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25 册 No. 0509 金刚经解义
No. 509-A
佛法无边。人天归敬。五蕴皆空。六根清净。妙典常存。虔持必应。苦海难逾。
神扶自定。灾劫无忧。惟操本性。口诵不离。驱邪却病。万法了电。一心如镜。始悟前因。猛然深醒。广劝世人。真言可听。
旹
咸丰八年岁在戊午秋八月佛弟子黄乐之敬书
No. 509-B 金刚经源流
释教之兴。肇于中古。昔有至人名然灯。转大法轮。教化度脱。而佛法始着。迨周昭王甲寅岁四月八日。天竺迦维卫国净梵王。诞生太子。即释迦牟尼。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夙愿故。舍国修道。雪山六载。精思苦行。于腊月八日。睹明星出见。豁然顿悟。具六通识。为三界尊。阐教西方。而佛法于是大盛。佛初诣鹿苑。后住只阿林。讲说大法。四十九年。是时同听法会者凡数千人。有大弟子迦叶尊者。得佛正法藏。佛亲为授记。是为西土初祖。有慧命须菩提尊者。解空第一。有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皆能传佛心要。二祖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于佛灭后。宣扬教典。般若全部六百卷。皆其所传也。后汉明帝感梦金人。遣使天竺。访寻佛法。白马?经。中土之有经典自此始。传至二十八祖达摩尊者。以大神通。收摄三十六处邪魔外道。设洪誓愿。自西印度。历恒河沙。以至震旦。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时梁普通七年庚子九月廿一日也。说法演教。宗门大启。其传授密旨。大抵从超悟得。明心见性。参悟本来。是为东土初祖。自达摩西来。传心印于二祖慧可大师。且以楞伽经四卷付之。云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至五祖宏忍大师。始易以金刚经传授。尝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成佛。故曹溪六祖。闻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遂传五祖衣钵。则金刚经之能成佛。信已。是经也。为世尊第九会说法。佛说此甚深经典。盖为诸众生解诸烦热。化清凉境。拔诸苦恼。离火宅厄。济诸幽魂。超地狱趣。化诸六道。获天人乐。诚昏衢之智烛。苦海之慈航也。学禅者果能扫除一切。冥心内观。寂坐元默。惟归于空。空无所空。洞达无碍。是为参无上大乘。即或朝夕讽诵。信心受持。亦可以了夙世因。脱三涂苦。罪业消灭。获福无穷矣。嗟乎。扰扰匇匇。晨鸡暮钟。证慧业于菩提。渡迷津以宝筏。西来大意。如是如是。至各书所载。持诵金刚经功效。捷于影响。兹不复赘。
净如居士云鹤徐槐廷敬述
汇纂引用书目隋天台智者大师疏(法名智顗)唐曹溪法师直解(六祖法名慧能)圭峰禅师疏论纂要(法名宗密)宋长水大师刊定记(法名子璇)中峰禅师略义龙舒居士王日休注致政陈雄注明憨山大师决疑(法名德清)宗泐禅师经解(法名如玘又名晓月)曾凤仪宗通李腾芳集解张有誉义趣广演(号大圆居士)似空法师金刚鎞(法名广伸)张国维疏解(号如如居士。钞本)莲士大师注说王化隆直指洪莲和尚集注(采集五十三家)(本朝)剩闲居士龚穊彩集解诚斋居士盛符升五释黄成辨经贯王履昌句解无名氏芥疏(钞本)顾旦初圆旨范季珍如解(经旨提要俱摘大圆居士)石成金注论讲证陆腾金刚经演说(据注云。此书甚佳。购之未得)(附记)圆通文尼自在光佛直解(降乩笔)冲元道人注疏东樵山人直说孙念劬汇纂复复道人疑记
例言是经梁昭明太子标为三十二分。然细绎段落。恐不止是。每分标题。亦未尽赅。且如推穷四果。渐至如来。正紧接然灯佛所一段。何割截属下庄严。尔时慧命须菩提问说法信心。虽承接上文。究另有所请。不得并为一分。其余宜分宜合。不一而足。是编段落。汇合诸家。折衷至当。非敢臆说也。然三十二分。相沿已久。未可抹煞。兹将每分所标名目。列于眉端。是经当分看。憨山辨为上下两卷甚当。然自从大众起。至即见如来止。统是大乘正宗。盖安住降伏。不着形相。全经大旨已竟。自后善现问实信则示以清净。问经名则示以般若。问信解受持则示以离相发心。层层阐发。意旨渊深。后又赞叹是经之妙。劝人受持读诵。直至不可思议止。俱是谈般若法。以洗发住降之义。是为上卷。须菩提闻佛所说。深解义趣。至于涕泪悲泣。岂有复昧住降之理。再为启请。后人注解。谓前言粗执。后言细执。前为初发心者言。后为已发心者言。均属非是。盖善现恐后世未能亲承佛语之善男女发菩提心者。无所遵行。欲佛立一法。以普示将来。佛故以实无有法破之。以后节节申解上卷未尽之义。俱有妙旨。各不相承。末揭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为全篇总结。住降之旨。洞彻无遗。是为下卷。金刚经无前半部。则演说不开。无后半部。则搜括不尽。是经当合看。一卷如一章。一章如一句。一句如一字。何为一字。昔赵洲禅师。每遇学人入室。令参无字为话头。这一无字。函盖乾坤。包罗万象识。得金刚经无相宗旨。全经可作一字读也。是经解义。分注论讲三字。仿石注本也。注者。将正文字句。逐一破解也。论者。将本文精义。辨析论断也。讲者。顺如来善现口气。以为演发也。至每段纲领脉络。承接界画处。则参以汇解数语。条分缕析。段落分明。不至字比句栉。依文解义可比。其所采录。先止四五家。后得孙述甫汇纂一书。搜罗甚富。共有数十家。复加删订。汇成一册。诸家姓氏。不备书者。缘参杂成文。不便注明。非掠美也。是经阿难结集语。句用尖。须菩提语。句用点。如来语。句用圈。以别之。通篇扼要关键处。用双圈。一节精。深微妙处。用连圈。功效处。用连点。前后关照及眉目处。用连尖。以醒之。
诵经要法
何必静室
世人诵经。多觅静室。殊不知坚诚。全在于心。而不在于境也。本心若静。虽居闹市。亦是深山。试看吾儒善读书者。挂角而读。带经而锄。竟以成功。何在于书室之静乎。
何必出家
出家原为脱离挂碍。每见有等僧人。贪恋之心仍在。如此出家。反不如在家而有出家之行者。转为上等。试看古今在家善信。得悟菩提者甚多。如傅大士庞居士诸公。俱有妻子尘累。于道无碍。可知全不在乎出家也。
何必设像
对佛诵经。意在起人敬畏。殊不知诵之有益无益。只论心之诚否。心若不诚。虽时刻与圣像不离。亦何益矣。
何必急诵
诵经全在口读其文。心思其义。只要字句明朗。微旨了彻。虽低默读诵。俱为上乘。若是急急赶读。含糊图快。未免到口不到心。纵然读过万遍。经义不解。原与不读者相同。
何必跪讽
参悟经义。不拘行住坐卧。无有不可。何必专在于跪。
何必全部
此经注解。非细加参详。则妙义不明。若人事匇忙之际。何能全读。须知尘事稍闲。息心看一段。可得一段之益。解一节。即有一节之功。试看六祖当日。只闻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即证菩提。可见惟在学人心悟如何。岂计其语句多寡耶。
按读诵经注。原可随时分段细加参详。以期解悟。固难一时全读。至于持诵经文。须于每日平明时。或人定后。既无人事之扰。息心端坐。口诵心维。或一遍。或数遍。务令一念不起。久久行之。大有利益。
No. 509
金刚般若波罗蜜卷上
注 金中之刚。至坚至利。金取不变为义。喻般若之体。所谓实相般若也。心本无相。以如来真性为实相。即自性清净也。刚取断截为义。喻般若之用。所谓观照般若也。心本有觉。以真智现前为观照。即本觉妙慧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智为慧体。慧为智用。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此岸者。众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彼岸者。诸佛菩萨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所。能有智慧。离一切相。心常清净。即登彼岸。所谓涅盘是也。经径也。超凡入圣之径路也。总之金刚。喻也。般若。法也。波罗蜜。证果也。是本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流传最广。
论 此标经题也。波罗蜜有六。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退。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惟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则六度兼赅。万行俱备。众生妄念纷纭。奸伪百出。自谓乖巧。不知沉沦苦海。永堕轮回。真愚痴人也。佛说是经。欲人以净心妙慧。斩断妄缘。心性光明。同登觉岸。植善根者。始而诵经。终而悟理。得坚固力。金刚是也。具大智慧。般若是也。度生死海。登菩提岸。波罗蜜是也。五祖大师。尝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能见性。必至成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邱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 如是。指全经而言。我。阿难自谓也。言此经所云。乃我亲闻于佛也。一时。说经之时也。佛是释迦牟尼。佛者梵音。华言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曰佛。舍卫国。波斯匿王所居。只陀。王之太子也。树是只陀手植。故曰只树。给孤独园者。王之宰臣须达拿。赈济贫人。称给孤独长者。须达拏深重佛教。向只陀借园。同建精舍。请佛说法。故佛常住园中比邱。华言乞士。上乞法于诸佛。下乞食于善信之谓。大比邱。谓得道之深者。俱。同处也。按佛成道时。先度憍陈如等五人。次度迦叶兄弟三人。并徒众千人。次度舍利弗及目犍连。各弟子百人。次度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应是千二百五十五人。经第举大数也。佛为三界所尊。故称世尊。诸天神旦食。诸鬼夕食。诸佛日中食。食时。午时也。衣即三十五条大衣。制象水田。钵即绀琉璃钵。佛行跣足。故洗之。敷。布也。佛每说法。必布坐具也。
论 此序说法因由也。佛是金轮王子。谁无供养之者。而犹行乞。欲历头陀苦行。示同凡僧。亦使后世缁徒不殖资产。去彼贪心。折其骄亢。以炼种性也。佛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乞食是戒。趺坐是定。戒能资定。定能发慧。故以戒定起般若正宗。
讲 阿难说。我尝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长者园中。座下乞士。共千二百五十人。时方正午。当进食之时。佛乃着僧伽之衣。持四天王所献之钵。自外而入舍卫城中。次第乞食。不越贫先富。不舍贱从贵。平等无相。一概而乞。还至园中。饭食已完。将入禅定。于是收衣钵。屏资缘也。洗足。净身业也。敷座。摄动归静也。而说法之原起矣。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应云何住。与后文云何应住不同。盖前问功夫下手。后问有法示人也。经意自别)。
注 时。即食毕安坐时。长老。高年有德之称。须菩提解空第一。在十大弟子之列。全空之性。真是菩提。故名须菩提。空性出生万法。又名空生。空性随缘应现。利人利物。亦名善现。左为邪。右为正。示去邪归正之义。袒肩。全身担荷也。膝地。屈己顺承也。合掌。心合于道。道合于心也。皆修敬之仪。希有。赞佛之词。如来。佛之通称。如者。真性之本体。来者。真性之应用。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义。护者防其偏邪。念者护之切。付者传以正道。嘱者付之殷。菩萨。华言觉有情。谓能自觉。又能觉悟有情也。指凡学于如来者言。如来善护二句。引起全经。以后凡佛所言。皆是护念付嘱也。既云护嘱菩萨。又以善男女为问。以众生俱可证菩萨也。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觉也。皆梵语也。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是佛心。人之真性也。真性包含太虚。无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佛与凡夫。性相平等。故云正等。其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发此心者。乃发吾当下具足之菩提心也。住。止也。是静存本位。降伏。是妄念突起。力为制伏也。上下两心字相应。菩提心。乃最初之真心也。其心。是颠倒之妄心也。谛。详审也。两如是。谓既发无上菩提心。即应如其所发之觉心而安住降伏也。二句自应一串说下。唯。领诺也。然。是其言也。愿是诚心。乐是鼓舞心。欲是迫切心。如此始能谛听。故继以涕泣。终以欢喜。
