不与种。终不置我。日夜相恼。若暂与子。令彼心息。不复娆我。我因是得安住道门。故作是言。第二犯中不见欲秽者。未制广教。不见行欲。是出众之??故也。既云三行。何以言。初以未制故。故十律伽论并言未制前。须提多犯淫是犯不。答最初不犯。下戒然。因辨三人持戒菩萨持戒。反而合契。到而成顺。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罗汉持戒。得与缘聚。无烦恼故。如那律。是凡夫持戒要也。离缘缘会难护故。经与凡为喻。身口如釜。业思如水。色境如薪。内有烦恼。火与境薪相应。不能不沸。即须提那是。有鬼处胎等者。示欲之过。彰生生不绝。西音毗阇抲。此云种子。求种得故。五十见论等文并云绩种。道成罗汉。与此文同。超过学表。胜出独绝。故名尊者。
就第二呵责中文二。初比丘诃责。彰所不应。二世尊以此已下如来教主。亲自呵责。所以须比丘诃者。若理越时情。则绝于钻仰。既为同徒所诃。明知分在己位。理宜克去。谨约不犯。故须比丘诃。所以须佛诃者。玄轨之教。出于高范。功瑳之益。义存我友。为彰比丘。言不虚设。是以佛诃问事归教主比丘。所以呵者。欲明比丘。是其同徒进止俱游。宜应先知。故在前诃。又要因举过。方呵责故。但大圣道尊德高位。殊成隔理。无私察义。无先知故。须后呵问。此戒但一。有佛比丘诃无俗人诃者。起过在屏。无俗人见故。若尔比丘何因得。诃答比丘同。徒虽不见作过。睹相捡实。故得有诃。俗道位殊。不得捡问出家之人。故阙无俗呵。如盗三人呵煞。但佛俗无比丘呵。妄语佛诃。或不诃制。或外道减年。等是不同。之义随文释之。
比丘诃中文三。初至愁耳发觉所由为。呵之缘二。诸比丘言已下切??其人正明呵责。三诸比丘下举过白佛请圣制戒。禁防违失。初文复三。一睹己过犯内心燋恼。威仪改常。二诸同学下睹相捡挍。三寻便伏引。初文有二。一叹须提。先有行解。显昔异今。二时已下威仪改常。彰今异昔。前文中谓善知识。略教戒行。故曰无事不知。并能奉修。故曰皆行。亦堪导物。故曰教人。今由耻己过非。内怀惭负。故曰常怀愁忧。第二捡问中。先问下句。汝何愁耶。次问初句。行解既备。理合怡然。今何所忧。三执事以问。理是无忧。而反惨结。当应是汝不乐梵行耶。第三自言我甚乐者答下二问。二近在已下却答初问愁惨所由。所以诃人无少欲知足。但言同学答。作在私屏。故言同学。非不少欲。如漏失中诸亲友见等。第二正诃中总诃不应。二于如来已下举其所应。显其不应。三汝今已下结成不应第二言汝于如来清净法者。谓略教之法。汝应丧生死因。坏生死果。修出离因。证出离果。是汝所应。云何反与故。二行不净行。呵意既尔。次释名。字于欲者。此思前烦恼贪染之心。爱着前境。名之曰欲。佛所说法。广彰是过。令诸比丘。戒防定伏。空慧正斩。逍然无累。称曰无欲。从此贪后。发不善业。默染净心。能招三涂生死秽果。曰垢。善修对治。离诸恶业。字曰无垢。思后重贪。思求前境。转增爱着。如渴思水。能畅思业。名曰渴爱。知其虚诈。妄见非实。正念现前。渴爱自除。故曰能断。人天生死。在上喻巢。三涂生死在下喻窟。集因既亡苦果随。丧故言破坏巢。窟除众结缚。修道谛爱尽。涅盘证灭。谛第三结。中汝今云何者为彰应行不行反与故。二行不净行。邪经反为故。对偶为二。名曰故二。第三白佛。见云。不欲令佛独誉于己薄贱须提遣出清众。又亦不以此恶法相阙乱。故依实白佛。请圣制戒。禁防违失。
第二佛诃文二初至不净行来正明如来闻举。即诃恐生诤乱。躬在僧众。应机而问取无。其自言使。过有所归。二尔时无数时已下既得自言。正明呵责。前文有三。一集僧。二应机而问。三彰自言。以此因缘集僧。多论五义。一现佛不自专故。二共众量宜。然后结戒。令犯罪者心伏。三凡有法事。集众共知法久住故。四为肃现在将来。微佛成规。咨众取足。五诸佛法尔。僧有五种。一群羊僧。二无惭僧。三别众僧。四清净僧。五第一义僧。今集僧者。但集后二。不集前三。以非法故亦可都集。次第二句于中文二。初举问法。次正举法以问。知而不问者。佛不以己知见辄说罪过。证他犯问。佛若问者。多论四过。一不顺诸佛常法。二违自言治法。三令众生怖惧不安之想。四逆说人过。非大人仪礼。言知而问者。佛一切知见现同。不知而作疑问。多论四益。一顺诸佛常法。二顺自言治法。三合众生安隐不生怖惧。四顺于大人圣主仪礼。虽复疑问。若不应时则不应问。是以次明时问。不问来时。而疑问有二。一要在比丘众集时问。二是结广教时故问时而不问者。亦有二意。一沙弥俗人前时不问。二非结戒时不问。虽复应时。若呵责制戒。不能灭恶生等。亦不疑问。是故次明义合不合。义合疑问者。多论四益。一知先作无罪。得除忧悔。二因之结戒灭将来非法。三佛既结戒。决将来疑网。四能生十利功德。有斯四益。名为义令。无此四益义。不合不问。但此三中知之与时。通损益义合。唯益无损。故言义不合不问。不言义合不问。二知时义合下正问。三自言者。五云。情惧金刚故。
第二佛呵文三。一总明佛呵。二汝所为非下别列呵词。三尔时下总以结呵无数方便。呵责者。谓呵前过非。责息后犯。
别列文四。初行有违失呵。二汝须提那下举清净法。结彰所不应。三告诸比丘下举情事损益。略教以呵。四汝须提下举清净法。结彰不应。言所为非者。纵放身口。违理作恶。故言所为非。此句总呵。所作既非。乖身口法式。故曰非威仪。非息恶之士。名非沙门。所作垢秽。故言非净行。违略起非。即非如来顺教弟子。故言非随顺。行第二结诃可知。
次第三文四。一举情事损益劝舍顺行违。二何以故已下释成劝义。三何以故已下举略转释。四说欲如火已下显欲多过。释略制断。亦应有一。何以故。何以略教须断欲法。故言何以故。欲多过故。文无者略。先释初句。毒蛇有三种害人。一见害。二触害。三吞啮。害女人亦有三种。害人善法。若见女人。心发欲想。灭人善法。若触女犯残。灭人善法。若共交会。犯于重罪。害人善法。此三义同。亦应无在。但有多异故。劝犯毒蛇。言多异者。一为毒所害。但害一身女。害无数身。二毒害报无记身。女害法身。三毒害人形。女人害心。四毒害足数。女害不足数。五毒害得生人天。女人所害随于地狱。六毒害犹得圣果。女害不会圣果。七毒害者佛所怜愍。女人所害为圣呵责。损益既殊。浮沉天隔。是故劝汝。宁犯毒蛇。莫犯女人。二何以故者。此一何以故通释上二句。第一何以故者。何以犯于毒蛇。现见蛆啮之苦。而我劝汝。宁犯义故。然犯于毒。但有现在暂时之苦。无波地狱累劫之殊。是故释言。不以此缘堕三恶道。第二何以故者。何以犯女人现有适乐。而我劝汝不听犯故。若犯女人。堕于恶道故。是故释言。乃至恶道。此谓但举七中第五。以释劝意。余略可知。第三举略转释。何以故者。何以犯女堕地狱故。以我略教。说断欲法。违教过重。故堕地狱。说欲多过。合诸比丘。方便除弃。故曰说断欲法。断于欲想者。谓思想女人心也。灭欲念者。追求前色。守境不移。名欲念。欲势者。二身交会。转增着境。名为爱结。如来昔教广彰欲过。令诸比丘。识相禁断。故曰说断欲法。乃至越度爱结。下二转释单释。劝舍顺意。亦应言道。何以故。何以犯毒。不堕恶道义故。释言不违教故。又应言。何以不违教。以毒非过故。以释劝行。违意文略。第四释略教断。意欲多过故。欲性违害。故曰如火。淫欲草炬烧人。法身之手淫欲果盛害人。法身树枝。欲乐不久。犹如假借。拈骨无腻。痴犬咬之。以涎唾为美。欲乐无味。凡夫妄着。以不净为实。欲集众或。犹如段肉。欲乐非实。故曰如梦。淫欲峰刃。伤人戒足。欲消众善。如凡器等。淫欲害人。如毒蛇头。淫欲伤人。遍于五道。如转轮。乃行欲之感。厄苦之果。如在尖标。欲重祸深。伤人迅速。如利干?。欲患至极。故曰甚可秽恶。如来说过。故曰呵责。第四结诃可知。
第二制广补略文二。初牒前漏过为结之缘。即上若犯有漏法。二自今已下制广补略。即上然后结戒。告诸比丘者。以须提那比丘中一数故。须提者宇其犯人。痴人者。多云。彰是具缚。如师呵弟子。亦非恶口。见云。慈悲心言也。多种有漏者。显造感生之业。不绝最初等者违略。二自今已去者与广。时分如只。五年与诸比丘者。教网普[雨/活]。结戒者制广。准其犯相。重轻位定。各有分局。称为结戒。解此结戒。六门分别。一制广补略。二解本制之兴。为除鄣道等业。三辨此教。托缘不同。四结戒具缘。五教相所诠。六解大圣制意。文别义殊。
初门有四。一定广略两教。二略广差别。三辨制广略不同所以。四制广补略。言定两教者。略且有四。一止观门。如是应念等。二进修三觉门。诸恶莫作等。三善调三业门。善护口言等。四随事彰过门。说欲如火等。此局释迦。若通六佛略教者。如戒文说。广教或二或三。言二者有三种二门。初二者制听。听者如房长等。一切双持犯。是制者。如要作不作单持犯是。第二二者。已未分别。复为一对。离盗煞等。受说安等。遮末起之恶。如诃人遮灭。??罪过诤。除已起之??。第三二者。止作分。别复为一对可知。或为三者。谓上中下。如离煞生等制。离学问诵经尼听教授等制。修此为上人教。判为上房净德衣余食法等教。则为中七法。治罚舍忏。?藏有过可治。有罪可灭。此教为下。此据对人。故有此三也。所以名广者。三义故广。一显罪名。如夷残等。二彰果报。文云堕二道。又目连问经若犯夷。人间日月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堕泥。黎中三具明忏。除??灭之方。以斯三义。故名为广略。无前三等残。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提。二十亿六十千岁可呵法。三亿六十千岁吉。九百千岁兰。五十亿六十千岁堕所以称略。第二广略差别者。一根本枝条。二所为利钝。钝人广教。利人略说。此就受法难易。若据受法多少广。利略钝三。待犯不待犯。略被净人。故无犯说。广待犯故。答兼抑许漏起方兴。四请不请。略则直陈。广请方制。五罪轻重。人言略违一教故吉。广污两教夷。人言利人故吉。钝根者夷。此未必然。以其吉名广教。方有何得。举后广名。以名前略。今解。唯有业道。无别罪名。如出家人。未制已前犯者。但业行罪。然出家人重于俗人。有无作戒可违。是以善生云。有二人作罪。一受戒。二不受戒。但受戒者重。不受戒者轻。何以故。违佛语故。若制广后犯。即有二罪。一得业行罪。二犯戒罪。此对性恶。若其遮恶制后犯者。唯有犯戒罪。第三判两教不同。第四制广补略。并如上辨。
次解第二。凡障道之业不出性遮。言性恶者。如煞淫等。无问圣教。禁以不禁。作则是违。体是不善。障道招报。损害深重。故曰性恶。言遮恶者。掘地坏生。造房等类。佛未制前。造作此事。业性轻微。体非不善。但以事务纷动。妨修道业。与理静相违望。障于修道。名为遮恶。前煞盗等。亦障修道。岂非是遮。体是不善。且从性说。此言遮性。就事以辨遮性。非就罪名种。若论罪名种。悉是遮恶。以未制前作而无犯。由圣制后方有罪名故。尔事虽遮性。一禁已后。违教处齐。下沉义一。俱称为恶。若尔前性亦遮。何以言性者。以性强故。是以智论云。十善旧戒。五篇客戒。
次解第三。教不孤起。必托缘而制。境缘虽众。要唯三性。谓善恶无记托善缘者。如掘地论义。女人说法。?头人等。辄教诫尼实得道。向未受具人说或。心悕名利。读习受持。如斯等辈。事虽是善。亦乖圣意。则生过不轻。是以如来兴教防。之托不善。缘兴教者如煞盗等。一切违缘。是不善法。托此违缘。亦能起作诸不善行。性是违害。障道处深。亦须圣禁。故曰也。托无记缘兴教者。谓掘地坏生等。业虽无记。不招苦果。然亦事务纷多。障修道业。是以如来制不听。为息彼纷动。终获道益。故曰也。
次解第四。结戒具缘者。必制托缘。事假犯请。要因八义。方兴圣结。言八缘者。一比丘。谓被大僧非余众故二漏过起。谓犯淫事等。一一自分。以结初戒。不防盗等。三比丘举过。以须举觉。圣方治故。四佛在坐以结。是佛结故。五集众以因一犯。教细通禁。六对众捡问。若不自捡。恐斗乱阿滥。七犯者自言。若不自言恐。滥罚良善。八犯局最初。此八具满圣方结戒。若缘少缺。抑而未许。斯之八者。位言兴结。
次解第五门。既托缘具义。教必有诠。所诠是何。谓一犯。二不犯。三轻。四事。指文可知。作过缘具。现违圣教复自坏行。污本所受。名之为犯。善兴义顺。受体光辉。名为不犯。劣弱方便。以之为轻。增强究竟。说以为重。此四句中各容二行。先明犯法生。二行者如五缘成煞等。未与犯缘相。应是其犯。法若与犯缘相。应名为犯行。犯行无不犯行。善恶不俱故。此据一心故尔若举犯法。得生犯不犯行可解。云何犯法。生不犯行。圣举犯法。欲使僧尼识而不违。离过行成。名不犯行。若生犯行。顺犯法成。违圣制意。生不犯行。违犯法成。顺圣制意。二不犯法者有三。一止持以明不犯。一切无有淫意等是。或诸戒诸开缘。如不受乐等。二进趣作持以明不犯。如戒定慧等讽诵三藏。是不犯法。若其懈怠。即有不举无知。便成犯行。若?进身口。习?行解。成不犯行。问已有犯。法成不犯行。何待不犯法。成不犯行。答犯法生不犯行。但是止持。复须不犯法。以生作持。又问已有不犯法。得生犯行。何须犯法。以生犯行耶。答不犯生犯。但是止犯。故须犯法。以生作犯。三就具二持。以明不犯。如处分说净离衣六年等二行可知。三轻法如不成者兰吉。又下三篇等是四重法谓成者夷残。又上二篇等是。若重成重行三时俱重。及但受乐。谓隐之在心。不可从缘悔等是。重生轻行者。谓八业中下七等。及本无?心。可有学悔。及媒等亦尔。轻生重者。打佛罗汉深厚缠等。轻生轻者。掘地坏生等。
次解第六。三门分别。一列数释名。语结而言。相非一揆。要而有六。一日深防。二限分。三约相。四示过。五心境。六内外等是。过犯未穷。预加重约。禁微防者。以护根本。如斯等例。故曰深防。制为当机。恒存为分。力未堪行。虽作不犯。此是限分。过损理违。道俗通禁。依王国法。准俗制道。此名约相。罪状未彰。预兴过地。逆班讥丑。使耳目闻见。此名示过犯。犯不孤起。托境关心。心想易流。缘无定据。境有优劣。心有浓淡。或制心从境。或制境从心。是名心境。犯不自成。成由缘集。因藉万差。要唯内外。名内外制。二次辨相。深防相者。如尼?藏。饮用虫水。搏比丘及二众。初戒等限分相者。如声闻。不制三聚。又律议中除意地。又就身口。除梦中等。就觉中故误。故中二众。漏失增上慢等。衣食将补。疑想等是。约相者。谓报时处事等。就报中。有约趣相。如煞盗等。又约形相如初戒。余可知。三辨所以。良以过兴从缘。缘无定据。患生不等。理无齐抑。故致圣制有斯差别。其稀数讥。过或从境缘等。并六所收。不须别辨。
第三益利之行。然行不自立。托教而成。教能出生众行之本。是其能集。所生众善。何限斯算。一方犯宜略标二五。故称为十。能诠之教。表彰曰句。所诠之指以之为义。此句总举显成教益。通而论之。一切顺教。俱得十利。有四持戒。事虽似善。不得十利。一为胜他故。二为名利故。三为眷属。四为世报。
自下别明利体。就中文三。初有三利戒法。能生众生功德。二次六利明别行功德。三次一利兴建正法行。以有上二众别善成。任持正法。千载不坠故尔。摄取僧者。广教线经。任持行者。离于身口七支等过。如线贯华。便不分散。故曰摄取。身口既摄。行合崇和。名之为僧。既制此戒。令诸比丘半月一说。相与同导。施去违净。故曰欢喜。依教奉修。必克大果。以自适神。故曰安乐。自下别行利。初二生善。次四调伏灭恶。未信令信者。见云。由制此戒。令其随顺。威仪具足。未信见之。而作是言。沙门释子难作能作。所作极重。见如是已。便生信心。又复外道见佛。有毗尼藏。而作是言。佛弟子等亦有围陀。如我无异。而生信心。故曰未信者令信。见云。若有信心。出家修学。禁戒人见。所行甚为恭敬。云何尽寿一食而修梵行。见如是已。复生信心。已自有信。能生他信。故曰已信令增长。此二生善。自下调伏灭恶。行言难调者。见云。破戒比丘三业不慎。心志刚强。内无羞耻。名曰难调。佛为制戒。教僧责罚。不得动转。改过忏悔。奉修圣法教。故曰令调顺。惭愧者。谓清净比丘得安乐者。见云。佛制此戒。治罚恶人。不同说恣。清净比丘得安隐作法。不为恶娆。故曰安乐。断现在有漏者。见云。不善?五情。现作诸恶。为人捉打煞缚。名现在有漏。由佛制戒。教?五情。不起现恶。故名为断。断未来有漏。佛为结戒。禁守防护。现无恶因。未来漏果毕竟不续。故名为断。自下兴建正法正。法久住者。见云。三种。一学正法久住。谓三藏法由人奉修。摄法在己。使不论坠学之所依。正法兴显。故曰久住。二信正法久住。谓三藏中十二头陀。禅定三昧等是。三得道正法久住。谓四沙门涅盘道果等。欲说戒者。
已下第二大段辨教法传通之益。酬前说戒之请。就中文二。初明戒本说之仪则。第二若比丘者已下正明戒本。文约相隐难识。自非广辨。无由可时无。是以次明广解戒本犯等四句。此戒既尔。诸戒同然。下不繁说。
戒本文三。初明略。制二是随。结三满足戒。本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者。正是如来欲显兹戒。传益未伏。非教不宣。为制戒本。传之未闻。以自诫约。承旨遵奉。半月一说。故曰如是说等。如是之文在下者。是略制对缘。但有四句。
第二随结文二。初明?阇心异随结。次辨林中境殊随结。初总分别。可为六门。一明随来意。大圣结戒本。为备防违。失开犯显。然若事周悉。一结即定。若其相未圆。更须随明。使教法坚固。具足流通。故所以尔。二叠制明随犯及不犯。犯不犯者。以其防过未圆。故须随结。若前制理含。更须随开。言随结者。如此戒异语。食前食后。嫌骂掘地等。言随开者。如增上梦中。别食七缘。洒浴五开等。三随结戒本别不别。别如假根。余皆合明。若对随开。一向无别。问假根是随。何以别制。一解防巧故尔。亦可离合趣就一义。四约人初二。若随开者。不论初二叠而制犯。若离有别最初。所谓谤是合则无。初如此戒。二随死尸异语嫌骂等是。五约违教不同。须提初故。单违一略。?阇随结。俱违广略等是。随结戒本别者。亦违一略。其随开者不违广略。六约正制及随得罪多。少林中三罪。以道相制。故亦有违教。?阇二罪。须提一罪。但有恶行。自妻故无业。道初故无违教。此准多论。若出家人一切邪者。须提但无违教。二随具三也。前文七句。一心异。起犯先叠。前制如是。世尊与诸比丘结戒者。出其前制。明后之犯者。过同于初。已该禁限。但以缘异。故须更结。明非初犯。故重举之。心异者。谓己非比丘故。以上须提情乐道法。有戒可犯。理在不疑。然我情猒道法。心悕俗网。异想之生。不应是犯。遂便还家。为此过非。二彼作是念。我当云何者。?生疑心。不知我本。情背上法。心悕下趣。为当失戒。无戒可犯。为当不失。有戒可犯。于犯不犯。情疑未决。故言我当云何。三即便已下??托同徒。陈己疑状。耻负真圣颜。阙无自请。进否听佛。故曰随佛教敕我当奉行。四时诸比丘已下愍彼情忧。为申疑滞。亦同疑故。所以不呵。五佛判是犯。六化仪从缘。开令舍戒。因?阇无心存道。虽羸不舍。带戒行非。犹亦是犯。是故其余羸而未犯者。听舍戒还家。故曰若有余人乃至还家。为彰此人。羸而舍者。即是去时如法。后还非彰。复来时有益。进退合理。故曰若复欲出家乃至受大戒。增一阿含僧伽摩比丘七返降魔。然后得道。自今已后。舍而更出家者。听齐七返七。随结戒本。加前四句。第二境殊随结。文七。一对异趣犯。二众多已下发觉生疑。三咸共已下伺获得实。四诸比丘下诘责辨违。五彼比丘下引制境非彰己下犯。六举以白佛以此境非言或其情故亦无呵。七佛判同犯。
第三满足戒本。一定戒本文八句。若比丘者总明受法行。二共比丘离明受法共。三同戒离明行法同四不。还戒明清净不舍有戒可犯故。五虽猒道欣俗。随行羸劣。而亦不舍。犹同犯位。故曰戒羸不自悔。六犯不净行等托境行非。第七结罪。第八治摈。故曰不共住人。言九句。谓离出乃至共畜生列境界。以林中生此。何以合辨。今解。但八所以得知。凡随者绩结。前制未圆。故绩举。二结尚共成一戒。岂况犯境阙少。绩辨林中。不入对境。行犯文中。又此别出境界者。前言犯不净行。何境起犯。以此推思。为八者胜。二次辨通塞。若比丘一句义五文。四共同二句义五文。初不舍下三文。义局此七。八义初篇。问共同等四。并在此戒下。三无者何。答欲明此戒。爱心久习。事难卒舍。是以佛听舍戒还家。以礼自处。欲使去时。如法来时。有益有舍。可对须彰不舍下之三戒。若舍戒为煞。犹亦是犯。舍而无益。故不开舍。既无舍可对。故不须不舍句来。共同理有。既兰不舍。相与俱无。若尔对初开舍。岂不失下戒。答一切皆失。若尔何以下戒无此不舍。答以不对之开舍戒故。
次广辨相。文二。初至灭濵来解其犯相。二不犯者下广解不犯相。前文复二。初大僧犯相。二比丘尼下四众犯相。此戒既尔。诸戒同然。就大僧中分二。初至不共住来略解八句成犯之相。彰犯相不尽。故名为略。第二三种行不净下广解戒本。六七二句。对三趣境。犯之方法。略释八中。即为八文。位言各三。谓举释结或。少者略也。先解若比丘者。一举章门。次释。释比丘义七门。一列数释名。二总别。三受随。四圣凡。五假教不假教。六舍不舍。七偏解。第八先解。七门内中间五门。第二总别分别。初一总。下七别。三受随位。四善来羯磨。此二唯受。乞求割截。此两局随。破结使通。两名为等。三一非受名。亦非随名。昔解自称亦受者非也。十云。贼住故四。圣凡位三。善来破结。此二是圣。相似自称。位是其凡。名为乞截羯磨等。四义兼凡圣。五假教不假教。善来等二羯磨等少分。是圣人故。内有明慧。不必要假教修。余是凡故。要假圣教。曲宣方轨。六舍不舍。即向不假教等。亦无羸舍。即前假教者。容有羸舍。初七二门至文中释。问所以无三归八敬者。一解羯磨替故。又明二众齐八种故。若加此二。即数十各九故。不彰此局。亦可是略。又既有乞求。余头陀等类亦应然。略不说也。只一比丘。十律四比丘。五分十一比丘。多云。若比丘者。七种得戒。尽在其中。见论。名为比丘者。含下七种。及与沙弥。都是比丘。故曰名为比丘。此即总别之义。相似比丘者。谓犯重人。内实破戒。威仪相貌。似他持戒。故曰也。自称者。十云。谓贼住人。自言我是比丘。故曰也。若其自誓者。此有多妨。如来金口。命之善来。故曰也。顺于圣教。以乞资身。离五邪命。正命自活。故曰乞求。言五邪者。论云。一为求利养故。改常威仪。诈现异相。二为求利故。自说已得。三为求利养。强占他吉凶。四为求利故。高声现威。合人畏敬。五为求利故。称昔所得。利养以动人心。击发令施。离此五邪。名如法乞。着割截衣有二利。一毁其细耎。离自贪着。二不为王贼之所贪夺。常有资身受用之益。奉顺圣教。恒者此衣。故曰也。破结使理解心中。而发具戒。故曰也。第八可解。是中比丘者。还叠第八。重更解释。问何故偏叠第八。不叠前二者。答有二义。一者第八通于末代。故须更叠。解具缘义。二者前列名中。但有前三。少第四缘。恐有疑滥。故须更解。余不类此。故不重明。若受大戒。僧数满缘。白四羯磨。作法成就。缘得处所。结界成就。界内不别众缘。住比丘法中。身无诸遮难。缘此即四法现前。谓僧法界事。第三是谓比丘义。总结前八。非局第八。以对上二。总举列故共者人殊报别。假缘义。一切日共余比丘。第三句释中。先辨所同。我为弟子结戒。彰教法同。宁死不犯。持行同。是中已下解其同义。一戒者随戒体同。同戒者禁防义同。等戒者名数同。第四句有二。初正解不舍。二云何已下对上明舍。前约能所不成舍者。反即成舍。应下文辨。次就法成舍。反则不成。应上文说。绮文互显。故不繁举。就不成舍中文七。初有三对。重病坏心。故不成舍。二次三对。病坏根故。三次两句中边相对。不领解故。解则成舍。类同于受。四次两句境心不相应。故初句心不当境不当心。此中应有静静想不成。但滥此所对。故略如五十二律。并有此文。第五一句以无心故。第六天子已下七句境非所对。上四异趣。下三人境。以前所辨。并约人说。七二句业不辨了。故不成舍。若自不语。不成舍者。即是作书舍明。亦不成五见。俱云。遣使遣书作相等。咸不成舍。就成舍中。初明猒上欣下。虑之在心。为舍方便。二便作是语已下口陈舍戒。前文有二。初有二句。立两章门。谓不乐修梵行者。猒门。欲得还家者。欣门。二猒比丘下释二门。初有二句释猒上门。贪乐下七句释欣下门。先辨义三门。一欣猒分别。前十一事猒上舍。受居家等八欣下舍。二顿渐分别。是欣下中。优婆塞沙弥此二渐舍。余等并顿。然猒上中。渐舍亦得。谓言我舍具戒。言我言我舍十戒。岂非猒上渐舍。文中略无。三辨舍缘具有五。一有所对。谓同地人根具无病相解了者。二同地人想。以不静静想等。不成舍故。三舍戒等心。谓有欣猒心舍戒心决定心。四言说分了。五前境领解异此则不成。广说可知。所舍法体。前已辨竟。次口陈正舍。文三。初猒上欣下辨其真舍。二若复已下无益有益舍。三若复已下毁叹舍。初直中先就十一猒上舍。言舍佛者。若舍过未。佛不失戒。以不从过未佛边受得戒故。若总言舍。佛亦得成舍。不同只律文言。舍同和上。此是同学。亦不从得戒。何以成舍。以共依师得戒故。余舍类尔。舍梵行者。总舍比丘所行。故舍戒者。舍受体作无作戒。舍律者。教舍学事者。一切所防过等。欣下可知。次我止不须佛。但对上法等无益舍。略不明下趣有益舍。次若复下毁叹舍可知。问一切结解。并是相对。何以故。受戒极难舍戒便易者何。多论云。受舍虽可相对。违顺路殊。难易事别。受顺难成。如上高山。退返事易。如从高坠。又受如集。宝要假多缘。舍如散宝。须臾败坏。故不相类。又不同安居成易破难者何。答皆为益故。第五句文二一。举章开为二门。二依门广释。释中此二各三。谓举释结。就释不舍中分二。先彰猒欣虑之在心。文二如上。二便作是言下彰羸于口。文三。初举念所欣。谓居家法。二我欲已下土是所猒境。三便欲受持下彰欣于口。上来心虽欣猒。口亦陈彰。不决定故。但成戒羸。故曰羸而不舍。第二羸舍可知。第六可解下至畜生者。越非人故。此约戒相。以解畜生。除大小故。如似解病及树界等。第七自行绝分。第八众法绝分。所以不共住者。多云。有四义。一既坏道法。无所任用。殡出众外。生天龙等信敬心故。二现佛法。无有爱憎。清净共住。犯者出众故。三为息外道诽谤故。四为持戒者。安乐增上。善根为肃。将欲破戒者。生惭愧心。不犯诸恶故。
自下广解。戒本。六七二句造境犯义。犯中文二。初至偷兰成犯之相。二方便已下明轻重相。前文复二。初犯不孤起。要由托境而成。是以第一乃至界亦如是。犯家境虽有。境界若不设。方便亦不犯。故次第二若比丘下对境成犯。前文复三。初总明境缘。报殊异类。三趣之别。二复有已下离明三趣有五种者。以五横配者。各有三作十五种者。者虽十五。形躯体漫。未识重境。是以第三人妇三处下离十五者。为三十九处。三妇童女及三二形处。各有三。合二十七。男及黄门者六处二。合成十二。彼此通收。故三十九。但列文中为成。亦如是故。九三六二分为二。亦第二正犯中四。一先明自心起犯六百二十四句。二若比丘为怨下被怨逼造境。以彰开犯三千七百四十四句。三怨捉比丘下怨逼已境。以彰开犯四十八句。四从道已下结犯分齐。先解自心者。虽十五随相而论。有其四义。一觉境。二睡不觉境。此二俱活觉不觉异。三新死。四少分坏。此二俱死坏不坏分。此四境上。各一百五十六。但文好略。觉境广辨。下三合说。若比丘者。先对九三。造于觉境。人妇处三各有隔等四句。即十二句。下八类尔。合一百八句。次对六二。人黄门处二各有隔等四句。即八下五类尔。即四十八句。通前合一百五十六句。次下三境十五种者。随九三六二。各一合三。谓成三个一百五十六。并前觉境。合六百二十四句。下文瞋恚女醉女狂等三女合。五此等上下文无者略。第二死逼造境。所以须明为怨逼者。一为释疑。若不出怨怨人情意。谓若先深心。造境情过。可是犯位。我先无心。怨逼造境。不应是犯。为遣此疑。故须明来。但使受乐。亦同是犯。二为开通。若先有心可使。境交得重。如先无心。为怨强逼。若不捡挍。乐不乐相。境合结犯。教法太急。事难常行。故开怨逼。虽与境交。但不受乐。开使不犯。先对觉境。作九百三十六。次对不觉等。合作三个九百三十六。先觉境中二。初对九三。作六百四十八。次对六二作六句。便成十八。此之十八。各增隔等四句。即七十二。下八类尔。六二中人黄门处二。皆加乐等故十二。复各增隔等。即四十八。下五类尔。故云乃至男亦如是。合成九百三十六。不觉境中。先对九三。作一千九百四十四句。次对六二。作八百六十四句。九三中九。先人妇有三。睡新死少分坏等。各有三处。处则有九。此九各加乐等。即五十四句。句各增加隔等四句。合成二百十六句。余八亦尔。即是一千九百四十四句。次对六二。先对人黄门有三。各有二处。处即有六。六中各加乐等六句合。三十六。
十。六中又加隔等四句。合作一百四十四句。下五同尔。即八百六十四句。通前合二千八百八句。并前觉境九百三十六。合三千七百三十四句。第三怨逼已境。应有四十八。但略明二十四。若具明九境逼已。即有九个四十八。又已造他境。既分逼不逼别。若他造已境。亦应有逼不逼异。文无自心作境者略。又自身为境。文亦略无。第四分齐可知。
第二轻重文四。一明自作。二就教人。三死尸下坏境非境。四境想应不应。此轻重文。诸戒通有。除第四篇。略但文言。成者犯对坏。略事诸不成者轻。咸应相对。乘势故未。以未必有。初犯不成。然如出血。是初作不成。虽因而制。然不成兰。名已先有。故自作文中。不成者兰。含五方便。教人文三。一比丘教比丘。二尼教比丘。三余众相教。此等寄能所。以显教人之业。下盗漏失。谏等亦尔。问所以须明尼教比丘邪。答此中为明五众自作教他两业之别。上明比丘自作教人。下四众犯尼之自作。此言教者。谓出尼众。能教之业。所以须言。余比丘比丘尼者。为结作不作。俱吉罗故。上四境坏。下三非境。并言兰者。若非道非道想识境得残。今为迷疑。故结兰罪。为斯下文。即出犯主。若道想若疑。一切兰罪。问与下境想。四五何别。答境事正一。但情望不同。其义即异。此中想疑。谓不识境人。非此半坏。境谓为境。故言道想。疑为重境。故言道疑。佛言。此是僧残之境。汝谓为重境疑为重境者。不得夷残。但得偷兰遮。下境想四五者。先识重轻境界。本期重境。乃为轻境来。差迷为重。境疑为境。是境差兰。此戒及酒局境制。是故境想上三究竟。下二方便。尼俱具戒。犯禁位同。故结尼夷罪。式叉是学法。尼沙弥者息慈。此下三众位非具足。故尼三对。尼结僧二。诸同戒等。或局尼三。或唯僧二。或独结尼。或专二具。随义可知。是谓为犯。犯有六义。一污受体。二违随行。三违略教。四作过缘具。五知是比丘。六第二人。具六方犯。所以可知。多云。犯一戒三罪。一犯戒夷。次违佛教提。次失威仪吉。一一戒中皆尔。若忏根本枝条。即灭此律。初三有文也。
不犯者。二门分别。一不犯多少。二不犯通局。多少有二。一别缘不具。就中自三。一眠者自分明不犯。开前逼已。二不受乐胜进明不犯。开逼向他。为命难故开。非梵行难。谓此即是梵行难故。下三篇事轻。故俱开二难。此二并阙受乐缘。三不作故不犯。一切无有淫意。是谓染心缘阙。反前自心造境。第二阙通缘。于中有两。一初故尔犯。二病坏心尔犯。此二于通缘中。阙二三两缘。通别并论。尔犯有五。第二通局者。一对广略通局。五中最初唯开犯广。余四开广略。二对诸戒通局。位即为三。病缘一开。事义俱通最初人。一义通事局。余三别开。事义俱局。十云。一失财故狂。二失亲故狂。三四大不调故。四非人怖故。五业报。一非人怖故心乱。二非人打故。三非人夺精气故。四四大不调。五业报。一风发故痛恼。二冷发故。三势发。故四和合发故。五时发故。此之病坏心故不犯。要须于三时中不忆。是比丘者开。若片心自忆。不在开限。如不痴狂。诈为狂者。是非法故。
●次明盗戒。前就内色起贪。制其淫戒。此就外财起贪。犹系生死。故须复制。解有四意。一制戒意。通如前言。不听盗者。凡资财。形命之本。非此尔济。人情宝重。恋着处深。出家所为。应惙己济物。今乃非理侵夺。损恼不轻。过中之重。是故圣禁。
二释名者。非理损财。故名为盗。盗者非戒。戒是能治。盗是所防。举彼所防。以别能治。故曰盗戒。问损财多名。公白强取。名之为劫。私自往取。畏主觉知。字之曰偷。不与取者。谓主不舍。此皆损财异名。所以独称盗者。一解损财四名。不可并班。且以盗名往标。故名盗戒。又解劫偷名局。义不相摄。故不立名。不与取者。名虽是宽。通于上三。滥犯不犯。谓言滥者。多论四句。或不与取非贼。谓有主物。无主想取。或是贼非不与取。如僧中行饼各二。盗心受他。四五者是。又无主物。有主想取亦是。或是贼亦是不与取。谓有主有主想取。或非贼非不与取。谓无盗心取无主物。为有非盗之滥。又摄损财义不尽。故亦没名。今言盗者。名通此彼。既无非盗之滥。又含损义尽。宜就通称。故名盗戒。
第三具缘通缘如上。别缘具五。一是有主物。盗以损主。为宗故。须有主物。虽有主转想及疑。亦不成重。故须第二有主想。问想之与知。有何差别。答有同有异。了境之心曰知。当境穴彻名想。俱能了境。知想即同。然知唯了境。想通迷悟。了境穴彻名想。迷境穴彻亦名想。若作知是有主物。于阙缘不便。若有主想。依文合理。想虽当境。所盗非五。但得轻??。是以第三次明重物。物虽满五。无心不犯。为是第四。次明盗心。心虽念盗。物未离处。损主未成。属己不显。故须第五离处经论。辨盗成业。即足不解轻重。但四缘成。不须重物。律定重轻。故要五钱。
第四阙缘。若阙初缘。得三偷兰。初句非人物人主物想。二畜生物人主物想。三无主物人主物想。阙第二容有九兰。转想有三。疑心有三。双阙有三。三三合九。转想三者。初句作人主物。取临至境。所转作非人物想。取隐其后心之罪。但结前心盗人方便。故云人主物。非人物想兰。此句既尔。余句同然。第二句人主物畜生物想取。第三人物无主物想取疑心三者。实是人主物生疑。为人主物。为非人物。第二为人主物。为畜生物。第三为人主物。为无主物。此三并兰。次双阙二缘三者。第一意欲盗人主物。而非人物替人主物处。是阙初缘。就非人物上复生疑心。即阙第二缘。为人物非人物。此第一句。畜生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人物为畜生物。此第二句。无主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人物无主物。第三句并亦得兰。阙第三重物作轻物亦兰。阙第四缘。无盗心全无罪。阙第五缘。轻兰重兰。是等阙缘。具七方便。就盗戒科文悉同。可以比知。
就制戒缘起中。文二。初起漏过。二大臣已下呵。前中文二。初至随喜意自取盗缘。二王所留下正盗。前盗缘文三。初如来住处。二时罗闻下出能犯人。三在闲静下正明盗缘。缘文有二。初明远离。文中十句。一睹己屋破默念造作。二时比丘下如念经营。全成凡屋。五云。色赤如火。风吹作箜篌音。三尔时世尊已下如来检问。四诸比丘下报佛所由。五尔时下呵责结犯。五云。作凡屋兰。自现工巧吉。六尔时世尊下为断恶。法次第。告令除毁。见云。无捐财之名。七时诸下顺行佛教。八明檀尼请已罪过。征破所由。九彰彼无过。雪己推佛。十审教述成。五云。檀尼言法王所破。我复何言。二摩竭王守财人下明边缘。执王昔愿。听随意用。言以告守财。故曰汝知不等。王与我材。正盗中言要材者。只云。此是公家飞梯之材。
呵责文三。谓俗人比丘佛呵。俗呵文三。一臣。二王。三黎遮。初大臣发觉呵责文四。一觉发得实。二时大臣下责过不应。三举过启王。王言尔忆。即彰过在前人。四摄守材下合典材。檀尼俱赴王命。二王呵。文二。初王自问取由。更彰发觉。文五。一问与虚实。二答王不虚。三王索忆念。四引王昔愿。以彰与以已。文三。初明檀尼引王初登位时。举前国法要与方取。二从今日下明王立愿听取。不同旧制。但愿有二。言听随意。用无主物。不得不与而用有主物。三王举前愿。班告施行。十云。摩竭国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我材木也。问引王初时。与我材者。为先有此心。为临急语邪。多云。临急之词。第五王言已下王引昔言。陈己说异。第二大德应死已下王呵文四可知。十云。王言我谓无主草木。汝今堕大罪中。达尼言。我出家人。寄居王国。云何煞我。王言。比丘去。勿复更取。如是大打。五云。我本所施。尔及有主怪哉。比丘乃作此大方便。而取人物。我是灌顶之王。如何?煞沙门。可速诣佛法王。自当以法治汝。只云。达尼本乐闲静。造房多过。王呵放已。依众修道。昼夜精诚。遂克道果。自知作证。说自庆三偈。第一。欲得寂灭乐。当习沙门法。止则支身命。如蛇入鼠穴。第二偈。上二句同。衣食系身命。精粗随众得。第三上二句同。一切知止足。专修涅盘道。第三佛呵。文二。初捡问自言次第。二呵。呵中文三。初行有违失呵。二我无数方便下举略教呵。三有一比丘下准俗制道。此三各二。一列呵词。二云何已下执所作事。不应以结呵。何以独问此戒。余三不尔。一解由盗王材故。须依王国法盗多少而制。余三尔由。故不须依。又多云。此戒要依国法盗多少。得断命罪。则依而结戒。淫煞二戒事成则罪成。不问多少。妄国无此法。是以三戒不问。问佛一切智。岂可不知。何尔直依国法而制。何须问也。答止诽谤故。佛得自在。随意自制。若问而后结。随国成法。依而结戒。则众生心伏。若五钱者。现盗尔净。物五钱直者。净不净物。见云。为遮恶比丘故两言之。问五钱者是何等钱。答随国所用。八种钱中。许五成重。理亦应是。又准十文。古大铜钱。当今小钱。钱别十六。八十成重。亦可如是。且从前解。成大集经云。佛告频婆娑罗王言。云何名大罪。王言。故断人命。偷至五钱。淫他妇女。自为己身。故作妄语。若犯此四罪者。是名不活。佛言。我今亦为诸比丘。制四重罪。准如此经。俱问国法。
戒本八句。一人。二若在村落物之所在盗之处所。三不与者主不舍。四盗心取盗业盗心。五随不与取者所盗重物。六王大臣下出俗治罚法。文二。一能治人。次明治法。若捉是王祖治法。若缚父王治法。若驱频婆娑罗治法。若煞世王罚法。次呵责贼词。七结罪。八治殡。所以须举王治罚者。准俗制道。故下七八即结夷罪。
广辨相中。科与上同。今且比丘犯中文二。初至如上说略解戒本八句。二从三种下广解。第二第三四三句。以彰犯相。俗人所居曰村。僧尼住处名僧伽蓝。其相一等。此但明俗人村。下离衣宿。具辨二村闲静者。对此须知。六兰若义随。谓他犯法。以戒犯行。亦可此是叠法。随取何等。
就广解中。文二。初至偷兰。广解三句成犯之相。二从方便下轻重相。但戒本文。先列处。次物。后明心业。略释戒本。故次第如本。此就安物次第。广辨先业。次物后处。从下向上。谓据行盗次第解。此三中要束为二第一合解业心物等。第二处者已下释上处门。初中有四。谓增数为三四五六等。增三中五。笥三分二。初二释心业。后三解不与。如斯分二。贯通下三。前中又二。初三解盗业。即上取字。取有三种。初句自盗业。下二教人业。所以二者。现前教人。名为者取。教人不现。称为遣取。自无尔现。故但自手。次三反释盗心。若他物己想。不成盗心。故须非己物想。虽非己物。暂取不犯。故须非暂用。虽可永取。同意想取。亦不成犯。故须非同。意此三展转反释盗心。
次解不与物有三。三句并是有主。欲解此主。可为二门。一总解。有主诸部宽狭。二别解。有主即是诸部轻重。先解初门。五分二主。若物属他。他所守护。不与而取。是名盗心。此律文三位分为二。初三句者。如地中伏藏。主心尔知故。作他物之名。第二三者。主心知有属主义。显作有主之称。虽知不知。皆损正主。第三三者。谓守护主。又更一义。初三是总。凡非己物。皆是他物。然总相难知。复须离辨。他有二他。一损正主他。有主有主想是。二损守护他。他护他护想是。总别有三。其唯本主。及以护主。十诵有四。一有我所心有守护。二有我所心无守护。此二本主。三有我所心别守护。四无我所心有守护。此二护主。诸律虽有二三四别。其唯主一。是本主二。是护主护主边。盗有损守护义。理合征偿。望护主结罪。若望此物。尔合责偿。无损护主义者。望本主结罪。尔得望于二主。双结二罪。以其财无二。属义无并损。问如何互损二主。答如为别人三宝等。守护此物。若谨摄赏护。而致损失。不是护主能禁之限。不应责偿者。但损本主。若不谨护。而致损失。理合征偿者。但损护主故。十云。有一比丘。寄一钵。与六群。是钵中道便破。是比丘作是念。我若尔。先语六群。或多索偿。及告知讫。六群言。汝钵不破。而破我钵。偿我来。比丘曰佛。佛言。好心捉破。不应责偿。恶心应偿。又一比丘寄居士物亦尔。
第二别解。有主人主。得重三宝。如何欲知三宝是主非主。三门分别。一辨盗。二互用。三出贷。先解初门。盗佛物。得何等罪。此律无文。准只犯重。故彼云。摩摩帝供养僧者。佛亦在中。便持塔物。供养众僧。佛言。用者夷。此作僧用。犹结夷罪。自为私取。宁容不重。又复余趣报劣。盗得轻??。不类人趣。佛境尊高。故同人重。十云。盗精舍中供养具。佛言。有守护者。计直犯重。此据不定。属佛之物。须言守护。问盗佛舍利何罪。答若尊敬心。是我师故。清净无犯。多论。盗佛像为得钱。转卖阑。为供养无罪。舍利亦尔。言法物者。此律盗经。佛言。计直成重。五十伽多并同。计直故。多云。盗经不问供养不供养。计直得罪。以损主读习故。不同盗像得有遥敬。亦可此文互举犯不像经俱等。若经像主。本心局为。不计通人。像同经判。若主本心。兼不专自己。经亦如像。言僧物者。此律但言有主僧。亦成重下文兰者。此恶心兰。本非永损。只云。僧物佛用。佛言夷。故盗明重。十云。盗僧物五钱已上重兰。四钱下轻兰。随根之教。不得和通。善生。盗亡人物。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羯磨已。从羯磨得罪。五分。戒场上分亡人物羯磨。佛言。不成分。犯吉。现前僧只。犯越毗尼。若戒场上作分亡人物法。定不成分。望十方得多兰罪。其大界内作。是则如法。设若不成。无心简别。无损物罪。但可不应。问盗损可尔。典僧事人得用僧物以不。只云。若损若益。应与损者。如有贼来诣寺索物饮食。若不与者。或能烧坏寺塔。虽不应与恐损。故与益者。若作僧房舍及撩。理事应与。若王及大臣有势力者。亦与十日。王臣来索。好食薪大等。若与畏犯。不与惧作恶。白佛。佛言。应立知事人。立知事人已。不日僧得用十九钱供给。若更须白僧。又贼来到净人所。索饮食。倚托不与。遂捉比丘。手脚截腰断。佛言。如是怖来。若索多与。多索少与。少都索都。与不应致大衰恼。十云。病比丘索僧贵价药。应与两钱半价药。若多须者。应从索直。
二互用者。若三宝相望。俱不得互用。如祗云。寺主以故。塔物僧用。僧物塔用。佛言。夷法亦应尔。又下文施竹园。佛言。施佛及四方僧。何以故。佛物皆是。塔庙僧不得用。故须及僧。故知若本施三宝。得有共用。若各不同。明无互用。若宝梁宝印经。佛物余二不得用。法物余二不得用。以无能与佛法二物。作主故僧物。若僧和合。作白羯磨。得与二用。不和不得。二当分互用若施心局一。随施心不得。以此像物。作余像等。法僧亦尔。皆不得。互或作佛法等物。回作庄严龛函等。类并不得。互除本心。通下文互用尼提僧吉。此类亦尔皆违施心故。
三出贷得否。宝梁宝印等二经。佛法二物不得出贷。以无可咨畴故。僧物众和则得。不和不得。依只。塔无物僧有物。得如法贷用。但分明券记。某时贷某时还。僧贷塔物亦尔。十云。比丘欲以塔物出息。得利供养塔。佛言。听令僧坊净人。若优婆塞出息塔物。得利供养塔。伽云。毗舍离商主施偷婆物。佛言。是无尽物应受。使优婆塞净人。知得利供养偷婆。或作偷婆。准此二文。法僧亦应尔。问盗业盗心。文即结罪。下三物上何不结罪。答略而不结。增四中。初之两三。各增离处。为成业心。次后三三句各增重物。为欲简轻。增五中。初之二四。各加重物。次下三四为成正盗。各加盗心。但业心二五至于增六。问物至增五。盗业盗心。至增六何。答物至增五。具缘成盗。故不更增。业心五中但有二缘。少故须增。问若至增六。但有三缘。等俱不足。何须至六。答若五中住人疑业心。五亦成盗。有此滥故。须至增六。知未足便罢。何故不至增八。具缘者略。又解五中业上无盗心。不成盗业盗心。上虽反解盗心。无盗心字。不成盗心。故至增六。并加盗心。始成盗业盗心。所以不增。八者此中为解业心。不明具缘犯义故。不须更增。若更增者。与前何异。问所以须言。非己物者何。解言。若己物非物。非己物想。纵有盗心。亦不成犯。故须非己物。复作非己物想。此二合为一句。更加盗心故尔。问文言六种亦如是。所以得知加盗心者。答下增六。盗心中云。非己物想。不暂用相。罪亲友想重物。盗心移处。故知此文亦加盗心。即下文中。更无增至七八等。故今亦尔。但增六住。
次解第三处。文二。初列二十六门。前十三就处。以明盗物。二寄信下八就所取物。以明盗。三同财下五违要以明盗。又此等中。乘担村兰若。□□所水□等八物及处体。以明盗。自余十八处中。约以彰离处二次第辨。初文七句。初列处物所在分剂。二有主。三明盗心。四出所取重物。五取方法。六彰离处。七结罪。举有主摄有主想。但有四缘。亦可略无。初门既尔。自下类然。设少者文略。第五取之方法。若牵若埋若举。是取之方法。如下田中若举若埋。故知若举之言。不专属离处。第六离处。离处多种。且为二门。一辨盗离处。二夺贼得不得。初门有三。一离处多少。或离处以明离处。多云。若舍物不异。离地重罪。若曳而不离出舍地分方重。未离兰罪。若舍物异主。离地重罪。若曳此物。离本处边际得重。如堽成遗成。轻重如前。一切比知。二文书成。三言教成。四移标相。五异色离处。谓钱与氍毹异主故也。若同主牵离氍毹得重。六堕筹。谓付受等。七转齿离处。又明了论约十二入。谓眼等六根盗色等六尘。计尘计直得重。二得罪□此财物□□乃是共业。所以得罪。如成论云。以彼功强故。三得罪多少。多云。离处有二。离处已持去。有二种罪。一得业道罪以盗他故。二得夷罪以佛戒故。若举物已。还着本处。得一罪举。离处故夷。不损他故。无业道罪。据此以论。有损须偿。二夺贼得不得。于中复二。一约自物。二约僧物。自物中二。一外物。二正报。言外物者。入贼手已。得夺取不。答诸文不同。如只五多见。若失想舍心。后不得取。若未作失想。未有舍心。得取本物。故只云。比丘失衣钵。夺得彼物。佛言。若未失想。还取本物。无罪。若作失想。便为贼还却贼。次二句亦同。余文可知。今依四分。不问心之断否。皆不得取。故下文言。他盗取物。夺彼所盗物。佛言夷。若尔鼠偷胡桃。六群作人物想取。所以犯夷。答畜生无心盗。又未必离处。故不属畜生。若尔乌鸱撮肉。所以无罪。答此已离处。故不属女人。如是反覆相成。为彰入我□□□□。今若思文捡验似同。余律如文。去寺不远有村。或言林鼠住彼林。取胡桃。来至寺内。以为大聚六群盗取夷。观此文势。亦是离处。但人主不知。犹作己物。未有舍心。故不属鼠。撮肉在空。明作失心。故属乌鸱。明知亦取舍及未舍。若尔何故他盗取物。不曾问心。佛言夷。答此文不了。既佛判得夷。明据舍心。如斯推寻。诸文无别。第二内报。若五众被掠。但走无犯。十云。除自脱身。不犯不得。横将物来。只云。弟子被掠。师应追赎。不尔者吉。类此余亲亦应如是。第二若盗僧物。一切得夺。以其前人。不成自入。故乘中一乘上盗物。次盗乘体。是离本处犯。言从至道者。此是取前方便。如观军之类。又亦取者之意非谓要待至道方犯。坏村体者。自设方便。损坏他村。如机关等。或假特他势。谓或依亲友等。巧言多端。互说好恶。得令损坏。谓如言词等。下损处体。多有此三。第十一船。船若系着。代上臣□□□□□□□。若不流水。解离得兰。若先推船离处。然后解即重文言。从此岸至彼岸者。同前道释。又输税者。谓白衣有输税法。而比丘为之隐匿。故所以犯。如是广说。若比丘为他税索。而自方便得脱。并不说有罪。以比丘无输税法故。又非理税故。若此有罪。不与贼物。亦应得犯。第十九若盗奴仆举两足犯。余须类知。二十二同财业者。但共财产。私心隐窃。或公强不均。满五得重。共要者谓契要。却偷得财便共。而盗心损五。故共要犯。伺侯者。规财便利。观者处所相。其通否得财契分。故曰伺侯。守者为其赏物。在外推求。得财共分。私隐五钱。故曰守也。言看道者。相望通塞。防应外人。得财共分。故曰看道。
第二轻重文三。初十二句。举上自手取。明重轻差别。二方便教人下十六句举上遣取看取教人业。明重轻差别。三有主有主想下八句。举上物。中三三句物作有主想。重轻差别。盗心该通。随配此三。文不别举。自盗十二句□□□□□一求过五二求五。三求减五。各为四句。中初句是则。下三通克漫。第一可知。第二句克之漫俱一夷罪。良以漫无所局。克唯心局。具三同故并得。以过五方便。成五一重罪。第三句得减五。若本无克心。今得减五阙。重物一阙。若克求过五。今取减五。容有二兰。一取减五边。究竟偷兰。不得过五。一方便兰。不得相成。所以不成者过五。及减同一主。然阙下二。故不相成。言阙二者。一过五减五。果罪重轻。二此之两位。方便兰吉。既阙此二。岂得相成。故得方便究竟二兰。第四不得一方便兰。第二四句。第二向克。余通二心。第一句二心俱得一夷。第二可知。三四同前。第三四句第三句克。余通二心。求减过一夷。问前求过五得减五。重轻位别。克结二罪。所以此中求减得过。重轻位克。得□减五方便成过。五重夷。答前先取重心。后求减五。因果颠倒。故不相成。此取减五方便吉罗。后取过五方便重兰临。手轻成重。因果相顺。故但一罪。次句同前。次句称求□□□□□能所中同前十二。但教人为异。句不异前。唯求减五。四句中初二句能教局克。故但犯兰。所教通于二心。故一向夷。问教求减五。得五过五。望能教人。不得减五。何以亦兰。答以五过五含减五故。第三俱克。第四俱通。自下四句断简教人。能所差别。此之四句唯对前八。以简同别。以文言教人。求五过五。不论减五故。又以减五。能所前已别故。此前二句料简轻重。次下二句兰犯不犯。初轻重者。前八之中。约物数增减。能所同犯。今此数同而物体异。谓青黄等。或物同而处异此。之二句同上以不。答此即不同。谓所重能轻故。如文说者。是次二句者。数物处同。而以能所心互有无。同前八不。答亦不同。如文说是。若定克漫。前二下一。能教局克。所通二心。或可所漫。第三能通二心。所克无心。见论。就克有四比丘。一是师。三是弟子。欲益六钱。师语弟子。汝各偷一。我偷三。弟子言。和上偷三。我偷一。汝各偷一。下二人相教亦尔。而得六钱来。师自余三。犯兰。教弟子三亦兰。以自作业异。教人业异。各减五故。三弟子各一兰。自减五故。各一夷教人满五故。第三境想两重。以辨前四重位。次四对轻。皆就本迷。阙第三句。故两位齐。四若对上数。上数境想有三。但今合五过五咸。是重位故。为两对就重位中。初文一句。夷者当宗理尽。次有主疑。义合有六。直疑有三。横疑有三。亦可但三余无文故。次下二句并各为一问。所以不对重物重物想。作境想者。一解已合说竟。故文言有主有主想五过五故。此决不尔。有主犯门。五过五重。轻门岂容合说。但可文略。若准此略言。上阙缘中对重物。须有心差单双等也。减五准前不犯中。犯中与想□□总句主不舍。粪扫想取。合反三主。已有想等三。别反盗心。
四分律疏卷第二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三
●次释杀戒。四门分别。一广就三趣以彰煞义。二人趣之中明煞父母逆背恩养义。三煞罗汉逆。四出佛身血逆。此二损害福田。
先解初门。广明人趣。自有其四。一制戒意。人趣报胜。善因所招。形心俱是受道之器。但出家之人。应怀四等。今反瞋忿。断怀阴境。违慈恼他。损害道器。过中之甚。为斯圣禁。
二释名者。五阴实法中。假立众生名。断于五阴。名为煞生。此是所防。戒是能治。谓能所通举名煞生戒。此从境用作名也。若依多论辨五阴中。但煞色阴。以色是等受刀杖故。若就通相。以色坏故。四阴命根亦坏。如破瓶失乳。谓此别有非色心。命根连持。色心今坏。五阴命根同坏。二就色中。但煞未来。以过去已灭不得煞。现在一念不住不可煞。以现在受刀杖。使未来不续。三就现在未来中。但煞无记。无记受刀杖故。善恶是方便。不碍刀杖。四就无记中。但煞报色。不害余三。如破瓶失乳。通煞四种。五就报色。但煞触尘不煞余八。通相辨煞。亦煞诸根三尘。六就触中。唯断头腰二处。触者即死。头是多入聚处。腰是出入息住处。故坏余处触。不必定死。通论并煞诸触。若依成论。一念实法中无煞生。必以断相续假故。乃名为煞。故论云。五阴相续中。有众生名。坏此相续。故名煞生。谓业烦恼为命根。色心为命体。相续是命义。今断相续。故名煞生。
三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五。一者是人。简余趣轻故。二是人想。想疑轻故。三者煞心。以其无心。全无犯故。四起方便。以无方便境不可坏故。虽方便加害。若命未断。所顽未毕。思心不畅。亦不成重。故须第五断命。
四阙缘义。若阙初缘三句兰罪。一非人人想。二畜生人想。三杌作人想。初缘阙竟还立。若??第二人想。容有六兰。迷法想阙当法想转想三句。文虽是一。义含三句。一人非人想煞。若根本迷人。作非人想。煞人无罪。非人有吉。今律文结兰者。据本作人想往煞。已得偷兰。临至人所转作非人想煞。若结后心。应得吉罗。隐其后心之罪。结其前心。故得偷兰。问若后心无兰者。何故律文人非人想兰。答转想当非人时。实无偷兰。由想当非人故。令前心偷兰。不得揽因成果。举由转想。结前心兰。故言人非人想兰。如三谏舍者三兰。岂可舍善心有兰。由其舍故。前心偷兰。住在因位。举后舍心。结前心之兰。故言舍者偷兰。此亦如是。二人作畜生想。三人作杌想。问人非人想结前心兰者。向阙境缘。非人人想。亦应举后结前心。古人解云。为成人家方便故。??心结前。??境结后。以文俱偷兰故。作此解时。非人人想有前心吉。此定不尔。今释非人人想。亦结前心。所以尔者。若本煞非人。后心当人。可言为成人方便。结后心兰。非人前吉。隐而不说。今文所辨。本意煞人。非人境差。若人想煞。心恒在本境。只以非人境差。??前煞人之业。更不成重。即是煞人方便前生。非人之境后起。犹是举其后境。结前心方便。比于转想。本迷两殊。俱结前心。如本煞张。后对异境。张人方便前已得竟。即此又是非人境上。迷非转想。本无吉罗。即异趣上。五是此结死尔。一切类然。次疑心??决正心。义亦含三。谓对人境向余三疑。是次双??两缘。义亦含三。一非人??人处复生疑。为人为非人。二畜生疑。三杌木疑。问境心已??。何故复须双??二缘。答虽可同??。境心异故须来。问异相云何。答异境上生疑不同。??初缘疑。当于异境别前??第二。有斯别相故须更??。问义虽小可异。莫不??二。何须重??。解言。若不出者。人情意谓。疑对本境。不成人方便。疑当异境。不成人方便。故须双。问此得何罪。答非人疑兰。若尔对本境疑。结前心兰。双阙对异疑。亦应结前心吉。解言。此之二疑。并结未疑前兰。疑缘异吉非宗故。不论如上说。问想疑二心。疑心辨双想。不尔者。解言。想一向故。不成双。如人非人想。不??境。非人人想。不??心故。何得成双。疑心缘两境。对非人故。即??境犹预故。便??心故。得辨双??。又此双??。双在??心中辨。若单双俱??境。一六想疑并??心一六。此亦无妨。诸戒类尔。又此言??境等各六者。亦可单双二??。广各十九。如境差说。余戒亦然。此等二??。下不后论。??三全无罪。容得提吉。??四无罪。??五轻重二兰。此等通别。具七方便。人趣死尔。余二类然。轻重为别。
次煞父母。然人非化生。业寄胎报。托父母之遗躯。以成己体。兼复鞠育。其恩深重。理应敬养。报恩殖福。今反内怀瞋忿。兴加逆害。违恩背养。为至情深。故制夷逆煞。义如前说。问煞父母为知得逆。不知得逆。答本漫心无简。若对父母虽可知。称本所期煞。亦逆罪故。见曰。实是父作。非父想煞。不得出家。若本克心。不欲煞父。作贼想而煞。父境虽坏。恒作异想。不知是父。但得夷罪。不犯逆故。伽曰。父非父想煞。得出家。不犯逆故。须知方成逆。问若父出家。成罗汉。煞父罗汉。为得一逆二逆耶。经论不同十缘。忧波问。煞父罗汉。得几罪。佛答。得夷并二逆。又涅盘经。一者煞父王。二煞须陀洹。罪兼二重。又杂宝藏。忧婆羡王出家。立子为王。后成罗汉。子王欲煞父。父比丘言。汝得二罪。以等文断父命时。即损恩养。亦损福田。二境死别。心缘两害。故得两逆一夷。夷对人境制故。文人人想。以其缘异。心缘两害。故得二逆。又可一逆虽可二缘。莫不同一行者。既无二命。何得二罪。但可业恩是重。无别二逆。问若父出家竟。转根为尼。若煞此尼。得煞父逆不。答伽曰。若煞女非母非罗汉。而得逆罪。谓父变作女人者是。以斯文证。故知逆罪。所以尔者。根虽有异。人者不殊。若煞此尼。有背恩义故。问若打此尼。得父罪。答但得打尼之罪。若尔煞此尼时。不得煞父之逆。解打本就位结罪。不望违恩。打时是女故。结打尼之罪。煞就违恩。此父者损坏。故得逆罪。如似一父。若当打时。道俗位别。况转为女。故知就位得打尼之罪。问父母变作畜生。煞得何罪。答但得煞畜提罪。若尔伽煞女人。不应得煞父之逆。解父实变者。已命终竟。此谓刹那中阴。即受畜报。故得提罪。转??为女。犹是人报。明有违恩。是以非类。若父报得通惭。变非畜。作父想煞者。亦得逆罪。以父境死故。若不知无罪。若煞畜生父母。但亦犯提。以劳不满故。又报劣故。故十曰颇有煞父母诸比丘与受戒。是人得受戒耶。答经谓煞畜生父母是。亦具五缘。一父母。二父母想。三煞心。四方便。五断命。若??初缘四兰。谓余人非畜。杭以??父处。作父想煞。??第二缘。易想四句。谓父作余人想。父死犯夷无逆。作余三境想得兰。疑亦四句。若向余人疑。得夷无逆。向余三疑。得兰双??罪。若??煞心。或有吉。阙第四无罪。??第五或轻重兰。
次煞罗汉。制戒意。阿罗汉者。修道进德。惑尽解满。弟子之中。究竟福田。理应敬养。获反报之福。方乃瞋忿。兴加逆害。损丧圣躯。失利滋甚。为过尤深。故制逆罪。降斯已还。非其究竟真净福田。乃可业思是重。不与逆名。辟支佛。得夷无逆。故地藏经。煞辟支得根本不犯逆。问为知得逆。不知得耶。答本漫心一切皆害。纵令不知亦逆故。见论若比丘。教比丘煞比丘。教时未得道。临煞时此人得罗汉。教者犯夷逆。若先克心不欲害圣。知方成逆。不知非逆。故见论畜生想煞罗汉。不犯逆。若言具阙。一同父母。
次出佛身血。佛是究竟满足功德福田。四等开化利益无崖。理应敬养。殖无尽之福。今反瞋忿。兴加逆害。侵出身血。损法身之器。过中最甚。故制逆罪。若本漫心。不问知与不知。但使出血。亦得逆罪。若本期心不欲害佛。知方成逆。若余人想。无其逆罪。若尔不知是佛供养。何以佛边得福。答价人漫心。一切福境。皆供养意。虽对于佛作树神想。由心无简。于佛得福。若克期局。佛边无福。亦可此律树神告知。何以无福。
具缘亦五。一是佛。二佛想。三煞心。四方便。五出血。若??境双??。各四兰无逆。若也想疑。亦同八兰。或??煞心。得逆提罪。??四无罪。??五轻兰无逆。以其本心。断佛命意。是故皆兰。若以父??境及双??。对佛辨者。佛或??二。谓理教俱??。望本期说故。或单??理。望亦可坏故。不??教名。以本兰今兰故。父等唯一理教俱??。不得单??一也。以可断故。想疑二中。对佛想疑。不简趣之同异。亦或二或一如上辨。以不可断故。若其父等同趣。想疑唯一。??理不??教。以本夷今夷故。异趣想疑。方是??。以可断故。??第三缘。彼若出家父。教名嫁三人。谓并堤罪。佛与罗汉。别有违逆。若在家父。教名全异。皆无违理。第五缘若望本心。佛上俱??。若望不可断。单唯??理。父等一向俱??。就煞戒中。科文亦同然。
制缘起中分二。初明其犯。二诸居士下啧。前文有二。初其衣钵。与汝犯缘。二则受下正明相煞。前文分二。初如来住处。二无数方便下人缘合辨。以相赞者。则是犯人故尔。缘中文二。初说不净观。依教习成。二诸比丘婆求河边已下。举处取人。猒报求煞。为彰习成起过。前文有四。一依病设药。叹教行俱妙。劝令修行。二诸比丘念已下嘿念大圣为己故说。三诸比丘下慎教克获。四便求刀下方求舍命。先解初文。五停心中。多贪欲故。不净对治。但贪有五。一财贪少欲来治。二色贪说不净行。三淫贪舍无量治。四名贪示众生空。五法贪法空对治。色贪故说色不净。谓是无贪善根性。贪对治故。于中有三。言说不净者彰过叹。不净行者叹其能治。叹思惟者。劝勉能行。如智论说五种不净。一生处。谓识种子。八月九月。常在生熟二藏屎尿之中。偈言。是身为臭秽。不从究开生。亦不出薝卜。又不出宝山。二种子不净。谓业因缘风。吹识种子。住在赤白精中。托揽为身。偈言。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三自性不净。谓以三十六物。?以薄皮。大小不净充两其中。偈言。地水火风贺。能变除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眼出??泪。耳出结聍。鼻中涕流。口出唌唾。大小便道。流出屎尿。偈曰。种种不净物。充满于中身。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投火为灰。或为粪土。偈曰。审谛观此身。终必归死处。难御无反?。背恩如小儿。二诸比丘念已下。嘿念大圣为己故说。三诸比丘下。慎教克获。于中有三。谓法喻合。法中三。一诸比丘能习观人。二即以无数者。方便习观。三从定觉已。观成猒报。喻合二文并三可知。四便求已下方求舍命。
第二举处取人。何以独言婆求河边者。为□过非一切故。婆求河边。于中文四。初举前四中。第二次以无数下举前。第三求刀已下举前。第四次物力伽下能行煞者。言姓者。非出家人。前习观者。故五分中弥邻栴陀罗。十云。庶杖梵志。只。庶杖外道。见。庶杖沙门。作沙门形相故。
正行煞中文四。一受雇行煞。二于彼江下内心追变。以其江水。能荡众秽。故就而洗刀。三时有一天魔已下。恐其不为。劝赞所作。欲令信故。水上而立。四时难提下受魔叹可。广行煞戮。观行未成。名未离欲等。不净观成。故曰爱尽者。身毛不竖等。曰煞一二三等。广行煞事。谓为度人。
呵文两。一俗人呵。二尔时毗舍离下。佛呵。??无比丘呵者。习观行成。方能猒报。或前谓是为此无呵。就佛呵中文三。一发觉所由文三。初有缘集众。只十并言。众欲布廿。则知是小因缘。此律既无布女之言。谓不为说法。集者为小因缘。二尔时世尊下因前致问。三阿难已下举事以答。
第二唯愿下请更改观。更说法中文两。一说法方便。第二尔时世尊已下更为说法。方便文二。初阿难请。二佛告下集僧。前请文中。使永无疑。或者佛说不净。为除贪患。贪患若尽。遂不起业。集因既惩来。苦不续。言祈如此。本不欲令彼猒其现报。但观成谬报。交求害己。然余比丘。谓佛言如是故称疑。或请更说法。令然解圣心。故曰永无。
正说法文四。一为说法。二彼作是念下嘿念许修。三时诸比丘下依教习成。四从阿那觉已下观成获果次第。反对前煞缘中四句之文。然说数息。本为得果。明说不净。亦是不欲则猒现报。改说言尔。初说法中文二。初出所说法。然有法喻合。法中四句。一阿那波那。举其定。然此名出入息观。以慧数为然。今言波那念者。从律作名。此数息有六。谓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等。二寂然快乐。叹定凝摄。三诸不善法。谓觉观不善。是其所治。四则能下。彰能治之功。喻中秋天者。喻初定然。二无复者。喻前寂然。三又如大雨能止。喻第四功能。四猛风喻第三所治。合文可知。二尔时世尊下。正说数息观法。对治思觉众生。下之三文。次第可知。第三以此因缘下佛集僧以呵。改观除疑。时遥事隔故。更须集众。呵前不应。
戒本六句。一人。二故自手自煞业。三人命者。所害境。四持刀下。教煞业文二。初举教煞。于中持刀与人者。安煞具煞。叹誉死口赞煞。劝死下是劝煞。二作如是心下。总以结前三句。五结罪。六治摈。六中下二略而不释。释中初三略而别解。二四两句。合而广辨。人者一念识支。托父母胎。人报之始名初识。垂终一运是后识。中间连持是命。坏此一报名煞。只云。人者有命人报所摄。五分。若人若似人。似人者入胎。四十九日。过是已后。尽名为人。
自下合解二四。文二。初解犯相。二若作如是比下轻重相。前文初列两门。杂自业为四。教业十五。合十九门。准释文中应有二十。彼有遣使书故。第二名举两释。若克害张受教煞张。三性之中。俱犯重罪。受教然王。使者犯重。能教无咎。但得张边境差兰罪。若克教煞生。立则莫煞。受教者立时乃煞。能亦无罪。于立人边无煞心故。得坐人边方便。若漫心同犯重。使者本未犯重中间但轻。一非能教。二非所教业。约不作故。展转使者。一切得重。并是能教所教业成故。余可类知。
二轻重又三。一人报。二天子下果报。三境想。境想之中四门分别。第一解须境想意。二泛明境界。三辨有无。四定其多少。然犯不孤起。必也托境关心。以成其业。境有优劣是非。心有浓淡谬误。或心境相应。犯齐一品。而业有轻重。或心不当境。人非人想疑等。或境不称心。非人人想疑等。或境犯心不犯。有主无主想等。心犯境不犯。无主有主想等。有斯差除。明须境想定其业位。犯等四句。识想故尔。
第二泛明境界位阶。且五。一内报。二外事。三法。四时。五罪。言内报分别。谓人天非畜。若四境齐犯。谓如初戒。或各升降。如盗煞等。又就人中道俗。俗者如贩卖及食家有宝等。道者如谤?说。打搏疑藏等。通道俗者。其如二宿淫触二粗等。然于道中内外。外局衣食。内如毁两。又内中小大。大如谤夺。小谓减年。又具中形报。随慎之提局。是比丘同路。乘船作尼。赞食事专尼众。如谤?说。义该两众。余通可知。又形报中。色心分别。如淫唯色。死尸犯故。文言道道想。此通四趣。漏失同然。境仍是宽。自有约心为境。如观许等想。染心衣食。第二外事者。如振地草木不受残宿。劝酒足等。亦可长衣钵类通。内外者。盗夺虫水等。第三法者。有四。一自所称法。如媒鹿语。二妄毁呰。第二他所作法。处分诸谋。三治法。谓随举等。四法相道理。谓十八法。第四时者。如日暮非时及残宿等。第五罪者。?说之类。
第三有无有者。僧五犯中。合二十六戒中有。谓初四二六三十有一九。十十五对。有三十五。如二房含七盗。鹿媒坏生等。各有二重故尔。尼之五犯。若论同戒于僧二十六戒中。除却十戒。谓淫触二房两粗赞食日暮两足等已除。十六戒同。谓三夷媒回僧说粗捉坏非残不酒二虫?粗发诤等。略出戒本。岂非通有二。不同如摩触五句。染心四句。合十八戒。对便二十一也。次言无者。通对前五。一内报无者。或是理无。如漏失戒。触缘斯犯。何须境想以阶犯位。或可略无。以道想若疑。但得兰罪。故条部云。若非道想不疑残。故知是略二定。略无如谤夺。两舌毁呰嫌骂。局此境犯。今无者略。二事外略无者。如屏露露敷露燃藏衣钵等。三法中理无者。以无所对法故。如煞盗等。言略无者。如大小妄及谋随举等。如祗二随。咸有境想故尔。媒等反此。故有法想。时者如洗浴。二入聚落。今应是略。罪略无此。如尼?戒。余尽理无。不对罪故。
第四多小境想之文。或四或五者。但由第三人非人想。此一不定。故或四五。所以尔者。昔解若重轻相对。定有第三。故则成五。如淫戒转想及本迷。并得夷兰。若煞妄摩触及二粗等。转想兰吉。本迷亦吉。故须第三以成五阶。若犯不犯二境相对。处分盗等。盗戒则四。处分具五。五谓转想有前心兰故。四约本迷二境。全无罪故。故犯不犯或四或五。问重轻相对。定有第三。成五句者。何以?说第三落在开通。以彼二戒粗非粗想故。为如此妨。故今更解。重轻之中。位有其三。若转想定五。迷或四五。云何或四五。若想对二趣犯境起迷。犹吉罪故。为斯具五。想对无情一切无犯。是以但四。如似?说。类前亦尔。若对下三轻重应五。然落开通。此是全谓非罪。而?说者无犯故然。是以本以迷或四五。若准此义。犯不犯位。又有其三。如上重轻应本定五。进就不犯故。即成或四五者。今犯不犯。如盗戒中本。是或四五。今退就犯中。对非畜二物。作想转迷。俱五亦成三位。此则二对理齐。文中绮说。谓煞等就重轻。盗约犯不犯。故有多少。又复此谓犯中有轻重。如前所论。若处分掘地非时劝之犯中无量。轻但有或四五。余准可知也。又后上来如此释者。可此等通本异二境。故言定五及或四五。若据本境四即齐。四谓本迷故。五则俱五。谓转想故。但文在说用斯犯等。随据境想。可以准知。
次释文如常。此五则为五阶。又可一具四??。相对为四。初句境心俱重。次二境重心轻。次一境轻心重。次一俱轻。又可下四束三。人非人想疑。心差境方便。次一境差心方便。次一心境俱差方便。
○妄称得过人法戒第四
一总解妄语。二别解大妄。总有五门。一定能妄语人。二凡夫妄语。有五阶差。三境心虚实。四结罪分齐。五自言有无。
先解初门。所言圣人修道进德。契证真实。断除虚谬巧伪。斯尽出观陈说。言则称实。何有妄语。若也大圣则寂常用。理所不论。然声闻圣人。亦有定前理观。方便心中。闻象王入池水声。向诸比丘说。比丘言。何有入空两定闻象王入水声。目连虚称同上人法。佛言。有。是定不清净。目连不犯。此谓理解方便想心实语。亦无妄过。以凡人无彼人二种实语故。发言成妄。凡夫亦有事中实语。如身证苦乐。但依实说。亦成实语。然非理解。未能断彼虚谁之心。违想背心。还成妄语亦有缘事想心。若祥想心。若祥想说。亦无妄过。然非理解方便之想。不能断妄。违想而说。则成妄语。故此妄语但是凡夫。又问前之三戒。不定犯人者何。答前之三戒。是凡不疑。故不须定。此所称法。乃举圣法。以成其犯。是故须定凡而非圣。又目连语滥。故须简定。
第二门四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得文。以定依下增四但四妄语??无兰妄。若取诳非人变畜及余??缘等。并是不具分兰。足别成五。若十律明了。具明五妄故。十曰不具足夷残。是兰妄语。既准文有五。言五妄者。一夷妄语。二残妄语。三兰。四提。五吉妄语。此言夷等妄语者。谓举所得之罪。以标妄言。非谓举夷等五以谁。前境。第二约所称法圣凡分别。位约为三。夷一妄语。以出世间法诳他得罪。然此凡夫于出世法未实交语。假偷在己。诳或人境以谋名利。损重过深。故得夷罪。第二残提。二罪同。以世间法欺诳遥人。实无三根。横构虚状。以其重事诳僧见犯欲令傧罚。恼他一生。过中不轻。故得僧残。或以残谤治损轻微。或违见闻背想而说。此等结提。第三兰吉。二妄所称之法通世出世。谓大妄下兰即举圣法。二傍下兰便称凡法。此中畜吉便举圣法。余吉是凡故尔。
第三约所诳境。三趣宽狭位二。谓夷残提三。同诳人境。所称事殊故。三阶降兰吉。二妄通诳三趣。以其所称及境别故。第四约事细分。摄尽不尽。问若如向说。妄便多种。何以唯五。答以名类往收。妄无不尽。如言兰如妄收一切兰。吉亦同尔。故唯五妄。
第三虚实者。位亦为三。夷妄一种心境俱虚。残提两妄不问境之虚实。唯所心虚。兰吉二妄义同上二。先解夷妄。须俱虚者。若是境实。除断巧为。则无心虚。若境虚心实。增上慢人。圣开不犯。若心境俱实。不犯此戒。如实得道者。是故知。要须心境俱虚方犯此戒。言境虚者。实不得圣。心虚者知不得圣。问望何以说虚实者。谓举境心不称口说。以为二虚也。残提二妄。境唯是事。通于内外。非是圣法无。问境之虚实但使心虚。皆成妄语。作四句者。沓婆俱虚。彼人不清净者境实心虚。此二是犯。有于不妄心不得出者。是境虚心实。见根等三。境心俱实。便是举罪。此二不犯。此对四句。故前二犯。下两不犯。残提义同。就上二句犯中离为六心。对小妄同异者。小妄初三五俱虚。二四六境实心虚。谤中六心减。是境心俱到。境上虽有犯不犯事。望我无三根。并是境虚。知无三根。复是心虚故。使不同小妄语。兰吉二妄法通凡圣故。若圣法诳边。同夷俱虚。若称凡法。同于残提。其唯心虚。
第四结罪分齐。妄语本为诳人生信。所以但使知解即得罪。不待信方结罪。其义何也。答信相难知。又结罪分齐。口业闻知。信在前境。非口业所为。何得待信。如六疑怖。两舌毁呰。皆不待乖分恼怖故。此亦尔。不烦致难。
第五自言有无。理而言之。通有自言。如自言毗尼。又一切戒。皆问自言。所以此戒偏有自言。解有多说。今一义解。具二义者。须有自言一罪重坏众。须众治故。如僧尼二?不同者是。二虚实难知。以内证法故。若不自言。事亦难知。具斯两义。故有自言。自言众委。治罚义易。下谤亦尔。自有难知非坏众。如小妄是。自有坏众非难知。余夷残是。非难知非怀众。余提等是。唯此及谤。具足此二。故有自言也。又一释自言有二。一因问自言诸夷有。今此戒中。有不因问。而自言犯。以缘有故。牒为戒本。如增上慢。大妄即有实得道。问此彼遂文无。除梦亦尔。不同可尔。所以复言。若问者。相对故举。然此等自言。令不欲明自言众知治罚故。来此文有者。以后翻前。望首其罪。谤中自言。雪沓婆清净。尼?藏中作发觉因。有斯义殊。故须自言。
第二别解。大妄制戒。无漏真道圣所证法。非是凡夫障秽之所然契。以未得故。胃假虚谈。自言己证。或乱群心。欺诳于世。悕招名利以自拥己。啧法??时。□中之重。故须圣禁。二释名者。言不称实。所以言妄。妄说圣德。事超凡境。故曰过人法。此是所防。戒是能治之行。能所通举。故曰妄说。得通人法戒。问何以不言通天法者。多论言。佛在人中结戒。人有木叉。人多入道。多修善法。胜于天故。但使胜人己过于天。又言但胜人得重罪。天故无所论。
第三具三如上。别缘有八。一境界是人。二人相。三境虚。四知境虚。五说过人法。六自言己得。七言辞辨了。八前人知解。或有更加诳他心者。义或可尔。前八亦足。
四阙缘义者。若阙初缘。容有三兰。或言六兰。亦可单双二阙。各十九兰。??第二六兰。疑相各三。故??三。境虚作境实。或有提吉。或全无犯。??四。增上慢人。今是无犯。??五。作非通人法容无罪。容得偷兰。??六。作不自言己证。或无犯。或得兰罪。??七轻兰。??八重兰。是中具七方便。
就前戒缘起中文二。初明起过。二诸余比丘六呵责。前文复二。初至不以饮食为苦。犯方便缘。二尔时婆求已下如念妄语。前文复三。初如来住处。二时世下分散从众。妄语远缘。文三。一时世声贵者。分众之缘。二时世尊下告众随缘。文言同和上者。盖应结集之家反名前事。舍和上等。义亦同尔。三时诸比丘下如教分散。三时有众多已下嘿念计挍。妄语近缘文中二。初设计方便。二寻即念言下正明设计。第二正妄语文四。一彰己自得。二粗显他得。三则狡名利。四受利资身。色力充悦。
第二呵中文二。初至或无实来。发觉所由。二告诸比丘下正彰呵责。前文中二。初实语礼觐。以显发觉。文三可知。二妄语比丘以彰发觉。文四。初安居已礼觐世尊下。有三文。各一问答然。第四文者。因言舍问。正彰得实通有所归。二正呵中文二。初以实况虚呵说。实遮轻圣。情犹禁断。岂况虚谈性重而向人说。于二以轻况。一举数。二列两名。并是虚情窃利。减称为贼。损有重轻。义分小大。内实破戒。无恶不造。为谋名利自称净行。是第一贼。若以生法二空已去。实未交证。假诳求利。是第二贼。三次校量。是中是前二中。为口腹故。大于初贼。故名最上。四何以故者释。何以初小后大。故此以出世间法。假偷诳人。盗受饮食。通实深重。圣结夷罪故。大于前贼。
说戒文二。初一戒本三。一略明戒本。二蕂前随开文。一举昔虚今实。生疑之境。无漏圣法出过相有。名为增上。然此比丘未得谓得。名之为慢。十律云。此人久在山林。不见妙色。暂伏烦恼。自谓永断。故生此慢。后近城傍见净妙色。贪染还生。知己是凡。即便修道。成阿罗汉。二彼作是念下睹境生生者。佛说告罪鄣碍圣道。我亦修行得道。准我境虚。违于圣教。似应是犯。若当犯者。不应得道。今既得道。复似不犯。于此犯不犯中。情疑未决。故曰云何。三伏[冰-水+乇]除疑。若制我是犯廿心傧罚。若言不犯。依众净心。进否听教。故曰乃至奉行。四正为咨决。五赞叹开通。唯其境虚应在犯[阿-可+弓]。以谓己得。心实无巧。开其无犯。
第三满足戒本。文七。一人。二境虚。三自称言下自称得圣。自称言者。总称圣法。二我已入圣下别举。言入圣者。谓得生空。知胜法者得法空。我知是下得初果已去。四自言。彼于异时非妄语时。望首前罪故。五除开缘。六七可知。问所以实得道。不言除增上慢者。无别缘起故。四五七等三句。文略不释。释初可知。不知不见者。此解第二句境虚。自称已下解第三句。初释总句。二自言念在身等解下别句。前文复二。初解自称言。文云有信者。谓称得理解之信。有戒者。谓定道无作。非谓五篇不犯。若言持戒头陀等。多云。犯兰。闻谓闻慧。智慧者思修二慧。辨才位放说法。
第二人法者下。解上人法。先解人法。谓阴入界。次上人法者。总举圣法。故曰诸法无漏等法。然是离相。名为出要。
第二离明圣法。初列十四章门。念在身。身念处。正忆念余三念处。自言持戒。八正中正语等。是有欲者。四如言足。自言不放者。不放逸数。精进者。正勤乃至十四。初门有三。初句从身念观。发得生空解。有念者。谓身念处观。能令人出离者。谓发生空之解超度生死。故言出离。心鉴于法。得理治心。名曰洽习。转增近理。心冥于法。故曰亲附此法。第二修习已下。谓发法空。务进所修。理解转增。悟达法空逾胜于前。故曰修习增广。观用从心。故曰如调伏乘。第三守设已下。谓发无相真解。录解在心。名曰守设。照理分明。字曰观察。心冥无明。解融莫二。故曰善得。平等正观无漏真解现前。坚固不退。故曰已得决定。见或永移。故曰无后艰难。纵任之地。故曰自在。余皆类然。据此消文。且依一相。相传而释。究寻道理。位应局定。若诸门通。然此亦难用。今取分义。如身念处。有其出离。乃至而得自在之能。或诸位中与念处相应故。故言乃至自在。横克当位。则不如是。诸门类然。自言得定。有觉有观三昧初禅。无觉有观中间禅。无觉无观二禅已去。言空三昧者。谓苦下与空无我二行相应定数。若灭下四行相应定。是无相三昧。苦下二行集道各四。此十行相应定。是无愿三昧。自言正受者。八中前二。想正受者一切有心定。对除色中乱故。无想者。谓二无心定。对除心乱。次四正受。是八背舍。背舍者。谓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四空处。五识处。六不用处。七非想处。八灭尽定。前三背贪。次四背舍下地。谓空处背第四禅。识处背空。乃至非想背不用处。第八背一切心心数法。故名背舍。亦名为八解脱。今四中随法者。是第八灭定。谓随灭二十一心数法。还得二十一非色非心法。以补心处。故曰随法正受。二心想者。谓四空定。即四五六七四背舍也。三除色者。前二背者。谓以不净观除色贪故。四不除色者。谓第三净背舍。次一除入正受者。谓八除入。除犹舍。入者解。则分前三背舍。以为此八。初二各二。谓内有色相外观色。若多若少。次内无色相外观色。若多若少。第三为四。谓青黄赤白。亦名八胜处八制入。次一切入正受者。是十一切入。则以第三背舍为四胜处。及观色本四大故八。并空处识处故十。十一枝道者。人言依成论十一定具。一清净持戒。二得善知识。三守护根门。四饮食知量。五初夜后夜损于睡眠。六具足善觉。七具行者分。八具善信解。九具解脱处。十无载。十一不着。若依舍利弗阿毗昙解十一枝道。云何一支道。身念处。是名一枝道。云何二枝道。定慧是。云何三枝道。有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空无相无观等是。云何四枝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四向道。四修道。四断等是。云何五枝道。五根。五力。五解脱入。五出界。五观定。五生解脱法等是。云何六枝道。六念。六向。六出界。六明分法。六悦因法。六无喜正觉等是。云何七枝道。七相七定。因缘法等是。云何八枝道。八圣道。八解脱。八胜入等是。云何九枝道。九灭。九次第定。九相等是。云何十枝道。十相十直法等是。直者。正见正觉。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知也。十一枝道者。十一解脱入。是名十一枝道。修者。修五分法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次重轻如是。虚而不实下。解戒本第六句犯相轻重。于中文四。一本境。人报有二。自作遣使以辨。此二之中各有书等四法。亦可五法结罪。初举口说。余四合结。二静处下。对本境有无以明。称此据闇处语故。第二我对异报。自他各四。如上。又可或五可知。第三若人实得道下望所称说。虚实类非类。以辨轻重。第四合对二境。在缘彼此。但列境想。略无法想。开文。梦中说者。则是除梦中。业戒等多有此疑。
●第二篇僧残
九门分别。一起由三毒。二配于身口。三自作教人。四解遮性。五初犯种类。六持犯方轨。七二部同异。八违制不同。九下众任运。
言起由三毒者。初有七戒。因三事起贪染心成。次有二戒。瞋心起成。次有二戒。因三事起痴慢心成。次有二戒。瞋痴起成。
二次身口者。位以为四。初二局身。次二粗语二谤四谋等八。口为正犯。身有助成。次二房戒。身为正犯。口是助业。次媒嫁一戒。身口正犯。
三自作教人者。位分为三。一有五戒。自作成重。教人同不同。谓二粗语媒嫁二房自作定残。教人或同不同。若教人作五于己有润。故同犯残。若泛教人于己无润。但可犯兰。二次有二戒。自作教人。一向同犯。谓二谤戒。自作教人为己不为己。恼坏处齐。畅思不殊故。彼我同犯。三有六戒。自作犯残。教人但轻。谓漏失摩触自作犯残。人教偷兰。以无润己故。下谋戒自违谋亦得轻罪。若僧未谏教言莫舍。但得吉罗。以无僧命众法可违。过轻微故。若僧谏时教言莫舍。则结兰罪。以违僧命情过重故。周教人漏失。若作教者。得兰。不作教者吉罗。何故此中前人用我言教。违谏未成。已得兰者何。答彼受教人。但有自坏损他。无僧命众法可违。过义是少。故事成兰。不成但吉。此中教人违谏。一有自怀。二复损他。三有僧命众法可总。通义是多故。不待事成。教则结兰。问若调达违白未竟。教言莫舍。亦得兰不。答亦偷兰。若尔所教之人违白未竟。得吉罗。何以能教已得兰罪。重于所教。其义何也。解言。调达正是所谏法可违结罪分齐。违白竟时。果既偷兰故。违白未竟。但犯小罪。又复更有僧残重果可趣故。中间犯轻。能教之人。非谏之所为。无谏法可违结罪分齐。又复更无重果趣故。随教语语。则结偷兰。如似违谏有僧契。结罪亦前却。若违屏谏。事成结罪。若违僧谏得残提时。不待事成。故今能教亦就众别。以明前却。如触等二。要待事成。教人违谏。教则偷兰。问教他谤等。我亦犯残。则教他忏。我罪应灭。答缘具不具故。
四性遮者。媒及二房是其遮恶。余之十戒。然是不善。故是性恶。
第五种类者。见论分为四位。初有五戒。咸是爱染。初戒举分淫之种类。二房两戒。是盗种类。二污家恶行。是煞种类。四余之戒等。妄语种类。
六持犯。是中二房具二持犯。然前房半非除通量故。自余十一止持作犯。亦可止作犯。通十三戒。作持止犯。前房少分。第二房令品别阶降。已如上辨。
七二部同异者。媒嫁二谤。四违谏等。此七同犯。而四谏得罪虽齐。对境翻到。谓各违当众谏故。媒谤三戒境罪俱等。自余六戒。僧尼不同。漏失僧重尼提。多云女人烦恼深重。难拘难制。若与前重罪恼众生。又女人要在私屏。多缘多力。苦乃盈流故轻。男子不尔。随事能出故重。又可染患。内外不同。故有轻重。比丘摩触。力能自固。以限分前。但得僧残。尼则烦恼厚重。既受摩触。恐成陵逼。深防中前。故结夷罪。有四不同。故罪阶降。一死活。二大小。三染心有无。四身分轻重。尼惧陵逼。故须沽及大等。僧据染患。不兰死及大小等。二粗恶语。僧重尼轻。以希数故。又尼有趣重方便。故得兰罪。僧无八事相资。故得僧残。二房戒者。大僧犯残。尼作犯兰。若就过量。大僧得独行宿。善独造房。故制僧残。尼须伴护。若共造房。自无过量义。故律言。多人住屋不犯。见曰。二人造房不犯。设令独造希兰罪。若尔覆屋过三。何故同犯。答此据尺量分齐故。二人不犯。下至三节宜辨。摧??招讥。不简小大。故同僧提。问尼就有伴假独义希。则得兰者。尼是有伴假独义希。屏露二坐不应同犯。答此就损业。损微则轻。又设独造。希而不数。故得轻罪。坐等就深至虽希数。齐招讥至。僧尼同犯。若论不处分者。尼无兰。若前居聚落。僧傥无房。故宜须造。设不处分。情过轻微。但结兰罪。比丘丈夫得在兰。若树下露坐安身进业。今在聚落。营构私房。故须重遮。微其后犯。
八违前不同者。前之九戒。违佛制得罪。后四谏戒。违僧制招??。此僧前者。则是佛前但僧。若不秉。则无违谏之残。残由违僧。故此四戒违僧前犯。
九任运有无。七戒容有任运。二粗两房。二谤媒嫁。得有遣人为己作义。所教事成。三性之中。犯七僧残。余无教人。故无任运。
就十三中。初之九戒。若持护众行法。违则坏众行法。后之四戒。若奉顺僧命。息过不为。显众法成就。有被时之益。名护众教法。违则坏众教法。前中复三。初五内染。以明坏众行法。次二两房事和。以明坏众行法。次二两谤情和。以明坏众行法。前五得三。初一坏众坏行法。不坏于时。次三坏众坏行。坏行坏时。次一坏行义微。坏众坏时。
○故漏失戒第一
佛前不听者。多曰。为正法久住故。又欲止诽谤故。又欲生天龙善神信敬心故。又复欲是恶法。正是生死之原。爱道之本。理应禁断。令梵行清净故。
次释名。方便动转。标心究竟。名之为故。然分盈流。名漏失故曰也。
通缘有三如上。别缘昔解三缘。一作究竟。二方便动转。三失则犯。今释五缘。一有境界六种非道。谓须除道。以道非道想。??此境缘。则得夷故。二六种等。非道非道想。以非道道想。犯偷兰故。是以条部。若非道想。不疑僧残。三作究竟心。四动转。五失则犯。??初缘得重。不得此残。??二两兰。谓非道道想。非道疑。??三四无犯。??五或重轻兰。
缘起文二。初犯。于中文二。初犯缘。二随念下正明其犯缘。文三如常。第二诸根悦豫下呵。呵文中二。先比丘呵四。一诸根者。发觉所由。二诸亲友下。问答自言。有二问答。三汝所为下呵。于中文三。一释非安乐。妄计为过。谓所为不善。于理实违。故曰甚苦。当咸色报。名为非因。反谓安耶。二此正法已下。举清净愿。所作不应。三汝云何下举所作集因以结呵。四举以白佛。二明佛呵。第一先问自言。二世尊下呵。有三。初行有违失呵。二汝今已举清净法呵。三汝今已下虚损信施呵。
戒本文三。一略。二开。开中文五。一梦中作事。二睹事生疑。三则具向已下仗托除疑。四为申疑。五集僧下说至开通。若取作事应同犯[阿-可+弓]。据本无心。故除梦中。
三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犯。三开。四结罪。下略不解开缘句。初句可知。弄者已下合解二四两句。于中文二。初犯相。二若比丘方便下重轻相。前文分六。初列精色有七。且对人嘱当下。又一人有七防。巧可知。只等亦同可知。二有一已下辨情期所为。有十一事。三若忆念下举上所为错互。前七□五十句。先一句漫。次对七色。各为七句。但对青中一句。克心相应化。下六。不想应犯。次黄亦同。余五各尔。故曰亦如是。合成五十。第四欲为乐故下。承上五十。配十一事。作五百五十。第五若于内色下出。其境界。先列六名。二次第解内色者。谓众生身分。心心法领纳苦乐。故名受色。外色谓非众生色。以无心心法领纳。名不受色。情非情合名受不受色色。次有其三。故六也。第六若于内色下。举第四第五。以防巧心。先对内色。作五百五十。然内色中。初举第三第四错互五十。文但八句。余四十二略。次若为乐故下。举第四第五为乐等。五百五十作十一。今八。余十一人。四十二略无。内色既尔。余五类然。则成三千三百句。二轻重中。一自作。二教人。三文。可知。
○摩触戒第二
所以前者。多论六义。一出家人飘然无所依止。令结此戒。与之作伴。有依怙故。二止斗诤。竞根本故。三息嫌疑。不但直捉而已。谓作大恶故。四为断大恶故四为断大恶之原。禁微防着故。五为护正念。若捉女人失正念故。六为增上佛法故。比丘出家迹陀尘染。标心界外。为世揩轨。若捉女人丧。人宗敬心故。
释名。身相扪摸为摩。二境交对曰触。故曰摩触戒。
通缘如上。别缘。有道俗亲疏。广说可知。二人女想。三染心。四身相触。五受乐便犯。??初缘有十一兰。人境差中有三句。初句欲捉人女。前境变为人男。得前心兰。或人男来??处。作人女想亦兰。第二或变为二刑。或二刑??处。三或变作男黄门。或黄门??处。非畜各四。类前可解。故合十一。??第二缘有三十三兰。亦可单双。合为??境。各有十一。??境二十二。心亦二十二。若准知方便说十一。各上半五十五兰。各下半五十五兰。想疑各十一。合二十二兰。??第三缘无罪。??第四二俱有衣五十四吉。??出互有无。九十偷兰。??第五缘兰。此戒上下具七方便。问曰。何以触邻重境得究竟残。不名偷兰。若尔盗四钱。亦邻重境。得方便兰。不得究竟。答盗五假四成为是少一。则方便。增一得究竟。行不净行。不假摩触。故下文言。我今不触彼身。可得无犯。佛言夷。伽论亦尔。内外境别。起心亦异。故究竟残。又盗相假故。如再盗不满相续成重。可得览。二摩触成一夷[涊-刃+(夫*夫)]。是故不类。
犯缘文四。一如来住处。二明其犯人。三门佛前戒举其前前。四便手执下更设方便。下二戒同。次犯可知。乐者已下呵责俗女。呵中文二。初举折厌。二人为能呵者。二语诸比丘下。厌人呵辞文二。一彰所作非法呵。谓所作违理。故曰不善。不合出离真轨。故称非法。非比丘所作。故曰非宜。祈善得恶。不合来仪。故曰不得时。第二我常谓已下。显己呵言。有法喻合。法中文二。我常谓者。彰己求善之心。二今更已下不惬来情。正是呵言。喻中本谓者。喻初句。今更者。喻第二句。我谓出家。有三善水灭三毒火。今乃三毒之火。乃从三善水生。可怪之甚。殊非所望。故曰也。今迦留下合。合中。先合下句。则出前火。夫主已下。举俗况道。反合初句。下僧佛二呵如常。
戒本五句。一人。二内有染心。三境界。四身相触下。正彰摩业。五若触一一下结犯。广辨中。女人者如上淫戒说。为欲通收觉与不觉等故。不以有智未命终释女。宜言如上。身者以下广解戒本第四句。九种摩业。先解身业。身者。从发至足。见云。若发狐发狐相触兰。以无觉故。摩业之中。初举前业。下一一解释。若女女想已下。解第五文。中二。初至突吉罗。戒犯相。若比丘下。轻重相。前文有三。初明二俱无衣。情浓僧残。二女作女想下在则情谈。得兰。三女作女想下。二俱有衣。情最轻微。犯于吉罗。俱无衣中文二。初心境相应犯。二是女疑者。心不当境轻。准此应有转想。今无者略。前中九业。就初捉中。准下吉六句。三四交洛。五六双显。初句受乐。二不受乐。既五六双明。此二岂可彳。得是双。故知初二立位。以不过乐不乐。次二交二双。则成六句。今解此中女触比丘。第一立位直言受乐。次句是双。动身受乐。应有交句。谓不动身受乐则三。若往触女亦三。俱设亦三故九。若睡死少分。但有往触。复九。二九十八。此是残位。不须。不受乐兰。捉业既然。下八亦尔。则一百六十二残。心不相应疑想等。一百六十二兰。今文所明。但有女来。余并略无等。就女来??无交句。故但有二。二九十八。女疑不相应门十八兰罪。
次在有衣心境相应中。三门分别。一定多少有无。第二释文。第三问答料简。
初门者。就捉一业比丘触女六。二立位句两交二。双女来但设。复各有六则十八。睡死少分又有三。六三十六。捉业既尔。余八亦然。合三百二十四。若是女疑吉罗。具论应尔。今直就活女但有互中各二。立位四各二交四则八。??于二双四俱。设中略无。立位双头四。但有二交。故但十句。对于九业。九十句兰。余皆略无。心不相应疑等吉。
次释文者。身往触女衣。一受乐。二不受乐。此二立位句。次女衣触身。二立位句。五六二交还触女。七八二交衣触比丘。九十二交俱设方便。捉业既尔。乃至九同。故曰亦如是。
三料简者。问无衣中受乐残。不受兰。何以此中乐不乐俱兰。答残名是均。故致阶降。兰含轻重。故俱得兰。问不乐应吉。所以亦兰。答此互有衣位。但使方便往触。必作受触言者。触境皆兰。不问乐不乐。以遂前心。故使文中咸结兰罪。人名本作重言。此三位俱兰。今直作触心。有残兰吉三也。如媒三位。亦分方便究竟之别。故此亦尔。问下文女人捉足礼。足礼觉乐不动身。犯吉。此中第八句女来触比丘。受乐不动身。而得偷兰者何。答此有前方便心修。可当时不乐。故亦结兰。彼虽觉乘乐。以无前方便可称。故唯得吉。俱有衣中。一一如兰中说可知。轻重文五。一对上当趣辨。只。一时触多女一残。一一触多残。比丘知法。多诈捉女。共卜卧。竟夜不动者一残。二异趣轻重。问前篇同犯。此阶降者。答良以患兴。于内触境。斯犯正道。畅思耽着。情深不兰。彼此摩触。非无内染。情悦在境。境殊人畜。形别男女。情则浓淡。故有阶降。三男子下形报以辨。四女人捉足下境心有无。五境相五句。
○粗语戒第三
自下二戒前言同前。凡淫欲之事。皆极鄙秽。故名粗恶。今说其状。表彰在口。故曰粗恶语。
通缘如上。别缘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有染心。四粗恶语。五粗恶语想。六言语了了。七前女知解。
??缘准前说。此中但明比丘染心。向女粗语。若前女人向比丘粗语。若染心俱领。亦应犯残。类同前触。文略不辨。五分。具有此彼互向粗语同犯。
戒本五句。一人。二内有染心。三人女出境界。四对说粗恶语。五随已下结犯。前二可知。女人如上缘中。共粗语者是。
四粗恶者已下解第四。文三。一总解粗恶语。二列八门。三一一别释。第二门教化求者。五云。又从是愿。与我从事。一切天神证知我心。除二道已外。说余处支节。及得表粗恶之言。故曰若复非余语。如消苏等类。五若与女人已下解第五句。结罪轻重。文四。一本境约业。业中初说重境二除二道已下所称轻境。二天子已下通就异趣同趣形报以辨。三法想犯不犯本迷为四。四境想轻重为五。
○叹身索供养戒第四
言多巧为美己之善。招诱其情。说淫欲事。用以自适。故名叹身索供养戒。
别缘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染心。四叹身说粗恶语。五粗恶语于。六言辞了了。七前女知解。
此戒??缘准触说。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染心。三境界人女。四自叹下索供养有两。一自叹身有五句。二可持已下索供养。言自叹五句者。一自叹身。二修梵行。三持戒。四精进。五修善法。五僧残已下结犯。前三可知。第四句中二。初先释自叹五句为四。一释叹身有两。一色身丰美。二叹种姓。二解梵行。以精进解梵行。故曰勤修离秽浊。三解持戒犯戒。方便之心。名不缺。治根本犯戒之罪。名不穿。离后眷属曰不染污。一戒具三。诸戒同尔。四释善法。谓十二头陀及诸善业等。二作如是已下解索供养。是第一之义。若在女人前已下解第五结罪句。轻重文三。一对上业辨。二异趣形趣。三境相五句。
○媒嫁戒第五
婚??之礼。和合生死。正违出离。出家所为特乖法戒。又纷务妨修。相招讥丑。不免世呵。是以圣前为彼男女法。返计谋以成谋。以成婚礼。曰媒嫁戒。
别缘有六。一人男女。简非畜。而于人中。贵贱亲疏。并是犯[阿-可+弓]。伽论云。指腹媒嫁犯兰。二人男女相。三为媒嫁事。四媒嫁相。五显事了了。六受彼语等还报。
??缘比说。初至居士。与作婚??明犯。二时诸男女意下呵。呵具三人。佛呵文两。一行违失呵。二无数方便下举略教呵。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往来者。可得和合是。三彼此。谓所媒境界。四正作媒嫁事。五僧伽下结罪媒业。文二。初明业。二成妇等是。所传之言。乃至须申者。谓暂时交会。亦得僧残。二十念为一瞬倾。二十瞬倾。为一弹指倾。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为一须臾。日极长时。十八须臾。夜十二须臾。夜极长十八。昼十二须臾。或等或差可知。五分。乃至一交会下具解五。上三别解。二母护男下合释四五二句。上二可知。解第三句。男女互为彼此。先解女有四。一谓举数。二列名。三解释。四总结。男亦类尔。合解文二。初成犯相。二若言嫁与他下轻重相。前文有三。初使义具三犯残。二从自受结法彼不报下具二??一犯兰。三受语不往彼下具一??二吉罗。前文复二。初先解第四句中下句所传男女之言。故文言。母护男女。遣比丘为使语彼言。汝与我作妇。一私通。二须臾。三一念倾。四谓今媒者成前四事也。二若比丘下释第四句。上句持男言等举上所成。正辨媒业。文二。初或一或二相参。作六十四句。次以三法相参。作四十八句。初文分四。谓语书指印现相。各作十六句。初语十六者。单语四句。次以书配语作四句。次指印配语作四句。次现相配语作四句。余二各尔。如是广说。五分。受男语吉。语彼父母。不许还报兰。许还报残。不同此解。但具三时残。次三法相参中亦四。谓语书指印现相。各作十二。先语十二者。语书指印一四广文。次语书现相一四。次语相印现相一四。此之二四略亦则止。次书指印现相。但父一四。下之二四及余二类。悉略不辨。略不辨□。前合一百一十二句对母设。男女既尔。乃至边方亦尔。各以一男始终。互对女种女。其文甚多兰吉。二位各三可知。此三兰吉。于前一百一十二句。各带斯??。乃至广句亦尔。
轻重文四。一人趣。文三。一有无虽可有病。犹有合义故残。二所媒重境。就业以辨。谓约语书等。一反一残者就业。不约境说。三言除二道下所媒轻境。二异趣形报。三法相五句。此犯不犯约转相故。四境相五句。略无人男人男相五。
○僧不处分过量造房戒第六
开前言有四。一解制言。然上行之报。报力资强。堪耐总缘。不废正修。是以大圣制衣。冢间树下省缘修道。不畜房舍。二开言者。而中下之辈。资报力劣。不堪寒苦。制同上士。交妨正修。乃是彼人坏道之缘。故随分量。开畜小房。石室两房。言在斯趣。三解又复制言。所以开房。而不听过量不处分。妨难者何。然出家之人。理无带着。随缘栖洦。安身行道。若有信施。随时而受。从有经构。容身长道。今乃广作营豫妨修。长己贪结。坏知足行。又处处乞求。恼乱施主。不生敬信。坏灭正法。故制过量。又专住自由。不蒙指示。容鄣碍僧。事多恼乱故。是以不听妨处。僧不处分。又伤害物。命违其慈。道义自损。复不听有难。四结罪。言圣教。况须理应烦奉故。□违法造。今情过不轻。是故结与残吉四罪。问四依中不行四。前圣未前犯。于开中有违。则前与罪。而重轻不同。答四前上品。若不能行。则当开[阿-可+弓]。宁容有犯。论其四开。乃随力分。理合应行。今者故违。明皆有犯。但属是疏缘。又兼多过。故得残罪。余三衣食药等资身。要急事不可??。又情至亦少。故并得提。
次释名。专住自由。不蒙指示。名僧不处分。大依[阿-可+弓]称。为至量故曰也。
次辨离合。先解离言。问二今何以离者。一主无主异。二制量不制量。三作处分法。牒事相违。故为二戒。次辨合言。就前今中二戒合者何。答生罪缘同。谓过量不处分。并由一房而生。故须合前。如急施衣雨衣。四独二浣异语嫌骂等类。次定初二者。有人解。前房过量。初后房不处分初。而前房中。得有不处分者是。第二以不处分。名种不别故。今解不尔。处分名虽是同。若用房分法。并有最初。前房无主不处分初。后房有主不处分初。其犹二不定。所捡之罪。并举残提。对于二处。屏露别故。各有最初犯戒之言。故知二房亦有最初。不处分更尔。妨难随房。类亦同然。
通缘如上。别缘六。一无主。二为己。三自乞求。四过量不处分。五过量不处分想。六房成便犯。若??初缘犯。后戒或三或二或一罪。若作如法房。令可无罪。若??第二为他作非房。或二兰二吉。或三二一。或可无罪。若??第三。不自乞求。则无过量。容有余三。乃至无罪。若??第四。作不过量处分。则令无罪。容得四兰。谓实不过量。作过量想偷兰。疑亦偷兰。实处分作不处分想兰。疑亦偷兰。上四一于竟还立。若阙第五亦得四兰。实过量作不过量想兰。疑亦偷兰。不处分处分想兰。疑亦偷兰。又□此二准上所说者。若阙第四但得二兰。若阙第五应有六兰。今且从旧说藏。阙第六缘。末后二团泥未竟已还。尽结□偷兰。一团泥在重兰。初至自斫树。正明起过。广大造房。恼乱二趣。二时彼树神下呵。呵中文二。初明发觉。发觉文二。初树神白佛。此比丘虽犯??鬼神村提吉。但威仪违失。是故佛言。乃至不打持戒比丘。亦可最初。以下?生因此前故。亦可言对树神劝忍之辞。二迦叶白佛。所以不呵。圣开造房。承教起非。故不得呵。又可善识人心。造房者多。呵而无益。将护故尔。又为嫌责。白已则去。第二世尊以此已下呵。初问自言。二世尊以此下正呵。文三。一执其作事。持势乞求呵。佛自开听比丘作房。而不以房故广令乞求。然此比丘言。佛听我作房。与我竹草等来。是名非法乞求。二告诸比丘下举事以况。呵文三。上二可知。第三尔时世尊下毁赞以明呵为而乞。故曰非时。强求要得。故称不??。五耶四耶。是故不正。为衣食乞。名曰知时。须言信彼。故曰柔??。乞食充驱。是正乞求。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自求已下正教比丘。房量大小。指授方轨。三若比丘下若违教作者。结犯僧残。
第二立法文七。一自乞求。有恼施主。得过量罪。若其自物。则无过量。二作屋除作余总无过量不处分。五分。房者于中可得行立坐卧。行四威仪。三无主者。以其有主无过量。四自为己飘为他作。于己无润。不犯残罪。五辨房之尺量。佛??手者。诸文不定。一??手。只云。二尺四寸。五分二尺。且依五分。长十二??手者。谓二丈四尺。广七??手者。一丈四尺。此据屋内。只亦云。纵广量屋内。六当将已下教房主比丘乞处分方法。问作大小房。须乞处分。见论云。房六??手。广四??手。作如是房。不须处分。律亦成文。小客身屋不犯。非谓开无过重。后房本无过量。何以开中除小客身。若生四??手六??手已上无问过量。咸须处分。七彼比丘下教僧处分。
第三结罪中举四种罪。以结犯。且结二残。故言僧伽婆尸沙。于二残中。且释过量。应为三门。一应量犯未犯。二互过结未结。三俱互罪多少。初门者。问二丈四尺为应则犯。为为待过耶。答过方犯。故此文言。若过量作者残。若尔长中八指四指不应则犯。答房是过中制。衣是满中制。以过中制故。房举未犯。作衣满中制。故须出犯位。所以然者。长衣内开。外亦开。作法外开位。故须举犯。以开不犯。此出外开极小量房。内开外不开。无有作法。外开者。故举未犯位。则是内开极大量。问房何不作法。得过量耶。答开过无益总长贪。衣虽贮畜。然先属己。无总故开。
二门者。问为俱过结犯。为互过亦犯。答见云。长中咸。广中过。犯残戒。长过广咸亦犯。互过尚犯。何况俱过。又如下文。坐具浴衣等亦同互犯。今以长中过如咸。对广中过。始咸三。三三合九。谓长中过中过。如减一三。余二各尔。是中五句有罪。一俱四互四句无罪。
第三门者。互过始终。有其二罪。若也俱过二罪以不。答互据二房。俱两果亦语。故先后二房。各结一罪。俱过房一。后一业所作。故但一罪。若尔不净食等咽业一故。亦应一罪。答不同结罪。差殊可为四句。第一或业一缘业。或多或一。第二或缘一异。或多或一。第三缘业俱同。或多或一。第四缘业俱异。或多或一。若互过房者。缘一果异。从业二罪。不净食等。业一缘业。从缘多罪。今俱过房。缘业俱同中前。故但一罪。比丘义解第一句。次解第二七句中。上五可知。难处已下解第六乞之方法。于中欲知无妨无难。故先反解。出妨难二处。然谓虎狼师子及不通草车回转。是妨难。然无上诸事是无妨难。更处无妨等。料理后竟。须乞指不。见论云。其处犹如鼓面。是故从彼比丘下乞处分法。欲解此义。略为二门。一须知处分。分齐如上辨。二正明乞法。先修威仪。脱草屣等罪无。礼足后房则有。表己勤勤。是故三说。对此须知。不乞如下辨。尔时众僧下解第七句。教僧处分。于中文二。从初至如是持明教作法。二彼作房下教其作事分齐。此谓作持作法。作事故尔。前文有三。一称量作房人。二若彼处下称量事。谓拾妨难事。三应如是与下称量羯磨。于前人中。此比丘为可信不。立二至门。初若可信者。释可信门。二若不可信下释不字。次事中四句。前三不应。第四应与。
次作法中文二。先差秉法人。初言若上坐等约位定人。五分。则通。谓在上无人。名为上坐。夷论则居作四位。不差耆羊。力不堪故。亦非下坐。以早约故。如说戒中。云上坐应作故。是以但言。若上坐。若次坐。言若诵律等者。对法简人。
第二正辨作法。对此料简。应作二门。一泛尔分别。二正指处分。初泛明者。位为六门。一能秉法人。人位有三。谓一众多僧。若随事用分。便有八。一人。但一众多。或二三四。就僧中四别。故随用八。第二所秉法。法位亦三。心念三语及以羯磨历别则五。谓羯磨离三故。若随事辨。心念有七。谓说恣二种。分衣安居悔吉。发露等类是。三语可知。羯磨彳多。如七非义辨。第三秉法处。处中位二。自然作法。若以类分。事便有四。谓自然分空聚作法离大小。若随用开。细分则九。或上言九者。如自然及大小。此三各三故。或十一者。大小二界各四故尔。但知自然中集。专为结界。作法中集。下为解界及余一切。第四所为事。事便有三。一情。如受戒受日忆念不疑呵覆等。二非情。如结诸界中二界相接隔驶流道远等。三二事合。如离衣六年等类。此之三种称教者。如违教则非。寻事可知。上来四者各有躯状。则四法现前。及受戒者四缘是。第五以人秉法。就处分别。还解上四。为识前四。用有通塞故尔。若以人对法。人三法三可知。若以人法对处。通塞分别。一与众多。处通二四。随事十一。但通其八。不在三小。局就结言。故所以尔。若僧秉三法。对自然作法。二者白二通。而局可知。余唯作法。以结界根本。得自然中作。如受戒根本。同法非难等。次作法中大小分别。日等三法。望大小二界。俱有局通。所以可知。且如白二。还衣离衣六年杖囊。则通二界。受日处分。结净摄衣。罚令用旧持新白二。痴狂学家。四月覆钵。不礼分衣八德等。居处除疑。如痴狂等。为众立前。前所常行。故居大界。余二准知。第六作法具缘。以其对事根条众别极多。具七。次六下五故。尔言七者。一须假界。界位有二等如上。第二能秉人。则上八等是。然有如非如义有三。一是然如。谓非二十三等。二集故如。谓一身心俱集应来者来及不可者是。二唯心集与欲者是。作法依界手三然。如和合如。谓僧治一二三等。反前则非。准说可知。第三兰众。人有类非类。法有分非分。故除受戒王贼天龙尼众等。第四与欲。欲义如下辨。第五因起有无。无者一切差人等。有中且位为六。一作举忆念。谓违而行罚等。二者须乞情如法。别所为故。虽衣六年。受戒畜众。覆藏等解。七羯磨解。痴狂忆念不痴等。三者为众前所常行。谓竖标唱相说恣分衣痴狂等。四者交治道俗。及劝恶从善。如互治覆钵诸谏所为事等。五前防僧别。如学家异语等。六始信妇投。白僧试验。如形法二同四月等。此之六义。各不相假。又复断等。互在众集。前后寻之可知。第六问答令知。若一坐多法。须通问答。随问答作。傥别问答。一一更须别问答作。故下文言。出功德衣。名有简别。故方便缘具。故须第七正辨作法。对事辨七。有具不具。位约为三。谓七六五七者。如一切治人处分离衣僧常行等。言六者。一切差人之类。无因起故。言五者。如结界等无界欲。此第六门亦无殊。然还开上四。对事增减有七六五。如一假界。则上处门。以次集僧。简众与欲。此三合成能秉。谓是上人。次因起问答。则是上事。正作法者。则第二法。
第二正辨处分。四门。一辨作法。二对僧别二处。三有妨等成不成。四辨相应。初门。人唯四人僧。非余可知。不同只律。路远两等羯磨。差一二三人。往彼作故。又非客等。此律不同。法局白二非余。只。口法处分。彼言一切都无诵羯磨者。一比丘直言。僧今与某甲比丘指授无难妨处。三说。亦未处在大界可知。事应二合故。文言。可信不称量人。有妨等不应者。称量事缘具有七。
第二对众别地者。本制处分。为检妨难。纵非僧他。义容妨碍。故但造房。咸须处分。如后戒文。何处有好他。堪起房舍。则伐大树。亦制处分。五分。四衢道中。多人聚戏处。淫女市处等。是难处。又后戒亦云。求作屋地。见神树处。好则便代之。故但造房。并须处分。
三处分成不成。问现有妨难。作处分法。得成以不。答准只律。有四不成。一越年。二异界。三妨难。四界内作房者多。然此律得成。若尔文言。不应处分。何以处而言得成。答处分本防。不处分僧残。不正防妨难死。所防不同。虽有妨难。从僧乞处分者。免彼不乞专住之过。故得成就。是故下文不过量僧处分得妨难二告。此文良证。言不应者。得小罪故。问处分不防妨难者。净施应不防长。答防长。若处分应防妨难等。答非类。如处分竟时。妨等犹起。故知现有而得成就。但为舍□故。须作此法。违而得残。净本悬防长过。若说净竟时。必无长过。故今现有不得成净。又彳以正防故。无净长生。亦应无处分时妨等决起。故知不并。若尔煮宿等药。口法亦成。答处分法者。作处分竟。不能碍彼。令难等不生。故现有成。若论七日药口迎手受。能令七日内宿触不生故。现有宿触。不成口法。又彳口防宿触。则便有宿触时。正从不作法生。故不成就。房中既有处分得难等生。则是妨等不由不处分起。故现有成就。
第四处分法。与何相应。此处分法。与人处相应。谓此人此处得作房故。余人余处则不得作不同。作不同大界为众局。与处相应。多论云。若余人就此房上作重屋。房主听作则得。无不处分罪。以就私房上作非地故。
次就文释。初白。次作羯磨。凡言白者。事有繁重。则四若无。因起但三。今以乞为因起。故曰中。四句。一告众敕。二牒因起。三作法时至劝众详忍。四举其所作结成。白辞羯磨文三。一告众敕听。二正辨事。辨事中两。初举圣所作。讠僧可否。二僧今已下决判是非。是则应嘿。非便说。众罪和嘿。是以第三僧已忍下结成受持。
二明作事。五分。发心至粗泥告。细兰成残。此文最后泥治讫者是。问何以尼于僧寺造塔转转得罪。作衣亦尔。答房中自分。故待作成塔。据异类参涉。又可比丘致敬。失仪作衣。容可生染招讥。此二专制。故随作提。不同此房如法则听。非法方制。故须待成。又可结法不同故尔。
自下第二解戒本结罪。文二。初几犯相。二若比丘下轻重相。就前文中。位有五。人三。一二残作头难妨俱互作。第一三句二不处分残。第二三句次过量一残。等三三人无僧残。宜二吉罗俱互作。第四三人无吉罗。直二僧残俱互作。第五三据理如此有经文同。但今残中唯有过量。一残略无。无余二故。十三句广说可知。问不处分及妨咸是总僧。何以残吉。答法总故残。事总故吉。又可妨者。直是事中想。总不处分残者。以妨等有碍故。前作法今有妨过。又不作法。违二教故残。问过量及难俱是长贪。所以重轻。答过据总他。难是自总。故有残吉。亦可希数。
次轻重相。于中文五。一自作。二使他作。三为他作。四房主巧师彼此立违五境。于第四房主巧师中四句。偏对过量。初句现前拼地。应量作者。过作者犯。房主得残。巧师兰罪。为欲一言。总结二人。故直言犯。次句亦尔。教人案绳墨作作者过作者犯如上。三不报。四不问。此二句者。亦通结。两人亦可。四句者。初自作。二教人。三不报。四不同欲一言。聪摄成不成罪故。但言作者。犯此之一释。不如前解。第四境相中四重。一初约处分成不成想疑。以明法相。正是对事止阶汲五重。依此文。是则带作犯。然一名别故。二约房尺量法大小不决想疑。以明法。于下二境想。此四各五。并犯不犯相对。转想故尔。
○有主不处分造房戒第七
以有主故。不辨尺量。与前有异。余咸大同。
别缘六。一有主。二为己作。三长六??手四??手已上房。四不处分。五不处分想。六房朱。
戒本亦三。广解亦三。比前可知。唯少过量为异。
○无根谤戒第八
然出家同住。理应和容。造相将设。许不相总触。今乃怀瞋横构。重事注人。自坏心行。增长生死。以灭正法。又后尘坌□良善。甄在众外。总他一生。废修正等。欺门事深。故须圣前。故多论云。为设自行。正法久住故。为止谤毁。令梵行者。安乐修道。不废正业故。
二释名辨离合。得罪多少。内无三实。称曰无根。重事加注。名之为谤。故曰无根谤戒。问二俱是谤。分二戒何。答若据无根处齐。横加不别。理亦合制。但者前是无根。次是假根。是故须离。若一向无根。或见言闻疑等。并是无根。前戒中收。若异事上见。假言见此。闻疑亦然。此是假根。在后戒摄。
次解合言。问三根谤人。各别得罪。何以合一。答若望得罪。不必相假。亦应立三。但无根处齐。得罪义等。又后容有共证一犯。是以合制。罪多少者。问谤他犯重。实无三根。诳僧有三僧。虚解边犯。妄语提不。答见云无别提罪。以谤一向假虚成故。若为我为欲损主。假煞畜生。不应损主重罪。害命得提。答谤定假虚。无有是谤。不虚解者。是以一罪盗则不定。自有损主。不假煞畜盗绢布。是自有损主。须煞畜者。非一向相假。损主害命。二境既别。故得二罪。若尔谤相假故。一罪者七日药。但使是长。其必非时。亦应二罪。解言。此非譬。所以尔者。长未必非时。非时不必是长。如净施者是。但可无长。不可无他。非时可为四句。一是长非非时。如下六染犯是。二是非时不是长。净施者是。三俱是。四俱非。有此差殊。故别得罪。妄中一是妄非谤。二俱是。三俱非。但有此二。无有是谤。非妄相假故一罪。又得罪不同长。七满则犯。非时七满。但罪缘假食方犯。不似谤妄同在一时。故但一罪。
次解具缘。别缘有八。一大僧尼。二僧尼想。三内瞋心。四无根。五重事加诬。六下至对一比丘。七言辞了了。前人知解。初缘大僧尼者。甄下三众。一谤总义微。不废正修故。二以下众罪名轻。故能谤之人。岂容得重。如似打夺。大僧便重。下众则轻。此亦同尔。若尔随顺解义。何以随顺下众。同比丘提。解言。同违僧命众法处齐。故俱提罪。若尔尼与大僧。五相随顺。亦是同违众法。何以僧随顺尼吉。尼顺僧夷。答虽同众法。尼傎敬教。随顺义数。故得夷罪。僧无倚傍。随顺尼希。希故吉罗。若尔僧倚举尼。谤尼残罪。尼无举僧。谤僧应轻。何以在谤俱结残罪。以此类彼。随顺同重。一解。谤就所谤。罪名轻重。在谤俱残。下众吉罗。随顺约傍。希数中前。故有阶降。故伽十二文云。颇有是波罗夷。则此事突吉罗不。答有。谓尼随顺不见摈比丘夷。比丘随顺吉。亦可违二重教故夷。违一重故吉。防不同此。故有轻重。但大比丘不问净秽。皆成谤罪。律自显班。以其众法。但X41059401.gif见闻中。净得作法事。今违其见净。横说见犯。自怀总他。不问净秽。俱成谤罪。如戒本言。净广中不净故尔。若尔净不净尼境俱生难。答此律下文。与着袈裟者行淫。又言犯比丘尼者。无所长益。亦但具境。俱成难过。若尔数是解义。不净亦是数。答足数就然。谤据废修。是故不同。若尔犯罪之人亦成忏境。答此律不求如文。至清净所。故五分。下至不同犯。亦成忏境。若尔足食主人对成除法。答忏开不同犯足。无开业足。又余食然防。西未犯足。如净施防长口防。宿触等类。故不相并。二具戒人想境虽通两。想唯局净。以不净心。对于二境。或可成举。或不成谤。故无不净想。第三瞋心如文可知。问翻举并谤。所以彼具五德。此但瞋心。解言。缘中具反。第三瞋心则二。谓粗损咸。文言欲坏彼清净行者。是损减之言。第四无三根。则彼虚妄。第五重事加讠。要说初篇。则是粗矿。第七言了。非是应法。对众语时。则彼非时。但名增减。据理具有。问所以举但其五。此则八缘者。彼以诸圣所举。所举通轻重。五德无量轻。是以唯一品。今翻举辨谤。所谤之罪通上下。能谤结犯。犯亦除降。为结僧残。故须八缘。第四第五对文说。第六下至对一人。谓准只说。对面骂谤。五分。若面谤解者残。今约义求。要应对僧。以求治罚。是以文言。则往僧中如上所说。余二易知。
次解缘义。若阙初缘。以余五众。一于境双阙。则有十兰。一于第二疑想。各五阙瞋心。全无谤罪。若有三根。但非法举。若轻事加他。或有提吉。阙余缘等。轻兰重兰。
前戒缘中文二。初至如上说重事加注。第二时尊者已下发觉呵责。前文复二。初至便可作之谤方便缘。第二时慈地尼下正明其谤。前文有三。初明如来栖托处所。二尊者已下请营僧事。为谤远缘。三时有慈地下因得弊房恶食。共妹立计。为谤近缘。
就第二请营僧中文四。至饭食求请营僧事。第二从世尊告下遂其请心。差遣经营。第三时尊者下既受差已。料理僧事。第四时世尊下称惬圣心。佛所喜美。初文分二。第一托静生念。思欲营僧。于中文二。初谓沓婆思彼欣厌欲求舍会。二复作念下牢固之法。非行不办。用彼营僧。以为妙因。五十并十四出家。十六成罗汉。见云。摩罗者王名。此是王子。字沓婆。第二从晡时起下举二屏言。请营僧事。问沓婆既是阿罗汉。而云此身不牢固。请营僧者何。答沓婆自知有余身智。然是生灭。非牢固法。未若营僧使多人修道。福利反资牢固之法。克之不难。见此益故。请营僧事。亦可供养佛僧大菩萨。尚行声闻营僧。理何可怪。见多并言报昔愿故。请营僧事。与五分亦言报昔愿者。稍异可知。须差遣者。为应四方法故。还以僧法差遣。白二如文。次第三料理。文二。初营旧比丘。二罗阅已下料理客僧。初中总举所料理人及资缘。为使同行相得人。□资缘备具。于中先行同人。次呗匿下明业同人。行同者。谓十二头陀。见云。四方料拣。料拣烦恼。离诸滞着。数虽十二。位分为二。谓随坐一。是人最胜。于余所行。咸能同彼。故称随坐。余十一人是其偏能。未必通行。于十一中。复分为二。常坐一人。约行以辨。对三威仪。常坐是难。立一头陀。余十就缘。缘虽不同。且要为三。谓者食处。衣中立二头陀。谓纳者三衣。食中立四。谓乞食一揣一坐。不作余食法。处中立四。兰若冢间摄下露坐等。所以须者。食等者资道之缘。济身最要。故先须衣。若于此衣。求用失方。广生罪累。鄣碍出道。则非头陀。故教比丘。于衣外资。受用得方。趣得资身。长道使罢。方成头陀知足之行。故今立二。言纳衣者。对着檀趣施衣等言三衣者。对畜长等。虽得衣物。以鄣形丑。若无食以充躯。内有饥虚等总。行亦难未。故须就食。以明节量。趣充饥长道。以未头陀。言乞食者。对食二种。食人谓檀趣僧食。食有多过故。一揣食者。对多食人。一坐食者。对二食人。不作余法者。对作余法人。衣既覆形。食[彳* ]充躯。修道缘备。必宜正修。修行之未。要托静处。愦两既无。心亦寂静。方朱头陀。故次明处。兰若塳间对聚落居人。摄下露坐。对受房舍。但此衣等。当分非无升降。对余所简。通为头陀。缘行并论。有斯十二。欲使同行相错。离于彼我。共相敦崇。进励有方。故曰共同等。若与四依辨宽狭者。四依名略而然宽。以明其药。又该三品。此中名宽而然略。此少药故。又专上行。若据缘行分别。此宽彼狭。以彼无常坐故。
四分律疏卷第三本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自下第三余离行同人二经营客比丘中。功德覆藏。而手出父光者何。十五俱云。入火光三昧。答曰。多论。八义故手出光明。一为止诽谤。显己无爱瞋。故如佛为婆罗门女谤自说。我有十力四无所畏。以表清净故。二息学问坐禅比丘见营僧事者。喜生轻毁。手出光明。灭相轻毁故。三为折伏山林比丘常。谓城傍比丘恒在乱心。是故沓婆罗虽立事乱。神力放光。分僧卧具。伏彼高慢心故。四为见精进。果报以励。懈怠慢恣故。五为增长施主善根故。六为现被谤心不退故。七欲现众僧。有大威德分。一具比丘。神力乃尔。诸大德等。宁不高胜。八为爱惜正业。不令废缺故。问何以处分事乱。而得有光明者何。答凡作事。先心期所作。已从欲界善心入净定心。次入通慧心。次入欲界化心。化作光明。还从化心。却入通慧心。后却入净定心。后入欲界散善心。已随本所期。化事远近。以是定外。用事故尔。断理合法。悦可群情。劝勉彼心。明须赞美故。世尊赞言。乃至第一第二近缘者则能犯。
戒人文二。初至受请已来。因得弊房恶食瞋谤之由。二罗阂尼已下正兴谤计。有七子句。一慈地致?启问。二乘前悉言。嘿元所说。三请求己??。问嘿所由。四举事相击。以申嘿言。五问其所欲。请设方便。六示以谤仪。望遂本情。七印述所言。彰己能作。只中自谤不云教妹。十五多见并教妹谤。与此律同。
第二正谤。自下辨呵。文二。初比丘呵。二世尊尔时已下佛呵。比丘呵中文三。初发觉所由。二比丘呵责。三举以白佛发觉中两。初沓婆自言清净。以明发觉。次捡挍慈地。自言以彰。发觉沓婆中五。初明佛问。二彰己闻知请佛为证。三世尊不可。四自言清净。五为圣嘉赞言。未曾梦中者。若据凡望圣。以昔说今。若约事辨。以难况易。问佛是一切智人。善知净秽。所以不证沓婆清净慈地。是犯而问。自言者何。多云。若佛证一是一非。生人诽谤。论佛爱憎故。故今不证止诽谤故。二若证沓婆是犯。现在不犯。若言不犯。以过去恶果。果报熟故。又后不顺自言。治法故也。捡挍慈地中文三。初佛告捡问。彰妄枝重??比丘信顺佛教。二诸比丘下承教捡问。三雪彼无犯。申己谤情。以彰自言。捡挍本者。比丘末者慈尼次比丘呵次白佛。第二佛呵。文二。初行有违失呵。次得报毕定呵故。文言一向入地狱者。彰之过辞。余之三律。沓婆自言清净故。与作忆念。毗尼比丘尼以身谤他故。则与灭摈白四。但十律五分中。不言有恶。但以自言。则与摈治。五分。一比丘唱言。大德僧听故。问下文不犯自言犯。不成自言。何故五分作自言??。答文言不成者。谓不识法人。此无情过故。不得依彼。自言治之。五云。与摈者。谓是识法人故。诳谤情过不轻。故得与摈。亦可二律不同。未得消通。若依只中。尼自言犯。则是实犯。故令与摈。以尼余处犯戒。有身来至兄。所兄与谁。恶我为兄。以身谤之。兄言善好。沓婆恼我不少。可为我谤。故僧与摈。
戒本七句。一犯人。二瞋心。三所谤境界。是清净人。广解不净者。为显谤他秽他。净秽俱犯。四无三根。五以波罗已下重事加谨显己情。故言欲堵等。六自言非则谤时。故曰异时。彼彼清净显己谤情故。七若比丘结犯。
三六二句文略不释。余咸具解。释第一句可知。第二瞋者。有十恶法者。依只。三世九恼通非情处起瞋。是名为十恶法因缘。广说可知。解第四句。持解无根。先反解有根。若解此根。四门分别。一列数释名。二定根多少虚实并不并等。三定得名有无。四与小妄同。
根者生后之名。根义不同。略标三别。谓见根闻根疑根。观示青等。称主为见。纳向餐声。名之为闻。故论言。眼识随生见。耳识随生闻。见闻之后。犹豫不决。心无定执。号之为疑。此之三种咸生举语。故齐名根。问此疑从何心起。答五识后言。识生此疑心。以从见闻。故又多论。见者必使清净审谛可依。唯听实眼。不得天眼。天眼说过。妨乱事多。故伽云。以天眼举比丘。不朱出罪。天眼非事故。问何以但从见闻后生疑。而不从见。疑后生闻。闻疑后生见者。解释可知。
第二门定多少者。寻文有四。谓自他想疑等。二不生举语。但可通于见闻疑。故不得名根。今通说故。故言有四。言有虚实者。以境而言。此四并虚。以清净者。不妨有根。犯者无根。是以文言。清净清净相似。以此谤彼。不净不净相似。以此谤彼故。然就四中。前二是实。后两说虚。以言横想疑故。于前二中。各见闻是实疑。又是虚以不定见闻故。虽有虚实。但具此三。咸听举罪。言并不并者。若有前二。则无后两。虚实不俱故。若有第三。则无余三。若有第四。亦无余三。此谓前二容并。后之两种。自不得并。所以可知。问何以从他。文中但有见闻无疑者何。一释亲强故有。疏弱故无。若尔余三有三。从他但应二。如此释时。略不出之下。小谤中五同此文。言举谤朱不朱者。自他二种。有则朱举。无则朱谤。想心三者有。不朱举证。正义弱故。亦不朱谤。以心实故。若无或朱举谤。不朱举谤。疑心三者有。不朱举谤。则朱谤。则朱谤。谓隐疑心举实根。往谤非是。此疑朱也。无同于想。
第三门得名有无者。问无彻当境。名见根当闻。故名闻根。然举见闻别。二杛从见闻。后不决了。犹豫名疑。根不以见。闻名疑根耶。答以事虽是有是实。然疑通见闻。又通有无故。则见闻时未定。若闻别疑摄疑不审。故总言疑。此义通四可知。问若言通有无等者。如小妄中。疑见疑闻。何以得举见闻以别疑。又说戒中见疑亦如是。闻疑亦如是。答若准此文。亦应得举见闻以别疑。今且就总。又问想通见等三。以三门别。三想疑亦姣于三。何为不以见等别三疑。直言彼有疑耶。答根中无想名事。无监泏故。得举三别。三相根中有疑名。若举见闻疑以别。二别三疑。监彼三中疑故。不以见等别三疑。谓谤朱不朱故。又宽狭故。问如何别相。答根疑从见闻。事生不从。前二根生。谓别有不了见闻生。而不疑见闻。但疑事犯。不犯下疑。是横起不因见等生。而疑见等三。为见不见等。又宽狭异。又谤朱不朱。恐监根中疑故。但言有疑。若尔想心三者。亦是横起。所以不监。答一想与实根同缘。故俱于犯起。又三中无想根。故使不同。又可想者。类前二根。故以三名。别三相疑。类第三疑。隐别而就通。
第四门者。问小妄有八语。此无六语者何。答下明妄故。得有八语。此谤翻举。举但有三。故谤还尔。所以举唯三者。以其发言。但得言见闻疑三可朱证犯。若言不见等四。但得是妄。若也对举。便朱赞叹。故无余四。又问等就见等四中。独以见闻别根。无余触知二法者何。答以其二境。离中生知。前人作过。不出身口。口所作业。为我耳闻。身所造者。为我眼见。因此见闻。能生后举。故以见闻别根犯。非触知之境故。今不以触知别根。从二生疑。亦听举罪。故使根中但有三名。则翻举辨谤。故取见闻疑三。以彰境无。无而言有。所以名谤为此。但有无三举三谤。更不得有余语。若言小妄违相。转心则朱妄语。是故境语通有。八法中见根。但约前三戒。无其妄语。以是语以是声故。非见境界。闻则通四。从见疑中。略约前淫煞二戒。从闻生疑。还具有四。次除此已下烦解无根。彼人不清净下合解。
五七二句谤之方法。文二。初其文烦来朱犯相。二若比丘下轻重相。初段文中有七章门。初实无三根。以三根往谤。作六句二无。一见根以闻疑从二根。往谤作六句。三无一闻根。以见疑谤作六。四无一疑根。以见闻谤作六。下文烦中有三章门。第五无见闻二根。以一疑根谤作六。第六无见疑二根。一闻根谤作六第。七无闻疑二根。以一见根谤作六。六七四十二句。位约为三。初一以三根往谤。次三以二根往谤。次三以一根往谤。位虽如是。且从七说。
解初章门六句。则是六心对。于此文二门分别。一解此六心。二对小妄辨异。然此六心人解不定。昔解具八。八有同异。一种人释。第一有相不忘心。第二有相忘相心。三四有疑心忘不忘。五六无疑忘不忘。问初句但云不见闻疑。言见闻疑犯。本无有相之言。所以乃言。有相心耶。解曰。以第二心。验三四心证。故所以知。问所以无无相妄不妄者。略故但六。如此释者。以初句是有相。不忘心八心。俱朱谤罪。又一人释。所以六心者。根对而言。不过有四心。一者不生横相。名为无相。二曾生横相。名为有相。相对为二心。一者曾生横疑。名为有疑。二者不生横疑。名为无疑。亦相对为二心。故有四心。所以六者。有疑分为二句。一曾生横疑。及至谤时。便言无疑。我实见闻疑。二曾生横疑。后忘疑。便言我见闻疑。就无疑中。亦分为二。一者无疑言有疑。便言见闻疑。二者无疑忘无疑。便言见闻疑。以四配前。无想有想。合有六心。问有疑心中。得作二句。第二有相中。亦应二句。何以但出有相。忘不出有。见闻疑相。及至谤时。便言我无见闻疑相。我实见闻疑犯起。答昔解此实朱谤。前言无见闻疑相。后言我见闻疑犯。前后相违。监故不出。是以但有一句。若尔第三句是中有疑。及至谤时。便言无疑。我实见闻疑。前言无疑。后言有疑。亦是相监。何故得出。答第三句中。单于疑根。前后相监。见闻不监。监不具足。是以得出。今有相中三根前后。具足俱监。故不得出。问监具足不得出者。若尔下第五章门无见闻二根。单举一疑根。往谤中第三心。不见闻彼犯。是中有疑。及至谤时。便言我无疑。我实疑犯。亦是具监。何以得出。彼此违负。实难消通。又解实亦应有。得失具谤。略故不出。若具足者。无相立二心。有想立。二心应有。八心上二家立义。并言理八。略故六也。今者正解。道理但六。并非二释等。就六中。单同后解。现六者是。谓一者无相不忘心。二有相忘想心。三有疑言无疑心。四有疑忘。五疑言有疑心。六无疑忘。问有想心中。但有忘想心。所以无有想不忘心。应作文言。不见闻疑彼犯。是中有见相闻相疑相。便言我见闻疑彼犯起。答略以五义。来证不成谤故。所以不出。一者若不忘三相。而言见闻疑者。则是口说。称心实故。岂得朱谤。以其谤假。口违故尔。如小妄。第二心欲发言。道不见要。不忘见相。方朱违心。故此亦尔。第二若有相心。朱谤犯者谤。便不藉虚朱。既假虚朱。故知有相。理不合出。第三朱上判。五妄下二妄语。不问境之虚实。唯取心虚结罪。若有相心。理合有者。心实亦犯。第四小忘六心。第二有相。不忘不朱俱违句。如彼见相。若还道见。便是实语。更不朱妄。故此亦尔。宁得成谤。第六小妄。开文主有。见想便说。尚不朱小妄。何得朱谤。据斯五义。明不朱谤。然言朱者。理在可怪。问若尔有疑言无疑。亦不朱谤。答无却横疑。则是虚心。朱谤故来。是以文言。是中有疑。便言我无疑。我实见闻疑。若尔我亦无却横相举。实报朱谤。答相犯上起。心是穴彻。一向是有。不知是非。故不得无之。以朱谤如人非人相等。岂可知是横起。故此亦然。疑是横起缘根。复是犹豫。通于有无。言我为见不见等。知其非实。故得无却。举实根。谤为此得。言有疑言无疑。我实见闻疑犯。如似人疑。有缘人心。故重于相。问无想心中但有无想。不无无相忘心者何。答无想忘。则有想不忘有想不忘。不朱谤故。此无相忘心。亦不得出。若尔无疑忘。则有疑不忘。何以得出。答无疑忘虽则有疑不忘有疑不忘。朱谤故相对。今有以防巧故。问初句是无相不忘者。所以文中。不言无相等。答不见则无相。何须言无相。若尔不见则无疑。何用言无疑。解言。无疑中得发言我有疑。故言先疑。不得发言我有想。何须言无想。所以然。若先有想。尚忘而朱谤。况今先无而须言有。故不对有。以言无想。不同疑中。得隐之朱谤辨心差别。防巧故尔。想不得隐。是故非类。又可初句根本不须言无想。及忘不忘等下五枝条为别前。故以有想等别前。据此推思。故但故但六心定心既尔。消文可知。无三举三谤。第一门竟。
第二无一见根。以闻疑谤。亦作六句。初不见彼犯。便言闻疑犯。问闻疑为有无。若是有者。可得独言一不见。然不应朱谤。若无故朱谤者。亦应言道不闻疑。何以独举一不见。答自下六门并实无三根。与前无别。及至谤时。举根多少。前章举三谤。须有三章。举二谤为别。次文烦中三异。单举一根。谤为异故。有七门之殊。论其理实。并无三根。今律文所以乃云。无一见根者。此据谤者。情不欲举见谤。欲以闻疑二根谤。故言无一见根。欲显己闻疑。是异望僧生信。治摈前人。是以律文就谤者情说。故言无一见根。不言无闻疑。然昔来有人。更作难作解者。非以初心。是无想不忘心。何处得有想心闻疑朱。故知不尔。自下同然。问第二句不见彼犯。是中有见想忘见想。以闻疑谤者。亦可无三第二心。为举三谤。不言举三想忘三想。解言道理章门中。三根俱无位。立一不见。今亦三相俱有忘三相。如何不得立一有见想忘见想。俱言一不见。三根俱是无。且道有见相。将知有余二且忘二。所以须忘者。若不忘二想。不朱谤故。问欠俱有并忘。何以但言一见想见者。答以互横相背。无起有上。立不见故。对立有见相。既一相不闻疑。故无闻疑相。忘闻疑相。如似无三中无三。故还言有三相。若尔为举三谤。何以言有三相。答彼据理说。今举谤情。故立多少防巧故尔。下句类然。如此解时。但有四十二句。更不烦作。多句二对。小妄同异者。此处六者。并是境心俱虚。以三忘心。入三不忘。作下小忘。初六中初三五而狭于彼。以无不触知故。望下此应广说。下六中初三五个是翻到二处。二四六境顺心违。与此个殊可知。
轻重文三。一谤比丘谤尼三谤下众就比丘文三。初句以四重法谤比丘。但使内无三根。莫问实自作遣使。皆朱谤罪。则上四十二中一一以语。了了重残。不了了兰。
第二以比丘法十三难事。内无三根。谤实比丘。了了重残。不了了兰。若实十三难人虽无三根。置伏说着比丘想。故但得兰罪。不同四重谤人。然是污戒比丘故也。若于十三中比丘。犯五逆边罪。谤亦僧残。以教从理。同合摈故。若十律云。出血破僧。此二谤人得兰。余者吉罗。以名轻故。则是彼律。以理从教。
第三除此比丘下余篇谤人。以辨轻重。先解其义。三门分别。一谤?说他。二自谤?说。三在谤?说。初门者。问何以谤初二篇。残提两别。?之与说。同结一提。答谤据治罚。损境轻重。故有二阶。如谤初篇。治摈出众。故得残罪。若谤人第二行阿浮呵那。故唯犯提。论□?说。初之二篇虽有轻重。同是坏众。?据内堵。故?俱提。说就外损。但闻粗罪。皆生深嫌。故说初二亦二。亦并提罪。亦可希数。初覆说希第二?。说数故覆。说上二文。结提罪问。若尔何故下三谤?说者。同得吉罗。答谤初二篇。治罚不等。故谤清降。译下三篇虽少不同。治罚轻微。故同得吉罗。若谤第五。还得吉罗者。极下罪故。问谤罪三阶。?说二品。结罪不同。所以毁呰疑总。不受谏等。并通五罪。而得一品。提罪者何。答谤据治罚。阶差?说。约堵不坏异。咸是就罪。故有差别。毁呰疑总。泛尔总境。不就阶差。又不专罪。如七法毁中犯。但一门岂得就。就独为差降耶。不受谏者。亦是不就治罚故尔。
第二门者。但前谤他。不前自谤。闻恶触讳。谁肯自谤。自说亦尔。若尔自?义多。何以?七。但一品吉。答此不就。
希。数须据堵。有多少中结。?他堵多。自覆堵少故尔。第三门者。互谤?说。以文唯说。一同当众。次辨谤尼。亦同前释。十中谤尼。但得吉罗。五分。僧谤比丘残。谤尼四众吉。尼谤尼残。谤比丘提。谤余众吉罗。理有境想。文无者略。不犯中说实者。谓说根实见言见等。
○假根谤戒第九
此戒要假实事。上有见根。取彼事见。以谤此人。见虽相当。事不相当。名为假如见言闻等。则是无根。前戒中摄。前言犯缘。悉同前戒。唯以假根为异。文筱圣前。故曰我等前闻。以无根法谤。欲明今是有根。故作是言。
戒本七句。一犯戒人。二瞋心。三假异分上根。四所谤境界清净。五以无根重谤。六自言。七结罪。
广解中上二可知。第四第六略不释。异分者下第三第五第七合解。异分谤相文。初明异分谤之犯相。二若比丘下轻重相。前文之中。五种分一。异趣异分如缘说。但假见根。略无闻疑。二若不犯下异罪以解异分。第三不清净下异人以解异分。四见本在家下异时。五自语下假向异罪中四旬。一解初二不犯夷。谤言犯夷。次二犯残。谤言犯夷。故有四句。亦可初四二句谓犯下六谤言犯夷。二三一对。见犯下六谤言犯夷。假于余六见。谓故言异分也。亦应类知。闻犯下六疑犯下六谤言犯夷。总为四六。文无者略。异人中四句。初二以不净上根谤不净净。次二句以清净上根。谤不净净。又文直言。以此人事。谤彼据理。并得通举异分三根也。异时但举见闻。本在家时。略不言疑。假向中局对闻根。以余二根非所对故。
○破僧违谏戒第十
自下第二护众教法谏戒之初。四门分别。一谏不谏别。二谏所为事。谓破僧等。三立戒多少。四明违谏轻重。并解举不举义。
初门之中自有三门。第一总别谏戒多少。比丘有七。尼便十三。合二十谏戒。然此诸谏。比丘七谏。则婉二众。便成十四。尼别有六。故二十也。
第二僧屏分别。大僧谏戒。僧五屏两。屏两通尼。余之十一尼违僧谏。若欲解释。僧屏二谏。六门差别。一设谏人别。二所秉法殊。三谏处不同。四谏事不等。五得罪差殊。六在戒多少。初门人位中有四。一人有道俗异。二具非具差。三就具戒中形殊男女。谓僧尼二众也。四约二报众数多少。谓一众多僧也。二法位但一。谓语法羯磨。羯磨一法。唯僧谏中有。若也止语法。该通僧屏。三处位有两。一作法自然。二小大差别。义可准知。四所谏事殊者。僧谏中事。悉是作犯。屏谏有两。一谏作犯。犯成方得罪。故不受谏戒是。二谏止犯言。了得罪故。拒劝学是。又更一解。不受谏戒。事通止作。以所谏事。婉七聚故。拒劝学一。专唯止犯。以不肯学故。又可拒劝学者。轻人不受训导。戒本非拒谏。以至文中不约心虚。实结罪故。如是解时。屏谏唯一。谓不受谏。事通止作。以所谏事通七聚故。则是比丘谏夷之中。除却此一。但有六夷。尼亦除一。故唯十二。两众令论十八谏戒。五得罪差殊。于中有两。一轻重多少。二结罪前却。初多少者。谓违谏之罪。若以名别。据究竟说者。但有夷残提吉。若通方便。以名往收。便有其五。更加一兰也。若以种及因果。分此五名。便有十罪。如夷残各不具。分兰故四。二提各不具。分吉则四屏。谏心实及违六众。故合有十。于此十六僧四屏。屏有一提三吉。违僧谏中夷残提二兰一吉等。然僧谏提吉心实结罪。余就心虚以辨。问所以心虚而有重轻。一解深防防限分故尔。又可违谏一二。故致夷残。夷残也兰。是戒残方便。故亦心虚。二前却者。屏约事成。以无众命可违故尔。如屏谏戒。说僧谏为。约作法分齐。故不就事。六立戒多少者。屏谏就通。齐是须谏。无问倚不倚。总立一戒。事宽立戒少。僧谏随事。故有众多事。局立戒多也。上朱六别。细于十一。斯对二破得具。此等下诸谏戒。于十一中。阙于初三。所以可知。
