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电子书首页

《往生论注讲解》第33-74

 

续讲前言... 12

一、《往生论注》之美... 12

(一)文句美... 13

(二)结构美... 14

(三)意境美... 14

(四)法义美... 15

二、简单回顾... 15

(一)《往生论注》卷上、卷下的结构... 15

(二)《往生论注》玄义... 16

1.教相之玄... 17

(1)易行道... 17

①全论未说一个“易”字,故玄... 17

②易就是玄,玄而又玄... 17

(2)易之所以——佛本愿力... 18

①天亲菩萨将净土法门判为易行道的原因... 18

②佛本愿力在《往生论注》中通篇贯彻... 19

2.经体之玄... 22

(1)以佛名号为经体... 22

(2)称名为根本行法... 23

3.论名之玄... 24

(1)入佛法相,正脉传承... 24

(2)一宗雏形已现... 24

(三)释偈颂... 25

1.五念门之前三和成上起下偈... 25

2.观察门... 25

(1)二十九种功德互相之间的关系... 25

(2)“胜过三界道”的五重含义... 25

①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 25

②一一清净... 26

③一一愿心庄严... 27

④一一本愿力成就... 27

⑤一一自利利他... 28

贰、释偈颂... 28

四、释二十一行观察门... 28

(一)观器世间庄严成就... 28

(4)形相功德... 28

①要点... 28

国土十七种功德分类次第... 28

体相用的概念与关系... 29

清净功德是极乐净土最重要的体性... 29

量功德和性功德是次一级的体功德... 30

形相功德总指极乐世界整个相是清净光明的... 30

前面最重要的四种功德都含在弥陀名号中... 31

②分科... 31

引偈... 31

标目... 32

释成... 32

③释文... 32

愿心庄严... 32

释偈文句... 34

(5)种种事功德... 37

①分科... 37

②要点... 37

从光明总相出种种差别事相... 37

珍宝性... 38

妙庄严... 39

③释文... 39

愿心庄严... 39

释偈文句... 40

(6)妙色功德... 42

①来意... 42

②释文... 43

愿心庄严... 43

释偈文句... 46

(7)触功德... 47

①来意... 47

释文... 48

愿心庄严... 48

释偈文句... 51

前讲回顾... 51

体功德... 51

相功德... 52

(8)三种事功德... 54

前后内在联系... 54

三种事的次第关系... 54

①水功德... 55

②地功德... 58

③虚空功德... 61

(9)雨功德... 63

①来意... 63

②释文... 63

愿心庄严... 65

释偈文句... 66

(10)光明功德... 69

①来意... 69

②释文... 69

愿心庄严... 69

释偈文句... 70

(11)妙声功德... 74

①来意... 74

光明纳在名中... 77

名声夹在光内... 77

光明和名号交融一体... 78

②释文... 81

愿心庄严... 81

释偈文句... 82

③辨义... 86

(12)主功德... 92

①来意... 92

②释文... 94

愿心庄严... 94

(13)眷属功德... 102

①来意... 102

②释文... 103

愿心庄严... 103

释偈文句... 104

(14)受用功德... 107

①来意... 107

②释文... 107

愿心庄严... 107

释偈文句... 109

(15)无诸难功德... 119

①来意... 119

②释文... 119

愿心庄严... 119

释偈文句... 120

(16)大义门功德... 123

①来意... 123

②释文... 124

释“大义门”... 124

释偈文句... 133

安乐国超越男女性别... 137

软心菩萨,讥言声闻... 138

声闻众多为奇之问答... 139

(17)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142

①来意... 142

②释文... 143

愿心庄严... 143

复习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 145

①配对接读... 145

②整体回顾... 146

1.观佛庄严功德... 152

(1)座功德... 152

①来意... 152

愿心庄严... 152

释文... 153

(2)身业功德... 155

①来意... 155

释文... 155

愿心庄严... 155

释偈文句... 156

(3)口业功德... 178

①来意... 178

②释文... 179

③辨义... 180

名号与口业的关系... 180

阿弥陀佛到底怎么说法度众生... 180

一切法归纳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182

释“妙声遐布,闻者悟忍”... 182

(4)心业功德... 183

①来意... 183

②释文... 183

愿心庄严... 183

娑婆众生心有分别... 183

佛顺娑婆众生分别心讲方便法... 184

释“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185

释“得之于内,物安于外”... 186

释“虚往实归,于是乎息”... 187

凡夫所修,皆是虚妄;如来所赐,皆是真实... 188

五种无分别喻的指代意义... 188

弥陀救度,如火烧木... 189

(5)大众功德... 191

①来意... 191

②释文... 192

愿心庄严... 192

(6)上首功德... 199

①来意... 199

②释文... 199

(7)主功德... 202

①来意... 202

②释文... 202

愿心庄严... 202

释偈文句... 204

③辨义... 205

(8)不虚作住持功德... 207

①来意... 208

②释文... 208

愿心庄严... 208

③辨义... 210

此偈典据... 216

此偈要点... 218

2.观菩萨庄严功德... 220

(1)不动遍至德... 224

①释文... 224

②辨义... 226

(2)一时遍至德... 227

①释文... 227

②辨义... 228

释“遍”“无余”... 229

“不动遍至德”的另一种善巧理解... 229

(3)无余供佛德... 229

①来意... 229

②释文... 230

愿心庄严... 230

(4)遍示三宝德... 233

①释文... 233

愿心庄严... 233

②辨义... 234

结归启下... 236

五、回向门... 236

①来意... 236

②释文... 237

两种功德回向哪种... 237

两种见... 237

诸偈总结... 238

《往生论注》研究... 239

(一)《往生论注》用典... 239

(二)《往生论注》譬喻... 239

(三)《往生论注》问答... 239

六、“八番问答”... 240

(一)共何等众生问答... 240

1.问由... 240

2.回答... 241

(1)引《大经》可知一切外凡夫皆得往生... 241

①引经证... 241

②引十七愿之必要... 242

(2)引《观经》可知下品凡夫皆得往生... 243

(3)略释两段经文... 243

这两段文是净土宗最核心、最重要的经文... 243

②第十八愿成就文... 244

③《观经》下品下生文... 246

④“八番问答”皆以第十八愿及下品下生为核心展开... 251

⑤第十八愿与下品下生比较... 253

(二)逆谤除取问答... 257

1.问由... 257

2.回答... 257

(三)谤法生否问答... 257

1.问由... 257

2.回答... 258

(1)结论:谤法必不得生... 258

(2)释成... 258

①引经证:诽谤正法罪远重于五逆罪... 258

②推论:两种原因不得生... 259

3.辨义... 260

(1)诽谤正法到底能不能往生... 260

①不生... 260

②得生... 261

③谤法不生从本机,谤法得生从佛救... 262

(2)贪彼土安乐得生与否... 263

①诽谤正法而贪乐愿生,不得生... 263

②若真贪彼土安乐愿生,必得往生... 263

③经证... 263

(3)谤法不得生是方便义,得生是真实义... 263

①诽谤正法不能往生,是“抑止意”... 263

②不诽谤正法,欣净土乐,愿生必生是真实义... 264

(四)谤法罪相问答... 266

1.问由... 266

2.回答... 266

(五)逆谤轻重问答... 267

1.问由... 267

2.回答... 267

(六)念佛业道轻重问答... 268

1.问由... 268

(1)业道重者先牵之义... 268

(2)造罪系业之义... 269

2.回答... 270

(1)举问意... 271

(2)申自宗... 271

(3)正较量... 271

①在心... 273

②在缘... 283

③在决定... 292

(七)一念问答... 296

1.问由... 296

2.回答... 297

(1)明通途念... 297

(2)明此中念... 297

①明不取时节... 297

②明但取相续... 298

(八)十念问答... 299

1.问由... 299

2.回答... 300

(1)直明... 300

(2)喻明... 301

(3)结劝... 302

(九)“八番问答”总结回顾... 305

1.“八番问答”破别时意... 305

(1)第六问答破别时意... 306

(2)第七问答破别时意... 306

(3)第八问答破别时意... 306

2.“八番问答”的结构... 307

3.特设“八番问答”之用意... 308

(1)显示净土门回向之根本是如来回向... 308

(2)显示回向给下下品为遍及一切众生... 308

(3)显示如来回向使得下凡与上圣平等入报土... 309

(4)显示下品造罪凡夫为往生正机... 309

(5)显示下品下生文即第十八愿成就文... 309

(6)卷下善巧回向、菩提心释义等皆伏笔于此... 309

第十八愿文和下品下生文为抓手... 310

4.《往生论注》机、行、果... 311

(1)举本愿成就文中的机、行、果... 311

(2)引下品下生文中的机、行、果... 312

(3)第六问答中的机、行、果... 312

(4)十念记数问答中的机、行、果... 313

5.结论... 313

昙鸾大师念佛义... 314

(1)念佛包含观念、称名... 314

(2)称名为本... 315

①三经以佛名号为体... 315

②本愿在称名... 315

③赞叹门也讲称名... 315

④名即法... 316

⑤至德名号... 316

⑥名字为佛事,名悟物... 316

⑦无碍光如来名能破暗满愿... 316

⑧此如来名号能止一切恶... 316

(3)对名号本身的认识... 317

①名号为实相法... 317

②闻实相法生... 317

③称名为如实修行相应... 317

(4)闻名信心为无上信心... 317

(5)昙鸾大师对称名的理解... 318

①称名当相续... 318

②称名在心、在缘、在决定... 318

③称名超越时节久近、念数多少... 318

④十念非时节... 318

⑤十念非数目... 319

⑥十念明业事成办... 319

⑦不必凝心注想... 319

⑧不缘他事... 319

(6)称名的功能利益... 319

①称名一实破万虚... 319

②称名灭罪往生偏依佛力... 319

③称名即是乘佛愿力... 320

④称名如实修行、实无修行... 320

⑤称名能破暗满愿... 321

⑥称名能止一切恶... 321

⑦称名能救谤法... 321

⑧称名得真实功德... 321

⑨称名就是“心作佛,心是佛”... 321

⑩称名速疾成佛... 321

称名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322

称名平等往生... 322

称名凡夫入报... 322

称名为大乘门... 322

称名含五念门、五果门... 323

回答两个问题... 323

1.三心与信心... 323

2.居士能不能讲法... 323

叁、释长行... 325

卷下正讲前的说明... 325

(一)长行与偈颂的关系... 325

(二)三个层次的解释... 325

次下释长行... 325

(一)长行的分科... 326

(二)略解长行各章大意... 326

(三)长行分科的特点... 328

(四)长行十章的组织结构、相互关系... 328

一、愿偈大意... 329

(一)此愿偈明何义... 329

(二)“愿偈大意”包含五念门... 330

二、起观生信... 331

(一)示五念力... 331

(二)出五念门... 332

1.礼拜门... 340

(1)引文... 340

(2)释义... 340

①释“礼拜”... 340

②释“如来”... 342

③释“应”... 346

④释“正遍知”... 349

⑤释成礼拜门... 355

2.赞叹门... 355

(1)先明赞叹属口业... 355

(2)释义... 356

①明解文义... 356

释“称彼如来名”... 356

释“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356

释“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 357

释“不如实修行相应”... 359

②文句结构... 364

方法与目标... 364

总则与细则... 364

“修行”与“如实”... 364

③展开... 364

何故名赞叹门,不名称名门... 364

何故独取“无碍光”名为赞叹门... 365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367

如彼名义... 381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405

(3)称名满愿问答... 411

①问题——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名何能满愿... 411

②回答——名即法... 413

“名即法”在净土法门就是“名即佛”... 416

3.作愿门... 416

(1)句式结构... 416

(2)依文解意... 417

①来意... 417

②心常作愿... 417

③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418

一心专念... 418

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418

④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419

译“奢摩他”为“止”于义未满... 419

别释佛力三止... 422

(3)展开... 425

①圣净比较之一... 425

②三止皆赖佛力... 426

③三止分析... 428

④圣净比较之二... 430

4.观察门... 432

(1)句式结构... 432

(2)释义... 432

①智慧观察... 432

②正念... 432

③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434

译“毗婆舍那”曰“观”义亦未满... 435

别释佛力二观... 436

归结... 441

④释“观察”... 441

心缘其事曰“观”... 441

观心分明曰“察”... 442

(3)展开... 442

①凡夫往生,全靠佛力... 442

②止观分说,实则互含... 443

③心与佛,圣道与净土的差异... 443

圣道门和净土门的入手点不同... 444

圣道门和净土门的“止”... 444

圣道门和净土门的“观”... 445

观心与观佛的四点比较... 445

④三个“如实修行”之间的关系... 448

⑤净土法门之止观(定慧)皆从名号生... 449

⑥对祖师建立决定的信心... 450

殊胜到顶点的法门... 453

5.回向门... 454

(1)句式结构... 454

(2)释义... 454

①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454

②心常作愿,回向为首... 455

③得成就大悲心故... 456

三种悲心... 457

④往还两种回向... 458

往相回向... 459

还相回向... 459

归结... 461

(3)展开... 461

①两种回向皆源于佛愿... 461

佛回向... 461

众生回向... 462

②不生净土则不能成就大悲心... 462

③比较圣净二门的回向... 462

三、观行体相... 464

(一)器体... 467

1.分科... 467

2.国土体相... 468

总说... 468

①“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468

②释“不可思议力者”... 468

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 469

二者业力不可思议... 469

三者龙力不可思议... 469

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 469

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470

③极乐佛土二种不可思议力... 470

极乐国土之体... 470

体不思议故,一一相皆不可思议... 471

④释“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 471

摩尼如意宝珠... 471

佛土安乐性种种成就... 473

释“相似相对”... 473

片取船之“他力”喻名号... 474

详说... 475

举章门... 475

续提释... 476

法义重重无尽... 476

《往生论注》和《阿弥陀经》里的两个“善”... 479

此土称名,亦得二种力... 479

如何学习观行体相之国土十七种相... 480

(1)清净... 485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 486

亦得生彼净土... 487

③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488

“胜过三界道”是胜过三界众生的因果... 489

“胜”过三界道的几个意义... 489

④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491

“涅盘分”的三种意义... 491

(2)... 492

①四种成就... 493

第一,广狭自在... 493

第二,广大无际... 493

第三,境能转心,利他成就... 494

第四,依正一体,入第一义谛... 494

②佛力所成... 495

平等无差,不由此土功行... 495

推功归本,由于佛力... 495

人类移民好去处——极乐... 495

③国土量成就心行量... 496

④心行量即法界身... 497

(3)... 498

娑婆与极乐翻对... 498

①迦罗求罗虫喻... 498

凡夫为佛增光... 499

②生正道世界即入正定聚... 499

正道世界成就出世善根... 500

重温卷上对“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的解释... 501

③非身而身,焉可思议... 502

若需自力、有差别,则性功德不成就... 502

性功德成就的五个特点... 503

进补喻... 504

(4)形相... 505

对比卷上、卷下“形相功德”的解释... 505

①娑婆世界忍辱得端正... 506

②极乐世界无瞋忍之殊... 506

③色像平等妙绝是由净光之力... 507

无殊... 509

平等... 510

④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511

极乐一切皆是如来心行,而为众生心行... 512

极乐净光的特点... 512

(5)种种事... 514

①“事”... 514

②“心”... 515

(6)妙色... 515

①释“明净曜世间”... 516

②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516

③阿弥陀佛以度众生为佛事... 517

④阿弥陀佛如何把众生做成佛... 518

令往生... 518

令成佛... 518

⑤我们如何作佛事... 520

(7)... 521

①触宝生乐,所以不可思议... 521

爱作菩萨喻... 522

菩萨柔软心成就,所以触者生乐... 522

②极乐众宝的特性... 523

③愿生皆生,转凡成圣... 524

④触必得益... 524

(8)三种事... 525

“六大”中何以只说三种... 525

①水... 527

水为佛事,所以不可思议... 527

②地... 534

众宝随心称意、庄严具足... 534

影为佛事... 534

③虚空... 536

声为佛事... 537

(9)... 538

①天雨妙花... 538

②花光出佛... 539

③花为佛事... 540

(10)光明... 540

①光从如来智慧报起... 540

②光为慧用... 541

(11)妙声... 541

①闻名欲生得生... 542

闻乐愿生之证... 542

闻信愿生,善根非浅... 543

②名字为佛事... 544

名摄极乐依正... 544

名号是净土和秽土间的媒介... 544

名号两方便... 545

名号沟通佛界与众生界... 546

名号度众生的八大优势... 547

结归... 549

(12)... 551

           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 551

②释“住持”... 552

③不朽药喻... 554

(13)眷属... 555

①主和眷属同一正觉... 555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生类比较... 555

③同一念佛皆兄弟... 556

成佛生产线... 556

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557

杂业众生因念佛得生净土... 557

 

 

 

续讲前言

一、《往生论注》之美

《往生论注》是一部伟大的着作,也是净土宗的伟大教着。一本书,能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这是不多的。但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完全配得上这两个字,甚至还绰绰有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部着作非常重要。没有这部着作,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我们就不能安心念佛;没有这部着作,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将大幅降低。

世间有些书,被誉为“改写了历史”。但真正来讲,改写历史的书只有佛经。世间的书,再怎样改写历史,还在六道轮回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还是无量劫在轮回之中。而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真正改变了人类世界,真正给我们带来解脱的光明,是世界之光。

释迦牟尼佛说法众多,经典传到中国来,大分为两类:圣道门和净土门。以我们这样的陋劣根机,修学圣道门的经典,顶多是结个缘、播个种子,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所以仍将面临无量劫的轮转。而净土门的这部着作,则是真正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让我们“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的人生从此改变,走向光明、幸福、圆满成佛。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是近一千五百年来对无数众生所作的贡献。可见这部着作之伟大!

如果没有《往生论注》,《往生论》我们看得懂吗?看不懂。如果没有《往生论注》,可以讲,释迦牟尼佛讲的净土三经、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传到中国来,未必能开出净土宗,这条法脉可能会中途终止。如果没有《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善导大师的《观经疏》等等,这些一脉相承、开宗立教的教典就展现不出来,净土宗在中国未必就能确立,那我们就欲哭无泪了。所以,这部着作非常重要。

面对这么重要的着作,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十分虔诚,恭敬顶礼。怎样叫敬法重法?如果大家准备不足,只带两只耳朵来,也不想听,这就是对法的敬重心不够。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事先多读诵文句,事先多作了解,这是你做得到的。如果让你立刻上台来讲,你说做不到还情有可原;只是让你事先多读几遍,从去年到现在一年时间了,如果只读了半遍,这就说不过去了。一定要多读。

《往生论注》越读越觉得美妙。不读不知道它的美,读过之后,你就欲罢不能。在这么好的环境、气候和因缘条件下,读这么好的书,难道不会法喜吗?要多读,反复读,天天读。

《往生论注》有四重美。

 

(一)文句美

文句美:简练典雅,如细胞组织。

《往生论注》的文句非常简练典雅。简,是简洁;练,是精练,不啰嗦;典,是经典;雅,是很雅致,很美。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这是一种美。

我们读得多了,自己的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都会提高,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反复读《往生论注》,就会有昙鸾大师简练典雅的文气。

 

(二)结构美

结构美:有机匀称,如骨骼筋脉。

要把文字和语句组合成一部着作,必须有结构。当然,我们是从学习和分析的角度,讲它有结构。昙鸾大师这样的祖师,是天然妙成,他未必要盘算一个结构。就像一棵树,它的组织结构是自然长成的;一朵花,花瓣外面一层、里面一层,不是靠盘算来的。这是生命,生命自然有这样的本性,会展现出来。昙鸾大师这部着作是活的、有生命的,所以它的结构是自然而然的。

结构美,可以用“有机匀称”四个字来说明。《往生论注》的结构是有机的生命体,非常匀称,非常美。像一个人,长一个鼻子就够了,如果在别的地方再长一个,就不恰当了。像身上的肌肉,长得很适当,没有赘肉,不多也不少,非常匀称,非常美。

反复读诵就会发现,《往生论注》一点不啰嗦。结构非常有美感,环环相扣,前后次第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非常紧密,就像人体的有机结合。

人体当中,不论脖颈还是手臂,肌理纹路必须匀称。如果多出一个包,就是多余的。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整体非常舒服、流畅。不会前面说过了后面又反复说,该在什么地方说就在什么地方说。就像耳朵就长在耳朵的地方,鼻子就长在鼻子的地方。也绝不讲不相关的话。总之,非常美。

 

(三)意境美

意境美:生动流畅,如血液气息。

生动流畅:生,就是有生命力;动,就是有动感,灵动;流,像水流一样;畅,就是不滞碍。《往生论注》在形成文句和组成结构之后,在它的结构之内,就有一种意境在流动。这种流动非常畅快,非常自然。

比如人的身体,坐要有坐相,骨架、身姿要端正。身姿端正之后,气就在身体中流动;如果窝着、瘪着,气就不流动。

昙鸾大师的着作,就像一个人往那里一坐,非常丰满,非常端正,内部有一种意境在流动;它还有一种意蕴、神韵,通过这种表达,里面是活的。如果结构臃肿,或者窒塞,或者扭曲,它里面就是死的,没有气感流动。

我们怎么理解祖师的着作?要反复读,感受到它的文句结构之后,对里面的意境就会通达。反复读,自然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法义美

法义美:清净慈悲、悲智庄严、安乐法喜,如思想灵魂。

前面说的三点,世间的着作在形式上也是可以达到的,但是这第四点就不是世间着作所能企及的,这是最重要的。

在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中,你会感受到清净慈悲、悲智庄严。那种慈悲智慧、清净庄严会洗涤你的心,让你感到这种美是一种最高的生命之美,是佛性的美,是佛的慈悲。

反复读诵,感受其美。

反复读诵,会感到安乐、法喜,这种美感会传递到我们身上,让我们对生命本身之美有一种感悟,自己就升华了,被它的美感化了。

这不光是欣赏,也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你自己变美了,心会变美,会有幸福感。这就不一样了,这是非常高的意境。

如果打比喻来讲,文句美就像我们人体的细胞和组织,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很亮丽,都很干净,都很规整;肌肉的纹路都很细致,皮肤都很细腻。这是具体的文句之美。

结构之美,就像一个人的骨骼、筋脉非常端正、端庄、匀称。这种结构之美能显示出来。

意境美,就像健康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息流动。气息匀长,不会得中风、偏瘫、高血压,气血流动饱满,充斥着整个身体。如果把这本着作当作一个人,每一个字就是他的细胞,每个细胞、每个毛细血管的顶端,气血全部是充满的,这就非常美。

法义美,就像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如果这么来看,就会把昙鸾大师读出来。如果一个雕塑家能够这样来读,他就能塑出昙鸾大师的肖像,一定相差不远。

读书就要把人读活。昙鸾大师绝对是一个美男子,绝对是仙人神韵,不是凡人,超凡脱俗。就凭他那种语言,他走路都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莲花上飘过,绝对是这样的人,他有仙风道骨。他小时候见五台山有灵异之境而出家,出家之后也有很多灵异之境,那不是凡人。这样的人,读他的书也会脱胎换骨。

所以要反复读诵,感受其美。

 

二、简单回顾

下面对我们前面所讲学的内容作一些回顾,因为时间隔得有点长,有些新学员准备也稍有不足。

《往生论注》总分为卷上和卷下。

 

(一)《往生论注》卷上、卷下的结构

大家看《往生论注》的组织图表。

 

┌玄义┈┐

│     ├卷上

│  ┌偈颂┘

└文义┤

   └长行┈卷下

 

这个组织图表,有卷上、卷下。卷上分为两点:第一,玄义;第二,释偈颂。卷下也有两点:第三,释长行;第四,速得菩提问答。

“速得菩提问答”也是解释长行的内容。卷下是通篇解释长行的,之所以把它提出来,是因为它的内容特别重要,又是作为最后的一个总结,所以把它列出来放在第四点。其实它就是解释长行当中“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的,然后起问“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二)《往生论注》玄义

整个《往生论注》,卷上主要是解释偈颂,卷下是解释长行。不过,在解释偈颂和长行之前有一个玄义。

玄义是什么意思呢?玄义是和文义相对的,文义是解释偈颂和长行的,对偈颂和长行的文句作解释,这叫文义。在解释偈颂和长行的文句之前,先把整部《往生论》幽深玄妙的义理提纲挈领地解释在前面,这叫玄义。所以,玄义是和文义相对的。

玄义加上偈颂,这是卷上;解释长行,这是卷下。

 

  ┌深义 难晓难悟,智所不及

玄义

  └妙义 直契佛心,论主衷怀,契机法喜

 

所谓玄义,可以用两个角度来说,一是深义,二是妙义。所谓“深义”,就是难知难晓、难悟难明。我们没有智慧,两眼看不清楚,所以,祖师就把《往生论》非常深奥的、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的义理揭示出来,这是玄义,这是深玄。

所谓妙义,也就是妙玄。这是说,昙鸾大师的解释直契佛心,如印光大师说“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昙鸾大师的解释契入佛心妙理,将佛讲的义理完全展现出来,让佛心畅快。这就是妙。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非常简略,但义理非常深邃、精妙、纯粹,一般人读不懂。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将《往生论》的义理和盘托出,妙义大开,我们一读,“哦!原来天亲菩萨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妙。

昙鸾大师对佛心和论主之意通彻了悟,故而《往生论注》上契佛理;同时,下契群机,让读的人法喜充满,知道往生有分,安心决定,愿事成就,进而自利利他,利行满足。这就是妙。

当然,《往生论注》的文义部分也非常深妙,但是深妙中还有更深妙的,就是玄义。所以把玄义提出来,放在前面讲。

组织图表里,玄义列了五点:一、判教相;二、明经体;三、辨优婆提舍名;四、分论二重;五、解论名目。这五重玄义中,最主要的是前三重,而且这三重在《往生论注》的名目中又都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主要讲前三重玄义。

 

1.教相之玄

(1)易行道

昙鸾大师先引用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然后辨难易,解释难之所以难、易之所以易的原因。难之所以难,在于“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易之所以易,在于“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这就是靠佛的愿力,所谓“佛力住持”。

 

①全论未说一个“易”字,故玄

全论未说一个“易”字,故玄。

在教相方面,《往生论注》很玄。为什么玄?因为《往生论》从头到尾,天亲菩萨并没有说这是易行道。从文句中,不仅看不出是易行道,反而会觉得很难。比如,天亲菩萨说“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说“善巧摄化”“离菩提障”“顺菩提门”等,一看都非常难。怎么昙鸾大师就能看出是易行道呢?这就是玄义,很深妙,我们看不出来,昙鸾大师能看出来。

 

②易就是玄,玄而又玄

易为标准、眼目、基调、基本点,根本立场、根本性质、根本判断。此眼目一失,全篇黑暗,虽释万言,不足观矣。

易行,是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一开篇,通过难易二道判所定下的调子:《往生论》是净土教、易行道,以容易为标准。读《往生论》读不出容易,就是白读了。

“易”这个字,就是玄,玄而又玄,给《往生论》定了标准。所以,容易就是整部《往生论》的眼目。如果读不出容易,反而觉得很难,就是眼盲,失去了正法眼,全篇黑暗。

所以,易就是玄义。昙鸾大师等于是把《往生论》的眼睛拿了出来,把标准放在前面。易就是核心,是对整部《往生论》解读的基本点,后面所有的解释,都从易开始。

易,是《往生论》的根本立场。怎么看待《往生论》这部着作?要站在净土门、易行道的立场来看,这是根本立场。如果站在圣道门、难行道的立场来看,根本没法读,读不懂,也没有法喜,读不出美感。

易,也是对整部《往生论》根本性质的判断。《往生论》到底是怎样一部着作?易行道的着作,这是基本判断。如果基本判断都失误了,其他的就不谈了。

所以,易放在前面,就有定标准、定基调、指方向、定眼目这些作用。

 

(2)易之所以——佛本愿力

易之所以——佛本愿力,通篇贯穿。首尾呼应。

为什么容易呢?昙鸾大师进一步作解释,易之所以易者,在于佛的愿力,把背后的根本原理提了出来:佛的愿力。所以,整部《往生论注》都是站在佛本愿力的立场来解读《往生论》,显明它是净土宗易行道的着作,从而让我们安心、法喜,可见《往生论注》之伟大。

 

①天亲菩萨将净土法门判为易行道的原因

有人说:“这是不是昙鸾大师自己的凭空臆想?你这样解读,我也可以那样解读啊!天亲菩萨都没说易,你怎么就读出易来了?”昙鸾大师读出来易,你没读出来,这就是水平高低的问题。

论主必不可违龙树,不可违三经,不可违念佛往生本愿。

天亲菩萨将净土法门判为易行道,有几点原因。

第一,不违龙树。天亲菩萨解释净土法门,绝对不可能违背他的前辈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比天亲菩萨早两百年,是初地菩萨;而天亲菩萨是十向满心菩萨,比龙树菩萨低一个阶位。十向后面是十地,十向菩萨满位了,再升一个阶位,就是十地初位菩萨。天亲菩萨比龙树菩萨略逊一筹,所以不可能违背龙树菩萨的教言。龙树菩萨已经通过难易二道判,判定净土门为易行道了,天亲菩萨不可能说是难行道。

第二,不违三经。天亲菩萨也不可能违背净土三部经。《往生论》全称叫《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既然是“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就是以净土三部经来解释的,那怎么可能违背净土三经呢?净土三部经都讲得很容易,像《观经》下品下生,多容易;《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多容易;《阿弥陀经》称名往生,多容易。

第三,不违念佛往生本愿。天亲菩萨也不可能违背法藏菩萨念佛往生的本愿,所谓“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天亲菩萨是明眼人,不可能违背这三个大原则。所以,他解释的一定是易行道。

 

┌清净功德

└不虚作功德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到,整个二十四首偈子,是以“清净功德”和“不虚作住持功德”两首偈子为核心和框架。清净功德是体,是总功德,不虚作功德是用。

 

┌愿心庄严

└速得菩提

 

另外,天亲菩萨在长行中解释为“净入愿心”,所有的清净功德,都是阿弥陀佛三种庄严愿心成就。天亲菩萨自己就说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成就的。

“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又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念门比较菩萨的六度万行,太容易了。“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度万行、历劫修行,跟五念门相比,难易程度不是天壤之别吗?

 

②佛本愿力在《往生论注》中通篇贯彻

昙鸾大师看得非常准,特别在解释“速得菩提”的时候,设了一番问答,真是透彻!

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佛本愿力。佛本愿力在《往生论注》当中是通篇贯彻的。

 

第一,首尾呼应

首,是指难易二道判;尾,是指速得菩提问答,最后结尾处。

《往生论注》首尾,一共有十一处讲了佛本愿力,对照下面的图表,我们逐一寻找。

 

                           ┌核求其本,阿弥陀佛如来为增上缘

  乘佛愿力               │凡是生彼净土……皆缘阿弥陀佛如来本愿力故

┤佛力主持             尾┤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缘佛愿力故(三次)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

 

难行道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第一处,“无他力持”——他力;他力不就是佛力吗?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第二处,“乘佛愿力”——佛愿力;“佛力住持”——佛力。

文章结尾速得菩提问答的地方: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第三处,“今将谈佛力”——佛力。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第四处,“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本愿力。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第五处,“若非佛力”——佛力。

《圣教集》336页: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第六处,“缘佛愿力故”——佛愿力。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第七处,“缘佛愿力故”——佛愿力。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第八处,“缘佛愿力故”——佛愿力。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

第九处,“他力为增上缘”——他力。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是等名为他力。

第十处,“示自力他力相”“如是等名为他力”——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

第十一处,“闻他力可乘”——他力。他力即是佛愿力。

就开头、结尾这么几段文,就有十一处谈到佛力。所以,昙鸾大师从头到尾都贯穿佛本愿力。佛本愿力像一条线,头尾一拉,中间所有的都贯穿了。

 

第二,中间贯通

中间有卷上、卷下,里面讲的都是佛本愿力,我们也来回忆一下。

卷上五念门、卷下十重。卷上观二十九种愿心庄严,卷下观二十九种庄严本愿力成就。

卷上讲的是五念门,卷下讲长行十重释义,讲的都是佛本愿力,都是易行道。

卷上的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一一都是观“佛本何故起此庄严”,都是观佛的愿心庄严,就是观佛本愿。正因为是佛的本愿、他力、愿心庄严,所以才容易。

卷下的每一首都是观阿弥陀佛本愿力成就。“此云何不思议?”就是佛的本愿力成就。这样的功德来利益众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不管卷上还是卷下,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都是站在佛本愿力的基础上:卷上是站在弥陀本愿的角度,卷下是站在本愿力成就的角度。

一个是因,因中为我们发愿;一个是果,果上佛力救度,通篇都是这样来说明的。

 

第三,佛力止观,也是靠的佛本愿力

起观生信,示五念力。示现自利利他,观行体相。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净入愿心。

十重解释长行,“起观生信”,示五念力,示现自利利他,也都是讲佛的本愿力。三种成就、愿心庄严,这是“净入愿心”,也是讲佛的本愿力。

佛力止观。

然后讲到奢摩他、毗婆舍那,昙鸾大师解释为佛力止观。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

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

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这都是佛力止观。靠佛的力量,有这种止观的功能,这不是很容易吗?

