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05部~宗镜录一百卷(第八十一卷~第一百卷)
此土着述·第1595部
宗镜录一百卷(第八十一卷~第一百卷)
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众生不了。妄受沉沦。今悟此宗。欲入圆觉位。于六度万行庄严门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答。若论庄严。无非福智二业。于六波罗蜜中。前五是福德业。后般若是智慧业。前五福德业中。唯禅定一门。最为枢要。前以广明。今更再述。此宗镜所集禅定一门。唯约宗说。于诸定中而称第一。名王三昧。总摄诸门。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无心定。与道相应故。亦名不思议定。情智绝待故。亦名真如三昧。万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刚三昧。常不倾动故。亦名法性三昧。恒无变易故。诸佛智光明海。无量观行。皆从此生。若不体此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证斯本理。理则不待照而自了。智则必资理而成照。若本觉性智。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故知理无兴废。寂照灵知。弘之在人。觉有前后。人有照分。功由理发。失理则失照。要见此理。方成佛耳。此理即是一心。总该万有。顿悟顿修。更无渐次。为未了不入者。于一心法分出多门。义演恒沙乃至无尽。故法华经偈云。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机。乃诸佛出世之本怀。祖师西来之正意。自古先德。一闻。即心是佛之言。疑根顿尽。或欲灯传后嗣。便坐道场。或乐灰息游心。住深兰若。其或障浓信薄。唯思向外驰求。随他意似鹦鹉之徒。借彼眼如水母之属。才生不信。便起谤心。今则广引遍搜探微撮要。所冀证成后学。决定无疑。顿悟自心。成佛妙轨。若论法利。功德无边。虚空可量。斯旨难尽。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佛法。相好威仪。说法音声。十方无畏者。当行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则能得入。如摩尼珠。随磨随光。证不思议功德。一行三昧者。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无前无后。无复际畔。住佛所住。如诸佛住。安处寂灭法界。秘密藏中。则理无不圆。事无不足。故称秘密。亦号总持。究竟指归。自他俱利。云何俱利。以平等故。云何平等。以无相故。如入佛境界经偈云。入诸无相定。见诸法寂静。常入平等故。敬礼无所观。又一切诸法。有事有理。具体具用。不可偏执。乖此圆乘。以自性定为理。用引发定为事。因事显理。理则昭然。因理成事。事方圆足。以性实之理。相虚之事。体用交彻。隐显同时。无碍双行。能契宗镜。若唯修事定。但集世禅。虽曰修行。犹生恶觉。以不制意地。未断其原。长劫练磨。返沈苦道。所以大涅盘经云。一切凡夫虽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三恶觉者。欲觉恚觉。害觉。以贪欲故。即生嗔恚。因嗔恚故。便行损害。夫修行趣道。本为出五欲之泥。翻求利养名闻。如践蛇虺之地。凡修禅定护念之人。尚被外缘觉观破坏。何况纵情放逸之人。故知日夜常为烦恼欲火焚烧。觉观怨贼侵害。是以郁头蓝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获非想定。具五神通。时君敬重。就宫供养。郁头蓝弗每来与去。皆乘神通。赴宫供养。王因出巡。命其爱女依前旧仪。供养蓝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礼。郁头蓝弗触女身手。因兹起贪。便生欲觉。遂失神通。饭食已讫。矫施异计。语王女言。我顷来去。皆乘神通。国人思敬。莫由见我。我今食竟。意欲步归。令国内人咸得见我。王女谓实。送出阁门。步游归山。既失神通。情怀怅怏。端坐林薮。洁志安禅。林间。鸟鸣。喧噪。闹乱。久不得定。移就池边。安布求禅。池中鱼游。惊聒禅思。又不得定。因兹起嗔。便生恚觉。遂发恶愿。愿我来生。作着翅水獭身。上树害鸟。入水食。鱼报鱼鸟怨。誓不相放。因兹便。起害觉。现前。复移异。处专志习禅。久方得。定依前证。得非想三昧。命终之后。生非想天。顺生受业。八万大劫。受异熟。果八万劫满。顺后受。业酬前恶愿。生于欲。界作水獭。身亦云飞狸身。若到所在。水陆空行一切物命。悉皆吃尽。故经云。虽断烦恼。生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即其义也。故须先入宗镜。达一心万行根本。然后福智庄严。则不枉功程。永无退转。得其旨则大智圆明。得其事。则大。用成就。如师子奋迅。成熟法界众生。犹象王回旋。启发十方含识。故华严论云。师子奋迅三昧者。于十方世界。普同一切众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无作。是奋迅义。夫入宗镜。万事周圆。镜外更无一法可得。如遗教经云。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若不制心。无有是处。一念才起。生死如烟。驾五阴六入之舟航。结十二种类之窟宅。如从一妄念中。结成十二类。根尘相对。发识造业。因色有情。见时生想。于此情想二法。各生四相。从情上。生一有色。二无色。三非有色。四非无色。从想上生。一有想。二无想。三非有想。四非无想。胎因情有。卵为想生。情想合为湿生。情想离为化现。情上无色。则是空散消沉。想上无想。则为土木株杌。此二虽属无情。然皆从识变。若一念不生。则诸类皆绝。所以信心铭云。心若不异。万法一如。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又如云。譬如动目。能摇湛水。以眼劳观水。见水有动。眼若不瞬。池水则不摇。妄见若除。亦无草木成坏之相。若举眼见色由有色阴。举身受苦乐。由有受阴。举心即乱。由有想阴。举眼见生灭。由有行阴。精明湛不摇处。即识阴。又若以遍身针刺俱知。不带分别。则是识阴。若次第分别。则余识阴。故知一念才起。五阴俱生。微识未亡。六尘不灭。若唯识之义灯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镜恒明。旨终不昧。
问。四弘十度。皆可发行。云何须依一心。具足菩提之道。
答。若不依一心。求大乘之人疑情不断。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体。为一为多。如其是一即无异法。无异法故。无诸众生。菩萨为谁发弘誓愿。若是多法。即非一体。非一体故。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今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开真如生灭体用二种门。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但有无明迷自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弘誓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体大悲。如是依于一心。能遣二疑。得发大心。具足佛道。华严演义记。云释如来法身观者。先观发起普贤菩萨微妙行愿。复应以三密加持身心。则能入文殊师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于空闲处。摄念安心。闭目端身。结加跏坐。运心普缘无边刹海。谛观三世一切如来。遍于一一佛菩萨前。殷勤恭敬。礼拜旋绕。又以种种供具云海。奉献如是等一切圣众。广大供养已。复应观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犹如虚空。复应深起悲念。哀愍众生。不悟自心。轮回诸趣。我当普化。拔济令其开悟。尽无有余。复应观察自心。诸众生心。及诸佛心。本无有异。平等一相。成大菩提。莹彻清净。廓然周遍。圆明皎洁。成大月轮。量等虚空。无有边际。是以垢净世界。大小法门。乃至六度万行。皆从凡圣心现。故经云。菩萨摩诃萨。以离垢心。现见无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现生三界。为教化彼诸众生故。又经云。依自虚妄染心。众生染。依自性清净心。众生净。诸法无行经云。虽赞发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虽赞大乘经。而知一切诸法皆是大相。虽说菩萨道。而不分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虽赞布施。而通达布施平等相。虽赞持戒。而了知诸法同是戒性。虽赞忍辱。而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虽赞精进。而知诸法不发不行相。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智慧之实性。虽说贪欲之过。而不见法有可贪者。虽说嗔恚之过。而不见法有可嗔者。虽说愚痴之过。而知诸法无痴无碍。虽示众生堕三恶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狱饿鬼畜生之相。如是诸菩萨。虽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无法。于第一义而不动。为未信者。以方便力。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所以般若说。一切法皆摩诃衍。靡不运载。思益明。解诸法是菩萨遍行。华严入法界。不动只园。净名。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故知一法周备。无事不该。可谓圆满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禅见境。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灭。可谓降魔妙术。治惑灵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起信论云。修行止者。住寂静处。结加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前心依境以舍于境。后念依心。复舍于心。以心驰外境。摄住内心。后复超心。不取心相。以离真如不可得故。乃至魔事现前。念彼一切皆是思惟。刹那即灭。远离诸相。入真如三昧。心相既离。真相亦尽。摩诃衍论释云。若真若伪。唯自妄心现量境界。无有其实。无所着故。又若真若伪。皆一真如。皆一法身。无有别异。不断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灭。可谓应念断除。岂劳功行。此乃西来的旨。诸佛正宗。圆信圆修。不同权渐。直下得力。如师子就人。一槌便成。犹王之宝器。可谓等赐高广大车。悉与如来平等灭度。岂同贫所乐法。下劣之乘者哉。若有人不信此宗镜正义。反堕邪思。徇假执权而迷真实。如金易鋀石。凤换山鸡。如此愚盲。过在无眼。如昔人乘马。腰着金带。见乘驴者。着驴绦带。即便问之。或中何物贵。彼即答云。驴绦甚贵。其人即易之。或为色声而弃正法。其犹如是。
问。既一心圆满觉道。云何又发菩提等诸心。若有能发。则有所证。能所既成。唯一之义即堕。
答。夫言发者。即无所发。终不离心有菩提。离菩提有心。大宝积经云。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离菩提。心不可得。离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若能如是信解。乃为真发菩提之者。般若经云。若菩萨知心性。即是菩提。而能发起大菩提心。是名菩萨。又无所发菩萨云。知一切法皆无所发。而发菩提心。然于所证真如。如外无智。能发妙智。智外无如。双照双遮。不存不泯。不二而二。理智似分。二而不二。能所俱寂。则是一心菩提。万行之本。既能通达。法尔利他。运同体之大悲。岂有能所。以无得之方便。谁立自他。止观云。发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识不思议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粗弊色声。纵身口意。作不善业。轮环恶趣婴诸热恼。身苦心苦。而自毁伤。而今还以爱茧自缠。痴灯所害。百千万劫。一何痛哉。设使欲舍三涂。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博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箅口。蛾赴灯中。狂计邪黠。逾迷逾远。渴更饮碱。龙须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系体。向日弥坚。盲入棘林。溺堕洄洑。把刃抱炬痛那可言。虎尾蛇头。悚焉悼栗。自惟若此。悲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国。备历辛苦。绝而复稣。往至贫里。佣赁一日。止宿草庵。不肯前进。乐为鄙事。不信不识。可悲可怪。思惟彼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虽知众生如虚空。誓度如虚空之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誓断无所有之烦恼。虽知众生数甚多。而度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断无底之烦恼。虽知众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断如实相之烦恼。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杂毒。故须观空。若偏观空。则不见众生可度。是名着空者。诸佛所不化。若偏见众生可度。即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今则非毒非伪。故名为真。非空边非有边。故名为正。如鸟飞空。终不住空。虽不住空。迹不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是故誓与虚空共斗。故名真正发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识不思议心。一乐心。一切乐心。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如执瓦砾。谓如意珠。妄指萤光。呼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兴两誓愿。谓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虽知法门永寂如空。誓愿修行永寂如空。虽知菩提无所有。无所有中吾故求之。虽知法门如空无所有。誓画缋庄严虚空。虽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虚空中种树。使得华得果。虽知法门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证非得。以无所证得而证而得。是名非伪非毒名为真。非空非见爱名为正。如此慈悲誓愿。与不可思议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爱见。是名真正发菩提心义。
问。华严经颂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内外一切境界。皆从真如一心而起。真心不动。故称为三昧王。以统御一切万法万行故。得称为王。无有一法。不从一心真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则从本所现念念尘尘。尽成三昧。以本末无异故。宝积经偈云。如钻木出火。要假众缘力。若缘不和合。火终不得生。是不悦意声。毕竟无所有。知声性空故。嗔亦不复生。嗔不在于声。亦不身中住。因缘和合起。离缘终不生。如因乳等缘。和合生酥酪。嗔自性无起。因于粗恶事。愚者不能了。热恼自烧然。应当如是知。究竟无所有。嗔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嗔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嗔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从于自心起。是中无有实。妄生于恐怖。亦无有怖心。而生于怖畏。观法非实故。无相无所得。空无寂静处。现此夜叉身。如是知虚妄。是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于外相分甚为粗。恶令人怖畏。嗔之一门。是根本烦恼。最能烦乱。此内外二法。尚成三昧。举一例诸。可为龟镜。其余一切心镜即无非三昧矣。楞伽经云。佛言。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故知了境即心。更无一物。会于本寂。即心海常安。分别不起。即是正受。是以无物可纳。名为正受。无境可动。名为正定。首楞严三昧经云。问现意天子。菩萨当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昧。当行凡法。若见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楞严三昧。又问。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凡法尚无合散。况佛法耶。云何修习。若见凡法。佛法不二。是名修习。是以了一心成现之门。则无修而修。达万法具足之体。乃不习而习。出入无际。心境一如。即于一切差别法中。念念入。念念起故。所以华严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入一切众生差别身三昧。于此三昧。内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内身起。同身入。异身起。异身入。同身起。乃至眼处入。耳处起。耳处入。眼处起。鼻处入。舌处起。舌处入。鼻处起。身处入。意处起。意处入。身处起。自处入。他处起。他处入。自处起。一微尘中入。无数世界微尘中起。无数世界微尘中入。一微尘中起。不唯根境尽成三昧。万法咸作智门。承此宗镜之光。可谓尽善尽美。何者。体含虚寂。不能赞其美。理绝见闻。不能书其过。降兹已下。皆堕形名。则难逃毁赞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知。不得以毁誉称也。降此以往。则事不双美。名不并盛矣。虽天地之大。三光之明。圣贤之智。犹未免于毁誉也。故天有坼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谪蚀之变。五星有勃彗之妖。尧有不。慈之诽。舜有誷父之谤。汤有放君之称。武王有弑主之讥。齐桓有贪淫之目。晋文有不臣之声。伊尹有无君之迹。管仲有僣上之名。以夫二仪七曜之灵。不能无亏沵。尧舜汤武之圣也。不能免嫌谤。桓文伊管之贤也。不能遣纤过。由此观之。宇宙庸流。奚能自免怨谤。而无悔吝也。若以心智通灵。成无为之化。则万累不能干矣。
问。一心旨趣。盖是总门。法义难明。广须开演。如何是法。如何是义。
答。法本无差。随义有别。从法生义。差别难明。因义显法。一心易了。禅原集。以况解释法义二门。如真金随工匠等缘。作镮钏等物。金性必不变为铜铁。金即是法。不变随缘是义。设有人问何物不变。何物随缘。只令答云金也。以喻一藏经论义理。只是说心。心即是法。一切是义。故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然无量义。统唯二种。一不变。二随缘。诸经只说此心随迷悟缘。成垢净凡圣等。亦只说此心垢净等时。元来不变。常自寂灭。真实如如等。设有人问何法不变。何法随缘。只答云心也。不变是性。随缘是相。当知性相。皆是一心上义。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识真心。每闻心字。将谓。只是八识。不知八识但是真心上随缘之义。故马鸣以一心为法。以真如生灭二门为义。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心真如是体。心生灭是相用。只说此心。不虚妄。故云真。不变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随缘。以随缘故。成无量义。又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能不变。何者谓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无水岂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动。义遍恒沙。虽遍恒沙。皆是一心之义。
问。欲净其土。当净其心。则心外有土。何成自净。
答。至极法身。常寂光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依报是心之相。正报是心之体。体相无碍。依正本同。所以摄境归心。真空观中。则摄相归体。显出法身。从心现境。妙有观中。则依体起用。修成报身。若心境秘密圆融观中。则心境交参。依正无碍。心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境谓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净名疏中。观心释四种境界者。一因缘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境是心所依住。即是上也。众生者。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众生。今因缘心多境亦多。心少境亦少。观心照少境。即是小国土。观心照多境。亦是多国土。如是观因缘境。即是化众生。或调恶境而悟。即是秽土入佛智慧。或观善境而悟。即是净土入佛智慧。起菩萨根者。随所观善恶之尘。了知此尘即是一切法。此法本来毕竟常寂。常寂之境。发于真智。真智所依佛土。即常寂光土也。复次行人观是四境。非为贪着境界。但化伏烦恼心数众生。用此四心而起誓愿。愿法界众生。皆得如我化此心数。悉令清净。即是净土安立有为缘集众生也。行人当知。一切菩萨净佛国土根本。从此而起。合抱之树。起于毫末。又凡圣共居。同一妙土。真俗所依。唯一法身。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别。无始妄习。谓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岂有身土别见。如此观心。实真净土。是真了义。若离此者。多是执文随语生见。义海云。尘毛刹海是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尘是佛智现。举体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见佛刹等。又刹海尘等。全以佛法界如如为尘体。是故尘中现一切佛事。当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法。一毛一尘。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万像繁兴。唯一致矣。
宗镜录卷第八十二
夫云何一心而成止观。
答。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非能所观。但是一法。若台教总论二种止观。一相待止观。二绝待止观。前是拙度。后是巧度。相待止观者。有三止三观。三止者。一止息义。二停止义。三不止止义。三观者。一观穿义。二观达义。三不观观义。绝待止观者。有三止三观。三止者。一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三观者。一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二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三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今宗镜所明。唯论一心圆顿之旨。圆顿止观相者。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于止。则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虽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谛亦如是。所止之法。虽一而三。能止之心。虽三而一也。以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以境发于观。则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虽是三目。而是一面。观境亦如是。观三即一。发一则三不可思议。不权不实。不优不劣。不前不后。不并不别。不大不小。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刚般若经云。譬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眼独见。不应须日。若无色者。虽有日眼亦无所见。如是三法不异时。不相离。眼喻于止。日喻于观。境喻于色。如是三法。不前不后。一时论三。三中论一。亦复如是。若见此意。即解圆顿教止观相也。何但三一一三。总前诸义皆在一心。其相云何。体无明颠倒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生死涅盘静散休息。名息二边止。体一切诸假悉皆是空。空即实相。名入空观。达此空时。观冥中道。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如实而见。名入假观。如此空慧。即是中道。无二无别。名中道观。体真之时。五住盘石砂砾一念休息。名止息义。心缘中道。入实相慧。名停止义。实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义。又此一念。能穿五住。达于实相。实相非观。亦非不观。如此等义。但在一念心中。不动真际而有种种差别。经言。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虽多名字。盖乃般若之一法。佛说种种名。众名皆圆。诸义亦圆。相待绝待对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故。无有障碍。无有障碍故。具足无减。是圆顿教相显止观体也。又三止三观为因。所得三智三眼为果。三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眼者。慧眼。法眼。佛眼。若一心眼智者。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论见。智故论知。知即是见。见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严定。摄一切定。如来虽具五眼。实不分张。只约一眼。备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粗色。如人所见。亦过人所见。名肉眼。亦能照细色。如天所见。亦过天所见。名天眼。达粗细色空。如二乘所见。名慧眼。照达假名不谬。如菩萨所见。名法眼。于诸法中。皆见实相。名佛眼。当知佛眼。圆照无遗。故经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与三界作父母。而独称佛眼者。而众流入海。失本名字。非无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见不思议三谛。此见从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此智从观得。故受智名。境之与谛。左右异耳。见之与知。眼目殊称。不应别说。虽作三止三观之三说。实是不思议一法耳。又云。善巧安心者。以观止安于法性。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虽颠倒起灭。如旋火轮。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法性。无不法性时。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原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观者。观察无明之心。等。于法性。本来皆空。譬如劫尽。下等一切妄想善恶。皆如虚空。无二无别。又如劫尽。从地上至初禅炎炎无非是火。如虚空藏菩萨所现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如来所现。一切皆水。介尔念起。所念念者。无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火木能使薪燃亦复自燃。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上所言止者。尚不得法性。何况妄想。所言观者。尚不得空。何况有法。则有无俱寂。染净双融。方成究竟一心止观耳。又绝待止观者。绝横竖诸待。绝诸思议。绝诸教观。悉皆不生。故名止。止亦不可得。观冥如境。境既寂灭清净。尚无清净。何得有观。世人约种种语释绝待义。终不得绝。若得意忘言。心行亦断。随智妙悟。无复分别。缘理分别。皆名为待。真慧开发。绝此诸待。绝即复绝。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辅行记云。若无生门。千万重叠。唯是一心者。为欲修观人措心难当故。撮示其正意。名为一心。此即正明一心无生之门。乃至既于念念止观现前。约此心念名为众生。何者。总撮前来若横若竖。既入一心。凡一念起。不离于我。我即众生。达念念心而寂而照。寂故名止。照故。名观。一心既尔。诸心例然。止观为因。眼智为果。一一念中。无非止观眼智也。如上三一。若有三可三。便成差别。有一可一。便成无差。若差则失无差。若无差则失差。开一为三。则失一。合三为一。则失三。今明不尔。昔三犹是今一。今一犹是昔三。开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无差。无差即差。若得此意。本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亦应例云。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处。无常非无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昔三犹是今一。今一犹是昔三者。即是不动。众生之性。能成诸佛之性。亦是从实开权会权归实。亦是因果同时。迷悟一际。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一切众生。即涅盘相。又说一心三观。三观一心。若三观一心。即约纵说。一心三观。即约横说。今非纵故不一。非横故不三。三一一三。但是真心上义。不可定执为一为三非三非一之解。以宗非数量。道绝名言故。
问。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云何立多种观门。行相差别。
答。所观是一。能观自殊。诸佛徇机。密施善巧。又法是心体。观是心用。自心起用。还照自体。如炷生焰明还照炷。似珠吐光。反照珠体。如华严经。善财参见弥伽长者。彻见十方佛海。显此定者。唯心之观。知众生界无量无边。皆心现。故明随心念佛。诸佛现前。以唯心观。遍该万有。是以湛然尊者云。上根唯观一法。谓观不思议境。境为所观。观为能观。所观者。谓阴界入。不出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此之能造。具足诸法。众生理具。诸佛已成。成之与理。莫不性等。颂云。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尘。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尘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刹。一切刹尘亦复然。诸法诸尘诸刹身。其体悉然无自性。无性本来随物变。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刹尘遍。诸佛众生亦复然。一一身土体恒同。何妨心佛众生异。异故分别染净缘。缘体本空空不空。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如是观时。名观心性。随缘不变。故名为性。不变随缘。故名为心。故此妙境。为诸法本。故此妙观。为诸行原。上根一观。横竖该摄。便识无相。众相宛然。若中下根。不逗此门。则随机差别。教分多种。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佛乘不动。种种随心。犹玻璃珠。随前尘而变众色。若金刚宝。置日中而无定形。
问。自性清净心。本无垢染。云何说断惑之义。
答。有二种心。一自性清净心。二离垢清净心。以自性心虽本清净。以客尘不染而染。修诸对治。得成离垢。未必有垢可离。以自性离故。此即不断而断。虽有能断而无所断。此是圆断惑义。如古师云。断惑相者。要性相无碍。由能断无性。方为能断。所断本空。方成所断。若定有者。则堕于常。不可断故。若定无者。则堕断。失圣智故。中论偈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拙度为不善灭。巧度为善灭也。善灭者。不断断。不善灭者。是定断也。又智障有其三门。一是智障。所谓分别有无之心。二是体障。谓观非有非无之解。立已能知。故曰体障。三是治想。谓妄识中合如正慧。若四五六地。断除分别取有之心。入七地时。断除分别取无之心。八地已上。断除体障。前第七地。虽除分别有无之心。犹见己心。以为能观。如为所观。其所观如不即心。能观之心不即如。心如别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体障。从第七地入八地时。破舍此障。观察如外由来无心。心外无如。如外无心。心不异如。心外无如。如不异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广大不动。以不异故。息外推求故舍功用。不复如外建立神智。故灭体障。体障灭故。名无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灭。故入八地。虽无障想而有治想。从八地已上。无生忍体转转寂灭。令彼治想运运自亡。至佛乃穷。今此未尽。又若依顿教。一切烦恼本来自离。不可说即与不即。如法界体性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汝依何教法。发菩提心。文殊言。教发我见心。何以故。我见际即是菩提故。若华严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故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习种现。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是故烦恼亦一即一切即也。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经云。以普贤眼。见一切众生。皆已究竟矣。故知但了真心。无惑可断。设有余习。还以一心佛知见而治之。不入此宗。皆成权渐。以此忏罪。何罪不消。除三毒根。如翻大地。以此发行。何行不成。彻十地源。似穷海底。游行奋迅。犹师子之王。自在翱翔。若金翅之鸟。
问。唯一真心。入平等际。云何学者证有差殊。
答。此于能证智见有浅深。向无为法自生差别。涅盘疏云。佛性如世间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虽有未行等不同。不可言道有二。佛性亦尔。有未见。欲见。正见。已见。虽见不同。理无有二。诸佛同一法界。则理无二。是一尘无非法界。则事弗毫差。此即是所证一。若能证殊者。如藏通二教。只见空而不见不空。如寻梦得眠。若别圆二教。见不空中道之理。如寻梦得心。又别门犹执教道次第生起。若圆乘直了心性即今具足。又藏通以灭心为极果。顿皆圆乘。台教云。六识是缘因种。善恶并是六识起。七识是了因种。惑之与解。皆是七识。八识是正因种。无八识。则无生死涅盘。若此三种非佛种类。此外何处更有圆顿之法。二乘断结。结尽便无佛慧之因。不能成一切种智。失了因种也。若除恶有善。恶尽则不能生一切善。岂有缘因种。若离生死入无余涅盘。灭身不受生者。岂有正因种。所以圆觉经云。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乃至佛言。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堂。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释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念虽即空。不可故起。或串习而生。或接续而起。或觉前念非。别生后念改悔。总皆是病。但一坐之时。内外心不生。即是真如定。设有异境牵生。唯明正念。正念者。即一心本法。心境俱虚。了无所得。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者。即推初念不见起处。何须断灭。不见起处。是名真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想内外诸境皆空。何须强生分别。则不取不舍。妙定相应。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者。亦不住无分别。非实非虚。心无所寄。则得本之正宗。还原之妙性矣。
问。一切众生。皆同法性。故思益经云。众生如。即是漏尽解脱如。云何众住不具性起功德。
答。性有二种。一种性义。因所起故。二法性义。若真若应皆此性故。若是法性。凡圣皆同。若是种性。须万善熏修。以净夺染。性方起故。妄虽即性。不顺性故。清凉记云。如来出现义。亦名缘起。亦名性起。若八相览缘出现。故名缘起。谓由众生业感。如来大悲而出现故。八相成道从法性。故名性起。今以从缘无性。缘起即名性起。又净缘起常顺于性。亦名性起。故云应虽从缘。不违性故。即无不从此法界流。即相成门。明性成于缘。故此性起自有二义。一从缘无性。而为性起。二法性随缘。故名性起。无不还证此法身故。此乃缘起能成性起。即是相成门也。以净夺染。性即起故者。明相夺门。亦是通妨。谓有问言。性起唯净。缘起即是性起。故为此通。谓起有二。一染。二净。净谓如来大悲。菩萨万行等。染谓众生惑业等。若以染夺净。则属众生。故唯缘起。今以净夺染。唯属诸佛。故名性起。乃至万法出兴。皆是真性中缘起。所以菩萨凡有施为。皆顺法性。众生以无明根本未尽。我执情见不亡。所有施为。皆违法性。但成有为生灭之行。不成性起功德之门。如起信论云。此菩萨。知法性离悭贪相。是清净施度。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知法性离五欲境。无破戒相。是清净戒度。随顺修行尸罗波罗蜜。知法性无有苦恼离嗔害相。是清净忍度。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知法性离身心相。无有懈怠。是清净进度。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蜜罗蜜。知法性离诸痴闇。是清净慧度。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故知菩萨所修一度一行。皆顺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于自性外别有所修。以随顺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无尽无为。不取不舍。凡夫所造悭贪。乃至痴闇。皆是违真背性。起我见心。所以不随性起。成无漏功德。设有妄修。皆于自心外。别有所得。尽成外道天魔。有为生灭。以不顺真如。违法性故。又以修显性。以性成修。若无性。修亦不成。若无修。性亦不显。如古德云。本有如真金。修生如严具。由严具方显金德。严具无体。全揽金成。喻显二德者。如修生在因渐显于本有。在果圆满于本有。非本有理有渐有圆。如初生月明虽渐满。而常带圆月。以圆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则知满果遍在因位。亦令后后常具前前。前前常具后后。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圆时先已圆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时亦已圆故。忘怀思之。若不能如是思之。而失大利。犹如穷子。于己库藏以为他物。或持衣珠而乞丐。或守金藏以贫穷。皆为不知自心之宝。致兹况矣。又如首楞严经云。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夫云转物者。物虚非转。唯转自心。以一切法皆从分别生。因想而成。随念而至。所以金刚三昧经颂云。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诸分别法。是法非生灭。故知一切诸法。皆从分别识生。若能悟了分别识空。则知诸法寂灭。若生若灭。俱是分别。分别若亡。法非生灭。亦如法华经。三变土田唯是变心。非变土耳。首楞严经钞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者。心外无物。物即是心。但心离分别为正智。正智即是般若。周遍法界。无有障碍。是故西方国土。水鸟树林悉皆说法。说法之处。即如如心。所以如来一一根门。遍尘刹土。乃至毛端。而说妙法。如今但得离念。便同如来真实知见。昔有禅师。在蜀地绵竹县。无为山修道。时有三百余家设斋。俱请和尚。皆由心离分别。即应机无碍。
问。法界群机。以何智证。悉入平等一心。究竟如来之藏。
答。约佛性论。有五种如来藏。释摩诃衍论。列十种如来藏。且佛性论云。藏有五种。一如来藏。在缠含果法故。二自性清净藏。在缠不染。三法身藏。果位为功德所依。四出世间上上藏。出缠超过二乘菩萨。五法界藏。通因彻果。外持一切染净。故名法界。内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藏。次释摩诃衍论云。如来藏有十种。于契经中别别说故。一者大总持如来藏。尽摄一切如来故。诸佛无尽藏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文殊。有如来藏。名曰大宝无尽殊胜圆满陀罗尼。尽摄诸藏。无所不通。无所不当。圆满圆满。平等平等。一切所有诸如来藏。无有以此非为根本。何以故。此如来藏。如来藏王。如来藏主。如来藏天。如来藏地。以此义故。名曰大宝无尽殊胜圆满陀罗尼如来藏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陀罗尼藏。所依总相。余契经中诸如来藏。能。依别相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谓摄持故。二者远转远缚如来藏。一清一满故。实际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子。如来藏者。唯有觉者。唯有如如。离流转因。离虑知缚。一一白白。是故名为如来之藏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真如一心。无有惑因。无有觉因。无有惑果。无有觉果。一真一如。唯有净妙如来体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诸无杂故。三者与行与相如来藏。与流转力。法身如来。令覆藏故。楞伽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藏者。为善不善因。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犹如技儿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生灭一心。于惑与力。于觉与力。出现生死涅盘之法。譬如非幻幻人。于诸幻事。随其所应与力用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谓令覆故。四者真如真如如来藏。唯有如故。真修契经中作如是说。如理如理如来藏。非建立。非诽谤。非常非无常。非正体智之所证得。亦非意意识之所缘境界。何以故。唯有理理。无彼彼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真如门。中性真如理。唯理自理。非智自理故。以何义故明如来藏。谓无他故。五者生灭真如如来藏。不生不灭。被生灭之染故。楞伽契经中作如是说。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复次大慧。金刚如来藏如来证法。若刹那不住者。一切圣人不成圣人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生灭门中性真如理。远离无常之相。不生不灭之法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谓被染故。六者空如来藏。一切谓空。覆藏如来故。胜鬘契经中作如是说。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生灭门中一切染法。隐覆自相本觉无量性功德故。以何义故。一切染法总名为空。所谓一切染法幻化。差别。体相无实。作用非真。故名为空。而能隐覆法身如来实德真体。是故名为如来之藏。从能藏染立其名故。七者不空如来藏。一切不空。被空染故。胜鬘契经中作如是说。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生灭门中自相本觉。备过恒沙一切功德。被过恒沙一切染法之所染故。以何义故。一切净法总名不空。所谓一切净法自体中实。作用胜妙。远离虚假。超越巧伪。故名不空。被染之覆。名如来藏。于出现时名为法身。于隐覆时名如来藏。故从所净立其名故。八者能摄如来藏。无明藏中自性净心。能摄一切诸功德故。不增不减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一切诸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具足三智。圆满四德。无所阙失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由颠倒心不知不觉故。从能净立其名故。九者所摄如来藏。一切染法无明地藏。既乃出离。圆满觉者。为所摄故。不增不减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此本际离脱不相应烦恼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始觉满佛。断一切障。具一切智。智明为外。障闇为内。一切染法。智所摄持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谓摄持故。十者隐覆如来藏。法身如来。烦恼所覆隐没藏故。不增不减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多一心体。等于法界。遍于三际。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无所不通。无所不至故。复次显示随缘门中自性净心。于染法中隐藏沉没。法身如来未出现故。是名为十。今取佛性论中。第五法界藏。及释摩诃衍论中。第一大总持如来藏。此义弘通。总摄一切。以实相智。当能证入。如星拱北。似海会川。犹太虚空。无一尘而不入。若宗镜内。无一法而不归。众圣之所乘。诸佛之同证。其余诸藏。随染净缘。成真如生灭二门。功德过患。隐显对治故。以不差而差。不守自性故。以差而不差。不失自性故。则总别同原。本末一际。如究竟一乘宝性论偈云。法身遍无差。皆实有佛性。是故说众生。常有如来藏。此偈明何义。有三种义。是故如来说一切时。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何等为三。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众生心识。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体。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偈言无差故。三者一切众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实有佛性故。
问。能证智与所证藏。为同为异。
答。约分别门。亦同亦异。若冥合一味。则无境智之殊。若言用。即同而异。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即异而同。境智无异味故。同故无心于彼此。忘心契合故。异故不失于照功。智异木石故。是以境智之原。非离非合。合则境智俱坏。离则境智相乖。无境而不成智。以离法无有人故。无智而不成境。以离人无有法故。是以智心常寂。虽照境而无缘。寂不失照。虽空寂而恒用。斯则智照境亦照。境寂智亦寂。寂照双分而一味。境智融即而历然。若一二情生。则违真理。或作有情无情之见。自分彼我之怀。或执有用无用之心。唯堕断常之网。都为不了万法之实性。一道之真宗。若洞斯文。诸情顿破。
问。三界五。趣既唯一心。云何而有迷悟不同。凡圣升降。
答。只为因心故迷。因心故悟。又因悟成圣。因迷作凡。凡圣但因迷悟得名。名亦本空。唯有真心。湛然不动。但于一真心上。妄执人法二我。所以似迷。又因了人法二空。所以似悟。古德云。觉非始终。以迷故执我。以悟故见性。如闇中迷杌为鬼。至明杌有鬼无。迷杌为鬼。见杌非新有。了鬼本无。悟鬼非始无。既唯得杌不得鬼者。故知鬼不新无。杌非新有。无取舍也。既二念不生。即为实观。何以故。念尽心澄。无生现故。如说水澄得真宝等。又凡有所见一切。或见自见他。皆是迷心自现。如迷东为西。方实不转。以迷人西。不离悟人东。但为迷人迷故。不见悟人东也。若至悟时。西全是东也。故知迷常在悟。生不离佛。经云。众生界即佛界。佛界即众生界。但为迷故痴盲。对目不知见。深自悲哉。故知依方故迷。方位不动。因觉故味觉体靡移。则迷无所迷。悟无所悟。迷则以真为妄。悟则以妄为真。如夜见杌为人。昼见人为杌。一物未尝异。二见自成差。既知迷悟空。真妄亦何有。
问。若无迷悟。平等一心。云何断惑证果。迟速不等。
答。虽了一心本末平等。以妄习众生界中差别种子。不熏而熏。无始坚牢。卒难除遣。至十地位犹有色心二习。若不勇猛精进。念念常与佛知见治之。无由得净。如华严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别。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可得。懈怠者亦然。譬如赫日照。孩稚闭其目。怪言何不睹。懈怠者亦然。如人无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尽干竭。懈怠者亦然。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有见虚空。端居不摇动。而言普腾蹑。懈怠者亦然。释云。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者。当以智慧钻注于一境。以方便绳善巧回转。心智无住。四仪无间。则圣道可生。瞥尔起心。暂时忘照。皆名息也。所以宝积经云。譬如系彩帛在头上。火来烧彩帛。无暇救火。救实理急故。外书劝学。尚云轻尺璧而重寸阴。况学般若求出生死法。岂可暂忘乎。
宗镜录卷第八十三
夫真心是一字之王。般若之母。云何论说。诸佛常依二谛说法。
答。若约正宗。心智路绝。若离二谛。断方便门。以真心是自证法。有何文字。凡能诠教。无非假名。故云依二谛说法。金刚三昧经偈云。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论释云。此四句。义有总别。别则明二门义。总则显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门之内。一切诸法无所不摄。前二融俗为真。显平等义。后二融真为俗。显差别门。总而言之。真俗无二而不守一。由无二故。则是一心。不守一故。举体为二。又真俗无二一实之法。诸佛所归。名如来藏。明无量法及一切行。莫不归入如来藏中。无边教法所诠义相。更无异趣唯一实义。所言实者。是自心之性。除此之外。皆是虚幻。智度论云。除一实相外。其余尽成魔事。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凡经论大意。并是显宗破执。独标心性。若通达。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心外无法。性无不包。犹若虚空遍一切处。则一切诸法。无非实相。故知诸义。但一念心。一理应一切名。以理外无名故。一切名即一理。以名外无理。故则是无名之真名。无理之真理。是以一心二谛。体用周足。本约真论俗。从一起多。还约俗论真。从多会一。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起信论明一心二门。心真如门者是体。以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唯是一心。如是名为心真如门。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心生灭门者。是用。此一心体有本觉。而随无明动作生灭。故于此门。如来之性隐而不显。名如来藏。楞伽经云。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此二门约体用分二。若以全体之用。用不离体。全用之体。体不离用。还念其一。以一心染净其性无二真妄二门不得有异。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既无有二。何得有一。一无所有。就谁曰心。如是道理。离言绝虑。不知何以言之。强为一心也。
问。摩诃衍论云。一即是心。心即是一。无一别心。无心别一。一切诸法平等一味。一相无相。作一种光明心地之海者。云何复说同相异相。
答。若同若异。俱一心作故。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以众生差别性故。不能同种。以如来平等性故。不能异种。众生虽差别。不能自异。如来虽平等。不能自同。不能自异故。即异无异也。不能自同故。即同非同也。摩诃衍论云。同相者。一切诸法唯一真如。异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金刚三昧论云。平等一味故。圣人所不能异也。有通有别故。圣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于异。不能异者。即异于同。又不可说异故。可得说是同。不可说同故。可得说是异耳。说与不说。无二无别也。又云。依甚深教如言取义者。有二种失。一者。闻佛所说动静无二。便谓是一一实一心。由是拨无二谛道理。二者闻佛所说空有二门。计有二法而无一实。由是诽谤无二中道。又云。如是一心。通为一切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诸法根本。本来静门。恒沙功德无所不备。谓一切是随缘动门。恒沙染。法无所不具。然举染法以望心体。不能遍通。所以经云。若离若脱。若举心体。望诸净法。无所不遍。故经言。于世法中不离不脱。总明一心。通于动静。为染净所依。别显动门。染法所依。别显静门。净法所依。亦如起信。于一心立真如生灭二门。若卷若舒。或总或别。皆是一心之体用。如日月之光明。似江河之波浪。真心无寄。不落言思。但约世谛随缘门中。分其二义。以真心不守性故。随缘成异。即成异门。以随缘时不失自性故。随缘不变。即成同门。虽立同异。常冥一际。古释。一真心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先明不异门有三义。一本从末明不异。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造一切趣生。又经云。佛性随流成别味。二摄末同本明不异。经云。众生即如也。又云。十二因缘。即佛性。地论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义谛也。前即末之本。本无别本。唯有生灭。更无别法可相异也。后即本之末。末无别末。故唯有不生灭。亦无别法可相异也。三本末平等明不异。经偈云。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又论云。唯真不立。单妄不成。此显本末镕融。际限不分。故云不异也。次明不一门者。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何以故。若如来藏随缘作生灭时。失自不生灭者。即不得有生灭也。如水失湿性。则不能成大小之波。是故由不生灭。得有生灭。是故即不异故不一也。起信明如来藏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而成办世出世间染净等事。
问。论云。同相者。一切诸法唯一真如。异相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此同异二义。为复法尔自作。为复因人所置。
答。法性不动。岂有同异之文。改变从心。自起一多之见。如大乘起信论云。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者同相。二者异相。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盘。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业差别故。论释曰。即此文中。故有二门。一者同相门。二者异相门。为明何义故。建立同相门。为欲显示一切诸法唯一真如。无余法故。当真如门。为明何义故。建立异相门。为欲显示唯一真如作一切法。名相各别义用不同故。当生灭门。依何契经所建立耶。谓文殊师利答第一经。彼契经中当何说耶。谓彼经中作如是说。佛问文殊。汝久远来。恒无休息。普遍游行十方刹中。见何殊事。文殊答曰。我久远来不见余事。唯见微尘。又佛问言。汝百年中居于轮家。不见种种瓦器相耶。文殊对曰。我唯见尘。不见瓦器。又佛问言。汝实不见地水火风。山川林树等种种相耶。对曰。我实不见如是等相。唯见微尘。如是如是。世尊问讫。文殊答曰。至一百数。佛问文殊。见微尘耶。文殊对曰。我久远来不见微尘。尔时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汝是大士。能觉一相。能觉一相。即无相法。文殊师利。汝一仁者。非如是觉。依一相门。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盘。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异相门者。彼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身子。汝见此土。作何心见。身子答曰。我见此土。山川林树。沙砾土石。日月宫殿舍宅等。种种相。各各形相名字差别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狭少。心有高下。见如是异。唯汝一人非如是见。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乃至诸法亦复如是。真妄互熏。染净相待。功德过患。形相名字各各差别。随凡夫心所立名相。有而非实。皆如幻化。
问。一心开真如生灭二门。有何所以。
