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目次卷第一序释道宣撰疏序释道宣撰随机羯磨序卷第二释集法缘成篇第一卷第三释集法缘成篇之余卷第四释诸界结解篇第二卷第五释诸界受法篇第三卷第六释诸界受法篇之余卷第七释诸界受法篇之余释衣药受净篇第四卷第八释诸说戒法篇第五释诸众安居篇第六释诸众自恣法篇第七释诸衣分法篇第八释忏六聚篇第九释杂法住持篇第十?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目次(终)

  No. 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一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南山所撰大部凡有三焉。曰删补钞。戒本疏。及兹疏也。其诸述作。亦裨助此三而辅翼至化者也。予尝于讲余。探赜群籍。纂事钞等记。一旦诸弟子升堂稽首曰。南山一宗。诸记备矣。独乎业疏未广发挥。愿一记焉。予遂然之。告曰。夫尸罗者。止之妙门也。羯磨者。作之清范也。能仁所以立斯二者。犹车之两轮焉。昔吾祖御之于前。复作疏以广其道。但后之驾说者鲜矣。惜乎斯文旨渊而理密。文博而义富。苟不引而伸之。则辜吾祖之训。是我罪也。汝曹有起予之兴。若孔门之卜商矣。弟子设礼循墙而出。于是嗒然隐几摛毫而述。因思羯磨乃昙谛始传派于法正之远源也。越明年记成。遂以正源为目。后之鸿笔。无诮鼠伎云。

  时大宋皇佑三年辛卯正月三日。于钱塘净住白莲池上序

  四分律三字。当部之通目。删下八字。兹疏别名。又四分百年方有。应在于后。律则成道便有。应标于前。今谓。非百年之别。无以简五部之通。故先标四分。后言律也。至于梵汉音义。如戒疏解。又删下六字。为四分部内所诠之法。但删补随机。是南山着述之用。由繁故删削。阙则裨补。今取要行者引而伸之。非要者但标名而已。故曰随机。羯磨者。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疏者通意之辞。疏也决也。为疏通决择条畅于文义也。又文心雕龙云。疏者布置物端撮题近意也。序者尔虽释宫曰。东西墙谓之序。郭璞注云。所以序别内外也。又序者叙也。叙述此经之宗要。及制疏之因由也。尔雅云。舒业顺叙绪也。注云。四者又为端绪。任奉古云。序与绪字义同也。绪则茧之绪也。凡茧之抽丝。先其绪。绪尽方见其丝。犹如经之有序。序终则见其经也。

  大唐。河唐晋阳。是唐虞之旧封也。及神尧入隋。受恭帝禅位。始号唐国。京兆者。即长安之郡名也。京者大也。兆者数也。十亿曰兆故。亿兆之人所居。亦曰京师。师者众也。天子所都必以众大称之。沙门者。或云沙门那。或云桑门。唐言勤息。谓勤修善品息灭诸恶。宝积经云。沙门者寂灭故。调伏故。受教故。戒身净故。如实义故。得解脱故。离世八法故。坚心不动如地故。护彼我意故。于诸形相无染着。如空中动手无所碍故。成就如是多法。故名沙门。道宣。大师名讳。字法遍。然诗书不讳。临文不讳。讲者具称。故无咎也。又西土以称名为尊。如诸佛菩萨名。使人称之而获福。诸行业具如李邕撰行状。严厚本碑。及僧传中叙也。

  终南山者。福地记曰。终南太一山。在长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内皆福地也。丰德寺。案戒疏批文云。终南太一山丰谷内太平作丰德寺。若然寺从谷以受称。而复安有德也。又应知戒业两疏俱在彼作。又二疏广略。凡经两回。批文云。贞观四年远睹化表。北游并晋。东达魏土。有砺律师。当时峰岫。远依寻读始得一月。遂即物故。抚心之痛何可言之。乃返泌部山中。为择律师又出钞三卷。乃以前本更加润色。筋脉相通(此说事钞)。又出删补羯磨一卷疏两卷含注戒本一卷疏三卷(此皆初作本也)。后往南山。有乐戒者请广其文。又出羯磨并疏四卷。永徽初。又出戒本含注并疏四卷(此皆重修本也)。今所解者即后修本也。寺者。梵云僧伽监摩。或云僧伽啰摩。此云众园。五分律云。瓶沙王施伽兰陀林园为始。园者生植之义。佛子居之。能生植道芽果本也。或云毗呵罗。此云游止处。今言寺者华言也。释名曰。寺嗣也。谓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国家有九寺焉。因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佛法初至。有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届于洛阳。敕于鸿胪寺延礼之。至十一年戊辰。敕于雍门外别建寺。以白马为名。即汉土佛寺之始也。又吴主孙权赤乌年。因康僧会所化。遂于江南立建初寺为始也。自此伽蓝因彰寺号。撰者。述也定也。谓训述文义以为楷定也。又礼云。述者曰明。作者曰圣。仲尼曰。述而不作是也。

  观夫。观视也。夫发语之端。亦指事之辞也。圣人者。指释迦是大圣人也。列子引孔子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利见者。周易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王弼曰。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亭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又仲尼曰。圣人作而万物睹。今谓。大圣出世。则为一切众生之所利见也。妙下。以如来出世。推其益妙。在乎澄清三界系缚之惑业。亡灭我人颠倒之执计。然后畅以大慈。廓于真智。开无方之应。扬出世之言。是我佛化世之本意也。

  故者。因土生下之辞。张。开也。三学。戒以捉之。为律所诠之学也。定以缚之。为经所诠之学也。慧以杀之。为论所诠之学也。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源即源流。八正者。一正见。谓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故。二正思惟。谓见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令增长入涅盘故。三正语。以无漏智慧除四种邪命摄口业。住一切口正业中故。四正业。以无漏智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故。五正命。以无漏智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故。六正精进。以无漏智慧相应勤精进修涅盘道故。七正念。以无漏智慧相应正念道及助道法故。八正定。以无漏智慧相应八定故。此八通名正道者。正以简邪为义。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为正。能通至涅盘。故名为道。四部者。即四部众。僧尼士女。或天龙人鬼也。五众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也。又应知三学八正约能被法。四部五众据所被机。又清训良规亦属法也。横厉。论语云深则厉。包曰。以衣涉水为厉。重关。郑玄注礼记云。关境上门也。谓三界累缚有情坚密。故如重关耳。令以三学八正之法。横涉五趣之境。高步翱翔于极有之地也。乃见大圣人扬清训树良规不虚设也。

  多位。即上三学八正之法。诚戒居先者。戒疏云。行者务先学戒。检?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岂下。谓一切善法皆以戒为基本也。宏大也。依下。遗教经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两途。即化行化教。即经论是开演化导之教。该乎人天七众。故曰道俗。今识别邪正。生于信解。故事钞别序云。化教则通于道俗。但泛明因果识达邪正。科其行业沉密而难知。显其来报明了而易述。又戒疏云。化通道俗。名理无乖。意在静倒离着为先。教本化人。今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言。行教者。?其五众防护戒行也。别序云。行教唯局于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网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等。又云。内心违顺托理为宗。则准化教。外用施为必护身口。便依行教。然犯化教者。但受业道一报。违行教者。重增圣制之罪。是知虽分二教。收乎三学亦不乱也。三轮者。即神足说法忆念也。戒疏云。如来化用必约三轮。创开道务。要先神足为无信也。既信是圣人。身虽伏从。智开无路。改次说法。为无解故。神解乃明。烦惑犹结。非可口说为得清除。义须依行克证有已。故须忆念为无证也。今此戒学是后轮收。故曰三轮则摄于忆念。四藏者。三藏外加一杂藏(合十二部经是杂藏)。今行教即当四中毗尼之一藏也。约义下。戒疏云。行教起必因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从文下。约能诠之文。则归于法聚。法聚者。梵语犍度。此翻法聚。本律有二十犍度等。故云从文则归承法聚。止作两善者。即止持作持。以两行顺体。体既非恶故名善也。持犯篇云。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名实。名者实之宾也。实即是行。即机者。犹今机也。谓止作两善名行相应。于今劣机其实暗昧也。有作晓思之。受随者。受即据本戒体。随即依体起行。故大师云。受谓坛场戒体。随谓受后对境。护戒之心。方便善成。称本清净故也。愿行着。愿对上受。行对上随。故释相篇云。受是要期思愿。随是称愿修行。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于一生。谓受后随行。若但有受无随。直是空愿之院。不免寒露之币。若但有随无受。此行或随生死。又是局狭不周。譬周无院室宇不免怨贼之穿窬也。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而言二戒者。俱有遮约外非之义也。故大钞云。受随二戒。遮约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时众。目三时出家之众也。前修。楚辞注云远贤也。后进。论语注云后辈也。谓前贤脱进于其戒律。虽成就于受诵。纲维于住持。然而三时更变。以至像季。时转浇讹也。?顺也。

  自法流下。案释老志云。释氏之学闻于前汉。武帝元狩年中。霍去病获昆耶王金人。帝以为天神。列于甘泉宫烧香礼拜。此佛法流传之始也。及闻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云身毒有浮图之教。哀帝元寿年中。景宪往月氏。口授传浮图经。然时未敦信。道未通行。犹大江之初源。若巨木之毫末耳。今以汉明帝时。二沙门赍四十二章经及白氎??释迦像至。为其始也。自后经教渐流。广开事务。故曰寔繁。寔。尔雅云是也。公羊传云。寔来者何是来也。而言东夏者。对西得名。孔安国云。大国曰夏。戒本下。含注戒本序云。逮乎曹魏之末。戒本创传。终于隋运之初。芟改者众。若羯磨之始者。释相云。曹魏之初。僧徒极盛。未禀归戒。止以剪落殊俗。后有中天竺僧昙摩迦罗。此云法时。诵诸部毗尼。以魏嘉平年至洛阳。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之始也。准用十僧大行佛法。改先妄习。出僧只戒心。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亦善律学。出昙无德羯磨。即大僧受法之初也。准此则戒本羯磨俱肇流于曹魏。又有多家所出。故曰年分异辙。辙谓途辙也。良下。配释二持。故羯磨序云。持戒之心要唯二彻。止持则戒本最为标首。作持则羯磨结其大科。

  如别。即含注戒本序。及戒疏中委辨诸家。互出戒本是也。注古本者。怀素律师云。曹魏铠律师(即康僧铠)。于许都集题云。昙无德杂羯磨。以结戒场为首受日。加乞不入羯磨。累有增减。乖于律文。一家依文者。即曹魏昙谛于洛阳集题云。羯磨一卷出昙无德律。以结大界为首受日。增乞牒入羯磨。魏郡砺师受持此本分为两卷。并造义释。光师所述者。即元魏慧光律师。于邺下集。此同昙谛集本。但述录不顺正文。故曰义用。首云。即首题云。三藏者。其本已亡。愿师。即隋法愿律师。于并州撰题云。羯磨卷上下。出昙无德律。片无增减。然详律本。非无增损。兼造章疏。并汾盛行。子注。即小注也。仇挍。左传注云。仇。对也。校。捡也考也。诸本。即上四本。纷纶。纷。众也乱也。纶。列子云。独茧丝为纶。今谓。将前四本成用被事纷乱如[糸*系]也。增下。如受日加乞或加不加。解戒场法或出不出。分亡物法或二或三。立缘作法或六或七。增则成繁。减则成略。单翻。即铠律师本。由单翻出。则于能诠文言所诠旨趣不能委辨。但包罗通奉而已。至于行用卒难寻捡。故事钞云。或单题羯磨成相。莫宣依文用之。不辨前事依本。本或作文。即昙谛依本律出者。执据。依律缘起随有随书。故云执据。至于篇次义类。竟不排显。则使览者易成迷惑也。准下。即光师出本。则多约义用。如受日着乞。准乞覆藏法。故羯磨大涂。规猷在故。依受不失。故曰理虽无爽。事钞云。大途无失是也。藏迹下。或暗引律文。或出已见故曰也。今则不尔。凭文据义。标显昭然。羯磨序云。律藏残缺。义有遗补。故统关诸部。撮略正文。必彼此俱无。则理通倒决。并至篇具委。便异古藏迹。缘据者。即愿师所集本由广子注故。似其具周。然非无增减。是止存别见。故素师云。愿师则非无增损等是也。并下结非。由前各有得失。致使后人虽随有结界受忏等事起。寻而诵之。至于成败善恶。冥然不知。是则斯文但可卷而收之。不可以为后世龟镜。以镜鉴妍丑。龟示吉凶。

  缀疏。即砺光愿等。游词。即浮游词句也。钞序云。多列游词而逗机未足。至于附记本文摘采义理。使文简而理具。济时而得用者。则少遇于作者之器也。逮及也。自愿师已降。不无继作。后至乎素师亦再出本。辞费犹徒费其辞也。至于下。谓将此文济机行事。未见有可归者。所以按抚事务。反坏昔贤。增劳想尔。劳想谓暗伤也。

  不揆。揆度也。庸昧。钞序云。余智同萤曜。量实疏庸是也。试。庄子云。尝试言之。郭象云。以其不知未敢正言。试言之耳。纂。集也。圣言。即四分本文也。削下。古文有繁杂芜薉者则削而去之。遗坠漏略者则引教而增之。正量。即圣言量。傍出行用。即引诸部也。故下删补羯磨序云。然律藏残缺。义有遗补。故统关诸部。撮略正文。必彼此俱无则理通例决。并主篇具显。便异古藏迹。义举。即下或约义申举。指下。指斥古瑕。则知过者不宜复用。故曰宜改。摘下。或采摘正理。并皆思审拣择。有踪绪者。方立而用之。时下。如现行结界受戒安恣等法。为时所行之务。则下广为树立其仪。同下。如小房等法。于今少行。但略题其名耳。故下文云。为法既少。在文盖阙也。

  本虽行世者。本即羯磨行世。理既未陈。遂作疏以广之。故曰相从勒开文义也。

  余。尔雅云我也。以大师再治此疏。年当十。故曰老矣。礼云。七十曰老。而传晷日影也。妄损下。谓虚妄损废也。正功。能观身心境界远离烦恼是也。此乃大师自说作疏通经。据流通边。功无边际。故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又云。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究无能报恩者。灯灯相照六万修龄者。非流通而奚克。若约自利。如大集经皆非法行。智者亦云。吾为领徒太早。于己无证等。净心诫观云。若当逐讲论见诤。终日喧放本求枝末。不能拔断根。有涯者。四大成身。百年能几。况复七十者稀。庄子云。吾生也有涯。法行者。大集经云。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诵。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远离烦恼。其心寂寂。我则说之名为法行。常一之教者。亦大集之言也。彼云。无邪命者心清白故。心清白者常正一故。常正一者性殊胜故。乃至其心净者能断破戒。是则断破戒者由常一故。又常一者是律所须。如云常尔一心念除诸盖等。是律所诠故。余下。言于此而不审谛辨论者。而于余事竟何言也。

  京兆如上解。崇义者。伽蓝之别号也。按西京塔寺记云。本是随朝延寿公于铨宅。至唐武德二年。高祖赐与桂阳公主。驸马赵慈景为宅。寻赵公薨。公主舍宅为寺。以妻为夫。故敕为崇义。余如前解。集撰。谓聚集律文以申撰述。

  原夫者。考事之前式。发语之端由也。大雄者。目至圣之人也。以修行大趣理大证果大所化大。雄雄然非吾佛而案。谁本法内传。阿含等经皆云。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现白象瑞。降摩耶夫人胎。明年四月八日。于毗岚园中波罗树下。右胁而诞。又周书异记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溢。并皆腾沸。宫殿震动。其夜五色光气贯于大微。遍于四方。作青虹色。时王问大史苏由。由对曰。有大圣人出于西方。故现此瑞。王曰。于国无损乎。对曰。一千年后声教当被于此。又隋费长房。以瑞应及普曜本行等经。校雠鲁史。定知佛以姬周第十六主庄王他十年。即春秋鲁庄公七年四月八日也。普曜云光照三千。即左传说常星不现夜明也。既而生下。感九龙吐水沐浴金体。引步十方各行七步。莲华承足。为降魔梵。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诚实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后虽处东宫不染欲乐。十九逾城。五载游历。六岁苦行。年及三十。以二月八日明星出时。于摩竭提国。成无上道。按此成道当周十八主惠王十九年癸亥也。示灭即第二十一主匡王五年癸丑二月十五日也。时年八十矣。御宇。临御宇宙也。

  一人者。如来出世。兴慈运悲。极拔含情。离三有苦。证四智身。故云拯拔一人。一人即成佛也。法华经云。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莫不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道故。又云。今此三界属于一人。此一人即释迦自谓也。

  大教。总彼三藏也。膺期。膺犹当也。即如善见当机熟时。如来出世。虽曰法有万差。而所趣归一。譬彼众流会归大海也。故无量义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尔。

  着欲。即五欲也。经云。勿令放逸入于五欲。我心。即意识也。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则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已上举病。

  止心下说药也。又药之所起次第。要先戒次定后慧。今所以先论慧者。盖推断欲之功亲在于慧也。又推慧之所起在乎定也。定之所起在于戒也。故经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则生起功推于戒。故曰特须尊重等。

  经云。即华严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禁戒。是则如来所赞叹。

  二辙。辙车迹也。今谓。教迹涂辙。大要不出止作。先论止持者。戒相止。行相作。又顺初受故止持为先。受已随行故作持居后。南山引古德示云。诵戒本一卷。摄一切止行行尽。羯磨一卷。摄一切作持法尽。由道本根本行别止作。统摄佛法纲要也。

  后进下。结劝也。妙下。要妙在于宗承戒本羯磨二法耳。

  慧日西隐者。即如来化缘将毕。示归涅盘。故于娑罗林下右胁而卧。寂然无声。犹日之沉西也。一切众生痛乎困暗。又可知矣。法水东流者。取洗众生心垢也。佛法从西流至于东。故曰东流。像正者。佛法有三时。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至南山出世。早当像季。故钞序云。逮像季时转浇讹。又云。予生居像末等。淳薄者。淳正浮薄也。

  二部。文殊问经云。谓上座部及大众部也。南山云。上座大众创分结集之场。五部。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此如来灭后一百年。分十八。即二十部中去本存末也。即年将四百。分出二十部也。广如十八部执论。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末下。末则众锋互举。自此之后。时移机劣。各竞分途。莫知其数。故曰互举也。先驱。驱驰也。

  人或下。指上诸师。始自分部。终乎众锋互举。盖各从缘而分异。虽然皆是助扬正法。使无倾坠耳。故涅盘说。由此异想朋党相援。互相诤讼。皆悉悟道。又大集云。五部虽各别。不妨诸佛法界涅盘。钞云。爰及四依遗风无替是也。

  道由下。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也。弘下。以人能弘道故也。人下。即钞序云。争锋唇舌之间。鼓论不形之事。是也。古今者。始曹魏终有唐也。

  增繁下。如光律师增乞辞。愿师广子注者。考下。谓稽考彼之实录。但师徒口传耳闻为是也。核下。谓研核其纲宗头绪。略无正本依据。师心制法。即增加乞辞等。披下。当时有披而诵持者尤众也。侮(无古切)慢也。诗云。外御其侮。刑网不学无知罪也。皆下。务事也。异同。互望成异。宗之曰同。是昔者。执己行者为是。宗之前闻曰昔。反隅者。隅即方隅也。谓遍执一隅之见。若能举一知三。方曰通解。潜地。犹言坠地也。

  慈诰。诰亦作告。刘熙释名云。上敕下曰告。告觉也。使觉悟知己意也。如尚书大诰等。佛语既是觉语比丘令知佛意。故从称诰。又律藏是大慈门中流出。故言慈也。论云。依大慈门说于毗尼。妄指。言不可妄有所指。增加乞辞等。圣意既楷定。妄指是难也。

  关辅。关即关内。禹贡雍州之域。尚书曰。黑水西河惟雍州。辅即三辅。所谓在冯翊右。扶风中京兆立此三辅以辅王几也。具罗下。即三十篇也。钞序云。但境事实繁。良难科拟。今取物类相从者。以标名首。杂相。如诸杂要行诸部别行之类。

  但下。即上卷摄于众务。承用有仪。中卷遵于戒体。持犯立忏。下卷随机要行。托事而起。随卷约相备已酬校。非夫积学。卒亦难了。故今于通辨羯磨一法。推为作持之要。恐未能该综。故别标此法。集成其文。以贻后学也。铨。应邵注汉书云。铨权衡也。又常昭曰。铨秤锤。也如下别立十篇之题。各诠量有次。使不乱也。

  出纳下。谓废出非三义。即驳除异说也。纳兴是三义。即搜其同见也。钞序云。搜驳同异并皆穷核。长见必录以辅博知。滥述必剪用成通意是也。今不尽论。故指钞也。

  此下。此中但明羯磨一法。有须当世盛行者。随法被事令有楷模。仍引诸教以证行用。则在此羯磨上下两卷以明也。

  残缺。或结集时。或分部时。或传译时抄写时。文有残缺者。约其义理乃必具之。故须裨补。先则从亲至疏。如下引僧只五分等是也。次则引诸经众论是也。故曰撮略正文。厥或教藏无文。则须以理决通。如下义立七非等是也。并各至下篇随事具显。异古藏迹者。即光师准义参混圣言。前云藏迹可嫌是也。

  以下疏文云。僧及一人法各分三。对首一法但分二品。故有八相也。一号。即羯磨也。七众。如下八斋五戒等法。则收在家二众并出家五众。共成七也。岂下示谦。周易云。谦谦君子。学司。司存也。

  译者。周礼正义云。译易也。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法镜者。戒疏云。能照达万法也。又云法正。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护。能兴建正法不坠于时也。运下。谓分部时运。当佛灭百年兴斯名教。断(丁乱切)章者。言说有断截也。章。刑昺云。积句以成章。章者明也。总义包体。所以明情者也。又戒疏云。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此据说之所至。非义判也。又如八十诵一夏之功也。五分十诵其例众矣。言律下。以律属能诠教。戒属所诠行。今言律。乃诠行之教也。对下。繁即光愿集本。略则曹魏出者。上云单翻直诵是也。今所出者。对彼之繁故删。对彼之略故补。潜务。即古于见行有不出者。今为出之。令随机有用也。天音。即天竺之音也。翻为业者。即业务也。以一百八十四法悉是作持业务也。所被。以法为能被。生善灭恶等事为所被。因其羯磨无不成济。大略。略即简略也。言于序中略述大涂。未尽圣意。随至后篇。广辟要义以开学路也。从所题昙无德下至广要如后来。此一段文。即悬释名题也。如藏师解心经。亦于序中悬解经题。可为高例矣。

  疏题十字。如前悬释已解。卷者。可舒可卷。第者。居也。此卷居此。故云第一。注集法等者。居士篇之始。此卷释尽此一篇。故举头尾以括之。讫。止也。尚书序云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篇之名义如下所释。

  决务。开决法务也。初下分文。具现方成。谓此四法。具足现前作法方成。

  缺有之机。戒疏云。缺有之士。今谓。三宝降世岂为憎生。大意在敦崇残缺三有之机器也。戒疏又云。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灭惑。止为灭除结惑也。律言。云何为学。为淍三毒令尽。

  明功下。萨婆多云。新受戒人与佛齐德。以此而推。出家僧尼真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于此。又大师云。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显下。明其戒德。上既为三乘因种。下则为六道福田也。大师云。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也。

  内外分涂。即内凡四外凡三属七贤位。凡圣者。小乘从见道已上入无漏名圣。下皆凡也。若大乘依法华璎珞明位有八。一五品弟子位(外凡)。二十信位(内凡)。三十住位(圣初)。四十行。五十回向。六十地。七等觉(因位末也)。八妙觉(是罪位也)。约宝者。第一义谛僧称宝。故萨婆多云。若施僧宝者。塔中供养第一义谛僧。若施众僧者。凡圣俱取分。今谓。白衣中亦有证果者如。律中见谛学家是也。故曰通于缁素也。就仪。约外相也。以外仪虽同。持毁有异。持即体相俱备。可应灭恶门事也。毁则体秽相净。可应生善门事也。

  情见相投者。六和之二也。以情同即意和也。见同即符一正解也。上善即生善等事。因和而得成。登成也。下恶。即灭恶等事。因忍故得灭。又和必该忍。忍亦收和。生善灭恶和忍须备。今且偏对耳。声教即法辨之教。所谓羯磨也。若非此法。何以通成僧务。弘理。弘大也。别佳。梵云四摩。此云别住。即随逐僧所居住。并使同遵。又凡作一法。须具十缘。如下所明。

  功能而翻者。以此法能辨生善灭恶故。衣食受降者。衣须受持限内说净。食则通收四药。俱有手口二受。但七日一药开说净。盖免第八日犯长故。人法。人即受戒。法即说戒。自恣结解诸界等后。谓下。忏夷残等罪。治罚灭摈。殄四诤四违谏等。皆名灭恶事也。名通善恶者。忏罪名善。治摈名恶。俱在除过??耳。夷。平也。同太虚。即善生。云虚空无边。戒亦无边。忏重。即夷罪。能令下。目连问罪报经云。犯波罗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类。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阿鼻。具云阿鼻至。此翻无间。应法师云。无间有二。一身无间。二苦无间。

  业义通者十善业等。缁素同修。故云非局在僧。若存业名。义有相滥。去华存梵。知非俗行。故言拣异。

  绝听。犹惑耳也。正翻。即上翻业也。旧解。即上云今有翻羯磨为办事也。

  但广明非。不离七非也。翻其非者。即名如法。

  内外。内即有情。外即非情。相续。拣一报实色声也。今于报色声上。起方便色声。名相续。又以报属无记。相续通善恶。故以善色声为体。戒业章。即出三宗戒体中。业即业体。

  三聚。以三聚之名出于成论。法相所收。律中全无摄法。随相明体者。如下云据法本体义张三位。随相略分以为八品。故云但有等。然则下。以羯磨圣法。托彼情非情等事而兴。事既不一。法亦弥广。不可以定出其体。

  十诵下。彼对首心念分衣。佛言。是名羯磨。又四分三语中。及为白衣说法中言羯磨。此皆诚实之文也。

  常念四仪。行住坐卧。心念自策也。如下云来往系心衣食起观止得独运是也。

  对首及众法二种心念。皆为集界无人。故例开作。受净。即受衣药及说净也。舍堕说恣者。亦为界不漏故。开对首作。

  和白。如非时和法论法毗尼白说戒自恣单白等。结解。即结大小界法并解等。受忏。即受戒忏重摈治诸违谏等法是也。

  小事。即心念事。未假余人证明成就。如晨朝六念法是也。

  中犹通者。中非正训。通义如通也。谓微通大小故。微亦分也。若无下。谓界若无人。则通为对首心念。是微通小也。众法下。以众法合须四人已上。今为不满。开作众法对首。故微通大也。故此下。合结住持。如结界等。注下受戒等。

  息邪。如与狂痴法等。静谤。如谏摈谤法等。悔除。如学悔出罪等。

  僧得者。言僧可得自在。或作德。适缘。适从也。上得兼下。即众法无人。可作对首心念也。下非潜上。心念对首法。不可使众秉也。故说下。示上得兼下之法。虽作下。如说戒本是众作。今对首似乖。而表半月一净是同。又以彼此相对。故曰戒法相摄自他双被。余有下。然众法未必皆通下作。如结界受戒等。理须僧秉。故曰限当位也。

  来往系心者。即四仪中有犯轻者。开责心悔轻吉。及衣食念念作观。说戒座上发露等。

  假证。一人作证也。今无人故名缘阙。待形。言形有所待也。今若无人。理开心念为济形命也。

  衣服施缘者。如分亡人轻物法。当界无人。开心念受等以济形苦。心无别求。

  告白证成者。如受七日法。白僧残诸行法。白入聚落法等。持忏。即受持衣药。忏波逸提法。乃至忏重吉罗法等。

  如忏舍等者。即舍堕法等。取说戒自恣。受僧得施。受亡五众衣物也。

  不同下。此说对首心念也。本是对首。缘通界无人。开成心念。得人对首。即是本位。本对一人。外不须集。故曰得人别众。众法心念。众法对首。都缘本界无人。次第开之。有一不集。并是别众。故曰大略同此。逸提同故。

  决兰得名中上三境。即大众小众一人也。

  如受戒者。受戒有差教授师召入众。对众闷难。并白四成。四白三羯磨。舍钵中有行钵。正忏时忏主白和。受功德衣中有差五德。并付分五德白和。正受功德衣和法等。亡物中有分亡人轻物法。差五德分付法。赏看病人法。从下虽法有三四。而止成于一事。故局称一缘。

  古人下。大钞云。亦可引用十诵。彼则定有百一。一百三十四者。就缘约相。都合一百三十四羯磨。略言如此。更张犹有单白有三十九。白二五十七。白四有三十八。若通五十别法。则有一百八十四法也。

  僧尼不同者。僧有差教授尼法。并受戒忏残法。尼有差求教授法。差自恣人往大德僧中法。遣信受戒差使法。尼与僧作不礼法等。同秉。即受戒忏残法也。二部。即僧尼也。

  结集诸白者。如差往王城结集法。问优婆离法。优婆离答法。问阿难法。阿难答法。此皆佛灭后和作故。知事如理亦通得。

  然则下。以学不猒博。博则通矣。瞻。富瞻也。古云博学为济贫。此言诚验。资益也。大钞云。若全未预法。则随人一部为依持。顺文谨用行之可以为准的。通观。观视也。经远。言垂之无疆也。以其通览必有所稽。则取信于未来。斯为学之用也。大钞云。若四分缺于事法。他部自有明文。理必准行不乖。二是管见。谓若执一部之见。其犹以管窥天耳。南华真经云。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三品。单白。白二。白四也。又心念对首众法。皆同当律也。求听。即求僧听许也。下云唱事开听是也。亦名中间羯磨也。大钞云。受日。诸部不同。僧只有二。初七日同于四分。后事讫便用中间别法。盖皆□无异品。亦同僧只。三品羯磨。如此所明。亦不别立中间羯磨。唯十下引证。以五分不出别法名相众法。别法俱名羯磨。若古师云五十名别法。是非博赡之咎也。

  所作。望僧为能作也。唐梵者。梵当为翻字。恰(苦洽切)犹正也。然是也。百论翻云事也。言事即是所作业故得符合。解云。即真谛所立事。或僧中立条约等事。

  问下。释羯磨义。以僧听忍。又不遮障。即是所作事名为羯磨。此亦名直白法。打木。即今白捶法是。

  唱白一分者。如请白法云。大德僧听。某甲比丘于此处雨安居。若僧时到僧忍听无白如是。是一分也。又云。某甲比丘为僧事塔事出界行。还此处安居。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云羯磨一分。

  后二即白二白四。前三即所作单白中间也。准下似问辞。今下是释。改辞者。如三人但改云诸大德。理通无失。论即了论。彼云中间直白。此三羯磨三人等通作。余二必四人已上。

  九种法。即上三位各有三也。十缘。即称量前事乃至第十答所成法。竖义者。劝后讲解之人。引下文来此明之也。

  下文。即辨七非中自解也。

  三情事合。云情非情事合。离衣。衣属非情。老病属情。造房属非情也。付钵。即展转取?下钵与之。今持为非情。人为情也。

  是非互有者。不出人事法三。皆附一法而起有。非成失反此名如想。下如举受戒事为宗。人无遮难名实。异比辄加名妄。破戒者。和尚犯提。余僧得吉。是自恼。令彼虚受是恼他。又请日事虚出界。招讥妨道皆是也。有智随时配之。不可尽论。

  生善。生世善心也。出世之田。言为出世之良田也。果向俗人。言俗中有证四果向者。授必在于出家者。须要五众为彼授也。

  比众。即比方于众。以译僧名。加和合。言和合众也。佛法众。众即是僧。非四不成。大论云。以四树成林为喻不明僧义者。余经不说羯磨说戒。是为僧和合义也。所以但从众翻。恐滥。滥三二人众。

  单两。但言众名单。加和合名两。然和合亦以众为本故。

  然此下。若依儒教。则以三人为众。故汉书功臣表曰。三人为众。揽假。揽方便假色之用也。今四僧为本。揽和合为僧之用也。故曰义相类也。

  凡圣。凡则收内凡已下。圣则收见道已上。仪宝。仪取外相。约住持也。宝据证真。据理宝也。功用。即功德力用也。理约达会为言。事约六和无别为称。机教。是今用教之机。

  水乳无二者。戒疏云。如乳合乳。如水合水。不得云乳合水。以相合非体。鹅能别故。以下三人。言下三人亦名为众。又四人众。假下三人以成故。还揽四人以成僧体。其犹揽指为成举体也。缘成即一人二人三人具成四之缘。故下云分兼众义。

  小论。即俱舍婆娑。五阴。即色等实法。拣方便假色。即一报色等。别用。如一人俱作心念别法用也。不隐没。即现见五阴也。无记。以一色三心未流入行心。俱属无记。持犯云流入行心方成别因。此则显以五阴实法为体。行阴。即善行阴所摄。

  人假。即实法上起方便假用为体。以实法属无记。不通善恶。故曰无用。阴本。即实法以实上起假。假还依实故。如下取例也。身口鼓动是假也。报得色声是实也。报色例阴本。鼓动喻假用也。

  今存下。即依成实为彼。与四分宗计同。皆空宗也。然下。虽云律与成实同计。则不说假用为体。但出一人乃至二十众也。与上不同。故不广引也。然则前后五科俱无断割。今以义意评度。约数假用。内外相须。气味还同。为今所取(思之)。

  三根。见闻疑也。持说。即持衣说药。若不足僧数。亦不足别人。故等者。等取二十僧也。

  法务下。但据法事合用现集多少而论也。能所俱体者。即能所说听共为体也。如四人说戒。一为能说。三为所听。除所为。如受日人等。不属能秉僧体。

  俱非尽辨者。别非辨僧法。僧非辨别法。故大钞云。僧者但得御众法。已外对首心念法之与事。决定不得众作别法。例亦不成。当分通辨。众法别法各有当分核下。正显当分通辨。三缘。即一人众多等。僧次。引证一人也。功用极大者。如别众食。但得一人入。则免别众。岂非一人以济众乎。通界下。谓尽界集僧。若不满者。作众法心念。此法既成。与百千人所作众法同等。敷教。即敷扬正教。一与多同也。

  有下。结前四义。然下起后。所解法成。即具六和方成僧义。经即华严。

  正戒。以戒正则可为净慧之宗本也。又净戒为万德之基址也。同受。即同一受体。同行。即同一随行。有缺。随缺于缘成者。不名僧也。见慧。即同一正见所发之慧。非同邪人六十二见之邪慧也。同界别法。虽同一界。各自作法不犯互别。如调达之党不入正见之僧也。净行。即行和同修也。当离四邪五邪以活其命也。利乖。由邪命故受利则乖也。

  上三。则戒见命也。三业。则身口意三和也。身和同住。口和同默。意和同忍。苟前三体同而后三不和。亦乖僧义。

  德用。三体为德。三和为用。又于体于和各有德用。故合而言之也。

  三位。即大中小事也。三法。即心念对首众法也。三相。即一人众多人四人已上也。异法分人。即四人可行说戒。五人可只差五德行自恣法。边方五人。中国十人受戒等。乃至略五人十人也。前二四人五人。对后得前名法。尔言约法。止用四五也。以说戒能说所听既无所为。故相绾用四得成。自恣以只差五德。牒名入法。不入僧数。故须至五。治罪。收忏舍堕也。以忏主单白和僧。不入数故。举证者。举收五德。是举罪人也。证收众僧。是证明彼所犯者。又收忏主证明彼悔罪故。后二。即十人二十人。对前得后名。逐情者。中国制十人受戒。以僧多故。恐所受怠慢。人多必生殷重。下云善心浮杂故。又二十人忏罪。缘所犯者情重。增受戒之一倍。方可济彼。

  中边。即中国用十人受。边方僧少。开用五人受。随下。对上受体。故名随也。专精第二者。由来不犯名专精。犯已起悔名第二。对专精。可四人行说戒。对起悔。可二十人行出罪。

  非四不名者。以大圣知三人已下势力未胜。办事未竟。故限至四也。

  边受。即边方受戒。但下。显用五所以。无言表净。五德无言。方表已净。已上说自恣须五也。方下。说边方受戒。别问。即差威仪。师下坛问难反白。上坛召沙弥入众和白也。前受。即能受人。以五人僧境少故。容起彼慢。若加至十。境胜心猛。故可发戒。情浮。情意浮慢也。中受。即中国受也。三僧。五人十人二十人也。浓薄。后为浓前为薄也。前境。即三僧之境也。犹如也。三品。即七日半月一月。此取倍增义可类也。

  同五。边方受用五人。自恣亦五。是同也。减半。减中国之半也。据下正难。意云。边受既开五。边忏残应可十人不。机侯。即浑仪也。上符天轮一无差失。以候于时也。今但取差失教旨之仪。谓减恶从急。故不例开也。除中国。律若云除。即显边方开十。今既无除。则中边忏残皆二十人矣。大疏。即首疏。

  朝夕诸念。即晨朝六念忏轻吉等。诸白告。即白入聚落衣药说净等。诸结解。此约白二法。如结二同三小等。等取作房分衣诸法也。不相通者。如六念不可对首。及僧秉等对首亦然。

  通下。应知上法无人可以通下。下法者人不可以通上。即前中事是也。亦尔。开作对首心念也。

  人位。即通一人二三四人也。分三。即本众法并众法对首众法心念。既开三位。据作之缘应合有异。未知何者是邪。少多。多容四人已上。少但三二一人。通下二位对首心念。三别众法对首心念。僧局要作法界也。别通。通自然作法也。唯在结界。以不许传欲故。一则地弱不胜。二则要知界畔。余法则开俱闭。无有开欲义也。三别。律云应来者来。应与欲者与欲来。现前诃得人不诃。是名和合。反上三和。成别众也。若对众下。即对众多人。于上三别中。但无第二一种。前后二种俱有。若对一人下。即作众法心念对首心念。但具一别也。文中对字。但对望之义。

  半月。即行半月摩那埵。一白问难此约对众时问。各行众法。即各于本众作法差人径也。如请教授。是尼差径僧也。具德应教授。是僧差往尼也。至彼此部那僧尼二部。部即部党部类。面对作。非正对彼面作法。前三。即受戒半月出罪也。二十众下。引事证也。一相约。僧被尼说而未显尼被僧。如次科明。律云下。此说余不通之法也。受诵。即尼或不解。开于僧中受诵已。归寺当部作之。

  受戒等。等取半月出罪二法也。不礼。见僧不礼。不语。不恭敬三法。不得对面作。但可遥秉被之。又下。如此一法。亦不对面。但遥为尼作。以违反僧舍教授也。

  有三。即对首众法心念。又众法有三是也。二三。此约小众忏也。一人。但可忏下品兰。今若中品。用一人忏。则无教可准。

  除三法。即受戒自恣出罪也。

  四僧。即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僧也。

  形法二同者。与剃发乘白形同。与出家受十戒白是法同。触恼中。因前绮语作法。转与身绮重恼于僧也。诸制。受功德衣难事。略自恣等白是也。差人。如差人说粗罪。差人分卧具法等。被缘。还衣离衣等法是也。处分。作房指授等法。此皆用白二羯磨也。七法。即诃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等七羯磨也。谏证。即四违拣等。证则忆念不痴罪处所等正证知法。等者。等取余式叉学戒法受具法学悔诸法也。此皆秉白四被之。故法虽多者。即单白三十九。白二五十七。白四三十八。以二摄尽者。不出同一说戒同一羯磨二种僧摄也。四下。以四人通秉一切法。止由事有大小。故加至余五人十人二十人也。

  初僧。即四人僧也。除三法。即五人法十人法二十人法。

  倍三人者。五人十人二十人。皆倍倍增人。除三单白。除自恣五德和僧并边受二白。并是五人摄(即和召二白也)。二白四中。受出罪也。通乘三法者。言只通秉上三单白耳。余不通之。约事下。正显三单白二白四义。三白。差教授一白。教授白召一白。对众问难一白。白和方是主五德。自白和却入数同僧用也。

  四人僧收。以教授不入数故。只四人成也。方五人者。以召沙弥入教授在数。又羯磨师和僧问难。亦入在数。故曰五人僧摄也。若据正受。四人应成。事须别问。故用五人。

  戒师。即羯磨受戒师也。身非下。显不入数义。但秉下。须显入数义。以戒师一白和僧。为僧秉也。故非别持。请讫。即作白请和及不忍者说。俱在僧中故。戒师与余四人。相从成五也。

  受衣。即受功德衣人。不得利。即不得受五利也。

  始终重作者。意谓初始为能秉僧。至终亦名能秉僧。可名僧摄。若前后互入。即须五人以成僧用。便是所为。观古人意。似四人摄将前科。今师意点对可晓。白和为他所量。必须身外有四人僧也。

  未必同席。以长衣隔宿还故。威仪入众。即教授师也。全别。不同忏主和白为僧所量也。此问似顺古学悔。以无人能秉说戒自恣二法。开学悔人秉。学悔自不入数。可以为例。

  边受。边方受戒要须五人。三十舍忏亦须五人。故云诸尼萨耆也。不同下。以结界唱相人。及说戒人皆为僧作故。不为他所量也。成四即行。言满四即可行也。以自他同遵故。

  事中须之。言须用之也。何不列者。即四人僧中。但云除三法。谓自恣边方受戒出罪。何不言除结界也。以结界中有唱相人故。据此应五人摄。

  有人下。此初解也。谓律文略举。非谓余者不除列之。便言不得。拣数约之。半减五人也。专精。不犯者。第二。是犯者。犯已须忏。第二白法方起。故文云有二种智人。一者专精不犯。二者犯已能悔。即第二白法起人也。结界下。结界虽有唱相人。功德衣有受衣人。并为僧作务。皆在五僧所摄。但下。但非正所为人皆四人摄也。四众。即四人众也。以布萨无正所为人故。一切拜人。如骂知事戒中引僧只云。骂正拜人。指归云。拜者全取受命之名也。以为僧故在四人收。非属所为相涉僧别。上正唱时。相似别唱也。已入僧相有涉也。五百下。彼问云一人三四人行道。或在白衣家得结界否。答不得。五人已上得结。核下。是大师推核不取五百论也。入教。即羯磨。

  四僧。四人僧也。三人者。一人众多人四人也。三法。即心念对首众法。皆收僧尽者。以四人能被一切羯磨故。若尔何须后三。五人下是释。八人。古师妄出。谓忏中品兰。既是小众。上品兰要倍四人以忏也。夷边方便。即是方便兰也。十诵下。彼说上品兰。界内集一切僧忏。中品。出界外小众忏。下品。一人忏。本无八人之目。

  四别。四人至二十人僧。但三。单白二白四也。初僧。即四人僧。余三。五人等。淳薄。即厚薄也。心轻罪重。要境胜故。令彼心强也。假多缘故拔彼重罪也。情事。望僧为情事。问和连词。但言和合说戒情事。则决不劳至于二也。诸差。即差分卧具。差受自恣等。诸结。即结大界戒场小界等。治谏。治则诃责摈出等。谏即四违谏等。

  问下。意云所秉法中。约事不论体。能秉僧中要说体。既许说体。何独四人。今五人亦可说为体耶。以为僧本。本即本体。

  为事。如忏主单白为他所量。为此事故不入僧数。三僧。即五人十人二十人。以前四为本故。其犹枝叶虽茂。必藉根本。故前得本名。当白自体。言各当单白白二自为其体。由附事有大小故。次第随增无非是体。自是为事。为受差及和召事。此外四人独名僧体。若尔何须差问。但下是释。法自是体下。重明法体。言当白即是自体。非待白外重加白亦为体也。以三法各有根。被事各有成故。

  就从四僧。对前众多一人僧名后。减下。如减一人白说戒不成等。过限俱非者。律云。如白作白。如羯磨作羯磨。不可以单白增至白二。白二减作单白等。未审何意不得增减耶。

  乖别过起者。假其数定。容有不集也。非情恼者。法是非情。本无所恼。不同别众不和成恼。

  圣教。即白与羯磨也。缺不成务。或缺或剩俱不成办前事也。制僧数定。四人行说戒。五人行自恣等。是定不可减也。越度减之。成越法度也。过数。四本开说戒。今若过者盖益善。更无方便。易集则须尽界。难集理须出作。除此二缘。更无方便而开别也。

  若准下。彼以法例人。唯多益善。如单白增作白二。白二增作白四。弥善。减则不成。此乃部别不同。若四分。则法须楷定。加减不成。

  三种教。心念对首通于二界。白等三法除结界。于自然上作。外余专唯作法界也。今且通而举之。

  初是下。示通秉之处也。缘随开作者。随六念持衣等缘。皆开于上作之。

  聚下。即聚落兰若水界道行。开秉结界白二。以是草创所依故。不得说欲。以结界不许传欲。故特限之。是所行处。以开自然地作故。五人以有只差五德之义。故须结界已行之。

  初从两对。此约取欲时两人对首。未至僧中故因也。终下及后传来。是应僧法。法既依结界。欲岂容自然。故成果在僧也。

  若尔下。此难因前大界等中云。对首心念缘随开作。本是众法。要五人行舍堕故。下通别人。为僧不满故。开作众法对首。有人不许。非谓约界不合。相体。即法相体见。

  九品加小众对首。如云二大德一心念是也。或只在对首中收。则成法八般也。二合。即情非情合。如老病离衣。望人老病为情。望衣重为非情。若具方可加法通号僧者。始从一人。终乎二十七位之人。皆名僧也。以一人亦能辨心念故。

  虽四。聚落兰若道水也。

  在缘。即上四缘。九品。即上云广为九位是也。相有。缘相具足。曰有可得被事名成。反此全阙名无。被事不成曰坏。则通成坏者。如说戒僧阙者。开对首心念则成。僧满不结而说名坏。兢励。兢兢勉励也。

  日月。即黑白大小日月。及衣钵有无也。二合。望某年太岁是非情。望受具人是情。身下。即无病行道。有病当治。

  舍请。如己有两处食请。舍一处与同类。免背请提也。望作法舍。是对首故。诸界。作法自然通得。

  通三。情非情二合。二难为情者。五分云。欲安居时。先思量有难无难。无难应住。此约自妨难边。属有情也。约处所边。属非情也。净药。药非情。患为情也。持说。若就人持说。亦合情收。今约法边非情之限。

  独秉。约无人故。开作对首心念。三大界。即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界也。不许住。以场非摄僧住处故。借使王立房者。惭愧比丘剔坏之。安居篇云。若依大界安居。戒场及余小界内。不成受日。以非本要心处故。若先无大界。依伽蓝结者。若后结二界。随界受日并成。莫非所要地故。今约先已结场说。余法。余对首心念法也。如受三衣并舍等。于上作之无妨。以通作法自然故。

  约事。望说戒事。是非情也。二合。望机净是情。望应法是非情。唯是非情。约衣边说。自量属情。望衣等非情。又成二合。今约下。文自释二合义。自恣下。望自恣法边属非情。约人应法名二合。局一。上约一法事上为言也。

  通界可行。意云通界集人无者可行。有则成别。若有二人已上。当改作众法对首。四人已上。改作单白说戒。故曰改法也。

  三小不通。无难不可结三小界而作也。戒场时有。如大界内都无人。又大界中别有难者。可于戒场上作之。此非恒作之地也。

  二合。如七日药。望牒病缘是情。望药钵边属非情。白事。望比丘为情。望作事通情非情。

  不得向二。以但对首无别众过故。纵有旁人。亦不须集。边和。四人舍忏。忏主受忏。须问边三。

  如后白者。白行行法。白僧残诸行法。白入聚落法。尼白入僧寺法。此界于自然作法界。但对一人白。皆通成也。

  说恣等者。等取受僧得施法。受亡五众衣物法。

  二合。望衣罪边属非情。望能悔人属情。说恣非情者。局望戒与罪边说也。若据所被并能恣人。即又二合也。

  久废。言不可用四人和白也。以僧只正断五人为舍随故。不可自和自忍。五缘。一请忏主。二为说罪名种相。三舍罪。四诃责。五立誓。小众具六缘。加第二受忏。问边人五人已上。又加初从僧乞也。大钞云。三人二人法亦大同。既是全别。初舍衣云。众多。大德一心念。然后自陈云。舍与众多大德。舍罪中。问边人若对一人。大略可知。舍财还衣。直对而已。若论除罪。无问边人。但具五法是也。故曰随机不定。

  前境满四。意谓忏主单白为所量。可言不入。只如能忏之人。应可足数。所为未除。言能忏之人。正在所为中收。而未及除之也。纵使忏毕。尚属所为。终非僧摄通七者。三大二小并场。共成六界。四种自然为一。故成七界。不开小受者。一席作法曾无再用故也。因举便舍。即忏舍堕说戒。小界行四人法。自恣小界行五人法。若将一是所为。止是三四人法。今且甬能所为言也。

  忏兰。约中品也。轻者。即下品。事是情过者。如摩触女人身上衣。破羯磨僧。盗三钱已下僧私之物。是中品兰摄。界亦可通。通七种也。如上五。即众法对首中。

  余语。妄作异语恼僧。又唤来不来。名身触恼。故以单白制断也。形法。与剃发名形同。与出家法名法同。此皆情事也。诸僧即修道增自恣。白诤事增自恣等。结集法。如差往王舍结集法。问优波离法。优波离答法等。望法边属非情也。灭下。即灭诤非时和白。受功德衣和白。望诤与非时德衣边名非情。望比丘边名情。故曰二合。

  对人。剃发但满四人。差教授须满五人。两分。人少行众法对首。人足行自差也。非分者。然作三法。人多益善。今且望单曰三十九法。不同受戒忏残。限定十人二十作。故曰非分。

  作法。以自然地不堪秉故。四种。即聚兰道水。七界者。三种小界。并结大界法。结二同法。结一同界法。七结戒场法。故下文云。三大三小名多义一。戒场自分。故须围绕是也。差问三白。即差教授白。召□白。对众问白。唯在受戒小界中秉。不通余界上作也。余自恣差人白二。及五德和白。又说戒单白。皆上局自恣说戒二种小界上。亦不通余法界也。又三种互望。亦非通也。非无下。应先问云。说恣小界中举得罪时。为即于此小界上忏己说恣。为就别界耶。将文通之。如下云不无因举便即治出。事由后生。不在现作是也。又但发露已后。于大界上通行亦可。行钵。以场无罚钵入厨之义故。德衣。以制前坐比丘赏劳场非住处故。形法。剃发出家要和白大界僧。律文因辄度巧师儿。来问僧不知故制。白告不尔。房房语知故。场非秉处。差使差说粗罪差教授尼等。

  诸结。即结大界戒场不失衣界等。离衣。老病衣重听作法离。房。即指授造房处所。并持故房与道俗经营法也。守。差人守藏法也。差人守功德衣法。但望人为情。衣房等为非情。

  问下。谓白二五十七法中。有差自恣一法。上既云自恣要五人。今又何云就人唯四。不通五人。则成相违。答下。如此立难。盖自己不明尔。今自说。四人为能秉。五德为所差。故曰前境不定。人乃是缘。即所差人也。乃是差法中所牒缘也。斯人未可足成僧法。至后自秉白和。方得入数。故相从是五。余差下。即差人分亡人轻物法。差分卧具法等。皆是正差时。牒名入法。不入僧数。差已通入。故曰例知。非谓下。谓非谓百人千人不举行白二法。又只制五人局行单白。白二专在四人。余五人等。在制立之限外也。

  若尔下。若云所为不入数者。且如舍堕中还衣。有远行缘。即日还者。作法付彼同友。今展转还。彼得衣已。屏处付之。须作展转羯磨。其文如亡人轻物法。加云僧今持是衣与某甲比丘还某甲比丘。若尔岂非受展转羯磨人不入僧数。便成五人。何言除所为人外只用四人耶。答下。犹是四人者。意云受展转法者。即是所为之人。不入僧数。此外须自有四人。以所牒名入法故。何得又疑。

  七个白二。即结三小界大界戒场二同一同法也。重加。结竟不可于上复作也。如摄衣。谓摄衣就僧界上起故。场非秉处。若行秉者便成遥结。受日。要依本安居处故。场非安居地也。下钵。乞钵戒中折伏之法。令展转收最下钵令持。有罚钵入厨之义。场非厨故。房舍。即指授造房法。场非造处故。此皆不通场上乘也。余还衣等法可通场作。

  生善灭恶者。如受戒白四是生善也。覆藏等法是灭恶也。余二。即不通非情及二合也。

  四人。如谏破僧等。四人可为能秉。五人不通。非谓不通五人。但制五人单为别事也。唯不言五人中。只通自恣和僧一白也。若尔何故前云三白耶。答此犹顺古也。广如下文。十人。受戒中白四十人作。出罪白四二十人作。

  说恣小界。以说戒但单白。自恣通单白白二故。无白四也。事由后生。即前云非无举罪即有白忏大界通作。

  三缘。即事僧界也。四缘。加法之一种也。

  有三。忏轻吉六念说戒座上发露。自局。不须对人也。七法。即安居。说净。受药。受七日。受三衣。舍三衣。持受钵。本是对首。无人故开作心念。故曰通于对首也。四法。说戒。自恣。受僧得施。受亡五众衣物。本是众法。故曰通僧。无人开作心念。故又通对首。在文。即正解文中。

  七种。即上安居至受钵。五种。即众法对首有五。谓舍堕。说戒。自恣。受僧得施。受亡人五众衣物。望本是众法。无人开作对首。故曰通僧别也。于中舍堕不通心念。故前文云。四法通僧别是也。余下。即余二十二法。但对一人即得。若除小众。则但二十一法也。忏兰局小众。以但对首。有忏偷兰遮法。此收中品兰也。然以中品小众正对。亦只一人。至如下。释上通僧别义。

  三白。一差教授。二白召。三戒师对众问难一白。一白四者。即正受时一白三羯磨。共成白四。辨前多法方发起无作戒体。相有。谓结界须唱方相畜众要须有德。律中制未满五夏。及满五夏愚骇者。今依有德是也。不得重加。谓结已不可于上重结。

  就事。即所被事。分三。即情事非情事情非情二合也。

  口言。要口陈词令耳闻也。为前证境。即二三人为他作证明境也。又能作之人。意在通己言情。告以事缘。波须互相领解。方被事成遂。虽下。即众法对首。皆众不满故开成也。四下。以四人能秉一切羯磨故。乃三。即五人十人二十人。由事大小。故加三位。核其本体。但在四人。故曰宗归初位。故前云四人成体。加一为事。故后三僧不名本也。若减。即减四人也。

  是弱者。谓四处六相是自然地也。弱不胜众法故。唯开结界一法尔。相接。则成错涉之过也。要须中隔自然方分两界。名多义一者。如二同一同等。虽有异名。不妨同作法界也。戒场不尔。虽有中隔自然及外。有大界围绕。方可受戒。若先结大界。后结戒场。卑公云恐无所获。虽下。即场相并大界内相。空下即中隔自然也。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一

  绍兴府会稽县广孝卿苏墟里屯头村前庄西保居住清信奉  三宝弟子进勇副尉顾 宥。伏念 先妣楼氏五娘。倾亡往日。思乳哺以恩深。纯质何方。念劬劳而德重。少伸报效。须伏妙缘。特启诚心。施净财七十贯。开记一卷。永助传通三宝光辉功严。乐报 先妣。然愿蠲除五障。清净六根。万行齐修。十身圆满。次冀顾宥根尘清净。福寿增延。法界冤亲。同登妙果。

  时戊辰绍兴正月上日 谨题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二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集法缘成篇第一

  集法者。聚集一百八十四法也。虽举其法。亦总于事。事为所被。法为能被。非能无以收所。故但举法以标之。缘成者。凡作众法。必假十缘。所谓称量前事。终乎答所成法。缘具名成。缘阙名坏。今虽举成。义亦收坏下文云。已前略明缘集。已后辨缘成坏是也。篇者。戒疏云。文义集处则名为篇。篇字从作从篇。乃是简名。自汉已前本无纸笔。削用竹木兼之纨素而用图录。后汉蔡伦创造于纸用易简素。古书简册可有一章。以事编之。号为篇故。宣尼读易。事编三绝是也。第者小雅云次也。又南山僧传云。第者为居。一者为始。此既居先。故称第一。

  造(七到切)至也。文即所解羯磨正文也。科条也。释解也。分齐。分段齐限也。三分。序正流通也。西土始自亲光菩萨。此方元因道安法师。肇开三分之文。以判一家之典。今蹱前式。亦判为三。法不下。以羯磨圣法。必不孤然发起。要在假托如法之缘。方能成遂。由下。生起正宗分。八下。生起流通分也。僧私。僧收众法。私收心念等。静念离缘者。下文云。初明念法缘身而求。敬使常尔。一心系想除盖。毗赞即下文云。佛言有五种持律。由行得成立。识途邪正。晓明持犯。进止有仪。故吐言成律。非律不证。随相起行。非圣不摸。是则正法由兴方复怀远。斯大意也。末叶。末即末末之世。及所被机也。下文云。夫欲昭影裔叶住持嘉运。必依凭行摸方能光远是也。

  文散难寻者。以诸羯磨。于二十犍度中散在诸文也。临机。即临对也。受说安恣等机缘起时。人满不通作。人少不能别。作人不知此属僧作。此属别作。混然一乱也。由是故加法被事。成之与不。渺漫莫知也。纲。网上绳。摸法也。迟虑。迟滞疑虑也。

  齐降。降归也。言归在成济也。依位举数。如云单白三十九。白二五十七等是。随下。如下注云。受忏法行钵法作房法差分卧具法是也。通塞。盛行名通。如受忏法等。鲜行号塞。如王城结集法是。又随众法对首心念法中。人数应教可行名通。反此名塞。此义不一。犹纲下有网。网下有目焉。领下有裘。裘下有毛焉。此明下二句。结牒上文。归篇题中集法二字。三法。即心念对首众法也。

  然下。释注中缘通成坏等。立缘。即下称量前事等十。看作何法。然后对缘。或具或阙任时显相。如上前云。以三羯磨摄一切故。若随事者。事则无量。何止前数是也。

  三种收僧法。即单白。白二。白四。五种收别法。即但对首。众法对首。但心念。对首心念。众法心念。纵罗一切事。亦不越八种内收也。故曰一切摄尽也。

  三位。即大众。众多人。一人。

  非时。即非时和合法。和僧忏悔法。因诤。即诤事增自恣法诤灭说戒法。触恼。即身作触恼。唤来不来等。论法。即七百中论法白。作比丘论法白。余语即妄作异语恼僧白。此皆是稀行之法。今集法者。即大师自指。谓此中且通列其名。向下一一解之。及乎行用。或有或无。以在将来也。故今不一一显所被事。以对彼法以明也。

  三十中。即三十戒中有二十七戒对僧舍。余贸宝畜宝二种对俗舍。蚕绵作卧具斩坏和泥涂埵亦非对僧舍也。须白告量。即忏主单白告众。众为量其可不好者夺留。即罚入僧库。恶者转换。即展转取最下钵与之令持。

  余语。律因阐陀犯罪。余比丘问。以余事答。以过白佛。便诃已作余语白。戒疏云。口业绮者名作异语。即余语也。后作下。戒疏云。未白随作犯。告白制后犯。违制故提。

  因前下。律因阐陀作余语白后便恼僧。唤来不来等。以过白佛。诃已作触恼白。戒疏云。身业绮者。名作触恼。段前余语。合云改前触恼。恐?上写滥。

  下具显缘。剃发至对众问。如受法篇。说戒和至僧发露。如说戒篇。

  互求。更互推求也。具德。即知法具德之人。为和灭于诤也。

  说不待期。四分斗诤来久。不得说戒。今暂和合。须非时说。随何日诤灭。即曰和说。以僧具六和。戒见利身口意等。今不同见戒。则无僧义。不成和合清净僧法故。常和。寻常所行和白也。

  难事。即八难余缘也。四分云。若贼等急难不可闲缓者。五德至上座前互跪白言。今有难事。不得一说。当作羯磨。各三说。文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各各共三语自恣。白如是。便各各相对。人别三说(即说自恣词句)。故曰一时两对。难事转近。若欲再说一说。亦须单白。无非下。以此自恣不对五德。进不无由。故须作白。今众同闻。若对五德。则多少量时得自在。故不须白也。三白。广再一说。各有一白故。

  忍位。即加行中四善根人(燸顶忍世第一)。言忍者。从上顶善根后有善根生。名之为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印可四真谛理时。苦谛实苦。乃至道谛实道故。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更无退动故。待时解脱者。解脱是果中之号。俱舍颂云。阿罗汉有六。谓退至不动。即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前之五种名钝根。即从前修道位中信解所生。名为时解脱。所以颂云。前五信解生。总名时解脱。谓此五种罗汉。必待好时方得解脱。依婆娑论。有六种待时。一须好衣服。二须好饮食。三须好卧具。四须好处所。五须好说法人。六须好同学。待此六种好时。方得解脱故。故名时解脱。第六一种名利根。即从修道位中见至所生。名利根号不时解脱。谓不待好时衣服等。便得解脱。故名不时解脱。令多末钝故。在时解脱所收。故白末代便多。一夏?修。不阶圣位。须至内凡。今时浇薄。证果者稀。虽然后五百年。亦有修福持戒。何为自怠。白停。谓今臭白告僧。停罢自恣。延至八月十五日也。会正。即证圣果。只如天须菩提得好房舍等事。一尽夜修行便得圣果。今更加功一月。岂无所得十八下。四分为外界斗诤比丘来。佛令增减自恣。若已入界。当令入浴。界内比丘出界而作。若不得者。白僧言。今不得自恣。后十五日当自恣。