 

第四,善巧摄化,靠的也是佛本愿力

他力回向菩提心,善巧摄化。

第五门“善巧摄化”,是他力回向的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很难的,但是天亲菩萨所解释的菩提心,叫“善巧摄化”“巧方便回向”,有个“巧”字,有方便回向成就你的菩提心。也就是说,净土法门的菩提心,是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十方众生,我们跟在阿弥陀佛后面喊一嗓子:“来上阿弥陀佛大愿船吧!我愿往生,你们也跟着往生吧!”这就叫作他力菩提心,这还不容易吗?这就是巧方便回向。

巧方便回向,是阿弥陀佛已经救度十方众生了,我们劝众生,是顺着阿弥陀佛的方向,“摄众生入毕竟净”,“你也往生西方净土吧”,这就是他力菩提心。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又说“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这才能够同发菩提心啊!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净土法门的菩提心,你叫别人发,“到极乐世界享受,到极乐世界就成佛,愿意吗?”“愿意!”叫一个发一个。

圣道法门叫别人发菩提心,那就难大了,“你发吧,我才不发呢!”自己也发不起来,太难了。

这是第五门,善巧摄化。

 

第五,愿事成就,利行满足,靠的都是佛本愿力

接下来,第六、七、八、九门顺“善巧摄化”而来,而有第十门,利行满足,靠的都是佛本愿力。

 

第六,到最后高潮圆满,靠的还是佛本愿力

速得菩提问答,三愿的证,高潮圆满。

最后,速得菩提问答,达到高潮圆满,都是佛力。

所以,整个易行道里面,贯穿了佛本愿力。

我们这样读,会读得毛孔都要笑出来。天亲菩萨和昙鸾大师的智慧,绝对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往生论》跟《往生论注》天然一体,一体妙合,根本分不出你和我,非常透达!

这是教相之玄。

 

2.经体之玄

经体之玄——佛名号——称名行(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什么叫经体?就是经的体性、体质。

 

(1)以佛名号为经体

我们看《圣教集》231页: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一经还是三经?正依经典。

“在王舍城及舍卫国”,净土三部经,在王舍城说了两部,在舍卫国说了一部《佛说阿弥陀经》。

“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三部经都讲无量寿佛庄严功德。无量寿佛功德那么多,以《往生论》来讲是三严二十九种,以《观经》来讲是十六观,以《无量寿经》来讲就是四十八愿。到底三经以什么为本质属性呢?“以佛名号为经体”,一切都收纳在佛名号中,这叫“经体”。

“经体”为什么称为“玄”呢?这从《往生论》里能读出来吗?如果昙鸾大师不这么写,问你《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以什么为体,你想都想不到,当然也答不出来。这是《往生论》原文里没有的,是昙鸾大师慧眼独具说出来的。

实相为体,佛名为体。通别难易,因觉果觉,自力他力。

通途法门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实相为体”跟“佛名为体”就不一样了,有通别难易的差别。

净土经典也是大乘经,也是以实相为体,这个说法就比较通。“通”,就是共通的。讲实相为体,不契合我们的根机。因为万法都是实相的显现,圣道门要悟得实相,而我们悟不到。说净土法门以实相为体,当然也是对的,但实相体现在哪里?就是名号,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以名号为体,与我们就相应,这是特别的。

实相为体就难以悟,佛名为体就容易入。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跟这部经敌体相应,就入它的体性。

实相为体,通途大乘法门是因地之觉,悟得实相,这是因地发心觉悟。佛名为体,虽然讲实相,但它是果地之觉,阿弥陀佛成就的圆满实相成为你的,你没有开悟,就可以得到实相为体的作用,而且是果地觉。这没办法比啊。

当然,也有自力、他力的区别。

 

(2)称名为根本行法

 

┌教  理论  愿力  摄机┐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行  实践  名号  得益┘

 

经体之玄——佛名号为体,与教相之玄——易行道、佛愿力,两者一对比,必然得出“称名为根本行法”的结论。教相的玄义和经体的玄义合在一起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教相之义,易行道是本愿力;佛名号为体,称名之行:就是“本愿称名”。非常清楚。

教相,这个“教”是契合什么根机?在卷上的结尾“八番问答”处说,“一切外凡夫人”“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就是对凡夫根机的。以称名行——五念门的赞叹门讲称名行,如实修行相应,“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如实修行相应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就生真实净土,生真实功德相的报土就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报土快速成佛。很显然,这就是“凡夫入报”。

这两重玄义已经把整个净土门“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特色完全彰显出来了。

教相是讲理论,经体——佛名是讲实践。有理论,有实践,有愿力,有名号,有摄机,有得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完整显现。

 

3.论名之玄

(1)入佛法相,正脉传承

入佛法相,正脉传承,三经一论之一论地位确立。

第三种玄义就是《论》名,对“优婆提舍”四个字加以分辨。这有什么玄义呢?是要说明这部《往生论》的规格、地位之高,几乎等同于佛经,“入佛法之相”,跟佛讲的论议经是并列的,显示了它的权威性;也显示了天亲菩萨随顺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承续下来,显示释迦佛——龙树——天亲一脉相承的权威关系,然后到昙鸾大师,显示这一法脉的纯净、不改变。

到昙鸾大师,这三重玄义已彰显无遗:

第一,教相。就是建立净土宗的教相判释。

第二,经体。说明净土宗的三部正依经典,以佛名号为体,也点出净土宗的根本行法。

第三,优婆提舍。说明《往生论》的地位和性质,也说明这一法脉相承的关系。

 

(2)一宗雏形已现

一宗雏形已现。

从这三重玄义看,整个净土宗几乎是跃然欲出,雏形已具。建立宗派,教相判释、正依经典、法脉相承都有了,只是缺一个“净土宗”的名字而已。所以,这部《往生论注》不简单,不得了。

三经一论是怎么确立起来的?就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把三部经跟《往生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打通了。所以,“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的“无量寿经”不是指一部经,而是指三部经;这部《往生论》不是通途的论,而是“优婆提舍”——佛论议经,入佛法之相。这些说出来都有特别的意义、指向,不光是文句的解释。

 

(三)释偈颂

1.五念门之前三和成上起下偈

玄义及五念门之前三、成上起下偈,请参考讲义,仔细听视频

 

2.观察门

观察门已讲清净、量、性功德。接形相功德。续图表,增加理解。

 

                                     ┌ 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

          国土庄严 17            │ 一一清净         

观彼世界相佛庄严   8 三严二十九种┤ 一一愿心庄严      ├胜过三界道

(起观)   菩萨庄严 4             │ 一一本愿力成就    │(生信)

                                     └ 一一自利利他     

 

                     ┌不虚伪 不虚作 摄众生入毕竟净 愿心 真实智慧┐
                    
       功德   速满功德海     庄严 无为法身

观彼世界相 三严  真实┤                                          ├自利 阿弥陀如来 行者得 决定得生净土

 (起观) 廿九种 功德                                          │利他 为增上缘   如实功德 (生信)

                     └不颠倒 清净   胜过三界道     净入 一法句 

                              功德                  愿心 清净句

 

(1)二十九种功德互相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学“形相功德”。二十九种功德互相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首偈子“起观生信”。“起观”就是“观彼世界相”,你能观阿弥陀佛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就能出离三界,往生净土,这就叫“胜过三界道”,就有信心了。所以,这首偈子本身就已经完满了“起观生信”。

“观彼世界相”是观三种庄严二十九种功德:国土庄严十七种,佛八种,菩萨四种。

 

(2)“胜过三界道”的五重含义

            ┌ 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 ┐

            │ 一一清净          

三严二十九种┤ 一一愿心庄严       胜过三界道

            │ 一一本愿力成就    

            └ 一一自利利他      

 

三严二十九种分为五个层次来看,就有一百四十五重,最后再归到“胜过三界道”,将近一百八十重之义,太复杂了。但是只有这样读才舒服,才能读得透。

 

①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

第一重,三严二十九种,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

三严二十九种,每一种功德,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这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前面那句: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每一种功德,根据昙鸾大师的解释,都是真实功德。

什么叫不实功德?不实功德就是“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什么叫颠倒?不顺法性,有乖法本。法性是空性,是缘起性。不顺法性,不顺就颠倒了;顺才称为正,颠倒就是倒过来了。

什么叫虚伪?就是虚作,不能给我们真实的利益,让我们永远陷在轮回中。好像修行了,努力了,生天了,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空的,这就是虚作,就是不实功德。

昙鸾大师解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二十九种功德没有一种是虚的,都是真实功德,

什么叫“真实功德”?

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每一种都是真实功德,只要有一种真实功德能够观,这种真实功德就能摄受,就让你到达毕竟清净的净土,这叫“不虚作”。不是虚的,有真实的作用、功能和利益,能够牵引我们往生净土。

把二十九种功德一条条地读,一条条地看,每一条都是真实。卷上观菩萨愿心庄严,每一个都不是虚的,都是实的。

对比来说明。凡夫众生这一边:

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众生怎么痛苦,怎么悲惨,怎么不净、染污,这都是虚的。

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怎么发愿,这个愿怎样清净,怎样能够利益我们,读起来,每一条都是真实功德,这就叫作如实观彼净土功德。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这就是起观生信,是第一重。

 

②一一清净

第二重,三严二十九种,一一清净。

要观每一种功德都是清净的,因为清净是总相,“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所有的功德都归在清净功德中。要观它怎么清净,娑婆世界怎么不净,净土怎么清净,这样一条一条观下来。

比如第一,清净功德,“胜过三界道”。三界都是染污相、破坏相、颠倒相、轮回相、不净相、无穷相。所以,“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总之,三界就是不清净,染污。“胜过三界道”,就是清净功德,它是总相;一切都是清净的,不染污的,超过三界的。

第二,量功德。量功德,要读在一起就是“量清净功德”,或者“量真实功德”。配合真实就是真实,配合清净就是清净。

量怎么是清净功德呢?娑婆世界的量就不清净。量就是有多有少。有多有少能清净吗?“你家钱多,我家钱少”,马上就染污了;住房有大有小,“他怎么能住那么大的房子,四百平方;我怎么住这么小的房子?”这有多少染污!这些都是量,娑婆世界的量就是不清净。

“今天气温高,明天气温低”,你的心也跟着高低,这不都是量吗?空间、时间等等,这所有的量,让我们的心不清净。

极乐世界的量都是清净的。大可以为小,小可以为大;多可以为少,少可以为多;冷也可以,暖也可以。极乐世界的量是以无量为量,随心所变,没有确定的量。“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如虚空”,不仅是大如虚空,小也如虚空;大可为小,小可为大。有两种如虚空。维摩丈室那么狭窄,可以容八万高座、无量佛菩萨,这是如空,空性无碍,大小自在无碍。这个量就清净了。如摩尼宝珠,能雨众宝,是无量众宝。“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这就是清净,还有什么不清净的?到极乐世界这个量就清净了。

第三,性功德。性也是清净功德。清净的原因是因为性有四种义:性者本义;性者圣种义;性者积习义;性者不改义。有这四种性,所以是清净功德。每一条都读得很舒服。把每一首偈子,用不同的角度来透视。

 

③一一愿心庄严

第三重,三严二十九种,一一愿心庄严。

每一种功德都是愿心庄严。因为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毫无疑问,昙鸾大师已经给我们分析得很好了。按照这个角度再来读一遍,读得真欢喜啊!怎么能不往生?怎么不是易行道?往生多容易啊,铁板钉钉也不足以形容。

 

④一一本愿力成就

第四重,三严二十九种,一一本愿力成就。

愿心庄严是因地,因中清净;一一清净也是果上清净,果净是因为因净。也可以从本愿力成就来读,这是卷下,昙鸾大师也给我们读好了。

 

⑤一一自利利他

第五重,三严二十九种,一一自利利他。

接下来,可以从一一庄严自利利他这个角度来读。每一种庄严都是不虚作,不虚作就是自利利他。

《往生论》里解释过,国土庄严功德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一一都是利他功德。“十七种虽曰利他,自利之义炳然可知”

为什么能够利他?昙鸾大师解释说:

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是佛的本愿力有这个作用,这些都比喻得非常好。

这样读下去,分为五重,每一重都是真实功德。这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一一皆是真实功德庄严相,一一清净,一一愿心庄严,一一本愿力成就,一一自利利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一胜过三界道”。

二十四首偈子只要有一条读懂了,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有一句话读得懂,都“胜过三界道”。“我一句读不懂”,也可以“胜过三界道”。为什么?因为南无阿弥陀佛。佛名号是经体,也是论体;掌握了体,相、用都有了,怎么能不往生。

 

贰、释偈颂

四、释二十一行观察门

(一)观器世间庄严成就

(4)形相功德

请翻开《圣教集》244页,我们学习第四“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①要点

国土十七种功德分类次第

前清净、量、性为体,此下至雨为相,余光明至末(一切所求满足)为用。

前面三项,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庄严量功德成就、庄严性功德成就,为体。

 

┌体三:清净、量、性           1-3

国土十七┤相六:形相—雨              4-9

└用八:光明—一切所求满足  10-17

 

极乐世界总共有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其中国土是十七种,大分为三类:体、相、用。体功德包括三种:清净、量、性。相功德,是从第四形相功德到第九雨功德。用功德,是从第十光明功德到第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这十七种功德是有次第安排的,也有各自主要表达的方面。但是大体来分,就是体、相、用。

 

体相用的概念与关系

体、相、用:本质、现象、作用。

体、相、用是佛教的常用名词。体,是本质;相,是现象,也就是本质的表现形式;用,是作用、功能,有了本体和现象,就会产生作用。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说明。

体相同,相不同,用不同。如铁锤、剪刀。

相相同,体不同,用不同。如铁锤、木锤。

两种事物,如果体相同,相相同,它们的作用也一定相同。如果体相同,相不相同,它们的作用也不同。如果体不相同,相相同,它们的作用也不相同。

打个比喻。一把铁榔头,它的体是铁的;一把剪刀,也是铁做的。它们的体虽然相同,但是相不一样,它们的作用就不一样。剪刀可以剪纸、剪布,拿榔头就没法剪;榔头可以打桩,拿剪刀就没法打。所以,体虽然相同,但是相不一样,它们的作用就不一样。

那么,同样是榔头,相是一样的,但铁榔头是以铁为体质,木榔头是以木为体质,虽然相一样,它们的作用能一样吗?不一样。要打桩,木榔头就不行,纸做的就更不行了。这就是体、相、用之间的区别。

 

清净功德是极乐净土最重要的体性

清净:绝对,总,根本,佛性显现,涅盘界。

国土十七种庄严当中,第一种清净功德是最重要的体性。它不仅含摄在国土十七种庄严中,更包含在主、伴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中。

这个清净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比如,今天没有雾霾,天空很清净,不是这样的。这个清净是“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之内都是不清净的,不要说地球,即使到天上,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都不清净。为什么?因为是颠倒的、染污的。三界是破坏相、染污相、颠倒相、无穷相、轮回相,这都叫颠倒不净。

极乐净土的清净体性是随顺法性的,完全是佛性功德的流露,所以这种清净是绝对性的。它不是相对染污而说的,比如“这个不干净,这个干净”。它是绝诸一切染污,随顺法性,不颠倒,不虚伪。这种清净功德就是涅盘界。

所以,这第一首偈子就能显示出极乐净土是报土,清净功德是极乐净土的根本属性。

 

量功德和性功德是次一级的体功德

到净土第一感清净,接着量(时空),接着性,接着形相。

量功德和性功德虽然也属于体,但它们是相对于后面的相和用来说的,所以和清净功德相比,它们是次一级的。

体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说明。清净功德是最根本的,其次就是量功德。我们到了极乐净土,第一感是清净,第二感就是量。为什么会有量感?我们来到一个世界,一定是在这个世界的量当中。比如,在娑婆世界,我们总不能离开时空,不能离开时间量和空间量。只要到娑婆世界来投胎,就要在这个时空当中,这就是一个大的量。空间量,比如远近、高低;时间量,比如寿命长短等等。

极乐世界的量是清净的,无量为量。量,一般包括数量、质量等。但只要有量,就是不清净的,就有多有少、有好有坏。“这个东西质量好、质量坏”,有好坏就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净,就轮回、颠倒。

极乐世界无量为量,它的量是清净的,不会让我们产生好坏、高下、多少的分别心。因为在极乐世界,少可以多、多可以少,小可以大、大可以小,而且一切是清净无染的。这就是量功德。

性功德,是说极乐世界这种清净和量产生的根源,即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法藏比丘在圣种性的位次,发愿集诸波罗蜜,并且随顺法性永不改变,这就是性功德。性功德是极乐世界所有功德产生的根源,也就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正道,极乐世界随顺诸法真如体性,这叫正。

娑婆世界叫邪道,是有漏邪道所生。所谓“正道大慈悲”,是说极乐世界这种正道世界,是法藏菩萨的大慈悲愿力(即“出世善根”)所生的,也就是“心净则国土净”。

 

形相功德总指极乐世界整个相是清净光明的

形相功德,说到形相,我们一般会想到长短、高低、宽窄等。但是这里不是讲这些形相,这里的形相是讲总相,即光明。

极乐世界是什么形相呢?“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我们描述一个人的形象,可以从高矮胖瘦来表达,这是一种说法。也可以从整体上表达,比如说他神采奕奕,形象光辉、伟大。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并没有具体说鼻子、眼睛长什么样,只说整体形象很光耀。

这里讲极乐世界的形相,并没讲具体事,而是讲“净光明满足”。我们到极乐世界去,首先感到整个相是清净光明的。这种清净光明是圆满、纯足的,叫“净光明满足”。

满足不仅仅指圆满、没有缺陷,而且可以满我们的一切志愿,所谓“一切能满足”“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满足”二字,在二十四行偈里出现了三次:“净光明满足”“一切能满足”“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前两个满足,都是因为最后一个,法藏菩萨发愿满足,才满足了我们的功德。

“如镜日月轮”,这是从相上说明。极乐世界的清净光明是圆满、具足的,像什么呢?“如镜日月轮”。如镜,像一面圆镜;如日,太阳也是圆的;如月,月亮也是圆的。

镜、日、月有什么功能呢?镜子,很光明,可以照人。一面镜子的任何部分都是光明的,光明彻照,没有一处不能照,这叫满足。太阳,本身就是光明的,没有任何黑暗,它是光的源头,不断向空间散发光明,也是满的。

所以,用镜、日、月来形容极乐世界光明满足的相状。因为在娑婆世界,只有这三种事物能勉强形容。但并不是说极乐世界的光明就是太阳光,太阳光是不足以形容的,太阳光在极乐世界称为不净。

 

前面最重要的四种功德都含在弥陀名号中

 

┌无量寿 

└无量光 

无:性  量:量  寿:体  光:相

 

从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说,他叫无量光佛,又叫无量寿佛。无量寿就是体,配对清净功德;无量光是相,配对形相功德。

无量光、无量寿的“量”,就是“量功德”,无量为量。“无”是“性功德”,“性”就是空性、缘起性、法性、佛性,是真空妙有。

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名号,就已经涵盖了前面最重要的四种功德。

 

②分科

 

┌引偈

│标目

                        ┌约自然

                ┌见不净┤

    ┌明愿心庄严┤      └约人为

└释成┤          └愿清净

      └释偈文句

 

大分三科。

 

引偈

引偈,引用偈文,“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两句是从二十四行偈里引用过来的。

 

标目

标目,即“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这一句,把题目标示出来。“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两句说明什么呢?要给它列一个标题、题目,即“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这叫标目。

 

释成

释成,就是下面“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这一整段。通过解释而成立极乐世界是“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如果不解释,只把题目拿出来,怎么能说明是“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呢?于是,通过解释来成立这个标目是没有错的。

释成又分为两类,首先“明愿心庄严”,其次“释偈文句”。

明愿心庄严,就是说极乐世界国土、佛、菩萨这三种功德,都是靠法藏菩萨的大愿力来庄严成就的。前面说“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这里也是配对“庄严”和“成就”,庄严成就靠什么?靠愿心庄严。

具体怎么说的呢?下面说“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很显然,这是说明阿弥陀佛愿心庄严;下面第二段“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这也是说愿心庄严。

愿心庄严是因为法藏菩萨观察到娑婆世界不清净、不庄严,所以发愿要成立清净庄严的净土。因此,愿心庄严又分为两类:一是见不净,二是愿清净。

法藏菩萨观察到有的国土不清净,而他要救度众生到清净、不染污、不轮回的地方,所以他发愿要成立清净的国土,发愿以功德集诸波罗蜜,庄严他的国土,成为清净国土。

 

③释

愿心庄严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

佛当初发愿,之所以要兴起庄严形相功德成就。“此”是指形相功德。佛发愿有总愿,有别愿。我们讲发愿,就是四十八愿。这二十九种功德,并不是一条一条与四十八愿对应的(当然,里面的内容还是相关的),而是天亲菩萨综合净土三部经,总结为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昙鸾大师是根据天亲菩萨所说的愿心庄严来逆推。法藏菩萨发愿,其实是无量大愿,所谓“缘致满足无量大愿”。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只举出四十八条,其实是无量无边的。昙鸾大师说“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就不一定要与四十八愿一一对应、吻合。总之,这是法藏比丘当初发愿的功德。

 

见不净

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

此界自然、外、广之日光不周,人为、内、窄之灯明皆不净、缺陷、不满。

怎样不净呢?不净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光,我们娑婆世界的自然光明,不满不净;第二类是人为光。

“见日行四域”,太阳,这是自然光;“四域”就是四大部洲。这是佛教对于山川地貌、日月运行基本的表述方法。

太阳绕须弥山旋转,照耀四大部洲。“日行”,就是运行在四大部洲。

“光不周三方”,当太阳正照到某一洲的时候,其他三洲的光就不圆满。“不周”,就是不周圆。以我们现在的天文知识,地球是圆形的,太阳光照过来,日头正照的地方是亮的,斜照的地方是半明半暗,背面全部是黑的,光被挡住了。

像中国和美国,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中国太阳正午的时候,美国正黑着,晚上睡觉呢。两旁的地域有的是太阳正起,有的是太阳正落,周而复始。“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在其他三方的光照就不全面。不满,光明就不圆满了,被挡住了。

这是外面的自然光。

“庭燎在宅”,“庭燎”就是房间里的灯,在房间里点一盏灯。太阳光不一定能照到房间里面。

“明不满十仞”,一仞是八尺,十仞就是八丈。过去就是在房间里点松节油、蜡烛、木材,光很弱,只能照周围几尺远,几丈以外就照不见了。这就不满,有缺陷。

这里光和明分开了,自然界的称为光,人点的灯称为明。光和明有时候也不分,光就是明,明就是光。如果分起来,光为体,明为用,叫光明。比如,阴天太阳光被云彩挡住了,光就见不着,但是天空还是明的。

这就是见不净。

大家读书,也要会读。比如昙鸾大师解释形相功德,说“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当然就要配对娑婆世界的情况来说明。但娑婆世界的事物太多了,他就举了两类事物,这两类事物就代表了一切,一个是自然光,一个是人为光。这样看,他的表达非常简洁、明朗,不啰嗦,文句又优美。如果一个个地举,得举多少啊!蜡烛也不行、松节油也不行、手电筒也不行、发电的光也不行、木材的光也不行……啰嗦很多也说不完。日的光就代表日光、月光、星光,一切天相自然光,通通包含在内,是最大的。他不举五个,不举一个,为什么只举这两个呢?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思维一下。

说到光,又说到明。为什么说“光不周三方,明不满十仞”?不能倒过来吗?“见日行四域,明不周三方;庭燎在宅,光不满十仞”,这样似乎也行,其实不行。如果要分,太阳称为光,灯就称为明。

 

愿清净

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

“以是故”,因为这样的缘故。因为娑婆世界的光不满、不净,这里的众生也不方便,不能满足一切道愿,所以佛就起“满净光明愿”。“净光明”,清净光明。

“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什么叫满足自体?就是自身是圆满的光。比如,灯泡一亮,里面全部是亮的,它本身完全是光明,是圆满的,满足自体,不可能在里面找到阴影。比如,蜡烛下面是黑的,是因为烛光被它的自体挡住了,就有阴影,但是灯体的本身是圆满光明的。这叫满足自体。

 

释偈文句

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广大无边”是就前面的量功德来讲的,虽然是广大无边际,但是“清净光明无不充塞”,就是充满着,没有一点点缝,“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这是愿清净,是从分科来讲。“见不净,愿清净”,这是指愿心庄严的。“愿心庄严”是总的解释,解释根本的起因,也可以讲是这首偈子中的玄义。

从“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这句以下,是释偈文句,是来解释这首偈子的文句,属于文义。虽然不是玄义分,但是有更深层次的解释与文句上的解释,是互相配对的。

文句的解释,“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就是“净光明满足”,“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内智不净不满,外光不净不满

外及内心皆有黑暗区域,黑暗角落。

佛经里说,外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外在世界有黑暗,是因为内心有黑暗。如果内心没有黑暗,外在绝对没有黑暗。如果是观世音菩萨,心里没有黑暗的角落,到哪里都不会有黑暗的角落。

外面依报是内在正报之反射。内智不净不满,外光不净不满。

因为内心有黑暗的区域,所以外面光就照得不圆满,才会有黑暗的角落。光明是智慧之相,内在的智慧不清净、不圆满,显现在外面的光明也是不清净、不圆满的。

极乐世界是法藏比丘圆满清净智慧所显现的,是佛性圆满清净智慧的流露,“光明者智慧之相”,自然是“满净光明愿”。

 

“净光明满足”是极乐世界总相

净光明满足为第一相,也是总相。万物皆是光明。光的世界,无量光明土。光树、光水、光花、光土、光幢、光台、光楼……

“净光明满足”是极乐世界的总相,我们讲体、相、用,这个相是总相。

到极乐世界,从相上的第一感观就是光明。什么都是光明的,山也光,水也光,地也光,空也光,花也光,树也光,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明土,是光的世界。房子也是光的,亭台楼阁都是光明的,并且是清净圆满的光明,没有一点影子,这就是“净光明满足”。

娑婆世界的众生听说这样,就给吓住了,一点阴影都没有,怎么过日子啊?我们往往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躲在灯暗一点的小房子里,就觉得有安全感。如果到处都是亮的、透的,到处都是光,反而感觉自己好像没地方藏身了。这就是心态不够光明,光明正大就不会这样了。

 

此土光明不净不满

此土光明不满:有黑暗,不净——光辐射、核辐射、紫外线、光污染,大街广告灯,伤肤,刺眼,杀伤组织,愚暗无记。

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有黑暗,有阴影,是不满;同时也是不清净的。因为有光辐射,有紫外线,皮肤被光照久了,就晒黑了;再照,就被晒伤了;再照,就起疤了。但是,不照也不行,人如果不被阳光所照,就没阳气,脸色惨白。照多了又不行,伤皮肤还刺眼。还有光污染,而且杀伤组织,更不用说核辐射这种光了,一下子就破坏得什么都没有了。所有这些,都是不清净的。

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愚暗无记。愚暗就是愚痴、黑暗,无记就是不能带来功德利益。

 

净土光明清净满足

极乐世界的光,完全不一样,它是智慧,是光明,不做无记之事。极乐世界的光照到你,就让你道业增长,功德增长,智慧开明。

光一照就开悟了,这就是清净光明,是阿弥陀佛“净光明满足愿”。

 

净土特征

 

        ┌清净    总体┐

净土特征┤              ├往生之用

        └光明    总相┘

 

极乐净土的特征,从体上讲,主要是清净,这是总的体性;从相上讲,主要是光明,这是总的相状;从作用来讲,这种清净能荡除我们的垢染,这种光明能破除我们的黑暗,让我们清净光明,摄受我们往生净土,快速成佛。这就是清净光明的作用。

讲到净土的特征,广泛展开有无量无边,分类则有三严二十九种,再浓缩就是清净、光明。

《观经》言:

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在《观经》里,韦提希夫人想往生无忧佛国,释迦牟尼佛光台现国,显出无量无边的净土让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目不暇接,最后说:“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她对净土没有作更多的描述,只有四个字:清净光明。“清净、光明”就说明这一切了。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说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清净超越其他净土,阿弥陀佛的光明也胜过其他光明,这是总相。

 

净光之力用

大家可以翻到《往生论注》卷下,配对着卷上来读。

卷上和卷下的解释,昙鸾大师是以不同的角度阐述的。卷上的解释,主要是从法藏菩萨比较娑婆世界的缺陷不足而发这个愿,是讲愿心庄严;卷下是指庄严功德成就之后,对我们有如何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是讲自利利他。

《圣教集》293页倒数第二行: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这是出自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天亲菩萨基本上没有解释,只是列了出来,好像重复读了一遍。如果昙鸾大师不解释,我们两眼一抹黑,根本读不懂。

我们看昙鸾大师下面的解释:

此云何不思议?

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

一个人如果修忍辱行,面貌就很端正,这是因为心行会感得相应的外表形相。“影响”,如影随形,如响随声。如果一个人很瞋恨,就会面目丑陋、狰狞,因为瞋恨感得狰狞的果报。忍辱,慈和、慈忍,会感得形相端正的果报,面相就慈眉善目,这是心行所感的果报。

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

但是到了极乐世界,跟修没修忍辱没关系,也不需要,光一照,就漂亮。

“一得生彼”,一得往生极乐净土。

“无瞋忍之殊”,“忍”就是安忍、慈忍,“瞋”就是瞋恚。一个人发脾气,脸上能好看吗?往生之后,“无瞋忍之殊”,没有瞋恚和安忍的差别。“人天色相,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这里所有众生的面貌、体态、形相都长得一样清净庄严、美妙,“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长得都很漂亮,平等妙绝,人天色相一样地微妙、绝待。

这不是由于修忍辱的功夫,也不会因为当初瞋恚就得不到这样的果报。一旦往生,都是这样的,这就是平等。

昙鸾大师的解释完全不一样,“盖净光之力也”,这个“净光”就是清净光明。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极乐世界清净光明的作用力。

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在娑婆世界,光不是心行。所谓心行,比如我们瞋恚就丑陋,忍辱就端正,外表的相貌受心行的作用。但是在极乐世界,清净光就能改变我们的相貌,这怎么可以思议?

想美容的人,要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最好的美容院。我们去之前是恶劣、丑陋的三界凡夫,到了极乐世界,清净光一照,就都是佛了。

卷下主要是说本愿力成就的作用,大家可以配合来看。

 

(5)种种事功德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①分科

引偈,即“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标目,即“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释成,先见不净,即“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这一段;次愿清净,即“以此故兴大悲心”这一段。

释偈文句,即从“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到最后。

 

②要点

从光明总相出种种差别事相

从光明总相出种种差别事相。非笼统不分。

体功德讲完了,要讲相功德。相功德,先讲总相,总相就是净光明。说到净光明,似乎比较模糊,让人感到极乐世界好像都是光的。其实不然,极乐世界的相并非笼统不分。这一段“种种事功德成就”,正是从光明的总相中,再出别别事相,把极乐世界每一件事物之间的差别相显示出来。

 

┌一切物品

种种事┤       

└一切事项

 

“种种事”即一切事、一切物。极乐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桌子是光的,椅子是光的,地是光的,墙也是光的。但事物之间并不是没有差别,墙是墙,地是地,桌子是桌子。

 

珍宝性

极乐世界桌子的体性是珍宝性。它不是木头做的,是珍宝做的。是什么珍宝呢?不是金银、珍珠、玛瑙,是性功德成就的宝,佛性功德宝。

所谓“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性功德成就。所谓性,即法性、佛性,也就是万法本来之体性。只有这样的功德宝,才叫“备诸珍宝性”。这样的珍宝,一可以为无量,无量可以为一。在娑婆世界,没有任何事物和语言能够说明,只好用金银、珍珠、玛瑙勉强说明,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人说“极乐世界都是金银、珍珠、玛瑙,也没什么意思,也得长一些树木、植物。都是金银、珍珠、玛瑙,也不能当饭吃”。不能用娑婆世界的概念来思维极乐世界。

之所以用珍宝来形容极乐世界的一切事物,是因为珍宝有几个特点:第一,清净;第二,稀有;第三,价值高。但是在娑婆世界,珍宝除了有这些好的特性之外,也有不好的特性,比如冰冷、不能当饭吃。而极乐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人天六情,和于水乳”。比如,一件好看的事物,你想吃,它马上就变成吃的;你说“它虽然好看又好吃,但是不动听”,它马上就变成音乐。一切随你的意愿,这多好!

