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
这是居住在飞厦翠园的一户再普通不过的人家。但是,就在这么一个只有40多平方米面积的屋檐下,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演绎着一幕幕孝亲敬老的真情故事,像涓涓细流般静悄悄地流淌着……
在一个气候宜人的中午,记者敲开了这户人家的屋门:老式简单的家具,纤尘不染的地板和桌椅,一只身穿宠物衣的漂亮猫咪,一位卧床的老奶奶,还有老奶奶的儿子儿媳许裕明、刘秀吟夫妇俩。热情的许裕明马上泡开了工夫茶,又习惯性地拿出一个大茶杯盛满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刘秀吟随即就给老奶奶端过去。刘秀吟笑着说:“婆婆午间一定要喝一杯热茶,就像她每天早上六点半就一定要喝稀饭一样。”
已经89岁的老奶奶喝完茶后很快就沉沉入睡,刘秀吟这才得空坐下来陪记者聊聊。“其实这真的没有什么,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子女的本分,这也为我们孩子做了一个榜样,没什么好宣传的,”老实巴交的刘秀吟再三婉谢记者。最终还是许裕明先打开了话匣子:“我母亲年轻时就守寡,养成了又封建又专制的性格,看不得别人好,为此秀吟嫁过来后没少吃过苦头没少掉过眼泪,但她30年就这么坚持过来了,不容易啊……”30年前,27岁的刘秀吟嫁入许家。丈夫许裕明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他深感寡母辛苦养育之恩,事事都顺着母亲的心意。跟丈夫一条心的刘秀吟没有让丈夫失望,在娘家不用干家务活的她一过门就包揽了里里外外的活计,一下班就赶回家干活听候婆婆的差遣,但是挑剔的婆婆还是稍有不满意就打骂媳妇。一年后,刘秀吟生了个女儿,她更忙了,每天起早贪黑地轮轴转,服伺老的,照顾小的,把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这也换不来婆婆的好脸色和一句好话。1986年,许家迎来了一件喜事:他们一家三代从升平路一间19平方米的黑暗小房子搬到了飞厦翠园,居住环境有了大大改善。孝顺的儿子儿媳把唯一一间带阳台的房间让给母亲独自住,还为母亲添置了她要求的家具,夫妇俩和两个孩子却挤住另一间房间,就这样一直维持到女儿出嫁。
天有不测风云。那一年,许裕明患上甲亢病却被误诊为气管炎,得不到有效医治的他身体日渐虚弱,不得不到东山湖去疗养。当时,已有两个孩子的刘秀吟就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既要到工厂上班,又要操持家务,每个星期还得赶去疗养院给丈夫送营养食品。任劳任怨、全身心投入在家庭中的刘秀吟仍然无法缓解家婆对她的怨怒。老人家把儿子生病的事情全都赖在刘秀吟身上,认为是刘秀吟没福气才给丈夫带来霉运,天天找茬,千方百计为难媳妇。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刘秀吟最难熬的日子,丈夫生病不在身边,两个孩子要读书,工厂活又紧,还有婆婆对她的百般挑剔,同事、邻居都看不下去了。但瘦小的刘秀吟却坚强地挺了过来,始终保持着开朗乐观的心情,还谆谆教导两个孩子一定要尊重奶奶,进、出家门都要先跟奶奶问安,奶奶吩咐的事情都得尽量做到让她满意,这种良好的风气一直维持到现在。
铁打的心肠也有被软化的时候。三年前,80多岁的老人不小心摔断肋骨和腿骨,再加上原有的腰椎劳损,整个人都动弹不了,生活无法自理,护理老人的主要任务就被刘秀吟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起来。每两三天就得和丈夫一起送家婆到私人门诊换药,每天固定煎两次中药,供应三餐饭和一次点心,为老人擦洗身子、端屎端尿。老人贴膏药时间一久,皮肤都烂了,刘秀吟就和丈夫一起去寻找中草药自制给老人敷用;最难伺候的是老人的饮食,由于老人吃斋,病中对口味更挑剔,经济并不宽裕的刘秀吟夫妇就得专门买来的斋菜,另起炉灶煮给老人吃。为了方便老人随传随到,家里专门在老人床前安了个床铃,刘秀吟晚上就睡在客厅的长沙发上,一听到动静就马上来到老人床前查看。
在这段患病的日子里,固执的老人被刘秀吟的真情所感动,已经不再随便骂人了,还在人前称赞起媳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