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No. 253-A
光严住持。是谓众生清净觉地。这一假话。直指后学路头。十分径捷。盖不入大光明藏。不得清净觉地。未到清净觉地。不为大圆满。此圆则明。明则觉之本旨也。矧大疏。略疏。大钞。少钞。总而计之。奚翅数万言。横说竖说。总在圆觉圈里。要人各自识破或者。字字钻刺。不寻的当。随前人脚后跟。已落第二谊。是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久。况依幻而说觉者乎。琪夙耽是经。遍阅诸疏。偶因糟粕。忽悟醇醲。敬以 孝宗皇帝御注。及众大知识讲义颂偈章。分类附用锓诸梓。愿与 诸高德共之。如大海水随意斟酌无不清凉。如恒河沙随意取舍无不具足。读卷未终。便即感悟。固自有顿机者。若曰舍筌而得鱼。则是犹幻翳妄见空华。必欲刻舟而求剑。则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今日对面说破。轮转生死。故曰无明。若无轮转。方始是觉。休将萤火烧须弥。要得针芒凑芥子。
旹
淳佑六年丙午﨟月辛丑旦日丙戌觉如周琪序
No. 253-B 十二章来意
文殊章。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名信解。成发起因。普贤章。以悟修之理难明。故须征释。令解用心。普眼章。开示身心无性。二空理显。根尘诸法普净普遍。见境同佛。金刚藏章。令深悟轮回。分别邪正。故乃征释。弥勒章。穷展转根元。推差别种性。令断贪爱。清净慧章。已知圆觉染净无殊。辨随顺修证。威德自在章。众生根性不同。烦恼厚薄不等。立三观门。随根趣入。辨音章。就前三观。示观网交罗。随宜各契。净诸业障章。约计深浅。分我四相。若除我执。便是圆觉。普觉章。由前除障。修习用意。依善知识。免溺四病。及诸细惑。圆觉章。道场克期。加功用行。以求证入。上中下根。普归圆觉。贤善首章。正宗之法。法义已周。欲使广益他方。远沾来世。流传通泰。展转无穷。一部诸章。大旨如是。阅者预明可知始末。
No. 253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御注。大方广者。无量无边之广也。盖圆觉性体周遍法界。如大方之广故也。圆者。圆照具足。觉者。虚明灵照。修多罗者。按诸注疏。乃总括诸经之辞。了义经者。赞此一经。是究竟了达之义。
西蜀复庵晖禅师类解讲义曰。经题十有一字。以八义释之。一约体用。二法义。三能所。四名义。五立名。六取舍。七问难。八总收。第一体用者。于中又有从体起用。及摄用归体。谓大字一字属体。方广二字属用。此从体起用也。其次圆觉二字属体。上大方广三字属用。此摄用归体也。第二法义者。欲释诸经论。必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着。今经题中。圆觉二字属其法。大方广三字属其义。谓当体虚明广大常住本觉法上。有此之大义方义广义。其次经之一字属其教法。上修多罗了义五字。是叹教法胜能之义也。第三能所者。谓修多罗了义经六字。属能诠之文。大方广圆觉五字。属所诠之义。又有总别。修多啰三字属总。谓指一代时教。了义经三字属别。谓别叹此圆觉经。谓此经乃是一代时教中。诸部宣说胜谛决了究竟之义。非是宣说世俗因果不了之义。所以云。修多罗总指诸部。了义者别叹斯文也。第四名义者。又分为二。初唐。后梵。谓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八字。即此方唐言也。修多罗三字。即西域梵语也。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觉性无边。强名为大。常则竖通三际。遍则横遍十方。方以就法为名。轨持为义轨则轨生物解。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持则任持自性。于生死海中而此性不曾生灭。广则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无外。博则普遍。圆以不偏得名。满足周备为义。觉以不昏得名。虚明灵照为义。此皆就唐言释名义也。其次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与契合合机合理也。经者有贯串义。有摄持义。谓贯穿诸佛所说之法。摄持一切众生之类。故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也。第五立名者。且诸经得名。或佛自立。或结集人立。或兼斯二者立。今经题目。据下贤首章中有其五名。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名修多罗了义。三名秘密王三昧。四名如来决定境界。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以此推之。是知此经之名乃佛自立也。第六取舍者。经中虽有五名。首题唯取其二者。良以宗本体用。是法义之宏纲。诠指功能。乃言像之皎镜。事周义尽。须建五名。以要标题。且存两号。遂存前二略去后三。此译人巧意也。第七问难者。又分为二。初难本题。后难别题。难本题云。修多罗与经。但唐梵之文有异。今双置题目。岂非重叠耶。答上则总指诸部。此则唯目当经。对总叹别。故非重也。次难别题中。又分为二。初难法义。后难三大。难法义云。且大方广佛华严经。彼经题目。以大方广三字为法。佛华严三字为人。今经何故却以大方广三字为义耶。答彼经对人故称法。此经对法故称义也。难三大云。华严经说三大。起信论说三大。与今经说三大。是同是别耶。答配属三大。约法则同。释义随宗则别。起信论就凡上建立三大为宗。华严经就玄上及事上建立三大为宗。(凡一字皆具十义)今经就本觉体上建立三大为宗。故不同也。所以起信约凡以为心。圆觉约佛以标名。华严不逐机宜。直显一真法界也。又起信大分约因位说。圆觉与华严大分约果位说。第八总收者。意谓。此二十八纸能诠之文。乃是吾佛大圣人。于一代时教诸部中。特为顿机之者。宣说决了究竟真实常住之义。欲使后代顺佛法修行之人。诵此能诠之文。解此所诠之理。如说修行。于一切处。决疣溃痈。挑痾去毒。遣障除疑。证自己广大灵明真实常住圆觉之体。于此体上。发起如是大义。如是方义。如是广义。从此超凡入圣。一得永常。尽未来际。自利利他。受用无尽也。
四明聪讲师心镜曰。大方广圆觉者。此经乃穷理尽性之书。洁净精微之教。部虽属于方等教。味唯归一圆。瞿昙示因地之良规。妙德启修行之正路。故褒之以大方广。实之以修多罗。今言圆即大也曰规。觉即方也曰矩。盖圣人用此模范。众生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也。又圆是圆融。觉是觉性。真觉之性。圆融之道。如大海水澄湛圆融。楞严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又圆则寂也。觉则照也。照而常寂故曰圆。寂而常照故曰觉。觉取照义。圆取寂义。照而寂。寂而照。寂照同源。故曰圆澄觉元妙。此非独取广大无边之义为圆觉。须知众生旅泊三界。生死结根。无明业识。非圆觉寂照之功幻翳空华孰能销殒。故圆觉之义。义尽于斯。修多罗者。此翻契经。契理契机。故曰契经。了义者。法华以前。圆觉之外。皆不了义。盖权实未融故也。今既闻开显。同法华之圆。并为了义。所以事理圆融。因果顿足。佛法之妙。岂复有过于此。经者径也。经由圣人心口。故得万古同遵百世不易。准佛地论解。则能贯能摄。此方儒书。则训法训常。余如常释。不复繁引。
罽宾国三藏法师佛陀多罗奉诏译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译师也。梵语佛陀多罗。此云觉救。罽宾者。即北印度也。由西域有五印度。此觉救三藏。乃是北印度罽宾人也。初于东都白马寺译此经。不载年月。译之一字。乃是度语之称。又译者易也。大抵变易以成华言。郑氏注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因是命通言语之官曰象胥。盖象胥有才智者也。又说东方官曰寄。南方官曰象胥。西方官曰狄鞮。北方官曰译。今据经多从西来。今用北方之官名者。但汉时多与北狄交通。然北方译官。兼善西方之语。佛法初自西来。乃用北方之官翻之。自此佛经咸称译也。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述疏钞科节疏主也。圭峰即终南之别山。定慧禅师。即唐宣宗追谥之号。此经前后造疏解者。有京报国寺惟悫法师。先天寺悟实禅师。荐福寺坚志禅师。北京道诠法师。今圭峰定慧禅师。皆曾备讨。各有所长。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他词。志可利于群俗。然圆顿经宗未见开拓。性相诸论迢然不干。故圭峰之疏俱不依也。大凡佛说一代时教。皆有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分。今经从如是我闻至平等法会。名序分。自文殊至圆觉。共一十一章经文。并是正宗分。最后贤善首章经文。属流通分。今先序分科者。科含半义。乃是包括酌量一部经文大意。故曰科也。
四明聪讲师心镜曰。沙门或云桑门。肇云。出家都名。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故号沙门。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出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梵语佛陀多罗者。唐言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一部。不载岁月。译者易也。以彼方言。易成华语也。
如是我闻。
御注曰。阿难谓。如是经教。亲从佛闻(以后依此。于正经之下注写者。并是御注)。
一时。
佛说此经之时。
婆伽婆。
藏经曰。佛之异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首必具六种成就。若六缘不具。教法不兴。谓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今此一段文。具前四也。如是者。乃信成就。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若信则言是事如是。若不信言是事不如是。又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是知。信之一字。乃信顺之辞。如人有手取物则得。华严经曰。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人天涅盘路。我闻者。乃闻成就。我有四种。一凡夫实我。二外道神我。三菩萨假我。四佛之真我。今当假我也。闻从耳根发识。既是耳闻。今何称我。废耳之别。从我之总。故曰我也。又唯识家解如是二字。作指定之辞。谓指定下来所说之教法。阿难二十年中。为佛侍者。亲从佛闻。所以云如是玄义我亲得闻。亲光菩萨。将此六种成就。谓之经前五事。信散在闻时主处众中也。一时者。乃时成就。谓此时不定俱是师资会合听说之时也。婆伽婆者。乃主成就。此具六种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当总名婆伽婆。大抵教家有五不翻。一秘密不翻。即神咒等。二多含不翻。即罗汉须菩提等。三此方无故不翻。如阎浮提树苾刍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等。五生善故不翻。如佛般若菩萨等。若云觉。此方人轻薄不生善故。今婆伽婆。于五不翻中。当多含故不翻也。然婆伽婆即是佛。若出其体。乃是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是者理无不如之谓是。事无不是之谓如。亦是信顺之词。文如理是也。我闻者。阿难称我者。非人我之我。谓万法皆备于我之我。本是耳闻。盖我是耳之主宰故也。一时者。一者多之所宗谓之一。又一之所起谓之时。天上人间长短不同。天竺国不分春夏秋冬。只云三际。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为热际。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名雨际。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名寒际。今言一时者。已包四季故也。婆伽婆者。说经教主。即佛也。亦曰婆伽婆。亦曰薄伽梵。佛顶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具足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应当总号薄伽梵。诸经多称为佛。盖译师取与不同。非有他也。今定说经。定是何身所说。佛有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有二种。理体法身。用中法身。报身亦有二种。有自报他报。应身亦有二种。有胜应。有劣应。今定用中法身亦曰他报。亦曰胜应。三身一体也。亦云即生身为尊特身佛。盖释迦。来此南阎浮提八十返。亲近父母生身。五十年说法。三百会谈经。只此丈六四八之相。华严云。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吾名悉达。但大小乘机见不同。大乘住地菩萨。用业识见之。即此丈六即尊特身。即用中法身。龙女所赞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也。二乘凡夫。只用六识见。是父母生身。三十二相。说小乘法。同一座席。二见不同。但此尊特身有二种。一者示现尊特。如光明法华。圆光一寻能照无量。凡穷一相皆不可得。如应持不穷其顶。目连莫究其声。外道欲量佛身。南山斫丈六竹量之。佛头在丈六竹上。古云。斫尽南山竹。仍旧长丈六。二者现起尊特。如十莲华藏海微尘相好。又十六观经。真法身高六十万亿。眼如四大海水。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皆是现起尊特也。不思议德。岂容凡夫以有思惟心之所测度也。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佛入大定中。神通光明无穷无尽。故名曰藏。
三昧正受。
三昧者。正受中自得之妙。正受者。不受诸受。名曰正受。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乃处成就。谓佛入法性源。现无边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所以大疏云。经宗既诠实境。教主须明真身。居受用土。为诸大士说圆觉经。然此经说处。及说教之主。与别经不同。金刚经处。即是舍卫国给孤独园。说主乃是丈六化身。今此经则不然。说处即定中。乃是依真实之境。说主即法身与报身不分。乃是真身说也。神则妙用难测。通则自在无壅。大光明藏有三义故。一拣滥。二破名。三显理。何谓之拣滥。谓一代时教中。佛所说有如来藏。有自性清净藏。有法身藏。有法界藏。恐滥彼故。今谓此是大光明实性神通之藏。何谓之破名。佛恐后人不知法体本来平等。于平等中强生分别。以谓十方诸佛如来大光明藏。大包天地。光明烜赫。无所不照。无所不包。无所不摄。无所不容。有如此之名相。若作如此见解。遂作两个故。破有执心。即相无相故。无大字名相。无光字名相。无明字名相。无藏字名相也。何谓显理。此一义妄尽觉明大开眼。于一切处。圆陀陀。净裸裸。赤洒洒。头头是。物物全。尽十方世界。无不融通。如大日轮升空。天下洞明。此所谓显理。虽然如是。更须亲行一步始得话圆。所以论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遍照也。三昧者梵语。此云正受。即唐梵双举。此即入定。正受者。不受诸受故曰正受。正以拣邪义。受以领纳义。若眼领纳色。耳领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以至一切时领纳。爱喜乐舍等者。此名邪受。唯是入定之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眼不领纳色。乃至身意法。以至一切时。爱喜乐舍等法。然后不妨眼炽然见色。耳炽然闻声。乃至鼻舌身意炽然等。所以贤首云。虽空空绝迹。不妨义天之星像灿然。湛湛亡言。岂碍教海之波澜浩瀚。只如上至十方诸佛。下及六道众生。皆有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且如何得入。但向十二时中。息诸妄想攀缘颠倒分别之心。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便入得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脱或不然。只知门外走。宁识在其中。
一切如来。
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光严住持。
光严者。光明庄严也。住者常住不住。持者受持无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一切者普该之言。如来者。其义有四。一约法身者。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二约报身者。谓过去修因。来成佛果也。三约化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四约理智。如谓本觉。来谓始觉。因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而有始觉。本始不二。故曰如来。又十方诸佛。悟此真如之理。故曰如来。六道四生。迷此真如之理。故曰如去。不得称来。今如来者。即指化身也。光严者。重重交光。照耀炳着。妙相之上。安住任持。永绝攀缘。不曾遗失。所以序云具足圆觉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佛与众生本同一性。故诸佛光严住持处。即众生净觉心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明圣同。此文明凡同。是字乃指定之辞。诸则不一之义。众生者。以色受想行识五蕴众缘和合而生。故曰众生。又云有多生死。故曰众生。清净者。离烦恼障。离所知障。垢不能染。妄不能变。故曰清净。觉是法。地是喻。此谓之法喻双举。谓一切众生。迷真失湛。徇相执名。妄见众生。然妄体元空。全是本觉。此之本觉体上。能出生一切河沙功德。喻如大地能生一切物等。问。众生分上。何不称住持耶。答。诸佛证此境故。得称住持。众生不证此境。但具佛性。故不得称住持二字。但指其分上有此清净本觉之地。所以序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首楞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在禅家。谓之终日焚香。不知身是道场。在周易。谓之百姓日用而不知。在孟子。谓之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在老子。谓之不善身之所保。亦同意也。又法灯和尚云。无根兮得活。离地兮不倒。日用尚不知。更向何处讨。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既证寂灭。圣凡体同。方见本来真际。了无差等。
圆满十方。
觉性圆满。遍法界故。
不二随顺。
虽顺诸缘。觉性常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者。身即所执之妄身。心即所执之妄心。寂灭是毕竟空义。圆则不遍。满则具足。谓上文举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又举是诸众生清净觉地。乃是立宗。盖此经以心境空寂。凡圣平等为宗。忘情等佛观行速成为趣。恐行人不知觉性本来平等。生分别之心。以谓凡是凡。圣是圣。若如此解。何时了悟。故云有心分别。一切皆邪。无意攀缘。万途自正。又云心异则千差竞起。心乎。则法界坦然。此之执心。能作诸佛。能为众生。能作天宫。能为地狱。是知着其相。则凡圣有霄壤之隔。故不平等。若以性观之。则凡圣染净之相。而诸法当体悉皆空寂。便见圆觉本际之性。本来平等。本来无欠少。非唯无四圣之高。亦无六凡之下。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道。如瓶已满更不再添。佛佛道齐。法法平等。此之觉性在东全东。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包于天地。充塞六虚。遍满法界。六通四辟。大小精粗。无乎不在。此谓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庄子齐物篇亦云。其形若槁木。其心若死灰。忘物忌智。则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又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不二随顺者。随则不乖。顺则相应。且说有二。二是两个。不二是一个。二即是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盘。凡夫迷圆觉之体。失圆觉之用。起惑造业。轮转大苦海中。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头出头没。无有解脱。此时被妄法之所染着。不能趣于涅盘。无量劫中。只在生死此岸。所以望于二乘涅盘。彼岸为二。其二乘之人。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希求出离。如救头然。如獐独跳。不顾后群。虽然得出生死。脱离三界。又一向灰身灭智。沈空滞寂。随解脱坑。卧涅盘城。有其三义。一者心狭劣。二者怖三界。三者缺大悲。只解如是去。不解如是来。又被空之所留。滞在空里。望凡夫生死。此虽为二。是二人大过不及。皆不处乎中道。唯吾佛大圣人。证无住处大涅盘。以大悲故。常在生死。而不住涅盘。以大智故。而不住生死。常在涅盘。在此岸不妨常在彼岸。在彼岸不妨常在此岸。此是佛之用处。谓之不二随顺。若学者说时。即于十二时中。妄想攀缘。念念无明。生死根本。不是执凡。便是执圣。不是执真。便是执妄。不是执有。便是执无。与他凡夫二乘一般。唯是一切处一切时。不着凡圣真妄有无。然后在真全真。在妄全妄。打成一片。方合得他随顺不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佛一性中。名不二境。以无着无染之法。接化众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于者依也。教家谓之境声。就境上得此于字之声。不二境者。即上文说中道随顺不二之境。诸者随类普应曰诸。净土者。乃对秽土之称。然此土有四。一法性土。法身所居。二受用土。于中又分为二。一自受用土。唯佛自见。二他受用土。唯地上菩萨见。地前小乘不见。三变化土。丈六化身所居。今经统唯二种。谓净土及秽土。佛说此经之时。地前大众。见佛化身居于娑婆世界瓦砾荆棘坑坎堆阜秽土之中。说圆觉经。地上大众。见佛他受用报身。居于琼林玉树宝殿金台净土之中。为其说圆觉经。所闻之法则一。所见之人各别。岂非吾佛于中道不二境中。随顺普应乎。注云地前大众。得佛加被。方见报身。不蒙加被即不见。又前所说凡圣一体者。此是从自受用土。入法性土。今此应诸菩萨现诸净土者。此即从法性土。现他受用土。故次文云与大菩萨等是也。
四明聪讲师曰。入于神通大光明藏。至现诸净土者。神者名天心。通者名慧性。大者即法身德。光者即般若德。明者即解脱德。此之三德。会无量三谛法。归秘密藏。包一切善法曰藏。三昧翻调直定。正受者即正心行处也。三昧梵语。正受华言。今华梵双举。其实一切圣贤。皆用三昧正受。为出入之门。以无分别智。缘无相理。故曰正心行处。光严者。即了因智慧也。住持者。即缘因福德也。一切如来。皆用缘了二因。庄严本有正因。而成佛也。是诸众生者。诸之一字。不一之辞。该一法界。皆云众生。佛亦谓之无上众生。性净之理。故曰觉地。在佛曰果。在众生曰因。今将佛果对众生因地。并具圆觉妙明之性。无身心相。故曰寂灭。亦无差别相。故曰平等。经中凡言十方。即是十法界也。今言十界界界融通。入妙圆觉。故曰圆满。只一本觉真如佛性。随染净缘。故曰不二随顺。于不二境。正明现土。即秽为净。即娑婆秽为寂光净。行法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乐波罗蜜灭受想处。净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又十六观经。佛与韦提希夫人现诸净土。或有国土纯是莲华。或有国土如玻璃镜。或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岂非即此灵山。便是报国无上报事。不须坏此灵山突出寂照。恐人狐疑。不免谆复晓之(以后开列诸菩萨名位。注解详说之)。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
梵语菩提萨埵。秦人好略。略去提埵二字。只云菩萨。翻大道心成就众生。亦可云。菩提翻道。又翻觉。此十万众。皆邻真亚圣地住圣贤。或权或实。或显或晦。同入寂光。启扬圆觉。此经不入二乘之手。不列声闻缘觉众也。最后流通。却列凡夫众。须弥山王。并吉盘荼。火首金刚等。以知同在灵山。但凡圣所见有异也。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久成正觉。即龙种上尊王佛。降尊就卑佐辅牟尼。又翻妙德。又曰妙首。昔因女人而发道心。又昔为妙光菩萨。化八王子次第而成。最后第八王子乃然灯佛。彼时释迦为儒童。买五茎莲华。供养然灯。并布发掩泥。然灯与之授记曰。汝将来于五浊世为佛。号释迦牟尼。以然灯往望妙光。九代祖师。瞿昙乃玄孙也。
普贤菩萨。
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乃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菩萨也。闻灵山说法华经。法会将终方至。驾白象王入我娑婆。即法华经劝发品也。
普眼菩萨。
遍观为义。普观法界众生。皆具入圆觉性。
金刚藏菩萨。
金取铦利为义。刚则刚健。喻般若之慧。能断众惑。包覆因果善恶曰藏。
弥勒菩萨。
翻慈氏姓也。阿逸多字也。昔为国王。驾白象游城外。其象见野象。而欲性狂发。王几失命。乃惩治调象之人。象人答曰。其象本自可调。为见野象欲心发生。不然请王令调之象。至王前烧红铁弹丸曰。汝于王得罪。令吞铁丸。令象开口吞之。丸从后出跪而伏调。王见是事发慈悲心。故以姓号慈氏也。王曰汝既能调。如何令之有失。曰臣能调象身。不能调象心。其象心非臣之所能调。王曰世间孰有善调心者乎。曰唯有佛善能调心。王往问佛。佛曰世间调心。各有方法。调象调牛马若干诸类。欲调之无遏所欲。随其所好而渐调之。如禽畜乌鸢蝼蚁之属。皆可调之。净名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其难调者。唯世人心尔。古云。高可射。深可钓。唯有人心咫尺间。只尺人心难可料。所以须菩提。首问净心。此经示二十五定轮。三种妙观。正是调心之术。人心散即用止止之。止则息攀缘之心也。昏即用观观之。其昏即朗。止观乃明静之法。明静即寂照。散即止寂也。昏即观照也。以此为药。无明之病不远而复也。
清净慧菩萨。
澄心如月。虚己若潭。月皎潭清。神清慧朗。斯之谓欤。
威德自在菩萨。
圭峰云。三藏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扰。妄惑不能侵故也。今云人之动静。莫过四威仪。行住坐卧。道在乎动静之间。此之圣流。行如象王。威如师子。进退以礼。折旋俯仰。威仪详序。以模范后贤故。斯名不朽也。
辨音菩萨。
此菩萨善能辨别随类圆音。故曰辨音。
净诸业障菩萨。
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菩萨身口意三业。如珠玉无瑕疵。泯绝诸恶。奉行众善。
普觉菩萨。
自觉亦能觉他。念起即觉。是也觉。非也觉。觉是觉非。所以针艾随身。膏肓之鬼自惧。
圆觉菩萨。
理无不圆。事无不觉。故曰圆觉。
贤善首菩萨等。
近圣曰贤。顺理曰善。故曰贤善首。一会法众十方人俱。故曰等。
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皆处成就。此即众成就。与者并也。大者拣小义。即指登地大菩萨。菩萨是不全。梵语全云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谓此人既能自觉。亦复觉他。有情众生但行二利之人。总可谓菩萨。摩诃即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之人。皆是指诸上菩萨也。皆入三昧者。谓佛既入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而十二菩萨。与诸眷属。亦皆入定。同止住释迦如来凡圣平等因果不二法性之会。今将正宗分中十一章问答。束之为二。谓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也。今先纶贯一经涂辙。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者。盖文殊表解。普贤表行。夫欲运心修行。先须信解真正。解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纵使精勤。徒为劳苦也。又若是愚教始教终教。多先且修行。后方顿悟。若华严与此经仪式则不然。先且顿同佛解。然后修行。盖先要了悟自心。所以华严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由彼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是知有信须得解。有解须得信。何以知之。华严三圣观云。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如今有一般人。虽有信心。无正解。乃是中无主。既然是中无主。一被邪魔外道顽朋败友相诱将去。到底只染得外道知见。增得一切无明种子。又一般人有邪解悟。事事会得。却无信心。一向拨无因果。增长邪见。是知信解二字。如车两轮。如鸟两翼。此不可阙。今此第一文殊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第三普眼章。依文殊之解普贤之行。教示上根之人。运心入二空观。兼仿修法界观。行人入观方有疑念故。有第四金刚藏一章起疑。既是有疑。必推究轮回根本。故有第五弥勒一章。既知轮回根本。必须断之。既断轮回根本。方证入圆觉。才证入便自然有阶差地位安排。故有第六清净慧一章。安排地位从凡入圣。如是六章经文中。二空观只了得上根之人。其次更有一类中根之人。虽闻佛说开悟已竟。只是根劣。于二空观不能证入。于是故有威德菩萨。为中根之人。请问三观。虽蒙佛开示三观行相。未知有几种修习。故有辨音菩萨请问。蒙佛开示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机。行人既入三观诸轮。方犯着四相。故有净诸业障菩萨请问。断除四相。既除四相。四病未亡。故有普觉菩萨请问。令依师离作止任灭四病。四相既除。四病已去。如是一类中根之人。一时悟道。更有一类下根之人。根劣障重。又于三观诸轮。不能证入。于是故有圆觉菩萨请问。蒙佛开示道场加行三期修练。被及下根。所谓一法巧被三根也。问华严经科云。举果劝乐生信分。此经科云。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何故彼经就果上发信。此经就解上发信耶。答。彼经以事事无碍为宗。故就事上发信。此经以理为宗。故就体上发信。不同也。
聪讲师曰。十二开士。皆唱导之师。故曰上首。与诸眷属者。则十万人俱是也。后叹德云。皆入三昧。即大光明藏也。谓法界圆融。真如清净。因人果人。同住一处。故曰同住平等法会。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本起者。佛从凡夫时。最初所起之心。因地者。佛之初地。法行者。佛之妙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伸请也。于是者。盖指平等法会之处。运前起后之辞。梵语文殊。此云妙吉祥。从座而起者。乃是从法座。而起悲济之用。悲愍众生起教之故。顶礼佛足者。以至贵至尊之顶。礼世尊至卑之足。此敬之至。右绕者。表顺佛法之理不背。三匝者。表归依三宝断三毒等。长跪者。表安危不易。叉手者。表人境交参。又从座而起至三匝。此表洗身业。长跪叉手。表洗意业。而白佛言已下。并表口业也。此一段文。皆是结集人缀缉也。大悲世尊。方是文殊赞佛也。大以拣小为义。慈能与乐。悲能救苦。问。何故不云大智大悲耶。答。盖文殊请问意。为末代众生。行利他之行。不是自利。故赞云大悲。且如小乘之人。有智无悲。大乘之人。悲智双运。唯佛全行利他之行。得称大悲。譬如有人落水。若小乘之人。见之便不肯救。由小乘人已知无量劫来。轮转生死海中。受大苦恼。自一脱离三界之后。更不敢再入。所以不救。若菩萨人见之。便先自着脚。然后救之。乃自利利他也。若佛见之。即便入水。令速出离到安隐处。故谓之大慧也。世尊者。具上九号为世所尊。故曰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者。愿以希求乐欲为义。法众即十万大众也。文殊白佛者。告佛慈悲方便宣说。当初未成佛时。创初根本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也。大凡圆顿之教。修行仪式。必先发三重因地。何谓三重因地。一了悟觉性。二发菩提心。三修菩萨行。谓先顿悟自己分上本有灵明广大真实圆觉之性。顿信本无无明。顿信本无生死。此谓之大悟觉性。然后方发菩提心。梵语菩提此云觉。既了悟觉性。却于行住坐卧。折旋俯仰。起居问讯。动容?语。一切处。一切时。常起觉悟之心。此之悟心。要得念念与最初所悟本觉相应。所以本生和尚云。只这动转施为。还合得本来主人公也无。若也合得。十二时中无虚弃底道理。若合不得。吃茶说话往往作茶话会。若得契合。此谓之发菩提心。此心便是大智之心。其次方修菩萨行者。谓于一切处。念念慈。念念悲。利乐有情。饶益群品。教化成熟。不舍摄受一切众生。修菩萨行。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先是文殊了悟觉性。遂乃南游一百十城。参见五十三人善知识。凡见一善知识。皆先自云。我已先发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修何等法。行何等行。云何发心。又如起信论云。了二觉。发三心。修五行。亦同今来经文。谓问我佛世尊。于无量劫中未曾成等正觉之时。创初根本因地。如何发起一念修习心地法门。如何行清净离相称性法行。何故文殊始初发问。便问此事。却为最初发心修行一着。最为要紧切。宜子细寻得真正路。然后方行。所谓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若还不辨邪正。忽被朋友引去。薰得邪见无明种子。才到眼光落地之时。沦入地狱。百劫千生无由解脱。如人种瓜。须是预先子细寻取好种。若错用苦种之时。纵是得瓜。还成苦味。何以知之。圭峰云。夫欲求果者。必先观于因。因若不真。果还是妄。又楞严云。因地不直。果招迂曲。所以华严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由彼颠倒慧。增长一切恶。宗门中谓之打底。不遇作家。到老番成骨董。纵饶精进勤苦。一时错了。所谓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以此推之。是知文殊大智。首先问佛最初发心修行一着。开示利益后代众生。岂小补哉。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诸病者。诸幻也。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非唯说世尊最初根本因修心地称性法行。更告佛说一切菩萨。于大乘觉悟心中。发清净菩提之心。大以拣小。乘以运载。能运载一切众生。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盘彼岸。妄不能变。垢不能染。离烦恼障。离所知障。故曰清净。远离诸病者。谓着有着无。见妄见真。分能分所。并四相四病。但是离心之外皆是病也。上初一段文。正是教示行人。了悟觉性。此发心离病一段文。当第二发菩提心。第三修菩萨行。即下普眼章也。意令能使末世求于大乘之人。依此开悟。依此修行。于本始觉中。不堕落邪见。如何谓之邪见。但本心之外。见妄见真。皆是邪见。由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倘乖清净之心。必堕偏邪之见也。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文殊师利菩萨。至求大乘者不堕邪见者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此问观法故云法行增深观)如来本起因地有二种。一本门因地。如法华本门寿量。如五百千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一尘为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此非凡力所及也。二迹门因地。远推自大通前覆讲。及遇阿私仙舍身为床座。采薪汲水为求妙法。及中间遇然灯。买五茎莲华供养。布??掩泥蒙记。为释迦牟尼。舍身求偈。剜灯问法。饲虎代鸽。如是足迹可寻。今云本起因地。是乃迹中因地。此等皆以慈修身。非秽浊之行。故曰清净法行者。是深观也。法句经云。吾博学无厌。奉法不懈。精进持戒。心不放逸。缘是得道自致泥洹。此非深观忍力修心。安能解黏去缚而成佛道。故得妙德发扬。意在规凡入圣也。二问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菩萨发心如善财南求见五十三善知识。皆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如常啼东请求般若波罗蜜。卖身割肉供养昙无竭。闻法证无生忍。菩陀波仑打骨取髓以求般若。此等皆是菩萨为法亡躯。远离诸病。行法经中阿难亦发三问。一问。如来灭后。云何众生起菩萨心。修行何等经典。正念思惟一实境界。二问。云何不失无上菩提之心。三问。云何复当不断烦恼。不离五欲。得净诸根。灭除诸罪。父母所生清净常眼。不断五欲。而能得见诸障外事。此三问略尔。广如彼文。同是发清净心远离诸病三问。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法华云。此经佛在世时犹多怨嫉。况佛灭后。去圣逾远。圣贤隐伏。附佛法外道增炽。多学邪空。诃佛毁教。不存土木毁灭缘生。引不吉人恣行非法。谓淫怒痴尽是菩提。岂知一慢尊容长沦暗道。一轻圣典永坠邪林。自坠见坑。复引盲者。当此之际。孰能开正。故文殊不愤。特启激扬。为末世众生。箴此见病。故设此问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五体者。头与四肢也。三请者。礼之至也。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乘。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展诚许听也。默然者。谓洁己虚心收视反听。如渴思水。如病思药也。此等科段。下文例然。更不重释。
善男子。无上法王。
佛之尊称也。佛悟最上乘法。为万法之主。更无在其上者故也。
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
陀罗尼门者。藏经曰总持门也。今圆觉为大陀罗尼门者。总摄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真宗本体也。善则顺理。男子则刚断为义。此即指对告文殊菩萨。为善顺刚断之男子也。无上法王者。法以轨则为义。无明烦恼。一切不净垢浊。当用无上真空轨则之法洗去。王者自在为义。无上者。谓世间之法莫能先之。故曰无上。且例如铁轮王之法。但于一天下而得自在。铜轮王之法。但于二天下而得自在。银轮王之法。但于三天下而得自在。金轮王之法。但于四天下而得自在。以至梵王帝释之法。但三界内而得自在。出三界之外。便不得自在。唯佛之法王。不但三界内。三界外以至刹刹尘尘无数世界而得自在。故曰无上法王。此即指佛也。大之一字。乃绝对待之大。非拣小之大。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门。以出入无拥为义。圆觉者。谓众生十二时中。虽具有此圆字。只是不觉。何以知之。序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菩萨念念证此觉字又不圆。何以知之。序云。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唯是菩佛圣人。有圆有觉。以有圆故。则德无不周。以有觉故。则灵源不昧。何以知之。序云。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然此圆觉。上至四圣。下及六凡。无有一众生不具。但以凡夫尘经未出。宝藏犹埋。既不自知。枉受贫苦。惟十方诸佛证此。全得其用。故今但标无上法王有大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世之为王。君臣朝会。统摄万邦。光宅天下。法王启运。寂默以证真。舍金轮而驭大千。耀玉毫而制法界。涅盘云。法无上者涅盘是。众生无上者佛是。陀罗尼者。天台云。三昧与陀罗尼。乃相成之法。相成乃互具也。法华云。普现色身三昧。与陀罗尼。犹是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三昧者又名三摩提。翻正心行处。亦云调直定。盖无始以来常曲不端。得此三昧。故云正心行处。陀罗尼翻能持。集聚种种善法持令不散不失。又云遮持。能遮一切恶不善根令不起故。又翻总持。若名若义。行地功德皆悉任持。故号总持。但三昧专论持善。陀罗尼兼遮恶义。或相应或不相应。分二名义。行法云。心纯是法与法相应。又此陀罗尼三昧。唯佛菩萨所行之法行。持此法门。得成佛道。所以不共二乘也。门者未必专取出入为义。自凡修因得入圣果以立门义。有云。方便门解脱门普门婆罗门等。岂专一义。今取遮恶持善。如世兵甲之器。外遮枪刀。内固名利。衣甲即今之圆觉也。遮其外恶持其内善。但此觉性。俱摄百界千如善恶性相故。得遮六凡之恶。持四圣之善。究论善恶。乃全性之善恶。诸佛所以不断。佛若断此之恶。普现色身从何而立。当知圆融觉性。运一切善。遮一切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名为圆觉者。既陀罗尼名为圆觉。圆觉(亦可)为陀罗尼。但诠名有异。其体本同。如火名热亦名为烧。陀罗尼遮恶义。圆者如珠走盘。圆无际故。觉者乃相义。如十镜环绕。中燃一灯。灯体交参。东西莫辨。须知圆觉以百界千如为体。缘生性具各各自圆。但迷之为无明。悟之为法性。故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三千无改。无明即明。三千并常。俱体俱用。又须知照用同时。众生无始无明业识。非圆照觉相。以何遣迷。以何破障。故裴相国云。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
真空妙性如如不动者是也。裴休亦曰。不妄不变。故曰真如。
菩提。
此翻觉也。六祖曰。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非觉而何。
涅盘。
此翻寂灭。
及波罗蜜。
此云到彼岸。亦云事究竟。
教授菩萨。
佛指教传授诸菩萨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圆觉之德用也。流出者。觉性本无出入去来动静。非有别法从圆觉中流出于外。但是依此圆觉之性。显发示现诸门功德。无有穷尽。应用无有疲厌。名为流出。一切者普该之言。此正是总标。清净者必竟空义。谓离烦恼障。离所知障。妄不能变。垢不能染。非诸有漏之法。故曰清净。所以大般若经。始自色心终至无上菩提。八十余科。皆谈清净。此谓小乘怖空。故曰清净。此二字又总下文真如涅盘波罗蜜。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一真之理也。此之真字。非是对伪之真。如者似也。若将此真字。顿在佛界。尽十方世界都似佛。若将此真字。顿在菩萨界。尽十方世界都似菩萨。若将此真字。顿在声闻缘觉界。尽十方世界都似声闻缘觉。若将此真字。顿在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界者。则此真字便以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等。何也。为此真理之上具二义故。一者随缘义。二者不变。梵语菩提此云觉。乃是本觉及始觉。此之觉上本无无明。本无生死。梵语涅盘此云圆寂。谓觉性既圆。无法不寂。又曰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盘。菩提即果上之智。涅盘即果上之理。理即体。智即用。梵语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若要回文顺此方俗。应云到彼岸。此波罗蜜有十种。何谓之十。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问。此十度其义如何。谓[车*发]己施人曰施。防非止恶曰戒。堪受诸法逆顺忘怀曰忍。炼心于法为精。精心务达为进。虚心寂静为禅。推求拣择为慧。方法便宜为方便。希求乐欲为愿。不可屈伏为力。如实决断为智。然吾佛圣人。始以六度对治六蔽。为悭贪故说布施。为毁禁故说持戒。为嗔恚故说忍辱。为懈怠故说精进。为散乱故说禅定。为愚痴故说智慧。若据华严经中。开此六度为十度。对治十地十种障。亦只就六度中。智慧一度中。开出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良由第六智度。具根本智与后得智故。开出后得智也。谓吾佛圣人有大圆觉。于中流出一切清净真如。清净菩提。清净涅盘。清净波罗蜜。真如菩提涅盘皆属果。十度波罗蜜属因。因果不同。故云及字非唯流出因。亦及流出果。教示付授。欲使后代顺佛法修行菩萨。断障遣疑。从因至果。反妄归真。然菩萨是所教之人。上因果皆是能教之法也。尝考诸经所谈。门之一字有四。谓教理行果。何以知之。如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此是教门。楞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此是理门。又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此属行门。又华严行愿经云。若欲成就此功德门者。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此属果门。谓吾佛圣人有一法门。总持教理行果四法。教示付授与一切菩萨。所以佛性和尚云。包凡育圣。摄巨含识。为一总持。号大自在。
四明聪讲师云。圆觉妙心。具足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间生佛依正色心染净诸法。故曰一切。以由圆觉无自性故。遇染则情生十界俱染。在理则性净十界俱净。亦非研究而然乃本来净也。今从净缘修起不改不变。故曰清净真如。菩提翻道。涅言不生。盘言不灭。大道无形。不生不灭。波罗蜜翻到彼岸。已摄六度。一一度皆到彼岸。真如法身德也。菩提般若德也。涅盘解脱德也。此之三德皆从圆觉生。故云流出。菩萨以此为轨则。故曰教授。众生性具此三德故。一念能感佛证。此故无谋而应神通用。此故化化而穷父子。得此故天性相关。知之者可以脱生死度含灵。此圆觉之大略耳。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皆依者皆因也。圆照者圆明寂照。清净者一切无染。觉相者无相之相。傅大士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者是也。
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一经安布有类。华严先本后末。只如华严经。首先便云。尔时世尊。于菩提场处师子座。一切法上。成等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普见一切众生。悉皆成佛。此之谓一口吞尽十方世界。更无凡圣。其间众生。根劣障重。承当不得。遂放开一线曲。为今时故。说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正是渐该枝末。今经亦尔。于此段经文。亦一口吞尽十方世界。恐无人承。当下遂便与开解开行。为上根人说二空观。为中根人说三观诸轮。为下根人说道场加行。此是渐该枝末。皆依圆照者。此简二乘及菩萨遍局之照。若了得圆照。便是佛。佛是圆照者。于十二时中。条丝不挂廓尔无依。念念常光现前。念念常在里许。依倚圆照未无间断。所谓以无缘境上起无缘智。以无缘智上起无缘境。如镜照像像非外缘。如珠发光。光还自然。照见内心外境山河大地。色空明暗所照之处。莫不尽是十方诸佛。广大无漏。无染清净。妙觉之相。十方诸佛三世诸佛。等创始因地修行。莫不皆依倚此圆照永断无明而成正觉。所以肇论云。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圆照是能照之用。觉相是所照之体。问圆体上本无能所。今何却言觉相是所。圆照是能耶。答。但以初悟之时似有能所。到悟之后即无能所此正。如华严会上第六十一卷经中。善财童子。初于福城东际大塔庙前见文殊。文殊遂指善财。南游历一百一十城。见五十三善知识。?后于庄严藏楼阁中。参见弥勒。受弥勒之教。再欲求见文殊。却不能得见其身。是时文殊遂伸右手。过一百一十城摩善财顶。此意与今经说初分能所。悟后无能所一同。且初见文殊者表信智。再见文殊者表证智。证智绝能所故。所以不见文殊。能所既绝。尽十方世界只是自己一颗明珠。是大解脱法门。到此岂有无明不断。岂有烦恼不除。岂有佛道不成就。如是则只用此一段经文已。答。文殊前问。了悟觉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三重因地皆毕。
四明聪讲师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者。三世十方故云一切。成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圆照者。照之一字即三观也。空观破一切法。假观立一切法。中观妙一切法。此三观名三而体一也。故云圆照。圆融圆妙。三只是一。一即是三。此三立则俱立。破则俱破。亦云始觉。楞严云。妙奢摩他空一切法也。觉相者。即真谛俗谛中谛三谛也。此三谛亦一体异名。全本觉而起。谓之不思议境也。此之境智。境如砧。智如槌。砧槌炉韛发跃中间无明业识。谓之淳朴。安能不变。无明即明。烦恼为菩提。苦道即法身。不得此妙境智。无明不断。佛道如何得成。今人担簦负笈只笠腰包行。尽无限之山水。坐消数岁之春风。达磨到梁。常以四卷楞伽为标准。故得十方诸佛三世如来。莫不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是知经教不可偏废也。今恐多有不晓。境观错用身心。一生空过。再出境智为入道之要莫嫌多事。然此境智。人皆知之。所解终成。二物相合。盖以不晓境智之体故也。欲知境体。须简顽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此境安能与智不二。今依马鸣立境体者。所谓本觉。其智体者所谓始觉故。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此觉是性全性起修名为始觉。论云。始觉者即同本觉。既云离念。岂有思议。既等虚空无所不遍。岂有一时一尘一心。而非本觉及始觉耶。是故得云三世十方生佛依正为所观境。三世十方生佛依正为能观智。境智名别其体不殊。是故能所二非二也。此不思议境智一切如来。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成于佛道。到此不可不苦口也。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者。无明因何得断。因圆照觉相也。圆照即三观。觉相即三谛。三谛真俗中道第一义也。三观空假中也。向下二十五定轮。亦只三观也。如世药方治一切众生种种诸病。众生生死结根无明妄识非此为药治之无明安得永断。故诸如来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融融。妄识无逃避处。只得转为法性。但妄识只是我见前一念虚妄浮心也。此虚妄虽本是佛天然之性。争奈逐迷如演若达多。晨朝以镜照面。头在身上。放下镜了不见自头。只一向问人讨头。佛云。此人虚妄颠倒心狂。其狂若歇。歇即菩提。今此妄心若歇则无达多之狂。要破此迷始由观力。专假因缘性欲为因。师教为缘。因缘成观。达本三障。无明业识即转为明。名菩提灯。若非感应因缘之力。岂得无明永断。故知成佛全假因缘也。
云何无明。
众生妄想。迷失明悟真觉之性。故曰无明。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欲推穷妄宰故。此一句征问。谓之连前起后之辞。佛恐后代修行之人。闻说永断无明。便谓实有无明可断。然此无明以痴为体。虽有本觉光明。而无始觉照了故曰无明。除却无字。只此一明字。便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之明。才一念不觉。面前不明。只是黑地里走。便是无明。大涅盘经云。若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若与一切善法俱者名之为明。华严经云。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此之无明毕竟自何处起。当如起信论说。三细六粗。从细至粗而起。三细者。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六粗者。一智相。二相续相。三计名字相。四执取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谓才于本觉上一念动心不觉谓之业相。才有所见谓之转相。境界现谓之现相。此三细也。起分别心谓之智相。念念相续不断谓之相续相。此上五相皆为法执也。于分别中。此是名。此是利。此是善。此是恶。此是亲。此是疏。此是青黄赤白等。谓之计名字相。好之则喜。恶之则嗔。随所好处而生执着之心。谓之执取相。此上二相即我执也。既执物为我相。就五蕴之上。或嗔喜。或打骂。或更相杀害。互为冤仇。造种种恶。谓之起业相。既造恶业业果成就。似镜照像。如影随形。便被业缚。随业受报。于六道四生大苦海中。无由解脱。谓之业系苦相也。今经从云何无明已下经文。直至轮转生死三细六粗一时具足。良由一念不觉便是无明。此谓之独头无明。横从空起。如天或云。如镜忽尘。更不假触境遇缘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众生自无始劫来。以妄为真正。如迷路之人。东西南北不知定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按定其非也。众生者。乃色受想行识五蕴。众缘和合而生。蕴者以积聚为义。或称阴者。以盖覆为义。且色以质碍为义。受以领纳为义。想以收像为义。行以迁流造作为义。识以了别为义。此众生除去了悟觉性之人。其余一时收在里许。无始者。以西天外道六师。执一切法皆从冥谛出。以为有始。楞严中。吾佛圣人。为对治彼故说无始。颠倒者此从喻得名。颠即是首向上曰正。向下曰倒。此以喻说。若以法说者。心识狂乱曰颠。背觉合尘曰倒。倒有所执。颠但荒狂。庄子谓之倒置之民。种种者非是一也。若通说则不过是执我执法。故曰种种。若就今经。则迷身迷心有四对。何谓四对。且四大非我执为我。法身真我而不信。此是第一对。其次四大如幻。本无而见有。法身真实。本有而见无。此是第二对。其次缘念生灭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识。此是第三对。其次缘念如殊中黑色。全空而执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实有而见无。此是第四对。第一第三对乃属我执。第二第四对乃属法执。既四对不同。故曰种种。又人之倒执其相非一。楞严中。谓执悟中迷号性颠倒。皆同其义。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上文先举法。次是举喻。四方者。即东西南北。易者。转也改也。处者所也。上文征起。云何众生无明。此便按定其非云。一切四生九类众生只缘。自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天地同生。与日月并明。与诸佛同体。与万象同源。所以诸佛已成正觉。而众生轮转者。良由于十二时中。心识狂乱。徇小怀私。背义合尘。离根失本。种种取舍。种种攀缘。种种颠倒。于一切时一切处。无过是执我执法。如人入川原之中。忽然迷失道路。将东作西。以南为北。是时东西不辨。南北不分。殊不知正迷之时。方所只在旧处。不曾移动也。
四明聪讲师曰。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一切众生括十法界。从无始来迷真逐妄。为风火识动。此一念无明业识入父母胎。揽父母遗弃为此色身。于此颠倒行事。如教中文殊问净名曰。善不善以何为本。以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曰欲贪为本。曰欲贪孰为本。曰虚妄分别为本。曰虚妄分别孰为本。曰颠倒想为本。曰颠倒想孰为本。曰无明为本。曰无明孰为本。曰无住为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即无明。无明即法性。如冰与水。水即是冰。冰水无二也。四大三毒为身心之病。而常情不觉。今佛反从无住本逆推。从无住生颠倒。从颠倒生虚妄分别。从虚妄生欲贪。从欲贪生身。身造善恶。皆生死本。究其元由。即无明为本。永断无明。无明破即转为法性。法性即佛道也。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喻上。无始以来。种种颠倒。东西南北本来定位。游人自迷不识定方。遂认南为北。指东作西。非方位之相。易乃迷者之惑。过在迷人不在方位。此一节经意。皆因妄动其风火识驰我入胎。揽其遗弃之时。此时不识本来面目。故生下文妄认。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地水火风假合。而成幻体。众生颠倒。认为自身实相。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缘之影。众生颠倒认为自心实相。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正释其相也。妄认者虚妄执认。四大者地水火风。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缘影即是六识。此是于六尘境上。起能攀缘之妄心。非是直心。但是揽尘成体。如身中之影。如镜中之像。如水上之泡。脱体是空。前文云。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此是按定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定不是了。譬如世人捉得一人。已定是贼。次当出其罪犯。今此经亦然。上文既按定其罪。尚未明过咎行相。今云不合妄执地水火风百骸九窍不实之法。作自己清净无漏法身。又不合妄执色声香味触法。虚幻不实颠倒之境。并中间所起分别攀缘。不实妄心。作自己广大清净无漏真心。只此便是四生六道一切众生。所迷行相殊不知。壳漏子因过去。于本觉上一念不觉。迷真逐妄。撞入父母胞胎。是时便就天地中。假借地水火风和合在此。譬如世人欠债相似莫教。一旦被主人索债之时。一化而为臭腐。再化而为尘垢。虽一指一爪一毛一??。欲存不得。是时方知。平生念念保惜四大。皆是错用其心。唤作见矿不识金。入矿方知错。虽悔之何益于事。所以吾佛圣人。慈悲之故。于此章经首。痛警末代一切众生。然佛金口宣说。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可不信乎。所以裴相云。呜呼后之学者。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当取信于本法。无取信于末习也。
四明聪讲师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文正明生法二空境。妄认四大。四大性各自起灭不同。业因缘故。名曰缘生。认之为身。风火搏识入胎。揽赤白二滴水大也。生??毛爪齿皮肉地大也。认此为身生我所相名色阴也。领纳遗弃即受阴也。内生苦乐名想阴也。随业造作名行阴也。识住其中名识阴也。此五阴亦名五蕴。至此且论在胎受身。谓之生空境。色受想行识众共而生。故曰生空。亦曰人空。相者即境也。既认为身相。岂非生空境也。以上未涉根尘识也。至六尘缘影。方具根尘识三。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识即六识也。此根尘识方涉外尘。逆起五欲境界主。此为法空境。六根六尘六识。三六十八。为十八界。谓之诸法空相。既云为自心相。相即境也。此是法空境相。若能觉此四大。五阴皆空。根尘识三皆无我相。可谓四病出体。小乘悟此成阿罗汉。大乘菩萨造境即中破无明证三德。成初住佛。法华三周授记作佛。即初住佛也。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妄认身相心相。譬如翳者妄见空华。捏目者妄见两月。
四明聪讲师曰。譬彼病目见空中华者。无明为病目。全空作华故曰空华。若观上四大五阴本性空寂。一一皆是圆觉实性。则无是身相。故曰生空观。四大五阴不灭不破。则水受轮回。楞严云。见闻如幻翳。三界如空华。观成则身灭。三界可出也。及第二月者。此法空观。只谓妄认六尘缘影。为实身心体。眼缘。色影。耳缘。声影。嗅香。尝味。觉触。乃至心缘。法尘。此缘尘心皆是虚妄。如捏目人见第二月。错认月外之月。乃真月之影为月非真月也。阿难认听法之心为心。佛咄叱为非心。此乃法尘分别影事是以楞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今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如认第二月影为真月。二影无差。皆是虚妄。若能了缘尘。二月本如来藏。见圆觉性。是则名为法空观也。如前四大五阴六根六尘。其体皆是无明。业识虚妄病源。并是眼病。虽分二空。如药治病但求虚妄病消。今总归一科。共释病源。不出无明病眼。空花二月也。
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
诸幻本空。众生妄认为有。如空华本无。翳者妄执为有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就喻释也。虚空喻真身。空华喻四大妄身。第一月喻真心。第二月喻缘影。妄心此喻如世间之人心。疑生暗鬼。眼病见空华。不知空本无华。但是眼中病翳。而妄见有华。古人云。一翳在眼。千华乱空。天唯一月本无第二。但因捏目而见有之。喻如一切众生于广大清净真身中本无四大妄身。又真心中本无妄心。但是因起分别执心而妄见有。所以道真性本有。众生迷而为无。妄法本空。众生执而为实。若全其经者。更加一句。云天唯一月。捏者妄见也。
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
众生因妄执之故不唯迷惑。自己虚空之性亦且不知。他之翳目实是空华生处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展转倒见也。由者因也。故字出所以。谓妄执见空中有华。所以之故。盖眼无二。用只见空中有华。却失了广大虚空之性。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者。非者不也。唯者独也。不独是迷惑。虚空广大之性又却迷彼实华生处。要知。实华生处者。只在眼翳上而生。此喻说。若法说之时。因妄执四大幻身。所以之故。便失了广大灵明真空之性。不独是失了自己真空之性。又且不知四大幻身来处。要知。四大幻身来处者。只在一念不觉。无明妄心之上也。然此一段经文之意。法喻未全。今分开此段经文为二。本喻。后补喻。本喻中又二。一空华喻显。二四大法合。一空华喻显者。良由妄执空华。所以之故。不独是失了广大虚空之性。又且不知实华生处。未审实华自何而生。只在眼翳上生。何以知之。岂不见道眼病见空华。二四大法合者。良由妄执四大幻身。所以之故。不独是失了自己无漏无为清净法身。又且不知四大幻身来处。未审四大为身自何而来。只在一念不觉。后补喻中又二。一第二月喻显。二缘影法合。一第二月喻显者。良由妄执第二月所以之故。不独是失第一月。又且不知第二月生处。未审第二月自何而生。只在捏目上生。何以知之。岂不见道天唯一月捏者妄见。二缘影法合者。良由妄执六尘缘影。所以之故。不独是失了自己常住真心。又且不知六尘缘影来处。未审六尘缘影自何而来。只在一念不觉执心上起。如此方见经文法喻俱全也。
四明聦讲师曰。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至实华生处。如人不识真金。认鍮为金。又不识瓜。认瓠为瓜。金鍮不辨。瓜瓠不分。不识真空。认华为空。以由迷真起妄。执妄为真。此犹众生不知自己是佛。迷为众生。造种种业。轮回生死。若达无明业性本空。则无是生死轮回。病者是无明。只知无明业识。不知是自己真空。故以翳目见是空华。若知华从翳生。则知空不生华翳。不知翳目生华故。以惑此虚空自性。若知华从翳有。则不迷实华生处。只缘是一着不到处满盘空用心。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因此种种颠倒。遂妄有轮转生死也。本无轮转生死。故曰妄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出其过患以结之也。轮以摧碾为义。良由因此妄执之故。所以落在三界。轮回生死海中。头出头没。变形易质。改头换面。为人。为鬼。为畜。为兽。其间或眉横。或鼻直。或传翼。或戴角。或分牙。或布爪。或仰飞。或伏走。人间八苦。天上五衰。如汲井轮。互为高下。种种摧碾。百杂千碎。至今主人公。不知下落处。古云。或受焰口针喉之体。经劫而饥火焚烧。或作披毛戴角之身。触目而纲罗萦绊。或堕无间狱。抱极苦。而常处火轮。或生修罗中。起斗争而常雨刀剑。或暂居人界。刹那而八苦交煎。或偶处天宫。倏忽而五衰陷坠。长沈三障。不出四魔。故名无明。乃结归妄原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大五阴本如来藏。只缘自己主宰。不守自性。妄生爱欲。揽四缘生为己色身。因是轮回生死不息。今推妄因业起。极其所起。业性体是无明。无明无体。体是法性。如永如水。二无二也。若不达性生死不了。如飞蛾赴明烛。不能自止。故曰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无明因妄而起。非实有体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显性本空先标定也。此因前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恐谓真个有无明可断。不知无明本空。以此遂告云。只这无明脱体是虚妄。无明既无实体。皆是本来圆觉妙心。故楞严云。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精真妙明中所现物。
四明聪讲师曰。无明无体。以法性为体。无明转为明。如清浊水浊为本有。又推法性亦无自体。以无明为体。冰以水为体。水以冰为体。各各自性。遇缘成就也。又须知。悟了即无明为法性。迷时即法性为无明。其名虽转其体不转也。总是众生一念妄心若也离念则铁床非苦。变易非迁故。吾佛圆明之体。即是众生凡夫本具性德。故云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阿鼻依正。同处极圣之自心。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此谕众生迷时。深以无明为实。若觉悟之后。方知无明是幻。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无明之灭。如空华之灭。不可指说。灭处者盖无明本无生处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喻释也。由前说种种过患皆归无明。今又云无体道理难见。言语路绝故。此约喻以释。教家以四梦判梦。一曰无明熏习。二曰旧识巡游。三曰四大偏增。四曰善恶先兆。又如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只如夜间阴气盛。则梦涉水。阳气盛则梦涉火。阴阳气俱壮则梦生杀。虚疾梦飞空。实疾梦溺水。饱则梦与。饥则梦取。种种恐惧怕怖。如此之时。恰似真有说无不得。及至觉时一切皆无。故龙牙云。在梦那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恰似梦中事。悟后还同睡起夫。又永嘉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然一切众生。但是迷时见有四大幻身六尘缘影。悟后即无四大幻身六尘身缘影。虽然如是正当。迷时向他说无亦不得也。问。前说无明既无实体。如梦中事。醒时了不可得。未审从何灭去。答曰。如众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有定灭处。又问。若无灭处即当还在以何因。由所以之故。却言一时空无。答曰。此华当初本无生处故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者。须明无知有二义。一体空义。二成事义。云梦时非无乃成事义也。因无明心发善恶之事成。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此体空义也。醒时尚记梦中所作之事。则事事无实可见。体空者虽曰无明无体。人人未免全梦作醒。同醒作梦。故云人人尽道。此身如梦何曾梦里知身。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者。此言真妄同源。如众空华妄也。灭于虚空真也。空本不曾生华。今何用论灭。言有灭者。已知是妄。既知是妄灭无生处。妄动而生妄灭即灭。本圆觉性谁生谁灭。众生未灭。妄见生灭。诸佛已灭寂灭为乐。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众生妄见幻身有生灭相故。佛说名轮转生死。说名者非实有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断疑也。前就横见故说是有。此就实论故说本无。不合于无生死真性之上妄计。横见有生有死。是故指前文说名生死。所以寿禅师云。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缚法中自生系缚。上文皆是顿信本无生死。顿信本无无明且文殊一章经文之意。大分不出于此四段。其四段者。一标示真宗。二推究妄宰。三释成因地。四结牒问词。且标示真宗者。以顿宗之法。先且就圆觉体上。上至四圣下至六凡。具有此之觉性。此之觉性。上无菩提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万行可修。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然后方说迷真逐妄。遂推究妄宰之源。返妄归真。悟此圆觉之性。其次释成因地者。方答文殊请问。世尊昔日创初起一念。如何修清净心地法门之文。答意既同故。内结绁所问之词也。
四明聪讲师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自生迷。迷生为佛。佛若不迷生即是佛。生若是佛即无轮回。真随妄佛即是生。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初修圆觉者。知生灭相如彼空华。生灭顿空即无轮转。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既无轮转身。心亦空。身心既空。生死安寄。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非作为然后无。性本清净无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显示此即依真悟妄顿出生死也。修圆觉者。牒前所标即依真也。知是空华者。此悟妄也。即无轮转者。此无生死之法也。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者。此无生死之人也。此上皆顿出生死。前文殊请问如来本起因地法门如何修证。此下方牒答云。十方诸佛。创初根本发起一念因。修心地圆觉者。莫不皆如上文宣说。依真悟妄顿出生死。谓悟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诸法。皆如空华阳焰梦幻泡影。非真实有。便免得生死轮转何也。丸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到此境界。非唯无生死之法。抑亦无生死之人。所以疏云。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不计身故。身同虚空。不计心故。心同法界也。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者。世尊到此所谓一等为人须为彻。又恐一切众生疑情以谓十方如来于无量劫中。入观修六度万行。方得无生死。且凡夫不曾入观修行。如何便说得无生死。故告之曰。不是诸佛入观造作。而后方得无生死。自是本性之上。从本已来。无欠无余。无修无证。无生无死。所以道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懒瓒云。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圭峰昔在遂州任灌家。读到此处。忽然大悟。何以知之。大钞云。读到一二纸。忽然大悟。其一二纸正当此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如来因地至本性无故者。如来因地为凡夫。入山采樵。遇弗沙佛。修火光三昧。于岩穴间。以一偈七昼七夜赞佛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一切世间我尽见。世间无有如佛者。因此精进功超弥勒九劫。今知之一字。即上文圆照觉相也。圆照即观也。觉相即境也。以斯观照斯境。此无明业识不得不转为明。即此空华全无明作。观此无明即空华相。全性为华。全华为性。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证此境界。即无轮转也。观四大五阴皆空。故曰亦无身也。观六尘缘影亦空即无心也。既无身心。谁受生死。既无生死。此生死无作故无。为不作故无。须知凡夫性德真常本无生死五阴。既空不容主宰所住。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亦不住圣。亦不居凡。当知。此说以性夺修。成无作行。生死涅盘犹如作梦故。云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也。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觉上起知。所觉亦妄。如彼虚空了非佛性。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
心执顽空。还归色相。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不起断灭之相。
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有知无知。一无所着故。曰有无俱遣。净觉随顺者觉性清净不立我相故。能随顺一切无所迷执。如孔之绝四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因上文知是空华一句。又恐修行之人错会。坐在有知有觉之中。遂于此处展转拂去其能执踪迹。文有四重。一拂觉妄之智。二又泯其能拂之心。三遮断灭之见。四总结离过。依此四重拂迹。离过用心。方是真正创初根本因地。如文云。彼知觉者。犹如虚空。此第一重也。知虚空者。即空华相。此第二重也。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此第三重也。有无俱遣。此第四重也。意谓彼知是空华之人。虽然悟知得地水火风四大虚幻之法。皆当体即空。如大虚空中。都无有物。虽然觉知妄法皆无只这能知。如虚空之心。亦不是真实。便与前不觉空华一般。由前不觉之心。是于觉性上。添得一个浓色空华。此觉知之智。又是于觉性上。添得一个淡色空华。浓淡虽异。而空华即同。谓之泰山虽去微尘犹存。又谓之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前念是病。后念是药。病已虽除药岂存之。乐天云。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如僧问赵州云。沉沉绝照时如何。州云。堕坑落堑了也。晦堂云。妄病若忘真药尽。洞然明白旧时人。古云。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俱拈却到此。又不可说是我分上一时无灵灵真知觉性。若作此解。何异外道断见。然则于十二时中。毕竟如何用心。但将前不觉妄执四大之心。并次知觉执无之心。一时拂去。情尽见除。面前依然露堂堂。活鱍鱍回避。不及底道理。便是本来面目圆觉之性。可以随顺勿背逆。可以保护勿遗失。可以承当勿蹉过。如是则兴运心行扣寂课虚。合掌低头聚沙画地。莫不皆以成佛道。如斯修习岂非正因。所以修山主云。是柱不见柱。非柱不见柱。是非已去了。是非里荐取。