论 此善现启请安住降伏之旨。开万世教门心法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句。经中凡二十九见。为全经之纲。一点菩提心。是金刚正眼。万法总持。菩提心一发。智光便现。名为般若。一切万行。从此而生。所以学佛人。初从净信。直至成佛。总离不得发菩提心也。如来说个如是二字。见得此心发处。即是住处般若。慧光观照。自心见性。即无妄念。无妄念即是降伏。但此处尚未说明。至下文无相无住。方证修因。
讲 当佛敷坐之时。有长老名须菩提者。乘机发心。愿佛化度众生。因起而请曰。希有哉世尊也。如来起慈悲心。善能护持眷念众菩萨。使之信受。善能以佛法付委嘱托众菩萨。使之奉行矣。若有善男女。学道之初。先发此无上菩提之佛心。当如何常住。而使之不退转。妄心若起。当如何降伏。而使不惑乱我真心乎。佛言善哉善哉。汝云如来善教诸菩萨。此言正合我心。汝其详审谛听。吾当为汝说。夫人之一心。朋从往来。攻取日众。最难发此菩提觉心。若既发此一念。则满腔中。纯是天理。真如本性。自然显露。应如是常住而不迁。如是一切妄心。不待驱除。自能降伏矣。须菩提领悟其言曰。世尊。弟子愿闻佛之教。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别本非无想上。有若字。旧本经中。凡即通作则。因避高丽讳稷。改即为则。凡两合之义为即。相仍之义为则。即可用之相仍。则不可用之合两。今从之)。
注 摩诃。大也。谓心量广大也。未发心称善人。已发心称菩萨。一切众生。该下九种而言。卵生。禽鸟也。胎生。人与兽也。湿生。水族也。化生。蝇蚊类也。此四种。是欲界受生差别也。有色。但有色。身而无情欲也。无色。但其灵识而无色身也。有想。方寸之中。尚有计虑也。无想。净涵万有。一念不动也。非有想。非无想。虽一念不动。不似木石之无知也。此五种。是心念差别也。众生在五蕴中受生。真性既迷。则堕于胎卵湿化。虚空等神。天魔等鬼。所以轮回六道。难入涅盘。六祖俱指心说。盖剖示其受生转变之所以然。非谓人心如此。即谓之胎卵湿化也。我者。代度生菩萨设为自任之词。非佛自谓也。令者。指九种言。烦恼俱尽为无余。不生为涅。不死为盘。是圆满清净。能所全消。超脱轮回。出离生死。究竟到彼岸地位。误认为死。则大谬矣。灭消灭。灭尽痴愚烦恼。度化度。度脱生死苦海。众生皆有夙业。遇佛而后得果。是谓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也。相。形迹也。我相。自私自利。止便身图也。人相。痛痒无关。分形绝界也。众生相。区别灵蠢。品类以分也。寿者相。畏死幸生。希冀不老也。无众生得灭度。即是无四相。正降伏之要也。
论 此答降伏之问。而教以度生。不着四相也。尊者首请应住。次问降伏。而世尊先酬次问者。以菩萨所发大心。为度生之心。故以度生开示之。盖菩提心。即天地之心。必度尽众生。方完得本来分愿。所以众生受生不同。佛皆导之。觉悟本心。入于一真法界。而使业缘尽灭。度脱轮回。实以众生性中自具般若。各完本性。便为灭度。即使度尽众生。不过还其本然而已。所谓实无灭度也。度生无度。即是无相。无相便是降伏。四相。经内频呼叠唤。此最净染关头。教人加意荡涤。方是无上正等觉也。圆觉经云。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讲 佛告曰。须菩提。诸菩萨性量广大。应如是降伏其心。果何道以致之。盖我之心。即人物之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世间之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天上之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皆是众生妄心结习所致。我皆令其超越生死。灭其业障而度脱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之众生者。岂我真能灭度哉。以众生原有佛性。只是迷而不悟。今心地开朗。顿见本性。是自性自度。于我何功焉。所以度而无度者何。惟无四相故也。若见有度人之我。则有我相。见有所度之人。则有人相。见我所灭度无量无边。则有众生相。见我与众生同到涅盘。则有寿者相。有此四相。即非三轮体空之菩萨矣。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注 复次。还与须菩提言也。法字。总六度万行诸法。所该甚广。下文六尘。从法中抽出来。以六尘为。日用切要也。此住字。作执着解。六度以布施为首。此布施。主法施言。此经句句是般若法施。菩萨心施。与财宝施。身命施不同。观行于布施行字。非是断灭。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触。身所感触也。诸法皆缘心生。故属意。不住相者。指不住六尘之相言。菩萨化度众生。教以清净六根。不染六尘。可以证解脱。乃法施也。应如是布施句。承上复一句引起下文。福德即福慧。不住相布施。则心境如如。有自然之福德。非福报之谓也。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谓之十方。总是一个大字。虚空者。太虚之中。荡然空朗也。是喻不可思量。以显无相福德之妙。末住字。作止住义解。如来教菩萨法。不过住无所住。菩萨受如来教。但当如其所教。以无住为住也。
论 此答应住之问。而教以布施。不住尘相也。菩萨发心。度生为事。菩萨六度。布施居先故。度生布施。皆为降住中事。上言灭度众生。不着四相。然要离四相。必先不住六尘。盖菩萨心量。遍该法界。布施一切。利益众生。必使尽证解脱。然后此心无歉。但一涉交接。事物相缠。最易粘着。须养得此心一边不着。方其体之虚。如明月当空。及其应之灵。如流水曲注。以菩提妙心。行菩提大用。不着六尘。无所贪着。意境尽化。迹象胥融。地阔天空。其福德乃无限量。佛法广大。与天地参。福德不可思量。并非虚语。按此言无住相行施之福德。虽无较量意。然为下九番。言福德总摄。后文即缘此。为较量也。准此问答。便已经终。盖大乘正宗经文。于此已备。下特以四句偈。综括经旨耳。
讲 佛因无相之义。再告须菩提曰。菩萨于六度万行之法。当空此心。无所执着。以为敷布设施。何则六尘一有所着。便不能空此心。以施于众生。菩萨舍其所贪。归于空寂。不于六尘上有所系累。但自性虚通。妙圆明净。随感而应。不住于相也。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则所有善根。纯熟圆满。永得无上菩提之道。其福德岂可限量哉。吾试问尔。如十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大莫大于虚空。非人之所能测度也。佛言无住相布施之福德。亦如虚空之不可思量。须菩提。汝学佛之菩萨。但当如我所教无住相布施之理。以住其心可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注 身相。谓佛应身三十二相也。见如来。指法身言。谓真性佛也。如来所说之如来。乃是佛号。凡所有相。指一切物相而言。凡四相法相非法相。皆在其中。兼空有两层。即见如来。见众生本性之如来。即菩提心也。
论 此言有相皆妄。而显无相之真佛也。上文说个不住相。尚未说出。所以不当住相之故。至此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岂可住着。若见诸相非相。此无相处。即如来法身也。此经是破相宗。无相是真佛。乃从源头上。破见非相。不落于有。见相非相。不滞于无。即妄即真。即有即空。原无二体。得见真空实相。故曰即见如来。此第一义谛。大乘之真见也。按唐圭峰以凡所有相四句。为经中之四句偈。持论甚正。盖此四句为大乘正宗。包括全经之旨。下经若以色见我四句。即此见相非相二句。如梦幻泡影四句。即此凡所有相二句。
讲 佛恐须菩提闻无相之旨。所悟尚未尽彻。故举身相征诘之曰。须菩提。可执四大色身。谓如来在是否。须菩提言。不也。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盖如来所说身相。不过形体之末。非真空无相之道也。佛于是晓之曰。世间凡有形相可见者。皆是假合变幻。不是本有真实之理。虽有所见。亦妄见也。若见诸相。便识破非我真实本相。自能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之如来。随处显现矣。如来岂可外求耶。
汇解 自善现启请至此。凡四节为一段。全经以无相为宗。而此特为无相之总纲。统为大乘正宗。前示离相度生。以彰妙慧。无相行施。以称妙福。非相见佛。以印妙心。总之相皆虚妄。能见本性真空实相。即见真佛。末揭出破相宗之四句偈。已将全经大旨。都行包括。故下文随接如是言说章句。作一兜裹。以后反覆开导。皆是申明无相之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三字盛释。及各正本。俱定为衍文)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邱。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注 如是言说章句。指上数章而言。信为入道之门。实信者。信此章句为真实之谛也。佛灭度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后五百岁。正末法时也。持戒。诸恶莫作。修福。众善奉行。信心。慧心也。能生者。戒定既具。智慧自生也。善根。即菩提心。种有生发义。所。犹处也。一念。专念也。上云实信。以佛语为实而信之。此云净信。心常清净。不生妄念也。悉知悉见。心合于佛。佛合于心也。福德。清净中自具福德也。法相。以法为有也。非法相。以法为无也。无四相。则人空。无法相。则法空。无非法相。则空亦空。有无双遣。方是真空。取。即着也。反言之。以明法相非法相之不可有也。如来常说云者。盖古佛有是语。而复述之也。筏。船也。喻。譬也。言譬如以筏渡人。既济而筏无用也。
论 此因须菩提问实信。恐菩萨于四相之外。别生法执。必并法与非法之相皆空。方可言净信也。佛法大海。信为善入。善现闻佛说法。实深信受。又欲众生同生信心。共登觉路。故有是问。然开口说言说章句。即存一法相于胸中。佛先教学者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又恐学者徒泥言说。不求心得。故云无法相。又恐学者执着无法。入于沈空。断灭不去。探讨其言。以悟真理。故复下转语曰。亦无非法相。且申其诫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两头截住。乃为净信也。净信。是众生可以成佛作祖之善根。三是诸众生句。谆谆提命。直欲唤醒群梦。
讲 须菩提闻大乘正宗之教。恐后来众生。未能生信。乃白佛曰。世尊所说。菩萨未有不尊奉矣。倘末世凡夫。得闻如是言说章句。果能生实信否。佛曰。汝莫作是说。盖此无相真空之理。必有大根基之人。方能信任其道。设或佛灭后。至五百岁之遥。有人持守戒律。广修福田。能于此章句。确信为实者。此人必从诸佛同源之所。断除恶业。栽植善根者也。若有此善根之人。闻得此经章句。乃至一念之中。心常清净。笃信不疑。此心便与如来相合。佛智佛慧。无不知其存心。见其行事。是诸众生。当得无量清净福德。此何故哉。是诸众生。悟得真空无相之理。无复有我人众寿四相。是人空也。四相既空。诸法无从得立。故不执有而为法相。亦不执无而为非法相。是法空也。此何以故。是诸众生。苟心不空净。便着我人众寿之形迹。此人所易晓也。至于我说无法相者。以吾真如本体。不在语言文字之间。若取法相。与执着四相一般。若取非法相。又涉断灭见。与前着四相。又何异焉。是故不应取法相。而以为有。亦不应取非法相。而以为无。则性体之中。浑然形迹两忘矣。以此义亦有原故。佛尝谓汝学道之人。当知我说此法者。因汝不能了悟真空。超于彼岸。我不过假此法。度脱生死苦海。汝既自见本性。证涅盘乐。则我之法当无所用矣。譬如以筏渡人。既得登岸。筏即无用。由此观之。有法尚应舍矣。何况非法。又可执着于无。沉空守寂哉。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 得。谓得于己也。说。谓教之人也。义字。顶上章以是义故来。即指不应取法取非法说。无有定者。不偏有。不偏无。兼法与非法言。然善现尔时尚未了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故不直曰无有法。而曰无有定法。不可取。谓不可以色相取。不可说。谓不可以口舌说。非法者。虽有而却无。非非法者。虽无而却有。贤者。若四果之类。圣者。佛也。以字作用字解。无为法。乃清净觉性。不假人为者也。即是无住。即是无相。即是无上菩提。长老先言无定。次言无为。悟入圣境矣。