答。甚有功能。深谐事理。一心者。起大乘之信。二门者。破邪见之执。约真如门信妙理决定。约生灭门信业用不立。可谓理事圆通。真俗无滞。释摩诃衍论云。心真如门有十种名。一者名为如来藏门。无杂乱故。二者名为不二平等门。无差别故。三者名为一道清净门。无异岐故。四者名为不起不动门。离作业故。五者名为无断无缚门。无治障故。六者名为无去无来门。无上下故。七者名为出世间门。无四相故。八者名为寂灭寂静门。无往向故。九者名为大总相门。无别相故。十者名为真如门。无虚伪故。是名为十。如是十名。总摄诸佛一切法藏。平等义理法门名字。生灭门有十种名。一者名为藏识门。摄持一切染净法故。二者名为如来藏门。覆藏如来法身故。三者名为起动门。相续作业故。四者名为有断有缚门。有治障故。五者名为有去有来门。有上下故。六者名为多相分异门。染净之法过恒沙故。七者名为世间门。四相俱转故。八者名为流转还灭门。具足生死及涅盘故。九者名为相待俱成门。无自成法故。十者名为生灭门。表无常相故。如是十名。总摄诸佛一切法藏。种种差别法门名字。又夫真如者。虽在不起不动门。非是凝然不动。寂尔离缘。此落静尘。生于断见。斯乃随缘会寂。约法明真。是以无性因缘。理事一际。因缘无性。隐显同时。如义海云。入真如者。谓尘随心回转。种种义味。成大缘起。虽有种种。而无生灭。虽不生灭。而恒不碍一切随缘。今无生灭。是不变。不碍一切是随缘。随缘不变。是真如义。
问。上说一切众生皆有本觉。常熏无明成其净用。此真如妙用。诸佛化门。为在真如门中。生灭门中。
答。此是生灭门中本觉真如。故有熏义。真如门中。则无此义。由此本觉内熏不觉。令成厌求反流顺真。故云用也。涅盘经云。阐提之人。未来佛性力故。还生善根。佛性力者。即本觉内熏力成其净用。乃至八相成道。十地行位。并约世谛门收。
问。上立一心真如生灭二门。为复从何门入。疾得成就。
答。但从生灭门入。直至道场。不动尘劳而成正觉。起信论云。复次为令众生从心生灭门。入真如门故。令观色等相。皆不成就。云何不成就。谓析粗色渐至微尘。复以方分析此微尘。是故若粗若细。一切诸色。唯是妄心分别影像。实无所有。推求余蕴渐至刹那。相别非一。无为之法。亦复如是。离于法界。终不可得。如是十方一切诸法。应知悉然。犹如迷人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动。而实不动。若知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于真如之门。如上二谛之义。不可一向作一解。亦不可一向作二解。所以仁王经二谛品云。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无相胜义谛。体非自他作。因缘如幻有。亦非自他作。法性本无性。胜义谛空如。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无无谛实无。寂灭胜义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一二。真入胜义谛。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华。如影如毛轮。因缘故幻有。幻化见幻化。愚夫名幻谛。幻师见幻法。谛幻悉皆无。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义。遍于一切法。应作如是观。故涅盘经况二鸟双游者。生死俱常无常。涅盘亦尔。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谛即中。中即二谛。非二中而二中。是则双游义成。二鸟者。即鸳鸯鸟。双飞双止。双飞即况双照。双止即况双遮。亦是体用理事。不即不离。
问。真谛云何不称第一义谛。
答。真但对俗得名。未是中道。又通了一切法无我。但是真诠。未穷实性。不通真俗。如中道第一义谛者。非离二边称中。即是一切法之实性。遍通凡圣情与非情。故称第一。亦云无等。以无法可过。故称第一。以无法可比。故称无等。此非约胜劣而言。以一切法即真如一心故。所以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古释云。诸法既无。故唯心矣。如万像本空。唯是一镜。
问。妙明真心。遍一切处。云何涅盘经云。佛性除于瓦砾。
答。能所不同。不可执一。心境一味。不可称异。若以性从缘。则情非情异。为性亦殊。若泯缘从性。则非觉不觉。若二性互融。则无非觉悟。华严经云。真如无少分非觉悟者。则真如遍一切有情无情之处。若无少分非觉悟者。岂无情非佛性乎。又经意但除执瓦砾无情之见。非除佛性。则性无不在。量出虚空。宁可除乎。又古德云。觉性是理。觉了属事。如无情中。但有觉性。而无觉了。如水中但有火性。亦无火照。今言性者。但据理本。谁论枝末。又觉智缘虑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无二。
问。万法唯心。诚证非一。入楞伽经偈云。三界上下法。我说即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可得。若四维上下皆是自心者。则行住坐卧依何而住。若无依报所居。正报如何成立。
答。有识之身。无情之土。皆是内外四大。悉皆无体。且如地大。唯依风轮。众微所成。本无自性。但是有情心变。更无异理。安庠动止。皆在心中。似鸟飞空。不离空界。如鱼潜水。岂越水源。入楞伽经偈云。若一切唯心。世间何处住。去来依何法。云何见地中。如鸟虚空中。依心风而去。不住不观察。于地上而去。如是诸众生。依分别风动。自心中来去。如空中飞鸟。见是资生器。佛说心如是。故知举足下足。不离自心。如鸟若离空。何以骞翥。鱼若离水。岂得浮沉。所以西天祖师弥遮迦。问婆须蜜曰。何方而来。复往何所。答曰。自从心来。欲往无处。又此土五泄和尚。临终歇食三日而告寂。学人问云。师何处去。答。无处去。学人何不见。答。非眼所睹。故大集经云。佛言。即四大中求于菩提。不余处求。求时不见一切诸物。不见者。即是无处。无处者。即是无住。无住者。即是一切诸法之性。一切诸法若无性者。即是实相。实相者。非常非断。名毕竟节。金刚三昧经云。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佛言。汝本不从。来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乃至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上。无有起处。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乃至如彼心王。本无住处。凡夫之心。妄分别见。如如之体。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云何无本。以无住故。有本则有住。无住则无本。明知众生业趣去来。诸圣净界动止。来是心来。去是心去。动是心动。止是心止。毕竟无有去。来动止而可得。不离法界故。则未有一法非心所标。是以文殊师利化善财童子。现三千世界满中台观。善财观之。忽然不现。世界皆空。问世界来去之处。文殊答言。从来处来。却归去处去。即是清净法界中来。却归清净法界中去。故知诸法所生。唯心所现。生灭去来。皆如来藏。斯乃穷迹达本。见法明宗矣。又如琉璃光法王子云。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了觉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乃至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令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故知群动无二唯一妄风。风赖众缘。本无依处。若能谛观风力无依。顿悟唯心不动。则本觉妙明。恒照法界。故云十方诸佛。传此一妙心耳。风力既无依。万法皆无主。来从缘有。去逐幻空。唯本觉心。本无生灭。所以法华经。但说一乘。开示于此。般若经。唯言无二付嘱于此。涅盘经。佛性平等。广喻于此。华严经。法界无尽。显现于此。无边妙旨。同归宗镜矣。
问。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既立一心为宗。云何复云无心是道。
答。心为宗者。是真实心。此心不是有无。无住无依。不生不灭。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为一切万物之性。犹如虚空体。非一切。而能现一切。只为众生不了此常住真心。以真心无性。不觉而起妄识之心。遂遗此真心妙性。逐妄轮回。于毕竟同中成究竟异。一向执此妄心。能缘尘徇物。背道违真。则是令息其缘虑妄心。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亦云冥心合道。又即心无心。常顺本觉。未必灭心取证。却成背道。然虽即心无心。又不可。故起。此妄识心对境而生。无体可得。如海上波。随风断续。境界妄风不起。分别。识浪不生。密严经云。一切诸世间。譬如热时焰。以诸不实相。无而妄分别。觉因所觉生。所觉依能觉。离一则无二。譬如光共影。无心亦无境。量及所量事。但依于一心。如是而分别。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计。若了所知无。能知则非有。所知无者。则是无境。能知无者。则是无心。妄心幻境既空。一道真心自现。故知但心不起。万法无生。才有起心。即成住着。如大法炬陀罗尼经云。佛言。一切住即是非住。但是思想移来。次第相续。故有生耳。乃至若正思惟。一切皆是无住住也。故知一切万法。皆从思生。凡有思惟。皆是邪思惟。若无思惟。即是正思惟。故云若正思惟。一切皆是无住住也。无住住者。乃万法之根本矣。
问。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尔心起。果报非虚。一念善心。远阶佛果。一念恶想。长劫受殃。岂同外色前尘。性是无记。依心假有。体毕竟无。若缘念心。即应是有。
答。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内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觉了能知之心。如阿难妄执在其七处。世尊一一推破。俱无所在。然因依之处。不过此七。世人同执。熏习坚牢。若非大圣子细推寻。情见无由可脱。此七处既破。则一切处皆无。可以即今现知。无劳更执。如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乃至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闇。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闇。名为见内。是义云何。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闇之时。此闇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闇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闇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闇。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闇。名见内者。无有是处。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法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不。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像。名为一切。汝不着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着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如上所推。即今生灭身中。妄心无寄。现量所知。分明无惑。可谓顿悟真心。直了无生矣。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夫妄心虚假。诸圣同推。此执坚牢。故须具引。又约经论。有三种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对。方乃生心。二相续假。初心因境。后起分别。念念相续。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虚空无生。说心有生。又计于有心待于无心。如短待长。似近待远。此三非实。故称为假。所以异相互无。如中观论偈云。异中无异相。不异中亦无。无有异相故。则无彼此异。如长与短异。长中无短相。长无可对故。无有长。短中无长相。短无可对。故无有短。长中无长相。短无可对。故无有短。短中无短相。长无可对。故无有长。既无长短。孰言异耶。又百论云。若实有长相。若长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皆不可得。何以故。长中无长相。以因他故。因短为长故。短中亦无长相。性相违故。若短中有长。不名为短。共中亦无长。二俱过故。长相既无。短相亦尔。若无长短。云何相待。故遮异言不异。非谓有无异。此双绝以契性。若约双显者。谓上但显实。则唯性而非异。今性相皆具。故云双显。谓由体一故非异。相。差别。故非不异。此举双是以显双非。斯乃非一非异。而一而异。遮照无碍。性相融通。长短既然。万法皆尔。若以初心破此三假。一念无生。得入空观。夫空观者。乃一切观之根本。从此次入假观。因不得假而入空。复不得空而入假。以非空非假。后入中观。乃至绝观。所以止观广破。四句检而不得。横竖推而无生。性相俱空。名字亦寂。若一念心起即具三假。当观此一念心。若心自生者。前念为根。后念为识。为从根生心。为从识生心。若根能生识。根为有识故生识。根为无识故生识。根若有识。根识则并。又无能生所生。根。若无识而能生识。诸无识物。不能生识。根既无识。何能生识。根虽无识而有识性。故能生识者。此之识性。是有是无。有已是识。并在于根。何谓为性。根无识性。不能生识。又识性与识。为一为异。若一性即是识。无能无所。若异。还是他生。非心自生。若言心不自生。尘来发心故有心生。引经云。有缘思生。无缘思不生。若尔。尘在意外来发内识。则心由他生。今推此尘。为是心故生心。为非心故生心。尘若是心。则不名尘。亦非意外。则同自生。又二心并。则无能所。尘若非心。那能生心。如前破。若尘中有生性。是故生心。此性为有为无。性若是有。性与尘并。亦无。能所。若无。无不能生。若根尘合故有心生者。根尘各各有心故合生心。各各无心故合生。心若各各有。有合则两心生。堕在他性中。若各各无。合时亦无。又根尘各有心性。合则心生者。当检此性。为有为无。如前破。若根尘各离而有心者。此是无因缘生。为有此离。为无此离。若有此离。还从缘生。何谓为离。若无此离。无何能生。若言此离有生性。为有为无。若性是有。还从缘生。不名为离。若性是无。无何能生。如是四句推求知心毕竟不生。是名从假入空观。若不悟者。转入相续假破之。何以故。虽因成假。四破不得心生。今现见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何谓不生。此之念念。为当前念灭后念生。为前念不灭后念生。为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为前念非灭非不灭后念生。若前念不灭后念生。此则念自生念。两生相并。亦无能所。若前念有生性生于后念。此性为有为无。有则非性。无则不生。如前破。若前念灭后念生者。前不灭生。名为自性。今由灭生。不灭。望灭岂非他性。他性灭中。有生故生。无生故生。有生是生。生灭相违。乃至生生何谓灭生。若灭无生。无何能生。若灭有生性性。破如前。若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者。若灭已属灭。若不灭已属不灭。若不灭合灭能生。即是共生。共自相违。相违何能生。又若各有生。即有二过。各各无生。合亦不生。若灭不灭中有生性者。为有为无。若性定有。何谓灭不灭。若性定无。亦何为谓灭不灭。此不免断常之失。还堕共过。若前念非灭非不灭而后念生者。为有此非灭非不灭。为无此非灭非不灭。若有。则非无因。若无。无因不能生。若无因有生性。此性即因。何谓无因。若无。无不能生。如是四句推相续假求心不得。无四实性。但有心名字。是字不住内外两中间。不常自有。相续无性。即世谛破性。名为性空。相续无名。即真谛破假。名为相空。性相俱空。乃至作十八空。若不得入者。犹计有心待于无心。相待惑起。此与上异。因成假。取根尘两法和合为因。相续假。竖取意根前后为相续。竖望生灭。此是别灭。别灭则狭。今相待假待于通灭。此义则宽。通灭者。如三无为。不并是灭。而得是无生。待虚空无生而说心生。即是相待假。今检此心。为待无生心生。为待有心生。为待亦生亦无生而心生。为待非生非无生而心生。若待无生而生心者。有此无生。无此无生。若有生可待。还是待有。何谓待无。有有相待。即是自生。若无此无生。无何所待。若只待此无无而生心者。一切无无亦应生心。无望于有。无即是他生。又无生虽无。而有生性。待此性故而知有心。此性为已生。为未生。若已生。生即是于生。何谓为性。性若未生。未生何能生。若待生而心生者。生还待生。长应待长。既无此义。何待心生。若待生无生故有心生。如待短得有于长。此堕二过。各有。则二生并。各无。生全不可得。如前破。若待非生非无生而有心生者。论云。从因缘生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又此无因。为有为无。若有还是待有。若无还是待无。何谓无因。若言有性。性为有为无。性若是有。为生非生。若生已是生。何谓为性。若无生云何能生。如是四句推相待假求心不得。不起性实。但有名字。名字之生。生则无生。复次性相中求阴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求人我知见不可得。名众生空。乃至十八空等。辅行记释。因成假。初破自生中云。前念为根。后念为识者。根无别体。还指无间灭意为体。根名能生。由前意灭。生后意识。故俱舍论云。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身者。体也。无间灭时。为意根体。尔时五识。亦依无间灭意以为亲缘。用五色根以为疏缘。而生五识。五识无间。分别生时。即名意识。今此文意。不是五识。是第六识。缘于。有见以为法尘。即名为识。即以此识对根研责。故云根为有识故生识。根为无识故生识。
大智度论问曰。前念若灭。何能生后。
答。有二义。一念念灭。二念念生。有此二故。故灭得生。恐生断见。是故须立。今为破故是故须责。生灭虽殊。根之与识俱是自心。从根从识俱属自性。于自性中根识互责求不可得。又心之与识。俱对于尘。以立心名。乃至根若有识。则有二妨。谓根识并。及能所并。则有生生无穷之过。若无能所。生义不成。云何言生。又无间灭方名生识。根若有识。生灭相违。故并有过。根若无识。即类无识。能生识也。又责有识性。此是纵破。有还同有。亦成并生。无还同无。同无情生。又识性作一异责。若一者。凡言性者。后方能生。识与性一。故无能所。若异者。若异识则同外境。境能生识即同他。如何计自。次破他性者。虽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尘而来发心。尘望于根。尘名为他。先责是心。则有三妨。一尘非心妨。则心不名尘。二尘非意。外同自生妨。三并生妨。尘若非心。容许尘生。尘若是心。还成心处生心。即名并生。子若生苗。则有能所。子还生子。则二子并生。有何能所。尘若非心。则与前根中无识义。同责意亦尔。故云如前破。尘有识性。例前可知。破共生者。堕自他性。名为共生。今破。若自他各各无生。和合亦无。如二砂无油。和合亦无。破无因不生亦尔。结成性相二空者。但无性计。名为性空。性既破已。但有色心内外之相。既不住于无四句中。故相亦叵得。名为相空。言不在内外中间者。内只是因。外只是缘。中间是共。常自有者。只是无因。无此计故。即无四性。此之二空。言虽前后。意不异时。复以二谛结成二空。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于法性。观理证真。名真谛破相。空非前后。二谛同时。为辩性相。前后说耳。又有四运心。一未运。二欲运。三正运。四运已。傅大士颂云。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着。推检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累何能缚。释曰。未起欲起二运之心。属未来。未来何处有心。正起一运之心。属现在。现在不住何处有心。又属生时。因未生已生立生时。未生已生既无生。生时亦无生。如已去未去去时。俱无去法。如中论所破。起已一运之心。属过去。过去已谢。何处有心。所以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三际俱空。一心何有。以所依根本之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万法。宁是实耶。故云千端万累何能缚。故知但了一念空。诸尘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尽流干。根危叶谢。所以阿难七处执而无据。故知邪法难扶。二祖直下求而不生。可验解空方悟。祖佛大约。只指斯宗。既不得能起之心。亦不得所生之境。心不可得故即我丧。境不可得故。即法亡。若能人法俱空。即显一心妙理。但以心尘相对。万法纵横。境智一如。千差顿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觉灵智真心。无住无依。遍周法界。广百论云。经言。无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经。其数无量。是故诸法唯识理成。岂不决定。执一切法实唯有识者。亦成颠倒。境即无。识云何有。经言唯识者。为令观识。舍彼外尘。既舍外尘。妄心随息。妄心息故。证会中道。故经偈言。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则不生。若知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
显识论问。境识俱遣。何识所成。
答。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维摩经云。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故知见有二法。乃至纤毫并皆属识。境识俱亡。乃入真空之理。所以智光论师。立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未能全入平等真空。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辩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是以因唯识。入真空究竟之门。离此别求非真解脱。
唯识钞问云。内心唯识者。为是真实有。为非真实有耶。
答。论云。诸心心所(前陈也)。依他起故(因也)。亦如幻事(喻也)。非真实有(法也)
问。若尔。心境都无差别。何故乃说唯有识耶。
答。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执实有境故。假说唯有识。非唯识言。便有实。识论云。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若法执不生。即入真空矣。
问。约唯识理人法俱空者。即今受用是何等物。
答。所受用法。但是六尘。因缘故生。因缘故灭。决定内无人能受。外无尘可用。十八空论云。外空者。亦名所受空。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若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名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乃至十八空。
问。人法俱空。识又不立。即今见闻从何而有。
答。一切前尘所现诸法。尽随念而至。皆对想而生。念息境空。意虚法寂。故经云。想灭闲静。识停无为。又经云。一切诸佛。一切诸法。从意生形。又经云。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故知见闻但是缘起。见毕竟空。如世幻施为。似空华起灭。故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且如眼根具五缘得见。然此能见。只是五缘。无见者故。若言具五缘发识能见者。未知何缘定能生识。若言一一不生。和合故能生见者。即如五盲和合。应成一见。众盲既不见。和合云何生。故知非别识生。但有见即是众缘。所以名缘起也。故经云。眼不自见。属诸因缘。缘非见性。眼即是空。眼根既然。诸根例尔。但起唯缘起。灭唯缘灭。起灭唯缘。人法俱寂。若了此我法二空。即证圆理。故云若见因缘法。是名为见佛。
问。凡夫界中取舍分别。逆顺关念。欣厌盈怀。常缚六尘以为隔碍。如何得根境融通。一切如意。
答。但见法性。证大涅盘。尚无一法可通。岂有诸法为碍。则常如意。无有不如意时。故涅盘论云。今言涅盘如意者。一切苦乐善恶无不是理。故名如意。释曰。无不是理者。皆一心真如理故。以苦乐是心受。善恶从心生。则无外尘所违所隔。若了一心。岂非如意。若有一法当情。则成诤竞。楞伽经偈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唯自心。是则无违诤。所以迷时人逐法。悟后法由人。且如摩尼珠。无情色法。尚能无私两宝。周给群情。故称如意。况灵台妙性。岂弗能耶。但归一心。得大无碍。故云。转变天地。自在纵横。
问。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则无伪。如则不变。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经中复说心空则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说世间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计情执无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则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论云。真如有二。一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无一异等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清凉记释云。不与妄合。则名为空。性。具万德。即名不空。及至释文。乃云。若离妄心。实无可空。则显空藏。因妄而显。而不空藏。要由翻染方显不空。故云以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等。如本有檀德。今为悭贪。本有尸德。今随五欲。本有寂定。今为乱想。本有大智。今为愚痴。是则悭藏于施。乃至痴藏于慧。故论云。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万行例然。故论云。本有真实识知义。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明妄心之动。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万德。故经颂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故论云。以能究竟显实。故名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则显不空之藏。本来具矣。二者自性心上无妄为空。随所无者。即不空德。如空无悭吝。即显有檀。空无妄动。显有性空。故是空藏藏不空也。故知一切众生本觉佛智。本自圆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觉顿现。如云开月朗。尘去镜明。见性之时。故云发得。非是修成。三身满日。亦云万行引出。不从外来。皆约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体含万德。不有之有。理合圆宗。空有相成。无诸障碍。若离空之有。有则是常。若离有之空。空则成断。今有无齐行。不违一旨。是以智能达有。慧能观空。若达有而不知空。则失慧眼。观空而不鉴有。则丧智心。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尽有则智业不成。住无则慧心不朗。故义海云。若空异于有。即净不名净。以迷空故。若有异于空。即染不名染。以执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空即全有。方名净分。由空有无碍。染净自在也。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则毕竟无一异空有等法。于心外发现。设有发现。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执有。舍而沈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门。能成万行方便之道。如大庄严法门经云。文殊师利言。方便有二种。一者不舍生死。二者不住涅盘。复有二种。一者空门。二恶见门。复有二种。一者无相门。二者相觉观门。复有二种。一者无愿门。二者愿生门。复有二种。一者无作门。二者种善根行门。复有二种。一者无生门。二者示生门。是以悟宗则逆顺同归。达体则善恶并化。
问。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智处即是境。云何成般若。
答。般若有二种。一真实常住般若。二观照有用般若。若真实般若。性遍一切处。寂而常照。唯一真心。不分能所。即不同世间顽境以为所照。亦不同偏小妄心以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为所照。今则一体潜通。心心互照。以无心外境。亦无境外心。以心是境心。境是心境故。如是融镕。岂非般若乎。所以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故知离色无心。离心无色。如般若经云。复次勇猛。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色非所缘。何以故。一切法无所缘。无有小法可取故。彼若是可取。此则是所缘。如是勇猛。非色行色。乃至非识行识。勇猛。一切法不行。故非色见。亦非识见。乃至非识知。亦非可见。若色至识。非知非见。是名般若波罗蜜。又文殊般若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又云。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
问。世出世间。唯是一心者。云何复分真妄。及与内外。
答。真妄内外。但约世间文字分别。所以心非内外。内外是心。体非真妄。真妄是体。因内立外。而成对治。假妄显真。非无所以。进趣大乘方便经云。心义者。有二种相。一者内心相。二者外心相。内相者复二。一真。二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想者。为因为体。外妄想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而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是以华严经颂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又云。刹平等。不违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不违刹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不违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平等。离欲际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不违离欲际平等。过去。不违未来。未来不违过去。过去未来。不违现在。现在不违过去未来。世平等。不违佛平等。佛平等。不违世平等。菩萨行。不违一切智。一切智。不违菩萨行。释曰。刹与众生。云何平等。以各无体故。悉不成就。若自类相望。如刹望刹平等。若异类相望。如刹望众生平等。以一无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异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又事事无违。理理无违。事事无违者。略有三因。一法性融通。二缘起相由门。此二即事事无碍义。三直语同一缘记通事通理。如观一叶落。知天下秋同一秋矣。由不坏之事。不变之性。皆同一缘起故。理理无违者。亦有二门。一刹无性。即众生无性。二理同故。以无可即。亦无可违。
宗镜录卷第八十五
夫称一心无外境界者。云何华严经十地品。说。初地见百佛。乃至地地增广。见于多佛。
答。所见多少。皆从念生。心狭见少佛。心广鉴多形。舒。卷由心。开合在我。离心之外。实无所得。大集经云。憍陈如复作是念。我当云何得见诸佛。尔时随其所观方面。悉得见佛。多观多见。少观少见。见已复念。诸佛世尊无所从来。去无所至。我观三界是心。是心因身。我随觉观。欲多见多。欲少见少。诸佛如来即是我心。何以故。随心见故。心即我身。身即是虚空。我因觉观。见无量佛。我以觉心。见佛知佛。心不见心。心不知心。我观法界。性无坚牢。一切诸法。皆从觉观因缘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虚空。虚空之性。亦复如空。我因是心。见青黄赤白杂色虚空。作神变已。所见如风。无有真实。则名为共凡夫如实陀罗尼。又云。复次贤护。如人盛壮。容貌端严。欲观己形美恶好丑。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净水。或取水精。或执明镜。用是四物。观己面像。善恶妍丑。显现分明。贤护。于意云何。彼所见像。于此油水水精明镜四处现时。是为先有耶。贤护答言。不也。曰。是岂本无耶。答言。不也。曰。是为在内耶。答言。不也。曰。是岂在外耶。答言。不也。世尊。唯彼油水精镜。诸物清朗。无浊无滓。其形在前。彼像随现。而彼现像。不从四物出。亦非余处来。非自然有。非人造作。当知彼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无有住所。时彼贤护如是答已。佛言。贤护。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物清净。彼色明朗。影像自现。不用多功。菩萨亦尔。一心善思。见诸如来。见已即住。住已问义。解释欢喜即复思惟。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处及以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趣。岂有转还。彼复应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盘。诸法不真。思想缘起。所思既寂。能想亦空。贤护。当知诸菩萨等。因此三昧。证大菩提。首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者。古释云。随众生根熟处即现。所知量者。即众生差别境。即知一法尘中。等周法界。为邻虚尘无自性。自性是虚空。虚空即是真空。真空即是本觉。故知如来于一毛孔中。为无量众生常说妙法。即知一切毛孔微尘。亦不出我。但解得一微尘法。即数得等同法界微尘。是以如来能知四大海水滴数。大地须弥皆知斤两。皆由观此一身。于一身上观一毛发。俱知无自性。但于一毛孔中观。实无有自性。一毛孔亦不可得。不可得处遍法界。知一切智也。所以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虑不毕。若能如是。了达。一尘一毛无有自性。唯心所现。则知一切诸法悉然。更无别体。以徇尘执见一切众生。一法不通。诸尘自滞。华严论云。以实而论。初发心住中。如一渧之水。入海水中。总同海体。诸龙鱼宝藏咸在其中。为教化众生故。教网筌罤方法不可不具。以名言竹帛着箓。即似如前后义生。体道者应须明鉴。如持宝镜。普临万像。又颂云。无限智悲成佛德。佛以智悲成十地。还将十地成诸位。前后五位加行门。不离十地智悲起。是故十地初发心。发心即入十地智。虽然五位方便殊。只为成熟十地智。犹如迅鸟飞虚空。不废游行无所至。亦如鱼龙游水中。不废常游不离水。如是五位行差别。不废差别不离智。所有日月岁差别。以智法印无别异。智体不成亦不坏。以明诸位除习气。了习无习悲行成。万行常兴无作智。
问。若心外无法。唯是一心者。于外则无善恶业果。苦乐报应。何成佛法。翻堕群邪。
答。若了一心。有无见绝。境智双寂。契彼性空。根尘两亡。内外解脱。亦常照内外。脱于无知。空尚不存。妄从何起。所现外诸苦乐境界。如镜中像。以自心为明镜。还照自之业影。古德云。以如来藏性而为明镜。随业缘质。现果影像。夫业通性及相。谓此业体。以无性之法而为其性。以不失业果之相而为其性。由无性故。能成业果。由不坏相。方显真空。何者。若有性。则善恶业定不可改移。无有苦乐果报。若坏业相。则成断灭。以一切因果从自心生。心外实无善恶业可得。以业无自性。但由心起故。所以如影如幻。无有定相。又以业无自性。故不落有。以不坏业果。故不堕无。非有非无。则一心中理。
问。虽然心即是业。业即是心。既从心生。还从心受。如何现今消其虚妄业报。
答。但了无作。自然业空。所以云。若了无作恶业。一生成佛。又云。虽有作业而无作者。即是如来秘密之教。又凡作业。悉是自心。横计外法。还自对治。妄取成业。若了心不取。境自不生。无法牵情。云何成业。义海云。除业报者。为尘上不了自心为心外有法。即生憎爱。从贪业成报。然此业报由心迷尘妄计而生。但似有显现。皆无真实。迷者为尘相有所从来。而复生是迷。今了尘相无体。是悟。迷本无从来。悟亦无所去。何以故。以妄心为有。本无体故。如绳上蛇。本无从来。亦无所去。何以故。蛇上妄心横计为有。本无体故。若计有来处去处。还是迷。了无去来。是悟。悟之与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净心。后有无明。此非二物。不可两解。但了妄无妄。即为净心。终无先净心而后有无明。故知迷悟唯只一心。如手反覆。但是一手。如是深达。业影自消。如华严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德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乐端正丑陋。内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时德首菩萨。以颂答曰。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譬如净明镜。随其所对质。现像各不同。业性亦如是。亦如田种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业性亦如是。又如巧幻师。在彼四衢道。示现众色相。业性亦如是。如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彼无我非我。业性亦如是。亦如众鸟类。从[谷-禾+卵]而得出。音声各不同。业性亦如是。譬如胎藏中。诸根悉成就。体相无来处。业性亦如是。又如在地狱。种种诸苦事。彼悉无所从。业性亦如是。譬如转轮王。成就胜七宝。来处不可得。业性亦如是。又如诸世界。大火所烧然。此火无来处。业性亦如是。净业障经云。观一切法。即是佛法。是则为净诸业障。
如有学人问安国和尚云。若未悟时。善恶业缘是有不。
答。非有。喻如夜梦彼恶人逐。或作梵王帝释。将为是有。豁然睡觉。寂然无事。信知三界本空。唯是一心。
又有问大珠和尚云。若为得知业尽。
答。现前心。通前生后生。犹如眼见。前佛后佛。万法同时。经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是知从心所生。皆无真实。如梦心不实。梦事亦虚。世间共知。可深信受。是以善恶之业。理皆性空。不坏缘生。恒冥妙旨。量云。正业是有法。定即有即空故是宗。因云。即缘成即无性故。同喻云。如幻。幻法术等生。即有不碍虚。正业从缘生。空有不相碍。故知万法从遍计情生。但有虚名。都无实义。如首楞严经云。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含吐十虚者。含即一真不动。在如来藏中。吐即依妄分别。乃随处发现。但有纤尘发现之处。皆是自心生。从分别有。若知发处虚妄。则顿悟真空。真空现前。岂存言说。
问。真心不动。三际靡迁。云何说心流转。又云绝流转义。
答。所云随流返流。皆约。众生缘虑之心。妄称流转。其体常寂。但不见一念起处。即是不流。未必有念可断。智严经云。文殊师利言。云何断流转。以于过去心不起。未来识不行。现在意不动。不住不思惟。不觉不分别。故知以境对境。将心治心。狗逐块而逾多。人避影而徒乏。若能知身是影。舍块就人。则影灭迹沈。安然履道。故知万动皆淫悉成魔业。若知心不动。则不随流。方入宗镜之中。永超魔幻。自然心智寂灭。诸见消亡。如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云。山相击王菩萨曰。譬如有孔隙处。风入其中。摇动于物。有往来相。菩萨亦尔。若心有间隙。心则摇动。以摇动故。魔则得便。是故菩萨守护于心。不令间隙。若心无间隙。则诸相圆满。以相圆满故。则空性圆满。是为菩萨超魔法门。乃至文殊师利菩萨曰。仁者。汝等所说。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设文字。皆为魔业。乃至佛语犹为魔业。无有言说。离诸文字。魔无能为。若无施设。即无我见及文字见。以无我故。则于诸法无有损益。如是入者。则超魔境。是为菩萨超魔法门。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佛言。诸天魔幻惑种种相貌。障修学人心眼圣道。乃至令见一切幻相前后生死之事。善恶诸相。魔作幻惑。非关正智。唯心示变。莫取外缘。修学行人。必不得于梦境界。及现眼前。取相执着。动转人心。恐畏怕怖。则被天魔鬼神之所障碍。行人正见。须常谛观心性。见性寂静。心性无物。是相莫取。则无境界妄想因缘。是故行人。勤行精进。实勿退转懈怠懒堕。则得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大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皆菩萨魔事。若证般若。能契实相。即过魔事。此是约说证实相时事。当亲证时。如人饮水。不可取说而不证。若但说过魔。不离魔界。若过魔界。说证俱绝。是知必无境魔。但从心起。何者。若内心乐生死。则身为天魔。内心着邪见。则身为外道。乃至心外见法。理外别求。皆成外道。
问。凡圣一心。同其种性。种性无异。云何所受因果不同。报应有别。
答。虽自业各受。妄有升沉。而缘性无生。了不可得。诸法无行经云。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种性即根本义。根本常一。而众生妄起自他差别。凡圣高下。虽起差别。一体不动。以差别性非有故。但是妄起无实体故。所以经云。佛言。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无有心。缘。性不可得故。是名种性。又一切善恶境界。皆是心光。一切胜劣受用。皆是心果。大庄严论偈云。种种心光起。如是种种相。光体非体故。不得彼法实。种种心光。即是种种事相。或异时起。谓贪嗔光等。或同时起。谓信进光等。如是染位心数。净位心数。唯有光明而无光体。是故世尊。不说彼为真实之法。又云。诸行刹那增上者。如佛说心将世间去。心牵世间来。由心自在。世间随转。识缘名色。此说亦尔。故知诸行是心果。又随净者。净是禅定人心。彼人诸行。随净心转。修禅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为金。则得随意。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又随生者。如作罪众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众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当知一切万法。既以心为因。亦以心为果。虽然净秽显现不同。于心镜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问。入唯识门。观一切境。自然无相。何用更言破相显理。复云弃有观空。若有所破之宗。则立能空之理。既存空法。还成有相之因。若守观门。岂合无为之道。
答。夫言破相者。是未入唯识。去其妄执。虽言破相。实无所破。既无所破之有。亦无能破之空。情执若消。空有俱寂。前尘无定。破立随心。迷真之妄不生。对妄之真亦绝。大智度论云。种种取相。皆为虚妄。如玻璃珠随前色变。自无定色。诸法亦如是。无有定相。随心为异。若常无常等相。如以嗔心。见此人为弊。若嗔心休。自淫欲心生。见此人还复为好。若以憍慢心生。见此人以为卑贱。闻其有德。还生敬心。如是等有理而憎爱。无理。而憎爱。皆是虚妄忆想。若除虚诳。亦无空相。无相相。无作相。无所破故。尚不宗无相之理。岂存破立之门。以成坏去取。皆自心故。若直了心。自然绝观。如楞伽经偈云。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有二偈半。大云解云。初一偈。了今一如。谓此约无愿观以显圆成。无涅盘佛。故无愿矣。初句。谓色心等一切法中无得涅盘。以一切法本如故。若得涅盘。是断常见。灭法是断。证得是常。次句。既无涅盘。云何有佛。故经云。见断烦恼而得成佛。此则名为坏佛法者。烦恼与佛性寂静故。第四句中。所觉如故。无有涅盘。能觉如故。无有得佛。离觉所觉。混同一如。
问。见闻觉知。不出俗谛心量。真谛无得无生。还出心量不。
答。夫量者。是能缘心。但有对俗说真。因虚立实。斥差别。论平等。遣异相。建如如。尽是对待得。名破执设教。若能真俗双拂。空有俱消。了边即中无边可离。达中即边。无中可存。能证之智既亡。所证之理亦寂。方超心量。入绝待门。若有得无得。有生无生。尽不出于心量。楞伽经偈云。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如如与空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所以涅盘经云。若有一法过涅盘者。我亦说如幻如化。以涅盘无相。若取于相。即自心现量。非真涅盘故。佛说言。设有一佛过于涅盘。趣所得心。亦成心量。自心所变。尽为幻化。故知似形言迹。瞥生妙解。皆是心量所牧。未有一法不关心矣。若能悟心无心。了境无境。理量双消。可入宗镜。
问。夫论心量。不出见闻。若约见闻。则存前境。云何成唯心之义。
答。此是无心之心量。非有实体。
问。若无实体。云何建立一切诸法。
答。只由无体无性。方成万有。万有所起。不离真空。若言有性。一法不成。则空不自空。岂能容色。若色不自色。方能合空。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唯心回转。无余法者。如是心法亦不可得。楞伽经云。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由心不可得之句。立大空之义。由无心之心量句。成幻差别之义。由大空之义。诸法得成。由幻差别义。空理得显。
问。妄能覆真。全成生死。真能夺妄。纯现涅盘。真妄若离。互不生起。真妄若合。二谛不成。如何会通一心妙理。
答。一心二谛。教理所归。开即迷真。合则坏俗。何者。相随真起。即相而可辩真原。觉因妄生。因妄而能知觉体。无妄则觉不自立。无真则相无所依。真妄相和。染净成事。唯真不立。无妄而对谁立真。单妄不成。无真而凭何说妄。真妄各无自体。名相本同一原。是则二谛恒分。一味常在。藏性不动。缘起万差。故知实无一法而有自体独立者。皆从真妄二法和合而起。如起信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变起根身器世间等。释摩诃衍论云。生灭因缘者有二。一者不相应生灭因缘。二者相应生灭因缘。论云。现镜识体。六尘境界。如其次第。为彼三种相应染法。能作因缘。是故说言粗重生灭之因缘门。现识体中又有缘义。应审思惟。复次更有二重因缘。一者本遍因缘。二末遍因缘。言本遍者。举本无明及本觉心。望于六尘。相应。有因缘义。言末遍者。举业转现相。望于三相应。有因缘义故。复次更有二因缘。一者上下因缘。二者下上因缘。言上下者。无明为始。果报为终。上下与力。不越其数。作因缘故。言下上者。果报为始。无明为终。下上与力。不越其数。作因缘故。复次一切有为生灭之法。刹那不住。无因无缘故。复次因缘之法。空而无主。其实自性不可得故。复次不可得法。不可得亦不可得故。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心意意识转故。此文为明何义。谓欲显示所依能依之差别故。云何所依。谓本觉心。云何能依。谓即众生。言众生者。当何法耶。谓意意识。何故意及意识。名为众生。意及意识。一切众染合集而生。故名众生。而无别自体。唯依心为体。是故说言依心而转。又云。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犹如大海。风相水相不相舍离者。大海喻阿赖耶识。水喻本觉心。风喻根本无明。不觉。能起动转虑知之识。如彼风故。波动者。喻诸戏论识。迁流无常。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者。喻真妄相资。俱行合转。谓本觉心不自起故。当资无明之力。方得而起。根本无明不自转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转。如水不自作波。当因风力。风不自现动。要资水力。方得现动相。经云。烦恼大海中。有圆满如来。宣说实相常住之理。本觉实性中。有无明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之波。如经云。佛告大众。始觉般若者。从具缚地渐渐出离。乃至金刚圆满因行。发究竟道。顿断根本无明住地。觉日圆照。无所不遍。二本觉般若。从清净性渐渐远离。乃至信初。发究竟智。断灭相品。入无明海。随缘转动。于是大众闻此事已。觉知诸法一相一体。亦无一相。亦无一体。而诸法性。亦是实相。亦是常住。亦是决定。亦是实有。
问。本始二觉。从何立名。
答。本觉者。因始得名。始觉者。从本而立。如起信钞云。未审始觉从何而生。为本所对。故此云也。元其始觉。是本所生。斩新而有。故名为始。反照其体。元来有之。敌对于始。故名为本。苟无其始。何所待耶。如母生子。对子称母。
乃至问。始觉本觉既殊。何因无二。又既同本觉。因何名始。
答。即是本觉初显相用。名为始觉。相用。非别外来。故得融同一体。又若非本觉举体之相用。即不是始觉。以心外有法故。若不然者。但名相似觉。亦名随分觉。是知直待合同本体。方得名真始觉也。既合于本。始即非始。既无于始。即无于本。本始之名既丧。但可名为觉焉。如上所释。若入宗镜。方为究竟之觉。未入宗镜。但称相似觉耳。此虽称觉。乃是不觉。故论云。又以觉心原故名究竟觉。不觉心原故非究竟觉。即其义矣。
问。上说真心无生。妄念起灭。如何会妄归真。入一乘平等之道。
答。妄元无体。本自全真。何须更会。今谓情见妄执之人。引祖佛善巧洞心原之智。搜经论微细穷性海之诠。令顿豁情尘。便成真觉。如释摩诃衍论云。一心真如体大。通于五人。平等平等。无差别故。云何名为五种假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缘觉。四者菩萨。五者如来。是名为五。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体无有增减。亦无大小。亦无有无。亦无中边。亦无去来。从本已来。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厌异舍别。唯一真如。是故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经中作如是说。譬如金刚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复如是。于诸人中。无有增减。故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古释云。执者问云。现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云性无生灭。
释云。差别相者。是汝遍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如依病眼妄见空华。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别。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尽无其境。即验此境定从妄生。又若此境非妄。定实有者。圣人不见。应是迷倒。凡夫既见。应是觉悟。如不见空华是病眼。返结准之。故若离于念。即无差别也。所执本空。故真心不动。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斯则会妄显真。可绝疑矣。如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昔人有简金颂云。君不见。澄清丽水出黄金。逐浪随波永被沈。有幸得逢良鉴者。披砂细拣暂知音。因此遂蒙皇上宠。直入琼楼宝箧中。一练一明光照耀。一回掌上一回钦。以此尘沙含妙宝。故喻众生觉照心。众生无始沈三有。元来流浪被境侵。对尘恰似真如慧。离境元无照体心。迷即一真名二体。只为群生不照心。若能对境常真照。随尘离境一般心。如来今日除分别。意遣众生妄习心。但除妄习存终始。真照何妄不真心。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
夫确定一心。心外无法。圣教所印。理事圆通。只如法华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缘果报本末。初后不滥。行相非虚。今唯说一心。如何合教。
答。一心者。即诸法实相也。亦诸法实性也。然诸法即实相。实相即诸法。从心所现。性相全同。依本垂迹。理事非异。如群波动而水体常露。以水夺波。波无不尽。虽众法似起。而心性恒现。以心收法。法无不空。大品经云。不见一法出法性外。又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如台教。释法华经十法界十如因果之法。一切唯心造者。则心具一切法。一切法者。只是十如。十如者。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相者。夫相以据外。览而可别。释论云。易知故。名为相。如水火相异。则易可知。如人面色具诸休否。览外相即知其内。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若言有相。闇者不知。若言无相。占者洞解。当随善相者。信人面外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众生相隐。弥勒相显。如来善知。故远近皆记。不善观者。不信心具一切相。当随如实观者。信心具一切相也。如是性者。性以据内。不改名性。又性名性分。种类之义。分分而不同。各各不可改。如火以热为性。水以湿为性等。不改约理。种类约事。又性是实性。实性即是理性。极实无过。即一心佛性之异名耳。又无行经云。称不动性。即不改义。今明内性不可改。如竹中火性。虽不可见。不得言无。燧人干草。遍烧一切。心亦如是。具一切五阴性。虽不可见。不得言无。以智眼观。具一切性。如是体者。体是主质义。此十法界阴入。俱用色心为体质也。如是力者。堪任义。如王力士。千万技能。病故谓无。病差有用。心亦如是。具有如来十力。烦恼病故。不能运动。如实观之。具一切力。如是作者。运为建立义。若离心者。更无所作。故知心具一切作也。如是因者。招果为因。亦名为业。十法界业。起自于心。但使有心。诸业具足。若无于心。即无诸业。以一切善恶凡圣等业。唯心造故。如是缘者。缘名缘由。助业皆是缘义。无明爱等能润于业。即心为缘。离心缘不起故。如是果者。克获为果。若自心造善。克获乐果。若自心造恶。克获苦果。如是报者。酬因为报。一念心正。妙报相酬。一念心邪。劣果潜现。风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则邪正在心。得丧由我。相为本。报为末。本末悉入缘生。缘生故空。则空等也。相但有字。报亦但有字。悉假施设。则假等也。又相即无相。无相而相。非相非无相。报亦然。一一皆入如实之际。则中等也。若三涂以表苦为相。定恶聚为性。摧折色心为体。登刀入镬为力。起十不善为作。有漏恶业为因。爱取等为缘。恶习果为果。三恶趣为报。本末皆痴为等。乃至菩萨佛类者。缘因为相。了因为性。正因为体。四弘为力。六度万行为作。智慧庄严为因。福德庄严为缘。三菩提为果。大涅盘为报。本末皆智为先导为等。故知十界十如。善恶因缘。凡圣果报。皆是一心。终无别法。斯乃发究竟菩提心者之慈父。度虚妄生死野者之导师。转凡入圣之津梁。会俗归真之蹊径矣。譬如天乐。随众生念。出种种声。亦如摩尼。随意所求雨种种宝。此心无尽。孕法何穷。色法尚然。真灵岂劣。
问。凡圣既同一心。云何圣人成一切种智。凡夫触事不知乎。
答。只为凡夫背觉合尘。为尘所隔。迷真徇妄。被妄所遮。所以教中。诮之为生盲。不开智眼。诃之作聋俗。岂达真闻。自心与他心。二俱不了。焉能博通万类。成一切种智乎。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云。佛言。善男子。若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若欲善能知自心者。乃至应先发起大慈悲心。普为众生。归依三宝。受菩萨戒等。是以自心难知。莫能善察。不入宗镜。焉能照明。若了自心。即是顿发菩提心者。是以心之绵密。世莫能知。古人有心隐篇云。二仪之大。可以章程测也。三纲之动。可以圭表度也。雷霆之声。可以钟鼓传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故有象可睹。不能匿其量。有光可见。不能隐其迹。有声可闻。不能藏其响。有色可察。不能灭其性。以夫天地阴阳之难明。犹可以术数揆而耳目知。至于人心。则异于是矣。心居于内。情伏于衷。非可以算数测也。凡人之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故。有心刚而色柔。容毅而质弱。意强而行慢。性悁而事缓。假饰于外以蔽其情。喜不必爱。怒不必憎。笑未必乐。泣未必哀。其藏情隐行。未易测也。他心尚不可测。外境则焉能知。故起信论云。众生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迷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是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但了一心。诸尘自会。起心背法。即乖法体。既与法违。则不通达。若能顺法界性。合真如心。则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
问。若了一心。何用广知诸法。
答。一心是总。诸法是别。别虽从总。事起千差。若不子细通明。遮照双运。则理孤事寡。不入圆通。维摩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台教云。于诸法门文义教海。须了非字非非字。双照字非字。不可说。非不可说。不可见。非不可见。何所简择。何所不简择。何所摄。何所不摄。何所弃。何所不弃。是则俱是。非则悉非。能于墨色通达一切非。于一切非通达一切是。通达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于墨色不如是解。则不知字与非字。如虫食木。莫辩所归。似鸟言空。何知旨趣。
问。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以何为中道。
答。且约古师四句分别。如中论玄枢云。
问。汝以不生不灭为中道。有此中道不。若有此中道。则不名中道。若无此中道。无亦不名中。二俱不可得。何名中道。
答。有四义。一有此中道。何者本将中道破偏。何得无中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空即中道也。二无此中道。何者。为破偏病。是故说中。偏病既亡。中药须遣。若有中道。中还是病。三亦有中道。亦无中道。何者。至理虚存。故名亦有。无形无相。故名亦无。如涅盘经云。内外合故。名为中道。四非有中道。非无中道。何者。既云中道。何得是有。既云中道。何得是无。此是一往为言耳。若更再论。则非四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问。若尔。云何取定。
