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38 册 No. 0691 梵网经菩萨戒注
No. 691-A 梵网经菩萨戒序
法门虽广本乎三学戒品虽多总乎三聚三聚者何即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此之三聚具足一切波罗蜜行前佛后佛由此而取证大乘小乘由此而起修自利利他无越乎此经不云乎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此其验欤是故千华台上舍那为能说之主千花叶上迦文为能诵之师展转传持无令断绝当知西域戒本则有十万颂六十一品之多此土所行乃是姚秦罗什法师诵出心地法门一品而已虽然广略不同譬夫举一纲则众目斯张尝一滴则全潮已悉何彼何此无欠无余前江淮福建总统雪堂禅师安住禅那深入般若又以波罗提木叉罗笼万有幸际
圣元一统车书混同复虑毗尼之文流通不广遂锓诸梓传布微尘刹土普使微尘含识咸得见闻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三学增长三德圆成尽未来际称为教授师者雪堂其毋辞雪堂平生乐与名士大夫交游不以死生患难为问至于恤贫好施义襟豁然皆非人所可及见于诸贤哲之诗之文者详矣两辞
上命深感
皇恩今又赐田来南 眷注弥渥乃刊此经流布十方于以仰祝
南山之寿云。
大德二年六月住中吴昆山东禅无外惟大盥手焚香谨序
No. 691-B 梵网经菩萨戒序
昔夫子之道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轲轲之后不得其传今寿峰之道传于雪堂雪堂之后欲广其传何也寿峰乃儒释兼通禅教俱备河南法照远孙发祥潜溪嫡子得圆照之正传袭琅瑘之后裔平生吟咏如金风宝月讲楞严圆觉唯识等论每于笺注戒本切切留心欲镂板以广流通奈化缘已毕迁神涅盘是以不果其愿兹者总统雪堂大和尚居师之上足而名重
王候遵师之道而无违嗣师之法而克肖故观其为戒于思种上有防非发善之功亦名制止制善令行戒恶令灭者也今代锓梓以毕前因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经不云乎孝名戒是之谓欤雪堂乃临济十八世孙提唱宗风领十大刹皆增崇殿宇广置田园塑造
佛像建立经藏饭僧数万种无限胜因两奉
丹诏命总僧权甘守清闲固辞弗往遂感
皇帝圣旨赐田五千亩雪堂以种种功德祝延
睿算报答
鸿恩
皇大后亿万载之康宁
皇兄晋王八千春之富贵中外宰辅均燕繁禧此雪堂之志愿也。
开泰退居袭祖沙门五峰野衲普秀斋沐谨序
No. 691-C 梵网经菩萨戒序
原夫一切众生恒以心三口四为造业之本诸胜萨埵悉以六度万行为成佛之因我大薄伽梵悲愍末法比丘去佛渐远设教弥深告示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先当戒淫次当戒杀又当戒盗以淫杀盗名为三毒业若不永断云何修证无上菩提若不戒淫必落魔道纵修禅定如蒸砂石作饭终不可食若不戒杀必落神道断众生命犯根本罪入大地狱永无出期是故佛说婆罗门地草菜不生我令比丘食五净肉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若不戒偷必落邪道欲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来灭后末法之时非谤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已上三种大戒悉是大乘经中金口演说先佛世尊清净明晦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是说即波旬说若诸比丘修行梵行受持梵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但有毁犯随其所犯自堕恶趣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东坡先生大悲阁记云斋戒持律讲诵其书而崇饰塔庙此佛之所以日夜教人者也而其徒或者以为斋戒持律不如无心讲论其书不如无言崇饰塔庙不如无为则饱食游嬉而已是为大以欺佛者也山谷黄太史尝作发愿文今者对佛发大誓愿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不复食肉不复饮酒设复淫欲当堕地狱住火坑中设复食肉当堕地狱吞热铁丸设复饮酒当堕地狱饮洋铜汁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饮酒食肉淫乱杀生故我皆代受又说决定偈不能止酒不能断肉不断贪欲又不知足齐佛知见亦入地狱诚哉是言也考千古圣贤之用心即诸佛菩萨之行事今者总统雪堂禅师发菩提心发大悲心发金刚坚固心发圣功德不思议心遂于大都创建天庆禅寺重修开泰禅寺洛阳发禅寺郑州大觉禅寺丰州法藏禅寺汴梁开宝惠安禅寺滁州琅瑘禅寺通州胜觉禅寺大名临济禅寺嵩阴静慧罗汉禅寺十大名刹俱有钦奉
御宝
圣旨
太后懿旨
晋王令旨护持悉皆增崇殿宇修置田园塑造
佛像建立经藏饭僧数万种种功德无限胜因遂感
皇帝圣旨特赐田五千亩至江南印造大藏经二十藏雕造
佛坛一十二堂并诸经咒板于中创刻善财五十三参变相图经注释梵网菩萨戒经拟续如来末法之寿命仍酬寿峰未满之心缘斯经尊妙是莲花台藏世界百亿万紫金刚光明宫中卢舍那佛为千花中千佛千百亿释迦言千佛谛听略说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菩萨心地品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若犯十重波罗夷罪四十八轻垢罪或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戒成正觉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故此施戒殊胜功德遍满百亿四天下百亿日月宫百亿须弥山百亿阎浮提不可说不可量不可穷不可尽上报
皇帝
晋王檀施洪恩下为率土普天布萨黑业蠢动沾濡离四生之苦报见闻解脱证十地之殊勋
圣躬享亿万之遐年
晋王登八千之睿算
皇太后
皇后倍膺天福 太子 圣孙咸跻寿域内外宰臣利乐康宁者矣。
大德二年七月望日前监察御史郭 天钖盥手焚香谨序
No. 691
梵网经菩萨戒注
注梵网经并序
洛苑讲经传戒住持宝应寺沙门慧因注
夫灭十重四十八轻之罪成佛之门者莫仅于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也即舍那亲宣千佛共说以七遮之余但解师语者尽可受其戒焉是则世尊欲使后之有智信受坚心而护之虽逼以火铁矛刃刳刻之苦而终不悛其心以犯者也故其言初直悲闵然此经文科释具疏虑人饫其繁广于是采集众义具注本文俾其览者易为晓悟傥崇此戒而依之以其圆净清凉庄严定慧成无上觉得不谓智矣。
时绍圣三年岁次丙子季夏望日。
梵网经菩萨戒序
梵目梵王网即幢网谓梵王将诸梵众前后导从有大宝幢用七宝网罗上以为仪从来诣佛所供养听法请转法轮佛因观此幢网取以为喻故说此经名梵网经喻有通别通喻情器差别佛教被此亦乃不同别喻三聚净戒一喻律仪戒三业无亏如网罗树禽秽不侵二喻摄善法戒众善资长如树得网罗华果成实三喻饶益有情戒二利周圆如张网在河涝鱼出岸经者是教梵网之经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觉是所求之果有情是所度之生从所求所度为名略名菩萨也戒者即受学三聚净戒于思种子上有防恶发善功能为性亦名制止制善令行止恶令灭亦名为禁禁防三业不造诸恶序者由也始也陈教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云云)。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
诸者不一通在家出家男众女众佛子者即前四众但受佛戒行绍佛位故称佛子合掌至心听者听受佛戒是当成佛之因不可容易令恭合掌至极专心用意令音嘱耳听受所说我今欲说者即造序者顺世假我意欲宣说诸佛大戒者近即七佛远乃无际过去诸佛若以初发心时最先受持此戒直至成佛成佛最初结此大戒序者即此经序是诸佛大戒之序。
众集。
说戒之夜四众会集。
默然听。
法师诵戒谛听审静听。
自知有罪。
未得他心道眼知他所犯即知出家后来或忏悔后来必自可犯知曾有违犯。
当忏悔。
要当忏悔梵语忏摩此云悔过或云发露自所犯罪对众发露。
忏悔即安乐。
若人有病由先恶业今忏悔已病苦痊除故得安乐又由犯戒身心不安日夜悔恼由忏悔已得安乐果。
不忏悔罪益深。
由日日夜夜相续作罪渐渐增益如水滴滴在也。
无罪者默然。
自知无罪更不发言由述罪名。
默然故当知众清净。
须是自知真实无罪即不发言故云默然今有罪无罪皆默欺之甚也。
诸大德。
出家二众以具戒清净进修大行求大菩提有大德学故。
优婆塞优婆夷等。
在家二众具五戒等。
谛听。
审谛而听。
佛灭度后。
佛自二十九出家六年苦行三十五成道八十五入灭度后。
于像法中。
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造此序时居像法中。
应当遵敬波罗提木叉。
应者合也当者须也要也遵者禀承习行也佛灭度后比丘无依若不遵承此戒则无所归投故云耳也。
波罗提木叉者即是此戒。
牒释其名也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戒即下十重戒别解脱弃背诸恶。
持此戒时。
有何功德胜利。
如闇遇明。
未持此戒时被痴所蔽明慧不生恒如黑闇既持此戒智慧渐增如遇明也。
如贫人得宝。
未持戒时如贫穷人阙智慧财真法宝故既持此戒是七圣财之一数又是出世法财之宝。
如痾者得差。
由持此戒烦恼病除如安差也。
如囚系出狱。
持戒为因当出三界之牢狱故。
如远行者得归。
未持此戒如离家远去游于生死险道今发心持戒似初回程日日不住渐渐不久到涅盘家。
当知此则是众等大师。
因以上五喻喻显此戒方当了知此戒依之修学进趁有规训匠群物令生正解故戒名本师。
若佛住世无异此也。
佛在之日佛常半月半月自诵此戒佛子依行与佛在日轨则合同故云无异此也。
怖心难生。
三涂极苦心无猒怖唯希恶因不念恶果。
善心难发。
凡发善心契理益物今者心无怖念一向唯思自受安乐不顾他苦故。
故经云。
涅盘经也。
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莫轻微小之罪如小水渐积成大水小罪不悔积成大罪水满名盈器罪就名成器成器者三涂业满也。
刹那造罪。
以造罪时速疾举意便成。
殃堕无间。
业影追形无能舍离如牵至趣此且据重余狱亦尔。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复由重也万劫不能重得人身也且言万劫设万万劫业未尽未出。
壮色不停。
即盛年少壮颜色不得久久停住故。
犹如奔马。
喻戒无常速疾如奔走之马刹那即过也。
人命无常过于山水。
山水流之急速人命无常复过于彼也。
今日虽存明亦难保。
释上二喻无常迅速理实出息不保入息出息不回便舍寿也。
众等。
此会大众。
各各一心。
人人各各心专无二念念进修。
勤修精进。
即?发心心所防恶发善成满一切善事。
慎勿懈怠。
心常谨慎无德懈怠退失诸善增长诸恶。
懒堕。
是懈怠之体性。
睡眠。
令身心不自在障观为业睡眠覆心诸善皆息。
纵意。
无常日近所作未成勿贪尘境纵恣心意也。
夜即摄心。
每至夜分时摄录其心勿令散乱攀缘境界。
存念三宝。
每至夜分时心常存在观察思念佛法僧也。
莫以空过。
人身难得诸佛难遇正法难闻众僧难值心无思念可谓空过如到宝山空手而回无所自斋也。
徒设疲劳。
玩色耽声虚徒施设疲劳苦终无济益。
后代深悔。
生不修善死坠三涂万死千生自受深重忧悔谁人代苦故云徒设疲劳后代深悔。
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
此劝大众一心应学依教奉行应合要当修学此菩萨大戒也广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以什公偏诵一心地法门品略明戒相时当姚兴翻传经论五千余部最后于逍遥园中译此经也时维弘始三年。
诸大德春分四月日为一时。
从腊月十六至四月十五春分四月十六至八月十五夏分八月十六至腊月十五冬分。
半月日已过。
一月日已过 二月日已过 一月半已过 二月半已过 三月日已过 四月日已过 二月半已过。
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半在。
三月日在 二月日在 一月日在 二月半在 一月半在 半月日在。
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为得道故一心勤求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求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各闻强健时努力勤修善如何不求道安可须待老欲何乐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僧集否。
答僧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
若有答云未受戒者已出若无答云此众无未具戒者。
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若有答云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已若无答云此众无说欲者。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答云说戒羯磨。
大德僧听今十五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
问云作白成否答云成。
众当一心听持戒净身口摄心正忆念多闻生实智由斯戒为本戒为妙法藏亦为出世财戒为大舟舡能度生死海戒为清凉池澡浴诸热恼戒为无为术消伏邪毒害戒为究竟伴能过险恶道戒为甘露门众圣所游履持戒心不高专精不放逸不取正戒相亦无邪念心是名清净戒诸佛所称赞持戒心不悔所愿亦成就戒为法城堑能遮烦恼贼戒为勇猛将摧伏魔军众戒为如意珠能与商人宝戒为妙楼观游戏诸三昧持戒为平地禅定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庄严万行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由戒为本是故有智人坚心守护戒宁丧失身命慎勿有所犯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我今欲说戒众当一心听乃至小罪中心应大怖畏有罪一心悔后更莫复犯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制佛说切戒行亦如利辔勒佛口说教戒善者能信受是人马调顺能破烦恼军若不受教敕亦不爱乐戒是人马不调没在生死军若人守护戒如??牛爱尾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日夜常精进求实智慧故是人佛法中能得清净命。