第三正解谏不谏言。若语屏谏。一切皆须。故文展转相谏。不受谏中。心虚结提。心实第五。乃至此中违谏之事。亦须设谏。故文中言。莫为僧所呵。更犯重罪。故知语谏通于一切。言僧谏者具四义者。有不具者无。言四义者。一性恶。二显露。三总僧。四傍伤。上三义可知。言倚傍者。前之九戒。条然是非。更无两监。傍伤圣教。是非先分。过显多识。何须设谏开示其人。此四戒等皆有倚伤。言说相似。滥理行二教。是非交杂。真伪难分。须设谏开示。是非晓悟。其怀异彼愚迷。弃思就善。舍耶从正。故须设谏。如初二谏戒。倚伤如来四依之教。唱说相似。执乞食等名同。故曰倚伤。污家[殇-歹+言]僧者。执六人同作而摈不摈。监第四戒。倚伤释种。轻凌诸比丘倚伤之义。此应广说。为如斯义。须僧设谏。阙者无谏。今问有无不同九残。所以不谏。盖同生罪之缘。所以僧残罪齐下四因谏而生前九作。便则结此。谓一切事中。具四义者。须谏违而结残余。无倚伤等。不假僧谏。但以事重直作则犯。虽可谏不谏。实残位同故。是以共篇。
第二谏所为事。一者总解。凡言谏者。一为人故兴谏人有迷悟二句。二为事故谏。事有已未。广说可知。二别解所为。谓是破僧下有正文。至彼当解。谤僧及恶性。易不烦释。
第三立戒多少。问前二违谏。立于二戒。余谤僧等。但立一义耶。答破僧事大。非可独立。要假主伴影向。方得成破。是以谏主不舍违。如结初当谏主时。四伴影助僧则设谏。开示是非。伴而不舍。故制第二。余则独成。故但一也。亦可离合多少。出在圣情。义非一准。如诵咒术及足食等。自他立二。余自他令涂摩身戒。自作教他。立于七戒。比丘七或。尼但一提。尼四可呵。僧一素美。故知不定。今此主伴有无故尔。
第四门。同违僧谏。众法处齐。此四便重。而不须举。则吒违谏。所以则轻。而须治举。一解前二破法轮僧。所为事大。僧谏心重。事谏俱重。故僧残后二谏戒。事虽非重。皆犯二罪。如恶行污家。犯根本罪。或得僧残乃至吉罗。复非理谤僧。犯突吉罗。过集积增。所为不轻。三谏不舍。亦结残罪。恶性拒僧。容犯下六。复违屏谏。恃己凌物。过集积增。三谏不舍。故亦残罪。下利吒说。欲不彰道。事非是重。又复口说。未犯根本。更无集积。所为轻微。故违谏提。若尔调达是主。破僧得逆。事真是重。违谏僧残。理则可尔。然四伴小罪。然是可忏。违谏应轻。所以不舍。罪同调达。又尼立伴。影向破僧。但合尘垢。不能毕破。事真是经。违谏应轻。所以亦残。又一人谏中。所谏之事。有七聚之差。所以违谏。一品提罪。以斯文证。未必就事轻重。结罪陟降。故今正解。就心虚实。故罪轻重。此之四戒。所谏之人。了了知己所作事。非僧谏者。是故违僧命不言。众法情过。是重违谏。谓残利吒说。欲迷情执实。谓己见为。是僧谏者。非不作故。违僧谏之。言情过轻微。违谏提罪。又以所谏。事证。如调达破僧非法相等。前三罪重。第四句轻。岂况违谏。宁不约就。心虚便重。心实则轻。又一人谏中。心虚提罪。心实吉罗。岂况僧谏。不就心之虚实。以明轻重。问所以得知此虚彼实。答此戒克言。我身灭后。可得名称。故知此虚下戒文言。唯是真实。余皆虚妄。故知不同。
次言举不举者。解言。举法难成。准只文说者不然。彼名谏为举厚律。下文亦言。莫为僧所举。彼此俱同。本不须问。今所问者。谓问治举。举利吒说欲。有顺情义。恐多信受。举绝化道。今此二破到说是耶。明亦须举。所以不举者何。答若望应不应。如增二说。若据作法。如呵责辨。今此明谏。何次出举。若尔利吒亦尔。何以出举。答事相由故。以其言明随举。若不出所随之举。无以结能故。则出举以其随及违谏俱提故尔。此假明随。唯吉非残。故不出举。此谓理合治举。不须此明。若尔污家摈法。所以则辨。答为彰摈时谤故。相由故来。不二非取。无顺情义。故不须举。今言无举者。对于利吒。无第三举。非谓无前二举。又更一解。举为治取。前二破僧。分众而去。若与举者。非是对治。下二非眼。何以须举。故四违谏并是理。不须举别解。初谏亦有四言。一制言者有三。一不听破僧言。二须谏言。三结罪言解。初所以不听破僧者。僧众和同。义无乖净。理应详遵。犹如水乳。今反倚傍圣教。说相似语。或乱群情。堵僧断法。坠陷无辜。为恶滋甚。是故圣制。次谏言者。然调达倚傍如来四依八正。然佛所说乞食等。是生圣之缘。趣泥洹之远因。说缘为圣种。八正道趣泥洹之近因。是圣种然称法如谈。名为正见。而今调达说乞食等。以为圣种泥洹近因八正道。然说为非种趣泥洹远因。颠倒说法。是非支监。真伪难分。执情为恶。事是可愍。须僧设谏开示是非。冀彼改耶从正。弃恶就善。为是须谏。
次结罪言者。然彼僧众。详心设谏。明宣是非。晓喻其?。开示令舍。而得固执己心。不肯从劝。违众情重。故结僧残。
二释名。耶法改真。分众□称为破僧。固执不舍。名曰违谏。
三次具缘。通缘如上。别缘如具五。一立耶三宝。谓是谏所为事故。二行化于时。若不行化。则无设谏违谏等罪故尔。三如法设谏。如法简非法设谏。简不设谏故。四因执己心。不肯从劝。以若从谏不成重故。五三羯磨竟。以若未竟。但结轻罪。故须言竟。四次阙缘。若阙初缘。亦是阙于第二不行取化则破僧。心息便□。下四单有。立取三宝。方便小吉。若阙第三。若不设谏。则无违谏。容违屏谏。犯于小罪。复得前二缘。破方便罪。若僧谏不成。知不成者。亦无违谏。正有破僧方便究竟之罪。若作如法之心。拒得兰罪。阙第四缘。若未白前舍。无违谏罪。有违屏谏。若白竟舍一兰。乃至第三未竟舍四兰。阙第五缘。类前可知。
自下释文。大段文二。同如初戒。然结戒中文三亦同。就缘起中文二。初至呵责已来。谏不孤起。必有所为。是以第一正明破僧等事。是谏所为。□有破事。耶正难分。须僧设谏。开示是非。故须第二从佛告已下秉法设谏。违而未犯。起有漏过。初文复二。初至不食鱼肉已来正显破僧。是谏所为。过状克显。具须呵责。是以第二众多比丘辨其呵责。前文有五。初至清净行来。出能破僧人。二佛在罗阅下教化世王。以为外境佛徒众。三以佛呵不付。乘此表心。从提婆达下墓夺胜位。害佛煞异。四恶名断利。别食同情。佛则制断。不听别众食。五则生此念下立耶三宝。破坏僧轮。
初人中文二。初出家之缘。二先度忧波离下出家受戒。修道克获。前文复二。初生念之由。大智云。父王见子朱道千梵志弟子。外相不美。则令释种中家别一人出家侍卫。故曰诸释出家。第二时有释子兄弟二人已下慨无出家欢师求度。于中文四。初明那律?提猒俗之首。二时阿那律已下正明译释。受欢云集。方将诣诸圣。三各净洗浴已下进诣致。四白佛言已下正祈请度。前文有二。第一那律出家主缘。二?提之缘。那律文三。初明在俗。俗礼自娱。二摩诃男下□己推让人有所归。五分那律是第也。三辞母而去。文三。初三请三抑。文言而况生别者。死则至贱。尚不欲离。况生可贵。何得听别。亦可死至难排。尚欲抑而不受。况生离我而听汝去。二母思念下设抑方便。三念已已下发言要抑。
第二?提中二。初共相要劝。显己由彼。辞母出家。二时?提下请停出家。毕己俗言。前文有五。一对?提三劝三拒。二那律下以己要彼。则是释劝所由。三彼报言已下青要所以。四那律下申己劝情。五?提下受劝辞母。文三如前。第二诸释云集者。问那律?提相要可尔。余六释子忽亦出家。五分。此七释子。?提那律阿难难提调达婆婆金鞞卢等。先立契要。若有所作。誓不相违。那律邻心。?提不从。举要更语。遂则相许。二人申契。六亦折然。故诸释子俱并出家。第三进诣文四。一出城进诣。文言亦如个日者。以昔比今。二猒舍车服。以赏忧波已下不舍宝寻从。四时诸下俱往致散。第二白佛正情求度。
第二出家文三。一出家受戒。佛度五人。余三无缘。故余上坐度□。又止诽谤故。五分。八人并佛自度。故彼文言。佛则先度七人。后乌。大庄严论为佛强劝。先度忧波时。诸释子受劝。先度地为震动。憍慢山崩。故遣 波下明道克证。次拂疑通化。
第二求外讠中文四。第一化王子生信念畜徒众。文二可知。第二迦休已下目连白佛。佛则不可为彰。是应非真。文五可知。第三尔时已下重见神通。增信彼利。就中文四。一现通生信。文五。一改刑说法。二王子怖惧。三发言安慰。四请后本刑。五益增行敬。二厚得利养。三比丘白佛。四佛告已下制令拣心。有法喻令。第四摩竭王下嫉姤失通。求索僧徒。呵骂不付文四。一姤佛利重。退失神通。釜者器名。六斗四舛曰釜。二便作已下念索从众。三佛呵不付。四生不忍心。前得利养。顺情之重。今失通呵骂。违心之极。故生不忍心。
第三顽墓胜位中文二。初立二糸门。二时提婆下正作二事。则释上二。先释初门。害佛有二。初至不然害一人。就因辨权实。于中文六。一三立斗害佛。二佛念本缘。谓弥佉摩纳等事。三二人无因。念害不前。舍害见佛。四世尊渐渐已下圣慈说法。彼利悟道。五教还复道。破前立计。六到调达所已下白知驱摈。六中前二辨权。后四显害。以令此二人及多人入圣道。故五多展转乃至三十二人皆得初果。第二乘此悉言下就果以彰权实。初明调达有因。出血彰权。论云。佛有补鱼出血之因故尔。二众多比丘下显实。文四一比丘护佛。二从窟下问答所由。三佛告比丘下已胜诸怨。正明显实不须护。四告诸比丘下举五须护。显不须诸。以现作恶。后受苦报。故曰后自当知。戒据受体。见慧就解。言说显教。命谓耶命。法律外者。随行乖法。下五反说可知。此就不可断。以分因果。若取本期。咸是方便。
第二可差舍利弗已下差令说??。释上第二门。于中文二。初令说??。文四。一差令说??。二乘疑请白佛为除遣。三奉差往说。为彰??是调达。不忓佛僧。亦彰恶名。则是治罚远生。下文作得脱之缘。四大众已下忍不忍异。第二受教害父。文六。一受教害王。二发觉得实。三时守门下详评治罚。四则卫守已下举以启王。有可不可。一切沙门不应尽煞者。上已唱克。过非佛僧。不悦初言。何以故者。是调达教王害父。正应合死。而言不应煞故。是提婆等作亦不应煞。佛法僧治人。唱如死罪。不重加。故曰不应。五告诸臣下来令赦过。六不平王言。
第四别食。文四。谓举过呵制。
第五立耶破僧。文三。初始以方便。二提婆达则往已下共伴兴计。立耶三宝。三时提婆达则以五法下以其耶化。诱诳新学。初始心中有其二心。一破僧心。二顽名心。文有其四。一生念之由。次正兴破念。次求名之心。次得名之由。第二中文四。初以名诱进。劝助己破。二时伴。三闻已下将恐不果。拒而不从。三提婆言下正明设计。立耶三宝。四时三闻达下谓必能破发言向顺。第三立计中文二。初立耶三宝。第二当语已下示行方执。前文后有三。初举正三宝。第二我今已下立邪三宝。我是邪佛亦有者。是邪五法。乐出离者。三开达等是僧。佛僧已知。未识耶法。故须第二尽形寿下正五。耶之法。别三相似。后二妄语。言同意别。故曰相似佛宝不断。假说言断。故是妄语。亦可前三若出不受。亦是妄语。以出所受。故言相似。后二若出所受。亦是相似。若不食肉。可不食菜腐烂药等。以出不受。故言妄语。苏盐着味。故令一断鱼肉害生。复同为一。十律五法尽形寿着着纳衣。受乞食。受一食。受露坐。受断肉法。若有比丘。受是五法。疾得泥洹。五分。五法。一尽形寿乞食。二裸形露坐。三不食鱼肉。四不食苏。五不食盐。只。无五法。但改佛经律。累字暴句第等。三我今持此已下结成。然破第二当语诸比丘言。示行方轨。彰必能破。文三。一示行方轨。还举前文。对机而说。二人有违顺。三由此已下结耶三之功。心洺二解。圣位已去。理解决定。难可破堵。名为上坐。降斯已还。他分容破。故曰年少信受。又后一解。得忍凡夫。永不可破。名为上坐。自斯已还。自分不破。他分可破。故曰年少。成论。得生空已去。是上坐。于慧已前。有可堵义。是年少。
次第二呵中文三。一以□法之化。举以启佛。二佛告已下说正四依。显五法是耶欲。使比丘识达种正。三时世尊下先于呵无戒。正彰呵责。问众多比丘不呵者何。答言监相似。或彼所说。未审是非。故阙无呵知有法。故举白佛。次释第三今日欲断我四圣种。说四依。显五法是耶。耶法曀真。故曰断圣种。问上来诸戒。举过则呵。何故此戒先说四依。显五法是耶。后方呵责。答上来犯者。皆??显群心。于呵无或。是以则呵。此说五法。蓝佛四依。言同意异。若则呵者。或佛所说。持增迷倒。莫知所趣。故先说正显五是耶。后方呵责。四圣种义。五门分别。一先说众行。二单律行法立四立四意。三行法。次第四行法开遮。五以正显种。能断圣种。
初门。法虽众多。要唯众行。言行法者。谓四依八正学之所依。生行轨则。故曰行法。言众法者。谓说戒羯磨。理顷详遵。同崇莫二。方能众法成就。网纳义立。轨朱僧益。故曰众法。所以须此二者。佛若尔说行法。无法可依。行何由朱。行真不朱。则迷坠生死。何然??除恶业。终狭道益。虽有自行善朱。若无众法。何然拣受众徒。朱僧宝之益。故须众法。秉御辶化。今调达亦学如来。说此二法。一立X41060301.gif五。以为行法。反破如来。四依八正。二者非法羯磨。以为众法。望反如来。正众法处。若比丘信受。始是信邪具足。破正义备。
次第二门四。一列X41060302.gif数释名。谓衣食受药等是。依者冯也。此四非依。各为他托。故并称依。凭仗此四。资朱已行。故曰四依。又是生圣之缘。后并名种。二次定体者。若约事辨。四尘四大等是。若就行分别。顺本要斯缘中节偷。作与无作。俱是圣种。心论。唯取无作。盖望受中。要期说之。谓无贪善?心中所教无作。是无贪善性。又无贪邪二。谓少欲知足。今取知足为圣种。非少欲。以知足。于现境起。故现在不取一钱。难非未成转轮王。知足胜故。知足为圣种。三次立四意者。行藉资朱。事须将补。资缘虽众。略唯内事。各须两便朱四依。乞食及药。此二内充。衣与摄下此两外资。形须弊[(?*(乞-乙+一))/木]。明道藉学。故使外须衣处两别。又以四大病尔。病异故于内资。食药不同。合以内外通论。故曰四依。又后对治四种供养。故于此四。修知足行。是以但四。第四与头陀辨异可知。
次第三门。所言依者。无时不须。要故先明。是以第一依粪扫衣。衣死彰形。若无食充躯乌。然修道故。次乞食资道缘备。宜托处修道。故次第三依摄下坐。须药义希。故次第四廿就行之。次第不同。头陀先后杂乱。
次第四门。良由如来善达根性。称机授药。知足上行。报为资强。前粪扫衣。为分堪忍。不以为总。资身离着。有长道之益故尔。何故开着檀越施衣。次下人辈。报力微劣。若制同上行。不称根性。无长道之功。是以圣者开着施衣。资身受用。有长道之益。由佛开故。三人通得。依而修道。咸然会圣。故曰圣种。余三制开。类而可知。
次第五门。如来所说。四义故正。一慈心所说。原为益物。二善识根性。称机长道。三由识根性。故善解开遮。非但开于中下。若上行人无粪扫衣。受听着施衣。由此开遮。三品通行。俱能会圣。下三开遮。类以可知。四佛说乞食等。四能生八正。故说缘为种趣。泥洹远因。八正道是圣种。然能趣泥洹近因。称法而谈。故曰为正调达。不具四义。以之为邪。一恶心所秉。破僧求名。以之为种。二不识根性。无长道之益。三唯制无开。上行难朱。岂讫中下。宁不绝分。四多论云。调达说八正道。是泥洹近因者。说为远因。趣道反难。执乞食等法是泥洹远因者。说为近因。逾于八正入道。最速倒说法故。所以是种以此立起。行化于时。死法兴显。正法须论。故曰断四圣种。何等四圣出圣种。无数方便。说衣服趣。得知足者。谓叹上行。着粪扫衣。此有二利。弃同粪扫。然是贱物。毁其细软。离自会着。故曰趣得知足。二不为王贼贪夺。资身长道。有斯二益。佛所赞美。我亦叹说等者。谓开中下。着檀越施衣。亦有二益。一资身长道。二福利言。开遮通行。皆然会圣。故佛并叹。下三合说。无数方便。说饭食者。谓乞食。床具者。谓摄下资身具等。医药者。谓腐烂药。此三上土所行。然生知足。俱然会圣。故为佛叹。我亦无数说饭食者。谓开中下僧及请食等。床卧具者。谓房石室中资具等物。药者谓苏油等。有疗患之功。依此四法。然会于圣。故曰圣种。
第三呵责文二。初问自言文可知。二尔时下呵。呵中文三。初总举呵。二别列呵辞。三总以然呵。子中文三。初有四句。呵其所行所断。谏劝修舍。于中文二。初二句呵所行所断。故文言。汝云何以五法教比丘如上。此呵所行。次提婆下是呵所断。故曰莫断等如上。第二有两句。举前行断。谏劝修舍。文言莫方便等者。举前所行。谏令不行。即是断前所行。又言汝当与僧和合等者。举前所断。劝令顺行。共崇水乳。即是行人前所断。第二是故下然呵劝言。且对呵然。一是汝五非行化。破和合僧故。即是初三句也。二是汝断我四依。不同水乳义。故便是二四句也。以是义故。当堕泥梨故。亦呵汝若对劝然者。是汝断彼五非。不破和合僧故。即是反前初三句。是汝修行四依共崇。水乳义故。相反前二四句。便不堕泥梨。得大功德。故我劝汝。文无者略。第三时世尊下呵谏之益。
大段第二秉法设谏。违而朱犯中又三。一佛教比丘作白四谏法。二僧为已下奉命设拣。得增残之所。代应广彰。谏劝法用。显在辨相。结罪势便故尔。三尔时诸比丘下举以白佛。因兹广辨。谏法嫁通。被于一切。问比丘睹调达违谏。所以不呵。更有多解。上下有妨但是文略。
自下第二制广补略。问何以无痴人多种有漏等。答以明谏法。婉通乘势亦略。上来结戒相竟。
自下说戒初明戒本。第二广辨戒本。文五。初明谏所为事。二彼比丘诸善比丘屏处谏劝。三是比丘固执己心。不肯从劝。四彼比丘下众僧设谏。劝之令舍。五不舍者下朱违谏。初句文二。若比丘者出犯人。则是所谏之者。二欲诸已下正明破僧。谏所为事。欲堵者牒前始心方便。方便已下牒前立死三宝。坚持不舍。彼前行化屏谏。文二。初举上呵谏中初三句劝舍。故曰彼比丘应谏乃莫方便等。二大德应与已下举上呵中二四劝同水乳等。然诸大德行虽有别。所禀师同。学法无二。理应和同。而无[叶-卄+日]相。犹如水乳和合相得。故曰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亦呵水与水合。乳与乳合。故曰如水乳合。第三句是比丘者。谓诸善比丘如是谏时。谓[哎-乂+又]诸善比丘屏谏之时。坚持不舍者。谓调达比丘执心拒劝。第四句三谏舍者善。闻则从顺。止不破僧。一无违谏僧残。二无破僧兰罪。离斯二??。故曰舍者善。问其实白四。而言应三谏乃至三谏舍者善。答谓取白及二羯磨。故曰三除第四谏。所以尔者。一犯不犯位分。前三未犯残。说第三竟犯残。二轻重别。前三犯兰。第三得残。故言三谏舍者善。以未犯重犯残故。据其道理。实是白四。又尼殊文言。犯三法应舍者。谓??三法不舍者。入犯重位。故第五句结罪。
自下广解戒本。就比丘犯相中。具解上五。一解谏所为事。二若比丘解上屏谏方法。三若不用语者解上拒屏谏。四应作白下解上僧谏方轨。五从第三羯磨竟下解结罪轻重。第一文中比丘可知。二谏所为事。但牒始心一句。欲?二字未释。先解和合僧。以二法解和合用四人等。众义以释。谓僧正以众翻僧。故云僧者。四比丘若十乃至无数和合众以番僧破者已下解前?字。一举破语数。故言十八。
二列名解释。三是为者结。四住破僧者。嘱当能破。行死法然。
第二释中。法非者者。八正真直。然执生正解。是泥洹之近因。名法调达。说为非法。五死不能。执生真解。是非法说。以为法律。非解者在说亦尔。犯不犯者。夫言发抓。佛制势剃。而今调达。谓发抓有命。若不剃前。说为不犯。如心念作恶。理虽有违。凡夫未制。名为不犯。调达说犯。轻者遮??。调达见堵树叶堕长寿龙中。便言。煞一切草木。其罪最重。初篇业重。一形永鄣。以见须提初作。不得重罪。则言一切盗淫。悉皆是轻有残者犯下四篇。非是永鄣。是其有残。说为无残。无残者。谓犯初篇。永丧道牙。字曰无残。说为有残。母云。粗恶者初二篇方便。若身若口无惭愧心犯。得重偷兰。名无粗恶。说为非粗恶。提罪已下及余兰等。皆非粗恶。说为粗恶。常所行者。八正五法互说制者。谓五篇禁戒。金口吐宣。名之为制。说为非制。非制者。即五法非佛金口。名为非制戒说。以为制说者。四禁是重。余是轻此是正教。名之为说。佛为非说。重轻倒说。此非佛教名非说。而说以为说。若明了论释律中。佛说有十四。然破僧和合。此中非法者。五耶道分法者五正道分。毗尼者三正道分。非毗尼者三耶道分。罪者??如来所立。前非罪者随顺如来所立。制重者有二。一田罪重。二田前重。轻者亦尔。各各学处。应知轻重。言有残者僧残等。无残者四夷。不可治者四戒。十三中随一一。若已犯二边。不可知僧所立最恶。灭诤羯磨。如此等翻此。名可所治。粗者有二种。有由犯意。有一由罪。翻此名非粗。论云。非如来说。非如来教。彼说是如来说。是如来教。是如来说。是如来教。彼说非如来说。非如来教。三藏解言。如来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缘生二十二根等八万法门。对治众生烦恼行。以此法门。今其观察是如来教十二部经。如此文句。是如来说。彼□反说之。论云。是如来所作及所习。彼说非如来所作及所习。非如来所作及所习。说是如来所作及所习。解云。利益众生事。是如来所作。入定现受法乐及常威仪。是如来所习。彼亦反说之。此下两双四句出律。阿毗达磨中。并律中十四。合有九对。若准彼文。以驱此律。如来教如来说似当此第九说不说。如来所作所习当此常所行非常所行。以上十四中无此二。故人言十八。亦似合说。
次第二屏谏文举四众。理应通七。以不别秉法。故第三若不用语者。此拒屏谏。竟得何罪。答此但吉罗。以无众法故。又所谏人破事未成。违谏未满。要待事成。揽吉成提。问若违尼等屏谏。为得何罪。答文中虽无。义应吉罗。此中上下四重因果。一破僧。二违比丘屏谏。三违六众屏谏。四违僧谏。此之四重。起虽先后。四因具显。果但结残。余之三重。文不在此。若以因望果。残之一种。四因中后。四果中前。余兰提吉。等四因中。前四果中。后以约法。事不同故。四因前后。其位还四。及论得果阶级。唯两兰等三果一时得。故其谤僧等因果。次比第四众谏如文。
第五若不舍者下结罪中文二。初自作违谏轻重。二教人轻重文有二。初结违谏罪。二一功未白下谏所为事。未作谏前。但有逆方便吉罗。前文中两。第三羯磨竟残者。具缘朱重。若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兰下??义。诸谏同然。问第三竟时。得僧残者。为揽因朱果不合。如五分。但藉前方便。叶思势分。相资令后心之业。次第增着。得僧残时。犹有兰吉。前须忏悔。以其业思轻重不同感果有异。故不相朱。此律所明。但但使作恶。生生有罪。如生福文证。步步有福又得。多论。如欲盗煞。步步偷兰。此律亦言羯磨竟。三偷兰明因中为罪。然得果之时。览因朱果。故下律文白未竟。有吉罗作白竟。直结偷兰。不言别有吉罗可忏。乃至三羯磨竟。朱僧残时。不言别有三兰须忏。故知因虽有罪。以因朱果。又祗云。揽一切偷兰。以朱僧伽婆尸沙。又多论。前突吉罗变灭。以成后果。故知三羯磨竟。揽四偷兰。共前一僧残。问文中但言二羯磨竟三兰。何故揽四共来犯。答只云。揽四准此亦尔。问前三偷兰。要违白羯磨竟方兰。未竟吉罗。类于前文。第三未竟应吉非兰。答兰用吉朱违白竟得偷兰。其因宁重。是以作白未竟。但得吉罗。第三竟时。果是僧残。因宁得轻。又后邻近重境。借势相资。其业转重。为是第三未竟。即得兰罪。不类于前。又欲为吉。因果同名。过故兰。用吉。朱不同吉罗。极下罪故。还用吉朱。自有因吉罗。朱因吉罗。谓利吒白朱竟吉罗。朱白竟吉罗。自有因吉罗。不朱因吉罗。如白竟吉罗。不朱初羯磨吉罗。以法隔故。又后俱作波逸提因故尔。文言舍者三兰。非是舍心。有是兰罪。申前方便。违谏而起。以其后心。名前心罪。故曰舍者兰。一切未白方便欲堵等。乃至不舍。一切突吉罗。谓始心行化等俱吉。故言一切。亦可随时长短。乃至未羯磨前。故曰一切。??以氏文。故知收在。伽论。教人文三。一比丘教。二尼教。三下众教。应有谏作谏相法相五句。如只文。有诸谏类然。文无者略。余众类说可知。
不犯中初语时舍。通开三种。谓不犯吉兰残等三罪。故次非法别等五及非法非律。犹七中初非六非等。谏法不朱开。无偷兰僧残二也。亦可开三。若彼恶友等为于益故。开无破罪。即无违谏。又六非开者。以诸谏等罪。属于别人。故用僧非。以开别不同。于下减耳诸度人等戒。罪属于众僧。故用别事。以开僧如文。信父母诸皇大臣等。
○助破违谏戒第十一
众僧作法。谏调达时。四伴别向。助成破僧。僧寻设谏。拒而不受。故曰助破违谏戒。
别缘有六。一调达作破僧事。二如法设谏。三遮僧设谏。助朱破僧。四僧众如法。讠此X41060501.gif助。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此等六缘须意可知。??缘比说可解。分文如前。今就缘起中文二。初至呵啧已来。助来破僧。谏所为事。二告诸比丘下秉法设谏。违而未犯。前文复二。初至忍可正明四伴影向提婆助来破僧。二诸比丘闻下呵所不应。此戒既尔。诸谏悉同。下不复科。初文有三。一牒调达作破僧事。二时诸比丘下牒前众僧谏劝调达。三时提婆达下伴党影向。助成破义。正谏所为事。问前戒比丘不呵。此所以呵。答前戒未达是非。故??无呵佛说四依。又谏调达讫。是非既分。呵亦何爽。违谏犯中亦三如前。问四伴助伴僧位已上如何后谏。答如别人求僧。僧所酙量。唯别作故有八难。但至三人。不得至众。又众行治罚。七羯磨等理亦别行。故下文言。僧举僧是为非法。此等要别。又有容得。为僧作者。如灭诤中。直据圣教。刊定是非。众亦无如。又如此谏非治罚。又别不求僧。直是破僧事。大众详劝。止修为多。人设谏亦容得。或可如是。又可此是出其谋法。不分众别。据其道理。要必别谏。如只十二律差人自恣文言。某甲某甲比丘。岂即合差。此亦如是。任情所存。
戒本五句。一谏所为事。二彼比丘下屏谏方法。三是比丘下拒谏。四僧众设谏。五不舍者然罪。初谏所为事。文三。一总明其人。助破僧者。二伴党党数。三正明助破。文两。一劝僧莫谏调达。二此比丘下释劝僧言。所以我今劝僧莫谏者。以人如法。是故初二句人如此。提婆达发言有轨。故称法语。复能灭恶生善。故曰律语。次二句法。是故然今我等庆遇所闻。故曰喜乐。称合道理。安心从顺。是故忍可。二屏谏文四。一领前谏辞。遮其影助。二然此已下人法俱非。显影助非理。三大德莫欲已下是非相对。劝其舍弃。正是谏辞。所谓谏舍助顺。劝崇水乳。四大德下明和有益。释其劝言。广中具释。初句三中。一人。二先解。第三助顺已上有顺从义。故印可调达。岂非从二种顺从。咸须设谏。三伴党下。却解第二伴党之数。无共兴谋。名为伴党。要四人已上始成耶僧。若佐成群侣。名助伴党。若一二三。若众多。此二伴党。皆须设谏。只中四句。见异说同。见说俱同。此二须谏。见同说异。见说俱异。此不须谏。余文悉同。
○谤僧违谏戒第十二
制戒言有六。一解所以听依聚落意。有其二意。一有待之刑。假资方立。须衣鄣形。食以充躯。济身长道。为朱自利故。二为益施主。僧田行施。获反报之福。二不听污家恶行者。克依聚落。广兴诸过。身非威仪。即非自利。四种污家。堵彼时人平等。净善之心。亦非利物。故结其罪。三须??者。为过情深。内外俱堵。若不治罚。永无改??入道之益。又增俗人以非为是。故须治摈。除其二堵。四解谤。僧言倚傍。六人同作。只云。三闻达多摩醯沙达多。走至王道聚落。迦留夷阐陀逆路忏悔。此四不治迹涉爱增故。五须谏言。既有治不治。似有爱增。相监难分。须僧因理。谏彼显己。内无怖瞋之言。六解结罪。言众僧自理谏彼。是非理分。固执拒劝。三谏不舍。故结僧残。
释名可知。
别缘有七。一作污家恶行。二心无改悔。三作法治摈。四非理谤僧。五如法设谏。六拒而不从。七三羯磨竟。??缘谁说。若??初缘。全无轻重。??二直有污家等罪。??三??四同于??二??五。谓作七非。容得七位兰。结当位中未??缘。或一二三兰。诸谏□??。如法谏缘。准此??六七同五。余谏??缘准此。
制戒缘中。文二。初至呵责来。非理谤僧。谏所为事。二告比丘下秉法设谏。违而朱犯。前文复二。初非理谤僧。二时舍利下正明呵责。前文有三。一至呵责来。污家恶行。谤之缘起。既自他两堵。须僧治摈。是以第二告舍利下作法治摈。三阿泽彼下倚傍谤僧。前文有二。初至戏笑正明作污家恶行。二时有众多已下呵责。以此四法。堵他俗人净善之心。故曰污家种种不净之业。秽污恬浊。又得恶果。故曰恶行。为此二??。近者目嘱。故言亦见秽向盈流。遥者耳餐。故曰亦闻。但明恶行。略不列污家。在辨相中故。所以无比丘呵者。佛既听依聚落。今顺教起??。若辄呵者。反生诤竞。见此无益。故??无呵佛。何以遥呵者。将欲就彼聚落治摈。作俗生信。若唤来呵者。终归须请。为是遥呵。若尔可摈竟谤僧。不须更治。何故且遥□。答远表谤有三时脱。若未摈谤僧。犹须彼治。故亦遥呵。亦可宜闻。
第二摈中文二。初讫三币而去。佛立傧法。以付身子。二时舍利下奉命行罚。前第二文六。一进诣?连将五百人者。五分。为怖前人令调伏故。祗云。阿难将六十比丘。二阿漯彼等求其外护。诽谤二圣。三舍利弗下乞食充躯。二轮教化。四居士见下承教诽谤。未受训导。五即为已下调伏生信。遂无影护。六尊者已下正行治摈。
第三谤僧。如文。身子亲为他谤。理不得呵。□但举破佛。
第二设谏起过亦三。如前文言。若已摈者。作摈竟故。正与作摈法相应。故曰若摈时。始欲作法。谓摈家方便。故曰若未摈。于此三时谤僧者。莫问傧法。竟以未竟。告须设谏。是故列此三时谤僧。
戒本五句。一非理谤僧谏所为事。二从诸比丘下自理屏谏。三是比丘下拒屏谏。四彼比丘下僧谏。五若不舍下结违谏罪。初文有四。一犯人。二依聚落下正明起过。自他俱堵。三诸比丘下牒过驱傧。四是比丘下非理谤僧。谤僧辞者。谓不治逆路者。名有爱惧。于走者名有怖。谓僧瞋我二人名有悉。此三皆非解心。所为不达。治罚之方。名有痴有。如是同罪下显己谤言。二屏谏文三。一谏莫谤僧。故曰莫作是语等。二而诸比丘下明僧自雪己心。故曰而诸比丘不爱等。逆路忏已。无罪可治。名不爱走人不现。后不得治。名不怖。汝等二人进不忏悔。退不巡走。身过俱现。理合治罚。名不悉。善达治摈。故名不痴。三大德已下推过属彼。故曰大德污家等。下三可知。
广解五句。初句四文中俱解初二。比丘可知。污家文三。一总举四数列名。二云何已下一一举释结。三三是为已下总结开中。初开无违谏轻重等罪。二若与父母下开无污家恶行罪。
○恶性拒僧违谏戒等十三
制意有三。一制恶性不受谏意。人非性智。义无独善。要赖善友在相。匠导方能。离过修善。有出道之益。而今阐陀迷心造非。不自见过。他如法谏。理宜从慎。方复倚傍胜人。尊处其己。□望人师敬。反欲迬众。非分自处。情过深厚。是故圣制。二须谏意。有四种人。咸须设谏。一年耆宿德。二久居众首。三薄学浅识。谓智能过人。四共胜人参居。今此谏戒。正当第四人。然法由人弘。人能通法。德人怀道。明达取舍。理宜冯仗。请决进否。是以圣教劝依三藏。开导迷愚。以成咨训。而今阐陀内实无德。闻劝不受。反倚傍胜人。恃己陵物。言佛是我释种。法是我家佛所说。我是佛法根本。我应教诸大德。大德何用教我为。言说相似愚迷。谓是须僧设谏。开示是非。有德相谏。理宜慎从。改迷从正。弃恶就善。是以须谏。三结罪意。众僧详谏。劝依三藏。在相受语。是非见分。不肯从慎。故违僧法。情过是重。三谏不舍。故结僧残。
别缘有六。一自□身不能离恶。将欲作罪。二诸善比丘如法劝谏。三不受劝导。恃己陵物。圣人师敬。四如法设谏。五拒而不舍。六三羯磨竟。
制戒缘起。文二。初闻谏不受。恃己陵物。谏所为事。二告比丘下秉法设谏。违而成犯。前文后二。初起过。二呵责。过中文三。第一先明不受语。二举多喻二合。三是故已下结拒谏意。就初文不受谏中二种。持戒慎理。若物名好。二种犯戒。违理起非。名恶大诸。莫语我二种好恶。此明拒谏。我应教大德者。倚傍胜德。望人师敬。二何以故者。释不受道理。次二喻者。水喻行教。有资润之能。风喻化教有靡草。草用。见论云。佛是我家佛。我将佛入山学道。不见长老一人侍。从佛得道。已说化行二教法。是我家法。以佛所说理行二法。摄受汝等庶姓之人。依附我家佛法。如似风水吹飘草木。聚在一处。我是佛法根本。故我应教汝等。汝等依我佛法出家。何以反教我为。见云。为轻陵僧众。不受训导。不言僧是我家僧。结文可知。设谏文三。准前以说。
戒本五句。一初至莫谏我来明谏所为事。二彼比丘下比丘屏谏劝相受语。三是比丘下拒谏。四彼比丘下僧谏。五不舍下结违谏罪。初谏所为事。文三。一出能拒人恶性不受语。二于戒律中下诸善比丘如法呵谏。三自身已下不受训导望人师敬。文四。一不受劝导。二言诸大德下汝莫语我。三我亦不语汝。四诸大诸下出不受道理。谓恃己陵物。又引契经。但自观身行等。故言且止也。屏谏文二。一先谏前人互相受语。二如是已下显谏利益。相受语故。道根日进。故称增益。将为前恶。谏令不作。故称相谏。未修善方便。令生已兴诸善。修习增广。故曰相教。已起恶业。方便除遣。故曰忏悔。各彼此互为咸称。展转谏言。大德前止作二持。所以成者。良由义知识等。互相匠导。如何大德。不德受语。问经中佛说但自观善不善。云何此中展转相教等。多云。佛随时制。教言乖趣。令不相违背。若见前人心有爱憎。发言有损。故云但自观身行。若见前人内有慈心。发言有益。故言展转相教。又见前人少闻无智。出言无补。故云但自观身行。若多闻有智。言前有益。故云展转相教。下三句可知。
广解戒本五。即为五文。其事如是者。实谓己所行。是无其情过。亦可我实应教汝。故曰其事如是。
●二不定义五门分别。一来意释名出体等。二与诸篇罪。初二同异。三解二不定。不入篇聚。四此中义有三毗尼。与七同异有无。五增尼有无。
初门有四。一来意。二释名。三辨不定所防过□。四约就人处。以辨通局。
初门来意者。若也通论。五篇能治。皆有防非。齐称为戒。故下文并言。最初犯戒。与比丘结戒等。若据身口进止。咸有法式。皆名威仪。故上文言。非威仪等。今且位分为两。前二所防??粗。能治称戒。下三犯细。能治威仪。今置在戒下。威仪上者。为彰可信女人得。通举七五。上收于戒。下舍威仪故尔。是以十律忧彼问。所信举下四品罪。得在不定中治否佛。答言得。
二释名。释名有三。一释二不定名义。二彰以具多罪。故成不定。三对其篇聚。摄罪尽不尽。言释名者。昔来解言。屏露两殊。称之为二。是中四法。有无揩准。字曰不定。言四法者。一犯不定。谓或犯夷。或犯残。或犯提。或并犯三。或得犯二。多少差殊故。二举不定犯。既不定可信。称事而举。故亦不定。三自言不定。举既多少。自言引罪。宁容一准。或可自言不犯。四治罪不定。若自言夷。灭摈治之。若自言犯残。别住治之等。乃至若不自言引罪。罪处所治。故曰治罪不定也。今解二不定者。准明了论说。云何名不定。既对可信。举来至僧。未定分别。僧亦未得定结其罪。故曰不定所言。二者谓于屏露。且对二坐。一威仪中屏容犯七露或犯六。今举者直言见与之坐。然僧虽得可信。此言于戒。七罪六罪名四无准。中未得定结。故对二坐。言二不定。若也具约余三威仪二行二卧等名。或七罪六罪名四无准又未审决。便成八不定。五可并言二不定。则是四对二不定。今据总语。但言二不定。此律文中自言所趣处。则是行威仪。自言到处威仪。自言坐。坐威仪。自言卧。卧威仪等。又十律言。云何名不定可信。女人不知犯不犯。不知何处起。不知犯名字。但言我见女人。是处来去坐立。亦见比丘来去坐立。不见作淫夺人命。触女煞草。过中食饮酒。如是露事不决定。故名不定。如此二文亦亦对四威仪。说云四威仪。七罪不定。故了论偈云。能善简择罪三角。释曰。此二或名三角。或名三道。此二是二不定。名诸罪三角三道。故不定者。于此中诸罪不定。譬如不定聚。能通一切罪中。故说不定。三藏释言。言三角。角者聚义。聚有其三。一定聚。二不定聚。三定不定。聚言定聚者。若可信女。见行淫事。及摩触等。此是定聚。言不定聚者。谓可信女。但见对坐举以白??是不定。所以尔者。然此坐时或已犯淫。后方??坐。二??是犯兰。或??五六语。取与左衣。??是犯提。取尼食等。谓犯可呵。??犯夷事。或己触等。??是犯残。或方趣上。或不应坐语。犯突吉罗。既含此理。今但言坐。岂得定结。要须穷捡。方落篇治。是中未审。故称不定。捡问之治。须唤比丘及以女人。各处问之。若语相应。如比丘治之。若不相应罪处所治之。三定不定聚者。如见治病平脉针灸等。事事虽似定。谓但治病。而罪亦容不定。以其未知意趣何事。此三聚中。若罪在初聚。??是其定本非不定。以后二聚未得定结其罪。故有不定。二坐克尔。余三类然。??是屏处。约四威仪。二十八罪各四无准。露四威仪。二十四各四无准。落余二聚故。是诸罪中并未得定结。故曰四对二不定也。或言三道。道是通行之处。若罪行初角。名为定道罪行。第二角??不定道。若罪行第三角名定不定道。似如三聚中不定聚人。故论言。譬如不定聚。第二以具多罪。释成不定者。论云。后次此二不定。是诸罪因故。一切罪彰。聚说缘起。所生诸罪。于中悉具足。故此重解二不定名。此之二处。何因不定。以斯屏露。具生多罪。既容多罪。则举之时。有四无准。露下二聚未有决审。宁得定结。故使不定。言罪部者。五部罪[仁-二+弓]。篇是聚者。谓七聚说。谓五种说戒。所防之罪缘起者。谓八缘起所生诸罪。如从身不从口意生等。谓此等罪于二处中。并得具生。生既如是。故容不定。
第三门者。问此三二处既具生多罪。对于篇聚。宽狭如何。答罪虽七五。非是数足。以其不通二百五十故尔。谓于爱染举分。及对女境。招外讥等。为所信举者。落下二聚在此不定中。拣如违谏等。长衣钵药别众食。辄教授不拣耳听。减年受戒等事中。不相开涉者。不定中无是。谓罪足非数足。故论言。有余师说。此二不定。似律本义。以数少不得。如律本义。则是此略彼广。若人能引略入广。谓以不定中罪之篇聚相应。或谏广入略。谓举篇聚义中。入不定相应。若能如是引略广。拣广从略。是人于律则明了。
第三辨不定。所防??然者。昔解举屏。录三罪X41060901.gif。初不定体。若废处论罪。罪则是定。废罪论处。处亦是定。举处录罪。得言有不定之举。露录二罪。为第二不定。义亦如前。所以知用三罪二罪者。以三处求故。又云。准多论亦尔。同三罪举思。轻重各异。如何来三以为一戒。合二为一。若尔岂所要待作夷残提方妃初戒。作于残提。始违后戒。若犯一即违。何待具三。又后上言。收戒威仪。故安此者。为彰可信。得举五篇。克理通五。何如不言总以五罪为屏不定。以下四罪为露不定。但言三二耶。又引多论者。义后不尔。多论文言。佛坐道场。已决定五篇。戒轻虚通塞。无法不定。所以言不定者。直以可信。不识罪相轻重。不识犯名字。但见共女一处坐。不知为作淫事。为作摩触。为作粗恶语。为??五六。故言不定。观此文意。亦不专以三罪。以为所明。直解不得定结之义。与十律文同。又人言以非法。自言为所明。又以众僧治罪。不如或言疑似。如□第义咸是刀。刀非见正理人语。并不烦破之。今辨正义。论于二处。四威仪中为可信女人。举事告僧。僧众既闻。应须穷捡。于屏二十八。露二十四罪。中未获实者。是所防之过。无别罪名。离染清净。不于二处行住坐立。是能治行。若尔三罪二罪岂非罪名耶。答此是所捡之事。若未获实。摄在不定。定即篇聚。非此所收。今此所明。制令捡审。既言不定。何有罪名。若尔如何是戒。答戒经二种。一随事立制。是故名戒。论篇聚等。是不定未定不立彼篇聚戒中。故自言是非中。无二不定。以彼约定罪。以辨自言是非。故世二随事禁勒。不制罪名。亦名为戒。论二不定。亦在戒摄。问所以是戒。而无罪名者何。答既就所捡。犹未能定。何得于此不定中。复制定名。名即定故。然以戒故。广略十五。具有二不定。又云。最初犯戒。自今结戒。得十利故。又增二中。制戒之利。有二不定。又如五戒十戒。未制罪名。岂非戒耶。今此不定。以能禁防。离此应须捡据事故。故得是戒。
次第四门处人通局。但处有其四。谓僧尼俗处。及非上三。于离见闻屏等是。然就缘就俗处。未知余处。竟后如何计其道理。类亦应同。论僧尼住处中。可信举告。亦应落在不定中治。今局执文。但对俗处对人辨者。文唯俗人。故得不定。比丘达名种故。故无不定。约亦宗说。若就多少。亦于不定。即是或有或无。此义不尔。若随事多少生不定者。此亦是定。以随前事。多即举多。少便举小。故非不定。不得就此以解不定人六。解言。不定者只以犯戒多少重轻无准故。于不定未达名种。未得定结何罪。故曰不定尼及俗男。亦或不定未必专在俗女。且据缘说。
第二门辨甚。初二者僧屏三露。二还对篇中五罪以诤。初二不于余罪。今释初二。异于昔解。何者是也。若就所捡三罪二罪。是其第二如二三篇。与此不定。以其人是一故。然彼篇中已制初人。明知不定。从若获实即当第二。初夷亦尔。若取应须捡。穷使定而未能定。名不定者。此是初人。对此已前。未有犯故。故使文中。最初犯戒。故此初二比于篇。然见不同。条然有异。问此初人所以无开。答若就所捡辨者。真未定得其犯。开何所开。又约应须捡挍。是其初者。亦要穷审。捡挍便定。是故无开。以其所捡。是第二故。
第三门入篇不入者。真知体殊无乳犯名。明不入篇聚。然是戒故。须问清净。谓须问言。于屏露处四威仪中。无有可须捡问。佛不以若未定。须为定讫。得与同说。故问清净。问所捡之罪。理通七五。今若嘿妄为三罪二罪。举名捡问。有嘿妄去。余亦有耶。答嘿妄吉者。从问缘生。此处既[哎-乂+又]。三二问者。可有嘿妄。余不举名。明有毡无其嘿妄。以无问缘可违故。又此生嘿者。谓于三二应须捡问。而生嘿妄。非此三二自生嘿罪。生则定故。是以但有二处犯嘿。非三处犯。
第四门毗尼同异者。二不定中义。言有三毗尼。谓如比丘治。即是自言毗尼。如忧婆私治。即是罪处所毗尼。此二毗尼要假三五现前。故须有现前毗尼。所以无余四者。慢念不痴。清人破谤。用二毗尼。以灭于诤。可信女人举事告僧。本欲谤。亦不诤竞。何用忆念。不痴多人语者。定理耶正。以灭于诤。俗人举事。不详理之正眼。何用此为草?地者。为诤轻重。此中举过。本不生诤。约不配引。何用草?。就此三中。但是通名毗尼。本无罪可灭。无诤可殄。如自言中。但引上三。不下二。下自言中曰。一引下三。不言上二。彼取自言忏悔。能殄于诤。故??出药。若举上二言。未则殄故。且言三下。是非中具引五篇。通俱相似。若罪处所前引后违。故宜治罚。若令不引。亦罪处所望女举罪。义同前引。一向不引。义同后违。故亦治罚。多论。初言尔后言不尔。或言不往不作。并实不见。毗尼故下文言。若不自言。所趣向处。乃至不自言。作如忧婆私治。则是一向不引。亦须治之。下七毗尼前引后违。作罪处所。若一向不引。大众后不知者。要待自言。方得治罚。以不前圣人。举通凡圣。故不得义。同前引一向不引不得。义同后违。故不相类。现前毗尼。随配此二。亦是通名。
第五门僧尼有无。一释比丘前三后二。故有不定。尼前戒二。后戒但一。故无不定。此未必尔。屏七露六。岂此但就三二以辨。可以当时事一日一就。三二以论。则使可信举七。如何治躯。又解佛前举罪。男女二众造相监察。见??须举。使无造作罪之地。如大僧有犯同徒举。??若女众见亦须举。自然尼弟子恐违敬。不得举师。是以可信俗女。倾尼举罪。由俗圣女。多喜得实。又不识名种。致有差殊。故使比丘有二不定。尼若造之。出家男女二众得举。既举义备。何须俗男。倾僧举尼。有不定义。故无不定。此或容尔。又有一义。尼无不定者。以前伴故。论若被举。僧问有伴以不。若言无伴。先治独罪。恐治独故。便应引伴。伴则定故。亦或无犯。进退有妨。故无不定。
次释文。前戒意者。多论。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斗诤故。三为增上佛法故。出家之人理宜迹绝尘染。为人天所崇。以道化物。而与女人。屏说非法。上违圣旨。下失人天敬之心。四为断耶道恶法次第故。释名如上。
别缘有五。一屏处。二人女。三无第三人。四于四威仪。说非法语。不见实事。五所信告僧事。未决审具。此五者入不定捡。下戒亦尔。但露处为异。阙缘比说。毗舍见??。所以不呵者。既信乐之人敬护佛法。云何得呵。
戒本四句。一其非法语犯不定。二有住信下举不定。三是坐比丘下自言不定。四如住下治罪不定。此四无准中各含四威仪二十八罪。为是此四成不定义。下戒亦尔。二十四罪各通其四。
广解戒本。则为四文。初文六句。一一X41061001.gif释女人者。只云。若母女姊妹亲疏老少在家出家。二住信乐下解第二句。三若比丘下一句解第三自言不定。四若比丘下五句解治罪不定。此二不定应对坐中七罪六罪。在引不引。余三威仪亦尔。然由可举信。坐威仪故。还约此总举。一一威仪。在引不引。理通七罪六罪也。
释治罪中。昔解初句不举上四。泿引前四。本举第五。不引第五。此不必然。今见与坐。举来白僧。余三威仪理亦同尔。故今总四威仪。并含七以说。虽文中别引不引。但使有不相当。未得天定者。如斯等类。??须穷捡。名种使定。非谓举一。不举四等。余句类尔。唯约不别多少有无罪处所治法。文中自言。作者未必唯作夷事。此言作者。通四威仪中。有作七罪。今总言作下戒无夷。??除作者。且约夷说。计理通七。十律若比丘自说。我有是罪。而不比随。比丘语治。若言法不犯。是罪亦如比丘治。若言不治无罪。随可信语治。与作实不见白四。不应受依止等。若不如行者。尽寿不得。出是羯磨。五分。若于三事。一一法中。诸上坐应问。是比丘汝法彼家不。若言法未应治。得应??语。与女X41061002.gif坐不。粗语不。行淫不。若言不上坐下坐。应切问。汝实语。莫妄语。如忧婆夷说不。若言如忧婆夷说。然后乃可随说治。沙弥应犯。文无者略。当时迦留亦须捡审。故不开最初。以无最初。X41061003.gif等俱略。下戒并同。唯以露处。六罪为异。
四分律疏卷第三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沙门 法砺 撰述
●三十尼萨耆法
三十九十虽复文别。先后舍不舍异。罪性均等三悔处齐故。百二十戒合作第三篇。所以先明三十。后说九十者良以三十于此财物取济失。方广生罪累。若欲洗心忏悔。要须对僧舍彼财物。相续贪心。心事既舍。罪方除灭。作法是难。欲使僧尼先识。于难次及于易。故列在初。九十事中。虽有因财生罪。皆不须舍。但断相续犯心。即得忏悔。作法是易。故须后说。尼萨耆者西音。此方名舍。舍有三种。一舍财物。二舍相续贪心。心事俱舍。便能除罪故。次第三舍罪波逸提者。此方名堕。故曰三十舍堕。就三十中。第一须总解。二随文别释。总中十门。一对下九十舍不舍异。二解三十中一人尽犯同活。及僧犯之多少。三自作教人同不同义。四身口分别。五性遮不同。六重犯不重犯。七舍忏方法。八持犯方轨。及解二问清净之意。九二部同异十下众任运有犯不犯。
初门者。凡三十入舍。咸具三义。一是属己财物。二财体现在生罪。受用有过。三舍己归主。受用无??。是以入舍。须意可知。下九十中。二十五戒亦因财事。不入舍者。三义中。阙不得入舍位可有三。一由食生罪有十四戒。除取过三钵。余十三戒。谓赞一展别足劝非残受。美药须虫水等。未食无罪。可舍食方生罪。复无可舍阙第二义故。但九十收第二位。食中过三外财净施。此二阙于初义。如取过三钵。虽取过有罪。然是他食食味复通。是以佛制分而共食。即非己物故。不入舍。若尔三十之中。生姜贸食亦是味通。何以入舍。答自己生姜贸得此食。体是非法。无同味义。即是属己。为斯入舍。问若取过三钵。不入舍者。乞得多钵。何以入舍。答食味是通。佛制同食。义无别属故不入舍。钵本别属。即是推己义具故舍。真实施衣。虽辄取有罪。不失净法。犹属施主。即非己物故亦不舍。此三十中。二离浣故过。前用雨衣。是别受持衣。明非净财长衣等五。由不净故犯。明亦己物。五敷担擗。及以乞缕未成之时。不应尺量。不合净施。若成应量即犯。复不得净。夺衣一我已受持衣。或可净财舍时。失净故亦入舍。自余领受等戒。明非净施。俱不属施主故并入舍。问施衣辄取不失净者。离衣宿犯。受法应在。答受许不离。离即违要故。失而得罪。净专离着。作净之时。不道须问方取。取虽有罪。净法不失。亦可净法离着。无为受用。今还受用。辄虽有罪。净法不失。可得言道本。受持衣无为离宿。故非类也。第三位自余十戒。阙第三义。又可脱脚看?。无其舍法。白色三衣舍已。犹白不得着用。能胜染坏故亦不舍。若尔白毛卧具。何以入舍。答白毛制作不制受用。舍已得用。义具故舍。高床下七舍已受用。还有罪累。阙第三义。如床等须截牙角打破贮床梚却故亦不舍。问针筒打破不入舍者。绵褥斩坏。何用入舍。答即以斩为舍。若尔即用打破为舍。答绵褥斩已听许涂壁等用故得入舍。所破针筒损功甚大。若坏已听用。贪心叵息。不得受用故。不入舍下。作如意等者。谓无非针筒者得。
第二门一人遍犯。四方僧物令是不犯。此二可知。但同活人。及现前僧下文二。且言有三人犯尼萨耆。谓众僧多人一人。不定头数。事亦难知。今以义推。同活人者。纵四人已上。并是同活人摄。现前僧者。四人已去泛失受畜未分等物。须定此二色。若同活人不共犯。九戒余者共犯。谓二离衣。宿一月衣。六年不褋。二钵七日。药雨浴衣等。如二离衣。是别受持物。无共受义。何有我离令彼得罪。钵无共用。多论。二人共乞一钵吉罗故无共。余者可解。二十一戒共犯中。亦容不共犯者。如有长衣同生俱现。而不净施。咸有情过。是即共犯。若有远行。令在家者说净。而在家者。不作净法。行无情过。是以不犯。今就共边故。言同犯。如浣故衣。若同生人共有一领长衣。未说净十日内。曾迳身着。共使尼浣。二人共犯。多论。若二人共一衣。乃至多人共衣使浣等。吉罗。若同活人在道行。遇贼打剥失夺三衣。居士为失故。施而过知足。取受者自犯。在家同生。不失不受岂可同犯。今言同犯者。同失同受。俱有情过故尔。如此说时。更有六戒。亦不同犯。谓浣故衣过知足。绵褥黑白二卧具夺衣。兼前九戒。合十五戒。并不共犯。余十五共犯。若现前僧。但犯二宝。如结集说?增三文。余无僧犯。问共畜尺六。多人共犯。何以一人作净。尽不犯长。答以属他故。若尔一人忏竟。余人罪灭。答据净属他故。一人净竟通益。余人悔除业累。各自有罪故。一人忏竟余不即灭。若尔受衣五利。余亦得利。答长一向共故。有兼益德衣五利。利有共别故。使一受不得兼余。
第三门若论自作。唯犯二十七。谓除二浣乞缕。乞缕但吉。二浣无犯。以佛不制故。今言一人尽犯三十戒者。通自作使人故尔。若泛教人不为己者。尽不犯提。教人为恶。但犯吉罗。以其利损不专己故。若为己作者。十一戒犯。谓二浣乞缕。一向教人中犯。以假使尼及非亲织故。五敷二宝夺衣为己犯故。自余非不为己。事未必称。唯可犯吉罗。此义亦难。如教人回僧贩卖。亦应遂情。何不同犯。且依前说。
第四门身口分别。此三十中。担用二局身。余通身口。于中义三。一有五戒口家止业。共身犯。谓五长是。二有两戒身口止作业共身犯。谓二离衣宿是。三余二十三口家作业共身犯。位复为三。二浣乞缕自口假他身。五敷二宝夺衣等八自作□身。若也教人自口假他身。余十二领受。自身口假他身。
第五门性遮者。回僧物性恶气分。余悉是遮。
第六门重犯不重犯者。有四戒重犯。谓担用二浣。此物现在容可更作。故得重犯。如使尼二浣染等。雨衣数用。担毛数过。以其失不异前浣衣擗毛等。浣上犯染打。染打亦尔故。律文使浣染打三。尼萨耆。此是异类重比。如担毛过。过重犯更非别毛。故知浣浣。或复染染及打打等。同类亦重。自余诸戒。咸不得重。谓一夺二离五过六作十四领受等是。一夺文中。现前不现。故有二句。理实无重。二离者。初离失受。后离无受法可失。五过者。限内应法。圣听说净。越限有过。更不合净故。六作者。一作已竟无重作故。十四者。谓取尼衣乞衣过知足。一居士二居士。王臣二宝。贩卖乞钵劝织过前。求雨衣过前受。急施回僧等是。初受属己。更无第二领受故。此等诸戒。并不重犯。所以须知。重不重者。为识业累多少。
第七门舍忏方轨。二门解释。一当宗以辨。二诸部同异。当宗中四门分别。谓财罪还衣不还结罪。此等须四。引文可知。
一就舍财复四。一所对境。境中位两。一对不对分别。绵褥独舍。余咸有对。对中道俗。俗中唯二宝。道专余戒。道中通局。局僧乞钵。余通僧别。又宝等三听别众舍。不对道故。余悉尽集。如文可知。二所舍财。先简是非。谓衣钵药宝尼加十六收此等入舍。舍有二别。谓全坏不同。绵褥坏舍。余皆全舍。三舍财处界通二位。自然作法。但乞钵一局唯作法。余则通两。二就作法。中。大小分别。乞钵准大界。余通大小。三住处非住处。钵唯住处。胜钵夺留。入僧库故。余通一切。四舍财法者。要有其二。谓羯磨语法。羯磨一法舍财中。无以别人行施。不由众和故尔。若论语法。唯除绵褥。以不对人故。无其语法。余悉通有。有中俗道僧别辨异可知。因此须知。具法多少。或四法如对僧等三人。或三法如对二俗无威仪故。或可无法。谓是绵褥位为此三也。
第二舍罪亦四。第一舍罪境。若言舍财有对不对俗道众。别论其舍罪。一切对道。以秉法故。道中僧别乞钵。害僧宝等三戒。专唯对别。余二十八事。亦说三境。此据假不假说。若正望除罪。其唯别人别众义者。谓宝等三。得别众故。二所忏罪。须知财事。现即是有舍无舍义。不现虽无。无不可舍。然若业累定是须除。要必具牒根本。及着用等八。有无多少先后等。一一须知。此义下当辨。三舍罪处宝等三戒。不简二界大小等别。余二十九中。若僧秉法。钵唯在大。余通二作。二十八中下之二境。同前宝等。又与舍财之处。差五亦得。谓此处舍财。余处忏罪。亦应无失。上来所辨位。约为三也。第一钵[宋-木+(白-日+口)]大界。第二除宝等三。余二十八。对僧舍边。专在二作。第三宝等三戒。及二十八对。三人已下处通一切。四舍罪法。法有其二。谓羯磨语法。语法即通。以并对比丘忏故。不同舍财中法。若论羯磨。除宝等三。余二十九。若对僧边。具有二法。谓有受忏白故。二十八戒对三人下。及宝等三。亦但语法。问所以舍罪。还衣有羯磨法。舍财中无下自当辨。因明具法多少。对僧法六。三人下五。一人有四。四者除乞钵一。余通一切。言五者。除宝等三及乞钵。余二十八戒等是。六法者。二十九对僧者是。然若约戒横分别者。位亦为三宝。等三[宋-木+(白-日+口)]唯四法。乞钵一戒。专唯六法。余通六五四也。
第三还财差别。三门分别。一约舍心差别。二舍之离合。三正辨还法。
初门者。谓约舍心差别。除宝等三。不对道故。余二十九中。长等五戒。谓长衣一月衣。长钵七日药。急施过后。??宿方还二十四等。即坐听还。良以长等。皆由??曰相续储畜长贪之过。若欲舍财。断彼相续。非法畜心。所舍长等不得。即日归主。容得小罪。故要??宿。若当有缘听即转付故。多论六句。第一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未断。若即日更受衣。于前衣边。染更犯舍。第二句衣已舍罪已悔。求衣心不断。乃至一月。若所得衣。及得意外衣。皆染犯舍。此得罪。由非法畜心不断故。下曰心断故。不犯舍堕。第三句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断。即日得衣不犯。第四句衣已舍罪已悔。畜心断。后日更求得衣。亦不犯舍。以中间非法畜心断故无罪。第五句地了时。舍衣罪已悔。畜心断。向暮更求得衣小罪。第六句衣已舍罪未悔。畜心断。使多日得衣小罪。自余戒等。非曰相续中犯故。即坐还主。
第二门者。别舍可知。傥或合舍一二三等。还法如何。若欲辨释。先束前五。以为三位。三长为一长。钵为一。七日药一。以此三分。用为能染。除宝等三。若二十四等。共长衣戒一二三合舍者。有其五戒。即坐归主。谓二离二毛乞钵。二离受持二毛。不应尺量。钵衣性别益不相。及过不相损故。即坐还。雨衣过前受者可尔。若过前用。是受持衣。或与长衣合舍亦即还。以不染故。即六戒也。余诸戒等若舍即还。容为长染相从迳宿。次一长钵与余共舍。唯留乞钵。次长药共余舍者。余并即还。内外资别故。上来所辨。据其重犯而说。谓贩卖等体有长过。故须经宿。若作不重犯释者。如贩卖等体不如法。未合净施。岂有长??。若与长等合舍者。亦须经宿。以贩卖衣等。虽先无长。若舍即还者。便是清净之财。或恐长衣。即日畜心不断。未经事隔。容染前所舍故。亦相从经宿还主。或还已亦染。而今行事多用此义。以其财物不可全别故。又人自作不重犯释者。唯五迳宿任情所安。又昔解言除中间五日药。即坐还主。以不作药服故。此应不尔。谓是下五日药。非是中间又亦迳宿。若即还者。初日与守园人七日入僧五复即日。何故乃言五长迳宿。但是四长故知此非。
第三门者有四。一能还之境。除绵褥一。自余诸戒还通道俗。及以僧别一。准于舍似不得差互。别人中舍亦容差失。僧还不别。别人等还。别众亦得。问所以舍不听别还开别众者。答详悉灭罪故。不听别众。还财行施故容别众。若尔僧还亦是行施。答秉不秉异故尔。二所还之财。绵褥不对。不论还事。余诸戒中。二宝钵药。不复旧用。余同本舍。然此三十位约为四。二宝转体而尽还。药不转还。不尽钵体。或转不转还。法不尽。余不转而尽还。三还财处。义准舍财。通于二处。钵准作法。余财通两作法。大小乞钵准大。余通大小。除宝等三。余戒僧还。要须秉法。必也假界。界通二作三。人已下不害彼此。四还财法。二十八戒三人已下。亦无还法。二十九戒。若对僧者。有还财日二。然钵不同。如文可知。但舍有离合。若合舍者还法或二一。若各各舍唯一白二。
第四门不还罪者。除绵褥一。余皆有还。还中俗道众别有异。二俗不还如文。追索不欲虚损信施故尔。余若不还。且结失法。究竟损灭。盗门所收。
次辨同异者。十律畜贸二宝。及贩卖得宝。少者永弃舍。若多者舍与。同意净人净生当受。若无同意净人者舍与。僧作四方卧具。自余绵褥七日药等。悉对比丘僧。舍已还主。乞钵一戒。是入僧还主。只律有五种舍。一舍入无尽物中。谓二宝若无尽中。得生息利者。得作僧房用。谓五敷具。及回僧物入僧已随僧。折伏宝主贪心故。二对僧舍僧用。谓五敷具及回僧物。入僧已随僧。作何等用。其中黑毛憍奢耶卧具。此二僧不得着用。僧得作地敷。及作向帘帐幕等。减六年不褋。此二僧不得作地敷。僧得着用。但不得儭身。黑白毛卧具中。十种羊毛。谓相续羊。对羊。不具色羊。山羊。此四虽杂。以好多故舍入僧。如纯黑戒说。游行羊。??羊。等羊。鸣羊。多耳羊。木莲羊。此六虽杂。以不好故舍入僧。僧得着用。如不褋戒说。余三舍同此。五分亦五。一入僧众永弃舍。谓二宝舍与僧。僧差人永弃。若僧不弃者。令净人为僧。贸衣食用唯宝。比丘不得食。恐遂本心故。二永舍入僧。谓五敷具因舍永入常住。僧作敷具。唯本主不得用坐卧。三入僧俗舍唯七日药舍入僧。与白衣沙弥。若用燃灯涂。足唯舍药。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不得啖。余二舍同。明了论中。复有不同。不烦具录。且知如是行事忏洗。一依当部。
第八门有八戒。具二持犯。自余诸戒。唯止持作犯。言八者。谓五过二离。减六年等。其五过。戒若不说净。即是止犯。而言过限。名曰作犯。体一名别。一向不畜。是止持。说净属他是作持。名各别亦可作净故作持。以作净故。虽畜过限。而不犯长。反劫作犯。岂非止持。亦是体一名别。二离衣减六年。三若解二犯。体一名别。若论二持。亦含两义。并如五过说故。此八戒具二持犯。畜宝一戒。以不得自畜故。阙而不论。三十九十虽同一篇。三十有财可舍。不得别众。下九十不制舍财。得别众悔。故分二问。旨在于此。若尔前篇谏不谏别。亦应再问。一解此别众不别众。故为二问。前谏不谏。唯不听别故一问也。又可前生罪缘别罪。唯一种故不别问。今舍罪缘殊故须二问。
第九门二部同异。有十八戒。二人同犯。不烦解释十二戒异。一有九戒轻重不同。谓取浣二毛五敷具等。僧提尼吉。前之四戒。僧作数故重。尼为希故轻。下五比丘多利喜作故提。尼是少利为希故轻。二有两戒。僧有尼无雨浴衣者。僧有[宋-木+(白-日+口)]限。用定分齐。喜过求用。又听兰若。恐成失夺。因开六夜故有过六。尼是浴衣。圣开常用何有过。前人轻劣弱。不行兰若。亦无过六。三有一戒犯同缘异。谓长钵是僧尼俱提。名为犯同。僧开十日。尼无开限。名为缘异。所以尔者。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钵。宜即受持。及以说净。何须开十。布施人项。二既是伴。即作净法。何须开日。觅人作法。大僧多利开于十日。欲使寿量。布施人项二复不制有伴。喜独修道。故开十日。觅人说是以不同。若尔尼有二义。不开十日者。尼畜长衣。亦有二义。何故同开十日。答钵是一用。理无多畜。未成无过。若成钵制犯。圣制有伴。得即说净。故不开十。比丘无伴故开十日。论其长衣。资用处宽。未成已来。亦有长过。料理籫缝。不可即成。以斯义故。同开十日。问即说净竟。然始作衣。义亦无妨。何以要须同开十日。答初缘开时。对不说净尼。故开十日。得待成须一开已后。益通余品。故齐十日。又更一义。尼多共活。长衣同生。不得说净。以共用故。为须觅人。齐开十日。钵虽同生。亦得说净。即是有伴故。唯当曰以无共受用故。
第十门沙弥时起心方便。进具已后。不须缘助。任运得犯。一十四戒。五过除药。此之四戒日任运。数满十日犯。余五敷受宝夺衣二浣乞缕。此十但使事成。三性之中。皆犯此十。余无任运。此三十戒。戒别一文。随而解释。理亦周具。又可科分。义亦无妨。前二十九别人财犯。下一僧物生过。前文复二。前二十八常流人犯。下一胜行人违。前文且八。初十衣财有犯。二野蚕下七坐具卧具等差而生过。三畜宝等三。贮规畜利。同侣成??。四有二钵器具不称。五乞缕等二营造过分。六夺衣一戒与受差信。七畜药一戒疗病失方。八过前二戒受用违时。以成妨道。初十分二。初有三戒畜用时。过违开致犯。次有七戒营求越理长恶招讥。前三戒中。初三两戒畜乖开法。物体有殊。故分二戒。离衣一戒。受用资身。违制开之道。后七之中分三。取衣浣衣二戒。取受营理同道招讥。过受一戒有。而更受越二知足。余之四戒求烦恼境。
○先解长衣
一制开意者。良由行者根不同。报有强弱。资须不等。致大圣开遮始终。将补有四种之差。各有资身长道之益。若报力资强堪耐寒苦。制畜三衣。称彼根性。凭之长道能会于圣。故律云。来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过第二人者。报力次劣。若制同上士。唯着三衣。力分未堪。非是此长道之缘。是以如来方便。听畜助身。百一记识受持不须说净。此多论说。第三人者。报力次劣百一物外。复听随施而受。说净畜之。欲便彼获施福。此资道缘。故所以尔。第四人者。报力最虽开轻资。犹阙修道要。假重物方能济身。进业有益。圣复开畜诸重物。谓被褥杖枕等。次明制者一。因圣开听广畜盈。长贪于俗利。则坏道利功德之财。二又失俗人信敬之心。无猒贮聚。与俗不别。三又违如来四依之教。即非节俭知足之行故。使不加净法。制与舍堕。此谓制下二人。
二释名等。贮用属己名畜。张分之余称长。越于期限。故曰过十日。能所通举。故曰畜长衣过十日戒。言离合者。十日一月急施过后畜等。俱是长衣。何以不合。答十日一月。一财体不同。二时有长短故。所以离急施衣者。两戒合制。假就过后。要非时时。接与此不类。故亦离明。问长衣所以初者。人之喜为。故在初明。非谓有染。如是一切岂可染故在初。如贩卖财等。不合说净长何故染。又复下文。尼萨耆衣。不应净施。及作三衣。故知不染。若尔何故文言尼萨耆衣不舍。更贸余衣一尼萨耆。答此言染者。谓五众边贸。或复遣人下二众边贸衣。不犯贩卖者染。问若不听说净。说净不成。妨难之所。何成处分。答妨难二处。无其舍法。复有不处分罪可防。是以得成。此贩卖衣。有舍法可舍。何以不舍。已说净本自无??。今故违不舍为是不成。又体不净无长可防。如是解时。长衣得作三衣。有长可防故。贩卖不得。以无长可防故。
三解具缘通三如上。别缘有六。一己长衣甄去三衣。以其三衣。三世诸佛应于之服。体无长过故。尔三衣若受明不犯长。设若不受。多论亦无长过。无离宿罪。故多论云。有因缘得一端叠。指作三衣即不犯长。若尔何故一月衣。若不割截籫缝过畜犯长。答一月衣戒先有故。坏任受持衣。是以要须作衣相已。方得免长。不尔即犯。多论。捐叠作衣。虽未割截不犯长者。谓先无三衣故尔。是故第一须明长衣。虽是己衣。若忘此财。亦复无罪。是故第二知属己物。物虽属己。不应尺量。畜过无犯。是故第三应量之财。财虽应量。说净无罪故。须第四不说净。若有一月及起四想。被举难因缘。亦是不犯故。须第五无因缘。多云。初日得衣。即被三摈。未解摈来。乃至命尽。不犯此戒。虽无因缘。畜未过限。亦不得罪故。须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若竖义者。自下诸义。并须摄在。具缘中解。见论。西音云阿留那。此名明相。多论云。日照树身东方色黑。照叶明青。照空则白。三色并是明家之相。白色为正。
四阙缘比说。若自舍即是阙缘方便。若故坏及衣不应量是境差。若有因缘受。奇远行是缘差。忽尔说净。是善心息。或有想疑。谓非己物等故。或有境强。如被逼说净等。是文无者略。缘起之中。三时衣者。以其随时厚薄不同。二比丘见下呵啧。
戒本文三。一对缘略制。二即往已下陈疑启佛。三佛问已下问以还期。四阿难已下开以时限。五世尊已下赞叹少欲。依开十日。见论。此是遮戒。故依还期开听十日。若言一月佛亦开之。多论不尔。佛知法相。不缓不急。不增不损。正开十日。筹量施项缝治说净。
三满足。戒本三门分别。一定戒本。二开缘有无。三余利同异。言定戒本者五句。一犯人。二衣已竟等。正明开时。已谢谓出犯时。三畜长衣者。所畜财体等。正明开时体。四圣开十日。五若过已下。违教结犯。第二衣已竟者。见论。一解三衣具足竟。以未足不犯故。又云谓迦提月。作三衣月竟。外方犯故。迦絺那衣已出者。出者舍也。舍方犯故。又此衣已竟等。谓除不犯时节。时节有四。谓十日一月五月等。前二非时开。后雨时分利。非时一月别生戒本。以财体别故。余三非时时合在此戒。急施衣。通遮非时时利。亦别立戒。一衣体别。又与过受合制一故。二定缘有无。直就此戒。十日有缘可尔。迦絺那与长等五戒。何者为先。若迦絺前开。便不得言为长等五。开受迦絺。若长等先制后开迦絺。所以无缘。即言迦絺已出等。答长等先制絺后开。故下律言。为长等故。开受迦絺。此戒文无者略。五分。比丘畜衣。过一宿犯尼萨。又因那律。衣坏僧分物与之。使一日作成何。那律言。我不敢取。恐一日不成。犯尼萨耆。又诸比丘安居讫。十六日便进诣佛所。道逢泥水。三衣粗重。甚大疲极。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开受迦絺。不犯五事。如律说。第二戒本。若比丘舍迦絺那衣已。长衣过一宿犯。又因阿难。得二张劫贝为与身子。圣开十日故。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犯尼萨耆。迦提月者。共五月前后。亦说不定可知。三对余戒。余利同异者。问一月五月。所以此开得通三戒者。答洗浣衣服。开无长??。故开初三。为欲经营僧伽梨。重复听离宿故。使一月遍开三戒五月者。以功德衣。守人不离。益我无??。故第二戒有。又以德衣体。无长过润荫。余长复通初三。问自余诸戒。所以不论者。答此之二戒。皆是属己之财。令无长离之??。又无施主。可总开成有益。自余戒等。开则于己无益。又总施主开。则有损阙而不论。问此三时利戒本中。除下背别等三。亦同时利戒本。不除迦絺那已出耶。人解多种。今释下三已有故。彼戒本云。除余时者。余时作衣施衣时。问既同一开所以语异。答此三专得时衣利故。先除不犯时。以取犯时下三。非是专得时衣利故。先出其犯。下除不犯为对。余时假衣食故。亦可背别等三。亦定得时利。为与泛尔施衣。合明对解义便。故使语异。问急施衣。亦得非时时利。何以不言衣已竟。衣已出等。答彼戒亦是文中有故。彼文言乃至衣时应畜。问所以不言同者。答彼是时衣为急故。开时前非时十日与时相接。言十日未竟。乃至时畜。若言衣已竟。衣已出者。便非急施。
自下广解五句。初句可知。二衣已竟已下解第二句。衣已竟者。见云。三衣具足竟。以其未具足无长罪故。又言谓迦提月作三衣日竟。未竟不犯故。迦絺已出者。准下德衣八舍长短。并是己出。出者舍也。只中即出十舍。
法衣者已下解第三。于中文二。一辨十体解上衣义。二量分齐释成。其长绝衣者。憍奢耶。作劫呗衣者。以华作钦婆罗者。毛作[卄/(雪-雨+(雪-雨))]历者。纻麻。作忏摩者。野麻作麻者。麻作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罗者。鸟毛作。鸠夷罗者。绛色羊毛。忏罗钵尼者。瓦色羊毛。次解长义。三门分别。一定量分齐。二应量犯未犯。三亦应结未结。初门诸文不同。十律不辨尺量。只长二肘。广一肘五分。佛言三衣应受持。儭身雨衣。被衣。覆创衣。蚊蟵敷经行处衣。障壁虱衣。单敷衣。坐具护?衣。护??衣。护头衣。拭体巾。拭手巾。针綖囊革屣囊。濂水囊。如是诸衣。若似衣皆应受持。针三綖一。皆须说净。不作净吉。三肘五肘长三衣。不净犯提。见论。长二搩手。广一搩手。不净过十日犯提。故律本说。我听诸比丘。长佛八指广四指。此是最下衣。此律尺六八寸。十律七种衣。不须作净。得畜三衣。雨衣。覆创衣。坐具及余如法所用衣。又受助身衣者。佛言是某助身衣受用。当于五众边受。第二门。问为始应量。不净即犯。为待过邪。答应即须净。不净即犯。故下文言。长衣者八指四指。若尔房应即犯。不须待过。答与房非类。上已释竟。若尔但使说净。对作法故。应即须法。若不作法即犯者。处分解义。六搩四搩。不处分犯。答衣举作法量。房举未作法量故。尔所以不同者。衣从内开向外开。即防此过量。故出作法。房亦从内开向外开。不即防过量。若出犯位。滥防过量。俱此举未须处分分齐。反显须法。第三门。问量立应减须作净不。答未须作净。若尔房五过减何以处分。答房妨难故须处分。其犹过量。恐恼施主。衣五无过故。要应量犯。又问过减坐具等。所以亦犯。答彼等。并为长贪无用故。问若减不须净。亦不犯者。何以二毛转作净施。答彼说应量。亦是非法。何须致妨。
若比丘一日得衣已下合解四五二句。文二。初广解犯尼萨耆。二此应舍已下舍忏方法。前文复二。初畜长过染以明犯。二若舍堕衣下染用以明犯。初文八章门。如从得不得。终尽忘不忘。计理应有。夺衣。?衣。及四想等。文无者略。且依文说。初得不得。有十个十日。即是十章门。得衣有多少差互。日数共相间错。有四十六句。第一门十日都得衣。至十日一切犯。初日衣体过故犯。下九日衣。为初日衣染相与犯长。故云尽尼萨耆。见论。随财段数多少。一一得罪。第二门初十日中。九日得衣。一日不得作九句。若作初句。一日得衣二日不得。三日乃至十日得。此第一句。如是转降者。降空日向下得日转使向上九番转降即成九句。第三门八日得。作八句如是。七日得。六日得。五日得。四日得。三日得。二日得。乃至一日得。作一句等。以第十门一日得。对第二门九日得。即作一十九。三二门为二十八。四二门为三十七。五二门为四十。中间五日得通初。十日得一句为六。即为四十六句。余文易知。唯第九门。二日得。八日不得。但应两句。又有注文转降等者。有人存其到句。合为七十四者。此是文误。不烦更多。所以知非。以其注中。头尾不似到故。
第二大门净不净。但有九门四十五句。阙无初门。十日得衣并不净。与前同故。下六同然。所以尔者。以初对初。所犯是同。故使有无不同。齐少此一。以九对九。为其有无不同。及法法差别。即是不犯不同。故下九俱。有净施之下对文说。若遣与人替前净施不得故。此单举一边。亦应言不遣与人。下皆类尔。故坏者。全不应量故。若作非衣者。谓作三宝等。用忘去者。忘此财体。意谓实无。虽迳多日无彼畜心。是故不犯。若后忆时即得说净。次染用犯者。文言不舍更贸余衣。后得衣犯舍堕者。此谓使人贸得戒。自五众边贸。不犯贩卖。此是净财理合说净。由前畜心相续不断故。染使犯长。故曰一尼萨耆。非谓染贩卖财也。言吉罗者。谓用不净财故。着不净财。随着多少。一一结罪。脱则无罪。
第二舍忏方法。文四。一舍财法。二彼舍衣下舍罪法。三若众僧多已下还财法。四是比丘下不还结罪。所以尔者。本为因财生罪。若欲洗心先舍过财。过财已舍罪。方除灭故。
次忏罪财物已舍事。便应法罪复悔。除堪消利养。为资道缘故须还物。圣教已颂。理宜从慎。若当不还。结受物者罪。此之四文。贯通诸戒讲。及竖义并用。此法行事之大轨也。忏境虽三且约说。于此四中。初四二六三四。各一始终通收具十二法。舍财四者。一此舍堕衣应舍财集制舍。二与僧等下所对境集。三舍与僧时下。舍之威仪。四当作是语下正舍辞句。舍罪六者。一文言彼舍衣竟当忏下义合有六。一乞忏悔。此文略无。准自言毗尼。故知须乞。二请忏主。三受忏者。作白和僧。四正舍罪。五当语彼人言下呵啧治之。六答言尔者。领受立要。还衣不还二各一者。对文可知。此等十二须具意者。言次说之凡欲舍时。先须知己财事。现不现覆。及着用嘿妄等。或一或二乃至十罪。先忏??然次舍财。以轻重之罪。既不合总忏。故致阶降。其位有四。一先忏着用嘿妄下。覆随覆四吉。二次忏着嘿二吉。三次忏提罪下。覆随覆二吉。此之三位忏并啧心。第四次方忏提。不同只律。又凡欲忏者。无问重轻。依明了论。提舍那者。此云发露。先须了别。罪因缘起体相过失等。已于可亲信人边。如理求受对治护等。要作如是立心。后方忏悔。如舍堕别抄所说。今解舍财文。言此舍堕衣者。财集应舍。所以制舍者。为以财能资道。济要中强故。圣慈听受欲。使彼获施福。此供受用畜。若无法于道成患。为斯方便。制作净法。今以无惭轻蔑圣教。畜不应仪。反招罪累。若不制舍畜心难遣。罪无灭义。是故须舍。除八不净。及负债未入手。自余等物。及寄他等。悉尽集已。方可得舍。若不集者。舍已归主还成相染。又但制加净法。而不净者。皆入此舍。又如十六枚等贩卖五种。并入舍类。前言除八不净。此总言之。问舍财谓集。谓集舍已。方见余物者。为得成不。答所舍之物已说净竟。方见遗物。前舍已成后见遗物。续应舍之。若物在僧成如前说。续舍所忘。若舍已未净后见遗物。即成相染。前后俱舍。问舍财谓无得成舍者。有比丘无想法亦应成。答物非情故。不能碍舍。又说净竟。是故得成。人俱有情。彼容碍此。是故不类。二言与僧等者。须有所对。为受施之人。受舍不易故。言与僧事。非常行教法。恐急故开。二三乃至一人。不得别众者。财物利重。人之喜为须僧尽集。众睹详悉。欲使犯者。对众殷愧。内心惭耻。息过于后。非重之谓也。若不谦卑业难排抑。故须威仪。但使对僧。不简长虽者修五法。若对别人。事分大小。小具四法。阙无礼足。对众舍物。理合宣情。若不自陈何成舍物。故须辞句。文言尔所长衣者。若忆知数称数作法。若不忆故。应言众多。余皆类然。如悔残中说可知。见论。若一二三众多。乃至还道众多。若或差互。容可不成。律但一说。理亦应得。
次下忏罪财物。虽舍正??未殄。但以恶业虽谢。感果必然。内自思量。表求除灭。若不仰凭清众。彼容不愍。故须乞忏。乞忏之文。人须一一牒事周足。准而可知。此文中略但除??。藉境睹而生愧。若无所对。情不愍重。僧众虽多。漫无所局。宜应别请一人。缘生己善。故请忏主。主要清净。若自有缚能解他缚。终无是处。文言不得。向有犯者。解罪犯者。不得受他解罪。五分。除不同犯。又为病人同犯不得悔。遂便命终。佛开同得。虽可别请。事既迳众。无宜辄受。是以要须作自和僧。白文进否牒乞。以成随有称之。问受他舍财。不曾作法。受人忏罪。作白者何。答舍财现事。非排往业。又作法非永总对。非别故不须白忏。除往业永非作法。又对别人故。宜须白因缘既备。理宜灭罪故须正忏。忏之辞句。如下文说。不烦悬解。虽对陈说过。若不设治。容可惭愧。不殷故须立治。是次文言啧汝心。谓彼自啧前??。断后相续。又准了论语。言汝见知罪不者。见谓见罪。因缘起体相等。知谓知罪。有五种过失等。既有治于前。若不领纳。事乖忏仪。故须自言立要。故云答言尔。具前十法。即悔犯清净。自益兼物须崇道。道籍资成。詑缘以立。若不愍接。阙修出离故。
次还衣。还衣之法。先列其缘。畜心若断。迳宿已羯磨还之。若大众难集。或比丘远行。即日羯磨付亲友。迳宿还之即得受。还财文中。但是即坐转付。若即坐二还。但七中一法。若迳宿直还。自具七法。问舍财不须作法还作法何。答舍是别人。行施出在彼心。非和能决。何须作法。今者僧众还彼。理无自专。若不作法事。难济彼故尔。问所以舍罪还衣。二法不同者。答受忏白者。非正灭罪。更加余缘故。单白得还衣。僧众作法即成故。要白二十二圣教。令还违故结犯。今结不应。若究竟坏损。多论。计直此谓。对僧舍忏。故十二法。若三二人。其唯十一。谓无乞故一人但十。若以此义。通三十说者。位别五阶。除褥二宝。余二十九。对僧十二法二十八等。众多人十一法。一人并十法二宝具九。谓有舍财三。还不还。各一忏罪中四。略而不出。离野唯六。谓有舍财二忏罪四。亦略上下收摄。不过此五。此约具法多少。以办别相。若据物类。舍还不同位。约亦为五别。杂野一戒。坏舍而无还。二宝对俗。全舍转体。而尽还乞钵一戒。入僧还主舍。七日药。入僧入俗还主舍。余二十七唯还主舍。
次不还中。若作净施等。此应是受物人。不还等类。而人言此谓物主。净施受用等罪。此不应尔。若是本主受用罪者。绵缛不可受用。彼不判犯。良以彼不对境。即阙此文。故知此等并是受者。故取尼衣已下次第五戒。并言若不还。转作净施。若遣与人等。不犯中十日内者。番前过限。亦可此举不犯主。谓十日有下。诸缘可得不犯。若十日外已是犯竟。何有缘开净施遣与人。反上中二门。略不举余六。若失想等。此物实在得财五日。横起四想。虽迳多日。更得五日。不犯夺衣等四。谓实夺失烧?。以对下三。故言取着。对初夺故。若他与着。他与作被。他与中差别。受付命过。下缘差等。故所以不犯。
○离衣宿戒第二
所以不听离衣宿者。言三衣者。乃是三世诸佛应法之服。资身长道。最为要用。理宜随身。如鸟二翼。许无暂离。今置衣在此。身居异处。寒暑卒起。急须难得。又阙守护。容成失夺。废资身用。事总不轻。是故圣制。
二释名者。人衣异处名离。迳夜曰宿。久则事慢。促则致恼。限期一日过则便犯。故曰离衣宿戒。问下离衣。六夜同是离衣。何故不合。答多义故离。一人有胜行常流。二处不同。此戒衣人。互在十一界犯。下戒人要简。若衣必聚落三开缘异此戒。以病差为限。下是外难定开六夜。
三次具缘。别缘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异界。四不舍会。五无因缘。六明相出。此六须意可知。解初缘四门。一列数释名。二制三之意。第三衣体财等。如不如义。四得罪轻重。
名者。谓僧伽梨等。所以作此三名差别者。多论。欲现未曾有法九十六种。无此三名。异外道故。此方无正翻。名僧伽利者。义名重衣。重数多故。或杂碎衣条数多故。或从用故名入王官聚落衣。郁多罗僧者。中价衣。从用入众等衣。安陀会者。下着衣。从用名院内道行衣。
第二门。智论。问曰何故但有三衣。答佛圣弟子住于中道。不着二边。不同外道。露形无耻。复异白衣。贪过贮积。处中之宜。故畜三衣。多论五意。一一衣不能除寒。三衣能鄣寒故。二一衣不能除惭愧。三衣能除惭愧故。三一衣不中入聚落制畜。三衣始从道行。乃至得入聚落。四一衣不能生善心。三衣能生前人欢喜之心故。五一衣威仪不清净。三衣能令威仪清净故。尼制五衣者。若畜一衣威仪不清净。为令威仪清净。余如前说。
第三门四。一体如。二作如。三量如。四色如。要四如法。方可成受。有离宿过。故所以尔。
言体如者。于中自有四重料简。一者唯十种衣。方成衣体故。离衣宿戒。云衣者。有十种如上。谓非外道皮衣。乃至马毛人发等。故衣法云。若畜草衣。树皮衣。树叶衣。外道衣。珠璎珞衣。马毛横牛尾。人发钦婆罗等。此并外道法。若畜如法治人发。偷兰遮。五分云。树皮衣外道仪式兰。只云。?羊钦婆罗马毛革衣。树皮衣。韦皮衣。佛言如是等。不得着故。此等类。明非衣体也。二者虽十种衣。要必直文。如紬绢绝布。乃至毡等。得作三衣也。即非罗绫绵绮。一切有文之类故。此律云。不得着绣手衣。佛言外道法。又云不得畜锦衣。应染作袈裟色。畜五分着斑綖劫贝白衣法吉罗。斑綖织衣吉罗。见论云。作袈裟不得绣作文章。不得着斑綖织衣。准如此等文。并不成衣体也。三虽是直文。必须密致。谓非细薄生疏故。只律云。非生疏等故。维如此义。但是轻薄。绢纱孝布等类。亦不成衣体。四假虽摩斑要须清净。谓非犯舍故。衣法云。尼萨耆财不舍。而不应作三衣。即贩卖回僧取尼衣赞叹等是。若如此类有过之物。亦不成衣体也。
第二作如有四。一截不截者。下衣俱成。上二割截。若言褋叶。三衣俱得故。下文舒张伽梨在地。安褋欲使表里相着。外有叶现。佛言听五分哥休比丘得一衣。少不足割截衣。佛言上二割截。成漫作下衣。十云。比丘贫衣。少不得割截衣。衣上安褋。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过。若能得。应割截作三衣。二横竖多少。此律云。不知当几条。佛言应五不应六。乃至应十九不应二十。若过是亦应畜。准如此文。似更得多。而不论横叶。只律云。五条一长一短。七至十三。二长一短。十五等三。三长一短。多论云。下大衣二长一短。中大衣三长一短。上大衣四长一短。若此三位。各或增减。得成受持。着行来去吉罗。只云。比丘横叶相当。佛言不应尔。又对头缝衣。佛言不应应作叶。极狭如?麦。极广如四指。五分哥休得衣财少。不知云何。佛言听三长一短。若不足二长一短。若不足听一长一短。若不足听褋作叶。又不得綖叶着衣。准此似有四长一短等。三重数多少。此文新衣一重。安陀郁多二重。僧伽若是故衣下二二重。伽梨四重。若粪扫衣。随意多少。多论。伽梨极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纯新衣。伽梨二重。作尼师檀亦如是。作下二衣。但得一重。若故极多四重。伽利二重。下二衣四重。尼师檀四绛?方法。四周安缘。褋角鸟足缝等。反钩却?。不得直缝。只律。一月衣戒。却?缘细等。又迦叶作衣。世尊自手捉。阿难为截。有比丘簪缝。有为?短。有为?长。有安细褋等。又衣宣脱听作马齿。缝上下破听作缘。又如威仪经要褋角成。又与尼作衣戒。文言下至舒张角头褋。故知须褋。
第三量如者。此文受小。小衣便当三衣。佛言听长四肘广二肘。作安多三肘五肘。作二衣只三衣。极足如法。正是三肘五肘。多论。正衣量三肘五肘是。若极长六肘广三肘半。若极下长四肘。广二肘半。若过若减。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于钵。过减不成。以无截续故。
第四色如者。谓青黑木兰。
第四得罪重轻者。问三衣六物。同是资身。所以离三衣失而犯提。离余衣等轻。答三衣正制受通三品。今差离者违制。罪重而失受法。余衣物等。开于中下。为资道不足。今若离者。对开有违。唯得吉罗。而不失受。以上品人。无余衣可离故。若尔钵亦正制离。何以轻不失受法。答衣资用宽。许无惭离故。违得提失。受持法钵但一月。月复时限有须故轻。而不失解。第二缘受衣方法。有四。一须受意者。以其着不应法。即有无衣之咎。故要须受。问曰不受衣罪轻。离衣便罪重者。亦可破夏罪重。不安居罪轻。答安居有时限。受衣无分齐。故使不安。罪重不受。但吉破夏。不废修道。故破夏轻。离则阙资守护。故使罪重。二受之法式。此律有受舍之言。略无受舍辞句。只有总别二受。总受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僧伽梨等是。我三衣数尽寿。不离宿受持三说。别受可知。五分受衣文。此僧伽梨若干条受三说。下二亦尔。十律。受日我某甲。此衣僧伽梨若干条受割截。若不割截。是衣持三说。下二亦尔。尼受余二衣者。十律曰。此衣覆肩衣。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说。此厥修罗衣。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厥修罗衣持。三说。五分。三衣应谨护。如身薄皮。护钵如眼。应如衣钵法持用。不得以里诸物。母论曰。钵敬之如目。护僧伽利。如自护其皮。不得敷坐。不得儭身着。十律。不得着僧伽梨。辇石草泥等。不得脚蹑不得敷坐。不得坐上。不得卧上。不得儭身着。应如着大衣法。余二衣亦尔。三破与失受不失。见论曰。上二衣广边八指。内穿长边一搩手。内穿不失受余。外穿失受。安陀会广边四指。长边一搩手。内穿不失余处。穿如小指甲失受。过十日犯舍。若一横缕不断未失。多论。三衣破不问孔之大小。但使缘不断绝。仍成受持。失色不失受。复更上色亦不失受。此律一月衣戒。即同多论第四。若更补染须受。以不答增色。增缕不须更受。只云。补须却?。十多亦尔。若净财补者。?成衣体净法。即失非净?者。成衣类前。更不犯长。若但直缝。并不衣先净不失。其未净者。过十日犯。十律。补须却?。若直缝者。衣主命过。擿此衣入僧。余衣与者病人。下四缘至文解阙缘比说。缘文有二。一离衣起过。二受付嘱下。发觉呵啧。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举制随开文五。一身病衣重所请之事。须游行者。多论四义。一有缘众生。应受化故。二宜于游行令病损故。三求行道所宜故。四未降者。降已降者。令发悟故。二自思念言下念开通之方。三即语下。仗托陈疑。四时诸比丘下为申请决。五世尊下开不失法。法中三门分别。第一解作法成否。若衣人互不如法。为成以不一。解要须衣。重人病方成余三句。互有俱无。并法不成不称法故。又多论。假使衣人。互不如法。前人妄语罪。作法得成。以羯磨。防离衣宿。不防病等故。第二约时长短。五分。前安居人九月。后安居人八月。所以非夏分者。以夏分中。别有受日分齐故。十律。亦乃至九月。多论九月。只十两文。乞羯磨离衣宿。各限一月。然祗夏分得乞法。多论。一羯磨得九月。此律无住。依一律三。留衣多少。有三不同。此律留僧伽梨。若依祗五分。但留郁多罗僧。余二不许故。五分。留优多罗僧。不得羯磨。留伽梨。安多有贼难处。三衣中割截衣最胜者。听随所留也。十多二文。三衣之中。俱有离义。故十律云。如僧伽梨。次二衣重亦尔。多论云。如僧伽梨。余二衣亦尔。又正离一衣。不得离二衣。文言结不失衣法者。谓得此法。赏受不失。而无离罪。故曰不失衣法。
三满足戒本。此前长衣亦须三门。一定戒本。二定缘有无。三余戒余利同异。比说可知。下一月戒本初亦尔。言定戒本有六句。一若比丘者人分齐。二衣已竟等犯时分齐。三三衣中者所离衣分齐。四离一一下人衣。互在分齐。五除下开法分齐。只律。除僧羯磨有两。一乞一月法。二结衣界不犯故。并言除此律。通说亦除二法。六尼萨下结犯分齐。第二句衣已竟等者。除不犯时节。时节泛五。谓一夜六夜一月五月九日。此五重中。六夜离明除之。四重合开此戒。但一夜者唯制非开一月等。三事通开制。广中具解但前三。第五略而别释。
不失者已下合解四六。于中文二。初明离宿成犯。二此舍堕衣已下舍忏方法。前文复二。初就十界离而成犯。二不失衣者下明兰若处离而犯义。前文有五。第一至仓有若干界。例十界名。二伽蓝者已下解十界体相。三僧伽蓝已下十界彼此不相收摄。四僧伽蓝界已下十界势分。五伽僧蓝界已下正明离宿结罪。
欲解此界。两门分别。一泛列诸界定别所释。二正辨界相。言泛明者。谓衣食僧等三界之别。有待之形。假资方立衣。是要用无时不须。但受畜有法。须明衣界。摄衣属人。令无离??。衣既覆形。内资须济。服用无法。反招过咎。故结净地。摄食别人使无二内衣得覆身。食复死躯。次宜正修。正修之来。无过众行。故结僧界。摄人同法。僧食二界宗。此不明下犍度广辨。今以衣界。或假僧界而成。又相开洗。故总对说。
第二正解界相。于中有三。一解僧界。二释衣界。三两界同异。
僧界三门。一辨自然。自然有三。谓聚落。可分不可分。及兰若等。二解作法。谓大小八界等。三挍量同异。同异具五。一作法不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作法随事故。多自然唯为结界。事少应一。但空聚差殊。故有三别。三宽狭同异。谓自然界昔宽今狭。本该一化。故所以宽。以集难。故开境[宋-木+(白-日+口)]而结。若仍依旧集。恐不成结故。作空聚分齐。是以今狭。作法对本开结故狭。然望今集互有宽狭。四者强弱。若望初集亦无强弱。对今集者自然即弱。弱故僧法事等并狭。及无欲法。以其自然唯为结界。不得作余故。尔作法集者。得作余事下至解界。然僧法事宽。该通欲等。故所以强。五势分有无。自然或无。无则是开。有谓是制作法。僧界开令[宋-木+(白-日+口)]结。岂得更宽。
第二衣界。三门分别。一解自然。二解作法。三挍验同异。自然中二门。一列数解释。彼此差分。各有疆场。故称为界。界别不同位且为四。一就事相辨界。如蓝等十界。二尺量为界。如依此律兰。若八树中间。五分面去身七尺。三空有分齐。空界者。十云。若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过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四道行界。十多二文。与和上阇梨。担衣道行。若在前或后。四十九寻。多论亦可纵广内不犯外即犯。只师与诸伴共行。论义而去。弟子持衣。后来不及师。师至日没时。畏离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过不见师。至晓相待。若是师待处。离道二十五肘。内与衣合者不犯。外者犯。弟子持衣。在前行相待。问答亦如上。五分。道行同异者。同界者面去身七弓。异界七弓之外。明了论。比丘路四十九弓。所度处。露地直身。申肾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许不离衣也。空有道行。此律无文。第二强弱。十界是强。兰若是弱。十中蓝村二界强。自余八弱。若在前二中无别有八故。蓝村两界。村强蓝弱。或可等力。以各对人辨故。不相收摄。
第二门者。作法唯一。以凭僧界。不同自然。随事故。多释此作法。两门分别。一须结不须结。二须除不须除。初门者。二界相望有三。谓蓝相狭僧界宽者。此一须结。为可僧界。使无破离之??故尔。若蓝望僧界。或等及宽。此二衣界即不须结。以其若结反成[宋-木+(白-日+口)]碍。非谓衣界一切。须结而对斯两忽有结者。不慎开意。容得小罪。
第二门者。问作羯磨法为有村故。须言除村。为当无村。亦言除村。多论答羯磨法尔。若有若无。一切须除。以其村无衣界。外方有界。今者为结除村。村外方衣界故。是以一切咸须除村。村外既一切须除然村。或有或无。若准十诵。羯磨文中。结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取空地及住处故。白如是者。欲消此文应言。若现无村。结是现结。除是悬除。取是现取。谓是现结悬。除现取也。若即有村。村亦现结。除是现除。取是悬取。谓是现结现除悬取。村去得置衣。村在非无界。此二言除者。直是置衣得不得。故言除村。若依此律。但言除村。村外本无取空等之言。与彼似别。今若准说。若即无村义。令同十言。结不失衣者。结是现结。除是悬除。虽无取空之言。理亦现取。或现有村。即不同彼所言。结者非是现结。谓除外方。是衣界。即非现结。除是现除。亦不悬取。此即村在。若去并无衣界。非但有碍。亦是无界。问除以除皆不得置衣。何故结文要须言除。答为遣疑。故由人碍。谓集僧时可界内村中。比丘须集既冯僧界。亦谓衣界里村。同一衣界。即便置衣。因形露故。多论具五义。佛即制除。又可本未结衣界。可使蓝外之村。非衣界摄。今衣界中。村应得置衣。送取起过。因制言除。又可异余八界。故结法。须道除村。问僧衣二结。所以有除不除。答俱禁缓从急。有除不除。衣以别为过。故须除村。别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为??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可僧界开重不开。所以不除衣界。亦是开不重开。是故须除。依明了论。通含自然作法等故。彼偈言。善解三衣六怜愍。释曰。律中说。佛许六种不离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许羯磨所作。有二种。一得加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为行路人及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萨相应。学处中说。三不离所作。如于皮阇延多楼及剡浮树等。所谓帝释楼高二千由旬。树高一百由旬。约此以明失不失义。四垣墙所作。谓蓝界是。五约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度处相对。露地直身中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许离衣六住处。时节所作。于安居学处中。广说应知。复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难所作。是名三衣六怜愍。六中分三。初一约法。次四就分齐。四中第一作法摄衣界。余三自然。一楼树界。二蓝界。三道行界。末一住处时节。谓在空处听六夜是。今准彼说。此律具五怜愍随配。应知阙无道行。互有宽狭。
第三自然作法同异。一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自然多作法少。三宽狭有殊。作法宽故。四者强弱。强弱互以除村故。作法即弱。收余八故。便即是强。五势分有无者。自然本故开有势分作法更开开不重开。所以便无。又作法假僧界相。从无势分。自然不假界。故不同也。又[宋-木+(白-日+口)]不[宋-木+(白-日+口)]故也。
第三衣僧同异。三门分别。一宽狭多少。二可不可。三势分有无。
第一多少等者。僧衣对辨约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对僧作法有五差别。三二作法有三不同。三位通收有十三种异。初五异者。第一僧宽衣狭。具约二兰若。是谓拘卢舍。八树中间。但兰若有六。一盗戒。二摄僧。三摄衣。四六夜。五安坐。六头陀。今约第二第三。以辨僧衣二界。第二衣宽僧狭。如蓝相宽集僧八树等是。第三僧衣俱等。如蓝势分。与八树齐。第四僧一衣多。如八树内有众多家。第五衣界一僧界多。如大伽蓝。故衣一有众多。七十三步半。集僧故多。第二位五者。一僧宽衣狭。如界宽蓝小等。二衣宽僧狭。蓝大界小等。三俱等。如可蓝势分。结大界是。四僧二衣一。有戒场故。五僧一衣多。无戒场故。僧一蓝有若干故衣多。第三位三者。一僧界宽衣界狭。除村村外故。二僧界二衣界一。有戒场故。僧界二结衣时无村故。衣界一三俱等。谓无戒场无村故。三僧宽衣狭。有村故。除村有无故。有人作十六句者非。不烦广破。
第二可不可者。为释前门宽狭多少二种。自然有四义故。不得相可。一自然摄衣。是根本故。宜就急制。以宽为缓。以狭为急。自然摄僧。亦是作法根本。复须急制。以近为缓。以远为急。各就急制缓。急翻到故不相可。二不相假故。三定不定异。衣就所依大小不定。僧界是定故。不相可。四势分有无。二种作法者。具四义故。为是相可。一作法衣界为乐静。人开急就缓。可大界上结。二要假大界结方成就。三二俱是定。四并无势分故得相可。
第三势分有无二作相对。并无势分。两种自然。衣有僧无。所以然者。咸是开急就缓。故所以尔。衣以远为缓。故有势分。僧以近为缓。故无势分。若僧从衣有。反成难护。衣顺僧无。衣成大急。故使此二有无理别。又准十诵五分。聚落亦有势分。若尔所以有。则僧宽。衣便狭者。答僧本急今急有。即须宽衣本急。今急有而便狭。问等是衣界作法。无势分者何。答开不重开故。
次释其文。就十界中初文中。蓝里一界若干界者。若其衣身。同在一蓝。是名一界。身衣别蓝。故名若干界。又蓝相周遍房。势分相及。是名一界。或若大无?鄣彼此房别。各有势分。身衣互在迳宿失。故曰若干。又虽蓝相周币。若无俗来但出家人者。遍蓝无别是名一界。若有男女来入蓝住。即村界起身衣。互在迳宿失。衣便成若干。故多论云。王来入界内住。近王左右大小行来之处。尽非衣界也。又五分云。一界者。而于中得自在。往反故尔。若干界者。于中不得自在往返故也。树有一界者。身衣同在一树之下。是名一界。身衣别树名若干界。或若更无俗界女来。同在树下。是名一界。若有俗男女来。是名若干界也。如场乃至仓等。七界比树而说之。
次解村界文。言村有一界者。谓如张家请我供养。即是情无阻碍。遍于一家。皆不失衣。是名一界。或若更有王家来住。彼此碍别。名若干界。故只云。若一家中。作兄分齐弟分齐。若情?不许互相来去者。身衣互在名干界。若兄弟情通。任师住止。随意往来者。身衣互在兄弟分齐。即不失衣。是名一界。故今亦尔。遍于一家。情无隔碍者。并名一界也。此解不然。所以尔者。只取情碍。故如向辨。若据此律。就其染?讥过。即不同彼。故下文言。脱衣形露。佛言。除村村外界。今准此理。纵令一家情甚相通。如似自己缘眷衣在母女姊妹之所。寒暑率起夜。或须衣送取之间。恐相触[拐-刀+天]。如斯事?。心即致隔。若有如此阻难者。表不与衣。合即成若干。况余疏人男女等类。名为家界。此即转成隔?。岂得遍家。名为一界也。故今更解村有一界者。比丘住处分齐中间。是名一界。比丘住处分齐外者。随房多少。是若干界也。问所以不同蓝中一界者。谓无俗来遍其蓝内。名一界也。答蓝是比丘住处故。若无俗得名一界。家非我处。故不同蓝。遍此一家。名为一界。要必比丘。住处分齐内者。方名一界。住处势分外者。即若干界也。
第二界之体相。一一如文。
三释界义。谓此蓝非彼蓝等。计有句。广辨三十。余句类知。若不明如此文者。人情意。谓此蓝置衣。余蓝中宿。应当不犯。以同是蓝故。虽可蓝名是同。彼此处异故。须此文。余亦同尔。
四势分如文。言中人者。非强非劣故。掷者非太近故。
第五结犯。亦作百句。文有二十。但对初十中文五。一身衣互在。二明相已下教不犯法。三若不已下。不行会舍。四明相出已下。离三衣提。五离余衣吉。于第二不犯法中。开之次第。应言手捉。次至石处。次应舍衣。文中说次故。先明舍衣。言手捉者。以有若干界故。要须手捉。方得不犯。至石处者。谓是一界入势无犯。此通诸界皆同。此释舍衣者。会而不逮。即须舍衣。宁可无衣得吉。不犯提罪。以轻夺重。故只云。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数。先受持今舍。舍下二亦尔。尼舍下四衣亦尔。五分舍文。此僧伽梨若干条受。今舍三说。下二同此。次树十句。余皆略无。又此二十中。准前第三。此蓝非彼蓝时。应言乃在余蓝宿。文中略无故。一门但九也。兰若文五。一明界体八树间者。七七四十九弓。弓长四肘七尺二寸计。间有七弓。即是五十尺四寸。合三百五十二尺八寸。总有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并石及处。是其界体不同。只律。五肘弓故。僧界七十三步半。二人衣互在。三不行舍会手捉。石处亦同前释。次结重提。次得轻吉。舍忏如上。不犯中别开五重。一作羯磨摩赏度不失故不犯。二会故不犯。三舍故不犯。四四想等失受故不犯。五若水诸难。故不失而不犯。文言明未通。下四开并须明相未出之前。有此四故。方可不犯。水陆诸难不失受者。心知衣在恒。但领受之意。为是不失。如似受欲难缘出界。不失欲法。此亦同彼二。通开可知。
○一月衣戒第三
制意者。衣为资身。随时受用。虽先有衣。故烂弊坏。但任受持。不堪着用。今得少财。为作三衣以换故者。而少不足为待满。故圣开一月过畜。长贪违教。妨道故以制随三衣。不任拟须换。若衣财不同。各得一月。若衣同者。即须并作一衣。如不尔者。随过限即犯。是以文言。若同衣足。应割截不者过犯。不问有望无望。断以不断。但同衣足犯不足随开。不同余律。
别缘有六。一若是新衣。现堪受用。余财不开故。衣方开故。第一缘故坏三衣。衣虽故坏得财。若足亦更不开故。第二缘得少财不足。若不拟作三衣。但犯初戒。不开一月。明须第三。为作三衣。以??故者。四不说净作三衣。五无因缘。六过限便犯。缘起文二。初至游行起有漏过。二时受寄已下。发觉呵啧。前文复两。初开至衣足。二时六群下。因开起过。彼有粪扫衣者。无主物余种衣者。檀越施衣不足者。谓是等衣中。有未得足。言取中者。取向二中粪扫衣。料理点净。为防吉罪。持此等衣。寄亲友已。迳久起过。起过者。不足可尔。而有同衣足者。何不作衣。可得文言。佛开满足。乘更久延耶。遂兴戒本极开一月。若随足者。随过结犯。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除开缘出犯长时节。三若比丘下。所得衣??。四受已疾疾下。足则不开。五若不足者已下。如其不足开齐一月。六若过已下。随违结犯。别解上三。文显易知。若十日中同衣足者已下。合释下三。就一月中位分为三。初十日以同常流令未犯。次十日已后。若不作衣。至三十日。已来有犯。云何犯不犯也。过三十日去一向定犯。犯不犯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亦如是。正明足则不开。不足便开。二同衣不足三十日已下。无问足以不足。限满不开。就初第十日中分二。初至波逸提来。足则不开。释四六二句。于中文两。初明教作五法。以免长罪。即解第四句。二若不截割下。违而制犯。即解第六句。第二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者。释第五句。不足暂开。问若三衣俱故。而并不足。各开一月。若大衣足犯染。下二衣以不答。下二衣财。若无长本得开一月。今为他染相与同犯。问三衣体自无长。何以得犯。答以有故衣。犹是三外。要成衣相。始得不犯。不同令无是故。文言随衣多少尼萨耆。若染余财。能染不共犯。所染同活容犯。次十一对十二作法同前。自下诸句。开犯位同故。言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若同衣不足三十日。若足下一向定犯。若同衣。谓十种衣中。当分自同者。各异不同。亦可同衣。谓三衣财不同衣。谓余长财。此等限满。一向不开不犯。别开中文两。第一举戒本第四句。足则不开并广中二十个足成衣。以为二十个不足暂开。以明不犯。第二若截想已下。举戒本四六两句。及广解中。从十日同衣足已下。二十个足则不开等者。虽不成衣。若有四想。及夺衣等四。并受寄命终等九个。诸缘各过。二十个分齐。以开不犯。
○取尼衣戒第四
所以制者。有三种过。一者凡为下敬上。仰奉情殷。所有财物。思欲舍施。许无遗怯。大僧非亲。多不筹量。得便受之。令他财物竭尽。致贫遗之恼。二男女形别。理无参涉。财物既交。思情偏亲。因交致染。容坏梵行。临危事险可惧之甚。三迹涉世讥。致招诽谤。清白难分。莫能自拔以斯诸过。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是比丘尼除下二众。依只下二众衣不犯故。今亦应同。多论下二与尼同犯。二非亲里甄去亲理不犯。三是应量五衣。多论衣者。是应量衣。除不应量衣。键镃等吉罗。四灵心送与。谓乞得贸易不犯。多论。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边取一衣计尼犯。五领受属已犯。问所以制取尼衣。不制取钵。答尼衣有五喜相施与。致受义数故。须圣制钵。唯有一尼舍义。希受亦不数。设令受者。但得小罪。只律有文。取尼钵不犯。多论。取钵亦犯舍堕。缘文有二。初至取尼衣着之起过。二后于异时下呵啧。前文复二。一明犯缘文二。初举住处。及能与衣人。出家得道。二时有众多尼空处已下。辨其犯缘。犯缘中文三。一因送食是其远缘。二时有比丘着弊故已下。能取衣者。谓犯人二莲华见已已下。是其近缘。第二即脱已下正犯。呵言汝不应如是者。佛制畜五衣。本为资身。今以施人即得无衣之罪。破戒行檀事不应法。故曰不应。言余衣听随意与人者。谓五衣外得施三众。不得与僧施受俱犯。又解若与者。谓五衣外长财得与比丘。若僧得尼施时。应捡问前人。知彼五衣不具。则不得受。五衣具者。得受无罪。十律若先请。若别房中住故与。若为说法故与不犯。五分中。若无心求自布施。知彼有长。乃取不犯。
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非亲里尼。三取衣。四除贸易。多论。若听贸易。离彼驰求得安乐故。又离苦恼故。五结犯辨相。具解上五。二亲里者。父母七世骨血之亲。了论。解四亲应取。一父父亲。二父母亲。三母父亲。四母母亲。此四亲尼取之非犯。余文解亲。皆准于此。问尼取僧衣。但得吉罪者何。答大僧上尊与尼义。希尼受不讥。过中制生患义深。故得提罪。作此释者。二与解义讥无讥。别论其二取。希数不同。故使大僧。取数与讥俱提。其比丘尼。希而无讥取与并吉。
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宝永七年寅夷则晦日大藏重修比丘照山晃写于天安律寺方丈(俗五十五)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使尼浣故衣戒第五
所以制者。上尊使下。事烦而数。下情敬上。裁抑是难。多不筹量。有容无容总废业。损处不轻。喜生染患。招及世讥。如前无异。故所以制。问浣染打等。所以合制者何。答一使尼处同。二俱由故衣。三容一衣。相由致犯。垢汗须浣。失色即染。申舒故打。
别缘有六。一是比丘尼。二非亲里。三是故衣。四使浣染打。多论。若使书印信吉罗。只有四句。自与使受等二互二俱浣等并犯。此中文无。五无缘故下开文。若病浣染打。若借他衣。浣染打不犯。除此等缘故。六浣染打竟。问所以不制使尼勋钵者。解云。故衣生患。如缘起说。又浣染义易。尼多闲解。数故犯制。钵无生患。又勋治事难。尼多不闲。希故不制。
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亲里尼。三所浣故衣。四使浣染打。五结罪。上三别解。四五合释。准其八业。应有八句。初三提合一句。次二提一吉作三句。应有三句。一提二吉。为三文略。次有一句三吉。下二众者。非是弟子。使希故轻。又非具戒。不废正修。多论。下二同尼犯提。新衣浣希。又无染患。故亦轻罪。
○从非亲里居士乞衣戒第六
凡出家人。宜应知足。今三衣具备。长道缘充。方广乞求。增贪恼物。招致讥过。损坏不轻。故所以制。多论云。一令佛法增上故。二为止诤讼故。三为灭前人不善心故。四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信乐故。
别缘有六。一三衣具足。二无因缘。三非亲里居士。四为己乞应量衣。五彼与。六领受入手。犯缘又有二。初至脱衣与?难陀起过。二语言已下呵啧。文言辨才智慧。善能说法。偏解修多罗中。布施福德果报之义。故言智慧。下夺衣中。不达毗尼行教重轻。故曰废无所知。
戒本文三。一略制戒。本二牒制随开文二。一除亲里。二除四缘。三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亲里居士。三乞衣。四除开缘。五结犯。余时者已下。诵前第四句。下解中但解四句。略不释余缘。
○过知足受衣戒第七
所以制不听过知足取衣者。出家之人。遇四因缘。失夺三衣。笃信闻之。竭贫以施。理应称施而受。彰己内有廉节之心。外不恼物。今三衣已足。过分更受。内长贪结。外乖施心。殊所不应。是故圣制。
别缘有六。一比丘失夺三衣。二非亲里居士。三为失故施。若不为失。随时受取无罪。四知为失故施。五过知足取应量衣。六领受入手犯。问衣有过知足罪。何不制过知足取钵。答衣有三领。失则多少不定。失一受二犯。乃至失三受四亦。又复人多过受。故须圣制。钵唯有一。失受一。本未有过。何须圣制。又复钵无多用过。受义希故。不制过受。文言取与六群等者。前戒先自无所违故。为他不犯。今此施主。为失[(巨-匚)/(冗-几+(白-日+口))]定。足而更受。转为余人。亦乖本情。为他亦犯。问既为余人有何可舍。答此是制缘。为他尚过。况当自为。如论正理。要自受方舍。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遇四因缘。此谓施衣缘。三非亲里居士施衣人。四自恣请下为失故施。五是比丘下教知足受。六若过下过受结犯。六中第二略而不解。第一第三文显。衣者已下合解四五。若比丘下释第六句。就合解四五二中文二中文二。初解衣字。第二合释文四。一明应取不应取。谓失二不应受。三衣都失。应知足受。第二知足有二种不下足分齐。出前应知足受。一举数。二列名。三解释。在家人知足者。随白衣所与衣受之者。谓白衣为失故施。本为不足。若未足受者。谓失三受三。随他白衣无施之心。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顺在家人。故曰在家人知足也。言出家人知足者三。衣谓本失三亦是不足。今还受三。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顺出家之轨。故曰三衣也。此谓失三受顺二知足。第三若居士自恣请已下开听增取。以衣细薄。为成三衣故。亦非过受。第四若有余残下。不为失故。施得随受。若比丘下释第六句。过受结犯。失一失二。乃至失三受四。此等并是足而更受。违二知足故。名过知足受。
○劝赞一居士增衣价戒第八
笃信居士。树心舍施。价限已定。理宜随施而受。不亏道法。今反嫌少。过分更索。长己贪求。坏彼信敬。是故圣制。
别缘有六。一非亲居士。虚心辨衣价。二情斯限定。三知施心有限。四嫌少劝增。五彼为增价增缕。六领受即犯。问所以衣有劝增钵无者何。答衣资义宽。人喜劝增。故须制戒。钵唯一用。劝增义希。是故不制。若尔何以乞钵。同于乞衣。答理实钵无多用。然令乞一。损恼非轻。是故犯舍。此中劝增非全得一。又无多用。故所以尔。缘中文二。初至何用是为。劝增起过。二时彼已下呵啧。
满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施衣限定。三是比丘嫌少劝增。四若得衣下得而结罪。具解此四。上二可知。求者已下解第三。虽无求字。有其求义故。牒而解之。求价者。为作绢衣。今劝买细犯。前直乞要本体上增。方落此戒。求衣亦尔。十诵。劝增色亦犯。问劝增一綖即即犯。何故乞衣得一条方犯。答乞本无心。及至乞时。任彼筹量。恼义是微。故一条方犯。此中施主。先有虚心。施限已定。不荷其恩。嫌少更索恼情深。一綖即犯。
○劝二居士增价戒第九
制意犯缘。如前无异。唯以二居士合作为别。问劝使合作。有增不增。为犯何戒。答虽增者犯不增无犯。犹是二人合作。故属此戒。问所以无劝三居士者何。答劝二容损。劝三恼微。若尔劝居士。弃布造紬。岂无损义。答此乞衣戒摄。今此劝增者。要就本体上增方犯戒故。所以无过。
○三反六嘿匆切索衣戒第十
然宝壁精华。世情所重。长贪妨道。生患处深。非是比丘之所宜畜。今施主信心奉施。以为衣价。惧犯畜宝。无宜自受。故付俗人。令贸净物。寻索匆切。情无容豫。迭相催役。逼恼前人。故作制限。三索六嘿。然今过索。恼境结罪。
别缘有五。一是五一是施主送宝。二为贸衣受用。三付彼净人转贸衣物。四过分齐索。五得衣犯提。问衣有过索钵所无。答钵本用食。得一便足。更无多用。何须开听。三索六嘿。即无开索。何有过罪。若全无钵。多索无罪。若先有钵。一索即犯。落乞钵中。故无过索。问此戒为损宝主为损净主。答由王臣心动。致索过分。损净主得罪。缘文有二。初主罚钱五百过索起过。二时长者下呵啧。
戒本文二。初过索结犯。二若不得衣已下明进否。前文有六。一犯人。二若王已下。正明施主。遣使奉宝。为作衣价。三是比丘应语已下。恐犯畜宝。自不敢受。四彼使语比丘下。明使臣送宝。付俗令贸净。五须衣比丘下。正开三语六嘿。索衣方法。六若不得衣下。过索分齐。得衣结罪。然此六文位束为三。一犯人。二有四文。圣者立法。谓送宝不受。付净生已索之法式。三得衣结罪。第四付净生文四。一问净生。二须衣比丘者。报净人处。三送付。四返报比丘。第五索法。见论。纯语往索。齐六不犯。过六方犯。纯嘿十二未犯。十三反犯。语嘿相参。九反未犯。十反方犯。如是类知。五语二嘿七反未犯。四嘿八反未犯。三语六嘿九反未犯。二语八嘿十反未犯。一语十嘿十一未犯。全已还从一嘿至六。不同多论也。第二不得中文三。一躬往遣使到施主所。二陈己不恼。三还本施主。广中但解得衣。于得衣中。唯解初二。下两中间二句。略而不解。忆念者下解第五索法。初三语。次六嘿。次语嘿强弱。问嘿然可得几时。祗云。如人入库取物。着店上顷。又如裹幞物顷。不犯中。即相布施。宝主永舍。不惧失故。容豫索取。不犯过罪。何以不犯畜宝。宝不现前。恒作取净物意故。为波利迦罗故与。谓是杂碎等物。得失事微。纵本主心变。索亦不犯。
○杂野蚕绵作卧具戒第十一
所以制者。良以贵物难得。损生招讥。长贪妨道。过中之甚。是以圣制。十律。以此绵贵尔贵多杀虫故。多论云。比丘结戒。有四义故。一止诽谤故。二长信敬故。三行道得安乐故。四为不害众生故。
缘五。一是憍奢耶。二自乞求。三作卧具。四为己。五作成犯。多论。憍奢耶者绵名。又依只律中。憍奢耶此名茧。故律云。施憍奢耶。汤已热可着茧。即持茧内釜中啾啾作声。但此未必以茧翻憍奢耶。但是绵名。或可如是。又以纯黑毛。共憍奢。更五作经缕。或互作衣及缘。或纯作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四五二律名卧具。相亦难识。
戒本三句。一人。三杂作卧具。三结罪。多论。或以布贮如作称法。或缕织成。俱犯舍堕。此由害命。兼是贵物。故须斩坏。以息后犯。余不害生。并皆全舍。但有舍财。略无忏罪。
○黑羊毛作卧具戒第十二
此毛贵物无宜下用。灵损施物。作无用之费。经营妨道。复招讥丑。是故须制。
四缘。一纯黑羊毛。此毛贵好出四大国。贵而难得。二作卧具。三为己。四作成。多论。二法或布贮如[袘-也+凡]法。或缕织以成。此二俱犯。不犯中。若割截坏等二句。本心为坏重叠故。成时未犯。若作蓐等已下。并非披服之物。故开无过。
○白羊毛卧具戒第十三
十律。此非纯白。盖是三毛参作不犯。纯黑三毛之中。增黑毛一两犯堕。贵故。增白一两犯小罪。贱故。尨增不犯。灭一两犯堕。
五缘。一三毛参作。二作卧具。三为己。四增好毛一两。五作成缘中彰白。藉此为缘故。又唯此律似应纯白犯舍。佛教三毛参作犯纯白之过。四缘成犯。一纯白毛。二作卧具。三为己。四作成便犯。问黑白同犯。白制参作。黑不制参。其义何故。答但使参作宝无两过。宜就白制。参类如前戒明参不犯。问三毛共作。何以黑多者。答黑毛虽贵。出家服同故所以多。白俗服长慢招讥。是以须少。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教比丘三毛作法。三若比丘下。不参结罪。下具解此。三钵罗者。此云四两。不犯中参故无过。若割截坏者。本心割截。若坏色者非纯白故。无意许截详坏成而未犯。若作枕等已下。并非披服之物故。开无犯。
○减六年作卧具戒第十四
先有故卧具。未满六年。足得资身长道。便罢不舍故者。更复造新。长贪妨道。招世讥过。是故圣制。
六缘成犯。一有故卧具减六年。二不舍故者。三僧听。四更作新者。五为己。六作成便犯。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信*辛]制随开文五。如上第五开作法者。问人与卧具。互不如法。羯磨成不。答多论释。准前离衣。类亦应成。亦可不成。如无德教授不成差等。问得羯磨竟。乃作黑白。为犯减六年不。答不犯减六。以得法故。作黑白边。别犯前二。如被处分而过量作房别残罪。不坏处分。无不处分罪。此亦如是。戒本文三。一犯人。二制限六年。三若减已下造新结犯。下广释中。但解初三。略不辨第二句。问卧具制其年限。不令使褋。不制年限。所以不同。答卧具为取[贝*爰]气。资身受用。若六年已去久故陈朽。资身义弱。故制以限。不须制褋坐具。但恐污僧卧具。鄣身受用。但使体在不限年数。现有坐具。贪心更作。要制使褋。息着好之心故尔。
○不褋尼师坛戒第十五
己有故坐具。鄣身便罢。今嫌故造新。虚损信施。长贪妨道。是以制褋。为令息令长道。物有受用之益。今更造新。不以故褋。违犯圣教。故制提罪。
别缘有五。一有故尼师坛。二更作新者。三为己。四不以故褋。五作成便犯。问尼师不褋。而复过量。得一罪二罪。答一解二罪。舍时先截去量外。然后忏悔。若尔不褋者。褋已忏悔。何须入舍。答不褋尼师。举体有过。今虽更褋。犹有本过。故须入舍。量过者。量外有过。若截去己量内无过。何须入舍。又复还主无受用义。故要须截。若故物作。但有过量。无不褋之??。问何以无过量钵。截去受持。同坐具耶。答坐具截可如法。钵若截却。则不似钵。是以多论。钵无延促。衣有截续。
缘中文二。初至坏色不褋起过。二诸比丘不呵。初文复二。初至坏色制以故褋新。二六群已下。不褋起过。前文有三。一坐具狼藉。无受用过。不受请者。五缘。一为入寂静故。二为诸天说法故。三为看病。四为结戒。五看房舍卧具故。二佛见已下。起意制褋。三食讫已下。告众制褋。
戒本三句。一人。三制其褋法。三若比丘下褋结罪。五分。修伽陀一搩手二尺。多论。应以故敷具周匝。修伽陀一搩手坏色故。
○担羊毛过三由旬戒第十六
然出家之躬。担羊毛顺路而行。迹同凡碎。动越威仪。招讥损道。故制不听。所以复开三由旬者。有待之形。无以存济。故后开三。过担结罪。
四缘。一贵羊毛。二己物。三自持。四过三由旬。戒本三句。一人。二开三由旬。三持过结犯。
广解中。初句可知。次解第二句。自持至三。三若有人持已下。解第三结罪。于中五句分三。第一有人持者。不得助持。持犯吉罗。以非全自持过三故。次二句令余四众持过。得吉罗。次除羊毛下二句。贱恶余物。自持过吉。略不正解贵价羊毛。自持过犯提。
○使尼浣擗羊毛戒第十七
制意犯缘同浣故衣。但此新故俱犯。以损功废业中制故尔。
○畜宝戒第十八
先总料简。后次别解。但此宝者。八不净中一不净数。故今总解八不净义。四门分别。一列数释名。二听畜不听畜。三畜之得罪轻重。四更互相贸。得罪轻重。
初门者。一田宅。二种殖根??。三贮聚槄粟居盐求利。四奴婢人民。五畜养群畜。六金银钱宝。七畜豸牙金银克镂大床。并绵褥氍。八一切铜铁釜镬。除十六枚器。不在此限。若畜此八。长人贪求。污染梵行。故曰不净。此出善生经。此律衣杂二处有文。而不次比。
第二门者。第一中田。及第二根??。长贪妨道。无开畜义。第一中宅舍。有听不听。若广畜庄宅。即不听许。一口小房虽是重物。有资道义。圣亦听畜。不须说净。第三不净中。祗律作是念。恐其时??贵。我今余??当依是诵经。坐福行道。到时谷大贵。若食长。若与和上阿阇梨。若作功德。余者粜得利无罪。买药草亦尔。此即不犯畜贩。不尔不听。若病听畜尽形寿药盐。无病不许。第四及五。若不病一切俱禁。若老病开畜。六金银钱宝等。不问病不病。悉皆不开。以利患重故。然以资要得说净。付俗人作净而畜。恒作受取净物之意。七八二中。不问病不病。有开无开。如被褥氍数。三时五时得净施畜。及十六枚等。如是类说。
第三门。六七二种。体是贵物。长贪处深。有净施法。不净违教。过畜犯提。自余不净。体非贵物。生患?微。兼无净法。无应说不说之咎。畜之但轻。
第四门。以八不净。贸十种衣舍堕。以十种衣。贸八不净中。六七二种犯舍。余六不净。但得吉罗。若以六七贸八。有提有吉。或以余六贸八。亦有提吉。别解宝戒。宝体利重。长贪妨道。喜生诤竞。招世讥嫌。是故圣制。不听受畜。然由资要故开。付俗贸净物受之。故多论。与比丘结戒者。有三益故。一为止诽谤。二为灭斗诤故。三为成圣种知足行故。贮用属己。名之为畜。惜所珍玩。称之为宝。故曰畜宝戒。问宝衣药三。名有畜贸。钵畜无而贸。食贸而无畜。其义他也。答宝物利重。药得久延。衣资义宽。并违诤法。故畜有犯。对俗招讥。贸亦俱犯。故文有贸宝。及以波利迦罗。以七日易七日等。食贮生过。故无畜食。与俗共易。故制贸罪。是以文言。以时易时等。钵既有畜。贸亦应犯。文无者略。如长钵中不舍。更贸余钵。既有更贸之言。故知贸钵。亦同犯限。若明立戒多少者。衣宝等别。畜缘亦殊。始终六畜。谓衣有三。及钵药宝等是。然贸唯二贸。何者是也。如宝是体别。自立一畜。若贸七众齐犯。不同余贸故。别制一贸。谓贸宝是。自余衣等。体殊缘异。须立五畜。同对二俗。生讥处等。合制一贸。谓贩卖是。
别缘有四。一是钱宝。二知是钱宝。三为己。四受取便犯。初缘宝者。谓金银钱。更分为七如文。余是伪宝。畜犯小罪。钱亦不定。只律。上有文像。国土所用。能生息利。长贪处深犯提。上有文像。国土不用。犯小罪。上无文像国土所用。起毗尼无文。不用无罪。此律但言上有文像。盖是国所用犯舍。余应不犯。十律。七宝皆堕。铜钱吉罗。第四缘受取犯者。若作畜宝意。多论。作五种受俱犯。一以手捉取。二以从他取。三以器从他取。四若着是中。五答言与是净人。并成受宝也。
缘文有两。初至肆上起过。二诸居士已下三人呵啧。俗呵文三。初道俗讥嫌。二时王及大臣已下详评是非。举以启佛。三佛告大臣已下为彰大圣叹而说过。于中文三。初叹说是。二我有如是言已下说为房等。听受宝物。余则不开。三大臣当知已下举其四过。彰非释子呵。显前呵意也。说过过文言。决定知非沙门释子者。彰过之言。以我为师。不令捉宝也。开受文言。我有如是言。若为作屋故。求材木竹草树皮得受者。此是资要无过故听受宝。不应自为身受者。反前是犯故。日月四患者。一修罗。二烟云。三尘。四雾。沙门四患。酒为放逸本。淫是生死原。金银生患重。邪见坏善根。日月有四患故。无照用之能。沙门有四过故。法无光显之誉。今此畜宝四患中一。故非释子。
戒本三句。一人。二所捉之宝。三自他二业捉而结罪。
自下辨其舍法。大位应四。此中但三。良以忏罪不合对俗。恐滥故略。第一舍宝文三。此物佛所不听。故曰我所不应。二若彼人取已下。还法文两。初不解事净主。似宝还者作彼意故受。更转净施得衣持之。二若彼优婆塞已下知法净主得衣持之。三若彼取已不还者下还索进否。略无舍罪。已如上辨。不同五分永弃舍也。不言看是吉罗者。此结失法之??。
○贸宝戒第十九
以其宝物。更互相贸为求息利。长贪妨道。招世讥过。故须圣制。与下贸同异。有八不同。一犯境宽狭。此七众犯。下唯二俗。二所贸物殊。此但钱等下有五物三物。三约业有异。此自他俱犯。贩唯自犯。文言当令净人贸易。四舍财中。财境法等别。五约除罪中法。谓贩通六五四等。以对三境故。又不得别宝。唯四法及得别忏。六还物不同。谓转不转。及境及境法等异。七不还不同。八开通有殊。宝开福用。贩开外须。此八位三。上三犯时。次四舍时。次一对开。有斯别状。离制二贸。
别缘有五。一是宝物。二互相贸易。三决价。四为己。五领受。
戒本三句。一人。二互相贸易。三结犯。初句可知。种种已下。解第二句文二。初解种种金银各三。钱唯有一。合有七种。一一互易。为七七句。二偏举钱八种。以生利多故。非宝之钱亦宝所收。若比丘下解第三结罪。舍法同前畜宝。
○卖买戒第二十
凡出家之人。理息缘务。静坐修道。何得躬自贩博。驰骋市肆。动越威仪。招世讥丑。财物既交。或容犯重。临危事险行非高节。以斯诸过。圣制不许。多论四义故。一为佛法增上故。二为止斗诤故。三为成圣种故。四为长信敬不诽谤故。贩卖之人。不如屠儿。屠儿之心。欲令一切不作。我独为之。若贩卖之人。随居多少。意即欲令天下大贵。荒饿隔塞。如是广说欺罔圣凡。事多过故。此贩卖等物。作塔像不合礼。房不得住等。有多过故。
别缘有六。一在家二众。外道亦摄。二共相贸易。三决价。四为己。五自贸易。六领受。只律。净语分别。不净语分别。价等互作四句。十多二文。因时有罪。果时无罪等。互为四句。此律虽作净语亦犯。不得同只。但使卖买。卖买各提。不同多十。
缘起文二。一至共易之。贸易起过。二外道得衣已下呵啧。前文复二。初生姜贸食。谓以尽形寿易时。二舍卫已下。外资贸易。谓以波利迦罗。易波利迦罗。既以劣易胜。或容犯重。非此所明。亦可倍切。以酬价直故。不言犯重。此或可尔。同道无讥。故开五众。只律。唯白衣贸犯。外道虽邪。是出家人故不犯。五律。唯外道贸犯。以邪见不同故。白衣犯吉。十律。七众尽犯。此唯二俗。外道俗限。故亦是犯。实言论直。故曰审定等。不得共二俗外道等贸。故曰不得与余人贸易。既不得贸。应令净人。又已知不得自贸。亦不得为他比丘。故曰不得与余人贸易。应令净人贸易。又出家法体。不爽物情。有悔须还。十律。限七日内还。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卖买。三结犯。
广解还三。初句可知。解第二中。初总牒门。二以时易时下释云。释中文二。初解种种对于五物有五。五句可知。十律。钵与钵相似。如是衣澡盘扇。时药夜分药七日终身药等。各自同类是相似。若以钵买衣。是不相似。乃至终身买钵。是等皆犯贩卖。准此文时。余杂物等。并应波利中收。二卖者已下。解前卖买。先释其卖文三。一总言上下者是卖。次增卖。次重增卖。此二谓是上价。后解买中。亦应三句。一总言价直五钱。数数上下者。是减买也。次与三钱增减买也。次与一钱重增减买。此三正解下价。故曰买亦如是。只律。若物直五十。而价容索百钱。今与五十。不名下价。解第三犯可知。不犯中为外用故。开使不犯。亦可前是自为。此开供养灯明。
○畜长钵戒第二十一
然钵为应供之器。一资身足。今过贮畜长妨道。招讥丑累。损坏不轻。是以圣制。然以物变无恒。容有失夺。身要用事不可废。施时不受。后须难得。故开十日说净而畜。违返圣教。过则结犯。五分有比丘得二钵。以佛不听长故。施他已钵破。佛问几日后破。答十日。因开十日。此律因请。遂亦开十。故曰畜钵过十日戒。
别缘有五。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钵。三如法钵非法不犯。谓具三如。一是体如。但唯泥铁。二是量如。谓三斗已下。一斗半已上。三是色如。见论。钵五熏瓦钵三熏已上。方是色如。问白衣犯长。白钵不犯耶。答多论云。衣染可令如意。故亦是犯。钵若烧熏。或令坏损。难可如意。是故不犯。问衣若过减皆成受持。钵何不尔。要须如量。答衣有截续。钵无延促。故使过减。不成受持。四不说净。五过十日犯。准下四想等。应加一缘。无因缘滥一月五月。故阙不论。若得钵五日。三举被治。设迳多日。亦无长罪。若解举后。更得五日。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所畜长钵。三开十日畜。四违时结犯。问衣有迦絺那已出。钵何故无。答衣钵体别。益不及钵故。不得言衣已出。问衣不益钵义是可尔。何为不受迦絺那钵。答衣有三领。为僧伽梨重。开受德衣。离宿无罪。德衣非长兼益长衣。钵唯畜一。随身受用。何得受迦絺那钵。既不开受。明不益长。故所以无。问何故不开迦提作钵月者。答钵未成本未犯长。何假一月。其钵若成。已开十日。净施与人。故不须开。
广解四句。上二别解。第二钵中文四。总举六钵。谓体处色。二大要下辨体唯两。三出量分齐。四以具三如。制令受持说净。十律受钵。此钵多罗应量受长用故。只律。此钵多罗应量受用乞食器受持。三说。若比丘下合解三四两句。论其犯相舍及不犯。一同长衣。其还钵法。亦须迳宿。不尔转还。唯以钵为异。长衣钵药等。解犯相八门。并言非衣非钵非药等者。谓当体本非。故使不犯。各下不还中。并言作非衣钵药等者。谓受舍已。转前三体。以为非也。
○乞钵戒第二十二
然钵减五缀不漏。堪资身用。今乃处处随非亲乞。长贪妨道。恼乱施主。于理不可。故须圣禁。
别缘有六。一先有受持钵。二减五缀不漏。三更随非亲里居士乞。四为己。五乞如法钵。六领受犯。
戒本两句。初明戒本文三。一犯人。二旧钵未漏。三更求结罪。二彼比丘下舍还方轨。异余戒故。于中文二。初诵舍钵。二展转已下共为一句。总诵还钵。文言此是时者。谓是用旧持新时。乃至破未持。然下还中四段。并应此文。忏及不还。无别相故。阙而不论。解戒本可知。
次解舍忏文四。一舍钵。二舍已当忏下忏罪。三此比丘钵已下还钵。四僧中下不还结罪。先解初舍。四法同上。初此尼萨者。所舍钵。二是中下境。三应住下威仪。四正舍辞句。第二是中已下简异余戒。言住处者简三。谓非戒场小界及自然。非住处故。又甄无住处。无僧库故。言僧中舍者。简三人已下。余二文可知。问所以须住处等者。答钵无多用。还恶留好入僧库故。若尔乞得多衣。亦恼施主。兼损寺舍。何不一衣还主。余夺入僧。答衣资义宽。故并还主。钵无多用。得一便足。余无所用。故须入僧。若尔长钵亦无多用。何以尽得还主答长钵或己物贸得。或施主自送。无其损恼。虽无多用。故悉归主。乞钵患多。一长贪求。二恼施主。三钵无多用。故但还一。此应上戒本诵舍之文。第二忏罪如常所辨。
第三还钵文四。应上展转取下钵令持等文。一就中有四。一贵者夺留宜还下钵。二彼比丘钵应作白已下。犹以为胜。转取下钵。三若持此比丘钵已下。罚令持新。用旧下钵。四彼比丘守护此钵已下。恐坏故用新。护旧下钵。此之四文并是取下钵令持。初文分两。一处分留还。二应作白等羯磨还下。前长钵戒。若独舍者。还位有两。有缘转还。无缘迳宿。羯磨直还文。据后义故。但直还也。今此乞钵谓其转舍。或与衣药等合。故使文中。即一坐上羯磨直还。以余长等不相碍故。或与长钵一时合舍者。设长钵有缘。亦不得带此乞钵。即坐转付。以要作白转取下钵。罚令持新用旧下钵。以此义故。非转付能了。必须从他长。并迳宿还方作白等。只律。若大贵者。应取十钵直。九钵直入僧净厨。一钵直还主。若乞得二钵直者。一钵入僧。一钵还主。如是随得多少限。一直还主。余直悉入僧厨。二转取下钵中。初作白。次行钵。余三律中。并差行钵人。只十。具五法不受等。及应与不应与。白二差行钵人。五分。是比丘应唱。使诸比丘各持钵出。次第问上坐须是钵不。若言须。应取上坐钵看。若无钵太大太小穿缺若喎。取不应与。若无五事应与。乃至新受戒人。只。诸比丘钵尽满盛水行之。此律。若行准彼三律。计合差人行钵之法。从上向下随僧量宜。或可取新。故言取上坐钵与次坐。或即与亦得。故言若与彼比丘此钵。又谓不应护次坐已下僧意。此是敬让之辞。故曰不应护等。又不应以此夺好与恶。瞋恨因缘。要取下钵故曰也。三罚令持新用旧下钵者。初牒前二。下行不定故。二羯磨已下罚令持新用旧下钵。昔解名为护钵。白二者。非此谓遣持两钵白二。文言与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白如是者。非谓加其受法。直是罚令受行。持此两钵。故曰受持乃至破者。用旧持新时节。旧钵破来双持两钵。多论。仰令食时常持。先受钵乃乞得二钵上堂。终身如是。示多贪之过。断后恶法因缘故尔。四护旧下钵者。恐坏故用新故尔。不得一手捉两钵等者。即被罚人。余亦不得。只律。和上阇梨。以其持洗二钵。方便坏旧。方得用新。
○乞缕使非亲织戒第二十三
然三衣具足。且得资身。今乃自乞缕綖。以凭势贵强逼。织作三衣。长贪多欲。损恼织师。反招讥谤。是故圣制。
别缘有四。一自乞缕綖。二是非亲里俗人织师。三恃势遣织。不与价直。四成便犯。问所以但有俗非亲织。无使尼织者何。答尼不得自织。大僧知法。使之义希。假有但轻。是以唯有使俗织罪。若尔亦应但有使俗女浣衣。答圣教听尼自浣无罪。僧使尼数。妨修故重。俗非修道之人。又复浣染义易。更无多损。故浣不犯。织功费广。为过情深故。浣织不同。事在于此。
戒本四句。一人。二自乞缕綖。若居士缕犯后戒。故须自乞。设不乞自缕应轻。三恃势逼织。以理求得无罪。与价亦不犯。四结罪。
广解。上二可知。织师非亲下解第三句。多论。织师非亲有三句。此戒正体。正损织师犯舍。非亲乞缕吉。织师亲非亲。合有三句。织师亲里有二句。阙第三俱亲无罪。是以但有八句。正损织师犯提。兼损缕主得吉。欲举一犯。通收重轻。故但言犯。若比丘下解第四结罪分齐。舍忏方轨。如文可知。
○劝赞织师增织衣戒二十四
笃信居士。虚心办缕。为比丘故。织作三衣。宜应称施。而受。彰己内有廉节之心。外不恼施主。今乃劝赞织师。自与价直。损他缕主。自坏心行。彼我无益。故所以制。
别缘有六。一居士自心办缕。遣织师织。二情期有限。三知有限。四与价劝织。五彼为增缕。六领受便犯。问此损居士。与劝一居士。有何等异。前对缕主劝增。此中屏劝织师。增织綖缕。问前戒有劝一及二。此中何故无劝二织师。答前对缕主。得有合作。是以须制。此中若二居士。各一织师。比丘屏劝二织师。合织一衣。既非缕主。理无合义。故无劝二织师。若缕主一织师有二。劝使好织损缕是一。故不别立。若缕主二织师一。损缕由织师。织师是一。复不得言劝二织师。故不同前。若对缕主劝。尽属前戒。若也屏劝。并此戒收。问此与前戒织师何别。答明四不同。一前损缕主。以乞得故。此损缕主。不损织师。二前戒由损织师不与价犯。此损缕主与价故犯。三前非亲犯。亲则不犯。此亲犯。四前是已缕织成即犯。此是他缕领受方犯。缘文二。初至送与居士妇起过。二时居士他处还下呵啧。
戒本有三。一略。二开。三满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缕主遣织师。为织作衣。三彼比丘下。乃至食直。劝赞织师自雇价直。四若得下结犯。下具解此四。
○先与他衣强夺戒第二十五
先与他衣规欲共行。彼若不去。理应和豫而索。本自无过。嗔心强夺。共相逼恼。持非所宜。故所以制。
别缘有五。一大比丘甄沙弥不犯。问若沙弥言不犯者。何故随顺被摈与大僧同犯。答衣共行沙弥非类。与之义希。夺亦不数。随顺解义。同违僧法。损坏无殊。为是同犯。二先与衣规欲共行。三不定与前人决定取。十诵有四句。一决定与决定取。二决定与不定取。此二夺重不犯此戒。若不定与不定取。夺犯小罪。不定与决定取。夺时喜诤。是以犯舍。四嗔心强夺。五得物属己。不知诵戒等者。前二防未起。非不知诵戒者。不识自行防未起。非不知说戒者。不解众法说之仪。则次二除已起罪。不知布萨者。不识自行。对首忏悔。不知布萨羯磨者。不违众法。忏悔之方。于斯四法。事若面墙。故曰痴无所知。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先与衣。三后嗔心夺而结罪。
广解中夺而藏者。谓对面现在夺。若其未藏。事未分判。故未成犯。藏而方犯。下若着树上等者。谓不现前夺。离处则犯。无人共诤故。后藏无罪。此非重犯。下开中若借他衣。乃至失坏文举来。借他衣故。夺而无罪。夺举人不犯。不同十诵也。四羯磨别住等悉犯。夺灭摈人小罪。问言破戒者。与灭摈何别。又破威仪下三篇。是岂可犯残之人。及犯下三。夺之不犯耶。今解此三破者。是举家所治。非谓此三夺尽不犯。谓应与举灭等。开而非犯。
○畜药过七日戒二十六
七门解义。第一列数释名辨体。第二手口二受同异之物。三作口法药。与余比丘通不通义。四解畜四种药。得罪轻重。五解初日药畜过七日犯。染下六日。失受不失受。六犯舍堕药。更贸余药。有染不染。七服不净药。得罪多少。
初门有三。一列数释名。二辨药体。三四药相和。从强服义。俱有疗患之能。称之为药。药义不同。略论有四。谓时非时。七日尽形等。言时药者。昔解事顺应法。不生罪累。名为时者。义通一切。但使无罪。应法皆时。作是释者。四药皆时。并应法故。如似时中无过。午后有罪。即名非时。七日过服尽形无病。如斯等类。名曰非时。时通反说。故知四药。并有时非时义。今解约十二时辨。午前名时。过则非时。如非时戒说。问所以午前说时。过则非时。而言此药。就之以辨者。多论四义解时非时。又毗罗三昧经。世尊为慧法菩萨说食。明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食时。夜鬼食时。后之二食。多生病疾。其出家人。应于天食法食之时。故曰时食。过午已后。非上二食之时。故曰非时。对此时辨。药但有二。一者时药。二者非时。时药据体立一。下之三药总是非时。今言四者。于非时中。如非时浆。对他时家。非时听服者。名曰非时。余之二药。出于时家。非时规圆。故从受法日限长短。故须立二。逐此离分。得明四药。若明了论。药有五量。一时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开量。此五摄一切物尽也。然此四名。时与非时相对得名。后之两种。约法受称。