在娑婆世界,看一个苹果好看,但是肠胃不好的人吃下去会受凉,所谓“悦目不便身”。在极乐世界,凉水果能变成热水果,吃下去在身体里发热。极乐世界的苹果,你想听佛号,它马上变成念佛机;你想点根香,它马上变成香;你想喝茶,它又变成很好的茶。这就是珍宝性,一切都是自然的。

娑婆世界的宝,就没有这样的性。极乐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从佛性、法性当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是万法本来体性的显现,当然一切自在。这叫“备诸珍宝性”,“备”是具备,“诸”是一切。

 

妙庄严

“具足妙庄严”,这不是一般的庄严。因为有珍宝性,才能妙庄严。在我们这个世界,即使用黄金做一个门把手,或者做一副碗筷,都不能“具诸珍宝性”,也就不能“具足妙庄严”。

 

③释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

这一段总的来讲是见不净。这个不净又分为两类,一是外物不净,二是内心不净。外物不净引起内心不净,内心不净也引起外物不净。

外物不净:泥土木石,材料粗劣。

外物有什么不净呢?

“泥土为宫饰”,皇宫里的装饰用泥土来做。我们有时候到一些地方,看到一些文物、古物,其实就是用泥巴捏了一个什么东西,“你看这做得多好啊!”娑婆世界的小众生没见过世面。

“以木石为华观”,什么叫“木石为华观”呢?比如我们到安徽,看到的徽派建筑:木雕、砖雕、石雕,做成了华丽的庄园、楼阁,称之为“华观”。就以这些作为庄严,太可怜了。

内心不净:乏少,不满愿,造作,受苦(今生、来世)

“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这是指心不净。好不容易干了大半辈子,挣了四两黄金,拿来雕金镂玉,打一个手镯,做一个金项链,但是“意愿不充”。挣了大半辈子,想多挣一点,给大儿子了,老二还要,就满足不了,这就是“意愿不充”。

“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大半辈子辛苦得不得了,才挣了这么一点。在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内心也不清净,外面的物质体性也卑劣,数量也少,功能也染污,自己的心还不满足。

所以,娑婆世界都是穷啊!

下面讲愿清净。

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珍宝           — 泥土木石

严丽           — 宫饰,华观

自然           — 营造百千,雕镂。装潢大师

具足,有余     — 意愿不充

相忘,自得佛道 — 备受辛苦

 

这里的珍宝不是一般的珍宝,庄严壮丽,是自然的,不是靠人工造作的;是珍宝的,不是泥土木石的;是具足的,不是“意愿不充”的。自然的都不用雕金镂玉、靠人工来做,“营备百千”都用不着。这样都能比较出来。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相忘于有余”,并不是很局促,很缺少。我们在娑婆世界能相忘吗?不能相忘。我们天天都想着钱,想着好房子,想着好车;小孩就想着吃。

“自得于佛道”,前面讲的是“备受辛苦”,不过是挣点小钱就备受辛苦;这里成佛这么大的事,自自然然就得到了。这怎么能比呀?——“自得于佛道”。

 

相忘于有余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张口呼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有余”,出自于庄子的一个典故。

典故是这样的:“泉涸”,“涸”就是泉水干枯了。“鱼相与处于陆”,两条鱼,或者多条鱼,它们在一个水洼里,现在天大旱,结果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慢慢地就要干了。

“相呴于湿,相濡以沫”,因为要靠水活,它们就吐一点口水给对方,或者哈一口气,用湿气来彼此滋润。它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很可贵。你吐一口水,我吐点沫子,互相湿一湿,往下坚持三秒钟、五秒钟。

庄子看到以后就说:“它们之间与其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相忘于江湖。”把它们往江湖里一放,也不用再互相吐沫子了。因为江湖里的水太多了,用不着了,之后你往东走,我往西走,互相之间你也忘了我,我也忘了你。这是个更好的境界,因为有大自在。

到了极乐世界,珍宝多得不得了,对你好的人也多着呢,诸大菩萨都对你好着呢。

所以,我们在娑婆世界,还要你爱我、我爱你。到了极乐世界多好啊,整个空气都是爱。没有谁爱谁这些,不用找张三李四了,那都是穷人,爱也很穷。

娑婆世界物质穷,心灵穷,爱也穷,慈悲也穷,什么都非常贫乏。到了极乐世界,一切物质都极大丰富,用任何词都不足以形容。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自得”是自然,在“相忘于有余”的情况下,自然成就佛道。

在极乐世界,什么都是“相忘于有余”,功德、智慧、慈悲、庄严、清净、平等,这一切多得是!空气里都是,一呼吸,鼻孔里全都是清净、慈悲、功德、庄严。六根对六尘,什么都是圆满的、充足的。

 

释偈文句

妙绝天工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极乐世界种种事物的“珍宝性”和“妙庄严”达到什么程度呢?连毗首羯磨都想不出来,也取法不了。

“毗首羯磨”是天上司管建筑的大臣,相当于我们世间的建筑设计大师。

“工称妙绝”,他的工艺、技巧、建筑、装潢,都绝妙异常。

“积思竭想”,即使毗首羯磨天天用脑瓜盘算,怎么把天宫建得漂亮一点,不管怎么想,极乐世界“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的庄严事,他都想不到。

“岂能取图”,“取”是取法、效仿,“图”是图划、模仿。连“工称妙绝”的毗首羯磨,脑瓜都想晕了、头发都想白了,极乐世界“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的种种庄严,他都没法想。想学习学不来,想取法也取法不来,太妙绝了,因为是性成就。

 

能生所生

“性”者,“本”义也。

所谓“性”,就是诸法本来体性,即佛性、法性。

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

 

     ┌能生    法藏愿心  大愿业力    清净

净土 ┤

     └所生    极乐种种庄严事        清净

 

     ┌能生    浊染之心              不净

此界 ┤

     └所生    土木瓦石              不净

 

“能生既净”,“能生”是指法藏菩萨的大愿心。法藏菩萨的愿心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彻证佛性和诸法究竟源底。所以,他的心是完全清净的。

“所生焉得不净”,由法藏菩萨的清净愿心、清净业力所感,而生起的极乐净土当中的种种事,怎么会不清净呢?

比如用面粉做馒头,能做的是面粉,所做的馒头能不是面粉的吗?还能做成石头啊?用面粉做馒头,馒头就是面粉的。

极乐世界的种种事,能生的是清净的心,所生的一定也是清净的。

反过来看我们这个世界,能生不净,所生岂能清净?所以,我们看到不净,都是正常的。

 

心净土净

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随其心净”的“其”,是法藏菩萨。因为法藏菩萨的心净,则极乐佛土清净。这个帽子不要戴错了,戴在你头上不管用;戴在你头上,是随你心不净,则你家房间都不净,更不要讲国土不净了。

是法藏菩萨心清净,则佛土清净,没有不清净的,一切都清净。所谓“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极乐世界完全是清净、光明的世界,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珍宝所构成的。

这个“珍宝”不是一般的珍宝,是佛性功德宝、涅盘之宝,常乐我净。这种珍宝性所具足的庄严,不是一般的庄严,是“妙庄严”。这种庄严,连天上的毗首羯磨都想不出来,想学习都没办法学习,智慧不够。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这讲的是法藏菩萨的事,非是凡夫之事。

 

(6)妙色功德

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来意

“妙色”,“妙”前面讲过了,如“妙庄严”。《往生论注》当中,“妙”“庄严”“宝”都讲得很多。

色:非色质、颜色,乃光色。光,光波,不同波长频率。净土妙色,清净平等,妙绝,非量所限,不限一定波长。

“色”,一般我们会想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这个色是色质;另外,会想到颜色。但是这里所讲的,跟色质和颜色都不相关,这里的“色”是光色,“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无垢”是用“金”来表示的。后面的解释几乎没有讲到颜色,都是讲金色光明。

怎么从“备诸珍宝性”就跳到了“无垢光炎炽”呢?因为极乐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体性来讲,是珍宝所构成的,就是佛性功德宝。

 

娑婆世界万物的光

此界万物以能量、光的形式而存在。每种事物皆有光,波长不等,可见不可见,花草土石、虫鸟人。

在我们这个世间,所有的事物,比如木头、铁器、石头、花草、虫、鱼、鸟,这一切万事万物都有光明,都是光的存在,都是能量场;同时,这些光显示出不等的光波。光波的长短不同,频率不同,本身存在的级别也不同,因此显现出优劣的不同、高下的分别。而且,有可见光,有不可见光。

比如,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脸色暗淡。弘愿寺编辑的手掌书《念佛放光》里有一则故事,有一位黄先生,他能看见别人身上的光,如果是福报很大的人,身上就有紫气三丈,很高的紫光;如果福报减弱了,光就萎缩了。善人身上是清白的光;恶人身上是灰暗的光,如果一个人前途不妙,灰光就显现出来了。

我们世间的一张纸、一块木头,都是假象;你以为它是纸、是木头,其实只是光的能量场聚集在这里。物理学上讲的核裂变,就是把物质裂变成光了。

“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在极乐世界,一切万物也是光的存在,但这种光不是一般的光,是无垢光,是清净的,而且非常广大。

“炎炽”,代表光明的亮度。“明净”,它是清净的。“曜世间”,这是它的功能。“曜”是照耀;“世间”包括两种,器世间和众生世间,也就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娑婆世界的光,只是物质层面的,跟心不相关。

 

②释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

“见有国土”,昙鸾大师说得比较含蓄,没直接点明就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十方国土中比较差的,直接讲我们会不好意思,因为我们就生在这里。

此土泥土木石金玉,优劣不同,有高下、是非,长沦三有。

“优劣不同”,万事万物当中,有质量高的,有质量低的;有优质产品,也有劣等产品。

“以不同故,高下以形”,这样就有好坏、高低。有优、有劣,就形成了高下的形式。

“高下既形,是非以起”,高下既然形成,就搞是非了。高的、品质好的,就想得到;下的、劣的,就不要。

所以,在娑婆世界,怎么能不搞是非呢?《宗风·俗谛》里说“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那是因为是非太多了,所以教我们不要搞是非。但我们每天一睁眼,都是是非。“天气真好”,这就是“是”;反过来,“雾霾不好”,这就是“非”。

“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既然搞是非,就要长期沉沦在三恶道里。

这样好吗?不好。所以菩萨见到这种情形,就发愿要把众生置于毕竟清净大安乐处。

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

 

扫杀分别念

为什么这里要写“起平等愿”?其实,每一条愿都是平等愿,为什么写在这里?因为这里是要扫杀我们优劣、高下、是非的分别念。极乐世界一切平等,没有优劣,也没有高下,都是最高的,所谓“无垢光炎炽”。

愿我国土,光炎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愿我国土,光炎炽盛”,极乐净土所有一切万物的存在,都是无垢清净光,而且达到最高境界。

“第一无比”,没有能超过、能相比的。

“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夺”是胜过、超过。不像人天金色,会被映蔽。极乐世界的光色没办法胜过,十方法界中没有能比的。

 

自得佛道

彼土珍宝,性成就,绝垢业,金光妙色,平等妙绝,自得佛道。

上一首偈子说了,娑婆世界的万物都是由泥土、木石、金玉等构成的,所以有高有低。比如,人都戴金戒指,没有戴泥戒指的。有优劣就有是非。

极乐世界的珍宝都是性成就,都是法性功德宝,不是一般的功德宝。而且是绝垢业,没有垢染。是金光妙色,平等妙绝,自得于佛道,这是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

 

无有夺者

为什么没有能与极乐世界相比的呢?下面昙鸾大师说了一大段话,我们简单读一下。

人天金色没办法跟极乐世界万物的金色相比。有人说“极乐世界只有一个金色吗?”不要以这个世界的想法去想极乐世界,什么彩色、金色,到极乐世界通通作废。在娑婆世界,我们要靠眼睛去分辨,而极乐世界是无法想象的。当然,极乐世界万物也是光的存在,但极乐世界的光可长可短,长可以遍十方一切法界,短可以入你心里最微细的地方。所以,这种光不是用颜色可以说明的。

金:取其绝垢、不变、清净、涅盘之德。

之所以用金来说明,是因为金有几个特点:明亮、干净、宝重。金色的太阳一照,亮得很,亮就代表明净。要说明极乐世界无垢,只能用金来说明。

金还有个特点,就是不褪色。这就说明极乐世界的一切妙色都是明净的、无垢的、不染的,是不会改变的、永恒常住的,所以用金来说明,“金色妙光明”。

我们来看昙鸾大师这段话。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

若为相夺?”怎么彼此超胜呢?

明镜很亮,如果放在黄金旁边,黄金金光灿灿,明镜显得暗淡无光。这是第一重比较。

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

这里的“今日”,不是指公元2016年现在这个时代,是指昙鸾大师那个时代,公元500多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现在众生福报都降低了,现在的金子跟昙鸾大师那个时代的金子一比,一看就像假的,“这是金子吗?不怎么亮啊”。但是,昙鸾大师那个时代的金子,比不上佛陀时代的金子。昙鸾大师那个时代离佛陀入灭有一千多年了,那时的金子虽然亮,但是跟佛陀在世时的金子不能比。佛陀在世时的金子为什么那么亮呢?因为佛陀出世是在众生福报因缘都非常好的情况下,所以那时的金子也比别的时代的金子亮。

不要说金子是不褪色的,不褪色是暂时的,时间久了,也慢慢褪色了。佛陀时代的金子非常亮但是现在就不那么亮了。我们现在的金子虽然没有过去的金子亮,但是比两千年以后的金子还是强得多。再过两千年,金子就像黄铜了;再过两千年,就像黄泥巴了。这怎么比?

以前的照相机,像素是三百万、六百万,现在有三千万像素的,将来可能还有三亿的。像素不一样,照片的效果就不一样,像素差的就不行。金子亮或不亮,也跟这一样。

虽然同样一块金子,那个时代,心也清净,环境也清净,一看非常舒服。这种舒服劲,没法想,没法说明。就像同样的东西,人家拍的照片就清晰好看,你拍的就不好看,因为像素不一样。这是第二重比较。

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

佛在时金”,佛在时一般的金子,如果比阎浮那金——金沙河里的金子,那一般的金子就暗淡无光,阎浮那金明亮独耀。这是第三重比较。

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

阎浮那金,很厉害了吧?转轮王道金子特别亮,阎浮那金跟它一比,暗淡无光。

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

金山是须弥山与铁围山之间的七重山,由稀有金宝所成。

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

一个比一个亮,只能看见璎珞金。

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

三十三天璎珞金很亮、很明净,但比焰摩天金则暗淡无光

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

地上的金子与天上的金子一比,地上的金子像土疙瘩一样暗淡无光,成了黄土,就不是金了。

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

兜率陀天金很高了,与化自在天金一比,像黄土;化自在天金,与他化自在天金一比,像黄土;他化自在天金,与安乐国中光明一比,像黄土。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比较,让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无垢光其实是不可比的。他化自在天还是在三界之内,欲界天最高一重天,怎么能跟极乐世界比?无法相比。但是我们是分别众生,不比就不了解,所以就讲了这么多。

 

释偈文句

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

为什么无法相比呢?因为极乐净土所有一切万物“金色妙光明”,这种光是法藏比丘因中无垢、清净、愿心庄严所成就。菩萨无垢清净业所成就、显现的光,是无与伦比的。

极乐世界的光一照,马上开悟。布施,马上就舍出去了。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个世界的好东西,一看就起盗心,这就是染污、不净。极乐世界的好东西,一看就想布施,“这么好,给出去,全部给,有的是”,让我们“相忘于有余”。

“清净无不成就故”,慈悲、智慧、功德、庄严、神通道力,光一照,全部有了。面相庄严,内心慈悲,无垢光清净无不成就。

 

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净业所起”,这不叫“绝垢业”吗?

“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这样就无不成就。

“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因净果净。因中是无生忍菩萨圣种位,集诸波罗蜜,行于中道、空性,皆是净业所起,集起净土,性起极乐净土的庄严。成为阿弥陀如来之后,“法王善住持”。法王之善,统领、统管、领辖,住持增上。

什么叫住持增上?比如我们的身体,有神识住在里面,哪里被破坏了,自然就能修复;如果没神识,死人身体被破坏了,能修复吗?自然就坏了、烂了。有神识在里面住持,身体就保持生命力,就不会败坏。极乐净土,阿弥陀如来法王之善来住持,整个极乐净土就是永恒涅盘界。

娑婆世界任何的比喻,都不足以形容极乐净土。因为极乐净土并不像神识跟身体的关系,神识跟身体是两个事物;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正报功德跟依报环境,其实是依正一体的,不存在两件事物。只不过用娑婆世界的语言表达说“器世间”“众生世间”而已。所以没办法形容。

 

妙色成就

是故言“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曜二种世间:器、众生,物质、精神,映彻表里,终尽无明。

“曜”,照耀。这种光明不仅照耀外在的环境,还照耀我们的内心。照到我们的内心就破除黑暗,这就是极乐净土的“妙色成就”。

前面讲了两种世间:器世间、众生世间,物质和精神。这种光如果照到物质,则映彻表里;如果照到我们的心灵,就终尽无明。这是它的作用。

 

(7)触功德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

来意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第四“形相功德”,讲到极乐世界的万物都是一片光明;第五这种光明的万物,是法性功德宝所形成的,是“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的;第六是金色妙光明,“无垢光炎炽”的,是无垢清净的,能让我们眼睛看了舒服,心里感觉舒服,总之一切都很舒服,这是专门讲“物”。

此种种事、妙色对国土众生有何影响。先说直接身体接触者。

这些万物以及种种的妙色,对往生极乐世界之后的众生,他们接触以后会有什么影响、感受与作用呢?首先就身体跟它直接接触来说。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为什么要起“庄严触功德成就”愿呢?

既知妙色悦目,须知是否便身。中看又中用。

佛看我们这个世界太可怜了。

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的国土,黄金白玉虽然很贵重,很看重,但是即使再怎样看重,它能做衣服吗?

“珍玩明镜”,种种古董、种种宝物、种种名贵的东西。“无议于敷具”,没办法用来做铺垫的东西。在我们这里,“珍玩明镜”天经地义就是“珍玩明镜”,谁会想到拿它做敷具啊?昙鸾大师怎么能想得出来呢?所以,娑婆世界所谓的天经地义,到极乐净土通通不成立。

因为在娑婆世界,围巾就是围巾,项链就是项链,项链不能当围巾。项链虽然也挂在脖子上,但是冬天冷的时候能拿项链当围巾吗?不行。所以,土木瓦石各有定体,不可能你是我、我是你。

“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斯缘”,“缘”就是指这些东西,在这种状态下“悦于目”,眼睛看上去好看,但是“不便于身”。金项链好看,但是做衣服不行;古董好看,但是做敷具不行。这就是“悦于目,不便于身也”。

“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这样,“身”和“眼”两种情感不就矛盾了吗?眼睛看着舒服,身体就嫉妒了,这是打个比方。六根里的眼睛,它要得到滋养,是以色“养眼”。什么叫“养眼”?看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很舒服。“养耳”,耳朵听着美妙的音乐,也会舒服。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要有它所相应的“食品”,相应的对境,对它有好处,能够滋养它。如果眼睛有看的,舌头没有尝的,或者眼睛有看的,耳朵没有听的,这样就有矛盾了。

也就是能满足一根,就不能满足另一根。如果我们把它们当作六个人来看,就会有矛盾了,会“吵嘴”了。

比如我们开车,灯就是灯,方向盘就是方向盘,刹车就是刹车,油门就是油门,好多部件,学的时候手忙脚乱。如果这个灯既是灯,又可以当方向盘,又可以当油门,又可以当刹车,那多好!要亮的时候,一按就亮了,要转方向就可以转,一件东西可以互用。但是在娑婆世界,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互用的东西。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

佛发了这个愿,“我国土”这一切万物,对于人天来讲有什么作用呢?他为什么讲“人天”,不讲“菩萨”和“声闻”呢?因为“人天”是以乐受为主的。所以这里的“人天”就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如果讲“寂灭”,就是讲声闻;如果讲“自利利他,发菩提心”,就是讲菩萨。

 

极乐众生有五个身份

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有五个身份,“五乘”都包含在内了。我们既是人,也是天,也是声闻,也是菩萨,还是佛,这叫“五乘”。

如果跟娑婆世界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就称为人;讲享乐这一方面,就称为“人天”,极乐世界的享乐是“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以“人天”来讲,是最高级的“人天”,法界中没有比这更高级的了;如果讲“声闻”,那是“常住大寂灭之中”,就是最高级的“声闻”;如果讲“菩萨”,那就是发大菩提心,“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国土有多广大,心就有多广大,是大菩萨;如要成佛,也是光明第一,寿命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所以,极乐世界众生的称谓,没办法比拟、形容。随你怎么叫,怎么叫都对。讲是人,“哎,然也!”讲是天,“对也!”讲是声闻,“不错!”讲是菩萨,“OK!”讲是佛,“然!”大拇指一赞,都是对的!

 

人天六情,六根互用

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六根互用。六根对六尘,一一增道。

“人天六情”就是指六个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配对“色声香味触法”,然后由“六根”对“六尘”,生“六识”。这“六识”就是含有情感的,叫“人天六情”。

“和于水乳”,它们非常和合,如同水放在奶里、奶放在水里,是分不开的。

这是客观的境界,极乐世界一切万物就有这样的作用。

一般来讲,大菩萨证悟无生法忍,就能六根互用。

什么叫六根互用?凡夫的眼睛只能看,而观世音菩萨的眼睛可以当耳朵用,能听;鼻子可以当舌头用,能讲话;舌头可以当眼睛用,伸出来能看见东西。所以,观世音菩萨是千手千眼、千手千耳,手上不仅有眼,还有耳朵,能听、能看、能闻。这叫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全方位地使用,这是菩萨的正报功能。

极乐世界的一切万物,能让我们自然得到这种受用,六根不会矛盾。眼睛看着觉得好的,想使用,身体马上用得上;想听,马上就有音乐。

娑婆世界就不行。高山大海,看起来心胸开阔,眼界高远,养眼但是不便身:高山把路挡住了,要通行还得挖隧道,出行不方便。绿树红花,看着很好,但不能吃。

“卒去楚越之劳”,春秋战国时期,楚、越两国敌对。如果其他国家跟楚国好,越国就不高兴;跟越国好,就跟楚国结了仇。所以,这些国家夹在楚越之间,很为难。

娑婆世界的物品也一样,如果让眼睛舒服,耳朵就有意见;耳朵舒服,眼睛就感到不足。这样就矛盾。

极乐世界的万物不这样,眼睛看着舒服,耳朵听着也舒服,舌头尝着也舒服,身体碰到也舒服。一切万物,都能使六根愉悦。

比如一个盆栽,颜色很漂亮,眼睛看着很舒服;耳朵想听,它马上放出美妙的音乐;鼻子想闻,马上放出香味;舌头想尝,马上长出美味的果实;身体想触碰,立刻变得非常柔软,像衣服一样;意识想思维,只要一想,在意识中形成概念,就让你很清净、很舒服。这就是宝,娑婆世界没有。

“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既让眼睛感到愉悦,也让身体方便。

 

为何以草喻宝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天竺”就是古印度。“迦旃邻陀”是古印度一种柔软草的名称,只要碰到它,就很快乐。

注者言: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

“注者”,指为《往生论》作注的人,即昙鸾大师自称。

在娑婆世界,土是土,石头是石头,草是草,木头是木头,固体是固体,液体是液体,气体是气体,桌子是桌子,板凳是板凳……各自都有固定的形态,不能互相代替。

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

“译者”,指翻译的人,即菩提流支。“何缘”,有什么原因。“目彼宝为草耶”,为什么把极乐世界的种种宝比喻作草呢?

在娑婆世界,宝是宝,草是草。菩提流支法师怎么说“宝性功德草”呢?为什么把宝说成草?昙鸾大师先提出疑问,下面解答。

当以其葻茸荣渺楷体,故以草目之耳。

“葻”,是风吹草倒伏的样子。“茸”,是小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小草才生时,很细,很柔软,很柔嫩,毛茸茸的。“荣”,是风吹草旋转的样子。“2”,是草长得很细的样子。总之,“葻茸荣渺楷体”是指草非常柔软、遂意。

娑婆世界的草有这些特点,而极乐世界的宝也有这些特点,非常纤细、柔软、遂意,左右旋转,怎样都可以。“故以草目之耳”,所以用“草”来说明。

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如果我参加翻译,就不翻译为“草”,我有别的翻译方法。

但是究竟如何翻译,昙鸾大师并没有说,而是卖了个关子,任读者想象,可见祖师有时候也很幽默。

 

释偈文句

“生胜乐”者,触迦旃邻陀,生染着乐;触彼软宝,生法喜乐。二事相悬,非胜如何。

在娑婆世界,任何快乐都是染浊的,会把你套在里面出不来。有人说“有钱快乐”,就喜欢钱,这就是染污。

极乐世界的宝是柔软的,碰到之后生法喜,能够“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而娑婆世界都是染浊乐,只会增加我们的苦恼和忧患。

是故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第七“触功德”就学到这里。

 

前讲回顾

《往生论》将极乐世界三种庄严列为二十九种功德,文句很美,意义很好,但一般人比较陌生,所以我们边学习边回顾。

前面讲了七种功德。第一是“清净功德”,第二是“量功德”,第三是“性功德”。这三点是国土十七种庄严中的“体功德成就”。其中,“清净功德”是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的总庄严、总成就。

 

功德

体功德,是体质、体性,它比较抽象,“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并没讲具体的,只从总体上说极乐世界很清净、不颠倒、不染污,胜过三界。

量功德,“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说得也很笼统。

性功德,“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仍然是概念性的、抽象的表达。

 

相功德

从第四“形相功德”到第九“雨功德”,这是相。“相”比较具体,可以让我们琢磨、思维。

我们经常会想:极乐世界到底什么样?“清净功德”“量功德”和“性功德”,就是让我们整体领悟的;而极乐世界的具体万物,就从第四到第九这六种功德来思维。

第四“形相功德”,“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清净光明圆满具足,像宝镜、太阳、月亮。是说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散发出圆满清净的光辉。

“轮”是什么意思呢?佛经里经常讲“轮”,太阳叫日轮,月亮叫月轮。“轮”代表圆满,也代表运动。太阳是圆的,而且东升西落,月亮也一样,所以讲日轮、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是讲总的现象。我们读过之后就知道,极乐世界是亮的,没有任何黑暗;而且是圆满、清净的,这种光明能带给我们非常愉悦的感觉和受用。

第五“种种事功德”,“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万物能发出清净圆满的光明?因为万物的体性是“备诸珍宝性”,体性不是一般的土石草木,而是珍宝。在我们这个世间,只有宝物才发亮,比如金子,而木头和泥土就不亮。极乐世界的种种宝不是一般的宝,是“性功德宝”,也就是佛性、法性功德宝。极乐世界万物是佛性功德宝构成的,佛性没有任何黑暗,所以万物能散发出清净圆满的光明。

不仅有光明,而且“具足妙庄严”。庄严的程度,连天上的毗首羯磨都“积思竭想,岂能取图”,根本没办法学习、模仿。

这是第五“种种事功德”。这里并没有笼统地说一片光明,而是将每一件事物的别别之相说得很清晰,但体性都是“备诸珍宝性”。

第六“妙色”功德,“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极乐世界万物都是珍宝构成的,那有没有高下优劣的区别呢?在娑婆世界就有高下优劣,但在极乐世界没有,都是平等的,万物所散发出的光明都是清净无染的,所谓“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世间万物都是光的存在,但由于光波长短不一,不同物质的能量场就不一样,优劣程度也不一样。

但在极乐世界,一切万物平等妙觉,都是金色光明。金光不代表就是金色,或者只有一种颜色,而是代表佛性功德、涅盘功德。这是取金子光明、清净、柔软、不褪色、宝重这些优点,来说明极乐世界的万物。所谓“无垢光炎炽”,都是从绝垢业所生。“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不要认为极乐世界只有一种颜色。有人说“娑婆世界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极乐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多单调!”极乐世界的颜色我们说不明白,不可以娑婆世界颜色的概念来想象。极乐世界是绝垢业所生,妙色光明。

从第四到第六三种功德,使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有了三个概念:

第一,极乐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圆满清净光明;

第二,极乐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佛性功德宝所构成的;

第三,极乐世界万事万物都能发出绝垢业的光色,而且光波平等,能把我们的身心照得干干净净,能让我们开悟。这是极乐世界万物的功能。

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跟我们身体接触之后,是什么样的庄严相呢?即第七“触功德”,“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是佛性功德宝所构成的,这种功德宝的纹理非常细致、柔软,就好像娑婆世界的草,所以说“宝性功德草”。

草非常纤细、柔软,被风一吹,左右旋转,风怎么吹,它怎么转。像水草,它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摆动。陆地上的小草,非常纤细、柔软,也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摆动,随意自在,的确是“柔软左右旋”。

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也一样,会随着我们的念头转动。不用风吹,也不用水荡漾,你脑子怎么想,它就怎么转,随性自在,这叫“宝性功德草”。

“柔软左右旋”,不论上下左右,包着你也行,放开也行。总之,一切随意自在。

“触者生胜乐”,极乐世界万物不仅好看、随意,而且只要触碰到它,就会产生非常美妙的法喜法乐。

娑婆世界的东西,能让你快乐的,就会让你贪染,把你套住。而极乐世界的乐不一样,所谓“触者生胜乐”,乐能让你怀道增德,让你德行增长、智慧开发、慈悲广大、发起菩提心,一碰触马上就不一样。

“过迦旃邻陀”,“迦旃邻陀”是印度的一种草,很柔软,触碰起来很舒服。“宝性功德草”,并不是指极乐世界地上长的草,而是说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具有“草”一样的特性。是用草柔软的形状和体态,来形容极乐世界万物柔软、随意、自在的特点。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娑婆世界的万事万物是死板板、硬邦邦的,不能随意变化。黄金白玉虽好,不能作衣服;宝玩明镜虽珍奇,不能作铺卧之具。眼睛看着好的,身上得不到受用,就会有矛盾。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情”互相交融,没有矛盾,不会因为讨好任何一边而得罪另一边。六根、六情通通饱足,都得受用。

“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用七种珍宝来说明极乐世界一切万物的柔软,便于身体。其实,七宝不仅具有身触柔软的作用,还有其他许多功德。如《无量寿经》(《圣教集》第83页)说:

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

这是音的功德,使我们耳朵听到就能开悟。

目睹其色,鼻知其香。

眼睛能看到宝树的颜色,所谓“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妙色成就。鼻子能感知它的香味,什么香?“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口尝其味”,可以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尝尝;“身触其光”,宝树的光照到你身上;“心以法缘”,你心里想着它,“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这就是六情满足,和于水乳。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八——三种事功德。

 

(8)三种事功德

前后内在联系

既知身触,须知眼触。上直接身体接触,此不直接身体接触。大分三类,以囊括一切。又上为具体事项,今为环境集合。

为什么讲三种事功德?因为它与前面是有内在联系的。

第四到第七是讲个别事相,虽然有些讲得比较笼统,但讲的是具体事物。特别是第七,讲的是具体事物接触到身体后,会有法喜法乐的觉受,就是“触功德成就”。

而第八——三种事功德,是讲事物的集合体,即极乐世界种种宝物宝饰集合所构成的环境。同时,是将极乐世界一切万物分成“五大”,即地、水、火、风、空;在“五大”当中取其三,即水、地、空,来说明极乐世界的环境。而另外“两大”火和风,昙鸾大师说“火一大,彼中无故;虽有风,风不可见故,无住处故”。同时,风在“三种事功德”中也略有提及,所谓“微风动华叶”。所以,昙鸾大师“取有而可庄严三种并言之”,在“五大”中取水、地、空这三种可见而可庄严者来说明,用这三类囊括一切。

 

三种事的次第关系

这三种事是有次第关系的。

水:出生处。地:观十方。空:宣法音,供诸佛。

先讲水。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宝华”就是莲花。莲花和莲池是我们往生的处所,我们往生首先就到莲池的莲花中。所以,先讲莲花、莲池。这是“水功德”。

次讲地。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往生之后,我们会回想:我是从娑婆世界来的,我要看一看十方世界,所以看一看宫殿楼阁,“观十方无碍”。这是“地功德”。

再讲空。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这是暗示我们:观见十方之后,要“宣吐妙法音”,为我们世世的家亲眷属和有缘人讲法。

所以,首先是往生,然后观看十方,最后要讲法,故而水、地、空依次展开。这是有次第关系的。

水地空,液固气。

另外,水、地、空也是对应娑婆世界的三种物质形态。水是液体,地是固体,空对应气体。严格来讲,“风”是气体,但“空”里也含有气体;同时,“空”容摄一切。

 

①水功德

我们看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

在娑婆世界,水、地、空三种事都不清净:水污染,地污染,空气污染,很难过的。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沫惊人;或凝凘浃渫,蹙枷怀忒。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