诸大德今(白黑)月十五日作布萨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戒当一心善听有罪者发露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诸大德清净堪说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戒已说菩萨戒序竟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
如是三问。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梵网经卢舍那。
此云满净。
佛说。
史说即佛以教合机开不可理从所说彰名梵网经之卢舍那佛说依主释也。
心。
即信等五十心或五十四心楞严经五十五心。
地。
无所地地前总名信解行地见道名净心地修道以上名如来地前心唯因地通佛果。
法。
无非妙轨。
门。
贤圣通游。
品。
类别不同也心地即法门心地法门即品此心地法门品即所说也从能说依主释也。
菩萨戒本。
戒即本菩萨之戒本亦诸佛之本本即根本佛菩萨功德从此戒生。
尔时。
尔犹当也即当舍那于华藏界中正宣此戒传付释迦之时也。
卢舍那佛。
即第二重他受用佛能说教主也。
为此大众。
则远指地前三贤及诸凡众也。
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
此之广戒乃有尔数。
心地如毛头许。
今此心地一品如前广数中一毛头许显极少也。
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
此显证也既三世诸佛皆同说此戒今后学者见贤思齐进趣有凭不枉功也。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
此是释迦随世称我指自本身从初发心便修此戒直至成佛实经三祗且略云百心地即所修之法卢舍那即所求之果。
号吾为卢舍那。
此化释迦指自本身称卢舍那。
汝诸佛。
此依诸佛化行之门千华上卢舍那佛告千释迦千百亿释迦。
转我所说。
令化佛转传我自受用身舍那所说心地法门戒品。
与一切众生。
少分一切。
开心地道。
为此地前三贤开示五十五心并于三地令修成无上觉故名为道。
时莲华台藏世界。
即正当从真起化时第二重他受用佛所坐华座表含千界名为台藏。
赫赫天光。
复名世界赫赫天光。
师子座上。
师子之座。
卢舍那佛放光光。
佛传佛戒先放多光表净戒无瑕遮防不一能除痴暗。
告千华上佛。
今告此千叶华上千丈大化身佛。
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
令传法归往自所化邦处去去者离也。
复转为千百亿释迦。
此迤逦相传约安布教相行化相门理实千释迦千百亿释迦皆从自受用成事智现所说法音亦不离无垢识自证分中声种子起。
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
依前五十五心次第而说次第而修于三地中亦次第故。
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告大小佛及一切众生各各受持各各修行此心地法门品。
尔时。
即是舍那传授毕已千华上佛受法了时。
千华上佛。
千叶华上千大化佛。
千百亿释迦。
一千个大千界内千百亿小化佛。
从莲华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
从第二重他受用土起来于本界。
各各辞退。
大小化佛皆各辞退。
举身放不可思议光。
举者遍也诸佛各遍身放光故。
光皆化无量佛。
诸佛光中各各皆化无量佛故。
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花。
诸佛各用四色之花供养佛故佛供养佛者化下位故令敬法者重于人故。
供养卢舍那佛。
敬本师故。
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
理实先受法已然后供养人供养了后言受竟者供养只为报受法恩酬恩毕已方名竟故。
各各。
千释迦千百亿释迦不一名各各也。
从此莲华藏世界而没。
如是大小化佛各从他受用土没来此也。
没已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
佛所入定名也定能摄心住持功德犹如虚空容受一切无所障碍定能发慧慧能演法奉行断障证理如花结果如光破闇。
还本源世界。
如是千佛千百亿佛各从本土往诣莲华台藏闻此心地戒已却来元所化国土。
阎浮提菩提树下。
此即化身赴座成佛之义也如王宫生出家修行成道转法轮入涅盘八相具矣。
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
问佛心常在定何故前言入定此言出定答若佛实身即常在定今约化身示有入出。
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
此即菩提树下金刚座也余处不言千光王者对劣机故此对大乘上机故出定已更不待请便登金刚千光王座即说大法若对下根八相成道后说法座此表成佛说法破闇法王座上放千光故千光之王千光王之座。
及妙光堂。
佛于堂内坐欲说妙法先放微妙光故王座光堂二处合说初会法门。
说十世界海。
即于十方一方一界世界即佛国土此初会说法即十方中每一一方各说一他受用佛国土对于地前小秽土故此土广大下位罔一故复称海。
复从座起。
从前金刚千光王座起。
至。
到也。
帝释宫。
即三十三天主所居天之也。
说十住。
住不退唯第七住若入位不退名住一住总摄十一发心住见佛法僧发菩提心故二治地住炼磨转精治心垢故于诸众生利乐悲愍故三修行住自观己身六界五根念念迁灭苦空无我修此观行以除我执名修行住四生贵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入如来种中故五方便具足住能利自他饶益安乐诸众生故六正心住闻赞佛毁佛心定不动故七不退住闻有佛无佛心定不退故八童真住三业无失起六和敬真行无非物莫能坏故九法王子住方便善巧调伏众生应机善说妙合令仪绍嗣非虚故十灌顶勤学十智神通化利功业圆就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大子陈列灌顶故此下具位正念真如住法界理名之为住也。
复从座起至??天中。
具正应云须夜摩此云喜分随受喜乐有时分故。
说十行。
此第三会佛说十行法门也一欢喜行欢喜布施内外无惜能悦自他无恚恨故二饶益行善护三聚以能利益一切众生故三无违逆行行二利行时能顺人心菩萨恭谨无违根故四无尽行精进修习心不退乱尽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故五痴乱行了知生死随行业缘心不迷倒故六善见行念念观察一切众生而不着故七无着行善修胜行不滞空有达有为法无实性故八难得行常以大愿摄胜善根但行利他无求自果故九善法行深根性顺理益物善于化故十真实行言行相应所作成谛故此中贤位深心增胜乐修一切菩萨行故立十行名也。
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
从欲天下数之梵语兜率兜术非正正云睹史多此云知足彼天知欲乐足故。
说十回向。
此第四会佛说十回向法门也智照真理不住名回大悲救物为心名向一救护众生相回向以四无量心能救护众生由大智故复离众生相能拔济众生破痴闇故二不坏回向信向三宝及戒得四不坏信故三等一切诸佛回向学三世诸佛所作回向故四至一切处回向菩萨修善恩沾无际普利法界行愿无边故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心常在定身行利物无暂停时故六入一切善根平等回向能现八相成道修四摄行化利生故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住无分别心离怨亲男女等想故常以此心行化利故八真实相回向谓能决断推求理事无邪谬故所行真正不越无为故九无缚着解脱回向一切行愿普皆修习违背障染趣向真如故十等法界无量回向能为法师调御有情离相行广名等法界恒以此行回向三处故以法训物令调三业制御六根灭除众生诸惑障故此第十回向中摄四加行位总名上贤大悲心增胜普将诸善回向救护苦众生故楞严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中与此少别恐繁不叙。
复从座起至化乐天。
具正云乐变化天乐自变化快乐等事还自受用悦乐意故。
说十禅定。
此第五会佛说十禅定法门也梵语禅那或云?演那此云静虑一出家清净禅二近善知识清净禅三阿兰若处禅四离戏论愦闹禅五身心柔软禅六智慧寂静一切音声禅七七觉支八圣道禅八离味着诸烦恼垢禅九通明清净禅十内知方便游戏神通清净禅于此十种法门寂静思虑专注一心故名十禅。
复从座起至他化天。
具云他化自在天他化五尘而自受用皆得自在故。
说十地。
此第六会佛说十地行法门也一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故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三发光地成就胜是六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牙连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今现前故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复至一禅中。
即初禅也。
说十金刚。
此第七会佛说十金刚法门也一觉了诸法心二化度众生心三庄严世界心四善根回向心五奉事大师心六实证诸法心七广行忍辱心八长时修行心九自满足心十令他愿满心以此十心坚固难坏犹若金刚故立此名也已。
复至二禅中。
定生喜乐地也。
说十忍。
此第八会说十忍法门也一音声忍二顺忍三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五如焰忍六如梦忍七如响忍八如影忍九如化忍十如空此之十忍皆以圣智印解诸法断染证净故立忍名也。
复至三禅中。
离喜妙乐地也。
说十愿。
此第九会十愿法门也一无限善根愿二法爱增上愿三亲近增上愿四获大神通愿五自证正智愿六令他了解愿七摄受正法愿八广利群生愿九荷负众生正愿十如实修行愿以此十种大愿力故而能摄持一切行门无不具足故名为愿也。
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
具正云莫醯伊湿伐罗提婆此云大自在天此天为第四禅王是娑婆世界之主统御诸天故有大宫殿随身化生故。
说我本源莲华台藏世界。
我即释迦说戒本源从莲藏界流至于此。
卢舍那佛。
能说教主。
所说心地法门品。
是所说之法门也心地之义前已明也。
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前段经文所明是一个大千界内百亿释迦各说前十会法门竟今此类辩余方例准余界九百九十九个大千界内各各有百亿释迦各各说十会法门与前事同是故云尔。
尔时。
初现化相时也。
释迦牟尼佛。
即此周之一佛也。
从初现莲华藏世界东方来。
从第二重他受用佛千华座处来于此一阎浮提州故。
入天王宫中。
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王所居宫也。
说魔受化经已。
梵语魔罗此云障碍恼乱令善事不成故佛将成道先降伏已魔王受化诸魔子魔民无不顺从者也此是化佛降真魔也有说天上真降魔者在大宝华王座上成自受用身时降之树下降魔者是化佛示现魔亦是化佛先降魔后现八相成道。
下生南阎浮提。
是小化身佛现化之州也。
迦夷罗国。
以南赡部州中有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此迦夷罗国大国之数也。
母名摩耶。
此云大术此大菩萨得大智愿悟世法如幻愿为佛母。
父字白净。
释迦示现受生之父母也。
吾名悉达。
具正梵云萨缚喝剌他悉陀此云一切义成世出世法成就圆满。
七岁出家。
出家相也。
三十成道。
小乘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大乘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
号吾为释迦。
此云能仁。
牟尼。
此云寂默即能证智所证理俱离喧烦故。
佛于寂灭道场。
即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佛得道处名曰道场生灭灭已故云寂灭。
坐金刚华光王座。
即金刚座佛坐此座已将欲说法先雨花放光。
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
从金刚座起超越中间至自在宫故。
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
举其两头摄其中间十会法门。
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
四禅诸王各将部从持于宝幢来至佛所。
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
情非情界皆各不同。
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
一一大千界各各有百亿四大州也。
佛教门亦复如是。
佛所说教遍大千界内有大乘性悉能被故正被大乘兼被余乘。
吾今来此世界。
释迦指自所化之国也。
八千返。
返者回还也往来之义根熟来化缘尽回还回还八千且约大数未必定耳。
为此娑婆世界。
此云堪忍此世界中五浊极恶堪忍众苦。
坐金刚华光王座。
赴座成佛。
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
往返宣说十会法门。
是中一切大众。
少分一切。
略开心地竟。
此约大乘心地戒故。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
如前说魔受化经已来下成佛故。
为此地上。
凡夫地上。
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
凡夫无智故各痴闇。
说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
此戒从无垢识中流出。
常所诵一戒。
佛为众生常诵出此一大乘戒。
光明。
光明体清净离戒戒于痴闇。
金刚。
戒性坚持能破烦恼犹如金刚能摧诸物。
宝戒。
此戒贵重如世珍宝亦七圣财之一数也。
是一切佛本源。
十方诸佛初发心时即持此戒而得成佛。
一切菩萨本源。
十方菩萨皆因此戒得入上地。
佛性种子。