  十九下。有过不肯本界自恣。恐僧举过。故来此界。谓众不知。坌污清流。故听更增至后十五日也。不首。伏首也。

  名实。名实即德也。由前坐之人有功德故可受赏也。然既有五利。润济行人。又得五月。故曰多也。上下。此说头陀少欲不在受利之限也。故须一白和僧。中下同受。

  或尽下。四分中听齐冬四月竟应出。有二种舍。一持功德衣比丘出界宿。二众僧和合出。又应明恶心失舍法。文如彼明。

  增说戒者。四分为外界斗诤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于十四日来。十三日前说戒。若十五日来。十四日说。若已入界。当令入浴。界内比丘出界而说。若不得者。白僧言。今不得说。后十五日当说(此一增也)。又不去者。更增至十五。若不去强和合说。但明二度。至三必须同说。亦无三度不说法灭之文。广如大钞。如自恣亦取两增之义也。

  多不自量。恐执己迷故。难为自断。必假他也。息后。息后再起诤也。

  不诵下。只律云。受具已应诵二部毗尼。不能诵一部。又不能者。当诵五众戒(即五篇也)。四三二众如初句。不能诵二众。当诵一众及偈。今不肯诵。故作白遣之。戒下。释戒与毗尼义。谓戒是所诠行。毗尼属能诠教。今下。谓阙此行教。而居处在众也。出言无本。是不诵毗尼之过也。内行又乖。是不诵戒之过也。虽下。言此人处众施之无用也。以不解律人。是不足数故。

  上二。即戒与毗尼也。伪下。即用假伪之辨以乱正法也。

  瑕疵。玉病曰疵。叵。三苍云不可也。猗靡。美顺貌。选云后庭猗靡。或作绮靡。归负。归伏负堕也。律中佛在舍卫。比丘共诤经年难灭。以事白佛。听彼二众相对共灭。应一众中上座作白言。我等行来出入。多犯诸罪。除遮不至白衣家(此以对俗忏故)余罪。共诸长老作草覆地灭。彼一众中上座。亦如上作白已。彼此和合。罪诤俱灭。更不相问。如草掩地也。与尼受白。即僧受尼忏白。大略是同。

  王城集法者。坛经云。阿难迦叶在王城广结集。文殊师利与大菩萨在铁围山略结集。并如此土诸经所说。须待资缘者。律云。诸比丘皆作是念。我等当于何处结集论法毗尼。多饶饮食卧具无乏邪。即皆言。唯王城房舍饮食卧具众多。我等宜可共住。时迦叶即作白也。若智论云。结集时有得通者皆来集会。正选千人。彼复问曰。是时有如是等无数罗汉。何选千人。答频婆娑罗王与八万四千官属。各得道果。王来官中常饭千僧。迦叶念言。若我等常乞食者。废阙法事王舍城中常供千人。是中可住。是知行道先假外资。故须白告。

  本事者。即结集为本事也。迦叶后作白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集论法毗尼。白如是。若下。谓不作一白通告。无以显示此集之意。

  优波离者。此翻近执。即佛为太子时。亲近执侍之臣也。律是法命者。即佛法寿命也。住法图赞云。窟内立三高座。一问法人坐。一答法人坐。一抄上贝叶人坐。律云。大迦叶欲结集时。即作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问优婆离法毗尼。白如是。

  答下。波离即作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令上座大迦叶问我答。白如是。大迦叶即问言。第一波罗夷本起何处。谁先犯。乃至一切犍度调部毗尼增一。随问随答。都集为毗尼藏也。

  阿难者。具云阿难陀。此云庆喜。世尊成道夜生。净居天来白王。太子已成菩提。王闻忻喜。后宫又奏。白饭王夫人诞一太子。颜容端美。举国忻庆。因而立字。出家之后多闻第一。二十五年为佛侍者。律云。阿难是供养佛人。常随佛行。亲从世尊受所教法。故迦叶又秉单白问阿难。阿难亦秉单白。并同前四句成白。迦叶问。梵动经在何处说。僧祗陀经大因缘经天帝释问经在何处说等。阿难随问随答。集成二藏。佛法下二句。结前律藏。通下。生今结集。

  传之有本者。即一切经首唱如是我闻也。

  七百者。即律七百结集。法毗尼中云。尔时世尊般涅盘后百岁。毗舍离?阇子比丘行十事。言是清净。十事者何。一足食已不作余食法得二指抄食食。二足食已不作余法两村中间得食食。三在寺内得别众羯磨。四在界内别众羯磨已听可。五得常法言大德长老此作是已言是本未所作不检校法律也。六足食已得以酥油蜜酪和一处食。七得用共宿盐着食中食。八得饮阇楼罗酒。九得畜不截坐具。十得受金银也。伽那者。律具云那舍伽那比丘。闻毗舍离比丘行如是事。即往?阇子所。言是非法。彼即和合与作言。若离婆多作伴。便可得如法灭。初至婆呵河边。乃至三国求之。故曰遍国。后往人闻求索伴党合七百人。以断前十事也。因数下。律云。毗舍离七百阿罗汉。集论法毗尼。故名七百集法也。

  滥委。讹。三量。一圣言量。二比量。三现量。

  一切去。律云。毗舍离有长老。字一切去。是阎浮提中最上座。故言高座。时离婆多欲问此上座。即作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问一切去上座毗尼。白如是。

  上座答白者。律云。时上座一切去。即复作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令离波多问我答法毗尼。白如是。离波多问言。大德。得二指抄食不等(云云)。屏意。即传已定之意。

  计后下。上座一切去答问竟。对众行筹。审定和忍。方显众心。律中无此一白。大师据理。合须先白之大意。亦同于前四句成也。

  小房。即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故得小名。多事下。律云。佛在罗阅只。德诸比丘作私房室。旷野比丘便作大房。乞求烦多。恼乱居士。乞既难得。遂斫神树。故曰恼乱二趣也。大不依量者。不依长佛十二磔手。内广七磔手。遂过作也。制乞下。即戒本当将诸比丘指授处所是也。

  专任自由。大不制量也。但有不乞残并妨难二告耳。节度。即指授处所。律云。尔时众僧观此比丘。若可信者。即德所作。若不可信者。众僧往看。若僧不去。应遣僧中可信者看。若有妨难。不应处分是也。

  分卧具。即常住物。或因分房。亦暂分用。义亦普周。故作白二和告也。

  僧徒下。多论云。为护佛法故。向俗说罪。令于佛法无信敬心。调达。此云天热。以生时人天心惊热也。律中除僧羯磨开说方可。如调达始作破僧。结三闻达等。家家乞食。佛令作白二。差身子告白衣是也。王族。教阇王杀父为新王。自欲害佛为新佛也。示令人别知也。

  二十七。即三十中除二宝蚕绵三戒也。后文。即忏堕中一衣听离僧伽梨也。

  恒业。即三乘道业也。缘碍。律云有比丘得干痟病。粪扫衣重。不堪持行。佛言从僧三乞便作新者。当白二与之也。

  乞多下。律云。若好者应夺留置。取最下不如法者与之。便作单白。以钵次第向上座易之。持上座钵与次座。若与彼比。丘如是展转乃至下座。

  十德者。一具持戒行。二多闻。三诵二部戒本通利。四决断无疑。五善能说法。六族姓出家。七颜貌端正。八堪为尼说法劝令欢喜。九非为佛出家被三法衣而犯重法。十二十夏若过。不具斯十。皆不成差。

  见谛下。律云。佛在罗阅城。居士夫妇俱得见谛。无所爱惜。乃至身内供养既多。衣食乏尽。居士讥谦。比丘举过。佛令白二制断。后富当解。

  请法。即半月请教诫法。不同。以此三法全是尼有。比丘无也。广如尼钞所明。

  诸见。即六十二见也。恐反成难者。今方破外。若受以反归。则成破内。便成破内外道也。永障出家。律中以四月试外道也。陶冶。战国?云。范土曰陶。冶即铸冶也。庄子曰。大冶铸金。释老志曰。陶冶粗鄙。或音遥。

  六和。戒见利等也。六无遣背。故俱称和。生灵。即初受戒者。不有后法。即不通作后法事也。当座便解。恐起迷方故也。

  说戒堂。凡有二种。律中因相待疲倦。及奔驰顽极。时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随所住处人多少共集一处说戒。诸比丘不知当于何处说戒。佛言。听作说戒堂白二羯磨。白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在某处作说戒堂。白如是。羯磨准知。既云某处。则未唱方相。但标指之法。令众委知也。诸方来者。还有疲极。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随所住处若村邑境界处说戒。听结界白二羯磨。作如是结唱界方相。白云。大德僧听。如所说戒相。若僧时到僧忍听。于此住处一说戒结界。白如是。羯磨例准。须解又结。恐别移堂故。

  不失衣界。即摄衣界也。此齐摄僧界上起。为蓝狭界宽者开结。

  而心不会者。恶比丘为留难。情见有乖也。下道。非显处也。贵彼来不见故。

  互缺。如东寺有法无食。西寺有食无法。开各解本界。合结为一界。使两相济也。

  一则。即一寺也。

  全乖僧体者。利非和也。六和既缺。是乖僧体。非是结界。此是唱和法也。不必各解合结。

  心乱坏神下。是狂痴貌。据下。圣开狂病故不犯。约下或忆或来。似招世疑也。虽下。谓虽在当界。不妨作法得乞僧。须待彼乞法方为解也。

  须法者。须行自恣法也。恐僧分散有罪难忏故。又一夏盟要。有瑕可举。今若不作后会诚。既不下。说结小界小界自恣法。

  分僧物。分四方僧物也。若无法束八现前。后来之僧难约奔得羯磨声者。方得分也。

  赏赡病。即看病有功具德。方赏分亡人物。大同上分僧物法也。

  僧物须重。以通四方僧受用故。不可轻也。理须和定结指一处。商可。商度可不。

  相倚不收。互相倚恃不肯收举也。故定差一人以为主掌。则物有所绾也。若有盗损。望护主结是也。

  难活。以贫人取活为难。舍少财入此衣功德。胜如须弥大衣聚施也。坚固。五利非速朽也。明了论又翻为坚实。能感多衣无败坏也。古翻为赏善罚恶衣。赏前安居人。后安居人不得也。亦名功德衣。以僧同受此衣。便招五利功德也。故曰为功非少。非德不持者。十诵云。守衣人具不爱等五德。谓知得受不得受了了分明。又明了论疏云。于初结安居时。欲受迦絺那衣。悉须白僧。我欲受衣。僧观此人。不多缘事不。好失衣不。此人从来不贪聚财物。有慈悲心。好行惠施者。僧即许可。若不尔者。不须许之。不出界。四分持功德衣比丘。出界宿即舍。故须五月不出。为僧守之。

  付衣者。初秉差法已。彼从座起。礼僧足。在上座前互跪合掌。当作羯磨持衣与之。缘兆云。僧持此衣与比丘某甲。此比丘当持此衣为僧受。作功德衣。于此住处持。和拟。谓先差时。僧已和合拟付也。

  解纷下。律因质多居士。先供养善法比丘。后请身子别办食味。善法不忍。乃讥言。所办甚好。唯少胡麻滓(以居士父压油为业)。彼闻不乐。居士得宿命通。及观善法昔为乌鸡子。乃喻云。昔有商人采宝。得雌雄二鸡归国。雄被狸食。雌者在后。乌来覆之生子。子作声时。父说偈曰。此儿非我有。野父聚落母(野父为乌。聚落母为鸡)。共合生儿子。非乌复非鸡。若欲学父声。复是鸡所生。若欲学母鸣。其父复是乌。学乌作鸡鸣。学鸡作乌声。乌鸡两兼学。是二俱不成。善法因斯不往。佛令作此法遮彼不去。律差阿难。具八法。送被治人。至彼求忏。若未受。应安眼见不闻处。令遥求忏。使人自向居士求忏。若又未受。应令比丘自求忏。又不受者。应令作覆钵羯磨。如下自明。八德者。一多闻。二能善说。三说已自解。四能解人意。五受人语。六能忆持。七无阙失。八解善恶言。

  行筹。即多人□灭也。律云。应差比丘行舍罗。行有三种。一者显露。二者覆藏。三者耳语。若上座标首智人和尚阇梨。住如法地。应显露行。若住非法。应作下二法行。若非法语人多。应作乱起去。故曰三种。五种者。律云。有五非法捉筹。若不解断事。若无问意。若无善比丘。非若法。若别众。有五如法受筹(反上句是)。

  绝貌者。此女容貌超绝。可倾国宝也。贼人于中涂拟图谋路而得之。故开遣信受也。本法。在尼中受也。

  遥作法。但尼僧遥秉法被之。以尼无治僧之理。耻悔。即所被比丘。后时愧耻心悔者。尼方秉法解之。却行敬礼。

  治房。五百论中。破而不治犯提。律中若有俗人能治破房者。白二与之。

  久故。即久故故即旧。厝。置也。停止者。四分。营事比丘作房成。庄严香熏。所须具足。与房住九十日。十诵云。治坏房者六年与住。作新房者十二年住。僧只。先是僧房破坏。更易户向。二三年随工夫多少。羯磨与住。若空房不住住。治事者与一时住。若床几枕褥垢腻破。更染浣补治者。亦一时住。

  覆钵。律云白衣有八法。应与作覆钵。骂谤比丘。作损减。无利益。作无住所。斗乱比丘。在比丘前毁佛法僧。是为八也。

  告覆钵家。令彼家知众僧为作羯磨遥被也。

  老病下。释开捉杖之理也。如儒礼八十杖于朝。今我教年小捉者。理容长慢。

  多不具文。即羯磨文更有。如前云若随事者。事则无量。何止前数是也。

  邪五法者。提婆告三闻达言。我今有五法。亦是头陀胜法。少欲知足乐出离者。所谓尽形乞食。着粪扫衣露坐。不食酥盐。不食鱼肉。我今持此五法。教诸比丘足令信乐。此即五邪破四知足。故曰替正四依。

  破主。即调达。伴。即三闻达及五百助破也。戒疏云。众僧作法谏主之时。四伴影响助成破。僧寻设谏。拒而不受。故曰助破。晓喻。喻合作谏也。

  摈谤者。即污家摈谤。律云。佛在舍卫。阿湿婆等。?连聚落行恶行污象。比丘举过。令舍利弗等往彼摈举。当作法时。谤僧言。有同犯者不驱。而独驱我。言僧有恚怖痴也。六人者。戒疏云。六人同犯。二人逃走。身不现前。不得治摈。相似有怖。二人逆路改过伏从。无罪可治。相似有爱。故曰来去两乖。二人见在非走非忏。僧为作摈。相似有恚。故曰二人不悔。令反前意。非僧有怖有爱有恚。依法举治。何痴之有。若不谏谕。无由自晓。是故谏彼表内无瑕。故曰无私涉也。

  中人下。反显中人已下不可以语上也。戒疏云。夫人之性。非生知义无独善。要须善反。互相近导。方能离过修善。有出道之益。而令阐陀迷心造罪。不肯见过。得他如法劝谕。理宜从顺。反乃倚傍圣人。恃己陵物。便言我是佛法根本。正应教诸大德。何用大德教我也。由是制谏。

  恶邪法。律云。佛在舍卫。阿梨吒恶见生。言我知佛说行淫欲不障道。比丘谏谕。而犹不舍。白佛。问自言已。令僧白四谏之。

  谏摈沙弥。佛在舍卫。?难陀二沙弥共行不净。自谓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比丘举过。佛令白四设谏。若不舍者应摈。理谏。正理也。如戒本云。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等是也。

  随举比丘尼者。尼律云。佛在拘睒弥瞿师罗园中。阐陀比丘。僧为作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顺从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时有比丘尼名慰次。往返承事。诸尼□言。阐陀僧为举。汝莫顺从。慰次答言。此是我兄。今不供养。更待何时。少欲尼诃已白佛因制。违三者。即违三谏不舍者。是比丘尼犯波罗夷。

  九下。尼律云。佛在舍卫。有二比丘尼。一名苏摩。二名婆頞夷。常相亲近住共作。恶声流布。共相覆罪。诸尼呵已白佛。佛听僧与诃谏白四羯磨。令别住也。违谏者犯残。

  十下。尼律云。佛在舍卫。苏摩婆頞夷为僧诃谏已。六群尼等教言。汝等共我。亦见余比丘尼共住。乃至覆罪。众僧恚故教言汝别住。作如是言。汝等莫别住。当共住。是比丘尼谏时不舍者犯残。然下。淮南子曰。墨翟见染丝而悲。为其可以黄可以黑。言人性之亦尔也。朱紫。朱喻善。紫喻恶。论语云恶紫之夺朱。孔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今若纵之。使善恶一混。则令邪正不分也。是以须谏。

  十一下。尼律云。佛在舍卫。六群尼趣一小事嗔恚不喜。便作是语。我舍佛法僧。不独有沙门释子。更有余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乃至白佛因制。三谏不舍犯残。

  十二下。尼律云。佛在拘睒弥。有尼名黑。喜斗诤不善忆持。后遂瞋恚作是言。僧有爱恚怖痴。是比丘尼三谏时。坚持不舍故犯残。又律下单提中。自有发四诤戒。则不因谏而犯。此既言谏。则可通收上戒。

  十三下。尼律云。佛在舍卫。时有比丘尼。亲近居士共住。作不随顺行。诸尼设谏呵责不受。因制。居士子者。彼戒经云。若比丘尼亲近居士儿共住等。比丘尼三谏不舍犯提。

  式叉。具云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不别得戒。先以立志。六法练心为受缘也。四分。十八童女应二岁学戒。又云。少年曾嫁十岁者与六法。萨婆多。年十二得受具者。为夫家所使。任忍众苦。加猒本事。下诵六法者练心也。试看大戒受缘。二年者练身也。可知有胎无。应立离闻处着见处。白四受法。后召来与说六法名字。乃至答言能持如常说。十五僧尼受法者。僧即大僧。尼即尼众。僧无本法。尼有本法。古人遂立二部羯磨也。今以文相大同。故不别出。

  学悔。僧只云。若犯罪者。啼哭不欲离袈裟。深乐佛法者。令与学悔羯磨。永障一生者。言此生不能证圣果也。故大钞云。断头之喻。望不阶圣果为言是也。又母论云。但此一生不得超生离死。然障不入地狱。素下。四分云。若比丘及尼。犯波罗夷已。都无覆藏。令如法忏悔。诸师废立互有是非。今括其接诱。理无滞结。但使覆与不覆。临乞时都无覆者。尽形学悔。恕。以心度物曰恕。乞法。律中应教言。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犯淫波罗夷。无覆藏。今从僧乞波罗夷戒。愿僧与我波罗夷戒。慈慜故。三乞已。方与羯磨。佛言。与波罗夷戒已。当行随顺。夺三十五事。略同僧纲中。唯加不得众中诵律。无能诵者听。

  诃责。明了论中。比丘心高。不敬计他轻慢大众。为作怖畏羯磨。犹是诃责异名。与法并解法。略如大钞僧纲中。戒下。出过多种。今且举倒说四事。谓破戒者。破前三聚。破见者。谓六十二见。破威仪者。下四聚等。破正命者。谓非法乞求邪利活命。则有五邪四邪也。中表。中即内。表即外。难显净秽也。随从。亦夺三十五事。若顺从者。待彼三乞。僧方解之。乞词亦如僧纲。其行法中威仪坐处。准僧残中下行坐也。若有一人三人。随名牒用。不得至四。

  摈出。如随戒中污家恶行倒乱佛法。污他俗人善净之心。以非为是。故须遣出本处。折伏治之。使世俗识非达正。无复疑惑。此之过罪人多有之。恃须禁断。若论治法随顺及以解辞。略同上法。然初摈中。牒其过已离此住处为异。律本委具。若随顺乞解。不得辄来。当在界外遣信来请。难革。革改也。

  依止者。涅盘云置羯磨。谓安置有德之所。义亦同也。沉浮。沉即是犯。浮即是持。大钞云。与依止已亲近知法律人。学知毗尼。明达持犯者。当为解之。

  遮不至者。大钞云。须僧作法遮断不许使离。遣谢白衣故。讥弄。即善法讥质多之言是也。调喜。即自己调柔檀越复喜也。大钞云。若俗人欢喜。即为解之。已上四种。但坏其行。心犹有信。律足僧数。应羯磨法。而是被治不可诃举等。

  等四。等取仪命二种。此亦倒说四事也。且下。源谓根源。母取发生也。若不信善恶二因。感苦乐两果。邪见在坏。障于学路。或由不达教。或知而故犯。僧问何不见犯。答云不见举。弃众表者。僧即遮举。与作不见举治之。为欲折伏从道。且弃众外。不同僧事。后若下。四分云。三举人令在有比丘处行之。若无比丘处。不得为解。

  罪从下。谓罪无定性。从缘而生。既生则能招集将来有漏苦果。理应悔除。应本清净。今下。不揆下器。辄言罪福性空。故不肯忏也。大师云。今学大乘语人。心来涉道。行连大少二乘。口说无罪无忏。淫欲是道。身亦行恶。随己即是。违己为非。并合此治。后下。僧只云。被三举人。心意调柔。白僧我心调柔。愿僧为我舍法。白已却行而退。众主比丘。当量义可不。然后乞解收归足数。

  恶见者。大钞云。欲实障道言不障。邪心决彻。名之为见。见心遣理。目之为恶。亦于戒见四法倒说不信。须僧举弃永不仕用。随顺无违。方乃解之。此三羯磨名为三举。信行俱坏。弃在众外。不足僧数。过状深重。不可摄济。故制极法。律简此色同于犯重。乃至死时。所有资产入同举僧。赏功能故。涅盘云。为谤法者。作是降伏羯磨。又示诸恶行有果报故。朽坏遗弃。乃同无用之材尔。

  次重。即僧残。知而下。谓识知犯相而故藏之。随下。始从一夜乃至百夜等。皆随覆日长短。以行覆藏法也。半坏者。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若然则简异初篇断头名全坏也。行法。即行覆藏时夺行法也。若行覆满。则夺行亦满。今未满而犯。当从初日再行。如行百夜覆藏。今至五十夜已再犯者。则前五十夜已失。理须从初日再行。使满百夜也。行六夜摩那埵亦尔。故大钞云。若二法中重犯者。各坏二法皆重。与本日治之。此法合在摩那埵后出。今取覆藏本日治二法。俱是有无不足。故在六夜前列。若六夜出罪。其必定行。故钞云。若覆与前法不覆与后法。俱同出罪是也。意喜。亦翻悦众。意随顺僧教。咸怀欢喜。枝条。即方便并覆藏罪也。二十。论云若二十清净比丘。出僧残罪。则我法不灭。减则不成。

  清人被谤者。律云。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坊卧具恶请处。起瞋谤言。有爱恚怖痴。遂以淫事诬谤。亲于众中。佛问虚实。彼言我从来乃至梦中不淫。况于觉悟。比丘以事诘问。六群便言沓婆清净无如是事。佛言。沓婆无着人。不故犯戒。应白四羯磨与忆念法也。不痴者。律云。难提比丘得痴狂病。行来出入不顺威仪。多犯众罪。比丘诘问。便言痴时造罪。病差不作。以事白佛。佛言应白四与不痴羯磨。证知病时造过。差后不为。应僧清净得足僧数。黠(胡八切)慧也。言慧性明白时不曾犯也。罪处所者。律云。象力释子。善能论议。得外道切问。前后相违。僧中亦尔。比丘以事白佛。佛言。僧应与白四羯磨。治取本罪。夺三十五事。勘劾。劾谓推穷罪也。不无者。含注戒本云。若状首本罪者。应白四羯磨如法为解。有云觅罪相意同。

  多位下。即互作别作及通学也。问难。既为尼受戒。故须先问遮难。教授。即差教授尼法。正作是僧。今望差被尼边为言。律云。若已差应教授舍教授。彼此有缘也。别住下。此僧为尼作三法也。次下。本律与十诵。尼为僧作三法也。谓不礼不共语不敬畏问讯。此三羯磨。不须现前自言。结集诸白。即差往王城结集等诸白。诸谏残。即谏习近住。劝习近住等法。同戒。除互无外。余淫盗等戒是也。事义下。虽曰戒。于中或轻重不同。或对境差别。如是事义。不可分辨令尽也。

  三四。如自恣满四。只作对首。无别可彰者。言无余别义可以彰召也。三语。即彼此三说也。

  说恣下。以通界集人不满。方开对首三人。四分灭诤中。小众者二三人也。持说。即持衣说净。前人默证便成。安居。如前证问言依谁持律者有疑当往问是也。诸忏。即忏主呵责等。入聚。即非时入聚。明了论疏云。我为如是缘须至某处。白大德知。答言听者。是名白法。又如作余食法。彼云此是我残。汝取食之。斯皆对证人有言告示也。说恣清净。即彼此各陈三说。言某甲清净等。隐显。隐则默证。显则语证。虽然并属对首一位斟酌也。

  二三而已。此亦略举。按本钞中。忏偷兰提舍尼等。皆出四分。持说。即受持三衣。并说药等。当部文无故。大钞序云。当部阙文。取外引用。仍自注云。即用十诵持衣加药之类。诸部。如舍三衣出僧只。受钵及舍出十诵等是。

  三语。归依佛法僧。即名三语受具。后便止之者。下疏云。以成道初。用三语法。八年制断。今兴羯磨。

  俗戒。即三归发五八戒亦名羯磨。对俗境。即对彼俗人境。授五戒既名羯磨。例今对首岂不名羯磨。故知名义齐矣。

  有三者。一者二人。二者众法对首。三者小众对首。合众多人。即合小众。在众在众法对首中收。

  事局中下。如持衣说药等。不下。简去僧秉。告下正显。但对首舍忏。即四人已下。

  忏舍堕。但问边人也。说恣。皆展转三语。不可秉白及只差五德也。两被下。彼此得成名两被。互与一人名单对。

  时须。即时所要行者。文多广显。指诸部律文也。今此且总其名。

  六相。以衣有三。受舍各对成六。当下。即当受之时。但随分三衣。牒名八法。其余词句。法且无别。若下。暗斥古人。若言受舍各分于六相者。今受舍百一衣物应分说者。必来加害。应作念言。如失火烧舍。但自救身。焉知他事。此则不告亦许不犯。已上俱出本律。

  总夺诸务。即夺三十五事。总而行之。别缘。即生善别缘。如应受戒事是也。事止续行故。故曰还须白行。白入聚落。即非时有缘。当白已入。已上白行出十诵。白诸行出五分。白入聚出只律。通白。僧只云。尼凡入僧寺。当在门屋下。先白比丘当筹量。若尼贤善。自又无事。着衣服具者听入。反此不听。比丘入尼寺亦尔。尼请教授。四分白二差一人已。口差二三人为伴。往僧寺中。至所嘱人所。曲身低头合掌云。某寺尼众和合礼比丘僧足。求请教授尼人。三说。此之二种。上出僧只。后出四分。余食法中。能中有三。一是比丘。二先足食。除不正及不足。三身康和。除病。对法亦三。丰时除俭。二所对是比丘。三未足食者。食体亦三。一时食及清净。多论不净食不成遮。二新净食。非病人残。三不覆藏食。自作三法。一自言现前。应从净人受已。共未足比丘互跪云。大德。我足食已。知是看是。作余食法二授与前人。三舒手相及处。彼作三法。多相义既不尔。例上三衣受舍。但可分两。受三衣出十诵。舍出僧只。受舍钵出十诵。受尼师坛。准见论。不合说净。义加受舍文也。舍长下。下根畜长说净。上根但三衣。中根百一万事。万或作百。以应上百一故。大钞云。随身所者各得畜一。自外一切尽是长财。事钞即释离衣中云。三衣五衣得波逸提。余衣突吉罗。非谓畜长之衣。此乃百一供身服者。佛令受持。违受故结吉。又三衣是制。通上中下。违故得重。百一衣助身。开于中品。违受故轻。舍请。如一日有两处请。听舍一请与他。重戒即夷。佛言。若有比丘。不乐梵行。听舍戒还家。复欲出家。于佛法中修梵行者。应度出家。故曰通往反也。请依止。初受戒已。依止有德咨承法训也。上三出四分。十二三四亦出当律。三药。即非时七日尽形药也。此是义加受法。七日出十诵。僧欲。即说欲法。可诃。即四提舍尼。悔法偷兰。此下品兰也。未及良缘。即此处小明律人行忏及人数不满等。三根。见闻疑也。期必欲犯。不唯隐他。自亦欲作。故彼闻向一比丘说。便上有危知他性强我若一彼受为食。二口云我止汝取食之。三度与他。此三五种。并出律文。

  溢位。即上标中言二十八。及今注解中。却有三十一。疏中不解白僧残诸行法。故言三十。中二。即尼白入。及尼诸教授二法。局尼所行。不通僧也。所以标与列不同。

  口和问边。即忏主无白和之义。但得口问边人。若单对一人。亦无问边之义。三语。律云若三人。各说言。大德一心念。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三说)。若二人。相向彼此。如上三说。四人已下。当尽界集。不得受欲。四人相对。一人别说云。诸大德一心。今日众僧自恣。我比丘某甲清净(三说)。不可差人。即只差五德也。受僧施。即非时僧得施。道俗。以施主通七众故。极量。尽一化僧来者。皆得分也。以俱为解脱出家故。局三。若满四人。准母论直作分衣羯磨。若三人者。彼此相语云。二大德忆念。此物应属我等。余二人亦如是三说。亡僧衣。毗尼母云。四人共住。一人死。三人应展转。文同上也。如下。即分衣法中。若据大钞。众法对首中指云。同前众法。

  心念。但有四法。无舍堕一种。彼云。四分说戒自恣。外部受僧得施及亡人衣(十诵有受施僧只受亡衣)。

  义加。犹言约义开加三位也。时须。时所要行者。非下。言广张更有也。具如前辨。

  恐下。恐云法是心念故不名对首。对首故不名心念。又一向局定。不分三位之别。故为张之。使带本受称。不失自名。

  但者。专独之称。恒须。如晨朝六念。日日须作。若假他证召之。则数数故劳扰。故开独秉。令自行成。

  法本下二句。推本为言。然下。示开作心念。托处。即安居。所资。收说净。受日。即受七日法。济道俗者。如安居?修是济道也。受日出界为檀越。是济俗也。衣。即受三衣。文略受钵。药。即七日尽形。独住。如兰若无比丘对首。皆开作心念也。而下。结归本法。故曰对首。又带初位心念之名。故言对首心念。

  正法。即说戒等。财。如受僧得施。受亡五众物是也。法。如说恣是也。余法。但心念等法。本宗。即众法。大钞云。本是僧秉。亦界无人。故开心念。故曰众法心念。

  轻吉。责心一说悔也。房衣下。如毗尼母中。钝根总作一念。利根比丘口口作念。着衣着着作念。入房入入作念。不二食出腹中。念除诸盖。如云防心显过不过三毒。又对施篇云。然衣食房药四事供养。能施舍悭。受施除贫。此则能所俱净。生福广利。若彼此随情纵逸任性者。则俱堕负处。圣贤同非计是对首。据理于清净比丘边发露。今为护众。说戒恐成喧乱。故开心念。两设。但心念及对首。

  所待。以身是有待之形也。若不济之。法身慧命无以存托故开。如下各如本法明之。

  有三。心念对首众法。开成八种。所摄一百八十四法。故曰毛目往分。各有部类。若乱纶者。便成相扰。自陷陷他。可不慎欤。故律云。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以灭正法。当随顺文句。勿令增减违法毗尼。当如是学。

  具缘下。初约成法具缘中辨成败。次约羯磨如非中辨成败。

  又二。即秉法人与缘具。如上。即定僧体中云。四人作务通秉众法。以体成僧故也。又云四人成体。加一为事。故后三僧不名本也。皆约下。如前云但四人僧本是僧体。余之三僧随事淳溥。故随分耳。僧体加一得遂前事。房五人憎事情难发。倍五加十号十人僧。心轻罪重。倍十加人号二十人僧。

  上已明之。即四人成体。但下。四人为本。作一切法。只为事情大小故加之。如只差五德。四作无由。今下。对二十人僧以收众事。摄之既备。故收一切法耳。

  过弥成胜者。言人过转胜也。此过下。言何但说过二十。而不言过四五十人耶。将若上下答通。

  或是下。约头数少。相乖。四仪相乖别也。睡下。即睡眠入定愦闹乱语。由本无心同秉法故。隔障。词同覆障。而别隔者不成同相。三根。见闻疑也。若分明委练。前则失也。大钞问云。犯边罪等十八人。及尼中四人。为自言故不足。为体不足。答解者多途。今言此等体既非僧。若僧同知故不足。必不知者成足。而性不足。性即体性。此亦约知故不足。昔人以体不合故不足。即将破戒和尚在十人之外。此非正解。何者。若不知犯。则不得辄用他部。以四分制十人僧。若知他犯。羯磨则不得牒。以实非比丘。

  且下。此之十门。且约今师。总被一切羯磨废立。古师或具九缘。如结界无与欲。又如受日差遣无有乞词等。今家并须立之。如下云。结界无欲立缘显之。受差无乞岂不须告。告即等八陈情也。又如称量前事。诸家则废。今师立之是也。

  衡斗。衡即秤横木也。黍絫。轻重仪云。衡分在初。黍絫居首。量之所起主抄在初。孙子算经。秤之所起于黍。黍者食之黍也。十黍为絫(颜师古云作来戈切)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又量之所起起于粟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十合为升。乃至十斛为钟。今谓衡起黍絫。斗分圭合。盖称量不失其所。今亦然也。

  法通能所者。羯磨属法能被。说恣亦法。非羯磨而不成。即属所被。如下引证。互通者。如举众犯罪。律开通秉单白。共作忏悔。提罪已降皆灭。故曰诸忏单白等。法约事下。约有本作物。非也。以诸法名通。随事召法。法名是通。又岂可约地处不名法摄。如白二加结处。即名大界戒场等。就人。即约能秉人也。如律。指律灭诤中文。故自引云三法现前等。言三法者。律云三种现前。法毗尼人也。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是。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是。云何人现前。言议往反是。既不言僧。则合僧归人通所也。五法。即法毗尼人僧界也。云何僧现前。应来者来。应与欲者与欲。得诃人不诃者是。云何界现前。唱羯磨。若别人对首心念三种现前即得。若四人五人已上僧法。若作羯磨。必须五法现前。以羯磨所起必作法界故。则知五法现前。人与僧别通能也。

  具德。如差敬尼。须具十德。差受自恣人。自恣人须具两种五德等。受日。先观彼是如法缘者可加之。舍衣。观彼是畜用失方者可舍。制造失方者不可舍等。须几成僧。合用多少僧作此法事。又须明律藏识达网缘成败。清净应法预僧数。方可覆下。加覆钵羯磨者。须是彼怀信。方可加之。五八。即受五戒八戒。亦观其机器。先受不曾破等。所谓五戒中破一重。受八戒不得等是。

  事现在前。即所被一百八十四事。或事如可加法。及此不可。故文云非法则息。八种。即但心念乃至白四。行藏。应教可作名行。反此名藏。达下。利害。

  七阶。即七聚各有阶降也。疑即犹预不决。迷即本不学。知律据学教迷心不犯。不学之人迷教须结。理须分辨。不可一概与法。事等晨昏。言分辨明暗如昼夜也。观其犯事。亦当如此。不可无犯加药。有病不治。则成持犯相乱也。同篇合忏为多。各犯别忏为少。不可委曲罔冒也。

  人法物。人法如上。物者。如赏看病人六物。观德有无。随事牒赏等。重轻。又如犯长物尺六八寸。得提名重。减则犯吉名轻。又初一日得衣名前。次下九日名后。衣物散落各舍离多。既成束通舍名合。同篇合忏。异聚别忏。方便为因。根本为果。又因不可与果同忏。如此诸事。未可事至便施。当先一一穷考研核。得其实者。方可加法。则称量无失。

  具下。具则人法事俱起。单则别起。合则两具。故作法随有差别也。

  稊稗。尔雅蕛(音啼)苵(徒结切)郭璞似稗(傍卦切)布地生。秽草也。又云稗草似谷也。或下。随诸羯磨有义则通。反此则塞。何止此也。

  非净不预。律云有犯者不得闻戒。亦不得问犯者说等。望此则是约人。然下。以说戒自恣之法。僧别同遵也。专在者。在法收也。

  但下。释事也。非情即界也。人兴据理属人也。和僧唱相本属法也。今总斯两缘皆为结界。故望正为边属事也。

  前后难准者。或事在前。法人居后。如前结界界毕行说戒受戒等。或但三分。如结界经久后方行受说。岂非起之不定。故三分也。

  有下。此约一事上。自具三种量。衣是非者。如布为是。又绢离煞者乎。亦名是也。罗绮纱縠等非也。并条数长短染色。皆属事也。相解。互解已言也。如中边人加法不成。不一。如六念及座上发露众罪。是望境非一也。心生口言。要须口说令耳闻之方成。非但心念而得成就。

  本缘。如受戒缘。非缘界缘。若有乖差。法不成就。何得混三种俱陈。即界界即事也。人病衣重。此举作法离衣羯磨中牒。必湏具也。不具不成。故成合也。如是语。此多人语法。如前行舍罗白是也。全筹。简破筹。语属人也。筹属事也。此亦二合。七缘。三单三双一合也。

  异篇别法。不可将提与吉忏等。同下。同或作当。即同是一提。而种相虽别。同皆一忏名合。各忏名离。于理无妨。故曰皆得。

  臧否。臧善成也。否不就也。

  徒取至法式来。释文据。次从即如至成准释义来。且初僧事者。即羯磨也。难事恶比丘留难也。

  居宗。宗本也。此羯磨。即结界一法。如下引例。如上。即通局相摄。

  奖务。奖成也。务事也。言不能奖助法事尔。金石二物者。钟磬本此方乐器也。金作钟。石作磬礼云折如磬。随鸣者。本与铜铁。凡可鸣者皆得作尔。唯除添毒树。击鼓诫兵。周礼曰以薣(音坟)鼓鼓军。是法也。有本作世字非也。周易云鼓之以雷霆。则其所像也。礼记曰伊耆氏蒉桴土鼓。盖其始也。七相。即量影。破竹作声。作烟。吹呗。打鼓。打犍杂。打地。若唱诸大德布萨时到。今文声色可摄七种。又唱令局收后一。

  下位。即沙弥。钞云使旧住沙弥净人打是也。具道。即大比丘。二人。沙弥净人。

  微稠。即虚揩十下也。轨度图经云。量时约众粗习先模。执杵定心虚揩十下。稀着者。从十一下去。其声渐稀渐着也。直至三十七下。待此声绝。别打一下名一通。集声闻众。又挝一下名二通。集缘觉众。复击一下名第三通。集菩萨众。故曰加三捶也。图经云。莫不三通为节用集三乘。至于律制成述三通。即三下也。故云结三通义也。

  有定不定者。假人熏修有胜劣。即能迁业于后世或后后世受或不受等。必定者。业报俱定。虽至圣位亦不免之。有缘便止。如付法藏传中。罽腻吒王以大煞害故。死入千头鱼中。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如是因缘。遣信白令长打。使我苦息。遇善。即钟声打者发愿。如智兴律师事是。又王先于马鸣处忏悔为因。今闻钟脱苦是缘。此皆因缘相感威仪经。即三千威仪。汉安世高译二卷。彼第二云。揵稚有五事。一常会。二旦食。三昼饭。四收盘。五无常。复有七法。一县官。二火。三水。四贼。五会沙弥。六会优婆塞。七呼私儿(以上合十二时)。于中打有多少。如常会大击二十下。旦食八下。乃至会沙弥三下。会优婆塞二下。呼私儿一下。彼经下文复有三十二十十下五下法。避烦不引。

  乱伦。伦理也。言紊乱常理也。盗僧只。即盗众物也。分异。不成和同相也。

  知钟者。言使人鸣钟时。作知是看是也。元下。凡作知净语是。自不得作。故以净语代之。今既通自作教他。何须此语。故知用者谬矣。人畜。对者情上。论人则如云打比丘者提。打下众者告。欲心打女人僧残。畜则如云道人行杀牛羊。罪重而戒轻。不得杖拟畜生等。非情者。如打故衣者提。或椎打刀刺伤地者随。故上云其事极多。咸有。戒文中既有打字。亦可改之作知净而为之耶。并以下二句。申知净之意也。别有所为。即有生长者故得用可。如令人打草木花果等故须用。此亦对外道俗流执有生长义。若许自坏生被讥谤。故特遮之。故下。出击撞檛打义。盖随此方呼召。一相以翻也。文似不次。念于击撞钟鼓下。着之。将并下二句。却于声发下安之。义方贯尔。巨大也。忌畏也。言为事虽是小。而为学者之大畏忌。儒云无择言。今若有用者。是有择去之言。

  丧我之方略者。若乖异则各执我人。今制同界和集。是亡丧我人法道也。

  余界。即摄食。后当广说。即诸界结解中。

  诃人。即恶比丘。如后。即下结小界中。

  二处。一在界内。二在限外。作对首心念。界内通作诸法。但除余解界结界。不得妄秉。咸有制约等者。若作说恣二界。亦须通集。若作余法。则二界各集。

  无内。以众僧丛坐。内无余地。下得言无内可集。若身外既有自然地。何不同前无场大界有外可集。答下。谓元制小界。正遮恶比丘也。虽有不集。不妨成法。不同大界。非法恶人故说无场。

  有两集。有场四处集也。如界外作对首加药。界内作受日羯磨。中隔对首持衣。戒场体中行受戒法。四处各集。四法各成。并不相碍。若作说恣。必要尽集大界体中说恣。以是众同之本故。理须四处集来。必私逃叛远出亦犯。见相便求。见有一人等。便须求集。多有句数。本律说戒犍度云。时有一住处。说戒日客比丘来。见旧住比丘在戒场上。见而不求。便作羯磨。诸比丘白佛。佛言成羯磨说戒有罪(一句)。若见为便求。求已不唤。成羯磨说戒有罪(二句)。若见已求。求已唤。成羯磨说戒无罪(三句)。闻疑亦如是(同上三句)。又有住处。说戒日。旧比丘见客比丘在戒场上三句。并闻疑三句。并同上。

  落漠。渺漫貌。必本非法。必若究本。结法不成。则令后法不就。后缘。即受戒忏罪等。岂非冒滥使后法不成乎。以后法缘从前界起故。此言下。谓此言甚易解尔。恐临时人情固执。卒难改革。故使通集以验成不。

  问下。意谓大界中说戒自恣四处集来。如向已陈。今坛上有四集之理不。两集。即说恣也。亦须四处集来。两或作四。难开。如下云说恣云衣。此三本制大界难开戒场是也。

  诸律。即僧祗下诵等。如列。如注诸列者是。各解。即注中别解四种是也。

  约僧。即人不可分别也。约处。即处不可分别也。僧祗下。证处不可分。七树为量。总计七树之相合得。六间七弓。一弓五肘。一肘尺八。计六间即六十三步。谓六尺为步。一间得十步半。六间即六十三步也。相去。即东西二众相去中间。有七树之量。则不犯别。

  错算。古谓七树而有七间。是错算也。衣界。即离衣界。要八树为量。诸师算之成七间尔。今例七树。止有六间明矣。

  各有势分。合初树与第七树。两头枝叶势分。各有半间。可共成一间。是亦成七。于义善成。斯之下。指上诸非。岂不是我执情爱。致使穿虚凿空。以符自见。且僧只律中。有人问佛种树法。佛答弓七种一树。波离续来。问集僧量。便以七树答之。是知假以树相示人。何处实有种树等相。

  皆半折之。即彼此二众各面。有三十一步半。是随分自然者。有人者。但令异界自然在我。自然界外无错涉之过。并成法事。今行事之家。恐有别众。但为深防。故于方面各半倍之。实而言之。各半减是(已上如文)。余之自然。即道行水界等。半约。如有难兰。若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此亦二众相望也。若半减之。可例上作。令为深防。故半倍之。

  行迹到处。此谓古人准彼律。自然外。更加大小便行来处。弃粪扫处等。皆是势分所收。空有。空即兰若。有即聚落。此乃自分盗相。且不干集僧之事。何得引彼证此。

  今下。若可分别自依篱墙等集。只为不周。故约步限。何得更取行来处。则成远近通漫。

  若无僧坊。即一聚中。先未有便坊及结界处也。今若结者。要齐聚落界尽集也。纵彼。即十诵下齐行来处。此制分齐通摄。恐妨界内作法故。若四分聚落界。但取院相。必下。大师准彼意。亦有不约势分内集。以云约篱堑集故。

  兰若。亦云阿练若。即闲静处。

  诸部。即僧只十诵等。皆云僧界尽一狗卢舍。而互说大少之量不定。如僧只即二千丘。弓长五肘。十诵即五百弓。弓长四肘。乃名同而量别矣。鞞。尔推曰小鼓谓之应。纂要曰。应鼓曰鞞鼓。亦曰??鼓(转音胤。亦曰田击鼓。以引大鼓鼓。胤者引也。言先也。文见三礼图)。鼓(苻分反)大鼓曰鼓。长八尺也。皆是下。出大小所以。亦由智论说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皆谓中边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斯可例知。杂宝藏。此经是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八卷。以彼第二云拘卢舍。注云秦言五里。大钞云相传用此为定。

  有难。为恶比丘来作留难也。故开兰若集僧界校异前五里。通计下。即七个二十八肘。七个二十成百四十肘。又余七个八肘成五十六肘。每肘长尺八。十肘成丈八尺。六尺为步。十肘得三步。百肘三十步。又九十肘得二十七步。共成五十七步。更余六肘在。成一丈八寸。将六尺为步。添前成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彼文。即善见。各行。谓各行法事互不相障也。故下。结归有难。

  萨婆多者。此引彼别众食戒文。广如会正所引。部别有由者。言有因由也。以婆论为能解之论。虽不定量。而所解十诵。却立其量也。故次引十诵显之。六百步。计二里也。

  不妨内法。言不妨掷水砂内比丘集作法也。此论。指善见。以上引云。水中不得结作法界。故今解之。今则下。今师出可结意也。除无船桥。反显有者亦得。以来去无障故。下云水难不恒。卒增障集。既无津度。结不成也。如下。指结界中。

  六相。即上四处中。聚落兰若各分出二。故成六也。方面。所向方隔也。彼此各收。即彼之六相。在我六相限量之外。各集各结。各作别法。理可通成。反此错涉。便成别众。集结不成。故须善视时缘。不可滥妄委托也。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二

  绍兴府会稽县广孝乡苏墟里屯头村前庄西保居住正信奉
三宝考女弟子陈氏  一娘伏为
亡考奄终仁寿已舍浮生。痛思鞠养情深生成义重。欲伸报谢必仗胜缘。遂发志诚。抽施净财七十千足。开此律宗记文一卷。助广流通。光荣佛祖。所鸠妙秘。式荐去程
先考陈大郎伏。愿罪山倾倒。业海干枯。顿超九界之身。速证一乘之果。然后河沙品汇法界冤亲。俱藉良因齐登彼岸。

  时戊辰绍兴正月上日 谨题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三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义分两相者。即和合与别众也。又疏中劝勉成业复为二也。或上下。如说戒篇云。若有一方众生。纲维从众者。每至说时。小食上应告僧云。今说戒目十方贤圣所共同遵。并愿众僧同时集会。或上座亲自房房按行。以时劝勉。或有病者。告云可得一礼觐否。脱就后世。知复闻乎。三业通僧者。身和到众。口和说欲。意和同忍。此则通成僧体。能成办所作业务。总上两义。但归和合一种。反和便成别众。故下引证成上二义。三别。四分云。应来者不来。是身口心俱不集。二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身心不集。三现前得诃人诃。谓心口不集。

  尼等四人。即大尼式叉沙弥尼。十三难。即遣尼贼破黄五逆非畜二。三举。不见不忏恶邪不舍举。二灭。已灭摈应灭摈。重病。简轻者。痴騃。收三狂人并聋哑之类。此等或本非是僧。或中途被罚形差病报缘碍等。故不应集也。

  非欲缘。若有犯戒事。非缘而与欲者。由事非故不合不成。堪欲缘。律云佛法僧塔者病人六事是缘。僧只等律守房等缘并开。令若有缘而不开与欲。即是教意太急。复成过分限约。今若许送心达僧。则教宽济物。僧私两成。欲即心者。欲是希欲之心也。

  不合诃者。即诃责摈出三举等人。义无证正他事。具下。即律云应诃者不诃。又云舍利弗见僧如法羯磨。而心不同。应作默然。是如法也。非相。指下七非相中明。

  有人下。古不立上三业入为僧体。但是顺成僧义。然非无此一致。今师要以合三和相。以四人等僧共成其体。相体如法。方显和别之理。识相要。须识和别等相也。合下。正破古。若不会合三和之相。而从四僧体说者。则应法之是。不应之非。终不可以明谏。岂下。意云岂只是此三和而入四僧体内。便成作法。苟或别有不足数者。可亦得为僧位所收。有此滥故是不可也。一说戒。言同一说戒也。二和。即约事辨和。约法辨和也。一位。即和合一位。

  第四门。即指上弘法人中。第四广显是非文也。前亦指此云。如后门中不足数说。此则前后互指也。

  出一。即下释云。未受具者非成满者。一得满不诃。二不满应诃。三不满不诃。四得满得诃。

  所下。言所以有满不满义者。数定。即四人五人等。非法。如以十三难三举二减等人足数也。

  唯二。即初得满不诃。及第四得满得诃。中间两位既曰不得满。何须引之。莫不下是释。合法。犹言应法也。亦可下别解。从初即得满故。次以不满交络句法。互相显示已。方可离隔不满之人。是不应法。由四分中诃责等四人。应一切羯磨。但为僧治。故不得诃。即体虽犯法。得成足数。

  不毁本信者。言此人信心未坏也。夺德用。即夺三十五事中七五。夺其证正佗事是也。

  欲受大戒者。此约利根知法非者。又舍戒再来。素亦知法故。有非者。亦开诃也。

  三十二人。即注中从比丘尼。下至罪人是也。并十诵等人。如下疏文随解。

  不用他部。言不用十诵僧只等不足人是。唯执四分。不能取外引用也。

  今下。言律中但通列其数。余不出者。欲使后人准例而知文。律无定结人数。盖欲含摄多人不足之相耳。二十八下。今师谓此数是出四分律。疏家于大律中合集以成始。下文云。岂唯如旧但二十八。且如四分。瞻波中但有六人。所为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别住戒场上。六人余者非无此义。故舍戒中。有颠狂哑中边死人自语前眠人自语前人不解。并不成舍。谓不足数故。今取他部明文。证成不足。如何冰执不取十诵等文耶。若有下反语。意云若许狂睡等人得足数者。舍戒应成。且舍戒还家作恶。对舍尚不成。反显今作善法。如何令狂痴等人可得足数。故须下。要广大观览诸部也。

  报别。男女报别。收尼诸不足相游辞耳。

  又解下。是今师义。相有僧用。三根未彰。四仪无别也。故下引证。既云先言。即是自言也。反显不自言是理开足数。律论下。如四分云。当以肉眼知他持犯。又犯戒和尚田不知故得成法事。又虽言竟。无人知者亦成僧用。萨婆多云。以有天眼者不说人恶。乃至若听以天眼耳者。得净秽者。人谁无过。但有大小。无往不见。若开说者。则妨乱事多故不听言。如钞。指足数篇。文中下。受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等人。由自陈故非足僧用。与彼。即下诵古。谓通生善灭恶皆得足数。

  局二篇悔。唯自行忏残四位时。不可足他忏僧残也。余请忏罪。理开足数。

  开余忏主。犹言开作余忏悔主也。不了。不言但应生善不应灭恶故。预加。厕预加秉也。差结。秉差教授法。结界等生善法者。皆开足数。事钞云。覆藏等不足。僧残等羯磨不妨应余法事是也。清过。言不能清他人过也。非罪羯磨。即受戒等。非是忏罪法也。始终。初八为始。作毕号终。皆得在数。故曰无妨。

  互下。言上七人互不相足。

  约远近者。六夜竟是远。将出罪是近。但约远近。分此二位。坏分者。非不也。言本日治是全坏也。如行覆百夜。今行将满。忽再犯者。前行多夜全坏也。若不再犯。于覆藏中。随不自行。但失一宿。故名分坏。由此以分。故于覆藏中。别开重犯本日治一位也。用此例上六夜。并将出罪。亦有少异。故得分耳。

  又伽论者。彼第七卷具云。别住人摈比丘成摈。唯除受戒羯磨(以是发彼一生大事故也)。余羯磨尽得作(已上正文)。今引彼文。既许作摈法。约此四分言不足者。僧残四位法耳。余法亦可通成。上通。即向引有罪人不合解罪。则灭罪羯磨不可预也。反此非灭罪法者并开作也。

  愦闹。心乱曰愦。前比丘。即所为人。具二。聋而复哑也。以大德僧听不忍者说。既阙二能。故不足也。

  六群。以多犯众过。又乱诰愦闹。无心缘法故。及下。佛审问前六群言不委。因而立制。与罪。即不应告。或无知提。闻声。若闻大诘声者。得成法事。

  此与下。似问辞。意云白衣一种。与前边罪等人有何异故。而重流出此一种。来。流出义也。如云戒经中来是也。前下。似答语。加法参差。即正受时。秉法有错脱等。致令前人戒体不起。仍存本名。号曰白衣。故大钞云。十诵白衣。谓本受戒不得者。

  有下立非。今下正破。大钞云。亦有受复难缘。须着俗服者。亦应同法。由本是僧。即知作法之时。穷问界内俗人之中。颇有曾受具戒不舍者否。要答无者方无别众。五大色。青黄赤白黑。既听在数。反验通成。

  重病人。由心昏沉。不乐无情缘法。两不成舍。即互对不成舍戒也。以言语不相领解故。必后知语。二通相足。痴钝人。不知言义者。

  和忍要和□忍可。解意。即文下义意。即世。犹近世也。渺同河汉。庄子曰。大而无当。往而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疏云。恢弘而无的当。一往而陈梗概。曾无反覆可寻。闻之惊怖。犹如大上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今斥愚者。不分羯磨成败是非。亦犹此也。

  缘入非违。如急诵故细缘不分。或瞥尔起心。缘于他境。是名非法乖违也。能所者。且如受戒羯磨中。大德僧听。僧今授谁诸长老忍等。皆属能秉僧也。沙弥某甲等。属所为人也。彼我。犹言彼此也。如召沙弥入云彼。正受时云此。又彼属所为能为也。今若不分。皆属迷也。或约下二句。反前二句。由约文谨诵故。非不辨文相能所。由深练自他故。非不识彼我。虽然由于羯磨增加减略。乖于正务。文牒事法。恭错讹滥。当时同秉不解诃住。此又成迷。或文下。反上句。虽文句乃明。事法不滥。只由人有背别之缘。是之与非。通皆忍默。又是迷也。界境。今所作法要结界地。而不辨先结是非界分边近也。

  观下。观即观察。五迷。即下四法也。初一迷总明法事人处四法。二下别明可见彻少也。若能观察五迷明四法。少可弘通羯磨足数所收。故曰仅涉僧伦也。仅。近也。随法。若随所作羯磨法明非。非相之多。如云雾之拥结也。若非博观诸部。通练是非者。故曰余复何论。约下。如前观察五迷四法通心情。亦可粗为弘法人也。余下。如七非中广辨也。

  堂下。如三人说戒。以送欲人在数也。大钞云。与欲之人。心同身乖。二下。谓同一覆处而别有隔者。不成同相。三下。具云半覆半露等。此下。准大钞。更有义加露地而隔者。今文阙。

  一行有三者。如以行为头。历住坐卧三也。乃至以卧为头。历行住坐三。三四成十二句也。今且从四仪。单作成四句。并前与欲等五成九也。行等等住坐卧也。说戒下。以人多不闻。故开立说。教授师入众。召沙弥入。以为僧所使故立。病者坐立不便。在众开卧。亦成面向僧。是相顺之义。开制。言开中复有制也。

  我往。即六群。

  二十八。古人但据当律为言。已上结前义。必下生后。广如事钞。彼更有不解之人。是不足摄。又上言不解人等是也。

  四句。即是别众非足数等。通列。即第三位所列人也。是非。持戒名是。犯戒号非。但下。如隐没人不妨体净。但为缘差。

  等二人。等取应与欲者不与欲来。在等字中收。隐没。以在井窨同属陆地故成别。又不足数。离见闻亦尔。七人。即行覆。本日治。摩那埵。将出罪。并十诵行覆竟本日竟。六夜竟。共七人也。通局者。通于生善。不通灭恶。故云局也。四别。即半覆半露中闻隔障等。

  两位。即是足非别。身厕下释足数。口下释别众。

  四人。尼至沙弥尼也。报别。即尼中三人。十三难中黄门非畜是。法乖。即贼住二破是。行违。二灭三举是。治重。边罪污尼是。体下释非别。诸人。即睡等十二人。虽在众中释非别。不成业释非足。静虑即禅定。二缘。由聋者不能听。哑者不能说是。乖羯磨中听说二义也。两能。即说听也。委界外地。即委坠在地也。若不委地。须从根断。故曰内外俱别。非二摄。非足非别也。

  体通。道如作房受日。俗如出家剃发学家覆钵等相。具四仪同也。非具。如诸治罚法不可坐也。前加法。前人作法被己也。自作白者。戒师忏主和白也。皆身在众中。而威仪不同。是非别非足。若下。释上俗也。以无义得收为足别人也。

  同上。即同前第三句。亦别众亦足数。所谓得诃者诃等是也。

  初句。即是别众非足数非不足数也。若据别住等。体净故是足数人也。今以缘故非二种。即非足非别也斯法。谓边罪法及摈法等。报殊。男女不同也。法隔。三举七行法也。心差。睡眠等人。相转。如比丘上树仪相转也。必能下。反上诸句也。皆为清净应法。是足非别也。

  反上可知者。即反上离见闻处也。

  语傍人。文有四释。初中语谓得诃人。越己。己即所为人。为僧所量也。余人。即能弃僧制。合证正者。居所为外也。又下次释。约外来人。望正秉僧。故得傍名。三中即比座望诃得为傍人。第四扶于初义。似倒。以注中据律云语傍人故。召令语默故。谁诸长老忍是默。不忍者说是语。

  从初下。将经注。分对可见。如门所列者。即初门中制意释名辨体。

  形居世累者。为世之累也。通允。尔雅云允信也。制下。众僧作法。制身到众。口能诃默。今既有缘。故开送心。大钞云。设若有缘不开心集。则机教莫同。将何济拔。彼我齐举者。彼则众法得成。我则弘缘又办。钞云彼此俱办。文意同尔。举亦成办义也。

  希须者。希谓希望。须谓应须。以希望僧作。己有缘碍。应须送己之心。以违清众也。如下。举五欲中二种。此五为世人之所欲也。今秉圣法。为比丘所欲耳。详集。详而后集也。如下。似济渡复得船筏也。事违。为事缘于众法互有违反也。致心。致送诣也。大钞云。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今送心达僧。知无违背。

  从法者。即心法也。如杂心者。彼问曰。云何心法等聚。答曰。想欲及触慧。念思与解脱。亿定及与受。此说心等聚。彼论自解云。想者于境界取像貌。欲者于缘欲受也。余如彼论第二卷心行品中解。身色。如五分病人不能口说。听现身相。与清净欲。声相。如律云。若言我说欲。若言与我说欲。若云为我说欲是也。单僧下。即受戒舍忏等。僧须我和。我不必须。佛不正制故。互须。即僧私同须也。有罪。即别众作法。远出。纵出界外。亦须结犯。

  制开。立制开说之本也。

  不成是别者。言非缘故纵说亦不成。又不免犯别众也。僧事。指众僧作法事也。无心下。指送欲者无至诚崇尚心也。妄语。大钞云。无病不净言净。不欲言欲。令他传此妄语僧而说。随僧多少一一人边。三波逸提。所传之人知而为告。一一三罪。恶业不轻。何为自怠。有五。即中佛事。至看病事。大钞准不与欲戒。更有塔事成六。下文衣缘。即六群作衣说欲。虽非正制。以当时僧受行之。故亦开也。僧下引证。

  以欲下辩制也。谓自然地弱。不可秉众法羯磨也。众法既不可作。欲法亦不可传。唯除下辨开。唯结界一法。自然地上开秉。然于欲法则不开之。如上。即法起托处中云。结界一法非作法界。由是草创所依开此居宗也。又下文云。云何界现前。作羯磨唱制限者是也。若结下。谓结界若开欲者。终不谙委界畔也。

  即下。望上二门。得第三名也。

  四略。指注中前四种。一广。指后广说一种也。又略者对重病。广者对轻病。疏言广通轻重者。此有轻中之重也。故大钞云。前四唯重病。后广说者健病俱用。得成。大师云。律文如此。而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方得成就。若违心不同而现相者。虽取不成。终为别众。

  前既非法者。目说欲比丘也。能所者。谐能持欲。所与欲。若俱乖法律者。亦须更与余能受欲者。如持欲人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人等。文云皆不成与欲。当更与余者欲。二途。初制时集清净。非时集与欲。后因非时说戒。而得传欲来。妨僧法事佛令合传。大钞云。并须双牒。由文正制。不同僧祗。犹行废教。

  不正出文者。谓说戒犍度云。若广说欲成与欲。不出其辞。转欲。谓受欲已。更忽缘碍。欲转与他。毗尼母云。得齐七反说。辞云大德一心念。某甲比丘。受某甲比丘欲清净。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今但比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是约义比度也。故大钞云义设是也。

  心本。心收与欲。本收清净。由清净者以戒为本故。

  人语。梁武帝撰出要律仪中牒事也。如忘下。如传欲者。忘记前人名类者。但云我与众多比丘说欲。

  简非法事。以僧事非。故不须与欲也。如和僧作媒嫁等事是。本为事者。随僧中所作一百三十四事而与欲也。及初传为此事。后为彼事起。不应前欲。若复往取。则有停碍僧务。今但以如法僧事之言。可以通应一切羯磨也。