四明聪讲师曰。彼知觉者。知者智也。觉者照也。此之智照亦云始觉。全本觉起。即是凡夫见前一念无明业识。修三昧者。以此为境。以此为观。为生为住为灭。又此妄觉别无有体。以无明为体。此无明亦本无体。故云犹如虚空。又须知知虚空者。即始觉也。此始觉复觉虚空即空华相。此谓之智照于境。境复照智。智照于境。曰空华相。境照于智。曰犹如虚空。所以凡修行者。不可废此境智。若不用此境智。则无始以来无明业识。如何消殒。故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也。以此知觉性虽从不觉而起。以全本觉起于修觉有。破惑之功是不可废也。业惑若尽如汤消水。能所俱亡。有无双遣。唯真如智独存。良由修圆觉者。观性德苦药。而兴与拔以即理。毒害为所消伏。修性德三因名性德行。报应二身即名法身。盖以性而泯于修。苦则?无拔相。毒则消无消形。行乃则修无修。佛乃即证无证。故得有无俱遣。方名净觉随顺也。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
盖由性如虚空。常不动念之故。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
如来藏中。即净觉性中也。净觉性中。本无生灭相。本不立知见故也。
如法界性。
圆觉性体。如法界之广。故曰如法界性也。
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众德具足。无有边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征起拂迹之所以。释归圆实也。谓以何义故。前妄认四大。此念是幻则可言拂。今彼知觉者。此念是智与觉性相应。何故亦拂云耶。遂出所以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虚空说不动约寂说。大凡佛书。故字在句末者。乃是出所以。今有二故字是也。譬如虚空之中。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种种之物。有盛有衰。有兴有废。有生有死。而此虚空之性寂然不动。本无生灭。本无去来。心于一心本无变易。本无动静。非已去。非未来。非现在。所以道诸法从本来寂灭无所动。楞严云。佛告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然终不闻烂坏虚空。此上虚空性故。常不动故二句。乃诸法不动之义。下文并是显上亦复如是。如来藏者。在缠谓之如来藏。出缠号大法身。及在有情数中曰如来藏。在无情数中曰法界性。其理则一。藏有隐覆义。含摄义。谓一切众生。皆有此如来之性。被贪嗔痴无明烦恼之所隐覆。不能发现。虽然如是而此藏中常含摄一切河沙功德。又如来藏是总。下无起灭故。无知见故。是别。此是空如来藏。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亦是别。此是不空如来藏。然脱离一切烦恼。谓之空如来藏。具过河沙不思议佛法。谓之不空如来藏。且空如来藏。即是离过。不空如来藏。即是具德。又如来藏即是因中之果。何谓因中之果。谓因地中便能含摄果地中一切功德。以如来是果藏。是众生烦恼所覆曰藏。为此藏中有如来。故名如来藏。此六释之中当有财释。何谓之有财释。恐相滥。大凡作释有滥方作释。无则不必作。此有财释者。恐谓藏便是如来。而藏不是如来。为藏中有如来。故曰如来藏。如柜不是金缘。柜中有金故曰金柜。无起灭者。此释前妄认四大为自身相等文。此是起能执迷心见。有生有死。无知见者。此释前彼知觉者犹如处空等文。此是起能觉悟之智达无生死。谓见生死起时即云执情。达生死灭时。即云知觉。今如来藏中。迷时生死不曾起。此乃无迷悟时生死不曾灭。此乃无悟无迷故。无起灭无悟故无知见。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更无一法可当情。如法界性者此下乃不空如来藏。法界性与如来藏。其体则同。其义则别。别有二意。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无情数中名法界性。究则初也。竟则终也。从初至终。坚穷三际始终常然。圆则周遍虚空。满则众德具足。意谓此不空如来藏。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自性清净义。常乐我净义。清凉不变义。具足如是过于恒河不离不断不思议佛法。无有欠少。更不须减旧添新。灭惑生智。所以古德云。汝等诸人但先觅取一个悟门。若悟之后。所有世间工巧伎艺。书数算计。文章道德。种种奇特之事。一时具足。但令心得应真。神通相好不求自至。更不须苦志劳形役心去学。便与黄面老子。若符合节。以是离过具德。合于本觉。将此为本修行。始得名为正因。
四明聪讲师曰。此节经意。谓前有无俱遣。净觉随顺明观成相不动。即今刹那之念。而能尽未来际作三千化事。此之刹那即法界故有何穷尽。故云虚空性故。微尘本含法界。芥子常纳须弥。因果互融。色心不二故曰不动。藏者。即或藏定藏。因果藏。佛性常住藏。秘密藏。总取包含为义。此言如来藏性也。藏性即第一义谛。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通三际亘十方。岂容有起有灭。有起灭者非如来藏。即四大五阴根尘识。此则有起灭也。若如来藏无生死。无涅盘。无凡无圣。非如非异。非染非净。故诸佛之所师。众生之体性。经云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知见者无身心相。如法界性者。法界即十界法六凡四圣也。大圆觉性廓十法界。界界互融出生无尽。自行则净秽亡泯无不空中。化他则帝网交罗三千皆假。故曰究竟圆满。遍十方即数上十界也。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牒问词。盖初文殊诸问了悟觉性。及发菩提心。并为末代众生。世尊到此结答云。如我上来所说。此无明者非实有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乃至有无俱遣。如来藏无迷无悟。只此便是发心。只此便是末代众生修行之要路。除此之外余。皆落邪见。
四明聪讲师曰。已上文殊发此三问。世尊一一答三问。以物来斯现镜像分明。其间被未晓者。老婆心切。重说偈言。
尔时世尊。次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大凡偈有四种。一曰数。即西域以三十二字为一偈。如云华严十万偈等。二曰讽颂。即孤起不与长行相应者。三曰应颂。与长行相应故。四曰集施。以少言摄多义故。今即第三。梵云秪夜。此云应颂。颂长行故。或为钝根重说。或为后来之徒。或为增明前说。今先以长行及偈讽相望。有五对。谓长有偈无。长广偈略。长离偈合。长先偈后。长隐偈显。亦可反是言之。只如此偈中云能发菩提心一句。皆是长隐偈显。长行只云发清净心是也。其他以偈词照长行。则文义可见。后诸偈中皆例此矣。
四明聪讲师曰。如来说一代时教。大小乘有九部十二部。此经具有之。即此长行。为之散华一部。重说偈。为之贯华亦一部。佛世时人以华来供佛前。风飘去。后以线贯之。故曰贯华也。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文殊菩萨章曰。
妙德初征本起因 曾知离病可修真
陀罗尼门周法界 大圆觉海绝涯津
无明梦里迷缘影 翳眼花中妄执身
忽然梦醒翳花灭 何曾动着本来人
文殊菩萨章终一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经起普贤菩萨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解行纶贯。先举类以显。大疏云。此经人法仪式悬符华严。且说人仪式同者。华严经首。先是文殊起请。次是普贤。其次诸菩萨。今此经亦然。首先亦是文殊请问。次普贤。又次普眼诸菩萨。此谓之人仪式与华严同。法仪式与华严同者。且华严八十卷经。不出是信解行证。第一菩提场。说经六品十一卷。举如来依正之果。劝一切众生忻乐生信。此属信。经第二普光明殿。说经六品四卷。第三叨利天宫。说经六品三卷。第四夜摩天宫。说经四品三卷。第五兜率天宫。说经三品十二卷。第六佗化自在天宫。说经一品六卷。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经十一品十三卷。共四十一卷经。乃修因契果令人生解。此属解经。第八三会普光明殿。说经一品七卷。乃托法进修令人成行。此属行。经第九逝多林。说经一品二十一卷。乃依人证入法界成佛之德。此属证经。今此经亦然。第一文殊章经文。通为上中下三根。开发信解。第二普贤一章经文。通属上中下三根开行。然后次第分三根证入。且上根人二空观法界观证入。中根人三观诸轮证入。下根人道场加行证入。此之仪式与华严同约教相配。二菩萨者。先问云。如华严九会之中。文殊则出会诸问。普贤只在会中。更不动何也。请普贤表理。文殊表智。由智有回转之义。能和会顿教终教始教愚教。归于一众别教也。今文殊一章。是顿解悟。普眼一章。二空观是顿证悟。三观诸轮是渐证悟。且如先悟后修者。如日出后生。先修后悟者。如眼药病痊。先悟后修者。譬如欲往佗方。必先遥见所在。然后裹粮而行。先修后悟者。如先行然后忽到。切见今人多有将解悟作证悟。只是解到诸佛。解处行全未有。一旦忽遇逆顺境界。无明烦恼则生灭之心依前尚在。与凡夫何异。要敌生死不得。要须依解起行。方得证入。此经正对治此等禅病也。
四明聪讲师曰。诸经中多先列文殊普贤者。盖二圣来此土佐辅释迦。凡说经处。无不居其左右。如观音势至辅弼弥陀。二圣乃净土中良伴。文殊已成正觉。号龙种上尊王佛。观世音号正法明王如来。普贤势至未详所闻也。凡此圣流。皆下乔木入幽谷。降尊就卑。共成一同慈薰。众生发明圆觉。今第二章普贤菩萨。启请其意有三。大科分四。不异前章更不重列。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征修行也。言普贤者。此有三释。一约自体。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经。曲济不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经。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然学道之人。欠文殊普贤不得。须得智慧眼睛。于一切处一切时。觑破一切障碍境界。故云毗卢遮那如来。以金刚王宝剑。授与文殊。文殊常用此剑挥斫。此是文殊大智也。其次要得坚固道力。克荷如来付属之重担。使后五百岁中佛种不断。又云普贤行愿遍满虚空。此是大行普贤。今此门中依圆觉妙心征幻法。而明正行故。当此菩萨请问。大乘者大以简小。乘以运载。大乘以本始二觉为体。愿者希求乐欲。闻此圆觉清净境界者。指在文殊章中。闻佛宣说广大灵明圆觉境界也。修行者。譬如道路久被损坏。当修整令平坦。使一切人长行此道。今此亦然。无量劫来熏习无明生灭种子分。彼分此憎爱我慢种种损坏。今当除去。令此心地坦平。然后十二时中。常行此道。问。未审此平坦心道。其行相如何。答。华严经云。佛子于一切时。当慈念众生故。饶益众生故。安乐众生故。怜愍众生故。摄受众生故。不舍众生故。成熟众生故。调伏众生故。教化众生故。觉悟众生故。清净众生故。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普贤菩萨。至而白佛言者。普贤者。伏道之顶。其因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又翻遍吉。从座而起。请问世尊。仪式并如前释。大悲世尊至云何修行者。遍吉因闻前章。知是空华即无身心。受彼生死动。宿疑情启扬三门。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既知一切如幻。则身心亦是幻也。何故复以幻身幻心。修彼幻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问幻幻何修也。若彼众生者。指前当根之人。知如幻者身心亦幻者。此领文殊章知是空华之解。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者。此问起行。以幻者即幻智。于幻者即妄幻。意谓于文殊章中。闻佛宣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既知妄身及妄心。皆如幻师作幻术故。以巾结为兔马。并皆不实。只此能知之智。亦是不实。我今云何以智幻却遣其妄幻。普贤意谓。若以真遣妄。则合其理。何故以妄遣妄耶。然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普贤设此一问。特为后代拨无因果不肯修行之人。除执故也。
四明聪讲师曰。太虚水月。并喻体。生兔角龟毛。皆况名。假因动背定。比舟行而岸移。由妄迷真。譬云驶而月运。故经云。心如幻化。驰骋六情。既知是幻。此幻如何灭之。答意还以幻智灭此幻心。普贤方且兴难云。既以幻智灭于幻心。必竟以幻修幻。幻幻何穷。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灭诸幻性则冥。然无心亦无修行之人矣。其性既不可灭。则修行非幻也。何故复谓修行如幻。此菩萨设问之意。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二问。断灭谁修也。诸幻即上文说妄幻与智幻。若以前妄执身相妄幻之心。与彼知觉之智幻心都拂尽之时。我则无有起修行之智心。如此之时。都成断灭外道解。遣谁修行。若此所见何得成佛。若要成佛须假起智之心修行。既要起智修行。世尊又却。如何重说起智之心。亦是妄耶。
四明聪讲师曰。既用幻智灭自心。幻心智俱灭。幻观幻境俱遣。复谁作主宰。云何复说修行如幻。如古德云。弟子问师。如何是佛。师云。佛在眼前你自不见。曰如何不见。曰为汝有我在是故不见。曰如和尚无我。还能见否。曰才分你我转加不见。曰无你无我人还能见否。曰既无你又无我。教谁能见。今之幻心。亦复如是。以声止声。如谷答响。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若谓本来不须修习。则常在幻中。不明幻境。令彼妄心何由解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三遮不修之失也。此恐惑者云一切如幻。无不是觉。觉性无生。本来清净。但知便了安用修行。故此遮云。若谓一切众生本性之上。本来清净圆满。无修无证之时。争奈一切众生。见今轮回生死大苦海中。受种种形。耽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幻化不实颠倒境界。谓此是我。此是彼。乃至田园屋宅。尽将作真实之事。曾无一人了达觉悟知是虚妄不实之境。譬如幻师结成兔马等。曰幻化。者无而忽有。谓之幻有。而忽无谓之化。只是幻师。以术之故。将手巾作兔马。此是无而忽有。才到解术之从。兔马依前只是手巾。此是有而忽无。此约喻说之。苦法说之时。一切众生未入父母胞胎。亦无此身。既一念不觉入胎之后。便有百骸四大五蕴九窍。此如将手巾结成兔马也。才到一口气不来。一化而为臭腐。再化而为尘垢。虽一指一爪一毛一发欲存之。而不可得。此是幻师解术兔马还空也。既然不觉不悟。耽着虚妄颠倒之境。认为实有。于一切处一切时。前念续后念。后念续前念。尽是尘劳妄想。情状万态。颠倒分别计度之心。如此之时。如何得悟理见性。弃背生死。解脱于涅盘。所以圭峰云。从来不达事。妄想不解脱。令还不了知。如何得解脱。
四明聪讲师曰。古德云。要免心中闹。应须看古教。若不看古教不免心中闹。三世十方诸佛。莫不依教修行出尘。若不依教退失者。多如郁头蓝弗得非非想定。居山为飞禽所恼。居水边为鱼龙皇惑念。欲杀是禽鱼。后退堕作飞狸。形如大鹏。一飞何啻九万。两翅收录众生。如夜蝙蝠拾于蚊蚋。善星比丘往昔为菩萨子。今生近佛一向毁谤。生身陷入地狱。此等并无师教为缘。纵任妄心以受轮转。此虚妄心不依圆照观力。破此业识则永沉生死。故启三问殷勤发明。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诚请许听也。言如幻三昧者。如幻不实。前喻中释。三昧此云正受。疏云不受诸受故曰正受。受以领纳为义。如明镜当台。而镜中本无青黄赤白长短大小阔狭之相。此虽不受。而不碍青黄赤白长短大小阔狭之相发辉。菩萨修如幻三昧亦然。于平等觉性之内。上无菩提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万行可修。虽无可未可度可修。亦不碍饶益有情。利乐群品。广修万行。只要如梦如幻相似。且如见有一蚁落水之时。若不救之。便落小乘见解。若菩萨之人。不妨即便救之。正当救时。不见有能救之人。所救之物。此谓之修如幻三昧也。又如学道之人。于十二时中。行时不得作行会。住时不得作住会。乃至坐卧看经礼拜。慈悲方便。并不得作一[糸*系]毫。情见执有。然后不妨行住坐卧等。所以道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事。
四明聪讲师曰。愿为来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真歇科为第四问。今谓。此因发上三问。如寻病根。今此愿为如请药方。若能依此法印。无明心识冰泮云消故。作结上三问也。今请世尊处方。合药治病。故云愿为末世方便渐次修习。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者。三请为礼。诚至意切。尔时世尊至如幻三三昧者。焰幻之名通于偏圆。今从圆说一心三幻。楞伽云。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起种种妄想。今之如幻三昧。乃依了义大乘圆顿。全性起修。如水月精神本自无体。虽然无体水月宛然。昔猿猴见月在池底云。今夜月死在池内。我等救之。一猿攀树枝。次第相绾直至池底。树枝忽断众猿堕水而亡。皆由众生愚痴。探于水月。不识方便如幻三昧。至以生死不息也。
方便渐次。至默然而听者。若非诸佛方便。点示如幻三昧。究其体性幻实幻虚。灭幻法门。则我等未受轮转。故诫之谛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文有四。今一标幻从觉生以为义本也。言众生六凡也。种种幻化。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皆是有漏之法。如来即佛也。圆者离相不偏。觉者空而不空。妙者染而不染。心者梵云乹栗?。此云坚实心。不同缘虑集起之心。此心之一字。今约五教明之。若愚教假说一心。谓小乘人。不知心外无法。执心外有境故。若始教。以第八阿赖识为一心。谓心外无境故。若终教。以如来藏为一心。理事无二故。若顿教。以泯绝染净。但是一心。破诸数故。若圆教。以总该万有即是一心。谓理事本末无别异故。今此心乃是泯绝染净。但是一心之心也。谓此顿宗呵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更不依倚地位渐次。意谓一切众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内之一身。外之万物。一切有漏之法。并从十方诸佛。广大灵明妙心之上起。此是妄从真起。此中便是起信三细六粗也。问此之圆觉妙心凡圣平等。令经何故不云众生妙心耶。答。诸佛已证故。众生性具故。所以独标佛也。
四明聪讲师曰。一言幻者盖三种幻。一者四性无生幻。二者一理随缘幻。三者以性夺修幻。前二种属偏。前行门之幻为权。实未融故也。今之幻者。乃以性夺修之幻。此幻乃圆具诸法。偏发由熏以性夺修。法法无作。亦谓之性德行。一尘应色无非法身。自他依正不逾秘藏。方为色香中道起对法界。此非虚幻之幻。乃依圆觉妙心而起。此幻为之有本之幻。不同无本之幻也。一切众生者。十法界之众生。即四圣六凡也。众生诸佛所有依正色心。四大五蕴。六根六尘。谓之种种幻化。此种种幻全本觉妙明真心而生。故云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如地界饿鬼刀山剑树镬汤炉炭。全是圆觉妙心大用发生。观经云。地狱猛火化作清凉风。调达地狱种性。法华授记。为天王如来龙女。畜类中身。即往南方成佛。此等经论若非理毒害性德行。皆以性夺修如何销释。只谓众生无始无明。强生隔碍。以至生佛体殊。色心不泯。若也顺性圆修觉。观寂照之功。始觉有力体用显现。成就自性本具圆觉。然后迷悟体用不二。波水湿性无殊。其或不然。精义必无二。至当止归于一也。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妙心未明诸幻竞起。譬如空华从空而有。及至幻灭。妙心独存。譬如华灭空性无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三中。一举喻释也。前说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似人缘眼病之故。所以妄见空中有花。故曰一翳在眼千花乱空。一妄在心河沙生灭。眼翳若除空花即灭。而此广大虚空之性。本无损坏。所谓翳瘥花亡众生即佛。故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华严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造。心若灭时生死尽。
四明聪讲师曰。犹如空华。从空而有者。此喻。圆觉妙心中。本无众生。亦无诸佛。只为真如不守自性。无明熏发。本觉妙明。转作无明故。有生死。今于生死中。具有菩提种性。遇佛出世。及善知识教。修圆觉寂照。复观生死结根知是空叶。此生死空华。亦复从何而有。此全本觉大圆觉性而生。非别有生处。水从水结。妄从觉生。犹如空华者。空华是妄。从空而有者。且指觉性。但此觉性亦是妄。觉未可认为真觉。亦是圆外之月。其实名为始觉。又如空华从眼翳生。此翳无根。体是无明。此无明又从法性而生。故云从空而有。暂指为真。虽为真性。亦是全妄之真。此真名为始觉。有破妄之功。缘被眼翳之累。真还成妄。若始本一合时。无明法性俱遣。境观双亡。无复差别。幻华虽灭。空性不坏者。幻翳若灭。幻华亦随灭。病除也。空性不坏者。此空性名为始觉。毕竟不坏。且存药方。故云不坏。修显极时。复本妙明始本一合有无俱遣。境智双融。金刚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
彼幻心者。因幻而起。复因幻智方得除灭。
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诸幻悉灭。圆觉本性。元不曾动。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二法合本义。幻心即妄幻也。幻灭即智幻也。谓众生既起妄执。四大六尘缘影之幻心如何除去。须是依倚彼知觉者。幻智之心而灭去也。此谓之明来暗谢。智起惑亡。如秤两头低昂不等。虽然灭前妄幻之心。尚存能觉幻智之心未妄。更须妄幻与智幻都拂。却到诸幻尽处。方始见本来圆觉妙心。无去无来。寂然不动。其犹波因水起。波灭水存。幻从觉生。幻灭觉满。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到这般田地方许。移身转步十方。纵横万化千变而无穷极。此一段文。盖普贤前问幻幻何修。今答云。不妨以幻修幻。正如以屑出屑因声止声也。
四明聪讲师曰。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者。幻心境也。即一念阴心是。此幻阴心。亦起作幻智。还照幻境亦一念也。谓之境照于境。智照于智。如燃火杖。亦复自燃智起为幻灭。幻为智灭。幻之智非智。不灭故。云众生幻心。还依幻灭。灭幻之智。智即是幻。如汤消冰。如木生火斯之谓欤。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者。诸幻指众生四大五阴色心依正种种诸法。皆名为幻。故云诸幻也。尽灭者。诸幻从觉生。觉生即幻灭灭幻之觉。犹如虚空。故云不动。须知诸幻本从翳生。翳灭幻灭。翳幻本一体。翳幻从觉起觉还灭。幻翳本是一。家人心生故分二。既是心中病。还将心药医。如以水洗水。以湛合湛。以屑出屑。佛顶经云。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与今文会。如上答以幻修幻竟。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
离幻说觉。尚在幻中。依幻而言故宜为幻。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本来觉性。不属有无。若说有无。皆未离幻。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幻灭之后。觉性如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三兼拂问幻之觉。拂有三重。第一若谓对妄幻说有觉悟之心者。此是对待之法。只此能觉之心。亦是幻也。第二若谓前来之觉。乃是对幻之觉。今不对幻说觉。自别有一真觉者。若起此心又未离幻。与前依幻说觉一般。前是犯着粗病。此是犯着细病。第三若更谓前说自别有一觉。乃是着有。今和此有觉。一切皆无。只这说无底心亦是幻也。何故若谓自己分上。有此一段殊胜奇特之事。充塞六虚。遍满法界。此是于圆觉性上分外着一个有。遂成两个。若谓只这奇特殊胜之事都无。又是于圆觉性上分外着一个无。亦是两个。所以道舍一取一。终无了日将心用心转见病深。又云叶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云门道。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也。透得一切空。隐隐地似有个物。亦是光不透脱。是二也。是与么也不得。不与么也不得。然则毕竟如何用心。但将前对幻说觉之心。与不对幻说觉之心。及说无觉之心。诸幻一时拂去之后。方是不染二边清净。无去无来。不生不灭之觉性也。故金刚云。如如不动。又云。有无俱去处。特地好乾坤。
四明聪讲师曰。依幻说觉。至亦复如是者。此答第二问。问云。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偈中亦有三句。初句云。幻从诸觉生。觉只是一。何云诸觉。推其问中云。若诸幻性缘上。幻性有种种曰诸。今以幻智灭于诸幻。故觉亦有诸。故云诸觉。依幻说觉。觉亦名幻。故云犹未离幻。此觉妄觉也。亦云始觉属修也。今若以性泯之。以性夺之故。修与觉并皆为幻。此览既从妄而生。还能灭妄。破惑有功立名始觉。妄既灭了。此觉亦须自灭。如猎犬。相似猎既尽已其犬自烹。妄既尽已觉不容住。四大既空。我神无主。但能尘销觉圆不须复问谁作主宰修行也。说无觉者。亦复如是。上文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若无觉妄之智。如渡无船。安能到岸。须用此妄觉。如火燃木。无此觉智。旧病仍生。众生长受生死。但今文若说有觉者。有觉亦妄。是妄皆除。到此圣凡情尽。若羚羊挂角。灵龟曳尾。绝踪绝迹。方见圆觉。是故幻灭。名为不动者。上问中。云诸幻尽灭。则无有心。将谁修行。今意但除其幻了其生死。何虑无修行人。偈云。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舟乃自行
岸实不动
如上答第二问竟。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
远离一切幻境者。本由坚固执持求无一切幻心。
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我之灵心如幻化者亦当远离。不可执着。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远离诸幻之心。亦是一幻。亦当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欲遣远离之心。亦是一幻。亦当远离。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三展转。离幻显觉。其文有四重。一离妄。二离觉。三遣离。四遣遣。前二是我执。后二是法执。从善男子。至虚妄境界。此第一离妄也。谓世尊召普贤及一切众生修行之者。合当如我所说劝诫。于十二时中。远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幻化虚妄。不实之境界。所谓出乎阴阳造化。形器度数之外用心是也。由坚执持。至亦复远离。此是第二重离觉也。虽然。妄法皆舍。犹尚坚执能觉之心。确然不舍。只此能觉之心。又是虚幻。不真实心。亦当离却。远离为幻。亦复远离。此是第三重遣离也。虽然。离得能觉之心。尚有能离之心未忘。此犹是细病。只此能离之心。亦当再遣也。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此是第四重遣遣也。虽然。遣得能离之心。尚有微细能遣之心。未妄。只此能遣之心。亦当更遣遣之。又遣以至于无遣。譬如遇着冤家。但莫与他共住。即得无患。
大凡学道之人。于十二时中。常以观慧念念不断。如鸡抱卵。须是暖气相接始得。又须知有细病。若坐在情执中。弃舍不得之时。唤作碍鹰之物。所以药山告李翱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关闭中物舍不得俱为参漏。所以道。学道先须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寻。可中寻到无寻处。方信凡心是佛心。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尽离一切幻心。则幻无所容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后密显真觉也。言密显。则经中无觉字。故上之四重。虚幻之法。一时遣尽之后。又却依前面前活鱍鱍地。动地放光。在在处处回避不得此方。是本来真觉之性。全体独露。无一丝毫是外物。到此境界。诸天捧花无路。外道潜觑不见。
圭峰云。灵灵自觉元无物。扰扰他缘尽是空。
白乐天云。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才更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至虚妄境界者。此第三问。上文云。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令妄想心。云何解脱。今乃劝云。应当远离。应当即劝修也。众生若不依教修观。无明业识如何解脱。则轮回无际也。若依师教。以教照心。则远离一切幻化生死。况生死结根。如铜墙铁壁。非幻智如何得出。故说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境界者。即是我等现前六根六尘。故心经云。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根尘既净。觉圆满故。即上文净觉随顺也。由坚执持。至即除诸幻者。以上四离四幻。皆是征释。幻心执情执情不遣幻妄。复生此之幻智。展转微细。眼伏藏识。最为难遣。以为四离离之。诸家解释不同。今用天台。解法华经知法常无性。用龙树大论缘生四句。解知法常无性云。无自生性相。无他生性相。无共生性相。亦无无因生性相。无相亦无。故曰实相。实相即今圆觉妙心也。今观此四离四幻。即龙树四句性计也。一者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即论中云。无自性也。既远离幻化境界。即我一念根尘境界虚妄浮心。若执之不远离。即计自性也。今既以性夺修。即自性计。根尘一一无作。六根清净也。即自性离计也。由执坚持远离心故者。远离心即始觉也。亦即从妄中起此觉也。即妄觉之智此远离心智虽从性起大似从外而有似有能觉。即论中计他生性也。既非他生。故云亦复远离也。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者。此论中共性计也。远离属他。为幻属自。自佗共成执计。破云。离时既无。共时安有。既非共生。计执自亡。故云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此论云。无因性计。计其无因而生。即非有非无。不因有无而有。此谓之无因故。此谓之计自然执也。破云。此非无因不生。有因缘故。亦可得生。即今文远离是观是智。离幻一句是妄是境既远离。则无观智。既云离幻。则无有妄心。若执境智计之为执。今复远离故云无。无因性亦复远离也。故大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如上四离四幻。皆计四性。自佗共离四离。各有四计。四四十六。四幻各有四计。亦有十六。四幻四离。共三十二。今推此三十二。一一无根。皆从圆觉妙心而有。今反观圆觉妙心从我心有。今观我心自空罪福无主。又观心无心注。不住法。不住结使。不离使海。虽体烦恼。不离烦恼。四病出体。心华发明。故云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喻显也。木喻妄。火喻觉。灰喻离。烟喻遣。合是烟灭然后灰飞。此译人之倒。谓前文四重离妄离觉遣离遣遣之意。喻如大地生木两木相因。热性才发。则火出烧却木橛。然既烧了。虽然有灰也。被风吹去。烟亦灭了。而大地不曾动着。却将大地。喻圆觉性元无起灭。龙牙云。学道如钻火。逢暖且莫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
四明聪讲师曰。以木钻木而火生。以幻修幻而幻灭。今云二木相因所因之木。譬妄执心而为之境也。能因之木喻观。即幻智即能观观也。能所相即境与观合。境观相研。中间无明阴妄方尽。又中二木可喻砧槌。所因之木曰砧。即境也。能因之木曰槌。即观也。砧槌自分能所。中间无明虚妄即物也。炉鞴既发砧槌现前。中间之妄心无逃避处。不得不消。妄心消处真觉妙明显发也。二木相因一木是远离。即能观观也。一木是所观阴境。故云一切幻化虚妄境界阴消也。此等自分一重能所也。火出木尽者。火喻空观能坏一切法。能空一切相。经云。由坚执持远离心故。远离心即上能空观。若更执此能空观。药还成病。故须远离。即二重能所也。灰飞者。喻空观。本是药能治病。病去药亡。又复执此药。药还成病。药病之执如灰。亦云执空之病。
既空一切相。复执于空。此为之空病。
圭峰云。本烟在前。灰在后。谓译师之倒。今谓不然。正是灰前烟后何谓也。此是药病。灰尚有形相。喻远离为幻。此幻尚粗故以喻灰。非译师之倒。此药上之病。亦须远离。此第三重能所砧槌也。烟灭者。喻上药病。更合新药。治旧药病。此是新药病。空上空病故云离。远离幻有。两个离字者。便见药上之病。空上空病。祖云。智还成障。亦此经菩萨为解碍也。可谓大聪明人前果有三尺暗。故云亦复远离。此四离四幻。但分粗细。此四离等。如铁铜银金为锁。虽分贵贱锁义为一。并须去除。若于此四。外更起计着。又如之何。亦须断除。今且云四者事不过三。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以木钻火。木为火焚。木火俱尽。独有地存。如以幻心复修幻法。诸幻尽灭。觉性常在。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合喻也。以幻者。即前文殊章第二番智幻。修幻者。即前文殊第一番妄幻。意谓用智幻修习妄幻之时。亦如母人钻火。相因两木火出。木烧灰飞烟灭。虽然用智遣得妄幻。尚有智幻存。更将智幻一时尽遣。然后遣不去处方不虚豁。不同断灭外道空无之见。古云。妄起即觉。妄灭觉灭。觉妄俱灭。即是真如。问。一切尽灭则心心佛。答。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
心知是幻。即当远离。何假方便。
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尽离诸幻。即是真觉。顿悟本心。更无渐次。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四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也。此普贤前问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今答云。但照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有漏之法。是幻妄非实。即是离幻更不必方便。譬如世人梦见身疮。百计千般求药疗治。才睡觉之后。此疮本无。更求何药。学道之人但离得幻。法即幻便是真觉。更无地位渐次阶级。所以云一念顿悟便是观音。弹指回心立为妙德。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更劝嘱云。一切菩萨及末世顿机众生。但依我教法修行。便可永超梦幻。出离轮回。真趋无上佛果菩提也。
四明聪讲师曰。以幻修幻。至亦无渐次者。以幻修幻。合两木相因也。诸幻虽离不入断灭。合上火出木尽。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合灰飞。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合烟灭也。一切菩萨至求离诸幻者此。总结普贤三问。若能依此四离四幻修行故。得永离诸幻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 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即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唐圭峰定慧禅师颂普贤章曰。
普贤次问渐修真 通为三根审行门
幻匪觉心心外物 花非空性性中存
觉心不动妄华寂 妄境无生智孰论
幻尽觉圆真体现 灰飞烟灭火无因
普贤菩萨章终二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起普眼菩萨章。自下广明行相有九章。经初四乃通明观行上根修证。令普眼一章乃开示观门同佛也。
言普眼者。由此法门。令观身心无体。根识尘境。世及幽世。自身他身。一切清净。遍满法界。普同诸佛。观行成就。顿见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谓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此章依文殊文解。及普贤之行。入二空观。并仿修法界观。然则科谓之通明观行者。通指三根之人。别明观行者。上中下三根。各各不同。根有上中下不同。机即是顿机也。然疏中。谓此诸章前前不假后后。后后必蹑前前也。
四明聪讲师曰。盖闻。菩提之为极。神妙寂通。圆智湛然。道绝形识之封。理毕生灭之境。众生无始之病。起自四大五蕴六根。喻如人之两足。有足则能行。无足则不能动。是以圣人有以见动足以丧志。举足以失方。于是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普眼观众生动而未静。欲息空花之病足。广谈如幻之法门。故有此章之来意也。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
如何思惟。方为正念。
云何住持。
如何住持。方得无失。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亦同法华。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修何方便。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正思惟。
般若经。以不堕无为为正方便。以断妄想为正思惟。今曰无正方便者。是堕于无为也。无正思惟者。是不断妄想也。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前章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众生未悟故。普眼请佛。假说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请问之内。先标请修行渐次者。良由前章普贤所问幽微深远。世尊之答又称理而告。先使消除心病。然后万行齐修。又恐前问世尊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亦无渐次。便谓但知之则已。何必更修。今普眼欲使教门圆足。故此请问。思惟即思慧。住持即修慧。伫听等即闻慧。此乃从凡入圣。反妄归真。必假三慧。故楞严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今问云。于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意云。必由方便等得入。故疏云反显请也。此指文殊章及普贤章开解行之人。此三昧。即普贤章离幻法门。迷则不悟。闷则不入。若据悟入二字。深浅不同。豁然明了曰悟。修行契证曰入。所以道大开曲示始悟终入也。牒请等科。例前可解。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普眼菩萨至而白佛言者。请法式仪例如前释。大悲世尊至修行渐次者。此位菩萨。因闻幻化空花如幻三昧。虽闻未知如何思惟。虽思未知如何修行。虽修未知如何取证。故特启问如来思惟修证之法。依经本有六问。摄六归二。且存二问。经曰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立二云何。是止。是二问诸宗立说不同。唯慈室云。两番云何显是正请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摄开悟。故今列二正问。以兼修行渐次。并假设方便开悟也。云何思惟云何住持者。十六观经。韦提希夫人。请修净业。亦有二问。与此大同。彼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正受住持。名异体同。但观经云正受即三昧。非令住院之住持。此云住持。即秘密藏住。如幻三昧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今问思惟修习亦是正心行处也。佛因韦提希问。答以三种净业。即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此经思惟修习。岂越于此三业。彼云教我正受。佛答以十六妙观。观即住三昧也。经云。诸佛如来。以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今之云住持。岂离法界身。此经能证者。虽作止任灭。亦是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即与向下作止任灭。义意不迷。金刚亦云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今住即住理。二乘住真谛。菩萨住俗谛。佛住中道第一义谛。亦与诸佛住处名常寂光。寂光即三德也。岂非三德秘藏也。又经云。以大圆觉为伽蓝。安住平等性智。岂作世间伽蓝解会也。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者。未悟即是未开思修人。未入三昧正心行处人。更作方便曲巧善权。此是再三勤恳之意。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至默然而听。正方便。法华谓之秘妙方便。十六观经。有异方便。即是如来善权诱引之辞。通谓之方便。盖佛本无身无说。亦无众生。亦无成佛不成佛。一真法界实相理地。只谓众生迷真逐妄之久。不能觉悟。刚强难化。诸佛慈悲心切。假说方便。立圆觉名。圆无自性。人人本具此圆觉。即佛知佛见。法华谓之开佛知见。可谓一潮以通百浦也。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正念者。无念也。无一切念。诸幻自远。修圆觉者。应当如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文有四。此第一起行方便也。正念者。即文殊开解。远离诸幻者。即普贤章开行。所以前云第三普眼菩萨。依文殊之解普贤之行入观。乃指此文。何谓正念。即无念谓之正念。有念是魔业。无念是法印。分别魔军炽。忘机佛道隆。又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谓一切诸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即无一切境界。是知无念为正念。若考诸经。皆各有方便。且华严。以修诸行门皆无所得而为方便。金刚。以无住为方便。禅门以离念为方便。此经以正念为方便。良以。外存一法。则内起缘念。内有缘念。则外见有法。远离诸幻。即普贤章四重遣遣之文也。
四明聪讲师曰。正念者。即正心行处三昧也。诸家解说不同。多以无念为正念。今谓未然。若论本来无念。何用正之。只缘见今有念。其念虚妄不正。必须以正正之。如世人屋。屋若不邪何正之。有正之必为邪也。众生无始妄心。六尘缘影。此妄邪念。念念是病。圣人假设法药。以正哄邪。其邪必正。如来净圆觉心本无邪正。只为不守正性为邪。妄熏动正随妄转。水逐波流。假说方便为筏。以八正为船。渡难度者。其念若正。五蕴空华六根重病。任运自离。故云远离诸幻。但知离幻之方。求知幻药实用故。后具出方药。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此翻为止。即定也。圆觉疏曰。奢摩他行者。至静为行。
坚持禁戒。
一切禁戒。皆当坚持。因戒入定故也。
安处徒众。
我之徒众。皆令安处。我心无恼。可以辨道。
宴坐静室。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观行也。文有二节。今先戒定也。奢摩他此云止。即定支。静何谓之止。盖止绝一切妄想。观诸法性空。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乃至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能除之心。此谓之止也。坚持禁戒者谓一向绝缘的不毁犯曰坚持。防禁根门。戒约身口。曰禁戒。戒则防非止恶。独标如来奢摩他行者。以简不是小乘及菩萨之定。大抵学道之人。莫不皆由三无漏学而成圣果。此文已具。谓奢摩他即定。坚持禁戒即戒。下二空观即慧。若持三归五戒。便出三途生在人天。若修定者。即超六欲。若修慧者。便出三界。如二乘人是也。古云。戒出三途。定超六欲。慧出三界。又云。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就法说。若就喻说者。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问。诸经皆言戒定慧。今经何言定戒慧耶。答有二故。一者行人若用乱心持戒。不堪入此观门。故先言定后言戒。二者此经教人。先了悟觉性。次修菩萨行。所以持戒居定之后。此属行。安处徒众者。即同见同闻同学论量佛法之众。宴者默也。静室喻圆觉。意谓。若行人欲入二空观之时。必先依倚十方诸佛之定。及十方诸佛之戒。约束禁制身口六根。然易伏猛兽。难降寸心。学道之人。初虽有悟门。而无量劫来习气种子尚在。于十二时中。当以诸佛清净之戒。守护无令犯人苗稼。然后安处。在于同学之中。心地默默。常如在静室之中。圭峰云。坐为摄身。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见??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坐不倾动。下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从定生慧。其理必然。
四明聪讲师曰。先依如来奢摩他行者。圆觉体寂。因元静乃称止。本觉虚照。由常明故曰观。妄风俄动。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须毗婆舍那而观之。散即止。昏即朗。非此法药。觉性何由可显。奢摩他此云止。涅盘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又云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云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云远离。离众生五欲故。又云能净。能清贪欲嗔恚愚痴三浊恶法故。以是义故名止为定。毗婆舍那此云观。涅盘名正见。又名了见。曰能见。曰遍见。曰次第见。曰别见。慧之总名也。优毕叉此云止观平等。涅盘名为平等。又名不诤。永嘉云。奢摩他曰寂而常照。毗婆舍那曰照而常寂。优毕叉非照非寂。奢摩他名出楞严圆觉。如前所引。三名出涅盘也。天台出时。楞严圆觉未至。后智者自影傍三观立三止。名体真止(即奢摩他)方便随缘止(即三摩钵提)息二边分别止(即禅那)亦曰定。此经为之二十五定轮。今依如来因地法行。须明深观。又观耶是境。天台云。对观名境。对止名谛。其实三止三观名异体同。如水与冰。冰名为止。水名为观。水性虽流观也。结而为冰止也。今先依奢摩他行。此用三止。止其虚妄流动之心。息其攀缘。一念若止已。即止即观照。此幻心自然消落。幻心离念。一切精神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因地修行想见其为人也。坚持禁戒者。夫持戒者。精洁如冰壶玉井。立志如节操严霜。秋毫无犯。方曰坚持。戒品有三。一曰毗尼(又名毗奈耶。此翻为律。毗尼与律言不并立)二名尸罗(此翻为戒。即六度中一也)三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亦云别别解脱)天台戒疏云。戒乃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亦谓之长生符不死药。据理先受三归。次受五戒。此三归五戒。大小乘为发行之初。修观之始。龙树云。念佛如医王。念法如服药。念僧如看病人。念戒如药禁忌。故三归之后。方明诸戒也。佛初出世未转法轮。先为白衣波离提谓二人。受三归。次受五戒。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者。则非清信士女。经云。五戒者天下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则违五星。在地则违五岳。在方则违五帝。在身则违五脏。如是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间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一切大小尸罗根本。若犯此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此出天台法界次第。今时道俗虽云持戒。岂知有大小乘律仪之殊。今依大智律师资持事钞。出小乘僧尼所受五篇七聚名目。五篇者。一波罗夷(义翻极恶。三意。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不得二种僧中共住故。三者堕落。舍此身已。堕阿鼻故。四分云。譬如头断不可复起。若犯此法。非比丘也)二僧伽婆尸沙(善见律云。僧伽为僧。婆者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尸沙者。云残。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又毗尼母云。僧残如人为他所斫残唯有咽喉。故名为残。理宜速救故)三偷兰遮(善见云。偷兰名大遮障善。随后必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立名)四波逸提(义翻为堕。十诵律云。堕在烧煮覆障地狱。八热为烧煮。八寒黑暗为覆障。贪慢心强。制舍入僧故。名为萨耆。尼翻为尽。萨耆为舍)五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僧祗云。此罪应发露也)如上五篇。更加六突吉罗为六聚。(突者恶也。吉罗者作也。四分云应当学。胡僧翻守戒。此罪微细。持之极难故。随学随守以立名)若云七聚者。分突吉罗为二聚。身名恶作。口名恶说。分身口为二聚。故云五篇七聚。智论云。禁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冰洁其心。玉润其德。如前戒品。僧尼所受之法。不通俗人。僧则二百五十。尼则五百。并五篇七聚。持之无犯证阿罗汉。后出大乘菩萨律仪。通道俗七众人受。大乘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知则断恶修善度生。梵网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缨络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又云。诵我本师戒。甘露门则开。当知修圆觉者。先依如来奢摩他。定其志。摄其心。次依毗尼。轨则其心。然后身开遮。口容说默。意行止观。远离诸幻。到清凉池也。安处徒众者。道不孤运。弘之由人。圣人制法。假缘进道。如陶户家轮作瓶瓦等。先择良处水草丰便。始立作所。欲结期限建置坛场。必安处徒众。选择良朋胜友。互相策发。为同行善知识。如法华净藏净眼。与净德夫人。化妙庄严王。翻邪为正。同见宿王华智佛。此皆良友也。所以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安处徒众。意在于斯。宴坐静室者。天台依大藏教。立四种三昧。[穴/白]先二十五方便。建立坛场。楞严圆觉。皆有期限。制之一处。今宴坐者。安坐以摄身住。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故摄身心者。必须静室。要知道虽无在。必假缘生。故古之修道者。多于山间林下阿兰若阒寂之处。剃草结茅木食涧饮。或依蕙嶂。或友??鹤。或枯木身心。或韬光晦迹。或飞锡泉涌。或翠峗晏寂。如此圣流。道高龙虎。德重鬼神。岂比今时缨情好爵者。佛在世时。有一沙门过失。遣出外居。绝无衣食。适遇四王会下有一神鬼。亦有过失。遣下人间。相会共言衣食。鬼云。吾虽有过。神力尚在。汝可上吾肩上。游行世间。人见之谓是阿罗汉。每日得食。两共欢喜。忽一日四王遣神将收录此鬼。鬼急走奔越。肩上沙门堕地。苦恼自当。又如五扇提罗果报。曾不畏哉。思之。古人或得志之后。云房岩屋长养圣胎。或黄卷青灯亦不遗深志。因念此世浪死虚生之徒。偶言及此。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安坐静室。于一切时中。常自念云。我今幻身。乃地水火风和合而有尔。
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自念四大各归其源。今之幻身。当在何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观慧也。又有二章。今先二空观。自此已下先观我空也。世尊教示行人。于行住坐卧中。常作寻求伺察之。正念观。我今一个形骸。并是假借天地之中地水火风和合成形。子细思量。毕竟那个是汝真身。所以庄子云。百骸九窍。五脏六腑。骸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今此一段文亦然。初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此是总举。其次所谓下文皆是别举。所谓二字。评量之词。评量如今此身之上。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都是质碍之物。自当归还于地大。又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乃是别。垢色二字为总。谓此发毛等皆是垢皆是色也。涕唾脓血。津涎液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是润湿之物。自当归还于水大。身上所有暖气。自当归还于火大。于十二时中。回转上下。折旋俯仰起居问讯。自当归还于风大。然四大假合。阙一不可。若是唯有地大无水大者。如握干灰。终不成团。若唯有水大无地大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若唯有地大与水大。无火大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即便坏烂。若唯有地水火大。无风大者。则不能得增长。何故为风能长万物。既然。四大各各别有所属之时。今汝等一切众生。唯复地大是你。水大是你。火大是你。风大是你。若作此见之时。地归地。水归水。火归火。风归风。四大各离。离者空义。则又不知前妄执之身。当在何处。此是捉败四大壳漏子虚幻。不被渠瞒。方是正念正解正行也。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四大散灭之后。方知幻体本空。假合成形。实同幻化。列子言。偃师所造之倡。善于歌舞。及其剖之。则革木所为尔。正此谓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因前入寻伺观。观四大妄身。皆令妄尽。方见真如实理也。智度论云佛在世时。有一人。远行独宿空舍。夜中忽有一鬼。抢一死人来。放着其前。复有一鬼。逐来嗔骂云。死人是我物。汝何担来。先鬼言。是我物。我自担来。二鬼各捉一手一足争之不已。前鬼言。此间有人。可共问之。后鬼问曰。是死人是谁担来。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答之。实与不实。俱不免死。不如实说。乃曰是前鬼将来。后鬼大怒。捉其人手拔出着地。前鬼悯之。急取死人一臂。附之即着。如是两臂两脚两手头胁举身皆易。于是二鬼遂将所易人身。对坐共吃。却拭吻而去。以此推之。即知一切众生之身。毕竟无实体。但是死人之尸。权时补在。此岂非幻化虚妄不实之物乎。庄子云。托异物以成体。不其然乎。
四明聪讲师曰。恒作是念至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者。此明生空境。生空者。常作此念。即以空慧观见此身。从虚伪生。最初一性。与本觉同体。忽为无明业熏。不守自性。随业受报。为风火持。此识性入母胎中。错认遗弃。如己舍宅。生爱乐心。以为己身。生我所相。揽此不净聚成一块。为之色身。是名色蕴。领受此身。生苦乐想。是名受蕴。思想苦乐。是名想蕴。目此造作。是名行蕴。识居其中。是名识蕴。如五指头成一拳相。是名身见。又名人见。又名众生见。揽此四大五蕴。成此色身故。名生空境。推其根本。是无明业识假四大生。风火二大。搏识来入母胎。赤白二滴是名水大。如水生泡聚而为身。是名地大。此四大并无实性。错认为身。故名五阴实法。此四大虽无实体。假缘而生。因缘和合而有。故曰缘生。缘是因缘。于父母有少因缘。来生我家。若识去时。息风随去。暖亦随之。地水二大既无火风所养。是故地水自然散灭。前世善业为因。故名为生。生者成也。因业若谢。则此色身为之果亡。四大分散故名为死。死者尽也。魂识荡散。主宰既去。因得尽矣。发毛者。血之苗也。爪齿者。髓之苗也。皮肉发毛所依之地。以血润之。则有增长。筋骨者。爪齿所依之地。以髓润之。则有增长。凡有三百六十骨节。九万九千毛孔。八万四千户虫。已上总归地大。唾涕脓血便利水大也。暖火大也。动转风大也。父母合气成身。从生至长及以老死。皆名垢色。地水火风各自还源。故曰各离。四大既散。妄身即灭。死了烧了。灰飞烟灭。故云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结上文云。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结生空境也。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
四缘者。四大也。四大假合之后。遂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中有四大。外有六根。中外假合。成此幻身。
妄有缘气。于中积聚。
缘气者。虚妄色心。从缘而现者也。于中积聚者。于幻身之中。聚而不散也。
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缘气积于中。缘相形于外。似有者。非实有此相。假名者。非真有此心。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则观身无我。此则观心无我也。四缘即地水火风。六根为外。四大为中。缘气者。此即于六尘之上。起能攀缘之心。此心是真心上一分之气。与真心气分契合。意谓。此之一身。但是地水火风四缘假合而成。既是于中妄有四大。则外妄有六根。既有六根。必有六尘。既有六尘。则牵惹引起中间分别缘气之妄心。于四大六根之间。积聚似有形相一般。遂破云。但是假合为心。不是真实之心。此乃勘破无量劫来颠倒妄想攀缘之心。所以楞严会上。庆喜执此心而无据。七处茫然。世尊告阿难云。咄哉此非汝心。此是前尘分别妄想颠倒。非汝真心。与此同意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缘则四大。此四假和合。如水生泡。名之为身。此身具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如眼缘色尘之类。五根亦各有所缘。空品云。各各自缘诸尘境界。中外合成者。于中内六识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错认缘影为自心相。又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涅盘德王品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胆养。若令一蛇生嗔恚。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舍箧逃逝。王遣五旃陀罗。拔刀随之。一人藏刀。诈为亲友。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隐匿。既入聚落中。不见人物。闻空中声。今夜当有六大贼来。其人恐怖。复舍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竹木为筏。截流而过。达彼岸已安稳无患。菩萨亦尔。闻涅盘经观身如箧。四大如蛇。五旃罗如五阴。诈为亲友。即贪爱空聚落。六大贼即外六尘。河即烦恼。以道品之筏。到于常乐涅盘彼岸。向下经文。结上根尘缘尘之心。亦是结上法空境。此与空品明生法二空境同。先贤未知。不作此释。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
一切妄心。若无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幻尘诱之于外。则此心从何而起。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
四大坏时。所染诸尘。并无一尘可得而有。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四缘六尘散灭之后。所谓缘心了不可见。
西蜀晖禅师曰。此妄心牒前缘气之心。此能分别妄心。若外无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则中便无能分别之心。故傅大士云。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若正观之时。四大分解各空。无六尘可得。于中四大及六尘。各散归空之后。到底毕竟。亦无能缘分别之心可见。前章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到此我空观中经文。从恒作是念。至实同幻化处。一时破之。又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到此经文从四缘假合。至无有缘心可见。又一时破之。故得妄身妄心皆同实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须知在母胎未生时。四大成身。为之生空境。出胎之后。根揽外色。缘六尘影名为六根。六尘方名法空境。以由六根六尘六识总为十八界。谓之诸法。故云法空境。今文正结法空境。根缘尘影认之为心。故云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此结法空。故云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身既灭。则幻心无所依止。故散灭也。幻心既灭。则幻尘无染着者。故亦散灭也。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幻尘既灭。诸幻悉空。幻灭之迹。亦复无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则我空观。此则法空观。彼则指前开解起行。众生到此。入我空观之后。则觉四大幻身皆空。非唯身空。中间缘气幻心亦空。幻心灭故者。此一句牒上起下。非唯幻心空。则幻尘亦空。此六尘万法。非唯法空。幻灭亦灭。此智亦空。故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智亦无得。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诸幻尽灭。幻灭亦灭。觉性非幻。终不断灭。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皆破执。此方显二空真如理也。文亦有二。此举法也。行人前既修二空观。破我法二执。执尽见除。证觉三空真理。故曰非幻不灭。既不是前身心法智。数重之幻岂可灭耶。若谓可灭即落断见。古云心法双亡性即真。即斯旨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生空观也。观必对境。故曰生空境。若四大和合。成此色身名境。复用幻观。观此四大色身。四大有散有灭。故云幻身灭故。幻心本依四大色身而住。既身灭已无四大身。此心无依止处。故云幻心亦灭。此幻心既灭已。无取尘者。故云幻尘亦灭。灭尘之幻。此幻亦自无。体性本自空。故云幻灭亦灭。幻灭之智。智还成障。此智亦灭。故云幻灭灭故。如燃火杖。亦复自燃。以屑出屑。屑亦顿出。心身俱灭。境观双亡。始本一合。无能合者。故曰非幻不灭。唯真如之智独存也。此智亦知。镜中像。有像则现。无像则虚。全修是性。全性成修。性无所移。修常宛尔。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镜喻本性。垢喻诸幻。垢尽明现。幻尽性明。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喻也。为上文法说。恐人难明。遂将世间可见之物譬喻。垢喻我法二执。磨喻寻伺观。现喻我法二执空。明喻圆觉二空理显。磨镜本是磨尘。今取文顺。谓前说破我法二执。执尽见除。真理既现。由如世人以药揩尘。镜上尘垢既尽。镜里光明发现。大凡磨尘二字。亦有多说。谓或近善知识。听闻大乘。忏除业障。或对治烦恼。或跏趺正受。或心法一境。或呵欲弃盖。皆是磨尘也。上文皆二空观。向下经文。乃法界观。
四明聪讲师曰。此譬生空观。去四大色身之垢。须假圆照观力。幻身方灭。如镜之昏须药磨之。垢去明现。圆觉之性不待磨也。更了垢即是明。明即是垢。无明法性二无二也。冰水之喻可知也。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
幻身幻心。障我觉性。譬如垢秽染污净物。
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身心垢相既已永灭。于十方界。清净无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印前显后也。当知身心皆为幻垢。此印前也。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此显后也。幻谓虚幻。无有实体。垢谓尘垢。坌污为义。佛告普眼菩萨言。汝等当须觉知。此之四大妄身。及能觉分别缘影妄心。皆是幻化不实之法。譬如尘垢有坌污真身真心义。既知是幻。不执人法。便是垢相永灭。以何得知。盖人执曰垢相。法执亦曰垢相。既我空法寂。何所不通。便见十方世界都是本有离相。无染妙觉。所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法空观。当知身心者。身六根。心即缘尘之影。一心三智。荡一切相。不出六根六尘六识。此十八界。而此根识与尘相偶。用攀缘心。以五爱根。取五欲尘。此五欲境如花上露。见阳则曦。非真如理观。垢相如何永灭。当知圆觉寂照。如红炉一点雪。岂容暂住。十方即十界。地狱转即天堂。秽邦转即净国。依正不相妨。色心无??碍。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
圆觉钞云。梵语摩尼珠者。如意珠也。珠体明净。映彼五方之色。如圆觉心湛然清净。应现十方也。
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愚人不知珠体明净映现五色。乃谓珠中实有五色。正如众生谓佛实有色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设喻也。摩尼此云雨宝。谓世间摩尼之珠。其中圆明莹洁。本无形色。随方各现。若将此珠顿在东方时。彼珠中即现青色。若顿在中央方时。彼珠中即现黄色。若顿在西方时。彼珠中即现白色。若顿在南方时。彼珠中即现赤色。若顿在北方时。彼珠中即现黑色。然彼珠中之体。圆明莹净。本无青黄赤白黑等色相。但随处发现耳。然世有愚人。东西不辨。南北不分。真谓摩尼珠中。实有如是五色。此乃就喻说。若法说者。五色喻五道。青色喻饿鬼道。黄色喻人道。白色喻天道。赤色喻畜生道。黑色喻地狱道。问镜之与珠同耶别耶。答云别也。盖前举磨镜者。但喻修二空观。破二执。显二空之理。今此举摩尼珠者。用作下三重法界之宗。故不同也。何以知之。且珠之体。本来圆明莹净。了无丝毫物污。谓之真空绝相观。而珠中所现诸像。像不碍珠。珠不碍像。此谓之理事无碍观。不离诸像像。像全珠。此谓之事事无碍观。若以三性配之者。摩尼喻圆成性。即所显二空之理也。各现色者。喻依佗性。即所说诸幻。愚人执为实有也。五色者。喻遍计性。即前所说尘垢也。然世尊一日以珠问五方天王云。此珠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遂藏珠于袖中。却抬手云。此珠作何色。天王云。佛手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青黄赤白。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闻佛开示。悉皆悟道。然我等心珠。还曾自见么。
四明聪讲师曰。此文正譬五根取五欲尘。珠喻圆觉一性也。圆觉不守自性。随五欲根取五尘境。如珠映色。随方显现。愚者见色。凡夫自昧。二乘自离。如鬼虎龙蛇。菩萨见色皆是圆觉。色即法界。佛见色非如非异。永嘉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好现。心法双亡性即真。圣人区区假说方便。如采花成蜜。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
圆觉净性。化现身心。随众生类。各各应现。如观音之三十二应是也。
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愚人见佛现诸身心。乃谓净圆觉中实有如是色相。而自己色相亦复如是。可谓真愚痴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摩尼珠是就喻说。此方就法上说。合前喻文。谓一切众生。若将此圆觉净性。顿在饿鬼道之时。而此圆觉性中便现饿鬼形状。直得眼光似电。咽孔如针。不闻浆水之名。不见饮食之面。肢节一时火起。动转五百车声。若将圆觉性。顿在人道之时。而此圆觉性中。便现人之相貌。个个眉横鼻直。头圆像天。脚方似地。其间若至尊至贵者。食前方丈。侍妾数百。堂上一呼。堂下百喏。若至贫至贱者。或居陋巷。或处道涂。衣不盖形。食不充口。若将此圆觉性。顿在畜生道者。而此圆觉性中。便现畜生形状。或背翼。或戴角。或分牙。或布爪。或仰飞。或伏走。若将此圆觉性。顿在天道者。而此圆觉性中。便现天仙之相。或身长五百丈。或寿八千年。以龙起龙眠而为春秋。以莲开莲合而为昼夜。天男天女。天香天乐。常相围绕。顾东忘西。视南忘北。快乐无穷。若将此圆觉性。顿在地狱道之时。而此圆觉性中。便现地狱之相。便乃刀林耸目。剑戟参天。沸镬腾波。红炉起焰。铁城昼掩。铜柱夜燃。煮魄烹魂。舂头捣脚。受无量苦楚。然此圆觉之性。如是随类各各应现五道之中。而此圆觉本体之上。本无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之相。但是不曾明悟心地愚痴之人。忘执为有此种种差别之相。亦如愚人执珠中有五色。故云亦复如是。古云。珠中无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无五趣之身。随业而现。迷珠者执珠中实色。昧性者执性内虚身。法喻皎然。真仪可验。然此五道非唯一向就外取之。若一身之上。亦具十法界。何以知之。六祖云。汝若思恶法。此心即化为地狱。思善法即化为天堂。毒害化畜生。贪嗔化为饿鬼修罗。慈悲喜舍即化为诸佛菩萨。是知万行由心。一心在我。内虚外终不实。外细内终不粗。善因终值善缘。恶行难逃恶境。取祸招仇。固非天之所出。亦非地之所生。观斯之说。修行之人。若于十二时中。安顿自己分上摩尼宝珠。宜着好处。勿使异日有噬脐之悔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结法空观。圆觉随缘作一切法。在身则全觉性。为四大地水火风觉性。在心则眼结为色。耳结为声。鼻结为香。舌结为味。身结为触。得非随类各应也。迷者为愚。谓净圆觉性。实有身心之相。认之为我。生四见心。执之为我。妄见生灭。故云亦复如是也。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众生由此迷执之故。不能远离诸幻。
是故我说身心幻垢。
因彼迷执身心故。佛说云幻垢。
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对离幻垢者。以觉除幻。如对病与药之谓也。今对幻之觉。能离幻垢。佛说是人。名为菩萨。
垢尽。
身心幻垢。悉皆永灭。
对除。
对幻之觉。亦复无有。
即无对垢。
无对幻者。亦无幻垢。
及说名者。
说名菩萨。亦是幻名。今对垢两空。岂有此菩萨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拂迹入玄。幻化指身心。此一段。有人有法。有能有所。人是三能。法是三所。人是三能者。一众生是能执也。垢是所执也。二菩萨是能离也。垢是所离也。三佛是能说也。执垢离垢人法等。皆是所说也。意谓。因众生妄执净圆觉性中。实有如是四大六尘缘影。不能远离虚幻不实境界。以此之故。于是世尊不得已。遂有王宫降诞。雪岭修行。金刚座下悟道。菩提树下降魔。出世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其说法者。只说一切众生。不知此身此心皆是幻化垢污。对执幻垢。说法者。使令如说修行断障离垢。且众生未离垢之时。即是凡夫。若离垢之后便是菩萨。虽然离得凡夫了。而菩萨犹存。凡夫如病。菩萨如药。病虽除去。药尚犹存。要须凡夫之垢尽后。而对凡夫底菩萨亦须除去。如病去药亦除。凡圣俱尽。便无对与垢。非唯无凡夫与菩萨。并对机说离垢世尊之相亦无。此是拂迹归真。圭峰云。法身说法义在兹矣。若据大钞中。经文到此有二种方便。一者近方便。二者远方便。谓前二空观。及摩尼珠。乃是后三重法界观之远方便。此拂迹入玄经文。乃是法界观近方便。顿教门中。用此二方便。诱引行人。直造入华严不思议门法界观。所以云。此经正属顿教。分属圆教。且顿机若证二空观了。便自然任运。直造华严境界。便是圆机。若约喻释者。顿教喻如门。若开得门。自然任运到得入也。又今经顿教。正以二空观为正途。所以有法界观者。即仿修也。欲令行人仿效华严圆机修行。何以知之。后说周遍含容观了。经云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下。若是修法界观者。合当云事事无碍故。今既不云事事无碍。而乃告云一切觉故者。此是归顿教宗旨。凡学佛书者。当晓其宗旨。并其途辙也。且法界二字。论其体也。无增无减。语其用也。遍在森罗。一得永常。尽未来际。诸佛以此为师。众生以此为体。万像以此为源。不可以形求。不可以?识。但是一心耳。问既是一心。何故又名法界。答为一心之上有二义故。一者轨持义。故称法。二者性分义。故称界。性是理法界。分是事法界。盖性无分限。事有千差。然法之一字。有随缘义。若在理。为理法界。若在事。为事法界。若在理事。为理事无碍法界。若在事事。为事事无碍法界。此之法界。当以法义分之。且一真法界属法。圭峰云。未明理事。不说有空。直指本觉灵源。故曰一真法界。然后就此一真法界中。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此四重法界皆属义。昔者。唐初有帝心和尚。乃文殊应身。用自己无尽之智。见华严大经所说义理。莫不一一是此四重法界。于是束其所诠之义。为三重观门。一曰真空绝相观。二曰理事无碍观。三曰周遍含容观。第一真空观中。有四句十门。唯要拣去凡夫外道执断空实色之情。显出一真法界之理。虽然显出一真法界中本来一真之理。但得其体。尚未明山河大地与自己是异是一。遂用第二理事无碍观。发起妙用。顿见理即事事即理。如千波即水。万器同金。此观中。于理上说有随缘不变义。而于事上说有成事体空义。犹未造诸佛广大不思议境界。又要第三周遍含容观中。明一法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全摄在一法内。于一切事上一切境上。说事事无碍。如善财童子。至毗卢遮那庄严大楼阁前。白弥勒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于是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入已还闭。遂见楼阁广博无尽。同于虚空。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中皆有弥勒。一一弥勒前。皆有善财。一一善财。悉皆合掌。见一善财之身。入一切善财之身。一切善财摄入一善财内。一楼阁为主。一切楼阁为伴。诸法重重无尽。所以清凉云。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该收。尘尘悉包容世界。相即相入。无碍圆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问二空观破执。与法界观中第一真空绝相观拣情。是同是别耶。若谓同。世尊何故于二空观后。又说真空绝相观。若谓别。岂有修二空观证入了。又却修真空观。方始拣去断空实色之情执。决无此理。答。二空观中破执。即是真空观拣情。彼中拣情。此中破执。破执彼此各有所宗。言不并出。文不顿书。理不顿显也。但初于二空观后显理文云。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一句。说未尽者。却于此处。广说六根六尘六识。外内四大。世出世间诸法。及自他依报正报。七段经文。皆谈清净。广显出法界中真空绝相之理。又前二空破执。及摩尼珠。是远方便。并拂迹入玄。是近方便。此二方便不可不分。色相空净一科。即当彼真空观中第三空色无碍观一句也。此是解终趣行。其次空色同如一科。即当彼真空观中第四泯绝无寄观中一句也。此正成行体。即当彼法界中真空观中会色归空。及明空即色二句也。此是拣情显解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节经意。即是总结上生法二空。若境若观。众生初中阴来受胎时。只为迷于无明。始无明缘行。终至老死十二缘中。初认无明错用之始。四大五蕴为生空。六尘缘影为法空。生法二空。是众生妄执之境。今用奢摩佗圆觉寂照。名二空观。空此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并无根元。悟空华相。幻化根尘。转为觉明。此圆觉性。性亦本空。无明垢尽。即无对垢。垢既尽已。六度行圆。强名菩萨。平等性中亦无生佛之名。故云及说名者。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亦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四谛也。无智无得。方可名菩提萨埵。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