四智种子是佛体性亦由此戒佛性种子渐渐增长证理成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约理佛性及行佛性少分一切。
一切意识色心。
意即第七识即前六色即五根及根依处心即第八此等和合方名众生。
是情是心。
拣无情物是有情者可受得戒。
皆入佛性戒中。
此戒是成佛之性非真如也有云受佛性戒者非也。
当当。
即当世不一。
常有因故。
此戒成佛常定之因。
当当。
即所证之果于十地中分分而证故曰当当又因果合论故曰当当。
常住法身。
离四相迁故曰常住法身又由持三戒为因证三法身凝然相续不断故言当当。
如是。
总指十戒。
十波罗提木叉。
根本十种。
出于世界。
从自受用自证分中流出此戒遍于世间。
是法界。
戒即是法法能防非。
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
顶戴文卷。
受持。
领纳指趣慎勿废忘常忆在心。
吾今当为此大众。
释迦指地前三贤众。
重说。
曾八千返说今此又说故名重说若望长行无重说十戒之理。
十无尽藏戒品。
十戒类别故称品包摄出生功德故名藏此戒出生三身四智百四十种不共功德。
是一切众生戒本源。
因持此戒究竟成佛演出五乘故亦即是此戒为其本源也。
自性清净。
戒性离染本净无瑕。
我今卢舍那
我即释迦顺世所称今指第二重他受用佛是我小化身佛所依卢舍佛也。
方坐莲华台
方如正坐千叶所成之华座台即华座也。
周匝千华上
华座周匝千个华叶之上。
复现千释迦
每一华叶上现一千丈大化释迦佛以千叶故现千释迦。
一华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前千叶华每一华上一大释迦王一大千界内有百亿小释迦各王一四大州也。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各于本国南州中印度内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同日同时更无前后一时成佛道。
如是千百亿
结指上数。
卢舍那本身
舍那本身上现起化佛故。
千百亿释迦
所现化佛。
各接微尘众
神力引接三贤之众。
俱来至我所
释迦及众俱至舍那所闻心地戒凡见化舍那。
听我诵佛戒
听我舍那诵诸佛戒或释迦令众听我诵舍那佛所说戒。
甘露门则开
戒如甘露除烦恼热开者解也解散一切烦恼怨结故。
是时千百亿
是前诣舍那所听戒了讫之时。
还至本道场
是诸释迦元得道处。
各坐菩提树
各于本国坐于树下。
诵我本师戒
佛因戒得戒为本师又释迦于舍那传受即释迦诵我舍那本师所诵之戒。
十重四十八
所诵重轻本遮二戒。
戒如明日月
显戒德也能除痴闇能除热恼。
亦如璎珞珠
戒珠严身善名速闻近感人天远成佛果胜报庄严又璎珞庄严年少姝好若老朽等庄严非好戒珠庄严一切俱好。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此明遍法界量一切菩萨无有不因此戒得成佛者。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此举圣劝凡佛佛尚诵凡岂不诵由持此戒顿成佛也。
汝新学菩萨
释迦呼三贤位菩萨对于地上名曰新学。
顶戴受持戒
劝受持自利行也自若不行无以劝他亦同事化。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此二句明利他行也。
谛听我正诵
正者当也佛令审听我诵此戒甚是正当要当也。
佛法中戒藏
于佛所说三藏教中此是戒藏。
波罗提木叉
标指别解脱戒名也如下自释。
大众心谛信
劝三贤众令信信何言汝是当成佛。
汝是当成佛
令信时受持戒故定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亦令汝信我佛曾受此戒已得成佛。
常作如是信
于当成已成念念常忆心心不移故。
戒品已具足
由前二信戒得具足翻显无信定无此戒。
一切有心者
一切有大乘种性具四智菩提心者。
皆应摄佛戒
摄者录也收摄也但是有四智菩提心者总合摄录入此佛戒中虽要发心方堪受戒以有性者毕竟须发心故。
众生受佛戒
有性众生若遇胜缘定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既受戒已便入于诸佛法海因位次中摄故非果位也。
位同大觉已
初心受戒已便同大觉初心受戒时一等故言位同也非佛位同也。
真是诸佛子
以受佛戒佛口教生绍继佛位名为真子。
大众皆恭敬
佛告三贤众因戒得成佛总要恭谨深重敬心方堪听受。
至心听我诵
佛诵佛戒非是小缘要至极用心专审不乱。
尔时。
佛将欲现化相时。
释迦牟尼佛。
一四大州一小化佛。
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
化身初成道竟也。
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佛成道已先观成佛之因因持此戒由此才成便结此戒不同小乘因犯方制。
孝顺父母。
父母有生育之恩长我修道之器故须孝顺现存者竭力供养劝发道心过往者戒善潜资咸令离苦。
师僧。
为师之僧以有训道之德令成道果皆因本师教诲之力。
三宝。
有拔济恩。
孝顺至道之法。
真如理法是究竟所证故问真如无相何有孝顺答今令离过契合无为名为孝顺。
孝名为戒。
既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必须修善善不违理即是持戒故孝名戒也。
亦名制止。
戒别名也制善令行止恶令断断恶修善体即戒也。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众机广大故放多光口放光表语决定大乘戒者决定成佛。
是时。
是即指法时即佛口放光时。
百万亿大众。
于佛有缘堪闻戒者皆来集故此总标大数也。
诸菩萨。
于前百万亿中别指二利行者。
十八梵。
三禅各三四禅九天梵王为首总言之也。
六欲天子。
欲界六天并诸天子。
十六大国王。
人中南州五印度中共有十六大国王故。
合掌至心听。
如上大众欲闻大乘深妙之法故皆合掌至心听受。
佛。
即释迦也。
诵一切佛。
过现二世各遍十方数越尘沙。
大乘戒。
略即十重四十八广乃尘沙。
佛告。
结集之言。
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
无增减者约人即无厌无忘表法则黑半从明渐闇闇尽者表诵戒已恶业灭尽故白月则从闇渐渐向明明圆者表忏悔已善业周圆故。
自诵。
佛自思惟自因此戒得成为佛佛今举自诵利益意欲劝他令诵。
诸佛法戒。
三世诸佛同持同诵佛诵佛戒激劝余生法即戒故。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
即初发心。
亦诵。
例劝余人也佛今已成尚诵此戒汝今未成何得不诵。
乃至十发趣。
下贤。
十长养。
中贤。
十金刚。
上贤。
十地。
即极喜等。
诸菩萨亦诵。
总指上数。
是故。
因前起后也因前佛生同诵是故。
戒光。
戒体如光。
从口出。
佛口说出此戒。
有缘非无因故。
缘即师资具仪因即口陈辞句领纳文旨熏种在内遮防于外因缘具故戒体方成故此云尔。
光光。
戒条非一遮防事多故曰光光。
非青黄赤白黑。
戒以所熏思种上防恶发善增长功能为体非五显色。
非色。
无质碍故。
非心。
非八识心心所。
非有。
戒性非有染故。
非无。
遮防不无。
非因果法。
法字通二戒非正因法正因法四智种也戒非正果法正果法所证二转依也。
是诸佛之本源。
万派千流推穷其本出自泉源三贤十圣究竟成佛无因此戒。
行菩萨道之根本。
六度万行二利功圆无越此戒。
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举已成佛菩萨例劝现前会中初心佛子三贤之众要证佛果须修此戒。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
结劝受学也意令领纳文旨摄持不忘读诵其文善学其义有始有终方成佛道。
佛子谛听。
佛敕当机真子令其审谛而听也。
若受佛戒者。
若者如也指义佛指堪受戒五蕴假者。
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
总二十类数通王臣四众天人八部等但是有大乘种性发菩提心求成佛果者总摄也。
但解法师语。
领纳文旨晓了义趣。
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简二乘持戒断障清净故云第一者即受戒假者。
佛告诸佛子言。
标告当机之众。
有十重波罗提木叉。
总指十重戒条数也。
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
此牒不诵者人。
非菩萨。
凡为菩萨必行二利不诵则自利行亏亦不能传授利他既亏二利故非菩萨。
非佛种子。
四智佛种由戒增长即得成佛不诵则不行不行则佛种不增不增则不得成佛故弃也。
我亦如是诵。
佛学自诵例劝他诵诵戒之益所为成佛。
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
上引例下劝持。
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
相是持犯仪相觉受状貌或体相仪貌。
应。
合也。
当。
须也。
学。
修学受学。
敬心。
受学之心常生恭敬。
奉持。
承奉保持无令忘失文旨。
佛言。
结集所加。
佛子。
释迦欲说大戒告语现前当机一分发大乘心受菩萨戒从正法生当绍佛位佛子。
若自杀。
自身行杀。
教人杀。
复自口教劝他人令其行杀今此二杀通于三业意通自他。
方便赞叹杀。
赞能杀之人或赞所用之法二各复二谓未杀赞之令杀杀已赞之令喜巧言称善故云方便。
见作随喜。
见杀顺从心生欢喜心喜彼杀终无厌恶。
乃至。
杀事极多未能备举。
咒杀。
术力杀故。
杀因。
通于三毒为利杀贪为因报怨杀嗔为因不识罪福痴为因也。
杀缘。
能所和合并所藉待法皆名缘也。
杀法。
杀有法度。
杀业。
即正所作事或以此为活业。
乃至一切有命者。
有情数者。
不得故杀。
此一句通上诸杀皆并言之甚好也。
是菩萨。
指前受戒佛子也既受戒已二利但行复名菩萨。
应起常住慈悲心。
即合生起拔苦与乐其心不易。
孝顺心。
菩萨之行观诸众生恒如父母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方便救护。
见生苦难或临命者菩萨不惜身命救济护持。
一切众生。
一切有命杀皆有罪慈悲护法是饶益戒有难救之定应生福。
而反自。
反者翻也苦难不救已非菩萨今乃翻自杀故云而反自。
恣心。
恣纵也放纵自心杀生无限。
快意杀生。
杀了豁然称情心意。
者。
即牒定造杀业者也。
是菩萨波罗夷罪。
结罪名也菩萨简二乘波罗夷此云他胜处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共住更不入僧数三者堕落舍此身已堕阿鼻狱菩萨以慈悲为本今既亏此故当重罪。
若佛子。
标告当机。
自盗教人盗。
二盗三业同前。
方便盗。
不义而取斗秤欺谩借贷不还等。
咒盗。
咒使鬼神取或以咒力转迷人心令舍而取等。
盗因。
非为益己但不欲彼取之使无令其穷困嗔为因除贪嗔外不与而取痴为因因贪可知。
盗缘。
能所盗合穿墙等所藉皆缘。
盗法。
盗时方法。
盗业。
即正作或以此为活。
乃至。
超余。
鬼神。
祠庙中物。
有主。
但属主物。
劫贼物。
贼劫之物而反劫之。
一切财物。
一切堪鬼之物并盗之。
一针一草。
举少例多。
不得故盗。
止能盗心除无心外起意决定即犯盗罪。
而菩萨。
牒前佛子受不盗戒者。
应生佛性。
心顺佛理故无盗意。
孝顺心。
一切众生宿生曾为父母今以孝心顺之定非偷盗。
慈悲心。
应生救苦与乐为本。
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佛子见无福者教彼福生福生者劝断恶修戒佛子见无乐者常行与乐心借助彼得乐。
而反更盗人财物者。
菩萨合行布施今乃不行已是一??复盗人物故招重罪故云而反。
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
二通三业。
乃至一切女人。
不拣亲疏好丑等故云尔也此制男戒女戒应云一切男子。
不得故淫。
拣去强力及无心等。
淫因。
三毒为因贪染可知实无情爱但欲辱彼嗔为因也此示之外痴为因也。
淫缘。
人所和合情爱覆蔽等为缘也。
淫法。
法则便宜。
淫业。
正所作业成此为务。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
都有十类畜生鬼神人天母女姊妹六亲超云乃至。
及非道行淫。
俗异本形处为非道僧一切处皆为非道但不合理总名非道。
而菩萨。
即当机受教二利俱行故名菩萨应施净法也。
应生孝顺心。
一切众生皆是多生父母。
救度一切众生。
菩萨行愿有苦愿救发心愿度。
净法与人。
教以戒法反闻思修障尽圆证无非清净皆有轨则故名净法。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
菩萨合施净法教人断淫今不能教已非菩萨翻更于一切人处起心行淫故云而反此上总标也。
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
此别指也。
无慈悲心者。
理合于彼与乐拔苦今起染行令彼堕落故无慈悲。
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
正惟口意实亦兼身或诈现异想假示喜怒。
方便妄语。
本意求财妄说祸福。
妄语因。
三毒为因为求名利恐动人心不识罪福。
妄语缘。
为妄语所藉缘也。
妄语法。
执仪。
妄语业。
正所作事功业活业以此求利。
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
及闻觉知八邪语也。
身心妄语。
身作妄语之想心为妄语之相又身为妄语之缘心为妄语之因因缘合说皆名妄语。
而菩萨。
标指前来受戒佛子二利俱行菩萨。
常生正语。
见闻觉知八正语也。
正见。
语既不邪定生正见。
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
自他俱正二利并成。
而反更起一切众生。
合自具正方能化他今乃反此故当其罪。
邪语。
八邪之语。
邪见。
邪妄推求。
邪业者。
因见邪故三业不正故生邪业。
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
佛告当机正制绮语问若尔经文何得但论酤酒答今依十业次第正当绮语酤酒是绮语因经中举因以显果也。
自酤酒教人酤酒。
二通三业。
酤酒因。
亦通三毒。
酤酒缘。
麹米糟具。
酤酒法。
即酝酿等。
酤酒业。
为得直与他依之存活具此因缘生多绮语。
一切酒不得酤。
一切之言义含多种米酒果酒药酒干湿清浊等。
是酒。
指前一切酒。
起罪因缘。
即生绮语罪也或起三业十??三十六失皆由此酒起罪因缘也。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
既称菩萨本要利生教以三乘闻思修慧引生无漏断证分明明达慧也。
而反更生。
合行明慧导引众生不行明慧已是其过翻生颠倒故当重罪。