答。若也有执。则无所不碍。若也无执。则无所不通。如智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名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名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名解脱。若不见般若。是则名解脱。中道即实相。是有也。中道即性空。是无也。亦名为假名。亦有亦无也。亦名为中道。非有非无也。故知无执则四句皆是。涅盘经云。有缘服毒生。无缘服毒死。有服甘露伤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寿命得长存。此之谓矣。
问。为中即是道。为离中别有道。为道即是中。为离道别有中。
答。如彼中品人。此则是中而非道。如彼三乘人道。此即是道而非中。如彼菩萨道。此即亦中亦是道。如彼外道道。此即非中又非道。今言中道者。即菩萨道。离中无别道。离道无别中。即以道为中。即以中为道。此之中义。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真心遍一切处故。所以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前辩所见不同。故论得失。若入宗镜。则泯同平等。三乘五性。若内若外。无非一心中道矣。又中道者。以一真心不住有无一边。故称中道。若言其有。相不可寻。若言其无。性不可易。所以菩萨以行契理。观一切法。双遮双照。双亡双流。台教明双亡正入。常冥中道。无心亡照。任运寂知。双亡即亡空亡假。故名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名为照。而亡而照。故曰双流。遮流约智用。亡照约智体。无心释智体。智体成就。不须作意念念忘照。而常任运。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又能所双寂。故曰双亡。门理历然。称为正入。正入则理无不契。双亡则相无不寂。斯即不住空有。遮照分明。不滞二边。方成正入。肇论云。有心者。众庶是也。无心者。太虚是也。众庶处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不可以处妄想。绝灵照。而语圣心乎。故须遮照无滞。体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门。华严经云。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住是不可思议地。思与非思俱寂灭。若唯遮思议境者。则凡圣绝分。故非但遮常心。亦应融常心。是则于中思议不可尽。遮融无二。则思与非思。体俱寂灭。方曰真不思议也。是则遮照无滞。理事不亏。即遮而照故。双非即是双行。即照而遮故。双行即是双遣。不坏本而常末。万行纷然。不坏末而常本。一心恒寂。所以色尘体寂。香界性空。执作有无之边邪。达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圆愿海。尘尘尽具行门。应念而六度咸成。目击而真心普遍。如无尽意菩萨经云。普贤。如来国土。彼诸菩萨当见佛时。寻能分别诸深妙义。具足成就。六波罗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罗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罗蜜。若观色尽。即是具足羼提波罗蜜。若见色寂灭。即是具足毗梨波罗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禅波罗蜜。若不戏论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即观佛时。寻具如是六波罗蜜得无生忍。
问。此唯识门。未了之人。以何方便而为开导。
答。初觉之人。先以比知。后当信验。摄论云。一切时处。皆唯有识。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圣教。及正理。如教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理显者。如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又云。外种内为缘。外法种子。皆是众生感受用业熏种子。依阿赖耶力所变现。是故外种离内。无别有种。如有颂言。天地风虚空。陂池方大海。皆真内所作。外义俱非有。又颂云。圣教及正理。各别有功能。为生于信慧。无一不成故。是以识生此识。说名相分。知此相唯内心变。外义不成故。如有颂言。于一端严淫女身。出家耽欲及饿狗。嗅尸昌艳美饮食。三种分别各不同。以前尘无决定相。唯心自分妍丑。若外法是实。云何各随自见不同。是以比知。唯心自现。非他境界。古德云。菩萨从初正信创发心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故摄论云。得彼本识。说菩萨初起。应先观诸法如实因缘。此之谓也。如实者。无非一心。余皆虚妄。若有猛提直入之者。顿悟圆信之人。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尘劳之位。遍坐一切道场。靡移所习之门。游戏十方国土。是以法华经偈云。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若能依实。修行。果满不离一念。如还原观云。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初心正觉。摄多生于刹那。十信道圆。一念该于佛地。即无生显而幻有立。两相泯而双事存。摄法界而摄一尘。举一身而十身现。
问。既以圣教正理比知。已生胜解。欲入圣位。缘何境界亲证修行。
答。但了人法二空。即入此观。人法何以成空。以唯有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识观。修加行。缘何境界。缘意言分别为境。离此无别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别。似文字言说。及义显现。唯有意言分别。无别有名言。菩萨能通达名无所有。则离外尘邪执。又此义依名言。唯意言分别。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义。义者。即六识所缘境。离名无别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别故。义亦无别体。菩萨通达义无所有。亦离外尘邪执。又此名义自性差别。唯假说为量。前已遣名义。名义既无自性及差别。云何可立。若离假说。无别名义自性。及名义差别。由证见此二法不可得故。名为通达。智整禅师六行。法云。大乘顿悟菩萨。能观唯识无外空者。谓观相空。唯是空解。心作空解。无外相空。是故大根知唯识者。则灭空解。离诸缘观。故智论云。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普观诸法皆空。空亦复空。灭诸观。得无碍般若波罗蜜。以此文证。无外相空。大根观智则证空。空谓法空。空有皆是妄见。悉是当时意分别作。如人心起。则唯见人。微尘心起。则唯见微尘。空心起时。则唯见空。是故空有皆是心作。故诸凡圣见境不同。皆是当时意言有异。是以世谛各唯有识。觉无外边。则名真谛。以其二谛不相离故。即以无外名为真谛。是故若能观见唯识。即知无外。则亦达真。此达真时。则无外解。便遣世俗妄取之心。故摄论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知唯有识。通达俗。若不通达俗。无以能得见真。以离俗无真故。若不通达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故。所以通达真俗。由能解唯识理故。以此文证。观唯识者。即达二谛。能遣妄心。虽复就实唯识无境。称情则有凡圣大小。谓若见尘。意谓是人。如此意言。则是凡夫。若观此身。意谓是尘。如此意言。则是二乘。若观细尘。意谓体空。如此意言。是小菩萨。若观空有知皆意言。即是大乘大菩萨人。故诸众生。虽皆唯识。意言不同。凡圣各异。故大根人知唯识者。恒观自心意言为境。此初观时。虽未成圣。分知意言。则是菩萨。故摄论云。初修观者。则是凡夫菩萨。此等能观深法空者。即亦曾迳小乘观来。非是不解众生无我。一往即能顿见法空。故摄论云。若得法无我。必先得人无我。故知学大。要先从小。虽复从小。渐顿仍别。谓观生空执为极者。后观相空进学。名渐。若有久习。知小非极。即解空空。名为顿悟。虽知心外无境。然入观时亦从尘起。以其色尘。唯佛不见。以佛常证唯识无境。妄想尽故。不见外尘故。彼论云。如来常不出观。故寂静。若大菩萨入真观时。则知唯识。亦不见尘故。彼论云。菩萨若入无分别观。一切尘不显现。以此文证。故知大圣入真观时。皆不见色。自余凡圣莫问大小。未入空观。则皆见尘。大根出观。虽妄见尘。若入观时。则知唯识。以其自知。妄作尘解。无尘可破。便证唯心。若能观中了知唯心。后虽出观妄见自他。寻复思时知自妄见。不同凡小定执有外。乃至观空犹见能所。故彼论云。菩萨以无分别后智。观此因果相。然无颠倒。不执有外尘内根。唯识是实有法。故知大根一证唯心。后虽出观。不执有外。若观自心妄见境时。则知众生各唯有识。故大菩萨。乃至佛来。常知众生唯心妄见。谓知众生或作名解。名则是凡意言分别。情谓似外名字显现。理是心作。是自心相。或作名下所说法解。法义则是意言分别。情谓有外法义显现。理实法义。亦是心相。故彼论云。十二部经。是名为教。十二部经所诠。是名为理。心相似此理教显现。以此文证。所缘境界悉是心作。名为心相。但此心相。亦名心影。亦名相识及境界识。种诸凡小。谓与心异。理无别体。实唯一识。故彼论云。唯识不出二法。一者相识。二者见识。似尘显现名相。谓所缘境。似识显现名见。谓能缘识。定心亦尔。显现似尘。谓异定心。一分似识。一分似尘。此二实唯是识。以此文证。境界相识即心无别。唯情妄见。以其唯是妄念作故。即此是相识。亦名相结。故彼论云。结有二种。一者相结。二者粗重结。相结难解。粗重结难灭。心分别诸尘。名相结。由此分别起欲嗔等惑。名粗重结。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粗重结即堕灭。以此文证。境是相结。凡小迷执。故名难解。是故诸法名之与义。皆是心作。凡小不知。理实无始所缘名义。常是凡夫意言分别。故彼论云。凡夫从本。来意言分别有二种。一似名。二似义。名义摄一切法皆尽。此名义。但是意言分别所作。离此无别余法。以此文证。故知凡夫妄见境界。或名或义。皆是当时意言分别。如食蒗荡妄见针火。据彼妄情意谓是实。不知妄见谓有外火。据实唯是意作火解。火则唯是意言分别。谓有火名。名是意言。谓有火事。事是意言。众生妄见自身他身地水火风等。皆亦似彼。虽复就实义唯识无外。据凡妄情谓有能所。故彼论云。唯识义不失。亦不无能取所取义。虽复据情谓有内外。理唯一心。无别尘体。故彼论云。识所变异。虽有内外事相不同。实唯一识。无有尘等别体。故知自他内外事相。唯是一心转变妄解。故诸大圣知生妄见。自恒不见凡所见境。如人不食蒗荡之者。唯见他人妄见针火。自仍不见空中火事。佛知唯识。其事似此。故不同凡妄见境界。以生妄见。本无外尘。是以如来恒不见色。唯凡与圣有见不见。但真异妄。莫不唯识。凡唯识。直是妄心故。唯识论偈云。唯识无境界。无尘虚妄见。若佛唯识。但有真心。故摄论云。唯有真如及真智独存。说名法身。又唯识论云。诸佛如来行处。唯有真识。更无余识。以此文证。佛无识故。故不同凡妄见外境。以实唯识本无外故。业不同者。一质异见。如人见水。鬼见为火。鱼谓住处。天以为地。又如舍利妄见秽土。螺髻菩萨即此见净。若使实有水火染净。同处相妨。不得和合。以各妄见齐无外故。多心共处。得作别解。若诸众生同业之者。妄见则同。更无别解。此同业者递互为因。妄想见闻。唯心缘合。故唯识论云。一切众生虚妄分别。思惟忆念。彼说我闻。依彼前人说者意识。于此听人闻者意识。起如是心。彼说我闻。而实无有彼前境界。是偈言递共增上因。彼此心缘合。以此文证。业相由者。递互为因。各妄见闻。以其六道皆心缘合。三界则是唯心转作。故十地经云。三界虚妄。但一心作。论自释言。一心作者。唯心转故。故知三界同见别见。皆是自心转变。解异。同见闻者。虽心缘合。心无形相。恒非内外。若谓心外有他心者。则是妄解。实无外识。故唯识论云。而实无有外识可取。乃至二乘知他心者。谓有外识。亦仍是妄。故彼论云。虚妄分别。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以此文证。实无外识。直是凡小妄作外解。故彼论云。他心智者。不如实知。何以故。以自内心虚妄分别。以为他心。不能了知。
问曰。若言凡小作他心解。云何得与他心相应。
释言。由先方便想作他解。似他解故。得与相应。凡小不知自作他解。便谓我今知他人心。虽作他解得与相应。谓有能所。犹非实知。故彼论云。世间他心智者。于彼二法不如实知。以彼能取可取境界。虚妄分别故。以此等文证。无外识。故作外解。皆非实知。若观心识本无形相。非彼非此。无来无去。不依外解。息分别时。则是实知一切生心。故智论云。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性实有不虚诳者。佛不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性实虚诳。无来无去故。佛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譬如比丘贪求者。不得供养。无所贪求则无所乏短。心外如是。若分别取相。则不得实法。不得实法故。不能通达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若不取相。无所分别。则得实法。故能通达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无所挂碍。以此文证。心无去来。佛知无外。称实能知。不同凡小他心智者。向外缘心。犹杂妄识。故唯论识偈云。他心知于境。不如实觉知。以非离识境。唯佛如实知。以此文证佛知唯识。自作他解。无外可取。以知自心。作诸心解。永断向外分别之心。入楞伽经云。如实知一切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别之心。以此文证。佛知他心即是自心。离外分别。但缘自心。意言为境。为诸众生心识无边。各各异解。差别难量。佛离外念。一心遍知。如水不动。万像现中。此佛一心知诸心时。一作多解。多即是一。如彼一水照诸万像。虽即一水。而与水外万像相应。佛心亦尔。遍照他心。虽是一心作诸心解。而与一切他心相应。由久修学唯识观成。故离外念。方能遍知。故华严经颂云。摩醯首罗智自在。大海龙王降雨时。悉能分别数其滴。于一念中皆明了。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云何当于一念中。不知一切众生心。故知诸佛念念遍知。此即是佛意言分别。虽知世谛各唯识时。别知诸心。是佛分别。据恒自觉。唯自意言。离外念边。无复分别。故诸大智观唯识者。缘自意言知世谛时。即亦达真。离外分别。是故大乘从凡至佛。皆观自心意言为境。则知心外无别他心。凡圣等心。虽非内外。仍有因缘为他变者。如维摩经云。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此变舍利弗。令心异见。非有别身改形换质。众生心中修胜行者。则有无中妄见佛业。由有胜业感佛神力。令心变异。似见化身。故摄论云。于他修行地中。由佛本愿自在力故。彼识似众生变异显现。故名变化身。以此文证。如来化身如释迦等。皆是凡小自心变作。以妄见佛成道化生。后还妄见如来灭度。此妄见者由佛变。故彼论云。菩提涅盘为二。但变异他心。令他为二。体实不有。以此文证。佛变他心令妄见佛。心外无佛。据诸凡小不知妄见。谓有外佛来度众生。故经偈云。佛不得佛道。亦不度众生。众生强分别。作佛度众生。故摄论云。由观行人识为增上缘。故余人识变异如观行人。愿力显现。故知定无外尘。唯有本识。以此文证。见圣化者。皆由佛力为增上缘。故彼论云。浅行菩萨欲作众生利益事。于现在先发愿竟。即入真观。出观后。随所欲乐方得成就。若深行菩萨。欲作利益众生事。现在不须发愿。及入观出观。但由本愿力。随所欲作一切皆成。若声闻等。得九定自在。因此定自在。得六通自在。于一物中。随愿乐力。各能变异。为无量种。若诸尘实有自性。此事则不得成。以此文证。本无外境。圣力令他无中见化。以皆妄见。无外境故。若多圣人同处变物。各随意成。亦不相碍。故彼论云。于一物中。若多观行人。别愿同能变异一境。此变异得成。何故得成。随彼意成。故实无外境。唯有识故。是故各随彼意得成。以此文证。于一处中多圣变化。随意各别。令诸众生见境各异。和而不同。参而不乱。此义甚深。大根方知。故至佛来。皆观唯识。故彼论云。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识观。以此文证。大乘入道同观唯识。渐明至佛。言观唯识愿乐位者。谓从师友闻说唯识。即能解者。心生愿乐。由有愿乐。学思量时。即是大乘愿乐位人。故彼论云。诸菩萨。但由德闻一切法唯有识。依此教。随闻起信乐心。于一切法唯识理中。意言分别生。由此愿乐意言分别。故。说菩萨已入唯识观。作如此知。名入唯识愿乐位。以此文证。学观唯识。即是大根菩萨入道。上来总明大小入道。浅深虽别。皆唯修慧。以其慧观是正道体。若不修观。余行皆非。此明慧观是入道体。如上所说。若了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别。则意无所思。口无所说。攀缘既息。名相即空。妙明真心。从此披露。故得尘劳路绝。生死河枯。念念冥真。心心合道。所以金刚三昧经云。佛言。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
宗镜录卷第八十七
夫入道之门。触途咸是。简要。分别。无出四门。今约天台四教。藏通别圆。各有四门入道。前三教四门。广在彼说。今引圆教四门。堪当入道。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止观云。圆教四门。妙理顿说。异前藏通二教。圆融无碍。异于别教历别。若有门即假。寄于有以为言端。而此有门亦即三门。一门无量门。无量门一门。非一非四而言一四。此即圆门相也。若有为门。即生死之有。是实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无法可论。生死即涅盘。涅盘即生死。无二无别。举有。为门端耳。实具一切法。圆通无碍。是名有门。三门亦如是。此门微妙不可思议。岂同藏通拙度而但空。别教不融而隔别。又圆四门皆妙无粗。若有门为法界。摄一切法。况复三门。空门即是法界。摄一切法。况复三门。余二亦如是。法相平等。无复优劣。若尔。无四门之异。但因顺根机。赴缘四说。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又如藏通别圆四教。如空中四点。虽四点似别。不出一空。虽四指不同。唯指一月。一有门者。观见思假。即是法界。具足佛法。又诸法即是法性因缘。乃至第一义亦是因缘。大经云。因灭无明。即得炽然三菩提灯。是名有门。二空门者。观幻化见思及一切法。不在因。不属缘。我及涅盘。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即三谛皆空也。三亦空亦有门。幻化见思。虽无真实。分别假名。则不可尽。如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于第一义而不动。善能分别诸法相。亦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芽。无名相中假名相说。乃至佛亦但有名字。是为亦空亦有门。四非空非有门。观幻化见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议。非世。故非有。非出世。故非空。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中一切中。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岂有见思而非实法。是名非空非有门。云何一门即是三门。一门尚是一切法。何止三耶。所以者何。观因缘所生法。是初门。一切皆初门。初门即空。一空一切空。即是第二门。此初门即假。一假一切假。即是第三门。此初门即中。一中一切中。即是第四门。初门即是三门。三门即是一门。但举一门为名。虽有四名。理无隔别。即是圆教四门。正是今之所用也。若尔。何用前来种种分别。但凡情闇钝。不说不知。先诱开之。后入正道。法华经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若得此意。终日分别。无所分别。涅盘名为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法华名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大品名为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净名称为瞻卜林。不嗅。余香。华严称为法界。即是此四门意也。故知若了一心。修行。因果圆备。犹如地。万物出生故。犹如海。众宝所聚故。犹如车。能运载故。犹如城。善防护故。是以大涅盘经云。佛言。我为须达说言。长者。心为城主。长者。若不护心。则不护身口。又华严入法界品中。宝眼主城神。眷属围绕。于虚空中而现其身。种种妙物以为严饰。手持无量众色宝华。以散善财。作如是言。善男子。应守护心城。谓不贪一切生死境界。应庄严心城。谓专意趣求如来十力。应净治心城。谓毕竟断除悭嫉谄诳。应清凉心城。谓思惟一切诸法实性。应增长心城。谓成办一切助道之法。应严饰心城。谓造立诸禅解脱宫殿。应照耀心城。谓普入一切诸佛道场。听受般若波罗蜜法。应增益心城。谓普摄一切佛方便道。应坚固心城。谓恒勤修习普贤行愿。应防护心城。谓常专御扞恶友魔军。应廓彻心城。谓开引一切佛智光明。应善补心城。谓听受一切佛所说法。应扶助心城。谓深信一切佛功德海。应广大心城。谓大慈普及一切世间。应善覆心城。谓集众善法以覆其上。应宽广心城。谓大悲哀愍一切众生。应开豁心城。谓悉舍所有随应给施。应密护心城。谓防诸恶欲不令得入。应严肃心城。谓逐诸恶法不令其住。应决定心城。谓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无退转。应安立心城。谓正念三世一切如来。所有境界。应莹彻心城。谓明达一切佛正法轮修多罗中所有法门。种种缘起。应部分心城。谓普晓示一切众生。皆令得见萨婆若道。应住持心城。谓发一切三世如来。诸大愿海。应富贵心城。谓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德聚。应令心城明了。谓普知众生根欲等法。应令心城自在。谓普摄一切十方法界。应令心城清净。谓正念一切诸佛如来。应知心城自性。谓知一切法皆无有性。应知心城如幻。谓以一切智了诸法性。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净修心城。则能积集一切善法。释曰。夫城者。能防外寇。护国安人。坚密牢强。即无众患。况心城须护。密守关津。无令外缘六尘魔贼所侵。内结烦恼奸臣所乱。防非禁恶。常加莹净之功。立德运慈。广备庄严之事。遂得四门无滞。一道常通。力敌大千。威临法界。可以抚提弱丧。摄化无遗。伏外降魔。永固真基矣。华严疏云。城有三义。一防外敌。二养人众。三开门引摄。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则无不俱严故。各有三义。谓了心城之性空。则众惑不入。见恒沙性德。则万行爰增。道无不通。则自他引摄。便能契果。绝百非以成解脱。养众德以全法身。开般若而无不通矣。方显教城无非。养所。诠旨。句句通神。有斯多义。净名疏云。佛法如城。能为行人防非拟敌。故名为城。若护佛法。即是护城。又阴界入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盘。众生是王。而种性具足恒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立一切众生。即大涅盘。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为天魔外道之所欲坏。内为通别见思之所侵。菩萨为护众生本有涅盘之城。不令妄起诸爱见也。
问。圣人大宝曰位。若无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须假炼磨。于初心方便门中。证解唯识。约教所分。有几位次。
答。有五位门。准识论云。谓具大乘二种性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乃至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性相。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性相。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剂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念彼不起二取现行。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执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习气。名彼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障种。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邪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盘。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邪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乃至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摄。乃至所修胜行。谓福及智等。释云。本性住种姓者。未闻正法。但无漏种无始自成。不曾熏习令其增长。名本种姓。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谓本性成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种姓。菩萨地说。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此闻正法已去。令无漏旧种增长数习种姓。菩萨地说。闻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善顺恶违。具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者。此上四力。摄论云。能悟入中。大乘多闻熏习相续。此乃因力。已得奉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即善友力。已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所能动摇。名作意力。已善积习诸善根等。名资粮力。随眠义者。随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识。不现余处。故名随眠。或随增过。故名随眠。随。逐有情。多增过失故。名随眠。何。故眠者乃是增义。如。人睡眠眠。即滋多。故过失增。是随眠义。即二障种也。二加行位。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乃至菩萨此四加行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依如是义故。有颂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自心。知所取非有。以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乃至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释云。四总名顺决择分者。则名真实决择分。决择是智。即择法也。决。简疑品。彼犹预故。择。简见品。彼不择故。分者。是支因义。即择法觉支。现前立少物者。心上变如。名为少物。此非无相。故名带相。若证真时。此相便灭。相者。即是空所执相。三通达位。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论曰。若时菩萨于所余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乃至此智。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故应许此有见无相。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乃至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诸后得智。有二分耶。乃至此智现身土等。为诸有情说正法故。若不变现似色声等。宁有现身说法等事。转色蕴依不现色者。转四蕴依应无受等。又若此智不变似境。离自体法。应非所缘。缘色等时。应缘声等。又缘无法等。应无所缘缘。彼体非实。无胜用故。由斯。后智二分俱有。释曰。又若此智不变似境。离自体法。应非所缘者。既无相分。自他之心。他身土等。离自己体之法。不带影像。应非所缘缘。直亲照彼。不变为相故。不同真如。真如即是智自体故。
问。若尔。真如应非所缘缘。无似境相故。
答。不然。带如之相起故。离自体法既无影像。不可言带彼相起。如何说有所缘缘。彼皆离自体故。既亦带相起名所缘缘。色等时。应缘声等。缘色等智。不带声等相故。又缘无法等。应无所缘缘者。不变为无相。为见所缘故。以无相分。直照于无。无非有体。所缘缘义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亲缘于无。此文理证也。四修习位。颂曰。无得不忍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具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分别智。数修此故。舍二粗重。二障种子。立粗重名。性。无堪任。违细轻故。令彼永灭。故说为舍。此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证得广大转依。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盘。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盘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盘毕竟安乐。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灭依如生死。及能转证依如涅盘。此即真如离杂染性。如虽性净而相杂染。故离杂染时假说新净。即此新净说为转依。修习位中断障证得。虽于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转唯识性。二乘满位。名解脱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五究竟位。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前。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者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庄严经论。说四加行位。偈曰。尔时此菩萨。次第得定心。唯见意言故。不见一切义。释曰。此菩萨初得定心。离于意言。不见自相总相。一切诸义。唯见意言。此见。即是菩萨暖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经中所说。明此明名见法忍。偈曰。为长法明故。坚固精进故。法明增长已。通达唯心住。释曰。此中菩萨。为增长法明故。起坚固精进。住是法明。通达唯心。此通达。即是菩萨顶位。偈曰。诸义悉是光。由见唯心故。得断所执乱。是则住于忍。释曰。此中菩萨。若见诸义。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别有异见。尔时得所执乱灭。此见。即是菩萨忍位。偈曰。所执乱虽断。尚余能执故。断此复速证。无间三摩提。释曰。此中菩萨。为断能执乱故。复速证无间三摩提。
问。有何义故。此三摩提名无间。
答。由能执乱灭时。尔时入无间。故受此名。此入无间。即是菩萨世间第一法位。乃至五位。第一资粮位。初学唯识。为发心之始。第一发心分。依止大菩提而发心故。菩萨善生。有四义。一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生母胜。以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三胎藏胜。以福智二聚住持为胎藏故。四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第二通达位颂曰。已知义类性。善住唯心光。现见法界故。解脱于二相。论曰。此位由解一切诸义。唯是意言为性。则了一切诸义。悉是心光。菩萨尔时。名善住唯识。从彼后现见法界。了达所有二相。即解脱能执所执。第三见道位颂曰。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论曰。此位如彼现见法界故。解心外无有所取物。所取物无故。亦无能取心。由离所取能取二相故。应知善住法界自性。第四修道位颂曰。无分别智力。恒平等遍行。为坏过聚体。如药能除毒。论曰。此位菩萨。入第一义智转依已。以无分别智恒平等作。及遍处行。何以故。为坏依止依他性熏习稠林过聚相故。此智力。譬如阿伽陀药。能除一切众毒。第五究竟位颂曰。缘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别。速穷功德海。论曰。缘佛善成法者。诸菩萨。于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总聚缘故。
问。云何总聚缘。
答。心根安法界。是故此心名根。此后起观。如前观事处处念转。解知诸念唯是分别。非实有故。如此知已。速穷功德海。即佛果功德海。能速穷彼岸。故摄论偈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消众毒。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释曰。复有现观伽他。如经。庄严论说。其中难解。于此显示。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者。资粮有二种。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谓施等三波罗蜜多。是福德资粮。第六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资粮。精进波罗蜜多。二资粮摄。何以故。若为智慧而行精进。是智慧资粮。若为福德而行精进。是福德资粮。如是静虑波罗蜜多。亦通二种。若缘无量而修静虑。是福德资粮。余是智慧资粮。如是资粮。是谁所有。谓诸菩萨。长远难度。名无边际。如无边语。非无有边。但以多故。得无边称。此亦如是。于法思量善决已者。要由定后思惟诸法。方善决定。非余所能。故了义趣唯言类者。谓了知诸义。唯意言为因。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者。谓若了知似义显现。唯是意言。即住似义唯心正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者。谓从此后现证真如。永离所取能取二相。如入现证。次当显示。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者。体知离心无所缘义。彼无有故。即会能缘心亦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者。谓诸菩萨了达此二悉皆是无。等住二无真法界者。谓平等住离义离心真实法界。慧者无分别智力者。谓诸菩萨无分别智。所有势力。周遍平等常顺行者。于平等中随顺而行。观契经等一切诸法。犹如虚空。性平等故。内外诸法皆如是观。故名周遍常恒。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消众毒者。灭谓除灭。依谓所依。即所依中杂染法因。极难了故。如溪谷林榛梗难入。过失聚者。是杂染法熏习自性。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者。谓由佛教善安其慧。置真如中。及能缘彼根本心中。根本心者。谓缘如来所有正教。总为一相。应知即是无分别心。了知念趣唯分别者。谓彼安住根本心已。为说正教。由后得智念诸义趣。知此念趣唯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者。谓诸菩萨。由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巧方便故。速趣佛果功德海岸。如是五颂总略义者。谓第一颂显资粮道。第二颂初半显加行道。后半第三显于见道。第四一颂显于修道。第五一颂显究竟道。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菩萨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又云。佛言。从阐提心。乃至如来。如来实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为妄所翳。舍离妄心。净心清白。知诸境界。意言分别。二者思位。思者。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所起同时故。先以智导。排诸障难。出离盖缠。四者行位。行者。离诸行地。心无取舍。极净根利。不动心。如决定实性大般涅盘。唯性空大。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证。心无边际。不见处所。是至如来。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如上经论。所言诸佛菩萨四加行位。唯识五位等。皆从一心分其深浅。从本起末。似现初心。因末显本。复归元地。所以经云。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如上诸位。但是一心。因智有浅深。证分初后。于行布中。似有阶降。如悫疏云。首楞严经。于一念上立六十位。如珠中影像。物类虽多。珠全是一。一中含众像。众像还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证。一心能生多心。多心还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碍。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
夫证唯识理而登佛果。从初资粮位至究竟位。具几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无分别智。约初后有三种。一加行无分别。谓寻思等智。即是道因。二无分别智。即是道正体。三无分别后智。即是出观智。谓道果。
问。此三智行相如何。
答。摄论云。无分别智自性应知离五种相。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定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于真实义离异分别故。此智若由离思惟故。名无分别智。熟眠放逸狂醉。同离思惟。应得此智。若由过觉观地故。名无分别智。从二定以上。已过觉观。应得此智。若依此二义。凡夫应得此智。是处能离心及心法。应说名无分别智。谓想受灭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无分别智。此则不成智。何以故。于灭定等位。无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钝无知。此智应钝无知。若于真实义。由已分别显现。是分别应成无分别智。何以故。此分别能分别真实义。谓此义真实。若智离五相。缘真实义起。若不异分别真实义。谓此法真实。但缘真实义。如眼识不以分别为性。是名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众行中最为上首。更以偈显。诸菩萨自性。五种相所离。无分别智性。于真无分别。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无分别智与菩萨不异。无分别智自性。即是菩萨自性。由于真无分别故。离五相得无分别名。又三智总以喻显。颂曰。如五求受尘。如五正受尘。如非五受尘。三智譬如是。释曰。譬如人在眼等五识中求觅五尘。或缘实。或缘虚。意识与五识相间起故。加行无分别智亦尔。或证一分为实。或不证为虚。譬如人正在五识中得真实境。无分别。无言说。根本无分别智亦尔。得真实境。无分别。无言说。譬如人在意识中但缘先所受尘。名缘虚境。有分别。有言说。无分别后智亦尔。缘虚境。有分别。有言说。又偈云。如人初开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眼。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问。此无分别智从何而成。
答。了一切名义无所有故。能成无分别智。摄论颂云。鬼畜人天等。各随其所应。一切意有异。故知义不成。过去等及梦。并余二影像。无有为攀缘。然彼攀缘成。释曰。若义成于境。无无分别智。此智若不有。佛果无可得。于一物中各随其意见有差别。是故应知义无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
若尔。义无所有故。识应不缘境而生。
答。亦有识不缘境而生。如梦及过去未来等。无实攀缘。即自攀缘。如境像及定境。谓自心为境而攀缘。若义有自性为境。则无无分别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问。于宗镜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圆信人。初有五品位。台教据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依圆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发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读诵。第三品。加说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从初品。须依静处建立道场。于六时中行四三昧。忏六根罪。修习五悔。五悔者。一忏悔。破大恶业罪。二劝请。破谤法罪。三随喜。破嫉妒罪。四回向。破诸有罪。五发愿。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计亦不能说。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一念心中。圆解成就。不加功力。任运分明。正信坚固。无能移动。此名深信随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别功德品云。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义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乃至若闻是经。而不毁呰。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以圆解观心。修行五悔。更加读诵。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观益明。名第二品也。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又以增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心更一转。倍胜于前。名第三品也。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又以增进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观心。更一重深进。名第四品也。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六度。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观无碍。转胜于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经云。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乃至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始自初品。终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证。不待位登七地。尔乃修习。何假欢喜。始入双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说。圆教位下者。真实之说。法华经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当为汝说最实事。即此意也。又约藏通别圆四教。论位高。以言优劣。如圆教圆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与别教妙觉位齐。若登三行。所有智断。别人不识其名。况知其法。大乘别教。诠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尚此悬殊。何况藏通但空灰断之果。若从圆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二觉。所有智断。皆非境界。别教但知至十行第二行中。只断无明。为己家之极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构甎石为基。以金宝饰上。岂如从基至顶。悉累金刚。非唯高位有殊。亦乃宝非宝别。乃至约断惑门。论断不断者。别教但明断。不论不断。圆具二义。若教道明断。证道不断。例如小乘方便论断。证真。不论断不断。今亦如是。若不思议观者。内不见有烦恼可断。烦恼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烦恼。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故净名云。佛为增上慢人。说断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淫怒痴性即解脱。六根六尘而无限碍。只眼中见色。亦眼中入三解脱门。华严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于一尘中。具十方三世诸佛。八相成道。转法轮。度众生。皆不断而明了。又五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观。今五品以四弘誓愿。四种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愿。明四种停心。四种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愿者。一者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者未灭令灭。四种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愿明四种停心者。生死苦谛。即是涅盘。无二无别。此即信事顺理。信是道元功德母。此是第一誓愿。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是初品信理停心。烦恼即菩提。无二无别。是为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是第二品读诵解脱停心。即是大悲拔苦。兴前两誓愿。未安道谛令安道谛。即是以无吝之慈。而为说法。即第三品说法停心。未入灭谛令入灭谛。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死。即第四停心。大慈与乐。兴此两誓愿。四种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道罪。自有人数息。觉观不休。若念佛。若称名。即破觉观。怗然心定。故经云。若有众生。多于贪欲。常念观音。即便得离。破根本无明。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皆是念佛法门也。即常行三昧。诸佛停立。现前睹法界佛也。常坐三昧者。系缘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诸佛实法。法华经云。当成就四法。为诸佛护念。此语初心行人。若人行道者。常好坐禅。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名大忏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卧语默等。皆是摩诃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观缘事。谓数息。不净。慈悲界。分别。念佛。五停心观等。今圆教五品之位。以理观缘理。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生命是众生之息命。涅盘是法身之息命。虽不可数。而可散动。明寂。对于数息也。烦恼是底下之秽恶。菩提是尊极之净理。对前显后故。以文字解脱。对不净停心也。若大悲誓愿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况拔他苦。谓无我所故。所以发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愿与因果乐者。若于十二因缘起无明痴爱。尚自无乐。况与他乐。今自无痴故。能与他乐耳。若小乘念生身应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至藏教佛。与圆教十信心位齐。以同除界内四住烦恼故。十信虽与三藏佛。同除界内烦恼齐。而十信又圆伏界外根本无明。藏教尚未识住地无明。云何称伏。三藏佛位。犹称为劣。况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即劣。佛尚犹劣。二乘可知。今略明圆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断行相。广在彼明。故知圆信顿修。与渐证权机。功行炼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镜。功德无边。是以祖师云。即心是者疾。发心行者迟。故台教云。大机扣佛。譬忍辱草。圆应顿说。譬出醍醐。又顿教最初始入内凡。仍呼为乳。呼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变为乳。纯净在身。犊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场。新成正觉。无明等。血转变为明。八。万法藏。十。二部经。具。在法身。大机犊子。先。感得乳。乳为众味之初。譬顿在众教之首。故以华严为乳耳。如大涅盘经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无有青黄赤白黑色。谷草因缘。则有色味之异。是诸众生。以明无明业因缘故。生于二相。若无明转。则变为明。一切诸法善不善等。亦复如是。无有二相。则法华一乘之教。为醍醐耳。华严论云。此华严大意。一乘正宗。但识灭时亡。情尘顿绝。唯真智境。一念则。五位齐明。为全将佛果以为因故。设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于自见。不见须臾。可迁。不见当成佛。不。见已。成佛。不见现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觉。此华严经。是本。法界门。一切。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归。化身权乘。总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真。此位中初。发心住菩萨见道。住佛。知见。入佛知见。直与如来同身心性智相。故顿印五位行相。总。在其中。如持明镜。普。临众色。此经法门。法合。如是。所有叹说。应如是知。应如是信解。为法界法门。圆。无始终。于一念。中岁月晦。明重重无尽。一毫之。内佛境众生境色相。无边。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又华严经。即以普门法界。普见法门。如来藏身。三昧境。因陀罗网庄严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时同得。为一证一切证。一断一切断故。即自身之内。有十方诸佛刹海庄严。佛身之内。即自身之境。重重隐现。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犹如众流归于大海。虽未入海。润性无差。若入大海。皆同碱味。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迷之与悟。虽然有殊。本来佛海。元本不出。
问。真如寂灭。本无次第之殊。法界虚玄。岂有阶降之别。云何一真体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唯识真性。则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况分多。以解行证入之门。不无深浅。如太虚空。本无差异。婴孩之时。观唯不远。长大之后。见则无边。非彼空之有短长。乃是眼之自明昧。又如大摩尼宝。处矿虽净。无良工巧治。焉能成器。如苏迷卢山。虽宝所集。无日轮回照。何以出光。又如指画虚空。是无数量之数量。犹心量法界。乃非浅深之浅深。如华严论云。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如前数法。互相彻入。又如人以指画空。作百千微尘数。复以手除之令尽。然彼空中无有增减。以情量故。见彼虚空数有增减。此经亦尔。所有菩萨安立诸地。法门增减。亦复如是。为成诸有情故。使令进修。若也一概皆平。无心进也。凡夫无有策修之心。发心修至不修。方知万法无修也。而实教菩萨。一得一切得。为称法体中无前后故。犹如帝网光影。互相参彻相入。无前后际也。亦如百千宝镜。同临妙像。一一镜中影像相入。色像齐平。如佛果位中。诸菩萨。为从性起法身根本智。为十位之中创证心故。所有法门境界。皆悉依本。以体用通收。皆悉彻故。还以性齐。即时齐故。更有余不齐之法。为不可也。又云。十住以来菩萨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为助道。无住无行。任真自体。名之为正果故。若以初发心住。以法性无相根本智。不离无作用之体。行诸万行。菩萨与佛。因果本来体齐。若简佛果无作无修。菩萨正加行已来。总名助道。以动寂无碍。正助元来不异。一法门也。眉目不可不简。体用圆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别全同门。还以重玄门。思之可解。闻所未闻之法。闻之不疑。全别全同。境界难解。佛及凡夫。各自别有。是全别义。故二见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滞寂。圆融道理。事理不碍。若也法门全分两向。是凡夫法。全合一体。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灭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门。与正智果德无作之门。体合无二。事中轨则。不可不分。以其体用。不可一向全别。以全同作全别。以全别作全同。不可全别无全同。不可全同无全别。如迷此同别二门。即智不自在。又经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随俗。言入三世。即俗体本真。故言平等。以总别同异成坏门。六相义该括。即总而全别。即别而全总。即同而俱异。即异而恒同。即成而俱坏。即坏而俱成。皆非情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生灭相故。如是皆是如来理智体用依正悉自在故。以自体无念力大智。照之可见。是以若上上根人。顿了心空。入真唯识性。现行余习。种子俱亡。则何用更立地位。只为中下之根。或有缘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证悟。根机莫等。见解不同。于妄功用中。分其深浅。虽即明知信入唯识。心境俱空。以微细想念不尽。未得全除。分分炼磨。于升进中。故有地位差别。以根尘五阴。微细难亡。若得识阴尽。方超地位。了无所得。究竟圆成。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阴之文。如经云。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消色阴文云。佛告阿难。当知汝坐道场。消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闇。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尽受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尽想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消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尽行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尽识阴文云。佛告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几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盘天。将大明悟。如鸡候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内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于群召已获同中。消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乃至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问。既论初心入道。何用广录上地行位。
答。若论其道。必有其果。若无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经论所说。微细难知。台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堕上慢。执解不修。皆是古圣所诠。不敢不录。非是叨滥。自立异端。唯望后贤愿遵先制。
问。佛地功德都具几法成就圆满。
答。成就五法。具摄一切佛地功德。故佛地论云。一清净法界者。一切如来真实自体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一切分别。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净圣智之所证。二空无我所显真如。为其自性。诸圣分证。诸佛圆证。二大圆镜智者。能现生一切境界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穷未来际无有断尽。三平等性智。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建立佛地无住涅盘。四妙观察智。谓于一切境界差别。常观无碍。于大众会。能现一切自在作用。断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作智。谓能遍于一切世界。随所应化成熟有情。释曰。清净法界者。则无垢净识。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圣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体。四智则一体之用。以诸佛现证。众生不知。以不知故。执为八识之名。以现证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则八识起执藏之号。七识得染污之名。六识起遍计之情。五识变根尘之境。若了之。赖耶成圆镜之体。持功德之门。末那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观察之妙。转正法之轮。五识兴所作之功。垂应化之迹。斯则一心匪动。识智自分。不转其体。但转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问。于五法中。一清净法界者。即是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此则不论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于妙用时各缘何境。
