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25 册 No. 0502 金刚经注讲


  No. 50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讲卷上

  金刚是金中之精坚者。刚生金中。百炼不销。质极坚利。不为物破。而无物不破。譬如般若能照破众生贪嗔痴爱一切颠倒之见也。般若者梵语。华言智慧。性体虚融。照用自在。故云般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须凭般若。此岸者。众生作孽受苦。堕落沉沦之地。彼岸者。谓诸佛究竟到人欲尽净。光明正大之地。经者径也。犹云路径。谓欲到彼岸。必由此路径也。波罗蜜有六种。一布施。度悭贪。二持戒。度淫邪。三忍辱。度嗔怒。四精进。度懈退。五禅定。度散乱。六智慧。度愚痴。各占六度之一。惟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则六度兼该。万行俱备。佛言梵语。中国莫识其义。宏始三年。姚秦迎鸠摩罗什。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请什用中国语。翻译此经。指示后学。盖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万欲昏蔽。所以沉沦苦海。受报无穷。我佛慈悲。特说此经。犹乘筏度津。以至彼岸也。所谓金刚者。盖万物不能逃乎五行。而五行之中。惟金最坚利长久。木有时而朽。水有时而涸。火有时而熄。土有时而崩。以金试之于木。则能成器用。沉之于水。则光湛常新。投之于火。则百炼愈精。埋之于土。则永劫不坏。其位在西北。能摧折万物。人能用之于身。可以斩一己之邪魔。除万里之妖孽。儒有龙泉宝剑。安邦定国。道有青蛇宝剑。斩绝情欲。佛有金刚宝杵。降伏魔王。大易以干为首。元门以金丹为首。此经以金刚为首。得此般若者。证西方无量寿果。西方金方也。金之为义。大矣哉。故以金刚为喻。般若者。智慧也。人生日用间。图名贪利。奸伪百出。至死时。心尚不足。自以为乖巧伶俐。不知溺于罪孽苦海。真痴愚也。必以智慧。打破痴愚。独秉乾刚。勇猛精进。明了自性。岂不到彼道岸。与诸佛同清净身如哉。总之。金刚喻也。般若法也。波罗蜜证果也。此讲章乃石公天基所注。于金刚般若波之义。所解甚明。故存原讲。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姚秦译经时也。后秦姚氏。建都长安。为别秦符氏。故称姚秦。鸠摩罗什。译经者之名也。什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祖居印土。家世相国。其父以聪明见称。避位出家。游学龟兹。龟兹王闻。以女迫而妻之。乃生什。什处胎日。母增慧辩。如舍利弗处胎相似。什生。母即学佛修行。得证初果。自年七岁。亦俱习佛乘。从师受经。日诵千偈。九岁随母到罽宾。依名德法师盘头达多。习小乘经论。十二岁其母携还。至月氏。北山有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此子当善守之。如过三十五岁。不毁戒。度人不减鞠多。若破戒者。止可才明?艺法师而已。又到沙勒国。见佛钵。随顶戴之。俄念钵重。即不能胜。失声下之。母问其故。即以唯心之义答之。乃还龟兹。名盖诸国。至于四明。五围诸论。阴阳星算等术。莫不穷微尽奥。从从卑摩罗。义学十诵律。又从须利耶苏摩。咨禀大乘。乃知从前学小乘之非。如是专习大乘。广求要义。有顷什母预知龟兹运衰。辞往天竺。进证三果。临行谓什曰。方等深教。当阐秦都。但于自身。乃有不利奈何。什曰。菩萨之行。利物亡躯。果其大化得行。虽富炉镬无恨。乃留住龟兹。止王新寺。后又到罽宾。为其师盘头达多。具说大乘妙义。达多感悟。反礼什。为大乘师焉。自是道播西干。声流东震。当此土前秦符坚建元九年。异星现于西域分野。太史奏曰。当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臣闻龟兹有罗什。襄阳有道安。得非此二人耶。于是先致道安。后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致什。至西凉。光闻符坚为姚苌所弑。乃自据凉土。即三河王位。什亦留止。苌即位。亦闻师名。屡请。光不允。苌卒。子兴立。复请不允。光卒。子隆立。姚兴伐凉。请什。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当宏始三年时也。因见旧译经论。卒多不与梵本相应。乃集沙门八百余人。所译经论。九十八部。凡三百九十余卷。所译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什临灭集众谓曰。自以暗昧。谬充翻译。若所传无谬。当使焚身之后。舌根不坏。后果如之。是知师舌兴如来广长舌相。等无有异。所以此经六译。而时所宗尚。皆宗秦本。今疏依之。

  佛生于西土阎浮州。当东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初八日。从母摩耶氏右胁而入。即从右胁而出。涅盘於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越一千一十七年。至后汉永平十年戊辰岁。其教始行于中夏。梵音佛。华言觉也。谓于一切有情中。能觉悟也。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又云教主也。非相而相。应身佛也。相而非相。报身佛也。非相非非相。法身佛也。

  释迦文佛。谈般若二十二年。计六百余卷。金刚般若。乃第五百七十七卷。名曰断疑品。大部般若之总要。故独流通。能令持诵者。得坚固生智慧。惟贵恒诵无间。自然感应。利益无穷也。

  是经古今刻本最多。每有错讹。虽经莲池大师较正。而诸本仍有传误。兹刻考订原文字字端的。更于句下圈点。分为三类。佛所说者。用此○圈。须菩提说者。用此◎圈。阿难结者。用此、点。俾读者。一目了然。经意不解自明矣。

  嗣
文佛七十一世孙法轮沙门行敏顶礼谨述。

  余所着此经者。因见各家经解甚多。悉心细查。未有傍注。恐读者不能悟。悟者不能诵。故详明傍注。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随时参悟。知其义理。修一切无相无为之法。非教人徒然持诵。遂得福德之胜。内修之福田。外修人所共见共闻。谓之阳德。内修人所不睹不闻。谓之阴德。有相有为。自不及无相无为之福。外修自不及内修之福。阳德自不及阴德之大。以见般若无相之法。六度万行。皆当体此无相之法修。是以辗转教人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使人知无相之法。精为奥妙。可以自修自悟。明心见性耳。盖信受者。要知三藏之大略。先除六根六尘。后除五蕴全空。方能入无我人等四相。无我人等四相。则自然民脆。物与为怀。六根六尘。污染不着。则不见有辱之人。受辱于我。自然精进一乘。永不退转。则四大非有。五蕴全空。心心相赎。自然清净。则自性常空。无有障碍。一真显露。光无不遍。照无不周。佛说经成藏。无非发明四句之义。佛法包括无余。故无我人等四相之法。不但为金刚一部之骨髓。寔为三藏全经之骨髓。读经者知此四句。寔为经之全体。可谓真能契般若经者也。奉佛者能遵此施行。何患彼岸之不到哉。是则余之愿也。夫是为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至敷座而坐。乃序说法之时。会众之处。故称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如是者。此也。我者。即集经者自谓也。阿难尊者曰。如此之法。乃我亲闻之于佛也。

  一时。

  一时者。谓说般若之时也。

  佛。

  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曰佛。即释迦牟尼佛也。

  在。

  在者。所在之处。

  舍卫国。

  舍卫国者。波斯匿王所居之国。

  只树。

  只树者。匿王太子名。只陀园中树。乃只陀所植。故名只树。

  给孤独园。

  给孤独园者。舍卫国有一长者。王之宰臣。本名须达拏。常好施给孤独。因名之为给孤独长者。给孤独长者。在只树园。建造精舍。请佛说法。故曰只树给孤独。

  与大比丘众。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于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于人。以为世人种福。盖佛将说真空无相妙理。必得道之深者。方能领悟。岂小比丘所能与哉。比丘者。菩萨罗汉之类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诸弟子。凡佛说法之处。常随侍而同处也。

  尔时。

  尔时者。彼时也。

  世尊。

  佛为三界之尊。故称世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食时。

  食时。当午前将欲食之时也。

  着衣。

  着衣。着柔和忍辱之衣。即僧伽之衣。

  持钵。

  持钵。持四天王所献之钵。

  入舍卫大城。

  入舍卫大城。园在舍卫国城外。故曰入。

  乞食于其城中。

  乞食于其城中。佛是金轮王太子。谁无供养。而自持钵乞食。欲教化众生之舍离憍慢。去此贪心。并欲使后世比丘之不积聚财宝。以炼种性。正君子谋道。不谋食也。

  次第乞已。

  次第乞已。不越贫从富。不舍贱从贵。如来大悲平等。无有选择。次第皆到而已。

  还至本处。

  还至本处。谓乞毕而归还只树园之处。

  饭食讫。

  饭食讫。谓食饭已完。

  收衣钵洗足已。

  收衣钵洗足已。谓收起袈裟钵盂洗足。以净身业。将入禅处。于是收拾其衣钵。使心无系累也。洗其足。以洁其身也。

  敷座而坐。

  然后敷座而坐。敷乃排列也。谓排列序次之座而坐。此我佛之去来动静。任运合道。历历我所亲见。而毕记者。法会之因由。如是而起矣。

  ○善现起请分第二

  善现出座问佛。故称善现起请分。

  时。

  时者。谓佛自入城还园。敷座而坐时也。

  长老。

  长老者。德长老之谓。众弟子之中。惟德尊而言之。

  须菩提。

  须菩提梵语也。华言解空。一名善现。谓能解悟空理。善扬发现也。

  在大众中。

  在大众中者。在千二百五十人众也。

  即从座起。

  善现即从自己座位起身。整顿威仪。出座起立也。

  偏袒右肩。

  偏袒其右肩者。以示不敢倍乎其师。东土以谢过请罪故肉袒。西土以兴敬礼仪故偏袒。

  右膝着地。

  右膝着地者。以示不敢左乎其道。般若经云。右是正道。左是邪道。必以右膝着地。偏袒亦以右肩者。用正去邪之意也。以见身业?诚。

  合掌。

  合掌者。心合于道。道合于心。以示其归依也。

  恭敬。

  恭敬者。以示其严肃心恭意敬。以见意业?诚。

  而白佛言。

  内外?诚。方启白佛。白者启也。言者。发语赞叹也。

  希有世尊。

  希有者少也。犹言少有我世尊也。

  如来。

  如来者。佛之总称。如而不生。来而不灭。即或真性之体用。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双修曰菩萨。诸菩萨只会下学道之人。如者。以真性之光明。照无量世界。而无所蔽。慧通无量劫事。而无所碍。能变现一切众生。而无所不可。是诚能自如者也。其谓之来者。以真性能随所如而来现。故谓如来。

  善护念诸菩萨。

  善现。谓如来入城还园。去来如如不动。密示住心。标榜后进。正是护持注念在会诸菩萨。与以智慧力。上求佛果。使之信受也。

  善付嘱诸菩萨。

  又以食讫晏坐。一念不生。密示降心。模范新意。正是付嘱在会诸菩萨。与以教化力。下度众生。使之奉行也。菩者觉也。萨者有情。一千二百五十人。皆善恶俱遣之大比邱。于一切有情中。皆能觉悟也。但恐未来众生。不得亲睹我佛仪容。无有标榜。

  世尊。

  故启咨世尊而问曰。

  善男子善女人。

  谓世间或有善淑男子并女人。学道之初。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先发此无上菩提之佛心。阿无。耨多罗上也。三正也。藐等也。三正也。菩提觉也。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也。以真性湛如。无有更上之者。故云无上。然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性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得住此性者。智无不遍。用无不周。不言自治。无为自化。善现良以善男女初发是心轻若鸿毛。不能同佛随缘安住。

  云何应住。

  当如何常住而使之不退转。

  云何降伏其心。

  当如何降伏而使之不惑乱我真心也。应者当也。云何者如何也。住者止也。降伏者。制御之谓也。

  佛言善哉善哉。

  佛因闻善现之所问甚善。寔足以继往圣之心。传开后学之□法。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付嘱二句。原是善发我未发之言。