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佛子。
正制恶口问经何说过答说善人过必是恶人既是恶人口无善言说善人过即是恶口也。
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
通于三业内心行布身手指示自属大乘通说五乘之过。
教人说罪过。
自说过已复以巧言教示他人令说五乘之人过故。
罪过因。
三毒为因为名利说过贪为因不为益己但欲损他嗔为因迷善恶报痴为因。
罪过缘。
名位势力旧恶宿习等。
罪过法。
言辞巧便说过轨则。
罪过业。
正说之事或以说过为务。
而菩萨。
佛子闻恶教令生善。
闻外道恶人。
佛法外人常怀傲慢嫉妒善人说佛法中罪过。
及二乘恶人。
二乘虽佛弟子大小宗途不同亦说大乘之过。
说佛法中非法非律。
既称佛法必无非法非律今以佛法妄说为非。
常生悲心。
菩萨见上恶人说过知谤罪深常生悲悯之心。
教化是恶人辈。
菩萨睹诸众生恒如一子不舍恶人教化彼也。
令生大乘善信。
外道令信向佛法三乘令回信大乘。
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悲心止他说谤利物生信见谤不止已非菩萨而今自说故云反更自说结罪。
若佛子。
正制两舌问何故经说自赞毁他答此过多名赞毁两舌离间语斗构两头经归一名。
自赞。
自赞己德。
毁他。
毁他过失或他无过虚言诽毁毁者破也坏也破坏他善正唯口意亦兼于身以手指示可叱而毁有赞而不毁毁而不赞亦赞亦毁但隐他德而不称赞即是毁他。
亦教人自赞毁他。
教示他人似我毁赞。
毁他因。
因亦三毒自赞正贪兼嗔以显他非毁他正嗔兼贪以显自德痴助必有又为名利赞毁贪为因为损他赞毁嗔为因若无愚痴必不赞毁也。
毁他缘。
以赞毁者必藉缘故。
毁他法毁他业。
准前释之虽有过恶菩萨为护自善根命故不应毁赞何况实无者也。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
不简怨亲如有受毁辱者菩萨应令替代受辱。
恶事自向己。
但是损恼有情事总名恶恶者恶也可嫌恶事纳向自身。
好事与他人。
但是称心可意之事舍与他人此即施善受善也。
若自扬己德。
理合密行隐自己德显扬他善不为是过今自扬己德实非菩萨。
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不隐施事唯显自德已非菩萨更隐他好事其过转增故当重罪。
若佛子。
正制贪欲问经何言悭答也贪欲心吝之不舍即为悭心或由悭增十业次第正是贪也。
自悭。
意业。
教人悭。
语业兼身手藏护物通三业也。
悭因。
三毒为因存己不施贪为因憎彼不舍嗔为因不知罪福报应痴为因。
悭缘。
外自所乏或宿嫌恨或不称情由是壮柜硬锁密藏深埋皆是悭心所藉缘也。
悭法。
护惜便宜。
悭业。
坚固不舍或务成家活业。
而菩萨。
牒指当机应济贫苦。
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
所救众生。
随前人所须。
随顺乞人须要便施。
一切给与。
供给如意乃至乐大不可说小。
而菩萨以恶心嗔心。
宿有怨故嗔心不舍者为活命不施贪为恶心憎彼不施嗔为恶心不知施福任用不施痴为恶心。
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
于财施中举少况多故云乃至针草至寡尚自不施岂况多施。
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
此法施亦以少显多句偈少法尚悭多岂能舍。
面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合行惠施而今不施已名大悭反乃倍加骂辱故当重过。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
二容三业自瞋意业教他语业面带怒相。
瞋因。
三毒为因瞋为因者约种现说竞名利等贪为因违顺外痴为因。
瞋缘。
名利怨仇怨仇聚会对境嗔生。
瞋法。
发嗔方法。
瞋业。
忿毒现行以此为业。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
五姓众生皆令发意修自乘行证自乘果三善根即无贪嗔痴或三乘善根。
无诤之事。
前善根体能和诤讼。
常生慈悲心。
菩萨利物慈悲为本。
孝顺心。
长如父母幼若弟妹上孝下顺怨亲无二。
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
怒害发作不简尊卑贵贱圣凡不分良善但行嗔怒故云尔。
乃至于非众生中。
嗔心猛烈触目违情便生怨根于无情嗔。
以恶口骂辱。
口业不忍。
加以手打及以刀杖。
身业不忍。
意犹不息。
意业不忍三业不忍即便生嗔。
前人求悔。
菩萨嗔他心尚未息前被嗔人却来菩萨处悔过。
善言忏谢。
前被嗔人既见菩萨暴恶心高向启善言是我之过愿勿见罪。
犹瞋不解者。
菩萨嗔心犹来未散。
是菩萨波罗夷罪。
善忏犹嗔故当重罪。
若佛子。
正制愚痴问何故经言谤三宝等答以依十业次第是痴以痴为因生邪见果毁谤三宝。
自谤三宝。
佛子自依三宝阴求道进业而于三宝自生毁谤。
教人谤三宝。
自谤是过更教人谤道罪复深二谤亦通三业。
谤因。
因亦三毒名利谤贪为因怀怨谤嗔为因无知是痴为因。
谤缘。
禄位通已得未得怨嫌等皆所藉缘。
谤法。
巧说辞理。
谤业。
现行其事或以为务。
而菩萨见外道。
正法外计总名外道。
及以恶人。
通于一切十恶之人。
一言谤佛音声。
即是佛子闻外道恶人毁谤佛之言心怀痛切。
如三百矛?心。
见闻外谤心中痛切如矛所刺。
况口自谤。
况口身亲谤岂不极痛者也。
不生信心。
不信三宝是众生最上之福田。
孝顺心。
不信三宝是出世法身父母或由谤三宝殃及父母。
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反助恶谤招罪重也自谤不信不孝助恶助邪罪多重也。
善学诸仁者。
佛告善能修学如上十戒一切佛子。
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
指上十种别解脱戒。
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计。
佛劝令于十戒一一皆不得犯如微尘许以少况多。
何况具足犯十戒。
微尘少戒尚不得犯何况全犯一二皆遮。
若有犯者。
牒定于上十戒中有犯者人。
不得现身发菩提心。
菩提心发须藉持戒今此犯戒阙缘不发。
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
如当来世欲绍王位今世须先受菩萨戒犯戒阙因王位果失。
亦失比丘比丘尼位。
此约出家菩萨言之夫出家二众不依相貌须有出家菩萨大戒方成此位。
亦失十发趣。
下贤位也。
十长养。
中贤位也。
十金刚。
上贤位也。
十地。
极喜地等。
佛性。
所证理能证智是佛体性。
常住妙果。
即二转依凝然不断微妙果报。
一切皆失。
总结上果。
堕三恶道中。
下善经说十种业道罪一一皆通三品心造所谓上品心造当堕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
二劫三劫。
增减中劫。
不闻父母。
地狱化生鬼畜虽有痴增上故如无不别或但可毁之言故云不闻名字。
三宝名字。
三涂是难处或由恶业设生人中不值三宝故云不闻名字。
以是不应一一犯。
以者所以谓如上说犯戒之罪堕三恶道所以不应一一犯一戒也。
汝等一切诸菩萨。
佛说十重戒已告现在会三宝位众。
今学当学已学。
佛引三世菩萨已入位者尚乃修学汝大众何得不学。
如是十戒应当学。
牒指十戒是正可学。
敬心奉持。
戒为佛本故应敬重承奉难心记持勿令失坠者矣。
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此经本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今此心地法门一品二卷出彼大部故指广文在彼本教所明也。
注梵网经卷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38 册 No. 0691 梵网经菩萨戒注
注梵网经卷中
佛告。
此结集加。
诸菩萨言。
此等正是佛言。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
是结前也诸佛子是十波罗夷法已说慢师等十轻垢法僧常闻入军等十轻垢法僧常闻报怨等十轻垢法僧常闻救危等九轻垢法僧常闻教戒等九轻垢法僧常闻。
四十八轻今当说。
即生后文。
佛言。
释迦化主所言也。
佛子。
佛告三贤位所化之众受持佛语故称佛子。
欲受国王位时。
意欲来世受国王位先须今世精勤受持菩萨净戒。
受转轮王位时。
四种轮王亦不离此戒为因。
百官受位时。
文武将相不一故名百官亦因此戒。
应先受菩萨戒。
此句贯上三处言之。
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
此戒为因能得王臣高贵之位故感一切鬼神救护有故即救无难常护。
诸佛欢喜。
以受此戒当得成佛称顺佛意故欢喜也不唯佛喜菩萨天神人非人等无不喜也。
既得戒已。
于戒师所既受得戒已讫。
生孝顺心。
三宝是出世父母应生孝敬顺从禀受教诫随顺。
恭敬心。
受得戒已要须心生恭谨敬护也。
见上座。
众中之首。
和尚。
此云近读亲近承事受读经法是得戒师。
阿阇梨。
此云轨范师。
大同学。
同一师学中居长者。
同见。
同趣佛道。
同行。
同修二利行。
者。
牒上。
应起承迎礼拜问讯。
于上五类见从外来即可迎之两宿已去即须礼拜病须往问。安亦晨夕问讯敬重。
而菩萨。
标指前来受戒佛子。
反生憍心。
应生卑恭反生自恃。
痴心。
反生痴心不知可尊戒从师得。
慢心。
应行所敬反生??他。
嗔心。
由痴所蔽昧于所敬。
不起承迎礼拜。
由前痴所致故。
一一不如法供养。
由嗔慢心。
以自卖身。
此表至重未必全无若无物供可以卖身。
国城男女。
亦同上意。
七宝。
金银等也。
百物。
但是堪供养物总收大数言百。
而供。
奉进具设。
给之。
即诸所有物尽将奉进具足施设给济也。
若不尔者。
尔者如是也不如上供给者。
犯轻垢罪。
结罪对重名轻污染净行名垢罪者摧也以摧善法不生摧入恶道。
若佛子故饮酒。
故者常也特也即是专意常恒持故饮。
而酒生过失无量。
正示故饮之过也众祸之门烦恼根本财物散失恶名流布云云故云无量。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
此自不饮但自过酒教他饮也。
五百世无手。
增上果也。
何况自饮。
此表自饮其罪过前。
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
教他饮酒必损他善能生他恶非菩萨行。
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此结归自他二饮所得之罪也。
若佛子故食肉。
既称佛子慈悲为本不得故心食众生肉。
一切肉不得食。
正制所断肉但是肉数必断命得。
断大慈悲性种子。
正示食肉过由大慈悲为因当称成佛大慈悲性即是种子或由慈悲资熏本有菩提种子渐当成佛大慈悲性之种子。
一切众生见而舍去。
菩萨行成全在化生生既舍去外失化缘定不成佛。
是故。
因前文起因前食肉有过是故。
一切菩萨。
通在家出家男众女众。
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但有精肉皆不得食。
食肉得无量罪。
更短寿多病等。
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
贯前酒肉。
食五辛。
总标不食。
大蒜茖?。
即山?也。
慈?。
胡?。
兰?。
家?。
兴渠。
具摄一切荤秽辛臭之物。
是五种。
牒指前五辛也。
一切食中不得食。
诫此五辛皆不得食。
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
利他心普拔济无偏有情犯戒总应教悔。
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
禁亦戒也大小乘戒能禁四众三业十恶今破此戒故名毁禁。
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
总结上说。
应教忏悔。
但是犯戒之罪一一应合教授于彼令教忏悔。
而菩萨不教忏悔。
正违佛制。
共住。
第二过也不悔同住必是同恶。
同僧利养。
不悔同恶已乖佛制更同利养第三过也。
而共布萨。
有过不悔而入布萨但顺世情名利拘心第四过也。
一众住说戒。
内无戒行。
而不举其罪教悔过者。
恐人知犯失利养故。
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
七标举佛子眼睹意知耳闻大乘法师。
大乘同学。
同一师学。
同见。
同趍大果。
同行。
同修大行。
来入僧坊。
僧所住处即寺院中。
舍宅。
人所居住屋宅此通在家菩萨祗迎处也。
城。
盛也盛受民物。
邑。
县也此亦通僧俗承迎处。
若百里千里来者。
不遮更近极远。
即起迎来送去。
菩萨见上四种大乘来即起迎去即便送。
礼拜。
多日不见。
供养。
久住。
日日三时供养。
寅粥辰斋夜汤药等。
日食三两金。
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恩越父母乳哺恩何限三两金。
百味饮食。
美其殷极。
床座。
卧息置床说法敷座。
医药。
有所乘适。
供事法师。
以上诸物供给事养四种法师。
一切所须尽给与之。
但可合仪堪供者供。
常请法师三时说法。
日日三时。
日日三时礼拜。
三时请说三皆礼拜。
不生瞋心。
多说少说皆不生瞋。
患恼之心。
说过违情亦不患恼。
为法灭身请法。
为求半偈舍身。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违禁结罪。
若佛子一切处。
总标其数。
有讲法。
指讲三藏法也。
毗尼。
别示律藏此云灭灭惑灭业等。
经律。
据此经者经即是律。
大宅舍中讲法处。
通僧俗处皆可讲法。
是新学菩萨。
示堪听机。
应持经律卷。
或持经本或持律部理必有论捧持三藏教卷部帙。
至法师所听受咨问。
未闻法听已领勿忘数数思修疑即咨问。
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
示听处也。
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未达佛意解行难生若不习闻三藏莫知造修之路捐弃身命尚合虔求有讲不听为失何甚伤呼即世十有九余火出水中云何可救若别有大利或彼不如己不往听无犯也。
若佛子心背大乘。
准前应云不得心背大乘即是正受大乘。
常住经律。
所诠常住佛二转依因依经律修进得故。
言非佛说。
谤大乘佛语非佛说。
而受持二乘。
声闻缘觉经律。
声闻外道恶见。
九十五见理外邪推。
一切禁戒。
总摄二乘外道禁戒。
邪见经律。
外道经律乖三乘理或二乘经律乖大乘理亦名邪也。
者。
牒上结罪。