  时集。即半月说戒。制有时限也。余既不局。故曰非时。应僧体者。即六和中意和也。假用。即前云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还以四人阴本为体。今谓阴本无七支之过。则成清义。

  三一之言。即三说一说之言也。自明者。四分云。三说成者。即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若但一说成者。皆无结略之文。众多下。取例也。如律中我与众多欲。若受欲人睡入定。若忘若不故作。如是者成。例今一说。岂不成乎。必准下纵也。言必欲依被部。亦住情也。以四下。夺也。言四分无之制三说故。事钞云。准白二羯磨说净等法。依文直成。不须云云取他外部。

  姓四姓。相谓相貌。名即名号。类约流类。多据众人。少但一人。大钞引律中。若不记姓名。当说相貌。犹不记者。当言我与众多比丘说欲等。如断下。既言诸人。亦是通混。律乃开成。一界四处者。彼云一界内四人一时受具者。得四处展转与欲。不同下。若五分。要与欲人少。见集人多。取心而已者。言彼众多既俱有心。今虽不忆。验知得成。以彼本有送欲心故。必下。若待欲人能明记者。不可言众多人也。如五分云。令至如法僧中。为我称名字说及捉筹。若不如是。一一皆不成。又僧只明文。令在上座前称名字说。意亦可见。四分云。应更相捡校。知有来不来者。此言弥显。

  受时。约未离病者所也。中道。离已未到僧中也。至僧。持欲到众也。

  房内。即受时。二十八。即注中命过至离见闻二十八人也。

  而僧犹用前欲者。此约到僧中说也。若房内及至中道命过。可说言非欲到也。若在下。再简上到借中成不。有下。此师约若未说付僧。持欲人命过。则不成。若说付僧。僧自任持。故言成也。如忘等例。律中持至僧中。忘为说欲既成。例今已到僧中。不说命过亦应成也。以俱是到僧中故。或下。斥第二解。若然取初说为正。非数对彼舍不成也。例今持亦不成。

  非本欲者。人抵说欲为应本界作法。不犯背别之过。今若应外非本欲意。余房者。昔解云。受欲已在寺内。余房行者失欲。此非解也。一同。说戒法及自恣法中两处。列命过等七缘。前后六种俱同。唯有此一有异。说戒中云余道行。自恣中云出界外。今师会之。是语别理同。当知余处行即是出界外。以此证知。寺内余房行者。此解为谬。

  言还俗。自言我舍道还家也。作此言时。欲法早失。本心。即再责本所起心也。

  释李。李即此方道士。老子内传曰。太上老君。姓李氏。名耳。字伯阳。释老志曰。其为教也。蠲去邪黑。澡雪心神。积行立功。累德增善。乃有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此亦与西竺外道仿佛耳。

  五法者。律云调达执五法。尽形乞食。着粪扫衣。常受露坐。不食酥盐及鱼肉也。戒疏云。乞食粪衣露地似佛四依。故为相似语。然本不同。四依开制托缘。此三调达说必尽形。后二妄语。调云酥盐味重。鱼肉损生。故立断二。见殊戒等者。谓戒虽同等。而见解有殊者。亦不可持欲入彼。以六和中见和阙故。各说。各说戒各秉法俱成。故坛经云。释尊一代。僧具六和。一见不和。两不足数。

  疑前下。谓出界外故失。此戒场在内往应非失。而不知场有中隔。与外无殊。故往亦失。

  宿受欲。如后夜受欲羯磨。明相故失欲也。

  问下。意云此律宿欲不成者。若明相未了。羯磨已竟。而说戒自恣未竟。得经明否。答下。言能被所被俱不可。以夜分侵明而作。僧下引证。减众各作。即减众界外自恣。以此校准。故知宿欲不被所为事也。

  非数。言不足数义已显也。故非持欲之人。五分云。自说罪人不名持欲。反成即成。十诵取欲清净人。始取时。若取竟。自言白衣沙弥非比丘。乃至十三难。皆非清净。欲不成。不到僧所。虽复下。谓虽复自言已至作法睛。同座之僧。先不同闻彼之自言。既乃不知。故复通取为得成不。佛下似释。既曰三根无滥。今不知故。是三根阙也。亦可得成。故大钞云。此等体既非僧。若僧同知。故不足数。必不知者成。又云若虽言竟。无人知者亦成僧用。例今亦尔。

  三处。房内中道僧所也。与者即有缘比丘。望伴。如二人同往。一人取他欲已。至于中道作不送意。望离此同伴见闻名失。有下立难。今下正通。不问有伴无伴。若无伴者。望至中道作不送意。离此不送意处见闻亦失。故曰离生念处也。

  非弘赡者。言上但以见闻对三处辨失。不以见闻说下四种。乃非弘广博赡之士也。隐没。如持他欲或在彼房。或至中道等入井窨也。倒出。即持欲到僧中已复出也。隔障。与僧不同一障覆坐也。远坐。露地申手不相及覆处太远坐。不见面不闻声也。初受。即在房内。具兼四失。即隐没至远坐也。

  同坐。即同一席中。又须取比座也。大钞云。见闻失者。通望比座展转离也。如下。律中若众大声小。不闻说戒。令作转轮高座立上说之。又僧只八万人自恣。何得闻羯磨者声。此则见而不闻也。又如多人说戒。何由并得见作法者面。此则闻而不见也。彼既互离得足数。此亦互离成持欲。三种羯磨。即单白白二白四。虽檐前后并露地等。但使展转不相离皆成。

  如僧只下。彼谓同障覆而别隔者不成同相。或露地而隔者亦成失欲。又是别众。如下。皆证闻而不见也。自别岂成者。谓自是别众。岂成持欲。

  一寻。即八尺。据理亦可闻也。今须约一寻外闹乱。不闻众中声者。方应见而不闻白也。

  空有互与。如僧在地。持欲在空是也。

  不成受具。盖不足数也。足既不成。持欲岂就。

  文云下。牒注。上据房中二十八缘。今中道僧中亦尔。亦须德人持欲者。此自持欲人也。若据说付僧已。是僧任持。今若说竟。言我是十三难人。前所传者亦不成就。故须在德人与僧共持也。

  自言下。谓上须德人。不尔成非者。如自言我是十三难人则可尔。且如余道行戒场上神足在空隐没等人。并是戒具之者。岂是体乖德不具也。答下。言此等人。戒虽具足。慧解且昏。既持他欲。只合在界。今或出界升空入井往别部众等。是不明辨法律。虽复有行。而识等同于梦。各解昏人也。故制取余明法之人也。持欲应僧说戒羯磨圆具之教。岂下。显上戒具解昏。不能济于神用。要必行解兼具常伦足别。必约体净秉法传欲。乃拣智能。故曰用人不同也。

  形生。即二形生恣。谓上二十八人中。何不尽列耶。

  有三。上中下也。常忆。即下品常忆来人。此成持欲。若中品或忆或来。上品不忆不来。持欲非就。故曰计余不成。有滥此二。故不出也。

  有下。此斥上不劳异说有滥所以。但是律中略不出耳。如下。若云狂者有滥。何以不足数中却出狂人。以常忆常来下品是足数。中品开以法被。上品定不足。此亦有滥。何为出之。验之前说义非。律下。自申正义。谓律中前后出有具略。如不足数者。瞻波中但出六人。至舍戒中出颠狂等。但通括前后。成不足位。今亦可同。要须通括取之。又复应知。狂既不足数。持欲岂能成。例之可解。

  相通。互相通会也。以下。若不该明。则自他成别众。羯磨又不成。周行。言周备具引诸部行用。方为优胜耳如不足数者。即覆处隔障半露中间障半覆半露申手不相及。若一切露地坐申手不相及。据上所列。和与欲人成五。故言等也。若约大钞中。义加露地隔障者。亦成五也。能所。即能说所受二俱非法。审下。若僧审知前持说人在界外。则僧法自成。以二界各别故。七下。谓受他欲已。持出界故成失欲。是受者非。反令说者欲不到众。有皆别过。又僧若不知持出。可言法成。若知者亦须再取。不尔别众。四分文云。应更捡校知有来不来者。义可者也。自出界。有缘说欲已。己身在界方成。出则成失。后复回来。僧法未了。岂非入界是别。此非僧过。故法得成。以先欲。言以仗先曾与欲故。前缘久废。即前欲缘已废也。久可作已。十下。此约说付僧了后。因难惊起。但得一人往。即可任持前欲。后再集作法。不用重取。彼律下。释注中等字。或事仪同。或世希有。故不出也。

  三人。即行覆藏竟。本日治竟。六夜竟。四下。以本律覆藏法中。亦云行覆藏等不足数。岂合持他欲也。

  四人。大尼式叉沙弥尼。以非同类故。狂下。此约无心持欲故。倒出。约无心传故。若有心者。虽出亦开。

  专局。唯取四分也。同苦。能与所受及僧所为并皆不成。故云自他同苦。翻种苦业。本为生善灭恶。今非法别众。故被事不成。则使多人反流生死。故曰不利。

  反则。即不自言也。同他部。即十诵五分。不了。谓四分不云自言及持欲足数成不云义。理非二摄。非持欲非足数也。

  不犯。如睡定人。非心过故。若不去放逸。须犯告罗。别住。波利婆沙人也。得戒沙弥。即得十界者。以下。统断上二人也。二但要比丘对比丘方成。

  异宗所废者。于彼虽为所废。于今却为所兴。如是至七。将一人欲。次第付七也。大钞引毗尼母云。得斋七反是也。

  不得笼通。要牒彼名也。如大钞云。我某甲比丘。受某甲比丘欲清净等。又移受字在上除与字。文又巧也第四门。即持欲应缘门。后义。望初持为后。后显杂相。指下注文属第五杂相分别门。非第四门。分科至文当见。

  空设。虽传不成。是空设也。更成愚罪。言更得愚痴波逸提罪。

  我受下。释上兼两义也。

  求听。求僧听许举罪也。

  准此下。上言谁应说故。我某甲清净文略。今据大钞云。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四分无文。此大师比转欲出词也。

  别缘。随行人所修大小等定名利也。迷忘颠狂等病发举而起。身已到众。非心故违。故开成也。故大钞云。若睡入定等。并谓在僧中。若在中道。并名不到。无入舍受。以无作不送意入舍受。须得吉罗。以睡眠属无记。无记属三受中舍受也。

  后法。即随作羯磨事。对前索欲名后。作所为。即不以欲缘作羯磨中事也。故大钞云。不以欲缘为羯磨事也。相成。假自他和合行相以成也。

  小罪。即吉罗。开中。即开缘中。

  就下。且律文病者。有轻重病相。广略与欲。今何不欲仄令僧就彼者何耶。病下是释。多种。即有轻中之重。重中之轻。重中之重。堪相对晤。即重中之轻。是重。即重中之重。故不说有别开就彼也。五分下。亦是重中之轻。恐增动故。听说欲也。

  若下。若是重病。律自开别。何须举至僧中就彼耶。答下。此人虽虚羸微弱。不妨神识明爽。故有别众。若又神之昧。则理自开别。

  表和。彼以和应僧也。法济。僧以法济病也。相连下。僧与病者相接连不及。方开移出界外作。

  草?下。两众皆舒手伏地掩泥。牙相忏悔。准此草?之式。病者在众仰伏坐卧开成。但背面是别。在于众内又是足也。必下。四仪堪与僧同也。今故不同。仄就开位并成于别。非心隔有持欲心也。

  事遮。有命梵等难事遮障也。

  若准下。例上亦可有命梵等难。来讣不及。虽在房中。彼僧法应成。亦非心隔故。若四分不开。故大钞云。必界内有难。不往僧所。僧又不知羯磨成不。文云。有比丘无想作法不成。若五分母论开成也。若出不来。即出外不来。并难遮不至也。四分无文。即无有难在房法成之文也。有作无想。即界内有比丘作无比丘也。更无下。谓除上与欲舆主就彼出界作外。更无方便得开别众也。引此二段文重简止。若遮不至。俱得清净之说也。前下。指上逢难外来。非心隔是开。不失欲也。此有难在房。虽非心隔。不开别众。两缘下。不失欲与别众。是两缘异也。未可同以非心隔故不犯。名一例也。

  问下。意谓说欲为三宝事。今事毕僧作法未散。不往僧所。法成以不。治之。但治不往之吉。不言别众也。得罪得成。自已得罪。众法得成。如下引例。病止法存。病虽止住。而被法尚存。以未秉解法故。若僧作法。其法自成。不犯别也。不同下。应先难云。若尔受日何以事休法谢。将疏释之谓受日出界牒事入羯磨故。所以前事若止。其法则失。理数宜然若此也。欲本下。说欲辞中不称事故。事止法存。僧为又别故也。通意下说欲不牒事缘应僧。但云如法。但知通涂大意故事休。不往无别僧中作法又成。故曰两无违也。义下。?释上文言应往不往治之之句也。

  互跪。即同坐义隔也。

  二人。即教授师说戒师也。僧使。教授师也。僧闻也彼义。若犯重罪人贼住。诈作比丘。本白衣时破戒人等。若先言有是过。作羯磨不成。若不言者一切成。就前三句。律有四句。一问云汝知和尚破戒否。二问汝知不合从此人受戒否。三问汝知从此人受戒不得不。次第皆答不知。佛言得戒。故曰前三句也。第四句佛问云。汝知和尚破戒不。知不合从此人受戒不。又知受戒不得不。答知。佛言不得戒。欲法。即下第七门中。别住下。出今义也。大钞引古曰。昔云同一界不尽集。今谓界外比丘滥将八数。非谓眼见在界外。以界分不知冥然在外作法不成。故云不足。此二。指上别住并戒场也。言俱是异界。两列不足。有何意耶。由下出所以。谓上别住是外界。今戒场在内。应可足场外大界僧数。然下。申正理。空地。即中隔自然。既分两界。岂将戒场上僧足大界僧法事耶。神足。言得神足通者。或身处空中。众僧在地作法。不可将空中人作足数。毗尼母亦云。空中无分齐故。与陆地别也。分限。分局限齐也。入地。僧在地上作法。比丘地中井窨内也。大钞云。井窨之类是别非足。窖窨(上音教下音荫)地窟穴也。非现。示上隐没义。离见闻。僧只中谓同?处离见闻也。有多。或云取离说戒师。或云取离羯磨者见闻。今但比座展转相离见面闻声处。即是是不足。如欲法者。下云受欲已不作送意。互离见闻势分未越。故未成失。例今亦然。所为下。以正作羯磨为此人故。为僧所量。又乃牒名入法。故云安得成数。又下别明受戒。和尚前乞畜众。正是所为。牒名八法。后正和受。又属能秉僧。和尚为得戒根本故。佛专制诃足俱成。除此之外。余所为人无诃足之理。故云余不合语也。根本未拔。即未与出罪故也。坏众义备。以初二两篇有坏众义。今既未拔根本。故坏众之义犹在。故云义备。是两不合。坏众未拔。是两不合入僧数也。四羯磨。即上诃责等四。此与上复何异。前足此不合足耶。小犯。如僧纳云。破威仪者。下四聚等。又云然此治罚不必大罪。但令圣所制学。愚暗自缠。皆得加罚。文云若不知不见五犯聚。谓波罗夷乃至吉罗。与作诃责是也。以此义证。既通小罪。故前四开足数。次死邻断头故也。众法皆通说戒师也。如前。即五分中皆说戒羯磨坐卧等是别众。僧只中行作羯磨坐则别众。四仪互作十二种人是也。四分下。即六群往说戒所不坐。佛言非法。

  不必下。律中默坐不呵。亦名和合。故之下。即舍利弗见僧如法羯磨。而心不同。应作默。是如法也。相乖心顺者。谓同一界住相中有乖。虽曰心顺。是名别众。七百下。彼云在寺内得别众羯磨(此跋阇妄执十事之一也)。离婆多言不应尔。问言在何处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萨犍度中制。疏言后听可。准是?阇子义。又须下。是离婆多义。

  两开。一为僧使。二为僧闻。被治下。大钞云。僧坐中听有立者。除被治人。以是所为作羯磨者。不足僧数。被谏亦尔。极三。立治但容主三人。又治是违情。恼处重故。若至四者。四即成众。容有不和坏众义也。大钞云。于治举所为。不得至四。名非法也。谏下。如一法谏五百伊党是也。大钞云。若谏喻和诤。得加多少。莫不用情求和。不虑破僧别众也。下情。即乞受乞忏者。仰上下。即众僧。非具下。若不具处跪等仪。则成倨傲之相。理须互跪僧前。无容与僧同坐也。

  两缘。即僧私两缘。则四。谓私各有二也。故注文云。私事亦二是也。一违。治罚是也。二顺。即乞受是也。众常制。即半月说戒是也。四下。治道即治罚比丘。治俗覆钵羯磨是也。五下。制僧即四分方僧物法。结二同界等是。制别受日法是也。六下。即试外道法。前文云。外道我倒未忘。匆尔发心归投大法。乃至性既未调。恐仄成难。且为沙弥四月同住。前四。即上云通列则四。今六种不出前所收。岂多为是。即上云有分为六。然虽有六。合亦成四。大师意在前解。

  地既无法者。是自然也。今欲行僧事。要须先结方相。初缘。即十缘中第一称量前事。如前文云。结界摄衣净地库藏等为事故作。然下。若望正唱相是。今第八正陈本意所摄。故注云坚标唱相也。则知竖标亦属初缘。但相连而言也。

  无欲。言结界既不许欲。何须第七欲清净一缘耶。答下。谓虽不许传欲。亦须知故。不尔受欲而结令界不成。故今结时问云。结界不许传欲。尽标尽相僧集不初量。即初称量前事也。竖在第三。此中十缘据具足论。若据正行事时竖标。正在第三位收。以竖标讫方说集僧故。可例前者。由问第七方至第八。

  在第四。谓作相集僧后。理须行筹故。宜居第四。劫转第四。集僧约界居第五。谓行筹数僧后。方辨界内有集不集等。故说戒篇正说仪中有十门。第四鸣钟集僧。第五明供具。谓摘花香水盘檠钵贮等。第六明虽那行事唱大沙门入等。以彼次第验之可解。

  道俗。道如诃责摈出等。俗如?钵法也。尼如谏随举比丘尼法。谏习近住法是也。能所。被情非相顺。故曰违情。知法智人。即具德举罪人也。大钞云。谓僧中德人举告僧是也。

  僧法。以行筹告集。理在僧作。今何言私事耶。折伏。如诃责等。邪疑。如恶邪不舍等。求解。律云应来僧中从僧乞解等。望此为私也。

  事或有无。如受日法无乞辞。受戒法有乞也。又此科为僧差等亦无乞也。然律文顺情事。多有乞者。一下。谓事唯假僧。僧不假自。故必须乞。二下。谓假于己。故无乞也。如差分卧具。教授尼等。白告。如论法毗尼白等。自量。如舍堕中忏主和白等。此白即是从僧乞故。不须更乞也。

  若辄下。释不定所以也。谓若自加乞。或僧和不和。前事成不。即是不定。所为乃僧。如差受自恣人和白即是为僧。文中列别。即是牒五德名入法。是别牒僧。如说戒白云众僧说戒。大鉴明也。

  详集。安详会也。集意。今之所集意作何法也。故举而问之。

  四法。一差教授出问难。二教授白召。三对众问难。四正受白四。既行法别。故须重重问也。虽然俱为成受戒一事。又是通也。如下答中四句辨之。通一者。虽云法别。及问但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于诸羯磨上。皆通此一问也。故下云止是一言。以言下。如问差教授出时。且非问教授白召。为待前缘而起。大事不叠生。必假对待生故。纵下。纵有事含通别。及问但是一也此事。即治举等私事也。二法。即说戒自恣。是众所同遵。故不敢散。

  多事。如三十舍堕随事不同。律许同篇合忏故。一法通舍但一答耳。各忏。即前后忏也。一答。如云受戒羯磨。即一日内。不须重问答也。夜分。简明相也。摄衣。如秉摄衣。时非时僧得施法已。便行付分。摄食。如秉摄食法已。更作白和唱法也。如下云。四方僧资局处已定。不作僧法。理无辄分。要须通和方得出界。自下。如受日只作一法。更不通余。以事类别故。一家。望不通后师。我自为一家也。

  即目。目即名目。此师意云。如差人问难白。非召入白。各由假前名目以召。相因而起。何有通耶。

  今下。大师断上两解。虽各无文所证。然亦无妨。如但知事端。通问通答亦得故。大大钞受戒篇云。若总答云。受戒羯磨已后。更不须和。乃至多人例通问答。若要委审。别问别答亦得。迟疑。迟滞疑阻也。如律既云法缘通别。但随前通答即作。亦是决定无宜攻异。以革圣言。

  理无双答。谓一答不涉二法之义也。由下。释所以一。答即不通结舍也。

  下文。指注并先须详委等文。重嘱。大师所以重重嘱累者。恐作法不成故也。

  第下。捡前十缘对之可解。非不评于人法者。以首称量前事中注云。事谓人法也。第八门中注云。谓僧私两缘即是人也。或创立法处即法也。前事。即初称量前事。第二下。即十中第二法起托处也。唯局两界。即自然界中唯结界一法。目余僧法。并作法界中。并对首心念二法通二界。略则下。据略而论。止立四种。今为行相微隐。故开成十。

  文盛谈处。处即是界也。答下。谓即非法界地。无以秉法。故界为法之所托也。以在前第二法起托处中辨。今虽明界。正在辨约界集僧。得言并摄在僧。故兰若界集僧最远。水界集僧最近是也。

  第七。即说欲清净。无乞。即无乞辞。第八。即正陈本意立缘显之。今行事家应问云。结界不许传欲。尽标尽相僧集不。此即显须立之。岂不须告。如叙意陈述。即是第八情事。望差人为情。房名。或唱一房。或一角隔道两边。即是唱义。镜。明也。

  是非。是则成。非则不成。持犯冥会。由法成属持。反此名犯。条贯终始。即随举一事为纲条。贯摄人僧界法。然后称量为始。成法为终。斟量既毕。方可引彼事缘以作业务。

  五大上色。谓五方正间色也。若将此色加法。于义不成。即属第一称量前事也。两界。作法自然。加法俱得。即是第二法起托处。故前注云。若对首心念二法。则通二界也。口召对人。即自口请召一比丘也。即是第三集僧方法。约下。谓约二界集人一比丘者可作对首。无一人者开心念。即成第四僧集约界。前对。即前对首人。印证堪可。而不诃者。即是第五应法和合。钝下。若集得人来。是痴钝人。边地人等。即非足数。虽对不成。便属第六简众是非。取下。今作对首。本不取欲。若令取者。却成非法。故属第七说欲清净。执下。即手执本衣。出言陈受。非其错谬。即属第八正陈本意。敕下。即告前审谛证实不虚。即是第九问事端绪。问下。即此问彼答。互无乖谬。便成第十答所成法。谁下。彰繁所以。义在张罗所为。令人解也。

  心念中。比前可领。诸律先和后欲。如十诵作羯磨者。唱僧和集。欲作何事。答云作某羯磨。又唱不来诸比丘说欲。说已唱白羯磨也。

  由下待答作某羯磨方与欲也。故云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如戒本序云。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了。方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功德衣中亦然。既云如法僧事。知何不通。岂待先如后欲耶。必下。会前后无妨。

  第三。即一称量前事。二法起有无。若是自然。顺先竖标相。故当第三也。第八。即正陈本意中。注云或创立法处。则竖标唱相。注虽合言。须知竖在第三。唱在第八。

  二。即法起托处。四。谓僧集约界。五。是应法和合。六。属简众是非。七。乃说欲清净。并须事是现前。方成缘辨。二界。举第二法以示。为法不同。如结界要自然。余在法地。对首心念通二界也。余四。即前五中后四缘也则重。既不成分。望监护人。满五得夷故曰也。据下。如欲和合为某事立法。今不集者。立法虽成。终是违教已上证轻。故下说重。但下说不犯。谓打后自不集。随有现集僧。望不集者。通皆不犯。故下。约打相为通集法也。律下。此说作法时虽打。还须捡校。不尔成别。故曰终须身集。不作相有得成者。即前句云。据立羯磨成而违教。和举。如云僧今和合是和义。何所作为是举义。合云某事羯磨通含和举。以僧和故方可举法。今若不问。于法虽失。作法自成。

  四法。即事法人处。可行名是则开。反此是非号闭。皆须务叶时缘。方可施动也。迳述。言不可简迳陈述。要在加功勇励。精择是非。方曰称量前事也。余九方陈。由称量后。方陈后九缘也。

  布萨。如筹水有阙。作法亦成。以众具但是助说戒之轨仪也。其实在于能说所听行净。方应布萨。纵众具违教。但有不应轻吉耳。若结下。即结界须假立标相也。或少缺者。结法不成。以下。释所以。

  并部。即愿师于并州撰。德衣。即功德衣法。着序。即彼和合下。先问和合。后问僧集也。至于下。彼无法起托处。头缘不足。故致行事非也。

  相部。即砺律师宗曹魏本。素师云。魏砺律师受持此本。锐想箴规。虽去尤非。未袪谀过。分为两卷。并造义释是也。六五者。如差人无元七中除一。又结界不说法起处。及以无欲七中除二也。合缘同本。上六为缘条。第七是根本。今师凡作羯磨。要具十缘。彼以第七作法根本。合在缘中收故。问下。斥第六。以问在此人。不可合一。又下。斥第五。因本。即陈本意中乞词也。又云。下斥第四。古人结界不问欲故。今云下。大师十缘中。要须法起托处。故立第二以明作法。界有三。自然分四。又虽结界。不许传欲。要须问之。故立第七。若不审者。何以得知无令传欲。故曰无欲也。

  佛制下。以云律称量比丘及白衣。称量羯磨等。通塞。作法界可辨三法是通。自然但辨别法是塞。三下。非打犍稚。无以显集时。故须也。四下。谓作法三种。自然四处。各有限齐。并律诚实文也。和相。即茅五应法和合。简人。即第六简众是非。欲净。即第七说欲清净。缘绪。即第八正陈本意。谓僧私两缘也。问答分两。即第九问事。第十答成。义通相会者。然亦有同古师者。则相和会而安立也。非敢下。此二句其间十缘。亦有分同古人立者。非敢苟且欲与之同。乃于理合。自不可异也。前云苟异者。乃古人不立。今依教立之。则于理也。自不可与同。亦非敢苟欲之也。若然乃见吾祖依法不依人。不求其异而异之。不求其同而同之。古本。曹魏师即昙谛。于洛阳集本。光师。即无魏光律师。于邺下集本。

  初举名者。示巨文也。二依相解示子注也。略示。即上约对首历十缘是也。一二法。即注中引持衣说净等法是。

  若对二人。反显是非。但对一人。即成如法。小众问边。大钞云。必有边人。有须问者。若三十舍堕。须问边人。九十单堕。但对即得。亦有通须问者。谓同?处露地寻内。故须问之。心在外有障。亦不在通。问若持衣说净。不论通别。堕下。即提至重吉也。僧下。此说忏舍堕。盖忏主不可辄受。故须和白。及至忏时。只对一人。

  人非则有者。如大钞辨七非中。众法对首。如自恣等。一者人非。四人秉法。第五受欲。如此事类颇多。皆是别众也。非数。即非净戒等。知而同法者是。若论下。谓法非事非。随所被事缘而辩。各自有异也。四初僧用者。谓四人初得为僧用也。尔时能忏者。可对舍衣。及至舍罪。忏主作白和僧。为他所量。不入僧数。但有三人。三非僧数。何由可作白和。此义破斥除废已尽。如上。即法通僧别中云。舍财还衣。僧中作法。正悔本罪。须问边三。单白自和。如前久废。约数则异。如对三人。则言诸大德听。二人则言二大德。一人但言大德一心念。至时随改。

  义下。律中众法对首但出五法。故大师加此一种中兰。以上兰对大众。下兰一人故。如上。前云悔兰限三。应归中品。又十诵云。重者界内。轻者界外。四分下文小众故也。

  下文。即指注中并前等下文也。举位分相。即举但心念。对首心念众法心念。各分法事。人界相貌其义可了。

  人事者。人即独秉。事如六念等。对人下。即对首心念。本对一人作。众法心念。本对僧作。今界无人故。例开心念。具分其位者。前云但心念者。不假他成。对首心念。法本须证。众法心念。正法僧中别人非分。但以财法两慧。诚显六和。若不傍流。何名僧体。故开独秉。何虑不知以一音普被故。重说善哉。经云善哉。盖美彼能顺法也。重言如是。如经云如是由即定不虚也。集法虽多。谓五十别法。虽分位是多。而显示非相。粗亦明矣。义须下。言但凭数理仄照旧非。妄心何可托矣约人分三。谓四人已上僧法。二三人对首。一人心念也。

  文义。文即指律中七非。义即约今师义立七非。恐人下。双示所以。

  疏。指首疏。举名。如下云。一者非法非毗尼等是。得离。离其非也。此即下。言此僧法七非。正当前四门中最下文也。

  通凡圣。言小圣犹者事迷也。四心。即识想受行。

  下文。即正解七非文中。若下。大师嘱后讲者。引用下六非名文相来。此释用之。亦资谈柄。

  阙二似者。即阙法相似别众羯磨。法相似和合羯磨。下自注云。谓先作羯磨。后作白名相似。今既约单白。故阙此二。大疏。即首疏。此非下。言此二似。非对单白体上。而起三羯磨。约白四为言。文略白二。余下离二。离二似外余五非也。皆是约人法事中。显相出非。如文。即下引律文以解也。

  初非。即非法非毗尼羯磨中。次五下。谓七非中从二至六。皆是人法相对辩非。唯第七是单就如法明。非以注文。谓如法羯磨。须僧同秉。但以诃不止边名非也。故云末下等。就中五内亦同上。中间五非。除第一第七也。非似二别下。即第二非法别众。第五法相似别众。望非法与相似名法非。俱是别众名人非。非似二和。即第三非法和合。第六法相似和合。望非法及法相似名法非。俱是和合名人是。法别众。即第四如法别众。望如法边名法是。望别众边名人非。

  恐下。儒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恐方便漏非。是以交络而明以广罗也。及下。网喻七非之位。鱼喻人法事非。虽备张七位之网。及罗其非者。但在一目耳。苟一位入非。则法不成就。庄子云。得鸟者罗之一目。

  问下。以前云约事明非。不离人法及事。又事法人界四种须具。今但说人法非。而不显事界者。约文。即律文。语下。如云白此事为彼事。则法非中摄事非也。又云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约界内别众。则又人非中摄事非也。两界。则自然作法。如自然地上作法。亦属事非。如下释事非中云。界非圣制。是也。亦须能秉必在人也。故举人以收事界也。或下。以律七非中。全不说界。又似略也。

  三性。善恶无记。二论。即多杂。方便身口色声。正属多论。三聚中色聚所摄。以作时正属方便假色故。以此为体。若或约当宗。则用非色非心聚中名句味为体。以名身句身乃至无作一十七法。在成论非色心聚所收。名句味亦曰名句文故。俱舍师能诠教以名句文为体是也。

  增减。白二作白四名增。白四作白二名减。斯则妄有加减也。善色声。望非恶心边。身为善色。语为善声也。不善色声。望彼不来是色恶。望呵边是声恶也。然作下。非法指第三。似法指第六。二俱法非也。若下。谓二俱和合是人如故非恶也。

  故下。是结文。不显无记。今望应来不来。应与即第七收。若止则何非摄。答既应乞不乞。增减文句。即前六收也。

  如法明体者。此师见律云。谓如法羯磨。须僧同秉召说。即诃者。如羯磨云。谁不忍者说。今或有人说者。理须止住。今不肯住者。便是非体。盖对望如非以辩也有人下。此师意云。如初非中非毗尼。纵不诃者体自成非。第七要诃方成非耳。如下。取第二第三非为例。以二三皆言非法是同也。莫下。释非法同貌。但下。释成二非。所以谓第二是别众。第三是和合。约此和别。故分二非。其实法非本同一耳。此亦下。合成此中如非义也。谓诃止即如。不止即非。体自明矣。

  向下。诃不止。牒第七非。与得诃人诃。牒上第二为同耶别耶。答下。情不同者。此师谓心乖故诃。诃成别众。故属前第二。非摄是人非也。约法下。即心同故诃。诃成法非。属第七法非中摄也。故与前异。又下。再示第二得诃人诃。是诃事故。前云。谓白此事为彼事作。今若诃者是对事也。诃法下。释第七。是通对人法处三而诃也。且约如法羯磨。用五人秉。今用四人。合作单白今作白二。合就大界今就欲不与欲。前人睡定。即是无记。

  为集即非法之因。属集谛也。能感下。属苦谛也。大钞结界中云。自陷陷人。脱作受法不成。令他一生空过。自身未来还逢此界。则因果如影响矣。终是集谛。虽善恶不同。是有为俱。属界内因也。若离非就如。又于如不着者。则成界外道灭二谛。斯为要也。故受戒篇云。如此发心。尚名邪想。此皆破邪心中语使离着为言也。

  余人下。指六非也。

  三缘。即人法事也。人事非文略法非。前文云。初非中三种俱非。僧举僧等人也。羯磨增减法也。无病有药事也。故律下。显非法通收人事。则下六可收摄矣。能摄为总。所摄为别。故上总而下别也。一位。以人法共成与位也。非别。言是别非总也。

  就律本释七非文。

  前六下。此师意云。如初非法非毗尼是出名也。注中依律陈人法事三。非相貌是出体也。及至第七云诃不止羯磨。但有其名。而律不显诃不止之貌。是无体也。

  应乞不乞。如受戒乞今不乞。又合作单白今作白二等。今若诃不止。即是第七非体相貌也。何言第七无体。盖不能出耳。问若诃不止戒场。今若诃者。俱属法非也。

  但分为二。如初约有无。三约如非。四约不诃有诃。皆是立二以收七非。若尔律不应立七非。此未通解。故今斥云未当也。若然则第二师云。七体皆具。义似长也。违顺。如受戒是情中顺事。治摈是情中违事。又衣钵具名缘是。不具号缘非。又不问心同心乖。但使德人。于七中诃而住者。即非和同之相。故曰住则是别。由住故法不成非。故曰法不可非。不可由诃故是人非。不住故是法非。余下。指解七非文也。

  依情。能秉人情也。故次云想见纷驰。缘数。即下约人法事等以收也。通塞。通则为是。塞则成非。并是下。谓前已论人法事等。但为散在诸处。今复明者。盖约义收束。对是非相校以辩。使道理通贯耳。

  戒同治隔者。谓三举戒虽是同。但为治法隔故。难者。指上十三难人。行缺一生。即二灭人也。前文云形报未终。斯法不绝。举法少时。大钞云。须僧举弃示不任用。随顺无违。方乃解之。故知解竟复入僧用。

  缘相少乖者。或入定缘差。或四仪相互别众收。如应来者不来。或非数摄。如神足在空等。向下四科。历对三业以辩也。

  露在下。谓露地作法。一人在八尺之外。两不相足。?下。即?处。此约比座展转离见面闻声。或?处有隔障。见而不闻。闻而不见。应来者不来。此皆属身业乖也。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心业乖也。

  应诃者。显非夺三十五事人也。此是应诃人。望法边是口业乖。不妨心同身到。故曰身心集也。

  三下。心同僧秉。口不诃法。但身四仪乖耳。背面。病虽开随意坐卧等。而面背僧者。是身业别也。

  心无非欲。非不也。言心非不乐欲也。未开。言未开通耳。舍性。以三受中舍受。摄入无记性也。相务。相收三业务总。羯磨。下云但本应务是也。诫其身。以耳根属身故。斯等。指上痴钝人。六和。戒见利身口意和也。四准。即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此四僧以为一化秉御之准的。

  而见下。坛经云。释尊一代僧具六和。一见不和。两不足数。而心不集。即心乖故诃也。

  故下。引证。心口集者。由传语表之口。希欲之心而至也。戒下。并上三种成六和义。

  难遮。即十三难。举灭。三举二减也。法下。如式叉等三众法不具。哑聋具二等是报不具。当下。出可足义。事从下。谓常涂皆言因亲缘疏也。今约作法时。三业相同。是亲也。往时带难等。是缘疏也。又法对前情非情等事起。是因也。今但同秉。是缘也。但下。谓本应生善业务。今三业之相无乖外。又不知可入僧数。得作前法。故下。引证。既曰知者不足。反显上不知是足。受已。谓受戒已。方知和尚等破戒。然前法已起。故曰并是。天通。多论云。不得以天眼观人善恶。但以肉眼意亦可见。

  辞定醉约须浆误饮人也。若约相如。如入定人与僧同坐。应可足耶。答文可领。

  问下。一问足数轻重。二问别众轻重。

  睡定语。语即闹语人前事。如受戒等。则令他一生无戒。岂非重乎。准与未满人受大戒。和尚得提。亦是令他空受。例今亦应犯重提也。遮难体非者。遮难无戒。但有业道。体非之人。有戒可违。故云自他俱重。他即僧也。由下。伸自他意也。以知彼犯。何得同秉。大钞云知何不说。若下。例如和尚虽破戒。准他部在十人之外。由彼知故。是自得重。既在十外。故三师七证但犯轻吉也(余法准之)。若欲免者。不应纳之。则吉亦非者。不妨自成前法。

  好人。即清净者。以犯戒人别亦无过。故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据清净一色。今或好者不集。自恼恼他。故业重也。圣或下。竟云有圣人在界内而不知。不以不知故在界不集。而不犯别。律云有比丘无想。羯磨不成而犯别。具障僧别者。即障僧法。及对首心念别人法皆不成。故体净。重简上好人。意谓若体应数不集须犯提。若别犯僧残。已上失法之人。但得吉罪。故曰轻。若然则重轻之义明矣。

  如前者。指上集法缘成中。彼云总集三法区分之意。又曰依人弘法。人分三位。即僧位。二众多人。三一人。今言三阶。阶即位也。九品者。前云略分为三。谓心念对首羯磨。广为九位。心念分三。一但心念。二对首心念。三众法心念。对首分三。一但对首。二众法对首。三义张小众。对首羯磨分三。一单白。二白二。三白四是也。识镜通塞。识知明照。故取镜喻。众法无人。开作心念等号通。心念不通众作名塞。若能了此。可以即事即行。不患有壅滞挂?。

  依持谨唱。唱即诵也。文句明了。即前三后五句分明晓了。增减非相者。若纲骨中。增加减略一字者。即便落非。今则无也。一不参涉。谓一百三十四法中。纲骨缘兆略无参涉也。听忍说默。听则耳听。忍即忍可。不忍即说。忍则成默。泠泠然无有异也。缘本腾结者。如受戒单白中。衣钵等是缘。具足戒等是本。又第二句缘中缘本双陈。第四句缘略缘牒本。乃至最后再腾前事结归亦无有滥者。并由秉法者声音曲折之相。唱白告令分明。同秉之僧六和相顺。约此已来。名为相是也。

  乃作二三。本作一单白。今作二三单白。羯磨亦尔者。本作白二。今增白三白四。或本作白四。今减作白二。即事钞云。以法例通于无准是也。

  二似。即第五六法相似。非为先作羯磨。后作白。

  累罪。积累其罪而加罚也。如合作诃责。止可应作诃责。今又加摈出羯磨也。等者。等取第三依止。四遮不至白衣家。五不见罪。六不忏。七说欲不障道羯磨也。?藏等四。谓有?行三法。无?行二法。若再犯者与本日治。今不论有无具足行四法也。灭诤等七者。合与现前毗尼。今又加后六毗尼。斯皆无病辄加药耳。故成非也。

  白中下。如单白有四句成白五句成白。今于四增为五。减五为四。又于文句前后颠倒。羯磨亦尔者。如缘兆中。前要缘本双陈。令却单牒根本是减也。后要略缘牒本。今却缘本双陈是增也。不同下。先应难云。此与前第一增减非者。有何别耶。将文通之。全白重者。应作一白乃至二三故。

  不具者。或网中落字。或缘中辞意不足。前下。即文不相贯也。

  互合。即情非情合事。如离衣杖等。如已前辨。

  不枉。犹不虚狂也。人下。举作法离衣说。并下结成。其实下。解上实字。

  形法两具。形须规顶矩袍。法须先受五十。而不破重受体。非是正要。盖受时仪相必须之也。多罪下。约忏罪以明。一悔。即同篇合忏也。相下。即折伏之相。应教也。体下。即上云忏非滥疑。六聚体别故。余下。上举受忏情事既然。余非情互合亦可比类而知也。

  难障。即十三重难障。戒不生故。下云尽形障故。诈下。实有狂病者。方可加法。今诈作乞法。不可辄被。无相。不竖标唱相也。或虚指山谷不了分齐。或无留难妄结三小也。反前。即体是中。

  诸遮。即十六轻遮也。两是戒非。由带遮故于戒不发。故成非也。不同前体。言不同前体中十三重难永障戒。此若改转。理是通得。如衣钵非具年小待满之类律文下。引现前毗尼中文处现前。处即是界。以羯磨所起。必在作法界故。事无容隐。生起事现前也。

  五此。即律中非法别众羯磨等五。向下为引。又前增减等五非也。

  为四非。人法事处为四非也。二合为六。一合三合为三。一人法事合。二法事处。三事处人。四俱非也。

  不可限约。言其多也。总含者。于人法事是非违顺之外。别立第五通杂一门。以摄非相。知何不该。故云望摄为尽也。

  佛下。示注。已下各牒随解。故于此不分。但总言七羯磨非法。

  别人下。此解能秉之非。以一人不可行羯磨故。

  四人下。虽能秉满四是强。然不可举四人故。便成僧举僧也。大钞云。若有一人三人。随名牒用。不得至四。亦兰者。恐眷属助破故。一羯磨牒一切僧者。如行忏法。通众多人。以一法忏是也。

  如上。即前义说中。广约事辩非是也。又上引律云。或法不称事。事不应法。或法事俱互。皆号非法非毗尼。下可知者。示注中毗尼母下等文。

  白下。以摄衣从摄僧界起。今于场上时到前。用白牒云。此住处比丘称四方小界相。于忍听后。却牒结不失衣界是也。若牒下。如白二转牒作白四事。是名非法非毗尼中收。刈。割也。此立非法制。

  三别众。即应来不来是。应与欲不与欲。现前得诃者诃。

  诃前两别。此师意谓。第三自无别位。但是诃前应来者不来。应与欲者不与欲来。二种别众故。此下正行。若只立二种。不应增三文也。故佛言有三种和合。反此别众。当知后之一别。正约诃法。非谓前二种。第三下。既曰羯磨。又曰强作。显是法也。非是诃前二种。不同得诃人不肯同也。遮成。亦是约遮障羯磨也。若以此五分十诵二律证之。则知昔人之妄解矣。

  相翻。前云应来者不来等是别众。今翻云应来者来是和合也。又前云白此事为彼事等名非法。今翻云白此事为此事是如法。

  初非所收者。即第一非法非毗尼中也。反上。谓反前别众成今和合。即应来者来等。

  律出其人。即出诃人。不出诃人。不止非体。如上。即体有无中。诃止如法不止非法是也。人解。即古师。

  能诃下。言得诃人诃。唯属于是。不属于非。故曰唯是非非。上非训不。通是非者。如法羯磨名是。反此号非。又受戒等法名是。媒嫁等法属非。非人。非善比丘也。属不得满不得诃人。诃已不住此法自成。故曰去即是是。若住者。反上成非。如人。即善比丘。此得满得诃人也。或彼诃而即住者。是名为是。故曰是是。若不住者即名为非。故曰去即是非。去即秉法不住貌。

  持律行净者。是得诃人也。反此不得。

  不同。即不肯同秉也。僧不得强作。若作者得吉。

  界外不成。即界外诃不成诃也。

  二难。即命梵二难。见不欲。言听说见不欲。谓不忍见此事。心不欲故。如是三说则止。不得至四。钞引云。当语傍人言。此非法制。止得三人是也。若至四人。则成一众。众以和为义。今若乖见。客致僧破。故但至三。余下。彼律又云。若作非法制者。应诃令止。不者当说如法欲已起去。又毗尼母论云。见众法事。独不须谏。应作默然。不遮下。意云众中有如法比丘。不能遮彼非法。又不能不与欲。又不说见不欲故犯吉。

  过别者。随事约过实有别也。三十九。举单白数也。四缘。即法事人界。文中相有。并相无对翻可解。下文。指注白二等文。

  界非不无。若据作法。须约四缘。今七非中不言界者。谓摄在事非中故。事非文中注云。界非圣制是也。离下。遮人见之局也。

  不得闻者。以有犯者不得闻戒故。能所。能即能说。所即所听故。律下。证所听非。即诃不成。凡别众者岂成诃也。以得满方得诃也。威下。即四仪不同也。僧只云。行作羯磨。坐则成别等。故曰不应教相。

  非法和。以众不满故。倒错。倒谓颠倒。错即错脱。在三四分。三日说戒。即十四十五十六(十六难开)。

  有缘。即八难余缘开略说戒。少即一篇。多至八。中间对望可知。缓急者。缘缓可广。缘急可略。故律有十五略七略一直是也。而合作法。契合缓急作略法也。今并反之。无难别缘。言无恶比丘作留难而为别缘。结小界。说戒等即解。若起迷方。无由再会。故不应不解而去。

  错互。交错绮互也。上三下。言四五六三非。不可一时顿现。故得交互织成。以为纲目罗非令尽耳。

  因解下。因上说无难别缘结小界。又不即解等。故此泛评也。须解羯磨者。谓前曾加法后。须用法解也。

  无心领。约前无心领受也。只如诃责等七种羯磨。虽面而作。以是违情故。终不谛心领受也。以至学家覆钵不礼非情等六。例之可解。

  七治。即诃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舍举。罪处。律因象力与外道论议不如。前后相违。佛言僧应与彼白四羯磨治。取本罪夺三十五事。若便首本罪者。应白四为解。颠狂。即中品狂人。先以法被。后狂止。当以法解。学家。即见谛之家。供养既多。衣食乏尽。居士讥嫌。佛令白二制断比丘。后当更解。覆钵。彼檀越家不肯受忏。僧作法被。无任受用义同覆钵。后若起信。当以法解。不礼。律因迦留陀夷作说语。佛令尼作不礼羯磨。后若敦慎。开以法解。摈沙弥。即说欲不障。三谏不从。宜即摈遣。后若从顺。亦当为解。二义分之者。谓十三种所以立法解者。有二种义。一者卤为解后再得有用。体应僧数。二者治日无限。则尽形不复失接机义。故须为解。如下。引二事为例。

  功德下。应先难云。此六约无情说解者。且如出功德衣。衣亦无情。何不在数。将文释之。日限。从七月十六。至腊月十五日。开受五利。此为限也。恐人妄越。故须法解。纵若不解。至限自失。故不在数也。则不同大界等六。

  以非数者。谓先受不得。故又犯重。则财法两亡故须解。此约舍戒论也。

  为缘逼己不能防制。开舍戒引后戒。若不解者。带戒犯重。便成边罪。一生永障。舍已后开重受。

  俱作五非。律四十三云。尔时有住处僧。为比丘作非法别众羯磨。时众多僧共诤。或云非法别众羯磨(一)。或言非法和合(二)。或言如法别众(三)。或言法相似别众(四)。或言法相似和合(五)。故曰俱作五非。又曰或言羯磨成就。或言不成就(此属两人并前执五非成诤共成七人也)。故曰七人共诤成不成也。今意谓如来在世比丘。尚有迷暗成非。况灭后乎。理须详审为要。故戒坛经云。佛世执法。犹行五非。岂是不学为知人邪。临机心境逆忘故也。

  以非下。虽随事有异。若以非相之义摄之则通也。何者。莫不对首之人。要是足数净者(此示义逼)。据下。若以对首之法。施于持衣说药等事上。不妨托相有异。如持衣非说药等。虽然于彼衣药之缘。必须符教。故曰如也(此示相异)。故须类例通解也。持说。持衣说药也重缘。犯夷也。三根。见闻疑也。

  答下。境既不一。戒亦别发。今虽犯重。于持衣说药上。先已发戒故。岂得不行。学悔。即学悔沙弥。由自他两秽。复又知闻故。乍下。言乍可作心念持衣也。若下。此约类同故。可互对首加法。

  证语。证陈说之语。或陈词有阙者。须诃令止。不问前人住与不住。皆成人非。以得诃人诃故。

  僧是别位。以四人僧自作众法故。下流。七众之末。非同类故。

  二名者。谓不牒己名及衣名也。今下。以僧只通夜护衣。四分但护明相。若用彼法加受。即随行不应受体。今宜用十诵。则理通文顺。以同护明相故。

  五色。五方正色。所谓青黄赤白黑也。上染。则五方间色。所谓绿红碧紫骝黄也。

  交络者。四者人法非。不妨事如。五者人事非。不妨法如。六者事法非。不妨人如。七具三非。并同上。

  五里。此约无难兰若。须五里集。余处界。即余四处五相也。

  能败法人。由彼诃故其法败坏。所谓心乖故诃。诃成别众。即人非者。法由被诃故。收皈人非。若下。或有诃已前人不止者。此法已被诃。不论是与不是。俱属法非。闻止故去者。言耳闻前人诃止。而故意秉去。虽去非法。若随诃而住者。是如法也。不忍而说。谓证对人内心不忍。故说法成之义。既非独建。故法败矣。

  舍忏等三。即注中三事。人法和合。戒疏云。身口意和。所谓人也。戒见利和。所谓法也。僧私。如舍财还衣。要在僧中。乃至舍罪。但对别人。故曰私也。义既不一。故须分别。

  小大。长尺六。广八寸。财过十日限者。作提忏。不满尺六八寸。作吉忏。故知大小俱在忏限。今下行非。论有诚文者。多论云。不应量财得须说之。不说过限。则结吉罗。既言不应若大若小。知何不说。同染者。大钞云。能染应量。所染云何。答通应不应。如足食竟。正不正俱犯足。若能染是不应量财。而染应量不。答大小虽殊。舍忏义一。律结大提。论结小吉。故皆一染。虽下结行。古人虽忏应量。不忏不应者。其罪不脱。通下。结归正义。

  重物。即被褥等。律云若他与作被不犯。大师解云。以是重物不应轻财。不合说净。既无违说之过。故非舍忏。小钵。即非应量者。不许受持及说净也。正色。即衣作五方正色。亦不可加受持。离亦无过。邪求。即五邪四邪求者。亦非正教所许。皆堕。但犯提罪。不合舍忏。不合受净。言不应受净法也。既尔何有舍忏之理。

  非疑尽舍。乃谓过分故。经中并结无知罪也。次下引律。识者忏悔。疑者发露。有?不治日月者。开疑罪不结?藏也。钞云不忆有疑不识。并不成?。

  对与非对者。轻吉但责心。重吉须对首。如下。谓舍堕中有覆藏之吉。对一清净人悔。则当正仪也。异篇非律者。谓同篇合忏。异聚别。今?藏吉。不可与堕罪合忏也。又轻重二吉。名字虽同。亦不可合忏。

  余二。即对首心念。及众法心念。有人依本。若界有人者。须依本作对首。众法例然。余文下。指注并须准例随事晓知之文也。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三

  绍兴府会稽县雷门即皋平里皋部堰西大湖南岸居住敬奉
三宝弟子鲁济妻丁三九娠自念年当成立之余奇偶和欢而经久未产成家之胤常怀忒忒之心欲遂夫妻之愿望须凭佛法之良因虔施净财镂兹记板赞释毗尼佛寿流通后末世时善果难量祈求有托然冀
佛慈副祷天意冥休妻躬怀福慧之男子位有昌隆之望。

  旹绍兴戊辰三月圆日 鲁 济谨愿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天台沙门 允堪 述

  一家者。令自为一家着撰。简异先师等余家也。已依界而生。非羯磨地。不可行僧事已。行猷。猷者道也。勿高于戒。以戒为万行之本故。钞序云。戒德难悉。冠超众象。随相随依受体而起相。遂事境而生事。申之要衣食为先。故得次受而明之。愿行。愿对受。行对随。众别者。众则四人已上。别则三人已下。诸说戒者。即众法对首心念说戒也。又白黑非时。广略不同。故言诸也。又下引僧只。乃至清信士女。九十六种出家之人。皆半月三受布萨。故彼文云。佛说清净。是名布萨。居法。即诸安居篇举法。即下自恣篇。明恣举法也。诸施法。即诸衣分法篇。明时非时等施。上篇。通括上结界等篇也。诸忏法。即下忏六聚篇也。

  光师下。谓彼所撰。约僧尼两位自分篇次。若据律文。不无先僧尼后之法。如尼律在僧之后。虽然今师意谓。至于结界等法。僧尼有同者。但在本篇随时分取。若更各立。徒盈卷轴。今但下。出今家意。于下八篇中僧尼同作曰通。各行曰塞。一篇之中。随类自分。盖准随戒之下。有僧尼同犯不同犯。及三众结吉之科。律中既有此式。故令得随当篇之通辩也。若然则于一篇。有被五众之机也。立题之意。于以见矣。

  ○释诸界结解篇第二

  人衣食等不同曰诸。随事分限曰界。作法如约名结。舍旧要期号解。篇者章品之异名。?渠别号(应法师云。?渠正言伐伽。此云部。谓部类也)。人即摄僧界。衣即摄衣界。食即摄食界。据下以律说戒。结界在先。衣药居后。盖当初时。约缘起立法以显。今亦约此义次排其次。

  于此下。释上通僧体义也。由有界故。方显六和。外衣生下摄衣界。内药生下摄食界。形别有须者。谓有待之形既别。故须衣药。又界阔蓝狭。须结摄衣。中下根人故须净地。故次摄僧而起。两缘即衣食。

  羯磨下。由此二法。是建立正法住持之本也。由下出能弘之人。通遵羯磨说戒一化之僧。通须遵奉。理无限碍隔别。此则剡浮之洲境。通为一集也。故大钞云。剡浮洲境弥亘既宽。每一集僧期要难克是也。但下生别结之意。为奔驰难集。妨道等缘也。界约通滥。言若约剡浮之集。则用约束滥。在于通漫也。纵下。虽有同和之心。而形影趋赴。为难能也。徒损正业。由奔赴故。损功废业也。前缘即机缘。随境。随四处六相之境。集僧局结也。一开。开结别住也。作业即羯磨。崇和。崇尚于和也。先开。即开别结也。后制。即制崇和也。

  诸本。诸律本也。非正本音。显上四摩是本梵音也。今下出今界意。四种。聚兰道水。六种。即聚落兰若开二成六。如上缘中。即作法十缘中。第四约界明缘中辩也。为三下。即有戒场大界无戒场大界三小界也。七界。就大界又有三种。谓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并三小界成六。兼戒场成七也。相摄。即上四缘相摄中。

  初三。即注中大界又有三种是也。大者须制。或结大界不可越量。以隔明相者。大钞云。后夜受欲羯磨在明故告欲也。准此下。准上十四日先往之言。约可强百里也。

  四十里者。智论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此谓中边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四分衣法中。由旬准有八十里者。此据上品为言。通用所归。准律文意。应百二十里。以下品为定。僧下。即僧只五分善见。并云三由旬为量合。角量取。显方维俱三由旬也。

  一拘卢。十诵多论计二里。十拘卢共二十里也。若下约山寺。上下互明宽广也。但在十拘卢内也。不下。恐高下大相摄。故特显之。河水。以律有合河结界故。岸相。如从彼岸唱相过。则河水结入此界。要须有船梁。方可恐卒集为阂故。易陵辱。由女弱故也。萨婆多云。尼结界。唯得方一拘卢舍也。必有难缘。可用僧只三由旬内。随意结取。駃疾也。

  除下。若浅水无难。准理应得。多云即多论。僧只下。彼云河水中有洲。应五处作羯磨。具如下明。尔雅云。水中可居者曰洲。摄衣有文。即结摄衣界。缘兆云。除村村外界。反验摄僧界。既无此文。故知得合结也。于中布萨。既行布萨。必须结界。故合村得结。

  不能僧中。犹言不能同一僧界中。求别结一屋也。不持下。恐有离衣过故。亦除下。因而明之。由佛僧位别也。僧表。表外也。

  四边开路。即中隔自然。此中隔不属两界。属自然空地也。以兰若翻空处故。下文云。内外两相。前后别唱。所除之外。明是空地。铁围山。应法师云。梵言柘迦罗。此云轮山。旧云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今围轮界名。取此义也。诚文即五百了论二十。

  出罪即出僧残罪。兼所为者。释上一人僧住。以场非住处故。纵使王立。有惭则坏余材草送。住寺比丘。

  依坐而结。此据不立方相故。直取僧集坐处。为界内相也。不开身外。此冥破古也。事钞云。比人行事。若结小界。受戒多立院限。此未通知。准如律文。为遮恶比丘故。令犹坐外有界。终不免遮。又下。指上大界相戒坛也。一时即一席作法也。作已。即解不尔起。则迷方矣。后解辩小界中。

  自然劳倦。即统通自然。有奔驰之劳也。故开随处。局结济利时机。界限下。为界中数有四人。事起有妨自行故。开结戒场也。上二大界戒场。非务。即恶比丘。障彼事务故。开结三小。如文。向下对文次第自解。

  二同。即人法二同。余二。即法食二同。及法同食别。如位。指文分三位中。依僧地为所依。僧为能依也。前言初结时羯磨圣言后辙。若有乖违。则后之说恣等事。不能成办。若颠坠而倾覆。何有轨辙迹可存乎。四门。今师斥古太略。今以十门舒括。则免丛杂交参之过也。浮漫。浮泛渺漫。现行无临机之用也。故下。生下立十门意。披文获事。言披阅正文随获事类。以作十门依标识体。依标相次识界体也。岂直指山。言不得直指山过。恐不识分齐故。四分中。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等。大师云。准此立法。诚所不可。据下要于山边峰畔。别立标相。故曰指别处所。明了。彼有十七种别住。所谓长圆四角。水波山岩。半月围轮等。皆有分齐。无容渺漫。准此下。准别安石之文。若山上别立标者。理可分通别也。草竹下。次草则不坚。竹体空。依边要傍树穿树心过。方得不可通漫。标指树林。极小如针。此约大针为言也。以终有合抱之义故。穷途。言不通余处。乃穷极之道也。短下。至经三四村者。此略必不废也。蚁封。相蚁子运土封起成相也。好王下。谓明王治化。雨不愆期。此江不可为也。若一年不雨。水流不竭者。此可为相。以□久故。自然池。亦取泉源不竭者。若下以不久故。

  一时规域。犹一席之间。作法规定限域。以作羯磨作毕。即解者。用上草??等可也。律论。即本律善见明了。大钞云。准论征律。城堑等缘成相可知。文意同也。

  十七者。疏但列十。今为具引。彼云。一长圆别住。二四角。三水波。四山。五岩。六半月。七自性。八围轮。九一门。十方土。十一四厢。十二二绳。十三比丘。十四优婆塞。十五篱墙。十六圆满。十七癫狂别住。

  得在下。言得之在妙者。要十缘具也。鲜少也。必在体外。以相为包体之法也。

  随约内外。即内唱即外唱。俱得也。终识尺寸。反显漫指不可也。三相。一戒场相。二大界内相。三大界外相。无则一重。无戒场者。但立外一重标耳。远近。阔狭也一肘。尺八寸。明了下。古人引证。既云一山一石。故知标大者得。又如下。此引十诵四十七卷中。并结。即相并结也。佛答下。言内外两相。各说起尽周匝。又相隔远。古人准此标不可狭也。

  今下出正义也。二绳。兰若聚落为二绳。以绳引法。绳下即体。岂俟一肘已上耶。又若取山石为例者。纵阔不分此亦不成。当知标虽宽狭。若解分两相之异。何往石可。由下。释上使旧住意也。

  虽下。大师约义断。但取解者。不定主客。义当(去平俱通)。言容有解者。约义可当于旧住之者。

  五分下。既言使一比丘。彼亦不定旧住。又唱下。此约先唱大界内相。隔除内地也。今下出今行事。谓先唱戒场相已。次唱大界内相。后唱外相。则不须先除内地也。所除。即今中隔自然。至文。指下结解文中。又解文中。亦指此云。即初义第四门也。

  结下是纵。恐下是夺。安人立望。即未受戒者。人八即比丘也。当先下。顺着衣法也。非数何损。破戒不解律者。本不足数。纵别有何所损。是足可遮者。谓持戒明解。是可足数。人若不集者。遮障法事。

  相宽自然界宽于标也。标宽。若竖标宽于自然界者。当尽标集。不尔则唱时结时。别众在内自然。古谓纵使标宽。亦只要依自然界集。以下申所以也。故僧只引比类文也。

  三由旬。此遮难宽结百二十里界。尚并呼来。故知尽标内须集。若出界。即三由旬界尼界不妨者。以僧尼在望为自然。不相足也。亦不须唤。以自然地弱。无集作法界。僧来之理。反此未结理须通集。不可下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四依之二也。

  自然本弱。大钞云。作自然界弱。僧事不行。即不胜欲等羯磨也。不开上应先难云。若尔何以开作结界白二耶。将文通之。未缘因僧作故。方许传欲。又结界是诸法之本故。不可例也。界是下。言若结已界地属强。可摄欲法。反此未结。是弱故不可也。

  依正两报。依即界地。正即比丘。若开传欲而结者。则不练依报之宽狭也。又何以辩护。夏别众护食等制乎。

  初依自然者。即初是统通及指说堂。以随僧到处身有界起。约此而集也。混乱。犹无标相定指。故不定处。大钞云。每一集僧期要难克是也。立相加结者。因上奔驰故。故开别结。既许别结。则有审知说处等四益也。弘义弘者大也。又弘通也。恐同法界。前虽诫约。犹恐怠者不来。同于作法界。比于常时而与欲。故又约之。

  初文后义者。此点示注中。从是中至随有称之已来。是律文也。应须义设下。是示后义也。初中至行事来。重点示文义也。此一下迷意。言此一法最是众法之宗本。若不先成后法。起无所从。故曰群宗也。故须下。生下义设之意也。