  汝今谛听。

  佛深契善现所问。善发我未发之言。如此。我若不说。则为失人。故云汝当详审谛听。

  当为汝说。

  当为汝说此住心降心之道。

  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下。谓人之一心。朋从往来。攻取日众。最难发此菩提觉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若善男子并女人。既发此无上菩提之真心。则满腔中纯。是天理真如。本性自然。显露自然。常住不灭。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当如是常住不灭。则五蕴自然皆空。如是一切妄心。不待驱除。而自降伏矣。所谓道心为主人。心退听也。譬如日光一照黑暗尽明。

  唯然。

  善现闻佛所说。笃信于心。随应之以唯。旋思而复应之以然者。惟恐初发心之善男女。乃现在未来众生。不能了达一贯之理。必得我如来条分缕晰以开道。

  世尊。

  是以启咨世尊而曰。

  愿乐欲闻。

  我等弟子。愿乐欲闻。我佛之分别解说。得以垂经显法。使现在未来众生。遵循于不朽耳。

  ○大乘正宗分第三

  是经为大乘者说。非教小乘者。住大乘。惟降伏其心。不能降伏者。以有我人等四相也。四相既离。妄心自伏。真如自住。非正宗而何。是以谓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佛告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皆大悟菩萨也。我谓善男子并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若果能应如是所发之心常存不昧。则一真显露。无妄可降。如是降伏其心矣。其所以不能常住此所发之菩提本心者。因妄心迷蔽真心。至是。必须先降伏妄心。使人欲净尽。而天理流行也。汝皆欲上求证佛。下度众生者也。自度度生。应如是降伏其心矣。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所有一切众生。虽无数无穷。总不外乎四生八变之十二类。故种种一切众生妄心。极难降伏。何以见之。

  若卵生。

  卵为想生。或有心易轻举。飞扬远适。谓之卵生。

  若胎生。

  胎因情有。心常流转。习气深重。谓之胎生。

  若湿生。

  湿以合感。心随邪见。沉沦不省。谓之湿生。

  若化生。

  化以离应。此四生也。心见景趣。迁变起幻。谓之化生。

  若有色。

  执相修因。顿起邪思。名为有色。

  若无色。

  内守顽空。不修福慧。名为无色。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有色情而合无色情。而离依胎而变。

  若有想。

  滞诸闻见。系念染着。名为有想。

  若无想。

  静沉死水。犹如木石。名为无想。有想想而合无想想。而离依卵而变。

  若非有想。

  起生灭见。落两头机。名非有想。

  非无想。

  非无想。然此九种众生心。皆非菩提真心。一或有之。死即随类受生。堕于胎卵湿化之物。虚空等神。天魔等鬼。所以轮回六道。难入涅盘者也。非有色。情离而合。非无色。情合而离。依湿而变。非有想想。离而合。非无想想。合而离。依化而变。故有十二类众生。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

  我者。佛自谓也。皆者尽也。令者使也。入者行至于内也。无余者。无有余剩也。梵语涅盘。此云谓无余。涅大涅盘也。灭消灭也。度化度也。佛之意。盖说如前。所谓一切众生妄心。皆不是我菩提觉心。我皆令此受学。诸菩萨将此妄心。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消融其渣秽。度脱其染者。如红炉点雪。必使人欲清净。纤毫不留。造于元默之境。所谓心外无余道。道外无余乐也。人有虚灵之性。包括天地。谓之真空。又名法身。亘古亘今。所不能灭。即大禹见黄龙负舟。自言生寄也。死归也。四大色身。原是假合。空无毁坏之理。愚人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死归阴趣。随业受生。迁转不已。圣人明觉了然。如虚空杲日。当天普照。或出应时。则为报身。化身随缘。或不住世。则弃四大。如弃敝屣。永证清净法身。寂然常乐。是其来也。从体起用。无所从来。其去也。摄用归体。亦无所去。岂非涅盘常住不灭哉。世人不知。误以为死。非也。楞伽经云。涅盘乃清净不死不生之地。一切修行者之所依归。

  而灭度之。

  而灭度之灭者。化也。度者度生也。灭化以度其生。使各遂其生也。

  如是灭度。

  佛说如是以前。所言灭度之道。使般若智慧。打破种种邪见烦恼。

  无量无数。

  故此无限量无计数如是灭度。天上地下。人间四生。七趣十二类之无量无数。

  无边众生。

  无边际一切众生之心行。无为自然之化。

  实无众生。

  寔无有灭度众生之相。

  得灭度者。

  以众生为我得而灭度者。今已灭度无余者。岂我真能使之令入涅盘而灭度之哉。盖以凡夫原有此无上菩提之心。只为迷而不悟。今心地一旦豁然开朗。顿见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来无此众生妄心。曷得而灭度之。

  何以故。

  夫无有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也。佛自征。何以故。谓寔无众生得灭度者。盖真性即是道。真性虚灵。至公无我。本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方是无上正觉之道心。若有我人等众生寿者。即是众生。无此四相。即是菩萨。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若菩萨。

  若诸菩萨摩诃萨。皆修无上菩提之因。已证菩萨之果。或若有此四相。则前一切众生妄心。安能灭度。以至涅盘哉。决非菩萨地位中人矣。

  有我相。

  若计我为能度。则有我相也。

  人相。

  若计他为我度。则有人相也。

  众生相。

  若计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则有众生相。

  寿者相。

  若更计灭度众生。经万劫而不息。历亘古以如兹。则有寿者相。有此四相。则自心不能降伏。与众生无异。

  即非菩萨。

  且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是贪嗔痴爱四恶业。贪则惟思我富我贵。逞己之长。炫己之能。争名夺利。只为我身之计。是我相也。嗔则嫉人之有。妒人之能。攻人之短。吝人之来。讦人之私。皆人相也。痴则五蕴计其和合六尘。汩没灵源。是众生相也。爱则执法修因。希冀飞升。或烧丹炼药。期求增算。或舍义而贪生。或临难而苟免。是寿者相也。有此四相。则贪嗔痴爱之心。缠绵固结。五蕴六尘之劳扰粘染。如此妄心之执迷。则与道相违。而沉沦无穷尽也。若离此四相。则一念不生。全体发现。妄心自伏。真如自住。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序。而生生不息之机。与道合真也。况佛说大乘无上菩提之法。总不外乎六度波罗蜜。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若无此四相。则六度兼该。无我人等四相。则自然民胞。物与为怀。即是布施波罗蜜。无我人四相。则六根自无。而六尘污染不着。即是持戒波罗蜜。无我人四相。则不见有辱我之人受辱于我。即是忍辱波罗蜜。无我人四相。自能精进一乘。永不退转。即是精进波罗蜜。无我人四相。则四大非有。五蕴全空。心心相续。湛然清净。即是禅定波罗蜜。无我人四相。则自性常空。无有障碍。一真显露。光无不遍。照无不周。即是智慧波罗蜜。佛说经成藏。无非发明此四句之义。佛说也括无余。故无我人等四相之法。不但为金刚一部之骨髓。读经者。如此四句。为金刚之全体。可谓真能契般若经者也。学佛者。能遵此四句十一字。而修行之。则无上菩提之真心。何患彼岸之不到哉。

  ○妙行无住分第四

  菩萨妙行。法应无住。故谓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词也。佛呼须菩提曰。我谓应如是降伏其心之法。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寔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住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我故说。若菩萨有我人等四相。即非菩萨。

  菩萨于法。

  盖菩萨于六度万行之法。以布施为先。

  应无所住。

  应当无所住。

  行于布施。

  行于布施也。若四相既无所住。则六根自无所住也。六根既无。彼六尘者。又安住何所。

  所谓不住色布施。

  所谓不住于眼。即不住色布施矣。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不住于耳鼻舌身意。即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矣。

  须菩提。

  佛是以呼须菩提曰。

  菩萨应如是布施。

  汝等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也。我谓菩萨应如是布施。于自心众生。舍其所贪。归于空寂。不于六根六尘上。有所系累拘执。但自性虚空。妙圆明净。随感而应。

  不住于相。

  不住于相何也。

  何以故。

  佛自征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则六根清净。五蕴全空。以湛然明寂之心。行普度众生之法。圆满无上菩提之道。则尽皆善福。

  其福德不可思量。

  其福德量等虚空。岂人之心思。可得而测度忖量哉。非享福报之谓也。

  须菩提。

  复又呼须菩提曰。我谓不住相布施之福德。不可思量。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譬如东方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

  须菩提答云。以大。莫大于虚空。非人之所能测度。故以弗也。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佛思不住相布施之福德。犹不止一方虚空之可较量。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

  须菩提意以一方之虚空。尚不可思量。而十方之虚空。更不可测度而思量矣。故亦以弗也。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两次弗也答之。知须菩提已深悟十方虚空之不可思量。是以呼须菩提而告曰。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四方四维上下虚空之不可思量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汝要知无住相布施之福德。等于十方虚空之大。不可思量。汝等菩萨之学道者。不必他有所求。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但应如我所教。不住相之法。以无住而住之。理便就。此上应用之间。湛若十方空无所住而住。可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破执相虚妄习情。始悟真如之理。寔见真性如来。故谓如理寔见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菩萨应不住相布施。应如我所教。无住相而住。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可以色身之相好见。即是如来之法身否。

  不也。

  须菩提了达此理。即以弗也。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须菩提又自解曰。何故不可以身相见之。

  如来所说身相。

  盖如来所说身相。不过形体之末。非真空无相之道。岂可指而谓之真如来哉。

  即非身相。

  即非身相也。

  佛告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所答。已悟身相之不可住故。又呼须菩提。进一层以告曰。汝既知现具身相。乃属形体之化质。

  凡所有相。

  世间凡有形相可见可闻可嗅可食可触可法。乃天地人物山川草木昆虫一切有形有色诸相。

  皆是虚妄。

  皆有生有灭。乃是虚妄。而非真寔坚牢之本体。

  若见诸相非相。

  若见一切诸相能体全空之非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失。自能回光返照。

  即见如来。

  即见自性中有平等法身之如来。随处显现。不致住相布施得无住之法矣。刊定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

  ○正信希有分第六

  正信。谓一念不偏。希有。谓实为难得分。

  须菩提。

  须菩提得闻佛说无住布施无相见佛之法。

  白佛言世尊。

  乃白佛言。启咨世尊曰。我佛说无住布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义。我已得生寔信矣。但此理奥妙深微。后之学佛者。恐不能悟此精蕴。以致难生寔信。且众生布施。大半为求福之因。希得富贵利达之果。不思成佛。闻无住之因。见佛之果。不独以为渺茫难及。抑且所乐不从。以致不生寔信。

  颇有众生。

  不知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得闻如是无住无相之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

  果能生寔信否。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佛告须菩提曰。汝莫作生寔信否之说。然此无相真空妙理。必有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任其道。

  如来灭后。

  设或佛灭后。

  后五百岁。

  到五百岁之时。乃浊劫恶世之中。不信佛法之时。

  有持戒修福者。

  有持戒而诸恶莫作。修福而众善奉行。因持戒修福之力。悟无住无相之理。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又能于经中之一章一句。

  以此为实。

  然生信固以持戒修福助成。而能持戒修福。又因宿善所发。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岂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此善根哉。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历佛既多。则闻法已多。修行亦久。自能了悟无住无相之理。寔修而寔证。汝何可以学佛者不能悟此精蕴。而有难生寔信之疑乎。且无住无相之法。我不徒为善根深者而说。使之寔修而寔证也。善根浅者。自必经年受持。累月读诵。修菩提之因。证菩提之果。不待言矣。即有善根之浅者。惟知希福。但六祖曰。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佛又告须菩提。若有此善根之人。闻得此经之章句。乃至顷刻顿空。四相净焉。而心不乱信焉。而心不疑布施。而三轮体空。利济而无分人我。一念之中。能生净信。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如来悉知悉见。

  如来色相虽灭。法性常存。周遍虚空。无微不照。如来悉知悉见。不肯沮其一念净信之心。必使遂其所求之愿。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我能尽知尽见。此人虽名众生。而持戒修福之德。善根受用。不尽其福德。岂有限量哉。世间所享者。名福报。信此经者。名福德。