诸幻影像皆灭。即得无方清净。无方者。不拘方所也。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既得无方清净。则无边际之虚空。因觉而显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文显所引行人进入华严法界不思议境界。承前二空境界所作功用。由此功用之故。所以得证入。起于后文。意谓如世尊告普眼云。入二空观菩萨。并末世众生。因何得证入法界观。见十方清净。良由所修二空观行成就。悟得自心。是幻化不实。却又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佗影像之法。若执身心。即有东西南北方所。今既不执身心之时。便见尽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虚空。并是广大灵明圆觉之性。无不开发也。显谓空消觉现。发谓妄尽心开。所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若未悟时。见彼虚空。便作虚空会了。若悟之后。即彼虚空便是本觉。更不见有虚空之相。此谓之浑虚空为体性。乘愿行以弥纶。故楞严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岂非此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乎。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当机之众。末世众生。远及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如是修圆觉者。观行功成。众生在迷。如古镜未磨。觉性不显。今用圆观照于觉相。境观双运。如垢去镜明。百界三千一时显现。又须知心鉴本明。性德三千本具。但圆觉未显。盖三惑尘垢所覆。今既去尘。影像俱灭。如幻三昧现前。全由性具。到此一切诸法。法法清净。有何方所。故曰无方清净。佛顶云。十方虚空生我心内。故曰无边虚空。境智双融。故云觉所显发。觉者观也。所者境也。显发即感应道交。指要云。凡地三千无隔。随一念以俱圆佛地。三千既融。随一应而尽具。况生感心中之佛。佛应心中之生。感应之体尚同。权实之益何别。故云但化菩萨不为二乘。其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以上观成理显。向下经文。复将所显三千妙法。一一历于色心依正。众生诸佛。百千三昧无量行门。一一无非圆觉妙心。如是则一切众生。皆毗卢体。一切国土悉常寂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
所证之觉既已圆明。方显自心本来清净。
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欲有所见皆是尘念。故曰见尘。眼为见之本源。故曰眼根。眼能分别诸色。故曰眼识。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欲有所闻。皆是尘念。故曰闻尘。耳为闻之本源。故曰耳根。耳能分别诸声。故曰耳识。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心有所觉。亦是尘念。故曰觉尘。鼻舌身意。各有尘根识。皆因自心清净之故。悉得清净。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六根既已清净。则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幻尘亦皆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明六根六尘六识清净。即色相空净中。一内身根识也。至六根清净下。二外境六尘也。根有生识之义。尘有坌污之义。识有了别之义。且六尘中。色之一字有三义。一有见有对。二无见有对。三无见无对。且有见有对者。即眼所见之色也。无见有对者。即声香味触法。虽然不可见。然有对也。无见无对者。唯法处所摄色也。然眼所见粗色中又有三。一显色。即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等。二形色。即大小方圆。粗细长短。高下正不正等。三表色。即行住坐卧。屈伸俯仰。取舍分别。好恶等声。有执受义不执受义。执受不执受义。香有好恶和合等。味有变易生熟可意等。触有四大冷暖涩滑饱饥等。法有意所知境。除五尘外。余皆是法也。
四明聦讲师曰。觉圆明故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者。始觉之智谓之觉圆明。此之觉智与本觉合。合起本觉妙明。谓之圆觉。圆觉即佛也。既已成佛。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将此毗卢。历一切法。即摄一切诸法。归己识心。反观诸法唯心所造。今之历法。要显心具。具无别具。尽是缘生。生无别生。尽是心具。心生心具。法法清净。故云显心清净。华严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清净见尘清净。诸经多云心见者。只谓心与眼在先明之。楞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此经亦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见尘属色。色即法界。尘清净故。则眼根清净。浮尘根即眼是也。行法云。眼渐渐见障外事。岂非净乎。根既净。识又安得不净。故云识清净。此识乃七识。亦云传送识。如世传言送语也。此则心见一双。故先明也。闻尘即耳根。根尘识三事清净。觉尘即身根。亦尘识三事清净。鼻舌身意亦皆清净。故云亦复如是。经中先言心。后言意。心意一也。觉触即身也。此二并出佛慈郑重。如上历六根竟。善男子根清净故至亦复如是者。此六尘亦云六入。属识所游涉故。亦名六尘。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在眼曰色。在耳曰声。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触。在心曰法。法即心缘想一切诸法也。此六尘境。大能引人。入于恶道。大修行人道俗。须用防谨如家贼。贪欲炽盛者。且当恣其所向。如轮钓鱼。鱼强丝弱。不可强牵。但钓饵入口。其近远亦不久而获。于尘修观亦复如是。如佛在世。在家之人。皆得道果。鸯崛摩罗弥杀弥慈。末利夫人唯酒为戒。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当知恶不妨道。须用之有方。祖师云。呵五欲者。为障道故。今经一一历此六尘境。皆是圆觉。淫坊酒肆。柳巷华街。皆是觉性。色本不迷。人自迷之。酒无醉人之心。人自醉之。圣人见之如毒蛇。许由洗耳。巢父饮牛。先贤尚畏声色。吾何以独不畏哉。所以金刚经云。不着色声香味触法者。良哉其言矣。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六尘既已清净。则地水火风四大妄缘。亦皆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三内四大及外四大也。然人之一身。皆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在生之时。随缘和合。到死之后。内外四大一切俱空也。故云悉皆清净。
四明聪讲师曰。此则言一人四大遍一切处。如楞严中。西竺人家。牛时无火种。将阳燧取火。(阳燧者火镜也)先将镜在手中。以艾安于镜前。朝于太阳。须臾之间。自然火出。今穷四大之性。亦复如是。火从天降。为役芟生。为从镜出。若从天降。空中须有一带火路而来。若从艾生。艾是野径之物。在野不见生火。若从镜出。未取火时。镜在台上。不见火生。如是因缘和合。而有镜艾日三。各居不和合时。断不生火。缘者是缘生。缘生中具火性镜艾日三。若差别时。虽三各有性具。缘不合时亦不生火。以此例之。若非圆觉观力。尘终不消。用圆觉照之。是为缘生。因缘和合。尘消觉圆。生死情尽。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
六根六尘。合为十二处。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
十八界。
般若经云。六根六尘并六种分别之识是也。
二十五有清净。
(御注云)二十五有清净者。庄椿录云。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有二十五种之有。名为四洲者。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也。六欲天者。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恶趣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也。四禅天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四空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又有一梵王天。一无想天。一净居天。总为二十五种之有。总名为有者。皆属有漏故也。今因自心清净之故。悉得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四世间法也。十二处即六根六尘。乃是心识生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成十八也。界以性分为义。眼根与识为界。识与色为界等。问举十二处。又言十八界。岂非重叠耶。答此三科法。初举五蕴时。即当六根。次正举六尘。带起六根。谓之十二处。后举六识。带起六根六尘。谓之十八界。故非重也。颂曰。聚生门种族。故说蕴处界。五蕴者。以色受想行识积聚为义。十二处者。是心识生处出入之门故。或曰六入。种族者。眼与色为种族。耳与声为种族等。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四禅天。四空处。无想天。净居天。梵天。六欲。为二十五有。谓皆是有各的实报。非正智摄故。
四明聪讲师曰。此历众生法。四大。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六欲天。梵天。四禅天。四空处天。无想天。那含天。各有界入根尘。空品云。其心在在常处诸根。如鸟投网。如佛世一比丘。树下坐禅。经一十二年。心缘六尘。不能觉悟。佛化一僧。至晚同宿树下。河中忽一龟。从河而出。渐至路傍。有野狗。搏此龟。其龟藏了六处。狗不得便而去。龟下水。佛问比丘。汝见否。曰见。见甚么。见龟藏六得活性命。佛云。汝十二年。贪香味触。攀缘尘境。不能入道。反不如龟能藏。达性反常。比丘闻之。证阿罗汉果。
彼清净故。十力。
般若经曰。一是处非处如实力。二知三世报业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力。四知诸根上下力。五知众生种种欲力。六知世间种种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力。八得宿命智力。九得天眼能观一切力。十得漏尽智力。
四无所畏。
般若经曰。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苦尽道无畏。
四无碍智。
一义无碍智。二法无碍智。三词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宝积经说。义无碍智者。谓成就第一义智。法无碍者。谓于诸法如实了知。词无碍者。谓以善言种种分别。乐说无碍者。谓随机演说不作二相也。
佛十八不共法。
般若经曰。一无误失。二无卒暴音。三无忘失念。四无不定心。五无种种想。六无不择舍。七志欲无退。八精进无退。九忆念无退。十般若无退。十一解脱无退。十二智见无退。十三若智若见于过去世无着无碍。十四若智若见于见在世无着无碍。十五若智若见于未来世无着无碍。十六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七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八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此即佛十八不共法也。不共法者。唯佛独得不与二乘共也。
三十七助道品清净。
般若经曰。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总为三十七品也。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者。精进根。精进觉。精进力。正精进。四神足者。定根。定觉。定力。正定。五根者。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慧根。五力者。信力。念力。精进力。慧力。定力。七觉支者。念觉。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定觉。舍觉。八圣道支者。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见。
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藏经曰。陀罗尼门者。总持门也。盖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故。有八万四千法门。今自心清净迥脱尘劳。故此法门悉皆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五出世诸法也。言十力者。能摧怨敌。不可屈伏。故就用分。十种者。一是处非处智力。二者三世业智力。三诸禅解脱三昧力。四五根上中下力。五种种欲乐智力。六一切种智力。七一切道智力。八宿住智力。九天眼智力。十漏尽智力也。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法。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也。四无碍智者。一性无碍智。二义无碍智。三词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八精进。九念。十慧。十一解脱。十二解脱知见。十三十四十五。即一切身口意三业随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以智慧知过未现在三世通达无碍也。三十七助道品者。助谓资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谓止观。品即是类。正因类故。亦云菩提分。分亦因义。三十七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然三十七助道品属因。余皆如来所证之法属果。八万四千总持门者。若未悟明心地之者。即八万四千尘劳妄想。悟了番染为净。为八万四千陀罗尼总持门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力者。一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四无畏者。一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四无碍智者。一义无碍智。二法无碍智。三辞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记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三十七助品者。入道浅深之气类也。四念处。(一心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为除断勤精进。二未生恶法不令生勤精进。三未生善法为生勤精进。四已生善法为增长勤精进)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即前五根增长。以能破邪信烦恼。破懈怠。破邪念。破乱想。遮见思惑。故名为力)七觉支(一择法觉支。二精进觉支。三喜觉支。四除觉支。五舍觉支。六定觉支。七念觉支)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陀罗尼门。广有八万四千。(圭峰云。尘劳既有八万四千。一一对翻即皆净法故。染与净数无增减故)处中说有五百。略说有三种。有旋陀罗尼。有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有法音方便旋陀罗尼。皆遮持义。遮恶持善。如完器水不漏。如是法门。入圆觉中。一时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
前所说根尘四大。及三十七品等性。如实有相故。曰实相性。金刚经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者是也。此等之性清净无染故。一真法身全体清净也。
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
一真法身既已清净。一切化身亦皆清净。如法华经说。佛化身遍往河沙佛土。皆是佛身者。岂非一身清净则多身清净也。
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多身清净之故。遍观十方众生之性。悉皆如此圆觉清净。圆觉疏亦曰。此乃一人悟性。知一切众生本性清净。非谓一人修道多人成佛。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言实相者。即无相也。法性本虚。假言实相。一身。等者。此第六正报也。即人等形质。或肥或瘦。血气所聚心识了知之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初是登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三德即实相也。此菩萨证实相已。分身百世界作佛。岂止一身多身。乃至十方众生悉入圆觉圆明清净。况四十二直至妙觉。分身不可以心思。此是佛正报。正报正报身是也。以身历一切法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
一世界中既已清净。众多世界无不清净。如维摩诘经说。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及佛以足指按地。则三千大千世界悉皆严净者。岂非一世界清净。则多世界清净也。
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多世界清净之故。尽无量无边世界悉皆一等清净不动也。圆裹三世者。谓上下横周虚空世界。尽在其中。非谓过现未来之三世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七依报也。谓所住屋宇床榻台观园林。一切受用之物。属依报。圆则圆遍虚空。裹则含裹三世。此七段经。总色相空净一科。当法界观中第三空色无碍观。钞云。前七段文。诸法即空净。更不待除去诸法故。当第三句也。法界观注云。虽有色空二字。本意唯归于空。以色是虚名虚相。无丝毫之体可得。只要显真空之理。然迷时悟时悉皆相蹑也。
四明聪讲师曰。初住菩萨。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圆裹三世。此圣人力用。三千大千火起。一唾能灭。三千大千。荡为虚空。则一吹便成。掷大千于方外。吞万象于胸中。将一毛吞大海水。不挠龙鱼。以芥子藏须弥山。不伤树木。故曰清净。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虚空四大及诸法门。泯然一等。了无动相。当知觉性亦复如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虚空与四大陀罗尼门。皆属幻色。觉性二字即真空。此空色同如一科。即当法界观真空观中第四泯绝无寄观。上文总当真空绝相观也。意显诸法当体本寂平等不动。
四明聪讲师曰。圆顿极致。本无位次。约所证浅深。而立其阶降。今且从圆初住。中间四十一位观成历法。摄一切诸法无遗。不从心外生也。虚空性与觉性平等不动者。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十方佛国世界。在虚空中。虚空尚在我心。佛国世界。又安得不在我心。我心不动。虚空性亦不动。虚空不动。十方佛国亦不动。身不动。心不动。依正二报俱不动。不动即常住。不迁不变。法法如如。谓之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此不动性。非造作令不动。乃觉性天然不动。本性空中自无动相。四大不动不出依报。当知觉性只圆觉之性。非动非不动。不动之动为之动。此不动性。摄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皆归不动性中。不宽不窄。常住湛然。性自清净。即空如来藏第一义谛也。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圆无际者。觉性圆满。浩无边际也。此性遍满法界。则根尘四大等。亦莫不然。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理事无碍观。觉性即法界真理。六根六尘四大陀罗尼门。皆属事法。即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互相融摄。发起妙用。所以理即事故。无有智外如。为智之所入。事即理故。无有如外智。为智之所证。六根遍满法界者。此谓之六根门头。各各动地。放大光明。照十方界。佛果云。若以眼见文殊横身。若以耳闻观音彰用。若以心知普贤当堂。又高城云。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不曾观。何得自轻而退屈。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击鼓一时闻。灵光迥然常相续。楞严云。一根反源六根解脱。乃至离即离非无是非是。真正俱融。依正平等。在法界观。理事无碍观有乎十门。今经正当第二事遍于理门。兼余门也。前真空中。但摄事归理。今则动静一一周遍起用。
四明聪讲师曰。此是妙觉究竟世界果觉历法。故云遍满。且中间四十一位未圆。故不言满。妙觉者。如十五夜月。轮郭既满。更无邪光。诸佛所证。证诸众生根尘。见闻觉知。佛即是众生。众生即是佛。况陀罗尼门而不遍满。须知八万四千尘劳。即八万四千法藏。亦八万四千相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一毫端上现宝王刹。座微尘里转大法轮。岂非是大圣历一切法也。或云不然者。下文云彼妙觉性。既指彼者。即前经文果觉历法也。过茶无字。金刚后心入妙觉位。所证既极。一切清净。法界含容。本无色像。有何更存往来。故下文显言妙觉。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圆觉妙性。遍满法界。则根尘诸法之性。皆如虚空不相染着。故无所变坏。亦无所混杂。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灯光喻根尘等性。一室喻无边法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周遍含容观。妙觉二字。为下事事之因由。下六根六尘皆就事上为宗。如法界观中第三观十门。前三门谈理与事。后七门皆不谈理。只说无碍。今经妙觉二字。亦是彼中前三门之意也。到此事事无碍中。唤作见山依前是山。见水依前是水。见拄杖依前是拄杖。更不许移易一[糸*系]毫许。雪窦云。不得动着。动着三十棒。兜率悦云。要真尽属真。立假全归假。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然室喻法界。灯喻真空。光喻事法。只如自己分上人人有一碗灯。如是光明。如是普照。互相显烛。不曾相碍。不曾杂坏。不然试穷究看。若识得此理。便许你入华严大楼阁之中。亲见善财弥勒故。演义云。凡圣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又云。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以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问。法界之中有何义故。而得诸法融通如此耶。答大疏有十义故。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相故。三缘起相由故。四诸法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十中随举其一。即见诸法融通无碍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由彼妙觉。至无坏无杂者)言妙觉即本觉也。本觉即见前众生一念性德。此性即本觉性。如冰与水无二。此性圆融。遍在众生根尘内。无坏无杂。无坏者岂可坏了一根别取一根。只为今人情生智。隔不融见有生灭。十信菩萨。六根清净。不易生身即是法身。如法华云。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父母所生耳。闻三千大千世界声。龙女即此父母生身。便往成佛。智者大师悟法华经。见灵鹫山俨然未散。皆是肉眼。可为不坏也。无杂者。且如人眼与耳。不过一二寸。各守界分。眼只能见不能闻。耳只能闻不能见。鼻舌身意。各各皆然。于内虽通。于外常隔。可谓不杂。松直棘曲。乌黑鹄白。亦不相杂。虽不坏不杂。又须知。亦坏亦杂。盖佛法中以非相为相。所以凡所有相者。皆是虚妄也。当知。陀罗尼门。即遮思持善。今论善恶。无坏无杂。恶不坏如性恶。性恶如水。性善如冰。若去性恶。则诸佛普现色身。从何而立。若去其水。即无其冰。以是知。性恶不断。陀罗尼虽云遮恶。恶即是善。何恶之有。恶虽不断。善恶自分明。亦无坏亦无杂。春风无高下。花枝自短长。世间幻术。尚能即无即有。何况大圣所证。真幻之术。幻有则成一切法。幻无则空。一切相空而不空谓之空。有而非有谓之有。当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吕公尚能撮土为香。况佛能融五岳。枯四海穷无量劫事。岂可以凡心所测也。如百千灯。至无坏无杂者。楞严制坛场。以十镜环绕中燃一灯。灯体交参。莫分向背。况百千灯光照于一室。虽百千灯其光归一。彼十镜灯光亦归一。妙觉证性遍入根尘。根性尘性皆是觉性。觉性满故。根性尘性亦满。陀罗尼门无坏无杂。故云亦复如是。古云。镜灯灯镜本无差。大地山河眼里花。黄叶飘飘满庭际。不知砧杵落谁家。人祗知佛性遍满。殊不知自性遍满。要知自性遍满么。饥来吃饭困来眠。莫向人间辨是非。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觉性圆明。名为成就。于一切法。非缚非脱。
不厌生死。不爱涅盘。
觉既成就。则知生死涅盘皆如空华故。无所厌。亦无所爱。
不敬持戒。不憎毁禁。
觉既成就。则一切禁戒。不持不犯故。无所敬。亦无所憎。
不重久习。不轻初觉。
觉既成就。则视诸觉者平等无二故。不以宿习而加重。不以新学而加忽。如孔子于升堂之子路则抑而敬之。吃已之童子则与而进之。
何以故。一切觉故。
八者皆无憎爱。盖由一切是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是用心见境一一称真顿。同诸佛所见之境界也。法缚即六凡。以六凡被贪嗔痴之所缚也。法脱即四圣法也。生死即染法也。涅盘即净法也。持戒即奉持戒律也。对八境之上。不起胜劣之心。便与十方诸佛之心一同。更无两个。所以晦堂云。不用爱圣。圣是空名。不用厌凡。凡是妄立。但得圣凡情尽自然体露真常。又僧问。南阳国师云。如何是佛。答云。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当处解脱。又征云。以何义故。四对八境。得如此成就。遂出所以云。良由于一切处一切时念念常与本觉相应故。梵云佛陀耶。此云觉。圭峰云。我心元与佛心齐。旷劫沉沦只为迷。梵云菩提。此云觉。觉心寂照是菩提。其实与佛一同。但觉与不觉耳。永嘉云。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四明聪讲师曰。觉成就此指果人妙觉。所证既极。观一切世间之法。无能无所。无缚无脱。当知。菩萨指因人。菩萨虽居因地。亦解心虚通。亦见一切法本源。无染无净。无缚无脱。亦不厌生死。亦不爱涅盘。盖此菩萨。虽未得度。先欲度人。佛顶云。自未得度。先欲度人。菩萨发心也。生死涅盘犹如昨梦。如昨梦故。持戒毁禁。初觉久习。不起憎爱。文殊般若云。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犯重比丘不入地狱。何以故。一切觉故。此言因人果人诸法平等。无修无证。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觉性圆明。照了诸境。正如眼光晓了面前之境。盖其光明圆满具足故。得豁然尽见。无所憎爱。
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眼光觉光。同一空体。兼无憎爱。故可比喻。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举法。此是举喻。眼是现量。只如以眼洞达照了前面净秽高低一切境界。而眼光岂有憎秽。爱净。憎下。爱高乎。以何义故。得如此。盖眼之光体本无二故。所以无憎无爱也。眼光喻于本觉平等无自他相。
四明聪讲师曰。此且取眼光照前境时。光但直视其物。未分憎爱。盖憎爱从人心生。今取光照物时不分憎爱。若分憎爱。于我爱者。则照之。于我憎者则昧之。光既憎爱。物亦二之。今以光。喻菩萨心平等。于一切法上。圆满无欠无剩。不重不轻。不毁不赞。弥勒云。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人无青白眼。问路白云头。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修习圆觉既已成就。方知本无所修。亦无所得也。
圆觉普照。
圆觉光明。遍照法界。
寂灭无二。
寂则无念。灭则无相。清净本源。湛然常一。
于中百千万亿阿僧只。
藏经曰。阿者无也。僧只者数也。合而言之。乃无数也。
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
恒河沙者。恒河中所有沙也。金刚经曰。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盖喻圆觉性中有如此无数佛土。
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诸佛世界本无住处。如空中华随起随灭。
不即不离。
所现世界起灭无常者。初不即近圆觉。亦不远离圆觉。皆在大圆觉中。不可以离即论也。
无缚无脱。
本无所缚。于解何有。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修证至此已成佛果。方知。众生本来之性见成是佛。
生死涅盘。犹如昨梦。
既知本性见成是佛。方知。迷时之生死。悟后之涅盘。皆如梦中事尔。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明用心同佛。此明见境同佛。上之用心者。即能观无分别之智。非唯智与佛同。然所观境上。亦与佛同修习。此心者。指前观行及八境。无修无成者。恐更向头上。安头屋下架屋。若实有修成。则有两个圆觉。是总指寂灭乃圆觉之体。普照乃圆觉之用。等觉照寂。妙觉寂照。到此用即体。体即用。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了无痕迹。问。何故此文不先言寂灭。而先言普照耶。答。盖欲显行人在观中顿问佛故。尽等觉与佛是同。若妙觉者便是佛位。何同之有。故先言普照于中者于圆觉普照寂灭之中。或百。千万亿。此皆是此方小数与大数。阿僧只此云无数劫。不可说恒河沙。此西域之数。恒河方四十里。其沙细如面。将一颗沙。数一个诸佛世界。如是许多世界。于圆觉中。犹如空中之华相似。在空中乱起乱灭。然而不作即圆觉会。亦不作离圆觉会。何故如是。由不离故。觉性夺之以成空华。由不即故。世界不妨有起灭。此无缚无脱故。楞严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到此境界。方知。三界四生九类。本来是佛。到此始知。诸佛众生其犹影像。涅盘生死俱是强名。所以禅宗云。人人尽握灵蛇之珠。个个皆抱荆山之璞。无欠无余更不假修证。然后却来观世间。凡夫生死之法。与出世间圣人涅盘之法一。似夜来见梦中事。还曾是实有乎。此之梦字。今依大智度论。说其五义故。一热气梦。二冷气梦。三风气多梦。四见闻多梦。五天神与梦。今此梦乃是见闻多梦。又此一段文。配三种世间及三觉。世者即器世间。众生者即有情世间。佛即智即正觉世间。此观行成就。能融三种世间。为一味法。又始知者。即始觉本来即本觉。成佛即究竟觉。约教者。始知即顿教。本来成佛即圆教。若五教各有成佛。且愚教说悉达太子一生成佛。始教说三大阿僧劫修行成佛。终教说相尽性显成佛。顿教说一念成佛。圆教说本来成佛。谓初发心时便是佛也。不可说者。圭峰注云。乃是华严大数也。后经云。修菩萨行。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今当第九数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菩萨功成道辨所证之法。所成就法。离性绝非。见性本元达性法界。不从心生。不从外入。所以非修非证。不即不离。不缚不脱。虽佛有出世没世。如石火电光。虽具有梵音语言。如金针玉线。诸佛世界。乱起乱灭。如空中华。生死涅盘并如昨梦。可谓佛是众生。众生是佛。岂非始知本来是佛。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
生死涅盘。既如昨梦。则起灭来云之相。亦何有哉。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所证圆觉。本是自性既不可而得。亦不可得而失。既不可得而取。亦不可得而舍。
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
能证圆觉者。无作用心。无止息心。无任彼自然心。无毕竟寂灭心。有此四心。即为四病。
于此证中无能无所。
无能证之智。无所证之相。
毕竟无证。亦无证者。
本无可证之法。亦无证之人。
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修证圆觉。至于人法两忘。则一切根尘诸法之性。亦皆平等无二。永不变坏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称实同也。谓于能观之智。所观之境。称其真实之理。此文有四段。一总标称实。二别指能所。三双拂能所。四总结称实。如昨梦故一句。蹑前犹如梦故也。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此是总标。称实。谓迷生死时如空花起悟。涅盘时如空花灭。既知一切法如梦之后。岂有生死之起涅盘之灭乎。非唯无起无灭。亦无圣法。新来凡法灭去其所证无分别。理境上无得。真无失妄。非唯无得真无失。妄亦无。取妙舍粗之事。所证理上既然。如是能证无分别智。亦无作止任灭之病。此是别指能所也。于此能证所证之中。无能无所。毕竟无所证之境与能证之智。此是第三双。拂能所下。总结称实。问。如何得无上来能证所证一切诸病耶。答。良由行人入观。于一切处一切时。顿同诸佛。用心顿悟一切。或凡或圣。或染或净。或性或相。或本或末。种种诸法之性。本来平等。无坏无成。老氏云。大成不缺。楞严云。歇即菩提圣净明心不从人得。古人云。本来具足无欠无余。皆斯义也。若尔则本是净洁。人枉来泥里污。
四明聪讲师曰。瞿昙毕竟老婆心切。将自己所证之法。换众生所逆之心。大似在梦中。与人交易。将黄金换彼顽?。换时虽知贵贱。觉来物之与人贵之与贱皆是梦事。当知。生死涅盘。取亦得。不取亦得。为在梦中非实。起灭去来亦复如是。其所证者。亦如梦中得点?成金之术。果向梦中已成梦事。梦事非实。得失取舍皆不可得。虽不可得梦事宛然。其能证者。即是观慧。非奢摩他圆觉妙观。安能证之点金之术。非易可得。及觉来时还在梦中。全梦是空。其梦亦宛然也。到此有亦得。不作亦得。止亦可。不止亦可。任之与灭亦复如是。复结云。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既无我人。亦无证者。今问证者是谁。谁是证者。梦中说梦。非虚非实。圆觉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梦觉即空空无空相。永嘉云。梦里冥冥有六趣。觉来空空无大千。斯之谓矣。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牒问辞。前普眼设七段问。后此结答。但依世尊教示。令汝等先入定持戒修二空观。兼仿修三重法界观。如是用心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方便。如是开悟。若能如是入观用心。即不迷闷。便能悟入圆觉境界。同佛知见矣。
四明聪讲师曰。结上所问。思惟住持。皆是正修行路。修时不无圆觉。觉后圆觉亦无。证时说有众生诸佛。证了生佛皆空。觉比空华。空华亦是于觉。如是修行定不迷闷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偈中一切悉清净与不动二字。皆颂真空观。遍法界三字。颂理事无碍观。与事事无碍观也。无作止下。颂顿同佛境等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偈实以无说示说。无和合中求和合故。有四大六尘圣凡之合。虽然皆梦中幻事。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普眼菩萨章曰。
普眼圆融因果相 身心影像休随妄
先了二空清净门 次修三观圆顿行
能所兼妄凡圣情 爱憎宁复论差当
曾知本有摩尼珠 五色青黄焉可状
普眼菩萨章终三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四明聪讲师曰。金刚藏菩萨。因文殊问如来本起因地觉心要与常住果位名目相应。谓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等。因地之觉。果位藏性相容相通。无明法性本来不二故。得金刚藏。以迷难悟。以事难理。以因难果。以生难佛。是以来意若斯。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征释迷悟始终。金刚者。从喻得名。金刚不取青黄大小贵贱等。唯取其金刚体上有坚义利义。金刚之体坚。一切物不能坏。金刚之用利。能坏一切万物。今此菩萨之智亦然。此之智体坚。一切烦恼不能侵。一切魔境不能动。此之智用利。能断疑。能遣障。能证体。能起用。藏者。有含摄义。能断疑尽。即具一切无量功德故曰藏。良由行人于普眼章中入观。观中遂起三重难。难佛。互相发扬。以消末世之疑故。当此菩萨请问。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此菩萨。赞佛于前三章。善说因地法行渐次方便。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庆悟也。因地者。蹑文殊章问本起因地。此是一切行位之根本。后必蹑前也。蒙昧者。蒙则蒙蔽。昧则昏昧。杨氏曰。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子情性。聦明不开。承者受也。幻翳者。幻喻生死之相。翳喻无明之执。慧目者即根本智。此智达理照一切法无不清净。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金刚藏菩萨。至慧目清净者。启发之初。争得不叙由来。蹊迳请法式仪例如前释。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此是设第一问也。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此是设第二问也。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此是设第三问也。十方异生者。十方世界异类众生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金刚藏。起三疑难问佛。一疑真能生妄。二疑说妄为真。三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者。此是蹑前普眼章中。闻世尊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二句也。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者。此二句。是疑真能生妄也。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者。此五句。是疑说妄为真也。谓世尊既说一切众生本来自成佛了。以何义故。如今现见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于一切处一切时。触境对事。依前却有无明烦恼耶。莫是真能生妄否。若谓一切无明烦恼。众生本性上。本来自有之时。便说作佛不得。又以何义故。世尊却说一切众生本来自成佛了。何故如此自语相违友。复不定耶。莫是说妄为真否。第三牒世尊说。纵起无明。便举十方如来已成佛了。不知几时却生烦恼。如是责难于世尊也。十方异生。本成佛道二句。是牒也。后起无明一句。是纵也。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者。此六句责无穷之过。十方异生者。即十法界中众异类生也。谓且说十法界中异类众生。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先成佛了。后方起一念贪瞋痴无明烦恼之时。此说且置一边。只如三世诸佛十方如来。如今都已成佛了。又不知从此去几时。再起无明烦恼耶。且十方诸佛。已成圣人。岂有复为凡夫乎。下文佛答非为正问也。然刚藏非真有此疑。盖为后代之人。起疑生正信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之三疑。乃因闻普眼章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慈室云。成佛者。佛即觉也。一切无明者。无明不觉也。觉与不觉。不可并立。众生既本是佛。佛即觉也。何故云复成不觉。此第一疑。
又无明若本来是有。无明是不觉。又如何复云众生本来成佛。佛即觉也。又云本来是佛。又云本来无明。无明与佛。言不并。出此第二疑。此且指一人。有觉有不觉下。疑十法界众生。十方即十界。若十法界异生。始自诸佛。下至地狱。本来已成佛了。何故后来复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此第三疑。今别出楞严经中。富楼那。亦有此问。大同此意。彼经云。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富楼那(亦云满慈子)再问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无状即无故也)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何当复生。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藏心。不增不减。金刚藏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是同。又云后起无明。富楼那云。无状忽生山河大地等。是同。金刚藏云。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富楼那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等。是同。但金刚藏所问。唯属因。富楼那所问。兼因果。有此之异。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开秘密藏者。开说秘密佛语也。其妙义广大无尽故。名曰藏。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
正谓圆觉了义一经。
永断疑悔。
永无疑惑退悔之心。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秘密藏者。有秘藏。有密藏。秘藏者。如不开柜。密藏者。说一切法中含一切法。今文不简末世众生。则是开秘藏显了而说。则是开密藏疑。则于真谛理中。生二心犹豫也。
然此疑有三种。一疑自。二疑师。三疑法。譬如有病之人。疑自。疑医。疑药。若如此者。则所患之病终不能愈。今刚藏之疑。乃疑法也。悔是不定之辞。悔善则恶。悔恶则善。今是悔恶也。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
圆觉大疏曰。创变为始。极证为终。新新而起曰生。念念落谢曰灭。过去名前。未来名后。现在住劫名有。空劫名无。成劫名聚。坏劫名散。现行为起。调伏为止。
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不断始终生灭等。念虽能取真舍妄。取净舍尘。亦皆是轮回之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中。总标轮回之所以。一切世界者。此世界。通举有情世界。并器世界。有情者。即众生。器世界。即山河国土。何以知之。此世界二字。通指情器。如金刚经十三分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天亲论。以世界为器世界。无着论。以世界为众生受想行识四蕴之心。以微尘为众生一蕴之色。以此证之。是知今经世界二字。通举有情与器二世界也。始终生灭者。此二对。属情世界。并器世界也。前后有无聚散者。此三对。唯属器世界也。起止者。此一对。唯属有情世界也。始谓创变。谓一切众生。于本觉上。一念不觉动心。便成业相转相现相。此迷真逐妄也。终谓极证。谓一切众生。因遇佛教。如说修行。断疑遣障。地位满足。舍微细烦恼。成等正觉。生谓新新不住。灭谓念念落谢。前谓过去。后谓未来。有谓住劫。无谓空劫。聚谓成劫。散谓坏劫。起谓现行之念。如金刚说现行疑同止谓端坐。调身调息。捺伏其心。上说有情无情世界。皆因一念妄心分别。相续不断。而有便见器世界。成了复坏。坏了复成。有情世界。生了复死。死了复生。所有一切众生。或业袭习。报应轮转。改形易质。受种种苦。尘沙劫波莫之遏绝。其间或取我身。或厌离我身。或舍粗障或取净妙。或厌生死。或取涅盘。或厌舍娑婆。或乐生净土。或舍有。或取无。种种生心动念。此之妄念。便结云皆是众生颠倒轮回系缚。不能出三界之心也。问。极证则出轮回。何以总结云皆是轮回耶。答。此六对。皆是所计之幻境。能计之心。是轮回。故所计之境亦流转也。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在轮回中。辨别圆觉。其圆觉性亦属轮回。若更起念(欲免)轮回。则妄上增。妄了无是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真随妄转。谓若用前始终生灭。前后聚散起止种种取舍。不出轮回三界之心。明辨如来广大圆觉之时。便妄见如来圆觉之性。亦同妄心。有始有终。有生有灭。有前有后。有有有无。有聚散起止动转流散。然而圆觉之性。本不会流散动转。但是不合将妄心。凑泊妄见耳。譬如世人将箸搅水中之月。一般正当搅时。却见水中之月。百杂千碎。随手中箸流转。而本月何曾动静。今行人。若将妄心凑泊圆觉真性。欲起梦幻出轮回。如此用心一时错了。岂有是处。此上经就法说之也。
四明聪讲师曰。金刚藏问。因上文众生本来成佛之语。遂出三疑。佛今答之。且从近事。故云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此言器世界下。至风轮。风驰水水驰火。火驰金。遂立世界。若有情世界。即世人之色身四大五蕴六根尘入等。上至佛下至地狱。皆是有情世界。此二世界有情无情。亦谓之依正二报。有始有终。有生灭。有前后有无聚散。有起止。如是六双。生灭之境。念念相续。种种取舍。究理言之。总是众生无始无明业识。无明未破顺业轮回。趣生趣死。无有休息。若将此无休息之心。欲辨圆觉。则此圆觉。随众生心转加不休息。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
妄念不停迷惑本性。如动目之能摇湛水也。
又如定眼犹回转火。
性为妄念所惑。如定目之见火轮。安得不随而转也。
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云舟谕妄念。月岸谕本性。妄念未息。本性似乎不定。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次就喻。眼转火者。即以手搓火成轮。此盖眼识迟钝。妄见成轮。驶者奔流急走之义。此四克取亲所见之物为喻。然水成波。火成轮。但是眼目定动。喻于圆觉见凡见圣。但是流转妄心。岸移月运。但是云驶。舟污。亦同此意。亦复如是一句。总结四喻。合前法也。此四喻。亦如行人将未出轮回。妄心而明辨圆觉。便妄见圆觉之性。亦同流转。然此四喻不必配法。但用眼前可见之物。譬之令其易晓。
四明聪讲师曰。动目定眼云驶舟行。此四譬妄动也。水火月岸。此四喻真性也。真即圆觉。妄即无明。无明业识未断。圆觉随妄转为迷。作众生者。破此无明业识为之悟。则无明不觉转为觉。皆是无明业识。次第相番。入海算沙。若非直截。何时得了。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诸旋者。眼目云舟也。彼物者。水火月岸也。谓眼目云舟。其动未息。则水火月岸。安能先住。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一段文。先合喻。次合法。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者。此合喻也。诸旋者。指喻中眼目云舟。彼物者。指水火月岸也。眼目云舟。喻前始终生灭等生死垢心。水火月岸。喻圆觉。世尊告金刚藏云。且如世间之人。不肯住自。只要湛水不摇。动尚不能得。又如定却眼睛只要搓火不成轮尚不能得。又如天上云奔流急走。不肯住。只要月不运行尚不能得。又如江河水上之人。不肯住船。只要两岸先住尚不能得。此皆是世间容易。粗浅不难之法。尚自千难万难。要他先住尚不可得。又岂况凡夫之人。直将无量劫来。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种种取舍。分别计度。轮回生死。垢污之心。求见十方诸佛。广大不可思议。清净圆觉境界。如何得不妄见。佛之圆觉。不随汝等妄心。旋复流转耶。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未能净染污之心复圆觉之性。前之三惑安得不生。三惑者。金刚藏之三问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指前疑。以是上来所说。因由之故。刚藏等便生三疑。一疑真能生妄。二疑说妄为真。三疑先真后妄。上来之文。且是佛先为刚藏等。标举建立。答问之义。使令息如上之念。即前疑自亡也。下文将空花一喻。通答三疑。金矿一喻。别答第三疑。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至便生三惑。彼物先住者。诸家释意不尽。此说小乘生死涅盘。且二乘住真谛理。此真如鍮非真金也。又是无明未尽。菩萨直到等觉。邻真亚圣。尚用入重玄之门。倒修凡事。如布袋。丰干寒山拾得。皆是倒修凡事。若以四十二品无明。节节破之。彼物亦可节节先住。真既未满故。喻尚不可得。况凡夫众生所见思惑未断纤毫。常居迷闷无明业识。如大石压草。要显圆觉。今之善知识者。脚未蹈实地。得少知见。便生上慢。诃佛骂祖。可谓自作孽也。似此之辈。如稻麻竹苇。彼物先住者。又是解心虚通。未入品位。亦是菩萨为解碍。如西竺有一罗汉。游俗姓家。见教子不利。打骂不已。尊者大笑。彼云。比丘慈悲为念见我打子反贻笑耶。问曰。汝为何打子。曰教读声明论不利。曰论是谁造。曰古仙人造。仙人在否。曰不在。既不在打之何益。尊者曰。即汝此子便是仙人是他所造。曰何以教之不利。曰虚妄心上发少聪明。都属虚妄。如人居暗室。未获灯光。满室皆暗。忽获灯光。室内暂明。油尽灯灭。其暗复存。汝岂不闻。昔南海边有枯木。五百蝙蝠。穴居其中。忽五六人疲宿树下。时遇冬寒。拾柴向火。中有一人。念阿毗达磨。(翻无比法)梵音深远。五百蝙蝠谛听乐闻。忽树梢烟焰发生。五百蝙蝠为火闭死。其神生一国土。为五百男子。出家证阿罗汉。造大毗婆沙论者。即彼五百蝙蝠。贫道预其一也。学不达性。不破无明。仍落生死。入无明乡。昔佛在世。四禅比丘。得四禅定。谓证四果。以自诳故。堕阿鼻狱学圆觉者。须要深细求善友。决择不可自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
幻翳既灭。不可说言。何时更起者。正答金刚藏所问。如来何时复生烦恼之说。
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翳非待华而有。华非待翳而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幻之一字。若据圭峰疏云。谓不知华因翳有。妄执华从空生。推此之意。谓譬如世人眼才有翳。便见空中有华。法上心若有妄。便见轮回。所谓一翳在眼。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河沙生灭。谓眵有患。翳使见空中有华。眵翳若差。空华即灭。既灭之后。又不可更说。此眼翳已除。不知此去几时眼中更生翳耶。譬如人睡起梦觉。又更云何妨明夜再梦。今此翳差华亡。众生即佛人罕能知。又征云。以何义故。不可说此翳更起耶。却为眼中翳才差。而空中便无华。此之二法同时而起。同时而灭。非是一个先去一个尚在。此相等待决无此理。翳喻无明。华喻生死。如众生若有无明执心。便见有生死。此心若除。便见无生死。岂可此无明去后。又有生死者也。所以圭峰云。众生本自不生。空华毕竟不起。莫将翳待。莫以迷求。此之谓也。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
空华既灭。不可谓。何时更起者。正如妄念既空。不可谓何时更有也。
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空华本无。安有起灭。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说翳不再起。此说华不再生。乃是通答前刚藏三疑。谓又如空华在虚空中灭了。汝等又不可更作此见解。以谓空中此去。几时更再起华。征云。以何因由所以之故。不得言空华再起耶。为虚空中本自无华。既本不曾有华。必无华起华灭之理。今法上亦然。十方诸佛成等正觉之后。岂更再作凡夫。圭峰云。空华既不再起。果位何得再迷。
生死涅盘。同于起灭。
彼空中华实无起灭。生死涅盘亦复如是。
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证圆觉者。心境两空。如彼净目了无华翳。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将法合喻。云但是众生迷时见有生死。如空华起。悟时见有涅盘。如空华灭。但是见有凡夫。见有圣人。并是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殊不知。十方诸佛。不思议妙觉。圆照之体。本无眼翳之无明。本无空华之生死。所以楞严经云。真净界中。云何更容他物。惮宗云。去他家。无如是事。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一切诸翳。金刚藏以因难果。以迷难悟。众生在因也。若本来成佛是果也众生在因若便是佛。如花即是果故。有花果同时之疑。若本是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既成佛了。复作众生。莫是颠倒。又难。众生无明既是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却见众生即佛。愈加其惑。本只二疑为迷真重者。解黏去缚种种取喻所疑。只是幻翳。与空华二物。楞严云。犹如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出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究论相状。无物为空。无物为华。空华本无。亦非今有。为之空华。乃眼病见有。欲除空华。须去眼翳。翳既去已空华自亡。喻意见生佛者。都是眼翳。眼翳若去。无佛无生。何以故。翳华二法。至离于华翳者。此明翳自眼生。华自空有。此二各不相知。若二物相对。谓之相待。此二非相待。而有何以故。华自空生。翳在我眼。即非相待。又复虚空元本无华。亦非待翳而生。只可于翳上寻华。不可于空中而取。盖空本来不曾生花。但愚者迷自翳之华。取空中华相。如渴鹿见阳焰。谓是水奔之终非水也。又只如华灭不识翳消复更于华灭处。云此华灭后何时更生。向本是愚。今愚复甚故。云何时更起空华。此翳在眼。但除眼翳。不须问华。但破无明业尽。佛道现前。圆觉自显。亦不须问。今已成佛。何时再作众生。再起无明。华生华灭。自翳中有。不在虚空。虚空本无华相。亦非起灭。当知。凡夫生死。二乘涅盘。此二同于华翳。若大乘菩萨。修圆顿行。以性夺修。名无作行。皆是性恶法门。直指华翳生死涅盘。本如来藏即大圆觉。可谓。热??不留故蚋足。红炉岂容片雪存。斯之谓欤。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虚空历劫不变。非乍有乍无也。况圆觉本性。与虚空一等湛然。真常岂有变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列子云。天地乃是有形中之最巨者。空中之细物。此谓万物。虽有形状。不如天地之形最大。若以万物观之。则天地为大。若以无边虚空观之。则天地未足为大。乃是虚空中之细物。尔何也。谓虚空又包却天地。据他道。道教所谈止此而已。今我佛。于楞严中说。则又不然。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谓虚豁无知无觉。顽空生。在十方诸佛广大灵明圆觉妙性之中。如大海中一浮沤。或沉或浮相似。大海即喻妙觉。一沤即喻虚空。是知。此说又过于列子之说。故壳法师云。首楞严叹虚空之水。圆觉嗟法性之宽。比之常谈。海形牛迹。若以寻常列子之说。比于世尊之说。世尊之说。如海之形。广大深远。无穷无尽。列子之说如牛迹之狭。其浅有限。谓汝等须知外面顽空。乃是世间粗浅之法。尚不同空花。暂起暂灭。暂去暂来。何况诸佛广大真实常住随顺圆觉之性。而能与虚空混同。一体无二。无别平等之性。岂有同凡之迷。同二乘之悟。如空花起灭耶。此意明觉性无迷无悟。无染无净。无去无来。无生无灭。湛然常住。廓尔无私。里许无一丝毫许。是生灭法。永嘉云。火千世界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
四明聪讲师曰。此言圆觉之性。无起灭无去来。非新非故。非迷非悟非虚非实。亘古今而不迁不变。虽比虚空。取虚空无边际义。无穷尽义。即非觉性与虚空等。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我心者圆觉妙心也。含裹十方虚空。在圆觉妙心内。岂可言暂有暂无耶。凡夫生死曰有。二乘涅盘曰无。大圆觉性。非有非无。非虚非实。所以不入凡夫生死。不居二乘涅盘。楞严又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与此大同。故云。况复如来圆觉平等。本性而为虚空。要见圆觉之虚空。非今之虚空。今之虚空属显色。非是真空也。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矿本是金。因销而现。非因销而有。性本是佛。因修而悟。非因修而得。
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矿已成金。永不变坏。不可谓矿本非真金也。性已觉悟。永无迷惑。不可谓性本非圆觉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再举喻也。如人以炉冶销去。其矿镕出真金。金在矿中。须假镕出。金既出后。金性之体本自有之。又不是因销而后有。若是因销方有金者。试将瓦砾土石等销之。又不见有金。是知此之金性本自有之。既然成金之后。岂更有再作矿之理。假使经无穷之时。此金性应无改变损坏。楞严云。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到此谓之。病去药除。矿销金见。若如此之时。不当说言。此之金性本不成就。上就喻说也。如来圆觉。亦复如是。此二句就法合也。意谓十方诸佛已于三只修炼。得成正觉。更不再为凡夫也。然刚藏前起三疑。世尊遂以前段空华一喻。通答三疑。又以此段金矿一喻。别答第三疑。牒而纵之。责无穷过。所以须将金矿一喻。别答第三疑者。盖第三疑。疑诸佛成等正觉之后。却再作凡夫。此疑过患甚深。所以别答之。此两喻如两服药相似。修行人皆要服之。若世尊但用前空华一喻。即令后代众生阐提。拨无因果迷悟之相。便成邪见。若但用金矿一喻。即令一切众生。本觉性上有染不清净。滞在修习。以谓自是凡夫未曾修行。如何是佛失真常理。亦成邪见。又前空华一喻。对治太即病不即不离方处乎。中道故也。
四明聪讲师曰。矿中之金。喻迷中有佛性也。销成之金。喻悟中佛体也。此二佛性体虽二而不二。在迷此性不迷。在悟此性亦非悟。盖此性本来不曾迷悟故。在迷不迷。在悟非悟。故云众生本来成佛。众生虽有佛性。如矿中金待销矿了。出炉后方复本来真佛性也。众生本佛法喻甚齐。但众生是理成未是事成。欠缘了二因庄严修证。在诸佛已成。如入炉煅成之金。有修有证称法界。成始觉本觉一合。无复分张。如出炉金故。云不重为矿也。众生理虽具。如矿中金。尚在迷中。谓之在缠如来藏。佛是离矿之金。谓之出缠如来藏。二如来藏体性不殊。但分迷悟也。众生在矿。佛已成金。又喻冰如矿中金。金喻冰中水。如汤消冰。冰还成水。不应说言本非成就。花能成果。若不开花。何由生果。未有不花之果不果之花。今取果义。莫究花因。既成果不重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亦无成佛及不成佛。
圆觉性中。万法空寂。菩提涅盘等。皆是假名。
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妄入轮回。及出轮回。圆觉性中。都无此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妙则染而不染。圆者离相。觉者不空。心者常住真实之心。何谓染而不染。此圆觉性。若在佛界之时。即全同诸佛。而圆觉之性不是佛。若在菩萨界时。即全同菩萨。而圆觉之性不是菩萨。乃至若是声闻缘觉天人地狱饿鬼畜生。即全同天人饿鬼畜生等。而此圆觉性。非声闻畜生等。此谓染而不染。何谓之圆者离相。谓此圆觉体上。非青黄赤白阴阳高下长短。方圆邪正等相。此之谓离相。何谓之觉者不空。谓此圆觉性。不是无知无觉。虚豁断灭顽空。而里许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清净不变义。常乐我净义。具足如是过于河沙无量无边功德。一时满足。此谓之不空也。心者无像无名无依无住。细入无间之中。而不可言其小大。包乾象之外亦不可语其宽。处圣称真。在凡号俗。如金作器随器得名在指曰镮。饰臂曰钏。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此谓之心也。此是先标十方如来圆觉妙心为宗。下方拂迹也。本无菩提。及与涅盘者。谓因地转烦恼。果上证菩提。因地转生死。果上证涅盘。此是二转依号。此名皆是因妄而得。而圆觉中本无此事。又成佛不成佛。轮回非轮回。两对四只。皆是对待之法。而觉性之中。亦都无此。若存少见。则迷圆觉。华严云。于法若有见。此则未为见。若无有见者。如是乃见佛。圭峰云。灵灵自觉元无物。扰扰他缘尽是空。
四明聪讲师曰。楞严中。富楼那以生灭难如来藏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与此金刚藏疑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无明一同。如来答云。一切世界始终生灭。若常住真心自所证法。则无生无灭故。彼经云。我以妙明不生不灭。含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不生不灭。即斯之义。今云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义理一贯。岳师云。当知用虽万变。体实无渝。是由天动星回。辰极镇居。其所璇玑轮转衡轴。常执其中。能知此者。则知本无菩提涅盘。成与不成。轮回及非轮回。皆归如来大圆觉海。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盘。
声闻者。闻声教而悟者也。所圆境界者。所悟境界也。以彼所悟境界。虽灰身灭智。亦不能造佛寂灭之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声闻之人。皆于鹿野苑。请佛三转法轮。闻声悟道故曰声闻。三转法轮者。初曰示转。二曰劝转。三曰证转。初示转者。佛告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次劝转者。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次证转者。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此谓之三转法轮也。此声闻之人。于音声中。而得开解。闻佛宣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于是悟道。今且将此比较。谓声闻圆修有余涅盘。并无余涅盘之境界。不执四大五蕴妄身。并六尘缘影妄心。一切所有为言句。皆悉断灭。无执着之心。一向沉空滞寂灰身灭智。如此修行。尚不能造到声闻亲证所现有余涅盘并无余涅盘也。有一种声闻人。作如是言。我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出三界。已无生死。不妨留此身飞行自在。与一切众生供养。此谓之证有余涅盘。所以肇云。余缘不尽。余迹不泯。业报犹魂。圣智尚存。又有一种声闻人。作如是言。我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出三界。已无生死。安用此身。于是自放三昧火。焚之归无。此谓之证无余涅盘。所以肇云。夫圣人灰身灭智。扫形绝虑。内无机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太虚同体。冥冥长往莫知所之。问。既是声闻人。身心语言皆悉断灭。何故楞严经云。如何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耶。答。二经意同。但语别尔。盖二乘人。于今经中断灭所知之心。尚不能证自己之道。岂况楞严经中许有所知。用世语言入佛知见。愈不许也。
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证我空之理。及证我空之智。是声闻小乘人。如此加功练行。忘情泯迹。修行尚未能到。岂况凡夫之人。直用前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种种取舍。未出轮回思惟分别。计度识心。便要拟测度量十方诸佛广大圆觉清净不思识界中。湛然常住。廓尔无私。亘古亘今。不生不灭。岂可以凡心测度也。若根身器界种子许第八识缘。若有漏无漏二法及四我许第七识缘。若三性通内外一切差别之法。许第六识缘。若色声香味触许前五识缘。此圆觉不可思议。若以思惟心学法者。譬如幻刀斫石。若雾染空相似。终不能得。所以圭峰云。百僚尚畏宰相。百姓岂亲天子。百僚者喻声闻。宰相者喻所现涅盘。百姓者喻凡夫思惟妄心。天子者喻如来圆觉也。古云。自古上圣犹未到。造次凡流那得知。此二段文。谓之举声闻之胜。彰凡夫之劣。凡事莫不胜从劣显。顺由逆彰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但诸声闻至圆觉境界。此一节经意。只缘金刚藏。本论圆觉妙心大圆镜智。本无生灭前后有无。因闻上文众生本来成佛兴起问端。以生灭心法。难圆觉不生灭法。吾佛欲打成一片。生灭及不生灭。凡夫诸佛生死涅盘地狱天堂。皆归第一义谛空如来藏。于非相上。满足菩提。空澄云净。花笑鸟啼。尽是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如是则金刚之所疑。富楼那之所惑。亦并不离见色闻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则行邪道。只为声色。乃口齿之间无非生灭。如何可极如来圆觉境界。圆觉虽不属见闻觉如。亦不离见闻觉知。故云不可以有思惟心而测度之。亦不可以无思惟心而得之。故今文斥声闻缘觉所圆境界。只局在身心。经言不出断灭之见。肇云。小圣灰身灭智。扫形绝虑。内无机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与群有永别。浑尔与太虚同体。冥冥长往莫知所之。
楞经云。三有众生。及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
灰身灭智莫造佛地。况以妄心测度佛境。譬如须弥至高至大。岂可以萤火烧之乎。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以此妄心。生此妄见。入佛寂灭。终不能到。寂灭之义。广大深妙。故以海喻。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萤火即凡夫思惟妄心。须弥山亦云妙高峰。此喻圆觉。然此山。出水八万四千逾缮那。入水八万四千逾缮那。又安可用不真之火而拟燎者哉。经云。如人聚集于萤火。欲烧四宝大峰峦。纵使勤劳经累劫。岂能损着一毛端。
楞严经云。阿难。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次文法合可见。但寂灭喻圆觉境界也。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佛谓妄念为轮回本。一切众生当先断念。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劝止息思惟妄心。根即举喻。喻如树根也。本即举法。爱为本也。古云。伐树不尽根。数数更生树。断爱爱不尽。数数得生苦。
四明聪讲师曰。萤火譬小圣之智。声闻缘觉约惑断见思。初证真谛理。小乘涅盘所见佛。只丈六之身。穷尽八万大劫。若望极圣之智。不啻萤火。况萤光非火。是光尚不能照身。又安能烧物。须弥之大萤光之小。难能可知也。小圣虽断分段生死。更有变易生死。亦是轮回心。以生灭轮回心。终不能至如来寂灭海。等觉后心四十二品无明断尽。入妙觉位。如十五夜月更无斜光。大觉之智。智极于斯。无始轮回根本者。始必对终无明。终者终尽也。至此妙觉。根本无明尽矣。永无生死。遍法界证一切清净。故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也。缘气者。虚妄色心从缘而现者也。此心已如空华。本不曾有。况以此心。辨别圆觉。何异望空华之结实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有作思惟者。即再显前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种种取舍。思惟计度之心。此心从第六意识上起。问。何故有此识心耶。答。为因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法。遂牵引起中间能攀缘分别之心。此心乃是真心上。起一分缘虑影像。妄心如水上之泡。如镜中像。如空中之华。此心常与真心气分契合。所以楞严会上。庆喜执心而无据。直得七处茫然。此并不是真实之心体。一似空中之华。且空中华是实是虚耶。只此自是一重妄想。而修行之者。又不知觉悟。却用此思惟妄心。要求辨别明了十方诸佛广大圆觉不思议境界。却是两重妄想。如见空华。已是不是。又见结果。又是一重妄想。如此展转相依。一时错了。有甚是处。所以楞严经云。汝等皆是迷中倍人。又云。观相无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复结空果。诚哉是言。得不铭心者哉。
四明聪讲师曰。法华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有思惟心即是分别心也。分别心即六尘缘影。阿难认之为心。佛咄叱之。此非汝心。此是法尘分别影事。如此心病只在一有字不合。存有心便落思惟。若无心即无思惟。行法云。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又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起信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空得尽处方曰离念。非如木石之无心。顽然之无性。须知现前心识。更不须改变。别有新识心为离念。但于日用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见既无。五蕴消落。四大不拘。将谁缘六尘影。凡有一毫之相。皆是虚妄。若见非相即见如来。非相者。非凡夫生死相。非声闻涅盘相。非有非无相。是名实相。到此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此空华空果皆归佛果。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古人云。
江谷春风吹不起 鹧鸪啼在深花里
三级浪高鱼化龙 痴人犹戽野塘水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妄心巧见。障圆觉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指金刚藏前三疑。皆是无量劫来熏习颠倒病想分别虚浮不实。特地生出巧伪之见。终不得断障遣疑证入。成就十方诸佛广大圆觉方便之法门也。
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前之三问。佛始曰善哉者。美其起教。终曰非正者。显其实理。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三疑。谓于佛法中。不是真正当理之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即今见前日用念起者。此是虚妄浮心。此念不实。为之浮心。横生是非。为之巧见。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菩提心。佛道即可成。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龙女一念善心相应。心纯是法。女便为男。凡即成圣。往南方成佛。善里恶心谤佛。见生身陷地狱。古之所谓天堂地狱门相对。只在人心一念中。若起颠倒心。生于巧见。终不能成圆觉。盖圆觉如美玉。瑕不能染。圆觉清净。秽不能入。圆觉真实。虚妄不入。又须知圆觉之性即三千具德之生。亦包藏一切善恶。楞严云。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大。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如是乃至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世出世间。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间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非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寂先起。不能成就圆觉方便者。说着圆觉亦是方便。一大藏教皆方便门。所以法华经。谓之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且道如何是诸法实相。古人诵法华偈。至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忽然发悟。有云。春暖百花红。鹧鸪啼柳上。非为正问。正是结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盘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偈云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此二句说本有之法对治有修执。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此二句对治无修执。思惟犹幻化。此颂长行中有作思惟。从有心起至已如空华。何况诘虚妄。此颂用此思惟辨于佛境。谓前思惟之心。自是虚妄幻化。岂况又将此虚妄之心。诘辨分别圆觉境界。如是分别。展转不是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长行中已是穷理尽性。至重颂如析竹。皆迎刃而解。不复雪上加霜。且夫金刚藏是梦中人。释迦老子又于梦中说梦。忽被无心道人一时惊破。其梦元来总是如幻三昧梦中佛事。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金刚藏菩萨章曰。