答。识论云。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智。非后得智。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行缘微细。说不可知。如阿赖耶识亦缘俗故。缘真如故。是无分别智。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第七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庄严论说。缘诸有性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缘真俗。二智所摄。于理无违。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二智所摄。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故。有义。此品亦能遍缘三世诸法。不违正理。佛地经说。成所作智。起作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若不遍缘。无此能故。又后得智摄。此四心品。虽皆遍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身净土相。持无漏种。平等智品。现他受用身净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现变化身及土相。观察智品。观察自他功能过失。雨大法雨。破诸疑网。利乐有情。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问。成所作智。与第六识相应。起于化用。与观察智性。有何差别。
答。识论云。观察智观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别。此二智品。应不并生。一类二识。不俱起故。同体用分。俱亦非失。或与第七净识相应。依眼等根缘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别。谓净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摄。起变化者。成事品摄。
问。说有为法。皆蕴处摄。如来纯无漏法。还具蕴处界不。
答。识论云。处处经说。转无常蕴。获得常蕴。界处亦然。宁说如来非蕴处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说。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纯无漏。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微妙甚深。自内证故。
问。此智是佛知见。无师自尔。何假因缘称扬开示。
答。此智虽不约缘生。而从缘显。若执无因。皆成外道。如古师云。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楞伽经云。大慧白佛。佛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有常不思议。何以异耶。佛言。彼诸外道无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于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起。故知无有一法。不从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内证。若心外立义。任说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识智。虽不执前境。不同愚闇。无知无见。虽照境虚。智眼斯在。能断金刚般若论颂云。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妙悟萧然。如火得薪。弥加炽盛。薪喻发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词曰。达性空而非缚。虽缘假而无着。有无之境双照。中观之心历落。又颂曰。若智了于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华。是了空华眼。若智了于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虽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无了境智。境空智。犹有。了境智空智。无境智不了。如眼了空华及以了眼空。非无了空眼。华空眼。犹有。了华眼空眼。无华眼不了。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
夫诸佛唯一法身。云何说三身差别。
答。约用分三。其体常一。识论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是以转灭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识。转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识。转得报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识。转得化身。又一断德。断一切烦恼。即法身。二智德。总四智。为报身。三恩德恩怜悲育一切有情。为化身。则八解六通。一心而起。三身四智。八识所成。终无一理一行而从外来。皆从自识施为一心而转。乃至一身无量身。如华严所明无量身云。重重无尽。皆从性起无碍圆融。
又古德问。夫法身者。法是轨持义。轨谓轨则。令物生解。即法身。能令三根本智而生解故。持谓任持。不舍自性。谓持法身凝然之体。不舍无为之自体故。且如根本智。正证如时。不作如解。能所冥合一体。如日光与虚空合。不分彼此。是无分别。如何得明轨解。若有轨解义。即有分别。若有分别。即与后得智何别。
答。凡论分别。有其三种。一随念分别。刹那后念续于前念。二计度分别。即。周遍计度。三自性分别。任运缘境不带名言。今本智证如。但无随念计度二分别。名无分别。然不妨有自性分别。如人饮水。虽无言说。然冷暖自知。故知亦有轨义。
问。变化身与他受用身。为是真实心。是化现心。
答。此二身是化。然化不离真。识论云。此二身。虽无真实心及心所。而有化现心心所法。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若不尔者。云何如来现贪嗔等。久已断故。云何声闻及傍生等知如来心。如来实心。等觉菩萨尚不知故。由此经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又说如来成所作智。化作三业。又说变化有依他心。依他实心相分现故。乃至自性法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自受用身。具无量种妙色心等。真实功德。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利乐他用。化相功德。是以如来妙体。清净法身。不去不来。如影如像。犹四王天之日月。显清净水中。不出不入。似憍尸迦之宫殿。现琉璃地内。非有非无。涅盘无名论云。法身无像。应物以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动若行云。止犹谷。神岂有心于彼。此情系于动静者。乎既无心于动。静亦无像于去来。去来不以像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然则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像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纭纭自彼。于我何为。所以智周万物而不劳。形充八极而无患。益不可盈。损不可亏。宁复痾疠中达寿极双树。灵竭天棺。体尽焚燎者哉。是以诸佛不出世。亦不入涅盘。本悟真心成道。真心无形。岂有出没耶。但随有心机熟众生。感见报化之身。所有见闻。皆是众生心中之影像。故云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则诸佛无心无身。岂有劳虑疲患者乎。复礼法师述三身义云。法身犹虚空之性。云蒸即翳。雾敛即明。其性本常矣。报身若乘空之日。赫矣高升。朗然大照。其体恒在矣。化身如鉴水之影。沚清即现。流浊乃昏。显晦不恒往来无定。夫化佛者。岂他欤。报身圆应之用。报身者何哉。悲智所成之体也。悲以广济为理。智以善权为业。所以因时降迹。随物现身。身迹者用也。悲智者体也。体是其本。用是其末。依体兴用。摄末归本。欲求其异。理可然乎。报身即化也。化身即法也。化身即法理微矣。还寄影喻而述焉。夫水中之日影也。不从外来。不从内出。不此不彼。不异不一。不无其状。不有其质。倏然而存。忽焉而失。像着而动。性灵而谧。执实者为妄。知妄者了实。日何谓也。日若从外来者。水外宁在乎。若从内出者。水内先有乎。若言在此者。于彼不见乎。若言在彼者。于此不睹乎。若言是异者。一见有二乎。若言是一者。二见岂一乎。若言是无者。于见可亡乎。若言是有者。求体曾得乎。谓其生。生无所从。谓其灭。灭无所往。不生矣。不灭矣。性相寂然。心言路断。斯可谓见水影之实性也。见影之性者。可见化身实性。见化之性者。即证法身之体也。净名云。佛身即法身也。又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般若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以举足下足。道场触处而无尽。开眼闭眼。诸佛现前而不灭。如上所说。一体三身。理事相成。体用交彻。不出不在。隐显同时。皆是一心本宗正义。是以一身多身。皆是法界。所悟一法。即无碍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现。乃是即理之事。全居一内。又成坏一际。缘起同时。如始造众宝像时。十年像成。百年像坏。初得一宝之时。十年像成。百年像坏。总在得宝缘起之时。以百年不去。现在不住。众宝缘中无成坏体。以明智慈万行诸波罗蜜三十七道品众善法中。以成如来身。然一一缘中。无我无作者。无成坏体。方名正觉。
问。诸佛法身。湛然明净。如何起六根之相。
答。一以即相明真。何乖大用。二以利他胜业。不断化门。如宝性论云。依自利利他。成就业义故。说偈云。无漏及遍至。不灭法与恒。清凉不变异。不退寂静处。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妙色常湛然。六根甚明净。佛眼见众色。耳闻一切声。鼻能嗅诸香。舌能练众味。身觉三昧触。意知一切法。除诸稠林行。佛离虚空相。又偈云。如虚空无相。而现色等相。法身亦如是。具足六根相。又偈云。如来镜像身。而不离本体。犹如一切色。不离于虚空。如法华经中。明六根清净。眼见一切色。耳闻一切声。鼻嗅一切香。舌了一切味。身现一切境。意知一切法等。
问。若众生可度。则诸佛界增。众生界减。若不可度。诸有行愿。皆悉唐捐。如何会通。断其邪见。
答。经云。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为众生界增。众生界减。所以只为不如实了一法界心。故见增减。又经云。众生定相不可得故。又经云。众生界无性故。众生界无边故。古德云。以要言之。众生界犹如虚空。假使无量胜神通者。各无量劫行于虚空。求空边际。终不可尽。非以不尽不名游行。非以游行令得其际。当知此中佛度生道理亦尔。非以当得令其有终。非以无终说有无得。是故若难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是则众生虽多。必有终尽之疑。无不通也。起信论明。不思议业相。则诸佛境界。云何不思议。以非一非异。不有不无。非言思可定。情解所测故。称不思议之业相。此不思议之业相者。谓与众生作六根境界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显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常化众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议业也。此本觉用与众生心。本来无二。但不觉随流。用即不现。用则于彼心中称根显现。而不作意我现差别。故云随根。自然相应。见无不益。是随染本觉之相。所以菩萨能行非道。通达正道。若入宗镜门。究竟之道。则染净由心。无非无正。若入方便门。分别之道。则菩萨大悲力故。常行无碍。
古德问云。非道之行。是烦恼业。菩萨应断。云何行之。
答。有。三义。一。渐舍门。止。恶行善。二舍相门。善恶俱离。三随相利益门。染净俱行。此第三门。更有三意。一约行。自行修净。化他随染。二约人。化凡同染。化圣同净。三约法。随世间法。必须现染。修菩萨法。必须修净。
又问。菩萨行非通修何道。
答。道有三种。一证道。谓二空真如。正体智证。二助道。缘修万行。助显真理。三不住道。即是悲智。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所以菩萨示行。现同其事。为欲同恶止恶。同善进善。若其疏异。教化即难。故须行非而度脱之。皆令悟入同体真心耳。所以入楞伽经云。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如实能知。但是自心虚妄分别。见外境界。尔时实知。唯是自心。见内外法。不虚妄分别。不取内外自心色相故。菩萨摩诃萨。如。实能知一切法故。行檀波罗蜜为令一切众生。得无怖畏安隐乐故。乃至菩萨。如实观察自心分别之相。不见分别。不堕二边。依如实修行。转身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自身内证圣行修行。是菩萨般若波罗蜜。还原观云。智身影现众缘观者。谓智体唯一能鉴众缘。缘相本空。智体寂照。诸缘相尽。如如独存。谓有为之法。无不俱含真性。故知真心遍一切处。无缘不具。无法不随。所以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大智度论云。如日照天下。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显现而已。佛亦如是。于诸法无所作故。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问。一心实相。福智同如。云何分真化虚实之佛身。有供养福田之优劣。
答。佛非真化。真化从心。心真。则真福无边。心假。则假报有限。如恶心出佛身血。执佛身实有。则血从心生。若敬心欲见佛化身。则佛从心现。故知隐显在我。佛身无为。优劣唯心。福田平等。
如大智度论问云。佛若无分别者。供养真佛。乃至无余涅盘。福故不尽。供养化佛亦尔不。
佛答。供养化佛。真佛。其福无异。何以故。佛得诸法实相故。供养福无尽。化佛亦不离实相故。若供养者。心能不异。其福亦等。
问曰。化佛无十力等诸功德。云何与真佛等。
答曰。十力等诸功德。皆入诸法实相。若十力等离诸法实相。则非佛法。堕颠倒邪见。
问曰。若尔。真化中定有诸法实相者。何以言恶心出佛身血得逆罪。不说化佛。
答曰。经中但说恶心出佛身血。不辩真化。若供养化佛得具足福者。恶心毁呰。亦应得逆罪。恶人定谓化佛是真。而恶心出血。血则为出。便得逆罪。故知随心虚实。佛无定形。实相理中。罪福俱寂。
问。报化既同实相。云何教中说佛寿量。有其延促。
答。一心真如性无尽故。即十方诸佛之寿量。是以山斤海滴。尚可比方。空界地尘。犹能知数。况如来常乐我净法身慧命。岂穷边际乎。故云法性寿者。非得命根。亦无连持。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促。强指法界。同虚空量。此即非身之身。无寿之寿。不量之量也。故金光明经偈云。一切诸水。可知几滴。无有能数释尊寿命。诸须弥山。可知斤两。无有能量释尊寿命。一切大地。可知尘数。无有能算释尊寿命。虚空分界。尚可尽边。无有能计释尊寿命。法华疏释如来寿量品云。寿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若报身。境知相应。故名为受。若应身。一期报得百年不断。故名为受。法身如来。以如理为命。报身如来。以智慧为命。应身如来。以同缘理为命。法身如来如理命者。有佛无佛。性相常然。不论相应与相续。亦无有量及无量。经云。非如非异。非虚非实。盖是诠量法身如理命也。诠量报身如来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发智为报。智冥境为受。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函大盖大。经偈云。我智力如是。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此是诠量报。身如来智慧命也。诠量应身者。应身同缘。缘。长同长。缘促同促。纭纭自彼。于我无为。经云。数数现生。数数现灭。或复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此是诠量应佛同缘命也。无生义云。性自尔者。即是法性空。空即菩提。今生身命。从过去贪取中生。意。既是法性空。当知今生身命。亦即是从法性空中出。法性既空。所生身命。亦还法性空去。故涅盘经云。如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又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如来亦尔。出一切命。命既从如出。还如去。六根亦如是。从如出。还如去。若信如上所说。如来寿量。佛亲校量功德。譬如有人。于无量亿劫行五波罗蜜。不如以般若正智。发一念信心。比前功德百千万倍。故法华经偈云。是人于百千。万亿劫数中。行此诸功德。如上之所说。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
问。既立一心正报之身。须有一心依报之土。身已具三。土有几种。
答。随义区分。相亦多种。华严具十土。或一二三等。开合不定。台教云。佛国有四。一染净国。凡圣同居。二有余国。方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身菩萨居。即因陀罗网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即妙觉所居。又经论通辩有五。古释云。一法性土。真如为体。或五法中。以清净法界为体。真如与法界。总相门中即不殊。别相门中即有异。真如遍一切。因果兼该通即广。清净法界即狭。唯果位故。二实报土。力无畏等一切功德。无漏。五阴以为体性。摄相归性。以真如为体。因修万行。果起酬因。真实果报之所招感。名实报土。于佛自受用身中。以四智为身。所依十力四无所畏功德。以之为土。三色相土。摄境从心。自利后得智为体。最极自在净识为相。第八无垢。名为净识。大圆镜智后得智中之所变。摄相归性。亦以真如为体。若约相别。四尘为体。四他受用土。摄境从心。利他后得智为体。摄相归性。以真如为体。若约相别。四尘为体。五变化土。菩萨变化土有漏者。同前。摄境从心。本识。为体。无漏者。同前。自利后得智为体。佛亦同此体。约性。真如为体。相别。四尘五尘为体。然变土者。若第八识中从种子变生。四尘五尘现行者。名因缘变。佛唯无漏。菩萨有漏通净秽。若六七识所变者。名分别变。佛唯无漏。报化二土。或通净秽。若第七识有漏位中。但内缘第八识见分。不能变土。若无漏六七后得智中能变之者。唯通影。不可受用。为不从种生故。但可现净秽之相。教化众生。上诸身土。言总体。则皆以一心法界如来藏性为体。以法尔故。约别体。则如上所辩。
问。净秽二土。为当同体异见。为当别体异见。为当无体妄见。为当有体妄见。
答。非同非异。不有不无。但随自心因业所现。安法师云。净秽二土。四句分别。一质不成。净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有质不成。搜原即冥。故楞伽经偈云。不知唯心现。是故分二见。如实但知心。分别即不生。密严经偈云。是心有二性。如镜含众像。亦如水现月翳者见毛轮。毛轮璎珞珠。此皆无所有。但从病翳眼。若斯而显现。瓶衣皆自识。众生亦复然。虚妄计我人。不知恒执取。众生及瓶等。种种诸形相。内外虽不同。一切从心起。依止赖耶识。一切诸种子。心如境界现。是故说世间。世间非作者。业及微尘作。但是阿赖耶。变现似于境。清凉记云。此上分别净秽二土四句。是一向遮过。实则即异即同。即有即无。若互相形夺则一异而两亡。有无双寂。若圆融无碍。则即一即多。即无即有。有是无有。无是有无。多是即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无即事理无碍。一多兼事事无碍。由此重重故。华严藏刹。一一尘中皆见法界。又依正无二四句浑融。一。佛身即刹者。佛体即是法性土故。废他从己。佛体虚故。土外无佛。法性无二故。二刹即佛身者。刹体即是法性身故。废己从他。刹体虚故。佛外无法。性无二故。由性无二以性融相。故身刹相即。三俱者。谓有身有土。不坏相故。若无身土。无可相即故。四泯者。谓佛。即刹。故非佛。刹即佛。故非刹。以互夺故。
问。身土既总唯一心法界之体。如何是自他各受用身土之行相。
答。一体虽同。不妨互遍。同中有异。自入于他。异中有同。他遍于自。
古德问云。自受用身土。一一无边。诸佛身土不相障碍。行相如何。
答。如水乳一处。其体无别。鹅王饮之。但得其乳。不得其水。乍见将谓水乳是一。若饮已即知有异。又如众灯光同处一室。自色不可分。若论光体。元来各别。自受用身。虽合一处。元来各各有异。皆自受用法乐。则一一皆具八识故。所以得互遍。非同一体无异。非一非异可辩佛身。
问。既是真如。何分身土耶。
答。据义立之。于真如中。以性成万德为身。以空之理为土。约义即别。体不相离。又真理中具四德。常净二德为土。我乐二德为身。故云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则真身含万法为土耳。若心外取土。见相迷真。成妄想之垢。故称为秽。若见心性。则名净耳。是以一法不动。异见常生。迷有作尘劳。悟空成佛国。非移妙喜。匪变娑婆。亦非神力所为。法性何曾迁变。犹眩翳之者。同处。各观。蝇发毛轮。所见差别。如执外境界。皆是妄心。如经云。例如今目睹山河。皆是无始见病。
问。心外无法。道外无心。云何诸佛。自称出世得道。广说教门。
答。只为众生不了唯心。妄生外境。以不实故。所以诸佛出世。若有一法是实。则诸佛终不出世。所说方便教门。不为知者说。但为未知者破执除疑。似形言教。若执丧疑消。则无道可得。无法可说。思益经云。佛言。我坐道场时。唯得颠倒所起烦恼。毕竟空性。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又思益梵天问文殊师利。得何法故。名为得道。文殊师利言。若法不自生。不彼生。亦不众缘生。从本已来常无有生。得是法故。说名得道。又问。若法不生。为何所得。答言。若知法不生。即名为得。是故佛说。若见诸有为法不生相。即入正位。又问。云何名为正位。答言。我及涅盘等不作二。是名正位。夫正位者。即自真心。入此位中。诸见自泯。入佛境界。经云。如来不应以色见。不应以法见。不应以相见。不应以好见。不应以法性见。大集经云。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胜意。语不可说菩萨言。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说者。众生云何而得言说。不可说言。善男子。汝宁知响有言说不。胜意言。善男子。响者。皆从因缘而有。善男子。是响之因。为定在内。为定在外。天子言。善男子。如是因者。不定在内。不定在外。天子。一切众生强作二想。而有所说。诸法之性。实不可说。天子言。善男子。若不可说。云何如来宣说八万四千法聚。令诸声闻受持读诵。天子。如来世尊。实无所说。无所说者。即是如来。天子。汝知何等为如来耶。将不谓色受想行识是如来乎。将不说佛是去来现在。有为无为。阴界诸入。三界所摄。是因是果。是和合耶。或想非想。亦想非想。非想非非想耶。不也。善男子。天子。若如是等非如来者。云何可说。若不可说。如何而言如来世尊。演说八万四千法聚。是故八万四千法聚。实不可说。声闻受者。亦不可说。不可说者。即是正义。若无说。即是真实。楞伽经云。我唯说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而生妄想。攀缘外性。斯则但了自心。外境无性。以不觉心量故。妄取外缘。若知心即是道。心即是法。岂于心外有法可说耶。所以华严经颂云。诸佛不说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为说如是法。广百论云。诸有行愿。随顺世俗。所见所闻。强假施设。胜义理中。二俱不许。一切分别戏论绝故。非诸如来有法可说。亦无有法少有所得。
问。若尔。精进则为唐损。应弃如来甘露圣教。
答。为欲方便除倒见执。施设二事。俱无有过。
问。既言一切所见能见。皆无所有。云何无过。
答。虽无真实所见能见。而诸愚夫颠倒为有。除彼增上慢见。随顺世间。施设无过。若能随此圣教修行。随俗说为真佛弟子。世俗愚夫。随自心变颠倒境相。而起见心。佛非其境。于彼无用。乃至谓佛世尊。在昔因位。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起无边功用愿行。由此证得无分别慧。因此慧力。发起无量利乐有情作用。无尽。诸有情类。用佛愿行所得妙慧为增上缘。自心变现。能顺世间最胜生道。及顺上缘又本愿行。亦非颠倒。以能了知诸法实义。于一切法无所执着。能为无上妙果生因。虽复发心。起诸胜行。求无上果。利乐有情。然似幻师起诸幻事都无所执。故非颠倒。
又古德问。众生即佛心众生。众生心佛。自教化佛心众生。何故说言佛悲愿力。
答。即此真心。是佛悲愿。谓同体大悲及自体无障碍愿等。即性起大用也。又众生者。即是诸杂。杂心识念念起灭。故号众生。经云。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众生。若能智照。不起相续之念。即是度众生。又了念即空。无有起处。即是度尽无量百千众生。不见有一众生而得灭度者。台教云。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为男。六尘为女。识为媒嫁。出生无量烦恼为子孙。故经云。有念即生死。无念即尼洹。
问。若如上说。成佛度生不离一念。诸佛何以发愿。更度他众生。
答。虽发愿度生。皆令仿此真修。究竟同此。指归一念。所以先发誓度尽一切众生。方成正觉。则念尽心澄。天真独朗。即成佛义也。先佛已如是自度竟。然后转示他人。即是真实之慈。离此兴悲皆成妄想。如舍利弗问庵提遮女。何不转女身。偈答言。自男生我女。徒生妄想悲。则是不了自是非男。错认众生之相。却乃执生他女。徒兴彼我之情。于一真内而妄立自他。向同体中而强分爱见。如古师云。有二义门。俱无可度。一契空。如性空寂灭。故无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故无可度。故金刚三昧经云。若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于化。其化大焉。又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偈云。犹如于幻师。害多幻化众。实无有所害。所度生亦然。幻化及有情。诸佛法亦尔。若悟同一性。无自性为性。所以先德云。八地已上菩萨。得无生忍。恒河沙世界外。有众生求救。菩萨都不起念。众生自然见菩萨到其前。与其说法。四事供养。菩萨得如是智。由是无心之心量故。我说为心量。亦为无量之量耳。
问。大涅盘经云。解脱之法。亦非涅盘。如来之身。亦非涅盘。摩诃般若。亦非涅盘。如何是涅盘正义。
答。欲知涅盘正义。即我真如心性。故经偈云。如无生性佛出兴。如无灭性佛涅盘。言辞譬喻悉皆断。一切义成无与等。是以非即三法。非离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岂可言一言三而指斯妙道乎。清凉记释云。法身为所证。般若为能证。解脱为离障。又佛身者。即是法性。有佛身义。作二所依故。有智慧义。遍照法界光明故。有解脱义。性离一切障故。此三亦不相离。今三俱不思议。焉可纵。俱不思议。焉可横。俱不思议。焉可并。俱不思议。焉可别。意云。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双照三一。焉可作一三等思。故肇论云。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又涅盘无名论云。夫涅盘之为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升。量太虚而永久。随之弗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六趣不能摄其生。力负无以化其体。潢漭惚恍若存若往。五目莫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响。冥冥窈窈。谁见谁晓。弥纶靡所不在。而独曳于有无之表。然则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躯。乃至何者。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推之无乡。而幽灵不竭。幽灵不竭。则抱一湛然。五阴永灭。则万累都捐。万累都捐故与道通同。抱一湛然。故神而无功。神而无功。故至功常存。与道通同故冲而不改。冲而不改。不可为有。至功常存。不可为无。然则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洎。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泊焉而泰。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而欲以有无题牓。标其方域。而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是以心道孤标。神无方所。岂在有无之朕迹。见闻之影响乎。所以般若波罗蜜经云。文殊师利。如是应知。彼一切法不起不灭。名为如来。又梵王问经云。第一义中。佛不出世。亦不涅盘。从本已来无起灭故。般若灯论偈云。不应舍生死。不应立涅盘。生死及涅盘。无二无分别。乃至如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色无缚无脱。受想行识无缚无脱。若色至识无缚无脱。是名般若波罗蜜。又如梵王所问经云。佛言。梵王。我不得生死。不得涅盘。何以故。言生死者。但是如来假施设故。而无一人于中流转。说涅盘者。亦假施设。而无一人般涅盘者。
问。宗镜唯心者。何分始末乎。
答。始末是述心之义用约。行布门中。相虽历然。体常融即。
起信钞问云。据其论旨。初是一心。后亦一心。初后何别。
答。初之一心。心当能起。后之一心。心当所归。虽前后体同。且为始终义异。由是行布诸门历然。又云。但以本是一心。离名绝相。任其迷悟。万法随生。生法本空。但唯一体。宗镜亦尔。为广义用。前后不同。然是一心之前后。前后之一心耳。所以理事平等。何者。非初。无以立后。初等于后。非后无以成初。后等于初。又理从事显。理等于事。事因理成。事等于理。故云。万法虽殊。不能自异也。况宗镜中一尚不能一。岂况异乎。所以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平等平等。钞释有二。一谓真性于一切法中平等。如像中镜。二即诸法本空故平等。如镜中像。
宗镜录卷第九十
夫如上所说。涅盘非有。故经云。设有一法过涅盘者。我亦说如幻如梦。即后学之人。徒劳景慕。
答。斯言破着。非坏法性。如观和尚云。难一切法如幻者。妄法缘生。可许如幻。涅盘真实。又不从缘。如何同幻。故牒释有二意。一明虽真而亦从缘。虽非缘生。而是缘显。亦空无性。二明涅盘非幻。为破着涅盘心。云如幻耳。是则破心中涅盘。亦显涅盘体。即真而成妙有。故知四种涅盘。初后俱有。所以唯识论云。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尘。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二有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盘。三无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盘。四无住处涅盘。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
问。夫言法身者。心为法家之身。身是积聚义。积集含藏一切万法。故名为心。即何用更立般若及解脱二法。
答。法身即是人。人须有。灵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照。则显现法身。故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又若得般若。则一切处无着。不为境缚。即是解脱。若显法身得解脱。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万行。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爱之甘露。截痴网之慧刃给贫。乏之宝珠。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祖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不可刹那忘照。率尔相违。以此三法不纵不横。非一非异。能成涅盘秘藏。如大涅盘经云。佛言。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盘。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盘。如来之身。亦非涅盘。摩诃般若。亦非涅盘。三法各异。亦非涅盘。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盘。所以云。法身常。种智圆。解脱具。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处别有法。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故不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则坏于三谛。异则迷于一实。在境则三谛圆融。在心则三观俱运。在因则三道相续。在果则三德周圆。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盘秘密之藏。古德云。此之三德。不离一如。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法身。如一明净圆珠。明即般若。净即解脱。圆体法身。约用不同。体不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似世之伊。名秘密藏。为大涅盘。又台教类通三轨法。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即是三德。以真性轨为一乘体。此为法身。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以观照轨为般若。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第一义空。以资成轨为解脱。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善。即如来藏。三法。不一不异。如点如意珠中。论光论宝。光宝不与珠一。不与珠异。不纵不横。三法亦如是。今更广类通十种三法。一三道。二三识。三三佛性。四三般若。五三菩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三涅盘。九三宝。十三德。此十种三法。通收一切凡圣因果诸法。今引金光玄义。观心广释。十种三法门者。净名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若不观自心。非己智分。不能开发自身宝藏。今欲论凡夫地之珍宝。即闻修故。明观心释也。一观心明三道者。一烦恼道。过去无明。现在爱取。三支。二业道。过去行。现在有。二支。三苦道。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生死忧悲苦恼。七支。今观心王即苦道。观慧数心即烦恼道。观诸数心即业道。净名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若头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别有一身。则无是处。各各非身。合时亦无。若头六分求身叵得。现在不住。故不可得。过去因灭。亦不可得。未来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横竖求身。毕竟不可得。则是无。无亦不可得。亦有亦无亦不可得。非有非无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为身。如是名字。不在内。非四阴中故。不在外。非色阴中故。不在中间。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离色心故。当知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应名之实。假实既空。名物安在。如此观身。是观实相。观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即为苦道观也。观烦恼道者。烦恼与业。皆是身因。今且取烦恼为身因而观也。净名经云。不坏身因而随一相者。应作四句分别。谁身因果俱坏。谁身因果俱不坏。谁坏果不坏因。谁坏因不坏果。云何身果。父母所生头等六分是也。云何身因。贪恚痴身口意业等是。今且置三业。观贪恚痴等。四果。以无常苦空观智。破贪恚痴。子断名坏身因。不受后有名坏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长养五阴。纵心适性。放逸贪恚。自恼恼他。一身死坏。复受一身。因果相续。无有边际。是名因果俱不坏。如犯王宪付栴陀罗。如怨对者自害其体。身既烂坏。四阴亦尽。是为坏果。贪恚痴身因。转更炽盛。弥沦生死。无得脱期。是为坏果不坏因。以无常观智。断五分下因缚。五分下果身由未尽。是名坏身因不坏身果。如此四句存坏不同。皆不随一相。而随一相者。所谓修大乘观。观一念贪恚痴心。心为自起。为对尘起。为根尘共起。为离根尘起。皆无此义。非自非他。非共非无因。亦非前念灭故起。非生非非生。亦非灭非非灭。如是横竖求心叵得。心尚无本。何所论坏。是名不坏身因而随一相。观业道者。如净名经云。举足下足。无非道场。具足一切佛法矣。观举足时。为是业举。为是业者举。为是业业者共举。为离业业者举。若业举。不关业者。业者举。不关于业。各既无举。合亦无举。合既无举。离那得举。举足既无。下足亦无。观行既然。住坐卧言语执作。亦复如是。是为观业道实相。二观心明三识者。谛观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观心识于三识。何者。意识托缘发。意。本无其识。缘何所发。又缘中为有识。为无识。若有识。缘即是识。何谓为缘。若无识。那能发识。若意缘合发。二俱无故。合不能发。离亦不可。当知此识不在一处。从众缘生。从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于此空中假作分别。是恶识。是善识。是非恶非善识。种种推画。强谓是非。识若定空。不可作假。识若定假。不可作空。当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双亡二边。正显中道。一念识中三观具足。识于三识。亦不得三观。故净名云。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乃至不观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虽不得识。不得识如。不得识性。双照识。识如。识性。宛然无滥。以照识性故。是庵摩罗识。照识如故。是阿赖耶识。亦照亦灭故。是阿陀那识。是名观心中三识。三观心三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觉。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坏。二了因佛性。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三缘因佛性。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知。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观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缘因佛性。复次佛。是觉智也。性者。理极也。能以觉智照其理极。智境相称。合而言之。名为佛性。今观五阴心。称五阴实相。名正因佛性。观假名实相。名了因佛性。观诸心数。称心数实相。名缘因佛性。故经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离六法。此之谓也。四观心三般若者。一实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种智。二观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种智。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心者。从心生心。杂杂沓沓。长风驶流。不得为喻。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六道轮回十二钩锁。从闇入闇。闇无边际。皆心之过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则凡夫所迷没处。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过生厌皆自持出。如世小火。烧大[卄/积]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观心空。从心所生一切心。无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没处。非究竟道。双亡二边故。烦恼非一非一切。大经云。依智勿依识。识但求乐。凡夫识求妄乐。二乘识求涅盘乐。是故双亡。不可依止。智则求理。如是观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观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种智。即中。是实相般若。一切种智。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无前无后。不并不别。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为观心三般若。五观心三菩提者。一真性菩提。以理为道。二实智菩提。以智慧为道。三方便菩提。以善巧逗会为道。今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菩提心。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横嫽乱。如丝如砂。如蚕如蛾。为苦为恼。若知即空真谛菩提心。度妄乱心数之众生。通四住之壅。若即假发菩提心者。空虽免妄乱。经言空乱意众生。而智眼甚盲闇。复是三无为坑。是大乘怨鸟。未具佛法。不应灭受而取证。若知即假俗谛菩提心。度沈空心数之众生。通尘沙之壅。分别可否。分别时宜。分别药病。分别逗会。不住无为。故言即假发菩提心。空是浮心对治。假是沉心对治。由病故有药。药存复成病。病去药止。宜应两舍。非空非假。双亡二边。即发中道第一义谛菩提心。度二边心数之众生。通无明壅。以不住法住于中道。故言即中。说时如三次第。观则不然。一心中具三菩提心也。六观心三大乘者。一理乘。理性虚通。任运荷诸法故。二随乘。智随于境。如盖随函。三得乘。若得果故。自解脱。若得机故。令他解脱。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大乘。何者。虽观一念心。而实有四运。此心回转不已。所谓未念。欲念。正念。念已。从未念运至欲念。从欲念运至正念。从正念运至念已。复更起运。运运无穷。不知休息。如闭目在舟。不觉其疾。观一运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运心。亦复如是。从心至心。无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则从三谛运至三谛。无不三谛时。若随四运运入生死。若随四运运入涅盘。即空之观。乘于随乘。运到真谛。即假之观。乘于得乘。运到俗谛。即中之观。乘于理乘。运到中谛。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第一观智普贤大人所乘故。七观心三身者。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谛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华严经颂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若心缘破戒事。即地狱身。缘无惭憍慢。即畜生身。缘谄曲悭贪。即饿鬼身。缘嫉妒诤竞。即修罗身。缘五戒防五恶。即人身。缘十善防十恶。缘禅定防散乱。即天身。缘无常苦空无相愿声闻身。缘十二因缘法即缘觉身。缘慈悲六度。即菩萨身。缘真如实相。即佛身。登难坠易。多缘诸恶身。故知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种种牙。若观五受阴。洞达空无所有。从心所生。一切诸身。皆空无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倾尽。故言即空。若即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于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游戏五道。以现其身。不能应以佛身得度者。为现佛身。应以三乘四众天龙八部种种身得度者。皆悉示现。同其事业。为此失故。故言即假。即假同六道身。如是观身。堕在二边。非善观身。善观身者。大经云。不得身。不得身相。乃至毕竟清净。为此义。故云即中。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报身。即假者。即是应身。八观心三涅盘者。一性净。二圆净。三方便净。不生不灭名涅盘。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盘。修因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盘。寂而常照。机感即生。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盘。谛观心性。本来寂灭。不染不净。染故名生。净故名灭。生灭不能毁故常。不能染故净。不能碍故我。不能受故乐。是为性净涅盘。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观观之。令此正观。与法性相应。妄念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名圆净涅盘。以无缘慈。无生示生。以同体悲。无灭现灭。一切生灭境界外道天魔。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方便净涅盘。九观心明三宝者。佛法僧是为三。可尊可重为宝。至理可尊。名法宝。觉理之智可尊。名佛宝。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宝。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宝。三谛之理不觉故。是法宝。三谛之智能觉故。是佛宝。三谛三智相应和故。是僧宝。无谛智不发。无智谛不显。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众生。二种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称为宝。十观心明三德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一法身者。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故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经云。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般若者。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三谛之法。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此三法。皆具常乐我净之四德。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空无积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假摄诸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中摄一切。亦名为藏。藏具足故。称之为德。不可思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诸佛即中为体。故名法身。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为力。故名解脱。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故称三德。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称秘藏。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当知我心亦然。众生亦然。彼我既然。诸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上十种三数。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不思议三法也。始终只是一种三法。在凡为三道。若入圣成三德。其余约理智行解等。成诸三法。以为眷属。究竟不动众生因地三道。成满诸佛果地三德。本末相在。因果同时。以本有妙理。故名三性。妙理不虚。故名三谛。迷此妙理。故名三障。既有三世轮转攀缘不息故。名十二因缘具足三苦。若欲反本还原。了达今日三障。即是本来三性。故名三观。妙理显现。故名三德。又轨即行人。呼为三法。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教他呼为三语。归宗呼为三趣。得斯意类。一切皆成法门。今又以三轨。类通因中三道。一苦道。二烦恼道。三业道。苦道即真性轨。经云。世间相常住。岂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烦恼道即观照轨。观照本照惑。无惑则无照。一切法空是也。资成轨即业道。恶是善资。无恶亦无善。书云。善者是不善人之师。不善者是善人之资。经云。我等念佛故。皆当忍是事。恶不来加。不得用念。所以云。善知识者。提婆达多是。又云。苦即法身。非显现故名法身。贪恚痴即般若。非能明故名般若。无所可照。性自明了。业行系缚。皆名解脱。非断缚而脱。亦无体可系。亦无能系。故称解脱。又先德云。应说。佛地障累尽。故称解脱。体色实性。即如来身。种智圆明。为大般若。三事即我。何处纵横。我即三事。若为成别。如是安住。乃大涅盘。良为一切诸佛。即一色心。心为能变。色为所变。所变即相见。能变即自证。体既无别。谁复纵横。直由不了心缘。生二妄想。相缚粗重。遂成羁碍。迷执色相。为我所身。我所身生。实由痴闇。痴闇覆故。见死见生。生死相漂。心亦流转。流转之苦。素在身心。若能了心及境。则妄想不生。相缚既除粗重亦遣。永绝羁碍。遂成解脱。通达色相。皆藏性现。无复我所。即如来身。照阿陀那甚深细处。痴闇不覆。为摩诃般若。悟斯本性。由来不生。体用无穷。终亦不灭。又三德者。有道前性得。道中分得。道后究竟得。若性得者。如维摩经云。众生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此性得法身。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此性得般若。一切众生即涅盘相。不可复灭。此性得解脱。此约道前圆性得。道中圆分得。即从十住位。至等觉。五十一位。圆修智断等。道后圆究竟得。即果上义。既了性得。须具历后二德。以五忍六即简其讹滥。直至圆满妙觉究竟之位。如入此录中。智眼明净。圆修圆解。双照双遮。二鸟俱游。不堕偏见。一义不动。分别了然。如悬镜高堂。无心虚照。万像斯鉴。不简妍媸。以绝常无常之静心。照常无常之圆理。遮照无滞。破立同时。即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常与无常。唯论真性。一一之性。性摄无边。净名经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远大师云。实相理穷。名为毕意。体寂无为。名不生灭。此不生灭。是彼无常真实性故。名无常义。肇法师云。毕竟者。决定之词也。小乘观法。以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之士。以不生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殊绝。其道虚微。故非常情之所能测。妙得其旨。其唯净名乎。遣常。故言无常。非谓有无常。无常与常俱无故。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又非常者。性彻相故。非无常者。相彻性故。如庵提遮女经云。生灭与不生灭。交络而释。经中答文殊师利言。若知诸法毕竟生灭。变易无定。如幻相。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常义。以诸法生不自得生。灭不自得灭故。云何无常。谓若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随如是相。而能随其所宜而有所说。是无常义。以诸法自在。变易无定。明不自得。随。如是知说者。为常义也。释曰。此意正显性相交彻。二义相成。生灭相尽。无常即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随缘变易。常即无常。则生灭是常义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相即性。故生灭是常义。互夺则双非。互成则双立。双树中间入涅盘者。即斯意矣。常无常既尔。我乐净等。乃至一切诸法皆然。即处处而入大涅盘。非独双林之下。若不了此旨。悉堕边邪。即尘尘而尽成生死。岂止阎浮之中。若入宗镜。即一切法趣无常。无常摄法无遗。义理无尽。方真无常。总收诸义。以为一致。
问。涅盘三德。真如一心。果上因中。收尽无边义理。岂唯十种三法。乃至无尽法门。息化凝神。究竟指归何法。
答。总别指归。还即指归三德秘藏。如止观。指归者。大涅盘经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总相指归。别相者。身有三种。一色身。二法门身。三实相身。若息化论归者。色身归解脱。法门身归般若。实相身归法身。复次三法。非三非一不可思议。所以者何。若谓法身真。法身者。非法身也。当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身。住。首楞严经云。种种示现作众色像。故名为身。所作办已。归于解脱。智慧照了。诸色非色。故名非身。所作办已。归于般若。实相之身。非色像身。非法门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达此三身无一异相。是名为归。说此三身无一异相。是名为指。俱入秘藏。故言指归。当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不知。道种智般若。遍知于俗。故名为知。所作办已。归于解脱。一切智般若。遍知于真。故名为非知。所作办已。归于般若。若一切种智般若。遍知于中。故名非知非不知。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达三般若无一异相。是名为归。说三般若无一异相。名为指。俱入秘藏。名指归。当知解脱。亦脱非脱。非脱非非脱。方便净解脱。调伏众生。不为所染。名脱。所作已办归于解脱。圆净解脱。不见众生及解脱相。故名非脱。所作办已。归于般若。性净解脱。则非脱非非脱。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若达若说。如此三脱。非一异相。俱入秘密藏。故名为指归。当知种种相。种种说。种种神力。一一皆入秘密藏中。何等是指归。指归何处。谁是指归。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是名指归。故知能化所化。无尽法门。未有一法。不指归宗镜。所以普智禅师云。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无体荡无明。莫怕落空沉断见。万法皆从此处生。
宗镜录卷第九十一
夫凡圣之道。同一法身。彼此俱亡。物我咸绝。则心内无得。身外无余。如何起应化之身。摄机宜之众。
答。只为众生不了自他唯心。横生彼此。若自达真空。则诸佛终不出世。菩萨亦无功夫。
古德问云。若言自他俱是自心现。离心无实我人者。诸佛亦见有众生。岂可有妄心未尽耶。