论 此承上不可取法取非法。而明无得无说之真法也。前文说个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两句该得全经意旨。但见如来处。落在实相上。则成法相。落在非相上。则成非法相。所以前节将法与非法。两路截清。此却将如来所得所说征诘者。两个如来字。正根上见如来字来。要勘他信处。落在那里。空生答以无有定法。不可取说。活泼泼地。恰在个中。末后说出无为法而有差别。不是脚踏实地。怎能说得如此谛当。只此一语。为众生说。可以出生死。趋菩提。故下文遂以持经功德较量也。
讲 前既说法相非法相。佛恐须菩提尚未透彻。故问曰。汝以如来无上菩提之法。果有得于己耶。抑以此法有所说而教之人耶。须菩提言。如我心中悟佛所说义。则知无上菩提之法。此吾本来真空。未尝指定一法。名为无上菩提也。即佛所说。不周随机设教。何尝指定一法。教人必如是而后修哉。此何以故。如来所说无上菩提法。可以性修。不可以相取。可以心传。不可以言说。若执为有法。而吾性虚灵莫测。非有法也。若执为无法。而吾性随感即应。又非非法也。盖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觉性。无假人为。故一切贤圣。皆同此无为法。圣人具足清净。故名为圣。菩萨自声教而悟。故成为贤。所证有差别尔。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佛言。须菩提。(五字较订补正)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四字较订补正)。
注 三千大千。统言大世界。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玻璃也。此布施。作施舍看。福德者。修布施之德。享现在之福也。福德性者。修性中之德。慧光所照。福分过人。即真性也。尊者领悟。指出一性字来。最为着眼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发言成句为偈。四句偈。或指经中二偈。或指无我相四句。圭峰谓。凡所有相四句最妙。须知从经中受持说来。必上有乃至字。下有等字。言于此经中受持一部一章。乃至四句偈等。有自多至少。偈不一偈意。岂可执四句。以求着落乎。菩提法。谓诸佛求真性之法也。何佛非心。何佛法非心法。此经为般若真谛。故曰皆从此经出。非单指经文语句言也。佛法者。真谛之理。非佛法者。不执法也。是名佛法者。非断灭也。
论 此第一番较量福德也。福德前后九番较量。义各有属。此佛恐人因不可取说。住在无相无为处。便欲毁弃言教。言教若弃。将何信解。所以特指出无上菩提之法。皆从文字般若中来。人心具有佛性。假文字般若。而后得悟。则此经即般若真性。能生佛法。又恐人在佛法上。又生执着。随下转语曰。佛法即非佛法。盖佛法在心。而不在教。非佛法者。无法相也。是名佛法者。亦无非法相也。经中凡言即非是名三折笔处。皆具此两义。佛每说经一番。皆以布施较量福德一番。佛盖知末法劫中。多以施舍当修行。不解见性要旨。所以谆切反覆言之耳。
讲 前言法无为矣。佛恐人忽略般若章句。故以持经功德较量。因设问曰。若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用以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多否。须菩提言甚多。然是福德。乃有相之施。于我性真空无相妙法。全不相关。必竟非福德性。故如来所言福德者。乃人天小果之因。此所以为多也。佛言如再有人。于此经中。信受其言。奉持其义。乃至四句偈等。更为他人解说。则自觉觉他。其福胜于七宝布施多矣。盖彼乃住相布施。纵得浊福。福尽堕落。此乃因经悟性。福等太虚。历劫不坏。其福不远胜哉。此何故也。盖此经乃修行之径路。诸佛之身。及所证之法。皆从文字般若而生。此外更无余经矣。夫无上菩提之法。即佛法也。然所谓佛法者。本来无有。不过使之言下见性。乃虚名为佛法也。
汇解 自须菩提问实信至此。凡三节为一段。无人无法。众生修行无相也。无得无说。如来说法无相也。至须菩提说出无为二字。般若正宗已是了然。佛恐人将无为法。认作枯寂。住在这里。殊不知菩提一现。万法具足。真性福德。无量无边。正以此经。即般若性。成佛之道。不外乎此。佛教人因经悟性。非徒诵说已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今本是故名阿那含。无故字)。
注 能作是念者。谓曾萌得道之念也。前四我字。乃代四果人设想之词。佛氏有因有果。能修是因。即得是果。须陀洹。华言入流。谓入圣人之流也。无所入者。不着入流之相也。此声闻初果。自声教而悟者曰声闻。斯陀含。华言一往来。谓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得涅盘。六祖云。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着。后念即离。目睹诸境。此心还有一生一灭。无第二生灭。故言一往来。实无往来者。无往来之相也。此声闻第二果。比入流高一级。阿那含。华言不来。谓直生四禅天上。不来欲界受生也。实无不来者。不着不来之相也。此声闻第三果。比尚有往来。又高一级。阿罗汉。华言无生。谓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不于三界内受生也。阿罗汉得无相之理。人法俱空。已证涅盘。此又高一级。声闻之道。圆满已极。故不名果而名道。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情无逆顺。境智俱忘。无丝毫之法可取也。无诤者。盖有欲则争。此既离欲。何诤之有。三昧。华言正见。谓本觉心也。离欲。断尽见思烦恼也。阿兰那。华言寂静。乐。好也。谓好清净行也。盖佛尝有是语。而须菩提举以为证也。实无所行者。谓本性空寂。不着行相也。佛说以下。尊者自述其所造。以证无相也。以上言四果。皆以无为法。而不着得果之相。下复以佛之无相证之。如来。释迦牟尼也。然灯佛。即定光佛。是释迦牟尼之师。实无所得者。谓成佛由本心觉悟。无有法可得也。实字与上数实字相应。
论 此历征一切贤圣修证处。皆以无为法。而不取于相也。四果功夫。自有等级。每证一果。随证随空。初果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知。欲境当避。如初生果。二果云一往来。是蹈欲境不再。如方硕果。三果云不来。是去欲境如遗。如已熟果。四果云离欲。是脱然无纤欲可除。如既收果。此是渐教如此。若是无上菩提。顿悟真空。即此金刚般若波罗蜜。超入佛地矣。又何四果之足云。佛自谓成佛实无所得。证四果之无所得。言无相之理。乃我自有之真性。其成佛皆由。我心自悟而得也。于法无得。原属实相。不是断灭。
讲 须菩提言无为法。已悟菩萨修行矣。佛乃从贤圣无为中差别以诘之。曰须陀洹曾作是念。我必得此果否。须菩提言。不也。须陀洹得预圣人之流。名为入流。而心无所得。不着入流之相。但未能顿悟真空。仅能不入六尘境界耳。名须陀洹。其以是欤。佛曰。斯陀含曾作是念。我必得此果否。须菩提言。不也。斯陀含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名一往来。而心无所得。不着往来之相。盖已悟真空究竟。能出离生死。不受轮转也。名斯陀含。其以是欤。佛曰。阿那含曾作是念。我必得此果否。须菩提言。不也。阿那含不来世界受生。名为不来。而心无所得。不着不来之相。盖本性光明。真空无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也。名阿那含。其以是欤。佛曰。阿罗汉曾作是念。我必得此道否。须菩提言。不也。阿罗汉万缘悉净。外如木石。不动不摇。心如止水。不渗不漏。性本真空。实无一法可得也。名阿罗汉。其以是欤。世尊。若阿罗汉作得道之念。即着我人众寿四相矣。所以佛曾说我一念不生。与人无忤。得无诤三昧。弟子中最为第一。必是我脱尽人欲。断绝此念。方许我为离欲阿罗汉也。我若作此念。可以得阿罗汉道。则又生妄念。佛即不说我好寂静之人矣。以我须菩提。外虽有行。心中无一可得。佛故名为乐阿兰那行。佛终恐其所得之心未除。又从而默化之曰。我当初在然灯佛处。果得本师之法否。须菩提言。不也。如来一心清净。虽在燃灯佛处。不过因师开导。实乃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 庄严。如建塔造寺。设像供养之类。一大世界。必有一佛设化。谓之佛土。黄金为地。七宝为林。是庄严佛土也。自性佛土。本来具足。不假庄严。故云即非庄严。心常清净。无严而严。故云是名庄严。应如是生清净心。指上非庄严说。前云生净信。是一念之觉。此生清净心。是全体之修。六度万行。总为修此清净。是本来地。即究竟地。前不住色等布施。此不住色等生心。摄事归心。言不住较细。且前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此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着布施之相。清净之不已处。即是生也。有所住而生心。是浊乱心无所住而生心。乃为清净心。生其心者。又非槁木死灰。入于顽空也。无住生心句。是全经大旨。
论 此揭出安住降伏要旨。教菩萨以清净为庄严也。菩萨修六度万行。佐扬佛化。非不庄严佛土。但不取外相庄严。当知庄严是清净心。无住相心。心无所住。则丝毫不挂。万境澄澈。即清净也。譬如一镜当空。无所不照。何等清净。若先着一物。则空明遮蔽。焉能照物。无所住。是从实趋空。生其心。是从空生觉。此心字。是正智。是真心。但住着于境。则隐而不现。心若不住。般若了然。生其心者。显现本有真心。非突然生起也。此句是金刚正眼。般若妙心。昔六祖闻无所住而生其心句。即大悟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学者在祖师门下。当从无住生心处。体会微旨。
讲 前言佛无所得。学佛诸菩萨。安可徒事庄严佛土。而不返求诸心哉。故告须菩提曰。菩萨居佛土之中。果作善缘福业。使佛土庄严否。须菩提言。不也。佛所谓庄严者。即非外貌相好之庄严。必其心地明洁。万行具足。是名庄严也。佛于是顺其词而语之曰。菩萨庄严。既不在于外饰。当返而求诸心。使泰宇之中。湛然常虚。无一毫染浊。灵台之内。寂然常定。无一丝扰乱。当如是生清净心。不当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一有所住。便不能清净矣。须知清净心。妙湛圆寂。不泥方所。本无所住也。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明镜当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十分清净。是净土庄严孰甚焉。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注 须弥。山之极大。为众山之王。故云山王。人身岂有是大。不过假设之词。如七宝满大千之类。上言心。此言身者。非反说到身外也。身字即作心字看。非身谓法身。即真心本性也。非身名大身者。即真心之无住。足以包太虚。藏沙界也。
论 此承上文无住生心而言。以见心量之廓周无尽也。言心无所住。则净心常生。法身圆满。此心最为广大。如来设大身为问。尊者悟得无住。真心遍满法界。妙含万有。量等虚空。虽须弥不足喻其大。问答至此。乃见身土皆空。心境双绝。不言福德。而福德难量矣。故下文遂较量福德。
讲 前言庄严佛土。不如清净此心矣。又恐错认色身为大。不知心为大。故设问曰。须菩提。譬如人身如须弥山王。可以言大否。须菩提以甚大答之。何以故。色身虽大。为有生灭。必竟不名大身。佛说非身。才是我之清净本心。此心包含太虚。充满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乃真法身。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 恒河。西土天竺河。周回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说法。故取为喻。沙等恒河。是倒装文法。谓恒河如沙之多也。亦是假设之词。前只言三千大千世界。此言如恒河沙数。其大且多。益不可量。胜前者。胜于布施之福也。
论 此第二番较量福德也。前第一番较量。因前止说得人法俱空。总归于无为。故言佛法皆从此经出。以启发之。以下历举声闻菩萨。俱从无为法中。现出许多差别。结劝诸菩萨无住生心。而托大身作喻以验之。则清净法身中之全体大用。一齐俱现矣。此较量功德。所以一步深一步也。