  疏者下。申繁之所以。凡作疏。大意在疏通。次择文家之壅滞。今未通畅故。又疏决也。未劳下。言未劳后人。烦其思虑隐括寻讨。虚丧累世。世犹积年也。唯在自然。次不许重结故。约标。若标宽须依标集。界宽须依界集。四人。言四人可行结界也。简异五人。为唱相人入数故。非数神足在空。狂乱睡醉。虽四不成。引文告令。即先指四标。在四维已告示。内外唱法等。

  恐滥为别。恐云牒名入法故。滥在别人所收。不入僧数。若尔或有称名。为得以不。亦下是释。言虽称名。不是私为。故入僧摄。后云下。以羯磨缘中云。结作大界。显是为僧故。名则是缘。所以唱相。不用称也。相则不尔。以羯磨缘中。牒四方相故。如下。简他文。

  通约山水者。此举兰若唱法。如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等。是不委分齐也。从门直过。此约聚落唱法也。如内外两唱。不解屈曲唱出入等。广下。彼云如从院外唱云。从东南角直至西南角。乃至一周正南寺门。则有别众之过。以界限从墙外直过门限外。则成界内。若寺内作诸羯磨之时。墙限外有僧不集。岂非别众。故知唱相必须屈曲唱出。不令后悔。亦不可笼。通云随屈曲。屈曲亦通深浅远近。终成不识分齐。若从内唱相。从门直过。则限内是界外也。便有别众。破夏离衣等过。如寺中作法。有人说欲讫。至门限内。还复到来。岂非出界。入界是别众也。若破夏者。有人依界安居。明相出至门。明了及反。岂非破夏。言失衣者。依界结摄衣界。明相未出。不持衣往明出界外。岂非失衣。故委示过然后唱(已上钞云)。

  唱下。注释三唱所次。前二。即上座次座。后二。即诵律及堪能羯磨者。

  上无人。言在上无人。即名上座。母论。彼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此约夏次名。若局就德显。须准下十诵。以上座说戒。正是补如来处也。岂非约德解具乎。所坏。即识智箦昏朽也。身子。以其母好身形。而聪明之相在乎眼珠。因名珠子。亦名身子。言是身之子故也。法轮大将者。谓身子智慧第一。能持正摧邪。故以名也。智论问曰。五千比丘中。有千余上座。所谓沤楼频罗迦叶等。何以正说此四人。答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连是左面弟子。须菩提修无诤法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第一。乃至是名知识比丘。诵文。即三诵律。识义。则第四能作羯磨者。若下。释四能作所以。谓虽不能连句累纸诵文。而能晓义者也。斯为上矣。

  余律。即五分。应预者。既是有能。必已晓达成败。应预宣秉。如未闲习羯磨之法。乍许学悔之人。亦下。大钞云。若论学悔是不足限。必无解法。亦开秉之。别亦无过。则中间人也。

  九等参差者。即始乎但心念。终至白四。九等差别也缘非。即前辩十缘并七非。圣教。即羯磨也。能诠文言。所诠义理。但纲者为通。缘非为塞耳。后文。指后诸羯磨文也。次了此意故。后文不须复用申解也。不能下。如次科广明。未有所用尔。学者当省此意也。铨。汉书应劭云权衡也。韦昭曰秤锤也。今谓平量叙述也。

  诫耳识者。令摄耳动识。听所作法也。两声别召者。戒疏云。此听心用和忍之听。异上初句耳识所得也。不解此二。听听同声者。则言表不通。不成羯磨也。前听即在去声。后听即是平声。恐不解此违损事多。自说戒时罪福由可脱。临受戒恼害尤深。故须极诫也。

  第二第四。指两句缘兆也。但前句缘本双陈。后句略缘牒本。结界下。言结界是令所为事。二同则非也。盖本因说戒故。相因牒八。律本多然。言诸律皆如是也。为界是本故。情事。若望结界本属非情。今望比丘僧和同结边。故属情耳。

  语默。律云忍者默然。不忍者说。不可久言即说也。在事。即结界是所为事。今重举陈。此约羯磨也。两告。一单白中告。二羯磨中告。俱已忍默也。后语即默然。下至持字时。牒二即缘本也。白四法者。一白三羯磨。故曰白四。及至羯磨说必制三可为高例也。上三。今师与二古人也。司南即指南车。崔豹古今注云。大驾指南车起于黄帝。帝与蚩尤。战于??鹿之野。蚩尤作大雾。皆迷四方。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后故建为旧说周公所作。今谓各有指示之义。

  显晦。显则存第二句。晦则略之。有下。如有缘起等。须五句成白。无则但四句成。其二。即缘本也。差人。如律差人分房舍卧具。及差人作功德衣。尼差人请教授是。如前。即前云无则略之。无下。言不可论四五句也第一。即大德僧听。第三。即若僧时到僧忍听。第五。即白如是。第二。即缘本双陈句。第四。即略缘牒本句。一事。随结界受戒等事义通。皆是前广后略。通告僧也。试下生次科也。

  布萨说戒。华梵双举。今云众僧说戒。疏中改布萨字为众僧。非也。南山依律而书。非谓后人错误。何得擅改。是一俱属缘非也。

  结翻非净者。即结集翻译。言有重杂。故使文不净也。故下文云。洛文不净故失剪耳。何下。言此羯磨缘中。亦只牒本括束文也。

  文义皆通者。既属纲骨。则通九十五法也。义通文局者。缘本双单。陈告和默。是义通也。随事牒缘。是文局也。

  更牒一两者。谓文局义通之式。下征起中。更牒一两事法重明也。拏(奴加反)牵引也。头踵。踵足也。言以后着前。以前着后也。及言词回互颠□失脱是此之者。或求为他和尚。良由不识是非。安谓得成。盖未见此疏理之文也。此词即上斥辞。相似比丘。以无戒故。但外儿似比丘也。大集有言。无戒满洲。此言信矣。

  何下。前言义通。文局可领。何谓义通耶。治文。即治理其文不净失剪截尔。尚书序云。剪截浮辞。一准羯磨者。将缘非与纲骨。一同不许增减也。大钞云。然须知处所不得电同。文义下说纲骨也。

  所言无诣者。谓纲中或少一字。则令所置之言。无所至诣。文下说缘非。通增减也。岂得二别。意云。亦可牒二同也。今何不列。盖是略耳。如下彼云。共住共布萨共得施。如诸界。即四分结戒场。及小界等。大界由大以简小兼。正是业本故。

  不可略文通略义通。即网骨句。文局略义通。单复。文略名单。词重名复。但使不失其旨。尚书经中也。例今缘兆增减无损。如下引例。彼翻三衣为卧具。但得衣之相貌全失。袈裟之体尚自用之。如戒本云。作新卧具。应满六年持等是也。

  如诸下。言网骨增减无殊。文局言缘非。增减有殊。只如五分结界文。单白尚无第四句。羯磨中又无第二句。尚自得成。以缘通增减故。部别各言耳。不可增减故。并无异词。故云意可见也。

  假用即上辩能秉。僧中云。佛法显僧。其必四人。莫不揽假成用。又定僧体中云。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今虽同秉。六和假用。未显成不。要在一人已上。语默表和。若一人不和。是法不就。故须问别。

  称事不成。但言如法僧事故。余法不成者。若云同一说戒。显是结界后。只通作说戒。余法不成耶。前总说事则局者。如云为说戒事故与欲。则不应分衣请日等事。今但言如法僧事。则随应僧中一切善羯磨也。别有事起。不用停住。别往取欲。今结界不尔。是结后为别别作事故。所以缘非中。结作大界。后方云同一说戒。不似下。以欲词中。牒如法僧事在前后云与欲。故不相并。故下引证可解。答下因说戒故。方立羯磨。故说戒为本矣。

  命行见具。命正命。以离四邪五邪活命。利和也。行即戒和也。见即见和。上举三业。次举三和。下云六和具显本结也。本结者。以本结界。正为说戒故。羯下此师意谓。羯磨或为僧作。或为别作。说戒不尔。通为僧别。故牒说戒。不言羯磨也。

  异界详集。如有戒场大界行说戒时。必须详悉四处有僧尽集。乃至围轮中。有僧亦集。所以牒说戒唯同界同者。言羯磨唯简同一作法界者。方同行之。异界不须也。次下申所以。反显说戒诸界僧须假也。

  有人下。此师意谓。不牒二同。结界亦成。今所以牒者。当时为说戒故结。是以随牒。如下此说不牒得成。大下。若大界不牒不成者。余小界戒场不牒。亦应不成内有诸界。如围轮别住之类。既有多界。后若结时。必须各随诸界牒出。不可依文。诵云。于此内外相。内结作大界耶。答下遮繁也。言不要一一牒诸小界。以除空地。亦只言于此四方内外相内。结作大界亦得。以此界望彼界。皆在我界外故。以相下。以此相望彼相。但先唱结在里名内。后唱结在表名外。又如大界内相。望外相亦得。名为相有内外。以体下。即中间法也望内外相。相必在体外也。

  言无。谓无法起也。然下申所以。与行者心俱。行者指所被也。谓能秉所被。二俱同心则有无作。无心则无。如受戒师秉资受期心。有法得可得故。今下此师正显。谓结界所为是地。地属非情。故无法起。如律下引证。以律云。云何界现前作羯磨唱制限者是。故知无有法。乃至下义例也。如衣钵药。加法受净则免其罪。何有法起。大钞斥古人引证云。此谓加法之所不论法起有无。若然乃是吾祖取下科也。

  以作下善生经云。世间之法有因则有果。如因水镜则有面像。故知作在前生。无作后起。又成论云。因心生罪福等。故名无作善行阴。以善行心中。迁流造作成故。属善行阴摄。亦尔恶行心中成也。业力。因心业力。以感法起也。

  水轮。以金轮之下有水轮。水轮之下有风轮。大钞作水际义同。以界是色。句绝。

  是别非数。由在界故是别众。十诵树上比丘故非足数。若枝下。谓比丘亦在界外枝上者开不犯。界外下此约根。在界外枝覆界内。望从根断。且说开之。十下引证。此亦律文未了。准此下大师义断。须根枝俱在外。比丘又在枝者得。余如钞。枝结界法中。引小法灭尽经云。劫火起时。曾作伽蓝所。不为火焚。乃至金刚界为土台也。

  优婆塞。以受五八戒。心奉三宝。属七众收。故得守界不失。若聚落下。以聚落为贼所得。诸比丘必于一切界。悉皆外之。外即弃舍之貌也。后若作法。当复结之。故次文云。由弃故一切界外。下文云。舍界背相一切界外。意并同上。

  不失净地。以净地属能依。僧界是所依。令能依既不失所依。故知在。余下。彼复云。若疑应解已更结。故知界在。不净。即宿煮等。

  僧尼互解。如二众同行受戒。必须互解互结。彼此不失。今虽明结。必须先解。故可例知。不得相差。言二众既同秉故。不得界相相差也。故论言得共结者。则二众共行事时。尼须结界。不得与僧界相差。又恐出僧界外。非成同法故。异见。六和中见不和故。两不足数诤见。下文云。如拘睒弥亦不同和。同界别说开也。僧破。如邪正二部分破。如法僧于上开重结。彼此无妨已坏。言已破坏也。法语。即如法语者。成舍。成舍界也反上。即非法语者虽解不成也。中边二方语言不通故。若后通者不开。

  反上。反上即九门也。如相是则成。非则不成等。相接二界无中隔自然也。错涉二界相参也。无济即无桥船济渡也。缘非单复者。收罗七非也。

  累言。犹嘱累而言也。四摄。即下人法处事为四。临御。临莅秉御也。大猷。猷法也道也。多人一僧结已经六万延年。通未来僧于上作也。非踪。不合教迹也。彼我者。自结不成。复令他于上作法。被事不成。是同陷也。遮障也。

  二同。即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解不可同也。何下。应问云。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相。及云此于四方界内等。今解时。何不牒云于此四方相内解界者。将结界下文通之。

  文下。即在注中引律文也。俱是外故者。约体望之。两相俱在体外。又以此界望戒场。戒场又在相外。此下。皆归前总科也。以总科名结解差别门属第四。今明结解已竟。故收归所属尔。

  即道之具。言是修道之器具也。机至下。谓有此机至教。岂不随机而通乎。还用人法。即还用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所以言同说戒利养者。随本缘也。又虽牒同利。岂不同住乎。故知俱含也。

  利丰彼此。释本别利也。一住无法。释今欲同法也。以道及因此皆目法也。以正法各明释别说戒也。利养下释同利养。僧施。简现前施也。四方常住者。义通众用故曰四方。物存当界故曰常住物在。如床褥等。利通。通众用也。余下。即戒疏第二卷中。

  僧和作业。言僧若和合。羯磨作业。方得成就。机会。即受忏等机缘会合时。若不开者。无由取济。通收正行者。谓一切善行悉皆所收。正以拣于邪行。对法而言。则除说恣行钵法外。皆可行也。

  精鹿。如世举场。精者拣留。粗者择去。异品。品即品类。胜利。殊胜利益也。如国得贤则利国安民。释之得贤则奉教众济。皆于此场而招集。岂非利乎。有本作类。以滥上句。

  诸部下。善见云。外国戒场多在露地。如祭坛郊祀之所。律中戒名戒坛。作法多者。即除说戒自恣外可作也。今大界亦通多作。应亦名场。以上云莫非聚结异品等。住结。即为比丘同住也。

  不下反显。戒场为忏罪是专灭恶。为受戒是专生善今大界既无此专局。故不得场名。若尔三小界正为受忏。何故不得场名。将小界下释通。通法。通辨诸法也。

  和作下。以僧多故和难。由难和故作法难也。乖难。乖差留难也。又无有乖别难集也。平去二呼俱通。受舍德衣。即受功德衣。舍功德衣。并在大界。以依本安居处。受舍利故。衣食界。以俱依大界故。

  四法者。戒疏云。单白受忏本罪。二取最下者。白二与之。三单白与钵次第授。四白二以下钵令持。或下。别义以摄僧。得大界名。受忏等得场名。互彰其美。

  第二门义。即此内外先后门。当第二也。叵不可也。若在下。若本制在外。则无数集烦动之过。故知约大界难集。别结在内。意亦可见。

  善下引证。由缘起律中虽制大界。缘在前戒场在后。及论行事。不必依缘起次第。为结界法式。理下。彼云应先结戒场后结大界。若先结大界者。当舍已更前结之。然后唱相结大界。毗尼母善见。亦同此说。以此文证。则光师不读圣教。唯信意言。依人。涅般云。依法不依人。

  母论下。出彼第一卷中。外无大界。此证大界在后围绕。若忘下。彼第八具云。差人先结净地。次结众僧房舍。后结大界(已上正文)。彼约从内结故尔。不同今时结净地于僧界上也。备如次科。卑公。即卑摩罗叉也。即可下。释上侥幸义也。以侥幸者。非分过福之言。

  今若下。大师义约如欲依彼论者。当结一小界已。复于上结净地。不然则滥处。分法亦在自然地故。一体。二是作法体一。是自然体。

  必下。谓必若约缘。须立诸界者。亦随形势以安之。知围轮别住。既有众多。亦随界立相。或三四重相等。尽下。前约唱结。虽尔及论初集必尽自然。以戒场多。小于自然界也。后法。对前结得后名。由宽故。

  集难。难故成别。斯成妨也。所以不开小界相。据大钞中。加云四方小界场相。亦好住处。即摄僧界。应具二同。虽无同说合有同住。何以例除耶。答如文。

  问下。意云说戒自恣二法。何须尽集戒场上僧来也。况已结成二界故。答下。说恣二法。同收犯净二位。有犯忏罪令净。本制僧私同遵。所以大界戒场围轮诸界有僧并集也。余法不尔。非制同遵故。

  有人下。此成他部行事也。大师不用。文无偏局。但云解界。何不通之初无二同。救云。戒场结时不牒二同。及后解时。正是解二同。与结时相称故。亦可成也。不类者。岂可结无二同。解有二同。是则不类。俱无其相。以齐比丘坐处结故。外不立相。又是权开一席法耳。作毕即解。起必迷方。今场是久固。又立相故。如何用彼法亦不类也。

  比量。比度可知也。故大钞云。今准难事界。但翻结为解。理通文顺。僧住以解。文云僧今集此住处故。上既已斥。今何又着。

  答下。前斥不许者。是同一久住之住。此是四仪一时之住。故不同也。故曰多种。若一例不许言住者。则前结戒场法中。云此住处比丘。亦应不可言住。故须善了言义。

  通界即大界。下云通围大界。答下欲易明之。故后明解。及至行事。未必结已即解。任在解律者。行用藏舍耳。

  卒增。约水有泛溢故。障集。约僧来赴是难故。拯溺。以僧宝为人天。拯拔没溺之人。今若机缘不赴。僧义不成。则空彰斯号矣。乘权。以难集故。不能应权乘之济物。是丧其实行也。无津渡。简有船桥则可也。五处。彼第八云。若河水中有洲者。应五处作羯磨。一摩头罗精舍。二水中。三洲上。四水中。五仙人聚落。两边下。彼又云。比丘受欲来应羯磨。为水所漂。出界去殆死得出。白诸比丘。我向持欲来。为水所漂。殆死得出。今可广结界否。诸比丘言。得汝去上下水三由旬作识。若树若石等。作羯磨者。应作是言。大德僧听。从摩头罗精舍。至仙人聚落精舍。河水上下从分齐。以来羯磨。作一布萨。如是白(此证合水通结为界)。三下。彼又云。陆地道两边。各二十五肘(此是小也)。或避难结三由旬(此是大也)。如上说竟。即前云。若论自然。约界则四种不同。定量分六相差别。故水陆在不摄也。僧下。以作通结为一界。理得无碍。如本律正通合河结界。如上。即所引古义。今师准了论文。既曰二绳。岂曰在尺八。

  通唱三重。即于场上唱相已。遥唱大界内相。及外相也。或于下。即于大界遥唱场相。并加结法也。但唱外相者。中无大界内相。便成两界相参。若又但唱内相而不唱外相。齐何处是界分齐。又虽唱二相。而不周匝。皆名非法。

  又出自然。即出中隔自然也。依标相□集。或标宽当依标集。或自然界宽。当依自然界集。律无下。以律中无通围大界结法。但集法者。行事之时必准诵之。故特出此一法耳。注中云。如初结大界法无异者。若准大钞云。唯足内之一字云。僧今于此四方内外相结作大界。若据律文。亦不加字。但云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于理亦得。随意所存。大途无妨。

  药病。药对上教。病对上机。以教由机。设药为病施。凡夫情见。既有异类聚结。故圣特开。如法同俦。一处结界。作此三法。

  拘睒弥。彼因斗诤来久。二十来年。不同说戒。事见。事即诤事。见谓知见。上云由诤见故。两无别众。今则正见是同但客遮法。或来而不坐。或坐已故诃。恐成别众。故开结耳。

  未出界。是出彼作法界也。下道。即无同师善。及下道各集一处。结小界说戒等。异处。即律云若不得合和者。随同师亲友。移异处。结小界自恣。虽下。以当部中但言界外旷野。不言在自然界也。今准文中。既云移异处及下道。当知即是自然界也。此实诚文也。道下。文言道路行。即道行一界也。又云下道即兰若。以文中云无村旷野。当时者。如在道路行。可准十诵六百步集。或在兰若。可准善见七盘陀量集。不须五里也有人下此师约坐处集人。斯理非也。以律文约结已齐坐处故。非约集云时。若尔则有难兰若。无集僧之量。律下。既云未出界。显是未入我自然界也。常涂。即五里七盘陀。一盘陀二十八肘。计有一百九十六肘。肘各尺八。总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也。彼下彼云。不同意者。于外得作法事。即是四分出界义。意同上也。

  无有二会。无重集也。显是一席法故。不和不至。非和合者不可造。至席中故。明以下。即用比丘坐身为标。标畔为相。相内坐下是体总门第四。故特简云总门中第四也。解不类结者。以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大界相。又云于四方相内结大界等。至解时则无此文。但牒二同以解也。又前人竖相结。后人背相解。不类此三当座人结。当座人解。人处相应。人即同座。处即身内。能结之人。即为解之。余人。非后来比丘。

  即第五门。义言正属此门非义也。缘难有无。大界无难故宽。立相使久固也。小界有难。反上不立。故知立者不徒然也。法事相违者。以事是难缘。今反立相。令其闲缓。则事不称法。故说不成。

  专权。结小界为无缘。而专事权开者。正违教也。如下引例。如有难持欲出界外来。应僧法者开。反此无难不开俭下。谓俭时方开内宿内煮等八。反此非俭。亦不开也。离衣下。如离衣为道路隔断。归会不得。方开。九等。上中下根。各开三位。以成九也。虽下。结上开缘。俱是曲被。矜。自贤曰矜。言凡夫不准圣言。辄自开故。僧只下。证上立说。以通四仪故。熨下。言此为问遮处也。

  指拟方隅。此显身外别指标为相也。诵结。即诵八羯磨结成。义下。今斥可领疾疾。恐恶比丘来故。翻下。翻上四是。以成四非。

  文下。律云界外问难不成。显须界内也。今身外无相如何问难。殷鉴。殷厚鉴察也。与博观义同。冰执。情见也。开间纳取。纳取沙弥也。大钞云。十人丛坐前结。足开一人之分。必半身出界。亦准十诵善见之文。足成僧数。

  初结。正结三小时。彼若来呵。此结不成。同自然故。古谓。若未唱结时。同是一自然界也。恶心触。即恶心触净食。不成触也。今恶心倚我身界。不成诃别。

  今下。正结时。及结已随作三法时。倚身者俱成。结下。显无外相故。前闭斥古初结不成。后开斥古结界已虽呵不成。以律中无此前闭后开语故。如下。如向所论。一开一遮。不劳分结已。约身初结。同自然界。但使初后。俱为防诃人故。又初结时。身外不立相故。则不容诃人。故文下引律诫证。既言善比丘。及显恶比丘虽倚身界。亦不成诃。问若约结时。不成诃者。何以律文不同意者未出界。疾疾结之。答此约集时深防之意也。及至正结时。纵倚身界。以是恶比丘故。两不相摄。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捩清净一色。又正结时。无外相故。

  用大界为。犹言用大界何为也。一教。谓临机开一时之教。非图重集也。

  前缘即为难故。开受戒托恣缘也。场界无难理。须就本结场界也。多人不益者。谓行事不应于教。则令多人不得戒益。戒既不具。行无所从。以行从戒体而有也。四是。即上知无异外等四是。四非。即此非是开缘等四。

  揣度也。谓古出羯磨。不解度量。今所合行。为显不行可藏晦。一例连写是不适悦。于时投世机耳。即今下。意谓。今时怠法者多。设有戒场大界。欲行法者。尚须邀命延请。方肯一临。岂有来作留难者乎。所以徒出无益。若然则知今家之略意。问脱或有者如何。将必下通之。准诵。准律通之自成。今恐后学未见故。曲为引之。律云。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羯磨可准)。

  界与蓝等。即作法摄僧界。与蓝齐等。或结界狭小。而蓝墙宽大。此二不须结摄衣界也。以下谓自然衣界。依蓝院墙起也。但四相周匝外。更有十三步势分在。若结衣界。反令狭小兼无势分。所谓有法故无也。或界下。此显界在势分内。反令衣界亦小。

  全夏失衣者。谓但全得护夏。以依界安居故。而有失衣。以自然衣界。但齐蓝故。今出蓝外。虽曰在界。不免失衣。今若齐摄僧界。上结衣界。则护夏护二俱全矣。故曰衣夏两会。如下缘说即头陀比丘。厌世乐。兰若窟住。佛听结不失衣界是也。十诵墙壁篱栅来者。显从篱外来。至界边际也。五衣约尼说。

  有下。此师约现有村。可牒除村。若无者。不须牒除也如下。彼引律证是。无事有法。例如无病有药而妄加耳。

  现除。现有村在界内村内不得护衣。悬不结村去之后。此处更不得护衣。故曰后村移出不合摄衣。无村下。即现今无村也。现结。谓现法结取衣界也。悬除村。若后来当于衣界中。不得护衣。村若去后此处。复可护衣也。故曰村去还会。

  衣界便解。正斥上村来不摄。便成衣界自然解也。衣界不遍。此斥上现除悬不结。村若去后不合摄衣。则成标相之内。衣界不遍。况复衣界齐僧界。上遍标相内起故。但村下正出今义。

  不言除村。显是衣界遍。以律先结衣界。村内摄衣。后为缘碍。因比丘寄衣在村。往取有碍。因制村中不得着衣。故曰方始除村。此显除其妨碍。非谓除其村体。后遂下。今用此义也。村在不得。此约除其妨碍也。村去摄衣。男女出后。不妨护衣。以结时遍标相内起故同住地。齐僧界起故。不同古人除中空域。今言除者。但除界中障碍耳。岂在下。意谓岂在今院内本无村故。不牒结除。若村后来。又须秉法。岂非烦重。又下。若今不牒除村。后村来入。便言村内得护衣也。由斯义故。所以须牒除村。如下引例。如月一日结界便牒二同。岂可便同说戒耶。亦俟于后也。故预牒之。今衣界亦尔。初结既牒除村。后亦同之。

  问含二意并问有结。摄衣法无结法。村来障衣是同。何须结法中。有村无村。例着除村之语耶。故二问意并云何须着除。答中内外字倒。合云院外界内。未免失衣者。盖摄僧界蓝外摄相弱。车树等界摄相强。结摄衣竟。自然诸界灭。名唯村界不灭。恐疑村界亦灭。故云俱着除。如论。即萨婆多论。不定。或有无。或多少散乱也。诽谤。由寄衣在村取招讥故。斗诤。因往村故。容有夫妇之诤。及无彼觅衣之诤故。梵行即净行。嫌疑。嫌故不敬。疑恐非法。无情。不为防村男女故。

  十诵下二句。即村及势分也。结空地及住处。以十诵许预结也。衣界不生下。虽云预结。以村在故。不得摄衣。义同不生即无遍矣。善见下证势分也。人即解指古人也。现除悬结者。古谓现有村。现除不可护衣。悬结者即结取空地。及住处也。后村移出更不须结。以悬结故。四分下。古人谓四分但云除村村外。无须结村体及势分之文。却成悬不结也。故下。破此非正解。以本律何尝不言。村去摄衣。即现结村。及势分矣。

  明有所牒。是悬牒除也。以村后去随得置衣。但村在时。除其障碍。有本明有所下阙牒字。僧坊外地。即蓝外地也。正是蓝狭界宽。故开结取。余下。所余之地。如聚落及聚落界。望有村不护。且言不遍。不同古人衣界不生。悬不结边。名不遍也。

  僧下。此证蓝狭界宽。须结开眼林。其□可以肆目也同住。即牒云同一住处。令既有村。村内不得护衣。应非同住。何得牒之。答下。谓衣界从僧界上起。僧界既言同住。故令从本称之。未必下。以村来暂不许住故。且言未必相可。非为永不许住。牒之何各。或下。言衣界本遍。摄僧界故牒同住。村碍暂隔故牒除村。有二。即古约体不遍。今约缘不遍也。

  障人以结竟僧不住中。则犯同宿故。僧只下。彼约聚兰二处。通结为一。摄僧摄衣界也。后下辨废两通。聚落兰若俱。通结摄衣界也。既下。既牒除村。明知聚落中僧界。亦许结摄衣。既许故非废也。

  聚落小即村界也。先虽是小。后男女多。村转增大也先所摄衣处。亦不得摄也。为村所侵。若先大后小。先所除处却得护衣也。准下结成上义。约缘即村也。

  文乃无桥。言此除駃水者。是无桥耳。又若有桥。义亦通许。例如摄僧界。有桥船者开之。下地。即男女安下地。是村内也。或可下是内宇田村去后可以摄衣。以先悬结故。

  结住及空者。现有村名住。村势分名空。古人谓以律但言除村。且不言村去后有摄衣界。此下一□今斥如上。即前云本村还出衣界仍摄。非时下证名同也。以九十中有非时入聚落戒。钞列缘中。云向俗人舍。仍自注云。即寺内净人家院。是证今除村。即是除寺院内。男女所居处。同名村也。亦即下。不唯村聚是同。抑亦是食家等。单提中食家者。律自释云。有男女也。岂非是同宿屏坐露坐。皆是约男女住处。当知亦即是村也。单士女。有女无男等。

  善见下。既云既不失衣界僧。显衣界外有僧。不得以言有所属也。缘相但约有村缘。及施者之言。为限相故。不约作法时。通僧界所摄。以僧作法时。村中有僧。亦须集故。

  余下。十五种自然。如戒疏解离衣戒中也。文下。证知为摄衣也。说戒等。取知摄衣摄食也。

  先解下。以衣界为能依。僧界为所依故。先解能依。此则有叙也。又顺脱衣之法故。假本。本即僧界。而非下。大师意在结既次第成。解宜次第失。未可各结而合解也。又体既四分。而受反用十诵为随。则乱伦获罪矣。为除疑者。恐上云本失未亡。则例今亦可言□除本丧。故又遣也。

  三品。上中下三根也。非一者。上根教行毛食。中下教开结净。知量。经云知量知足。分卫。正言傧茶波多。此云团堕。或云傧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也。沟壑者所堕处也。中下之器。形报微劣。制上行乞食则成过劳。进道不前。因病致死。故曰终丧沟壑也。又孟子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三等亦三根也。以上根康则乞食。病则开济。岂不收乎。

  秽染。曰同宿恶触等故。喜生贪染味香也。体乖仪节。以上士高节亲临食厨。非大人相故。且儒中君子。尚远庖厨。况出道净行之人乎。此从缘者。从除宿染缘边得名净耳。非对未结时地秽得名为净。外道下。如次科引僧只十诵。讥言秃居士舍。与俗无别是也。多罪。即有同宿内煮自煮恶触等过也。集因。以贪秽食。是下界业因。招集苦果也。食啖不净。举果中云报如堕不净虫。永离上妙香洁。岂非恶集以招乎。苟未能行乞。而但遵护净。足不履庖屋乎。不触食具。不经残宿。又不坏生。一钵多罗从净人受。复在中前而修观进啖者。此则末世上行佛子矣。

  播汁(上浮还反)。珠丛云。汰米汁也。乞多食少。翻为外□乞令僧食少。他物净。作他物想为净也。

  外责。即外议责也。两罪。即有宿煮二罪。既有如何开他物净。待明。即明相现也。为人。即比丘等。

  大小。大即楞伽涅盘。为了义教。小即僧只十诵。又是明文不许。涅盘本制有缘亦开。时世饥馑。乃至为住正法。皆开缘也。要须以檀越为净主。故云必施等。四法。即法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圣行即乞食。是四圣种行故。正愿。彼经乞食时。若得食持当愿众生。为法供养。志存佛道。若不得食。当愿众生。远离一切诸不善法诸律。初受下。谓初受戒已即说四依。元行。即本行。僧常。即僧常食也。

  前废。以楞伽后制。废前教也。本制即乞食。令中下不堪故。大下。即楞伽等。上达之机。可依行也。分河而饮。以小乘各计。则分河饮水。如序中即别序第一专执四分不引外宗也。若望第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僧坊无烟。则四分开结者。是小乘持律也。必下。若力壮道充。依楞伽涅盘。僧坊无烟。义复何疑。

  无净厨下。此母论许有则接下根□□□宿煮来叙古人。约僧界成犯。别结。即别结一净地。便以大界围绕也。广如。前引母论解也。相顺。言且得随顺。于中下之机。有所济也。此得下。言此得在从顺开文失于涅盘。制不许结之意也。

  准论。准上母论也。虽下。古约露地大界中。虽无四周院宇。亦不得同宿。煮字有云者。非也。

  今下。今师约院周生过。不成储畜。今师约是不周净也。若约界成。正斥上云大界成。无院宇随犯宿煮。若尔则不应四种净地。文开四种者何。一者篱墙不周净。二檀越净。三处分净。四白二结净。半有下。出不周相。四分云。半有篱障多无篱。都无篱障谓露地也。非储积相故开之。非唯下。不惟自然地上不周故开。若摄僧界上不周亦开。故向云纵结摄僧。无僧坊院。不成储畜。

  无界有院。正难上院。虽周成不结摄僧界。亦是宿摄文也。方相合者。即四方篱墙周合。是储畜义。故招议耳。法下。本结摄僧界。意在取和作法。今有僧在界。岂不集耶。不可相类。义自迥异。

  文中下。律言未施与僧。则显是他物。自许。即僧自有者。既下。处既是他物。食□□□因执心薄。故曰绝起。俗有檀越寄食在界。

  若道下。斥上妄判云。并为他物净。文意云。若言寺是俗造故。属他物净者。一切寺院皆是他物净。望俗推绳。若盗损者。但望损于檀越。事在无作。边计五犯重。应无对三宝上结义。又若人施佛法者。亦应无福。以物自属檀越。不属佛法故。无在。言无定。

  不结有罪者。古谓不结净地有罪。结又难为持护。今檀越净。则其理颇长。由檀越倚傍故。胜得不净地也佛下。佛所立制。贵益智解明白。不为暗昧鲁塞。今明白心中亲知。而反致诬罔。覆冒圣之仪轨。则增不学无知提吉二罪。此外自得内宿内煮根本罪也。若言下牒斥。不以难护故不结。五欲。色声香味触。此五能牵人五情。出家之士。要一一断之。岂止于食味之一欲。独为累缚。而涉于言议哉。

  宁结减罪者。大师意谓。宁可结净地以减罪。不可言结难护罪。何下推释。以先未结时。通界有罪。今既结竟。故免其过。岂非结能免罪乎。一有益也。善下。即持戒之者。本惧其犯。今结竟食在蓝内。虽曾经夜食自成净。恶下。即破戒恶心故触名净。谓虽在净不净地。触其食其。亦自成净。故曰无染。今为持戒故结。岂非二有益。两失。内宿内煮。如下。如何言若结难护。则向谓愚暗不学之罪责是。自贻赠之也。春秋云。自贻伊戚。伊是也。

  十八。篱墙垣栅堑五种。各有半有多无都无三种。共成十五。此是单历。若将篱等五种总为一。亦有半有多无等三。自成三种。足前共成十八也。二合至六合者。一篱与墙合。二墙与垣合。乃至第六篱墙垣栅堑合。或更互参则多相。略出二十句。以篱为头。自成四句。一篱墙。二篱墙垣。三篱墙垣栅。四篱墙坦栅堑。篱为头既尔。余墙等四皆然也。

  初成。屋宇初成。僧未曾经一宿者。可行处分。何哉。由壅滞贪结未多故也。随人。即檀越经营人也。

  佛塔下。以中国伽蓝门。皆东向故。佛塔庙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尚南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行来之处。即比丘闲时经行来往之处。以避塔庙故。多在西南也。以绳量度。谓尔许比丘住。尔许为净屋。过时。彼约不得过初夜。四分约明相。彼教又急也。善见下。此约初竖屋持作也。若已成。即已竖屋了。语令知告本施主。随指一处。老宿此约本主。若无者。开召聚落耆老指之。彼若不解教之亦得。

  自然中。彼约在自然地上结。准下僧只。要须摄僧界上作。余下指如前解。大师意谓。若要依母论。存僧界外者。当先别结界已。上结净地。免于自然上作也。依处分者。谓解已或要行处分净者。须是荒废来。经二年者可行。

  初一。即檀越净。是约他物也。下三。即不周等净。约自物也。余者即余三净。俱约处周匝也。无法。檀越不周。本无法故。加法。第三口法四是僧法。

  别人。以一人处分亦成故。支尼梵志别名也。言羯磨下。覆释上未结羯磨之文也。少多。三二人皆得。七众。在家二出家五也。通诸界。作法自然也。如于作法地上。新立厨屋。亦可行之。

  二缘。一者是病缘。二者要边静处。若观科末。似边静自为二缘。在边非静。在静非边。俱不可也。以下。释所以。包者厨屋也。且儒之高士尚远庖厨者。一则存大人相。二则恶闻杀声也。以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我教则离杂秽之咎也。离秽杂则清修之道成。大人之相着。何莫由斯也。奄蒙。说文。奄?也。言奄?蒙闭也。

  即是相。恐人言净地。不唱四周相。便言无相。今称房名。是齐房而起。岂非即是相也。四句。若僧时到前。无缘本双牒句。得在依文。以依律文故是得也。失于缘唱。谓第二句缘非中。不牒所唱处是失也。欲下。大师立理。以定缘本。某处是缘。净地是本。今随文。且依律文也。结集。非波离时也。部主尚云尽所诠相。一宗周备。岂有缺文。当知是后时结集也。觉明据翻译时。竺念约笔受时。比下。比诸结界法中白。皆是五句。唯此一法。四句成之。反验可明。

  为僧造。以施主通七众。通僧坊作。以净地散多。而僧住有限。故曰通也。将熟下。虽曰不长。以将熟故。须早结净地。如律云。就食者离地物一切通犯。未离地者。未长足者不犯。已长足。逢霜露等。并是宿限。又云下。即不得以羯磨结机架为净地也。取土。出妄解也。谓净地土取出。不净地中。亦是净地。而况净法依本地起。岂得随土而有。今本土若移出。何有净不净。言俱是不净故。隔道两边。即中间。是道两边结净地。亦通缘净。约不觉缘故成净也。僧只并谓比丘。不觉在不净地者成净。若知不净障僧制僧不得入中。

  又下。言同净地中结。又有何患。大抵法要简处。岂可同在地结不得耶。故下。以结竟反例。言已恶触。尚只坏食具。不损净地。岂可初结在中不得耶。又初结与后解。二种俱是约法。宿煮秽染是约罪。岂以结法。而坊患有罪乎。况法与罪两不相干。今若同处行结。纵使律云牒某处。盖是牒相耳(虽有两解。且从初义。以律云。僧在院外。遥唱遥结故)。

  如上。即前云应唱房名。即是相也。以食下二句。大钞注云。故须遥结在中相杂。以僧下二句。复注云。净地有僧不免别众。不摄别众罪也。若是众法。彼此同犯。若是私法。僧有不集之过。不同戒场不集无过。以各自摄故。

  今准方土。此方说东属木。木能生火。是熟食之象也。无施不可。言皆可也。以顺方土故。吹气散。吹西南食气散也。阳气。东方属春。阳明之气盛故。北辰。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郭璞云。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然则极中也。以其居天之中。故曰北极。以正四时。故曰北辰。故下结属阳位。故厨在东。尔下引证。随方土所尚。不可偏执。但不得以昼为夜尔。

  何不开宿。言何不开在净地内宿耶。答文可领。局僧住。食入僧住地方犯。又僧入净地住亦犯。岂非偏约免通蓝之过欤。本制。以九十中食残宿食故。宿煮。停贮过者。今结净地。正为安食。故无此过。余二。即恶触自煮。是约自造边成犯。或在两地俱有过也。是以不防加法。对下造房。合云乞法。答下。说净为免长。乞法为作房。有此益故开。岂有说乞了。而复与罪则说乞。何为净地。本为同界有犯。故制别结。以防罪故。今结竟反入同宿。岂能防之。况佛是一切智人。一开一闲。莫不合于法度。知了根机也。故钞序云。佛是穷机之人。僧唯应药之器。虽非律文。以律无解之辞句也。虽然以听解故。准说无苦者。即准余翻结为解也。其理善成。故曰无苦。苦患也。

  初一须翻者。谓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翻秽令净。俭开。荒俭之世。律开八事。若乞食易得。而私顺开通之文者不可。纵实有俭难。遇于丰时则不许。律云。若时世还贱故依开食。佛言不得。如法治之。扶持下。谓釜器倾溢佐助料理。佛开为缘。此不须翻。后须下。说须翻也。

  不入者。言腻不全入也。有少腻沾者。当削刨之。六众。七中除比丘也。博之。即于尼寺俗家沙弥净人处。一石一石更互博之。虽得本物。以入手两相舍故。

  船车下。律云若在船上。载十七种谷。上覆以蘧蒢席。比丘得在上坐。不得名字。若为风吹回波漂在岸上者。一切不净。必绳篙不离水名净。大车上载诸谷上覆者。比丘得坐上。不得名字等。今言住四仪停住之住。

  四分下。即比丘恶心触净食。令诸比丘得不净食罪。触者成触。不触自净。覆盖。僧只晒谷时必天雨。无净人。得自遥掷净廗物覆盖。捉净砖。石镇之。忘覆食器亦尔。坏生一种。大钞云。如水陆果子。不受而食。岂令净耶。谓必无人。为作火刀等净。文开内啖。即上七事俭故。存命开充内啖。不开外损。谓坏生一种也。以大钞义加故。若开则外生讥谤。岂非损乎。有此滥故。八事中不显坏生。故云滥故不显。文开至不显。重明坏生也。

  如钞。指四药篇。缘会。俭难故开也。缘静。俭缘静时不许名闭。前下。释开意也。前门。即缘不净门。触宿。是不应。而反为之。是为不净。应为。即俭缘本开之宿煮。而不敢为。两乖法网者。前乖佛制意。后乖佛开。前后各犯不应之吉。故曰一罪。

  贩博贩卖交博也。治生。即以贩卖为业。治理生命也。道人。比丘也。纵得财来作福设会。尚不免罪。何况得福。持戒比丘不得食等。何也。以贩卖罪。重于屠阱者谓屠者止害一生。贩卖一切皆害。不论贤愚持戒破戒。无往不欺。虽下。是体不净故。以下。僧若随顺受之则令彼续作不止也。不许翻。即不许翻秽令净也。以心绝故者。无再作义也。

  以食不净钵。合云以己不净钵及食。与净人。一心与。不作再得心也。大师云。准此器下残食。令净人益授有触失。又下。准大钞具引云。比丘与沙弥。担食在道中。食时与沙弥。沙弥还与比丘者。若先不共要得食。及此不得。今言以先共要。以先下合有不字文脱明下合有日字。皆下。证决弃无染者。得津尘。取微细食分也。

  以异别人下。别人。触僧净器有犯者。据受腻者为言。又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体无下。释器新净无秽。可翻缘去。即船漂在陆。牛尾离车。便成触染。

  无心。谓本无心同宿也。未得。闻言未得净地间。无文开护。谓无教文开二煮。成护净义。由下申所以。不同前文明相即出。盖时之促也。今则反上。故曰时长。唯下。约俭开八事故。口法尽形。即口法加尽形药者是。通开也。

  如前缘净。即忘误捉僧家麨食。及扶佐等。非难。非俭世之难也。失圣仪。以三来圣贤。皆离恶触故。如彼。即五百余年。不见浆水。正欲趣厕。护厕鬼神。打不得近。智论。彼云。若沙门福田食。以不净手触。或先啖。或以不净物着中。后入沸屎地狱中。又护净经中云。由有宿捉等。众僧食不净食。后堕臭屎池中。互百万岁。受苦恼竟。复各五百万岁。堕猪狗中常食不净。后出为人。生贫穷家。衣食不具。佛告比丘。众僧住止之处作不净食。不足往食。如法持钵。乞白衣食。是明净命。

  恶触下。虽开非时七日尽形不显。自知越限。如七日外触。还犯七日。下由不列。

  开四罪。即是犯也。未加法前。云事同时药是也。逝尔。雅云往也。可为心师。言不可师心也。隐括。隐占括度也。排斥教网。言于我大乘。本无时节。又云不以小节为碍。如斯之俦。不知己身位地。辄拟大圣。罪流长劫。长劫者。拂石芥城也。

  文不了者。不显示三人也。故引十诵明之。三种人。即比丘及僧学悔沙弥也。但使一人与同宿。则不可食一具戒下。至有一具戒人。与食同宿。则一切比丘。皆不得食。故曰皆被染也。或下。恐人疑云。衣不说净。亦是别人过。应同内宿。累余比丘。亦齐犯邪衣。有下。是释疑。行违体顺者。以学悔人虽犯重。一行有违。而诸戒全体尚净。故同成染。

  彼文。即十诵也。若下。即后制断净地。通皆不可也。故云义通净地。约相下。即约净地之相。从后制断之文但有违教之吉。不犯内宿罪也。故云无宿可知。

  僧坊内煮。显净地自通。自熟。通两地。三人互为俱不可食。而后受啖。显有期心。若本无心亦开。

  不共同宿。此句同钞中。是残宿非内宿。彼注云。今日受食已。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也。若食不受下。是第二种。此内宿者。又同钞云。宿而非残亦吉。彼注云。谓未受食。或共宿吉。不宿不犯。若□下第三种也。此亦同钞云。残而非宿吉罗。以作己有想故。义岂下。谓本律虽曰无文。岂在通许之限。

  余二。处分作法。若僧坊下。以食在净地。僧坊有人。斯亦何咎。有本将有人作无人非。有人下。二种净地正障僧也。故云不开于净地。二净。即白二处分也。在三。如上解。虽然又须知方犯。若不知者。非心过故。远下。即远持食入界。觅净地未得明现也。非罪。不犯恶提罪。以体变故。不可言宿者。若未长足则无内宿。若长足者。不可言无内宿也。

  就处不通者。即僧住处也。局二作法者。处分并白二结地。通于中煮。二地之外。是僧住处。不开煮也若煮成恶。即非净。若檀越不同二净通煮非犯。昼夜。若昼若夜俱犯。七众下至优婆夷在界内煮。清净比丘亦不得食。生熟。如阿难温饭。在只桓门外。故知界内熟食亦犯。

  通坊净。即通僧坊净地。皆有自煮也。三位。即上比丘等三种人也。有四。加式叉。问下。此问上尼中有四。何闭式叉。过授。即过食授食。行仪。即乖圣行仪也。以式叉学法渐优。故通坊净。僧坊净地恶触俱犯。

  有三。即比丘等。尼中无沙弥式叉亦开。所除即不开也。腻尘。是食余津。通染故。令后净亦成触也。义加。义恐是若字。本触。即自触也。

  净人有一者。大钞云。若沙弥净人。但有腻触。仍自注云。谓捉比丘钵已。食腻在手不洗。而捉僧器是也。由下。即比丘先受之食。被净人触故失受。令授。令净人捉己食器。彼有食腻在手。不洗反捉僧器。故曰触余净。故下结示。净人有此一也。若如下。即钞中遇缘失受。彼注云。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净人不须洗手。文义同也。

  又下。此说大僧又有四种。不成恶触。一下。如俗器中盛食与。比丘仰手。受取前食。虽僧俗执。不成恶触。如下。即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故曰更加法也。如上缘净。不须翻也。

  见净人者。应置地净手更受。如文。即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三下即十诵。持戒比丘。懈怠故触。名不净。

  自种下。即下子成菜也。子虽成触。菜体变故。未可论罪。坏相。坏上苍翠等相。以正生不已。后时色变。亦无先恶触罪也。故曰本生故互生。如下净地生果菜。长足者抹令入厨。互覆者。净地生果枝覆。不净地者。从根断。如四分安食具在上。并从根断是也。有净则非犯。不净则成犯。

  若知下。即知在不净地不得食。获罪非威仪也。若准五分成恶触。有命外道。计春生夏长故。自伤物自损也。如疮净是。高胜即净法多故。高胜于彼。

  初人下。即使净人作净时。人果俱在净地上也。不妨余众。钞注云。余四众食。以非处即在不净地故。后之二句。指上四句中后二句。

  十种。谓初五种是净种。次五种净根。文中合云五种净种。五种净根。文略且初五者。谓火净。刀净。疮净。鸟啄破净。不中种净。此五种中。刀疮鸟净去子食。不中种火净都食。次五者。若皮剥。若?皮。若腐。若破。若瘀烂。此应是净根种。火净听食。四分火净。通五生种故。一提。坏生种也。一越。食皮肉吉也。如钞云亦四药中蓼萝。即萝勒蓼(令兰者是)。若僧祗中。揉[打-丁+修]萝勒蓼等。不可坏种。种即子核也。蒿草有隔。即有草菜所隔也。又钞注云。准此蒿草之类。子果散落。无净法。

  非谓下。是了疏解文也。他加行。即净人为净也。一物成非。但约一被净者成净。余不净。以同一聚故。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五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释诸界受法篇第三

  七众者。出家五在家二也。故下释上四位。二众即比丘比丘尼。以同受大戒故。沙弥文收式叉。虽学六法。同受有愿。如下所问。两部在家。即优婆塞优婆夷。五支即五戒也。支分也。下文云。若受一戒是名一分。具持五戒名为五分。净行信心即受八戒者。以前五戒。属尽形。八戒约一宿。故分两位。报恩经云。波离白佛言。若七众外。有波罗提木叉戒否。答曰有八斋戒。是以受八斋法。应言一日一夜不杀生。令言语决绝。莫使与终身戒相乱也。问受八戒法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否。答一日过已次第更受。如是随力多少。不许日数。若约成实。随日长短及重受并开。九支斋。八戒外加一斋也。亦言八支八斋。即八戒外更带一斋。报恩经云。斋法过中不食为体。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也。由下上四位。体各同也。如比丘转为女。即在尼位摄。余六亦尔。报殊。女男位别也。仪异。仪相有差也。就缘。对彼机缘。授法有异。故得名诸异持即六法。转根验。谓式叉转根为男时。但在沙弥位收。以僧中无式叉一位故。

  有违缺戒者。尼篇云。若学法犯者。更与二年羯磨。若犯根本者灭摈。犯余行法但名缺行。今言缺戒。即缺行也。又随犯一法即名缺戒。虚羸。虚故禀性不坚。羸故操心劣弱。更学重与二年。谓下。即戒是禁约义。止制义也。然禁约止制四。名异理同。莫不禁防制约遮止为义也。有作禁止善者非也。非无一相。但收止恶一相。且如圣人未必有恶故。抑又但解得善戒。而不通恶戒也。故曰不可偏解。别显。钞释相初云。因明正义。戒者性也。性通善恶故。恶律仪类亦通周。故云不律仪也。若此立名。戒当禁也。恶法禁善名之为律。乐杀前生行顺此法名之为仪。若于善律仪反解即是楷模。所谓楷式轨模。皆训法也。缘相。如受五八十戒缘相。非具戒缘相也。余可例取。韦下。熟皮曰苇。如仲尼读易韦编三绝。蔡伦。初以鱼网。后捣木皮也。王候之宅。即第宅也。又各有次第也。僧传云。第者居也。从文。谓从前诸界结解之文。今次前二故当三也。约义。由结界故。方可行羯磨受戒。是从义乃当三也。类同空界。言空则总包诸有。今立一切法。义在通收。岂以戒法不摄下众。故立五八。义在通该。五体。即五戒之体。诠云体相明练。谓一戒有违。受十不得。乃至具戒。无由造八。反上能持。则可通八道矣。又五中犯前四则成难。犯后一则是遮斋。须则而约之。书绅。绅大带也。语云。子张书诸绅。谓得一善言。则书之于绅带也。选云感赠以书绅。

  冥目言合眼。诵习不广觉也。背此背于教也。言不师于教。而反师于心。故下生起今意启开也。

  梗舌。今唇舌呼召难也。本文。正本经律也。苍雅篇统即三苍三雅等。皆此方字书。三苍三卷三篇。李斯造上篇。司马相如杨雄造中篇。贾舫作下篇。又埤苍二卷张揖撰。广苍二卷樊恭撰等。今并未究弁辨指此为例。如弁辨有写以弁当辨字。且弁周冠名也。辨辩别也。甄简也。蠲除也。文理迥别。今并不分。转增后学心昏迷惑。翳文言隐。翳其正文。略指不尽授引也。又令人不能辩别。自非将彼正文对校。彼读方可解了。不然须别作文疏。解出方显。如此着撰。为世之病。故下生今意也。谓今师摘去古人之病。意在通显教旨。岂在藏隐沉密。令他不解。方为能着撰乎。余下。离上三难外。更有文繁。共文略共如钞序所引。径下。今但径直显示是伦理已。故大钞批文云。直笔书通世间法。彼谈十善。以去十恶。但报在三界。

  远出界系。即三界系缚也。集生有本者。万行集生。以戒为根本也。唯下即具戒三归。义钞引婆沙论云。成道八年以前。三归度人。八年以后止三归。兴羯磨也为性。性即体性。教无教者。即作无作也。以教属能发业体性。无教属所发业体性。无由教示。释上无教义。大钞云。不可教示于他也。即下。虽无教示。即假此体。能感来报故。今下涅盘云。戒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戒。又十住婆沙论云。戒有二种。作者是色。无作非色。义例同者。多论云教。余经云作。作即教也。大钞云。教者作也。

  因具。因即心也。以三业具。则发无作。能存于有。有三业不虚也。因即意业。谓善五阴。简恶五阴也。谓色身是一。识等四心是四。俱修断恶故名为善。善行斯法皆自于戒也。后有。即后有之身也。

  论即多论。无如之何。言魔不害也。四念处。身受心法也。五欲。色声香味触法也。加鬼。应法师经音中作磨字。后人言磨乃是鬼故。于磨字退石加鬼。此字先不入字书也。

  又如下。引缘证上。归是救护义。云唯佛全矣。乃至者文略。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无大慈大悲。佛三阿僧只劫。修菩萨行。舍利弗六十劫修苦行。以是因缘。鸽入舍利弗影。犹有怖畏也。入佛影中。而无畏也。

  提婆即调达。此云天热。以生时诸天。心热知害佛故。三逆。打杀莲华色尼。得无学故。并出血破僧。叵。训不可也。以业轻则如来可救。业重则佛力不禁。故致生入阿鼻一劫。

  竞化。与如来共竞行化也。遂令众生疑云。为王舍城是真佛耶。象头山是真佛耶。虽下。佛有威神之力。业深障重。不契所化。故云息机。譬若日月虽明。不照覆盆之下也。解心能改。以谓调达非谓不解。为名利故。因执不回。望解边终名救济。不同阐提人永无信也。如报恩经中。佛令阿难。往狱问调达。报言我在此。得三禅乐。为佛所赞。造逆。即杀父王也。黑绳。地狱名也俱舍疏云。先以黑绳。拼量支体。后方斩锯故。以为名。以狱受苦时长。假先归信之力故。回转狱之长夜。如人中七日也。又下准论。问曰。若调达不可救者。经云。若人归依佛者。不随三恶道。是义云何。将文通之。论亦多论下同不名归者。归不普故。若下正难也。彼论云。有诸天自说。我是迦叶佛弟子等。别语。且各指一佛也。非诸天通语也。以诸天中。亦有归依三世诸佛故。毗沙门。北方天王也。

  此释下。大师语意。谓下。释归依三宝名义也。因下正出论文答语回转义。亦云返还义。以先随邪师。学邪法。狎邪侣。今悉返还回转正师正法正侣也。一切下。彼论云。归于法身。谓一切智无学功德。五分所成。

  法身器。以法身依色身故。今害色身。即害法身所依处也。泥铜像喻色身成。法身相喻法身。灭谛涅盘。即灭谛无为之理也。可归者。以自他涅盘理体是一故。

  三谛即苦集道也。由诸下先示道谛。因修出世道故。世间集因苦果。则倾丧也。诚下结归道谛。病喻苦集。药喻道谛。尽谛即灭。因此灭故方会真谛。即因灭会真灭非真谛。若药不除。即存道谛也。如筏喻。筏编竹渡水曰筏。方言云??谓之筏。今渡水已。而执其筏。则其滞也。庄子尚云得鱼忘筌。不但言说意在依教悟解起行也。既下。言说既是非情。未知有何功用邪。

  上下是释三结。谓三谛不除则成结。若能倾者。则转归灭谛无为也。鹦鹉能言鸟也。虽解学语而不知义。人之不解其犹是乎。瞩对也。

  第一义谛。即真谛僧。杂烦恼。涅盘云。如杂血乳未得淳净。未来有僧。即俗谛僧。以第一义谛僧。常在世间故。岂未来邪。第一义谛僧所依。由第一义谛僧。依此身得故。又下。恐一向归真谛僧故。所以存立未来俗谛僧。使后尊之。

  不成者。以佛出世方说法故。此就化仪边说。若约悟法成佛。则法在先。今准初义。故曰不成。自不得罪。以无所晓知也。由不知故得成。得罪不成。知而故犯违教得罪。故判不成。多论授受三归前后差互得罪不成。理既是一。何有颠倒耶。答中相有差别故。不可乱也。

  无下分差别相。一语。但言归依佛也。乍得。乍两向辞也。言乍可重受增法。不可制具受而却略也。而言弗者。以音不正故。成受三皈。以弗佛音相近故。客许得成。若俱言弗。则能所全乖。两不应教。故判不成。伧吴(上助更切)楚人别种也。今谓吴楚音异耳。

  答不得者。以断绝故。随日。或一日或半月。皆可谓接机故。损叶之喻者。案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如树叶春夏则青。秋时则黄。冬时则白。随时异故。树叶则异。而其终始故是一叶。例今师者终始是一。

  五趣。六道中合修罗道。报重。即二入之狱。除不解。即拣上五趣也。不解言义。及无所知觉者。

  不得斋。即不发净戒。但得善耳。四分下。彼受戒法中云。畜生中初受三归。伊罗钵龙王为首。贾人。律云世尊受四天王钵已。受彼贾人麨蜜。劝喻言。汝等贾人。今可归依佛法。即受佛教言。大德我今归依佛法。是为优婆塞中最初受二归依。是贾容兄弟二人为首。皆下即受翻邪三归。未发戒也。余下此皆说通得者。如次科简。

  知解。约解法师语者。如上成实等说得戒。不解者。当准多论等。不得戒律。中下即故断畜生命戒中。若能变化者。杀则犯兰。余不能变化者。杀犯提罪。例今解即得。不解不得。故曰可以类也。

  无戒。以是翻邪三归故。不同五戒八戒三归。言下。发戒体。依缘。即言音相顺等。为发戒缘也。

  无作。但三皈无作法起耳。能所。即能授所受。经云。涅盘第八卷中偈文。彼又云。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归依于圣僧者。不求于外道。为除下。古用翻邪三归。当授五戒。今特默示云。但依前诵无戒等也。晦惑。晦暗惑乱也。

  计是能授。以文言受则属优婆塞。若对师言。理合云授故。随列者。今亦随律文列耳。经即出家功德经。初门即戒德高胜门。

  三施者。施财施命施法也。财有量。言财施有限量。持不杀等施无限量也。以行化他。自既能持。复转教他。岂非法施。集散。财集可行散施。能下。非清修故是烦惑。分亲疏故有得不得。是恼害。

  以利下。即以不净利施。求当来利也。恶求。非善心也。粗恶衣。着毛皮食啖粪秽也。清净行施。即以戒法施也。因此故能生佛果。在心。持戒清净心也。不在事。事即财也。

  第二即简器堪能门。性重以问不盗淫杀故。行务。务事也。始终。初受为始。尽寿为终。不取下。言不取有终有始。能持不能持。便为受戒。致有缺犯。不如莫受。具字。目于戒也。六月供养。令彼六月修供养恭敬之法也。目验下。非器不可强授。二俱。能授所受也。虚妄善恶者。不堪强受是虚善。后致毁污是妄恶。其踪迹不可追及。故嘱诫慎之也。

  能障圣道。言此生无圣果分也。由此故。不许出家。世间戒。即有漏世善。准下大师断也。二教即化行二教不发具足。反显忏已得受五戒。顺违俱罪者。无明不了故。虽顺理事。而有法执者。亦有罪也。违则可知。是故俱须洗荡。

  简略。即甄简除略。随分。或能持一二戒者。观机授之此则诫意。无遗。接机不失。生死际。约有识神已来。涅盘际。约后趣极果。为言中间所有惑业。俱须忏悔。

  不具。要须具受五戒。不可分受一二等。经即善生。不言受体。意谓生善经中。止是奉持二三之语。不言得五戒之体。如下。大师断文也。未融通也。如下反例。只如比丘是具足戒。以法界为量。若不能全持。可亦名少分戒善耶。

  五师受一。谓五戒各师受一皆开。若多论不开。薄俱罗此云善容。以彼好容仪故。正言薄矩罗。婆罗门种。天竺国人也。昔毗婆尸佛灭后。有一比丘患头痛。善容作贫人。持一诃梨勒。施病比丘。服讫病愈。以施药故。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乐。昔持不杀戒。得五不死报。无病无夭。五不死者。一其母早亡。遂因后母恶之。就母求饼。投之饼炉上。父见救援。投火不死。二又尝就母求肉。投于釜内汤不死。三牵母之衣。推于河内。四大鱼吞之。五会其父买鱼归。割其鱼腹。善容在焉。至年长大求佛出家。得罗汉道。具诸功德。年一百六十岁。未曾有病。盖持不杀戒之力也。

  若准下。萨婆多宗。戒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下证重受也。末利。西域记云译为奈。由昔施奈得报故。彼既重受。验是通开。佛制定。言不可受一夜二夜也。必下。不可受一月半月也。此则接俗。楷定于时数也。一日。以是一宿戒故。乃至略。随日多少。获善。俱获戒善耳。

  归誓。言誓归依三宝。及持五戒故。如下云少满等戒。正是本誓发戒之缘。以五戒体。从三归下发。是属。即嘱付戒所归耳。非关上体。缘境宽狭。萨婆多云。五戒于一切众生。乃至如来皆得四戒。以无贫三毒善根。得十二戒。并一身终始。三千界内。一切须上咽咽皆得三戒。以受时永断故。设酒灭尽。罗汉入般。戒常成就。

  自誓。自于形像前立誓受也。五众。谓从五众边受俱得。如后。即下云约此问答从他受也。回向。回自心向他境。境即三宝。善宿简异破戒恶宿也。古录。即往古传录。

  来成佛。龙树云来成正觉。义亦同也。言三授。点注文也。前受既轻。恐前受人心容轻法。故至三授。利钝。谓一说获者盖取利根。今举三说通摄利钝。

  由来即先来诸师。皆言后说五戒相时。方发体也。护行护此五戒净行。所以在归后说也。四依即粪扫衣长乞食等。多缘多力。要人僧界法衣钵具足等。制后即制羯磨后。不得用三归。世尊成道八年前。亦用三归受具。结以属人。即优婆塞也。