“沄溺”,是江水大波的样子。北方人不容易看到发大水,南方有时候连续下雨,一个月都不停,江水汹涌,波涛澎湃。一发大水,汽车在水里像树叶一样,被水冲得直翻滚。

“洪涛”,就是大海波涛,也就是海啸。海啸一来,几层高的楼房都像火柴盒一样,一下子全部推倒。所有房子都被推到一起,就像用扫把扫到一起一样,的确吓人。平时看到的水很柔软,似乎没什么劲;但是当它成为洪涛后,什么都挡不住。

“滓沫惊人”,比如钱塘潮,钱塘江的潮水一过来,浪高几丈,人站在旁边吓得心脏砰砰跳。

所以,“沄溺洪涛,滓沫惊人”,就是娑婆世界的海啸、湍流、险波、台风、海浪、洪灾等等。

“凝凘浃渫”,“凝”是凝固;“凘”是半融化的冰;“浃渫”是水流互相撞击。“凝凘浃渫”就是冰与水互相撞击,水流翻滚的样子。在我们娑婆世界,总有大水、洪涛、海啸、海潮,溅起万丈水沫,让我们感到心惊肉跳。

另外,像北极的冰,融化之后,冰山在海面上浮动,冰撞击着冰发出“咔咔”的声音,小船开进去一下就夹漏沉没了,这就是“蹙枷怀忒”,让我们非常恐惧。

在海上航行,最怕的就是遇到浮冰。如果遇到浮冰,躲都没办法躲。船在航行,往往看到冰山的一角时,其实底下坚硬的冰已经到了船体下面,只是船上的人不知道而已。一碰到,船底就漏了。

浮冰就是一个大的、还在运动中的冰山,产生的力量非常大,无坚不摧,船碰到就撞漏沉了。所以,遇到冰山、浮冰是非常可怕的。

“向无安悦之情”,面对这些,心中会感到安全、安乐、喜悦吗?看到这些心里都发毛,心惊肉跳,“蹙枷怀忒”,感到压抑、紧迫、惊恐。你不会感到安悦,不会感到安乐、安全、安心、安慰、喜悦,没有这些感受。

“背有恐值之虑”,那就赶紧逃跑吧,“背”是转身就跑。跑开之后心里还害怕,“背有恐值之虑”,生怕再碰到这些东西。被海啸卷过一次没有卷走的人,碰到水就害怕。有的人前世是被水淹死的,所以这辈子一见到水就害怕,这也叫“背有恐值之虑”。即使多生多劫以前的事,现在遇到了,还会有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过的人,看到一条井绳也会害怕。

动物也一样,有个成语叫“惊弓之鸟”,有一只大雁在天上飞,下面有一个弓箭手说:“我要射这只大雁,不用箭就可以把它射下来。”旁边的人不相信,弓箭手就不用箭,把弓拉开一放,“梆”地一响,只见天上那只大雁往上一窜,然后就掉了下来。

旁边的人很惊奇:“你怎么不用箭就把它射下来了?难道是有什么气功吗?”原来他一看这只大雁的飞行姿势,就知道它曾经受过伤。因为它飞行时有一点偏,显然是受过伤,被别人的箭射过,所以只要弓一响,它马上就会很惊恐,使劲往上窜,一窜伤口拉裂,就掉到地上了。一看果然如此,这是“背有恐值之虑”。

在娑婆世界,我们也是惊弓之鸟。有的人就不能吓唬他,一点都不能说,半点也不能碰,一定要理解他、体谅他。一说“这个事怎么没办好?”他马上就紧张了,“这不是我干的,这是他干的”,一点风险都经不了,如同惊弓之鸟。

也难免,在娑婆世界,我们被阎罗王的无常之箭射得遍体鳞伤,能不像惊弓之鸟吗?现在用阿弥陀佛的六字膏药贴一贴,伤口愈合了,胆子才大起来。

有一个小视频,里面有一个小孩在墙边玩,他妈妈在墙上做了个手影,小孩就抓这个手影。他妈妈做了一个抓的动作,小孩吓得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他以为是一头野兽用嘴巴咬他,要把他吞掉呢。

我们就是这个小孩。其实娑婆世界所有的东西,忧悲苦恼、生死恐惧这一切,如同视频中的影子,只是张牙舞爪、虚张声势而已,对我们念佛人没任何妨害。可是我们自己,如惊弓之鸟,被它吓住了。

比如,我们的身体坐在这里,就舒坦地坐着,完全放松,气血就会充盈全身,就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果坐姿不正、不舒泰,很紧张,不放松,那一定在消耗你的能量,久而久之一定得病。

色身是这样,法身也是一样。我们弘扬这个法门,有的人这样说,有的人那样说,你就要善于保护自己的心,保持很舒展、很放松、很舒泰的姿态。他说怎么样,你就很紧张,其实能怎么样呢?就是大家要舒泰,不要那么紧张。尤其我们念佛之人,绝对安全,稳稳当当,心里舒泰。

要讲认罪,我们早都认了:“我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不早就认过罪了吗?在阿弥陀佛面前认罪都认完了,阎罗王那里也认罪认完了。彻底都认了。

菩萨见此,兴大悲心:

娑婆世界环境非常恶劣,离开了水还活不了;有了水又起烦恼。水多了也不行,水少了也不行,挺麻烦的。没水得死人,有水还得生病,搞得没办法。

“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到极乐世界,种种的宝莲花,不是一种两种,是无量千万种,弥漫覆盖在极乐世界的宝池、宝渠、流泉之上,叫作“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极乐世界的德风微微吹拂过来,莲花的花瓣都摇曳闪烁,发出种种光明。

“交错”,说明这些光有的向这里照,有的向那里照,有旋转的。因为风有时候吹向这个方向,有时候吹向那个方向,都不一样,莲花自然随风而动,有的向东,有的向南,这叫“交错”。

光乱转:映发有序。乱,多。

“光乱转”,“乱”不是混乱,是代表多,代表异彩纷呈,极乐世界的光是可以打弯旋转的,这能想象吗?想都想不出来。

流泉池沼:相称、美观、祥和、有序、开神、悦体。

昙鸾大师解释阿弥陀佛大愿的这几句话非常好。

“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不管是大湖、大池子、小池子、流动的泉水,“与宫殿相称”,我们现在建房子也愿意有水,有水就感到灵动。极乐世界的宝宫殿,也有种种宝池跟它相配,互相之间是很相称的。

“种种宝华,布为水饰”,“饰”就是装饰,在水面上,用种种宝华铺洒着,作为一种美好的装饰。

“微风徐扇”,风一吹过来,像扇子在轻轻地扇动。

“映发有序”,莲花和莲花叶子,被风一扇以后,光彩照映出来——“映发”;“发”是发出一种光,这种光是有次序的,并不乱,一层一层,一浪一浪,如同风吹麦田。我们也只能这样讲,极乐世界到底怎么有序,到了那里才知道,我们无法表达。

这是表相,下面说作用。

“开神悦体”,极乐世界的光照在身上、风吹到身上,能令人精神开朗。我们的精神不开,愁、闷、锁、闭,到极乐世界,风一吹就开了。“悦体”,让身体感到喜悦、舒服、快乐。

“无一不可”,意思是每一朵花、每一缕光、每一片叶子都有这样的功能,令人心满意足。

 

②地功德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

娑婆世界的国土怎么样呢?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嶕峣峻岭,枯木横岑;岝峉陉嶙,莦茅盈壑。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葻广泽,为无踪之所。

好凄凉啊!

“嶕峣峻岭”,指地形险峻。

“枯木横岑”,山岭不仅峻峭险阻,让人看着不舒服,而且山上乱七八糟,乱木头、烂草堆了许多,非常荒凉,荒无人烟。这是讲山岭,下面说深谷。

“岝峉陉嶙”,“岝峉”是深深的峡谷;“陉嶙”是山脉中断的地方,山石层层,重叠不平,总之是深谷悬崖之貌。

“莦茅盈壑”,山上是枯树烂枝,让人看了不舒服;山谷里也长满了恶草。“莦茅”,这种草放出恶臭,人走进去就被缠住,会得病,身上发痒,皮肤发红,头发晕。北方可能不常见,在南方,夏天在山谷里走路,太阳一晒,有些草会放出瘴气,人在上面走很容易得病。“盈壑”,这种草填满山谷。

这是说山和谷,下面讲大海和湖泊。

“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一眼看不到边。

“葻葻广泽,为无踪之所”,连个人影都没有,小鸟也没有。如同航海到了孤岛上,上岛一看,连鸟下的蛋都找不到,心里好凄凉。

此界地:险阻、有碍、不平、恶观、枯木、莦茅、孤独、寂寞。绝无人烟。野蛮、荒芜、萧条。

娑婆世界确实有险阻,有障碍,高低不平,不好看,充满了枯木、莦茅,孤独、寂寞,绝无人烟。也没有美妙的建筑物,野蛮,荒凉,荒芜,萧条。这样一看,谁还愿意待在这里?

极乐世界就不一样了。

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地平如掌”,经中经常讲“地平如掌”,我们就想,“手掌也不是很平啊”。手掌的“平”跟通常理解的“平”不一样,“地平如掌”是非常好的。如果非常平,像地上贴的瓷砖一样,就很单调。“地平如掌”,就是稍微有点起伏,很柔软,如在掌中,让人感觉非常安全、温暖,随时可以帮助你。极乐世界的土地就是阿弥陀佛的手掌,你摔不着的,你一摔他就扶住你了。同时,手掌也比较厚实,所以“地平如掌”并不单单是平,有多重美妙的含义。

“宫殿楼阁,镜纳十方”,在极乐净土,任何地域都不是荒凉的,都有美妙的建筑。这种建筑是“毗首羯磨,工称妙绝,不可取图”的,非常庄严。“镜纳十方”,宫殿楼阁像镜子一样,可以显现十方国土。不光是宫殿楼阁,树、花、水,都可以显现十方国土。

“的无所属,亦非不属”,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我们看《圣教集》第100页,《无量寿经》中有一段话跟这里比较相应:

生彼佛国诸菩萨等……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

极乐世界的所有菩萨、人天对极乐国土器世间的宫殿、楼阁、宝树等所有一切万物,“无我所心”。

“我所心”就是认为属于我所有的。“无我所心”就是没有认为哪个东西是属于我的。佛教的名词是“无我”“无我所”。

有“我”就有“我所”,“我所”就是指属于我的、我所拥有的。比如说,我所拥有的房子,房子就称为“我所”;还有我的孩子、我的名声等等一切,属于我的,都称为“我所”。

极乐世界的菩萨众生,“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没有认为哪个是属于我的,这不就是“的无所属”吗?

“无染着心”,“着”就是执着、系缚、离不开。像我们就会认为“这东西属于我的,你们不能碰”,这就被染污了,就有我、有我所,心就被染污、染着了。

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

“去来进止”,是指极乐世界的菩萨众生不管去哪里,都可以去去来来、进进止止。

“情无所系”,“情”就是指他的心情、情感、情意,并没有被什么捆住。在娑婆世界,我们去哪里都是“情有所系”,出差到美国,心还被妻子儿女捆在家里——“系”,不就是捆在那里了吗?有了房子,就被房子所系;有多少东西,就被多少东西捆住;甚至看见什么,就被什么捆住——看到好景色,就想着“哎呀,真好,拍张照片带回去!”我们这样的人,怎么能解脱啊!“情有所系”,都被捆住了。

这个捆,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的、有细的,有明的、有暗的。比如说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父子之间,都被捆住了。情感捆得非常明显,哪个人不眷恋自己的儿女呢?还有房产、地产、庄稼,财富、名声、地位,这些都明显地被其捆住,这就是“情有所系”,心被其系住了。买了股票,就被股市捆住了:股票上涨了,“哎呀,上涨了”;股票跌了,“哎哟,跌了”。买了房产,就被房价捆住了:房价涨了,“哎呀,我就要赚了”;房价跌了,“哎呀,又赔了”。这都是心被系住。

还有,眼睛所见、耳朵所闻,通通都被系缚住了,染着了,执着了。

菩萨“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虽然只有几个字,但是显示了极乐世界菩萨众生的这种境界。

“适莫”,“适”就是感到亲,亲近;“莫”就是感到疏,生疏。“无所适莫”,就是没有亲疏厚薄,没有对什么比较亲,也没有对什么比较疏。

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是“有所适莫”:自己的儿子跟别人的儿子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的儿子是肉做的,别人的儿子好像是塑料做的一样,“哎,我的儿,好疼啊”,这就是“适莫”。

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对一切万物都是平等,没有“你的、我的”的分别。所以,彼此不会打官司,也不会竞争。

在我们娑婆世界,就是“你损害了我、占了我的,我当然就要打官司”,这叫“竞讼”。

总之,这一切东西“的无所属”,没有固定属于哪一位,也不是荒芜、荒凉的无主物,这叫“的无所属,亦非不属”。

刚才讲众生无心去占有某个物品,其实物品本身也没有说属于谁的,是因为众生有兴趣占有它,所以才成为“我所”。

像桌子放在这里,它有什么“我所”?现在卖给张某某了,张某某说“这是我的”,桌子就归他了,跟他走了;卖给王某某,桌子就跟王某某走了。对桌子来讲,放王家、张家都是一样的。

所以,不是说东西“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它是相对于众生的心来说的。极乐世界的菩萨没有像我们这样“情有所系”,而是“无我所心,无染着心”。

这样,极乐世界的一切万物,就是“的无所属,亦非不属”。

关于这两句话的解释,颇难思量。以我的理解,“的无所属,亦非不属”的主语是宫殿楼阁,“的”是的确,宫殿楼阁没有固定的所属。不像我们这个世间的房子都有所属,这是张某某的房子,别人就不能用。这样就有私有财产的观念,就不是“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还是穷人、穷世界。这样就有高下、优劣。

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并不是固定属于谁;但也不是无主、很荒凉,“亦非不属”,极乐世界归十方往生人共同拥有。所有东西大家共用,而且非常合意,能自利利他。

这是一种解释,这种解释跟前文是相应的。前面说“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葻广泽,为无踪之所”,这就是无人,无所属。无所属就没人经营它、照顾它,连一间房子也没有,绝无人烟。但是极乐世界不是这样的,虽然人口众多,佛菩萨、人天都非常多,但是并不分别“你的”“我的”,所谓“无我、无我所”。

另外一种解释说,“镜纳十方”就是十方世界被容纳在极乐世界宝宫殿的影像中,但不固定属于这里,“的无所属”;极乐世界广狭自在,事事无碍,在任何一处都能普现十方世界的景象,十方世界“亦非不属”从文句来讲有点不顺,但是这也算是一种解释。就是说,十方世界并没有到极乐净土里来,所以叫“无所属”;但是又能明明历历地如实显现,因此“亦非不属”。这种解释稍微有点勉强。

“宝树宝栏,互为映饰”,宝树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讲就是自然生长的树;宝栏就是人工做的栏杆,一些装饰、长廊之类的。互相之间光光相照,彼此衬托,很有美感。

彼处:平等、文明、繁荣、自由、共产、无私、无弃、发达、和谐。

极乐净土的“地庄严”是平等的,是“地平如掌”;净土的文明是繁荣的,不是没有人烟;是自由自在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像娑婆世界,大海一望无际,如“绝目之川”,想到对面,飞都飞不过去。极乐世界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归某个人固定所有,没有私有财产的观念。“无私、无弃”,没有任何一处是被遗弃、没人照应的。

 

③虚空功德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这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办法,做不到这样,只好在寺院大殿的四个角挂上小铃铛,风一吹,“叮当、叮当”也很好听。

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

虚空里怎样呢?

“无量宝交络”,这很难想象。就是说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宝,各种各样的宝璎珞、宝庄严,互相交叉、交错,编织成一种网络。

“罗网遍虚空”,一层又一层。

“种种铃发响”,风一吹过来,互相撞击,互相碰触,发出响声。这种响声并不是无记,不光是叮当响,而是“宣吐妙法音”,会讲出种种微妙的佛法。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佛为什么起虚空庄严?

见有国土,烟云尘雾,蔽障太虚;

一想就想到雾霾。沙尘暴、雾霾,把整个虚空都盖住了。

震烈[/]霍,从上而堕;不祥灾霓,每自空来。忧虑百端,为之毛竖。

首先讲法藏菩萨看见这个世界不好。

此界空:雾霾、沙尘暴、龙卷风、雷击、霹雳、冰雹、豪雨、雪灾、暴日等恶劣天气。核弹、导弹、发散弹、战机、毒气、卫星战、信息战、电磁干扰,皆从空来。流星雨、陨石雨、扫把星等恶劣天象。恐惧、忧虑、惊心毛竖,有害、有毒,无处躲藏。

“烟云尘雾”,在娑婆世界,雾霾、沙尘暴、龙卷风,都从哪里来的?从空中来的。“震烈”就是打雷。“震烈[/]”,雷击霹雳,打闪电,下冰雹。冰雹多大呢?拳头那么大,砸到脑袋上,人就完了。豪雨不断地下,下得人心里发毛、恐惧。

1983年安徽发大水,那雨下得人心惊肉跳。我们学校在一条河旁边,雨不断地下,人心惶惶。雨下得大,河水不断上涨,下课一看,已经涨高了一尺,再下课一看,又涨高了一尺,马上就要漫过河埂了。校长最终决定放假,不然会淹着学生。我们放假走了不久,堤坝就决口了,学校整个被水淹了。水退下去之后,我们再回到学校一看,房子里的泥巴都有一尺五到两尺那么厚。这个娑婆世界真是难过。

太阳暴烤、暴晒,一直晒,五十几度、六十几度,这是自然气候恶劣,从天上来的。

现在还不止这些。核弹从哪里来?空中来!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还有发散弹。散弹从空中来了,你想拦截它,“一分开,分成无数,分向各个方向,五十个、一百个,拦截哪一个?

发散弹厉害吧?还有穿地弹。你躲到地下一公里也躲不掉,穿地弹厉害得很,像穿山甲一样到了地下再爆炸,碰不到你还不炸呢,一直往下钻,就这么厉害,躲哪里能躲得掉啊?这就是业力。如果没这业力,导弹到你旁边都不炸;你有这业力,躲到掩体都躲不过去。

还有飞机过来撒毒气,毒气弥漫,惨绝人寰。毒气从哪里来?从空中来。

不仅近太空这样,还有外太空,卫星战、信息战,电磁干扰。这空间都没法待,你还以为这里好着呢。

还有,流星雨落下来,陨石雨落下来,怎么办?都是恶劣天象。所以恐惧、忧虑、惊心毛竖,有害有毒,躲都没地方躲,藏也没地方藏。

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国土,宝网交络,罗遍虚空。铃铎宫商,鸣宣道法。视之无厌,怀道见德。”

是故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彼空:广大庄严、清净、光明、吉祥、适悦、众宝悦身、宣法、增道。

极乐世界的空间怎么样呢?广大庄严,清净光明,吉祥愉悦,众宝悦身,“鸣宣道法”,“怀道增德”。

“铃铎”,圆的、大的称为“铃”,小的、扁的称为“铎”,是古代的金属乐器,这里代表一切乐器。

“宫商”,中国古代是用“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字来表示音乐、记录乐谱的。我们只要看到“宫商”这两个字,就知道它代表音乐、乐曲。

“铃铎宫商”,是指一切乐器和一切音乐、乐曲。

“鸣宣道法”,微风吹动,“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就发出种种声音。“”,就像鸟的鸣叫。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宣”就是宣布、宣扬。这些铃铎所发出的声音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自然宣讲甚深佛法的。

“视之无厌,怀道见德”,“视”就是眼睛看,这里也包含了耳朵听闻。这些虚空的庄严,不仅让我们的眼睛看起来很舒服,耳朵听着也能增长我们的功德。

“怀道见德”,“道”就是无上道、菩提道、菩萨道,心中就发起了广大的志愿。“德”就是佛法功德、妙功德。

只要见到虚空庄严,听到铃铎鸣宣道法,自然心量增长、功德圆满。

 

(9)雨功德

来意

雨功德,在水、地、空功德之间。前为环境,今依环境而展开活动,为供诸佛。又,前为环境,今转气候。随心所欲,常时调和,无四季之变、雨雪之患。

如果从次第来讲,第八“三种事”功德是讲极乐世界的环境庄严——水、地、空,这里是讲环境之内所开展的人文活动。

 

②释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一看就是喜庆的事情。鲜花、宝衣、宝乐器,还有宝香,这一切庄严具,既是供养诸佛,也是菩萨自我娱乐。

从“雨”字来讲,会让我们想到气候。极乐世界不会下雨雪,下的都是宝物,都是吉祥庄严物。经中说极乐世界的气候“常和调适”,无四季变化,当然也没有雨雪这样的灾患。

有雨则雨一切宝吉祥物。为庄严,为娱乐,为供佛,为佛事。

如果下雨,“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下的是花,还有宝衣、宝香、宝乐器,宝鸟、宝罗网、宝璎珞等种种宝。总之,极乐世界都是宝,这一切遍覆虚空。下这些宝物,一是庄严虚空;二是娱乐众生、供养诸佛;同时也广作佛事,“鸣宣道法”。有这些作用。

既知眼触,须知鼻触。

前面讲水、地、空三种庄严,这里的雨是指三种庄严之间,也不是空的,也有这种庄严。

前面三种是讲眼触,就是眼睛所接触的一切;这里是讲鼻触,鼻子闻到妙香也能开悟。还有耳触,前面也有“鸣宣道法”“种种铃发响”等等。

此界雨只是水滴,少则旱,多则涝。

在我们这个世界,下雨就是水滴,或者是雪花。下少了不够,下多了还要发大水,有种种的过患。没有也不行,多了也不行。

彼雨宝华、宝衣、宝香、众宝乐器、宝鸟、宝罗网、宝璎珞。看满天雪花飞舞兴奋,可知彼界宝雨之喜;观彩霞云空绚烂,可思法界壮观大美。

极乐世界常雨宝花、宝衣、宝香、众宝乐器、宝鸟、宝罗网、宝璎珞。

五台山经常下雪。根据我的记录,去年冬天下了二十场雪,这是指雪花比较大的那种。海南、三亚的人,会专门坐飞机到北方来看雪景。因为没见过下雪,所以一下雪就特别兴奋。看着鹅毛大雪从天上飘下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感。这只不过下了一点白白的雪花、雪片而已。

如果下的是金莲花呢?不是小雪花,而是大朵的金莲花,还放出闪耀的光,“无垢光炎炽”,再配上乐器,乐声还跟你讲佛法,这样往下飘;如果金莲花摆成巨阵,下了一半变成一个方队,然后结成一朵巨大的莲花,成为香云、吉祥云,最后成为香云海,上面再展现出种种佛菩萨,忽上忽下,这岂不是要看呆了嘛!

极乐世界“雨华衣庄严”,伴随着种种的乐器,那是不一样的!通常我们画画,也会在天空里画一个琵琶,或者画一个铃或别的乐器。在极乐世界,乐器、乐音等等经常会自然从天而下,而且有种种的变化,这种觉受非常好。所以,如果喜欢看自然风光,到极乐净土有你看的。

早晨或者傍晚,我们到五台山东台望云海,天际的彩霞无限广阔,心胸也会开阔。能到这样的境界看一看,心里会非常舒服、透亮、干净,到极乐世界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世界,在台顶上看,跟在山脚下看就不一样。到极乐世界——法界最高峰,站在那里一看,重重无尽的法界,诸佛菩萨净土,一浪接一浪地过来,金光灿灿,那怎么会不开悟呢?自然就开悟了,心胸非常开阔,怎么会不发菩提心呢?

人就是这样,在哪里待着,就会受哪里环境的限制。一辈子没出过小山村的人,讲的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心量扩不开。住在小山旮旯,就看对面山顶到鼻尖上,就那么小的心量。环境会让我们的心成为这样。

到极乐世界,“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整个法界尽收眼底。这时候,开的都是佛眼,不是凡眼,凡眼看不过来。所以,心胸自然就开阔了。心量开阔,人就舒服。小心眼的人,就非常难过。

 

愿心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

佛为什么要起这个庄严愿呢?

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感薄,是事不果。

有的国土的众生,想用柔软的服饰铺在地上,延请尊贵的客人。

“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感薄”,想献香花、宝物做礼物,用表恭敬;但是业因贫乏,感果薄弱,没有这个福报,得不到。

是事不果”,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没有结果,不能满愿,不能达成目的。

此界重大庆典、国际首脑会议、元首到访,红地毯,献花,鸣炮,奏乐,礼品,十分贫瘠。

在我们这个世界,各国领导人出访或者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会铺上红地毯迎宾,再会由两个儿童来献花;然后鸣炮、奏乐,检阅仪仗队,只有这一套。

所以,在整个娑婆世界,都属于“业贫感薄”。

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常雨此物,满众生意”。

“雨”,有两个读音:名词读yǔ,动词读yù;此处为动词,下雨。

“常雨此物,满众生意”,就是指经常下雨,下这些宝物,下这些庄严具、供养具,满众生意。

 

释偈文句

何故以雨为言?

何故不名华之功德?取雨为喻。

为什么不讲“华”功德,也不讲“香”功德,而用“雨”比喻,讲“雨”功德呢?这是有特别的意义。

恐取着云“若常雨华、衣,亦应填塞虚空,何缘不妨?”

如果经常这样的话,花、衣从天上不断地往下掉,地上不就堆满了吗?虚空都堆满了也不好,没地方透气,那也麻烦。

是故以雨为喻。

所以,用下雨来比喻。雨怎么样呢?

雨适时,则无洪滔之患。

如果风调雨顺,雨下得恰当,不多不少,就不会有洪水这样的灾难。

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

“安乐报”,安乐净土是法藏比丘清净业力所感现的报土,是清净国土、真实净土,这叫“安乐报”。

“岂有累情之物乎!”“累”就是拖累、牵绊、系缚。怎么会有让安乐国土的众生心情不好的东西呢?

 

娑婆皆是累情之物

反过来说,我们娑婆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累情之物”,所有的东西都让我们感到很累。

“累”,系缚。眼见色,执于色,为色所执,认定青黄赤白,生贪厌之情,即为色累。耳为声累。

比如眼见色,眼见色怎么就被它累住呢?看见色就执于色,好和不好就有分别;好的就贪染,不好的就厌倦,这不就累了吗?眼见色,心里就有活动,心有活动就开始加工了,这样就累了。

耳朵听到声音,就执着于声音。要是听到谁说自己的坏话,就更不得了;听到好话乐癫癫,也是被它所累,“这人说我不错,我也给个好脸色示好一下”,这不是被声所累了吗?

娑婆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这一切都捆住了我们,让我们感到系缚。

怎么能够解脱呢?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点点滴滴、心心念念都把我们系缚在这个娑婆世界,像吸盘一样把我们吸住,根本分不开。那些抽烟喝酒的,闻到烟酒的味道,哪里还走得动路啊!这不都是被烟酒吸住了吗?

这个娑婆世界所有的东西,都让我们为情所累。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也有觉悟,这几句话非常好。

“五色令人目盲”,中国古代的人,经常用“五色”来代表一切颜色。看见五色,眼睛就受伤害了,就缺少了正确、客观、理性的分辨,被色系缚,被色捆绑,被色所累。执着于色后,就跟着色跑了。

“五音令人耳聋”,我们听五音,觉得很好听的时候,就失去了分辨能力,不知道这是幻觉,不能体悟到本身的闻性。

然后,耳根的闻性、眼根的见性,都被外在的物质环境所牵引,奔逸外尘。我们的心往外投射,不能反观觉照,不能回归本性,就被五色五音覆盖了见性闻性。

“五味令人口爽”,味觉器官被一切味道迷惑住了,这叫“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打猎等种种娱乐,让我们的心浮动、发狂,不能静定,不能慧照明朗。

总之,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这样。

“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从正报来讲,极乐世界的菩萨无我所心,无适莫心;从依报来讲,极乐世界一切万物本身就是佛性功德宝的显现,本身就是清净,本身就是“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见着、闻着都能“怀道见德”,都可以增长功德,不会增加染污。无垢光照过来,就能让我们的心清净。我们刚从娑婆世界过去,还有“我所”的心,光一照就没有了。

所以,“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一点也没有。

此界何物不累情?六根对六尘,终日奔逐,忧悲苦恼,悲欢离合,一个字——“累”。

这个娑婆世界多累啊,非常累。“累”,就是拖累。

世间人都被情感所累滞,在此界,何物不累情啊?手机、各种卡,都是好东西,好东西也累人;不好的也累人。六根对六尘,终日奔逐,忧悲苦恼,悲欢离合,总之一个字——“累”!

“累”就是染污不净。世人都喊累,为什么会累呢?因为没有随顺本有的佛性。佛性有清净无我的功德,但是,众生起心动念都违逆佛性,如逆水行舟。佛性无我,众生认为有我;佛性恒常,众生说是无常;佛性安乐,众生却忧悲苦恼、心怀恐惧。这能不累吗?时时刻刻逆着佛性,逆着法性,逆着本来的心性,这是逆水行舟啊,真的很累!如果不想累,顺着六字名号大航船就不累了,自然就流到极乐功德大宝海了。

染污,不净。爱情、权位、财富、冶游,无一不累。蛛丝自缠,作茧自缚。情所生,情所困。

这个世间是染污不净的。世人喜好爱情、权位、财富、冶游,有人还喜欢冒险,搞刺激活动,这些事情哪一件不累人?挣钱累,花钱也累;守着钱财累,钱丢掉了更累。

“蛛丝自缠,作茧自缚”,蜘蛛吐出丝把自己缠住,小蚕作茧把自己捆缚。我们人也是自缠自缚,一辈子盘算,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儿孙、房子、财产等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作茧自缚。在这世间为情所生,被情所困。

世间都道有情好,莫知有情即是恼;抛却有情换无情,无情无暖赛冰刀。

世间人都说有情有义好,认为人不能没有情义,不知道有情就有烦恼;不要有情,换无情吧,无情无暖比冰刀还厉害,无情无义心里冰凉,更不行。

所谓“合情合理”,情和理是一对概念。有情众生总是偏重于情执,情重又会引发很多苦恼,所以要用理性来对治,让我们可以客观、冷静,减少烦恼。情执特别重的人,烦恼要比一般人多一些。

圣道门和净土门相比,圣道门偏重于理性,净土门带有感性——倒不是说偏重于情绪、情感、情执,但是可以善巧地化导我们情感的成分。因为我们凡夫都是有情众生,如果要抛弃有情,就是难行道,太难了。所以,阿弥陀佛的救度顺着有情众生,给我们温暖、慈爱。在我们的理解就是温情,“佛对我很好,有情有义”。

《首楞严经》说“纯想即飞,纯情即堕”,“纯想”,就是正思维,是合理的,可以解脱;如果情重,就会堕落。

情:粘、腻、滞、困、限、系、网、绑、缠、染、累、痴、迷、追、轮回。情绪、情感、情爱、心情、性情、友情、爱情、乡情、昔情。

“情”字代表了粘腻、滞碍、困限、系缚、网罗、捆绑、缠缚、杂染、系累、愚痴、迷惑、轮回。总之,凡夫的染情会带来这些结果。

我们虽然学佛念佛了,怎样调适我们的心情,在情理之间找到平衡,这是需要历练的。特别是在家居士,夫妻、儿女,相互之间没有必要捆得太死。既然学佛念佛了,这方面就应该看得开一些,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彼此心里都舒服,不要捆得很紧。

 

依时雨宝,用毕自没

经言:“日夜六时,雨宝衣,雨宝华;宝质柔软,履践其上,则下四寸;随举足时,还复如故;用讫入宝地,如水入坎。”

这是讲按时分配,有规律的。其实极乐世界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只是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这样讲的。

“用讫入宝地”,下这些宝物是让众生受用的,受用完毕,就像雨水被大地吸收了。这些宝衣、宝花“用讫入宝地”,被宝地吸收,像水浸入大地一样,“入坎”就没有了。

 

(10)光明功德

①来意

前已明体、相,此下明用,以光明为本,故先明光明。

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相,从第一到第三是“体”,从第四到第九是“相”,下面是“用”。有体,有相,一定有用。极乐净土是法藏比丘性功德成就,一切万物庄严之相,各有作用。作用是利益众生的,很明显,从第十到第十七都是讲利益众生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光明”。“体”的根本就是清净,“相”也是光明相,它的作用还是光明,以光的作用展现出来。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项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

什么叫“项背”?“项”是头顶;“背”是背负,这里作动词用。虽然头上顶着太阳光,但是被愚痴所暗,内心仍然是愚痴黑暗的。

太阳光再亮,照不破内心的黑暗。

太阳光再暖,融不了内心的寒冰。

光在外面照不到里面。常言说:太阳光再亮,照不破内心的黑暗;外面的光再温暖,化不了内心的寒冰。如果一个人心凉了,用多少火都烧不热。心寒了要用心火暖,从心里去温暖他。外面的柴火、暖气,暖不了心。这是两个路子、两个频道。娑婆世界的光有它的不足。

多少罪恶之事,都在阳光下做。

人们愚痴黑暗就会造恶,多少罪恶的事情,都在阳光底下干。众目睽睽、青天白日之下,有人照样干那些罪恶的事。为什么?因为他内心黑暗,看到的都是黑暗,看不见光。做贼都是晚上出去,在黑暗的掩护下干坏事。外面没黑,心里黑了,一切都是黑的,自以为干坏事谁都看不见,“我这样干谁知道啊?没人知道”,殊不知天知、地知,佛菩萨、阎罗王都知道。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暗,入佛智慧,不为无记之事”。

什么意思呢?我国土所有光明,不仅阿弥陀佛的光、菩萨的光,包括一切万物,一根草、一棵树、一朵莲花,水、乐器,风中所出的光,这一切光明都能“除痴暗冥”,除愚痴,除黑暗。愚痴的人,心灵是黑暗的。除痴暗,能够让他入佛的智慧,“不为无记之事”。

 

释偈文句

此土虚空,天地、日月、空气、水、阳光,一切依报环境皆是无记;彼土一切除痴暗,入佛智,非无记。以慈悲开入佛智。

 

释“无记”

什么叫“无记之事”呢?娑婆世界的光,是无记的。“记”分善和恶两种。“无记”,就是说,这种光的性质,没办法标记它是善还是恶。

有些事情可以标记,可以用善和恶给它贴标签,比如恶口骂人可以标记,“这是恶口”;讲温暖的语言、爱的语言,“这是爱语”,这就是善。如果一个人打呼噜,打喷嚏,这是善还是恶呢?说不上是善还是恶,而是“无记”。他要举手打你了,你说“这是恶,他打人”;他举手给你送水果,“这是善,供养我,是爱心,是效劳,是孝敬”。他走路甩手,这个动作是善是恶呢?无所谓善恶,这叫“无记”,不好说是善还是恶。无记不是没有记性,这个词有特别的说明。

娑婆世界的光是无记的,你赞叹说“啊,光明啊!”这是你主观的一种想象和多情,就它本身来讲是无记的,它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太阳光,你出去做好事,它照你;你出去干坏事,它也照你,它是无记的。

在娑婆世界,虚空、天地、日月、空气、水、阳光,这一切依报环境都是无记的,无所谓善和恶,是中性。正报众生也有记和无记之分,无意识的动作,不会带来苦乐之果的,都是无记。

 

佛光能破心暗

极乐净土的一切依报环境,跟正报佛菩萨慈悲智慧是一体性的,可以除痴暗、入佛智慧,它不是无记的。

为什么极乐世界的光能够照破黑暗,而娑婆世界的光就是无记,不能照破黑暗呢?