  何以故。

  佛言是诸众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

  是诸众生。

  盖一念之能生净信。是诸众生。已深契无住无相之理。顿悟大道至公无我之心。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

  四相既无。诸相自然不有。不执着于心外之法。而生妄见无法相矣。

  亦无非法相。

  所行布施方便持戒忍辱。亦无非行善去恶之法相矣。

  何以故。

  佛又转征。无我人等相。无法相无非法相者。何以故耶。

  是诸众生。

  盖是诸众生。

  若心取相。

  若心取相。则有我之见。必私己利己。而无济人利物之心。

  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

  汝若取法相。则必心外求法。而不悟本心。

  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

  佛转征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若取非法相。则必毁佛谤法。而不修明心见性之善因。

  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

  是故不应取法而生执。

  不应取非法。

  不应取非法而生疑。

  以是义故。

  以是无住无相之法。修佛者。得大乘智慧。希福者。得无量福德之义故。

  如来常说。

  如来常说各经中言之详矣。

  汝等比邱知我说法。

  当知我与汝等说此法者。因汝诸人。有此四相。不能了悟真空起于彼岸。我不过假此法门。度脱生死苦海。既见自性证涅盘乐。则我之当弃之。无所用矣。

  如筏喻者。

  如渡河之筏喻者。渡众生一切灾厄流离之患难。普济以慈航。岂以一味教人证佛之法哉。善根深者。寔信寔修。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功圆果满。自登觉岸。而证菩提。即善根浅者。能一念净信。即一念善缘。自获福报。且无住无相之法。原教人明心见性。迁善改过。宁舍法而悟性。不可执法以迷心。如来教人修真悟性之法。尚不可执着而宁舍。何况执我之法。为精微奥妙。学佛者之难生寔信。是取法也。疑佛法不能希求世福。而求福者之不生寔信。是又取非法也。取法取非法。皆非我之法也。汝安得以无人寔信。而生颇有之疑乎。傅大士曰。譬如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

  ○无得无说分第七

  体空无得。言寂无说。是以谓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

  佛恐须菩提尚未透彻。故云设此问。呼须菩提曰。我谓不应取法。似无法可得。无法可说。又谓不应取非法。又觉似有法可得。有法可说也。盖我之所说者。真空不空之法耳。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以我如来无上菩提之法。果有所求。而得之于己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

  抑以此法。谆谆然有所说。而教于人耶。

  须菩提言。

  须菩提了悟佛意。乘机而答曰。

  如我解佛所说义。

  解者晓也。定者。泥于一处而不通也。如我心中解悟佛所说之义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之义。无上菩提之寔性。人人具足。或由布施持戒而成。或因忍辱精进而证。或修禅定智慧而悟。六度万行。皆可默契。

  无有定法。

  则知无上正等正之法。此吾本来真空。人人所具足者也。

  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说法。原为闻众生之迷悟。但众生之根器有利钝。学性有浅深。随机设教。对病用药。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如来不尽之法。只定无法可名。如来不尽法言。只无定法可说。永曰。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何以故。

  须菩提自征释何以故。无有定法可得。无有定法可说。

  如来所说法。

  盖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之法。

  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可以性修而不可以色相取。徒取则何以深造于性理之妙。故云不可取也。可以心传。而不可以口舌说。徒说则何以超出于意言之表。故云不可说。须菩提所以辨论两者皆不可也。但可取可说固不可。取不可说亦不可。若执着可取可说。是必住于取住于说。反成邪见。且是法为开悟众生而设。非有真寔之法。故云非法。若谓不可取不可说。是住于无可取无可说。即成断灭。然又须假此以开悟众生。如离筏渡河。则有沉溺之害。又不可同谓之非法。故云非是非法也。非法非非法。即是如来所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也。所以者何。是须菩提释非法释非非法之义。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音雌)别。

  盖谓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法本不有。莫作无见。作有则执法。作无则执空。不执法执空。则了悟我法双空。即曰无为。无为者。自然觉性。无假人为。以者用也。一切贤圣。皆用此无为之法。然法本无为。悟有浅深。悟得浅者。则为贤人。悟得深者。则为圣人。是无为之法则一。因有浅深。为贤为圣。而差别之不一也。佛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须菩提总结出一无为之法。真了悟透彻佛所说之义也。此无为者。即是无上菩提。即是涅盘。即是如来。即是无相。即是无住。即是这金刚般若波罗蜜也。有为法世间法也。无为法出世间法也。后学者要知。无为寔无不为。可以超三界证菩提。可以得无量无边福德。其功之大效捷。诚莫可思量也。若执着无为。拘泥空寂。勉强造作。则无为而寔有为。反成槁木死灰。而无用矣。惟顺我至中至正之真性。于日用伦常之间。率性而行。各尽其道。不偏不倚。不即不离。得自然而然之妙道。斯为深悟无为之旨。深契金刚般若之法。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三世诸佛。皆依此法。出生功德是以谓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说离相降心。离相布施。离相即见如来。离相之一念净信。即得无量福德。汝总结一无为之法。诚能了达无相之旨。发明我未发之言也。我试以有为之法。而较无为之法。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三千大千世界者。言形容其多也。世间之方位界限也。三千大千。统言一大世界也。此日月所照。为小世界。其中有须弥山。日月绕山运行。故南为阎浮提。东为弗婆提。西为瞿耶尼。北为郁单越。是名四天下。日月运行。乃在须弥山之腰。故此山之高。半出日月之上。山上分四所。每方分八所。中间有一所。三十三所。谓之三十三天。梵语谓之忉利天。是其中间。有一所也。日月运行。如此四天下。谓之小世界。如此一千小世界。谓之小千。如此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如此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以三次言千字。故云三千。其寔则一大千耳。如此谓之一大世界。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赤珍珠。玻璃七须也。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极言七宝无数之多也。

  以用布施。

  以用布施。以此无数之七宝布施于人。布施定有福德。况以七宝。满大千世界之多。这个布施。作舍施看。与前篇无相布施不同。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此人所获福德。汝以为多乎不多。宁字。作是字看。

  须菩提言甚多。

  须菩提会佛之意。答云甚多。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何以故。

  又自征解何以故。言福德之甚多。盖藉物而修。仅得身外名禄之福德。而于明心见性。了无所得。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盖是福德。乃有相之施。于我性中真空无相妙法。全不相关。必竟非福德性。所得名禄福德。终有尽期。可以计其世代之远近。可以教其阀阅之多少。非若内修福修。无尽无穷。不可数计。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故如来所言福德者。乃人天小果之因。以名禄之福德有数。可计其多也。佛闻须菩提答毕。而汝云。有为福德非福德性。所得虽多。终有尽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

  复者再也。佛言。如再有人。于此金刚般若经中也。

  受持。

  受持者。受谓领受于心。持谓持守不失也。信力曰受。受之不忘于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厌其久也。

  乃至四句偈等。

  四句偈等。指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等者。凡有四句等处。

  为他人说。

  更为他人。解说其义。如一灯传百千万灯。则是自度度他也。

  其福胜彼。

  所获之福。胜彼之七宝施者。多矣。住相布施。纵得名禄之福。福尽堕落。此因经悟性。性见心明。福等大虚。历劫不坏。故云其福胜彼。

  何以故。

  佛言。人能受持讲说是经。其福胜彼者。此何以故也。六祖曰。以财布施。得身外之福。受持经典。得性内之福。身外之福即衣食。性内之福即智慧。今生丰衣足食而愚钝者。即是前生布施。而不持经典之人。今生聪明贫穷无衣少食者。即是前生持经。而不行布施之人。外修福德即衣食。内修福德即智慧。钱财现世之宝。般若在心之珍。内外双修。方为全福。若要现在子孙及来世生身。富贵智慧兼全者。须是准修。此是论叹持经功德。恐人不知经典之利益。故以胜布施之功德而较量。然佛法六度。亦以布施为先务。人不可执此而舍彼也。金刚经为大藏之骨髓耳。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一切佛法。

  盖真空无相之理。乃诸佛之本性。一切三世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皆从此经中所说四句无相之法。悟出真性如来。凡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舍此更无他法矣。

  须菩提。

  佛又恐人执着于法。复呼须菩提告曰。

  所谓佛法者。

  又曰。所谓佛法者。本来无有。不过假此以开悟众生。使之言下见性。乃虚名为佛法也。真性中本来空寂。无有相之法。固不可执相生心。又不可执法成病。本性真寔。法非真寔。

  即非佛法。

  故曰。即非佛法。汝当不即不离。以求见性明心可耳。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真如相。原无有相。是谓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四句无相之法。悟出真性如来。不但诸佛如是。即四果罗汉。莫不由无相之法而证也。盖佛与罗汉。虽有高下。而真性菩萨。无有增减。不稍差别。不过于无相之法。悟有浅深。证分高下。佛是以将己得证四果罗汉为问。以见凡四果得道者。必从无相而得。着不得丝毫之相。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须陀洹。

  已得初果之须陀洹。

  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自谓我得此果否。

  须菩提言不也。

  须菩提知其不然。乃曰。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何以故。

  我何故谓弗也。

  须陀洹。

  盖须陀洹初入无相之门。

  名为入流。

  得与圣人之流。

  而无所入。

  而无所入之念。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但不能顿悟真空而已。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亦无有不入之相。

  是名须陀洹。

  是故名为初果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斯陀含。

  已得三果之斯陀含。

  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自谓我必得此果否。

  须菩提言不也。

  须菩提即不然云。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何以故。

  我何以故谓弗也。

  斯陀含。

  盖斯陀含已深悟无相之理。尚有一生一灭之心。

  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名一往来。而寔无往来之相。是故名为斯陀含。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阿那含。

  已得三果之阿那含。

  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自谓我有得果之心否。

  须菩提言不也。

  须菩提即不然云。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何以故。

  我何以故谓弗也。

  阿那含。

  盖阿那含内无欲心。外无欲境。欲净而无私意之往来。

  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名为不来。寔无不来之相。是故名为阿那含。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阿罗汉。

  已得四果之阿罗汉。

  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自谓我得这个道否。

  须菩提言不也。

  须菩提知其不然。而即否。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何以故。

  我何以故谓弗也。

  实无有法。

  性本自空。寔无有法可得也。

  名阿罗汉。

  盖阿罗汉已造到。情无顺逆。境智俱亡。无有所得之念。无有得道之相。寔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

  启咨世尊而反征之曰。

  若阿罗汉作是念。

  设若阿罗汉作得道之念。

  我得阿罗汉道。

  有我得阿罗汉之相。

  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矣。是兴凡夫无异。安得谓之阿罗汉哉。

  世尊。

  须菩提又将平日所得佛说。启咨世尊。而印证之曰。

  佛说我得无诤三昧。

  佛当日曾说我。须菩提。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心无生灭。正定空寂。得无诤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

  得此之正见。于诸弟子中。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许我为第一。必定是我脱尽人欲。断绝此念。方是许我为离欲阿罗汉也。

  世尊。

  启咨世尊曰。

  我不作是念。

  因我不作得离欲阿罗汉之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

  复启咨世尊。又反征之曰。

  我若作是念。

  我若是作此思念。

  我得阿罗汉道。

  我若作我得离欲阿罗汉之念。则四相不空。生灭犹在。我即不是无诤三昧人中第一离欲阿罗汉也。

  世尊则不说。

  佛即不于诸大弟子中说。

  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是好乐寂静之人。有是无诤之行也。

  以须菩提。

  何以见之。以我须菩提不着修无诤三昧之行。

  实无所行。

  寔无此乐阿兰之行。

  而名须菩提。

  方才名我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

  是乐阿兰那行。即是无诤三昧。以无诤三昧。方受解空善现须菩提之名。乐者好也。行者功也。乐阿兰行者。谓好无诤三昧之行也。萌诸心曰念。见诸修曰行。必有是得有是行。而心无是行之念。有所得而心无所得之相。宜乎。佛以乐阿兰那行名之也。

  ○庄严净土分第十

  非外面修饰之庄严。乃心地清净之庄严。故谓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

  佛恐诸菩萨所得心未除。执着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故设是问。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