  约此下言既有此问答。显是从他受也。此应即例此五戒。自誓受亦应可得。观下无人可准。自誓曰进有。则反此曰不。

  实戒即性戒。以业道不虚故。四戒即杀盗淫妄。盗杀鸡。此一句收二戒也。人问下乃妄也。悉由酒故。四逆杀父母罗汉出佛身血。惟下以醉则无人信是佛故无破僧。乱报即狂乱报也。由下言有上多缘故。配四性戒。同列为五也。三十五失。第十三卷云。一者现世财物空竭。二众病之门。三斗诤之本。四裸露无耻。五丑名恶声。六覆没智慧。七应所得物。而不得已得而散失。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种种事业不成。十醉为愁本(醉中多失醒已忧愁)十一身力转少。十二身色坏。十三十四不知敬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敬婆罗门。十七不敬伯叔尊长。十八十九二十。不敬佛法僧。二十一明党恶人。二十二疏远贤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无惭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纵色放逸。二十七人等憎恶。二十八贵亲知识所共摈弃。二十九三十。行不善法。弃舍善法。三十一朋人智士所不信用。三十二远离涅盘。三十三种狂痴因缘。三十四身命坏终。堕三恶道中。三十五若得为人所生之处常狂骇。

  余不断。绮语两舌恶口也。如钞即九十妄语戒中。

  亦号齐者。韩康伯云。洗曰齐。世立齐馆。即取此义。今亦取一分清修义也。

  过中下。释上容有别义。此得下。今师反片也。缘防假名时中。有时非时故。非时乞食。多生恼故。所以如来制时食。而限非时也。何关斋体。头斋是齐一其心也。约下且约前八曰。戒后一曰斋。是一往得义分用。以解斋戒之。名六日即每月六斋日。也即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等。位五戒上。以多三戒故。处五戒人上坐也。故下云约期乃少。取行则多。先自恣色声。贪着六尘难事。即种种留难也。

  缘具即人作人想杀等。五缘具故。善生下。此说受善失恶戒。受恶失善戒也。

  多云即多论。经说即善生。十六分一。智论云如声闻经中。常以十六不及一为喻。大乘法中。则以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为喻。由于下。释大忏义也。无着即如来戒经云。无所着等正觉是也。

  软将喻五戒无动。喻五戒但离于邪淫。健将喻八戒功盖天下。喻八戒相同无漏。成实彼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我持八戒。是戒有五种清净。一行十善道。二胜前后诸善。三不为恶心所恼。四以忆念守护。五回向涅盘。如是八戒四大宝藏。天王福报亦所不及。帝释说偈佛诃止之。言若漏尽人应说此偈。以偈云则为与我等故。偈如疏引。既曰与我等。故知超天福而与佛福等矣。以应泥洹果故。

  第四即受法差别门。四天下立世毗昙中。佛说偈言。是四王大臣。八日巡天下。四天王太子十四观世间。十五时最胜四王好名闻故。自行世间。观察诸善恶。奏闻天帝释行恶。帝释忧行善。帝释喜故。令此日奉于斋戒。如钞彼导俗篇引智论云。以六斋日。是恶鬼夺人命日。劫初圣人。教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语云。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盘。

  下座即能受人。随后师声后。布萨护。即清净持护食已亦得。以先作意故。纵食已亦得受之。观他因缘。即观能授师也。不起犯戒心。彼此无染浊过失也。

  纵引十诵皮革。即多论自问曰。若不得者。如皮革中说亿耳。在旷野。见诸饿鬼。种种受罪。或昼则受福。夜则受罪。或夜则受福。昼则受罪。所以尔者。以本人时。昼受斋法。则夜则恶行。或夜受斋法。昼则恶行。故曰半日夜。如上说。即五戒中云。随力所持少满等是。

  何以下。推与上五戒不同所以。五下正释。行足愿自。谓行如人之足。愿如人之目。目足更资。方有所主。长引释相篇云。受是要期思愿。随是称愿修行。多论云。若殷重心则有作与无作。轻浮心者。不发无作。又如受后具持。可是愿行相应。依论得戒有受无持。但有空愿无。行可副则。不得戒。非徒徒虚也。言不可虚受也。

  前相即戒相。如俱舍指彼解也。义门未当。第五显戒相门也。前四杀盗淫妄也。次一即饮酒。诸学处。即余诸戒。后三即华鬘高床非时食。修分是修奉之分。下二分。放逸与修分。由下双释因放逸故。妄着华鬘等。及上四戒故。曰非事念也。离庄严。释文中离华香璎珞等。非旧不同未受戒时也。若常显非逸荡于人故。高胜即高大床卧。合云坐。破戒不远。则破余戒不远矣。若无下。谓若化第八过中食。则厌离随助二心不起也。猒对前四。助对后三。以节食故。自然远离随修也。

  有下除非时食外。余八自为戒。不同此戒中。第八是非时食也。本论即俱舍。以前云如俱舍分别故。增一以前标八戒下注引增一阿含。后复引之。彼既合之。知今有据。痴觉觉即觉观。谓寻伺也。六念即念三宝。及念戒念天施也。

  胜境即诸佛。上同亦谓上同于佛也。制他开自。谓制他妻有犯也。八戒亦尔者。此误解耳。以八戒自他俱断故。加辛肴即于酒下加五辛。正文虽无。义必俱断。如论即俱舍。彼云。庄严者除非旧庄严。不生极醉乱心。去取于中者。古人去中国之礼法。取此土修整巾履之敬。然下大师斥古也。然此土剑履。亦不登王者之殿为敬。岂得止事装束为礼耶。亦须从法得。中庸平淡为礼之本。语云礼与其奢也。宁俭故。云人不可依也。

  散慢对伎乐。慢对高床。八指即如来指。计尺六也。俱有不必高而复广。单高亦犯排优。或作忧。谓排遣人之忧愁耳。今优是盛见。八音金石丝竹匏土草木也。去人加口。此说倡字体也。知何下。言既知何不说示。倡下是正示。若将倡作唱音。字义全别。若知排忧曰倡。义自异也。断食之方法也。斋齐以斋训齐也。谓齐一其心。天下在天曰神。在地曰只。宅其闲室宅居也。不择下。言不择早晚在乎。摄静精肃专处为得也。儒云致斋散斋祭如在等。

  八难者三涂。长寿天。北郁单越。佛前后。世智辩聦。聋盲哑。灭障闻思。即不闻正法。既不闻故。无正思惟。他恶即文摄取一切众生之恶。慧人即文功德惠施于人。正道即正真之道。方便经云。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一乘经云。十方国中唯有一乘法。此则使一切。皆归大乘极果也。三会即慈氏三会度人故。经云。弥勒疏标慈氏华梵互举也。近下以弥勒位补释迦故。指近佛为寄心耳。鸟翅翅必须有二轮。必须具两。若但有一。致远莫由。

  大士即菩萨。郁伽彼云。居家之秽为诸魔。行出家之德名誉。阐闻居家。多有瑕垢。出家功行难量等。又涅盘云。在家逼迫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出家闲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大利机证以心。出家苟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者。名字比丘秃猎师也。苟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者。真净行也。超世之士也。净名者。梵云维摩诘。此云净名。旧云毗罗诘。新翻无垢称。无垢即净。称即名也。彼经云。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功德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乃至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既下第一句。虽下第二句。如下第三句。形没即在家滞着。耽下第四句。

  初虽忻出。创发情殷也。终下久参事慢。破戒论苦也。六情对六尘上。起情爱也。根收六根唐虚也。欲乐下举禽兽所知。方便修道彼所不知。既下伤叹同禽兽也。与彼彼即禽兽也。龙树举造论主也。以畜方人故。曰极诫封着也。四科即财色。名见见谓邪见。上云见即四邪五邪求利也。

  金锁孤山云。其犹金铁二锁。贵贱虽殊。缚系义等。引出钞中作劝出有益。本缘经云。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中不堕三恶道。广如彼引。一道即出家。

  和忍即柔和忍辱等。大愿即发菩提心。付引文倒。应云引付。引谓引文。付谓付嘱。四天下。即四大洲也。欲界系散心布施。为六天因。由未有禅定业故。不能生色无色也。下地即欲界。非静业。非上二界业也。

  华色彼自引云。如优钵罗华。比丘尼本生经云。佛在世时。此尼得罗汉果。后化诸妇女。出家彼云。我等持戒为难。恐破戒堕地狱。尼云堕者从堕。久有出期。因自说云。我昔曾为戏女。因着袈裟。至迦叶佛时。乃得出家。由破戒故堕地狱。今值释迦。却得出家解脱。以此证知。若都不出家。宁获圣果。如钞即沙弥篇。

  癞说文云。疠疾也。闇狱即黑闇地狱。为防罪业。即十句义中。为断现在未来有漏是也。彼文即宝积也。知来实苦。谓知来世实苦果报决定者。必须现世不造苦因。如下举喻以。显更增增甚也。

  如钞沙弥篇引涅盘云。我涅盘后。浊恶世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名为秃人。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若论罪行。且列五种。所为贪欲瞋恚爱亲求利悭嫉也。

  为解脱者为作也。谓下转释上解脱义也。不下以为解脱者。方得受僧次请。又除僧次。外余供亦不可受之。无心在道。即不修无漏定慧也。达累累缚也。戒取结与下见取。即五利使中。见取戒禁取二种结惑也。下业若但持戒。而无禅定。但生下六欲天。望上色无色界名下。又望非因系因。非因系因。非道系道。执劣为胜。体非出离。名下业也。

  若修世禅。即色界四禅六行事观也。缘色对色界。缘心对无色界。即识处乃至非非想等。郁头蓝此外道也。坐得非非想定。后因触女身而失禅定。为淫女骑颈。后再于林下水际所修。为鱼鸟所喧。发愿为飞狸。能飞空入水。食啖禽鱼。因前定力故。生非非想天。后天寿终堕飞狸中。无出则无有出期。

  多闻如阿难多闻。未全道力尚遭邪咒摄入淫席况常常者乎。如净心诫观广有所斥我着我我所也。下趣如下约鬼趣释是也。由下申所以。自爱爱己所作。憎他嫉彼所为。行谄内心不正也。行诳妄作外施也。杂惑福与惑杂。则罪福不精也。故受鬼趣相似果报。以因中罪福相杂故。果时亦苦乐并受苦故。为鬼乐故。处胜若能去罪惟福者。亦是欲有之报。安如修无漏清净之福乎。非实谓谄诳已。胜处即多财鬼也。

  九想即不净观中作青瘀烂坏火烧等想也。大利则若提涅盘故。曰谓解脱也。

  未经言未经历修习也。皆下推昔过。今下劝诫。禽下儒礼尚云。人而无礼。不亦禽兽之心乎。今出家之士。不修出家之法。诚堪为比。

  观事即小乘。修折色明空等观。谓观色至一极微。观心至一刹那。分别不可得处名胜义谛。蕴性既空。我人何在。则善恶等性。本自空故。小菩萨者。即地前加行菩萨。亦可小乘四圣中。皆有回心向大之类。大非全大已得小果。小非全小回心向大。异于前后故。云小菩萨也。修相空观。乃知色相当体即空。不同小乘所破方空。故曰无善恶等相。大菩萨。即登地已上观事。是心外尘实无。皆是心故。唯识云。现前立少物。知是唯识性。以唯遮外境。识表内心。当了万境。唯一心耳。意言下即第六识。言即名言。谓大菩萨观此。名色境不离内心。但是识心语言分别也。愿乐位即加行位。究竟即无学位。此加行见修无学四位。即大乘凡圣观中。缘于色心事境。意识了达外境。不离内心。但是意言分别也。

  离行离上三行。所修外无别也。术也。行法即道慗禅师所撰。凡圣行法中。惜乎期文今也。

  则云三心。即上性相唯识。通下欲趣三乘正道之门。必先习戒定慧三学。身口收七支也。问心以律云。无心不犯故。执下成戒禁取。违下破故坠狱。今但顺而修之。大抵为发定慧。作万善根本。不可一向执戒。偏修为胜。

  名色五蕴也。论云。一切诸法中。但有名与色。若欲如实观。亦当观名色。谓若以色为禅门。即修白骨观等。若以心为禅门。即观心无常等。缘修下。以二乘人。未究真体常住。但约缘修之慧。观生灭为理也。佛性下。彼第四云。此虚妄观。唯因有果地则无。是故此如或成或坏。因中则成果地则坏。菩萨如者离于虚妄。约真性。以观真如。此如于因果中。二处无异故。唯成不坏。是故二乘如者。逐其定灭。去而不来。菩萨如者。因果恒有。去来不异。舍因到果故。称如去。从果出用故。曰如来(已上本文)今谓二乘未有此用也。故曰但见生灭等。

  行心下大师正示故。语下示八正道。即以无漏智慧。除四种邪语摄口业。住一切口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智慧。除一切身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智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此三于八道中属戒也。念下又以无漏智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以无漏智慧相应入定故。故名正定。方便即正勤也。以无漏智慧相应勤精进。名方便。禅静言此三属定也。正下即正思惟。谓见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谓令增长八涅盘故。名正思惟。及见即正见。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故。名正见。此下言二属慧也。四下释上思见。即于四威仪中。缘念筹度惟正慧也。道明即见谛分明也。

  斯据法忍。言上所配释。是得苦法忍。初心已去入见道。得无漏时。说非内外凡也。然下说内凡分通。故下引证。世上正见。即忍位已去。无退堕故。俱舍云。忍终不断善。即相下。重释上论文也。

  正敛下是义约也。道戒三。即正语业命也。道定三。即念定勤也。又定共戒。亦从有也。本唯下。显正思正见也。发生无作。即慧功德也。道有即思见二种。从道慧故。有亦如上言故。道定三从此有也。

  三品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收缘即戒缘惠命。地持云。菩萨依戒住戒。修闻思修惠。乃至有疾患者。起悲慜心。瞻视供给。有侵犯者。悉能安忍。是名摄善法戒。准此即惠彼命也。非无下。案大钞云。大乘戒分三品律仪。一戒不异。声闻非无二。三有异进。彼应加有异字。于遮戒下文方具也。宝壁开制者。且如珍宝。凡夫贪着捉故是犯。菩萨反此故开。如涅盘隔壁闻镮钏声。分别是男女相。即犯小乘不尔。依夏坐。则无别菩萨僧也。

  无别者。菩萨遮性等持也。多少少乞喻吉。多乞喻夷。如常所明。无分别智。谓初地菩萨。得人法二空证。遍行真如。于诸尘境。性相皆空。无有分别。实唯一识所变。但用善行方便。示作杀生等十事。为利前生自己。又无过失。如涅盘说佛为仙豫王。见五百婆罗门邪见。击而杀之等是也。纵下若但能利他。自有过者。亦不许行也。此下准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无分别智故。地前不合。净名说者。彼云。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乃至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

  至下据大乘定惠合。更为广明之。以劣机故。非复所闻。设闻但诵其语。约心起行但劣故。可悲也。纵欲明之。具如净心诫观。又前三种观门。理可明也。

  上下即上据出家无缘等七科。并约标题注文。引义判释。如前也。后人学之。可资心用。

  分别位。即分僧尼两位以列也。饮乳者。四分云。因二岁比丘。将一岁弟子往佛所。佛诃责云。汝身未断乳。应受人教授。云何教人耶。行立立即住也。身下摄七夫象鼻垂前一角也。树叶者。垂前两角也。褶皱细褶已安缘也。高下律云。下垂过肘露胁。高过脚??。

  捻钵缘。律令左手一心擎钵。右手扶缘。今两手捻缘故。是非法镕铜灌咽。以因中食不净食故。果中获此报也。其相多者。言不独灌口之苦耳。假食假托食故发也。

  俨若思。郑氏云。俨务庄貌。人之坐思貌俨然。安定辞审言语也。易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傲不可长下。上举曲礼中三种。文略乐不可极。今言欲不可纵。理亦同也。郑玄注云。四者漫游之道。桀纣所以自祸。志不可满。亦出曲礼在心曰。志不可满也。

  道俗知非。言此十恶。是通制道俗故。俱知非也。初犹都也。既曰知非。言其未可陈过也。然下正申衣食缘也。悠悠遐远也。言向道远者。则未能成其相也。因白即白佛。而立制也。睹坏睹前行坏故。兴此白二之教。以补之。

  短右袂。论语云。亵裘长短。右袂亦执作之便也。裼(音锡)祖衣也。绁(私列反)系也。左传曰。臣负羁绁。社预云。绁马缰。偏袖衣。偏指归云。偏不全也。袒肉袒也。露一肩之称。然偏衫右边因先一边露故。今用覆之。强立偏衫之名。今两袖衣号偏衫者。西土本无。盖元魏宫人见僧祖膊。不以为善。遂施此衣。缀只支之上。又云偏袖衣。小袖者非也。指归云。今详西土无袖。盖右穿头着者。纲大绳也。系(下计反)继也。说文云系也。靴释名云。本胡服。赵武灵王所服屦(居芋反)字书云。麻曰屦。皮曰屣。黄帝臣于则所造。事别式样不同也。

  尽集须大小俱集也。仪轨和成。今行礼具足。是威仪中教法也。盖须和敬方成今法。阙师资者。言此时不可叙师资之礼也。以为能秉僧胜故也。四僧即偏祖脱屣右膝着地合掌多种。彼引四分。至上座前。脱屣偏袒合掌手执两足云我和南(义云度我)而作礼也。出要律仪云。和南为恭敬也。声论云。盘那??此翻为礼。此云下。即指注第三位也。多少于上或别礼。下但总礼。故曰任力也。

  三轮即左右足。并右膝头也。至地若轮也。距可也。腿(吐猥反)欲作腲。诫行注想。上说身业。此可通收口意。言口说诫约之行目。注心想。无敢暂移也。自下斥今人叉手如新岁经云。佛从座起。自叉手向诸比丘悔过等。指掌齐合。则束身心不散也。今时后生对诸圣前。或攘臂张目笼袖戴帽。设复合掌。又拳十指。一生无训。自我长慢。是故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儒礼尚然况佛教乎。后学诫之。

  律据从缘。今有缘乞故礼也。礼有从俗。正云礼从宜(鄙玄注曰。事不可常也。晋土匋师师侵齐。闻齐候卒乃还。春秋善之)使从俗(亦事不可常也。牲币之属则当从俗所出礼器。曰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不飨)僧下言僧无别僧。则假别以成僧用。反依敬者。余时弟子却敬师也。世下上引礼经为况。则不足为疑也。

  具有兼者。律中简和尚为具戒。亦有兼于十戒。和尚剃发和尚也。然二师行德三种。一简年十岁已上。二须具智也。三相即单白白二白四也。若据俱有白和之义。即不须分。但下释分所以大小者。受忏事大也。作房分具行舍罗等事小也。有皆结过。僧不和合。背叛布萨。远出亦犯故。但以一白和告也。差使即差教授尼。差人守功德衣。差分衣等。处分作房等。受忏大仪。即受具戒法。学悔法也。治摈即举治摈谤等法。纲文乃局者。单白白二白四三位不同名。文局各有办事。表和之理号义通。但白下此约白与羯磨。各主一义名局。单下此又约辨事。表意是同故曰通也。结集据波离。翻度据昙谛等。虽然亦当时佛意也。通曰羯磨一百八十四法。俱有辨事之义。同名羯磨。不同古师五十名别法也。如上即前体相中。分成八种是也。答下上约事有小大。乃有八种故。对首但二。今若细分。一中有三也。下下但心念法。是下中对首心念。下上众法心念也。上下单白是。上中白二是。上上白四是。又一位中约事轻重。自分三位。可以情求上。以下重拣上。偷兰分三品。今即中品也。小众四人也。拣上品偷兰大众忏。依律即四分下文。又十诵初篇生重。此是近方便。谓身口相。加未得畅遂。应一切僧中悔。若初篇生轻。二篇生重。应界外四比丘少众悔。若僧残生轻。应一比丘前悔。其忏法与波逸提同。今云问边人。谓受忏者。问边人许可无。则不得亦与忏提。不同即归中上。据下引例。释意谓说恣既不。开别众。忏兰亦不可别忏。故曰说恣应上。以说恣亦在众法对首中故。此别释中品即中中。以但三人只问边故。通对一人。舍财还衣及与正悔。通对一人故。在中中悔兰。必问边人故归中上。界内者。一切僧中悔也。界外者。四比丘中悔也。界亦通收者。此与说恣是同不得别众。只由中品兰。须对多人说恣。客对一二故。有差降也。闻成对首者。约集人说恣。客对一二故。有差降也。开成对首者。约集人不满故开也。据理本非属中中。如何例中品兰耶。以中品兰二三人边亦通悔故。既通得成。应非中上也。悔必众人。即小众也。四分灭诤中。小众者。二三人也。纵有四人上是小法。以忏□无单白之理。初二篇十诵云。若初篇生轻二篇生重。应界外四比丘众悔。若僧残生轻。应一比丘前悔其忏法与波慧三能勤教授弟子。有七种共行法。更相摄养。如和尚法中。慧命增长法身慧命也。形累形命患累也。亲疏亲在于法也。十诵和尚有四种。与法不与食应住。与食不与法不应住。法食俱与应住。法食俱不与不应住。不问若昼若夜应舍去。又僧只云。若和尚。能除贪等三毒。此名醍醐。最上最胜。不得离之取勤即取勤教授弟子。具下若具可以统摄于人。由此义。须和允于僧。然后与法。二受即受十戒并具戒。德退德行容有退者故。须别请。

  多缘慈恋。缘着父母妻子故。起慈恋。今且令止息此小慈。大哀哀亦慈慜之称。异上文耳。于空奉散。意在供养罗睺也。为敬其始故。问罗睺久没。何可供养将。以下答言。报身虽尽。法身在故。三味无上诵经等。三种滋也。四山成论云。行者见死有大力势。如大石山从四方来。无逃避处。

  多猒求乐。言多猒苦。好求乐耳。慈许初出家时云。我行慈许拔一切恐有后退故。先说苦事。等三等取诵经劝助众事。诸盖即五盖也。

  开二为病比丘缘故。开食粥也。非常途开。四十二章经云。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莫再矣。两类今时末法。两顿尚希嗟乎。淳风既丧。正教陵迟。衣竞鲜华。食慎心腹。略无少顷留心学道。如此之俦。出家何为也思之。

  味重禅坐之重也。倚卧即邪倚而卧。欲使不久耳。分下谓分辨星位行度及月次。至某处。当起等故。兰若比丘开读星经也。寻起缘念。即经中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常运。诫在勤修。不可中道而划。使浮温散乱也。

  问对无戏。僧既通知彼来问时。对答不差也。七日观其所由也。事钞即沙弥篇。通别二知。即通和知别告知。二缘即通白缘别告缘。成问答。即上问对无亏僧义。僧以和为义。顶发表除有预一地惑惑既难断无漏方可断之。今假和尚表法为优也。

  四边即下四边发表除下八地惑。此通有漏故。但假阇梨。表法又次也。今属和尚。故曰不在羯磨。但为沙弥缘中正为巧师儿比丘辄度有不知者故曰使知下结僧罪以尼律下文制僧同犯故。

  先与下今时器劣。若先与五十戒者。恐沙弥因有毁犯。能障大戒不生。今但可受翻邪三归。而己亦适时之变。沙弥戒归等者。以下三归文方云。我今随佛出家故。经列者案大钞住清信士度人经授者傍教。今即十戒阇梨。问遮文略难也。谓亦须问十三难十六轻。遮今时不行。或能行者。则令正法久住。自他陷者。沙弥不得十戒为他陷。和尚阇梨。各结不学无知是自陷三境即佛法僧也。所重即我今随佛出家。亲依某甲为和尚也。

  答可知者。前文对五戒。亦有此问。彼答云。五戒初离邪缘故。以正隔之。今八戒于五戒重。增胜行复何须也。又十戒自对别部邪师故简。又与上不同也。

  物养即五德为度人故。七支身三口四。大小通结五众罪故。如下例如羯磨受后。但乐四重也。四重之外。既有余戒。十戒之余。岂无别犯。若尔与僧何异。答结罪在第五篇。故与僧别。

  问下意云。何故羯磨受具而列少。三归受少而列多耶。下篇即僧残等。易有陵犯也。有文即戒本及广律文。阙文少文示也。以沙弥学非广故。

  人畜取生类形像为义。此非解也。如下古自引证比拟。大师谓古人约戏具与药器。俱是逸荡之物故。取为比量解之。然下出正义。生色天□性黄色不变也。似色谓银可涂染。亦似金也。唐梵两举。若据西域。呼。金?剌拏。又云苏伐罗。又云捺陀。呼银为阿路也。又云惹多。此五印度正音也。及翻梵至诸差胡言音涉。汉遂翻?剌拏。为生阿路也。为似及至汉地故。翻金银。今合而言之。乃曰生像金银。当知是胡汉两音耳。故大钞云。生像金银胡汉二彰。本梵下谓说银为像。同此似像义也。

  蒙俗蒙昧庸俗。诸有即二十五有。出要即出离恶道。带持之者。如夫子佩象环五寸。天子佩白五。诗云。将翱将翔佩玉琼琚。文云。青青子。佩注曰。佩佩玉也。皆弃也。于义既非故指为误。

  反形易性者在家则束发。出家则剃除。又在家恣己所欲。出家舍离爱染故。形性互相反也。所重即罗绮等。所轻即粪扫衣也。靡儒云美色。

  两舍亲疏。释注中。适莫问疏本已舍。今何言舍。答亲谓六亲。疏谓外党。对亲得名。非全不识。又亲故舍爱。疏故舍憎。故言两舍。死而有已。即为法已躯心亦足也。志大即志求大乘极教。即大乘也。于他释度人也。斯德指上五德。

  始终始则发慈心出家。终则求大度物。非专小学。意在通行故曰五德。物养犹使物之长养也。既有是德则人天以为师范也。受体。即十戒等体。形服使护体。以应法服也。

  段食谓粗段食起世经云。阎浮提人等。饭麨豆肉等。名为粗段食。旧云抟食取义。则??触食。如眼根对色尘是也。又如戒本触食。诸男女各以为食也。卵生多思食。起世经云。若有众生。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如鱼鳖虾蟆等。识食识能持身。亦通八识也。此食最细故说上界。又起世云。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兼者通对余道说也。且如人中思食者。昔有一人父。时遭饥馑欲造他方自既饥羸二子婴雅意欲携去力所不住以囊盛灰挂于壁上。慰喻二子希望。多时延命。有人取囊为开子见是灰望绝便死。识食者。成论云。中阴地狱无色众生入灭尽定者。虽无现识识得在故。亦名识食。若瑜伽师云。识以了别为义。谓有漏第八识。因余三食势力所资。便能任持诸根大造。令不灭坏有长益义。通第八阿赖耶识为体。以能任持身命不断坏故。若经部中。通取前五识。并独头意识为体。

  本非非无也。谓无愿为言不用修行也。故以施之。大钞中具出破相。拟辄贼住者问之。余九即下。九种皆拟贼住故。

  名色一蕴是色。四蕴是名心。不可见。即识受想行。既无形质可见。止可以名召之。初始识支。俱舍云。识正结生蕴。谓于中有未位才没。随于胎卵涅化。受生之时一刹那间。有了别义。名之为识。即染谓赤白二精。不净染分。以持其识从托胎识支后一七日。名揭逻蓝。此云杂秽。状如凝酥者。是歌罗逻与揭蓝。梵音转耳。含心即初识。三十八转。如阿难问经。佛为难陀广说胎相。在母胎中。凡经三十八个七日。初七日如薄酪。乃至三十五七日人相具足。三十六七日生猒离心不乐。三十七七日生秽狱想。三十八七日风力所转头向产门。伸两臂出。每一七日。各有一风吹令变易。风各有名。具如彼经。是则三十八七计日成二百六十六日。计成九月。所以少四以半小故。故曰九月便生。问世教及经并云十月。何故唯九。答九即十也。何者经涉十故。如月初一日受胎者。则定九月二日已去日数满时。即跨至十月。即受异名者言是三受之异名耳。

  假事痛痒想三事。为三受之目。梵天因。即破梵天为因外道也。以下申彼所计。创下下欲界也。佛法下陈今正意。本阴即五阴中。识受想三心也。三想想以分别为义。盖对亲怨中。庸境生三想故。因此三想生故。见亲起乐受。见冤起苦受。见中庸生舍受。三受既生。则起三行。谓对亲起贪行。对冤起瞋行。对中庸起舍行。由行以迁流造作为义故。持犯云。流入行心方成别因。造善作恶自此而起。由此故沦坠生死。经历恶道也。

  苦集苦为有漏果。集为有漏因。故曰世俗因果。又灭为出世果。道为出世因。无谛者。谛以审谛为义。为众生不能审谛观察故。曰无也。诸圣反此故。有谛也。涅盘彼云。善男子所言苦者。不名圣谛。何以故。若言苦是圣谛者。一切牛羊驴马。及地狱众生。应有圣谛。乃至是名为苦非苦圣谛。广如彼经第七卷中。

  为在色中下。是彼所计。或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乃至云我大识小识在我中识。大我小我在识中。计下彼外所计。若云在五蕴中。则随阴成五我。今一一推求。五蕴本空。我依何住。如此观之。便了人空相似。若能如是观者。此亦相似圣人之类也。

  如有下示外执也。一识通行。通应六根门也。外计云如人打南窗时。猴即至南等。佛下正破。若是一者。于眼中便合闻声嗅香等。今既不尔故知非也。

  逆顺逆观过去。顺观未来。各八万劫。不见有生死之身。此外观所不及。便言八万劫外。生死自尽。涅盘自证。不须勤修也。如转缕凡。彼举喻也。如人以线卷一泥丸。从山掷下。线尽泥止。身亦如是。佛下正破。谓佛法须在精勤方尽生死。烦恼未断。安得无身故。七觉支。中有择法精进等觉支。

  八禅四空定并下四禅。等四等取纳衣树下腐药。等八等取业命见思勤念定也。

  妄计下即破色无色天。计涅盘外道也。非想即无想天。在四禅也。有顶即非非想天。在无色界顶。谓此二天定心想不行见其沉没。谓是穷理尽性涅盘也。夫下以涅盘体寂。不为诸相所迁。今是三界轮回之处正是众生所居。何得指为绝有涅盘之法。

  诸人即十一切入。亦名十遍处。以外道所计。空为至极故。缘色青等色。以住其心等。但是下。如观青遍处时。即取少分青色观之。使遍一切处皆青也。乃至观空亦如是。此皆是自心运用周遍。或增多或减少。本无实境。但唯一识。何得执空以为涅盘。智下外道修世禅。但破欲色二有。如渡小海。不能破无色有。如不能渡大海也。由彼不破我心。执空为病故。有在令心有所诣也。持说下即持衣说药受百一。及长衣说净等。轻位即吉。由下释结轻所以。广下大钞云。沙弥行事法用同僧。羯磨一法不在数例。自余众行普制。同修说戒自恣。既是常行。不得别众。约界尽集自然远近。亦同僧法。

  此方无译。凡译有二种。一者正译。二者义译。今谓无正译耳。以此方既无大圣出世。复不度人。出家无以将此方之事。以正译之故。但从义也。如下指二方之有也。中方即中印也。俱句即以义翻义。以名翻名也。煏(皮逼切)刍木西土草名也。具四德五义。可以比出家之土也。令魔怖者。魔恐减其眷属故。所以魔宫震动也。本志即出家之人志。在怖于四魔故。如上即翻邪中。下界顶住。即波旬也。身所聚。谓五阴盛魔也。以色有但坏心。则不停故。曰念念坏。三毒贪瞋痴也。劫掠(力尚切)夺也。

  本言道士。晋宋已来召释子为道士道人。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之道士。恨足下不同日而见。李张即道家之姓。治头言能梳发导气也。鬼卒言能驱?神鬼也。皆彼之名耳。后下即朋类众也。滥上滥释之道士名也。释改之为道人。不妨下以五天异道。亦称比丘及沙门也。故向云不问邪正修道之士。俱称比丘。今且据此方外道不称。则可专其一号。知是事佛之者。

  戒本即戒疏中。以三义译之。又因果有三名。在因名怖魔乞士破烦恼。在果名杀贼应供及无生也。

  尼五即八敬遣信等。如下自明一轮者。见思两惑其犹二轮。能运众生入于恶道。杂必云。须陀洹虽有修道断。不净业无见道断。不净业无对事故。不堕恶趣。具不具故。如车二轮具有所运。随一轮坏则无所堪。今初果人方断见惑八十八使。全未断思故。曰一轮二十年。毗奈耶云。如百岁苾刍。盖所出不同。八事。三衣钵钵坐具漉囊针线斧子。

  惑尽见思俱亡也。亦名上法受。律下迦叶与五百弟子。诣如来所。世尊为说布施持戒诃欲不净。迦叶等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佛言未来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尽苦际。即名受具足戒也。

  三语即皈佛法僧也。义钞云。三语者积德。非远不感大圣。托彼小圣故曰罗汉也。三年因亿耳。比丘三年内待十人满为初缘。后至佛所乞边。方开五事。斯一数也。

  赤县河图云。昆仑东南方五千里。号曰神洲。亦称赤县。言赤者一云。以帝王南面。万国朝宗。南方赤故。或曰取中心之处。心府必赤。帝既居中取象正与。曹魏即魏世曹氏。简后魏拓?氏。并下事钞云。迄至曹魏之初。僧徒极盛未禀归戒。止翦落殊俗。设复斋忏事同祠祀。嘉平即斋帝芳时。初改元正始。后更嘉平。凡得五年。法时中。天竺僧昙摩迦罗。此云法时。诵诸部毗尼。以魏嘉平年至洛阳。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之始也。准凡十僧大行佛事。改先妄集。出僧只戒心。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亦善律学。出昙无德羯磨。即大僧受法之初也。僧传即梁传也。

  僧多信少者。此约所受者。前云。中国僧多善心浮杂等。据机悟渐乖故。限于十破名是通。如初果善来亦破见惑故。应可名破结。

  人法如云三语。语是法授是人。义钞云。有人不立上法得戒。何者一无上法人。二无上法教。若下古人立难自通。答下意云。即名具足者。是在羯磨前。得罗汉果。设年不满二十。由证果故。可以替得。不妨是羯磨。言下发戒。

  全无下言律中但有数胎闰。一切十四日布萨。且无罗汉。足满二十之义后成。反古人之前成也。第一受五分云。童子迦叶不满二十。受具足戒。后方生疑不知云何。以事白佛。佛集比丘僧问曰。童子迦叶有所得不。答言得须陀洹。佛言此人。乃是第一受具足戒。然不名白四羯磨受。以此证知。初果尚然。况复无学。乃下。即小年中。自用胎闰等。且无得果开也。

  以无弘道。言女人不能弘于佛道。又远于化益故。抑遏而未度。又若度者。恐减五百年正法故。后还舍卫。即爱道等祈听处。祈听许也。时为三请。即阿难也。如来宣八敬之法村与阿难陀。难顶受尊教。授于爱道。爱道闻之。遵此八法。作奉行之意。即于阿难言下。发具足戒。

  僧尼各十。先受本法。虽在十人后正受戒。大僧言下发。故至二十人也。姿貌下。谓端正女人欲往受戒。贼专伺候。故特开尔。返待使尼回告。告前受者方发戒也。曾皈。公羊传曰。妇人谓嫁曰归。减八年。即十二可得戒也。

  有恐。即有恐怖处也。若下。今斥制僧。以戒下亦制僧故。岂僧开而制尼一众受。以此方先未有尼故。故师子国尼八人来云。至宋地未经有尼。何得二众受戒是也。十一众。即十僧并爱道也。求那?摩此云功德铠。一十一尼。以先有师子国尼八人。又往中国请尼。俄而师子国尼。铁索罗等三人。至京师。足前成十一人(据理但十尼即得也)。便请众铠为师。坛上为尼重受。当元嘉十年也。善来破结。

  加持律者。问意云。中国十人不言持律。边地五人言持律者何。四人要满能秉僧。六人但可足。但可足数。不必精练。依缘。即人僧界等。恐约数成。恐言但约数成五便得故。持制。以持律为约勒之辞也。非谓中国通于持破。十人互望无破戒事。可以省也。

  能所俱齐者。能教所教业成俱齐结。岂待杀竟报方犯罪。故曰杀盗不尔。思具。即思愿具足耳。

  此局法缘等者。如善来非三语。三语非破结。是法局也。又善来是初果。破结是四。是缘局也。为五善来破结。三语八敬羯磨。各有当体也。含六僧。即五众十众尼。即遣信小年。义立二十人也。

  通于僧尼。皆列八种也。一名字比丘。乃至第八白四比丘。六七破结善来二比丘通尼。如来下。此引百缘经也。又贤愚经云。莲华色尼。佛唱善来度。相违。与上多论。不许何相违耶。

  如下引论。意有通局。多下。大师和会也。

  通于僧尼。亦有上根精进惑尽证圣者。尼未有心。即未有出家心也。制断三归令与羯磨故。十四年。如来成道满十四年。尼方求乞出家。此时三归已废故。尼无此一受。

  反通。言僧若通敬尼者。则乱大理也。两报。即僧尼。单者。僧一众受但一白四曰单。尼二众受三番白四曰复。良由机有利纯。僧有淳正薄劣故也。

  五千。千字误。义钞作百。彼云。佛灭度后五百年中。解脱坚固。可无一人八罗汉果。三达智。喜见。约了达三世法也。二时。佛在佛灭时。度仙。付法藏说。阿难恒水度五百仙人。唱言善来。顿成阿罗汉果。此约阿难临灭。五百机发故耳。非是常途通例。

  南洲。即阎浮提。佛降迹故。余三洲不到。故无此二受。三天。即东西北洲三天下也。九亿。即九亿家。三亿家见佛闻法。三亿见而不闻。三亿不见不闻。不妨下。有缘则处处普现。又何但为三洲乎。今且据此宗。报身降生示迹。在南洲耳。谛论法化之身。何刹不通。非不如上言。若余方非见闻者。即不如上具四缘也。

  通三不疑者。义钞云如来一代。三天下中。可无一人八罗汉果。羯磨。因摈头往余二洲故得有也。未??。谓三语废后方摈宾头故。不通余二洲。义钞云。出耶尼是也。加起僧坊。谓十诵与上文并同。唯更加言起僧房舍为异。多下。彼云婆提(东洲名也)亦因摈宾头卢往。大作佛事。乃至有四部众等。北下。以北方是八难之地。化所不及故。五受俱无也。

  七种者。五八十具禅定道俱戒也。大戒即大乘戒。望前次第故曰渐受。又对小乘故曰大戒。当局自通。谓破结善来等。各别名局。同发无愿曰通。

  小戒谢。以是尽形受故。局报尽也。与期。即本要期。亦名为愿期。愿尽形戒亦须谢引。五下。此师似成实体内增起。全成菩萨戒也。故前云胜者受名。

  余四。即善来破结三语八敬。渐顿之义。如下自明。三种。即五十具也。

  不破威仪。即下诸篇轻戒也。若犯上篇盗淫等戒。定是边罪。无由进受。故不在言。但说威仪也。如下。业虽有青黄等色。盖随时受称。且本体不失也。故言者。约人故分三。得体但是一。以皆是形但无作。又同是非色非心为体故。多论下。证上三人。虽有三品。实一无作。乃至五戒文略。若舍十戒也。彼论云。若言我是优婆塞。非沙弥。即失十戒。五戒在。若言在家出家一切尽舍。我是三归优婆塞。三种戒俱失。三归在。文列五戒。即爱道先曾受五戒也。后受八敬。岂非是渐。未下。言未必先曾受五戒也。

  出六。如前具引。不解此座。即云我若不成正觉者。终不破膝起此座。色森众多貌。问与上无师。复有何别。答前约不对他。此约自立誓。问佛在因时得戒。果时得戒。答若依僧只。如来果中得戒。故律云。佛在菩提树下。最后心中廓然大悟。自觉好证。是名具足。若依婆沙论。亦果中得戒。以自言不起此座而得漏尽之时。果戒俱得。若依五分。因中得戒。故彼律云。二月八日夜半逾城。乃至在一须摩那树。剃发着袈裟。即言我今已获具足。不言受也。善见亦因中得戒。以宝衣易粗布僧伽梨已。披衣剃发竟。即言已获具足。四分无文。若以义推。瓶沙王见菩萨着袈裟乞食。尔时未成道。故知因中得戒。然此太子王宫非实生。双树非实灭。不可定言。问戒本防非。佛既恶尽。何以戒为。答戒是功德法。若当无戒。乃至恶尽功德不满。是故须尔。问佛名自然。弟子号上法者。答佛因不假师教。会自然理。得尽智故。弟子不尔。假师教也。拘邻亦名俱轮。梵音转也。即陈如等五比丘。准多论得见道也。又善见云。如来慈悲举金色手。以梵音唤。应时得度。衣钵自降。皆悉善来。二论不同。须陀耶。彼经须陀品云。佛在摩竭国波沙山中。清旦位静室起。在外经行。是时须陀沙弥。在佛后行。佛谓沙弥曰。我今问□义曰有常色及无常色。为一义为有若干。须陀白佛。有常色及无常色者。此义非一也。所以然者。有常色是内。无常色是外。以义故非有一也。佛告须陀。如汝所言。快说此义。乃至告曰。今即听汝为大比丘。广如彼第二十二卷中。此则与佛对谈得戒。义钞问曰。何故尼中无论义得戒。答性多烦恼。难可校语。不得与佛对谈称可圣心故。七岁。见论第七云。佛于富婆罗弥寺经行。问须波迦沙弥。膀胀名或色名。此二法者。为同为异。须波迦随问而答。佛问须波迦。汝年几。答言我七岁。世尊语须波迦汝与一切智人。并善能答问正心。我当听汝受具足戒。是名答问得具足戒。三归归作语字为正。以语即通。归不通也。八重。下云重法。即八敬也。五十八。即五受十受八敬三人。一受亦三人。为二引也。

  具文。即具归三宝也。有缺。即一语二语。同归。言同一体故。所谓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戒疏云。唯约心体义分三相。如涅盘说。三宝同性等。二受。即一语二语受也。如何局此。此一与四分同。何在六局中收耶。答且约见实名异。故分为局。若据取果证无学。是则名同。故曰宜知在通。

  七种。彼第二云。见谛得戒唯五人等(佛与陈如等五人夏安居至八月八日。得入见谛。成须陀洹)。余更无得者。自誓唯大迦叶一人得。余更无得者。八法受戒。唯爱道一人得。更无得者。善来三语三归在世得。灭后不得。白四羯磨。戒佛在世得。灭后亦得。又优楼频螺迦叶兄弟。门徒一千人。舍利弗目连等。门徒二百五十人。合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善来度三语。如疏。下科所引度人数目。白四一度继续三宝。作无边利益。七种戒中最胜最妙。

  此文。指上多论。加结。加后三结者。名曰三归。但言归依佛法僧者。名三语也。牛呞(诗音)。即憍梵波捉。此曰牛呞。亦云牛迹。以过去为牛故。口有牛呞。足有牛蹄之相。呞。说文云吐而噍(才笑切嚼也)兄弟七万(句绝)。彼云。兄弟七万人。诣诸比丘。诸比丘各尽三语受戒。本无结归。无后三结耳。

  无师。彼第五云谓如来。自誓摩诃迦叶。见谛谓五比丘。问答须陀夷也。三归。彼云谓摩诃迦叶。及三说也五众。边地律师五众受。十众。中国十众。二部。僧尼二部受。八重。谓摩诃波阇波提等(五分多论只通爱通一人。不通五百女人。上疏云。五百女人。闻敬得戒。此又通也。部类不同)。遣信。因达摩提那。广如彼文。

  一教授者。见论第七。问曰何谓教授。佛告迦叶。汝应如是学。言我于上中下座。发惭愧心。应听一切善法。置于心等。大德迦叶。以教授即得具戒。是佛神力得也。谓下。大师会上。即自誓受义也。三归问答。如前解。重法。重则敬重名。故会云即八敬也。遣使八语者。谓尼中本法一白四僧中。正受一白四。故曰八语。即二十众。故曰僧尼俱白四也。五下。是比丘所行白四建立。

  母论第一卷中。正名上受具足。何故名为上受具。佛在世时不受戒。直在佛边听法。得阿罗汉。名上受具。故会云即破结也。今言建立者。彼论又云。从今已去。听汝等立善根。上受具故。以得名也。敕听。彼论云佛听受具。即下。彼论云。尔时佛在舍卫国。比舍佉鹿母园中堂上。问苏陀耶沙弥义。沙弥解义。如佛所解。称如来意。佛即告言。汝从今已去。若有疑惑。恣汝来问。亦即无戒。故名敕听受具。

  杂心下。出彼第三卷中。自起谓佛也。即上自觉受。受师。谓摩诃迦叶。即下。会名受师教而自誓也。起升离生。谓五比丘受也。须陀。指初受人。即上问答。今谓因问乐答也。

  各下列人者。彼第十四云。毗沙师说。有十种得具戒法。一自然(谓佛独觉)。二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三佛命善来(谓耶舍等)。四信受佛语为大师(谓大迦叶)。五善巧酬答所问(谓苏陀夷)。六敬受八尊重法(谓大生主)。七遣使(谓法授尼)八持律五人(谓边国)。九十众(谓中国)。十三说归佛法僧(谓六十贤部共集受具也)。疏中谓简通局。故与论文列一二等。次不同也。

  有四者。一善来。二三归。三略羯磨。有三。一善来。二遣使。三广羯磨。独下。谓独觉有量功德至得。诸佛世尊无量功德波罗蜜至得等。前七种合有九种圆德也。

  先白衣圣人。即在俗已证初果者。方感此度。善下牒释如文。稍薄。稍渐也。先诵佛语。即依教持诵。及习善来之法。止由机劣于前故。于罗汉前三归受也。遮法文略难也。秉白。但秉一翻单白。即发具戒。此虽劣前。而复后广羯磨。今所行白四也。

  无下。无三归及略羯磨二受。爱道即知遣使。是八敬一受。以阿难为传使故。依他善来。依佛三归。依罗汉略。广通圣凡。此结归上了论依他两字。言下。又牒上论圆德二字。以次示之。

  最后生。即最后身也。性得。自性中发故。非因他受。苦法忍。即见道中苦法智忍等前十五心。无漏圣慧时也。尽无生智。此一约证无学后也。具而言之。有尽智无生智。且尽智者有二解。一云从金刚道后。与无漏尽得俱。故名尽智。二云此尽智是解脱智。此解脱道中。一切惑染皆已尽故名尽智。言无生智者。即从尽智后。有智生时。一切烦恼更无再生之义。故名无生智。又约四谛而说。即我已知苦是尽智。不复更知是无生智。我已断集是尽智。不复更断是无生智。我已修道尽智。不复更修是无生智。我已证灭是尽智。不复更证是无生智。三种功德。即菩萨戒。出家具戒。无生智后一切佛法也。又三只功德亦圆满也。

  当部。即了论。此局他部。各望所出律论为他部。此通他部。本应四分也。

  有是法。彼论正作戒自得者。即自进修破结得戒。论云。见谛得戒。以根本而言。以佛说法故得证圣谛。名从他得。以义而推。自以忍智。明照真谛。而得具戒。则名自得。初从下说初意。后证下说次意。藉缘。如羯磨要藉多缘。以法须白四。人须十僧。又多论云。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时得。故曰通末代也。

  三归反上假缘又少。梵网下证从他为胜。盖无师故开自誓。因下反上句。胜发。即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女。开佛授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愿。一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自世尊至此贯下九句)于所受戒起犯心。二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三于诸众生不起恚心。四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五于内法不起悭心。六不为自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七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猒足心无碍心摄受众生。八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九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不舍。十摄受正法终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法者。则忘大乘。若忘大乘。则忘波罗蜜。已上证因强心猛。岂在从他及多缘也。舍利错授人法者。涅盘二十二云。我昔住于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盘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于尔时。见是比丘生邪见。唤舍利弗而诃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如应说法。二人问已得阿罗汉果。威仪不净。鬘发不落。无袈裟着身等。二人。佛及阿难也。从佛。佛令敬僧也。

  佛于下。彼论问曰。佛得称作和尚阿阇梨不。答曰于弟子。有和尚阿阇梨义。佛不为人作和尚阿阇梨。是故不得称也。三归下。彼云从诸比丘三语三归受戒。称和尚阿阇梨不。答曰不称和尚。得称阿阇梨。八敬。如大爱道八法受戒。亦得称阿难为阇梨。不得作和尚。以各但一人秉。更无余人故。论自问曰。佛何以不为人作和尚阿阇梨。答曰为平等故。一下。佛平等心一切令尽事无偏故。二下。若作和尚。则有亲疏。既有亲疏。则有斗诤。三下。若作和尚。外道当言。沙门瞿昙自言慈等一切。与一作和尚。不与一作和尚。与凡夫无异。四下。若佛作和尚。则堕僧数。如受具戒。三师七僧十众受戒。若作和尚。则入十众。若入十众。即堕僧数。无有佛宝。若无佛宝不成三归。五下。若作和尚。则无佛不坏信(余三如别)。六下。若作和尚。则无念佛。七下。若作和尚。弟子有病及诸苦难。则应营理供给所须。灭前人所有功德。如昔一时有一比丘。应得罗汉。而有转轮王业障。不得漏尽。佛欲除其障故。即为比丘正富罗。转轮王福。一时灭尽。即得无着。以是因缘故。若作和尚。有损无益。八下。若作和尚。弟子有病应当看视。饮食医药种种所须。岂是自在法王所应为耶。九下。佛法流布有近有远。若作和尚。诸有弟子。若欲受戒。不问近远。一切尽来。则令众生多受苦恼。若不。作和尚阇梨。则令诸弟子。无有如是诸苦难也。十下。若作和尚。佛在世时理则可尔。若佛灭后。谁作和尚。以是种种因缘。佛不为弟子作和尚阿阇梨也。

  我即在者。即云我在僧数也。今何云不在。答下。有两种僧。在应供而不在羯磨。故下。证不在羯磨僧。令三宝位别故。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五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六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善来下。依四分言。善来一种唯被圣位。不通二凡(内凡外凡)。解非圆明。猒心非极道。即道前属二凡位。极圣。即佛所呼也。五下。须提那子。既犯初戒。此属凡也。则部别不同耳。今又约多分为言是初果位也。故祗疏云。善来言下果戒俱得。果谓初果。

  外凡者。散修事观。未缘谛理。对于加行称之为外。未证圣果。道眼未明。故名为凡。今既言非外凡。显是内凡。渐见谛理称之为内。二受人。即三语八敬人。所得能持故不羸。誓持无退故不舍。非受余报故不变根。复离邪见故不断。善始下二句结示也。多论云。以福德深厚不退。以内凡位有信根增。世第一中有信力增。不可倾动如根。不屈可伏如力。既有根力。则不坏不屈。故曰不退。故义钞云。内凡已去。得不坏信。成就不退。

  何下。律第三十云。诸比丘受教。人间游行说法。时有闻法得信。欲受具足时。诸比丘将欲受具戒者。诣如来所。未至中道。失本信意。不得受具。乃至佛令诸比丘。自今已去。听三语受具。以此文证。何言三归等不断善根始终坚固不退耶。出家信。即事中之信。不坏信。即理中之信。义钞解信有二。一事中出家信。二理不坏信。彼言失者。谓失事而非理也。失事疲苦。即母论云。于中路有生悔心者。即还归家。是失事信也。故犯。思惑未尽故。无着即罗汉。以见思惑尽故无实犯。余下。三果既有故犯。故知二凡有故不疑。别苦。即别报。望不受三涂总报为言。成论下。双证有故犯。而无总报。

  四分下。爱道八敬受得初果。五百女十一人中受。是通内外两凡也。此绝言议。此谓位唯在圣人也。故义。钞云。无欲迦叶修道进德。惑尽解满。会性空故。上法。而发具戒也。又下云三毒。皆尽凡六。义钞云。善根又薄故尽白四。果向。四果四向也。涅盘下。引文证通果向也。彼三十九云。有梵志名净梵。出家受戒时。佛敕陈如将至僧中。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后。诸漏永尽得罗汉果。验知初度是初果。不久得无学。花尼。即莲花色尼。若贤愚经。莲花色尼。佛唱善来度。部别说不同。五分下。彼云。陀骠十四出家。十六道成罗汉。年满二十羯磨受戒。

  于座下。即律云。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对人。即佛法金口所呼。令尽苦也。文下。四分云。快修梵行尽苦源也。心境。前云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是也。五下。前云正说正法。作是说已。发落衣变。便得戒也。

  见空即性空。谓了名色性本空故。形同作比丘相也。无学。即对罗汉也。文下。彼欲往佛所。中途而止。佛令诸比丘三语度也。心境自有受心。对罗汉境等。作业。三语竟为业。如三语指同上作也。得道为缘。即前五缘中第一缘也。

  余破结三语八敬不言者。又后三须形同者。与善来何及乎能转变。以是初果之机。佛一呼形变。故不预假也。又后三不对佛。故曰不尔。总别。即能受有五。所对有七等。如下具解心。

  奢。奢侈也。言有逸荡故。三结。前云归犹结也。则三结者属三归。不结者属三语。四遍。一白三羯磨也。结一。即一回结归。四受。离破结外余四受也。我欲。欲是希乐。即属求乞。即下。即是求乞之相也。但下。以僧须十人情和稍难。若不逊顺。乞请无由。牒名入法凡地知内凡也。既属内凡。即有故犯。

  燸心。即内凡四善根中第一位。暖者从喻得名。如人近火得火之前相。谓见道无漏智起。能烧迷理惑薪。名之为火。今加行位。虽未近无漏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也。退作五逆者。以四位中忍位行人。方无退堕。故俱舍云。忍终不断善。反显前暖顶二位。俱有退也。欣下。反显不能欣上也。故致戒有羸弱。退道舍戒还家也。二形。带男女二形也。余四。即善来等。既无羸等四过。故曰无灾患也。

  万载。且指末法之运。若据释迦一化尽者。当六万之修龄。七万独觉出世。八万弥勒下生。备如坛经。道宗钞中。三天除北洲。余下如善来唯佛召。三语八年前兴。八敬缘在二人。唯南洲佛出世故有也。破结微通。义钞云。如来一代。三天下中。可无一人入罗汉果。又以宾头所化通三可知。末下。说破结少而羯磨通也百一十罗汉。律第三十云。诸比丘。汝等人间游行。勿二共行。又律受戒中。世间有百一十罗汉等。谓佛先度令分头广化。方有三语息。则八年后兴羯磨。十四年。多论云。佛遣阿难故。特制前三乞也。不同前四略含乞意。名相。罪名种相也。三受。即善来三语破结人。初二属内凡。破结唯四果。故曰已上也。八敬虽曰内凡。以正陈名相故除之。

  具缚。以凡夫全未断惑故。制相。如坛下说四重相是也。俗化。收上五八羯磨。犯后者。八年已三语废。即制羯磨受是也。十戒中列和尚者。下文云。三语已前未论相摄。因过须师方制和尚。故羯磨兴者。意存师资。又下云八年羯磨方有十戒。今十戒中有和尚。验知在羯磨后也。

  因过。因人受后犯过。闻师教授。故方两摄。即师资互摄也。至三。即今三人同一列受也。余善来等不限多少。佛教。佛亲呼善来比丘。修清净行。正说正法。作是说已方感戒故。

  学人。即阿难白佛。佛令传八敬法故。论教以皆是如来开制。又同发一无作故。四过即四重。以初果生恶国。道力不作恶。虽不犯性。亦有犯遮。又可四过。取下有羸等四过。亦通后制。以下。反显制后亦不作也。又善来度时。未制遮戒。比丘后犯方制。下文云。善来?先。以陈如为首。如上所被。即前云。三语八敬非外大爱道。

  八敬法受戒。则十四年后。爱道方剃发求受八敬。故义钞引婆沙论云。佛成道十四年后。以八敬度女人。自此已后。以羯磨度具女人。阿难有和尚。显阿难是羯磨度。今八敬是阿难授。故知八敬在羯磨后也。年减。以不称羯磨度。破结方开。

  方有下。在羯磨后有也。故前云。羯磨犯后故有十戒是也。未曾有。后汉失译。尝捡彼经。无有此文。恐指名错。今谓罗睺九岁出家受十戒。显是如来成道后。得九年方有十戒也。羯磨既在八年兴。则知在先也。

  就事辨缘。注中五缘是也。言下。指下正授戒体中文也。乃疏中悬判耳。诸有即三有。灭欲五欲也。兹学即戒。余何指定慧万行。便感如善来等。从缘。要假人僧界法等多缘。方发无作。有无。有则缘具足得戒。无则缘缺不得戒也。唱言显是如来所制也。

  或下。大师约二义。解二种羯磨也。诸受。即五人受。十人受。二十人受。边方义立十人受。遣信受。小年曾归受。母论但就缘言者。彼论五缘得成。一和尚如法。二二阿阇梨如法。三一僧清净。四羯磨成就。五众僧和合与欲。此就外缘解也。多释。即多论。彼云若受者。在家受五戒八戒。出家受十戒。随五戒破一重。受八戒不得。乃至不得受具足戒。及作和尚。即十三难人初难摄。此就自因解也。今下。大师会二论。总成五缘也能受人所对境。发心乞戒心境相应。事成究竟。文云。及具则心境相应也。终即事成究竟。

  又五。即一是人等。以能名滥。谓能受中有人非人畜生。人中又有黄门二形等。非简别无以显滥。在生。在或作出。指掌。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见也。

  着乐多者。多论云。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余四道不得。如天道以着乐深重不能得戒。如目连劝释提桓因。佛世难值。何不数数相近语受正法。帝释欲解目连意故。遣使敕一天子令来。反覆三唤。犹故不来。此一天子。唯有一妇。有一伎乐。以染欲情深。虽复天帝命重。不能自割。后不应已而来。帝释问曰何故尔耶。即以实而对。帝释语目连曰。此天子。唯有一天女一伎乐。以自娱乐不能自割。况作天主。种种宫观。无数天女。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乐以自娱乐。虽知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而以深乐种缚。不得自在等。修罗下。多论云。凡受戒法。以勇猛心自誓决断。然后得戒。今疑惑故非得限。道下言本在会正理。向涅盘也。今若谄诳何能得之。报局。局犹劣也。又受报不一名局。如下。偈云地狱中阴身。犹如融铁聚。热恼烧然苦。不可为譬喻。如下。彼云诸天着乐心多。善心力弱。何由得戒。饿鬼以饥渴苦恼。身心燋然。地狱无量苦恼。种种楚毒。心意着痛。无缘得戒。畜生中以业障故。无所晓知。无受戒法。虽处处经中。说龙受斋法。以善心故。而八斋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斋也以业障故。以四天下而唯三天下。单越无有佛法。亦不得戒。

  悦动物情。如阿说感于身子出家是也。二十余。犹如眼一种自有多相。故律云。或青黄赤烂。红白水晶。极深三角。大张斜瞋等眼也。

  五分僧只者。钞引五分云。诸比丘度截手脚耳鼻。截男根头排眼出。极老无威仪。极丑一切毁辱僧者。皆不许度。若已度得戒。或先有相嫌。以小小斥事作留难。似瞎似跛似短似小。父母不听等。作留难者吉罗。僧只云。盲者若见手掌中文若省目。聋者高声得闻。躄者捉履曳尻行。鞭瘢若凸凹。若治与皮不异得。印瘢人破肉也。用铜青等作。字兽形侏儒者。或上长下短。或下长上短。一切有遮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不应驱出。僧得越罪。

  净舍宅。为贵人之所处。净身器。作妙戒之所依。净衣。即新白色衣也。虽无戒犯约白衣也。生报。当生报也。相违。作业与戒相违也。

  下列覆露。智论云。佛望弟子住于中道。故着三衣。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贪重着也。今疏中。覆即是白衣。露即外道。一露一覆。故曰二边。今三衣不多不少。是合中道也。实相同本。言堤条等相。同如来本制也。褊衫。今右边者是也。正背。即今褊衫缝合背后者。或是褡膞故。二衣篇云。今时着褊袒褡膞方裙诸裙是也。方裙。即女人上马裙。因郗皇后施僧裿不满也。谓作法者至时缘赴别众非法等。如不足数。所明如论。即母论。

  通不破戒者。如四分不足数中。所谓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等。又舍戒中。颠狂哑聋中边等人。虽不破戒。约缘故不足。无下。罗汉尚有误犯。况余下凡。顿约不破方足。今此下。谓边僧若多。开本法不得。今若僧多而不堪预者。用五无爽。

  我倒。有我人颠倒故不和。不和则有不肯同遵。今集者。为遣此故也。羯磨下。谓此大法。正是和僧之词也。以法在众成。众通足别传不难。以和谐通决寄此。言被事得成决者。此羯磨法也。四缘。即大钞云。一切羯磨必须具四法。一法。二事。三人。四界。上下。将一法为头。以人僧界比度括之。钞云。若欲通知细寻此门。上下横括。庶无差贰是也。

  若借应与价直。五分令主舍之。亦不明得不。今准萨婆多论。得戒必诵十诵羯磨。依彼开成。准急无损。未及。言未及法灭也。

  离合。约缘故离。就义可合。虽合七成四。若局成败。又可合四成二也。余违不合。指上七缘中前后六种若违俱判不成。如结界不成是也。唯事须论独第六资缘一种。

  多论。彼问曰不除须发得戒不。答得戒但非威仪。若无衣钵得不。答言得戒。有下断上文。如下取例。若无衣钵。从彼说得戒者。亦可无和尚。依彼说得戒耶。今师取此。若借下。此一说约有得义。虽曰假借。以正受时有故。但获妄告僧之过也。

