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部~佛说迦叶禁戒经一卷
小乘律·第1106部
佛说迦叶禁戒经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佛说迦叶禁戒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摩诃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二千人。是时佛语摩诃迦叶比丘言。比丘有二事。身堕地狱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养。比丘复有二事。一者反听外道。二者多欲积衣被袈裟钵。比丘复有二事。一者与白衣厚善。二者见好持戒沙门反嫉之。比丘复有二事。堕镬汤中。一者常念爱欲。二者喜交结知友。比丘复有二事。一者自有过不肯悔。二者反念他人恶。比丘复有二事。当堕泥犁中。一者诽谤经道。二者毁伤经戒。比丘复有二事。一者于都犯戒。二者于法中无所得。比丘复有二事悔。一者强披法衣袈裟。二者身不持戒不承事持戒沙门。比丘复有二事。实难愈。一者心邪乱。二者止人作菩萨道。
佛语迦叶。沙门何故。正字沙门。有四事为沙门。一者形容被服像类沙门。二者外如沙门内怀谀谄。三者但欲求索承事名誉自用贡高。四者行戒不犯。是为真沙门。何等为形容被服者。除须发。被法衣。持应器。心不自政。但欲作恶。喜学邪道。是为外被服像类沙门。内谀谄者。安徐而行徐出徐入。外衣食粗恶。内欲甘美。外居山间草苗为庐。内无信意自宽贾。若内嫉忠直。从因缘多索财物。成其承名。是为谀谄不持戒。不持戒者。但欲令人称誉。谀谄屏处。欲令人称誉。不自克责趣求度脱。但有谀谄之态。是为不持戒。何等为真沙门。持戒行道不惜寿命。捐弃身体。不索万物不求供养。若有比丘守空行者。常观净法本无瑕秽。自作慧行不从他人得。于佛法中得泥洹。是为真沙门。
佛语迦叶。欲求道当于是真沙门。莫效承名沙门谄谀沙门。譬如贫人称名大富。但有富名内无所有。佛问迦叶。是人应有不。迦叶言不应。佛言如是。虽有沙门名者。不行沙门法。如贫人称大富。譬如有人为水所没漂反渴欲死。沙门虽多讽诵高才智慧。不去情欲。为是情欲饥渴欲死。坐是入泥犁禽兽薜荔中。譬如贤医师。满一器药。不能自愈其病。虽多讽经。不持戒。譬如摩尼珠堕不净中。虽多讽经。不持戒。譬如死人着金银珍宝。身不持戒。反着袈裟像类沙门。譬如长者子被服庄饰。着好新衣中外洁净。多讽经不持戒如是。
佛语迦叶。有四事像持戒人。何等四事。一者有比丘。禁戒所。语言我不犯。虽有是语。为有着自呼有善。二者若有比丘。悉知深经着行。自言是我所行。三者若比丘多着言是我所着。四者自言我常行等心。着恐畏于生死。是为沙门自称誉为持戒。佛语迦叶。禁戒无形。不着三界。无常无吾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称。无化无教作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形无灭。无身无所犯。无口无所犯。无心无所犯。无世间无计。无世事无所住。亦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是名为禁戒。是时佛说禁戒无瑕秽亦无所着。戒者无诸嗔恚。安定就度世道。如是为持戒。不爱身形。不爱寿命。亦不乐于五道。悉晓了入于佛道中。是为持戒。亦不在中。亦不在边。不着亦不转。譬如虚空中风。是为持戒。是乃名为无种人有定心。亦无所着亦无我。为天人相。而晓是者。是为净持戒。不转于禁戒。不自贡高。常欲守道持戒。如是无有而过者耶。无有是人信于空者。随佛所行不染污。从世间冥中。入照入明。适无所住立。亦莫于三界。是戒法。佛说是戒法。三万三千诸天人民。皆得须陀洹道。八百沙门。从是因缘意解得度。行智慧如是。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小乘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一卷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小乘律·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一卷
乾隆大藏经·小乘律·佛说迦叶禁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