答。诸佛见有众生。俱是缘生幻有。不知谓实有我。所以造业受报。枉有轮回。此由无实我。感诸佛慈悲。若实有我。非是妄有者。诸佛何故妄救众生。以我实有。不可救故。今为救者。定知无我。妄计有也。故知众生不离佛果。迷不觉知。华严经颂云。佛身非是化。亦复非非化。于无化法中。示有变化形。古释云。此则依真起化。真化各有二义。初真中二者。一不变义。虽化而常湛然。则佛身非是化也。二随缘义。谓不守自性。无不现时。则亦复非非化也。化中二者。一无体即空义。谓揽缘无性故。则于无化法中也。二从缘幻有义。则示有变化形也。以随缘幻有。不异不变体空。是故现化纷然。未尝不寂。真性湛然。未曾不化。若不达此理。自尚未度。焉能化他。又以无缘慈。如石吸铁。岂分能所之化。以同体悲。犹若虚空。谁见自他之身。故先德云。穷源莫二执迹多端。谓若据本以讨源。则千途无异辙。若三江之浩渺。并源出于岷山也。乃穷源莫二若执迹多端。则据末以适本。不知多端是应迹耳。故光明觉品颂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此身无所从。亦无所积聚。众生分别故。见佛种种身。即其义也。但是一法身。义分二三四五乃至十身。且如说五身者。睿公维摩疏释云。所谓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变化法身。实相法身。虚空法身。详而辩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则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则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应。则无感不形。则是变化法身。称其大。则弥纶虚空。所谓虚空法身。语其妙。则无相无为。故曰实相法身。故知一体不动。名逐缘分矣。故云同时异处。决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现。故非多矣。其犹一月。一刹那中百川齐现。皆即一即多。又普现故非一。一月故非多。如智幢菩萨偈云。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是也。又经颂云。如来清净妙法身。一切三界无伦疋。以出世间言语道。其性非有非无故。虽无所依无不往。虽无不至而不去。如空中划梦所见。当于佛体如是观。由非真非应。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真应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觉品颂云。佛见无生超戏论。非是蕴处差别法。故难思也。又云。皆是自他相作之身。能所共成之化。自他相作者。如华严经云。此菩萨能随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国土身。众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此即自作他也。又随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即他作自也。能所共成者。若无所化之机。则无能化之迹。又若无所应之身。亦无能感之事。自他能所。非一非异。缘起相由。成兹密旨。然缘起相由者。皆是自心为缘。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所以古德云。十方诸佛。皆我本师海印顿现。且法华分身。有多净土。如来。何不指己净土。而令别往弥陀妙喜。思之。故知贤首弥陀等佛。皆本师矣。复何怪哉。言贤首者。即寿量品中。过百万阿僧只刹。最后胜莲华世界之如来也。经中偈云。或见莲华胜妙刹。贤首如来住其中。若此不是叹本师者。说他如来在他国土。为何用耶。且如总持教中。亦说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现。谓毗卢遮那如来。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从四智流出四如来。谓大圆镜智。流出东方阿閦如来。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宝生如来。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无量寿如来。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法界清净智。即自当毗卢遮那如来。
又问。若依此义。岂不违于平等意趣。若言即我者。依于平等意趣。而说。非即我身。如何皆说为本师耶。
答。平等之言。乃是一义。唯识尚说。一切众生中有属多佛。多佛共化以为一佛。若属一佛。佛能示现以为多身。十方如来。一一皆尔。今正一佛能为多身。依此而赞本师耳。如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品颂云。佛智通达净无碍。刹那普了三世法。皆从心识因缘现。生灭无常无自性。于一刹中成正觉。一切刹处悉亦然。一切入一一亦尔。随众生心而示现。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如是一切诸佛教化方便法智。我皆集在一心中。同金刚菩提圣性三摩地故。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譬如日月无有分别。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光明亦无分别。三种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无分别。以愿自在故。众生有感。现应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现。如来者。无去无来。故云往应群机而不去。恒归寂灭而不来。何者。依体起用故是去。以即体之用故不去。应机现前合是来。以应不离体如月之影故不来。又往应合故是去。应无应相故不去。恒归寂灭合是来。灭不可得故不来。乃至一切法。皆无来去。如经偈云。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然于无生法中现起悲化。所以大丈夫论云。菩萨思惟。一切众生。能为我作端严业。不使一众生作不端严意。菩萨作是思惟。言利他者。求他人之相。都不可得。都如自己。又云。菩萨思惟。使我悲犹如虚空。一切山河树木。飞鸟走兽。皆依空住。一切众生。一切时皆入我悲中。斯则以同体之大悲。何生而不度。起平等之大慧。何道而不成。如华严论云。无尽功德藏回向者。此位明禅与智冥智与悲会。以无尽虚空为一道场。以无尽众生无明行相而为佛事。身恒承事无尽诸佛。而遍周法界。化无尽众生总成佛身。表里相亡始终都尽。遍知诸法。不坏无心。无尽功德藏品云。于一毛孔。见阿僧只诸佛出兴于世。得入法无尽藏者。明心性本无。大小系尽。身为智影。国土亦然。智净影明。大小相入。如因陀罗网境界喻。是也。经云。以佛智力。观一切法悉入一法者。明万境虽多。皆一心而起。心亡境灭。万境皆虚。如净水中众影也。水亡影灭。此约破有成无说。又以境约智生。智虚境幻。多相相入。不离一虚。幻不异虚。虚不异幻。幻虚无二一异总虚。此约以智幻虚自在无碍门说。此皆借法况说。如实所知。唯亡思者智会。其智会者。方可用。而常真。不惑心境。以大愿力。随智幻生等众生数身。如应摄化。故名无尽功德藏。又云。法云地菩萨。随心念力。广大微细。自他相入。一多大小互参。神通德用自在。皆随自心念所成故。如一切众生作用境界。皆是自心执业所成。人天地。狱。畜生饿鬼。善恶等报果。一依心造。如此十地菩萨。以无作法身大智之力。随所心念。莫不十方一时自在。皆悉知见。以普光明智为体。为智体无依。称性遍周法界。与虚空量等。周满十方世界。以无性智。大用随念。以不忘失智。随念皆成。以具总别智。总别同异。成坏俱作。以广狭大小自在智。化通无碍。以与一切众生同体智。能变一切众生境界。纯为净土之刹。以自他无二智。一身而作多身。多身而作一身。以法身无大小离量之智。能以毛孔广容佛刹。以等虚空无边无方之智。而一念现生。满十方而无去来。以如响智。而能响应。对现。等众生应形。以是具足圆满福德智。而恒居妙刹。常与一切众生同居。若非圣所加持力。而众生不见。
又问曰。云何见佛出兴。
答曰。当见自身。无身无心。无出无没。无内无外。不动不寂。无思无求。世及出世。都无住处。无心所法。无心心法。心法无依。性无始末。以无依住智。说如斯法。教化众生。皆令悟入。是名见佛出兴。如光明觉品文殊师利颂云。世及出世见。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当成大光耀。若于一切智。发生回向心。见心无所生。当获大名称。众生无所生。亦复无有坏。若得如是知。当成无上道。又大乘大集经云。佛告贤护。如火未生。或时有人发如是言。我于今日。先灭是火。贤护。于意云何。彼人是语。为诚实不。贤护答言。不也世尊。佛告贤护。如是诸法。从本以来。毕竟无得。云何于今。乃作斯说。我能证知一切诸法。我能了达一切诸法。我能觉悟一切诸法。我能度脱一切众生于生死中。此非正言。所以者何。彼法界中。本无诸法。亦无众生。云何言度。但世谛中因缘度耳。故知心外无法。何所得耶。佛身无为。但随缘现。如肇论云。放光云。佛如虚空。无去无来。应缘而现。无有方所。然则圣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虚无。无执无竞。导而弗先。感而后应。譬犹幽谷之响。明镜之像。对之不知其所以来。随之罔识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动而逾寂。隐而弥彰。出幽入冥。变化无常。其为称也。因应而作。显迹为生。息迹为灭。生名有余。灭名无余。然则有无之称。本乎无名。无名之道。于何不名。是以圣人。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是以明镜无形。能现万形。圣人无心。能应万心。隐不韬光。显不现迹。故论云。圣人寂怕无兆。隐显同原。存不为有。亡不为无。何者。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
问。如来法身。即真心性。如来报身。依真而起。若如来化身。还有心否。
答。若约体亦不离。若约事即分。如深密经云。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无心。何以故。无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问。经云菩萨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者。夫一切众生。随自心业。各受苦报。所以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云何菩萨能关一切恶趣门。
答。只约自心常开。六识门。何曾暂闭。日夜计校。缘想一切不善事。遍诸境界。念念恒造生死地狱。经云。集起心想。名为地狱。若能观自心识性无所有。即是开善趣门。若不起心想。即是闭恶趣门。若得自在智现前。即现身生五道。入地狱饿鬼畜生等界。救苦众生。故禅门中立无念为宗。以为要学。故经偈云。勤念于无念。佛法不难得。何谓不难得。以无念故。万境不生。当处解脱。若有念起。非独开恶趣之门。二十五有。一时俱现。故知万质皆从念异。十二之类纵横。千差尽逐想生。八万之门竞起。如信心铭云。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以诸法无体。从自心生。心若不生。外境常寂。故云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所以肇论云。是以圣人。乘真心以履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浑杂致。纯所遇而顺适。则触物而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则虽象而非象。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故知乘一心而履践。则何往而不真如。禀一气而化行。则何物而不顺。如庄子云。天地一气。而能万化。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生。故圣人以一真心而观万境。则所遇而顺适。触物而冥一矣。是知诸法无体。缘假相依。似有差殊。不能自异。何者。长无长相。且自不言我长。短无短相。亦自不言我短。皆是随念计度分别。遍计执着情生。则知万物本虚。即象而无象也。
问。如上所说。众生自心造业。自受苦报。又云何说。代一切众生苦。
答。约古德释代苦有七意。一起悲意乐。事未必能。二修诸苦行。能与物为增上缘。即名代苦。三留惑润生。受有苦身。为物说法。令不造恶。因亡果丧。即名代苦。四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受大苦。无畏方便。要须断命自堕地狱。令彼脱苦。五由初发心。常处恶道。乃至饥世身为大鱼。即名为代。六大愿与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之大愿。潜至即真之苦。七法界为身。自他无异。众生受苦。即是菩萨。初唯意乐。次二为缘。次二实代。后二理观。然约有缘。方能代耳。还原观云。普代众生受苦德者。谓菩萨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但欲广益群生。怨亲平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速证菩提。又是菩萨。本行菩萨道时。大悲大愿。以身为质。于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要令得乐。尽未来际。心无退屈。不于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也。经颂云。广大悲云遍一切。舍身无量等刹尘。以昔劫海修诸行。令此世界无诸垢。谓众生妄执念念迁流。名之为苦。菩萨教令了蕴空寂。自性本空。故言离苦。
问曰。众生无边。苦业亦无边。云何菩萨而能代受。
答曰。菩萨代众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众生妄执。不了业体。从妄而生。无由出苦。菩萨教令修行止观两门。心无暂替。因亡果丧苦无由生。但令不入三涂。名为代众生受苦也。是以三界生死之苦者。皆是众生妄受。以不了根尘无性。本末常空。于毕竟无中。执成究竟之有。因兹贪取。结业受生。于无量劫来受轮回苦。无明所罩莫省莫知。菩萨于是垂大悲心。愍兹颠倒。说性空之法药。破情有之病根。则达苦无生。不造恶业。知诸受互起。能破惑因。妄受之苦既空。对治之乐自绝。所以先德云。苦是乐。乐是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亦无苦。亦无乐。本来自性无绳索。以兹妙悟。入一际门。遂得人法俱空。不为心境所缚。当处解脱。永出苦源。岂非代苦。乎。又经云。说法是大神变。能令即凡成圣。变祸为祥。于地狱火轮之中。踊净刹莲台之上。岂非神变耶。
问。一切境界。因心分别。若有分别。即属无明。故云。无心分别。一切法正。有心分别。一切法邪。诸佛如来。已断无明。无有心相。云何能知真俗差别之境。名一切种智。
答。以法无自体故。即分别无分别。以体不碍缘故。无分别即分别。如起信论云。自体显照故。名为觉者。
谓有难言。若无别体。何能普现众生心行。
故答云。自体显现。如珠有光。自照珠体。珠体喻心。光喻于智。心之体性。即诸法性。照诸法时。是自照耳。故论文甚分明。
然论中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剂。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剂。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释云。心真实故。则是诸法之性。佛心离想。体一心原。离妄想故。名心真实。体一心故。为诸法性。是则佛心为诸妄法之体。一切妄法皆是佛一心相。相现于自体。自体照其相。如是了知。有何为难。故能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是谓无所见故无所不见之由也。钞云。以内迷真理。识外见尘故。于如量之境。不能随顺种种知也。如人动目。天地倾摇。故不能如实知也。是知心海波停。万像齐鉴。澄潭浪起。诸境皆昏。
宗镜录卷第九十二
夫约世谛门中。凡圣夭绝。凡夫心外立法。妄执见闻。圣人既了一心。云何同凡知见。
答。圣虽知见。常了物虚。如同幻生。无有执着。如大涅盘经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烦恼之想生于倒想。一切圣人实有倒想。而无烦恼。是义云何。佛言。善男子。云何圣人而有倒想。迦叶菩萨言。世尊。一切圣人。牛作牛想。亦说是牛。马作马想。亦说是马。男女大小。舍宅车乘。去来亦尔。是名倒想。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种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着想。一切圣人唯有世流布想。无有着想。一切凡夫恶觉观故。于世流布生于着想。一切圣人善觉观故。于世流布不生着想。是故凡夫。名为倒想。圣人虽知。不名倒想。又以境本自空。何须坏相。以心灵自照。岂假缘生。不同凡夫能所情执知见。故肇论云。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知。无所不知。信矣。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如止水鉴影。岂立能所之心。则境智俱空。何有觉知之想。楞伽经云。佛告大慧。为世间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非颠倒。大慧。如春时焰火轮垂发。乾闼婆城。幻梦镜像。世间颠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现。释曰。上七喻者。明境即是一而见有殊。然圣人用彼惑乱之境。一同凡现色等诸尘。以圣人无念着故。而非颠倒。然圣人非不见彼惑乱法。见时正同水月镜像。龙树菩萨云。日光着尘。微风吹之旷野中转。名之为焰愚夫见云。谓之野马。渴人见之。以为流水。业报亦尔。烦恼日光。热诸行尘。邪忆念风。于生死旷野中。吹之令转。妄见为人为鬼。为男为女。渴爱染着。耽湎无已。不近圣法。无由识之。夫火日外朗。水镜内照。光在上为影。光在下为像。像以明传。而像现于水。形以日映。而光隔为影。二物虽虚。而所待妄有。妄有虽空。而狂惑见之。见之以不狂。则形与影一。像与形同。世法亦尔。众缘所起。起者之有。与所起之缘。俱为空物。无一异也。而人以虚妄风病颠倒故。不应见而见。不应闻而闻。若得大慧之明。则风狂心息。无此见也。又般若无知者。不同木石。不是有知者。非同情想。古德云。佛见无我。不是无知。但是不知知。不见见。以知是不知知故。即无心而不知。见是不见见故。无色而不见。无色而不见故。由不见见也。无心而不知故。以不知知也。如净名经云。所见色与盲等者。崇福疏云。譬如五指涂空。空无像现。不以空无像现。便言指不涂空。岂以五指涂空。便欲令空中像现。事亦不然。不妨炽然涂空。空中元无像现。岂以眼根见色。便令如盲。岂以眼根如盲。而便都无所见。不妨满眼见色。了色本自性空。虽然见色之时。元来与盲无异。但息自分别心。非除法也。法本自空。无所除也。又所闻声与响等者。岂是不闻。但一切声。皆如谷响。无执受分别也。所以满眼见色。满耳闻声。不随不坏。了声色之正性故。何者。若随声色之门。即堕凡夫之执。分别妍丑之相。深着爱憎。领受毁赞之音。妄生欣厌。若坏声色之相。即同小乘之心。则有三过。一色等性空。无可坏故。若坏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法性故。若坏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即空。不待坏故。坏则断灭。是以如来五眼。洞照无遗。岂同凡夫生盲。二乘眇目都无见耶。但不随不坏。离二见之边邪。非有非空。契一心之中理。则逢缘无碍。触境无生矣。是以万物本虚。从心见实。因想念而执无执有。堕惑乱之门。以取着而成幻成狂。受杂染之报。若能反照唯心。大智。鉴穷实相真原。则幻梦顿惺。影像俱寂。然后以不二相。洞见十方。用一心门。统收万汇。则见无所见。众相参天。闻无所闻。群音揭地。如此了达。心虚境空。则入大总持门。绍佛乘种性。楞伽经云。谓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种性。若迷外法。以心取心。则成业幻之门。续众生种性。首楞严经偈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从何立。故知一切染净诸法。皆从取生。是以云。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若无能取所取之心。亦无是幻非幻之法。非幻实法。尚乃不生。幻起虚踪。凭何建立。又如心外见法。尽成相待。以无体无力。缘假相依故。所以楞伽经偈云。以有故有无。以无故有有。若无不应受。若有不应想。若开方便。或说有治无。说无破有。即无所碍。如十地毗婆沙论偈云。若用有与无。亦遮亦应听。虽言心不。着是则无有过。若约正宗。则有无双泯。故大智度论云。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譬如日光。不作高下。平等一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是知若迷大旨。则见有无。如涅盘论云。无名曰。有无之数。诚已法无不该。理无不统。然其所统俗谛而矣。经曰。真谛何也。涅盘道是。俗谛何耶。有无法是。何者。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有无所以称有。无有所以称无。然则有生于无。无生于有。离有无无。离无无有。有无相生。其犹高下相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然则有无虽殊。俱未免于有。此乃言像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岂足以统夫幽极。而拟夫神道者乎。是以论称出有无者。良以有无之数。止乎六境之内。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故。借出以祛之耳。庶希道之流。仿佛幽途。托情绝域。得意忘言。体其非有非无耳。岂曰有无之外。别有妙道而可称哉。经曰。三无为者。盖是群生纷扰。生于笃患。笃患之尤。莫先于有。绝有之称。莫先于无。故借无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谓无也。有名曰。论旨云涅盘既不出有无。又不在有无。不在有无。则不可于有无得之矣。不出有无。则不可离有无求之矣。求之无所。便应都无。然复不无其道。其道不无。则幽途可寻。所以千圣同辙。未尝虚返者也。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异旨。可得闻乎。无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无相无名。无名无说。无说无闻。经云。涅盘非法非非法。无闻无说。非心所知。吾何敢言之。而子欲闻之耶。虽然。善吉有言。众若能以无心而受。无听而听者。吾当以无言言之。庶述其道亦可以言。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盘。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有无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何者。夫至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像于方寸。而其神常虚。至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动以静心。恬澹渊默。妙契自然。所以处有不有。居无不无。居无不无。故不无于无。处有不有。故不有于有。故能不出有无。而不在有无者也。然则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知。圣无有无之知。则无心于内。法无有无之相。则无数于外。于外无数。于内无心。此彼寂灭。物我冥一。怕尔无眹。乃曰涅盘。涅盘若此。图度绝矣。岂容责之于有无之内。又可征之于有无之外耶。释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者。夫幽玄之道。无名无相。浅近之情知莫及。粗浮之意解难量。唯当妙悟之时。方省斯旨。得其旨故。实不思议。心境融通。如同神变。指法界于掌内。收万像于目前。如镜照空含。一时平现。既无前后。亦绝中间。妙旨焕然。言思绝矣。可谓妙悟。可谓即真。则有无齐观。彼己莫二。不出不在。其道在兹乎。
问。六尘境界。但依妄念而有差别。若无念之人。还见一切境界不。
答。妄念执有前尘。作实知解。妙性不通。遂成差别。若无念之人。非是离念。但是即念无念。念无异相。虽有见闻。皆如幻化。又一念顿圆。常见十法界万法中道之理。
古德问云。若言念唯无念。岂得总不闻不见人畜声色等耶。
答。恒闻见。以闻见即不闻见故。何者。以但闻见声色等法。即是眼耳等识见闻也。知是畜等色声。自是意识分别也。然眼等识见闻性无别。但称色等法得。更无异缘也。意识妄有。了知无体。所知如幻也。故云所见色与盲等。又观彼色声等法。从缘生。缘无作者。自性不有。故非人畜等也。又人畜等。由名相起。名相非彼。即妄除也。即此但由见闻等故。即无念心。非谓盲聋人一念无念也。如说闻不闻见不见等是也。故经云。常求无念实相智慧等是也。又但就缘起名见求缘见实。不生。此见。乃名真见。何以故。无见之见。照法界故。所以宝藏论云。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又离者涅盘。微者般若。般若。故顿兴大用。涅盘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若人不达离微者。虽复苦行头陀。远离尘境。断贪恚痴。法忍成就。经无量劫数。终不入真实。何以故。依止所行故。心有所得。不离颠倒梦想恶觉诸见。若复有人体解离微者。虽复近有妄想习气。及见烦恼。数数觉知离微之义。此人不久。即入真实无上道也。何以故。了正见根本也。释曰。离微者。万法之体用也。离者即体。经中云。自性离故。亦云自性空故。斯乃无名无相。非见非闻。通凡圣之体。为真俗之原。思益经云。知离名为法。即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微者即用。有见有闻。能通能达。以微者妙也。于无见中有见。于无闻中有闻。斯乃不思议之法。微妙难知。唯佛能觉。思益经云。知法名为佛。离微不二体用和融。名之为僧。则一体三宝。常现世间。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即正见之本。真实之门矣。故圣人照体是无。约用为有。此有不有。即有以辩于无。当无非无。即无以辩于有。有而不有是妙有。无而不无是真无。故真无是涅盘之体。如太虚不杂于五色。犹明镜不合于万像。故称离也。妙有是般若之用。于不二法内。现妙神通。向无作门中。兴大佛事。故称微也。是以凡夫不达离微故。常被内结所缚外尘所羁。外道即执作断常。二乘遂证为生灭。若不入宗镜中。难究离微之妙旨矣。
问。无明违理。自性差别者。其事可然。本觉净法。云何复说恒沙差别功德。
答。由对治彼。染法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也。起信论云。对业识等差别染法。故说本觉恒沙性德。如是染净。皆是真如随缘显现。似而无体。染法尚空。净法何有。净名经云。见垢实性。即无净相。又所言净者。对垢得名。因客尘烦恼不染而染。秽污真性。称之为垢。因始觉般若不净而净。开悟本心。名之为净。是以真如一心。湛然不动。名义唯客。垢净本空。祖师云。性本清净。净无净相。方见我心。华严经颂云。若有知如来。体相无所有。修习得明了。是人疾作佛。故经云。一切众生。无始已来常入涅盘。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毕竟无得。无有色相而可得见。见色相者。当知皆是随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释云。随染幻用者。无流法也。染幻性自差别者。是无明法也。以彼无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差别。诸无流法。顺平等性空。论其性。即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相。故说无流有差别耳。又若能观心性。法尔。显性起功德。是无尽法门。非论差别。如无尽意菩萨经云。云何菩萨观心念处。乃至我今当勤修集庄严。不离心性。云何心性。云何庄严。心性者。犹如幻化。无主无作。无有施设。庄严者。所作布施。悉以回向。严净佛土。乃至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萨正心念处。而不可尽。释曰。心虽性空。能成万行。了之而顿圆正觉。修之而广备庄严。故云体性虽空。能成法则。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离此真空之门。无有一法建立。则菩萨行废。佛道不成。如不依风轮。世界堕坏。
问。一切众生无始无明。种子坚牢。现行浓厚。云何一念而得顿除。
答。根随结使。体性本空。愚夫不了。自生缠缚。若明佛知见。开悟本心。更有何尘境而能障碍乎。宝积经云。佛言。譬如燃灯一切黑闇。皆自无有。无所从来。去无所至。非东方来。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不从彼来。去亦不至。而此灯明。无有是念。我能灭闇。但因灯明。法自无闇。明闇俱空。无作无取。如是迦叶。实智慧生。无智便灭。智与无智。二相俱空。无作无取。迦叶。譬如千岁冥室。未曾见明。若燃灯时。于意云何。闇宁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不也。世尊。若燃灯时。是闇无力。而不欲去。必当磨灭。如是迦叶。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其灯明者。圣智慧是。其黑闇者。诸结业是。所言一实观者。即是唯心真如实观。离心之外。尽成虚幻。故称一实境界。亦云实相。实地。实际。实法。乃至名佛知见。圣智慧等。以此一心法。治烦恼病。如热疾得汗。无有不应手差者。出要之道。唯在兹乎。如大智度论云。尔时菩萨。照明菩萨道。其心安隐。自念。我但断着心。道自然至。知是事已。念众生深着世间。而毕竟空。亦空无性。无有住处。众生难可信受。为令众生信受是法故。学一切法。修行生起。是度众生方便法。观众生心行所起。知好何法。念何事。何所志愿。观时悉知。众生所着处。皆是虚诳颠倒忆想分别。故着。无有根本实事。尔时菩萨大欢喜。作是念。众生易度耳。所以者何。众生所着。皆是虚诳无实。譬如人有一子。喜不净中戏。聚土为谷。以草木为鸟兽。而生爱着。人有夺者。嗔恚啼哭。其父知已。此子今虽爱着。此事易离耳。小大自休。何以故。此物非真故。菩萨亦如是。观众生爱着不净臭身及五欲。是无常种种苦因。知是众生得信等五善根成就时。即能舍离。若小儿所着。实是真物。虽复年至百岁。着之转深。不可得舍。若众生所着物。定实有者。虽得信等五根。着之转深。亦不能离。以诸法皆空。虚诳不实故。得无漏清净智慧眼时。即能远离所着。大自惭愧。譬如狂病所作非法。惺悟之后。羞惭无颜。菩萨知众生易度已。安住般若中。以方便力。教化众生。是以如来密藏经云。若人父为缘觉。而害。盗三宝物。母为罗汉。而污。不实事谤佛。两舌间贤圣。恶口骂圣人。坏乱求法者。五逆初业之嗔。夺持戒人物之贪。边见之痴。是为十恶者。若能知如来说因缘法。无我人众生寿命。无生无灭。无染无着。本性清净。又于一切法。知本性清净。解知信入者。我不说是人。趣向地狱。及诸恶道果。何以故。法无积聚。法无集恼。一切法不生不住。因缘和合而得生起。起已还灭。若心生已灭。一切结使亦生已灭。如是解。无犯处。若有犯有住。无有是处。台教释云。此经具指四菩提心。若知如来说因缘法。即指初藏教菩提心。若无生无灭。指第二通教菩提心。若本性清净。指第三别教菩提心。若于一切法。知本性清净。指第四圆教菩提心。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恶。况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行者闻此胜妙功德。当自庆幸。如闇处伊兰。得光明栴檀。故知见佛罪灭。如阿阇世王之深愆。得道业亡。若鸯崛摩罗之重罪。但了无人无我。缘生性空。无我。则无能受罪之人。性空。又无所受罪之法。人法俱寂。罪垢何生。以心生罪生。心灭罪灭故。若能如是信入。谛了圆明。犹伊兰之林。布栴檀之香气。若积闇之室。耀桂烬之光明。能悟此心。功力无量。才入宗镜。业海顿枯。如风吹云。似汤沃雪。犹灯破闇。若火焚薪。如密严经颂云。如火燎长楚。须臾作灰烬。智火焚业薪。当知亦如是。又如灯破闇。一念尽无余。诸业习闇冥。无始之熏聚。牟尼智灯起。刹那皆顿灭。所以大涅盘经云。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故云。夫免三涂恶业者。要须离有无二相。证解一心。方得解脱也。是知迷从自心迷。悟还自心悟。迷悟无性。但任缘兴。
如华严论问云。一切众生。本有不动智。何故不应真常。何故随染。
答。一切众生。以此智故而生三界者。为智无性。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恶苦乐等法。为智体无性。但随缘现。如空中响。应物成音。无性之智。但应缘分别。以分别故。痴爱随起。因痴爱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执业便起。因执取故。号曰末那。执取不断。名之为识。因识种子。生死相续。以生死故。众苦无量。以苦无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发心。知苦求真者。还是本智。会苦缘故。方能知苦。不会苦缘。不能知苦。故知苦缘故。方能发心求无上道。有种性菩萨。以宿世先已知苦。发信解种强者。虽受人天乐果。亦能发心求无上道。是故因智随迷。因智随悟。是故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正随迷时。名之为识。正随悟之时。名之为智。在缠名识。在觉名智。识之与智。本无自名。但随迷悟而立其名。故不可系常系断也。此智之与识。但随迷悟立名。若觅始终。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如身中求我。依住所在。终不可得也。故新长短处所之相也。如此无明及智。无有始终。若得菩提时。无明不灭。何以故。为本无故。更无有灭。若随无明时。不动智亦不灭。为本无故。亦更无灭。但为随色声香所取缘。名为无明。但为知苦发心缘。名之为智。但随缘名之为有。故体本无也。如空中响。思之可见。是以若入宗镜。成佛义圆。升降随缘。知众生无永沈之义。圣凡不隔。明诸佛有同体之文。
问。上所说一心诸法门海。为复是自行权实法。化他权实法。
答。若说随自意自行权实。则但说一心门。若随他意化他权实。广开八万法。今但说自行权实。本末归宗。台教云。若佛心中所观十界十如。皆无上相。唯是一佛法界。如海总众流千车共一辙。此即自行权实。若随他等意。则有九法界十如。即是化他权实。随他则开。随自则合。横竖周照。开合自在。虽开无量。无量而一。虽合为一一而无量。虽无量一。而非一非无量。虽非一非无量。而一而无量。
问。此自他权实二门。于正理中决定耶。
答。但随化门。无有决定。经云。无有定法。故号阿耨菩提。若执一门。皆成外道。或定一相。即是魔王。是以一切法权。一切法实。一切法亦权亦实。一切法非权非实。台教云。若一切法权。何所不破。如来有所说。尚复是权。况复人师。若一切法皆实者。何所不破。唯此一事实。但一究竟道。宁得众多究竟道耶。若一切法亦权亦实。复何所不破。一切悉有权有实。不得一向权一向实。若一切法非权非实。复何所不破。何得纷纭。强生建立。古德云。即实而权。则有而不有。即权而实。则无而不无。若双遮权实。即有无俱非。若双照权实。则有无俱是。若非遮非照。则是非俱非。而遮而照。则是非俱是。若是非俱是。终日非而不非。若是非俱非。终日是而不是。若是而不是。则非是非非之非。若非而不非。则非是是是之是。是则心该色末。色彻心原。心色一如。何非何是。故知心外有法。是非竞生。法外无心。取舍俱丧。
问。此宗镜录。何教所摄。
答。真唯识性。理无偏圆。约见不同。略分五教。一小乘教。唯说六识。不知第八赖耶。二初教。说有赖耶生灭。亦不言有如来藏。三终教。有如来藏。生灭不生灭。和合。为赖耶识。四顿教。总无六七八识等。何以故。以一心真实。从本已来。无有动念。体用无二。是故无有妄法可显。五一乘圆教。说普贤圆明之智。不言唯识次第。又言。佛子。三界虚伪。唯一心作。亦摄入故。此宗则圆教所摄。乃是如来所说。法门之根本。以如来依此心。成佛故。此心得为如来根本之义。无有一法不收。无有一理不具。如明镜照物。曷有遗余。若宝印文成。更无前后。
问。凡立五乘之道。皆为运载有心。若境识俱亡。则无乘可说。今约方便乘理。不无。此宗。究竟何乘所摄。
答。于诸乘中。一乘所摄。亦云最上之乘。出过诸法顶故。亦云不思议乘。非情识测量故。今所言一乘者。即一心也。以运载为义。若攀缘取境。则运入六趣之门。若妄想不生。运至一实之地。楞伽经云。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斯则。了生死妄。即涅盘真。顿悟。一心。更无所趣。乃不觉而。觉称为大觉。不来而。来名为如来。所以情尘。已遣。人乘即是真归。心迹未亡。佛乘犹非究竟。何者。有心分别。一切皆邪。无意攀缘。万途自正。是以无乘之乘为一乘。无教之教为真教。举足而便登宝所。言下而即契无生。若未能万境齐观。一法顿悟。遂乃教开八教。乘出五乘。则宝所程遥。岂唯五百。无生路远。何啻三只。论位则天地悬殊。校功则日劫相倍。虽登圣位。犹为绝分之人。经劫练磨。唯得假名之称。若达斯旨。直入无疑。当迷心而见悟心。全成觉道。即世智而成真智。靡易丝毫。可谓虚明自照。不劳心力矣。
问。既有能说。必对所机。此宗镜录。当何等机。
答。当上上机。若已达者。凭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发明。又若圆通之人。不俟更述。自觉圣智。无说无示。真如妙性。无得无闻。若闇昧之者。须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诠而体道。若宗明则教息。道显则言空。绝待真心。境智俱亡矣。如是则方入宗镜。深达玄门。真能听佛说经。亲谈妙旨。可谓得诸法之性。彻一心之原。如首楞严经云。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摽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利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释曰。阿难言。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者。阿难尚认缘心听佛说法音。以为常住真心。取佛定旨。佛言。若执因缘心听。只得因缘法。以法随情变。境逐心生故。又定缘佛音声是自心者。若说法声断时。分别心应灭。此心如客。不常住故。今时多迷自性本闻。但随能所之闻。一向徇他声流转。此声是对因缘所生法。非真实有。但因声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诠表。若旋复本闻。则脱声尘之境。所脱之境既虚。能脱之名何立。则能脱所脱皆空。以强记多闻。是识想边际。本非实故。若因闻见性。则多闻有助显之功。若背性徇闻。则畜闻成邪思过误。故文殊颂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修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故知若耳根归本原。六根皆寂灭。以六根同一心故。何者。在眼曰见。在耳曰闻。若摄用归根时。见闻如幻翳。若摄境归心时。三界若空华。则翳灭尘消。觉圆心净。如是解者。则是因指见月。藉教明宗者也。若执指为月。迷心徇文者。如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夫三乘十二分教。如标月指。若能见月。了知所标。若因教明心。从言见性者。则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直悟道者。终不滞言。实见月人。更不存指。或看经听法之时。不一一消归自己。但逐文句名身而转。即是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不见自性。亦不辩于教文。指月双迷。教观俱失。故经云。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又既亡其指。非唯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识教之遮表。错乱颠倒。莫辩方隅。犹鸟言空。如鼠云即。似形音响。岂合正宗。故经云。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所以证道歌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掜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是以若实真心。不逐他声而起分别。湛然恒照。性自了故。如掌亭人。都无所去。云何离色离声。无分别性。此须得旨。亲见性时。方知离声色诸缘。性。自常住。不假前尘。所起知见。则悟无始已来。皆是执声为闻。而生颠倒。故文殊颂云。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若非色非空。都无分别。不见性之人。到此之时。全归断灭。便同外道拘舍离等。己眼不开。昧为冥谛。以冥寂闇昧无知。以为至极。从此复立二十五谛。迷真实心。成外道种。或有禅宗不得旨者。法学起空见人。多拂心境俱空。执无分别。将狂解痴盲。以为至道。然非离因缘求法性。灭妄心。取真心。对增上慢人。初学之者。不可雷同。应须甄别。如经云。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火*勃]之像。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火*勃]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故知一切众生。即今见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则粗。明之则妙。只于八种不还之中。了了见性常住。云何随境流转。失本真常。永没苦轮。常漂死海。大圣怜愍。非不惊嗟。阿难示起疑心。寄破情执。释迦微细开演。直指觉原。可谓不易凡身。顿成圣体。现于生灭。显出圆常。宗镜前后明文。一一全证于此。又江西马祖和尚。问亮座主。蕴何经业。对云。讲三十本经论。师云。正讲时将什么讲。对云。将心讲。师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争解讲他经。对云。不可是虚空讲也。师云。却是虚空讲得。座主于言下大悟。遂下阶礼拜。蓦目汗流。师云。者钝根阿师。用礼拜作什么。其座主却回本寺。语学徒言。某一生学业。将谓天下无人敌者。今日被开元寺老宿。一唾净尽。我尔许多时。皆是诳呼汝。遂散学徒。一入西山。更无消息。又如有学士问马祖和尚。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时如何。师云。我遮里水亦无。舟亦无。说什么筋骨。又学人问龙潭和尚。久向龙潭。及至到来。为什么。龙亦不见。潭亦不见。师云。却是子亲到龙潭。又俗官王常侍。问先洞山和尚。五十二位菩萨中。为甚么不见妙觉菩萨。师云。却是常侍亲见。所以智者大师。一生弘教。虽广垂开示。唯显正宗。如止观中云。究竟指归何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又观心论中云。复以伤念一家门徒。随逐积年。看心稍久。遂不研核问心。是以不染内法。着外文字。偷记注而奔走。负经论而浪行。何不绝语置文。破一微尘。读大千经卷。若能如上听法讲经。提宗问答。方谐祖意。称可佛心。如遇此机。可归宗镜。
宗镜录卷第九十三
夫宗镜录。是实相法门。若信得何福。若毁得何罪。
答。此一心实相之门。般若甚深之旨。于难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无尽。唯佛能知。若有毁者。谤般若罪。过莫大焉。现世受殃生身陷狱。何以受报如此广大。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间凡圣之母。犹如大地。无物不从地生。或若谤之。则谤一切佛地三宝功德。如十法界中一切众生。若升若沈。若愚若智。无不皆从般若中来。若不得般若威光。实无一尘可立。如般若经云。欲尊贵自在。乃至欲得菩提。当学般若。又云。若欲得六根完具。当学般若。乃至鬼畜。亦要完具。以此鬼畜。皆从学般若来。故知不信宗镜。无有是处。如诸法无行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言。世尊。师子吼鼓音王如来灭度之后。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是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嗔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嗔痴。以无嗔痴因缘故。逮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世尊。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至喜根弟子家。见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士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叹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嗔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在外耶。胜意比丘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说若垢若净。尔时胜意比丘。嗔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嗔。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嗔。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乃至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前。说是诸偈云。贪欲是涅盘。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若有人分别。贪欲嗔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凡夫闻怖畏。去佛道甚远。贪欲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谓是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导。若有人分别。是持戒毁戒。以持戒诳故。轻篾于他人。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见中。若住空闲处。自贵而贱人。尚不得生天。何况于菩提。皆由着空闲。住于邪见故。邪见与菩提。皆等无有异。但以名字数。语言故别异。若人通达此。则为近菩提。分别烦恼垢。即是着净见。无菩提佛法。住有得见中。若贪着佛法。是则远佛法。贪无碍法故。则还受苦恼。若人无分别。贪欲嗔恚痴。入三毒性故。则为见菩提。是人近佛道。疾得无生忍。若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异。是人终不得。解于有为法。若知二性同。必为人中尊。佛不见菩提。亦不见佛法。不着诸法故。降魔成佛道。若欲度众生。勿分别其性。一切诸众生。皆同于涅盘。若能如是见。是则得成佛。其心不闲静。而现闲静相。是于天人中。则为是大贼。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若作如是愿。我当得作佛。如是之凡夫。无明力所牵。佛法湛清净。其喻如虚空。此中无可取。亦无有可舍。佛不得佛道。亦不度众生。凡夫强分别。作佛度众生。是人于佛法。则为甚大远。若见众生苦。则是受苦者。众生无众生。而说有众生。住众生相中。则无有菩提。若人见众生。是毕竟解脱。无有淫恚痴。知是为世将。若人见众生。不见非众生。不得佛法实。佛同众生性。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将。乃至说是诸偈法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即时地裂。胜意比丘。堕大地狱。以是业障罪因缘故。百千亿那由他劫。于大地狱。受诸苦毒。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自是已后。还得值佛。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二万世。常返道入俗。亦以业障余罪故。于若干百千世。诸根闇钝。世尊。尔时喜根法师。于今东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宝庄严。于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胜光明威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彼。其胜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门时。受。如是苦。分别苦。颠倒苦。是故若发菩萨心者。若发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业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恼者。不应拒逆佛法。无有处所可生嗔痴。佛告文殊师利。汝闻是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毕是业障罪已。闻是偈因缘故。所在生处。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说深法。文殊师利。为谁力故。能忆如是无量阿僧只劫罪业因缘。世尊。诸菩萨有所念。有所说。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从佛出。故知若不信宗镜中所说实相之理。则如胜意比丘。没魂受裂地之大苦。若有信如是说。则如文殊师利。智慧演深法之妙辩。信毁交报。因果无差。普劝后贤。应深信受。若信般若福。广具前文。今述谤方等罪。略引诚证。如大般若经中。广说谤法之罪。谓此方堕阿鼻地狱。此土劫坏。罪犹未毕。移置他方阿鼻地狱中。他方复经劫坏。罪亦未尽。复移他方。如是巡历十方。十方各经劫尽。还生此土阿鼻地狱中。千佛出世。救之犹难。若欲说其所受之身。闻者当吐热血而死故。善现请说所受之身。佛竟不说。乃至华严地狱天子。法华不轻四众。皆是不信。悉堕阿鼻。若有闻者。应须惊惧。以为鉴诫。普晓群蒙。次明信毁现受报者。第一明信者。唐释慧璇。姓董氏。住襄阳。少出家。听三论。初住光福寺。居山顶。引汲为劳。明欲往他寺。夜见神人。身长一丈。衣以紫袍。顶礼璇曰。请住于此。常讲大乘经。勿以小乘为虑。其小乘者。如高山无水。不能利人。大乘经者。犹如大海。自止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读诵说大乘。能令所住。珍宝光明。眷属荣胜。若有小乘。前事并失。唯愿弘持。勿孤所望。法师须水。此易得耳。来月八日。定当得之。自往剑南慈母山大泉。请一龙王去也。言已不现。恰至来月七日夜。大风卒起。从西南来。雷震雨霔。唯见清泉。香而且美。合众幸。及亡龙泉。渐便干竭。信之为益。其类是焉。第二明毁者。佛藏经云。于未来世。当有比丘。不修身戒。心慧。是人轻笑如来。所说毕竟空法。又云。若有闻空。即当惊畏。是人可愍。直至地狱。无有救者。唐释慧眺。姓庄氏。少出家。以小乘为业。住襄阳报善寺哲公座下。龙泉。开讲三论。心生不忍。曰三论明空。讲者着空。发言讫。舌出三尺。眼耳鼻并皆流血。七日不语。有伏律师。闻其拔舌。告已。汝太痴也。一言毁谤。罪过五逆。可信大乘。方得免耳。乃令烧香发愿。忏悔前言。舌还收入。遂往哲公所。誓心敛迹。唯听大乘。后往香山神足寺。足不跨阃。常习大乘。时讲华严等经。用申忏谢。常于众中。陈其前失。独处一房。常坐常念。贞观十一年。四月三日。在寺后松林坐禅。见有三人来。形貌奇异。礼拜。请受菩萨戒讫。曰。禅师大利根。若不改心信大乘者。千佛出世。犹在地狱。又昔有人谤大乘。临终出现牛声。则知华报昭然。果报宁失。已上皆是障深不信。或智浅谬传。依文起见。悉成谤法。如文殊师利巡行经云。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若人说言。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有依不依。如是之人则谤如来。何以故。真如无念。亦无所念。真如不退。真如无相。今宗镜大意。所录之文。或祖或教。但有一字一句。若理若事。若智若行。皆悉回向。指归真如一心。何者。心之实性。名曰真如。性以不改为义。真以无伪得名。如则不变不异。以此心性。周遍圆融。横该十方。竖彻三际。至一切时处。未尝间断。凡有一毫善根。悉皆回向。念念合真如之体。体无不寂。一一顺真如之用。用何有穷。所以但契一如。自含众德。如华严经中。真如相回向有一百句。一一句中。无不同指。皆为成就一心妙门。如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正念明了。其心坚住。远离迷惑。专意修行。深心不动。成不坏业。趣一切智。终不退转。志求大乘。勇猛无畏。植诸德本。普安世间。生胜善根。修白净法。大悲增长。心宝成就。乃至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一切处。无有边际。譬如真如。真实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真实为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守其本性。始终不改。譬如真如。以一切法。无性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性为性。譬如真如。无相为相。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相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终无退转。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若有得者。于诸佛法。永不退转。譬如真如。一切诸佛之所行处。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行之处。譬如真如。离境界相。而为境界。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离境界相。而为三世一切诸佛圆满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悉能安立一切众生。譬如真如。性常随顺。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劫。随顺不断。譬如真如。无能测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等虚空界。尽众生心。无能测量。譬如真如。充满一切。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刹那中。普周法界。譬如真如。常住无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究竟无尽。譬如真如。无有比对。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能圆满一切佛法。无有比对。譬如真如。体性坚固。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体性坚固。非诸惑恼之所能沮。譬如真如。不可破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能损坏。譬如真如。照明为体。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普照明。而为其性。譬如真如。无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处。悉无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时。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一切时。譬如真如。性常清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于世间。而体清净。譬如真如。于法无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周行一切。而无所碍。譬如真如。为众法眼。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为一切众生作眼。譬如真如。性无劳倦。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修行一切菩萨诸行恒无劳倦。譬如真如。体性甚深。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其性甚深。譬如真如。无有一物。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知其性。无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现。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其体微妙。难可得见。譬如真如。离众垢翳。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慧眼清净。离诸痴翳。譬如真如。性无与等。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成就一切诸菩萨行。最上无等。譬如真如。体性寂静。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善能随顺寂静之法。譬如真如。无有根本。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入一切无根本法。譬如真如。体性无边。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净诸众生。其数无边。譬如真如。体性无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毕竟远离一切诸着。譬如真如。无有障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除灭一切世间障碍。譬如真如。非世所行。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非诸世间之所能行。譬如真如。体性无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住。譬如真如。性无所作。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所作。悉皆舍离。譬如真如。体性安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安住真实。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与诸菩萨。听闻修习。而共相应。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修平等行。譬如真如。不离诸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际。不舍世间。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毕竟无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众生。回向无尽。譬如真如。与一切法。无有相违。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不违三世一切佛法。譬如真如。普摄诸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摄一切众生善根。譬如真如。与一切法。同其体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与三世佛。同一体性。譬如真如。与一切法。不相舍离。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摄持一切世出世法。譬如真如。无能映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世间无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动摇。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魔业无能动摇。譬如真如。性无垢浊。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修菩萨行。无有垢浊。譬如真如。无有变易。