金刚执难圣凡身 本悟缘何有妄因
三问连环分别见 诸门开喻性元真
空华起灭元由妄 金矿销融水绝尘
若要测量圆觉海 入思惟地倍沉沦
金刚藏菩萨章终四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弥勒菩萨章
四明讲师曰。至论诸法本元清净。绝名离相。尚非是一。何况有诸众生未了常在轮回。圣人哀之。无名相中假名相说。于不二中而辨其二。是故慈氏。究轮回根。殷勤启问。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深究轮回之根也。弥勒此云慈氏。乃是其姓也。良由此门深究爱根。荡除细惑。穷其展转根元。推其差别五种之性。弥勒是等觉菩萨。一生补处。表除细惑。大凡教中说等觉位。方断四事。四事者。一劣无漏。二微细习气。三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四内外转依。断此四事。方入妙觉。故当弥勒请问。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
菩萨赞佛。于前章开说秘密深妙之义。如动目湛水等谕。及说种种取舍。皆是轮回也。
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
此赞佛。于前章辨说种种邪正。令诸众生道眼清净。不畏魔恼。
于大涅盘。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大涅盘者。不生不灭广大法门也。决定信者。信受此法。绝无疑悔也。其信心如是坚固。又岂复入妄境起诸妄见。循环见者。即前章所谓念念相续循环往复者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深悟轮回即慧眼。分别邪正即法眼。然慧眼证真。法眼达事。又慧眼即根本智。法眼即后得智。然天台以根本智为拙智。谓只证得自己之性。以后得智谓能鉴机逗教。分别邪正。说法度生。言道眼即具上二眼也。决定信者。即能信之智。大涅盘者。即所信之法。无复重随轮转者。即指前云驶月运等也。
四明聪讲师曰。弥勒补处大士。今居兜率内院。常说妙法。今预斯会。请究生死根本轮回始末。如钟在架非扣之则不鸣。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
涅盘之道。广大深妙。故以海喻。
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前章佛说先断无始轮回根本。故菩萨于此问修断之因。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
诸轮回者。四生六道诸轮回也。轮回之相甚多。未审有几种性。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法以请。先断轮回也。大则绝对待之大。性本自静曰寂。相本自寂曰灭。海是喻。喻如大海体深用广。具河沙功德。游者不住。即指无住处大涅盘也。当断轮回根本者。由前金刚藏章。闻佛说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今请问。未审是那个根本。如何断绝。并诸轮回六趣之中。有几般种性之人也。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修证圆觉之法。共有几等差别。
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佛化身复入尘劳中。当设几种教法。普度众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请悲智也。修佛菩提几等差别。此当大智。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者。此当大悲。又初则从假入空观。次则从空入假观。又初当无边法门誓愿学。次当无边众生誓愿度。上文说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者。此当无边烦恼誓愿断。然诸佛有无量无边法门。亦要学之。何谓之无边法门。只如一代时教修行法门。以至禅门诸方尊宿。接人差别之智。各自不同。既知诸法之门。便须依文解义。悟理见性之后。此方是自行边事。然后却要行利他之行。何故却要行利他之行耶。缘为根本智。只了得自己边事。谓之理孤事寡终不圆通。只翼单轮岂能飞运。譬如一水无以和其味。一木无以成大厦。一衣无以称众体。一药无以疗殊疾。一彩无以为纹绣。一声无以谐琴瑟。一言无以劝众善。一戒无以防多失。只如华严会上。大海龙王置十千之问普慧菩萨申二百之疑。若遇斯机。当如之何。所以释迦老子。有后得之智。遂为龙王开八万尘劳之门。答普慧大士二千乐说之辨。今欲鉴机说法。行利他行者。亦复如是。直须要会于无言说中假以言说。于无方便中假立方便。于无譬喻中假立譬喻。念念慈。念念悲。行无缘慈。作不请友。广开方便。饶益有情。利乐群品。以此推之。后得智者真巧智也。所以禅宗道。大凡参玄之士。须具二眼。一己眼明宗。二智眼辨惑。序云。佛称种智修假多闻。又寿禅师云。百川虽润。何妨大海广含。五岳自高。不碍太阳普照也。
四明聪讲师曰。大寂灭海者。行法云般涅盘海。涅言不生。盘言不灭。即不生不灭也。今言寂者。即彼之不生。今言灭者。即彼之不灭也。海即无涯。佛以圆觉为性海。若入圆觉而不能了生死者。则佛海中死尸。花林中腐鼠也。岂不自警哉。轮回根本者。法界次第云。生死根本即名色为始。以初受一期妄报歌罗逻时。但有名色二法。当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摄一切法。智度论云。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智者云。一名者心也。但名字故曰名。是心及相应数法。虽有能缘之用。而无质碍可寻。既异于色而有心意识。及诸数法种种之别也。二色者。有形质碍之法谓之色。是十界及一入少分。皆是质碍之法。并无知觉之用。说异心意识法。故指为色。有几种性者。曰心。曰意。曰识。曰色受想行识。曰六根。曰六尘。曰六识。十八界也。曰身三。曰口四。曰意三。曰见思。曰尘沙。曰无明。皆是轮回种性。其实八万四千尘劳。恒河沙数烦恼。皆属几种内。不可用心思。不可以数极。既总是轮回根本。只合为一问也。修佛菩提者。佛名曰觉。觉有情也。菩提翻道。即大道心成就众生也。众生旅泊三界。无由出于火宅。只为迷菩萨之路情着不觉。大圣启大道心。出三界狱。令诸众生游寂灭海。到菩萨岸。俵何法门。修行几等。如迷方人无指路者。终无出时。智者云。如来未兴于世。尔时虽有十善法之化。是为旧善。未有三宝之可归。大圣初成正觉。先为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以为入道之根本。进行之初首也。三归正破三邪。济三途。接三乘。出三有。况百千三昧。无量行门。非止一路。故云差别。回入尘劳设化度生者。圭峰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即从空入假。或大悲济物。惑病既多。方药非一。若无方便有。如少汤添水。恐落爱见大悲。故须问也。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
清净之智照了诸相。故曰慧目。心如镜明廓然莹彻。故曰心镜。
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圆悟者。圆满具足。无所不悟也。无上者。佛之知见。最尊最胜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慧目即能照也。肃清则尘缘影像。一切境界。皆不能杂坏也。照耀即所照也。心是举法。镜是举喻。谓欲使末世修行之人。若于十二时中。能照之智。及所照之境。如镜对像。互不相瞒。于中不受不拒。物来斯照。物去斯忘。应变无穷。卷舒自在。若能如是。即圆满证悟十方如来无上知见也。圆悟即无能所。世间之法。莫能先之。故曰无上。然无上知见者。谓见闻觉知也。此举初后摄中间耳。何谓之无上知见。古云。有所知有所不知。无所知无所不知。有所见有所不见。无所见无所不见。且有所见有所不见者。如夜秉烛相似。有所照有所不照也。无所见无所不见者。如日轮升空天下洞然也。且行时若见有行时底。则不见住时底。坐时若见有坐时底。则不见有卧时底。唯是行时不见行。住时不见住。以至坐卧时不见坐卧底。乃至见闻觉知。于一切处一切时。不妨行住坐卧见闻觉知。千差万别一时坐断。触目对境。无非是登解脱清净法殿。无非是证大圆觉妙庄严域。这个唤作无上知见。岂有世间虚幻之法。而过得此法也。如是会者。方始有大利益。所以古云。无心则十方诸佛千里同风。有知则十方诸佛对面胡越。又老子得此道理。乃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若约教家配者。无上知见即涅盘性。菩提即涅盘法也。
四明聪讲师曰。惟愿不舍救世大悲至无上知见者。慈室云。慧目即如如智也。心镜即如如境也。智如于境。境如于智。即文殊章圆照觉相也。若非圆觉寂照之功。此知见永失。亦是赞请之辞。作是语已至终而复始者。圣智慜物。为物作则。故殷勤三请。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今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
实相者。无相之相也。金刚经曰。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者是也。无生忍者。于无生中。坚忍不动也。般若经曰。无生法忍。能令烦恼不生。诸法不起者是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心悟实相具无生忍者。实相于一切法上不动。乃无相之相。若出其体即圆觉也。忍者有五。若资粮位谓之伏忍。见道位初地谓之信忍。修道位二地至六地谓之顺忍。通达位七地至九地谓之无生忍。无学位十地至妙觉谓之寂灭忍。当五忍中无生忍也。谓前章说一切众生。未悟轮回。妄见生灭。今既悟实相了。妄心不生。心既不生。轮回永绝。如是即可名无生忍也。
四明聪讲师曰。尔时世尊至当为汝说者。无生忍非易可阶。忍有多种。有生忍。有法忍。唯无生忍。圆位初住菩萨证之。一品无明既破。一分三德分显。证无生忍。凡遇难缘。如割水吹光。分身百界。救苦众生。何啻挟泰山以超北海也。时弥勒菩萨至默然而听者。如犊思乳。如蜂依蜜。争得不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又法华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中别释爱本中。约欲以标指。此指四生九类。种种者。或天属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或任运生爱。或因敬成爱。因恩成爱。恩之与爱。种种不一。今贪欲者的指淫欲也。
四明聪讲师曰。佛顶云。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媾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又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故有生死。五欲贪嗔皆曰种种。若极其漏源。平等性中。无生佛名。亦无轮回及不轮回。生死交谢。寒暑迭迁。因于妄动。至有物迁变。今且略陈元始。四明云。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性染性恶全体起作修染修恶。更无别体。全修是性。故得迷逆之事。无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业。轮回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长劫用理。长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今欲穷源。从真起妄。初既是真。如何以变之为妄。此理难明。须知无明法性同体。平等性内具为善恶。但性善其性则柔。性恶其性则刚。其刚柔在平等性内。如天地。天性刚而能柔。如霜雪雾露等。地性本柔亦能刚。如金银铜铁等皆从地生。在平等性中。未分生佛。如水如冰。未分冰水。只为妄动恶性力强。真如内熏其性恶。随善缘起起作净用。若极净则为佛也。成佛了恶与妄无明业性。还在性善中。不断纤毫。先君子为小人所化暂为小人。今遇善人所化仍为君子。即本来人也。肇云。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在乎。梵志云。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恶烦恼性转为性善。亦名性善亦云理。毒害烦恼本不动纤毫。为之本来面目。四明指要云。除无明有差别。此性中之恶。与凡夫见行之恶。如何分别。如水与冰。众生情执执冰。不知是水即冰。故云情生智隔想变体殊。终日用水只作冰想。故有天堂地狱之异。净邦秽国之殊。今且要穷今身从何处来。极轮回本。楞严云。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秪名热沙。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即有为生灭心。此心揽妄尘为体。缘会而生。缘散而灭。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觉。枉入诸趣。识精者。乃即今虚妄浮心也。元明者。即如来藏性也。不合随染缘则成九法界。随净缘成佛界。故曰能生诸缘。虽染净俱缘。而得失两异。净缘得真性。染缘失真性。今别指染缘。故曰缘所遗者。云枉入诸趣。涅盘经云。亦有二种根本。一者无始无明。二者现在爱欲。意同此经。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一切种性者。诸种类性也。卵生则从卵壳中生。胎生即从胞胎中生。湿生即由湿气而生。化生则因变化而生。如此种类之性。皆由染着淫欲。有此性命也。圆觉疏曰。但是情染总得名淫。纵使化生亦因业染。故总曰皆因淫欲也。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一切轮回。皆是爱起。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约受生。即欲界六天。及六趣杂居之中。正者受也。古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者。皆因爱欲之心重也。止如忉利天以交抱为行欲。兜率天以执手为行欲。化乐天以戏笑为行欲。他化自在天以相视为行欲。以至鸦以觜传气。鹊以枝传绕。此皆因淫欲受身命也。凡世间之人。临命终时。若一生作十善法之人。先从下冷上至斋。自腰以上暖气后尽者。即生人道。若至头面热后尽者。此人即生天道也。若一生造十恶者。与此相返。从上至腰热后尽者。堕于鬼趣中。从腰至膝热气后尽者。堕于畜生中。从膝已下乃至脚热气后尽者。堕地狱中。无学之人入涅盘者。或在心暖。或在顶暖。又死之后。若一生善法功德多者。即生善道。若恶业重者。即堕恶趣。若善恶相半未定者。遂于暗昧之处。谓之中有身。须四十九日自定之。如秤秤物相似。若善业稍胜。即先受善趣。若恶业稍胜。即先受恶报。后受善报。满足之后随还受生。临受生时。所有托生之处虽远。由业力故见在目前。有福之者。或闻大众歌舞声钟铃罗鼓声。兼寂静美妙种种可意之声。无福之者。或闻风雨雷电声。江河泛涨声。及纷乱种种不可意之声。是时或妄见自身入台观宫殿之中。或见身入荆棘丛林芦苇之中。若变成男者。于母胎中即起男人欲心。背外而面向内。在其左胁。若变成女者。即于父身上。起女人欲心。背内而面向外。在其右胁。是时父精母血和合已。灵即生欢喜乃托彼生矣。在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母啖一杯热食之时。其体如在镬汤。母饮一杯冷水之时。其体犹如寒冰切身。母饱之时。迫窄体痛不可具言。母饥之时。腹中亦似倒悬。其苦无量。前说卵胎受生。若湿化二生者。则又不然。湿生但染香故。若至生处。此香或净或不净。随其宿业所感也。若化生者。但爱乐所依之处。或好或恶。亦随宿业所感。俱舍去颠倒处欲境。湿化染香处。凡在胎中三十八个七日。方得出生。一七如生酪。二七如凝酥。三七如药杵。四七如温石。五七体形渐现。六七现肘膝。七七生手足。八七现二十指。九七生眼耳等。十七如浮囊。十一七身孔通。十二七生腹胃。十三七生饥渴想。十四七生筋。十五七生诸脉。十六七诸孔出气。十七七眼鼻等明净。十八七诸根长。十九七具三根。二十七生诸骨。二十一七生肉。二十二七生血。二十三七生皮。二十四七生肤。二十五七生肉增长。二十六七生发毛爪甲。二十七七各随善恶业若想一一觉智。二十八七生颠倒想。二十九七现形色。三十七毛爪增长。三十一七至三十三七人相具足。三十六七生厌离想。三十七七生五种恶想。三十八七欲生之时。母腹风起。或上或下。转其儿身。令倒悬头向于产门。犹如两石夹山。其有福者。时心自念言。我投浴池水中游戏。如堕高床花香之处。其无福者。时心自念言。吾从高山堕落悬崖沟坑溷中。或如地狱罗网荆棘之上。及旷野石涧剑戟之中。愁忧无量。又如欲生之时。母危儿怖。生堕草上。身体细软。风草触身。如履刀剑之上。忽然失声大叫。其痛苦亦无量。出生之后一七日内。身中方生八万户虫。以此推之。四生九类。莫不皆因淫欲中而受其身。以至竛竮五趣匍匐四生。无由解脱者。皆为爱欲为根本。根是举喻。本是举法。何以知之。伐树不尽根。数数更生树。断爱不尽本。数数得生苦。良可为证。
四明聪讲师曰。受生别者。且言六道轮回。最初一念。于大觉性。熏起迷妄无明宿业。顺六道性。处处受生。因风火二大。驰我神识。酬其宿债。作福相似。来生我家。皆由起自贪欲。贪属爱。爱欲为因。爱命为果。遂揽父母遗弃。成五蕴色身。故有胎卵湿化四生之始。壳中生曰卵。胞胎生曰胎。湿润而生曰湿。无而倏有曰化。天道地狱纯是化生。修罗具四生。人亦具四生。鬼道胎化生。畜生具四生。人有卵生者。昔西土毗舍佉母。生三十二卵。为三十二子。湿生人者。如柰女。于柰树上生一池水。水中生一女。既无父母。以柰为姓。故曰柰女。值佛证果。亦云庵提遮女。后瓶沙王得之生一男。曰耆婆。天医也。淫是耽染爱着。但是情染总名为淫。纵是化生亦初依业。有如斯之类。皆由心染气传。受性禀命。既性命由淫。淫复由爱。故云爱为根本也。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因有一切可欲之境。助发一切贪爱之心。彼此染着。随业受报。所以生死不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欲助成因也。由者因也。诸欲即境也。爱性即无量劫来种子。由外尘境。牵起爱心种子。所以十二时中。爱绳万结。情网千重。因此爱心贪欲故造业。造业故受报。由此生死不断。因缘相牵。譬如磁石吸针。针乃北方铁。北属阴。石乃南方之物。南属阳。由阴阳相感耳。楞严云。我爱汝色。汝怜我心。以是因缘。百劫千生常在绳缚。肇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无复生死也。
四明聪讲师曰。众生欲心在内。若未见境。欲心未起。以由境故。牵起欲心。所以佛顶云。尔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生死不断。如膏助火。宁不转炽。欲助爱心。造业受报。肇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盘。遗教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是以镬汤虽沸。不煮无欲之人。如佛弟难陀。着其妻故。佛引之游天宫。见一宫天女胜妙而独无夫。难陀遂问天女。天女答曰。佛弟难陀持戒。生此为我丈夫。难陀为欲持戒要生天上。佛又引之游大地狱。忽一狱空。陀亦问佛。佛云。尔自问狱卒。卒曰佛弟难陀为欲持戒。报尽来生此狱。以斯念之。五欲无常。如花上露。见阳则曦。若知而不戒。则遗教所谓老象溺深泥者是也。
欲因爱生。
一切欲心皆从爱起。
命因欲有。
众生身命。因欲而有。
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众生爱命。念念不舍。是谓复依淫欲之本。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始爱欲而受生故为因也。始爱命而受报故为果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因欲故因果展转更相依倚不断。欲谓贪淫。命谓身命。若无爱欲。则不生此身。当知一切众生欲。从能爱之心上有。既于过去因有淫欲生得此身。今生又就此身之上。又生爱惜保护贪着之心。由爱此身所以之故。又依傍此身。作来生淫欲之因。因此又感来生生死果报。如是展转相续无穷。故云爱为因果。
四明聪讲师曰。光明云。是身虚伪。犹如空聚。良由众生最初揽阴成身。阴者五阴。和合假名为身。如揽五指故有拳名。凡夫不了。执此假名而为我等。广有十六我人知见。今诸经略云五阴我者。聚阴等法。于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人者。亦于五阴妄计我是行人。众生相者。于五阴中。此五共生。故曰众生。寿者。亦于五阴妄计我受一期报寿。命者。亦于阴法中。妄计我命根连持不断。以执此故计有我身。故名身见。今于十六中。具出四见。皆是妄想并无实事。男托胎时。见母为所取境。见父为所竞境。于母起贪。于父起嗔。父流为是己有。乘兹妄念故得托胎。女人反此。委在涅盘经。男女之名。由是妄想而为始也。此身幻质。名为假名。既由妄想及从精血。以验此身名为虚伪。如上二空境中。是生空境也。欲谓贪淫。命谓身命。若无爱欲。诸缘不生。身亦不有。当知欲因爱身。身因欲生。既有此身。还生于爱。由爱身故。还为欲因。复感未来生死果报。如是展转相续无有穷也。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
因彼可欲之境。有违我者。有顺我者。故违顺之境杂然而起也。
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所见之境。或违我之爱心。则心生憎嫉。小则骂辱。大则杀害。种种恶业从此而有。
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既有恶业。即受恶报。随业受生。堕于恶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恶业招苦报也。违者不可意。顺者可意。由爱彼境。境不顺心。便生热恼憎嫉。起嗔之故。或杀或害。或打骂凌辱。种种恶业。若境顺爱心。而生染着。淫盗饮啖侵夺绮妄种种恶业。若于十二时中。如此用心者。遂感三途之报。若起嗔心。感地狱之报。若起痴心。感畜生之报。若起贪心。感饿鬼之报。不言畜生者。有二义故。一欲成文。二举初后摄中间也。
四明聪讲师曰。欲境者。则色声香味触五欲境也。众生见此五境。起违顺相。且如色境。顺则成喜。逆则成嗔。或不相从。谓之境背。背爱心便生憎嫉。即嗔心生。便有打骂杀害种种恶业因色而起。余四欲境亦复如是。顺逆者。色若顺心。而乃耽着淫盗饮啖侵凌绮语。亦造众多恶业。以此逆顺二业。招恶强报。先堕地狱。次作畜生。后作饿鬼。受三恶报。次生人间贫穷下贱。复与宿昔冤债。始相酬对。(广如楞严经文)此经文。虽无畜生报。意亦含摄之矣。当知色欲能生于火烧诸世间。如西竺述伽婆。市鱼为业。一见贵公主出。忽生爱乐。因而久病。其母问其故。说如上事。母由是常供贵人之鱼。公主问其供鱼之意欲何所求。母乃言。子爱欲事。公主设计相期于自在天庙。克日而至。渔者先到。其神以睡魔着之。令彼熟寐。贵人左右求之无有。忽看纸钱堆中。见彼睡着不醒。用物遗之而去。觉来闻异香见物。知贵人来。忽然思念。身上欲火发生。先燃其纸钱。次烧及天庙。故云欲火烧天庙。将绳系子咽(出龙树大论下明善业乐报)。
知欲可厌。
知欲是恶因。深可厌离也。
爱厌业道。
爱彼厌离恶业之道也。圆觉疏亦曰。于离恶法门。深生爱乐。
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舍诸恶业。乐修善业。善业既熟。即现天人之果。天人者。天道人道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造善招乐报也。谓前文说众生则不知不觉。起惑造业。随于恶道。今已知觉悟前来起贪欲之心非是善道。深可厌舍。念念只是爱。厌于三途恶业之道。遂舍去能造十恶之心。却起乐十善法功德之心。修信进念定慧。得十善之法。若于十二时如此用心。遂感人间及六欲天福报。虽然如是。亦未为善。何也。为人间有八苦。天上有五衰。八苦者。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五衰者。一衣垢染。二花鬘萎悴。三两腋汗流。四体便臭秽。五不乐本座。广说五衰八苦。见文殊章。
四明聪讲师曰。欲者五欲。唯色最切。人畏之焉。若论欲性。本菩提性。如带刀入阵。不独卫身。亦获名利。菩萨用色观色法界。离五欲境。别无佛性。今且论厌欲乐善。如大论云。有须陀洹。在人间住。亦有妻。正断欲界九品思。断思尽即超欲。而于欲境倍胜常情。妻不喜。每忧之。忽有一圣人至。言及此事。彼云。吾教汝但云须陀洹果法应如是。妻如其言语于其夫。夫欲心顿断。如汤消冰。灰飞烟灭。邻人不知其故和之。夫取一画瓶出。五彩装成。甚是可爱。云若与吾玩此画瓶。妻贪此瓶常不释手。夫忽讨此画瓶。妻度与夫。夫闪此瓶堕地破碎。臭秽流出。夫云。与吾拾此画瓶来。妻云。画瓶打破。夫云。以吾玩汝犹如画瓶。复说偈曰。猛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见已生秽恶。犹如彩画瓶。岂非知欲可厌也。又如佛在世时。一妇人生三四子。悉皆死亡。其母以忆子心狂。披发裸形而走。忽一日直至只园寺。径造佛前。佛威神故。忽然猛省无礼蹲地。佛令阿难取袈裟与之。披后归去。同夫来见佛。皆证阿罗汉。若是厌恶乐善。极则止生人天。若于欲深省者。可登圣阶。人天五戒。三归五戒为首。种种福利。皆天人果报也。上来通言人天之善。向下四禅天。初禅梵王。二禅少光等。三禅少净。四禅无云福生广果等。此四禅天。皆因修禅定得生。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
既知种种爱心可厌可恶。乃弃诸爱。专乐舍法。不知此心亦生于爱。故曰还滋爱本。
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既有弃爱乐舍之因。即现声闻缘觉之果。因修而得。在诸善果之上。故曰有为增上。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感色界不动业也。依报谓又不知其前来爱造恶。及爱造善之心。俱未免苦轮。遂弃彼爱心及乐修善心。一时皆舍去。又不知此之舍心与彼爱心一般。依前润起爱心之本。如此用心。乃是有为之心。感得色界。渐渐增上。无色界正报及依报。俱舍论云。梵王天人。身长十由旬。无色界之人。身长三十六由旬。不动业者。谓因不动果不动也。因则不被下欲界境之动。果则不被四禅心定之所动也。如初禅不被欲界境之所动。二禅又不被初禅境界所动。三禅又不被二禅境界之所动。如是渐增至四空处天也。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谓恶果善果。及有为增上善果。皆属轮回。不成佛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结也。以是上来所说。爱欲之心不断。受三途之报。舍心不断。受上二界之报。此皆三界轮回。不成佛道也。
四明聪讲师曰。入道之门先须伏爱欲。前云舍恶乐善者。在人间修三归五戒。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修桥布路。写经造佛。扫塔涂地。种种善利。得生天上。初是四天王天。二忉利天。极至六欲天。或生人间富贵。故云复见天人。今云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音落)舍。禅是弃者。弃前欲界欲乐粗强。此人厌弃生梵天。若加修四无量心为王爱者二禅天。此天有四支禅。内净支喜支乐支一心支。既存喜乐故曰爱禅。乐者三禅天。此禅第一快乐。胜前二禅。亦有五支禅。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舍者四禅天。此天有四支禅。断苦乐故。灭忧喜故。不苦不乐行舍念净行者。欲离前三禅时。种种呵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离乐不悔。此心名舍。如上弃爱乐舍。此四反生禅味。着于定心。药反为病。还滋爱本。此上色无色界。非可易登。因离欲故。修增上善得生此天。虽然仍是轮回。不成圣道。若望修圆觉者。霄壤之殊。故云不成圣道。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生死轮回。贪爱为本。欲免此苦。先断贪爱。渴者谓众生爱心如渴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劝断根本。以此之故。一切众生。欲脱三界生死。出六道轮回者。必先依佛说。断除贪淫之心。及能起爱渴之心。爱心喻渴。求水之谓。报应云。事起必由其心。报应必由其事。是故自报以观事而事可变。举事以责心而心可反。譬如世人欲要流轧。先须竭其水源。欲要汤不沸。先须除其火。所以古云。拥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扬其汤者。未若扑其火。由源出于水。源未杜而水无穷。火沸于汤。火未扑而汤谁息。故有杜源之客。不拥流而自干。扑火之宾。不扬汤而自止。类斯而谈。可得详矣。厌其果者。未若绝其因。怖其苦者。未若惩于恶。因滋于果。因未绝而果未穷。恶生于苦。恶未惩而苦讵息。故使绝因之士。不厌果而自亡。惩恶之贤。不怖苦而自离。凡百君子书而诫欤。所以道。一切众生轮回根本。只是贪欲及爱三字也。前文殊章。无明为生死根本。此即发业也。今弥勒章。以贪爱为轮回根本。此即润业也。诸经或说发业。未若此经文简而具备矣。
四明聪讲师曰。贪欲爱渴。此二轮回根本。不得不除。贪是三毒之首。爱因此起。乃着物之端。因爱故揽五阴为体如鳞集仰流。此贪爱大凡皆有。但轻重之殊。杀戮重者即地狱。轻者鬼畜报。爱亦有轻重。胜则生天。劣则人界。贪爱体是无始无明。修圆觉者。能观贪爱皆是佛性中道。终日贪爱不碍菩提。文殊自云。我是贪欲师利。此如抱虎弄蛇。不达性则为物所伤。善达性者不独入佛。亦能入魔。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菩萨示现受生。非本于爱也。盖起慈悲心。摄化众生。令舍诸爱。故假借淫欲之事。入于生死海中。与之同事而化之尔。非实有贪欲心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通妨。慈能与乐。悲能?苦。恐有此疑。害其观智。只如庞居士。岂是真个萦妻育男养女贪着世间之事耶。又如猪头和尚等。皆菩萨化现。但是示现受生。同于凡夫。为欲利益调伏摄受教化一切众生故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傅大士。布袋和尚。和须密多女。如观音为马郎妇。猪头稠树。皆以欲法化人。云门南泉德山等。皆用魔法入佛。菩萨慈悲利物。若纯用善。其间恶逆重者善化不受。示恶入恶。于恶达恶。为性恶法门。以摄恶者皆是菩提。盖粗恶重者从恶入易。从善入者不伤物。如把线放鹞。纵未成佛。不失人天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无一切念。即免轮回。净圆觉心。豁然开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觉也。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者。此一段文。约禅宗说之。乃是熟处放教生。其次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者。乃是生处放教熟。约教家说者。先是出矿后方成金。
已上经文。总答弥勒前问。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今告云爱欲二字也。
四明聪讲师曰。欲爱大小乘俱断未尽。声闻尚有习气。如迦叶闻琴起舞云。吾于三界。五欲吾已断竟。此是界外胜妙五欲。吾闻之不能自安。界外五欲亦云法爱。亦云法尘。今且就末世众生修圆觉人。先降心治性爱心习尽。如冰清玉洁。不牵轮回心。纯是法与法相应。更念兹在。兹求圆觉。速得开悟。圆觉即止观。散即止。昏则即。憎爱自然消落。如印印泥印坏文成。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
因本来贪欲之心。发扬一切妄幻。遂显出五种差别不同之性。圆觉疏文。论五性。一曰二乘性。二曰菩萨性。三曰不定性。四曰外道性。五曰无性。
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理障在心故曰深。事障在境故曰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明种性中。总标因依。发则显发。挥则挥散。无明即根本烦恼。谓一切众生。因背觉合尘贪欲之故。遂发显挥散根本无明。是时便显出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外道性。不定性。各各差别不同。何故如此为始初。若遇着邪师教者。则于人法二我上。坚执不舍。此障对于二乘为深。若遇着二乘之教说人空理。虽已知人空。其于法执未忘。对前邪师为浅。若遇着菩萨之教。对二乘又为浅也。然此众生。觉性之上。本无浅深之障。但随其所熏习耳。
四明聪讲师曰。本贪欲者。即根本无明。具十法界善恶之性。发挥无明。枝末无明也。此无明随染净缘成凡成圣。凡夫虽迷而其迷中假实。依正未始离性。须知染缘熏于性染方成染法。净缘熏净方成净。用性染性净。其体本融全体而起。随染缘则染净俱染。随净缘则染净俱净。不二门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今此无明。具染净缘。发挥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五性者。永嘉云。一阐提性枝末无明。二决定性。三不定性。四菩萨性。根本无明也。五佛性。别教果佛也。一障全在信不具者。名阐提性。二破事障见思之惑。名决定性。取灭度想者也。三破见思已。不取灭度想者。如方等会。有密求耻小者。名不定性。四菩萨性者。破理障者。破障理无明也。佛性者。就当教。究竟破也。此非是被机立五性教。亦非为声闻缘觉立。此教名但佛点出。迷圆觉之人成五差别。亦是惑有厚薄。证有浅深。答弥勒生死根本之问也。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修证之理一有所执。正知正见曷能明了。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一切有为皆名事障。随业受报。生死相续。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所依二障也。凡夫有我执。即前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故曰事障。所以竛竮四生。匍匐六道。二乘有法执。故曰理障。所以有智无悲。考此二障。若在起信论谓之。我执法执。盖起信说。初于本觉上。一念不觉动心为业相。有所见为转相。境界现为现相。起分别心为智相。此心不断为相续相。此五者皆为之法执。起取着之心为取着相。于取着处。计度其名字。为计名字相。此二相属我执。若在唯识谓之。烦恼障。及所知障。为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若在此经谓之。理障事障。若二障之体在起信论。二障之义在唯识论。二鄣之名在今经也。又天台教。烦恼曰界内见思。所知曰界外见思。注云。我执即一蕴之色。法执即四蕴之心。在参同契。谓之执事犹是迷。契理亦非悟。故楞严经云。初伏客尘烦恼。又云永断根本无明。大意皆同。
四明聪讲师曰。一名理障者。即根本无明也。能覆出世间真明之慧。而能增长生死碍正知见。属菩萨断。二名事障者。起信论谓之六粗。亦从见爱而起。初受一期妄报歌罗逻时。四大五蕴根尘等。此惑谓之见思。属声闻缘觉所断。若不断者。生死相续。轮回不息。
云何五性。
已解在前。兹不重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征问也。性字从心从生。谓从心而生。谓之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既为事理所障。安得成就佛果。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简未熏之者。正当楞伽经中无性。此经本以发心修证。约二障故成五性。此一种人都未曾闻佛教。求熏修性。二障未曾断故。不当其五性中之数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文诸说不同。圭峰云。本以发心修证。约断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断。故非五数。慈室云。此总劝。非指根性于通途敦勖。又一说云。未曾断惑。不当五教。与圭峰同意。又与楞伽五性中无性同。圭峰亦云。若据楞伽文。即当第五无性也。诸说不同。在人取舍。今观此文。诸经中有阐提性。未破见思无明。即今云。未破二障。此种性本是佛法中外人。亦有佛性。又有经文。贬之为无佛性人若不是一种性。如何云善男子。此二障未断灭等。验此是阐提性也。涅盘云。佛告纯陀。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无惭愧。不改悔。名为趣向一阐提道。又梵行品云。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教戒。名一阐提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于事虽不攀缘。于理尚有所执。但能悟入声闻缘觉之道。未能显。然安住菩萨境界也。传心法要曰。因声教而悟者名声闻。观因缘而悟者名缘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五性中。此当第一声闻性第二缘觉性。此之声闻缘觉。皆是二乘之数。于中声闻。乃闻佛三缘四谛法门而悟道。当二乘中钝根之人。所以华严经云。随他语解故。号声闻。辟支伽此云缘觉。此人出无佛世。但观四时迁变代谢而悟道。更不假师绳。所以道。春观百华开。秋见黄叶落。此当二乘中利根者也。此二乘之性。不先求了悟觉性。但知生死苦。遂止息攀缘。先除事障。已除我执。尚有法执。理障未除。虽云超出三界。于台教四土之中。约居方便土。未到菩萨境界。此人一向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也。
四明聪讲师曰。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息诸攀缘。断见思惑为声闻。更侵息气名为缘觉。缘觉亦多种不同。有部行部党而行。如今时社会有禀十二因缘。先观无明至于老死尽。此是依教修行人。又一种独觉。春观百花竞秀。秋观万卉咸衰。睹外境荣枯类内心起灭。谓之独觉也。
圭峰云。虽至长者之家。犹在后园除粪。止宿草庵。法华云。雇汝除粪。正二乘也。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二障已伏者。谓理事已平。不作障碍也。止能悟入菩萨境界者。二障虽平。尚未能尽灭故也。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
二障俱空。即成正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三菩萨性。先当发愿者。似令修证不是分别五性。此译人之讹。今文只要分别出五性差别不同。当云唯先发愿。又悟入者。当作顺入。此中亦只先愿断障不先了心。未觉了真性。而二障又已伏之不行。此当地前菩萨双伏自然潜同菩萨。故云顺入。永断者。此约地上果位。盖地上方双断也。大涅盘者。即无住处大涅盘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菩萨修圆觉者。独圆之教不无于别发大心修大行。先当发愿即四弘誓也。自未得度。先度于人。要心勤断二障。无明业识已伏。若石压草入品。非遥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居此位已伏无明。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二障断。名铜轮位。即十信菩萨既断见思。谓之事障也。若断理障。即登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分身百世界作佛。龙女成佛即此位也。故云二障永断。永断之言该四十二位住行向地等觉并后心。方无明永尽。破阿梨耶无明业识最后一品。如贴体汗衫着时最先脱时。最后亦云天刚水际入妙觉位。如十五夜月更无斜光。
古云。昨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故云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圆觉妙性。众生本有。
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利根之人便能顿悟。钝根之士须假渐修。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大根者顿悟。小根者渐悟。若遇圆觉法门。不拘根器大小。皆得成佛。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四不定性。问既是四生九类。已皆证入十方如来圆觉了。何故更要依倚善知识所教示。修习因地法门耶。若据圭峰注。以谓译师讹之。当云证诸众生皆有圆觉。谓吾佛大圣人。普为一切众生。保任作证。人人具有此广大灵明圆觉之性。此之性上本无菩提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万行可修。所以道。人人壁立千仞。个个常光现前。一道恩光何人无分。人人平肩佛祖。各各鼻孔辽天。本来具足。本来无欠。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于是有褁粮。负笈。拨草瞻风寻。师访道之事。或逢个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底善知识之教。因修心地法门。行称性法行也。若遇顿师教之。则成顿证。若遇渐师教之。则成渐证。然彼众生觉性之体。与佛一般。初无顿渐。若遇如来之教。并许成佛。良由此不定性之人。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如一张白纸相似。褁香则香。褁臭则臭。孟子所谓。人之性其犹于水。决诸东则东流。决诸西则西流。论语所谓。中人已上可以语上也。可以语下也。老子谓。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也。又如大智论云。昔王不立厩于寺者。谓此王有象。可敌诸国。每有争战。庄严器仗。令象前战。无不克胜。而诸国皆惧。久而无敌。遂立厩养。僧寺之久。闻僧众持念之声。其象遂乃心善。后有敌国兵众相侵。依前以象前敌。其象皆不肯战。其王忧愁。虑国衰败。有智之臣白于王前。此象久处僧舍。见闻善事。与之俱化矣。今可移处屠坊。令常见杀。往未经久。其象恶心还起。畜生尚尔。况复于人。近善不善。近恶不恶耶。故儒典。亦常令学者。择其所习。可不信哉。
四明聪讲师曰。圭峰云。皆证圆觉者。译师讹也。应云证诸众生皆有圆觉。可谓聪明人。前有三尺暗。岂不闻。上文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成。岂非证耶。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既无佛出世证明。众生应无圆觉耶。见今众生有不遇佛。后五百岁众生。应无圆觉也。又须知圆觉之性常自现前。只未遇缘。如两木相因方能生火。修圆觉者。逢善知识。依彼因地法行。修妙奢摩他深观也。观力有浅深。修证有渐次。此渐根性利钝。迟速之渐也。若遇真正导师。训以正修行路。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融融。如入炉鞴。念念化成无上知觉。若入此煅。铜铁鍮鉐化为真金。故云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唯信邪师。不明自性。是名外道种性。外道种性者。
非佛性也。此乃邪师薰习之过。非众生之过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五外道性。此有二义故。若约事。则西天有九十六种外道。若约理。则心游理外。便谓之外道。不必六师也。邪师过谬者。谓众生觉性。不同诸佛正觉之体。但是遇着邪师熏成杂种。谓之外道。此非众生之过。乃邪师妄谬之过。所以道。我眼本正因师故邪。故仁王经云。天王国有一太子。名班足。登位时有一外道。名善施。与王灌顶。乃令班足取千王头。以祀家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班足自登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地行万里。见一王。名普明。班足欲取之。普明乃曰。愿听一日礼敬三宝饭食沙门。班足许之。普明遂敷百高座。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说般若。班足闻已即证空定。遂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汝等咎。因以国付弟。出家得果。是知修行之人。创初发意持心。宜须拣择邪正也。
四明聪讲师曰。人之学道。最初须择师选友。若不别邪正。虽劳苦行。非涅盘因。迦叶尊者尚云。未闻涅盘。皆名邪见。何况去圣遥远。邪师充满世间。龙树初学隐身术。几乎丧命。后遇十三祖。舍邪归正。佛世有二人。一人犯淫。一人犯杀。求优波离忏罪。反为结罪。后求净名忏悔。居士云。汝将罪来我与忏悔。二人觅罪相不可得。净名云。我与汝忏罪竟。永嘉云。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又西土天亲菩萨。先学小乘。广造众论。毁大乘教。后遇无着。始知大乘。欲截舌忏悔。无着云。汝以舌毁。今复以舌赞。何须截舌。今之邪正且指两教。二乘三教菩萨都属邪。至法华开显涅盘谈常。方名曰正。若是九十五种外道。都是邪法。师徒弟子总是邪见。即非论修圆觉者。若是正修行人。须求真善知识具择法眼。具择法眼者。佛世五品灭后四依。昔有一蛇。头尾相争大小。头云。我是大。我有眼能见。有耳可闻。有舌可尝。尾云。我是大。我有尾。若我不随你。你终去求食不得。其尾一日待头将欲求食。以尾绾着树根。其头果然去不得。终日受饥事无奈何许。尾做大尾在前行。忽遇溪坑。不知险阻。堕坑丧命。无有慧眼。不择良友正知见者。亦复然也。古云。亲慕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圆觉钞曰。习近声闻则成声闻性。习近缘觉则成缘觉性。习近菩萨则成菩萨性。习近三乘则成不定性。都不习近则成无性。此即众生五性差别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答。弥勒前问世尊云。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今答有五种差别不同也。
四明聪讲师曰。差别者。荆溪云。遇熏自异非由性殊。五种人与圆觉不异。于不异中过熏自异。仲尼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如今之世魔强法弱。正废邪兴。一木安能支泰山之颓乎。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
菩萨以大慈悲心方便化身。入诸尘劳。开发一切未悟众生也。
乃至示现种种形相。
菩萨变化。示现种种形相。随机接化。如观音之示现三十二身是也。
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所恶之境曰逆。所爱之境曰顺。佛化身于此二境中。与众生同在尘劳。而摄化之。令证佛果。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菩萨接化众生。皆乘无始劫来清净愿力。清净者。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也。愿力者。誓愿深固。魔不能坏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答前问修大悲心。又问云。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今答。大凡菩萨之人亦现世间之时。此乃是独用昔日修行发大悲拔苦愿力。遂作方法便宜。入四生六道之中。种种说法教化。开示发觉未明心地之人。使其达真本有。了妄本空。舍权就实。弃小从大。所谓或现天人身。或现比丘身乃至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如楞严经典法华经说。逆顺境界者。如华严说。婆须蜜女起贪淫心。此乃示现诸顺境。又如无厌足王。以起嗔心。此乃示现逆境。其间或为眷属。或为亲友。或为冤家。或喜或怒。与一切众生同行同坐。同住同卧。以至士农工商。莫不皆同之。然后渐渐陈善闭邪。令一切众生欢喜生善破恶入理。于四摄中当同事摄也。四摄者。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也。如南华经人间。世云。孔子教颜回往卫国化卫君子。告云。彼且为婴儿。与之为婴儿。彼且为町畦。亦与之为町畦。彼且为无涯。与之为无涯。达之入无瘕。
今菩萨示现世间度脱众生者。皆不忘因地修行之时。发无边众生誓愿度之愿也。
清净者。谓凡为众生说法。不染着名利。又非希望恩报。即是无漏菩提之心。与本觉相应。故曰清净。所以高僧传云。夫说法者。应如履剑不贪利养。不惮劬劳。方可为一切人剪万古之盘根。破百年之暗室。
四明聪讲师曰。菩萨从涅盘空出。建立假破尘沙惑。有五事可出假。一者大悲。二者方便。三者精进。四者忍辱。五者智慧。今此经具二大悲方便也。大悲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如观音七难二求。皆拔苦与乐。三十二应皆为众生作则。释迦因地化为鱼山肉采。唐世民荒人取螺蚌为食。次年岁丰。人亦取食忽得一蚌。长二三尺。打破擘开。众皆不能。遂乃送往水处放之。临水忽然自开。内有一身佛像 唐文宗皇帝好吃蛤蜊唇。御厨盈盘。而进忽一擘不开者。帝乃异之。燔香祷祝。忽亦自开。一身菩萨形相可敬。如楞严云。佛灭度后来诸菩萨及阿罗汉。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伦。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凡此皆依宿昔愿力。现同事摄以设化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修证圆觉。起增进向上之心。当发清净广大誓愿。
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菩萨发愿时。当曰。愿我今日安住圆觉最上乘法。亲近大善知识。以为师友。永不遭值一切外道邪师。及声闻缘觉二乘也。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
依清净愿。修行圆觉。渐次断除一切障碍。
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诸障既除。本愿圆满。一切处解脱清净。故曰法殿。一切处圆觉光明。故曰妙庄严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答前问修佛菩萨几等差别。今答云。一切众生。于十方诸佛广大圆觉性中。发起决定起向殊胜增上心。更当发菩萨清净大愿。愿我修起圆觉求知真识。妄知病识药之人誓愿决定。不随前五性中外道。及小乘之人。依发愿之力修行。问。今经属顿教。何云渐断障耶。答。若据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所以渐断诸障。障尽则行住坐卧一切时中。触向无非大解脱门。故以法殿说之。愿满则触目对境。一切诸法无非是大圆觉。故以庄严域喻之。问。法殿与妙庄严域何异耶。答。殿者乃王者之所居处。今借用心。然法王宫殿有二。若受法乐即涅盘。若令他同己。即处慈悲宫殿。今障尽常在解脱。故喻如殿。如华严第一卷中。初以宫殿喻于涅盘。涅盘者即解脱故。解脱曰殿。
庄严者。此未证真法之时但空但假。然圆觉超绝空假迥。然独立不名涅盘。今愿满全证一境三谛。一心三观。观谛无二故。诸法无非圆觉。而圆觉性中具此无量无数一切诸法。是庄严觉性也。域者如国界王都三京。触目皆是圆觉强界境域。然解脱是一向超绝之义。非庄严之流类。圆觉与诸法本末相摄。离于诸法无别所在。无可住处故。与宫殿亦非流类。以此二事各喻一法可见也。
问。前弥勒请问者。先问大智即修佛菩提几等差别文。次问大悲即回入尘劳文。今佛何故。先答悲而后答智耶。答。悲智相即故。若智不即悲者。为小乘观智之所寂。遂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希求出离。如教头燃。如獐独跳不顾后群。若悲不即智者。在在处处不能离相。起贪爱心。即落凡夫爱见。
如楞严云。我爱汝色。汝怜我心。以是因缘。百劫千生常在缠缚。
若智即悲者。不为小乘观智之所寂。不妨在生死界中。度脱众生饶益群品。
若悲即智者。不为凡夫爱见之所动。终日度生。而不见有众生可度也。如金刚经前三纸经文。教示行人悲智相。即同此意。彼文从一切众生之类。至而灭度之。此正发大悲心。
又从如是灭度。至得灭度者。此兼发大智心。此乃是悲即智。又从复次须菩提菩萨。至不住于相。此不住色与不住相。皆正发大智心。布施二字。兼发大悲心。此乃智即悲。然对彼经文。可解今意也。
四明聪讲师曰。后五百岁。魔强法弱。非同佛世人纯道真故。今之时世红紫乱朱。附佛法外道炽盛。世间无力量者随染。其化以盲引盲。所以吾佛付嘱起增上心。须青白眼甄别邪正。
楞严中阿难赞佛偈云。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又云。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若遇修圆觉人。用寂照止。其昏散。昏散既去。心镜自明。恶人邪法自不入。心用正观观察。心缘大极。目注玄虚。一念法界含褁十方佛。之与魔相去几何。邪之与正有何欠剩。□□其间云□□□□□□□□莫值外道。及二乘者。此被愿力不深人。迷真重者。无择法眼人也。
增上心者。修圆观也。不思议境。境观融融。二障销落。行住坐卧无非解脱。触目对境。无非圆觉。如登清净殿。入庄严域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
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瞋痴 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消灭 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
依止大涅盘 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 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 便归大圆觉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弥勒菩萨章曰。
弥勒推究轮回本 若断贪爱生死尽
爱欲为因过既深 爱命为果缘难泯
二障就于五性分 四生遂成六道蕴
若亲善友爱见亡 自然悟入无生忍
弥勒菩萨章终五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起清净慧菩萨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先伦贯文意之来者。初从文殊章。至普眼章。乃是教示。行人以悟解之力。破所知障。得慧解脱。虽得慧解脱。犹有无量劫来习气业障。未除心。未清净。于是刚藏知几为发三疑。佛责分别流转之见。及未断轮回之过。使令觉了。又乃劝云。是故我说永断无始轮回根本。至弥勒。问断轮回根本。佛令断贪欲。及除爱渴。爱欲断尽。方是清净之门。行人到此二章经文。方破烦恼障。得心解脱。然慧净心净。方可从凡人圣故。有清净慧菩萨一章。经文安排凡贤圣果无位之位也。
四明聪讲师曰。长安肇法师。称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去来处。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其去而不迁也。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然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
清净慧问。觉性圆满。本来不动。云何修证者。所得差别。而有位次浅深之殊。
肇云。不动者即诸法实相也。而动者。法华三草二木也。又云虽动而不动。言照而寂也。又言虽静而常往者。即寂而常照也。此章大意论静中动。故有位次阶降。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表修证地位中因果之相。而智慧不为行相之所染着。又前己智圆觉净性体上。凡圣无殊缚脱不二。但未辩随顺圆觉之心。从凡入圣之差别故。当此菩萨请问。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菩萨为佛前章所言。皆是不可思惟。不可拟议之事。
本所不见。本所不闻。
佛所说不思议事。菩萨等。本来不曾得见。本来不曾得闻。
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承佛诱诲。无诸疑惑。善诱者。即论语。循循然善诱人之说。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发文者也。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此指弥勒章说。轮回及五性。不可以心思言议之事也。谓名是言语道路。法本无名故。言议不及。相是心之行处。法本无相故。心思不及。所以云。理圆言遍。言生理。丧法无相。想思则乱生寻常。佛说诸相法门有染有净。破相法门。染净俱绝。此已亲睹已亲闻毕。独未曾见。未曾闻宣说。如是顿教大乘。染净二法。融通法门也。小乘破我空。曰小饶益。菩萨破二空。曰大饶益也。
四明聪讲师曰。其间本所不见眼也。本所不闻耳也。菩萨慧眼。不及佛眼。故云本所不见等。请法仪式具释前章。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
菩萨请佛。重说圆觉法门也。佛为万法之主。故曰法王。圆觉妙性广大圆满。故曰圆满觉性。
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菩萨。又请佛说众生菩萨佛。所证悟处。差别不同之理。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欲令众生闻佛说此圣妙之教。顺而不违。开悟本性。渐次修行。入于圆觉。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请问也。重宣法王者。前文殊章已说无上法王等。今重说也。一切众生者。即凡位也。诸菩萨者。即三贤及十圣二位也。如来世尊者。即果位也。此乃请问世尊。凡贤圣果。所证之法。及所得涅盘中。云何得有差别次第。
四明聪讲师曰。清净慧本意。问圆觉性。性自圆满。不流不动。不生不灭。可谓满而不溢及。令末世修圆觉者。亦依如来妙奢摩他妙观修之。本合一超直入如来地。与佛相似。何故证得之时。有佛菩萨声闻缘觉之殊。大凡在迷者。亦具圆觉性。有天人阿修罗鬼畜地狱之异。欲佛开显迷悟生佛。三乘五性。所证所得。阶位高下浅深。使诸末世。至不疑之地。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圆觉自性。
佛谓圆满觉性。乃本来自性。非从缘而有也。
非性性有。
前说五性。皆非圆觉自性。故曰非性。诸非性中圆觉自性一一具足。故曰非性性有。
循诸性起。
圆觉自性。随顺诸缘故。五性起时觉性亦起。圆觉疏亦曰。圆觉随缘。遍诸差别之性。诸性起时觉性亦起。
无取无证。
圆觉妙性。廓然清净。无可取者。无可证者。
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圆觉空性无一切相。故曰实相。此实相中一切无有。岂有菩萨众生之相。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圆觉体上无修无证之理。圆觉自性非性者。谓十方诸佛圆觉自性本体上。本无五性。及贪爱轮回差别之性也。性有循诸性起者。则前差别之性。皆有圆觉。既有圆觉。然圆觉之性。有随缘义。而圆觉不守自性。能随诸差别性起。遇声闻人。则成声闻性。遇缘觉人。则成缘觉性。遇菩萨人。则成菩萨性。遇不定性人。则成不定性。遇外道。则成外道性。然此圆觉性中。本无取轮回。本无证涅盘。又于圆觉真实相中。亦本无四圣及六凡。所以永嘉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四明聪讲师曰。圆觉之性。人所难知。有二种性。一者真性。清净真如是也。此乃离无明外三教果。佛所证。如云外月。如水上油。二者即染之性。此性染时十界俱染。净时十界俱净。此性与无明同体。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虽分二名。体即是一。亦谓之理毒害。亦谓之性恶法门。此性显时从凡夫。地上修圆觉妙观。观五阴境空。达本性空寂。到境观双绝处。病去药亡。能所双绝。于双绝之处。融妙三千一时显现。豁然同皆真净。法法皆实故曰真。皆非染碍故曰净。如是则一切众生皆毗卢体。一切国土悉常寂光。又须知此圆觉之性非独佛有。凡法界众生共之。盖性无定一之性。乃三千之性也。以佛具三千。方摄心生。众生具三千故。方融心佛。我心具三千故。岂隔生佛。若心无佛性。岂能摄佛。佛无生性。何能摄生。故知性体无殊。一切咸遍。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今之觉性。乃即染之性。乃曰非性。亦可云凡所有性皆是非性。若见诸性非性。非性乃真圆觉性。此性既以九界为性。验知不是定一之性。故曰非性。性有者乃真性随缘。变为一切诸性。故曰循诸性起。此圆觉若寂然不动。则无取无证。于实相中。无菩萨众生差别。亦由菩萨众生。未证实相。未破无明。但幻生幻灭非实性。相即非圆觉境界故。曰无取证者。若真圆觉性即染。是圆觉之性。则能随染净。缘染则十界俱染。则无佛惟众生。若净则十界俱净。即独尊于佛。此佛性随净缘。则四圣起。若随染缘。则六凡起。虽随染净性。不曾变。故曰寂而常照。感而遂通。诸家不知性具染恶故。恶时便作恶会。净时便作净会。先辈多把真如。分为两派。错会佛性也。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菩萨众生所有身心。非有真实不灭之相。故曰皆是幻化。幻化身心既已寂灭。则一切取证之相悉皆无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征释所以。谓以何义故。前文说无菩萨及诸众生耶。良由菩萨与众生。皆是对待之法得有其名。亦名幻化不实之相。但是约有垢故曰众生。约虽垢故曰菩萨。到此菩萨与众生一道拂去故。曰幻化灭故。既然幻化灭尽。于中非唯无取轮回之众生。亦无取修证之菩萨。所以道诸佛众生。其犹影像。涅盘生死俱是强名。又云凡名圣号皆是假称。殊相劣形并为幻化。又云世间名字假称呼。随顺瓶盘与钗钏。是知不用憎凡。凡是妄立。不用爱圣。圣是假名。若得圣凡情尽。自然体露真常。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
众生不见自性。如人之眼根。不自见其眼也。
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一切法性本自平等。初无凡圣之异。亦无能平等之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恐未晓前文。法说故。此举喻。前文说幻化灭故无取证者。有似人之眼根。而眼只能照见前种种差别之境。不能照自家之眼。如刀不自斫。指不自触。镜不自照也。更将自家之眼见。有一眼之时。却成两眼。然而圆觉性上本来平等无二。不可以加矣。如瓶已满更不再添。佛佛道齐。法法平等。里许全超独脱离相绝名。无四圣之高。亦无六凡之下。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若于平等性上。别生分别之心。更觅平等之性。便是头上安头。屋下架屋。所以道。亲从宣德门前过。更问行人觅汴州是也。大凡儒释道三教之书。皆有举法举喻。于举喻中。不过如周易中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二义。只如彼云。近取诸身者。以干为首。坤为腹。以震为足。以巽为股。以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以兑为口也。远取诸物者。以乾为天。坤为地。以震为雷。以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以兑为泽也。又如道经云。近取诸身者。为腹不为目也。远取诸物者。三十辐共一毂也。又如庄子云。天地一指此即近取诸身。万物一马此即远取诸物。今释书亦然。只如第二。普贤章云。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者。此远取诸物为喻。此譬如眼根不自见。眼者此近取诸身为喻。凡学圣人之书者。不可不通此理也。
四明聪讲师曰。圭峰云。眼能见一切物。唯不能见自眼根。又如眼光照瞩物。时境自万差。见只是一。故云平等。慈室亦云。眼只是一。谁为能观。谁为所见。南岳止观云。眼不自见。水不自湿。刀不自伤。今言本来自平等。鹄白乌黑。天然之理。鹤长凫短亦天然理。性自平等天然也。非造作而有白黑长短也。今言无平等者。无人能平之然后等也。鹄白非染。就乌黑岂作成。皆自而然。岂可截鹤之长续凫之短。假使得成亦属造作。且人将物帛染为五色乃造作也。今为圆觉之性。性自天然非人能为之也。故云无平等者。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
众生迷惑颠倒。未能除灭诸幻。
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一切幻化。欲灭未灭之间。凡所修为皆是虚妄。于此等功用中。有顿有渐。即显出五种差别性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对机说证。众生若无迷惑。自己颠倒逐物。则无有差别之义。此迷倒即三细六粗。既迷倒之甚。不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之法。皆是幻化不实。执为实有。但觉前念为非不觉后念。此是凡贤圣三位之人也。妄功用中者。此是圣位中第七地已前菩萨。皆是梦中修道。谓到此地之后。方纯作无相观。盖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则见能断智慧功用已是虚幻。譬如梦中以药治病得差。寤后病药俱无。故言妄功用中也。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妄功用中。若悟寂灭随顺之理。寂然无念灭而无相随顺一切不执我见。则实无寂灭之法。亦无寂灭之人。可谓人法两忘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果位。若证得十方诸佛一心寂灭。相应无乖之理。非独是不见有所证寂灭之法。亦无能证寂灭之人。到此谓之二边不滞。能所俱绝。一切处潇潇洒洒。一切处密密堂堂。弥纶八极。峥嵘大千。无处不周。无刹不现。所以道。出头天外看。谁是个般人。此上皆是总标。凡贤圣果四位不异。下文方是开四位。一信位息灭相。二贤位息异相。三圣位息住相。四果位息生相。大分与起信四位同也。
四明聪讲师曰。众生迷倒。至及寂灭者。未能除灭一切幻化者。此言声闻缘觉。两教二乘。三教菩萨。不独五性差别。亦声闻缘觉等。此等皆于灭未灭人也。今依天台宗。明小衍。小者。明四大实从无明生。实从无明灭。衍教。明四大有三教不同。通教四大体本自空。故本不生灭。由无明故。见有生灭。如幻化生。如幻化灭。别教四大体是佛性。由无明故。四大生灭。性无生灭。相有生灭。圆教四大体亦佛性。而往本具九界。四大故九。四大若生若灭皆是法界。是故性相俱不生灭。乃不思议论生灭也。与法华经世间相常住。其义宛然。(出四明法师之文)于灭未灭。正二乘声闻。虽断见思。观四大五蕴空。证不生灭。止是三界里。分段之身不生灭。故云于灭。三界外无明尘沙。有变易生灭。故云未灭。中间三教果头佛。三教菩萨。都是妄功用。但止化城。未到宝所。今有一种不师圣教人。自立己见。硬把身心制缚。纵得一知半见。皆是邪法。如持鸡大戒。教人坐禅。不识法度。从朝至暮。坐得焦枯。转加瞪梦。梁氏云。如破块落空谷。如飞蛾赴明烛。斯言不谬。令大觉预鉴末俗云。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除圆。佛修证极。自觉圣智如圆镜。虚豁灵通真证不生不灭地。此之生灭既归性中。即无生灭与不生灭。如世间人锁了自己屋宅失却匙钥。经多岁月。远游他国。在彼亦别造舍宅居止。终非究竟。后还归本乡。拾得元来匙钥。开本己舍宅。先所用物。不动纤毫。更不他求。复本家业。大圣修极。复其本性元物不动。无明即是明。四谛十二缘本来不动。谓之本来面目也。人自不了自取生灭纵证小圣仍非家业故得妄功用中自生自灭吾佛斥非皆非正路寂灭随顺者。则始本一合。修性同源。无修无性。行法云。观心无心。法不住法。灭谛寂静。如上经意。迷圆觉者。有五性差别。并声闻缘觉诸小菩萨。于妄功用中。随力所证不同。故有浅深。不明其粗。岂辨其细。以后明圆教纯圆独妙。但圆顿本无位次。借别教位次以明浅深。今依台宗立六即位次隔量。不尔恐凡夫以滥极圣。此节经文。唯四明慈室真解。以明斯义。但其间明义未圆。今依经依祖。分为六段。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真即佛。从初住菩萨。至等觉菩萨。名分真即佛。六究竟即佛。妙觉佛即者是也。亦云六是。曰理即是也。众生即是佛故云六是。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
我体元无。妄想为有。
及爱我者。
爱我者。执着我相之心也。
曾不自知念念生灭。
众生妄心。执着我相不知。此心念念之间。旋生旋灭。本无坚固不坏之相。维摩诘经曰。是身如电。念念不住者是也。
故起憎爱。耽着五欲。
圆觉疏曰。由执我故。顺我则爱。违我则憎。故着五欲也。五欲者。一财。二色。三食。四名。五睡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十信位。于中有二。初具足贪嗔痴凡夫。后十信凡夫。今初此一段文。乃是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若不约凡迷。即无信位故先标。云众生者。指四生九类也。由妄想我者。此是所执之体。及爱我者。此是能执之是。谓一切众生九类。自从无始旷大劫来。因一念不觉妄想。错入父母胞胎。被父精母血包。里自己一灵之性。三缘和合遂生得此身。这个是所执着底我。而今又不知因起所由。又于妄想一身之上。又生起爱着之见。谓这个是我眼我耳我鼻。谓此是我手我足我身我性我名。一切处不得动着我。争人争我。并不曾有一个。于此自觉。知十二时中。前念续后念。后念续前念。念念生灭。如灯之炎炎。如水之涓涓。尘劳妄想情状万态。顺我则爱。违我则憎。于一切处耽着色声香味触法之五欲也。
四明聪讲师曰。天台云。若佛不出世。众生不知自有佛性。若佛不说无能知者。一理即佛者。言圆觉遍一切处。诸法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虽昏盲倒惑其理存为。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高。失之不下。故言众生。理即佛也。
四明云。然若不知性染性恶。所有染恶定须断破。如何可论全体即是邪。全体是故免于退屈。六分别故免于上慢。六不离即。即不妨六。六即义成。圆位可辨。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性染性恶全体起作。修染修恶更无别体。全修是性故。得迷事无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业。轮回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长劫用理。长劫不知。与今经同。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妄受生死。不知自己有佛。失本妙明。此谓之理即佛也。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众生因教悟性。发明妄念起灭之理。方知此生本有之性空。自劳役思虑也。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
永息思虑。则一切处皆得清净。故曰得法界净。
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以净为净。是名净解。为彼解心障碍自性。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作意于觉。故不自知。
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众生谓觉性本来清净故。起净心。随顺修习。不知此心亦为障碍。此乃凡夫之见。非菩萨见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既知生灭之念有害于道。遂上绝驰求造作之心。因息妄心。妄心不起处。故得法界净。法界有二。一理法界。二事法界。若理法界净者。于本性之上。本来离相绝名。无可分别。并劳虑六尘之境。并皆不生。若事法界净者。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外及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诸法。当体即空。良由心净则净。心秽则秽。古云。心虚境寂。念起法生。水浊波浑。潭清月朗然。粗念既除得少安净。于净时心生爱着。作净见解。便被净解之相。自穿了鼻孔。非干外有尘境而来挠之。故曰自。所以于大圆觉无为寂照之中。不得纵横自在。古云。莫向白云深处坐。切忌寒灰煨杀人。此乃是十信凡夫。常与本觉之性相应不背之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若遇善友。至性自劳虑者。此名字即佛。无明长夜生死巨关。无佛长锁。故佛出世开甘露门。照世光明。令知三宝十号是常住味。此光此味乃从众生心性流出。还使众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名字即佛也。与今文同。若遇善友即善知识教授之师。从此起修开悟领解也。亦由力熏知本具圆觉性发明起灭。但未曾修。未曾证。犹如世人知有玉质。木具火性。不假雕琢击发之也。知而不为。法体仍迷。纵然求师。真明未发。徒自劳虑。又如世人临河羡鱼。百千计较。若阙筌网。终无获理。此名字即佛。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至随顺觉性者。此明观行即佛。此位已修圆观。观三谛境。境观融融。虽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藏。理慧相应。心观明朗。天台智者。正居此位。法华五品位也。今云。劳虑永断者。即永伏烦恼之性不起。此人解心虚通。故云得法界净。即彼净解此之净解。如虫蚀木偶为成字。不知是字非字。故云为自障碍。但用圆觉之观圆于自心未圆十界。心未遍圆。故云而不自在。既未断见爱无明。贬之为凡夫。到此觉性永无退失故。云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
见前净解。为障碍故。
虽断解碍。犹住见觉。