讲 前言无住生心。则清净之福。不可量矣。佛故即布施推广其义曰。须菩提。恒河之沙。固多矣。设或不止一恒河。数其如沙之多恒河。是诸恒河中之沙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但诸恒河。且多而无数。何况恒河中之沙乎。佛谓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布施。得福多否。须菩提又以甚多答之。佛曰。若有善男女。于此经中。受之而无疑。持之而不失。必见自己真如菩提本性矣。又能以真空妙义。为人解说。使人心地开通。明了自性。可以脱离轮回。永超生死。则是人己兼成。此其福德。历劫常存。岂恒沙布施可及哉。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 随说。与后尽能相应。是随举经文之义。此处。即说经之地。世间天人阿修罗。谓天道人道及魔道也。供养。如香花璎珞幢幡宝盖之类。塔。藏佛舍利者。庙。树佛形像者。受者领会其意。思慧也。持者服膺弗失。修慧也。对本曰读。离本曰诵。闻慧也。未受持而诵读。领益犹浅。既受持而读诵。取类乃深。万行修持。俱摄在四字内。能趋菩提名最上。诸乘不及名第一。世间所无名希有。法。即菩提法也。必成就法。然后能成就功德。故下文遂言成就功德。两若字。不是虚字。乃深赞成就第一者之词。尊重弟子。弟子中之可尊重者。经典法宝也。有佛佛宝也。尊重弟子僧宝也。经典所在之处。即三宝共处也。
论 上言持经功德之胜。此申言其所以胜也。前两言获福以受持。与为他人说并提。恐学人徒逐章句。虚务福胜。而于第一义谛。未能思维修习。则自己不能成就。何能利益他人。故归重受持。以示说法之本。随说者。一节之般若也。尽能者。全体之般若也。尽能受持读诵者。金刚深慧。无一不入六字中。有无量功行在。经典在何处。即在此心。若尽能持诵之人。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此经义。自心体得无着无相之妙理。念念精进。常修佛行。其智与理冥。视经典所在。即如有佛。即上文见如来也。归依护持。自视为尊重大乘弟子。即下文荷担如来也。
讲 上言持说是经福德之胜于何见哉。佛再告须菩提曰。若有人随举经文之义。乃至四句偈等。为之讲说。令听者除迷妄心。则说经之处。自然感得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来恭敬。如藏身之塔。供像之庙。殷勤瞻礼矣。夫随说句偈。尚能感天龙八部。供养如此。何况有人。尽能以此全经。受持而体验于心。读诵而研穷其义。则知是人。以一心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真最上而无以加也。第一而无可比也。又绝无而仅有也。若是经典在处。即佛在处。心常清净。得真如妙性。非即佛门之高弟子欤。
汇解 自佛言四果至此。凡五节为一段。佛以四果无念。释迦无得。为无相证。随言庄严亦无相。特为诸菩萨。揭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为作佛宗旨。千圣心源。在此一语。又言无住生心之量。最为广大。其福德之胜。惟在持此经耳。善现至此。已领妙悟。故下文直请经名。及受持法。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古本无是名般若波罗蜜句)。
注 佛说皆经也。初称言说章句。次称法。次称经。至此请立经名。盖欲知义趣。须先识经名。因请示名。庶不使奉持无法也。法名般若。照见万法皆空也。法喻金刚。专指一真不坏也。佛将般若二字安名。又加金刚二字。以见至坚至利。不与万法为侣。乃一切俱空。一切具足。即是到彼岸也。一部真经。都该在七字内。奉持此名字。即奉持全经。不可更赘一语也。法性本空。无可执着。故云即非。中有真觉。万象光明。故云是名。又恐闻说经名。不认自心。徒认作法。故复诘之。而善现已于即非般若中。悟无法可说也。
论 此佛特示经名。是一部金经点眼处也。从前说降伏安住。并未说出般若。其间如度生破尽度相。布施破尽施相。见佛破尽身相。净信破尽法相。如是坚固。如是猛利。全是般若之智慧。如金刚之能断。盖本心净明真慧。随缘不变。能摧断一切烦恼。而不为一切所摧。是为金刚般若。此经所说。直指心体。乃斩绝妄缘。智慧到彼岸之法也。然般若是人清净心体上。一点灵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尽大地。无有一法是般若存住处。亦无有一法不是般若放光处。即非即是。直使奉持者胸中。不留一个字脚。
讲 善现闻第一希有之法。已睹指知归。遂发心奉持。请立经名。白佛言。世尊。持说是经。成就希有法矣。不识此经当以何命名。我等云何奉持乎。佛曰。是经当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盖明是经者。其智慧如金刚之坚利。断绝外妄。直达诸佛菩萨之彼岸也。以是名字。汝其奉持之。所以奉持者当何如。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妙觉本性。湛若太虚。体既尚无。何名之有。如来恐人方断灭见。不得已而虚名为般若波罗蜜也。真性本来如此。更有何法可说乎。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否。善现知诸法原空。即印证曰。如来万法皆空。有何可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注 微尘者。八万四千尘劳也。世界者。众生世界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所谓众生无边。烦恼无尽也。能修般若无相无着之行。了妄念尘劳。即清净法性。故云即非微尘。了妄即真。真妄俱泯。故云是名微尘。性无尘劳。即佛世界。性有尘劳。即众生世界。了诸妄念。湛然空寂。故云即非世界。证得法身。普见尘刹。应用无方。故云是名世界。
论 此示尘界皆空。以显般若之用。所谓观照般若也。若以尘界观之。则满目万象。森然尘境。若以非尘界观之。则一道虗间。真空真寂。所谓寂灭虚灵。寄森罗而显象。纵横幻境。归一性而融真。盖般若心光。大包千界。细入微尘。则尽十方世界。无非自己光明也。佛谓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离尘。是究竟法。即非尘非界意。
讲 佛告须菩提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果多乎否。须菩提以甚多答之。佛曰。如来说诸微尘者。原是幻妄之物。而灵虚之府。太空澄澈。非微尘所可污。故不是微尘。乃假名为微尘也。如来说世界者。原不是我心中本有的。而心地廓然。净无瑕秽。便是出世间法。非世界所得囿。故不是世界。乃虚名为世界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注 三十二相。庄严端好。指全身而言。此乃色身佛也。见如来。指法身言。观相原妄。无可指陈。不妨相即无相。故曰即非身相。观性原真。尘尘妙觉。不妨无相即相。故曰是名三十二相。
论 此言非相即相。以显般若之体。所谓实相般若也。上言尘界非尘界。是离幻归空。此言身相非身相。是即空悟实。三十二相。只是色身如来。当知别有一个真性如来。非色非空。超然万象之表。无变无坏。总归一真之中。故云是相即非相。识得非相。是名真相。
讲 佛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须菩提言。如来之相。虽胜妙殊绝。不宜以形色求之。何以故。盖如来所说相者非真相也。妙体如如湛然常寂。乃诸佛本心也。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 佛初以大千宝施较经胜。次以河沙宝施较经胜。皆外财也。至此说到身命布施。是内财也。较财施虽优。总是有漏因果。不若持经之福胜也。此为下文较量身命之始。
论 此第三番较量福德也。受持。是法身因。故福最为殊胜。此段经文。前以奉持始。后以受持终。极宜留意。盖真能奉持者。称性而行。本心而现。莫非金刚全体也。
讲 由斯以观。益信持经之福胜矣。须菩提。世间所重者。莫过于身命。若有人以恒河沙之多。比此身命布施。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所获之福。比宝施有加焉。但不明本性。特顽福而已。若以此经及四句偈等。受持而讲说之。则自利利他。其获福无量。较彼舍身者。不甚多乎。此金刚般若波罗蜜。所当受持也。
汇解 自须菩提问经名至此。凡四节为一段。是一部经点眼处。通段皆言般若法。以答奉持之意。般若非般若。是言智体无相。以下离文字相。故无所说。离烦恼相。故非微尘。离人天相。故非世界。乃至离佛色身。故非三十二相。一切无所着。方是般若法。方是真受持。此成就第一希有之法。非身命施所能及也。故下文但赞叹能契此理。以教人者。其福无量。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注 闻字。与前愿乐欲闻相应。闻说是经三句。摹写空生之闻境。下数闻字。空生自写其闻境。即以能闻望人也。经以般若为名。般若以无相为主。不住于相。便是此经之义。义之究竟归着处为趣。不住于相则生实相。便是义中之趣。空生伤觉悟之晚。故感极涕零也。甚深经典。即般若非般若之法。信心者。信无我四相。而修不住之行也。清净者。即人法两空。不住于相也。实相者。即清净法身。非有非无。不生不灭。如如不动。实相般若也。生实相者。盖人心本自清净。以住相故生虚妄。以不住相。即显自性。故生实相也。实相即是本性空净。非有形相可执。故下转语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
论 此善现因自己幸闻此经。而愿当世之闻经净信。以生实相也。佛说如是甚深经典。不惟人空。而且法空。并般若智相亦空。昔得慧眼。于有见空。今闻此经。于空亦遣。人能解此经义。信自心本来清净。保此湛然之本体。由是妄念。全消天理常住。实具般若。所谓生实相也。实相即从无相中生出。犹鉴空即能照也。实相即是非相者。犹鉴中本无形也。佛说无相处。俱是说实相处。生实相三字。要着眼。后人目释氏为空门。专言虚无寂灭。岂不罪过。
讲 上言般若之法。尔时须菩提深解无相之义趣。涕泪悲泣。伤闻经之晚。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深奥经典。我从来修行。虽具慧眼。闻法甚多。未曾如此之妙者。我既闻此经。已悟自性清净中。本来有此真实矣。若再有人。闻是经典。一念发笃信之心。其心纯是天真。毫无欲尘所累。便得清净般若。则性中具如来法身。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矣。世尊。是实相者。即真空自性。本无形迹。是故如来所说实相。总属镜花水月。岂真有实相之可名哉。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注 信解者。心无所疑。而了然悟也。受持者。心既领悟。而守之坚也。无四相。证人空也。四相即非相。证法空也。离一切相并空见亦忘也。如是乃为清净名诸佛。所谓生实相也。
论 上文闻经。为现在世人言。此愿后世之闻经信持。以征离相也。空生甫幸自闻。即以能闻望人。且望后来五百岁之众生。一则曰第一。再则第一。与佛以获福歆动持说者。同一惓切。又恐众生误认受持读诵。全在章句。于自家善根。不能生发。故先言信心清净。次言信解。以示受持读诵之本。无我四相。证入空智也。若止能证人空。尚属二乘。何为希有。而是人更解诸法本来寂灭。谛见四相即是非相。证法空智矣。法空尚是菩萨。何云第一。而是人又。解非法之空亦空。净悟三空。契合实理。灵光发现。可证清净法身矣。故曰即名诸佛。
讲 须菩提曰。我亲侍如来。得闻妙法。自能信其言之实。解其理之妙。听受而持守之。不为难事。若末法浊世。离佛遥远。茫茫苦海。而能归依佛教。闻是经而信解受持。此人明了自性。真第一等人。甚为希有。何也。以其顿悟真空。四相俱无也。是人所以无四相者何也。为他信心清净。了知五蕴本来空寂。我相即是非相。彼此原来绝待。人相即是非相。万象一法所印。众生即是非相。亿劫不出刹那。寿者即是非相。既悟诸相非相之旨。所以当体全空也。又何以知四相非相。盖无相是人空。非相是法空。人法俱空。并空见亦忘。即到觉位。可以名为佛矣。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石本非第一上。无即字)。
注 如是如是。印许善现所言。亦以接引后世也。怪愕曰惊。惶恐曰怖。退缩曰畏。能信解受持。实相现前。乃能不惊不怖不畏。故曰希有。金刚般若。贯彻五度。为第一波罗蜜。非第一者。是清净之心。是名第一者。乃圆证之诣。