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愍念众生。心无变易。譬如真如。不可穷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非诸世法所能穷尽。譬如真如。性常觉悟。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能觉悟一切诸法。譬如真如。不可失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众生起胜志愿。永不失坏。譬如真如。能大照明。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大智光。照诸世间。譬如真如。不可言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言语。所不可说。譬如真如。持诸世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持一切菩萨诸行。譬如真如。随世言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随顺一切智慧言说。譬如真如。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于十方一切佛刹。现大神通。成等正觉。譬如真如。无有分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无所分别。譬如真如。遍一切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十方刹。无量身中。譬如真如。体性无生。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方便示生而无所生。譬如真如。无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十方三世诸佛土中。普现神通而无不在。譬如真如。遍在于夜。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譬如真如。遍在于昼。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悉令一切在昼众生。见佛神变演不退轮。离垢清净无空过者。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次第时节。得善方便。于一念中知一切时。譬如真如。遍在年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无量劫。明了成熟一切诸根。皆令圆满。譬如真如。遍成坏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一切劫清净无染。教化众生咸令清净。譬如真如。尽未来际。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际。修诸菩萨清净妙行。成满大愿无有退转。譬如真如。遍住三世。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于一刹那见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舍离。譬如真如。遍一切处。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超出三界。周行一切悉得自在。譬如真如。住有无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达一切有无之法。毕竟清净。譬如真如。体性清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以方便集助道法。净治一切诸菩萨行。譬如真如。体性明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菩萨。悉得三昧明洁之心。譬如真如。体性无垢。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远离诸垢。满足一切诸清净意。譬如真如。无我我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无我我所清净之心。充满十方诸佛国土。譬如真如。体性平等。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获得平等一切智智。照了诸法离诸痴翳。譬如真如。超诸数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与超数量一切智乘大力法藏而同止住。兴遍十方一切世界广大法云。譬如真如。平等安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发生一切诸菩萨行。平等住于一切智道。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诸众生界。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满足无碍一切种智。于众生界悉现在前。譬如真如。无有分别。普住一切音声智中。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具足一切诸言音智。能普示现种种言音。开示众生。譬如真如。永离世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使众生。永出世间。譬如真如。体性广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悉能受持去来今世广大佛法。恒不忘失。勤修一切菩萨诸行。譬如真如。无有间息。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为欲安处一切众生于大智地。于一切劫修菩萨行。无有间息。譬如真如。体性宽广。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净念无碍。普摄一切宽广法门。譬如真如。遍摄群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证得无量品类之智。修诸菩萨真实妙行。譬如真如。无所取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皆无所取。除灭一切世间取着。普令清净。譬如真如。体性不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安住普贤圆满行愿。毕竟不动。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满足一切大智境界。灭烦恼境悉令清净。譬如真如。无能制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不为一切众魔事业外道邪论之所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舍离一切妄想取着。于修不修无有分别。譬如真如。无有退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常见诸佛发菩提心。大誓庄严永无退舍。譬如真如。普摄一切世间言音。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得一切差别言音神通智慧。普发一切种种言词。譬如真如。于一切法无所希求。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乘普贤乘。而出离。于一切法无所贪求。譬如真如。住一切地。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舍世间地住智慧地。以普贤行而自庄严。譬如真如。无有断绝。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得无所畏。随其类音处处演说。无有断绝。譬如真如。舍离诸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成就法智。了达于法。圆满菩提无漏功德。譬如真如。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是觉悟。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令开悟一切诸法。其心无量。遍周法界。譬如真如。过去非始。未来非未。现在非异。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新新恒起菩提心愿。普使清净。永离生死。譬如真如。于三界中无所分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现在念念心常觉悟。过去未来皆悉清净。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诸佛菩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发起一切大愿方便。成就诸佛广大智慧。譬如真如。究竟清净。不与一切诸烦恼俱。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灭一切众生烦恼。圆满一切清净智慧。释曰。是知百句之内。一一义中。无一字而不约心明。无一行而不随性起。可谓真该行末。无一一行而非真。行彻真原。无一一真而非行。如是则理事周备。心境融通。匪着有以凝空。免滞真而染俗。能令顿生正信。步步成菩萨之因门。直显圆修。念念满诸佛之果海。所以具录百句。广大全文。究竟证明。宗镜妙旨。今则普劝十方学士。一切后贤。但愿道富人贫。情疏德厚。以法为侣。以智为先。用慈修身。开物是务。为法施主。匪吝家风。无问不从。有疑咸决。则履佛行处免负本心。妙行恒新。至道如在。所以证道歌云。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时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斯则以法界为身。虚空为量。情亡取舍。见泯自他。以物心为心。何门不顺。以彼意为意。何法能违。入宗镜中。法尔如是。故书云。以兆人之耳听。以四海之目视。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心知人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又云。摄己从他。万事消和。摄他从己诸事竞起。则内外指归。证明无尽。
问。信受毁谤此宗镜法。罪福何重。
答。此乃群贤之父。诸佛之母。万善由生。信谤岂不获报重耶。所以法华经云。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圣贤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起信钞云。若谤此法。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盘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宗镜录卷第九十四
引证章第三
夫所目宗镜。大旨焕然。前虽问答决疑。犹虑难信。上根才览。顿入总持之门。中下虽观。犹堕狐疑之地。今重为信力未深。纤疑不断者。更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重重引证。若鹫岭之亲闻。普令眠云立雪之人。坐参知识。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寻古佛之丛林。如临皎日。履祖师之阃域。犹瞰净天。大觉昭然。即肉眼而圆通佛眼。疑情豁尔。当凡心而显现真心。可谓现知。指法界于掌内。便同亲证。探妙旨于怀中。
大般若经云。一切如来。同在一处。自性清净无漏界摄。又云。三世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皆用本性空为佛眼。离本性空。无别方便。释曰。本性空者。即是自性清净心。本性即自性。空。即清净义。此心则凡圣本有。今古常然。众生不知。诸佛因兹指授。含灵现具。祖师为此相传。故云离此别无方便。
大方广佛华严经颂云。言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是故生障碍。不了于自心。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想。增长一切恶。
大涅盘经云。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是众生速得解脱。又云。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善男子。如众生心。虽非是色。非长非短。非粗非细。非缚非解。非是见法。而亦是有。
宝积经云。一切法虚妄如梦。以唯念故。又云。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释曰。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故知所向皆心。岂有归处。住自境界。无别方所。法华经偈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释曰。若入一心一相之门。尚无常住之法。岂有起灭之缘。自然不动如山。心安如海。可谓菩萨行处。诸佛所居矣。故华严经颂云。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
大集经云。云何菩萨修心念处。观是心性。不见内入心。不见外入心。不见内外入心。不见阴中心。不见界中心。既不见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缘。为异不异。若心异缘。则一时中。应有二心。若心即缘。不应复能观于自心。犹如指端。不能自触。心亦如是。作是观已。见心无住。无常变异。所缘处灭。又云。不见一法。一法相貌。一法光明。若如是见。是名佛法之正见。
圆觉经云。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又云。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释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者。以幻无定相。自性常离。离即空也。即一切凡圣垢净万法。皆同幻如空故。何用更作方便而求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者。当离之时。全成大觉。即离即觉。平等一照。既无前后。岂有渐次耶。
密严经偈云。一切诸世间。譬如热时炎。以诸不实相。无而妄分别。觉因所觉生。所觉依能觉。离一则无二。譬如光共影。无心亦无境。量及所量事。但依于一心。如是而分别。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计。若了所知无。能知则非有。心为法自性。及人之所渴。入于八地中。而彼得清净。九地行禅定。十地大开觉。法水灌其顶。而成世所尊。法身无有尽。是佛之境界。究竟如虚空。心识亦如是。又云。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诸大众。仁者。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自识。现众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灭。入无漏位。名为圣人。
楞伽经云。第一义谛者。但唯是心。种种外相。悉皆无有。彼愚夫执着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住处。大慧。一切诸法如实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
首楞严经云。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四十二章经云。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原。达佛本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又佛言。睹天地。念非常。睹世界。念非常。睹灵觉。即菩提。如是心识。得道疾矣。
金刚三昧经云。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佛言。如是。菩萨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云。皆悉了达诸法实相。自性平等。犹如虚空。又云。于一法中。了一切法。无分别智。常现在前。释曰。一法者。即是自心。此心为诸法平等之性。于自心性中了一切法。有何分别。
不增不减经云。甚深义者。即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众生界。众生界者。即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法身。释曰。夫心者。为诸法总持之门。作万有真实之性。故称第一义谛。杂杂心念。故号众生。是心之界。即众生界。从真如性起。名曰如来。无所缺减。乃目为藏。能积聚恒沙功德。故名法身。是以仁王经云。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
集福德三昧经云。如琉璃宝器。随所在处。不失其性。如是若有菩萨住是三昧。虽在家。当说是人。名为出家。能不失是法界体性。释曰。是以悟心方能得道。见性是名出家。若见性。则在家出家。若不见性。则出家在家。故阿难未见性前。自忏悔言。我身虽出家。心不入道。
佛地经云。当知清净法界者。譬如虚空。虽遍诸色种种相中。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复遍至种种相类。所知境界。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释曰。清净法界者。即一心无杂之法界。以法为界。岂有边畔。则一切色中。皆有虚空性。况一切法中。皆有安乐性。以隐覆此性故。随所知境。应其情量。现种种境界。若以空明。即有空现。若以色明。即有色现。但随处发明。即随处现。所现种种。皆妄心生。相不可得。唯一味真心。湛然不动。
不空罥索经云。持真言者。以心置心。观自心心。作于一切诸佛如来。广大出生殊胜尊妙。
菩萨地经云。迷圣道者。不知理道。从自心生。唯常苦身。以求解脱。如犬逐块。不知寻本。所以大庄严论释云。譬如师子打射时。而彼师子寻逐人来。譬如痴犬。被人打掷。便逐瓦石。不知寻本。言师子者。喻智慧人。解求其本。而灭烦恼。然痴犬者。即是外道。五热炙身。不识心本。
法集经云。能知一切唯是一心。名为心自在。于其掌中出诸珍宝。亦以虚空而为库藏。名为物自在。一切身口意业。以智为本。名智自在。又云。观世音白佛言。菩萨。若受持一法。一切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释曰。此是同体大悲。此悲性遍一切众生界故。能一雨普润。兰艾齐荣。一念咸收。邪正俱济。
大灌顶经云。禅思比丘。无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后见真。释曰。一法为宗。诸尘无寄。他缘自绝。妙性显然。志当归一。而何智不明。寻流得源。而何疑不释。撮要之旨斯莫大焉。
宝云经云。一切诸法。心为上首。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
般舟三昧经偈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无垢名清净。五道鲜洁不受染。有解此者成大道。释曰。五道由心。心体常净。虽遍五道。不受彼色。则沦五趣而不坠。居一相而非升。展法界而不周。入微尘而非缩。以真如一心。本性清净无增减故。以此一法。能收一切。似滥觞一滴之水。与四海水润性无差。如芥子孔中之空。等十方空包容匪别。故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今得一而道成。又云。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即此宗镜。作禅门之法式也。
大方等陀罗尼经云。舍利弗问文殊言。受记当于何求。文殊师利言。当于如如性中求。释曰。如如性。即是一切众生真心之性。
思益经云。众生如。即是漏尽解脱如。以一切法。悉入于如。无有体性。即是诸佛解脱。于众生心行中求。
因果经偈云。一切造善恶。皆从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为本。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佛告毗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见。当知彼是心识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见。毗舍佉。一切众生所有心意。不可言说。唯佛智知。
像法决疑经云。今日坐中无央数众。各见不同。或见如来入涅盘。或见如来住世一劫。若减一劫。若无量劫。或见如来丈六之身。或见小身。或见大身。或见报身。莲华藏世界海。为千百亿释迦牟尼佛。说心地法门。或见法身。同于虚空。无有分别。无相无碍。遍同法界。或见此处。山林地土沙砾。或见七宝。或见此处。乃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或见此处。即是不思议诸佛境界真实之法。释曰。故知佛无定形。随识而自分粗妙。境无异相。因心而空见短长。可谓现证法门。理归宗镜。
如来兴显经偈云。诸佛所行性。一切诸众生。皆在心性中。相可相同相。
现宝藏经云。菩萨问文殊师利。以何缘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言。如佛智所觉。又问。如何佛智所觉。乃至答言。解自心如故。
修行慈分经云。一切诸法。体相微细。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别。生诸境界。自分别中。还自系缚。乃至未了心之自性。剂尔许时。如在梦中。妄着诸境。复应观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碍空。
入楞伽经偈云。尔时佛神力。复化作山城。崔嵬百千相。严饰对须弥。无量亿华园。皆是众宝林。香气广流布。芬馥未曾闻。一一宝山中。皆示现佛身。亦有罗婆那。夜叉众等住。十方佛国土。及于诸佛身。佛子夜叉王。皆来集彼山。而此楞伽城。所有诸众等。皆悉见自身。入化楞伽中。如来神力作。亦同彼楞伽。诸山及园林。宝庄严亦尔。一一山中佛。皆有大慧问。如来悉为说。内身所证法。出百千妙声。说此经法已。佛及诸佛子。一切隐不现。罗婆那夜叉。忽然见自身。在己本宫殿。更不见余物。而作是思惟。向见者谁作。说法者为谁。是谁而听闻。我所见何法。而有此等事。彼诸佛国土。及诸如来身。如此诸妙事。今皆何处去。为是梦所忆。为是幻所作。为是实城邑。为乾闼婆城。为是翳妄见。为是阳焰起。为梦石女生。为我见火轮。为见火轮烟。我所见云何。复自深思惟。诸法体如是。唯自心境界。内心能证知。而诸凡夫等。无明所覆障。虚妄心分别。而不能觉知。能见及所见。一切不可得。说者及所说。如是等亦无。佛法真实体。非有亦非无。法相恒如是。唯自心分别。如见物为实。彼人不见佛。不住分别心。亦不能见佛。不见有诸行。如是名为佛。若能如是见。彼人见如来。智者如是观。一切诸境界。转身得妙身。即是佛菩萨。
虚空孕菩萨经偈云。一切诸法相。真实无知者。若人住诸阴。六根皆蔽塞。释曰。故知诸法皆真。无知无见。才有知见。即落识阴。则一心不通。六根闇塞。终不能见无见之见知无知之知。若有见之见。则不见一切。若无知之知。则无所不知。所以贤护经云。若菩萨观四念处时。无法可见。无声可闻。无闻见故。则无有法可得分别。亦无有法可得思惟。而亦非瞽盲聋故。但是诸法无可见故。以唯一真心。见外无法。
宝星经云。尔时世尊。告妙音梵王。汝今何故目不暂舍。乃至无相观于我耶。善男子。颇有一法名为佛耶。颇有一物可名为名耶。释曰。故知名体俱空。妙旨斯在。是以绝观。方见如来。有无之观。皆是虚妄。不入宗镜。岂辩真佛乎。
十住断结经云。一切诸法。常自存在。众生不达。为兴庄严。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不生。法法不灭。法生法灭。性不移转。斯是菩萨大士之道。非诸凡俗之所及也。释曰。一切诸法常自存在者。真心不易。性相恒如。众生不达为兴庄严者。以外道执断见。小乘证无常。菩萨为对治凡小故。不尽有为。常修福业。不住无为。深入智渊。广大庄严云兴万行。念念圆满十波罗蜜。拔断常外道之曲木。出邪见之稠林。拯偏真小果之矬身。升解脱之坑底。所以华严经云。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殊胜道。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修习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嗔痴烦恼焰。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行。释曰。经云。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者。是对治凡夫着有徇乐之见。而慈悲不舍众生者。是对治二乘沈空畏苦之见。下诸句义。皆同此释。故云。声闻畏苦。缘觉无悲。俱失菩萨二利之行。
须真天子经云。须真天子。问文殊师利。菩萨。不从三脱门而求道耶。文殊答言。天子。不可从空而成道。亦不可于无相而成道。亦不可于无愿而成道也。所以者何。于是中无心意识。念亦无动故。有心意识念念动者。乃成其道也。释曰。若取三解脱门作证者。即是溺实际之海。背灵觉之原。遗性徇空。何成大道。若直了神解心性。念念菩提果圆。不堕断见之邪无。岂涉常见之实有。介尔起意。大用现前。无得无依。非取非舍。从真起行。体用相收。以行契真。卷舒一际。可谓心心合道。念念冥真矣。故还原观云。用则波腾海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则镜净水澄。举随缘而会寂。斯则不离体之用。用乃波腾。不离用之体。体常湛寂。体虽湛寂。常在万缘。用虽波腾恒冥一际。
大方广师子吼经云。佛告电鬘菩萨。善男子。法唯一字。所谓无字。本无言说。何所言说。善男子。当知无说。是为真说。尔时净身菩萨。承佛威神白佛言。世尊。若无所说。是为真说者。哑默不言。皆应说法。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说。非唯哑默者说法。不哑默者。亦皆说法。而不知法。世尊。云何一切众生说法而不知法。善男子。如生盲人。处日光中而不见日。傍人为说。以他声故。乃知有日。如是诸法。悉入法界。法界无字。离诸字性。非诸众生而能宣辩。释曰。审知未达宗人。依通见解。随他语转。妄有所说。如彼盲者。不见日光。听傍人声。岂穷日体。若眼开亲见。即知本无名字言说。故知有言伤旨。不达法界。是以经云。如是诸法。悉入法界。法界无字。离诸字性。若能深达一字唯心法界。自然言语道断。法尔知解情亡。岂是无辩。智不能穷也。如肇论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华。斯则理为神御。口以之默。岂曰无辩。辩所不能言也。
普超三昧经决狐疑品云。于是阿阇世王曰。唯愿濡首。解我狐疑。濡首答言。大王所疑。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所不能决。时王自省无救护。从榻而堕。如断大树。摧折躄地。大迦叶曰。大王。自安。莫怀恐懅勿以为惧。所以者何。濡首童真。被大智铠。善权方便。而设此言。可徐而问。时王即起。问濡首曰。向者所说恒河沙诸佛。不能为我而决狐疑。濡首报曰。王意云何。假若有人。而自说言。我以尘暝灰烟云雾污染虚空。宁堪任乎。答。不能污。濡首又问。设令大王。取此空洗之使净。宁堪任乎。答曰。不能净。濡首报曰。吾以是向者说言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所不能决也。释曰。一切众生。不了自性清净心故。妄生垢净。迷悟自没。遂于无疑中起疑。于无决中求决。若能谛了。豁尔意消。即见一切染净诸法。皆同虚空性。既达虚空性不可染净。方悟本心未曾迷悟。设有说无生无得之理。皆是一期随宜方便。若入宗镜。妙旨了然。尚无疑与无疑。何怀决不决耶。
月灯三昧经颂云。譬如有童女。夜卧梦产子。生欣死忧戚。诸法亦复然。如人饮酒醉。见地悉回转。其实未曾动。诸法亦复然。如净虚空月。影现于清池。非月形入水。诸法亦复然。如人自好喜。执镜而照面。镜像不可得。诸法亦复然。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响。闻声不可得。诸法亦复然。释曰。狂醉见闻。事何真实。昏梦境界。忧喜皆虚。镜里之形。因谁所起。谷中之响。起自何来。所以入楞伽经云。佛告楞伽王。譬如有人。于水镜中。自见其像。于灯月中。自见其影。于山谷中。自闻其响。便生分别。而起取着。此亦如是。法与非法。唯是分别。由分别故。不能舍离。但更增长一切虚妄。不得寂灭。寂灭者。所谓一心。一心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法王经云。于诸法中。若说高下。即名邪说。其口当破。其舌当裂。何以故。一切众生。心垢同一垢。心净同一净。众生若病同一病。众生须药。应须一药。若说多法。即名颠倒。何以故。为妄分别。析善恶法。破一切法故。随机说法。断佛道故。释曰。同一病须一药者。以一心为病。还以一心为药。以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故。若说多法即名颠倒者。若谛自心。尚不得一。何况说多。以心外见法。即成颠倒。如狂心见鬼。病眼生华。无中执有。岂成真正。随机说法断佛道故者。执有前机。早违大旨。更说多法。实坏正宗。如法华经云。若有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以心法甚深。非多非少。既不可多说。亦不可少说。以非多故不增。以非少故不减。以不增故不生。以不减故不灭。故华严经颂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药王菩萨云。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两臂。即是断常二法。若舍生灭断常之见。则心佛现前。顿成佛体。故云必当得佛金色之身。
无涯际总持经云。一念之顷。能知三世一切诸法。悉皆平等。无不通达。其人终无异行。亦无异念。释曰。无涯际总持经者。以名标宗。谓真心无际。总持万法。摄归一体。故云平等。如是通达之人。终无异行者。以知心外无法可作差别故。亦无异念者。以心内无法可起思惟故。所以华严经十回向品云。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眼终不见有不净佛刹。亦不见有异相众生。以心境一如故。
不退转法轮经云。善知一切众生无相。悉同法界。非见非不见。何以故。法界即是一切众生心界。是名信行。
持世经云。三界唯皆是识。是心意识。亦无形无方。不在法内。不在法外。凡夫为虚妄相应所缚。于识阴中。贪着于我若我所。
璎珞经云。佛言。吾今有十四亿大众。以金刚口。说决定义。佛子。我昔法会。有一亿八千无垢大士。即于法会。达一性原。顿觉无二一切诸法。皆一合相。从法会出。各于十方说此璎珞。又云。行从心得。心净道成。
思益经云。圣人无所断。凡夫无所生。是二不出法性平等之相。释曰。以凡夫迷执心外有法。妄见法生。若圣人明见心外无法。无法可生。了凡无生。即圣无断。则是入一心不二法门。故云不出法性平等之相。以无有一法出法性外故。如华严经颂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
胜迹菩萨所解诸法经云。法唯一字。所谓无字。本无言说。当知无说。是为真说。释曰。心为一字中王。摄尽无边之教海。心为诸佛智母。演出无尽之真诠。若能发明。决定信入。则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亦是唯愿少闻。多解义趣。即斯旨矣。故涅盘疏云。涅盘之义。浩然无尽。欲举一蔽诸。指碱谈海者。即一心也。
法句经偈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见有种种。又云。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意。释曰。虽诵千章者。但徇音声。不知正义。不如一要者。若了一心。为万法之要。达宗则息意。意息则境空。以万法常虚。随意生形。故不思议光菩萨经偈云。一切非如法。等住于如中。觉了知是已。无过无功德。释曰。一切非如法者。即是心外遍计妄执无体之法。若了妄无实。则一切诸法。等住于一如心中。如是觉知。则觉外无法可为对待。染净俱空故。如思益经云。菩萨所化众生。无有功德。以无对处故。因有过患。方显功德。以真心遍一切处故。更无一法。可为过患。既无所治过患。亦无能治功德。二俱不立。故云无过无功德。
诸法无行经云。善住天子。问文殊言。若有人来求出家者。当云何答。文殊言。若不发出家心者。当教汝真出家法。何者。若求出家。是求三界。及以五欲。未来报等。彼不见心。故不证法。心无为故。故不发心。释曰。若证自心。即入无为之理。若是无为之理。则无心可发。斯则是真发心。是真出家矣。
法华三昧观经云。所谓十方三世众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二无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灭毕竟空相。唯有此大乘。无有二也。习如是观者。五欲自断。五盖自除。五根增长。即得禅定。释曰。一称南无佛。皆当作佛者。若法界含生。三乘五性。能归命一心。无不成佛。以离自心一相一门。外更无有法可作归依。无二无三。毕竟空寂。如是观者。五欲自断。以六尘境。随妄念故有。无念则无境。何用更断。故能不断五欲。而净诸根。诸根既净。五盖自除。五根五力。自然增长。不唯即得禅定。乃至六度万行。悉皆成就。如金刚三昧经云。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心空则一切皆空。故云唯有此大乘。无有二也。
杂藏经云。为善福随。履恶祸追。响之应声。善恶如音。非天龙鬼神所授。非先祢所为。造之者心。成者身口矣。佛说偈曰。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宗镜录卷第九十五
胜天王般若经云。三世如来。同在一处。自性清净无漏法界。若一若异。不可思议。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释曰。同在一处自性清净者。一切凡圣。皆以无所住。而住自性清净心秘密藏之一处。若一若异不可思议者。以报身妙土之相。相入相资。故云若异。以法身自体之性。相遍相即。故云若一。如芥瓶灯室。同异难量。故云不可思议。般若方便二相平等者。诸佛以般若方便。常相辅翌。何者。以般若观空。不住生死。以方便涉有。不住涅盘。以不住生死故。智眼常明。以不住涅盘故。悲心恒续。悲智体同。故云平等。
最胜王经云。离无分别智。更无胜智。离法如如。无胜境界。释曰。一切境界。皆是意言分别。则无境唯识。若了识空。但一真心。成无分别智。此乃无等之智。第一之说。岂有余智更能过者。此真如一心之性。为万法之所依故。离此之外。何处别有纤尘能为标指。若离此一心境智。或有所见。皆是翳眼狂心。不见真实。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如众翳者。同于一处。见各差别。互不相碍。皆由眼翳不见正色。众生亦尔。色性无碍。心缘异故。蔽于正见。不了真实。
禅要经云。弃诸盖菩萨白佛言。世尊。禅门秘要。为有一门。为是多门。若有多者。法则有二。若是一者。云何容受无量无边众生而不迫迮。佛言。善男子。此禅要门。亦非是一。亦非多数。一切众生。性同虚空。虽同虚空。各于身心自有禅门。实不共修。何以故。息口不言。冥合于理。口为禅门。摄眼分别。混合无异。眼为禅门。耳所闻声。了知虚妄。毕竟寂灭。犹如聋人。耳为禅门。乃至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摄诸尘劳。入不二门。旷彻清虚。湛然凝定。释曰。心是禅门。身为慧聚。禅能洞寂。慧能起照。寂照无差。方入平等。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虽寂而常照。以毗婆舍那故。虽照而常寂。以优毕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说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说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于毗耶。故知若了念本不起。常在等持。不察境因念生。翻悟真心亦动。所以圆觉经云。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云自飞。真月何动。岂悟攀缘之舟常泛。觉岸靡移。如圆觉疏序云。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实不移。因舟行而骛骤。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云。尔时天冠菩萨。问于大树紧那罗王。如是琴中妙偈。从何而出。答言。善男子。从诸众生音声中出。又问。诸众生音。从何而出。答言。善男子。众生音声。从虚空出。乃至当知是声。即虚空性。闻已便灭。若其灭已同空性住。是故诸法。若说不说。同虚空性。是故应当不舍空际。如音声分。诸法亦尔。乃至又以音声。名为言说。然是音声。无有住处。若无住处。则无坚实。则名为实。若其是实。则不可坏。若不可坏。则无有起。若无有起。则无有灭。若无有灭。是名清净。若是清净。是则白净。若是白净。是则无垢。若是无垢。则是光明。若是光明。则是心性。若是心性。则是出过。若是出过。则出过诸相。若出过诸相。则是正位。若菩萨在正位。是则名得无生法忍。释曰。入一心正位。是究竟指归。最后垂示。言穷理极。更无过矣。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云。尔时世尊。告频婆娑罗王言。行识灭已。初识次生。或生天中。或生人中。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饿鬼。大王。以初识不断。自心相续。应受报处。而生其中。大王。观诸生灭。颇有一法。从于今世至未来世。大王。如是行识终时。名之为灭。初识起时。名之为生。大王。行识灭时。去无所至。初识生时。无所从来。何以故。识性离故。大王。行识行识空。灭时灭业空。初识初识空。生时生业空。观诸业果。亦不失坏。大王当知。以初识心相续不断。而受果报。
华手经云。佛言。复次坚意。菩萨以善修习一佛相故。随意自在。欲见诸佛。皆能现前。坚意。譬如比丘。心得自在。观一切入取青色相。能得信解。一切世界。皆一青相。是人所缘。唯一青色。观内外法。皆一青色。于是缘中。得自在力故。坚意。菩萨亦复如是。随其所闻诸佛名字。在何世界。即取是佛。及世界相。皆缘现前。菩萨善修习此念佛缘故。观诸世界。尽皆作佛。常善修习是观力故。便能了达一切诸缘。皆为一缘。谓现在佛缘。是名得一相三昧门。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经云。佛告月氏天子。何谓菩萨晓了一切犹如虚空。其三界者。心之所为。不计斯心。无有色像。亦不可睹。无有处所。无有教令。犹如幻化。因其心本。而求诸法。则不可得。若以于心不求于心。则无所获。心不可逮。以不得心。一切诸法亦不可得。诸法则无有法。无形类想。亦无有影。而无所有。及与实谛。亦无所睹。无所睹者。于一切法。心无所入。知一切法。无所成就。亦无所生。譬如虚空。
菩萨念佛三昧经云。心如金刚。善根穿彻一切法故。心如迦邻提衣。柔软。善根。能作业故。心如大海。善根摄诸戒聚故。心如平石。善根住持一切事业故。心如山王。善根发生一切善法故。心如大地。善根负持众生事业故。
演道俗业经云。佛告长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于身空。四大合成。散坏本无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为。心如幻化。倚立众形。三曰。了知五阴。本无处所。随其所着。因有斯情。四曰。晓十二缘。本无根原。因对而现。是为四。佛于是颂曰。悉解其身空。四大而合成。散灭无处所。从心而得生。五阴本无根。所着以为名。十二缘无端。了此至大安。
善夜经云。佛言。过去之法。不应追念。未来之法。不应希求。现至之法。不应住着。若能如是。当处解脱。释曰。此缘三世之境。是相续识。若初心人。未得一念不生。或前念忽起。但后念莫续。亦渐相应。若欲顿消。直观一念。生时。不得起处。自然前后际断。当处虚寂。如金刚般若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以无得故。自不相续。
入一切佛境界经云。佛言。若得修行正念法者。彼无一法非是佛法。何以故。以觉一切法空故。乃至文殊师利言。修行正念者。不取不舍。即名正念。不观不异。名为行。不着不缚不脱。名为。行不去不来。名为行。文殊师利。正念行者。彼处。无行无利。无果无证。何以故。文殊师利。心自性清净故。彼心客尘烦恼染。而自性清净心不染。而彼自性清净心。即体无染。不染者。彼处无对治法故。以何法对治。能灭此烦恼。何以故。彼清净非净。即是本净。若本净者。即是不生。若不生者。彼即不染。若不染者彼不离染法。若不离染法者。彼灭一切染。以何等法灭一切染。彼不。生若不生者。是菩提。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真如者。名为不异。不异者。名为如实。住一切有为无为法。释曰。但了无生。即入平等。言平等者。即一切有为无为如实之性。见此性故。以无住义住一切法中。若不达一切法。是一心真如平等无生之性。在染离染。俱为烦恼所染。若了诸法无生。则一切有为无为。皆是菩提之道。何所染耶。
海龙王经云。佛告龙王。是无尽藏。总持。说德无量。入无极慧。集菩萨行。乃至严净道场。逮诸佛法。是谓无尽之藏总持。其有文字名号之数。及法诸数。游于正法。皆来归斯无尽之藏。为总持也。菩萨入斯。于诸文字无所分别。诸法清白。不坏本净故。乃至由是总持。后当来世。是离垢总持所流布处。皆是如来之所建立。八万四千法藏。是总持门为首也。八万四千行。皆来归于总持。八万四千三昧。皆从总持。八万四千总持无尽之藏。总持为本原。释曰。以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是诸法总持之门。从心所生。用不失体。故云不坏本净故。末不离本。故云皆是如来之所建立。万法出生。故云无尽之藏。凡圣之地。故号本原。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云。是时大德阿难白言。世尊。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自以其身供养如来。当以何身觉菩提道。时华室中诸菩萨等。问阿难言。于意云何。可以身觉于菩提耶。阿难勿作斯观。当以身心觉于菩提。阿难报言。诸善丈夫。若非身心觉于菩提。当用何等而觉菩提。诸菩萨言。大德阿难。身之实性。是菩提实性。菩提实性。是心实性。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觉是一切诸法实性。故名觉菩提。
坚固女经云。坚固女言。复次舍利弗。所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我不见彼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若不见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汝云何发菩提心欲觉菩提。女言。欲令行邪道众生住正道故。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言。善哉善哉。能如是知。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女言。世尊。无有见如是法不得菩提者。是故我今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妹。汝未来世教化。众生耶。女言。世尊。无有见如是法不教化者。是故我今必定当能教化众生。佛言。汝于来世作大导师耶。女言。世尊。无有见如是法不作导师。是故我今必定当得作大导师。释曰。故知若有见如是唯心一法。入宗镜中。法尔常为一切教化之主。十方大导之师。以自得本故。能普摄一切枝末之法。悉还归于一心本地。故决定无疑矣。如摄波归水。会色归空。有何疑哉。
大庄严法门经云。佛言。复次长者子。清净攀缘方便行菩萨。于一切众生心法中。悉有菩提。何以故。若彼心无。色离色分别。体性如。幻彼此内外。不相续者。是名菩提。复次。长者子。菩萨。不应觉于余事。但觉自。心何以故。觉。自心者。即觉一切众生。心故。若自心。清净。即是一切众生心。清净故。如自。心体性即是一切众生。心体性如自。心离垢即是一切众生心离垢。如自心。离贪即是一切众生心离。贪如自心离嗔即是一切。众生。心离嗔如自心离痴。即是一切。众生心难痴。如。自心离烦恼。即。是一切众生。心离烦恼。作此觉者。名。一切智知觉。释曰。若。了一心。遍知一切。夫一切者。是。一之一切故。名一切智知。觉若各随相。解则不得名一切智知。觉以不觉诸法自性故。所以。华严经颂云。世间一切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除断六十二见种种见故。心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譬如丛林。蒙密茂盛。师子白象。虎狼恶兽。潜住其中。毒发害人迥绝行迹。时有智。者以火烧林。因林空故。诸大恶兽。无复遗余。心空见灭。亦复如是。乃至善男子。以是因缘。服于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善男子。自觉悟心。有四种义。云何为四。谓诸凡夫。有二种心。诸佛菩萨。有二种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善男子。贤圣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释曰。凡夫二心者。一根境同缘心。此则和合而生。无有自体。凡夫执实。故说为空。二离根境心。即是真心。不从缘生。若了此心。即真发菩提之道。贤圣二心者。一理智心。即第一义谛。空有两亡。性相俱寂。二境智心。即随缘俗谛。真俗双照。理事相含。若入宗镜之中。总前凡圣四心。或入相资门。若圣若凡。交彻无碍。或入相泯门。若一若多。冥同性海。
成具光明定意经云。何谓广一心。曰。孝事父母则一其心。尊敬师友而一其心。断爱远俗而一其心。入三十七品而一其心。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乱而一其心。多欲多诤多作多恼。于是之处而一其心。褒讪利失善恶之事。于是不摇而一其心。数息入禅。舍六就净而一其心。身自能行。复教他人。此谓广一心也。
文殊师利问经偈云。若见有一法。余法悉应见。以一法空故。一切法亦空。释曰。心有法则有。心空法则空。万法一心宗。空有皆无寄。举一例诸。悉归宗镜。
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曼殊室利菩萨。对世尊大众菩萨前告言。若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志求无上菩提。修持真实佛金刚圣性三摩地一切法者。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是也。为有情众生心地法藏。有烦恼种性。烦恼种性。则是菩提性者。有情心处。本性真净。空无所得。是故有情心。是大圆镜智心处是也。
摩诃衍宝严经云。譬如画师。作鬼神像。即自恐惧。如是迦叶。诸凡愚人。自造色声香味细滑之法。轮转生死。不知此法。亦复如是。
文殊悔过经云。文殊师利言。人民所行众德本者。志性各异。使入总持光明之慧。其有诸天一切人民。愁忧苦恼。为除众患。悉入总持光明之耀。一切诸论文字本际。入于总持光明之耀。一切诸行诸想所应。悉入总持光明之耀。使致普门诸根转轮。使入总持光明之门。一切庄严清净众饰。使入总持光明之门。乃至住于一事普见众事。住于众事。悉见一事。则以一事。入一切事。以一切事。入于一事。则以一义告诲。开化一切诸义。以一切义。兴发一义。以无因缘。入于诸缘。化于诸缘。令入无缘。以无事法。入于众生。性行各异。从其相行。而教诲之。释曰。夫能泯异性。永拔苦轮。融诸行门清净严饰者。悉令入一心总持之门。被宗镜光明之耀故。能住一事而见众事。以一成多。用诸义而发一义。以多成一。一成多而用遍。多成一而体融。体用交罗。一多自在。
观佛三昧海经云。复次阿难。譬如有人。贫穷薄福。依诸豪贵。以存性命。时有王子。遇行出游。执大宝瓶。于宝瓶内。藏王印绶。是时贫者。诈来亲附。得王宝瓶。擎持逃走。王子觉已。遣六大兵。乘六黑象。手执利剑。疾走追之。时持瓶人。走入深草。空野泽中。见旷野泽。满中毒蛇。四面吐毒。吸持瓶者。时贫穷人。慞惶恐怖。驰走东西。蛇亦随之。无藏避处。于空泽中。见一大树。蓊郁扶疏。甚适其意。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既上树已。六兵乘象。驰疾如风。寻复来至。贫人见已吞王宝印。持瓶冠头。以手覆面。生贪惜故。不忍见之。时六黑象。以鼻绞树。令树倒躄。贫人落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现光。诸蛇见光。四散驰走。佛告阿难。住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释曰。夫观佛三昧者。则谛了自心。名为观佛。既识心已。不为境乱。湛然常定。名为三昧。有人贫穷薄福者。有人者。有即二十五有。人即一切众生。以无法财。名为贫穷。不悟心佛。故称薄福。依诸豪贵者。即是诸佛菩萨。以存性命者。即是依观佛三昧门。得见自性。以成慧命。乃至贫人落地者。即是于凡夫身。达人法二空。证会一心。住真如地。身体散坏者。既洞唯识之性。身见自亡。唯金印在者。即是悟心常住。所以一钵和尚云。尘劳灭尽真如在。一颗圆明无价珠。宝瓶现光者。即般若智照。诸蛇见光四散驰走者。即四大之身蛇。三毒之烦恼。智了即空。名为驰走。住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者。以无念智。见真觉性。故云住念佛者。诸尘不动。一体不移。名为心印。恒住法位。究竟寂灭。名为不坏。况如唯金印在。故称亦复如是。所以起信论云。得见心性。名究竟觉。即斯旨矣。
首楞严三昧经云。尔时佛告现意天子。汝可示现首楞严三昧本事少分。现意天子语坚意言。仁者。欲见首楞严三昧少势力不。答言。天子。愿乐欲见。现意天子。善得首楞严三昧力故。即现变。令众会者。皆作转轮圣王。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及诸眷属七宝侍从。乃至复现神力。普令众会。皆如释迦牟尼佛身。相好威仪。各有比丘眷属围绕。释曰。天子名现意者。以一切法。从意生。形因心所现。故名现意。是知自心如幻。无有定仪。所见差殊。随心生灭。若能知幻无实。即见真性。以得真性故。方能周遍法界。示如幻法门。普现色身。引幻众生。同归实地。
转有经偈云。若为真实说。眼则不见色。意不知识法。此是最秘密。释曰。入此一心秘密之藏。则能所俱亡。不与六尘作对。故云眼。不见色等。
大法鼓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以彼性故。一切众生得般涅盘。释曰。故知一切众生。悉有正因佛性。以万行庄严为引出性。乃至因圆。为。至得果性。毕竟成就一心常乐涅盘之道。
宝顶经云。佛言。迦叶。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捶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为我。除此虚空。除此虚空。迦叶。于汝意云何。此空为可除不。迦叶言。不可。世尊。佛言。迦叶。若有如是沙门。婆罗门。怖畏性空。我说是人。失心狂乱。所以者何。迦叶。一切诸法。并是说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诸法。若惜诸法。云何不惜此空。
佛性论问云。此经为显何义。答。为示一切诸法本性非有。故说法空。非关法灭。然后得空。故于空性。不应生怖。释曰。一切诸法。并是说空方便者。夫有所说。皆为显空。所以空则一切法。法则一切空。非先有而后无。宁归断灭。岂先无而后有。不堕无常。是以性本常空。空无间断。体应诸有。有自繁兴。能入斯宗。闻诸法空。心大欢喜。不了此义。闻诸法空。心大怖畏。以不了法空。违现量境。执为外解。闻说唯心之旨。恐堕空见之门。心境俱迷。遂生怖畏。
度一切诸佛境界经云。佛言。文殊师。利菩提者。无相无缘。云何无相。云何无缘。不得眼识是无相。不见色是无缘。不得耳识是无相。不闻声是无缘。乃至意法亦如是。释曰。无相则无能缘之心。无缘则无所缘之境。能所俱亡。真心自现。
文殊师利行经偈云。过现未来法。唯语无真实。彼若于实处。一相无差别。释曰。若说三世所有之法。皆是世谛语言。若了一心真实之处。一道自无差别。何言之所议。意之所缘耶。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
菩萨处胎经云。譬如泉源陂池。五河驶流。各各有名。悉归于海。便无本名。亦如须弥。峙立难动。杂色众鸟。往依附山。皆同一色。便无本色。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复如是。众生心识。所念不同。若干思想。能令一切至解脱门。想定意灭。便无本念。同一解脱。
十善业道经云。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乃至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云。佛告贤护。寂照神变三摩地者。谓一切法平等性智。一切言说不现行智。乃至悟入心智。于心自性。能随觉智。于引不引。及引发中成善巧智。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云。佛言。如是一法。随心变现。即能具足六波罗蜜。应当广说。教化众生。为大利益。乃至成佛。
贤劫定意经云。若有菩萨平等三昧。诸根具足。圣慧成就。是曰一心。又云。其在禅定。不着内外。亦无中间。是曰一心。
舍利弗陀罗尼经云。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见如来。不以无色见如来。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属。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为念佛。
商主天子所问经云。商主天子问言。文殊师利。云何菩萨能清净心。答言。天子。若知诸心。皆是一心。如是菩萨。名得净心。
大乘流转诸有经偈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离于能诠语。所诠不可得。释曰。故知法但有名。因名立法。又名因于语。语因觉观。觉观心不起。能所悉皆空。
弘道广显定意经云。佛言。又复三事。心之所生。诸法无常。从其心生。诸法皆苦。亦由心生。诸法无我。亦从心生。乃至能一其心。知众生心。顺行化之。是则心力。
阿含经偈云。我与己为亲。不与他为亲。智者善调我。则得生善趣。释曰。所以云。天下至亲。无过于心。可谓入道真要。修行妙门。若善调之。速登大果。所以般若经云。调心为善哉。调心招乐果。
杂藏经偈云。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
文殊菩萨问法身经云。如言摩尼宝舍有四角。从一角视。悉见诸角。无所缺减。是故见诸本际。释曰。若了一心本际何法不通。以诸法从心所生。皆同一际。住此际中。一一圆满。举目咸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
象腋经偈云。种种幻无实。凡夫人见异。是中无有异。一切同一相。
老姥经云。眼见好色即是意。意即是色。是二者。俱空无所有生。灭亦如是。
无所希望经云。时舍利弗。知诸众会心之所念。即时告此诸比丘言。仁等何故发于斯言。吾等之身。从今已往。无佛世尊。因从异学。出为沙门。时诸比丘。报舍利弗。吾从今始敬事六师。一切所归。为一相耳。不倚六入。是以不见若干种师。不想出家沙门也。释曰。倚六入而为差。妄分邪正。归一相而为本。彼我双亡。如是解者。可谓真出家矣。
寂调音所问经云。寂调音天子言。文殊师利。何等如与垢净等。文殊师利言。空无相无愿如。所以者何。涅盘空故。天子。如瓦器中空。宝器中空。无二无别。如是天子。垢空净空。俱同一空。无二无别。释曰。器虽不等。空本无形。垢净虽殊。性何曾异。如是了者。入无相门。顿悟真空。不堕修证。
月藏经偈云。诸法无有二。导师舍憎爱。一道如虚空。此是佛境界。又偈云。不分别诸法。不见有众生。诸法唯一相。得见佛境界。
佛语经云。佛言。若有处语。是魔王语。是魔见语。不名佛语。善男子。若无一切诸处语者。是名佛语。释曰。无一切诸处语者。因是无所证之法。亦无能证之智。既无有法。岂可说耶。但了唯心。自然无语。无语是真语。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着处所。若有所说。悉违本宗。不见法性。如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杂藏经偈云。如世有良医。以妙药救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
大乘理趣经偈云。一切有为法。如乾闼婆城。众生妄心取。虽现非实有。诸法非因生。亦非无因生。虚妄分别有。是故说唯心。无明妄想见。而是色相因。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如是目有翳。妄见空中华。习气扰浊心。从是三有现。眼识依赖耶。能现种种色。譬如镜中像。分别不在外。所见皆自在。非常亦非断。赖耶识所变。能现于世间。法性皆平等。一切法所依。藏识恒不断。末那计为我。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心外诸境界。妄见毛轮华。所执实皆无。咸是识心变。色具色功德。皆依赖耶识。凡愚妄分别。谓是真实有。睡眠与惛醉。行住及坐卧。作业及士用。皆依藏识起。有情器世间。非由自在作。亦非神我造。非世性微尘。如木中火性。虽有未能烧。因燧方火生。由此破诸暗。展转互为因。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能起漏无漏。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界风所动。恒起诸识浪。无间断亦然。如酪未钻摇。其酥人不见。施功既不已。醍醐方可得。赖耶妄熏习。隐覆如来藏。修习纯熟时。正智方明了。诸识随缘转。不见本觉心。自觉智现前。真性常不动。
宝雨经云。菩萨云何行心念处。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心实无常执着为常。实是其苦。执着为乐。本无有我。执着为我。本来不净执着为净。其心轻动。无时暂停。以不停故。于诸杂染。能为根本。坏灭善道。开恶趣门。生长三毒。与随烦恼等。作其因缘。为主为导。又能积集。净不净业。迅速流转。如旋火轮。亦如奔马。如火焚烧。如水增长。遍知诸境。如世彩画。菩萨如是观察心时。便得自在。得自在已。于诸法中。亦无挂碍。是名菩萨善行心念处。