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
怨亲普济睹病皆救故云一切。
常应供养。
应病汤药随时所须或顺病意谈法令喜。
如佛无异。
以如佛心供养病人或观病人必当成佛。
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佛法僧父母师长贫病畜生病虽第七福胜第一。
若父母。
父母病有鞠养之恩。
师僧。
师僧病有训导之德。
弟子疾病。
有绍隆三宝之能此上三类应救其病。
诸根不具。
眼等五根或随阙一。
百种病苦。
随一即救。
皆养令差。
于百病中随患一病即使疗治令其安差。
而菩萨以恶心。
反以恶心恶其病事。
瞋心。
慈悲不生。
恨心。
宿有怨嫌。
不至僧房中。
以上三心不至病处。
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
通一切人病处。
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不救无慈故当其罪若别有大利无恶瞋恨自病非犯。
若佛子不得稸一切刀仗弓箭矛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稸。
但害物者皆不可也意似大宽拳手等亦能害物或约少分言一切。
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
乃至者越略余经至于最重无过父母父母恩深被杀怨重重怨不报岂况余生故应慈忍问此但稸之不用杀生斯有何过答令人讥诃又大乘防心见此杀具内发杀意杀意既生即当其罪。
若故稸一切刀仗等者犯轻垢罪。
违制招殃。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当广明。
结劝指广。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
恶心则三毒三毒是众恶之本为名利生贪贪不遂生嗔痴定随也。
通国使命。
奉命为使通传国信。
军阵合会。
为命计会定时决战。
兴师相伐。
兴起也师众也即兴起兵众牙相征战。
杀无量众生。
虽即兼杀正取为命罪也。
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
无事往来招人疑谤讥嫌尚乃不容。
况故作国贼。
特故为命杀害多生。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
准前后文应言不得故贩卖良人等良善也。
奴婢。
下便卑劣之称。
六畜。
牛马犬羊豕鸡举此六种以例余畜皆所不应也。
市易棺材板木。
贾卖作棺材木。
盛死之具。
棺椁盛死人之器具菩萨贩卖招人讥嫌。
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
为名利谤贪为恶心宿怨现嫉嗔为恶心二必有痴三毒为因然可起谤。
无事谤他良人。
平常好人良人无过妄生谤也。
善人。
修三乘善行之人也。
法师。
说法解法之师。
师。
和尚阇梨。
僧。
堂中大众。
国王。
帝王。
贵人。
大臣。
言犯七逆十重。
于上七类人所二皆谤言犯逆重。
于父母。
住是在家出家无非父母生身奉戒孝顺为本。
兄弟。
一父母生。
六亲中。
兄弟姊妹妻子。
应生孝顺心。
尊者孝心敬之卑者顺心受之。
慈悲心。
无乐者慈心与乐有苦者悲心为救。
而反更加于逆害。
于上不生慈孝已非菩萨翻起害心故云而反。
堕不如意处者。
令父母等怒恨心生堕在恶道故云不如意处也。
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
以者缘为也故者所以也缘为恶心为因所以放烧。
放大火烧。
能烧。
山林旷野。
所烧也佛制为虫兽鬼神所依止故。
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且制此六个月虫兽生养时故理实余六月中亦不可烧有彼依止故。
若烧他人家屋宅。
百姓所住。
城邑。
王臣所居。
僧房。
出家住处。
田木。
通一切人。
及鬼神。
冢墓中物祠庙中物。
官物。
官库藏物。
一切有主物。
但是属主之物。
不得故烧。
总指上物。
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佛弟子。
禀受佛语绍当佛位自是佛弟子此标能化者。
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
皆是所化之生。
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
教文。
应教解义理。
令解大乘进趣行门。
使发菩提心。
未发心者令发。
十发趣心。
下贤。
十长养心。
中贤。
十金刚心。
上贤。
三十心中。
即指上三贤位心理实有四十四心。
一一解其次第。
从始至末资加位次。
法用。
四十四心入住出心轨则可行。
而菩萨以恶心。
于所教人心生憎恶恐成侵己利故。
瞋心。
或曾违情生嗔不示彼大教也。
横教二乘声闻经律。
彼是大根曲示小教。
外道邪见论等。
大性示小尚乃不合更教邪论其过复深故云横教。
犯轻垢罪。
菩萨合行二利今乃自他俱损违背佛言故当此罪。
若佛子应以好心。
好者善也与善十一相应之心总名好心。
学大乘。
本自大性先发修大。
威仪经律。
所诠定戒各有行住坐卧轨则。
广开解。
闻思修慧博学多闻修达理趣。
义味。
心意豁达喜悦畅情此上明自利。
见后新学菩萨。
先学经律必欲利他见后新学来求应说。
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
且举此二更近更远亦应为说。
应如法为说。
不容理外妄谈要在禀习佛言。
一切苦行。
将欲说法时先为说苦行苦行者何。
若烧身烧臂烧指。
示所行苦行也要以为法不惜身命又楞严经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切酬毕。
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
今以佛恩至重法力难思若不为此何成大士问佛具大悲悯物为心今令生苦然为说法岂成悲济答佛本意令成功德非有害心又恐还宿债。
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
令行苦行下济群生。
然后。
先说苦行令行行时然可为说。
一一次第。
六度等皆次第为说。
为说正法。
上法离邪。
使心开。
慧心生也又戒审心分明。
意解。
意识分明一一无谬又闻思修无忘故。
而菩萨为利养故。
邀令苦求恐解侵利。
应答不答。
问大乘教应如是答今乃不言。
倒说经律。
于三学等颠倒说也。
文字无前无后。
合前却后合后却前。
谤三宝说者。
佛不如是说法不如是诠僧不如是传皆自妄谈。
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为饮食。
口用资身。
钱物。
自为钱财要用万物。
利养。
衣食之资。
名誉。
豪势之名美好之誉。
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
故者所以义为此上缘所以亲近也此为利誉佛不许近若为住持三宝假力流行得亲近也不为住持上之四事总不合作也。
恃作形势。
恃即倚赖倚赖威势。
打拍。
棒打令痛拍协令惧。
乞索。
凭托乞求。
牵挽。
初即从乞不得即索牵挽将见上官。
横取。
即非义取。
钱物。
钱财万物。
一切求利。
百计营谋是物百求。
名为恶求。
贪取。
多求。
求无厌足。
教他人求。
嘱有势求驱使他求或教他似我求。
都无慈心。
强逼恼他。
无孝顺心。
上违佛言殃及父母。
者。
牒定结罪。
犯轻垢罪。
若佛子学诵戒者。
教示当机。
日夜六时。
昼三时夜三时。
持菩萨戒。
诵持令熟摄持不忘。
解其义理。
义即是理皆是所诠诵持文句晓解旨趣。
佛性之性。
佛性即本行性之性是平等真性晓此二性悟证次第五位不同。
而菩萨不解一句。
即四字五字等。
一偈。
四句为偈。
戒律因缘。
戒即是律传戒即慈悲为因受戒即菩提心种子为因师资和合启自请证为缘于此不晓名为不解。
诈言能解者。
实自全迷虚矫诈伪言我解此。
即为自欺诳。
明知自心不解当招诳他之罪。
亦欺诳他人。
不解教他即是诳他。
一一不解。
牒前诈解成过戒因戒缘受学持犯全迷轨则。
一切法。
三科四谛六度触事无能。
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
三毒为恶心也。
见持戒比丘。
佛子见能持十重四十八轻戒比丘。
手捉香炉。
执持手炉行道供佛。
行菩萨萨行。
三世菩萨履此成佛。
而斗构两头。
贤人修菩彼此无非两头牙说令生忿毒造相??损。
谤欺贤人。
无事欺谤。
无恶不造。
是恶皆造。
者。
牒结。
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
佛因慈成所以劝彼慈心救生。
行放生业。
功业业用慈心以为体放生是业也。
一切男子是我父。
欲修慈心要作观行一切之言是男皆摄。
一切女人是我母。
是女皆摄既观为父母必无杀想放生方可。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
我自无始生死无边故于是处皆受生也。
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既同父母不得杀命食肉。
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即杀食我多生父母既尔何无逆罪答以隔生故无父母想。
亦杀我故身。
故者旧也我之旧身四大所成众生之体如同己身亦四大成故杀他身即杀我故旧之身也。
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
释成上也。
故常行放生。
故者所以义前既男女六道皆是父母所以常行放生常行放生者以慈心为本故。
生生受生。
生生受生之处便行放生。
常住之法。
法尔常规。
教人放生。
自行教他二利行也。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
将下手时可教正下手时难救。
应方便救护。
善言晓喻化令心开方可救之直言不遂或反害自。
解其苦难。
被杀之痛。
常教化讲说菩萨戒。
成佛之本。
救度众生。
今闻戒断杀免三涂苦报即是救度也。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
初亡日或年年忌日。
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
即此经也或通一切大乘律藏。
福资亡者。
讲福以资。
得见诸佛。
若在人天资生净土得见诸佛。
生人天上。
若在幽险资生人天。
若不尔者。
尔者如是住是在家出家菩萨须如上说福资于亲若不如是者。
犯轻垢罪。
违禁招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结劝指广。
佛言佛子。
标告当机。
以瞋报瞋。
应云不得以瞋报瞋他人此是意忍。
以打报打。
被恶人打已不得怀恶却还打彼此是身业忍更应言不得以骂报骂是口业忍三业不报是真佛子。
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
各自宿业曾杀他故今被他割何得还报。
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
住国王地饮国王水护持三宝虽有大恩然是国主自业招杀亦不得报。
杀生报生不顺孝道。
若亲是现在之恩一切众生是宿生父母乃过去之恩杀则不顺孝道人若亲被杀理应修善追资返行杀害故云尔也。
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
打骂令苦非慈悲利故云不畜。
日日起三业。
于奴婢所先怀嗔怒能起身语三业打骂。
口罪无量。
口业偏增。
况故作七逆之罪。
于劣境奴婢起三业罪尚不合作岂况七逆重罪容作。
而出家菩萨。
在家菩萨若为国王护三宝人民为要定乱许容杀也。
无慈报仇。
出家合慈报仇非慈。
乃至六亲中故报者。
父母尚不容报六亲定不合报。
犯轻垢罪。
违制不忍之罪。
若佛子初始出家。
正制出家兼诫在家。
未有所解。
既称佛子须习大乘大乘教旨全未见闻也。
而自恃聪明有智。
于在家时曾习诗书世智辩聪。
或恃高贵。
曾为王臣。
年宿。
俗年僧腊。
或恃大姓。
天竺刹利婆罗门此土上代为官有大财产。
高门。
门望高远或大姓高门是一义。
大解。
世解有余。
大福。
富多钱帛。
饶财七宝。
世财博赡。
以此憍慢。
以者缘为也或以用也用上十种为其所恃致此憍慢。
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
由自恃??他故尔。
其法师者。
指定所轻之人。
或小姓。
天竺吠舍戍陀罗此土贫贱之流。
年少。
俗年僧腊未足。
卑门。
种姓劣弱。
贫穷。
家唯四壁。
诸根不具。
眼等根阙。
而实有德。
三学三慧悉具。
一切经律尽解。
显有德者所学周备自己无知轻他有解即慢过慢此慢既具余慢随生。
而新学菩萨。
牒定未解之人既称未解必要求学求学法时须舍憍慢。
不得观法师种姓。
勿观法师卑劣种姓但观佛法是进道之良规入圣之灵范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者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法师好恶非关我事观说法师由如佛想。
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
大乘义也胜余乘故。
犯轻垢罪。
违制成犯除病难等。
若佛子佛灭度后。
正明受戒时也显佛在世时无自受。
欲以好心。
意欲救苦与乐用利他心。
受菩萨戒时。
此通自他二利时皆佛灭后。
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
瑜伽广明轨则。
当七日佛前忏悔。
佛名经说于一七日内昼夜六时当佛像前忏悔。
得见好相。
佛来摩顶等如下明。
便得戒。
罪灭清净便得戒也。
若不得好相。
一七日内不得好相不可便止须更虔求。
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
以障有厚薄时有多少但以见相为限亦非一年定矣。
要得好相。
自誓受戒非相莫知。
得好相已。
于诸相中随得一相。
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
虽以相表要生殷重拟对像前陈情启愿忏悔已宣自受三翻羯磨方名得戒。
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
不以相表谁知得戒。
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
此从师受戒也标征释结可知瑜伽广明轨则。