二辨体者。一总约三聚辨。体是色法。不出尘大。八微为体。色中三色。前二色收。四食之中。若唯揣食。然八微中。正取资义。药体但香味触三。是色等则非。二就事辨十五种食。五蒲阇尼。五佉阇尼。五奢耶尼。此三五药。废法就体。体义还两。前之二五。其唯时药。谓豆鼓乳酪等。第三一五非时药体。今为四者。用法以取。义当非时。即非时服。故文言得甘??听时食。如八种浆等。非时服苏油。五种脂等。是七日药。一切辛咸等。尽形药体。故虽位二。而为四药。
第三相和者。四药相和。从强而服。以时终身助成七日。如以苏煮肉。此汁作七日药服。或以时七日药。助成终身。如苏乳和亭历子。或以终身七日。助成时药服。若势力等者。随名作定。如石蜜丸。以名定故。作七日药。如五石散作终身药。问果体为时药。汁为非时者。亦应饭等是时药。浆是非时药。答果有义汁故。作非时药。浆杂时药。故非非时。
第二门二受同异。同异有三。一释二受名。二二受差别。三料简宽狭长短等。言释名者。谓以衣器等。摄领四药。故称手受。口加圣教。顺法畜服。号曰口受。
二辨差别。差别六门。一须受意。所以手受者。多论五义故须受食。何以口受为防失受。问所以知有口受者。十律优波。问非时分药。七日终身药不犯。举宿恶捉得手受不。佛言得。若不病得服不。答不得。若病得服不。佛言得。据斯文验。明知为加法者。须净有病。若直手受食者。谁问病否。又十云。除独住等五人得心念受。七日药等。七种心念法。余人不得心念受。以斯义故。若不须加对人等法。何用彼言。此之七事。得心念。不得心念。又多论。若无净人。求请难得。自从人手受。从比丘受口已。随着一处。七日内自取而食。此谓无净人。须多时服者。若有净人。随便手受。不是要须口法。第二所对境。三趣分别。手受通三。为防盗故。如呵梨勒树神。非人边受。身子藕根。畜生边受。人境可知。如余律大迦叶。受贫女食。是天授食。佛言成受。口受局人。又复道俗具非具形报等。分别可知。第三所受药。药虽有四。四皆手受。故不受戒。言不受食时药。若药着口中。即余三药除水等。咸浊二水。亦须手受。若性咸白。不须受也。若论口法时药。定无局下三药。时药无者。以其口法。为防失受。唯听时服。时中是近。无失受义。过中已去。虽任运失。复不听食。以斯义故。不须口法。非时药者。圣听十二时中服用无罪。时中悬远。亦有任运失受之义。须作口法。如延手受。七日尽形。明不待言。故下三药。咸须口法。以防失受故。十律优波。举下三药。问成不成。又复口法防失受者。谓放之在地故尔。若虽在非时中。但使手执。亦不失受。如自己药是。但以不可常然。须作口法。第四能受心业业者。手受有十。如不受食戒说。口受差别。对三可知。心者有两。初对心克漫。克漫复二。若对境以辨二受。克漫俱成。其唯本境。不论交对。若就药者。口法局克。克但同药。手通二心。克同口法。亦唯同药。漫兼异药。第二错误。于中复两。若二受之境。亦唯当分。误有成义。错则不成。第二若就药者。两受错误。俱不成受。如文欲受油。错受苏。不成受故。亦可误则成受。错不成受。所以可知。第五受方轨。对手口二法。广说可知。第六加二受竟。触失不失。若净人触。即便失受。如下净果已不受。佛言更受。又多论云。设口受已。净人若触更受。故知失受。问触既失受。何故口法。为防失受。答口防任运。不防遇缘净人触者。以缘强故。口法不防。又复若遣口法防。遇缘失受者。遇缘该四。口受之法。亦通时药。然时无口法。明防任运。又有一义。遇缘无过。口法不防。故使论中触听更受。既随听服。何须口法。以防遇缘。任运时过。或有其触宿。明须口受。豫防任运。问六日内触。更受得服者。七日过七亦应更受。答此难不然。六日内触。是我开服之限。若无触缘。犹自得服。故令虽触。开听更受。过七限满。出开分齐。不触自失。义何相并。即是六日内者。先本宿触等。未成宿触等缘。若过七日。先本触宿等缘。故不相类。
第三料简二受宽狭。长短强弱。一辨宽狭有四。谓境药药防生等。是言境者。手唯异类。异类故宽。以其不受恶触缘。通??无同类。口局同类。同类故狭。以秉法故。若具受对境辨境宽狭。口具二境。故所以宽。手唯余众。说之为狭。二约药者有两。第一手口相望。手宽口狭。以其手本口。未有口必手。故所以宽。手未必口。口所以狭。又手通净秽故宽。口专净药故狭。所以尔者。口是特开故。如本长财舍作三衣。若功德衣。要不迳舍。故此亦尔。第二以药对受。具受宽狭。时药一境。故唯手受。手受故狭。下之三药。具受境二。受还通两。通两故宽。三防罪宽狭者。手防不受。义兼恶触。午后即失。不防二宿。及以非时。若望二煮。复非对治。故唯防两。防两故狭。口通下三。对三以说。就七罪中。谓非时不受两宿二煮恶触等。若也非时。三皆不防。以无口法亦听服故。即于六中非时。但防不受恶触二罪。谓是任运异于手受。手受防其一往不受而捉等。此义通下二药。所以无余四者。但至明相故无二宿。又是熟药不防二煮。七日防四不受及触。同非时说。以迳七日。亦防两宿。若以义求。非时七日。应防内煮。但以药法。对尽形问。故??而不论。不防自煮。义同前说。尽形具六。于此三药极六。下二通说口法。防罪为宽。四生罪宽狭者。口受生宽。手受生狭。手正生残。义兼任运。恶触口受正生非时。与长及无缘服吉故。文言非时过非时。七日过七日等。问明相出后。义生七罪。何以独生非时。答以不加口法。亦有余罪。故虽七罪不说。从口法生。此亦总说。细分别者。非时七日。生非时长。及用吉罗。尽形无缘吉。口法极三下一故宽。手正生一故狭。所以口法防宽生狭者。以其未加口法之前。手受亦成过缘。须加口法。以防前??。故使防多。然作口法故。有分齐时限。今违此准故。若亲从口法。生之即少。为是生狭。所以生罪不同者。手正生残。口生尼萨。非时若无二受。即无此过。是以生罪缘异。此等引文可知。第二长短对二受。互说可知。第三强弱者。亦望二受互说。手有二强。一假不假别。二根本枝条。口有二强。一约时长短。二防过多少。各有两弱。反说可知。
第三门一释药味是通。手受亦通。以其口法。加他通味之药。是以口法亦通。故一人受竟。与余人时。受法不失。前人食无罪。故文言第七日药。舍与诸比丘食。故知施人。不失受法。失则不净。何故听食。又余食法。亦通余人。故药亦尔。若尔何故见论。施与余人失受。答谓与沙弥俗人。故言失受。非谓同类。此解多妨。一与上同生不共犯妨。又三义不具。得入舍妨。又假缘作法。若其通者。不假病妨。又复衣钵等。以称名作故无不局定。今此假病自作。何以即通。故未必然。又解手防盗相。一人受竟。得通余人。论其口法。假病称名。望己有法。未与人时。于我边服。可容无犯。若决心舍。彼口受即失。手受随亡。不合更食。彼此俱不犯长。以口法不通。畜心别故。是以见论。口受之药。舍与余人。即失受法。不同余食。成残便罢。本不称名。故得通余。如病人残食。岂可有法。是以非类。若尔何故文言。所有至七日药。舍与诸比丘食。若失受法。如何得食。然佛听食。明口法是通。答虽可不通。舍与僧时。亦不失受。以其元为舍长。作法非永。本不舍口法。口法期限未满。又复不成。遇缘失受。是故不失。以不失故。下五日药听使还主。至七日药。得与僧食。又复受他舍已。数数服吉。若舍无受。何以得食。故知不失。
第四门畜药轻重者。七日药重。余三但吉。所以然者。有二义故。一七日药。即用资强。体现常存。有彼相续。贮畜心殷。垢心厚重。二由体现常在。畜心殷笃。听说净。以防畜过。今不净施。违返圣教。故得提罪。时药虽可资强体现。交尽无久延畜。垢心微薄。又心薄故。不须说净。今若畜者。无应说不说之咎。是以但轻。非时久贮。喜变成酒。亦无积续。畜心浅薄。又不违净。尽形寿药。资身最微。心亦不重。畜心薄故。无违说净之教。故下三药设畜并吉。
第五第六对文以解。
第七门服不净药。得罪多少。七日已且起服之。一咽七罪三提四吉。谓非时不受残宿。内宿恶触。内煮食舍堕药等吉。各不相假。业一缘异故。一咽七罪。亦有残而非触。谓遇缘触失受者。是非时药。过服六罪。既是熟药。无自煮之??。时药一咽。容得七罪。若是生物有自煮故。尽形寿药无过。尽形寿受法不失。若无病缘。但得小罪。更无余咎。若不作口法者。除无非时一罪。余悉同有。别解七日药四门。制戒意者。凡夫滓秽。以四大为躯。夏末秋初节气交??。四大转改。诸病则生。既有疹恼。废修道业。大圣愍念。方便开听畜服诸药。以疗病苦。趣令安身进修道业。因圣开听。广贮众药。长贪坏行。违教招讥。过是不轻。故制提罪。贮用属已。名之为畜。疗患称药。越于期限。名过七日。故曰畜药过七日戒。
别缘有四。一是七日药。初门第四门义。摄此缘解。二加手口二受。第二门义。此缘中说。三不说净。四畜过七日便犯。下三门义。此缘中收。缘文有二。初至臭秽。正辨畜药起过。二时长者下呵啧。初文复二。初至听时食。开畜五药。齐七日服。二世尊已下因开起过。前文复二。初至如法治。正明为病比丘。开畜服药。二尔时尊已下无病比丘。亦听随时食药。前文有三。初开服五药。二时诸比丘得肥美已下因明残食之法。三舍利弗下听服五脂。前文复两。初对缘开服诸药。二时诸比丘得肥美已下了前时服之言。前文复二。初明如来诧静生念。二从静处已下陈己屏念开听服药。前中文四。一念所为人。夏末秋初。节气交??。四大转改。风患遂增。故曰秋月风病动。病增食弱。致身损瘦。故曰枯??等。二我今宁可已下念药功能名体。有疗患之功。故曰当药。复有充躯之用。名为当食。而无非时之??。不招讥丑。故曰不令粗现。三复作是念下正出所思药之名体。有前功能。四听诸比丘服下结成听服。次陈屏中三。初举前所思念开等事。二是故已下正开畜服。以病为畜缘。故曰病因缘时应服。
第二了教中文四。一谬解圣教。病未痊损。迷前时者。谓是中前故。二时世尊下如来捡问。三阿难实答。四佛告已下了教之说。前言时者。谓是病时。然此非时药。故曰时非时服。
第二残食文二。初病人残。体是可恶。不须残法。恐损信施。故开瞻病人食之。此谓因上病人。美食不能食尽。遂即弃之。文有四句可知。二明非病人。余者须作残法。事有两。一僧食文四。二更有已下檀越食。指下文说。三服五脂人。言非七日药。释疑故来。戒本无故。岂可佛思药体。缘本之中。忘而不说。故非七日。若尔如实得道。戒本无除增上。亦应是犯。死尸犯者义亦同然。如一月德衣。戒本中有。何以无缘。起急施衣。缘无二罪。戒本有过后无过前。广解具二。岂可不犯过前。如取过三钵。戒本云。不分所以。不言出门犯等。此戒过犯。何以言服。并不了义故。现言时受。如服油等。明是七日药。亦可油类缘本之中。即油中摄。但以对病殊功缘。不尽举时受。时煮时漉者。谓净人难得。使净人煮。变生作熟。从其受取。自在净地中煮。以变生故。无自煮过。以净地故。无内煮??。即时中故。无任运失受。漉取以水渧作净。使汁滓相分。得如法服。若非时煮漉。迳时失受。即恶触生。服之得罪。故曰如法治。若使净人。有容作者。不局时非时。二无病比丘。随时食药。文言一器行石蜜。与诸比丘。施彼乞儿。欲令象师悲敬二田。收反报益故。复欲说法。度于象师。先亦奇变怖之。以入道故。曰石蜜难消。乃至毛竖恐怖故。问前令与僧俗各三。何故复言。不见诸天等消。唯除如来。答前令平等获福。故须普与。今此所留残石蜜者。为怖象师。是佛神力。非余能裁。故曰诸天世人。不能消化。唯除如来也。此言残者。乃是所行一器之余。故文言象师。欲供养比丘。人别一器石蜜。佛言但一器量与。复与送着水中。现声震裂。怖以入道故。次入村已下。释去疑情。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有病者畜药之缘。三残药已下。所畜药体。四开齐七日。五过限结罪。问长衣中。得有迦絺那衣已出。长药何故无。答外内资别。体既不同。益不及药。是故此无。问衣有德衣。益于长衣。药中何故无开迦絺那药。益于长药。答衣有离过。为僧伽梨重故。听受德衣。使无离??。兼益长衣。药共宿有罪。离则无过。须开受迦絺那药。而兼长药。问何故复无迦提月开。答衣须营造。未成有过。故开一月。药营未成。本无长过。何须一月。又复五月一月。非是对病。开位是定。所以须除。药无对病。病时不定。有病时未至。时到复无病。岂有定时之开。而言已竟已出等。问十日衣言畜长衣。此药何故不言畜长药。答二衣非长故。须对非长以明。于长药唯开畜。更无非长可对。何须言畜长。又解彼戒畜长。此中畜残。残之与长。其义是一。趣互举之。问所以定七日者。答只律。有六十比丘病。有一医师比丘。疗治诸病。佛不开亭药疾。疾已过而不得力。佛问医师比丘。欲得几时得安隐。答药势相接七日可知。佛言已一日。更与六日。故知此随药势。故七日也。多论。正从作法兼随药势。随药势者。如初日是。若三二日触听更受。七日者。即是从于作法。问戒本应云畜得罪。而言过服。答为服畜者。可有长罪。即甄不为服故。畜者无其长罪。故文言服。理实结罪。都不约服。亦可中是到应道服。若过犯也。问衣出尺量药无多少分齐者何。答衣是常须用无时节。故制量数。药须不定。故开时限。以凭口法。但过有余。谁问多少。
戒本五句。上三别解。下两合释。释两句中。广解分齐。悉同长衣。唯句少为异。广则三十二。略则二十二。解初句对。此解第五门。义复为二门。一犯长不犯长。约此门解。二须净不须净。就第二文。释第一门。一日得药。乃至七日得药。至第八日。初日药过染下。六日随药多少。相与俱犯。故言尽尼萨耆。问下六日药。被染犯时失受以不。解有二种。今且一释说净。为防于长。但初日药不说净犯。下之六日亦未说净。同是长位。故为初染。口受之法。为防宿触。不防于长。既所防不同。日限未满故。初日药不能染。下并令失。是以律文至第七药。与诸比丘食。若当失受。即有宿触等生。何故听食。故知不失。若尔余五日。应还主食。所以还令涂足然灯。答实不失受。但迳贮畜。有彼情过。药资义狭。罚不听服。以息情过。非药不净。不同于衣。资身义宽。得归本主。还作衣用。余句类知。
第二净不净门已下。齐少一句。对此即解须净不须净。净法失不失。义门有四。一须净不须净者。具四义故。所以须净。一口法拥已异于时药。二内外两用简别非时。三有限可过不同尽形。四有长可防。通简三药。七日具故。须加净法。离着防长。第二净之时节。加口法竟。即得说净。义亦非妨。如第七章门。一日不净下六日并净。不染下六。故知须净。不是要满六日。始净施也。若尔净财加受。应不失净。答药据所防各异。谓长及残解等别。故使不失。净财加受。所防是同。二治不并。故失净法。
第三门失不失。问八日明相出口法失时。净法失不。答说净之药至第八日。受净二法相与俱失。所以尔者。说净假于二受。受法既失。枝条焉在。又说净法为防于长。受法在时。有长可防。受法即失。体自无长。焉用净为。如多论说。本说净财为防于长。若未作三衣。有长可防。净法便在。若作三衣。衣体无长。净法便失。以斯文证。故知失净。问未至八日。无其长罪。若至八日。受法失时。净法复失。何用说为。答若不说净。越第七日。至八日时犯长。以说净故。越此分齐。则无长过故尔。第四说净竟。药得服用不。答不得服用。问若俱不得。何用净为。答若不加净。染下长生。故必须净。若尔衣作净竟。应不得用。答内外不同故。如衣本为着。可得言药加净法时。本意为服。以有时过。不得服故。若有六恐染故净。若但一日防长故净。若故坏者。不成七日用故。若作非药者。无法外用。故文言犯舍堕药更贸余药得罪者。谓染有法药故。自于五众贸得。不犯贩卖。加口法竟。染令犯长。或于在家二众。[卯/贝]犯贩卖。即不染犯此。解第六门义。舍忏位同。
第三还药文四。僧即应等者。对舍言还。二彼比丘下处分还否。文言所有过七日。第三种处分。并据舍日。反望以说。三应作白下作法付彼。四此比丘取已已下示用法式。下五日药。虽得还主。以身外用故。无有过染。故言不犯。
○雨浴衣戒第二十七
此两戒合制。依多论亦过前求。过前用。二俱尼萨耆。所以不听。过前求用者。然此雨衣。资身要用。是以开听时中乞用。今时既未至。豫乞失用。长己贪结。违反圣教。是以须制。过前求犯。
别缘有五。一是雨衣。二是过前求。三为己。四彼与。五领受便犯。问与乞衣何别。答有二不同。一衣体有异。此是雨衣。彼非雨衣。二此戒听时中乞。过前即犯。彼戒不开时限。无过前义。过前用戒。
别缘有四。一是己雨衣。二非时中得。三时前受持。四过前用犯。问雨衣时前成受者。十五日前。成结安居。答不同雨衣。有求时故贮用。得前受安居。唯一时前。不成安居。此二戒同是雨衣。义容相由生罪。是以合制。
缘起文二。初至与令遍开畜雨衣。二时六群下过前乞用起有漏过。前文有三。一正发八愿施雨衣缘。二佛语毗舍已下赞遂八愿。听诸比丘受雨衣施。三从毗舍闻下行其八愿正施雨衣。前文复二。初毗舍佉母见诸比丘。雨中露身洗浴。发八愿缘。是春分未雨。故曰最后雨。二食讫已下正发八愿。许施雨衣。于中文五。一启佛乞愿。二佛答未许。三自言清净。四佛遂听可。五毗舍已下正列其八。前六内资。复雨外资。斯之八愿。发意弥廓。情无限局。僧田获福。非是别施。下为佛赞。良由于此。
第二赞述中文三。一至觉意已来正明如来返问愿意。答已愿期益利之相。二世尊已下佛赞八愿深胜精妙。三尔时世尊下告僧令受遂彼八愿。前文有二。初明佛问。第二次答。答中假设反明问答。一问八人所趣向果。二问八人至国不。三若我闻曾来等者逆明后时。以己八行资给僧田。心欢喜故。得根力觉意。我见此利故兴斯X41063601.gif。
第二明佛赞述。于中二文。一述可非灵。故言此事如实。乃至檀越。二为偈赞令心庆悦。初一行偈。赞八愿因深胜义。其因既胜。感果精妙。故次一偈来果殊胜。果虽殊绝。未必常有。故第三偈显果无穷。初行文二。上之半偈颂六内资。下之半偈颂二外资。言欢喜者。施前方便。乃至施已无悔。三时心净。离于悭垢。庆己所为。故曰欢喜。此叹心净。心因虽净。非法之物。获福微鲜。故次施饮食者。应法之物。施僧受用。即是财净。若破戒外道福田浅薄。殖福非胜。故言持戒佛弟子。便是境界田净。三事俱胜。宁非精妙。以衣外资。奉献二众。故曰布施于众人。此财田净施。虽不能究竟断结。而亦暂伏现在贪心。故曰降伏等。此是心净。
次释第二。上半叹感果精妙。下半嘱当处所克于乐因。故曰依乐。此明因乐。言受乐报者。谓其延受天中乐果。言永得等者。远得无漏道果适神。故曰永得等。嘱当可知。
次释第三。心乐于福德者。举前因胜。显所得之果。有无穷之益。谓得胜进无漏。以自适神。故曰快乐。无漏之乐。唯证乃知。不可世事能况。故曰无可喻。此颂无漏之果。胜进无穷。下半世报。无穷可知。
第三告众听受可知。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求用时节。三过前求用。违教结罪。
广解可知。多论。雨衣二益。若天雨时。若天热时。皆得鄣身洗浴。闰三月。前三月十六日不应求。后三月十六日求。不知有闰者无罪。若闰四月。前十六日安居者。即日受雨衣用。乃至七月十五日。百二十日用。以夏多雨湿热故求。有所恼故。不得含闰前求用。无贪恼故。听含闰前用。问功德衣得含闰不。答德衣利多。有长贪过。故但五月。雨衣利少。用开含闰。只中从四月十六日。乃至八月半众中舍。言大德僧听。今日众僧舍雨衣。如是三说。余用不犯。尼无过前用罪。今言吉罗者。结多罪。少利故轻。
○过前受急施衣过后畜戒二十八
此亦二戒共为一戒。若过前受。过后畜。俱犯舍堕。同由急施衣生。是以须合。若非急施。安居未竟。佛不听受。受得吉罗。五分成文佛既制竟。后因梨师大臣请僧安居。忽命征讨。舍物施僧。如安居法。诸比丘。等以安居未竟。不敢辄受。佛为利益施主。及闰比丘开时。前十日内受。不犯吉罗。因圣开受。故知是急施。过前而受。违返两教。长贪处深。故得舍堕过前受。
别缘具五。一是急施。二知是急施。三过十日前。四无因缘。五领受便犯。过后畜亦五缘成。一是急施。二知。三十日内受。四不作净。五过限。缘起文三。初至夏衣开受夏衣。二时六群下因前开故。安居未竟。逆受夏衣。佛即呵制。三尔时世尊已下若是急施听受无罪。既开十日内受。应有过十前受。呵而制戒。文略故无。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受衣时限。故曰未竟。夏三月非急。不听故次第。三诸比丘下是急听受。四受衣已已下开时畜无罪。五若过下结过后畜提。又于前缘起中并无两罪戒本。但有过后畜。下广解。及开具有二罪。文言十日未竟者。谓举是以明非。以十日内受者。为是明知十日前受者有犯即非。文言乃至衣时应畜者。举后以释疑。但有过后。畜即无过前受。二事不并故尔。
下广解中。昔言略不释第二。余四悉解。今辨具释初五。别解中三合释。合释中三。一先解第三急施衣。二衣时者下解第四衣时之言。三自恣十日在下举此三句合而广释。既言自恣十日在。岂可不是戒本。第二句十日未竟。夏三月耶。自恣十日在者。谓七月六日受者。去十六日自恣非时分中。慗有十日在。下十五日受衣。明日自恣者。谓去十六日自恣非时分中。但有一日故。言明日自恣。今是初句。故言不受德衣一月。受德衣五月。问泛尔长衣十日。不说越十一日明相出便犯。此急施衣七月六日受。十日无罪。入十六日明相应犯。何故乃言一月五月。应畜不犯。答长衣不与时分接者。但有前开。无其后开。是以便犯。此急施衣十日受者。是其前开。入十六日复是后开。两开相接。越此分齐。是以无罪。若尔七月十五日。离衣及安居。明相未出。未成破离入十六日。复是合去之限。应无破离之罪。答夏衣但有后开。无其前听。以十五日夜犹须界内。守夏护衣故。是故不类次第句。问一月衣摄十日。共为一月。德衣摄迦提月。以为五月。何故此中迦提德衣。不摄十日。过一月五月竟。更增一日者何。答一月摄十日者。一同非时位。二俱唯防长。功能处齐。以长收短。故得相摄。德衣摄迦提月者。一同时位。二俱得五利。功能处等。亦以长收短。故亦相摄。今德衣迦提。不摄十日者。一十日衣是非时分。迦提月等是时分。但时非时别。何容相摄。二来十日衣。唯一长利迦提等月。得于五利。功力宽狭。故不相摄。以不摄故。更增一日。乃至九日。若比丘下解第五结犯。双制二罪。若过前受。即坐还之。若过后畜。准十日衣说。此急施衣。二事不并。但还衣。言若过前。若过后者。出法之言。无有一衣。具斯两犯也。下不犯中。初总开二犯。二别开两??。先开过前。次过后。
○离衣六宿戒二十九
此戒同异如前已辨。但前戒聚落清夷一宿即犯。此兰若险怖过六夜犯。前是常流人有德衣开。此是有难。又兼胜行。不受德衣。但有迦提。以非作故。此亦开限。
别缘有七。一受持三衣。二冬分非时。故律云。夏三月竟迦提月满。三有疑怖处。四置衣聚落。五不舍会。六无因缘。七第七日明相出犯。缘起文二。初至舍内。有贼难故。开置舍内。二六群已下。因前起过。以其六群一非久住兰若。又无恐怖。亦我前教寄衣离宿故。文言我听比丘在兰若。乃至游行。离衣宿既因六群。设若兰若。但开六夜。过则便犯。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明非时分甄去时分不犯。三在兰若已下有疑怖处。四在如是处下开置舍内六夜一会。五若过下结罪。多论。有病得僧羯磨。亦无过六。文略不彰。问外难何故定开六夜内。病因缘直作羯磨。不局日限者何。答外难进否不可得知。故须定言六内。病差否义在易知故。以病差为期。不须定限。若尔七日药。亦应差否易知。而定言七。答药之功能七日一变。七日内来。有疗患之功。依药势力。故定七日。如只律说广解。略不释二句可知。兰若已下。解第三。舍内已下释第四。只律送寄可疑家。若比丘下释第五句。文五如上。见论。长在兰若。房舍坚牢。不听寄衣。不牢听寄二者。三月在兰若不牢。亦听寄衣六夜也。有若干界。故须手捉。若但一界石处无犯。
○回僧物戒第三十
所以不听者。出家之士。理遵少欲知足为怀。闻他居士许施僧。方便劝化。回来入己。内长贪结。外恼施主。又复损僧殊所不应。是故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许僧物。二作许想。三回入己。四领受便犯。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知。三许僧物。四回向已。犯下文略不解第二句。亦可初三别解。二四合释。初句可知。僧物已下解第三。三句之物。回有重轻。初物犯舍。第二物回之无罪。下文未许许想吉。故知未许未许想无罪。第三物定属僧物。回入犯重。此之三物相对故来。越次差会。定属之物。又复越差。事专由己。一向计直犯重。若比丘下解二四两句犯。文有三。初正解回入已提。二若物许僧已下四对八句。明回不入己所以犯轻。一塔僧相对。二四方现前。三僧尼两众。四料简。上三同类。同类回此与彼。故言许异处与异处。三境想四句。一提三吉。据本迷故。又此境想。唯约初文回僧入己者说也。舍忏如常。但还物之中。四五十三律。舍竟自用。不须还僧。以不定属僧故。只律。五敷具回僧。对僧舍入。僧已随僧。作何等用。多见两论。舍竟还僧。不还犯重。了论。回僧所应得施入己。应舍还大众。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宝永七寅八月九日照山晃写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五本
沙门 法砺 撰述
●九十单波逸提法
只中九十二提。五分九十一。十律九十。少有同异可知。此律九十。总为七门料简。第一身口。二自他两业。第三辨其遮性。四持犯方轨。五违制不同。六二部同异。七下众任运有犯不犯。
初身口者。位分为三。有二十戒口业成犯。二有三十一戒。身业致??。三有三十九戒。身口合犯。口二十者。谓妄语。毁呰。两舌。同诵。说粗□□□□□法过五六。嫌骂。辄教。讥教一十。日暮。恐怖疑□□□□欲不鄣。拒劝学。毁毗尼。同羯磨悔。与欲已悔。无根谤二十。辨相可知。此中亦有身业助成之义。且以宗判。身业三十一者。二宿。强敷坐。脱[哭-犬+者]覆作衣。尼坐过受。别众三钵(十)。非时残宿。不受外道食药。请三坐前二军阵(十)。如非时食咽咽犯者。岂非通名身业。此一既尔。余类可知。第三军阵饮滴水戏。过洗击历。白色三衣。二随打博(十)。突入一。此等身犯。口身合犯三十九者。位以为三。第一有两戒。身口止作业。共身犯。谓屏露二敷具。若自敷身作业。若教人敷口作业。去时不自举身止业。不教人举口止业。出门出界犯。岂非共身犯。第二有七戒。口家止业共身犯。谓覆藏粗罪。见论身心犯。以见闻他犯。此是通名身业。未即成罪。若发露无过。由口止不发露故。心地覆藏。迳夜便犯。是名假口止业。共身□□□□六戒皆有口业作法。本自无过。由口止故。身作前□□得其罪。谓皆请足食。二入聚落辄着。不与欲是等。假口止业。共身犯。第三有三十戒。口作共身犯。于中位四。一有十九戒。自口作业假他身。是中若论自作。唯身心犯。且约教人边说。如教坏地。言虽了了。未即犯提。要假前人身业坏他。教者方犯。是名自口作业假他人。余皆类然。教人坏生掘地。牵他出房。用虫水劝足。无事燃火。藏他衣钵。煞畜生。驱他出聚。饮虫水。遣使持己衣与尼。捉宝高床下次第七戒此等戒是。第二有四戒。自身假他口。谓赞食减年受戒。不摄耳听屏听。此等是。如尼赞食戒。若尼不赞。但尔直食。本自无犯。假尼口赞食方成犯。减年受戒。和上得提。假羯磨竟。余者可知。第三有五戒。自身口假他身。如四期索美食。第四有两戒。自身口假他口。谓异语触恼。身口两业。假僧作白。又须唤问故。假他□□□屏谏。所作之事。通于七聚。岂非身口。要假他□□□□□犯故。
第二门劝足一戒。唯教他业。足食一戒。唯自作业。自他两业。分为二戒。有二十一戒。有教人同犯。而不别立自他之异。既知斯义。位约为四。一唯教人。谓劝足是。第二有十一戒。自他俱犯。谓掘地坏生。牵出二虫水。恐怖然火。藏衣钵煞畜生。无根谤捉宝。于中掘坏捉宝。此三大护佛法故。余总境重故。但使教人一切同犯。第三有十戒。教人同不同。谓屏露二敷。持衣与尼。高林下七。教人作此。于己有润。是以同犯。若直教人于己无益。但得轻??。第四余四。有六十八中。六十七戒。自重教轻。足食一。但自作业。
第三门三十是性。余悉轻遮。其三十者。谓妄毁两粗。异嫌强牵。用讥驱谏。恐煞饮疑覆起。说随摈掘。毁同欲悔。听打博谤。此等性恶气分。余并遮??。
第四门持犯之方。有十三戒。具二持犯。谓五双三只。如得羯磨一只。说粗教戒尼。受功德衣。复有一双不犯。背□□授一双。二入聚落。作余食法。得无足食。劝足七日尽形。作口法受。不犯残宿。不受净施。问主无其辄罪。知粗发露。僧事与欲。此复三只。合十三戒。由圣开听。作其口法。若顺圣教。作口法竟。作此十三。而无罪过。名为作持。止不作法。而身作事有违。名为止犯。据作事边。复名作犯。此止作二犯。业思体一。而名是别。若止法止事。名为止持。作持止持。名体各别。亦可作法作事。望作法边。即是作持。以作法故。纵作前事而无犯。反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体一名异。问如功德衣。亦荫食前食后。所以但言背别者。以彼时外。对非时入聚。俱开嘱授。故阙不论。又背请中。时非舍请。亦有作持。所以不论者。为对别众。唯有时利。故且配彼。非谓非时。无其作持。即背请食前食后。此二十二月中。成咸作持。别众唯五月。内是余时。即非余七十。单持犯中。不摄耳一。作持止犯。余止持作犯。如此释时。不摄耳一。唯作持止犯。十三少分。作持止犯。余七十六。及十三少分。通论八十九。止持作犯。犯持品别。已如上辩。
第五门异语论欲。反以二随。此违僧制。余违佛制。通而言之。并一是佛制。但诸羯磨。要须僧秉。若不作此羯磨法。作无所违。故言违僧制得罪。
第六门二部同异。三种不同。一有三戒有无同。谓辄教日暮。讥教戒师。大僧则有。尼无可知。二有十三戒。轻重不同。谓食三衣。五坐行三。牙角针筒。大僧便重。尼众咸轻。多以大僧。数故便重。尼□故轻。谓赞食劝足索美。是三食。与尼衣作。及三过量。是衣五有五戒犯同缘异。谓背请足食犯同。而开缘不同。亦可离合。不同与外道食。犯虽是同。与缘不同。减年一戒。受缘不同。过量浴衣。生犯缘同。用缘不同。亦可名字不同。此等俱得提罪。名为犯。同缘有异故。下尼别制。不同之义。至文中解。余以同故。至尼法中。直列戒本。此是位言。于中细论。加覆藏僧宽尼狭。戒有境界翻到。随义有异。如两舌毁呰。二宿过五六语等。反说可知。
第七门。前自他四位。第二第三教人犯中二十一戒。除屏露二敷。余十九戒。容有任运。余无可知。
自下随文。自有科分。以解释者。今且随戒别论之。
○故妄语戒第一
所以制者。出家之人。理宜称实。宁丧身命。许无虚谬。今反违心背想。欺诳前人。令他虚解。自失圣利。过中之甚。是以圣制。言不称称实。所以名妄。彰之在口曰语。无心不犯。故曰故妄语戒。通缘如上。
别缘有六。一人。二作人想。三违想说。四知违想说。五言了了。六前人闻知。??缘比具七方便多少。是中四句。戒有是妄语。非两舌。非恶口。传他语时。以不实故是妄语。不分离心非两舌。??语说故非恶口。第三是恶口非两说。第四具有三下。毁呰两舌。作法亦有四句。类说可知。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故妄语。三结犯。
下具解三。初句可知。二知而妄语已下合解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初至皆是妄语。广解妄语方法差别之相。二于大众中已下辨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至逸提。对于六识。违境转心。广释妄语。二所见异已下对于想受行心所得之事。以明妄语。前文有三。一解八种不净语。境界差殊。离合之想。二若不见不闻下举前八种不净语境界。诳人犯义。三本作是念。不解妄语。前后方便多少。前文又两。一列八种不净语境界。二见者已下解此境界离合之相。列名中。先举不见等四。后列见闻等四。第二释中。先解后四见闻触知。却解前四不见闻触知。言见者。眼识能见解后四。初见字是不净语境。眼根五缘。能通生识。了莂名见。一眼根净。二有色尘。三假空。四须明。五作发识意。故名为见。耳识能闻者。有四缘故闻。一耳根清净。二者声尘。二假空。四作发识意。余三三缘能触。一二根不坏。二有触尘到根。三发识意。意知一切俱能知故。辨离合者。三根性利。力用偏多。故还为三。三根性钝。力用处少。分为一觉。又复三根远取境界。离中生知。故名为一。三根近取境界。合中生知。故为觉。故心论云。二境不近受。远近境界。一余一向近受故。又三根神通性故虽。余非故合。不见已下释前四境。言不见者。解初句不见字。除眼识者。除犹无。谓无眼谓。名为不见。后时言见。即是妄语。又言余五识语是者。亦不见境。以五识所得。诳他言见。即成妄语。亦是不见言见。下三类尔。如是解时。不见等四。以无为境。所违境宽。如似直尔不见。是名不见。余五识所得。亦是不见故。文不见者。余眼识余五识是。下三类然。所称体狭。谓对不见言见。见唯眼识。是故言狭。下三亦尔。类而可下知。四见等。以有为境所违境狭。谓唯眼识所称体宽。但言不见。即是违境。若实有见。举五识所得。答他闻等。亦是妄语。故所以宽。若与八相违故。为非圣语。若慎八说。即是圣语也。下正辨妄中。但对不见举见。对见举不见。不广分拆。若依此上八文。应举不见并触。举闻触知。发言道见。次不闻并见触知。发言道闻。次不触并见闻知。发言道触。次不知并见闻触。发言道知。作文亦尔。但不见言含。故总说也。若举见等。发言不见等。亦应并言闻等以成妄。谓语亦是总言。下对闻等三。义亦同尔。
第二就辨妄语中。初不见等。约六心作二十四句。须作四门分别。一定心多少。二对谤六心。以辨有无。三就有中。以解同异。四随文辨相。
初门者。位有四心。一无想心。二有疑心。四无疑心。今者言六者。初无想有想。当位立一。次有疑无疑。各生单违心句。故成六心。即是无想。唯俱违有想单违心。有疑中具二。无疑亦具二。是故初三五俱违句。二四六单违心也。问所以初无想中。不同无疑有单违心耶。答无疑之中。得称有疑成妄故来。无想心中。不得称言有想不见等。若真言不见。便是是实语。不说心违。故所以无。问有想心中。有单违心句。不同有疑心立俱违者何。答亦为疑隐成妄故来。想不得隐。若言见者。即称心实非妄故。无如此有想。不成俱违妄语者。岂得成谤。故谤戒中。亦无此句句。
第二门者。谤中初三五。即此初三五。心境俱违。位正是一。彼二四六。谓三忘心义。约不得来。问所以有想妄忘谤有此无者。答彼举见闻往谤。若不言妄见闻疑想。全称心实。故须着忘成谤。无滥此戒。本实不见。横生见想。若忘此见想。还语他不见。则是实语。不成虚诳。故无此忘。若尔何以不着。忘此见想。发言道见。应成妄语。所以不论。答实成妄语。即是心境俱违。与初句无异。又生人疑。要谓心境俱虚。方成妄语。故不言妄见想也。有疑妄。即是无疑中两句。故亦不有。无疑妄。即有疑中二句。此等皆就同相故无。问有疑忘即无疑二者。无疑忘即有疑二者。此二即是相状云何。答如有疑忘竟。即是无疑。若言疑见。即是初句心境俱到。若言疑不见。即是第二单违心也。无疑忘即有疑二者。若言见无疑。即疑中初句。若言不见无疑。即便是单违。为此同故。故所以无。今此直举不忘心中。生出单违故尔。以其小忘。所称语体。通见不见。左右俱犯故。谤净所称语狭。唯有俱违故。出忘相对。坊巧故尔。又可谤中。为取俱违等。同俱违坊巧情故。离忘为六全。今此小妄。对单违故。摄三忘心。入三不忘故。无三忘心也。
第三门同异者。谤中境唯不见闻等。言唯见闻疑妄。此小妄中。境界有八。语亦有八。又望初六对谤。初三五辨别可尔。若对后六。初三五俱虚。义同事全。翻到两处。二四六其相天殊。
第四随文者。就不见境诳有六句。一不见言见。此无想心。心境俱违□。第二不见。谓见诳言不见。此有想心中。境顺心违句。第三实不见。内生疑心。不知为见为不见。诳言见无疑。心境俱违。第四实不见。疑心同前。诳他不见无疑。此境顺心违。第五实不见无横疑。发言疑见。此亦境违俱□。第六实不见无横疑。发言我疑不见。境顺心违。下不闻触知等三境。各为六句。四境各六故成二十。今律文好略。举不见等四境。一心上并作四句。历于六心故。成二十四句。次此应广说。谓举后四。就见闻触知。境妄语之。比前类知。三前后多少者。正是八业差别。为取根本提罪。故但列四。初三时有心。次有二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末句根本有心。前后无心。此四提罪。前后有心。根本无心。前一有心。后二无心。后一有心。前二无心。此三得吉。三时无心不犯。第二明想受行等妄语者。唯所见异者。行心之中。见于虎狼。言见佛像。答他异本所见。故所见异。领纳违境安苦受。名之为忍。对他言乐受。异本所忍。故曰所忍异。缘于财色悕须名欲。即得闻法。故曰所欲异。坐禅行中。实得令触。言得热触。此所触异。无生怨想。言有亲想。故曰也。行心缘此。答言缘彼。故云所心异。
轻重相。一当宗结提。二嘿妄吉罗。如十律对此文中。即列五妄。不见等四。开前六中初二。五见等四。开后广说六。初三五此二并反妄语。意有见想。便说开前六。第二句理更须有。意有不见想。便说开后六。第二句复应言有疑。便说开前二六。各三四句。复应言意无疑。便开说前二。各五六句也。亦可不见等四。反前二十四。见等四反后二十四。意有见想。便说开所见异等。
○毁呰戒第二
夫人之法。宜出奉言。迎相赞叹。令彼欢喜勇进修道。反以下贱之言。形呰前人。令彼惭愧。废修正业。伤切人心。甚于剑割。恼处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有六。一大比丘。二是呰毁语。三知是毁呰语。四作折辱意。五言彰了了。六前人闻知。此毁呰亦有四句。此前而说。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毁呰。三结犯。初句可知。释下两句文二。第一恶法毁呰。二若说善法不善法毁呰。就恶法骂中文两。第一恶法骂。于中文三。初列七恶法。次列三章门。次而面骂者下行骂方法。第二若比丘已下结罪重轻。只中有七事。种性业相根病。罪骂结使。初三各有三品上中下。若以下。毁比丘及比丘父母提。毁他和尚阿阇梨兰。毁他比丘知识亲友。越毗尼。若中毁比丘及父母兰。和上等越。亲友等越心悔。已上毁比丘及父母越。和尚及知识等越心悔。后四种悉下。无中上得罪。阶降如前。下种姓说也。然此四分七种者。悉是下品。全无中上也。善法骂中亦二。一解骂法对前第二句。第二若比丘下结罪轻重。对前第三。解前句中文三。一先列三骂门。二说善法者下举其善法十二头陀杂行法等。三说善面骂以下行骂方便。此犯同缘异。尼骂尼提。骂比丘提。别制一戒。僧骂僧提。骂尼得吉。尊毁下人。总微故轻。
○两舌语戒第三
夫出家同住。无心生别。专构私屏。传于彼此。令僧未有诤事而生。已有诤事。不可除灭。斗乱僧众。恼坏虚重。是故圣制。
别缘为六。一若大比丘。除余众破僧助伴等。二说鄙恶事。三传于彼此。四作离别意。五言章了。六前人知闻。论中斗乱大比丘提。余众罪轻。以斗比丘。容有别部破僧事起。为斯故重。亦有四句。比前以说。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两舌语。三结罪。解初句可知。二两舌者。释第二文二。第一别出十众。是斗乱境界。出家在家。在众各分五故。十比丘犯提。余九悉轻。比丘作头。斗乱有十。余九各尔。合有百句。第二斗乱者下□所传鄙恶之法。正是虚辞。又前妄语。事顺前情。故七众犯毁呰两舌。违情总重□大比丘。第三若比丘破已下。解结罪句。前戒善法毁人。对面怀恼。故所以列。此是屏传。全可无恼。故不列善法两舌语。
○女人同室宿戒第四
男女形殊。理无同居。境界交涉。容生秽染。人致讥丑。真能自拔。患累不轻。是故须制。
缘五。一是人女。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宿。五随卧转侧结罪。言人女者。四五二律。局取人女。人简余趣。女简异男等。但是人女。不问道俗亲疏大小。五分。乃至初生具非具。除死女也。只十二律。通三趣女。谓只中云。母女姊妹。大小道俗。咸是犯境。十律云。三趣女共宿并犯。若驼马牛羊。若卧若立等。鹅雁孔雀鸡等。若一脚立头置顶上。即名宿犯。乃至他舍有女人。容猫子处。宿亦犯。四知共同宿者。但知宿即犯。不同二行要须共期方犯。五分。若母女姊妹。近亲病。若有知男。自伴不卧皆不犯。此律下。开自病不犯。对此病开。亦应立缘。除因缘也。
缘起文二。初至从坐而去。寄相起过。二还僧伽蓝下句呵啧。前中文二。初至在前。寄相似犯。二淫女室中。然灯烛已下。彰实不犯。于中文三。初不犯缘。二彼淫女初夜已下。至本处坐来。明不犯行。三那律即下已下。度令得道。鄣下犯位呵责。制戒中。无痴人多种处者。此大罗汉。具二解脱。痴爱斯尽。是以阙无藉为缘故。
戒本四句。一犯人犯。二女人。三同室宿。四结犯。
广解释犯。于中文两。初成犯相。二若天女以下。异趣形报。以辨轻重。尽一曰妇女立。比丘卧吉者。非宿非坐故。
○与未受具人同宿过三夜戒第五
凡道俗路乖。情事相反。始习未闻。事多相总。近则生慢。乱道废业。故宜别处。存道益敬。为是须制。然出家之人。栖止无定。事有游行。投人宿止。存形清命。又沙弥离俗。凭荫在此。更无所伏。事须眷接。是以开听。限期二宿。然禁则防其过。开开则通其益。开制之宜。理所应然。
别缘具五。一未受具人男子。简去女人。所以女人无过三夜者。答佛制不听与女人宿。随转侧犯。本不开二夜。何有过三之名。伽论。与女相续过三夜。但有同室宿罪。无过三罪。若曾前与男子二夜竟。第三夜与女人同宿。随卧转侧。犯二提罪。又复下文天男。阿修罗男宿犯。明知甄去天女。故人知中。亦简人女。无过三夜罪。二室相成就。三共室宿。是中句人一室异。过三夜犯。或室一人异。戒人室俱一。或人室俱异。此等并犯。四知共同宿。五过三夜犯。十律。过二夜提。第三夜随胁着地提。随卧犯。又比丘病沙弥看病。过夜不犯。四分下开自病不犯。五分不犯中。同覆各有隔。若病不能起居。若有诸难。若常坐不卧。若更坐更卧不犯。若开病者立缘。应言除病缘。
戒本文三。一略制。二制牒随开二夜三夜。佛既不听。与未具人宿。驱出罗云。应是顺教。何以呵言。痴人无慈。不护我意。答夫为弟子。有事之时。理须咨启。佛因事开。辄尔驱出。乖弟子之仪。无慈之甚。以佛呵痴人无慈亲。是佛子尚不慈念。岂况余人。宁有存愍。五分。佛呵责汝愚痴人。云何野狐。驱逐师子。赞叹持戒。亦听共未受具人宿。若过二宿。至后夜时。以胁着床。及转侧皆提。
三满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过三。四结罪。前开文中。若随第三宿。明相未出。应起避去。若至第四宿自去。若使未受人去者。若不避明相。似应越明相。至第四日旦。即犯一提。若避明相。旦时未犯。于第四夜。随宿转侧。一一提罪。今戒本中。直对不避明相。为法一边而结。故言过二宿。至三宿提。若避明相。过三未犯。第四夜犯。只。若三夜犯竟。若未忏悔。无二夜开。随宿宿结罪。若忏竟得开二夜。问此戒初禁其宿。后开二三夜即犯。无一夜犯。所以观军戒中。初制直见犯。后开二三宿。别立戒。犹有直见戒耶。答未具同室犯。由于宿后。开二三宿。曰宿开宿。永无一宿犯。军中由观后藉缘。故开二三宿。别立过三戒。然观军非宿因缘开。见军不犯。若宿缘犹不听观。还犯观戒。是故不类。问三戒俱开二三夜。何故斯二戒本中。除屏敷戒中。亦开二三。而不在戒本。答此二由住故犯。去则不犯。故列二三开位定。故彼戒去。有暂永犯。通暂永去故不在。戒本中除。
下辨相中。具解四句。第四句中文两。第一对宗结犯。此据第四宿。故言胁着地犯小转犯。谓是避明相人。不同戒本。二若天男下。余趣结轻。
○与未受具诵戒第六
凡理藉言宣。教为表旨。言辨理通。辞乱隐曀。通益智明。曀增情或。故多论。四种义故。一为异外道故。二为师与弟子位别故。三为分别言语分了故。四为依实义。不贵音声故。为斯四益。是故须制。
别缘有五。一是佛所说法。二字句味。三未具人。四齐声同诵。五言说了了便犯。
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同诵。四结罪。解上二别解句义已下。合解三四二句。于中文二。初至诸天所说。正明所诵之法。谓字句味。二若比丘下。结犯轻。前文复二。一出三句法体。二佛所说下是佛说等。谓非余人。前文复二。列三种法。谓句义等是。二句义者已下解此三法。句义者。二人音声同句义。表三行理周。名为句义犯提。论云。音声句异吉罗。非句义者。前人说诸恶莫作未竟。后人抄前言诸恶莫作。使前人言教表。止行不圆。故曰非句义。亦犯提罪。以句同声相接故。又此正令前教。表理不成。专是过体。何以非犯。音声同句。表无常理。同有资神之益。名曰句味。抄夺前言。表理不周。无资神之用。故曰非句味。音声同诵表名体理圆。名为字义。抄夺前言。名体不圆。故曰非字义。二佛所说法者。见论。一切律藏。阿毗昙修多罗。是佛所说。后五百罗汉结集。此法同诵。悉犯提罪。若自以己意。撰集文字。此非佛说无罪。若声闻诸天佛力加说。或得佛述成。此犹佛法。同诵犯提。不得佛力及以述成。同诵非过。第二结罪中。一说者举前句义。二说者举前句未。三说者。举前字义。亦可随于句义中。一二三说皆犯。故言一二三说。味字同尔。文且举三为法。余亦同犯。若口提授。谓说而抄夺。若书授。谓写而截句。次异趣。次结失法之??。
○向未受具人说他粗罪戒第七
出家僧众。理宜清显。美名外彰。生人信敬。以此比丘粗恶之事。向俗人说。前人闻之。于彼僧宝。情生薄淡。失其信敬崇重之意。损坏处深。故所以制。
具缘有七。一是比丘。二犯粗罪。三知粗罪。四向未受具人说。五无因缘除被着故。六言辞了了。七前人闻知。
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知犯粗罪。除犯下。三说之过微。初二同粗。有坏众之义。过重故提。出血破僧。此二偷兰。名虽是轻。其业深重。说亦坏众。同前犯随。若尔何以辨相。但彰初二。不列二兰。答轻重若列名者。监余偷兰。为此但言除僧羯磨。已显不得羯磨。说出佛身血。明同是犯。不同十律。问说初二篇。罪同得提。谤他初二。便有轻重。答谤据治罚。损有浅深。故有阶降。说他粗罪。即无治罚。就怀众处音。同结提罪。三向未受人说。四除羯磨不犯。五结罪辨相。
具解此五。唯先解第三。却解第二为异。所以尔者。为将粗罪合。除僧羯磨。偷兰说之。以但是粗罪故。解第五中文四。一说比丘罪文二。谓粗别可知。二自说粗所以轻者。良由说他义数。故须重制。自说义希。故但犯轻。又说他过多。一有自坏。二有总他。三者坏俗自说过少。??无总无他。是以但吉。三说下三众。四境想四句。此望说他。以阶重轻。第三粗非粗想。落在开中。以其全谓非罪故尔。若据转想。亦有吉罗。
○实得道向未受具人说戒第八
论云有二义。故所以制。一为大人法。理宜功德?藏。诸恶发露。今自说德行。隐匿罪过。非大人之法。二自显圣德。即贤愚有异。前人闻之。偏心专敬。失于平等净善之心。是故圣制。
缘五。一有实德蠲去增上慢人。境虚不犯。二自言己有。三向未受具人说。四言辞了了。五前人闻知。十律。比丘实是四果得四向。或得四禅四空。或成就慈悲喜舍。不净阿那波那等说者。皆犯提罪。或实见诸天龙鬼来至我所。说者亦提。问说已得圣罪别事提。所以现通。但有去罪罪。答若论口说义。通凡圣事。前简虚实。虚则过重。实者??微。故别夷提。神通圣能。更无有滥。但得吉罗。问夷境所对。婉七众犯。实除二具。现神足者。唯二俗犯。所以不同。答咸据过。有增微故。此阶降也。然复此戒。不别有缘。举夫妄语中。或有实者。以制斯戒。此圣人制竟。不复更犯。谓是制圣遮凡。
戒本四句。一人。二前境。三说己所得。四结罪。
下具解四。上三可知。若彼真实下。解第四文三。当宗以辨。二天子下异趣。三若实得向非同意下。对前境非类非同意。以辨轻重。更无别缘。故增上慢。开通中说。
○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戒第九
凡说法生善。事须应时。不请而说。理无强授。本无信敬。情怀奢慢。脱因斯次。致与过非。不免世呵。又女人形碍。福缘难遇。若全不说。无由生善。于法长隔。永沦苦海。故复听说齐五六语。过则制犯。
缘六。一是人女。二知是人女。三不请。四无有智俗人二男子。五言辞了了。六过五六语便犯。若请随说多少。文言女人请故。听齐五六语者。谓缘起也。
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所为女人。三说过五六。见论。若过已外说己声相接。不断一罪。若句句提。四除开。五结罪。解文可知。五分。为说五六竟。从坐起去。更有因缘。还坐为说不犯。若五六竟。为后女人说。如是相因。为无量女人说不犯。
○掘地戒第十
制戒意。多论。有三种益故。不听掘地坏生。一为不总众生故。出家修慈宜愍物命。制不听掘。离恼害故。二为止诽谤故。三为大护佛法故。若佛不制此二戒者。一切国王。当使比丘种种作役。事务纷动。遮鄣修道。以制此故。国王息意。不复?役。得令比丘息缘修道。终成出益。
缘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掘。四使人掘时。不作知净语。五随伤便犯。
戒本文三。一自掘故略制戒本。二教人掘时下行净。前制未圆。更复绩结。三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自作业。三所伤地。四教人业。五结犯。初句第三别释。若用锄下二四五句。合而释之。第三句地者。见论。生地者。无有沙石瓦砾纯土。是名生地。若四分。沙一分土。此非生地。自坏无罪。只地有二种。生作也。生者大地。作者有二种。一基作者露地壁。二上作者。重阁屋上覆土。是悉犯提。五律须泥无净人。净复无??坼土。听比丘水洗地。持草布上。逾使成泥不犯。此□文二。就已掘已掘中。或二或三可知。不问覆露。但使是前二地坏。犯提罪。除土不犯。正解第二第四第五句。坏地犯中。第一地坏结犯。见论。教人二种。一遥教净人。汝为众僧□某处。掘地斫木。身不亲见。虽坏不犯。若身亲自现前。指示掘是斫是。犯提。此律教人。不作净语。无问现不现。悉皆犯提。若教大比丘。虽作净语。亦未免犯。只律。掘地草竟。曰不止者提。若中间息一一提也。第二境想一句。第三结教人失法罪。
○坏生种戒第十一
制意如上。犯缘亦同。此戒不别有缘。举前房戒缘中。斫树以为缘起。
戒本五句。一人。二坏业。三鬼神村。四所伤之境。五结犯。初略释四句。初句可知。次解第三。次释第四。次解第二。村有五种已下。解前村坏之。结犯文两。初广解所坏境界。谓一切村。二若生生想下。自他坏之。以明结犯。前文中三。第一举数。第二列名。三五村生。虽有五义合有三。第一种根生。二种枝生。三种子生。根种分二。不假节生者。作根种之名。根中假节者。作覆罗之称。枝种亦二。枝中不假节生者。作枝种之名。假节生作节生之目。子子种中。当体立一。始未差分。虽成有五。第三出其事相。见论。呵梨陀姜者。汉云黄姜。律文胡汉。并彰故也。忧尸罗者。香菜贸他致吒。汉云雀头香。芦揵者。黄连也。陀楼外国草名。柳可知。舍摩者。菩提树。罗婆醯陀者。贝多树。苏摩那华。与末利华。相似。其华腾生。苏罗婆。不得其名。[卄/补]醯那。外国草名。第二坏之结犯中二。第一五生种。就地离地。俱犯提罪。于中约境想五句。一境心相应提。余四句吉。二草木七种色已下。非是生种。就地坏提。亦五。如前离地无犯。问打??树上。随打多少。一一提罪。煞畜生何不随斫得提。要待断命耶。答草木有多生相。故随坏处。皆彰一分生不起。是以随坏得罪。畜生报者。一假名要断方犯。
○异语恼僧戒第十二
凡身口业绮微。而难制过。不至重恼。众非轻事。须众僧作法。呵制仍作。不止违法。恼僧其过不浅。故随得罪。
缘五。身口业绮。二数作不止。三作白呵制。四僧如法唤问。五更违犯。未作制前。未有僧命。众法可违。但犯小??。制后违者。方犯提罪。口业绮者。作异语之名。身业绮者。作触恼之称。虽前后二结。违制处同。合为一戒。口余三过妄毁两。恼境事重。直作即提。此之绮者。事似轻微。恼众不少。故制方犯提。
戒亦三。谓略及随结。满足戒本。辨相可知。不犯中。初开余语。二若欲作非法羯磨下。开前触恼。
○嫌骂戒第十三
凡僧务事广。处之不易。故简备德之人。如法断理。宜应赞叹。令彼勤营。反怀恚忿。发言嫌骂。令彼生恼。废营僧事。损坏不轻。故所以制。
缘六。一羯磨僧知事人。二知是。三如法经营无爱恚等。四说嫌骂语。五言彰了了。六前人见而不闻。闻而不见便犯。与前骂戒何别。答前非知事人。此是事人。又复前戒。实不实犯。此实不犯。虚方结提。
次释名者。见而不闻处。说有爱恚名嫌。闻不见处名骂。虽前后二结。同总知事。合为一戒。问上言面骂。此言面嫌也。答此嫌骂之名。文之倚说。对非知事人。要见闻内。方究竟提。若互虽见闻。但犯轻??。此是僧知事人。欲令尊敬。见闻互离。嫌骂亦提。不待但在见闻之内。
戒本三句。辨相具解。
○露处敷僧卧具第十四
多论三义故制举卧具。一四方僧物。皆是笃信檀越所舍。供僧受用。利益事廓。理宜赏护。资身行道。得安乐故。二既是施主之物。详心爱惜。常存受用。为令增长信敬心故。三触即收举。使僧物不坏。合受用功德。反资施主。善根成就故。为兹三益。是以圣制。
别缘有六。一四方僧卧具。二知是僧物。三露处。四自敷使人敷。为己受用。五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六出门便犯。十律。出门三十九。只二十五肘犯。缘起文二。初至不净已来。不举起过。二诸比丘食还已下呵责。
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是僧物。三露地已下正明为己敷僧卧具露地受用。四舍去已下结不举之罪。
辨相具解。初句知。二僧物者下解第二僧物等。前回僧物中。唯取以许僧。余非彼境。今此二戒。亦列三物。人言初物不举提。第二无罪。第三句物以入僧寄。当亦未定入僧。不举小罪。然细观此文。与初大监。亦可初物吉。第三物提。文势似到。三若比丘下。解上自为己用。四去时已下解第四不举。结犯文二。初至方便去已来。欲解不举之??。先反解举之方法。二若比丘不作上来如是举者。名此不举出门犯提。五分。比丘见僧敷露地。以不自敷故。不收犯提。白衣来至僧坊。敷僧卧具。不举亦提。白衣请僧。借僧卧具。于家敷之。诸比丘坐去。不举亦提。僧尼坊中。敷僧卧具。不举亦提。
○屏处敷僧卧具戒第十五
制意同前。
六缘成犯。一是僧物。二知是僧物。三是屏处。四为己敷开五去时不举。六过限便犯犯。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于僧房者。谓屏处。三敷僧卧具。谓所用僧物。四若自敷下。为己受用。五去时已下结不举罪。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僧物者下解第三。彼比丘下合解二四两句。去时已下解第五。下举结犯。于中文二。初永去不犯犯。于中复二。第一从初至作而去来。付嘱举赏。示不犯法。二若比丘下。违而结犯。第二若即还不久二宿下。暂去不犯犯。谓开二宿过二宿提。问既开二宿。何故戒本不牒而除之。答去有永暂。违而并提。欲决一文。收二犯尽。故不牒开也。不犯还两开。初开先永。二若时还不久已下。开后暂去。
○强敷卧具戒第十六
凡物有限事局彼此情同。则我为彼有意隔。事须进否。然知他先得住处。意不筹量。辄便于中强敷卧具。共相逼恼。非出家之戒。故所以制。
别缘有六。一先得住处。安止已定。二知先住。三作总彼意。四强敷卧具。五无因缘。谓无亲旧人。及病与二难等缘。六随卧犯提。
满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知他先得住处。三后来下强敷相恼。四作是下结非威仪罪。作如是因缘者。谓作故恼因缘。非余者。非病等诸缘故。非威仪者。彰显其过。昔言不解第二。今论具解。初三别解。若比丘下合辨二四两句。
○牵他出房戒第十七
然四方僧房。众人共有。理无偏属。先至断理。安止已定。后来之徒。宜共受用。瞋心牵出。自坏恼他。诤竞之本。损处不轻。是以须制。
六缘成四犯。一方僧春冬房。二先至安止已定。三作恼乱彼意。四瞋心牵出。五无因缘。谓举等不犯故。六随出门便犯。问前房开亲。不简净秽。此戒局净不除亲者。答前是他物。属先借者。亲则无强。非僧住处。故不简净。此是僧房。净有共住。不净无共。驱出无犯。
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内心瞋忿。三是僧房甄去私房不犯。四若自已下牵出结罪。昔言辨相。不解第二。今释具辨。谓初三别解。二四合释。五分。若后屋牵至前屋。前屋牵至户外。户外牵至??中??中牵至??外。皆犯提罪。
○重屋上坐脱脚慎戒第十八
凡事宜审。危险须慎。重屋薄覆脱脚之床。放身坐卧。容有坠堕。伤于下人。恼处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有四。一重屋。二薄覆。三脱脚床。四放身坐卧。戒本四句。一人。二重屋。三脱脚床。四坐卧结犯。下具解四句。
○用虫水和泥戒第十九
慈济物命。道之正要。知水有虫。而故受用。将损物命。违其慈道。家存自营。所为无理。事是非轻。故所以制。
别缘有四。一是虫水。二知。三不作法漉。四随所浇犯。戒本三句可知。
辨相具解。境想四句。五分内外二用。合制一戒。虫水者。漉囊所遮。肉眼所见。十律。眼所见漉囊所遮。自浇草及和泥。及使人和。随虫□一一提。境想六句。只一息一提。随息多少。一一提。多论。若作住处。先应看水。用上细氎一肘。作漉水囊。令持戒者审悉看漉水竟。器中向日谛看。若故有虫者。应二重若三重。作漉水囊。若故有虫。此处不中住。四分。下杂法。不得用虫水。听作漉水囊。佛言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椁。若作漉瓶。若患细虫出。听安沙囊中。沙送水中。又比丘半由旬行。不应无漉囊。若无以僧伽梨角漉水。五十同尔。
○看覆屋过三节戒第二十
凡物有限事成为要。贪不知量。重覆不已。令屋崩倒损丧功业。讥过不轻。是以圣制。
别缘具四。一自为己作屋。二使人覆。三三即未竟。不虽见闻处。四第三节竟便犯。
戒本四句。一人。二作房法戒。三指授已下开音三节未竟。指授无罪。四过三节犯。
辨相具解。上二可知。从覆者已下至不闻处。解第三句。若比丘节已下解第四句。见闻俱不离提。见闻互离吉。二节之相事在难识。如缘起中。草三重覆。见论若过三节。竟在边者。随用草把把提。伽论。颇有过三覆不犯耶。答有。谓用草覆者是。五分。博系薄叠。作于四壁。极重覆之。覆重壁地。若至第四重。若草若凡若机。一一草凡板皆提。准此等文。不问一切。似以三重为三节也。
○僧不差教授比丘尼第二十一
制意有三。一尼须教授意者。尼是女弱。阙于游方咨未闻。迷于理行。二教宿若夜游。故须教授。曲示行仪。大僧丈夫。形无鄣碍。处处咨永故。不别教授。二须差意者。教授事难。须备德行。故委任众量。简遣有德。慈心训诲。开晓心怀。令生解行。终登道益。故须差遣。三结罪意者。今不被僧差。辄往教授。滥行风教。乖轨导之方。失于风靡之化。轻法自尊。损处不轻。故得提罪。专任自由。不蒙僧命。称之为辄。宣陈化行。开晓未闲。名为教授。故曰辄教授尼戒。通缘如上。
别缘有五。一有少德为简。令无德者。永无教授之义。理不合差。故无辄教尼罪。少谓极五。如增五说。有五法。得教戒尼。谓十德中。初二八九等是。问若也无德。佛不听差。而差不成者。如有难妨。不听处分。若也处分。亦应不成。然彼既成。此亦应尔解。彼具二义故成。一处分防不处分罪。不防难防。所防不同。二难处造房。义容受用。为斯二义。处分得成。此戒僧差。亦防不差。不防无德。既所防不同。理合应成。然此无德。永无教授之益。所以不成。若竖义者。应解十德。虽备上德。若被僧差。本自无过。故须次第二僧不差。虽不被差。不作众法。教诫亦自无犯。故须第三集尼众。众虽已集。若说八敬。生过义微。但得小罪。故须第四。说法除八敬。第五随所说法。了了结罪。
缘起文二。初至空而去开听教授。二时六群已下因圣开听。辄教起过。前文有三。一明尼众请教授师。二时佛告阿难已下差教授师。既被众差。须往教诫。是以第三般陀已下进诣王园。为尼教授。前文复二。初至安居正明尼众依僧安居。二大爱道下为尼众故请教授师。前中先列僧。僧十二人名。等取五百。谓是尼众依凭之主。次列能依十五人名。等取余者。所以须依比丘者。恐忧有疑滞。无咨决处。故制依安居。
第二请中文三。初进诣佛所请僧教诫。二佛告已下遂请听许。三尔时已下。既蒙佛许致敬还寺。问尼众。所以但请比丘。不请佛者何。答若当请佛。有二种违。一违八敬之教。二违本要期受诫之心。有斯二过。故不请佛。请比丘者。有二种烦。一顺佛敬教。二顺本受戒之心。若尔八敬教中。已遣半月请僧。教授爱道。何不诣僧。自请而须白佛。请听者何。答尼虽蒙佛。遣依大僧。然诸比丘。未被佛遣教授尼众。爱道悬知。请而不得。故更白佛。佛因差遣。文言教诫说法者。请说理行二法。说其理相因果耶正。开晓心怀。令生信解。明其理法。虽于理信解。若无其行。不能前一除恶业故。须说行法。行法有两。一者教诫说其罪相。禁勒离恶。是其止持。二者教授说其行善。授与前人。令如说行。是其作持。二行义成。方能进道。
次解第二差教授人文三。初告令差遣。问佛所以不自教授。而遣差上坐者何。答多有四义。一现佛无吝法故。二师与弟子知见同故。三为显般陀有有功德故。四为彰比丘。于尼众有缘。应受化故。第二奉命差遣。初再差再拒。二言世尊差故。默然受差。第三预生讥毁。所以然者。为明教授师难。要是具德。方生信敬。今既呵毁。正彰般陀有宜闻之失。又复生下二种教化。为有信人。说法教化。为预生讥人。神足教化。故所以尔。
自下第三进诣教授文二。初至一面坐来说法方便。二尔时爱道下正明说法。前文有四。一将伴诣尼。二尼众迎逆。三尊者就坐。四尼众赴集。只律。尼老病服药衣钵等。应言我某甲与教诫欲三说。教授时应如女想。尼于教戒人如父想。此律尼法中。三宝瞻病听嘱授。二正教授中文二。先为信人。次为无信。现神足教化。前文有三。谓三请三说。三中各四。一爱道请。二说法。三说法。三说已入禅。四尼众讥敬。唯第二说中。??无第四。就前初说偈者。此是般陀得道之偈。就中分二。上有半偈。正明定慧。是其能治。有为解脱体。下一偈半。正明所治。三烦恼无处。毕竟寂灭。是无为解脱。略不明戒义。亦可通有也。心鉴于法称之为入。与理静相应。绝去纷动。目之曰家。既得法沾心。内生勇悦。故曰欢喜。此说定法。心既澄静。能发于智。是以次明证。理观在心照法。显境智双举。故曰见法。理解沾心。泯然取适。名曰安乐。自下所治三烦恼。初瞋次贪次痴。解兴或丧。瞋结斯尽。名曰无恚。不为烦恼劳乱。名为最乐。瞋结既除。慈行成就。悲愍前生。永不加害。故曰不害。于众生。解除贪患。名曰无欲。以法自娱。称之为乐。内贪既尽。虽缘尘境。永不生染。故曰离于爱欲。剪除无明痴心八使。故曰调伏我慢。痴慢既无。永离劳乱之苦。名曰第一乐。次说已入禅。次尼众讥敬。自下频烦重请说向者偈。正彰得法情殷。乐闻无猒故尔。自下为无信人。神足教化如文。十律云。诸比丘尼□闻般陀说法。或得须陀洹。乃至罗汉。发声闻因缘。辟支佛因缘。又发无上道因缘。
第二起过呵制中文二。初口差起过。如来呵责。制羯磨差。二时六群作是言已下。界外自差起过。如来呵责。制具十法。此二文中。各有三文。谓起过呵责立制。就前起过文两。第一非法教授方便。于中文三。初告尼众知。当他问可不义。二六群夜过已下进诣尼所。三集尼众。第二六群比丘教戒已下。明非法教授文四。一明六群所不说者。且举三科法门。余亦不说。二但说王者下出其所说之非。反前正法。三或笑已下非法威仪。反前神足。四尼众忻敬不同。反上讥敬。次第二爱道白佛。正彰呵责。次第三制羯磨差。
第二过中三文者。第一起过文三。初辄自相差遣告尼众。二比丘闻知所不应。三六群尼下为告尼众。当他报可否处。文无非法教授者略。亦可尼众先和闻。即告佛故。无教授等文。第二举过呵中文两。初时大爱道闻下二众白佛。二来呵责。第三制具十法。此十德中。六门分别。一具德问所以。须具十法等。若不闲三藏。闇于所缘。自迷发足。乌能导物。或虽少知。行不依理。进止施言。动乖法式。自没长津。何能救溺。是故要须明经解律。行洁玉冰。辞清辨理。德备兼物。方堪教授。故须斯十。第二列数释名对文释。第三辨其德体。位合为三。初及卒此之三德。身口业色为体。二三四五八。斯等五德。以慧为体。六七二德。无记报。五阴为体。第四自利利他报。与修成分别。初一自利。余九利他。为教戒尼。故须此等。若报与修成六七报法。第三一德。若取善巧。以慧为体。即是修成。若取音声。感得清净四大。由施钟零。此是报法。若道声非报法。亦是修成。自余七德。并是修成。第五辨同异。谓初与九。第五与八。对说辨异。义在可知。六有德无德成差。以不如上已说。次释名。具持二百五十戒。专精不犯。犯已能悔。令戒行光洁皎。故曰具足。母云。善解修多罗。阿含理教。有广见之长。字曰多闻。善诵二部行教。字句分明。音声流利。言辞辨了。令人乐闻。故曰诵二部戒利。匪直能诵。亦善解其义。犯相轻重。开晓人心。豁然生解。故曰决断无疑。为尼说法。初中后言。皆称法相。纯一清白正见无耶。故曰善能说法。生处高明。人标望美。故曰族姓出家。颜貌端正。有其二义。一诸根丰美离于丑恶。名为端正。二威颜肃物。不生物染。睹者发敬。故曰端正。善顺人情。称机授与。令生信解。故曰堪任。与尼说法。劝令欢喜。前第五德。善能说法。称法而谈。无颠倒过。未必称机。以此为异。论云。若行尼三众。摩触二粗。犯此重法竟。虽忏悔清净。不得教授。尼若见者。不生敬重心故。是以次明第九。终不为佛出家竟。披三法衣。而犯此重法。以不犯故。堪能教授。生尼敬故尔。与初德何别者。解言若曾污尼信敬故尔。与初德何别者。解言。若曾污尼三众。悔已具初。??无外化。不具第九。犯余罪未悔。不具于初。故须明第九。不犯重法。及余戒不犯。犯已能悔。望于自行。即是具初。望于利他。亦具第九。自他两异。故分为二。即是第五同异义竟。虽具上九。若夏未满。年少轻躁。易可败退。不生人善。要二十夏。持法坚固。多无□坏。方生物善故尔。
三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僧不差。三辄往教授。四结僧不差说法之罪。应言说法提。而言教授者。以教戒尼时。先说八敬。从初作名。故曰教授。而实教授。但得吉罪。下有正文也。若得僧差。即无所违。应如说粗罪。戒僧羯磨。但举不差有犯。明知被差。反前不犯。互举言之。
辨相具解。第一可知。僧者已下解第二句。戒本不差。今广释中。反解僧差。应顺释言。不作如是差。故曰僧不差。文中略尔。教授者下释第三句文三。一牒章举数。谓八不可违法。五分不可越法。十见重母经师法。了论。八尊法戒八敬等。诸文不同。有此差别。二何等八者。假以征问。三若百岁下广列八事。解此八敬。五门分别。一释名辨敬意。二立八所由。三解次第。四违之轻重。五约人分别。
第一释名辨敬意。诸部同异者。此之八事。尼须钦重不可过越。故曰不可违等。言须敬意者。体无贵贱。有道则尊。法戒轨要出于大僧。敬法重人。事须致敬。敬而言之。斯事皆宜。但此八法尼之偏要。故须别敬。诸部之中。八数大同。五分。说法日暮戒云。尼曾闻八敬。不即列八敬。其数及事。全同此律。先后不次。初列后三。四式叉受戒。五不骂。六不举。七悔。八礼拜。十律。一礼拜。二受戒。三悔残。四安。五次心。六半月从僧受八敬法。七请听问三藏义。八不得说比丘三根罪。无此骂谤。谓彼虽六为二。故亦有八。只。八者。一礼拜。若往僧处一切应礼。尼若老者听总礼。僧往尼处亦尔。二文字人受戒。三不得骂说比丘罪。四不得先受衣食房床蓐等。若受越毗尼。第五已下同此律。谓合二三为一。更加先不受。故亦成八。子论八尊法。本音瞿娄达摩。此言尊法。一受戒。二礼。三半月受尊法。四随犯一尊法。二部中行摩捺多。五不骂谤。六不问难比丘。及教文子。七依僧安居。八依自恐。爱道比丘尼经卷上说八敬。全有不同。可具解。
第二立八者。法由人弘。人能通法。理宜?仰。敬人之来不出身口。初身二口。二口者。违法骂谤。当相而谈名骂。无而横加曰谤。故立第二。顺法举。故有第三。法是良药。故下须敬。敬法虽众。不过受随。亦可生善灭恶故。亦具两法。生生有由。必须承请。承请有三。初则生解。次两起行。一者生善。二者灭恶。亦可安恣。立二八之所由。旨在于斯。亦可化宜故。
有此八次第者。人能秉法。建初敬人。敬人三中。身敬粗着相显初明。口敬相微。次宜后说。骂谤总故。所以前明。遮举损微。是以次辨。亦可骂谤不须具德。数故先彰。举须具德。义希后说。法由人通。故次敬法。受为根本。是以前明。随行中缺。故次后列。人法既具。必须请承。请承三中。教戒生解。次两兴行。安居时长。故在初辨。共住九旬。须表清美。故恣第八。此即位束为三人法。及请三事分别。
第四门初一下三。戒本结提。第三四五此三吉罗。第二一敬义含残提。有此三别。问所以得戒义齐违便轻重。答须敬义第等故。得戒无优劣。违之有希数。故致轻重殊。问等是受法。何以违敬。有其罪名。余善来等受。不约有违结犯耶。答即以八敬。为随行故。余受异此。为斯不同。
第五门者。若就根本爱道具八。即取所戒分别。并是具戒。如第四敬。以不与式叉。诣僧受戒。故所以吉。若就所为分别。第四一敬为未具人。以戒具人。故下文言已学。于学式叉。余七大尼。故文即言若比丘尼。问又复忏残爱道初受。本未有犯。如何逆制。答以有同犯戒故。是以佛言二众中悔。
次释文者。敬别文三。一百腊者。举能敬人。二对境修教。三尽形下举前敬仪。约时要制。不皆类然。唯第四教中。举所为人也。言百腊者。尊中之极。举尊况卑。初受戒人卑之下。举卑况尊。次于说戒时已下解第四结罪句。于中文二。初满和无病。广教授法。二比丘僧病已下减别多病问讯法。前文复二。初欲结不差。先反解差。若僧不差下正解结差不罪。前文有三。初请及差时。二比丘应劫时下问可否时。三若闻教授来下迎逆教授时。定文既尔。须解其义。差法有四。一约时分别。二约处分别。三约人分别。四就法分别。一时者。虽时有多。总可为五。一尼众差请人时。二嘱授时。三僧说代请。谓正说戒。及为差时。四问可否时。五迎逆教授时。谓除前三及后二。只律说。如白月十五日。一日至三日是名时。未至十四日十五日是名时。已过中间十日。科取一日。要与此时相应。方免日非之罪。时必托处。处唯作法。法界非余小界。斯之处定。通于五时。处中有人。故次辨人。人谓二众迷须满五。俱是四人僧。于中分别。一满不。二和。三病不病。复有所嘱人。谓非病非远行。非容非愚痴等。只律。尼嘱授受。除五人不得受尼欲。一上坐。二教戒尼人。三谓木叉人。应各自说不应受。四字房人。五病人。此二自言我不至僧中。更与余人。若言我是乞食等。大德人不受者。越毗尼。既满和非病。理合差遣。故须第四作法。法位有三。但白二法。非余可知。此彼二众请差同尔。若准此义文略。不出与一之二时。谓在尼法中说。若欲释文。举上义门。对解可知。
二正解不差。谓不作与一来。如是差遣。是名不差。结罪轻重。一解若僧不差者。举不差种。或非教授日举。被差人日非种。说八教得吉罗者。双结两人。不差日非。以同吉故。此谓不被差人。无其日非。以无是日可对故尔。此义不然。此中文意。不差为戒本。何用差人结日非也。又复被差日非。犹得吉罪。况不被差。复非日往。过甚于他。宁无日非。如似非时食。岂无不受之??。此亦同尔。故今正解。但约不差人说。若僧不差说八敬吉。以八敬文定。生患义微。故犯轻罪。说法宽慢。耶正难分。容说耶法。坏在心行。生患义多。故犯提罪。若日非说二同犯吉罪。以俱日非。不听教授。更无余过。故同小罪。是日非日。已如说通。对被差人。可为四句。不差有二。若不差非日。即得四罪。三吉一提。是日二罪一提一吉。若被差日非。犯二吉罪。是日往者。轻重无犯。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说八敬吉者。一得不差。说敬吉罪。二犯日此吉罗。并得二罪。是故双结。容是日往。所以言或。
次明不差说法提。问所以说法。但举不差。不牒日非耶。答前说八敬不差日非。同犯吉罗。以一罪名。括二罪种。故须并牒。此中不差说法罪重。日非便轻。非但种别。罗名亦异。滥故不牒。非谓说法日非吉。问此戒差不差日非。但犯吉罗。亦可差不差。但有日暮提。答僧差日暮。有法摄尼。尼不敢去。过在大僧。故得提罪。不被差者。无法摄尼。尼无罪过由义微。是明犯轻。但波逸提。不含轻重。故作异名。非之中。亦被差者重。不差者轻。但吉罗通轻重。同结一名。理亦阶降。又解不作日差不差。犯无重轻。不同日暮。所以尔者。日暮假僧差不差结轻。日非不假差不差。但犯吉罪。无轻重一。问云何日暮假僧差耶。答以不被差言即犯辄。不待日暮。故知有日暮罪者。明差故言假差。差者罪重。不差即轻。如以女宿。宿即随缘胁结罪。何须就之。制过三夜。男开二三。故制过三。明假非是女人。故立缘言。未具人男子也。其日非教授发言即结。不是由无不差。后结日非。故知不假差不差。是以日非犯齐也。此律但有广教授法。无略教授。准余律说尼吉罗者。谓不被差。尼辄来请教授师罪。尼下二众。不蒙尼遣。辄往大僧寺。礼拜问讯罪。沙弥亦是无事。住尼寺罪。
○说法至日暮戒第二十二
凡男女有别。居不同处。僧众举动。须避讥涉。生人信敬。日详没聚。致外情疑。容自坏行。过损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有六。一是僧差甄去不差。二集尼众。三教授说法。四日暮相。六说法不止便犯。五分日没语语提。多论。难陀好声者。别有难陀。非是佛弟。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为僧所差。三教授下正明为尼说法。日暮结解。上二可知。教授者下解第三。日暮结罪。
轻重文四。一教授尼提。二余受经等吉。三为余女诵经众事吉。四境想五句。尼日暮至大僧寺。犯吉罗。下三众亦然。开中若至尼等寺中。说法不犯者。谓因大会??说法。非是僧差。亦可以是都教授处。非尼寺中故。如缘讥嫌。若当尼处。无上过故。所以不犯。五分。比丘语尼言。般陀次教授汝。汝当就彼听受。般陀食还。自取绳床。于边坐禅。尼到般陀所听教已。日没舍去。不及城门。观此文时。似就僧寺教授。
○讥呵教授师戒第二十三
然备德之□人。蒙僧差遣。慈心教授。情存为法。不怖饮食。而见他得利。内生嫉姤。发言讥呵。恼乱贤善。事绝兼益。损处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具六。一是僧差。二情存为法。不悕饮食。三生嫉姤心。四发言讥呵。五言辞□。六前人闻知犯。文言生嫉姤心者。若见他得利。心生热恼。秤之为嫉。忌他有德。耻彼胜己。字之为姤戒。
戒本二句可知。尼吉罗者。讥呵请教授师人。得吉罗故。亦可大僧教授师。希故吉罪。尼下二众。讥请教授人。沙弥呵大僧教授师罪。
○与非亲里尼衣戒第二十四
凡男女形殊。理无交杂。无缘取与。事招外讥。因交致染。容坏梵行。损败不轻。为是圣制。
别缘具四。一是比丘尼。论与尼三众。俱犯提罪。律虽无文。义亦应然。不同浣衣废业多少中制。又有希数。五分与尼提。与下二众吉。作衣亦尔。任雀以说。二非亲里。三虚心与衣物。除贸易不犯。四彼尼领受便犯。多非亲里亲里想疑。俱犯提罪。十律。亦准彼。不须第三非亲里想。
满足戒本五。一犯人。二非亲里尼。三所与衣体。四除贸易。五结罪。
具解五句。上二可知。第二衣者。有十种如上。竟不出大小。多论应量衣提。不应量吉罗。钵亦犯提。不应量钵键??等吉罗。若二比丘。共与一尼衣。或一衣与二尼。并犯吉罗。此律不问大小。应尽犯提。尼与大僧吉罗者。若就布数。大僧与希。应犯轻罪。尼与义数。宜应犯提。然此戒者。诫无讥无讥制。大僧上尊。与尼讥重。故得提罪。尼是下众。奉于上尊。生讥义微。故所以轻。五分若为断理功业事。若为说法。若为多诵经戒。与衣不犯。
○与非亲里尼作衣戒第二十五
制意同前。唯以作衣为异。
别缘具五。一是比丘尼。二非亲里。三自送衣遣比丘作。四无因缘。下文若借着浣染治还主无犯。五随所作便犯。以不待作成。而随针针得罪者何。答是中多过故尔。大僧上尊。为下人作衣。多生染患。又招外讥。废修正业。容作非法之衣。具斯诸过故。随作得罪。如尼造塔砖砖得罪。此并过多。遮之义永故尔。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非亲里尼。三作衣。四结罪。
○与尼屏露坐戒第二十六
过与女人同宿无异。屏坐为别。
别缘具四。一是尼三众。五分多论。三众俱犯。理亦应然。讥染不殊故尔。若也俗女不犯。此是屏露处因缘露坐。戒本明屏。故知俱犯。三无第三人。四坐便犯。多论。戒比丘坐住。尼起已更坐。随坐多少。一一得提。比丘起而更坐。一一得罪。若二人俱坐一日。正犯一罪。只屏坐一比丘。俱坐一尼益食。益食去时一一提。比丘应起。不得嘿起使尼疑。应语言我起。不尔尼起也。若通料简。两门分别。一离合差别。二开亲非亲。离合有二。一道俗离合。二具非具。初门者。问所以触通道俗二女。合而总制。此中坐戒道离禁。何意如是。答触对结罪。义便故合。此对结罪。不便故离。以文言比丘触女即通解。道俗二女俱残。下云比丘□夷者。即亦通结二男故。随便合制。此坐之中。僧对二女坐。俱结提罪。实亦应合。但结尼罪不便。以尼共俗男坐提。共比丘坐。若合制者。正欲结尼僧边吉罗。谓俗亦犯吉。正欲结尼俗男坐提。谓僧边亦提。有斯不便。是以离制。若尔尼制五衣。俱得提罪。如比丘对二女坐。大僧离三衣提。如尼对俗男坐提。大僧离余二衣吉。如尼对僧坐吉。亦望比丘。结罪不便。所以尼离衣宿戒。合制者何。答若据三五结罪。非便实杂。莫不皆对受法。以辨离宿之义。是故合一。又对二女坐者。且就道俗有宝无等宝故须离制。又问前同室宿。二女合制。坐及同行。所以道俗即杂。答同室宿中。若俗别边。应立二戒。且就女境无殊。结尼罪便。故合为一。此屏坐中。若以女境处齐。亦应合一。且就异相。道俗两别。宝无宝异。结尼罪不同。是故别制。又开缘异。僧与二女坐。尽有教授不教授别。尼对二男。并无教授。若论同宿。俱无义等。又行中开异不开与女无开尼有恐处故。道俗两别。问所以与尼同坐屏露合制。俗女之中。屏露两分。其义何也。答今就尼境不别。无宝别处齐合一。就俗女境同。亦应合一。但屏露有异别。故屏露离制。问所以俗女屏坐。更分复两。尼中即无。答俗女对夫。故有常处。可言强坐。尼无可知。坐开四人。屏开三人。有斯别状。道女一戒。俗女制三。第二具非具触者。及粗宿等。过缘如上。并婉二人。与衣作衣。偏尼具戒。作与义数。故所以制。下之众异此。不犯亦可准。多五二文。与衣亦同犯限。第二开亲非亲者。与衣作作直是营造中。过人不同处。所以开亲不犯。自余触宿坐行。乘船等戒。以是处同。外人但见宿坐等事。生讥义等。故不开亲。
戒本四句可知。辨相具释。尼所以轻者。上尊共坐。尽容教授。志不自由。情过是微。故所以轻。不盲不聋开前盲而不聋句。不聋不盲开前聋而不盲句。所对有异有故两句。自下诸戒。有如此文。咸同此释。
四分律疏卷第五本
四分律疏卷第五末
○与尼期同道行戒第二十七
□□□□□为别。
别缘有六。一□尼三众□□□□□□□相逢者不□□□□□□□□□□□□□□□□□甄去异□□□□□□□□□□□□□□□□□□□吉□□□□□□□□□□□□□□□□□□□□□□□□□□□□□□□□□□□□□□□□□□□□□□□□□□□□□□□□□□□□□□□□□□□□□□□□□□□□□□□□□□□□□□□□□□□□□□□□□□四除□□□□□□□□□□□□□□□□具释上二可知者疑已下□□□□□□□□□□释第三道界分齐若比丘下。解□□□□□□□□女弱要冯丈夫以为伴授情过是微所犯吉。五分。从此聚落。到彼聚落。及无聚落处。番句犯提。
○与尼期同乘船戒第二十八
讥过同前止以船为异。别缘有六。一是尼三众。共期三同乘一船。除异船不犯此戒。四作?流上下之意。为□度船失。师济不犯。五无因缘甄□命梵力势所□□□□不得□□。多论。若船有多□衣期无罪。六□□□□□□□□□□□□□随境业多少犯尔□□□□□□□□□□□□□□□处讥损非轻□□□□□□□□□□□□□□□别船并去及□□□□□□□□□□□□□□□期同乘船双□□□言□□□者。举乘船之意。与俗女同船。亦□犯□此略不彰下房舍文共女人上□□言。佛言听直度知上下。明亦同犯。若准此义。第一缘应言人女。
戒本五句。一人。二与尼共期。但同道船行。情各别趣故开不期。坐无所为。同处讥重。故不假期。三同船上下意。四除直度者。以直度非久。故圣亦开。五结罪。
辨相之中。别解上三。下两合释。只律十多。并越界方犯。不同此律。
○食尼教化食戒第二十九
有四种过故。一者遣尼叹己德行。相美求利。长己贪结。怀于正命。知足心故。二偏心曲叹。现情亲好。招致外讥。损处不轻。三令施主随言。供养无德之人。即是损恼主。??奉福田。获反报之益。四毁呰好人。令他施主。于胜福田。不生敬重。又是总乱贤善。具斯多过。是故圣制。
别缘具四。一是尼叹德教化食。二知叹。三受得。四食之咽咽犯提。不被叹者。听食无罪。以其屏叹。不对众前。无应呵不可之咎。是故听食。不同提舍。尼中对众。指授详心。容隐嘿不受呵。举众情过。咸犯可呵。只尼言某甲从众多闻。精进当须。通请一切是赞。若言众主多闻。为是比丘。通请二十人。一人是赞。余人非赞。若有如是赞。食时展转相贸。食不得持去。若比坐不净。不喜贸者。当念此钵中。是某甲许我食无罪。所以不开病者。俱但使不叹病与无病。得食无罪。何须开病。若欲病者。高德必毁呰好人。犹是犯位。何有病开。所以不开别食七缘。凡圣人制戒。开则通其益。遮则防其过。彼施心欲令益彼。故开诸缘。此无施心。叹而求索。恼他招讥。故不开七。又未曾成足故。不除余食法开。又开成损故。缘起二。初至龙已来。毁叹求食。起有漏过。二居士已下呵。
满足戒本六句。一犯人。二知。三赞叹教化。四得食。五除开缘。六结罪。此六句中。第五除缘略而不解。一三四句别解。彼比丘下合释二六两句。文三。一正释犯提。二外用犯轻。三境想四句。差降衣所以轻者。财物利重。情着难舍。又是别属理无通用。劝舍义希致受不数。是以犯轻。食无独食。劝辨义易。致受义数。是故制重。灯油外用。叹劝亦希。是以犯轻。大僧叹叹尼义。致受不数。故尼犯轻。
○与妇女期同道行戒第三十
制意同前。唯以俗女为异。
别缘具六。一是人妇女。二共期。三同一道行。四不离见闻处行。五无难等缘。六随所越界分齐便化。但使共期。问第三人多少皆犯。以非同法。不类于尼。开多伴行。昔解开第三人者。下文无故。十云。若与王夫人等。期行不犯。只与母姊妹。行息发去时。呼言来勿。不及伴犯提。若言去勿伴无罪。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同行之境。三共期。四同道行。五结罪。辨相具上五。
○施一食过受戒第三十一
笃信居士。割舍家珍。造立住处。树心一食。俟他僧众。宜量其分。称总而受。即彰内有廉节之心。外不总施主。今久正不去。过受他食。长贪总物。败善增恶。过损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具五。一非亲居士。限施一食。二知限一食。三无病请住因缘受食。五食则便犯。别食七缘。独开病者。然病人苦恼。去则成损。住则有益。施主体知。不生讥总。是故圣开。别众食中。开施主请。与开六无损。此戒一食。后无施心。若六缘开便成损恼。故无余六。曾前一食。更不听食。余法不治。故亦不除。
满足戒本五句。一施一食处。二无病者。反举开缘。三比丘犯人。四应一食者。食之分齐。五若过下结犯。
辨相之中。先解第三人。次解初句一食处。次食者已下。解初句第四句中。食谓时食。除三药轻故。次病者已下。顺释开缘。次若无病比丘下。解第五结犯。所以食重衣轻。答食资最急。人喜过受。又复受用。体怀损恼施主故。所以重施主故。所以重施主。造立福舍。安儭身衣。听一夜受用。不听将去。过受义希。虽过受用。衣体不坏。犹属施主。损恼义微。故所以轻。灯油涂足油等。虽体尽坏。身外受用。过受义希。是故犯轻。
○展转食戒第三十二
然笃信居士。供辨美食。延请众僧。怖存受用。而今许而后违。使他饮食徒设。而已无供僧之益。损恼施主。其过非轻。是以圣制。受前请已。复受后请。互背彼此。称为展转。故曰展转食戒。
别缘具五。一先受前家五正食请。二体清净堪饱足。三更异处受五正食请。四无因缘。谓除有病。及施衣时。舍请因缘不犯。五随食即犯。以初二缘。前请对第三。后可为三对四句。一前后俱正提中。二差五。次一俱不正下三。背吉罗。次足不足为四。初前后俱足。背犯提罪。次三差互等。并得吉罗。次净不净为四。俱净前净此二背提。余二背吉罗。缘文二。初至如法治。在阿那频头。食稠粥背请。二尔时世尊已下在罗阅只食五正背请。前犯文二。初因沙?请故。听食粥因缘。二有少信大臣已下食稠粥背请。前文中三。初至启尊已来明施粥缘。二尔时世尊下闻听食粥。遂受三种药粥。一是时药。谓胡麻乳。二七日药。谓苏油。三尽形受药。谓姜椒毕钵。佛叹食粥。五利如文。只有十利。如偈言。持戒清净人所奉等。三时阿那已下诸居士等。庆得修福。第二背请。起过中文三。一举。二请以为犯缘。文二。初受前请。谓是所背。二时阿那已下送稠粥。复受后请。第二诸比丘先受下正明食稠粥犯。三少信大臣下呵责。于中文三。初至莫??发觉所由。二少信嫌之已下呵以白佛。赞叹说法。别合悟道。三以此因缘下呵责。立制文言。若书不合不得食。若食如法治者。若先无请。及不更食。全自无犯。今言如法治者或先受请。即犯背请。或后更食。但成足缘。名种未揩。欲以一文。结前背足。但言如治。问受他请已。请旦自食稠粥粥。或中时不去。白食己食。或食僧食等。犯背请不。答应赴不赴但犯。非小不犯背请。以尽非是请。故不名受。后背前恼。微小罪故。五分云。若食僧食私食不犯。第二食五。正背中文三。一是犯缘谓前后。二赞如上时诸比丘下。正彰背请。三尔时乐师已下。呵呵中反三如上。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展转食。三除开缘不犯。四结罪。时者已下诵前第三。问戒本所以。不言衣已竟等。答除余时者。是以此文中。先举其犯。后除不犯。前长衣等者。先除不犯。以取犯时。以其专不专不故。所以语异。亦可此等三戒时。与施衣合故。对下解便所以语异。
辨相中解第一可知。二从展转下释第二。从病者已下解第三。从若今日下释第四结罪轻重。所以开病者。病人苦恼。若不开所宜形命难立。又施主体知不讥恼。故背无罪。非情所忻。十二月常开。不局时限。施衣开者。有二义故。一为益比丘有待之形。假衣资养施。则不受后须难得。恐无理求多生患。二者为利后家。施主使衣食二施。获得两种。反报之福。为斯二益。故圣开许。衣利既重。或长贪结故。以时开之罪。非一切时故。文言一月五月。若复有余施食及衣者。前言一月五月。是时捉时望衣食。衣食是时家之余□。单时无开。要假施食及衣。故言若复有余施食及衣。依十律。若就时中。前家食请。作头三句。一前家食请。后家衣食请。德背无罪。二前家食请。后衣请取衣无犯。还前家食。若取衣已竟日不食。违信吉罗。三前家食请。后亦食请。背之犯提。又若以前家衣食。作头有三句。一前衣食请。后亦依衣食请。背之犯提。又若以前家衣食。作头有三句。一前衣食请。后亦食衣请。听背无罪。以其后衣成可多。及脚好故。二前衣食请。后单衣请如前。三前衣食请。后食唯请犯。依五分。第三戒本言。若比丘数数食。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病时依时施衣时。准此即似施衣一切时。开衣时者。一月五月。单时无衣。亦开无背。此不同彼时。假衣食单时不开。外亦无开。亦可同彼。细解至下别众中释。问别食七中。开二余不开者何。解言。作衣行道。船行大会。彼以饮食难。得施主请食。比丘有益。复不恼施主。是以须开。此中既有两家。请食便丰。何容得因作衣等四。开背取后。便生贪结恼前主。损而无益故。此不开沙门施食。彼戒为欲少益。外道复无施主可恼。由是听许。此中若开背佛弟子。受沙门食者。损佛弟子。失利深重。开成大损。是以须禁余食法者。亦非对治。
次解第四文二。先教舍请不犯。二若比丘不舍前请已下正结背请。先释前文。若得多请。自受一请。余施与人。无背请罪。要须实舍。即使前人。有得食之益。又念施主。无徒设之恼。此理应尔。同五只二律。作念而舍方便开。通得防背罪。然前无实益。馔犹尘陈。五分。
阿难受长者食忘。先受请垂食。为忆言可摄食。我先受请。长者恨言。云何受已中悔。阿难驰往。白佛言。若有是缘。应先心念。施作是念。我请分与某甲比丘。然后可食。因此遂解。僧只。六念四门解释。一列数释名作。二念方法。三辨对治所防。四解妨难。
初门列名者。比丘当知日数。应施食知腊数。忆所受持衣。别众病不病。于此六法。系心不忘。称之为念。念体无六。随缘有别。于六生念。
第二门者。第一念彼文言。若人问今日几不得逆。问昨日是几日。当一日二日。乃至十四日。及十五日。及月大小。悉应知故。须月大日大小日。数心念口言之。一说。第二念比丘清且。当作施食念。今日得食施某甲。某甲于我不计我当食三说。第三念文言。日日自忆。若干腊数者。念已受戒。太岁所在。日月时节。夏腊分多少一说。第四念文言。当忆受持三衣。及不受作净者。应念我三衣。受持长。则已说未说净旨念。当时说净一说。第五念不别众食一说。第六念文言。若病不病作法。应言有病念当疗治。或若无病之时。冥念依众行道一说。
第三门辨对治者。谓正以作念法有对治。然念所为有两。一为生行。二为防??。言生行者。念虽有六。义令为二。第一念者。知月日大小。为识说戒时节。念遵修清净行法。既识戒相。次须赴行。行要分二。初之三念。明修自行。次下二念。成众法行。自行复两。二四两念。内外资缘节量之行。治义虽同。内异故。须分二念。第三一念。若慢高在心。法水不住。正忆年腊。离高慢行。众法行中。初一揣食。不乖修和合行。又表法食无隔。次明荣进趣道之行。言防过者。对于五篇。准说可知。
第四门。所以第二念偏须三说余五但一。解言。第二念一防不作念吉。二防背请逸提。防二罪故。所以须三。余之五念。但防不作念吉。本不防根本之罪。??此一义。故但一说。问第四念何以不作念竟防不说净长。波逸提。解言。衣本别属不得。即当说净。是以不防。食味是通。是以得防。若尔别众食。亦是味通。作念竟时。应防别众之提。解若当听者。致今乖破。为是不类。上来作此。防二罪故。须三说者。谓依只说。提吉合忏。作念缘防。亦除提吉。故须三说。又解不尔。如第四念作念。虽竟已外。犹有根本。可使根本之外。别有不作念罪。今第二念。正防根本。作念竟时。无别根本。何有犹不作念。得提罪时。根本之外。别有不作念罪。如似羯磨。正防离宿。若无法离宿。犯尼萨时。舍堕之外。无别不作法罪。此亦同彼。又如六年说粗?藏处分说净等。二持犯者。类亦皆然。是第二防根本。无别不作念罪。问但防根本。义容可尔。所以须三者。答防根本故。根本提罪。已起三悔。今防未非。故还须三。余之五念。正防不作念故。已起之罪。一说责心。今防未非。故还一说。若尔提宝掘地坏生同诵中。若不言者。是知是是等。得吉罗者。岂非根本之外。别有不作法罪。答不同。此约目背。故唯根本。无别失法之罪。捉宝等类。并就教中人说。故使别有失法之罪。颇有作知净语。得目掘坏畜宝等。以不故知非类。既知三一。所以若准祗时。不问有请无请。成须三说防提。以彼名为处处食戒。岂可一日全无食处。但使标心定处背。皆有罪故尔。若此律十诵。名背请戒。复存后释。一三说者。若也无请。此第二念。令不须如其有请。或不作念。或可一说三说也。以对自起。或可互背前后二请故尔。所以独防根本者。以味通故。余义如前。
自下正解背请结罪。旦如一日受十请。若食最后犯一提八吉。以其初一是前。余八是后。若背后九得九罗。若食中间比说可知。伽论。若受前请。往至请家。坐上未食。若更有后家送食。若食后家。犯背请罪。若先食前食已。即坐上更食后家食不犯。开文若请与非请处。随食不犯。或食已更得食者。受前家食已。更受后家食。或容犯足不犯背请。或一处前食后食者。谓一施主并设五正食。虽有二施主。一故亦无背罪。或容犯足。
○别众食戒第三十三
制不听别众食者。有二义。一慈愍白衣家故。然揣食有限事。难普周人。劣易供多。则倾竭生总损重利浅。故所以制。二为摄难调人故。恐目结别众羯磨。以总众僧。为斯二义。故制不听。同情别食。
次第二释名义并解。与别众羯磨。并同异相。言别众食者。能别之人。食处成众。以众别他。不共同味处得罪。故曰别众食。所别之处。岂可无众。然下律文。别众食者。谓四人若过。故知就能受名。以所别中。一人亦犯。若就所名众者。滥别犯故。五分。若于众中。别请四人已上。是名别请众食。尼如是。若始受别请众食。既往而分受异请。不复成众不犯。言其破僧。约就所者。以彼三人不犯故尔。
次辨同异。有七不同。一诤名不同。所以别众食中。不言别僧。破羯磨僧中。不言破。答人虽有四。不秉法故。但言别众破僧。彼此并有四人。俱秉众法。故与僧名。若互□名者。此彼各滥。若此名僧。谓待康法。若彼名众。谓不秉法犯。是以伽论。此众四人。作羯磨时。所别之处。乃至百千。但不秉法。皆名别众。不名破僧。故知不秉法者。但得名众。即是僧名是局。众名是通。若尔僧伽西音。此方名众。何得西音即局。汉名是通。故知不尔。今解僧之与众。梵汉之别名。彼此互彰。斯皆无妨。此举名。彼从梵本。细解如破僧。违谏中说。
二能别不同。别食能别。要四人已上。是犯位。三人不犯。文言但请三人故。所以尔者。四人已下。上有其两过。一揣食有限事难。普周人少易供。多则叵济。恐恼施主故制四犯。二来四人已上。同情别食。恐合计兴谋破僧事起。为遮此二。是以制犯。三人已下。无上二损。故听无过。法食无限。理宜详遵。多则转妙。故能别处。不限人之多少。但使作法。皆应尽集。别则成犯。
三所别不同。多论。食难得处。所别四人已上。开使不犯。以食无倍供故。若别三人已下犯。以容兼济故。若食易所别之处。莫问多少能迷犯别。若依此律。村落既小。食复难得。彼此限局。各不相通。所别之处。不问多少。悉开不犯。法则不尔。所别之处。始于一人。乃至百千。斯皆是犯。以法食无限。理宜详遵。唯多为妙。为是成犯。
第四得罪不同。又复食中。别若食若不食。或食正非正。能别之处。一品提罪。法中不问多少。但不秉法。能唯犯吉。设秉对手。亦但吉罗。四人已上。秉正众法。方妨破兰。为以食是事资。即恼情重故。一切犯提。法就正非正别。所以阶降。又复此二。能所各定不定。可以思知。
五约时不同。如别众食。时中成别。故立具缘。言须在时中。法则不尔。谓取秉法。以辨时故。下文言。同一界内。作羯磨时。有不来者。
六就处不同。食中当时。以无即秉法故。自然作法二处。俱成法中能别。三人已上亦同。于食四人已上。其唯作法。但除结界。
七开缘有异。食开僧次。以是人不定故。表无同情。又兼益施主。故须僧次。但食资食。方成益。故无与欲。设若与欲。犹望僧无福。既无僧次。不免同情。故无欲开。法食无限。多则转妙。何有难济。开僧次法。若当差往。不免乖别。理须尽集。故无僧次。如七百结集中。简众取欲。亦非僧次也。法食理资遥心。表和此彼和。此彼获益。故开与欲。
次解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七。一有施主。二别请别乞。三五正食体清净在时中。四食处成众。五知界内不尽集。六无因缘。七食便犯。
先释初缘。所以须有施主者。甄去四方僧食。无别众罪故尔。多论。若遮护僧食犯。盗僧只罪故。报恩经。知事人与容惜食。九十亿劫。生屎尿之中。其形似人多手足。若现前僧。各自出食。共一处食。虽别他。不与不犯。别众以各自食己食故。言施主者。论释不同。善见一解。要是俗人。作施主。有别众罪。以其在家白衣储畜食。具容有别请。受心供养。恐人多难济。损恼施主。为是圣制。不听别众。是以律言。慈愍白衣家故。出家之士。少欲自居。乞食济己。何有别请作施主之义。明知出家施主不犯。故论言。沙门施食不犯者。或同法沙门。或外道沙门。若依多论。道俗施主。皆犯别众。故论言。一比丘出食。三人无食。共一处食。余三人犯提。食主无犯。以自食食。无所恼损故。又此律言。沙门施食者。在此沙门。释子外诸出家者。及从外道出家者。是故知内道。沙门亦是犯限。前言慈愍白衣者。且就俗说。
次第二缘。虽有施主。若僧次请者。情无简别。本自无过。是故须明别请。别乞但僧次。请有二真。言僧次请者可知。或复若言次第。上坐若干人。亦是僧次所摄。以人不定故。如五分说。上头无人。即是上坐。故知不定。别请亦两。一若标名。以请故宜别请。二以法取人。亦是别请。如或言禅师十人。即不摄法师。律师即有甄简之异。明非僧次。故律。鹿子母白佛。及别请五百罗汉。明日食。佛嘿然受请。阿难明日与佛请食分。庶子母先唤阿难。入舍已闭门。往日时到五百时。人各以神力。乃至坐上出者。然后行食。阿难先自食已。方送佛食分。到已授食。阿难白佛言。今日庶子母。别请五百罗汉食。佛知故问。僧中请一比丘不。答曰无。佛言庶子母。别请五百罗汉食。佛知故问。僧中请一比丘一。答曰无。佛言庶子母。无智不善不僧中。请一人。佛语阿难。若僧中请一人者。因是后身大功德。得大果报。得大利益。佛语阿难。若僧中请一人。得大福德胜。别请五百罗汉。其福甚少。准斯文说。故知以法请人。明非僧次。假虽别请。若界内有僧次者。亦是不犯。故多论云。若大界内。有檀越。别请四人与食。不请界内僧。不送一分食。与虽界外僧次来。犹犯别众。要请界内僧次一人。或送一分食不犯。若去寺道远。不得送此一分食者。应即取此一分食。次第行食。即是僧次。食亦表无过。既言要须界内僧次。是中别请。僧次相对。四句料简。或前僧次。后当处遮。约即成别请。或前后俱别。此二犯提。或前别请。当处无遮。后成僧次。或复前后俱是僧次。此二无犯。若比丘于其食处。有余比丘。教化勿遮。若不能不遮。应教施主。次第唱腊。而入乃至一人。入已余者。纵遮皆无别过。若长时请食。于初月唱已。乃至九十日供养。皆不须唱。若初日不唱。须日日唱。方无别罪。若聚落中。先无僧寺有施主。别请四人与食。应打揵推。表无情乖。不问男里。比丘有无。一切无过也。言别乞者。或四人一时乞。或令别乞。各不相知。而同一主。但使食处众满。而共食者犯别众。故律文言。调达别将四人。通己为五。家家乞食。佛即呵制。为二事利故。多论云。若四人各自乞食。于一处食。亦无别罪。若唯见论四句中。初及第四。是犯可尔。第二句各去一时受食。各处食犯。以受食一时故。此义稍难。岂可受食时犯。不约咽业故。此两筒四句。义不须论。
次第三缘。若非正食无有充躯。长道之义故。须五正食。是以文言。食者饭赴等。问正食犯者者。法别众中。亦可众法方犯别众。答法中无僧。即对手等。法岂可无僧。不成众时。唯食非正。故非类也。若食不净不合。与诸比丘同味。不犯别众。须言清净。若尔非法羯磨。不合同遵。应不犯别众。答非法详聚。容可翻非为。如故制有别众。食已不净。设往不能回令作净。往而无益。是以不犯故。如文言非法别众。若尔何故触恼戒不。与欲戒开中。若非法羯磨。唤来不来及否。与欲不犯。答彼是事非。如破僧损减等。故所以开。此言非法。谓是七非。故亦有别也。食虽是净。若在非时。亦无同味。假别无??。故在时中也。食虽五正。若食处非众。亦自无罪。故须第四缘。食处成众。谓同类好比丘。四人已上。一时受食。有异计义。方犯别众。故多论云。三比丘一尼。三比丘一沙弥。三比丘一柱心。三比丘一灭摈。三在地一在空。三界内一在界外。尼等狂摈。不落僧数。在空界外。复是异界。不相足数。并悉不犯。又善见云。若四人中一人。覆钵不食。亦不成犯。是故要须。是同类好比丘。同界内一处食。方是食处成众。简上异类。一人?钵等。是中多论四句。一食主。一尽集。一处食。大善无过。二食一处异。彼此虽别。以食味同故。亦是不犯。若界内。更有余人。二众俱犯。三食别处一。如僧尽集一处。未食僧食。有一施主。就坐上次第别请。四比丘与食。此四比丘犯别。以有僧食可食。不落大落。大众开缘。四食别处别彼。此二众。若不互请一人。及送一分食。此彼俱犯。食虽成众。若界内集。亦自无罪。故须第五。界内不尽集。多论界有二种。谓自然复二。谓兰若拘卢舍。聚落自然。方七十三少半。此等自然。及布萨。界内若别。一人不尽集。作有比丘想犯。提疑心轻。无想不犯。若别狂摈。及以沙弥。不集无罪。
第六第七至文中解。??缘比说。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别众食。三除开缘。四结犯下。言余时者。诵前第三。不属第四。
释开缘中。六门分别。一定开缘及释名。二长短。三共别。四宽狭。五相摄强弱。六对余同异。
先解初门释名对文说。言定缘者。此开缘中。病及下四。此还为五作衣施。此二义含作衣时者。谓一月五月。为作衣故。求食作衣。事恐难成。佛开别请众食。言衣时者。一月五月。福饶时故。即得别食。施衣者。泛尔施食。并施食者。亦听别众。即可为三。谓作衣一直衣时。二施衣时。三通及前五。八种开缘。问所以知者。答五分数数食戒。第一随开除病故文。若比丘数数食。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谓病时。第二时世尊。听诸比丘受迦絺衣。不犯五事。诸比丘念。为是衣时不犯。数数食衣竟。亦不犯取。白佛佛言。衣时不犯。过衣时犯若比丘数数食。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谓病时衣时。第三有诸白衣。知比丘不得数食。念言。我当方便。为诸比丘。作衣来受。并得供养。即便作衣往请比丘。比丘言我不得食。但与我衣。白衣言。若食我食。乃当与比丘。念言佛听我以施衣故。数数食者。可不乏衣。白佛佛言。听为施衣数数食。应如是说。若比丘数数食。除因缘者。病时衣时。次至别众食戒。牒制随开中。第一除病。次言衣时施时。如数数戒说。次作衣等。开未下。满足戒本。言因缘者。病时。衣时。施衣时。作衣时。行路时。船上行时。大会时。沙门施食时。具列此八。今此律中。总言施衣时。下广解中。施衣时者。一月五月。及余所施食。及衣类。彼五分亦可为八。
二长短者。分二病及施衣道行等四合有六。开病及道行等五。以前缘为时。缘既无准。岂得定时。婉十二月有。则便开施衣一种。虽情所贪。以衣利重故。一益施主。得二反报。亦利比丘施时不受。后须难得。恐无理求索。妨废修道。随施听受故。亦时长衣一间。受利时定故。限一月五月。不问有衣无衣。虽别不犯作衣时。一亦唯一月五月。故律文自恐已迦提。月中作衣。恐比丘不得食。疲苦故请比丘。佛言听受文中。不言及余时。作衣故不通。问直就时中。自得别众。何须言作衣耶。一解文言。乃至衣上。作马齿一缝。故言作衣。又可是作衣。月中此举受衣时。无竟本计长时故。极至一月五月受时。最少下至作一继衣。亦是时富饶。故曰乃至一继。
第三共别者。施衣大众沙门。此三共有施衣。沙门以据前境。又复相假。为大众故。此三开但有必共。余五不定。非无共义。
四宽狭者。以斯八开。对于僧次。僧次缘宽。益自他故。又福利施主故。余但开缘。无僧田益。故所以狭。八自相望前三共。缘不辨益。及自他以共有故。余五俱狭。但能自益。不能润他。故下文言。无缘者。白出以余有缘不益我故。
五相摄强弱。若在施衣大众沙门。此三开中。假有余开。但大众等。三缘中摄。以其不以余缘故开。以无余缘亦不犯故。余五相望。纵令离缘人食。各自缘摄。或同可知。
六同异者。七八局。此水陆两行通。于洗浴有同不同。衣时等三。通在德衣利戒。病缘少宽。然有差别。随前所说。次对戒本。唋释开意。病人苦恼。若不开者。无以存济。又无异计恼僧之义。是以开许。作衣久延。恐废正业。故施衣者。益及道俗故。真言衣时。一月五月。是受利时故。道行船行。此二多对。又复食难求故。大众集者。众多难济。故所以开。沙门施食者。为少益外道故。问如外道请等无意。如何乃言。为益外道。听别请食益。此文不了。如五分瓶沙王第。名曰迦留。事一种道。而年年普诵。九十六种沙门。作一大会。释子不受。别请众食。而力不能广及众僧。以是??无佛道沙门。愁忧不乐。念言云何致沙门释子。唯当委王。然后可果。便以皇皇以第意白佛。佛因遂开。沙门会时。受别请众食。此以准余。并是不尽故。言但请三人。明有所别。又有人言请者。作别请之心受者。作别之意。四人食犯。不假所别者。深违经论。上来病等。五个别缘。但能自益。不能润他。若及他者。令三人不犯。所以无缘者白出。若尔者。何故见论。病人足四一切不犯。解。彼言病人。不谓痴狂等。病以足四。一切无过。此中病者。轻故自益。不能及他。彼论。五种足四不犯。一不请。二乞食。三沙弥。四钵盂。五病人。故知彼病不同此轻。
下辨相中。前二可知。病者已下。释第三开缘。余如前。大众集者。五分。诸佛常法。岁二大会。春未月夏未月。诸方问讯。以众多故。次请甚疏。乞求难得。比丘念言。若佛听我等。大会时。受别请众食者。不致此苦。白佛遂开。但大众集者。解有二义。一大众者。谓八人已上。名为大众。食无信供。又是难得开使不犯。七人已下名为小众。食虽难得。容有兼济。故亦不开。是以律文。将开大众集时不犯。反解小众是犯。故言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以不开故。由此一人。令他四人得罪。名之为患。又更一解大众者。四人已上。名为大众。故下尼律。不白大众。令知广解。文言大众者。谓四人若过。以斯文证。故知四人已上。名为大众。又复此文。大众集时者。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此是两家聚落。东家限与四人食。西家限与一人。彼此二家。施心限局。各不相融。余处乞食。复是难得。若不开者。西家一人。与东家四人作患。由是患故。开使不犯。此谓举患。以开不患。如是乃至百人长。一人为患者。但使食难得。悉开不犯。是名大众集时。
次解第四结罪文二。初先教比丘食之方轨。二若比丘下违而结犯。前文四句。初四一对初句无缘。听白出。第四有缘听白入。中二。一对人少随意食。人多分众食。初四白入出者。谓有缘无缘。杂释疑白入出。初句无缘。须白出者。彰余非僧次。但是有缘故。食不能益我。故须白而出。外人无缘不得入。此遣众外疑故尔。第四句有缘。须白入者。为显我非僧次。但是有缘故。食不能益他。若其无缘者。须出去此除众内疑。此二白入出者。谓对余五说。不论三共缘白入出也。中二句者。初句众少随意食。次句分二众食。此两纯无缘无疑可释故。不须白入出。但使众不成。故听随意。不明纯有缘者。谓三共缘及余五。有共义等。此亦不须白。第二违教结罪。一结别众提。问别众食何。不计境多少。而言咽咽从业者何。答佛本制意。为慈愍白衣。恐恼众僧。制不听别。不是专为损。于所别何须。偏约所别。随境结罪。又假众方犯。贪心故食。但随业得罪。问所以但结缘不白不结无缘□不白耶。一解得食不得食别故尔。亦可文略。
○取归妇价客道粮过三钵戒三十四
然归妇价客。舍己涂粮。施诸比丘。理宜将护。依限而取。今乃过取三钵。令食磬竭。长贪违教。损恼不轻故以制。
别缘具五。一归妇食价客道粮。二知是。三无因缘。除有病缘不犯。四取过三钵。多论。若上钵。取一钵无罪。取二钵犯。中钵取二不犯。三则便犯。下钵取三不犯。四钵方犯。文言过三钵者。谓就下钵为言。若一人取一钵。前三人不犯。以不过限故。后一人犯。以前三语莫持来。而故往取。过在后人。又复过三。是以后犯。五出门便犯。就缘二人二。初取归妇食。起有漏过。伽若乖此名瞎眼。十名睐眼。如五分不复须汝瞎女。只中此女端正。恐王强取。我当为作不吉之名。王果欲取。以名不吉。遂适余人。二波罗捺下取价客食犯。
满足戒本三句。一犯人。二至白衣已下开受分齐食之方轨。文三。初施涂粮。二若比丘下教受分齐。所以开齐三者。为令施主。获反报之福。亦令比丘资长道。三还僧伽灆下教食方法。第三若比丘无病已下正明过取违教。结犯反上。第二开受等文。此出门犯。不分小罪。文不了故。所以别众八缘。但开病者。病人苦恼。若不开者。无以齐命。又施主体知。不生讥恼故。所以开余缘。若开或有损恼。既出门犯。何假残法。
辨相具解第一可。第二白衣已下。乃至三钵来。正释第二教受分齐食之法□。于中文三。一解白衣家与食。二病者戒本文略不解。今此解前除病。三若比丘下。合解开受方法。食之仪轨文中食。及持来告知等。文四可知。第三若比丘下解戒本。第三结犯轻重四文一。提三吉。五分过受。及不分比丘食。俱犯提罪。祗中亦尔。又言若女及僧客。去后不犯。
○足食戒第三十五
凡食以充躯为用。过则长贪。少复不足。事须节量。但四大身力。报有强弱。致圣将补。有四种之差。始于一揣。终至作余食法。咸是节量。随根之法。令第四人。不作残法。再食五正。长贪妨道。违教??深。故所以制。
别缘具五。一是足食。二足食想。三舍威仪。四无因缘。除有病。及作残法。因缘不犯。五更食随咽犯提。
缘中有二。初至得便食之下明不作余法起过。第二呵责。前文复二。初至法食。开作余法。二舍卫已下不作起犯。初文有四。为上行人说。一食法。二时诸病比丘虽得已下病人苦恼。开听午前数食无罪。三时诸病比丘若得已下病人残食。体是可恶。不须更作余法。听食无罪。四听食已下正明非病人残。是其净食。作余法而食。初文有三。一说一食法。二时比丘闻已下说一坐上饱满了前一食之制。三诸比丘下了前第饱满之教。初说言一食法者。谓对上行。说一食法。叹誉一食法者。叹一食功能。省缘知足。亦可叹彼能行。依此圣教。成知足行。第二文四。一依前圣教。服不当法。致身损瘦。二时世尊下慈悲捡问。三阿难已下具以启和。四佛告已下了前一食。故曰于一坐上食饱满。第三文四。一虽依饱满。通正非正。故犹损瘦。下问等可知。即是了前饱满。故曰于五种食。一一令饱满。
第二开病文四。如第三亦四。第四开作余法。因制一食故。弃余圣者。为益施主。比丘无损。故开残法。于中文两。初僧食作残法。二复有长老下因乞食余。谓檀越衣。作残食法。此二文中各四可知。昔解凡作余食法。应先净人边。手受食已。对未足食。比丘作之列。只要具五法方成。谓五不离。如彼文说。有五非法。不名作残食法。一离处比丘行时。与敢住坐卧说残法。是不名作残法。余三威仪。亦多论。若比丘行洗口时。有檀越与五种食。比丘应食应行受残食法。不应住坐卧。若住坐卧。当知坏威仪不名受。若以此为受食者提。二离食不与。啖作残法□便说与。是名不如法。三离境界者。放地作残法非手中。不名作残法。四离申手。申手外作残非。申手内不名残法。五离说口。不作是言。我手中钵中食我一切。不须是残食。是不名残食。法中先辨非法。欲使识非有五。如法作残注。谓反上离以为五一不离处。谓此处受食。还此处受食。还此处作法与。二不离食。谓少许食食之。三不离境界。谓自手捉食与他。四不离申手。谓申手内作成。五不离说。谓语言大德。我已足食。已知是者。是彼人食已复言。我已食手中钵中一切。不须作残法。成上来法者。但是仪式。然犹未具。若准此律。要具四如。方成残法。一人如法。人有其两。一能作人有三。谓是比丘除余众。又五处足。又身无病。反此名非名非法。二所对人。谓是比丘非余众。又未成五处足。故文言足食已。为作余法。不成吉罗。此等五者。是人如法。二时如法。谓丰非俭。俭开无足故。又是时中除非时非时不令更食。令前得罪。自己??有故。三食如法。一谓时食前二五是除奢耶尼。苦酢辛咸等。二是新食除病人残。三是清净食非残。触见闻疑等。多论。残宿恶捉不净洁。不名受残食法。四威仪如法。又有二义。一能对威仪。一须并手受。二显露。谓不好?。好不成故。三自手捉。非遣净人及置地。四由手内五说。谓言我已足食。已长老看是知我。是作余食法。若反上说不成。能对威仪。二所对具六。一不离处食。三不离境界。谓自手捉。四不离申手。谓须申手内。五不离说。谓须言我。止汝取食之。六还本食主。谓非尽持去。具是等法。名成余法。若一一互??。或得失法。不免提罪。或但失法。无根本之??。唯说可知。所以足及劝足。有余食法。开余之十二戒。不开余食法何。答此之二戒。曾前成足。贪心更食。须作残法。息彼贪情。是其对治。药病相当。此二有开。自余十二。谓赞叹二食。背请别众。过三钵索美药。请非时残宿。不受饮酒饮虫水。前之七戒。除过三钵。余之六戒。未曾成足。一往即犯。非彼对治。故不须开。非时等五。亦未成足。又是非时等过。体不清净。若开余法。令前得罪。已自招殃。非对故无取。过三钵出门即犯。余法非治。别众八缘。所以开病。余亦无者。别众食中。未曾成足故。以七缘开之。使充躯进业。此或曾前已足。堪得一日。资身长道。若以七缘等开。令更转增贪心。非对治故。
次第二起过。文言不知足食不足食者。不知何是正食成足。何者非正食不成足。亦复不知具几因缘。作余食法成。??几不成。故言不知余不余。
戒本三句。一人。二正明曾前成足。三不作余食法下违开结犯。第二句食竟者。谓食私己食僧食。五处成足。或时受请者。谓食檀一越食五处戒足。此二足竟。皆须除法。若不作犯提。非谓作余食法。开无背请。
下辨相中文二。初至波逸提。略解戒本三句犯相。二尊者忧彼下广解戒本三句成犯之相。下文比丘知行时。岂可不是解第一。若比丘句。故广释三。略中初句可知。食者已下解第二句。足食已舍威仪下释第三。就释第二。但解食竟。即是同释受请。于食竟中。文三。一食者解食字。二于五种食中已下释竟字。三有五种足已下辨成足之缘。食五者。见论谓。粳米穄米粟麦等作粥。初出釜时。尽不能合者。饭所摄。日[暻-京+恭]合燥。名为干饭。若豆作干麨。非正食收。余粟等麨。是正食摄。鱼之与肉将作粥。若相现如芥子大。名为正食。以容命得故。不同米粥。要书不合。此五资强。名五正食。次解竟者。于五种食中。若食一一合饱足。饱足有两。一饱足。足谓自恣足。二境界足。若前境食。多堪得足。我一日充躯。虽食一口。舍威仪竟。亦名饱足。故触总开文。若不作余食法。不起不犯。故知境多。亦是其足。次解足缘有五。一知是饭者。善知五正食犯足。非正食不犯足。二如持来者。一解知彼持来。若多成足。少不成足。故曰知持来。又解谓他将来时。自心了知。饭作饭想。名知持来。三知遮者。五正食圣教所制。一日不得。二时饱食。故曰知遮即知前坐食。多堪饱障。于日中少食不彰。故曰知遮。只中八遮自恣足。一义可得同此。余不须护。??而不论。四知威仪者。行住坐卧等。五知舍威仪者。制行至住等。故曰舍威仪。亦言足者。具向五处。即成足缘。遂遮于后。
第三结犯。即是成犯缘。言足食已。即上二缘足食。足食想。二舍威仪。三不作余法。四食之咽咽犯。五自下广释。略相难知故。于中文二。初明五处足食成犯之相。二从足食已为他已下正解作法成以不成轻重之相。前又复二。初至亦如是正明五处足竟舍威仪。已食五正犯。二往??尼食已下先食五正。五处足已。食往阇尼。前文复二。初约行威仪广辨其相。二余三略说。初文有一忧波请问。所以问者。以上略中。但言知威仪知。舍威仪。未了其相。故寄行威仪。以问成足。二佛告下总以酬答。有五处足食。所言处者。即上知是饭等成足之所。称之为处。三云何一句。重以征问。四忧波离下广彰其相。五忧波离是为下结。就第四广中。约五正食。即可为五。初饭作头有两句。初食饭五处成足竟。舍行威仪更食犯。还解上三。言比丘者是人。次知行时下举五处足。即第二食竟。次足食已下即解结罪成犯缘。一句既尔。余皆类然。二于一坐上杂食。余四五处足。已舍威仪。更食犯下四食各尔。即是五对十句。余三威仪。亦各有十。即四十句。以彰犯相。其理亦足。然有人释。举饭作须有十六句。单食饭一。以余四食。一一和饭作四句。又以余四。二二来和为六。二二来和为三。以四辨和为一。下以佉阇尼和为一。合十六句。余四各尔。合成八十。余三威仪。亦各八十。合三百二十句。容可如此。今且依初说。二佉阇尼。以彰犯中。九佉阇尼细未磨。谓面等是。十云。磨稻大麦等。所以须明者。此佉阇尼未食五。正不成足。随意食无罪。若曾食五正成足。舍威仪已。更欲食者。亦是犯位。油蜜等。与时食杂故。须作余法。若独食者。是非时药。故随无过。所以知者。如檀行十事中和。问言云何和。答谓足食已舍威仪。以苏蜜油生苏石。蜜和酪一处得。食不离波。多言不得。问言何处制。答舍卫国。不作余食法中。制波指此文。故知此中。须作余法。是杂时故。若此非杂。如何制波。而有人言此油蜜等。若加口法。得七日服。若无口法直尔服者。但得时服。是以此文不作余法提者此义非。若此非杂。所以和指同。于此第二轻重文二。初至吉罗作法成不。二足足食食想下。境想重轻。前中八句。对别有四。初二愚阇相对。次二恭慢。次二道俗。次二悭贪相对。若成不成分。但可为二。第六在净人。前对大比丘。作余食法。成而有罪。以不应对俗。故得小罪。余七不成有罪。以失法故吉。不成故提。下境想四句。就正食。上作二句。心境相当。情过故提。第二句且起食时。实是稠粥而心疑。于中食上。更食小罪。以心轻故。所以无第三。足食非足想者。一解情迷无罪故。即下开文。食作非食不犯。又可亦有转想。如前心作正食想。临食时。转作非食想吉罗。略故不彰。第三句实是。薄粥非正食。迳时稠故。作正食想。于中食上。更犯食。以罪从心生。故犯小罪。实非正食。故不犯提。第四句于非食。生疑为异。多论。尼足食犯小罪。与比丘异。所以尔者。以无余食法开。故所以轻。此文亦轻。五分。不作残食法口口提。尼亦如是观足戒。亦云尼亦如是。问尼既同犯。所以吉罗。答以离合不同。故结小罪。以彰别义。不犯中。食作非食想。如旦食稠粥。决作薄粥想中。食上不受。作余食法不犯。开前足食。想疑二句无犯。非食不作余食法者。开非足食足食想二句。亦可食作非食想者。如旦食稠粥。决作出釜时薄粥想。或可□中。饥不堪耐。谓前不足故。言不受者。明一向不食故。作余食法者。作余法故。非食不作余法者。谓前食薄粥故。自手取作余食法。开前第五。使净人持食句。若置地作余法。此脱不字。反前置地者。二人风病。不得捉食。故听置地。作余法。即是开前置地。彼无病故。是以不成作余法。乃至手乃处。总开不离境界等五。具故成就。总反七不成。若与他反前第三。自捉他与己。反前第八尽持去一一别开中。但略反四。余四句无。
○劝足食戒第三十六
制意有三。一不听劝意。二解同犯意。三释合离意。所以不听。劝他足者。出家之人。理须益物。迎相匠导。劝修众善。今乃恶心劝彼。令他得罪。己自招??。人我俱损。理所不应。故所以制。次同犯意者。问食有数戒。所以此戒劝同犯者。答良由此戒有余食法开。容可不犯。今不犯今不作法。恶心劝他。令他喜为。又复情侠隐没。其事同彼。不周?相令犯。欺内过重。所以同犯。余无开缘人不喜为。故所以轻。如尼无余法。劝人则轻。故此亦尔。若尔劝人不受。亦有受法。开缘人之喜为。劝应同犯。何故得轻。答劝足容不犯。是故即同犯。以违制及开故不受。无不犯故。劝不同犯。若尔受法。岂非是开缘。答若受非不受。自有是劝而不犯。劝故使不类。若尔漏心衣食。亦是无不犯。何以同犯。答彼就言中。谤佛击?必受。是以同但同犯之义。流类大多趣约一义。不须互决。次离合意。同所以足及劝足。离为二者。多义差珠。一起业不同。谓足食贪心起。劝足瞋心生。二业具有异。足食口止共身犯。劝足口止作业假他身。三开缘别。足食病缘开。劝足则无。四食不异。足食要食犯。劝足自身不食犯。有斯别状。不得合。
别缘具五。一他足食竟。二知食。三恶心劝彼。欲合他犯。四不作余法。五前人食犯。缘起文二。初至食之。劝足起过。二从珍食已下呵。
满足戒本四句。一能劝犯人。二知。三明他食二种食。成足己意。四不作余法已下劝足结罪。以是因缘者。结能劝者。意欲使他犯故。非余者。谓非不犯。及供养意等。
下释中。一三别解。二四合释文两。第一举八句轻重。初句情重二俱。二俱犯提。下七并吉。以前人不犯故。是以能轻。第二境想四句轻重。初重三轻。尼无余法。劝他义稀。人受不数。假令有者。何须重制。故犯吉罗。下开中略。不反前与病人。余句悉反。
○非时食戒第三十七
凡食无时节。数则致患。事须限约。轨克合定。是以始从平旦寅。终至日午顺应法。名之为时。过则非宜。长贪妨道。招世机过。事不应法。广生罪累。名为非时。故所以制。多有四义。一始从日出。乃至日中其时转盛。名之为时。听食无过。从中后乃至后夜分。其时灭没。故曰非时。二从旦至中。是作食时节。乞不生恼。是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分。俗人宴会游戏。入村乞食。多所触恼。故名非时。三从旦至中。俗人种种事务。淫恼不发。乞不生谤。故名为时。从中已后。事务休息。淫戏言□。入村乞食。或被诽谤。受诸恼辱。故名非时。四从旦至中。是食乞时。为济身修道。事顺应法。故名为时。从中已后。宜应修道。端坐经禅。非是行来。乞食时节。故名非时。又依毗罗王昧经。旦天食时。中法食时。午后畜食时。夜鬼食时。出家之人。同于天法二食。名之为时。过午已去。非上二食。时节。名为非时。故曰非时食戒。十律。过日中至地了是。
别缘有四。一非时。二非时想。三时食。四食便。化缘中?难陀。观看伎乐。非时啖食。逼暮方还。迦留陀夷。夜巡家乞。惊恐主人。以彰起过。
戒本四句。一人。二非时。三食。四结罪。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总决释下三句文二。初对时食以解三。次非时过。非时下对余三药。以释下三。此谓约二受。以分故。亦可为三。一约时时以解非时。二次两药失受。以解非时。三尽形已下无病缘以解非时。以病为时故。或可为四。谓约四药即为四。文以下三。此之三释。并通残宿。不受俱用。斯等三法消文。迷背有理。今且存第二。分三为胜。一就时药解三者。一解非时。先反解时。却而顺释。二食者已下辨第三食。谓上二五是。三若比丘下解结罪。第二约失受。以解三句者。谓八种将水。迳明相已。失于二受。过开时分。即是非时。七日亦尔。第三尽形寿药。无过时故不得。约失受解。直以无缘。名为非时。次境想五句。五分。想疑俱提。开文□麦今皮不破漉汁饮之。五分。病人不及食。腹中空闷。听以涂身故不差。面涂身犹故不差。苏和麨涂又不差。以汤洗若不差。瓫盛肉汁。坐中如是等。足以至晓。一切不得。过食唯中。见出还咽不犯者。开非时中。咽咽不犯。
○残宿食戒第三十八
凡饮食繁秽。近则长贪。合人不节。又体现交尽。义无储畜。故宜别处。理无共宿。是故圣制。
别缘有三。一是残宿食。二知是残。三食即犯。今日所食。是昨日之余。日残迳夜。日宿五分。残者已受之食。留之迳宿。十律。举宿者。大比丘今日。手所受食。举至明日也。是中四句。一是残是宿得一提。内宿恶触二吉。二残而非宿。谓以此余食。置界外不共宿。无内宿。有余二罪。三宿非残。但犯吉罗。四非残非宿。谓清净食二知是残宿食便犯。只不待迳宿。但一日夜。有三十须臾。但中后停食。迳须臾即犯。故彼言停食食。
戒本三句。一人。二残宿。三食结犯。
辨相。先总解初句。次合释下两。其文亦三。一时食成残以解下。二言宿食者已下。至及肉解第二句。且列二五。应有奢耶尼文略。次解结罪。次二药失受。以释残。三尽形药。但结无缘罪。下境想四句。十云。道行食难得。听自持粮。与他博听啖。只净洗钵已。不听以手及物。摩拭比丘食。当护净手。若摩顶捉三衣。一切杂物。泥洹僧等。更以水洗。十律。沙弥持不净钵与师。师白佛。佛言。若无急事。不应使持钵。若使持应从受。伽论。若钵缺食余着器。极用意三洗。腻时用食。
○不犯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所以制者。多论五义故制。一为断盗窃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不成受。不成证明。谓在旷野无人之所。为是开听。若在人中非畜无知。小儿悉不成受。三为止诽谤故。四为成少欲知足故。五为坐他信敬心故。为令外道得益故尔。
别缘具四。一是食。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即犯。
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明不受。三食体。四除水等五。食而结罪。
辨相先总解。初句可知。二不受者已下。解下四句文三。一就时药解下四句。上二别解。下两合释。别解中。先不受文两。初正解不受。二受者已下反解。二五受法。显前不受。凡受食法。举器离处。一切受意。成受不尔。不成置地者开。次佉阇尼已下。解第三食体。具列三五食体。只云。水浊者。须受性黄者饮无罪。雪雹亦受。若无净人听食。五分。若水性咸不着。听不受饮。次若比丘已下。合释四五两句。第二约下。二药失受。以彰不受。第三尽形下。结无缘罪。次境想四句。五分。为人作食得尝。但不得咽。戒本云。若比丘不受。食着口中除尝食扬枝水波逸提。
○索美食戒第四十
出家之士。特宜廉洁。今耽着美味。求索好食。长己贪结。恼乱施主。招世讥过。所以须制。
别缘具五。一是美食。二随非亲居士乞。三自为己乞。四无因缘。五食即便犯。
满足戒本四句。一出四种美食。二若比丘出能犯人。三如是美下无病。四自为己索而结犯。
辨相中先解第二。能犯人食者已下。却解初句。病者已下。反解第三句。若比丘下。正释第四。结犯尼所以吉者。尼是女弱。求索美食。女人所讳。为之义希故犯。可呵此云吉罗。结方便罪。大僧大夫。身报力强。喜乞美食。取资身之益。数故得重。
○与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与外道食。有三种过。一异学情反。恒怀疏外。难与理亲。虽夏惠施。不荷其恩。反生讥谤。二耶见乖宗。非真福田。今以施主之食。授与外道。损他施主。不得胜田。获反报之福。三躬自持食。授与外道。容生或倒。谓外道是胜。比丘不如。以斯多过。故制不许。
别缘具六。一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轻故尔。所以然者。出家名同。真伪难分。容生惑。故制得重。在家白衣。道俗位别。不生人或。所以犯轻。二知是出家外道。三非亲理甄去。与父母外道。恩重故听。四是食甄去。衣犯小罪。食味大错。是是与之义数故制。以重衣本。别属情着。难舍与希故轻。五自手与。除置地遣人与不犯。以食味通。理无独食。又不生惑倒。开使不犯。六彼领受即犯。五分。持己食分。一揣别着。使自取不得。持僧食与。若乞儿?鸟等。应量己多少。然后减与不得。持分外与。就缘中。明与外道女食起过。次与外道男犯。所以不呵者。以无情过。故??无呵。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外道男女。三自手与食。四结罪。
辨相具解可知。尼亦犯提。但是犯同。缘异戒故。结方便吉罗。
○先受请前食后食至他家戒四十二
三过故制。一凡俗里多务。为善事难。惙其家业。专崇福会。已许受请。行诣他家。脱若事差。恼处不轻。二既有食处。宜息缘修道。无事游散。妨废所习。三共众受请背□入聚落令他施主见僧不集。竟不设食。稽留大众。使不得饱满。恼众殊深。以斯过故。是以圣禁。
别缘具五。一先受受他请。二不属授。三向白衣家。除向僧伽蓝。不犯故尔。四无因缘除病。作衣施衣等缘不犯。五入门便犯。
戒本有三。一略结前食。二次明随。随有二种。初一牒制随结。谓制后食。次有四文。牒制随开。一开嘱授。大有请处。已有请故。又可大有余事请唤。故听嘱授。次开病。次开作衣。次开施衣。三满足戒本五句。一正明是比丘先受他请。二食前食后至他家。三不嘱授。四除开缘。五结犯。余时者已下。诵前第四。
辨相具释。第一可知。前食者下解第二。余比丘者下。解第三嘱授。要嘱界内。同受请者。容有不见义。不同非时。得展转相。白病者已下。释第四开缘。一病。二作衣。三衣时。与施衣合若衣时。一月五月。即是时开。除此已余时。劝化等者。谓非时分施衣故开。已如别众食戒说。即是互开。谓通前嘱授故。若施主先自有心。辨食施衣。请我者得辄去。若本无心。比丘先住其家。劝化作食。并施衣者。以利多益重故。亦听转去。故曰劝化等。若比丘不解。第五文二。初失嘱分齐。一中还失。二更诣余家失。三更往库藏处等。一库藏。二聚落。三边房。边房者。即界内边。远零尼之所。四往尼寺失。五出本白衣家失。此是中前时促存。护众僧故。随白处直去。更余迳过。即失嘱授。不同非时。入聚落时。长僧无交恼。故作白已。虽迳余处不失。以波文无失故。亦可同此也。二若比丘下。结犯众多家。敷坐具者。谓众多家。共成一会。各敷坐待。僧随至何家。皆是请处。是故不犯。
○食家中有宝强安坐戒第四十三
凡在家俗人。婚会无时。久坐不去。妨彼耶心。遂??相逼适厈。理非所宜。又复出家。离秽爱染之所。事须防违。容自怀心。行水涉丑。故所以制。
别缘有四。一是食家。甄去断淫欲家。及二俱受齐不犯。十律。若断淫欲。若俱受齐不犯。若互二句。去但不受文□提。五分。若夫妇受八戒不犯。二夫妇常所居屏处。三无第四人。四申手不及户处。坐便犯。戒本三句。一人。二食家有宝。三强坐结犯。十律。随起随坐。随尔所提。辨相易知。
○与俗女屏处坐戒四十四
制意同前。唯以无第三人。为异缘成犯。一是俗女。二屏处。三无第三人。四申手不及户处坐。戒本四句。一人。二食家有宝。三屏处。四结犯。
○与俗女露坐戒第四十五
制意同前。四缘成犯。一是俗女。二是露处。三无第三人。此是离见闻屏。而非重物。鄣故称露。故与前戒。并开第三人。四在申手内若申手外犯轻相去一寻已余不犯。十律。相去一丈犯提丈五犯吉二丈不犯。又此戒中缘起。戒本彰露。广解称屏。真是离见闻屏。相对受名。亦即屏露合制。无宝立二。有宝立二。又此三戒。前二露屏。第三虽见闻。对二不定。但初戒摄。以此三戒坐是屏故。
戒本四句。一人。二女。三露处。四结犯。
辨相具解。
○驱他出聚落戒第四十六
凡出家人。理怀实忠信自居。先许他食。而竟不与。恶心驱出。时限已过。使他一日不得食以充躯。恼处至重。故所以制。六缘犯。一是大比丘。二先许。三不与食。四无因缘。谓有举摈命梵等难不犯故尔。五恶心驱出。六相虽见闻。或彼去已去故。
戒本三句。一人。二语余下。及至与汝食。正明将至聚落。许与彼食。三彼比丘竟不已下。不与彼食。遣去结罪。以此因缘者。谓是恼乱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等缘。如无威仪等。辨相具解。
○过受四月药请戒第四十七
然笃信居士。供辨美药。延请僧众。受心供养。施心有限。宜应将护。称施而受。令过受他药。长贪恼物。败善增恶。损处不轻。故今圣制。
别缘具六。一是药请。二施心限定。三知期限定。四过限而受。五无因缘。六食咽咽犯。先解初缘药请者。四药之中。过受三药。俱犯提罪故。伽论。过受时食。亦犯提罪。七日尽形。此律下文医所教服药。故知是犯。如施一食过受上犯。岂况过四月受。宁不犯提。十律。过四月已后。索苏等。七日药。及终身中。椒毕钵姜盐等犯提。若索毗醯勒等三吉罗。非时药贱。又疗患义微。过受义希。故犯小罪。问施一食中。过受苏油犯轻。此受苏油。何以便重。答彼据身外。涂足燃灯。既是外用。过受义希。故彼犯轻。此施内过受义数。故得问提罪。又见论。若檀越。四月与油。索苏吉罗。故知索药罪轻。过受重。所以尔者。解□施主先为好心四月与药。期限已满。供养心息。过受致恼损败处深。又复乘前供养。人善过受。故过受重。若索药者。以其居士。先无施心。乞任彼与。损恼义微。又以施主先无心故。乞希故轻。与衣不同。衣资义宽。与乞过受。二俱是数。故齐犯尼萨。缘中彰索药过者。藉此为缘。制过四月受药之罪。余缘可知。
满足戒本六句。一人。二药请四月。三无病下教齐。四明过四月受。五除开无罪。六过受结犯。
下辨相中。释不次比解二可知。从病者已下。先解第五除开。从请者有四已下。却解第三。应齐四月受之方法。从彼比丘下。合解四六二句。过受结罪。就释第五开缘。言常请者。师可常来。以无定限。故开无过。言尽形者。以二人形要故尔。解第三中文四。一者举数。二列四请之名。三云何已下。别解四请。各举释结。四是中已下。断简四请。初三两请。应四月受。二四两请。应随施受。除开中。摄药有分齐者分请是。俱无分齐者。常请尽形是。
○观军陈戒第四十八
凡军阵凶险。兵刃交竞。实则倾败俄尔。戏便令心获逸。招讥损道。??深过极。交违慈愍。故不听观。多论三义故。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三为灭诸恶。增长善法。四缘故成犯。一是军陈。二故往观者。三无因缘。谓被请及军陈。后至水陆急难等不犯故。四往见便犯。缘中六军者。天子六军。诸候大国三军。征犹行也。讨犹整也。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观军阵。三除开缘。四结犯。
下略不释。除缘句。初句可知。二解所观军车幕七聚。称军行列。相对名阵。于中文二。先解阵。次释其军。军中两。初约本军数。以列四军。故曰一二四军也。二次第辨释。即为四段。一军中两。初举一军。谓今一军。只书写力最大。四人从之。成一象军马力。次弱八人从之。成一马军车军。次弱十六人从。成一车军。三十二人带伎。成一步军。第二解其纯义。以无杂故。下二军等中。纯杂并有。而不解纯义。以讨军数。一军中纯四。二军中纯四。杂六合十也。三军中。纯四杂三合七。四军中。纯四杂一合五。部合二十六军。若比丘下。解第三结。犯轻犯重。从道至道者。观之方便。
○有缘至军宿过三夜戒第四十九
制意同前。五缘成犯。一有因缘。至军中宿。二曾迳二宿。三第三宿。不离见闻处。四无因缘。谓二道断命梵等难不去无罪。五过三夜明相出犯。戒本三句。下释可知。
○有缘至军二宿往观军陈合战戒第五十
过不异前。既有因缘。听至军中。宜应坐住复。方便往观。过同于初。故所以制。
五缘成犯。一先至军中宿。二军合战。三方便往观。四无因缘。谓有所白。请唤二道。诸难等不犯故。五往见即犯。
戒本五句。一人。二有缘先在军中。三或时观者正明观业。四军陈已下所观之境有四。一军。二阵。三斗。四势力。五结罪。
广释。五中略不解第二。有缘军中宿。谓是前戒所开。余四具释。第一可知。二斗者下解第四所观。于中文四。少不次比。一释斗。二解军。三辨势。四解陈之形相。彼比丘下。合解三五。结犯轻重。
○饮酒戒第五十一
酒为毒水。饮则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广兴诸恶。妨修废业。损道招讥。生患之本。宁容不禁。是故圣制。