持地经云。佛言。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修心观心。菩萨摩诃萨。观心生灭住异相。如是观时。作是念。是心无所来。去无所至。但识缘相故生。无有本体。无一定法可得。是心无来无去。无住异可得。是心非过去未来现在。是心识缘故。从忆念起。是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是心无一生起相。是心无性无定。无有生者。无使生者。起杂业故。说名为心。识杂缘故。说名为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故。说名为心。但令众生通达心缘相故。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已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心不知心。亦不见心。何以故。是心空。性。空故。本体无所有。是心无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无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是心无形。无能见者。心不自见。不知自性。但凡夫颠倒相应。以虚妄缘识相故起。是心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坚牢。无不变异相。如是思惟得修心念处。是人尔时。不分别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无生相。通达是心无生性。何以故。心无决定性。亦无决定相。智者通达是心无生无相。尔时如实观心集没灭相。如是观时不得心。若集相。若没灭相。不复分别心灭不灭。而能得心真清净相。诸菩萨以是清净心。客尘所不能恼。何以故。诸菩萨见知心清净相。亦知众生心清净。作是念。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如是思惟时。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净相。但知是心常清净相。持世。诸菩萨摩诃萨。修心观心如是。
宝网经偈云。普遍诸佛土。法王之境界。释师子人尊。一毛光所照。释曰。如无量无边诸佛土。不出一毛头心地。以智了达者。故云光所照。
十住经云。金刚藏菩萨。是菩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一时问难。以无量无边音声差别问难。是菩萨于一念中。悉受如是问难。但以一音。皆令开解。释曰。但以一音皆令开解者。万法从心。何疑不释。依心所示。何法不融。可谓得佛法之精华。开人天之眼目。
广博严净经偈云。自在世导师。不可说而说。于空中作结。即空而解之。释曰。心有即结。心空即解。若无于心。无结无解。故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佛言。六结不同。修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盘。皆即狂劳颠倒华相。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释曰。左右偏掣况有无二见。当于结心。即正明中道。所以味真。空而有无情起。执根尘而一六义生。谛了自心。解缚俱泯。故知垢净解缚。悉从自心。以心垢故见垢。心净故见净。心缚故见缚。心解故见解。若无于心。何垢何净。如首楞严三昧经云。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魔界行不污。现于魔宫。语恶魔言。汝宁不闻。佛说首楞严三昧。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汝境界。亦皆当复度脱余人。出汝境界。魔即报言。我闻佛说首楞严三昧名字。以被五缚。不能得往。所谓两手两足。及颈。又问恶魔。谁系汝者。魔即答言。我适发心。欲往坏乱听受。首楞严三昧者。即被五缚。我适复念。诸佛菩萨有大威德难可坏乱。我若往者。或当自坏。不如自住于此宫殿。作是念已。即于五缚。而得解脱。菩萨答言。如是。一切凡夫。忆想。分别颠倒取相。是故有缚。动念戏论。是故有缚。见闻觉知。是故有缚。此中实无缚者解者。所以者何。诸法无缚。本解脱故。诸法无解。本无缚故。常解脱相。无有愚痴。如来以此法门说法。若有众生得知此义。欲求解脱。勤心精进。则于诸缚。而得解脱。
宝箧经云。文殊师利。告大德舍利弗。如恒沙劫。火灾炽然。终不烧空。如是舍利弗。一一众生恒河沙劫。造作逆罪不善之业。然其心性终不可污。
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偈云。虚空离生灭。法界无去来。众色现于空。诸法依心住。空无色非色。心性亦复然。虚空唯假名。心意识如是。
庵提遮女经偈云。我虽内室中。尊如目前现。仁称阿罗汉。常随不能见。释曰。故知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以自业所遮。对面不见。十地尚隔罗縠。二乘可知。
守护国主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萨摩诃萨言。此深三昧。以菩提心而为其因。以大慈悲而为根本。方便修习无上菩提。以为究竟。善男子。此中何者名为菩提。善男子。欲知菩提。当了自心。若了自心。即了菩提。何以故。心与菩提。真实之相。毕竟推求。俱不可得。同于虚空。故菩提相。即虚空相。是故菩提无所证相。无能证相。亦无能所契合之相。何以故。菩提毕竟无诸相故。善男子。以一切法。即虚空相。是故菩提毕竟无相。尔时一切法自在王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此菩提同虚空。一切智体当何所求。云何证得菩提现前。一切智智当于何生。佛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一切智体。当于心求。一切智智。及与菩提。从心而生。何以故。心之实性。本清净故。善男子。此心之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善男子。一切如来说此心相。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红非紫。亦非金色。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非男女。亦复非是亦男亦女。善男子。此心非欲界性。非色界性。非无色界性。非天龙。非夜叉。非乾闼婆。非阿修罗。非迦楼罗。非紧那罗。非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同类。善男子。此心不住于眼。亦复不住耳鼻舌身意。于三世中。亦不可见。何以故。此心同于虚空相故。以是义故。远离一切粗细分别。何以故。此虚空性。即心性故。如其心性。即菩提性。如菩提性。即陀罗尼性。善男子。是故此心。虚空菩提。陀罗尼性。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如是一切。皆以大慈大悲而为根本。方便波罗蜜之所摄受。善男子。是故当知。我今于此诸菩萨等大众之中。说如是法。为净广大菩提心故。为令一切了自心故。是故。一切法自在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知菩提真实性者。当了自心。如其心性。即菩提性。云何而能了知心性。谓此心性。于一切相。若形若显。乃至若五阴。若六入。若十二处。若十八界。如是等法。观察推求竟不可得。善男子。若诸菩萨如是了知。即得成就第一清净法光明门。住此门已。任运得此不可思议一切智智。诸佛境界甚深三昧。
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汝已供养几所诸佛。文殊师利言。我及诸佛。如幻化相。不见供养及与受者。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师利言。如我思惟。不见一法。何当得住于佛乘。佛言。文殊师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师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见。我云何得。佛言。文殊。汝得无碍智乎。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碍。佛言。汝坐道场乎。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释曰。若了一心实际。则一切无所得。于无所得中。故。能成办无边佛事。于事事中。皆不违实际故。若如是解者。未必是不坐道场。是坐道场。当坐道场时。是不坐道场矣。何以故。道场等不出实际故。
大品经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罗蜜。释曰。若住法。则不见般若。若住般若。则不见法。以法有相。般若无相。有无相反故尔。又非离有相法。别立无相般若。以相即无相。全是般若故。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又云。若学般若。应学一切法。何以故。夫般若者。是无住义。起心即是住着。若不住一切法。即是般若。故云若学般若。应学一切法。设住般若。亦成愚闇。但一切处皆无住。则无非般若。
金刚场陀罗尼经云。文殊白佛言。颇有一法。菩萨行已。能入一切陀罗尼诸法门不佛言。有一字法门。菩萨得已。能说千万字法门。而此一字法门。亦不可尽。说。诸法已。还摄入一字法门。
转女身经云。若于诸法不见差别。是则必能成就众生。又云。若知诸法皆解脱相。是则名为究竟解脱。释曰。执心为境。触目尘劳。知境是心。无非解脱。所以二乘只证人空。但离人我虚妄。名为解脱。末得法空一切解脱。以不识心故。如入楞伽经偈云。诸法无法体。而说唯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
出曜经云。身被戒铠。心无慧剑者。则不能坏结使元首。故知若不观心。妙慧成就。则不能断无明根本。所以首楞严经云。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正法华经云。第一大道。无有两正。释曰。志当归一万法所宗。如国无二王。家无二主。若离此别有所求则成两道。如菩萨行方便经云。夫求法者。名不求于一切诸法。又云。若有所求则不能师子吼也。若无所求能师子吼。释曰。
涅盘经云。师子吼者。决定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若知自心。佛性具足。则性外岂有法而可求耶。
那先经云。王问那先。何等为一其心者。那先言。诸善独有一心最第一。一其心者。诸善皆随之。那先言。譬若楼陛。当有所倚。诸善道者。皆着一心。
杂藏经云。阇王施宝衣与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忽于座上隐身不见。如是展转施诸菩萨声闻。亦复如是。乃至自着。亦不见身。因兹悟道。释曰。夫祖佛起教之由。莫不皆是破身心二执。故金刚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宝藏论云。清虚之理。毕竟无身。心亦如是。若能直悟自他身心。俱不可得。心外无法。万境皆空。即同阇王所悟。
无量义经云。佛告大庄严菩萨。有一法门。能令菩萨疾得菩提。世尊。是法门者。字号何等。其义云何。善男子。是一法门。名无量义。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释曰。是一法门名无量义者。即是一心门。能生无量义。以不守自性。随缘成诸法。正随缘时。亦不失自性。以众生不了故。但随起动之缘。不见寂灭之性。故于诸法。横计有无。彼此得失。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云。大王当知。譬如男子。或诸女人。于其梦中。梦心所见。可爱园林。可爱山谷。可爱国邑。及诸异类。彼梦觉已。所见皆无。如是大王。国祚身命。虚伪无常。一切皆如梦之所见。故知梦中境界。觉时境界。唯心所见。更无有异。世人但信梦境是虚。例执昼境是实。是以大觉垂愍。说况比知。将所信之虚。破所信之实。令所信之实。同所信之虚。顿悟法空。皆入宗镜。
入法界体性经云。尔时长老舍利弗。从自住处出。往诣文殊师利童子住处。到已。不见文殊师利。即诣佛所。到已。在佛别门外边而住。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童子言。文殊师利。是舍利弗比丘。今在门外。为欲听法。汝令使入。文殊师利言。世尊。若彼舍利弗际。若法界际。世尊。此二际。岂有在内在外。若中间二耶。佛言。不也。文殊师利言。世尊。言实际者。亦非实际。如是际非际。无内无外。不来不去。世尊。长老舍利弗际。即是实际。舍利弗界。即是法界。世尊。然此法界。无出无入。不来不去。其长老舍利弗。从何处来。当入何所。佛言。文殊师利。若我在内共诸声闻语论。汝在于外而不听入。汝意岂不生苦恼想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凡所说法。不离法界。如来说法。即是法界。法界即是如来界。说法界。如法界。言说界无二无别。所有名者说者。此等皆不离法界。世尊。以是义故。我不苦恼。世尊。若我恒河沙劫等不来。至世尊说法所。我时不生爱乐。亦无忧恼。何以故。若有二者。即生忧恼。法界无二。故无恼耶。释曰。是以内外无际。真俗一原。入宗镜中。忻戚不盈于怀抱。住无二处。增爱靡挂于情田。故知不去不来。见佛匪移于当念。非近非远。闻法岂越于毫端。得文殊之心。方知法尔。起众生之见。自隔情尘。
深密解脱经云。诸佛如来。善觉所觉。离于二行。到无相处。行诸佛行。得诸如来一切平等。到无障碍之所去处。能到一切不退法轮。能到不可降伏境界。不可思议体。能到一切三世平等。遍至一切诸世界身。到于诸法无疑之处。能到一切究竟智行。悉能到于法智无疑境界。得诸一切无分别身。能答一切菩萨问智。能到无二行之彼岸。能到诸佛无有差别解脱智处。能到无边无中三昧境界。广大如法界。究竟若虚空。尽未来际。释曰。夫亲到诸法无疑之处。悟心方知。顿照万境无相之门。见性方了。斯乃如来行处。大觉所知。故云广大如法界。究竟若虚空。无始无终。尽未来际。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经云。端身正坐。作是思惟。一切诸法从自心起。从本已来皆无所有。
弥勒成佛经偈云。久念众生苦。欲拔无由脱。今日证菩提。豁然无所有。释曰。心识念念攀缘系缚尘境。不得自在。即是众生苦。若了境空无缚。内结不生。证会一心。根尘俱寂。即入性空法界。证无相菩提。所以法华三昧经云。无着无所依。无累心寂灭。本性如虚空。是名无上道。又法华经云。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盘。是以诸佛八相成道。菩萨四摄度生。自利利他。悉皆于此本性空中成办。
杂藏经云。譬如两木相揩。则自生火。还烧其木。火不从风出。不从水出。不从地出。其四魔者。亦复如是。皆从心生。不从外来。譬如画师。画作形像。随手大小。虽因缘合。有彩有板有笔。画师不画。不能成像。四魔如是。心已坚固。便无所起。释曰。是以一心不动。法不现前。如画师不画。且无形像故。不动一心。有大功德。如法句经云。佛言。善男子。善知识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于贪欲嗔恚。愚痴邪见。五盖五欲。众尘劳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有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坚牢船渡于大海。不动身心。而到彼岸。
宗镜录卷第九十七
夫佛教已明。须陈祖意。达佛乘者。皆与了义相应。如法华经云。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第一毗婆尸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由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第二尸弃佛偈云。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第三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第四拘留孙佛偈云。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第五拘那舍牟尼佛偈云。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第六迦叶佛偈云。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第七释迦牟尼佛偈云。幻化无因亦无生。皆即自然见如是。诸法无非自化生。幻化无生无所畏。复告摩诃迦叶。吾有清净法眼。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嘱于汝。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西天第一祖摩诃迦叶传法偈云。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难传法偈云。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传法偈云。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法偈云。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亦名香众。初投优波鞠多出家。尊者问曰。为心出家耶。身出家耶。香众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而求利益。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香众曰。夫出家者无我之故。无我之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既是常故。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尔。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明朗。依佛法中。度恒沙众。付法偈云。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得无法。
第六祖弥遮迦付法偈云。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须蜜付法偈云。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第八祖佛陀难提付法偈云。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是。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问佛陀难提尊者偈云。父母非我亲。谁为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难。因兹悟道。付法偈云。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第十祖胁尊者传法偈云。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实法。无行亦无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时胁尊者。于一树下。以手指树下地告大众曰。此地若变为金色。当有圣者而入此会。言当未久。须臾之顷。以为金色。尊者举手。而见一人当会前立。尊者曰。汝从何来。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何处所住。夜奢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夜奢曰。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诸佛。夜奢曰。诸佛亦非。尔时夜奢说偈赞曰。师坐金色地。常说真实义。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谛。又传法偈云。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第十二祖马鸣。尊者传法偈云。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弃。
第十三祖毗罗尊者传法偈云。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第十四祖龙树尊者。行化到南印土。彼国人多修福业。不会佛理。唯行小辩。不具大智。及问佛性。而云。布施。我求福业。非解佛性。汝会佛性。为我说之。师曰。汝欲学道。先除我慢。生恭敬心方得佛性。众曰。佛性大小。师曰。非汝所知。非说大小。若说大小。即是大小。非佛性也。彼众曰。我欲弃小辩归于大海。龙树即为说法。对大众而现异相。身如月轮。当于座上。唯闻说法。不睹其形。彼众有一长者。名曰提婆。谓诸众曰。识此瑞不。彼众曰。非其大圣。谁能识也。尔时提婆。心根宿净。亦见其相。默然契会。乃告众曰。师现佛性之义。非师身者。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也。语未讫。师即现本身。座上说偈曰。身现满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辩非声色。又传法偈云。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嗔亦无喜。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传法偈云。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第十六祖罗睺罗尊者传法偈云。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第十七祖僧迦难提尊者传法偈云。心地本无生。因种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初第十七祖僧迦难提。因至其舍。忽见一子。手执铜镜而至师所。尊者曰。子几岁耶。子曰。我当百岁。是时尊者见答百岁。覆问曰。汝当无知。看甚幼小。答吾百岁。非其理也。子曰。我不会理。正当百岁。尊者曰。子善机耶。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时尊者敬之深知是圣。又征问曰。汝执此镜。意况如何。尔时童子。以偈答曰。诸佛大圆镜。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俱相似。父母见子奇异。遂舍出家。尊者即领游化。至一古寺。而为受戒。名曰伽耶舍多。于彼殿上。有铜铃被风摇响。尊者问曰。彼风鸣耶。彼铃鸣耶。彼铜鸣耶。子曰。我心鸣耳。非风铜铃。尊者曰。非风铜铃我心谁耳。子曰。二俱寂静。非三昧耶。尊者曰。善哉真比丘。善会诸佛理。善说诸法要。善识真实义。又告曰。我今将此法眼藏。付嘱于汝。汝受吾偈。当行化之。偈曰。心地本无生。因种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伽耶舍多。后付鸠摩罗多传法偈曰。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传法偈云。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偈云。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第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传法偈云。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挐罗付鹤勒尊者。传法偈后。即从座起。踊身虚空。作十八变讫。却归本座。以手指地。化为一泉。而说偈言。心地清净泉。龙润于一切。从地而涌出。遍满十方济。又传法偈云。心逐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第二十三祖鹤勒尊者付法已竟。即从座起。踊身虚空。作十八变已。却归本座。寂然灭度。尔时大众。欲分舍利。各自起塔。临阇维讫。欲分舍利。尔时尊者。现身说偈。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又传法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偈云。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第二十五祖婆舍多尊者传法偈云。圣人说知见。当境无非是。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传法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传法偈云。心地生诸种。因事复因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西天波罗提尊者。化异见王。现神通力。乘云至王殿前。尔时大王。问乘云者曰。汝为是邪。汝为是正。波罗提尊者答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大王。若正。我无邪正。王又问曰。何者是佛。波罗提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不。波罗提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波罗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今不睹见。波罗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识。王曰。师既所见云有作用。当于我处而有之不。波罗提曰。王若作用。现前总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之。几处出现。师曰。若出用时。当有其八。卓立云端。以偈告曰。在胎曰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辩气。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脚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不出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此土初祖菩提达磨多罗。南天竺国王第三之子。常好理论。心念众生。而不识佛。又自叹曰。世有形法。而易了之。唯佛心法。难有会者。尔时般若多罗尊者。至于其国。王赐一宝珠。其珠光明。璨然殊妙。尊者见已。用珠试曰。此宝珠者。有大光明。能照于物。更有好珠。能胜此不。菩提多罗曰。此是世宝。未得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得为上。于诸明中。心明第一其此珠者。所有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智辩于此。既辩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辩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辩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法宝以明俗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既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尊者异之。因出家悟道。遂行化此土。宝志识是传佛心印观音圣人。师述安心法门云。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
问。云何自心现。
答。见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自不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若从事上得解者。气力壮。从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文字解者。气力弱。即事即法者。深从汝种种运为。跳踉颠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痴人。凡有所施为。终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体是法界故。
问。世间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者。由亡己故。得至虚无。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问。诸法既空。阿谁修道。
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为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原。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是法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见佛。若见相时。则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若见忆想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生死相。若见法界性。即涅盘性。无忆想分别。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传法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第二祖可大师云。凡夫谓古异今。谓今异古。复离四大。更有法身。解时。即今五阴心。是圆净涅盘。此心具足万行。正称大宗。传法偈云。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师传法偈云。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种尽无生。
第四祖道信大师云。夫欲识心定者。正坐时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无妄起是心。知无内外是心。理尽归心。心既清净。净即本性。内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无动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原。一切定门。一切慧门。一切行门。悉皆具足。神通妙用。并在汝心。传法偈云。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师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无形色。诸祖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无别行。传法偈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第六祖慧能大师云。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无一法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万种法。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无有诸相。汝莫观净。及空其心。此心无一无可取舍。行住坐卧。皆一直心。即是净土。依吾语者。决定菩提。传法偈云。心地舍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让大师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达心地。所作无碍。汝今此心。即是佛故。达磨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自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随时。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马大师问曰。如何用意合禅定无相三昧。师曰。汝若学心地法门。犹如下种。我说法要。譬如天泽。汝缘合故。当见于道。马大师又问曰。和尚云。见道。道非色故。云何能睹。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马大师曰。有成坏不。师曰。若契此道。无始无终。不成不坏。不聚不散。不长不短。不静不乱。不急不缓。若如是解当名为道。汝受吾教。听吾偈言。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萠。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语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实相法身佛。经云。有三阿僧只百千名号。随世界应处立名。如随色摩尼珠。触青即青。触黄即黄。宝本色。如指不自触。刀不自割。镜不自照。随像所现之处。各各不同。得名优劣不同。此心与虚空齐寿。若入三昧门。无不是三昧。若入无相门。总是无相。随立之处。尽得宗门。语言啼笑。屈伸俯仰。各从性海所发。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实相佛家用。经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从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性功勋。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诸念若生。随念得果。应物而现。谓之如来。随应而去。故无所求一切时中。更无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闻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独一无伴。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迷还自迷。悟还自悟。无有一法不从心生。无有一法不从心灭。是以迷悟总在一心。故云一尘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为本性过诸数量。非圣无辩。辩所不能言。无佛可作。无道可修。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即见自心具足多闻。故草木有佛性者。皆是一心。饭食作佛事。衣服作佛事。故。
嵩山安和尚。昔让和尚与坦然禅师。在荆州玉泉听律。二人共相谓言。我闻禅宗。最上佛乘。何必局此小宗。而失大理。遂乃云游。博问先知。至嵩山宗和尚处。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旨。师云。何不问自。家意旨。问他别人意旨。作什么。问。如何是坦然意旨。师云。汝须密作用。问。如何是密作用。伏请指示。师举视之。二人当时大悟。
崛多三藏。师因行至太原。定襄县。历村。见秀大师弟子。结草为庵。独坐。观心。师问。作什么。对云。看静。师曰。看者何人。静者何物。其僧无对。问。此理如何。乞师指示。师曰。何不自看。何不自静。师见根性迟回。乃曰。汝师是谁。对云。秀和尚。师曰。汝师只教此法。为当别有意旨。云。只教某看静。师曰。西天下劣外道所习之法。此土以为禅宗。也。大误人。其僧问三藏。师是谁。师曰。六祖。又云。正法难闻。汝何不往彼中。其僧闻师示训。便往曹溪。礼见六祖具陈上事。祖曰。诚如崛多所言。汝何不自看。何不自静。教谁静汝。言下大悟。
智策和尚。游行北地。遇见五祖下智隍禅师。二十年修定。师问。在此间作什么。隍云。入定。师云。入定者。为有心入也。为无心入也。若有心入者。即一切有情悉皆有心。亦合得定。若言无心入者。一切无情。亦合得定。隍曰。吾正入定之时。不见有有无之心。师曰。若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不应更有出入。隍无对。却问。汝师是谁。云六祖。问。汝师以何法为禅定。师曰。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此说。未息疑心。遂振锡南行。直往曹溪礼见六祖。祖乃亦如上说。隍于言下大悟。
南岳思大和尚云。若言学者。先须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时尽通。闻说净不生净念。即是本自净。闻说空。不取空。譬如鸟飞于空。若住于空。必有堕落之患。无住。是本自性体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离定无别慧。离慧无别定。即定之时即是慧。即慧之时即是定。即定之时无有定。即慧之时无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如灯光虽有二名。其体不别。即灯是光。即光是灯。离灯无别光。离光无别灯。即灯是光体。即光是灯用。即定慧双修。不相去离。
牛头融大师绝观论问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悉是心。问。心若为。答。心寂灭。问。何者为体。答。心为体。问。何者为宗。答。心为宗。问。何者为本。答。心为本。问。若为是定慧双游。云。心性寂灭为定。常解寂灭为慧。问。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心性为境。问。何者是舒。云。照用为舒。何者为卷。云。心寂灭。无去来为卷。舒则弥游法界。卷则定迹难寻。问。何者是法界。云。边表不可得。名为法界。
法照禅师云。经云。三阿僧只百千名号。皆是如来异名。即真心之别称也。又经云。万法不出一心。此义是也。夫缚从心缚。解从心解。缚解从心。不关余事。出要之术。唯有观心。乃至若举一心门。一切唯一心。若一法非心。则是心外有。谁能在心外。别制一条者。
梵禅师云。若知一切法皆是法。即得解脱。眼是法。色是法。经云。不见法。还与法作系缚。亦不见法。还与法作解脱。
藏禅师云。于一切法无所得者。即心是道。眼不得一切色。耳不得一切声。
缘禅师云。譬如家中有大石。寻常坐卧。或作佛像。心作佛解。畏罪不敢坐。皆是意识笔头画作。自忙自怕。石中实无罪福。
安禅师云。直心是道。何以故。直念直用。更不观空。亦不求方便。经云。直视不见。直念不思。直受不行。直说不烦。
觉禅师云。若悟心无所属。即得道迹。眼见一切色。眼不属一切色。是自性解脱。经云。一切法不相属故。心与一切法。各不相知。
圆寂尼云。一切法唯心无对。即自性解脱。经云。一切法不与眼作对。何以故。法不见法。法不知法。
尧禅师云。了心识性。自体恒真。所缘念处。无非佛法。
朗禅师云。凡有所见。皆自心现。道似何物。而欲修之。烦恼似何物。而欲断之。
稠禅师云。一切外缘。名无定相。是非生灭。一由自心。若自心不心。谁嫌是非。能所俱无。即诸相恒寂。
慧慈禅师云。夫法性者。大道也。法是法身。性是觉性。即众生自然性也。是以金刚般若。如大火聚。三昧焰焰诸累莫入。故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慧满禅师云。诸佛说心。令知心相是虚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违佛意。又增论议。殊乖大理。常赍四卷楞伽经。以为心要。随说随行。
宗镜录卷第九十八
志公和尚偈云。顿悟心原开宝藏。隐显灵踪现真相。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纵令幅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可笑物空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宗言下当。
庞居士颂云。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生生不了有。来去枉虚行。寄语修道人。空生有不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寒山子诗云。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茵-大+必]。径直铁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用行。行之必辛苦。不要求佛果。识取心王主。
懒瓒和尚歌云。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练。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又云。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直与。细于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腾腾和尚歌云。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迷人不悟非空。达者本无逆顺。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过方寸。烦恼正是菩提。净华生于泥粪。识取自家城邑。莫谩游他州郡。
高僧释法喜。临迁化时告众云。三界虚妄。但是一心。端坐而卒。
高僧释灵润云。舍外尘邪执。得意言分别。舍唯识想。得真法界。前观无相。舍外尘相。后观无生。舍唯识想。又常与法侣登山游观。野火四合。众并奔散。唯润安行。如常顾陟。语诸属曰。心外无火。火实自心。谓火可逃。无由免火。及火至润。潜然自敛。
高僧释法空。入台山幽居。每有清声召曰。空禅。如是非一。自后法空。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遂乃安静。初以禅修。终为对碍。遂学大乘离相。从所学者。并以此诲之。以法为亲。以法为侣。
高僧释靖迈。临终云。心非道外。行在言前。言毕坐蜕。
高僧释通达。因以木打块。块破形消。既睹斯变。廓然大悟心迹。
高僧释转明。凡有所咨学者。常以平等唯心一法。志而奉之。
高僧释道英。入水卧雪。而无寒苦。如是随事以法对之。纵任自在。不以为难。良由唯识之旨。洞晓心腑。外事之质。岂得碍乎。当讲起信。至心真如门。奄然入定。
高僧释道世云。勤勇忏悔者。虽知依理。须知心妄动。远离前境。经云。譬如氎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喻能观心强。即灭罪强。
伏陀禅师云。籍教明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凡圣一路。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为理入。
高僧释智通云。若夫寻近大乘。修正观者。察微尘之本际。许一念之初原。便可荆棘播无常之音。枭獍说甚深之法。十方净土。未必过此矣。
高僧释昙遂。每言。三界虚妄。但是一心。追求外境。未悟难息。
高僧解脱和尚。依华严作佛光观。于清宵月夜。光中。忽见化佛。说偈云。诸佛秘密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人开明此法门。一切诸佛皆随喜。解脱和尚乃礼拜问云。此法门如何开示于人。化佛遂隐身不现。空中偈答云。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知真实法。一切无所见。
太原和尚云。夫欲发心入道。先须识自本心。若不识自本心。如狗逐块。非师子王也。善知识。直指心者。即今语言是汝心。举动施为。更是阿谁。除此之外。更无别心。若言更别有者。即如演若觅头。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又经云。无依是佛母。佛从无处生。
天皇和尚云。只今身心即是性。身心不可得。即三界不可得。乃至有性无性。总不可得。无佛无众生。无师无弟子。心空。三界一切总空。以要言之。三界内外。下至蝼蚁蠢动之者。悉在一尘中。彼此咸等。一一皆如。是。各各不相妨。一切法门。千般万种。只明见性。更无余事。
兴善和尚云。从上已来。祖佛相传一心之法。以心印心。不传余法。初祖指一言以直说。譬如龙吐水至津。津满至河。乃至大海。龙是水之源。以知如今已后。学人。相传一心之法。皆是简要说。而唤心时。不得别觅佛。当佛时。不得更求心。是以若人信自心是佛。此人所有言说。当能转法轮。若人不信自心是佛。此人所有言说。皆是谤方等大乘。所以经云。性外得菩提。譬如压砂求油。不是油正因。
颙禅师有问。涅盘明。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但以时异。有净不净。未审非情亦是众生不。答。经云。文殊问金色女。汝身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女言。如我身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梵网经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又依正二身。互相依立。华严经云。一切法无相。是则佛真体。经明。若计灵智之心是常。色是败坏无常者。则外道断常之见。华严明。众生界即佛界。佛界即法界。法界之外。更无别法。乃至万法虽异。其体常同。若不迷于所同。体用。常无有二。无二之旨。盖出世之要津。一念相应。不隔凡成圣矣。
卧轮禅师云。详其心性。湛若虚空。本来不生。是亦不灭。何须收捺。但觉心起。即须向内反照心原。无有根本。即无生处。无生处故。心即寂静。无相无为。
南泉和尚云。燃灯佛道了也。若心想所思。出生诸法。虚假合集。彼皆不实。何以故。心尚无有。何所出生。若取诸法。犹如分别虚空。如人取声。安置箧中。亦如吹网。欲令气满。又云。如今但会一如之理。直下修行。又云。但会无量劫来性不变。即是修行。
汾州无业和尚。初问马祖。三乘至理。粗亦研穷。常闻禅师即心是佛。实未能了。伏愿指示。马祖曰。即汝不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是迷。了时是悟。亦犹手作拳。拳作手也。师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一足始跨门限。祖云。大德。便却回头。祖云。是什么。遂豁然大悟。示徒云。祖师来此土。观其众生。有大乘根性。唯传心印。印汝诸人迷情。得之者。即不论凡之与圣。愚之与智。多虚不如少实。大丈夫儿。不如直下休歇去好。顿息万缘。截生死流迥出常格。灵光独照。物类不拘。巍巍堂堂。三界独步。何必身长丈六紫磨金辉。项佩圆光。舌相长广。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设有眷属庄严。不求而自至。山河大地。不碍眼光。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又临终告众云。汝等见闻智觉之性。与虚空齐寿。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言讫。奄然而化。
真觉大师云。夫心性灵通。动静之原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原不状。鉴之则。乃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消。佛眼之功圆着。是以三谛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脱之应。随机。非纵非横。圆伊之道玄会。故知三德妙性。宛尔无乖。一心。深广难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为道者。可谓寻流而得源矣。
神秀和尚云。一切非情。以是心等现故。染净随心。有转变故。无有余性。要依缘故。谓缘生之法。皆无自性。空有不俱。即有情正有时。非情必空故。他即自故。何以故。他无性。以自作故。即有情修证。是非情修证也。经云。其身周普。等真法界。既等法界。非情门空。全是佛故。又非情正有时。有情必空故。自即他故。何以故。自无性。以他作故。即非情无修无证。是有情无修无证也。善财观楼阁时。遍周法界。有情门空。全一阁故。经云。众生不违一切刹。刹不违一切众生。虽云有无同时。分相斯在矣。
隋朝命大师融心论云。圆机对教。无教不圆。理心涉事。无事非理。无事非理。何乱而不。定无乱不定。则定乱两亡。无事非理。故事理双绝。乃至虽离二边。非有边而可离。言亡四句。实无句而可亡。此处幽玄。融心可会。若以心融心。非融心矣。心常如实。何所融也。实不立心。说融心矣。
智达禅师心境颂云。境立心便有。心无境不生。若将心系境。心境两俱盲。境心各自住。心境性恒清。悟境心无起。迷心境共行。若迷心作境。心境乱纵横。悟境心元净。知心境本清。知心无境性。了境心无形。境虚心寂寂。心照境冷冷。
甘泉和尚云。夫欲发心入道。先须识自本心。心者。万法众生之本。三世诸佛祖。十二部经之宗。虽即观之。不见其形。应用自在。所作无碍。洞达分明。了了无异。若未识者。以信为先。信者信何物。信心是佛。无始无明。轮回生死。四生六道。受种种形。只为不敢认自心是佛。若能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乃至举动施为。更是阿谁。除此心外。更无别心。若言别更有者。汝即是演若达多。将头觅头。亦复如是。千经万论。只缘不识自心。若了自心本来是佛者。一切唯假名。况复诸三有。则明镜可以鉴容。大乘可以印心。又云。求经觅佛。不如将理勘心。若勘得自心。本自清净。不须磨莹。本自有之。不因经得。何乃得知。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若能如是解者。一念相应。即名为佛。
普岸大师云。大道虚旷。唯一真心。善恶勿思。神清物表。更复何忧。
沩山和尚云。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化生。悉是假名。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绝。
临济和尚云。如今诸人。与古圣何别。尔且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若能如是。秖是个一生无事人。欲得与祖佛不别。但莫向外驰求。尔一念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无分别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差别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即是今日目前听法底人。此三种是名言。明知是光影。大德。且要识取弄光影底人。是诸佛本源。是一切道流归舍处。尔四大六根。及虚空。不解听法说法。是个什么物。历历地孤明。勿个形段。是这个解说法听法。所以向尔道。向五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发许间隔。何不识取。大德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本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心若不生。随处解脱。灌溪和尚偈云。五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个中若了非同异。即是华严遍十方。
石头和尚云。且汝心体。离断离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等。应用无方。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有生灭耶。汝能知之。无所不备。诸圣所以降灵垂范。广述浮言。盖欲显法身本寂。令归根耳。
黄檗和尚云。达磨西来。唯传一心法。直下指一切众生心。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莫别求法。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犹如虚空相似。实无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只是有而不见。又云。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更无有异。不如言下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
丹霞和尚云。汝等保护一灵之物。不是汝造作得。不是汝詺邈得。吾此地无佛。无涅盘。亦无道可修。无法可证。道不属有无。更修何法。唯此余光。在在处。处则是大道。
水潦和尚云。若说一法。十方诸佛收入一法中。百千妙门在一毛头上。千圣同辙。决定不别。普照十方。犹如明镜。心地若明。一切事尽皆看破。从上已来。以心传心。本心即是法。
仰山和尚云。顿悟自心无相。犹若虚空。寄根发明。即本心具恒沙妙用。无别所持。无别安立。即本地。即本土。
大颠和尚云。老僧往年见石头和尚。问曰。阿那个是汝心。对云。言语者是心。被师喝出。经日却问。前日既不是心。除此之外。何者是心。师云。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外。直将心来。对云。无心可来。师云。汝先来有心。何得言无心。无心尽同谤。我。时于言下大悟。即对云。既令某甲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和尚亦须除之。师云。我除竟。对云。将示和尚了也。师云。汝既将示我心如何。对云。不异和尚。师云。不关汝事。对云。本无物。师云。汝亦无物。对云。既无物。即真物。师云。真物不可得。汝心现量意旨如此也。大须护持。
三平和尚偈云。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浑无事。体用无妨分不分。又偈云。见闻知觉本非因。当体虚玄绝妄真。见相不生痴爱业。洞然全是释迦身。
安国和尚云。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住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是一切处而显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现。若住恶生心。即恶现。本心即隐没。若无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风幡不动。是心动。有檀越问。和尚是南宗北宗。答云。我非南宗北宗。心为宗。又问。和尚曾看教不。答云。我不曾看教。若识心。一切教看竟。学人问。何名识心见性。答。喻如夜梦。见好与恶。若知身在床。上安眠。全无忧喜。即是识心见性。如今有人。闻作佛便喜。闻入地狱即忧。不达心佛。在菩提床上安眠。妄生忧喜。
归宗和尚云。即心是佛。彻底唯性。山河大地。一法所印。是大神咒。真实不虚。是诸佛之本原。菩提之根骨。佛何者是。即今言下是。更无别人。经云。譬如一色。随众生见。得种种名。一切法唯是一法。随处得名。
大悲和尚云。能知自心性含于万法。终不别求。念念功夫。入于实相。若不见是义。勒苦累劫。亦无功夫。
草堂和尚云。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宏纲忽举。万目自开。心佛双照。观也。心佛双亡。止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也。
百丈慧海和尚。因拨火示沩山灵佑。因兹顿悟。百丈乃谓曰。此暂时岐路。经云。欲见佛性。当观因缘时节。时节既至。如迷忽悟。似忘忽忆。方省旧道己物不从他得。是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得无法。秖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是汝今既尔。善自护持。又广语问云。见不。答。见。又问。见复如何。答。见无二。既云无二不以见见于见。若见更见。为前见是。为后见是。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所以云。不行见法。不行闻法。不行觉法。诸佛疾与授记。又云。自心是佛。照用属菩萨。自心是主宰。照用属客。如波说水。照万有以显功。若能寂照。不存。玄旨。自然贯于今古。如云神无照功。至功常存。又云。如今欲得蓦直悟解。但人法俱泯。俱绝。俱空。
盘山和尚云。大道无中。复谁前后。长空绝迹。何用量之。空既如是。道岂言哉。心月孤圆。光吞万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非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人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大梅和尚。初问马祖。如何是佛。答。即汝心是。问。如何是法。答。亦汝心是。问。祖无意耶。答。汝但识取自心。无法不备。后住梅山。示众云。汝等诸人。应当各自明心达本。勿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汝等欲得其本。但识取汝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但心不附一切善恶而生。即知万法本自如如。时有学人。问。心外别无法耶。答。祖佛是汝心生耳。心是万法之本。岂别有法过于心耶。释曰。如六祖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以诸佛是极善边际。众生是极恶边际。以善恶收尽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归心体。但有微毫之法。皆是思想心生。如寒山子颂云。万机俱泯迹。方见本来人。泯之一字。未必须泯。以心外元无一法。所见唯心。如谷应自声。镜写我像。秖谓众生不达。鼓动心机。立差别之前尘。如空华起灭。织无边之妄想。似焰水奔腾。不复一心本源。故令泯绝。若入心体。虽云湛然。不落断灭。自然从体起用。周遍恒沙。又大梅云。此心法门。真如妙理。不增不减。种种方便。善能应用。当知总是此性本来具足。不生不灭。能知三世一切作用。所以云。我观久远。犹若今日。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岩头和尚云。于三界中。有无。唯自己知。更无余事。但识自己本来面目。唤作无依。神荡荡地。若道别有法有祖。赚汝到底。但向方寸中看。迥迥明朗。但无欲无依。便得决了。高城和尚歌云。无相心。能运耀。应声应色随方照。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寻无头。复无尾。焰光运运从何起。只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心心复尔。不居方。何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识取如今明觅人。终朝莫谩别求的。勤心学。近丛林。莫将病眼认华针。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识取心。了取境。识心了境禅河静。若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千顷和尚云。一切众生。驴骡象马。蜈蚣蚰蜒。十恶五逆。无明妄念。贪嗔不了之法。并从如来藏中显现。本来是佛。只为众生。从无始劫来瞥起一念。从此奔流。迄至今日。所以佛出世来。令灭意根。绝诸分别。一念相应。便超正觉。岂用教他多知多解。扰乱身心。所以菩提光明。不得发现。汝今但能绝得见闻觉知。于物境上莫生分别。随时着衣吃饭。平常心是道。此法甚难。学人问。和尚。夜后无灯时如何。师云。悟道之人。常光现前。有什么昼夜。问。何不见和尚光。师云。拟将什么眼见。学人云。世人同将现在眼见。师弹指云。苦哉。一切众生。根尘相涉。从无始来。认贼为子。至于今日。常被枷锁。汝将眼见。意识分别。拟求佛道。即是背却本心。逐念流转。如此之人。对面隔越。
惟政和尚云。古圣今圣。其理齐焉。昔日日。今日日。照不两鲜。昔日风。今日风。鼓无二动。一滴之水润焉。大海之水润焉。又颂云。一念得心。顿超三界。见无所见。贪嗔烂坏。