净解虽除。不作障碍。正在觉位。复为觉碍。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圆觉大疏曰。所觉是碍故。能觉亦碍。由存此迹。还碍觉心。故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如此随顺本性。乃菩萨未入佛地者之见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三贤之人。此谓之资粮位。然三贤之人见解。又高于十信之人。遂觉十信之人。所见之解。是障碍之境。于是便断除着净之解。虽除得净解。犹有能见能觉之心。遂住着能觉不知放舍。只此能觉之心。又是障碍故。于圆觉无为寂照之中。不得自在。此谓之地前菩萨未入初地之人。与觉性相应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相似即佛。天台云。似者二物相类。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犹见火先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饮者可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如法华六根清净。即是其相。此位未入分真位。如真金今居十信。后心相似位。如鍮比金。令且是鍮。更入一步。鍮变为金。本觉清凉。其犹冷水。似觉饮之。知消烦热。见解为碍者。此菩萨已断见爱。初信断见。二信至七信断思。八九十信断尘沙。虽用圆解断见思。仍住解慧。故云见解为碍。此解为智。智反为障。亦云为碍。解碍解断。犹住见觉。解碍未断。复用觉观。观力既强。解碍自破。虽药治病。病去本药随亡。犹执其药。药反为病。虽以空觉。觉其解。碍此觉。复为碍故。到此将登圆。住踞涅盘山顶。住虚湛觉观之中。未肯前进。十六观经佛现六十万亿之身。似位见此殊相速进无生。谓之增长。念佛三昧住观觉中。谓之而不自在。故结云。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未入地地。借别十地。名为圆十住。此是别初地圆。初住佛未究竟。故云随顺也。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有照者。即前之净解心也。有觉者。即前之觉碍心也。圆觉性中。皆名障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十圣位也。上菩萨有照者。指前信位之人净解。有觉者指前贤位之人能见之觉。是二皆是障碍之境。此谓之悟前二位之人。所见皆非。只如达磨欲西反之际。命弟子各呈己见。时有道副。出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磨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磨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磨曰。汝得吾骨。此三大士。皆是有照有觉。法执未除者也。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
湛然常觉。不住于相。金刚经所谓。菩萨应生无所住心者也。
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谓所照之境。与能照之智。悉皆寂灭。此乃已入佛地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常觉者。常则常常不变之称。即无分别之智。照者即能照之智。与照者。即所照之境。寂灭者。即空义。谓此入地菩萨无分别智。不住着能照之智。及所照之境。能所俱空。二执并离。所谓从本已来。离心缘相。离文字相。离分别相。离。能所相。此谓之以无缘智缘无缘境。以无缘境起无缘智。如水投水。似空合空。了无痕迹。何以知之。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所以盘山云。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到此境界。风吹不入。水洒不着。清寥寥白滴滴。脱于是非之表。本仁和尚谓清镜云。高山顶上无可与道者?啄。如二祖出礼拜了依位而立。达磨曰汝得吾髓。唯二祖是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有照有觉。至同时寂灭。五分真即佛。四明依起信并华严。明初住位。此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分身百世界作佛。大千火起一唾能灭。大千一空一吹便成。顿修顿证。初发心发本觉心也。常用寂照。寂而常照故。云寂照双融。破一品惑证初住。破十品证十住。今论初住功用。入此住。心法双亡。境智俱泯。寂照同源。无能无所。有照者观也。有觉者境也。上文云清净觉。相觉相即境也。若立境观。俱为障碍。此人常觉不住觉。常照也亦不住照。照觉俱不住。境智双亡。如日依空不住空。常境无相。常智无缘。谓之同时寂灭。虽百界度生。无生可度。金刚经云。实无众生可度。真是菩萨。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以净觉心。灭除诸碍。诸碍已除。觉心亦泯。如彼世人自断其首。首已断绝。别无能断之人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此举喻。喻如世人头未断之时。头为所也。手为能也。既自将剑。斩断之时。头为所断。手为能断。自家之头。既已断了。岂更分能断之手。所断之头乎。决无是理。故东坡先生云。首断故无能断者。冰消那复更知冰。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此合也。碍心者。即能觉碍之觉。诸碍者即所觉之碍。谓既用能觉之碍心。觉去所觉碍之觉心。更将能觉之心一时拂去。即无能灭碍之心。亦是能所俱忘。经文从常觉不住。至此。皆明地上菩萨。不住着能证所证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譬境智寂照。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境属所断。智属能断。境智一合。无复分张。谁为能断。谁为所断。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既融。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八相成道百界度生。虽是药病。仍以药治故。云则以碍心自灭诸碍。境智亡了。唯有真智独存。故云无灭碍者。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因指见月。见月忘指。因教诠心。悟心忘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明不住教也。今初标喻。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总目一代时教也。疏云。夫设言象在于得意。无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故。以标月之指。喻于言教。谓见月须藉指端。悟心须依佛教。因指见月。见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则失真月。执教则失本心。肇云。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祖云。如来一切法。除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佛言。我说三乘十二分教。如空拳诳小儿。如黄叶止啼相似。何以知之。庞居士云。孩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捻他。黄叶把便是止啼音。禅云。见人须弃敲门物。得路仍忘堠子名。大凡未入地之人。须假教法修行。才入地见道之后。登地证理。更不假教也。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诸佛开说法性。正如以指标月。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法合也。谓十方诸佛。种种方便。种种言说。种种譬喻。开发教示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亦如标月之指。良由一代时教。皆是不得已。为众生方便之故。演说诠显本性。若复见性之人。了知一切言说毕竟非性。自然不复执着文字语言。泥着文言。经云。了法不在言。又云。拈得鼻孔失却口。晦堂云。五千文字唯标指。用指因观月在天。月落指忘无别事。醉眠醒坐但随缘。庄子云。筌之所以在鱼。得鱼忘筌。罤之所以在兔。得兔忘罤。言之所以在意。得意忘言。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不然则载空言。以求道则去道之远矣。若将佛祖言教。而为奇特者。大似猛虎入槛。灵凤投笼有甚快活。岂不见。洞山云。若是上流。应不将祖。佛言教贴在额头。若贴在额上者。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如此随顺本性。乃菩萨已入佛地者之见也。入地者。入佛之地位者也。
西蜀复庵聪禅师曰。此结前不住证。及不住教。此是入地菩萨。与觉性相应如此。
四明聪讲师曰。修多罗。至随顺觉性。修多罗此翻契经。诠理辨性。莫不由兹。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如何有经可以发明。世雄垂慈设教。模范众生然后成佛。且如孔子不立五经治世。今时如何取士教。如筌蹄可取鱼兔也。但不可执教。教仍是病。故云标月指。未识月时。假指指之。因指见月。见了月须忘指。若执指为月。尚犹不可。何况月非指乎。一大藏教皆是假施设。金刚经云。如我说法。犹如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古云。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来擒。近来猎犬无灵性。却向枯椿旧处寻。盖如来种种言说。亦复如是。已入地者通顺觉性。初住圣人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何止于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菩萨初发心时。名本始觉。圆觉成就名究竟觉。今见诸障碍即究竟觉者。盖已入佛地。无一切差别心也。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得念是无念。失念是有念。佛知诸念本空。了无得失故。皆得解脱。
成法破法。皆名涅盘。
进修曰成。毁谤为破。佛知诸法本空。了无成坏故。皆名涅盘。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智慧者。已悟之性。愚痴者。未悟之性。究其本源同一佛性。故曰通为般若。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菩萨外道所立之法。虽有邪正之殊。皆是菩提觉性。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真妄一体。性本解脱。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戒定慧是净。淫怒痴是染。佛于染净无分别心故。曰俱是梵行。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涅盘经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佛知善恶二报。皆如空华故。谓苦乐二境。皆为净土。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有性三乘也。无性阐提也。佛眼观之。悉皆是佛。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佛谓烦恼本空故。云毕竟解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当等觉妙觉果位也。前则十圣之人。但只换骨洗肠。纯清绝点。一向与么去。不解与么来。所谓出得魔界。入魔界不得。唤作离物遗人颓。然吉凶之外。打净洁球子。抱得不哭孩儿。才到果位。非唯解与么去。亦解与么来。非唯出得魔界。抑亦入得魔界。到此天堂地狱虎穴魔宫。月下风前淫坊酒肆。刀山剑树。尽是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禅宗云。翻身魔界转脚邪途。又净名云。不离烦恼而得涅盘。天女云。不出魔界而入佛界。此一段经文。共有十对。一识智对。二成破对。三愚智对。四邪正对。五真妄对。六染净对。七依正对。八苦乐对。九有无对。十缚脱对。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者。此二句是总标。下十对之别。谓到佛位智冥圆觉。血无胜劣分别之心。所以下十对之法。皆同真实一性。又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为觉者。此觉非究竟。不见有障可断障碍。即觉方名究竟矣。得念者即智也。谓十二时中。正念现前之时。则前五识遂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失念者。若失正念。则四智番成八识。今明念本自空。非是无念故皆解脱。此谓识智一对也。成法者。即修行精进也。破法者。即不修进毁于律仪也。又曰众生缘会曰成。缘离曰破。缘无自性。成破一如。此谓之成破一对也。智慧者即智也。愚痴者即愚也。大宝积云。痴犹分别生分别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此谓之愚智一对也。外道即邪也。菩萨即正也。思益经云。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古云。一念心不生。六根总无过。此谓之邪正一对也。无明即妄法也。真如即真法也。古云。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此谓之真妄一对也。戒定慧无漏三学即净法也。淫怒痴三妄即染法也。谓三毒本空。俱是净行。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法。此谓之染净一对也。众生即正报也。国土即依报也。涅盘经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此谓之以性融相。融相皆性。即依正一对也。地狱即苦也。天宫即乐也。若造极恶业就之时。身虽处天宫。即是地狱也。若造极善业就之时。身虽处地狱。即是天宫也。二业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实。故云心能作诸佛。心能作众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异则千差??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如谷应声语雄而响厉。似镜鉴像形曲而影凹。故知万行由心。一切在我。善因终感善缘。恶行难逃恶境使。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此谓苦乐一对也。有性即有三乘性也。无性即未曾闻熏教法阐提性也。以正眼观来。非唯他日回心。现今已齐成佛道。此谓有无一对也。烦恼即缚法也。解脱即脱法也。然烦恼但是依识性上起。识性既当体即空。烦恼何缚之有。智度论云。若有人。言我当得一切种智。是为戏论。我当断一切烦恼。是为戏论。亦可缚之一字属六凡。脱之一字属四圣故。楞严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与此同意。此缚脱一对也。已上十对名相之境。虽异其意不殊何也。但以佛证圆觉之心。此心更无胜劣取舍。由此之故。故得一切诸法普同圆妙。一一称性。普融无碍。所以华严到此说事事无碍法界。清凉云。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该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无碍圆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者。即究竟觉即者是也。要见究竟佛。但于一切障碍处见之。障碍即无明业识烦恼重障。是要见得。用佛眼见。用佛智知。佛顶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明究竟佛。亦云妙觉。天台云。道穷妙觉。位极于茶(音乍)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四明云。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称妙觉。妙明既乃极证。证一切诸法。尽十法界依正色心。因果善恶。净秽生佛。地狱天堂。魔界佛界。尽入圆觉性海。亦谓之融通诸法。亦谓之入恶入魔一如无二如也。得念失念无非解脱者。大抵世间事。凡在乎有念则为病。若无念者。当时无念而得。今亦无念中。失既无念而得。得之何喜。既无念而失。失之何忧。既乃无念。何喜何忧。既无其念。得失何有哉。但解脱者。即绝思虑之心。既绝思虑。得失岂非解脱乎。成法破法皆名涅盘者。成法生也。破法灭也。涅言不生。盘言不灭。一切诸法皆因缘而生。亦因缘而灭。非有缘则不生。非有因则不灭。缘生而生。缘灭而灭。须到寂灭为乐处。则不生不灭矣。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者。通为者。愚痴浊水也。般若清水也。清浊虽异。湿性元同。般若之湿性。通愚痴之湿性。老子亦云。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菩萨翻道。外亦云道。此二道字。但邪正之异。菩萨之道正。正即是邪。外道之道虽是邪。邪即是正。佛之与魔相去几何。邪之与正有何欠剩。同是者邪正归一也。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者。演若达多。晨朝以镜照面。若放下镜不见其面。问一切人觅头云。你见我头在处。问人人谓此人狂矣。佛云此狂才歇。歇则菩提。无明者狂性也。真如者菩提也。无明若歇。歇即真如境界。即指目前境界。无非真如。无非无明。无异境界也。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者。戒定慧净也。淫怒痴秽也文殊云我是贪欲师利。以理用事。无非梵行。以情用事。善恶不可同日而语。众生国土同一法性者。依正也。众生正报人之身也。国土人之所依山河屋宅等也。究竟到家。依即是正。正即是依。依正不相妨。色心无挂碍。华严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又云。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斯之谓也。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者。天宫地狱。以事相论之。霄壤之殊。究理言之。不出人一念造。古云。天堂地狱门相对。只在人心一念中。净土亦只人一念心也。心净则佛土净。荆溪云。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有性无性齐成佛道者。有性者。有情应蠢动之物。皆有情性。无性者无情。如草木瓦砾之类皆无情也。成佛了有情无情总名为佛。一切烦恼毕竟解脱者。烦恼即是菩提。在因地时烦恼。成佛后变为菩提。众生将烦恼作烦恼用。佛将烦恼作菩提用。有时亦将烦恼只作烦恼用。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也。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法界海慧者。佛之智慧。如法界之广。如大海之深故也。其慧光照了诸相。如太虚空廓然无碍。方为佛之随顺觉性。此之随顺。如孔子之无可无不可。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十对。皆明所证之境。即无差别之理。此则明能观之心。即无分别之智。法界即妙觉之用。其体用深广如海故称海。此法喻双举。问。十对境上。何故得事事无碍。今答云。良由用离念深广法界海慧照彻了达。前之十对诸境之相。皆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镜像。如水月。如龟毛。如兔角。如干城。如阴晴。如黑白。脱体皆空。所以心不碍心。心境融通。理事一致。岂不见。寿禅师云。截琼枝而寸寸是玉。折栴檀而片片皆香。又云。末后一句始到牢关也。此明十方如来入妙觉果位。常与觉性相应也。上来凡贤圣果四位。深浅各各不同。对文可见。禅教同归。今时学者。彼此迷源。修心者以经论为别宗。称说者以禅门为别法。闻谈因果修证。便推属经论之家。不知修证正是禅门之本事。闻说即心即佛。便推属胸臆之禅。不知心佛正是经论之本意。以参学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禅教为干戈。互相攻击。情随?矢而迁变。法逐人我以高低。是非纷拏莫之能辨。譬如一父(而生)两子。其一子爱其父右足。若左足之子出。则其右足之子。遂以利刃刺其父左足。若右足之子出。则其左足之子亦然。是二子不知左右之足皆其父之一体也。今佛之弟子亦然。不知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诸佛心语必不相违。脱会参禅者。必不谤佛。会学教者。必不毁禅。岂不见苏子由撰。龙并记云。禅而不知教。是杜所入之门。敩而不知禅。是不识家也。辨才法师于教得禅。口说如澜翻。而不失道根。心湛如止水。德风辄灿然何也。只如禅家云。禅和子汝未出行脚之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柱杖只是柱杖。洎乎摆脱尘缘担簦负笈拨草瞻风见善知识行脚之后。忽然得个悟门。是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柱杖不是柱杖。盍饶到这般田地。方是小歇场。打净洁球子。花不哭孩儿。颓然于吉凶之外。未解竿头放步。悬崖撒手。要得依前似未行脚时相似见山依前是山。见水依前是水。见柱杖依前是柱杖。是法位住其相常住。不得移易一丝毫许。方是七纵八横得大自在。无障无碍安乐解脱大歇场也。所以禅宗云。莫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今此经亦有这个消息。只如第一文殊章文。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此正是禅和子。未行脚之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柱杖是柱杖也。其次普眼章文。云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乃至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者。此是行脚之后。悟道捉败。内之一身外之万物。一时百杂碎都卢。是自己本来面目。恁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柱杖不是柱杖也。最后经文到此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等。乃是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柱杖是柱杖也。又如佛印四牛图表。行住坐卧者。亦与此经之意符合。且第一牛全黑。第二牛半白半黑。第三牛全白。第四牛又成黑。颂第一牛曰。初学看牛曰。牛儿尽力争。爱从荒草去。不向坥途行。转鼻绳难拽。加鞭眼转生。勿教犯苗稼。由要及时耕。颂第二牛曰。蓦地转头来。胸腰黑渐开。出栏羌笛引。归晚野歌催。见斗情犹愤。逢群目尚抬。良由鞭索在。心地渐成灰。颂第三牛曰。且喜全躯白。安眠露地中。身心如土木。闻见若盲聋。一朵云生谷。成团雪堕空。皓然无异色。不与众牛同。颂第四牛曰。已白仍回黑。还君旧曰牛。乱山闲放纵。千古更无忧。渴饮逢饥啖。和光亦混流。迢迢凡圣外。谁敢向前收。然此四牛。只如妄认四大为自身相等。此即黑牛。其次普眼章。初入我空观者。即半白半黑牛。其次证得二空之理。见六根清净。六尘清净。乃至四大依报正报。世出世间法。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悉皆清净。此露地白牛。到此十对之境。混融一致。此即最后黑牛。是知一心之法穷本极末。禅教无异。始终一同。但以闇证禅人徇文学士。自以为肝胆楚越尔。呜呼。是说足以息争。不然则转增后人之病。何利益之有哉。足宜察焉。
四明聪讲师曰。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者。佛惠如海无涯。能映照一切森罗万象。虽照了诸相皆为色相。如水底树影故。云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者。如上明六即佛。至究竟即妙觉极圣无过之者。但圆觉寂照之性。随六即转。在凡在圣。并皆具之觉性。无浅深。随证有浅深耳。今至极证。亦云随顺者。此且约六而言之。若论即字则是也。一切诸法。无非是者。有甚随与不随。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不起妄念者。不起一切念也。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妄心即是真心。不必求其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于此妄想境界。不起了知之心。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知心既寂。即是真实。何必更起辨别之念。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忘心顿证也。谓前说凡贤圣果地位阶降渐次。乃就机说有浅深不同。又恐后人随语生执。执实有地位。定存渐次。若如此者。则悟入无期故。又示之。以安心随顺也。令人速证圆觉。所以永嘉云。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也。文三。初妄心入觉内。一指示妄心。文有四节。言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此第一节。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此第二节。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此第三节。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此第四节。世尊到此。复告清净惠菩萨云。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处一切行住坐卧之时。不得起妄想之念。行时不得起行时念。住时不得起住时念。坐时不得起坐时念。卧时不得起卧时念。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然后于诸妄心。亦不得息灭。何也。既知是妄。即全妄为真。以至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譬如波外无水。前若不止息无量劫来颠倒攀缘分别妄想生死之心者。即是着常见。此则若更止息真心者。又落断见。所以云。我师说法。常依二谛。定有着常。定无着断。是故智者。不着断常。所以禅宗云。死蛇拈得作狞龙。粪土握来成至宝也。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谓此行住坐卧。着衣吃饭。妄想境界。全是圆觉妙境。更不可分别。此是生灭畜生饿鬼地狱人天生死凡夫之境界也。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谓于无分别了知境界之中。亦不辨别此是真实涅盘。是诸圣人境界。所以道。衲僧行履要周旋。坐卧经行触处圆。举步直教千圣外。抬眸常在月明前也。盖一则不起妄。第二不灭真。第三不作凡见。第四不作圣解。凡圣俱尽。一念不生。即是圆明妙觉之心。此谓之忘心顿证也。亦可一忘妄。二忘灭。三忘知。四妄辨也。问。此忘心顿证。未审就何处耶。答。只就前凡贤圣果四位之中忘矣。若于地位中。能忘其差别之相。名顿证也。亦可行人以此安心。于一切法。悉得般若现前也。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众生。修此无念法门。不惊不畏者。乃顺其本来无念之性。无所迷执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依法顿入也。是法门即忘心顿证法门。惊则初心。怖则续心。畏则决定心。闻则闻惠。信解则思惠。受持则修惠。以谓彼当根之众。若闻此方便法门。心无疑惑。体达领受任持。则坦然合道。与本觉相应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但诸菩萨。至随顺觉性。但诸且言十二大士。及末世众生。佛灭后后五百岁。亦有修圆觉者。常以寂照照此妄念。但是觉性。任运不起。又此妄心本是圆觉。不须息灭。若息灭者。即无圆觉。去冰求水无益于求。虽住此妄想。此妄既是圆觉。不属思惟。不属造化。不假修证。本性具故。若向思惟处见。则是了知。今云不加了知。不在修之。乃尔要须知。妄想多则觉性大也。水长船高故也。上虽真妄同体。又须于无了知中。不辨真实。若辨真实。则存了知。到此不存。真如方见。本来无也。彼诸众生。末世之人。佛在世时。为真正导师。则无疑诲。去圣逾远。邪法炽盛。龙蛇混杂。恐闻此圆觉即成佛道之语。或生惊畏。所以叮咛。若是正信受持。必不生惊畏。何以故。知本性具本不改变踏着故。乡田地稳。更无南北与东西。觉遍虚空。觉遍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云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众生于过去劫中。曾供养无数诸佛菩萨。种诸善根。方得闻此法门。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验果知因也。如金刚经云。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此谓。以今生得闻得信得解之果。验过去。曩劫种植善根之所以也。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名为成就者。性本圆成。假名成就。尔种者种性。智者智慧。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印成佛智。然此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且一切智者。即自觉。道种智。觉他。一切种智。即觉满。然初即小乘。次即菩萨。后即佛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至一切种智。时人多有不知。今生富贵前世种得。一饮一啄根椽片瓦莫非修因。况乎闻大乘圆觉。又闻而修。修而证者也。此非供养诸佛。今复亲近耶。阿难与佛。同于空王佛时。发心修行。阿难乐多闻故。未成圣证。释迦精进。今先成佛。如庄严王邪见。五逆调达皆有缘种。遇灵山得受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惠当知 圆觉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 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 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 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偈中初一偈。圆觉无证。次二偈。就机说证。后二偈。顿悟圆满。贯前后章意者。
唐圭峰定惠禅师(宗密)颂清净惠菩萨章曰。
净惠伦排证悟人 强分四位顺天真
凡贤圣果虽然异 悟迷染净与谁亲
先明依位循诸性 次辨忘心顿证因
一智了然超脱处 有无情尽觉芽春
清净慧菩萨章终六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威德自在菩萨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第一文殊一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一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第三普眼一章。依文殊之解及普贤之行。入二空观。兼仿修法界观。既入观方有疑。故有第四刚藏一章。发起三疑。请问于佛。既有疑必推究轮回根本。故有第五弥勒一章。请问断除轮回根本。佛令断贪爱之心。既断贪爱之后。行人到此行解具足。必有所证。故有第六清净慧一章。安排凡贤圣果地位阶降。掇送行人从凡入圣。所以道因解起行。因行入观。因观起疑。因疑有断。因断有证。问云。行人于普眼章入二空观。证入圆觉成佛否。答。成佛。又难云。既入二空观已成佛了。何故更有刚藏之疑情。弥勒之贪爱。清净慧章之地位耶。答。能所分故。谓普眼一章。即行人能观之智。刚藏与弥勒二章。皆是行人观中所断之惑。清净慧一章。亦是行人观中所证之地位。是知此三章经文。皆是观中所除之节病。病尽只就观中成佛。离观之外更无别有经文也。又难云。既是观中去节病之经何故却于观后宣说耶。答此谓之言不并出。文不累书。理不顿显。所以在后。今威德章者。由世尊广开方便说法度人。或有一类上根之人。于前六章经文中。闻佛开示二空观行相。并断贪爱。轮回根本。及示证入地位阶级。莫不一时踊跃欢喜。悟明心地。证入圆觉。譬如出厩良驹才见鞭影而行也。其间更有一类中根之人。亦于六章经文中。闻佛如是开解。如是开示观门。如是遣疑惑。如是证入差别。但以根劣。执粗不能入二空等观。譬如大宝埋在尘土之中。于是威德自在菩萨。伤迷救误接下垂方。以此之故。遂起请问。世尊作何方便。救度中根之人。故有此章经文。又云别明观行者。此别之一字。乃对前通明观行得名。此有二义。一则由一类上根之人。已依前二空观门证入毕。更不假修三观诸轮故称别。二则此三观诸轮。各各自别只如三观。或是一人具修三观。或只修一观。或修二观。或单复交络。遂成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人故。称别也。于中。前二章经三观修行。后二章经两重除障。今威德章。即正明三观行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实相体寂。因元静乃称止。本觉虚照。因常明故曰观。妄风俄动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须毗婆舍那而观矣。故圣人设教非秪一端。或止。或观。或云谛境。或云止观。病既多端。药亦随转。威德随顺觉性。承佛圆音。启三观之雄规。导四门之正路故。有□□□义也。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言威德者。此有二义。一约事说。二约理说。且事说者。譬如有人有威故。令下畏之。有德故。令下慕之。且理说者。威字如道如德。盖威即圆觉体德。即圆觉用。何以知之。如华严法界观序云。甚矣众生之迷也。身反在于心中。若大海之一沤耳。而不自知有广大之威神而不能用。又如道德经云。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解云。小威者死生也。大威者道体也。由此门三观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挠。妄惑不能侵。故表菩萨于圆觉体用中得大自在。故曰威德。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
菩萨赞佛。于前章善说。凡夫菩萨如来等。随顺觉性。
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闻佛宣说。心即开悟。不待修行。先获利益。圆音佛音一震。四众普闻也。
西蜀复庵禅师曰。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者。此是领前章。依凡贤圣果地位。渐证之经文也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此领前章。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等。忘心顿证之经文也。觉心光明者。谓前闻佛说渐证顿证法门。使一切菩萨了达本觉真心之体。于此体上起大光明遍照法界之妙用。此之觉心光明显发者。有类。楞严经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若就事说即佛手指上有纹印也。若理说则表能入之智。海印者。即表所入之定即体也。发光者。表于体上起大妙用也承佛圆音者。承受也。圆音者。于一音之中具一切音。谓之圆者。此是佛说圆顿之音也。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谓闻此法门。尚更不假三大阿僧只修行。而使克获成就圆觉胜善利益。何况勤而行之者也。此谓之不历化城便跻宝所。楞严云。狂法顿歇。歇即菩提胜净妙明。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世尊譬如大城。
谕圆觉性。
外有四门。
谕诸行门。
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东西南北之人。各由一门而入。岂止一路而已。盖喻悟入圆觉者。非止一法也。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庄严佛地。及成圆觉。方便法门。非一而已。
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
请佛宣说一切行门。
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又请佛说诸修行者。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涅盘之道。广大深妙。故以海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中先立理也。唯愿下乃正请也。譬如大城至非止一路。此先举喻也。一切菩萨至非一方便。此次举法也。大城者。喻圆觉也。四门者。喻行门也。何谓之行门。即信解行证也。只如有一大城。欲东门入者。当示之以东路。欲西门入者。当示之以西路。南北亦然。今一切菩萨亦复如是。于三界之中。度脱一切众生。掇送直至无上正等正觉。庄严诸佛国土。岂是一方便。而能了得此大事因缘。然欲从信门入者。当示之以信法。欲从解门入者。当示(之以)解法。行证亦然。良由病有千门。药生多品。投机随器。不得一同。宗镜云。根机莫等。乐欲匪同。然四门入处虽殊。在一真见时无别。如获鸟者罗之一目。不可以一目为罗。似理国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为国。此之谓也。教中说凡度得一人成佛曰庄严者。由佛果本具藉因饰成也。
四明聪讲师曰。实相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今言四者。且略而言之。四门者。空门。有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佛世有四外道。云供养佛得福生天。我只要生天。不要证阿罗汉。一人先去供养佛了便要去。佛云。诸行无常。此人掩耳而走。第二人亦如是欲去。佛云。是生灭法。掩耳而走。第三人亦如然。临去佛云生灭灭已。掩耳而走。第四人亦如是。供养了便欲去。佛云。寂灭为乐。又急掩耳而走。四人去后共在一处聚。问你见佛如何。一人云。佛说诸行无常。一人云。是生灭法。一人云。生灭灭已。一人云。寂灭为乐。四人共闻一偈。俱证阿罗汉。一偈是圆觉。四句是四门。随汝一句而入。云方便者。即渐次圣人设方便非止一端。证有渐次。根性既殊。所修差别。所证浅深阶降不同。大寂灭海如捣万种香为丸。烧一丸具足众气。众流入海同一咸味。即圆觉海会。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无上妙觉之性。大包太虚。故曰遍诸十方。众生悟此妙性方证佛身。故曰出生如来。
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既证佛身。则无染无净。无凡无圣也。
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诸修行者。实无二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称性标本也。无上妙觉在东则全东。西则全西。南北上下亦然。所谓六通四辟。糠秕瓦砾。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所以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且一切诸佛果上得号为如来者。盖因地莫不同修此妙觉。同证此妙觉。皆从此妙觉而出也。非唯一切如来从此而出。乃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外及山河大地。色空。明暗。一多。大小。凡圣。染净。心境。种种诸法。亦尽从此妙觉而出也。何以知之。且如一切众生。于十二时中。大开眼见时。且道天为谁高。地为谁厚。山为谁青。水为谁碧。以至春为谁暖。夏为谁热。秋为谁凉。冬为谁冷。庄子云。孰主张是。孰维持是。孰居无事而行乐是。以此推之。一切法尽从自己一段光明中发现。称自己之性与如来之性。同一真体平等无二。无分无别无断故。一切菩萨若于此中起行修行。更无两条路。皆是修前二空观门。于此观中。莫不破疑断爱。根尘普净。悲智双行。离境离心。无能无所。前佛后佛皆如是修行。岂有二法乎。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随顺修习。方便甚多。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周圆收摄归于一性。随性差别。则有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约随机之行以举数也。若据佛说。一代时教法门。皆是用方法便宜。对机治病。其数自有无量无边。卒难穷尽。今且圆融收摄。循随此中根众生之性。差别不同者。当有三种也。良为众生根性利钝不同。烦恼厚薄沉掉不等。随其机性。设教多端。若不如此。则难为趣入。故楞伽云。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为处方。今此中根众生。其性虽有万差。而静幻寂三门一时收尽也。
四明聪讲师曰。无上者。众生无上佛是也。妙觉。证之极也。亦可云觉者照也。照即是观。即今之所示三观也。妙者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三观互融。故为之妙。如楞严妙奢摩他亦如此解。今向下正明三观。必其然也。
遍诸十方者。觉性亦名实相。亦名真如。亦名空如来藏。三世十方诸佛皆依此三出生。出生即修证。依大圆觉妙理修之证之。不依妙觉真如理观修之。即我见等无明业识命根不断。行法云。十方诸佛从方等生。不独是修之得成佛。亦依此迷之而入生死。生佛虽殊。妙理平等。但有迷悟之殊。非佛性有悟迷。乃佛生自有悟迷也。生佛一如。故曰无二。若迷圆觉循性差别。何止百端。今且言修圆顿三观者。故云圆摄所归的分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正宗三观。初泯相澄神观中。初标本也。此乃于前经开解。谓若欲入此观者。当须先且了悟自己分上本有灵明圆觉也。
以净觉心。取净为行。
既悟圆觉本来清净。则当以此心专取寂静以为法行。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因以寂静。澄诸念虑故。清净之识显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正释起行也。上悟净圆觉者属解。此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者属行。有解无行。如有目无足。有行无解。如有足无目。单轮只翼不能飞运。既了悟觉性。此是行本。必须依解而修方为妙行。譬如膏明相赖目足更资。意谓用了悟清净本觉真心为本。于十二时一向取静。悄悄地为所行之行。禅云一念万年去。古庙香炉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所以达磨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宝藏论云。夫入道之径。内虚外静。如水澄凝万象光映。其意不沉。其心不浮。不出不入。湛然自如。此乃还家捷径。治病神方。前来十二时中。一向用动底心。此之??心是识。所以不见识。今因澄故。息种种攀缘妄念。心中才静。静即是智。以此之故。方始觉知无量劫来分别业识。前念续后念。后念续前念。如此烦??元不曾少住也。
静慧发生。
因静生慧。故云静慧。昔昧今显。故云发生。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非性所有。故曰客尘。永无此相。故曰永灭。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内发者。非自外得也。寂静轻安者。至寂至静无累无恼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功成也。前因澄息诸妄念。方始觉知分别识心烦乱躁??不停。由是觉来觉去。识心才静。即到极静之境界。静才极便。自然妙慧发生。既妙慧发生。则勘破六根六尘六识之妄法。故云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此之十八界。非是主人公。譬如行客出入无定。若是主人无攸往。尘以坌污为义。今既静慧发生。则一时捉败。故云永灭。灭者无也。如明来暗谢。智起惑忘。便能内发寂静清虚。轻安调畅。此是于静中得个悟门。如乾卦刚健中正。可以辟邪降魔。圆觉寂照轻安。可以存心入道。良不虚矣。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因寂静故。空性湛然。十方佛心。悉皆如是。故假云于中显现。如镜中像也。盖谓镜净则像现。心净则佛现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感应也。良由寂静之故。遂得妙慧发生。所以感应便见十方三世诸佛之心。在行人心中显现。历历可见。如镜照像。了了分明。故云镜明则像像历然。智显则心心交彻。永嘉又云。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遍周)法界。问。行人入此观。悟明心地之后。当知唯是一心。心外更无境界今何却言十方如来之心。来行人心中显现耶。答。孟子云。说诗者。不以言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今此非谓有十方如来心来。行人观中现。但是行人才明悟心地之后。便知十方如来同信。此心同解。此心同修。此心同悟。此心即是于中显现。古云。不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老氏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同意。问。镜中真个有像否。答云。镜中岂有像乎。又问。既云镜中无像。今何故见有耶。答云。虽然见有而脱体。是空久已知矣。又问。何故现耶。既有像须有来处。岂不见。晦堂云。镜像若是有。揽之不盈手。镜像或谓无。分明俨然。圆今何有义如此耶。答云。今约慈恩宗法相家说者。谓镜之光明莹净孤洁。不受外之光明。然眼之光明亦莹净孤洁。不受外之光明。我将眼光去照彼明。却被彼之光明倒射回我眼光。却自照见我面。一似在镜中。然镜本无像。水中亦尔。若无光明之物。无所现之像。即及是说矣。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圆觉疏曰。此翻云止。寂静义也。又云泯相澄神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观名也。梵语奢摩他。此云止。止即定。谓止绝一切妄想境界。观法性诸空。所以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见闻觉知一切想念皆除。亦遣除想。当知。唯心之外。别无境界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若诸菩萨。至于中显现者。奢摩他。涅盘经名为能灭。灭烦恼故。又云能调。调诸极恶不善法故。又曰寂静。又云远离。天台云。对观名境。对止为谛。天台影望三观立止名。一奢摩他。体真止凝心安其理。谓之毕竟空。以三观解之。奢摩他空观也。破一切法。又云。一念无相谓之空。二乘以此空破见思惑。证真谛理。大乘亦空一切相。破无明惑。今论大乘空义也。修圆觉者。普眼章中。所谓宴坐静室。然后凝心。止息攀缘。取静为行。因澄念故。用心太功。觉识烦动。于中客尘销落。佛顶云。犹如行客不得久住。若实主人毕竟不去。粗垢既去。觉心轻安。澄之久久。静慧虚明。大圆镜中。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此非论圣人果地。且在凡夫见前。须归自心一念虚妄浮心。荆溪云。见思王数。此是破尘。合觉所在处。所不可不知。今之经意。且先用妙止。安妄心。此亦与楞严同。但彼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如琉璃。内悬明月。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意无殊此。
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境观者。如人咽喉之病。今正明用妙止。止其众生散心。此用粗心。造次不得。末世修圆觉者。须是依师友。以软善心调治。若只将圣人圣宝。言下寻之。于道转远。圣人说方依之自服。则取效矣。今引镜像。乃喻观成。若依若正。并无妨碍。依即正。正即依。依是十方世界依报也。诸如来心正报也。观成之后。依正自融。本只为迷情强融分依分正。若观成情遣尘去。鉴净现像。非关磨者。则镜无现像之功。像无涉镜之德。终自炳然。无有挂碍。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自不惹尘埃。结云。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妙止也。今圆家论境观。须知境观互融本无有二。今就偏宜用止。或用止之不悟。即此止便是观。但止属止散。观属朗心。虽止而不散乱。如枯木无用。纵三条椽下数载春风兀兀。然虽年深而无益。更须抖擞精神。用观朗之。见一念觉性。昏时当再朗之。朗处如暗室遇灯即明。要朗之时。不得将心攀缘。用思惟心测度。以无思惟销灭诸暗。如澄水法。但不动此念。水自合理。只为水体元清众。生自浊今还本体。恐有人不用意锓削故。以苦口言之。当须听信。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心既开悟。则知能觉之心。所觉性之。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因妄幻化现而有也。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
起诸幻智。方便修习。灭彼身心等幻。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随机化现种种幻法。开示众生也。大涅盘经曰。瞿昙。譬如幻师幻作王身沙门等身。或说无常。或说有常者。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第二起幻消尘观。今初标本起行也。以净觉心。至而开幻众者。即起行也。知觉者。即觉悟之智。心性者。即六识也。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诸幻即幻智。除幻即幻法。谓修此幻观之时。亦且了悟圆觉之性。然后用净清觉悟之心。常常知觉此六识六根六尘。皆因幻化不实之法。假合在此。由一切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性。自无体非有所依。即便发起幻智之心。除去十八界有漏幻法。既除去有漏幻法。须与大悲行利他行。随机赴感。千变万化。种种譬喻。种种假说无量诸幻法门。开法引导教亦四生六道一切如梦如幻之众生。若就法说者。谓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四千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是开幻众。所以禅宗云。闹处刺头。稳处下脚。又云。踪迹处莫藏身。藏身处勿踪迹。是修此观之意。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因起幻智开示幻众。但生悲济之心。别无烦恼之念。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功成也。因起幻智。照破幻法。以此之故。便得自他不二彼我无差。故能内发同体大悲。所以禅宗云。一向目视云霄。壁立千仞。则辜负诸圣。一向拖泥带水灰头立面。则埋没自己。到此须要自利利人。方得话圆。此大悲之心。乃是从性空起非是凡夫爱见故。得轻安畅适。此是闹处有个悟门也。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从此观门。起诸法行。渐渐增修。至于佛果。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通也。此明菩萨莫不皆从此幻。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也。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慧目清净。观见诸幻者。非与诸幻同体故也。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所观之智。不与幻同者。亦皆是幻。不可执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彼观幻者。即幻法。非同幻观。即幻智。此一段文。恐有相滥。故今拣之。前文云。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尚未知幻智。与真觉相去如何。今拣云。设使入此观。观彼六根六尘六识皆是幻法。此能观之智。不同前来幻法。只此说不同底心。又是虚幻故。楞严云。将欲复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直须和此智幻之心一时拂去。
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
于诸幻相。永不染着。是名菩萨所成妙行。
如土长苗。
菩萨圆此妙行。如土之长苗也。苗日增长。必致结实。妙行增进。必致成佛故。偈曰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结也。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此菩萨。所以圆融修此观妙行者。乃是依妄报智。妄智入觉。所以道。太平本是将军建。不许将军见太平。譬如依土长苗弃苗收子。法喻皎然也。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圆觉疏曰。此云等至。盖谓凡圣一等至于胜定也。又名起幻销尘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观名也。此即幻观。亦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谓齐等。离沉棹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沉者乃是坐禅之时。昏沉瞌睡也。掉者乃是醒来。举心纷飞妄想也。若于坐处。不瞌睡者。即离昏沉。若于行处。不纷飞攀缘逐物者。即离掉举。既离昏沉掉举。方到得此观胜妙之定处。且前静观。即门内做工夫。此幻观。即门外千差万别处做工夫。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空云欻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念念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苦。未来所苦亦无量。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是思惟。即应勇猛发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未来际。以无量方便。救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盘第一义乐。此谓之修幻观。所以禅宗到此云。虽然鼻孔辽天也。要脚跟点地。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若诸菩萨。至所圆妙行者。涅盘名毗婆舍那。此经名三摩钵提名正见。又名了见。又名能见。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慧。慧即观。即假观也。天台云。方便随缘止也。止名为定体。属慧法。修圆觉菩萨。用假慧。出假化物登住。圣人出假有十六门。先证圆觉涅盘空。从此空出。建立假度生。故悟净圆觉。既证净心。如鉴照物六根六尘一一体之。皆是幻化。虽知根尘是幻。以何法。灭此虚幻。光明云。心如幻化。驰骋六情。欲灭此幻。还依幻心。复起幻观始觉也。观此根尘之幻。故云即起诸幻。以除幻者。虽用幻观灭。于幻化出假。自有十六门。被机既多。幻岂只用于一。病变药变。如人四百四病。岂以一药治之。故云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如昔有人到五台山。一僧附书托寻萨苛与之。及抵京遍寻皆无有也。后见街路。赶猪人叫萨苛。遂问之。答云。内一大者名萨苛。群众中着渠一个不踪横。遂度书与之。起立看书。便乃立化。皆是菩萨出没合变。应机化物。由此善用其心。幻智渐增。幻机渐度。此谓之破尘沙惑。故云内发轻安。舍利弗出假行六度。外道乞眼珠。取珠与之。外道弃地。身内嗔心起。退落五道。凡夫非大忍辱力。孰能为之。故云渐次增进。彼观幻者。是且指菩萨度生。非同幻故者。无机可度。盖众生本性空寂也。非同幻观。即始觉之智用此智摄也。众生性空。我性亦空。亦是境观俱空。亦机应双亡。幻境幻观俱泯。机缘感应无差。既亡能所。则幻相永离。楞严云。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所圆妙行亦复如是。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者。假观属有也。立一切法亦数法。故云三摩。三乃数也。森罗万象。皆依圆觉妙心一切幻化。从觉心生。如土长苗。若无觉心。幻不能生。若无幻觉。觉幻不灭。灭幻之觉如苗。幻灭觉圆如苗归土。皆是圣人方便门名三摩钵提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
不取幻化及诸静相者。谓不取三摩钵提之幻觉。及不取奢摩他之静观也。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既离幻静二观了。知幻身幻心在觉性中。皆是挂碍。
无知觉明。
无智觉者。非顽然如木石也。但圆觉净性不起一切知觉心。尔明明不昧。如镜之净。故曰无知觉明。
不依诸碍。
不依者。无所染着。诸碍者。身心等幻。
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既离诸碍。则有碍无碍之境。一时超过。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盘。不相留碍。
世界身心等相虽在尘域。然觉性圆通。不为烦恼涅盘之所碍。譬如器之中空者。金铁为簧声达于外。不为器之所隔也。锽字说文音皇。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第三绝待灵心观也。先标本起行也。既了悟觉性。次当起行。谓了悟清净本觉之心。不取着第二三摩钵提。及不取着第一奢摩他。何故如是。谓此之寂观离前二观。处乎中道。到此境界。便了达知觉四大妄身。与缘影妄心。并不是无为寂照虚遍之理。皆是能所障碍之境。以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才有能所。便有真妄。并是障碍之法也。无知觉者。心缘曰知。身触曰觉。既了知能所。皆是挂碍之法。若入此观中境界。便无能知所觉。既无所能。唯是一心。此之一心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所以道心月自孤明。乾坤都一照。此明之一字。正显灵妙绝待之体。然此灵体之上。上无顶。下无底。傍无边。中无在。既无当中。有何东西南北上下四维乎。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同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质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肇云。夫菩提之道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上引诸说。只显灵心绝待。今此入观恐知字。引惹分别之心故。本觉但云明。不依诸碍。即身心能所。今不依者。谓入此观时。更不依倚身心及能所。直造灵明本觉。禅宗谓之单刀直入。独步丹霄。又如金翅鸟擘海直取龙吞。寒山云。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径捷铁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须行。行之转辛苦。
永得超过碍无碍境者。永得乃究竟之辞。超过者。迥殊对待。碍即前幻观。此观涉于烦恼。无碍境者。即前静。同于涅盘。谓修此观。证入之时便永得超过。前幻观与静观之境界。非唯超过前二观和。自己资缘。所受用之物。并国土世界。一时超出。既然一时超出之后。又不可一向。打净洁球子。抱不哭孩儿。一时空空去。落在无事界中。黑山下坐死木里淹。须知宛然依旧还他身有。地水火风四大宛然还他心有。见闻觉知此之六根六尘六识之相。宛然只在尘域之中。而此之灵明觉性出乎。阴阳造化形名度数之外。如金器中大钟之声。若一击着。则其声锽锽出乎其外。若到此境界之时。且凡夫烦恼生死之法。与圣人涅盘出世之法。皆不能留滞障碍。然此之涅盘为理故云留。烦恼属事故云碍。今先明锽字。初以唐韵未修故。圭峰疏中。唯切韵训乐。不是器中声。今取其声势。不取训字。此应是金石等器中声相。今且现闻击钟声之声。其声锽锽然。即知锽字。是声之相状。译人回润稍拙。应云如金器声锽锽出外故。诗云。钟鼓锽锽。其义可见也。次取大钟。乃器中之大者。其声远闻。今见行广韵再经修定故。于注下添云。大钟也。与疏正同意。今文中正取大钟。而兼用声相也。后正释喻旨。以锽喻世界身心。声喻于灵明观智。谓从器声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之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以法喻相当。不必局喻所依物也。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
觉性圆通。一切无碍。则自心寂灭。无累烦恼。
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妙觉之性。随顺本来寂灭境界。不起一切生灭念也。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自之身心。即我相也。他之身心。即人相也。盖妙觉随顺寂灭境界。非我相人相所能至也。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我相人相。尚未能及佛境界。如众生相寿命相。非虚浮妄想而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到此功成也。功成之后。不取静相。静相即寂。不取幻相。幻相即灭。便能内发离前二观轻安。得个悟门。才方悟入。便与佛寂灭。一心境界一般。故云妙觉随顺。此是在观时同佛。所以初地菩萨。在观同诸佛。出观同凡夫。
寂灭境界者。即一心也。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非是息动之寂灭也。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者。谓依体起智曰自。根尘发识曰他。若到此境。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者。回观一切众生所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虚妄浮想之所执持。其实本无实体故。华严云。一切众生但想所持。其犹空云。云是空之浮气。了虚空者。即知浮云毕竟非空。喻如众生寿命是真上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众生毕竟非真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圆觉疏曰。此云静虑。又名绝待灵心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梵语禅那。此云静虑。盖静是静观。虑是幻观。若修此寂观。不即前二观。亦不离前二观。谓正当静时。不见有静悄悄底相。便如闹浩浩处。然亦不妨全在静处。正当闹时。不见有闹浩浩底相。便如静悄悄处。(然亦)不妨全在闹处。如是则在静。不见有静。静只是渠。谓之动静一源。往复无间。何以知之。疏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定慧平故曰禅那。然此三观。若约所配。亦有多说。初观即体。次观即用。后观即相。若约悲智。初观即智。次观即悲。后观即悲智双运。若约定慧。初即定。次即慧。后即定慧平等。若约三谛。初即真谛。次即俗谛。后即真俗不二第一义谛。若约所照。初照空。次照有。后照不空不有也。若天台教。初即空观。次即假观。后即中观。若天台教。约义理则同。若约意趣则别。此三观明行人用心方便。彼三观则推穷诸法相。又此多约心成行故。不立所观之境。彼多约义生解故。对所观三谛也。若约修。初小乘。次菩萨。后佛。若约对治。初即对治凡夫着相。次即对治小乘不发大悲。后双治凡夫小乘也。又如弄珠吟云。正当弄时。其珠不住空。不落地。不在手。既不在三处。方不住一处。不住空中。即喻不住空观。不落地上。即喻不住假观。不在手里。即喻不住中观。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则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斯为妙矣。若约禅家。譬如猫儿捉鼠相似。若于穴前。瞌睡之时。则鼠出不知。若于穴前。叫唤之时。则鼠亦不出。唯是于穴前不睡不叫为得之矣。穴前睡者。即入静观而昏沉。不得悟道。穴前叫者。即入幻观而散乱。亦不能悟道。穴前不睡不叫者。即入后观中。非唯不昏沉。亦不掉举。斯为得之矣。此约前二。不得意者。形对而云。若各得入处。即成三观耳。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若诸菩萨。至相在尘域者。天台云。禅那息二边分别止。亦云止观平等。前奢摩他以寂静为相。三摩钵提以幻化为相。禅那俱离寂静幻化二相。若三观言之即空即假即中。禅那乃即空假归中。亦可空有俱中。三观互融。亦可无空无假而不中。天台出时。楞严圆觉未传中国。天台于止观中云。此三止名。虽未见经论。今影望三观。随义立名。其相云何。体无明颠倒。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妄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生死涅盘静散休息。名息二边分别止。孤山云。楞严阿难虽请于止。以即一而三故。止观亦即平等。三一互融。是以称妙。以由妙故。方曰楞严大定也。今云悟净觉者。且言菩萨从闻圆觉至思修。修而证。破虚妄已。发其真明。未说极证。且说初住一分真明。故云悟净圆觉。此真净乃空假即中之净。复以此净心。知觉心性。即知四大妄身假和合毕竟无体。次云及与根尘。方知六尘缘影。虚妄浮心亦是幻化。此之幻化。若不消落。仍是生死。菩萨后于幻心起于幻智。幻智始觉。以此始觉寂照。照于根尘十八界等。消落幻化。故云以除幻者。以者用也。用幻智除幻妄。幻者是谁。谁是幻者。骑牛觅牛。斯之谓矣。今言悟净圆觉者。此菩萨从闻思修。以证觉性。无明冰消。心净如水。故云净圆觉。以此净慧照了法相。不属有无。故云不取幻化。假观属有法。及亦不取静相。静是止。亦是不取空假二观。即空假归中。冰化为水。唯一无二。故云不取静相。云静相者。相本是境。亦是空观。今要见空。即是假。故云静相。用中道禅那正观观之。了知身心。身心是色质可是挂碍。今了知皆是空华。自然心无挂碍。既无??碍。远离颠倒梦想。到此不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今云无知觉者。知属心。明属见。知见俱泯。游心法界。诸心若寂。如日依空。复不住空。既绝根尘。不依诸碍。求得超过碍无碍境。能观之智亦乃不留。若留智还为障。还为碍境。此境名为觉相。亦不可留。境观双融。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进未为真。百尺竿头进一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受用世界依报也。及与身心正报也。相是世间相。不离尘劳。具诸佛法。故云相在。尘域不局在一身一心。色心依正。刹刹尘尘。一一皆不离自性故。谓之域也。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者。锽音皇。此喻中观。即空是中。即假是中。空即无。假即有。要知有无不相留碍。器中锽众说不同。有云。钟磬之声。韵为皇。有云。声是色器亦是色二色不相妨碍。今观中道即二边为中。世俗之鼓中间以铁器为皇。在鼓之内。及鸣鼓时。锽声于外。今此观成了。生死涅盘。色心依正。毕竟无二。一一皆归正性。明显寂灭极处。内发轻安。心轻故遍一切法。皆是佛法身。遮那遍一切处。烦恼涅盘。至名为禅那者。烦恼即生死。涅盘不生灭也。生死即涅盘。二具不留碍。又烦恼即俗谛也。涅盘即真谛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二亦无留碍。烦恼如冰。涅盘如水。冰即水。水即冰。亦二无二不相留碍。真性自通通即不相留碍。既烦恼融为法性。法性即空慧。发明内自寂灭为乐。若身若心自然轻安。轻安即神通也。此非究竟佛。谓之妙觉。初住圣人。随顺寂灭境界。指所证寂灭为妙。
自他身心所不能反。此指自他所证之极。自觉圣智真如独存。不属他身心。自身心亦所不及。盖圆觉无身心相。自他身心所不能及。四见又何由可生。四见。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今具二见众生寿者寿者众生。已包人我二见。皆为浮想。以中道种智。观一切法。是为浮想。何况自他身心众生寿命我人之见。争得不为浮乎。结云。此方便者名为禅那。是佛方便假名禅那。平等性中佛尚不爱作。况种种假名。于我如浮云。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
三法门者。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也。始依圆觉而起观行。终因观行以证圆觉。始终不离。故云亲近随顺。
十方如来。因此成佛。
因此者。因修此三法门也。
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修习虽有异。同究竟不离三法。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三法圆修。即证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圆修也。法门者。指前三观。圆觉是一心之法门。是三观乃为圆觉之门尸。盖门有出入义。悟此法即入此门。迷此法即出此门。然此三法门。皆是依倚悟净圆觉而起观行。行行皆趣入圆觉。始终不相舍离。故云亲近随顺。然佛及菩萨。同修此三观。同证此圆觉也。然随机随事。行相各异。或多人同修一门。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四五。若千百种。同之与异。随类难准。然必皆依此三种事业也。圆证者。三观齐修。方得圆证。若但修一者为偏矣。
四明聪讲师曰。此三法门。即空假中三观也。此三观。三只是一。一即是三。破则俱破。三观悉彰破相。假中亦然。立则俱立。妙则俱妙。成一切法。立一切法。空一切法。只为圆觉之性具一切性。亲近随顺者。则成佛菩萨。成佛菩萨。出假化物。成就众生。未尝不由此也。故云皆依三种事业。圆证者。若非圆心此觉不圆。圆心者。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乃指南之法。妙极于此。依此修证者。即顿成佛道。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成就百千万亿小乘之果。不如暂修圆觉无碍法门。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较量显胜也。梵语阿罗汉。此有三义。一无贼。二应供。三不生。此乃第四果也。梵语辟支迦。此云独觉。亦谓之缘觉。此是小乘中利根之人。是二小乘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永出三界。具足六通八解。且如劝得一人二人。持于五戒十戒。据诸经说。福已甚多。何况令尔许亿人成就辟支罗汉之果。此福与前之福。譬如海形牛迹。又不可以比较。虽如是都不如有人。暂得闻此十方诸佛广大灵明圆觉大自在无障碍一心法门。于刹那极促顷刻之间。用不背心。于闻思修三慧。熏修习学圆觉之功德。何故如是。以此法门能令行人不历三只。便登佛位。如法华说。龙女献珠。一生成佛也。
四明聪讲师曰。声闻辟支乃小圣。只修四谛十二因缘。观缘入道。此如一滴水。今修圆觉者。如大海水。破一切相。具一切相等法界修等法界证。起信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只是如来常住法身。亦是一切众生本具性德。龙女一历耳根。便往南方成佛。故云随顺修习也。如上威德所问。借鰕为眼。牟尼广示。亦是凭虚作响。而不知如如之理本乎一性而已。得之为悟。失之为迷一理而已。迷之而为凡。悟之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者自失理不失也。三观之作。所辨异同。而究圣性。使群生正性而顺理者也。正性顺理。所以觉路不纡解脱之门至矣。不知此法门。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发。梁氏云。去圣久远。贤人不出。庸昏之徒含识而已。致使魔邪诡惑诸党并炽空有云云。为坑为阱。有胶于文句。不敢动者。有流于漭荡。而不能住者有太远。而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称为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权者。有假鬼神而言通者。有放心而为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味者不觉。仲尼有云。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梁氏之言。可谓救世辨惑之要。闻之者得不自镜。其或未然。吾未如之何也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盘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威德自在菩萨章曰。
威德请开三种观 中根始此分章段
四门开处任方来 三类修时非杂乱
静镜圆明全显彰 幻苗增长无涯畔
器中锽可喻禅那 三法能超生死岸
威德自在菩萨章终七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辨音菩萨章
四明聪讲师曰。净名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不出世梵音自何而闻。既无闻以何法修。既无修如何有证。证者可出三界火宅之苦。辨音已离。苦人若不度生非菩萨心也。是以吾佛示劝证三转法轮。虽一音举畅。其间随类各解。不同辨音。且于圆觉门。问几种修习劳吾大觉。括尽生死。结根修证病源。将三种妙药。互换汤事。总二十五种。若无心人。则二十五皆属剩法。既未离膏肓。圣贤欲垂救药。故有此章进问也。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坐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跨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我佛以一音。逗于万类。其所说法者。说一乘法。而众生心地差别之故。逐见佛所说之法。各各不同。如娑竭龙王一念降雨。于一切处所见不同。若大海中见雨清净水。名为无断绝。他化天。雨箫笛及种种音乐。名为美妙。化乐天。雨大摩尼珠。名为放大光明。兜率天。雨大庄严具。名为垂髻。夜摩天。雨众妙香。名为悦意。四天王。雨天宝衣。名为覆盖。龙王宫。雨赤直珠。名为涌出光明。阿修罗宫。雨诸兵伏。名为降伏怨敌。北郁单越。雨种种华。名为开敷。以龙王一味之雨。各随诸天所感不同。今佛亦然。但说一乘之法。若声闻在座之时。其所听者。乃是四谛法。若缘觉在座之时。其所听者。乃十二因缘法。若菩萨在座之时。其所听者。乃六度万行法。然诸文。但说一心法门。随众生所闻时。有差别。今前门。虽统明三观。而随机单复不同。故二十五轮各有证入。此菩萨善能辨别随类圆音故。当其问也。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指前三观法门。甚是希奇少有也。
世尊此诸方便。
如是法门。及诸方便。皆谓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也。