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
八方各尔有而不受即是慢他无而远求恐成自误故云尔也须要见相结成自受戒。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
自恃有智。
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
近贵为友。
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
新学来求义也。
以轻心慢心恶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因三恶心成犯。
若佛子有佛经律。
简外教也。
大乘法。
简小乘法。
正见。
依正法生。
正性。
正法所显真正理体。
正法身。
以有为无为功德法身三身俱收。
而不能勤学修习。
于上诸法而不听闻思惟修习三慧不生。
而舍七宝。
舍正法珍宝或此句属下。
反学邪见。
不学正法善已不增今更学邪故云反也邪见是总。
二乘。
声闻缘觉非利也故不契大乘毁彼名邪。
外道。
即九十六。
俗典。
即九经三史也。
阿毗昙。
此云对法小乘论也。
杂论。
小乘外道俗典杂糅成故或杂明事故。
书。
大篆小篆。
记。
大演小演以记日月盈星宿行度事故。
是断佛性。
由闻思修佛种乃生今乃邪学佛种阙缘不增名断。
鄣道因缘。
道是无漏智现行亦因邪学不生。
非行菩萨道。
今因邪学二利俱弃故云尔也。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有余力助于正法调化难调五明俱学非所遮也。
若佛子佛灭度后。
此定其为主和诤时。
为说法主。
于三藏教法善知通塞得自在故。
为僧坊主。
寺院主首。
教化主。
即知修供养者。
坐禅主。
善解止观明了八定。
行来主。
领徒游方之长各随所主得自在故此明佛灭后像末法中善和诤人也。
应生慈心。
如上五主各当其位善知轨则进退有规与安乐事。
善和斗讼。
既为总主为众所崇众有诤讼和劝化令顺教。
善守三宝物。
佛法僧物各有所归不得互用。
莫无度用。
各有法度合用处用。
如自己有。
不得同己物要用便用又爱惜三宝物如爱己物。
而反乱众。
不能和众已非所崇而更乱众何名众主。
斗诤。
瑜伽谛说六种斗诤根本能起一切斗诤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事二覆藏诸恶不肯发露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报为己有四于衣等更相欺诳五三业多犯违越学处六于法于义颠倒执着复有四法能断根本一慈心所发身语意业能断初二二同受利养能断三四三同趣尸罗能断第五四同趣正见能断第六。
恣心用三宝物者。
牒定五主不依法则处所意用便用。
犯轻垢罪。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
无定主者但以先住为主。
后见客菩萨比丘来。
总标客来。
入僧坊。
出家菩萨住处。
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
在家菩萨住处。
乃至夏坐安居处。
随所安居处应非少。
及大会中。
说法会处或设斋会处然此五处虽通僧俗但僧为主承迎处故经言僧坊中。
先住僧应迎来送去。
于上五处先到住者见后来者即迎去者即送表无住处悭。
饮食供养。
饥即供食渴即供饮进财进行名供有所摄资名养。
房舍。
僧若住时。
卧具。
睡息。
绳床木床。
坐禅时供。
事事给与。
要者皆供理须合仪。
若无物应自卖身及以男女。
此表至诚设极故尔未必全无。
供给所须尽给与之。
要者不违。
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
请人不分主客但来请众僧客既在众数便应有利养一分故应次第差令受请也。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
请人无请众僧不言唯请先住今者独受故当其罪。
僧坊主得无量罪。
独受即贪不差是嗔必有痴俱三毒既具无量罪业从此而生。
畜生无异。
但贪财食责同畜生但念水草。
非沙门。
不息恶心。
非释种姓。
违背佛言。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
施主意别得利入众非所遮也。
而此利养属十方僧。
施主无意请众众通十方凡圣一例。
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
此非唯受别请之罪更兼制取八福田物。
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
兼此五类物总不得入己受用。
自己用者犯轻垢罪。
应观损益有过无过应用不用之理也。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
是俗中崇善修福人。
请僧福田求愿之时。
今此三类示请僧求福人。
应入僧坊问知事人。
堂维那知次第。
今欲次第请者。
诫能请者。
即得十方贤圣僧。
次第虽请凡僧亦得贤圣之福以心无隔越同贤圣故十方僧内摄圣众故其心平等称佛心故。
而世人别请。
世间人以凡夫心简别而请。
五百罗汉。
小乘圣僧。
菩萨僧。
大乘圣僧如是得福虽广。
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不如以平等心依僧次请一凡夫僧所得福利胜过五百圣僧福故若心无拣得福应等。
若别请僧者。
牒定别请之人。
是外道法。
外道仪范有别请法。
七佛无别请法。
毗婆尸佛故皆无此法故。
不顺孝道。
违逆佛心。
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若王臣势或不随人情但为尊德成大利益或僧次已满即可非犯。
若佛子以恶心故。
用三毒为恶心恶心为因能起下十三恶法。
为利养故。
所藉缘也。
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
金银有毒或毒作金银色。
蛊毒。
是所制之恶法。
都无慈心无孝顺心。
上诸恶法损物违理。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
贪嗔痴心。
自身谤三宝。
依三宝荫以求财利。
诈现亲附。
外现归依内心谋恶。
口便说空。
口顺三宝常说空理。
行在有中。
言行自乖口虽说善意图行恶。
为白衣通致男女。
此人身虽出家心无思恶或为财利媒构情礼持男意语女说女意向男。
交会淫色。
交配也由媒两头会合事成。
作诸缚着。
由斯生死无始至今不能解脱。
于六斋日。
五戒每月有六斋日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理合修善今乃作恶。
年三长斋月。
正五九也。
作杀生劫盗。
六斋三月本是白衣修善今行恶行也。
破斋犯戒者。
一切诸恶皆不离此破斋犯戒。
犯轻垢罪。
结所犯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结劝指广。
注梵网经卷中
卍新纂续藏经第 38 册 No. 0691 梵网经菩萨戒注
注梵网经卷下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
显佛在世及正法一千年中皆无此恶。
于恶世中。
正当像末五浊盛时。
若见外道。
痴狂无识憎嫉佛法作此恶也。
一切恶人。
十恶之人。
劫贼。
亦即恶人以劫盗增复名此也。
卖佛菩萨父母形像。
佛菩萨出世父母亦有卖生身父母。
贩卖经律。
此事极多。
贩卖比丘比丘尼。
前即形像此卖活人。
亦卖发心菩萨。
初始发心求佛遇此恶党被卖。
或为官使。
欠负官物卖钱纳官。
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指定所卖之人有所属也。
而菩萨见是事已。
见前卖圣像凡人事。
应生慈心。
悯彼被卖必受忧苦。
方便救护。
巧言善化正卖时与救欲卖时即护。
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
明所教护。
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违禁结罪。
若佛子不得稸刀仗弓箭。
前诫畜故此诫稸而卖之无重答失。
贩卖轻秤小?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
家产。
长养猫。
家猫。
狸。
野狸。
猪狗。
此所诸法招人诽谤讥嫌非律仪故能养所养各当半罪。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
二不善心。
观一切男女等斗。
男女可作四用。
军阵兵将劫贼等斗。
等角胜竞力相驰并命不一上戒眼观。
亦不得听吹贝。
螺贝之声。
鼓。
鸣也动也动之即鸣。
角。
形曲似角。
琴。
七弦。
瑟。
二十五弦。
筝。
似琴十三弦。
笛。
一孔。
箜篌。
二十四弦。
歌。
唱歌之声。
噭。
吹噭子也。
伎。
艺也。
乐之声。
但是总名色声二境偏增故尔。
不得摴蒱。
谓四数叶。
围棋。
尧君以教愚子。
波罗塞戏。
西国兵戏谓二人各布二十余象或马于局远所争得要路以为胜。
弹棋。
以石为局玉等为面隆其四隅宫人士女多分为之。
六博。
即双陆是。
拍球。
谓此以球或筑或拍或?或上或下而戏弄也。
掷石。
谓以大石或拖或掷而为戏弄俗谓之拖堵也。
投壶。
壶颈高一尺二寸腹修五寸用筹十二只象十二月三步外投之名投壶。
牵道八道。
八划为道以棋子等随道而行故名牵道即八道也。
行城。
以行城之法式即小儿之戏也。
爪镜。
元用一镜后以药涂手爪作法咒镜镜中便见吉凶等中。
蓍。
式之反。
草。
出自东南卑湿之地若于龟壳内生者其草有灵此草生处上有浮云。
杨枝。
五月五日午时至柳树下仰观有折者柳枝刻作人形置于静室祭之咒之有灵问之知人休咎也。
钵盂。
非僧用者钵谓器也盂者盘也以咒其器术听人言知吉凶事。
髑髅。
以此卜筮能知吉凶欲求财利便咒之令彼人心动等。
而作卜筮。
于上四事不转唯属第五灼龟曰卜揲蓍曰筮揲蓍草者卜法也及镜卜筮此方有之杨柳等卜西国有也。
不得作盗贼使命。
此有一十七件恶枝术凡俗外道恶人所作佛制不作以阙二利。
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同事化生余皆得罪。
若佛子护持禁戒。
心常护助执正住持禁制过失谨节防恶。
行住坐卧。
四威仪也。
日夜六时。
昼夜分各三时。
读。
依本。
诵。
背本。
是戒。
指此菩萨戒也。
犹如金刚。
持心坚固不可坏故。
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
涅盘经广。
如草系比丘。
庄严论广。
常生大乘善信。
信大乘教理行果故。
自知我是未成之佛。
由信大乘始是大性当必成佛。
诸佛是已成之佛。
已依教解理修行证大果故。
发菩提心。
既信已成当成自欲当成必须要发大菩提心。
念念不去心。
不退。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
小能障大邪能障正。
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
总来佛子常应发愿也从因至果众行既广其愿非一此总标也。
孝顺父母。
一愿。
师僧。
二愿。
三宝。
三愿孝顺二字贯此。
愿得好师同学。
四愿。
善友知识。
五愿愿得好三字贯之。
常教我大乘经律。
六愿于上加一愿字。
十发趣。
七贤。
十长养。
八愿。
十金刚。
九愿。
十地。
十愿。
使我开解如法修行。
释上四十心也。
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
一切佛子常应发是十种大愿心心无退。
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违制得罪。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
发前十戒愿卑。
持佛禁戒。
持戒为因行发愿为缘助行愿相扶得佛果报。
作是愿言。
标愿言也下正发愿辞也。
宁以此身投炽燃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
诸佛经律皆说断淫作即毁经律不淫即不毁。
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
异前愿外别复作愿。
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币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净信施名衣故获得皮肤清净犹如金色今既破戒不生上福不受信施故愿云尔。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净信施食获得长寿辩才安乐妙色雄力勇健无不具足施饮获得永离一切烦恼渴爱无不具足口离四失能生是福今既口犯四过愿尔。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净信床敷卧具本祈超凡之胜位自犯身业三僭不能生他胜福故愿尔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施病医药当得无老病死圆满甘露不死妙药无不具足今既身犯三过此福不生故愿云尔。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由以舍宅房屋施故当得与诸众生为舍为宅为救为归为州为趣无不具足园林田地施故获得静虑解脱三摩地故今则身三不善如上胜福难生故愿云尔。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折身伏意敬礼三尊能感正报无见顶相之福自身三过俱行此福难生故愿云尔。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由以种种妙好资具施故感得圆满一切菩提分法无不具足今此破戒视他施主所施尘色此福不生故立愿尔。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锥遍劖?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施种种音乐赞咏三宝妙好之声获得如来天耳能开一切微妙之声今自破戒此福不生故愿云尔。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施涂香末香故当得净戒多闻诸三摩地涂香圣行故当得遍体香洁妙香圣行故今以自心破戒圣行功德难生故立愿尔。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今但取五尘中舌所尝味异前第三佛言施上味者当感得甘露上味大大夫相于一切味中常得最上第一义味今者破戒上味之福不生故立愿尔。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碎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即五尘中触境也上妙可意适悦称心故名好触即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等物施此福生并如上说今者破戒福利难生故立愿尔。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