别缘具三。一是酒。二无重病缘。三饮之。即犯缘中文二。初至饱满饮酒起过。二娑竭陀。从坐起下。发觉呵责。前文复二。初至绕已而去。神力伏龙。施酒因缘。二明日清且已下。正明饮犯佛呵文。一失本了心呵。故曰况复大龙。二告阿难下。酒有多过呵。三告阿难下。弟子众所不摄呵。世间毒龙。但害人无常。身命损处轻微。名为小龙。三毒烦恼。能害人功德善财。法身慧命。毒中之毒。名为大龙。令裟伽痴人。为酒所醉。失醒了心。不能入定。发通降此小龙。况能发知。降彼三毒烦恼大龙。又可依只为酒所怀。三不能降虾蟆小龙。况能降伏石室大龙。此律唯波。以众鸟为小龙。五分。汝先能降伏恶龙。今能降伏虾蟆不。答言不能。十失分五。初有三失。于根为损。次有四失。瞋增报亏。以废产业。次一现招丑名。次一迷理彰解。次一??招重报。
戒本三句。一人。二所饮之酒。三饮而结犯。
广解中。初句可知。酒者已下释第二酒。于中文两。初列五酒。如文可知。第二木酒者已下偏举木酒。料简疑滥中文两。第一从初至不应饮。以是酒故。制不应饮。第二从非酒酒色香味已下。以非酒故。所以应饮。前文有三。初列木酒。差别有六。二梨汁酒已下。杂酝方法。释向六种。成酒之义。第三杂酒者。已下四句。以无杂酝。则体是酒。或迳分变成。是酒所摄。假无似酒色香。故不应饮。第二应饮四句者。以斯等木汁。元不杂酝。体则非酒。又复时促未是变成。纵令色香味等。有似酒之滥。但非时浆收。故并言应饮。良由木汁。有兹滥故。所以偏余之四种。是酒无滥。不须料简。第三彼比丘已下解结罪。五分。咽咽波逸提。此律文中。略不言咽咽。十律酒糟甜酒酢酒等。饮咽咽提。此律吉罗食麹。吉罗者。谓酒里之麹境想。上三究竟提罪。下二方便。若下四酒境想。一句对初木酒。事有疑滥。故成五也。五分。若先习酒人不得者。气绝欲死。饮食不消。听嗅酒器。若不差者。以酒着?粥中。令食不差者。以酒与饮。渐渐断之。
○水中嬉戏戒第五十二
多论四义故制。一佛法尊重。理宜奉敬。令入水游戏。损坏匪轻。二理宜威仪庠序。外长信敬。入水游戏。动越威仪。招世讥过。三宜息缘修道。入水游戏。妨废正业。四宜修正念。入水游。令心散失正念故。为斯等义。□以圣禁。三缘成犯。一是水。二无因缘。三入中游戏即犯。大云经说。王见游戏。说偈向夫人言。吾闻诸比丘。久已离尘羁。戏暴泥水中。云何为人师。诸比丘游戏已。即入定知心。遂以神力。雁行而去。夫人见。而向王说偈。吾家诸比丘。久已离尘羁。沙弥尚如是。何况释迦师。王因生信。
○击攊他比丘戒第五十三
事虽是轻。过容至重。人之喜为。特宜须禁。故所以制。五缘成犯。一天比丘。二作恼乱意。三手脚十指。四无因缘。若服触令与。一见行来。误触等不犯故。五触着即犯。
○不受谏戒第五十四
凡出家之人。理宜离恶为宗。然己迷情。将欲作过他理谏。复不从顺。苟且为非违损处。故须圣制。
别缘具五。一己所作非法事。二他如法谏。三知己所作。非前人谏者。四谏不受。五随所作。犯根本。不从语波逸提。
戒本三句。一人。二不受谏。三结罪。
下辨相具解。但使知已。为非知谏者。是故违情重。是以提罪。若谓己所作。是前谏者。非情过轻微。故得吉罗。随所作事边。以识事故。作不以不知。得犯根本罪。此违一人谏。不随前事。结罪轻重。但就心辨。虚故罪重。心实故轻。文中先结心实之吉。次结心虚提。问违僧谏中。谏竟即犯。不待作事。此中所以谏竟未犯。要待作事。方犯违谏。其义何也。解言僧谏中。有僧命众法可违。情过是重故。谏竟即犯。不犯待作事。此中既是一人。谏无僧命。众法可违。是以谏竟未犯。要待作事。方违谏义成。以是不类。若尔下拒劝学戒。亦是一人。谏无众命可违。何以谏竟即犯。与此相违耶。解言彼谏止犯。先是不学。止犯之人。发言拒谏。道已不学。即是止犯。表违成故所以犯。此谏作犯。虽言拒谏。道我作者。仍犹未作表违。未就要待作事。违谏义成。亦非一类。更有一义。如下辨。
○恐怖戒第五十五
凡出家人。宜须将护。不相恼触。令以六尘等事。递相恐怖。令彼惶悸。废修正业。恼殊深。故须制断。
别缘有五。一大比丘。二作恐怖彼意。三以六尘等事。一一说示。四言辞了了。五前人见闻。触知便犯。不待前人怖以不怖。以怖是难知故。又是口业分齐故。缘起文二。初至我是鬼。反披拘执以色声。怖佛起过。二世尊已下。正明呵责。既对佛恐怖。为过公显故。无别举人。亦不问自言。前反披拘。执作其恶色。是身业不善。沙门我是鬼。是口业不善。非但二业。是恶心亦不善。使于身口故。言心亦是恶。正彰三业。俱是过也。帝释常谓。僧中纯善。而忽遇斯变。是故惊讶。众中亦有。如此人耶。佛言此人现报生身。道契无着。故言此生得清净法。帝释赞佛。内心清净。离世八法。得利誉称乐不以为欢。逢衰毁讥。苦未以为恼。不为此八。违慎所转。故曰毁誉不移动等。佛说偈者。对帝释原意。常谓佛有怖故尔。佛遂集僧呵制。
戒本三句。一人。二恐怖。三结犯。
辨相。初句可知。若以色已下。合解二三两句文三。一列六尘章门。二云何已下。一一行怖成犯之法。若比丘下。结犯轻重分齐。欲怖之法。要先以言告。然后方用色等六事。一一不尔之。举其前言。以释犯相。故言若说而了了提。不犯文三。一举色声。二事无不欲。示所以不犯。二若以色下。辨举五尘。不无怖意。所以不犯。三若有是事。不独举法尘。说无怖意。
○过半月洗浴戒第五十六
十律洗浴有五利。一除垢。二身清净。事值澡除。但皎洁过常。令身光泽。玩着色身。无心猒背。正违出离。故须限约。半月一洗。若过即犯。
则缘具五。一曾前洗浴。二未满半月。三更洗浴。四无因缘。五浇身半犯。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半月一洗不得过。三除开缘。四结犯。
余时者下诵前第三。此言不得过者。非谓不得半月洗。谓于半月。不得弄洗。故曰不得过。只云。应随洛日数。要满十五日。乃应更洗。辨相中略。不解第二。时节势时已下解第三。除缘不犯。天竺势早。故从三月初。至五月十五日。此两月半。听洗无罪。如此方势脕亦得用。此两月半。时日满便足。是名热时。作时者。十律。乃至扫僧坊。内地五尺。多论五六尺。五分乃至扫屋内地。若比丘下解第四。过洗结罪。
○无事然决戒五十七
凡火性焚炽。事变无恒。容有烧坏。不可不禁。又复然火详聚。多着俗活。废修正业。是以圣制。
别有四。一是无因缘。甄去因缘不犯。虽无因缘。若在?鄣处。生患义微。亦是不犯。故须第二□露地。三然草木等。甄然炭生过义微。但犯小罪。烧便犯。此中但制。无事然火罪。不言坏地。伤五生种罪。上已制竟故尔。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无病因缘。除有病不犯。三自为已然火结犯。
○藏他衣钵戒第五十八
所以须制者。一调戏宣烦。列因事相。恼藏他衣钵。觅不得时。今彼惶怖。恼处匪轻。二容生盗心。临危事险。可惧之甚。三假无盗心。致彼言谤。清白难分。莫能自拔。以斯诸过。故合圣制。
别缘具四。一是大比丘。衣钵事等。二作惊动彼意。三无因缘。或物主慢藏。为戒敕故。或借他故。或因此物。有于二难等不犯。四取藏举便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出所藏衣钵。三若自藏下。正明自他藏而结罪。上至故恼。越取戏犹尚犯。况为故恼。故曰下至戏笑。下辨相中。略不解第二句。余二具释。
四分律疏卷第五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六本
○真实净施不问主取用戒第五十九
凡净施之法。为去封着之情。远同大行。事既付彼。取用之时。一须咨问。不问辄取。理违圣教。又复前人既不见物。谓成失夺恼他不轻故。所以制舍与前人不虚称为真实。此物不复染心名为净施。故曰真净施辄取戒。
别缘具四。一是己物。二作真实净法。三不咨主令知。四取用便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正明作净施法。三辄取结罪。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衣者已下解第二。文四。一总解净施衣。二列净法。三解二净差别。四是中已下料简问否。彰辄有元。欲解净施五门分别。一须净意。二对人分别。三对物分别。四约法分别。五失净不失净。
初门。言须作意者。凡净施法元去封滞。远同大士离着之行。虽复未能。凡所受畜悉为成就。但大慈方便教作净法。常作属他之情。己无贮畜之过。福利施主。饶益比丘。复无讥嫌。故制净法。多论。九十余种中无。假为此法异外道故尔。作法付彼。故曰真实。彼此传施。递为物主。故称展转。并是绝贪惠他。字为净施。斯之二种皆是作法。若尔云何真实。答一往直付物。在彼边问。方得用故。言真实对展转故尔。
二门者。人有二别。一能作净人。谓唯五众内教摄故。佛教作净。二所对人。人别复两。一是净主。义通七众。于中二俗为宝施主。出家五众为衣等施主。见论。若展转施主得五众立。为以其不对施主说净。又复物不付彼。不生讥过。为是大僧得。以尼三众。尼以僧家二众。名为展转施主。真实净法。要僧尼当众三。二不得立为。以其墨服是同而男女相别。何有大僧得物对尼。又物付彼。容生染习。招致外讥故。若尔何故多论云。若净主死远出异国。应更求净主。除钱宝一切长财。尽五众边作净。又复祗律忧波问长衣。何等人边作净。佛言。比丘等五众边作净。又何故此戒是真实净。文列五众者何。若准此等诸文。明知二净俱通五众。一解。此是僧尼同戒。故通举五众。咏僧尼故。又解下列二种净法。显有辄无辄。故使戒本通对二净。例其五众。理实不通。亦有人立义。执此文通。随见住情。只律又问。远近得从作净。佛言。至二由旬知其存亡。又问沙弥边作净受具云何。佛言称无岁。比丘若死。云何云言得停十日。于余知识边作净。二所对作法人。其唯具戒及当部。谓展转故尔。真实及宝随所对净主共作法也。
第三门者有两。第一物体分别。二物量分别。比丘四物。谓衣药钵宝尼。加十六牧器。比辨是非者。如似绫罗绮绣人发马毛皮树皮舍堕衣等。并不合作净。重物之中。除十六牧。悉同于上。第二尺量分别。衣尺六八寸故。文言。长如来八指。广四指。是随何等衣类。但有应量。即须说净。立及令减。并悉不须。钵量可知。药无其量。谓取七日。加口法者。余悉非也。宝无多少。但金银钱。
第四就法。一是请施主法。若当众大者。须威仪等。后方陈请小及余众。直申言请。??无威仪。尼当同尔。若请大僧。亦有威仪。真实比说法。第二是说净法。谓约物及境作法有差。如常可知识。不对施主面。现前净施。当余人边作净。十律有现前作净。与他已。不肯还。遂生斗诤。佛言。不应现前与。若与不还者。佛言。是名不真实。为清净故与。是人应还。索得者善。不得者。应强夺教作吉忏。此谓展转净也。又此净法期唯对手之法。不同十律独住人阿兰若定禅人长病人饥饿时亲里问行人。此等听作七种心念中。谓心念净施。五分独房听遥净。应偏袒右肩。脱革屣。互跪捉衣。心念口言。我此长衣净施。某甲从彼受用。或有人即对人作。又展转法。问言。我持是衣与谁。答于五众中。随意与之。又不应语所称名比丘。
五失净不失。只至三由旬。知其存亡。十多出国休道摈举命终。咸失净法。此既无文。任依一部净法。若失。只真言。于余知识边作净。多论应求持戒多闻有德者。而作施主。后设得物。于一比丘边。说净主名。而说净法。除不见摈。恶耶不舍摈。六罪人。谓出佛身血。破僧。犯四重。但犯一事。不得作净主。请施主已。除三衣五衣。受持钵等。皆须更说。以其不成真实展转故尔。以真实者物须付彼。其展转者。迳历三人。有币为之义。释此四文。可知其说净之法。依此文作三。
若比丘已下解第三结犯。
○白色三衣戒六十
凡坏色染衣。道服标戒。内遣着情。外长信敬。令不染畜着。非是沙门道服之标。内长贪着。外招讥损。过是弗轻。故须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三衣。二者是己物。三不净坏。四着便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得新衣已下教法方法。三若比丘下以不坏故违反圣教。畜着结罪。依十。要三色相。现坏色衣。畜着无罪。纯色悉犯。只纯色不点坏犯。着白色衣。轻点净。不得并作。或一三五七九为点。大齐四指。小如豌豆。故此律着白色便重。不点犯轻。三色之中。趣以一一色坏。则成沙门衣。辨相具解。重衣不作净吉。谓妨长被褥等。不作点净法故。
○煞畜生戒第六十一
形命之重。事勿有过。贪生畏死。讵简人畜。今乃侵害前境。损恼事深。招讥坏道。是以圣制。故多论三义故制。一出家之人恒以四等为心。今反加害。违其慈道。非怜愍故。二自坏恼他。正是生死根本。鄣道之原。三为长信敬息诽谤故。
别缘具五。一是畜生。二畜生想。三有煞心。四起方便。五断命便犯。只成就五法煞畜提。谓畜生。畜生想。煞心。赴身业。命断等是。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故煞者自他煞业。三畜生者出所害境界。四结犯。
下辨相中。初三别解。二四合释。初列十九章门。二作如是方便下结罪轻重。
○饮虫水戒第六十二
制意同上。前戒是限分中制。要断命方犯。此戒为养护物命深防中制。但使知水有虫。饮用结罪。不待命断。为异。不同十律。
别缘具五。一是虫水。二虫水想。三不作漉法。四饮。五随咽结犯。若虫命断属前戒。若就俱是虫水无殊。应为一戒。但以性恶故。为重物命。外内两用。分为二戒。坏生种中。若约外内两分亦应为二。以遮轻故。且就生种无别。生罪缘同故。但合为一戒。
戒本可知。
下辨相。初解犯轻重。次解境想四句。漉水之法。外用中解竟。只云。比丘受具已。当畜漉囊。应法澡灌。伽论畜便清净听畜。物?瓶口。下文半由旬行不得无漉囊。五分。听半由旬内无水囊行。亦可以衣角漉。
○与他作疑恼戒六十三
凡出家所期。标心处远。尽形毕命专志崇道。今以生年等六。令他疑恼。内心坏惑。废其正修。事恼殊深。是故圣制。
别缘具五。一是大比丘。二作疑恼意。三于六事中一一说之。四言辞了了。五前人闻知不问恼不恼。但使闻便得罪。下戒本言。少时不乐者。此就能恼之意。非谓要待前人。少时不乐。方始结罪。
戒本三句。一人。二故恼他。三结犯。
下辨相中。初句可解。第二中先列生年等六恼乱之法。次一一者举章门彰恼方法。此六之中。初四举受为疑。下二据随为疑疑。若比丘已下辨上第三结罪分齐。下不犯中。次第开前六事。其事实尔者。谓前人实有此事。复作实心利益彼意。不欲为疑故。五并言其事实尔。第三与四。咸言还本处受戒者。谓复本沙弥未受之所。如法受戒。故言还本处也。开第六文。又复若彼为性粗疏不知言语者。谓前问法人。便言已下等者。以不知言语复粗疏故。妄引我言。以彰恼彼。故曰如汝所说者等。非比丘行。或戏笑语等下。通开前六。
○覆藏粗罪戒第六十四
凡出家之人。见他犯粗。理须发露。彰己内心清净。亦令前人征于后犯。彼我俱益。众法清显。理所宜然。今故相隐慝。致令前人造罪滋漫。永不可改。自坏心行。彼我无润。损败众轨。故所以制。前不听说。为护于外。恐生不信。辱损佛法。此为内护。制不听覆。洁净众心。防过不起。
别缘具七。一是大比丘蠲去十三难沙弥等。二犯粗罪除于下。三无坏众义。过复轻微。但犯小罪。初二过重。假僧治罚。若不发露。无以治罚。坏于众法。故所以重。若覆二逆。理亦应同。滥余偷兰。轻故所以不同。义同于说。问所以覆初二篇齐波逸提不类于谤。答谤中以重事诬人。治重永摈。恼处尤深。故初篇重。以残谤人可忏之事。非永甄众。外损征故轻。此中覆藏以不发露。众无治罚之义。同是粗罪。坏众义齐。故俱提罪。不类于谤。三知粗罪。四作覆藏以。五不发露。六无因缘。下文无人可说等。或说有命梵难不犯故。七明相出便犯。
满足戒本三句。一人。二知犯粗罪。三覆藏结罪。
辨相。初二句可知。彼比丘下释第三文四。一覆大比丘文。二覆他上二提下三吉。二自覆七罪吉。前覆藏他粗罪。彼我俱损。故所以重。自覆粗罪。但有自损。阙无损他。故与下篇同吉。三覆余众。四境想四句。还望初二覆他。以辨境想。粗罪非粗罪想。谓向非罪迷故。是以入开。
○与年满未受具戒第六十五
夫年满二十者志干成立。情标处远。堪能持戒。及忍众苦。修道进德。有功成之益。理宜济度。然年不满者。志性软弱。不耐众苦。遇缘退败。进道无由。违教受具。损道不轻。故须禁断。是以大集经言。佛问王。王子年几不得入宫。王言。年满二十。佛言。我今亦为弟子制戒。年满二十受具足故。然遮难非一。斯皆不许。但难无得戒之义。自余诸难遮戒复体足。非可进否。或即时方便容可如法。或难不应得戒得罪。年岁不尔。未满是遮。待满即得。理宜消息。而轻心慢法。故为非理。令不得戒。故所以重。余便犯轻。
别缘具五。一年未满。二知年未满。三与受具戒。四作和上简余众轻。五三羯磨竟。缘起文四。初度未满人。二诸童子已下索食发觉。三如来捡校。四世尊告阿难已下制不听度。此戒之中阙无呵责。所以尔者。从斯已前。佛自听度。未禁年限。是以比丘度无情过。又不违略故。阙而无呵。既无呵责。亦无痴人多种有漏最初之言。
满足戒本三句。一先出主满应与受具。二出能犯人。三知年已下未满受具违教犯所以。文言。可呵痴故者。本受戒时。为欲得戒师僧有授法之益。然知彼年减不能发戒。知而故受。从劳僧众。遇过之极。事合可呵故也。不闲进否。迷心慢法。名为痴故。
下辨相中。第一年满略而不解。第二犯人可知。其受戒人已下解第三结犯文二。初至无犯来与减年受戒。心境相应不相应。犯不犯相。二彼比丘已下辨轻重相。就初段中有十六句。以从和上四心位分故尔。如知谓疑不知等。是四心也。和上了了知年不满。故名为知。未满作满想。但睹其相。作必满之意。名之为谓。犹豫不决名疑。都无所了。称为不知。僧缘彼境。四心亦尔。以僧四心对和上知心作四句。下二三四句对僧亦尔。故总十六。此十六中。初三两四和上犯提。第二第四和上不犯。僧十六中各初三吉罗。二四无犯。初四句和上正主。复知年减情过不轻故。四皆提罪。僧非正主。情过稍微。知之与疑犯二吉罗。谓及不知无犯。其受戒人或言满等六句者。对六人说之。问和上知心而受戒人言满。所以亦提。答受戒人虽有此言。和上决知不满故。次和上谓心和上无犯。僧二吉罪。次和上疑心四提。众僧二吉。问和上疑心应轻所以犯提。答前受戒人有情可捡。何不安详细检取实然后受戒。今怀疑慢法。而与受具。令不得戒。恼他处深。故制与知同。次和上不知。亦四无犯。僧二吉罗。问其受戒人六答中言我不满。而和上无犯耶。答前人虽如是答。和上都无所知。故无情过。二结罪轻重可知。谓结知疑八心和上不犯中。听数胎等日月者。此谓和上生疑。要是受戒后疑。方开数前。不正日月故。文言。若受戒已疑。佛言。听数胎中日月等。若逆数而受。非此开分。故定不受。以其明白心中知不满故。又此为知和上犯不犯。下受戒中明者。为明弟子得戒。文同义异。又此言开者。教其数闰等。验前成否。为犯不犯。非是已犯数之方开。问数之云何。一释数法。若受戒时。俗年不满。日月复少。一向不听数胎润等。若俗年满而日月少者。开数胎等。足满二十。本受戒时。三羯磨竟。弟子得戒。和上无罪。若日月少者。弟子不得戒。和上犯提。又和上四心开知疑二心。余之二心本自无罪。不须论开也。但前知疑二心。文中约教。故随分结提。今开数胎等。反验知前为犯不犯。若验得满者。即是其开。若人于十二月三十日生者。至年二十已上入正月。即受戒者。虽俗年二十。计日月年。有十八岁。犹少二十四月。不满二十。和上知日月年不满。佛听数在胎九月。据此国法。三年一润。十八年中其六润。配前胎月。合有十五月。下云数一切十四日布萨者。非是减十八大布萨作十四日布萨。二十八日为一月。取十八日计为年数。足为二十也。故依伽论。所以有润月者。由十四日布萨故。是以有润。不须更数十四。直以前十五月。犹少九月。谓从正月至九月受戒者。弟子不得戒。和上犯提。若十月初已去受者。得戒无罪。如是随其生月。准说应知。今解润者。不是专由十四日。故数取非妨。以其日行周天。以十二月乘十一日。计于三年有三十三日余故。使未至年则有一润。若真以十四为润。则三年不足故尔。若欲数取。减十八日大布萨。尽为十四日。如一年中得十八日。谓十年中一百八十日。八年一百四十四日。合成三百二十四日。以三百日为十个月。以其九月足前十五月。已满二十岁。犹有五十四日。明知羯磨竟时。弟子得戒。和上无罪。五分随文言。听数胎中月年。又听以润月足。若复不满。又听以沙门年足。故知亦取十四日也。亦有用乘五十四日。更向前开。义则不尔。以俗年全不满故。问受戒中亦言数胎等与此何别耶。答此验和上犯不犯。下彰弟子得或不得戒。文同义异也。
○知诤事灭已后更发起戒第六十六
凡四诤之兴。乖理违和。恼乱僧众。备德断理。消殄事怙。辄便发起。更增凶炽助恶扬波。转成弥漫。恼众之深。故所以制。
别缘具五。一是四诤事。二僧如法灭。三知僧如法灭。四辄使发起。五言童了了。就缘起中二。从初至不除灭发起四诤。二时比丘不呵责。不善观者。道僧不识四诤体相起之因。本言彼闇心断理。故曰不善观。观谓观察。若作如是观者不成正观。不善解者。道僧不达七药体相差别义。故曰不善解。解谓决了。若作如是解者。毕无终益。不成正解。不善灭者。道僧不识药病相对除灭之轨。违理判诤。故曰不善灭。作如是灭者。不能究竟消殄。故曰不成灭。此三句发起皆犯提罪。未有诤事。非谓本来无诤名为未。盖就如法灭竟。当时无诤。名为未有。而诤事起者。更发令生。不可消殄。故曰而不除灭。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是四诤事。三如法灭已。四发起结犯。
辨相具释。初句可知。如法下先解第三。解诤者已下却解第二。彼比丘下辨上第四。结犯轻重文四。一起他诤。初结提罪。非分横起重诤。故犯吉罪。二起已诤事有相忓。又可希故。所以吉罗。三除比丘下余四众诤。四观观想下境轻重令对四诤观等四句。观不观想。据迷故无。若对七药及药病相对。亦各四句。境想合有三种四句。文无者略。
○与贼期同道行戒第六十七
断奸禁非。王者之法。既知贼伴与共同行。迹同贼相。清白难分。招世讥丑。过损非轻。故须圣制。
别缘具七。一是贼。二知是贼。三共结要。四同一道行。五不离见闻处。六无因缘下文逐行安隐。命梵二难力势所持等不犯。七越界便犯。
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贼。三共结要。四同道行。五结犯。辨相具释寻文可知。
○恶见违谏戒第六十八
制意有三。一所以不听说欲不鄣道。意欲是生死根本罪鄣道之原。既能口说身喜。为之永沦生死。鄣碍出道故尔。二须谏意有倚傍故。以见在家二果。犹有欲事故。如五分。诸比丘问。汝云何是解。利吒答言。今有质多须达多二长者及诸优婆塞。皆在五欲所吞。为欲所烧。令得须陀斯陀。以是故我作是解。然圣辨鄣道。结有强弱。上品鄣见谛。下品鄣思惟。以见须达等道成初果。犹有欲事。执如是义。说欲非鄣。言同意。理须标别。圣言非鄣者。以治道品殊。各敌对而遣。当分鄣除。异则非此断。故有非我鄣。非谓不鄣于彼。若生胜解。此或斯除。而令偏执。言欲非鄣。耶正殊途。理在于此。须僧设谏。开示是非。三解结罪意。僧既设谏。欲使返迷从正。固执不舍。违法恼僧。是故制罪。违理灭善。称之曰恶。耶心□彻。目之为见。固执拒僧。故名违谏。
别缘具六。一是恶见。二屏谏。三不受屏谏。四僧如法谏。五不肯从观。六三羯磨竟。分释同上。利吒执见审定而言。此是真实。余皆虚妄。以心实故迷情。谓是违谏故轻。
○随顺恶见被举比丘戒第六十九
制意有三。一须举意者。有三义故。所以须举。一此人谬执。说欲不鄣。僧谏不舍。耶心成就。鄣于学路。于佛法中无长用故。二来此人执见心成。若不治举。永无改??忏悔从善。须僧举罚析勒身心。使思??改过有入道之益。三来欲顺人情。或多信受。今以举治绝化道故。第二解不听顺意亦有三事。一若听随顺前人。谓己见为是。转增炽盛。即是损他。二来既随顺彼。必同所见。染着欲事。便成自坏。三来僧既举治。今辄顺违恼僧众。故不听随。第三解随顺三举结罪重轻意。三举义齐。所以此举随顺罪重。自余二举但轻者何。解言说欲不鄣。言说相似。滥于圣教。以灭正法。有坏他义。又自坏行。鄣于学路。亦是顺情。多喜随顺。故制提罪。余二条然是非。更无两滥。灭法之过。坏他义微。随顺义齐。唯有自坏。是以犯轻。
别缘具五。一是恶见举人。二知是恶见举。三随顺同事。四无因缘。谓力势所持及二难等不犯故。五随所同事一一结罪。就缘起文二。初至止宿言语随顺起过。二时比丘开下呵责。前文有四。一违僧谏三配成就。是其情过。二时诸比丘下呵拒僧谏。三耶见心成无所长益。从佛告已下作法治举。四时阿利吒下随顺起过。
满足戒本四句。一能犯人。二知如是下正明恶见举人未舍未解。第三共同事食宿。四结罪。第二句中文四。一如是语人。谓恶见语人。二未作法。谓未为解。三如是耶见。谓恶见说欲人。四而不舍者。谓拒违僧谏。
辨相具解。第一可知。如是语者下释第二四句。供给所须下解第三。若比丘下解第四结罪。就解第三中。初解法财二事。次同羯磨止宿。屋有四壁。一切覆一切鄣。一切覆不一切鄣。或一切鄣不一切覆。或不尽覆不尽鄣。及不下开中九成室戒。并准此文说者善。余文不具。
○随顺被摈沙弥戒第七十
制意有三。一解须摈意。亦有三义。如前戒说。问所以沙弥作摈名者。入道之来恶由信心。沙弥既未受戒。说欲不鄣。违僧三谏。耶心成就。于后受戒。事容难克。故须加其重法。与作摈名怖。以从道大僧。既先得戒。故真举治。不须摈怖。又但口说未作重过。故今加摈明为怖之。是以文言。共行不净者。谓第二篇事。若实犯重。何须谏后方摈。又复多论。若解摈已。应与受戒。故知不是犯重。伽论。沙弥说欲。众僧和已。彼若忏悔。还当摄授。问沙弥不见不忏。同是耶见。何不作摈而举称。此独鄣摈。其义何也。解言。不见不忏。条然是非。与教不滥。又无谏可违。情过轻微。后无顺情化人之义。作举名不加摈称。说欲不鄣。滥于圣教。又违僧谏。复顺情行化。故作摈名。与彼不类。第二解不随顺意。第三结罪。意同前戒说。
别缘具五。一是被摈沙弥。二知是。三同事止宿。四无因缘甄去二难力势等。五随事。缘起文二。初至止宿随顺起过。二诸比丘下呵责。前文有四。初至不舍违谏。不舍耶见心成。无所长用。二时诸比丘不呵所不应。三告诸比丘下作法治摈。四时六群下随顺起过。就初段中。复有四文。一说欲不鄣谏所为事。二时诸比丘下呵责。三告诸比丘下秉法设谏。四彼二沙弥下说欲拒谏坚执不舍。
满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知沙弥下正明说欲不鄣。违谏不舍。即□上谏五句来。一说欲不鄣。二彼比丘下屏谏之轨。文二。初谏莫说欲。故言莫谤等。二世尊不作已下显佛教说鄣释成谏意。三彼比丘下拒屏谏。四彼比丘下僧谏。五不舍者执见心成。第三彼比丘应语下正明作法治摈。即牒上摈治。言三宿者。谓第三宿明相未出已还。故曰三宿。无上二三同宿事。故曰无是事。汝出去下结成摈治。第四若比丘下随顺起过。文三。初重举能犯人。二知是摈治沙弥。三而诱将已下同事止宿。第五结提。下辨相中。但解初句三四五等句。第二略而不释。文显可知。亦可但解第一第四节五三句。
○拒劝学戒第七十一
昔解屏谏为两。谓不受谏。谏作犯人。拒劝学。谏止犯人。以其所谏。不过止作。故总立二戒。若也僧谏多就作犯。唯就倚傍止犯之事。但可不学。更无僧谏。虽有此释。义未必尔。据理言之。拒非违谏。若是违谏虽言了犯。何不同前。缘心虚实。罪有二阶。故知不尔。文言。我今不学此戒者。非于法止。未必止犯。是故文言。我当唯问余持律比丘。故今更解。屏谏唯一。事该七聚。义通止作。虚重实轻。今此戒者。乃是轻人不受训道。故结提罪。是以文言。我今不学此戒。当唯问余持律者。五分。比丘数数犯戒。诸比丘谏言。汝等数数犯戒。莫作此行贞人信施。六群言。我不学是戒。我当先问持法持律。智慧胜汝者。佛因结戒。准此文意。但数数犯戒。斯亦所学义通止作。直言不学此戒。未必专止。若作此解。应名轻人不受训导戒第七十一。上列二部谏戒义中。皆除此一。
次解制意。凡行不自成。必须训导。方能策进。有趣道之益。故善知识者。入道之良缘。然以痴心。陵蔑胜德。如法谏劝。理应顺奉。假说异求。不肯承槁。即是内无进修之诚。复无从善之意。自坏招讥。是故圣制。
别缘具五。一前人如法谏导。二轻蔑谏者。三发言不从训导。四无因缘。谓为知为学。次难问无罪。五言辞了了。
戒本四句。一人。二前人如法谏劝。三不受结罪。四开无不受之??。为学为知。故应反难审定。辨相略不解第四句。余三具释。不犯中其事实尔者。谓前劝非理。更咨胜德。所以无违。
○毁呰毗尼戒第七十二
然戒为众善之本灭恶之原。超生死之舟。趣涅盘之正路。理宜赞叹。令人修学。使戒法兴显。千载不坠。令反毁呰乖隔人心。使不诵习。致令正法于兹沦灭。败损非轻。所以须制。
别缘具五。一是毗尼前比丘诵毗尼时。甄去未诵时呵。诵竟呵。皆犯小罪故尔。三作灭法之意。四发言毁呰。五言辞了了犯便。缘起文二。初至忧总毁呰起过。二余比丘已下辨呵责。文言用此杂碎戒为者。多论。若诵初篇中一戒。呵言杂碎者一提。如是一一戒皆得一提。若通言何用此四戒为。正犯一提。若诵戒序。呵言杂碎。亦得提罪。多论问曰。戒序非戒。何以得罪。答戒序序说二百五十戒义。若呵序者。即是通呵一切戒。是以得罪。
戒本三句。一人。二前人诵毗尼时。三作是语下毁呰结犯。于中文三。一毁不诵习。二说是戒时已下释前毁意。谓令人恼。令人愧。令人怀疑故。三轻呵已下彰过结罪。
辨相中具解。彼比丘自说下解第二句。言通四种。谓说有自他。诵亦自他。文中总言诵时。次作如是说语下解第二结罪。一一结提。诸随经中有毗尼相。毁呰同犯。所以然者。多论有四义故重。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而生。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而住。三是趣涅盘之初门。若无戒则无由入涅盘城。四是佛法璎珞。能庄严佛法。具斯四义。功强于彼故。毁罪重轻无此义故所以轻。此谓小乘契经。若毁大乘。其罪极重。
○不摄耳听戒第七十三
凡解不孤起。恶藉说假听。方能开晓心怀。识达耶正。犯相轻重。顺教奉修。有出道之益。今反痴心怠堕。不肯听法。迷于圣教。事等面墙。动成滞碍。莫由进道。轻慢圣法。失利处深。故所以制。
别缘有四。一是说广戒时。二身在说戒众中坐。三作不听之意。四说过五篇。便犯提罪。随其中间一一戒不听小罪。只律中间不听小罪故知。就缘起文二。初至说戒经来。正明自知有罪。恐他发举。自言始知。望得无过。二诸比丘察知已下正鄣呵责。
戒本三句。一人。二说戒已下自言始知。三余比丘下证其久知。结罪属彼。若二若三迳于说戒。足应得知。何况多也。若实久知而言始知。犯妄语提。若也本来无知无解者。无妄语罪。便有不摄耳听法罪。由不听故。不识戒相。故曰无知无解。以不知故。遇缘起过。自坏心行。故曰若犯罪如法治。不以无知得脱。以识事故。应更重增无知罪者。根本罪上缘而不了。复犯无知之罪。故曰重增。不能生善益己。故曰汝无利。重加无知。故曰不善得等。所以有此无知者。由不听而生故。下结根本不听之罪。
下辨相中。具解上三。初句可知。彼比丘下释第二。若自说时。若他说时。若自他诵时。对此四时发言。始知唯他说戒方有不摄耳。余比丘下解第三。说戒时不善用意。一心听法。无知故重。与彼放逸提者。非但无知故犯根本罪。由先不听故。此二罪之外。复有不摄耳罪。故言重。与不犯中。初二句开无不摄耳。戏笑已下开无妄语。可亦通开不摄耳罪。本曾间说者。受戒已来未迳说戒。未曾闻广说者。或闻心念三语等。亦曾开略说故。
○同羯磨僧物与知事已后悔谤僧戒第七十四
物僧共有。众情非一。既详和作法。赏知事人已。辄便悔反谤僧随爱而与。验动群情。喜生诤竞。递相苦恼。不得安乐修道。故制斯戒。
别缘具四。一是僧物。谓僧得施物非常住僧物。其常住僧物。衣裘票帛。田地园林。不得赏知事人。如其与者。与受俱获罪也。只律僧物者。若众中分物。僧伽梨等。如是一切应分故。十律。僧应分物。二同作羯磨。赏知事已。三辄便悔反傍僧随爱。四言辞了了便犯。所以不谏者。已自共僧作法而与。若僧有爱。彼亦有爱。更无有滥。何须设谏。
戒本三句。一人。二同作羯磨赏知事人。三后如是言下谤僧随爱。结罪文三。一随亲友。二以众僧物与。三结罪。
辨相中。第二句略而不释。余二具解。下三众犯者。口唱和同。后悔得罪。无同羯磨犯。
○不与欲起去戒第七十五
如法僧事。理宜详遵。许无乖隔。今隔僧作法。辄便舍去。心不和同。鄣碍僧事。恼众非轻。是以圣制。
别缘具五。一是如法僧事。简不犯中事可知。二知如法。三不与欲。四辄起去。只若大小行。须臾还不废僧事无罪。十云。若大小便。若不离见闻。不犯。伽论。起大小行。不舍见闻处。不名离众。舍见闻离众。准如斯文。若正作法不得行来。有竟未竟。中间暂往来者。可如上说。五双脚出户便犯。五分。屋下作法随出提。若露处面去。僧一寻地去。多多逸提。神通去地四提。
满足戒本三句。一人。二众僧作法。三不与欲下去。而结罪。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僧者已下释第二句。一解僧。二释事。谓十八法。五分作法三羯磨提。若不作法吉罗。若比丘下辨第三句。
○与欲已还悔戒第七十六
凡如法僧事。理宜顺可。先与欲已。见治同从。以偏私之情。辄便悔反。说言不成。相朋毁法。恼众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具四。一是如法羯磨。二如法与欲。三辄便后悔说言不成。四言章了了便犯。缘起文二。初至不与此事欲来。正明如法与欲。悔言不成。二诸比丘闻已下呵责。
戒本三句。一人。二如法与欲已。三悔而结犯。
辨相具解。下之三众不得与羯磨。欲后悔罪亦得。余事情和。后悔犯吉。
○屏听四诤戒第七十七
凡公言则理显。屏语喜随情。今徐行窃步。盗听彼语。传于彼此。情存斗乱。过是不轻。是以圣制。
别缘具五。一先起四诤事。二前人评量。三作斗乱彼意。四往波盗听不令觉知。五闻语便犯。问若闻语犯者。何故戒本听此语向彼说提。答此就屏听者。意本屏听。此语为欲向彼说。作斗乱意。听时得罪。不待向彼说也。若向彼说得罪者。落在两舌戒。不在此摄。问此戒所以听时即犯。前两舌戒待传彼此方犯者何。解言。前戒先未有诤。一往听时。未必生诤。要说方犯。此戒先有诤事。若往听者。必生其诤。过情深重。是以听时得罪。
戒本三句。一人。二先共斗诤。三听此已下屏听结罪。
辨相具解上三。
○瞋心打比丘戒第七十八
凡出家之人。理须居忍。堪耐恼缘。今乃内怀瞋忿。加打前人。自坏心行。忽逼前境。过损非轻。故须制也。
别缘具四。一是大比丘。二瞋心。三作打彼意。谓有病等缘不犯。四打着便犯。
○手抟他比丘戒第七十九
前戒限分中。制打着始犯。此戒深防中。制以手拟抟即犯。不待打着。着前戒摄。
○无根谤戒第八十
制意犯缘多少与四重谤同。唯为轻别。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瞋心。三无根。四举残法诬人。五结犯。
下辨相中。略不解第二。余者悉释。初二别解。四五合辨。亦可具释。谓二四五句合而广解。准上亦应具约六心。以防巧情。及举书使手印轻重相等。易故不论。及对谤四众。其文亦略。假根亦犯。此等并略。
○突入王宫戒第八十一
凡王者自在。情多奢婚。纵礼无时。容相逼斥。彼此怀愧。理非所宜。又复王宫采女。艳色丰□。动乱人心。容生染着。自坏心行。过在匪轻。是故圣制。
别缘具五。一是刹利王。二王与夫人同在一处。三王未出未藏宝。四无因缘。谓有奏白被请诸难等不犯。五突入宫门便犯。五分。入王宫双脚过提。随入远近。多多提。
缘起文二。初至此事无苦。正明突入起过。二迦留已下发觉呵责。前文复二。初至无有鄣碍。王与夫人信敬心故。听比丘入宫。突入缘起。二迦留已下入而起过。前文有三。初至第一夫人正末利。奉献佛食。现为夫人。二既得现报。荷恩处深。是以从高楼已下礼谒致问。说法生信。三还至宫中已下化生俱信。听诸比丘入出无碍。就第二致问文中有三。初报恩致敬。问佛因果四句疑事。二尔时佛告已下广为解释。令生信解。后如是末利已下一一结示。三尔时末利重白已下正明末利心领发愿受道获益。末利夫人虽第二第三重受五戒。乃可增其善心。更不重发。犹本所受。此多论释。又如成论及心论说。悉重发戒。已如上说。
戒本四句。一人。二是刹利王。甄去其余小王不犯。三王未出下正明王与未人同在一处。四而入已下突入结犯。
辨相具解。初句可知。王刹利下至浇头种解第二句。未出者下释第三句。若比丘下解第四结罪重轻。
○捉遗落宝戒第八十二
宝物利重。入情多贪。既落在地。事是难近。虽好心拾取。为欲还主。致彼诬谤。清浊难分。莫能自拔。又复既取此物。容生盗心。临危事险。行非高节。败损不轻。故所以制。若非遗落。捉犯小罪。
别缘具五。一是遗落物。二是宝及宝庄饰具。三非僧伽蓝内及奇寄宿处。四无盗心为欲还主意。甄去有盗心。不犯此戒。五捉取便犯。所以听僧伽蓝内及寄宿处取不犯者。解言。若不取者。脱有异人将去。犹不免讥谤。是以听取待主咨当还。以自心讥过故尔。
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所捉遗宝。三自捉下能捉之业。四除蓝等处不犯。五结罪。若比丘下诵前第四除蓝等句。辨相之中略不释第三业第五结罪句。余三具解。初二句可知。若比丘在僧伽蓝下。正彰二处捉之方法。待主欲还。久久不来。只言。金等无人来取。至三年听随三宝分中得处。当界分用。十律。过五六戒。四方僧用。五分。十二年不取者。集僧平价。作四方僧用。后来索者。出僧物偿之。
○非时入聚落第八十三
凡出家修道。理无游散。时为济命。事须往反。既是非时。无缘而入。妨废修道。招致讥丑。损处不轻。所以须制。
别缘具五。一是非时分。二向白衣村。三无启白请唤诸难等因缘。四不嘱授。五入门便犯。若住处无比丘可嘱。有三宝缘。听入无罪。若行至夜。欲入村宿。只律。应展转相自无罪。不白犯。依此律。容可不白不犯。五分。若行经聚落。若暮往宿。及八难起不犯。非时入村。此律不犯中。道由村过不犯。
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时。三入聚落。四不嘱授。谓不行开法。五结罪。辨相具解。
○过量床戒第八十四
高床长慢。理非所宜。事须依法。不容过限。过则长贪。违反圣教。故制不听。
别缘具五。一是床。二为己作。三过量。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便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限量。三截竟已下过而结罪。
辨相具解。只律。高床下戒并言应先截坏。然后悔过。
○兜罗绵纻床戒第八十五
以其多生细小诸虫。用损物命。违于慈道。所以不听。亦五缘成。一是兜罗绵。二贮木床。三为己。四自作教人作。五成便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贮木床。三结罪。
辨相具释。此上二戒。十律随坐坐提罪。
○骨牙角作针筒戒第八十六
以其小物。用功甚重。事无多益。劳苦繁数。废损家业。招致讥过。故须圣制。
戒缘别具五。一是牙角。二作针筒。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便犯。尼多在等。不喜游行。作之义齐。但犯小罪。
○过量尼师坛戒第八十七
自下四戒并不听量过者。信施之物。理宜应法。趣得遮鄣。资身便罢。今过量而作。长己贪求。外损信物。作无用之费。经求废道。患累处深。是以圣制。尼师坛者。此方名覆卧衣。谓覆鄣眠处。护卧具故。
别缘具五。一作尼师坛。二为己。三自作使人作。四过量。五成即犯。下之三戒。犯缘并同。唯以体殊为异。
缘起文二。初至尼师坛过量起过。二时诸比丘呵。前文复二。初制畜坐具鄣身受用。二六群已下因圣听作。过量起过。
满足戒本三句。一人。二出量数之法广狭长短。三过作结罪。佛搩手。五分。长二尺。长中长五尺。广中四尺。是名应量。过则是犯。五犹尚犯。何咒俱过计。通明尺重。理应如是。但因迦留。各增手搩。戒本别增致人有。或谓要须续。此义不尔。
○过量覆创衣戒八十八 过量雨浴衣八十九
此等二戒其义并同。故不烦释。问所以此中上二下一。尼但犯轻。过量雨衣。与僧同犯。其义何也。解言。雨衣外用。女人漏形。恐丑相外彰。喜广长作。故同犯提。余之三戒。随身着用。尼好小作。过希故经。
○过量三衣戒第九十
问上之三戒。佛搩手定出量限。此三衣戒。所以随身量不定者何。解言。余之三戒非是沙门道服水仪。随其大小。皆得受用。故定出量数。此三衣戒。是三世诸佛道服之标。若依佛手定出量限者。人有小大。皆不称体。威仪丑恶。故随己身量。称形故尔。以衣不定故。得与佛等量戒。余三定故。更无等过之义。所以缘起。须制难陀着黑衣者。解言。难陀色身与佛相滥。诸比丘见谓之为佛。彼此怀惭。制着黑衣。异佛衣色。故所以尔。诸比丘衣色与佛同等。六群比丘见己衣色既与佛同。谓量亦应等。遂使与佛等过而作。故须明之。问衣制过量戒。钵何不尔。解衣若过量。得截而用。人喜过作。故所以制。钵若过量。截无用义。人不喜过。故不须制。又复衣体同佛。谓量亦等。喜与等过。故有斯戒。钵体异佛。不喜等过。故不须制。问佛之衣钵所以有同有异。答一切诸佛法畜石钵。是以如来弃人中石钵。取天细腻石钵。着人中衣。表人天师。良厚福田。由着人中衣故。与比丘三衣体同。钵非人钵。故使不同。问比丘所以不畜石钵者。比丘福浅。不能感物。又此难得。恐废正修。又担持重故。人中石者。复不任用。故制不听畜。畜得兰罪。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七门分别。一解来意释名。二解置四所由。三次第之相。四违制不同。五持犯方轨。六自分胜进。七二部同异。
初门来意者。上篇虽明威仪。若离讥嫌。进道莫由。是以次明离讥嫌。进道莫由。是以次明离讥过行。西音波罗提提舍尼。此名向彼悔。故下文言。我今向诸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又可名为可呵法。亦是文言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故。
第二门者。凡起讥过。托二眷属。一内眷属。二外眷属。内中有二。谓若私屏及以众中。初戒私屏起过。比丘与尼黑服是同。而男女相别。[彰-章+身]在聚落。自手取食。容生染秽。招讥损道。对离斯过。故制初戒。若于众中。偏心指授。迹涉回私。嘿受不呵。于众不显。对遣此过。故制第二。外眷属中。就聚落兰若二处。以兴过讥。谓学家过受。令他罄竭。招世讥嫌。对离此过。故制第三。兰若起者。懈怠迥险。安坐受食。致贼触娆。送食妇女。招讥不轻。对离此过。故制第四。始末差分。有斯四益。
第三门者。内众情亲。又是师义。喜起此过。故在先明。俗人外众致犯义希。故在后说。就内众中。私屏为数。众中是希。故有先后之别。外中聚落喜犯。兰若不数。次此之宜。理所然矣。
第四门者。就此四中。第三戒违僧制得罪。此学家羯磨。实是亦佛教诸比丘作此羯磨。然佛不自秉。若诸比丘未为作学家羯磨。无僧制可违。受食无罪。由僧作法制而生。故曰违僧制得罪。此制不异佛制。随人异故。自余三戒咸违佛制。无僧制可违。
第五门者。此四戒中。二四两戒具二持犯。言二持者。若见尼指授心而不食。即是上持。若见事时。即顺圣教。作法而呵。大姊且止。身业食时。不生罪过。名曰作持。此之二持名体俱别。二犯者。若见过不呵。食便得罪。由止而生。故曰止犯。虽止不呵。若身业不食。无此止犯。复由身业食食而生。乃名作犯。望前名止。望后为作。此罪体一而名有别。又可二持亦是体一名别。如作法呵。名为作持。以其呵故。虽食无过。反前作犯。岂非止持。第四兰若止而不食。名为止持。若顺圣教。语言檀越莫送食来。而施主知故复送来。虽食无罪。名为作持。二犯者。不语檀越。名为止犯。而受食食即是作犯。余之二戒。止则是持。作便是犯。
第六门。前之三戒。自分行中以离讥过。第四一戒。胜进分中以离讥过。
第七门。二部同异。尼并吉罗。总是希故。随事论之。至文中释。
○在白衣舍从非亲里尼自手受食戒第一
大僧上尊。尼是下众。敬上情殷。所有饮食。皆悉舍施。竟不筹量。得便受之。致彼饥困。废修道业。又复非亲容生染患。招致讥丑。损坏非轻。所以须制。
别缘具五。一在俗人舍。二是非亲里尼。三无因缘。除病缘故。四自手取。五食方即犯。所以除亲者。上明共坐同舟等外相不练。讥患无殊。故亲亦犯。此中俗人家内情相委练。实亲无讥。故所以开。病人苦恼不容生过。为济命故。亦开无犯。四直地遣人。表敬相不绝。无讥故听。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在村中有非亲里尼。三若无病下正明自手取食食。四是比丘下违教结罪。隐其梵名。就汉称结罪。故曰悔过法。
辨相具解可知。尼得轻者。大僧上尊。自手授食。与尼义悕。致受非数。故但吉罗。
○在白衣舍偏心指授食戒第二
凡众贵清美。不容秽迹。然今此尼以偏私之情。公于众中。越次指授。似成回私。污辱处深。大众既睹其过。嘿受不呵。即表众心不净。容隐恶人。故制举众并不得食。问所以不开亲及病者何。答既是众中偏心授食。招过无殊。故亲之与病。皆合可呵。今嘿受不呵。举众情过故。所以不开。
别缘具四。一是白衣舍。二偏心越次授食。三大众嘿受不呵。四食之便犯。
戒本四句。一人。二正明白衣舍尼越次指授食。三比丘应语言下佛教比丘作法呵止。四若无一比丘下不呵结罪。
辨相具解可知。尼得轻者。大僧指授。与尼义齐。致受不数。又复下众呵上义难。情过是微。故所以轻。
○学家受食戒第三
凡受施之法。宜自限量。不容过分。今此学家见谛弟子。于三宝所。乃至身肉不惜。然此比丘竟不筹量前人有无。取索无节。令彼罄竭。因福致困。生外不信。又现受者。贪取过度。心无慈愍。今僧制遮护。知而故受。事是无理。所以制也。
别缘具五。一是未妻俱得见谛。二僧众与作学家羯磨。除未作故。只律。夫妇互有凡圣。不得为作羯磨。若夫妇于三果中。或俱是。或互是。得与作羯磨。五分亦尔。三无因缘。除病请等不犯。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与。为表敬相不绝故尔。五食之咽咽犯。
缘起文三。初至之尽正明起过。二比居诸人下正辨呵责。三告诸比丘下慈愍学家。教僧立制。约勒四方。不听受食。此羯磨与人相应法。谓与比丘相应。四方僧制。故下学家乞解者。乞解僧制也。五分。若其家财物竭尽者。僧有园田应与之。使毕常限。余以自供。若无僧有异供养时。令其家作。使得遗余。若复无者。乞得食时。就其家食。与其所余。若不尔。父子安置比丘寺。妇女送置尼寺。给其房舍卧具。乃可分衣物。悉皆与之。然今此律且立僧制。
满足戒本四句。一先明学家僧作羯磨。二若比丘次出能犯人。三作如是已下正明无缘自手受食。食四是比丘下违教结罪。
下辨相中。先解第二能犯之人。却解初句学家犯之境缘。余文可知。尼是下众。感彼情薄。必无倾竭之恼。故所以轻。不犯中学家乞解者。此文但言财物还多。乞解僧制。佛即听解。十律。若学家财物。减损不增者。若乞不乞不舍。若财物增多者。若乞不乞。皆应舍学家羯磨。若财物不增不减者。若乞应舍。不乞不应舍。若作法竟。五众俱不得取。若舍羯磨竟。五众随意取。
○兰若安坐受食戒第四
凡在兰若。事须翘勤。方乃安坐受食。非进道之宜。又复迥险多有贼难。送食往反。因致困辱。恼坏其心。招世讥累。是故圣制。五分。若军行迳过与食。若贼来自持与受不犯。若送食人忽至僧坊。比丘不知者。佛言听一人受自出一分。余行与僧。以己食分。从僧中一人贸食不犯。若送食是贼见不得去。应与袈裟着。若故不得去者。应获与剃发着法服送令去。
别缘具五。一是兰若险难处。二先不语檀越。三无病难因缘。四自手食。除置地使人与。不犯故。五食之咽咽便犯。
满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明在兰若险难处。三先不语已下在险难处安坐受食食。四应向已下违教结罪。第三句中。先不语檀越者。若语莫来。来而得受。故曰先不语。虽先不语。蓝外得受。故曰蓝外不受食。而在蓝内受食。虽可蓝内病缘不犯。故言无病。置地亦开。故曰自手受食食。如此释时。唯在兰若。蓝内受犯。余道路蓝外村中并悉不犯。义似顺初戒本。又复一释。蓝外道路有难处。亦不得受。唯在聚落受之无犯。故缘起文。语诸妇女莫出道路。有贼恐怖。若已出城。应语言。莫至僧伽蓝。中路有贼恐怖。既二处俱犯。释此文时。若先不语檀越者。若语檀越。莫送食来。蓝及道路受俱无罪。以不约束。二处受犯。然文反学举不行。约束法中。语檀越二处不受。但举蓝外道路不受。略无蓝内不受。故言先不语檀越。乃至不受食。次正举受犯。以不语故。二处受犯。但言蓝内受犯。略无道路。受此乃绮互。下无病等余缘可知。若如时立缘之中。应言兰若道路有险难处。
辨相可知。尼无兰若。假有齐轻。
●第七段众式叉迦罗尼法
此言应当学。直言其众不列数者。解言。此篇威仪违失。乃有无量。不可以限数往□。故但言众。若就所防彰目。应言众突吉罗篇。今隐其所防。治行受称。故名为学。式叉言学。迦罗尼名应当。以语例故。论其学也。实通上四。唯□此所以偏彰者。然此篇威仪微细。自非专玩。在心勤加护持。其行难成。故加劝学之目。又复能持。具足无缺。学行之络。彰学功义显。故独受学称。语其威仪。事乃众多。今且采要百戒。重而喜为。轻心易犯。集在此明。余者杂威仪中辨。于中身口分别。有二十戒。自口作业。假他身犯。如持仗人说法等。余应身犯。其相可知。
次持犯分别。若就应学以辨。并二持犯。谓起心修习名为作持。望不作高下着衣等事即是止持。无心崇习说为止犯。而作高下着衣等事名为作犯。若言作法得作前事名作持者。唯杖囊一戒容二持犯。余咸止持作犯。若如前释。上之四篇。亦应悉二持犯。何独于此。答理实应然。不犯此中。名应当学。故余不类。
此且作是释。文分为四。初有五十一戒敬僧威仪行。二不恭敬人不得为说法下有八戒敬法威仪行。三不得止宿佛塔中下有二十六戒敬佛威仪行。四人坐已立下有十五戒能敬之人。于四威仪。杂明敬上三宝之戒。先敬僧者。据住持三宝故尔。所以须明敬僧行者。然衣裳服饰。行坐进止。饮食出入。皆是僧之威仪。齐整端严。举动应轨。彰己内有道法之心。外睹信敬。生长世善。光显佛法。益利僧众。违则自坏心行。外长他恶。于彼僧宝。情生轻薄。污辱不少。故须制彼。敬僧威仪人不自成。功由于法。故敬法。法者疗生死之良药。展开道之眼目。若敬而顺行。则超越众累。清升彼岸。慢而轻毁。则永沉生死。长沦苦海。殃累之深。持宜须敬。法不自弘。宣由道主。故须敬佛。佛为尊导。独拔累表。解超众圣。万德圆极。大悲开化。利益群品。其恩深厚。事须敬以求度世。是故须制。尊塔灵庙。洁净安处。夙夜展虔敬之仪式。以上别收未尽。复须杂明四威仪中敬三之行。
就敬僧中。分文有四。初有二戒。正明教诸比丘着衣裳法。使齐整端严。应法无失。自行成立。外生物喜。违则制罪。初戒着涅盘僧。次戒着三衣。第二从不得反抄衣已下说不得戏笑。坐亦如是。有二十三戒。入村受请。行来进止。从用意受食已下讫洗钵水。有二十三戒。食上方轨。第四生草上大小便下有三戒。便利进止。因缘广辨。皆彰威仪违失之过。唯戒本中偏彰能治之行。举以劝学。不明所防。互举故尔。以故作者。故违圣教。作不齐整着衣。犯根本突吉。母经。对手一说忏。此亦篇义。妨今解责心非威仪。吉罗者不应。故违圣教。非但犯根本之罪。复得不应而作。失威仪罪。此亦啧心悔。一切戒犯。皆有二罪。非若此篇。如上好树不应故斫。而斫犯。坏生种提。复非威仪吉。如语上生坐举卧具出门提。复得非威仪吉。类知一切。若不故作者。此识事作故。然不作故违圣教之意。犹犯根本责心小??。无失威仪吉罗。斯之三吉虽有根条。减责心悔篇中所摄(此一既尔下戒同然)。
●第八段七毗尼法
于中文三。一至说戒经来。牒举章门。由言七悔过法。除已起之诤。就所灭名之故尔。二若有诤事下二句劝学灭诤。三应与已下别列七戒。是中应与七灭。而不与者犯突吉罗。即上戒式叉迦罗尼应当学义。故尼律中。尼不为他灭诤提。下文比丘吉。彼含此离。遂为七戒。上来百戒自行威仪。以彰应学。此据众法。除诤灭罪。以显应学。二处戒本并不举所防。直言应当学。应与现前等。故知一类但以众别有殊。故分为二。问都收一百七戒。总成第五篇也。七灭道理。文义苞富。不可轻言。下当广说。
●第二分 比丘尼律
三门料简。一僧尼离合。二先后次第。此之二门已如上释。三尼之同戒。最初有无。一释虽可形别。起患义等。但使大僧先犯。禁该二众。设后犯者无别有初。广教颂故。尼若犯者。即是第二。又复五分可是同戒。忧波问为一部一部持。佛言。皆作二部持。十律。佛在僧前。结同戒已。语诸比丘。汝等以是戒。向比丘尼说。作是语已。入室坐禅。尔时诸比丘遣?提比丘。汝今往诣王园精舍。为比丘尼说之。?提即承僧命。往至尼所。令集一处。语尼言。佛为我等制同戒。我及汝等应共受持。尔时长老比丘尼皆言。善好受持。时偷兰难陀尼在众中。语?提言。汝愚痴不了。不能定知。我等可以汝语故。持不持耶。我等当问余比丘持修多罗者。若应持者当持。不应持者不持。如来即制比丘尼轻呵比丘戒。以斯推验。明知同戒。无别最初。问若使同戒无别初者。减年受戒。与外道食。长钵大僧犯。尼应第三。所以尼中。别有最初。答此就罪同。应无别初。但有缘异。谓减年有学无学。与外道食。境缘宽狭。钵时有长短非类故。若尔尼离五衣宿。俱犯提罪。比丘离三衣宿提。余二衣吉。亦是宽狭。理应别初。何以直列。答若据不同。应别有初。莫不皆对。受法明违。故无别初。又若尔所以同戒。要因大僧先犯以制尼众。无有一戒因尼制僧。尼不同戒。因尼先犯。以禁比丘。岂可当时先因比丘。并犯同戒。禁尼众说。尼众方犯。不同戒耶。此实难解。答此等同不同戒。僧尼二众。犯应杂乱。为分人别。是故同者列之在初。余不同者并后列之。若尔先后可尔。何同戒无有一戒因尼制僧。又更一释。大僧与尼。男女位别。何得因此制彼又复望尼。偏过未起。如何逆制。谓二众同犯。皆别有最初。所以知者。如尼初戒。与僧同犯。下开亦言最初不犯。故知别初。如斯解时。可同犯戒。应更别出起过之人呵责制戒。但大僧中已明起过呵制。若更出者。不异于前。为离繁文。略而不出。直列戒本。余二律中。告尼众言二部持者。此谓告知同别。共学不共学。非是由此制彼名共。以是义故。各别有初。
尼律六文。总为四门。一五篇。二七聚。三方便。四持犯。委释其义。如前已辨。
第二别解。即为六段。先解初夷。于中亦两。一总二别。总解十门。一三毒起成。二身口差别。三自作教人。四犯境宽狭。五克漫不同。六饰误不等。七谏不谏别。八僧尼同异。九尼下二众任运有无。十持犯轨。
初门者。位以为三。淫触八事三起贪成。二有四戒煞盗?随三事起成。三妄语一戒贪痴起成。所以可知。
第二门者。一义判时位亦为三。谓淫盗煞触。若身业犯。妄语七八。此三唯口。口有同异。八事一戒通于身口。又更一判。淫触害身。盗煞二戒身正口兼。妄语一戒口正身助。八事一戒身口通犯。?一口止共身犯。随举违谏。自口止业。假他口作业犯。有六差别。
第三门者。位可为三。初一下四。此之五戒自重教轻。煞盗二戒自作教人。彼我俱犯。妄语一戒自作正犯。教同不同。
第四门。初戒境通三趣。余七唯人。淫触八事。此三男报。?藏局女。余之四戒义该男女。随举少异可知。七八局道。前六义通道俗。七八唯具。余亦义通。
第五门。初戒漫克俱犯。下之七戒盗煞与妄漫一切犯。克心之中。有犯不犯。触等下四局在克犯。以取染心。知人名种。随顺违谏。岂可漫心而成此罪。故专在克第六门。前四同戒。若配错误。位为四定。同比丘中说。下之四戒。摄同妄语。所称错之与误。并悉不犯。亦可解八。容有误犯。余无可知。
第七门。前之七戒无倚傍可执。故不须谏。第八有倚傍故。坚执有滥。故须设谏。
第八门。初之四戒僧尼同有。而于四中下盗煞妄全无有异。淫之一戒境界翻到。下四深防。尼有触等。位以为二。前之三戒重轻不同。触戒有四差别。尼重僧轻。八事之中僧犯三罪。捉手犯触残。共诸共期容犯粗语。捉衣犯兰。余容小罪。覆藏一戒境有宽狭。随顺一戒。有无不同。尼倚八敬。随顺须谏。故犯重夷。僧无倚不谏故无。
第九门。初一下四无教人为己。故无任运。盗煞妄等有自作方便。或复教人为己。容任运犯。
第十门。?藏一戒具两持犯。以有作法发露义故。余各止持作犯。
次下别解。不净行戒。一制意犯缘。悉同可知。文分二。初至久住明结戒相。略举三文。一略举犯文。二告言已下还是制广补略。三集十句下招生十利。第二欲说戒者已下明说戒相。以彰教法。文亦有二。初明戒本。但有四句。所以无共同等者。答只五二律悉具八句。同于大僧。此律文略。十律尼戒本同者。文不别列。故知亦有共同等四也。其比丘尼舍戒。为成来去无鄣故尔。尼中舍者。恐在俗污犯。所以须舍。如十律说。无重出家。故彼文问。颇有比丘尼舍戒。更与受戒不犯耶。佛言有。若比丘舍戒已。转根作男子。与受戒不犯者是。
第二若比丘尼下广辨。于中文二。初解犯相。二不犯者下解不犯相。前文复二。初尼犯相。二解四众犯相。前文复二。初略解戒本四句成犯。二有三处已下广解二三两句。对三趣行。非成犯之相。就中复有二。初至亦如是犯差相别。二若比丘下明轻重相。前文复二。初举成犯境缘。二若比丘尼下广辨造境。成犯方法。境界文二。先总举三趣。二复于三种已下望三趣横列。各三三合九。谓重非之境成犯文三。一自发心犯。二若比丘尼下为怨贼逼己造境犯。三若比丘尼下为贼怨等逼尼身犯。自心犯中分二。先造觉境犯。后对不觉境犯。觉境分三。谓男子二形。次及黄门。男中复三。人非人畜生。初人中先以三处对人。男子境作三句。次以隔等四望于三处。有十二句。下二男亦尔。合三十六。黄门二形类亦同尔。便成一百八句。不觉境中分三。谓男二形黄门等是。男中复三。人非人畜生。人男复三。谓睡眠新死及少分坏等。尼自以三处对前作九。次加隔等四。有成三十六。下二男亦尔。合一百八句。男中既尔。余二形黄门类然。并成三百二十四。通前觉境。都四百三十二句。
次怨逼中分二。先造觉境。后对不觉觉分境境分三。谓犯男及二形黄门。犯中男分三。先犯人男。谓以自身三处犯男作三句。次加乐等六。又加隔等四。合七十二句。下二男亦尔。合成二百一十六句。二形黄门亦然。合成六百四十八句。不觉境分三。谓男二形黄门。男中复中复三。人非人畜生。人男三。谓睡眠新死少分坏等。尼以自身三处犯男即九。次加乐六句。合五十四句。又加隔等四句。合成二百一十六句。余二男亦尔。合成六百四十八句。男中既尔。二形黄门亦然。令一千九百四十四句。此谓三个六百四十八。合以作法。通前觉境。合二千五百九十二句。
第二怨逼中境应通九。今且约人三逼已三处即九。又加乐等六。又加隔等四。合成二百一十六句。又前乐中文但有五。谓于二时不乐中。少出时乐。前二时不乐句。准上僧中。故言六乐。初自作轻重。二教人文三。一比丘教尼。二尼教尼。三余众相教。问?藏他夷。还犯夷罪。所以教他而犯轻。解言。教人行非。前人未必定随我教。又复容有发露之理。故犯兰罪。覆他解义。前人先已作过。恶心流利。但使?藏必作不疑。既是?藏。复无发露之义。故得夷??。又且教人限分中制。所以犯兰。?是深防中制。为是结夷。二制既殊。所以非类。
○盗戒第二 煞戒第三 妄语第四
○摩触戒第五
凡女人之性。染爱情深。既受摩触。适悦处重。又人轻易陵。义无自固。容成大恶。临危事险。可坏之甚。故方便之内。制以深防。但使受乐。即结夷罪。通结如上。
别缘具六。一是人男子。二人男子想。三俱有染心。四掖已下膝已上。腕已后身分。甄去轻境。染微无逼。不须深防。但得轻罪。尼以轻触男重。男以轻境触尼重亦犯。未必要取二俱重境。五二身相触。除去衣互有无。不犯重故。六受乐便犯。问尼解男犯夷。名深防制者。如解衣互有男。何故僧尼俱犯兰罪。答女人重境身分。生他染强。畏致陵逼。故方便之中制与重罪。名为深防。若衣互有无。境粗染微。陵逼义兰。故使僧尼俱齐限分。亦可兰名通含轻重。深防兰重。限分便轻。义何有妨。分文解释。如大僧无异。可以此知。
缘中文二。初明起过。第二守房。小沙弥尼下呵责。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明尼有染心。三所摩境界染心男子。四从掖已下以其重境受他摩触。文三。一出分齐。二身相触者谓俱无衣。三若提下摩业。五是比丘尼下违教结罪。六是身相触者制名尼摩角戒。对僧料简。有四不同。一大僧解戒。不就陵逼。莫问前女死治俱犯。尼据陵逼。简死取治。二比丘不问女之小大但使受乐。亦得残罪。尼取逼义。要大非小。三比丘触女。但自有染。不假前染。尼约逼义。非但自染。要须俱染。故此文言受染污心男子。四僧摩前境。重轻俱残。是故文言。若捉手若捉发。尼唯重境。以其得境处深垢情厚重。容有陵逼。故制重罪。若得境处残。垢情微薄。复无凌义。但得轻??。落在八事。
辨相具释。上五略不解制名。下三戒同尔。文言掖已下者。解第四摩业。文三。一解上定境深残。二身者已下解身相触。俱无衣语。三若提摩下释上第三列其摩业次第。释初境浅深中。问此据已下夷。明去掖已上兰。何以故。八事中捉手者及至腕兰。解云。前就身中。辨分齐故。言腋下膝上。下捉手者。就据中以别分齐。故言腕已上夷。腕已下兰。五分。摩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夷。男作男想已下。释第五结罪文二。初至突吉罗解成犯相。二若比丘尼已下轻重相。前文有三。初至偷兰遮二俱无衣乐重犯夷。二男作男想已下互俱则情涉。得偷兰遮。咸是方便。有趣重势。故未必同僧。三男作男想已下俱则情薄。犯突吉罗。其间是非废立多少。一同比丘而可知。唯除死等三境不犯。俱无衣中五及俱。设有九九业各尔。合八十一夷。是男疑八十一兰。余之二位通不受乐。故并说合一百六十二也。重轻文五。一当趣就业。二异趣。三女人已下约其形报。四男子提足礼下境心有无。五境想五句。
○八事成重戒第六
前戒得境处深。染情垢重。故制深防。一触成重。此戒亦是染心所为。触境处浅。染心微薄。要假八事相资。过集积增。垢情转着。趣重必然。故须抑制。满八成重。
别缘具五。一人男子。二人男子想。三俱有染心。四犯前七事未忏悔。五作第八事便犯。若八过捉手。不成重罪。以事是一故。或一男犯八。或八男犯八。若一时犯八。乃至八年犯八。亦无次第。但使满八。皆揽成重。
戒本六句。一人。二内有染心。三犯之境界。四受捉手已下正作八事。五结罪。六制名。
辨相。亦解上五。捉手者。已下释第四八事。上二触境下六非触。入屏处下。四在屏处。余非屏处。彼比丘尼下解第五结罪。文言以为乐者。释成八事。并以染情着境。故言为乐。问下入闇室入屏障处犯提。何意此中犯兰。解下对讥过。不待俱染。但犯提罪。此谓俱染容成大恶。故悉犯兰。次天子已下异趣。次女人者下形报以辨。下不犯中八事别开。问下入闇室犯提。此开不犯。答下下无所为。涉讥犯提。此有福缘布施求法忏洗之流。故令无过。
○?比丘尼重罪戒第七
出家尼众。递相禁约。使离过行。成光显僧众。今知他犯重故相容匿。致犯剧。沦陷前人。白坏损僧。污辱不次。故加深防。制重夷罪。
别缘具六。一是大尼。甄下二众。罪名轻故。?不成重。二犯重。除犯下四。初篇罪重。一刑永鄣。故须深防。制?成重。下四可悔。不须深防限分中制。?同大僧。三知犯重。甄去不知。不识名种。不成?故。四作?藏心。甄去入护心。无记心不犯故。护心有两。一者自护虽?不犯。律之若说者有命难梵行难。不得说不犯。只律。若比丘尼见比丘尼犯重。应向人说。若犯罪人。凶恶可畏有势力。恐有命梵难者。当作是念言。行业果报。彼自应知。自来身心。宁死不犯。喻如失父烧舍。但当自救。焉知舍。即为是?车之诫。何有过哉。若不善心中奄遏前罪。不令外闻。是名?藏心。五不发露。甄去作法发露不犯。若发露者。要对未知者成。若彼已知俱有遏。若对发露者。不须更别发露。有无穷过故如尼犯第八谏竟成犯。大众咸作?心。亦成?藏。不得亦向发露。若彼犯者。即向此众发露不成。以俱有覆过故。若大众不作?心。向发露得成。若犯人发露竟。余人皆不成?。以根本发露故。六明相出犯。
满足戒本六句。一人二知他犯重。三不自发露下正明不发露。不自发露者。不对一人。不语众人。谓不对二三人。不白大众者。不向僧发露。四后于异时下自言引?。五是比丘尼下违教结罪。六?藏重罪故者制以立名。
辨相解前五句。初句可知者。已下解第二。僧已下解第三。言僧者解不满戒本。大众者下解满戒本。此正一义。梵汉别故。言休道者。下释第四自言。但文五句。此亦五举。前二戒本中释之。寻而可知。彼比丘尼是已下释第五结罪。于中文三。一?尼有二。一重二轻二自?重罪兰。以深防气分故。问所以大僧自?夷罪犯吉。尼自覆兰。解言。比丘限分。故唯犯吉。尼自?兰。生他?夷。深防少分。故不相类。三?余下众累无境想。五分。?从晨朝。王初夜初分。时时皆吉。从初夜初分至明相未出时皆兰。至明相出夷。
○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第八
不听随顺者。有三种过故。长彼耶见。永无忏悔。改过从善。二同彼染着。自坏心行。三大僧举竟。不听共语。辄便随顺。违法恼僧。犯突吉罗。二解谏意。然此比丘尼倚傍八敬。又倚佛教。开亲不犯。故文言。此是我兄今不供养。更待何时。坚执此二相滥难分。须僧说谏开示是非。敬教及开亲者。谓是正见清净比丘有法益。尼可须虔奉。虽可是亲。耶见心成无法益。尼不得随顺。开晓心坏。识是须敬。非者不须。冀彼改迷从正弃恶就善故也。只律。我是其母。是我所生。是故随顺五分。此是我弟。十律。此比丘姊妹七人。出家作尼故。或言兄第等。三僧既设谏。是非理分。固执己心不肯从劝。违法恼僧。过是不轻。故结重夷。
别缘具六。一是被举比丘。二知被举不舍不忏。三随顺。四尼众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问所以随顺被举比丘须谏。随被举尼不须谏何须。答佛教制尼。恭敬大僧。滥故须谏。同类无滥。故不须谏。料文分齐。如上可知。
戒本六句。一谏所为事文三。一人。二知被举比丘四句。一僧举如法。二不顺从。三未忏悔。四未解下文具解三。而随顺者。正谏家所为。第二诸比丘尼下屏谏第三拒屏谏。四彼比丘尼下僧谏。五若不舍者下结违谏罪。六制名。此等四戒并别制名者。释成结夷。但是深防故。
辨相具解。上五比丘说可知。若未白前随被举比丘一切突吉罗者。问等是随顺。僧尼两众已有谏不谏别。何以随顺。复提吉不同答尼是同类。假伴行宿。随顺义数。是故第三犯提。前二犯吉。比丘非类。为伴义绝。故随三举。并得吉罗。此是总言。今随阐陀。同尼犯吉。以前二举故。比丘突吉罗者。比丘于尼。既无倚傍。为之义希。设若随尼犯吉。不谏尼。
●十七僧残法
七门料简。一例名数多沙定能犯人。二身口。三自作教人。四性遮。五持犯。六二部同异。七下众任运。此律十七。只律十九。谓此令独戒离二谤违谏。故十七戒。只中离三独戒。合二谤。加父母夫主不听辄度。故成十九也。人位有三。谓解举助破。此二僧犯不同可知亦可助破亦别可知。次有四戒。人通三位。谓媒言二谤。次有十一。唯别人犯。谓独受等。
第二门身口。身口位三。独受二戒。唯身业犯。二有九戒。是其口犯。谓劝受口作犯八。谏口止违。三有六戒。该通两业。于中位四。度贼一戒自身假他口。解举一戒。若秉法者。其唯口犯。余僧同度贼。身假他口。若论二谤。口正身兼媒言二戒。身口正犯。
第三门。自作教人。位约为四。劝受一戒。专教人业。二谤两戒。同比丘判。媒言两戒自作正犯。教人同不同。余之十二自重教轻。即是五戒有教人同犯。
第四门性遮。遮唯媒戒。余并性恶。
第五门度贼解举。此之二戒具两持犯。如度贼。若白王大臣等。名为作持。若令不度。是其止持。不白王大臣等。名为止犯。而度受具。是其作犯。解举亦尔。若白众僧。僧听解者。名为作持。或令不解。谓是止持。今不白僧。故说止犯。而复解举。岂非犯。自余十五心持作犯。
第六门。七戒同犯。余十不同。十不同中。自习近住。违尼三谏中。言比丘随所犯。谓?罪等故尔。自外九戒比丘并吉。所以可知。是中轻重有无。推而可识。
第七门。即上教人。五中除劝受一。余之四戒得教人作。容有任运。劝受一者文唯自教。言了犯故。前九初犯八。乃至三谏九。初犯中前三同故。略出戒本后六不同。一一别释。
言人戒四。所以不听言人者。有三过故。一出家之人应怀四等。陈辞举告。损恼前人。即非益物。二者女人之性。理无外涉。是非难究。不闲进否。虽理灼然。言不自雪。丑累佛法。讥损处重。三自坏心行。鄣道根本。具斯诸过。故所以制通缘如上。
别缘有四。一诣格人断事官所。二言白衣居士。三辞列其事。四官人下手疏犯。缘起之中。言他呵制。
戒本文三。一对言他。略制戒本。二牒制随开。谓被他言听往官所。于中文五。初为他言。佛开对事。二时彼尼已下限陈其事。三诸断事官下断官错判。四时诸比丘下圣决是非。前施是施。后施非法。此谓如法人故。五波斯王下依佛判故。治断事官。女人少解。理不自申。诣官丑损。事在于此。三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诣官言。三居士所言境界。四出其时节。五是比丘尼下结犯。尼是少知。并言应舍。五分。若尼为人轻陵。应语父母。或亲族者。或比丘比丘尼忧婆塞忧婆夷有力势者。语时应言。彼经陵我。为呵我谏。不应言之。若诣官言人。一往反一残。
辨相具解。上三别释。若比丘尼下合解。下二比丘讥损义微故吉。不犯中更无余开。明为三宝。亦在犯限。
○度贼女戒第五
出家尼众。理宜胜人崇集。光显僧众。外长信敬。今此女人身行不端。过状外彰。既罗公网。辄度出家。招致讥丑。污辱处深。损坏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具六。一是贼女罪应死者。二知是。三不问王大臣。四度与受具。五和上尼。六三羯磨竟。
满足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贼女。三人所知。四不白王等。五便度已下违教结罪。
辨相中。多人知者下解第三。不依人下解第四。彼比丘尼下释第五。和上主重。余众犯轻。十律。和上残余师偷兰。五分。三羯磨未竟一切吉。竟者。羯磨师一残余师偷兰。又此言三羯磨竟和上残者。谓约比丘羯磨。应非本法。以彼未竟故。诸度人戒。咸准斯释。僧不须伴度希故吉。人可即度此女。故言吉罗。
○界外辄解三举戒第六
辄解举者有三种过。一前比丘尼耶心成就。鄣于学路。僧既治罚。情见未舍。偏心辄解。长彼耶见。永无忏悔改过从善。二容同彼见自坏心行。三轻尼违法恼僧。具斯诸过。故制残罪。问辄解成不。一解。有心乞领是故成解。不同净地无心领受羯磨法故。是以不成问若解举须问。有心领受。辄成解者。三举治人无心领受。治不成治。然治成治。不问心者。非法解举。何独问心。今释但使如法僧秉。治解俱成。非法背僧。解治不成。若当背僧作法成解。恶人无有可治之义。善人无有得食之理。故下文言。解者是不净。不解者净。
别缘具六。一前人有三举事。二尼僧如法举。三未随顺未悔忏。四辄与解。谓不白僧。僧不约束。五无因缘谓僧移或死。违行休道。贼将水漂等缘亦不犯故。六三羯磨竟犯。
戒本四句。一人。二知尼僧所举。未随顺等四句。一为僧举如法。二不顺从。三未忏悔。四未为解。三为爱已下不白众僧。四出界外已下辄解结罪。
辨相。僧者已下解二句。爱故不问下释第三句。出界外下解第四结罪句。但豫羯磨俱犯僧残。又不牒师名。即无主伴。故同一残。谓是僧犯不同度贼。有主伴别故。罪有阶降残兰之异。五分。未羯磨竟一切吉。竟者。羯磨师一残。余师偷兰。十律。和上残。余师偷兰。比丘吉罗。以不须伴故。解举希吉。
○四独戒第七
凡女人志弱。事无独立。人轻易陵。容成大恶。假伴相授。方能离过。故制不听独。水是难处。夜分奸非。村是俗男所居。旷野及道容有恶缘。故并皆制。独犯僧残。
独度河别缘有四。一是河水。二独度。若前尼疾疾入水兰。独越河过。双脚上岸。犯僧残。后尼独入兰。上岸时前尼为伴。不犯僧残。若二人俱入水俱上岸无犯或乘车畜等。无度河威仪。并是不犯。三无因缘甄去命梵难等。伴命终贼将去等缘不犯故。四独越河过便无犯。伴既隔河。脱有难起。不能相救故尔。人言。水为难体。不对人陵。故文言。水者独不能渡。此义不然与缘起文违。
独行入村别缘具四。一是俗人村落。无问大界里村及蓝内村独入皆犯。生难处强故。二独入甄共伴不犯。三无因缘除二难伴命终等不犯。四越界便犯。若至村门不待后伴。?足入村门犯。若村中先有尼则不犯。以前尼为伴故。若入城门亦尔。若真直过者。随越村界分齐。无村十里犯戒。
独宿别缘有三。一离申手处宿。甄去申手内不犯。尼寺及村。同床别床。要申手内。如只互相捡挍不问。此律。若申手外悉犯僧残。[宋-木+(白-日+口)]本相近。后若睡相远。无情过故。所以无犯。二无因缘。谓二难伴大小行来乐静作业等不犯。三随胁转侧。一一残罪。
独在后行别缘有四。一在道行。二舍伴见闻。若见闻互离应轻。三无因缘。谓二难伴命终贼将水所漂等不犯。四行便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别其四独。三是比丘尼下结犯。
下辨相中。解三二两句。还为四文。渡水中先出河水但言独不能渡。不论广狭深浅。但使脱脚褰衣而渡异陆行威仪。皆犯僧残。不须准五分解。又界及蓝里有河俱犯。彼比丘尼下辨犯。初明残法中。先教不犯法。后彰犯法。文言。疾疾入水残者。此是渡过。非入即犯。次明兰法。先此岸不犯犯。后若至彼已下彼岸不犯犯。此等以非令渡。故结兰罪。入村中先教不犯。若比丘尼下明其犯法有二。先明残法二句。文言。至村残者。谓入村残。及越村残。言无道处行者。谓无道分齐。故取鼓声。如上同行无村道处十里。如摩登耆经七弓。弓长四肘。肘有二十四指。为一鼓声间。后兰法二句可知。宿文有二。先蓝中宿不犯犯法。次村中宿不犯犯法。独在后行亦有不犯犯法。不犯中具开上四。上二文显。三若二尼共宿下开蓝内宿。有此缘不犯。四与二尼共行下开前独行。五若一尼大小行下开村中宿。五分。亦有四独水者。广十肘深半?残。共伴行。在后老病。疲不及伴不犯。独行无聚落半由旬若有聚落。从一聚落至一聚落皆残。十律。独宿从日没。独至地了残。如是从初中后外各三时。独宿至地了残。独行者。若夜若昼。夜者从地了去至日没时来残。如是从日出时食时禺中日中日晡日没时去。至日没已来还皆残。独入村者。若昼若夜。有水道陆道独行往聚落残。若无聚落空地。乃至一拘卢舍残。独渡水者。有河水池水渡。有脱衣渡。不脱衣渡。脱衣河水残。塞衣渡河水兰。脱衣渡池水兰。塞衣渡池水吉只。独行者若舍伴下道出界犯残。若道中垣在申手内。若离申手外。一足过兰。二足过残。若余人中间过者兰。独宿一夜。三往手相寻者。当初中后夜。虽一时顿三不听。
四分律疏卷第六本
四分律疏卷第六末
○受漏心男食戒第八
凡结患之重。莫过情欲。束心谨意。犹恐不禁。岂况知他有染纵心而受。既荷其恩。脱有陵逼。事成难免。损处非轻。故须圣制。
别缘具六。一男子。二人男子想。三染心与衣食。四知染心与衣食。五自有染心。六领受入手犯。
戒本五句。一人。二尼有染心。三谓前境界染心男子。四从彼受下所受食等。五结罪。
辨相具释。若比丘下解第五结罪。于中四句。初当趣重轻。二天子已下异趣。三染心女人下形报。四境想四句。不染污心者。谓俱无染。染污心想者。尼谓彼男有染心。与横想故吉。下疑亦尔。若作偷兰解时。不染污心。谓前境无染。尼自有染。染污心想者。谓男有染。施与衣食。心重故兰。下疑亦尔。略无人男人男想等。比丘吉罗者。义能自故得轻罪。十律。有尼上因是尼故。与尼僧作食。偏与所爱。尼食受者兰。五分。有一尼有染着心。从一染着心男子受饮食。受已生疑。我将无犯僧残。即持与余尼。余尼问。此美食何故不敢。具以事答。余尼言。汝所畏。我亦应畏。白佛。佛言。有染心受染心食不食而与他食皆不犯。下戒本言。自手受染心男子食食僧残。准此文时要食方犯。比丘受染心女食。不惧陵逼。故犯吉罗。
○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第九
制意有三。所以不听劝者。凡圣人制戒。有益无损。何得轻尔。不思劝人为恶。令他得罪。己自招??。人我兼损。理所不许。二解同犯。意正由言中厉他。劝彼为恶。复即谤佛。不惧圣教。所为过重。故亦犯残。三解杂为二。意前身业犯呰业违。又前得衣食。此全不得。又谤不谤殊。故为两戒。
别缘具五。一人男子。二染心与衣食。三知彼染心与衣食。四发言激切。强劝合受。五言章了了犯残。佛恐难固。制而勿受。今击彼言。以时但受。能那汝何。此是劝彼谤圣之辞。
戒本二句。比丘解事。劝悕故吉。五分。劝受语语僧残。十律。若俱染劝受残。若尼无染劝受兰。只律。虽可教受染男衣。食未犯恶。更有善好尼。劝谏莫教他受染心男子衣食。不受此谏。方犯僧残。下有八三谏戒。前四同僧。得罪处齐。直列戒本。各违当部。下四不同。一一别制。
○习近住违谏戒第十四
制意有三。一解不听习□近意。制二人为伴。欲使递加禁勒。断恶修善。今乃私情交密。染心共住。互相?藏。心无愧耻。内自坏行。外累佛法。可患之染。故制不听。二解谏意。倚傍圣教。制二人为伴。何得大姊谏我使别。即是迷于佛教。不晓制意。须僧说谏。开示是非。欲使前人解制二之意。便修其善。汝今二女返作恶行。不应共住。令彼改迷舍配就正故尔。三解结罪意。僧既设谏。是非灼然。固执己心。不肯从劝。违法恼僧。故结僧残。
别缘具六。一是染心习近住。二尼众劝使别住。三倚傍圣教不肯别住。四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
戒本五句。一谏所为事。谓习近住。文有五句。下文具释。二是比丘尼屏谏。方法下三可知。
辨中略不结教人罪。
○谤僧劝习近住违谏戒第十五
制意有四。一所以不听劝人竟。凡是非交滥。相则难分。愚者不究其言。谓之为是。理相奖导。舍恶修善。今反助火益薪。更谓彼恶。复即谤僧。事恼非轻。故不听劝。二解谏意。劝他别住。迹涉爱增。故致言谤。相滥难分。须僧自理。谏彼鄣己。内无怖瞋。令彼体知。改迷从正故尔。三结罪意。有三种过。一劝他为恶。二非理谤僧。三固执违谏。总重情深。故制同犯。四离为二意者。前戒谏自习近住。此戒谏谤僧劝习近住。又谏辞有殊。故为二戒。
别缘具六。一前尼习近住。二尼僧谏使别住。三谤僧劝习近住。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
戒本五句。一谏所为事。二屏谏文三。一谏莫谤僧劝他习近。二今正有已下明推过属彼。显谤劝非。若此已下别住有益。彰己谏意。下三句可知。
辨相具解。
○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十六
制意有三。一凡出家之士。正以三宝为心。何乃因于小事。内怀瞋忿。辄欲弃舍真途。归投耶住。自坠义深。理所不许。二谏意。但女近见不及远闻。出家名同。谓梵行亦齐。迷心将趣。可愍之甚。须僧设谏。使耶正理分。改恶从善。三结罪意。僧谏理分。耶正两别。仍守耶心。坚执不舍。故制残罪。
别缘具六。一因事瞋恨。二背此向彼。三发言舍三宝。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
○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第十七
有三意。一四诤之兴。乖理违和。备德断理。诤事消殄。女人见不及远。妄别引比类谤僧发起。使斗诤还生。过损非轻。故制吉罗。二解谏意。但治罚之时。一作罪处所灭。一作忆念灭迹。涉僧爱似有不平。须僧自理。谏彼彰己。内无爱憎之意。三结罪意。僧谏理分。宜自改自心。故违僧命。坚执不舍。故结僧残。
别缘具六。一已四诤事。二僧如法灭。三谤僧发起。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谏。六三羯磨竟。戒本五句。一谏所为事四句。一人。二已诤事。三所谤僧。四有爱等谤僧之辞。二是比丘尼下屏谏。文三可知。余三如常。辨相具解。
●三十尼萨耆法
一百七十八波逸提虽舍不舍异。罪性约等故。二百八戒合为第三篇。先解三十。一总解。二别释。总解中十门。一与单提舍不舍异。二犯人多少。三自作教人四身口。五性遮。六重不重。七舍忏方法。八持犯方轨及二门之意。九二部同异。十尼下二众任运有无。
初门者。单提之中。且据相显而言。有三十八戒。滥故须定。内资十一。谓僧十三食戒如赞。一背别二足非残。不美药酒虫水。于十三中。除赞背足美四。复加二不同。谓背及食?。故成十一。外财二十七同戒有七。谓僧十一。如脱着真自等四高床下七。此十一中除三过量。可角针筒。故但有七不同。二十谓水扇生声同床。同被褥作衣过。五五日不者。大衣着他衣。纺绩取衣。不为受贮跨衣十。畜女严具。持盖不着只支及七涂身二十。是中三钵真实净主床。被他作衣。衣过五日。此六阙初缘。故次十内。资戒阙于第二。余阙第三。或可阙初。推寻可识。
第二门常住不犯现前僧者。唯犯二宝。一人尽犯。但同生人。不共犯九。谓于十五之中。同戒有六。如离衣一月过知足乞钵七日药夺衣等是。不同有三。谓长钵十六枚病衣。此不共犯。余客共犯。不共之义可知。
第三自作教人。教人同戒有三。谓受宝夺衣乞缕。不同有一。贸衣还夺。合四教犯。余无可知。然复位判乞缕一戒。事专使人。中犯受宝。二夺衣事通于二。余二十七悉自作犯舍。
第四身口者。位二谓四互用戒病衣。此五身业犯。余通身口。于中分三。离衣一戒身口作业共身犯。第二六过非时摄施。此七口止共身犯。第三余十八戒口作业。于身犯分三。第一乞缕一向假他身业犯。第二受宝二夺。若语自作是身业。若教人自口假他身。第三余十四领受不同戒有三。谓五乞重衣轻衣十一同戒。此等自口身作业假他身业犯。
第五门全无重犯。如一离一作。谓乞缕一违。开谓非时摄衣。一违要是病衣四个一。二夺无重。五六过无重。过十五领受。三异余同。此等无犯也。
若六门同戒。回僧及四五。同此之五戒。性恶气分。余悉遮。
第七门舍忏方法。位亦有四。一舍财。唯无绵褥。其余四舍。约境物处法等四。准上可知。第二忏罪。亦四如上须知。财物现不现及忏?及着嘿等多少如上。第四不还结犯亦如上。但第三还中三门。一约舍心差别除二宝。不对道故。余二十九。长等六戒。谓长衣一月衣七日药急施过后畜长钵十六牧迳宿方还。余二十三等。即坐听付。良以长等。咸胄相续。贮畜方犯。若欲舍时。要须迳宿事隔。表畜心断。故不得即日归主。若当大众难集远行缘等。听即日转。付二舍之离合。别别舍者。还否如上。傥或合舍二三四五乃至多等。还法如何。若欲辨释。先束前六。以为四位。三长为一。长钵为一。长药为一。十六为一。若余二十三共长等。或一二三等合舍者。有其四戒。即坐付主。谓离五衣乞钵病衣亦乞等是。余之十九相从迳宿。所以此四即还者以病衣。若说净物作不应入舍者。明长不染。以各别用故。五乞苏油外内资异。故亦即还。余二可知。若以二十三长钵合舍。唯留乞钵。若与余二位合舍。二位须留。余二十三并即还主。三正辨还法。准大僧中说可知。
第八门持犯僧。八戒中除于二六长钵等三。但有五同。今加十六枚及以长钵故过等七戒。具两持犯。余但止持作犯。二问之义。如上所论。
第九门同异者。十二不同。位可分三。病衣有无。长钵缘异。余十轻重。
第十门六过之中除药。但五及四教人合有九戒。容任运犯。直列戒本。后十二戒。一一别列。
○五乞苏油戒第十九
凡物要用。为贵辨之。不易得已。还弃更索异物。志性无恒。长贪恼境。招讥不轻。故结其罪。
别缘具六。一是非亲里居士。二为己。三曾前索得苏油。四不用还主。五更索异物。六得物入手犯。若乞得苏。无提舍尼罪。□由食生既不食还主。何得有罪过。若有病及因缘乞衣药。无直乞过。但有五乞之??。若有直罪乞时。何须结彼五乞之犯。戒本三句可知。辨相具解。
○互用说戒堂物戒二十
自下戒皆是互用。总解制意。凡笃信舍施。情期有定。理宜称施而用。事须合当。今转为余用。乖本施心。致招讥累。又长贪结。自坏处深。故所以制。四缘成犯。一施现前僧。说戒堂直甄去。四方僧堂直回用犯。重不犯此戒。若示何故呵言。施四方僧者。解言下施别房。彼亦呵言。施四方僧。以斯文证。故知居士过分呵责。非四方僧物。二知施说戒堂直除。不知不犯。三受得属己。四转异用便犯。戒本三句。初句可知。二施物作堂直。三异用结罪。施堂直作五衣入舍。施作衣回作堂。不须入舍。泛举五义故尔。列三僧物。是此所回。次食及堂房物亦同。此下之三戒悉具四缘。唯以事别为异。
○回现前僧食直用作五衣戒二十一
若居士灵心施作食。或自乞得食直回用皆犯。
○五用别房戒二十二 互用现前僧堂戒二十三
居士好心施作堂直。及乞得堂直。异用皆犯。
○畜长钵戒二十四
制意同僧。别缘具五。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钵。三如钵。四不说净。五过宿明相出犯。若解衣与大僧同开。十日钵不同者。如前所说。戒本三句。辨相具释可知。五分。听畜七种粗钵。一盛饮食。二盛香。三盛药残食。五除唾。六除粪扫。七除小便。
○过畜十六枚器二十五
凡事用供身。得济便罢。今十六枚外过畜盈长。长贪妨道。增结招讥。故所以制。
四缘成犯。一先有十六枚器杖。二更得器。三不说净。四过宿明相出犯。十六枚者。二釜二瓶。及以四盖。四瓫四拘。五分。唯听畜盛苏油??香药酱酢各一瓶。又听畜釜铛杓各一。
○许与他病衣后不与戒二十六
有漏之身。盈流无恒。须衣遮鄣。寔为要用。先许济他。后违然诺。言行乖爽。非出家法体。又阙彼人。鄣身要用。事甚相恼。故所以制。
别缘具五。一是病衣简余物轻。二先许他。三前人来取。四无因缘。谓前尼破戒见等举??。及由生二难等不犯。五不与便犯。
○非时摄施戒二十七
此谓摄安居僧。得施物善。见要安居竟者得摄。此物未竟不得。佛既赏前安居人得物。界内时中直尔摄取。事顺应法。不生罪过。若至非时分。直摄违教。事不应法。故须制犯舍。当摄此物时。界内尽集。无乖别之心。故不犯盗。五分。诸比丘尼非时衣作时衣受法。客尼便不能得衣。佛即呵责。故知非时作法摄衣。
犯四缘成。一犯是安居僧得施物。二入非时分。三不作非时法分。四直尔摄取便犯。戒本三句可知。不犯中非时受非作时衣时衣受作时衣。十律。双结非时衣受非时衣主尼过时衣受作非时衣客尼犯。
○贸衣已后强夺戒二十八
凡价限已定。事决交判。瞋恨强夺。不以道理。情相恼竞。非出家之戒。故今圣制。
别缘六。一共相贸易。二决价。三价直相当。四瞋心强夺自作教人。五无因缘。谓先借衣及举等缘。六得物入手。戒本三句可知。
○乞重衣戒二十九
与前非亲理乞衣。有何殊状。
别制斯戒。答有三异。一前戒直乞犯。自恐请不犯。就此自恣请中。过分索犯。二前戒乞得一条犯。此十六条犯已上犯。三前戒除亲此戒。亲非亲俱犯。有斯三异。故别缘五。居士自恣请。二乞重衣。三过分索。谓过十六条。四为己。五得物入手。犯缘起文二。初非亲自恣请过分索犯。二亲里自恣请过分索犯。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开乞四张叠不犯。三过分索犯。
○乞轻衣戒三十
制意犯缘悉同前戒。唯以轻衣为异。轻衣者疏衣也。
●自下一百七十八单波逸提法总为五门。一自作教人。二性遮。三持犯。四二部同异。五下二众任运。
初门自作教人。其位有四。第一有二戒。专是教人业。谓教人诵咒术戒。第二于僧二十二中除六。谓与尼衣动足针筒及三过量。余十六中但十一戒自作教人。彼我同犯。谓教人掘坏等。第三同戒有五。谓二卧具高罗浴不同有六。谓五涂身安居中牵他出房。此十一戒自作正犯。教人同不同。都合三位。有二十四。戒。有教人义。第四一百五十四戒自重教轻。
第二门性遮者。合三十六戒。性恶气分。谓同戒二十九。除呵教授师。一不同有七。如洗净等。三夏中牵他出房。习近居士子违谏骂比丘骂尼众等是。余皆遮恶。
第三门持犯位可为三。第一有二十三戒。具二持犯。同戒有九。于十三中除教诫尼。二足背等四。不同十四。谓辄有士如坐去。一对宿去。二对开蓝门。三对着他衣破痈。四对突入僧寺问义。五对夜入聚落。一三时游戒有一不摄耳是。不同十七。其受戒有五。谓取衣不与受不与戒。又受二岁六法及本法迳宿等。违教有五。谓不请不听不恐不依安居不礼等。不为他灭净。不结安居。被摈不去。不以二法摄受。不看同活。尼病安居竟。不去不送淫女五六由旬等。作则是持。止则成犯。第三有一百三十七戒。止则成持。作便是犯。五十九同。余不同戒。
第四门同异。就不同戒中洗净等。三有无与外道食等。四犯同缘异。余是尼重僧轻。戒重轻虽等。罪名有别。如剃毛戒。此等对文便释。
第五门任运有无。谓于前二十四教人犯中。[宋-木+(白-日+口)]取十一。一向犯者及高罗洛安居中牵他出房。合十五戒等。此有任运犯义。除二咒术屏露二卧具五涂。此九即非。余非可知。前六十九与大僧同。直列戒本。余不同者。次第而列。
○食?戒第七十
出家之士。宜断五辛。香洁修道。今贪味食?。使臭气外勋。招讥损道。过是不轻。是故圣制。
三缘成犯。一是?甄去余辛。所以食?重者。一有美味尼吉??贪食。二勋中之极。故所以重。二无重病因缘。三咽以结提。五分。唯生?提。
○别三处毛戒七十一
自下四戒皆是长养爱欲方便。招世讥过。鄣道处深。故所以制。比丘患微。贪故结兰。
○洗净过分戒七十二 用胡胶作男根七十三 共相柏七十四
五分。若出不净兰。
○供大僧水扇戒七十五
大僧与尼。男女相异。供给水扇生染秽。迹涉讥丑。故制提罪。除瞻病僧。供给尼希。故得小??。
○乞生??豆戒七十六
出家理宜乞食资身。无事修道。今乃乞生??豆事务纷多。废修道业。又长贪结。恼乱施主。是以圣制除亲里。或从出家人乞。或为他乞。或不乞自得。并无过。
○好生草上大小便七十七
一切草木人及非人。俱有受用。以不净污秽。招讥处深。故制不听。除病无犯。
○不看墙外弃不净七十八 观者伎乐七十九
观伎荡逸。妨修道业。动越威仪。污辱僧众。四缘。一种种戏唤。二方便往观。三无诸难缘。四见即成犯。
○共男子人屏鄣处立语戒八十
男女形别。理无参涉。共入屏鄣。容生染患。远成大恶。招讥丑累。清白难分。如斯流类。制意悉同。
五缘成。一人男子。义应通道。五分。入屏处戒。入露处戒。遣伴耳语戒。对比丘立三。白衣外道立三。都有六戒。故知此言。人男子者。明二道男等亦犯余屏等戒。人男并同此释。二离见闻屏处。三无第三。四无因缘病及力势二难等不犯。五立语便犯。既离见闻。又无染心立不语吉罗。假犯提。若有染心。落前八事。比丘吉罗者。既非处语。所以不犯粗语残。而言犯吉。前以染心恶语故残。此戒无染。好语招讥。故告下比丘犯吉。类同此释。
○共男子人屏鄣处戒八十一
前戒离见闻。复假语犯。此?鄣屏不假语。犯五缘成。一人男子。二?鄣处。三无第三人。四无病诸难缘。五共入便犯。文言立住吉者。以不行故犯轻。若坐犯共坐提。
○遣伴远去与男子屏处立耳语戒八十二
此亦离见闻屏。唯以遣伴违去。耳语为异。五缘成。一人男子。二离见闻屏。三遣伴远去。谓离伴见闻处。四无难等缘。及伴举摈等。五立耳语便犯。
○入白衣家生坐已不辞主人去八十三
出家人者。三界之宾。不辞主人。迹同贼相。违于客礼。殊所不应。又不付嘱。失彼床坐。损恼主人故。五缘成犯。一白衣舍。二不语主人在好床座。座三不辞主人。四无因缘。五出门便犯。
○辄坐他床戒八十四
不语主人。辄生他床。特乖法戒。故所以制。五缘犯。一是白衣舍。二好床坐。三不语主人。四无因缘。五坐便犯。
○白衣舍辄宿戒八十五
不语辄宿。迹同贼相。致彼言谤。莫能自拔。故制不听。五缘成。一白衣舍。二不语主人。三敷卧具。四无因缘五随转侧犯。
○共男子共入闇室戒八十六
前戒亦是?鄣屏。有光明故。无第三人犯。此是闇室。生患处重。虽可尽日。有众多人犹犯。以斯为别。四缘犯。一人男子。二闇室无窗牖光明。三无因缘。四入即犯。
○不审谛受师语语戒八十七
听若不审。必有谬闻之过错传之失。即是内心粗禀。外恼于师。珠所不可故。四缘犯。一师如法教。二不审受。三说言师教我偷。四言章了了。
○瞋心咒咀戒八十八
然修道之人。宜发善愿。自度度彼。人我兼益。今咒堕三恶。不生佛法。垢鄣尤重深以制。三缘。一有瞋心。二咒咀。三言了犯便。
○因诤瞋心推胸啼哭戒八十九
瞋忿结恨。废修正业故。五缘犯。一因诤不善忆持。二瞋心。三推胸啼哭。四无因缘。五随推及泪堕犯。
○无衣同床卧戒九十
二人同床容生染习。自坏心行。修道又难故。四缘成犯。一同床卧。二露身。三无因缘除病二难等。四随卧犯。
○同被褥戒九十一
制意同前。有同床不共被褥。前戒是。或同被褥。不同床。在地敷上卧者是。有斯殊状。故别制此。因缘同前戒。以被褥为别。
○口业恼他戒九十二
故相恼娆。彼我俱损。其过深厚。故所以制。四缘。一前知先住后至。二作故恼意。三在前诵经问义。四言辞了了。知他先住。即便后至。知他后至。即便前住为恼故。口业相恼下不犯中。若先住者。从后至受。经开初句。若后至已下开第二。
○同活尼病不看戒九十三
病人苦恼。若不瞻养。容坏善心。损害道器。又违慈行。无愍物心故。四缘成犯。一是尼同活。三无因缘谓自病。二难等缘不犯。四不看便犯。五分。是同学恨情重故。谓同和上阇梨及常共伴。
○安居中牵他出房戒九十四
先听在房。后瞋驱出。自客独宿。恼彼还俗。故所以制。五缘成。一是僧房分得属己。二先听房住。三瞋心。牵出。四无因缘谓破戒举摈等。五出户犯。问大僧轻者比丘前牵得持。其故何也。若比丘前戒。谓春夏僧房俱有受用。牵出恼重。故犯提罪。尼亦同犯。此夏分属己。彼无房分。恼微故轻。与尼不同。若尔尼房属己。何故偏重僧有二义。□房分二。无独可犯。恼微故轻。尼据彼人。无分应轻。不那则有独可犯。致恼还俗。故得提罪。
○三时无事行戒九十五
出家修道。息缘静虑。无事游行。妨修正业。复断生命。违其慈道。招讥自损。所以圣制。昔解破安居行犯提。春冬无缘行吉罗。今解以缘本广解。三处文验。皆云春夏冬游行犯提。若夏行便犯。春冬轻者。广解应言。夏行越界犯提。然言春夏冬游行随越界提。故知尼三时无缘行提。有春冬小罪者。如掘地坏生。自作教他。俱得提罪。唯教人中开知净语。岂可自坏不犯。故此亦尔。但破安居吉罗。行则犯提。以其破过义微。不废修道。故犯小罪。行中过闻。故犯波逸提。问尼不结后重。所以破中前后并吉。解云。不结前者。犹有后结。故轻不结。后者更无。结法故重。若尔破前有后可结。应破后安居。轻破安居后。无后可结。亦应犯重。解云。结有时限。故有轻重破无时限。乃至七月十六日亦有破义。故一品小罪。
别缘有三。一春夏冬游行。二无因缘甄去。受日乃春冬有益等缘。及二难缘。三随所越界。
○受请安居竟不去戒九十六
笃信檀越请僧供养。夏限已满。久延不去。过受他食。长贪恼主。败善增恶故。
别缘具四。一受请安居。二夏已满七月十六日。亦可随前后为准。三无因缘。谓病二难无伴等。四不去便犯。谓迳宿明相出。文中略无。亦可据心。若非受请处不犯。只十二律不问请不请处住俱犯提。
○边界恐怖处游行戒九十七
边界迥险。无故游行。容坏命行。招讥累故。四缘。一边界恐难处。二无请难等缘。三在中行。四越界犯。
○他境内恐怖处游行戒九十八
制意犯缘同上。
○居士子习近住违谏戒九十九
不听习近意。一男女形殊。理无参涉。共相习近。客生染漏。远成大损。故制不许。违结小罪。二谏意。祗律。与白衣及外道并沙弥习近住。或竟日或迳须臾犯提。而无羯磨谏法。此律今以倚傍圣教。有净施主檀越。又见俗人。善言慰喻。坚执谓是不肯别住。将坠于恶事。是可愍故。须设谏开示是非。欲令识是遵修。晓恶弃舍。三结罪意。众僧设谏。是非既分。违反圣教。不肯顺从。故制提罪。问前与女人习近。违陈罪重。此何以轻。解言。前有染情。又复心虚故重。此无染心。谓已为是心实故轻。
别缘具六。一与居士子习近住。二尼僧劝别住。三倚傍不肯别住。四如法设谏。五拒谏。六三羯磨竟。提分文如上。比丘知解为之义希故吉。
○观王宫园林浴池戒一百
王宫绮丽精华所。纵观荡逸。废修正业。又容染着世事。自坏心行。故所以制。
四缘。一王宫园林浴池。二方便往观。三无因缘。四见即犯。五分。发心及方便吉。行步步提。下不犯中。先开观王宫。初明心宿。或因请有难等不犯。二若为僧已下开为取书堂模法不犯。若至僧伽蓝已下开观园林等不犯。亦二可知。
○泉渠水中露身浴戒一百一
漏形须鄣。招讥损道故。四缘。一河渠水。二露身洗浴。三无因缘。谓强力执不犯。四浇身遍犯。
○过量洛衣戒一百二
制意犯缘同僧。唯名浴衣为别。又用无限。
○时中缝僧伽梨过五日戒一百三
贪受五利。久延而俗。某急从奢。非是翘勤之行。又致衣财散失。恼损非轻。
五缘成犯。一与他作衣。二是时中。三缝僧伽梨。四无因缘。五过五日不成。理应明相出时犯。文略。满足戒本。一人。二缝僧伽梨除余衣。三过五日除缘。言除求索僧伽梨。或作衣人无大衣。不成受德衣。故无过罪。或衣主求未足。故亦无过。余可知。五结犯。
○过五日不看僧伽梨一百四
僧伽梨价重。营求叵辨。久时不捡。事容损坏。僧伽梨阙资受用。事恼非轻。三缘成。一大衣除郁多等轻。二举处不坚牢。三过五日不看犯。亦应明相出犯。文略。十律。五夜不看五衣提。
○与僧衣作留难戒一百五
修道立行。无祈盖物。虔心奉献。赞誉助喜。今反悭惜他物。令不施衣。彼此俱损。失利之重。是以圣制。缘具四一施主施许衣食。二知许施衣食。三劝不施衣。四施主受劝息心便犯。
○辄着他衣戒一百六
辄着他衣。似同贼相。青自难分。致招嚣坌前人。谓失恼主之重。圣所弗许。故制提罪。三缘。一是他衣。二不问前主。三辄着犯文。言入村乞食举着者。意不必要入。
○与白衣外道衣一百七
白衣外道非真福田。躬持衣物。授与于彼。生人或倒。谓外道是胜。出家不如。损处不轻。故所以制。
四缘犯。一非亲里白衣外道。二是沙门衣。三持与彼。四前领便犯。不开置地者。沙门衣体与外道别。若置地使人。犹招讥损。又是别属。理无通用。是以不开。食无别状。又是味通。故所以开。
○僧众如法分衣遮令不分戒一百八
如法分衣。理宜详遵。许无乖碍。为弟子故。遮僧分衣。僧贪恼众。非轻故制。
别缘具五。一僧得施物。二僧如法分。三是时谓比丘尼众集时。四恐弟子不德遮不听分。五不分便犯。戒本四句。一人。二作遮意。三僧如法分衣。四遮分得罪。辨相具解。初三别释。二四令解下不犯。言或非时者。谓比丘尼未集时。有沙弥白衣时。非一月五月外。
○遮僧出功德衣戒一百九
详心和同。出功德衣。修道急务。理应欲填。为贪五利。遮令不出。增结恼僧。情过深重。今圣制。
四缘成犯。一先受德衣。二时中如法出。三为利故遮。四僧不出犯。舍衣单白。但可三非。二似者误。若据五分。白二舍者。五非无妨。文言非时者。谓过五月竟故。
○众僧欲出功德衣遮令不出戒一百一十
制意犯缘同上。前戒现遮僧不出犯。此戒当遮。言了了犯者。有斯异故。别制此戒。亦有人言。此口业遮。故了了犯。若是当遮者。何有五非。前戒身遮。谓身在申手。水外相故。不言了了。可如是今且从前说。
○不与他灭诤戒一百十一
凡修德之人。有诤须灭。使消殄和合。众法成立。竟不为灭。令诤增长。到恼还俗。损处非轻故。
别缘具五。一是四诤□。二前求请灭。三有解堪灭。四无因缘。若前人有举摈。及二难等不犯。五不为灭犯。戒本三句。下解第三有三。一他尼诤。二己身诤。三下二众比丘吉罗。若言不行者不行。我言教故。
○与白衣道食戒一百一十二
制意犯缘同大僧。此是犯同缘异。戒唯白衣。亦同犯提别故。
○与白衣作使一百一十三
出家尊贵。为下人策役。令彼轻薄。污辱僧众。妨修废业。损处尤深故。四缘成犯。一是白衣。二非法作使。三非父母及有信忧婆塞病等。或强力缘。四随作便犯。
○自纺绩戒一百一十四
躬自纺绩道之大患。又招讥累。非出家法体故。四缘成犯。一十种衣缕等。二自纺绩。三无因缘。谓自业綖无犯。十律。若为缝衣绳綖乃至六两不犯。四随引手犯。
○着俗人衣辄坐卧他床戒一百一十五
在他夫妻常居之处辄尔。坐卧容生染情。自坏心行。讥累不少故。四缘成。一是白衣舍。二是夫妻常居止床。三无因缘除病。及二难等故。四随坐卧犯。
○迳宿不辞主人去戒一百一十六
前书日不辞。此迳宿辄去。制意同前。四缘犯。一语白衣主人在舍内宿。二不辞主人。三无因缘谓舍崩坏乃至二难等。四出门犯。
○自诵咒术戒一百一十七
修道立行。要假正法。轨生真解。今弃舍正典。诵世咒术。多喜染着。妨崇正道。三缘成犯。一世间咒术。二无因缘谓自治病等。三言章了了。
○教人诵咒术戒一百一十八
若诵法同。应合为一。今约自他业异。又复前自诵中四□不犯。一冶病。二学书。三析伏外道。四护身教人。诵中全是不开。故离为二。余自他业。趣就一义。不须互决。
○度任身妇女戒一百一十九
出家僧众。须避嫌涉。长他信敬。理亦宜然。今知任身。度令受具。后方产乳。丑累三宝故。
别缘具五。一是任身。二知。三为受具足。四和上尼。五三羯磨竟。余非根本。故犯轻??。此等三羯磨。谓大僧中三羯磨。比丘度此女为师。犯吉度乳。
○妇女戒一百二十
制意犯缘同前。唯以乳□为异。五分。白二羯磨。差一尼伴母不犯。十律。掘多尼生男。佛言。与独房白二。又听自触。余尼不得。又听共宿。若更有者。亦应如是。
○度咸年童女戒一百二十一
制意犯缘同大僧中无别。唯以童女有二岁学戒为异。问女人所以有学戒法。丈夫无者何也。一义女有怀妊之过。故须二岁学戒。净其身器。丈夫不尔。故所以无。十律。因和罗尼失夫失财故。其胎消瘦。受具已。欢乐肥故。腹遂渐大。白佛。佛言。应与二岁学戒。知身有无。又一义为彰女人烦或垢重。入道则难。要知学法进道有由。故丈夫因善既胜。堪即立行。不须加学。
制缘文三。一起过。二呵责。三告诸比丘下正明受戒法□中文三。初度沙弥尼法。二自今已去下式叉法。三彼二岁学戒已下制年满受具。前文中三。初至三说明受戒法。二次与受戒已下说相护持。三是为己下总以结劝。就初受中文四义二言。文四者。初至白如是形同单白。第二作如是白已已下制发与。第三若欲出家下法同单白。第四作是白已已下受戒。与前两一对为欲形同。次两一对为欲法同。是义二也。初欲同者。同点服改。依清净居士子度人经法。先请。二师已下剃发处七释置坛。又置三座拟二师及出家者。坐鸣推集众。着本俗服。拜辞父母。口中说偈言。流转三界中。恩爱不得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乃脱俗服。着泥洹僧。僧只。支未得着袈裟。入檀阇梨作形同。单白文中分二。若欲寺内等者。举其处事。制令作白。其作法方便。如常可知。白法如文。须白意者。如受戒中说。阇梨敬礼十方佛。复说偈言。归依大世尊。能度三有苦。亦愿诸众生。普入无为乐。令复坐已。以水灌顶。口说赞言。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上来第一文竟。
自下第二剃发与。傍人赞诵。出家呗叹。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是名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阇梨。不得剃尽。善见。留少许使和上剃。表为师义故。释论云。和上阇梨如母。
第三法同白法者。因□师子故。所以须为明此人割爱辞亲。绍继释种。内轨内餐。故曰法同。
第四受戒与者。初结前生后。二当作如是已下次为正受。文言与剃发者。谓和上剃少许发也。着袈裟已者。见论。在和上前。右膝着地。和上以袈裟授与。令顶戴供养。受已还与。和上。如是至三。然和上为着。不得自着。师与着时。口诵偈言。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天人。礼佛三拜。行道三匝。诵自度偈。遇哉值佛者。何人谁不喜。福愿与时会。我今获法利。次礼师及大众讫。在下坐。受六亲庆贺。出家离俗。摽心方外。父母尊卑咸应礼拜。敬悦其道。意中前剃发。即依僧法受沙弥法。还诣和上前互跪。开晓心怀。并叹出家功德已。教其立心。断恶修善。方为三归。受沙弥戒。前三方便。后三结竟。正发戒品。前三中一遍文五。一我某甲者称厈己名。二归仗三宝。三我于如来下彰己受出离之戒。四和上某甲别显教授之主。五如来已下举三号人。简异耶师。
第二说相次应与受戒者。谓受随行非受体。于中门一总解释。四门分别。一发戒多少。二对俗罪名有无。三对具戒犯名宽狭。四先后次第并可知。第二别释。此之十戒于中又两。第一通解。第二随戒别释。就通解中五门。一身口分别。义可为四。淫酒香床非时食。此五局身。哥儛一戒具含身口。妄语口正身兼。盗煞捉宝口兼身正。二自作教人哥及身五自重教轻。余之四戒彼我同犯。盗煞二戒一向同犯。余二妄宝戒同不同。三性遮分别。四性余遮故。多论云。五戒。四是实罪。酒一遮罪。能起四戒。如迦叶佛优婆塞。以饮酒故。耶淫他妻。盗他杂煞他人故。又以酒故。能犯四逆。唯不能破僧。故与四性同结。四持犯分别。捉宝一戒具二持犯。余唯止持。亦可捉宝。望不得自畜。亦唯止持。五任运煞盗妄宝。此四容是。余非可知。随别解中。一一有五。一举时分。次彰戒所止。谓举所防与以彰止。三结以属人。故曰是沙弥戒。四审其能否。五显己堪持高床。就体说大有四金银象牙琉离。约人说大复四。佛罗汉辟支佛和上阇梨等床。此八无问大小。咸不得坐。只律。若使沙弥捉金银吉。若见已捉复使从无罪。
第三总结。举前十数结。法以属人。故曰是为沙弥十戒。次举时分。次问审堪否。次自言能持。
第二式叉五句。初制令举学。二当作如是下教从僧乞。三沙弥尼应往下安置处所谓离闻处。四比丘尼众中下堪能者作法。五彼式反下料简。此人不同上下一切应学者。异下余者。不同大尼。
第三制满受具文。戒本三句可知。准大僧辨相中。具约知疑等四心为十六句者。是文略不论。比丘度此女故吉。
○不与二岁学戒羯磨一百二十二
若不与学戒。不识戒相。广兴诸过。随缘坏行。何成师训摄受之益。违教非轻。所以制。
别缘具六。一是十八已上童女。二不与学戒羯磨。三年满二十。四为受具。五和上尼。六三羯磨竟。彼非十八者。谓不满者须满者。谓不须故言。彼非十八。遂不与二岁学法。
○不说六法名字戒一百二十三
不说六法。犹不识相。坏行违教。如前无别。故所以制。
别缘具七。一是十八□童女。二与学戒羯磨。三不说六法。四年满二十。五为受具。六和上尼。七羯磨竟。戒本文三。约人。二不与六法。三年满下结犯。广解上三。第一可知。二若式反下反解六法。三若比丘尼下释结犯。句解第二中。此六法者。谓前四方便。后二根本。是所学法。前四根本非所学法。未满二年。更犯轻者。缺其学法。更与二岁。六外犯者。但缺行法。不缺学法。若满二年犯者。亦疑缺学法。更与二岁。若尔行?藏竟。犯应坏法。答?藏随日治法。非尽形行。故使日满。不坏前法。论其学法。尽形非害二岁。故犯即坏。所以但言二岁者。以逼受具故。只。八敬。一法。第二学人受戒。明尼受戒法。先作听及三乞与作白。三己应顺行十八法。一坐处异。谓大尼下沙弥尼上二护净异。式叉不净尼净。尼不净式叉亦不净。三宿处异。大尼与式叉有过。三夜学人望沙弥尼亦尔。四受食异。得与尼授。食除火净。五生种取金银□。从沙弥尼受食。六不得说篇聚等罪名。七得说罪种。八布萨自恣入僧中白。礼足已合掌。言阿梨耶僧听。我某甲清净僧忆持(三说)而去。次九十十一十二。谓后四夷罪。若犯更从始学。第十三于十九残已下有言犯作吉罗忏。十四已下若破五戒。应随犯日数更学。如非时食。停食食。捉钱金银。饮酒着华香等。是但四缺学。异于此律。于此四中。前一同此。下三不同。若衣此文如前说。
○度诸遮童女戒一百二十四
僧众清显。要须胜人宗集。光益佛法。今此女人诸根不具。辄度出家。污辱尼众。丑累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具五。一诸根不具。二知不具。三为受具。四和上尼。五羯磨竟。缘起文三。一起过。二呵责。三告诸比丘下广明受戒方轨。自前受戒未捡。遮难因此起。过立威仪师。教捡遮难。法与穷满。故称竖立受具戒。此即教授和上对过故立。然有已来之别。和上对二。以一形故。对未起非。因不齐整。无人教授瞻病。亦对已起教授师。一□作故。但捡已起戒师。对法以立。
释文有三。初至如是持受戒方法。二族姓女下略说戒相。示以劝持。三汝已受具足竟下总结。劝持文复两。初至如是持正明尼中本法之轨。二时诸比丘尼僧已下诣大僧中受具方法。前尼本法中具须九法。文中略无请和上尼。文应可为九。一请和上者。和上根本不请。无本不成受法。复无教授随缘坏行。是故须请余之二师。非是正主。故无请法。又可和上容有转易。故须请之。表以为师。二安受戒人下置受人处。谓离闻处。三是中戒师下正明单白差教授师。问戒师不差教授。所以独须差也。解言。教授师出家问难。若僧不差。无由辄问。故须差往。戒师在众。何须差往问。戒师单白。教授捡问。何以无白。解言。戒师在众问难。有众可白。又不差故。所以须白教授。屏不对众。又僧差遣。亦何须白。四彼人当往下奉命捡问。问中文两。初问衣钵外缘。二妹听已下捡其内难。文三。初教如实答。二汝字已下正明捡核难遮。略无十三难。理应具问不问。不得戒故。余遮不问得而小罪。三若言无当复语言下教授示知。答僧之轨。既捡清净堪可受具为是。第五时教授师问已下教授师单白。唤入众法。僧既和已。是以第六彼即应语言来已下唤入众。教授师代捉衣钵。教礼僧已。至戒师前。教授师教令乞戒。表己勤勤。仰冯清众。求哀乞戒。第七戒师应作白下正明戒师对众捡问。不得辄示。须白和僧咨众可否。第八众既嘿可彼当语言下对众捡审。难遮有无。亦略无十三难问。理应具捡。身器既净。堪弘道法。第九当作白已下正作本法。与本法竟。虽未得戒。以其曾闻羯磨法故。置在大尼下坐。得听后人羯磨。不犯遮难。以不异本所闻故。若至大僧中□问。羯磨众法异故。不得在下坐听羯磨。应着见处。一一唤来。为其受戒。第二诣僧受中。尼应结界。以摄尼僧。见论。比丘界于尼非界。于尼界上。得结僧界。尼界亦不失。尼亦尔故。须结界。于中文四。一从僧乞戒。还是本教授师其乞戒。二戒师应作白和僧。文中略无。三彼当问下对捡遮难。文亦略无。问十三难。身器既净。宜加具足。第四彼戒师当作白下正受戒法。上来至此受得戒竟。
自下第二说其戒相。文二。初明五篇不可具彰略说。相篇八禁。止持行相。二族姓女下四节俭行。作持行相。前文有两。初总举摽宗。文四可知。二别列八戒。一一有五。初不得作不净行。举其止持。二若比丘尼下彰作犯之过。显前止意。于中文三。初若比丘尼者举能犯人。二正明作犯。三此非比丘尼已下彰其过损。三是中下持定时分。四不得作法持不者审其持心。五能者下自言堪持。下七同然。唯与别为异。第二知足行中亦二。初亦总举彰益。文四可知。二依粪扫下别列四法。初依文两。初制上品一。文五。一依粪扫衣举其所冯依体。二得出家等者显其依益。三举时分。四问其持心。五领受能持。第二若得长利已下开。于中下准其力分。不须问持下三依同尔。与别为异。
第三总以结劝中。初结受缘具足。二当善受已下举益劝持。三文第一现付劝持。文三。一劝使领前止作教法。二应劝化下修福智两业。三于佛法中下行成克果。第二余所未知者。付和上阇梨。随时教授。第三令受者前去为防护故。戒本可知。
○度小年曾嫁妇女戒一百二十五
然十二曾嫁妇女堪能一食忍。若持成故。佛听许年不满者。不避嫌涉。容坏行故。制不听度。
别缘具五。一年减十二妇女。二知年减。三为受具足。四和上尼。五羯磨竟。缘起法用。与童女一种广辨之中。亦应具约和上四心为十六句。文略故无。问此减十二人受戒已。疑为当开。数胎润不。答义同前女故。文中略无。亦可不开。谓十二受者。已开八年故。
○度曾嫁百遮妇女戒一百二十六
制意具缘如前第四。亦应具有四戒。且略出初后。中二可知。亦可前制二十减年不得。因开曾嫁十二。先遮今得意。谓减十二者。及虽有遮曾嫁处不异。应是开受乘即起过。是故须制初后两戒。中间二戒以其作过。由能授戒人。故不得乘因起过。故无此制。可得言道。是曾嫁故。不须二岁学法及与六法名耶。故使不类。
○度淫女戒一百二十七
然此淫女虽先??违。理非正鄣。度受具已。令人嗤毁。丑累三宝。故须远去深藏。
别缘具五。一淫女。二知前是。三为受具足。四和上尼文无和上者略。五不深藏。或不将远去。
○不以二法摄受弟子戒一百二十八
凡为师训。二法摄受。济给衣食。免其形苦。又悔以法。开其心目。立行修道。终成出益。今不摄受。致令弟子形不免苦。心迷于法。随缘坏行。何成师训摄受之道。患累之重。勿过于斯。
别缘具五。一是清净尼甄去破戒举摈等不犯。二恒随和上尼除离去无犯。三和上有法及衣食。四无因缘或以此故命梵难等不犯。五不以二摄犯。
○不二岁随和上戒一百二十九
新受戒人。创未闹晓。随师咨禀。以成己盖。辄离师去。不蒙训?。抱迷自滞。违教??深故。
别缘具六。一和上尼。二和上清净有德堪摄。谓有法有衣。或有法无。此二离者得罪。三师不听。四未满六夏。依五分故。今言二岁者误。亦可不同。五无因缘。谓由此住有二难等不犯。六离去犯。
○不乞畜众羯磨度人戒一百三十
人不自审。须僧筹处。辄度违教。事或多损。轻篾僧众。故制提罪。
别缘具四。一僧不听。二为受具。三和上尼。四羯磨竟。自下三戒并略不约羯磨竟结和上罪。缘起文三。一无德度人不教授过。二时诸下呵责。三告诸比丘已下制畜众羯磨。筹量堪否。能长道法。羯磨听度。问无德乞者僧羯磨成不。解言。无德度人别可有罪。作法成就。若尔无德教授亦应成就。解言。教师无德。全无教援尼义。故不成差。无德和上令前得戒。故所以成。
○未满十二夏度人戒一百三十一
复未满者。怆入佛法。未多闲晓。师德不成。焉能摄训。故制不听。与在于此。
别缘具四。一夏未满。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二众和上夏有多少。而受戒男女虽齐二十。学无学异。故亦不同。
○无德度人戒一百三十二
自行不立。焉能训导。彼我俱损。过鄣尤深故。
别缘具四。一无德。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此戒即是简愚取知。次前简小取大。不以二与摄受。简懈怠制摄受。尼损多故。此三俱提。僧??微故。此三众自坏恼僧。过鄣深重。
别缘具四。一实无德。二僧不听。三非理谤僧。四言章了了犯。所以不课者。僧知无德。永不共受戒。无起恶之理。故不劳谏。
○父母夫主不听辄度人戒一百三十四 不听度人谤僧戒一百三十三
既有所属。恼境处深。复为牵捉。辱累尼众故。
别缘具五。一有所属。二不属听。三辄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度恶行喜瞋者戒一百三十五
恶行女人情多放逸。度令受具。犹存不舍。行辱僧众怠性者。自恼恼人。无趣道之益故。此二戒合制。前淫女戒公自为非。此中恶行偷身外逸。有斯别状。故复制此。
别缘具五。一是贼女喜瞋恚者。二知是。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不与学戒尼受具足戒一百三十六
学戒成满。专心渴仰。悕欲受具。反贪供养。不时为受持。乖师训摄受之方。又恼前人。不得正修。自坏损他。故须圣制。
别缘具五。一学戒清净满二年。二僧衣缘具。三和上尼。四无因缘。谓前人破戒。举摈二难等不犯故。五不为受犯。
○取他衣不为受具戒一百三十七
前制和上。复不取衣。此制依止师。许与他作。和上受戒。不受得罪。又取他衣。
别缘具五。一学戒清净满二年。二取衣许为和上。三僧衣缘备。四无因缘。五不为受犯。五分。从白衣妇女。欲出家者。索衣已不为受犯。
○多度弟子戒一百三十八
凡度弟子。宜有分限。多难教授。损坏不轻。故制一年限度。其一过则犯提。
别缘具五。一曾前度人。二未满十二月。三更度人。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文中亦略。不约羯磨结和上罪。
○作本法已迳宿往大僧中受具一百三十九
即日往者。善心相续。发戒则易。迳宿已往。遮难容生。善心喜退。与戒留难。与恼非轻。故所以制。
别缘具四。一曾作本法竟。二不即日往。三无因缘。四不往迳宿犯谓明出。文无者略。五分。明相出。和上尼提。余师吉。
○教授日不往听戒一百四十
备德之人。慈心教受。理须敬法。重人躬往。听禀令反。慢法轻人。不受训道。失于法利。自坠义故。缘四。僧所差。二是教授日。三无因缘。四不往听。
○不半月请教授戒一百四十一
不请教授。有三种过。一违佛敬教。二违自誓受戒之心。三慢法轻人失利鄣道。
四缘成。一二部众满。谓下至五人已上减犯小罪。二请教授时。谓十四五六日说戒时。三无因缘。四不差往犯。向教授请来受戒。要往者何。解言。教授请别为僧。无多劳损又是枝条。受戒僧众。为于别人。劳动不易。又是根本。重人故尔。若尔半月忏悔亦众为别人。何不就彼而请来耶。解言。受是根本。又即日时短。与无讥过故。须往彼忏。是枝条久迳半月。若就僧处招致讥嫌。故就尼处通重结结罪界。别处行之。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若不者下违教结罪。其辨相中。此及自恣不释结罪句。但解上二。初句可知。二世尊已下解第二立法句。文二。初满和无病。广教授法。二若比丘僧病已下咸别多病。问讯法前。文分四。第一尼众差往有三。一圣可举制。二而彼已下制差之缘。三佛言不应一切往已下制其差往。差往有二可知。第二彼当往大僧中下请教授法有三。一制请辞。次开嘱授法。三简所嘱人。问请教授师。僧嘱一人为尼。请来下自恣法。对众自陈。不须嘱耶。解言。教授为欲取法为僧。故须请来自恣。请求举罪。请一人来举者。见闻不备。故对众说。方见闻具。第三彼既已下问取可否。克期往法。第四若比丘尼闻已下教授迎逆法。第二减别多病法可知。比丘应往违期故吉。
○不诣大僧自恣一百四十二
亦有三过。上二如前。三既不自恣人多迷。己不自见罪。恶业羁鄣。慢法轻人。过累情深。故制提罪。
四缘成。一夏安居竟。二两众俱满和无病。三无因缘。四不差人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违教结犯。辨中。初句可知。二时世尊下解第二。初广自恣法。二减别多病法。前中文三。初差法。文三如前戒。第二至大僧中下对僧恣法。大僧集众。不容乖别。初列威仪。二正自恣。文中五句。一举尼安居竟。是自恣时故。二举大僧安居竟。所以举二部僧者。尼对二部僧恣故三。比丘尼僧下正是纵宣己过。请见闻疑。四大德已下仰冯清众。垂慈诲示。五我若见下识过悔除。以成皎洁。第三辨尼当部自恣时节。若不疲惓。同日无妨。其自恣法一同比丘中。法还须差。向往大僧中者。方行自恣。以或永比丘举故。第二减别多病问讯法。以大僧不满多病者。尼须一部自恣。
○不依大僧安居戒一百四十三
亦具三过。上二如前。三既不依知法。脱有疑滞。无咨决定之所。抱迷阙失利之重故也。三缘成。一在无比丘处。二作不依意。三结安居竟犯。
○突入大僧寺戒一百四十四
不自而入。迹涉讥丑。容生大过。喜相触恼。故所以制。四缘。一有比丘伽蓝。二不白。三无因缘。谓礼佛塔等及来受教授。若欲问法被请诸难等无犯。四入门犯。
○骂比丘戒一百四十五
大僧上尊。理宜只奉。反以恶言。呵骂折辱。慢法轻人。违反佛教。四缘成。一大比丘。二以恶言骂。三在闻内。四言辞了了。上尊骂下。受恼义微。故唯犯轻。
○骂尼众戒百四十六
因诤瞋忿。骂辱尼众。自怀恼他。理所弗可。
五缘成。一是尼众除别人。不犯此戒。二因诤瞋忿。三恶言毁骂。四在闻内。五言辞了了。尼骂大僧。别人犯重。喜恼触故。骂大僧众轻。以其众别无相。治罚义希故轻。同众相治。为数故重。若尔大僧同众。治数应重。解言。大僧敬众。不数故轻。尼是少知。骂尼众数故。亦提罪。
○不白众使男子破痈戒一百四十七
男女形殊。理无交对。轻使治疗。容生秽染。
○尼背请戒一百四十八
尼背请之食。合制一戒。大僧离制。此谓离合不同大僧。异多同少。同少者。咸有病开。异多有三。一背请有施衣开足食即无。二背请无余法开足食即有。三背请要背正请受。正请犯。非正不犯。足食足竟。正非正俱犯。有斯别状。故分二戒。尼同多异少。异少者。背请有施衣开。足食便无。据是应离。同多有三。一并有病缘开。二俱无余法开。三俱食正方犯。同多故合。问所以尼无余法。解言。女人不食。九日命终。耐饥苦故无余开。丈夫不食。七日命尽。不堪故开余法。
戒本三句。一人。二举犯缘。先受请者背请缘。次若足食已犯足缘。三后食已下双结两罪。缘起中。背请为缘戒。辨相及开并双论二罪。亦可缘中受后节会食。谓背请方诣居士家食。即是足食。不犯中合有五句。初三五开无背过。二四两句不犯足食。不同五分尼有足食。劝足悉有余法。若准彼文。两同故合。若作尼无余法。故足食吉罗。今此单是背请者。理有多妨。
○家悭生嫉妒戒一百四十九
师得供养。弥应助喜。反生妒忌。轻心汝师。悭惜他物。垢鄣尤深。故须圣制。四缘成。一施主好心供养于师。二内生嫉妒。三发言汝师。四言辞了了。
○以香涂身戒一百五十
出家修道。观身不净。特生猒离。反以香泽涂摩。令身香洁。耽着情深。意存放逸。患累之极。勿过于此。
○胡摩泽涂身戒一百五十一
自下教人涂身。立为五戒。一戒落后。今次第有四。
○使大尼涂身戒一百五十二 使式叉涂身戒一百五十三。使沙弥尼涂身戒一百五十四 使白衣女涂身戒一百五十五
若就教人业同边。应立一戒。若比丘尼使女人涂身。波逸提。或就自作戒中。合制直言。若比丘尼以香涂。若教女人涂者提。唯立二戒。一香涂身戒。二泽涂摩戒。并通自作教人。类如掘地坏生。义亦同足。今乃约境立多。
○着贮跨衣戒一百五十六
出家威仪应生物善。着此丑鄣。持乖法式。
○畜着妇女严身具戒一百五十七
畜俗严具。多生染习。鄣道之深。故圣制。
○断着革屣擎盖一百五十八
革屣持盖。在道而行。长己慠情。招讥损道。而四缘可知。
○乘乘戒百五十九
苦恼前境。违于慈道。故遗教三昧经骑乘车马。除五百日齐。一岁三百六十日。除十八万日齐。舍利弗白佛言。何故比丘乘骑。除五百日齐。佛言。比丘知禁律。诸人见生诽谤。令他罪故。四缘可知。
○不着僧只支戒一百六十
丑相外鄣故。一有只支。二不着。三无因缘。谓病及二难强力等。四入村便犯。
○夜入出白衣家戒百六十一
既是夜暮。容有损败。致贼偷劫。清浊难分。要白舍主。方无??犯。今乃辄入辄出。患累之深。故所以制。此二戒合制。入出俱犯。缘中彰入而还出。戒本制入广解。及开双明。入出入具。五缘。一夜分。二白衣舍。三无三宝请唤等缘。四不语主人。五入内犯。问此与非时何别。答以从嘱来不犯。非时若不语主人即犯。夜入若不嘱来但犯。非时语舍主故不犯夜入。若嘱授来。语舍主入。俱无二过。即是嘱授不防夜入。故全不同出具。
五缘。一夜分。二先在白衣家。三无三宝等及难缘。四不语主人。五出门犯。比丘解了。多白故轻。
○向暮开僧伽蓝门戒百六十二
暮辄开门。喜增奸盗。入出无节。深违众轨。别缘五。一向暮。二蓝门已问。三不嘱授。四无因缘。谓火贼诸难等不犯故。五出门犯。
○日没开僧伽蓝门戒百六十三
前戒日未没。故称向暮。此戒没后。故有差别。又对与不同。具缘同前。准日没为别一。
○不安居戒百六十四
夏中游行。不结安居。违教妨修。招讥污辱。从四月十六日。讫五月十五日。来为前五月十六日。是后不结前轻。有后可结故不结后提。更无结日故。别缘具三。一后安居日。二不结。三过后安居日。
○度大小便常满人戒一百六十五
带病度之。丑累三宝故。五缘成犯。一病。二知。三为受具。四和上。五羯磨竟。自下度人犯缘悉同。
○度二形人戒百六十六
形侠两境。鄣不发戒。无安置处。故制不听。
○度二道合人戒百六十七 度负债病人戒百六十八
此二戒合制。
○诵咒为活命戒百六十九
前戒为弃舍正典。诵世咒术。不为活命。此戒为活命故异。四缘。一世俗咒术。二诵习为活命故。三无因缘。四言辞了了。
○以世俗伎术教授白衣戒百七十
前戒诵习咒术。以此阴阳吉凶。教授白衣。又前开四种。一治病。二学言。三降伏外道。四护身教授。白衣全无是。开缘中。先教不应。谓向日月等。次又言已下教其所应。
别缘具三。一阴阳吉凶等与。二教授白衣。三言辞了了。戒本三句。一人。二教授白衣。三结犯。辨相。初句可知。伎术者下释第二。文分为四。初举缘中。教不应作文故。日伎术者如上说。二欲若说下列如来塔等。不应向之举。是显非。反前第一。三又言今日下举前教授中应作之。文四。应语言宜入寺下举是显非。反前所应。彼比丘尼下解第三结罪。
○被摈不去戒百七十一
既被摈治。只命而出。仍故不去。违法恼僧。余六羯磨治。又就寺折伏。不驱离处。故无不去之??。一被摈治。二不下意求解。三无因缘。如无伴水陆道断二难等不犯。四作意不去。
○辄问大僧义戒百七十二
大僧上尊。咨问先启。今不请辄问辄。慢法轻人。递相穷结。令被增恼故。一大僧。二先不求听。三非常听向及亲友。被从此受等。四问义除戏?等。五言辞了了犯。不犯中。若彼从此受者。此尼常从此比丘受法故。若二人俱从受法。以其同习故。若彼问此答者。谓同习人彼此问答。若共诵者。诵一部故。此等无辄问罪。
○身业恼他戒百七十三
制意犯缘同上。口恼唯以身恼为别。
○在僧寺造尼塔戒百七十四
三相妨乱。废修正业。令客比丘致敬乖仪故。一有比丘伽蓝。二知有。三造尼塔。四随用博等犯。遮之义永。故不待竟。
○百岁尼不礼敬戒百七十五
一违敬教。二违本心。三慢法轻故。
○人摇身趍行戒百七十六 妇女庄严香涂身戒百七十七 使外道女涂身戒百七十八
●八提舍尼法
别缘具五。一从他乞苏。二为己。三无病缘。四受得。五食咽咽犯。下七同尔。与别为异。戒本四句。一人。二除病缘。三乞苏食。四结犯上四比丘吉。下四比丘提。丈夫报强。受取资身。然苏等资微不数故轻。尼多贪味乞之殷勤。数故犯提舍。下四美食资身力强。丈夫喜乞故提。乞美食者。女人之謱。乞希故轻。式叉迦罗尼法。一同大僧。更不重举。
其七灭尼得提罪。合在百七十八。中正宗文二中。上来略明止作二持竟。
四分律疏卷第六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七本
●受戒揵度第一
自下第二广明二持。有二十揵度。先总料简。第二次第别释。总料简中三门分别。一解先后。二释名得名。三解结集次第之相。
言先后者。上来二部戒本但说随相。不明其受。显理未周。名之为略。揵度已下受随双明。摄二持义尽。称之为广。前略后广。义次第故尔。亦可前明止持。今辨作持。先止后作。义次第故。问行法次第先受后随。所以今者先随后受。答若据行法次第实也。先受后随。今就化宜。先举随行。后彰受法。以其随相。广彰损益。能令行者忻厌易成。入道?要。故先明随。受是根本显损益义微。而欲识相护持。忻厌不要。故回之后说。
第二释名者。西音揵度。此方称聚。诸法之中。当分统论。故称为聚。而存本音。总名犍度。诸法是何。谓受说安恣等。举受说安恣等。以标其聚。乃至于杂。故曰受戒揵度等。所言得名者。通论尽从别义作名。别义不同。略有其十。受戒一法从受法作名。第二说安恣法。此四约随法受称□。第三皮迦杂三。从所开事立目。第四衣药房三。从知足行缘。以得其名。谓四依是。第五拘瞻。此二约处。第六呵责一法。治过立字。第七人尼二法。就人以标。第八覆破。此两从过。第九遮之一法。举罪受名。第十灭诤一法。功能作名。此等推寻。所以可知。
第三门者。据本制之兴。事乱无准。今弁结集。次此之意。揵度二十位以为三。初八揵度。谓受说安恣皮衣药迦等明别行法。以此等八。资成别人行故。第二拘睒弥已下。次八犍度彰其众轨。谓皆秉法成众。纲网治过。除罪殄诤故尔。若无自行。谁秉众轨。故须先明别人行法。别行既成。纲网事建。故次举法。此二之中。前有众法。为成自行。后有别法。为成众轨。举宗往摄。众别恒殊。尼下四法。二行之余。以前未尽。故须更弁。有自行边。前八所收。有众法义。后八中摄。就前八中分二。初四揵度受随行法。二皮衣下四彰行资缘。受是根本。众行所依。建首初明。既有受体。理须护持。治要由识相。故次说戒。识戒相已。须如说行。理宜息缘。故次第三弁安居法。虽可九旬精练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见过。未若僧众傍瞩者明。理须仰??清众。纵宣己罪。见过悔除。方成皎洁。故次第四自恣方法。行方虽明。藉缘以立。故次下四修道资缘。自恣既竟。游行化物。皮革履屣道行之具。资身?要。故次皮革。衣须蔽形。又是受畜时节。故次第六弁衣揵度应不应义。外资已具。无食充躯。废修道业。故次明药。或于衣食取济乖方。广生罪过。咎累其己。故次第八功德衣法。开上衣食资道两缘。别行已竟。
次弁众法。众法分三。初一先弁能断理人。第二瞻波弁所秉法。第三呵责已下正明所断理事。以行僧法。所以须如此者。拘睒一法。能秉人德行。上来别行既成。岂可独善。必须断理僧徒。秉法匡化。人无具德。不能护法存道。故次拘睒护法德行。既有能秉。必须所行之法。法之要者。其唯羯磨。是以次弁瞻波揵度。羯磨如非人法既兴。若不施行。则虚设无补。故下六法正行僧事。若众中有七种恶人。刚强难伏。若不断理。何成匡护。是以次明呵责揵度。折伏情过。形心虽调。有罪须悔。故次人法忏除业累。人既得法。事须顺行。是故次明行覆白法以彰发露。若行覆依教。是遣往??。若仍覆不忏。事彰人知。理合遮举。教令悔除。然发举不易。宜审进否。是以须弁遮之仪式。或无具德。举不知时。乖??相朋。事成破僧。是故次明破僧揵度。僧众不和。彼此乖碍。若不除殄。众法不成。是以次明灭诤方轨。此明众法竟。上二不尽。故次明余事。僧尼同行。已如前说。尼等异法。事须别显。是以次明尼揵度法。二部正法已具显宣。然客旧进止。行来食请。威仪要法。事须备彰。为是。次明法揵度。上来法式既周。资道缘中。房舍?要。是以须明房舍揵度。但此房舍。资缘强胜。事最粗着。故独标名。余资非一。不可别件。是故统收以之为杂。为斯未下次明杂法。
自下别释。言受戒者。怆发要期。建志成就。纳法在心。称之为受。受者悬防目之为戒。集多受法。录在一处。故曰受戒揵度。就此揵度。分文有二。第一从初至解脱故已来为彰受戒度人。佛在方有。是以先明。菩萨厌世出家。修行成佛。既成道已。化物为心。显示群品。同结己益。是以第二。尔时世尊已下正明大圣度人受戒。初段文中。复分为二。第一从初至众相具足。现托王宫内报殊胜。第二从适生已已下正明菩萨相之所表相之所为。前文复二。初明菩萨胄族高远。谓是种族深厚相。第二众相具足一句内报殊胜。谓是色身丰美相。托斯两相。义有二表故。前文有四。初至真闇。次第有三十三粟散诸王。第二从伽?支已下列十轮王。此非次第。通前合数四十三王。第三伽?支次第五王已下正明断简。前十轮王隔几粟散轮王出世。第四北方国界已下举前根胄。结成深厚相。于第三文中。就前九轮王中间。总数粟散诸王。有八万四千一百九王。亦有经文。十王者。第十轮王有百粟散。菩萨罗云。不绍王位。是以但百。以此配前八万四千二百九王。复以此配前四十三王。合八万四千二百五十二帝。懿师摩后为取菩萨。举百中?后七王也。言菩萨者。此方名为道心众生。依本名说。故曰菩萨。此悦头檀王所生。第四北方国界已下举前根胄。结成深厚相。如文可知。第二众相具足者。色身具足。相好昞着。即下相师所列相好者是。上来现托二相竟。
自下第二相所表所为中。其文复二。初寄相师口叹相有所表。第二瓶沙王备虑已下相之所为。前文复二。初至终无差错。相师总叹相有二表。第二若不出家已下随别以叹。文言适生已者。如因果经说。菩萨四月八日右胁而生。相师共占。阿私陀仙相而记言。此儿有三十二大人之相。所以但三十二者。对治众生。止此即足。譬如富贵家子。虽复财宝无量。不得重着珠玑故尔。文言必趣二道者。一谓轮王道。二谓佛道。相有二表。定故无错。就随别叹中。先表轮王道。即世间极果。第二若当出家已下次表佛道出世间果。就前轮王道中。胜报有三。第一位极轮王正护殊胜。第二七宝已下依报具足。第三王有千子已下眷属无缺。威伏遐被。第二言七宝者。轮名胜自在。盖轮宝往处。莫不臣伏。为王所重。故称轮宝。象名青山精。马名[跳-兆+莮]疾风。珠名光藏云。玉女宝名净妙德。主藏臣宝名大财。典兵宝名离垢眼。并为王所重。齐称曰宝。于中位二。情非情分。轮珠非情。余五情道。情道中位三。象马是畜。藏臣如智论是夜叉者。谓非人也。女及典兵。此二人类。如萨遮尼干经。轮王复有七种软宝。谓衣等可知。第二明佛道中。谓十号响班。少如来一号。次三轮化益。向来所弁。寄相师口。叹菩萨相。有其二表。
自下第二彰相之所为。即是相之功用。于中文二。初明菩萨在家时事。闻名息慢。第二菩萨渐渐长大已下舍荣出家。对面息慢。偏行佛道。然此二文我当为臣。及为弟子。两处息慢者。即是二道之用。并应相师总别口叹二表之言也。初在家事中文三。一边境备虑。第二逻人白王。于中文二。初王逻人闻上二表之事。言中是到。故言王闻逻人也。二时逻人已下请王除去。恐后侵吞。故言六国失土。将由此起。第三时王已下闻名高伏。不从劝意。初一往拒诸请。次若彼已下申己拒意。我当为臣。应上轮王。当为弟子。应前佛道。
第二出家中文三。第一正明不頋尊荣。舍而出家。第二时有人名呵蓝已下同于耶修。化以道法。反耶入正。若就自行。名修世间善法。第三自念父王田上已下舍耶修正。或尽解满。道成号佛。前文复三。初明菩萨深观八苦弃荣出家。第二尔时菩萨已下既出家已修知足行。第三在高楼上已下正明瓶沙睹相生善。叹验真虚。对面息慢。初文复三。初明菩萨作非常之观。厌于世间。念同沙门。悕求出世。
第二时菩萨年少已下父王念恋。恐舍俗荣。第三时菩萨强违已下顿绝羁笼。舍荣出家。渐渐长大者。五分年十四。兴起行经十九出家。故言长大。五分因果经现厌有三。彰欣唯一。五分。东门见老。问御者曰。此为何人。御者曰。年者根熟。形变色衰。坐起苦极。余命无几。故谓之老。南门见病人。御者曰。四大增损。饮食不能。气息羸微。命在漏刻。西门见死。御者答曰。气绝魂逝。无所复知。弃之空野。长离亲戚。上来三门咸问御者。吾免之乎。答曰。回车不乐。北门见沙门。问曰此为何人。衣服异世。御者曰。善自调伏。具诸威仪。常行忍辱。怜愍众生。故谓出家。菩萨闻已。三称善哉。唯是为快。有一女人。见菩萨。便生欲爱心。即说偈言。母有此子乐。其父亦甚欢。女人有此婿。乐过于泥洹。菩萨闻说泥洹声。欢喜踊跃言。何当得此无上泥洹。又大集经所以现老者。为坏贪爱寿命故。所以现病者。为坏贪爱色身好。所以现死者。为坏于身贪爱欲故。所以现沙门者。为坏贪天王梵王人王身故。对前四相。欣厌心成。自忖恃己身。未免老病所侵。故曰作是念。乃至死此生彼也。轮回生死犹若琁环。故曰。如此身故。不尽苦除。菩萨思念。我今当设何方。得使生死因亡。苦果随丧。故曰。如此苦身何可得尽。今此律文略不现相。直略举欣厌之念。故曰。作是念今观世间乃至何可得尽。第二父王爱恋中。年壮盛时心不乐欲者。不恋世报轮王胜位。故言心不乐。父王贪国重位。心悕嗣绍。故言愁忧不欲令学道。