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修证圆觉观门。共有几种修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请法也。此诸方便者。即指前三观。于圆觉者。指前所依了悟觉性之行本也。有几修习者。谓前威德章中。蒙佛开示。三观行相。分明并已知了。尚未审。诸菩萨所修。为复是一人。具修三观为复是三人。各修一观为前修。为后修。为同时修。为不同时修。为依次第。为超次第。故云有几修习也。意问威德章中三观如何而修矣。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圆觉空性。无一切相。故曰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无相之相故曰实相。出体即圆觉也。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诸佛本性圆觉清净。实无可修之法。亦无能修之人。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
因未觉悟之故。以诸幻力。修习圆觉。
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二十五轮者。即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之三观。或单修。或济修。或先修。或终修。或复修。或圆修。共有二十五种名也。曰清净定轮者。盖觉性无染。能转万法。及摧辗诸幻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答文举意标数也。一切如来者。即指三世诸佛。与十方诸佛。广大灵明圆觉清净体上。本无所修之法。亦无能修之人。既然。无修无证。因甚诸教所说。一切菩萨。及末代众生。又有修有证耶。良由于本觉上。一念不觉。迷真背湛。丧本受轮。以诸佛所说者。但依本觉故。说有幻力修习。遂有修有证。此之修习。以被机之故。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轮有摧碾义。谓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故名为轮。言二十五轮者。且初三观。单修次三七二十一轮交络。复修后一轮。圆修三观。悫法师疏中。于二十五观。约喻各立一名。而圭峰疏中。全用之。以管经文。令行相显着。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辨音菩萨。至终而复始者。辨音因闻威德问三观义且只就三种根性。释尊开示。亦是随所问而言之。若论机。有浅深。根有利钝。何止于三。故得辨音再问几种修习。
尔时世尊至清净定轮者。若论觉性。本自圆融。一切如来。修显清净圆极之理无高下。无修习及修习者。能所俱绝佛不度生。大圣慈悲隆重。观众生心。具如来藏性。泊没时长故。特开方便门。示圆觉性。故尼犍经云。王名严炽。有大菩萨。遮来入其国。王出远迎。乃为王说。大王当知。依烦恼身。观如来身。何以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一切烦恼诸垢藏中佛性满足。如石中玉。木中火。地中水。乳中酪。麻中油。子中禾。藏中金。模中像。孕中胎。云中日。是故我言烦恼之中有如来藏。今佛方便。欲示众生种种藏性。广开无量。今处中。且示二十五种单修复修。具足修。但事不过三。不出只是三。止三观三谛三境。根有利钝。观有浅深。或一或二。或三诸轮绮互。若天主三目。如梵伊三点。今先出三止三观异同。后皆易晓。一止有二种。大止小止。小三止者。一止息止。从破惑得名。二停止止。从能定得名。三不止止。从谛理得名。此出小乘经。大三止者。此是天台智者。影傍三观立此三名。一体真止。破见思惑证真谛理。二方便随缘止。破尘沙惑证俗谛理。三息二边分别止。破无明惑证中道理。奢摩他即体真止。凝其心安其理。即毕竟空也。三摩钵提即方便随缘止。虽名为定体。属于慧法。菩萨出假化物用观法。亦翻观。亦翻慧义。亦归于止也。禅那息二边分别止。禅那翻静虑。静即止空也。属即观假也。空假不二。而修名中道也。三观者即空假中。恢扬肇自于如来妙悟。近推于智者。于一心中宛有三用。空者破一切法。彰其荡相也。假者立一切法。彰不坏诸法也。中者妙一切法。彰世间之相常住。荆溪云。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如璎珞经敬首菩萨问。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三观法门。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皆一心三观之明文。今二十五轮。正为修圆觉者皆依。顿教大乘觉性而修也。
若诸菩萨。惟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
唯取奢摩他至静一法。永断无明。终得成就。
不起于座。便入涅盘。
即就座处便证寂灭。言其不待别法修习也。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此乃专修静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若诸菩萨等。此下二十五轮皆有标列结。亦应一一标云。悟净圆觉以为起行所依之本。今为前观既标列有了。今恐文繁故略不载。又此三观行相。前已具释了。今但要分成二十五数。被二五种机。并显单复之相故。略去不存。今此澄浑息用观也。此观譬如浊水先且澄令清洁。清洁后则可于中以见于物。今修此静观。亦复如是。谓行人自从无量劫来。只用此无明烦恼一切业障。妄想颠倒攀缘分别之心。未曾暂歇。今既入此观。当以定力止息调伏。勿令再起。如人执杖视牛。勿令犯人苗稼。
唯取极静者。此明一味静念。更不依倚形色。不依倚地水火风。及见闻觉知。良静念沉虑之力。遂觉身心悉皆空寂。至于瞥示之念尚无。烦恼如何得有。既烦恼不起。即全是觉心。故云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盘者。谓不起当体法空之座。便入诸佛寂灭涅盘真如理也。
四明聪讲师曰。一单修空观。(从三观。后七观用空观在前)止观云。为昏与散翳动定明不可随不可畏。随之将人向恶道。畏之则妨修正行。此修圆觉者。先取极静专用止。止即定也。无明本是法性。以迷故覆理成无明。如寒结水为冰。如眵变心起梦。今用至静体。无明即是法性起是性起灭。是性灭不复更论倒惑起灭。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此性无非性时。体达既成。不得其真。亦不得妄。还源返本。法界俱寂。是为止。又观无明等于法性本来皆空。乃至一切法无不即空。譬如劫尽之时。上至初禅无非是火洞然。又虚空藏所现皆空。又海慧所现一切皆水。介尔念起。所念念者。无不即空。空亦不可得。法界洞朗咸皆大明。是名为观。观即止。止即观。无二无别。然心神冥昧迅利。或时止之愈驰愈散。或时观之愈昏愈昧。敌强力弱。鹬蚌相持。进退莫可。当方便消遣。若起决定心。强软降魔寂照自然深证。故云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从此便入登圆初住。入涅盘不生灭地。分身作佛岂小补哉。单修奢摩他者。则是单修空观。亦乃单修体真止也。故结云名单修奢摩他。
X10032701.gif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
观一切法皆如幻化故。变化作用。起三摩钵提之妙行。
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净慧。
在圆觉总持法中。不失禅那之寂念。不失奢摩他之静慧也。
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此乃专修幻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庖丁恣刃观也。本出庄子养生萹。彼文乃寓言。一屠者姓庖名丁。为文惠君解牛。三年之前所见无非是牛。三年之后。不见有全牛。其杀之刀。十九年更不曾少损。有若新刃初发于硎石之上也。夫牛之百体。有离有合。有曲有直。有窍有穴。至于毫毛之末。莫不各有法界。而况解于细骨之间。独无条理乎。且离处因而离之。合处因而合之。曲处横而理之。直处从而通之。有窍则行。无窍则止。若夫解牛至此。则犹上解也。始动而百已判矣。尚何用力于其间哉。若然则牛已不伤。而刀复如故。盖牛譬于物也。譬于生也。善解牛者。所解之牛虽众。而刀初不少损。善遇物者。所遇之物虽繁。而生无不伤也。十乃阴数。九乃阳数。此见其年岁之往已久也。三年之前见牛者。此不见道而见物也。三年之后不见有全牛者。此见道而不见物也。夫以吾之一生。而处于无穷事变之间。苟非顺性命之情以颐养之。则残生伤性。伐德损寿。与死为邻。其能久而精神不耗。魂魄不劳乎。据庄子之意。以牛喻世上高名厚利。及荣华富贵。酒色财气。种种虚幻不实之物。以刀喻吾之一身。以一身顺万物。凡事付之以自然。不越性分之理者。则能保养一身远乎。患难终乎。天年尽其寿考不夭。斤斧处于中道。今经之意即不然。以牛喻万行。以刀喻灵明观智。喻如菩萨入此观时。利益众生。广修万行。应缘入俗。种种施为。于自己灵明观智之上。常明明常历历。全超独露初无亏缺。一念不在家之时。便是损己之智刃故。以庖丁恣刃譬之也。经言佛力。即觉悟之力。
备行菩萨清净妙行者。即戒。广度群品。备学法门。不失寂念者。即定也。及诸静慧者。慧也。
四明聪讲师曰。二单修假观。唯观如幻。幻即假法也。先证涅盘空。达空法界。建立众生深观。幻性即万象森罗。达森罗性皆入幻假。为之变化世界。皆由自证觉性。谓之佛力非是果。佛加被之力为之佛力。此是自觉性。觉即佛也。自己佛力。种种作用。应遍无穷。出假化导不住大悲。行菩萨行。虽出假化利不失寂念。即用方便随缘止。及诸静慧者。慧即是假观。止观双行。名单修三摩钵提也。
X10032702.gif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唯欲灭除诸幻。不取三摩钵提之作用。独以禅那寂观。断诸无明。即证圆觉无相之相也。
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此乃专修寂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呈音出碍观。此前寂观云如器中锽声出于外。壳法师疏云。如万钧之镛。星楼受碍。摇杵一声。声振寰区。自体兼他。不能留碍。岂有楼拘。钟相使响。不通形碍。管声令音不透者也。
唯灭诸幻不取作用者。以诸幻境无边。难可穷究故直云灭。灭者绝念也。作用绝为。又妨禅寂。故云不取。
独断烦恼者。独者不假诸行也。此正是绝待之义。便证实相。此明但与灵心本觉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所断。既空无所有处。即便自证悟。此上静幻寂三观乃是单修。然静与寂何以异耶。由静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静是禅定。寂是涅盘。故不同也。
次二十一轮。分为三类。类各有七轮也。第一先用静观为首。幻观与寂观兼修。乃是先修后修有二轮。先修中修后修有二轮。先修齐修后修有三轮。共成七轮。第二却用幻观为首。静寂兼修。亦是先修。后修有二轮。先修中修后修二轮。先修齐修后修有三轮。共成七轮。第三却用寂观为首。静幻兼修。如前次第也。故共成三七二十一轮。今当第一静观为首也。
四明聪讲师曰。三单修中观。此圣人入圣流。先灭诸幻。未说出假度生。此唯用独存之智。圆照法界一相。无生可度。故云先灭诸幻不取作用。如龙王行雨。渠自不动作用自成中道。既息二边空假归中。便证实相。名单修禅那。
X10032801.gif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取奢摩他之至静。故云先修。后取三摩钵提之妙行。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一运舟兼济观禅。谓此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也。
先取至静者。标。首由至虚极守静笃也。故此标静观为首。以静慧心。从静蹑迹起行。以者运也。静慧心者。即舟也。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者。此兼修幻观。若无静则自居幻化。何能照幻者而度脱之。如舟自沉焉能救溺。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即结名。此是先修并后修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双修先空后假。此先用止云先取至静止也。照诸幻者用假观。照即观也。空假二药自行化他。故云起菩萨行。
X10032802.gif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先以奢摩他之静慧取证。故云先修。后以禅那断烦恼而出生死。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若诸菩萨以静慧故。静也。证至静性。性即寂也。蹑静而兼修寂矣。便断烦恼永出生死。二观功用断烦恼。是因亡。出生死。是果丧。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此结名。是先修及后修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五双修。先空后中。只将静慧两字分止观。静者止也。慧者观也。止观愈进。断烦恼出生死。
X10032803.gif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先有奢摩他之静慧。故云先修。中现三摩钵提之幻力。故云中修。后入禅那寂灭。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三首罗三目观也。此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若诸菩萨以寂静慧。静也。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幻也。复断烦恼而入寂灭。寂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结名。此是先修中修后修一轮。
四明聪讲师曰。六具足修。先空中假后中。此圣先以空观。治其内病。复用假观。利物度生。后断烦恼证寂灭。中观也。
X10032901.gif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先有奢摩他之静力。故云先修。中以禅那断尽烦恼。故云中修。后起三摩钵提之妙行。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四三点齐修观也。三点者。梵书伊字∴也。悫疏曰。一人具修三观。即名齐。非是同时。若诸菩萨以至静力。静也。断烦恼已。寂也。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幻也。烦恼既尽。爱见已亡。故所起行无不净妙。可解他缚。此菩萨者。是先修中修后修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七具足修。先空中中后假。此圣空观。体真止。猛勇力强。顿断烦恼。即生死结根断已。复用中假二观度生。即随缘息二边分别二止。共成佛界。
X10032902.gif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先有奢摩之静力。故云先修。于禅那断灭烦恼时。就起三摩钵提之幻行。建立世界。故云齐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五品字单双观也。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若诸菩萨以至静力。静也。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此乃齐兼幻寂也。初句是静。后二句是幻。寂也。此是先修齐后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八具足修。先修空齐修假中。此圣空观力强。以圆觉妙心。顿断烦恼。于一念中普度有情。一吹大千世界即成。功用如是。故云建立境界也。
X10032903.gif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先以奢摩他之静力。助发三摩钵提之变化。故云齐修。后以禅那断除烦恼。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六双头独足观也。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如双头也。单寂观如独足也。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齐标静幻。以至静力。资助?发变化之力。以度众生也。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者。此寂也。前二利备故入中道。此段与前段经文异。前则静独为初。后始单修于寂也。此则静与幻齐为初。后始兼修幻寂也。欲易见者。前则上单下双。此则上双下单。此是齐修后修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九具足修。齐修空假后修中。以至静。体真止。亦云空观力强。复兼假观。方便随缘。故云资发变化。以中为体。复修禅那破无明惑。
X10032904.gif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先以奢摩他之静力。资助禅那之寂灭。故云齐修。后起三摩钵提之作用。变化世界。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七果落花敷观。既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果。后花敷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盘之果。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齐灭也。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兼幻也。此是齐修第三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具足修。齐修空中后修假。以至静。体真止。亦云空观力强。以中观。润之。用资寂灭。后以假观。变化现前。世者。世有方位。界者。界有界分。且如释迦。于娑婆有缘。来此随方度生。
X10033001.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先以三摩钵提之幻力随顺。故云先修。后取奢摩他之至静。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今初先武后文观也。谓武王先兴兵收伐纣王之后。倒载干戈。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铸戈戟为农器。偃武修文也。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随顺度脱众生已。后入静观。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此标幻。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静也。此是先后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一双修。先假后空。(从此后七观用假在前)此先用变力度生。随所度处。观空入灭。
X10033002.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先有三摩钵提之幻力。故云先修。后取禅那之寂灭。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功成退职观也。此喻。如秀才及第之后。于朝廷立大功。成大名。至于功成名遂。身退拂衣归闲。依前只是旧时秀才也。喻菩萨发惠利物度生毕。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此幻也。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兼寂也。此是先后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二双修先假后中。此先用假观。出建立假。故曰种种境界。然后入真空涅盘。故曰而寂灭。居中道观。
X10033003.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先以三摩钵提之幻力而作佛事。故云先修。中则安住奢摩他之寂静。故云中修。后以禅那寂灭之道。断除烦恼。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三幻师解术观。谓先起变化作术法。后归静体寂。故曰解术幻静。此是先中后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三具足修。先假中空后中。以变化力而作佛事者。此圣流出假化物。如傅大士。示迹于婺州双林。有妻有子。种田作世间事。若以俗眼观之而自愧。以道眼观之。无非佛事。
安住寂静者。弥勒兜率内院常说妙法。身在人间。而内院不动。古云。颠狂弥勒到明州。布袋横桃柱杖头。饶汝化身千百亿。一身还有一身愁。
X10033004.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先以三摩钵提之幻力无碍作用。故云先修。中以禅那寂灭之道断除烦恼。故云中修。后则安住于奢摩他之至静。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四神龙隐海观。谓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也。归体入静。如隐海也。此先中后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四具足修先假中中后空。此菩萨。先用假化度众生。皆以变化无碍作用。如持地菩萨常居渡船处。入水与人搬担。种种作务。唯取一钱。岂不至静而取佛道。
X10033101.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先以三摩钵提之幻力。方便作用。故云先修。后则奢他之至静。及禅那之寂灭。悉皆随顺修习。故云齐修。
西蜀复庵晖复禅师曰。五龙树通真观也。谓先起幻后归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其名龙树者。传镫云。西印度城北有大树。荫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众说法。初入佛道之时。九十日念。尽如来一代时教。遂高声唱言。孰谓如来言教广博。遂入龙宫。诵出下本华严十万余偈。今现传于世者也。此先齐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五具足修。先修假齐修空中。以变化力并方便。正是止名。方便随缘止即假观。假观为先锋。空中为中军。故云至静寂灭。空中观。即体真息二边为止。二俱随顺也。
X10033102.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先以三摩钵提之幻力。种种起用。资于奢摩他之至静。故云齐修。后以禅那寂灭之道。断除烦恼。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六商那示相观也。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此是齐后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六具足修。齐修假空后修中。先假观空观二观。皆依中道而起。种种变化至静空也。
X10033103.gif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先以三摩钵提之幻力。资于禅那之寂灭。故云齐修。后以奢摩他。安住清净不起静念。故云后修。
西蜀晖禅师曰。七大通宴默观也。大通如来即佛也。先用利物。后则归寂。此齐后第三轮也。后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
四明聪讲师曰。十七具足修。齐修假中后修空。变化用。假观。资于寂灭。中观也。无作静虑。空观也。假中即是体用也。复入空。复入静虑。可谓坐筹惟幄。有决胜千里之功。
X10033104.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先有禅那寂灭之力。故云先修。后起奢摩他之至静。住于清净。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今初宝明空海观也。佛顶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又宝明即慧。空海即修。此是先后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八双修。先中后空。(此去七观用中在前)此圣用中道。即圆觉一性也。此性不守。发而为静为空。破一切相。荡一切法。凡起修。以此观照之。立一切法。无法不足。
X10033105.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先有禅那寂灭之力。故云先修。后起三摩钵提之作用。随顺一切。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虚空妙用观也。谓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此先后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九双修。先中后假。此圣用中道寂灭理上而用假。故云而起作用。于一切境用中道照之。故云寂用随顺。办一切事。无事不办。
X10033201.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即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以禅那寂灭之力。故云先修。中则种种自性。安于奢摩他之静虑。故云中修。后则起三摩钵提之变化。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三舜若呈神观也。出楞严经。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如修此观。先寂。次静。后幻。此先中后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二十具足修。先中中空后假。此从中道第一义谛。起种种自性差别。亦用空观发用。如火得空则明。水得空则莹。变化万端。摄化一切。即假观之力。
X10033202.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先有禅那寂灭之力。故云先修。中则不动自性。起三摩钵提之作用。故云中修。后则清净境界归于奢摩他之静虑。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四饮光归定观也。即大迦叶。亦云大龟氏。昔为金师。善明金性。使其柔伏。以金涂佛。感得金色。此观先证神通。后乃归定也。此先中后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二十一具足修。先中中假后空。此圣用中观绝待为义。妙一切法。无越于中。只常智无缘。无缘而缘。无缘大悲。谓之无作自性。虽起作用。终归于空。作用假也。如钟在架扣之则鸣。钟者中道观也钟内中空。空观也。扣之鸣。假观。中空假三观。发用也。如此。
X10033203.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先有禅那寂灭之力。故云先修。彼则住于奢摩他之静虑。而起三摩钵提之变化。故云齐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五多宝呈通观也。以多宝佛先成道证真如体。后于塔中发起。出法华经中。如静幻无碍。此是先齐第一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二十二具足修。先中齐修空假。先修中观。即秘藏。包容种种诸法。于诸法中常照而寂。亦寂而照。故云起于变化。名不虚得。
X10033204.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以禅那寂灭之力。资于奢摩他之至静。故云齐修。后起三摩钵提之变化。故云后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六下方腾化观也。此下方腾化观者。出法华。六万恒沙菩萨从下方现。此是齐后第二轮也。
四明聪讲师曰。二十三具足修齐修中空后修假。此圣用中道寂灭力。资于至静。中道如水。至静如清。而起变化如水上波。波亦无穷。浪亦无尽。其假也如是。
X10033205.gif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先以禅那寂灭之力。资于三摩钵提之变化。故云齐修。后起奢摩他之至静。故云后修。清明境慧者。至静之中。境智俱净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七帝青含变观也。出华严偈云。譬如帝青宝。照物皆同色。众生见佛时。同佛菩提色。此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此是齐后第三轮也。后一轮圆修三观。
四明聪讲师曰。二十四具足修。齐修中假后修空。此圣流中道有力并假观熏动。资于变化。至静空观。如太清天清而且明。安致是中。左右逢原。
X10033301.gif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
以圆觉性中之智慧。圆摄一切法也。
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既是圆合一切。则于种种性相。皆不离圆觉妙性。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观齐修是名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名如意圆修观。有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观齐修。然如意珠世人得者。一切所欲皆如其意。应心所求。无不皆现。今圆修此亦复如是。于诸法中举体相即无不同具。于诸性者。即静观。相字即幻观。觉性即中道寂灭观。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此是从体起用。于诸性相无离觉性者。此是会归体也。谓若菩萨。用广大灵明圆觉之慧。圆融和合一切。或理或事。或性或相。或真或妄。或色或空。或本或末。种种诸法。举体全真。以何义故。良由以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到此境界。全理全事。全性全相。全真全妄。全色全空。全本全末。全得全失。全彼全此。双遮双照。体用无二。寂照同时。是为圆融无上妙觉。此菩萨者下。皆结名也。
四明聪讲师曰。二十五圆修三观三止。此菩萨圆修三观三止。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圆觉即中道第一义谛。亦名常住真心。亦云性净明体亦云本觉。亦云空如来藏。亦是法华经藏。修而显之。具一切名。通一切法。在迷为恶。为愚。为痴。为三毒。为淫怒痴性。为杀。为盗。为邪见。为魔。为诸阿颠迦。为昏钝性障。为性恶。具无量名。为之性恶法门也。今言为佛为圆觉。就修显立名。为真谛。为俗谛。为真俗不二。为中道。为真谛者。即凡圣色声因果等法。皆无自性。谓之性空。亦非研究而空。乃本来空也。是名空观也。俗谛者。于性空中。具足诸法。无所不遍。自佗无碍。毫刹含容。亦即假观本来具也。然此真俗不二无二也。混而为一。而未尝为一。离而为二。未尝二也。当知即中道观也。此二谛观即圆觉性。寂而照。照而寂。圆合一切。于诸性相者。性真谛也。相俗谛也。亦向真俗二谛。二谛即一。岂离觉性。以觉性遍在一切众生心中。生即是佛也。以众生心中觉性在佛。佛即众生。生即是佛。佛即是生。生佛平等。觉性在地狱。地狱即佛。佛即地狱。其鬼畜生人天何莫由斯。于一切法上。用三观照之。了之于身心。脱之见解。非今始悟。由本不迷。佛也生也一而已。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菩萨修行。不出此二十五轮。唐僧惟悫。以此二十五轮。为二十五观。第一名澄浑息用观第二庖丁恣刃观三呈音出碍观四运舟兼济观五湛海澄空观六首罗三目观七三点齐修观八品字单双观九独足双头观十果落花敷观十一先武后文观十二功成退职观十三幻师解术观十四神龙隐海观十五龙树通真观十六商那示相观十七大通宴默观十八宝明空海观十九虚空妙用观二十舜若呈神观二十一饮光归定观二十二多宝呈通观二十三下方腾化观二十四帝青含变观二十五如意圆修观
四明聪讲师曰。此二十五轮。本被机修证。若论机缘入道。若权若实。若偏若圆。有利有钝。何止二十五。经中自云。若论菩萨。于一轮中。有若诸关涉多少。故不能穷理尽情也。
今括出二十五轮于后(御注中具出)。
一单修奢摩他。(专修静观)二单修三摩钵提(专修幻观)三单修禅那。(专修寂观)四先修奢摩他。(至静)后修三摩钵提。(妙行)五先修奢摩他(静慧)后修禅那。(断烦恼出生死)六先修奢摩他。(静慧)中修三摩钵提。(幻力)后修禅那。(寂灭)七先修奢摩他。(静力)中修禅那。(断尽烦恼)后修三摩钵提。(妙行)八先修奢摩他。(静力)齐修三摩钵提(幻行)禅那。(断灭烦恼)九齐修奢摩他(静力)三摩钵提。(变化)后修禅那。(断除烦恼)十齐修奢摩他(静力)禅那。(寂灭)后修三摩钵提。(作用变化世界)十一先修三摩钵提。(幻力)后修奢摩他。(至静)十二先修三摩钵提。(幻力)后修禅那。(寂灭)十三先修三摩钵提。(幻力)中修奢摩他。(寂静)后修禅那。(寂灭)十四先修三摩钵提。(幻力)中修禅那。(寂灭)后修奢摩他。(至静)十五先修三摩钵提。(幻力)齐修奢摩他(至静)禅那。(寂灭)十六齐修三摩钵提(幻力)奢摩他。(至静)后修禅那。(寂灭)十七齐修三摩钵提(幻力)禅那。(寂灭)后修奢摩他。(安住清净)十八先修禅那。(寂灭)后修奢摩他。(至静)十九先修禅那。(寂灭)后修三摩钵提。(作用随顺一切)二十先修禅那。(寂灭)中修奢摩他。(静虑)后修三摩钵提。(变化)二十一先修禅那。(寂灭)中修三摩钵提。(作用)后修奢摩他。(静虑)二十二先修禅那。(寂灭)齐修奢摩他(静虑)三摩钵提。(变化)二十三齐修禅那(寂灭)奢摩他。(至静)后修三摩钵提。(变化)二十四齐修禅那(寂灭)三摩钵提。(变化)后修奢摩他。(至静)二十五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
持梵行者。持佛戒行也。寂静者。自澄其心也。思惟者。审察邪正也。
求哀忏悔。经三七日。
恐为业力障蔽净心故。求哀忏悔。以二十一日为期也。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
如探筹然。不可拣择。
依结开示。便知顿渐。
结得前单修三轮。及圆修一轮。即是顿门。结得余二十一轮。即是渐门。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苟有疑悔之心。观行终不成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示修习。梵行净也。此即戒学。寂静者。此即定学。思惟即慧学。此是三无漏学也。大凡学道之人。莫不皆因三学。而从凡入圣。有如庄子云。泰字定发乎天光。与此同旨。谓修此二十五轮之时。于事相中。威仪法式及用心方便。必须持戒防非止恶。入定对治动乱。发慧辨别邪正是非真妄等法。如是修习必定成佛。倘若观中有碍。宜须于三七日中求告哀投十方诸佛。忏露先罪。改往修来。书写二十五轮名字文句。安置道场之中。礼念虔诚精祈一行。若是于三观之中。已的乐修一观者。即便随意修习。更不必求。若心于犹豫不决。胜劣难分。即当凭仗圣力以卜之。不宜拣择。但依所捻结开而看之。而顿渐自知。休贪别观。若更怀疑则失前功。不可等闲轻于事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示菩萨末世众生。须依教修之。若不依轮次。终成虚设。梵行者。即不淫欲净身业也。寂静净口业也。思惟净意业也。三业清净。随智慧行。为之求哀忏悔。经三七日者。克期也。二十一日中精进。谓之克时。破障域意修真。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此言凡夫浅识。观力未着。须依事相。如假船过渡。用筏到岸。书二十五名于签上。于佛前诚心祷之。乞求冥力加被。勿起少疑心。祈祷忏悔已。至于三七日。诚心深固。为之即非造次。然后信手抽签。不宜拣择。依结开示。或顿或渐。依教修行。若自的乐一门。随便修习。既胜劣难分。不能自决。故凭圣力。以卜应修。当即依结以修。无得复贪余观。若单修一轮。并圆修三观者。此名为顿。若兼修互修者。此名为渐。此渐非渐教之渐。此则同以圆觉发观之始。同缘实相。同以上品寂。先为观体。但根有利钝。证有先后。为之渐也。不问迟钝聪利。但心怀疑悔。即不成就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辨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盘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偈中二偈。标意及观纲也。次一偈结因。后二偈拣示。云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此二句长行既无。此偈即显谓独除却上根圆顿悟解之人。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随顺者。则不必依二十五轮。及道场探结等法。不随顺者。不取相也。既不随相。即随真觉。此乃顿入圆明。触目合道。遇缘即宗。本自无伤。不可加之以绳索也。是知前普贤章。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等类。故拣之矣。又下文云随顺勤修习者。此指下根人。前不随即不随倒法。此不随即不随正法。若下根之人。其可不随正法乎。后六句总示也。
四明聪讲师曰。偈与长行无异义也。有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二句。不免重释。圭峰云。唯除上根圆顿悟解之人。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随顺者。则不必具依二十五轮。及道场探结等。不随顺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随相。即随真觉。此乃顿入圆明。触目合道。不可加之以绳索。无疮自疣也。是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等类。故云唯除之矣。
释迦老子性颠蹶 蜘蛛网捞水底月
辨音不解拈金弹 断贯索系天边雁
二十五轮更互修 得便宜处便垂钩
锦鳞不在[糸*系]轮上 莫向烟波深处求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辨音菩萨章曰。
辨音又问几般轮 几种修持可证真
单复圆门虽有异 静幻寂观要区分
各安标记欲探结 先莫求哀悔罪根
二十五轮依幻觉 无修习处示修因
辨音菩萨章终八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净诸业障菩萨章
四明聪讲师曰。观夫圣贤垂训以身者。是禀父母之遗体。诚不可毁伤。但凡夫无知。执之为实。生我所相。地持经云。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我着。则无世间受生身处。大论云。一切世间中。莫过名与色。若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名是心。色是质。是故净业障。虽已自度。亦欲度人。于无迷闷处。起生迷闷。问于如来。释迦老子。又于鬼门贴挂好肉剜疮。穷四见源。故有此章来意也。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行人入前三观诸轮。才有证。便执着四相。四相者。一我相。二人相。三众生相。四寿命相。谓证心不忘曰我相。悟心不忘曰人相。了证了悟了心不忘曰众生相。前三相俱尽。唯是一味觉昭现前。觉心不忘曰寿命相。然一切业障。皆由四相而生。今此问答。除去诸业。自然清净。故当此请问也。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谓前所说二十五轮。皆是不可思惟。不可拟议事。
一切如来因地行相。
二十五轮。即诸佛初地观行之相。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
大众闻所未闻。故云得未曾有。
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大众自见旷劫修行功用。如在一念间。
西蜀复庵晖禅师。前总明观行。一向称理而修。犹可领解。今于一味之中。广张诸轮屈曲差别。虽然差别不乖一味之法。尤为难见。故曰不可心思言议也。因地行相者。此指文殊章问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也。夫果德称真。约理可照。因地治染。体解是难。今蒙佛开示观门有所悟入。其昔所修因地勤苦境界。一念之中。备知炳然齐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故深庆慰。然楞严经说。众生洞视不过方寸。阿那律见阎浮提如掌中果。菩萨见百千世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今既入观。以观智之力。所以彻见如来因地恒沙劫中修行之事也。问。此之调御。未审十号之中当第几号耶。答云。当第七号也。然十号者。一如来者。仿同先迹号。二应供。堪为福田号。三正遍知者。达伪通真号。四明行足者。果从因得号。五善逝者。妙往菩提号。六世间解者。穷尽法界号。七无上士调御丈夫者。降生成道号。八天人师者。应机说法号。九佛者。三觉圆明号。十世尊者。出世独尊号。以此证之。是知调御二字。当十号中第七号也。谓能调伏一切众生心猿意马也。
四明聪讲师曰。不思议事。只是如来因地行相。历恒沙劫勤苦求索。古云。无自然释迦也。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中问意。不说本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诸法清净。何得凡心宛在。所作所为。情犹憎爱。未审有何之法染污。令我用心异于诸佛。迷则不悟。闷则不证入本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问圭峰慈室两家都言。不是全不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但疑凡心宛在。不合觉源。令谓正为凡夫迷于圆觉。未有修入之路。何关圣人已知。若已知何复问佛。果佛已证。因人自迷。经有云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使诸众生。岂是圣者乎。
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
迷惑之时。总摄本性。开悟之后。方名法性。
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现未众生。闻佛开示。尽未来际。永无迷惑。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惟是遮尽一切法为义。愿以希求乐欲为义。法性者。乃诸法之性。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差别之法。皆同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此章。推破四相。豁融诸法。皆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从前经文但云觉性。此段云法性。意在兹矣。
四明聪讲师曰。圭峰云。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谓觉性法性。一体无二。但说果人所修所显名觉性。因人所迷中修所显者名法性。法性通一切法也。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众生从无始劫来。妄想执着。以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也。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妄认四相。为实我体。不知此四颠倒本来自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中说四相有二义。一总叙过由。二别释其相。今且先总叙其执四相之过由。谓四生六道。二乘菩萨。一切众生。自从无始旷大劫来。用妄想颠倒攀缘分别之心。执认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不过是。真我本有。迷之为无。妄我本空。执之为实。横计此四是真实我之身体。所以楞严经云。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轮转苦海。丧本受轮。皆由此也。然此四相有二说。一凡夫迷识境四相。二菩萨迷智境四相。且识境四相者。谓执取自体为我相。此妄认四大。云是我也。计我转趣于余趣。是为人相。此谓我若作善得生人天。若作恶得生三涂也。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为众生相。此谓我一身生在世上百岁之中。或少壮。或衰败。苦乐得失。种种相续之事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相。谓我舍此一报之身。死后便生张三李四之家。常住不断灭也。此乃金刚经中说四相也。今此亦可总收在内。下文别释四相。方是菩萨迷智境四相。至文可见。
四明聪讲师曰。尔时世尊至默然而听者。一大藏教。百千三昧。无量行门。皆是佛之方便。开甘露门。若究本源。生佛平等。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佛法即实相。实相即诸法。只为众生在迷。圣人布路。作筏度人。谓之方便也。善男子一切众生至为实我体者。天台云。神我本不可得。而未见道者。迷于心色四大五阴根尘识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缘甚多。今略辨四见。(出法界次第)今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但世间所作之法。皆有创始。如起屋起宅皆有始也。唯此一念识心。无始初时。只云轮转生死。如今身现在。要知父母未生已前。我在何处。将何为始。故云从无始来。今且从风火。搏我识神。入于母胎。揽二滴为身。即此谓之妄想。此滴本非我有。父母遗弃。妄认之为己有。为妄计色受想行识。此五和合。如草头露暂聚少时。又如五指成一拳相。五阴为身。亦复如是。况凡夫不了。执此假名而为我等。经云。我者于五阴四大根尘识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见。人者亦于五阴等法。妄计我是行人。妄计自身相貌。为人见。荆溪云。我以计内。人以计外。众生者。亦于五阴色等诸法。共成此身。计有我生。是谓之众生见。寿者。亦于阴入界中。计一期有寿若长若短。如人愿年百二十岁。此皆寿者见。荆溪云。众生以续前为义。寿者以趣后为能。凡夫既执我。认四颠倒为实我体。佛欲破众生妄执。与二乘人。说无我法。二乘离我。成阿罗汉。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由执四相为我体故。所以顺我则爱。违我则憎。
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四大幻体已是虚妄。更执四相。妄上增妄也。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
二妄者。即四大并四相也。二者因作业受报。故曰生妄业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既有妄业。即受轮回。本无轮回。故曰妄见。
厌流转者。妄见涅盘。
厌彼轮回。欲证涅盘。本无涅盘。故无妄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因执四相为实我体。所以于自憎爱。妄生执箸。顺我者即爱之。违我者即憎之。所以道同我者为是。异我者为非。如是憎爱是非不同者。皆因不合执我也。既有憎爱之心。未免于虚妄身上。又生一重妄想。何故如是。为这个四大五蕴。百骸九窍。乃是于过去本觉之上。一念不觉。背湛迷真之。复错撞入父母胞胎。被色受想行识众缘假合。在此唤作托异物以成体。借他家而权住。只此一身已是虚妄了。那堪今生又于此身之上。执着我人四相。即是两重虚妄。所以楞严云。汝等皆是迷中倍人。既不知是两重虚妄。未免就此二妄之中。不过是憎是爱。于憎爱上。或毁或谤。更相杀害。互为冤仇。于爱上被形体坏男根。为地狱种。作无间业。生起造作种种无边之业。牵入苦乐之趣。譬如道路能引入至地头故曰道。既妄业成就。即受生死流转。此谓之一念受染地狱门开。瞥起瞋心刀锋耸立。化书云。至淫者化为妇人。至暴者化为猛虎。楞严云。多淫之人化为火聚。此上皆是四生六道。因执我故。轮转生死苦海之中。不能解脱也。其次二乘之人。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希求出离。如救头燃。息缘断惑。如獐独跳不顾后群。才出三界后。一向趣寂耽定。灰身灭智。妄见涅盘寂静之理可证。殊不知此正是化城。本至宝所。大钞云。趣寂缠定。化城非宝。宝藏云。譬如困鱼止泺。病鸟栖芦。其二者不识于大海。不识于丛林。二乘之人。趣于小道亦然。以小安而自安。不以大安而安矣。禅家到此谓之。纵饶脱得髑髅前。未免堕在黑山下。一向黑雾罩定。这个唤作焦谷芽败种子。永不发生。此一段文。总有十句。初四句由迷起惑。次二句造业。次二句受报。后二句虽出三途。却堕二乘之境。然此十句经文。总当二乘宗中生灭四谛法门。谓初由此便生爱憎二境至二妄相依生妄业道者。此当集谛。有妄业故妄见流转者。此当苦谛。厌流转者。此当道谛。妄见涅盘者。此当灭谛。初二谛乃世间之因果。后二谛乃是出世间之因果也。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远拒诸能入者。
因彼妄见所障。不能悟入净觉。非是净觉障拒入者。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众生能悟入于觉尔。非觉来入众生性中也。孔子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者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者。此正是结答。前问。云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今答云。只应不合执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皆是执我。故不能证入圆觉也。非觉违拒诸能入者。诸能入即信解行证。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今答云。不是本觉违背拒敌使令不得证入。自是一切众生。因执我之故。所以不入。譬如夜间梦见别有一身。或往或来。或于种种之事。然此梦身既然未忘。毕竟不能合于本身。亦非是本身违背拒敌使之不合。但是梦未醒也。所以僧问龙牙云。佛祖还解瞒人否。牙云。你道江湖还有碍人心否。又云。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佛祖虽无瞒人之意。为时人透不得。所以道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浪有谁争。此则形无妨而人自妨之。物无滞而人自滞之。悲夫。有诸能入非觉入故者。意谓若悟入圆觉之时。自是因信解行证之故。所以得证入。而圆觉本无出入与不出入。初不干本觉之事。只如参禅之人。或十年二十年处众。不悟明心地者。此不干主人公事。自是你不肯做工夫。一旦忽然悟道之时。此亦不干主人公事。自是你因夜以继日。坐以待旦。?发进修加功练行做工夫而悟。若是与么人。何愁与么事。不是与么人。莫怨与么事。此之谓也。
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诸念动时。固不能觉。纵使止念。亦无入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动念即前苦集二谛。息念即前灭道二谛。谓以是上来所说道理因由所以之故。动念是凡夫苦集二谛之法。息念又是二乘灭道二谛之法。纵舍凡夫境界。又堕二乘境界。所以皆归迷闷。不悟圆觉。不入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因上妄执计有我身。是名身见。身见既起。见爱即起。违我者憎。顺我者爱。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曰由此二境即憎与爱。憎属见。即见惑五利使。邪心观理情迷颠倒。爱者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男女色身情迷随心逐物染者缠绵。通名为爱。爱属烦恼。即属思惑。五钝使也。因虚妄故。错认遗弃四大五阴根尘为身。已是虚妄。于上复生憎之与爱。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如冰与水。生妄业道。轮转三界。入于火宅。业道即六道也。因兹妄业有轻有重。善恶二业亦分轻重。善业重生人天中。轻则阿修罗。恶业重则入地狱。次则畜生饿鬼。故曰妄见流转。或于人道中厌流转者。修四谛十二因缘法。证声闻缘觉小乘涅盘有为之法此人少悟空法。达四大五阴本性空寂。不立我人知见。得小乘道灭二谛。犹止宿草庵入于化城。非究竟灭。谓之妄见涅盘。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者。以大斥小。小乘之智有如萤火。岂可比大乘之智杲日丽天。觉是圆觉。不入圆觉者。又觉照也。即清净觉相。非是觉相违拒。不是圆觉不容汝入。只为汝能入者。是小乘之智。自隔自碍。非觉碍汝。故云有诸能入非觉入故。大圆觉智破一切暗。灭萤光之小智。揭金粟之高明。动念即凡夫也。息念二乘涅盘也。凡夫二乘皆归迷闷。至此薰莸同器。不得不辨也。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动静皆迷闷者。由无始劫来无明妄想。为我之主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征云。重念皆是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今以何义故俱称迷闷。即答云。良由动念是我动。息念是我息。我相既在。动息俱迷。所以不能证入。此皆是无始世来。于最初根本所起独头无明。此之无明不待对境。自然于无事平常中而起。如天忽云。如镜忽尘。以此无明作自己主宰。耽着我相。主是无明之体。宰是无明之用。有运判宰之义也。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
有生以来。不见自性。故曰生无慧目。
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既无慧目。则四大五蕴一切幻性。皆是无明执着之心。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众生妄执无明。不肯除灭。譬如世人不肯自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一段文。却转释前文。良由四生六道一切众生。有无始本起独头无明为己主宰之故。不能悟入圆觉。类如世上有一般人。若十岁二十岁之后。盲却其眼。虽眼不见物。说之则能了知。若在胎中便自无目。生出来便盲之时。则对色之时。种种为说。终无所益。如涅盘云。如盲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答曰色如白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耶。答曰不也。复问贝色复何似耶。答犹如稻米末。又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复何所似。答曰犹如雨雪。复言彼稻米末。冷如雨雪。雨雪复何所似。答曰犹如鹄。是生盲人间。说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所以寒山诗云。因缘都未详。盲人问乳色。如是则盲人问乳。跛者访路。与此同意。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者。前文殊章。得本起因地。则所修之法皆是佛因。今用本起无明。则所修一切法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所以经云一切是觉。今以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前如以金为千器。千器皆金。此如以土为器(千器皆瓦)也。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者。此之认我之相。不觉不知。不能自断。有似世间卑贱之人。假饶卑陋六根不具。衣不盖形。食不充口。曾肯自断着性命否。终是不肯。此一喻。又可喻于后段爱我之言。及养无明之语。后段血脉连环。故此喻通前后文也。
四明聪讲师曰。何以故由有无始至皆是无明者。起信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生六粗。今言无始者。即是根本不觉熏习真如生三种相。业相转相现相。故云本起无明。既是根本无明。内惑为因也。四大地水火风。此四围空。汝之无明妄识。于中假作主宰。若论不能降伏者。亦被他人所恼。不能忍辱者。二义不成。亦不成主宰。今论四大和合心。在五根之初。名之为主。遗教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成此色身。于中立我。且云为己主宰。若心无慧眼。不能分别色心四大五蕴根尘识等。皆是幻化空华。则身心等性皆是无明生灭之法。不离虚妄。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者。此喻爱欲也。前文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亦是无明为因。无明为果。大论云。老死有果。所谓无明。无明有因。乃指老死。是故生灭皆从无明。今明上说无明。为己主宰。生灭我爱爱己色身。谁肯断命。既云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因果皆爱性不舍。任运不自断命。若肯断命。应是舍爱。既不舍爱。三界不出。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
彼有爱我者。我亦随顺彼境而生爱心。
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非随顺彼境而生爱心则往往。怒其违己。起憎怨心。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种种憎爱。增长我见。念念不断。成道愈难。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一道总结前经文。从无始来至此。皆是障道之所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者。此对顺境生爱心。以明有我。非随顺者便生憎怨者。此对违境以起憎心。以明有我也。用上来憎爱二心。长养无明种子。及现行种子。所谓种子熏现行。现行熏种子。不过是见不超色。听不出声。境起心随。攀缘不息。以至念念憎爱。念念取舍。念念相续。以此之心。求悟圆觉。成就佛道者。无有是处。纵令勤苦经劫种种行门。但转助得无明。所谓钻冰觅火。握地寻天。缘木求鱼。蒸沙作饭。抂用功夫。修不能成。此上经文皆是总叙过由。下文方别释四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爱者即是见爱烦恼。只为众生迷烦恼故。(烦以喧烦为义。恼以逼乱为义)恼乱身心。致使真明不发。今言爱者。即贪染之心。染着缠缚通名为爱。此爱顺我者则爱之。逆我者则憎之。此之憎爱皆我在虚妄浮心内。此虚妄心体。是根本不觉现行无明业识。未起善恶时。本自无事。但于名色阴界入等法中。起憎爱心。妄计我能养育于他。故亦计我从生已来为父母养育。故名为养育。今以憎爱。养育无明于内心中。忽遇逆顺境界。便生憎爱。此是十六我人知见中。第六养育见。(出法界次第)若以憎爱存心。憎则怨。爱则喜。怨恨见爱。总是情想。以此求道。去道转远。故云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众生之心。无所取证。则不着我相。才有所取证。即执此心。以为自己。故曰我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文乃别释菩萨迷智境四相。今且征云。如何是菩萨犯着我相耶。答云。谓之一字乃评量之词。评量菩萨大心众生。才入初地。用第七识心。证第八识。然第七末那识是能证。第八阿赖识为所证。假令修道舍妄证真。只此能证之心不忘。便谓之我相。然第七识属见分。第八识属相分也。盖梵语末那。此云染污根。四惑者。我痴。我慢。我爱。我见也。
四明聪讲师曰。圭峰意谓。所证者此指罗汉。证者尚有我相。今谓未然。我是十六见中第一名我见。只为名色阴界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吾佛恐人不识此见。此见潜在内心。难识其相。故云心所证者。虽云心所证。所证何相貌。下有喻晓之。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
此喻众生无所取证时。不知有我相也。
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
此喻众生才有所取证。方知有我相也。
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证是我证。取是我取。故证取时。我体发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弦即紧急。缓即是慢。此皆系肢体不调。手足失度之状方法也。针艾譬逆顺境界。经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如世上之人。百骸不调。手足失度。并不知紧慢。何故如是。谓只缘调摄保养乖角。失其方法。好寒却热。宜热却寒。所谓暖者假衣于春晹。冻者反冷乎冬风。缘此失度其保养之故。便不觉有其四大。一朝医师至。或以针针之。或以艾灸之。此时方叫唤烧我痛也。今学道之人亦然。或燕居静室。或隐处深山。虽物遗人。颓然于吉凶之外。心绝经营。境无违顺。习闲成性。暂得忘情。不觉自他。便谓我得道。已无我相了也。这般人。假使世间高名厚利。荣华富贵。酒色财气。皆动此人不得。但以赞叹其所得之法所悟之法。即便欢喜。若毁谤其所得之法。即便嗔恨。只此喜心怒心。便是我相也。以自谓舍妄证真。一时无我了。才被人以逆顺之境来取之。我相依前在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人平常无病。痛痒俱无。忽少不安。加之针艾。针艾临体。方云有疼有痛。既知疼痛。始觉有我。故云心所证者。且就众生显我不是罗汉。经云谓诸众生。若是众生。用加针艾。故云证取方现也。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盘。皆是我相。
我心未断。虽能入佛涅盘。亦皆是我相尔。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并是粗相。此结指细相也。其心乃至证于者。此属能也。如来毕竟了知者。此属所也。所中又如来毕竟了知是能。清净涅盘是所。意谓非但了知二乘涅盘为我相。设若了知如来涅盘。亦是我相也。然如来涅盘。但是虚无圆照。无为觉体。非别可证。今既证得涅盘。不忘能所。即皆是我相。所以古德云。纵饶穷到底。犹是涉风波。
四明聪讲师曰。此例我相。不独凡夫众生有之。至佛亦有之。故云其心证于如来者。此是分真佛。不是究竟妙觉佛也。佛亦称我者。无法之我。此具我者。非凡夫情我之我。未证无生忍地。刀割火涂皆是痛苦。圣人遇难。如割水吹光。何难之有。为凡夫未破无明。其病全在。若知佛地了知我证涅盘。所了知心。亦是我也。直至妙觉。四十二品无明破尽。百非洞显。万惑咸亡。如十五夜月。到此田地。无尔无我。无此无彼。无凡无圣。无善无恶。天堂地狱。净邦秽国。打成一片。故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中。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人相者。悟我是空能不执着也。心悟证者。悟所证之我相为非故也。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虽悟我相为非。不复执着我相。然所悟者既是非我。则其能悟者亦非我矣。非我之相即人相也。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使此悟心胜彼一切证我相者。亦皆是人相尔。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心悟证者。此觉悟前证心不是也。者之一字正名人相。意谓此之入地众生。到此又。悟知前来证心是我相。既知证心是我相。更不肯再作证底道理解会。故谓之不复认我。今来所悟之心。更无我相了。殊不知只这底心悟所依前。只是人相之我。与前我相一般。前证心是粗底识。此悟心是细底识。假饶谓之此悟心。超出过越前来一切证心。未免皆属人相。何也。尚有能绝能除之心存焉。
四明聪讲师曰。智者法界次第云。人相者。于名色阴界入等法中。妄计我是行人。异于非行之人。故名为人。亦计我生人道。异于余道。故名为人。慈室云。复知后三相皆依我相。从根本而立。荆溪云。人以计外为人相。大论云。但于五众取相故。计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诳惑生。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今言众生心悟证者。恐人误作悟道之悟。证道之证。故言非也。意云。以我若比异类。我是人者。计是人相?尊贵利益违逆等相。我人道胜。其实专自己身立人相也。悟是悟彼人。证是证我相貌富贵。故云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意云。我已过一切人。皆不如我。我能他不能。我会他不会。如是皆是超过。即不是证圣人境界名为超过。故云悉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菩萨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虽能圆悟自性涅盘。备极一切取证之理。然尚有一毫悟心。亦是人相尔。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不取能所。故曰圆悟。无非不尽。故曰备殚。意谓此之众生。用第七识心。不取能所之相。而前能所之相俱是有我。直饶圆悟涅盘备尽。得前证心之理。不取能所者。此尚有少能悟之心不忘。故曰人相。何也。为少悟之智。不是差别之心。故曰少也。
四明聪讲师曰。其心者。此指一切众生之心。龙女是畜生心。调达是地狱心。妙庄严王是邪见心。十法界皆云其心。除究竟佛非心。既存有心。有心生天。(有心为人有心为佛)乃至有心证涅盘。故云俱是我者心存少悟。悟我为人。非悟成佛。殚者尽也。尽其理言之。错认己身。强立主宰故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众生别发一心。自谓前所证之我相。所悟之人相。未能及此。不知此心乃众生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又征云。如何是众生相。谓觉前能悟。悟是所觉。悟既成所。觉又名能。展转无穷。皆成能所。能所及处。皆是相待。了此无定。故离前非。计所不及。谓免诸过。不觉此计又是众生。众生者。不定执一之谓也。谓前证心不及此心。前悟心亦不及此心。者之一字。便是了心不忘。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
此假借人言。以谕己为众生相。则非我相人相也。
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曰非我者。盖乃是众生。则非是我也。曰非彼者。盖己是众生。则非是人也。非彼我者。非彼人之我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喻释通。此一段文。但借世人语词。以为义势。以显众生相。不妨义理至浅近。而文且幽隐。今为子细分柝于兹。世尊召净业云。善男子。要知众生相者。譬如世上有一人。口中自作如是之说。问说道如何说道。云我此一身。不是张三。亦非李四。若我是张三。则便有彼之李四为对待。若我是李四。则便有彼之张三为对待。今我自是色受想行识。众缘和合而生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此却是佛说也。谓彼人既道我这一身自是众缘而和合生之时。而世尊便知彼说众生之人。已无自我了。非唯无自我。亦无彼我也。既不执是我。即无彼我对待之法。上文征释已。自可见了。世尊又恐后代众生不会。再来将非我非彼一句。分开为两段征释。使其易晓。今先征起非我二字云。上文说非我。如何是非我。答云。彼人适来自道。我这一身。自是众缘和合而生。既道我是众生。即使无自我了。又征起非彼二字云。上文说非彼。如何是非彼。答云。彼人适来自道。我这一身。自是众缘和合而生。既道我是众生。即便无彼我了。虽然于自我彼我都无了。尚不合有执众生之心也。无自我者。即无初证心无我相也。无彼我者。即无第二悟心无人相也。尚有众生者。即此能了之心不忘也。大凡佛书。有文易意难者。文难意易者。有文意俱难者。文意俱易者。此乃文难意易也。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
了知前所证者为我相。前所悟者为人相也。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
了知己之所见。胜彼我人二相。
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了心未忘。故名此相。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合喻对辨也。意谓但是地上众生。虽然了达得第一证心是我相。又了达得第二悟心是人相。而了心不忘。便是众生相也。疏云。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不及之处存有一个所了之心。岂非众生相乎。此谓之灵龟曳尾。拂迹迹生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云何众生至名众生相。天台云。于名色阴入界等法和合中。妄计有我生。故名众生相。今谓初受胎时。揽父母遗弃。为有五事。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此五者。皆揽四大。共成其体。彼时便有四大和合。五阴和合。假名色身。立我所相。众缘者。众共而生故。众生者。五阴和合而生。如五指头束成一拳。此五成拳。故有拳名。五阴成身。假名众生。亦云众生见。亦云人见。于母胎中。便有此名。皆是妄计。非实有体。心自证悟所不及者。此因我人知见。自高自大。我是众生。彼非众生。此是我自起高心。慢彼非我故。此有两不及。一者他不及我。二者我不及他。下者一字。兼于自它故。下立譬云。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下再自释云。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此是我既非他是众生。他亦非我为众生。则非我者。他非于我也。云何非彼。我是众生者。我既非他。他亦非我。我是众生。总结云非彼我故。并非彼非我。是我而非彼。如彼亦非我。但众生妄情执有。分彼分此。有悟有证。如此皆是我人。而此我人所不及者。存有所了。立悟立证。皆是我人妄想。不离此五阴聚而为身。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
觉所了者。觉前执众生相时。了心未泯也。此觉心绵绵相续。欲不断灭。故曰寿命相。
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一切觉心。皆是清净业智。然此智幽微。不能自见。所以念念不断。如命根之不可断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才有证心。证心不忘。便谓之我相。才有悟心。悟心不忘。便谓之人相。了得证心。了得悟心。了心不忘。谓之众生相。若前三相俱尽。唯是一味照觉现前。觉心不忘。谓之寿命相。今且先征起云。如何是寿命相。答。谓等觉位大心众生。修行到此。用即心之照。此之即心之照。全是自己光明里许。离烦恼障。离所知障。无一丝毫污染。遂觉前来我相人相众生相。一切皆尽。照彻真源。一切处一切时。全是此之一觉。更无两个。便拟将此作用之智。修习一切无漏之业。业即业用。或自利或利他。种种等行。此之智照正是微细染识。谓之细中之细。一似人之作根。常常相续。不能自断。又不能自见之。如楞严云。阿难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禅宗谓之命根不断。不到牢关。亦谓之智照现前。犹是真常流注。又云。万里不挂片云。虚空正好吃棒。何故如是。只为到此境界不合。犹有依倚在。犹涉帘纤在。唤作着体华鬘严身缨络。又唤作百尺竿头未能放步。万仞洪崖未能撒手。尚有佛法存于胸中。所以僧问古德云。牛头未见四祖时。为什么百鸟衔花。答云。闻时富贵。又云。见后为什么不衔花。答云。见后贫穷。今此寿命相。正是牛头未见四祖时底时节。又僧问赵州云。朗月当空时如何。州云。犹是阶下汉。僧云。请师一接。州云。待月落了来相见。只如古人有降龙伏虎诸天送供百鸟献花者。皆在此相中收也。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
心光发明。见种种觉。在净性中。悉为尘垢。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照心觉心。皆是尘念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若以此法门智照。照见前之三相。一切觉者。皆是尘劳垢污者。只此能觉所觉之智。依前不离尘劳妄想。何也。为更有能觉之智未忘。所以与前病痛一般。孟子所谓以五十步?百步。虽五十步。未免是走尔。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存我。则如水之为冰。觉我则如汤之销冰。冰汤虽异。同归一水。别无能知冰销者。所以存我觉我。同归一性。别无能知我觉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此举喻。譬如世上之人。用百沸汤泼冰相似。汤至而冰即泮同成一水。虽然冰销去了。尚有能知冰之人。只如言尽。便是不尽。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所以东坡云。首断更无能断者。冰销那复更知冰。存我觉我亦复如是者。今存能觉之我。觉前三相所觉之相。虽然遣除前三相之我。无那有我。不合更存。此能觉我尽者。便是寿命相。喻中知冰不合更存知冰销者也。若依教家。约地位说此四相者。第一我相。即初地菩萨所犯。第二第三人相与众生相。即二地至十地菩萨所犯。最后寿命相。即等觉位菩萨所犯。此寿命相。谓之贴肉污衫。最后方脱得此一相。便入妙觉位即佛矣。
四明聪讲师曰。寿命者。金刚经只云寿者不言命。今言寿命者。寿者是于色心五阴中。妄计有长有短。曰寿命者。亦于色心阴法界。计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曰命。其命寿只一也。大论分为二计。我命根连持不断。以执此故。计有我身。名为身见。心照清净者。心便是命。命只是出入息气。气只是风大。此息风若不清净。则结滞。皆由此心知一切法。知者智也。智即照也。照一切法。曰觉所了者。一切业智者。此业即智。此智即业。以此无明业力。知于诸佛法。此智非一切种智之智。此是业上生此智慧时。人号灵台。此智所不见犹如命根。世间知命者少。此之谓也。若心知命有长有短。知是幻化。空品云。心如幻化。故云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照即知也。即知见了一切法皆是虚妄。故云觉者。下一者字兼能觉智。能觉皆是尘垢。垢是四大五阴根尘识。皆为过患。能觉所觉能知所知并皆尘垢。能觉如汤。所觉如冰。故云如汤消冰。知冰消者是谁。能知所知并皆无体。故云者字。若存我能知之知。觉我所觉境也。亦如汤冰。能销所销并皆无相。故云亦复如是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不能了达我人众生寿命之相。虽经累劫勤修。亦不能证无为圣果。