  义下。亦古师义准。故大钞云。昔人义准四分和尚法中。若知借衣钵受戒不得。不知者得。此乃人判终违律文。必敬佛言。再受依法声教。劝依四分也。大师之意。要准急教。恐后例阙慢心增盛。今时弊风颇多也。圣师之心。宁不在垂告今日乎。知法有力劝早备之。尚欲以身期出生死。岂以此缘顿碍发足。勉之勉之。上虽并默。即不称自己名。及和尚陈乞等。纵下即无心行乞。纵有所乞而同非乞也。

  界成。收上七缘中一与七也。僧具。收上二三四缘也。法正收上第五白四教法也。缘合。收上第六资缘具足也。虽具此七意。不缘念戒者。即是内心不称所缘戒境也。心下。反上句也。自下。即心境俱不相应。及能受所对等缘。但使不顺教者。俱入非也。罪业下。既心不当境等。虽受无戒。盖师无善诱之心。资阙钦承之道。罪福既不精纯。故罪与业而互相投也。

  八相。即经中始从请师终乎正问。八法往来。片无差失也。五行。白虎通曰。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天行之气也。

  中人。简生而知之者上矣。蕃胡。谓佛法离五即土。未到东夏。先到蕃胡地。故彼传梵语变也。失其近语。力生于师。语实远矣。乖声论者。与上正梵邬波陀耶。声有少乖。如优与邬诃与耶。是声乖转也。如上所述。即邬波陀耶。彦琮。生隋。姓李。赵郡人也。少而聪敏。才藻新清。始师令诵须大拏经。凡七千言。一日便彻。十岁出家。后预翻译。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关辅所获佛经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昆仑书多梨树叶。敕琮次翻分为七例。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等七。相近。与上正梵相近。

  学务。教以四民之业。五常之行也。慧明。训以三乘圣道出世正行也。如下。此方俗律比挍师。如世之叔父也。故礼记檀弓云。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致丧者。谓戚容称其服。心丧者戚容如父而无服。故有差降也。彼俗虽尔。若望出家。以道法济神。神远有出世之益。则功又过之矣。连枝兄弟。谓又降等以之。须如亲兄弟也。故师嫌让处资如弟是也。此背喻非疏越。敦遇。敦崇顾遇也。

  学后故称弟。言在我后解生故称子。如父生子。博士礼记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为师父。后魏书曰。梁越字玄览少而好学。博综经传。无所不通。性淳和笃信行无择。魏初为礼经博士。束修。论语孔子曰。自行束修已上。吾未尝无诲焉。若弟子乖其法。则乃非礼也。邪缘。即同邪利活命也。是以古高僧未尝为利故说一句法。今时师训不以求道为志。而先图利养者。不亦误乎。

  出道下。言心存出道。形虽卑折。师于其资不可侮慢。亦须敬而授之。又资受道于师不可不先敬。而后受焉。当日求益无以空腹而虚往矣。故知师资共相敬重。方能道隆也。

  为束。即约束也。无辄离。五夏已上行德成立者可也。十诵云。若恐饿死。当于日日见和尚处住。恐不得者。若五日十五日。若二由旬半。若至自恣时。一一随缘来见和尚。行事钞。即师资篇。

  后必思犯下。善见以不请故。多造非法。诸师诃责。反云谁请大德。为我和尚。佛因制之。若不请者。不得与受得罪。故知非我辄授。因汝请故。后若犯时可诃责。而令思悔傍教。今时多立引请人是也。

  答词师须有答领之词也。无者不成。至于下。如受忏悔持奉者。若是已上应答云尔。若是已下答云可。故曰兼前二也。意以下。大师在四种俱言。以反义联续。余师众。即七证也。

  搦(宁厄切)指归云握也。律云下道一搦。今取相绾握。以为师资也。布订(丁定切)犹临时安布配订也。本意。如受者欲某人为师。今并不论。义准者。大钞云。七证师义须准请。以羯磨法非是独秉。必取此人证无错谬。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谓不请乎。

  传即论传。钞曰论传云和尚者。外国语等。又云相传云和尚为力生。阇梨为正行。注云。解紏正弟子行。声相近。耶夜声近。

  通轻重者。六种阇梨中。前者位轻。后者位重。一下。即今为剃顶上发者。出家所依。得出家者。授经。所从授经乃至四句偈也。教授。即教授威仪者。羯磨。今坛上秉法者。依止。乃至依止一宿也。成目。即名目也。如钞。彼云五种阇梨(钞阙剃发)。要多己五夏。方号阇梨。余未满者。虽从受诵。未沾胜名。又上四种阇梨。不得摄入而替依止等。外有僧。释注余师也。戒本人。发戒从此人也。加尊。曰尊人尊师也。

  事缘。四分云。界外问遮难等。五分中。以赴过故。听安戒坛外。眼见处等。假先问缘。须在外也。所以尔者。恐在众惶怖。有无差互。屏处怖微。安审得实。故不如法。即带遮难也。

  何得闻者。即坛上问难时。先作白和故。许闻成后。许今始闻为成。后闻白四也。今若不闻。何由闻后。如下。且如非足数者。不可诃法。独此初受人开诃者。为成一生戒体故。问既未受戒。安知成败。答约生而知之者也。如名字有误。岂不晓也。通七反往来。岂无知者。

  故立下。大钞云。若多人共受。应两处安置。一多人行立令望见僧。赴敬重意。二将问难者。离僧及离沙弥行处。于中问缘必在同处亦得。恐后问如前心不尊重等。及下。即教授师下坛问时。不令彼坐问也。去取恭慢。即去慢取恭。今时互跪在威仪。师前问之。甚合理也。

  由界下。四分云。由界外脱衣看。致令受者惭耻。稽留受戒事。佛言不得露形看。返还。再归家也。

  至受下。若律文云。不问十三难者。则不得戒。又约律本。但问十三难事。及论作法。但问诸遮。大师义准。着问遮之前是也。故须合问。

  就下。分文问答释注中。问云谁能与某甲。作教授师等。通别。如通答但云受戒羯磨。则通下法。别答则云差教授师。出众问难和僧。单白羯磨。则下须别别和答也。

  非本意在问难遮。且以问衣钵缘。为陶诱之法。非无须问。非谓遮法无故不问。然亦须问也。亦如前后。要先问名字衣钵。后问遮难。不可倒也。十遮。十六中。合有五种病为一也。

  谓十戒释上度。此人义高胜。古人不见业疏解钞。高胜处为坛上。误也。缦衣。今时沙弥。着五条非也。即加五分。于此便加法受也。准的。或戒师受亦得加者。即加法受持也。

  体不同法。女是下流不得僭大僧之法。今既开二众同秉。故不可阙也。例今亦然。如和尚例。要先请而后受。今先加而纳具。事可类也。又缘非中。衣钵和尚两俱牒故。

  前缘示文。应语言善男子谛听等文。定占。审定占度虚实也。玄果。涅盘果也。亡言。亡无也。谓无涉虚受之言也。因检。因露衣看检故制问也。稽留。稽滞留碍也染是生因者。谓秽染之心。是生难之因也。且据者。言难未必止十三尔。故大钞云。略述难相。如邪见生等是也。

  具缘。具通别二缘也。业果。身口造业将必感果生报。当生之报也。反戒。一则违反戒律。二则反戒还家。先既犯重。今又再来。是不许也。若当时清净舍戒者亦开。分在下。由隔在清净众外也。大钞亦云。此人罪重。名佛海边外之人也。不堪重入净戒海也。乃至准论。白衣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破于重者。同名边罪。

  云云者。指妄开所以。终下。断净具犹净器也。僧只云若斯须二果。及凡夫持戒尼。被人污者。初人受乐者。是坏尼净行。中后人犯。不名净行坏尼难。若那含罗汉初后人。俱名难也。故知惟是净境也。方成难摄。

  尼中反之。即问云汝不犯清净比丘不。此谓在俗持犯。若受戒已犯者。正名边罪所收。圣财。即盗听僧众说戒羯磨也。四分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众僧所共羯磨说戒。皆灭摈。余如钞中。

  二道。即内外二道。直收破内者。若但破外者许度。律中令度出家。对僧与沙弥戒。四月试之。使志性和柔。深信明着。方为受具也。

  沙弥下。本是外道。来投出家。受沙弥戒也。复本外道又再来者。未成破内也。要须受大戒。方成破也。如下云二破两难。不通未具也。坏本。即性重也。后四。触八覆随也。既同名夷罪。何不成难。答如文。

  刑其势。即割其势也。中禁。天子内门。取中央黄义。终无登趣。以黄门志性不定。无大操故。大钞云。今时或截少分。心性未改。兼有大操大志者。准依五分应得。男子有五。即生犍妒变半也。女五。谓螺筋鼓角脉也人非化生。显是胎生也。遗阴。父母遗体也。是色阴摄也。杀罗汉。损三界福也。人僧。即破法轮僧。如调违立五邪法。结三闻达等。令三千禅诵不行。人起疑心。为象。头山是真佛耶。王舍城是真佛耶。故曰使应悟失解。出血。约恶心出血。若善心者开。四等。即慈悲喜舍非人。谓八部鬼神。变作人形而受戒。律中五分天子。阿修罗犍闼婆子。化为人等。畜生者。亦为变形。为人而来者。律中龙变形而受。佛言畜生于我法中。无所长益。此上二趣。若依本形。是人通识。恐变而来。故须问之。二形。谓一报具男女二根也。先得下。谓若先受戒后变。犹尚失戒。况初带受者。为难可知。

  五钝。贪嗔痴慢疑也。余如文。夷兰。如杀父母犯夷出血犯兰。答下。属逆业也。夷等属罪也。业在己运。罪由报得故。约己为体也。如下。彼但成业不结犯故重者。如杀父母犯夷。此罪属边。又犯逆兰。可下。言岂可以兰罪开忏。而本业不障戒也。故判业为体。

  不由作事者。言不约作杀盗等事为言。但望违如来重制边是也。若论下。此正约事说。不约教论。故引外道为证。所以边合逆分。

  三祖。即始祖曾祖高祖也。以生己身之远故。打棒。打通手足。棒通竹木。世谓恶逆。即俗律也。有六。四分云若至一人一二人二三人三四人众所(四)共羯磨(五)说戒(六)。四轻即上四。两重即后二众别。上三是别。下三是众。不从重分。言不约其重。自分为一。俱众法者。大钞义详。共一人作。对首众法。皆成障戒。又云必听众法。心念亦成难摄(此则收上一二三人)。

  又下。意云若逆不分者。则滥俗也。以俗亦造五逆故。今分则显僧有夷兰之罪。异于俗也。

  边罪从法者。即从犯法破内法。以彰名也。隐相。隐淫盗杀妄四相也。若下。如随说淫。不收下三。又道则三境。浴禁邪淫。又下三众。但犯吉罗。退道。清净舍戒无过。犯已舍者。先有重夷。今若随境举一。则不能通摄。但以边名则收人收犯。摄相摄境尽在其中矣。何得殊名。意云既从境是一。何以破等殊名耶。此下。言易知耳。谓内外据两道境。坏尼专尼净境。虽境名是齐。而对境结业有异。故须名简。又俱是无戒故。不同边罪。境虽有异。俱是性重故。又同是有戒故。

  延除。言不可延于后时。使难除去也。法缘。即僧界法等虽备。亦不感戒也。余下反上。二义不具者。尽在遮摄。年待。满衣待求。故曰待求便是也。

  曾受。曾受满分戒者。二破。破僧及破内外道。未受。受白衣未受五八也。如下。谓黄门先曾受具。后变作也。此通曾受及未曾受故。不得边名。杀及非人畜二形亦尔。故曰通受及未受。因斯义故。不名边难。由通未受故。是方便。即出血是杀之方便。

  后四。即八夷中后四戒也。破下。言破僧若不通沙弥者。亦可将破罪是边摄不。以法还戒。即清净舍戒。尚无重得之理。何有重受问边之义。若尔既无领上古人也。但下正斥。止有十二难耳。何以律令问尼十三难耶。不问又是违教。进退之间。何以为依凭。违教法。即前云边罪从法。既曰违法。则有尼有违五八十戒故。可问边成十三难也。后来。即破内已重来。初作。初去时例同调达破法但获兰也。着下。如比丘着外道衣犯兰。斯亦同也。重违。即于重罪有违也。海外。即佛海边外。故得名边。

  虽经说齐。亦多论文。彼具云。虽处处经说龙受斋法。己善心故而受八斋。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德斋也。以业障故。难地。八难地也。以福报障。因具福报故。有着乐无心受戒。长含云。须弥山北天下。有郁单越国。其土方正。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有大树王。名庵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多有诸山浴地。花果丰茂。无数众鸟和鸣。地生软草。盘萦右旋。色如孔雀。翠香如婆师。耎若天衣。其地纯众宝成柔软。以足蹈之凹下四寸。举足还复。地平如掌。又彼土四面。有阿耨达地。纵广百由旬。以七宝砌。出四大河。广十由旬。众鸟和鸣。无有沟坑荆棘。蚊虻毒虫等。阴阳调适。百草常生。无有冬夏。常有自然粳米。如白华聚。犹忉利天食。复有自然釜镬。摩尼珠名焰光。置于釜下。及饭熟时。珠光自灭。有树名曲躬。叶叶相次。天雨不漏。男女止宿其下。又香树高七十里。花果繁茂。果熟自然皮破香出。又生种种衣严身之具。又生种种食。河中有众宝红。人民欲入洗浴游戏时。脱衣岸上。乘舡中流。乐讫度水。遇衣便着。先出先着。后出后着。不求本衣。以至香树树为曲躬。手取乐器。妙声和雅。阿耨龙王。数起青云。遍覆而降甘露。于中后夜。海中凉风微吹人身。举体快乐。人身颜貌同等。不可分别。其貌少壮。如阎浮提二十岁人。口齿平正洁白。发绀青色。垂下八指。齐眉而止。欲心起时。熟视女人。舍之而去。彼女随逐往诣园林。若先世为父母亲属者。树不曲荫。各自散去。若非亲者。树则曲荫。随意娱乐。一日二日。或至七日。遂乃舍去。怀妊七日便产。随生男女。置四衢道。有诸行人。出指甘乳。充遍儿身。过七日已其儿长成。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大小便时地开。事讫还合。亦无畜积。寿定千岁。死尽生天。命终不相哭泣。庄严死尸。置四衢道。有鸟名忧慰禅伽。接彼死尸。置于他方等。故知福报多故。却为难地也。三天下。多论云。阎浮提。瞿耶尼。弗婆提。及三天中间海洲上人。一切得戒。如瞿尼弗婆提。宾头卢往彼。六作佛事。有四部众。东方亦有比丘。在彼而作佛事。有四部众。人有四种者。一男。二女。三黄门。四二根。四种人中。唯男女得戒。故曰唯二具得。越济。即破内外道者。下云虽不入彼。但着彼衣。乐见亦是越济。受佛戒须是法器。余诸杂报。盖不足言也。如下。准多论云。若天若龙。若神鬼。若郁单越。若不男二根。种种罪人。尽得受三归也。

  人天圣障。文义欲顺时。应云障人天圣。文倒。不生。犹不发也。恶见。起邪见也。更有四人。离上十三难恶见。外曰更有后二。以第三四人各有身业行杀故。不问出与不出。俱应驱也。永遮。后一亦约永不乞者。方成难摄。

  无根。即无男女二根也。一道。大小便道共处也。乃有众者。犹言乃有众多难也。且下。应先难云。若有众多难者。何故但列十三难耶。将文答通。既言且列。故知不尽尔。不问不得。以不审知故。余下。即十三之外有则不得。如无根一道等。无下。即无此难而不问者。其戒冥获。问上云不问不得者。答上是备出十三人。合合不问。故不得也。今在文外故。无者不问自得戒也戒中。即戒律中。虽下。谓虽作法加被。由障得戒者。方名难也。故列十三。自外不列曰余。此人别难收。如下。示别难相也。能变。证有心障得戒是难。自下。证无心不名难。

  问下。若约有心乞障成难者。且如小年。亦有心乞。应名难耶。答如文。若下。云小年待满九岁。和尚亦应待满。何故一得一不得耶。答下。若约不满理俱是遮。止由和尚是缘疏。已年是因正故。因不可阙也。类下。如式叉受六法。不满不得受。例今不满。岂可得也。

  八障闻思。即下八难障闻思二慧。一住善处。彼云。谓中国善人者。生值佛世。正愿正见是也。善根者。不聋哑等。初轮。即住善处。二下。即依善人。摧佛前佛后难。三下。即发正愿。摧世智辨聦。四下植善根。此下结此八难。俱无心故不及难。

  收唯五逆。以于佛罗汉边及僧边。无心闻法故。障闻思也。又杀父母。必无闻思。俗戒。即五八戒也。前引成论云。五逆贼住坏尼等。若为白衣不遮施慈等善。有世间戒何咎。故云所简别也。

  业宽。边尼等收九难故。报中收二根及非畜故。?狭。独收黄门故。五道。人天三涂也。报宽。以五道各有总别报故。烦恼是中。如天及北洲。烦恼少故。业即十业。天与北洲亦少。论即杂心。彼云。地狱众生。有五不善业。恶口。绮语。贪。恚。耶见。单越有四不善业。绮语。贪。恚。邪见。余三洲人畜饿鬼。及欲界天。并具十业。故云余则说十业也。

  烦恼下。杂心云。三障中。烦恼障?大恶。次业障。次业障。以烦恼障能转业障。业障转报障故。若无我。以有身见故。报障难转。如成论说。报有三种。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名现报。虽此世造业。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虽三时有异。即毕竟受故。又杂心云。报障?大故。因时可转。果时不可转故。余下。即烦恼与业也。若能断烦恼。余十业则可转也忏法下。即忏六聚中。

  局一。于十三难中。非畜各但收一十一。除上二难。说业有九者。即边尼等九。无恶戒。言不犯边等恶戒也。不说业障。谓非畜不造总报引业也。别业。如为犬马。则有悭糠草等。如下。即业障品中。又人下。黄形并上九。成人中具十一难。非下。言非畜虽兼有黄形。以自属难收故。更不说也。

  见耆婆说者。彼论云。大目犍连弟子有病。上忉利天以问耆婆。正值诸天入欢喜园。尔时目连在路侧立。一切诸天无頋视者。耆婆后至。頋见目连向举一手。乘车直过。目连自念。此本人间。是我弟子。而今受天福乐。以着乐故都失本心。即以神力制车令住。耆婆下车礼目连足。目连种种因缘责其不可。耆婆答目连言。以我人中为大德弟子。是故举手问讯。颇见诸天有尔者不。生天以着乐染心。不得自在。是使尔耳。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余如前引。

  除出血破僧。佛不亲游故无此二。子注小注也。无一者。无破僧也。若下。若云尼无破僧者。何故尼同僧犯残耶。尼但方便。戒疏云。虽无破轮体。得立主伴。坚持五法。以训于人故犯也。无二破。约未曾受戒者。则非边非破。

  十难。无二破及边罪也。受未具戒。即沙弥戒也。义钞云。若受沙弥戒。十难如上。及坏尼以受十戒。后纵有犯尼。自属边罪。若下。若但具十。今于非畜理须倒无。何得为有容变作己身。受时容有业报变者。毕竟始终无也。若受具下。谓受具戒已。戒羸未舍前也。以有戒故。犯则成边。又得闻说戒羯磨故非贼住。纵有污尼自在边摄。具有加贼住坏尼。成十三也。

  形即二形生也。非下。即非人畜生。今若转变作者。其戒即失。若约五种神通暂转。故非失也。不失戒。义钞云。五种黄门。若受戒后生者。五非重业。则不失戒。然有摈不摈别。且就犍中自截须摈。以厌身故。或为他犍及报生者。皆不须摈。非厌身故。然不可以摈故。即失戒也。

  知边名喻。知边罪是约喻为言。以佛法海外。开教。即开听舍戒还家之教。一说成者。尚须解语。况初受假多力。而不解语耶。容豫。安缓详审之貌。累劫。一受之后。远期会圣。今滞于发足故。亦累于未来也。岂下。以因望果也。勖诫勉也。

  晋魏京辅。备如前解。以下。即向所述悬示一科。粗言。即于女人前。说粗恶淫欲语者。彼若不解。亦应成犯。何故律中解者方犯。迟下。指彼师也。将非解者。即沙弥不解言义者。本受亦不了。即所受师。如此不会。莫成一问一答。但不成耶。

  故下。彼师又不结通。出言狂简。故曰周章。然得戒不得戒。初时已定。不由后之妄通而补前之不得。重受。谓疑前不解不得。又疑前受中下品心故。又重增也。转根。即转为男子。

  文中下。以四分不辨持破二尼。故注引只律也。那含以三果欲界思惑尽故。四果三界惑俱亡故。不必受乐也。是以初中后人污彼者成难也。由彼二人已断爱染故。成论云。如一两盐投之恒河。不坏味也。前二果者。初断见惑。欲思未尽。彼事云。须斯二尼。他逼受染。自分未亡凡夫。亦清净尼也。以初受乐。其境已坏故。初人污者成难。中后非难。以当分未能除染故。修道者。从初果已末直至四果向。皆修道摄。今谓修道中。至三果已后。及无学四果来。染爱皆断。向云那含罗汉一切成难是也。

  坏下。问意云。言坏尼成难。淫是耶。触是耶。答中取淫成难。非取触也。故云淫是有本。有本。即有漏生死之本也。触即方便能至根本。故云染缘随重。八事。即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共期。三处。大小便口道。

  辟下。梵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禀十二因缘。而得果者也。亦云独觉。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者也。余果。初二两果有受染故。见下。即见谛下迷理惑也。润业。即业生烦恼也。别报。不招三涂总报也。如成论云。具二种结故墯恶道。圣人断一种故。不堕恶道。条部。彼云。特有比丘作如是念。我强捉男子行淫。彼不受乐得无犯。即便行淫疑。佛言汝波罗夷。是隅。隅者角也。举一角可知三角也。动犹省察也。

  如注。既云盗听说戒羯磨。知非盗财也。二偷和下。是偷法也。俱偷。形法俱偷也。再三。初听不解虽开。若至三者。亦不许也。

  共一比丘。如行对首说戒者是也。不共作法。虽曰不共。以盗听故亦不得。由说下。释共一人。及僧所成难也。

  四月试之。此据初制说见。说彼六十二见乐欲受业也。虽不即为早属破内。故曰越济人也。结发事火。即结发梵志。事火梵志。如下引证。此即长含废四月所试之教也。

  难得自知。言此难唯彼自得知也。要依十诵审问。朽烂。即坏烂也。墯即堕落也。恶贼。为怨所截也。同十诵。可作沙弥。依五分者。彼云。时有比丘。为欲火所烧不能堪忍。乃至佛所责言。汝愚痴人应截不截。不应截而截。告诸比丘。若都截者灭摈。犹留卵者。依篇忏之准此以明则未受具也。截者终无明教开受。

  受法。即律受戒犍度中也。一下。如眼一缘。自有二十余种。同次。同一列而亦有次也。僧名。彼律二十三云。若不称僧名。不名受具足。心念答。不出言也。大唤答语粗矿。余下。彼复云。不称和尚名。不称受具足戒人名。如上。即胎闰等算。满者得。不满不得。

  无正文开。即无文开借衣钵。及着俗服等。准论。大钞云。必诵十诵羯磨。依彼开成。尽养。养去声呼。下二养字上声呼。无犯。以非亲儿故。僧只亲儿彼此不听。自来儿养儿余处得受。息言。不须问也。以父母俱亡故负债。大钞云。诸部但言不应。义准理得(此方有还意故)。尊胜。僧宝也。卑劣。下贱人也。如法放。大钞云。今有人放奴出家者。若取出家功德经。若放奴婢及以男女。得福无量。律中不明放者。但言自来投法度之。本不可寻。言不可推寻旧事家。生义重故。买得损财。抄得损力故。此三彼此不得。

  他下。即他与奴及自来奴。据下。大师义断。将非贱为讥本。即为他所讥。如上云同是奴聚。则放亦不可。且夫绍释迦之种。实金轮之裔。安以庸徒辄厕高位。今时不肖。但希力用。法器全无。斯亦自负耳。如奘师选慈恩出家。陌上一见眉秀目郎举错疏略。乃叹曰将家之子矣。于是乎度之。为百本疏主。岂不光我佛教。与后学诫之。如是语。即主家之语。以希彼再为奴故犯重。佛边有守护主。及本施主。须结夷。无者结兰。余如下。钞云。若得佛家牛马。亦不得使。使佛牛奴得大罪。僧只寺主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谓言不犯。佛言波罗夷。

  九等。即九品。若国皇许者。亦听度之。如佛道论衡中。胜兰开化。与五岳道士。焚教得胜。于时五品已上。扬成侯。刘善峻等九十三人出家。时帝侍卫九品已上。镇远将军姜氏等。一百七十五人出家。此官人出家之始。有名有禄。即六省五监等。有名无禄。如丁忧等。有禄无名。如致士者。无名无禄。如除名者。小罪。多论违王制者吉。

  丈夫。案大载礼云。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扶制万物也。古之冠而成人。通名丈夫也。凡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而行。事恼。即寒热饥渴等。理观能制心修三种观也。事钞云。以建心慕远清节不群。卓然风霜不改其操。铿然忧喜未达其心。便为丈夫之貌也。

  壮室。礼内则曰。男三十壮有室。女二十壮而嫁。当此羁于情欲也。出家者少。故曰无任网正等。七岁即上问答受也。挥下喻如有人以手挥空。岂能有碍。彩画作饼。岂能止饥。今喻空愿而无随行也。德瓶。智论第十三云。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宝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乃至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一切众物。亦一时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人败戒。憍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物。明下。有人得如意宝珠。所愿皆遂。损之失利贫穷匪遥。十事。如注所引。

  四句。今准和尚知不知中四句。先须明彼方解此意。今为引彼自省此意。彼云。尔时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后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答言不知。佛言得名受具足戒(一句)。复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已。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报言知。汝知不应从此人受具足戒否。报言不知。佛言此得受具足戒(二句)。尔时复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后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答言知。汝知从此人不应受具足戒否。答言知。佛言汝知从如此人受具足戒。不得具足戒否。报言不知。佛言得名受具足戒(三句)。尔时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后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答曰知。佛言汝知如此人。不应从受具足戒否。答言知。佛问言汝知从如此人受具足戒。不名受具足戒否。答言知。佛言不名受具足戒(四句)。今但于和尚位上。用小年借衣字。变而读之。则两个四句。皆可领也。并是第四句。不得为齐年。前三句。不同衣钵。何下。释所以。不解。即上不知句也。虽不知。亦不可也。次佛制小年不得故。计之。即计算之也。本受无疑。又显前诸句。若有疑者。决定不得前开。开得戒也。反显非是后计时。方开得也。

  育王下。证圣人尚有癞病也。由是下。约四果为言。以不受后有身故。有余业。总集。现受也。梗选注云病也。肿[耳*瞢](上文证切下武亘切)直视貌。掉慢。邪心动念曰掉。自恃轻他曰慢。愦心乱也。故下。引证。贼住不知不名为难。授戒闇昧故。亦非授非数。不足数中。后意。即示僧中复问也。

  一寻。八尺也。教师。即教授师也。余僧。即余九僧。中间下。恐中间阔远。非数上下之人。次第亦须相及。以露相显故也。恐有下。大师立法也。恐有人见讥之言。上下相远。今但令藂坐。则不相远矣。斯曲就物情之见也。

  戒师和白。即羯磨师。对众问难。先须白和言。此人岂可足数耶。亦何须五。古谓四人亦可证受也。所制五者。正为差出。及戒师白和。下入数故。准下大师。且顺古商略也。若望牒名正差。可言不入数。及后召入。教授须在数也。戒下。望和僧时。似不入数也。然是白僧为彼。后下。言正受时戒师在数。如下。彼律是戒师。和召沙弥。即非差出故。始终在五收也。又为彼受戒人。非是自为。故入僧摄。故曰俱为情事。为捉下。即教授师。且为执持也。正当其务。正当教授之务。

  何下。言何得专辄。便希为受。须先从僧乞已。方秉白和僧问难。然后与受也。白已教乞。僧只约戒师作法。和僧已方教彼三乞。广如彼第二十三卷中。行随师。即受后随行。从师学通故也。

  结集。如一翻单白差。优波离结集律藏等是也。互有无者。以戒师不差故。和后问教授师。已差故。不须和问也。先差后和。俱是僧义也。以下。显戒师白和意也少有差者。前则广示。后乃略提。贵再审耳。占视兆曰占。今衣钵是得戒之兆故。今且将此以定问词。下被上达者。以戒法。下为六道福田。上则三乘因种也。通遍。则诸天乃至如来也。

  俱非问。言不名为问也。以不解了故。通有无。言有罪耶无罪耶。若言罪则不分有无。非定意。本言也字。非是定彼本意。乃助词耳。两音即邪与也字。膝下。举童幼小时。抚育长大。非父母而不能。今乃加害。岂近人伦。天所不容。佛亦不度。

  中音。中天梵音也。此方义翻曰生。若言阿罗汉。则翻无生。以不受后有生故。又翻杀贼应供。如常闻也。此下。解上无生义。

  又难者。以僧有两种故须分也。若破羯磨僧。则不成难。破法轮僧。方成难也。今即属后也。邪五法。因调达立也。尽形下。列五非法。彼但执尽形之制。故属邪尔。又多论云。调达倒说云。八圣道。趣向泥洹。反更迟难。修行五法以求解脱。其道甚速。故说为非法也。慧解导前。犹人之识路也。行实随后。犹人之依道而行也善登梵天。如耆婆善心。为佛治病针刺出血。受梵天报。恶下。即调达如前。即僧只云。依旧文问。今时微有。但是背如来教。妄言非法诱诸年少者。亦微有之。真容。即佛正身形像。是佛灭后。今亦有敬之则光现。或损之容有血流。得不为难乎。有下。第二师也。则与无二亦白四谏故不疑。不疑像非佛故。余下。如焚经卷则属盗论。

  俗云。即尸子解也。得同。得同宿也。从重。则天子修罗子故。有同宿犯重义。何者如天女有时下降事是也。故轻不说。即地狱等来之既希故所不说。不读观音。以观音经云人非人也。言下。指彼解非人之词也。即下。指斥讹立疑神之像也。

  耻声。问云。汝是畜生不等声也。大钞云。脱有高达俗士。来受戒时。语云。汝是畜生不。若闻此言。一何可怪。应方便转问。应语。是出方便言也。所引。即上引之。谓此身中具男女根。正乖道器。汝今无不。此亦方便巧问也。

  良是下。如戒本云。共戒同戒。以共戒即受体共也。同戒即随行同也。受随既同故。委问无容滥入。四分亦尔。钞云。及论作法。但问诸遮。似不问难。故曰亦尔。虽然若律云。不问十三难者。即不得戒。故须问也。诸结者。诸师准着问遮前也。僧只有二。彼二十三云。教有二种。若略若广。云何略。今僧中当问汝有者言有无者言无。云何广。如僧一一说。今疏从一一下。是彼广中文也。已上彼约教师。在空静处。告沙弥之词。残令后悔。据理先悔已。方可重受也。亦部分不同。

  二义别。即名与字义别也。名以定体。字以彰德。僧中识者。即有名博识之者。初立己名。后朋友尊之。故以字代之。如僧传。真观字圣达。疏主法遍等是也。愚下。指不学人。谓名字一也。并下。言问时但改云。汝名何等。则愚智齐晓也。转名。如问云汝是大道人不。无正断。无文断云不问不得戒。无损。如负债者。此方自有还义。岂曰障戒。自下。离前随难解外曰余。然指略要。须善问善答。不尔则非问也。

  戒缘。是发戒正缘也。师资名字。即和尚名并自己名。及已是丈夫也。此三人不可缺。以师则终寿所依。己则正受之目。丈夫即有操可受。反此非其可也。增减。如伽论云。聋闻羯磨声者。得受五分。或有先相嫌。以小小斥事。作留难。吉罗。

  如钞。即受戒篇中。教发戒缘一门是也。有师。未详何许人也。大钞亦云。各随境论。别钞应有三十余纸。要而言之。不出情与非情。空有二谛。灭理涅盘。佛说圣教。文字卷轴。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虚空识等。法界为量。并是戒体。同下。彼云。上座一人补如来也。苟能如是开道。令人得戒。趣解脱者。岂有异哉。

  怀大。即上品心也。谓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及以此法。引道众生。令至涅盘。令正法久住。如此发心尚是邪想。况不发者。定无尊尚故。曰定难容纳。如善戒经。彼云。云何名戒。所谓七众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众戒。七众戒者。即是净心趣菩萨戒。如世间人欲请大王。先当净治所居宅舍等。在后。即纳法时此时下。言教授及正受之时促。不能广张也。要须先教令开心府。故大钞云。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心耶。但具依文。即依此注文也。余道。即解六道众生。多是戒障。使猒恶三有。而出离也。正报。自己身心也。

  四问。白与三羯磨。各问各答也。僧祗十诵指注中引文。计下。应先问云。何故此白中。言莫余觉。余思惟。余诸法事。不如是告者。将文通之。是羯磨竟。即结归中竟字是也。发戒足也。故大钞云。谓将第三说已。云僧已忍与某甲事竟。此时羯磨竟。依下。牒注以释。即六念法中。要分时分坐次故。须明记之。

  有人下。解智论竟时也。刹那。约第一刹那也。律师下。此约至谁不忍者。说是竟也。今下。大师理断。二度。即第一第二羯磨也。次第三。望前似是竟也。引后。即第三羯磨。至说字时。可成前事。犹言岂可法成在前耶。故众下。若众不说则成忍默。可说得成不忍。则成诃破。理可通收。至后结归时。方为定义。若然又不违智论。羯磨竟。与汝受戒竟之文也。上卷。即结界中云。故至竟字。结前点相。此义定矣。

  一切。即三性中。俱发得也。闻出罪白。解上知时犯。后睡不觉。解上不知时清净。准下。彼既闻白已睡。尚得出罪。显今闻白已睡。应是得戒。今俱不作。谓三羯磨俱不作。亦应感戒也。以白中已知作故。答下。前指沙弥也。虽入无记。不妨作白。是和僧之本。由大众同知。后作羯磨。教意乃圆。则缘非乖也。若不作不成。

  如人下。取例也。前事不犯。即不犯杀根本也。杀戒中结罪既尔。则受亦非果。缘成。假众缘所成也。前心异作。即前明白心异后作时。迷妄心者。不成根本。故曰无有业也。假缘方感。自己虽入无记。假他有记之缘故。得发戒也。

  不坐所教。即所教人。不坐杀盗罪也。以下。谓所教人。起狂心故。若下。如教时是明白心。及所教到彼杀盗。此能教发狂。三性之中。能教得杀罪。故曰但使遂本意。能教得无作。今下出例。以从僧乞。例初时明白心也。僧随其意。例所教也。能乞虽入无记。所受且非。故约所受明白心。发他能受无记心中戒也。

  若如前例。即所教起狂也。前缘不具。如僧数少界相漠落等。亦应感戒。但以能受有心故。后半。即但取能教起狂。一半不具。亦同感戒之文。前半。即所教起狂。属前半之文也。今将所教类僧能受。虽曰有心所受。若乃无心则不得戒。前半所教无心。能教亦自成重。以受是缘具。缘阙则次不发戒。杀盗自约损境。境损定当得罪。故曰不同前半所教也。

  乃至起业。即始从发心礼僧合掌乞戒等。直至羯磨未竟时。忽起不善。假前之善。不善心中成就也。教作即教彼陈乞等。非不善得者。非谓一向在不善心中得。皆由前有善心发故。无记及无心中。亦复如是。通前共四种心也。

  答下。不结亦成夏。如忘成及界得成前坐等。又下。受是悬对尘沙法上。愿遍发故。又期限一形。所以三羯磨竟便发也。安居。期日为满。复有前后坐故。须约日满方成夏也。极多。以境多故。戒相亦多也。约心。定共通漏无漏心。道俱为无漏心也。

  从缘。即尘沙万境也。缘境既遍。戒亦同等。无量等。等取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无量。戒亦无量。虚空大海。戒德高深。亦复如是。以此文证理通法界。今下。涅盘云。戒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戒。是准涅盘之义也。

  及以三者。何不更立作及无作。别为一种成三耶。相假无作假作生。作假无作。延一形故。一念。萨婆多云。一念色有身口教等。第二念中。唯有无教。得未曾得。谓无始来。未曾得此白净法。今念念中。悉能得故。则短下。文阙。合云以作防非则短。无作防非则长。无作起无所从。切疑。此一句误。文与上同。以上云若但无作。不能自生。二法。作无作也。道力所成。如破结道俱。戒体顿起也。

  三合。即作无作。何不合为第三耶。上是问数。此是问合。义不同也。法体唯二。以作戒体是色心。无作戒体非色心。又作与无作。名又差别。慈瞋五句无第三者。律增一云。有五句语无第三句。时与非时此句无第三。实与不实此句无第三。损减利益此句无第三。粗矿柔和此句无第三。瞋恚慈心此句无第三。是为五句无第三(已上正文)。皆由二体不同故。如上。即非通万境等。

  如人下。极香喻善戒。极臭喻恶戒。正执时喻作。放下。有香臭在手喻无作。又无殷重心受者。如人执不香臭物是也。杂心云。如手执香华。虽复舍之。余气续生。非如执木石等。一刹那尔时作戒未落。无作又起。是名根本善业成道也。若第二刹那。唯有无作。

  如下。结无三合。陶家轮。范土之家。车上旋物。车体喻报色。动转喻方便色。故曰身动身方便。身动。阿毗昙心论云。有教者身动。余识。四三心性也。心论云。如受善戒人。不善无记心中。彼犹相随是也。成论下。彼问曰。何法名无作因。心下。是彼答辞也。彼自引经云。若种树园林。造井桥梁等。是人所为福。昼夜增长。两法。作无作也。

  善恶。即善律仪戒。恶律仪戒也。一下。即制断诸恶法。心论。彼第三卷业品中偈云。身业当知二。谓作及无作。口业亦如是。意业当知思(已上偈文)。彼自释云。身业二种。作性及无作性。作者身动身方便。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彼性随生。谓善受戒。秽污(即恶心)无记心现在前。善戒随生。恶戒人。善无记心现在前。恶戒随生。口业亦如是。口业二种。作无作性如前说。意业当知思者。意业是思。自性有欲。今意业是无作性则不然。意非作性非色故。及三种故。无作亦名不乐。亦名离。亦名舍。亦名不作(已上长行)。今言初念无作七种。一名律仪。二名波罗提木叉律仪。三名妙行。四名业道。五名波罗提木叉。六名业。七名尸罗。五种名者。除第五波罗提木叉。及除第四业道。故曰五种也。广如彼论第十卷所明也。

  警也者。警?三业也。古下。即韩康伯云。防患曰戒。体状。即二戒体性相状。知受。知折旋俯仰处敬之受。而未知所受之法体。是何耶。答如文。戒论。解戒律之论也。行途。但明戒行之途道也。业理。即业体之理道也。首题云四分律故。

  假实。假即成论。实即多宗。以成实谈空。多宗说有。以四分一宗。分通大乘。故顺空门也。根能见者。如杂心偈云。自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彼自解云。是故余识俱时则不见。以余识俱空故。并下。有心方结。无心不犯。皆是色者。显不约心也。身口七支。皆约色论也。不同此宗犯即问心。无心不犯。善恶业。不离身口所造之业。此业即名也。又于业下。推其体者。即作无作是也。

  一者。所谓无作是也。异者。善恶业不同。略名。略善恶业名诠体。但言作无作故。动静。作为动。无作为静。又身动灭已。与余识俱。体有肥羸。义属动也。不随四心三性所变。义属静也。如诸尘。指所造色尘也。微细难见。非凡所瞩。例于无作。难陈其相也。如论。即多成二论。

  本宗。以四分虚通。无系成实。不滞实有。义势相关。故得附彼出体。故曰假名宗也。缘构成者。假众缘构造以成。正是作义也。多解。如下所陈。

  色心。约五蕴而论。一蕴是色。四蕴是心。如?跪求乞。是身口作色。遍缘三世。起断恶修善是心。以此共成作戒体也。业具。即器具之具。皆但是心。即心王也。离心无思。若离心王则无心所思。以心所思从心王起故。若有心无其思。则不成其业。以身口是无记故。

  十四种色。即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地等四大也。今身口色。是此所收。故属无记。非下。既属无记。非成作恶造善之性。则又不成善恶之业也。

  色声。色总身业。声收语业。四大动。此师取假色为体。是罪福性故。口业亦尔。不取实报声也。但取声上有曲折表彰。名口业也。

  问下。此宗即指成实。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曰色声香味触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已上论文)。

  何下正难。答下。意云我向所立以色声为体者。不取实报色声。但取方便假色声尔。一念。即初刹那时也。以但了色声总相故。非罪福性。第二念去分别善恶。是罪福性。故曰相续色声也。前念落谢。唯意识缘知。意能成业。故云是罪福性。故论下。指成论不相应行品。彼具云。有人言名句字。是心不相应行。此事不然。即法名声性。法入所摄(声性为声之体性也)。助成名句者。助成音韵曲折也。

  问下。应云思从心起。既用心为体。身口业亦从色心起。应同以心为体耶。答下。外言思与心。同时而起。但体别尔。故彼言心即是思也。然下。今立以心王。亦未必便是心所思。思下。以非心外别有故。意谓举心王未该心所。言心所必属心王故。得言离心无思。又下。立外义。谓外道说身口二业不假心成。如说欲从对生。不从心起故。说下。破佛言欲从心起等。离心无思。无身口业。

  身业相续者。前立相续色声为体。身色相续终始可见。声名句业断绝不续。非眼可见。意无所缘。故云应无口作体也。青等。等取黄赤白黑。及余色也。无记。即声当体属无记。是发戒之方便尔。远从要期生。约始登坛求乞时说也。

  又云下约世相论。实有断续。据其始终为成一受。今能受人求乞是始。众僧加法是终。互假相成故。非就一以辨也。又下。谓口虽落谢。身以表语故。

  四心。识受想行也。三聚。以彼论有四聚。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四无为。共收八十四法。今当第三。又第三一聚。自有十七法。今无作一法。当第十七也。是不相应行摄。彼第二云。不相应行者。无作业也。

  尘大。谓色等五尘。地等四大。是无记故。今无作体。非无记也。形相。方圆长短等。十四如前。二十者。显色有十二。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此局无记)。色形有八。即长短高下方圆斜正(此通三性)。今无表非此二色也。恼坏。成论云。是色若坏即生忧恼。又云有情有恼。非情有坏。质碍。如墙壁等。有质像隔碍故。五识心所得。即色等五尘。为五识所得。如眼识得可见有对色等。无下。结归非色。

  缘知。缘虑即知也。虑知。即思虑知觉也。明暗。若意识取色境等则分明。若单意缘落谢五尘则暗昧。三性。善恶无记故。广略。偏缘三世名广。但缘一世名略。报法。谓肉团心。如莲花界方一寸。昼开夜合。为心王所依处。是报得法随其宿业。根有利钝。上根人有七窍。下根略有三二一。或全无者。

  如经。即成实无作品中。自引经也。彼正云。精进人。随寿得福多故。久受天乐。若但善心。何能有多福。是人不能常有善心故(以此证功在无作不因心也。又若无作是心不能长远故)。又说种树等。福德昼夜常增长。又说持戒坚固。若无无作云何当说福常增长。及坚持戒(已上论文)。

  又下。亦成论第七卷无作品中文。以但制身口七支故。意无戒律仪。三性下。彼云。若人在不善无记心。若无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也(已上正文)。意云。三性之中。何故名持戒。良由前有受中无作故。以下。推所以。先立难云。何故三性有无作耶。况无作从作生。今三性之中。本无有作。云何有无作。由此下。是释。谓此无作业体。是非色非心。故今虽行恶等三性。本所作戒。发得无作。不名漏失。当知此之无作。从先作上发起者。又复应知。此无作若是心者。则随三性之变。良由非心故不随变故。彼亦指成实。

  色等。等取声香味触五尘也。非罪福性。反显无作是罪福性。故不可将色等为无作也。又下。亦彼论自引佛说也。非恼坏。彼正云。无作中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也。

  问下。彼论问曰无作是身口业性。身口业即是色。答下。意云是无作但从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其实非是身口业性。以身口业性是色。今无作且非色故。又下。彼论正云。又或但从意生无作。是无作云何名色性(以从意生故)。如下。若云无作是色者。且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岂是色耶(已上皆疏主暗用成实文)。

  故下。引涅盘第十八卷中文。结证前非色也。触对者。身根能觉触。余根能对碍。盖为有色故。今无作既无此理。故知非色。虽曰无色。若善修方便。法体自具。问至为体来。领上义也。

  作下。正难也。意云无作是善恶性故。不用色为体也。今作戒亦是善恶性。应非色为体耶。作戒依色。即正报之色。用即方便假色。今作戒与二色同时而起。故得用色为体。

  实法宗。即多宗也。计下。以实宗与四分宗。计不同故。不可约彼以出体。今所以明者。然律下。是释所以。五蕴五相者。谓五蕴各有体相故。且如色有远近内色外色等。亦有与实宗兼涉者故。可重出彼体。又俱是佛教故。但由机见执计不同耳。五下。涅盘经云。如五百比丘。问舍利弗。佛说身因。何者是邪。舍利弗言。诸大德。汝等各得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问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复有无明行识乃至五欲。即是身因。

  尔时五百比丘。各各自说己解已。共往佛所说之。舍利弗白佛。如是诸人。谁是正说谁不正说。佛告舍利弗。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

  三无为。俱舍云。择灭非择灭虚空无为也。广如第一卷中。四相。生住异灭也。杂心论云。一切有为法。生住及异灭是也。皆色损益。如以身色杀彼四处(脑咽心腰)。得死。此名以色损色也。反此则益名持。一支既。尔诸支例然。若下。此说不从心结也。其下。其实不彼心念结犯。何耶。以劣机不制心戒故。故涅下。彼自引证。既经云无作色。又心论言假色。审知二戒俱是色也。

  十一色。即眼等五根。色等五尘。法处无表也。五根四尘。虽不可见。有耳根可对。故曰不可见有对也。余香等亦尔。法入。即能受者无作假色。即法处无表。非为眼所对。非极微成。又非意所缘知。故曰不可见无对也。

  三色。即上三色。八色。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此八非作戒体。无对。即用假色。是无作戒体。身作。始从登坛已去。直至羯磨竟来。是可见有对色。口作。约陈乞时。是不可见有对也。无作一发续现时。是不可见无对色也。

  五根五尘。此约实色也。各有分隔。故曰障碍有对。七心。即六识并本意根。如眼识界。非耳识界等也。以各有所对故。能缘心。如缘落谢五尘是也。今无作既非三对。故属无对也。

  本报。即报得之色有好恶报。得之声有清浊等。方便。即于报色声上。起折旋音韵也。方便也。声不取报得实色声也。身动身方便。谓报得身处。是身之方便色也。故取此为作戒体。鼓动下。辨亦一也。以全体报色。作方便色故。

  又下。说亦异也。任下。如今世端正是酬过去之因。长下。屈申或令长短高下。是方便色。随今所设。非酬报故。报下。谓报得之身是实色。唯无记故。方便假色。通于善等三性。如今跪拜等。岂非是善性。既有通局。是异也。报由下。又往业现起。约二世论。如下。水湿喻报色。波动喻方便色。

  问下。意云。方便若以报色为体。且报色是无记。方便亦应是无记。何得说言方便通三性。而为记业耶。答下。言色无善恶性。因鼓动以成善恶故。

  若尔下。责上答辞色无善恶也。心论下。彼业品云。善者净身心口动。如施戒等。不善者不善身心口动。如杀生等。无记者无记心口身动。今约善戒。故曰清净心动身口色。两现。外有善恶二缘。生内善恶二色也。由下。转释上经论之文也。像转从缘。喻所起方便通善恶也。本面不改。喻报色是定唯无记也。唯是方便。此简非是报法二种。即身口无作。非报。非报色也。是方便。是方使色也。

  异色因异者。目方便色也。因者因报色也。谓下是释。报色之果者。以报色为因。方便为果(望后起昔名果)。是以下。结二无作。非是报色。及方便色也。

  余二性。即恶无记性。非异色因等。等取非异色果也。本受不失。只由是无作故。在此二心不失耳。惟下。言此无作从方便色中。以辨成就也。作但一念。即三羯磨竟时。第一刹那。由作戒落谢也。今无作既尽一形故。非受中之作。若然则此异色果者。目无作假色也。因者目于作戒也。以作戒发起无作。即作是无作假色之因也。不作下。具云不作异色因异色果者。谓随中作是异色因。随中无作是异色果。又非下。谓随中作及无作。从方便色心俱也。事止则无。并是戒因故。文云以俱短故。明知受体无作。假方便成就于前缘故。称无表也。秽恶。即恶性现在。前言受中无作不识也。随生。即运运增长也。

  非余。即余恶无记中。如论。即杂心。等者。等取恶作也俱无记者。是显色故。高下。属形色也。故通三性。收善性。由是善戒故。

  三声者。杂心云。声入者三种。谓因受四大声。因不受四大声。因俱声。因受四大者。谓咽喉唇舌因缘发声。因不受四大声者。谓风铃树等因缘发声。因俱声者。谓击鼓吹呗因缘声。彼声一一有二种。谓可意不可意。今疏简第二声也。今下。即第二因受声。又是善性。收二性善恶也。以恶戒亦发无作故。无记非业者。杂心云。无记心羸劣故。局善。且望善能禁恶为言。若受恶戒。亦禁善也。

  始终。从请师已来为始。三法竟时号终。善而非戒。谓但属其善。而非是戒也。答下。若约要期受者。则名为戒。以戒仪局故。余一切善。亦名律仪。由律仪通行无涯故。余泛尔十业无要期者。是善非戒。

  若唯一念。意谓。若但在三羯磨竟时。第一念得名作戒者。以前登坛请师来。或有非缘。亦应感戒。令且不尔。要俱如法故。须始终通收。为作戒体。口止下。谓彼口之陈乞已了。心缘又不可测。故非耳闻。意虽近缘。要通取三业。说始终也。若尔与论羯磨第一念名作戒。莫有相违不。答论且就成满时为言。非为以前不名作戒。又妨下。此师意谓口虽落谢。身可表故。

  桑榆下。解上独乐之体。用桑榆木所成也。麝轮。比之可解。恐新学未知。例作云。如麝兽是报色。杀者取脐。是方便色。将麝香体米。用喻作戒也。香体散坏。唯有气在。喻无作也。若然岂有舍麝兽等。而独取气乎。今作戒亦尔。

  七种者。即七善律仪也。无色。此宗执言无作是色也。下引证。亦同十种戒。即十种善戒。谓有庄严。释上作色。及成已。释上无作色。谓无方便。即但有实报作色。而无方便虔重色故。但有作色。无无作色也。

  四大造。毗婆沙云。造是因义。能造属作戒。无作从作生故。属四大造。俱舍云。四大造。即地水火风也。或名四大种所造色也。更相障碍者。能造既有障碍。所造亦可分之。既说可分斯成色性。杂心云。以作是色故。彼亦名色。

  出三有对。即障碍有对。境界有对。所缘有对。出过此三故曰无对。今既曰色即属有对。何言无对。一下。即五根对五尘也。通缘非碍。以意根通缘诸尘。且非局碍。又无作之色。与余粗色别也。故下云非色者。不同可见有对色。故曰色非色别。

  金河。西域记云。阿氏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提河讹也。正言?剌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是产阎浮金处。去城西北三四里。西峰不远至娑罗林。即世尊在此河入灭。故曰金河已后。指南。即指南车。今谓各能指示人之迷方耳。四部。一昙无德。二十诵。三五分。四僧只。故曰此方所传四部乃断也。殷盛也不伦。伦等也。自晋。即五王子渡江南立东晋也。假名宗。即成实也。出有部体。依成论出十诵戒体。是不得宗耳。多杂。即萨婆多及杂心论。以此二论俱属有门论。彼文出四分体。亦失宗耳。硕大也。各用开律。或依成论。或准多宗。任人依用。以俱是圣论故。

  本致。大师要在约宗以判也。界品。具云心界品。出第一卷。有作戒字误。影喻无作。树喻作也。谓树动故影亦动。又下彼具云。如世尊说。形质故是色。无作亦非色。以作是色故。彼亦名色。

  界品下。彼问云。色乃至识有何相。答碍相是色相。乃至分别是识相。彼过去色虽不碍。曾碍故(即先曾碍也)。当来色虽未碍当碍故(后必碍也)。极微一一虽不碍。众微集则碍。无作虽不碍。以作色是碍故。彼亦碍假宗四分也。

  实教。多杂也。神洲。戒疏云。此土神洲亦称赤县是也。约下。以始则诵昙谛所翻四分羯磨。及下。即依十诵判持犯。及多杂出体也。缓急。如十诵接俗楷定于时数急也。御法例通于无准缓也。四分反矣不同。彼约色。此约非色。是道理事。义全别也。依理言此戒能趣三乘正理故。以理为体故。解云谓此圣法能为道务。如钞。即大钞中。戒有大用一科是也。故律云。如是诸。

  佛子。修行禁戒本。终不回邪流。没溺生死海。又戒经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当尊重正戒。是则戒有趣圣道之能也。

  光师。准此即受五缘。以能受中五缘为体。即局人道乃至得少法是也。此五若具。方感于戒。若然则以缘作体。晋师。即东晋诸师。斯下。如光师下则约理通漫为倒。齐末则抛体取缘为倒。河北则以空附有为倒。江南则以假宗实为倒。既倒且滥。则宗途纲骨非一体矣。理道义味成非僻矣。其间更欲摘掇揣度过滥。则不可胜任。斥弹之言耳。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六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七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圣法。由此戒法能成于圣。虽凡夫中受。亦彰此号。随具身口为具。能损。损即是破。分成记用。即成善记业非恶无记也。又此记业。能有力用。故曰记用。感下。如大钞。问云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耶。答受是缘助。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亲受体。形俱。一受已后。终至尽形。即八种无作。属形俱无作也。相从。从作戒故。又自能起后随行故。所以成善记业也。若据多论。通四心得戒。故彼问曰。为善心中得戒。为不善心中。为无记心中。为无心中得戒耶。答曰一切尽得。先以善心。礼僧足已。受衣钵。求和尚。问清净已受戒。互跪合掌。白四羯磨已。相续善心戒色成就。是谓善心中得戒。若先次第法中。常行善心。起诸教业。白四羯磨时。或起贪欲瞋恚等诸不善念。于此心中成就戒色。是名不善心得戒也。以本善心善教力故。而得此戒。非不善心力也。先以善心起于教业。白四羯磨时。或睡或眠。或于眠心而得戒色。是名无记心中而得戒也。先以善心起于教业。白四羯磨时。入灭尽定。即于尔时成就戒色。是名无心中而得戒也。彼论虽通后三心。皆由前有善记业故。通感发也。如律。指十诵也。是色。属善色也。

  诸尘。即上依身口成。不离色等尘也。对说。即不可见无对说也。虽下。虽曰多引明证。及所显二戒。俱是色也。中阴。死生二有中。其色微细故。岂约尘对。言尘对则尘粗故。显此是细色也。诸师横判。如上所出者是也。意言如此。言其戒体色量。意云如中阴色也。

  别者。意谓何以作戒是色。无作非色者。分通大乘。有施生成佛等义故。业下。善恶等业。若无心者。不成业也。故下。前有门论。但约色为作戒体。今加于心。故得胜前所执之计也。兼缘是色。显正是心。异于前缘。异前作戒色心缘也。强目。以前作戒既说色心。于今无作。须说非色心。然本从心生。今且望前彰异故。强号非色心耳。

  还熏下。由初因心发得善法。又熏本心成善种子。然后能感当果。有大用也。心下。谓心不可见。如五蕴之中。但以名收四心是也。穷下。即穷出无作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且如非色者。以五义来证。一色有形段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别。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是五识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知非色。言非心者。亦有五义。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无作亦不具此。既各以五义。求之不得。故以第三聚非色非心为体。不知下。前云强目。此曰何因。皆强立二非之号耳。

  问下。既有种子。何得说有戒谢义耶。种由思生。即四种思心。要约期克。熏成色心种子。要期虽灭。种子何穷。故有开花感果之功能力用。故名无作。若非种子。如何将来有结果之义。故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能为后习。功不唐捐。更能依体起修。功超前体。故曰随心无绝。岂同期愿而有终焉。

  圆教。则全约大乘所说。以下。由妄覆心故造业妄。妄体虽空。着者成病。故如来立戒警妄。知非复本性净。不随妄业。成妄流转。尽苦源者。则不沦生死。便妄源尽也。命召。即是善来得度。示本。即善来是也。傍缘。即三羯磨等。受妄分前境。既曰终依心起。前境悉妄分别耳。以大乘毕竟推心为主也。

  愚人谓异。即不知本者。执心境之异。部分之殊。强说有门以色为体。空门以非色非心为体。智下。以智人了知能缘心所缘境。不离唯心也。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今随缘转变。有彼有此。有染有净也。

  欲下。今欲令行人。了此妄情妄业故。使受戒以熏。诫妄心令息妄复本。结作善种以为其体。然后使五分花开。涅盘果就者。此亦如来示善权之意也。

  故力有常。以熏种在故。能牵后习。使随行而生善果成也。起下。生随行也。还下。此受随两法。但熏本心。为善种子。含在藏识。如是渐渐息妄。使妄波不生。妄源自静。若下。即不能起功用对治。则忘心还炽妄业还增。生死轮转何有出期。即摄律仪。以律者法也。故配法身。

  以下推先过。故下彰今德也。以下。亦推先过。故下显今德。即摄善法。成善法戒也。苟善法成。则总乎万智。报身成。则酬于万行。行由智立。故配报身。

  以下彰过。憎爱彼故杀。爱己故存。如是作业。生死之尖。今下。彰德也。前生则众生也。化身佛。以化则无机不应。以戒则无生不护。身戒理齐。故配化身。犹下。喻化身普应也。如月在空。有水即现。化身周遍遇机即投。涉言语。谓古人不识宗旨。妄有所说。今为出之。则无迷宗。理有归矣。

  忪(职容切)惊也。焭(瞿营切)独也。言但知惊惧。单独守护耳。不下二句。审上意。若下彰过。谓若不为出生死。则空奉外之威仪。如斯持戒。不免生死。不下。如世俗士虽不受戒。若能顺于旧业令尽。不增长三界集因者。则苦果自息。

  百论。彼第一云。有漏净福无常故尚应舍。何况杂罪福。又云取福人天中生。取罪人三恶道中生。故无相智慧。最为第一。为天下。彼云。持戒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不净持戒者。名中智人。外曰何等不净。内曰持戒求乐报。乐报有二。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贵。若持戒求天上。与天女娱乐。若人中受五欲乐。是名不净持戒。阿难语难陀云。如羝羊相触。将前而更却。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身虽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外曰何等名净戒。内曰行者作是念。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之人。则心不悔。心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得一心。则生实智。实智生则得厌。得厌则离欲。离欲得解脱。解脱得涅盘。是名净持戒。如彼。即第一卷云。佛告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而实无有鸟鼠之用。其身臭秽。但乐闇冥。破戒比丘亦复如是。既不入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等。

  今识下。谓上假实二宗所出之体。未是了义。乃同方便假名字说耳。今考定之。终归大乘。故曰域心于处也。故经。指妙经也。具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复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等。如命。护戒如己命也。浮囊。此喻精持戒品。大小通护也。罗刹之喻者。经云。如人以罗刹女为妻。生子则先食其子。次啖其夫。破戒之人亦复如是。现世恶名。死堕恶道。

  如上所斥。即前云。无思反本妄分前境。愚人谓异等文也。难意云。须识大小宗途。岂令一概。如斯辩论自语相违。若何融会。若下。大小俱心者。上且据机分三种之别。莫不皆从心起。而况志当归一。良以仁者不见前文。叙述出家七种大意。辄起斯问也。

  沓下。即沓婆摩罗子。舍无学身。求坚固法。施下。即戒本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舍下。如三十舍财与僧。还复得用。不同他部一舍永舍。尘下。有部约根能见。今宗约识能见。故不可以四分。全同小乘也。故光师亦判入大乘。律限自作。如三师等。他人。如受戒人也。

  待缘。缘具成受也。答下。若约自誓。则不待众缘。余受不尔。皆须之也。虽然追以自心为本。若无心者。不成受也。

  如牛二角。喻作无作生则同时也。有作无作者。是作俱无作也。第二念。即三法竟时。第二刹那也。唯有无作也。心论下。此师引二论。第一刹那具无作者。皆谓形俱无作也。方便与作时。俱目作戒耳。作戒是心。无作非心。故曰异也。水镜喻作。面像喻无作。

  后解。指前后起也。前即一时生也。作俱无作。正作时有无作同起也。可言如牛二角生。则同时不妨形俱。无作仍后生也。思业。思约受者。心业即业体。具者。释上具作无作也。

  今解下。虽约同时。亦不取第一师义。以初师虽说同时。不能分作俱与形俱之异。今师作俱无作中。已萌形俱之因。义非断绝也。由本下。因以成果。得果不绝边为言也。至后刹那。即三法竟一刹那时。二戒俱满。即作戒及作俱无作也。

  非乖俱体。言其同也。形俱。即形俱无作。其因已起。但未至果(此一正显上一时也)还与作俱。但三法竟。第一念未落谢时。同上。即与上作非乖俱体。不妨形俱因成未现也。二是下。正释果时无作也。示现。即前形俱之因。至果时成现也。三下。即第二刹那。二形俱谢。戒体发时尽一形来无作也。分二。正受及受后。通三。即因时无作等。

  多论。且标一论。其中亦有出成实者。作休业止。作若谢时。此无作业亦止也。能牵于后。以因同为戒因故。能牵后果也。不下。显作则由心起。此无作不由心起。由是无作体故。业量。以尽一形故。堕下。即一发续现经流。四心三性。任运在故。