第三正舍荣禄者。顿绝爱网。舍而出家。如出曜经。四天王来四神捧马足。若因果经。二月八所诸天捧马足门自然开。从城北门出。于是出家。又五分亦言。城门自开。既出门已。向阿?耶林。此律不蒙听许。故曰强违。恐损他故。须自剃发。五分。至须摩那树下。求除发人剃发也。着袈裟者。五分。见一猎师着袈裟衣。以所着衣价直百千贸而着之。智论云。以己大价衣。贸粗布僧伽梨。故曰着袈裟。在家迫迮。犹如牢狱。即前处俗老病。轮王等报。羁累行人。名之为家。于此猒背。所以称舍。故曰舍家也。出家宽廓。事等虚空。即北门所见沙门者是。不能沦陷行人。名曰非家。发心趣求。故曰为人也。五分。剃发已。作是念。我今已为出家。自然具戒。只律。佛在菩提树下。最后心廓然大悟。自觉妙证。善受具足。十诵。但言自然得戒。但知文别。得戒时节。事在难晓。
第二知足中行乃无量。且修知足。于中文二。初彰菩萨弃国捐王远之罗阅。第二明日清旦已下匪直徒然修知足行。威仪庠序。不为頋眄。字摄诸根。与王作生信之由。所以须乞食者。且论四意。一三世诸佛。法尔乞食。二为充躯资身长道自行益故。三福利施主反报益故。四为声闻弟子放佛成规故。其文不列得钵之所。
第三对面息慢中。其文有三。初尽一偈半。正明瓶沙睹相生信赞叹菩萨。第二王即遣使问已下有五偈半。王命使者寻知处所。第三闻彼使言已下亲往觐谒。对面息慢。前文复二。初至頋眄。经家牒王所见。第二见已即白已下王正赞美。初一句劝。胜相下有四句。发言赞叹。王劝群臣同瞻异国之宾。故曰汝等观彼客。四句叹中。初句叹内有胜德。次叹外有胜相。次叹根曾深远。次有两句叹威仪折旋庠序可轨。此之四叹并举前所见。为彰内怀圣德。人尊道高。超出世表。故言圣行为?胜。相谓三十二相。好谓八十种好。相好昞着。俨仪殊特。故曰甚严好。即上颜貌端正事也。内外相备明非庶品。故曰非是下贱人也。君子俨然。故曰乃至而直进。
第二知处所中文三。初有半偈王令使者寻知栖托。二次三偈使奉王命寻知处所。未下二偈既知处已还而启王。第二文三。初偈奉命追问。第二次一偈见菩萨所作。初句平等行施。等益无私。故曰遍乞。善摄诸根。对尘无染。故曰寂然定。福人感利。故曰速满。违顺增减不关其虑。以道资心。故曰常悦。三次一偈知处如文。第三文二。初偈白王之法。次偈启报王知。
第三亲往觐谒中文三。初一偈半礼谒问讯。谓须暄凉起居轻利等。第二共相问讯已下问答舍位验真虚。第三尔时王即起已下来意既周。致敬辞退。第四二文。一尽偈末先相问答。申前遥叹心疑。第二时王语太子已下舍位让彼。验知虚实。第三时王前白已下验己知真。悬请于当。第四正明菩萨许之于后。此之四文正显二道之用。前请为臣。应前轮王。次求先度。应于佛道。初文有二。初王致问。次有国已下菩萨偈答。就前问中。先结前生后。非但身礼。又陈问答。故名为复。亦可王前遥相赞美。今重举胜相。生疑致问。故曰复作如是说。问中有二。初偈问出家意。次偈问本生处。所问出家意者。谓举赞中初二汝等圣行句。我今观汝。壮年丰亲。内德皎洁。宜应匡国理民。乘于大乘。群臣侍从。是仁者相之所应。何故剃发出家乞食。竟有何意。此问出家意非是舍位及以象乘。次问本处者。谓举赞中三四句等以问。汝今颜貌端正。将非下贱。必是刹利胜族苗裔。我今与汝。共相对问。愿说本生。居何国邑。姓讳何等。
次三偈答文不次比。初一偈先答。第二问示已取居氏族名讳。次有二偈却答初问。我观世间王位等。乐倾俄尔。增长五欲。甚可患猒。未若出家。标心至寂。是故须舍。出家修道。答意既尔。次释其文。答第二中。上半答处。初句总处。次别指方所。下半答所生也。三父母名。四姓。亦可俱姓是我生处故。答初问中。初偈正明菩萨不頋财位。如视草土。猒舍出家。是故乃至不乐处五欲。次句显己欣猒之怀。观欲者是集谛。多众恼者是苦谛。深观在家。唯增苦集。示其所猒。下有三句。显灭道清虚。安隐快乐。示其所欣。道性清升。不为业结所羁。故称出离。亦无苦果逼恼。故曰永安。此明道谛涅盘无为。专心标诣。故曰要求等。此灭道二谛。是我元求。故曰心所乐。
第二验真虚中文二。先舍半不受。次舍全不受。不受中法喻合三。第三请当许后可知。
第三顶敬还退。五分。王欲试菩萨。语言比丘族姓尊贵。世为王胄。圣德自然。应居四海。四海颙颙莫不尔仰。若能降志。且当称蕃。北面相事。菩萨答曰。世间贵位。莫尊转轮王。吾已弃之。况四海乎。所以出家求道。欲度一切生死大苦。何不请我。道成先度。及反区区。以此相要。王言善哉。斯语甚快。道成之日。愿先度我。及此国人。菩萨许之。欢喜辞退。
第二同耶修中。其文有二。初法同外道。第二摩竭已下行同外道。法同有二。初学不用。二郁头已下同习非想。如因果经。具习诸定。今但举二者。此二空定。微细沉隐。喜堕耶倒。蓝等谬执。谓是涅盘解脱之果。故须同其所习。为彰法非直道。人非至圣。果非究竟。以道化彼。反耶入正故。就不用处中文三。初至令其得证。至耶师所。咨访学方。答其所学之宗。第二菩萨已下次同耶修情疑相得。正明同事之益。第三时菩萨复作是念已下非集而去。修中文六。第一校量有无。二我今已下修令得证。三时菩萨得证已下更访学方。四报言已下答以无余。五菩萨报言已下略以非之。六瞿昙如我所知已下推之为返。情疑敬奉。初句有无者。据理蓝无信等五根。尚证此法。况我具足。宁不得证。既从习定。不得苟云无念定二根。谓蓝谬计涅盘。无心趣求。即无精进。明无信慧等根。第三非夺去中有三。初有四句法非真道。以耶法成人。人亦非正。次有二句。人非至圣。人法既非。不能除结。克彼灭果。果非究竟。此不用处定。顺于三有生死之法。不能发彼假名空解息灭之处。故曰非息灭。非去欲者非法空解。非灭尽者非无相真解。非休息者非无学果智。此四法非言。非成等正觉人。非种智。非沙门。非四圣果息恶之人。此二人非。非得涅盘。非是有余也。非永寂之处。非无余也。此二果非。既人法等非。何得谬计。法真人圣。果为究竟。
第二同习非想定中。类前可知。但少非成等正觉。言更求胜法者。谓执自饿是道故。以见事中俭节。将为毕竟离欲。故曰无上休息法也。
次苦行同中。诣大将村。与比丘六年苦行。苦行成道。同于此处。如余经说。王来五大臣子。令使侍卫太子。故有五人。五分。佛成道已念言。谁应先闻。谓父王昔遣五人。随侍劳苦。此功应报也。此律不弁。文言四女随逐者。彰菩萨无染行成。亦可当时有斯事故。乘即列之。虽可苦行。未克究竟。故曰虽尔犹不得等也。此律同苦行者。为欲化耶归正故尔。依兴起行经。佛昔骂迦叶佛。作秃头人。虽即悔过。今受六年苦行。若依六度集云。佛昔为国王。令其太子。禁一促饮水。人王事猥多忘之。六日忆而流泪。是以成佛六年受苦。罗云。忘道令饿六日。在胎六年。瞿夷笑之。六年怀任。准如此说。本非同耶。此善权方便。未可一准。
次第三舍耶成佛中文三。初明菩萨意地嘿念校量得失。既达是非。理宜简伪从直。是以第二尔时菩萨已下食食修禅。但定心澄静。有所克获。是以第三时菩萨得此定意已下发智断或。道成号佛。挍量门中。言欲不善法。非是二定。谓是五欲等。意舍自饿。及欲修禅。故须思筹。其二空定前已弃舍。故此不论。合有九句。就中分三。初有四句对正思量。第二欲不善法已下三句举禅所离。欲恶不善。反?斟量。知其得失。第三然我不由已下二句正明应当舍伪行真。初中四句。一举前父王田上所得初禅之智。第二时菩萨已下审察此道尽苦原否。二一复作是念已下知有堪能。四时菩萨已下欲依修习。第二三句中。初有二句举禅所除障。一思欲恶不善能得乐不。次句知其无力。第三一句?思欲恶。依既无力。我今舍欲恶不善。能得乐法不耶。计理应言舍而即得也。文言习无欲者除五欲。舍不善法者除五盖也。第三二句舍伪行真者。如上所思。既除彰修正。方尽苦原。明我不应习此自饿。应当食食修禅去来。是故文言。然我不由此自苦身。乃至得充气力也。但须此九不劳。广为十六。即初四修正。次三除彰。方尽苦原。故知不须习此自饿。次下二句食食修正去来。第二行真修正中文三。初食食行真文三。一食食反前自饿。文言异时。谓非思量之时。食少饭麨。因果等经谓。食牧牛乳糜。第二时菩萨已下正彰五人不辨伪真。同情舍去。三时菩萨气力已充者受资之益。
第二复诣已下次明修禅。先明方便有四。一洗除疾垢。见云。入水洗时。凡夫时钵舍置水中。在龙王宫之所供养。次诣道树。次为草敷。表己少欲。为诸弟子。放以成规。余经或见天衣。或金刚坐等。又此不同实行成道大宝莲华王坐等。次直身正意者。正明修行摄心系念。身端故直也。表心无耶。故曰正意也。住一缘中。故称系念在前。第二菩萨除欲恶已不。正辨修禅。不同大乘实行。三僧只劫。依八定等。今依小乘分齐成佛。四阶前已明讫。今此是三四二阶。谓最后身修禅慧二波罗蜜。是第三阶。次后三明作佛。谓第四阶依禅发智。断非想地见修烦恼。三十四心。以成正觉。本音单那。此名思惟修。亦名功德聚林。若依数次地别。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体有其九。随事十一。枝有十八。言体九者。谓通大地四念定慧受是也。善大地三。信猗舍等是。大地外二。谓觉等二。故体有九。随事十一者。觉观喜乐一心内净舍念慧乐不苦不乐等是。此谓以地别受故尔者。谓前九。遂成十八。于九法中。觉观信慧四法不分。各当分为一。余五离分。以成十四。定受各四。谓四禅一心。即是定数。初二禅喜。三禅乐。四禅不苦不乐。合是受数。故定受为八。余三各二即六。谓猗通前二禅乐。是猗乐故。舍念通三四以六配八。故有十四。余四不分。初三等五。二上齐四。故十八枝也。若依实论。初二禅乐是受乐。其义则别。谓觉观在初禅。内净唯第二。安慧局第三。不苦不乐唯第四。喜枝[言*步]初二。舍念通三四。乐枝遍前三心等诸地。今且依心论如前说。初禅文三。一除彰得禅。二游戏已下成就自在。约数次以结。三何以故已下释得所由。除去欲爱者五欲。色声香味触。恶不善者五盖。贪瞋睡眠掉悔疑也。此之欲盖。是初禅障。故须远离。次下得禅觉观者。是修行对治。喜乐是修行利益。一心者。彼二依止三昧。谓对治利益。皆依一心故尔。五枝者。粗心名为觉。细心为观。谓摄心在境。创察于法名觉。重审此法名观。内悦称喜。猗息名乐。凝然不易。故曰一心。以有觉观。故无内净。有喜故无舍念慧及不苦不乐。下二文可知。二禅三者。一除障得禅。除障者谓除觉观。二得内净已下得禅内净者是对治。喜乐者是利益。一心者。彼二依止三昧。觉观善心。而娆乱二禅。譬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有内净故。治去觉观。余如前说。下二文可知。三禅三者。一除鄣得禅。菩萨除喜者。离鄣观喜多过。如贫人得实故喜。一旦失之。其忧剧深。是故除喜。二身受已下彰五支体。身受快乐。先明利益。次圣智是慧护者。是舍及念。此等三是对治。念者追知喜过。慧分别喜。舍者弃喜故中平。略无一心。亦可乐是一心。下二文可知。四禅三者。一除鄣得禅。菩萨已舍乐。即四禅离三禅乐故。苦对二禅。二禅灭苦根。先已除忧喜者。谓初三。初禅灭忧根。三禅灭喜根。并初禅说。故言先已除。以第四禅绝四受故。二次得禅。无苦无乐谓利益。护念谓舍念是。对治清净者是一心。余二文可知。初三各五。以对二乱始故。二四各四。以对二乱终故。
自下第三断或成佛。佛坐道场。诸功德门。圆明洞朗。且辨三明。先宿命。次天眼。次漏尽。照于过去名宿命。照未来善恶名天眼。照现在事名漏尽。事谢于往名过。背今称去。曾迳日宿。过去色心俱知命为报主。是故但云过去宿命智。从境得名。事在于当。以之为未。必趣于现。目之为来。照未来善恶苦乐。犹如天眼。约喻作名。亦可约报。就根作名。故曰天眼。相彰于今。以之为现。住于现相。称之为在。五住烦恼默污净心名漏。漏亡之处称尽。故名漏尽。论其明体。其唯智性。三世境界无所不照为明。故曰三明。
初明文三。第一牒前生后。第二证宿命智已下举境彰智。第三何以故已下释得所由。菩萨得此定意者。谓四禅。诸结除尽者。离过行成。随心无?。故曰柔??。住坚固处者。免三灾绝四受故。以第四禅者。如来多住故。二举境以彰智体。第三时菩萨已下得之时节。结成智明。第二中五。一总就生数彰智。第二劫成已下约时彰智。第三我曾生已下就别报以显。谓知八种事。六种同行。地持说八事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限。六种同行者。俗姓名字刹利等色父母饮食善恶寿命。此应合八中寿等二。故六八种。六种者。他及自身作如是说。此是我名。我为刹利等。是我父母。我食如是食。我作如是善恶。若少年中年长年。如是六同宿命智知。今此文中但举八事。我曾生某处。一向总举生处。次字某已下列其八事。略无六种同行。第四彼终已下约处以说。第五如是相貌已下总结智境。第三得之时节。无明尽明生。无碍道。闇尽光生者。解脱道。亦可无明尽等除拥鄣。闇尽等除性鄣。所谓者已下结名也。第三何以故以下释所由可知。
次天眼。文三如上。牒前如文。第二知众生等者。举境彰知。亦三。第一能照之智。第二观见生老死者已下举境彰智。亦三。先总举因果。第二即自已下别举其境。第三如是已下总结。上二。初中善色。谓福人中除细软清净。如明月光。故曰善色。薄福中阴身竖忽靳犹如缕褐。名不善色。善趣是乐果。恶趣是不善果。所造业行。谓善恶两因俱能达。故曰悉知。次即自察知已下别照中。先知其因。却知其果异。于前总先果后因。先列不善因果。即是广上死恶色恶趣贱。次复观众生已下知善因果。即是广上生善色善趣贵等。如是已下结前总别。第三时节结名如文。第三释得可知。
次漏尽。亦三。第二中三。初能照之智。二次举境以彰。于中文四。第一缘四谛。初一往缘谛。二以得已下重而审察。亦可前后谛断非想见或。次重审察断非想修或。第二如实知漏已下见谛故断漏。第三彼如是知已下断漏故得脱。彼作如是知。牒前缘谛。如是观举向断漏。于欲漏等者。欲界烦恼。除无明。名欲漏。上二界烦恼。除无明。名有漏。三界无明。无明漏。不为三漏所漏。故名解脱。此总说故言于三漏得脱。据理而言。菩萨至此三十四心中。于见谛四比忍比智及非想修道十八心。唯断非想一地见修有漏无明漏。余八地见修三漏前已断故。第四已解脱故。四智究竟。依涅盘说。永断三世生因缘故。是故唱言我生已尽。此明因亡。亦复不受五阴身故。是故自说我生已尽。此明果丧。此是苦尽智。应言不受五阴身故。而言永断三世生因缘者。谓举因亡。以显果尽。所修梵行毕竟故。故言梵行已立。此明因圆。又舍学道亦名已立。此彰果满。梵名涅盘。此是证灭智。何以须言所修梵行已毕竟者。此举因圆。以显果满。如本所求今日已得。故曰所作已办。此明果满。修道得果。亦名已办。此明因圆。谓修道智。何以须言如本所求今日已得者。此举果满。以显因圆。获得尽智无生智故。故说不受后有。此断集智。但应言道获得尽智。而言无生智者。谓举果尽。以显因亡。余二文可知。上来至此化主成道。
自下第二外化度人。就中文二。初至龙王为首六七日中。游诸法门。受解脱乐。二归依法。度外眷属。
第二尔时世尊文邻水已下度人受具。谓内眷属。五分八七。一摩修罗山神奉呵梨勒。二贾人。三文鳞龙。四斯那婆罗门女须门女须阇陀。五斯那婆罗门。六斯那妇。七斯那姊妹。八攒酪女人。今此六七日故。即为六文。一贾人。二树神。三婆罗门。四婆罗门男女。六文鳞龙王。于此文中。五门分别。一诸经时节不同。因果法华并言三七日。此律萨婆多六七日。兴起行经出曜经七七日。智论佛成道五十七日寂然。五分八七日。为对见闻。故有斯别。
第二所游法门分别。多论云。第一七日入喜法门。以自误乐。第二七日入乐法门。第三七日入解脱法门。第四七日入大舍法门。第五七日入逆顺观十二因缘法门。第六七日重复游尘前诸法门。以自误乐。此律真言受解脱乐。不分喜舍等别。道理但应佛所证法。无出鄣离相。故言解脱。
第三处会分别。处则有三。谓初三七日菩提树下。次二七日离波多树。次一七日文鳞龙王会。便有六。始从贾人。终尽文鳞。以其处本约事。事三还三会。断所化故。随境有六。
第四所度境界。趣分有四。初会天人。第二非人。次三偏局度人。第六是畜。此即人天龙鬼。四辈檀越。
第五未说法意。多论问曰。佛本为化众生。何故游诸法门。不说法度人耶。答有多义。一既成道已。宜先安身。然后度人。是故游诸法门。以自娱乐。令身心调适。后度众生。又为憍陈如等根未熟故。又为佛法尊重。详而后说。令众渴仰。生爱敬心故。又为满梵王本愿故。愿佛成道时。要先请佛转于法轮。待彼梵王请。而后说故。
次随释文。第一七日文二。初受解脱乐。第二尔时世尊过七日已下以二归度人。文五。初树神笃信劝兴供养。于中文三。一者经家列未佛食。二贾人赍粮。于佛边而过。三劝舍涂粮作见闻之缘。第二尔时兄弟已下受劝献奉。第三世尊复作是念已下正明如来悲心纳受。第四受彼麨蜜已下咒愿说法二归化度。第五尔时贾人已下礼献事毕敬而请退。
第三受施中未成道钵。舍置水中。今无器受食。故言何器受食。即知三世诸佛法畜石钵。不以手受食。四王知意。各奉石钵。佛受天钵。食人中食。表为人天受道缘故。作良厚福田。所以合为一者。若止受一。不可余天之意。为彰等益无称。又复钵无多用。故合为一。五分。悉受四钵。垒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钵。普曜经。四天王于波颇那山上。得四石钵。欲于中食。时有天子名曰照明。语四天王曰。今有佛名释迦文。应用此钵。非人之器。今当受食。可往奉之。故请贾人以施麨蜜。当得作佛。号曰蜜成。
第四法施中文五。一咒愿受施。如因果经。咒愿文不同。此又复五分。先受二归。后方咒愿两偈。二足汝安隐。四足亦安隐。去亦得安隐。还亦得安隐。如耕田有望。下种亦有望。汝今入海望。获果亦如彼。今先咒愿。第二汝等已下劝受二归。未有僧故。第三时贾人已下请祈福之方。与发抓敬养。第四时贾人虽得已下轻心慢弃。如来劝受。得大功德。不可胜算。第五贾人白佛已下信心未决。请乞证验。如来广彰。福利不虚。我在因中。为摩纳时。蒙定先佛受记。喜踊虚空。发犹委地。无量众生散华供养我凡夫时发。我于尔时。因中之发。烦或未尽。果未究竟。时人供养故。若以道眼观之。悉入涅盘。况于今日。烦恼已尽。万德圆备。功德勋修。所有发抓。若能供养我之舍利。宁无福报。既得证验。敬心殷笃。又贾人当知已下结会古今。益信敬故。
第五文可知。下之五会文二如前。一受解脱乐。二过七日已下二归度之。
自下第二度人受戒。其文有三。初至龙王为首善来度人。第二我已脱一切已下三归受法。第三罗阅城已下羯磨受法。所以此三次第如是。有二义故。一以能秉人为次第故。上来世尊自行成道。既成道已。宜须化度。是以第一先明善来。善来受者成证无着。亦须化益故。次三归上二受法。自行既立。须行众轨。摄利度人故。次羯磨法。此约能秉以彰次第。次第二所化境界。以彰次第。善来所被。利根淳熟。机感缘强。理宜先度。三归稍劣。羯磨最软。故次第三。譬如日出。光照高山。次及平地。后及幽谷。次第之仪。彼亦如是。
善来文二。初至响彻梵天说法他世。出家缘起虽可言对陈如。然此请说一代之首。故成缘起。第二既闻法生厌。希求出离。是以时陈如已下善来度受。前文有五。初至不说法来正明如来思已药妙。众生患重。说增迷倒。息化之意。令众渴仰故。第二时梵天已下愍世故请。受而许说。第三我今先当与谁已下随遂有缘起机说法。第四尔时世尊已下承机有人。受道获益。第五地神已下欢喜唱告。响彻请主。初文有三。第一至疲苦正明如来思惟不说虑之于心。第二尔时世尊说此二偈已下显己不说之意。陈彰在口。第三尔时世尊已下结成不说。
前思惟中文四。一思己药妙。二众生异见已下众生患重。三众生以是乐于樔窟已下以患重故。说增迷倒。四我今欲说法已下结成唐劳。虚化无益。前文复二。初先就体弁甚深药妙。二智者已下对人以弁甚深药妙。欲明一乘之理。体唯自古。岂有得舍染净之殊。寄相而论。非不生死尽在于此。涅盘显在于彼。坐于道场。解满或尽。故曰我今已获此法。所证之理。乃是生死之本际。穷原之真旨。故曰甚深。理绝名相。非寻教量境界之所能晓。故曰难解。体非分别。离心所缘。故曰难知。自体无相。生死纷荡。所不能染。故曰永寂。体证圆学。至果无为。故曰休息。穷原之旨。精胜独绝。物莫能加。故曰微妙最上。此释甚深。次就人辨。理虽甚深。非一切不会。有大乘器者。必能契证。故曰智者能知。非是二乘种姓境界。故曰非愚者所习。此明理深药妙竟。
第二彰患重。初因患重。次果患重。然此众生闇或羁缠。迷于真旨。情随忘想。取相明白。即如蓝等。情取不用自饿等。名为异见。于此思惟。安心忍可。谓情安不用等名为异忍。悕愿不用等称为异欲。以斯烦恼。发起成业。耶命自资。故曰异命。次果患重。依因报果。谓三界果报。言依于异见者。迷着前因。愿求生死。永滞二有。故曰乐于樔窟。人天似樔。三涂如窟。谓异见等系在三有果报故。
第二中文二。初至难解。举前患重。迷一乘因。第二复有甚深已下举前患重。迷一乘果。众生以是乐于樔窟者。略举果患。法性真旨起染净之本。故曰缘起法。然此众生执自饿等。系在三有。于此诸缘实性。不能晓察。谓不能成净分勋习。故曰甚深难解。前明因深。今就体显。更明果深。故曰复有甚深难解处。离四住烦恼。故曰灭诸欲。无明永丧。故名爱尽。毕竟寂灭。称为涅盘。于此果处。亦不能晓。以执二空即为涅盘。故曰是处亦难见故。
次第四结成虚化。我今欲说者。谓说大乘因果二法。二乘近行。闻则迷闷。故曰余人不知。对彼大根。指小根为余。既不能解。虚化无补。故曰唐劳疲苦。
自下陈之在口。言二偈者。谓下二偈非先所闻者。大庄严论拂去疑情。谓非昔在蓝等边闻故也。亦未曾说者。从证来未说。今始欲说。故曰亦未曾说。
次明偈诵。初偈诵已。出世之本意。欲以因乘摄化众生。惑重无益。次偈为说果乘亦不能悟。嘿然息他。过在众生。咎非我已。显成如来无吝法之过。此是只夜经。我成道极难。诵前我今已获此法乃至休息。为在樔窟说。诵前我今欲说法。贪欲愚痴者。诵前众生异见等因果患重。不能入此法。诵前非愚者所习。于缘起法难解。及余人不知也。逆流二句诵前后有甚深乃至涅盘。次二句诵是处亦难见故。
第三结文者。但此众生过无大根。现患复重。闻说迷倒。不如嘿然息其他道。故曰作是思惟已嘿然而不说法也。
第二请文有三。初明梵王愍世故请。第二尔时世尊受梵天请已下观根受请。许欲为说。第三尔时梵天已下遂请还宫。前文分二。初请之端序。第二白佛言已下正请。序中文三。初遥知佛念。以佛入世俗心故。梵王得知。次念世间已下伤失法益。以有渐成之义。故曰乃至不闻耶。次明我念躬往致敬。
就正请文三。初举根请。二尔时梵天复白已下催请。第三说是语已下说难请。亦名讥请。初请文二。第一直请。第二尔时世尊已下如来述拒。白佛请中唯愿等者。略举二号直请。次世间已下举彼众生有三乘根器。灭恶生善。有可化之义。故愿说法。结使轻微。故曰垢薄。于理不愚。名为智慧。事中捷疾。故曰聪明。闻则能解。称为易度。能灭不善法。谓断功德成就善法智具足。有可化义。云何不说耶。次佛述拒中。第一述可请辞。故曰乃至如汝所言等。若请有理。所以不说者。我别有意。是以第二从初向者已下申己不说之意如文。乃至而不说法耶。如来答意。然我静念正欲。以彼一大乘法。化诸众生。不欲以小乘济度。但彼众生惑重迷倒。是故嘿然。汝今云何请我说小。理无此事。
次催请中。复举生有灭恶生善。云何不说。令世间不闻。言大败坏者。此等众生曾得一乘想解。久迳生死。变成小惑。名小败坏。今应闻小。能灭恶生善。若佛不为说。复失小感。永沦生死。不闻正法。是大败坏。唯愿世尊。时演正法。使始时解小。终入于大。勿使败坏。亦可请辞勤勤。佛若不说大有所失。故言大败坏。如世人言大是异事等。
三讥请。上半立难以反要。下半皈宗而顺请。若摩竭众生无可化义。佛不应随愿在此成道。既在中生。明此众生有可化之理。若可化者。愿开甘露门。为众生说法。请意如是。次释其文。摩竭众生净秽俱有。故曰离垢秽。而佛从中生者。谓佛随念功德。修行成道。法身生处也。愿披演正法。使理显灼然。名闻得理。资心和神适志。义同甘露。理通神解。说之为门。故曰愿开等。五分。白佛。唯愿世尊。哀愍众生。时为说法。自有众生。能受佛教。若不闻者。便当退落。如是三反。复以此义。说偈请佛。先此摩竭界。常说杂秽法。愿开甘露门。为演纯净义。自我在天宫。恒见古佛说。唯愿今普眼。亦煞法堂教。众生没忧恼。不离生老死。然多乐善者。愿说战胜法。世尊嘿然受。
第二观根受请中文二。初至成就善法。先嘿念受请。观彼根器。第二尔时世尊已下言彰于口。许欲为说。前文有三。谓法喻合。文言受梵天请已者。谓嘿念忍可。遂观众生。谁有根器。应可受化。多论云。譬如大龙从大海出。欲布密云。注于大雨。先观何国应可雨者。然后降雨。佛亦如是。从四无量海。出布悲云。欲雨法雨。故先观根器。谁堪受化。然后说法。观彼众生。有三乘根器。谓菩萨缘觉声闻各有上中下。故合为九。如世间生钝根畏后世罪。声闻上中下。少垢多垢难度。缘觉上中下。长利根易度。菩萨上中下。又可声闻缘觉。虽有利钝。同受小法。合以为生。菩萨大士。说以为长。斯二观人有其大小。所以有大小者。良由垢有厚薄。根有利钝。受道有难易故尔。少垢利根易度。此三是大乘根器。多垢钝根难度。此三谓小乘根。畏后世罪已下虽可利钝难易。莫不皆悉畏恶就善。故曰乃至善法。
自下喻说。不取四作喻。直取池华水为喻。池喻感机。华喻解心。水喻于教。若以四谛教水。注彼声闻感机池中。生声闻解心之华。声闻根软。假教始缘。故曰初出地未出水。此喻上生钝根。畏后世罪。三若以因缘教水。注彼中示感机池中。生缘觉解心之华。终时称教生解。故云与水齐。此喻上少垢多垢难度。三若以六度教水。注彼大乘感机池中。能生菩萨解心之华。菩萨大士得旨舍诠。不为教相所局。故曰已出水尘水不着。此喻上长利根易度。三若如后释。初出池华。与水齐华。同喻上生多垢钝根难度等四声闻缘觉根也。已出水尘水不着华。喻上长少垢利根易度四大乘根也。
自下合喻。如来亦复如是者。如来观彼三乘根器。了了分明。如似世间有目男子观。池华三别。故言亦复如是。喻中少有目男子。合中有故。合文二说。准法可知。
二次发言受请。言对请主。故曰梵天。我告汝。今敷演三乘教门。故曰今开甘露门。所观根器。三乘非一。曰诸。咸有禀承足之益。决然秉纳。故曰闻者信受。次下三句释说小之意。若我说小。即便正在于小。不令得大究竟永安者。有吝法之过。义同娆恼。我今说者。始时解小。终获于大。同我所得微妙之法。故曰不为娆故说。乃至牟尼所得法。亦可下二句释疑。佛前思惟。药妙患重。嘿不说法。今者请方许说。或可不是佛所得法。故须释言。梵天我所得中方便说三。故曰梵天微妙法。即是牟尼所得法。五分云。恐徒疲劳。不说甚深义。甘露今当开。一切皆应闻。
第三辞退还宫。第三既受请已。赴根说法。文二。第一从初至涅盘行来。为彰五人执耶既久。现无受道之器。是以先须劝舍二边。令立根器。既有信器。堪受法药。是以第二四圣谛已下正明说法。没彼信器。前文复二。初念二耶师不闻胜法拂众情疑。第二时世尊复作是念已下劝五比丘令生信器。先解前文。多论问曰。若彼诸人必应入道。不应命终而得闻法。若不应入道。佛何以故念欲度之。答有二义故。一佛欲令众生不忘恩德。此先小恩。佛忆欲度脱。恐大恩不报。二此异道诸师。时人宗仰。咸谓得道。佛念欲度。为灭一切耶忆想故。依十住毗婆娑。释疑故来。彼论问曰。汝云佛是一切智人。佛念迦兰时。已先命终。迳于七日。佛竟不知迦兰已死。云何得名一切智也。论释我世尊本出家时。曾从迦兰宿止。同习不用处定。诸天人民傥有疑心。谓佛从彼受法。余处成道。今若说者。犹是蓝边所学得法。何处更有胜法。佛知迦兰命终七日。为断彼疑。故作是说。迦兰利根。我先为说。即自念知终已七日。何其苦哉。如此妙法。如何不闻。尔时人天疑心即尽。知佛更有胜法。非兰边得者。是故世尊是一切智。利根知佛非兰边得法。钝根之徒复谓如来郁头边法。今若说者。多是非想。何处别有胜法。为断此疑。复念蓝子。亦知蓝子咋日命终。故作是说。先与说法。即自念言。何其苦哉。不闻妙法。是故世尊。是一切智。准此义。五比丘事亦复可知。并拂疑故。
就立根器中文三。从初至说法耶念五比丘有机感故。第二世尊复作是念已下观五比丘知其处所。第三见已已下随逐有缘。劝舍二边。令生信解。于中文二。第一从初至更不受有执昔疑今立志拒劝。如来引证。就果以劝。第二比丘出家者已下劝舍二边令立根器。就因以劝。若释须就因果。劝意可知。谓对破所执果因故尔。前文复二。初至迷荒失志立志拒劝。二佛告五人已下举昔言无二。彰今是实。以己四智。劝令修学。前文之中。四对八句。第一往而立制。第二时世尊渐渐已下到以破制。第三我今宁可已下坐已汝佛。第四时佛告五比丘已下劝勿汝佛立志拒劝。初对往中欲往波罗柰。道逢忧陀耶者。显其法轮被于有缘。不度无缘。前二耶师一向无缘。忧陀耶者。有见佛缘。无得道之器。下五人者。全是缘感。忧陀梵志。其性儒雅。既见如来。诸根寂定。颜色怡悦。必有好师胜法。致问有三。第一问出家师谁。二问受学师谁。三问为学何法。五分。见世尊姿容挺特。诸根寂。圆光一寻。犹若金山。即便问言。本事何师。行何道法。以致斯尊。佛说偈以答。依阿含。似为四问。谓加向何处。今且依此文。但为三问。佛答之中。有其四偈。前之三偈答上三问。第四一偈拂疑故说。初偈答第二问。次偈答初问。第三偈还答第三问。
先解初偈。答第二问意。汝上问我为从谁学者。然我惑尽解满。众德普备。有何缺少而从师学。此答无受学师意。智之所照空有。万境非一。故曰一切鉴达。斯了名之为智。智照穷圆。更无加过。目之为上。解兴惑丧。万累斯损。故言一切欲忧解。此明惑尽。第三句不藉师咨。豁然独达。故言自然得解悟。此明既智满惑尽解满不假师训。故曰云何从人学。
次解第二偈。答初问意。汝上问我。汝出家师是谁者。若我智德不圆。烦惑未尽。可假师僧咨禀法训。然我自德圆满。不假师诲。何用师为。此答无出家师意。次释文。非但无学师。亦无出家师。故言我亦无有师。亦复无等侣者。此以无等侣。释上无师义。等侣尚无。何况有师。世间唯一佛。释无等义。一世界中一佛出世。更无第二佛出现于世。是故无等。故言世间唯一佛。众惑斯尽。证法清凉。无郁承之恼。故曰冷而常安隐。
次释第三答意。汝上问我。为学何法者。然我智体圆满。众惑斯尽。空有两泯。更无法可学。故言我是世无着。乃至无与等。将解无着。先解有着。凡夫无智。在生死而染。名为着有。二乘无大悲。故于空取证。名为着无。如来自言。有智故缘有而不染。不同凡夫着有。有大悲故于空不取证。不同二乘着无。有无两泯。故曰无所着。既内无所着。道迈人天。独尊第一。故言我为世间最。亦可我是世无着。丧生死因。我为世间最。离生死果。既无生死因果。人天莫过。故言诸天及世人无有与我等。显己德满无法可学。
第四偈释疑者。梵志闻佛自言德行满足。即生疑念。若是德满。应为人师。为他所皈。何故今日顺路而行。似有不足驰求之意。佛知彼心。为拂此疑。故言欲于波罗柰转无上法轮。以为人师。不自求法。初句谓随逐有缘。施化处所。传授己证。称之为转。甚深莫过。故言无上法。摧辗结惑。目之为轮。世间众生为无明厚曀。闇于所缘。故曰皆盲冥。将欲为彼盲冥众生。显宣真法。称之为当。教陈理旨。名之为击。理显沾神。使生死永隔。慧命长存。喻若甘露。理彰于外。有有缘斯闻。义同于鼓。故曰当击甘露鼓。梵志复举第三答。重咨其义。佛答云我胜一切结者。胜者止也。因患斯尽。得尽于诸漏者。苦无不亡。因果殄灭。故曰我胜诸恶法。亦可胜者过也。谓出过诸恶。故曰胜恶法。人天莫过。故曰我最胜。答意契宗。领玄言外。五分。梵志不受。拍?而去。彼梵志宿世善神。即于空中。为说偈言。佛始出世间。天上天下尊。如何汝过之。而返弃舍去。梵志虽闻此偈。犹去不頋。第四对劝。勿汝佛立志拒劝者。执昔疑今。谓言如来舍于自饿知足真道。行食食。耶路无真实之道。故言汝本所造。乃至况今迷荒失。
第二举昔无二。彰今实中有三。初以昔类今。彰佛无二言。第二佛言汝等来已下我本无二言。今已证获四智究竟。明实非虚。汝等若能禀承者。不久同得也。三所以族姓子已下正引己昔求。今获四智。明汝禀行。必同所得。果不虚克。由因而获。
是以自下就因以劝。于中文二。初劝舍二边。第二比丘已下令立中道。前中四句。一举二边之数。
二乐习已下列二边名。昔解云。乐习爱欲者。即不用非想。谓是法边。或自苦行。谓苦行边。此或不尔。五人不学不用等法。何劳劝舍。故今正解。但众生断见者习乐。常见者苦行。今言乐习爱欲者。举前断见太乐边。或自苦行者。举常见人太苦边。此二乖中。故称为边。五分亦尔。一者贪着爱欲。说欲无过。二者耶见苦形。无有道迹。故知爱欲非不用等。又复摄论解毗那耶中。为对治受用二边故。立毗那耶。由佛遮有罪过受。立毗那耶。对治乐行边。由佛随喜无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苦行边。离乐离苦。意修中道。问若对五人。但须离苦。何以遣乐者。答独言离苦。恐成着乐。故并劝舍。
第三非贤圣已下彰二边过乐。故奢诞非贤圣法。苦行疲勤。徒劳无益。故曰劳疲等。
第四不能有所辨者。结前二过中道。文四。一简非显是彰中道体。文言除此已。乃至涅盘行行。是中道因体。第二云何已下至涅盘行假问微其中道。第三此贤圣八正道已下正出中道。第四是谓已下乃至涅盘行结其中道。先解初文。除此已者简非。谓除乐苦二边故也。文言更有中道等者。谓涅盘等寂行行是中道。眼明者谓天眼明。智明者宿命明。永寂者谓漏尽明。成神通者谓五通。得等觉者智具足。成沙门断具足涅盘者谓二涅盘。上来举果以取其因。言行者是其中道。第三出中道者。文二。初则总举此贤圣八正道。次正见已下别列其八。八中定体。谓语业命三是其色法。余五心法。正见是慧。正行谓正思惟。是其觉数。正方便谓正精进。念是念数。定谓定数。此辨体竟。次释其相。言正见者。谓空观智慧心也。正业等三者。如智论云。以无漏慧所起身业是正业。起口是正语。离五耶命等是正命。如明了论。身业有四种。一离煞生。二离偷盗。三离耶淫。四离非摄。口业有四种。一离妄语。二离破语。三离恶语。四离不应语。若身四种耶业。若由无瞋无痴善根所离成八。说名正业。口四耶业。若由无瞋无痴所离成八。说名正语。身口八耶业。若由无贪善根所离身口成八。说名正命也。正行者谓正思惟。今缘境曰行行。非耶心故称正也。学心不堕。故曰方便。方便非耶正也。念定可知。第四结文可知。
自下正明三转法轮。投彼信器。就中文二。初一一别转劝令修习。第二若我不修已下正明总举三转十二行。劝令修学。别转文四。第一举数。二何谓已下假微列名。三何等为苦圣谛已下正是说相。四是谓已下结。论谛虽四。位分为二。苦集二谛世间因果。灭道二谛出世因果。苦集滓秽。广彰过缘。欲使生厌。是故前明。灭道清升。欲使生欣。故宜后辨。厌欣在怀。必有所克故尔。又苦集无始有之。是故先明。灭道二谛。会圣方有。故次后说。问所以先苦次集者。因果次第。必须先集后苦。今据观行次第。先粗后细。故苦先集后。出世因果亦果先者。因果次第。先道后灭。亦就观行为次第。先标灭果。令物生欣。故所以尔。
次释名者。苦以逼迫为义。集谓聚积。灭谓寂泊。通物为道。名字既尔。体状须陈。苦谛体者。谓五受阴。色非恼性。判为苦具。心是虑知。正为苦体。体具通论。以为苦谛。其集谛体者。谓业以烦恼。业为正种。烦恼缘助。缘正虽殊。能构当果。目之为集。灭谛体者。灭无异状。对事论三。谓灭假实空心。一闻思二慧。灭假名心。??等修慧灭实法心。三灭定暂灭。泥洹永移。遣相空心。三心虽殊。论灭一揆。故以三心尽处。为灭谛正体。言道谛体者。谓戒定慧。慧为道体。我定道具。具及真道皆能通人克灭。俱称道谛。此之四种并审尔不谬。咸称为谛。是故经言。苦不可令乐。乃至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不同凡夫苦妄计乐。故微尘世性自在天等。以之为因。二空为灭。乌鸡等戒。计之为道。此即非谛。
次释其文。何谓为圣谛已下假征列名。谓苦圣谛等。厌苦修道。会谛生解名圣。故名苦圣谛。谛义不异前释。苦由因得。所谓集谛。除集生解称圣。复是招苦之集。故云苦集圣谛。会灭生解曰圣。此实三谛无处。从初作名。故名苦灭圣谛。灭不自有。克必由因。其因是何。所谓道谛。八正真直道及道具。并能除拥通物。出离中胜。故曰苦出要圣谛。
第三辨相。其文有二。初明三转十二法轮。第二此苦圣谛本未闻法已下举上下二转。一一转能克六种功德。劝彼修学。未实得益。四谛各三。合十二转。言三者。一示相转。二劝修转。三引证转。
苦谛三者。初引八苦以示前人。名示相。第二复次已下劝知。第三我已知已下引己证知。就前示相。其文有三。谓举释结。余三谛示相亦尔。今解苦谛。所谓八苦。两门分别。一辨相得名。二三八相摄。八苦位三。生老病死等四苦就时彰名。爱别离苦等三苦因缘受称。五盛阴苦。就数彰过受名。生时有苦。故曰生苦。言老苦者。发白面皱。形衰改变称老。老时有苦。故曰老苦。风大互增。一大不调。百一病生。病时有苦。故曰病苦。言死苦者。死者尽也。死时有苦。故曰死苦。次三因缘受名。因是内心。谓爱增求等。缘是境界。所谓违顺。顺境有二。若已受顺缘。分离生苦。爱别离苦摄。若未受顺缘。求而不得。求不得收。违境亦二。若未受恶法。缘交事会。怨憎会苦。若已受恶法不能离者。求不得收。
次释名者。已受顺缘。凡情乐着称爱。本合今分。故曰别离。总由爱别离生。故曰爱别离苦。违缘损己称怨。有心同恶名增。缘交事合称会。总由怨增会生。故曰怨增会苦。情希顺缘称求。差本所求。名为不得苦。苦由不得而生。此即善法未得苦。情厌恶法。心悕舍离。亦名为求。求不免离。称为不得。苦由是生。此是恶法未离苦也。此之五阴七苦并集。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
次相摄者。生老病死怨增会。此等苦苦摄。爱别离者坏苦收。论云。爱别离时。所有苦生。谓妻子等是名坏苦。爱求不得。苦有二。恶法未离者苦苦摄。善法未得坏苦收。五盛阴苦总收三苦。说八苦相。令知生厌。名示相转。余二可知。既知苦可厌。要修八正。方能倾苦?集。故诸谛下咸须劝修中道。返前二边故。八正之义前已释竟。
次集谛三者。初列业烦恼明集。名示相转。十使烦恼能助业牵生。非是正种。说之为缘。略举一贪。染着前境。能发业思。目之为爱。身口业思。牵生正种。故曰本所生业。与临终妄爱相应。能润业招生。故曰与欲相应。于未来受生之处。作华池等解。妄纳为适。故曰受乐。此是润业烦恼。第二复次已下劝灭。第三我已灭已下引灭。
次灭谛三者。初至苦尽。圣谛正灭。三谛无处。寂泊无为。是灭谛体。举彼灭状。示彼生欣。名示相转。二复次已下劝证转。三我已作证已下引证转。先解初转。彼爱永尽。烦恼无处。无欲灭业无处。此集谛无处。舍出要解脱。空心无处。永尽已下苦谛无处。举此灭收。示彼生欣。名示相转。下二转如文可知。
次道谛三者。初至是谓苦出要圣谛。举八正体。示彼令修。名示相转。第二复次当修已下劝修转。第三我已修已下引修劝修转。示相即道。更无别修道。
第二举转益中一一转下各彰六种功德。劝令修学。苦谛初转六者。若能厌苦修道。必获六益。如何不修耶。言智生者谓宿命。眼生者谓天眼。言明生者谓漏尽。觉生者是他心。言通生者谓身通。言慧生者天耳通。此还是上中道。因家之果。余类亦尔。但此文中苦集俱结。灭道??无结文。四是谓四圣谛说已总结。上来四文别转已竟。
第二总转文四。初至而无疑滞。引己证故。成无上道。汝何不修同我所证。第二如来已下举彼众中有应教之机。劝以修学。第三沙门已下正彰世人所不能转。唯佛能转。显法深胜。劝彼修学。第四是故已下正明举前三益。劝修四谛。是故者牒上三句。结成劝学。第一是故者。是我于三转十二法轮。如实而知。成无上道故。第二是故者。是佛法轮。本不虚转。转必应机故。第三是故者。是法轮世人所不能转。唯佛能转。深胜轮故。汝等何不对上三义勤修习故。第四获利悟道。以其佛转法轮。五比丘中陈如先悟。故佛赞曰。无如憍陈如。阿之言无。若犹如也。五中独拔。故曰无憍陈如也。第五展转唱告。响彻请王。故曰乃至梵天。上来缘起竟。
自下第二善来度人。大文有六。第一度五比丘。第二波罗柰已下度耶输伽。第三波罗柰已下度耶输伽同友四人。第四波罗柰已下度耶输伽同友五十人。第五波罗柰已下长者。第六波罗柰已下因龙王故度那罗陀。初文有三。初明五人受戒。第二世尊与三人说法已下正明如来说法教化。增其行解。第三世尊说此法时已下解满惑尽。道成无着。前文复三。初度陈如。次阿湿卑摩诃男。次婆提婆敷。陈如文三。第一请祈出家。第二佛言已下正为受戒。乃至尽苦原者。戒之功力。结名最初。第三时尊者已下修知是行。及前自饿。余人亦三。类而可知。然为余人转名而说。言布施者。举善令修。是作持。言持戒者。恶法能离。是止持。既修善离恶。必能近克胜报。故曰生天之法。呵欲不净者谓集谛。有漏系缚谓苦谛。赞叹出离为乐。谓灭道二谛也。
次第二说法文中。初食前说法。为三人说法。二人乞食等。各异等侣。去住不同者。多论。一解三人是佛父亲而爱多。二人是佛母亲而见多。是故三二去住不同。又解欲说彰法不空。乞食得办。故使三二去住不等。次食后说破其我执。于中文四。第一破其执我。第二云何已下审比丘所解。第三是故诸比丘已下广类以破。第四比丘贤圣弟子已下修无我观。
先解初文。此等五人俱证初果。须陀洹人实无身见可破。今言破者。若见心说我。理无此执。犹有慢心我。故所以言。破文中先对色阴。于中有三。初比丘色无我举宗立无我。第二立二章门释前无我。一受苦苦故无我。故文言。若色是我者。色应不增益。而我不受苦。而增益受苦。故知无我。二若色是我者已下不自在故无我。凡言我者。乐及自在可得是我。而今观色。不得自在。明知无我。第三以色无我故下释前二门。初至受苦释初苦门。亦不得随意已下释第二不自在门。欲得便得者。谓少年盛壮之色。不用便不得者。谓老年衰变之色。既不随情欲。明知无我。观余四阴。无我义同。作文破执。不异于前。故曰亦如是。
次审比丘中色阴广辨。一问常无常。二问苦乐。三问我执。既知无常苦变易法。问言为是我不者。自是己定性我不。是彼不者。是他人定性我不。是我所不者。是余四阴。若色是我。受是僮仆等。三合十二句。即此中是我所是彼所。谓我所见也。五比丘并以己之解心对佛。故曰非。约余四阴审解义同。故曰受想等亦如是。
第三广类破中。对色以辨广。举诸色类。皆无我故。言是故一切色等。若内者己身之色。若外者他身之色。若粗四大色五根色。若细谓无色界色及四尘色。好者净妙色。丑者鄙恶色。若远谓鄣外色。若近谓鄣内色。非我者如汝所解。实非定性。我非彼者。非他人定性。我非彼所者。非他余四阴我所见。非我所者。非我余四阴我所见也。此四句。前二非我非彼者。破即阴是我。非彼所非我所者破离阴是我见故。亦可前二非我见后两非所见也。应作如是实正观智慧者。谓修无我正观。对余阴同尔。故曰亦如是。
第四正修无我观。先对色辨中见执色之过。故曰厌患。色阴舍执故不着。不为我见羁系。故称得脱。四智究竟。得解脱智。余四同尔。故曰亦如是。五比丘一切有漏心解脱者。心解脱。谓得灭定故。得无碍解脱智者。慧解脱。谓是俱解脱人。自下四文可知。
第六因龙王曾于佛边。听得此偈。重法募解。梵志闻不能知。咨谤于佛方解偈斯。来为龙王重更敷释。寻诣佛所。闻法得益。善来受戒。故明斯偈。先列经本二偈。佛有三偈释。初一偈半次第解六句。次有一偈解第七句。末下两句释第八句。六识开导皆以为王。第六最强。能生善恶之本。名之为上。故曰第六王为上。此答初句。染者与染等。即案文解。业与烦恼。体是垢法。名之为染。以染成者。故曰染者。者不异染。故曰与染等。此答第二句。行心无贪等烦恼。故曰不染。既无烦恼。业结不起。故曰无垢。故言不染则无垢。此答第三句。起业烦恼。垢缠行者。名为染者。为烦恼迷醉。闇于所缘。谓之为愚。故曰染者谓之愚。此答第四句。凡夫无慧。为四流所?。故言愚者流所?。此答第五句。解兴惑丧。故曰能灭者为智。此答第六句。四流非一。故言一切。?溺故流。智解一兴。四流斯丧。故曰能舍。此明因流尽。人天报亡。故言天及于世间。此明果流丧。不与流相应。举前因流尽处。不为死所惑。举前果流尽处。因果既无。彰断具足。此答第七句云何流不流也。慧由定发。故曰能以念为主。三昧澄静。能发如实观智。智起惑亡。不为四流所羁。故曰而名为解脱。此半偈答第八句。龙王往前。轻心坏叶。长寿龙中非耶见。耶见者即堕地狱。传言此名树叶。龙王头上生一树。甚大苦恼。失彼二边者。前佛时起。过后佛灭。后脱此身。迳于二佛。虚无所益。故曰。
自下第二三皈度人文三。初三归受戒法。第二尔时世尊已下还明善来。从初作名。故曰三归受法。亦可从此已后三归法起。与善来并故。第三尔时世尊已下拂去讥嫌。
前文有四。一佛叹弟子堪为师导。第二佛告诸比丘已下告令游化。第三时诸比丘已下以失信意三归之缘。第四佛言已下正辨三归受法。上半偈叹己德备。下半叹弟子德同己所证。我已脱一切因患尽。天及于世间果患亡。下半同上。唯叹弟子为别。魔来难者耶人坏嫉难。佛及弟子福田不具。焉能外化。上半难佛福田不具。下半难弟子不备。汝为诸缚缚。因患未尽。天及于世间。果患不亡。一切众缚缚。弟子因果二患未尽。沙门不得脱。总结二人俱不免过。我脱于诸缚。缘不能羁。因患尽。天及于世间果患亡。一切缚得脱。彰弟子因果俱亡。我今已胜汝。总以结胜。魔王不分。复更致难。外人情计。谓五尘性是能缚。内有五识。复是性缚。汝若不缘则已。缘则被羁。汝内有结缚。谓五识心性是缚体。五识之心缘于五尘。故曰心在于中行。缘则被羁。为恶业追系。故言以是随逐汝。此难因患未亡。既有集因。必招来苦。缠缚沙门。故言不得脱。此难果患未丧。如来答意。外人情计。但知有五识。不见第六意识。是以如来言。凡夫第六意识尚不为五尘所染。况我断欲斯尽。内心清净。虽缘五尘。何得有染。故言世间有五欲乃至我于中无欲。二患斯尽。超汝境界。故言我今得胜汝。辞辨难当。耶徒高伏。心怀不乐。隐形如去。耶难既遣。举宗重告。余三如文。多论。牛呞比丘兄弟将七万人诣比丘。比丘尽与三语受具。
次还明善来文三。先度同友五十人。次度郁鞞罗一千人。次度舍利弗等二百五十人。就度迦叶文三。初至受具足戒善来与千人受戒。第二时佛度千梵志已下诣象头山三事教化。第三尔时千比丘受此三事已下如说修行。道成无着。广现神变。教化迦叶。令故耶从正。不如我等得阿罗汉者。谬执自谓得圣果胜。心欲调伏。放果执因。谓己事大。是趣泥洹正路。故云不如我道真。佛知将伏。即并非二计。非阿罗汉者。非是圣果也。非向阿罗汉道。事大非是趣圣之因。既闻因果俱非。便舍事大。具出家受戒。次度二弟。次往象头山。三事教化者。彰此等比丘假时处及伴。而得漏尽故。一神足教化者。谓身通令广生信。二亿念教化者。谓以他心通。知众生心欲。应机授药。三说法教化者。谓以漏尽通正教起行断漏。先对眼根广明。于中初总举炽然。故言一切炽燃。
何等已下别列炽燃。于中文二。第一明因炽燃。复云何已下明果炽燃。因中有四。一先举炽燃缘有三。眼炽燃者。谓增上缘以生炽燃。色炽燃者。谓缘缘中以生炽燃。眼识炽燃者。次第缘中以生炽燃。第二眼触炽燃者。一释谓和合以生炽燃。其唯触数。又依实论。想是对假之初。名之为触。因于三想。远生三毒。故曰眼触炽燃。第三若复已下三受报法。体是无记。非不因此三受生三烦恼。故曰亦名为炽燃。四何等已下三烦恼火。谓行心中起三种烦恼。烧人善根。是炽燃火体。
次果炽燃。正明八苦焚烧乐受。故曰果炽燃。我说此苦所生处者。前因炽燃。是八苦本生之处。为令断因。以其因亡。果自丧故。故言我说此苦所生处。若对余五。不异眼根。相对以明因果炽燃。故曰乃至意亦如是。第三文可知。
次度舍利弗等文二。初受竹园度之处所缘中。王本请佛。若成道已。先受我请。所以淹文不赴王请。度千人已。方念受请也。答有二义故。一众生机根未熟故二徒众未成故。今赴请者。一王舍城人道根熟故。二度千人已。徒众既成。显佛德尊高故。佛与迦叶。师徒相随。大众云集。各怀疑念。不知谁是师首。既有此疑。师徒未分。难以训导。故偈问答。示有尊卑。汝见事大有何变怪不祥之相。而便弃之。故汝等见何变乃至舍大具。次以偈对佛。依此事火。不能发智。断彼资道。缘中贪味之过。故言饮食诸美味。亦复不能断彼色贪。故曰爱欲女及祀。我见如是垢者。谓业烦恼垢故舍事火具也。显己是弟子。彰佛是师。佛复问。汝既见非。舍而不乐。汝心志求。竟乐何处。故言饮食诸美味。乃至乐何处。迦叶即答。情乐之所。业与烦恼。能牵生死。三有轮转。名之为迹。善修八正。能除集因。令苦不续。称为休息。故曰我见迹休息。此集谛无处。是灭谛体。集因既亡。不为三界生死果缚。故言三界无所碍。此是苦谛尽处。是灭谛体。灭理一揆。更无殊状。故云不异。证与理冥。更无能所。故言不可异。亦可灭理无为。异缘不能差脱。故曰不可异。如此灭理是我情欣。故不乐事火祀。上品疑除。下品之流犹疑未尽。故须就事以拂疑情。疑心既除。说法获利。受请入城。尔时天主化作一异婆罗门。引道赞叹。以显佛德。初一偈国人致问。上三句问能敬者谁。末下一句问所敬者。第二释提桓因答五偈。五偈之中。各上三句先答问中第四句所敬境界。谓是如来。各下第四句却答前问中上三出能敬者。就各上三叹所敬德。初一上三勇猛等者。显佛精进智德无贪善根。次上三世无与等者。彰佛真胜超伦。次一上三灭欲等者。烦毒既除。断德穷圆。次一上三犹如度溺者。化生之能济及自他。次一上三已度四流际者。授生以法。次时世尊已下度舍利弗等。如普曜经。身子问阿湿卑言。汝师是谁。即答谓说吾师天中天一偈。又问有何道法。即说第二偈。化训去五阴等。又请说法。阿湿卑言。我今年幼稚。学日又浅近。能宣正真如来广大义。身子言。不问广略。即说偈言。一切诸法本。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原。故号曰沙门。身子得道。此律三问答。亦合三正说法中。如来说因缘生法苦谛。亦说因缘灭法灭谛。若法所因生。如来说是因集谛。若法所因灭道谛。若如智论。闻三谛以入道。诸法因缘生苦谛。是法说因缘集谛。诸缘及尽灭是灭谛。大师如是说。得入无忧处者。谓解责故。今证圣解。故曰本所不见。
第三拂去讥嫌易解。
自下羯摩度人文三。初明起过。过有二缘。一无师教授。随缘兴犯。此是无师之过。不齐整来多罗叶等。乞食不如法谓耶命等。受不净食者谓残尊等。及可恶肉。受不净钵食。不以澡豆洗等。二病比丘已下无弟子损。第二诸比丘已下举以白世尊。第三世尊言已下立有师徒。制羯磨受戒摄养之方。于中文四。第一制立师及弟子羯磨受法。即是所秉教法。第二时诸比丘已下讫尽同上。能秉之师。德行具满。第三布萨已下所被弟子身器秽。第四授法。为请法求解。生善行三。报恩供养。此三顺摄受。四呵责治罚。违而摄受。于中有三。一有所呵之过。二有能呵之药。三如不如义。并如文辨。广说可知。
第五门对文说。
自下第二阇梨德行摄受方者文二。初至行和上法来明依止师衣补和上处受之方。二弟子于阇梨已下正明依止弟子行法。此之二法。如上更不烦说。前文有三。同前和上。
自下第二呵责弟子文三。初不承事和上起过。二举以白佛。三世尊言已下辨呵责法。于中文三。初至五事来呵责之药。第二世尊既听呵责已下出所应呵过。第三彼尽形寿已下二人违失之义。凡呵责之要。大法具三。一弟子现前。二出过现前。三呵法现前。得名如法。反则非法。文中先明和上呵文中三。总举其数。次别列五名。次复总结。呵责法者。准其所犯过重轻。若过浅重呵。过深轻责。此乃随心喜怒。特秉法式。何成师训相利之道。宜自思省。停息此坏。当复思已。所以呵者。为利彼故。寔宜内怀慈愍。外现威肃。准法以设。不差所宜。虽加切勒。理深津益。令彼改过从善。方成师训摄受之方。然后五法呵之。一汝去者。谓以过重驱摈永去。二莫入我房。过是次轻。得在寺住不入房。于外作使。容可得作。三莫为我作使。谓一切执使皆不得作。容得入房。四莫至我所。外事虽少得劳正。不得至师左右。五不与汝语。其过最轻。得至师所。不得以言诲。及次依止呵。大同和上。唯换第四句。言莫依止我住。余是如前。此等并呵情过。不得准罪重轻。自有轻而须呵。或有重而不呵。落在七法故也。又此别人行罚之轨。如七羯磨。罪处所等。不礼舍教。恶马覆钵。斯乃得法折伏。不在此收。
次所呵过。二师合辨。增数八五。究其不同。但有十五作恶不耻名无惭。见善不修学无愧。不祖师训如说修行。曰不受教。犯下三篇。名非威仪。懈怠自居。名不恭敬。若作斯五。情无耻愧。虽犯小罪。理合呵责。若情恒命终已下阇梨行法。和上中二。初至如法治。和上七法摄养之方。二和上于弟子所行和上法已下。弟子行法瞻供之轨。
前和上文三。初至十岁已来简小取大。第二诸比丘闻已下简愚取智。第三诸比丘闻已下简懈怠制摄受。此三文中并各有三。谓过呵制。第三中三。一起过。二呵责。第三告诸比丘已下立制。于中文三。初至应如是行对和上制法。第二若弟子已下列七行法。第三自今已去下违而结犯。列行法中。一先析伏其形有二。初明弟子作过不从师教。僧设治法劝令如法。二明劝僧疾解。第二复次犯僧残已下除其业累。据可悔中重假僧故举。非谓下三不须断理。第三复次弟子得病已下瞻病人除其情恼。第四弟子若不乐已下移闹就静。以安其形。第五弟子有疑已下诲以法律。决去疑滞。第六若恶见生已下诲以真法。反耶入正。第七以二事已下衣食摄受。免形心二苦。第三结犯可知。
第二弟子行法中。分文有三。第一起过。第二诸比丘闻已下呵。第三尔时世尊已下制法。制法中二。初对人制法。第二列共别两行。于中先明共行七法文二。初列七法。第二行结犯。此律但言如法治。五分。共别行中。尽言若不行突吉罗。第二时弟子于和上所不行弟子法已下列其别行亦二。初列别行。二不行结犯。别行中三。初至不得至他方白事方法。第二彼当清旦已下请诲禀承。以资神解。第三彼当除去已下如说修行。亦名修敬报恩故也。初白事者。弟子年少。未有闲晓。要须咨请白师取足。白之法式。如常威仪。寄说可知。师既受白。因明师僧量宜弟子法。有八句。前七有过。故不听为。第八无过。方依所请。又有事须白。五分。唯除大小便及用杨枝。余皆须白。无事不须。祗。出寺门二十五肘。来不须白。已外须白。次请法者。为求解故。清旦须请。报恩供养如文可知。所以须明弟子行者。良以师有训匠之能。为成师德故尔。
次辨阇梨行法文三。初无师起过。第二诸比丘已下举以启佛。第三世尊言已下制者阇梨依止弟子。于中文二。初明制有阇梨弟子。第二诸比丘闻已下阇梨德行摄受之方。前文有三。第一立阇梨弟子。西音阇梨此名正行。??补和上之处。故曰如文等。第二展转已下有师徒之益。前立和上。已有两益。今有阇梨。还无二损。此乃重重。故言倍增益广大。第三有益须请。请之正文。一大德一心念言对正行。二我某甲自厈己名。三今求大德为依止。请祈摄受。四愿与我依止。望师垂慈摄受于我。五我依止大德住。自彰依住表己勤勤。一言至三。依者冯也。止者住也。故言依止欲正行。发言许摄有三可知。
辨依止。五门分别。第一定能依止人。第二定所依止人。谓师德行。第三请摄受之方。第四弟子别行之法。第五依止失不失。先解初门。所以须依止者。新受戒人闇于所缘。犹若婴儿。若不教授乳养心神。法身难以成立。须依有德。冯人取训。故律言。新受戒比丘无人教授故。乃至婆罗门聚会也。无人教授略有五种。一和上命终。二和上休道。三和上决意出界。四和上舍于畜众。五谓自身更求胜缘。以??教授。故须依止。然有六人听无依止。一乐静比丘。二守护住处。三病人。四瞻病比丘。此四四岁已下听无依止。五满五岁已去。六智无胜者。此二五夏已上辨之。此等人辈听无依止。须依止人者。一未满五岁。二愚痴比丘尽形寿依止。
第二门阇梨有五。除依止一。余之四种不得趣尔摄受弟子。补依止师处。补和上处。要须加其请法。方成依止。说意可知。论其德行解慧。一位须十夏。二有解慧。三能七法摄养弟子。广如增五。若反此者。皆不合摄受弟子。
第三门欲请师时。祗律。要有四心。一爱念。二恭敬。三惭愧。四乐住。具此心者。阇梨如文。请文如前。次师摄弟子。亦有四心。一慈念。二矜愍。三训诲。四匠成。具斯四心。看弟子如儿想。
第四门有其四法。一白事法。谓离过行二请教。世尊有是教一切污辱已下正举。第二师僧秉初段法被。第三受戒行者受戒方轨。初文有四。一对上过。故立有师与弟子。展转已下有二人之益。第三当如是请已下对益故请。第四佛言自今已下止三语兴羯磨受。和上西音。善见云。知弟子有罪无罪人。亦云力生。如明了论。西音优波陀呵。此正梵语。今翻为依学。谓依师主学解学行故称依学。言弟子者。学在我后。故名弟。解从我生。或戒从我生。曰子。故称弟子。只律。和上有四心者弟子。一慈念。二矜愍。三训诲。四匠成。备此四心。故曰者如儿想。弟子亦有四心。一亲爱。二尊重。三畏难。四敬顺。具四心瞻供师。故名者和上如父想。
第二言展转已下有二人益。各兴四心。更相供瞻。谓共行七法。以教戒故。不坏法身。相瞻待故。不损道器。故名久住增益广大。
第三有益故请者。于中文两。一请师法。二和上报言已下摄弟子法。问沙弥受时所以不请。答人是未满。容有转易。故不须请。其具戒者。满足究竟。更无移转。故不同彼。又问所以僧中请者见闻具故。
第四止三语者。以三语中无相摄法。未有和上弟子别故。文略不言舍一人秉法也。自今已去已下听满十人者。替前一人。白四羯磨者替前三语。所以不言止善来等者。非弟子秉故。又与三语羯磨并行故。又复此对初缘。未有教授捡挍及说相等。但举白四。非谓略无。
第二能秉人中文二。初至和上同下住二师之行。第二有五法已下明二师之德。问行德何别耶。答行谓始修方便。德据终成满足。要行德俱备。方听度人。亦可德谓解慧。识达法相。未必有行。亦不听度人。或能如说修行。未必识达法相。亦不听度。要具解行。故知行德有别。前文有三。初至文同不异。谓以七种行法。更相瞻养。摄弟子法。第二时诸弟子不恭敬已下正明弟子不祖师命。不受训导。教师呵责。违而摄受。第三乐师静比丘已下正明人有合呵不合呵。前文复二。初至如法治和上行法。第二和上谨摄失脱而已。无其情过。方便开晓。教令忏除。如前七法。此初五竟。难与语者。谓师教诲一向解拒前不受教。谓受师语不如说行。与恶人为友。好往淫女家。妇女家。大童女家。黄门家。尼精舍。式叉等处者。龟??此等恐生讥妨修正业。故随所作。一一呵之。方能离恶行成。有进修之益。不要待满。此十五过中。对尼反说者。应云大童男家比丘精舍沙弥精舍等合呵。余通二众。第三呵违失中。呵责已供给得罪者。谓本第三时故。今未施欢喜。辄为作使。反增触恼。故下言不为和上执事得罪者。谓本作第二呵。容得作使。恨心不作。所以得罪。此弟子非次。便受供给者。和上非次。故依止弟子。非次与依止者。阇梨非当。下意随顺求方便解所犯者。谓初受师下。四呵责时。全不得自理分雪。唯得日三时忏悔。后方濡言。自雪其过。故言方便解其所犯。若勤求解犯。师当教赦过。不者得罪。
第三合呵不合呵人者文二。初杂明依止失不失。第二世尊游罗阅城已下正明失依止法。前文有七。一乐静等二人听无依止。以自行立故。第二比丘决意出界已下两对四句。约心暂永失不失。第三将受戒者出界外已下四句明须依止人合呵责者。第四彼遣使受依止已下两句师徒之失。第五和上出界外已下两句虽不永去。去迳宿意故。出界亦失。并辨相简。第六病比丘已下二句听无依止。第七彼和上被羯磨已下五对治罚失不失。
第二约心暂永。初之两句。决心出界。作不还意。虽即日还。出界之时。已失依止。若第五段两句者。文言和上阇梨行不久当还。我即依止而住。便无依止而住。佛言和上阇梨出界行日。即应更依止。不受如法治。次弟子出界外远行。念言我不久还。即以此依止和上阇梨住。佛言新受戒人须依止者。不得先饮水等。乃至先当受依止者。此之两句虽不久还。然亦去迳宿意。同前两句。决意出界。但是去迳宿故。出界之时亦依止。此等四句并是心隔故失。以其依止唯一。??无摄受。两情相舍。不待事隔。故心隔为失分齐也。若无暂出之心。忽有迳宿事者。难缘不失。无难即失也。无有心宿俱隔失。以作永去之意者。不待迳宿故尔。若暂出界。此亦不失。即此文中下两句。是衣夏二事。唯俱隔失。宿隔同前依止说也。问即日还失依止。凡言失依止者失何等法耶。答依止有三。第一请依止师法。第二相依住法。第三请教授白事法。若据作法而请以成师者。前请为力生。后请为依止。若以下二法行轨相诲名依止者。则力生正行。俱名为依止。故律云。和上阇梨决意出界外。佛言失依止令立失者。失下二法。非谓失请师法也。如和上失者。岂可失和上耶。亦可言失者。以阙下二法。无作不相续起。故言失依止。后若还来不须更作法请师。但作心依住白事等。还有相依法。无作续起。若望衣夏四句之中。心宿俱隔失。不同依止直心隔及俱不隔。此二不失。
第三宿隔有失不失。对难说故。问所以心隔失依止。衣不尔者何。答依止情道。彼此各作相舍。故出即失。若不作两舍意。迳宿方失离衣。及安居正可。我有舍彼心。彼无舍我意故。要须心宿俱隔失。问依止若离失而无罪。衣夏离宿有罪者何。解依止听离。至余处已。佛制更请依止。顺教而去。失而无罪。离衣破夏。佛教不听。是以失破有罪。问所以衣失罪重。夏破罪轻。答三衣道服。正标资身。要急故所以重。安居虽破。容不废修。故破罪轻。
第三四句正明无师教授。不闲法相。制使依止。咨禀法事。见论。一和上三羯磨师。为三人受具。一时得戒。戒腊同无大小。只。一和上一戒师。二人三人一时受得。不言为难。但以忧婆离有二沙弥。若先后受。恐有恨心。不知得。一和上一戒师一众。二人一时受不。佛言得。十律亦言。忧婆离二沙弥。一陀萨。二波罗。当受戒时。陀萨言。汝先受我供汝所须。次一人亦尔。忧婆白佛。得二沙弥一时受不。佛言得。即出羯磨。此律八难。余缘听二三人一时作羯磨。不得过。准只。一和上一戒师一众者。善受戒尚得。余类皆成。五分。忧婆问余事亦得羯磨三人不。佛言得。不同持欲使命法。故得过三人。第四可知。
第五因制依止乘。明简释进否。五分。若无依止。不得乃至饮僧坊内衣。得吉罗。后为诸难。佛言今听不受依止乃至六夜。十律同尔。伽论三日第七师破七羯磨。治不失依止者。谓不失前二种法。应失请教诫法。以师有过被治。行法在己。弟子清净。若请白事。令师得罪。下三十五中。不得受依止者。谓不得请教授。亦可被治。不得受请。作依止师。若弟子被治。三俱不失。须师教诫。顺行僧法。求僧疾解。故二人相望。无随举过。若摈未摈。俱失依止。所以但举已摈者。谓对治前作法者。不失人情。意谓作摈亦谓不失。为去此疑。故须偏举作法以彰失。亦可得摈法者。事既彰露。无有相依教授义故。文中言失。虽可犯重。但使未彰。犹成相依。故使不失。
四分律疏卷第七本
四分律疏卷第七末
第二正明失依止者文二。从初至具白世尊举缘。第二世尊告言已下正辨失分齐。五岁智慧者。谓始入五夏。须从十岁依止。若愚痴无智者。尽形寿依止。文中增数。有其八五。若专定不同。有九或八。一上文得摈。二死。三去。四休道。五师呵责。六入戒伤。七五岁已上。八见本和上。九还在和上目下住。今此八五别相但八。谓加前得摈故九也。言八者。初五中四除第四。以不与依止。同第一故。次五有二。谓死五岁。第三五中有一。第八五中。一中间四个五。全同无异也。九中上四师徒二人有则俱失。下五唯约弟子。五师呵责者。谓五种非僧呵责也。六入戒场失。既是别行法处。年小无知。容为他所误。入时即失。不待迳宿。不同界外非别行法处故。若尔暂出至他大界。亦是别行法处。何以不言入他界失。一释义同戒场。故不别论。亦可他大界者。亦是僧常住处。坏义是希。故使不失。其犹或场须唤。岂可他大界内。制言须唤。故知不类。七五岁已上者。自有知故。不假训导。是以言失。问何故文言五岁比丘。应求十岁智慧比丘为依止。答此言须依止者。谓始入五夏。非谓五满不失。若不言此。谓入五夏。即免依止。故此据有智者。若愚痴人尽形寿依止。见本和上失者。本补和上空处。既见根本。无空可补。故所以失。和上目下住者。先舍畜众。见而不失。今还摄受。目下住失。亦可见本和上师行还也。目下住者。弟子从他界还。初兴暂意。后至师所。乘作永心。故目下住失。十律。今饥世当死饿。何用依止。佛言若不得日日见和上。若不尔。听五日。五日不得见者。听至布萨时来。布萨时来不得见者。乃至二由旬半。乃至自恣时来见和上。
自下第二明二师之德。是非相对。各有八五。初十唯圣。下之三十圣凡通有。穷其实体。但三十九。以第六少一故。
自下第三教所被人。于中文二。初至价直。总明遮难。第二黑闇何侧已下离明遮难。亦可前文略明遮难。黑闇已下广辨难遮。以周尽故。于前文中有十七事。第一第七是难。余通名遮。先解第一破内外道难。于中文四。一明布萨出家已后作破内之业。举以白佛。第二佛言已下教僧度法。试验方轨。第三时布萨已下重来白佛。第四佛言已下彰难业成就。初文复四。一论义心伏。四辨之体。其唯智慧。于世谛诸法。善达无碍。名为法辨。深契第一义谛实相之义。名为义辨。或善知世谛。名为义辨。达第一义谛。是为法辨。既识二谛必须称机授与。深达根药。而无滞碍。名了了辨。亦名应辨。亦名乐说辨。善于方音。言说流泽。无所滞碍。名为辞辨。具斯四辨。外难不通。无此道理。故言无有是处。五分。舍利弗共外道论义。始于一日。至于六日。论说余事。皆使结舌。不语至第七日。舍利弗说言。世间诸欲。本皆从思想生。住世间欲本。而有染着心。外道难曰。欲若思想生而有染着者。比丘恶觉观。便已失梵行。舍利反对曰。欲非思想生。从对而起者。汝师见众色。云何不受乐。布萨不解。舍耶出家。此言迫难者。理逼切故。第二时彼即生念已下因信出家。第三后于异时已下作破内业。第四时诸比丘下举已启尊。
第二因明试验方法。于中文四。一制白二试验。二先与沙弥或。欲使凭有所寄故。恐退反成难故。不与具戒。第三正行四月试之。欲彰外道。执耶来久。其信未着。若即受具。必不能深契玄宗。为审其信。故须调试。此云乞四月共住。为在界内故。余之三律。母伽二论咸言别住故。只五二律乞别住与别住。十律乞波利娑沙与彼利娑沙。谓应不得与此丘同居处故尔。母论。外道应与四月别住。伽论言。云何别住。若外道欲出家受具者。应四月在和上所住。第四验知心喜。方进受具。若全得道。不待四月满。即为受具。不同此者。要四月相望。三四二文可知。第二度奴。只律。奴有五种。买得抄得家生。斯三此处不听。余处亦不听。他与自来。此二余处便听。三度贼。四度负债。五减年。六五病。七边罪。文四。初犯夷不覆。二与学或。三夺三十五。四除疑进否。八父母不听。九制形同二白。十度减十二者。因开度堪驱乌者。五分。驱乌沙弥八岁。只老极七十。小至七岁。若过减此。不得与出家。七岁至十三。是驱乌沙弥。十四至十九。是应法沙弥。二十至七十是名字沙弥。伽论。七岁也。第十一不听畜二沙弥。后开度二。第十二受已生疑。听数胎等。以彰得戒。若得罗汉。名受具者。谓上法受。次结小界。受戒不言数人。但道众僧集故。不知界之大小。理亦难知。次无和上。或二三多等不成故。五分。比丘以一人为和上。二三四五乃至十人为和上。佛言一人为和上。不应二人乃至十人。见论。无和上不得与受具。若与受具。僧犯吉罪。是人得戒。十多亦尔。多论。羯磨受具。和上不现前。以僧数不满。故不得戒。若满亦得。此律不尔。
次说四依。前后四度官人。五分。王立制。若复度者。当折和上肋骨。截阇梨舌。余僧生革沙鞭。八下驱出国。只。折和上三肋戒师挽舌出。十众各八下鞭。断事官作是治罚。将见频婆王。王言。谁是王。答言王是王。王言。放去恣听出家。不白王而辄治罪。夺官及财。言官人者。有名无禄。有名有禄。此国余国皆不听度。余二者。此国不听。余国听度。次借三衣受戒。义容得戒。以弟子知不应借。不知不得戒。作得戒心。是得戒。准如和上。前三句者。是五分。应同弟子衣钵具未。若言已具。应问自有从他借。若言从人借。应语可令主舍之者。
第二离明遮难文二。初至灭摈。局明其难。第二尔时将欲受戒者不自称字已下离明诸遮。非人一难。落在下遮。中十三难义。五门料简。第一释名辨难义等。第二诤名废立。第三收难尽不尽。第四与三鄣相收义。第五得戒难生。戒失不失。
初门有五。一释名解难义。二辨难相。三彰难体。四解得名。五释通塞。然戒法清虚。出道良梯。法既精妙。致受之不易。论其受也。非身净不克。是以身为受道之器。心为得法之主。身心圆净。得戒亡言。若内坏遮难。身器不净。虽备众缘。徒劳无益。一生绝分。彰不发戒。名之为难。一方化宜标十三。始从边罪。终至二根。是其名也。言边罪者。曾受得戒。理应进奉。但捉心不固。毁犯四禁。为业既重。理在分外。故曰边罪。绝分鄣戒。称之为难。故曰边罪难。二净具之境。生善福田。理宜虔敬。于中殖福。今反污辱。毁其梵行。慢业成就。为鄣处深。虽受无益。名之为难。难由坏尼而生。故曰犯比丘尼难。三沙弥俗人。身非所应。法既非分。形假威仪。诈为具戒。盗窃法财。称之为贼。业重鄣戒。故曰贼心难。四先是外道。心信佛法。舍耶从正。出家受具。虽居法式。其信未着。复舍真途。还受耶法。下至拔一发。是名破内外道难。简余外道。归正非难。故言汝非破内之外道以不。五黄门者。虽禀人类。形绝道器。性多烦恼。现不阶圣。以此垢心厚重。虽受不得。故言黄门难。六七二难者。人非化生。业寄胎报。依父母之遗躯。以为己体。其恩深厚。理应敬奉。方复违恩背养。兴加逆害。为业既重。设受不得。故言煞父母难。八煞罗汉者。此人虽复现报未移。其功弥进。果超三有。为世良田。理宜敬奉。咨承殖福。而坏瞋丧圣躯。失利滋甚。业重鄣戒。故言煞罗汉难。九然众和法同入道之方。今以耶法改真。分众异轨。令正教隐晖。耶法兴世。应悟乖宗。失其理解。为业甚重。鄣不发戒。故言破和合僧难。十然如来大师内坏四等。导化群品。使沦溺之徒。冯之出世。此恩慈极。理宜导奉。而违恩逆害。出血便犯。此业尤深。鄣不得戒。故曰恶心出佛身血难。十一十二非人畜生。报处卑微。形心俱非受道之器。身婴报鄣。永不得戒。故曰为难。十三二形者。凡为道器。要是男女相别。今既形狭而境。恼乱二众。先受得戒。转为二形。犹尚灭摈。况始发心。宁能得戒。故称为难。问此十三并是受戒为难。瞻波所以第三独名贼心受戒难。答此实不望今受作难名受戒难。故不须为并。盖谓无是贼心。诈为受戒。此诈受者。与今为难。故独标之。余非此类故。问何以出血独言恶心者。答为简好心。不犯故尔。但是边等。谁问心之善恶。故无所简。
第二辨相者。此有边名。其相不显。十律。名先犯戒人。犯戒人者。多母二论犯通五八。皆名先犯。故多论云。破五戒。不得受后三戒。破八立尔。母论。若忧婆塞戒毁一。又若八戒毁一。如此等人。后若出家。亦不得戒及作和上。余污尼等十二亦尔。准此极急。今解取出家十戒已去。犯者成难。以名边罪故。谓对内辨边。以五八戒无非内故。言犯尼难者。局取具境。见论。坏尼净行。永摈不得出家。下二众不鄣。此律且言犯比丘尼。五分。有破尼梵行。佛言。淫比丘尼灭摈。又是淫非触等。十律。若一人八事污尼。尼得名污。是人非污得受戒。只律。要取净尼。今此律唯具。同于只律见论。净秽俱成。异于只见。以下文中但言与着袈裟者行淫。不论净行故也。贼心对文释。黄门有五。五皆成难。五分。不应度黄门。先问言汝是丈夫不。准此黄门。谓不能行丈夫事。自然性多烦恼也。唯生身父母是难。非养等。如十律说言。破僧者。谓是法轮主。而非伴主。又十二句中。谓六堕者是。余相可知。问所以边合逆离者。答边从逆离。滥俗有边故。若逆从边滥俗有破。故不一类。又问逆即分五难。黄门立一者何。答逆谓五逆。约境界事别故。黄门不对境等。故合为一。
第三难体者。位可为三。第一若三聚分别。总用三聚法为体。位约为二。黄门非畜二形。总三聚为体。余九唯色。第二若随别出。体非畜报。鄣形非道器。心不受道故。总以报色心命根四相等为体。余二亦尔。以就偏强说故。黄门唯贪使为难主。若据形残。谓身根少分不具。遂使贪增上也。二形身根增乘。即非道器。自余九难者。身口分别。破僧口业。坏尼破内。此两局身。余通身口。身口之中。具作无作。若定无作体。多论。俱色但是不善色声。其无作者。法入中摄。成论。作者是色。无作非色非心。既言色业为体。故比丘四逆。但以逆为难。体非夷及兰。以俗人作此。亦难摄故。如其破僧。容可逆兰。通为难障。以俗无破僧难故。第三若随法门辨者。此之十三。还用边等十三事为体。
第四得名者。直辨难总名。义用受称。以此十三等事并能留难戒义故尔。其边罪等十三得名者。若据前二出体。并从别义作名。别义不同有五。第一边罪一。从义作名。以犯此罪。理在分外义故。第二犯尼等七。谓犯尼破内五逆。并境用作名。谓犯破煞等。即是用名。尼父母等是其境故。第三贼心一难。远因受称。第四非人一无他得名。第五黄门等三报事立因。若依第三出体。此十三事并当体受名。
第五辨通塞。通塞有三。第一形报分别。第二就处分别。第二约时分别。第一就形法分别有两。第一三趣分别。第二人中七众分别。言三趣者。非畜各一。人有十一。此彼通收。故十三也。以人造业故有九业。余趣无造此等九业。阙而不论。又人受道故。非道器者说之为鄣。得具有黄门二形。其非人畜生。既无受道之理。自体是鄣。纵有此二。然不由此二。能障于戒。故不说难。犹如七日药。虽有多罪。从口法生者。但生二过。以余不由口法生故。二约七众说者。僧但十一除二。谓已分三趣故。尼又除破。故唯有十。下三各九。二俗唯八。此并总相说。若横克起者。比丘就事但十。谓除贼心故。名正有六。谓除犯尼三煞。以其此四。落边罪中摄故。尼事唯九。贼心同前。又除破僧名五可知。式叉等三事九。谓有贼心除二破故。名五可知。在家二俗事名俱八。除边二破。以无总边故。事名并八。出血黄门二形。此三说通七众。余八义局。位摄为五。边罪通上五。不及一俗。贼心下五不通上两。破内上二。不括下五犯尼等。四二局俗。不在上五。破僧局唯大僧。不通六众。此等通局多少。约名说也。既定得难。约报通塞。何处得有。故须第二次就处辨。除北方无。无得戒义故。亦不须辨鄣戒之难。余三方中。南??其有。余二天下但有十一。除出血破僧故。时中有故。次第三约时。假就南阎。若佛现在。具十三难。佛涅盘后。亦唯十一。除二如前。此上通塞虽可就报。约处及时增减对体有无故尔。以其问难之时。虽可通塞有无。问无不问有故。圣教一制。对报男女。余方未来等。并问十三也。
第二诤名者。昔来立义问所以。初难独受边名。余之十二受戒不得。亦在分外。何不名边人作。具义以释者。此难解俱非。不烦广列。今解难者。乃是鄣戒通名边罪犯尼等。便是召难之别号。何因将他别名之边。亦令贯通十二。与难相类。一切诸法。皆有别名通名。且如阴入界六波罗蜜等。通名波罗蜜。该于其六可得。亦遣檀那。通于下五。此亦如是。故知不尔。所以初难。独名边者。如初一难。乃十三中别事。假先受戒。毁犯重禁。理在分外。是故名边。此望前说边。此边罪人。后来鄣戒。称之为难。难便望后。何容准他。望后之难。该通十三。即令望前人边。亦通十三也。如犯尼难。俗人时作。本不由犯佛戒故说障。岂可得名边也。乃至非畜二形等不对犯戒。是故但言非畜二形等难。若令尽名边者。举下十二。反难可知。故此诤名。本无可诤。
第三门。此十三难。收鄣戒难尽。是中解难。要取有心出家。随僧乞戒。作法加被。而不得戒者。是此中难摄。然余八难中。唯非人畜生中少分。如龙王等。在此十三中收。余六即非。所以然者。谓地狱长寿天世智辨聪北郁单佛前佛后诸根不具等。皆无求乞作法之义。故非此摄。被摈沙弥。多论伽论。出家受具竟。与解摈故。亦非难故。此十三摄义周尽。问何以无煞辟支佛难者。答煞辟支。不在五逆中故。如十轮经。煞辟支佛。犯根本。非逆故。
第四门。黄门一难。爱欲滋多。以其拥思。烦恼障摄。非畜二形三。是报鄣收。余九业障并碍戒故。若望鄣闻思修边。唯五逆是。余非障也。若辨宽狭。此十三中业宽报次。烦恼最狭。若泛论宽狭报鄣说。于五道说宽。烦恼次狭。业障最狭。
第五门。若永变作非人畜生。或为二形。此三失戒。破内外道。以耶见故。理是失戒。若受戒已。作五黄门。亦不失戒。唯可有摈不摈异也。自余诸事受已生者。减不失戒。问所以十三俱障失唯四失。答此谓不得一切相反。所以然者。如二形生失可得。即遣一形生得戒。余类可知。
次释文。但言曾有白衣与着袈裟者共行淫。似不简净秽。不同只律也。
贼住文三。第一举缘启佛。总判灭摈。第二是中贼心入道者已下列二重四轻。以为章门。第三是中已下断简轻重。先解四轻。却释二重。此之六句。昔言但以法从人秉。故人有一二三四及羯磨等六句。明贼阶降。以众法如五钱。别法似方便。故偷别法不成贼住。此上四句至一二三四处。非不秉法。佛判非贼。故伽论。迳二三布萨者。不得受具。迳一布萨。若不迳者得。又只。弥盗听。听明觉。初中后者不得受。若初中后互不记者得受。故知众法方成贼住。今释不尔。下众非应。法既非分。如对手说恣等。岂可下众。是其应秉耶。又五六二句至一比丘所二比丘所三比丘所。众僧所至。四境所共羯磨等。佛判灭摈。以得法故。即具二偷。前四佛判成受具者。以是全不得法。但偷形故。是以上四并言不共羯磨等。又若昔解。初句不共羯磨者。谓不共下三非不共。一人作法。即言亦是得法者。如往一人二人处。偷对手法可不成贼。至三人四人处。并即四人已上应偷众法。何以听受。故知文言不共作法者。谓不共所至处人也。又前三句对后。以明不共。第四至众僧所对。何以名不共。故知并不得法。明盗别法。咸成贼住。又五六二中但盗对手已去。不得判言偷心念法。以往一比丘处。通己即二。岂得共秉心念法耶。见论。三偷如常辨。此律五种并应灭摈。姤黄门者。因他以发他息还停。故曰始言半月者。谓有时节故。增五云。五种黄门不应与受戒。故皆不合也。只。六黄门。一生。二梌破。三截却。四因他。五姤。六半月。前三不得出家。后三若未出家不应。若已出家听。十律。五种不能男。一生。二揵。三半月。四精。五病。前四不得出家。第五听出家。五分。直言黄门。不辨少多进否。见论。龙王五相不离本形。一与同类行淫时。若与人行淫。变为人。二受生。三脱骨。四睡眠。五死时。今律但彰二也。五分。因度龙故。从今授戒。不相识者。应七日试者也。如调达比者。谓余六堕中。一一破僧主。见论。二形有三。一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二能自受胎。不能令他受胎。三不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俱是难摄。意辨二形。
因彰转根六门分别。第一能防生不生。第二已起之罪灭不灭。第三同罪顺行法重须作不。第四违情治法解作以不。第五衣药净法等失不失义。第六受戒结界成与不成。众生殖业不定。故有转变。此义可尔。所以比丘即得成尼。尼变即成比丘者。一解僧尼有无不同戒。若当转根为女。比丘本受得。防辄教授等戒即减。洗净过分等戒始生。所以然者。以本要期有恶当断为因。转根为缘具故。是以戒生。尼变亦然。问若不同戒生。即是不受而得。又有渐受之过。又转根之业。非发戒缘。又可五受之外。更有转根受。以斯理验。明知不生。又若不同戒失者。一非舍时舍。是即律仪。便有增减。二有渐舍之过。二来转根非舍缘四。若舍戒者。应有五舍。然若不尔。故知不失。今释能防受体。不生不灭。虽僧尼互变。不得以本恶境无故。即使能防随舍之。又不可以所防恶起故。还使能防随生。所以尔者。以本要期。一运有恶当断。致能防无作。还总发得。虽可过境。兴废能防。恒不随缘生灭。既酬本要期。总断恶意。即发得。与尼不同。无作戒善。是以大僧变根。即得是尼。能防受体。更无生灭。其犹器仗。但可有用无用。不可即无器仗故。此亦如恶律仪。要心煞羊。上至非想。下至地狱。一切众生边。皆悉发得恶律仪。无作容有作羊理故。今善律仪类亦同尔。以业不定。容有转变。有洗净过分可犯之义。是以尼不同戒。并是总得。亦不生不灭。
问若得尼不同戒者。何不名尼。答虽可戒体无殊。随形有异。现是男报。故未得名。尼若约教辨戒者。缘犯俱同。或复缘异。但令犯同。如盗煞等。此教仍行。又如长钵离衣过量浴衣亦尔。自有犯同。而事中相反者。如诸谏戒三宿两舌嫌骂打搏牵驱俗女露屏等。亦是同行。教亦不废。或所禁事同。轻重差别者。如漏失摩触索美七灭等类。此诸教中。有废有兴。有无不同。一向全废。僧变既尔。尼变亦然。
第二门。但使同犯已作。虽可变根。转而不灭。以所防境在。犹有续作义故。若犯同缘异。轻重有无等。已犯者灭。以其所防。恶境既无。相续义断。故一向灭。以具三义故也。一业转报异。不同休道。以彼自心背道故。二不相续。为简同罪。不灭三僧尼。虽可报异。皆是具足修道人。异于命终。命终亦无相续。所以不灭。故须言道器也。故十律言。颇有比丘犯四种罪。不悔。不发露。不犯耶。佛言有。谓转根者是。颇有比丘尼。犯五种罪。不悔。不发露。不犯耶。佛言有。谓转根者是。又言颇有非比丘犯。而比丘得脱。颇有比丘犯罪。而非比丘得脱耶。佛言有。谓转根者是。又五分言。比丘根灭为女。佛言即以此受戒。即以此请师。即以此年岁法。往尼住处。依尼法住。若犯共尼戒。于尼中悔。先犯不共戒。不复悔。尼变根亦尔。
第三门。同罪治法。顺行法不同者。谓约忏残等说。但不同犯。无问行法足以不足。满与不满。如其互变。皆清净人故。不须互有续作。由根本罪已灭故。是以多论行六夜未竟变。行波利婆沙未竟变。并清净住。尼变亦如是。若同犯者。多论云。若比丘犯僧残。乃至十年?藏。后变为尼一种。十五日除罪。若行六夜未竟变为尼者。更与半月法。行六夜竟变。即出罪。次辨尼变为比丘。先未曾得法变。与六夜治。若得半月法。行未过六夜变者。更与六夜。若过六日竟变者。理亦不须更与六夜。即与出罪。此据无?者说。尼先有?。应与?治。故多论。若比丘尼犯僧残。一念不?藏。乃至发露。行十五日法中。一日二日变为比丘。但作六夜法治。若先犯罪。有?藏日。即变为比丘。随本?日行波利婆沙。善见。尼虽先?。变为比丘。亦不行?。以冒涉义不具故。
第四门。谓约七羯磨治。若于不同罪。有七情过。僧尼五变。未治不须治。若已治。不问不调不劳更作法。虽调伏竟。亦不须解。以根本事不同。于后不续起故。若以义说。遮不至一。罪事虽灭。犹须愧谢。白衣非直尔得了故。治法不谢。谓仍须解。或于同犯有七过者。未治须治。已被治者变为尼。后于尼众中顺行。若调伏者。尼众为解。尼变亦尔。
第五门。见论。比丘变为尼。三衣及药失受法。说净亦失。以比丘受衣。有过六夜罪。尼无此义。不同故失。比丘受药法。与尼不通。是亦失。净法对人说异。故失净法。又释此并不失。所以尔者。如先安居。亦是对人说异。何以乃言。依本年岁。往尼众中。尼变亦尔。如先受戒。不坐不灭僧即尼成。尼成比丘。何以衣等独言失法。以其转根非离宿失衣缘故。亦非失净缘故。变后之药亦应不成遇缘。作此释时。法先成者。互变不失。若作未成变者。容可不成。若对事势分欲成变者。亦应成就。谓同受戒结界成就不成就说。而见论。遣令更受持说净法者。似对作法未成变者以论。此或可尔。
第六门。如十律。比丘与沙弥受戒。僧忽变为尼。去竟势分远此不得戒。尼无有与男子受戒义故。又法亦不满。若临竟变为尼者。沙弥得比丘戒。次弟子变。如比丘为他受戒。此沙弥变为女不得戒。以少本法故。又法不满。若临竟变者得尼戒。若十比丘与本法尼受戒。师徒互变。类前可知。又若十尼与式叉作本法。若论师变成不成同上。弟子变者。一向不成。以丈夫身全不假本法故。是以十律忧婆问。沙弥受戒羯磨。受戒竭磨时。男根变成女。为名比丘。名为尼也。佛答。是比丘。式叉受具羯磨时。女变成男。曲睐眼。一臂偏长。一臂偏短。左手作。哑聋盲。??痟病。癫狂。极老。无威仪。极丑。毁辱众僧者。如是比丘不应度。若已度。得名受具足戒。如上说。此律如文可知。阿修罗子等是非难。第六有三。互在空者。或容见闻。但以空有异界故。第七有三。互不见故。容可得闻。第八有三。互离见闻故。第九有三。之在界外故。第十不受沙弥戒法。得戒有罪。谓失入法次第故。在空已下四不得戒有罪。前或不定。亦可截手等中。有得不得。第十不受沙弥者。一向得戒。余悉不得。只。和上说羯磨。受具人说羯磨。尼说羯磨。不名受具。
自下第四受戒方轨。文二。初受戒方法。第二众中被举已下拂去疑情。前文有三。一至如是持正受戒法。第二比丘受戒已众僧舍去已下说持戒相。第三汝已受具竟已下结劝受持。受中文二。初世尊有如是教已下先制问十三难。第二尔时立欲受戒者已下正明受戒。亦有九法。如尼律中说。亦少请和上文。行事须请。第八戒师问难初。须知二事。一检行者净秽资缘。次教行者缘境立心。故多论。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于一切众生上起慈心。既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故。次正行法白羯磨。牒前方便。收成此法。推寻可知。受既事重。要须称教师及众僧善识。如非专心恻听。不尔得罪。十律。分亡比丘物。有一沙弥受戒。众中有六群。六群言。新受戒人不应与大比丘分。应与沙弥分。师言。何以尔。彼言。受戒羯磨不满故。师疑问佛。佛言。应问在羯磨众中比丘满不满。比丘言。我虽在众中。不忆不知。佛言。从今听羯磨时。当一心听。莫余思。莫余觉。当专心。当勤。当敬重。当思惟心心。等同忆念。应如是听羯磨。羯磨者应分别言。是第一第二第三。若不分别说。突吉罗。只。戒师不四问。四越毗尼。众僧不四答。四越毗尼。说止持相二。说相缘起。举过白佛。第二世尊言已下制说四相。初总次别。别中各五。第二作犯文三。谓法喻合。此三各三可知。余文同前。
第二拂疑文二。初至不名受具足拂去弟子上疑。第二阿难已下释和上疑事。前问弟子中文二。初诸比丘问。二身子问。被举比丘者。以见难提犯重灭摈。休道还来。是边罪难。不得戒。今被举比丘。当时亦不足数。谓休道还来。亦是障戒难摄。疑不敢度。白佛佛言。难提犯重。坏根本故。是边障戒。破举人者。对僧治重。故不足数。然非违教重事。故不同边。听度无过。若言不见罪。即是遮摄。勿得度之。为折伏恶人故。虽迳还俗。举法不谢罪。是障道。为遮恶人。要迳缘断。故亦不灭。不同夏非治罚。又非障道之业。是故戒失夏亦随亡。文言共住止不犯者。已迳解故。不犯随举。若尔前与受戒。未迳解举。何不犯随。解言。本是大比丘被举。今非比丘故。得与受戒共语不犯。若尔何以受戒已。犹得问言汝能忏不。解言。前人有折伏之意。僧遣忏悔。不同彼见。更何有过。解已忏悔。此文良证。亦可不尔。如增三中先忏悔后解义俱无妨。五分。不独问被举。文言复有诸犯粗罪别住比丘。猒别住。便舍戒罢道。又行摩那埵本日治阿浮呵那被呵责羯磨。躯出依止举罪羯磨。下意羯磨。如是诸比丘皆猒罢道。复次出家受具。白佛。佛言。应先问。汝能还行先事。能随顺僧。求僧除灭先事不。若言不能。不应与出家受具。若能。应与出家受具。受具足已。若先别住便别住。乃至下意羯磨。还与作下意羯磨。次拂制前年岁不满疑。次拂制前三结受戒疑。次拂制前不问十三难疑。此三舍利弗问。次阿难问和上疑事。以见身子举十三难。问弟子得不得。即问和上举体。是十三为得戒不。答弟子正得戒人。要须清净。有不得戒。若无问便得戒。不问不得戒。和上是辨戒缘故。未制已前。众僧共作。无犯。问既言制者是何等制。一解未制五篇。如须提那犯不净行。或作五逆等。此是一一难事。未有广教可违。体是清净。若作和上。一向得戒。是名制前。自制后者。谓制广教后。共十三难。和上受戒故。众僧有罪。此义稍难。以其若已制初篇名者。制前羯磨受法全无是事。以八年兴故。何须反问五年时事。又可一释。制者谓料简弟子十三难制故。从是制后。与十三难。和上受戒。众僧有罪。但言有罪。是以生下弟子疑心。不知为得戒有罪。为不得戒有罪。故须四句料简。言不持戒和上者。谓边罪等人。前三得戒。要置十人之外。第四句不得戒。所以开和上。以是根本。恐留难故。是以佛开。余师非根本。故不听开。
●说戒犍度第二
既受得戒。理须护持。持由识相。故次明之。辨宣五篇罪相轻重。彰于时听。称为说戒。广明十五种说戒非一。集在一处。故曰揵度。就中文二。初至全心不散。正明修道行净之人。教所被者。行既清净。堪闻净法。是以第二世尊在闲静处已下说戒方轨。初文有四。一至远已而去正明王请集会因缘。第二尔时世尊已下告令集会是行财施。第三长者白言已下比丘法施。第四夜集欲禅已下自行修禅。就初文中五。一王睹前事。二即便已下设问傍臣。三答言已下敬以实答。四时瓶沙王已下头面致请。五时世尊嘿然已下许而请退。第二文二。初至如是世尊佛听集会比丘奉教。第二时诸比丘已下正明集会。第三中七。一对请生疑佛开为说。二既听已下问其所说佛为示知。三时诸比丘欲分别说义已下有五句。正辨说法是非之仪。四时二人共同声已下赞说之声。于中文四。一制不听同声合呗。伽论。半呾吉罗。五分。佛听赞叹三宝。便合声。佛言。应请一人作。第二说法之声。第三去世尊不远已下劝同上行处中之说。第四诸比丘若过差已下显其制意。第五不知何日已下彰说时节。第六若说法人多已下辨能说人。第七坐卑已下说法之坐除疑通犯。五分。比丘以华散高座。佛言。不应尔。复有白衣。为供养法故。华散高座。比丘不听。便悉言不堪受供养。白佛。佛言。白衣散随意。修禅如文。
第二说戒法中文分有三。第一至衣架来教诸比丘说之由序法用轨则。第二尔时诸比丘闻佛听诣罗阅城已下至不得受欲。结大小界说戒处所。第三说戒日闭户而眠已下讫尽于末。说戒法体如非等法。初文有二。第一至则安乐为制说戒由序。第二时比丘欲歌咏声已下说戒仪则。前由序文。第一至波罗提木叉戒悲心静念为结说戒方法。第二从静处出已下陈己屏念告众令知。第三以是故已下正明如其所念为诸比丘结说由序。
就初门中三。第一先辨念所说法。故曰乃至木叉。问所以结戒要待重请。方制说戒法。不请自制。答一来结戒。为有犯人。若无举过。辄以已知而制戒者。非大人法故。二又为别人故论其说戒。被行净人故不待重请。又复为众敬法重僧故。念为众结。第二中有信心已下念所为人。言中有者。谓前大众集会中故。第三我今宁可已下念说方法。
第二告众令知还举屏三以申念意。
第三文二。初至安乐列八章门说由序。第二波罗提者已下释前八句。前文八者。第一集僧。第二作如是说已下所说法体。第三汝等已下来听。第四若自知有犯已下省己之违悔以清净。第五不犯者已下省己无违宜嘿表净。令众详知。第六若有他问已下劝如实答。有犯发露。答自知无犯。应嘿然答。是名如是答。若审知己犯。不发露答者。必有大损。是以第七如是比丘在于众中已下正明嘿表己净嘿妄有鄣道之失。若如实答。必有大益。为是第八若彼比丘已下发露悔过实答之益。
释八门中。初二不次。先释第二。以是所说宗故。宜标在初。叹有功益。劝欣习故。于中文四。一转名显义。二叹木叉能生善灭恶有大功益。三我今当说已下正为比丘结说方轨。四是故已下结说有益。波罗木叉者。此称处处解脱。而言戒者。戒非解脱。能克解脱之果。就因彰果。故名戒为解脱。是以经言。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理不自彰。寄?宣时听故。能诠之教半月说者。即名木叉。故曰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
叹中初别灭恶。以此戒法。任持行者。离七支恶。名为自摄。顺本所受。目之为持。对相彰戒。总称威仪。此行由法而成。是行之所依。名为住处。故经曰。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次明生善。论其戒体集生万行。喻若于根。故经曰。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严法身。故称面首。集众善法。释上根义。三昧成就。出所集法体。亦可集众善法。谓成慧行。三昧成就。谓诸定行。尸罗净故能生定慧。是以经言。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上来并就行叹教行。诠此行教有多益。
第三结说方轨。我今当说当结者。此二通括。下三。以其下三是所说所结故。云何说结。当为比丘敷陈此轨。故言当说。又此所说之轨。是佛局定。故曰当结。次辨所说所结三法。言当发起者。谓八句序分与下正说兴致之由。名为发起。演布开现者。谓从四弃终尽七灭。显宣五篇罪相轻重。披陈分昞。故曰演布开现。反复分别者。谓从我已说戒序等已下还重牒上宗。结劝修学。故曰反复分别。亦可当篇之中一一有三。初言诸大德是四弃法等总举说处。序下别说。是当发起。二正说四戒。显在群心。名演布开现。三言诸大德已下牒结违顺。是反复分别。余亦类然。
四是故已下结说有益。共集一处者。却时初句。下当广释。
谛听者解第三门。端意释上善心念之言。专心听法者。解前谛听。恐有谬闻之过错传之失。故须谛听。有犯者已下释。第四句者己之违。无犯者已下解第五句省己之顺。不犯者专精。若犯已忏悔。第二白法。若有他问者已下释第六句劝如实答故。妄语已下解第七句不如实答有障道之损。既尸罗不净。不能集生三昧。发智断惑。终获道益。故称障道法。此就远说障也。忏悔则安乐已下解前第八实答之益。以能见过忏除。尸罗清净。发生定慧。终获圣果。以自适神。故曰忏悔则安乐。此忏悔业有中之行。即未断或。交证圣果。亦约远资。彰其功益。
第二说仪则中文有其六。第一说戒之声。五分。作歌咏声说戒。佛言。应直说之。第二日日已下辨其说时。于中文三。一约日。二约月。三就时。第三六群别房已下制集一处。于中文二。先明六群心同形别。第二迦宾?者形心俱别。五分。劫宾那也。不应秉神足往者。是弟子为敬法重僧故。如来是师。僧是弟子。故神足往。亦可若听神足往者。滥无神足。恐不肯起听说戒故。第四比丘在仙人住处已下结说戒处所。恐疲众故。结定其处。此非结界。第五时上座先至说戒处已下断理布萨前后所须。于中文二。初明下坐作非上座。二六群白衣言语问讯作羯磨已下是上座应作非下坐。言语问讯等者。总举诸事上坐所作也。五分。因?难陀为上坐。唱言。今僧十五日布萨说。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僧今何所作为。诸比丘欲作何事。诸比丘答言。某甲比丘应与作呵责等七法。某甲应与别住摩那埵本日治阿浮那呵。?难陀言。我不如知羯磨。诸比丘问。若不知羯磨。何故问僧及诸比丘作何事。以此白佛。佛言。上坐应说戒持律应羯磨。又布萨日。?难陀为上座。众僧请说戒。答曰忘。比丘言。若忘何以坐上坐处。白佛。佛言。应上坐说戒。不者吉罗。又不知齐几为上坐。白佛。佛言。若上无人。皆名上座。第六白衣问有几人已下行舍罗缘起。
第二结界文二。初至如是持自然界里。集难损业。大圣知时。开境局结界。作法缘起。第二佛言已下正明结界。于中文三。初至如是持结大小界法。摄人以同法。第二猒离比丘已下至桥梁已来结不失衣界。摄衣以属人。第三尔时有二住处已下开结大小界法。初文复二。初至如是持正明结大界法。界宽广尽集。又难脱有受忏。恐劳僧众。是以第二时诸比丘有须四人众已下开结戒场。
第三时比丘意欲广作界者已下明解界法。释结界义。四门分别。第一开制结意释名辨体。第二集僧远近不得与欲。第三结之方法。第四彰法有无。
初门自三。一解开制结界意。羯磨说戒任持正要。匡救纲统。法无过此。宜应同遵。理无乖隔。但以自然尽集。致众劳疲。妨修废业。特是可愍。大圣知时。听局境结界当处同法。为斯益故。是以须开。一开已后。须秉众法。非界不成。复须制结。先开后制。事在于此。
二次释名者。作法限约。为此斯同。曰之为结。彼此分隔。各有差分。名之为界。故曰结界。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为别住。彼疏释言。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坛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余住处。各不相通。于此作法。不须取余处欲。故曰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谓长圆别住。四角别住。水波别住。乃至十七痴狂别住等。言水波者。界相如水波形故。
三次辨体者。不过有两。一名大界。二名小戒场。问所以小界独得场名者。解言。大界处所宽远。又是僧住处。本非专为灭恶生善。故从大受称。不与场名。结戒场意。本为别人生善灭恶。有简秽取精。如似世场。就喻彰名。若尔余二小界亦是生善灭恶。何以不名为场。解言。竖标结者。久固作法之处。可与场名。余二无标。非是永久作法之所。且从数人坐处满。以受其目。宽远名大界。大界体有几。如文有四。一别说戒别利养。或名人法二同界。二同说戒同利养。或名合二法食同。三同说戒别利养。亦言合二唯法同。四别说戒同利养。亦名合二单食同。此等义后当说。大界宽远。宽远齐几许。五分。若结界随远近。比丘后结十二由旬。说戒时往。四五日行。或遭众难。佛言。如上结等不成。犯吉罗。今听极远三由旬。只。见二文并亦三由旬。十律。说戒结界极宽十拘卢舍。此律义准。计应百里。故下律言。二住处相去远。结同一说戒者。佛言。诸比丘十五日说戒。十四日先往。十四日说戒。十三日先往。既迳宿方达。故知百里许也。局狭名小界。小界体有几。大位有三。一标相戒场。二数人。三坐处满。或可如受戒结小界。合有四别。小界处局狭。局狭齐几许者。见论。戒场极小。容二十一人。亦不得大广。还成妨故。余二分齐随说可知。受戒中结小界者。但言众集结小界竟。不知界相小大。故亦难用。是非如常辨。
第二门已去竖义悬说。讲约文解。文分为二。初至不听受欲结之由序。即解第二门义。二是中旧住已下正明结法。即解三四二门。就初中。先解义。次释文。解义有二。先集僧远近。第二不听受欲。初门远近者。亦可为自然界大小也。集依自然。自然有几。位可为三。一聚落界。二兰若界。三水处界。第一聚落者。十律。忧波问。若比丘聚落中。初造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佛言。随聚落。聚落界分齐。是僧坊界。只。忧婆问。城邑聚落相。难分远近。无僧结界成就耶。佛言七弓种一庵婆罗树。八树中间虽可异界。僧遥相见。得成法事。合有四十九弓。弓长九尺。四百四十一尺。成七十三步半。四面各尔。此二分齐。十律。据可分别说。只。就不可分别而论。兰若界者。十律。比丘无聚落空处。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应几许。佛言。方拘卢舍。是中不得别。若别得罪。五分。练若比丘不知己界齐几。佛言。自然界去身面二拘卢舍。伽论。练若面应一拘卢舍为界。但拘卢舍大小不定。只律。二千弓。弓长九尺。合三千步。十律。五百弓。弓长四肘。计六百步。杂宝藏经。拘卢舍者。此言五里。见论。兰若界者。极小方圆七盘陀罗。一盘陀罗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七个二十八肘外得作法事。计有一百九十六肘。肘各一尺八寸。合有三百五十二尺八寸。总成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此与四分衣兰若同。水处者。五分。告诸比丘。一切江。一切湖池。一切海。皆不得结作界。若水中行。以众中有力人水洒所及处。为自然界。见论亦不尔。得结界。水中自然界者。若掷砂已外。有比丘不妨。若欲集僧。各依前分齐。此谓标狭界宽。或标宽界狭。亦依界集以标。未是界故。
第二门者。所以结界独不听与欲。余法听欲者何。解有三义故。一结界羯磨。是众同之本。理宜急制。不听与欲。自余羯磨。是众同之末。故开与欲。二未有界故。自然中作法。弱故不摄欲。余羯磨??界而作。强故摄欲。三为令识界分齐。不?僧事。又无破之难。余法反此。故听有欲。只律。自恣无欲。恐避举罪故。
次释文中。言打揵槌者。如威仪经说。此云打磬。法则可知。五分。应打鼓打揵槌若吹螺。不知谁打。佛言。应使沙弥守园人打。若无沙弥。比丘亦得打。彼便多打。佛言。应打三通集僧。远近不听受。故欲如上说。
第二从是中旧住已下结法。文四。言文四者。一差唱相人。第二若东方已下辨唱相。第三众中应差堪能已下差秉法人。第四大德僧听已下正明结法。文虽有四。其义具七。谓初文义四。下三各一故尔。将欲解文。先加三义。一者先知安戒场处。论其戒场。为以界内众大难集开结。此界唯得在大界内。竖三重标相已结。终不得界外作。若结容使不成故。文言有四。比丘众等。事起大众疲极。开结戒场。即是结而后开。又下二界互相见闻疑。佛制须唤。岂可制唤界外。又复结文言。此住处比丘唱小界相。若界外者何有住处。又复戒场无不为住。今言住处者。良以在住处规圆内故。又五分。若先结大界者。舍已结戒场竟。后更结大界。应一比丘唱四方相。又唱除内地。更一比丘白大德僧听等。又母论云。外更不结大界。直结小界。亦不得受具。以斯文义。明在界内置之。
第二标相法式。此律十八十二。如文可知。见论。界相有八。一山相。大如须弥。小如象。二石相。大如牛。小者三十秤。除漫石。不得须别安石作界相。三林相。大林乃至百由旬。小下至四树相接。除草林竹林。以体灵不实故。四树相。除枯树。大如阎浮树。小高八寸。形如针大。五路相。除乃至向河水路穷路等。谓是大路。或车步路。乃至迳三四村。六蚁封相。大如山。小高八寸。七江相。若四月不雨。常流不断。水深二尺者得成相。八池水界相。若自然池水得成相。若通水入田。若[(罩-卓+止)*瓦]成水。悉不得作相。十律。八相。谓垣林树山石道河池。似同见论。五分。以众生及烟火作相。或并界。或相入。皆不成。结犯吉罗。既知其相。科依一文三重。如常可知。见论。界形有五。谓方圆鼓形半月三角等。明子论。水波别住等义。言自然界相应。是圆取七十三步等。余自然相同尔。
第三辨结先后。五分母论皆先结戒场竟。却结大界。此无正文。然应先大后小。以是大界内安场故。
第四差唱相人。依文谓旧住人为取季练界相分齐故。傥非先住人。但知界相。理亦应成。次若东方已下正明唱相。文中第二即义。
第五若无戒场。直唱大界外相。从东南角起。文言。东方有山称山等故。若有戒场者。先唱大界外相。次唱内相讫。次总结言。此是大界内外相一周。如是至三。五分。不唱四方相结界。佛言不成结得吉罗。次众中应差者。正差秉法人。文中第三即义。
第六唱相者。不合秉法。秉法人不得唱相。故各别差。次当作如是自已下正辨结法。文中第四即义。
第七白中四句。第二牒因起。若十五二律牒唱相人名。为欲举人。牒取所唱界相。五分。如某甲比丘所唱故。此律及只皆不称名。恐滥为别故。任依一文。义应不好。言同一住处者。是处所同。对二住处。本别今同者。彼不得言同一住处。此是本同今同。故言一住处。言同一说戒者。谓是法同。问所以不言同羯磨者。答说戒具二同故。谓同界异界制同故也。羯磨但有同。界同不制。异界唤故。为是非类。所以可知。若尔自恣亦具二界同。所以不言同一自恣耶。答一以希故。又滥常须恣故。又问称事与欲余事不成。今此言说戒。类似称事。应专得说戒。答此先后不同。故使有成不成。次羯磨如常。即解第三门义竟。
乘释第四门。彰法有无者。昔依见论。似有法起。如水荡成坑。有水流。知其处所。竖住为阁。于上作法。事得成。故知有法等。今解不尔。如行者造业。发生无作。于行者心边有得。得故。可言有无作法。此结界法不属别人。界处无情。此无作法。暂在何许。故知但是唱制处所。如灭诤中。界现前者。在内羯磨。作制限者。是谓作法结。不同自然故也。如衣药钵处分离衣等。但是曾迳作法。说为无罪。非有法起。类皆如是。见论。山上结界。水荡成坑。窟树等咸谓作法标内。高下浅深。并同一界故。若论失不失者。论文不定。文殊问经。下至一五戒优婆塞宿。是名不失。界似如此。无人即失。十律。憍萨罗行有空精舍。欲说戒。不知何者是内界是外界。佛言。弃舍精舍空。是名一切界外。是中随意说戒。又智论亦云。一宿无僧。是名弃舍僧伽蓝。上来诸文并似失法。若准见论。即似不失。又此下文治故。伽蓝疑有净。佛言。解已更结。净既不失。界类应然。
次戒场文两。初开结之缘对缘开结。二当作如是结已下正辨结法。于中义门有二。一解须结之意。即上缘是泛举四僧事缘故。二知处所。前已解竟。若论结法。文应还四。一差唱相人。文中略无。二称四方相已下唱相之轨。三众中已下差作法人。四正法作法。如文可知。问何以不言同一住处者。答戒场元兴。不为无住处故结。是以不言同一住处。又问所以不言同一说戒者。答以其元不为说。说是制作。大界僧须何恐劳疲。往戒场说。但大界僧不要假羯磨。别结戒场。拟受忏等。本为羯磨。若尔何以不言同一羯磨。释同大界。
次辨解界。准文言。此解戒场。今释解大非解戒场。以其结解。文不类故。结戒场时。不言同住处等。何以今解时牒同住处等。故知不尔。准此一结。对之辨解。牒余三及戒场。文并略无。悉是反结辨解。解戒场时。应言。大德僧听。此住处比丘解戒场。若僧时到僧忍听。解戒场白如是。如解大界。牒若僧时到。下文解之。此亦如是。羯磨准白成须解。
下瞻波中说文二。先明解缘。次辨解法。不失衣界文初至如是持开结之缘。第二时诸比丘脱衣已下正辨满足结法。第三二界相接已下料简通塞。亦有人释。初无村结法。次除村结。三料简。今存初释。讲者对此。方解作法。
摄衣界三门分别。第一释名。言不失衣界者。以结界人无离衣之罪故曰也。或言摄衣界者。加法结后。去之虽远。衣犹属人。故曰摄衣。二须结不须结。三须除不须除。并如离衣宿戒说。多论。五义须除。一聚落散乱不定。衣界是定。二为止诽谤故。三为除斗诤故。四为护梵行故。五为除嫌疑故。此斗解文两。一卷羯磨有者。反结辨解。五分。具有结解。两白二法。
第三料简中四句。初三通对僧界。不隔駃流者。专约摄衣。亦可衣冯僧故。此四并通料简僧衣两界。
次第三开结大小界者。于中文四。第一开结大界。第二二住处相去远已下对食料简。第三布萨日已下结解小界。第四天暴雨已下对法料简。初文有四。一结法食。二同界须结意等。广说可知。文亦有四。第一举前昔为二别。第二诸比丘已下显欲今同。第三佛言已下解前昔别。第四应尽集已下开结。今同结法应四。略无差唱相人。类前可知。第二同法别食界。同前以说。第三别法同食界。上文三。以无须解昔别界故。第四时二住处已下举初二同。解为二别。次下二结。类亦应尔。文略不举。文亦有四。
第二料简食者。对前同利养界道远时过。恐乖本结。口唱白知少食随食。除斯逼促。咸须通食也。
三结小界者。问数人坐处满。二种小界。如何集僧。一解若欲集僧。依自然界。又解。脱为留难。不可和同故。从数人坐处满。即结此界。不得更依自然界集。以若依界不可结成故。此或可尔。若作此释者。前明集僧分齐大小远近。应位分二。谓有难无难别也。二辨标相有无。永久作法。须识界相。故须竖标。及唱相等。既数人及处满。明无标相。所以尔者。以暂作法。更无第二作法故。若有相者。恶比丘不可避故。恐彼得知界相外内。类如恶心触不成髑等。三辨解结同异。此为现在暂时作法。遮避恶人。故使结时与人处相应。还即此人解。无余人解。解法相类。如文可知。不同竖标相等。为久作法。非专此人。故使解时。直牒前界相解。之及。余人多少。与结不类。位虽如是。若即解者。义亦不妨。结解之文可知。
四对法料简。一约河水。二就道远。第三说戒法中大判文二。第一从初讫余者听在前说戒。正明一和恒式时说戒法。第二尔时拘睒弥已下。破僧诤久。废替法事。非时和合。说戒法计。理应有为诤。减却说戒法。以其说戒。大位有三故尔。但减却一法寄下。遮中明之。是故此文但有二说也。
时说文七。第一从初至道我所教法无缘尽集说戒如非法。第二说戒日病比丘不来已下讫亦如是有病等缘开欲清净围绕出界法。第三说戒日闻有贼来已下八难余缘广略说戒法。第四那那由已下说必被净治人灭罪应净说戒法。第五客比丘十四日已下讫亦如是。客旧杂住恐替法事。广辨客旧应否法。第六群比丘从有比丘住处已下简余羯磨。制叛说戒法。第七六群比丘尼已下。为明众别形殊不听对说制。简余众法。
先解初文有三。第一制作单白摄众成说。第二有一比丘已下正辨说戒法体。第三若三人不得受第四人欲已下是非之相解说戒。第三第一时说戒。第二减却。第三非时。先辨时说戒。于中四门分别。一约时者。如一年中二十三说。大小分别可知。第二约月。谓黑白月也。所以月尽者。喻闻戒相。为表恶法消除。止持行成。复言月半者。为彰功德渐增。作持行满故。如文复作二数法故。第三约日。谓十四十五十六日。随其住处。自为恒式。第四就时。谓昼夜等时。此律多就夜说。以寂静故。又以赴说者集故。如文燃灯火等。故知夜集。既无定制。早亦无伤。十律云。中前中后。若昼若夜。说戒俱得。只律。有比丘晨起布萨。客来。答言。我已布萨竟。白佛。佛言。从今不得早作布萨。布萨日应扫塔及僧坊内。若有香汁洒地散华燃灯。待客来作布萨。若无者心念口言布萨。若晨朝布萨者越毗尼。又以道险亦听昼日作。第二就处分别者。义通二界。作法自然。作法大小。小界者。谓局数人界也。第三就人者。除下三众非所秉故。具戒位三。三皆应作。僧中四别。四人僧摄。尼亦同然。第四约法分别者。先辨时说戒法。于中具三。谓心念三羯磨。羯磨之中以制常行。故唯单白。又僧法中义分广略。具十五种。三人已下体是略法故。更不辨略也。自恣亦尔。若第二减却。第三非时。多据僧秉此二。不依前准。
次释文。五分。比丘先说戒。后作诸羯磨。六群说戒竟便去。不与僧和合作诸羯磨。白佛。佛言。应先作诸羯磨。然后说戒。以是摄僧令不得去。准此义时。未作说戒白前作诸羯磨也。作白如文。五分。大德僧听。今十五日布萨说戒。僧一心作布萨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白如是。第二说戒法体。说戒位三。谓僧羯磨说。对手心念。对僧说戒。略辨断理前事。先办净水香汁燃灯舍罗。五分。筹极短应齐并五指。极长卷手一肘。粗不过小指。细不减??。应打揵槌众集。只律。若欲说戒。应先净水。洗手已捉筹。作香汁浴筹。余人捉筹者亦如是。复以香汁洒地。五分。应使下坐一人行筹。别使一人收筹。行筹者。初唱白法及行收法。一一如常可知。只。先行具足人筹。然后行沙弥筹已。应白云。尔许具足人。尔许弥。合有尔许人。五分。收已应数。数已应唱白。比丘若干。沙弥若干。出家和合若干。其中法式废立可知。三人已下对手说戒。不广彰戒相。不得互问清净。但自言清净。表应他说故。一人心念。口言清净。义同对首。只律。行住等威仪。皆得布萨。行布萨者。若比丘行时。至布萨日。有恐怖难。不得住作布萨者。先应筹量。齐几许诵戒竟。若山若石。若标识。申手相及。羯磨作布萨。然后作布萨。比丘水边布萨。水涨齐口。极苦乃竟。不知得立布萨不。佛言得生。布萨者多床。一切申手相及作。卧布萨者。老病不能久生。床角相接。卧作布萨。十律。颇有比丘界内四处。一时说戒。不得罪耶。佛言。展转与欲者是。是非相中文二。对前三位。略辨其非。初句对前僧说。见论。三人非僧。不成与欲。即是别众。白说戒者。是四人行法。今三人秉故。是名非法。谓是非法别众。次下二句是法别众。
第二六群已下广重料简。一六群造非。次白佛。次佛判不得。次广说如。非有四。初举四数。次别三非一如。前三举非。欲使识非。次一彰如。为令解如。言三非者。母论。一白处作。二白非法毗尼说。恐不成故。即是四人已上不尽集作二白。或三人受第四人欲白说戒。此二是名非法别众。若四人已上尽集并作二白。或四人作三语说戒。是名非法和合。或四人已上不尽集。如白法作。或三人已下受欲作对首。是名法别众。言一如者。若四人已上尽集白说戒。或三人不受欲。各各三语。或一人心念等。是名法和合。次若彼比丘已下彰三非不成。显一如是法。次下文言。应如是说戒者。劝舍非行。如是我所教法者。双结如非。
第三与欲清净法。于中文四。初明与欲表和应羯磨故。第二尔时说戒日已下与清净。表己皎洁。为成说戒故。第三尔时六群与欲已下总欲清净。为令法事无稽碍故。第四时诸比丘受一人欲已下广明应否。初文有四。一至如是者善。病轻与欲法。第二不能如是者已下不堪与欲收将赴集法。第三若虑此病比丘已下以病次重僧众围绕法。第四若病者多已下病多出界法。四中初一是欲法。下三教成无别法。下清净法亦尔。就解初文有三。第一至今僧有事彰有事须集。第二有异比丘已下举缘启佛。第三佛言自今已下开其欲法。先解义门。还以为三。一所应之法。即是初文。所言欲者。怖须之名。故伽论云。欲者所作事乐随喜。然所应法。其唯百一。以下二位无欲法故。百四十四位三。通皆有欲。除结界白二。然复为三。如说戒一法。说及羯磨。如自恣一法。恣及羯磨。余一切法专秉羯磨。磨通三故。欲亦说彼此。而净恣二局。所以可知。对应与中。自有此彼。俱须斯法。谓前二僧所秉。常行制叛罪故。亦有僧须已不须者。如十人二十人受忏等。治人违顺等。法不制叛故。虽可望已须不须别。应集义齐。傥有缘事。开单心集。亦得同法。随其前事。要有所须。为令彼此俱济。故使有缘皆听与欲。若对所应。有制非制。以望欲法。若须不须。并是义兼开制。
第二定所为缘。即释第二文。初缘为病。或为瞻病三宝等。于戒无违。应开与欲。如不与欲戒。若为僧事塔事瞻病事。及后悔戒说缘。同前可知。若为破戒等事。咸悉不成。如受日受戒受药等类。非法不成等。
三开欲法。即释第三文。解义五门。一约时。二就处。三约人。四对法。五广辨应否。一时者。谓作羯磨等时。此谓约法以辨时。时义不定。故下文言。作羯磨时。应与欲而不与欲。乃可所应有恒无恒。又常行中。如增减说恣及非时等。进退不定。但是秉法。若有缘碍。无不须欲。第二处者。专在作法。故结界中。不得受欲。于作法中。应通戒场。以其局狭。故亦无欲。余之小界明无欲法。下之三门对文中解。文有其三。第一至更与欲与成不成。第二若受欲比丘已下至亦如是。持成不成。第三若受欲人睡已下说成不成。对与欲中即解第四门法。文中有三。初佛言至应如是与欲开与欲法。第二若言已下列其五种。四略一广。略者唯开重病。若轻病堪言。悉不得用。但广说者。通病不病。五中四口一身。第三若不已下辨反上不成。若不现身相反上。第四若不口说。反余四种。此等不成。应更与欲。欲法既尔。下清净法表己无累。应说戒与自恣法。纵宣己过。应僧举罪。成不成义。各对互说可知。次持欲中。对此即解第三门义。人人位有三。第一能与欲人。要是上二。非下三众。亦非二十三人。僧尼互说足不足故。但二十三。除别住等。五体应足故。于中差别者。神足戒场以异界故非体。不应余二。乃可不得逢足。遥成与欲。别住不定。若申手外者。亦成与欲。若言界外者。亦同神足等。第二纳欲人。唯僧非下二位故。文言。一二三人不得受欲。四僧阶差相望。有摄不摄可知。第三持欲人文三。初对病人所失。次中道失。次至僧中失。初病人所失。一往列二十七人不成持欲。下自恣二十五。阙无神足离见闻二者。略也。二十七中位约为三。明相出。一以人望时而说失。余处行人外道入别部戒场神足离见闻等六。以人望处说失。余专约人。余处行者。谓出界外。如自恣中云。若出界十三难摈举等。若不自言不欲失。若尔不自言十三难。亦应足数。解言。与欲直通使命故。不自言得表情和故。成与欲足数。约体虽不自言。亦不足数也。离见闻者。如道远结大界。但言不得宿受欲。故知离见闻者。非谓离与欲人见闻。亦有人言。若作送欲之意。虽离见闻处亦不失。今言失者。谓受欲已。作不送欲意。而以离见闻。为失欲分齐。若尔神足在空。亦应同彼。有心送欲。在空不失。无心方失。若但在空即失。不问心者。彼亦如是。故今正解离见闻者。谓离常所行道。见闻处行。即无事缘。入余房及迳过诸处等是。问出界失竟。何须复有戒场失。解云。前言余处行。是出界失。今言戒场失者。实是出界。以其戒场是大界规圆内。复是作法之处。人情或谓不失故。复须言入戒场失。问痴狂等三人成持欲不。答此等三人无受欲不成。以不自忆识是比丘故。若受已病生。然有三种。一成。二不成。为以有成滥故不论。问下足数中二十八人与此二十七同异如何。解言。有二十一人。此彼俱同。此六彼无。彼七此无。此无者。谓尼等四。别住隐没。所为人等。但式叉等二无受欲。义不成故。无所为人者成持欲。故无此三。理无别住等二。定是略无。尼及沙弥若无持义。即是所以故无。持已舍变。或可是略。以不定故。而此不彰也。言此六者。谓余处行人但可失欲。不可即令体非。比丘命终者。此取往来。容受已失。彼取身来在坐。死无集义。故斗不论。罢道可知。入外道别部等。二往来故有。彼不据来往故无。明相出者。失欲分齐。彼取在坐。岂可迳夜。便不足数。故所以无。第三若至僧中。云何得有离见闻失。一解此谓?鄣处作法。离僧见闻失。亦可还持欲出众。离僧见闻故失。五分。病人不能与欲。白佛。佛言。应举众到病人所使说戒。比丘于中失说。令病比丘向说戒人。复有病人。不能向说戒人。背而坐卧。白佛。佛言。应出界外布萨。不得界内作别众布萨。第二清净。一准前说。
第三总文中三。一总与欲清净。为离稽碍僧事故。欲与清净合。欲与自恣合。不同只律。时集得两与。非时集但得与羯磨欲。二不得称事与欲者。亦恐劳众。为治恶比丘故。若尔何故与欲自恣。解言。不听称事者。谓羯磨所为前事自恣者。说己心行。恣僧举罪。本非称事。若论说戒。即是僧家所作故。但言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三受欲清净。命终已下牒制明开。略举前六。为开难事。听界外来。非余处行失。
第四广明应否文六。一广受欲法多少尽得。十律亦尔。只律。极至三人。不得取举众欲。又集者少。说欲人多。吉罗。五分。今听比丘持欲来。祗律。又病人言。风动与清净欲。比丘不受。即往上坐前胡跪等。作是言。我某甲比丘清净。僧忆持三说。心疑成不。白佛。佛言善。已如法作竟。但不受欲。吉罗。第二说戒声小已下更明说戒之轨。听立说戒等。说戒座高下。表无别过。第三转与欲清净法。前对病人强弱。与有五差。及此转辞。受此等欲。一切广而直说戒。只云。转与失故。第四料简。说欲一切法事。得称和上名字。第五事讫须还。以先情和到僧。不犯别众。但本为事缘讫应听往。若不往者慢法。故如法治。类如受日事讫未来不即破夏。第六明若僧说戒。必须往赴坐听。两对四句如文。
第三略说戒法文三。先辨略缘。人难者。如住处有众多白衣。碍说戒故。病难者。说戒师病故。现碍说戒。此之八种亲碍说故。称为八难。若说戒坐上。有此天雨等事。说为余缘。余缘中文二。初列七个余缘。若多病者余僧等病。第二自今已去已下偏解下四成略说缘义。第二彼比丘作是念已下量难远近。作根本七略。初句难犹未至。可广说戒者。此是说尽提舍尼。谓略中之广。非全说五。以其次句说至九十事。故知初句略中之广。所以无广说。众学七灭已下僧常闻耶。答戒有五篇。若说众学。即是已说。第五篇中百戒。但有七灭。少分在。不得名略故尔。上来七略。未一直去。尼无不定。但有六略。一直去句。第三有五种已下错互上七以为三五。前七根本。从缘向急。今之三五。从急向缓。初五单序。作头为一。五以为难。故不得广说。所说不殊前闻。故曰僧常闻。广说第五者。广说三十事竟已下僧常闻。还是略中之广。故增五云。有五种持律。诵戒序四事十三事二不定。广诵三十事。是初持律。次诵戒序。乃至广说九十事。第二。次广诵戒略尼。第三持律。不同五分五种说戒。一说序。二序及四堕法。三至二不定。乃至第五广说戒。明了论有五布萨。一诵波罗提木叉序。二诵至四波罗夷。三诵至十三。四诵至二不定。五广诵乃至戒尽。此等二文即以广略俱明也。次二五可知。谓言略者。略去广文。略取名数。如总称言四事十三事等是。尼本六略。但有二五也。若贼来而不听比丘说戒中休者。当诵余经。故只律。说戒时贼入。即应更诵余经。若偈若句。若贼知比丘法。作是言。沙门我已知。但说先所诵者。尔时比丘应急诵。使章句不辨。令不知初中后。若更诵本。语越毗尼。王来亦然。五分同尔。上来广略被行净人专精不犯。
自下第四为犯已能悔人。广辨治人灭罪。应净说戒。于中文二。初至如法治治人之法。第二尔时有住处犯罪已下忏悔罪法。前文有五。第一与痴狂比丘作法除疑。为成就说戒。第二世尊在瞻波已下制自言治法表众清净。第三尔时说戒日已下制诸比丘。依能诵戒人安居。诵戒明利。成说戒法。第四难陀已下禁制弟子法。第五住处有众多痴比丘已下制令瞻奉德人。只仰三藏。痴狂文四。第一作法者为净众故。第二有三种已下料简须否。初人须作羯磨。以或人故。次二不须。以无惑滥故。计理。痛恼心乱愿狂各三料简。文无者略。第三狂止为解前僧作法。立制除疑。故不须乞。后狂止为己求解僧制。须从僧乞。类余一切有心乞领者不解。无心者解。只律作自三。若病差得本心。即名舍。不须羯磨解。第四释疑重问。所以问者。类前难提故疑。佛言。不同随病更作。
第二自言文五。一阿难请说佛止不说。第二目连辄摈。第三佛语目连已下制取自言。第四自今已去下止而不说付弟子说。第五佛告已下举八奇特为彰不宿死尸。显不说之意。第二文犯戒不净者。四重俱是。只律。此比丘布萨堂。种种严饰。作金莲花鍱。比丘悉入欲作布萨。有金鍱堕地。此恶比丘盗心取侠腋下。故曰驱摈。第四是名如来最后说戒最后。伽论。说略教十二年前。未有最初犯广。故佛自说。今既犯广。故止不说。付诸弟子。说于广教。问弟子亦不得为有犯者说。所以付弟子者。答比丘取见闻中净。有得说义。故付弟子。第五文两。一列海八喻。二如是目连已下各各举喻。以法对帖。第三文二。初制五岁诵戒羯磨使利。第二自今已去已下因制须依能诵戒人安居。第四文三。谓过呵制。制中文二。初告诸比丘诣何处制师问三句。第二若所营事非已下教师斟量弟子之法。应有八句。三非作一句。第二第三第五二非一如。第四第六二如一非。略少一句处非。余二如第七三如句也。前六须遮。后一听往。第五文者。如十律。若客比丘知布萨羯磨说木叉来者。应为种种供给供养。何以故。以无佛时。以是补佛处故。又云。大德高明。比丘不应使作。知僧房事。应供给衣食。不令有乏食。及房舍自恣与好者。五分。持律来不迎逆。乃至前食怛钵那。次后食等者。突吉罗。
治罪有二。第一至得闻戒别人犯罪悔灭方法。第二尔时一切僧尽犯下僧犯除罪法。前文复二。初至得闻戒说戒。前犯二罪。一识一疑忏悔发露法。第二说戒时已下说时犯二罪。心念发露法。释初句识己有罪。不得闻戒。教悔清净。得听无过。故解其义。四门分别。第一解忏悔对治灭恶方法。第二解忏悔与解或对治同异之相。第三解大小乘忏悔具缘多少。第四解大乘灭重小乘不灭。
初门者。凡罪业之生。皆托因从缘而有。所作事业虽谢在于往。为因成就。必招苦报。故从缘生。理从缘灭。是以于恶生猒。特加殷愧。立对治道。洗心忏悔。用此精诚。感于乐报。使恶业芸。苦果不就。还令戒净。如本所受。即是兴善代恶。称之为忏。追变往??名为悔。故言忏悔。虽有忏义。所造恶业。要须现生。后三报业中。时定感报不定。遇缘可转者。尔乃相除。如造重恶。定在生报中受。但是可转。今忏悔上善之业。必感善报。亦在生时。但善业强故。夺恶不受。以时定故。同是一时。故得相排。以报不定。一差永差终不受。中下相遣。义亦如是。望报而言。名为报除。语现忏善心能灭恶因。名为行除。问所造恶业。谢在于往。既是无法。何所忏也。答若萨婆多。三世有。所作恶业虽在于往。性有成就。是故得忏。若昙无德宗。恶业虽往。不无曾有作业之时。为因成就故。今忏本曾有为因之义。
第二门。忏是有中之业。递相仰伏。要须敌对相当。方能除遣。若上品恶业。下品善心。忏非敌对。强者先牵。故不得灭。要还上善。仰伏恶因。不招来报。中对中下。对下亦然。解则不尔。下解断上或。上解断下或。为其粗惑鄣理浅。还以鉴浅理之知能遣。故下解除上或。微或曀理深。自非胜智。无以排断。故上解断下或。言忏悔者。事中相违。要须敌对相当。是故不类。若就防未起之非。类断结道。如初犯业粗。离之则易。微下善心。能防不起。如是乃至第五过相轻微。专加护持。方能离过。故知是胜。
第三门。若大乘忏者。要须深信大乘实相真旨。妙用虚通。染净无二。但知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又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得如是解。罪垢消除。或能决心发露。永断相续。碎身不犯。如是心心相次。念念相续。无量罪垢从缘消殄。是以论云。此一念善。若有形色者。三千大千十方世界所不容受。以非形色故。所能容受。如十住论。五门善根得生净国。谓礼拜忏悔劝请随喜回向等是。即今六时礼忏。即是除罪之方也。要具四缘。一请佛菩萨为证。二诵佛菩萨法药。如十方无量佛所知。无不尽等。或三十五二十五佛忏等是。三说罪名种。即忏文中有之。四立誓永断。乃至菩提也。小乘忏法。要请大比丘为证。对大具五。对小阙无礼足。此直约威仪中说。亦不尽理。计有四法。下当具说。
第四门。大乘灭重者。一理深药妙。二对治行胜。三果胜故。多身修道。非一形交证。缘于胜果。发心处妙。故所以灭。小乘理浅行劣。又一形交证。果非是妙。是以但灭轻业。
次释文二。初举缘启佛。第二佛言已下教其诲方。计义有四。一请忏主故。文言当诣清净比丘。二正忏悔文二。初先辨威仪。二大德已下正忏辞句。所悔之罪三篇已下及以兰等。咸同此法。文中八句。一言对前境。故曰大德听。二我某甲已下斥己名字。三犯某甲罪说罪名种。四今向已下显己无隐过之瑕。五忏悔则安乐。彰其损益。明己弃损就益。六忆念已下除不忆者。忆皆发露。七愿长老已下请证。八戒身已下还净如本。应有于净法。第三呵责治。第四自言领受。
第二疑罪者。疑有二义。一疑犯不犯。或疑重轻名种。故发露心净。次二说戒时者。既临逼说戒。不容忏悔。恐妨乱故。虽识罪分明。但须心念发露。以表心净。疑亦同尔。
第二僧犯中文三。先说戒日。识疑忏悔发露法。差人往余处忏者。五分。白二差。次第二说戒时。作白忏悔发露。第三说戒日。一切僧犯不识名相。问忏方法。所以但有说戒日。无说戒时者。答前于罪有疑。定知己等有罪。故须白发露。今者不识名种事等无罪。以同心净故。不须作白。故所以无。又解若说戒时有者。亦应作白发露。文中略无也。不识名相者。如露地燃火生种。而不知何罪。或有坏地等。故云不识名。又不识罪体多少差殊。故言不识相。此对执情。恐致忿诤。故曰不得强逼令忏悔。彼据无诤自心。故曰强与波利婆沙。又可随?日治不顺情故。故言强与不类此也。
第五文中有四。初至偷兰遮说日同不同来有少等多应不应三十六句。第二说戒日已下僧伽蓝里互见闻疑。有四十句。第三有异住处已下大界戒场互见闻疑。有二十四句。第四有异住处已下界里蓝外互见闻疑。有二十四句。初文有二。初至亦如是二十六句辨应不应。第二或言已下应从不从恶心秉法。违教结犯。初中有三个十二。初说日不同来有少等多有十二。第二从时说戒日已下说戒日同五不相知来有少等多作十二。第三有十二正以知来为异。先解初文。十四十五作一六。初三客。十四旧。十五客来少等多。若旧十四客十五。客来少等多。复作三次。十五十六作一六。但有下三。客十六主十五。略无前三。客十五旧十六也。问所以旧说客来等制客从旧。此中客说与旧等不制旧□客。解言。旧强客弱。故使旧说。制客从旧。客说不制旧从客也。若尔下日同客来与旧等。何以更为客说。答彼以即坐无多劳动故。客旧等日不同者。多劳烦故。问曰。不同中所以无客客相望。旧旧相望等也。答为辨强弱客旧。客旧相望无强弱故。无此文也。亦可五分有文此略。次十二。初三旧望客。次客望旧。次旧旧相望。次客客相望。次十二。初三客望旧。次旧望客。次客客。次旧旧。问所以比丘外来得告清净不犯别众者。答直来向僧。无心乖背故。只。不听住处一日再说戒。亦不得频日说戒。要待隔日方听说戒。结罪中兰吉。总结上三。但初四个三中。具有兰吉。谓应出。或虽不应出。以少等不从不集秉法。恶心故偷兰。懈怠故吉罗。第三以知故有兰吉。第二十二。不知来故。但懈怠吉罗。亦可三位之中齐有兰吉。
第二文四。一有十句。客见旧相。作法成不成。二有住处已下十句旧见客□。第三说戒日已下句客闻旧声。第四有住处已下十句旧闻客声。第一故有二五句。初见不疑有五。前四不成。第五句成。前四复二。初三不成有罪。第四不成无罪。不集故不成。谓无故非过。所以不犯。前三复二。初二句不成犯轻。以懈怠心故。第三不成偷兰。以恶心故。次见疑五者。见已生疑。为大比丘为沙弥。五句同前。故曰亦如是。余悉同此。第三有四位如前判。唯以句少为别。初客见旧。在戒场上。有六见不疑三。前二成而罪有。界别故成。应唤不唤故犯。第三唤集成而无罪。以是露现故。无第三唤不得咒咀句。第四谓无句不疑亦三。此初六竟。已下三六可知。第四文亦可知。
第六制判说戒法文二。初明六群自审多过。恐僧治罚逃叛。说戒日为一九。下次为他一九。
第七制兰余众法。以治罚时。余众影助。故制不听余众前说。十律。□比丘在尼前。说比丘戒。不听尼说。若比丘立听尼口授。尼说尼戒。反上可知。
第二大段非时和合。言非时者。谓非十四十五十六日故。先单白和尚僧。以斗诤灭已。为解举已。故须非时。作法表和。故作白羯磨及说戒。或被举人别久不同僧法。既解举已。欲得同法。直为作白及说戒和故尔。但此意辨非时说戒。但是非时和故。并举二白也。若作此白。非时说戒。即??时说常行之白。若类前说。七文之中。应除客旧一文。余皆具有。但今文中唯出。说戒法中。摄众之白。为??常白。故所以尔。余法并同。不劳更举。
四分律疏卷第七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八本
沙门 法励 撰述
●安居犍度第三
善事故言听也。
第二白所依人已下已列安居法。对前总文。先解义门。第一约时。第二约处。第三就人。第四对法。
先时分别。于中复四。一结夏非春冬。第二夏分四月。结三非四。第三夏分有闰数。第四结时不同。
初门者。问若尼无益行三时俱提。比丘并吉。有利益事。开行无犯。所以唯结其夏不结春冬者何。答夏中游散。坏行义多。招讥恼重。所以结夏。春冬行者坏行义少。讥恼复微故。不结春冬。是以文言听诸比丘三月夏安居。即是夏中有法住。去时为益有法去。余时无益。无法住有益。无法去。
次第二门。问夏分四月。但结其三非。尽结第四月耶。答有二义。□□□开不逮之流。若无缘者结前。或有缘者结后。若尽结四月。唯四月十六日者。成夏。十七日后不成安居。无四月□教法太急。事难常行。开其一月。筹量进否。三十日结夏故。律言舍利弗目连。十七日到。佛言听后安居。二为赏劳。若定结四月者。有待之形无以存济。是以但结其三。开后分一月。迦提五利故。律文。若前安居住。前三月不受迦絺那衣一月。
第三有闰数不数。解言。修道慕急。多日为善。不听数闰足满三月。多论云。若闰四月。前四月十六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于其中间百二十日。亦得尔。所日畜两衣。两衣开畜。听含闰者安居修道。故宜多日。若尔既不听数闰。便非安居中日。闰中出界。得无破夏不。解言。本结要期许不出界。今未满出者即非相续。界内离要期处故。所以破。问如含闰受日。亦得四十五日六十日在界外不。解言。安居局处。修道慕多。故使摄闰。受日出界有缘故开。非正修道故。但一月十五日也。又复安居约三时辨。故使含闰。受日数日随日不定。故但称法。问夏摄润者。五事赏劳。亦得两月六日利不。今且一释。此五利宽奢。俱不摄闰。数满一月五月便舍。不同安居。正是修故。既知含闰。闰五月六月百二十日。住闰四月者。结位有三。百则增减。前四月百二十日。后四月随多少。五月定九十日。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月去时降一日。谓一人前四月三十日结。一人五月一日结。若论去日。前人七月尽。后人八月一日。若闰中三十日结。并与五月一日同。但可结日有前却。去日同是八月一日。若对闰七月。结位有三。五月一日已前十六人结。但九十日。二日已后十四人结。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降一日。去时隔一月。乃至。安居隔十四日已后十四人结。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降一日。去时隔乃一月。至安居隔十四日。去时隔一月等。可知。伽论安居有闰听数。日满便去。今不同彼。
第四结时不同。为以夏四结三。故使结时有二三之别。若前后分别。十六日是前。十七日即后。文证可知。若三种分别。如增三说有三安居。谓前中后。前者十六日。若十七日已后。是中五月十六日一日名后。此分相说。若通辨结时者。若当无闰一月中结。若闰四月六十日结。其余合同闰前。无闰一月结也。所以尔许时中咸得结者。以三十日六十日。并是结时分故。不同只律。四月十六日五月十六日。此之二日成结前后。故彼文行未至住处。路侧即依树车等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处。致后安居日应三说。安居安日不受一越毗尼。又不结后二越毗尼破。亦不得衣利。又见论。五月十六日为前安居。六月十六日后安居。为以王者改法故尔。问此文何故一月六十日皆言得成结者。以其三月悉足故。下文言后安居者。住后三月。随前安居自恣不得数岁。住侍日满。
第二约处分别者。一释。依房蓝等安居故。文言。依某聚落某蓝房等。又解依界。所以知依界为护。夏分齐者。下文言。一脚入界。受日出界外。又背请成不成中界外界内布萨。又移夏言此彼界僧破等。又十律。有比丘以床置四界内。往反不碍。后时不知何处取衣。佛言四处各取一分。又云。众多僧房共结一界得安居。应住何僧房。答随意住。只律。因身子为饶益亲里故。往那罗聚落安居。后不欲离世尊。因以白佛。佛言从今听王舍竹园精舍那罗聚落。共作一布萨界。令身子安乐住。白二法结。又身子那罗聚落安居日。日往竹园。不堪持衣。又有比丘祗桓精舍安居。食后欲诣开眼坐禅。或于彼宿。佛言从今只桓精舍乃至婆罗门林精舍。悉同作不失衣界。竹园那罗聚落。同结不失衣界亦尔。令身子及诸比丘得安乐住。白二羯磨结。准斯等文。明知依界以为护夏限分齐。虽复名牒某甲蓝等。不即局此。谓举住处以取某界。然界有二。谓自然作法。两处俱成。问自然安居得结界不。答不得结。文言。安居竟应结界故。若尔。先在自然摄衣界里。忽尔结衣界。亦应失衣。答不类。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虽结不失受法。安居之法原来局界。入界成安居。故结即破。问作法处安居。得解界不。答不得解。解即破故。文言。安居竟应解界故。若尔解不失衣界。即应失衣。解言。安居假界成。今若解者失所依故。解而即破。受衣不假界解不失受。又以局处故。入界园等。成安居。但解即破。受衣不局界故。故使入界不成受衣。纵解衣界不失受法。
第三人分别者。何等人安居。谓五众故。十律优婆问何等人安居。佛言比丘乃至沙弥尼故。此律尼三时游行不安居戒。制五众罪。以其出家位同。咸废修道招讥义等故。问俱等安居具戒有数岁。下三不尔者何。答以有师徒位别。依止分齐。教戒尼等。下三无此故。不数岁故。房舍中。下三众等。以生年为次第。又问具戒数年。不同俗年者何。答功德法故。取终不据始故。文言。听随前安居人一时自恣。不得数岁。
第四法分别者。泛论其义。略为四门。第一列数辨释。第二教行分别。第三约就前后。第四与处相应。文近分别。此四门中。初门约文说。凡安居法。或二或三或四。亦可四者为七。言二者。谓前后安居。四月十六日前。十七日后故。文言。安居有二种。有前安居。有后安居。此对赏罚。谓前安居人。得五事名赏。后不得称罚。若就结罪轻重。五月十五日已上是前。十六一日是后。前吉后提。今此前后者。专约赏罚。以定前后也。言三者。谓前中后。如增三说。此等通约三十六十。以定前后者。方尽其理。四月十六日前。十七日已去。是中五月十六日后。六十日同尔。
或四者。即此文是。分文为四。初对手安居。二诸比丘住处无所依人已下心念安居。三尔时诸比丘住处已下忘成安居。四时诸比丘往安居处入界已下四句。总名及界安居。对手中两。一前二后。言白所依人者。谓所对作法人。是故下文言。无所依人听心念安居。五分具列威仪偏袒等。此中文略。作法文五。一言对前人故。言长老等。二自斥己名。三明所依处故。言依某甲聚落等随事。以称不劳并牒。如下依山窟空树斫杖人等。类可知。四正明。要期作法而结前者。为简于后。三月者甄第四月。夏者除春冬安居。正出要期离游行之损。五房舍已下断理资缘。令四方僧有受用之益。立要慰勤故。如是至三除。蓝内安居已外聚落山窟处等。皆不须第五断理句。五分受安居者。答言。我知十律。上座对下座。三说竟。下座言莫放逸。上座言受持。下座作法亦尔。后三月亦尔。又须依持律。夏是正修。依第五持律。余三时者。依于上四。僧尼同尔。后三月亦如是者。谓十七日已去作法同前。唯称后三月为异。