第十三愿普利无边法界众生总愿成就无上菩提。
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违制结罪一切菩萨总须发上十三愿也。
若佛子常应二时。
春秋二时。
头陀。
正云杜多此云除弃有十二种头陀行一一皆十种功德胜用如十二头陀经说且常坐十种者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睡眠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时胜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典八少睡眠盖九身轻易起十求座卧具衣服心薄。
冬夏坐禅。
极寒热时不出又夏多虫蚁恐伤物命。
结夏安居。
修道求圣结夏文广。
常用杨枝。
亦名齿木此下列十八事。
澡豆。
能去垢净口净手。
三衣。
五条七条大衣福田之衣常须随身。
瓶。
梵语君迟此云净瓶盛水净手。
钵。
具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
坐具。
正敷坐兼礼佛。
钖杖。
束心不乱止虎等难。
香炉。
用焚信香。
漉水囊。
即滤水罗恐食虫故。
手巾。
拭手巾拭脚巾触净别也。
刀子。
刀长四寸割甲裁衣等用。
火鐆。
火镜也以铜为之仰日得火焚香造食等。
镊子。
拔刺除毛。
绳床。
随处坐禅修观止息。
经。
要察佛意摄心除乱。
律。
知持犯轨则理应有论诠慧学故。
佛像。
观像拟知真佛。
菩萨像。
常观先进为良友故此十八物并具头陀进道之缘须常随身。
而菩萨行头陀时。
牒前二时。
及游方时。
游礼学问之时。
行来。
必有行去。
百里千里。
举此二数影显余远近来去皆用是物。
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此指游方时也。
头陀者。
此下定二时随身也。
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然佛菩萨经律论更不定时常要随身。
如鸟二翼。
喻时及物鸟无翼而不能高飞菩萨亏此莫可游行。
若布萨日。
如有斗诤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十四日来十三日前说若知十五日来十四说或不说或随何日诤灭即说。
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应诵诸佛法戒若诵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坐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
梵语布萨此云净住或唯言净由忏悔己身器清净住或云长养长养净心或云和合大众和合同佛事故若四人已上作白说戒若三人各各修仪更牙云二大德一心念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若二人相向彼此如上若一人心念口言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上各三说。
结夏安居一一如法。
结前安居文也。
若头陀时。
菩萨修十二种头陀行时。
莫入难处。
此总标难处。
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狮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
此别列八难也。
一切难处悉不得入。
结上八处。
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皆不得入。
游方不入夏坐不入。
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违制得罪。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
既称佛子须知正法礼法次第应合如法此总标次第也。
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
此正明次第也。
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
别示菩萨但依四众轨仪各自次第不容杂乱坐也。
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
外道愚戆实昧礼仪兵奴凶劣难辨尊卑故无次第。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
佛法有规故依次第结自正也。
而菩萨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违禁得罪。
若佛子常应教化。
自能进善损能化生是名菩萨。
一切众生。
是所化也。
建立僧坊。
安僧之所。
山林园田立作佛塔。
行道之处。
冬夏安居坐禅处所。
深房静室离喧杂所。
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
但是进修道行之处总应修崇令其清雅。
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
怨亲无二。
讲说大乘经律。
此明菩萨正所行事也菩萨大根故讲说大乘也。
若疾病。
一切众生有疾病时应为讲经律救之。
国难贼难。
同上救之。
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福。
初亡灭日或每岁亡日即忌辰日及字超初二七日也乃至字超四五六三个七日也问但为亡者讲经即得何须七日答中有身七日一度命终要经福资疾受生故故云尔也。
行来治生。
即养活义以求利者多为养活命故。
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
五难生时。
亦读诵讲说此经律。
一一令读诵讲此戒经经即是律也。
乃至一切罪报。
总摄轻重总讲此经。
三恶。
即是三涂。
七逆。
业障。
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
并是报障。
多淫多瞋多愚痴。
是烦恼障。
多疾病。
报障。
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
如是三障亦讲此经能灭除也。
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违禁结罪。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中当广说。
结劝指广。
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
指受戒机求受戒时。
不得拣择。
佛诚能授慈心普济。
一切。
此总标举所拣。
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此别示戒器有一十七类但要解语领纳文旨方堪受戒若不解语非戒器也。
应教身所着袈裟。
此不正色出家人受戒也。
皆使坏色。
坏本白色违爱心故。
与道相应。
与所修道行相称须衣色儋舍于情爱。
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
正明坏色衣也。
身所着衣一切染色。
除袈裟外余一切衣亦坏本白色白色外余色皆名坏色坏本白色。
若一切国土中人所着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不论何方国土但色异俗服便得。
若欲受戒时。
标告戒师有求戒人欲于师所求受戒时。
师应问言。
戒师问彼。
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
以过去久远不知故只问现有七逆重障故非戒器将欲受戒先问其罪。
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
诫能授戒师也。
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
此列七逆罪也。
若具七遮即现身不得戒。
结不应受之所以也。
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除七逆外余解师语可得受戒。
出家人法。
仪轨法则。
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
出家法则。
六亲不敬。
亦是不礼拜义。
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
但字下结成须得与受戒而无择也。
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
利人之初信心为本信为入法之初基超圣道之元首故。
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
此牒定能教之人也。
见欲受戒人。
见有来求受戒之人。
应教请二师。
教求受戒人请。
和尚。
即释迦如来不可见师。
阿阇梨。
即我身是可见师也。
二师应问言。
即前和尚阿阇梨第二师问也若佛在世即佛菩萨为六师今佛灭后可应问言传戒师为和尚羯磨师为阿阇梨拟其经中通六师也。
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与受戒。
此问遮罪法也。
若有犯十重者。
十波罗夷罪也。
应教忏悔。
重罪在身必障圣道使令忏悔。
在佛菩萨形像前。
此教授师教知轨仪对圣像前至诚恳恻悔过自责。
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
忏悔行相也由诵戒故忆知罪相也。
苦到。
苦切至到。
礼三世千佛。
恭敬?心礼拜三劫三千佛也。
得见好相。
此总言也即吉祥善相。
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
此是忏悔时限也各自障有厚薄远近不等。
要见好相。
但要见相为限。
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
明所见相相有多般如余经辩。
便得灭罪。
以障尽故相现得灭罪也。
若无好相。
戒无形状无相不知故此云尔。
虽忏无益。
戒由相表无相不能表戒圆故。
是人现身亦不得戒。
不得旧戒圆也。
而得增受戒。
但令戒加增益资长未得圆满无相表戒重受方圆。
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
但对一人于佛像前当面陈白比丘某甲我犯某罪今向大德忏悔惟愿哀悯忆我我清净故灭三说前僧告云汝自深悔后莫重犯答云何可尔。
不同七遮。
反释前七遮罪相表亦灭故言不同应更云亦不同十重。
而教诫师。
佛告命能教之师也。
于是法中。
于前三类轻重罪相法中。
一一好解。
了知重轻知轻有相无相罪灭不灭称法所诠如法实了故名好解也。
若不解大乘经律。
此牒迷教。
若轻若重是非之相。
于前七遮十重四十八轻不了知故。
不解第一义谛。
不知所诠真胜谛理。
习种性。
十信。
长养性。
摄十住十行也。
性种性不可坏性。
十回向位。
道种性。
十地。
正法性。
佛位不解五位伏断行相。
其中多少观行。
于五位中明行多少。
出入十禅支。
四禅十八支不杂但十支寻伺喜乐定内净舍念慧中受不了出定入定四禅各具支多少。
一切行法。
不知一切观行进趣法则。
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总结五位十支法中不解得故。
而菩萨为利养故。
贪利。
为名闻故。
诈言能解。
恶求。
非理强求。
多求。
求之无厌。
贪利弟子。
贪着有名利者弟子。
而诈现解一切经律。
内实无知外现解相。
是自欺诈。
自隐覆心知自不解。
亦欺诈他人。
无解诳他是欺他人。
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
虽有大姓以未发大心亦未信大戒。
外道恶人前。
毁谤大乘。
说此千佛大戒。
千华上佛或三世三千佛皆说此戒。
邪见人前亦不得说。
亦谤。
除国王。
以王有损益佛法之力要说须说。
余一切不得说。
凡常之人者不为说大臣要说亦可为说有力谏王损益佛法。
是恶人辈不受佛戒。
此句贯下。
名为畜生。
愚甚如畜。
生生不见三宝。
当必堕落不见又不奉见如不见故。
如木石无心。
不知业果责如彼也。
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
释成不说有八所以即八句经也。
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
理实此戒十方三世尘沙诸佛已说当说今说就近且言七也。
犯轻垢罪。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
明毁戒者人也。
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
如分一毛为百千分处即损施主一分福喻碱卤地虽下种子不生苗实。
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
持戒之福七分之中王得二分今既破戒无福税王地行饮水以输王税。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
无戒受施无福与他如盗他物。
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
戒圆神护破戒神怒。
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
一切诸天龙神有天眼者见犯戒比丘来时云贼来去时云贼去至。
一切众生眼不欲见。
通人天等皆不欲见。
犯戒之人畜生无异。
呵同畜生但念所食痴无识觉。
木头无异。
复似木石顽碍无知。
若故毁正戒者。
随犯于一轻重正戒。
犯轻垢罪。
故毁招罪摧身。
若佛子常应一心。