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圆觉疏曰。正法之时。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相。虽是正法。亦同末世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皆是明存我失道。谓既将此四相之心修行。则行行皆带能所。此皆是有为生灭之法。故不成圣果。正同华严云。多劫六度。不名菩萨。非唯不成圣果。亦谓正宗佛法中末世。何以故。夫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且正法之时。人不取相。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着其证相之时。虽是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顿教。了达病源。则虽末世。还同正法。庄子曰。世丧道矣。道丧世矣。
四明聪讲师曰。神我本是藏性。性不自守。随薰和合。于名色中。妄计有我。不了四相。纵经尘劫修行。终不成圣。为未除我。火性未断故。除我是入道要门。大小乘若不除我。终非圣人。佛在世时。亦有如是。故云正法末世。今后五百岁中。法是正法。奈弘持者多以邪法误人。呵佛骂祖。皆正法末世。其法虽正。弘者曰邪。谓之末世也。
何以故。
此一句征起云。前来修行之者。劫数既多。行又勤苦。以何义故。不证圣果耶。
认一切我。为涅盘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何故名为正法末世。盖由执着诸相为寂灭之道。有所证悟。及有成就之名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认我为真。答云。谓只因不合。认我以为涅盘。有证有悟。有了有觉故。所以虽多劫勤苦。终无所益。譬如认梦身。以为自己。勤于家业。种种疲劳。终无一事益于资产。
四明聪讲师曰。今世间有一种学无生之术。欲不生灭。起此之心。已落生灭。反求之者。去道逾远。我是罗汉。我是无心。我已到家。以盲引盲。盲盲无穷。涅盘者。何法谓之涅盘。尔不识真理。二乘三界。小乘涅盘出分段生死。有余涅盘。大乘破无明。登圆初住。证一分三德。大乘涅盘。佛是究竟涅盘。岂有纯是凡夫三毒不断纤毫淫怒痴性。全在何等涅盘可证。若将得神通。亦是涅盘。魔魅亦有业报五通。岂得为证涅盘。又大教斥小乘声闻缘觉。亦谓之邪人。迦叶自云。未闻大涅盘前。尚皆邪见。何况错认我人知见者。此如认鱼目如珠。以为到家名悟名证。亦云我已成就。古有云。是拣择是明白。若不择良朋胜友。别其见之邪正。不独自误。亦乃误他。其过可胜言哉。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盖谕取相修行终不成佛。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喻以显前文。疏云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捡获。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以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所以楞严云。阿难。汝今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寿禅师云。认妄贼而为真子。劫尽家珍。收鱼目以作骊珠。空迷智眼。又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庄子云。贼莫大于德有心。而心有眼故圣人去之。
四明聪讲师曰。贼者即六尘之六贼也。于色声香味触法之中。自相劫夺家宝。岂复就聚哉。此正言贼者。是无明业识。此贼无始以来。害我甚多。只不自省此无明业识。亦谓之父子天性。本觉佛性。流浪之后。父子相失。今日修圆觉。会天性。定父子。无明法性一体。父即子。子即父。贼即将。将即贼。若也错认。未免为他所害。
何以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征何以多劫不证。答云。由认我取证故。此又征云。涅盘是万法之真性。即我体性亦是涅盘。纵使认我取证。以何因由所以之故。便妨于道耶。
有我爱者。亦爱涅盘。伏我爱根。为涅盘相。
爱我即爱涅盘。究竟未离于爱。但能降伏我之爱心。使之不起。尔不起之相。似涅盘相。其实非真涅盘也。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既憎我相。必憎生死。憎心未忘。终不解脱。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
本爱涅盘。拟除生死。不知爱心真生死根本也。
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既起爱涅盘之心。已为生死所缚。别更起憎恶生死之念。是名真不解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疏云。夫生死轮回。本由憎爱。欲求解脱。须尽二源。今憎生死。亦是本憎。弃苦欣乐虽殊。憎爱元是本习。带之修道。佛果岂成。伏我爱根为涅盘相者。由调伏之故。爱根不起之处。相似涅盘之相。以似为真。本爱涅盘。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爱根憎苗。岂名解脱。谓只此爱涅盘心。便是生死之心。又却安用别生一个憎生死之心。只此一心在两处用。既用此心憎生死。又用此心爱涅盘也。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此等憎爱心。在圆觉法中。非解脱之见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法之一字即涅盘因。前云爱涅盘者名不解脱。故此又征起云。若爱生死。即是系缚。今悟涅盘。是寂灭一心之法。以何相状。得知云不解脱耶。
四明聪讲师曰。佛法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须以有心作无心用。今文云有我爱者。爱心不断求涅盘者。爱心是无明。无明不破。若以爱心求无为。去道远矣。伏我爱根者。如木只去枝柯还复再生。若断木根。则求无生理。断根证真涅盘。暂伏爱根。如石厌草遇缘再生。即非究竟。外道凡夫以伏为断。认为涅盘相。虽用药治病。执药为病。病根愈深。故云真生死。故名不解脱。不是法不妙。不解脱生死。自是汝用不得法故。经云。盲者不见。非日月咎。此法如人入阵中用武器。善用者游刃不伤。不善用者。挥戈刺吻非止伤手。命亦难存。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由未能尽我相根本。
在己小有所证。便为自心清净。盖由未能忘我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以己微证为自清净者。佛法大海。无量无穷。其能入之者。渐入渐深。今彼众生。方且外知根尘假合。内觉性体寂然。殊未有大彻大悟之门。而我相根本必不能尽除。何以知之。下文用境验之即知也。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
闻毁誉。而生瞋喜者。盖由坚执我相。
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执我之心。潜伏于藏识。而游戏于六根。念念不断故也。宗镜曰。识即是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识。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只如庄子云宋荣之为道也。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阻。今彼众生。未能臻乎此境。遇赞则喜。遇毁则嗔。以此验知。我相犹在。何也。然世境违顺。粗重易明。唯就法门最难觉察。但言为法嗔彼爱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此之我相暂时潜伏。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若触着逆顺境界。依然于六根门头炽然发现。常常永不曾有间断休歇。古德云。聊将柱杖轻轻拨。烧却三千与大千。然藏识者。属第八识种子。诸根者。即属眼识耳识鼻识舌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现行。种子熏现行。现行熏种子。常无间断。若约此中赞毁者。乃属八风。称利衰毁誉讥苦乐也。
四明聪讲师曰。末世中即后五百岁。斗诤坚固。学菩提者道也。今时学道者。我见不除。纵少知见。便谓了证。如此之人。只缘不识真菩提路。妄入异路邪乡。以为真道。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故云以己微证为自清净。佛在世时。九十六种外道。皆是邪见数。中亦有通力者。尚属邪见。何况今时。唯以口业诳惑众生。世无青白眼。随顺入邪乡。以盲引盲。同入火坑。佛悯此辈。以苦切之辞。拔济邪见。使归正见。故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以邪化济度。其人受者。自谓已得彼之真道。可出生死。岂知生死重积。实乃迷中倍迷之人。弟子与师俱从沦坠。若明眼人。善别淑慝。出其恶指其妄。此人便生瞋恨。尽世之中便为怨结。如是之人。只为我相不除。坚执我故。体是无明。第八识亦名梨耶识。此我识至究竟佛方尽。等觉菩萨尚未尽我。此识微细。故云执持潜伏内心八识田中。既伏在内。游戏诸根。即六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六根门头贪色声等尘。顺则喜。逆则怒。总我执不断。所以我见居首者。谓若是也。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不能断除我相。安能悟入净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前所说。至是存我失道。所以不能得悟入清净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觉是圆觉。此性净之理。如白圭不容少瑕。或少瑕玼则不清净。瑕即我执也。若留我执。性不清净。如孤鹤不入鸡群也。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若知我体本空。则知彼之毁我者亦无立处。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才作我见。演说诸法。皆是我相。未断灭故。
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我相未除。有此过患。若执人相众生相寿命相。其患一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乃是说病为法。此恐闻前佛说。赞之则喜。毁之则嗔。嗔喜未忘。便是我相。今此便拟忍受不嗔。用为无我。以谓我今一身。自是众缘和合而成。毕竟无我。我已空了。汝毁何人。念汝无知之故。今为汝种种说我空之法。只此见有无毁之人。便是未得我空。只此为彼说法。便是未断我相。然我人众生寿者。亦复如是。疏云。毁者是彼。说者是我。经文于毁者言无。此是反明过也。于说者言有。此是顺明过也。
四明聪讲师曰。若知我空。此空是本来空。非作为空。亦谓性德之空。此空空一切相。具一切相。非空之空。非有之有。此空有本来性中自具。见喜不喜。见瞋不瞋。乃本有何瞋喜哉。今我说者。不到此田地。因说故。人虽毁我。吾不生瞋。虽不瞋他。内念不息。暂时捺伏。唯不形于颜色。念中仍存。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永嘉有云。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然立我能说。是以不瞋。若起此念。能所未亡。有彼有我。皆为我相未断之故也。如佛世中有二人窃人莲华。谋计云。他人忽觉。唤云谁盗我花。应当效鸳鸯鸣。令他不疑。一人果入池中盗花。主人云。谁盗我花。不效其鸣。却乃应云。我是鸳鸯。为主所获。元本我之一字毕竟未除。谁人不为此我病之所害。是以众生寿命之见不断。故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乃是四病。众生愚痴。说此四病以为正法。是诚可愍也。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执相修行。愈勤愈病。何由悟入净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善男子至增益诸病者。此结成。存我失道。所以不能悟入圆觉。病者即四相也。四相若存。总名为病。今彼众生皆是以四相之病。作十方诸佛一心圆觉之法门。所谓认鸡作凤。拾砾为玉。诚可哀怜。然虽勤苦精进。转增其病。譬如将薪投火。以水助冰。是故不能入清净觉者。此结障道。谓彼修道之人不合。以上来所说之病为法故。遂不能证入清净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人有病必服诸药。药到病除。药亦应舍。或有人以药能治病故。执而不舍。药反成病。岂知疾病易医。药病难愈。精进修行能说之人。悉名为病根本。只为不识真性本空。致以说药为病。虽勤求道精进。不达我人性空。还生虚妄。学佛本为治病。久之反药为病。徒劳苦行。如佛世有一女子。厌身烧身。临将入火时。忽遇知识。汝烧身厌身。仍不脱苦。其苦复苦。不达性空。纵烧千身。亦不离苦。譬如坏驴之车。驴厌车坏了旧车。旧车虽坏。新车复来。不达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如鸟投网。无可出处。心虽念念欲出。奈何无可出路。要求出路。古云。游心法界诸心寂。如日依空不住空。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不能了达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虽以佛之见解。及佛所行之道。为自己修行之法。终亦不能成佛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文说将凡夫以滥圣人。先抑圣同己。疏云。佛说了义称理法门。皆言心境本空。惑业本净。凡圣不异。因果皆圆。就佛见之。理实如此。且众生。迷倒已久。种习根深。纵令信解法门。现用元来随念。但以分别心识。解他无碍言教。谓佛意亦只如此。便乃叹天问地。拨无因果。不信有修有证。若作如此见解者。永嘉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又譬如贫人数他财宝。自无半钱分。不能成就圆觉。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未有所得。自谓已得。未有所证。自谓已证。如此妄语之人。盖由未断我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抑圣同自己。此乃是骋自己齐圣人。或者不定之辞。谓有一般骋己齐圣之人。未曾得圣人所证之理。己谓得了。未曾证圣人所证之智。己谓证了。若未证而言证者。根本戒中犯大妄语罪。所以佛于楞严会上告阿难言。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贫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迂曲。庄子云。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见胜己而进道者。便生忌心。盖由爱我之心。念念不断故也。如此之人。安能悟入净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见胜进者心生嫉妒者。疏云。夫圣人用心。他己无二。见他胜进。或教法流行。以念念欢喜。必能随顺。自验内心如此。或即证悟不虚。何以故。十方诸佛日夜常放毫光。伺侯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若有一人发菩提心学佛法者。十方诸佛则生无量欢喜。若自觉己衰他盛。则生嫉妒。己盛他衰则生欢喜者。纵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缘。勿错认之谓得证者也。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者。此结成障道。谓皆因前抑圣同己。及骋己齐圣。两类众生。皆是未曾断去我爱。由我爱故。所以不能悟入清净圆觉。此净业菩萨前问。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今答云。有三过咎。一不合认我为真。不能入清净觉。二不合说病为法。不能入清净觉。三不合将凡监圣。不能入清净觉。观此之意。是谁之过欤。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入清净觉者。此四见本是真如佛性起妄计故。为此色身已为实有。又计我能解如来藏性。即是我心。及四三昧是入道门。我是所行人。(妄计)我所解者是上人法。我所行者是如来行。如此解行。并是妄计。无非我人。于圆觉性终不成就。为有我见作主宰故。又有一种增上慢人。未得为得。未证为证。诈称善知识。规图利养。如经云。昔有贫穷人。逃于它国。诈号王子。彼国不识。以公主妻之。此人遇饮食间。常起嗔责。后有本国人。偶然见其公主。说如上事。此客曰教汝一偈。佗若起嗔时。便念此偈。其嗔自伏。偈曰。欠债逃它国。诈称为贵人。粗食是常食。何劳复作嗔。此人嗔心果伏。今增慢人。诈云了证。邀求名利。嫉妒贤能。造地狱因。自不知觉。故云由未断我爱不能入清净觉。岂非诈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惟益多闻。增长我见。
望成佛果者。不使求悟自性。惟令广学多闻。则彼之我见。转加转长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趣果迷因也。希望成道者。此即趣果。唯益多闻者。此即迷因。大凡顿教宗旨。先须了悟觉性。然后方可多闻。广其智慧。不妨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序云。医方万品。宜选对治。海宝千般。先求如意。然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句。一向徇文寻枝摘叶。不务了心。心既不了。假饶记得河沙会尽尘墨。于己何益。楞严云。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惧则所见所闻尽是增长一切诸恶。论云。多闻无智慧。是不知实相。譬如暗中有宝而无目。诸教说。声闻人唯观于果。不观于因。如狗逐块不逐于人。又如列子说。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庄子亦云。夫道不欲多。多则杂。杂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此皆责不先了心然后多闻。列子说符篇云。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返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也。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佗日与孟孙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合。彼三术相反。而同于儒。孰是孰非耶。杨子曰。人有濵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褁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不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非。心都子默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志。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说也。哀哉。芙蓉颂曰。休将闻见学玄宗。学得徒劳枉用工。争似无为闲放旷。廓然豁尔自圆通。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
望成佛果者。不必广学多闻。但须精勤。禁制妄念。
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
当发广大勇决之心。佛果未得。当令必得。妄念未断。当令必断。
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若无此等妄心。必可渐成佛果。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更须亲近善人。方得绝诸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劝断惑方成正因。意谓世尊劝戒一切众生。欲成就十方诸佛广大圆觉者。但当如我所说降伏烦恼。起大勇猛增胜之心。若未得圆觉真实境中。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清净不变义。常乐我净义。一切妙用者。当使令克获成就得之。若未断去凡夫颠倒境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一切障碍虚妄之法者。当使令断除。一切恩爱。悉皆空寂。则无上佛果自然成就。更须求善知识以为证明导师。不堕落邪见。何也。疏云。商人入海。须假导师。学者修行。必资善友。所以禅宗云。威音王已前。无师自悟。威音已后。无师自悟者。尽是天魔外道。贪瞋爱慢者。此即根本烦恼中生也。爱无别性。贪数所摄。谄曲嫉妒。即小随烦恼也。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若于所求善知识处。不能信受其法。别生憎爱。则不能成就圆觉广大之果。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乃顺释。此文乃反释。反明不生憎爱。则得证入圆觉。憎爱者。于自生爱。于他生憎。所以道。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末世众生至清净圆觉者。求道者用心希望。亦是我慢不灭若用心求悟。亦是我人。纵得一知半见。复入我乡。真道不在多闻。不在强记。佛顶云。阿难汝虽忆持诸佛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不如一念修无漏业。又云。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故经云。惟益多闻。增长我见。若要修真道者。须用圆觉寂照。散时止之。昏时朗之。勇猛精进。强软降伏灭除烦恼。发四弘誓愿。誓度生。誓断惑。誓学法门。誓成佛道。观心愈进。则嗔爱谄曲对境不生。复将所见之境。一一皆是圆觉。以觉照之。所对之境如汤消冰。忽有障重境界不退。求善知识决择明白。庶不迷邪见。所求之师别起爱憎。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
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 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 謟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 先去贪瞋痴
法爱不存心 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
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 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 究竟非成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觉城者以城喻觉。即法喻双举也。城有三义。一防外敌。二养人众。三开门引摄。谓一了心性众惑不入。如防外敌。二见恒沙功德万行圆增。如养人众。三道无不通自他引摄。如开门引摄也。若能归悟刹者。刹即梵语。刹那。此云世界。此如率土之土。无非王土。行人既悟法法属悟。如云邪人说正法。正法亦成邪。正人见邪法邪法亦成正。法爱者即涅盘也。我身本不有者。我身即憎爱之本。欲除憎爱。莫执妄身。所依既空能依何立其由。皮既不存。毛将安附。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净诸业障菩萨章曰。
净业断除人我执 俱缘四相妄迷习
无明主宰为我根 心存证者乃人立
寿命业智潜续存 众生我人所不及
由兹憎爱烦恼生 觉城味此何能入
净诸业障菩萨章终九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普觉菩萨章
四明聪讲师曰。禅本无病。病者非禅。病是自病。非病是禅。净名疏云。禅者佛心。智鉴圆明。又翻弃恶。如来纯净之智。本不有恶。恶即病也。圣人以禅为药。治众生病。岂可以病治人之病。今普觉快说禅病者。盖禅能治病。故云禅病。法华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成佛。今求善知识者。言为人师范人。今末世中。己见不明。一盲引盲。瞎人眼目。说邪为正。自诳诳人。吾佛悬鉴将来。急说救病之方略。言四病。其实病则无量。然此四病。本自身生。身从心有病根。在心禅无异路。但人心多端。悲智不同。遂成四病。若也觅病于心。何心是病。何心非病。作止任灭方之可知。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行人前有我相。未可施功。到此前诸过已离。四相既除。方堪修习于修习用意中。复有是非。既有是非。觉犹未普故。此令依师免溺四病。四病既除。觉性无瑕。觉方普矣。又云。普觉本末。普觉粗细。普觉浅深。故当请问也。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
赞佛于前章。善说四相也。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使诸法众闻所未闻。心意豁然。获大利益。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禅病即前说四相。乃是行人入禅观中之病也。荡然者。如水之荡荡。深远之?。大安稳者。对二乘与菩萨分证分断分觉。此乃小安稳也。唯佛满证般若。为大安稳耳。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菩萨起此五问。请佛开示不群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请问之意。如人有子。病者偏忧。菩萨大悲。先哀末世。贤圣隐没。正法将沉。而外道邪法。攘臂于其间。如火炽然。盛行于世。正当佛种累卵危时。及夭伤之际。未审使一切众生。求何等人。前云求善知识。故今问也。二依何等法。三行何等行。四除去何病。使末世群盲。无目众生。依此诸法。不堕六师邪见。然群盲者。但是不见道之人。皆谓之群盲。如瞽却两眼不见一切。纵有谈说。亦非真实。涅盘经云。譬如有王告大臣言。汝牵一象。以示盲者。时大臣受来。乃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触已而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以其象示群盲竟。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是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所谓群盲摸象。各说异端。若使群盲开眼。分明照境。验象真体。终不说其尾牙等也。今经举群盲。即此类矣。问。前云发心。与此发心何异。答。云前发信心。此发住心。故不同也。
四明聪讲师曰。禅体静观体朗。禅则止心不散。观则照心不昏。大乘入道。以止观为筹幄。用定慧为先锋。破阵坏魔。良由于此。今云快说禅病者。为去佛既远。圣贤隐伏。邪法炽。盛魔强法弱。金鍮不辨。泾渭不分。说病为药。以邪为正。周璞郑璞名同体异。若无正见。徒劳苦行。故云求何等人。而乃正之法亦多种。邪法正法。恶法善法。以何等法而作规模。行亦多种。有正有邪。九十六种皆是邪行因。采花婆罗门。见比丘身生疮痒。以火炙之。外道见之。以火炙身为道故。有五热炙身。比丘不得命断遂乃投崖。外道效之故。有投崖赴火等。至有裸形持鸡犬等戒。皆是邪法。今云依何。等行修之。病亦多种。见思病。尘沙病。无明病。身病。心病。二乘人不识真病。往于贫里。止宿草庵。皆是佛法中病。当以何法去此二病。发心亦有多种。今求圆觉者。如何发菩提心。于是深识不思议境。如善财参五十三善知识。皆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心。未知仁者如何发心。如斯五事。并在末世。龙亡虎逝。正废邪兴。普觉如击石火。善逝如谷答响。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
能使众生。道眼清净。不畏魔恼。
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四明聪讲师曰。发心修行。先求正知见人。决择。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发无量广大之心。亲近大善知识。欲修圆觉者。富择正知见之人。一切正知见者。种种知见。悉无染着者是也。
四明聪讲师曰。大心者。菩提心也。修圆觉者。非大道为心。孰能成就大志。发大心者多。成佛者少。经云。鱼子庵摩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期结果少。鱼虽生子多。成鱼者少。为风涛浪击。损多成少。庵摩花开花多。成果者少。菩萨发心亦复如是。百人发心。未必一人成佛。如佛与阿难。过去空王佛时。同发道心。阿难乐多闻。释迦勤精进。释尊已成佛。庆喜为侍者。安世高与一人同修行。此人虽修行。嗔心多。世高云。汝与我相似。不在我下。汝不戒嗔。将恐沦溺。死后在哄亭湖。作大蟒蛇。有千里威风。能分风送舟。受人牲灵祭享。后遇世高现身相见具说上事。尽将庙中所积金帛。与世高造寺。后生天界。所以守戒在心人之难能。今发心修圆觉。用寂照观心。亦须求正知见人。次择用心。最初一步若邪。终身为魔眷属。求正知见者。有云用佛眼见在心曰知只可六学佛知见。然后用佛知见。接化众生。非是唯独在。佛善知识。通该凡圣凡师人师也。佛世四信。灭后五品。普觉善用知见者。正问。今时人菽麦不辨。遇人先入者为主宰。避邪师如避蛇虎。如入蛊毒之乡。滴水不可濡唇。古云。宁破戒如须弥山。不可被邪师熏。一念流入藏识中。永劫取不得。
心不住相。
正知见人。心不着相。
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正知见人。心不执着二乘境界。传心法要曰。因声教而悟者。名声闻。观因缘而悟者。名缘觉。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正知见人。虽化身于尘劳之中。其心未尝有所染着。
示有诸过。
正知见人。示诸过患者。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也。维摩诘经曰。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诸烦恼心。常清净者是也。
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虽示现种种过患。亦常赞叹真梵行。不使众生。入于不依戒律之仪式中也。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心修行者。求此正知正见之人。以为师友。方得成就无上正等觉也。藏经曰。阿者无也。耨多罗者上也。三藐者正也。三者等也。菩提者觉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答指示明师令伏事之人也。将发大心者。拣二乘之人发小心也。此属正因。求善知识者。此属正缘。然因亲缘疏。譬如种子即因。水土等即缘。因在内。缘在外。而种子虽自有之。若不假水土。则不发生。水土虽能发生。若无种子之时。而水土亦不能使有。今行人学法亦然。虽内有佛性。若不假师教开导。则佛性亦不能发显。如土木瓦砾等。本无佛性。则为师之者。亦不能使之有。是知因亲缘疏。今此行人。内既发大心。外求善知识者。乃是因缘具备。因缘既备。佛道方成。何以知之。华严中。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故。光赞般若经云。欲学六度波罗者。当与真善知识相随。常当承事正知见人也。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者。谓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能所相。究竟平等。不可破坏。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然后于毕竟空中不妨。炽然建立一切诸法。此名正知见人也。心不住相者。此离凡夫烦恼境界也。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者。此离二乘。滞寂境界也。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法华云。若以小乘化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谓。此正知见人。于十二时中。心常远离凡夫。及二乘境界。虽然示现贪嗔痴。在三界尘劳染境之中。而心不曾染着也。亦同华严说。婆须密女。爱水而不溺。无厌足王。瞋火而不烧。胜热婆罗门。痴邪而不惑。又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示有诸过。赞叹梵行。谓此正知见人。以无量劫来愿力。欲度有过众生之故。遂假以同事相摄爱。令其心不相疑等与相亲近心。既相亲方堪受教。可以教之。当告之曰。若起淫怒痴等者。此是过当堕三涂。若修戒定慧者。此是超梦幻。出轮回。真实清净之行。如是种种赞叹梵行。常常使一切众生。入佛法律仪轨则中来。不使他从魔邪外道。凡夫无律仪轨则中去。大抵有轨则者谓之佛法。无轨则者是外道法。问。今佛法。未审有何轨则耶。答。有真空轨则之法。此之轨则之法。能令行人断障破疑。证体起用。若求如此正知见人。受教者。即便克获成就无上正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心不住相至入不律仪者。具大道心人。必不住相。不着有无。不醉声色。金刚经云。不着色声香味触。此人心如虚空。如鸟飞空。不住于空。若住相之心。乃是凡心。二乘心。顽境偏小妄心。并是小径。乃燕雀所游之道。若大道心是佛境界。是菩萨境界。如大象所往蹊径。故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声闻止断见思惑。缘觉更侵习气。无慈悲心。不度众生。如獐独跳不顾后群也。正知见人。如良玉。居山石间。混在人世。或现尘劳粗恶境界。非是虎其皮羊其质。如取鱼垂钩不免香饵无饵。鱼不吞钩。知识用香饵为佛事。网罗法界众生之鱼。如傅大士。有妻子眷属。作世间事。梁武帝岂不识人庞居士十万家财载沉湘江。岂是搏财临死云。但愿空诸所见慎勿实诸所无。此二大士。搏财妻子。仍赞修圆觉者。教令断欲惑。为在俗者。教不罹。欲皆是方便仍入律仪。净名云。示受于五欲。亦复见行禅。又云。示有妻子。常乐远离。此皆示现过患也。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如是人者。即四依道眼端正。阿耨等九字。翻无上正等正觉。善知识以正观示人。以律仪戒法防非。此人即得正心行处。即无上等。依此发菩提心。皆入萨婆若海。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见此正知正见之人。须当供养。参问其法。不可顾惜身命也。古人立雪齐腰断臂求法者。正是此意。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内财之难舍。尚当舍之。谓若决择真实正见之人。便当舍自己泡幻之躯。以资金刚不坏之质。如将瓦器以换金瓶。即雪山童子是也。涅盘经云。我念过去作婆罗门。在雪山中。修菩萨行。时无佛亦无经法。时天帝释观见。即下试之。以变身作罗刹像。甚可怖畏。住菩萨前。口说半偈。已菩萨闻偈。心生欢喜。即从座起。以手举发。四向顾视。唯是菩萨。即便往问云。大士何处得是半偈义。乃是三世诸佛正道。罗刹言。汝不须问。我不食来已经多日。饥渴苦恼。心乱谬语。非我本心之所知也。菩萨曰。若能为我说是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刹言。汝智太过。但自忧身。都不见念。我今饥逼实不能说。菩萨曰。汝食何食。答曰。我所食者唯人暖肉热血。菩萨曰。但为我具足说是偈竟。我当以身奉施。刹言。谁信汝为八字故。弃所爱身。菩萨曰。我今释梵四王。为我作证。刹即许之。遂脱皮衣为敷法座白言。和南愿坐此座。善为我说。刹即说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说是偈已。菩萨深思。然后于处处石壁。遂书写此偈竟。即上高树投身而下。未至地顷时。空中出种种声。时刹复帝释身。接取菩萨。安置平地。忏悔顶礼而去。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
善知识。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之行。忽然现出一切过患。则学者之心。不可便生憍慢。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四威仪者。即行住坐卧也。常现清净者。即前顺行也。种种过恶者。即前逆行也。所以永嘉云。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疏云。夫菩萨化现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睹逆行。便生憍慢。禅家亦云。但摘取果。莫问其树。故智度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开释深义。解散疑结者。于我有益。则当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亦不计其恶。然为师之难。为徒不易。勿因此戒。错敬粗人。欲验真虚。如前拣择。依此遵承。又此药治徒。师勿错服服之增病。无药可治。只如经云。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戒。天人常供养。常令无所乏。如是供养。彼名为供养。我又云。破戒诸比丘。犹胜精进诸外道。此乃俗徒。所服之药。佛弟子不得服之。服之即入地狱。又云。破戒之人。五百大鬼。常遮其前。扫其脚迹。不得于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宁以?槌碎身。如尘及热?缠身。种种诸苦。破戒身口。不得受信心檀越衣服饮食卧具。此乃比丘。所服之药。俗徒不得服之。服之亦入地狱。后代缁白。切宜善解佛语也。
四明聪讲师曰。释迦昔为国王。舍位求阿私仙学法一千岁中。舍身为床座。仙人起坐于其上。又采薪汲水千年。道心不退。今得成佛。此岂非是不惜身命。又昔有野狐为师子所逐逃命坠坑。无缘可出。此狐于深坑底。思惟自说偈。可惜此身。不饲狮子。若饲狮子。亦自获福。我今抂死。空丧此身。无益于事。天帝释遥闻狐说偈。下来见之。于坑上问狐言。汝不惜身命。有正知见。吾今欲闻汝法。可以说之。狐曰。岂法师在下。弟子在上。便说法要耶。帝释以神力出之。出已亦未肯说。以衣叠之为座请说。是佛因地。如此之类。皆是规鉴。末世众生。求圆觉者。岂任胸臆萨多波沦。敲骨取髓。以求般若。岂存过患憍慢之心乎。
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求法之人。尚不可顾惜身命。况搏聚财宝妻子眷属。身外之物耶。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例外财之易舍也。此搏字。圭峰注云。此译人之讹略。古来西天不使匙箸。以手搏而食之。谓之搏食。后唐时义净三藏。以谓此搏收法不尽。只如水浆湿物。且搏之不得。遂改搏字作段字。谓如此方一分一段之食。楞严亦用此段字。今经用搏者。乃是讹略也。当更添一食字。云况复段食。此方不讹略也。今只有搏字。是略也。食有四种。一段食。二触食。三思食。四识食。然段食以变化为相。触食以触境为相。思识以希望为相。识食以增胜为相。不离前三食也。财即钱财。疋帛也。妻子即最亲眷属。即仆从等。意谓若遇前之知真识。虚知病识药正知见人者。而自己一身难舍之。物尚自能舍而供养之。岂况身外分段之食。及钱财疋帛。妻子仆从。易舍之物。而不布施者哉。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
一切疑心。皆名恶念。学者于善知识。不起此等恶念。方能成就佛果。
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心光发现。照诸刹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亲近善友。有大利益。谓若于善友处。或逆或顺。不得憍慢之心。若起恶念。便生障覆自心。于法不能得入。自古为师不等闲。受法非容易。法句经云。若善知识诸有所作。不应起于毛发疑心。不得正受甚深法句。庄子渔父篇尚云。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非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既无恶念障覆。则得善友欢喜。诱谕无上妙道。依彼之教。究竟法门。克获成就十方诸佛无上正觉。此之正觉不离一心觉心。既明慧光开发。触处无染。朗然明白。如百花开敷。尽十方世界中。无所不照。无所不烛。从此反本还源。超凡入圣。一得求常尽未来际。受用无尽。是知亲近善友。岂小补哉。
四明聪讲师曰。况复搏财。至照十方刹。世人只知用事。不知用理。事即是淫怒痴。性不善法。善即用。理者即淫怒痴。即大解脱门。佛为凡夫二乘人。说离淫怒痴。为菩萨说即淫怒痴皆是佛法。如华严和须密多。以淫法接人。鸣者啐者。皆获三昧。鸯掘摩罗怒佛持剑杀佛。喝佛云。瞿昙你住你住。佛云。你不住反教我住。鸯掘于一言悟性。放下剑证阿罗汉。善用恶法入道者。谓之入魔。魔如佛如一如无二如也。给孤长者。铺金布地。买园造寺。岂以聚财之故。而害其为善知识也。佛弟难陀在俗。爱妻不相舍离。佛去乞食。其弟难陀。将一钵饭送佛。其妻将一点唾抹夫鼻上。莫令唾干了。归引到祗园。强令剃发。佛令把袈裟。角游天宫。难陀见天女好。问天女曰。你何无夫。天女答曰。佛弟难陀。持戒来此为丈夫。难陀遂乃持戒。后成阿罗汉。授记作佛。岂可以着色之心欺之不成圣证。仙预大王。杀五百婆罗门。仙预生天。五百皆堕地狱。如此经论。皆以迷逆为佛事。可谓莲出污泥不生陆地。若迷中实相。即冰是水。恶具一切善法。性恶法门亦理毒害此。如医者善知诸病。若是善病用人参茯苓。亦可疗病。别有热病。须以黄龙汤治之。即愈黄龙粪清也。以瘥病故。不嫌药秽。思之可知。心华才朗。十方佛国。自然现前。潭清月朗也。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修证圆觉。不可起作止任灭之心。有此四心。即为四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分别四病。令除四病者。一者作病。二者止病。三者任病。四者灭病。此且先总标起云。彼善知识所证妙法。此法是所依之体上。脱离作止任灭四病。然心病无边。要唯此四。随有其一。即不堪为师。又征起云。如何是四病。下文答之。一一辨示其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法华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禅经云。众缘虽具足开导。由良师于善知识为观者。大品云。佛菩萨是善知识。法性实际是善知识。净名云。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华严云。有善知识魔。三昧魔。菩提心魔。魔能使人舍善从恶。又能化人堕二乘地魔。经云。除诸法实相。外余皆魔事。如此等安得不辨。若也不识。正知见人堪为依栖。则水浊珠昏。何暇息心。何暇修观。故云是大因缘。今云应离四病。此是为人师者。自己之病有四。即非其徒有四病也。今为人师者。自言。所得深妙。非汝等境界。此真魔王所说。若真知识所证境界。如鸟飞空不住空。亦自度空。度无所度。众生断无所断烦恼。学无所学法门。成无所成佛道。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作种种行者。修一切有为之行也。圆觉妙性非因。有为而得悟故。曰非作得故。圆觉疏亦曰。既是造作生情。岂合无为寂照。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疏云。谓或思惟揣度。计校筹量。兴心运为。拟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经。僧讲俗讲。端然宴坐。种种施为。止息深山。游历世界。勤忧衣食。谓是道缘。故受饥寒。将为功德。观空观有。爱身厌身。于多行门。随执其一。托此一行。欲契觉心。既是造作生情。岂合无为寂照之理。此病从前幻观中来。彼云。一切菩萨。从此起行。至诸轮中。皆云度生起行。今失彼文意。成此作病也。
四明聪讲师曰。智者说止观。正为众生。治此诸病。彼云。近多附佛法外道。又云。此人依法起见。如是所得。亦复无边。若不精详。是非难辨。舛谬邪正错杂。差之毫??。失之亿兆。真实之法。辨之不出。玉石不分。自误误佗二。俱堕落。况外人所见。亦谓说妙外人视相。亦作佛形相。如镇头迦加罗迦二果。颜色一般。一能杀人。一能活人。镇头迦如柿则善。加罗迦则恶。不识者误服。为害之甚。纵依师教。恐堕二乘外道魔王神我。全是缚法非自在。我互相是非。以小所证为涅盘。方沉生死。爱处生爱。嗔处生嗔。虽有慈悲。只成爱见。虽效涂割终为强忍。虽具一切智。不出推度。虽是神通。皆是漏化。所学四韦陀典。非总持之力。虽断钝使。如屈步虫。世医之治差已。更发八十八使。集海浩然。二十五有苦网无际。如斯之类。岂可认为真法。且如诸佛说空法。为度着有者。若有着空者。诸佛所不化。作病者作是造作。作以身作。此身虚伪。假名为身。纵尔能现佛身。亦不可认为真佛。爱之即错。便随邪徒。如鞠多尊者化一外道。外道能现佛三十二相。与佛无殊。至狐有通。天狐能现佛身。若造作作生。作佛作人。作天神作魔王。善须甄别。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心虚妄浮心。多诸巧见。岂可信。此虚妄便取圆觉。况圆觉不属虚妄。亦非造作而得。故云非作得故。若依真圆者。即实相。实相即善法也。通名为法。亦名法身。若法身实相依而修。修时亦有见实相法身。亦无我能修圆觉。他不能修。不生我所相。亦须知能修之心本性空寂。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虽不求作圆觉。圆觉自至。如镜中像。但得镜上垢尽。镜中像何所虑哉。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盘。涅盘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谓如不断轮回。不求寂灭。不起诸念。亦不灭念。随缘任性欲证圆觉。不知圆觉妙性。非因此任心而能悟故。曰非任有故。圆觉疏亦曰。设令善恶不拘。即名无记之性。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疏曰。前则驱驰觅佛。此乃放纵身心也意谓生死是空。更何所断。涅盘本寂。何假修求。不厌不忻。无作止念。但于一切法上。任真自然如。天高地厚。火热水湿。风摇土静。松直棘曲。鹄白乌玄。各各差别之类。此是其性自然。今时有一般人云。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作必任作。好闲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着。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困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谓言闲即契道。殊不知是病。所以腾腾和尚云。不用广学多闻。不要辨才聪俊。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余闰。人来问我若为。不能共伊谈论。寅朝用粥充饥。斋时更餐一顿。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此病因。前辨音章文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失彼文意。自谓已觉。何必作幻故。成任病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四者皆云病者。病是见病。爱佛爱外道。都属见病。此任为病。此云任见之病。此病难医。若云不断生死。此是凡夫妄见妄病。不断生死。生死自至。堕地狱。轮回六道二十五有。并是生死。不求出离。生死无际。岂非病耶。涅盘二乘所证。不求涅盘。不出三界。爱涅盘。亦是见病。圆觉不在小乘涅盘中。若尔所见生死涅盘。不是佛性。若着二边求者。尚且是病。何咒都不求者。此病尤甚。生死涅盘此二法。堕落二边。永不成佛。故说为病。今时学佛学空法要见性殊不知空是第一病。空病难医。只闻空能坏一切法。不见一切法能坏其空。火得空故烧坏。一切水得空故荡散。一切地得空故生育一切风得空故。成一切法。坏一切法。何况人心着空。不为病耶。不是空不可用。只为用不得法。如人有病眼药治病。药反为病。只为众生不识本性空寂。不达性空。至以有失性空。本来空不是作为成空。若不断生死。不求涅盘。则落二边见病。若要离二边病。须依中道第一义谛。若依而行之。则修种种功德。修无作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破诸颠倒心。心寂灭。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说任心以之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谓如永止诸念。得种种性寂然。不动平等无二。求证圆觉。不知圆觉妙性。非止心之所能合。圆觉疏亦曰。性本无止。止亦违性。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疏云。前则生心恐非。次则随情虑失。今但止息。其妄妄尽。则自然平等。平等即真。何须别照。由息念故离相。离相故得性。此性是诸法无性之性。非即觉性也。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彼取静为行。及澄诸念之言。因成此止病也。
四明聪讲师曰。止病者。妄心若散当止止之。其散即止。是好良药。谁不服之。十方如来皆依奢摩他止之。今说为病者。是汝不善用止。故说为病。凡夫用止。其散虽息不能用。为四禅天为魔王。为二乘为偏菩萨。为坑为阱。如净名经中。魔王领诸魔女。来惑持世菩萨。魔谓菩萨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洒扫。菩萨不识彼为魔也。乃云憍尸迦(帝释天主)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讫。净名在前云。此非帝释。是为魔来绕围汝。尔时魔波旬念。维摩不为所挠。欲隐形去而不能。尽其神力。亦不能去。闻空中声曰。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与。维摩云。诸姊魔以汝等与我。汝等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为诸女。说诸离欲之法。诸女得未曾有。魔复来白净名言。居士一切舍者。是为菩萨。我欲与诸女俱还天宫。净名云。我已舍矣。汝便将去。诸女言。我于居士处。有法乐自娱。不复乐五欲乐也。我今随魔还宫。居士以何法教我。止于魔宫。居士云。有无尽灯法。汝等当学。无尽灯者。乐常敬佛。乐供养众。乐坚持戒。乐广行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一灯燃百千灯。明终不尽。当以此法住止魔宫。将来佛道成就也。若以无尽灯为止者。灯能破暗。在暗止之即明。在散止之即定。在吝止之则舍。在凡止之即圣。但善用不为病。不能用止外道也。用止变九十五种。皆是邪声闻。缘觉。用止只有余涅盘。偏菩萨用之。如云外月。出水花。皆是止病。今修圆觉。用以中道佛性。诸法实相。如如之理。为观为境为凭仗。行亦禅坐亦禅语言动静息二边。生死涅盘。凡圣声色。因果依正。名利富贵。种种诸法。皆是二边。不着二边。亦不着中道法爱。如游大海。不假舟楫。不加橹棹。自然到岸。不如是学是名为病。若中道妙奢摩他空一切相。破一切惑。谓之体真止。此止是观。境观如如。直至金刚后心。不为病也。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谓如永断诸幻。身心本空。六根六尘等。悉皆寂灭。永证圆觉。不知圆觉妙性。非灭相之所能证。圆觉疏亦曰。住寂之心。何能契合。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疏云。前则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则计于身心根尘。本来空寂。又前不妨见有根尘。但不随念爱染。故云止息。此则根尘亦无。坚持空寂之相。由见空无。故云除灭。竟云。烦恼之本。即是身心。若执身心。烦恼何断。故标断烦恼。释以身空。又断烦恼。空却身心。身心尚空。根尘何有。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拟将此心求证圆觉。夫觉体灵明。不唯寂灭。惑空住寂。岂得相应。况圆觉体。非动非静。双融动静。恒沙妙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乖。与理相违。故成灭病。此病从前寂观中来。彼诸轮中。皆云寂灭。及断烦恼。迷彼成此此之四病。皆缘不以圣教为绳墨。不以师友为指南。但自举心作如是意。所以经首皆云。若复有人。作如是言也。
四明聪讲师曰。灭为病者。皆由不达空性。取空像貌。而行善恶。住空理者。此空盖有四人。取之不同。小乘声闻观灭谛。为折尽为灭。缘觉观十二因缘。无明灭行。灭为至理。得缘觉证。菩萨用六度。为至寂理为灭。小乘之灭。不至圆觉。通人以幻为灭。别人以一理随缘为灭。如是三人。皆不中理。尽是住寂。理中为灭。故今说之。为病不达灭性。本如来藏第一义谛。犹住门外。止宿草庵。今明灭者。灭而不灭。生死涅盘不灭。众生不灭。佛也不灭。六凡四圣不灭。色心不灭。依正二报不灭。天堂地狱不灭。烦恼无明不灭。见爱不灭。八万尘劳不灭。一切陀罗尼门不灭。水火不灭。魔邪不灭。尽世出世间法。佛法众生法。都不灭。为之世间相常住。为俗谛。为森罗万象。为空如来藏。为不空如来藏。为常住真心。为性净明体。为毗卢遮那。皆显圆觉。一切法是圆觉体。万窍怒号是圆觉用。圆觉在众生生死中。在声闻涅盘中。亦在诸日用中。终日圆觉。未尝圆觉。如人说火不能烧口。楞严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会用生灭。灭本不灭。不能用之。生灭即灭。令言不达灭。性住生灭中。指灭为灭。坑阱为灭。如破块落空谷。今取大圆觉性。本来无灭。何须论灭。本来灭是本来空。何须更空。以性夺修。直指十二因缘。苦集灭道。生死无明。皆本不灭故。经云。不断结使。而净诸根。又云。不住使海。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庞居士云。难难百硕油。麻树上摊庞。婆应声云。易易百草头边祖师意。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打睡。今云。难非难。易非易。饥来吃饭困来不打睡。作止任灭满世间。究竟皆归第一义。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无作止任灭之心。方本性清净。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清净无染即名正见。别生见解。即堕于邪。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结前四病真伪也。离四病者。则知清净者。疏云。但将前四行。自验其心。随落一门。则知是病。故言离者。则知清净。然其四门。皆是诸经劝赞。况前三观。具有斯文。今此以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门中皆无观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穷善友圆意。不究佛教圆文。才悟一门之义。便不能久事明师。才见一经妙文。便不能广穷圣意。但贪单省执一为圆。是以经文总呵为病也。作是观者。离四病也。故名正观。若他观者。取四病也。故名邪观。外典有曰。适尧舜之道者。正道也。非尧舜之道者。他道也。与此同意。然此四门。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若未见道之时。此四皆成执病。若见道之后。此四皆可□。入道自然。终日作而未尝作。终日止而未尝止。终日灭而未尝灭。禅宗唤作。不改旧时人。只改旧时行履处。只如昔时释迦。在于僧中。演无上道。与僧不异。维摩在俗。说解脱果。与俗无殊。胜鬘女说大乘法。与女人形不改。善星比丘。行阐提行。僧相不移。又如世间仕宦之。人。为迁职改官高官。岂即?别。据此话说。但去内之执心。何关色身男女相?。衣服好丑等事耶。若言形随证改?逐悟迁。是圣人者。则瞿昙改形方成释迦。维摩迁相乃成金粟。若不达此理。纵是脚蹈莲华。亦同魔。作问此之四病。为说拣师。师离四病耶。为学人自离四病耶。若说师病者。何以问中别举并。又结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说学人病者。云何标中云。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答二皆不异。既闻经识病。须求离病之师。既事此师。即修离病之行。若师若徒。病无别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有心曰邪。无心曰正。行法云观。心无心法不住法灭谛寂静。永嘉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正观邪观打成一片。若要降龙伏虎。莫学弄蛇手段。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安得不舍。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欲修圆觉者。若遇真善友。真善知识。当须不惜身命。承事供养。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
见善知识。有相亲之意。不得生憍慠慢易之心。
若复远离。应断瞋恨。
见善知识。有远我之意。不得生瞋怒怨恨之心。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
凡善知识。现违我。顺我之境。而我视之。犹如虚空。了无憎爱。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了知自己身心。与彼虚空平等无二。与诸众生同一真体。方能悟入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辨事师之心。答前问行何等行。何以知之。后结如是修行。方入圆觉。然法句经说。善知识有二十一种譬喻。一如父母。二眼目。三脚足。四梯橙。五饮食。六宝衣。七桥梁。八财宝。九日月。十身命等。乃结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自念。旷劫已来。常为善知识之所陶铸守护保庇摄。受种种恩德。言欲来亲近者。此现顺也。若复远离者。此现逆也。夫善友种种方便。俯就物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慠怠慢之心。便生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瞋恨。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才瞋。百万障起。非唯失道。亦堕三涂也。胜鬘经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则佛法久住也。意谓末世众生。希求乐欲。修圆觉妙行者。合当尽其身命恭敬供养。承事善友知识。若彼善友知识。或来亲近。或有远离。此乃是现逆顺之境。相试不得起憍慢。及瞋恨之心。况诸佛用心。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拔众生。得大自在。此时用心。犹如虚空湛。然常住。廓尔无私。更无改变。当以观智了达。彼善知识身心之中。具广大灵明佛性。此之性上。有如此竖通。有如此横遍。有如此真常。有如此绝迹。有如此不变。有如此随缘。有如此普天匝地。有如此逼塞虚空。非唯善友身心之中如是。且自己与一切众生身心中。亦有如此竖通。如此横遍。如此真常。如此绝迹。如此不变。如此随缘。如此普天匝地。如此填沟塞壑。自他不二。彼我无差。同体平等。更无有别。此谓之发同体大悲心。故华严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脱。或不然。则难知菩提之道。世间所尊。可进可求。而不能折伏我慢。不能屈节事师。虽知萨埵众生可悲。而不能忘躯弘道故。所以世尊于此痛言教示之。若能依此教。示修此所说之行。方许证入圆觉反明。若不如是修行。则不能入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众生用情。立分别心。诸佛用理。无分别念。经云。于一切人。犹如佛想。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受生。学佛者用慈悲。不立人我。故云末世修行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善友有琢磨之功。知识有指迷之德。亲近知识。更须断除憍慢。来亲近者不得憍。为人师者不得慢。示弟子或有亲疏。勿起瞋恨。凡见如此逆顺境观想。犹如虚空空无分别。既无亲疏。无憍慢。无瞋恨。若身若心自然平等。此圆觉性。与一切众生皆有之。皆同体。汝亦圆觉。我亦圆觉。只一圆觉无二圆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此清净心。平等心。无??碍心。入圆觉。如在羲和中。行圆觉私隐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无始。劫来。于自则爱。于他则憎。此一等心能发生一切憎爱。故名曰种子。既有此等种子。安得解脱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除病之行也。自他憎爱者。前已频明。今复说者。是种子故。即入道之微细病也。谓舍此取彼。憎妄爱真。盖现行粗而易觉。种子细而难明故。偏指之。夫四之与三。而众狙妄生喜怒。非之与是而世人??起爱憎。悲夫。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视冤如亲。即无一切憎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等自己之心。亲一切之人。若将上怨同上亲观之者。即得无上法乐也。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心既平等。则一切法中。种种爱己憎他之心。亦复如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等自己之心。观涅盘之法。前既云怨家父母无二。例此观法。应云涅盘生死不殊。不殊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只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故。不肯久事宗师。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所以前云即除诸病。此文亦复如是。由与能观人除病之意。一同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末世众生至亦复如是。此经已除无明业识为极说。有无明生我见即我执。有我执便有嗔爱喜怒。若能断我执。憎爱不生。既无憎爱。即无怨家。若见怨家如父母想。不应于父母起逆害心。于我自除憎爱。他亦于我亦无憎爱。故云自他憎爱亦复如是。平等慈悲。不求圆觉自至。何况以此妙心。求于圆觉。如锦上铺花。岂不顺哉。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经文。答显发心深广。答前问云何发心也。谓十方诸佛。本地因地。皆发此四心。依此愿修行。方成正觉。若无愿力?发。则所修之行。亦不成就。四心者。一广大心。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颠倒心。弥勒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此之四心。与金刚经发四心同也。故下依颂节释也。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发广大心也。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至若非无想。此是三界四生九类。今经云尽于虚空一切众生。与彼同也。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
初修行时。即当发此广大誓愿。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发第一心也。金刚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谓三界四生九类。菩萨之人。不择怨亲。发第一心。皆以真如寂灭之理。而普使修行。同证入十方诸佛不生不灭涅盘之理。若不如此。即与二乘无异。今此经云我皆令入究竟圆觉者。各随其经宗旨以举法也。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圆觉光中。明明不昧。未尝起心取证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发常心也。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谓此真如寂灭之理。普度三界四生九类。了不见有能度之人。亦不见有所度众生。能所俱忘。若见有能度所度。即不平等。既不平等。岂能常常运如是心耶。常之一字。即平等之义。今经云于圆觉中无取觉者。疏云。我入觉时。我即圆觉。众生亦尔。意谓我证圆觉。即以此圆觉。度脱一切众生。皆入圆觉。众生既入圆觉。我即不见一切众生。因我度之而入圆觉。若见有众生因我度之而入圆觉者。乃是取着相。即非平等之心也。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一无自佗憎爱。二愿众生成佛。三不取证圆觉四。不执着诸相。发此四心。方为正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发不颠倒心也。金刚经云。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即非菩萨。谓设或见有能度之人所度之者。又有何因由所以之故。便妨于道耶。由若见有能度与所度者。须菩提。此菩萨之人。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不是菩萨用心。乃是凡夫用颠倒之心。反明不见有能度与所度者。须菩提。此菩萨之人。方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此乃是菩萨用不颠倒之心。今经云除彼我人一切诸相者。谓若不见有众生因我入圆觉者。方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并一切能所之相。若离四相。即是菩萨不颠倒心。前发五问。今垂五答。一问求何等人。答云。当求一切正知见善知识。二问依何等法。答云。当依倚圆觉妙法。三问行何等行。答云。应当尽命供养善友。办事师之心。不见逆顺境界。不得憍慢及起瞋恨。如是修行。四问除云何病。答云。当除去自他憎爱一切种子。五问云何发心。答云。当如前发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其次序来历。对文一一可见。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至不堕邪见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者。四弘誓中第一云。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发心度如虚空之众生。举一愿而三愿相从。又云无取觉者。不云我是能觉他不能觉。彼能觉我不能觉。到此无彼我心。不取觉不取不觉。度与不度。断与不断。觉与不觉。无彼我相。如是心。是平等心。法界心。虚空心。是圆觉寂照心。是众生心。如是发心不随邪见。圣人如是丁宁赞圆觉。以此照我自心与此合否。合者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人。而不为吾未如之何也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如 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
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 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 亲近无憍慢 远离无瞋恨
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 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 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
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 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 证觉般涅盘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戒根永清净者。此颂前能治也。以所治憎爱是犯戒因故。云未得解脱。证觉般涅盘者。般者梵语。此云入。证觉者即唐言也。涅盘即梵语。此云灭度。即唐梵互举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病才出体。心华自发明。昨夜三更月毕竟为谁清。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普觉菩萨章曰。
普觉离病托师亲 当依端正知见人
行住坐卧迹莫计 作止任灭病非因
自他除病不除法 供事舍财及舍身
憎爱直须无种子 始于圆觉可修真
普觉菩萨章终十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圆觉菩萨章。通前纶贯于此一部经文大意血脉者。盖第一文殊一章经文。通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经文。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为文殊是能证之智。普贤是所起之行。遍周法界。若唯有解而无行者。一似沙井而无润。若有行而无解者。似空有云而无雨。唯是解行相应。方可进修入道。譬如结网而终是取鱼。褁粮而必须前进。故有普贤开行。其次第三普眼一章经文。依文殊之解及普贤之行。修我法二空观。兼仿修华严三重法界观。既入观门。恐有疑情。故有第四刚藏菩萨。起三疑请问。第一疑云。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莫是从真起妄否。第二疑云。众生无明本有。何因缘故复说本来成佛。莫是说妄为真否。第三疑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莫是先真后妄否。故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既刚藏有此三疑。而世尊遂将空华一喻。通答三疑。以金矿一喻别答第三疑。然刚藏有此疑情者。皆由无始轮回根本未曾断也。故有第五弥勒菩萨请问。云何当断轮回根本。未审如何是轮回根本。世尊遂告云。轮回根本。莫不皆由贪爱二字。使令断去贪爱。贪爱既断。即便有证入。既证入必有差别不同。故有第六清净慧菩萨请问。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世尊遂告之。以凡贤圣果四位阶降。当时会中有一类上根之人。闻佛如是广开方便种种法门。便能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一时超梦幻。出轮回。直趣无上佛果菩提。所谓良马见鞭影而行。其次在座更有一类中根之人。虽于前六章经文中。闻佛如是开解了。但以根劣故。不能证入二空之观。于是有第七威德菩萨请问于佛。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且如上根之人。已证入二空及法身观。而中根之人。未审有何方便而得证入。世尊遂示之。以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静幻寂三观行相。既知此三观行相之后。而尚未知一人具修三观。三人各修三观。为复有次第。故有第八辨音菩萨请问。云此诸方便。于圆觉门云何修习。世尊遂告之以单修复修圆修。共有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机。行人既入三观诸轮。必有所悟。既有所悟。便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有第九净诸业障菩萨一章经文。特为行人。除去四相。四相既除。方可用心修习。而用心之处。觉由未普。复有是非。若不依相指教。即堕四病。故有第十普觉一章经文。为行人除去作止任灭四。病四相既除。四病亦遣。其觉方普。当时于佛会中在座。有一类中根之人。闻佛开示如是四章经文。便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入圆觉。其次在座。更有一类下根之人。虽已于初六章经文中。闻佛说二空等观。并其次四章经文中三观诸轮。于观中断障遣惑除病破疑。种种法门悉皆开解。但障重习深。不能证入。由此经者。若只接得上根之人。接中根之人不得时。不得谓之圆觉。若接得上根及中根之人。不能接得下根之人。亦不谓之圆觉。唯是上中下三根之人。一时普被。是觉方圆。故曰圆觉。故有第十一圆觉菩萨。为下根之人。请问佛云。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世尊遂告之。以上中下三期道场。于道场中。加功练行?发进修。不过亦是修前静幻寂三观也。当时在座有一类下根之人。闻佛宣示道场加行法门。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入。所以云一法巧被三根。经云。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方谓之圆觉也。然大科云。初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证。次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也。
四明聪讲禅师曰。诸佛出世为度生故。度生须说法。法即教。谓之修多罗教。教法诠理。诠理以辨性。见性以成佛。所以种种经论。开人眼目。教眼开即解心通。解心虽通。无行则孤。故须依解以立行。解行相资。如膏助明。目足并进。清凉到已。今圆觉菩萨。闻前开士一一立义。各伸其问。各陈其说。故吾佛拈华摘叶。开明觉性。圆觉大士。择所未闻。假设权宜。请问建立道场。安居处所。若用三观。何种为首。末世众生。进道仪式。一经旨趣。总括于斯。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当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疏云。然此正宗中。诸菩萨等。与佛问答。发扬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患未尽。义意未圆。收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此有其三意。得名圆觉。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根普得圆觉。二由前节级行解已圆。至此名为证极。证极之境更无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指圆觉。为陀罗尼门者。此乃是从本起末也。今显法义已圆。还标圆觉者。此乃摄末归本也。表此三意。故当此菩萨请问也。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此指前二空观。及三观诸轮种种方便法门也。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此赞佛善说修证圆觉之法。令彼开悟也。