第二心念者。以无所对故。与心念之名。准如说恣及分衣等。要须口言。口言之法。律无正文。准对手说。上五句中除初句即是。但下四句中。或白衣等处。又除断理句也。问心念成安居。受日亦应尔。十律问。得心念受七日不。佛言不得。除五人得。谓坐禅人。阿兰若独住人。远行人。长病人。饥饿时亲里边行人等。如布萨自恣受衣受七日七日药与一请及净施衣。此等七事心念得成。此律文于上七中。但有说恣。余五无者。谓须牒事筹量。故无心念。受日安居局处。不牒事量宜。故有心念。心念舍请无其实益。展转须对真实付彼受衣药等。受无时限。得待对人故。此诸事并无。心念安居有限。恐越时[仁-二+只]。故开心念。
次第三忘成安居。先在此界。得客作法。而忘结者。此不说忘成。今言成者。谓从外来要期求处。无人可白。而忘不心念。但令与处相应。佛亦开成。是以文言。为安故来便成。如说欲法忘说亦成。若忘不成罪者。如忘不成覆。及无长罪。似有忘成。但后随忆要须作法。不得即当发露说净。故不类此。如钵衣药受日等。尚不开心念。何处责有忘成。故不同安居。若尔如发露法。既有心念应有忘成。答安居局处与作法同。忘不发露犹是覆藏。故无忘成也。余心念说恣等。并以不局处故。又时已过。虽不更作法。不无有罪。分衣义通局法为正。故无忘成。心念忏吉既无时限。业累须排。亦忘不成也。五分十五日为安居。受房舍敷卧具。虽不发心口言结之。亦得名安居。
次第四反界成安居者。凡言入界。谓作法僧界入园。是自然僧界。此约位辨二界也。双脚界入两。一脚入园故。文列四者。即事别为四。今且从双只两位。对疑以开成。先举双入二句解者。前忘成等。入界经久。事是宽容。但忘不心念。以先有求安居心。故开成安居。今我入界园等。心实不忘。直以时促未得作法。为成以不。佛以时中短促不同前二。又复不忘。异于第三。汝既本有起此要期心故。入界园等及处相应。亦成安居。次举只入解者。双入成安居者。义如前判。未详我今始一脚入未全相应。颇亦成不。佛以转成。匆迫遂本要心。赴此亦成。如上所论四句悉成。故使文中并言为安居故来。便成安居。问双入成安居。俱出是破。此义可尔。既一脚入成。一脚出界。是破以不。解言为益利故。一入开成。一出非破。若尔如入净地。亦应一出勉宿一入是触以不。答触唯双入方犯。出但一出勉宿。亦为益故。成易破难。又如受舍。亦益行者。受难舍易。上来总相辨法。或二或三四。但二三者是位。谓约时分位。有二三别也。言其四者。是安居法。约前二三时位中。开制不同故。有此四位。便隔碍横局法者。竖通二三。斯亦位言有不通义。可以思知。自下三门悬说。
次教行分别者。先就教辨。三藏之中毗尼教摄。教通制听。听而非制。文言。听安居制故。若对过分别离作过故。即名为制。今安居法对除心??。何容非制。但据位判。煞等有罪者。制今安居。本无罪者听。听中开制。前二是制。顺教作法故。后两开成。并以时短故尔。若正非正分别。一制三开。若作法不作法辨异者。前两作法也。一二行分别者。谓是随行之中。其唯专精。专精有二。此是作持。持说身口。前二通两。后二局身。身口二业具作无作。论其体状如戒体中说。余说恣等。准同此解。故彼不更辨三前后分别。然以义求。四中初二。通于二三。三十日六十日并用斯法。后二局初后不通二十八五十八。以是开法。恐失前安居。虑不及后故。所以开。若至十七日明不及前。犹有余日不惧失后。其间容豫。是故要须用前二法。既有位法横竖。须辨开合。或四或八。谓对前后故。或十。谓对三安居以辨。前四通局故。若离及界为四。即是七种。或七或十四十六等。亦约三安居故。四与处相应。久近者。前二作法。义通旧新行住二人。时中宽缓并用前二。后之二开。谓局从外来行。没此界不获作法者开。故言为安居故来便成。若先在此界。假有要心局此。即非为安居故来。前二中收。故无此开也。
第二次分房法文三。初至上座付与已来分房舍法。第二尔时舍利弗目连已下至为未来故。受时前后安居法。受房舍人。第三露处已下明安居所依处。随宜进否。前文分三。初至然后方受。举分房缘。文言安居竟。此谓结竟。二从今已去下差分房人。三差分房舍人竟已下处分之轨。对差人之初义分别者。一约分时。只律。十二十三日分。若处近十四十五日分。五分。佛言应于春末布萨日。分房舍卧具。于夏初一日结安居。又云听春末日夏初日分卧具。第二就处。一是差人处。谓大界非余处。二所分处。谓都集温室等处。不应分。第三人分别。一所差人须具五德。二所为人除恶人沙弥等。房舍法中安。隔着小沙弥不能护。故不与房。受戒法中能护者与。只律亦言。不得与沙弥房。第四约法分别。白二差之。其处分之式如文。僧处无偏。虽言共用。不应法者。不合令住。故言恶比丘来不应与。言定卧具者。施心局定此住处故。言不定卧具者。施心总与。情无局碍此彼之异。故言不定。
第二前后安居文七。一者开后。二列两安居。三自恣前后。四数岁不数岁。五应遣不应遣。六对物进否。后安未满听受夏衣。义同急施故。七卧具取否。
第三随所宜处文二。初明随处。二牧牛人已下随人。随人有五可知。此等并谓原作迳夏住心。有缘故移。听随彼去。然依人等。当所依之处。依二界护夏。若本不定心许随移动。决无此理。十律船上安居者。不得随水上下。不得系在柱橛等。若泛石不移者得。
第三有缘出界法。文四。初至尽同上受日出法。第二拘睒弥已下至此事应去命梵。二难听移夏法。第三尔时住处见有比丘欲破僧已下众有留难为和故。去移夏彼成。第四尔时有比丘受七日法已下界外缘尽不破安居。前文复二。初受七日法。第二尔时檀越请已下羯磨受日法对羯磨受文。解义五门。第一解受之方轨。第二释缘如不如等。第三受有余日。得互用不。第四重受以不。第五夏末日少受之方法。
初门有四。一时分别。谓夏非余二。虽复夏分结及开成者。须受为明有法住有法去故。又假如缘。若不成及无缘者非也。此是须受之时。若作法时。限诸部差别七日。一法应通诸部羯磨受法。五分所明一。同此律十五月余。二少别只有事讫十律三十九夜。所以三十九夜不增减者。以有利事听半夏去故。二处分别者。二界可知。于作法中。应非戒场及余小界等。以非安居处故。故十律问。何处受七日。佛言。界内受。盖应是本安居处故。三人分别者。一能受人。二具非下。三虽可修道义通。不数岁故。不论受日去。亦须白。若分相解者。七日通尼义在不。或尼羯磨受。如尼律说。受七日法去。亦有立义。准比丘。羯磨义容可尔。但只律言。尼无求听羯磨。受日出界准此。似无行事缘急任依。一文。二所对境义非下。三然十律言。何处受七日。佛言。界内从谁文受。佛言。五众受此文。或可通说。五众所对故尔。僧尼之中通于僧。别四人僧摄。又能受局。此界僧众通余界不同。处分义局当界僧也。第四法分别。七日文无准羯磨说。羯磨法者。对文以辨。
第二门者。三门分别。一缘如不如。要如法缘无犯戒事等。事虽众多。要论为五。一三宝境界缘。波斯匿王供佛及僧等。为受日者。佛僧二宝缘。伽论或为偷婆。或和上阇梨病。或为法如是等缘。听受七日出界。二道俗病患缘。三出家五众生。善灭恶缘。四俗人生福缘五为求衣钵乃至药草缘。广说是非可知。五众受戒等。是生善缘。忏悔等。名灭恶缘。俗人生福者。大臣父母等。不问有信无信。皆得受日去。以大臣能有损益故。父母恩重故。其余俗人。有信方往。不同前二。诵六十种经。如梵动经者。如只律。若于二部木叉及修妒路。若未学欲学忘教我受学诵义听去七夜。此等法缘。若比丘自身病重不堪。受日复须为病去者。听直去不须受日。如病人不得随衣食药及看病人等说。此或可尔。要须实然。又为衣钵药草等缘必须。或为失。夺等事更无可荣。或现无衣钵。交全废阙者得。若少可方便。并不合为受。受定破夏。五分云。若有请若无请。须出界外一切皆听七日法。佛言从今若为佛法僧事。若私事于七日外。无更听白二受。十五若一月。第二辨离合者。事别定成。或多如缘。并牒合受得如法成。其犹悔残等。类得牒众多一切治覆不同。为人对难方听。故不得多如。三举名。同又非僧位。故有合义。第三受日悬不悬。若望用日义得悬受。如三品受法。受已各未即用亦得不妨。不同七日药。以作法日为定。即有过生故。不从服日为准。若某前缘。要须现起。若未有缘不成受日。如年未满。受不发戒。瞻波浪治无。三举病而辄治举无覆客呵等。又复假实事。虚陈余事等。并不成受。若尔无村衣界何以言除。答为彰衣界。不摄于村。谓是除村及村外界法。故言除也。
第三门有二。初互不互二事。讫来不来。初门者如为佛受日有残夜在为法僧等。用一向不得。以法僧上。先无受缘故。若尔何故。十律有残夜在应白已余用。答谓同一事有残。夜在白已得用。非谓余事。若总有缘受者。得法僧等用。以并有法故。十律。忧婆问尼病。僧应与作忆念不痴。遣使请比丘应去不。佛言。应去中道。闻是尼命终。反戒入外道。若八难起应去不。佛言。不应去。本请忆念死不应去。故无互用。第二事讫来不来。若受日出界事讫。须还不还有罪。未即破安居。以有法故。如与欲事讫不来之类。要即须作来之方便。或有诸难。不来无过。
第四门重不重。于中二门。一重不重。二先后次第。初门者。安居立行专修道。业何得重受。以十律。听受一七夜不得。受二七夜。故知无重。又文言。先受七日去。若七日尽应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尽应破安居去。准此文意。故知不重。若得重受受日去是何因。答言。破安居去。若更引文多缘事。别立有重受者。不然之义。随时以破。不烦广说。羯磨受法。如母论说。十五一月既有长短。得三品具受。不名为重。但当品不重。二先后次第者。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次一月等。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摄迦提。又一月衣开收于十日等。今解不尔。如功德衣。就时定故。又俱五利。一月衣者。取衣为准。俱开一长。更无缘故。是以此二即为定开。以长收短。今此受日约缘事。缘即长短先后不定。宁得定令先短后长。今解受日三品。遂缘长短前后所须。若有长缘先羯磨受。或先短缘先受七日三品。随事各先各后。若尔何故。文言过七日法。答此谓前事不及七日。还者事过故。过又复羯磨法过故。过非谓已受用七日竟。名过七日也。何以不言过十五日。一解此二法对七。并具二过故。若十五一月相望。但有事过。故不言过十五日也。亦可相望长短言过十五日。法义亦无妨。且并举此二对七以说故尔。
第五门夏末日少纵无。三品日在。但有三品之缘。并加三品受法。以法尔故。如七日尽形。但须共宿者。并加二法。何必要须七日。尽形服者。方成二法亦同尔。若尔何故。十律。七日在受七日。去六五四三二一亦如是。答此言夏未极七下一俱受七日。故云亦如是。若言受六日乃至一日者。长短既殊。何成亦如是。故知不尔。次释文。十律。五种人得心念受七日。谓兰。若独住坐禅。远行病人饥饿时。亲理行人。此律无。文。若暂出界不破安居。不劳受日。不及即日还者。听受若路近须宿亦听受日羯磨受日诸律皆无乞辞。人者有多释不烦广破。今解。直依大律文诵不得。依羯磨本作定谓不成故。瞻波言白二羯磨如白。作白如羯磨。作羯磨如法如毗尼。问如处分离衣六年杖络囊等。受戒忏悔并皆须乞此何独无。答上所列者并是自。为假僧量宜。故咸须乞。论某受日事非专己。三宝事缘差我出界假有别缘。缘不在我。设少为己相从无乞。又复诸律尽无乞。文更无可准。直依文作得失非我。问若牒乞而作恐成增减故。无乞者杖囊文。前亦无乞辞何以加乞。答杖囊羯磨中先含乞辞故加乞。无僧今受日中先不含乞。乞则成增故不同彼。
第二有难移夏无法直去。以命梵二难无定期限。故听移夏。初五句净行难。于中前四约淫。第五就盗。次有鬼神同比丘已下六句命难。
第三为和僧故亦无期限佛听直去文有八句。前四句明此界僧由我故破为和故去。以见闻位别各有僧尼故合四句。此四移夏彼成故。次四句者为和他故去。以其闻异界僧欲破已。破各对僧尼合成四句。前二闻异界僧尼欲破。后二闻异界僧尼已破。此后四句。若中前了中后须来。若暮讫且还。若停不还迳宿破夏。以其本处无非有难为是不同。前四移夏彼成故。只律。若二难并和僧。前四句者从初去日即须勤。勤觅安身处。若勤勤觅住处未得已还随所迳宿处。不破安居以非心慢故。若反前说安居即破。若得住处夏法彼成。不得辄出界外迳宿破夏去。后虽可本处难尽。亦不得直来。设来必须受日母论同此。移夏彼成。五分有因缘。听破安居无罪。见论。若安居中有因缘。移去无罪不成安居。
第四文二。但举作法出界法尽以明开成。文中略无。不成反说可知。又复对后诸难。傥无法出界。亦合料简成否。文略可知。
第四大文背成不成。于中文二。初明背犯。二尔时有比丘受他前安居请已下举前移夏彰背而无罪。前文有三。初背前起过。二时王闻已已下三人呵责。三告诸比丘已下对缘立制背成不成夏破不破。于中文二。初对跋难陀。不得前岁违要得罪故。文言。告诸比丘乃至违本要得罪。第二若比丘已下广明立法辨背非背。于中文二。初对前安。二后安居。亦如是者约后辨法。前之有二。初之六句至界外布萨已去。次有五句。界内布萨已去。界外中前四句成背。是破下二非背不破。破中初句不至请处。次三至请所欲解此文。先知一义言界外布萨者。谓四月十五日未至请处。彰背不背。故言界外布萨。言界内布萨者。谓四月十五日已至请处。彰背非背。故言界内布萨。先解初句。问此句未至请处。何以文言破前安居。一释受请成安居故。故言破前。若尔上列法中。何故不出受请成安居。故知不尔。又解。背此就彼。即日后家结而不成。故说破前。自言以受衣为妨。又以背请受食为妨等可知。若尔下二成安居。但望前家所以不成。独望后家以说。又后五月十日已前背者义客可尔。十六日背迳宿方成结者。无后可结对。何以辨不成。故知不尔。今解非受请成安居。非不得结即是并非。二解。今言破者。谓望前家请处应成。不成名破。故言破前安居。违本要得罪。非谓彼结不成。次下三句至而破者。悉是结竟。此三背前去者。破有二种。虽有心背。若未迳宿者。未是过限。故未说破。以违要未成。故要迳宿事隔。方破前安居。若此三人背前至后请处。但作法结。即破前安居。如受持衣。受后舍前故。今此三句并言破前安居者。即通收二义。或结即破。或经宿破也。今文直欲彰背前之过。故不须列其后成。次五六二句反前两义。故所以成。次界内五句三破二成准说可知。后安居亦如是者。约界内外。亦有十一。成否如前。故言亦如是。问背前及后如文可尔。中安居二十八人五十八人岂无背不背义耶。解言。并有背不背义。同如文所说。但举前后未知中间。其相云何。答文言。后安居亦如是。中摄义尽故。如约布萨辨者。谓四月十五日未至请处。十六日彰背不背。名界外有六。言界内者。谓十五日已至请处布萨十六日。辨背不背有五。后安居亦尔。若中间二十八日等如受十七日请者。皆约安居前一日未至。即是十六日未至请处。当他界外布萨辨背不背有六。十六日已至请处。当他界内布萨有五。次第相望展转同尔。乃至五月十五日未至请处十六日背。名界外有六。十五日已至请处名界内布萨也。通论即有三十六个十一人辨背不背文。对前安居广彰十一十七已去。亦各十一。解背不背以望前安居总是其后。今此律文合而略捐故。曰后安居亦如是。
第二非背文可知。
●自恣揵度第四
所以须者。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成皎洁之美。故次明之。是中广明六种自恣。非一集在一处故。称揵度。就中文二。初至不应与他恶而去。正明非法。举罪自恣之缘。第二自今已去乃至其未广。彰自恣如非等法。初文有二。第一至为苦已来。正明六群受行哑法。第二作如是制安居自恣竟已下因问自言佛即呵制。于中文三。一自恣竟已礼觐世尊。文言自恣竟者。当时未有自恣之事。直是迳他自恣竟时故。经家以后名前。引证可知。第二世尊慰劳已下因问而自言。第三佛告诸比丘痴人已下正明呵制唐行。哑法不能生善灭恶故。实是苦耶。制禁勒反增嫌嫉。故实为患。次立二喻不相往复。故曰如怨。假不瞋怒。无言自雪。故如白羊。何以故者。何以如彼怨家白羊义。故谓不受行。如来正教展转觉悟乃受哑法而有苦患故。故言何以故。同于外道等者。合前怨家白羊。若受哑法吉罗。十律犯兰。五分亦吉。第三时六群已下因佛制故。非法举罪文四。一非法举佛制求听。所以须求者。若得听者。必有灭恶生善。无诤讼故。二时六群已下。使恶求听佛制五德。三彼六群已下为彰求听之人应受不受。四从他求听已去已下制立言要也。人言从他求听已去者。谓犯罪比丘从清净故。求举己罪。所以不屏处。自忏而求举者何。为除大众三根见闻之咎故尔。
次解第二大文有九。初至随身所安明自恣方法。第二尔时异住处已下至不得受。第二人欲心念自恣已来广明自恣法体是非之相。第三尔时众僧集已下至知识。亦如是与欲自恣法。第四众僧自恣闻有贼来已下至此事去。广略自恣法。第五尔时异住处犯僧残已下至不应以前求听举他罪。正明遮自恣法。第六尔时自恣日下。客旧杂住应不应义。第七尔时六群已下制叛自恣法。第八尔时六群比丘尼已下众别形殊制简余众法。第九彼自恣竟说戒坐久已下为彰自恣说戒无并法。此九文中有三自恣。一时。二增上自恣。三减却自恣。然增上减却寄在遮法中辨故也。以其恐反生诤故。无非时自恣。不同说戒时及非时。在说戒中。明减却一种落下遮法。谓说戒中具三种说也。
先解初段文四。一制自恣时不须求听。自恣是听故。二诸比丘已下差人之缘。三听差授自恣人已下简德差人。四诸比丘在坐上已下自恣方法。初文听安居竟自恣者。如增一阿含七月十五日。佛告阿难集僧。今是受岁之日。阿难叉手说偈。
净眼无与等 无事而不练 知慧无染着
何等名受岁
佛以偈答。
受岁三业净 身口意所作 两两比丘对
自陈所作短 还自称名字 今日众受岁
我亦净意受 唯愿原其过
阿难复问。
过去恒沙佛 辟支及声闻 尽是诸佛法
独是释迦文
佛答三偈。
恒沙过去佛 弟子清净心 皆是诸佛法
非今释迦文 辟支无此法 无岁无弟子
独逝无等侣 不与他说法 当来佛世尊
恒沙不可计 彼亦受此岁 如今瞿昙法
阿难集僧说二偈已。世尊坐于草坐告诸比丘。汝等尽当坐于草坐。敕诸比丘。我今欲受岁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来说此语已。比丘不对。是时三告如上说。身子即便赞佛。度未度者。等有何过咎。叹佛已。身子复如佛自说上语。佛赞身子。身子白佛。是五百比丘尽当受岁。今言。安居竟听自恣者。当彼受岁之事。五分。日日自恣。佛言。应夏三月最后一日自恣。若夏初恣者。逆相举发。妨修正业。夏未告离不制同修。理宜请悔。除鄣道之业故也。母论。六事益佛教自恣。一展转相谏。二各各相忆念。三互相教授。四彼我相恭敬。五语皆相随。六有依非无依。
第三简德差人差之多少。此文不论余之三律。并二人已上故。只。应拜五法者。作自恣人。若一若二不得过多。多中离合既不对难。一一差之只出法言某甲某甲比丘。五分。差自恣人若二若多出法。亦言。大德僧此某甲某甲比丘能为僧作自恣人。十诵。亦言某甲某甲比丘。
第四自恣于中文三。初有三句。自恣前后。第二窃语已下生之上事。于中分二。初有四句。是立制缘。即制徐了三说。二反抄衣已下彰某坐上威仪不如即制威仪。三说恣法自恣。文有五句。一大德者言对五德。不向大小咸称大德。此是褒赞之辞。二举十方同遵。故言众僧今日自恣。三仰则成规依于僧法。故言我某甲比丘亦自恣。四纵宣己过请求举罪愿垂诲示。故曰若见闻疑等。既叹彼求大德长老并称无妨。五彰见过悔除令行皎洁。故曰我者见罪等。表己勤勤如是。至第三未下一句对病料简。五分。好泥涂地布草于上自恣。
第二文九。初制白集众。第二六群已下自恣是非。一造三非。次白佛。次佛判不应。次四四种已下佛举如非为令行如舍非故。第三自恣前后。只律。人前安亦随前也。第四时诸比丘十四日已下辨自恣时。初则约日。二次定时。第五六群别房已下制集自恣。第六诸比丘复不知何处已下者出自恣处所。第七众多比丘非时已下对难听结小界自恣。小界之义已如前释。第八自恣日异住处已下自恣法体。第九若有五人已下对三位以辨如非。
第八正辨自恣法体。四门分别。一约时者。谓安居竟非余时可知。位复有三。一时自恣。二增上。三减却。时中复有十四十五十六。后安居者随日。若前后杂者随上座。上座亦不定随旧人。旧人复不定随多。以三义故。并前自恣。只。一人前者亦随前。又约日时者可知。见论。尼十四日僧十五日与律不同。第二处者。四人已下通于二界。五人已上某唯作法。又通小界而非戒场。又说自界他界客来应不故。所以知。第三人者。非下三众。虽安居义通。以非具修故。具中通三。谓一人众多僧。僧是五人摄。又所差人德具不具。差之多少离合如上辨增减却。此二自恣多约僧说。第四法者。位分众别法有二。谓白及白。此谓前三自恣。若下三略。但两白也。文中但举改众一白随文释。分文为三。先僧自恣法如常所辨。二三语三心念向如对僧自恣言。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而对人心念。皆言自恣清净者何也。解言。僧自恣中举治义具。故云忏悔对人。恣中举虽义具论治不足。为异前故。但言清净。谓举夷残及大众小众。兰现无治义故。若望轻兰提等。亦应言悔滥对僧。故但言清净。心念恣中既无举。又治罪不备。故言清净。谓唯得治心念之罪。可呵已去。即无治义故也。如别行羯磨。对人心念并无清净之言。理甚不足。违律文故。若行事时须依大本。
第九如非。若五人一人受欲自恣者。论云。此非法别众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更互自恣。是法别众。下三亦是法别众。
第三与欲自恣法。于中文三。初与自恣法??说戒中清净故。欲法如前。此不更举。二尔时有比丘受嘱已下。牒制明开三受。一人已下广明应不比前说戒中与欲。阙少可知。分文解义。一同与欲。然不成持自恣人中。但有二十五。略无神足。离见闻至僧如是事起者。前言举者为先德三举治人。今言如是事起者谓先有三。举之病未得行罚因僧集。次寻为如治。故言如是事起。欲虽未说。以在此人心中。故复令举法得成欲。虽到僧处同。然以此人得举法故。无有传信之义。故使自恣不成。更须取自恣。前虽未说。以此人未得法故。无失自恣分齐。故不类此。又前说戒者。被清净人非行治法。故无如是事起。若或有者释同于此。第三广明应否中文五可知。但第五料简成不文有六句三对初不坐。次不说。各为自他。故有六句。
第四略自恣法文二。初举八难。余缘为略之缘。第二诸比丘作是念已下对缘彰其广略之法。文有七句。初一广自恣难由远故。次五略恣难由远故。次五略恣难渐逼促。故未句难。至全不得恣直尔散去。就五略中。前二略恣还对五德。不改众仪。不须作自。但任五德再一作法。此与说戒法同。后之三略差人须改众法。如百人作五十对。若不作白众则不委。故须上坐。或秉法人作白令知。又应先作和众白讫。方作改众三略之白。此与说戒一向全异。
第五遮法。问说戒遮说戒分二。揵度此自恣遮自恣所以合辨。解言。说戒防未起非遮。说戒除已起罪。已未不同。故分为二。又说戒防未起非。故无其求听。遮说戒除已起罪。故有其求听。两异故分。今自恣遮自恣同除已起。又复遮法当求听时遮成。遮余时不成。约此同相故合而说。于中文四。初至小停明所遮之事。二六群已下至再一。亦如是遮之时节成不义。三遮自恣人身业不清净已下至然后自恣治。能遮所遮灵实之义。四病比丘已下却遮方法。初文分二。一为罪故遮治罪。己自恣浅罪虽治客有余犯。故。文言与覆己自恣。二异住处已下为诤故遮。于中复二。初犯波逸提提舍尼者对某轻诤治已自恣。谓约赞食指授食以兴诤故。二对重诤。谓约盗四方现前可分物起诤未可即殄。故小停自恣。第二时节文二。先约人及根遮成不成。二未说三语已下正辨时节。前中一对人辨成不成。二若遮无根已下对根明成不成。此二文者。以不清净人及犯有根应遮故。说时下正自恣时者应举之处故名时也。约人如文。就约根中文有六句。初三五不成遮以无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初句不作故不成。但不作有两。一不作有余者。谓残等二不作。无余者。谓夷等即是初三五。第二句但言作。作有某两。一作有余谓残等二作。无余谓夷等即是二四六也。时节中再一亦如是者。下三无举故言再一亦如是。第三治能所中文二。初至然后自恣治能遮人谤罪。二遮自恣人有知已下治所遮实罪。前文有四。初至便应自恣。捡能遮人三业净秽。二自恣人三业清净已下捡所遮事灵实。三复应更问已下捡三根有无。四不能答已下正治谤罪。问所治者为是五德为余僧耶。答此多是余僧告五德。见闻以不实故治。若所差已简德竟。何因于此方捡净秽耶。又若专五德者。何以病遮无病等。岂可差病五德。然虽余人要语五德令举故。下文五德语言待差各如法说。前所遮事中。先知即治今治。所举谓新举得罪。第四却中分四。初为病故却文五三句。第二尔时有异住处已下增上自恣。以贪修道此彼相得故。以夏分为限。故但一月。第三尔时有异住处已下咸却自恣。以避破僧恶比丘。故知有早脱或减或却。亦以夏分之。未是自恣时故唯二却。若更第三却者。入冬分故。说戒对此。故亦二。却若或三者。恐滥自恣故。五分。大德僧听。今共布萨说戒。后四月黑十五日当自恣白如是。客问何故尔。旧比丘言本不共安居不应。问我若客复住作。第二白问答如上。若不往应如法和合。又前所遮事。谓于此界先起之诤故唯有却。文言小停此对当来余界之诤。故有前却。第四尔时自恣不识罪不不听。以前要而举他罪。文互三句。
第六客旧。第七第八此三段文与说戒无殊。故不烦释。第九如文。
●皮革犍度第五
然自恣已讫将行化物。皮革履屣。是道行要用。故次明之。外肤为皮。筫??为革。是鞟之异名。熟用称韦。此中广明皮革等事。应不应义。故名皮革揵度。于中文六。第一从初至得畜锥初缘开着革屣。第二大迦旃延已下正开边地畜皮卧具重革屣因明四事。第三得皮补革屣已下杂明应不应。第四六群着钦婆罗跂已下制不听畜跂。第五六群着革屣共佛经行已下相恭敬法。第六六群着革屣入聚落已下离明应不。
初文有三。初明守笼出家成道。第三守笼那得阿罗汉已下至礼已而去。自记得道。但说其义不云已得。第三从去未久已下圣所赞述开着革屣。前文复三。初至不复为道猒世出家不得方。二时佛知其心念已下为说琴喻教等诸根称法而修。第三尔时守笼已下闻佛略教修行获证。初文有四。初至不饮酒值佛得道。二尔时长者会中已下至出家受大戒重法心成猒世出家。三父母两城已下以食奉僧自行知足。第四往温泉水已下修不得方心则掉动。贤愚经以过去世脱一钦婆罗衣与辟支佛拭足。以是福报。常豪贵家生。足下生毛。状如空有色。五分文与立字名为手楼那。以有二十亿钱。故时人号为二十亿。亦是过去毗婆尸佛时。会六万八千罗汉。于家供养。人各一坐。种种饮食已。与劫具二张革屣。一量是以九十一劫足下生毛。不曾蹑地。其身柔濡不堪骑乘。只律。二十亿足下生毛。金色四寸。过去毗婆尸佛时。以白叠敷地。供养八十千众。便致九十一劫足下生毛。十律。生时耳上各有一金环。平直纯金一亿。号为亿耳沙门。先有二十亿金。故言二十亿。文言。应等诸根者。前以偏苦其身故致掉动。圣劝身心等策。谓心思谛理。故曰等于诸根。
自记得道中文二。初至亦如是。正明自记得道。二说是语已已下正明偈诵。初文复三。初乐六处之果。二颇有不依于信已下出六处之因。第三彼尽欲无欲已下牒前二解脱。资成六妙行。就六处果文三。谓举辨结。随事彰六。语体唯四。谓二解脱及两涅盘慧性清灵。能除迷遣彰。不为或[羁-马+必]。名为出离。圣情所。欣称之为乐。故曰乐于出离。此是慧解脱。定心理静。绝去纷动。名为寂静。亦为物欣。名之为乐。此明定解脱。总二皆是有为解脱。三烦恼尽处。寂伯无为。即二四六三句名为有余涅盘。其因既无。苦果亦丧。所言乐尽受阴者无余涅盘。斯二不为三相所还。是无为果。次辨三因者。谓信持戒断利养。信为行本。是故先明依信起行。次持净戒。戒之大妨无过利养。须断利养。文中皆言不作是意者。以己所解。自答前言除疑倒故。次明妙行文三。谓法喻合法中眼根广文余根类知。就眼中初至心解脱有漏举俱解脱人。于中初至无痴。谓三烦恼无故是慧解脱。如是比丘下是心解脱。举斯二解脱以为能资。二眼见多色者根尘相对。三慧解脱已下释不染义。于中分三。初至俱不染污由有心慧。二解脱故。眼识之后。流至行心。不起烦恼。正是妙行。故曰不染污。二识不与色杂。转释不染。若识取色相。次第缘生。三受可称为杂。今虽见色不取色相。而生三受。故曰识不与色杂。三住第四禅。转释不杂。所以为彰此人得。第四禅绝诸受。故所不杂。眼色既尔。耳声等亦然。故曰亦如是。次喻亦三。初至不漏喻二解脱。二东方已下喻第二根尘相对。三此山不移已下喻第三不染具二解脱。彼此相资平等无二。故曰一段等。言疾风雨者。犹若色尘得二解脱。烦惑则尽。前尘所不能倾。故曰不移等。东方风雨来。既不坏余三方。风亦不能坏。故曰亦如是。略无余根之喻。亦可南西北方者。即喻余尘合。中三句。初至尽于有漏合。初喻眼见多色合上东方疾风等。慧解脱已下合上此山不动等。耳鼻舌等合上亦如是。
第二偈中文三。初一偈半诵六处果。少有半偈诵前三因。言当知不起者。谓信持戒断利养等。行成对治。不信破戒。贪利养等。三垢不起。以不起故。便克解脱。故言从是解脱。次下三偈诵六妙行。初一偈诵二解脱。上半心解脱。下半慧解脱。以见修俱尽果成无着。故曰已得无观。更无有作半偈诵喻。次半偈诵前法及合中根所对尘。次半诵前二解脱俱不染污乃至不与色杂。次半诵法合二中住第四禅也。
五象王者。见论。一文象。领六母象名为象王。守笼那自言我家有五象王。尚舍出家。岂贪一重革履而独着也。佛因开比丘十六句义。谓四谛各有四行。苦四者。谓苦无常空无我。集四者。因集有缘。灭四者。谓灭上妙离。道四者。道如迹乘。
此律亿耳三年。五分六年。只迳七年。母论十二年。五事如文。第三杂法迦那富罗者。见论漫根革屣。鹿角者克作鹿角形也。阿罗梨者以鸟毛安革屣边。富那?陀罗以成绵及诸物合皮缝作使中央起。真逝梨者谓编作之。编边者以孔雀尾编边也。并见论翻五阇梨如文。只律新革屣。佛言令净人知着五六步。若得即着吉罗。五分令着七步。十律得厚重革屣不应坏。作一重即令主着行二三步如是。得畜多论令白衣着五六七步即是净。五分听着富罗??深至踝上应开前。
●衣揵度第六
于中大文分之为二。第一至塔衣。为上品人畜粪扫衣。第二庵婆罗女已下为中下故。开受施衣。初文有二。第一初缘。五比丘请佛持何等衣。答言十种衣作袈裟色持。第二冢间衣已下明粪扫衣。谓是世人所弃。义同粪扫故曰也。亦可从取处作名故尔。论言。体是贱物离自贪着故。二不为王贼所侵故。常资道缘故。制畜着也。五分。冢间得衣即以冢间为界。虽得入手。但未出界。即共后来者文故。彼文有比丘得冢间衣。后来者索分。佛言。应共分分已各还垂欲出界。复有比丘来索分。佛言。应分出界已。不应与此律粪扫衣。无主属先取者。
第二大段受施衣中大文有三。第一从初至礼佛已下去。耆婆奉佛衣已因请。开听比丘受施。第二世尊以此因缘已下佛许开受。第三尔时瓶沙王已下讫此揵度。广明顺教施受。前文又三。第一初至随意着正明。耆婆治术得衣奉佛。致请文中兼言重扫衣者。为随三品通行故。第二尔时世尊嘿可已下受衣许请。第三耆婆童子已下蒙佛遂可致敬而还。前文之中。博学医道六种治病为彰。第五得贵价衣。第六治佛信敬。淳崇奉衣致请。故有斯文。
大文第二告众开受中遂前请。故言亦两兼。但粪扫衣知足行胜利他义微。若论施衣利兼自他。是故世尊须并赞叹。
第三大文分之为六。第一从初至爱护卧具非时施法。第二尔时有比丘异住处安居已下至不应得分时施之法。第三诸比丘大得可分衣物破为二部已下至应与分耶正二部。分摄方法。亦名料简。前两分受同异。第四尔时有居士已下总明摄施不过八种。第五冬月已下如法受用净施之轨。第六尔时有比丘遣衣借他已下取受成否。
初文有二。第一至一切外道服不应作。正明非时现前法。二尔时现前僧已下次明非时僧得法施。就现前复三。初明受施听分。第二世尊出王舍城已下至蚊厨听畜。正制使如法受用资益比丘福利施主。第三世尊在?耆国菩提王子已下圣制不听非法畜用。比丘招??施无福善故。初文听分者。名现前施。以人受为定。恐好恶不均。故掷筹分。
第二如法用中文三。初至钓纫依方作法。第二王舍城比丘多持衣已下至更作余衣制衣头数。第三波罗捺有檀越送食已下制衣重数。初文有三。一明作衣法。二尔时六群反摄涅盘僧已下带衣之法。三舍利弗已下制钩纫法。作衣文五。初教现放世因作衣法式。问阿难等羯磨受戒岂可未有三衣。乃言教放世事作衣者何。答已前之衣圣变成放习。恐难今放世因为示易成故。二尔时阿难已下奉旨教作。三尔时世尊南方已下佛叹阿难。举过未同今。令僧尊重故。四力截已下割截之意示以法则。五诸比丘不知当于几条已下条数之轨。三衣义者。前已解说。次二文易知。
第二头数文二。初制头数。二尔时异住处四方僧得贵价僧伽梨已下杂明应不。前文有三。初见多持衣过念许制限。第二婆阇国游毗舍离已下受庵罗园制衣处所。第三世尊在静处思惟已下正制数限。第二处中明离车等来礼觐者。为明宾耆羊?偈诵佛德。离车欢喜与五百领衣。彼得衣已奉佛为受彰得衣故来。
偈赞文三。初至香洁一偈半。以佛出世施主获利美响外影。第二今劝已下一行半。叹佛相好光曜绝伦。以薄皮子等。现受天报。而于佛边犹如聚墨。显佛无比。故须赞叹。于中文三。初今观一句法说。二如日已下三句喻说。三如是已下二句合。第三一偈叹佛智德穷圆。文三。初一句法说。次一句喻。次二句举智用以合。前叹外相福德。次显内有智慧。具二庄严。是故无比。
第三正制文三。初讫静生念。第二夜过已下陈已屏念告众令知。三自念已去已下正禁限数。前念之中有二。初至不得畜。自忆昔时念制两意。二时世尊初夜已下。准已御塞许制比丘。第二杂明应不。初之一句。不得用故贸而用之。刍摩下八句。畜应不应。前三听畜。
第三重数文两。初辨重数。五分。衣坏听补以复綖却?亦得直缝。第二善现下三句畜应否应。
第三得非法用中文三。初菩提王子已下至覆上衣不得下用。二裹头已下有其十事。白衣法故不同俗用。三假作编发已下有其十事。外道法故不同用外。
自下第二僧得施法文四。初至现前僧应分一部摄法。第二有二部僧多得可分衣物已下至应取二部摄法。第三尔时佛不受请已下至如法治者。病比丘赏劳之法。第四病比丘身患疮已下杂辨应否。就前一部摄法中文二。初檀越物以辨僧得。二舍卫国多知识比丘已下亡比丘物义同僧得。初檀越物文三。第一至应与分。初缘数人堕筹分法。二比丘分衣时客比丘来已下羯磨三语等法。三尔时有比丘已下正明分受成不成。前文复三。第一受施听分。二复不知云何已下如来教以堕筹分法。三时分物时有客比丘来已下应与不应与。文有八句。既言客来应与。故知僧物也。欲解此文。先须释义泛明摄物。竖义分别。大位三门。第一定时非时。第二举时非时各有现前僧得。第三分摄方轨。
初时者时有二义。一佛以比丘受功德衣。五月不受。一月开诸比丘得五利时。但是得五利时。不必于此时中受者。即名时施。以受施义通故。二以安居劳说之为时。如施主请比丘夏中供养。即以此安居劳为时。如毗兰若请者是故言为时。若为此时施。复在一月五月时中者是名时施。以此二事元为安居故开。若反上说不为夏劳者并名非时施故。下文为施塔乃至为云人会者。佛言不应留。过夏安居。此是非时衣现前僧分。故知不为夏劳。名为非时施也。
第二门者。时与非时各有二种。言时施二者。一时现前。谓本为夏安居故。而数人分者是。如毗兰若以三衣奉佛比丘僧人。与两端叠。为夏安居故。明知为夏。随人施者。是时现前。二僧得者。施主本意。但安居等心奉献而不局彼此。僧通一化。名时僧得。如下律文。来分夏衣便去后分。夏衣不取去者分。佛言。成分应相待。亦嘱授后人受夏衣分等。三句者是。言非时二者。一谓非时现前施心限局。人物有定。随人而取者是。如上律文受施。初缘现前僧太得可分衣物。佛言。听分应数人多少。若十乃至百人为百分。若有好恶相参乃至堕筹分。二是非时僧得施者。谓其施主运心弥廓。时通十二月。人及一化奉施者是。即此律言有住处现前僧。大得可分衣物。比丘分衣时客来。数数分衣疲极。佛言。应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此等位二事四。理通一部二部。下当说。
第三门。分摄方轨者。此四法中非时僧得。须作法分。以不定故。加法以定之。言不定者。一时不定。除时施。二处不定。异界得施。三人不定。兰二现前四法不定异。同羯磨施。为斯不定。故作法以定。余二现前是人定故。若时僧得以时劳定故。并数人分。亦有人释。时僧得者。以施心通普故。亦须法定。故下文言。有一比丘安居。大得夏安居衣物。佛言。彼比丘应心念口言受。既有心念。明若有人对首羯磨。故亦须法。问若言须作法分者。所以得嘱授取耶。颇有要须作法而不及法得嘱取者。用此法何为。故定不尔。心虽普及施主得僧因之福。为止贪故。不听异处受衣。以佛定判局处取故。不假作法。但须消去。一比丘心念受衣文者。非心念法。谓与念属己可知。然解此四。或一部摄四者。随其二众。各有此四。即如上辨。或二部摄物四者。若二现前并数人分。二种僧得。分为二分。非时僧得。义如向辨。时僧得者。义或不尔。若欲细解此四施分摄。即为四种三门。三门者一一部分法。二二部分法。三耶正得否。其四种者。一时现前。二非时现前。三时僧得。四非时得。
先解二现前。此两种三门。或一部或二部并数人分。若耶正分别。谓请耶正二部对面行施。应问施主随所说受。若言不知。或言俱与。并数人分。
次第三时僧得三门者。第一一部摄法。如文三句。初句未分夏衣比丘去。后分不取去者。佛言。成分应嘱授取。嘱授取故。明不作法。次句漫嘱。次句授嘱人忘。咸判成分。既听嘱取。明知余界人假及分者。不得其分。以圣定判局此界故。然有人消此言不听异界取者。谓时现前。若时僧得。界外来人及法亦得。作此释者不然。若不听取是时现前者属人。既定是人皆知。何须佛判。故知不尔。第二二部摄法分二。第一准此律说。义言分为二分故。以名二部僧施故。亦可以无作法。可得言道二众不合共作法。故须分二分。计亦数人以取此处安居。圣判定故。第二二部互摄。如五分说。非安居时施比丘僧。无比丘。比丘尼应分。非安居时施比丘尼僧。无比丘尼。比丘僧应分。又云安居时得施皆亦如是。互属定讫。当部数人分之。第三耶正下文六句。初三对僧以辨。谓得夏衣已破破已得物。或得已破破已得。此三并数人分。以无作法。但是约时。局处受人。为定故尔。次下三句约别人说。对物已得未得从正趣耶。并与去人分故。皆以约时局处受人为定故。此据正众领物。以义推准更应三句。耶众领物。背耶归正。彼应与去者分。复应更六各望正耶互不与来者分。此等并略。
第四非时僧得者义分两位。第一檀越施物。以明僧得。第二亡比丘物。义同僧得故。此二门中先解施物。三门者。第一一部者。有其四种。一常住。二界得。三同羯磨。四僧得。此但僧施。前三处法局定。随入三种。唯僧得一种须以法定。法位有三。谓心念对首羯磨竖义者。事须广辨。今此寄文中说。二二部者。亦有四种。一常住。二界得。三同羯磨。四僧得。第一常住属处定故。随二部僧分为二分。第四僧得须法。以其二部。不共作法。亦分二分。中二谓界得同羯磨。以处法定。故数人分。亦可名二部故并分二分。义亦不妨。今且局辨僧得有二。第一本意对面施二部文有七句。其中五句分为二分。四七二句互无一众摄。以其二众俱不尽集。不得计现人分。复无共作法义。故分二分。各当部加法摄之。如前一部法。第二互入二部摄。五分。非安居时施比丘。无比丘比丘尼应分。非安居时施比丘尼僧。无比丘尼比丘僧应分。此文虽无。义亦应尔。上来所判五入既定。各及法者得。第三耶正差互者。如文六句。初二对僧。亦是约物得未得异。故分得三。别已破者。应分二分。破已得物。须向施主。第三一句得已破破已得同上二句。初句分为二分者。既僧物耶正俱有其分。不局现在。宁得计现人分之正耶。四方俱不尽集。须加法以定正耶。复无共作法义。故为二分。彼此各自作法分之。下二句比说可知。次有三句。僧先已破约物故三。此等别人从正趣耶。俱不为去人分。以其已分二分。一属耶到耶部中。彼有分故。此不须与分。计理复应有三。从耶归正应与来人分。文无者略。此之六句。谓是正众领物。若耶众领物。正耶相望反说六句。初有三句。如向初三说。次有三句。如后三说。
第二云人衣物义同非时僧得。总为二门料简。第一依此律解。第二通收余部不同。补此遗??。
第一门者。依此律处分义阶有五。一负债摄法。二被举摄法。三耶正摄法。四二部摄法。五和合一部死。所以须回。此义门先后者。以其一部摄中义广多故。对文解释义便故。第一对负债者。依十诵。出息物等死者有七句。佛判或随入界书处僧。或入保处。或入捉质物处。得等者广如彼说。以理推究或不同彼。若白衣家出息物在彼人边未得者。容准十律。或依义等债之。若物在僧住处。比丘亡后并应随物处。所在僧得。恐不得依界等互。摄此初在容将此僧物以属于彼。既不依其此彼。俱僧故宁。十律。若处分者须为两门。第一先明他负亡人债之法式。故文谁负汝。若佛法别人负病者物。俱应债取。以其此物。合入僧故。若轻重相当各随所入。互得轻重并随其本。若常住重负即入常住。轻须债取入现前僧。现前僧若负。重轻咸须债取。以其重入常住。轻须加法故尔。
第二次明偿债之法。文言汝负谁。谓若病人负三宝别人重轻物者。随有轻重。各相当还。若无相当。互还无妨。计其大理有债先还益王者故。还已有余方如常法。是以下文若有长衣应长偿。若无应卖三衣偿。有余与瞻病人。十律。有比丘属塔物自贷私用。四方僧物自贷私用。佛言财物还计直输塔及四方僧。余残现前僧应分。又有比丘赊沽酒未偿便死。酒主从诸比丘债。诸比丘言此比丘在时何以不债。酒主言不偿者出汝恶名声。佛言。是比丘有衣钵物应用偿。若主无物应取僧物偿。何以故。出汝诸比丘恶名声故。然不别常住现前之异。计理应以现前者胜。第二被举者。下文佛言。随所共同羯磨举僧应与。一释谓同被举治人。所以尔者。治举已后财法不同。何因死后辄容摄物。故如法僧不合得取。若尔一人被举死当入谁。又解入赏劳僧亦名功能僧。以如法僧治罚功故。但令当时预举羯磨即有物分。故言随所共同羯磨举僧应与。只律被举比丘死。即以死衣物置床上。曳出弃野田中。若放牛羊人持此物与僧者。即作彼檀越物故受之。
第三耶正明如文二句。背正向耶。物入耶部。原其本心。耶正路乖。为是衣钵随意所往处得亦应二句。从耶归正物入正部。文无者略。又直据随身如前所判。已外之物或可不定。又十律云。受法中被殡。往不受法众中求忏悔清净。我当作不受法。若未除罪而死。衣钵还入受法众。若除罪已死。衣钵入不受法众。若不受法众比丘被殡。往受法众中求忏悔等。反说可知。殡谓举也。又受法比丘于不受法众中死。其衣钵物唤受法比丘还。若彼不来取者。即不受法众中作四方僧卧具。若不受法比丘于受法比丘中死。反说可知。此律及十律。前一所明者。谓对耶正互背互背互归说。第三一文者。据耶正互在死。既判定耶正。耶正当部还如恒法也。
第四二部摄法。下文拘萨罗国无住处村到已命过。白佛。佛言。彼处若有信乐优婆塞若守园人。彼应赏录。若出家五众前来者得以物在俗处。恐用而获罪。故入五众先来者得。无问重轻悉入先来。但轻不待法即入其人。重者非属人物故。随先来者处分还入常住。以其先时依二部僧得施物故。身亡已后还入二部。若无先来送与近处二众。唯取近处不简僧尼。若道路死独住死私?死类如前判。若物互在僧尼二处即同此故。十律互寄死者。有住处一比丘死。是比丘衣钵物寄尼精舍。佛言。若比丘死时。寄比丘尼衣物。现前比丘僧应分。又一住处比丘尼死。是比丘尼衣钵物。寄比丘精舍。佛言。若比丘尼死。所寄比丘衣物。现前比丘尼僧应分。以其二众并知法故。不同俗处。是以还依死处是同类分之。又以死处有比丘故。复异于独住死者。互寄既尔。互债应同。
第五一部者。于中位二。谓具非具别。沙弥死者。此律无文。只入和上。五十律。同比丘法故。五分。沙弥命过。若生时已与人应与之。若不已与人者。现前僧应分。十律。憍萨罗沙弥死。所着内外衣。白二与者。病人轻物僧应分。重物不应分。唯此三众类皆同。然行事之时。住依一部具中净不净。不净有三。犯重死一。于中有三。第一若未殡。多论云同常判。第二已作法殡。入亲近白衣。三学沙弥。十律。入死时现前僧。第二呵责等四罪处所等别住之类。并同清净死判。第三被举已如前说。次辨清净死者。四门分别。一辨同生共治成不成义。二解嘱授成不成。三定物轻重。四看病赏劳。摄方轨竖义者。此中悬解。讲随文释。
第二通收余部不同补此遗??者。此律分摄亡人衣物差别有五。第一负债死。第二被举死。第三耶正二部死。第四僧尼二部死。第五一部众和合死。余部不同略论有四。加前合九。五分有一。若水所漂死。其衣钵物挂着界内树枝。诸比丘见入界内。谓应属僧。佛言。听行粪扫衣取。十律有二。一学沙弥死。入当死处现前僧分。二二部互寄死。各还僧尼当部。余三律中沙弥命过皆有处分。如上已说。此四不同他律所辨。四分无故。准用无妨。自律有五部辨九异。从亡人物。义同非时施者。已来讲时。并随文中解。下次释文。
第三分衣时客来已下八句明应与不应。与前四句应与以未分竟故。后四句不应与摄物已定故。初四句中二三两句。形前对后。故分二名也。若二人已上堕筹分。故言掷筹竟来界内。但一比丘领物。知复共谁堕筹分之。谓摄物属己。故作欢喜受分之名。非谓初缘心念受也。以摄物定故。客来不应与。又前二可尔。第三有余分竟不为者。若无余可分如上二竟。若有余竟者不与。不竟者合与。即无前二。次句亦尔。又但是僧得物下至使人亦得分故。于此四中一一不竟。即前四中收。今且出竟。故言不与。
第二制以法定。于中文三。初制分法。略举众法白二。第二次有二句。婆输伽衣等。佛听畜着。略出所分物体。三有异住处已下正依法分。于中文三。初对僧羯磨分。次三语分。次心念受。就僧法中。应须具有两白二法。一差分衣人法。故文言应差一人令分。又如房舍法中举差分粥人等中。分衣分雨浴衣具五法。生天如前。躬如差沓婆分卧具等。何独分衣不曾差人。故定须差。十律分衣人五德。知衣财色价头数与未与者白二差。复有五法。谓不受等是。今此文无白二差者略。行事必须。第二付衣白二。即前文中列者是。故文言僧今与某甲比丘。彼当与僧故。问所以须付别人者。还通四方故。须付别人。所以还与僧者。若不与僧不得分故。昔解直以此法。即成分法。故羯磨中直陈此白二者不然。以少差人白二故。既付衣已随彼处分。即是分之方轨。无别秉法。然文言持衣与一比丘。令白二羯磨分者。谓举前应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之言如前。付分直尔处分。非谓此人更作分法也。若五人已上具此二法。或但四人不得差付。以所差所付人不满数故。僧应直作羯磨摄局。应言大德僧听。此住处现前僧大德可分衣物。现前僧应分。若僧时到僧忍听。今现前僧分白如是。羯磨准白辞说。所以知者。母论说。四人相应法者。五人共住。一人终亡。四人作羯磨分者。是名四人相应法。不言转施一人。又言五人相应法者。五人羯磨分亡人物。四人羯磨施一人。一人还施众。然后共分。是名五人相应法。至此始言转施。明知四人但得直分此僧得。物既因法定。须以四句料简。一及施及法。二及施不及法。三及法不及施。四俱不及。四中初三得分。若全及差分二法。故宜名及。设但及分不及差者。义亦及法。亦可要是具及两法。二四两句不得分。以不下及法故也。沙弥使人虽不共作法。但令作法时在界内者。即当及法之限。若举现前对显僧得。亦为四句。一及施及分。二及施不及分。三及分不及施。四俱不及。四中前二得分。以及施为定故。下二不得。不及施故。次对手三语法。应言长老忆念。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此处无僧。此是我等分。三说。或有人引余律。此物属我及长老受用。亦不异前。此文既不言各各三语受。故但一人作法时。言此是我等分者。是共分。不劳互作。不同说恐各表行净故。次一人心念。应言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此处无僧。此是我分。三说。或若僧得施物少者。五分。有住处僧分衣。客比丘来比丘得分少。不欲分白佛。佛言。乃至得一腰绳宜应分。若少不足。应白二与一无衣比丘。大德僧听。此僧得衣若非衣。今并与某甲比丘。白如是。羯磨准白成。问此律心念可有几种。谓二种分衣。说恐悔吉发露安居等七。所以可知。
第三成不成有十二句。初六对羯磨成否。下六对三语心念成否。亦可前六约羯磨对手分成不成。次六约心念成不成。以三人二人亦有分故。于二六中。各前三不成。下三成。又于四个三中。各前二犯。第三不犯。
第二亡人物。义同非时僧得。其文有二。初至一切属僧佛判属僧。第二诸比丘已下料简轻重。
前文略引十三。一僧伽蓝。二属僧伽蓝园田果树。三别房。四属别房物。五铜瓶瓫斧凿燃台。六诸重物。七大小褥枕。八伊利延陀氍氀等。九守伽蓝人。十车舆。十一澡瀊锡杖扇。十二?木陶作皮竹等作器剃刀等。十三衣钵针筒等。言多知识者。?难陀。无知识者陈如比丘。只律文。陈如比丘祗律文陈如比丘入涅盘。持衣钵诣王平价。价直五钱。断言还归比丘。佛言应属僧。故曰多知识。无知识一切属僧。此言属僧。为对佛法及余俗故。所以尔者。以出家人同遵出离。身行所为。莫不皆是僧法所摄。本依僧得。故使终后还应入僧。施佛法比丘无分。为斯亡后不入佛法。王臣亲属。并是道俗不同。得物不同彼。故不合入彼。广如十律。
第二料简重轻者。亡人衣物一部摄法须为四门。一定同主是非。二嘱授成否。三定轻重。四赏劳分法。第二第四二门义至下文释。今解初门。同生等者。若师元意终弟子衣食已与竟者得。余未与者。师亡后属僧。实非同生。假冒称同。计直犯罪。或师本情财物共有。若死还俗及以别活。计人等分。一分属僧乃至别活。若不依此契者。计直犯罪。今设言同活物已分竟。余属亡人。次解重轻有二。第一义门分别。第二依文料简。先义门者。位且为三。一佛制畜物。如六物之类。二不听畜物。如田宅园林奴婢六畜等。三听畜诸物。如长衣资物等。三物中第一。入轻。资道要故。次物入重。以妨道故。即为轻重二门。第三物中复为三别。一性轻重。二事轻重。三从用轻重。言性轻者。谓十种衣布绢细绵綖缕等是。以所成衣轻。能成丝缠亦入轻限。言性重者。一切宝物。石木田宅瓫瓶釜镬奴婢畜生车舆五行。乃至一切妨道物等。是入重。言事轻者。如一切道身衣物衫裙毡坐具等是。此应入轻。言事重者。如大毡褥大小帐步彰枕扇被等是。此应入重。言从用轻者。盛钵函三衣箱及受用针剃刀等是。此应入轻。言从用重者。如户帘屋帐床帷舆案几车前后???轩幕等是。此应入重。今以性事从用三轻。摄入初物。总收入以轻。以性事从用三重。合入第二物。总束入重。听畜门中。尼十六枚入重。如助身衣等入轻余准前说可知。
次依文料简者。于前十三中初六合以为三。九与十合以为一。余五还五。总作九门判之。第二门属别房物者。谓房中校具遮壁?鄣等。若以绢布为己造房。房主死者。未变入轻。已变成重入重。以皆属比丘故。以死时重轻为断。不同舍物。为父母师僧葬埋等用。以别属故。又舍入佛法类亦如是。今言不应分者。同前校具重物故。
第三门瓫瓶。不同十诵以量数为限。今此无问大小牙角器等。十律。半斗已上重。已下轻。此虽无文有皆入重。种种物中。几案药草石等染汁染具之类。并不应分。伽论四方僧共染。第八门伊梨延陀传言步鄣。耄罗者小帐。耄耄罗者大帐。氍数容堪被着者听分。被毡类然。若应量及减入轻。若过量入重。漫单亦尔。不同五分旃判入重被判可分。若毛过三指杂色分明者入重。如绣手衣锦衣不应畜故。五分。若锦若绮若毛??。若?创衣。是不可分物属僧。第九门奴婢蓝民入重。所有私物。入彼私用。死人亲属。若无亲属。僧用无咎。十二?作器等。谓以?竹皮等作器者入重。亦可造?作之器。如钳锤鞴囊等入重。余皆类知。剃刀是应法要用。从用为轻。其??石等并随剃刀。刀子箭刀。十律听分。五分截甲刀户钩针。是可分物。此既无文。入重无妨。香炉十律听分。今此所论亦不定。入僧应与能供养者。所有袋属并随香炉。其经书章疏随能受持者与。不得定判。其藏道遗函箧札。帙中幞亦随经疏。经架从经。义亦无损。十三衣者。一切非是比丘所着之服咸皆入重。谓同白衣外道等服。若钵键??锭匙箸等尽应听分。下文听分俱夜罗器者是。五分。铜多罗盛眼药物可分。若过量白钵入重。若尔过量白色衣亦应入重。解言。钵性重用轻。今既过量白色不任受用。即非是钵。故须入重。衣体性轻故还入轻。余或无文。任准他律。问漉水囊云何。答理定入轻。只律名随物。十律赏看病人。五分是可分物现前应分。只律听分革履。故知靴履??等并亦听分。不得定其多少。
次二部摄法其文有三。初至送与近处伽蓝二部僧得法。第二世尊舍卫国告三月静坐已下听与尼非衣二部现前摄法显前僧得。第三诸比丘念行波利婆沙已下料简前二僧得现前。初文复二。以前一部分摄。二物。今二部中亦位有二。初檀越物对前初文。次拘萨罗已下亡比丘物对前第二文。初文七句如上义中说。次文亦如上义门中辨。既言近处。不简僧尼。尼死无伴亦然。可知。若比丘寄物尼寺。十律应送与亡者本寺。若不知处。送与随近大僧。不得入尼寺及以私处用。尼寄比丘亦尔。不同聚落。恐白衣损用僧物故。互众互得。若比丘私?上死。有沙弥净人。守护此物。近处僧不得。以有守护故。入亡者本寺。此母论说。若无本寺复无守护。入近处大僧。尼死亦尔。
第二现前中文三。初佛告静三月比丘立制。二和先已下至问讯世尊识佛意故。礼觐赞可。三尔时诸比丘闻已下。至未为欲行。同舍衣行施得与尼衣。即是二部现前施。故不得与白衣。是中亦施佛及塔。偏对僧言之。
第三料简文中分二。初至借衣。对于七众与应不应。第二舍利弗下明取他物应不应义。别住人等与清净同。七羯磨人应置地与。以不自与免随举故。白衣有功计直酬劳听与。此等料简现前施。言和合沙弥等与分等者。人齐一还。次与半者。比丘得全。沙弥得全中一半。言三分与。一者比丘得三。沙弥得三中之一。此对僧得。虽顺施主之心。既是僧得物。人别具不具异。若不和者阶降多少不同。现前随施主心。随人定与。故不论差降。僧伽蓝民虽可非僧。于僧有劳故亦须与。道俗差故。复异沙弥故。四分与一。或都不与。不应分。次父母恩重听与。次舍卫国已下听借俗人衣。对向现前不得与白衣之言。第二舍利弗已下上来正辨与他仪式。因辨取他物进否。亲友者得。非者不合。亲友意取波利迦罗者。谓取杂碎衣者小亲友也。若取大价。或瞋小小衣不吝非至亲友。故不应取。若正须此波利迦罗。亦不应取。滥非亲友。故言若不足亦不应取。
第三赏劳法中文三。初至易看。如来愍物制看病法。第二尔时比丘拘萨罗已下至供养我顺教瞻病圣所如赞。三彼持六比丘衣钵已下赏劳摄法。前文复二。初至舍去佛自瞻病。为立法故。祗律院已说法得道。唤比房比丘令看病人。更化作一病沙弥。汝当通看。此即福罚汝。十律。此病人即得罗汉。五分。病比丘。佛为说法得法眼净。如法句经。佛为报前世五□行罚恩故。须着病人。第二尔时世尊已下制看病法。更瞻视文三。初制看病。第二听彼比丘和上已下辨瞻病人七众之着。第三病人者有五事已下举难看之病彰其德成。
第二看中文三。初举圣教。二彼即便已下顺教瞻病。三尔时持亡者衣钵已下举以白佛佛即赞可。是为供养我者。顺教看病。是行供养故。又悲心看病与敬心等。故使前言。若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次第三僧行摄法文四。初讫应取病人衣物赏劳分法。二若病人临终已下嘱授成不成。三尔时舍卫负债已下负债偿债法。四听瞻病人问已下制问委旨。前文分二。初彼持亡比丘衣已下至僧应分总言僧摄。二尔时世尊告已下教僧摄法。文三。初讫子住赏劳分法。二尔时舍卫国有多三衣已下对物料简。三时有比丘小小已下对德应否。就前文复三。第一至如是与佛听赏劳。第二时瞻病人已下至第三说教瞻病人。对僧总舍。舍讫始可定其同生。次定嘱授。次定轻重。次至赏分竖义总说。第三僧中差已已下教僧摄法。先明赏劳。次子注文者。正僧摄法。处分此物。须为五门。一须赏意。二所赏人。三物分别。四德分别。五赏分之法。初门先解须赏者。只律看病恨我不避寒暑。求药除秽。其实如是。谁应得衣物。而言众僧得耶。佛言应与三衣钵及所受残药。十律衣钵僧分竟。僧问谁看病。看病者言我。僧言担是尸去。此人言。我非旃陀罗非白癞病者。衣钵物僧分。尸令我担。此人活时恭敬爱念我。我已报竟。是死人谁欲得者。任意担去。比丘白佛。佛言应先与六物。余物僧应分。重不应分。第二门瞻病通于七众。若比丘死二众得。若尼死三众得。以余道俗及二众。互各劳不满故。故五分看病人多。不知几人应得衣。佛言。若比丘命过。应与二人衣比丘沙弥。虽父母兄弟亦不应与。若尼命过。应与三人衣。尼式叉沙弥尼。以义而论。余三众死准前而说。有比丘分看病物。与沙弥三分之一。此比丘谓准应分物故。佛言应等分与。十律。沙弥看病应等大僧与。次二门义对文中说。第五门法者。复为四门。一分衣时。谓非尸前。十律。憍萨罗国在死。尸前分衣钵。死比丘起言。诸大德莫分我衣钵。白佛。佛言莫即于尸前分。若已去。若僧在异处应分。只律。比丘无常不应。即闭其户共行依止持。或可信者付户钓。不可信者持与。知事已供养舍利。料理竟。然出衣物作羯磨已。应量影容来。应知在羯磨前后。或值死不值羯磨等四句。是中值羯磨。或俱值应得。余二不得。以斯文故要殡舍利已。方作法分摄。二分摄物处。是大界非戒场故。只律。六比丘衣物戒场上。作羯磨犯越。毗尼十律。若持僧得物出界犯吉。应与异比丘共分五分。一住处僧得可分衣物。一比丘持至戒场上。独取受持。佛言不应犯吉。现前僧应分。乃可通于自。然以对人多少故。三约人多少。谓僧众多人。一人僧有二。别谓五人四人异也。第四约人用法不同。若五人已上具用三法。谓赏劳白二差分衣人。白二付衣摄物。白二文但有两。其四人者。直行一法。具如僧得中说。三人已下对手。心念可知。又若四人已下随作三法竟。然以衣赏。次释文者。第一赏劳。白二所牒衣钵。此出法语。随有称之非恒具牒。所以作法赏者。劳有满物。有好恶。既是僧物。理无专转故。以僧法付之。第三次义加差人。第三次付摄法。如文可知。
第二文对物者。于中五门。第一定物。十律应与六物。谓衣即三钵。坐具漉水袋也。准此六者。但言衣钵坐具针筒盛衣[袖-由+着]器。若离三衣盛衣[袖-由+着]器。随衣钵故。此等是六。尼。准此说五衣八物。若合三衣盛衣[袖-由+着]器为一。亦得是六。此僧尼俱六者好。只律。与衣钵所受残药。五分赏看病人三衣钵。第二有无分别。随有赏之无不可赏。第三有中现不现。现者须赏。或若余处。即属彼僧。多论二者。三衣先寄余寺。命过亦得索取。赏瞻病人。余处僧不得护看病。及德不具不应取。随物在处僧应分。第四现中持不持持。者与之。五不知持不持。量看病三品。第三德者五德。一知可食不可食。可食能与。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咀唾。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若差命终。五若为病人说法令。病者欢喜。己身善法增长。具此应取衣物。反此不应取。只律看病人。若暂作。若僧差。若耶命悕圣作。若乐福德。作此四人不得。看病者物要是。慈愍病者。得与赏劳物。若为病人求药。若为塔事僧事暂去应与。十律实为病人。故出应与。若为余事不应与。五分诸看病人。或为病人或为称行去后。病人命终。余人得其衣钵。佛言。不应趣与。一人应与究竟看病者。上言具五法者是。
第二嘱授文者。三门分别。第一嘱授差别。一人物俱不现。二人现。三物现。此三不可交付。故准嘱知。若境物俱现即有二别。其如衣钵布绢等堪。即移转者授而不须嘱。或奴婢车舆田宅六畜之类。一以不可移转故。又无改变。故授而须嘱。即是亦嘱亦授。若以第二直授不嘱。验知余两。并悉成就。第二善不善分别。嘱授有善不善。若比丘自知生来贮积临终惭愧。破悭种子故。嘱财物随生福之。所嘱授是善。恐己此物死后。僧德即随亲近决心嘱与。是名不善不嘱授。有善不善所有资生。佛有成判。入僧受用益利无边。我今自理心行念三宝功德。来生善处。是名不嘱授善若从来贮积未曾兴福。临终病苦有心减。惙然前念。欲舍后心追吝。恐己还活无物资身。如是相续悭心舍命。是名不嘱非善。第三成不成分别。凡沦嘱授。正是舍财。相应善心无贪善根。以之为体。要须决意定无变悔。斯皆成就。只律。若决意嘱言我。若死若活。其必与。如是决意者应与。如言以尔许物。或造经像。荣齐福可速经。始令我及见。然财物未变。或未成讫。此皆成嘱授。若言。此等诸物我死已后。造作经像齐福与人等。此人终后追取属僧。故下文言。病人临终时作如是语。我此物与佛与法与僧。若与塔与人。我终后与。若不死还我。佛言。不应如是与应现前僧分。十律。若病人语看病者言。汝能好看受念我。若我命终。所有衣物尽当与汝。佛言无有如是。死当与法。若比丘终后。现前僧应分。五分有诸比丘未命过处分衣物言。我死后以此衣物施某甲。以此衣物作如是如是用。以是白佛。佛言。犯吉罗。与不成与。用不成用。又复假就决定嘱者。只律。初嘱未与者。病人语比丘言。看我当与长者衣钵。无常后集众欲分衣物。看病人言。是人存时言与我衣钵白佛。佛言不应与。次句与如未说净。还置病人边亦不应与。次句与已即净。佛言应与。五分。若生时已与人。而未将去者。僧应白二与之。此律不论无问将不将及净不净。若成一向与不同。只律但成直付。又异五分。若解重嘱等成否者。只律。若嘱与众多人。最后人得。若授与众多人。在前者得计。理而论并最后者得。以皆违洁属病人故。既言死后与者不成。明作塳墓棺椁及衣衾等。咸悉不得除。师徒等贸而?之者得。目连问经和僧得用。僧只。支?尸。五分。比丘命过。露其身突吉罗。应以衣?然不知用。何衣?之。次下三文。一受不好三衣。二送衣余处。此二恶心嘱授不成之气分也。次多三衣者。重料简所赏物故。
第三有负债比丘已下明负者。摈债广如义辨。
第四听瞻病人已下制问。委旨文二。初有五句制问之方。二若不已下违如结犯。
第四杂明应不。虽无宗序。且分八文。初至如法治。明助身?创衣。第二六群作怅已下至听畜余。助身衣物如不如义。第三时比丘不持三衣已下至五细衣听作制量及受着用余衣等。反着僧伽梨者。五分未入村已出村为护衣。故听反着衣。雨时不听到着衣。无雨随意到着。听两头安铜釰。五分在路行不少摄衣曳地。佛言。听作囊盛极长使前至齐。后至要。第四时诸比丘犯舍已下至僧只支听作畜用如否。文言犯舍堕衣。谓贩卖乞得回僧等。体既有过。制不听净施着用。作三衣等得罪。不敢以舍堕衣与人作被者。谓犯长衣与人作被。即是断绩贪心不犯小罪。若三衣失夺取着即无长过。亦无小罪。贸易为利。是以不听亦可前不听着用。是未舍衣后听着用。是已舍衣也。又言波利迦罗不现前不犯者。同五事之疑。余文可知。第五异住处已下界得施物分之无法故。遣人未应与文。第六转易卧具已下爱护卧具。第七有住处现前僧大得可分已下结库藏赏物着守物人。及所断理事。第八时比丘着僧?身衣已下护僧?身衣。
第二时施摄法。文五义四。言文五者。初至应与食。有两句。明客此对夏衣食分摄得否。以是异处听取夏衣。谓食亦尔。佛言。随施应食。此时僧得物。故言取半。若现前者。随施主心俱取无过。第二时世尊毗兰若已下至如法治开受夏衣。即是时现前。于中文四。谓开过呵制。此文开受夏衣应最在明。第三尔时有比丘未分夏衣已下至随施食。明旧比丘摄夏安居衣食成否。衣中三句。初未分夏衣去。后成分者。谓时僧得施物。施主听分。四方安居皆有其分。为止界外多贪过故。听明得物。界内安居人得。直尔。而摄不须作法。以佛定判。异处安居不得受分故。然此比丘去后界内。尽集彼不在界。是以成分。然此处安居理合应摄。故言。亦应待还。亦得嘱取。次句漫嘱。次句受嘱者。忘并判成分。若未摄身死。不合分与作亡人物。入僧以未定属。又复文无判与故也。此同只律无常者。不得安居。初释之。若准五分。应取一分作亡人物摄。若现前利物要索分与之。或若身亡亦应计人分。一分入僧以定属故也。上来以见留衣不与去人。佛判成故。谓留食亦得。佛言。不应留。难应随施食。第四舍利弗已下二文举非时僧得不得。时利反上待还嘱取言也。第五尔时一比丘已下明一比丘摄安居衣。此僧得物非是心念法受。直是兴念摄物属己本意。施多以无僧故。我今得已故云心念。言此是我物也。为对界外不合受分故。言若受若不受不应得分必无作法。若法作者。如前待嘱。既不及法。何以得分。若得嘱取用法。何为更作多解。直是刀刀也。言义应为四者。谓合初三。客主相对摄夏安居衣食之法。
第三正耶摄法亦是料简。前两施法。文十六句。可分为四。初六对前非时僧得正耶摄法。次有三句对上亡人正耶。差别二部摄法。次有一句。请正耶二部就家摄施。次有六句。对时僧得。此初及后两个六句。送物至僧施二部法。言初六者。若是一和僧得已如前辨。或若正耶僧得如何分摄如文六句。是前三对僧。次约三别。次三句者一和合及清净等死。已如前明。邪正被举死颇得同前亡人衣物以不。答曰不同。如文说三句者。是此据一往判。属正耶二部其当部分摄。一同恒法还亦如前。次就家行施法则如何。次正耶夏衣意。亦可晓此等。具解并如义说。讲者。对此论之。
第四八种施法三门解义。第一摄施尽不尽。第二列名解义。第三施八位二。初门者此之八种摄施不尽。若就舍财相应心。是无贪。善根性体唯是一。随施具彰事。乃众多唯明外财不论内施。施境唯僧不通佛法。且随一方化宜。以境分心略标。八种割已惠化。名之为施。故言八施。次第二门。一者比丘僧含有四种。一时现前。二非时现前。三时僧得罪。时僧得分摄。如上沙弥摄。在其中二。比丘尼僧亦含四种。及收下二众。三二部僧亦含四种。后二僧得分为二分。前二数人义收下三。四四方僧谓常住。四方含有二义。一部常住。二部常住。若二部常住。若二部常住应分为二分。五界内僧。见论。界有十五。一戒场施。局施戒场僧得。余界不得。二同布萨界施。戒场不得不失。衣界得。三施不失界。大界僧得。除一聚落内僧不得。余者可知。或一部界得。及二部界得。六与羯磨僧要预羯磨者得。余人不得。亦有一部二部。七称名字提。名别施。八与一人落手付与一人。第三施八位二。前六是僧施。有是僧用。有非僧用。后二别施。是别人用。前六中第四一施是僧施。是僧用。施主有二种福。一得施僧功德。二得通。三世僧受用无作。反种余五僧施。而非僧用。以有属己私受用故得福处狭。
第五净法。如上辄着戒说。
第六受取成不成文二。初对比丘。次对白衣。前有二十四句。初十二句借人衣。初六成取不成取。初三句不成取。以作所借衣人亲友意故。下三成取。以作能借衣人亲友意故。次六句。上三不成受。所与人虽命过。彼非衣主故。下三即成受。能借命过是主故。后十二。遣衣乞人成不成。初六。前三不成取。次三成取。次六句。前三不成受。下三成受。二对居士者。比丘虽无受衣之心。以随施主舍心决定。故佛听受用。
四分律疏卷第八本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药揵度第七
时等四。别皆有疗患之能。咸称为药。隐别就通。故曰药揵度。五分。乞食依药。依离二犍度。今此合辨。文分为二。初对上所明制。第二世尊在绳床已下次明中下。前中文二。先明乞食。即第二依。俱?陀罗饭者。见论。[米*祭]米饭。修步者谓青豆美吉。吉罗者是竹笋子。第二波罗捺已下服腐烂药。即第四依。
就第二开次下中。分文为四。初至众僧亦尔。辨其四药。第二吐下比丘已下结净地法置药之地。第三尔时不净地有树已下护净之方。第四六群畜升斗已下杂明应否。初文复二。第一从初至佛言听已来辨四药体。第二毕陵伽婆得铫已下彰营药器具。药中文五。第一至厨屋总明四药。第二私呵已下讫如法治。明三种净肉听食。第三居士旻茶已下讫随意索取檀越净法。第四阿牟多罗已下讫如法治。广离明八浆。第五世尊至摩罗已下杂明应否。初文有六。初至为治明。故尽形药法。娑梨沙婆者。见论言介子陀婆阇那。谓是烟药。耆罗阇那赤石也。第二尔时舍利弗已下明时药法。于中文三。第一作余食法。于中有四。一余藕根。二僧食。三檀越食。四无夷罗母□果。第二有癫狂病比丘已下禁断五不净肉。第三耶输伽已下构乳法檀越请法。第三秋月风动已下讫佛言听服已来七日药法。黑石蜜者。甘蔗糖竖?。如石故名石蜜也。伽尼此云蜜。乌婆陀颇尼。谓薄甘蔗糖。一修事者。谓三种药粥也。第四时药已下至作尽形寿药服。四药相和从强而服。即是略辨非时药法。第五比丘患创唾涂已下至角作已来明其杂法。五分。比丘为蛇螫死。佛言。汝不知。八种蛇名不慈心。向又不说咒为八蛇螫。八蛇者。提楼赖吒蛇。怛车蛇。伊罗漫蛇。舍婆子蛇。阿漫波蛇。毗楼罗阿叉蛇。瞿昙蛇。难陀蛇也。咒曰。
我慈诸龙王 天上及世间 以我此慈心
得灭诸悉毒 我以智慧取 用心煞此毒
味毒无味毒 破灭入地去
第六世尊患风已下禁二内内煮内宿。略辨净处。第四阿牟多罗已下八浆中。见论云。舍楼伽者。是优钵罗拘物头华等。根舂取汁。澄清名舍楼浆。婆师者。此似庵罗果。一切木果得作非浆。第二营药器具。如文可知。
第二大文结净地置药处所者。其文分四。初至白佛结净之缘。二佛言下对缘辨开。三有四种净地已下明净种差别。四诸比丘念已下释遣疑情。
第二对缘开中文二。初则总明听蓝内结者。指其处所。白二羯磨者。示以结法。第二应如是已下别定上二。初应唱房等。至经行处曲指规圆以局食别僧故。次众中已下正举结法。对第三文。先解其义。四门分别。第一先定二内处所。第二既知二内。须结净法。第三结净既竟。护净方轨。第四解结净地之意。防于二内。然宿即犯宿者煮不犯内煮。
初门者。昔解大界有宿伽蓝中无。以界久居生外讥故。是以文言不得界内宿界内煮。又不听界内置食送外。后开结净。故知界有二内。若尔何故上文僧伽蓝内结作净地。又言。边房静室结作净厨。答此谓界上僧伽蓝。故又释蓝中有宿大界中无。以蓝有映鄣。故如只始时院内作食。厨?汁荡。器恶水流出。致外护嫌。故知蓝中有宿等。又此文言蓝内结净地故。若尔所以复言不听界内宿等。答此是僧伽蓝界也。今所立义并非二解。以偏执故。双是两释。以俱有二过故。所以尔者。界是久居蓝有蔽鄣故。单界单蓝并有二内。互有尚尔。何况俱者引证可知。除自然露地。一者僧久居之处。无储聚义。二来又无讥丑。故无二内言。然者简别于界。言露地者。异于伽蓝。问所以自然僧界不集成别。所以自然空地无二内耶。答二内解义。就文居讥过中制故。自然中无论其法。事不约讥制理。须详导故一切成别也。
第二门既知二内之所以。须结净往防。于中五门分别。第一结净地意等。第二解净种差别。第三结之方轨。第四举此四净。对上界蓝。以辨有无。第五辨其宽狭。
初门。所以须辨此净处者。寔由行者报力优劣。上根之徒报力资强受持。乞食知足修道。本不假净地。开于储畜。但次下等辈。报力微劣。不堪乞食。是以随根开结净处。离于二内资神长道。初缘开病。一听已后三品通行。此是圣者诱恤从讥。故有斯法。准其规定局食鄣僧伽。以羯磨故名为结。既人食有殊。无其宿煮食。不生罪。称之为净。中二自然体无二内。此之四种从处彰名。故曰净地。
第二门者净种有四。于中须以三门分别。第一解净种差别。第二自他周不周。第三定处不定处。初门者。初四二种作法中净。二三两种自然中净。其自然中。第二以他处故净。四句料简。一食已处。他即第二处。已食他如寄食等。是文言。作檀越物意受只律。白衣寄麨?等与比丘。即名净。作意求者不净。三俱他。此三是净。四食处俱。已有净不净。如送食等。是第三院相不周。无讥过故净。其犹同室宿中室相不成。则无宿过。此亦如是。所以言净。初四作法。作法何殊。第一宿不宿别处分净者。要未僧宿处分得成。宿已不成。以其别人口法弱故。是以此文。作僧伽蓝时分处。如是言某处为僧作净地。又只律支尼耶梵志作处请佛僧。佛言。先令优婆离为僧。处分受食厨。勿使过初夜。若过者即名住处不得作净。其羯磨者。随结皆得。第二能结人差别。谓道俗不同。众有多少僧别有异。广说可知。第三约所秉法。谓此二净结。解各依本法。谓处分结者。处分解羯磨。结者羯磨解。第二料简自他周不周者。第二净周而非自。第三而非周。初一俱是。第四不定。第三定处不定处者。一对人分别如文。比丘房等得作净不等者。是二定。其局分净。初四作法有此彼之别。中二。自然处而不定遍。皆是净。以其二是他物。三无讥嫌故三定。其方所如只律。南西二方置僧食厨。以对北东为下。故佛塔在北东二方。以对南西为上。故此通四净也。
第三对二作法结之方轨。三门分别。一明结法。二辨遥。三总别成否。初门者有二。先解诸部及此律结法同异。第二正辨结法。言诸部者。五分。非但直有结净羯磨。又须臾结甄净地。羯磨只母亦然。今约此三文以说。先解五分。今听以中房。白二羯磨作安食净处。一比丘唱言大德僧听。今以某房作安食净处。若僧时到僧忍。白听如是。羯磨准白成。又云听羯磨。一房墙内。一房齐屋。溜处房一角。或半房等作净地。此等谓净地法。又文言有诸比丘欲通结。僧坊内作净地。白佛。佛言。听应白二羯磨大德僧听。此一住处。共住。共布萨。共得施。僧今结作净地。除某处。若僧时到僧忍听白如是。羯磨准白可知。此应是其甄净地法。又言新作住处。应先指某处作净地。便可安净食置中。若未羯磨。比丘不得入中。至明出此。言未羯磨者。谓未作共得施等。除净地羯磨。非谓未作净地羯磨。若净结竟。亦不得宿何论未也。如此解时。净地与除净羯磨。各有疆界。类似戒场。又即此文复似。以羯磨甄处分也。第二次辨。只律。若欲作新住处者。营事比丘应绳量度作分齐。尔许作僧净屋。尔许作僧净住处。应作如是说。尔许作僧净屋受。若不受者至初夜过。即名不净。准此文说。尔许作僧净屋。即是安食处。尔许作僧净住处者。即是甄净法。便是处分。亦有相除。若不须除。所以文言作僧净住处也。此谓净住处者。若不相除。虽处分净屋。但过初夜。即名不净。故知羯磨处分并有相甄。次第三母论言。差人先结不净地。次结众僧房舍。次结大界。次结界也。当问何处作僧厨僧所可处。结作净厨。次结布萨处。次结不失衣界。如此六种若欲解。先解不失衣界。乃至后解不净地。又客比丘来旧比丘应语。此是不净地。乃至不失衣等。准此文说。第四既结净厨。第一复云结不净地者。此应同五分。共得施等。除净地羯磨。结此以为安僧之处故。言结不净地。若尔何故。母论(卷二)言。比丘食在界内。无净厨不得食。若众僧初立寺。齐集先羯磨。作法厨处。后羯磨僧坊处。若忘不羯磨净厨处者。后若忆还解大界。后解小界羯磨厨处结界法。先结小界后结大界。既言解界已。先结净处方结界。何以前言结界已。第四结净。答此言忘不羯磨。结净厨处者应言忘不羯磨除净厨处(此少除字)。义是应然。如五分除某处也。谓是除净地法。以有此法宿无宿过。故名净处。复以安僧处。故名为不净。净不净名所望别。故但是一法。谓是除净地羯磨。本非安食净地。如此解时除净地法。在结界。前结结净厨。结界后结。以六重中乃至第三结界后故。亦顺四分不得界内宿煮也。听结净地。四分法中但结净厨。无甄净法。不须准余三文。若尔得免宿煮过不。答言虽同僧界。以有净厨摄食以鄣僧。故亦无宿煮。第二结法者。若据此律无甄净故。随结多少及先后俱得。如余三文。须作甄净者。若处分净。初作住处。僧未迳宿。先作除净后方结净厨。后更不得。随时数结。其羯磨净者。后或更结。应先解除净。随所作净。更结除净。然后结净厨。准于母论。似当如是。问先除一处今后除者。先已僧宿如何得成。答以前时除有法处宿犹得。更立净厨不同。本来未有除净也。处分及结法如文可知。第二遥不遥者。但得遥结。表人食有别。故不同衣界制令同处故。在内结故结。文言。结某处作净地。第三多少总别者。脱多净地得合秉一法。结多净不。答一一而结。以其各处别。故不同忏罪。罪业虽多对一行者。故总牒而悔及持欲使命。故随能多少义不类此。
第四门者。问界蓝二所。俱有二内。今以净防为通。以不令解。若是净单蓝。唯有第三不周故净。其第二他物不似蓝上故净。初四作法故净。明知。不是由蓝故有。故局。第三若当单界唯有。第四此谓全无院相。尚有宿过。岂有不周净也。初二不假界成故。使单界专有。第四若通辨者。或界有蓝相者。具三除。第三所以如前辨。若蓝无界者。有三除第四。谓初二净地通两处故也。
第五门者。先对余部。只有处分。十律但第二。故彼因利昌作供。非时云起。阿难白佛。佛开房内结净。外道谤言秃居士。亦有库厨与俗无别。佛即令僧坊外作食烟起。多人索食。使僧食少白佛。佛言。从今不听作净地羯磨。作者吉罗。又瓶沙王死。佛言。世王代处不名内宿。故知但有第二。五分。初与第四分明似有。第二他净。如于织师屋听置食。岂非他净。如是通论有三净也。此律四净所以须有结法净者。识知来世笃信难得。形命须存。资身长道。故宜结之。第二当就四净。以辨宽狭。初四局限。有彼此之别故。狭中二。自然无分限成。但不得恶触。自煮遍。无二内。明知是宽。问依界结净不可界故。狭者依界以结摄衣。亦应不可僧界。答衣界摄衣属人。开急就缓。与大界相顺。是以相可。文称同一住处故。净地摄食鄣僧。界但摄僧。理则相违。为斯大小。是以文中不称同一住处故。即是以食望僧。是摄是鄣。以僧望食非摄非障。又只。优婆问。净地得一?别隔不。佛言。得如是通隔别?。通?通隔。别?别隔等。佛皆言得。或一边二边三边一切尽得。五分。一房半房齐衣溜处。佛言得。明知不可大界。故所以狭。此言狭者。事有简异。食与人别。终不得净地中。迳于明相有人别。只律子注亦得住。言此谓得净地宿者。大成迷乱。不达道理。彼文意言亦得住者。谓未处分前不得先住。若处分尔许住僧净屋。尔许作僧净住处竟时。于净地外僧净住处中得住。故言亦得住。非谓净地中住下之二门。随文以说。次文释第三净地。亦如是者。谓举墙堑同前院相不周故也。第四除疑。并对羯磨净说。除去比丘者。非谓去人方听作净。此是对前领解。除比丘。我以知竟。更问余人房得不故耳。不知何处是净。佛言。解已得不更结等者。谓羯磨法解已。更结随结尽得故。文中治故伽蓝。佛言得不论远近。若也处分即有时节。如只聚落停废二年得处分。限内不得。五分十二年。空听比丘随意受作净屋。未满不得。应羯磨结。
第三护净方法。文六。第一至佛言净护内宿有无。第二六群比丘不净果已下五生种制令作净。第三时诸比丘自种菜已下至余不犯恶触有无。第四时诸比丘作是念已下至洗手受食。明内宿内煮。第五波罗奈已下至如法治举其八事。俭开丰禁。第六食厨坏已下至亦如是明无内宿。科文既尔。先解其义。既结净竟。转易不净等物。言说如常。五分无人行食听比丘行。有诸木器食犯腻不净。以瓦石楷不应尔。应以佛灰洗。只律。不受食戒中。若铜器者。当净洗用。若是木器。腻入当弃。若腻不入。得削用。于中解义三门分别一列。罪释名二辨体相三明通塞。
初门者。若据净地。但防二内。为彰净不净处。得造多过。又以罪名位等故。且举四。一内宿。二内煮。三恶触。四自煮。比丘与食同处迳夜。名曰内宿。故伽论言。不结净地。食在界内宿名内宿也。在蓝及界内煮食。名为内煮。若如伽论界内不结净熟食。名曰内熟。出家人等不合劳作自为故触。触不听食。此谓由触得恶。故曰恶触。又即不受而捉。称为恶触。所谓具戒躬自变生。名为自煮。只律。病无净人。净人煮。听自煮。令净人知着米。着已比丘不复得燃火。净人煮沸已净人欲去。得受已自煮熟。慎勿令不受物落中。如是肉令脸菜令萎。若乞食冷得自暖无罪。
第二辨体者。不辨煮触宿等。身作业体。及以食体。以其假论定得身业及食体者。于护戒无用故。今直约人处。四药生熟等。彰成过缘分齐之状。故言辨体。内宿体者。长足有宿类触故尔。若护宿过。如果菜五谷等。须知合结不结。时节可知。余生熟食具等俱有宿过。除长未足。运运变改者。如此类等无宿过也。内煮者。无问生熟长足未足。但在伽蓝大界无净处煮。悉成内煮。故文言重煮粥。不听界内煮。依只律。净果四句。一果在不净成不得食。二净者在不净成净得食。二俱不不净不得食。四俱净净得食。是中初三两句。是内煮故。次恶触者。义可为二。一者定体。二料简成不成。体者位二。不受而捉。及以失受。若细分别有三。谓不受但一。失受有二。手口不同。口受时中失。手局非时分。故有此二。次料简成否者。义为二门。第一对不受而捉。辨其成否。一恶心触。二持戒误触。三懈怠触。前二非触。第三是触。是以十律有二种不坏净。一无着人破戒人促。二持戒人误捉。俱净应食。非前二人即是。第三是触。此律准文。义亦应尔。恶人虽触。为遮恼乱善比丘故。望他非触故。文言触者是不净。不触者净。好人误触无情过故。是以下文忘不受食。便持后忆。佛言。若见净人应置地更受。第三成触者。以非恶心不同初人。复非谨护。有其情过。又异第二故。成触缘因作四句分别。一恶而非触。谓故触望他不成者是。二触而非恶。谓持戒误触。又如净人强多着食悬置等类。三俱是。谓恶心自望。及懈怠者是。四俱非。情净食是。第二对上二解染不染义。即是对事分别。谓二具戒湿腻物等。不得入净厨处用。与净物交涉。广说可知。又对户钩锁[金*盎]器非器等。广说如常。次自煮。如自作教他。但具戒人煮。变生作熟。咸成自煮。
第三通塞。通塞有四。谓药时人处等。第一药者有二。一对四药以辨。唯时药。始终具有四过。以资用中强一切常须故。余三但令为病受者随三分齐。俱无四过。故文言七日。过七日非时。过非时方犯。限内无??故也。第二生熟分别。自煮。局生生相生生。熟生俱成自煮。余三通熟。所以尔者。变生作熟。纷杀妨修。故使局生犯于自煮。人食须分别。界非煮食之所。是以内宿煮。不简生熟。俱犯宿煮。计触造作。应同自煮。但圣不开触。故亦通两。以其生熟咸须受故。是中内煮义通一切。其宿触二。不通生长未足自煮。一罪局生生尽不通于熟。第三时分别者。若望食而生过。通时非时俱成四罪。今据成过缘时。其义即异。位可为三。第一二煮说通。以其但非净处身业自为。即便成彼两种过。缘不别时非时也。第二宿局时中以明相约故。第三触义不定。若不受捉触。类同二煮通时非时。若任运手口口同于宿。唯在时中成手局非时故。且总判宿触塞也。多论。直尔宿捉即犯吉罗。未待服犯。第三人分别。人谓具不具也。宿自局具。具中说通故残宿戒。明相出时。一切释子悉不清净。他比丘煮亦成自煮。但是同类。并不合煮。望应煮之人。齐是自煮故尔。触内通两。内煮约处。谁简人之具否。触义不定。不受捉触局。具非小相染解者。义通大小。故总判之。言解内是通。第四处分别者。于中有二。一净不净相望。复分为二。第一真以两处相对。二内局不净以非宿煮处。故解自通净不净。造作中生故尔。第二以人对药。就处以论。若人药俱不净。具成四过。若人药俱在。二作净中有三。无内煮言有内宿。可为四句。一俱在不净。二俱在净。三人在净药在不净。此三成宿。四药在净人在不净。此净。所以第三亦成宿者。以净不净俱界净地不摄。入食在不净不为净摄。故亦成宿。若辨净地有宿无内煮。至文中释。第二却就四净以辨。若论自义通四净。皆成二过。以造作中生故。不为净防。若言二内四净俱无。以其无防二内。所以名净。说之为塞。然宿不定可知也。此三门义讲者随文。一一罪中各以三门分别。亦得无妨。
次释文。内宿有无。文有三对。初三更互相荫。次二更互相堕。次二更互相入。言相荫者。从根以判。言相随者。长未足果。在不净地。运运变改。故无内宿得入净厨。只有比丘不净地使人知菜竟。问佛得入净厨不。佛言。若未迳初夜得入净厨。故知未足非宿。问若生足犯宿者。何故文言不净地树果堕净地。佛言。无人解自堕者净。答此人常不作与熟果同宿取食之意。以无情过故。使自堕者净。以其义同。从他新得。故不犯内。若作意欲食同宿。熟果虽自堕鸟解。非净不应食。故文言若不作意欲堕。而风雨吹打鸟解堕者净。次句从根判净。生熟俱净。此二句佛俱言净。若反前说俱成不净。言相入者。各随根处是净不净。初句据熟。故是不净。次句熟生。故是净。若反前说前生后熟。前净后不净。此即二句各含净不净义。文中且举一边。
第二净五生种净法二五如文。净果四句如上说。五分。若食果应作沙门五种净。谓火刀鸟净伤净未成种。若食根五种净。剥净截净破净洗净火净。若食茎三净。刀火洗等。又应总净。但净一即得。
第三恶触有无。于中文八。一有二文。变故无解。二小沙弥已下三句。扶佐净人意。故无解。五分。无净人听御饮食船。十律亦尔。倾倒得佐正。第三苏油瓶已下虽有所解为护僧故。五分。应用新物。?令手近。第四六群敢不净已下遇缘非解水洗连根菜。净已水洗。意谓水灭火净。佛言不失。故云此洗即是净。第五先有嫌已下两句故而非解。解者是不净。五分一婆罗门。以僧不净米一把投车中。白佛。佛言。若可别除去。若不可别趣去一把。又水漂鹿獐等死肉。无净人。比丘自入水取。白佛。佛言至岸令净人截去比丘手捉处。得食无犯。第六净人强多已下为受而捉食难得故。所以非解。第七时诸居士已下他物非解。五分。一婆罗门持麨寄比丘。比丘持着非净地。经宿明日来取。分与比丘。比丘以己着不净地。不敢受食。佛言本是白衣麨。听受食无犯。第八病比丘须粥已下受故非解。
第四文重煮粥。不得界内煮。听自煮煮。生犯自煮。就故不犯。既听自煮。应在净地中煮。问结净本防二内。所以入宿即犯。宿煮便不犯。释有多种。今一解言。净人难信。若不开者。检守无以济命。是以开看不犯内煮。应避明相。慢故犯宿。又释煮随处故。所以不犯。宿本随人。不问净地。但人食同处。即名共宿。是以文言共食宿故。煮本随处。不问比丘有无。但不净处。即是其煮。净处非煮。此谓不净处无比丘宿过也。问所以宿偏随人成宿缘者何。解言。比丘难信。恐有讥嫌。不对造作无证明故。所以成宿。煮随处故。对有营作有证离讥。所以净地煮及看煮不成煮缘。即解第四门义。次错受油等三句者。不成受故。所以有解。次忘不受食无触情过故。此之二句重料简解。
第五八事。事八种五。谓二内。自煮。不受。四余食法。义兼恶触等。是名则有二。其唯提吉。所以开者。二内对外。外为持去失食。自煮不受四种。余法并是对他损食故尔。所以不开残宿者。内宿先净直宿故开。残先不净食咽咽犯。故使不开。酒亦非法故亦不开。又可八事对外失食故开。残本对不残。不残者是清净食。清净食名者。不是恐他持去。云何须弃净啖残。故非开限。既听自煮。明有坏生。恐滥外坏。所以不说。但为内食煮。并自煮中摄。
第六彰无内宿。文有四句。一木柱交入。佛言非内。五分净地取立。不净地起屋。佛言不净。不净地取立净地起屋。谓为不净。佛言净。第二次有夜移食等三句无心非宿。堕净不净间者。似有甄净地法。三次有嫌两句。移食解净遮恶护善故。第四客从外来行求出界。亦非情过。俱开成净。故言欲远行亦如是。
第四杂辨应否可知。五分。告诸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比丘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迦絺那衣犍度第八
迦絺那衣者西音此名赏善罚恶衣。赏谓前安居人得五利为赏。罚谓后安居人不获五利称罚。又名坚实衣。多有施衣简牢胜者称成此衣。故曰坚实衣。亦名功德衣。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从功能彰名。故名功德衣。广明受舍之方。称为揵度。就中文三。第一至得作五事为五利故受衣之缘。第二从僧应如是已下至应如法受受衣方轨。第三彼六群已下舍之仪式。缘文复三。初至疲极僧伽梨重辨其受缘。文二。第一拘萨罗国比丘。二寒雪国比丘。第二时世尊已下明安居竟。四事应作。为明受衣同是夏后。乘列余三。第三有五事已下彰此衣功能必获五利。第二四事中。初一通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俱得。余之三事局十六日。第三文二。初为五故受。次受功德衣已已下受已得作五事。
第二受衣文二。先明衣财体色。第二若住处已下正受衣法。前文故二。初衣体如非。二六群已下衣色如非。衣体文三。第一至受衣竟衣财体如。第二云何不成受已下至不成受衣财体不如。故不成受。第三云何已下举前体如应法。合受欲解。初文先释其义。五门料简。一时分别。二处分别。三人分别。四衣分别。五法分别。时者有两。一受衣时。二得利时。初时者。此律专局十六。以十五日劳未满故。是以言安居竟应受。若十七日者。无五月故。是以下文。听冬四月满应舍。设若向后取日足满五月者。侵他春分日故。其伽见二论。后安居人不得受衣。故知受时亦同此律。若余三律。并通一月受衣一月舍衣故。十律。若月一日得衣即日受。若二日若三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得亦如是。五分。受衣有三十日。舍衣亦三十日。若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舍。若十七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受至十一月十六日舍。乃至十二月十四日舍。若后安居八月十六日受至十二月十五日舍。第二得利时。若依四分伽见二论。位定五月。然得利时随八舍长短不定。如余三律位定四月。以前后人俱听受衣。故得利之时亦随舍长短。第二处者。唯在作法。是大非小。又局此界。若异界人不得此处受衣也。见论。余僧得成足数不得受利。第三人分别有三。一受衣人。二持衣人。三僧别人。受衣人者。第一五众分别。上二非下三非。具足修道人劳不重故。又无僧伽梨可为故。见论。四比丘一沙弥安居欲竟。为沙弥受戒得足成五人受功德衣。新受戒人亦成受衣。一比丘四沙弥如是。明知沙弥无受衣法。第二上二具中安不安。不安不得受。以非安居竟故。见论。后安居破安。尚不成受故。第三安居中前后。第四前中破不成。第五成中有僧伽梨衣。又在界内。在僧前者。方成受衣人。十律行别住人不得受。不论余羯磨人。又颇有僧受衣僧中不得者不。佛言有。谓余处安居者是。二持衣人者。亦取同处安居如法。少游行人。十律具五德。谓不爱等。知受不受者。差持衣。此虽无文义亦应然。第三僧别者。是僧非别四人僧摄。然须五人。见论。问几人得受衣。下至五人。前安居人得受故。其决妨义等如四僧中说。只律。若大众一万二万和合难者。众多人亦得别受功德衣。一切如大众。但称众多为异。若一人得独受。第四衣分别者有五。一求法得分别如文。第二上下分别。谓三衣。非余只支等。文言十隔故。十律。若异于比丘等五众衣。不名受。又言不割截僧伽梨下二衣等亦不成受。反此成受。伽论。减量衣不成受德衣。第三多少分。极至三衣。见论。若人持三衣来与僧。持作德衣。作是言。若持德衣者。三衣悉属随施主语。悉与持衣人。余僧不得。若多有人送衣应受一衣。余应分。若与衣坏者。衣坏者多。与夏大者。第四成之已未分别。未成须作。此律但言羯磨差人作。无差羯磨文。五分即出白二差一二三乃至众多。只亦白二拜一二三人能断理者作。十律真言终四比丘能作者。令起浣染割判安??等六心无差法也。第五如非分别。一体如可知。二作如。如文舒张等六。第三量如。第四色如。第五法分别如文。
次随文解。初文有三。一总举应法听受。故曰僧应如是受功德衣。如是之法在下。二若得新衣已下别彰如法之状。三僧已受已下总以结成。第二文列七事。一辨衣财断理。二不以耶命等显求如法。三不迳宿时称教故。四不舍堕衣体清净。五即日来应法已下明时中所造衣相。六应自浣已下六事作衣方法。七辨僧前成受。初文有四。谓初得故。故曰若得新衣。新含有二。谓长利粪扫。故次列二衣。三若新若故者。于前三种各有新故。四为离着好。示纳褋之方。第二谓离五耶求衣。故言不以邪命。谓非夏着重裘等。故言不以相得。谓不击动人求。故曰不激发得。不迳宿者。领衣时非十五日受也。无过清净可知。以特开故。即日来应法。四周已下辨衣相作时。故曰即日来等。余可知。第三总结竟者。谓断理如法竟也。余二可知。
色如者。谓袈裟色。
正受衣文四。一得功德衣已。请佛持方。故文言不知云何。举以启尊。二佛言已下正示受法。第三优婆离已下问去疑滞。第四对衣成否料简。第二受中文四。初明白僧知受不受。第二如是白已下差守衣人。不简德者。以不别有损故。依十律简德。第三大德僧听已下为重此依羯磨付彼。于此住处持者。为彰此人不得衣利故。第四彼比丘已下正明受。问曰自恣所以先差次白。此受衣中先白次差者何。答自恣制作先差后白。受衣是开不受无过。不知受否。故须先白后差。正受法中文三。初持衣人。以衣横置两臂上。随诸比丘言得相了。三说受法。二彼诸比丘已下僧众领受。为彰持衣合法。故曰已善受也。功德名称属我者。谓五利功德既无过咎。美响外彰。故曰名称。令我获此。故曰称我。三答言尔者。谓持衣人发言许顺。其不受利者。嘿然如是。乃至下坐。优婆以见受衣九句。当者未来。次句今是现在。已是过去。三陈此句。岂非九也。三世各三故。问何世受功德衣。佛答可知。第四料简已未如文。略无羯磨差辞。
第三舍衣文二。初至突吉罗。舍衣之缘。二有八因缘已下广辨舍法。缘文有二。初至五月制限五月。二彼六群已下满不出制单白舍。此二各三。一谓不舍白佛。二佛言已下判言不应。三白今已下立制。第二三中第三立制复三。初时满制出。第二应如是出已下制其出法。第三若不出已下结罪。
第二法中文二。初僧集等作法方便。人言有六。一众集如应来来等。二和合嘿然。说有五法应和合者是。三简众故。未受戒者出。四不来者说欲。五问。六答。上来分六。此义不尔。谓言和合即是僧集。无别和合之体。如五法应和合者。一若如法应和合。谓法事称理。故名如法。口劝助成。故曰和合。二嘿然任之者。谓己心同现相表和。三与欲者。形虽不往遥表情和故。四从可信人闻者。上来三种心达是非。所以成和。今虽不晓。以从可信人闻。事如称惬。理须和合。故亦起集。五先在众中嘿然而坐者。前所明四。集众时和。今此第五。先在众中嘿忍所作。然此五中。第三情和。余四身心俱和。亦可初四二法即是应来者。第二第五此之两嘿便成应呵者不呵。第三一法谓与欲者应与欲。此五成故。所以名如。细观此五已岂离僧集别有斯五。妄引正文用证邪义者。盖穿凿之说。今解方便但四法。第一僧集和合。和合故名为僧集。但成一义。如上文言。欲坏和合僧者。和合者一羯磨。僧者若四若五。谓以和合成僧用故。无别无两法。何因此文独为二法耶。第二简示。以人有非类故。第三与欲。前僧集中非不摄欲。然有说欲事故。于二集之外。须言不来者说欲也。亦可僧集谓是初三。今此与欲唯心集四。问答令和知。以其共成知众所作故。类余作法。咸须此四也。第二正作白舍。五分白二法舍。
第二广明舍中文二。初至子注亦如是中间要心依众和合舍。第二有二种舍已下究竟出宿舍。此二文中位有三舍前八分二。上六要心舍。次二作法舍。下二但一。谓持衣人出界宿。是以共出者同前义。总但三舍。若离而别说即十。又随事乃多。初门有二。初至八事。根本八舍。第二复有六种已下错互上八。有一百一十八句。前文有四。一悉举八数。二衣竟不竟已下次列八名。三若比丘已下牒名解释。四是为已下结八中前六。论云。要心失下二众法和合舍。德衣开法。受时至难。失时便易。第一句要心去舍。或受时要心。或可当出界时要心。但使决意去时。即失德衣。是名去舍。二竟失者。本无去舍心故。出界不舍。谓无下二衣。求得衣财。本要心作衣竟舍。后作衣遂本要心。是名竟舍。三不竟失者。亦无去要故。出界不舍。谓此人留下三衣财。置界内出界时要心。若言我息心不作衣。亦不还衣所者。谓不来至留衣界内。衣虽不竟。我舍功德衣。后时出界。亦不作衣。亦不还衣所。无有此要故。不竟亦舍。四失者。受时要心本为作衣故受。若失二衣失无所为。我即舍衣。本无去竟要故去。及衣竟不舍有失要故。今失遂本。故曰失舍。五望断舍亦无去要。受时要心。若至望处不得衣。若更有望续我不舍衣。前家断后无望续。我当舍衣后生。望处更无。后家望续。遂本要心。故曰望断舍。六闻舍者。本无去竟要故。故去竟不舍。但无受衣已要心出界外。若我闻僧舍时。我亦舍衣。后闻僧舍遂本要心。故曰闻舍。此闻通虚实。问若闻僧舍名闻要者。僧若舍竟何待要心。又若不作要闻应不失。今解闻者。谓闻僧中别人不受衣利。故名闻僧出衣。言出者。舍失之别名。上来六事。若无心要有六不失。第七受已出界僧和合舍。彼在界外置然失衣。若不知舍受利无罪。第八受已出界作衣竟不竟。本无要心故去竟不竟。不舍还在界内。共僧和合舍。故名共出。
第二文五。初有二六。第二有三个十五句。第三有两个十二句。第四有三个九句。第五二五句。先解初文。就未得衣作二六句。初六句。除上失衣。及望断二句。本无二要心故是。以不舍。事须除却。余六同上释。前四要心舍。次二依众失。问既未得衣。何有竟舍。解言受衣时未得财。下二衣故言未得。后得作衣故有竟舍。第二六句。除去及望断二句不失。余六如上义准。若以竟不竟闻。配于望断。二二除却。复有三六合五六句。余二非要阙而不论。既望断五六将去作头。有于四六但得。以竟不竟失闻配去。二二除之以成四六。若以望断配去。则不异前故也。次竟有三六。不竟二六。次闻配失故。一六合成十五个六。谓九十句也。次问对得衣。及得衣未得衣二门。亦应明此六舍以不。答义似不通。谓言已得衣中。举望断一对可有五六。若以去作头。但可成四五。以其已言得衣。何有望断。便是除三故也。余竟不竟等及得未得门亦尔。义中权故。不须更对二门辨也。故使文中但约未得。略明二六。若言三三除之四四除之。并亦无妨。准说可知。未得衣有十五句。次已得衣有十五句。次已得未得衣。谓受时得少许。未得者。谓受时余所未得故。亦十五句。上八事中。第七唯有界外失。不得有界内句。以其若来界内共僧出。即是第八不共僧出。别众不成。故无界内失句。余之七种。界外六要心。界内六要心。界内共出。谓本不出界故。若出界外还共僧出是。界外来共出句。即是十四。界外唯一。但十五也。初十二句。一家起望作三四句。初四句得所望衣。次中四句至望处不得衣。乃得非所望衣。末四句者同是望处。得一不得一。故曰得所望衣不得所望衣。各有竟不竟失望断。故有十二。此四之中。余三得衣。故于望断据不得。得不得合故有此四。问所以无余者。去闻界外共出。同不对衣故。所以无。次十二句同前。但对多家起望为异。次三九者。初得衣九未得衣九。次得衣未得九。初九者。界内闻。道路闻。至彼闻。各三如文故九。此言闻众僧舍衣者。谓僧中别人不受衣利。故言闻众僧。岂有闻僧欲舍方始作衣。有三要心耶。故言闻者。谓闻僧中别人不受衣利也。所以但三者。以对作衣。衣上有竟不竟失三故。其本欲出界作衣故。无去失不欲求衣。无望断闻。是位又衣上无闻。余二非要可知。故唯三三句。余二类尔。次二五句者。初五至余方。以在余方要心。故无去舍。本不求衣。无望断在余方起要。故非共出。故但有五。次五以乐静为异。准此有界外者。十二中亦应有。但彼专约求衣故无。
自下第二有八揵度。明其众法。
●拘睒弥揵度第九
五分拘瞻呵人四法。合羯磨法。若就断理德行。应名护法揵度。若据所断理事。应是斗诤揵度。今就斗诤起处立目。故曰拘睒弥。广集护法德行。故称揵度。分文有三。初至隔一人坐。正明斗诤所断理事。第二世尊往被举比丘已下至和合布萨。佛自断理。谐合彼此灭诤方轨。第三佛告优婆离已下法用既兴。付属弟子。现放成规。传通末代。初文所以举此诤者。一义欲彰护法德行故。须先出所护之事。二来缘中。比丘虽好心善念。以无善伴反成破坏。因以广明护法德行断理进否。故所以尔。文中分三。初至别部羯磨。先彰斗诤之过。第二时举罪比丘已下举前诤事具以启佛。第三佛言已下如来呵劝示其过相。前文分三。初至不成。对犯治举。即是僧与作不同住。二彼即往已下外求伴党。即是自作不同住。三彼被举随举已下能所乖分斗诤之损。第一文四句。一比丘犯戒。犯戒者。科举一事。论之尽得。见论。寄一律师法师。法师入厕不去洗水。律师言汝犯吉罗。遂举治以起诤兆。今者且约不剃发不揃抓。故言犯戒。二是中已下至非是不犯。详评是犯。三彼即和合举罪者。谓以不见举治。四犯罪比丘言已下道僧无过。治人不肯伏罪。即下五德中斗无利益故尔。此诤犯不犯事一见异。是言诤摄。反论羯磨成以不成。言事作。以佛判诤现前毗尼验之。故知言诤中收。
第三佛呵劝中文四。第一至同住处。如来呵劝。第二彼被举已下斗诤增炽。第三时众多比丘已下至云何重以白佛。第四佛言已下教安置处所。初文有三。第一至亦成就不犯。通举呵劝立两章门。第二何以故已下。双释前二。言两章门者。第一佛言此痴人破僧者。通呵能所。一谓所举不见犯比丘。求伴别部。故言破僧。二谓能举见犯比丘。无伴助举。致成乖别。故言破僧。此是呵章二门。第若彼如我所说已下通劝能所。和合成就。文言若彼如我所说等者。是所举不见犯比丘。佛语被举比丘。汝须外求善伴。顺从无违。第二汝若如我所说等者。是能举见犯比丘。佛语能举比丘僧。先行治罚者。还为解举。若能如是。彼此和合。羯磨说戒。俱时成就。故佛劝言。彼汝若我所说。并是成就不犯。汝等应尔。此是劝章门。何以故下释前二门。第一何以故者。何以我向呵。汝破僧义故。有二不同住。释初能所破僧义故。文中有五。一举二数。二何等者。假以微向。三彼比丘已下列二不同住。四云何已下解释二门。各三可知。前是所举。后是能举。五是为以已下结。第二何以故者。何以我向劝汝。能所成就义故。有二同住。释后能所成就义故。文中有四。谓少假微微言。余比前说。五分。若僧已破。于界内别作羯磨。如法如律者。亦名羯磨成就。恐不类此文。岂可如来破后劝诸比丘。大好成就义故。第二斗诤更增者。五分。高声骂詈吉罗。更相行击兰遮。三二文可知。
第二如来灭诤中文二。初至尽偈。佛劝能所。谐和彼此。趣灭方便道。二尔时世尊已下嘿偿舍去正明灭诤。前文中二。初明屏劝能所。二尊夜过已下集其二人。面劝能所。前文先劝不见犯被举比丘。二时世尊已下次劝见犯能举比丘。初文有五。一至外道劝犯罪者。见罪忏悔。若言不见。彼众僧等咸是三藏。国之所重。实是可惧。于中文二。初令见罪求悔。二何以故下。释劝所以。二彼犯罪比丘已下劝彼思念僧有威势。乃必以三举治我。三若彼比丘已下至迎逆观。既作举治。复夺三十五事。四若彼比丘已下别异住。既不同事。必生斗诤。令僧别异。五若比丘重此破僧事已下汝宜息诤。详崇无二。次劝能举。亦五可知。
对二人劝中文二。初长行劝。次以偈劝。长行文三。谓三劝三拒。初劝广文。谓引俗重事。尚有舍而和合。况汝默服。反计轻微。次汝等出家为道已下结劝应舍。
偈中分二。初十二偈。示其是非。晓喻息诤。通劝能所。第二处处已下四偈半论教能举比丘。谐和进否去住之仪。前文复二。初有六偈举事劝和。二次六偈举损益之理。劝以归和。初六初一者偈彰其诤过。必成破僧。二次一偈。诵前长生王事。次有四偈。正彰损益。劝修忍行。奄斗诤之尘。秽响外充。故曰众恶声流布。忍辱上行。名尊上法。于斯胜法。无心欣习。故曰不求因。于小忿遂致破僧。故曰乃至亦不以余事。谓不由大重事也。第三文汝曹等者。彰不忍过。更增不断。次种种偈者。彰忍能除怨。次以怨偈者。忍行多益。次亦不偈者。益及自他。掩斗诤六尘。第二六偈三对。初有二偈。举善恶二理。晓喻以劝。第二二偈。行有违失劝。次有二偈。服为道标。愚智二人。有称不称。先解初二。先非后是。凶恶不忍。正招生死。危朽之法名曰无坚。反谓胜健。故言说坚牢。忍辱柔和体是胜行名曰坚牢。反谓[儜-心+必]劣。故言说不坚。心迷非之是理不称圣教。故曰堕耶忆念中。此举令弃。次偈如是知非如见。故曰乃至知不坚等。称法而谈。故曰入于正念中。次二初偈。行有违失。识非须弃。上半喻说。下半法合。斗诤比丘。秉三毒在坏。能破三善。故曰犹如人执箭。放从身口恣意忿竞。义同执缓。意欲害彼。垢从心出。反自缠缚。受多苦楚。义同自伤手。沙门合上犹如人。不善良合上箭执缓。增益于地狱。合上自伤手。次偈行无违失。举是劝修。汝等比丘。恒起三善之心。能破三毒。故曰若能善执箭。内善调伏。勤修三善。义同执急。善因既成。反资身受乐。故曰不伤手。沙门合上若能善。自良合上箭执急。便得生善道。合上不伤手。此举是劝修。次二初偈举服尊而德卑。宜自愧耻。德不称服。服是忍铠故。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行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令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是故须弃。次偈若行忍嘿。伏于怨诤。德服相称。显益令修。第二劝能举中。初二偈半。教众主比丘。于己无损住。有损应去。二次两偈。若得善伴众可断理应住。无伴不可断理应去。初偈虽无善伴。然于己无损。理宜谨意。勿与同见。次偈半。既无良伴。于己复损。事必难处宜舍去。如山顶野象。即上能举。不得善伴。汝可舍去。莫与之诤。二次二者。初偈得伴众可断理。宜应处众。故曰如偈说。次无良伴。众难纲维。反生诽谤。宜速舍去。故曰乃至无事。如野象言教比丘作下嘿摈舍去之由兆也。
第二灭诤文二。初至遂无有利养。嘿摈舍去。第二作如是念。伏罪解举。正是灭诤。前文中二。先佛嘿一舍。因兹即作断利养方便。二拘睒弥已下诸人嘿摈斗诤比丘。伏罪方便也。正灭中文四。初至具白世尊。被举比丘。恩??伏罪。第二世尊告比丘已下以其归伏佛为刊定。第三若彼比丘顺从已下以其伏罪教僧解举。第四佛言听作白羯磨下乖替既久。制非时和合。此等四文。反前缘说可知。前文分三。初至舍卫国。由前断利请佛谓灭。第二舍利弗已下请佛瞻待恶比丘之法。第三尔时被举比丘道路已下。自验己非。展转告知。请求启佛。
第二请中。四众文四。比丘请有四。一知是法非法。二请安处所。三请与利养。四请坐起。第二尼请。一请知法非法。二请教授。五分。从如法比丘求五事。半月教授。依安居请自恣。受大戒行半月法。三四俗众。于中文各二。知法非法。二明利物非时。和合文三。初作白和合。二忧婆白佛已下。问其前后。三佛言自今已去已下或可布萨白及布萨。此之二法。科行事。
第三付属中文三。初至五种犯罪人。教护法人。所断理事。有治不治。二长老忧婆已下请断理人。具几德行。佛言五德。方堪匡众。第三忧婆已下更复重请五德已知。未审。有何胜美。佛为具答。持戒净等。前文有三。第一举数。二征数。三列五人。五中分二。初之三人。虽有实罪。或众不和。或僧数不满。若行治法。令僧斗诤。反成破僧。不名护法。但可殷喻语言。汝若见罪。应当忏悔。不须断理。即成护法之德。此第一人。正当缘起。是不合治。治成破僧。欲令识知因列余四。初一是对别人罪。谓提罪已下。二是残罪故僧中悔。三是乞钵故。于此僧中悔。后之二人。众和数满。要须治罚。方成护法。若置而不治。非迬众之德。初一恶马治者。以其此人作过无惭。轻僧解拒。理在难容。众并见闻。犯非虚谬。不待自言。即行治法。文中有三。谓法喻合。不应求听等者。屏处作过。若为举来。必须求听。假得自言。方行治罚。此既对众。公作非虚。义同自言及求听。故曰不应求听如是。此即是听。次三举者。屏为实犯。为他所举。迷情谬执。故须举治。又恶马者。事罪俱不引故。次三举治者。引事不引罪故。
第二护法德中文五。一优婆离问。二佛言已下。总以酬答。三何等五者。假以征举。四欲作事已下别列。五法优婆离已下结成断理。优婆离以见所断理事。即有合否。未审能断理成就几法。堪行迬救。故须设问。第二佛答五法者得。第四别列。一实不实。实谓犯。不实者清净无过。不应作者。谓不须治。第二比丘已下事虽是实。明有利无利。利者谓因此举。改恶从善。不利者。谓前人拒违不忏。反生情忿。三若知此事利益已下明时非时。时谓僧数满无沙弥俗人时。事顺应法故言时。非时者。谓众咸有沙弥等。事不应法故。四若知事时作已下明僧和破。五若比丘作事已下良伴有无。无不应作。此即对前缘起中事。治罚斗德。但有实犯。无下四法。致僧令破故。
第三文中。先问下答。问中上半偈。领佛上言。叹说利益。下半偈问也。佛为僧说所断理事。能迬众德进否之语。故曰为僧说是语。此领前说。益润无穷。可永为心轨。故曰义利决定故。又问此人更须者何。胜美之相。能持上法。处众断理。秉法牢固。难可阻伏。故言云何得知胜比丘得坚持。第二答中文二。初至若海众不驱。明持律功德。善达持犯。堪作断理。光道益时。第二如是人应劝已下备德之人。详心推举。处众断理。前有十偈善持律藏。
第二五言偈已下深识持犯。初之一偈。戒品坚牢。次怨家一偈。善胜诸怨。三有二偈。决断无畏。四次二偈。善能开解。五次四偈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此五之中。初一自行。次三迬众益物。末一自行众法。二行善成秉法被时。常为网统。
次释文善修对治。离上二扁。不善业思。故曰第一等。持下三篇。威仪无有违失。故曰自端身等。持破相违。义同怨家。内心清净。独绝于彼。无能见过。呵所不应。故言不能如法呵。彼能结得是者。谓持律人越逾彼故。结得离彼反呵之语。故曰也。次二断决无畏者。既无瑕衅处断理。情无怯惮。初偈牒人立二门。彼住如是等者。牒持律人。得无畏说者。无畏门。无疑难者。决断门。次偈上句释无畏。次句解决断。次二善能开解者。初偈速捷之智。故曰九十答等。次偈非但速答。亦能广解。故曰应答诸问心无异。第五初偈离慢。凡入众中。须自卑下。故言恭敬。恭敬者。身口敬相。言长老已下。举所敬境。母论。无夏至九夏是下坐。十夏至十九是中坐。二十至四十九夏是上坐。五十夏已下至是耆年长老。次一偈半。知善所断理事。能说因本者。谓识四诤根原故。善分别者。后解药病相对。殄灭之轨故。次下二句。对起诤人。以法决了。解逾于彼。故曰乃至不能得其胜等。次下三句。德堪众主言。初句调伏者。解能伏物故。次句师教不亏者。言必施用。堪为训导。不为缘故。次庄严等者。宰任玄强。悦可众心故。次达持犯。若犯如是事。谓善识二种犯相。不犯者。谓专精不犯。得罪除者。谓能悔人。此垢牒前犯。二牒前不犯句。善识持犯。了了分明。故曰俱知。次下三句。亦是所断事。知垢句者。谓前三人直言应悔故。次句下二人作二治罚出众故。故曰众所遗。次句是举。次反显其非。第二如是人已下。劝僧许举。于中初五句。劝当处众。应如是知。次能作不自高已下三句。彰能离慢。次下二句结成护法。
●瞻波揵度第十
既有护人。必须所秉。是故须明。就法应言羯磨揵度。今就说处。以标其目。故曰瞻波。就中文二。初尽呵责已来。非法举非以彰过缘。第二告诸比丘已下。广明羯磨如非之相。
过缘文二。初至施行非法治举。情疑成否。疑念在心。理须咨决。是故第二尔时夺比丘持衣已下举以启佛。发觉呵责。前文复三。初止不供养。第二从客比丘已下至举此比丘者。无事被治。第三彼比丘作是念已下情疑成否。白佛文二。第一进诣佛所。启请上三。佛决是非。第二时彼客比丘已下对问自言。正辨呵责。第一请中文五。至住一面已来。进诣致?。第二世尊殷劳客比丘已下至道路不疲。殷问安不。第三汝比丘从何所来已下乃至施行问其来方。即陈上三请决成否。第四佛告比丘已下至不成就。佛判是非。第五汝比丘可还去已下佛与为伴。前揵度中。对诤执情。是故不得即定是非。要待伏罪首??。方为刊正。今此文中。据本无诤。佛即判定。主是客非。佛与之为伴。第二客比丘文五。一明礼觐。二问案否。三问言汝从何所来已下问其来方。四问言彼颇有已下。因取自言。五尔时已下。正明呵责。
就第二广明如非相中者。昔来科释文分为两。初则略明人法是非。第二四满数已下广辨人法是非。就广明中。复分为二。谓四僧已前广上人是非。第二六群作非法非毗尼已下广前法是非也。如此科释者。良谓不然。以四僧以前重秉叠法者。即是法非。何以判言广人是非。七非之中。及下诸文。亦有和别。第八第九。乃至解不解。驱不驱中。咸有人是非。宁得专说为法是非耶。故今解者。随文义别。且从一相科约。以为十一段文。此十一文者。或可当分自有略广本非。初略后广。所辨如非。更含多种如非。不得专云人是非法是非。将欲释文。先小第四辨定非之体状。
初门者。此中随文有其十一。第一对缘举其四非。以为相个二法。结应不应。对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二四满数已下就满呵应不应。约对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三时六群一人举一人已下就体未成僧。或所为是僧。亦不应相秉治。约对白等三法。单辨其非。第四时六群重作羯磨已下寄治人罪诤。不得重秉。增加叠法。约白等三法。单辨其非。第五尔时佛告比丘四种僧已下用僧分齐。对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六尔时六群作非法非毗尼已下就事法与人呵不止等。约对白二白四。以辨如非。第七优婆问下寄问疑滞。傍秉余法。药不当病。约对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八异住处众僧已下我曹解作。及对众秉法。临事难成。约对白等三法。单辨其非。第九有住处众僧已下寄众共诤非。约对白等三法。为彰是非微细。识否如非。第十优婆已下问答疑滞。约人法解不解。以辨如非。第十一忧波问已下对约对人法驱不驱。以辨如非。
第二门者。前科文名字。即是当分之中。所明宗意。辨不异前。然此十一文中。除第三第四第八已。余之八段具如非。谓初文中。先列四非束为二。非不应作。二如应作。第二文中满数即如。不足者非。不应呵者呵。不成非。应呵者呵。成不止非。自外六文。如非相显。可随义说之。凡举非者。识非须离。明如法者。解如遵行。故此八文。并列如非。相对而辨。以斯义故。第三第四第八。此三段中。单出非法一边。略不举如者。理少不足也。亦须准余八文。双彰非如者。是谓第三中如者。即僧治一二三应秉故如。第四中如者不重故如。第八文中。不作问者。非法称法故如也。是即十一文中。各具如非。便成二十二个法。相对辨之。为以略故。但有十九法也。今据宗科文。非如相对故。唯十一段也。是十一中。第七第十第十一。此三寄优婆问答。以显非如。第九众共诤非。七见不同。佛自刊正。二是法语。五非法语。为彰七见。识否如非。余之七文。咸因比丘。对事兴非。致令大圣广定如非。佛之在世。犹尚如然者。斯亦远表季运众轨。或落非法之由兆也。
第三门如非多少者。上下捡勘。有十四种非也。谓第二满呵文中。有其二非。一不满数非。二不满数非。人呵不止非。第三体未成僧。或所为是僧。不得亦秉治非。第四重秉垒法非。第五非法非毗尼等七非。即是十一。第十一傍秉余法药不当非。第十三约对人法解不解非。第十四约对人法驱不驱非也。问七非之中。已有呵不止非。何故初满呵中。复明呵不止非也。答七中呵不止者。谓善比丘等六番。前二十八人。即此第二文中。第四俱句是个。此第二文中。第二句乃是不满数人。成呵不止非。不同于彼故。别为第二非也。问下四僧中。亦有不足人等。所以此中复有不满数非。答下四僧中。止取少灭不足。设明二十三人者。此中摄也。今此满呵文中。专约二十八人。体不足者。为此文中不言少一人。故不足也。以满对呵应不应义说故。明亦异于下文也。问来六文所列七种非。非法非毗尼等。七非中无。故知七非。且从起说。收非不尽。具论上下十四种非。今此十四然亦义中不尽。若以四法现前验之。此十四中。但有僧人法三种现前。全无界现前处如非故。谓隔河道远相接。错涉戒场。上说恣分衣。或结界不成。落余非等是。若以此一加文中十四。便成十五。谓第十五结界不成。错涉差互非。细论如非。不越斯也。此谓收问十一段中。七段之文。以成十四种非。及加处之如非故。有十五也。以其第五段文。直明用僧分齐。若也初文第八第九。文意虽殊。论其非如体不异七。遂不更别说为如非也。如问所论十五非。各异不同。即此揵度。收罗非如。作法方轨略亦周具。秉众法者。岂不须知。上代已来。但说七非。不曾细寻此理者。斯亦失矣。然此十五。应说一切诸法。科落一非。即所非限。所收秉法。行事甚成。难称一切诸法。可准而知之。又此五十种非。更作一法数之亦好。是中两个七非。第一七者。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别。三非法和。四法别众。五似法别众。六似法和合众。七呵不止也。第二七者。一不满数非。二不满数人呵不止非。三体未成僧亦秉治非。四不得重秉增加叠法非。五傍秉余法药不当病非。六约对人法解不解非。七约对人法驱不驱非也。更加结界不成。错涉差互非。便成十五非如也。第四定非体者。第一七非如下。七非中辨余之八种。不满数人。呵不止非者。虽能呵人。具不具别如论非。类同前七中说也。二者不满数非。有二十八人。尼虽具戒。形报异类。身口业殊。故不满数。比丘对尼。反说亦尔。式叉等三身口之业。斗不具足故。十三难者。即十三难体是灭应灭。以身口作止恶业为体。三举者。耶见人。身口业。是神足等。五身之业色为状也。所为人者。即所为人身口二业现前。是所斟量故。不得满数。不满数人。呵不止非。虽能呵人。具不具别非。体同七非说也。体未成僧非者。即三人等已下。身口业也。增加叠法。药不当病。此之二非。口业声性。名句味为体。解不解驱不驱。总以论者。用口业声性。名句味作止业为体。谓应解不解。应驱不驱。是口止业。不应解便解。不应驱便驱。是口作业也。结界不成错涉差互非者。以错涉相接故。或落余非故。故不成结。即无作法。限约分齐。假有作法。限约复差互。可应故非。
自下随文。昔来解释。从四满数已下至四僧已来之四段。次第生起。相因而兴。或可如是今之解者。具从十一段文释之。先解初文有三。第一举数故。言告诸比丘四种羯磨。第二次列四名。于此四中。初一法非。下三人法相参。言非法别者。人法俱非。次非法和者。法非人如。次法别众者。法如人非也。上来四句。合有七个法也。第三定是非。应不应者。合上五非。为人法二非。故言是中二羯磨。言非法者。收上三句中。三个非法。言别众者。举上二四句中。两个别众。故言此二不应作。言法羯磨者。举第四中法。言和合者。举第三中和。故言此二应作也。中辨人法二非。收非义不尽。其事非者。正当缘起。此全不明。故知略也。亦可初非。直言非法者。亦含事非。但是总略也。释文虽尔。须以五门分别。第一先定非如之体。二约对白等三法。辨相通塞。第三对僧分别。第四约处分别。第五对事分别。
初门者。所列四非。是其非体。第一非法。或容更总余非故。直言非法。羯磨下之三非。人法互非者。以人秉法故。使互有如非。亦落非限。故斯四者。明知是其非体。相对而明。都有七个法也。下束其七中。三个法非。两个人非。名为二非。一个法如一个人如。名为两如者。但是结示。上四有应作不应作。此便不是非如体也。所以然者。如文中言是中二羯磨不应作。非法羯磨。别众羯磨。岂可非法。离人之所秉。若和人所秉。即当第三非法和。若别人所秉。便是第二非法别。宁容直言非法羯磨。不应作等者。别成二非之体。为斯昔来说具非多少。皆云略二增四等言者不然。以无二非别相故尔。二非既尔。两如应作者。义比亦然。但是合成如法也。
第二对白等三法辨者。此之四非。贯通一切白等三法。谓百一或一百四十五法。咸悉具有也。言白中四者。文句增减。即是初非。一白处作。二白别众而秉。即第二非。一白处作。二白人和秉故。即第三非如。白法别众秉故。是第四非也。白二白四四非者。增减及事非。第一非也。为此作白。为彼事羯磨。名非法别众秉故。第二非也。非法同前人和秉故。第三非也。如法作白作羯磨。名之为法别众秉故。第四非也。对白等三法。四非相别。其理既然。一切诸法。准而说之。
第三约僧辨者。四僧所秉。虽有宽狭。白等三法。咸有四非。明此四僧。亦通有四非也。
第四处者。谓自然作法及大小等。于此位二事。四辨随事。十一诸界等。秉法处中。咸悉得有四非之义。即是遍在诸处也。以其所秉之法。通一切白等。故使四非亦贯说诸处。乃可以法对处。自有通局。如论四非贯通诸处。
第五事者。一为情道。如忆念不痴罪处所受戒七羯磨等。二为非情。如结诸界结净地等。三情非情合。谓处分离衣六年等。斯之所为。对事举非。并得成此四非义也。
第二段文有三。第一举数。言四满数者。非四皆满。从初受名。故曰四满数也。第二次列四名。第三牒名解释。四羯磨人。情过轻微。治法亦轻。故得满数。以行法在己。入不呵限。文但列三。无遮不至者。略而不举也。欲受戒人。以未有戒故。不得满数。根本事重。是以听呵。俱不得中二十八人。广说可知。俱得之中有六。一善比丘反上二十二人。同一界住反上二人。同一住。谓舒手内反别住。同一界反戒场。次有三人。直相当反六乃至语傍人。反上所为人。若不自呵。或语傍人。此亦成呵。亦既成呵。明知非是所为之人。故五分云。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坐闻。是为成呵。准此文时。虽不对秉法人语。直共比坐。评论成否。亦成呵限也。文虽如是。须以六门分别。第一满呵相对分别。第二就人多少尽否分别。第三对白等三法宽狭。通塞分别。第四对僧分别。第五就处分别。第六对事分别。
初门者。满数故如应呵故。有呵不止非。不满数非者。然不应呵。呵不成呵非。此谓一往满不满相对如斯。若约此中四句者。初与第四此之两句。并是满数有应呵不应呵。二三两句。俱不满数。有应呵不应呵。又以呵应不应。对满不满者。谓应呵有不满及满。即二四两句。是不应呵。有满不满者。初三两句是。若欲辨此四句非。有无多少者。第四句唯有呵不止非。第三句单有不满数非。第二句中。欲受戒人故。有不满数非。佛听呵故。有呵不止非。第一句满故。无不满非。不应呵故亦无呵不止非也。问此言呵应不应者。是何等呵耶。答泛论呵者。含有二义。一谓情乖故呵。呵成别众。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今此呵者。但据情同。呵不止非以说之。所以知者。如第二句不满得呵者。得成其呵不止非。岂有别众义耶。故知余句。并约呵不止说也。亦可双望二呵。辨应不应。初句者。被治人故。不成呵不止。得满数故。呵成别众。是则应呵。文对初义。故言不应呵。第二句不满数故。呵不成别。事重听呵。呵成呵不止。第三俱句。不成二呵。不满数故。呵不成别。不合呵故。不成呵不止。第四俱句。并成二呵。是满数人。呵即成别。清净无过。呵成不止。
第二约人多少者。第三句不满数。不得呵者二十八人。此据体不足数。及治重者。说之故尔。若以义求。谓更须取呵责等四。别住等四。并罪处所。合有九人。以其并夺三十五事故。配二十八人。都有三十七人。还对作此九事之时。即成三十七人。不得满数。复不得呵。故覆藏犍度云。别住等四。不得五足数也。明呵责等五人。类亦数然。除斯九事。已外诸事。但有二十八人。不满不得呵。今但据余事。不望此九。故言二十八。以彼九人。非体不足故尔。第四句。对番二十八。故言若善比丘等。六反即是满而合呵。若对反三十七人者。应加第七。谓非被治等九人。即反三十七人也。初句应有九人。文但列三。少遮不至。及别住等四。罪处所等六人者略也。第二句。但有欲受戒者。一人最是狭少。以义而言。理通男女二报也。
第三约法辨者。第三句通白等三位。一百四十五法。并是不满数。不得呵。然三十七人俱句者。唯对呵责等九个白四。若取二十八人。俱句除前九已。即是通余一切白等三法也。第四俱句者。若以七反前七人者。唯九个白四。若以六句。反前二十八人。即是通余一切白等三法。第一句除九个白四。说余白等三法。第二句者。专局受戒法中。戒师之白。及白四法通男女。不行余法也。
第四约僧分别者。第一句通五十两僧。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及二十人僧。已余四人僧中。理亦通有。第二句者十人僧全五人僧中少分。余二僧无第三句。但据文中二十八人。不满不得呵者。即通四僧。若也立义。须加九人。为三十七人俱句者。唯二十人僧。及四人僧中。八个白四。不圣余法。五十两僧之中。全不说有。又若对除此之九事。局据二十八人俱句者。得通五十两僧。及四人僧内。除八个白四。已得在其余法中。第四俱句者。若也依文。以六反前二十八人。俱句者。通五十两僧。及四人僧内。除八个白四。已得在其余法中。第四俱句者。若也依文。以反前二十八人俱句者。于四僧若加义被治等九人。以七反前三十七人俱句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中。八个白四。不忓余法。五十两僧。全不得有。若也对除此之九事。局据二十八人。俱句得通五十两僧。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已得在其余法中。
第五约处。局作法说。于大小不在自然中。以其不对结界事故。余之三句处。说自然等一十一界。为其得对结界事故。
第六约事者。亦通一切。准说可知。
第三体未成僧。不得互秉治中文四。一六群起非。二比丘启佛。三佛言已下道不得作。四若一人一已下佛判不成也。造过之中。十三句非。谓一二三人中。各有四句。僧中但一故尔。余之文二。亦俱十三。除第二启佛之中略也。须以二门分别。一者约人。二者对法。言对人者。以体未成僧。若据第十三句。虽体是僧。若所为是僧。并名人非。谓一二三不得。始举四境。及僧举僧等。故十三句也。略不辨如。谓得治举一二三等是也。文寄违情治法。若也准说一切顺情。及为众秉作等。如处分离衣。六年杖囊。结诸界等。一二三人等。悉不合秉也。余之三僧。应不摄在。僧分齐中论之也。言约法者。文寄治人似专白四准其道理。余三僧所秉。亦通一切白等三法。若此体未成僧。一二三人等。秉如斯法。并悉成非故尔。五人等三僧。所秉应否。亦在分齐中辨也。其处通局。及所为事等。可准而知之。不更烦篌。下皆类然。
第四重秉叠法非中文三。初明造过。次举白佛。次判不得略无。第四判其不成也。造非中。谓七羯磨。别住等四。七毗尼等。合有十八。谓约治人治罪弥诤等法论之。且举应与呵责。乃作十八重法也。一义释时根本呵责法者。得成以药病相当故。就上重作摈等十七者。并皆不成。以其药病不相当故。乃至如单覆地。亦各十八。合三百二十四番。重秉叠法。于中十八者。成余三百六。咸不成就也。又复更解根本十八。并亦不成。以其本作呵责治之。何因呵责。法上增加叠法。重秉十七。岂可不是呵责治。上乘增所作。故并非法。若此成者。如一白处作。二白亦应成就。然初白称法。不合重故。判以为非。故此亦尔。呵责既尔。余法亦然理通一切。不唯十八也。二门分别。一先约法。第二对僧。言约法者。文寄十八法辨之。计其道理。亦通白等三法。谓一百四十五中。除三僧所秉自恣等十三个法。余一百三十二法。科将一法。作头重秉余法。乘加叠法。并是增非。即是菩萨其根本。合成一百三十二个重非。余一百三十一法。亦各具此。尔许重非。便成一百三十二个。一百三十二非。五人僧等三僧。各于当分所。秉以重非。准说可知。言对僧者。此之四僧。皆有重义。但是垒法。咸悉不成。且四人僧中。所秉多重非。亦多五人等三。所秉事狭。重非遂少。可准而说之。亦可既云重秉之非。但是重有何宽狭。四僧齐一百四十五个。一百四十五非也。
第五用僧分齐。其文有四。一举四数。二列四名。三是中已下用僧分齐。四若应四人已下足数不足数。四种僧义。四门分别。第一列数解释。第二立四所以。第三解除妨难。第四人法相对。
初门有三。第一总明释名辨体。二须四五等所以。三用僧分齐。论僧差别。略列四种。四人五人十二十等。所言僧者。西国云僧伽。此云和合众。但以众名正悉于僧和。是众家义用故。总言和合众。和合有二种。一者理和非此所明。二是事和僧。事和有二种。谓羯磨说戒。与此和法相应。同崇莫二。目之为僧。故曰四种僧。次辨体者。若依萨婆多宗。即以四比丘五阴为体。若成实论者。合用异本。谓四人和聚。有其假用。然用无别体。还以实法五阴。为假用之体。若出和合体者。俱舍论。问僧和合有何性。答不隐没无记行阴摄。僧破亦尔。
第二门须四人等所以者。要四人已上。作法方成。有阴罪灭诤。始名为僧。且如说戒一人。秉说一人。上座一人。唱白三人。秉众下至一人听戒。四人和合。始可名僧。若三人已下即??此义。亦可法尔。须四故。心论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是故须四。言五人僧者。义通受随。随谓自恣。举罪治罚。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尔受日处分。离衣六年等。亦须五人。应五人收。答受日为别。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若尔功德衣为众。应是五人僧耶。答有得利不得利。故亦非类。今自恣者。一则为僧异受日等。二五皆自恣。不同德衣故。是五人僧。问为差治故须五者。正差正治。是五以不。答差治四人僧。问何时五人僧用耶。答正自恣是。所以尔者。本为举罪。若但四人。不成差。不成治。举义则??故。始终须五。方成恣举。正取白竟。受自恣时。是五人用。以其但明三非。及遮时以说。故知专取自恣时。为五人僧用也。边地受戒五人者。谓以中边折半。如受日三等。羯磨对事。为三之类故尔。十人僧者。凡夫因善微浅。要假十众。善心殷笃。方发戒品。称彼情乐。故制十人。问边地出罪。在十人摄不。解云。不开所以尔者。欲明大圣见俗网羁缠。生善极难。边僧悕甚。若不开五人。永绝出路。开成得益。论忏不开者。佛法难逢。秉心宜固。反以无惭。违禁兴犯。若开十人忏者。增长诸恶故。是以文中。不言十人僧者。在中国除出罪。二十人僧者。为比丘以守悉不牢。中间亏缺。为障处深。垢缠弥厚。可悔中。重救拔事难。自非强缘。无以除弥。称彼事故。制二十人也。
第三门。对文说之。第二门僧四位二。前两法尔。后二遂情法尔。二者四为成说。防未起之非。五为成恣。除已起之罪。遂情为十二十者。言十人僧。为欲生善二十人僧。无求灭恶。位事通论。离不成四僧。又约受随分别。五十人对受立。二边中别故。四人二十随中立两。已未不同。故但四僧。以一切法。无过受随。摄法斯尽。故约受随。立四僧也。问忏重偷兰境。须八人。所以不立八人僧耶。答言须八人。乃余部所论。今此律所明大众者。若四若过。故知若忏偷兰之境。四人僧摄。又此文中四人僧者。但除余三。不甄悔兰。五人除二。故知更无八人僧也。又五分言。无量比丘僧者。彼直列名。更无别用。此虽不辨。义亦同有。是以下文况复过二十者。即是无量之一义也。第三门所以四僧。减则不成。过则成就。羯磨教法。过成减不成。答僧和详集。许无乖别。若定制数。必有乖别。是以过成。不详辨事。是以不成法则不尔。无乖别之过。故使过减。俱不成就。又羯磨教法。要称圣教。佛说楷准。若过则增益凡语。若减缺于圣说。故无过减。然制僧数定。岂非圣教。但今集者。不是圣教过则弥善与法非类。若依只律。应二十众作羯磨。十众作不成。乃至应五人作。四人不成应作。白二羯磨。白一不成。乃至应单白。而作求听。羯磨不成。若应作求听作白成就。乃至应作白一。乃作白三成就。应四众羯磨。若五众作。乃至应十。而二十众作成就。是名羯磨法。是即人法一类也。
第四门。所以能秉有四。所秉唯三者。解言非是一僧不得秉其三法。四僧通用三法。但以受随情法。故立四僧。法中立三旨。就所作事。有上中下三品异故。对斯三义。立三羯磨。戒自恣僧。所常行情和。则易单白量。可即能辨事。故立单白羯磨。如受曰离衣杖囊处分。事非常行情和。次难一白表宣一羯磨。量其可否。方得辨事。故须白二羯磨。如受忏治人等。事当上品情和。最难白非。一白牒事。表宣三羯磨。量其可否。何能辨事。故须白四。若尔忆念等。三亦者为三品。俱同白四者何。答以细分有九故。于上品中。复分三品。俱白四也。
次释文。是中已下彰用僧分齐。于中须以两门分别。第一约人。第二约人。复三。一对比丘。第二对尼。第三二众对否。初门对比丘者位三。谓一众多僧有四。别众多一人。局在四五。所以尔者。十人二十人者。必专僧秉无下二用。以为别人遂情故尔。四人五人。此之二僧。以通常行制令作故。法即有三。谓心念三语羯磨。对此三法。人有三用。四有两众多。五有三众多。一人随前二也。于中位二。第一望三位各局者。于中自三。第一自有局一人。如忏吉罗者。是一人法也。第二局对众多人。如受衣钵药净施忏三四篇等是。若此律大众悔兰。三阶中。亦有三人也。除安居。此等法尔。须一人二人。第三事专局僧。如结诸界处分离衣六年痴狂。七羯磨罪处所等。第二用通三位。谓僧众多一人。如说戒自恣。二种分衣。及以舍堕。有人对多。无便对少。而对一人舍者。谓以僧众多一人。为忏罪境。不同说恣等。四中一人者。须秉心念法也。若论别众。对余得否亦可知。又复对法各作不作亦可知。虽可四五所为通别。今局明僧僧位。已上是僧秉法。众多已下??而不论。问如说恣等。通僧众多一人。所为事同。有何异相。专此明僧众多一人。简而不摄。答异相众故尔。一秉人多少。二法不同。三处有通局。四欲无欲异。五别众多少。谓或三二一为斯异故。且局诸僧。问四人唯四为过得耶。余三亦尔。答对此四僧。少非僧用。故文言四人少。一人者非法多则成就。故文言况复过二十。问相状如何。答如虽五人十人二十百千人等。但除四事减四人僧摄。文言一切应作。除于二事。但为恣并五人收。余二可知。此据约事取人。以明分齐。问何以不言二十。除说恣等。答在上通下。得为多用。下辨上故。有相望说。除四人用宽。余次第渐狭。第二对尼通塞。唯比丘说。第三二众对否。以彰分齐。受等三法。得为尼作故。教授自恣。各行僧法。片有交涉。余法皆无。准此行法二部。四僧俱有交涉。用之分齐。十律。佛言。受戒等三比丘。得与尼作余不得作不礼不共语不供养尼为僧作。
第二就法辨分齐者。前言对说立四。乃至二十。对出罪等为四。但说戒乃至二十。唯得出罪。为此四僧。并得通秉三法。答此通秉一切。如四人尚秉。何况余三。此总相说其别相者。唯四人僧。所秉说三。体成僧故。如说等单白。差人等白二。呵责等白四。以其所秉不过有二。谓说戒及羯磨故尔。如上立四。且对一法。非谓四人不秉三也。问若通秉三者。何以除恣受等者。答此谓除事。不是除法。此谓约事。除一单白。及三白四等。余皆秉之。故言一切羯磨。应作五人。就通亦秉三法。约事辨用。唯有一白白四。是五人除二白四。若有秉者。而四人中。收十人唯一白四等。除一单白一四白四。若有秉三法者。亦并四人中。摄二十人者。但秉出罪。除五人十人。所秉设作诸法。余皆四收。四人用宽。体成僧故。余三便狭。以就僧位中。约事须立故尔。文如义说者。应四人羯磨已下。明不足数义。谓四人少一人。非法毗尼故。文言少一人不得作法。便以余二十三人。为第四人作。是不足。不足者。尼是异众。故下三众等。及十三难。非具戒故。举摈等。五不清净故。所为人者。是所斟量故不足。若以足数反前。应有其两。一善比丘反二十。二乃至语谤人。反所为人。此文略而不反。亦可但简不足故尔。其不足中。十三难者。本受不得。故灭应灭者。今犯重故。问前四满数中。二十八人。今此所以无余五者。答此取在坐不足者。说别住等。五来即数故。所以不说。若尔身若在坐。即成呵满。何故彼有。答欲明遥呵。不成呵故。若尔为显不成遥足。解言。此举四种僧等故。对少一人中。摄上不举四僧等。对何辨少。所以尔者。此处专解不足数义。何故不足。少故不足。何处去少。谓别住神足故。少但言少一。隐余名字故。唯列二十三人。前文通解呵满。若言少人者。对满可尔。呵义不顺。正是少人。岂可由少。呵不成呵。如四人三人二人。亦有应呵别故。故彼不得举少一人。摄别住等。以无可摄故。广列二十八也。四人僧中。广解不足。余三类尔。故言五十人二十人。僧亦如是。