论 此因空生既能解悟。便要他实行般若。以证实相也。六波罗蜜中。惟般若能成就法身。故云第一。前言般若即非般若。是就般若一波罗蜜而言。乃无相体性也。此第一即非第一。是对余五波罗蜜言。而说六度。总一般若。万行同成第一。以起下忍辱布施。离一切相之意也。般若为第一。又并第一而遣之。经义所以微妙。
讲 佛因须菩提之言。即印可之曰。汝言深契佛理。如是如是。后果有人。得闻般若妙法。不惊而无疑心。不怖而无惧心。不畏而无退心。则谛听受持。永无退转。此人甚为希有。何也。诸波罗蜜。以般若为第一。然乃真空无相。贯彻五度。即非第一之可名。而般若能成就法身。是名第一波罗蜜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古本无是名忍辱波罗蜜句)。
注 六度中最难离相者。无如忍辱一度。被人毁害曰辱。我能安受曰忍。说非忍辱。是忍而无忍也。如我一证。是极苦忍。亦非忍也。无四相正明非忍也。与前度生无四相。持经无四相。互为发明。歌利。华言极恶。昔如来证初地时。山居修道。王带宫女出猎。困倦而寝。诸女入山礼仙。王觉大怒。入山寻之。问仙以何为戒。曰以忍为戒。王割截仙人肢体。四天王怒雨沙石。王怖畏忏悔。仙身复如故。王后归信受记。即憍陈如也。念过去一段。又追述前因。言佛所修非止一世一事也。
论 上言非第一波罗蜜。明般若贯彻五度。犹恐菩萨未能通达此旨。故于六度中。举忍辱以证离相也。持戒精进。禅定般若。悉在心上修习。布施。忍辱。则见于事为。菩萨饶益有情。正于事为征心。故经中言忍辱布施。以摄余度。而忍辱一度。最难克化。此见性之后。习定修慧。最要关头。所以菩萨当行忍辱波罗蜜。然人忍辱为难。忘忍尤难。见有辱可忍。即不能忍矣。忍辱从般若。而出本然之心。寂然不动。外不见有所辱之相。内不见有能忍之念。是般若体中。本无我人。谁辱谁忍。如是方能离相。方是真正实相般若也。
讲 佛告须菩提。不但般若波罗蜜。本无迹象。无可执着。即我所说忍辱波罗蜜。此实有形相可见者。然一念清净。烦恼自息。外不见有所辱。内不见有所忍。横逆之来。浑然两忘。此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只虚名为忍辱波罗蜜而已。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心如虚空。不起四相。何以故。当初节节支解。可谓辱之极矣。若有四相。瞋恨心生。何以言忍。又念曾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亦无四相之累。历劫自能顿悟真空。此我之所修。非止一世一事已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利益众生句下。古本无故字)。
注 上言忍行。何故忽言发心。盖菩萨先当发心也。两是故字。总束上文。离相发心。则所发之心。即无所住之心也。发则生矣。但前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恐人认作两层。有无所住之心。又有所生之心。转非清净。故直曰生无所住心。言生此原无所住之心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谓住于色等。即不住于菩提也。再引佛说布施一度。申明离相发心之义。住色布施。该声香等在内。上先言不住相等布施。再言不住色等生心。此则言不住色等生心。即不住色布施。以融合上文之义。此布施。指法施言。灭度众生。即是利益众生也。末四句结上意。言菩萨应离一切相者。因一切诸相。因缘而生。尽是假合。相即非相也。菩萨利益一切众生者。因众生各明本性。即是诸佛。生即非生也。
论 此承上忍辱无相而言。教诸菩萨。离相发心。又于六度中。举布施以证离相也。离相所发之心即正等觉心。故学佛者。直发菩提心。当使此心湛然。随处解脱。空诸所有。斯为离一切相。佛恐人认离相为虚无。故以利益二字。指示实际。盖必利人福德。益人智慧。实实有其功用。始为灭度众生。此是菩萨宏誓之愿。劝修之本。但因众生住着根尘。故广行化导。若布施者先有住着。何以化彼住着之心。所以决当如是布施。然后自性获清净无为功德。而众生亦受清净无为之利益也。自此至不可思议。总在功德上说。
讲 佛告须菩提。是故诸菩萨。当空此心。离去一切形相。方可发无上菩提心。不当住着色声香味触法。而起可欲之心。当生无所住着之心。则此心圆通无碍。真纯无欲。非一切诸相所能系缚。若心于六尘有所住着。即所住不是菩提心矣。所以如来尝说菩萨之心。莫不欲布施。但众苦之本。眼根不净为先。不应住于色而为之布施也。须菩提。菩萨布施。原为利益一切众生。使众尘不隔。真智现前。故应如是无住相布施。方获真利益。所以如来说一切诸相者。其实当体全空。即是非相也。又说一切众生者。其实众生。若见自性。即非众生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 真语。不妄也。实语。不虚也。如语。称理而语也。不诳。非诡托欺伪之言。不异。不涉怪异。亦无互异也。如来所语之法。即如来所得之法。法乃无为真如之法也。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云无实。非相即相。有真空体。故云无虚。虚实二字。合说有味。虚中悟出实际。实中悟出虚理。虚实相形。乃成如来妙法。住则着相。为烦恼所障。故云入闇。无住则人我两忘。智光独照。故云见种种色。未言离相持经功德。以印可空生第一希有功德之语。起下段之义。
论 此揭出即空不空之如来藏。以见离相。即生实相。欲人不住于相。以成就功德也。如来所说法。总是无上菩提。欲人了悟佛法。实则堕入常见。虚则堕入断见。心体无相。不可言实。妙用无方。不可言虚。真空妙用。法性如是。即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心住于法者。于因中未净六尘。谓行善可以作福。于佛道神妙感通。智慧觉人之本量。犹未梦见。若此心全从一片慈悲中流出。迎机善导。辗转济人。使五浊众生。咸登彼岸。是乃洞彻源流。性光烛照。此正布施利益也。得真如由心净。心净由不住法。不住法由有智。有智由闻经。当知此经有其胜德。故须赞叹以示将来也。
讲 佛曰。我如来所说般若波罗蜜者。皆无上菩提。了悟本性。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如如而不变其词。非欺诳之言。非异常之论。如来所以得此般若法者。只是空。无所空之心法。将以法为实耶。真体空寂。本无实也。以法为虚耶。妙用无方。亦无虚也。故修行菩萨。当悟真空。不宜有所住着。以为布施。若心着于法而行布施。则四相未空。为无明障。如人人闇室中。昏无所见矣。若心无所着而行布施。则圆。悟如来。洞达无碍。如人有眼目。又得杲日当空。见种种色矣。若后世有善男女。能受持读诵此经。直下顿悟真空。即到菩提觉位。为自性如来。佛以智慧之目。尽知尽见。岂不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哉。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注 初日中日后日。以一日言。早中晚三时也。恒河沙言其多。无量劫言其久。皆备喻也。佛所谓舍身布施。非真有此事。即儒家损己益人之说。信心。即前信心清净。不逆。即前不惊不怖不畏。是与般若契合。一心随顺也。闻经信心。无有违逆。只是耳根胜也。何况六根清净。又有胜焉者。书写手具般若身根胜也。受持心具般若意根胜也。读诵口具般若舌根胜也。此自利之功。至为人解说。又是利他之德。
论 此第四番较量福德也。但舍身命。不能见性。仍为有漏业因。闻经信心。顿见自性。一志修行。更无退转。此人得般若之福。大胜命施之福。书写持说。是从般若光中流出。语言文字。代佛宣扬。非徒纸上陈言。依文解义可比。
讲 佛言设有善男女。于一日之间。以恒河沙等身命。三度布施。至于无量数劫。则福报曷可胜言。然止能受世间顽福耳。若有人闻此经。既信于心。不违其说。其福尚胜舍身之福。何况书写章句。而寻绎其言。受持读诵。而解悟其理。又以是经与人解说其义。则不徒自明己性。且教人各见其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岂有限量哉。
汇解 自深解义趣至此。凡七节为一段。空生闻般若经名之后。自陈悟解。叹信经之人。生实相。征离相。为第一希有。佛因言实相般若。为六度第一。复举忍辱布施以例其余。教以从解起行。于六波罗蜜上。一一离相发心。以利益众生。而以无实无虚。括般若之宗旨。无实。则万法皆空。离相是也。无虚。则一真常住实相是也。正是菩提妙境。又借入闇处明。推明相无可住之故。复较量福德一番。以见般若能人己兼成。非舍命所能及也。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 要。宗也。语必归宗也。是经。即文字中所诠实相般若也。乘即车乘。取法轮转通之义。大乘。菩萨乘也。最上乘。佛乘也。六祖曰。法无三乘。人心自有差等。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行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发。谓修行人发心也。上功德。以经中自有之功德言。下以人所成就之功德言。荷担。直将佛法肩承在身上也。小法外道也。前言四相。主六尘说。尚粗。此言四见。主六根说。稍细。妄见又为妄相根本。前言塔庙。是说经处。此是有经处。各有分别。诸华香。谓宝花妙香也。
论 此总承上文。言是经微妙。惟发大乘人。能荷担佛法也。发大乘。最上乘。即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萨为已发最上乘人。善男女为能发最上乘人。众生为未发最上乘人。然未发上乘。实是能发上乘者。如来护嘱菩萨。为已发上乘者说。正为能发上乘未发上乘者说也。荷担者。以菩提本于如来。示正法授受之宗。如来护念付嘱。专是求荷担之人。末言此经具佛全身。但流布处。即是法身常住。收足持经之义。圆满周遍。盖尽人望之矣。
讲 须菩提。要而言之。是经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物称器量。有无边功德。所以如来不轻为人说。惟为发菩提心。大根器人说也。若果有人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之而悉见之。功用德行。皆可成就。此人即能以如来无上菩提之法。一身担任之。岂乐小法者可比哉。盖乐小法者。迷于外道不免有人我等见之私。其于真性。茫然不知。故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也。不知此经普示一切。至微至妙。须菩提。在在处处。有此经典。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为之供养。当知此处。即是如来真身。舍利宝塔。能使遐迩瞻仰。恭敬而一心严肃。作礼而五体投地。围绕而大众归依。以诸花香而布散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洵乎信心持说者。便能荷担菩提也。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 轻贱谓疾病贫穷。小而忧辱。大而死亡皆是。先世。指前生。其实昔日向恶。今日向善。在生转换一番。亦谓之世。六祖以先世今世。作前念后念。亦通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即三涂也。入福德门。则先世罪业消灭。入智慧门。则得阿耨菩提。
论 上言受持得福。此言受持灭罪。前为大乘言功德。此为下乘言果报也。果报之说。最能感动世人。故略言之。人见持经者。现生轗轲。受人辱骂轻贱。便谓无益而生退阻。故佛言因果破之。正为修法者坚其志耳。放下屠刀。立地可以成佛。无边苦海。回头便即诞登。持经见性。换骨脱胎。所谓莫抛造物钧陶外。广渡无边大法船也。
讲 持诵此经。宜为天人恭敬。而不免人之轻贱。鲜不以持诵为无益矣。佛故曰。须菩提。人能持诵此经。即为荷担正法。应为天人恭敬。若反为人轻贱。当是夙世大有罪业。纵贪嗔痴。恣身口意。应堕入三恶道中。今仗持经功德。只受轻贱之罚。前生罪业。即为消除。况今觉心一起。罪灭福生。因除果现。当得无上菩提矣。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注 阿僧只。华言无央数。劫。犹世也。于然灯佛前。谓未遇然灯佛以前也。值。犹遇也。那由他。华言一万万。具说。详言也。具说功德者。如弥陀经所言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也。狂乱。痴妄也。狐疑。摇惑也。果报。应验也。