佛子修善不容怠慢进善无杂修心无间。
受持。
受领其文摄持不忘。
读诵。
依本曰读背本曰诵。
大乘经律。
二利大行。
剥皮为纸?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
但表至重不一身命护持佛戒未必用被堪书佛戒。
木皮。
桑皮等纸。
谷纸。
即楮构也。
绢素竹帛。
烝竹拍破舒展如纸。
亦应悉书持。
此正可用书之。
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
严持佛戒。
若不如法供养者。
依上说故名如法今不如法故当其罪。
犯轻垢罪。
违制之罪。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
悲若不生无以化物。
若入一切城邑舍宅。
行化之处。
见一切众生。
自修大行所化之生通五乘也。
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
正劝令受虽非皆受愿心普化令受又令知戒堪可受故。
三归十戒。
固此渐化令受余戒是大乘戒之因。
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
不解人语不能发心但约菩萨悲心平等故作是说或有一类龙等或依劫初近从人天中来皆作人言。
应心念口言。
心发悲念如念启言意在警觉作远因缘。
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法句经说有五百猕猴效罗汉立塔旦夕礼拜时遇山水一时漂没即生忉利天上等五百白兔亦尔皆是畜生发菩提心也。
而菩萨入一切处山川林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此明所化处也。
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
不化发心利他行阙。
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行教化。
依教行化令生进达修断理趣。
起大悲心。
悲心不起化行难生化行因也。
入檀越。
修施度家。
贵人家。
公卿高贵之家。
一切众中。
二众四众八部之众是说法处。
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
此示说法之仪。
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
说听恭谨之事也。
如事火婆罗门。
如三迦叶日日三时礼事火神。
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
唯明口业亦兼身意。
犯轻垢罪。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
信心是受戒之因若无信心必不肯受。
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
此之七类并是信心受佛戒人。
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
即恃贵破法也若四部众自虽无力制法凭托前三亦自破法前三唯能制后四通能所制所制事如经。
是破三宝之罪而菩萨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除制恶人出家造像卖等余结破三宝罪也。
若佛子不以好心出家。
好者善也不善即三毒也三中贪增也。
而为名闻利养。
正是恶心所为也要自身招高上之名得利养故。
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法戒。
来名比丘向于王臣说于轻重戒条今彼王臣知解言彼比丘所犯而治罚之。
横与。
佛教比丘犯戒只令忏悔令依王法条治故云横与。
比丘比丘尼菩萨弟子。
此兼在家。
作系缚事。
因令报持棰缚或因退道。
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七梦经说狮子死经多日众兽犹生怖畏等不敢近多日之后身中自生其虫食尽狮子肉也。
非外道天魔能破坏。
以合归元本破法戒之人所得罪故以佛出世外道归伏犹如狮子游行无畏众兽潜伏如来灭后所遗教法如狮子死后之身多日众兽怖畏不敢近喻佛正法一千七百年内外道天魔无能毁坏多日后狮子身中生虫自食狮子肉尽者喻一千七百年后佛弟子破戒恶行自破佛教也非魔道能破故。
若受佛戒者。
此牒定受戒人。
应护佛戒。
受佛戒称佛子依教奉行须护佛戒。
如念一子。
如慈父母思念一子念念常忆。
如事父母。
如孝顺之子事养父母心心不离。
而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矛?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百劫而不用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
此喻成护戒之心也。
而况自破佛戒。
但闻破戒之声尚痛不可岂况自破宁不心切。
教人破法因缘。
二利不行已是其过今行二破故当重罪也。
亦无孝顺之心。
由破法故因坏三宝坏三宝故殃累父母。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结归破法之罪。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结数劝持。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
此结劝修学也。
诸佛子谛听。
此下结劝流通也佛说如是十重四十八轻戒讫佛告当机三贤之众专心奉行故令谛听。
此十重四十八轻戒。
牒前所说戒条之数。
三世诸佛。
非指三劫名为三世也过去无边未来无尽及现在世皆同诵也故下云。
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
我今释迦佛与诸佛诵同。
汝等一切大众。
总标指告现前众等。
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
此别列七类也。
受持菩萨戒者。
于七类中有不曾受不在流通此戒之数。
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护持最胜此十法行中五行也。
佛性常住戒卷。
由受持读诵戒卷方能证得佛性常住真理又以戒卷能诠显佛性常住真理佛性即常住佛性常住之戒卷。
流通三世一切众生。
由前受持展转传受故通三世。
化化不绝。
灯灯不尽。
得见千佛。
由受持戒得入二地得见千华台上卢舍那佛千华台上一千个大化身佛又因持戒得见三劫三千佛经总言故。
佛佛授手。
佛以慈悲垂于教手众生发心以信为手二手相契引出众生众生成佛复化众生众生又成又化生故故云佛佛授手也。
世世不堕恶道八难。
持戒心善。
常生人道天中。
由持戒力近生人天三贤十地究竟成佛。
我今在此树下。
小化身释迦佛在此菩提树下坐宣说此戒。
略开。
此心地法门一品经又如不可说法门中一毛头许。
七佛法戒。
据近且言。
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
此明大众信受奉行。
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
此明悬指广文也此经序云此经本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今指在彼中天王品说也。
三千学士时坐听者。
疏指三千登地听者地前又三千已学现学听者未学今什诵戒有三千学士随诵便云三千学士此下译主助劝结欢流通分二初长行后偈颂此初译主叙自学徒喜跃受持也罗什和尚诵此心地法门品时于草堂中有三千学士于法师处受学所译经律论故今闻法师诵此心地戒品从来未闻创闻深奇故皆生喜。
闻佛自诵。
即三千学士亲闻法师口自诵出佛性戒经略文也。
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三千人各各顶受顶礼戴仰情欢足跃领纳文旨不遗不忘念念相续表其殷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
此是罗什诵出此经时依彼广部略叙纲要别诵此等经文助前本文更光其美劝进流此上一段重结前云尔时释迦牟尼佛从莲华台藏世界而没还本源世界阎浮提树下说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
结释前文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也。
从摩醯首罗天王宫。
结前文云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乃至第十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至此道树下。
结前文云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等。
十住处说法品。
结前文云坐金刚千光王座说十世界海乃至摩醯首罗宫说心地法门品。
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
结指前文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此心地法门等结文虽少结前大纲总结尽也。
千百亿世界。
指前大小化身说法化生处也。
莲华藏世界。
指前舍那说法处也。
微尘世界。
前二类世界数者微尘数。
一切佛心藏。
指前五十四心能摄佛德。
地藏。
指前十地出生佛位功德万善。
戒藏。
即前十重戒四十八轻戒包纳贤圣位无漏功德也。
无量行愿藏。
指前十长养等六度万行四弘誓愿。
因果佛性常住藏。
因即六度果即三身行佛性相续不断也理佛性凝然常住皆通因果皆有含藏出生义。
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
以三世佛所说皆同故云如如竟者毕义千百亿佛各为本界众生说是心地法门品皆已了也。
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
总指彼界所化众生各各闻上心地法门已总皆受持修学一切欢喜奉行前文但是正闻十重四十八轻戒所以欢喜今此感荷闻一品经总彻所以欢喜非重沓也。
若广开心。
五十四心。
地。
十地。
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相谓体相行相状相从初发心资粮加行等五位次第各有体行状相不同上说未尽故指彼说。
明人忍慧强
即明慧之人即境决定识别是非拣择胜劣有大功力。
能持如是法
由前忍慧强方能奉持如是十重戒法四十八轻戒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由前明人从初受持如是戒法乃至十地已来虽未成佛道安徐获得五种功德胜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护
由持戒净顺称佛心常垂护念魔不得便感诸佛护念利也。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自知戒圆必生善道得见诸佛故命终时具戒心喜利也。
三者生生处 为净菩萨友
善友同生利也。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由持戒故众善皆生功德圆满能到彼岸故云戒度度者越也戒德成就利也。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由今现在世持戒故后世持戒世世生生性戒成就彼后生中设不遇善友亦有自然性戒能离诸恶戒生福慧利也。
此是佛行处
依于此戒得成为佛故此戒品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
劝有智者思因此戒得佛。
计我
诸外道类。
着相者
凡夫。
不能信是法
此等不信十重四十八轻戒法。
灭尽取证者
定性二乘乐入无余取诸寂灭。
亦非下种处
此等无性不堪闻是戒法故非下种也种性虽非新生然因此戒增长。
欲长菩提苗
四智种子至加行位将生无漏名菩提芽入见道已初无漏生名菩提苗至解脱道名菩提果今此取苗。
光明照世间
即菩提果成自受用身光智光内外俱照。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以此二句成上四句之文也若人欲成佛果要观诸法实相实相即真性也。
不生亦不灭
赞法身离四相。
不常复不断
表法身离断常二执。
不一亦不异
法性平等物物皆遍故云不一凝湛真常体性无差故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既本无来何时有去。
如是一心中
指前能观心于所观真实相专一不散故。
方便勤庄严
更须广修六度万行方能圆证。
菩萨所应作
二利行也。
应当次第学
此遮顿成佛故于五位中次第修学也。
于学于无学
于曾学戒定慧者于未曾学戒定慧者今虽未学有大乘性常必学故。
勿生分别想
勿谓未学而生慢想。
是名第一道
心无分别住正等观。
亦名摩诃衍
此云大乘菩萨行者无分别心离怨亲想也。
一切戏论处
佛性论云戏论有三种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如来灭之已尽故三为根本。
悉由是处灭
三种戏论因由持戒观证真理皆总灭尽。
诸佛萨婆若
此云正智即般若异名也。
悉由是处出
诸佛智慧皆从真净法界流出。
是故诸佛子
是故二字因前文起因前持戒观真得智成佛故劝佛子。
宜发大勇猛
观前证果非从懈怠生故。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知前佛果因持戒得故劝精进护戒如明珠即如意珠也。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三世同学也。
此是佛行处
显无有不持此戒得成佛者也。
圣主所称叹
圣谓大圣三界独尊故称为主今此圣主常赞是戒。
我已随顺说
即是罗什顺世称我随顺佛意赞说宣行。
福德无量聚
诵说流传化多从善故生福聚亦乃无量。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将此传诵所集福德回施众生共成佛道。
愿闻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注梵网经卷下(终)
上以延弘 国祚下以普济含灵。
皇明隆庆大岁庚午之夏有一道人慧澄印珠等者欲广梵网之传以惠后学募缘锓梓流布有世乌非深有慕于佛祖之风者其能若是乎后之有志学者览斯戒经而顿发心华则其教之功德何可胜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