  十大受。即前云胜鬘十受。备如前引八分。分支也。身造口业。如人施物。言是圣者当起。有凡夫起者。即身造口家大妄语。结口之无作。等者。等取口造身业。发身无作。如深河诳浅。令彼没溺。即口发身杀无作也。无作品。出成论也。论下。出成实九业品。命终。若大乘。则经生不灭邪见。以邪禁善。令善无作不续也。更令者。事在之外更增从用。

  善恶。恶如弓刀。例此可知也。间杂同时者。言此八业。或间隔。或相杂。或同眨。或前后。且下。举一通收。随心。亦名心俱。

  入道。即无漏道。论云下。此遮外难。彼云。有人云言出定则无。今言出入常有。虽在事乱。无作不失。但在定道心中。转增胜耳。何下。若云出定有者。何名定慧心无作常生。背支入本者。即背七支。入定道本时。是背粗入细。可说言发无作。反上则无。若然亦是随定慧心。入有出无也。无余。即化火焚身。入无余依界。身智俱亡。方可说言无无作业。初果下。证上随生死心。无作常有。以此圣人见惑已除。得道俱戒。虽有贪非妇不淫。若在僧中。惑心设起。则舍戒还家。故有欲饱还来之事。故大论云。初果生杀羊家。宁死而不杀。此皆道俱戒力。自然无犯。

  答中从言至未有行来。答受义也。既下至随戒来。答随义也。受下。示通局。兼染。若兼秽染心。则不发戒。通持犯。以持则净。犯则秽。故曰通也。皆依受故。由有受故。则有持犯。轮翅。如二轮两翅也。两种。即持犯也。既言随者。则是随逐受后而有也。

  应非戒者。戒本防非。今既已犯。如何名戒。如前相领者。前约随从受后生。今谓持戒犯戒亦从受后生。若解前例。不应致问。而况未晓。故以四种通之。前二属智。佛言有二种智人。一者从来不犯。二者犯已能悔。后二属愚。初虽未犯。已属怠堕不学教人也。后则有过不悔。为至愚矣。

  乃是后时。于后字上。合有初字。以受中作在初。随中作在后。此既不久应在善收。如何乃名作戒耶。及终行副。以后行副前受也。不名独善。若作戒但名善。则局狭不同。以不遍于法界上起要期故。宜作四句。一善而非戒。谓十中后三是也。律不制单心犯。二戒而非善。即恶律仪。三亦善亦戒。十善中前七是也。以不要期。直尔修行。故名善也(今若云善则滥此句)。反此策励。故名戒也。四俱非者。身口无记。

  八缘相。始从请师。终至第八对僧问难。合云请师等八缘相。文作及笔误。既□通释上随作戒三□义□□□可分。

  对别彰时。受对场坛受时。随据正对境时。唯善性。不通恶无记也。过境。即有过之境。境通色心者。如加法持衣时。缘衣钵是色境。如发诤中。缘众僧善观心边是心境。余戒例然。不下。言心不能尽缘。由境不顿现故。本释上根。末释上条。可即非现。言岂可即有非现起故。治即作方便对治。由其观能。如对淫修不净观等。前非不起者。由观之能也。

  心因者。如以下品心为受戒因。终至无学。亦下品戒。中上二心。即中品心得中品戒。上品心得上品戒。终至圣位。亦一定也。优劣。如杀戒。对人境则优心浓。能防则心重。非畜境则劣故心淡。能防故轻。

  三品异。即上中下。谓随中作戒通多品也。一品者。即本受一品定也。今谓所防多。而能防少者。莫敌御不均耶。

  受起下。答能防一品。所下。答防三品。重境。如杀盗性重等戒。境虽是重。以难犯故。轻心亦可遣也。自下。威仪中细唯吉罗。以易犯故。重心防遣。因下。若如此解。则不可一例。约重心对重境。轻心对轻境也。妙下。结成今意。倒谓功德。如云□欲不障道。打三百下得福之义是也。

  数齐。不妨无作因起。在作时果成当作谢。则免一种之过矣。如上。即两戒前后中。重发。如成论。戒有重发。肥羸不定。随下。随中对境有优劣。则心分浓淡。是以无作亦通浇薄淳重矣。受一。多论戒不重受。亦不重发。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也。随多者。即随行有增微也。又大钞难云。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对随行不论受体。以下。双释不通重故。释上受一。止下。释随多一念。即总作一念也。

  实行。异上虚愿也。非顿。如正修慈悲观。对杀境时。无暇更修。少欲知足观离盗也。以行不顿修。次第渐成故。为长。以悬拟一形故。从行善生。简行恶时不生。此与方便色心俱事。上则无四心间起。即善恶无记无心。更互间起。本体不失。又任运三性恒有故。如下。即比前二种作戒。解根条异中义同也。前云受为行本。随后而生。目为末也。今应云受为根本。随依后起。故曰枝条。

  念念虽谢。即后念起时。前念谢也。虽曰已谢。不无后念续起。于此不绝边。为戒生因。故钞云。现在相续心中缘是也。不尔非戒以恶□死戒则不周。亦有五同四异也。

  断相续意。□□先惑业上愿悉断之。强缘三宝及师僧。业援即戒也。以戒能援护故。名受无作。从愿行发起也。僧缘。即人僧界法为缘也。情本。与下志意。皆目受者。随下。随淫盗等境。起防制心。名为随中作也。作息下。谓对治成已。过非不起。功德续生。名随中无作也。

  俱眼下。即受随俱名无作。大师云。受谓坛场戒体。随谓受后对境。护戒之心。方便善成。称本清净故也。任运。言任运从作后而起也。七非。身三口四也。三宗。即色非色善种子也。

  四下。受中无作体在对事防。与随中无作一等。受体形期。尽一形也。随非防过。对境起也。莫非俱护本所受体。即受中无作。能下。说随中无作。相依持者。随假受生。受系随护二法。相藉亦犹轮翅。非是。非不也。言此无作。不是作俱无作。显作谢已无作常住。此约随中猛盛心修者。若轻浮心。亦不发也。

  事息方有。待作落谢后。无作方生。此下。言此无作。不与随中作戒。对起防非。但是作戒防故。夫下。大师斥古同名过。无作即是作也。无因过。事息方有故。今若善解者。得害死尸。言尸有可害义也。涅盘云。若人斩截死尸。以是业缘。应堕地狱。非非。下非训不。

  论者即成论。如人下。证过去境。又下。证三世境。过未已谢。合云过去已谢未来未至。文略。问下。因上第二义中慈功与行。何以异耶。七品。怨亲各有三品(即上中下成六)。并不怨不亲为一品。合成七也。今随境分慈。故亦有七。故论。即多论增减。以恶心故戒则减。反此非恶心是增也。由下。显须遍发。岂可同余泛泛之善行耶现在相续。简过未及间断也。现在无非者。以现在刹那中。无非可防故。何言不防。何得言不防现非耶。

  缘在悬对。若约能缘心对所缘境时。未即有非起也。愿下。言发愿欲除断。不妨正属能所缘义也。若下正示。不定说非者。以正防之时。非若不起。即属未非。非若已起。即属过去。六尘为妙行者。对境不犯。即六尘清净。又岂可只在无学耶。一境有异见者。即迷人为畜。故云异见。今于异见中。能防过不起。盖治功力强也。反此力弱。则其非过去要行。忏荡是坊过非。现在未起。即属未起非。才下。说过去非。故下。说现在无非殄已起。且殄是除殄。防是遮防。义自两别。何言防过去非耶。犯已依忏。盖遵律法。今防不忏。正是其非。故亦名防。局论。古说毗尼。但殄过非。不防未来。戒但防未来。不防过去。是局也。如四下。谓言觅等诤已起故。属毗尼已殄也。今或四诤将起。明律之人善解。观察诤情。如法为断。令诤不起。岂非毗尼亦有殄未非。何得但言殄过去耶。

  但防具。言受体但是防之具度也。其性性即体也。止作。即止持作持。弓刀喻受体。执持喻随行。前阵喻过非。未非起现在。犹言未来。过非因今生起。如现在三支因。为未来二支果是也。

  名种。即罪名种相。以化教不分合杂。而忏不识。以不知篇聚所收故。忏若通漫。罪亦不出。当起。即未来法数。过去未来。约三世法数为言。依生。即众生。损坏。约六大。毁谤。约佛等。传识。传度识处。余下。即非境情也。

  一切生境。言无一众生上不发也。此是定义。四分。即身三口一也。不相离。以三者互阙。则善不具。不从一切得。以上品心受。必无中下二心。故曰三品不俱故一切分。具发七支也。三品意。下品心受五戒。中品心受十戒。上品心受具戒。此下总束上文。四支身三口一也。故分不尽。不发七支也。恶意不死。于一分众生。由有杀心故。某众生。如但不杀四足。于余并杀等。某分我但持杀盗。而不持淫妄。

  三处。此处持他处破。四时。夏持冬破。或但一月。或但日中。某缘太平则持。战斗不持。但得善。显善狭而戒宽也。非所能境。即恶心不死。仍有杀心故也。以下取例。若如此者。何名不害一众生。而得戒耶。

  若下。意云若只所能境上发者。则有增减过。文言损减字误。谓下。如前取例以释。得舍得戒。舍戒必假因缘。今自然有增减者则得舍。不假因缘。是有乖也。纵下。言纵离得舍。不假因缘。复有何咎。群行之首。即戒为罪行元首也。

  未有有时。秋冬则未有。春夏则有。有时受戒至冬。岂非有减。冬时受戒至春。岂非有增。只于能中。自有增减。何独如上致诘。

  故下前后有。人死而识在故。得前后论。草死性永亡故。不可为例。入般。则入般涅盘。灰灭身智。亦是于众生。永无戒应减耶。心谢。约圣人说。虽无犯戒心。以外境在故。戒不失也。二下。正通上难。转根。僧转为尼。教尼等戒。不现行。耳。恐复转男。岂可更受。四下。凡心惑在境界不空。施下。施则施惠。慈则慈悲。于一众生。亦得律仪者。与前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慈行。岂不相违耶。

  将此下。答通立四。即下五八十具。可欺约妄也。四戒淫盗杀妄。三因缘。用无贪等三。历成十二。并历酒戒。共成十五。一切酒。草木米等所成者。入般。众生入般。约前四戒说不失。皆谓境谢心不谢故。

  后取。取为妻也。依礼。即昏礼。三境。大小及口道。四处。脑咽心腰。可下。如淫一处。余处不坏。今杀岂可同耶。以杀一处。三处坏故。不得立四戒也。命业。即性戒。七分。即七支。智下。应先问云。口四之中。何故妄语在先。将文通之。

  三单。贪嗔痴也。三双。贪嗔嗔痴痴贪。一合。具贪嗔痴。共成七毒。过境。即五戒罪境。为七。开淫支。对三境也。为八为十者。因明八戒十戒。如高床等。皆约非情上说。三十五。将七毒历五戒。故成此数。遍生。尽法界生命。上有四戒。

  非情。即酒等五。一饮酒。二华鬘璎珞香油涂身。三高床。四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五不过中食。前八名戒。后一号齐。通成九戒。以七毒历之。成六十三戒。

  得六。前五外。加不得投生金像银钱宝一戒。以七毒历之。成七十戒。故曰准知。此律。即本部同发。身三口四七支也。但结罪在第五篇。犹有具戒可受故。称有愿也。

  三种善根。亦无贪等。余则例知。例余法界。情非情上。各得七戒。互起。即三毒互起。二三等分。应为七门。二三。男开淫支为二。女开为三。便成女人九处。男子八处也。六十三戒。七九成之。五十六。七八成之也。

  自下。即于非情戒境上。各得七戒。以此例。余法界之中。得无量戒。故喻尘沙。金轮即金刚轮也。反罪成福。福即持戒功德也。如明了论云。四万二千福河恒流是也。如是。例余法界境上功德无量。所以位高人天。良由于此。

  打搏。打比丘搏比丘等。是杀之种类故。轻重。打提杀夷故。二下。杀防命断。打防恼他。又杀果打因故。善恶法。即余种类戒是也。

  若下。意云。十业之外。若更有善恶法者。何以但出十业戒耶。答如文。后三。贪嗔痴也。余三五八十也。今且论十。前四。杀盗淫妄。后六。绮语两舌恶口。并意三种。属善非戒也。四人。即五八十具也。十善俱戒。以菩萨持心戒故。亦下。以菩萨正制心犯。声闻制以业思。故曰同相。

  羯磨通昧。以羯磨中。不牒戒相故。恐下。恐犯后进入无缘。由一受以难无宜再造。十下。后说至十三也。

  四下。若备论。四戒是初篇根本。欲广其义。此恐文繁故。指如戒疏也。诫其身心。令审谛恭谨也。且举三号。以佛通号有十。今且举三。族姓女。因上文中曰善男子。故对尼以示彼。则曰族姓女。盖呼召异。余文一同沙门桑门。梵音转耳。非为翻沙门为桑门。乏道。以沙门良福由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涅盘云。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乏。断一切道。以是义故。修八正道。为沙门那。今言谦虚者。亦乃疏主。就门别作此释。言我贫乏于道。是以古高僧。多称贫道是也。自牧。牧养也。以谦和自养耳。先圣云。谦以自牧。取其意。取息恶行。是上乏义也。非家以家者。即父母等家。今入空门是非家也。本习。即在家时。身口七支等过也。

  八喻。即取海八德。以为喻故。佛告阿难。大海有八未曾有。一大海渐渐深。二潮不过限。三不宿死尸。四百川来会无复异称(阿含正符此喻)。五万流悉归而无增减。六出生众宝。七大身众生居住。八同一咸味。四河。增一云。四大河。一曰恒加。二曰辛头。三曰婆叉。四曰私陀波。四姓。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四子。懿摩王有四子。一名光面。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庄严。四子少有所犯。王摈出国。到雪山边。住直树林中。归者如市。郁为强国故。父王遥叹曰。我子释迦。因为姓也。僧佑。即大师之前身也。孳(音兹)息也。

  重轻。淫则举重。不净行举轻。故引摩触等。以配示也。以皆是淫种类故。齐名不净行也。总举下。即前轻重。收弃。收即摩触粗语轻罪。犯残行忏。收归足数。弃重纵忏还不足数。即学悔也。本防正列。即夷罪也。解脱道论。彼曰。云何头为戒义。答如人无头。一切诸根。不复取尘。是时名死。如是比丘。以戒为头。若头断已失诸善法。于此佛法中。谓之为死。是戒为头义。

  同前。即列相诫约答能也。除疑者。恐云烧埋坏色不入己故。不犯盗。故持断同也。呈示。合作惩诫也。至时下。彼条部云。优波离从座起白佛言。若作减损意取五钱。若过五钱。自取。若教人取。自断坏。教人断坏。自破。若教人破。若烧若埋若坏色。是犯不。佛言一切波罗夷。有人下。妄指此方二树。与彼同耳。

  黄细。约色与形辩。微砂。举小以比。不在言在也。犹云文不在兹乎是在也。今谓细虫十六分之一。明在于教耳。非可活。反显是死药。符祝。下文作周六反。或书??符印。或诵祝词。不证得者。言自不证得也。无色通收四定。如前羯磨言不可增减也。

  随人说相。言随人受已。随人说相。事在烦重也。至三。如今三人。为一引也。前后。或遂人受戒了便说。或前后总了通为说示。亦无在也。纵下。如前后俱不说。岂可新受人。反致失戒耶。但三师七证。乖法式耳。

  他仗。仗持也。言以他为依持也。如涅盘下。彼具云。有人出世。具烦恼性。而少欲知足。乃至正定正慧。无戏论等。不妨未断烦恼为初依。须斯二果为二依。那含为三依。罗汉为四依。然下。以魔亦能化作人四依说法故。又须更立法四依。以辩邪正。经中。涅盘云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波旬说。证上魔或能作。云何下。言魔既能说如何取别故。以教分者。准教不得畜八不净财。及自手作食等。今若反是说者。知是魔也。行四依。即粪扫衣等。如文所列。

  四依。释上行字。八正。即八正道。释上法字。四八。四依八正也。然下。说行四依缘。须粪扫衣腐药等。为内外资缘也。心下。说八正道。由本迷故。以八正之。故下。合结众别。如说恣等是众益。忏罪诸受等是别益。

  立四意者。约行四依。以辩其意也。依法。即行四依之法也。有待。言身有所待。衣食处等。阙则命不可济。道难成立。支立。支持成立也。前三。即四依中前三种。陈药。即陈旧腐药。乃至略食欲处欲有欲。即下云治有恶欲是也。

  谓下。粪衣治好衣欲。乞食治好食欲。树下治好处欲。寂静治有欲。谓治有无情执之爱也。如下科自明。转云爱取。转上四种病。曰四爱取。故第八问云。圣种何等性。答无贪善根性。若眷属是五阴性。四种爱取对治故说四。因衣生爱。因食因卧具因有无有生爱。仍自注释云。无有爱者。爱断灭也。除上三及此余爱。总名有性(已上正文)。今恐论意难明故。特为释之。言于有生爱者。谓有一类有情。愚昧而自思云。我虽为人。贫穷下贱。不如有福傍生。愿我死后。得为龙马等。于此有上而生爱着。佛令修圣道行。而求出离。得生好处。言因无有生爱。无有即是无也。谓有一类有情。因苦所逼。便起思惟。愿我死后。永无此身。佛令断除烦恼。趣向涅盘。化火焚身。入无为依界。方免后有。

  不立药。即不立腐烂为第四也。答下。亦杂心论文。彼云。依乞食摄药故。又下。彼正云。又不一切时用故。药不别立。大师回文取易。故变论文。言药不常须故。故不别立。如薄俱罗。一生无病。不假于药。未来舍轮王。易者。以未得故。为易也。从答下。俱杂心中文。即下。大师别引涅盘。成上义也。谓现在得财。不起贪名知足。未来得财不生贪。号少欲。故合结云少欲知足。

  四尘。色香味触也。八微。四尘四微合言八也。故心论云。色香味触极微八种。如欲界中极微。与香合味不相离。有香则有味等。文以四尘之粗。假四微所成故。总言八微也。无贪下。亦心论文。以修上行故无贪也。善五阴。简不善及无记也。以于四境。皆起善心。少欲知足故。多人方具。以头陀有十二种故。盖随机各行故。致人多也。离坐为五。合云离处。头陀篇云。于处立五头陀。谓兰若。冢间。树下露坐随坐。分身。不可约身以分也。

  四法。即今四依。众缘。中根开百一。下根开畜长。若下。示不可遍立也。则令中下之人。退道还家。三人。即上中下三根。皆下。如胎衣迦叶故须制教。天须菩提故须听教。皆会道开遮明显。

  亦开上士者。此显如来不至。尽形之制耳。十住婆沙云。若有因缘。听入塔寺。有通有局。不同外道尽形空处是也。通道。无不为通入。三乘圣道故。道缘约外说。道因据内明。

  五法。即五邪也。唯制不开。要尽形也。酥盐。等取鱼肉也。戒疏云。调说酥盐味重鱼肉损生。不具四义。制不开则无慈心。下根不入则不称机。既执一定故失开遮。又是因立故非佛说。谓语下。示颠倒也。由佛说八正为道因。四依为道缘。今乃反之。戒本疏。彼引鼻奈耶云。诸佛常法食时。僧坏至暮还。须中间天人。无悟道者。天地闇冥。若暮不知天地翻覆故也。

  由厌本习者。即外道之法既厌恶心。切来投佛。法宜先说四依苦行。后授戒法。故云后授。据下。申前说依所以。恐后下。说先戒后依。故云知初戒故。前后虽殊。机应不失。曰不徒然也。

  止作二持。止持谓四夷。作持即四依。以俱言三号故。离有为。即出三界。入无为道也。有作下。作则成犯。失圣道之源也。随因。因谓因依也。为避上依字故。转为因也。

  分四。即于制中。又有四节。十种。四分谓牛嚼衣。鼠啮衣。火烧衣(此三彼国有者讳故弃之)。月水衣。产妇衣。若神庙中衣。为鸟衔风吹离处者得取。及塳间衣。求愿衣。往还衣(至冢上返将来)。王职衣。不问新净上色。不得直用。须作袈裟色受持。俗所贱者。亦据庸常之人说也。果达道君子。亦不然也。如下。引孔刘证是也。未可与议。则未可议论于道也。刘子名勰。撰书三卷五十八篇。穷悴无由自达。及负其书。候尚书沈约。于车前献之。约览而异之。遂呼登车定交。时人号此书为刘子。今出防欲篇。彼具云。明者刳情。以遣累约欲。以守贞方接。所引二句。章甫。三礼图云。殷冠也。一曰是殷之行道之冠。章明也。甫夫也。谓章明丈夫之美德也。缝掖。缝大也。掖谓两袖也。其被袖口二尺二寸。大于余衣。乃儒之衣也。嘉肴。贾达注国语云。肴俎也。凡非谷而食之曰肴。芳音。谓金石丝竹之音。尚书云。酣酒嗜音。谦光。周易彖曰。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先。卑而不可喻。君之终也。忍下。谓忍人之不忍。割人之不割。行人之不行。是儒之君子也。况出家之士。而不能行乎。约报。尽形之报也。四下。既答言能。何可后犯。

  问下。意谓戒体既在白四。言下发合在羯磨竟时。便问能持。今至此方问者。何太晚乎。不钻谓研也。论语云。钻之弥坚。有生。即有识凡生。前下。先示淫盗等四境。成止持后。示粪衣等四行。是作持。此戒与行为最要故。受已先示之也。四相。即四依之相。知谁不犯。不知令谁不犯。今既立誓。则知令己不犯也。不问道俗以施通七众故道相。以割截坏色。方是沙门衣相。

  盗下次者。令下位人。合得而不得也。恶日。即恶鬼夺人命日。坊亦僧坊也。亦须知者。知彼此二方。各得所尚也。随相。随受讣之相。虽多大意。令净心也。言净心者。无使别他。而自壅己等。分染。谓分有破戒等染。不应福田。不可计之。故下引证。热下示当果也。

  招提。中含阿难受别房。令施招提僧。准此四方僧房亦尔。平头。此方并汾州亦多作此屋。上不起栋。横铺散木。以土覆之中间。开沟泄水。极长十间五间。共一户出入。重屋。即楼阁之类。中高四厦。此尺尖相王大殿。证中高也。叉手。两木交加。若叉手也。大小便有用治病也。如云黄龙汤是也。

  酥蜜分二。即酥蜜各分二成四也。以体有生热坚突故。油体无异。故但一尔。共成五药。

  深防。若在后者。恐有乘仪故。忽犯。言莫轻忽有所犯也。因果尽然。尽由皆也。汝今既善出家。福不虚弃。必感善果也。故曰果必至也。受时二师。即羯磨教授也。非下。即非随行中和尚依止师也。具足满。目七证也。不虑妄受。言不忧虑。假妄而受也。至下。至说相随机而说。岂独于此而为尽也。

  如钞。即师资篇师。他即依止也。二师。即和尚并依止。离违。因和尚命终。出界等离。便致有违戒律也。五分成立。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成立。方可离师。识治。能善了彼治过之能也。下四聚。提提舍恶作恶说。二篇。夷残也。俗年壮室。谓二十受戒。今又满十夏。则成儒礼三十壮有室也。累负。言连累负堕也。左传云无累后人。专独。约不依他也。

  天音。西天音也。又戒疏云。天语天书。唯居大厦。人云。此方人言也。皇姨舅者。皇者大也。皆父母之族故尊之。今余尼称母氏亦例然。便屡接形。于法或参。恐言于形。亦屡许相参也。法还千载。谓能行八敬。则不减五百年正法故也。此由如来深知机根。而施教药也同上。即同僧授沙弥法是也。注云加尼字。即云沙弥尼也。增位。于尼下众中增此一位。以僧中无故。劝学。即六法也。难阻(上去呼)。适。尔雅云往也。归嫁也。周易归妹是也。后丧从道。谓丧亡妇事后乃入道也。

  文列。即下引律文说相云。是中尽寿不得犯等。既说净心。何止二年。故得说尽形也。二岁。即注引律本云。女人过起。佛言与二岁羯磨。此则得净身也。别教。六法也。位下。在沙弥上也。三众。下三众也。实同。同沙弥十戒体也。而异。不妨加学六法故。更从始学。即重具二年也。

  故有下。以两日当两年。或下。虽二年具行。而多犯六法。若犯理须尔与。而轻忽不行。或少或多。于六法中增减行也。都卢。犹言一时也。谓下是释。谓式叉六法。初受本法。及具足戒。一时成就。曰?朴戒。名无所稽故。不足论也。

  优长。优弘长远也。百代无古。言无古今耳。一科皆归非法也。进戒。进受具戒。阙尼一位。以尼中立下二众。今若不行六法。即阙式叉一位。何下。言须受六法。方可受具。

  若下。若沙弥尼。须受六法。方得戒者。且如僧沙弥不受六法。何以亦得具戒。无文下。言无有律文。开尼。不受六法。便得具戒。二下。显男沙弥。不须六法也。

  年初。即年十八。正月初一日受六法。至年终是一年。又至十九岁满。又是一年。至二十正朝受具是。正满两周年也。此则尽善矣。如是下。谓十八岁时。正月二日受六法。望前少一日。乃至腊月晦日受法。则欠十一个月。畸二十八日。亦名为得。元日。即正朝也。最小。亦十八岁沙弥尼。但在暮年。受六法。故名小耳。不违教相。以一日当一年故。亦是二年。验下。以一年周足验胎身。以子处胎多。则十个月日。况今一年矣。岂下。应先难云。若尔与前年。未授学法。正朝进具。有何别耶。将文通之。意谓前以两日当两年。不可验身胎故。不可与彼同日而语也。

  僧问满不。即问行六法满不。新受者答满。又云净。是则无有愧色耳。何遽。遽忽也。恐失。言我若不急受。恐失却圣位也。

  五仪。即偏袒等。五腿(吐猥反)股也。俗作腿。言今时人互跪。以腿着地。非跪之相。俱?。?和尚名故。须预请也。以对异僧。异比丘僧也。必还从僧。以僧者众也。得下。以尊彼故。彼必授我法。是得敬意也。准相。即威仪行相并同前。望坛。礼时仪轨也。故曰遥折亦得。远虽得法。以尼僧遥秉故。

  不下。若不召入说者。知是戒我何法。故须列相显示。得罪即吉。轻重。如淫是重相触是轻。有无。如一切大尼戒。应学是有。除自手取食授尼是无。即是开人。尊释。如来法胜。释说六法。不分自别。虽不分一二三等数。文相自别。

  明戒正体。是先十戒之体。非今所学也。但重举本。以生下六法。为诫劝耳。问下。谓不净淫欲。沙弥已知。何重举那。如下。引例学宗。正是六法也。乃至。略盗杀。天分者。谓淫盗杀妄。此之四戒。但前半是正戒体。后半是正学宗。此则霄壤永别矣。无可对。言后二戒。更无重轻可对。但且直举。以为学本。又前四后半。正为护前四重故。是深防也。后二人多喜犯。重举以诫约也增本位者。由增式叉之位。于大尼戒。亦须同学。学士。谓僧沙弥。亦通发七支。及对万境故。应名学法士耶。尊彼沙弥。在二众沙弥上也。如下取例。余四。即沙弥。沙弥尼。式叉。大尼也。

  二缘。即自取并授食也。唯开下。言唯开式叉不从净人受食已。授与大尼。此约无净人处也。不同下。即一人受已。通及余人。四众戒。下云尼同下三众吉是也。理自从人。即自须从净人边受已。方可进口。

  二学法女。即十岁十八也。本服。仍旧着五条也。以下。要沙弥时。着缦衣故。一当(去呼)下同斯渐。言有斯渐变也。为寒。为寒故听重重着。岂为分上下耶。

  缘起制僧者。三衣之始。本缘对僧。非约下众。必若遇寒。随时助身之服。着用非制也。若下反诘。若许沙弥通着者。不应受大戒时。方示三衣名相。故知非也。钵下。若据钵。亦同三衣。沙弥未可受用。僧器受用。以结奉僧故。得将常住别器足。以资于形有也。纵下。纵有依十诵。许沙弥持钵者。终是法未具也。大受。即受具戒时。须用也。非制故不问者。即受十戒时。不问衣钵有无。验知不须略。

  为四者。即八善破羯也。为七如注。如上。即上显相中。然下。以羯磨统通一化三时故。委而辨之。法预尼。言此一位。唯厕尼中有也。今下。一则无此难缘。二则价少半国。设复有者。无二众受故。十二岁学六法。则二十二。方得受戒。故下。引弥沙部师为证然。也下。大师立断也。或堪持戒。宜从十二。反此未能宜凭。异解二十二。

  如常。即二岁学法年满受具也。宋已前。即宋元嘉十年已前。杨都。以众铠初至杨州。为尼受戒。则僧尼各十。故曰还依中国。

  异者重解。即下随难解中。师傅。傅相也。鲁昭公云。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累年。加大僧二岁也。二十余戒。具如尼单提(予尝注尼戒本三卷。欲知捡看可了)。就乞法中。乞恐是请字。即日谓作本法已。当日便往僧中。彼戒本云。经宿方往比丘僧中。与受具足戒者提。故曰得罪。

  非解。则不失也。若下。如有隔日。为复更受本法。为即用旧法。答下。以律无文。亦任后人取舍。虽下。大师约理自断。虽曰隔日。本法在奈。佛制本日往故。义有涉疑。今欲免疑者。舍故本法重受已。即往僧中。乞受。于理大善。故曰如法。如下。如结界等。若疑应舍已更结。正是佛听。界亦不须。即尼往僧中。不用更结也。

  今量。量谓立量也。尼有下。将随例受也。以随行忏僧残。既假僧尼八人。行摩那埵。四十人出罪。今受中正发戒体。岂可但二三尼往耶。僧轨。言羯磨是二众秉持之法。又是僧之正轨。所为在尼。即正受者。岂同前指上谬解。

  自然。即自然界。重加。但于僧结界上。重加唱结。以尼望僧界。为自然故。不相叉者。尼结界时。当齐僧界上唱结。不得两界。互出入相叉。今作差字。然论中作叉。恐古通用。

  纷然意言。谓行事者纷乱。各信意言耳。谨下。是今师义。今下。谓今取五分意。单列各作一行也。既云面各相对。则东僧西尼。本法尼。在二众之中也。钞云。长铺两席。使中央空。二三尺许。令申手相及。然下。僧尼相对故。不□无源□也。纵下。大师义出。谓或避讥涉。尼在里坐亦好。如面南境。僧在东坐而西尼在北坐朝南。于理通得。或若僧在前坐。尼在后坐。则成相背。非成和相。

  得闻余法。为得闻余羯磨不。答下。初句纵。但下夺。加结。即加法结界。用僧下。言为许得入。何用僧更为受具。中间人。上非大尼。下非沙弥尼。

  犯罪。不应教之吉。以事证之。如八敬度爱道已。度余五百女。岂有十尼作本法。当知在大僧言下发戒。大须立法。言大途二众。并须立法。答下。若尼不结界者。但成僧秉中容非别。谓于中容。非法别众也。以无界约束故。法用下。事钞云。然此一法二众同秉。各有别众。非界无以摄人。非界无以羯磨。若不信须结。但僧独作应成。事则不尔。故知须结。审委无疑。

  请师。即请尼师也。何由。由因也。何因妄为师也。是故须请。义下。言约义合有。但律无请之辞句耳。

  罪名。男女入罪曰奴婢。义须转势。即转语势方便问也。非女五。言有此五者。非正女也。

  长引。即云汝学戒清净不。答言已学戒清净。前后。或问边在后。污男在前亦得。但于十三。不阙数者皆可。今下。恐长引问时不晓。亦不得逐语而声(句)。谓随逐人语。而作声也。阙喻。谓尼说相文中。阙断头及多罗树心等四喻。故下。引五分通示。如前。即猒谓符祝抑伏。祷谓凭托鬼神是也。

  不得下。谓祝诅令彼受恶。使不违越也。多为下。点字义也。限相。如云腋以下膝以上等是犯触。齐限也。越灭。违越绝灭也。以犯故非尼及释种女故。一则违如来制。二则无有所证。注。尼戒本。大师亲注。寻本未见。神思下。诫轻浮弄精神者。

  非兰若。以尼居兰若。恐有贼难。若伽蓝中有树。亦可行之。故曰何妨等。随顺。即八敬法。事钞云。如此八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戒。不应违是也。或可通收余行。

  ○释衣药受净篇第四

  上明结前。义下生后。形有。谓三界幻有之身也。必须假衣被外形。药资内病。受纳有法。故曰行相。累。患累也。又累缚在生。即一报之身命也。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多随妄心。恣已。取舍也正观。少欲知足及五观也。乃至。略中夜着第二衣。如衣法。即依揵度云。尔时世尊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时有五比丘。往世尊所白言。我等当持何等衣。佛言听持粪扫衣等是也。

  仙苑。婆沙亦云施鹿林。谓梵摩达王树林。施众鹿故。亦号仙人论处。谓罗胜仙人。始于彼转法故。是以如来亦于此处。转四谛法轮。度五拘邻也。道务。以世尊出世。急在于道。于彼衣服立法尚疏。由非本意。后以过起。故教生焉。

  结使。九结十使。乃至五百结等。故四分云。怀拘于结使。不应披袈裟。贤愚。彼说有一师子。名坚誓。身毛金色。时猎师欲取之。乃剃发披袈裟。内佩矛箭。师子遂来相近。因睡以箭中之。师子寻觉。见着袈裟。念言此人不久必得解脱。便说偈已命终。佛言师子者我身是。猎师者提婆是。广如第十三卷中。

  如钞。二衣篇引杂含云。修四无量者。并剃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也。准此立名。则慈悲者之服。华严云。着袈裟者。舍离三毒等。但莫专执者。意谓莫专执一处说。不能广其生信。若然者知何非道。言皆道矣。但专执不许着者。乃妄之本耳。

  如是下。四皆此也。如云一衣不能有惭愧。三衣能故。乃至一衣威仪不清净。三衣能故。各有所在。下衣院内作时着。中衣上讲入众着。上衣说法入聚落着。五百问云。无中衣时。得着大衣上讲礼拜。小衣不近身净洁得入众。无七条者。五条亦得入众食礼拜等。

  事抄。即二衣中。异传。如四分云卧具。慧上菩萨经云。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着衣。大衣名众集时衣等。莫下。莫不由此方无名体相。故致异传也。

  总号者。增一云。如来所着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大师云。此袈裟衣。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俗下。此方字书本无袈裟字。或从音单加沙。至后方添下衣字。乃云道服也。安大师。即弥天也。梁僧传义解科云。道安法师。外涉群书。博物强识。长安中衣冠子弟。为诗赋者。皆依之致誉。时人有言曰。学不师安。义不中难。初兰田县。掘得一鼎。容二十七斛。边有篆铭。无能识者。有问于安。曰此古篆书。云鲁襄公所铸。乃书为颖文。以此验知。安师善字书学。而言梁者。若据安师生在晋。今言梁者。恐载梁传故。六味。即甘苦辛酸碱淡也。既言味。岂可是衣也。当知在六味中收。如戒疏。彼云。文言作卧具。谓如被也。但以三衣总号。此土先无。不知何物。而广张有相。同此被敷。故即相翻。或云卧具。或敷具。故僧只云。敷具者。三衣名也。又云如后坐具。此方有之。即物体相翻。体相明了。三衣无故。所以有滥。世并迷名。都谓敷具。

  如下取例。释名。即汉刘熙撰。斯服。即袈裟也。如钞引经。彼引悲华经云。如来于宝藏佛所发愿。成佛时。我袈裟有五功德。一入我法中。或犯重邪见等四众。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有众生。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阵。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若我袈裟。无此五力。则欺十方诸佛。又下。即上引偈云。虽被袈裟服。不能除怨恨。则不应此衣是也。

  畦畔。谓法之相。若稻田之畦。以分界畔也。四利。慈悲喜舍。三善。无贪等。

  引钞。彼引华严云。着袈裟者。舍离三毒等。戒本。亦通指戒本疏。内衣。谓三衣中。最在内故。高胜。以是入皇宫说法衣故。又在二衣之上故。僧伽翻众者。若顺上义。梨合在上。僧伽下。以向云伏外众故。又梵语多倒。例如智论云。盘名为趣。涅名为出。又如四分之义也。五下。钞云律中无五七九名。但名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七九条也。从价。钞云七条者名中价衣(余二可准)。寒暑及轻重者。分别功德论云。为三时故。制有三衣。冬则着重。夏则着轻。春则着中是也。

  第二门。即此门是。犯舍过财。即曾经犯舍堕。未舍忏者。钞云。兴利贩易得者不成。律云。不以邪命得激发得相得。犯舍堕衣。不得作等。言略事含。谓注中但言邪命。是言略也。而含摄四邪五邪等。故曰事含。

  如经下。宝梁经。周那沙弥。洗粪扫衣。诸天取汁自洗身。二下。经云占想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皆所不应。激发。激动彼心。发彼施也。四下。显异惑众也。言下。大释论云。净目问舍利弗。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四维口食。

  害名。律云。蚕家乞绵。用成卧具。为俗所诃。名杀生也。佛因制戒不服之。纵得已成。斩坏涂壁。此则永舍极诫。今五下。章服仪云。大唐寒外。三垂海滨。大夏诸蕃。有佛法处。所被道服。皆资毡布。无用丝绵。斯良证也。此土齐魏名僧。周隋高胜。所服大衣。皆资以布。虽未委教。暗与文同。岂非慈侧之深。法衣依法也。但下。若离杀者手。亦应慈念耳。又化女织绢。非蚕口之物。此则如来所服。事载灵感传中。顺道者。要作青黑木兰三色也。

  锦下。示非法色也。章服仪云。如世朱紫。非荣达则无服之。异等例也。不正坏色。唯释门所怀。别邪正也。九十六种外道。其徒不伦。或裸或衣。或素或染。莫有定者。释门不尔。俱服染衣。色非纯上。绝于奢靡。又钞云。若细薄生疏。绫罗锦绮。纱縠细绢等。并非法物。律云。文绣衣不成受持。

  澄公。梁传云。竺佛图澄。西域人。本姓帛氏。少出家。清直务学。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以晋怀帝永嘉四年。来适洛阳。志弘大法。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杂燕脂涂掌中。千里外事。皆彻见掌中。如对面焉。亦能令洁斋者见。又听铃音以言事。无不效验。至建平四年四月。天静无风。而塔上一铃独鸣。澄谓众曰。铃音云国有大丧。不出今年矣。是岁七月石勒死。子弘袭位。少时石虎废弘自立。迁都于邺。称元建武。倾心事澄。有重于勒。乃下书曰。和尚国之大宝。荣爵不加。高禄不受。何以旌德。从今已往。宜衣以绫锦。乘以离辇。朝会之日。和尚升殿。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尚。众座皆起。以彰其尊。澄尝与虎。共升中台。澄忽惊曰变变。幽州当火灾。仍取酒洒之。久而笑曰。救已得矣。虎遣验幽州云。尔日火从四门起。西南有黑云来。骤雨灭之。雨亦颇有酒气。救氏神异极多。备详本传。不可下。南山诫词也。意云。何苦慕彼着衣。不慕彼神异。苟有彼之才之美。此衣亦可着也。

  如钞。彼引僧只云。青谓铜青。黑谓杂泥等。木兰者。谓诸果浆等。又四分云。若青若黑若木兰。一一色中随意坏。诸下。指袈裟翻染。义乃通漫。且如诸色非染不成。何止袈裟。是则非克定也。今下。彼云善来比丘。瓦钵贯左肩青色袈裟赤色鲜明。大师云。准似木兰色也。谓赤多而黑少。非同南方正色。故论云。若见着五大色衣比丘。有智慧者。当言此是遭贼失衣比丘。

  可即体同。言岂可即同东方正青色。北方正黑色耶。木兰。钞云子于蜀部。亲见木兰树皮。赤黑色鲜明。可以为染。微有香气。亦有用作香者。又章服仪云。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而黑少。若乾陀色。经云。见我弟子被服赤色。谓呼是血。论言我着赤衣映珠似肉等是也。今有梵僧西来者着此色。即其证也。然赤为正色。微有差殊。此土真绯。僧只所断。明知不正。即袈裟色。

  五分下。彼云。肘量长短不定。佛令随身分量。不必依肘。钞云。虽尔亦须楷准。故十只中。各立三品之量。今准萨婆多中。三衣长五肘。广三肘。若极大者。长六肘广三肘半。若极小者。长四肘广二肘半者。并如法。若过若减。成受持。以可截续故。衣身。即衣体也。叶相。谓条叶相也。

  下二。五条七条也。章服仪云。余之二衣重单两许。粪衣五衲无论重数。若下。诸部会通。僧伽梨者。唯复无单。例下。重数既多增减之量。可比下。二衣文不可令小也。以是尊重说法衣故。至作时。可自比度量料也既听。听单作也。是制。制多重也。大仪。谓尊重之仪也。取受衣之时。即冬时也。分别功德论中。制有三时。今既在冬时。则轻非分也。章服仪云。但以变在人情。不惟源本。本在遮寒。单疏非分名分。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未见言五条七条。以相别之。

  九品者。粗分三品。细分九品。则一品中。有上中下也。多论既约条数分。例前五条为下衣。七条为中衣。义不失。

  谓四下。合数也。俱舍颂云。四州四恶趣(成八)。六欲并梵天(成七)。四禅四空处(成八)。无想五那含(成二)。已上共成二十五有。疏言四有即四洲。净居即五那含天。以那含果人。杂修静虑。生五净居。

  所下。始五条终二十五。俱是只数。以奇属阳偶属阴。阳主发生。阴主肃杀。故取阳数也。如钞。彼引杂含云。修四无量者服三法衣。知慈悲之服也。

  刀谓割截故。色谓染坏故。体谓十种粪衣故。长多喻圣增。短少喻凡减。互乖。谓长不依量也。受取依教。可以截续故。犯缺。以不加法。义同无衣。为下。为远离罪故。必当受持。若不加受。与无衣同。故言犯缺也。着下。释注着用得罪。义乖慈梵行。或条多而成偶。非慈育也。或长少而短多。非净梵也。

  通别短长。谓短通而长别也。六事。一浣。二染。三舒张。四碾治。五裁。六缝。莫不下。制截是本也。不足则任听揲叶。以至于缦。此则成未也。故下云有思割本等。意可见也。如别。僧祗叶极广应四指。极狭如积麦是也为了缝文。恐有但解了律之缝文。便乃执缝为是。以四分但云缝僧伽梨故。十诵下。彼又云。却刺者。是佛所许。如法畜用。直缝不得。是世人衣。为异俗故。又防外道故。又云。以一尺二尺物补衣。皆应却刺。若直缝者。衣主命过。应摘此物与僧。及与看病人。

  以下。准此左肩上。常以衣右角覆故。出毗奈耶律。章服仪云。所以西来圣像。东土灵仪。衣在左肩。无垂肘膝。威仪不坏也。今则不尔。或有缝带长垂。银钩现臆金玉之饰。乱举于蒙心。华俗之结。观缕于道服。佛??万字。条条间施。在尼师坛。坐坐成罪。况复绫罗纱縠丝缕。已是蚕衣。文彩轻疏。约教弥成俗服。斯盖并乖正则。作者详之。闻下。引儒教证。欲使改讹也。

  以缘周下。此准多论意。若善见中间破则失受。乃多营衣。由不敬故速破。速破故多营。故恼施。然今又多营余听衣也。故大师云。今时夏末一月作衣。但计裙裤之少多。衫襦之厚薄。绫细之精最。靴靺之新华。唯彼法衣。置而不问。是则重三圣之所轻。厚九流之所薄。用斯矫世。不亦悲乎。当知惯习所熏。在心成种。轻圣所重世世常轻。重凡所轻世世常重。如何开导灵府。预善来之命哉。律中下。彼云。若逢奔车逸马。当在上风避。若有泥棘道迮者。不得揩突。门小侧身下者曲身。故曰稠人等。必中。即六年内也。如三十。即戒本云。若减六年不舍故。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律云。有比丘得干痟病。粪扫卧具重。不堪持行。佛言从僧三乞。更作新者。当白二与之。此则不满六年也。以下。三世诸佛。皆着此衣故。

  五缘者。四分。衣法有五缘。留僧伽梨。一若有恐怖。若疑怖。二若雨若疑当雨。三经营僧伽梨。四若浣染。五若深藏举。着纽。律云。若衣无纽。随入家家。得越心悔。有而不着。越毗尼。为缘。即衣下坏故开。余习。贪慢心也。

  受后。即受戒□方持。衣大。约言先持大衣也。律既无文。致使随情妄执。已上先出古人之非也。

  今下。显正义。衣钵既为受戒之大缘。宜从五分受前为正。两时。一教授师出众问难时。二在戒师前为受。故云任机等。大钞云。受后方持者。亦随两存虽然戒坛经云。诸部并在问难前。今时在受戒后。无文可出。不足行用。

  前令下出古义。仪下今斥。或下。谓未得本意。随人抄出。意下。正立法。余两。五七条也。肩上。谓坐见初安肩上。后令在左臂衣下。却为如法。有三。即衣钵坐具。须坐下。生受尼师坛法也。自余。即余杂听衣也。

  互加。如缦衣。通三种受不。又五七条作大衣受得不。答如文。上文。即五分加僧伽梨作。下二衣下。二衣作伽梨受。

  随名。如云缦安陀会。缦郁多僧等。有六。七条有二。谓割截揲叶。五条有三。谓割截揲叶复叶。缦衣有一。共成六也。无正衣。如无大衣。有二七条。一为正受。一作从大衣也。通前正衣。即十八品大衣。更加此六种故。成二十四也。余二。即七条正有二品。从有二十二。五条正有二品。从有二十一。各有二十三。通有□从故也。并缦衣□□故成二十四。通合言之。成七十二种。三衣缦通三处。合为一也。

  绮支。即只支也。亦云僧却踦。梵音异耳。此云掩腋衣。是尼五衣之数。故须加法受。已此与僧不同。故下言此二不通僧中为制衣。别位。即式叉并沙弥尼。属尼中。故云别位。四衣。五条。缦衣。覆肩衣。绮支也。依论。即多论。上下二衣。一当安陀会。二当郁多罗僧。他缘。夺失烧漂等缘。可权将僧尼三衣着。亦须反披之。成缦衣相也。转名。但改比丘。为式叉沙弥某甲等。

  更下。言若更细分。恐成杂碎。讲者至时分之。不出其文。律无受之辞句耳。故使妄说尤多。

  无离。言不离宿。即是受持。若下正斥。若不曾加法。何以律文云。若疑应舍已更受也。自犯罪。即缺衣坏仪二吉也。由下。以不受则违失律法。故须受之。

  有下。有师用僧只辞句加法。此是文不类也。以彼律一夜通会。四分专局明相。缓急既别。何成一体。言明相者。多论。有三种色。若日照阎浮提树。则有黑色。若照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提界。则有白色。于三色中。白色为正。离衣至明相出犯舍堕。十诵□彼同护明相故。

  或先下。谓先受持。后有难缘。如四分中。若失想道断难缘等失受是也。今难事讫。疑心复生。衣失受不失受。既未决之。故须舍已更受。是如法也。问下。如疑不了。即属无知。今何不结罪耶。答下。谓忽从事起。非学能了。故佛开之。地了。即明相现。地色分明晓了也。

  重结罪。即不学无知也。外缘。或难缘财少难得者。亦开如前。五分次第下成事可例也。有则单作结犯不疑。若见下。证非色不成受。有缘开暂着。非下例证。非复不成受。若有缘者。亦开暂着。如上。指前辨重单中上二大衣。七条。同加安陀会。谓将上十八品等。同加作五条衣受。演示。即须知牒安陀会。是今阙故。正受二十五条。是别牒从者条数。不可一混。何下。意云何故开牒大衣。作五条衣受。况衣本别故。心又了知。如何通耶。如下。是释借衣。如俗中有被。尚许借之。有惧者。当时人或有惧此行事成非。遂将大衣缝合。诸条叶明孔。唯留五条明孔。作割截相。表是五条故。今下。正自言□□通上下。今正衣通之何咎。何须缝合诸条二众。僧尼□。

  □郑犹此方楚夏。郑卫音异尔。如衣体。看其条数。长短随时。牒入若干。若局牒一品。则反成局狭。故以若干字替之。欲通收九品耳。

  此下今斥。言此不名如法语也。若律中止有一戒。言下众结吉。或可戒本中全失一众结吉之文。可言剩也。况复诸戒皆有。何剩之有乎。论即多论。如注引者是也。

  以轻易重者。宁可犯阙衣之轻吉罗罪。不可犯离宿之重随也。若下。如欲免离罪者。除僧羯磨方开。以下。即以轻衣替重衣也。余下。此外更无开文。换易。即独住比丘三衣中。须换易心念舍也。坏相。善见中间坏。多论缘断失是也。或下。即舍故受新。是缘隔作。即遥舍是。得罪。离衣提也。俱句。三亦舍衣。亦得罪。如以轻易重。四非舍衣。非得罪。专受持者。

  三一。受三说舍但一说者可耶。如下引例。舍戒一说尚成。舍衣一说岂不成乎。问下。何以结界解界。同是白二。亦是相违故。答下。结界是僧法故。结解俱白二。余别。即余别法。不可类结界众法也。

  昌言。正教明言非。谓不重□□。以世所共行故。不可从古。即不须□量也。钞云。今则□张衣相不同本法。但云如法作。不言肘量。应成知非法。既言如法。自简知非法也。

  如文。指注无人反显有人。须对首舍。坊道。僧坊道路也。僧只下。引例也。虽有非数。设界内有比丘。非足数者。对亦不成。如下。且如结小界戒场。大意亦在防恶比丘。及免数集之劳。众法尚开。今何苦约。又如舍堕本对僧作。令若无人。亦开对首。斯可照也。若尔说戒。何故待人。将不下答通。彼此。则僧私同遵也。任情安者。或可待则待之。不可则止。未可例。今心念于道路求之。言中不了。以独作时无彼此。问净主之义。是不了也。后若有人。故须更说。

  故下。疏云。心念净法。既是别人。舍心难尽。且令转换得延时限。终须对说。方始究竟。如别。即钞中十五种自然界。各各别护是也。

  须离。离男女近处。不得护衣。不尔则有离罪。斯例。如与女同坐等。皆为涉讥故。除村。结摄衣界中。除村村外界。岂非限约。兄弟分齐。钞云。如父母兄弟儿子。若异食异业。虽同一处。事各不同。是名族界。外道以□不同故。乐人。歌伎惑人故。王来。有威势故。如此等处。俱不得置衣。常须近身。取水。钞云。别界者。若作食处。取水处。便利处。皆失衣。即下指离衣戒中。梯钥。有梯可登出入。有钥可得开户。反此名失。

  别疏。即戒本疏。羯磨。即作法。摄衣。如前已解。皆下。皆在戒本所收也。理宜同护故。

  为身。以彼袈裟在上。如五分法塔故。为衣。即三衣。卧具。僧毡席之类。通三世受用。故须护之。秽溢。恐流泄故。

  佛在人倍。言佛在人中。身过量一倍也。律吕。六律六吕。十二管。并斗尺秤量。皆起于黄钟管。亦依周定也。相遵。则通长五广四也。毗下。四分七百结集中。?阇子擅行十事。便于阎浮僧断了。言十事者。一非时得二指抄食(彼谓少故不犯)。二二村中间。不作余食法(彼谓两村之间非得食处)。三寺中得别众(彼见邪正即分。各作成法。便谓同见亦得)。四后听可(谓先作羯磨。后说欲亦得)。五得常法(执阴八事为常)。六得和合食(谓酪是酥类可和合食不犯足)。七共盐宿得食(见尽形药开无同宿罪。今无法加故不合)。八饮未熟酒(彼例果浆得食)。九得畜不截坐具(如今文也)。十得畜金银(宝在己边作净主物想谓言得也)。但下。伽论云。不接头者堕。如法者。准初量已截断施缘。若坐时。膝在地上者。依增量。一头一边接裨之。此是定教正文。大师云。不依此法。一生无法处坐。

  僧只下。通释注中僧只文也。注中屈头者。即屈尺头。转量缩量。即未挄张。后量水湿量亦束衣令皱。后干时长大也。至广长作者。至犹极也。除下。反上句。意云若除上非外依教而作。则正法生己身也。两涂。即上广作。及依教也。增下。双遣着也。钞云。执则障道。是世善法。违则障道。不免三涂宅身。宅居也。言坐具是居身所履之物。故僧只云。唯得敷坐。无有受者。言今时无有加法受者。

  说下。以畜长者。方次开说净。若初受便说者。则无教为准的也。况复善见云。坐具须受持。不合净施。此明文显。不说净也。非道标。不同三衣为道标帜也。诸下。谓诸部未见说坐具染作何色故。大师约义。须作袈裟色也。

  律开减量。律不犯中云。若减量作。今若加法时。但云如法作。亦得替文中应量字。方文。俗中贵士列饮食。可方一丈也。

  种食。犹种种食也。后式。彼律云。佛在苏摩国。作钵坏(未烧者)。令窑师烧成金钵。次成银钵。皆言王若知者。谓我能作金银宝。乃令埋之。后烧作铁钵。青如阎浮树。佛令用之。曰苏摩钵(从处立名)。石钵唯佛者。本起云。如来念往佛以钵受食时。四天王即往颇那山上。自然石中。出四大钵。四王各取以上于佛。佛乃总受。累左手中。右手按之。四际分明。又智论云。石有粗细。细者不受垢腻故。世尊自畜。所以不听比丘畜者。以其重故。佛乳哺力。胜一万白香象。是故不以为重。又慈愍诸比丘故不听畜。问侍者罗陀弥乃至阿难。常侍世尊。执持应器。何以不怜愍。答曰侍者虽执持佛钵。以佛威德力故。恭敬尊重佛故。不觉为重。又阿难身力亦大故。复次以细石钵难得故。粗者受垢腻。故不听用依律用。即作黑赤色。僧只。熏作孔雀咽色鸽色者如法。律文广有熏法。须者看之。多剥。善见。铁钵五熏已用。土钵二熏已用。大师云。此方用熏。二遍入笼。犹未变色。用法不同掍油(上古钝切下余救切)。指归云。掍者以石磨瓦。上用土脂楷便烧。更不熏也。油以桐荏子取油。油物名油。钵相。合云体量二种。虽应色。若不应量亦名非。

  多论。彼第五曰。律师云。论师有种种异说。然以一义为正。谓一钵他(僧只钵他正受四升)。受十五两饭(法宝云十五两。是西土秤也)。秦秤三十两余。是西竺粳米釜饭。时人或共计议。谓上钵受三钵他饭。一钵他羹。余可食者半。三钵他饭。可秦斗计二斗。一钵他羹余可食物半。复是秦斗一斗。上钵受秦斗三斗。律师云。无余食物。直言上钵受三钵他饭。一钵他羹。留上空处。今指不触中。中下二钵。可以准知。

  晋法。即同周也。故钞云。此律姚秦时译。彼国用姬周之斗是也。唐令。侍中魏征等撰二十卷。唐律中令式格也。斗者三斗为之。谓唐一斗。当用之三斗也。率之谓俗算。六粟为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升斗斛例增于十。则知圭抄为本。下斥。钵今钵小也。

  有下。古人执律通文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趣足而已。言通增减。何必准上母论等。必若下。斥古。又大师云。必准正教。世执小钵者多。大者全希。岂非狭局。贪着多益之相。既号非法。不合说净受持。

  如钞。彼引五百问云。若一日都不用钵食犯堕。重病者开不用。若出界去经宿不失。五分护钵如护眼睛。洗?钵。听去地一尺。瓦钵离地五六寸许等。问但畜一钵。不加受法。过限犯舍不。答不犯。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但犯不受持钵罪。若有长者。准衣说净。

  于阗。即高昌于阗。西域记云。此国重财轻义少礼。女尊男卑。吉素皂?。犁面截耳。断发裂衣。杀生祭祀。于阗月支土蕃。风俗颇同。

  药下。以有待之形。假资方立。外既衣钵已受。内须四药济形。故次而明也。钞中。彼云。时药谓麨饭。干饭。鱼肉等。非时浆者。僧只。一切豆谷麦煮之。头不卓破者之汁。若酥油蜜石蜜。十四种果浆是也。七日药者。四分。酥油生酥蜜石蜜等是也。尽形药者。僧只。胡椒荜茇呵梨勒。乃至一切咸苦辛甘等。不任为食者是也五意。多云。一为断盗切因缘。二为作证明。三为止诽谤。四为成少欲知足。五为生他信敬心。令外道得益。余下。彼云手受五义。除自同类。余有六众二趣。皆成受也。

  口法不尔。必是同类。先手受讫。对法六和。方得加也。三种药。四中除时药也。举宿。具足而论。须药体无八患者。得加口法。一内宿。二内煮。三自煮。四恶触。五残宿。六未曾手受。七受已停过须臾。八手受已变动(失本味故)。互塞手受已无口受。

  因他下。即不喜沙门。及惊急缘者。开置地受(如五分火烧马屋送食置地也)。加口受。彼下食时。如僧祗口加三受是也。即啖中前啖也。三受。手受口受是请故有。别众是足犯破威仪。不得再食。作余食法者。方得开后。中前再食者无妨。

  诸过。即七过。人食同住。人即比丘也。邪利。活命所得也。心境相当。谓僧俗二心。同缘一境。相触。谓授食入手已。净人来触。理须再受。持食寄。寄在比丘处也。后取已再施。此比丘者开。以先无心故。若有心不得。不成者。不成受也。

  轻心触手。净人轻心授食时。触比丘手。不成受。广如钞。即不受食戒中。引了论云。除自己及同类。余三类众生随一。被教知比丘。不得自取食食。又知此可食物。知比丘是受施人。度与比丘。若不解此义。虽与不成受。多论为作证明故。

  非错误。律中错受酥油。不成可通例也。如善见下。彼具云。若乞食值风尘土落钵中。作念当与沙弥。凡得还语沙弥如上因缘已。沙弥受已云。此是沙弥食。今施与大德得食无犯。

  十句。四分。受有二五种。手与手受。手与持物受。持物与手受。若持物授持物受。若遥过物。复有五种。身衣曲肘器还。以上四受。若有因缘置地与。若迎下。五分所云。从他净人边抄撮。而取非法。如下引例。俭时八事。丰时则闭。今亦然也。

  随口约食。随着约衣。随人约房。一食。即初食时。但一念也。如是不能。合云不能如是。文倒。若下不行。即不作观也。毗尼母云。受人信施不如法。用放逸其心。废修道业。入三涂受重苦故。若不受苦报者。食他信施食。即破腹出。衣即离身。今未。即受者果在地狱也。对施。四分云。宁以热铁为衣。烧烂身尽。不着信心男女衣服。宁在铁床。烧身焦烂。不受信心好床卧具。宁受铁屋中住烧身。不受房舍在中止宿。宁吞热铁丸。烧烂五脏。从下而出。不受信心扪摸其身。何以故。不因此堕三恶道故。耘。说文云。除苗间秽也。

  刈。获割也。持戒第二。此人虽曰持戒。而食盖不作观故。钞云。受施之时。必须作念。不作时得罪。负人信施。七学。三界四向也。己物。即主用。盘石。盘大也。即大石净处。

  舍受。不苦不乐名舍受。醉迷醉也。谓食竟。身心力强。不计他也。二下。谓贪着香味。身心安乐。纵情取适故。三下。即食毕乐于光悦胜常也。四下。乐得充满肥圆故。

  转载。如油膏车。焉问油之美恶故。经即杂宝藏中。有王试外道比丘。好恶二食。以验知道法比丘。乃至说偈。如疏所引修道为续寿命。假此报身报命。成法身慧命故。文中。亦指钞文也。

  注精。精即心神。心下。示贪急之心也。耐忍也。须臾下。当观入口已复吐出。尚自恶见。何况出时。唯是不净。何足为贪。罗刹以己嗔故。是罗刹因。因业既成。果报须克。纵后知者。虽悔何追。地位苟是大行大解。可日销万金。反此则杯水难受也。大下。此南山苦言也。学者善思。受苦是因。言受苦以此为因。则所为极是劣弱矣。

  如法治。其吉罪。以别缘不具故。以越下。明相出时。口法已失。故有残宿等罪也。淀(堂练反)指归云。凝下滓也。义通四药者。水净之语。惟有浆中。约义而论。四药并当水净也。如屣下。要令净人。着行七步。一堕。坏生也。一吉。不作净也。

  非时罪。即提也。各五。舍利弗风病。医教服五种脂。熊罢猪驴鱼也。又律云。比丘有病因缘。听服五种药。酥油蜜生酥石蜜。等分。具风冷热也。戒疏。彼引僧只。五药及脂。清净无食气。一时顿受。七日服之。了论因病故开。随差为量。止于七日。又云世中蜜煎姜。有病开服。无病贪啖与犯法同。何况蜜藕诸汤。为贪所使。则来报铁浆。亦是贪得。如是例诸。及钞。即四药篇云。加法尽形亦开自煮。十诵。若生食火净。亦开内宿。余三不合。

  如钞引。二衣篇。明作净法六门。一制说意。二施主差别。三开说进不。四说之法用。五辨施主存亡所以。六明失法不同。百一。善见云。余衣唯得受持。一不得多。多即是长。差降。减作吉忏也。

  失其实者。不了染不染物也。四分。初日得衣。二日不得。乃至十一日。通皆不犯。如是等类。具有八门(余七者。二中间净施。三遣与人。四失衣。五故坏。六作非衣。七亲厚意。八忘去)。通不相染。余无法缘是犯。今不得其实也。尺下。谓彼但知。一肘是尺八。一步是六尺。上钵是三斗。而不知用何斗量。是诵语也。故大师云。余曾游晋魏。及以关辅。诸方律肆。每必预筵。至论尺斗废兴。并未沾述。故即删补。