牛头山忠和尚。学人问。夫入道者。如何用心。答曰。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汝但任心自在。不须制止。直见直闻。直来直去。须行即行。须住即住。此即是真道。经云。缘起是道场。知如实故。又问。令欲修道。作何方便而得解脱。答曰。求佛之人。不作方便。顿了心原。明见佛性。即心是佛。非妄非真故。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问。真如妙法。理智幽深。浅识之徒。如何得见。答曰。汝莫谤佛。佛不如是。说。一切诸法。非深非浅。汝自不见。谓言甚深。若也见时。触目尽皆微妙。何以高推。菩萨。别立圣人。且如生公云。非曰智深。物深于智耳。此伤不逮之词耳。汝莫拣择法。莫存取舍心。故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夫经者。以身心为义。华严经云。身是正法藏。心为无碍灯。照了诸法空。名曰度众生。
夹山和尚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大安和尚云。汝诸人各自身中。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览一切善恶音声。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识。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教倾侧。两脚牙子。大檐得石二檐。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伊倒地。且是什么。汝若觅毫发。即不可见。故志公云。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长沙和尚偈云。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为众刹。悟时刹海是真心。身界二尘元实相。分明达此号知音。又学人问。尽法界众生识心。最初从何而有。偈答云。性地生心主。心为万法师。心灭心师灭。方得契如如。
龙牙和尚云。夫言修道者。此是劝喻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异。动静与虚空齐等。唤作世间相常住。亦名第一义空。亦名本际。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脱。亦名菩萨涅盘。百千异号。皆是假名。虽有多名。而无多体。会多名而同一体。会万义而归一心。若识自家本心。唤作归根得旨。譬如人欲得诸流水。但向大海中求欲识万法之相。但向心中契会。会得玄理。举体全真。万像森罗。一法所印。
德山和尚云。若有一尘一法。可得。与汝执取生解。皆落天魔外道。只是个灵空。尚无纤尘可得。处处清净。光明洞达。表里莹彻。又云。汝莫爱圣。圣是空名。更无别法。只是个炟赫灵空。无碍自在。不是庄严修证得。从佛至祖。皆传此法而得出离。
牛头下佛窟和尚云。若人不信一文殊说。十方文殊一时说。一佛涅盘。一切诸佛俱涅盘。何以故。不达色根本故。问。了色性无所有是本不。答。此是住观语。非是即事见根本。若即事见者。只汝生老病身。及无明淫怒。是色根本。事外无理故。是以若了一色根本。即举十方色同。名为一说一切说。一涅盘一切涅盘。当知色体无性。性无不包。又云。虽同凡夫。而非凡夫。不得凡夫。不坏凡夫。谓别有殊胜在心外者。即堕魔网。我今自观身心实相作佛。即是见十方佛同行同证处。问。佛身无漏戒定熏修。五阴不缚不脱。不敢有疑。且如大品经云。众生不善五阴之身。亦不缚不脱。甚令人惊疑。答。若向众生五阴外。别有诸佛解脱。无有是处。只了众生自性。从本已来。无有一法可得。谁缚谁脱。何得更有缚脱之异。问。经云众生与佛平等。无有缚。脱何得六道众生沉沦不得解脱。答。众生不了色心清净。妄想颠倒。不得解脱。若知人法常空。其中实无缚脱。问。作何观行忏悔。临终免被业牵。答。汝须深信诸佛所行所说处。与我今日所行所说处无别。乃至成佛尚不得涅盘相。何况中间罪福妄业可得。此是真实正知正见。真实修行。真实忏悔。但于行住坐卧不失此观。临终自然不失正念。
佛窟下云居和尚。心境不二篇云。世出世间。俱不越自一念妄心。而有。一念才起。万像分剂。一念相生。便成心境。若非心境。何得有念可见。既有所见之念。又有能见之心。将知念即是境。见即是心。所见之念。便成色蕴。能见之心。便成四蕴。经云。五蕴是世间。一念具五蕴。一一蕴中。皆具五蕴故得一不碍多。多不碍一。所以心境交通。互为宾主。经云。境智互相涉入。重重无尽。即是一尘含法界。一一法皆遍也。观自一念动。即恒沙世界一时振动。观自一念常定。即六道众生悉皆常定。若谛了一念之体。即恒沙世界常现自心。由迷一念。即境智胡越。
大珠和尚云。心性无形。即是微妙法身。心性体空。即是虚空无边身。示行庄严。即是功德法身。此法身是万化之本。随处立名。智用无尽。是无尽藏。问。何者是法身。答。心能生恒沙万法。故号法家之身。经云。一念心尘中。演出恒沙偈。时人自不识。问。真法幻法。各有种性不答。佛法无种。应物而现。若心真也。一切皆真。若有一法不真。真义则不圆。若心幻也。一切皆幻。若有一法不是幻。幻法则有定。若心空也。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义则不圆。迷时人逐法。悟罢法由人。森罗万像。至空而极。百川众流。至海而极。一切贤圣。至佛而极。十二部经。五部毗尼。四。围陀论。至心而极。心是总持都院。万法之原。亦是大智慧藏。无住涅盘。百千名号。皆是心之异名。
先洞山和尚心丹诀云。吾有药。号心丹。烦恼炉中炼岁年。知伊不变胎中色。照耀光明遍大千。开法眼。睹毫端。能变凡圣刹那间。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切时中锻炼看。无形状。勿方圆。言中无物物中言。有心用即乖真用。无意安禅无不禅。亦无灭。亦无起。森罗万像皆驱使。不论州土但将来。入此炉中无不是。无一意。是吾意。无一智。是吾智。无一味。无不异。色不变。转难辩。更无一物于中现。莫将一物制伏他。体合真空非锻炼。
先曹山和尚云。古佛心墙壁瓦砾是者。亦唤作性地。亦称体全功。亦云无情解说法。若知有。这里得无辩处。十方国土。山河大地。石壁瓦砾。虚空与非空。有情无情。草木丛林。通为一身。唤作得记。亦云一字法门。亦云总持法门。亦云一尘一念。亦唤作同辙。若是性地不知有。诸佛千般喻不得。万种况不成。千圣。万圣尽从这里出。从来不变异。故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
灵辩和尚云。夫一心不思议。妙义无定相。应时而用。不可定执。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用有差别。随处得名。究竟不离自心。此心能坏一切。能成一切。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好恶皆由心。要生亦得。要不生亦得。即是无碍义。只今一切施为。行住坐卧。即是心相。心相无相。故名实相。体无变动。亦名如来。如者不变不异也。无中现有。有中现无。亦曰神变。亦曰神通。总是一心之用。随处差别。即多义。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又东方入正定。西方从定出。若了心外无法。一切唯心。即无一法当情。无有好恶是非。即不怖生死。一切处皆是解脱。故云当成无所畏。纵然心外有一切境法。亦从自心妄想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其体本空。如幻如化。
先云居和尚云。佛法有什么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语。欲得如是事。还须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个什么。若云如是事即不难。自古先德。淳素任真。元来无巧。设有人问。如何是道。或时答[鹿*瓦]甎木头。作么皆重。元来他根本脚下实有力。即是不思议人。把土成金。若无如是事。饶尔说得蔟华蔟锦相似。直道我放光动地。世间更无过也。尽说却了。合杀头。人总不信受。元来自家脚下虚无力。释曰。云居和尚。乃物外宗师。此土七生为善知识。道德孤迈。智海泓深。具大慈悲。常盈千众。所示徒云。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语者。此为今时学人。一向外求但学大乘之语。不能返本内自观心。明见天真之佛。若了此心佛。即自然智。无师之智现前。何烦外学。如云从门入者非宝。又云。从天降下即贫穷。从地涌出却富贵。若从心地涌出智宝。有何穷尽。故云。无尽之藏。但若得心真实去。根脚下谛去。自然出语尽与实相相应。言下救人生死。变凡为圣。捉砾成金。道有亦得。道无亦得。句句悉成言教。若也心中未谛。圆信不成。空任虚浮只成自诳。直饶辩说纵横。只增狂慧。设或说得天华坠。石点头。事若不真。总成妖幻。所以志公见云光法师讲法华经。感天华坠。云。是咬蚤之义。是先圣诚言。实为后学龟镜。可以刻骨。可以。书绅。今遍搜扬。深有。意矣。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
夫制论释经。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阐助化之门。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义疏章钞。铭诀赞序等。与宗镜相应者。皆当引证。是以众生言论。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经书。尽诸佛之所说。
大智度论云。论法入佛心中。唯一寂灭。一三昧门。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余蜂尽摄。又颂云。佛法相虽空。亦复不断灭。虽生亦非常。诸行业不失。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
毗婆沙论云。善觉长者。为那伽。说四韦陀典曰。若人心生而不起。若人心起而不灭。心起而起。心灭而灭。又云。若离初发心。则不成无上道。所以云。一切功德。皆在初心。
大乘摄论云。问。何以故。此识取此识为境。答。无有法能取余法。虽不能取。此识。变生。显现如尘。譬如依面见面。谓我见影。此影显现。相似异面。
显扬论云。由所依所缘力而得建立。由所依力者。谓立眼识。乃至意识。由所缘力者。谓立色识。乃至法识。青识黄识。乃至苦识乐识。
发菩提心论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虽如是观心心数法生灭散坏。而常不舍聚集善根助菩提法。是名菩萨观三世方便。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云。如契经等法。如理作意。发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依此影像。舍外境想。唯定观察。自想影像。尔时菩萨。了知诸法唯自心故。内住其心。知一切种。所取境界。皆无所有。所取无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实。故次了知。能取非有。次复于内。舍离所得二种自性。证无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说偈云。菩萨依静定。观心所现影。舍离外尘想。唯定观自想。如是内安心。知所取非有。次观能取空。后触二无得。依者。谓转依。舍离一切粗重。得清净转依。故十二门论偈云。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释曰。故知万法。从心所生。皆无自性。所依之心尚空。能依之法何有。
入大乘论云。若离众生。则无有得菩提道者。从众生界。出生一切诸佛菩提。如尊者龙树所说偈云。不从虚空有。亦非地种生。但从烦恼中。而证成菩提。故知从心证道。不假他缘。能成无师自然之智。
俱舍论云。眼所现见。名为所见。从他传闻。名为所闻。自运己心。诸所思构名为所觉。自内所受。及自所证。名为所知。
佛地论云。现见虚空。虽与种种色相相应。而无诸色种种相故。如烟雾等共相应故。有时见空有种种相。由虚妄分别力故。但见烟等有种种相。非见虚空。以虚空性。不可见故。乃至心净法界。离名言故。一切名言。皆用分别所起为境。然诸法教。亦不唐捐。是证法界展转因故。如见字书。解所说义。由此法教。是诸如来大悲所流。能展转说。离言说义。如以众彩。彩画虚空。甚为希有。若以言说。说离言义。复过于彼。
般若论云。须菩提言。如来无所说。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谓佛所说。但是传述古佛之教。非自制作。释曰。故知此法。过去佛已说。今佛现说。未来佛当说。所以一佛说时。十方佛同证。乃至智慧刹土。真俗等法。凡圣等性。皆同无二。以唯共一心故。终无异旨。如华严经佛不思议品。一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言辞。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心念。令其意满。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世。诸佛智慧。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刹那。即一刹那。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刹。入一佛刹。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语。即一佛语。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世法。及诸佛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诸佛。所有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是为十。又信心铭云。要急相应。唯言不二。可成坚信。永断纤疑。则宗镜之文。传光不朽矣。
广百论云。觉慧等诸心心法。非随实有诸法转变。但随串习成熟种子。及心所现众缘势力。变生种种境界差别。外道等。随其自心。变生种种诸法性相。若法性相是实有者。岂可如是随心转变。诸有智者。不应许彼所执现在实法有生。以必不从去来二世。更无第三可从生故。灭必随生。生既非有。灭亦定无。乃至三世行。皆相待立。如长短等。何有实性。又颂云。眼中无色识。识中无色眼。色内二俱无。何能令见色。依他起性。即是心心法。从缘起时。变似种种相名等尘。应知有心心法。但无心外所执诸尘。云何定知。诸法唯识故。佛告善现。无毛端量实物可依。
宝藏论云。夫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识物灵照。内外空然。寂寞难见。其谓玄玄。巧出紫微之表。用在虚无之间。端化不动。独而无双。声出妙响。色吐华容。穷观无所。寄号空空。唯留其声。不见其形。唯留其功。不见其容。幽显朗照。物理玄通。森罗宝印。万像真宗。乃至其宝也。焕焕煌煌。朗照十方。隐寂无物。圆应堂堂。应声应色。应阴应阳。奇物无根。妙用常存。眴目不见。侧耳不闻。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为也圣。其用也灵。可谓大道之真精。其精甚灵。万有之因。凝然常住。与道同伦。故经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任用森罗。其名曰圣。
释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心量。无心外法。以无心外法故。岂一心法与一心法作障碍事。亦一心法与一心法作解脱事。无有障碍。无有解脱。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无一别心。无心别一。一切诸法。平等一味。一相无相。作一种光明心地之海。
宝生论偈云。微笑降伏大魔军。明智觉了除众欲。于此大乘能善住。深识爱原唯自心。
宝性论偈云。如空遍一切。而空无分别。自性无垢心。亦遍无分别。
金刚三昧论云。一切心相。本来无本。本无本处。空寂无生。若心无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无相之心。无心无我。一切法相。亦复如是者。一切心相。种子为本。求此本种。永无所得。若是现在。则与果俱。无本末异。如牛两角。若已过去。则无作因。无体性故。犹如兔角。如是道理。本来法尔。故言本来无本。又生灭心生。必依本处。本处既无。则不得生。当知心相本来无生。故言空寂无生。所入空寂。即是一心。一切所依。名之为地。故言即入空寂之心地。
分别功德论云。有论沙门。行诸禅观。或在冢间。或在树下。时在冢间。观于死尸。夜见饿鬼打一死尸。沙门问曰。何以打此死尸耶。答曰。此死尸困我如是。是以打之。道人曰。何以不打汝心。打此死尸。当复何益也。于须臾顷。复有一天。以天曼陀罗华。散一臭尸。沙门问曰。何为散华此臭尸耶。答曰。由我此尸。得生天上。此尸即是我之善友。故来散华。报往昔恩。道人答曰。何以不散华汝心中。乃散臭尸。夫为善恶之本。皆心所为。乃舍本求末耶。
思益论云。不见一切诸法。是菩提相。不证一法。而证诸法。是故说为应正遍知。
金刚论云。教中譬如星宿。为日所映。有而不现。能见心法。亦复如是。释曰。此有二解。一若迷心为境。如日烁眼光。入室不见自物。如被外境所换。不见自心。亦复如是。二若以悟境是心。则万法如星宿。一心如日光。心光遍烁时。无法可披露。
法性论云。盖闻之先觉曰。体空入寂。莫先于见法。寻法穷原。莫妙于得性。得性则照本。照本则达自然。达自然见缘起。见缘起斯见法也。将穷其原。必存其要。要而在用者。其唯心法乎。心法者。神明之营魄。精识之丹誉。其运转也。弥纶于万行。其感物也。会通于群数。统极而言。则无不在矣。
显性论云。一念见性者。见性是凡圣之本体。普遍一切。而不为一切之所倾动。在染不染。而能辩染。在净不净。而能辩净。其性不在一切法。而能遍一切法。若观一法。即不见性。若不观一法。亦不见性。其性不在观。不在不观。于一众生身中见心性时。一切众生悉皆见。于一微尘中。见心性时。一切微尘悉皆见。以性遍凡圣善恶故。凡处彻圣处。圣处彻凡处。善恶相彻。本性自尔。以一切法。并不得取。并不可舍。性相自尔。自性净故。终日说不得一说。终日闻不得一闻。终日见不得一见。终日知不得一知。并非凡圣之所安立。是故经云。若我出世及不出世。此法常然。
显宗论云。我此禅门一乘妙旨。以无念为宗。无住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如无念。非念想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能见。真如无念。念者即念真如。实相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盘。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常求无念。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盘。般若无见。能见涅盘。涅盘无生。能生般若。西天诸祖。共传无住之心。同说如来知见。
显正论云。问。欲显何义。名为显正。答。欲显明一切众生本原清净无生心体。即是诸佛之正性也。所以者何。一切万法。心为其本。然其心性。都无所依。体自圆融。不碍万法。虽应现万法。而性自常真。无住无依。不可取舍。
胜天王经云。清净心性。为诸法本。自性无本。虚妄烦恼。皆从邪念颠倒而生。当知此心。即是最胜清净第一义谛。一切诸佛证知所归。问曰。定以何法为心体。答曰。不应求心之定体。何以故。心非所缘。无无相故。亦云非能所。绝相待故。体不可染。性常净故。非合非散。自性离故。不碍缘起。性虚融故。不可说示。名字空故。诸法虚净。缘相离故。灵照不竭。用无尽故。果报不同。作业异故。因果宛然。不断绝故。亦非真实。业性如幻故。又不断绝。现施为故。亦不可取。毕竟空故。诸法平等。一相如故。境智无差。离分别故。万法即空。性无生故。是以一切分别。不离自心。一切诸境。不离名相。若了万法。不了自心。分别无由能绝。乃至楞伽经云。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彼心者。即取相所得心也。一乘者。即离相清净无生心也。此心悉能包含运载一切诸法。故名一乘。
法苑珠林云。夫拥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扬其汤者。未若扑其火。何者。源出于水。源未杜而水不穷。火沸于汤。火未扑而汤讵息。故有杜源之客。不拥流而自干。扑火之人。不扬汤而自止。故知心为源。境为流。不察本心源。但随诸法转。意如火。事如汤。不制自意地。唯从境界流。斯皆失本迷。源随流徇末。若能顿明意地。直了心源。不求脱于诸尘。不系缚于一法。可谓究末遇本。寻流得源矣。遂乃无功而自办。无作而自成。显此一心。万法如镜。
归心论云。夫论心性者。若别说。一一生佛。皆以法界为身。一一摩耶胎内。亦如是。广狭皆等。不相妨碍。若总说。一一生佛。同在胎内。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互隐互显。互存互夺。重重互现。皆不思议法界。说时不增。不说时不减。性海如是。岂可言尽不尽耶。
六妙门云。此为大根人善识法要。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原。所谓众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性。不得心原。即知万法皆无根本。
顿教五位门云。第一识心者。语是心。见是心。闻是心。觉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许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一切处。第一知身。同无情。身不知痛痒。好恶。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畜。心能作鱼鸟。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无生。空无内外中间。离一切相。第四破五阴。色阴若有。四阴不虚。色阴若无。四阴何有。第五见性成佛。湛然常住。
十住经序云。以灵照故。统名一心。以所缘故。总号一法。若夫名随数变。则浩然无际。统以心法。则未始非二。
十二门论序云。论之者。欲以穷其心原。尽其至理也。若一理之不尽。则众异纷然。有惑趣之乖。一原之不穷。则众途扶疏。有殊致之迹。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忧也。
般若灯论序云。始夫万物非有。一心如幻。心如幻故。虽动而恒寂。物非有故。虽起而无生。是以圣人说如幻之心。鉴非有之物。了物非物。则物物性空。知心无心。则心心体寂。达观之士。得其会归。而忘其所寄。于是分别戏论。不待遣而自除。无得观门。弗假修而已入。荡荡焉。不出不在。无住无依者也。
华严论云。犹如大海有清净德。而能影现七金山等。众生心海。影现六道四生。分明显现山河大地。色空明闇等。
缘生论云。元是一心。积为三界。凡则迷而起妄。圣则悟以通真。
陀罗尼三昧法门偈云。是法法中高。犹如须弥山。是法法中海。众源所共归。是法法中明。犹如星中月。是法法中灯。能破无边闇。是法法中地。荷载遍十方。是法法中母。出生诸佛种。
法华演秘云。事理圆融者。即种种事称理而遍。以真如理为洪炉。融万事为大冶。铁汁洋溢。无异相也。若开权显实一切唯心者。亦先融为本。事事无碍也。重重交映。如地狱苦报。身各自遍。难思妙事。本自如此。佛佛自觉。众生不知。今解。此知。即众生心是佛智也。即事玄妙。入心成观。
法华玄赞疏云。如经中说。一时者。即是唯识时。说听二徒心识之上。变作三时相状而起。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讫。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实境。听者心变三世亦尔。唯意所缘。是。不相应行蕴法界法处所摄。此言一时。一则不定约刹那。二则不定约相续。三则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四则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但是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谈。说听事讫。总名为一时。不定约刹那等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钝。说时虽短。听解时长。或说者时长。听者亦久。于一刹那。犹未能解。故非刹那。亦不定约相续者。犹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时。一切能解。故非相续。由于一会听者。根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总约说听究竟名时。亦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长短暄寒。近远昼夜。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诸天等。无此四时及八时等。经拟上地诸方流通。若说四时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道已来。近远各不同故。释曰。上所说不定约刹那时。及相续时。与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及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者。以长短不定。前后无凭。但说唯心之一时。可为定量。无诸过失。事理相当。既亡去取之情。又绝断常之见。不唯一时作唯识解。实乃万义皆归一心。则称可教宗。深谐秘旨。能开正见。永灭群疑。所以经云。一切诸法。以实际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故知但说大无过。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运载义。若论运载。岂越心耶。又夫不识心人。若听法看经。但随名相。不得经旨。如僧崖云。今闻经语。句句与心相应。又释法聪。因听慧敏法师说法。得自于心。荡然无累。乃至见一切境。亦复如是。若不观心。尽随物转。是故大乘入道安心法云。若以有是为是。有所不是。若以无是为是。则无所不是。一智慧门。入百千智慧门。见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观心是柱法。无柱相。是故见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复如是。故华严经颂云。世间一切法。但以为心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又古人云。六道群蒙。自此门出。历千劫而不返。一切痛哉。是知因心得道。如出必由户。何所疑乎。
百法钞云。大乘一切。皆是心所变。故离心之外。更无有法。即万般造作。皆不离心。千种起言。岂超心外。
法界观序云。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之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令一切众生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而证法界也。乃至故佛身一毛端。则遍一切含一切也。世界尔。众生尔。尘尘尔。念念尔。法法尔。无有一法定有自体而独立者。
提婆传云。提婆菩萨。博识渊览。才辩绝伦。诞名天竺。为诸国所推。所愧以为所不尽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为忧。其国中有大天。神验。黄金像之。坐身二丈。号曰大自在天。人有求愿。能令现世如意。提婆诣庙求入拜见。主庙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见者。既不敢正视。又令人退后失守百日。汝但诣门求愿。何须见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说。乃从令我见之。若不如是。岂是吾之所欲见耶。时人奇其志气。伏其明正。随入庙者。数千万人。提婆既入。天像挺动其眼。怒目视之。提婆问。天神则神矣。何其小也。当以精灵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黄金以目。多动玻璃以荧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凿出其眼。时诸观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为一。小婆罗门所困。将无名过其实。理屈其词耶。提婆晓众人言。神明远大。故以近事试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玻璃。令汝等知神不假质。精不托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诸供备。明日清旦。敬祠天神。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参。神契。其所发言。声之所及。无不响应。一夜之中。供具精馔。有物必备。大自在天。贯一肉形。数高四丈。左眼枯没。而来在坐。历观供馔。叹未曾有。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质馈。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诬我者人。汝所供馔。尽善尽美矣。唯无我之所须。能以见与。真上施也。提婆言。神鉴我心。惟命是从。神言。我所乏者左眼。能与我者。便可出之。提婆言。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与之。天神力故。出而随生。索之不已。从旦终朝。出眼数万。天神赞曰。善哉摩纳。真上施也。欲求何愿。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禀明于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蒙。不知信受我言。神赐我愿。必当令我言不虚设。唯此为请。他无所须。神言。必如所难。于是而退。诣寺。受出家法。剃发法服。周游扬化。于天竺大国之都。四衢道中。敷高座。作三论言。一切诸圣中。佛圣最第一。一切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众。佛僧为第一。八方诸论士。有能坏此语者。我当斩首以谢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为愚痴。愚痴之头。非我所须。斩以谢屈。甚不惜也。八方论士。既闻此言。亦各来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当斩首。愚痴之头。亦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万物。要不如者。当剃汝须发。以为弟子。不斩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无方论。而与酬酢。智浅情近者。一言便屈。智深情远者。极至二日。则辞理俱匮。即皆下发。如是日日。王家送衣钵。终竟三月。度十余万人。释曰。禀明于心。不假外者。审如斯语。何往不从。故能德动明神。凿大自在天之眼。化谐人意。度十万外道之心。可谓救世良医。度人妙术。不得斯旨。悲愿何成。自利利他。理穷于此。
天台无量寿佛疏云。就一字说者。释论云。所行如所说。所说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是法身。观即般若。无量寿即解脱。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于一字上达无量义。况诸字。况一题。况一经。况一切经耶。故经云。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释云。若不归一心解。安获无限功德。以无量功德。即一心具足。若离心。所见皆不圆满。悉成邪倒。设具行门。皆成分限。
起信疏云。夫真心寥廓。绝言像于筌罤。冲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虽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原。静鉴虚凝。未尝乖于业果。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分。不舍缘而即真。凡圣一致。其犹波无异水之动。故即水以辩于波。水无异动之湿。故即波以明于水。是则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盘。夷齐同贯。
安乐集云。问。何因一念佛之力。能断一切诸障。答。如经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将师子乳一渧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
宝藏论注云。实此非彼。实彼非此。鸟迹空文。奇特现矣者。破彼此也。诸法如幻。比鸟迹空文。皆从心生。奇特现矣。又云。光超日月。德越太清。万物无作。一切无名。转变天地。自在纵横者。万物不能自立。人为作名。皆自心起。转变天地。了一切唯心。则万法无累其神明。即所向自由。即自在纵横。
天台涅盘疏云。烦恼与身一时者。除彼所计之一时。若是所解言一时者。此是前后而一时。一时而前后。只于一时义中。说有前后。即烦恼为前。身属于后。何以故。因果无二。色心体一。三道三德。一念无乖。五阴五脱。刹那理等。贵在破执。执已。了性同空。空无前后。如炷与明一时有。要因炷有明。烦恼与身亦然。故知前后一心。一心前后。如是解者。有何差别。只恐心外取法。而自异耳。
杜顺和尚摄境归心真空观云。谓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无一法可得。故曰归心。谓一切分别。但由自心。曾无心外境。能与心为缘。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论云。由依唯识故。境本无体。真空义成故。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现境。由境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常作此观。智慧甚深。
唯识序云。离心之境克湮。即识之尘斯在。带数之名攸显。唯识之称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传而不穷。八识之灯。恒然而无尽。
宗镜录卷第一百
东国义相法师。释华严经云。当知此一部华严经。虽七处九会。而唯在十地品。所以者何。以根本摄法尽故。虽在十地不同。而唯在初地。何以故。不起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故。一地中虽多分不同。而唯在一念。何以故。三世九世。即一念故。一切即一故。如一念。多念亦如是。一即是一切。一念即多念。陀罗尼法。主伴相成。一即为主。一切为伴。随举一法。尽摄一切。乃至一文一句。尽摄一切。何以故。若无此。彼不成故。陀罗尼法。法如是故。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出无边契经海。
复礼法师云。观业义者。夫业因心起。心为业用。业引心而受形。心随业而作境。然则因业受身。身还造业。从心作境。境复生心。若影随形而曲直。犹响随声而大小矣。
慧集法师悟道颂云。普光初学道。无边世界动。回天复转地。并入一毛孔。
弘沇法师云。若人执众生心外别有无情。佛性不遍。皆违如来藏遍法界义。唯识论云。根身器世间。即是赖耶相分。相分不离见分。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离二取相故。真实住唯识。如第六识缘现在心。唯一刹那。谁为能所。设缘三世。亦现在心。妄分能所。若得此意。三界唯心。法界一相。亦何不适。
神锴法师云。一念净心微细。如芥子。森罗万像。犹若须弥。万像虽复众多。要从一心变起。离心之外。毕竟无法。是则摄相从心。云内须弥于芥子也。
元康法师云。明悟入者。如来说法八万四千。所明至理。更无异道。华严经云。一道出生死。涅盘经云。一道清净。大品经云。一相无相。净名经云。不二法门。论云。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乃群贤所趣众义同归。咸指一心之实道矣。
智者大师与陈宣帝书云。夫学道之法。必须先识根原。求道由心。又须识心之体性。分明无惑。功业可成。一了千明。一迷万惑。心无形相。内外不居。境起心生。境亡心灭。色大心广。色小心微。乃至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门。知心无缚。即入解脱法门。知心无相。即入无相法门。觉心无心。即入真如法门。若能知心如是者。即入智慧法门。圆觉疏序云。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众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常乐。故曰涅盘。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秘。故曰密严国。统众德而大备。铄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住持圆觉而具足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大事出现。盖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释曰。心之一法。名为普法。欲照此心。应须普眼虚鉴。寂照灵知。非偏小而可穷。以圆满而能觉。故曰圆觉。此约能证也。真如妙性。寂灭无为。具足周遍。无有缺减。故曰圆觉。此约所证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为一切万法之性。又能现三乘六道之相。摄相归性。曾无异辙。则世出世间。升降虽殊。凡有种种施为。莫不皆为此也。离此则上无三宝一乘。下无四生九有。
台山释[目*盖]楞伽经诀云。佛法大旨。举要言之。不出心为大旨。所以楞伽经。以心为正宗。故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言心者。谓佛语心。所言宗者。谓心实处。又云。迷则万惑累心。解则真照法界。迷则生死纷纭。解则涅盘常寂。迷解虽殊。莫不皆是一心隐显。三藏法师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验此六识。即究竟果处。而惑者终日作迷解。
跋陀三藏云。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为理。理照能明。名之为心。觉。心理平等。名之为佛。心。会实性者。不见生死涅盘有别。凡圣无异。境智一如。理事俱融。真俗齐观。圆通无碍。名修大道。
释道世云。四禅无像。三达皆空。千佛异迹。一智心同。澄观和尚华严疏云。上来诸门。乃至无尽。不离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心体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广。观心起行即华严。觉心性相即是佛。觉非外来。全同所觉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夺。双亡寂照。则念念皆是华严性海。则物我皆如。泯同平等。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触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学之者。多弃内而外求。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偏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昔曾莹两面镜。鉴一盏灯。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无尽。见夫心境互照。本智双入。心中悟无尽之境。境上了难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而本觉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则心境两亡。照之不可穷。则理智交彻。心境既尔。境境相望。心心互研。万化纷纶。皆一致也。唯证相应。名佛华严矣。释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则心中见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见佛。是唯心如来。华严锦冠云。观心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者。若约教诠义。则有多门。若不摄归一心。于我何预。夫言大者。即是心体。心体无边。故名为大。方是心相。相具德相之法。故名方。广。是心用。心。有称体之用。佛是心果。心解脱处名佛。华是心因。心所引行。喻之以华。严是心功。心能善巧严饰。目之为严。经是心教。心起名言。诠显此理。故名为经。然心之一字。虽非一切。能为一切。观者。以三大中。具四法界。对彼四界。故成四观。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观。若依此悟解。念念即是华严法界。念念即是毗卢遮那法界也。
肇论注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者。尚书云。天生万物。唯人之灵。有情无情。为万物也。灵是心之性。亦即万物之性也。即物之性空。目击而非遥。虽近而不可知也。故论云。远不可见。如空中鸟迹。近不可见。如眼中之药。远喻三只至道。近喻即真不见也。
如上所引祖教。委细披陈。可以永断纤疑。圆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宝印当心。诸佛常现目前。法界不离言下。是以从初标宗。于一心演出无量名义。无量名义。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无智。非智不理。故智外无理。亦摄智从理。离体无用。摄用归体。体性自离。故体即非体。即一切法。如虚空性。空性亦空。毕竟寂灭。斯灭亦灭。不知以何言故。强名之无尽真心耳。今还摄无量义海。总归一句。乃至无句。一字一点。卷舒自在。不动一心。究竟指归。言思绝矣。又此乃是内证自心。真性。绝待。无依平等法门。如华严疏钞云。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入于诸法真实之性故。谓真实性中。无差别相。无种种相。无无量相。万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实性。依何立故。复次明灯无依法。所谓不依于色。不依于空。若万法依空。空无所依。今万法依真。真无所依。即无依印法门。故舍离世间。世间即有种种差别。斯则性尚不立。何况于相。亦不依空立色。亦不依色立空。亦无异无不异。无即无不即。斯见即绝。强名内证尔。
问。如上解释引证。皆是祖佛之言。何不自语。
答。我若自语。一切茫然。罔措津涯。岂有申问之处。设祖佛之教。皆是随他意语。曲顺时机。是以世尊言。三世诸佛所说之法。吾四十九年不加一字。又经云。先佛己说。后佛随顺。若能如是了达。则知佛语是自语。自语是佛语。故本师云。一切外道经书。皆是佛说。非外道说。又云。释迦如来语。提婆达多语。无二无别。若于此不信不明。皆成二见。常萦分别凡圣之想。恒生取舍自他之情。欲绍吾宗。无有是处。
问。前标宗章。已广说唯心之旨。何故十帙之中。卷卷委曲重说。
答。此是秘要之门。难信之法。转深转细。难解难知。悉抱疑情。尽居惑地。夫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善品为业故。疑有多种。略说具三。一疑自。谓己不能入理。二疑师。谓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谓于所学。为令出离。为不出离。况如有病之人。疑自疑医。疑药。病终不愈。若具前三疑。终不能决定信入。今宗镜所录。皆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随闻一法。尽合圆宗。实可以断深疑。成大信。如清凉记云。谓闻空莫疑断。是即事之空。非断灭故。闻有莫疑常。非定性有。从缘有故。闻双是莫疑两分。但双照二谛。无二体故。闻双非莫疑无据。以但遮过。令不着故。又闻空莫疑有。是即有之空故。闻有莫疑空。是即空之有故。闻双是莫疑双非。是即非有无。为有无故。闻双非莫疑双是。是即有无。方是非有无故。是知谛了一心。群疑顿断。则有不能有。空不能空。凡不能凡。圣不能圣。岂世间言语是非之所惑哉。如佛藏经云。佛告舍利弗。须弥山王。为高大不。高大。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石。皆如须弥。有人以手承接此石。无有遗落如芥子者。于意云何。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众生。置左手中。右手接举三千世界。山河草木。皆能令是一切众生。同心喜乐。其意不异。于意云何。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此宗镜文。所以前后广引者。只为此心深奥故难信。秘密故难知。乃至菩萨大智。尚须佛力所加。岂况浅劣而能知者。如宝雨经云。佛言。云何菩萨深信如来意业秘密。若诸菩萨。闻于如来意之秘密。谓如来所有意乐法义。依止于心。依心而住。一切菩萨声闻缘觉。及诸有情。无能知者。唯除如来之所加持。是以虽前引后证。文广义繁。则语语内而利益根机。闻闻中而惊新耳目。何厌重说。起此慢心。所以本师云。行住坐卧。常说妙法。又云。我于得道夜。及涅盘夜。是二夜中间。常说般若。是以机多生熟。信有浅深。前闻熏而未坚。后闻熏而方入。如大智度论云。譬如摇树取果。熟者前堕。若未熟者。更须后摇。又如捕鱼。前网不尽。后网乃得。又云。复次是般若波罗蜜相。甚深难解难知。佛知众生心。根有利钝。钝根者少智。为其重说。若利根者。一说二说便悟。不须种种说。譬如駃马。下一鞭便走。驽马多鞭乃去。如是等种种因缘故。经中重说无咎。
又问曰。上来数说。是般若波罗蜜甚深因缘。今何以复重说。
答曰。处处说甚深。多有所利益。凡人不知。谓为重说。譬如大国王。未有嫡子。求祷神只。积年无应。时王出行。夫人产子男。遣信告王。大夫人产男。王闻喜而不答。乃至十反。使者白王。向所白者。王不闻也。王曰。我即闻之。久来。愿满故喜。心内悦乐。闻不已耳。即敕有司。赐此人百万两金。一语十万两。王闻使者言。语语中有利益。非是重说。不知者谓为重。处处说甚深亦如是。佛与菩萨须菩提。知大有利益。须菩提闻佛说深般若。不能得底。转觉甚深。听者处处闻甚深。得禅定智慧利益等。凡夫人谓为重说。且如国王闻于一语。有多利益。赐十万两金。此乃增生死根。成于识乐。今闻宗镜。卷卷之中。文文之内。重重唱道。一一标宗。长菩提根。成于法乐。尽大地为黄金。未酬一字。请不生怠厌于频闻。令已达者。重坚信心。使未入者。速发闻慧。
问。此宗镜门。还受习学不。
答。学则不无。略有二义。一者。若论大宗。根本正智。不从心学。非在意思。圆明了知。不因心念。故台教云。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音。遍诵众典。佛不说法。恒闻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此论上上根器。闻而顿悟。亲自证时。二者。若未省达。亦有助发之力。印可之功。或机思迟回。乃至中根下品。及学差别智门。须依明师以辩邪正。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思契同。须得物物圆通。事事无滞。方乃逢缘。对境。不失旨迷宗。故云。会万物为自己者。其唯圣人乎。又若约大纲。应须自省。设有相助。亦指自知。
如有学人问先德。如何是禅。
答。悟自理为禅。
问。如理心性。但是假名。何者是实。
答。有三阿僧只百千名号。但假施设。实相无相如虚空。须自反悟。
问。悟后更有何法。
答。只个悟处是法。从缘发明。反得自理。
问。此性还可示人令见不。
答。还示渠教自省达即得。不是眼见耳闻意知之事。此个真精妙明性。不同大虚木石。天生灵妙不思议。即自性佛法僧。若不悟。推求欲见。一毫亦不可得。但离前尘好丑。即是自家本心。若一毫不尽。与佛道者。无有是处。
问。见色但见色。如何见心。
答。即思思之。是阿谁见色。
问。岂不是当境者全是。不应更求见。
答。自思量看。是之与不是。莫问他人。若直下见。更不图度。佛法只在方寸。心外断行踪。但一心一智慧。离内外中间取受。三际理玄。便入无为道。
问。悟何心是道。
答。悟心无心即是道。
问。请为指示。
答。指示了也。汝自不见。
问。是何物教学人见。
答。教渠直下见。也不是物。
又先德问。即今见何物。
答。见本心。
问。见与本心。为别不别。
答。不别。真如体上。自有照用。以明故得名为见。以不动故得名为心。又自性清净名照。常见自性名用。故知此心。目前显露。何须问答。岂假推穷。即圆满门。是成现法。
如有学人问忠国师。和尚。如何是解脱心。
答。解脱心者。本来自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众生日用而不知。此之是也。此乃直指。目击道存。今古常然。凡圣共有。夫宗镜所录。皆是佛说。设有菩萨制作。法师解释。亦是达佛说意。顺佛所言。以此土众生。皆以闻慧入三摩地故。须以音声为佛事。显示正义。破除邪执。非言不通。此有二义。一者约毕竟门。则实不可说。如起信论云。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又云。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得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此是引导一切初发菩提心人。且令自利。理行成就。归于实智。究竟指归宗镜矣。二者约方便门。是利他行。故云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又不可一向执发言为非。起念成过。何者以即言无言。即念无念。是知言言契道。念念归宗。若分别门。不无二说。若毕竟门。言思绝矣。
问。如上所立一心之旨。能摄无量法门。融通一切。此心为复能含一切法。能生一切法。为复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
答。此心不纵不横。非他非自。何者。若云心含一切法。即是横。若云心生一切法。即是纵。若云自生。心不生心。若云他生。既不得自。云何有他。若云共生。自他既无。将何为共。若云无因生。有因尚不生。况无因乎。
问。心非四性者。教中云何说。意根生意识。心如工画师。无不从心造。则是自生。又云。心不孤起。必藉缘而起。有缘思生。无缘思不生。则是他生。又云。所谓六触因缘生六受。得一切法。则是共生。又云。十二因缘。非佛天人修罗作。性自尔。则无因生。既属教文。云何成过。
答。诸佛随缘差别。俯为群机。生善破恶。令入第一义理。皆是四悉方便权施。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
问。既非纵横。不堕四性。则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不。
答。是则成二。
问。如是则一切不立俱非耶。
答。非亦成二。如文殊言。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问。既无二相。宗一是不。
答。是非既乖大旨。一二还背圆宗。
问。如何得契斯旨。
答。境智俱亡。云何说契。
问。如是则言思道断。心智路绝矣。
答。此亦强言。随他意转。虽欲隐形。而未亡迹。
问。如何得形迹俱亡。
答。本无朕迹。云何欲亡。
问。如是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大悟时。方合斯旨。
答。我此门中。亦无迷悟。合与不合之道理。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苦说数千般。此事万种况不成。千圣定不得。大地载不起。虚空包不容。非大器人。无由檐荷。如古德云。尽十方世界觅一人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绍祖位。终无第二人。若未亲到。徒劳神思。直饶说玄之又玄。妙中更妙。若以方便。于称扬门中。助他信入。一期傍赞。即不然。若于自己分上亲照之时。特地说玄说妙。起一念殊胜不可思议之解。皆落魔界。所以圆觉经云。虚伪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又先德偈云。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抛却父娘村草里。认他黄叶作金钱。百丈竿头快散手。不须观后复观前。如今但似形言迹。纹彩生时。皆是执方便门。迷真实道。并是认他黄叶。唤作金钱。若大悟之时。似百丈竿头放身。更不顾于前后。此宗镜中。是一切凡圣大舍身命之处。不入此宗。皆非究竟。
问。毕竟如何。
答。亦无毕竟。
问。前云不入此宗。皆非究竟。此又云何称无毕竟。
答。前对增上慢人。未得为得。认虚妄为真实。执颠倒作圆常。为破情尘。权称究竟。今论见性。岂言虚实耶。
问。以此通明之后。如何履践。
答。教谁履践。
问。莫不成断灭不。
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断灭。
问。乞最后一言。
答。化人。
问。幻士。谷响。
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问。此录括略微细。理事圆明。于慕道人。得何资益。
答。若第一义中。无利无功德。就世俗门内。似有于称扬。总有二途。能俾初学。一者为未信人。令成正信。摄归一念。不外驰求。二者为已信人。助成观力。理行坚固。疾证菩提。步步而不滞宝所功程。念念而流入萨婆若海。似乘广大之辇。立至宝坊。如驾坚牢之船。坐登觉岸。
问。集此宗镜。有何功德。
答。此不思议大威德法门。但有见闻。深获善利。如一尘落嵩狱之岗陇。已带陵云。滴露入沧海之波澜。便同广润。可谓直绍菩提之种。全生诸佛之家。何况信解受持。正念观察。为人敷演。传布施行。约善利门。无法比喻。功德无尽。非种智而不可称量。利乐何穷。过太虚而莫知边际。以满空珍宝。供养恒沙如来。化十方众生。尽证辟支佛果。未若弘宣斯旨。开演此宗。以兹校量。莫能俦比。可谓下佛种子。于众生身田之中。抽正法芽。向烦恼欲泥之内。然后七觉华发。菩提果成。展转相生。至无尽际。如华严探玄记云。于遗法中。见闻信向此无尽法。成金刚种子。当必得此圆融普法。如经云。吞服金刚喻。小火广烧喻。又如兜率天子从地狱出。得十地无生忍。展转利益。不可穷尽。皆由宿闻此法。为本因故。颂云。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决定信无疑。必得闻此经。大智度论云。受持般若。校量功德。于是持边。正忆念最胜。今如诸佛怜愍众生。故为解其义。令易解。胜自行正忆念。是时佛欲广分别福德故。说言。若有人尽形寿供养十方佛。不如为他解说般若义。此中说胜因缘。三世诸佛皆学般若成无上道。乃至教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声闻辟支佛道。不如为他人演说般若波罗蜜义。此中说因缘。是诸贤圣。皆从般若波罗蜜出。故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眴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赞弘此典。善利无边。谓首楞严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耶识。密严经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以诸佛了之成清净藏。异生执之为阿赖耶。如真金随工匠炉火之缘。标指镮之异名。作圆小之幻相金体不动。名相妄陈。类真心随众生染净之缘。成凡圣之异名。现升沉之幻相。心性不动。名相本空。认假名而二见俄分。悟真体而一心圆证。迷悟即于言下。法喻皎在目前。昧之者历劫而浪修。达之者当体而凝寂。法华经云。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脱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窃为一人者。窃者。私也。若私地只为一人说此一句。此人则是从一心真如中遣来作使。告报异生。直了一如之理。即是行真如中事。以真如无边。至一切处故。则所得法利。亦随真如之性。无量无尽。又云。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乃至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以要言之。持此经人。四威仪中。举足下足。皆不离一心真如诸佛行处矣。鸯崛魔罗经云。若人过去曾值诸佛。供养奉事。闻如来藏。于弹指顷。暂得听受。缘是善业诸根纯熟。所生殊胜。富贵自在。是众生今犹纯熟。所生殊胜。富贵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诸佛。暂得听闻如来藏故。乃至佛告鸯崛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难事。鸯崛魔罗。譬如士夫。檐须弥山王。及大地大海。经百千岁。此为大力第一难不。鸯崛魔罗白佛言。是如来境界。非彼声闻缘觉所及。佛告鸯崛魔罗。彼非大力。非为甚难。若以大海一尘。为百亿分。百千亿劫。持一尘去。乃至将竭。余如牛迹。复能檐负须弥山王。大地河海。百千亿劫。而彼不能于正法住世。余八十年时。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唯菩萨人中之雄。能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护持正法。我说此人。第一甚难。又法华见宝塔品云。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又云。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又云。假使劫烧。檐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故知竭海移山。非无为之力。任使蹑虚履水。皆有漏之通。曷若开诸佛心。演如来藏。绍菩提种。入一乘门。能托圣胎。成真佛子。何以故。谓得本故。如从源出水。因乳得酥。如鸯崛魔罗经云。复次文殊师利。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钻求。而不钻水。以无酥故。如是文殊师利。众生知有如来藏。故。精勤持戒。净修梵行。复次文殊师利。如知山有金。故凿山求金。而不凿树。以无金故。如是文殊师利。众生知有如来藏故。精勤持戒。净修梵行。言我必当得成佛道。复次文殊师利。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故知入宗镜中。见如来性。菩提道果。应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风之火。若背宗镜。不识自心。设福智齐修。终不成就。如求乳钻水。离山凿金。任历三只。岂有得理。如宗镜所录。前后之文。皆是诸佛五眼所观。五语所说。无一言而不谛。非一义而不圆。可俟后贤。决定信入。如月上经偈云。假动须弥山倒地。修罗住处皆悉灭。大海枯涸月天坠。如来终不出妄言。假使十众同心。或火成水。水成火。无量功德最大尊。利益众生无异说。大地虚空成浑沌。百刹同入芥子中。罗网可用缚猛风。如来终不有妄语。以兹诚实。可遍传持。功德无边。言思罔及。所以唯识论偈云。作此唯识论。非我思量处。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斯论大旨。非情识知解之所思量。乃是大觉不思议绝妙境界。以此弘扬不思议无尽之福。悉用普施一切法界无量含生。同入此宗。齐登佛地。华严疏主藏法师发愿偈云。誓愿见闻修习此。圆融无碍普贤法。乃至失命终不离。尽未来际愿相应。以此善根等法性。普润无尽众生界。一念多劫修普行。尽成无上佛菩提。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此土着述·宗镜录一百卷(第六十一卷~第八十卷)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此土着述·佛果圜悟禅师碧岩集十卷
乾隆大藏经·此土着述·宗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