  我当初于然灯佛处。得成无上菩提之道。

  于法有所得不。

  果然得本师之法否。

  不也。

  须菩提即解其意。曰弗也。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如来在然灯佛所。

  如来虽在本师处听法。不过因师开导。寔乃自悟自修。

  于法实无所得。

  于心外之法。寔无所得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世间所谓庄严者。造寺作塔。行种种善事。是有相庄严也。佛恐人认做这样庄严。故呼须菩提而谓之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菩萨庄严佛土不。

  菩萨于佛土中。果作善缘福业庄严否。

  不也。

  须菩提随答以弗也。

  世尊。

  启咨世尊而征释。

  何以故。

  何故也。

  庄严佛土者。

  不庄而庄。不严而严。

  即非庄严。

  即非外貌有相有为之庄严。

  是名庄严。

  乃是心地光明万行具足之庄严。是故名庄严也。

  是故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之所答。寔可启当时之妙悟。发后世之心传是故呼须菩提曰。

  诸菩萨摩诃萨。

  诸菩萨。指大修行人而言也。菩萨庄严。既不在于外饰。则当反而求之于心。使大字之中。湛然常虚。无一毫染浊。灵台之内。寂然常定。无一丝扰乱。法本心悟。非由外得。土因心定。不在外庄。

  应如是生清净心。

  当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有相之形色生心也。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

  应于一切有相有为之烦恼尘劳。无所住。

  而生其心。

  而生无相无为清净真性之本心。如此得以智慧圆明。光无不照。化无不周。宇宙不能包藏。天地不能覆载。法身超出三界。圆满十虚矣。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说无所住。而生其心。则真如发现。如日月之照临。光无不遍。如四时之运行。化无不周。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

  可以言大否。

  须菩提言甚大。

  须菩提深悟佛意。乃以甚大答之。

  世尊。

  启咨世尊曰。

  何以故。

  又自征释。何以故。谓之甚大。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盖佛所说之身。乃无相无为之非身。故言甚大也。若以有相之色身而喻。则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色身何能敌其大。惟无相之非身。是我清净之心。乃真性之道体。此心包括宇宙。圆满大灵。无相无为。万法皆从此出。则须弥山之身。在真性道化之中。又不啻一微尘矣。是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耳。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无相四句。乃无为之法。受持四句之福。胜恒河沙数七宝布施。故谓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今既明四果。以无相而证释迦之法。以无相而得佛土之庄严。以无相而严佛身之大。以无相而大。若能受持无相之法者。其功果之福德。岂可以多寡度量而思议哉。试以恒河沙喻。

  如恒河中所有沙数。

  我今以众人之所易见者。先反诘之。恒河之沙固多。

  如是沙等恒河。

  设或不只一恒河数。其如沙之多恒河。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是诸恒河。多乎不多。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从阿耨池东流出。周回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为喻。西土只有一个恒河焉。有许多恒河。亦是假设之言。

  须菩提言甚多。

  须菩提答言甚多。

  世尊。

  启咨世尊而曰。

  但诸恒河。

  但河中而有沙者。一沙即为一恒河。是诸恒河中。各有其沙。

  尚多无数。

  且多无数。

  何况其沙。

  何况河中之沙乎。言多而又多也。佛设此喻以为较量福德多寡之张本。

  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以河沙无数之多而答。故呼须菩提曰。

  我今实言告汝。

  我今以朴寔言语告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

  以七宝等物。

  满尔所恒河沙数。

  满尔所恒河沙数。

  三千大千世界。

  尽三千大千世界。

  以用布施。

  以用布施与人。

  得福多不。

  所得之福多乎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

  须菩提即以甚多答之。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佛告须菩提。

  佛告须菩提曰。汝谓无数七宝布施得福甚多。此乃有相之福德。虽多而终有穷尽。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

  于此般若经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信而受之于心。会其妙义。而毫无所疑。坚而持之于心。存其精蕴。而毫无所失。必见自己真如。菩提之智。朗然备矣。

  为他人说。

  不能以此真空妙义。为人解说。使人听闻之下。心地开通。明了自性。可以脱离轮回。永超生死。则是人己兼成。自他俱利。得以渐悟真性。明德新民。

  而此福德。

  此福即无为福也。无有尽期。

  胜前福德。

  寔胜前恒河沙数七宝布施之福德也。所获利益之多。岂恒河布施者。可同日语哉。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此喻菩提妙道。非佛法不至。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受持此经。天人尊重。故谓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

  如来已较量持说双行者。而此福德。胜前宝施之福德。复次者。连前启后之词也。呼须菩提曰。我谓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恒河沙数七宝布施之福德。汝已闻知矣。犹不持说双行者。有此胜福。即专为他人说者。亦不必于经中通前彻后。全为人说。但能于是经中。或至无相降心。或至不住相布施。或至无相即见如来。或至一念能生净信者。无有四相。或至得阿罗汉道者。不着四相也。

  随说是经。

  若或有人。随其所在。便能演说此经。

  乃至四句偈等。

  乃至四句偈等之妙。令诸听者。除迷妄心。

  当知此处。

  当知此说经之处。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自然感得一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皆应供养。

  皆执幢幡宝盖。侍立左右。供养恭敬。

  如佛塔庙。

  如佛之真身舍利宝塔。如佛之法体。神仪庙堂。在此处。

  何况有人。

  何况有人尽能于一经全文。

  尽能受持读诵。

  尽能于一经全文。受持而体念于心。读诵而研穷其义。则此无住无相之理。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真最上而无以加也。第一而无可比也。又绝无而仅有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当知是人。

  当知是人尽能受持读诵。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自然成就最上之清净法身。第一之圆满报身。希有之千百亿化身也。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

  若是供养经典所在之处者。

  即为有佛。

  即自心是佛。不从外得。经在则佛在也。

  若尊重弟子。

  若供养经典之人。为尊重佛法之弟子也。经在法宝在也。有佛佛宝在也。为尊重佛法之弟子。是僧宝亦在也。三宝共处。宁有不消灾而致福耶。若是者。此经其可不说。其可不读。其可不有乎。六祖曰。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第一。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当如金刚般若之法。奉受持守。故谓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

  尔时彼时也。须菩提闻前所说成就最上之法。深有歆慕。但未知受持之道何如。

  白佛言世尊。

  故启咨世尊曰。我佛谓尽能受持读诵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此经功德。诚莫可度量。我等心切受持。

  当何名此经。

  请问此经当何以义命名。

  我等云何奉持。

  我等当何以道奉持。

  佛告须菩提。

  现在问答解说者。无非发菩提真性之体用。既有体用。岂无名字。

  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乃无上菩提妙心。无相无住。直至诸佛彼岸。为最上希有之法。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汝当奉受而持守也。然以无上菩提真性之体用。而名字曰金刚般若波罗蜜。

  所以者何。

  其故维何。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佛说般若波罗蜜。

  盖以金刚之坚利。能断碎一切诸有相之物。譬如般若智慧之精明。能照破一切有相之烦恼。得以度脱迷津。而登波罗蜜觉岸。是故佛说般若波罗蜜也。

  即非般若波罗蜜。

  但真性本来空寂。无诸挂碍。亦无有此岸彼岸之别。人能守其真性。不为诸境所染。不须奉持此经。即非般若波罗蜜也。

  是名般若波罗蜜。

  无如凡夫执着我人众生寿者等相。妄见妄念。迷性感心。又不得不假此破执而觉迷。是名般若波罗蜜也。但我所说般若波罗蜜。原欲人了达般若性空之法。岂可执泥言说。其寔真性。即是菩提。无妄可破。无岸可登。无法可说。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真妙理也。大士曰。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有所说法不。

  般若之法心法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阿所形其拟议。若有所说。即谤佛也。故佛问有所说法否。

  须菩提。

  须菩提了达性空法空之义。

  白佛言世尊。

  启咨世尊答曰。世尊与诸佛及一切众生本性中同。具有金刚般若波罗蜜。

  如来无所说。

  自性自悟。直下何容开口处。所以无得无说矣。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汝谓真性本来坚利空寂。无法可说。但真性虽坚利空寂。而尘世之色相可扰。无奈众生遇境则触。遇尘则染。世界微尘细劳。皆能迷蔽真性。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

  所有微细尘埃。

  是为多不。

  果为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

  须菩提意谓。大千世界中。一切有色有相。有音有声之可喜可怒。可哀可乐。可爱可欲。莫非微尘。故言甚多。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甚多之答。乃呼须菩提曰。世界中一切色相音声之微尘虽多。皆非真寔。终有坏期。若以般若智慧之力。照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为一尘所染。彼微尘虽多。何能扰我虚灵不昧之府。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

  原是幻妄之物。虽有色声香味触法之多纷纷乱起。而虚灵之府。澄彻太空。岂有纤毫尘垢而点污耶。故言不是微尘。

  是名微尘。

  乃假名微尘也。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所说世界者。盖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原不是我心中本有的。只因妄想安立故也。人于世界中识得。不是世界。则心地廓然。净无瑕秽。便是出世间法。非世界之所能囿。是名为世界也。不过种种色相之微尘。和合一世界。劫数尽时。终有坏时。是亦虚妄。即非真寔之世界。但是假名。为世界也。若以般若之功深圆明。本来之觉性。超出世界之表。则不为世界所囿。亦不是有世界。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离尘。是为究竟法。正此意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如来说世界。是名世界佛相。亦世界中之一色身。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

  不也。

  须菩提深会佛意以弗也。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如来之相虽胜妙殊绝。不宜以形色求之。

  何以故。

  又自征何以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复自释曰。

  如来说三十二相。

  乃色虚妄之化质。

  即是非相。

  盖如来所说相者。非真相也。妙体如如。湛然常寂。乃诸佛本心者也。

  是名三十二相。

  是名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如眼耳鼻舌等类。此乃色身佛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也。

  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于般若性空之法。解悟透彻。复呼须菩提曰。世间所重者。莫过于身命。示以诵经功德而曰。我所谓金刚般若波罗蜜者。般若智慧。光明寂然。历劫不寐。寔如金刚之坚利。能照破一切诸相诸法。如微尘之小。世界之大。佛身之大。佛身三十二相之妙。以般若力。燎然知其虚妄而非真。若能奉受持守。寔能觉妄明真。以至真无妄之心。无往而非善。即无往而非福。所得一切福德。无有穷尽。不但以七宝布施福德之福。不可比较。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比此身命布施。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所获之福。视宝施之福。尤有加焉。但不如本性顽福耳。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受持而讲说之。

  为他人说。

  自利利他。

  其福甚多。

  其获福无量。较彼舍身者。不甚多乎。此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汝当受持可也。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离诸形相。自然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

  尔时者。彼时也。须菩提闻佛言。

  闻说是经。

  闻说金刚般若波蜜经也。

  深解义趣。

  深解者。心中大悟也。义趣者。义理旨趣也。慧眼者。圣人之心有七窍。一闻千悟。此智慧眼也。深解佛说。用自性真空之般若。如金刚之坚利。能断除一切诸相之烦恼。以见性空般若寔相之义趣。喜极生悲。自伤闻经之晚。又恐现在未来者。不能信解受持。致辜负我佛心传之妙法。

  涕泪悲泣。

  遂不觉涕泪悲泣。鼻出曰涕。目出曰泪。大痛曰悲。微痛曰泣。谓始而涕泪。继而大痛。后而微痛。微痛者。收痛将陈也。须菩提闻金刚般若之法。得深解义趣。彻底通明。喜极生悲。不觉涕泪悲泣。一伤自己闻法之晚。一伤现在未来之人。恐不能信解受持也。

  而白佛言。

  启白佛而言也。

  希有世尊。

  赞叹之词也。希者少也。世间少有我世尊也。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佛说以本来真空无相之般若。而入真空寔相之般若。如是甚妙深奥经典。

  我从昔来。

  我从昔修悟以来。性知持守六根。以致不入六尘境界。渐次悟无相之理。渐次脱离欲界。渐次境智俱亡。由今思昔以来。持戒修行。不知费许多。苦修苦行。始得第一离欲阿罗汉道。

  所得慧眼。

  有此慧眼。善能聆悟。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未曾得闻。即用自性真空无相之般若。照破诸相之虚妄。即得见自性真空般若之寔相。遂到诸佛波罗蜜觉岸如是之经也。我今幸入法会。已闻是经。深解之义。