日光能破室暗,佛光能破心暗。生彼则处于佛性、爱、佛光的包围中,如海水咸味,到处皆咸,彼净土清净味、法乐味、佛慈悲味,到处皆是清净、法喜、慈悲、开悟。

“明净曜世间”,“曜”两种世间。外在的客观环境,依报世间能被照破,我们可以理解;心里的黑暗怎样被照破呢?其实也好理解,因为极乐世界的光明是清净光明,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之光,是从慈悲心、智慧心里涌现出来的。

我们心里的黑暗,要用心的光明照破,这是很简单很自然的道理。内心的黑暗用外面的光不能照破,但是只要跟佛的心光对接了,当下黑暗消除、智慧明达,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光。

极乐世界的光不是无记,不是无情,它就是慈悲、爱心,是佛的智慧。我们一生到极乐世界,整个就掉到阿弥陀佛的爱心当中,在阿弥陀佛慈悲、温暖、智慧的包围当中,这自然能让我们的心温暖,自然能让我们破暗开智。

怎么开的?就这么开的,慈悲能开入佛的智慧。我们的心窍不开,佛的智慧光明照进来就打开了,自然就破了我们的黑暗。

日光能照破室内的黑暗,佛光能照破心中的黑暗,因为佛光是心光。有人心情不好,心里想不开,闷闷不乐;如果你对准他的心去讲,就能把他的心打开。同样的,如果心里黑暗了,用蜡烛,用灯使劲照,能照破吗?不行。那就要用佛法,佛的心光对准他的心里,他不就亮堂了吗?有人听到“南无阿弥陀佛”,“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无条件的救度,他听了之后,“我心里真亮堂!”这个亮堂,是靠外面的光达到的吗?有的老太太经常讲这句话,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心里面豁亮,亮堂了!”这就是佛光照进去了。

很明显,佛光能破愚痴暗,在娑婆世界就破了,何况到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的一切,所有的光明都能破我们心中的黑暗,这是非常自然的。就像蜡烛的光能破房间的黑暗,佛光自然能破我们心中的黑暗。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因为这是佛的智慧所形成的光明,是清净光明。“日”,用太阳来形容。《观经》里韦提希夫人说“唯愿佛日”,把佛喻为太阳。

小鱼(注:台湾画家)有一幅画非常好。他画了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旁边配了两句话:“前后左右都是水”,鱼在水里不是前后左右都是水吗?“游来游去不离家”,不管游到哪里,都在家里。

一看这幅画,我马上就想到,我们念佛人的前后左右都是佛的慈悲,游来游去都在阿弥陀佛的慈悲中,所以,到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就开悟了。

就像海水,海里到处都是咸味。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清净的味道,慈悲的味道,法喜、法乐的味道,法爱、慈爱的味道。

到了极乐世界的环境中,自自然然就开悟,自自然然没有恐惧。

 

释清净愿

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

这是解释清净愿的。“故能除世暗冥”的“世”是指两种世间:器世间和众生世间。安乐国土的光明,怎么能除众生心中的黑暗呢?

因为安乐国土的光明是从如来智慧报起的,是阿弥陀如来智慧所感报的,也就是完全从心性起发的。我们的心性本来就具足佛法的光明,但是被烦恼盖住了,现在有阿弥陀如来的光明来起发、感应,让我们的心光显现出来,这样自然就破除了心中的黑暗。

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即是此也。

我们这样的表达,不管是语言还是思维,都非常拙劣。娑婆世界的众生,想讲极乐世界佛的境界,这怎么讲?想也不容易,讲也不容易,真是难说之法。极乐净土,即使去过的人讲净土的事,你也听不懂。

比如从美国回来的人,即使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国话,也不能开口讲,讲美国话听不懂,只能讲中国话。

所以,即使到极乐世界走一趟,学了好多佛法回来,肯定跟大家不能讲,讲了也听不懂。因为极乐世界的佛菩萨都不讲话,只是往那里端身一坐,法就讲完了。你听不懂,因为不是你的语言。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形无相的,自然就说完了。

我们还要用口舌翻来覆去地讲,说完第一个字,第二个字不说出来就听不到;说得太快就过去了。

极乐世界讲法是不一样的,从讲法到听法,无形之中就完成了。他们传递信息,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团,难以形容,像海浪一样盖过来,一下就把你盖住了,自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此土:依报皆无记,正报皆有罪;人天善颠倒,不离染污性。

在这个娑婆世界,依报都是无记的,桌子、板凳、花草、树木;正报都是有罪的,谁没罪啊?“多少还做了一点善事吧”,人天善是颠倒的,不离染污性,一切都是染污的。这就是娑婆世界。

极乐净土呢

依报皆涅,正报皆佛慧;二乘善死尸,不宿清净海。

这就不能比了。极乐净土是涅盘国土,依报都是涅盘的境界,万事万物、一切光明都能让我们开悟;正报都是佛的智慧,可以称为人,也可以称为天,也可以称为声闻,也可以称为菩萨,也可以称为佛,都是佛的智慧、佛的慈悲。

在极乐净土这样纯善纯净的地方,不要说人天善了,连声闻、缘觉的善法都不能称为善,那叫“杂善死尸”。极乐净土是清净大海,“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死尸到大海里,大海就会把死尸吐到岸上来,不会留在海里。二乘之善到极乐净土,极乐净土根本就不要,要吐出来,推到岸上。

极乐净土是“大乘善根界”,阿罗汉的善到极乐净土是被淘汰的劣质产品,慈悲菩提音的海浪一推,上岸去了。

“二乘善死尸,不宿清净海”,极乐世界是大乘清净海,一味等觉善,连二乘善都不要。

 

光明为佛事

光、花、水、乐、树、风,一切皆作佛事,而皆以光明为主。光波,心念,光子,能量态。

极乐世界的花、水、乐器、树、风,这一切都在作佛事,而且都是以光明为主,所以把“光明”放到前面。

极乐世界的光明,怎么作佛事呢?

像极乐世界的花,能让众生开悟,是因为花里面有佛的光明;如果花本身没有佛性的光明,它就不能作佛事。

极乐世界的水也能讲法,因为这个水也是佛性功德之水,也有佛性的光明在起作用。总之,是以光来作佛事。

光是什么呢?光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心念、一种波,它是无形的,无远弗届,充斥在我们四周。所以,“光”作佛事是非常圆满的,而且当下就是。

极乐世界的光不像我们娑婆世界的光,有起点,有终点,还有过程。极乐世界的光是佛性光明,破了一切时空的限碍,没有远近来去,当下就是。

所以,佛菩萨救度众生,是“不动遍至”“一时遍至”,当下就在一切空间,遍布法界之中。

这样作佛事,就非常圆满。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十七种功德是指极乐国土依报功德庄严;佛属于正报,属于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既然讲国土庄严,为什么这里说“佛慧明净日”?其实这里不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这里是说国土光明,但这国土的光明,是从阿弥陀佛的智慧所生起,所以说“佛慧明净日”。

昙鸾大师解释说:“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亦云”,也就是说。安乐国土万物光明的根本,是阿弥陀如来智慧果报所生起的,所以安乐国土一切光明能够破除世间黑暗、破除众生心中的黑暗。

“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即是此也”,有的佛土当中是以光明来作佛事的,这就是指极乐净土。

其实,“光明为佛事”应该是一个通则。当然,佛有无量神通、智慧、方便,救度众生、作佛事的手段方法很多,尤其阿弥陀佛被称为“无量光佛”,极乐净土被称为“无量光明土”,是以光明来作佛事的。

我们在世间要想度众生,就不是以光明作佛事。我们用嘴巴讲,动手写书,设计图纸建寺院,用机器开挖,然后雕佛像……这些都靠人工。这就显得太拙劣了。

仔细想想,不要说“佛事”,其实我们在这个世间即使“做人事”,也是以光明为根本。

地球起最大作用的也是日光,然后有一切生命形态。

地球上风的运动,水的运动,草木等生命的生起,都来源于光。没有光,一切都是黑暗的,一切生命免谈。没有光,风也不会有,水也不会有,花也不会有,什么都不会有。所以,一切生命形态的根本来源是光。

我们做人事,尤其现在科技发达,“以光明为人事”。手机、互联网,不都是靠光波传递信息吗?这就是“光明为人事”,也是“光为人事”。人事尚且如此,何况佛事呢?

我们不能想象,阿弥陀佛在报土佛事度众生,还要靠写书,靠嘴巴发声音讲话,还要喊人“哎,来来来,开会”,要靠这样来度众生,那不能想象!

阿弥陀佛端身一坐,只要放光就行了。“巍巍独坐度众生”,佛性大光明。“光明为佛事”,自自然然,不需要声音,不需要动作,一切都不需要,自然就完成了,无形度化众生。

这是“光明为佛事”。

 

(11)妙声功德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此二句,名“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妙声功德成就”,用三个层面来说明:

第一,来意。就是与上下的次第关系。

第二,释文句。根据文句,边读边解释,再加一些补充说明。

第三,辨义、辨析。

 

①来意

佛光无远弗届,能除暗冥,何以此界众生愚暗不见除?佛法利益多似自说不实际?

 

佛法利益不实际吗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佛经里讲的一些话,如果心中没有体悟的人,听了就会感到这是不是说大话。

说佛的光明“无远弗届”,能“除世痴暗冥”,那我怎么还是这么愚痴,黑暗好像也没除掉?这不是夸大其辞、不切实际吗?

有信仰的人,知道这是个事实。佛的光明,是智慧光明,是佛性光明,是心光,能破除众生心中的黑暗。我们的心也有光明。心光是一种频率,频率相应,能够对接上,佛光才能破除我们心中的黑暗。

就像收音机,要有一套接收系统,才能接到发射台的信号。佛的光明虽然周遍整个法界,但地狱里的众生还是在地狱当中,频率不同,并不是地狱没有佛的光明。频率不相应,彼此的世界就不能交集。

佛的光明要破除我们心中的黑暗,我们的心光就要跟佛光有所交集。但是,我们的心光是染污不净的,佛的光明是清净的,“无垢光炎炽”,两者根本不相应。所以,佛光虽然普照,众生还在黑暗当中,一般众生都是这样的。

 

佛靠名句救度我们

怎样把众生心的频率调到跟佛光明的频率相应呢?

当然,佛有种种的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名。

何以用名就能调整我们的心念呢?

我们所讲的光明,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心念、心光。这个心念、心光非常微细,又变化不定、难以琢磨。

人和人之间交流,不能用心念交流(除非有他心通),靠什么?靠语言、文字,也就是靠名。

名:心念之物化、固化、静态化、有形化。

“名”是什么?“名”就是名句。“名”是心念的固化、有形化、静态化和物化。

比如说一本书,如果你自己去了解它,一看心里就知道了。但是,要把它传递给别人,就要用一种名句来翻译、传达,“这是一本黄色封面的书”。要把它固定成一个名相或者一个概念之后,才可能传送出去;别人在“名”这个状态下,才可以接收,不然的话,互相之间没办法交流。

比如桌子,如果对佛菩萨、声闻、阿罗汉来讲,根本就不需要形成这个概念。

“名”是一个名句,是一个概念。这种概念一旦形成之后,就固定化了。对于实体来讲,“名”是游离在外层。

我们是靠名句交流的众生。所以,佛救度我们,也是靠名句。

拍摄一个人在运动,其实并没有把他的运动过程全部录下来,只是每秒钟拍了二十四张照片而已,都是碎片状的,是静态的。这些静止的照片串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作的流动,就成了电影。电影都是胶片组成的,如果许多照片以1/24秒的速度播放,人的眼睛就看不出它们之间的间断,视觉误认为是连续的。

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表达,其实都是片段的、碎片状的。一个名相、一个名相,一句句说,然后再进入大脑加工,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

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交流起来很困难。如果是用光交流,直接表达就完了。

佛菩萨的清净光明跟我们不相应,他们到这个世界来救度我们,只好入乡随俗,把光变成名,用名来跟我们交流。

不要说佛的清净光明,即使是人和人之间这种心念的光明,都要靠名来传递。所以要讲“妙声功德”。

 

佛号包含了佛的光明

光号一体,实至名归,故说妙声。由本土及十方。

佛号这种“名”,虽然我们可以接受,可以听闻,可以了解,但是内涵却又不一样,它里面包含了佛的光明。

净土的名号、佛菩萨的名号,叫“光号一体”。当然,这里讲的是国土的名声。国土都这样了,更何况正报阿弥陀佛的名声呢!

另外,国土名声之所以有这种功德,也是因为正报阿弥陀佛的名声有这种功德。所以,下面说“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如果不是正觉阿弥陀法王之善,他的国土名号也没有这样的功能。

 

心光色光

一讲到光,我们就知道是发散传布的。但是净土的光,我们不要这么简单地理解。有人讲:“我念佛有感应了,那天我们很多人念佛,看见一道光来了。”那是很陋劣的。

佛光是心光,并不一定显现为色光;当然,有时候也可能会显现为色光。当佛光显现为色光的时候,它的层级已经降低了。如果以心光的本来面貌显示,那是纯净的形态;如果以佛性光明的形态来显示,更是纯净的。

所以,如果看到以色光显现出来的佛光,那其实是等而下之的;我们心中感受到的佛光,才是比较纯净的,那就是佛法光明。

有人说,“我听到佛法,心中豁然开朗,一片光明”,这就是佛光照到了你的心里,这种光的感应比见到的色光强,这是比较纯净的。

如果我们听闻佛法,心中感到安全、安慰、安乐、温暖,没有恐惧,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感到法喜、喜乐,这不就是佛光的作用吗?佛光不是到处存在着吗?难道非要眼睛看见才叫佛光啊?那盲人怎么办?

眼睛看到的那种光,虽然也可能是佛光,但那是劣等的,不要追求那些,要让正法光明住在你心中。

佛法的光明,未必显现在有限的色光中。它可以是一切声音、语言,能给我们宽慰、爱心,这就是佛法的大光明。这种光明,是对外扩散的。

讲“扩散”,其实也是站在娑婆世界众生的立场上;如果在佛菩萨的立场看,它是弥漫整个法界的,无所谓扩散不扩散。我们只能这么理解。

 

名声靠光来传布

名声由光传布,光明依名入心。

名声和光的作用,是什么关系呢?名声靠光来传布。

光明有传布的作用和功能。传布什么?传布名声。世间的名声要通过光传布,极乐净土的名声也是通过佛法的光明输送、传播出去。

像我们发信息、发微信,不就是通过光传播出去的吗?人在美国,信息一发,马上收到。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名声,靠什么传布?就是靠光这种强大的能量场把它推送出去。

名声是靠光来传布的。这是名声和光的关系。

光明纳在名中,名声夹在光内。

 

光明纳在名中

光明依靠名声而进入众生的内心。因为众生心光的频率跟佛光的频率不相应,要把佛光固化成名号输送过来,这样我们才可以接受。闻到名号,就是接到了佛的光明,不然没办法接受。我们怎么能见到佛的光明呢?

听到极乐净土的名号,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要放在心中,只要称念它,就是把光源挪到我们心里来了。所以,佛的光明是靠名号渗入到我们内心的。因为我们只能接受名,以这种名相、概念来理解。

佛用智慧把光明纳在极乐国土的名字、阿弥陀佛的名号之中——当然,净土的一切万物都是光明的——这种光明对外扩散,跟众生沟通交流的时候,就变成了名。

名是心念的固化,让我们可以碎片化、静态化地接受它。这是佛的智慧。

佛跟娑婆世界众生讲极乐净土这么微妙的法,两个世界差距太大,只好入乡随俗。我们讲名句,佛也给我们讲名。

 

名声夹在光内

光明纳在名号之内,名声也夹在光之内。

名声怎么会夹在光之内呢?

现代的科学发明,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微信信号的传递,里面不是夹带着信息吗?你编一句话,就给你传走了。光波传送,夹带着种种信息。连科学家都有这种本领,何况佛呢。

光有夹带的功能,能把信息传递过去。这在古代讲,大家都听不懂。现在很好懂,我们都有手机。接收过来的其实是光,接收过来光就夹带了信息。打开手机,是一条信息,“下午五点半,在哪里吃饭”,这不是光传来的吗?

连世间的光都有夹带信息的功能,何况阿弥陀佛的光明呢?阿弥陀佛的光明,夹带了他的一切功德、智慧、慈悲、爱心、救度、三昧定力。

 

光明和名号交融一体

极乐国土的名声,也是用光传过来的,两者是一体的,光中有名,名中有光。闻到名号,就是见到佛的光明;称佛名号,佛光就摄取。所以,《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光明和名号之间是完全交融一体的,如果没有这种密切的关系,就没有这种输送功能。

所以,闻名等于见到佛光。这是真正的佛光。

闻名即见光,名入心即光入心。称名即光摄。

佛光的表现形式多着呢,声音也是佛光,称名就被光明摄取。国土名、佛的名入了心,就等于佛的光明入了心。念佛为什么放光?念的就是光,怎么不放光?

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名号本身就是光。就像灯一样,把灯拿到房间里,房间能不亮吗?阿弥陀佛名号就是灯,移到你心里,自然就放光。念佛当然放光,佛光明当然摄取,名号本身就是佛自发的光明,这是不可思议的。

 

阿弥陀佛的两组编码

我这么解释也是迫不得已。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佛世界的编码》。在我们这个世界,一打开互联网,那么丰富多彩,其实编程的时候只是01,语言、声音、图像等,互联网所有的一切都是01编出来的,这都不可想象。

原代码就是“0101”,下达程序指令,叫你做什么,完成语言、声音、图像等所有应用的处理,呈现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

阿弥陀佛的编程就是两组编码:“南无”和“阿弥陀佛”。“南无”就是“0”,我们就是0,完全归命,什么也没有;阿弥陀佛就是“1”,一真法界,全部圆满。

确确实实是这样,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是“南无”和“阿弥陀佛”这两组编码编成的,不管是“宝性功德草”,还是“无垢光炎炽”,展开一看,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构成的。极乐世界一切风、光、花、水、地、空、音乐,所有这一切,包括佛、菩萨、声闻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两组编码编的,没有别的,都一样。

我们这个世界的念佛人,一切的善行、善念、作为,也是这两组编码,没有多的;所以我们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没有第二个。

现在,我们已经破解了阿弥陀佛的编程密码,编程密码都破解了,整个法界哪有什么?整个法界,不过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0”和“1”构成。所以,非常感恩科学家发明了数字编码。

如手机、微信信息传播。光中夹着爱、慈悲,佛智。

我之所以经常拿手机来举例,因为手机跟我们现在生活非常贴近,一讲,大家都能听得懂,不然,“光波里面夹有信息”,你能想象吗?

阿弥陀佛的光明,夹带的就是慈悲、智慧、功德、救度、爱心。无量劫的修行、一切法门、陀罗尼、三昧,所有一切大宝海,都在佛的光明当中,也都在六字名号当中,它夹带着就来了。

佛光遍照世界,没有任何障碍;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有各种办法。所以,你怎么会不喜欢称名呢?你还会想到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哪里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是基本编码啊!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最根本的。

 

发报员喻

还有个比喻——发报员。

有人看见老太太念佛,“这老太太干啥呢?嘴巴一天到晚叨唠叨唠的”。“那你们就不懂了。”为什么不懂?因为她跟阿弥陀佛“发报”呢。

“滴滴滴……”发报员不就这样吗?发报员发报,你能听懂啥?“对啊,我发报你就不懂了。我在这里一发报,对方就知道,我们这是通的,我们之间是有密电码的”。

我们的心灵也是个“发报台”,不过,不是念“滴滴滴”,而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外行人听着,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给阿弥陀佛“发报”,我们和阿弥陀佛之间的密码是编好的,佛懂,我懂,你懂,他们不懂。

所以,看见老太太拿着念珠在菜市场、火车上念佛,就知道这是极乐净土的发报员,这不是一般的人啊!

 

收音机喻

还有一个比喻——收音机。

收音机的开关一打开,会听到什么声音?“嘶啦嘶啦”电流的声音。有人就说:“这收音机的声音不好听。”听到这样的声音后,他就想修,把电流的声音调大调小,想把电流的声音变成纯正播音员的声音、音乐的声音。这可能吗?不可能啊,电流就这声音,再调就成了啸叫声。这样修,那样修,怎么修也修不好。但是,只要把频率调到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纯正的、清晰的声音立即就出来了,要什么音乐都有。

我们众生就好比收音机,我们的大脑波动就好比电流的声音。我们自己在那里想,想来想去都是啸音、杂音,都是电流的声音。我们想靠自己修行,修出佛的声音,有可能吗?什么时候能修出佛的声音?我们怎么想都是电流声,必须要去搜佛的声音。

当我们心灵的频道调整到跟阿弥陀佛同一个频道,佛在我们心里自然就活了。

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早就成好了。阿弥陀佛在你心里不断地播音。你怎么修行、修养、修心,不都是这个世界的声音,不都在众生这边吗?众生这边不都是电流声、噪音、杂音吗?除了杀盗淫妄,你还有什么呢?噪音还有好一点、坏一点的吗?都是噪音。

所以,要调整频道,跟佛的声音接上,就不用你讲话。播音员有稿子,播出的声音又清晰又纯正,音乐和其他节目都编排好了,你接收以后,只要听着就好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声音,源源不断地在你心里播音,这多自在啊。成佛就这么容易,净土门就这么容易!

圣道门的修行,等于要自己建个播音台,太难了!

 

怎么把我们心的频道调整到和佛相应

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令开悟,令证果。

所以,“光明功德”接下来就是“妙声功德”。这是通过妙声——国土名号和佛菩萨名号,调整我们心的频率。那怎么使这个心的频道调整到和佛相应呢?闻国土名,愿意往生,发起愿生心,频率就相应了;能信顺名号救度,知道自己念佛一定能往生,频率就相应了。

如果你虽然也在念佛,但心里还在怀疑,这就是虽然有播音的声音,也有杂音,听得不清晰。谁听收音机愿意听杂音呢?“我专门找有噪音的那个频道来听”,听吧,也能听到点声音,但是刺刺啦啦的,你们愿意听吗?

生活当中都不会这么做,念佛为什么不专门称念弥陀名号呢?

 

南北极点喻

我曾经在说“一向专念”时,举了“极点”的比喻:没到极点上,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止有一个方向,有四个方向。你一直往前走,走到极点,比如停在北极点,这时候你360度都是朝南一个方向。

地球有两个极点:南极点和北极点。你站在南极点,看任何方向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看任何方向都是南方。除了这两个极点之外,在地球其他点上看都有四个方向。

专修念佛的人,不简单!我们是达到了名号的极点——在整个法界当中也是两个极点,一个是“南无”的极点,一个是“阿弥陀佛”的极点。

“南无”的极点就是归命。我们念佛人,归命的众生,在任何点都一直朝着阿弥陀佛这一个方向。“南无”的极点,是十方众生的极点,都朝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极点,就是十方诸佛的极点,十方诸佛都要宣扬弥陀的名号,念念之间都是朝向众生。众生南无,唯佛是归,阿弥陀佛摄取不舍念佛众生,两个极点互相交流。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都是一个方向,向着阿弥陀佛,这样就形成完整的法界。我们到了六字名号的极点——“极点”就是那个最极端的点,就是最高的法门啊!。

所以,我们念佛人一定要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上,永不改变,脚步一点不要偏离,心心念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你任何方向都是朝向南无阿弥陀佛的,做任何善事你都是念佛。

念佛要一向专念,这不是武断、专横,也不是不许你修学别的法门。什么叫许不许?你没有别的法门可学了,在北极点,360度都是南方。我们归到六字名号,已经站在这个极点上,任何角度都必然专修专念,因为只有一个方向,这就是“一向专念”。所以说,我们念佛人已经站在六字名号极点上了,这个点要站稳。

那杂行杂修的呢?还没到北极点,还在半路上,只要怀疑、杂修,就离这个极点很遥远。但是,这个极点并不是固定的一个地点,只要信顺,当下任何地方就是极点。

所以,《往生论》说完“光明功德”后,紧接着就说“妙声功德”,以光明传布妙声,以妙声携带光明,进入众生心。

 

②释

愿心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善法,而名声不远;

有善法(佛法),有名声。名声远,名声微妙,名声悟物。

这个善法不是人天善法,而是佛法,所以说“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不是一般的善,是法王之善。

“见有国土,虽有善法,而名声不远”,有善法,这个国土有佛的纯洁善法,那当然就是名声,“名声”就是好名气。不过,虽然有名声,但名声传播得不远。

“有名声虽远,复不微妙”,不那么妙好。

“有名声妙远,复不能悟物”,又微妙又传得远,但是不能悟物。

“悟物”,“物”代表众生。不能让众生开悟,有种种不足,所以起此庄严。

这种庄严,就含有五重:

第一,具有善法,“正觉阿弥陀,法王善”;

第二,善法具名声;

第三,名声能传播、远布;

第四,名声微妙;

第五,名声能够悟物。

 

释偈文句

前面说愿心庄严,下面解释文句。

天竺国称净行为“梵行”,称妙辞为“梵言”。彼国贵重梵天,多以“梵”为赞,亦言中国法与梵天通故也。

 

释“梵”

首先解释“梵”。

“天竺国称净行为‘梵行’”,“天竺”就是古印度,佛的祖国,佛的诞生地。“梵”就是清净的意思,“梵行”就是清净修行。

“称妙辞为‘梵言’”,美妙、清净的声音,就称为“梵言”。中国人一般讲“天”,天乐。“梵”是指大梵天。

“彼国贵重梵天”,古印度对大梵天非常尊重,像印度教、印度的传统,都非常尊重大梵天,认为世界是大梵天所创造的,所以他们特别尊重“梵”。

“多以‘梵’为赞”,多以“梵”来赞叹。中国人没有那么复杂,什么都讲“天”,天子、天龙、天乐等等。

“亦言中国法与梵天通故也”,这里的“中国”,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印度,就是佛法中心流布的国土。中国,以印度来讲叫“东土”,它不称为“中”。

这是解释“梵”。

 

释“声”

“声”者,名也;名谓安乐土名。

“声”就是名的意思。“名”是什么名呢?

“名谓安乐土名”,所以“梵声”是指安乐国土清净妙好的名声。

 

释“悟”

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梵声悟深远”,这是解释“悟”字。经中说:如果有人只要听到安乐净土的名号,心中愿意往生,就可以如愿往生净土成佛。

“经言”,是哪一部经呢?《阿弥陀经》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到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如果发愿愿往生,都能如愿。

在《观经》中,韦提希夫人看见释迦牟尼佛光台现国,说:“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看见阿弥陀佛的国土,愿意往生,都能往生。

总之,安乐净土的名就有这样的功能。

“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净土法门,只要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欲愿往生”,就是开悟了。为什么能够发起愿往生的心呢?因为极乐世界的名号不断地碰触、撞击你的心灵,最终会让你“欲生”,就开悟了。

“名能悟物”,愿意往生就能往生,只要往生就能成佛。不仅开悟,而且证果、成佛,不可思议啊!

虽然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是求往生。他念佛干什么呢?“阿弥陀佛保佑我病好,阿弥陀佛保佑我病好,阿弥陀佛……”他并没有求往生,念佛只是为了保佑他的病好。最后也好不了了,“哎哟,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接我早点去吧!”就开悟了。

“名能悟物”,只要愿往生,就算开悟了。因为三界是轮回的世界,众生像蚕蛹在茧子里包着,“哎呀,好暖和,好舒服”。它不知道自己马上就会被丢到开水锅里去,它如果知道,就会想:“不行!我得赶紧出去”,就开悟了,它知道要出去了。

我们在三界中,天上地下,不断地在六道里轮回,没有开悟;一旦想要出离三界,像蚕蛹,从茧子里变成一只蛾飞了出来,那就开悟了,阎罗王就抓不住你了。

发起愿生心,愿意往生净土,这是不得了的大事啊!如果不是佛菩萨来到三界之内,天天对着你的耳朵喊“往生净土,往生净土……”你能想得起来往生净土、出离三界吗?压根就想不起来,还在做大梦:梦儿、梦孙;要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然后为后辈做打算,为祖上找坟地,保佑子子孙孙……难道保佑子子孙孙在三界里轮回吗?娑婆世界的众生心胸狭窄、低劣。

能把这样冥顽不化的众生教育到居然愿意求生净土,愿意成佛,愿意发菩提心,阿弥陀佛真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我们的心量慢慢地开阔,愿意到净土去,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个世界,再怎么卑微的众生,只要念一声名号,只要起一个念头,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在佛的国土里,就会互相传播、赞叹说:“哦,娑婆世界有某某众生,居然愿意往生净土了耶!”十方诸佛都跟阿弥陀佛说:“给你点赞!你教育成功了!这么一个铁疙瘩,这么冥顽不化的人,你居然让他动心了,愿意求生净土了,你成功了!”

所以,十方国土,不仅十四佛国,无量佛国众生都愿意往生弥陀净土,像下雨一般。十方诸佛也都往极乐净土推送,这就是不可思议。

这是解释“悟”字。

 

别业

《释论》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何以言之?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盖菩萨别业所致耳”。

《释论》就是《大智度论》,解释《大品般若经》的。

“如斯净土”,极乐净土是报土。

“非三界所摄”,“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收不了。

“何以言之?”为什么呢?

“无欲故,非欲界”,在极乐净土,没有众生的欲爱,所以“非欲界”。只要有欲爱,就在欲界之内。

“地居故,非色界”,色界天没有地居,而居空中,但极乐净土有极乐宝地,可以地居,所以非是色界。

“有色故,非无色界”,“有色故”,还有妙色,不是无色界,无色界没有色相。极乐净土虽然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但是也有妙色成就,所以它不是无色界。

娑婆世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无法形容极乐世界超过三界的这种景象。

“以何缘由?盖菩萨别业所致耳”,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净土呢?这是“菩萨别业所致耳”。就极乐净土来讲,这个菩萨是哪一位呢?是法藏菩萨。

“别”是指特别的;“别业”是指法藏菩萨个体所特有的、特别的清净业力所形成的净土,并不是跟其他人有共业。别业是和共业相区分的。

 

共业

比如两个人一道走路,看到有位老人推车上坡上不去,上不去我去推,旁边人看见了,说:“你力量也不够,我俩一道推吧。”我们俩一道帮老人把车推上去了。那么,这个善的行为,将来感的果报,对我俩是共业。我俩将来在某件事情上,还要互相帮助,而且会有善的果报,因为我俩共同参加了,这是共业。如果有一百人参加,就是一百个人的共业;一万人参加,就是一万人的共业。

此土为杂染众生共业所感。

现在这个地球有雾霾,如果当初没有这个污染的共业,雾霾的空气你吸不着,因为你没有这个共业。我们之所以感受到热、冷、雾霾、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吃不到好东西,那是我们的业报。我们一定有这个共业,没有这个共业,决定能吃到好东西。

地球污染了,我们心里要忏悔:“我业不清净。”

这是共业。

 

阿弥陀佛的别业

别业是什么呢?