论 此第五番较量福德。总结持经功德之不可思议也。佛复自为贬损。以显受持之功德。供养者承事无量佛。不如受持者荷担一如来。是言供养不及受持。非是佛不如末世之人也。具说功德。有许多感应果报事在。所以易起人狂乱疑惑。然果报终不可思议。佛不计果报。正极言是经之胜。欲坚人信受也。末段是总结。经义二句。又结中之结。
讲 佛言。如我于无央数劫。在然灯佛前。得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出世。尽供奉而不怠。承顺而无违。无有一处空过者。我历事诸佛之多如此。若后末世。有持经之人。见自本性。永脱轮回。以是功德。较我供佛之功德。虽百千万亿分。算数之多。譬喻之广。皆不及持经功德之一分也。若善男女。于末法时。受持读诵。所得功德。我若具言其详。下根人闻之。生痴妄心。否则疑惑不信。必以我言为夸矣。当知此经之义趣。与功德之果报。皆不可以心思口议哉。
汇解 自以要言之至此。凡三节为一段。总承上文。言是经之胜。在于无相。人能离。相发心。受持广说。与乐小法者。何啼霄壤。成就功德。荷担如来。罪业消除。得成正觉。岂供养诸佛所可及哉。此后赞叹俱绝。故叠以不可思议结之。
○自篇首须菩提问安住降伏佛示以无相之旨经义已是了然随因善现问实信。请经名。愿众生后世生实相。证离相。而如来随机指示。大要教人生清净心。乃可证菩提也。末段极赞叹持说功德之胜。坚人净信。住降之义。至此已。尽是为经之上卷。以下只就上篇意而反复申明之慈悲深重不厌再三。固非复说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25 册 No. 0509 金刚经解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论 大圆曰。上半部要人离相见佛。下半部要人通达诸法无我。觉非曰。上半卷纯谈般若。下半卷申明法无我。正般若究竟实际也。或云前言粗执。后言细执。前为初发心者说。详于发心之论。后为已发心者说直云心无可发。至须菩提重问一段。大圆以为重复起疑。复申前请。如如居士以为是另起疑端。不是重请。纷纷议论。迄无定见。不知须菩提闻佛所说。已悟宗旨其所以再请住降者。盖为末世未能亲承佛语之善男女。问发心之法。欲佛立一法以普示众生。佛故告以实无有法发菩提心。细绎经旨。似当如是解。以后节节将前篇未尽之义。反复申明之。至善现复问信心。复问无得。无非为末世众生说法也。佛又即凡所有相四句偈意。复申以两偈。其所以灭度众生者。广矣大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注 生如是心句。口气不住。直贯下三句。我应灭度三句。俱指如是心说。前云我皆令灭度。显其力。此云我应灭度。指其愿。前云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其量广。此云灭度众生已其功神。前云实无众生灭度。统示平等。此云无一众生灭度。细表浑忘总是一义。通节皆前文说过。惟末句揭出实无有法句。此四字当重。不特为本节揭旨。且为下半卷提纲。
论 此因须菩提为末世众生。请住降法。申言实无灭度众生意。而示以发心无法也。上卷诸菩萨亲承佛教。已悟离相之旨。特恐末世众生。未能亲闻佛语。毕竟如来有一法。以指示众生云何降住。故有是问。与前语气不同。故文稍异。空生如前问。佛如前答。而加以实无有法发心一语。见发心尚无法。何况住心降心。岂更有法乎。须菩提求法之心未化。佛直从根源处翦除。说个实无有法。言发菩提本来无法也。此后至不生法相。俱是引前文而证后义。以明无法发心之义。
讲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无相之旨。诸菩萨既得闻命矣。但恐末世善男女。未能亲承佛教。所发无上正等觉心者。云何可住其心。云何可降伏其妄念乎。佛言汝知既发正等觉心者。当生如是超证一切众生心。举一切众生。皆消灭其妄念而化度之。灭度众生。尽已成佛。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良由众生自灭自度。我无功也。何以故。盖存灭度之心。即为着相。若菩萨有我人众寿之相。必非菩萨矣。所以者何。盖以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其发此心。不过自悟自修。实无有法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注 佛所说义。即上所云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也。如是如是者。其言深契佛心也。释迦。华言能仁。谓心性纯全。含容一切也。牟尼。华言寂默。谓心体本寂。动静不迁也。寂默为体。即是如。能仁为用。即是来。先释迦而后牟尼者。摄用归体也。总是一个真性。加号则为释迦牟尼。通称则为如来。又为佛。诸法者。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也。诸法如义者。谓诸法真如之义。直推到如来本体。实无有法也。是中即真性中。心本真空。了无色相。故无实色相。空处即真性实处。故无虚。上卷无实无虚。以法言。此以心言也。诸法皆是菩提。故云一切法皆佛法。不可于诸法外。别觅菩提也。然一切法非真实。人特假此修行。故云法即非法。不可于诸法内。执有菩提也。
论 此申言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无所得意。而示以证果无法也。初既无法发心。后岂有法得果。盖如来即真性佛。真性遍虚空世界而常自如。又随所感而来现。静中生照。虚中起白。若明镜空悬。凭物之来。如物而应影过不留。仍存本体。故名如来。我真实之体本来自如。其见之于诸法者。亦自然而然。来为应述。去无留滞。如如不动之义也。无法云者。非顽空断灭也。真如湛寂。不立一法。万法皆如。不舍一法。非法非非法。即法即非法。总一菩提法界。即所谓诸法如义也。惟知真如为法体。则知法不从外得矣。
讲 佛言无上菩提。不但无法可发。亦无法可得。昔我于本师然灯佛处。曾有法可得无上菩提否。须菩提言。我晓佛所言之义。佛于本师处。乃自性自悟。无有传授秘密。而得菩提之道也。佛证其语曰。如是如是实无有法得此菩提。若谓有法。然灯佛即谆谆然举佛之所得者。传之于我。不当与我止授一记。说汝来世。方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乎。惟其无得。则所证妙果。乃性地本具法门。然灯佛不过授记而已。何曾得法于他。何以故。如来者。不离诸法。即诸法中自如之义也。或有人说我得此菩提法。不知我实从无有法上得来。然我所以得此法者。皆是我之清净心中菩提。觉性本无形迹。此法无有实色相。空处师是菩提。此法无有虚。正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故佛说是法。皆是般若法。然人心未明。须赖此法指示迷途。除去四相。若真空既悟。我自得之。法亦非有。方名为佛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 首段设譬以起下文。以大身之不实。喻诸法之本无。譬如人身长大句。语未毕。空生不待佛竟其说。而直言之也。非大身者。无有身相也。是名大身者。真如法体。广大无边也。亦如是。承上意。言菩萨无我相。亦如佛之无身相也。若作是言三句。先反言以明之。何以故四句。方正释其义。经中或言如来。或言菩萨。互见错出。其中各有主客。言说法。则如来为主。演说之人为客。以演说皆本如来之付嘱也。言修行。则菩萨为主。如来为客。以此经专问菩萨发心。而以如来作准绳也。无我我字。对上两我字。通达无我法。清净本然。一无隔碍也。真菩萨者。造到纯然无伪。即等觉也。
论 此申言度生无度。严土非严意。而示以菩萨无我法也。度众生是大悲严佛土。是大智皆菩萨分内事。然一念有我。便非菩萨。若知法空无我。直下大悟。以至诸相俱空。才是真觉悟境界。盖人与众生寿者。其根皆起于有我。佛将忘形离相之法。都摄入无我中。后文复云。无我法得成于忍。更示人降住之方。最是经中精要处。
讲 佛问须菩提。譬如人身既长且大。须菩提答云。如来说人身长大者。则是非真实大身。惟法身乃名大身也。佛曰。菩萨无我相。亦如佛之无身相也。若菩萨作是言。谓无量众生。皆由我而灭度之。是度生有法矣。尚得名为菩萨乎。何以故。真性空空洞洞。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正以菩萨以清净得名耳。是故佛说一切法。不过开导众生。以悟本性。我人众寿。本无四相。何得着一众生相。说我当度生乎。若菩萨作是言。谓我当庄严佛土。是着有相矣。尚得名为菩萨乎。何以故。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乃心佛土也。心土无相。本来清净。云何庄严。六尘不染。定慧常存。是名庄严也。夫起度化心。着庄严相。不得名菩萨。毕竟发何等心。方名为菩萨乎。必也。四通八达。深明无我之法。远离一切诸相。如来说名真菩萨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注 观见形色为肉眼。普照大千。为天眼。智烛常明为慧眼。了诸法空为法眼。本性常觉为佛眼。智慧之体。遍照一切法界。取喻为眼。即所谓般若是也。沙等恒河。谓一粒沙为一恒河也。前恒沙以喻布施。此恒沙以喻世界。凡有世界。必有。佛以教化。谓之佛世界。此喻有五层。一举恒河以数沙。再举一沙一河以数河。三约诸沙以数界。四约界中所有众生。五约众生所有心。生灭万状。犹如是沙之多。众生心者。颠倒心也。若干种者。不可缕举之意。摄下过去现在未来三者而言。非心者。妄想之心。非真实之本心也。是名为心者。不起妄念。即是本心也。思念前事为过去心。思念今事为现在心。思念后事为未来心。凡人一念中。即有过去现在未来。须看得活。不可得。言不可有也。
论 此申言如来悉知悉见意。而示以降心之要也。眼以瞩照为义。如来具此五眼。观照众生妄心缠结。事过去而有所系恋。事现在而有所执着。事未来而有所逆亿。众生憧憧往来。惟此三心。流浪生死。如来以不可得三字。点破群迷。欲薪积厝。顿入清凉。惑业久缠。立成解脱。非心既去。即得菩提觉心。物有去来。心无留滞。三际俱空。湛虚清净。譬如磨镜垢尽明。见我心之本体如是也。如来说经至此。已将无住生心三昧处。全体昭揭。
讲 佛欲阐众生之心。有若干种。先设问曰。如来有化身观见之肉眼。普照大千之天眼。般若常明之慧眼。了诸法空之法眼。自性常觉之佛眼。有此五眼否。须菩提皆答之曰。如来有五眼。佛又举世界为问曰。举无数恒河之沙。以数佛之世界。果多乎否。须菩提亦以甚多答之。佛曰。即如如许国土中。所有一切众生。各具一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何以故。如来所说一切心。皆是众生妄心。非性中常住之真心。识得妄心非心。菩萨本体见矣。是名为心也。所以者何。盖过去已灭。现在本空。未来未有。众生恋其往。计其在。想其来。纷纷有此三心。三心岂可得而住。若能清净。岂有三心无三心。而一念不生。全体自现。则众生之不终于众生可知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注 因缘者。因其布施之功。缘之以得福也。前云福多。是持诵功德。此云福多。是修证极果。取义各别。
论 此第六番较量福德也。前文皆与经胜较量。此但就福德性较量有无。不言持说。与前福德性之说。遥相照应。世间之福。富贵功名。人见为有实。不知福尽堕落。仍受轮回。故不说福德多。出世之福。清净无为。不见为福。不知能出生死海。受大快乐。故说福德多。此是究竟圆满地位。故不言持说也。
讲 佛告须菩提。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之七宝。用为布施。其福德果多否。须菩提以甚多答之。佛曰。若布施之福德。身享荣华。人见为有实也。究之不离业缘。有时而尽。如来不说福德多。若性中之福德。自心清净。人以为无也。究之本性如来。无时而穷。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也。
汇解 自再请住降至此。凡五节为一段。皆申明上卷之义。佛先言发心无法。次言证果无法。次言度生严土。皆无我法。又以五眼破三心。心法俱空。正见般若。乃是清净无为妙境。其中自具福德。量等虚空。岂布施因缘。所可同日语哉。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注 具足。毫无亏欠也。具足色身。即八十种随形好。乃佛法之见于身者。具足诸相。即三十二相。乃佛法之见于相者。前可以见如来。是指人欲以色身见如来言。此云如来可以见。是谓如来有色相可令人见也。不应者。谓可以相见固不是。谓不可相见亦不是。故说不应。与不可有别。