  世尊。

  启咨世尊曰。

  若复有人。

  若再有人。

  得闻是经。

  得闻般若波罗蜜经也。

  信心清净。

  信自心般若之清净。不住一切诸相。

  即生实相。

  即生真空无相般若之寔相也。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成就无上菩提之道心。为第一少有功德也。六祖曰。皆从清净体中。流出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

  启咨世尊曰。

  是实相者。

  是般若寔相。

  即是非相。

  空若太灵。无有形迹。当体全空之非相。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若寔有相。即属可坏。是不坚之法也。因无相而相。亘古常存。万劫不坏。是故如来说名寔相也。

  世尊。

  启咨世尊曰。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

  我今亲承教谕。心聆神会。

  信解受持。

  能感发信解受持之心。

  不足为难。

  故不足为难也。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

  年久之时。

  其有众生得闻是经。

  不过于文字。辗转诵读。

  信解受持。

  信心者即难。解悟者尤难。又何能聆受于心。持守不失。若非多种善根之人。必不能也。

  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所以是人非一世二世之善根。必屡世种诸善根。方能如是。即为第一希有之人不易得也。

  何以故。

  何以故。此人不多有也。

  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人于浊劫之世。独能信解受持无我人等四相。

  所以者何。

  又转征所以然者何。

  我相。

  因此人了悟我相。

  即是非相。

  本非真寔坚牢之体。即是非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了悟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虚妄终坏之质。

  即是非相。

  即非四相也。

  何以故。

  又征释何以故。即为第一希有。盖此人已无四相之执。既无四相。则不见有因之可修。有果之可得。

  离一切诸相。

  是离一切诸相。我法皆空。心常湛寂。即是般若真空之真相。即到波罗蜜之觉岸与诸佛齐驱并驾耳。

  即名诸佛。

  即名诸佛矣。

  佛告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所解般若之法。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深契般若之理。故呼须菩提曰。

  如是如是。

  如是者。所言当乎此理也。

  若复有人。

  佛说若果有人者。无论现在未来之人。

  得闻是经。

  得闻般若妙法。

  不惊。

  不惊异而无疑。心惊者。骇其言之过也。

  不怖。

  不疑怖而无惧。心怖者。恐其道之高也。

  不畏。

  不畏避而无退。心畏者。怯其行之难也。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者。离一切诸相。甚为希有也。

  何以故。

  我何以故。谓此人甚为希有也。盖此人善根种深。已默契般若无相之法。无时而行般若。无时而非般若。六度万行。无非般若。故得闻是经。自能信解受持。了无可惊可怖可畏。是人甚为希有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须知般若无相之法。总摄佛法六度万行。一切诸佛阿耨多罗菩提。皆不离夫般若无相之法而证也。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

  盖我所说第一波罗蜜。乃与空无相。自性自悟。即如如来说第一波罗蜜。乃由布施而到诸佛之彼岸也。佛说三轮体空。内不见布施之我相。外不见受施之人相。中不见所施之物相。并不见第一波罗蜜之法相。

  即非第一波罗蜜。

  施无所施。岸无所到。即非第一波罗蜜。

  是名第一波罗蜜。

  不过假此开悟群迷而已。因无相布施。得登彼岸。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

  亦复如是。无相之忍辱也。忍辱波罗蜜。由忍辱。不生嗔心。以真性而到诸佛之彼岸也。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但真空本来无相。如来内不见忍辱之我相。外不见我辱之人相。中不见我心中能忍之相。亦不见有忍辱波罗蜜之法相。忍无所忍。辱无所辱。岸无所到。如来说即非忍辱波罗蜜。

  是名忍辱波罗蜜。

  因无相之忍辱。得到彼岸。是名忍辱波罗蜜。亦即是般若无相之法也。

  何以故。

  何以故。如来说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我被割截身体时可鉴。

  我于尔时无我相。

  我于尔时。心乃虚空。不起四相。所以无受割之我相。

  无人相。

  无割我之人相。

  无众生相。

  无畏割之众生相。

  无寿者相。

  无护命之寿者相。

  何以故。

  何以故也。

  我于往昔。

  割截手足耳鼻。

  节节支解时。

  当初节节支解散时。可谓辱之极矣。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若有四相。

  应生瞋恨。

  应生嗔恨之心。而岂尚愿先度割截我之歌利王耶。我不但近世之念贤劫中。能无此四相。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又念过去于五百世。

  再又思念。曾于过去五百世。在庄严劫中。

  作忍辱仙人。

  作忍辱仙人时。

  于尔所世。

  曾修忍辱之行于往世。亦无四相之界。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亦能无我人等四相。我于近世念贤劫中。及追忆五百世前之庄严劫中。我皆无此四相。故今得证佛果。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

  欲成佛道菩萨者。当空其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离去一切形迹。方可发此无上菩提道心。即能安住矣。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着于色相。而萌可好之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不当住着于声香味触法。而起可欲之念。

  应生无所住心。

  当于无所住者。而生其心。则此心圆通无碍。真纯无欲。非一切相之所系缚。应生无所住六尘等相之心。方得此心人欲净尽。圆通无碍。

  若心有住。

  若心于六尘上。有一住着。便落他窠臼。不能脱洒。

  即为非住。

  则所住不是菩萨住处。佛因以心有所住。即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

  佛自谓。我说菩萨心者。本虚而明。若住色而为运用。此心不为觉矣。是故佛一向说菩萨心。

  不应住色布施。

  所以不住色布施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

  菩萨因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而生菩萨心。因菩萨心。而成佛果。菩萨所以必欲利益一切众生故。

  应如是布施。

  应如是不住相布施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

  如来说离相布施。何有诸相。

  即是非相。

  故非相也。

  又说一切众生。

  又说一切众生者。以心有四相。名为众生。

  即非众生。

  若能约己回光。妄心自离。即无众生可得。故非众生也。

  须菩提。

  佛恐人闻此经之言。便生惊怖畏惧。不能成就。乃开导之。故呼须菩提曰。佛说无相无住之法。

  如来是真语者。

  我如来所说般若波罗蜜法。皆无上菩提。了悟本性。如来是真而不妄之语。

  实语者。

  寔而不虚之语。

  如语者。

  默契真常之理。如如不变之语。

  不诳语者。

  所言者至诚。非欺诳之语。

  不异语者。

  所论者至正。非异常之论。不过欲人自性自悟之语。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如来所得法。

  如来所得证如来之法。欲言其寔。则无形可见。无相可得。欲言其虚。则智无不遍。用无不周。无相而相。无得而得。寔而不寔。虚而不虚。

  此法无实无虚。

  欲言其寔。则无形可见。无相可得。欲言其虚。则智无不遍。用无不周。无相而相。无得而得。寔而不寔。虚而不虚。中庸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正此谓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凡修行菩萨者。当悟真空。不宜有所住着。以为运用也。

  若菩萨心住于法。

  若菩萨心中。明知法不应住。至行施时。力不自由。依然住于法。

  而行布施。

  而行布施。则无明障碍。

  如人入闇。

  如人入暗室之中。

  即无所见。

  昏焉而一无所见。则妄心何由而降。觉心安得而住。

  若菩萨心。

  若菩萨心中。既知法不应住。

  不住法而行布施。

  即不住法。而行布施于外。此则金刚眼。然般若灯。圆悟如来洞达无碍。乃无上真性自见也。

  如人有目。

  如人本有眼目。

  日光明照。

  又得日光明照。

  见种种色。

  见种种色。了知一切妄境。而不为所缚。则妄心自伏。而觉心自住矣。佛深见般若无相之法。寔足以感发人之善心。惩戒人之恶意。

  须菩提。

  故呼须菩提曰。

  当来之世。

  当如来灭后五百岁之世。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奉受而持守于心。读诵而玩味其义。不为诸境所触。自能去恶而为善。离相以布施。离相而忍辱。如来色相。虽已涅盘。而如来法性。常存不昧。洞鉴无遗。

  即为如来以佛智慧。

  即到菩提觉位。为自性如来佛。以智慧清净之目。

  悉知是人。

  去恶而为善。

  悉见是人。

  不住相以布施。不住相而忍辱。如来本大悲。救度众生之心。惟善人更加护佑。自阴庇默相。使是人。满其所愿。

  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此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见性之功德。周法界而无方。历万劫而常在。岂有限量边哉。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受持是经。功德无量。故谓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不过引往昔所历之境。以证明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始能忍辱无嗔。而得自性之清净。非教人舍身以求佛也。且佛于屡劫。皆无此四相。方能造入。割无所割。截无所截。虽身被节节支解。以无嗔念。其身仍还复如故。非已到佛之境界。谁能若此。佛恐人闻此割截身体之说。反起疑惑难信之心。致住畏怖退悔之念。又恐执迷之人。执着舍身之说。徒以身命布施。而于自己心性。与他人心性。毫无利益。故呼须菩提。我试将以身布施者而较。则可知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

  设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一日之中。自旦至辰时。为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

  自辰至未时。为中日分。

  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

  自未至戌时。为后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莫谓一人止一身。安得有恒河沙等之身。于一日三时布施。设即有无数之身。每日三时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至于无量数劫。则无量福报。曷可胜言。然止能受世间顽福耳。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

  若有人闻此般若无相之经典。

  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信自心本来清净。而不着四相。以背逆于初心。其福胜彼以身布施者。多而且久也。盖以身布施者。虽多而且久。乃希求成佛。住相布施也。设若经典无相之法。信心清净。不着四相。以背逆于心。则心见性明。万事同归。岂不胜彼恒河沙等身布施者。执相迷心之福哉。闻信不逆。尚胜彼恒河沙等身布施之福。

  何况书写。

  何况自书写其章句。而寻译其言。

  受持读诵。

  受持读诵。而解悟其理。读者。一身之中。手眼心意。皆具般若。

  为人解说。

  又以是经。与人解说其义。则不徒自明己性。且教人各各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又乌有限量哉。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若能明此法门。即见性成佛。

  以要言之。

  我只得以要言。而说其义。

  是经有不可思议。

  则此般若真经。有不可以凡心测度。亦不可以浅言拟议。

  不可称量。

  不可称赞而度量。

  无边功德。

  则此功德之无边际。虽赞叹。所不及矣。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如来为启发大乘者说。欲以载度一切众生也。

  为发最上乘者说。

  为启发最上乘者说。欲以兼载度诸菩萨也。如此之法。惟大乘之根器。方能持诵。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

  若有人能奉受持守于心。读诵研穷其义。

  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

  具大乘之智慧。

  悉见是人。

  具大乘上乘之根器。

  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此人既成就功德。是莫大之功德。

  如是人等。

  受持读诵。以明心。广为人说。以利众。以先觉。觉后觉。

  即为荷担如来。

  即能以身挺。然任此大道。背负为荷。肩挑为担。言无上菩提至重之任。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将如来阿耨菩提之法。荷担无遗。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功德宁有涯哉。

  何以故。

  我何以故。谓此人荷担无上菩提之任。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盖是人如非大乘上乘根器。

  若乐小法者。

  或乐小乘法者。局于见闻之小乐者。喜好也。小法者。钝根之人。志意不劣。

  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不免有人等见之私。

  则于此经。

  即于般若无相之经。必不相合。既与道违而不相合。

  不能听受读诵。

  则自己不能听受读诵。

  为人解说。

  又何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

  佛呼须菩提。此经功德。能持读诵。广为人说者。其功之大。其德之多。固不待言。即无论城邑市廛。山陬僻壤。厅堂内室。楼阁亭院。舟车旅邸。在在处处。

  若有此经。

  若有此持经之人。则功德素着。如摩尼宝瑞。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一切世间。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所应供养。