能神者神之耳。愿心庄严。

法藏比丘说:“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

四十八愿“设我得佛”,“我”就是一个人,没有两个我,哪有两个我?我就是唯一的一个!法藏比丘一个人发这样的愿,要救度十方众生,这是他的别业。

往生极乐世界,完全是阿弥陀佛别业所成就,跟你没有关系!你就老老实实接受,不要以为“我自己还加一股劲”。你越加越麻烦,这是别业成就,不是共业,不要搞错了,“你看我修了很多,我在里面也有一份功劳”,这就是不老实,不老实就有杂音,就没到极点,就不能一向专念。

 

释“深远”

悟之深,胜过三界道,直入涅盘界。

这一段是解释“深远”两个字。“梵声悟深远”,为什么?因为超过三界,直达净土成佛。胜过三界道,直入涅盘界,这个悟得深、悟得远。如果在三界之内,就不深、不远。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梵”解释过了,“声”解释过了,“悟”解释过了,下面解释“深远”:次第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深远?因为胜过三界道,“菩萨别业所致”,这不是深远吗?

 

释“微妙”

底下解释“微妙闻十方”的“微妙”。

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谓出三有。“而有”者,谓净土有也)名能开悟曰“妙”(“妙”,好也。以名能悟物,故称“妙”)。是故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微妙”,“出有而有曰‘微’,名能开悟曰‘妙’”,“微”就是细微、精微、微妙。

什么叫“出有而有”呢?“有”这个字,在佛教当中一般是不好的。三界十二缘起当中的有,就是有烦恼、有生死,是二十五有的众生。阿罗汉称为“无学”,也是“无有”,没有烦恼了,就是没“有”。三界称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称“欲有”,色界称“色有”,无色界称“无色有”,所以要度“有流”,“有”就是烦恼。

阿罗汉就是“出有”,出有之后灰身灭智,他在寂灭境界当中“出有”,没了。

但是,菩萨形成的净土不一样,“出有而有”。

此土在有而有,故拙劣,执碍,冥顽不灵。

“出有”就是出三界之有,出众生幻妄之有。三界之有是虚幻的、轮回的、染污的、不净的。

那么来到净土呢?形成净土的庄严,是“而有”的“有”,是净土的庄严景象,一切都“有”的,叫“出有而有”,这就是真空妙有。

“‘而有’者,为净土之有”,这个“有”,不是有烦恼,而是有功德、有智慧、有慈悲、有爱心、有菩提愿、有波罗蜜、有佛的名号、有佛的果位、有大悲心、有妙相庄严,“出有而有”。

如果以十法界来看,我们六凡法界众生都是穷人。人天也是亏的,都在六道里轮回,我们都是亏本户,每天都亏;地狱众生是最穷的,是贫困户。阿罗汉只管自己温饱,赚不了钱给人家的,打个平手;无生法忍的菩萨,不仅自己管饱,还有多余的粮食救济别人。阿罗汉对救济的菩萨说:“我已经够饱了,你们救济三界众生吧。”我们就是被菩萨救济的对象。

阿弥陀佛是法界首富,有很多功德法财。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没有,佛就给我们,把净土的功德给我们,好房请我们住,好床也给我们。

净土的“有”,都是好的,都是智慧清净光明。

“名能悟物”,极乐净土的名声、阿弥陀佛的名号,能让众生开悟佛性功德,愿求净土往生。

以上这些叫作“妙”。

 

③辨义

前面说到“妙声功德”,简单解释了文句,下面就一些节点研讨一下。

 

闻名欲生则生

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有人看到会觉得这不可思议,“听到安乐净土的名号,想往生就能往生了?”

确实如此。信顺弥陀救度的人,对这句话就能如实领纳,这样的念佛就是“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杂行杂修的人,或者圣道门的人,或者一般社会人士看到这句话,会觉得是天方夜谭。所以,佛法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都是因缘,缘分到了,看了就相应,知道平生业成、往生决定。

佛法是心法,如果心的频率跟它不相应,文字放在这里也只是放在这里,根本产生不了共鸣。比如最简单的,佛说“人生是苦”,这四个字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有的人看了,跟心就是不相应。如果对这句话有深刻的领悟,就算是领悟“四圣谛”的第一谛“苦谛”了。

 

释“声”

昙鸾大师解释说:者,名也名谓安乐土名。”读到这里,我就想到净土门特别重视名号,有国土名、佛名、本愿称名、称名往生、闻佛名号,但是这里说是“妙声”。“‘声’者,名也”,怎么不说“妙名”呢?后面说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也是讲声。“声”和“名”意义有类似、相通的地方,但是侧重点不同,所以表达的意涵是不一样的。

为此,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声”到底是什么意思,解释了五点,我觉得特别好。

第一,“声”是声波的振动,有振动感。如果讲“妙声”,它就有动感,会来触动众生的心。阿弥陀佛在那边振动,来碰触、震荡、震撼我们的心,感动我们。所以,极乐净土的名号来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来了,不是写了几个字放在那里,而是一种声波的振动,它有一种作用力,会震荡我们的心,感动我们,让我们欲愿往生即得往生。所以这个“声”非常好。如果讲“名”,只是个静态的名字。

第二,“声”有消息的意思,比如“互通声气、声气相求”。它代表着消息,有能量、信息在里面。安乐国土的名、阿弥陀佛的名,叫“妙声”,这个“声”来了,里面夹带了很多的信息,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功德。它有消息给你:“你这里是苦的,我那里是乐的,你来吧!”“声”里面有信息、消息。

第三,“声”是“说出来让人知道”,比如“我声明”,就是说出来让人家知道。极乐国土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来了,自然会讲法,有“说出来让你知道”的作用,这个“声”特别好。

第四,“声”是名誉。“声名、名声”,美好的名声、名誉,这就跟“名”很相应了。

第五,“声”在古代指音乐、歌舞,有娱乐性。极乐国土的名号和阿弥陀佛的名号来了,让我们的心感到愉悦,所以“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音乐、歌舞里面含着美好的乐音,用“声”表示。

另外,繁体字的“声”字下面一个“耳”,意思是要用耳朵听的。所以,安乐国土、阿弥陀佛的妙声成就,传到此土来,我们要听。

 

一切抵不上这句名号

名能悟物,未必说法、闻法、思法、修法,然后取悟。千言万语,不如一名;

“名能悟物”,“名”能够让众生开悟。此土众生的知见特别多,要通过说法、闻法、思法、修法,然后才取悟,而且也不一定都能取悟,非常麻烦。但是净土门,只要听到安乐国土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名”就能让我们开悟。所以,我们在这里学其他的,千言万语抵不上这句名号。

大家如果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开悟的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未必像娑婆世界这样,要去理解、思维,而是直接以名号救度众生。

六度万行,不如一名;八万法门,不如一名;三只苦修,不如一名。

六度万行都总摄在一句名号当中。比较而言,这个名有最大的摄受力、总括力。八万四千法门未必能悟,这个名你就能悟,三只苦修也都在这之内。

一切音声、名相、言辞、辩才、理论,总摄一名。真正一音说法。

阿弥陀佛的名号,安乐国土的名号,虽然是一个名,但是一切的音声、名相、言辞、辩才、理论都在这个名之内。别看这是一个名——“南无阿弥陀佛”,整个法界所有的编码都在其中。

我们经常赞叹佛,“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名是真正的“一音演说法”,拿“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个声音就可以讲法了,到哪里就讲这一个声音,所有的都在里面了。

 

人都好名

在娑婆世界,有很多人很好名。关于名的词汇,有“求名、好名、贪名、盗名、争名夺利”。大家都希望有个好的名字,有时候为了能够吸引人的眼球、抓住人的耳朵,恨不得把脑袋都想破了。比如现在上网,都要先注册,商标也是名,也要注册,要保护,好一点的名字几乎都给取完了。

 

名是招牌,名能召德

名字也叫招牌,确实重要。什么叫招牌?就是写着名字的牌子挂在门头,用来招揽顾客,把人气带旺。比如每个饭店、商店都有自己的招牌,有“百年老字号”这样的老招牌。

名能召德。名字挂在门头,就有一种召感的力量,就能把顾客招来。连娑婆世界的名字都有召感的力量,何况阿弥陀佛的名号呢?阿弥陀佛的名号,召感力量会更强大。

每个人的名字,也是自己的招牌。名字叫得不好,召感来的就不好。所以,人人都想取个好名字。

 

如何起好名

什么样的名字是好的名字呢?

首先,名字的意向是正面、喜庆、吉祥的,意义要好。我们取名字,不管是别人叫还是自己用,如果给人的印象是正面、吉祥的,就会引导人的心念走向正面和吉祥,会增长我们的福报。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言顺是很重要的。

其次,名字要普及化,尽量不用生疏字。如果这个名字别人看见之后,还要查《康熙字典》,现代字典都查不着,肯定不能普及。

另外,名字音节要响亮,要让人感觉和平。像佛的名字,一听就感觉很舒服。

 

佛名有功德,熏染我们的内心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列举了一百多尊佛的名号:莲华香佛、旃檀香佛……。作佛事念那些佛名也有功德,佛名号一念,就能熏染我们的心。

 

娑婆多恶名,产生所知障

此土多恶名、劣名、染名、污名、罪名、虚名、假名,累物、障物、迷物,所知障,死于句下,执于概念,为名所牵,为名所累。

我们世间的名称,多是恶名、罪名,粗名、劣名,染名、污名,虚名、假名;极乐世界安乐国土的名,是净名、善名,真名、实名,功德名、妙名,是妙声、梵声、清净声、真实声。

娑婆世界的名,叫“所知障”,会累物、障物、迷物,会让我们的心被名相拖累,被名相覆盖;会迷惑住我们,让我们在名相里玩弄名词。我们就会被名相迷住,障碍住,被套在里面,想出也出不来;即便学习,也是死于句下,执于概念。

 

佛法大圆镜智,一切了了明知

佛菩萨的思惟不是靠名词概念,而是靠大圆镜智。佛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

第一,成所作智。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转识成智,就叫成所作智。“成所作”,想什么就成什么。

第二,妙观察智。第六识意识转为妙观察智。

第三,平等性智。第七识我执的“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

第四,大圆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佛了解万事万法,用“大圆镜智”一照,过去未来、此界他方,全部都了解,不用靠名相来讲,直接证悟诸法体相:真如是诸法本来体相,在寂灭境中,一切了了明知。

 

娑婆世界为名所牵,为名所累

在娑婆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如果不贴个标签,都没办法开口说话。“那个那个,把那个拿来。”“什么?”“那个,我忘记了叫什么,把那个拿来。”这怎么能拿得来呀?一定要安一个名字——“把剪刀拿来”。

有时候跟别人说话,“谁呢?”想不起要说的人的名字,旁边的人急得出汗,“到底是谁?”说不出来,“就是他!”就是想不起来他的名字。

所以,在这个世间若是没有名,或者不靠名,根本就没办法说话、思维、做事,累得很。

这就是娑婆世界,为名所牵,为名所累。

 

安乐国土名能悟物,不隔实相

名即实,故能悟物,不隔于实相,当体即真。

安乐国土的名、阿弥陀佛的名,是实相;娑婆国土的名,是概念,已经离开了事物的本体,成为孤立的、碎片化的、固化的、有形化的、静态化的概念。“名”与“实”、“名”与“法”是分开的,名实不符。

阿弥陀佛的名,本来就是实相法,和我们的名不一样。不能按照娑婆世界的思维来认为,“不就是一个名吗?”不是这样的,阿弥陀佛的名是实相法。

只要多念阿弥陀佛的名,自然就能开悟,念别的名就不行。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能熏染我们,“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佛名号、佛的国土名号,就好像旃檀妙香一样,只要口中称念、心中忆念,身上就会有功德香的妙香之味。

 

何以此土众生闻名而不悟

名能悟物,何以此土众生有闻而不悟者?

“名能悟物”。安乐国土的名,能让众生开悟;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能让众生开悟。开悟的标志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何以此土众生有闻而不悟者?”为什么我们此土的众生有闻而不能开悟的呢?虽然听到了,但不愿往生,还求身体好、求发财,这不是没有开悟吗?“名能悟物”的作用在哪里呢?

闻而不悟,有几个原因。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第一,“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什么叫“非常之言”?诸佛的名号,不是常规的语言,是“非常之言”,要佛的耳朵才能听得进去。有的人虽然听了,但是他没听进去,还在耳朵边上。

闻而能信,此人具佛耳,多善根福德因缘,究竟必令闻信往生。

所以,能够听信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能够由耳入心的人,真是耳根清彻!

任何时候听到不好的声音,只要有名号在心中,不好的声音自然就给排除了。虽然我们的功夫不够,但是名号具有这样的功能。

所以,如果能闻信名号、闻而入心的人,非少善根福德因缘,被赞美为“人中芬陀利华”。

有的人虽然听到了,暂时还挂在耳边,还没有愿生西方净土,但最终还是要进去的。因为佛名是声,会往心里振动。佛在《大经》“三誓偈”中有这个愿望: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我要成佛了,我的名和声超越十方一切诸佛,在十方法界当中振荡,一定要让众生都能听到。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十方法界当中,如果有人没听到我的名号,我就不成佛。

第二,耳目不明。“闻”也有初闻期。听到了,先求发财也算“闻”,不过还没有闻进去,慢慢会深入。“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通通都能往生,不过,时间各有早晚。

对佛的名号闻而不信,不能入心;见到六字名号,见到阿弥陀佛的形象,不知道与自己有何关系,不知道这尊佛是救度自己的佛,不知道依靠他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产生不了好乐心和信心:这就是耳目不明。

在《大经》里,弥勒菩萨听到释迦牟尼佛宣说无量寿佛的声音之后说,“耳目开明,长得度脱……复闻无量寿佛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连弥勒菩萨都说“耳目开明”,耳朵也开了,眼睛也明亮了。

闻到佛的名号,我们凡夫的六根才转进。我们学习净土三经和祖论妙典,越学越觉得这句名号的尊贵,它的功能力用不可等闲视之。要多少善根福德,才能听闻到这句名号!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说: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末法时代,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佛,有人只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两者相比,后者所得福报胜过前者。

钱财怎么能和六字名号相比?很多人认为“念佛功德有多大?我花钱建寺院,这功德才大!”花钱建寺院的功德,有三千大千世界七宝那么多吗?直接供佛了吗?没有。

只有信仰这个法门的人,才真正明了龙树菩萨所言不虚。事实的确如此,不是用那些话表扬、鼓励、赞叹念佛。因为凡夫所修的都是有漏、有为、有相的善法,是相善;名号是无漏、无为的实相法。这怎么能比?

我们虽然没有开悟,只要能够相信名号是实相法,能够一向专念,确实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而种善根,而是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确实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不赞为“人中芬陀利华”都不行,所以,恭喜各位念佛人!

第三,种性不同。我们不要跟世间人比,种性不同,怎么比?

老鼠就会打洞。如果比打洞,天龙能比得过老鼠吗?天上的飞龙沦落在老鼠窝里,打洞比不过老鼠,但它是龙种,行云布雨才是它的本分。结果它忘记自己是条飞龙了,想跟老鼠学,“你看,老鼠多聪明,会打洞,会偷鸡蛋!”这多么可悲啊!

世间人的分别念特别重,会写,会讲,会谋划,会算计,我们念佛人跟他们比这些干吗?我们像天上的龙,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眼睛怎么会看着他们呢?挣钱,炒股,不要比这些。我们会念佛就行了,这是大本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好像我们笨笨的,只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是种性不一样。是龙种,干吗要学老鼠呢?所谓“虎豹生来自不群”,我们就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念的这句名号是法界真言,是极乐世界真正的原声。其他千言万语,都是娑婆世界的声音。即使是佛经,也是翻译成娑婆世界的语言,是指月之指,并不是月亮本身。这句名号就是月亮本身。那能比吗?不能比!

我们能有这样的愿心,能有这样的信心,能有这样的根性,能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绝对是靠缘分,绝对是种性。我们跟阿弥陀佛就是有缘,这句名号念得很法喜。有的人就念不下来,这就是种性不同。

吃草,牛就能吃得下;老虎就没办法吃,“这草怎么吃?”

我们念佛号就很吉祥、很欢喜,其他人就做不到。这就是根机不同。根机不同,不要强行劝化,因为很麻烦、很困难。不是他不愿意学,是根机不同。

如果一定要让老虎吃草,对它来说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老虎,这草有营养,你吃吧!”老虎说:“不,我祖祖辈辈传下来都是吃肉的,吃草怎么能吃饱?”它不能相信,因为种性不一样,无法相信。

让人天种性求出离,对他们来说挺费力;让声闻种性发菩提心,也挺费力,只有阿弥陀佛才能调伏他们。目前是圣道门的根性,现在叫他专修念佛,也有点为难。

念佛的根性,去搞人天法也为难,摇头:“人天法,非吾所好也;声闻法,亦非吾所好也。”“如来清净智海,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圣道门菩萨行,“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非吾所好也。

“非吾所好”,不是我们所喜好、所能做的。我们就喜好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是佛种,成佛的种!

 

(12)功德

下面学习“主功德成就”。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①来意

前面说了“光明”“妙声”。“光明”能够“除世痴暗冥”,它的根由是什么呢?“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名能悟物”,它的根源在哪里呢?

既知名声,须知名声之主。名声来由,谁为主,谁为增上。

前面讲“须知名声之主”,名声的来由,名声的主人是谁?谁为主,谁为增上?这里就要讲“主功德成就”。

 

“主”为什么也纳在国土庄严中

这里有一个疑问:十七种功德庄严都是讲国土的,这一句明明讲“主”,就是讲佛,为什么也纳在国土庄严当中呢?

虽言主,譬如主画山水,配以人物,犹是山水画,非人物画。

虽然是讲佛,但是为讲国土而服务的。打个比喻,我们画山水画,虽然山水画里画了两个人物,也不叫人物画,还是叫山水画,而所画的人物,仅仅只是为了显示山水的宁静而已。

“国土庄严”就像一幅山水画,虽然也讲到阿弥陀佛,但全然是为了烘托国土的。因为这个国土不是一般的国土,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的优胜国土。

 

此句通二十九句

此一句通十七句,乃至二十九句。愿心庄严为因净,法王住持为果净。二十九句皆互通互含,尤其清净、性、主、不虚作功德,总摄一切德。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此句不仅通十七句,同时也通二十九句,整个国土的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都是由此句才能成就,才有效果和作用。

《往生论》里说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愿心庄严”是讲因净,就是法藏比丘在因中发的种种大愿,而庄严国土;“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法王住持”就是果上清净。“愿心庄严”和“法王住持”,这两句可以配对着来理解。

二十九句庄严功德,每一句之间都是互通互含、义理相通的,但是其中的“清净功德成就”“性功德成就”“主功德成就”和“不虚作功德成就”,这几句更加明显,能够总摄一切功德。

 

简单回顾

我们可以来回顾、思维一下。

比如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极乐世界之所以能胜过三界道,是因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第二句“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极乐国土的“量”,也是因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才能成就,以无量为“量”。

同时,“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也是含对各句的。“量”成就,不仅仅只是讲虚空而已,在极乐世界,即使一朵莲花,也是想大就大,想小就小;一滴水也是同样的,所有的“量”都是以无量为“量”。

菩萨有“一时遍至德”和“不动遍至德”,这也是“量功德成就”。在极乐净土,菩萨虽然没有动,但已然超越了时空:一念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不动而遍至一切国土。阿弥陀佛的“量功德”成就以后,时量和空量是突破性的,不受任何限制。

所以,在菩萨四种功德中,就有“量功德成就”。“量功德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来自“法王善住持”,法王之善住持其中。

娑婆世界就没有“量功德成就”,桌子就是桌子,房子一百平米就是一百平米,身高一米七零就是一米七零。高也高不了,低也低不了,大也大不了,小也小不了,一切都定型了,所以,“量”就是不自在、不自由,把人捆住了,多可怜啊!极乐世界的菩萨不一样,想高就高,想低就低,想大就大,想小就小,一切自在无碍。

第三句,“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性功德成就”。“正道”与“正觉”,“出世善”与“法王善”,这里是很配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极乐净土显现在果上就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只是因和果不同,义理是一样的。

这样来看就很丰富,有层级感。

 

②释文

我们来看文句,先消释经文。

 

愿心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罗刹为君,则率土相啖;宝轮驻殿,则四域无虞。譬之风靡,岂无本耶!

“佛本何故兴此愿?”这是讲“愿心庄严”。当初为什么发这样的愿呢?“见有国土,罗刹为君,则率土相啖;宝轮驻殿,则四域无虞。譬之风靡,岂无本耶!”文辞很优美。

当初法藏比丘以法眼遍照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看见有的国土“罗刹为君”。“罗刹”就是恶鬼的总名,“罗刹为君”就是国土是暴君独裁。

“率土相啖”,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君王,整个国土之内就会互相残杀、掠夺,你攻杀我,我攻杀你。因为君王就是暴王,喜欢烧杀掳掠,又不爱护民众,国土当然就不得安宁了。

“宝轮驻殿”代表明君圣主——宝轮王,“宝轮”指代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出世就有轮宝,有四种转轮圣王: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

“宝轮驻殿”代表有好的君王,他爱护百姓,在他的国境之内,人民都过得非常好,安居乐业。“四域”就是东西南北,代表整个国土之内;“无虞”就是没有不安全的因素。

譬之风靡,岂无本耶?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上梁不正下梁歪。

“譬之风靡,岂无本耶!”打个比喻,就是风吹过来,草就要伏地,这是有来由的。“本”就是来由。就像“风行草偃”,比如上面的人是风,下面的人就是草,也就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上面一个政策,底下就都效仿;上面一鼓励、一号召,下面就都跟着去。

这里也是为了说明所有这一切的本源,是因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法王像风一吹,底下所有的功德如草倒伏,顺着风,显示这样的形象,所以列举了两个世间王的例子,用世间王来说明法王。

是故兴愿:“愿我国土,常有法王,法王善力之所住持。”

常有法王:若取灭度即不能住持,如释迦佛。此明真净报土。

昙鸾大师解释的时候,加了“常有法王”这句话。为什么要加?“常有法王”,如果从偈子看,看不出来,这是从“住持”这两个字来的,如果法王都灭度了,还怎么住持?真实清净报土,法王要能住持,就一定是无量寿,所以,阿弥陀佛是无量寿,“常有法王”,法王是不入灭的。

“法王善力之所住持”,“法王善”来住持这个国土。

 

法王善

法王善:正觉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具说为佛八德。

“法王善”是什么善呢?就是“正觉善”,不是世间的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和法王善相比,太染污、太低劣、太恶了。法王善是清净善、正觉之善。

这里说“正觉阿弥陀法王善”,底下说,安乐国为正觉善所持。“法王善”也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的出世善、正道善、大慈悲善,这两首偈子可以连到一起。

具体说,“法王善”就是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当中佛的八德,佛的八种功德就是法王之善。

 

法王善力

法王善力:佛本愿力。三愿的证。“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法王善力之所住持”“法王善力”是什么?就是佛本愿力。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因为有这样的法王善力,也就是佛本愿力的住持,所以“遇无空过者”,道理都在这里。

 

住持

“住持”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住持”不是指寺院的大和尚,现在虽然也用这个词,但那是假借引用过来的。“住”是安住,“持”是保持。安住之内,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这叫“住持”。

寺院大和尚是寺院的住持,住在寺院,要操心,持守寺院,海众安和、修行得法。如果大家都住得安乐,修行进步,这就是“住持”。如果住持自己也乱糟糟,那就不能“住持”了。

住持:安住其内,以大爱心大念力保持,使不堕、不坏、不散、不失,常新、常荣、常生。

极乐国土的“住持”是阿弥陀佛,“正觉阿弥陀”法王之善安住其内,以大爱心、大念力住持。

 

    ┌安乐国土

    │光明

    │名号

住持┤                          ┌住安乐国

          ┌彼土众生  菩萨四德┤

    └众生心┤                  └往他方国土

            └此界众生  摄取不舍

 

阿弥陀佛这种善,遍布在极乐国土,每一毛尘、每一滴水都充满了佛的大念力、大爱心。以念力、以爱心来持守,保持极乐世界(涅盘界)这种功德不堕落、不败坏、不散失,一切都是常生的,常新、常荣,有生命力,这就是法王善力之所住持。

人体无神识住持即坏,有神识住持故有自我修复力。种子亦赖种力住持。力竭不能持,即弃而不住,坏死。

像我们人体要靠神识来住持。如果没有神识,人体就败坏了,划了一个伤口就烂掉了;有神识住持,人体才有自我的修复力。身体很奇妙,大脑好像没有动,吃下食物自己就消化了,这是因为有神识住持的作用,食物才能消化。

种子能发芽,也是因为有住持力的作用。当初就是一颗小豆子,过了一年、半年,下雨遇水,它就发芽了,这是因为有种子的力量在住持;种子过了一年两年,如果住持力散落了,比如种子被烧焦了,或者时间长了,住持力耗散了,衰竭了,力量不够,它就不能持,它就废了,就没用了。

“持”就是端住,拿在手上持得住。要有力量才能持得住,不然一放手就掉下来了。

人体仗神识、神经系统住持;组织仗指令制度住持;安乐国土,仗佛正觉光明、大爱心念力住持。

神识住持在人体当中,靠的是神经系统,有什么活动,它立即就能反应过来。如果哪里被虫子咬了,手自动来挠挠痒,就是靠神经系统这种自然的功能。

一个社会组织也是这样,靠制度、指令来住持、运行,组织才不坏,才能有生命力。如果没有制度、章程、指令、领导和组织架构,怎么住持?一切都乱了,没法做事。这个“住持”有作用。

阿弥陀佛住持不靠指令,也不靠神经系统。靠什么?靠无量光,靠念力。这种大爱心、大念力也就是光明,遍至每一个角落,佛的住持是“正觉光明”,完全不一样。

“住持”者,如黄鹄持子安,千龄更起;鱼母念持子,经泶不坏。

“住持”是什么意思?昙鸾大师举了两个例子。

 

黄鹄持子安,千龄更起

“黄鹄持子安”,“持”,就是住持,“子安”是一个人的名字,黄鹄(鹄通鹤)怎么持子安?这里列了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子安曾经救过一只黄鹄,他死了之后,这只黄鹄每天都飞到子安坟头鸣叫,“子安,子安!”

黄鹄不希望主人死掉,以它感恩、报恩的念力,天天呼喊他,保持他。就这样喊了三年,子安活了。这就是念力,用这样的例子就是要说明,连一只黄鹄鸟都有这样的念力,阿弥陀佛的念力还得了吗?我们也是在六道里无量劫地轮回,阿弥陀佛天天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持住我们,让我们的佛性不散失。总有一天,阿弥陀佛的念力把我们喊醒了,我们的佛性苏醒了,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还有一个解释,出自西汉刘向所撰的《列仙传》:

《列仙传》曰:陵阳子明钓得白龙,放之。后五年,龙来迎子明上丹阳陵阳山,一百余年乃得仙。山高一千余丈。又有子安,仙人也,来就子明,二十年,一旦忽死,因葬山下。常有黄鹄栖其处树上鸣,云子安子安也。

这个解释是说子明是仙人,“子安来就子明”,子安向子明学仙道。二十年后,有一天子安突然死了,“因葬山下,常有黄鹄栖息树上”,鸣叫“子安、子安”。

这只黄鹄也不是一般的黄鹄,大概是仙鸟之类的吧。

 

鱼母念持子,经泶不坏

“鱼母念持子,经泶不坏”,这是什么意思呢?“鱼母”就是鱼妈妈,“鱼子”是鱼妈妈产的卵,“泶”是夏天有水、冬天没有水(冬天枯水期水退了,到夏天又涨起来了)。鱼妈妈夏天产下鱼子,冬天水枯竭的时候,鱼子还没有孵化成小鱼。按理说,没有水鱼卵是会死的,但鱼母心里会念着它的鱼子,鱼子就被鱼母的念力所持,即使没有水,鱼子也不会坏。到第二年夏天涨水的时候,小鱼都孵化出来。鱼母的心念就有这样的护持作用。

 

菩萨如果不为诸佛所念,善根朽坏

菩萨如果不为诸佛所念,善根朽坏;如同鱼子不为鱼母所念,坏烂不生。

诸佛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辅助诸菩萨。我们凡夫的善根也是靠诸佛如来的慈念力来护念的,不然就很容易坏掉,造恶非常易,行善非常难。要持得住善根,自己没这个力量,就要靠佛菩萨的护念力。

婴儿啼哭,置母衣则不哭。

比如小孩不睡觉,在那里哭闹,如果妈妈不在,就把妈妈的衣服拿过来放在旁边,他马上就不哭了,这也是母亲的慈念力具有这样的护持作用。

 

我等得具善根,皆蒙弥陀诸佛慈念力

我等得具善根,得生为人,得闻佛名,愿生净土者,皆蒙弥陀诸佛慈念力。

我们能够生而为人,能够具有善根,得闻佛名,而且闻而深信,愿生净土,这都是靠弥陀、诸佛的慈念力。如果没有弥陀、诸佛的慈念力护持,像我们这样的地狱种子,善根怎么能存活下来?就像一粒种子,周围都是五千度高温的火,这粒种子能保留住吗?

我们的善根,小小的一点,嫩得不得了,旁边三恶道贪瞋痴的水火,都是五千度、五万度的高温,如果没有佛菩萨的慈念力,早就被烧焦了,还有什么善根,怎么求往生?一切就都没有了。所以,都是靠佛菩萨的慈念力,把我们一层层地保护着,贪瞋痴的水火才不会把它毁掉。今生愿意往生西方净土,这是靠佛的慈念力。

 

初出家即离师离教团,善根速朽

初出家即离师离教团,蒙师佛慈念力弱,善根速朽。多联系,由事关心,即常蒙护念。

还有一些初出家众,包括我本人,我们在世间,一方面靠诸佛菩萨慈念力,一方面靠师父的慈念力,师父忆念你,就感到很安稳。

昨天有人说:“有师父真好!”那当然啦,出家人没有师父,就像世间人没妈一样,就是孤儿一个。有的人拼了命要离开师父,拼了命要离开道场,这就是没智慧,这就得不到师父慈念力的护持。

当然,外派出去的是工作需要,那不一样。为什么外派出去的容易成功,自己出去的就不容易成功?因为外派出去的,与教团、与师父之间有念力,教团的爱心和师父的慈念能够护持到他。他跟教团有工作上的交往,他要向师父汇报工作,有事情师父也会跟他交流,也会关心他,这就是慈念力。

自己跑出去的就断了根,就没有了教团和师父慈念力的护持。善根在外面暴露久了,很快就会朽坏,不还俗就算不错了。

徒弟出去了,师父就挂心、操心,真是这样。

自己离开了,师父的慈念力就遇不到,佛的慈念力也很弱。我们初学佛,还是要通过善知识、通过师父去认识和学习佛法,不然,佛法的善根就得不到护持。经书没人讲,看又看不懂;然后念念佛,念了没味道;遇到人事关系,也不会处理,又不好意思见师父。发心建道场,因为没有教团和师父慈念力的护持,没有本钱就会去攀缘,这样往往导致善根速朽。所以,不要自己离开教团和师父。即使被外派出去,也要跟教团、师父、师兄弟多联系,互相之间和合增上,这样就能常蒙护念。

 

佛不许大阿罗汉独立外化

佛不许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独立外化,常摄身边,慈念故。

不要说我们一般人,就是对大阿罗汉,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的。《观经疏》里就有这样的例子,《圣教集》第498页倒数第4行。

问曰:未审此等外道,常随佛后,有何意也?

答曰:解有二义,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

先看佛解。这些大阿罗汉,原来是学外道法的,邪见很深厚。虽然现在跟着释迦牟尼佛学习佛法,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佛仍然不允许他们随便出去,而是把他们留护在身边。为什么呢?