论 此申言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意。而示以真空本无色相也。前云不可相见。是言色相非相。相非是佛。此云不可相见。是言无相即相。相非不佛。色身原从清净法身中显出。是为无色之色。相好原从真如实相中流露。是为无相之相。故执色相以为法身。固不可。离色相以求法身。亦不可。如来无色。无无色。不应以色见如来无相。无无相。不应以相见。即非具足。明真身也。是名具足。明应身也。可以不应。即非是名。总是一意。
讲 佛曰。佛可以具足色身见否。须菩提曰。不也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盖色身乃血肉之躯非法身也。若法身则无变无坏。念念无非般若。岂八十种好所能囿也。色身中有妙色身存焉。是名具足色身。佛曰。佛可以具足诸相见否。须菩提曰。不也。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盖如来所说诸相具足。非徒取诸相也。般若观照。万象悉融。凡六神通。八解脱。具于自性中者。常满足尔。此妙相如来。内有真性如来焉。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注 上念字。是如来说自己之念。下念字。是说众生之念。谤佛者。谓信而不解。堕诽谤之见也。无法可说者。谓本来无法也。是名说法者。谓示人以真空实相之理。使人自悟也。
论 此申言如来无所说法意。而示以真空本无法也。佛反复告人。勿执文字之陈言。总以真空之妙理。印众生自有之佛性。原以无所住心而说法。欲人了澈真性耳。于法而言。诸法实性。妙体空寂。原无一法可着。于我而言。觉心清净。语默皆如。本来无法。作何言说。故说而无说。不说而说。是名说法也。如来临灭时。文殊请佛住世。再转法轮。佛言我住世四十九年。未尝说着一字。即此意。
讲 佛曰。须菩提。汝见如来日与众生讲解。遂谓如来有法可说耶。汝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是谓如来不明真性。即为谤佛。良由不能解我所说法空之义也。须菩提。所谓说法者。不过谓众生断除外妄。不得已而有说耳。其实真性自如。本来无法可说。但使自悟真空。是名说法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此段经文。秦译无。魏译有)。
注 慧命。谓具智慧。通性命。即所谓无量佛所种善根也。须菩提慧根虽夙具。然理境未深。则实智不发。至闻如来无可说法之时。宿种善根。于是顿露。故立此嘉名。未来世。兼像法末法时言。前问众生生信。就现在言。此指未来众生言。前是闻言说章句生信。此是闻说是法生信。各有浅深。闻说是法。承上无说之说来。众生与佛。同有真性。故曰彼非众生。但背真逐妄。自丧本来。故曰非不众生。如来说非众生申彼非众生句。是名众生。申非不众生句。
论 此申言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意。而示以众生相当空也。佛说发心而无可发。得果而无可得。度生而无可度。庄严而无可庄严。不以身相见。不以说法名。善现一一领悟。但恐未来众生。闻是无法之法。不说之说。不能信解。无以降住其心。因有此问。佛言法者。真如之性。众生具有佛性。一生一佛。众生众佛。但未能发心。未能证果。未可遽谓非众生。然胎卵湿化诸种。尚有变化而脱离其凡胎者。何况于人。自当泯乎众生之见。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如来点化众生处。重说众生者。叹息而唤醒之。与上经三是诸众生句。同一惓切。
讲 尔时长老须菩提。心开意悟。白佛言。世尊。末法之后。颇有众生。闻此无法之法。不说之说。生信心否。佛言佛与众生。同具此般若真性。彼虽众生。而真性原有。非可以众生目之。彼虽非众生。而业缘现在。又非可以不众生目之。何以故。凡此众生众生者。苟能闻般若法而敬信之。言下见性。是即如来所说非众生也。是假名为众生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非善法上。别本无即字)。
注 如来前言无得。复言所得。空生则合证之。发所未发。故为佛所深许。前云于法无所得。但约空寂之体。此云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析到至精至微处。是法即指菩提觉体。无法之法。乃真法也。平等。谓凡有知者。必同体也。无有高下者。非圣具而凡亏也。修善法。不外般若。标一善字。以别于魔外也。佛又恐众生于善法生执着。故以善法非善法破之。
论 此申言无法可得意。而示以菩提相亦当空也。无少法。是无上心。是真如体平等。是正等心。是真如相。以无我修善法。是正觉心。是真如用。佛答有三。初以觉性空寂言。次以平等觉相言。三以修法觉用言。总是接引后生之意。如来不。留一法。乃通万法。虽无少法。不可以无法而入于断灭。虽平等。不可以平等而据为真常。修一切善法。是指出下手工夫。当以无四相为了因。修六度为缘因也。但既云无法。又云平等修善法。既云修善法。又言即非善法。步步回顾无相法。不失无实无虚之旨。总是欲人依法悟性。又要离法见真耳。
讲 须菩提闻无法可说之义。恍然有得。白佛言。世尊。今佛得无上菩提。于法殆所得耶。佛深许其言曰。如是如是。我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不从外得。乃吾之真性也。真性中荡然空虚。神凝智泯。无有少法可得。是名无上菩提。佛再告须菩提曰。是无上菩提法。乃吾本然之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具足。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名为无上菩提。何则。以我真性中。原无我人众寿之妄。人能根株拔尽。又当修此明心见性之善法。自觉觉他。空明圆满。即得无上菩提。须菩提。我所言善法者。乃接引众生入道之门。本来无此善法。不过假此名。以开悟人耳。可知善法者。真性也。真性岂可以所得言哉。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石本无读诵字。千万亿分上。无百字)。
注 前以恒河沙喻其多。此以须弥山喻其大。言七宝所聚之多。有如此山之高大也。
论 此第七番较量福德也。因上言修善法。恐人疑于般若外。别有善法可修。不知六度归到离相。可见圆满法身。不在清净法身外。所谓一切佛法。皆从此经出。不是虚语。所以点出般若经名。以见彻始彻终。更无二理。无上菩提。总不出此般若经名。此外别无善法也。
讲 佛告须菩提云。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可谓大且多矣。设或以七宝之聚。等如许山之多。用以布施。福德不为大乎。然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若人以此般若经。并四句偈。受持而有得于心。演说而有益于世。则上成佛果。下度众生。比七宝布施之福德。不及此经百千万亿之一分也。人可不持此经哉。
汇解 自佛可以具足色身至此。凡五节为一段。亦申足上卷之义。非具足。扫尽从前色身相。无说法。扫尽从前说法相。非众生。扫尽从前众生相。无少法非善法。扫尽从前菩提相。此全是般若慧光。一空诸相。其性智皆从此经得来。所以点出般若经名。以较量福德。以见是经之宜奉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古本俱无是名凡夫句)。
注 众生。指九种众生言。凡夫。指人言。前扫度生。就菩萨言。此就如来言。
论 此再申言度生无度意。而示以平等法界无我人之相也。上半部言度生不居其功。下半部言度生实无有法。又言度生无我法。只在菩萨身上说。未曾在如来身上说。佛恐人疑如来度生。有护念付嘱种种诸法。不知如来无我。则法本无法。凡夫非凡夫。则度而无度。了结实无灭度之案。以佛为菩萨作榜样也。盖如来无我。谁度众生。凡夫非凡夫。有何众生可度。然则菩提平等。度众生亦平等。菩提无我人。度众生亦无我人也。
讲 佛告须菩提曰。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化度众生之心。汝莫作是念也。何以故。般若真性。人人具足。虽如来以法度之。然度其所自有。非益其所本无。实无有众生是如来度者。若说众生必是如来化度。则如来便有我人众寿之私矣。如来既无四相。何说法时有时称我。当知如来说有我者。乃对凡夫而言。所说有我。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能度惟我耳。然佛此性。凡夫亦此性。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盖凡夫能悟自性。便是如来。不过虚名为凡夫而已。所谓是法平等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 观与见不同。见则从外而见之。观则有仰瞻之义。转轮圣王。即四大天王。如轮之转。管四天下。察人间善恶者。以业报福德。亦具三十二相。色即胜妙报身。如来身相也。音即名言文句。如来说法相也。我字虽指法身言。即自性之我。乃无为无相净慧之体也。邪道。外道也。如来者。真常清净之体。如如不动者也。不能见如来。谓不能得见如如之真性也。与上文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同义。
论 此申言不应取法相意。而示以见如来不可着相也。不可以相见如来。空生屡答甚悉。今反以如是为答何也。盖观与见不同。见是以相为佛也。观则以相虽非佛。而相好原从无相中现出。因有相以观无相之妙。亦未尝不可。但非佛发问之意。若令初发心人闻之。未免误入邪道。故佛拦头截之。我字虽指法身。即可见众生身中。各有自性清净真常无相之体。学佛者当求诸心。外此求佛。即是邪道。见乃众生自见其心。非见西方佛也。此四句偈。是经中一大关纽。前之无我相四句。于此结穴。后之有为法四句。于此关照。即前不可以相见。及即见如来等义。俱归结于此偈中。集解四句偈有三。无我相四句。空心法之偈也。若以色四句。空身法之偈也。有为法四句。空世法之偈也。附参。
讲 佛告须菩提曰。汝之意。果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须菩提若未喻其意。反答曰。如是如是。欲观如来者。亦不出此三十二相也。佛即晓之曰。设若如来可以三十二相观。则转轮圣王。亦具色身庄严。即可谓之如来矣。须菩提随应声曰。以我解佛之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彼时世尊说偈曰。法身灵觉含真。妙体湛寂。离彼形迹之间。超诸耳目之外。若徒以颜色睹其形容。以声教听其謦欬。欲求见我之真性。此泥于色身佛。皆舍正路而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矣。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别本第三句如来以具足相故。无不字)。
注 诸法断灭。谓一切法。皆断灭之而无用也。于法不说断灭相。谓修行人。必依般若之法。以为修行之具也。断灭则无相矣。而亦谓之相者。以其执着也。此分四段。前两段若作是念。莫作是念双提。言毁相之不可也。后两段即明其故。言毁相之所以不可也。
○考六祖注本。此章第三句。如来以具足相故。并无不字。又别本不以作可以。照此则上半章一反诘。一正说。与下半文法一例。且与无断灭相反正相足。意义较为醒豁。附志于此。
论 此申言不应取非法相意。而示以得菩提不可灭相也。经中前后俱以无相无得。无说无法为宗。非此拦截定成执空矣。不知佛止教人离相。不教人毁相。只怕人着相。非教人灭相。上以离相无我。显般若空相。不堕常见。此以即相修因。显般若实相。不堕断见。倘执着无相。沈空弃有。一切法皆断灭不用。反成槁木死灰矣。故佛以此破之。得此一段。总摄空假。结归中道。不但无实无虚之两言。于此畅发旨趣。亦且即非是名之义理。于此洗刷精神。
讲 佛呼须菩提曰。汝若作是念。说如来不用具足之相。得此无上菩提。汝莫作是念。说如来修成妙相。不关佛果。遽然得此无上菩提也。所以不可作是念者何也。盖发大乘正觉心者。不着于有。亦不堕于空。汝若作是念。谓发菩提心者。说一切法皆当断灭。是以空寂视如来。汝莫作是念也。何以故。发菩提心者。必依般若之法。以为修行之具。于一切法。不说断灭也。着相固不可。而可灭相乎哉。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注 无我者。离相发心。般若是也。得成者。超凡入圣。波罗蜜是也。忍者。坚固强忍。金刚是也。前番言福德。只说般若波罗蜜经。此则申明金刚二字之义。不受。只是心净。言菩萨修福德。不起贪着心。非不修福德也。