  皆应供养。

  当知此处。

  当知经在之处。

  即为是塔。

  即为如来真身舍利宝塔。

  皆应恭敬。

  谁肯生一慢心。而不恭敬。

  作礼围绕。

  必作礼而玉体投地。围绕而大众之归依。

  以诸华香。

  以诸宝华妙香。如华严经所谓。阇提华香。茉利华香。青莲。白莲。赤莲华香等类。

  而散其处。

  而布散于经在之处。夫佛经在处。即感动天人阿修罗如是之恭敬供养。又何况受持广为人说者。宁有不得无量无边之功德乎。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金刚般若经。能除三世罪业。如云假饶造罪过山岳。只须妙法两三行。故谓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

  如来于复次。呼须菩提曰。我谓此经功德。不惟受持读诵者。所得福德无量无边。即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一切天人。皆应恭敬供养如是之胜。

  若善男子善女人。

  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读诵此经。

  既能受持读诵此经。真可敬重也。

  若为人轻贱。

  真可尊贵。而反为人轻贱。其何故哉。

  是人先世罪业。

  盖此人必是从前未曾得闻此经之时。着于四相。住于六尘。故有罪过业缘。

  应堕恶道。

  当堕于恶境下流之地。今世雷诛法诛鬼诛等恶道缘。因受持读诵此经。得以轻报。而偿重罪。

  以今世人轻贱故。

  所以轻贱不恭敬供养故也。

  先世罪业。

  今既持经。而真性圆明。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已前之罪业。

  即为消灭。

  即消灭矣。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能精进。不已不惟。先世罪业。悉皆消灭。当得无上正等菩提之果。此经功德。灭罪消愆。迎祥迪吉之福。莫可比议。而较胜者也。世者三十年。为一世也。恶道犹恶境也。小而忧辱。大而死亡。皆是也。六祖曰。约理而言。先世即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能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既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又曰。以先世今世。作前念后念。真确论也。不可把先世后世。认作前生后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云宝施身施。皆不能较胜于受持闻信此经之功德。

  我念过去。

  我今忆念。于我往昔未发菩提心。时已发菩提心时。

  无量阿僧只劫。

  梵语阿僧只。此云无央数。梵语那由他。此云一万万劫者世也。

  于然灯佛前。

  及至于然灯佛前。受记之时。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

  约计得值八百四千万亿。

  那由他诸佛。

  即无量阿僧只劫中。所遇之诸佛也。今以八百四千万亿。而计那他者。极言所遇之佛多也。

  悉皆供养承事。

  我悉皆如意奉赡。以供养顺命。侍使以承事。所遇一一诸佛。我皆一一供养事。

  无空过者。

  无有空过一处。而不供承者。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

  值人心险薄世道浇漓之时。彼独超群拔类。

  能受持读诵此经。

  谓法久弊生。波尘炽盛。人根浅薄之世。况无相无为之经。佛悟违世之道。率多憎嫉。谁能信顺。今日能受能持。能读能诵。其犹火里莲花。故不可等闲论也。

  所得功德。

  以是功德。

  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

  较量我供佛之功德。

  百分不及一。

  百分不及受持读诵此经功德之一分。

  千万亿分。

  即以我所供佛千万亿分之功德。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乃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皆不及持经功德之一分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

  于后末法之时。

  有受持读诵此经。

  有能受持其理。读诵其言。

  所得功德。

  所得无量功德。必无疑矣。

  我若具说者。

  我若再尽言其详。

  或有人闻。

  或有钝根之人。闻之起惊怖畏惧之心。

  心即狂乱。

  狂焉而无定持。乱焉而无定见。

  狐疑不信。

  展转如狐之疑惑不信受。盖不知此经之妙故也。具者尽也。狐是兽名。野犴其性多疑。果者功有所成。报者理有所验。非今生后世果报之说。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当知是经义。

  当知此经之义理。乃真空无相。最上一乘。不可以心思。言议探其底蕴也。至于究竟。一受持读诵之间。先世之罪业消灭。无量之功德。难及此果。寔报验者。

  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又岂可以思议之哉真极盛而无以加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讲卷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25 册 No. 0502 金刚经注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讲卷下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究竟真性。诸法无我。是故谓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

  尔时须菩提。闻佛所说经义不可思议。恐有不可言传之心法。

  白佛言。

  遂启白佛言。

  世尊。

  世尊曰。

  善男子。

  我前问善男子。

  善女人。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蒙佛辗转开悟我等。皆净信无余。但前所问。

  善男子善女人。不过以凡心初发菩提之一念。未敢希及证佛。今既得我佛示以觉路。闻之者莫不兴感。理修寔证之心。今善男子善女人。发理修寔。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闻经义不可思议。诚恐余义不能悉达。稍有余疑。自必动心举念。致与住心降心。便不相应。愿佛于不可思议中。曲垂方便。而申释之。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

  佛告须菩提曰。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既发理修寔证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当生如是心。

  至此当生如如不动之是心。心虽如如不动。但佛法以度众生而起大悲。以大悲而生菩提心。一切众生与我一体。我欲灭度。亦欲令彼灭度。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乃同体慈悲之道也。然修佛之因。必须灭度一切众生。而如如之心。乃真空无相之体。不应住相生心也。

  灭度一切众生已。

  灭度一切众生。已至于尽不能起能度之我相所度之众生相。

  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则般若观照。常住不灭。凡前所有一切妄心。原非真性中所有。如红炉点雪。消融殆尽。无一众生寔灭度也。

  何以故。

  佛云此何以故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学道之菩萨。四相未除。则菩提心无由而发。何以言菩萨。

  所以者何。

  所以然者何。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实无有法。

  以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其发此心。不过自修自悟。寔无有法。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已闻我说。寔无有法发心。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于然灯佛所。

  昔日我为菩萨时。于然灯佛所。

  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有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否。

  不也。

  须菩提弗也答之。

  世尊。

  启咨世尊曰。

  如我解佛所说义。

  如我解佛所说。无法发心之义。因源既无。有法可发。果海自无。有法可得。

  佛于然灯佛所。

  佛于本所处。

  无有法。

  乃自性自悟。无有传授秘法。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菩提之道也。

  佛言如是如是。

  佛以须菩提之言。为当故称如是如是。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如是如是之义。

  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寔无有法可得此菩提。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若有法。

  若曰有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则能所未忘。我法俱在。心且难降。何堪作佛。

  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

  即不当与我止授一记。

  汝于来世。

  云我来世。

  当得作佛。

  方得作佛。

  号释迦牟尼。

  号释迦牟尼。梵语。释迦云能仁。即度脱一切也。梵语牟尼。云寂默。即心体如如也。牟尼为体。即是如字。能仁为用。即是来字。先言释迦。后言牟尼者。摄用以归体也。如来者。从体以起用也。总是真性。详言之。则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言之。则为如来。又略言之则为佛。诸法如义者。盖我真寔之性。本来自如。其见之于诸法事。亦自然而来为应迹。去无留滞。如如不动之义。理即上无为法也。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盖本原不从外得。偏虚空世界。而常自如。所谓一法不立一尘不染也。

  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然灯不过与我授记而已。

  作是言。

  何曾得法于他。

  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皆是我如来本性也。

  何以故。

  有法得无上菩提。则不与记。无法得无上菩提。乃与授记。

  如来者。

  盖如来者。

  即诸法如义。

  即诸法如如不动之义也。有法可得。心有所动。则不如如无法可得。一念不生。寔合如如之义也。乃与记不与记之所以也。

  若有人言。

  设若有人言。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得此菩提之法。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便向他说到。

  实无有法。

  不知我从。寔无有法上得之。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我得此法者。寔无有法上得之。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即人言。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

  得菩提之果。于是中。

  无实无虚。

  以无寔故无妨。如来说一切法。以说有不有。说空不空也。以无虚故。说有说空。皆是佛法。说有不有为妙有。说空不空为真空。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皆是般若之佛法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所言一切法者。

  然人心之大事未明。须赖此法。指示迷途。除去四相。

  即非一切法。

  若真空既悟我自得之法。亦非有方名佛法也。

  是故名一切法。

  佛所以随说而又扫去者。盖谓不可泥于法耳。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譬如人身长大。

  我设一譬喻。如人之一身。虽长且大。果真为大。

  须菩提言。

  须菩提已证入深解。不待譬喻之毕。

  世尊。

  即启世尊曰。

  如来说人身长大。

  如来说人身长大者。

  即为非大身。

  心不菩提。徒为妄形。则非真寔大身。

  是名大身。

  是虚名大身而已。

  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所答之言。即呼须菩提曰。汝谓取相不名大身。离相是名大身。

  菩萨亦如是。

  菩萨亦如是。不可取相。应当如是离相。

  若作是言。

  若菩萨自言。

  我当灭度无量众生。

  我当灭度。一切众生。作言自负。则心中寔有我。为能度相。众生为所度相。我相人相。皆不能无取相生心。

  即不名菩萨何以故。

  何以故。即不名菩萨。盖菩萨应离一切相。有相则有法。无相则无法。法由缘会而生。其性本无有法。无法则无我。无我一切诸相皆空。则妄心不降。而自伏真如自住矣。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实无有法。

  但真性中。自有无上菩提之妙。本无众生可度。又何有法可据。

  名为菩萨。

  此所以名为菩萨也。

  是故佛说一切法。

  是故佛说一切法者。不过随时顺宜。与人解粘法缚而已。岂有能所心哉。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我谓度生。应当离相。而度法已得闻矣。然不但有情之众生。应当离相而度。即无情之佛土。亦当离相而严。

  若菩萨作是言。

  若菩萨自说。

  我当庄严佛土。

  谓我能庄严佛之刹土。亦是取相。

  是不名菩萨。

  是着于有相。

  何以故。

  所以者何。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

  我所说庄严佛土者。非为粉饰外貌之具。乃吾心佛土也。佛土无相。本来清净。云何可庄严哉。

  即非庄严。

  惟不住于相不庄之庄不严之严。

  是名庄严。

  是则所以名庄严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

  若菩萨通达于一切有情无情。皆无我法者。则诸相无住。一心清净。真如自住。妄心自伏。

  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如来言说。而名称之曰。真寔的菩萨也。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二心一体。五眼同观。故谓之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灭度众生无灭度众生相。庄严佛土无庄严佛土相。然灯佛授记释迦。无法可得相。因果一切。皆无有相。如来成佛之时。无有诸相成佛之后。亦无有知见相。但佛具五眼。能照见一切众生根器浅深缘因。故设此五眼沙界二喻之问。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

  须菩提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如来有肉眼。

  观见障内之色。谓世界中一切凡有形相之色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

  须菩提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如来有天眼。

  天眼者。能照见障内之色。如日月星辰旋伏因缘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

  须菩提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如来有慧眼。

  慧眼者。能照见一切众生慧性根器浅深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

  须菩提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如来有法眼。

  法眼者。能照见虚空法相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

  须菩提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如来有佛眼。

  佛眼者。智无不及。照无不周。寔照见众生妄念妄心。时起时伏。有恒河沙数之多。世法上论指五眼。为佛眼睛之眼。以理论则心窍之眼也。眼通于心。大凡众生。皆具此五眼。与佛无二。因四相六尘遮蔽。只有肉眼一件而已。儒书云。圣人之心有七窍。即是五眼之谓也。佛有五眼。乃常性真心。非过去未来现在之妄心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

  须菩提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如来说是沙。

  以喻众生之妄心也。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一恒河中。

  如是沙等恒河者。一粒沙为一恒河。

  所有沙。

  一沙为一恒河。则恒河亦无数之多。

  有如是沙等恒河。

  举此无穷之沙等恒河者。谓一粒沙为一恒河。广设譬喻而言恒河也。

  是诸恒河。

  是诸沙数之多恒河。

  所有沙数。

  所有之沙数在佛所说法之世界。处如是无量无数之沙。

  佛世界。

  佛世界者。三千大千之内。必有一佛设化。谓之曰佛世界。

  如是宁为多不。

  果多否乎。

  甚多。

  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佛告须菩提。

  佛告须菩提曰。不必远论恒河沙界。

  尔所。

  尔者近也。

  国土中。

  乃尔之国土中。

  所有众生。

  所有许多众生。各具一心。

  若干。

  若干者许多也。

  种心。

  寔如恒河中若干无数沙之种种妄心。

  如来悉知。

  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知之。盖一念不生。神鬼莫测。一念将萌。神鬼共鉴。所有众生妄心。如恒河沙数之多。如来智无不照。岂有不悉知者乎。