就佛解者:此诸外道,邪风久扇,非是一生,虽入真门,气习犹在;

他们虽然跟着佛证了阿罗汉,但还有外道的习气。

故使如来知觉,不令外化,畏损众生正见根芽,恶业增长。

不让他出去独立地教化众生,领在身边。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有外道习气,有人要发菩提心,要起行菩萨道,他们可能就会说“哎,太难了!我当年修的时候就挺困难,你还是修小乘吧”,众生正见根芽就被损坏了。

此世后生,不收果实。为此因缘,摄令自近,不听外益。

释迦牟尼佛慈悲,把这些大阿罗汉都摄放在身边,不让他们随便出去教化众生。

当然,也不是一切不许,只要是得到佛威神加持的大阿罗汉,也是可以出去教化利益众生的。

举释迦牟尼佛摄受诸大阿罗汉的例子,是想说明佛力护持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净土法门就挺好,一方面我们平时多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会得到阿弥陀佛的慈念力护持,再就是平时多跟同门善知识、同门师兄弟相互亲近。

 

为什么要办jingzong18微信公众号

像我为什么要办jingzong18这个微信公众号呢?目的也是慈念力故。法门里这么多人,没办法跟大家一一沟通交流,即使打电话也不行。那怎么办呢?就办jingzong18微信公众号。经常在上面说一些话,写一些文章,向大家汇报、沟通。不光同修的莲友们,还有我们的法师,如果经常jingzong18里的内容,就会感到比较安稳。如果不学习法义,jingzong18也不看,那你就在外面漂着。到后来见了面,本来是一家人,却说外行话,心疏远了,话也说不到一起。因为家里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把家乡话都忘了,非常生疏。

 

极乐世界一切都是正觉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善”,不是动词,不是法王善于住持,而是形容词,法王之善来住持。读诵这些偈子,会增强我们的信心,给我们非常大的力量,让我们能踏实地了解极乐净土的庄严、功德、利益。

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昙鸾大师解释得非常简略,干脆,利落,很有力度。安乐净土是阿弥陀法王正觉善住持的,那里怎么会有非正觉的事情呢?一切都是正觉。

昙鸾大师判极乐净土是报土,完全是佛的境界,同时说明极乐世界依正主伴,不管是正报还是依报,都是同一正觉、同一涅盘的境界。

极乐世界的每一朵花、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只鸟、每一首音乐,都是佛变化出来的,一切都是正觉。《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的鸟、树、风、光、乐,“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鸟是正觉鸟,不可小视。

正报人天、声闻、缘觉,是正觉人、正觉天、正觉声闻、正觉菩萨,也就是佛。这里的“正觉”,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正觉,是法藏比丘成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正觉阿弥陀法王之善所住持的,不是一般声闻、菩萨的境界。

我们到极乐世界,依报的环境,正报的众生,不管是主佛阿弥陀如来,还是菩萨伴侣,都是同一正觉,同一涅盘界,完全是佛的境界。

“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这话说得多干脆!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昙鸾大师判极乐净土是报土。

正觉华、正觉树、正觉水、正觉风、正觉光、正觉音、正觉香、正觉衣、正觉人、正觉天、正觉声闻、正觉菩萨、正觉阿弥陀。

“正觉华化生”,极乐世界有正觉花。

正觉树,就是菩提树。娑婆世界的菩提树只是一棵树而已。

正觉水,水也讲法,可以讲诸波罗蜜,讲菩萨灌顶大法。

正觉风,风一吹来,就开悟,就成正觉。

正觉光,光一照也成正觉了。

正觉音、正觉香,还有正觉衣。飘下来的衣服是正觉之衣,穿上就成佛了。

这所有的一切,是一个性质,都是最高阶位,只是显现有依报、有正报,有人天,有菩萨、声闻等等。

行住坐卧,扬眉举目,六根对六尘,皆是正觉事。

在极乐净土,任何众生行住坐卧,举眉扬目,六根对六尘,都是正觉之事。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碰到的,大脑想到的,总之只要一接触,通通都开悟,都是正觉。

在娑婆世界,六根对六尘,都是染污的、系缚的。

 

以正觉善为往生善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正觉善为往生善。安乐国为往生善持,其国岂有非往生事耶!一花一木一滴水,思维观察皆得真实功德,皆得往生。

这里的“正觉”,就是第十八愿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觉善”也就是“往生善”,相互可以替换的,两者是对等关系。在佛那边是正觉,在我们这边是往生。就像天平,一边是往生,一边是正觉,两边是平等的。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说为:安乐国为往生善所持,其国岂有非往生事耶!极乐世界的一花、一木、一滴水都能让我们往生,哪一物不能让人往生呢?

娑婆世界的善能让我们往生吗?“随缘杂善恐难生”。

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然要靠极乐世界的莲花,靠极乐世界的名号。“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哪有非正觉之事耶!决定往生。

我们从一花、一木、一滴水,思维、观察极乐世界功德,皆得真实功德。有真实功德,就决定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

正觉善、法王善,最高阶位的善。

昙鸾大师说的“正觉善”,是最高的善,也称为“法王善”。法王善就是佛的善。

五戒十善(颠倒善,五恶趣)、声闻善、菩萨善、法王善(出世善,大乘善)

善可分为几个阶位:人天善法,是五戒十善;声闻善,是四谛、十二因缘法;菩萨善,是六波罗蜜;法王之善,就是佛果圆满。

人天善跟菩萨善、阿罗汉善比,那就算恶,叫“横截五恶趣”。

人天善是颠倒善法、“颠倒善果”。很多人把人天善当作宝贝。穷人就这样,家里好不容易有一个土豆,赶快拿到大富人家门口炫耀:“看我的土豆,多好!”还看不起他人,“你的摩尼宝珠算什么,看我的土豆”。

念佛,就是摩尼宝珠。那些修人天善的人说:“念佛算什么,看我的人天善!”这就是穷人。呜呼诸子,实可痛心!哀哉诸子,没见过真正的法王善。法王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在二十四行偈子中,讲到善有几处。

第一,出世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第二,大乘善:“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第三,法王善:“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这都是同一阶位的。“法王善”就是“出世善”,“出世善”就是“大乘善”,“大乘善”就是“法王善”。这不是一般的大乘善,也不是一般的出世善。一般的出世善,阿罗汉就够了;但是在净土,必须是大乘善。一般的大乘善,六波罗蜜就够了;但是在净土,是法王正觉之善。这是不一样的。

 

(13)眷属功德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①来意

从“光明成就”到“妙声成就”,光明和妙声属于谁呢?属于法王。“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才有这样的光明,能够“除世痴暗冥”;才有这样的妙声,“梵声悟深远”。

“法王善”,以法王之善度众生,得到的结果就是第十三首偈子所讲的“眷属功德成就”——“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如来”就是法王。“正觉”就是“正觉阿弥陀”。“正觉华”,极乐净土的一切都是正觉之事。“华”,是莲花,也代表正觉,极乐净土尤其以莲花作为代表。

既然了解了正觉法王,就要了解他的眷属,这是次第关系以及来意。同时,也说明阿弥陀佛法王正觉之善,能够成为正觉的莲花,以及度化众生所得到的利益:一切都是从正觉莲花中所化生的。

 

②释文

愿心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

为什么要兴“正觉华化生”这条愿呢?四十八愿里有正觉莲花化生愿吗?虽然没有这么一条明显的愿文,但有这种意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从哪里出生?就是从莲花中化生。

见有国土,或以胞血为身器,或以粪尿为生元;

有的国土众生出生不净。首先讲出生的环境,生处不清净。

“以胞血为身器”,我们娑婆世界的胎生之类就是这样的,以父精母血构成身体,这是不干净的。

“粪尿为生元”,以消化水谷排泄粪尿维持基本生命。

或槐棘高圻,出猜狂之子;或竖子婢腹,出卓荦之才。讥诮由之怀火,耻辱缘以抱冰。

这也是讲娑婆世界的众生,生下来之后地位不平等,会起身心之恼。

“槐棘高圻”是指门第高贵的人家。“槐棘”是指三公九卿。在周朝,上朝的时候,三公坐在槐树下面,九卿坐在棘树下面。“高圻”是指有千里的封地。

按说,门第高贵,所生的孩子也应该非常优秀,这样才与门风相对,但恰恰生出猜狂之子。“猜狂之子”是指傲慢无礼、放逸无度、败坏门风的子弟。即使父母非常优秀,门第、地位都很高贵,但孩子不争气、干坏事,让父母脸上无光。

在世间,一些地位很高的人,因为孩子不争气,在别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即使做领导也没有威信,腰杆直不起来。孩子如果不争气,会让父母脸上无光,这是大不孝。

“竖子婢腹”,“竖子”是指奴仆,小人物,地位卑下的人。“婢腹”,“婢”是婢女,给别人做佣人的女子。在封建时代,社会等级特别鲜明,那些做奴仆、侍女的人地位是很低的。“竖子婢腹”就是出身不高贵。地位卑下的侍女所生的孩子即使很有才华,很出众,也会因为出身卑微而受人讥诮羞辱。

“讥诮由之怀火”,为什么会讥诮呢?门第高贵的人生了很不像样、不孝顺的猜狂之子,别人会讥笑;如果门第非常卑微,所生的孩子非常优秀,别人也要讲闲话。

比如夏天本来就很热恼,心里感到不舒服,别人再讥诮,“他家的门风高贵,却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如同再抱个火盆,不就更热了吗?很热恼。

门第非常低,虽然很优秀,却因为出身卑微而受人羞辱,这样心里就寒凉了。如同冬天本来就寒冷,又抱了块冰,不就更冷了吗?

在这个娑婆世间,想传宗接代就要生孩子。生孩子也不是那么平安的事情,有时候还会遇到难产。孩子生下来,还会有很多的事情,弄得身心疲惫,不干净,也不清净。

所以愿言:“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故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所以愿言”,看到这种情况,法藏比丘发下大愿,“到我的国土来,不要那么小家子气。什么粪尿、胞血,生得太不清净”。

“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到我的极乐净土来,都是如来净花当中所化生,清净宝莲花所化生”。我们小时候看动画片,哪吒三太子就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眷属平等”,生下来就是如来的佛子,都一样的,没有门第的高贵和卑下。

“与夺无路”,“与”是给,引申为赞赏;“夺”是强取,引申为讥毁;“路”是门路。你要赞赏说谁好,或者批评说谁不好,都没有门路。因为都是“妙相悉圆满”,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身皆金色、无有好丑”,生下来都一样。长得一模一样,比双胞胎还双胞胎,到极乐世界,都一模一样;智慧一模一样,外形也一模一样。

娑婆世界众生的脑子,想法就是很多。有人问“都一模一样了,还能认识吗?能分得出来吗?”没关系,肯定分得出来,因为心里有数。

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秽土,胞血身器;到了极乐世界,是功德法身,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在娑婆世界,还是色身,风在身体外面吹;在极乐世界,整个身体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风在身体里面吹。

在娑婆世界,粪尿为生元;在极乐净土,是香洁妙莲、七宝池、八功德水作为我们诞生的环境。在娑婆世界,有讥诮、怀火、耻辱、抱冰;在极乐净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释偈文句

“故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他方诸佛净土菩萨都赞叹,极乐净土的众生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寿,亦如今天赞叹阿弥陀佛一样,哪有褒贬呢?

 

正觉华化生

往生正觉,机法一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觉华化生。

“正觉华化生”的“正觉”,就是从法藏比丘第十八愿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正觉”来的。

往生正觉,机法一体”,阿弥陀佛的正觉,成为我们往生的莲花。我们的化生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是如来正觉所生的。所以,《无量寿经》说:

从如来生,解法如如。

“正觉华化生”,是指如来正觉莲花所化生。莲花是个形象,正觉是个抽象词,用“莲花”这个形象来表达“正觉”,莲花就是正觉,所以叫“正觉华”。

这种正觉莲花,本来属于阿弥陀佛“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这种正觉莲花,阿弥陀佛没有独自受用,而是让我们共同受用。所以,我们从如来正觉所生,不成正觉成什么呢。

从猪胎里生,生下来就是猪;从鸟蛋里生,孵出来就是鸟;从如来正觉华化生,花一开就是佛啊!这就是正觉,有什么好疑问的!

因为是“正觉华化生”,生下来当然成佛。《无量寿经》说: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这里的“众生”,是指念阿弥陀佛的人。

有人可能会怀疑,这里不是讲“作诸功德”吗?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化生是很快的,不是慢慢长大。

“须臾之顷”,一刹那之间,很短暂,很快。

这里没有讲佛,其实就是佛。因为一个净土只能有一尊佛,所以称为菩萨。不管是身体的相好,还是光明、智慧、功德,都一样“具足成就”。

非常明显,这里没说要怎么修行、修行到什么程度。到了极乐世界,自然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有好丑。

读到这样的经文,不信则罢;信了,谁不愿意往生?

化生,忽尔而有,不由喂养生长,成佛岂久哉。

化生有什么特点?就是“忽尔而有,不由喂养生长”,不需要喂养、慢慢长大,而是生下来就这样,所以叫“须臾之顷”。到极乐世界成佛还需要很长时间吗?“成佛岂久哉”,化生,当下就是。

 

如来净华众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这首偈子讲极乐世界的众生是“正觉华化生”。

自利利他,我们读这十七种功德庄严,一定要联系到我们这个世界来,这样才有感受。“胜过三界道”,不只是比三界好,是胜过三界,是要为我们这样的众生服务的。

此土念佛,入如来净华众,芬陀利华清净大众,二圣为友,真平等。

我们在此土念佛,也入“如来净华众”,也是“正觉华化生”。何以见得?有经为证。《观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人中芬陀利华”,不就是“正觉华化生”吗?不然怎么叫人中芬陀利华?

法照大师也有一首偈子说: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我们在此界念佛,就已经诞生到极乐净土宝莲花里面了。

《往生论注》也说: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这不也是说“如来净华众”吗?

我也写了四句话:

如来无量净华众,同一正觉华化生;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不只是极乐世界,远通法界之内皆兄弟。法界念佛众生,都是同一正觉花化生。

因为是“正觉华化生”,所以才称为“人中芬陀利华”,也入如来清净大海众之内,才跟观音、势至二圣为友,这才真正平等。我们还没到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就已经跟观音、势至平等了,这都是念佛的缘故,是佛赐大功德。

 

两次化生

先化生于名号,再化生于莲池。

我们的化生有两次:在此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化生到六字名号里面,先在六字名号里面养着;然后到极乐世界再从正觉花里化生。

我们在此界听到的是六字名号,其实在极乐世界就是大宝莲花;在这里念一声佛号,那里莲花就开了,写着念佛人的名字;在这里念佛,那里莲花就放光;在这里是躲在六字名号里面,其实就是在极乐净土莲花当中。这就是“正觉华化生”。所以,念佛人在这边一断气,极乐世界那边莲花一开,就化生出来。

在娑婆世界,人有生老病死,“生”是第一关。如果生处不清净,这辈子命运的格局基本就定下来了。从娘胎里出来的,能有多大的改变?

 

往生的好处

清净、高贵、正觉、平等、化生。

到极乐世界,种性就不一样。“清净”,妙宝莲花所化生,如来正觉花所化生;“高贵”,正觉阿弥陀法王之子;“平等”,跟观音、势至同一待遇,同样的芬陀利华;“化生”,本质是阿弥陀佛正觉所生,弥陀的正觉构成我们的功德法身,才有这样种种微妙功德。

这是我们往生的好处。

我们联想到佛八种功德中的“大众功德成就”偈,两首偈子也可以对观: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天人不动众”,讲天人,其实也包含声闻、菩萨,形相上一般都说天人。天人当中,有的显现为声闻之身,有的显现为菩萨之身,外相不一样,但是内证都是佛的功德。对外,如果侧重寂灭,就称为声闻;如果侧重利他,就称为菩萨。

“不动众”,大乘善根不可倾动,不会退转。

“清净智海生”,这里讲“正觉华化生”,就是这些大乘善根的天人,无不从阿弥陀如来清净智慧大功德海所生。

 

(14)受用功德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①来意

“受”是享受,“用”是使用。

“受用功德”这首偈子的来历是什么?既然从正觉花化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了,到极乐世界吃什么、喝什么,有什么享受,使用什么,“受用功德”在这里就讲了:“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乐”,就是好乐的意思。到极乐世界受用什么呢?受用佛法滋味,受用禅三昧。

“禅三昧为食”,禅定、三昧作为饮食。

 

②释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探巢破卵,为饛饶之膳;或悬沙指袋,为相慰之方。呜呼诸子,实可痛心!

“佛本何故兴此愿?”佛为什么起这个愿呢?

“呜呼诸子,实可痛心!”“呜呼”,就是哀叹。“诸子”,佛视一切众生如独子。

“你们这些孩子太可怜了!你们流落到娑婆世界,怎么搞得这么苦?真痛心啊!”佛都痛心了。

有的国土闹粮荒,粮食危机,怎么办呢?

“探巢破卵”,只好爬到树上把鸟窝摘了,掏几个蛋出来。

“饛饶之膳”,没有吃的,还要对别人夸耀:“今天我请客,看我们家吃得多丰盛啊。”因为大家都穷,只能掏几个麻雀蛋来炫耀炫耀,招待最尊贵的客人。

“悬沙指袋,为相慰之方”,这就更可怜了。“悬沙指袋”,家里没有粮食吃,孩子们都饿得面黄饥瘦、心慌意乱,大人就装一袋沙子,挂在梁上,宽慰他们说:“我们家有的是粮食,你们放心,饿不死,粮袋里满满的,都是粮食。”“相慰”,互相宽慰。

悬沙指袋:家中穷困断粮,就把沙子装到袋子里,悬挂在梁上,指着沙袋说有粮食,以此互相安慰,渡过难关。《俱舍论》卷十言:昔有一父,时遭饥馑,欲造他方。自既饥羸,二子婴稚,意欲携去,力所不任。以囊盛灰,挂于壁上,慰喻二子,云是麨囊,二子希望,多时延命。后有人至,取囊为开,子见是灰,望绝便死。

《俱舍论》说:

“昔有一父”,过去有一位老父亲。

“时遭饥馑”,遇到粮荒,闹灾荒。

“欲造他方”,想出门到外面去弄点粮食。

“自既饥羸”,自己又饿得没有力气。

“二子婴稚”,两个孩子还很幼小。

“意欲携去,力所不任”,出门想带上两个儿子,可是自己饿得走路都要摔倒了,没有力气,挑不动。

“以囊盛灰”,就把灰装在布袋里,挂在墙上。

“慰喻二子”,指着墙上的布袋对两个小孩子说:“爸爸要出门了,早上出去,到晚上才能回来。布袋里有粮食,里面装的是面粉,等我回来做给你们吃。”

“二子希望,多时延命”,两个孩子也好几天没有吃饭了,爸爸这么一讲,心里就有了希望,看着那个袋子,以为里面有粮食,盼望着父亲回来做给他们吃。这样,就有希望,靠意志力延长生命。

“后有人至,取囊为开”,忽然有人来了,把袋子取下来打开。

“子见是灰,望绝便死”,两个孩子一看是草木灰,绝望了,当下咽气,就死了。

这就是“悬沙指袋”。多可怜呀!

在我们这个世界,有人说“悬沙指袋,还不至于吧”,其实也是一样。怎么一样呢?

悬沙指袋:楼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货膨胀,经济危机。

有人说:“我家有好多套房子,这些房子一平方很多钱。”又说,“我在股市买了多少股票,一股多少钱。”又说,“我有多少钞票,在银行存了多少钱。”

之前看着涨势很好,突然楼市暴跌、股市泡沫、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就像袋子一打开,看到里面不是钱,而是灰,然后绝望跳楼而死。这不就是“悬沙指袋”吗?表面看起来好像挺多,其实都是泡沫。

探巢破卵,为饛饶之膳:上山打猎,下海捕鱼,粮食危机,食品安全,转基因,农药,世界粮荒,非洲饥民。

什么叫“探巢破卵”呢?现在爬到树上掏鸟蛋的只有小孩,大人都上山打猎、下海捞鱼,或者从事畜牧业,其实搞这些都是因为穷。

“呜呼诸子,实可痛心!”特别是现在,粮食危机、食品安全成了大问题。转基因食品、农药超标等等,让人也吃不到好的东西,世界粮荒,各地都有饥民,这就是穷。

这一段讲的是吃。吃对我们很重要,在娑婆世界,吃是第一位的。荀子讲:“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色”是传宗接代。这是众生的本性,自我生存,延续种姓。

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永绝他食之劳。

在我的国土,“探巢破卵”“悬沙指袋”用不着了。吃什么呢?佛法、禅定、三昧,这些精神食粮,是纯粹的法身食粮。

“永绝他食之劳”,如果吃别的,都要去操劳、劳作,辛劳、辛苦。“他食”,就是自身之外的食物。在极乐国土,永远不用“他食之劳”。

佛法、禅定、三昧,是我们本性功德所具足、所拥有的。如果以佛法、禅定、三昧为食,是永恒的,不需要他食之劳。

 

释偈文句

下面,昙鸾大师打个比喻来解释文句。

 

释“爱乐佛法味”

“爱乐佛法味”者,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怎样“爱乐佛法味”?

“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日月灯明佛讲《法华经》用了六十个小劫,参加法会的听众也坐在一个地方。

“六十小劫谓如食顷”,六十小劫就像吃一顿饭的时间,大概一刻钟就过了。

“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没有一个人感觉身心疲劳。因为“爱乐佛法味”,对佛法有爱乐、好乐,精神很足。

 

释“以禅定为食”

“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讫已化去,若须复现。

“‘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极乐净土诸大菩萨常在三昧之中。

“‘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这是讲三昧为食,彼诸人天如果想要饮食。

“百味嘉肴,罗列在前”,自然而然过来种种百宝钵器,种种饮食罗列在前。

“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在娑婆世界,我们讲究色香味俱全。但是如果只是说色香味俱全,却不让你尝,还是空想。在极乐净土就不一样,眼睛一看就饱了,而且很愉快;鼻子闻到香味,身体受到适悦,也自然饱足了。

“讫已化去,若须复现”,吃完饭不用收拾餐具,自然就消失了。如果再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又来了。

 

信与不信

有人说“会有这事吗?”那就看他信不信。“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不信,是因为他没法信。他为什么不相信?他根本就不可能相信,他想都想不到,说再多他也不能相信。种性不一样。

比如皇太子,或者是皇二子、皇三子,你说他将来能做皇上,他相信。如果对一个老百姓说“你将来肯定能做皇上”,“你别吓唬我,别让我被砍头”,他不可能相信,种性不一样。不是龙子龙种,说他是真龙天子,他怎么可能信呢?他想都不敢想。

“你也是娘胎里生出来的肉体凡胎,凭什么认为自己将来可以在莲花里化生?这不是妄想狂吗?”有人会这样认为。

我们为什么能相信到极乐世界“正觉华化生”?因为我们无量劫来于诸佛所种诸善根,跟阿弥陀佛缘分亲,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本国、本家,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老父亲。

有人刚念佛时,会伤心,想哭,感到极乐世界就是自己的老家。他就是跟佛亲,这种关系建立得很紧密。有人为什么不行?这还需要佛进一步地安慰,用光明、爱心不断地调化。

 

生命的灵粮——六字名号

我们的身体,是靠饮食而滋养;我们的心,要靠佛的名号而活。吃得再好,身体长得很肥壮,如果没有佛的名号,法身就枯死了。身体总会消亡,为了无常的生命而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实在不值得。

世间人不知道,生命的灵粮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些人还美其名曰“美食家”,吃完中国吃外国,吃了天上吃地下,海里的、陆地上的,什么都吃,为了身体造很多罪业。吃得再多,身体不过是变成了众生的坟场,将来都要到阎罗王那里去。

生命的灵粮,永比地上的粮食重要。

生命的灵粮——六字名号,永远比地上的粮食重要,大家要会吃。

 

补讲“正觉善”

这里补充一下前面讲的“正觉善”。讲到饮食的形态又联想到讲善的形态。

在人天的角度认为是善,但在阿罗汉肯定不认为是善。

比如,羊的身上长了一身毛,它们互相赞叹:“哎,你这毛长得真好看。”但是人会这样羡慕它吗?羊长一身毛就觉得好看,人就不会跟它有同样的想法,人觉得长一身毛很丑、很难过、很不好、很不舒服。

人天善,在阿罗汉看来,会像吐口水一样吐掉;阿罗汉的善,在菩萨来看,是焦芽败种。所以,在不同的生命形态中,低位的认为是善,到了高位,就不认为是善了。别说阿罗汉,即使是天人也不愿意要人间的东西,更不愿意到人间来,他们来地球,四十里以外都是臭气熏天,熏得受不了,来了难过得要命。确实是这样的。

 

食的形态

蝉餐风饮露,蚯蚓食泥壤,厕蛆喜粪便,人,天。

蝉,就是知了,餐风饮露;蚯蚓,就在泥土里吃土壤;厕所的蛆虫,就喜欢粪便。

人有人的食品,天有天的食品。人吃段食,吃五谷杂粮;天上吃琼浆玉液。各有不同的食品。

六根、六触、六受,眼食色及睡眠,耳食声,鼻食香,意食法。人胡思乱想,因意饥饿需食,难耐无聊、寂寞。少食少妄想。

人有六根、六触、六受。六根接触六尘,产生觉受,这也是一种“食”。眼“食”色和睡眠,如果没有睡眠,眼睛就要瞎掉,它要看颜色等等;耳朵“吃”声音;鼻子“吃”香味;人的大脑“吃”观念。所以,人没事就会胡思乱想,因为大脑饿了。如果不胡思乱想,就无聊寂寞,很空虚,所以要“吃”东西,要想。这就是“意食法”,意以法为食。

关于第十四“受用功德成就”,再将有关概念强化一下。

 

法王善住持┐ 虽说彼土,一一思在此土,

          ├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正觉华化生┘ 一切通过名号光明而实现。

 

虽说彼土,一一思在此土

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说的都是极乐净土的事。但我们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实际,联系自身情况,要观察到这十七种功德庄严对我们娑婆国土的众生一样有作用、功德、利益。

这样观察是不是夸张了?不是。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本来就具足自利利他的功用,就是为了救度三界凡夫,所谓“胜过三界道”。昙鸾大师在解释佛正报功德时说,如来庄严三业,就是为了用治众生三业。所以,如来庄严净土,也是用治娑婆五浊恶世浊恶之土。

要有这个概念。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受用功德”的原理,即“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极乐净土所有一切庄严都是“果地觉”。昙鸾大师言:“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是故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所以,极乐净土的十七种功德庄严就是“果地觉”。而我们在心中领纳、感悟这些果觉功德,进而得到利益,这就是“因地心”。

 

因中具果,法王之善住持故

往生极乐净土有种种功德利益,这是往生后所显现的果。同时,在因中也一定具备这样的果。只有因中具果,果上才能显现出来,所谓“因中说果”。因此,在娑婆世界一定有这样的种子和因,有相应的功德利益。

极乐净土的种种功德利益(即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全部收纳在六字名号中。当名号入我们的心时,这些功德利益也都入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定会得到相似的功德利益。说“相似”,是因为功德利益还没有完全显现,但是因中一定都具有了。

这样读,就不会觉得这仅仅是净土的事,跟我们现在没有关系。

比如,从第十“光明功德”开始,这所有的“用”功德,在因中都具备相应的功德利益。

第十“光明功德”,偈言: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这一定是除我们这个世间的“痴暗冥”,极乐世界没有“痴暗冥”。当然,愚痴、暗昧、冥顽的众生,以其各自的根机往生极乐世界后,当下就“除世痴暗冥”,这是就往生净土来讲。

佛的智慧和净土的光明,不局限在净土,而是普遍发散,让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也受益。比如我们念名号,心地豁然开朗,这不就是“除世痴暗冥”吗?

第十一“妙声功德”,偈言: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这明显是要普遍利益十方世界,不光利益极乐净土。所谓“微妙闻十方”,是说净土的光明、名声、利益要普及于十方。

第十二“主功德”,偈言: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从文字来看,这是说法王之善住持安乐国土。其实不仅住持国土,也住持众生。像极乐净土菩萨的四种功德庄严,都是靠阿弥陀佛法王之善住持,才可以“不动遍至”“一时遍至”“无余供佛”“遍示三宝”。这是住持极乐净土的众生。

同时,也住持极乐圣众到他方国土度化众生。根据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的解释,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之后,意欲往他方教化众生,菩提种子永不灭失。为什么?因为已经“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我们往生后再到其他国土去,我们的功德、菩提心、菩提愿永远不会散失,因为“法王善住持”在我们心中。

另外,我们在娑婆世界,也有“法王善住持”,阿弥陀佛住持在我们心中。以何为证?《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摄取”是救度、忆念、保护、护念,这就是住持。

又说: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心中念佛,佛就在你心中住持,你才能“是心是佛”。

又说: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佛不住持在你心中,你怎么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这些都说明,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就安住在我们心中,保持我们的善根,护念我们,让我们不退转,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若没有佛力住持,我们达不到平生业成。

这其中的原理,就是因为净土的种种功德利益成为这句名号。阿弥陀佛的大善、大爱心、大念力,不仅在极乐净土住持,还普遍于十方。我们怎么跟这些接触呢?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所有的爱心、念力都在这句名号中,通过名号把光明输送过来,我们通过眼见、耳闻、口称、心中领纳,佛的光明和住持力就来到我们心中,这才能住持。

第十三“眷属功德”,偈言: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从文字上看,这是讲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后,从莲花中化生出来。其实,我们现在念佛,现在就是“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只不过这是“因中说果”,因为我们现在还在因中。但如果因里面没有这个果,我们是不可能到极乐世界去化生的。

关于这一点,最有力的经证就是《观经》。《观经》称赞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如果不是“正觉华化生”,有什么资格叫“人中芬陀利华”?如果不是“正觉华化生”,观音、势至怎么跟你成为胜友?他们都是等觉大菩萨,因为你“正觉华化生”,所以才跟你是胜友。

下面,继续讲“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食要能化

 

  ┌佛  佛出生法  净土门

食┤

  └法  法出生佛  圣道门

 

讲到食品,很多人津津乐道。

佛味、法味、佛法味,是合在一起讲的,不过也可以分开理解。这里的“食”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佛法、禅三昧。

饮食要能消化,如果饮食不能消化,就会消化不良,就要得病。有个词叫“食古不化”,有的人是“食法不化”,法吃下去消化不了,不仅得不到利益,而且有很大的损失。

 

食佛与食法

如果以食来讲,佛和法可以分开:净土门是食佛,圣道门是食法。

净土门食佛。因为佛可以出生一切法,我们整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们的法身以六字名号作为营养,我们以佛为食。而佛本身可以出生一切法,所以营养非常充足。

圣道门食法,把发菩提心、六度万行、种种经典、种种悟境都往肚子里装,直到消化吸收了,才慢慢变成佛。

所以,圣道门是由法出佛,这就难了;净土门是由佛出法,非常容易,因为佛里面什么法营养都有。这是两者的不同。

 

往生净土,一切佛法都能消化吸收

在净土,一切佛法都能消化吸收,滋壮法身,金刚有力;在此土,我等下劣凡夫唯有如婴儿,食以母乳,或如胎儿依母脐取食,专称弥陀名号。名号乃纯佛乳,亦如我等在胎佛子之脐带,须臾不可离也。

只要往生净土,一切佛法都能消化吸收。因为到净土后,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以能消化吸收。

滋壮法身金刚有力。到净土后法身肥壮,都是金刚大力士,金刚那罗延身,一切佛法都消化吸收了,成为度化众生的菩提心、菩提愿,成为法力、道力,所以就有力量了。

 

名号是纯粹的佛乳

在娑婆世界,一切佛法能否消化吸收,要看是什么根机。像我们下劣凡夫,只有像婴儿一样喝母乳。婴儿只能喝母乳,让他吃粽子会吃坏。又如胎儿,要靠母亲的脐带维持生命。

我们在娑婆世界虽然念佛,但法身还非常稚嫩,一点能力都没有,消化能力也不够。那怎么办?只有喝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母乳。阿弥陀佛就是母亲,我们喝母乳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我们跟佛之间的脐带,须臾不可离,脐带不能断。

婴儿的食品是非常讲究的,只能是母乳,别的不行。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喝的就是纯粹的、亲娘的母乳,所以要专称弥陀佛名。因为我们还小,还很柔嫩,肠胃消化不良。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纯粹的佛乳。

 

食法不化

食法不化。浊世凡夫,圣道诸法不能消化,反而有害。有人学佛,失去常态,人际关系紧张,用高难佛法尺度量人量己,自心不乐,缺少法喜,骄慢虚伪,压力,紧张,犯精神病。

如果我们学圣道诸法,就不能消化。虽然圣道门的经典都是佛讲的,但我们消化不了;不仅不能消化,反而有害。下面列举一些情况。

有人学佛,失去常态,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人不学佛还算基本正常——当然,讲基本正常,是从人道来讲的;如果和阿罗汉比,都不正常,颠倒,像精神病一样。有的人不学佛还算正常,一学佛之后失去常态,人际关系非常紧张,自己心里也紧张,弄得人不像人、佛不像佛,妻子儿女都不知道怎么跟他打交道。因为他把圣道门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些大菩萨之行,放在自己身上,然后又拿这些标准去要求别人,弄得家里没法过日子。这就说明圣道门这副药他消化不了,这种食品不是他吃的。

有的人学了《法华经》,看到菩萨燃臂供佛,自己燃臂燃不了,就点几支香吧,把头上、手上点得乱七八糟。这就是把高难度的、无生忍菩萨的大修行,硬往自己头上扣,还要拿这些衡量一切人,弄得社会不和谐。自己心里不安乐、不法喜,也让别人紧张。