论 此第八番较量福德也。前屡言持说四句偈等。此独指出成佛工夫来。盖前云通达无我法者。是知所为法。而未知其所以成也。要之一切法。无我得之。必成于忍。忍也者。是成佛精进坚强之本领也。作圣全功。只此一句。忍字与前信字相应。不信。则心无主宰。不能入道。不忍。则心无把持。不能成道。如来说出信字。为入道之门。以忍字为守道之终。不受福德。正见空空如如之妙。菩萨心同太虚。所作功德。惟为利益众生。使成正觉。受与贪何处安着。
讲 佛呼须菩提曰。若菩萨以满恒沙等世界七宝。持以布施。福终有限。若有人知一切法。本无我相。而以寂然不动。耐久大力。忍之又忍。至于成佛而后已。是大智慧。大定力。大涵养。此岂不胜前布施之功德乎。何以故。以诸菩萨如如不动。洞若太虚。不受世间福德故也。须菩提云。菩萨济度众生。原为希求福德。今云不受何也。佛云。菩萨所作福德。悉空诸相。何尝念利益几事。济度几人。少有贪着之心。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也。
汇解 自勿谓如来作是念至此。凡四节为一段。又申足上卷之义。先扫尽从前度生相。无度生之我也。次扫尽从前法相。无常见之我也。次扫尽从前非法相。无断见之我也。法身法界。悉无有我。般若真性。一片空明。即以无我得成于忍句。示以成佛功夫。忍即金刚也。是经名义。于此尽揭。末说到不受福德。并福德相亦扫去。较前更深一层。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 三言如来。皆指真性佛言。去来坐卧。不宜实看。若字有相似之义。去来者。应现化身。无去来者。真性法身也。
论 此申言如来二字之义。而示以真佛无相也。初取诸法如义释如来。则法法皆如。头头是佛。此取无所来去释如来。则指本原自性。真如法身佛。盖真性如如充满。法身本无去来。其来也。心净见佛。非是佛来。其去也。心垢不见。亦非佛去。譬如水清月现。月本非来。水浊月隐。月亦非去。但水有清浊。非月有升沈。可知人心有垢净。佛本无去来也。
讲 佛呼须菩提曰。若有人说。如来者。或来而感应。或去而入寂。或坐而跏趺。或卧而偃息。以此四威仪。遂指为如来。则着于有相。徒睹其形容。未窥其精蕴。此人不解我所说无相之义也。何以故。盖如来者。即真性佛也。真性无相。本不生灭。其来也。遍虚空。尽法界。要之诸法空寂。本来无有。何所从而来也。其去也。等观自在。妙寂无为。要之万象全彰。一真常在。无所从而去也。如而不去。来而不来。故名如来岂可以威仪显现之象。体认如来哉。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注 碎。即虚空粉碎之说。微尘众。即至碎之义。言人心妄念纷起。烦恼无穷也。世界。总是众生心识所成也。两实有。语气不同。上是辨实有之理。下言执有者之谬。一合相。王日休以为真性。六祖以为根尘交合。窃谓一字对上众字言。合字对上碎字言。众碎言其极细。一合言其极大。如来说碎界为尘。空生却说合尘为界。碎界为尘。尘中尽是妄念。合尘为界。界中亦皆幻境。看来四大本是假合。此身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大各离。妄身安在。所谓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也。不可说者。言虚妄不可说。人生如朝露。佛固不欲作此语也。事指六尘言。凡夫贪着。迷情执妄。不悟尘界本空也。
论 此中言微尘世界意。而示以虚妄之相不可贪着也。微尘在世界中。游气飘扬。任其起灭。世界在太虚中。山河大地。任其聚散。犹如人生烦恼尘心。皆逐妄而生。故沉沦六道无可脱离。般若性中。照见微尘之多。世界之大。总归于一空。惟有法身。常住不灭。而凡夫昧于真性。贪着眼前。认幻缘为实境。比如海中蜃楼。帝王人物。宫殿树木。种种显现。飞鸟望见。认以为实。遄往投之。踏空而堕。贪着误之也。
讲 佛曰。若有善男女。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尔意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何以故。此微尘众。俱是人心妄想安立。若真个有此微尘众。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也。唯此妄心。皆是外来之物。非吾心之所本有者。若能心镜常明。微尘虽多。岂足障蔽我哉。此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也。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妄尘积聚而成。劫数尽时。亦有变坏。此所以虚幻不实。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也。何以故。若以世界为实有者。凝合尘众。成一世界之相。即是一合相。然和合为相。有成即有坏。有生即有灭。皆属虚妄。如来所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乃强名为一合相而已。佛见须菩提已悟其旨。乃谓之曰。一合相者。此则不可说也。但凡夫贪恋执着。于世间一切事。认微尘为实有。而妄缘竞起。观世界为实有。而幻境愈增。非具金刚慧。何能崭然割断。一空此妄缘乎。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注 见与相不同。见犹未成相。有见而后有相。见在相前一层。相者。法所现也。见者。心所取也。相粗而见精。四相乃经中所遣之执。而四相又成于四见。盖至见归真见。而相亦无相矣。如来真性中。无此四见。故云即非。对有我说无我。其名假立。故云是名。如是。指上须菩提之三叠言。此近脉也。如来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今结云如是知见信解。此之谓住。不生法相。此之谓降伏。此远脉也。寿者见上。破我相。发菩提下。破法相。经中屡言无相。于此作一大归结矣。
论 此申言无四相。并无法相意。收拾一部经文也。前言菩萨无四相。众生无四相。如来无四相。尽乎人矣。言一切法无四相。尽乎法矣。此言佛说无四见。盖合人说法三者尽。而无相之义始全。于是复标发菩提心者。以结前问。应如是知。通达无我法。知一切法无我。是也。如是见不以色相见如来。以行正道见如来是也。如是信解。闻章句则信。说是法则信。种种解所说义是也。不生法相。离一切相。是也。一切修持俱摄成。此心无两生。不生法相。则生如是心矣。又言法相即非法相。以结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之意。
讲 佛告须菩提曰。若人言。我曾说我人众寿四见。是解我所说义否。须菩提曰。佛之所说。是人多不解其义。何以故。世尊所说我人等四见。滞于形迹之私。流为物化之累。所见皆虚妄也。若真性中般若之妙。如大明当空洞达无碍。即非我人众寿之妄见。但虚名为我人众寿见耳。佛曰。须菩提。若能发无上菩提之真心者。于一切事。不起四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应如是真知。如是真见。如是信受解悟。则无上菩提。浑然具吾天真内。凡在外有形迹之事。皆不生于心矣。然菩提心不离一切。不即一切。因物而付。不滞于物。即非法相。是假名为法相而已。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菩提或作菩萨)。
注 阿僧只。华言无央数。无量阿僧只世界。不止恒河沙矣。持于此经。谓当持此所发之心。以印于经。示发心者以陀罗尼门也。若作持经解。则受持读诵。紧接在下。岂宜重叠言之。受持法。前已详尽。演说法。未曾阐明。故有云何演说一证。正是付嘱处。如者。自如之谓。如如。则自如之甚。不动。正明其所谓如如。言不变其本体也。取相即非如如。即是动。如如二字。上根不取于相来。下接不动二字去乃形容性体之词。不必分疏。合说方见其妙。有为法。凡世间有所作为之法。即一切相也。六喻皆非真实。梦中境。幻中花。水成泡。影随形。草头露。电光火。均无实体。变现靡常。凡天地间有形有气。皆为非实。应同六者观之。偈言末句。虽承上三句说。其意包涵甚广。
论 此第九番较量福德。而因示以说法之轨则。观法之妙智。为全经结局也。此经虽是文字般若。即可悟实相般若。盖真如之体。圣凡俱足。相法皆空。惟适如其如。本性湛定。一无动摇。犹如一月澄空。千潭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以其无相无住。故能普现一切。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八字。乃全经之归宿。般若之宗旨。经中反覆翻剥。只完个不取于相而已。由浅入深。层层剔发。只求到如如不动而已。然人之修道。必从空世法始。看世法不空。必不能于真如着力。六如乃大般若真空妙观也。此六字中。凡人事之感应。世运之迁流。天地之变化。都已说尽。六喻观成。则真空自现。菩萨得道得果。全是观门纯熟。观即般若妙智。照五蕴空。是为深般若也。修行人宜从此入法身真境。故以观字结经。
讲 佛终呼须菩提曰。若有人满无量无央数之世界七宝布施。固得世间福矣。若有善男女。发菩提普济之心。于此经偈。不徒受持。自己见性。又演说于人。教人见性。此出世间之福。岂不胜彼乎哉。云何与人演说。盖我真性本无上菩提之妙心。为无余涅盘之实理。人法双泯。情智俱忘。自无形迹之可求。亦无声色之可见。不着于我人众生寿者也。不住于声声香味触法也。本来真空。何有相之可取。惟见如如焉。一神通乎法界。而定自真。万化妙于无方。而体常寂。自如之极。一无变动而已。何以故。盖真空无相。本自如如。一切贤圣法。皆以无为法而亲证之。若世间有所作为之事。皆虚妄不实。如梦境之非真。如幻术之假化。如水泡之虚浮。如身影之恍惚。如朝露之易曦。如闪电之易灭。当作如是观看。可见世间之事。诸行无常。有生还有灭。非真有也。惟我如如不动之性。湛若太虚。超万劫而常存。历千古而不变。其福德岂有限量哉。
汇解 自如来若来若去至此。凡四节为一段。亦申足上卷之义。如来无来无去。一真常住。无相者也。凡夫满界满尘。虚妄为实。着相者也。惟能空我见。破法相。人法双绝。知见皆真。乃为般若极则。结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二句。为全部金经结穴。直指般若本体。是修持法。是演说法。是住降法。是灭度法。即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即所谓无为法也。一切有为法。作六如观。则以空世法。证入空心法。尤为修行人。第一吃要关头。佛之传心。俱在于此。以之到彼岸。证菩提。不难矣。是为经之下卷。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邱比邱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注 比邱。男僧也。比邱尼。女僧也。优婆塞。居士也。优婆夷。道姑也。天人阿修罗。六道中之三道也。闻佛所说。具闻慧也。皆大欢喜。妙契本心。具思慧也。信受奉行。解行发心。具修慧也。
论 此阿难尊者赞记之语。乃结经常仪也。通篇最重一信字。须菩提三问信心。佛言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一念生净信。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信心不逆。如是信解。其最严重者。则曰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者般若也。至此煞出信受奉行四字。聆佛所说。顿悟二空。直超佛地矣。足见此经。能度大众。入大乘证大果。人因法悟。法藉人宏。要在人起净信耳。
讲 佛既大阐般若之法。说经已毕。启请之长老须菩提。已领心印矣。其同会听法。有出家修道之比邱比邱尼焉。有在家修道之优婆塞优婆夷焉。一切世间之人。天上之人。并阿修罗之神。闻佛此经。各言下见性。幸正法之难遇。欣今日之躬逢。莫不净信承受。遵奉持行。虽亿万劫来。永证金刚不坏身也。发菩提心者。不奉持般若。何由到彼岸哉。
总解 金刚一经。佛祖传心秘旨也。大要以清净为体。以发心为用。以不着四相。不住六尘。为了空。以平等修善法。为功夫。以无我得成于忍。为实诣。以如如不动。为究竟。以六如为观智。而全经起修。则必以信心为入门。至于六度四果。五眼三心。尤为窍要。佛每遇紧要关节处。便较量福胜。赞叹流通。直至于今。金刚智眼。放光动地。诸佛列祖。以此传法印心。六道众生。因之灭罪证果。皆由如来与空生一番问答。发启此段大事因缘。所以得闻此经也。佛之慈悲深矣。持是经者。其报佛恩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