第六就事法。与人呵不止等。以辨如非者。于中文四。一六群造非。二举以启尊。三佛判不应。四云何已下举章广释。非如之相。将欲解文。先料简义七非五门分别。第一举所依三法。生非多少。第二列数释名。辨其体相。第三名体有无。第四总别。第五摄非尽否。若讲文者。第二第三对此文解。第一下两义须悬说。先解初门。谓此七法总而言之。不离三法故尔。言三法者。如白羯磨。白二白四。此三须意可知。次释具非。昔来释云。单白一法。略二增三。次四广五白二白。四略二增四。次五广七也。如上解初文中。说其二非者。无别二非别体即四非者。是既有此理故。今不应更言略为二非之言。但可言道略三。次四广五。若白二白四略四。次五广至七非也。亦可白二白四。始从一非。终尽其七问。言略三等者。且约文说。并引文可知。今所论七。谓从白二白四两法中来也。若欲略辨同异者。问三非中。非法别等三。与七中非法别等三。有何异耶。答白中非法。如为说戒。乃作自恣之白。余二比说可知。亦可一白处作二白。名为非法。余二此说亦尔。七中非法别者。为此事作白为彼羯磨。余二比说可知。问白二白四中。略四初非。与七初中非。并言非法。此有何异。答四初非法。不摄下三白此事等。又可不摄下三。一白处作两白。余之非等。容可初非中收。七初便狭。以其离出下余六非故。使七初狭于四初也。自余非等。互相比挍。可类而说之。若举白等三法。约十五非说者。如论单白四十三法中。二众戒师。一个单白。始生一非极。至一十三非。以无二似非故。余四十白。始起一非。终具十二。又除下满数人。呵不止非故尔。若白二白四一百二法中。除二众受具白四本法白四。此三白四。始从一非。终具十五。余之九十九法。但可乃至一十四非。又除不满数人。呵不止非故尔。若三法生非多少极至。如是不得。直约一个七非说者。余尔许非。欲置何处秉法。行事可审思之。
第二门三。第一举列七非之。名非出妄情。事乃众多。或从起说。或可约略且辨七非。谓非法非毗尼羯磨。乃至第七呵不止羯磨。羯磨通名。谓是办事。其别名者。作无轨则名为非法。不能灭恶生善。是非毗尼。故言非法非毗尼羯磨。此实不能辨事。所以言羯磨。以其非法非毗尼。作他辨事。故言辨事。余皆类然。第二辨体有两。一就事法与人相对辨体。二约业性办体。言就事等者。其唯人法。与事呵不止等。以成七非。位以为三。初一法事辨非。次五人法相参辨非未一。不止以辨非。第二人法五中。非似二别。人法俱非。非似二和法非人如法别众。一法如人非问。若以义求法。位有五。谓非法非毗尼。一非法。二似法。三法。四呵不止。五以此五法。对人和别。应各为两。便可为十。所以但七耶。解言。法和是如。故所以无言呵者。不呵是非。因呵以生非。既不是非。何须对呵。以分和别。又所呵通如非。即呵前六。若对和别与前异。摄非不周故。直言不止。初非一法。且对法事。故但七非。第二就业性者。不离身口二业。及以事处为体。然言非法局身口二业。二业之体。若如受随。二种戒体作无作。唯局善色声以说。今此七非。亦以方便身口色声为体。而可义通三性。及非色非心名句味等是也。以皆得成非法故尔。如非法别众。别众者不善色声。非法和者。是善色声。然以非法。及似法故名非法。即此非法似法。或亦是其善色声。而成非故。余非亦尔。纵善心作法。但不应法。并落非限故。此非体义通善恶等性也。第三辨相对文解。第四总别者。若就体以望。各不相摄。咸是其别。非三总故。以义而论初非。或容是总以下六非。并是不能灭恶生善故。第五尽否者。且从起说摄非不尽。所以知者。凡法皆具四法现前。谓僧法处事。并有如非也。一僧如非谓和别等。言僧非者。一体非谓二十三人等。二体如别故非。三体如和合非谓僧治僧等僧如反上说。一者体如。谓善比丘等。二体如和故如。三应秉故。如谓僧秉治等。二法如非者有四。一增减差互故非。谓不如白法作白等。及七十八非等。二倒作故非。如二似等。三重秉重作。如垒法治人。四施不相当知三百六等。第三处如非者。谓隔駃流等。二界错涉。相接戒场。在界外故。结法不成。及以秉法。对处差互。如戒场说恣。分衣处分等。此谓处非也。如反非说可知。第四事如非者。言事非者。如初缘治人无事。或无病衣轻。差人阙德。覆钵学家。难遮受等。如是一切也。事如反上可知。以斯四义。观验七非。明知不尽。且从起说也。又可更说如上所辨。推文及义。理合有彼十五非如。今但论七。明从起说。文亦不论。单白中非。不尽之事。斯亦何疑。
次下释文。即为七段。先解初非。于中复两。初至非毗尼羯磨。举非令弃。二云何已下。明是劝修。此二并三。各举释结。就前释中复二。初至不应尔法体以明非。二是中已下二十一句。无事治人。以明非法。前非中有二。第一就白二辨非。次约白四。所以不明单白非者。一以白中无七非故。二以白非说恣法中。已明竟故。就白二有两。初有十九句。先白后羯磨。纯白无羯磨。作四句。次有十五句。初一百有三。谓羯磨僧。若一白一羯磨。如故不来。次二白下有十二句。两俱增合十九句竟。次有十九句。先羯磨后白为异。即是初四句。纯羯磨无白。次有十五句。初三句羯磨一而白增一羯磨。一白落在似法。故此不明。次十二句两俱增。次有一句。就增减以明非。都合三十九句。下白四亦三十九。类而可知。第二无事治人。有三七句。初七句者。语实无罪浪。答他不见等。寻声行罚三单三双一合。故成七非。第二七句。亦实无犯。答言见等为异。第三七句。实有罪。答言见等。无耶见过。治则非法。三举既非类。余羯磨无病。皆非略而不说。第二如法中。初就法体。明如白二白四。各有一句。反前两个三十九。次就事辨有过合治。次以明如法。但有七句。各反三非。谓有罪等番前二。不见等番后两。即反二十一非。问所以如少非多。乃至呵责等。七法中如非。各有九个三耶。一释趣以一义故尔。可为三位。第一或非多如少。如此中约事。及人灭中。所明等是。谓据教体中。或法体增减。如此文中。白二白四非等。或随位增减。如人揵度中非如等。或互列增减。如自言非如等。以其体无二故。如便一准非出妄情故。非或众多也。第二或如多非少。谓嘿然等。约心以辨不随境故。第三或如非等者。谓就作法仪式。互相反对。故齐九三也。又解不尔。此作法如非。九个三者。上言如非等者。今释亦如是。非多如少也。若以如随非。句别相反。以二十七。对二十七。若寻究竟。推审以体及体七。如反九非。以其余非。并九中差别故。若就成法。以如反非。一如反九非。亦是一如反二十七非。所以尔者。如以具缘一揆故。总收七体。以成一如。缺一即非随。彼九体一一缺故。便成九非。若据随用差互。乃至得成二十七非。岂可不是如少非多。第二非法别者。文中先解别众。以其集众在前故。昔解但有二别。一应来不来。二应与欲不与欲。三应呵者。呵呵前二别故。今释亦是别众。依十律句三别一和。第一别者。所须比丘不和合一处。二可与欲者不与欲。三现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别众。第二句??初一句。是名别众。第三句云所须比丘和合一处。二可与欲者与欲。三现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别众。第四并??上三。是名和合。又复五分。云何谓别众羯磨。应来不来应。嘱授不嘱授。羯磨时。呵人不同。而强作羯磨。是名别众羯磨。准此二文。明知第三应呵是别也。若尔与第七何异。答全大不同。此情乖故。呵呵成别众。下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也。应与欲者。如何名应。所谓网欲。人如处同。事如体如缘。合持人如等是也。应呵者。谓体如处同故。此三别中。第一别众局申手外。和通内外。以后来人告净成和故。第二应与欲者。别之与和。并申手外。为其在内。即是初人成和中收故。第三一种成别成和。俱申手内。问若使前二。要申手外。是别众者。所以不定远近。但言不来不与欲耶。答以有成和义故。不得定言。余四非法。准说可知。第七文四。一举章假问。二或有已下列成不成章门。三解不成□两门之别。于中先解不成。有举辨结。解成章门。亦举辨结。即依此文。要是如人呵非。及如成呵不止故。文中言二十八不成呵即知非法人等。纵或是呵本。不就之以明非。以其无不合呵。何须约之以定呵非。是以列七非名中。直言呵不止也。又上止呵满文中。第三句二十八不得呵。故知即同此也。唯除第二不满人得呵者。此一不满人呵呵。成呵不止。明余非法人。本不合呵。何劳就之。以辨非也。或有就之说非者不然也。四是谓已下。结成章门。对此须解名体有无者。此呵不止。有名有体。谓前六非未呵。是前呵不止收。如似非法别。非法和用人和别。以分二非等。类而可知。及六非外呵而不止。故知第七具有名体。不同昔解有名无体也。
第七药不当病中。初忧波问。药不当病。三百六非。二佛语已下。对辨其如为十八也。前明非中。有十八头。先以呵责。作头两个十七。先举作不相当。佛言不如法。次不应与作呵责已下。又有十七。佛判不应。余之十七同尔。故曰展转乃至草覆也。次辨如中唯一十八。二门分别。一者约法。二者就僧。言约法者。文中且对十八法论之。各有十七个非。药不相当。即是十八个十七非也。以义推之。余亦如然。谓对一百四十五法。各互为头。头别具有一百四十四个。药不当病。遂成一百四十五个。法成有一百四十四个。不当病非。文且略举三百六个非也。若对非辨如者。文中对前略辨。即言十八个如。若反后说者。谓是一个一百四十五种如法也。言对僧者。此之一百四十五法。总而论之。是四僧所秉。然四人僧中。所为事多。傍非亦多。五人等三。所为事少。傍非亦少。义准可知。
第八临事难成中。二门分别。一者约法。二者对僧。言约法者。昔来所说。还寄十八法论之。先对呵责。作互非请佛。佛判不成故。言诸如是不如法不成就。下十七头。类亦同尔。故曰如是一切亦不成就。其中现前自言草覆。三各三非。余之十五。各具五非故。合八十四非也。或可约七非说者。十五个七非。即成一百五。余自言等三。各五通收十八法。有一百二十非也。若更广辨者。法有一百四十五法。非有一十五非。若白二白四等一百二法中。除受戒。三个白四。具十五非。余九十九法。各但十四非。即是一千四百三十一非。若四十三单白者。除二部。戒师三单白。各有十三非。除二似故。余四十一个白。各但十二非也。又无不满数人。呵不止非故。遂成五百一十九非。并前总有一千九百五十非。若临事难成多。落尔许非也。对僧说者。亦是四人僧。所为事多。临事难成。落非亦多。余三僧等。所为事少。其非亦少。
第九段文诤非之中。为比丘作非法。别众羯磨。七人共诤。佛言非法别众者。是法语也。如五分说。应言二人如法语。谓非法别众。及言不成者是。余五非法语。此亦应然。乃至已下类。诤余四非。一人是法语。故曰乃至法相似和合是法语。于中二门分别。一约法。二对僧。言约法者。除二部。受戒三法。具十五非。起十七种诤。余九十九法。白二白四。咸有十四非义。科举一法。作头寄诤一非。谓非法别众。一个非法。即与一十六种诤论。谓彼各执十四种非及言成不成者是。佛若刊正判言。是中二人如法语。谓道非。法别。及言不成者是。余之十四种说。并非法语。一非即尔诤。余十三义亦同尔。一法既尔。余九十八法等。类亦如是。单白之中。无二似故。除二部。戒师三白。有十三非。起十五种诤。余之白等。又无不满数人。呵不止非。故但十二。唯与十四种诤。比说可知。广说应然。今文中略也。言对僧者。亦是四人僧中。所为事多。诤非亦多。余之三僧。所为事少。诤非亦少也。
第十疑解不解中。三门分别。一约人。二约法。三对四僧。言约人者。唯十三种人。永摈无解。解不成解。即是解而成非。余假为人解。即成解不是永故。若不为解。是不解非也。是故文言。或成不成云何不成。佛言十三种人。不成解。除十三人已。余人成解也。以义而言。诸顺情乞领为人作等。亦不须解。解即非也。问十三人者。何等是也。言僧尼四重八重下众灭摈是也。问若上二众离四八为十二。下众四重。何不加上为十六人耶。若更随事十三难等。何但十三人也。今解言十三人者。谓十三人者。谓十三难人以问。所立十三者。并边罪摄故。若尔十三难中。并可尽羯磨。摈耶而言。羯磨已不成解。答如文外道故煞文等。并言应灭摈故也。余悉成解。言约法者。昔解无心乞领。并是须解。有心乞领。便不须解。今解此二。各解不解。有心领中。二同行钵受忏僧忏。发露离衣。六年处分。差人受日。四月还衣。罚令用旧。持新杖囊。解七羯磨学悔等。并不须除。受戒一法。恐犯戒故。所以听舍。舍功德衣。宽赊故解也。无心乞领中。不问僧别。亦解不解。如摈治者。永弃无解。阐陀两白。虽名治罚。立制预防。亦不须解。诣谏戒等。谏劝非治故。使此等并不须解。自余须解。谓解界等十一众。须改作故有解法。约人十三。谓七法治人罪处所痴狂覆钵学家不礼舍教授此俱解。所以尔者。一并无心乞领。不同离衣等。二俱无曰限失法分齐后异受日。三交相治罚。除疑立制。不同差人。阇陀二白二同四月及诗谏等。四为欲治取。又殊永摈学悔等故。使此等并须解法此须等。总有二十六法。如受戒须舍。舍功德衣。一个单白。谓解诸界及人等。十六个日白二七羯磨罪处所等。八个白四。此等诸法。圣制须解。自余一切白等。三法并不须解今文中直言十三种人。摈弃白四。是不须解。余者成解。如斯说者。是总言耳。第三对僧者。上来所列。理合须解。及不须解等。并四人僧。所为之事。除受戒一法也。若余三僧。为众遂情。咸在不须解中。
第十一段文驱不驱中。亦以三门。一约人。二约法。三约僧。言约人者。局十三人。是其驱限。不驱即非。余不合驱。驱即非故。使文言。或成驱或不成驱。若为十三种人。作羯磨已驱出成驱。除十三人。已为余人。作羯磨后解。羯磨得解。若驱出不成驱出。言对法者。唯一个灭摈白四。是永驱之法。自余一百四十四法。本非驱法也。言对僧者。秉法四人。僧家所为之事非。余三僧。自余法等。义通四僧。如用僧分齐中弃。亦可此白四。亦通四僧。所秉亦如分齐说也。谓五人等。秉此驱者。四人僧摄故。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九本
沙门 法砺 撰述
●呵啧揵度第十一
上品专精无过。可罚次品。自悔不劳。折伏此七种恶。人有过相续。理须调御。顺行道法。方成护众生救之益。故次明之。寺内两舌。须呵啧治。人之喜为。从初彰名。故曰呵啧。七法非一。集在一处。故曰揵度。
先释其义。八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置七所以。第三轻重次第。第四离合。第五足数不足数。第六随顺有无。第七解忏先后。第八谏不谏异。
初门有二。第一释名。第二得名。言释呵啧名者。此人轻蔑僧众。情存斗乱。对僧倒说。破坏彼此。不受训导。为过处深。须加治罚□□□。故曰呵责。作羯磨法。呵责前人。故曰呵责羯磨。五分亦尔。只律名折伏。言摈者。此人于白衣处。倒说佛法。污家恶行。坏彼信心。以非为是。作法加罚。遣出本处。为使折伏改悔。从善还生俗信。故曰摈羯磨。涅盘名为驱遣羯磨。十律名驱出。言依止者。此人在道虽久。自无解慧。与白衣杂住倒说四事。随缘起过。行不自立。须僧治罚。依伏明德。请禀法训。以成己益。故曰依止羯磨。涅盘名为置羯磨。谓置在有德人所故曰也。言遮不至白衣家者。谓于有信白衣。前倒说佛法。谤毁三宝。骂辱白衣。损坏俗信。而便舍去。名为不至。作法加罚。差八德送忏。为使申谢。还生俗信。遮其不至。要令自往。故曰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涅盘名为举罪羯磨。彰过于外。俗人前悔。故曰举罪十五。二律称为下意。只律。发喜谓发白衣欢喜。言不见举者。不信善恶二因。得苦乐两报。耶心在怀。彰于学路。宜加折伏。举弃众外。目之为举。作斯举法。治不见人。故曰不见举。涅盘名为未可见羯磨。言不忏举者。然罪无定性。既从缘而生。理有悔除。从缘而灭。今耶见在心。不信缘能感业。垢鄣尤深。进道无由。须僧折伏。令信忏灭罪。故曰不忏。释举同前。涅盘名为灭羯磨。治罚前人。使信忏灭罪故。恶见不舍者。见欲不鄣。耶心穴彻。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治举恶见之人。甄在众外。不任僧用。故曰恶见不舍举。涅盘名为未舍恶具举。依明了论。合三举为不共住羯磨。故彼偈曰。及五依羯磨。所依事有五。能依羯磨亦有五。若比丘高心不敬。非他大众。为此人作怖畏羯磨。即此可责也。若比丘未明了。律中罪非罪。阿毗达磨中灭非灭。或离依止。或受沙弥依止。及作大戒依学。于明了人所作。练磨羯磨。犹此依止也。上言罪者恶业。非罪者戒。灭者涅盘。非灭者生死。不了此者。须行练磨。若比丘于俗住处。起恶污行。作驱出羯磨。即此摈也。若比丘于在家人边。谤毁佛法。作拭除辞谢羯磨。言谤三宝者。言佛无一切智。法不能尽苦。僧无清净行等。须加此罚。即此遮不至也。若比丘不见自有罪。若见不肯行对治法。或不舍耶见。作不共住羯磨。第二次辨得名。于中位二。前四从治作名。以治人名别故。后三约过立目。以治人名同故。若辨举名。从喻受称。
第二门。三门料简。第一应治不应治。第二摄治尽不尽。第三立七之意。初门凡行七法。谓起过犯。若对僧前。或对比丘。到说十八。二处二事等。恼乱大众。与作呵责。若说前十八等。令他白衣。失平等善心。作摈出治。若与白衣杂住。共相亲附。数作数忏。因前到说。而生过者。与依止治。或因到说前事。恼谤白衣。遮不至治。若因前事。有不见病生。与不见举。又因生不信忏悔。与不忏举治。因到说言。欲不鄣道。与不舍举治。故增二文言。有二比丘。应与作呵责羯磨。非法说法。法说非法。乃至说不说。如是??依止。遮不至举。羯磨亦如是。二处二事二见亦如是。又增三文中。有三法僧。应与呵责羯磨。破戒破见破威仪如是。乃至举羯磨亦如是。虽可实犯。要须有根。故增四文有四法。作羯磨等。非法非毗尼。不成不得处。所谓无根。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有根成得处。所反上是。又得作须应法。如九三说第二尽不尽者。凡治罚法多。且彰斯七。以六义故。摄治不尽。一局在治人。不论治罪。即甄覆等四法。第二秉行众法。异于恶马。第三为欲治取。不同灭摈。第四专是治人。不为灭诤。异罪处所。第五但为治道。亦甄覆钵□第六僧尼二部。当众行罚。即别于不礼等。立治之法。据此道理。岂可不是治法众多。摄而未尽。第三门等不摄余。所以七者。七中位二。前四坏行不坏于信。后三信行俱坏。四坏行中。行虽无量。略明二种。一内护行。谓出家人。顺教修行。众法成立。摄法在己。千载不坠。名为内护佛法行。二外护行。谓在家俗人。敬信三宝。授护佛法。使不坠没。名为外护。内护有二。谓众法内护。自行内护。若坏众法内护行者。作呵责治。若坏自行内护者。作依止治。外护亦二。谓有违顺。若顺情生过。不问总别。多家一家。并须摈治。即是护。令生于正信。若违情恼物。不问多一。皆不至治。便是护令无恼。以骂生恼。故随事差。分立四治法。就后三俱坏中。行虽无量。不出二种。一者信善恶二因。感苦乐两报。是入道之初门。二依信起行。今要而言。亦唯有两。一是止持行。谓信罪忏灭者是。二作持行。谓见欲是鄣。修离染清净行是。此是三修。反此三修。即成三耶。对此三耶。故立三举。又更一义言。此三法并是。不信耶见之人。见不孤起托境而生。境略药病。不忏一种。对药起耶。自余二见。皆从病起。谓不善业。有于二能。一能感苦。不信此者。即初举治。二能障道。言不障者。第三举治。彼此合论。故有三举。问增三云。不信举者。何举所收。答凡言到说十八。并是须举。今言不信者。不信善招胜报。不信圣教是非者。不过十八。咸初举中摄。以第三举局故。
第三门前四坏行。不坏信故。过微治浅。判之为轻。后三俱坏。鄣于进道。自非重治。无以息过。举无僧用。名之为重。问所以五篇。先重后轻。此七先轻后重者。解言五篇犯相。次第重过。先勒故在初明。此就治人次第。先轻后重。若尔呵弟子中。何以先重。答此等亦是。说之次第。问若此轻重者。何以行法。同夺七五。答莫不皆是治人之法。俱非胜次故尔。如罪处所覆藏等法。学悔之类。岂不轻重。直以并夺胜次。治人义齐。故同七五。
第四门前四唯离。后三离合俱成。所以尔者。前四治人名别。理无并牒四过合。加治罚唯离。方成三举事。虽是别。治人名同故。得并牒三过。一时举罚离合。并成一人三过。合在可知。假使三人各过。合亦应得一。以人不满众故。二治人名处同故。是以律文。三单三双。一合事在于斯。
第五门前四治轻。得足僧数。后三耶故。治罚法重。不满僧数。
第六门随顺有无者。后三有随。以其耶见。坏人心行故尔。前四足数无随顺罪。二就有罪中。除师徒。尼伴亦无随罪。所以尔者。师徒以其共行七法。互相劝匠。早随顺故。尼被差故。如五分忧蹉尼僧。与作不见。摈啼泣言。愿为我解我愚痴。或可更犯粗罪。佛言应白二差。一尼为伴。共行止住。三就余人有罪中。重轻分别。前二犯吉。后一得提。四多少分别亦可知。若据自违行法者。一有罪无罪者。七皆有罪。以并违行法故。二有罪中。重轻分别。七俱吉罗。以不就希数等故。三亦多少可知。
第七门前四无随顺过。故得无忏。后解如遮不至。先忏白衣竟。然后方解。此七羯磨。但治其人。不治其罪。为是忏竟。治法不谢。故要须解。以治人时。不牒罪名。作法故尔。三举过重。恐犯随故。是以先解后忏。如受戒中。说解举已。若忏悔者。善若不悔者。更为作举。以斯文证。先后自明。又释如增。三文有三种人。应为解举应见。见应忏。忏应舍如应见。应见已为解。故知应忏。应忏己解。义亦不妨。若为忏悔除耶。乃是正见。何有随举。故使三举。先后俱得。
第八门前六羯磨无倚傍。无倚傍故不须设谏。后一倚傍。倚傍圣教言说相似是非难分须僧设谏开亦是非改过从善。
次下释文。七种治法。即为七文。就呵责中。分文有四。第一从初至不除灭。先明过状。第二诸比丘已下。发觉呵责。第三告诸比丘已下。作法治罚。调伏摄取。第四若众僧在小食上已下。随顺为解。下六分文。咸同三十四。
就第三收中。分文有二。第一至应如是作。教诸比丘。作治罚之方。第二众僧为智慧已下。奉教治罚。举以白佛。广辨三法五法。是非之相。作法文二。第一至如是持作。羯磨之轨。文言与智慧卢醯那。二比丘作呵责者。出法之辞。理合一一别。治不合治也。下摈阿湿波等亦尔。又云。增罪治者。谓作恶马治之。十律。随此比丘几时。作不清净行。恶口不止。随尔前时。与作苦切。羯磨七法并尔。又言增罪治者。若不调伏增其日月令行三十五事。未得为解故。十律。若不如是法行者。尽寿不得离。此苦切羯磨。第二僧为作呵责已下。教夺七五。初五夺其眷属。二五夺其智能。三五制令随顺。四五息相续后犯。自是非人。一不应更犯此罪。余亦不应犯。如本为残罪。呵责者。谓提罪为余。若为提罪呵责。以可呵为余也。二若相似。若从此生。言相似者。与本罪种类故。若从此生者。谓从根本前方便之罪。三若复重于此者。谓提以残为重。类说可知。四不应嫌羯磨呵法五。及羯磨人。谓呵人。五五不得受他供给。六五不得受他恭敬。七五不得举罪。辄忤他事。第二奉教行罚中。一正作法治罚。二举以白佛。三佛言已下。广彰如非。如非分二。初就三法辨如非。次约五法。三中先非二十七。初有两个三。举列章门下有六个三。一一举前。皆加非法。别众以成六三。未有一三。举不现前。对非法别。通收九三。次如二十七。九三反前而说。此是以少番多。如瞻波义中。已说五非。五如准三。而辨多少。如前治文四。至白佛已来。伺众集时。改过求忏。二佛言已下应解教僧。以彼七五量应解否。三应如是解已下自表殷勤。求僧三乞。四众中已下正明为解依止。治法中。以余所称方国土等五。皆不定故。不得称之。俱语言应受依止。以表系心凭法故。
就遮不至中文四。初至胡麻滓。骂谤起过。第二彼质多罗已下呵责。第三告诸比丘已下治罚。第四佛言听差使已下正彰忏解。第三治法文三。谓三称量。先以五法称量白衣。次以十法称量比丘随犯一一。第三应如是集僧已下称量羯磨。解中文二。初至即共忏悔。先谢白衣。第二时善法比丘已下。随顺为解。前文有四。一称量使人之德。二佛言听僧差阿难已下明差使白二。三僧差使竟。至自往忏悔已来。教其悔谢。进否之式。四如是阿难已下正明忏谢。十律。若居士不受忏悔者。是居士。有多知识。有大力势。有官力贼力。能自作恶事。恼乱僧众。若令人作僧。应语是比丘言。是居士有如是损力。汝当离是住处去。若比丘强住不去。众僧无罪。次解如常不见举。解文略无。乞辞不忏举可知。恶见不舍文四。如前。初文复四。一欲说不彰谏所为事。二诸比丘闻已下呵。三告诸比丘已下秉法设谏。四波阿利吒已下违僧三谏。耶心成就。正是举家所治情过。十律。三举人皆不共中。食怛钵那。
●人揵度第十二
释此揵度。治残方法者。前七羯磨。折伏形心。虽已调柔。犹有罪在。事须悔除。故次明之。若就行法。应名忏悔揵度。今约能忏行者。以标其目。故名为人。度明人忏。集在一处。故称人揵度。
先解义门。后随文释。初义门者。依明了论偈曰。及上起罪五种方。释曰五方者。如人犯残。求得出离。若人欲为彼作提舍那羯磨。此人定应。先忆持五种上起方。后作羯磨。一观僧残罪相。二为简择人。知藏罪不藏罪相。三观业聚学处。为简择四部等众。四观业相应学处。为行白四等羯磨。五观于十三。残罪中。一日夜等藏不藏。为显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斯之五方。僧须观察。始可为人上起罪也。方犹法也。释此五法。即为五门。所以名上起者。往前堕在犯罪处。故名为下罪相续。故遮随。或无作不生。今若忏悔。约遮相续。还受持清净。对治护故。或法续生。称之为起。第二白法番前犯罪时下。故名为止。是以忏悔。总名上起法也。知提舍那者。此名发露。谓此忏悔是发露法。故欲行上起。须知五方。
第一方者。谓须捡定是残非残。即知具??之义。具缘成重。??缘便轻。故论立。一观僧残罪相者。于故意出不净罪中。根本相。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若人不废法。若人有欲心出不净。若不净已出等。此人则犯僧残。于余略说相亦如是。广说如波罗提木叉论说。准论解律。上来即是通别二缘。谓不至痴法已前是通缘。若人有欲心已下。是别缘具便犯残。??或犯兰。乃尽十三。一一别缘。以验前犯。究竟方便。及以不犯。恐无过加罚。成非法故。又只律。持律比丘。与他出罪时。有罪亦知。谓广知五众罪。无罪亦知。
第二方者。论曰。覆藏相者。若人于僧残罪中。起僧残罪见。不欲从彼上起。由无发露心。覆一夜于此人。此罪已被藏。此谓忆识。不疑不发露故。若人不知不忆。或疑或起。非罪见故。藏此罪不被藏。准识解律。须以二门分别。第一解等就成残恼。约位法心等。定覆非覆。第二唯就道分位中。简覆非覆。
初门者。若定不覆有五。一如四能道沙弥形老非覆。二痴狂等三重病缘差三。三举等治法差故。四发露法者。谓作法差故。五不忆疑不识等。谓心差故。此等五者。不合治覆故。容呵文忆者。与覆藏善。不善忆者。与覆藏不善。应与摩那埵僧作突吉罗。忏覆成反前非。此五差是覆须治。又此五者。位法心合也。若细分别。前三是位。次一是法。次一心迷。言定位者。即八缘若位。非比丘故。谓初二体非。次三体。是病坏心故。落在非覆。次三治重僧数不收故。言次一法者。谓发露法。正反覆藏故也。言次一心迷者。谓不忆等。无覆残情过故。此之五位。若具如向辨。细分说者。便十三种。非覆不须治。十律。独住比丘。无人可向发露。虽覆不成覆。只律覆亦知。谓知罪作覆藏心。不覆亦知。不覆者。不作覆心。未得发露。若忘若罢道。若入定。若命终。是名不覆。又言知是罪。不作覆心。作是念待时。待方待人。当如法作。是名非覆非发露。此二律仪。于此有同有异。异者或可无用可知。
第二门道分位中。简覆非覆。谓取前五中。下二离为五对。一覆不覆。二忆不忆。三疑不疑。四识。五乞不乞。所以须此等者。如发露者。即不成覆隐。即成覆故。须覆不覆来。除发露者。却就覆中。自有忆不忆。不忆非覆。却就忆中。有忆而生疑。有忆而不疑。疑者非覆。又就不疑中。有识不识。不识非覆。然就识中。有乞不乞。不乞成覆。乞不成覆。故须展转简取覆。忆不疑识不乞者。是覆须治故尔。问忆识不疑。但是一法。何须辨三者。答理实是一。所对有异。故须辨三。谓不识非疑。疑非不忆故也。问忆不忆等。名义如何。答凡言忆者。不妄妄故。不忆疑者。疑其轻重。谓实残罪。向余六疑故。不犹预故。非疑识者。谓作残意。不识者残。谓余六故。问所以疑罪鄣说此不成覆。答重轻七聚俱鄣说。或虽疑轻重。非全无犯故。亦鄣说唯残治覆。余不治覆。故疑非覆。问所以简覆非覆。须前五对。但便覆中是余文。或四或三者何。答皆以当处文意不同故。其竖义者。悬举以释讲对文辨。
第三方者。论曰观业聚学处。为简择四部等众者。四部谓四僧。僧虽位四。今此忏境。前二四人僧。后一二十众。异此则不成。若行时假境说者前一下。至有一人。此一局对僧出罪一席法。
第四方者。论曰观业相应学处。为行白四等羯磨者。以其法位虽三。此治残法事。并上品故齐白四。就此用法位极有四。谓波利婆沙摩那埵。本日治。何得呵那等。欲解此四。须以六门分别。竖义者。此中悬解讲者。对文以释。问所以第三方名业聚。第四方名业相应。并称学处耶。答西音羯磨。此方或称辨事。或名所作。或名为业。业者谓羯磨也。此指瞻波法中。辨羯磨之处。明四种僧。故曰业聚。正辨如非等者。是羯磨法体。故曰业相应。然后佛制。令其诵。习不习获罪。是故此两。并名学处。谓举瞻波中。辨能秉僧。及所秉法故尔。
第五方者。论曰观于十三残罪中。一日夜等藏不藏为显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多等。地者处所之名。谓波利婆沙等四位。于此四位中。若有藏。即行宿住地。谓别住法。要须经宿。行别住法。故曰宿住。若无藏。直行摩捺多。故言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即是有覆行三法。无覆行二法。用药分齐。病药相对法也。但所治之罪。藏不藏别对。病设药位亦有两。谓一者治覆。二治不覆。于此二中复俱有二。各不坏法。及坏法药故成四别。谓覆有不坏坏。不覆亦有不坏坏。先辨覆中。不坏及坏法者。不坏法三坏法位五。以其别住六夜。各带本日故。此谓新罪与本日。准异种合行重治。本日中说。若取约时。重犯法中。新旧似别。即成七法也。谓本覆法。一新犯覆法。二旧犯本日治。三次六夜亦三。次合出罪故言。或七故文言。若行覆比丘。中间犯罪。知日数覆藏。僧应随中间犯罪。与覆藏羯磨。与覆藏羯磨竟。与本日治。行覆本日治竟。与摩那埵。与摩那埵竟。应为出罪。五分。有比丘故出不净。犯残不覆。从僧乞六夜。于六夜中。复犯不覆白佛。佛告比丘。今听彼比丘。更从僧乞。行摩那埵。僧应与六夜白四。彼比丘行摩那埵竟。应复更从僧乞。行本摩那埵。僧应白四与之。作法云何。谓彼比丘。更从僧乞。言我某甲比丘。先故出不净。犯残不覆藏。从僧乞行摩那埵。僧与我行摩那埵。我于六夜中。更犯不覆藏。今从僧乞。行摩那埵。愿更与我摩那埵。如是三乞。应一比丘。如乞辞白四与之。彼六夜行竟。复更从僧乞。行本六夜摩那埵。言我某甲比丘。先故出不净。犯僧残不覆藏。从僧乞行摩那埵。僧与我行摩那埵。我于六夜中。更犯不覆藏。复僧乞行六夜摩那埵。我已六夜行摩那埵竟。今从僧乞行六夜摩那埵。愿僧与我。行本六夜摩那埵。如是三乞。与法如前。彼行六夜竟。应与阿将呵那。若犯覆作法亦如上。准四分五分。此之二文。新旧罪别。行事须知。然覆不坏中。得法差殊。位言且四。第一一罪一得法。即建首文是。第二多罪一得覆。共行三法。如犯僧残覆藏。一夜二夜。乃至十夜。合乞行者是。又只律云。忆夜不忆罪者。与无量罪别住。第三多罪多得覆。共行三法。如第一七句中。前四句是。第四一罪辨得法。如犯僧残覆藏两月文是。亦可或二三四五六多得法也。且举再得。亦其轨模。广如下辨。于此四位。位各通三。谓所治之罪。有知日数不知日数。或知数不知数。以三对四。合十二头异。今者但约得法往收。且从四位以说。第二坏覆中。位行五法。或七法。即上四位。及十二头。具有此坏五法等。然重犯行中。义有四时。先约对行覆时重犯。辨坏治救方法。于四位三头。即成四个。各二十七人。以彰种异。即约时重犯中。总略说者是。又此三头头下九人者。谓法同故言三头。即各九人别也。或有第二重坏当位。各更倍成二十七。各加旧新。或离合法。或第三重。四五重犯亦可知。今且言第一。而说于下三时中。重犯坏者亦然。故下文言行覆竟亦如是。乃至行六夜竟亦如是。便十六个二十七人。合四百三十二人。起犯不同。即四百三十二个。头种别法异。或二三重等。作法皆别也。问如一罪中品知数不知数。此二门可尔。既言一罪。何处得亦知不和合也。解言。得有如犯一罪。或一年覆。但百日已来。分明记忆。百日已前。数不能定。若欲治罚。虽可记忆。少时以有不知定数。义亦治长。故有此门。理亦非妨。此四得法位。各合多义。广如文中。五门四门等分别者。是竖义。对此中说。上来十二者。对识不识。若用忆不忆门。疑不疑门。义常无别。是故治法长短中。通约忆疑识等。三门说也。岂可知不知得有本日。余忆疑等。无其重犯。故使得法。位亦各四。约法长短门。四各有三。故并十二也。若约坏法者。于前十六二十七忆等三门。具有斯法。据此以说。法乃无穷。如羯磨本但举三番。依此即欲明治周尽者。如大海一渧。须弥一尘也。
第二治不覆中。不坏坏者。不坏位三。一一罪一得法。即略中三番是。二多罪一得法。三多罪法。此二准覆以说。但无一罪再得法者。以其六夜不随长短故尔。于三位中。有有知不知等三。三三合九。又且得法位三。同上覆法。若约知不知作法者。牒辞异故。三各有三。而不欲分长短之别。第二坏法中。谓有二时。各有三个二十七人。起犯治救。余准覆说。上来所以须约五方解者。以下文中。一一治法。咸须此五。谓皆知具??。成覆不成覆。能秉僧所秉法。及用药分齐。是故此中总解。若对下文。应须举斯五方。约法一一作心加被之。即知成否之状。次下分文。昔解分三。初明其药。次所治之病。三等覆已下。药病相对。即自释言。前药有病。举病为成其药。病中明药。举药为明其病。此义不尔。此等上下。一一举病。随以药治一文。即是一事。当分设治。治无不周。何有初文独举其药。次专彰病。又第三文。颇有举第二中病。乃取初文。一一设治之处。以不故知此文与灭诤。非类不得。妄准彼文。以定斯旨但列法。略广虽可俱用白四。牒事差殊终不得。以此中法。初至识不识亦如是。为简是覆。须治广前初覆。第二时有互治。余病若如所辨。皆不成故。
今解此揵度。大文有二。初至如是持。略治僧残。第二时有比丘犯众多残罪。或有覆藏。一夜乃至十夜已下广治僧残。于此二中。文各有二略。文二者。前明治覆。次治不覆藏。以其僧残不过。但有覆异。故所以尔。广文亦二。第一从初至识不识亦如是。为简是覆。须治广前初覆。第二时有比丘犯戒残不覆藏已下讫揵度未明。本无覆治之方轨。广后不覆此。即义二文四。所以得知诸略后。广举上五种方中。第五方义。验此前后。足知初略后广。就前略中。先解初覆。于中四法。文还为四。谓覆一本日治。二六夜。三出罪。四也先解义门。此四羯磨。六门分别。第一列名番名释义。二所治分别。三有无长短。四先后次第。五诸部同异。六僧尼不同。
初门者。谓波利婆沙等。乃至阿将呵那。言波利婆沙者。此方名为覆藏。就所治。情过受称故尔。此律。多言覆藏故。文佛言听僧随覆藏。曰与覆藏羯磨。亦名别住。如只五十等三律。及以伽论。并名别住。明了论。名宿住。就行悔行法得名。以其同聚。妨循废业。制令别住。思??改过。深自悔责。因行方成。有殄业之义。言摩那埵者。明了论名摩捺多。言此名悦众意。或名发喜。由作此庆己罪累。将得除殄。内心忻跃故。称发喜。亦名下意。由作此法。折伏贡高。卑心柔软。故曰下意羯磨。问覆藏摩那。俱不同宿。所以彼称别住。此名下意。解言。覆藏非僧中宿。又不日日白。彰下意不显。故与别住之名。此摩那埵。是僧中宿。复日日白。彰下意义显。故存具目。本日治者。复本日行罚。故曰本日治不知。西音字。何许阿浮呵那。明了论。名阿也悔。此方或名唤入众法。以六夜前未清净。今清净已故名唤入。亦摄拔除罪法。此律文言。出罪以作此法人。从罪出故。或由作法罪得除灭故。此四齐名羯磨。羯磨非出罪等。以因作此羯磨故。行别住乃至。出罪故曰也。
第二门者。覆藏一法。所治有二。一治覆藏。情过不治。其罪以不忆疑不识等。不治覆故。是以下文言。先忏覆藏突吉罗。然后与覆藏羯磨。二治冒涉清众之过。若在道分。即治其覆。如罢道等。不须治故。摩那埵者。正治造残情过。兼是治残方便。本日治者。此治自违行法。及违僧命罚。令复本其新犯。随覆不覆治。得本日已后行法。同前二。伽论言。本日治者。调伏故使诸比丘知是。长老如是。烦恼炽盛犯罪。惭愧更不作故。阿得呵那者。是摩那埵功德利。以下意调伏求清净。自求出罪故。诸比丘愍。而为出罪。便得清净。正治僧残。又云有二本日治罚。令戒具故。
第三门。有无长短。言有无者。谓有覆无覆。先对余篇。以辨有无。问所以上一下三。不治覆。冒僧残一罪。独治者何。解言。初篇过重。理不可悔。何须治彼枝条之过。下之三篇。根本既轻。不假僧悔直忏覆吉。不治枝条。此篇可悔中重。假僧而灭覆冒之??。宜加苦罚。身心折伏。因行成就故。次就四法以解有无覆。及本日不正治罪。有无不定。有则具四。或五无或三二也。谓两个三唯。一个二言。长短者。覆随曰治本。以经宿成覆过故。摩那定六夜。以其造残情过。不假日成故也。本日随前雨。
第四门先后者。十律。何以行别住为六夜故。何以本曰治。为折伏心故。若还从本日行是事。令心折伏。何以出罪。为戒清净故。比丘为作当。令此人得从罪出故。问覆治情过而吉罗。先忏次罚。情过出罪。正治僧残。所以先治情过。却方治罪。答以其各就先轻后重故。又若忏吉。犹有残在。若先治残。即名清净。何须六夜。故使不类。
第五门四分五十斯之三律。若当重犯。并治本日。只不坏本法。但随日补之。就此三律。四分具行覆等。乃至出罪。二如法罪方得出。反此不成故。文言如法中。覆藏如法。彼比丘。行覆藏竟。与六夜。如法行六夜竟。与出罪。如法清净。罪得出。既言行覆竟六夜竟。故知具行也。十五二律。设覆不具满。亦容成就。故十律言。犯残覆藏。不行别住。六夜但与出罪。佛言得名出罪。诸比丘犯吉罗。次不行六夜。行余二法。次不行别住。行余二法。俱名出罪。诸比丘犯吉罗。若覆具行三法。不覆二法。得名出罪。诸比丘无罪。准如是文。覆若不满。或容成就。十律。又有六人忏悔残者。彼言一上座比丘。二大德多知识比丘。三有比丘犯残。行别住等。彼言我宁反戒。以羞愧故。四重病不堪胡跪。此等四人。佛言若一心生念。从今日后。更不复作。是时即得清净。五有比丘外求满二十众中道自死。六此众不清净。外求清净僧。遇贼煞死。此二人佛言若一心生念。如法忏悔。是清净。不堕恶道。得生天上。彼律子注此人者。不得妄用。及有侥幸罪亦不灭。五分。诸比丘。或行别住摩那埵时。阿得呵那时。命过白佛。为是具。或命遇为破戒命过。佛言皆是具戒。只律。不坏本法但随犯夺夜故。彼文行别住人语比丘言我犯。问言本罪中间罪。答中间罪。问何时犯。答别住中犯。问覆不覆。答覆语长老。先行别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令覆者。应更乞别住合行。是名别乞波利共行。波利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六夜中犯覆。语言长老。先别住已如法行六夜。已如法行但六夜少一夜。令覆者。应更乞别住行已。更乞六夜。应合行。是名别乞别行别住。别乞六夜共。六夜共行出罪。次句行乃至。出罪竟言犯。问何时犯。答言别住中犯。问覆不覆。答覆应语言。先别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六夜。出罪不成。就今罪更乞覆。是名别乞别行。别住合乞。合行六夜出罪。次句行乃至出罪竟。言有犯何处。答六夜中间犯覆。乃至语言出罪不成。就准此行覆。要须日满方成也。又只言。或罪长非夜长如竟日犯残。知足罪向人说者。是或夜长非罪。长者犯一残知覆。不向人说者。是三俱长者。竟日犯残。知罪覆半说半。应是合前二句。四俱非长者犯。知罪不覆心向人说。是中初三两句。行别住时。当少与食。多与作务。若故不止者。当使净人。缚手脚着床应语言。若更犯者。僧复重治汝。是名比舍遮脚。以数量犯。不能行法满故。
第六门者。一有无分别。尼无别住。为遮罪续故。亦可相番。谓由聚而生犯。令行别住。由别而致犯者。故不行覆。二有中长短。尼行半月。以其女弱。因行难成故。三行之法。则如常所说。五分。尼犯媒佛言听二部僧。白四与半月。即具出半月羯磨。已尼中顺行。又将一伴。往比丘住处。可作者作。文日欲暮。还尼住处。此律无文。但尼中行之。问半月所以。不同受戒。作其本法。方大僧作法也。答受须和上故。须本法属和上。尼此无斯义故。半月出罪。直大僧秉之。
次随文解释。覆中文五。第一比丘犯残。举以启佛。文言不知云何者。以见初篇。不治覆过。下三亦尔。第二篇罪未解法式。故曰不知。云何佛下。答言乞而行覆第二佛言听僧已下。随病施药。第三应如是已下。对众陈情。以明乞法。第四众中已下。正与作法。第五应列七五行折伏等法。六夜亦尔。但今行法。总回在下覆法中。明为离繁文故也。下诸羯磨分齐皆同。文言随覆藏者。出法之言。若忆数须称日数。若不忆覆日数者。乞清净已来覆藏。十律伽论。从受大戒来。为清净也。又复要必须言乞清净已来。百日一年二年。乃至十年。覆藏不得。直言乞清净已来。覆藏不称日数者。不知竟之分齐故尔。僧与法中。亦有二法。准乞而作本日治中。但言重犯。不举罪种。及覆不覆。并以文略不尽理故。又摄药病不同故。余文及治不覆等。准说可知。
上来略文已竟。自下第二广辨治残文二。如前判。就初广明治覆中。略为三门。第一断判经文。第二定文宗意。第三释文。
初门者。就此治覆中。文分十段。第一至如是持多罪一得法人。短长合行法。第二时有比丘二僧残二俱覆藏已下七句。多罪多得法人。离合共别。是非相显法。第三时有比丘犯僧残罪覆藏两月已下七句。一罪多得法人。离合共别。是非相显法。第四时有比丘二僧残已下。至亦如是。约时缘差。重不重人。治旧新法。第五时有行覆藏。比丘中间重犯下。讫不覆藏亦如是。约时重犯。坏不坏人。治旧新法。第六尔时有比丘犯僧残。知日数不知日数已下至如是出罪。异种合行重坏本日人。治旧新法。第七若众僧。为彼出罪。不如法已下。讫亦如是。为明成覆。合治人众僧。设药如非法。第八个时有异住处已下讫是为不覆藏。以人对人。简覆非覆法。第九时比丘犯僧残。谓是波罗夷已下讫亦如是。通约六聚。广释忆寸三法覆不覆。相设药次第法。第十异时住处已下。局简覆藏羯磨。治有长短法。亦名料简。有覆人治有长短法。若作如此科。
释文者。谓此揵度略广分二。若据两中。各有覆不覆。别即可二往分为四文。又可长通细分十三段如略中。第一谓是一罪一得法。人治旧新法。第二不覆已下根本无覆。过重坏六夜。人治旧新法。第三已下十文。名字如前所判。即成十二。第十三广辨。无覆重犯。坏法人治救方。此十三文中。初一第三已下。十段合十一。分略广治救有覆人。第二第十三。此之两段。略广治救无覆人。此中上下种类。事别犯状。治救不过。有此十三之差。然十三中。各自含多义。不可穷言。或可分文以为十二。谓束前十三中。初两为一。即是十二。第一根本覆不覆。一罪一得法人。重坏治救法。第二犯众多僧残罪已下多罪一得覆法人。长短合行法。第三时有比丘犯二僧残罪已下多罪多得覆法人。长短合行法。第三时有比丘犯二僧残罪。已下多罪多得覆法人。离合共别。是非相显法。第四时有比丘犯僧残僧罪覆藏两月已下一罪多得覆法人。离合共别。是非相显法。下八名字。如前所论。此十二中第一文者。略治有覆无覆人。余下十一。广治有覆无覆人故。今若欲通科。以为十三者。或为十二者。义亦无嫌任。从一法以释之。皆合道理。谓令略广为两。或可为四。或分三。或十二等。今者且从略广分二。以说之。
第二门者。此十文中。须为门四分别。定其宗意。就十文中。第一为论简覆不覆。二成不成分别。三坏不坏分别。四通局分别。初门者。位可为两。第二第三四第八及九。此五段文。简覆不覆治救之方。自余五文。第一第五第六。直是对病设药。总别治坏法。第七专辨如非法。第十已知是覆直是长短法。此等不论覆成不成义也。第二又约成不成说者亦两。第七是非等及前五。简覆不覆。令此六文。解其治罚。成不成法。如文可知。自余四文直辨。设治之轨文中。不举成不成也。第三坏不坏分别。四五六七此之四文。寄坏论之。为摄。多法故。上三下。三俱明不坏。第四通局分别。第七第九第十。此之三文。文相虽在。七九与十。义通余七。以其第七。广辨如非。一切如非并摄其中。以余诸文。或直设治。或虽简覆。局是事非。今此如非摄四法现前。故知通余。第九广解覆不覆相。即释一切覆不覆义。以余诸文。并皆不出识不识等相别故。今此广彰明通释余也。第十长短。亦是彰前行。覆长短。以余诸文。但总出法随覆藏日治。不定长短。然论治覆莫长短。将知此文。通了前义。以余七文。文局事别。各不相须。
第三随释中。先解初文。即是多罪一得法。第一明覆文四如前。以短从长。次六夜。次出罪。合行三法。此并如文。对此须作。五门分别。第一约种约罪。第二约时长短。第三覆日等不对等。第四等不等覆日。各有离合分别。第五示秉法之方。
初门者。文中但言众多残罪。不称种之同异。此十罪者。或种一十罪。或种二十罪。或种三四五六。乃至种十十罪等。义实不定。为对第六。异种合行。并列十三。故说此文。以为同种同名。共行三法。理应非局。可随前事称之。以其文无同种故尔。次约罪者。十罪为法。或二三四五。乃至过十等。亦并随事。不得执文。以限其心也。
第二门者。文中且寄十夜作法。以理论之。始从一夜二夜。乃至一年二年多年等。皆同此法。及不忆日数。或疑或不知数等。可通随忆不忆等。三门各有三句。一短二长。以为分齐。须准第十段文。治有长短中说。
第三门。文中据覆日不等。从长十日治。又复先举短日。却举长日。故言或有一夜。乃至十夜。似如先短后长。理而言之。覆十夜者。最先犯残。覆藏十夜。第二九夜。乃至第十犯者。覆藏一夜。此谓先长后短。从先长十日治。或可日有隔绝如犯一残。一夜覆已发露。迳多日。已复犯一残。覆二夜已发露。迳多日。已复犯一。覆三夜。乃至迳多日。已犯一覆十夜。此便先短后长。从后十日治故。只律参差覆者。月一日犯一残。知是罪作。覆心迳二日。向他说已复犯一。乃至十日向他说。已复犯一。知是罪作。覆心至十一日。向他说。是已十残。如是各一夜参差覆。应作十别住等。三法亦得作一别住等三法。是即先后俱短。合为一治。明知文言一夜乃至十夜。亦得先短后长也。事既不定。可随事以说之。又可十罪等覆。谓犯十残。齐十夜覆。亦复共行三法。此文中无。又复此等不等。寄十夜以说。出法之辞。可随忆不忆等。三门各有三句。一短二长。以为分齐。准第十长短中说。
第四门。此第不第。各通离合。其不等者。此律合治十夜。别住便是治短。或若积日累舒。离成五十五夜。别住治覆遂长。故只律别覆者。月一日犯一残。知罪覆心。不向人说。二日复犯一。乃十日复犯一残。知罪覆心。不向他说。是十罪各别。覆取最后罪一夜覆。乃至初罪。有十夜覆。应与作十别住等。三法亦得作一别住等三法。若言十别住等三法。即是一罪一得法。累日长舒以治之。若言作一别住等。三法者。即多罪一得法。斯义正当此文也。只律复有别覆月一日犯一残。知是罪覆心。不向人说。乃至十日犯十残。知是罪覆心。不向人说。是五十五残。各别覆取。最后一夜覆。如是乃至初罪。十夜覆。有五十五夜覆。应与五十五。别住等三法。亦得作一别住等三法也。亦是一罪一得法。及多罪一得法。只此二文约罪别覆殊。以辨说治离合义。准此律十罪。覆日不等。就覆日卷舒。以彰离合。合故总为十夜。一别住等三法。或各累日。离故总作五十五夜。一别住等。三法治之。次等覆离合者。只律。或罪合非夜。合谓犯十残。一切十夜覆。僧合与百夜别住。比丘言长老我羸病。不堪与我。略行波利婆沙不僧应语言得。然此百夜。合作十夜别住。或夜合非罪合者。犯十残罪。一切十夜覆。僧合与十夜别住。比丘言。长老惭愧。欲广行别住。广语言得。即与百夜别住。或俱合者犯十。十夜合。与十夜别住。或俱非合者。十罪各各十夜别住。以斯文证。故知覆日等不等。并有卷舒长短。然此文中。且举不等。合为十日。一别住等三法。治余略不说。行事准只也。
第五门者。文中出法。直言犯众多残。或一夜乃至十夜。若秉法行时。咸须具牒种名。随各覆日短长。称之不得。专执其文。还言众多。及或一夜。乃至十夜之言。亦有人言。一罪一夜覆者。第二日已去。白者应除。初罪三日除二。以其行覆竟故也。今解不尔。以其总牒所乞十罪白故。还须具牒白之。问所以须立义门以说者。显兹揵度文。约辞功理义苞富诠不尽。言言不穷旨故。今解者。凡诸上下。咸寄义门以通之。述诠相所不尽。申文意之届滞。匪唯恢廓学者之心拂遣封文局役之见。冀令思构者。深达于此方讽习者。洞晓于文旨故也。
次释第二多罪多得法人。于中文二。初至与覆藏羯磨已来。离合共别。当分成就。所谓彰是。第二汝曹善听已下根本非覆作法。不成举非显是。前文复二。初有三句。当此人成。但言中有余。不了义说生下三非句。次有一句。作法成就。了教而说不生下非句。问所以但四无覆不覆者。解言。为欲简是覆者。不覆非覆。何须相对。出覆不覆。若尔忆非覆。何以对来。答乞时忆不忆。并覆故来。若尔乞时覆不覆示俱或覆。何以不来。答即是乞不乞故。故但四对也。初九文五。一彰犯。二残罪二二俱覆藏者。犯已俱覆。三忆一不忆一者。临乞时对众惶惧故。亦可临乞意谓一罪本来不忆。四彼比丘随所忆已下随忆乞得覆法。五彼比丘行覆藏时已下续忆第二犯。佛言。随忆与覆。此是不了说生下初句。所以然者。若言乞覆藏时。忆一不忆。不即是了教不生下非。以其文中。不着乞覆藏时。直言忆一不忆一。后随忆第二犯。佛言。听随忆第二犯与覆藏。由此言滥容有犯竟。忆一不忆一亦俱从僧乞故。生下非中初句。次释下二句。不了滥相。离合共别。准说可知。释文杂竟。且对忆不忆门。加以义说。可为五门料简。第一定此二僧残种。同异分别。第二忆不忆短长分别。第三约罪多少分别。第四约得法重数离合分别。第五对约前罪七时随忆离合分别。初门者。文言犯二残罪竟。复不辨种之同异。以理言之。或一种两罪。或二种两罪。乃至或容对三四多罪等种。或同异并随种名事别而称不得直言二残也。第二门者。文中但言忆一不忆一。随所忆。从僧乞行覆藏时。随忆第二犯。佛言听僧随所忆罪。随覆藏日。从僧乞覆藏羯磨。都不定二罪成。覆时之长短。总言随覆藏日。以理而言斯之两罪。或可等覆俱长并短。或不等覆。前长后短。前短后长。但随忆与覆。义非一准。第三门者。文举二罪为法。若其广说。或三四五六。乃至多罪。谓或忆二三四五不忆一。或忆一不忆二三四五等。或忆二三四五不忆二三四五等。参差交络相当之类。四句并辨得法。离合俱应非妨种。或同异如前所说。此咸不得。执文为楷。故只律。初约一罪。离合共别。次约二罪一覆一不覆。次约三罪一覆。一覆一疑。以辨共别等。此谓先罪已外。或一或二或三。故知非必定二也。第四门者。如忆不忆。虽可多罪。但两得覆法以辨离合共别颇从多罪。一一随忆。或三四五六等重别别得覆共行三法以不答。多亦无妨。文中略举。再得为法。若论别得。覆法合行。无问三四五六多等。应亦不简。重数多少。但须作法。序牒周悉。各各不同也。以其第二续得既不碍前佛言许别得共行非妨。明三四重续。理复何殊故也。第五门。文言行覆藏时。随忆第二罪。佛言。听随忆第二罪。覆藏日与覆藏。即是别得。覆藏共行。覆藏共得。六夜共行。六夜出罪。文以此为法。次应有行覆竟。忆亦随与覆。即别是得。别行覆藏。共得共行。六夜行出罪。次应六夜中。忆六夜且置随忆与覆。便是别得别行。覆藏别得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应六夜竟忆。谓别得别行覆。别得别行。六夜共行出。次出罪竟。即是别得别行覆藏。六夜出罪等。文中行覆藏时。略举一偶以尔之。故只律言。本罪者。覆藏乞别住已。语比丘言。长老我更有僧残。问言本罪中间罪。答本罪。复问覆不覆。答覆语言长老。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今所论覆者。当更乞别住已。两罪合行。是名别乞波利婆沙。共行婆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行阿得呵那。次索别住行半。更言本罪作法。别共如上。次行别住竟亦如是。次乞六夜已亦如是。次六夜行半中间语言。先波利婆沙六夜已如法行。今所覆者。更乞波利婆沙行竟。更乞六夜。二罪合行。是名别得别行。别住别乞。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以六夜竟亦如是。次行乃至出罪竟。复言有犯。乃至应语言。先波利婆沙。六夜出罪。已如法行。今覆者。更别乞别行三法等。次乞别住。已言有二罪。一覆一不覆。应语言不覆者。停覆者。别乞别住等。乃至出罪竟。次乞别住已言有三罪。一覆一不覆一疑。应语言不覆者。停疑者。当决了覆者。乞别住合行等。乃至出罪竟亦尔。此两位七时。共别同前说。准约彼文。七时忆犯。以彰共别离合。此律文势虽可略举行时。理亦无殊。莫非咸是多罪多得法。离合共别行。事须知不得专执也。亦可约自律。辨如前四时。或准只说七时。随忆一门既尔。次二疑不疑。识不识准知。第四了教之文说一覆一者。唯有一人不得。更有第二人。以言乞覆藏时。覆藏一罪。说一罪者。随僧乞。知明根本。二俱覆。以无根本乞故不得。有根本乞一不乞一以生下之非滥。又复以其故心隐犯。是故文言。惭愧心生上忆等。三句心迷谬故。不言惭愧。五分犯二僧残。同覆一夜。向僧说一覆一与别住一夜。行别住竟。心生悔言。我实犯二。云何说一白。佛言。更与一夜别住。此即约竟方乞第二犯。谓是别乞别行别住。下六夜出罪。二法应共。但文略不说。此第四门亦须五门通之。准前而说也。不劳更列。次不成中。三句如文。
忆中文五。第一彰犯二罪。执相似文。迷心乞法。第二僧与彼二罪已下。僧同谬执。故俱与覆。第三行覆藏时已下客三藏师因白检问。第四旧比丘言已下答前乞法。及与行覆之状。第五彼客比丘言已下判非结犯教僧正轨也。初犯二罪。俱覆藏者。约情说即犯日作隐心迳宿。俱无发露法。故曰二俱覆藏。言忆不忆一者。就理说谓即犯日后时。一忘不忘故。虽同迳宿。忆者成覆。不忆者非覆。故言忆一不忆一。问文中但言忆一不忆一。所以得知犯竟忆一不忆一。答二义故知。一以其二俱从僧乞。若乞时不忆一。如何得言二俱从僧乞。二以容呵不忆者。不成覆故。次彼比丘已下初执相似文。迷情乞法。问执相云何耶。答以上文中。佛言。听与彼比丘。随忆第二犯。与覆藏羯磨。前忆一不忆一。后乞得俱与覆藏。我今亦是忆一不忆一。随忆第二犯不异。何为不得。是故二俱从僧乞。第二僧同谬见。故二俱与覆。第三问中有二。先问其犯。故言此比丘何所犯。此问含二。谓问犯何罪成覆不成覆。次问何故行覆藏者。谓问乞与及行。此问含三。谓言云何乞。云何与。云何行耶。第四答中。初至不忆一罪。答酬初问。二二俱从僧已下答第二问。第五判不成中四。一判言不成。二何以故已下释其所以。谓本不忆故。问不忆者可尔。一忆者。为成以不。答二俱不成。以文句增减故。若尔所以言忆者善。答此谓设药当病名应故。善非谓成就故。善若此成者。如一白处作二白。初句应成不名非也。故今亦尔三结犯四示僧作法也。释文虽尔。须以五门分别。一者约种分别。二约时长短。三约罪多少。四约得法重数多小五随忆七时分别。初门者。文中圣者。假出法言。汝曹善听。犯二残罪。不列种之同异。以理言之。或种一两罪。或两种二罪。可随种十三称之。并得生非也。第二门文中。但言忆者。与覆藏者善。不忆不善。不知善者。忆时长短。然长短之式。不过忆不忆等三门。如治法长短中说。可随长短。与覆者善。非覆与覆者不善。第三门者。文约两罪。对前成中两罪故。今辨非还。寄二罪以出非。若以理说。乃至三四五六等。论之亦得。辨非如似忆不忆二三四五六七。或忆二三四五六七不忆一。或忆二三四五六七不忆二三四五六七。并亦非法。不得执文。唯局两罪。或若多罪。即言无文者不然。第四门文言随忆不忆。二俱从僧乞。众僧二俱与者。此约一得法以辨非。若乞忆者。得法已。方忆第二。后与法者。可不成非法。岂独一时得法。佛判言非前后与法。即不成非法耶。纵二三四五等。随忆随与覆者。皆非此谓反前如中重得者。今非中亦尔。重以生非也。第五门者。直约乞时。随忆文中。是共得法。或乞已别得法者。此亦成非法。若行时已下六时随忆。续乞续与等者。并成非法。不得局文。唯言乞时随忆也。但第四门中。依文共乞共得法者。两俱不成。以增减故。设成覆者。作法不成。若或别乞别得法者。后不忆者。自不成就。前忆而别得法者成。乃至行时已后。随忆随得法者。自不得成就。前所忆者皆成。以其忆者。得法无增减故。次疑不疑。识不识。准说可知。下一罪多得法。三非之中。忆不忆门。义准此说。小小同异。思而可解。不能烦笔也。
第三一罪多得法中。七句分二。初对根本成覆。迳于两月。以明四句。二佛告已下本复一月不覆一月。以辨三非。前四句中三句成覆。有余滥故。生下三非。第四成覆。了教无滥。先对初句。处分文相准可知。然须五门料简。一约种分别。二约时长短分别。三忆不忆五有长短。四约法重数多少。五约前忆罪七时随忆分别。初门者。文中直言犯残。略不举种。理而言之。种该十三也。第二门者。文以两月为法类。余三四五六。乃至多月。及二年多年。及以减等。不问多小。并同此法。五分但约二日论之。第三门者。如文中说忆与不忆。各对一月为法。然互短长。或忆长不忆短。或不忆长忆短等。交络相望。不劳一均。第四门者。文彰一罪再得覆法。共行下两。以治情过。随时短长故。又无相染妨故以义而言。或可三四五六七八忆。乃至多随忆。皆同事并非妨。以后续得与前续无殊故。若三四得法。即谓不成。第二续得。何独成耶。即是一罪多得法。离合共别也。第五门者。文举行覆藏时。广说乃至七时时中。随忆随与。覆治莫非。一罪多得覆法。离合共别。但前三时。随别与覆行。或共别六夜。出罪定共乞共与共行等。若下四时。随忆覆之一法。定是别得别行者。若六夜出罪。定一切共。以前六夜出罪二法竟。方忆一月者。前亦不成。以覆未竟故。要须更行。六夜出罪故。如只律。不同多罪。离合共别。通于七时也。具辨应尔。但此文中。略举一隅也。疑识等三。并约义门。准前以说。次举非三句。此前不成。类而说之。又此等三皆。须先不忆疑。不识一月。后忆不疑识一月。随行此不忆等。反忆不疑及识一月也。言忆一月不忆一月中。忆一月与覆藏者善。谓药病相称故。不忆者不善。谓无病浪设药故。
第四缘差重不重人文三。初双覆双发露。第二只覆只发露。第三明其二续等。初段双中。但有四句。前后道分。作隐过之心。有冒涉之??。成覆须治。中间还俗。无其冒涉。覆不成覆。故不须治。准下只覆。从覆不覆。乃至乞不乞。各作四句。便有二十句。初句虽同。对下三异。得作多句。此是覆藏。前二十句如是。五时各作二十。故有百句。乃至八种缘差。各百合八百。问如何初句虽同。对下三异。答如覆不覆。乃至乞不乞。此五四句。各初句同。各下三异。谓五个初句。前后道分俱同。此是头同谓五个。第二前同后异谓五个。第三前异后同谓五个。第四前后但异。异故成多。是即成覆一向同。非覆一向异。所以尔者。以忆不忆。从覆中来。今忘故非覆。宁得同发露。疑不疑者。忆中以辨犹豫。不成覆非忘。宁得同不忆。识不识者。不疑中辨不识。故不成覆。非犹豫何得同于疑。乞不乞者。就识以明乞是发露。无隐过故。体是其识。宁得同不以识。下三异得成二十。乃至一百。前二十句二罪。得下八十句。义须三罪。下七缘差。各百亦尔。或若执文局二罪。辨义者。对于八人。各作行。前二十句。合成一百六十句。今以文略故四句也。问何以唯言双等。而不言三覆四五覆等。答如所责实得非妨。乃可罪数虽。多约前后。道分治法无殊。故不论之。问所以不约一罪以释。答就二罪者。为与覆作根本故。五分似就一罪论之。第二双覆之中。八种缘差。人各为百句。第一罢道形差。自有五位。一覆藏前。二行覆时。三行覆竟。四行六夜时。五六夜竟。位各二十句。故合有百句。先就行前后有五对。初覆不覆四句如文。随治前后说之。但文言先发露。后成覆者。昔言心念发露。后覆成覆者。不然理准说。或坐上恐成丙众。故开心念。若对余时。无心念之处故也。今若正解。或有对人。或对众。二种发露。覆还成覆。以第五四句。乞不乞文中。亦言治后不治前故。此义决尔。不劳致或也。次忆不忆门。次疑不疑门。次识不识门。次乞不乞门。各有四句。总为二十句。释文可知。问所以不言覆一不识二三四等。或覆二三四等不覆一。或覆二三四等。不覆二三四五等耶。答皆得不妨以其难。可约罪多少差互。及以俱多苦。若对前后。道分治法。无异故。亦不须此等文也。又对此文。解其五对。简覆方法。前义中释讫。或讲者。对此文解。义亦无嫌。释文虽竟。须以二门料简。第一初五同异。第二解发露覆藏。两对八句。忆疑等三。但一四句。初门者。问第五乞覆藏时。发露一罪。覆藏一罪。与初四句。发露覆藏。有何别相。答相有二。第一时异。初四者本覆。今第五四者乞时。覆不覆。第二法体有异。若据五对是覆。同边全不得。五分。今此五对者。乃以非覆异故。谓不覆乃至乞等。差别者是也。中三异相。义显可知。然初五须别者。初句云发露一者。或对一人二人三人僧发露。第五乞者。谓从僧乞覆藏之法。既法体不同。明是时异。有斯二别得者。为两个四句。问若言时异者。至下八十中。已是行时。何须更有乞覆藏时。既同是行时。并是覆一发一。但有十六。何故亦亦有二十句耶。答此据了罪相望。以辨乞不乞。不望所行故尔。若唯取前乞。至行覆中。言不须乞。更不对新罪说者。其义即局。摄法不周。但寄此五时。以彰事别。此八百句即八百人。别终不得。以所乞之罪。傍说下时说也。又昔解彼发露一者。谓随僧乞覆法。覆藏一者。谓不随僧乞罢道后。二俱不乞。先所乞者。后难不乞。不成覆过。从前乞已来。不须计曰治之。未乞已前。隐覆须治。今言随后治者。谓治未乞已前情过。行覆在后故。下句类尔。此解有妨。所以尔者。如准覆不覆四句。初句先发露者。随后覆曰治后。今乃治前第二句发露者。前后俱不治。今亦知。前第三句。先覆治前。先发治后。今俱治前第四句。一罪治前。一罪不治。今并治前。有斯别状。即此第五四句。与前十六治法不等。何以文言亦如是故。今正解两种发露。对人对众。缘差已后。覆还成覆。以其文亦如是。故但今乞。要须但举乞。覆藏时已下等言以成双覆双发决定得更加九字。若增九字文者。即双覆故。既不得加文。与前了教。双只有殊。行不行别。明前了教本不同此何因谬称此乞不乞。即了教文也。第四了教亦既不来。忆等之言。如征责此无乞时忆不忆等。故知四句并异于此。不得妄称异同。浪相比决。但知双行覆者。前文中义别有乞一而未行覆。一不乞覆。约缘差前后论者。此文中摄明四五对。并是只覆只发露也。求理行者。细检二文。其相自显。若尔言乞一者。乞前之覆。岂不须治。而言不得加九字耶。答乞前覆者。明并须治。乃可作法之时。通计乞前覆日。长短治之。今彰乞后只覆只发。若即现论乞前覆者。便成双发覆。故不须辨。是以此文。但言乞覆藏时。覆一发一者。正合道理。岂经文错耶。若言了义。即此文是须加九字言者。反成错说。问余文并无覆不覆门。此独有者何。答此不覆者。以缘差后还成覆过故。不类余也。自下诸二十句例须以此二门通之。上来行前二十句竟。
次下四时有八十句。先以二门料简。第一二罪三罪分别。第二定覆发之罪旧新分别。初门者。上二十句人未被治罪。未得法两罪。足今八十句。人则被治。罪有得法未得法者。要须三罪作之者好。若两罪者。第二第四句亦好。谓且约行覆时。二十句中初四句。第二第四。以辨其妨。此是破他昔义。故作是言。其昔解者。如初覆不覆四句。若但二罪者。二四句好。初三句妨。妨者。初句覆一不覆一。后俱覆一罪治前后。明非行覆者。一罪先发后覆。亦非行覆者。以行覆者。覆不成覆。故知一罪已得法行。名行发后覆。亦非行覆者。以行覆者。覆不成覆。故知一罪。已得法行。若行覆时。覆有二罪。覆一发一。故合须三。若当两罪。明知是妨。次第三句。妨同此说。言二四得者。第二句覆一发一。罢道后一罪。先覆后覆。治前后明。非行覆者。一罪先后俱发露。俱发露者。先后俱不治此。即是所行之罪。以无覆义同故。即以行者。为发露一配前后俱覆一。故言两罪得。第四句得同此说也。若尔如望覆乞二门。容以彼不覆及乞者。即是所行之罪。如不忆疑不识等。皆不成覆。岂得义同所行。即以此行者替之。以者不忆一疑一不识一等。故知此义拥而不通。是以今解。非但初三妨。二四亦妨故。此八十齐须三罪也。非谓以行覆六夜。第二第四妨。若二行既妨。二竟之言。对何辨竟。故亦是妨。此定谬说。第二门者。问下四时中覆一发一者。为旧新。答此谓四时中。重更犯新。为彰此新。成覆不成覆。须治不须治故尔。问此何所疑者。以行法中。夺三十五事。应无冒涉。岂可成覆耶。答以其一有隐覆情过二来。或舍行法。非无冒涉。理亦合治。故须此文治前治后也。是故旧人。言此覆一发一者。是非根本犯。亦非本日治。直明犯新。成覆不成覆。须治不须治。若坏本法者。生下二续。作本日治也。或不犯新无坏本者。生下文中二续行也。诸下八十类。须以此二门通之。此第一缘差竟。下七类尔。第三以明续故。但约四时。以辨八人。各五义应有六。以文本日治含故。五中初与第四续行。余三续作。谓乘接前日行。故名续行。更假作法者。称为续作。五八四十。此等皆谓接前行作。虽有缘差。不坏前法。不须发始。为遣此疑。须明斯法。除本日治坏覆法者。须发首行之。五分八时。一新别住。二本别住。三新六夜。四本六夜。五新别住竟。六本别住竟。七新六夜竟。八本六夜竟。此约坏法。以辨缘四行四竟故。八四行是续行。四竟是续作。八人各尔。合六十四。
第五重犯坏不坏。人治救方法者。既言坏法。还约四时。二行两竟。先就行覆时。准下治根本。不覆中。位应三人。一知日数覆藏。二不知日数覆藏。三知日数覆藏。此三皆是根本。得覆法行。文中但言时有行覆藏比丘。明知义通三人。且对初人行中。重犯复有三人。一重犯覆藏。二人重犯不覆藏。三重犯覆不覆。对重犯覆藏中。位复三人。一重犯数知。作四番羯磨。一新犯与覆藏治。二与旧罪本日治。如此中律文。及以五分新旧。决须别与。然五分似亦别行。如彼文言。彼比丘六夜行竟。应复更从僧乞。本应摩那埵。据此律文。别与羯磨。应得合行。只律无坏法。义但乞新。罪覆已与本罪合行也。三两罪摩那埵。四两罪出罪。此文中略辨竟。次重犯不知数覆。作四番羯磨。次重犯知数。不知数覆。作四如初。故使合有十二番也。下异种合行。及如非中出法家语。新旧罪合作一者。以治覆同故。亦可异种合行中。十三多小。并得合治。今新旧类同。合亦无妨。据此律辨。似如合离。俱得虽有斯义。今存前解。第二重犯不覆中。但作九。初重犯知数。不覆作三。次不知数。不覆作三。次知数不知数。不覆作三。第三重犯覆不覆作十二。初一知数覆不覆作四。次不知数。覆不覆作四。次知数不知数。覆不覆作此四。子罪三头。合有三十三对。余两头亦各有三十三。合成九十九番羯磨。若作旧新罪合解者。但八十一。今存前释。总收始终。有二十七人。此据行覆中。起犯既尔。下三时中。犯新亦然。又复此四时。非但位局。罪各不通。谓出起犯之所。如但于行覆。重犯二十七人。并治旧新。各穷出罪。不于余时中重犯。或有覆竟中。重犯亦不通。余当分治救。亦穷出罪。余二时亦然。故使当分。咸具覆等三法。此对一重犯说。若各第二重犯。即行覆等四位。各倍二十七人。故下文第二重犯亦如是。乃至三四五等可知。又复四时二十七人。若以得法。四头来乘之。即是十六个二十七人。若第重犯等类知。以说具辨应然。但今文中。略总举故。直言行覆藏比丘。新犯唯有覆藏三人。余皆不说。又犯罪不覆藏等文者。应是错来。不烦多释。次辨覆藏竟亦如是。第二时次行摩那埵比丘下至亦如是。第三时次行摩那埵竟下第四时等。广说如前。此约时重犯中。总计具法多小者。且举一罪一得法。三头若二行中犯。二十七人。并有九十九番羯磨。若二竟中犯。并七十二番。以少二十七个本日治不坏二竟法故也。余三得法数亦同然。
第六异种合行中文四。初与覆法。二与本日治。三摩那埵。四出罪。前三广列法。末一略举。覆中四。如前初犯。白佛中不覆藏者。谓缘着后还成覆故。等不等覆者。曰长短故。一名者同僧残故。多种者。谓十三之别。自性非自性者。谓十性三遮故。住别异者。谓种类有四。气分不同。故言住别异也。次本日治中。两番同是本日治故。合以为一。次六夜次出罪可知。但上下诸文。一事各各设药治救即了。乃可列法。广略为终。不得至此。方谬称言举第二段。病将初十文治之。名为药病相对者。义全不然。所以尔者。如初文中病。第二文中药。欲将何用。直言互显者。此无义语也。对此须为五门分别。第一约种。第二重坏多少。第三约时重坏多少。第四约人多少。第五示僧作法之轨。初门者。文中出法。并列十三种别合治。以此为法。欲彰药妙。但能立心厌恶称教。具缘不简多少。总别俱殄。譬如霜露见阳即曦故此亦尔。以理推之。未必要然。或五六七八等。并悉不妨。但随前事多少称之。问既随多少。所以并举者。答以前诸文。或一二多。离合共别收法周。故须总列。以彰摄治尽故。第二门者。文彰第二重犯。坏本日法治者。以前文本日未论重坏。或若本日治中。犯新重坏治救。如何佛言听。更与本日治。谓此不同学悔。坏根本故。彼无量与。问所以不言第三重坏者。答初犯是根本坏前故。须明本日治。若不言第二重犯者。谓更重坏。不得更与本日治。故言第二重犯。若或第三第四等者。既听重治。理亦无异故。不须更说。第三门者。文中但约覆中重坏。如下三时。第二重犯新罪。亦得重与本日治不。答计理而言二行两竟。随于四时。并有犯之义。于四时中。傥坏本日重治。亦得如上约四时。坏中法。及缘差中。并约四时。以彰重犯。故知第二重坏。亦通四时。以明重犯。但于二行。坏本日治。若其二竟。唯须新犯。一重本日治。以无坏于二竟法故。文据出法。且约覆时。坏以说之。不得执之局义。第四门人多少者。略为五重多少。第一据出法中。言但举新犯。知数覆藏。一人为法。第二次准如非辨者。总举十三。对新犯。知数不知数等三。各覆不覆等三。俱带三非。即是九人。第三若以知数等三头。往分此九。即应二十七人。第四又以得法四头乘之。即成四个二十七人。第五以此四傍该。约于四时。各有重坏。即是十六个二十七人。此十六个二十七人。皆有第二重坏。第五门文中总举异种合行。故言等覆不等覆。覆藏不覆藏。乃至住别异等。若行法者。并须具显种。名覆等长短。短从长等。随僧乞若干日覆法等。方得成就。反此则不成。谓乃至住别异等。已上文者。行事须除僧与。及行白等。一准于此。
第七成覆合治人。众僧设药如非法。所以须此文者。前专约罪简。是覆合治无覆非法。今此所明。虽可是覆设药。若非病亦不遣。须辨如非。谓约僧界法等说也。于中文二。初至亦如是举非合识。第二是中有比丘已下显是劝知。就前非中。应列本罪三头。但今还寄异种。合行为法。即合多义。为彰摄非尽故。今且依文中间。重犯三头。一重犯知日数九。二不知数九。三知日数不知数九。初九中复有三头。一知数覆。二知日数不覆。三知日数覆不覆。就覆藏中三句。初三法俱非。二覆如下二非。三覆如六夜。如出罪非。初言三非者。先明覆非文有三番。先列根本罪非。次彼行覆藏中间重犯已下。列一重犯覆本日治。次彼比丘行覆时中间第二重犯已下。举第二重犯覆本日治。此虽有三。合是覆藏非。次覆如下二非。次覆如六夜。如出罪非。比说可知。问但言非法。是何等非耶。答不离前文两个七非故。纵有时节。长短不称。总是事非故。问非中何以无覆非。下二亦如等。答后非不废。前如后如。必无前非。以牒前起后故。第二三句。第三三句亦如是。合是初九。第二不知数九。第三知数不知数九可知。若以三头。即二十七句。合八十一非。第二如中有九。初知数。次不知数。于不知数。各三故九。知数三者。初子犯覆三如。次覆不覆三如。次覆不覆三如。初三如者。谓覆及六夜出罪。如文中还举异种。合行本覆。及二本日。合是覆藏如也。次两个三亦尔。合为九句。若以三头往说。亦有二十七句。即二十七如也。又若句望句。一句反一句。以如反非。一如反三非。即是九句反九句。如反二十七非。若以三头说者。二十七句反二十七句。二十七如反八十一非。但今文略也。若以得法。四头往乘之。即成四个二十七如。反四个八十一非。文中略尔。
第八以人治不治法者。上来就罪及药。以明应否。未对人辨。今以二人辨治不治。是中四向二人。俱覆见异。比丘便覆藏者。谓见清净比丘惭者覆。此俱成覆。然有治不治。次下三句。对人料简。一人忆而无疑。迳夜故。是以成覆。一人当日即不忆疑。虽同无发露。以无隐心故不成覆。次疑不疑可知。次知不知者。即是识不识也。所以但三者。以对二人情有迷了故。以余二对不约心故。是以但三。
第九中以理而言忆疑。亦应辨别。略对第三知不知说。向言不知不成覆者。如何不知。故解不知。不知者。犹是迷相之异名。是中正简僧残有六。残谓余六故。除夷可知。兼辨余五各六。六六三十六也。前言知故成覆。如何是知。故次时有犯。僧残下解知而成覆之状。通论故六。设药次第者。谓先忏覆吉。后为羯磨。乃至恶说。先悔覆后念除吉。
第十局简覆羯磨长短者。以随日故。覆本日治。亦同覆说。文中分二。初同名同种罪。辨覆长短。二彼或忆一罪已下对同名异种罪。辨覆长短。初同名种文有三句忆中。前二以不忆日数故。与清净已来覆。是名治长。第三数日故治短。次二亦尔。只律四句。一忆罪不忆夜。二忆夜不忆罪。三俱忆。四俱不忆。初句第四治长。第二第三治短。此律三句者略。此中已成覆竟。直彰长短故。有此三覆乞二门。唯简罪体。不得就之。以辨长短。故阙不论。次同名异种。亦三类知。上来且明治有覆残。广前略中初四竟。
自下第二治。先无覆残。广前略中后三。是中根本有三人。一知数不覆藏。二不知数不覆藏。三知数不知数不覆藏。各作六句。初根本中。重犯有三。一知数覆。二不知数覆。三知数不知数覆。各作二种羯磨。初知数覆中分二。初至与此比丘摩那埵本日治。明新旧摩那埵。二行摩那埵本日治已已下俱与出罪。初文有二。第一至更行摩那埵。明根本摩那埵。以其即得法日重犯。但坏前法。未有日可夺故。但并牒旧新与摩那埵。二若行一夜已下。以本摩那埵曾迳宿已。有本日治义。新犯摩那埵。旧罪本日治。此文即是新旧不合。第二次与出罪。合行二法。问新罪覆者。何不治覆。答此言覆者。隐不发露。以不迳宿故。不言治覆。若尔何故文言。一夜乃至六夜。答此言中间。谓六日中间起犯。故各不迳夜。若迳夜者。故宜治覆。此六夜行中。犯新成覆者。如只覆中说第二重犯不知数覆。亦行二法。第三知数不知数覆亦二。如前合是初六。第二本犯不知数不覆亦六。第三知数不数不覆亦六故。并言亦如是。若以中间覆不覆。亦各三六文略。准上覆文。应有如非亦略。
●覆藏犍度第十三
前既得法。若不顺行因行不成。宁能灭除往业。是以次明夺三十五事。卑心软意。折伏真高。故所以来。从后彰名。应名摩那埵揵度。今就初受称。故曰覆藏。五分名别住法。十律顺行法也。于中文三。初讫亦如是。正明四种人。不得更互作法足数。第二彼行覆藏者已下覆藏行法进否之式。第三佛言听行摩那埵比丘已下六夜行法。
初文有二。初至出罪有十六句。明四种人。自过未除。不得亦为秉法。第二彼行覆藏者已下有十六句。四种人不亦足数。秉法中分四。一自行覆。二自行本日治。三自行摩那埵。四自行出罪。各互秉四句。故成十六。次足数中亦有十六。比说可知。正以自己有缚。兼在行法。不能缘生物善。解于他缚。故制不听。更互足数。不得别之。别则犯别。以斯义故。四僧中明不足数。以其非是坏根本故。彼文不列。
覆藏行法文三。第一至不应尔。夺其七五。行折伏法。第二彼行覆藏者共清净比丘已下至佛言得受。谓恭敬随顺法。第三彼行覆藏者不白已下。白等八事。发露悔法。三十五事。前已略解。
第二恭敬中文。初制敬上。第二彼行覆藏者念言我曹已下开受同类。及余众等。共相致敬。执事供给。前恭敬给事中文二。初恭敬给事。已在未行。第二众僧衣物者。听随次第取。五分。别住比丘有三最下。最大比丘下行。与最下卧具。最下房舍。有三事随本。次谓得施物时。自恣时。行钵时。十诵。若僧差会。满钵水受。雨衣自恣。此等并随上坐次第受。应与最下房舍。下卧具。卑下坐处等。
发露文三。初制白法。第二若大众难集。听白停事法。若欲料简。六门分别。一定舍缘。二舍辞句。三舍境多少。四停时长短。五重舍得否。六舍及行处。初门者。为何等缘。得停事耶。答此律云。若大众难集。若不欲行。若行人软弱。多有差愧。应白停之。十律云。行别住人六夜人。若有缘不及行。佛言应停。五分云。别住比丘欲远行白佛。佛言应舍竟去。见论。若行别住人。若有人请。或与人受戒。得停行法。复还续行。准如是文。事亦不定。住随一缘。若行事须依此律。傥依余文。义亦不爽。第二门舍辞句者。五分。佛言应舍竟去。应作如是舍。向一如法比丘言。大德听我。今舍别住法。复更行之。如是三说。若不舍而去。路上见比丘。应自说别住。若舍别住。到余处应求。彼僧更行别住。彼僧应听行。若不听者突吉。见论云。舍行法者。当作如是言。我今舍彼利婆沙。如是三说。此律云。应至清净比丘所。白言。大德上坐。我今舍教来不作。若欲作时。应至清净比丘所。白言。我今随所教来当作。若欲行事。须依自律。设用余文。义亦应成也。第三门舍境多少者。五分云。应向一如法比丘所。舍行法已然后行。故知一人二人三人等亦得。不必要须对僧舍之。又复见论。留一人对舍已入界。明一人舍成。第四长短者。十律。忧波问行别住人六夜人。若有缘不及行。是事应舍听几夜。佛言应听二十五。应余文不论。设若过减。乃至当日舍当日还行等。并应不越道理。第五门为但得一舍。为随有缘。便随舍耶。答文虽不论。若随缘便舍。理亦不妨。别住等法。一切听续。岂况行中数舍数行。何容不得。如见论云。将四人出界外行已。舍而入界。至明相欲出。复与四人出赴彼。迳明相已白行已留一人。少时复舍已入界。如是满六夜竟。得出罪。准如此理。岂可不是重舍重行。第六门舍行处者。此处舍还此处行。或余处行。或余处舍余处行此处行。并皆不妨。但续计日满。故五分云。若舍别住到余处求彼僧更行别住。彼僧应听行。若不听行者吉罗。故知舍已。不必要须本处行之。
第三彼行覆藏者。至余处下明失宿差别。文三。初至吉罗。先明举过。二有八事已下正彰失宿之损。三佛听半月半月下复重举发露白法。凡论行法。只律。行别住人得法竟。欲于此僧中行者。即日应白僧言。大德僧听。乃至言。我今合行别住法。僧忆念持。三说。白言。我随行七事。此人应忆。数满竟。应白僧言。大德僧听等。乃至我已行十夜别住竟。僧忆念持。三说。六夜亦尔。此律直有行时白等。无向二法。行事须知。依彼文者。善就八事。三门分别。一定其治意。第二随事辨释。定其广略。第三对前七五。坏不坏殊。失不失异。言治意。六七二事。悔法须然。余。之六事。是发露法。故旧人名为白等八事发露悔法。悔法不得同宿者。遮违治法。以违别住名故。又制别宿令思愆改过故。七言不得无比丘处者。遮其专任。令行调伏。若更无人。何所敬给。又复对谁行三最下。四次第等。又与僧残名乖。谓受三品上中下僧等残。房舍卧具。名为僧残。若犯此罪。须行此残。独即非残故。是以二事是其悔法。言余六发露者。反前覆冒故。亦可前六七二反冒。余六反覆。第二随事解者。文三。谓举释结。若未白已前。无宿可失。要须白行。行后方有宿可失。既是治过不治罪。但一白便罢。不须日日白。不同六夜过犯两。兼须日日白。一往余寺不白。谓不白余寺僧。失此一夜。不得入数。二客比丘来。谓来此处。若白客时。不须更集主人。以是发露白故。问先此界人。或界外客数来往者。更不须白不。答不须白。以彼已知故。不同布萨白旧僧者。须发露故。有缘出界不白者。谓不白二界中间道路上僧。是以五分。于路上见比丘。须白故也。寺内徐行者不白。寺内简寺外。徐行简疾行者。谓迳过此界故。病不遣信白。十律行别住人布萨时。应入僧中。三白说罪。若病应遣使到僧中白言。其别住人病不得来僧当知。第八半月时白可知。若广略分别。三五二略。病略已说。路上略去。五分。不舍行法。于路上见比丘。广说别住。白衣见言。此比丘有何罪而悔过。佛言路上不应广说。但言大德。我某甲比丘。别住法已若干日。余若干日。大德忆持也。余四广白。第三对七五料简者。七五中重于此更犯本事。若相似全坏本法。余但有罪。非正相反。不坏本法。复不失夜。今此八事轻故。不坏本法。但违忏仪故。失宿得罪。问若一日并犯八事。为并失八夜。唯失一夜耶。答初违一事。即失此一夜。后更重犯。无夜可失。但可得罪。虽犯多事。不得并夺八夜。以其同日故。若八日犯八。一一失无夜。
第三六夜法。初至如上诸事。举同如前。谓前三法。及白停事法。含在其中。二行摩那埵者已下。显异于后过。犯两兼故。三应如是白下。尔一不同之法。此白非八事之限。此据本无覆人。六夜白辞。若行覆竟人。六夜白者。须牒行覆等白之。见论。若行六夜。寺中多有比丘来去难白者。听昼日舍行法。明相未出前。应将四比丘。出界自行。竟若还者。应留一比丘。明相出舍行法竟。共还入寺。如是满六夜竟。得出罪。尼行半月法。要在二部中行之。五分。具出尼羯磨法。
●遮楗度第十四
若内坏惭耻。随僧乞法。顺行七五。悔除愆犯者。应于净法。不须遮举。若情无愧者。不肯悔过。行有违失。不应净法。事须遮举。令悔清净。是以须明遮之仪式。广辨遮法如非之相。集在一处。故曰遮楗度。
于中文二。初至不应尔举前自恣缘非法。举罪以作遮缘。第二佛言听布萨时已下正制遮法。前文有四。一以其圣教。更相受语。便举无罪。佛制求听。二六群使恶求听制须五德。三时六群已下明具五应受。四时六群已下听立要自言。二制遮中文二。初虽可对众还举清净重非法举。佛制不应。第二汝曹已下广辨遮之如非。为使识非令弃。晓是遵修故。
自下文二。初至便可随时。正辨遮法如非。第二异住处布萨时已下正行遮法。前文有三。第一至是为十如法。辨遮法用如非之相。第二若比丘欲举他内有五法已下辨呵责慰喻。是非两人。第三遮说戒比丘至上坐前已下正能秉五法。慰喻可责之人。佛教检问。求听之法。
如非文二。初相对合列如非。各有十门。二何等一非法已下依名次释。释中九非门。若作者。谓实犯若不犯。若作不作者。谓合举二事。破戒破见破威仪。各作此三。合有九句。若无根遮此九。即如。言十非法者。一非夷。二不入夷说中。三非舍戒。四不入舍或四不入舍或说中。五随如法僧要。六如法僧要不违逆。七不入违逆说中。八破戒无见闻等。九破见。十破威仪。以无三根故。此之十事。以不应遮。名十非法。如法者。一犯夷。二入夷说中。三舍或。四入舍或说中。五不随如法僧要。六如法僧呵说。七入呵说法中。八九十谓破戒破见破威仪等。各有三根。此等十事。体非合遮。故言十如。如中第五及后三。少入说中者略。且以十门说之。所言入说者。谓举至僧未及处断。八难事起。名为入说。第八破戒。谓犯残事。不同初句。
第二慰喻呵责。七个五德分二。初之二五。立如非章门。释十如十非。初五法具德举他。能生善灭恶。成上十如法。言五者。谓无非具人。及众满故。名时实犯。有根名真实欲。令此人离罪得善名流布名利益。软言安慰名??软。善心愍彼名慈心。第二五何以故下即彰不具德者。不能生善灭恶之过。释须具德意。成上十非。不具五德反前。已说可知。下五五门释前如非二门。初有三五慰喻呵责。先释非法。于中前之二五慰喻所举。初彼余比丘已下劝除瞋恨。对刚强恶人故。二若比丘被他不实举已下劝勿愁忧。对善濡人故。第二彼不实举他者已下呵责能举。先彰不具五德以呵。二何以故已下释呵所以。第二次下二五呵责赞美释第一如法初五呵责所举。先呵次如法治。二真实举他者已下赞美能举。以具德故。二何以故已下释赞美意。第三文者。初缘求听。但求所举人听。今者通令求僧听许。以拘睒弥中。无其善伴。僧众不和故。致成乖破。为是虽得举人听。若不得上中下坐听人及善伴授护。恐成破僧。故须此求。明法周具。要依斯理。方成举罪。
第二正遮文四。初至不应此日说戒。所遮之事。不出罪诤。第二佛言听说戒时遮已下遮法时节。第三若遮说。或比丘已下治能遮所虚实之义。第四尔时异住处已下却遮方法。第二文二。初辨成不成。二若五种说戒已下遮之时节。成不成中。一就人辨。二汝曹善听已下约犯根有无明成不成。先出法有六句。一作三不作五作不作。此三以无根即不成。二作四不作六作不作。有根故成。第二无根有余已下有二六句。举七聚事。对前法六句。解成不成。初六对残下六聚。故言有余。一作。二不作。三作不作。此三无根故不成。即前法中。初三五次。一作。二不作。三作不作。有根故成。即前法中二四六。是故文言。无根有余。作不作亦如是。文言无余者。或夷罪等是亦为一。六辨成不成。准前而说。故言无根无余作不作亦如是。时节可知。第三文二。一治能遮人谤罪。于中中四。一捡三乘净秽。二事之虚实。三三根有无。四不能答已下治谤罪。第二若遮说戒比丘能答已下治所遮实罪。第四却遮方法分二。一对病不病辨却。文亦三句。二有异住处已下为斗诤故。减却说戒。先减作若二三布萨等。若不能已下对事进不。可为二却。更不得第三。恐滥自恣故。
四分律疏卷第九本
依此书写功 愿于命终时 得见弥勒佛
无边功德身
正德元辛卯年林钟仲五日书写终 沙弥照南
四分律疏卷第九末
●破僧楗度第十五
若内无五德。举不知时。致有忿诤。事成破僧。故明之。分众异轨。别行法事。名之为破。广彰其相。故曰僧楗度。
大文分三。初至将五百比丘众来。现在破和。第二佛告比丘舍利弗已下举过去事。会其古今。第三尔时忧婆离已下问现在破僧方轨。破和未来二果。前文分二。初至一劫不救调达破僧。二尔时舍利弗已下现在和僧。破中文三。初至羯磨说戒正明提婆达破僧。二尔时众多比丘已下举以启佛。三佛言已下呵责彰过。破文分三。初至捉筹等。王舍城中。破僧行法。十律。提婆达。对众唱说四依非五法是。初一唱时唯四伴。捉五法筹等。复第二唱始有二百五十比丘捉五法筹。复第二唱复有三百五十比丘捉筹。故合五百。不同此文。第二尔时阿难已下六十比丘不禀。即化五百取筹。唯除阿难及一须陀洹比丘。时舍利弗目连诸大罗汉。皆不在彼布萨会中。第三时提婆达已下往伽耶山。破僧众法。至此如是。信耶具足。破正义备。第二诸比丘还举前三具以白佛。第三呵中痴人破僧者。是佛呵辞。二有八非正法已下彰过。分文为二。初至一劫不救。举破僧发业之缘。二若我见已下所为业重彰无救方。前文有三。一先总举彰过。此八之事。非出离真轨。故曰非正法。为彰调达违顺缘转。遇利誉称乐不能不贪。逢衰毁讥苦不能不恶。情取不舍。名为缠缚。能彰未生之善。故曰?曀。又令已起善业为因。不成称为。消灭善心。永捉三涂。故曰趣于非道。简余轻处。故曰在泥梨中。显受报时。故称一劫。彰无救方。故言不救。第二何等八已下别列八法。得养曰利。无养曰衰。故名无利。过德而谈名誉。过分毁呰名无誉。余文多名为毁誉。形心极顺。悦可其意。目之曰称。律就前境。名为恭敬。见过嫌呵。心不祈顺。说之为讥。律名不恭敬。怨家违境。能生内恼名苦。此就内心。律据前。故曰恶知识。情乐恶友妄以为适名乐。一切众生。咸不离此八。调达偏甚。第三有如是八已下结成业缘。为此缘转。而作破僧。故曰业缘也。第二业重无救中。文三。谓法喻合。法说文二。谓逆顺反覆。彰无救方。救方初先反举。若见少善不尽不记无救。二次顺说。以我但见善尽恶成故记不救。文中各三。一人。二善尽不尽。三结记。下喻合亦三。譬如前人喻初逆顺中人。没在屎中者喻第二善尽恶成。三有人欲出已下喻第三无救疗之方。第三今观已下合喻。初调达者破僧人合上譬如人。二不见已下合前没屎中。三是故已下合前欲出无方。次现在和僧如文。依五分。三闻达多。以足指蹴调达。骂释奴起。舍利弗目连。以余方便。将诸比丘去矣。调达惊起骂言。是恶欲比丘有善意。如何忽生恶心。以方便将我比丘去。便大惊惧。热血从面孔出。即以生身。堕大地狱。十律。调达见舍利弗目连来。即驱迦留罗提舍。安目连舍利弗。目连化徒众去。调达觉已。见讲堂空。作是念。我是释种姓瞿昙。大人不可屈下从他。语四弟子言。先有外道法。隐没不了。我今当发起明了是法。汝等当知。我今不复属沙门瞿昙。当作是语时。即名舍戒。
第二举过去事会古今中。文三。初举身子过去破。以对今和。二目连白佛下举过去法像。对今法学。三诸比丘已下举过去违恩。以会今背。
初文。问说戒中。小罪鄣道。何故此中犯偷兰而得初果。答第二故鄣初故不碍。文作偷兰忏者。谓此五百仗成群党。是破僧家之伴类故。是初无过。为彰轨则故。言令忏也。
第二法像中。四偈文四。初一行诵前过去法像。已致苦恼。二次一行彰因不息。故曰乃至长夜气不灭等。三次三句。以有因故。显今学苦恼。四有五句。广举其类喻。自毁伤昔。以恶教破故。堕事海没死。故曰没海而死。今以耶方便故。堕生死之海。
第三文二。初问破僧方法。二忧波问已下问破和果报。破僧义八门分别。第一列名释名。第二辨能所体性。第三得名。第四具缘成犯。第五辨破时处。亦名方便根本相别。第六对出血。辨其先后方便究竟初。第七舍戒堕地狱时处。第八对破羯磨僧。以辨同异。
第一门者。名有二种。一者破僧。二者破轮。言僧者。一界之内。别行法事。言破轮者。谓舍八正住于五法。故四分文言。我今宁可破僧轮。十律云。汝当共破沙门瞿昙和合僧。坏破法轮。又伽论。或轮坏非僧坏。舍于八正。更说余道。是轮坏。一界之内尽集。无别非僧坏。二或有僧坏。非轮坏者。不舍八正。不说余道。非轮坏。一界之内。各自恣羯磨不成。是僧坏。三或俱非坏。四或亦轮坏。故知有僧轮两别。释名者。若就僧解破。有其二义。一就本一今别故。名为破僧。谓本一和合众。今提婆达。自称为佛。违心背想。倒说耶法。诱惑愚痴。比丘分僧耶正。故名破僧。二约从耶以解破。唯邪部是破。故心论。答凡夫坏非圣人。若坏法轮以破者。亦有二义。一就因缘以解坏。谓以耶众行两法。破如来正众行法。故此律言。提婆达。今日欲断我四圣种。提婆达。汝莫断我四圣种。此且约行法以彰破众。正法者。以信受五法。故众异轨。即破众法二就行体所损以解坏。谓应得不得。故名坏。是以心论言。若未超升离生。不超升离生。亦无得果。亦无禅学。问思惟乐生。由大千世界。法轮不转。俱舍论曰。是时佛世尊法轮已破。能鄣碍圣道生起。故名破轮。
第二辨能所能者。还约前二以说。一破僧能所。二坏轮能所。若破僧根本业道妄语。以作无作色为能。若依实论。无作以非色色心为能。若通方便。亦有身意业。故善见论。此戒具三事。身口意业。若论僧坏无处能。心论俱舍。谓不和合性不隐没无记。是不相应行。若坏法轮能者。能破因众行二法之教。以色及非色非心名句味对为能。所破因众行二法。及教能亦同。论其行者。以无贪善根为能。若就行法辨所损。四依法亦同前。约人彰损。令其应得不得。以非数灭为能。
第三得名者。从所功能得名。僧法轮是其所。破是功能。亦可境用受名。僧法轮是境。破坏者用。
第四具缘成犯。谓望逆兰。以解具义。通缘有三。一是大比丘。以共佛竞化故。又已犯逆兰。余众即非。故律言。亦非比丘尼等。四众破故。二违佛僧三谏。当他余戒。制广教后。以其破僧事。是最初得罪。同第二故。三无重病坏心。若解丈比丘者。丈夫见行清净多闻辨才。谓简余众受行破戒寡闻讷等。故十律。九清净人非余众。心论。见行增上者。见行人坏僧。恶悕望故。爱行者。轻动故。及多闻辨才等人。方能破僧。第二别缘有十。一已结界。故心论。未结界不成破僧。故文言。若于一住处界内二部。各作布萨羯磨。方成破故。二佛在世。心论言。亦非大师般涅盘。无异师故。三非初后故。心论亦非前亦非后。以此二分中僧一味故。俱舍论亦尔。四已立第一双故。心论亦非未立第一双。以僧坏不迳宿。即日还和合故。五起恶欲立耶三宝。谓未起恶戒恶见息。言无破故。心论息言未生时。无破法轮故。六佛不在众故。心论谓大师在众。彼无威光故。七伴具数满。是凡非圣故。律言。此众一比丘。彼众一比丘。行破僧舍罗。作羯磨。如是不能破。但令僧尘垢。二人三人亦如是。忧婆离。若此众四人若过。彼众四人若过。行破僧舍罗。作羯磨。忧婆离。齐是名为破僧。是为破和合僧故。又复此律。年少比丘。必当信受。又萨婆诸论。破法轮。是破俗谛。以圣人不可破故。此律亦言。上坐比丘。恐不信受。八异见异忍。说于五法。甄余下六破僧主等。九行非法筹。诸比丘忍可捉筹。十界内别作布萨羯磨。此未下二缘。谓坏行二法。故此律言。忧婆离有二事破僧。妄语。相似语。复有二事。破僧。作羯磨。取舍罗。辨??可知。
第五门。问依此律文。王舍城说五法。五百比丘捉筹。即往伽耶山。自作羯磨说戒。僧只亦然。此二处内。于何处时中。成根本业道。答谓在伽耶羯磨说戒竟时。究竟成破。所以尔者。调达破僧。放习如来。立二种法。一立其耶。以为行法。??佛八正处。二立非法羯磨说戒。御众之轨??佛正羯磨说戒。众法之处。是以王舍城。时五百捉筹。忍可五法。始信调达耶行法。反破如来正行法竟。但是方便。后至伽耶山中。自作羯磨说戒。五百复信耶众法。反破如来正众法处。始是信耶具足。破正义备故。在伽耶山。究竟成破。故上律文。若一切未谏前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一切突吉罗。若立邪说五。即成破者。应犯逆兰故。又复只律。方便亦在王舍后。提婆达。远向伽耶城。佛语阿难。汝去语提婆达来。今日僧作布萨羯磨。阿难即承教往唤。提婆达言。我不去从。今日后不共佛法僧。不共布萨羯磨。今日波罗提木叉。欲学不学从我意。阿难闻是语已。作是念。此是奇事。出是恶声。将无坏僧耶。阿难具以白佛。佛第二语阿难往唤。乃至汝便去。广说上事。如前将无坏僧耶。阿难还后。六群比丘。自相诸言。沙门瞿昙。必当三遣使来。我等各正意共作布萨事。我等作后世名誉。佛在世时。提婆达多。六群比丘。共破僧。即布萨竟。佛复第三告阿难往唤。答言我等已作布萨竟。阿难闻已。作是念。奇哉已坏僧竟。即以白佛。佛言非法人。已作布萨竟。如法应作布萨。以斯等文证。故知破在伽耶。不在王舍。
第六门对出血。辨先后方便究竟。初二分别。言先后者。四分五分。及以十律。并破僧方便在前。次出佛身血。次更起破僧。方便究竟。智论所明。先破僧轮。次出佛身血。故彼文云。提婆达多。大得供养。而徒众鲜少。自念我有三十相。减佛未几。直以弟子未集。若大众围绕与何异。如是思已。心生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目连。说法教化。僧还和合。尔时提婆达。便生恶心。推山庚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破石迸来。伤佛足指。莲华色比丘尼呵之。以??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谓犯三逆罪。鼻捺耶亦尔。又又出血偷兰是方便。所以尔者。然调达本心。断佛命意。今但出血。本情不畅。所规未毕。拥思之业。故是方便。又是最初。以无逆偷兰。广教可违故。问出佛身血。为是制煞人戒前。为后耶。答调达出佛身血去双林九年。明知是制煞戒之后。若尔煞戒之中。已言成者夷。不成者兰。广教已彰。今出佛身血是第二。如何最初。答煞戒不成兰者。与出血兰。有二种不同。故别有初。一可忏不可忏。二逆非逆异故尔。问若煞凡人方便非逆。出血是逆。逆非逆异。别有初者。余人对父。亦是逆非逆别。煞父之时。应别有初。答但有逆非逆异。同不可悔。故无别初。此义稍难。凡言初者。约于广教。本无今有。方辨初二。今此逆者。佛制不制。俱有逆故。不得就之以明初二。若是兰名。即是第二。若尔何故十律九清净人破僧。又心论犯戒者非增上故。答言清净者。谓不犯夷事故。又可更释。纵是第二人。亦不妨破僧。经论不同。如智论鼻捺耶。先破僧后出血。四五十等三律。先出血后破僧。何者为定。然十律自言九清净人。复先出血后破僧。岂不相违。故知不得以一论言。若犯余无简不得破文。以妨诸经也。破僧偷兰。是究竟非方便。调达本心。规夺佛位。坏僧断法。今既破得僧徒。归从己见。所规事毕。思心得畅。更无进趣。故是究竟。又复过状既彰。违教作破故。是第二人也。是故见论。破僧无最初。以违僧三谏故。又此言第二者。破僧是最初。以其未有故。得罪同第二。故言第二。非谓调达前已有破僧故。问若调达破僧。是第二者。违谏僧残。亦应第二。答破僧是所谏。事谏时谏。破僧违谏。作破僧故。调达是第二谏时不谏。于违谏僧残是最初。
第七门舍戒等时者。十律。调达讲堂空。唯有四伴。时迦留罗提舍。以右脚蹴调达令觉已。见堂空迷闷堕床。四伴以水洒之得醒。作是念。我是释种姓瞿昙。大人不可屈下。乃至言。我从今不复属沙门瞿昙。作是语时。即名舍戒。无入地狱时。五分。三闻达多。以足指蹴言释奴。乃至热血从血孔出。即生身堕大地狱。无舍戒语。智论。初破僧。次出血又打莲华色尼死。与恶耶富兰耶外道等。为亲厚。断善根无愧悔。此是舍戒时。复以恶毒药着抓中。欲中伤佛。欲去未到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四分。但言热血从面孔出等。并无舍戒入地狱时。
第八门。对破羯磨僧。以辨同异。多论九门。第一人不同破法轮僧。是比丘见行等。非余众爱行。若破羯磨。通咏二众。以其二众俱秉羯磨故。
第二假佛不假佛。法轮僧须假一人自称作佛。佛是法轮主故。放如来是法轮主故。其破羯磨。不假称佛。以佛不秉羯磨故尔。
第三就数多少。破羯磨僧。下至八人。一界内此彼各四。别行法事。彼此羯磨。不成僧。不得益故。下至八人。即成破僧语。破法轮下至九人。所以尔者。然调达。将欲破正三宝。先立耶三宝。调达称佛。??正佛宝。所说五耶。??正法宝。三闻达多等。成耶僧宝。??正僧宝。能破之中。要假一人为佛。四人成僧。下至五人。方成能破。减则不成。所破之中下至五人。成佛僧二宝。耶正两分。别行法事。方成破僧。彼此通收。应是十人。但说九人者。如来化主。不在僧数。既言破僧。佛非是僧。故唯取四。彼此九人。别行法事。名之为破。此就破僧因中。耶正相望。两众合九。若就究竟成破。要假化得如来徒众。下至四人。禀从耶见化。方成破僧。故言须九。若尔何故下文此众四若过。彼众四若过。又五分。要于界内八比丘。分作二部。别行僧事。乃名为破耶。答此等文者。废主论伴。故但言八。
第四就界内外。破羯磨僧。要一界内众。各秉羯磨众法。方成破僧。不通界外。破法轮僧。能破之人。须秉羯磨。要在界内。所破之人。通界内外。但受耶化。俱有破义。故心论言。调达唱五法。为是四依非时。乃至尽佛化境。但随其声受从耶化。如五百之徒。不得圣解故。损通内外。此二皆就所王之中。以辨其破故尔。问究竟成破。作羯磨竟。所以论言。唱五法为是。即言破僧耶。答此二相假。今论但奉行法者。为彰失解边故尔。非谓不须羯磨。
第五凡圣。破羯磨僧。俗谛僧。第一义谛。二俱有破。圣人容有事或故尔。破法轮僧。唯凡非圣。以其圣人不从耶化故尔。就凡夫有二。一有感凡夫而机是定。于此时中。定闻如来法轮得益。获闻思之解。虽以五法诱化。必不可破。以感机定故。二有感凡夫而机不定。若无耶化。即于如来法轮得益。今为调达五法诱引。令生异见。致此凡夫。应悟理解。鄣使不得。暂差此时。名之为破。
第六就方宽狭。破羯磨僧。通三天下。除北方。以其三方有佛弟子。秉羯磨故。是以心论。三方羯磨坏。破法轮僧。局在阎浮。不通余三。以佛不在余三方成道。彼方比丘。自称为佛。欲破僧轮。人无信受。故不得破。又共谁竞化。是以心论言。阎浮提至九。是则法轮坏。
第七就时。破羯磨。现在未来。俱有破义。破法轮僧。佛现在有。涅盘后无。故心论言。未结界前后。牟尼已涅盘息肉未出时。及无第一双。于此六时中。不名破法轮。俱舍论言。初者转法轮。言初者转法轮未久。后者世尊般涅盘。此二时中。大众恭敬。修同一味。是故无破。心论但言。亦非前。亦非后。以此二分中。俱僧一味故。余四易知。即案此文。有重破义。以余二分中间长远故。是以律言。若更有余比丘。欲破和合僧者。亦当如此。白四羯磨呵谏。又言如提婆达此。若未出家。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应灭摈故。明佛现在。亦有重破也。
第八得罪轻重。于中有三。一逆异。二结逆总别。三教名轻重。初门者。破羯磨僧。但破同徒言教。又失事中之益。唯局界内。以正破正等。情过轻微。犯偷兰遮。非逆可忏。破法轮僧。调达是其弟子。秉于五耶。破师法轮。失于理解之益。损义宽多。犯逆偷兰。不可忏悔。第二门者。问调达破师法轮。复损前人。不得闻思之解。今结罪时。为望断佛法轮边得罪。为望损僧结逆。答此二相假。若无其僧。法轮不转。若无法轮。僧不得益。调达今乃以乞食等。诱导五百。归从己法。即断法轮。亦失理解故。即碍法损僧。合结一逆。无别二罪。而名破僧逆也。问调达以其五耶。破于别人。不得理解之益。应就损别以得罪。而就损僧结罪者何。答据其本心。欲破僧轮。若破得三人已下。非其僧位。不称所期。思心不遂。不成逆罪。要破四人已上。是其僧位。称本所期。思心得畅。又复若本不破四别人。皆得闻思。揽四理解。共成僧宝。益利世间。令由破此四人。不悟理解。即无所揽。不成僧益。是故损四人别即是损僧。为斯但望损僧结罪。第三门者。问调达破僧。得逆灭摈。所以不据主故波罗夷。伴者罪轻。与偷兰遮。而主伴同名偷兰者何答破僧。事大。非可独成。要假主伴。方能成破。主虽业重。伴便是轻。然破僧事一。复齐究竟。何得主伴结其异名。宜同偷兰。以其兰名通含轻重故尔。问若事是一。主伴同名者。如减年受戒。亦假主伴。受戒事一。何不同名。而和上结提众僧吉罗。答斯亦不类。以作受戒羯磨时。别称主名。即有甄简之异。事虽是一。得结两名。调达破僧。作法之时。不别称主名。无甄简之别。事复是一故。主伴同兰。问相假破僧。伴非逆者。违谏何以俱得僧残。答秉法假伴主故结逆。俱违僧谏。并是心虚。违谏得残。
第九得报不同。破羯磨僧。不堕阿鼻一劫受苦。破法轮僧。得无间狱。受罪一劫。
次释文。初问次答。忧婆离问有三。初云何破僧者。问于调达。行何等法。断佛法轮。分众异轨。弟子未委。故言云何破僧。二齐几者。问数多少。三谁破和合僧者。问能破僧人。故曰谁破和合僧。次佛告已下答。于中初至行舍罗。先答初问。就中有三。先以五耶。破正行法。就五法中。前三相似语。后二妄语。以五耶法。诳戒群心。令受耶化。故破法轮。谓断四依行法。次作非法别众羯磨。行耶众法。破正众法。如文。行斯两法。以破众行故。名破僧也。次忧婆离一比丘下有二释。一解总答下。二问谓数者至八。言人者。非余众等。又释唯答第二数。略不答第三问。故五分。问是中谁破僧。佛言作主者是。此不如前解。以但问人。未问主伴故。
第二文中分三。第一问破僧果。第二问和僧果。第三重问一切破僧主堕不堕义。和僧偈中。初一偈彰和有益。下有半偈。以有益故。能和报重。第三问者。如五分。泛问一切破僧主堕不堕义。不问四伴及以五百也。今文中三句。一领佛前言。泛兴后问。二佛语已下。佛具总答。三忧婆离已下。重更料简有堕不堕。从法非法。乃至说下说。是九对中。于非法等一边作头。各作十二句。若欲知僧。先以初句法。破第二句非法。改耶从正。即是和僧。不名为破。今解破僧故。就第二句非法作头。行化于时。破初句法说以为非。使耶法兴头。正法隐曀。方成破僧。此九对上。咸就第二句上。作此十二。合有一百八句。非谓法上别有十二句也。就第二非法作头十二句者。初四句中。前三破主。堕于一劫。后一破主迷非。谓是情过轻微。不堕一劫。初句非法想破非法想说。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说。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说。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说。
先解初句。其文有七。一若比丘者。谓能破主。二辨以非法破正。文言非法者。谓五法不能灭恶生善。故言非法。执耶说是。故曰言法。坚持此法者。谓行化于时。破和合僧。通坏二法。三彼自知已下。彰心知为非。言非法想破者。谓前方便心。了了知非故。法想说者。谓以五法行化时。了了知非故。四如是言下。然口说为是。执此五法能资人心轨。故言是法。又能灭恶之功。是毗尼妄指佛说。欲规他信受。故曰是佛所教。五异见已下。结彰前二心见知非口说。为是口说。乖心所见。故言异见。亦心安于非口说。言是口说。乖心所安。故曰异忍。六行破僧舍罗者。略恼损二法。并行舍罗。略不举行众两法。七忧婆离已下。结堕一劫。
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说中。但有六句。除第五句异见异忍。释文如前。以其前方便心。知己五法为非。故言非法想破。至于说时。迷五法为是。故言法想说也。亦堕泥梨一劫受苦。问第二句前心知非。后心迷是。其过轻微。而犯逆罪一劫苦者。如人非人想。亦应犯重。一解言煞人者。前境是事。不可学法。又无其谏。尔语是非迷心犯轻。此法可学。又复设谏。开示是非。离复转想。犹犯正罪。又可破僧事大。虽以心不称境。以前方便心当于境。故亦一劫。不同人作非人想者。以事轻故。从心结兰。不从境结。如娮酒戒等。亦以境上过多。不从余想结罪。若尔第四句。亦应犯逆。堕于一劫。解言。第四句法虽可学。亦有谏法。然始从心迷。是以不堕。不同二三方便。内心知是其非恶心故破。治心尤重。复是可学。故不相类。问所以无第五异见等者。解言。此第二句。以其口说。望前方便心。名为异见。望后说时心。名不异见。若言异见不摄异见。不异见异复不收异见。故二三两句。阙而不论。
次第三句。正以前方便心。迷己五法为是。故言法想破。后心说时知非。故言非法想说。广出其文。如前无异。故言亦如是。
第四句前后方便心。迷己五法。一向谓是口说。不乖心见。故言不异见。亦不违心所安。故不异忍。情过轻微。不堕一劫。作第二四句。非法想上置不疑。法想上安不疑。初句非法不疑说。第二句非法不疑。破法疑说为异。第三句法疑破非法不疑说。第四法疑破法疑说。消文轻重。准如前说。亦前三逆重。第四句轻。是以文言。疑不疑作四句亦如是。若作第三四句者。非法想上安疑。法想置不疑。初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说。以其俱疑。无非法想兼。是以不堕。第二句非法疑破。法不疑说为异。由非法起疑。无非法想兼。过轻不堕。第三句法不疑破。非法疑说为异。此亦不堕第四句法不疑破。法不疑说为异。是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问第二四。初句与前句同。何以别来。答不三异故。又问第三四中。第四与初第四同。亦何以来。答以上三异故。然知第二四非法。同前而异后。以不疑故。法异于上下。以法上疑故。第三四非法异前两。以疑故。法同初而异中。以不疑故。此就初对非法上。作十二句。破初句法竟。自下各就第二句上。作十二句。破于初句。故言亦如是。又解增二文。举十八法。法言非法。非法言法。乃至说不说。倒说成耶。又增四忧婆问。齐几名为破僧。谁破和合僧。佛言若比丘犯说不犯。不犯说犯。轻言重。重轻。齐是名为破僧。和僧反说。故知不得专取此文。若比丘非法说法。即以第二非法说以为法。方名破僧。若说佛四依。以为非法。岂不是倒说成耶是破。若作是说。于法上。亦有十二句。合论更有一百八对法。十二句者。如前三个四句。各以尾为头。次第倒说即是。更不须广作。然直言各以尾为头者滥。计理应云倒说第一四。为初四者。是倒说第三四。为第二四。以法上不疑非法疑故。然说是为非。故上三堕。第四不堕到说第二四。为第三四。以法上疑非法上不疑。迷是为非故。四俱不堕。乃至第九对。各作两个十二。合二百一十六句。
●灭诤楗度第十六
凡斗诤之兴。乖理违和。恼乱僧众。事成破僧。宜须殄灭。息彼不肖。方成护法匡众之化。故须次明也。七种毗尼。能除殄罪诤。名之为灭。所灭是何。所谓四诤。两情乖背。彼此纷纭。名之为诤。能所通举。故言灭诤。广彰其相。集在一处。目曰楗度。故言灭诤楗度。
就中文三。第一至草?地毗尼。明能治药。既有能治之药。必有所对。故次第二尔时拘睒弥已下讫事诤亦如是。正明四诤。是所治之病。既有药病。若不相对。药无能治之功。诤无可殄之义。故次第三若一比丘已下广明药病相对灭之方轨。
第一先解七毗尼义。九门料简。第一列数释名。第二辨体。第三得名。第四总别通塞。第五法体出不出。第六用药对人圣凡分别。第七次第。第八能灭人多少。第九治人灭罪殄诤分别。
第一门者。始从现前。终至草覆。中间有五。此是七药之名。先释其名。言现前者。三法五法。体非过未。集而相对。名为现前。诤情消殄。故曰毗尼。言忆念者。清人被谤丑向外领。为他所举。而致忿竞。僧众思审。知其不犯。为作羯磨。证彼清净。故言忆念。忆念灭诤。故曰毗尼。言不痴者。此人病时实作。不痴来不为。亦被他举。而致不知。僧知此人病时虽作。不痴不犯。为作羯磨。证其不痴。无有实犯。故名不痴。作此法时。能殄于诤。故曰毗尼。次自言者。前人隐过。虽有三根。不取伏罪。而行驱殡滥治清人。圣制安令自说名种。方行治法。既引伏罪。必无忿竞。故曰自言。又横诤他犯。以生忿竞。要得前人。引过忏悔。定罪轻重。方能殄息。名曰自言毗尼。言多人语者。谓有往?论义。诤理耶正。别人现前。而未消殄。要须尽集。详心捉筹。表多人语。故曰多人语毗尼。罪处所者。此人实犯。为他举觉。前引后违而致不和。僧与作法。微其前言责罪之实处。故曰罪处所毗尼。草覆地者。或众僧共犯。因评致诤。或横评他犯。自言不灭。时已淹久。纷纭难息。若寻究善恶。恐诤事深重。故听二众直乞欢喜。不说名种。迭相忏谢。如草掩泥。诤情消灭。故称草覆。母论。如似以草覆泥。令人得过。不污其足。名为草覆毗尼。
第二门定体者。若据七法。能令诤无之处。名毗尼者。毗尼名灭。谓以非数灭。以之为体。若就此七。能得前灭。为此七毗尼者。谓五法三法。为七之体状。所言五者。谓法毗尼人僧界。言三者。谓前五中。除僧界二。余三即是。总言五法三法。即不离五种现前。谓僧人界法毗尼。此等僧众和聚体。如瞻波说。言人者。起诤人在现前。言义往返。身口二业。作无作为体。界者文言在内制限者是。无别行者可属。故无别法。若据缘成。假教是声性等为体。若就所依。规圆分局相者。是无记色法。然是生善境界。法毗尼二。执正道理。谐和刊定。亦以声性等为体。今若随相指事。以定七体者。先解现前。须为四门。一解五法。二解三法。三五三同异。四乘明一切具法多少。先解五法。一列数释名。二定体及有无。三辨广略。初门者。谓法毗尼人僧界等是。此之五法。各体非过未。对而殄诤。故曰五法现前。如下名为五种现前。次定体等。言法者。谓定诤是非道理。谐调进否者。故文言好言教语。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又言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者是。持谓持前定诤是非道理也。言毗尼者。谓持前道理。劝受息诤者。是以下文言。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汝当受是忍是。下文。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谓持此道理。劝受息诤故。五分。云何谓毗尼现前。应以何法。以何律。以何佛教得灭。而以灭之。是毗尼现前。言人者。谓一比丘。在一比丘前者是。又文云何人现前。言义往反者是。此能所合名为人。若就别名。唯起诤行者为人。唯就所为故。或约能名人。故文言受忏者是。言僧者。能断事秉法者是。文言。云何僧现前。同羯磨和合集一处。不来者嘱授在前。应呵者不呵者是。言界者。谓摄僧分齐。作法之所者是。文言云何界现前。在内羯磨。作制限者是。此谓无结。在标内作法。结成限约故。上来所辨。说之次第。若行之次第。应言僧人界法毗尼也。次辨有无者。首解毗尼无。故无别体。或言以法为体。谓持此进不是非道理。令诤灭故。又言用上四法。能得于灭。谓以四法为体。此尽不然。若此毗尼是无。斯义可尔。今此毗尼是有。谓以道理正劝受息诤。故文言。所持毗尼灭诤者是。但此五法。并是能得毗尼。是以七中第一。通名现前毗尼。然此第五者。据终得灭之处。偏名毗尼。非谓即以无法为体也。问如有法时。未有毗尼。牒有毗尼时。已是无法。如何现前。答一义以相续在现故。又可以余四法。对起诤人。一一皆现。故言五现。实不并起故现。第三广略者。准于三法。此五法中。亦要为三。谓僧与人。同是人法。与毗尼同是法摄。加界故三。但今法分始终。人殊能所。故广为五法。与三法不类也。第二解。三法谓法毗尼人。解义准前。亦有释名定体等。第三有无同异者。别人灭中。不秉众法。所以非僧。亦不假界。但有余三。余三何异。五法中人。定是所为。三法中人。能所合名为人。以不秉众法故。五中法。通语羯磨。三中法者。定是语法。五中毗尼。通羯磨语。法判诤无处。以为毗尼。三中毗尼。亦定语法判灭。第四门僧秉具五三人。下三此亦位。言就僧秉法中。若为殄诤。具五可知。非灭诤者。或四或三或二。言二者。如结大小界等。言三者。僧常行等。言四者。道俗位分。道者。如受忏处分。离衣六年杖囊等。并须人现前。故具四法。为俗但三。如学家覆钵。以不对作故。二众互治。义亦同此。次忆念别相者。能举者。执前三根。恐有谤??。所举者。自准己心。惧被治罚。是故乖违。能举者。忆念执其闻根。证前犯故。所举忆念思已清净。僧与忆念。寻思此人是清净故。证其不犯。僧语能举人言。彼先被谤。为是外有闻根。我等共住。知实清净。此彼无过。是以文言。云何忆念毗尼。谓此罪更不须作举。作忆念者是。次不痴者。以病时作事。能举者执三根。所举人。准已不痴来不作。彼此乖竞。僧知清净。不痴来不作故。僧语举者。此人我等共住。病时作事。不痴已来。实是清净。此彼无过。是以下文。云何不痴毗尼。谓此罪更不须作举。作忆念者是。次自言者。前人实犯。为他所举。但使不引。即未得治。恐滥罚清人故。是以要待自言。方得治之。故下文。云何自言。谓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又目连观察。见彼比丘去佛不远。语言。世尊已知汝。便捉臂牵着门外。佛言不应如是。若于异时。亦不应如是。令彼伏罪。然后与罪。不应不自伏罪而与罪。自今已去。为诸比丘。结自言治灭诤。应如是说自言治。又容二人横诤他犯。轻重未定。僧今欲灭。要取根本。犯者引过忏悔。定罪轻重。以灭于诤。犯者非诤。自言能殄。他诤者自言治。是故文言。自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次多人语者。以前别人现前。未肯伏理。僧为差白行筹以灭。筹多表语。故名多人语。是以文言。云何多人语。若用多人说持法。持毗尼。持摩夷故。见论。多觅毗尼者。处处多觅知法比丘判。故名多觅毗尼。言知摩夷者。是二部波罗提木叉。次罪处所者。为他所举。初引后违。而生忿竞。僧与作法。微责前时所引罪覆处故曰罪处所。凡言前引后违者。前言犯后言不犯。或前言重后言轻者。彼此忿诤。僧今作法微其犯处重处。是故总言罪处所也。问同自言。何以偏须责同前引。而不信后语者何。答前引同举者之言。是故信前。后言违举。是故不信。以其此人。若无实犯。初应相违。既前言同举。明知□违者不实。故下文言。云何罪处所。彼比丘此罪与作举作忆念者是。次草覆。此诸比丘。皆共犯戒。或横评他犯。现欲忏悔。执见相违。半见提舍尼。半见波逸提。正欲轻忏。见重者谓不灭。正欲重悔。见轻者复不从。即诤轻重。碍于忏悔。故听不说罪名种。直相悔谢。如草掩泥。不简纵横。故称草覆。五分。作白二羯磨。草布地悔过。彼诤比丘应尽来僧中三乞。如是三说已。皆舒手脚。伏向羯磨师。一心听受。羯磨师唱言。大德僧听等白二灭也。此等七法。虽通用五法三法。而有斯别状。
第三得名。若毗尼。总名当体受称。以其体是非数灭故。若就七法。能得他灭。名为灭者。从所克立目。亦可功能得名。若也七之别名。得名有四。现前一种。世局得名。不痴罪处所。从境立目。不痴本对于痴。本痴不在僧。约于前境。又复文言我今不痴。从僧乞不痴故也。罪处所者。罪在前境。过不在僧。为他所举。前引后违。作法治罚。微责罪实。名当前人。故亦从境。念忆自言多人语。此三功能立目。如沓婆被谤。闻根外彰为他举发。而致不和。僧知清净。举者非谬作法忆念。证彼清净。情诤即灭。灭功由僧作忆念故。故下文言。我今不忆。从僧乞忆念。明知功能。自言者。引过忏悔。能灭诤故。多人语者。广集智人捉筹。表多人语。定理耶正。能殄于诤故。草覆者。就喻受称。
第四总别通塞者。于此七中。名有总别。谓毗尼是总。现前等七是别。各不相收故。若其据体。体有通塞。谓现前一法体义通六。体状有通塞。下六体状塞而不通。问云何现前体义通六。体有通塞。答五法三法。义实该下。以名摄用。含收五十八现前故。然即于中。有别现前。专对言诤。故复体塞。问相状如何。答现前五三二法可知。如忆念中白。及二羯磨。皆言诸长老。不须难诘问我。乃至第三羯磨。谁诸长老忍已前。此是出不犯道理谐调进不。谓是法现前。第三羯磨。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作忆念者嘿然。谁不忍者说。乃尽结竟。此是劝受息诤。即是毗尼现前。即假僧人界。岂非五法。义通于下。不痴五法。准忆念以说。自言五者。云何自言。谓说罪名说罪种忏悔。谓是法现前。云何治。自责汝心生猒离。正是诤灭之处。即是毗尼现前。亦假余三。故五只律。取自言者。恐未来世恶比丘。诽谤清净。不得自言治。便驱出故。罪处所五法者。如白及二羯磨。乃至第三羯磨。谁诸长老忍已前。尽是微寻。前言责罪处所。此是法现前。谁诸长老忍已后。乃尽结竟。是诤灭之所。即是毗尼现前。余三可知。多人语五者。文言作如是语者。捉不破舍罗。作如是语者。捉破舍罗。乃至十三种行舍罗。此是法现前。别处数筹已。若如法语比丘多者。彼应白。如法比丘多。是毗尼现前。余三可知。草覆五法。如二众各言。共相咨禀。乃至和众白等。谓是谐调进。不法现前。二众各言。长老我今已下。乃至作草覆忏悔。是毗尼现前。亦假余三法。即是五法义通下六。下六事别。各不相通。为是僧法毗尼。及人对下六。灭非无有异。寻相似说。可以思知。
第五法体。出不出者。先明出法不出法。谓忆念不痴罪处所。作法竟时。诤情消殄。即出法体。余四毗尼。作羯磨竟时。诤事未除。但是方便。灭未究竟。故但列名。如现前中。虽作简众白等。本未灭诤。自言中受忏白。多人语中。差行舍罗人。白二草覆。和众白等。谓作此法。灭未究竟。故不出法。次出体不出体。不出体者。问如现前等四。不须出法。义或可尔。此四毗尼可无诤灭之处。而并不辨灭体者何。答以定不定故。忆念等三。无三品流转。如忆念者。不作不犯。不痴者。作而不犯。人罪处所者。亦作亦犯。人用药揩准。即出灭体。谓即法以辨灭体故。余四毗尼。流转不定。如现前中。三法五法。五法三法。乃至用多人语等。若欲具彰滥于并用。若复随分少列。又谓恒定。是故总言应用现前。自言忏中。或对一二三四。又就所引犯等。轻重亦是不定。多人语中。三种行舍罗。都辨十三。故亦无准。草覆地中。用法应定。然所诤不定。或从自言流来。或经行草覆故。亦不彰灭处之体。此言体者。谓责灭之究竟处所。
第六所为人圣凡者。阿含经。要罗汉被举。得作忆念。凡夫不得。何以故。凡夫有故犯戒。罗汉无故犯。但有误犯故。见论。忆念毗尼者。为爱尽比丘下。至舥含人。不为凡夫。诸律不分圣凡。似得清净者。通行自余。或通不定。
第七次第者。此七位二凡灭之来。从下至上。是以初四毗尼拟灭。四诤中。轻微诤者。作一憣列。即是对所余。除有一竟。第二下三毗尼拟灭。上品难除之诤。作一番而列。即是对所除二竟。现前所以先者。以其现前。众药之本。又复言诤四中之初。先明现前。拟灭言诤。轻微易殄者。觅诤第二。是以次明忆念。不痴拟灭。觅诤易除灭者。犯诤据三故。次第四明自言毗尼。据灭轻犯之药。事诤通用。即以此四拟灭。事诤易除之病。对上品中。多人语所以先者。对言诤故。罪处所以者。对觅诤故。草覆次者。除犯诤故。即用此三对事诤难除故。次第如此。因辨总别离合戒。以二分毗尼。如向所列二者。是对事即四也。文中随名随名有七。以名摄用故。又言一切灭。灭即十四毗尼。或用相假。即十三毗尼。以其下六。各带现前故。对事即二十六。又可四十四。八十八离言诤。为三十四毗尼。谓独现前有八十三种多人语。各带现前故。即二十六并前八。故三十四。余五毗尼。各带现前。即十通前。以为四十四也。又对事八十八。又可为五十毗尼。及一百毗尼。谓离犯诤中。四种自言。及草覆假用即十。通论觅六。及言中三十四。合五十毗尼。对事诤一切灭灭。一百毗尼。此谓随用离明。以药殄诤。有尔许种法。今但言七者。举名摄用尽故。如一现前。即摄五十八现前。更无不尽。余摄可知。故总言七灭随用一百也。
第八能灭人者。现前自言。能灭之人。义通三位。余之五灭。局僧方秉。所以可知。人通塞故。法亦宽狭。此谓具法多少说者。即上二灭人有三故。法通三法五法余五局僧故。法唯五法。若用三法五法。相对说者。五法通七。故所以宽。三但二中不通故狭。
第九治人灭罪殄诤分别者。通而言之。七俱殄诤。言灭罪者。自言草覆罪诤。俱灭罪处所。有罪而不灭。余无罪可灭。治人不者。余之六种。但使灭诤。而不治人。以人无过故。诤是斗乱故。须消殄罪处所者。将治人法。以灭于诤。以人有违罪过故。亦治人亦灭诤。以治人故。作法竟时。夺三十五。具行折伏。令其引罪。已方得为解。余非治人故。不论须解只。与作觅罪。已是比丘。应尽寿行八事。一不得度人。二不得受具戒。三不得受依止。四不得受僧次请。五不得作僧使。六不得作僧说戒人。七不得与僧答说毗尼。八不得与僧作羯磨人。十律。作实觅羯磨。亦夺三十五。五分。本言治有二种。一可悔二不可悔。不可悔者。与作尽寿。不可悔。白四羯磨。余六无斯过故。不是治人。
次释其文。即为七段。现前。自言。多人语。草覆。此四不出法体故。但有列缘结名。余三定故。出法药体。其文各三。谓列缘辨体结名。俱不痴中。略无结名也。文中自言。总言应不应。理通七聚。下是非亦然。药病相对中。唯就可忏者。说如对僧忏。应摄残罪。以见文如此。是以立义专言。二人横诤。自言灭之。理引通七。但为初二。非可即了故。??而不论。
第二次解所治之病。于中文二。初至呵责已。先举诤过白佛呵责。二告诸比丘已下广辨四诤体相差别。初中文二。第一起过文言。比丘共比丘尼诤者。不在四诤之限。所以然者。若比丘尼论义。二众既别。复无破僧。不在言摄。又无共用药灭故。或比丘举尼。尼举比丘。亦非觅收。或比丘与尼诤二众犯。或二比丘诤尼犯。或二诤比丘犯。皆非犯诤中摄。或比丘与尼诤二众羯磨。亦非事收。或二比丘诤尼羯磨。成以不成。此在言摄。以得破僧共用药故。二尼诤僧羯磨亦尔。互诤虽。非四诤之限。今文列者。彰诤过故。第二时比丘闻已下如来呵责。
第二正辨诤中。文分为三。第一举数。第二列四诤名。第三云何已下广彰其相。广中文四。初至是为事诤明诤境体。第二言诤以何为根已下至是为事诤根。解其四诤起之因本。第三言诤是善不善已下至事诤无记。约对三性通局差别。第四言言诤已下简定是非。所以须此四文次第者。初举所诤之法。即是境体。既识所诤。因何而起。故须第二。明其诤根。虽知境因。但诤是乖背。为唯不善。为说余二。故须第三。义通三性。三性之诤无不乖竞。恐成破损。理齐须灭。故并诤摄。但三性之诤。义含是非。恐滥行法药。故须第四。举是简非是者。须灭非者。不须判文虽尔。先择其义。六门分别。一列数释名。二辨体。三得名。四所以。五次第。六辨诤根。三性是非诤有四种。谓言诤觅诤犯诤事。言诤者。理不自斑。藉言以显。详评是非。定理耶正。彼此诤言。遂成乖忿。名之为诤。诤由言起。故曰言诤觅诤者。内有三根。伺觅前罪。因举诣僧。遂生其诤。诤由觅起。故曰觅诤。犯诤缘具作过。称之为犯。评犯生评。故名犯诤。事诤者。已起百四十五羯磨。相别称事。评事致忿。名为事。第二体者。其义有两。一者诤体。二者所诤境体。若论诤体。谓往复评理。举罪轻重。乃至评事。以成此诤。正以色法声性。及非色非心名句味。以为诤体。其三性心者。助业之因。非正业体也。若举十八所诤之法。谓境体者。对文以释。第三得名者。诤虽有四。得名有二。言觅二诤约因受名犯事二诤。从境立目。前二约因者。谓由言觅而生此二。故曰约因。次二从境者。谓评犯事。以生后两故。第四立四者。释有二义。一解凡生诤之境。不出众行二法。就行法中有二。一犯不犯行。二轻重行。若评此二行。理相是非犯。以不犯轻重等理。而生诤者。立为言诤。若三根举觅犯。以不犯举来。诣僧不诤理相。而生诤者。判为觅诤。若共评犯。作事不同。罪之轻重。而生诤者。名曰犯罪诤。就众法中亦二。若未作百四十五。理相是非。立为言诤。若诤已起事。而生诤者。名为事诤。若评余六对事已未故。俱为言诤。以斯义故。故立斯四收诤斯尽。亦可一方化相故立四诤。第五次第。但理显由言故。圣听论义。因评佛法。遂生其诤。是以言诤。最在初诤。评犯义希。故在第三。事从三起。故在第四。第六门中。若竖义者。四文之中。先解定体。体中四谛。即为四段。下三各四类亦同。然就初言诤有三。谓举释结。余三类尔。
正辨言诤体中文四。一起净人文言。若比丘共比丘诤言。简余众故。二引十八事已下。举所诤境界。三若以如是已下往复觅理是非。四遂彼此共斗者。因而致诤对。第二文即辨境体之义。若泛评十八理相是非。而生诤者。并是言诤摄。若诤已起十八。方生四诤。于九对中。可为三分。一谓犯不犯轻重两对。约行法以辨。二约说不说众法以明。三约余六对。以说行法复二。若诤犯不犯。正生觅诤。或生言诤。若诤轻重。正生犯诤。或生言觅众法中。诤说不说。但起事诤。其余六对。多生言诤。先解第一诤犯不犯。若事一而见异者。即生言诤如。或为他举或二人横评言。不剃发翦抓者。有犯一人言。发抓有命。不须剃除。不犯而生诤者。谓迷圣教。要现前多人语。灭以药来验。故知言诤。如是一切戒。但是引所作事同而诤犯不犯理者。咸在言诤中摄云何生觅。若有三根。举彼前犯。或复清净言已不犯。即含前两戒。可前已引犯引重。后还拒讳而生诤者。此是正生觅诤。谓须忆念等三灭故。方是觅摄。次诤轻重生三诤者。云何生言。若评前人。所作事同。而见有轻重者。是知如人横诤掘地之罪。一言得提。一言犯吉。而生诤者。是言诤摄。谓须现前等灭故。云何生觅。若前人实不犯重。能举有根。证前犯重。所举自言。我不犯重但犯轻。重罪而生诤者。用忆念灭。或痴时犯重。不痴犯轻。即不痴灭。或前引重后言犯轻。用罪处所。除此诤轻重。觅诤中。摄云何正生犯诤。若二人横评前犯。如见掘地一人。言某甲地。地想掘犯提。一人言前人想疑犯吉。而生诤者。用自言灭。或众共作罪。相朋致诤。各执轻重。或可自言不能得灭。若深重不可寻究名种者。草覆忏悔。如斯执轻重者。正生犯诤。众法成否。事诤可知。余六对者。谓法非法。毗尼非毗尼。有余无余。粗恶非粗恶。制非制。常所行非常所行等。咸是事一见异故。多生言诤。若依明了论。定此十八法。与此少异。彼论言。常行非常行。说不说。此之二对。是阿毗达摩教中所明。细解其相。前破僧。违谏戒已广说。若准斯理。全不得以说。为事诤境。又人以常行非常行制非制。为事诤境。此亦违论文。今依论解觅犯。二境如前。判事诤境者。取毗尼非毗尼。为事诤境。以众法为毗尼故。释义如前。其说不说。回入作余六中。合为言诤境觅诤。
第二辨中文三。一先明起诤人。二以三举事已下辨所觅境界。三作如是已下正明举罪??少第四句相违。第二境中文三。一以三举事者。总彰所举。二破戒已下别列所举境。三见闻疑者。能举人所依三根。第三正举中。依如是相觅罪共语者。正出举语不妄求伴势力者。求伴助己。谓举者。有称己伴故。安慰其意者。以方便??言慰喻开晓。若举作忆念者。引证安此事者。安有根作事。不安此事者。不安无根。不作事不痴者。彰举者。内有解慧。不脱者。为显举者劝辞。汝若从我忏悔。清净得脱。若不从我举忏。恶业所羁。故曰不脱犯诤。但有第二所评境界。??有无余三句之文。事诤亦但有第二。??无余三也。言诤中事作等一释。谓断言诤时。用现前多人语灭。于中有简众单白差人白二。即诤此二。成不成义者。是中诤言事作。即断觅诤时。有三白四。即诤此三。是觅诤中事作。断犯诤时。有受忏悔单白。及和众白。即诤此二。而生诤者。是犯诤中事。作此释者。匪直理不相当。亦是收诤不尽。又释于百四十五已起羯磨。但使诤成不成。理而生诤者。用现前多人语灭。是谓言诤中事作。如似一白处作二白。为他所举道。此不成所举之人。自言初白。自成后白浪作。而生诤者。亦在言诤中事作。如瞻波作非法。别众羯磨。七人共诤。佛判二人是法语。余非法语等类。咸是言诤中事作摄。若有三根。举彼非法羯磨不成有罪所举之人。或言不作非法。被谤有根。或痴狂时作。或前引后违。而生诤者。须用忆念等。三以灭故类。诤百四十五羯磨等。并是觅诤中事作。若二人横评他非法。别众等羯磨。一人言彼恶心兰。一人言懈怠犯吉。事同而见异者。亦是言诤中事作。二人横评他作非法。别众等羯磨。一人言此人恶心作犯兰。一人言此懈怠心犯吉。或一人言彼作非法。和合羯磨。一人言彼作法。别众羯磨。或作羯磨已众共相朋。而生诤者。此是事见俱不同。须用自言。草覆灭故。类余一切羯磨。如此起诤者。并是犯诤中事作。
次辨诤根。根者生义。四诤之兴。由斯起故。所以名根。言诤中。三不善心三善心为根者。谓内因为根故。评四种僧义。而生此诤。诤由僧起。故曰僧为根。此就境缘说故。诤由人起。故曰人为根。六诤所起为根者。就业说根故。如中阿含说。一浑戾不语。二恶性喜斗。三谄曲。四贪嫉。五无惭愧。六邪见。十八破僧事者。以所诤法。为根觅诤根。初贪无贪等。谓此等心中。举而生诤也。举僧犯故。僧为根。僧犯由界故。就生诤远缘说根。举人犯故。人为根。三举事者。谓是所犯事。以其不诤。理相是非故。无十八法。此觅诤者。但是犯不犯一对故也。犯诤根。但有贪等。据犯因故。若就起诤行者。亦应有三。善心僧等。如前说。三举事亦如前。六犯所起为根。约业具说。如僧六辨事诤从三准前以说。
第三三性者。言觅事三。得通三性。犯无善犯。故唯通二。若就诤行者。应通三性。言诤三性者。若为名利。或折辱他心。胜负之情。论理诤者。是其不善。为欲显扬佛法。情存觅理。不于利誉者。是言诤善非前二心。即是无记。觅净文二。初总举通三。第二别释通。三即以为三。先解善觅。于中文三。第一总举人善心伺觅。二以三举事已下别彰觅事。三以如是已下正明其举。言别彰者。以三举事等者。广前伺觅。第二内有五法已下广前善心也。伺觅有三。一三举者总彰。二列破戒等。是别列所觅事。三见闻疑见觅所依根。第二内有五法。广前善心者有二种。一出善心。前言善心。如何是善。谓内有五法。第二以何知有此五法者。即出其相。以二义故。所以知善。一为令前人。自行清净。文言无犯等。二欲令于众清净。外无见闻之讥故。文言莫令此人有恶名流布。第三正举文义如上。次不善分三。初总举不善心伺觅。二以三举事已下别彰释前。三以如是已下彰非法。举别中文二。初释伺觅文三。初以三举事。总彰所举。二破戒等。别列所举事。三及所依根。二内无五法。释不善心有两。一内无五法正解不善心。二明不善心相有两。第一欲令前人。自行不清净故。文言欲令此人有犯垢秽不清净罪不出。二欲令前人于众法不清净。外彰见闻之丑故。文言乃至流布。第三正非法举中。不妄求伴者。亦随妄情。非法求助。不安慰者。内无五法粗言呵责。作举忆念者。妄引证明。安此事者。安无根不犯事。不安有根他事内无明慧故。痴不脱者。非法举罪。俱不免羁累故。无记比说可知。犯诤文二。初总举章门。不通善性。二别释有两。初不善者。凡夫人学人。学人者下三果人。或以遮过故。或凡夫人犯通略广学人犯略也。无记犯者。谓凡人学人不故犯。及无着人犯。十律。凡夫人三性俱犯。善心犯者。如新受戒比丘。不知戒相。自手拔佛塔边草等。又慈心煞人等。不善心。谓故犯戒。无记心犯者。非上二种者。是文中不论学人。忧婆问。罗汉三性心何心犯。佛言。所有犯者。皆是无记心。如罗汉不忆有长衣。忘不嘱授。非时入聚落。是事诤随三。准说可知。
第四文简定是非。是非者静理之言。是其言诤。余言余诤。则非言诤。伺觅他罪。因生忿竞。是其觅诤。余觅余诤。则非觅。评犯致忿。是其犯诤。余犯余诤。则非犯诤。共诤百四十五。羯磨之事。已起成否。是其事诤。余事余诤。则非事诤。是非如此。先约言诤。料简是非。余类可知。
就言诤中。文分为三。初言言诤等者。第一先以诤言互对。总为四句。第二或有言。即是言诤已下对是简非。开分七门。第三云何已下广释定是简非之相。初文者。是中四门。一言言诤。二言诤言。三言诤。四诤言。定文虽尔。然有人说此四句中。为简余言。第一第三。以言即诤。为简余诤。第二第四以诤即言。然此四中。初二以为一对。后二复为一对。此二对中。所以前对言即言诤。言诤即言为别后故。何故后对言即单诤。单诤即言为别前故。实理相似。为别二对。故有单复莫不初与。第三同简余言。第二第四。同简余诤。此义不尔。所以然者。如第二句言诤。言假简非者。即应文云。或有言诤非言。既云非言。若对此文。如何得称为简。余诤若简诤者。直应言道或有诤非言也。所以将言。乃至简非。即弃言而独简简诤。又复问云。前对何以言即言诤。言诤即言。如何简非直云诤非言也。故今更解此四。前二一对。以言即言诤。以言诤即言者。谓以通言别诤。递相即异。为简余言。次二一对。以言即诤。以诤即言者。谓以通言通递相即异。为简余言。亦简余诤。云何此诤及言。通别相耶。如第一言字。通是非义故。别诤者。举四中言诤故。第二对通言如前云。通诤者。直举其诤。诤通于四。今不以言等别之。故名通诤。问此二对何异。异相有二。一者语异。如向所定。二对之别者。是二所简异。此二对中。各以言对诤。同简余言。各以诤则对言。所简即异故。谓第二句。以别诤对言。使简余言。第四以通诤对言。方简余诤故。问若据后对。已是具足。简言简诤。何劳初对。答若唯有下对。但得通言通诤。简异余言。余未诤未有通别诤。专简余言。谓以通诤对言简诤。以别诤对言简言。故须两对。方可尽理。若但一对。简异不周故尔。本非对诤。始终难易。及云定诤多少等也。
第二对是简非。开上四章。为七门者。若据前门。当相正解。但应有四。各举非显。是具应成八。谓上四句。各举一非。故人云。第二句举非一门。同第四门举非。文略不彰。故但有七。今解不尔。初一下二。此之三句。并有举非显是。即成六门。第二句者。但出其是。亦应举非道。云或有言诤非言。非言者。非余不生诤言。即为八门。已云言诤。复云非言。恐滥不出故。但七门所简。既异本不同。第八若此同故。不出者初句。第二举非义。同第三简非。何以初句。亦同举非文。共儿语等。二处同有。若此非妨者。第二举非。亦何独略。故知不尔。其七门者。第一或有言。即是言诤。即是初句。为简余言故。以言即诤。第二或有言非言诤。举非显是。举彼妨言。非是言诤。显前执言。是其言诤。第三有言诤即是言。即上第二句。彰其即是。应亦举非。或有言诤非言。简去余言滥故不举。或可理不得举。第四或有言即诤者。正解第三门。或有言即上言字。即是诤者。即第三句中。下诤字。为简余言故。将言即诤。第五或有言非诤者。举非显是。还举好言是其诤。显向恶言。即是其诤。第六有诤即言。正解第四门有诤。即是第四句中上诤字。即是言。第四句未言字。为简余诤故。将诤即言。第七有诤非言者。举非显是。谓举余诤不即是言。显示前诤。即是其言。
第三广辨。定是简非之相。依向七门。次第辨释。云何有言。即是言诤。牒问初问。次广释之。若比丘等者。举起诤人。简余众故。异类相诤。非四摄故。比丘既尔。对尼亦然。谓尼共尼诤。谓今且寄比丘以说之。云诤言者。简余三诤。以十八事者。总举所诤境界。法非法等。别列所诤。以如是相共诤者。总显诤相互相斗。彼此不和。总彰诤过。各执己见。不从他语。彼此相非共相破毁。故曰乃至不和。是为下结。云何有言非言诤者。牒问第二。若文共见语等。举世间善言。类比丘善。言非是言诤。是为下结。云何言诤。即是言者。牒问第三。释结同前。云何言即诤。牒问第四。释结亦同。云何言非诤牒问第五。释结准前。云何诤即是言。牒释第六。云何诤非言。牒释第七。