  何以故。

  其故维何。

  如来说诸心。

  如来所说一切诸心。皆是众生妄心。

  皆为非心。

  皆非性中常住真心。识得妄心非心。

  是名为心。

  若去妄还真。是名为心。

  所以者何。

  佛征释所以者何。为非心是心。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若能觉悟本心。扫除妄念。

  过去心不可得。

  思念前事者。为过去心也。过去心者。灭无滞于物。则过去即无过去。心不可得也。

  现在心不可得。

  思念今事者。为现在心不住。何所专主于有现在心不可得也。

  未来心不可得。

  思念后事者。未来心不将迎。则念虑未至。神鬼莫测。未来心不可得也。三心了不可得。即见自性如来。所谓见性明心。立地成佛。发进修寔证之菩提心者。可不知勉哉。六祖曰。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邪见染。张无尽云。一念不生全体现。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福德无故而得福性。圆满法界。通入化境。故谓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不可得。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若人有以满三千大千布施之福俗眼。为寔佛眼为无。以不可得之心为因。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为缘。

  以用布施。

  用为布施。

  是人以是因缘。

  是人以是之心不可得之因缘。而行布施。

  得福多不。

  其福德果多否。

  如是世尊。

  须菩提深会其理。启咨答曰。如是世尊。

  此人以是因缘。

  此人以是不可得之因缘。而行布施。则因如缘如。

  得福甚多。

  佛闻须菩提得福甚多之答。欲发明福多之解。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若福德有实。

  若以有得之心行施。则福德在住相希生之寔住相行施。乃是妄心。便不得福德性。

  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如来不印可。说得福德多。今以不可得之心行施。则福德无住相。希望之故。无住之福。无得之德。则福性等于虚空。无有边际。故如来印可。汝说得福德多。前以宝施身施。不及持经之福德。

  以福德无故。

  今以福德有。寔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

  如来说得福德多。

  如来说得福德多。可见前此较量布施之福德。不及持经之福德。非不欲人布施。惟欲人体般若无相之法以布施。自得福德之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色相原妄。离相明真。故谓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尔莫错认如来色身。作如来真身看。故因此疑而问。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

  须菩提深悟佛意。随以弗也答之。

  世尊。

  启咨世尊而答。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

  何以见之。

  如来说具足色身。

  盖如来说具足色身。乃血肉之躯非法身。则纵横无碍。自在自由。念念无非般若。

  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岂八十种好所能囿耶。色身中有妙色身存焉。方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曰。汝既谓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佛。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

  须菩提亦以弗也答之。

  世尊。

  启咨世尊曰。凡有寔相。即非清净之体。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

  所以者何。

  如来说诸相具足。

  盖如来说诸相具足。亦由因深所感之故。而现有之诸相非无。故无为之真相。

  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但举三十二相好之果。以劝众生。信是名诸相具足。良由全法无为之本体。先起应身相好之用。乃相而无相。见而无见。无见而见者也。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佛之说法。随感而应。非预孰所说。故谓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既解悟。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诸相见。自应以无相法身见也。但恐有人谓。现在说法者。乃具足色相也。致疑有所说。则有相无相。则何有说。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

  尔切勿自谓。我如来有心。作此念头。

  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尔亦莫作是念。谓如来有法可说。

  何以故。

  佛自征何以故。莫作有法可说之念。随自释其义而言。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

  设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乃执法未空。与佛说相违。

  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不能解我所说相空法空之义。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说法者。

  乃证明无所说之旨。我所说法者。乃随机施设。

  无法可说。

  若真性本来明寂。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

  但为众生。住真降妄而说。是名说法也。如如居士云。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不曾挂着一茎丝。所以我佛说法。四十九年未尝道一字。

  尔时。

  尔时者。须菩提起问之时也。

  慧命须菩提。

  慧命者。慧以德言。命以寿言。即长老之异名。乃记者之称。须菩提之词也。须菩提自虽深悟其理。但思佛不可色相见。法不可声音求。二义俱深。于未来世。众生善根浅薄。恐难生信。

  白佛言世尊。

  是以启咨世尊而问曰。

  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

  谓未来世界。有众生闻说此般若经法。

  生信心不。

  能生敬信心否。

  佛言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勿谓五浊恶世之间。俱是不信佛法之人。盖佛与众生。原非两类。同具此般若真心。

  彼非众生。

  彼虽为众生。而真性内原有不可以众生目者。

  非不众生。

  彼虽非众生。而业缘现在。固不可以众生目之。

  何以故。

  佛告须菩提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自能闻法生信。以悟真如。是彼非众生也。执相生心。迷蔽真性。是不众生也。佛又自释谓。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者。何以故。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而释曰。

  众生众生者。

  以闻法不生信心故也。众生之性。与佛同原。无有差别。

  如来说非众生。

  如来说非众生。因不信无相无住之法。背真逐妄。自丧性灵。故非众生中人也。

  是名众生。

  为众生者。岂可自住众生之相。执迷而不悟哉。是假名众生耳。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本自圆成。岂从外得。故谓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

  须菩提闻佛所说。

  白佛言。

  而白佛言。

  世尊。

  启咨世尊曰。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前闻我佛所说。寔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闻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诸义。此理智通妙。有慧显真空修证者。当深信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佛闻须菩提之所说。重言如是如是。以嘉其所说之是。

  须菩提。

  故呼须菩提。申明其所问之义而答曰。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不从外得。乃吾之真性也。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以真性之德寂。神凝智泯。不以色相取。不以言说求。不但无多法可得。乃至无有少法可得也。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过强名曰阿耨菩提而已。盖一念不生。妄尽理融。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进发修证菩提者。岂可为法所缚。不悟妙性本空无有法相哉。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无四相以净心修善法。以行善故。谓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

  佛又再告须菩提曰。我所说阿耨菩提之法。乃吾本然之性。

  是法平等。

  盖自性菩提。是法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而平等也。

  无有高下。

  是色身则有高下。真性则无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也。何以见之。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以我真性原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妄。若有此妄。则嗜欲深天机。必浅攻取累。湛一不全。吾见尘旁种种异起。何得为平等法哉。法为平等。方名无上菩提矣。

  修一切善法。

  佛又说当修此一切善法。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皆是明心见性之善法。依此法修。则虚己明真。崇德履道。造至觉地矣。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得此阿耨菩提也。然又恐人泥于有法。

  须菩提。

  故呼须菩提曰。

  所言善法者。

  所言善法者。乃接引众生人道之门。本来原无此善法。不过假名。以开悟人耳。不住四相而修。则修同无修。

  如来说即非善法。

  若执着善法。便有人我等相矣。

  是名善法。

  是名善法也。不住四相而修。则修无所修。如是之修。修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因。乃名真修。不住于法而得。得无所得。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乃名真得。是我所谓无有少法可得之义耳。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布施为福。持经为智。以福较智。福不及智。故谓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说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良由离此四相。以修善法。则了脱贪嗔痴爱四恶业并六尘。不能相染。而六度亦无所住心念全忘。意识尽泯。湛然清净之心。真超入太虚境象。得无上菩提。我思无相修善之法。所得真证无上菩提如是。以清净无为之道。心超出三界。永劫常存。其福德宁有比伦乎。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

  所有诸须弥山王。上至忉利天。下至昆仑际。

  如是等七宝聚。

  设将七宝聚。如须弥山之高大。

  有人持用布施。

  其施可谓大。以如是大施之因。必得如是之果。所得福德亦应大。而不可穷极。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

  若人以般若经。

  乃至四句偈等。

  并四句偈。

  受持读诵。

  受持有得于心。

  为他人说。

  为他人演说。有益于世。

  于前福德。

  比前七宝布施之福德。

  百分不及一。

  百分不及持经之一分。

  百千万亿分。

  即百千万亿分。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皆不能及持经福德之一分。人可以布施徒求于外。而不求于心哉。盖以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自利利他。直使人我同证无上菩提之大道。至是如如不动之般若。光无不遍。化无不周。乾坤不能覆载。劫火不能毁。坏。体物不遗。天人仰赖。以视须弥山之高。不啻大千世界一微尘。其布施之福德。有何可与持经者较量而比议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众生本性皆善。岂有所化。故谓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谓一切众生。各具真如之性平等。而无圣无凡。无有高下。众生与佛同源。若悉能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修一切善法。则众生即是如来。何有众生可度哉。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

  凡汝学道诸人。勿谓我如来寔有此意。

  我当度众生。

  必有化度众生之心。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莫作是念。

  汝等莫作此如来度众生之念。

  何以故。

  何以故。莫作是念。盖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无高则无度众生之如来。无下则无所度之众生。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纵有众生。执着四相。迷性惑心。如来不得已。说法破执。而觉迷则如来乃离相说法。离相度生。岂作是念。见有众生可度。我谓能度乎。度而非度。亦寔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若有众生。

  若有闻经悟道。众生自然化度。我何度之有哉。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也。

  如来度者。

  若说一切众生必是如来化度。

  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如来即有能度之我相。所度之人相。可度之众生相。即有我已成佛。永劫不坏之寿者相。有此四相。又何能得证如来。抑安能得度众生耶。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如来寔无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以证如来。

  如来说有我者。

  不过寻常随世流布之言。口虽说我。

  即非有我。

  如心中即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

  而执相迷心。凡夫之人。不明离相之意。

  以为有我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凡夫者。

  性本平等。与佛同源。无有高下。

  如来说即非凡夫。

  因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修一切善法。以致迷蔽真性。

  是名凡夫。

  是名凡夫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为法身。离有为相。故谓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无我者。即为如来。有我者。即为凡夫。无相之旨。岂可不深明彻悟哉。前汝已解三十二相。不可以见。即是如来虽不可以有相之应身见是如来。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

  须菩提言。

  须菩提意谓。应身相好。乃法身中流出。有诸内者。始形诸外。若不圆满性中法身。安能有此三十二种相好。

  如是如是。

  故答言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欲观如来。不出此三十二相也。

  佛言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以相好观验如来之答。知须菩提于无相之法。尚有细惑未遗。故举近事以质。使之不辨自明。是以呼须菩提曰。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

  设若如来可以三十二相见。

  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在天为四大天王。纠察人间。为圣为王。亦惩劝人间善恶。曾修三十二净行。故亦得三十二相好。但不无生灭之心。不能如佛之永脱轮转。不变不易。无始无终。而道化之常存不息。

  即是如来。

  如来道性常存。无为自治。岂转轮圣王之所及乎。须菩提已证无诤三昧第一阿罗汉道。不能成佛者。惟此毫厘之相未遗耳。兹闻佛转轮圣王之喻。些须之相。一扫全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故即启咨世尊曰。

  如我解佛所说义。

  如我解佛所说转轮圣王之义。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

  佛知须菩提。至此已透彻无相真空之法。但恐现在未来一切众生。隳于见闻。不悟真性。

  而说偈言。

  彼时世尊而说偈曰。偈者。发言成句也。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盖真性之如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何可以色见声求。若以色见声求。是人不了悟。率性之谓道。如舍正路而不由。乃行邪道。何能得见真性之如来。佛以慈悲平等。惟愿众生脱离苦趣。故深戒以向外营求。欲人汲汲乎。反求诸己而已矣。色者。如庄严佛像之类。见者。亲睹之也。声者。如歌扬梵讲之类。求者索也。我者。佛自谓也。邪道者。因声色乃是幻妄。惟真性方为正觉也。如来者。真性法身佛也。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法无断灭。故谓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汝既知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如来不可以色见声求。则无相之法。已证深解。斯时汝之心意。一物无有。一扫全空矣。但此时又不可执着于无。以堕于断。盖执有执无。皆非道中。

  汝若作是念。

  汝若作此念头。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如来不用具足之相。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此无上菩提。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莫作是念。

  汝切莫以此念而言。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如来原无声色可求。非三十二相。不假清净妙行圆满功德。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遽然得此菩提大道也。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汝若作是念。