  必下。以上根但畜三衣。中根畜百一。下根畜长。今下根既行说净。随得即说者。不可准中根人也。母论云。若放逸不说净者。以恶心故。不满十日。皆犯舍堕。等五。等取雨衣覆疮衣共成五。十诵。七种衣。不作净施。三衣坐具雨衣覆疮衣。六七及百一。供身具是也。

  遇缘。前人寄物。路远未入手之类。施他。即笃信檀越。同类不可对。比丘说净不例。犹言俗人不在此例。故可请彼作也。遣下。多论云。先求知法白衣语云。若不知者。告令解之。至彼所云。比丘之法。不得畜钱宝金银谷米等。今以檀越为净施主。后得钱宝。尽施檀越真实净。物过施主边也。展转净物不过也。求即请也。论既言求求。即是请之意也。非面。谓非对面也。他属。俱属净主也。广如钞。彼引僧只云。沙弥边作净(此通展转)。若受具称。无岁比丘若死。得停十日。更须说净。大师注云。有人言真实主亡则失。展转者不失。此未读正律。

  更牒本缘。即更牒本主净施缘也。明曾为受之中与我。我已受之。又牒前命。即文中汝与某甲。且还付汝。即文中是衣某已有。汝为某甲。善护持也。随时。如衣言着用。药言服用。钵言受用。俱净由说故。自无畜长过。净主不知。又无贪畜过也。

  不如受衣。即三衣也。若无人者。心念开成后。若有人不须重受。以彼受衣被体。非遣着故。随定一人。贵存亡可知。故十诵云。不得称三二人作净。应与一人。得过。制限十一日也。以彼不知故得。后下。即还作己物想。但得十日也。

  一是受下。加两对三衣。无人对首时。亦可如此作法互舍受。两净。即他想展转并舍。故受新二种。故钞云律中舍新十日。一易应是不说净。彼注云。或可说净。故令展转。此则通二种人说净也。

  虽下。谓界虽有人。而是愚塞不知解者。及狂乱不足非数之人。皆开用此法也。必下。如有知解比丘。或有他行夜间回者。须得作法。不得依此心念也。非下。以非法乞求。及贩卖所得者。不合说净。由物体已犯。不应净法故。故曰由早犯也。不是意外。是本说净财易净衣物来。非本意外别得财也。

  理须展转。据理须说净。今所以不说者。但由非意外财也。必下。若宝主亡者。理须别请主说。一堕。即开不说净堕。及默染二吉也。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七
卍新纂续藏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八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释诸说戒法篇第五

  缘与因异者。盖缘疏而因亲也。其犹种物。种子为因水土为缘。又善恶二业。皆有因缘也。谧(密音)静也。安也。初下。即括示前二篇。末下。示说戒安恣分忏住持诸篇也。则下。结益。

  正宗第四。除前集法缘成外。今说戒。当正宗第四也。如钞。即说戒篇。余道。即外道。以彼多窃用故。彼但得外事。而不知理本故。如来后复制之。与古佛同源。方本其由为出界系耳。

  舍恶。由戒止持故。证善。由戒作持故。三受布萨。即八日十四十五日。皆清净奉斋也。净住。谓清净者。可同住也。长养。由戒净故。功德增长也。齐下。即南齐司徒萧子良生封。竟陵王薨。谧文宣王。因梦东方普光世界。天王如来。令修布萨事。遂集净住子二十卷。即诵菩萨戒仪式。其间颇有发愿立誓。赞颂序引也。自恣亦尔。以同是忏罪清净义。

  引下。文有四段。初从良下。说依教故。正法久住。次从若至下。虽来覆罪非法。后或都下。说破戒不来非法。义如斯下至科末。结损益(如下结损然下结益)。得非来习。为将来之善习缘也。

  就僧义四。简别人等法也。时节。即十四十五十六食前食后等。集僧下。即鸣椎等。三下。钞曰正说仪具有十种。始前须处所。终说竟法。四下。辨外来告净。多少重说等。

  迷乱。容不忆说戒时故。须思识罪当忏。疑罪发露。须知事有。言对事有此。要须知所以也。前二。八日十四日。后一。十五日。受令(去呼)。维那受上座令白告亦得。如下引例。同界堂。钞云。中国布萨。有说戒堂。至时便赴。此无别所。多在讲食两堂。故云界堂。即同界之堂也。理须准承。

  上下有仪。上座说戒。明律秉法。少年佐助。是合轨仪也。反此则举置乖矣。舍罗。谓西方以舍罗草为筹故。从草以立名。不开。言不开不说者。

  诸恶莫作。律令说此一偈。增一解云。诸恶莫作。戒具足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佛教者。去愚惑想。戒净故意净。意净故无倒。无倒故惑想灭。

  偈序。此长行序也。三语。对首三说也。口授。当告比近人示。令(去呼)不得大众同教致增混乱。合诵。齐声诵也。得补。次人补之。四下。证上得补也。

  如下。如有位者。垂告令时。岂执文耶。读文作法。此说羯磨也。向云说戒羯磨。俱是圣教。但止作异耳。

  不责。虽是有罪之行。而互不相责。以世所同行故。名种。谓罪名种相也。差人往忏。谓同犯已。彼此无由洗忏。令差人往。彼忏已清净。还反此处。余人可对彼忏。次第成净。上起者。往前堕在犯罪处故名为下。罪相续故遮随戒。无作不生。今若忏悔。约遮相续。还得受持清净。对治护故。戒法续生。称之为起。第二白法。翻前犯罪时下。故名为上。是以忏悔总名上起也。

  法是除缘。以法是除罪之缘也。如下引例证成。别法夷须白四。残行别住等故。不可也。虽然苟具大解深明理观者。不在此简。恐纵实染。故又遮防。

  必对方除。要后识了。对人方除。待净人须问彼。粥出釜时。画成不成字等。方定其犯。犹称清净戒是引发。纵起一毒。于一境上犯余毒。余境上曾未犯。故萨婆多云。宁可一时发一切戒。不可一时犯一切戒。或贪心犯女一道。但名污一淫戒。自余诸淫。戒体光洁。无行可违。称本受体。

  岂下。岂以犯一重。而便自谓一切不净耶。故大师云。有人犯一淫戒。初乃惶惧。后复思审。谓言失戒。遂即雷同。随过皆犯。岂不由愚于教网。自陷流俗。焉知但犯一淫。诸淫并皆不犯。当篇杀盗常净俨然。下之五聚。义同初受。

  以律下。释上违教义。意下。谓虽有犯。其人意谓不犯。由心净故开彼闻戒。不得下。释上不得逼忏义也。一不得闻戒。以疑有罪故。二不得忏悔。以心未决故。

  不知不脱者。意云。若心不知有犯。何不便使令脱。云何无罪。而复言不得听戒。不得忏悔。若尔显是有罪。未知。进退如何。答下。若约自行成立。不以不知故得脱。要须审慎治令净也。无违心。以意谓不犯故。两识。识有识无也。不可任情。言不可使无罪行忏。有罪不行。

  一须具德。言五人中一人。须具十德。及二十夏等。两处。即尼请教诫自恣时。如钞云。上座敕尼众云。大众上下。各并默然。不云见罪者。良由尼等。内无缺犯。外得清净。各精勤行道谨慎。如法自恣。此后戒。即向下说戒也。以此是说前之法故。

  旧净。古约旧住人。本知是净故。若下。如来至第一重。三问不须告。已至则须告。以不及前问。不问主客。荀旧住后主。岂不须告。故与古不同。

  恶觉。即不善寻伺也。此难。即前所立难也。无文制说。谓无律文制。再来者告净。然下。大师断也。谓起去再来。中间有不闻之戒。若忆有犯。即须显告。不同在坐避喧故。

  开心念发露僧法。即前用白法同忏是也。又下。不同前对清净比丘。以前是对别。今是对众。恐有喧故。拟下。若据律文。对首心念。为界无人方开。今界内大众并集。何开心念。今对下是释。言不可准同对首心念常条。界内无人开作。以此是但心念故。

  提缚。即同明了论也。彼云人难者。有人欲执缚比丘也。具钞。指彼说戒中。引诸部文是也。乃至盛夏严冬准前略说。

  缓急。钞云。说戒师当量事缓急。观时进不。缓则为广三十九十。略其余者。急则为说序已。余随略之。常下。今常涂盛寒酷热之时。容可安缓叙致宜广前序至四夷。及后众学灭诤等文。而略中间。十三已下广戒。又复应知。从急至缓合十五。略钞云。至序竟问清净已。应言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僧常闻。乃至诸大德。是众学法。僧常闻。一一各题通结。七灭诤下。如法广说至末文也。四分文中不了。但言余者僧常问。今准毗尼母论说也。难卒排门。此合律从缓至急。辩七略一掷也。僧只下。牒注解也。

  戒制下。谓戒之正制。是约事相。若诵则为切要。易明持犯。经据心识。以经是治心之要也。又约理则凭托虚玄。不定轻重。卒难依护。不下。不可爱经面憎戒。便谓诵经即是说戒。故曰一也。良由阙诵暂以代之。

  清净同见者。戒体无违。同一正见也。前下。前食即小食。后食即中食。是法别众。如界有三人。一人传欲至。是对首法中别众也。法除。若得一清净比丘。提罪已下。皆可忏也。上二篇且对发露。

  若无人者。准钞云。小罪责心已便说。若有重吉罗已上有疑及识。或云发露。或云待人无明断。今准通解云须发露。今日众僧说戒。我犯某罪。不应说戒布萨(三说)。五百下。彼云。一比丘住处有界。主布萨日。光向四方僧忏悔。三说已独坐。高诵戒本。

  ○释诸众安居篇第六

  出俗者。谓出离俗有。务修三乘圣道。局事奔驰散乱。则非修出世之业也。邑野。通收聚落村野。情尘。情谓六情。尘谓六尘。影取六根也。颠仆讣那偃仆也。巨壑。喻所陷也。三时。春夏冬。钞云。故律通制三时。意存据道。

  一下。以夏中方尺之地。悉并有虫。即正法念经云。夏中除大小便。余则加趺而坐。世谤。如居士讥六群。言蹋生草木。断他命根。外道尚自安居。虫鸟犹有巢窟。因诃而制。形心下。通收三业也。作法要期又是口业前三。即对首心念忘成。园界。即僧伽蓝园界。即摄僧界也。双只。足有双足。一足入界。所谓一脚踏界。起安居心。即名前坐。今但约园界。并双只成四。并上三位成七。将此历对前中后安居。则三七成二十一种。又作法自然二界。各有二十一。成四十二种。又五众各有四十二。则成二百一十种安居。

  前之二法。即对首心念。此之五法忘成为一。及界为四(即园界界双也)。二日。前后安居二日也。中间。即中安居二十九日也。以下合数。谓以对首心念。历前中后三时。二三成六。又括界园两处。成十二。又五众各有十二。成六十种。以下。忘成及界五法。历前后二日成十。又对园界成二十。又五众各有二十。成一百。并前六十。成一百六十种安居也。

  一月一日。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六也。涉三十一日。兼闰约四五月说。五法。即忘成等五法。前后两夏。即前安居。并后安居。两日坐夏也。各十六日。前是四月十六日。后是五月十六日。尼提。以游化义少故重。僧反故轻。三十日坐。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皆得名前坐。以初日有难故。下例成也。

  一日受岁。同至七月十六日。自恣后坐。即五月十六日结人。日日。从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可随无难日。皆得受岁。僧只下。此约前安居日。在道中不可不结。一越。即不结一吉。据下。意云。若前结日便成。不应制后更结。但前结者。非是究竟安居处。且顺教至日行法。及乎数日。正坐以后为定。

  行住。行则远至修安。住则久居此处。对念。即对首心念。先有要。谓先要期此界。今从外来。与本心境相应。虽无开成文。下律忘不心念者。若安居故来。便成安居。故知住人不入开例。必下。若旧住人。有恶心者。理在通限。又大师云。外来为事。不为修安。虽忘不开。以非为安故来也。若下。意云。若直尔得。何须于前。复立加法一位。答下。作法是制。忘成是开。约义俱立。不可无也。

  如上。即三过是也。郁蒸。尔雅云。郁盛也。说文云。蒸火气上行也。待量。量度前事。如法可往。故钞云。受日缘务。要是三宝请唤。生善灭恶者听往。余如彼文。各下望化物边且许不结。必无事不安。亦有小罪。

  待形。谓有待之形。必假资济也。开舍。舍即是听。初日。则四月十六日得成。若有差脱。便不得结。教法太急。不名智人。由如来是一切智人故。开制得中。不可常行。言不可但行制四月而无开也。

  王作闰月。闰起自于王历。西土三时造历。夏初历未出。比丘期心已定故。得合闰数满出界。成受不依闰也。不成受依闰也。昔下指前解。今下不依闰。名虽是同。约义自别。前不依闰而数。今不依闰。是除去闰月。犹是依闰之别名。正月。除闰月外。是正座月。

  前四月。戒本□春残一月在。应求雨浴衣。半月应用浴。既在前四月。则含后闰四月。成百二十日。彼衣是开法。尚含闰而受。夏是制教。理宜通护。即下。大师和会二文。本知有闰。则依闰坐不合受。不知有闰。可数满受岁。即开受衣。故钞云。既二文兼具。至时随缘。夏初要心取闰。不得依伽论。若反前者。通二论两文。

  本闰正月者。凡闰以初月为正。后月为闰。闰余者。盖是取日行度之余。以积成闰故。既受正月。不可取余分在数也。故曰何得摄闰等。安居是制。反显受日是听。以听同制义不可也。五下。应先问云。迦提一月五月得含闰。二六不将。五事下通之。

  诸妨。即疑妨也。近促。含闰曰延。反此名促。皆四月住。如四月十六日结者。至七月十六日解。夏。是四月也。乃至闰四月一日结者。虚坐一月。至七月末解夏。亦是四月住(此一段也)。

  若闰下。如二日结者。不满四月住。以少一日故。乃至闰月三十日结者。但虚坐一日。中间多少比之可了。故曰渐减等(此第二段)。若五下。如五月一日结。至七月末。是三月住。乃至五月十六日结。至八月十六日出界。亦三月住(此第三段)。

  前安居。望后五月一日。得前名。即初四月二十日结者。方得一日。明朝入闰。越过闰后。取五月六七三个月。为实坐故。至七月末去。后安居。即五月一日结者。至七月末。尚少一日。要至八月一日。明相现出界。是降一日也。

  闰月一日结。即闰四月一日结者。以虚坐一月也。故与五月一日结人。同至八月且出界。安居隔一日。即闰四月三十日结者。与五月一日结人。是隔一日。亦至八月且出界。但前虚坐一日为异。中间渐降亦可比知。此下。即属前第二段。闰四月位也。

  皆三月住。以未侵后闰故。五月下。此说第二品。既少一日。要越闰过。取八月一日以补之。则成四月住。日日从五月三日。乃至五月十六日结者。皆虚坐。闰七月一月取八月补之。亦四月住。

  隔一日。五月一日。望五月二日。是隔一日也。隔一月。以二日结者。侵闰虚坐一月故。望前五月一日坐人。至七月末出。是隔一月也。即五下。示上十四日。谓二日后从三日数。至五月十六日结人。是隔十四日也。上言自恣一月者。亦谓隔闰。七月一月名隔月。如五月十六日结者。至初七月末。方得七十五日。明朝入闰。要越过后。取八月十六日出界。亦四月住。解界破夏二科。如文可知。

  但欲同法合界者。为欲同法受利者。各舍通结。又十诵疏中。亦明本非为夏进不。不专作法。以自然地上亦成安故。

  若下。谓若依古人。执文云。安居不竟解界破夏者。亦可安居不竟自恣亦破夏耶(以自恣通一月)。反难可知者。今安居不竟自恣。既不破夏。反例安居不竟解界。亦不破夏。如何辄言解界破夏耶。如在下。又如结摄衣界后有缘须解。应可解。摄衣界时。衣即名离。今既不尔。解界不失夏。斯亦可同。如何说言解界破夏。

  有下。叙由此师言。初依自然地上安居。夏中忽有半月一月缘。须请法出界。今须结界方可受日。未知结时破不破耶。昔下。标举失本自然。以初依自然安居。今既结作法地。故结时破是也。

  文下。古自引证。守强于本。言胜于自然本地。然下。谓凡立心修行奉持者。判罪宜通摄护。从急远于自然。即后结法宽于本依自然界也。但下。要依本自然。限齐内护夏。以是本要心处故。又若有难可依。后宽结护夏。无难不可。故曰既无难缘不可后开。若结界狭于自然者。有说依新结界地护夏。有说但依本时宽自然护。何哉。以下是释。由下。言本立结界者。意在作羯磨。不为安居故。今依本宽自然护者。理在通成。既下。既不失前护衣。例今依宽结地。亦不失前坐。

  彼文下。出僧只第八卷中。出界去。谓彼僧出三由旬界外可结也。舍后结前者。谓舍后住难地。结取前无难地也。或死余去。俱约比丘也。既无依故开宽结。显今有难从后宽结护夏。理无妨矣。

  悠悠者。远意也。须下。显成今意。及会成第二师意也。不下。若不次第叙古。无以显今去取意耳。

  背前结后者。背此处受请安居。而往彼处。以定成不恼施主。先请施主也。亦下。以贪往异处故。皆须经宿。要四月十六日结已经一宿。方名前坐。后结方成。若有缘往彼。再结成者。由前已经一宿故。为彼植福毕也。显前。即未经一宿。往彼续结。不名前坐。故曰破也。虽下。谓虽作背此意。而往彼未经宿者。亦不名破。由再还者。理名前坐。所下。出即日不许往彼再结得成之意。若下。若舍前求后安居不得者。何以持衣许舍故受新耶。别属。以衣是别属故。又不恼施主。后讣别处安居。则反上二意。由依他处故非别属。又违前请故成可恼。

  宿结二人。曾经一宿。曾经结已。则有破也。今欲彰显有过故。略不明于成。亦深防之义。便得罪者。方有破夏罪也。应成不成者。据理于前家。应成安居。今违心别求故。不成安居。故得言破也。后安居。此望前得后名。故下。故知但只受请。未名安居。要须在界结已。方名安也。此结证上。岂可受请即名安居。

  初后一日。四月十六日。并五月十六日。就犍度。即安居犍度云。前安居者。住前三月。后安居住后三月。缘发。即缘起。以律云。尼不安居故提。余分有缺。言余三众亦分有所缺。如僧有游化义。下三界未圆也。五种者。一谓诵戒至三十。二至九十。三诵比丘戒本。四二部戒本。夏多缘故。须善通塞也。制依第五。谓广诵二部律。所以须者。五分云。有比丘。自不知律。又不依持律安居。夏中生疑。又问无处。乃至佛言往持律处安居。彼文明决指了论也。

  疏即真□疏。第五。即了论中。在处无五过。于此第五中。复自有五过故。解如疏思择。妨修禅观也。又须下。解第四过中。自分五德也。又以下。解论第五过正文也。匏瓜。出论语。

  为七。即于界分四。并上三成七是也。多论下。彼问云。佛从他安居自安居。答曰有言从他安居。有云自安居。疏取后解。四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四通名无所畏者。于大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失。则无微致恐惧之相故。故称无所畏。不作三语。彼论又问曰。佛三语安居。一语安居。答曰佛一念安居。不以口言。以不忘故。

  双述。牒某伽蓝又牒聚落也。世云人所传。西土如此也。汉地。以佛法当后汉时兴故。例称之六月十六。反前云五月十五日。是有据也。三代。夏殷周也。十月为岁暮。则以十一月为岁首。乃用周历耳。若然用之六月。即夏之四月与今颇同。来人。即国中三藏。春初。约三时分。则是春分第一日也。岂越规猷。虽前后不同。皆以九十日为限。

  属春。是春分末日也。属冬。是冬分第一日也。诸善根本。以不放逸故。诸善生长也。故制依咨。即依第五律师。咨询疑滞。余四。即前四种。律师问。何不制依经论二师。将二藏下答。纵下。以经论正理。除邪倒也。今苦有此疑者。岂不问耶。以新学之人。分未之及。所犯盖微。然于理有疑。亦应有犯。以非正制故不云依。但制依律应新学也。

  若下。意云。春冬亦有微细过。何独开依前四耶。答下。若约怀疑。俱须问也。但由春冬过少故。开依前四种。夏则反之。故限第五。如五分成。即五分法身成立也。所谓劣者依优。贤者依圣。乃至成佛亦有所师。所谓法也。五答。增一云。毗尼有五事答。一序。二制。三重制。四修多罗。五随顺修多罗。既曰随顺等。即是依止法义也。随安无罪。但随安居。亦无咎也。

  准上者。准上既有前后安居。中安居。亦可法上而作。多论下。彼第二云。佛一切时前安居。唯毗罗然国后安居。以因缘故(已上正文)。余人。目将来比丘。有因缘可学在后。无者不可。故曰何事常后。

  但略对境。即除大德一心。及对证问答等语。七事。凡有十七事。皆开作心念也。一坐。即一坐夏中。不得过三回忘后悔也。

  伽论下。证上园也。我今下。一足入界尚成。双足入者。准成可知。处界下。似难词。佛下是释。问下。意谓双足入界成安。今若双足出界。理名破夏。此则相对可显。例今一足入界成安居。一足出界应破夏。利胜。利益行人胜故。以一足入界成安。一足出界未破。乘船道行约女人。衣夏。约界足论双只。开结不同者。盖有益行人故也。

  后二。即忘成及界。有人下。既开忘成及界。岂开后而重制中。安居不得耶。知何不为者。既愚法受日出界。知何事而不为。盖无知故。

  犹下。但智有受日法。而不知众别两分。非痴是何。计互。比丘对尼。两不足数。通文。通言五众正作法时。要本众自相对。

  两界。自然作法俱得。以是对首法故。余半月一月。既用羯磨。须在作法界。以文下。古执羯磨缘非云。受过七日法。半月一月出界故。未有缘。如来有半月一月缘。何得忘受一月等出界耶。答尔。何言过七日。将文列下通之。言羯磨是过七日之法。非用过之过。摄而通用。约受一月。复摄十日得通用。不以法强者。以羯磨法强。可摄七日短法也。

  一缘。同为一佛事缘。则不可双受两法。若缘别者理通。如下引例。众缘。即众多别缘也。治生。即贩卖兴利。治理生命也。不下。不受但犯破夏小吉。若受后往外。种种破戒。则难补大过矣。

  阿含。此云法归。不越四含。所谓长中增杂也。梵动经。亦四分自指。彼云尔时有比丘。诵六十种经。如梵动经等。为求同诵人故。欲人间游行。乃至佛言听去。使得一事。趣得一事成者。方应请法。反此获罪。依事。谓彼律随事长短。前事未竟。其法不失。四分不尔。制限三品。虽事在日满。法则失也。故曰以法收事。

  七夜。四分但言七日。部类不同。返心。言能回彼不信心也。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摩醯亦云大湿伐罗。此云自在。于大千世界。得大自在故。形有八臂三目。乘大白牛。或云如藕泥色。手臂各有执持。西域多立此天像。号为天祠。人有乞愿。无不如意。直去。不用受日也。

  显缘。四分中。有同界安居。因我故斗。外界僧尼斗诤。须我和灭听直去。然和灭之相难知。约缘而受。不伤大理。重破下。文云。当界诸僧。由我故便生斗乱。为重此和。便出界去。十四是檀越。即为彼受戒。忏悔布施等。

  缘如。谓缘事如法也。或多或少。合受俱得。如下引例。彼异种同忏尚得。今异缘合受亦通。随依受之者。为张受七日后。更为王受。半月亦得。以缘别故。不同古人以强摄短。

  三期。过三七日也。异七日药。彼以病转故法失。文中。即四分。证上依日故。大钞问云。此请七日得兼夜不。答不得。以文云至第七日当还。不同十诵。以彼文中受七夜故。又不得改云七夜。以部别不同。虽然四分日光没时法谢。彼夜分尽时谢。据理第七日俱还。答言下。律云不及。非谓约路远往返不及。盖约缘事为绊。还界不及耳。或事缘或情事。但是如法皆开。一下。谓傍昔言也。

  二下。即彷像未实也。三下。由事虚限滥日数妄置也。侥幸。非分遇福也。无事。证上无实缘也。减年。虽开受日往应受戒。彼若年未满者。缘亦非也。

  五百下。彼问云。结坐受七日法。为坐初受。为临行时受。答初坐受者好。若坐初不受。亦可临行时受。三十九日亦尔。忏悔。彼论又问云。夏中不受七日法。暂小小出界故。故得坐不。答忏悔得。准下。若言夏初。即受是有悬者。又云不受七日。暂小小出。要须忏悔显受日往。以急例缓。宜从急矣。无佛所听缘。即不开听之缘。而妄托受日往者破夏。互用无损者。古谓为僧事。受七日已。用三日更有佛事。便通余用无咎。

  十下。古自引证。答下。十诵中。白余残夜用。谓同是一事未了。却还本界。今复往外。恐疑不得故。开白已往。既云下。南山语。

  开三。即七日半月一月。破下。既曰破安居去。验知不许重受。有下。若云修道。今为三宝听法因缘。亦是修道。何得制住。初制。或可十诵不重受。约初立制。而未显后开。或是一事上不许重。非谓异事。故钞云。十诵听一七夜。不听二七夜。谓一时双牒二七夜前后用。望下。若再受七日法似重。约事未重何也。前是佛事。此是法事等。如下。如请七日。为张人受归戒后。又王人请受。虽法是重。约人未重。故曰皆言最初。

  留连。律云。比丘受七日出界外。为母所留。至意欲还而遂不及。彼自念言。为失岁不失岁。乃至佛言不失。父母兄弟姊妹本二。夜叉鬼神难亦尔。开听越。越其日数也。何能不去等。既官事。岂可言曾受七日。今不去耶。未听如来事去者。诸比丘随。有缘来请者。皆作如是言也。显不专辄。故俟白佛。

  十八缘。即檀越请为衣钵坐具针筒。为比丘忏残。比丘尼请出罪。沙弥受戒父母等。广如安居犍度中。或更有收余不尽也。钞云律列二十余缘是也。如下引例。岂有前嘱入村。后有缘更烛不得耶。有疑。自有疑也。岂下。岂可前有疑开受日出。问后有疑不开受耶若下。若如上解许重受者。十诵不许重义。如何通释。二位。即七夜并三十九夜。重加双牒加法也。又以七夜后有三十九夜。不可双牒二七夜受。若下。若得重者。何故十律用二法已后。开破夏去耶。依下。以僧只事讫。须用中间别法。还与十诵。破安居去同。只不可十诵用只法也。可用事讫。以彼亦有法故。唯不得于别事上用。若互破夏。顿受一月日法出界倒。是成坐夏耶。此皆反斥古人也。

  约下。断归今义。若虑忘。亦可再受日去。如此则不虑某缘满。某缘未满。及续行日数之忘也。卑摩罗叉。晋言无垢眼。论中既许重受。翻十律时。岂有不得。况同是一人出故。明了下二句。是彼偈文。解云。真谛疏也。三种缘。即下文有事。先成七日缘等。此三各自为头。历成三三句也。

  论下。此举七日缘为头。历成三句。本处。即先往界外处。是则下。结成上名义。此下。解通互所以。为本有法故。本处。即安居处。余处。即界外。亦须当时通有缘可也。

  若下。第二有难缘为头。历成三句。望上三句次第。当第四句也。谓四有事先成有难因缘。从更成有难因缘(仿上初句陈相)五有事先成有难因缘。后成七日因缘(仿上第二)。六有事先成有难因缘。后成随意因缘(仿上第三)。又将第三随意缘为头。历成三句。当第七句也。即七有事先成随意因缘。后更成随意因缘(同初句)。八有事先成随意因缘。后成七日因缘(同第二)。九有事先成随意因缘。后成有难因缘(同第三)。然下。上三缘九句。但有缘应法。不违初受心俱成。反此败矣。

  无单。反显有重受也。情挟赃贿。非法为利故受日也。故律云。不应专为饮食故。受七日去。以法收缘。以律但有七日法故。不论缘。是一二日也。

  夏末五日。言夏末止有五日在。如何亦请七日法耶。答解如文。纵引十诵。彼有二位受法。纵夏末无三十九夜。今有过七夜缘。亦须请三十九夜。以法定故。今下。若古人不许重受。如夏末二三日在。今又有七夜缘起。先已受了。今却作一月日法者。是名非法破夏。以是别缘故。此重破古义也。

  七月九日。望十五日正满七日。至十六日。自得出界。为成不成耶。后开无前开者。谓十六日后有开。十五日内无开也。以七下。释成急施衣。彼次第增中。十六日自恣。虽十五日自恣。未得出界。以夜分未尽故。随行。言十五日。随行界外。犹未属犯。以在限内故。十六又自夏满。何故十五。须返本界。相出。即明相出也。

  又问下。此还约七月九日受者。以问夏成。今问何为破夏。答文可知。若约下。因便明十诵。明相下。意云。若八日明相见。身不及。第七夜在界。即成破也。又复应知。四分日没时法谢。十诵夜分尽时谢。今尽时须在本界故。

  如七下。古人自引例。若尔下。立彼自难。答下。申彼答意。今下。正斥十诵明文。彼云。若中路闻死反戒。八难起。不应去。又僧只云。中前和了。中后即还。若停住者。准即破夏。又明了论云。请七日出界。事讫不还。破安居得小罪。不同下。斥上引欲法例。以说欲词中。不牒欲缘。为羯磨事故。缘谢法在。今请日牒事故。事谢法失。亦下。斥上引加七日药为例。以病止亦不可用。义反同此。又下。斥引狂法例。以狂病虽止。奈制乞解。云何取例。谬之甚矣。故曰何因浪引。

  通缘上下。谓通于缘事。有上有下。亦开同僧作三法受。故钞云。此有滥同僧法。但令缘至三法受日。口受。显是七日凿寺。为恶人穿凿僧寺也。

  通水。通水路也。月缘。本部极有一月缘。更无过者。不同他部三十九夜等。执下。或目执缘不同者。不可改。四分羯磨。作三十九夜。及事讫受。若要过月受。须秉十诵僧只等法可也。以四分三法有准。不可通行。如钞。即定缘是非中故。

  重及者。谓前已引云。十诵律。佛制五众。并令安居。今为不行。又连受故。重言及也。四本。即序引曹魏等四师出本是也。

  初人。即古本曹魏所翻者。前虽有乞。以羯磨中。不牒乞辞。恐增加羯磨故。第二人。即光师所述者。两遍牒事。彼乞覆藏法中。若僧时到前云。今从僧乞百外覆藏羯磨。于忍听后。略缘牒事也。光师亦仿之。前添乞辞。忍听后但牒某事缘也。第三人。即愿师后述本六夜。彼准摩那埵法。亦牒乞也。

  文局义通者。谓初本白羯磨不牒乞。后二本各牒乞。是文各有所局。然俱存告众。是义通也。有人。复有人断上加乞。是不应律文。如白作白之制。故成破夏。增乞。谓光师凭律乞覆藏法故。灭乞。谓昙谛凭本羯磨故虽然羯磨网骨。不失大涂。

  准律直诵。但四句成白时到前。不牒乞辞也。杖囊。老病开执杖须乞法。今须羯磨中加乞。是如法也。以前单白中含故。律羯磨中无者。但译者漏文耳。三律。僧只十诵五分。

  问下。意云。杖囊准白中含乞故。加乞受日。本律既无不可准者。一往领辞也。若尔羯磨前。僧和诸法。唯出功德中。余法皆无。不应余诸羯磨皆准着耶。解下。此盖以理而推度也。谓下。言羯磨前。和僧不同。此前和用。入羯磨乞则不尔。若入法中。即是增也。

  受者多。人好受利长远。不知节故。所以须牒和令舍。余和法中。无此义故。不须牒也。漏略。或结集翻传时漏略耳。难起(上去呼)。如自恣难。遍一白后。三语自恣是也。五德。即不爱等五。

  当量下。准上僧私之机。转变义势。亦无妨也。问下。受半月。云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今受一月法。何不言受过半月。一月出界外。而亦言过七日者。答如文。答下。既牒十五日。故须数满。若一月既不牒日数。但齐一月不问大小也。

  准下。准白中缘非。但余过之一字。十诵下。事钞云。十诵令五众受日。五众边受。准此当众相共作之。今若比丘对沙弥。则文非可用。口告。谓心念已口告云。今受七日往某处。汝当知之。本二。在家时妻也。

  因中彰果。使将来不得净果。故说为难。明了下。彼云夏月安居。有八难因缘。令弃舍安居。而不犯罪。一王难。二贼难。三人难。四非人难。五??行难。六火难。七水难。八梵行难。亦不得岁。古人准此。何用更论有夏无夏。接界通收。即舍此结前也。四律中。四分僧只义含得夏。中间通漫。寻文可知。博易。梵行难也。

  又下。此师谓安居与夏。两义自殊。若破安居。夏法不失。为夏以修道为务。今若出界。修道不辍。名破安居。不破夏反前。即不觅安居处也。前后。即成前后安居也。夷平也。

  为重此和。即敬重此和也。以僧和故。众法可举。不尔疾灭正法。故开自去。至意。即父母等。至意留也。道断。水陆道断也。

  高齐下。即北齐高氏。置十员僧统(即法上洪遵等)用统僧尼。时[(上/示)*余]昭玄寺。谓之昭玄十统。昭玄。即昭玄司僧尼。本系鸿胪寺。至北齐系昭玄寺。至唐延载元年。方[(上/示)*余]祠部司也今谓十统断言得夏。

  ○释自恣法篇第七

  心性义开。谓一夏修营。不独七支清净。抑亦心性开明。陶冶。战国?曰。范土曰陶冶。谓镕铸也。尸子云。蚩尤造九冶。精灵。即精神。紏治。即纠弹治罚也。

  摄众僧。彼此举忏令净。即成相摄也。善恶相化。善为能化。恶为所化。不孤独。犯已在众外名孤。今若悔已。可入清众。故不孤独。苦言。谓举治谪罚之言也。无病。无破戒病恼。忏悔则安乐也。喜悦。先时有罪故忧。今悔已无瑕故喜。

  何事乖越。谓不顺教也。生知。谓生而知之者上矣。今既少故。必须良友之琢磨也。岂圣人乎。言岂非圣人乎。苟涉理稽道。则语之有益。岂以杜默为善乎。白羊。谓哑遭杀至死无声。空自狠戾。今比丘不可尔也。故下。佛立法制。异上外道。令夏竟互相捡挍。有罪无罪也。

  中下。中间若舍抱非法者。非三乘之道标望也。抱过生年。怀抱过衅。以度一生也。

  少事不语者。语多故过失则多。今以方便诫止故。亦须至布萨时。共相问讯。咒愿。即随时回向发愿偈赞等。折伏。如行梵坛法等。亦非经久无犯。无违僧制罪也。

  大同说戒。即集僧布设等。各有所为。律云。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自恣。此谓相依问罪。故制异日。及论作法。三日通用。克定一期十六日定。

  今下。斥非安居。已显十六日明相出。方满九十日。古下。纵欲依古十四日解夏。须不得侵十五日明相。又须坐守日满未得即出。十六明旦出界。方无破夏。反此名非缘。以不及夏竟故。

  柔软不以粗犷者。类上亦合有二句解之。又慈心上亦合标云。慈心不以瞋恚者七字。方接慈心。慰拔句。必传写之脱也。威仪经。即三千威仪也。五人。要只差五德。但前后秉法差贵。互入僧数故。

  既犯清净。谓既有犯。先忏令清净。方可受尼露罪。前解。即尼请教诫中。如钞。彼云僧各在地上。敷廗而坐。以是互相举过处床。慢相不绝。不度者。谓惑业苦海无不度也。

  大德。据钞中。大德下加一心念字。下应上法。下属自己。上属众僧。一途释其大小。以上且言小者。长老。舍利弗称长老。显是尊故。大论。舍利弗目连。为佛左右二面弟子。又法轮大将。故知尊也。阿难居后。故称贤者。小己。言五德小于己也。为可对称为大德不。如钞。彼注云。此僧只文是也。

  二略。即二说并一说为二。若三说者。不名为略。所以须白者。四分云。若贼等急难。不可闲缓者。五德至上座前。互跪白言。今有难事。不得一说。当作羯磨。各各三说。文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各各共三语自恣。白如是。二说一说皆须单白。以此自恣不对五德。进不无由。故须羯磨。令众同闻。

  不受第五人欲者。以四人无只差五德义。既不秉法。无以受欲。以欲正应众法表心无二故。说己心行。通包三业。云清净故。即法。言即此自恣之法。通该一化。故曰十方同遵也。钞问云。对僧自恣云是罪忏悔。对首心念。皆云清净者何。答僧中通有治举之义。加法容得。具足别人。虽有治举摄治。未能得尽故。但言清净举心应僧。

  约夏量德。须满二十夏。及具十德也。近下。指妄行。今又绝闻矣。

  ○释诸衣分法篇第八

  济缘。以迦提一月五月。正为受利。助外资之缘也。福下。令彼施者福不生。于良田翻成污泽。故曰非地。通局。如二种僧得曰通。二种现前曰局。

  五利。畜长衣等五。除下。离一月五月。外为施塔。因施塔故。有物施僧也。留过安居。意欲在时内受。准下。既云作非时现前僧分。此但随施者心。若为赏夏劳。须在夏末受。若不为赏夏劳。一年之内俱得受。如文。如下六科自解时。现前夏竟。施此界僧也。

  二下。不为夏僧。但随本界僧施也。二部。但合施此处僧尼为异。与前略同。不须下。既施入有限。不须作法限约也。当时。即现受时。随家随界。言家者。此约召僧。至本家坐夏时竟故。施界则通僧界中。堕筹。以好恶相参。令不见者掷筹而分。

  二种僧得。即时僧得非时僧得。随一月五月内皆得受也。随处。此界彼界也。随人。要普集僧也。但及得羯磨声者。皆得其分。展转者。先差一五德。以秉付分。以缘中牒云。僧今持是衣物与某甲。当还与僧故。余下。四人作对首分。一人作心念分等。半分者。将衣物相参。大分二分。彼此得已。各作法分也。

  四定。古谓一者时定。唯局夏末。二者处定。在此界分。三者人定。坐夏僧方得。四者法定。直尔摄故。若留至非时分者。须作法也。

  若下。古自立难。若云定者。何以律令相待。谓有缘出界。令相待分。不尔应嘱人取分耶。答下。以出界比丘。元此界安居故。合同受施故。兼有夏劳故。后来。即别界来者。既非此界安居。又无夏劳。则不得分。故云缺他二义。

  何下。反是时现前。故下。此约界中无人。开心念受。执衣加受竟。外来无分。为己作法故。以此证知。要须作法。一人尚尔。何况僧耶。受持净施者。俱显有法隔故。又属己故。不尔后僧得。

  初位。即将檀越施亡僧物。立为初位也。就前。即檀越施时。及非时。即时现前。非时现前。各有一部二部。僧下。又于僧得施中。亦二时僧得。非时僧得。常住处。即现布常住饮食处。约界。齐此界分。随僧外来。亦沾分也。此下二门。即约界得。并随僧得。亦各有一部二部。僧一人心念法受。二三四人对首受。五人作展转法受。就二下。即第二二部僧得中。对面。对二部僧面行施也。二互施者。施僧无僧尼得。施尼无尼僧得也。第二。即上初位分二中。当第二也。

  三众。尼及式叉沙弥尼也。今既无故。僧全取分。二众。僧及沙弥也。既无尼全取分。所下。释注中僧多尼少。分作二分意也。僧义不异者。同是众义。又生福等故。恐失福缘者。令彼施生。失生福之处。故大钞云。莫非俱是福田。故二众互取释。僧下。点注中所以名僧得者文也。寻之可了。

  西梵下。如末利夫人。施僧布萨钱。大师云。准义付他。以比丘正制捉宝故。非是衣相。即未成可着衣也。治轻。望未犯重故。夺行。即夺三十五事中。五五夺其供给也。若亦忏残中亦夺行。何以开之。将残下答通。

  沙下。释注中。沙弥等与文也。僧因相假。以大僧之因。假沙弥以成故。行缺。未满无愿毗尼故。异部。即五分。所以下。若据钞中。大师义断云。准此诸部。二种现前等与。二种僧得。随僧和合与。

  守下。大钞云。沙弥净人。四律并云。若僧和合等与。乃至四中与一净人。五中与一安居。释上时义。各取分。释上现前非时。简夏安居也。

  随人。亦是释上现前义。夏劳。释上时义。作法。释上僧得义。

  如钞。即二衣篇。轻重仪。为大钞义窄故。别卷流用。欲断轻重。当究彼文中十科义。讲者随科口消可也。

  ○释忏六聚篇第九

  五浊。劫见烦恼众生命浊也。瑕疵。玉病曰瑕。人病曰疵。是何位人。或净心地已上方便。具造诸恶者可也。不然。自贻伊戚也。知何不经。谓三途遍历也。孰难。言自己甚易遭苦也。同舟。周易略例云。同舟而济。胡越何患乎异心。

  非下。以诸法本空。而不了故。执之为有。随下。随执有故。便计我我所彼此之境。然后起种种业也。心变。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则知一切境界。皆是心变。今若见境。即见自心。由不了故。妄谓外物。是自心度自心。返成缠缚。既了因从妄起。感后妄果。当须息妄。使复于本。在次科明。

  种类。善恶种族流类也。相续无间也。苦世法。谓是世界不安之法。非出世净法也。惭愧。涅盘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悔往。悔已往之业也。与下卑敬同。但卑耻折伏为义。忏字后立。以此方字书本无。乃后人立耳。不造新。由悔往故。不更复作新业也。已起无缘者。谓知是妄起故。此推往业也。当下。推新业。双下。缘对往过。续对新业。由今忏故。使双碍不相续也。

  业定。彼十地经论说。有黑业白业不可转。彼说有现报生报后报相故。既说有报。则业不可转也。罪则非有。上智达妄故也。下句反之。则报定不亡也。三时。初中后也。遇缘。即遇善知识。教令忏悔则可转。有从无转。重从轻等。行除。以善行除业故也。若时报俱定。第二俱句。阇王。即阿阇世王。以杀逆故。转地狱长岁重业。作人中七日受等是也。若时不定报定。第三句。及时报下。第四俱句。

  问下。意谓所作恶业已谢。体同于无。何言忏悔可灭耶。悔有。即罪因种子。已成就故。乃行忏耳。非悔往昔已谢之事。断伏。断是永断。伏是暂伏。未知何耶。

  经下。经即涅盘。论指佛地等。易夺下。但暂转易抑遏耳。方伏不起。此伏是正断之伏。非暂伏之伏。随至治际者。要修三种理观。始得治灭性罪之边际也。故大钞云。篇聚依教自灭业道。任自静思是也。依法。即律修事忏也。

  解惑。修理观融荡也。与事。修大小事忏也。有行。有为行也。对下。理忏是空行。若上。要须上品业。起上品极重心忏也。

  下解断上惑。谓以下下品智。断上上品惑。用上上品智。断下下品惑。由上上品惑粗浅易断故。但用下下品智断之。下下品惑微细难断故。用上上品智断也。如诸见。即身边等见五利使也。无始世来名为重惑。凡夫迷倒。不知为非。故云谁谓是非。作意下。谓见道人。以无漏智。推穷寻究。断三界见惑。一见永见如析大石。一开永开。不可重合。七学人。即三果四句也。方便胜智。要入见道。发真无漏也。藕[糸*系]。即细微难断故二相对不同者。即以事理业惑相对。明强劣也。业下。能招未来苦果。故云生因中强也。谓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也。惑下。以见思二惑。正障解脱。若修理观。惑障方除。此乃集因中胜耳。

  忏业。但有修事忏身口业。是俱有也。有二相除。即事理两忏。以除业也。有下。谓六聚各随篇忏。是轻重不同也。能下。谓能修理智。体无碍故。是空所断。业体现行故。是有霜焰不俱。霜是冷性。焰是热性。喻理忏时。恶业不俱也。经云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也。

  随牒下。修事忏也。断下。理忏也。四住。思开三界。见合为一。故成四住。又三界无明。通为一住。即成五住。今若断者。先断见思。方断无明。

  如下举例。如醒一隅。则余三隅。亦可知矣。故曰类遣。忏下。即律修事忏。谓同篇合忏。异聚别悔。如下。锯木则片片自殊。斫树则斧斧随异。若下。如防未起非。例同断惑。初篇易防。如粗惑不待胜心。小吉难防。如细惑要须勤守。

  妄下。谓真如随缘。妄染成垢。垢染□体。不离自心。故云知垢是心也。意言下。外尘本无。第六识中意言分别为境。今若息者。尘境自遣。如文。即下别示行法中。第五如教明证一科是也。

  万五千佛。据佛名经中。各诵一遍。或一礼等。阿弥陀。此云无量寿等。以有愿力。接念佛众生故。大师勤修。罗刹。如人娶罗刹女为妻。后食其子。将及于夫。喻不善心修行。但存得利。为利所害。亦如是也。

  强缘。即圣境目前。以佛身遍一切处故。又净心诫观云。佛毛孔中。岂容屏过。但下。言行人但不能至心故。所被无验。若下。惩劝心口。心缘口诵。功则大矣。如下。彼约忏时。当自说己名。及彼造恶耳。

  福始。从今起忏也。罪终。愿期永断也。结心。结契不坚固也。或下。或于梦中见尘境。或于觉时见等。岂非妄心所变耶。若是下。简非魔境而元是妄。由汝未出魔境故。显是妄起。今又妄着。故曰重起倒耶。本即非本者。若不知本所起外妄。元是本心者。何能静于妄因。又识了此复遣。能了之心亦不可得。若复执者。斯又成妄。若不尔者。逐妄欣庆。还复是病。故劝早须明练。俗下。此仲尼之言也。周易系辞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王弼曰。四十九数之极也。人终于此得不觉乎。

  对下加四。谓对下座。应偏袒脱革屣互跪合掌。若上座。应加礼足。如前。指第二卷具仪中。

  同众。一和合众。同戒。受随同也。见者。同一正见也。命难。恐带罪而终。开与同犯者忏。四篇除夷。以是断头故。虽开忏。终为学悔沙弥。相及露地。须申手相及具足。或对首。或羯磨等。言教随罪大小。要须具也。

  及呵责下。第二句多身修业。显非一生能修大乘忏也。远通说者。无生唯识理观。可言灭也。况地前三贤。犹有分段生死。故业不云也。

  增上忍者。即上忍位也。相似。以入道方发真无漏。不堕恶道。亦不受女报故。俱舍云。忍不堕恶趣是也。成实下。引证不受总报也。世上正见。即相似无漏故。故下。如增一云。大目连乞食。为梵志所园。瓦石打骨烂尽等。又鸯掘摩罗。已证无学。尚有狱火焚身。是以业能随逐。至圣不免。但断总报恶业。别报不亡。

  作善。三界福善也。金丸。此虽贵重。有烧手之患。人天之福亦复如是。无记。不善不恶也。慢习。无敬相也。作何物在者。谓于六道。未知何处受报。故下云终尽百年。恐同禽兽也。

  不乐为罪者。专精不犯人也。叔世罕遇。故云何由可逢。但下。即犯已能悔人也。或惧犯而思忏。亦末世所幸也。事犯相互者。即犯事与犯法不相应也。又明白心有犯。迷忘心无犯。今并不达也。滥褒过分下。褒者聚敛之称也。谓轻重之罪。同云一切所犯者。悉忏悔也。或对下。说受忏人非也。痴教。愚于教也。与夺。识罪受忏名与。反此名夺。非数。自有重过。不入僧数。安坐受忏。又不分足别之相。通名能所俱非。

  今下。先既妄造。今亦妄灭。覆下。先覆今露。并由心也。营营与纷纭。皆是妄业不安之相。斯下。言上是语言。要须心行了达。斯实非易。故曰难矣。非下。言已虽非圣。当学圣人之所修。语云见贤思齐焉。两忏。大小事理也。

  伏业。此伏是暂屈伏之伏也。如石镇草伏故不起。不同前理忏永灭之伏也。家大。趁去还来也。力胜互起。善心胜则恶不起。恶业胜则善不生。故须常远常照恶业。方不得便也。故下。即俱舍论中引经。种顺解脱分善人。闻说涅盘有德。生死有过□泪流毛竖也。燋业。如种子燋枯。终不生长也。

  故论下。俱舍云。声闻修行。利根三生。第一修声闻资粮顺解脱分善。作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第二修声闻加行顺决择分。作四谛十六心。抛缘减行等。第三生起智断惑。入于见道。六十劫者。初二十劫。修资粮。次二十劫修加行。后二十劫入见道。正理论举喻释云。初位如下种。次位如苗成。后位如实结。

  无润。不润行人。于三界受生也。自下。此约大乘说。三贤。谓位行向也。分段。即有分段生死身在。故曰未亡。暖顶。四善根中。前二位也。以此二位所修善根。皆有退动。如调达是暖位人。后造逆故。至后忍位。方无退动心。

  须依理者。常修习大乘三种观也。逐事。即六时行道。护持戒行。此皆事也。事理双运。卒尽一形。鞭?其心。十方下。举五悔也。文少发愿。

  重逆。即四重五逆也。毋固毋我。谓出论语。彼具云。子绝四。毋意(以道为度故不任意)毋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毋固(无可无不可也)毋我(唯道是从。不有其身)。儒教尚乃抑制我心。而从于道。贵无我执也。况出家者乎。不可虚言无我。而无实行也。识业非有。盖目有病。空则有花。花□实非也。分下。谓分见真理。分际妄业也。如磨镜者。不了实业非实迷于理忏。如世磨镜。不及顿明也。

  不识其畔。畔田界也。言不识理忏之限齐耳。若乐下。如律修事忏。但除违制罪。业道不除。又修大乘事忏。业种未除。果在有漏。若修理忏。是出世无漏之福也二观。即人空法空二观也。对我下二句。释人空。谓以推柝能观之智。破色明空。但见虚妄。构立我性。何在观至极微。分别不可得处。留一邻虚。故云唯见是尘。至此名为胜义也。对阴下二句。释法空。谓观五蕴之法。本亦空寂。一一推求法亦有。故云但唯名色。求人下结示。既能柝色。见人法二空。乃小乘性空行。事生灭观也。

  空识为本者。即相空唯识二观也。观境心外语相即空。犹属粗浅。了境唯识乃后深也。谓大菩萨了境非境。体唯是识。是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别指。凡圣行法中。

  结正。即夷残等。当聚别类。即六聚中。各有种类。如摩触是淫种类类等。深褒。褒聚也。谓将别篇聚。而同忏也。此除疑者。恐言不学不知故不犯。所谓不以无知故得脱也。以下。若常怀持奉。不忆而犯。此方开耳。

  违愿。初受时愿心也。不下。由不学故迷。非心迷也。心不缘境。谓不缘着正境。如人作杌木想等。乡下。如缘初识。谓非人境。是不学故不识。非曰迷心。源下。虽是不学之人。本迷故境想亦开。持犯云。但迷非学了故。佛一切开。又岂止学人耶。故云斯亦免也。

  止免六聚。只免违制罪也。终须慧观。即业道。任自静思也。如上。即前云增上忍中。相似无漏。恶道女报。方得不受也。

  道犹尚可。言此生不得证于圣道。犹且庶几。尚可当来之报甚畏。故云奈生报何。阿鼻脂。亦云何鼻至。梵音转也。

  都无覆。今师约正忏时。无一念覆者即开。不同古人从犯后无一念覆方开。覆缘不成。如有迷忘等是。或有下。出古义。若下今斥。未必如缘。如须提那子。因本二犯故制。岂可后犯。亦约本二。故曰何问新旧。

  对下二篇。言此须尽。露下。得将一乞。余未尽忏者。亦开。若生。如人之再生也。戒身。即戒体离合。或各别行覆。或将覆衣长者。总行俱得。蹊术。蹊小径。术亦道也随夜。谓随逐夜结□随隐日。或一日一夜。乃至百夜。或从清净已来。一二年等行。补昔日之覆也。伏。折伏也。勖诫也。以见下。释僧喜意。罪易。言犯罪甚易也。根本。若望前覆藏等行。此残正是根本正障。障于清修也。

  与行加夺。即三十五事。夺行法也。抄下。若抄出排列。则增繁卷轴。故且略也。名如戒疏。彼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等是也。委付指文。如大钞详委是也。

  必对下。显舍堕须五人已上也。贪慢。如长衣是贪犯。离衣是慢犯。又三十是畜用失方。九十是造作乖方。对证。即但对一人。单提之罪即灭也。

  与人。布施与人也。舍净。要来僧中舍已。方可布施。舍遣。舍财遣着也。非染。谓非法染污之财。不可作三衣。数数下。即着着结罪。欲使行人。离罪缘也。五种。即注遣与人。乃至说净等。

  三境。即注中僧若众多。若一人也。问下。上云若欲洗忏。非别能除。制僧为境。对之生愧。能绝后犯。今对别人。何名殷重羞愧耶。界还僧法者。界内有僧。还须对僧作法。无人方开。唯制下。若唯制对僧。不开别忏者。能忏之人极多。所忏之僧难得。思忏成净无由也。故随下。即随方所。有僧对僧。无僧对别。如现下。释同犯义。各有所集。随自然法界集也。

  如上。即前辨僧体中。对别尽集者。虽许舍财对别。亦复尽果集人。忏罪别众者。谓制舍财。必在僧忏罪。但对一人也。

  有人下。此师要舍财悔罪。俱须在僧。以因财而生其罪。舍忏当须符合。岂可舍财在僧。舍罪在别耶。彼人。即初师。因舍即忏。谓因舍财在僧。即席忏罪。既在众中。忏主不敢辄受故。秉白和僧。不妨其罪独对忏主一人。故云故罪别除。若财事用尽者。今财体既用已尽。但忏本堕。何须更集僧耶。

  前人。指次师。谓圣制于戒本中前列者。只为此罪。乃因财事贪畜。及慢情过。固重罪。亦须僧忏也。如下。举例斥非。若云衣财用尽。不可对僧。且如绵衣斩坏。宝对俗人。并舍非僧。何故悔罪亦对僧耶。

  若尔下。云蚕绵二宝须对僧忏。何故律中不别出。答下。以前衣事。对僧而舍。遂说对僧悔罪。今此蚕宝舍。不对僧故。律略其对僧舍罪之文也。岂可文略。便不对僧忏罪耶。本律既略。故引十诵多论之文。并制僧中明矣。

  若尔下。舍堕之罪。制必在僧。未审单堕亦通合忏否。答下。谓九十设因财事成犯。与此三十贪慢之心有异。约心则轻重两分。约罪则同是一堕。故许合忏也问下。约罪既同。何分轻重。答下。三十贪慢之心。作业既重。故制舍财舍罪舍心。心若不舍。二舍不就。故对胜境僧中悔也。约罪约报。岂有其异。并用三说对悔也。

  二定受衣。顺下解文。合在第三。列文倒也。二离。即聚落一宿离。兰若六夜离。六年作新卧具。未满六年。持不揲坐具。俱下。凡是受持者。则不须说净及舍也。

  隐囊。谓合缯彩作囊内软物。于中以隐靠也。轻重仪云。隐囊如意正作隐。屩??(上音脚即草履也下音末即壮袜也)尼衣等。取贩卖余衣也。皆为有过。不应净法。

  主无。即所寄物人命过也。边表。谓边方无人可对。听入手十日后。方有犯长也。亦得共分(去呼)。谓二三人。共有一段之物。既未分破。不知何者属我耶。

  本不净财。以不净故。设受不成。既不成受。离亦无过。故不须舍。为界下。出四碍也。上定三位。即定长财。定余舍。定受衣也。随处各舍。以彼此皆是僧故。又有重还义故。不须集也。

  舍心净。由作决舍心。斯成净也。还衣未说。谓众僧还衣竟。未及说净。还见遗忘长衣。通皆被染也。皆依后舍。但将后忘者入舍。不染已舍财也。

  两犯。初见忘财。便谓我物。即是贪染。一犯也。辄指施人。不将入舍。二犯也。问下。实有遗忘之财。而意谓无。律开成舍。界中有僧谓无。应同成法。答下。衣财非情。不碍成舍。界内有僧。心自谓无。失于捡教故。不可一例也。须宿净心者。要经宿还也。得罪。犯缺衣坏仪之吉也。量时。或僧难集。当席还之。钞中。指忏六聚中。故论指多论。如注所引。三相。衣舍悔罪心断。远行。谓忏罪比丘。忽有远行之缘。亦听即席还也。非望送者。谓心非所望。彼忽自送也。

  文成舍意。若无舍心者。僧不还彼。应须犯重。由彼舍故。僧但犯吉。故下云舍财用非重是也。乃本律分。通大乘五义之一也。

  请主。即请忏悔主。立誓要期。要即期也。用尽。或坏或尽也。虽无衣财可舍。忏罪亦从僧乞是同。故曰本罪亦随牒入(初师谓衣财用尽。心忏本罪。则同九十。更不须集僧乞忏。此文照之。欠僧之义为正矣)。上残。释上有残段不舍之义也。

  多下。虽牛嚼等衣。或有尺寸须舍。上引十诵五分。火烧等衣。不须舍者。必是碎坏不入尺寸也。受用犯衣。谓受用犯舍。随诸衣而吉罗。今将吉罗与堕罪同忏。此僧只异聚许合忏。有人依诵僧只。故云不成。以下。正出四分。异聚不许合忏。

  多列。指注中委引律文。为今世人。多言所对但不同犯。亦开受忏。此古义也。同犯不同犯虽殊。非净之境是不合向彼忏荡。必兼命难。方始开耳。此今义也。以经下。明闲缓从容之时。不得向有犯者忏悔。当须知识清净之者。能生我之胜心乃可耳。

  岂唯前境者。言岂独前境是净。抑又行人对之。使发其胜心耳。且如僧残。尚须多人为胜境。方发行人胜心也。必欲下。欲往彼忏。卒乃横尸。虽未及忏。许成清净。此乃托彼胜境。因心又督也。准此下。谓内关于外境。境胜心殷。则其罪可灭也。及此徒行忏法。罪无由净故。不可不选。

  具兼偷兰者。以忏偷兰。亦请忏主故。非有谓有者。此说能忏之漫也。覆说二过。覆即覆藏。说即说戒默妄等罪。犯者无知。非说不晓。谁具生知之理也。三品为本。即上列根本覆藏说戒默妄。及着用犯也。九品。谓于上三品上。各有初夜覆藏一品。并随夜展转二品也。先忏方便。即六品吉也。二覆。一根本覆藏。二默妄覆藏。并着用。共三品也。如钞。即忏篇。若捡下。凡受人忏罪。先须捡问覆藏等罪有先忏。无则但忏本堕。故大师云。勿诵常语。令他繁愦也。答云善立誓也。名实实即体。谓依文谨诵。即失所犯之名及罪体也。恶数。破戒之恶。恐及非数。今不惧罪。责非数之过。故说无耻。故曰覆堕下世无几。

  如文者。自责是第六。答言尔是第七立誓。别过。私过也。明。即明日也。轻他。即召僧也。别业。各自有缘也。

  四句。一多而易集。二多而难集。三少而易集。四少而难集。知识。彼之亲友也。如论。即多论。畜心断当日得财是也。无累碍。即舍心断也。两指。即注中两指同上是也。

  虽有财事。即九十中。亦有因财事犯者。但非制舍耳。

  ○释杂法住持篇第十

  流通者。流行通衍正法。于万二千载。使不坠于地也。凡有五种流通。具如戒疏。裔。衣末也。叶。枝叶也。通目末世比丘耳。佳运。释迦一化之时。末分。三分中此当末也。

  念法。如念日月。是知布萨远近。缘身而求。即收食处。乃至康羸等五。次下。释种俱名念义。除盖。盖则通收五盖等。前后。前即食前。后即非时。表非法相。表去非就如也。

  道素。素谓清素。或可作表。后缘。即听舍去别择师也。友成。假朋友琢磨。以成其器。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也。写行(去呼)。写法律正行也。又使比丘依言起行也。耄。礼云。八十日耄。康成云。耄惛忘也。

  泌部。即泌州。部谓部属。绵上县名。鸾巢村名。前轻后重。谓前但两卷。后增二倍。前重后轻。以前义门广曰前重。而后多略是后轻。据理下。此大师之谦也。言前后虽曰重出。据理义则未之有闻。若论附词。则始终炳焕也。无嫌下。冀后之览者。无嫌不至隐悉也。法事已备矣。

  始宋皇佑三年辛卯终癸巳正月十三日于净住清思堂解毕。时年四十九。十记已成。惟愿将此善缘。庄严净国。寿终此土。莲华化生。见佛证真。广度群品。后之览者知我志焉。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八(终)

  No. 726-A

  正源之兴其来久矣。巨宋皇佑间。真悟智圆律师。草创制造释羯磨疏也。(妙通)宣和年游学钱塘。无相真教律师。讲疏多不用记。师云正源无板。写多错谬。所以不用。寻以兵火。抠衣慎水西嵓因律师。以记主传授之记敷演(记主付玩玩付因也)。其记颇详。叹乎兹文。流传经久。未尝刊板。三豕渡河。四狙从欲。加以后昆谈窥其短。不美其长。伊何徒哉。心行若是。负先德之训导者也。况平记主心慧难测。身证莫知。蕴出伦之见。彰独断之才。草创戒业二记。及诸记行世。中兴南山一宗。何异荆溪光大佛垄之教欤。(妙通)忝厕来裔。拟广南山之道。刊板行世。俾大部三记悉备。晚进免之异求。开记功成。聊纪岁月。

  圣宋绍兴十八年戊辰后安居日萧山煏刍(妙通)于会稽资圣讲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