次解觅诤。亦应三门。一先以诤觅互对。总为四句。二对是简非。开分七门。三广辨释简非之相。今此文中。但有初总为四句。一觅觅诤。二觅诤觅。三觅诤。四诤觅。初两一对。通觅别诤。递相即异。为简余觅。次两一对。通觅通诤。递相即异。为简余觅。亦简余诤。所以须简者。余觅不生诤。理不须灭余诤。以余药灭故。非此所收。若是觅是诤者。可须忆念等灭。故须简之。次开七门。次释比前犯事二诤类。释理同故。言亦如上。
自下第三病药相对。殄灭方法。分文有三。第一至僧亦如是。泛明现前是非。第二阿难已下讫一切灭灭。正明药病相对。灭诤方法。第三忧婆离已下泛问自言如非。以现前众药之本故。先料简是非。非者弃舍。是者随用。至于对诤。不复应彰。悬指上文。省而义要故尔。又下须问自言是非者。以上未料简故。初现前中。分文有二。初至僧亦如是。泛明其非。彰过使弃。二若比丘已下正明如法识。是遵修言诤。及言诤中。事作此二由。评理是非。而生其诤。理为教显。是以三藏法师。依教而判定理是非。诤情遂息故。触现前。即能得灭。余之二诤不评。理相是非。为是现前。不能独灭。要随配方殄。此中现前。泛明是非。未有□当今欲解者。且拟一法。以释此文。非谓正灭言诤下品也。如一白处作二白。即坐众僧诤。此羯磨一人言。初白自成后白浪。作此法成就。一人言。作法不成。彼此忿诤。迳人取判定其是非。非中十六句。位分为二。初十二句。三法非。次有四句。五法非。三法非。十二者。一比丘。二比丘。三比丘。作头各四句如文。故文言。若一比丘者。谓断诤人。次言在一比丘前者。谓起诤人能所言义往反合是一人现前。好言教语者。谓妄定道理。谐和彼此。总举欲作。说非为是。故若缤者。略举所诤之事。非谓已治。能断事人非法。乃至非佛教。此出所断事。前法理实。不成非法故也。彼作如是言已下说非为是。故曰如是言。乃至是佛所教。此是非法。法现前当受行。是妄劝忍领。此是非法非毗尼。现前如是。诤事灭已下结其非法。谓前实不成。妄判为成。不合圣教。正灭法轨。故曰非法。亦具三法。故称相似。次有十一类亦同然。次四五法非亦比前说。
次辨如中亦十六句。初十二句三法如。次四五法如。一比丘为一。比丘中文四。一举三现前。二若作如是已下结成如故。三是中已下牒名解释。四若比丘已下结发起人罪。初文三法现前者。若一比丘断诤人。在一比丘前者。起诤人。以须人现前故。此能所合成人现前。二好言教语已下且约一事论之。如一人持欲忘而不说。便作羯磨。彼人言。既不说欲。别众不成。此人言。既至众中。虽不说成。寄诤此法。文言好言教语。先说是道理者。谐和彼此。故言如彼此。故言如法。乃至如佛教者。此举所诤羯磨实成。故曰如法能灭恶生善故。如毗尼称于圣教故。如佛教彼如是言已下谓断诤者。亦印可前法为是。故曰乃至如佛所教。此是法现前。汝当受是忍可劝受持。流通是毗尼现前。次结成现前。次释现前。如文可知。四结发起之??。三人发起。一即坐断事人。二后来人。三新受戒。谓是初诤者。初者新也。谓对我后来等二人我不在坐望我应同未灭之诤。故言谓是初诤佛判。但使灭竟。皆是已灭。非谓望已不灭。故说为初。俱得提罪。次十一同前可知。僧为一。比丘分为四。一五法现前。二若如是已下结名成就。三牒名解释。四彰发起之罪。初五现前中。略无其界。三解现前者。言所持法者。持前是非道理故。持毗尼者。持此道理。劝受息诤故。义往反以辨人者。容通能所合以明之。僧现前者。谓和合者。是在内羯磨。作制限者。谓作法界。简自然界故。发起人四谓加与欲后悔下三类尔。
次释第二灭诤方法。对殄四诤即为四。文言诤有三。初总问答。用药多少。简余五药故。次阿难已下别问别答。彰弥灭方法。三五种平党人下断诤人优劣。前总问答者。问意既有七药。未知言诤。用药多少。故曰几灭灭。佛亦总答。此七药中。但用二种。谓现前多人语。故言二灭灭。所以尔者。解曰言诤。由评理邪正。法相是非。各言己是不能刊定。遂生其诤。然法相道理。为教所载。是以三藏法师。依圣教道理。刊正判决。用现前多人语。定理是非。耶正既分。诤情殄息。病药相当。故用斯两。余五非此对治。如觅中三毗尼。诤由人起。清浊未分。是以生诤。须用忆念。不痴定人清。罪处所定人浊。清浊既分。诤遂消殄。是彼对治。故言诤评理而生。若用忆念等三虽。可定人清浊。理相不分。犹自生诤。非此对治。故不须用。又犯诤之生。为诤前人犯之轻重。又由执犯。辄治生诤故。须自言引过。定罪轻重。若或相朋迳历年月。自言不灭。须用草覆。言诤评理。不诤罪事。不同犯有轻重。何用自言草覆。又复理本清净。何用自言。揽过归己。理须显彰。焉用草覆。今此二灭。但是灭诤。不治人灭罪。
次下释文。如昔解文三。初至僧亦如是。以单现前灭。言诤下品。第二彼诤比丘不忍第一僧已下次以现前灭。言诤中品。第三尔时舍卫国已下总用二药灭。言诤上品也。此未必然。以其细论品数。从一次第。乃至多人语。九重流转。此九之中若也理清当处除灭。即为九处灭。如其不定。终讫多人语。三种互有流转义。故彼言行筹已自收。取于屏处。若数不如法筹多应更令起相远坐人人窃语。此是法语。律语佛之所教。大德当舍。非法非律非佛教。如是语已。复更行筹故。今解者。不须约上中下三品局释也。
大文分二。初明独现前灭。第二尔时舍卫已下用二毗尼灭。前文分二。初一问答以上虽言用。二颇得独用。现前不用多人语。不是其别问。佛言。有即别问答。何以不更问。佛颇有言诤。用一多人。不用现前耶。解曰。阿难已知现前。是众药之本故问。单用其多人语。不离现前。故不须问。但多人语者。唯是能断诤僧。有差别故。现前中僧。谓界内不尽集。唯白简智慧者。断多人语者。是僧皆集。不须简别。可界尽集。唯除与欲者。已外断理是非。与现前大同。故多人语。不得别行。二问言何者是已下次一问答。佛生灭之法体。随能灭人。即可为八。初一比丘灭。二二比丘。三三比丘灭。四僧为比丘讫。是中现前义如上此处僧灭。五若彼诤比丘道路不得如法已下讫波逸提。如上异界僧灭。六若彼诤比丘不能中道已下讫波逸提。如上异界众多三藏灭。七往二比丘已下至二三藏灭。八往一比丘已下异界一三藏灭。此八能灭人中。若以界分别。前四同界人。后四异界人。若约现前三五者。初三后三。用三法现前灭。四五二僧。用五法现前灭。若人多少者。初四从一至僧。后四从僧至一。今八分上下者。不约法之三五。不专约数多少。及界同异。但约三藏断诤之人。行解胜劣。以为次第也。第一明一比丘灭。亦为四文。一三宝现前灭。二是为阿难已下结名成灭。三解现前义。四应有发起之罪文略。若一比丘等。人现前。好言已下至是佛教。法现前。既欲刊定。先其出诤。为诤何等。如下增十二中。文同义异义同等四句。刊定尽得。今且寄遮性以论。如竖义者。言粗等性恶重。媒房等遮恶轻。论义者。言既同一篇。何有轻重。是非未分。而生其诤。迳于三藏。判定是非。好言教语者。谓依教判是非之语。是法是毗尼者。谓泛举竖义者。称理合当。能灭恶生善。故言是法是毗尼。不乖圣说。故曰是佛所教。彼作如是言等者。谓断诤者。印可竖义法师。为是惬顺佛意。故言如法如毗尼是佛教。上来法现前。受是忍是者。劝彼秉纳。安心勿舍。此是毗尼现前。余义如上。二比丘灭。三比丘灭如上。故并言亦如是。第四僧灭分二。初说僧亦如是。对僧判灭。二佛语阿难已下道路不对僧前灭。前三处灭。略无道路灭。对僧前灭中。约所为境四。有先对一人文四如上。二三僧亦尔。道路灭中文有前三。略无发起。此虽去诣余处。今若消殄。犹是前僧力故。第五僧中文二。初讫波逸提。如上僧而灭。二彼诤比丘已下道路思量。非对僧灭。前文有三。初讫舍此诤事。付诤方法。第二此僧应语彼比丘已讫下应作如是受诤。教僧受诤仪轨。第三受已下示僧灭诤之法。付中有四。初至舍此诤事。说已诤起因本。总由来意。请求灭舍。第二若长老不能如法已下正明非法灭诤。令诤深重。怖令如法灭。第三不如法下欲明匪直生诤。容成破僧。住止不乐。第四彼诤比丘已下结劝舍法。初文有三。第一从初至长老所。申己来意。于中五子句。我此诤事总举。次说其因本。故曰如是起等。次僧作如是灭。申前僧灭。次我不忍可者。申己不受。诤未能息。次是故等者。结其来意。第二善哉长老已下请求如法灭法望反前灭。第三若长老能为我等已下彰已能舍受诤四句。第一至灭此诤事不。正明劝如实说。我当量宜。评其如法灭。于中文四。一长老诤事者。对起诤人。总举其诤事。若如是已下责诤因本。三如彼僧灭诤者。责前僧灭法。四若能如实说已下劝依实说。量宜评灭。第二若长老诤事已下正明说不称实。不审得意判诤。令净深重。怖令如法说。第三非法非毗尼已下为彰匪唯生诤。亦容破僧。恼众之损。释须实意。第四结劝受诤方法。断诤文两。一结前□。第二正断文四。初至当作是灭诤。辨正灭诤。第二若作如是已下彰结名灭。第三现前义已下释现前义如上。第四明发起人罪如上。前灭中文四。初说如佛所教安诤比丘处。二若众僧作如是念已下讫佐助此比丘。简能断事人。三若彼诤事僧不如法灭已下至亦忍可此事。教僧进不。四僧即应语彼诤比丘已下正明断灭。初安置诤人如文。第二简人文五。一者明僧念评简择。二佛告阿难已下制白简集智慧比丘。三若比丘有十法已下制具德人。五分二语众中各须出四断诤事比丘。皆二差。此律。七百事亦同彼。只律。当先自思量。身力。福德力。辨才力。无畏力。事知缘起。有如是等力。前心识斗诤事可灭。四断事比丘中已下作白驱遣三人。三人如文。五若断事比丘坐中已下具足德人。顺正义者。佐成善伴。前为白驱者。虽为简遣。不入断事人限。若在界内。咸须取欲。如七百中说。道路不在僧前灭中。亦四如上。第六众多比丘灭中。广明法式如上。七八二所灭者。准第六中说故。并云亦如是。又以六望七。七望于八。略无道路灭也。
自下第二用二灭灭。文二。初至呵责已举彰过状。第二告诸比丘已下制用多人语。前中文三。初讫如上彰诤比丘。不忍八灭。于中初至不忍可。僧灭诤事。谓比丘不可前四能灭。次闻彼住处已下不可以四能灭。第二彼诤比丘已下。举以白佛。三世尊已下呵。
第二正教灭中文二。初举宗制用多人语。立二章门。一应用多人语门。二差行舍罗人者。差人章门。
第二有五法已下。广辨法式。于中文二。初灭方轨。二有十不如法已下辨捉筹是非。前中文二。第一简德差人。广第二差人门。二有三种已下广前用多人语门。于中文三。一举数。二依数列其三名。三云何已下广辨三相。即为三文。第一显露。第二覆藏。第三耳语。初显露中文四。初至如是诤事灭。正彰灭诤。第二是为阿难已下总结其名。第三云何已下牒名解释。第四若作如是已下结发起之??。灭中分二。初至诤事灭。当处众为灭。第二若如法比丘少已下外求他众灭。前文有四。一明行舍罗五种。二应作二种已下制作二种舍罗。为表是非二法故。十律。二种筹。一长一短。一黑一白。只律亦尔。五分。如法筹。不如法筹。不如法筹。三作舍罗已已下行筹白法。上来法现前。四行舍罗已巳已下。如法唱灭。此毗尼现前。余三现前可知。外求他灭中。作乱已便起去。任五德人相其进不。科作一种而去。下三段如文。
次覆藏。次耳语。此二种中。准无显露中。第五句。以众中非法者多。是全非故。耳语正灭中。文应有五。加一耳语行法。余准前说。
次明如非。先非以如非中。一列十门。二云何已下释也。白二白四异。羯磨异者。谓是全非不得行筹。刊定小犯者。或念犯罪。谓第五犯戒不故作。容对手罪。或发心作。谓起心欲犯。此全非犯。若评此等。不合行筹。行即非故。又言若评小罪。或言对首忏。或云何念忏。二俱是法。若行舍罗。定一是一非。名为小犯。行舍罗如法。反非可知。
第三断事人如非文五。一举数。二列名。三云何已下牒名解释四句身不作口作等者。如增四四断事人。第四俱句身现恶口语指授与同见。此言身口现恶。谓与非法人同见。或身表同。或口表同。非好断事人。余句俱互准而可知。四是中已下校量胜劣。令处众断理。五是为下结。
第二觅诤文二。先总问答。用药多少。简余三故。问所以但用此四。不须余三者何。解所论觅诤。诤从人起。须用现前忆念不痴罪处所等。定人清浊。诤情遂息。药病相当故。觅不评理。非此对治。何用多人语。又复不诤前犯重轻。焉须自言草覆。故但用四。二别问别答。用药法式。随用分三。初现前忆念。次现前处所。问所以不问。颇有独用忆念。不用现前者。以要假现前是众药之本。故无此问。忆念等三不并可知。
忆念中。先别问答。辨用之法式。多少分齐。二又问已下正示法体。于中文四。第一正灭。第二若如是已下总结其名。第三是中已下举名解释。第四结发起人罪。正灭文三。初至难诘不止。彰其诤过。第二阿难僧应与已下听与忆念毗尼如上。第三有三非法已下辨其如非。先明三法非如。次辨五法非如。如文可知。牒名解释此罪不作举忆念等。亦是毗尼。现前不痴准忆念说。次现前罪处所中。亦四如上。初正灭中三亦如上。第三是非中。先就三法非如。先非后如。各有九三如文。若定如非。多少相对。如瞻波中说。次五法如非。五非中。若本不自言。即无可缘微青。故须自言。若得自言。何得与罪处所也。答由前自言。好解讳故。文言不清净。谓实犯夷前已引故。不合治取。若文清净者好。不合治故。治是非法。以讳罪故。故言此罪更须作举忆念者是。
第三犯诤文二。初总问答。对余诤故。辨用药多少。但用现前自言草覆等三。所以不用余者。此中众共犯罪。诤其轻重。或横评他犯缘纭长诤僧。若欲灭。要取自言引过。即非滥治清人。又知轻重。诤情息灭。若相朋难灭。须作草覆。药病相当。故用此三。既不许理。焉用多人语。又已言评犯轻重。不诤清浊。何用忆念等三。第二阿难已下别问别答。文有其二。先问现前自言。次问现前草覆。前中文二。初一问答辨用药多少分齐。次何者是已下彰用药法能。于中约法分齐分二。先对三境三法。现前自言。二若欲在僧中已下五法现前自言。今对能灭人。分以为四。如文可知。先对一人文亦有四。一现前自言灭。第二若作如是已下结名二灭。第三是中已下解释。第四发起罪。正灭中此对首忏。故但得忏。从残轻兰。及人皮等。兰提。提舍尼。余非此对。一人悔法。四如常辨。能所相对。人现前。二从始至如是三说竟。是法现前。彼应语自责汝心等二。是毗尼现前。次对二比丘。次对三比丘。定文如前。各具五法。其所忏罪但得悔从。事轻从残。重兰尼萨耆。破僧违方便吉罗等。余非此除。次对僧忏。唯除夷边重兰。四伴及破羯磨僧等。兰及尼萨耆。破僧逆近方便吉罗等。余非此对。文位有四如上。但正忏中五法。一乞忏。二受忏者白。三正忏。四呵责治。五领受。??无第二请忏主文。计理应六。于此四位。类皆未二毗尼现。余是法现前。第二现前草覆文二。初一问答知用多少。二又问已下用之法然。文亦有四。一正灭。二结名灭。三解释。四支起罪。正忏文四。初讫不安乐。彰其神诤过。第二阿难彼一众中已下正两众递相量可求作草覆。第三阿难彼比丘已下制白羯磨和其二众。第四阿难是一众中已下正制二众。各作草覆忏悔。以灭罪诤。母言。灭诤不灭罪。所忏者。即前自言中。罪自言不灭相。朋难定者是。而非一切。且约如众共食尼赞叹食。半见波逸提。半见指授食提舍尼。如是各执。名种不定。不得忏者。故听不说名种。作草覆忏。第一众首。应起作如是说。诸长老我今此诤事。谓牒前诤。己所犯罪。谓所诤罪。牒重罪。谓夷残等。屏不可忏。又非对手灭法。遮不至白衣家。要须忏悔白衣。非谢僧得了故。草覆不灭。亦须除之。亦可重罪上诤。草覆不灭。故须除也。作草覆忏者。迭相辞谢。自此已外。并草覆除。
第四事诤。以位别故。须举总问此以然从三诤原无别状故。总答言一切灭灭。若更别问。不殊前三。随种类所对故。不劳别问。又恐滥俱用。故言随所犯。因辨诸部同异。五分四诤。一言诤。二教诫诤。三犯罪诤。若比丘犯夷。乃至恶说。又若斗诤相骂。起身口意恶。是名犯罪诤。四事诤。其次列药。现前为初。乃至本言治为第七。十律四诤。一斗诤事。二无根事。三犯罪事。四常所行事。只律。四诤一相言诤。二诽谤。三罪诤。四常所行诤。若辨药病相对者。五分。言诤以二灭灭。现前多人。多人语行筹已。若如法多用。白二羯磨。正灭教诫诤。以四灭灭。现前忆念不痴本言治。本言治有二种。可悔不可悔。不可悔者。应与作尽寿不可悔。白四羯磨犯罪。三灭灭现前。自言草布地。草布地者斗诤此比丘胡跪白僧言。大德僧听。我等共斗诤相骂。作身口意恶业。复作是念。我等共斗诤相骂作身口意恶业。今宁可于僧中除罪。作草覆地悔过不。今从僧乞草布地悔过。如是三说已。皆舒手脚。伏向羯磨师。一心听受。羯磨师唱言。大德僧听等。白二正灭。何谓草布地。彼诸比丘。不复说斗原。僧亦不更问事根本。事诤者。僧常所行事。一切羯磨。及诸有所作。以此致诤故。用七灭随事灭。十律。斗诤二灭灭。现前及多觅。无根诤四灭灭。现前忆念不痴实觅。犯罪诤三灭灭。谓现前自言草布。常所行诤以一切灭灭。只律。相言诤用三灭灭。现前多觅草布。多觅草布中。诤通道俗。共灭不诤事。唯道分灭灭。自言觅罪相。觅罪相与羯磨竟。夺八事不得作。常所行事者。若僧所作事如法如律辨。如法结集。如法舍。如法与。如世尊弟子比丘众。所行之事。皆于七灭诤。正一一事灭。相言诤中。拘睒弥比丘。先诤水有无虫。草净不净人。有羞无羞等。因诤是法非法。乃至律非律。先以多人论戒不止。次以草布地。灭此诤事。若下坐有过失。应诣上坐所。头面礼足言。长老。我所作非法。侵犯过罪。我今忏悔不复作。上坐应以手摩头。扶起手抱。语言慧命。我亦有过于汝。当见怒。若是上坐有过。应至下坐所捉手言。我所作非法有过于汝。我忏悔不复作。下坐应起礼上坐。如上忏悔。佛告阿难。此一切诤事。如相打搏牵出房种类。两舌无根谤。如是等。皆应如草布地灭也。此应草布灭诤。似有罪不灭也。明了论偈言。了四羯磨。及寂静衣。释曰。律中说羯磨依。有四种。一依诤羯磨。二依善教羯磨。三依罪失羯磨。四依所作事羯磨。此四依羯磨。由七种依寂静所灭。一现前毗尼。二忆念毗尼。三不痴毗尼。四随誓言毗尼。五罪恶毗尼。六随多毗尼。七堕草毗尼。由七依寂静。云何能灭。四依羯磨。若依诤羯磨。此以于罪不同执为相。为二依寂静所灭。谓由现前毗尼。随多毗尼。若依善教羯磨。此以问难为相。为四依寂静所灭。谓由现前最恶。忆念不痴等毗尼。若依罪失羯磨起。此以牵出事次第为相。为三依寂静所灭。谓现前随誓言堕草等毗尼。若所作事羯磨起。此以一切所作事羯磨为相。如应道理。为七依寂静所灭。广说如律。应知此文初列四诤。次七药。次以药对病也。第三自言是非。问余六不问。独问自言者何。答自余毗尼是非。俱明如草覆中。除重罪等。自言之中。但举其是。忧波致疑。为如法故不明。其非为无非故。所以不辨。佛答非一切如法。亦有非法。于中分三。先明非法自言。二忧婆离已下明如法自言。三时有比丘已下正明忧婆识自言得失。亦可对余比丘。即出自言不成之事。非法中分二。先对不犯非法。二忧婆离是中比丘犯已下对犯辨非法。不犯中二。初不作忆念。作四十九句。二作举作忆念。四十九句。以对七聚。各作头有七。故有七七。以实不犯。而自言犯故。说非对犯分二。初实犯不作举。不作忆念。作四十二句。次实犯作举作忆念。作四十二句。亦对七聚。虽可实犯。以各引不相当。故亦非法。各作头有六。故成七六。如法中。有二七句。皆实犯。初七不作举。不作忆念。反前各初四十二。次七作举作忆念。反前各第二四十九四十二。以其各引过状相当。故曰如法自言。对忧婆离出自言。不成之事。如文可知。
四分律疏卷第九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41 册 No. 0731 四分律疏
四分律疏卷第十本
沙门 法砺 撰述
●尼楗度第十七
次四楗度。众行之余。收上示尽者。与大僧同。已如上辨。不同之法。更须别件。是故次明。若就法为名。应言受戒法。今隐法从人。故言尼楗度。于中分二。第一至受二根者戒。明受戒法。第二诸比丘尼聚在一处已下尼之杂行。
受文分二。初至即是受戒。正明启请受戒方便。二何等八已下正明受戒。前文分二。初至绕已而去。自请不许。二尔时释翅瘦已下阿难为请。前文分三。先头面致请。二佛言且止已下抑而弗许。三尔时摩诃已下不蒙允许。致敬而退。
次阿难请中文二。初讫为往佛所求请。请之端序。于中文二。初明爱道涕泣流泪。阿难请由。二尔时阿难已下许欲为请。第二正为祈请。于中分三。初至则令佛不久。举事直请。圣彰女人有过。抑而不许。二阿难白佛言讫入正道亦如是。举思养请。佛言报竟。三阿难白佛言已下举因齐果等请。就第一请中分三。先明直请。二佛告阿难已下抑止不听。三何以故已下释不许意。有其两喻。前喻为彰女人自行不立。故言女多其家衰微。后喻显能坏他不轻。故如霜雹。次举思请。先请。次答。答有四种。一因我故。知有三宝。二因我故。于三宝生信。三因我故。得受三归五戒。四因我故。所以得道。此非世间思养衣食能报。彰己报竟。次因齐果等请中。先请。次佛言已下。如来许可。以其功齐证等。理在难违。义无不许故也。
第二正受文二。初至绕已而去。以敬度女。二时有余女人已下羯磨受戒。八敬文四。初至如上说。正是受戒。于中有二。先明如来说八敬及喻。以付阿难。二尔时阿难已下。传授爱道。八敬之义。前已解竟。二摩诃言已下欢憘顶受。说喻自庆。不同五十唯爱道一人得戒。只律。爱道五百并羯磨受。三时阿难已下传授使了还来启佛。四佛告已下彰度女之损。五分。爱道复白阿难。愿更为我入白世尊云。我今已顶受八法。于八法中。欲乞一愿。愿听比丘尼。随大小礼比丘。如何百岁尼。礼新受戒比丘。阿难复为白佛。佛告阿难。若我听尼随大小礼比丘者。无有是处。女人五碍。不得作天帝释。魔王。梵天王。转轮圣王。三界法王。若不听女人出家。佛之正法。住世千年。今听出家。减五百岁。若女人不于我法中出家受具戒者。我涅盘后。诸忧婆塞。当持四供。随比丘后。愍我故受。若出门见。当牵臂言。大德于我有恩。乞暂过坐。使我获安。若道路相逢。解发比丘足。布令蹈上。今听出家。此事殆尽。阿难悲恨。我先不闻不知。若我先知。岂当三请。佛告阿难。勿复啼哭。魔蔽汝心。是故尔也。母论。迦叶因请度女人。罚摘阿难十事。一女人不出家者。檀越器盛食。路侧胡跪授与沙门。二以衣卧具求沙门受用。三傥应乘车马。以五体投地。求沙门蹈上。四常于路中。以发布地求。沙门蹈上。五敬心请至家供养。六脱衣布地令沙门坐。七脱体上衣。拂比丘足上尘。八常舒发拂比丘足。九沙门威德。外道不能正观。十不度女人。正法千年。今减五百年。
羯磨受戒二文。初余女受法。二舍夷拘梨已下颜貌端正。开遣信受。前文复二。初明受戒。前文复二初明受戒。二拂去疑事。初文有三。第一至不应犯度沙弥尼法。第二听童女十八已下。至除为比丘尼过食。受二岁六法。第三应求和上已下。进以道法。受具足戒。于中有三。第一至如是持。正辨受体。二善女人谛听已下。为说于戒行相。第三汝已受戒竟已下。结劝受持。初文复二。初明尼中。作其本法。二诣大僧。正明受法。于本法中。亦有九文。第一先请和上。二次安离闻处中。及前二岁。并牒二女。谓十八十二。此谓出法家语。故下问遮难中。父母夫主听汝不者。对前二女。若行事时。应局随所问。不得一切总问。从度沙弥尼。至此受具。委细法式。如尼律中释。若至此中具解。理亦无嫌。佛为除疑爱道及舍夷诸尼亦得戒。故通五百也。
遣信文三。初遣信受。二世尊有如是教已下料简进否。初文有三。第一至白佛。举事启尊。二佛言已下为避难故。开为遣使。三听一已下正为遣使。本法中事。如恒既异。故不烦举。直明诣大僧中。法事应有七。一量前净秽。二众中应差下白二差使。口为差体。三受使比丘尼下为彼三乞。四应戒师作白。文略不辨。五对众检校文中。但问字及和上。尼学戒等。余亦皆略。六正为受戒文。但白四说相。下事皆略不明。七彼使已下。直报令知。不同三律。计准余律。要须具说。大僧羯磨。方发得戒。
次辨杂行等法。兰若住处。听与白衣贸。聚落住处者。为僧故听。若房舍中。不听卖买等者。非为僧故。尼以不礼羯磨治比丘者。不违八敬。以佛听故。若过不豫尼者。义则不合。文言打骂及诡语。此诡者违也。谓违理恶语。十律。尼得与比丘作四羯磨。不礼拜。不共语。不供养。不问讯。比丘得与尼作三羯磨。受戒半月出罪也。或尼有过。为舍教授羯磨者。谓不教授故。不待更作羯磨舍之。今解不尔。又言应与作舍教授羯磨。既称应作。明须白二立制治尼。若言不须更作直舍。而不教授名舍者。众犯可尔。或治一二三人。岂可余尼全。不听教授。岂因一二三等造过。乘治他众耶。故应作法治之。若沙弥沙弥尼等。互过恼乱二众者。直治不改者。尊亦与二师。互治如上。十律。尼不得骂谤比丘。及出比丘罪得语言。莫近恶知识。恶伴类等。又言有比丘比丘尼。二人共戏笑言语。恼乱诸比丘。佛言僧与是二人作恼乱僧不清净白二羯磨。与作羯磨已。是比丘有所啖食如偷盗。若是二人向僧忏悔乞解者。从僧三乞。僧与白四。解舍不清净羯磨。所啖食莫如偷盗。五分。尼从受经。经中有粗恶语。听书授。若不知书。听隔鄣授。若无鄣。听相背授。不应共比丘布萨。应半月请一比丘。令从乞教戒人。诸比丘不肯为乞。佛言听尼为作供养钵囊腰带香油前后食。或未布萨为白。或已布萨乃白。佛言不应尔。应于唱说不来诸比丘欲清净时。从起立僧前立。白言大德僧听。其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顶礼和合比丘僧足。乞教戒人。若僧已差教戒人。上坐应答。从某甲比丘受。若无所差人有能说者。应答往某甲边受。若复无者。应答言此无教戒人。又无能说法者。汝等莫放逸。明日尼问可否。还以此言答之。又尼聚落无比丘。阿兰若处有比丘。比丘尼。或道远诸难不造。或彼比丘不为和合。遂不得请自恣者。佛言听练若比丘。为比丘尼。来聚落中。和合自恣。后比丘尼请自恣也。又受戒中。为尼说八相竟。总说四喻。次说八不可越法。次说四依法。尼厕极深。卷手一肘小作口。尼沽酒偷兰遮。尼出息兰。押油卖兰。尼不唱随意食食者。口口犯提。
●法楗度第十八
然威仪轨则。行之正要。能内摄心行。外生物善。因之为法。此中广明七种行法非一。集在一处。故称法楗度。通相而言。无非是法。所以此得法名。余不称法者解言。为彰法相差别故。余楗度。隐其通名。随事立称。此中隐别就通。故名为法。就中文七。初至如法治。正明客比丘法。所以先明者。然出家之士。是三界之宾。宜闲容礼称法而行。使内心清净。外长信敬。行之要胜。故须先明。第二自今已去为旧比丘已下。教旧比丘。瞻客之方。第三佛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大小便利仪式。只厕不得在东方。北方应作。而孔三孔。广一舒手。长一肘半。第四尔时佛在舍卫已下。亦诸比丘乞食之轨。第五佛在王舍城已下。兰若之法。第六佛在王舍城已下。受请行来。进止威仪。食上轨则。此律应唱等。得然后食。只律。上坐不得随食。应待遍唱等得已食五十伽论并言。行食已高声。唱僧?。十律又言。待得遍闻等。共声乃食。第七佛在王舍城已下。染衣等法。
自下第四分。
房舍楗度第十九
前明威仪法式造趣之行。行不自成。假资以立。资道要用。勿过房舍。故次辨之。于中文二。初至畜枕已来。为上行人。说树下露坐等法。称彼性根。冯而修道。生圣之缘。名为圣之缘。名为圣种。第二尔时世尊在王舍城已下为次下人开畜房舍。阴覆所居。即四依中。若得长利。小房石室得受等。
第二段中文分为六。第一至随意。正明开受长利房舍之法。第二尔时世尊在王舍城已下之相。珍敬推年。长宿应受。上好房舍卧具等人。第三时有居士已下至听畜来。杂明房等诸法。第四罗睺罗已下前施是施。后施非法。第五佛在迦尸已下四方僧物不应分等。第六佛在舍卫已下赏营事者。房分之法。
初文分四。初讫礼佛而去。瓶沙王竹园。施佛及四方僧。二时诸比丘清且已下讫作种种房。佛言听作。正明檀趣作别房施诸比丘。三时诸比丘欲作房已下至听与水器。共安一处。广时因房。所须诸事。四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舍卫须达长者已下给孤独食。为佛营构精舍。第二文受长者房施以偈劝喻。初一偈半。房之功能。弊洁总缘。二持戒已下一行显房。所资行者。成三学行。三有半偈。圣所嘉赞。校量彰胜。五分。诸白衣。以田宅店肆。布施比丘。不受讥呵言。此诸比丘不堪受供养。佛言听僧受。使净人知。第三文房中。安隔着小沙弥佛言听。以斯文故。似如同宿多房。一户无犯。彼共女人上船疑。佛言除直度。若坐立若卧。准此文说上同船戒。似当尼女合制。第四文所以布施之福。不向佛听法。一步之福。十六不及一者何。答布施之业。是福分善。诣佛听法。开晓心坏。令生第一解。断除生死。是道分之善。理不相并。故言十六不及一分。发心将听。犹生此福。何况闻而信解。如说修行。对须达长者。偈分三。初有二句。修道证灭。故得安眠。次有四句。断集除苦。故得安眠。三有二句。结成安眠。以此义故。我则异于是。
第二互相珍敬文四。初至白佛。举过缘启佛。二尔时世尊以此因缘已下审比丘意解。三佛告比丘已下。讫可得流布举下况上。似如□况呵。四自今已下辨应彰不应彰文二。先举其缘。二汝等已下明应礼不礼。于中先明不应礼有四。白衣女人道俗位别故。二后受戒者。大小异故。三犯边罪等。净秽殊故。四一切非法语。耶正不同故。次何等已下次明应礼文有五。头少沙弥尼。礼人塔各六故。十二种应礼。次小沙弥尼。次少式叉应礼有八。谓人塔各四。次小比丘尼。作头应礼有六。谓人塔各三故。少比丘应礼有四。人塔各二故。次亦应有五大者。各作头辨应礼。皆除当作小故。所礼境狭。文略不辨。如大比丘应礼人塔有二。谓佛及佛塔。乃至大沙弥尼。应礼有十。谓人塔各五。除当类故。余可准此知。
第三杂明房事文三。初羯磨檀越房。与比丘断理。二比丘作房。讫一切所须之。具明为房。所须一切法事。三尔时世尊从毗舍离已下。明给孤长者。以园施佛及僧。并伽蓝中。诸所须资具。五分。不应温室。讲堂中剃发。除老病。听温室中剃发。
第四前施是施中。初至若身污举缘。二世尊以此因缘已下。正辨前施是施。言非法施者。然旧信居士。割舍房舍。施僧受用。要须三业清净。如法受畜。若三业不净见。有可呵转施于后。不名非法。若不见。可呵转施于后。即是非法。是以佛不定判。要遣罗侯。间前施主。不见罗侯三业可呵。佛方始判。名为非法。是中先立非如二章门。二云何已下先释非法文三。谓举释结。释中有五章门。一一人。二众多人。三僧。四己所同部。立异部。此五若依文一门下。各作四句。合二十句。若以义求一门之下各五句合二十五句。始施一人。后施一人。乃至第五亦尔。但文略无。次释如法施受住门。如文亦三。释中五句可知。
第五四方僧物。不应分等者。于中三。初至具白世尊。举过白佛。二世尊以此已下。总言僧物。广制不应。三何等四已下举上四分。料简不应。第二又四。初总举四方。僧物不应。为四种事。谓不应分不应。自入不应。置不应卖。以向但言不应。作四种事。为是谁耶故。次第二非僧乃至一人。此三种人。皆不应作四。又未知成否故。次第三此三种人。若各作此分自入等。皆不成此。谓不成分买等。故言不应以不成故。次第四者结罪谓是恶心。碍僧受。故犯偷兰。通结三人。此但暂分故。求则得重。若尔分。暂尔卖买。岂暂亦言得简。答此等谓是恶比丘辈。假作四法。碍客受用故。此卖岂并。亦非永定成重也。第三料简中。别举四分。各对前四文。以料简不成。而结犯可知。十律。畏客比丘来。以僧房卧具园林华分。作四分羯磨。与四比丘乃至与一人。佛言不成。分不成与突吉罗。
第六文二。初至佛言听移。正彰营事。人有劳须赏。二有五法已下约德以辨应否。若无营构之功。又无德行可嘉。不合赏劳。有比丘僧地中。造私房护不与僧。应索取地。应语言还僧地。更无有理。以僧地入己。准此于僧地中。私种所得。是非可知。只比丘僧地中。作草屋时。上坐来次第付房。此比丘不与诸比丘。白佛言吉罗。若不尔者。应持草木业。更余处去。又营事人甚苦。先作求听。次白三与之。得五年住自所作房。复应次第得僧房。若上坐来。次得者。与羯磨得者。不应与。若远行俱付僧。若还当取。足前日满。五分。经营主言。我断理。反不得住。佛言。应量功多少。极多听至十二年。随意乐住。白二与之。十律。若治坏房舍者六年住。若作新房舍十二岁。母伽二论。俱十二年住。后随僧处分。伽乞物不作房兰。从僧乞已不作兰。成他房自住兰。若作未成自煞。若自言我沙弥。黄门二根。广说如舍戒兰。就德中二。初至亦如是应。差不应差。文列分粥。一小食。二法阇尼。三差请会。四敷卧具。五分俗衣。六分。七可取。八可与。九差比丘使。十差沙弥使。十一既言分衣具五法应差。明须差法也。十律。分衣人具五德知衣财。一色。二价。三头数。四与未与。五者白二。差复有五法。谓不爱等。乃至知已分未分。又只林中。无比丘知时限唱时。打楗推。扫地洒涂。治讲堂食处。既人次第相续。敷床榆无人。教净果菜。无人者苦酒中虫。饮食时无人行水。众散乱时无人。弹指白佛。佛言具五法。不爱等。应立维那白二差之。随有大德高明比丘不应作使。第二有五法分粥入地狱已下。约德有无。以彰损益。释前须差。具德人故。
●杂揵度第二十
资道之缘。乃有无量。不可别彰。统名为杂。故曰杂法。就中文二。第一至藏举已来正明杂法。应畜用。不应畜用第二尔时佛在拘时睒弥已下正明大小持戒行法。于前文中。杂无宗绪。具约为二。初至应以腰带系龙牙材上宗。明钵法兼明余物。第二世尊王舍城庵罗园已下杂明诸事。前中文四。初至听洗已用食。辨其钵法。五比丘问佛听持。迦罗钵者黑色钵。舍罗钵者赤色钵。第二时诸比丘发长已下至彼着指印不应尔。杂明资具。言长一违应剪者。非谓齐一麦。得留此听长一麦一剪故。如发长极。至两指一剃。时至两月。第三尔时世尊王舍城外道六师已下还明钵法。于中文二。初讫作眼药已来。为宾头卢。现神通力取木钵故。如来制犯不得辄现也。木钵非法外道仪式。现通取者。无益故制。十律佛呵啧已。语言尽形摈。汝不应住阎浮提。乃往西瞿耶尼。又作佛事因。即制戒不畜八种钵。金银琉璃摩尼铜白腊木石钵畜者吉罗。五分。木钵畜偷兰遮。余同十律。第二时诸外道闻已下田制宾头卢故。外道请捔神力。正明如来广示神变化度之事。以有益故。及前立制。于中文四。初至转增一倍。明说外道执。制具念请佛捔试。二时王舍城其地广博已下讫从坐起去。正明外道檀越。调伏受记。三尔时诸外道已下讫从一日至十五日。遍六大城。度集外道王。及广众。所度之境。四尔时世尊东面者已下广现化度。正反前制。第四日据佛水一把弃之。前地即成大池。其水清冷。无诸尘秽。饮之无患者。谓现八功德水。言八者。谓轻。冷。??。美。清净。不臭。饮之无患。饮已调适。八中前六。是其水体。以不过四尘故。谓初三触尘。美者是味。清净是色。不臭谓香。七八二德水功能。文中但四。请一冷。二无尘秽。三无患者。四门余四也。第十一日神足教化。十二日心念说法是应念等。十三日教授说法一切炽燃等。即是三轮第四世尊王舍城瓶沙王听比丘入宫已下还辨钵如非尼揵始??恶骂梨奢被石打煞。佛言有五法摄言。得自申理。不被若责。一善说。二法说。三爱言。四实言。五利益。言说偈有五。初一偈总诵五法。次下四行释上总门。初行释善言。次行释忧言。次行释实言。次半说言。次半利益言。
第二自下杂明应不。不应无漉水囊。行半由旬。若无以僧伽冠角漉水。应如句形。若三角。若作客墎。若作漉瓶。若患细虫。应安沙囊中。彼以杂虫水弃陆地。佛言听还着水中。只燃[虫*然]不得九十燃。持入当唱言。诸大德灯。欲入唱已。燃唱已入。灭灯亦如是。若灭者不得口吹。当以手扇衣扇。其佛前灯者。如目连五百问中说。五分不听。以佛语作外书语犯兰。十律。作尽声诵经犯吉罗。母论。比丘白佛。比丘种种姓。种种国土。出家用不正音。坏佛经义。愿佛听我。用阐提之论。正佛经义。佛言。我法中不贵浮华之言语。虽朴质不失其义。令人受解为要。十律。六群贷白衣债时。要索倍者突吉罗。若生物令投最。若自投窜吉罗。尼僧不听债僧房若尼债私房舍吉罗。尼自作酒吉罗。供养舍利目连塔食。不知谁应食。佛言。比丘若沙弥若优婆塞若经营者应食。次佛塔食。佛言。塔作者应食覆钵治。
白衣文四。初如上说已受教行谤。二时沓婆已下如来呵责。第三佛告诸比丘已下作法治俗。于中有二。初明作法治罚。有三称量。一有五法者。称量白衣。次有十法已下称量犯事。第三如是作已下称量羯磨第二差使告知。第四彼即言大得阿难如是。便为煞我已下随顺为解。十律。治时覆钵白二解时。名乞仰钵白四羯磨。伽论。覆仰俱单白法。母论白四。只律法豫。优婆塞。以解法故。数共比丘论义得胜。轻笑诸比丘。佛言。与作覆钵白四羯磨。佛遣问一比丘盐义。不解轻笑。此是罗汉。更问一比丘。甚解名义。而是凡夫。佛言。是故不解义者。不得轻笑。法豫忏悔。佛言。与白四羯磨。解杖囊羯磨。三律并有乞诃所词。所以须此嘿然者。凡论众法任持之本。僧法既行和合为先。若僧作非。或如僧非等。理宜呵诘。但能呵者。亦须进否。若言不鉴物。或无善伴虽。见其非义。应寝嘿。是以文言。舍利见众僧。非法羯磨。无同意者。欲嘿然任之。佛言。听何以故。恐僧别异故。又有应呵。以言鉴物。又有善伴。理必须呵。故下文言。阿泥楼?。弟子众中断事舍不教呵。佛言。阿泥楼驮。何能教呵。岂非汝等舍利弗目连事耶。今此三五。前十嘿然。次五和合。所以然者。心见是非。寝不彰口。故曰嘿然。境心相称。可之崇忍。故称和合。母论。诸比丘。集作法事。不如法众中。有见众僧。作法不成。此人若有二三伴。可得谏之。若独不须谏。何以故。大众力大。或能摈出。于法无益。自得苦恼。以是义嘿。
次随文释者。若嘿非嘿别。前十嘿然。下五和合。若如非简异。初五非法。下二五如法。此明非法。就心以辨。不约于境。所以知者。以其初五作法成就中。三非法境有是非。而名为五非。故知就心也。初句见他如法。宜嘿情和。而心不同。自己得罪。名为非法。次句是他非法。有同意伴。宜呵改非。嘿任为非。第三句偷兰小罪。不合羯磨忏。除嘿任不呵。故说为非。第四句人不尽集。隐嘿不呵故非。第五句说戒自恣。戒场不集。独知不告。成而说非。次五境有是非。而心如故。初句客有善伴。但言不鉴物。呵成乖破为和故嘿。是以心如。次句言堪鉴物。但无良伴。呵亦无益故。亦听嘿下三。准说如故可知。次五和合。初句如法应和合者。法事称理。故曰如法。口劝助成。故曰和合。二嘿然住之者。谓己心同。现相表和。三与欲者。形虽不往。遥表请和故。四若从可信人闻者。上来三种。心达是非。所以成和合。此第四心虽不晓。以从可信人闻。事如称惬。理须和合。故亦趣集。第五先无在众中。嘿然而坐者。前所明四。集众时和合。此第五。先在众嘿忍僧所作故尔。然此五中。第三情和。余四身心俱和。亦可初曰即是应来者来。二五两嘿。便成应呵不呵。第三应与欲者。与欲此五成。故所以名。如第二五者心和故。如前境有成不成。检此和合。正是僧集。更无别状。不得妄引正文。以证耶义。增三中。三种嘿然。一如而嘿然。二不知而嘿然。三痴而嘿然。对此宽狭者。此之三十五。并三中初摄。故知彼宽此狭。广说可知。
自下第二人解不同。又说上来僧尼二部戒本明止持行。受戒已下至此明作持行。止作行成。必咸其果。是以自下明大小二果。谓克三明五种胜法等。今解不然。此中不欲明果报为宗。以文不言果报揵度。正明大小持戒为旨。是以文中为诸比丘。说大小持戒楗度故尔。上二部戒本。举十利果报。劝修止持。此中虽明其果。亦举以劝。修作持戒也。分文有二。初至诸比丘白佛已来先明不受八不净财。展转白佛。彰少欲行。成持戒缘起。第二佛尔时以此因缘已下因前乘说大小持戒行法。缘中文五。初失王位因缘。就中有二。第一至沙门语虚王。受比丘迎。逆失位之因。第二便与诸婇女已下至往前取象失位之缘。第二时守象人已下失王位已。至拘睒弥难中析愿。第三即至夫人已下申者愿情。筹量许请。第四时优陀王已下正明请而许受。然不受八物。第五还至寺内已下举以启佛。第二文二。初先制名为大小持戒。二如来出世已下正明大小行法。言制名者。受无优劣。持有增微。说为大小也。亦可位别圣凡具不具异。故言大小。若就相无相分。相心持戒。解未圆满。行未究竟清净。名之为小。无相已去。得真空无漏。理解资成。戒品牢固。名之为大。若就内外二凡。外凡未有理解资成。行体未固。称之为小。内凡已去。片有理解资成。戒品次胜。名之为大。若约人辨具不具。别沙弥怆入佛法。受体未圆。行未满足者。名小比丘。受体既圆。持行亦满。故称为大。故曰大小持戒揵度。
自下广辨。于中文三。初至行大旷野正明大小持戒法。行尸罗既净。集生三昧。是以第二自见未断已下正明修禅。第三彼得定意已下正明定有作用三明五通。前文复二。初至妨道法来先明凡夫小持戒法。第二彼于此事中已下圣人大持戒法。前文又二。初至诸不善事沙弥小持戒法。第二行则知时已下明大比丘大持戒法。
沙弥中三。初讫开现净行先明教主德备十号三轮生信之境。二若居士居士子闻已下讫入非家道。明得信之士念欲出家。三彼于异时已下如前所念行出家之事。第二念中其文有四。第一先举人生信。敬因而起念。二我令在居家已下念彼所厌。三我今宁可已下显念所忻。四以信已下总结前三。若居士居士子等者。谓泛举能信之人。欲明此等诸人。闻佛说法。崇心钦重。渴法情愍。故曰彼闻正法。而生信乐。体佛说意。深知在家迫迮。犹如牢狱。出家宽廓。事等虚空。故曰以信乐心。而作是念。念虽如是。次彰其事故。我今在家等者。谓前所猒。又言我今宁可已下等者。出前所忻。下结中以信结前初句。舍家结前猒文。入非家结前欣文。
次行出家事中文二。初至入非家道。与出家人。同除舍錺。好形同出家。二与诸比丘同戒已下法同出家。就前文中。谓非生念时故。故曰彼于异时。其文分三。初至皆亦舍离举念中。第二所猒以舍。舍有二种。一舍珍赂。无常散境。三毒因之。以生担累。行人理宜轻弃。二眷属已下。舍其眷属。非良伴故。羁系行者。故须舍割。第二剃除已下举念中。第三所忻。谓剃须毁其形好。应法眼故。以彰形同如文。第三舍家已下结。结中三句。言舍家结前行猒。言入非家道。结前行故。欣言与出家同已下。总结上两。自下法同略不显受法直列随行。其文有二。初列十戒。明不得作。谓止持之行。第二不取妻妾已下远离嫌不听。畜贮诸物。十中前种姓恶。后六遮??。初戒文中。一往举制。故曰不煞生。此不煞者。要离煞因。故曰放舍刀杖。谓离受畜田。又起对治离。故曰常有慈心等。言慈念者。嗔善根。言暂愧者。无瞋相应数。故由此不煞。故曰不煞生。略无果行。离盗中。初不与不取等。果行离其心清净已下对治离淫中。舍淫不净。行果行离。修梵行已下对治。离。此二三对治。皆是无贪。第四戒中有四。谓具离口四过故来。必具有七支之戒。今文列者。为成离妄语。是以人解此等十戒已下通具非具说故。口中具四或可如此。今且存初解。成离妄语故。但无七支。余文可知。大比丘持戒者。若事顺应法。不生罪累。名之为时。故曰行则知时。若事不应法多生??各者。故曰非时不行衣之与食。是资道之缘。俭则形苦。丰则长贪。理宜节量。趣得资身。充躯长道。故曰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资道要故。外内须充。许无暂离。称曰随身。若有贮积。则妨修替业。言如余沙门者。谓外道沙门。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广费信施。竟何所补。为彰比丘。有法自居。心悕出离。若有为作。如前便成。无异于彼故。下十七事者。广彰过缘。以明离行。
次释第二大持戒法。告为七文者非。今分为五。寻文可悉。言文五者。初讫善学止息守摄根门行。第二彼有如是圣戒已下讫亦复如是内资知足行。第三比丘有如是圣戒已下讫念除诸盖精进觉悟行。第四比丘有如是圣戒已下讫常尔一心修。由念止观行。第五比丘有如是圣戒已下断除五盖行。所以知为五文者。咸以牒前起后故。如文可知。又此五行当分成就。渐次未穷故。下文自见未断诸盖。令心染污慧力不明。又前断盖。示断方法。自见已下正明断盖得禅。又可断故。次下得禅。
初文分三。初总举宗彰心之所忻。二眼虽视色已下对根别释。三于如是已下总结对根。善学成就。止观而行。初文四句。彼于此事中者。谓能守摄根门人。于根尘事中。二修集圣戒者。明心忻习。谓于根尘事中。方便守护。不合有染故称修集。三彰心离染。达空无性。不取前相。故曰内无所着。四行成资适。故曰安乐。第二别对六根。先约眼说。于中分四。初眼对于色。故曰眼虽视色。释前初句此事中。二而不取相已下释前第三内无所着。谓念舍智等。禁守根门。虽缘尘境。不别违顺。境之义恶故。称而不取相。不为彼染故。名不为眼色所染。究竟对治。不为缘坏。故曰坚固而住。第三无所贪欲已下明行成资益。此第四安乐句。于顺缘不生乐爱。故无贪欲。于违境不生苦受。故曰而无忧患烦恼。既无业身不生。故曰不漏等。第四竖持戒品已下正指护眼行体。释前第二修集圣戒。对下五根。文列四句。释上不异。类前略举。故曰耳鼻等亦如是。总结对根中。分文有三。谓法喻合。法中四句。第一于如是。六触入中。举根尘相对。内外二法。通名为入。然内六根心心法等。托根而生。名入处亦触入处。外六尘者。心心法等虽缘尘而起。不托彼尘。故外入处。非触入处。今据总故。言六触入举此六根识。缘于六尘。名之为中。第二句。正明假名行者。谓是初文中。彼也能秉六根之识。不起染业。名为善学。第三护持调伏。正明所学止行。外防身口七支曰护。既离七非顺本所受名持。复离意地三不善根。名曰调伏。虽复离恶。若不修善。无以趣道是。第四正明止息修禅习慧。第一明其观行。次解喻文有四。初至象马车。与上六触入。根尘相对喻。二善调御者。与上善学作喻。三左执控。与上护持调伏止行为喻。四右持硬。与上止息观行为喻。次释文。平地交道。喻于六尘。不取四为。喻世间交道。象马所游之处。喻于六尘。是六根识所游之处。如似交道。假名行者。秉于六根识等。六尘境界中。行义同驾象马车。假名行人。能调根识。象马如似御者。念舍智等。控制六根。不起诸恶。离驰骋余道。破轮析轴。修禅慧等观行资。止能有所成。如右持硬至所趣指下合中。初至亦复如是。总以合前二。次第别合言。于六触入中。合前初句。三个善学。合前第二。善调御者。护持调伏。合上第三左执控也。合得止息。合第四右持硬也。
第二行门。先牒前行。成故曰彼有如是。乃至诸根。二食知止足已下正彰行体。于中分二。初法说。次喻说。法说中二。初举其行体。谓知足行。故曰食知止足。二亦不已下彰受资人食时。观行方轨。于中文二。初至净行教欲食兴观。第二。故苦消灭下释立观。三中下之二门。就明观中。凡行者欲受食。先起三种观门。第一应离观者。于中一离贪味。二离令身充壮。三离贡高憍慢。谓意直身力强悦。陵蔑他人故。凡欲食时。先须离如是意。故曰应离观。二正事观者。思己所以须食。食者为除饥渴。趣得充躯。僧离太少太多。以降饥渴故不少。趣得充身故不多。第三正事功德观者。思己食食。一为令身久住。以揣食身。无食支持散坏故。二以身存故。得修清净梵行。此是受资之益。次持此法科释下文。文中还三。第一亦不贪味。至憍慢来。是初应离观门。第二取自支身。令无苦患。谓离多少苦患。即第二观门。第三明修净行者。即第三观门。观法如上说。次故苦已下第二总摄上受资等。意舍利弗。阿毗昙。云何断故受。不生新受。若人饥渴。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若食过度。即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若知足而食。得免旧饥。名断故受。无过分苦。名不生新受。今此文言。故苦消灭者。是断故受。新苦不生。谓不生新受。既不多少。故言无有增减。言有力者。谓以自支身故。言无事者。谓无增减多少苦事故。言令身安乐者。谓身不坏散。得修清净梵行故。第三喻中分二。先与第二观门。得自支身。合无苦患作喻。二与第三观门得修净行作喻。但顺此二门。即总释初门。彰有所离。初文中。先喻四句。一男子女人。喻僧尼行者。二喻饥渴故。名身患疮。三以食资养故。喻以药之涂。四除饥渴故。喻疮差。次法合可知。第二喻文。先喻四句。一喻僧尼受资行人。故曰譬如有人。二喻内资之食。故曰膏油。三喻报身。故说为车。四喻为求大果。积行方臻故。称为财物故。从凡入圣故。言欲令转载有所至到。法合可知。
第三行门。先牒前二行如文。二初夜已下彰第三行体。初举四时分齐。以明?进。略无昼日中二时。二若于昼日已下次第牒其四时。以释精进。文相可知。
第四行门。先牒举前三。如文所列。次常尔一心已下正彰第四行体。于中先开二门。一明动静常摄。故曰一心门。二修四念处观。与法无差。故称心无错乱门。二云何已下。牒门解释。先解第二四念处门。谓身受心法。此是四念处观。观五阴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遣四到故。慧为正体。从境受名。故有此四。又言念者。从伴念数受称。故曰四念处。身念广文。言内身者自身也。自观此身。三十六物。九孔常流。甚可厌患。净相不可得。故举身念处。自非精进善修对治。无由能成。故曰精进不懈。正观既成。离于净倒。故曰念无错乱。贪欲对治。故偏彰名。调伏悭贪世间忧恼。若观己身不净。或着他身。又须俱观内外。皆令不净。观行方成。观身既有内外等别。余三类然。故曰亦如是。二却释初门常示一心。于中文三。先法。次譬如已下喻说。次比丘亦复如是已下合喻。
第五行门。先牒举前四如文。二乐在已下彰第五行体。于中文二。初至水岸间。先出修道处所。二彼乞食还已下托处断盖。其文复二。初至系念在前断盖方便。二断除已下正彰断盖。文有其三。初法。次喻。后合。法中五盖者。谓贪盖一。瞋二。睡眠三。掉悔四。疑五。一先辨离合。贪瞋疑三是使性。故独为盖。余二是缠轻微。故二二合。亦以对治同故。次辨体性。合用三十烦恼以盖体。谓总有七烦恼。贪嗔睡眠掉。此五通五种。谓见谛修道。即成二十五。疑唯见谛故四。悔局修道故一。此之四一。复是其五。以五并前。岂非三十。次辨所盖。此五覆彰。故名为盖。谓三行贪瞋鄣戒。掉悔障定。睡眠鄣慧。疑一通盖三学行。次释其文。对色贪故。修不净观。对财贪故。修少欲知足行。此行既成。不为贪盖所缚。故曰断除悭贪。能治之行。不与所治同体。故曰不与俱。慈悲观成。断除嗔恚等。余次可知。次喻亦五。初喻贪盖。假名行者。为贪心?役。不得自在。义同于奴。贪能驱驰行人。有自在之义。如似大叶。厌贪修道。断盖斯尽。不为贪心?役。义同与姓。对治之行。由厌贪而生。如以大家与姓。安隐脱奴。彼作是念者。出观之心尘已得度。不复从彼贪欲。第二喻瞋。瞋心劫人善财。如以债主。又如有人喻假名行者。厌嗔修道。义同举他财物。精进道。故曰而行治生。善根增长。故曰能得息利。无得道正除瞋盖。不复劫人善财。故曰还本既毕。解脱道累外而起。故曰复有余在。假名行者。以法自娱。故曰足以养活妻子。下出观自庆。其文可知。第三喻者。定除掉悔。故曰从病得差。定味资神。内心怡悦。如似食饮消汜。心悦形晖。故曰身有色力。第四喻者。眠盖所缠如牢狱。慧解一兴。断睡盖斯尽。故曰从狱得出。第五喻疑。假名行者。修三学行善财以自资养。义同多持财宝。生死无岸。称为旷野。慧解一兴。断疑盖斯盖。故曰不遭贼劫。
第二修禅。初文三。一除鄣得禅有三。谓法喻合。第二此是最初已下约数次以结。第三何以故已下释得所由。余三应三应亦名尔。但二三两文。少释得所由。又第四禅中二。喻二合二别也。
第三五种胜法。及以三明五胜法者。身通分三。第一从实报四大色身。化作化身四大。以定心清净。见能所四大各异。次辨化色无化心。次广明身通轻举自在。次天耳。次他心。此五文中。初胜法有三。一牒前定心。依定得法文三。谓法喻合。喻中有三。鞘箧廉喻。实报身。刀蛇及衣。喻于化身。第二是名已下约数次以结。第三何以故。释得所由。次无化心文三。如前化色无别心。依于实报色心。以定心。见彼化身四大殊。依于实报心诞。了了分明。此心在此身。依身此者。谓在依于实报故。系此身者。谓化身四大系心诞。次下三胜法。文亦应三。略无第三释得所由。第三胜法喻。有四重。同喻自在。次辨三明文三。如五胜法五百结集法毗尼。
自下第三流通分。所以知者。如来出世随根施化。利润尘沙。今感尽应迁。将归泥越。委嘱迦叶。忧婆阿难。欲使采佛成言。载传竹帛。利益末代。元付之意。为其流通。故所以知。于中文二。初五百七百。后代结集。以明流通。条部已下。佛现在时。付嘱流通。所以后代之事反在前明。佛现在事。回于后说耶。盖是集法者意。情见不同。如五分说。此五百者。律未而明。为表末代。方有此故。十请名之为序。为表由结集故。三分之文。于兹流演。有发起义故。称之为序本。此律置在正宗之下。佛流通上。为表结法。上收正宗。下摄流通。义势之便。故在此说。前中先明五百。次辨七百。此二何殊。略有六异。一者意别。五百为止谤等。七百为檀行灭净。二所集之法宽狭。五百通集三藏。七百局集毗尼。三时节有异。五百佛去世后。当年结集。论其七百佛去世后。一百年后。为?阇子弥诤方兴。四处所复殊。五百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宾钵罗窟。其七百者在。毗舍。五集人不同。数有多少。五百者。大迦叶。忧婆。阿难等。七百一劫去。离波等。六重不重异。五百重集故。前后合有一千人。七百无重也。先解五百结集。法毗尼者。能集人数。集佛所结。载之竹帛。故称结集。理行二教。俱是行之轨则。灭恶之能。是故总称。名法毗尼。所以须此结集者。略有五义。一顺舍利弗请故。二不违佛酬请故。三顺佛付嘱意故。四为止谤故。是以下文。句令外道以致余言。沙门释子法律若烟。五为遮恶比丘。以成善故。如文为?难故可知。文中分二。初至不烧自然正明俗人殡葬阇维。崇修福业。是结集缘起。第二时大迦叶已下恐法隐没。结集法藏。修行智业。次释初文。诸善比丘。闻佛涅盘。伤失法益。咨参靡所。念法情殷。不觉自投于地。恶比丘辈。闻佛涅盘。转生欢喜。庆己得脱。无人遮制。彼佛在时制御我等。是应尔。谓止持戒当修。是不应。谓止犯戒应弃。是应作。谓作持戒当修。是不应作。谓作犯戒莫犯也。今既去世。任我所作。何斯快哉。起下结集之缘。迦叶至世尊舍利所。棺椁自开现足者。如付法藏云。迦叶说四偈。超哉三界乘。永渡生死海。寂然无相愿。微妙难思议。佛日甚明净。能除痴闇冥。积劫修苦行。誓渡诸苦人。云何于今日。弃舍本慈悲。全身处金棺。寂然安不动。唯愿天人尊。显现金色身。普令一切众。兴起无量愿。迦叶请已。方现双足者。为今五百比丘。睹变致敬。以得道故。又今依足迹。寻求故也。女人污足者。为表灭法之相也。佛事已讫。迦叶又说三偈。如来足踝满。千辐相轮现。指纤长柔软。合网缦成就。大悲济众生。断世众疑结。是故于今日。顶礼最胜足。我证四真谛。说佛功德聚。已赞叹供养。宜还??足入。说如是已然始阇维。十律。举佛舍利入拘尸城。新论义堂上。诸八国王。集兵围绕。夺取舍利。姓烟婆罗门。语诸王言。如来大悲。何有战斗。诤佛舍利。因分八分与八国王。即为八塔。盛舍利金瓶。九为瓶塔。阇维之炭。十为炭塔。
第二文三。第一至令在数中恐法将灭。兰集智慧。结集人数。第二诸比丘皆作是念已下料理房舍。资道之缘。第三时大迦叶已下正明结集。第三文中。?阇子比丘说偈生阿难厌离心。上三句示所应求有三。初句所托静缘。次句示所求灭果。次依禅获道。第四一句讥其所作。次因生厌离。头未至枕。证第四果。复说一偈。上半自言证果非难。为给侍佛故。寄居觉地。下半绝离生死。得安隐眠。
第三结集文三。第一至白如是单白和僧。第二时阿难已下刊定是非。灭诤除罪。第三时大迦叶已下正明结集。五分。大迦叶为第六上坐。
第二文二。初灭诤。诤者谓诤杂碎戒。然诸比丘言各不定。迦叶秉宗之人。将欲结集。恐废大事。理须刊正。故曰自今已后共立如是制限。佛所制者集。佛所不制者不集。如眼辄入见佛波逸提者是。问何等是杂碎戒耶。答大迦叶犹作如前立制。不曾刊正。今所请立。恐不当理。第二次除罪者。母论。若外道闻诸比丘舍杂碎戒。便谓已制微细戒相与俱舍。谤言如来弟子。悉舍微细戒。但学四重。犹如火烟忽生已灭。何名沙门。以是义故。尊者迦叶。罚阿难七突吉罗。为显不舍微细息谤故尔。问五篇之内。不具此七。何名已制。答篇自虽无。事己有故。又问迦叶立制。佛所不制。共不应制。今者七罪岂非擅行耶。答一以事先有故。不名擅制。又可二大士共为影响。为示不舍离碎而不集。在篇限故。不乖前制。大德迦叶。总据教相。威仪违失。结过遣忏。阿难实自不犯。以得果故。为是常就内心。自省无过。信于迦叶教相有违。寻即悔过。为显不舍杂碎故尔。七事如文。只。先结集。次罚七越毗尼。并是忧婆离罚。一请佛度女人。二不请佛住世。三脚?佛僧伽梨。四佛索水不与。五不请微细戒。六以阴藏示比丘尼。七诸力士母啼哭泪堕佛足不遮。尔时阿难。不受二罪。一请度女人。三世诸佛皆有四众故。二不请佛住世者。我是学人。为魔所蔽故。是中五罪长老如法作。五分。先集三藏竟。次迦叶罚阿难六吉。一不问小小戒。二脚指押佛僧伽梨。三请度女人。四不请佛住世。佛索水不与。六女人先礼佛舍利。恐其日暮不得入城故。十律六吉。一不请微细戒。二不请佛住世。三足蹑佛足衣。以大风卒起更无人。是故蹑。四佛索水不与。五请度女人。言三世诸佛。皆有四众。何独今无。六以阴藏相示女人。令女人厌女身。后得男子故。大智论。迦叶言汝更有六罪。一请佛度女人。灭正法五百年。二佛索水不与。三不请佛住世。令法灭度。四足蹑佛僧伽梨。阿难言。尔时大风吹来。堕我脚所。非不恭敬法故。五佛阴藏示女人。而不遮者。欲令女耻女人形。修佛相故。而总言汝自六吉罪。今当忏悔。且就四律。若据四分。七罪之中。五罪贯通四部。谓除侍者。一罪不同三律。三律无故。女人污足。不同十五二律。五分。于五同罪上加一。听女人先礼舍利。十亦五同。第六加一。以阴藏示女人。只则六同。唯无侍者。加一以佛阴藏示比丘尼。故成五七。同异如是。
正结集中文二。初大迦叶五百人。先对忧婆离集毗尼藏。次对阿难集余二藏。十律。集一法竟。迦叶次第问五百比丘言尔。答言尔。文言如初分说等者。非谓佛现在等时。有是分名可指。盖应律主。译律之家不能繁文略指之。毗尼有五。一比丘律。二比丘尼律。三一切揵度。四条部。五毗尼僧。一故曰都。曰都为毗尼藏。修多罗藏五者。谓四阿含并杂藏。合为修多罗藏。阿毗昙有五。一有难。二无难。三系。四相应。五作处。合为五。是阿毗昙藏。
第二更为富罗那等五百人重集。前后千人。七百结集。于中文三。第一至分之正明?阇耶说十事。言是清净。第二时有耶舍伽那子下为欲刊正是非。久招治罚。广生诤讼。第三伽那子作是念已下简集智慧。详定是非。断灭诤事。刊定律教。正是结集。使正法久住。
第二被治中。初作遮不至。治差八德。送忏谢白衣。因令彼信。谓引受宝戒缘。佛说四过四喻等。若持金银。决定知非沙门法耶。我作是说。听为行第草木故。求乞金银。终不应。自受取金银。此是为余众事。营福得求故。言我作是说等。五分。我虽常说。须车求车。须人求人。随所须物。皆听求之。而终不得受畜金银珠宝。下有五偈。诵前过喻等。于中分三。初两行三句诵沙门四过。于中分二。初两行诵前沙门作前二过。二次三句诵耶命一过。第二次有三句。如是已下诵前日月为四事所曀喻。第三一行半举前法中鄣过。于中分三。初三句具痴贪所役。造上四业。次有一句非但造业。亦不能进道。末下二句??招来报。
次复重被不见举治断诤文二。初至不得和合。佛法事重。广集智人。刊定是非。使耶法不行。正法兴显。就此门方解十非。三门分别。一定十非倚傍之相。制成非故。此之十非。皆倚傍圣教。说相似文句。言佛听可故。一言二指抄食者。谓己是其少欲。非是一揣食等。四种多食。言不犯之足。以其文无制二指故也。制言亦犯。所以尔者。凡食制后坐。若欲更食。开余食法。即是余法。本为对治再食之贪。今既再食。不加余法。明是犯限。谁问多少。是以文言。足食已舍威仪。不作余食法提。故言乃至不作余食法。以是故制。二村间者。本制僧食。及以聚落。须作余法。村间非是得食之处。文中不对村间合制。我今村间食者。应不犯足。制言亦犯。以是后坐。亦开余法。余法对治再食之贪。但是再食。谁问村之内外。是以文言。足食已舍威仪。不作余食法。咽咽犯提。故曰乃至以是故制。三寺内者。以见僧破已后。耶正既分。各作法成类。如灭言诤中。驱出三人。不足断净人数。应同破僧。现简数外。别此三人。应不犯别。故言寺内。答不同正耶。今此犯别。所以尔者。以阙德故。不在断诤人数。是比丘故。别之犯别。前灭诤中略故。不言取欲。今此七百文言。应羯磨差二三比丘。取诸比丘欲。又以说欲文中。不除被简人故。又言六群别房说戒。佛言不应。应和合一处说戒。故曰乃至如布萨中制。四后听可者。执前与欲。后作羯磨得成。我今先作羯磨。后与欲者。为表于和。先后何殊。明知亦成。故曰后听可制。言前和合后作法。义顺无疑。前作后和者。以作法时情隔。是故不成。是以文言寂静。众僧有事异。比丘白佛。病比丘不来。佛言。应与欲。以彼先与欲故。故曰如布萨中制。五常法者。如俭开八事。此非常开。计以为恒。故曰常法。制言非恒。应观修多罗。检校法律。知应不应。是以文言。佛告阿难。我以谷贵时。慈愍诸比丘故。听内宿等八事。今故食耶。答言故食。佛言。不应食。若食如法治。此义如药法中制。六得和者。以见苏油得食不犯足。谓其酪者是苏苏种类。和苏而食。应不犯足。亦可见罽尼和成石蜜。体坏不犯。谓酪和苏。亦应不犯足。答言。如不作余食法中制。此既指彼文。将知法阇尼等。须作余法中。油苏等与时食杂故。即是此和也。七共宿盐得食者。以见尽故。形寿药于盐。不犯宿触故。制不得者如文。时六群以共宿盐合食食。佛言。不应共宿塔食合食。故曰如药揵度中制。又复文中。唯开尽形寿药。故五分云。盐姜合共宿。八饮阇罗酒者。五分。谓之未热酒也。今言得饮者。以见木汁。元无不酝酿。又时役未变浆故听饮。即说元酝时。久变成等者。还是木汁不异。何不得饮。故曰得饮阇楼酒。制言不得饮。若浆所摄。圣者听饮食。若也元酝或得变成。是酒所摄。圣不听饮。是以上文八中。前四假无似酒之状。并不听饮。故曰乃至如婆伽制。如杂揵度。得奄婆罗果浆。佛言听饮。若未成酒。听非时饮。成酒不应饮。若饮如法治十律。贫住处净我等住处。贫作酒饮。九得畜不截坐具者。准益缕之相。不截不犯。过量坐具。不截而畜。亦应无罪。若准不褋。亦得起非。制言不得畜。要须截令应量。是以文中。量者长佛二搩手。广一搩手半。更增广长各半搩手。以佛言制量故。故曰乃至六群比丘制。十得畜金银执受宝已。舍而付俗。俗还付我。听为彼故掌。我令虽受。一法即作彼人物意受。明知不犯制言。若宝在彼边。可容不犯。一往即作彼人物意受者。宝在我边。与?难自受。置肆上何殊。故曰也。第二须知摄诤。谓二指等八诤犯不犯。寺内后听可。二诤成不成。并是事同见异故。又下灭中。简集智人。五法现前灭。故知并是言诤所摄。假许被治羯磨者。言诤中事作也。
第三定其名种。是中事十种七。犯名有二。谓唯逸提吉罗。言种七者。初二及第六和。此三是足食种。三四两事别众种。福是内宿。过量坐具。饮酒受宝。常法一事。若言常法执俗时所作者。驱教是非。不验得吉。还是种七故。今解常法。谓令开八事种自四。谓不受恶触。自内二煮。合前便有十也。
第二正灭中分三。初讫诸上坐皆集。明作自简人取欲。第二时一切去上坐至令众人皆知。明在那梨林中屏处。断理灭之方法。第三彼诸长老皆往已下对大众及诤比丘前。五法现前灭。欲令大众。咸知其非。辨非从是故。五分。离波多问一切去上坐言。盐姜合共宿净。答不净。问何处制。答王舍城。因练若比丘制。问犯何等。答犯宿食提。又问两指抄食食净。答不净。乃至犯不作余食法提。后坐食净。越聚落食净。亦如是。又苏油蜜石蜜。和酪净不。答不净。问云何答非时饮之。答不净。乃至犯何事。犯非时食提。又问余阇楼罗酒净不。上坐问云何。答言酿酒未熟者。答不净。乃至犯饮酒提。又问作坐具随大小净不。答不净。乃至言犯提。又问习先所习净不。上坐问言云何。答习白衣时所作。上坐言。或有可习。或不可习。又问求听净不。上坐云何。答别作羯磨。然后来求余人听。答不净。乃至言犯。何随羯磨事。又问受金银及钱净不。答乃至犯尼萨耆。谓下十非筹问竟。共还都集。后于大众中。更一一如上问答。下一筹已作是。离波多唱言。我等已论毗尼竟。若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违。尔时众中一切去上坐。百三十腊。离波多第二百二十腊。三浮陀第三百一十腊。合有七百。只律。单污一非。谓布萨时教化。金银宝物受已各分。耶舍共之起诤。得举羯磨已。求众多圣德集。结毗尼藏已。验已验无斯理。方制受金银。
为非条部已下明佛现在时流通。于中分二。初条部者。正明忧婆是传持之主。咨问犯等决疑却滞。第二增一已下。就数限约迭相属着。以明流通。言条部者。条牒上部所有疑事。一一咨决。使识相传持。故曰条部。问诸经之中。皆问名已。然后流通。此律所以不问名者何。答修多罗化相之教。明理浅深。得名不同。乃有无量。故须问名。定其宗方。此律行教。局毗尼藏。更无诸名之滥。故不须问。于中广问初四戒。第二篇中。但问其六。自余悉略。不净行戒。有乌鸱。揄完女人。索而不还。不犯者。主作舍心。成属飞禽。复无盗人物心。是以不犯。不同鼠盗胡桃。主既不知。无舍心故。后作人桃想取。是以犯重。又解他胁子独子等。皆无盗损之意。唯有慈愍之心。故亦不犯。后有心故。是以后犯盗戒。第二若作女想。取男物等犯者。此于男女上心差。恒有盗人物心不差。故所以犯。此女作彼女想等。此亦缘女。名想差人。心不差故。佛言。遮者偷兰遮。谓善心息偷兰。虽此不直五。以本损处满五。故成重夷。至此直五者。亦以本损减五故兰。至此分之人不满五。通作一分者。以教他叶中满五故。又但损主满五故。不须约人得满不满。如烧埋等。但成损五故。盗轻重者。义如上释。欲盗他衣。错得己衣兰者。谓是境差兰也。己衣全无罪。以非生罪境。无别损故。并得己衣兰者。谓欲取他二衣。但得一衣犯重。并错得己衣。由己衣故。不得他衣。亦是境差兰也。再盗不满五者。以前后合制犯重。谓是一主。又又心续不断。故合成重。如其异主。或可心断。但犯轻兰。以二业各不满五故。时有比丘犯盗取物。而夺彼盗者物。疑。佛言波罗夷。执此文四分制义。一入贼手。并不得夺贼。此义料简如前盗戒中说。盗心倒易他外分筹。佛言举筹下三句须定便波罗夷。如分物共他记数。物先我边。若盗取讫数筹。欺他取物故夷。非谓堕筹分物举。分物举则未犯也。又言倒易者。若受犯物移已得。入未得数。若付他物移未得。入已得数坎。次盗他分物筹者。如记数多取。令使少者。是转侧他筹者。即上二事未离故兰。守视及则与比食得受者。自盗属己。便是己物。是故比丘取之无犯。但莫教他。无根取他食疑。佛言夷者。师不遣取。故曰无根檀越边作盗心故犯重。亦可师不遣取。故曰无根。檀越施与师竟。于师处心取以犯重。无根取他食得提者。他不遣取。是曰无根。所称人边。作亲友意。故不犯重。诳檀越取妄语故提。以慈心怜愍小儿意。无盗损之心。是故不犯。凡人或难高胜比丘者。为彰无盗损意故。五分。阿难迳六年。不共布萨。只律。七年妄语戒。第四时有檀越。比丘语言。常为汝说法者。阿罗汉已下有二十句。并结兰偷。前之十句。称阿罗汉。后之十句。称佛弟子。??闻为异。前十句中。初四句比丘语檀越言。为汝说法。是罗汉。次数至汝家。次数坐汝坐。次数受汝食。不了了故。得偷兰。次有六句。檀越语比丘是罗汉者。脱衣着衣。坐起上下等。比丘即现相不语疑偷兰。次后十句颜亦如前。此二十中。各前四句。阙了了知解二缘。比丘疑犯不犯。佛言偷兰。各下六句。现相不语。前人生疑。未知比丘为我故现相。为当不尔。同阙二缘。亦得偷兰。无皮肉骨血。是女不产者。谓是化人。
第二篇漏失。若乳间腋下。乃至若持口中。如是一切。若道想。若疑偷兰。若非道想。不疑僧残。验斯文说。亦须境想。以阶轻重。此中四句如上粗语说者。第一句不能一切供养。不了了兰。第二句女人知意云。一切能供养僧残。第三句汝一切能供养。唯此不能供养。女人不解故兰。第四句女人解意。答言此亦能供养。僧残。毗尼增一。言毗尼者。谓举一部之都名。欲该收大教。约数法连持。使法相无遗。以彰付属。以一为本。一上加一。故云增一。如是乃至二十二。然文中越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二等七门。不能烦多。故所以略。谓以一接一切一法。二接一切二法。三法已下乃至二十二类亦同然。有人亦有科文生起者。此是数法。与一法门相当者。集在一处。岂有次第。故知此难。今就大文。约增数制。为十五段。先就增一中。分文解释。于中文二。第一初至给孤独园正明其序。第二世尊告诸比丘已下指出所闻耶正之法。汝等应信。舍恶行善。此即是所信如是之法。前中文二。初如是我闻证信别序。第二一时已下发起通序。所以如是名别。一时下通。以其如是。唯望弟子称说。但是证信经后事故。一时已下经前事故。若望当时。即有发起之义。今传法者引来。复成证信。义有两兼。故名通序。
先解如是等言。五门分别。第一有之所由。第二须有之意。第三置之广略。第四置之处所。第五正释文。
一有所由者。何缘得有此言。大智论云。佛是一切智人。自然而出。不随他语。不从他闻而说法。何故言如是我闻。答曰是阿难等。诸大弟子辈说。何缘说者。以佛教故。佛何由教。阿难请故。复何缘请。由阿泥楼驮教故。彼何缘教。由见阿难心忧恼故。阿难比丘。何故忧恼。由见如来般涅盘故。佛将涅盘。在双树间。北首而卧。是时阿难亲属。恩爱未除。心没忧海。不能自胜。阿泥楼驮遂开觉阿难。汝是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夫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互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涅盘后事。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首作何等语。如是未来世事。应问于佛。闻斯语已。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床边。以事问佛。佛言我过去后。自依止法。谓四念处。莫依止余。从今已去。解脱戒经。即是汝大师。车匿比丘。如梵檀治。若心??善。复应为说法。即可得道。我三僧只劫。所集法藏。是法门初。云如是我闻。故今相传将宣佛经。同有如是我闻。
二须有意者。佛本何缘。教置此言。为生物信。如是等言。云何生信。阿难等。自己信顺佛语。道佛语是佛语。是故令他众生。同己生信。我闻之言云生信。阿难等。自是不足之人。若言此生。是己所说。人多不信。由言此法从佛闻故。人皆同信。生信如是。信有何义。而为生信。信者乃是入佛法初门。接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故经论中说为信手。如人有手。至宝聚所。随意采取。若当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当无信空无所得。故为生信。此谓信正。恐是传者之言故。今置如是等言。为此人说。若也信耶不信正者。以如是言。劝信不足。要须广现神通。为说因果道理。方可生信。
三广略者。问一切经首。有一如是。以证一部。以人时处事。但是一故。或一部中。置多如是。如人时处事。各各异故。如阿含经等。今此律禁。婉于一代。复人处事别。所以不说随戒立多如是。但有一者何。一义解言。凡言如是。证信为趣。若多如是者。谓表方不等。故但立一。若以人时处事别故立多者。即有前滥故。又可依如大毗尼藏。及以别传。皆戒戒有如是之证。但恐文烦。后代略去。
第四。问所以至此方。言如是言者。答以增一初摄法斯尽。劝信义具。文则省要。大化得通。如是故略。问所以得在增一摄义方具者。答增一中云。见众过失者。总收一部。乃至二十戒行所防。违相斯尽。以一义故者。亦总举一部制戒之意。元为十益。功德亦同。以此一言。该收一部。但增一是佛所说。即信一部。文省劝要。是以在此置之。
次释语辞。忧婆离云。佛语为如是指出所闻之法。说当宗方无颠倒过。曰如。如说者是。故曰如是。此约法释。若就传持解者。忧婆离所传。不异佛说曰如。如说者是。故曰如是。此如是之教。亲餐圣说。故曰我闻。问佛法中。一切法空无有吾我。云何而言我闻耶。答佛弟子辈。深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也。如以金钱贸易余物。人无咄??。法应尔故。我亦如是。于无我法中。而说于我。所言闻者。从缘和合故闻。谓耳根清净等闻。而言我闻者。由假名行者康耳根等能闻。故云我闻。
自下通序有三。一时。二化主。三处所。言一时者。之尔时之别。反指往昔说闻之时。故曰尔时。次佛者化主。能说法者。亦是能付法人。佛义如前说。次列处所。故曰舍卫乃至独园。准下文中。为诸比丘说耶正法。亦有从众。略而不集。
自下正出所闻法体。于中文二。初先来听审思听。若不审心。有谬闻之失。错传之过。是以将说。故先约来端意。专心听法。故曰谛听。言善思者。来其意地。以其学而不思则同知。为使思量简择故也。言念之者。劝愠古知新。令玩习在心。使不忘失。如说修行故。第二比丘已下正辨耶之法。分文有三。第一至受持正明耶正之法。欲使识耶合弃晓是使修故。第二告诸比丘已下明佛说法。元为十益。汝等但能背耶修正。必获十利持者之益。若不能背耶修正。唐损道法。不如舍戒还家。以礼自处。是以第三告诸比丘已下舍戒之相。初文分二。第一至受持总说耶正。劝修劝舍。第二佛言若比丘已下离明法毗尼等非之相。就总明法毗尼中。文有其四。第一至以灭正法倒说者非。彰过劝舍。第二若比丘随顺已下至正法久住顺说者是。令法兴显。举是合欣。第三是故已下举益劝修。第四佛说如是已下闻法欣庆。顶载奉行。
先释初文四句。一举耶说主。谓若比丘。二明说耶乖正。故曰说相似文句。谓言同意异等。如调达五法人法中。容可忆不忆等。如二三众多和上。七非羯磨。七百中十事之类等是。三彰邪法碍正。故曰遮法毗尼。法毗尼者。义有多种。所谓修多罗理教为法。行善为毗尼。二就行善中。自行有轨名法。众法灭恶称为毗尼。三就众中法所秉羯磨。不为除罪灭诤。判以为法。能除罪灭诤者。字曰毗尼。今且寄第二对论之。调达五非耶法兴显。令四依正法隐曀不行。名为遮法。七非羯磨。不能灭恶生善。执以为是。令法和合不行。名遮毗尼。四此比丘已下彰耶说之损。损中有二。一者损人。谓耶说人。构己耶心。外化群品。故曰令多人不得利益。人我俱坏。迷坠生死。故曰作诸苦业。二障灭法。谓耶法曀真。隐没不行。故曰以灭正法。二顺说者。是亦有四句如上。谓说四依为是。五耶为非。称法如谈。无颠倒过。故曰随顺文句。以顺说四依。故曰同一和合。不乖众行法相。故曰不违法毗尼。第四彰正说者益。益有二种。一者益人。以己所得益润群品。故曰利益多人。同登出离。故曰不作苦业。二能显正法。使正教被时。光显于世。千载不坠。称为久住。是故已下结劝。是其上来耶说者有损。顺说者有益。故汝等冥各称法如非。勿令增减。举益劝修。就第二离明耶正中有三。第一至受持离明法非法耶正。第二佛告已下离明毗尼非毗尼如非。第三佛告已下离明制非制。于此三中。各四如前类而说之。不烦更辨。
就第二大段中文二。第一先举制戒之意。一一举未即是十个一。第二尔时佛告已下将斯制意。约戒别以辨。次将其父出家。僧尼起业。自缠流转生死。故称过去。上违略作罪者。是自类制戒之意。故曰以一义故制戒。戒者如下所辨。即是上文。然后为诸比丘结戒。欲令断彼有漏法故。次约戒历明事实无量。如一部重轻。众行之法。咸招十利。今且略举。事未必尽。谓呵责羯磨已下至出罪有三十。杂明众行。二次四波罗夷已下即是大僧戒本。并前合彰二百八十戒。举前十利。一一各有十个一法。然呵责一法。广说其相。故曰乃至受持。第二乃至已下并是略举。亦上如己言。捡挍法律所制者。谓闻他说己。寻捡三藏教法。验其是非故也。言制梵罚者。谓梵檀治人嘿摈也。言制戒者。谓一卷戒制。说戒者。谓是众法说之识则。布萨者。谓二三人说也。制布萨羯磨者。谓僧说戒也。自恣亦尔。制白白羯磨者。谓单白法也。所以重言白白者。为简白而非羯磨。今此单白。即表宣边。称之为白。能有成办之功。复名羯磨。故曰白白羯磨也。
次辨舍戒。有十九个一法也。亦可十九事中。各有十个一法。谓由教比丘舍戒之方。得使去来有益。亦招十利故。文无者略。增一之中。大文有九。第一至受持耶正之解。第二佛告比丘破戒堕二道已下耶正果报。第三告诸比丘有二种谤如来已下明谤非谤。第四有二众已下是非二众。第五有二法疾灭正法已下明正法住灭。第六比丘有二法举已下明上来耶解之人。作法举治。第七有二法增长有漏已下辨有增不增。第八有二语已下舍戒之相。第九如来出世见众已下正明制戒持戒等益。
初文有六。第一至得作羯磨。总明邪正之境。即是二处。第二复有二事已下离明邪正之境。谓是二事。第三佛告比丘有二见已下正明倒说上二。以成其邪。起于罪诤。第四有二毗尼已下灭上罪诤对治之药。第五告诸比丘有二种人已下杂烦恼人。彼此想恼。第六有学比丘已下正明三学进修之方。先释初文。犯有众多。以轻重往摄。无不统故。举一轻二重。谓夷罪为重。残等为轻。或究竟是重。方便为轻。或约性遮。若顺说此二。名为正见。倒说斯两。即成其邪。以其缘生邪正之解。故说为境也。下言二处者。谓指此文。举其轻重。为彰屏露二处。其轻重不出屏露。屏多生重。露多生轻。但举二处之是重轻故尔。亦可指此轻重二法。生轻重二行之所。故曰二处也。轻而有余者。谓自行中。非一生永彰故。其中有二。一得善果有余。二离恶果有余。由非彰故。复应众法。故言轻者。得作羯磨。相对应言。复有二事。一重而无余。二重者不得作羯磨。但文略。次二事中。夷二事相对有六句。残有五句。次下各渐少一汁。有二十一对二也。既多少不约。何故言亦如是者。解言。非谓数齐。盖是二二相对不殊。故言亦如是。次二见者。到说上二。以成耶见。见心乖理。障道之重。故言有二见不应行也。可为三分。初约十八法以起见。释不异上。旧法非旧法者。犹是常行非常行也。次酒见非酒已下十七对。以起二见。八浆停留迳久。饮则醉人名酒。未变是非酒。今说已变为非酒。说初未变以为酒。故曰酒见非。非见酒浆。未变时非时。受用得饮。说为非饮。已变故不得。非得受用。是非饮说为得饮。食者。饭等五正佉阇尼等。是非正之说可知。圣教开听。虽作无罪。故名为时。如功德衣。俭开八事等。是圣教不听。作则有罪名非时。如过五月及丰时等。是即说可知。衣药等物应法受畜。不生罪过。名之为净见。作非净畜。不应法理。是不净见。以为净亡人物。重轻之说故。难见非难者。八难事起。能损身害命。于道有碍。名之为难。无因缘故。名为非难。有说可知。破见不破者。谓不见罪人。不破见破者。谓不识罪人种。见非种五生种等。有说。故已解义。见未解等者。此明前人实未解义。而言以解。前人未解。言已解竟。亲非亲者。七世是亲理。今说七世为非亲。非七世以为亲也。世间五欲。能羁缠行人。永沦生死。实是可怖。反生欣乐。不以为怖故。怖见不怖。精进修道。有出世之益。名不可怖。反生畏忘。故言不怖见怖。八正是道。五邪非道。互说可知。行不行。亦对道非道互说。道慧性情升有资成之益。名为出离。烦恼沈弱。是非出离。亦互说之。难彰处深。实是可弃。遮容得戒。实不可弃。互说可知。次约断常以辨。见世间光者。是离阴计我阴我存。是名常见也。即阴计我阴灭我云。故曰世间无有是断见。此据现在世。见世界有际是断见。无际是常见。此二据未来。是身是命。名断见。身异命异名光见。此二是断常之本。有如来灭度是断见。无如来灭度是常见。此就过去为言。有无如来灭度者。断常今计。粗我自灭。细我常存。非有无如来灭度。是其空见。次二毗尼者。犯诤等毗尼。就所灭以标其因。故曰犯毗尼诤毗尼。下之三对。约就烦恼人。毗尼等。类说可知。次杂烦恼人。有十二对。触缘易忿。名曰喜瞋。含毒畜怒。执根在心。因曰怀怨。有斯二法。自坏恼他。人我俱损。故曰住不安乐。所为卒暴。名为急性。执见自固。名曰难舍。吝护财法。名之为悭。见他得利。心生热恼。曰嫉。耻彼内德胜己。曰妒。意在害彼。而口悦物情。名为欺诈。心存名利。而身相附人。名诤曲情慠陵物。名为自高。数起鉾楯。称为喜净。染着色身。营以华彩。名为好饰。纵诞六情。驰荡诸缘。故云放逸。于等计增。名慢。于胜境上。起陵越之心。曰增上慢。多欲无厌。曰贪。匿怨而发其人。名恚。过分赞己。称曰自举。讥他过短。名曰毁他。谤无三宝四谛。故言邪见。断常差中。称曰边见。虽闻教戒。妄相解扞。故曰难教。闻诲不行。称为不受训道。次辨三学。初明戒学二法利益。次明修定二法。后明慧学二法。戒学有三。第一至善能除犯。正彰二法利益之相。第二如是已下举益劝修。第三佛说已下顶戴受持。有学比丘者。三果已还。乃至凡夫。未至无学者。未得第四果故。但能修习二法。令戒品清净。发生三昧。克理观在心。故云未得令得。谓得生空解也。悟达法空。理解转深。故曰未入令入。心冥无相。乃至具二解脱。故曰未证令证。此先彰二法之远益。何等二法者。出二法体。言善犯者。善识犯相。轻重分明。方能弃非从是。如人识怨。不为怨害。此明有解。解而不行。无以克益。故次明行。善行除犯者。是行也。一防未起之非。二除已起恶业。离此二过。令戒清净。故曰善能除犯。次下结益等可知。如释定学。善人定者。从粗至细。善出定者。从细至粗。亦如是者。谓善修斯二。亦护三益。文不异前。故曰亦如是。以慧学一法。苦集二谛。体是滓秽。障道根本。名为可厌处。观过兴厌。故曰生厌。已厌修道。解兴惑丧。故曰正念断。偈中。前偈诵前可厌处生厌。彰人是圣。下偈诵上能会圣故。克灭道二谛。显法是圣法。假名行者。伯有智慧。名曰明者。在厌处者。谓在过地之时。觉过情背。故曰能生厌离心。觉已须断。能无集因。名无畏。苦果不续。名不恐怖。既无苦集。明是圣人。故曰能断者得圣。次一行偈。上半修道。下半证灭。
第二大文果报。于中文四。一总举善恶因果。二有二法已下法明善果得不得。三缚不缚已下明因果成不成。四二种清净已下偏举如人得脱。初文有三。一时破二果。二以持破对屏露。彰其二果。三邪正二果。第二文言佛圣弟子者。现得圣法。谓戒法是修行圣法故。法在己故。位尊人天。而烦或未尽。遇缘起业。犯不能见。见不忏洗。由斯羁系。故不得脱。及前以说。即便得脱。各二法如文。第三文。言缚不缚者。因累成故。名为被缚。若除因累。便不被缚。三文同前。故言缚亦如是。第四文。偏举清净二法者。谓举前脱。不缚一边。以彰清净。略不举不脱。被缚一边。以解二种不净也。
四分律疏卷第十本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
大文第三谤不谤者。文有七对。一谤不谤。二不受善教。三违如来。四坚持与如来净。五不奉如来。六不值如来。七于如来所粗鐄无慈心。谤不谤中有五。一总明谤不谤。彰谤佛罪重。二约十八法。三约二处。四约二事。五约二见。此后四对。各举初文以说。一不信乐。谓增嫉。谓构己耶心。专执自见。说不称法。故名为谤。二信乐不解受持故为。曰为谤者。然佛法理深。非情所测。解若豪露自谓穷尽。情无分齐谈于圣说。故名为谤。若也自识分齐。解唯及此。且依情量。随分而说。诸余深义。唯圣乃知。反增福慧。何有过哉。今言谤者自谓穷极故。是故告汝。谤如来得大重罪等者。为彰谤佛罪重。余不得比。第二十八法中分二。初举增一三对六。次举增二中九。对十八法。合名十八法。次二处。次二事。次二见。此等若总说者。谓到说增一三对六。增二四对八。名为谤。顺说增一三对六。增二四对八。名不谤。今言增二四对八者。谓法非法等即二见。初十八法者是二处。增二初轻重二是也。二事者。波罗夷等二十一对是也。二见者。酒见非酒等是。作文不异前。故曰亦如是。初文又总解二谤。下之判说。即前二谤。谓执己耶解。诬圣说故。第二门执己耶心拒违圣说。故曰不受善教。第三门见乖圣方。故曰违如来。第四门执见为是。难可晓示。故曰坚持与如来诤。第五门自师己心。不依圣教禀。故曰不奉如来。第六门耶解差修去圣弥隔。故曰不值如来。第七门执见既成。慢瞋自恃。故曰于如来粗错无慈心。此六门各有总别。三对六四对八等。作文广说。不异于前故。并云亦如是。
大文第四二众文四。先列二众。第二佛告已下能举所举。各自观过。净得消殄。是名如法众。不自观过。净转增炽。是名非法众。第三二种痴已下。二种痴故。是名非法众。二种智故。是名如法众。第四佛告已下。能灭诤是如。来不灭为非。二众中二。初就法明二众。第二国法已下对法喻以明二众。前二众分三。初明等众。次明不等众。末明等不等众。此言等者。纯如非故也。等众五句。第一举数。二列两众名。三何等已下释。四此二众中已下赞叹。五奉行。第三释二众中。不用法毗尼者。说乖行众二轨。故使犯下四篇。应教忏悔。不教忏悔。而便共住。若犯夷罪。应灭不灭而住。是非法众。反说即是如法众。不等众中亦五。如前列名。解释交络。如前释中。先非后如。非法众中。初有两对。彰人力不等。次有三对。举前非法人。所行之法。兴耶隐正。次释如法众处分亦尔。三等不等众中。人言有六种等不等。一头数齐名等。力伴有无名为不齐名不等。四数力俱有名等。对伴有无名不等。五数伴俱齐。对力有无。六力伴俱齐。对数多少。各对三句。法有行灭。故得别其是非二众也。解其如非同前。故曰亦如是。喻中有二。初与非法比丘强盛喻。次如法比丘有力喻。有五子句。第一法王力弱。如法比丘无力喻。二众贼炽盛。与非法比丘有力自在喻。三法王不得安乐出入者。与如法比丘为破戒所娆。入出不安喻。四边国小王不顺教令者。与诸小比丘。不顺如法比丘教令。如说修行喻。五国界人民产业休废者。与优婆塞等。不得纯修五戒十善。产业休废喻。次合非法有力者。合上第二众贼炽盛喻。是法比丘无力。反合初句法王力弱喻。如法比丘不得安乐者。合上第三法王不得安乐喻。若在众中不得语。合上入。若在空处已下至是法不行。合上出。彼不勤行已下合上第四边国小王喻。则合诸天人民已下合第五喻。第二喻中亦五。第一王力强。与如法比丘有力喻。二众贼力弱已下乃至逃窜。非法比丘力强喻。三时法王已下与如法比丘出入安乐喻。四边国小王已下诸小比丘顺从教令。如说修行喻。五境内已下与诸俗人。得修三归五戒十善自恣喻。次合如法比丘有力。合上第一王力强。非法比丘已下乃至众恶。合上第二喻。于中言非法无力者。合上合贼力弱人。前非法比丘。来随教令者。合上皆来归伏言。若当逃窜不作恶者。合上逃窜。尔时如法比丘已下至非法不行。合上第三法王安乐喻。勤行已下合上第四。则令诸天人已下合第五。此如非两喻。总喻于上一切二众。第二观过文三。初至不得安乐两竞故损。第二若比丘共诤举他比丘已下各观过益。第三佛说已下欢喜受持。各观中文三。初总能所二人各观过益。第二诸比丘云何已下别教能所。观过之方。被举人自观过者。应作是念。由我犯非故。致来他举。若我不犯。使不见举。彼深愍我。我应忏洗去来。能举人自观过者。以彼犯非。致我见举。若瞋心举他。过逾于彼。何能济他。为是应起好心善意。必令罪除诤息。第三若比丘有诤已下总结观益。第三愚智二人者。即举脱不脱文。准前已说。第四制断诤法文三。举制断诤之利。且彰一门。余利略无。二鄣能所内须具德。亦略举一门。
第五正法住灭者。上来是非相番合说。今此文中。如非离辨。光明先明疾灭。二辨正法久住。初文七门。一疾灭正法。二不能生善。三自破坏。四犯罪。五智者呵。六多得众罪。七堕地狱如箭射。此七位分为三。初之一门。所明其疾灭正法。次有五门。彰于人有损。末下一门。以前因成??招重根。第二人损五中。不生善法者。以到说八故。见不依理。即便未生善法。不能得生言自破坏者。已生之善不复续起。故曰破坏。言犯罪者。随见起非故也。圣说其过。故曰智者所呵。触缘起犯。故曰多得众罪。此之七门。各是对说。增二中二法二处二事二犯四对八。有上七损。磨别应七。但今文中。初二第七。各各别明。余四合辨。此云二犯。犹上二见。犯据境说。见谓解心。次辨久住亦有七门。各有四对。反说即是六。
第六作法治举是非中文三。初明合遮举等。是谓对所举。彰是过合举。故名为应。二如法举已下对事明遮举。如法。谓对能信法人。施药当病。故曰如法。三复有二法应与呵责已下。有病药正行治罚。初中有六种。一举。二忆念。三自言。四遮阿?波陀。五遮说戒。六遮自恣。初就举中。到说二法忆念等五义同。故曰亦如是。次以第二二处三二事四二犯。俱通前六。故曰亦如是。次如法遮举中六门。各有四对。文中先彰其举。有其四对。次作忆念已下余五门各有四对也。又此二文前应举等者。彰四到说是过合治。故以四过为位。各应须加举等六治。即是四个六也。今如法举中。僧秉称法。故以举等六治为位。各治四过。即成六个四也。次七羯磨治中。呵责四对。广列其相。次摈已下略而亦前。谓若对众僧前。到说此四功。然无惭斗乱上下。与作呵责。若对俗前到说此四。坏时人之信。须与摈治。若到说此四。数作不止。志无因立。与依止治。若到说此四。骂谤违恼白衣者。理须悔谢。与遮不至治。因到说此四。有罪。问言不见。或见而不忏。或说欲不鄣等患生者。与三众治。
第七漏增不增中。且约七对略明。谓惭无惭净不净。犹二见文。犯不犯重轻余无余。犹是残无残也。法非法制非制也。广举二见等文。乃至有多种。
第八舍戒二二为法可知。
第九戒利文二。先举其利。有九个二。初四二可知。于二世漏中。离为五对之怨者。对境逼恼为言。下言怖者。据情惧境为因。言漏者。义通因果故。言不善法者。现在业因。言重罪者。未来恶果。第二次举戒。谓约二百八十戒法。各九个二法。于中呵责广文。余皆略指也。
增三已下。戒之利益。各含多三四五等。咸准斯说。增三中文五。第一至破威仪羯磨。明三羯磨除罪灭诤。调伏之法。第二有三学已下正明三学进修功德。第三复有三聚已下离明众行。违顺之相。第四舍戒。第五持益。
初文有二。第一辨羯磨如非。并明师德。第二有三事弄失已下广约诸戒犯不犯差。前文复二。初以三羯磨者。以体摄用随用差分百一之殊。依此律一百四十五等。三体往收。无不统摄。故言摄一切也。二广就遂事随用。以辨如非。如法忆念中。彼广忆念者。谓被举受能气者。言广寻自己有犯事。以不故言广忆念也。言犯小罪。如法忏悔从僧乞。忆念名如法者。此诤轻重。生觅诤也。三种调法者。谓是治人调伏之法。三三法故。七中略举前三治法也。三种灭法者。谓弥四诤究竟处故也。有三法作羯磨者。一唤比丘现前。二作白。三作三羯磨故也。比丘喜斗诤。与作三羯磨。以斗乱僧众。故与呵责。于聚落中。斗乱俗人。令他失信。故与摈治。即以斗乱喜诤者。便是无知数犯过故。与依止治之。次辨受戒师德可知。言破戒作呵责者。谓犯残罪。以此重事互相加诬。斗乱僧众。犯第二篇。是名破戒。合与呵责。若犯夷戒。覆藏之人。理须??治。若不覆者。自可学悔。非此所明也。若在聚落。与女人同床坐起。说粗恶语犯残。与摈治之。若以犯残事故。骂谤白衣。遮不至治。以破戒故。志不自立。须与依止破戒。故言不见。或言不忏。或因犯残故。说欲不鄣等。须以三举治之。破见破威仪。咸须七法。治罚类说可知。有三法应为解。举应见而见。应忏而忏。应舍而舍。既言应见。见见已为解。故知应忏。忏忏已为解。理亦非妨。以其教忏。正违本见。何有随??故也。文言应信不信。与举治者。谓到说十八等故。此亦是耶。宽通诸法。然非第三举中设。或随此举者。理同前二。以其不局顺情数作事。故言称量比丘者。若是好人忽尔。骂谤白衣。寻生惭愧。不应为治。若无愧耻。自不治罚。无由息过。故曰称量比丘。称量白衣者。若笃信隆愍。具于五法。合治比丘。若五法有斗。不须为治。称量事者。若为利益故呵骂此不合治。若作损减意。是则须治故。法和合应作。故言称量羯磨。称量犯者。若犯初篇。治则无益。即有不须治。若犯下四。即须治故。实不实。辨三根有无。作不作。谓犯之虚实。第三称量白衣同上。
次释第二就戒相辨中三。初略就残夷二相。第二有三种人犯已下。寄人能所如不如。第三有三种正语已下。约举罪根境。以明如非。初中约大妄语辨不得。言得者。谓出妄语所摄。圣法境界犯不孤起。要藉身口。是以次下。有五个三句。正辨身口犯之差别。业不自成。由或而发故。次三句明三烦恼也。身欲害已下有三正明畅思成业。一身犯者。谓身业作书表已得。圣口业可解。身口犯者。两业并为第二句。三种相者。身现者。如脱着僧伽梨等。口现相者。谓语白衣言。明日至汝家说法。是圣人也。明曰造彼为其说法。令他知解者。是身口俱易知。第三句三种咒者。一身光者。一身咒谓作符书厌祷。表己得圣。令他知解。口况者。谓口说咒辞咒。令变动。显己得圣。身口俱者。两业并为也。第四句三非威仪。身非威仪者。谓千针投体服气断谷等。表己得圣。口非威仪者。谓口诵自然。经书言。从佛出身。口非威仪者。两业并为也。第五句三耶命者。一身耶命。谓现佛相。端坐不动。作为圣也。口耶命者。说己在险难处。师子虎狼。所不能害。及诸神亦恒来供养我。表己有圣也。身口俱者。二业并为也。自下约人。初有三三对单提已下明之。次有三犯者。对尼萨耆说三嘿然者。约人有愚智等故。知而嘿者。谓善解是非。嘿然忍述。不知嘿者。谓未学比丘。不达如非。嘿然忍可痴而嘿然者。谓学而不解。愚心嘿可也。语生空已去。资成戒品。不为缘坏。故曰戒住。得真空无漏。圆解明白。坚固不退。名为见住。善解诸法。称教而作。呵不能坏。故曰羯磨住。离下三篇微细之过。名威仪住。绝去五耶正命自居。名为命住。有三种人诤已下有七个三句。位以为四。初三三句。对能诤人说。次第四一三能所相对。次有二三对能断诤人说。末下一三举上起诤三人。令得除殄。委细如文。四诤三人。起但觅诤。局对僧灭。余之三诤。通三人殄。差别思知。若据秉药七中。现前自言通三人秉。余之五药。局在僧用。差别可以思而准说。次下第三初一三正语。谓所觅之境。次有一三觅所依根。次有三将破戒等。对覆露如非。次有一三。若不发露自心。忏除者。正行治罚。谓作三羯磨。治三种放逸人。故名三种放逸羯磨。三法门故。且言三放逸也。
大段第二三学进修。其文有四。第一至学此三学略辨除得。第二阿难已下为三人别说三学。第三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三学已下广明三学除得。第四复有三学已下三学体相。初文有二。第二举三学体。谓所学法。二尔时众多比丘已下寄兴问答彰学除得。前中复二。初彰三学体。次复有三学。于戒学中。约行以辨。初就体者。始于外凡专加护持。悟达生空。资成牢固。逾胜于前。故曰增戒学四现理静。绝去纷动。定品成就之始。故曰增心学入无相已去。证真空无漏。决定明白。故曰增慧学。次行辨者。习下三篇。对治之行。身口进止。各有法式。故曰增威仪学。善修上二。对治行成。绝去违染。名增净行学善识戒相。轻重分明。故曰增波罗提木叉学。第二文二。初比丘请佛。佛答比丘略彰所除。第二佛审比丘。比丘对佛。略显所得。前比丘问中三。初比丘问佛。故言云何为学。二佛告已下佛答所学。明其所除。初至是故言学教修三学。三学是学戒者。为彰二学不出止作。并戒门收故。二彼增戒学。增心学。彰有所初除。至愚痴尽者。谓除烦恼。次彼得贪等尽已下。不造不善。明不起业不作。谓诸恶苦果随己。第三欢喜受持。第二佛审比丘。初为二问。一云何学者。问诸比丘学之方轨。言何为学者。问汝比丘。为求何等果报。先对初问。如世尊所说。我等如说修行。是名为学。此答修学方法。复有三学已下对第二问。我等为祈四果。学此三学。不求世报。
第二别为三人者。初明阿难。为波罗门。举行三学。显如来制意。二为迦叶忏人赞毁以明明三体。三为?阇。略说三学也。第二迦叶文四。初至数恐我等愚痴不信。谤而获罪。二于是世尊移住王舍已下求哀悔谢。第三佛告比丘言汝自忏悔已下佛受忏悔。第四时迦叶礼佛足已下对比丘赞毁。以彰损益。是中约人如非两个三。谓各上中下坐也。次约喻以彰三学。如非对前人。说破戒比丘。比丘威仪不同。行步亦异故。喻如驴持戒比丘进止应法出言成轨喻牛也。二种众法。俱集一所。故称共行。自言我是比丘者。谓我是好比丘毛。喻于戒。净秽两殊。全不相似故。毛不似牛脚。喻于定。静乱不同故。脚不似牛音声喻慧。愚智有异故。声不似牛。如是痴人。合驴随逐。如法比丘。合上共行。自言我是比丘。合上自言。是牛无有僧戒合毛。增心合脚。增慧合声。
第三文二。初明纯修满学除得。第二复有三学已下兼修满学除得。前文有三。初佛告诸比丘有三学者。举所学法体。第一何等已下别列三人以彰除得。第三满足行者已下结前纯满。第二别明三人者。初人纯修戒。第二人修戒兼定。第三人具修三学。初人五句。一微问。二举其心求。不修余二。以随力故。三彼于此戒已下正明学戒。四彼断下五使者。显所除。五于上涅盘已下彰其所得。第三学戒。若犯轻者。谓下四篇。以非一生永鄣。故曰为轻。得有从缘除遣。故言忏悔文。喻可知。若是重戒。谓是夷罪。犯则永鄣。如破器破石。故称为重。理合专精。故曰竖持。文言善住于戒者。凡言戒法。是起定慧之根跱。趣菩提之正路。是以论言。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墎。入善人众。要佩戒印。是以持须尊重。勿赞于心。称法而修与五支相。可名为善持于戒。言五支者。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菩提戒。支者因也。别也。五中位二。前四是行。后一发心回向。就前四中。初三是止恶。第四生善。前止中复二。初二止业恶。第三折伏烦恼。恶就前业。一离根本业道恶。如离煞生断命恶。盗举离处恶等。二离方便业恶。如煞生时。牵来系缚。一打二打等。是前方便。于后彼皮剥切割等。是后方便。此二成前根本。故名余。今持戒善业道。舍前根本有根本净。舍前后方便。有方便净此之业。所以得成。由无恶觉。折伏烦恼。或本既无故。不起业。云何离觉。功由正念。谓念戒体功能。及三宝生善。境界功德。以为对治。故无恶觉。上来行成。若不回向。或招三有。是以第五回向菩提。是以心论。根本眷属。净不为觉所坏。摄受于正念。随顺涅盘道。一一诸戒。咸具斯五。今此律文。略举前二。言应亲近行者。方便持戒之善。治彼业道前方便。恶不染污行。谓善随喜心。治彼后方便恶业。此二合是眷属。余清净戒。第二不毁??行。正舍根本业道之恶。即是善业道根本。故曰不毁??行。余三略无。总结学戒。故曰常修如是此。次第四断彼下五使者。是所除。问戒但伏业。何以今言断下五使耶。答据本说故理实不断。言五下使者。谓身见戒取疑贪瞋是也。言下使者。三义故下一下人心中起谓。前三是三界见谛或。凡夫心中。起贪瞋二结。是欲界修道或。故下二果心中。起二润下生。前三闰三界凡夫生。后二闰下二果。欲界下生三鄣下果。前三鄣初果。后二鄣斯陀阿那二果。故言下使。若得那含。必须除此。故言断下五使。五于上等者。明其所得。既断下使。谓证那含不还欲界故。第二人如上。第三人三句。一具修三学。二彼得漏尽是其所除。三得无漏心解脱已下明其所得。结中满足行者。结第三人。不满足行者。结前二人为彰行因必也感果。但随因具否。果有胜劣。必不虚设。故曰无有虚指。
上来所明纯修满学。随分所行。不了教说。自下兼修满学。了教之唱。于中文二。第一先举所学法体。故曰乃至增慧学。第二何等已下别列三人。初人中三句。即是三重。谓约三果。果说力分不堪故。以行不满故。不得第四果也。先望那含有三。一列戒具兼修二行。二彼断下五使彰其所除。便于上涅盘下。辨有所得。二却望斯陀含。文亦应。三略不举行。但彰除得。以力分劣故。故曰若不能等。谓薄三结等。是所除。得斯陀含是所得。三却望初果。能断三结。是所除得。须陀洹是所得也。问三结是何。谓身见戒取疑等是。问须陀洹人。断八十八结。何故但言断三结也。答以十使为根本。十中六使。唯见道断。三转随转三三转者。谓向三者。是三随转。谓身见断边见。随戒取断见取。随疑断耶见。随己说转。当知已说随转也。即是八十八也。论云。又一种二种四种故。此三使亦摄尽也。一种者。谓身见唯在下故。二种谓戒取通苦道故。四种者。随疑通四谛故。第二人如上者。如前两处。各如初人。第三人如上者。如上第三人。
第四文二。初明三学体。二复有三学已下偏广慧学。前文复二。初举三学名数。二何等已下次第广辨。具持木叉者。正彰戒行。举果名因。是初二篇。能治行也。成就威仪者。不犯下三故也。持轻若重。故曰乃至金刚。将轻齐重故。言等学也。定慧二学。如文可知。偏明慧学文三。初对五盖。次对六根。次七觉意。就五盖中。先约贪盖。有六句三对。第一对观贪欲有无。次对观贪生不生。三对修二正勤。下四同然。合成三十。故曰亦如是。次对根者。文中但举贪恚二盖。对根各六。一根有十二。合总作两个三十六句。余三盖中。悔疑眠三。局在意地。恐滥故不举。若以睡掉比贪。俱通六识。亦有二三十六。为与悔眼合故。所以不说也。次七觉意者。略无喜觉意。文但有六。六中初念觉意。但五句略无。第五应云未生念。当令早生也。第三大毗尼有三答者。未必有言。即相答对。但迷于律藏。恒欲求解。义同于闻。因见此文。豁然生解。除疑却滞。名为见答。从闻生解。故名闻答。静心思量。忽尔生解。能决疑情。名为忍答。三使谓传师化行教法。三子者。辨行优劣也。偈诵中。初半偈劝求二子。下半偈劝舍不等子。次一偈半。显劝求二子意。初病或重垢深。若得教授。不得教授。俱堕生死。其若福命俱尽人。第二病者。积行曩久。患累轻微。教戒教授。若得不得。俱能出离。第三人事是不定。得蒙教授。便即出离。不得便堕。必须得法。方能补闰。以合前机。不可识故。此三种人并须教授。故说三病也。知而作布萨者。谓善明说戒事故。不知而作者。谓学而未善了故。见而作者。谓先自无心。见他布萨。始学他作故。通知不知也。痴而作者。一向不学人等。愚于布萨事。亦作说戒。故曰痴而作也。身作者。谓身现相表己清净。戒说戒事故。或口者。谓口唱和。及与欲等。身口可知。评断事者。序谓随戒中序。制谓戒本重制。谓随结等。凡断事人。应捡此三处。宜善知之。若违此三制之入犯。如其不违开。令清净三种。净不净者。谓行有违顺。若与前三犯法相应。名三不净。与前不犯法相应。名为三净也。若顺三善法无过者听。故曰三听。若顺三不善法有过者制。故曰三不听。
次释其文。或有犯序。不犯制重制。谓与尼露坐是。或有犯制重。制不犯序者。如过后畜戒是。或有犯重制。不犯前二。谓死尸上行悲也。言比丘辨者。外凡夫比丘。净持戒行。事中无违。未有胜行。可彰就人受称故。言不放逸者。内凡已去。理解资成。禁守根门。离诸染着。故曰不放逸。辨得道共无作。名清净行。辨自恣知不知等。准同说戒。
第四舍戒。第五持益。含有多三。准说可知。
增四文五。第一明四大教验说耶正。第二众僧四种断事人已下明断事人德。优劣差殊。第三此中?连有四比丘已下杂明众行。即所断事。第四四语已下舍戒。第五以四义已下明制戒持戒等益。然初文有五。一举数敕听比丘乐闻。二何等为四者假间微数第三若比丘已下列四说之别。四是为下结。五欢喜受持。先解初文。此四广者。为彰验人耶正。和法是非故。十律。问何故佛说是四嘿印。答欲说真实佛法故。未来比丘当了。了知是佛说。是非佛说。是故说四嘿印。何故说四大印。为成就大事。不令诸比丘错谬故。母论。四大广说者。所说事多故。若广说。我今教授大法。故名大也。我今说大法大毗尼。故名大广说。亦言大人所说。名之为大。言大人者。谓佛世尊。次释此文中者。教亦无二。随人分四。一是其师。三是弟子。此四人所说。成其教诠故。言四种广说也。然理不自斑。藉教以显。教诠理本。是契方之要文。持须善达诠。方明闲取舍虽。闻此说。皆须广寻三藏。验人所说。若不与三藏相应。不成教诠。速舍勿行。过愚之甚。若与三藏相应。方成教诠。宜叹所说。受持忽忘也。然此四非广以闻。斯四广寻三藏。故曰四广说。第二次明微数故。言何等四三。若比丘已下随人分教。即以为四。谓初从佛闻。次从和合僧闻。次从众多大德闻。次从一三藏闻。从佛闻中分四。初亲从佛闻流通传授。二若闻比丘说已下具须禀领。三应寻究下正是广说。验知耶。正是非。四是为下结。寻究中二。初总彰所准三藏应验。二若听彼比丘说已下推究知其是非。于中分二。第一验己知非劝舍勿行有五。初推寻究验。二若不已下验己知非。三语彼比丘言已下告彼彰过。四何以故下。释说过所以。五长老不须以下劝须自舍。亦勿行化。自他有损故。次若彼比丘说已下验己知是劝使同修。亦有五句。一推寻究验。二若与已下验己知是。三语彼比丘已下告彼显是。四何以故下。释显是所以。五劝令自行化物。第四数次结者可知。次三准说下结。及受持。如文可知。
第二断事人。其位有五。但初位有两四句。初四句。辨德优劣。次四句。为彰失之多少。内无惭耻情过须呵。不阇经文。非己力分。无其情过。故不言可。次以破戒不破戒。配闇经文。不闇经文。四句类前。下三同尔故。有五个四也。
第三杂明众行文四。一杂明众行。二有四四受戒师德。三次四四持律诤已下。还是杂明。先解初文。前非法起事者。谓举罪虽有三根。内不备德。举不知时。生忿诤。故曰前非法起事。后非法作者。谓众僧见他举得犯。下四篇不教呵忏悔而共住。或举夷罪。不摈而住。故曰后非法作下三准说四种利法。先列四章。次依章释。初章门中分二。初至利养明非法求。二有所偏为已下。明非法与求不应轨。广生罪累。故言非法求。匪直求时。乖法施时。复生??咎。是故次明非法。而就中分二。初有所偏为者。总明施主屏处。情逐意量筹人物。三取是已下别明非法。与初至莫与尔许。简好恶多少。二彼可与已下一句量人。好恶合不合义。前中有三对六句。初至莫取尔许。一对两句。屏简好恶多少。二取是来已下一对两句正明索将诣僧时。简好恶多少。三与此已下一对两句。正行施时。简物好恶多少。余句类说可知。次第二有四个四受。戒师德可知。次第三四四持律如文。自下杂辨四犯畏中分四。初犯畏中文三。初明犯。二智人已下。喻能畏人。三此是下结。犯中文三。初玉持力与犯作喻。二玉大众中等者。自言引罗为喻。三时诸大众已下。治罚为喻。犯中言男子。喻犯戒人。被拔着黑衣者。喻三根。外彰众法中。不净故也。持刀者。喻犯夷罪。能丧法身。绝于慧命。故喻如刀也。至大众中。喻至众僧中也。正明白言。故曰乃至断显罪。受僧殡默。故曰随汝所喜。我当作。正治罚中。取彼自言。坚执不舍。如似提缚详声唱殡故。喻打恶声鼓也。结过属彼。故曰为现死相。秽向盈流。咸知其恶故。喻顺路唱令将指治罚门。故曰从右出。右者是阴。阴其煞。故曰右门。至秉法净众人。喻至煞处。正与摈法故。喻煞之喻。能畏中分二。初喻说彰畏。二如是比丘下合也。喻中分三。先明智人有能畏者。二见已下举前犯是所畏事。我今已下正喻畏自禁劝人终已下不犯法。合中三。初比丘比丘尼者。合别知人。二前波罗夷法者。合前所畏。生大已下合前畏。一专精不作。二犯无覆心。次结中是名第一犯畏。言犯者结初段。言畏者结第二段。下三犯畏。准斯以释。但第二次死。即未伤人。如合鞘刀打。喻覆藏罚。第三轻微。如杖打人。第四物一柱。如似合掌也。清净布萨者。心念说戒波罗提木者。谓僧广说。自恣之法。亦显心净故。赞布萨阿毗波罗妄语者。谓是轻心杂碎戏笑。不实语也。四损法者。由内有明慧。能分别是非。名之为智能。唯是一。随位分四。忍是闻慧。亲者思慧。能解者修慧。能断者。无相无漏慧。以此法能除烦果。故曰四损。言四信者。初至令信。正明息教他令信。二彼比丘语言已下一比丘劝令教他生信。三汝若不能随顺已下众多人劝令教他生信。若复不能已下僧劝教他生信。亦可又释前。二如向能。三汝若不能已下对住处与夺怖。令教他生信。四对三十五事。与夺怖。令教化生信。下之二种。同是僧劝。第四舍戒。第五利益。
增五文四。初明三师德行。弟子净秽。随行如非。第二五种与欲已下杂明众行违顺之相。第三有五语已下辨舍戒法。第四如来出世已下彰其利益。就初文中。有五十九个五法。位以为二。第三十一个五。对师弟子。约受门以说。第二有五法与人依止已下有二十八个五。约就随行如非以辨。前文复二。初有二十六五正明和上。兼余二师。谓依止教诫尼人也。是中第二十一五。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能教弟子增戒学。四弟子有疑不能解释。五不能决定诤事。如是增心已下更有五个五。于前五中。余四恒定。常援第三。谓以增心等五。顿增戒学。广说可知。故曰如是五。五为句如上。是中不教僧戒学者。对增心增惠。总言增戒学。又可通学漏无漏戒。不增威仪者。不教习下三篇行也。不增净行者。谓不教修上二。对治行也。不增木叉者。谓不识轻重等相也。上来所辨增数。故有一百三十。究其正体人。言三十二依者。不然细检比校。应有五十七也。又且十四十七十八十九。及与未下增心等五。略合九个五全同。余寻可知。备上众德。其心柔软故调顺也。情无怯惮。故无畏也。能有宣吐。故曰堪能语言也。自有此事者。谓内具斯德也。复能诱导故。得摄受二众也。第二有五种人不得受戒下五个弟子净秽。如文可知。
第二随行中二。初有十八个五依止如非。第二有十个五二师对过呵责之方。初依止中三。初有二五。摄受弟子法也。次有五法。不得无依止而住。下有十个五。明依止须不须。增数五十。体有二十七。寻文可知。毗尼阿毗昙。恒为二法也。第八文少。一法谓少。一不知诤者。谓不识四诤体相。简定是非等。二不知诤起者。谓不了知。诤根三性等由。三不知诤灭者。谓不善知药病相对。正灭之方。如七药中。毗尼现前是。四不知向灭诤道。谓不知趣灭方便。如谐和进否等法是。五不满五岁三有。六五失依止义。于前受戒法。八五中除弟子命终。休道二五故但六五。第三二师呵责摄受中二。初有二五能呵之药。次有八五所呵之病。体数可知。
第二杂染法。五法失欲中。乘别六法。为彰更有多五故。四种和上中。二种和上。应以五法忏谢而去。所以尔者。凡出家人无心为法。不悕衣食师。既无德不能悔。以道法乳养心神。令生解行。虚明摄受。??于匠益。故须辞谢。已去受学。请有德咨禀流训故也。如法不知者。谓请教白事等法。不解悔乡。师弟子之方。不如法不知者。谓不行上法。不知以时教示。三若我犯戒舍不教呵。谓任行非法。四若犯亦不知者。谓不识犯相重轻。亦不知除罪之法故也。毗尼有五答者。或先自恒有求解之心。未得决了。义同于问。寻斯五处。豁然生解。以释己心故。名为答。或对事须决义亦同问。亦准此五处。称彼决了。亦名为答。何等是五。如如发起大律名序。大僧戒本。禁止违缘名制。比丘尼伴。名为重制。受戒已下尽七百来受随二行。是戒之宗本。名修多罗。条部已下解释。修多罗中。犯相轻重。名随顺修多罗。若就一戒亦有五答。谓须提那犯戒缘起。是制戒由致。名之为序。结戒禁防。称之为制。前制未圆。防过不用。故须随结。是以跋阇下文。是其重制。满足我本。名摄多罗。广分别者。随顺修多罗。谓寻此五决了疑情。故曰毗尼五答也。有五法名为持律。有五个五。合二十五体。但十一。谓上一有五。次三各一。下五上三。故十一也。是五五中。前对四者。康宗律师。下之一五格文。律师观此文时。广诵三十事者。即似略中之广。大僧春秋冬。不依文中上四持律吉罗。夏不依第五犯提。若论尼者。不简前五。但使忧中。不依比丘。皆无犯提罪。持律。五功德数离有五。义分为三。初一自行。次三匡众之行。二行善成便能秉法被时。千载不堕。是故未一是兴建正法行也。念舍智等。令戒清净不为缘坏。故曰坚牢破戒之人。与持者相违。义同于怨。内心清净。超胜于彼。故曰善胜诸怨。既无瑕衅。处众断理。情无惧惮。故曰决断无畏。晓了持犯。能决人疑滞故。称善能开能。第五可知。业烦恼等。能劫人善财。害法身慧命。名之为贼。随缘彰五。故曰五种贼心。前三烦恼贼。后二业灭无明迷理。愚于所缘。故曰黑闇心。贪心违理。随尘妾。名为耶心。志火烧心。能丧慈善。名曲戾心。从此三根。发生思业。名为不善心。思心筹虑。复畅身口。假斯他物。故曰常有盗他物心。言五犯者。缘具违教坏行行受。名之为犯重轻之差。故言五犯。一犯合多种类。皆称名五犯。聚禁勤离犯。名五种制举人。对前缘而不了。故曰愚痴五犯等。次以愚于前三。因兴七患。理须治罚。略举呵责也。
自下对药以辨。或有犯心念忏者。谓第五篇。或有犯小罪。从犯忏者。谓第四篇也。具有犯中。罪亦从他忏者。谓第三有犯重罪。从他忏者。谓第二有犯。不可悔者。谓初篇有五法。作七羯磨者。谓以重有相诬谤。斗乱众僧。犯于僧残。故曰破戒与呵责。若在聚落。粗语。摩触。破戒与领。若数作不止作依止治。因斯骂谤。恼乱白衣。遮不至治。若以破戒不见不肯忏悔说欲不彰三举治之下破见等四类亦同尔。被举人有五法。不应为解一。骂谤比丘。二千比丘作损减者。谓先有之利。合损秏故。三无别者。谓未得之闰。应得不得故。又可于比丘作恶名闻故。四无住处者。破坏处所故。五若在界外已下总名界外。违于七五中。事故有五。应解反上说被举人。五法自观者。一不共说戒自恣。明法事不同。三不一房宿。三不同床坐起。四不随大小。次第五不得礼拜。亦可一不羯磨二不说戒。此三不自恣。四门一房已下合名不同事。五不执手迎逆已下明不共言语也。事通三举。举他比丘以此五。观察可知。初一五者。称量白衣。次有四个五句。并是称量比丘犯戒人有五事损。一未得物不得。二已得不能护。三若随所在众已下于诸众中惭者。四无数由旬内称说其恶。五犯死随恶道。五事留僧伽梨。一恐怖。二两。三作未成。四说染。五深藏举也。五事留两衣。一受界外清渡水。二若病饱食。三未成。四院染。五深藏也。五法差教授尼。于十中。初二来三也。五种灭法分二。上三法主有过。下二受学者不是。法主三者。一不谛受忘语教人不具。谓粗略学问人学不师受等故。二虽可文义具足放舍戒行。三吝己所得故。受学过者。一不受学善言。二喜斗诤亦求长短故。
自下有六五损益相对。言损灭者。有五恶法。能损灭善法故。一有犯者。恶业起时。烧人善根。使不现起。名为损减。二为圣呵责。彰无益之失。三门得罪无量已下从罪生罪。染污于人。不作无犯。四受彼自言已下正明不如。自言法治。故罪不得。脱善互不生。五不知言说。远近损减。谓应见不见等。名不知言说也。作法治罚。折勤形心。名近损减。未复有三涂之恼。名远损减。下二五可知。下言六经。如上说。谓损此文。但此对自行。下约众法。以此为别也。下坐对上坐。忏具五法。初列五法可知。谓悔前方便法。次应说罪名种已下正是忏法。非五法之理也。礼上坐有五法如文。五分。佛塔前礼比丘犯堕。世贼有五长。一寿住无定处。二有好伴党。三若大富已下行货求故。四若有大人已下胜人为友。五远处作贼。恶比丘亦五长寿。一无寺舍难可治罚。二有伴已下有好伴党多闻有智。三若能得已下多以衣物货贿智人。四若有大人已下胜人为友。五若在空处已下明处远难知故也。内有五法。得举他者。一身不清净。不得举他。要身净听举。生他善故。二言不清净。三命不清净。此二句若作经文。如身口无异故。言亦如是。四不知修多罗。不得举解。修多罗应举。五不知毗尼不应举。善解毗尼应举有五。灭法分二。初一是灭下四弟子灭也。然法之兴废。寔在于人。是以弘法之士。特须敦崇。善住威仪。敬法传通。情存为法。勿怖名利。即是行绍圣踪。有嗣隆之益。是名至心说法也。若轻心薄法。专祈名利。不敬而说者。故曰不能心说法。法不在心。名之为灭也。且彰其一善生经十六者。如彼文具说。二经者亦尔。三设后竖持已下明不能内心思量。简择是非。迷于耶正故也。四不能如说修行已下既不知义。何能如说修行。谓无自利行也。第五以前行不立。焉能化物。故曰亦不利人。明无利他行也。受学之人。有斯四损。名为咸法。此且彰四也。善生经弟子听法。亦有十六事。谓时听等。如彼具说也。时有异比丘已下请知是非教诫。修舍分二。初明出离行。对业名为。次明离过行。对三根烦恼名为。初言出离行。谓善修对治离于财色。断除三受。就中有三。初至不放逸。正明清法。二佛告已下正说五种法相是非。三时彼比丘已下如说修行获其果证。
王说文中。先明五非彰过令弃。次明五如显是令修。五非者。一汝知世法不能出离者。谓世财色。能羁碍行人。缚在三有。故曰非出离。此就境缘说过。二汝知有受不能越度者。谓趣于识想取。第三心缘于财色。起于三想。因于三想而生三受。妄纳违顺。系在三有。故曰非越度。三从乐受。后起于重贪。缠累行人。故曰有欲非无欲也。四因余二受起瞋痴。二使拘系行者。故曰是有结非无结。此二因于财色。起烦恼染也。五正明因前三根。发生思业。业是牵生正种。故曰是亲近生死。不得无亲近。若行此之五非。不合出世真轨。故曰非法亦不能灭恶生善。名非毗尼。不称圣说。故非佛教。五如者。一道性清升。不为五尘所羁。故曰是出离非世法。二离于三受。忘纳违顺。超升彼岸。故曰是越度非受法。三真慧既兴贪结斯亡。故曰是离欲非有欲。四解丧嗔痴。逍然无碍。故曰是无结非有结。五患或既己业种。自然不能牵起来报。故曰不近生死非亲近。次令出离真执名法。能灭恶生善名毗尼。称圣说故。名如佛教。次离过行文三。如上第二教授中。先非后如也。五非者。欲明因于财色。起三相烦恼。以为过也。贪中分二。瞋亦分二。痴一故致为五。一于未得之财。广生驰之心。故言多欲。言多欲非少欲。二于已得之财。受用无能。故曰令无厌不知足。又云于外资生贪名多欲。于内资多求。名不知足也。于众生起瞋名难护。于非众生起瞋名难养。又可缘于外资。违境行心。起瞋烧人善。心使不现起。名难护不易。护于内资。违境行心。起瞋丧人善财。无资身义。故曰令难养。五从第三受。复起无明八使。闇于所缘。故曰愚痴无智慧也。五如法者。于未得之财。不生驰求。故曰是少欲于已得物节量自济。故曰是知足非无欲。反第二解可知。三于众生处所。违瞋不瞋。故曰易护于非众生。不起不忍。故曰易养。反第二解可知。五种观分明。绝于闇障。故曰是智慧非愚痴。次有四个五句。正明说法教相。是非违顺之义。第一五句。正说无过者听。第二五句。正明有过者制。第三五句。于上制法有违。事须遮止。第四五句。于上听法慎而行之。无过不遮。初四相对明是。二三相对显非也。初五顺善法。得句字说。成其教诠。此是善法。汝等应行说。以为体听。第一句总举法体。是善无过。故曰是我所听。次有三句。离明所听。第二句波陀舍者。此是偈也。谓谈善法偈。何?波陀舍者。顺善法偈说也。第三便闇那者。谓谈善法句也。阿?便阇那者。谓顺善法句说也。第四句恶叉罗者。谓谈善法字阿?。恶叉罗者。谓惧善法字说。五应如是作者。劝如说行也。第二五初句。总举不善法。此是恶法。有过须制。故曰如我所不听下三离明。第二波陀舍者。谓谈不善法偈。阿?波陀舍者。顺不善法偈说。第三便阇那。谓谈不善法句。阿?便阇那者。谓顺不善法句说。第四恶叉罗者。谈不法字。阿?等者。谓慎不善法字说。五应呵已下劝恶法应。故曰应可不应随顺。次下二五。准说可知。
入众五法者。凡欲入众之法。要备五法者。善调心志动成物轨。和合相得。犹若水乳。出离之要。勿过于此。一修慈愍物。离于瞋垢故。二卑下意。折伏贡高故。三善知坐起。离于谄慢故。四说于法言。离无义语。五见过修嘿息诤讼。次释文。凡欲入众。先修慈愍物与乐。故曰应以慈心也。然拭尘巾体揽秽。归己显物。令净入众之心。亦宜收过。向己推直于人。故曰如拭尘巾也。见上坐不应安坐。谓离慢也。见下坐不应起立。谓离谄也。然众法事。重持宜谨意。何得杂说世言。自坏恼众。宜法宣言。以晓群心。故曰不得杂说世言。乃至为人说法也。然众无容秽。见过须呵。所以嘿者。或是非时。或言不鉴物。若当断理。必成败损。宜须忍嘿。以息诤讼。故曰应作嘿。然此中有六种。如上自损灭中说。谓损增五中。文不异前。故言如上。以此文言五法。在僧中应语。故知此中对僧中明也。文言如上自损减说。明知上文对自行。辨有斯别状故。此复明初五。一有犯。二智者呵责。三得罪无量。乃至不作无犯。四取彼自言。不如自言法治。五不知言说。远近有损减。此五僧中。不应语。反上应语。是非相反二经竟。第一不解所此可言。二不善识彼语。三应难不难。四有难不能解。五不持木叉。有此五非。不应反上。是如应语四经竟。一喜瞋恚。二不放舍。三增益他语。四受不善语。五离善语。有此五非。不应语反上。应语六经竟。
应举德中。初有二五。一具持二百五十。二多闻。三善于言语。四有忆念。五有智慧。第二五者。一有意愍心。二有欲利益。三令增长。四忏悔。五清净。次欲举他罪已下指遮中七种五法。慰喻呵责。次有五法。非法举已下有五德五。德举非彰过。不应举是则应举。初五广辨。次不善善等四常换。第五以不善显前第五。瞋恚不以慈心。为五不应举。以善??前慈心。不以瞋恚为五应举。
自下非毗尼是毗尼。乃至损减利益。恒次第展转。显第五句。是非相反。以为五对。类说可知。第三损减。据前所举人。此第五损减。对能举人说也。若作此解。合十四个五。文释尔。谓不善善等。释前五德损益。若使不具德。而举他者。违理损物。名不善。具德举者。顺理益物。名之为善。不具德举者。不能灭恶生善。名非毗尼。具德举他。能灭恶生善。称为毗尼。次以世间损减。释不具德。以出世间利益。释前具德。类亦同尔。故曰亦如是。若如此者。但有十个五法也。问举罪之德。通论上下。或有十一个五。及下增十及十七。有何异状耶。解言。位为三。一上文身清净五。及此初五二五。专望能举。远离嫌呵。须此二五。于中身清净。一五是本。此中初五。谓前五中差别。如初五持戒即身净。善言即口净。多闻即知二藏智慧。知毗昙藏多闻之类。忆念者。谓慧之伴数也。第二有慈悲心下有其九五。并望所举损益。故须此等。但时非时。一五是本。余尽是时非时。五中差别。初一五者。一慈悲心即五中慈心。下之四法。总是利益。不以损减中收故也。第三增十。及七十二门。通望僧别。能所以离故也。时与非时。此句无第三者。谓无利益。不以损减。则不应举。实不实。无第三者。谓无柔濡。不以粗矿。下三作头。展转除三。皆不冷举。且言无第三。若约二四五等除之类。亦俱得作此解者。单释阙德不成举也。又可更释时与非时。无第三者。谓但得有时非时相对。更无第三亦时亦非时句。故云无第三。下皆类然。此义合理。斯谓释如。非谓时等一边。具德应举。非时一边。阙不应举。更无亦应不应。是故须称无第三句言等以简之。
第三舍戒。第四持益。此三四中。义合多五。准前以说。
增六之中。文有七六。分文为三。初有一六。辨遮如非。次有一六。教诫尼德。下有五六约业具境缘所称法等六。犯所起者。如明了论。八缘所生诸罪。令具约彼。以定此文。一由身非心口者。如不明户卧及共非大戒眠等。二起口不以身心。如善心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三从身口不以心者。如善心为男女行媒便等。四从身心非口者。如故心出不净等。五口心非身者。如染污心。对女人说。显示淫欲语等。六从身口心。如有染污心。为男女行媒使等。盗业一六。次盗心一六须准此文。以释盗戒者。善略无舍戒持益二门。
增七合有十四个七。于中分五。初有四七杂明众行。二有七持律秉宗之德。十律。有七大律师。谓七佛是。三有一七离慢如非行。四有一位舍戒。五有一位持益。四五二门。义合多七也。
增八之中。有其八个八。位分为五。初有一八辨遮如非。次有一八教诫尼德。次有一八尼之受缘。次有四八互治如非使伴之德。次瞻波城已下教僧捡校罪实。有八马八人。及损益八喻。若离此总。合有十个八也。就捡罪实中分三。初至信乐受持。制举罪返增瞋恚。第二尔时佛告比丘已下因前瞋故。遂举八种恶人。如八恶马。第三尔时世尊在拘萨罗已下对前恶人。彰其损益。劝弃损就益。前文有三。一明其德人依根举罪。二当举罪时彼比丘已下讳犯瞋恚。三佛告已下教僧观察。于中有二。初即对此人。以彰捡审。故言应审定问此人无狂也。二譬如已下教以四亲近行。久时观察。于中分二。初长行喻三。即为三文。初农夫。与共住久处二行作喻。次当凤竹从扬。与智慧作喻。第三井兰。与深观察作喻。初喻文二。先喻后合。喻中有四。一譬如农夫者。与众主比丘能断理人作喻。二田苗已下至而为妨害。与所断理众持破相似不可别喻。三乃至秀实已下正明共住久处。验得罪实过彰露喻。过既彰显宜治罚。是以第四既知非??已下灭摈除弃喻。第二难分中。言田苗稊稗参生者。谓持破共住。苗叶相类。不别者。善恶相滥也。而为妨害者。彰恶能损善故。次合中比丘亦复如是。合上农夫。有恶比丘已下乃至不出罪时。合上第二相似难分喻。既出其罪已下合上第三方知非??喻。四既知其异一为作灭摈已下。合上既知非??芸除根本喻。第二喻四。一农夫喻众主。二治??喻所断理僧众。净秽相滥。犹若??秕难分喻。二当风一从扬。正明与智慧风。验其罪实。善恶两分喻。四好??已下灭摈除弃喻。下合中略不合初喻。余三比说。第三喻亦四。譬如有人。与众主作喻。二从须木已下至如贞实者不异。正明虽须好木。而净秽相似难分喻。三至于叩时已下明深观察。验得罪实喻。四既知内空已下与治罚为喻。第二喻中清净众。有律润之义。如似于井。治罚简取。共授佛法。故曰须木作井兰。戒法防非。如似于城。举罪善心。从律内而起。义同从城中出。秉明慧在心。名手执利斧。往彼林中。喻入僧众。井中遍叩诸树者。喻与智慧深观察之人。人各取自言。若是实中者。喻持戒比丘。言行相覆。空中虚犀者。喻破戒比丘。言行相反。而彼空树乃至不异者。明恶人监善。难可分别。第三喻中。至于叩时方知内空者。因捡自言。虚实殊分也。第四喻中。既知内空。总举其过。即便已下正明行治。若获夷罪。理合灭摈。故曰斫伐。如大虚犀。不任用故。僧残可救。与波利阿浮呵那。故曰截落枝落枝叶。第三次轻三说而遣。故曰先去粗朴。提舍尼罪一说忏洗。义同釿刬粗重。既无吉罪。心悔称细治。自离罪垢。名为内净。除见闻之丑。字为外净。既是第二白法。堪为僧用。共护佛法。故曰以作井兰。下合中略不合初句。余可准知。
就偈中有三。初有一偈半。总诵上合喻中第三段。以四亲近行。验得罪实文二。次有半偈。总诵上喻说中第四段治罚文。第三有二偈。总诵上合中第四段治罚经文。就初段中。初一偈诵共住久处二亲近行。验得罪实文。次半偈。诵上智慧观察。验得罪实义也。
第二恶马文三。初先总举二恶八数举汝曹谛听。二何等八已下别别列八马八人。三我已说八种已下总以结劝。第二文二。第一先列八种恶马。第二法喻相对。明恶人恶马也。两文之中。各有其三。一者假征。故曰何等八。二各别列八相。三是为下结。列中恶马者。喻恶比丘。难可禁制故也。此是因前被举增瞋恚故果别。余七并合有八。谓第五恶马者。??是初缘被举解推增瞋恚人故也。以?切勒。控制恶马。不得动转。喻以三根。证彼前犯。不得违返。义同授勒也。言与鞭者。喻与彼罪远情□总。义言与鞭也。欲令其去者。谓怖令忏悔。有长道之益故也。抵踬不去者。喻恶比丘。不肯引过忏悔灭也。下列八人中。一一有三。初举法说。二犹如已下以喻况显。三我说此人者。合就初法中。言或有恶比丘者。似恶马也。见闻疑者。如控勒也。罪者如与鞭令去也。而彼言我不忆者。状似抵踬不知去也。次犹如已下喻言恶马者。喻恶比丘。授勒者。喻举三根。言与鞭者。喻前言罪。言欲令去者。喻令忏清净。言而更等者。喻合不须也。我说此人亦如是者。亦如恶马也。自下同者不须释随。异者须解也。二恶马中倚傍。犯不犯两辕。三恶中颠厥足者。喻自坏。及折辕轴。喻恼他。四恶中而更却行者。喻恶比丘反呵五德。不受教训。长老亦自痴者。合却行也。五恶中趣非道者。喻恶比丘作余语答僧。不引本罪也。折轴者。喻恶比丘。反生嗔恚。恼乱众僧。合喻可知。六中不畏御者。喻恶比丘不畏众僧也。亦不畏鞭。喻不畏所犯罪也。啮衔不可制者。喻不受五德语。以座具肩上而去。七恶中。双脚人立坐吐沫者。喻恶比丘反抄衣。举手大语不可制也。八恶中。蹲卧者。喻恶比丘得他举故。反舍戒休道也。
第三彰损益中文二。初审诸比丘彰其损益。二世尊说时已下人有利钝。获益不同。进退四阶也。前文损益。事虽有八。义约为三。初一火聚。举违顺二忆。以彰损益。劝舍顺行违。第二次有二文。热戟及斧。破戒人受人恭敬。以明违顺。举益劝持。第三以铁衣已下五事对衣食粥房床。受人供给。以辨损益。劝持亦略。无舍戒持益多八之文。
增九四位。初一九法。对白衣家信有淳微。次一九法。辨遮如非。次舍戒。次位持益下二得有多九。谓十。
十中。有二十个十法。位分为三。初有十二个十。就资缘众行。杂明应不应。第二有十法不应授大戒已下五个十。就受戒师德。断诤应否。第三阿难从座起已下有三个十。生诤不生诤。诤根非诤根。破不破义。初文十二中。分之为七。初有两个十。衣物资缘。次有两个十。辨遮如非。次有一十。教戒尼德。次一举德。次捉筹如非。次一戒宗之利。次不应犯已下四个十法杂明。就第四举德中。如上五五法中说者。解有二种。一释。此中更有三个增十。今依文者。一身清净。二口清净。三命清净。四不多闻不应举。多闻应举。五不诵二部毗尼不应举。诵应举。此一五竟。又第二五十。一四常定。以广诵毗尼显前第五。有第二五。复以坚住毗尼。显前第五。为第三五。复以善能灭诤。显前第五。为第四五。故言如上五五法中说。下复以常五德。配前四五。有四个增十。又解不尔。上增五中。但有初五。余者悉无。何容谬指。下三五如上。今言此中总指料简五德。应举不应义。如前增五无异。故言如上五五法中说也。非别更有三五下。以常五德配故。但成一个十也。准此文时。凡言举罪。自须远离嫌呵复利益所举。言具十应举也。第二师德等中。初有两个十。受戒师德。第二十法。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教毗昙。四不教毗尼。五不能教舍恶见。六不知木叉者。谓不能戒相轻重持犯等相。七不知木叉说者。谓不能众法说之仪则。不知布萨者。不知自行除罪。不知布萨羯磨者。不识众法除罪也。十不满十岁。次三断诤之德。有十法不应断事者。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广诵毗尼。四不善巧言语令人易解。五不能问答教呵。令彼欢喜。六有诤不善灭者。谓不解四诤。用药多少进否之仪。七不知木叉。八不知木叉说。九不知布萨。十不知布萨羯磨。又作第二十时。前六常定。更以四句配之。一不解断了斗诤事。二不知诤起。三不知诤灭。四不知趣灭诤道。是为十。又以不爱等四显前四。即第三十。第三生诤不生诤等如文。
增十一。但有舍戒。如文。
增十二。有二。初就觅诤有两增十二。或可有三。下就言诤。有一个十二。觅诤中。初十二者。初诤根有三。灭中有四。以身清净等。五德配之。是为十二。初诤根非诤根中。先总举列数。二何等已下依数辨相。三是故已下结辨中。先非后如。言三法疾灭者。谓三善根疾灭也。言三法增长者。谓三不善根增长也。三疾灭中。念出离者。无贪善根。清净无染。故曰念出离也。念无嫉姤者。是无痴善根也。三法增长。反前可知。总结中二。初是已下者。谓举诤过以结损。第二是故已下者。总结应知。三法疾灭。三法增长。损益义也。次若比丘已下以如反非。三不善根灭。三善根增。即是和合。次灭诤四者。一一是非。合说四对。初彼此不忍。诤唯增炽。各怀忍嘿。诤则消殄。二不以七灭。一一而灭故。增用则除灭。三三不共上中下坐。评宜不可除殄。共评则灭。四不与持法摩夷。共评为异。下以五德配之。一身不清净。二口不清净。此合明。三命不清净。四寡闻。此二合辨。五不知毗尼言不辨了。此五不应举。反前应举。此五足前七法。合有十二。又有说者。上来事诤。以其文言。以七灭诤一一灭之故知也。若尔以用七故。是事诤者。理即谤三。不专觅中事作。何须五德身清净等。今言以七灭灭者。此谓总举七药。若当灭者。十灭之中。随灭灭之。意取忆念等也。
次第二十二。第一若此比丘有爱恭敬已下至信乐受持。有六句。量宜应举不应举。合以为一。第一有爱恭敬。二无爱有恭敬。三有恭敬无爱。此句文错。应言无恭敬有爱。乃言有恭敬无爱。此是到言也。四无爱无恭敬。能令舍恶行善应举。五若无爱恭敬然常中。有所重比丘应举。第六全??无益。正明舍弃恶马治之。次忧波问已下有三。谓初一问答。破戒见破威仪。是所举事。复一问答有三。谓举所依根。次一问答。谓以利益。所举五德。合成十二也。此二中五德前配远离嫌呵五。此配灭成善五也。次下文者。有说但是量宜应举是非。不是增十二数。或若作劝学我法者。莫数数举他。以明十二。义亦不妨。次定文者。从?阇已下至而为说法。审捡比丘。使体解说意。即是一句。二佛言汝等已下至和合修学。既详说意。于我所说。劝应修学。有第二句。三若欢喜和合已下乃至住于善法。劝莫数举。或若举者制汝。能举罪人。观察应不。有其七句。一不合自恼。二亦不害他。三彼犯罪者。不善瞋恚。四不结怨嫌。五不难觉悟。六自能除罪。七能舍不善。住于善法。并前成九。次若作如是已下对前七种。观察具者大善。傥或不具。量宜应不。有其三句。第一从初至则应举罪。对前七。阙第一第五。具余五故。益物应举。于中文二。初对制法。以明阙两。第一彼比丘应作是念已下量应否。第二比丘作是念已下至余如上说。阙第一第三。然具余五益物听举。第三比丘复念已下阙一二三及以五六。虽有余二。谓是四七。以损物故。故不应举。故使言于我得恼害彼喜。瞋恚难可解悟。不疾舍罪。若我举者。多生瞋恚。不须复举。以三足九。岂非十二也。前应举中。具作两句。若更以一法作头。以余相配。二二阙之。便成多句。为成十二。文不绮该也。次如是比丘和合欢喜已下明言诤十二句也。此文意势还是传从前佛说意来。谓汝比丘。若和合学我所说。前劝莫举。今劝评理。莫生鉾盾。故文言如是比丘和合欢喜。于阿毗昙中。种种诤语。若作是说于僧十二中。分文又为二。初两个十二。直就举罪。第二跋阇已下劝学以明两个增十二。一劝勿疾举。次前文十二者。是二勿生诤。此文是也。
次解文。初说若作如是和合。评四种法。而生其诤。第二众僧有僧事起已下明观过三句。第三若作如是诤事灭已下明灭诤五句。合成十二。初四句者。一初至如是语评。文义相应法。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竖义者言。文义相应。论义言者。既分二说。文义俱不相应。而生言诤也。第二句复作是言已下至如是言。其竖义者言。文虽少异。而义是同。如用饮虫水二敷卧具打抟等类。论义者言。文既是异。何得义同。而生诤也。第三复作如是言。竖义者。文同义异。如前胎润等月。及人法了不了中。忆一不忆一等。如增十七利益损减等。论义者言。文既是同。何得义异。而生诤也。第四其竖义者言。文义俱异。至论义者。料以一文。漫相比决。而生诤也。次观过三者。初至留难。观诤是留难。二复问言已下彰是可呵。三复问已下明不能进善。次灭诤五者。初至灭此诤事。付诤祈灭。二彼比丘应答言已下受诤为判。三若彼比丘闻已下明舍诤消灭。四比丘作如是说已下众主比丘谦卑下意。离于慢高。五如是余比丘已下正明断理应法。无可呵之失。
增十三文易知。十四五六法门。此三阙。次略而不举增十七者。一身不清净。文中广辨。二口不清净。三命不清净。四不多闻。五不诵毗尼。六不观修多罗。七言不辨了。八于善比丘。无慈心作破坏意。不应举。反非??应举。广文同前。故言亦如是。九复次已下明有实犯应举。十取彼自言如自言治。十一善能言泥辨了。十二有利益。复以常者五德配之。便成十七也。问第四不多闻。与第六不观修多罗。何异耶。答第四不多闻者。谓不解二藏法相。因果耶正。不应举。反前应举。不观修多罗者。谓不能观经中。合举不合举。如各自观身行等。即不合举。多闻有智。慈心愍物。发言有益。有是合举。问第七与十一俱言辨了。此有何异。答第七辨了。谓直言词流泽。音声清妙。但可悦可。未必当机。十一者。善巧方便。称机授与。契快群心。故曰辨了。又问第八慈心。与五德中慈。复有何别。前八慈心于善众有慈。德中慈心。愍所举人故。又问第九实不实。与德中真实。竟复何殊。前实望犯罪虚实。德中实者。谓三根有无。又问十二利益。德中利益。如何取别。望自身于己无恼。德中利益于所举无恼故也。
增十八九二十二十一。此门亦略。
增二十二中。初是师德生善以说。后是断事人德灭恶以明。师德中。初十八法。有成十八。十九不知可忏者。谓不识下四篇。是可悔法。二十不知不可忏者。谓不识夷等罪。是不可忏故。十一不知忏悔者。谓不识能治之药。成不之义。二十二不知忏悔清净者。不识药病相对。灭恶生善也。若不具此。师训不成。焉能摄受。制不听度人。反则为如。生善灭恶。故听度人。灭诤德中有二。初有十一自行善成。是其德能。下有十一违离嫌涉。初十一者。一持戒。二多闻。三知阿毗昙因果耶正。四知毗尼善解行教相差殊。五既是众生为前灭诤。何有反生他忿。故曰不与人诤。亦不坚住此事者。谓不受偏辞。执以为是。六犯下四篇。应教呵。然后共住。七若犯夷等。应灭便灭。次不爱等四。故有十一。远嫌十一者。一饮食。二衣钵。三供养。四入村。五期要。以此五事。对此彼二众说。即成其十。并后来以坐。故复十一。合二十二也。
四分律疏卷第十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