  我诫汝莫作是念者。以汝为众标榜后学龟鉴。汝若执着。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如是之念。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如我所谓寔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以诸法如义。无寔无虚。非谓诸法断灭也。

  莫作是念。

  汝若作此念言。于一切法。皆断灭之大非矣。

  何以故。

  何以言之。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发菩提心者。必依般若之法。以为修行之具。若不用此法。则心花何由而发。

  于法不说断灭相。

  故于此不说断灭相矣。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菩萨所作福德。无自受之心。无贪着之念。故谓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诚以非有我相则。无我执。一切诸法。悉皆无我。既无我相。诸相皆空。清净之心。湛若太虚。故于三十二相。不住于有。具足相好。不住于无。有而不有。无而不无。随顺因缘。毫无动念。以成就空忍空寂之心。寔证无上无为之大道。

  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

  若发无上菩提大心之菩萨。不悟无我之法。徒以恒河沙等世界七宝。

  持用布施。

  持用布施。则有贪福之我相与大道至公无我之心。便不相合。又何能充塞天地化。育群生哉。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

  若复有人。深知一切万法。从我自心而生。湛若太虚。不住不着。无有我心。我者。私己心也。成者。成就也。

  得成于忍。

  得成就此容忍功德。

  此菩萨。

  此等菩萨。

  胜前菩萨。

  胜前宝施之菩萨。

  所得功德。

  所得之功德。

  何以故。

  何以故也。

  须菩提。

  佛恐须菩提。错认世间福德。故又呼而告之曰。

  以诸菩萨。

  以诸菩萨原无所得之心。

  不受福德故。

  不受福德故。是以为胜也。须菩提拟不受福德之迹。疑果从因。若固执不受。则有必固我之相。岂得为胜。

  须菩提白佛言。

  须菩提未解其义。

  世尊。

  启咨世尊曰。

  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示以心法。

  菩萨所作福德。

  无自受之心。一心惟知。我欲灭度一切众生。但愿众生。悉受福德。灭度一切众生已。不计我为能度者。亦不知寔有众生我度者。

  不应贪着。

  如此不应贪着之心。而得寔证菩提之果。

  是故说不受福德。

  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也。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去来坐卧四威仪。来去如如为寂静。故谓威仪寂静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是离一切诸相。以见自性之如来。

  若有人言。

  设若有人。不悟此理言。如来以庄严相好之身。

  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为利益一切众生。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是人不解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之心也。

  何以故。

  何故不解我所说之意。盖人执着如来。应身色相。寔有所来去也。要知人之真性。各自具足。本来不生不灭。道化常存。若真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不为六尘所蔽。不为法相所拘。则如如不动之真性。虽无相无为。自能万法含容。光无不遍。化无不周。超出三界永劫常存矣。

  如来者。

  如来者。即随自性之所。

  无所从来。

  如而来。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亦无所去也。

  故名如来。

  故名如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之义。离一切诸相以来。真性清净之如来。则自然不执如来之来去坐卧而生心也。长水法师云。譬如水清月见。非是月来。水浊月隐。亦非月去。因水有清浊。非月有升沉。心净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亦非佛去。以人心有垢净。佛本无来去也。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一合真性。是为性理之相。故谓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我谓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者。是人执相生心。不解我所说一切法无我之义也。如此执着。尘世之中。一切妄境。触而动念者。等于碎。为微尘之多。不可穷极。

  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

  碎分为微细尘埃。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以为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

  须菩提。深悟佛意言。甚多。

  世尊。

  启咨世尊而征释。

  何以故。

  何以故谓甚多。盖一切尘劳。散于尘境。触境而动念者。不可数计言甚多。但微尘虽多。乃虚妄之体。不坚之质。念动即生。念寂即灭。本非坚寔。而常有者。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

  此微尘众。俱是人心妄想安立。若曰真个有此微尘众多。

  佛即不说是微尘众。

  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也。

  所以者何。

  妄尘皆是外来之物。非吾性中之本有。若能心镜常明。微尘虽多。不为所触。安能蔽我灵府。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

  此非微尘众。

  是名微尘众。

  若不能了悟真心。惑于一切尘境。是名微尘众。世界乃微尘积成。既无微尘。何有世界。微尘世界。皆是假立色相。原不真寔。微尘在太虚之中。游气飘扬任起灭。世界在太虚之中。明暗色空。山河大地任聚散。若真性般若。穷劫不坏。岂二者可比哉。

  世尊。

  须菩提悟入深解。复启咨世尊。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

  皆由妄尘积聚而成。劫数尽时。终有变坏。此所以虚妄不寔。

  即非世界。

  不过现在尚存。

  是名世界。

  是名世界也。

  何以故。

  须菩提又征释。何以故谓之非世界。盖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世界皆属虚妄。终有坏时。本非寔有不坏之质。故释云。

  若世界实有者。

  若以世界为寔有者。必是本来真性。自无始以来。常住不灭。以此真寔之性。在于世界中。打成一片。有不滞于迹。无不沦于虚。

  即是一合相。

  即是一而不可合之以为二。合而不可折之以为离。乃是一合相之真性。

  如来说一合相。

  然如来说一合相之真性等。于无形可见。无声可闻。如来于相离相。说一合相。不可执着寔有。

  即非一合相。

  又不可执着为寔无。

  是名一合相。

  乃强名一合相矣。

  须菩提。

  佛见须菩提之言。已悟入深解。故再呼而告曰。

  一合相者。

  乃真性虚灵之体。无有形色声音者。惟当自省自悟。有而不滞于迹。无而不沦于虚。真空不空。妙不容言。

  即是不可说。

  即不可言说求者。

  但凡夫之人。

  但庸常之人。不知遇相离相。遇空离空之义。

  贪着其事。

  贪着尘境事相。以微尘世界为寔有。以色身六根为真我。不悟灵明之真性。所以沉沦而无由解脱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知见无见。此即正见。不生无生。此即常生。故谓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般若经中。于我四句无相之偈。反覆辨难。辗转较胜者。盖因四句之义。信之浅者。可以破执觉迷。信解深者。可以住真降妄。穷造其极。直使般若智慧。圆满乾坤。超出三界。不动跬步。弹指已到波罗密之道岸矣。我是以不避饶舌之嫌。汲汲乎欲人信解。但相由见生。有相之见。则为妄见。无相之见。始为真见。至又不得。不将四见相与辨明。使发菩提心者。得以信解。去妄归真。而同证无上无为之大道。此我之深意也。佛恐人着于妄见。不能见性。故发此问。

  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

  于意云何。

  于汝之意云何。

  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是人解我所说真见妄见之义否。

  不也。

  须菩提以弗也答之。

  世尊。

  启咨世尊曰。

  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四见之义虽简易。理寔精微。执有执无。皆非真见。非觉悟之深者。莫能窥其奥。若是一切之人。不解如来所说之义。

  何以故。

  须菩提又征释何以故。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世尊。

  启咨世尊曰。

  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盖如来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见自性之无求无得。湛然常住。以清净我见也。见人之真性。各自具足。以清净人见也。见真性中。本无烦恼可断。以清净众生见也。见自性无变无异。无生无灭。以清净寿者见也。此四见乃佛所说。见自性之真见也。若众生于是非爱取舍中。处处着见。逢色而受。遇境则触。执一切色相。皆有以堕常见。此固不能信解四见之义也。即深信而不能深解者。闻佛所说无相之法。遂执四相以无为。而不能融通活泼。致堕断见。犹如稿木死灰。而无生发之机。亦不能使般若之体圆通周遍。是亦不能信解四见之义也。

  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执有执无。皆是妄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之真见也。

  是名我见人见众者见寿者见。

  惟不执于有。不执于无。有而非有。无而非无。不堕常见。不堕断见。自得法性圆融。湛然常净。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是我所说。未能觉悟深解之。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耳。

  须菩提。

  佛闻须菩提解说四见之义。深悟透彻。了达无余。寔合佛意。遂呼菩提曰。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若能兴起无上正等正觉之真心者。

  于一切法应如是知。

  应如是致不堕。常堕断之见。

  如是见。

  应如是起不堕常堕断之见。

  如是信解。

  应如是发不堕常堕断之信解。

  不生法相。

  不生知见信解之法相。佛虽示以不生法相。尚应解修证者。难得不生法相。

  须菩提。

  又呼须菩提曰。

  所言法相者。

  如来心中。无有法相之见。随系外应。无寔无虚。

  如来说即非法相。

  不过假此为人解粘释缚。使人得以生真降妄。

  是名法相。

  是假名为法相而已。法相既非必无我人众生寿者之见。而菩提真心。所当知见而信解者也。发菩提心者。曷审于此。如是知。如是见。即无上菩提之真知真见也。法者事也。相者形迹也。至生法相者。于事之形迹如我人众生寿者之见。皆不萠于心也。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梦幻泡影露电。皆是应化无常之假质。非真寔常存之本体。故谓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

  佛呼须菩提曰。如汝所解云。见真性中本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乃是清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真见。我谓如汝所解之义。应如是知见信解。不生知见信解之法相。则万缘全空。万法归宗。而威仪寂静。知见不生。性契无上菩提之道。心无余涅盘之寔相。使湛然清净之心。圆周三界。历劫常存。无物不生。生物不测。

  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

  若有人以满无量无央数之世界七宝。无量阿只世界者不止于恒沙也。

  持用布施。

  持用布施于人。固为世间福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

  发菩提普济之心者。

  持于此经。

  持于此经偈。

  乃至四句偈等。

  乃至见自性中无相四句偈等。

  受持读诵。

  自见其性。

  为人演说。

  又演说于人。推演讲说教人。亦得以明心见性。

  其福胜彼。

  此则出世间之福。成己成物。受福无穷。宁不胜彼满无量无央数世界七宝。持用布施之福哉。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佛又自征曰。我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者。何以故。盖真性湛然常寂。无相无为。本自如如。

  一切有为法。

  一切贤圣。莫不以无为法。而寔证菩提。若世间一切有为法。皆虚妄不寔。

  如梦幻泡影。

  如妄梦之非真。如幻术之假化。如水泡之起灭。如身影之恍惚。如梦出无心。幻成有意。梦觉入幻。幻结疑梦。皆从颠倒起也。

  如露亦如电。

  如朝露之易曦。如电光之易暗。水沤为泡。泡随水消。形照为影。影从形灭。皆虚为寔也。露以日曦。电以霁散。尤为倏忽起灭。

  应作如是观。

  当作如是六者观。观六者。生灭无常。虚妄不寔。则知一切有为之法。皆有形有相。妄伪而不真实也。惟我如如不动之真性。无形无相。起万劫而不朽。不生不灭。历亘古而常存。能于无相之偈。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者。其福德宁可较量而思议哉。此六字中。凡人事之感应。山河之安立。天地之变化。都已说尽。此四句刬尽经旨。正如来真切灭度之处。观无所具。空观假观中观之妙智也。

  佛说是经已。

  佛既反覆阐明般若之法。说经已毕。

  长老须菩提。

  首焉起请之长老须菩提。顿悟真空。已聆心印。其时同会听法者。

  及诸比丘。

  有比丘而名僧焉。

  比丘尼。

  有比丘尼而名师姑焉。

  优婆塞。

  有居士而谓之优婆塞焉。

  优婆夷。

  有道姑而谓之优婆夷焉。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一切天上人间及阿修罗等护法之神。

  闻佛所说。

  闻佛所说此经。

  皆大欢喜。

  各各见性不惊。不怖不畏。皆大欢喜。幸正法之难遇。悦今日之躬逢。

  信受奉行。

  莫不信受其言。而领于心。奉行其教。而演于人。虽历亿万劫。永证金刚不坏身。佛恩之慈悲。至矣。观是经者。宁可不宣扬妙法。以报佛恩乎。川禅师颂曰。饥得食渴得浆。病得瘥热得凉。贫人遇宝。婴儿见娘。飘舟到岸。孤客还乡。旱逢甘泽。国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来降。头头总是。物物全彰。古今凡圣。地狱天堂。东西南北。不用思量。刹尘沙界诸群品。尽入金刚大道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讲卷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