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请说将来众生。如何安住修证此法。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请说初修奢摩他之静观。三摩钵提之幻观。禅那之寂观。云何起行。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有二问。初问道场。经云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次问加行。经云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是也。
四明聪讲师曰。一问安居习大乘修圆觉行。先选住处。或阿兰若阒寂处。或处伽蓝。避喧求寂。远离阓闹。今云安居。且就伽蓝内。有三种安居。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佛在世九旬安居。亦云禁足。亦云护生。盖西竺分三际以辨寒暑。(三际已释文殊章)故佛以热际护生。热际蜎飞蠕动咸出于穴。佛意慈念。诸比丘出入。蹂践物命。结业增冤。是以制禁九旬不出。九旬安居。始于四月十五日十六日结夏。终乎七月十五日十六日夏休为自恣。毗尼母云。比丘安居。若无缘事出界不宿则犯制。僧家以结夏为岁腊。不序年齿。腊者接也。交接之义。今通涂问修圆觉行安居。未必问僧家九旬安居也。二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即空假中之三也。此三种者。为先用空。为先用假。为先用中。于空利者。已达法性。不须修假中。于假利者。不须修空中。于中利者。不须修空假。若此三中。各于一观不利者。则兼修。如二十五定轮互修是也。兹为具学大乘圆行者。故问之也。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乘。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
具大乘性者。具足佛之根性也。伽蓝者。藏经曰。此云众园。盖今之僧舍也。
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既为缘事所拘。当随己分量。修习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先答道场也。若法末世者。即末法一万年。具大乘性者。即宿有闻熏种也。缘事者。即利他之事也。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者。此指前普眼法门。及三观诸轮所说。谓圆机菩萨。不滞空闲。种种施为。作诸利益。广度群品。备学法门。随其闲暇无事时分之中。则便思察三观。故云随分。非是见解未圆为随分也。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佛谓日久则凡心易厌。日促则妙行未圆。故立三期以为中制。
安置净居。
安置道场。当于清净之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道场期限也。无有他事因缘。谓菩萨之人。但是逢着有益于人之事。即便为之。遇着善缘即赴之也。今无此二事。故曰无有他事。既无利他之事。当入三期。克志加功。以期圣果。为自行边事。此三期者。若太过则行人情生疲倦。若少则行人功行未圆。所谓敏则伤于太过。钝则愧乎不及。故量克三期。亦无别义。然约三根配之。其有二意。一约障尽难易者。长期乃下根。中期乃中根。下期乃上根。二约精进解怠者。即反于此。盖根有利钝。期有远近。对病设药斯所谓欤。安置净居者。此欲内外清净。身心洁白。事理称可也。
四明聪讲师曰。尔时世尊至默然而听者。安居修观即是方便。应属言教。悉是如来善权方便。善男子至安置净居者。若立期限。必制日辰。制期者。役意修真。克时破障。一大藏教立种三昧皆有期限。如法华三七日为期。光明弥陀一七日为期。不先立期。则如猿猴心散。野马奔逸。道业难成。故修圆觉须依伽蓝。此翻众园。园是种殖之所。种殖道芽增长。或云梵刹。或云招提。或云浮屠。隋时改天下寺院为道场。或云灵庙。为寺为院。为莲社。为精舍。有多种名。皆修心练行之所也。经制修行。有常坐。有常行。有半行半坐。有非行非坐。唯非行非坐。此云随自意。此三昧行坐俱修得。若上三种三昧。具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第四三昧。于四威仪中。意起即觉。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或有缘事故。随分思察。亦是随自意。三昧中诸经行法。且不局限。念起即觉。意起时思惟观察。亦与修多罗合。如我已说者。如上已说二十五轮三种观法。如无他事因缘。即立期限。建并道场。天台云。道场者清净境界。治五住糠。显实相米。据此虽立三期。不专常行常坐。半行半坐。细观经意。乃随自意中。诸经行法中收。此三昧中。有善性恶性无记性。第四诸经行法。非善恶无记。即是诸经所修行法。此收一切经。亦以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但为根有利钝。故分三期。亦不专定满日数。若利根者。一七日中发明。若钝根者。百二十日。中下亦然。不以期限为制也。如昔六祖闻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忽然开悟。圭峰读圆觉。至既无我人谁受轮转而悟。大抵不入规矩。不成方圆。况楞严有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岂新学舍范模。而能入道哉。进学解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以道若未成。必藉思修而入。今云随分思察者。则成于思毁于随之谓也。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
若佛住世之时。当正心思惟。绝诸妄想可也。般若经中。亦谓断除妄想。为正思惟。
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生正忆念者。无念之谓也。盖谓虽对佛像。亦当如佛现在。不可起妄念也。
悬诸幡华。经三七日。
幡华供养经二十一日也。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
至心稽首。称扬佛号。求佛哀悯。忏悔三业。
遇善境界。得心轻安。
念佛忏悔之后。或见佛像。或见光明。及一切善境。即得自心轻安畅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道场行相。然行相之中。又有二意。一随相用心。二离相用心。今乃是随相用心。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者。只如此经十万之人。皆是佛现在之时。当机之者。既有此机。又遇在世。亲闻佛所说法。即正念思惟。一切诸法不离一心。当知唯心之内则无境界。若佛灭后施设形像者。此明如来世尊已入涅盘。不睹真仪。但设以形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住不灭也。此是约事说。若约理说者。行人若观行无间断。名为佛现在。若观行间断之时。名为佛灭后也。断后复作观者。名为施设形像也。所以大珠和尚云。身口意悉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清净。是名佛灭度。今既为下根之人设教。且从初事相释也。悬诸幡华者。即礼忏之仪式也。经三七日者。此但是云其久近。无别所表。方等经说极少七日矣。稽首者。谓以头稽留于地。少时方起。故曰稽首。忏即梵语忏摩。悔即唐言悔过。忏则陈露先罪。悔则改往修来。若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僧中说。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佛。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今略唯有其二者。即礼佛忏悔也。然文虽略。法中亦具也。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者。此感应也。若见佛像。或睹光明。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也。若天台之意。只许与信解行证相应。名善境界。如楞严云。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初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有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忻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明聪讲师曰。若佛见在至诸佛名字者。此明行三昧时入道场设心用意。若佛在世。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金刚体。当正思惟。未必止思佛容貌相好。且如十六观经。韦提希问佛教我思惟。佛教修三种净业。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此是答思惟。后以十六妙观答正受。(即三昧。)今之思惟。又须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有二种。一身三口四意三三业清净。二身沐浴意绝攀缘三口齐疏)更慈悲行方便。摄心静虑。并是入道正方便。故曰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在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者。楞严云。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结界建立道场。或道或俗。心灭贫淫。持佛净戒。合佛清净轨则。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相。又于当阳。张卢舍那诸大变化佛菩萨等。初七日中。顶礼十六如来。六时诵咒行道。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愿。第三七中。一向持咒。至七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此乃楞严建立道场仪法如是。此云悬诸幡华。意同于彼。唯庄严之仪略尔。若依现行修忏法修之。经三七日邀期。稽首诸佛名字。如楞严三七日中顶礼发愿也。又如世人服药。言三七日中。已能感应。稽首者。只礼忏法。礼佛时想念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今道场如帝珠。释迦牟尼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礼佛礼法。亦应如是想念。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者。求哀忏悔者。如行法经云。我今云何但见释迦牟尼佛。不见多宝佛塔恒在不灭。我浊恶眼。是故不见。作是语已。复更忏悔。过七日已。多宝佛塔从地涌出。以是知道业未成。必有三障之阻碍。应须发露己身先所作恶业忏悔。以自己忏悔之力。更众佛加被之力。魔障不起。获善境界。得心轻安。梵语忏摩。此翻悔过。西国人云忍义大似恼人他人怒意云请恕愿勿嗔。天台云。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人得罪于王。伏款求恕。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悔而不作。白法企而尚之。取舍合论。又忏名改往。悔名修来。又忏名惭。悔名愧。惭是惭天。愧是愧人。人见显。天见冥。天台立三种忏。一者作法忏。二者取相忏。三者无生忏。作法忏成。灭身口意三业罪。此依戒门。取相忏成。灭性罪。此依定门。无生忏成。妄想罪灭。此依慧门。作法忏如建道场十科行仪。精进一一不失。余罪虽灭。大论云。如比丘斩草害命。二罪不灭。取相忏如梵网经。见光见花。手中有罪灭字。闻空中声。或感梦。无生忏如行法经。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此三种忏。随修一种灭罪。虽然得少轻安。亦如楞严云。皆是方便。暂得如是。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无生忏成。便登初住。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轻安而已。三忏悉是善境界。皆可显圆觉也。
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越二十一日之后。更不念佛忏悔。一向收摄正念。不令放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离相用心。摄念者。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也。
四明聪讲师曰。三七日中。烧香礼佛。求哀忏悔。皆属造作。动而未静。如浊水挠之愈浊。今言摄念。澄心归一。或专观空。或专观假。或专观中。或专念实相。或数息气出入。或一念法界境观如如。摄心既久。忽不见身。不见心。如云如影。如琉璃舍于宝月。无明妄心自消。圆觉妙心自显。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
若遇夏初即当结夏安居。观室三月不出。是名清净菩萨止住之观。
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传心法要曰。因声教而悟者。名声闻。今既安居净观。何待声教也。故曰心离声闻。既是心离声闻。何假徒众之助。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安居净观之日。即对佛作此誓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为清净菩萨止住者。此指大乘菩萨也。声闻即小乘也。徒众即六和之众也。六和众者。一身和。二口和。三意和。四戒和。五利和。六见和。身和共住。非所勿去。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口和无诤。非礼勿听。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意和同知。勿爱便宜。不善厌作心不可欺。戒和同修。慎勿贪求。防非止恶。莫结冤仇。利和同均。平等最亲。你分八两。我得半斤。见和同作。莫生轻薄。不恃己长。大家安乐。今则依大乘而修。不假须此徒众也。
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比丘者。圆觉疏曰。一名怖魔。二名乞士。三名净戒。比丘尼者。女比丘也。优婆塞者。行者也。优婆夷者尼童也。
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
自谓。按菩萨大乘之法。修习妙行也。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悉皆悟入无相之相。住持无失。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伽蓝者。众园也。今曰以圆觉为伽蓝者。尽明我众不依倚别法也。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身心安处于大圆觉中。性与智慧泯然一等。
涅盘自性。无系属故。
寂灭本性。廓然自在。无所系缚。亦无所统属故也。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不依倚声闻小乘之法。至心敬请诸佛菩萨。三月安居。修此广大圆觉法门。又岂在乎徒众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梵语比丘。此含三义。谓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比丘尼。即尼师也。尼者女也。优婆塞。此云近事男。即行者学法之人也。优婆夷。此云近事女。即学法女人。然小乘局于二众。大乘道俗俱沾也。某甲则各称其名。踞者居也。菩萨乘者。拣羊鹿车也。修寂灭行者。拣四谛也。实相住持者。非事相住持也。伽蓝此云众园。园是众所居之处。故圆觉为万德之所依。此一段文。据圭峰疏。意云。乃转八识为四智也。问。何谓之八识耶。答。眼耳鼻舌身。即前五识也。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也。然前五识属外。即用也。后三识属内。即体也。又前五识属后得智。后三识属根本智也。何谓四智。答。一成所作智。二妙观察智。三平等性智。四大圆镜智也。今转者。谓菩萨之人。才登初地。方转得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此智善达诸法也。然此第六识中。具善性不善性无记性。为三性。乃分别一切法也。其次入二地至十地。方转得第七末那识。成平等性智。此智乃是番因得名。盖因执我不平等故。须番之也。然末那此云染污根。谓此识。内执我痴我慢我爱我见。外执有凡有圣有高有下有彼有此。不能平等也。然上二识。乃是菩萨之人。因地于十地之中转也。其次于等妙二觉果位上。方转得第八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此智乃是从喻得名。然此第八识。执内身外境山河大地根身器界种子也。今则譬如大圆镜光明圆满也。如第十七祖。一日遇一童子。手持一鉴。祖问曰。汝手中以何所表。童子曰。诸佛大圆镜。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此是果上转也。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而前五识只就果上一道。转成成所作智。此智作诸佛事也。所以祖师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非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虽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但转其名。不转其体也。今经身安即成所作智也。心安即妙观智也。此以四惑相应妄计阿赖耶为自内我。于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见。今既所缘性寂。能缘七识自如如。性皆同故。成平等性智也。以大圆觉者。此即大圆镜智也。岂不见乎。普融示众云。德山入门便棒。此岂不是成所作智。玄沙与天龙游山见虎。此岂不是平等性智。临济示众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此岂不是妙观智。雪峰示众云。我这里似一面古镜相似。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此岂不是大圆镜智。意谓用一圆觉。为我一个住处。既以圆觉为所住之处。则一切识性。尽成圆觉之智。即是十方诸佛不死本涅盘自性。此之涅盘自性。以顺理故。六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更无方所可系者。不似小乘系着方所也。大菩萨者。地上大乘菩萨也。大因缘者。不拘小节之谓也。
四明聪讲师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者。上问安居。则是修圆觉人。别卜阒寂。置道场处所。今言安居。是佛方便。修圆觉之人。如遇夏首。僧家禁足。九旬不出入。檀越送供。各自修真。修圆觉。或别安道场用归。众结夏有结期。不归恐妨结夏。归又妨忏期。入观遇此境界。或恐疑虑其进修。佛别出其圣制。使不妨正修。故云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至不假徒众者。此明大乘修圆顿行。不比小乘。声闻缘觉用心不同。菩萨以法界为心。绝待为念。观法界众生是我父母眷属。梵网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彼受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地水尚犹自身观之。何况草木江河大地。皆我自身境界。何况有情蠢动含灵而不度脱。菩萨如此用心。与二乘顿别。声闻自调自度。匆匆取证。怕怖生死。如鬼虎蛇。只要出离。不顾众生。若望大乘。霄壤悬殊。今云菩萨止住修圆觉者。专用寂照。用观深切。尽虚空遍法界含褁十方。无一众生不在圆觉心内。依正二报。皆是常寂光。若身若心。皆是毗卢。如此身心。安可以时限制之。不限制结。一念中度尽众生。一念中要取正觉。岂局九十制夏。制结夏者。依律小乘制。身心自行。非存大忘心离声闻不假徒象者。大有意哉。宜自详悉。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至不系徒众者。此意别于静处。立圆觉道场。不入小乘千二百五十人只园结制之限。自于圆觉修心。或经夏首。只就道场。自结制期。所以云不系徒众。若小乘声闻结制之日。仍于佛前。对首作法曰。我某甲今依甚处僧伽蓝大界内。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是今时僧与佛世结夏。言词一般。今立大乘菩萨道场。既无徒众。对佛自制身心。自立言词。不与小乘语同故。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比丘男僧。比丘尼女僧。西竺以男称那。以女称尼。比丘翻乞士。以乞为活。不求邪食。不立常住。优婆塞清信男。亦云邬婆斯迦。优婆夷清信女。亦云邬婆索迦。亦云族姓男族姓女。亦云谛信男谛信女。则今时受三归五戒善男善女也。此谓之四众。凡道俗依制结夏。修圆觉者。对佛白云。我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菩萨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寂灭不生不灭为寂灭。不是小乘生灭之灭。同入清净觉相者。是诸法实相。不生死相。不涅盘相。不生死非凡夫也。不涅盘非二乘也。今云实相是佛性。见常住真心。是性净明体。是空如来藏。是佛知。是佛见。是圆觉性海。是第一义谛。是实相理地。依此安住。是住毗卢藏。是住戒藏。是住因果藏。是我等见前一念虚妄心。不须佗觅。空尽妄心。即空如来藏。若色若心。依正因果。凡一切诸法。皆是实相。依此住持。以法界为心地。安住一切众生。于此即成佛道。不依实相为住持。如何度生。如何得显圆觉。故云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为我二字。指我自身心。伽蓝即道场。是我练心修圆觉处所。圆觉即法界。法界绝待为义。包色心依正十法界。天堂地狱无不在乎其间。菩萨为若此也。此之身心。即平等性。无有一法不称性。智是大圆觉智。一切种智。无一法不现其中。若小乘涅盘。则系属有限量今是大乘涅盘无系属故。不局一法界。故云我今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安居护生之意。如上释竟)若大乘菩萨安居。一切众生。随所住处安乐。一切不局制内制外。所以放生施食乃长生符不死药。故立戒以不杀为首。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
前说三月安居者。乃菩萨示现安居之相。
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居修行者。过此三期日数。欲往他处。亦无妨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道明三期已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也。
四明聪讲师曰。明大乘结夏满足。谓之自恣。小乘作法。立二五德对首。出罪忏悔云。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悯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为之解夏自恣。此后出界游山无妨。今顿教圆修。亦满三月安居。期满随往无碍。此非对五德之人。出罪忏悔。为自恣忏罪辞。但云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正在禅定中。忽然别有他念起时。当以智慧观察。非上所闻三期正行之外。若善若恶。一切境界。皆名邪见。并不可取着。后皆仿此。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标于加行境所证境中诫劝不得取着邪谬境界。故般若经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令归依魔党如漆。断手截臂不以为难。魔力之故。人皆信伏。又法华云。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此皆非是观中所闻所见。若夫信解行证。虽然阶级不同。而所信所解所行所证之法。始终无别。若不是最初根本了悟觉性三重因地之法。不应取着也。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也。下文方列三观。谓静幻寂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圣人要制。欲一念遍含法界三世如来。十方菩萨法界众生。一念中度脱众生。一念安乐众生。一念心中修菩萨乘者。未成就使即成就。一念心中。观十方如来在我心中成就正觉。在我心中安置诸子。在我心中住秘密藏。法华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吾亦不久自住其中。其斯谓欤。若非如此境界者。善用其心。非此心地。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
修奢摩他之静观。则先断思念。静力既极。自然开悟。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
初习静观。始则一身内外了无动念。渐觉静性遍满于一世界中矣。
觉亦如是。
静极而觉。则亦先悟身相不空。渐觉法身遍满于一世界中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静观也。不见有身曰静。便觉者此即慧也。以静是体是定。觉是慧是用。行人入此观初成之时。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我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若不见有山河大地世界之时。即此慧亦遍一世界中。故云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我觉性。与虚空同体。而众生者。皆在我觉性中。故所起念。无不知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而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之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如像入壶。壶应无惑。
四明聪讲师曰。此三观明文。圆觉未到此土时。涅盘亦出三观。奢摩他者是也。又出璎珞经。明次第三观。谓之空假中。至下卷云。佛顶发放一切光。复集十方百亿佛土诸菩萨众。即于众中。告文殊。普贤。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善财童子。汝见是众中敬首菩萨。问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三观法门否。汝等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又大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皆一心三观所出之明文。今云奢摩他。曰空观也。空者以至静为义。静则如浊水澄之则静。静则清净。净则何处不清。何物不净。楞严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若取空义。即破一切法。无法不破。破者荡也。荡坏烦恼结使爱缠色心幻化假立虚伪。若无空破之。则执之为有。受于轮回。若空治则四大五蕴我人众生寿者。皆不着相。况众生无明业识颠倒。非空药治之。则生死不了。先取至静不起思念者。此用三止中体真止只谓我心含一切法。具一切法。一切法皆我心。我今以此虚空。复息虚妄止即息攀缘止散心即为寂心。心寂即静极。静极处万法清净一心念如明月临于万象。故云从于一身至一世界。无非圆觉。如此净心。遍满法界。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心。以圆觉心了之。以大圆镜智照之。尽百千世界众生。皆悉能知之。先用空观。此观先锋。将逢山开路。遇水叠桥。破一切恶。莫若于空。散即用体真止之。昏则用空朗之。空一切法。先用空观。即奢摩他也。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诫取邪境也。天台教云。凡在定中。若见善相者。当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以智慧观察。譬如世上之人欲知真金。以三法试之。一烧。二打三磨也。如楞严钞中说。昔有禅师。在山中坐禅。忽见一孝子擎一死尸来。向师前着便哭云。如何杀我阿母。师知是魔。思之此是魔境。我将斧斫却。可不解脱。便于柱上取斧。遂斫一斧。孝子走去。后觉股上湿。便看之。乃见血出。不期自斫也。又有一禅师。坐禅时。见有一猪来在面前。师谓是魔。则捉擎猪鼻。唱叫把火来。小师来看。乃见和尚自把其鼻唱叫。斯乃皆是正坐禅时。心中起见。遂感外魔来入也。所以楞严经中。于五阴说有五十种魔者。良由此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言邪党教人说邪空。偏小妄心偏指清净真如。及顽空。析空。幻化空。凡夫不识。学此邪方。要治心病。其病转深。邪师过谬。又有一种。为衣食故。忍受诸苦。学于邪术。心劳力疲。纵学成就。身心俱苦。又有一种附法外学。以自胸中狂解邪见。附佛法所说。妄引经论。证自己恶知恶觉。以淫怒痴无妨般若。以烦恼不碍菩提。行禅坐禅不须习定。错认名言。疑该后昆。原始迫以口给。滥窃佛法。贪图施利。岂知殃及来报。致此宁不寒心。诸佛设教。非此境界。终不可取。我师哀愍。其何以行之哉。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
修三摩钵提之幻观。则先须思想诸佛菩萨。使心不乱。然后依诸法门。渐修正定。
广发大愿。自薰成种。
广发至大之愿。以自熏习成佛之种性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幻观也。前至静观。不假外缘。今于幻观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章幻观。即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也。发愿者。谓?励运意为发。希求乐欲为愿。谓众生无始以来。念念希求乐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习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观以幻化为相。取观义。假观立一切法莫过乎假。此假从本性空中。具一切法。十界百界千如。森罗万象。天堂地狱。皆本来性具。谓之假。此性具法。不损一法。法法宛然。假也者。立于一切法。不造作立之。本来具也。以止言之。如上一切诸法。即是实相遍相。一切随缘历境。安心不动故。名随缘方便止。智度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钵提。秦言正心行处。若菩萨以度生。出假化物。众生种种诸病。如尘若沙。菩萨法药。治尘沙病。慈悲忍劳。出没合变。种种现形。如观音马郎妇弥勒傅大士之俦。然肯綮修证。为法忘劳。分身散影。本瓶和尚花瓶浴。懒瓒粪火黄独。文殊普贤。寒山拾得。皆是出假化人。故云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若自凡至圣。则可以自熏成种。若也忆念在怀。十方如来。未尝不度生而成佛。发四弘誓愿。利益有情。当修三观。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已解在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诫取邪境也。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
修禅那之寂观。先须自知种种妄念之分剂头数。故曰数门。圆觉疏亦曰。所知生灭心念。便是数门。
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
妙明心中。了然自知生住异灭四种念头也。生者初起之念。住者现在之念。异者差别之念。灭者寂灭之念。经中无异字者。取其成句。故略之尔。圆觉疏中。亦如是说。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种种念数。无不了知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寂观也。数门者。数字上声呼。此即数息观也。谓调和气息。令不涩不滑。若数则从一至十。想心在数。不令驰散也。良由数息之故。息调心净。遂乃了达知觉心中生住异灭四相粗细妄念本末分剂头绪数量无有不知者何也。为心静则觉动也。今经无异字者。即脱略也。以论中所说十信凡夫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十地觉住相。位满觉生相也。生相者。动念都尽。唯是一心也。上文则坐时觉知。非唯坐时觉知是妄。抑乃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四相之念。粗细本末。头绪数量。一时知之。知则无患。譬如妖魅所欲着人。若知其名。自然消灭。所谓知贼是贼。贼无能为。此数门者。乃五停心中之门也。何谓五。一多贪众生。佛令入不净观。二多瞋众生。佛令入慈悲观。三多散乱众生。佛令入数息观。四多痴众生。佛令入因缘观。五多障众生。佛令入念佛观。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行住坐卧念念是觉。则觉力渐进。体无不周。故诸世界中有一滴雨。亦如亲见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净心是圆觉自体。而世界本在其中。观行成就。全合根源。知雨滴数。固宜本分。非唯雨滴。万物皆然。举一例诸。且标雨滴也。然凡夫之类。迷此真心。随念所知。故失其用也。荀子尚云。君子养一之微。处一之危。危微之机。君子能知之。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执厥中。华严经说。龙王行雨。摩醯首罗尚知滴数。况行人观乎。若究竟者。直到佛位方知之。今约观中妙慧发生故。许所见同佛耳。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已解在前。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奢摩他之取静。三摩钵提之忆念。禅那之数门。及三观。最初起首之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者。前圆觉菩萨问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此结答云。单修静幻寂。为初首方便也。
四明聪讲师曰。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者。出假化物。涉世最难。虽分身百亿。内心不动。如妙庄严王。多逢声色。终被声色所动。又佛世有贫人。双生二男。一名双福。一名双德。方生四五十日间。因父去犁田。母出采薪。二子在卧内语话。父忽先归。见闻彼云。生在贫贱之家。父母勤苦。情何可堪。父惊异之。以告其妻。妻未之信也。后夫妻又出。妻先归密伺之。二子如先说无异。妻云。恐是精灵鬼魅。欲积薪活烧。夫妇各抱一子。至田野处。佛眼遥观。急来救之。佛问其夫妻云。二子抱去欲何为。夫妻说如上事。今欲活烧。佛云。是迦叶佛时。两位菩萨。将入圣阶。忽邪心起。退堕至此。不可烧也。佛为摩顶说法。二子皆证圣果父母亦证须陀洹果。古人为见寸心难降。诫云非彼境界。谓非真三摩钵提。随缘方便止。皆不可取。若取邪证。自生疮疣。为害非浅。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至终不可取者。此中道观。亦名息二边分别止。即不一不异。为之中也。即俱离寂静幻化二相。既离二相。故名中妙一切法也。今先取数门者。此云六妙门。门即涅盘为妙门。为能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门也。一数息门。二随息门。三止门。四观门。五还门。六净门。修禅者。先摄心在息。从一至十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能治之。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术。故云先取数门。二随息门。细心依息。知出知入。故名为随。三止门。息心静虑名为止。修禅者。若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四观门。分别推析之心为观。五还门。转心返照名为还。六净门。妄波不兴名为净。今用数息为门者。是为定。定即止。智者云。息二边分别止。定寂慧察。能发真明。出离生死。以此止通后五门。其心清净。则万邪灭矣。纵不灭邪。亦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断三界结使。不了知结使种种诸法头数。亦能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分别自己出息入息念数。无不了知。亦自己身中。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户虫。四大六根众毛孔中息出息入。无不观察分明。亦能知百千世界一雨滴数。有如目击。故云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止定之功。孰能如是。今中观是名息二边。以止为体。只由心净极。如轩辕镜则森罗万象难逃影迹。凡夫修此观成理显造境即中。如驾大白牛车直到清凉。岂小因缘哉。非此境界断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者。方便者。如舟抵岸始名到家。未渡迷津。须假智楫。今云三观初首方便者。随根量利于何种宜于先修。如宜空则先修空假中亦然。是佛第一方便。宜善思之。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圆觉三观精进无怠。如此众生。无异出世之佛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遍修也。何谓遍修。乃圆修静幻寂三种观也。良由三观既备。万行已圆。故就此行人分上。便是诸佛出世也。又即此人本觉离念名为佛出。佛即觉义。圭峰云。我心元与佛心齐。旷劫沉沦只为迷。菩提乃梵语也。唐言觉。觉心寂照。即菩提也。
四明聪讲师曰。三种遍修者。即总修三观也。中即空假。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三法一体。不一不异。破一切法。用总空观。立一切法。用总假观。妙一切法用总中观。此三观如水与波。水者空也。波者假也。波即是水。冰即是波中观也。波水同体。假空亦然。又如用刀断物。用钻透窍。虽利用不同铁则一也。法亦如是。以此三观。破一切惑。证一切智。如来出世亦只如然。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
根性顽钝。学道不成者。皆由宿业所障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互修也。互修即复修也。今初明钝根之人修观未成也。
当勤忏悔。常起希望。
勤忏已往之业。常起成佛之心。
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断诸恶念。发无上心。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也。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三种净观者。即奢摩他之静睹。三摩钵提之幻观。禅那之寂观也。随学者。心精习一观。不可兼学他观也。此精习心若不放逸。渐渐增进。可证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正明互修也。序云。别遍互习也。指此及上文也。疏云。有人被色相所碍空静之观难成。先观色幻。幻即全空。静观方成。复有执定实色。碍于心识。难修幻观。先知其体本无。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复有修中难成绝待。先知假全空而无假。空全假而无空。空假俱无。绝于对待。方成寂灭。其中又有人。直见心源。方知诸法即性故空。不坏相故假。或但从性现故假。无别所现故。今意若修静观不得者。却许修幻观。若修幻观不得者。却许修静靓。二观皆修不提者。却许修寂观也。只如天台教云。破一切惑莫甚乎。空建一切法莫甚乎。假究竟一切性莫甚乎。中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无不中。反意可类。
四明聪讲师曰。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者。此言障重不得成就。加磨镜加药加功。道心坚固亦可得之。古云。人一次学能之。己百次学之。人十次学能之。己千次学之。果怀此志也。虽愚者必明。虽柔者必强故下明力不遂心。令忏除惑业。而起希慕也。由昔业障当勤忏悔。至求胜上心者。有障重如增上心。勇猛精进深加观力。更助五悔。五悔如灰皂用清水浣濯障自去。五悔者。见行修法华等忏。皆有五悔。嫉妒謟曲不得不先除也。三种净观随学一事。至渐次求证者。如世医师治病。此药不痊。复投别药。病若变。药亦转。岂可以一药理百病耶。众生习业非止一种。诸佛以一方便门。设百千种药。方医之。服者皆得病除。故楞伽云。如医疗众疾无有若干论。以病差别故。故说种种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 佛境便现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于此十一章经文。并属正宗分竟。其顿渐悟修者。盖此经文殊一章。是顿解悟。普眼观成。是顿证悟。三观诸轮。是渐证悟。圆觉一章。道场加行。是渐修悟也。
尝考禅家有二句义。一者最初句。二者末后句。初句即初发明之谓也。须得末后句。始到牢关。今经亦然。初文殊章。顿解悟。即最初句也。普眼观成。顿证悟。即末后句也。如善财初见文殊与末再见。文殊其意一同。第二流通分。谓正宗分中。法义已周。欲使广益他方。远沾来世。流传通泰。展转无穷。故有此分而来。若都无人传是不流。流则不住不滞。或传之遇其障难是不通。通则不壅不塞。如水之流无碍也。梁朝傅大士。三观颂曰。独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中何处生。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着推检四运并无生。千思万虑何能缚。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圆觉菩萨章曰。
圆觉道场圆证悟 下根于是开真路
三期限量可随宜 四众安居绝缘故
以大圆觉为伽蓝 踞菩萨乘行愿度
曾知证入总该前 诸佛共依如是住
圆觉菩萨章终十一
卍新纂续藏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贤善首菩萨章
四明聪讲师曰。肇论云。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贤善首因十一位大士各问深义。虽释尊开示圆觉。乃谈性具圆觉。然未的指。是故亦问立其名字。所以问名者。盖有名物之功。物有应名之得。圆觉即名也。陀罗尼即体。体即物也。此则名体相副。故云陀罗尼门。流出圆觉。既存名体。必须奉持。奉即取也。持即心也。以取圆觉。持之于心。则众生若身若心。念念圆觉。常以寂照止观。如护身符。即心纯是法。与法相应。裴相国云。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一经旨意。无出于斯。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贤则亚圣。谓地前三贤位。次十圣位地上菩萨也。善则顺理。首是头首。然欲使万善齐兴。俱顺真理。成因正位。亚次圣果者。必藉经教流通经。教流通是贤善之首故。流通分中。当此菩萨请问也。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赞佛于前十一章。演说圆觉妙义。开悟众生。皆是不可思惟。不可拟议之事。
复庵晖禅师曰。不思议事者。近庆道场。远庆一部也。谓一部经内。世尊为上根人。开示二空观。为中根人。开示三观诸轮。为下根人。开示道场加行。如是种种法门。离于精粗之域。出于形质之外。脱于言意之表。故云不可思议之事。而儒典尚云。夫子之道上有出乎。天之高下有入乎。地之深瞻之在前。忽然在后。不可以形貌求。不可以聪明得。与此不思议同意也。
世尊此大乘教。
谓。此圆觉大乘经教。
名字何等。
请问。此等教法。是何名字。
云何奉持。
请问。众生教法。如何受持。
众生修习。得何功德。
请问。众生修此教法。获何利益。
云何使我护持经人。
请问。如何使我卫护受持此经之人。
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请问。此圆觉经教。流转分布。至于何处。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然正宗分中。但问所诠法义。法义虽已圆备。凡心难可任持。闻时领会分明。过后恐还遗忘事。须持教贯穿文。既不遗随文解义。依义起观。方成正修故。此问经名字也。云何奉持者。前虽已说。即持法也。今此所问者。即持教也。谓自遵奉行为人持说也。流布此教者。此行十法行也。谓若人一向于此了义经教。供养写施听受。读诵说释思修。如是分布。流传末代。未审。此人智慧功德。毕竟至于何地。然地有菩萨地。有佛地也。
四明聪讲师曰。名字虽是假名。无名则物无定名。如筌蹄之取鱼兔。非筌蹄则鱼兔无所获故。欲鱼必用筌。欲兔必用蹄也。猿鹤之类谁与安名。麒麟凤凰孰为作字。耕田凿井。皆无名中立名。劫初万物无名无字。皆圣人依真以立名。如理能通。圣人开疏为道。如理能该罗。依真以作网故。伏牺画八卦。神农尝草。药后稷播。百谷伯益凿井货狄造舡。奚仲作车。蚩尤制五兵。黄帝造冠冕。以至仓颉制字。??首算数。蒙恬笔。蔡伦纸。如此之类。皆圣贤轨真理造之。济万民也。一大藏教。百千三昧。皆立名目。又如经卷。不以首题何以区分故。祖师云。假名中具三千法门。是故名有召物之功也。名字既立奉持修习。神物护持。至于流通。他方世界修之。直至佛地。如斯五问。利益博哉。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
佛谓。此圆觉经教。无数诸佛。悉皆如是宣说。
三世如来之所守护。
佛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悉皆守护此经。
十方菩萨之所归依。
佛谓。法界诸菩萨等。无不敬信此经。
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佛谓。此经清净明了。为十二部经之眼目也。十二部经者。一名修多罗。二名只夜。三名授记。四名伽陀。五名优陀那。六名尼陀那。七名阿波陀那。八名伊帝目多伽。九名阇陀伽。十名毗佛略。十一名阿浮陀达磨。十二名优波提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说此经佛既是真身。真身无碍。尘沙同体故。一说即一切说。三世一时说。无说无不说。如华严云。我不见有佛国土。不说此经。若不知了义教者。则随方有说不说也。三世如来之所守护者。如华严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十方菩萨之所归依者。谓因行之中。无不从此法而成。佛十二部经。清净眼目者。良以推穷迷本。照彻觉源。是以理贯群经。义无不尽。于此若解。则诸教焕然可见。如指诸掌。云眼目者。如人有眼。一切境界历历可见也。十二部经者。亦谓之十二分教。一契经。二应颂。三授记。四讽诵。五因缘。六自说。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广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论议。此谓之十二部经也。今此经。即属契经。及方广二分所摄也。前诸佛所说。如来守护菩萨归依者。此印定圆觉之法也。十二部经眼目者。此印定为一切经之宗也。所以序云。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即指此文也。问。此经对三时五时之教否。答。顿教不论。先后处所。但遇顿机即说故。不对三时五时之教也。又难云。既不对教者。法华经云。是法华经。诸佛神力之所护。此又何如分耶。答。法华诸佛。神力守护者。即属正宗也。此经诸佛守护者。即属流通分也。若彼经守护。在流通分者。即许不可拣之。彼既居正宗分。是知不同也。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夫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佛谓。此经有此五名。汝等菩萨。应当奉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问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此答之有五名也。然此经题者。乃佛自立也。且诸经得名。有其多种。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人有请说等殊。法有法喻等别。或体或用。或果或因。或能诠所诠。或真或妄。或境或智。乍复乍单。不因今经五名已含多种。大者体也。方广者用也。圆觉者果也。秘密者因也。王者喻也。三昧者法也。修多罗了义者。是叹能诠也。余皆所诠。如来是能证人也。决定境界者。即所证境也。如来藏者。即属总乃在缠之名。则真妄和合也。又自性即空如来藏也。差别即不空如来藏也。斯则人法总彰。法喻皆举。具体具用。有果有因。诠旨双题。真妄俱显。方诸经目。莫备于斯了义之名。昭然显矣。而世尊遂来令。依此名法而持。谓已悟明心地者。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不妨。满纸放光而持法也。若未悟明心地者。迷一切诸法。真实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之见。今还将文字。对治示其本来之性。如以声止声。以楔出楔。以机夺机。以毒攻毒。无离文字如说修行。而持义也。
四明聪讲师曰。法华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纵非今佛所说。亦是过去诸佛曾说。何况。今之圆觉。是如来藏性。故云恒沙诸佛所说也。金刚经所谓。有佛性种子。人感诸佛之所护念。此圆觉本元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安得不能守护。故云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二部经。亦云十二分教。教能诠。理为义。部者部类为义。一修多罗。(此云契经。直说法相。即长行云散花也)二只夜(此云重颂。亦应颂。即贯花也)三和伽那(此云授记。即授记人天作佛也)四伽陀。(此云孤起。不重颂者名也。亦曰讽颂)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亦云无我)六尼陀那。(此云因缘。说一切因起事)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用扇譬月也)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此说他人之事)九闇陀伽。(此云本生。此说菩萨行因本所行事)十毗佛略。(此云方广谈理无碍)十一阿浮达摩。(此云未曾有。佛现种种神通。又云未有)十二优婆提舍。(此云逐分别所说义。又云论义)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小乘曰九部。大乘十二部也。其实大小相通。此十二部经。非独为清净眼目。语其旨趣。则四种悉檀。理妙域中。固非名号所及化擅系表。又非情智所寻。致于遣累忘筌。淘神尽照。近超生死。远证涅盘。播阐五乘。接群机之深浅。该明六道。辨善恶之升沈。夐(林正反)期出世而法无不周。迩比王化而事无不尽。能博能要不质不文。自非天下之至虑。孰能与于斯教哉。清净眼目。理出于此。经有五名。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大方广即所立法也。大方是体。广即用也。此是空如来藏。具不空如来藏之用。又可常遍曰大。执持曰方。包博曰广。亦可配法身般若解脱。亦如来藏之三德也。圆即寂。觉即照。亦是止观寂止也。照观也。陀罗尼庶恶持善。圆觉是从定立名。楞严亦是大定。二名修多罗了义。翻契经。圆融定慧。非偏小所知。了义究竟显说。指权归实。约开显说。一切诸法皆是实相。亦有不了义经。方圆不相入者。今即权是实。一念三千。三名秘密王三昧如来。秘要之藏。定善慧之异名。秘密王亦是能说之人。楞严云。妙莲华王。十方佛母。以密王三昧为人。即正心行处。净觉亦以莲华王为人解。四名如来决定境界。即坚固为义。大涅盘更无能过者。即不变义也。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圆觉妙性。性不自守。随缘作种种名。或云常住真心。或云性净明体。或云空如来藏。或云涅盘妙心。曰诸法实相。曰王三昧。曰真如。曰法界。曰第一义谛。曰无生妙理。此圆觉亦能入恶随恶受名。为性恶。为性善。为理毒害。为诸阿颠迦。为昏钝性障。为生老病死。为成住坏空。为钁汤炉炭。皆是圆觉随恶受称。其实圆觉。非圣非凡。非善非恶。非生死非涅盘。非色非心。非天堂非地狱。非佛非众生。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名圆觉。如是则终日圆觉。未尝圆觉也。汝当奉持者。此五种名。名虽差别。其实是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佛悉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皆入圆觉。未来修学当依如是法。此是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法。如人因事。远出未得还家。今日明了归家之路。父子相见团圆。宁不欣乐奉持耶。
善男子。是经惟显如来境界。惟佛如来。能尽宣说。
此经独能显示佛境。惟佛宣说。曲尽其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又说无明贪爱四相四病。今云唯显如来境界者。既云唯显佛之妙觉不思议境界。独佛方能尽其所说。其所说者何耶。谓。说众生无明皆无所有止是佛境。佛境若不显现。众生岂得皆空生。若不空岂彻觉地。故华严信位即佛境。皆是此意也。然后代浅识劣解之人。以谓。佛法止此者。请观是说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圆觉。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一切相。即一切相。但世间众生声闻缘觉。欲以所知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用世语言。入佛知见。犹如藕丝悬须弥山。终不能举。此言果人所证之法深妙。非小乘凡夫之所能及。又此经非世间语言三昧。亦非雕虫篆刻之辞。非是外道典籍。非声闻诸小乘。偏圆权实之法。此是圆顿圆觉妙心。此法如火聚。四边不可取。若能取者。唯佛一人。到究竟即佛。如十五夜月。蟾光桂影。圆满无亏。出三惑。破二死。百千三昧。无量行门。一时显现。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圆无际故。一切世间种种诸病。惟佛能医。故云惟佛能尽宣说。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若依此经修行。渐渐增进。心至佛之地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问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今答云。良由此经惟显佛境故。修十法行之者。必至佛地。佛地即妙觉位也。所谓不住化城。便跻宝所在。禅家谓之不动凡夫。便登佛位。
四明聪讲师曰。今言菩萨乃因人。凡夫末世。依上所立法制。用寂照止。心寂念专一。便不顿修亦可渐次。只要道心坚固。加功进行。何患不成佛。其间有闻而不修。修而不证者。此人有障。更须礼佛忏悔。终久至于佛地。此非妙觉佛。乃登圆初住菩萨名佛。亦百世界作佛。故云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
此经名。为顿悟之教。大乘之法。
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利根众生。有圆顿之机者。皆因此经。而得开悟。
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钝根众生。须假渐修。而此经教无不圆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贤首国师。以一大藏教深浅之义。判为五教。五教者。一小乘教。即四阿含经是。二大乘始教。即八部般若是。三大乘终教。即楞严涅盘宝积等是。四大乘顿教。即圆觉楞伽等是。五大乘圆教。即华严是。令经乃属顿教。独被顿机众生。于顿机中。又分为上中下三根也。疏云。宗门是顿教。事具渐门。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会与不会。入与不入。皆可留心。所以修山主云。会得甚奇特不会也相许。
四明聪讲师曰。此大乘教。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渐无顿。今云顿渐者。为修学人。根有利钝。障有重轻。虽精进。而开悟有迟速。立行有渐顿。非教体有迟速。迷悟有机缘。名顿教渐修。楞严云。佛告富楼那言。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佛言。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华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今此圆觉。亦复如是。本无顿渐。但上机先悟。渐机次悟。若是圆觉之性。本无利钝渐顿。今云。亦摄渐修者。非小乘之渐。今修圆者。同缘实相。皆用止观寂照之法。机有利钝。悟有迟速。为渐也。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
大海者。谕顿教大乘。不让小流者。论能摄一切渐证。
乃至蚊虻。
此谕渐修众生也。
及阿修罗。
此谕顿机众生也。
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此谕顿渐之徒。修此经教。悉皆圆满。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谕也。大海谕顿教。小流谕渐教。蚊?喻二乘。阿修罗喻菩萨。饮其水等者。谕三乘之人。受持此经者。皆得悟入。疏云。大海有无量之水。而饮之者。则量腹多少。圆觉有无边之法门。而受持之者。随器顿渐。
四明聪讲师曰。阿修罗此翻无酒。初欲采四天下华。酿海水为酒。鱼龙之业酿之不成。誓不饮酒。故云无酒用。手掌遮月。人间谓之月蚀。有大力用。饮海水不竭。何况蚊虻。此大乘教。亦摄小乘渐修人。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以至七宝布施者。其福报有尽。闻此经义。而修证者。其智慧无穷。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福也。法会既终。所谈上中下三根。及谈因果法义。复恐后代众生不信。修如是因。感如是果。遂于此流通分中。一道较量功德。欲使后人生信忻乐也。如金刚经中。两重因果。三番较量之意。梵语檀波罗蜜。此云布施。谓运心宽广曰布。辍己惠人曰施。此布施一度。众行皆摄。华严经说有十度。一布施。谓财法无畏。无不皆舍。二持戒。谓防非止恶。内外无瑕。三忍辱。谓违顺不干谛察忍可。四精进。谓离身心相万法增修。五禅定。谓念虑皆忘安心理境。六般若。谓心无分别善达心空。七方便。谓涉有常空施为无碍。八愿度。谓上求下化。穷尽未来。九力度。谓思修成功万境不动。十智度。谓决断无惑证法颐神。今以布施一度。以较量经福也。一句义者。此显胜七宝也。意谓虽以金银琉璃赤珠等宝。不为自己。求安乐之故。普施与一切众生者。是有为有漏之因。感得人天果报。譬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今若闻此经一句合宜之义。如说修行。断障遣疑。是无漏最上之因。便能超梦幻。出轮回。直趣无上佛果菩提。所以此功德。胜前七宝布施功德也。疏曰。世珍盈刹。能为漏果之资。妙法一言。必获菩提之报。禅家亦云。识得一句。一生参学事毕在。教家亦云。教典千一心能贯之。在书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在记云。通于一万事毕。在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古诗云。学虽不多。可齐上圣。如是则归同。反一一处。既通千处。万处一时透脱。所以道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一花开天下春。一事寂万法真。与此一句。义同意也。
四明聪讲师曰。七宝者。金银及琉璃玻璃砗磲玛瑙真珠。三千大千可为众多。尽以布施。比闻经一句福皆不及。盖慧能趣菩提。施福不趣菩提也。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汉果。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劣智也。梵语阿罗汉。此有三义。谓不生应供无贼也。恒河者。方四十里。其沙细如面。假饶教得一百个恒河中。许多沙数之人。克获成就。小果圣人者。其福非是究竟。故乃劣也。
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阿罗汉果。盖是小乘之法。此经与偈。乃是大乘之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举劣。此显胜也。意谓设使教百恒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代佛。宣扬此经半偈之功德也。疏云。凡全偈者。所谓四句。句有二种。一文句。二义句。若约文句。即两句为半偈。若约义句。即说一切法本来空寂。是半偈也。显相空体不空。是全偈也。
四明聪讲师曰。药王菩萨。为法焚身。雪山童子。舍全身求得半偈。光明经云。满城盛火。应从中过乃为法亡躯也。波?打骨取髓。为求法故。世尊因地剜身作千碗灯。求得半偈。今云胜阿罗汉。罗汉是小乘。今是大乘顿机众生。可闻法一超入如来地。如龙女一生。便往南方成佛。不比小乘时长行远。此如灵丹点铁可成金也。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闻信也。不惑即不疑惑也。然大乘教法。无量劫来难见难闻。或时闻已。不信不顺。不悟不入者有之矣。所以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夫圆觉深旨一心妙门。非大智而不能观。非大根而不能信。观即举佛智也。信之即入圆觉。但恳志无疑决取成办也。
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闻此经名。深信不疑者。盖曾于无数佛处。种诸福慧。及诸善根。方得闻尔。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比验宿因也。如金刚经云。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诸善根者。不过是。断贪瞋痴三毒。发闻思修三慧也。然此经宗信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该果海。不是小缘故。验其宿因。曾积信种。
四明聪讲师曰。起信论说。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一信乐念真如法故。真如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二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四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如高僧传中。高僧有十。科。世之难学虽有破群者。无粗不择细。如韩昌黎。始未信佛法时。上论佛骨表。因此贬潮。参大颠。颠云。公虽过人。世智辨聦。是世间有之。汝胜晋时佛图澄否。韩曰。不及。汝比姚秦时鸠摩罗什否。曰不如。汝尚不如此贤。况佛是大圣天人之师。又安可破之。后于大颠。有以发明。张无尽初年时。游僧寺见佛书。梵夹严整。怫然怒曰。吾孔圣人。反不如胡人人所仰重。欲造无佛论毁之。在书院中思惟。深夜不睡。其妻云。如何不睡。张云。欲造无佛论。妻向氏云。既是无佛。何论之有。当须着有佛论也。无尽疑其言。遂阁笔。后因访一同列。见佛龛前有维摩诘经。信手开卷。见云。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乃叹曰。胡人之语。亦能尔耶。遂问有几卷。曰有三卷。借归看。其妻问曰。读者何书。曰维摩诘经。向日熟读此。可造无佛论否。无尽疏果其言。于是归心佛乘。后参兜率悦。大有发明。此皆宿下缘种。今日契悟。起信云。复有五门。能成信心。一施门。二戒门。三忍门。四进门。五止观门。彼文稍广。今录止观门。止者。谓止一切境界。息诸外尘。念以圆觉寂照。照诸尘劳。息诸攀缘。故云止。今之随顺奢摩他。体真止也。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婆舍那此云观。昏即观之。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又云。若修止者。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惟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自无相。念念不可得。若四威仪中。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如此修行。闻经之人。非于一佛二佛下种。乃至恒河沙佛。所以是无种。不植此经。又安得不闻。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
佛令菩萨。卫护将来如是信心修行之人。
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障碍觉性之事。皆为恶魔。非其同志之人。皆为外道。今菩萨。护持此修行者。不可令此二害恼彼身心。使之退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问云何护持。今答云。但莫令恶魔外道。恼其身心者。即是护持也。近有人撰其偈词。添入经中。盖不知此是流通分。故阅者幸勿疑焉。
四明聪讲师曰。起信云。莫令此心堕于邪网。若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惟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龙树云。除诸法实相外。余皆魔事。逢此境界。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是诸业障。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闻利养。正修行人。善为分别。此吾佛最后教诲。至此流通意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贤善首当知 是经诸佛说 如来等护持
十二部眼目 名为大方广 圆觉陀罗尼
增进至佛地 如海纳百川 饮者皆充满
假使施七宝 积满三千界 不如闻此经
若化河沙众 皆得阿罗汉 不如闻半偈
汝等于来世 护是宣持者 无令生退屈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贤善首菩萨章曰。
善首流通正法门 五名于是为区分
十二部经真了义 百千诸佛共谈论
佛境佛地已开演 顿教顿机令得闻
傥解百川归大海 何妨一法备多根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此诸金刚。欲守护受持此经之人也。决定大乘者。谓此大乘经教。乃决定成佛之义。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金刚。又欲守护道场内修行此等大乘法处。令修行者。无退转心。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
金刚。又欲守护其家。令无灾害。
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办道资粮。常令不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禀命加卫外护流通也。火首者。此神头有火焰。手中执金刚杵也。
四明聪讲师曰。金刚梵语?阇罗波腻。此云金刚手。(波腻翻手)谓手执金杵。以立名。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有二夫人。一生千子。欲试千子。当来成佛次第故。俱留孙探得第一筹。释迦第四筹。乃至楼至第千筹。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依经僧寺三门。只合一身金刚一身梵王。今为对故。塑二金刚非也。楞严云。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此八万亦未为多。火首摧碎等。未详所译。
尔时大梵王。
圆觉疏曰。即初禅天王也。
二十八天王。
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每天各有一王。其号曰四大天王。忉利天王。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梵众天王。梵辅天王。大梵天王。少光天王。无量光天王。光音天王。少净天王。无量净天王。遍净天王。福生天王。福受天王。广果天王。无想天王。无烦天王。无热天王。善见天王。善现天王。色究竟天王。无边空处天王。无边识处天王。无所有处天王。非非想处天王。
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大梵王等。皆欲守护受持此经之人。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大梵王者。即初禅天王也。二十八天王者。即三界主也。须弥山王者。即帝释也。护国天王者。即别指四天王也。
四明聪讲师曰。梵语迦夷。此言净身。居色界禅天。梵是西语。此云离欲。因中修梵行。不行淫秽也。今为天主。统娑婆三千大千世界皆属号令。有言语觉观世间。虽修梵行者。多唯加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故得为天主也。二十八天王者。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总二十八天也。护国天王等。即护世四天王。光明云。护国四镇。即帝释天神。将常领八部鬼神。护弘持人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盘荼。
圆觉疏曰。吉盘荼者。亦云鸠盘荼。食人之精血。其疾如风。变化稍多。住于林野。
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
诸鬼王等。亦欲守护受持此经之人。
其人所居。一由旬内。
藏经曰。一由旬者。四十里也。
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为护法故。尽其威力。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吉盘荼者。亦鸣盘荼。此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管林野诸鬼众。一由旬者。即四十里也。
四明聪讲师曰。郑玄云。圣人精气谓之神。贤人精气谓之鬼。又有云。天神曰灵。坤神曰只。人神曰鬼。鬼者畏也。虚祛多畏。又有威能令人畏。或云。希求名饿鬼。从人求食。以活性命。光明疏云。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劣者能隐显变化。肇云。神受善恶杂报现。形胜人劣于天。其身轻微难见。鬼类众多。不能尽释。今言吉盘荼。亦名鸠盘荼。亦名俱盘荼。此翻瓮形。旧云冬瓜。此神阴如冬瓜。行至肩上坐便踞之。即厌魅鬼也。(梵语乌苏慢此云厌)厌眠内不祥(本只作厌字后人厌下加鬼)圭峰云。食人精血。其疾如风。变化稍多。住林野间。管诸鬼众。是号为王。故云大力鬼王。与十万鬼王。护持经人。不令鬼神侵恼。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
八部者。一天神。二龙神。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
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疏云。良由文殊所问经说。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能说者清净。不取着名利。所染故。二所说法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也。问。经首信成就。与此信是同是别耶。答。前信浅。此信深。何以知之。大智论云。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又云。信为入法之初机。智为究竟之至要。虽深浅之不同在。智信一贯则无别也。
四明聪讲师曰。佛说经。通该凡圣。既闻圆觉妙心实相常住。解圆即遍。同服醍醐。咸沾妙益。是故欢喜奉行也。此经后有加重说偈者非也。圭峰不着。诸家不留。况世尊说经。当机之人。故有重颂。今法会将散。唯是天龙鬼神。各言护持流通。不须重说。又重颂被晚来未至者。至此时安有晚来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终)
No. 253-C 前住持灵隐禅寺痴绝老人跋
大光明藏。情与无情。咸处其中。无上法王。世间出世悉归所统。一时薄伽婆无说而说。十二大菩萨。不闻而闻。况此经不涉言诠。诸讲师如何注解。略通线路。随世刊行。据令而行。合投诸火。
淳佑丙午佛成道日 金陵玉山庵主(道冲)书
No. 253-D 径山长老圆照老人?
唤作圆亏缺了也。道个觉迷昧了也。黄面瞿昙。十二大士。密说显演。已是注解。其余经师论师。于注解下。又添解注。且正文毕竟在甚处恁么问好与三十柱杖。
觉如居士。倘能下手。径山甘受不辞。
淳佑丁未二月三日 无准叟(师范)敬书
No. 253-E 灵隐长老石溪老人?
知而无知。是第二头。不知而知。落第三首。请居士不得动着还我圆觉。觉如底第一筹来。
丁未仲春旦日石溪老僧(心月)书于灵鹫一峰
No. 253-F 庆元府雪窦长老偃溪老人?
诸经。各标时处。惟圆觉一经。不标时处何耶。淳佑丁未夏。觉如居士。书来乞圆觉讲义?。是日千丈岩主。方与湖海宿衲作安居。佛事未暇也。友上人归日。试问居士所集讲义。已到第几菩萨。
千丈岩主(广闻)书于丛竹小轩
No. 253-G 庆元府雪窦长老偃溪老人?
钞解疏。疏解经。经解什么。觉如居士穷诸家疏钞。掇而拾之。且道此经从何而出。忽若一语不玄。谤斯经故。
四明千丈嵓主(广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