而且,还会增长骄慢、虚伪的习气,把读的书认为就是自己的。读到别人开悟,就认为自己开悟了;读到别人发菩提心,认为自己也是那样。就好像银行职员看到储户的一千万,就认为是自己的,以为自己发财了。这不是假的吗?那是别人的钱。

佛法的经典确实高妙。有的人看《法华经》《华严经》,一看境界非常高,出去讲话就很骄慢,好像站在云端里跟别人讲话;但是自己又没做到,所以就“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但其实他内心也很紧张,压力很大。有不少人修圣道门不得法,犯了精神病,这个我们见得太多了。

或豁达空,倒执诸善,妄称证果,羡慕神通,妖言惑众。或人间净土,哲学学问,穷思竭想……此则消化不良症。馊食饱嗝,满腹膨胀,不识是病,反以为修行得法得力。呜呼诸子,实可痛心。

另外,学圣道门,有的人执“豁达空”。比如禅讲空性,他消化不了“空”,也不知道什么是“空”,就拿来往自己头上扣,“没关系,什么都是空”,肆意造业。这就是没有正确地消化,消化不良。

还有“倒执诸善”。“倒”是颠倒,执着世间善法,认为这些都很高妙,所谓“外道相善,乱菩萨法”。这就是不善于学,消化不良。

还有“妄称证果”。有的人不仅说自己已经证果,还给自己的弟子授记。这都是笑话,但是就有人相信。这就像穷人穷得不耐烦,太想发财了,拿一个土疙瘩,自欺欺人地说“这是一块黄金”。因为实在太穷了,即使知道是假的,也不说破,就想满足一下自己想拥有黄金的心态。其实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有的人学《法华经》,说自己的徒弟都是分证佛,这明显是消化不良,智者大师尚且只是五品弟子位。

还有的人羡慕神通,精灵附体,妖言惑众。这些人都是没有深刻研究教理,话都说不通,没有次第、逻辑,但是就有一帮人跟着起哄。这也是现代人学佛的乱象,主要还是善根的问题。所以,我们能够老老实实念佛,这就好。

我们念佛,也有人反对,“一句名号就能往生,谁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啊?释迦牟尼佛有说吗?”然后搬出圣道门的经典,这就是消化不良。

对佛法消化不良,只好把佛法当作哲学,当作学问,在那里盘算、写书、穷思竭想……这都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有什么症状?打饱嗝,嗝出来的都是馊味道。他说的话、他的心态,都是酸腐味。满腹膨胀,自己不知道是病,反而以为是修行得法、得力。在台上讲这样空、那样空,底下的人都不听,因为饱嗝味谁都不愿意闻。如果讲念佛,底下的人个个都睁大眼睛。因为讲“念佛一定往生”,这个容易消化吸收,这是纯粹的“母乳”,喝下去就消化了。

 

佛乳为食,念佛自在

我等念佛,何其自在。佛乳为食,滋壮法身,日日成长,心多法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哪里会羡慕彼消化不良症、法身面黄肌瘦人呢?至于常人不学佛,则纯为饮苦食毒——饮生死苦,食贪瞋毒。

我们念佛很自在,佛乳为食,滋壮法身,日日成长。我们只要专心念佛,就是佛的婴儿,法身、功力就会天天增长。

“心多法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学了这个法门,还不知道能不能往生、能不能成佛,还羡慕人家说“谁愿意念佛啊?我要是会打坐,我也去了”,那就危险了。

真正念佛的人,怎么会去羡慕那些消化不良、法身面黄肌瘦的人呢?真正念佛的人,心里有数,不会羡慕他们。

至于不学佛的平常人,天天干什么?饮苦食毒。生死大苦、贪瞋痴三毒,天天吃这些,还觉得很美味。不学佛的人就是这样。

 

圣道以空性为胃,净土以信心为胃

圣道修行,空性为胃,不证悟空性,一切妙法不能消化吸收。

净土念佛,信心为胃,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名号法乳,点滴不漏,全活法身。

消化佛法要有“胃”。圣道门修行是以空性为胃,如果有一个空性的胃,什么法进去都能消化。如果不能证悟空性,一切妙法都不能消化吸收,圣道门的经典进去以后,消化不了,堵在那里。净土念佛,以信心为胃。不用空性,只要有信心,“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点滴不漏地全部消化了。

 

人至中老年,要为灵命作准备

人至中年,色身需求日少,饮食需求下降,心灵需求日升。

人到了中年,色身需求日益减少,吃饭也不像年轻时,一顿能吃三大碗。到了中年,饮食需求下降,心灵需求日升,这就要转换了,所谓“五十知天命”,心灵方面需求增多。

老年更是生命转换期,为全然灵命准备,故食日少,直到断尽最后一口气,生命托质莲台。

到了老年,更是生命的转换期,要为全然的灵命作准备。因为人老了,色身将要抛弃了,灵命要继续存活,要么六道轮回,要么出离轮回。所以,人到年老的时候,是生命的转换期。

像种子,它老的时候,是把所有能量积蓄下来,为下一期生命作准备。人其实也一样。

种子成熟的时候,还吸收营养吗?不需要。只有小苗才需要施肥,哪有稻子成熟了还施肥的?用不着施肥、浇水了。人也一样,到了四五十岁,就不要胡吃海喝了。

年老的时候越吃越少,这是好事,值得恭喜。世间的食品吃得越来越少,说明对心灵的食品要求越来越多,心灵的需要越来越丰富。

我们现在是转换期,主要靠两种食品。色身方面,需要食品、空气、水,因为现在还活着,所以多少还需要一些。法身方面,就靠南无阿弥陀佛的灵粮,靠佛法味。所以,我们经常念佛、思维佛法,这也是一种吸收。然后慢慢转换,色身越吃越少,法身越吃越多。到最后这口气全部吐尽,世间的色身不要了,就到净土了。

老人念佛是生命、生理、心理的必然趋势。

老年人念佛,是生命、生理、心理的必然趋势。因为人老了,生命就要转换了,这是生命的必然需求。人到老年,对生命的感悟比年轻人更灵敏,无常观更强。所以,老人念佛是生命的必然趋势。

让年轻人念佛,他会说“早着呢,我还有好多事”;让老年人不念佛,他会说“哎呀,那我怎么办?”

所以,到养老院教老人念佛,总有很多人相信。为什么?因为他们读了很多书吗?不是的。他们不用读很多书,但是只要说念佛的好处,教他们念,他们马上就念。因为这是他们生命的需要,生命的需要远比读书获得的需要强得多。

有人说:“师父,教教我们怎样有无常观,怎样才能对佛法有好乐心。”这就麻烦了。你肚子撑得很饱,我没办法让你有食欲;要有饥饿感,才有食欲。

学佛是生命本能的需求,是对无限生命的向往。老年人生命接近尾声,就会想:“有没有真实的生命?有没有下辈子?我能不能得到无量寿?我能不能到安乐的地方去?”他会思维这些问题,这是生命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说老年人对这个世界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少;而在心理方面,就需要佛法的救度。

 

释“禅”

“禅”,非禅宗之禅,非界内禅。

“禅三昧为食”,这里的“禅”不是禅宗的“禅”,也不是三界里面禅定的“禅”,是特指阿弥陀佛净土的甚深禅定,诸大菩萨常在三昧当中。

 

以食为喻之原因

以饮食受用,显明佛法之必需、自然、好乐、满足、滋养。此世人好请客吃饭,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吃了没有?”若以好吃好喝作为佛法修行,不亦乐乎。

这首偈子以饮食受用为喻,显明了佛法之必需。在这个世间,没有人能离开饮食。所以,这个比喻显明,在极乐净土,佛法是必要且自然的,而且是大家所好乐的,能够给我们满足,滋养法身。

这个世间是“民以食为天”,所以都喜欢请客吃饭。而在香积佛国,是以吃饭为修行,吃完饭就睡觉,睡觉做梦,佛菩萨在梦里讲法,梦一醒,佛法修行功夫就长了一大截。所以,佛菩萨度众生各有善巧方便。

 

三昧为食,一时饱足

三昧为食,非口食、段食。身心充遍,一时饱足。

到了极乐世界,是“禅三昧为食”。我们世间的食,要用嘴来吃;而且是段食,一段一段的,要消化、排泄,非常麻烦。极乐净土“禅三昧为食”,是身心充遍,一时饱足,也不需要洗碗。

 

(15)无诸难功德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此二句,名“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

 

①来意

“无诸难”,即没有种种灾难。

难:困难、妨难、灾难。

“难”有三种:困难,妨难,灾难。困难,就是受用非常难以得到。妨难,就是受用后有种种不舒服。灾难,就更不好了,受用之后有灾。

“无诸难”,是指净土的种种受用无诸难。前面讲了“受用功德”,可以跟这个世界配对来看。在这个世界,只要有受用,就一定有难,有困难、妨难、灾难;而净土的一切受用是“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既知受用,须知受用有无妨难。

既然讲受用,就要弄清楚这个受用是不是永恒、安全、没有过患的。如果有过患、有间歇、不安全,这样的受用也没什么可贵。所以下面讲“无诸难功德成就”。

 

②释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愿?

佛为什么兴这样的愿呢?

见有国土,或朝预衮宠,夕惶斧钺;或幼舍蓬藜,长列方丈;或鸣笳道出,历经催还:有如是等种种违夺。

这是举出娑婆世界的三种受用:第一,政治受用;第二,经济受用;第三,军事受用。世间主要是这三件大事,政治、经济、军事。这三方面是世间人觉得非常好的事,但是也都有过患。

“朝预衮宠,夕惶斧钺”,“衮”是帝王或者公侯穿的绣龙的礼服,借指三公;“惶”是惶恐;“斧钺”是斧头。早晨上朝时,得到了皇上的嘉奖,赐蟒袍玉带,加官进爵;晚上就被削职为民,满门抄斩。

早上的受用还挺好,到了晚上就有妨难。为什么?因为官大引人嫉妒,奸臣挑唆皇上,罗列罪名。这个受用有什么意思?是有苦难的。

“或幼舍蓬藜,长列方丈”,“方丈”即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古代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其所居丹室称为“方丈”;借指帝王的宫殿,或华宇豪宅。

“长列方丈”,是说年长时才有华宇豪宅住。为什么这种受用也难呢?因为要经过几十年的苦寒打拼。

“幼舍蓬藜”,小时候住的是蓬户藜床,是小茅棚、小茅草屋。所以,这也是违夺,受用有妨难。

“或鸣笳道出,历经催还”,“鸣笳道出”,指过去打仗用金鼓笳笛,节制军队。吹着号角,雄心勃勃要出征,要建功立业;后方有奸臣在皇帝耳边进谗言,皇帝听信了,就连下收兵令牌,罗织罪名,加以陷害。

这些违夺之事充满世间。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安乐相续,毕竟无间。

极乐净土,所有的安乐都是相续的。而娑婆世界真的没有什么是安乐的,即使是“朝预衮宠”“长列方丈”,跟净土也没法比。但是,世间人把加官进爵、建功立业当作荣耀,认为这些是好的,所以举这几件事来说明。

 

释偈文句

身恼者,饥渴、寒热、杀害等也;心恼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

是故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身恼者,饥渴、寒热、杀害等也”,饿了,渴了;夏天热,冬天冷;蚊虫叮咬,摔跤,刀伤,火烧,水淹:这都是身体上的烦恼。

“心恼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是非、对错,听到心里就烦;得失,患得患失;三毒,贪瞋痴。

 

此界一切受用皆有难

此界一切受用,皆有难。恼身、恼心、有间、无常。杂生触受,四倒长拘。

其实,这个世间何止这些烦恼,一切受用都有困难、妨难、灾难。恼身、恼心、有间、无常,身也恼,心也恼。而且这些受用都是很短暂的,是无常变灭的,所以让人恼。

昙鸾大师说:“杂生触受,四倒长拘。”“触”是碰触。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就会产生觉受,这种觉受让我们持颠倒见:无常认为常,苦认为乐,无我认为我,不净认为净。这些颠倒见把我们永远系缚在三界之内,因此,有受就有难,而且这个难是非常大的灾难。但是我们的眼睛不看不行,耳朵不听也不行,六根接触六尘就是凡夫的生活形态。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世间受用的妨难。

 

饮食难

饮食:病从口入、腹胀、糖尿病、三高、食品安全、造罪。

五音、五色、五味,耳聋、目盲、口爽。

饮食是一种受用,但是病从口入。腹胀、糖尿病、“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怎么来的?吃来的。

而且饮食也有种种过患,比如有色素、防腐剂,不安全。为了饮食要造种种罪,如食品造假、肉食杀生,罪过很多。

除了食品,其他受用也一样。老子讲五音、五色、五味,五音让人耳聋,五色让人目盲,五味让人口爽,都有难。

 

手机难

手机:辐射、伤眼、伤耳、伤身、耗时、耗心、耗财、造罪,恐吓、欺盗、骚扰,隐私安全。

现在我们都用手机,这也是受用。手机也有好处,能打电话、发信息,很方便。

但是妨难也很多。有辐射,伤眼、伤身、伤耳。放在耳朵旁边,得耳鸣;心脏不好的人,手机放在胸前,马上感到不舒服,说明辐射很大。不用不行,用了还伤耳、伤眼、伤心脏。另外,耗时、耗心、耗钱,这都是明显的妨难。

用手机造罪的也很多。利用手机盗取别人的账号密码等信息,窃取他人的钱财。还有用手机发骚扰信息的,现在讲隐私安全,用了手机一点隐私安全都没有。这都是妨难。

 

男女难

男女:补肾、早死、多病、艾滋,金屋藏娇、犯罪、不安、不正、要挟、曝光、情杀、系缚、离婚、家庭破裂。

在世间,男女也是一种受用,但是这种受用的灾难更多。补肾、早死、多病、艾滋病,犯罪、情杀,心地不安、心术不正,结婚、离婚、家庭破裂,妨难太多了!人活得真是“呜呼诸子,实可痛心!”

 

交通难

汽车:交通事故。空难、船难。

出门坐汽车、高铁、飞机、轮船,这些也是受用,不用我们走路。但是,有交通事故、交通堵塞,还要呼吸尾气,产生雾霾。世间的受用都要付出代价,都有过患。

 

互联网难

互联网:犯罪、窃密。

互联网很好、很方便,但是有犯罪、窃密的过患。

 

天伦之乐难

天伦之乐:无常风吹。牵动身心,不安。

天伦之乐很好,但是无常风一吹,父子离散,夫妻离别。即使再恩爱,也如同林之鸟,大限到来各自飞。

所谓的天伦之乐,其实是父牵挂子、子牵挂母,互相之间牵动身心,不得安宁。尤其遇到战乱、灾祸,做父母的就会担心,“哎呀,我儿子在那里会不会出什么事?”患得患失。所以,少生几个孩子,就多几分安乐;多生几个孩子,就多几分牵挂。

 

权力难

政治:失势、失宠、下台。

有人说权力好,在台上得势、受宠很受用;但是下台了,失势、失宠就很痛苦。

 

财富难

财富:挣、守、失财苦。

有人说财富好,花钱快乐,其实花钱也受罪。挣钱苦,守财更苦,钱丢了也苦,花钱还造罪。比如,花钱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不说人话说胡话;花钱行贿,也是造罪。

在这个世间,花钱就是造罪,比如买鱼杀生,是不是造罪?花钱买罪受。除非把钱花在三宝上。

 

命终大苦

一切皆有命终大苦,何等受用全为泡影。

以上还都是小苦,一切众生皆有命终大苦,无论何等受用,全为泡影。名利双收,好得不得了,到最后通通是泡影。

 

净土真安乐

安乐是真乐,无生死轮回之不安,佛性安乐,自然相续。

娑婆世界有生死轮回,是不会安乐的。而安乐净土的安乐是真安乐,没有生死轮回,彻底大安;而且是佛性的安乐,自然相续。因为这种安乐是从佛性里流露出来的,是故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16)大义门功德

请翻开《圣教集》255页。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现在讲第十六“大义门功德成就”。

因为接下来十六、十七就是国土十七种功德成就圆满了,十七是“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我们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

第一清净功德,第二量功德,第三性功德,第四形相功德,第五种种事功德,第六妙色功德,第七触功德,第八三种事功德,第九雨功德,第十光明功德,第十一妙声功德,第十二主功德,第十三眷属功德,第十四受用功德,第十五无诸难功德,第十六大义门功德。

这十七种功德成就分为体、相、用。体是三种,相是六种,用是后面的八种。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此四句,名“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①来意

既知无实难,须知有无名难。

前面说了“受用功德”“无诸难功德”,“无诸难功德”是指没有实际的妨难,接下来这一首偈是说,不仅在实际上没有妨难,连名相上的恶名——不好的名字都没有,这就非常圆满了。如果实际上虽然没有妨难,但是名义上还有,那还是不圆满的,还是很遗憾的。

 

②释文

释“大义门”

我们还是先把文句过一下。句子比较长,先解释“大义门”三个字。

“门”者,通大义之门也。

“大义门”,“门”是什么呢?这个“门”就可以通到“大义”,所以叫“大义门”。

什么叫“大义”呢?大义的“大”字就是“大乘”,“义”是“所以”。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

为什么它能称为大乘?这叫“大义”。这个“大”有什么含义?到底怎样说明这是“大”?怎么能说明它是大乘呢?这里叫作“大乘所以”,所以能称为大乘,这叫“大义”。

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

生安乐皆是大乘,无有小乘。

下面打了一个比喻:

如人造城,得门则入。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

用“造城”的比喻。比如有人造一座城,如果有门的话,得了城门才能进这座城;如果不得门的话,你就进不去。

如果有人得生安乐,则是成就大乘之门。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我们成就通往大乘佛法的门,摸到这个门,大乘就能成就;如果没进这个门,大乘可能就难以成就。这两句用黑体字标示出来,意义是非常深的。

安乐大乘菩萨道皆成就,在娑婆不成就。

“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在娑婆世界,即使我们发了菩提心,这个大乘能够成就吗?是很难成就的。

所谓“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在这个娑婆世界,学菩萨发心,我们即使发了菩提心,也很难成就大乘,因为有种种因缘,《往生论注》说了五种难,这样就不能成就。

“若人”,“若”是假设,如果你能往生安乐的话,这个大乘自然就成就了,所以极乐世界就称为“大义门”。有人认为净土法门是小乘,这是完全错误的。净土法门是大乘,这里就得出结论,它是“大义门成就”,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首偈子在净土门教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由这首偈子证明,净土是大乘;不仅是大乘,而且还是纯粹大乘。

在我们娑婆世界,有这样的划分,比如南传一般认为是小乘,北传(汉传、藏传)一般认为是大乘,中国汉地有大乘八大宗派。

在娑婆世界有所谓大乘、小乘,说明它并不是纯粹的,它有大乘,也有声闻、缘觉乘,它是杂的;而极乐世界没有二乘,所以它不仅是“大乘善根界”,而且是非常纯粹的,连二乘的名字都没有。

另外,还有“等”这个字,“等无讥嫌名”,它不仅是纯粹大乘,而且是平等大乘。每个人往生极乐世界,他的发心,他的证悟,他的功德利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你发了菩提心,从初发心到成正觉,这么长的时间之内,菩萨的阶位完全不一样,有很大的差距;而极乐世界是“平等大乘”。

故愿生安乐即是菩提心。此依法门利益,非依行者发心。

同时,这个大乘是易行道的大乘,也是自然的大乘。很多人在娑婆世界就说:“我到了极乐世界,就再也不想回来了,这里太苦了!”像这种根本就没有发大乘心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就发大乘心了。“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这个大乘能成就我们,是依据法的利益,是因为有阿弥陀佛本愿力。“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这样的力量让我们发起大乘心。不管什么人,是人天乘的根机也好,是声闻乘的根机也好,只要到了极乐世界,通通都会发大乘心,得大乘果报。

根据《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这种大乘也叫作“超出常伦的大乘”。“超出常伦”,不是像我们娑婆世界这样,要一地一地慢慢进步。第二十二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就是它这个大乘的超越,不是一般按等级慢慢增进的大乘,这是极乐世界大乘的特色。

超到什么程度呢?《往生论》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是快速满足、快速成佛的大乘,最后是一佛乘。所谓“正觉华化生”“清净智海生”,只要到了极乐世界,通通都成佛。

昙鸾大师依此在《往生论注》一开篇就定了性:“上衍之极致”。“上衍”就是大乘,登峰造极,最顶点、最极点的大乘,也就是“一佛乘”。

大乘,从因地来讲就是菩萨乘,从果地来讲就是佛乘,菩萨乘和佛乘的区别就是因和果的不同。其他经典虽然也讲一佛乘,但是与净土门相比,仍然是由三乘导入一佛乘。

在净土门中,只要愿生安乐,就是发了菩提心。愿生安乐,自己未必发了菩提心,只想不受苦、不受罪就行了,为什么这样的愿生心叫作菩提心呢?是因为法门的利益,“大义门成就”。在此土没发菩提心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自然就发菩提心了;即使只想做阿罗汉的人,到了极乐世界也能成佛,这就是“大义门成就”。在娑婆世界,这是不可能的。

 


 

        ┌大乘             

        │纯大乘           

        │平等大乘         

        │易行大乘         

  净土是┤自然大乘          ├ 上衍之极致

        │成就大乘         

        │超常伦大乘       

        │速满大乘         

        └一佛乘:正觉华化生┘

                  清净智海生

 

念佛即是涅盘门

如人造城,得门则入,不得门则不入。佛涅盘城,念佛为门。念佛即是涅盘门。念佛即入,不念佛未得其门,不得入。

昙鸾大师打了一个比喻,“如人造城,得门则入”。

善导大师也有类似的比喻: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盘城。

在经中,往往以“涅盘城”来说明佛的国土以及佛的功德成就。涅盘城以什么为门呢?善导大师说:“念佛即是涅盘门。”只要念佛,就可以由这个门径进入涅盘之城,到佛的国土成佛。这里讲“大乘所以也”,就是念佛就能进,不念佛就没找到门。

在娑婆世界,除了念佛以外,成就大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念佛就非常容易,所以这里叫“大义门成就”。

在娑婆世界要发菩提心,嘴上讲一讲是可以的,到真正落实的时候就不容易。比如菩萨六度万行,第一度是布施,我们作布施,只是拿点零花钱、利息作布施,不会拿本钱去布施。自己有两套房,分一套给别人,肯定舍不得。修布施,一旦涉及到根本利益,那就不行,就不愿布施出去。就算自己愿意布施,家里人也不同意,即使发了菩提心,也不是自己就能做主的。总之,要布施,有种种困难,钱都舍不得,就不要说舍房子和其他的,更不要说舍头目脑髓了。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佛如来贤圣等众,由国浊故,分一说三;或以拓眉致诮,或缘指语招讥。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败种子,毕竟不生;女人残缺,名字亦断。”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第一段是“见不净”。

“见有国土”,这是指娑婆世界。

“有佛如来贤圣等众,由国浊故”,是说娑婆世界五浊恶世。

“分一说三”,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平等普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这叫“一佛乘”,但是在五浊恶世,不能直接讲平等成佛的法门,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堪,思想、心胸、见识、功德都没有开阔,都没有扩大,不能直下承当、直入佛道,所以先讲声闻乘、缘觉乘。

如果以我们这样的根机来讲,分一说三都不行,要“分一说五”,因为我们浊恶不堪,思想境界太低,心胸太小,眼光太窄,如果直接讲出离三界,我们接受不了,所以才要讲人天善法。有的人去寺院里拜佛,让他往生极乐世界,他说不要;如果说保佑他身体健康,保佑他孩子考上大学,他就高兴。说保佑他儿子出家,他不要;说保佑他儿子出国,这个他要。这显然就是心胸不开,只能跟他讲方便法,讲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说,“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着世法,无能解者”。世人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佛就要入涅盘。大梵天就三次来祈请,请了两次,释迦牟尼佛都说“我法甚深,难思难解”;到第三次,释迦牟尼佛回顾在五浊恶世讲法的诸佛,以方便力,把一佛乘的教法说成三个等级,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最后再导归一佛乘,这叫“分一说三”。

五浊众生,根机不堪,不能直下承担一佛乘教法,直入佛道,不得已,分为三乘,次第转进,调化诱导,最终归于一乘。

为什么要“分一说三”?没有办法,不得已,“直入佛道”众生做不到,所以就分为三个来说,次第转进,有台阶,调化诱导,最后才大畅本怀,归入一佛乘。

如不能一步跨上,分三阶而上。

在娑婆世界才需要“分一说三”,在净土不需要。为什么?比如跨台阶,个子小,力量弱,“譬如劣夫,跨驴不上”,台阶高,一步跨不上去,怎么办?垫三个台阶,就能一步步上去了。一步成佛,台阶太高,跨不上去,需要垫三个台阶:声闻、缘觉、菩萨,一步一步上,最后成佛。“分一说三”就是垫台阶。

如贫瘠土地,先改造为良田,再求高产。

对我们来说,“声闻乘”这个台阶也太高了,就再垫一个“人天乘”。我们根机陋劣,就像种地,如果是贫瘠的土地,来年要高产是不可能的,先要改造成良田,然后才求高产。

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先要“改造良田”,先讲声闻法、缘觉法,慢慢调化众生,最后才讲一佛乘,收成佛的果实。如果一开始就讲一佛乘,哪能收到成佛的果实?长了几棵稗子、青草就算不错了。

贫弱国家,先实现小康、中等收入,再成为发达国家。

像我们中国,一百多年前很贫弱,现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先奔小康,没说一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第一步先奔小康,第二步中等水平,然后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来了,也是让众生先奔小康,得阿罗汉果,先解决自我温饱;然后从声闻到菩萨,达到中等水平;最后富裕发达。在娑婆世界,才要有这样的次第。

身体肮脏,先除尘、香汤沐浴,再穿美净新衣。

一个身体很脏的人,马上给他穿新衣服行吗?身体很脏,首先要洗干净,香汤沐浴,然后再把新衣服穿上。娑婆世界众生非常脏,洗也洗不干净,如果直接穿佛的妙衣,自己都不习惯,要先荡除心垢,把心里擦干净。《法华经》里“穷子喻”就说除粪,用佛的教法,扫除我们贪瞋痴的尿粪,先擦干净。

净土不必如此。超出常伦诸地行,现前修习普贤德,何用声闻、缘觉?唯说大乘成佛法门。净土四谛、十二因缘说给谁听?至他方浊世,开一为三。

三乘里的声闻乘主要讲四谛法门,缘觉乘讲十二因缘法门,这两种法门到净土讲,讲给谁听?说“苦、集、灭、道”,什么叫“苦”?极乐世界众生就不知道什么叫“苦”。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在极乐世界讲苦,就好像在大富长者家里给他们讲“穷”,讲“饿得没饭吃”。“什么叫穷?什么叫饿得没饭吃?饭不是很多吗?我家山珍海味天天吃不完。”跟大富人家讲这些,他们根本就听不懂。

三乘应该为谁说呢?如果要说的话,就到他方国土,像娑婆世界这样的五浊恶世,才需要讲“苦集灭道”,由国浊故,才分一说三,净土用不着。

十二因缘也是一样的。十二因缘钩锁连环,所谓的“还灭门”“流转门”等等。十二因缘法到极乐净土也不存在,极乐净土众生是“正觉华化生”“清净智海生”,也用不着十二因缘法。

到极乐净土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连大乘菩萨阶位都不是一地一地升进,哪里还用讲声闻、缘觉呢?到极乐世界就像坐电梯,不需要这些台阶了。一个台阶、两个台阶,留给爬楼梯的人去慢慢数,坐电梯的人没有台阶,不用数,无有阶次。

“分一说三”,《法华经》讲得比较完整、全面。

前面说“大乘善根界”,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的境界,是平等大乘的境界,任何不好的名称都听不到。“讥嫌名”说了三个:女人、根缺、二乘种,这三者不但事实上没有,而且连名字也没有。

“由国浊故”,因为国是五浊恶世的缘故,所以“分一说三”,那就有小乘。声闻、缘觉乘在净土是没有的。

“分一说三”是说有小乘,“拓眉致诮”是说有女人,“指语招讥”是说有根缺。这三句是配对偈子里的三个不足。

“拓眉致诮”,“拓”是开,“拓眉”就是开眉启目看女人。佛陀的时代,有佛弟子开眼看女人,被外道婆罗门讥诮,“佛弟子内心也不清净,看女人眼神不对”。

极乐世界则无此事。到极乐世界,因为没有女人,眼睛怎么看都可以。

“指语招讥”,“指语”就是用手来比划。“指语招讥”是指聋哑人用手来比划,这样也招人讥嫌,招人讥笑。极乐世界没有这些。

这三点是讲娑婆世界众生有这些缺失。于是法藏菩萨就发了愿:“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

大乘一味,平等一味。“皆是大乘一味”,自含平等,何故更说“平等一味”?以虽皆大乘,或有高下等级之差,如十地阶次,为明极乐如海一味,须明平等。下“根败种子,毕竟不生”明大乘一味,“女人残缺,名字亦断”明平等一味。

“大乘一味”,“一味”不就是平等吗?为什么还要讲“平等一味”呢?昙鸾大师不会多说一个字,这里是有特别意义的。从《论》来讲,“大乘一味”是说“大乘善根界”;“平等一味”,这个“等”字是解释“等无讥嫌名”,是讲平等。

“大乘一味”,虽然都发了菩提心,都是大乘行者,可是证位、功德、智慧可能有高有低,这样就有浓淡的差别。但是到了极乐世界,不仅本质上都是一味大乘,而且也没有浓淡的差别,这叫“平等一味”。这就是平等。

昙鸾大师解释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就是根据这里来的,到极乐世界是“平等一味”。

“根败种子,毕竟不生”,“根败种子”是指二乘人,大乘善根败坏了。就像一颗种子,是芽焦败种,这颗种子就不会生长。像这样的人,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

“女人残缺,名字亦断”,“残缺”就是六根不具足的人。不仅没有这样的人,而且连名字也没有。

极乐世界没有高下等级之差,“十地阶次”在极乐世界是没有的。为了说明极乐世界“如海一味”,需要说明“平等一味”。

这里讲到“女人残缺”,六根残缺当然是不可能有的,只能用娑婆世界的状况来说明。其实极乐世界的菩萨,不是我们这里的六根具足就代表了。《无量寿经》说,极乐的菩萨,眼可以遍观十方一切世界,耳可以听闻十方一切世界诸佛教化的声音。他们不同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也不是阿罗汉的六根。所谓“六根具足”,不是凡夫的境界,而是高级大菩萨的境界。

这里讲没有女人,对这一点,有人可能认为佛教轻视女性。这需要说明一下。

佛教对女性的看法有小乘和大乘的不同。总的来讲,佛是慈悲平等的,对女性当然也没有歧视。这里略说几点。

第一,世俗女性观

印度重男轻女,直到现在。顺俗。

古代社会更如此。

古代印度是非常重男轻女的,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佛出生在印度,他的语言表达也要顺俗。在中国也一样,古代社会很多地方都重男轻女,所以难免出现这样的表达语句。

女性生理、心理特点,情重理弱,在宗教领域,自力修行,圣道门难,此亦是事实。

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讲,她们在宗教领域显得比较薄弱。女性比较重情感,理性比较弱。

各大宗教的教主都是男性,没有一个是女性。从女性思维特点来讲,女性比较重情感,比较细腻。在修行方面,特别是圣道门的自力修行,女性明显是弱势,有所不足;女性想要得阿罗汉果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是事实。

第二,小乘女性观

小乘,五种人不得为,梵王、帝释、魔王、转轮王、佛。

小乘佛教说女性有五种不能:第一,不能作梵天王;第二,不能作帝释;第三,不能作魔王;第四,不能作转轮王;第五,不能作佛。

这些说法有表面的含义,也有内在的含义。

梵天王代表清净,一般来讲,女人多欲不净;帝释天也是代表少欲;魔王很强悍,女人比较柔弱,不强悍;转轮王代表仁爱,女人多妒心;佛,功德圆满,大雄世尊。

这不光从身体的角度,更多是从精神层面来讲的。如果一个人多谄曲,少仁爱,软弱,欲望重,心不净,这样的人即使是男身,也被讥为女人。

佛在《涅盘经》里说:

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虽然是男人,但不知自己有如来性——如来性就是大丈夫性,可以成佛,如果不能够这样肯定,这样的人也称为女人。

如果这样看,我们知道自己有如来性,知道念佛能往生,在精神方面都是男子。“巾帼不让须眉”,女人可以超过男人。

佛法讲心法,不完全指身体方面。

第三,大乘女性观

大乘佛法,《法华》龙女八岁成佛。

在大乘佛法当中,就不讲女人有“五种事不能”了。像《法华经》里,龙女八岁成佛。舍利弗说:“怎么可能?女人成佛是没有听过的事情,因为女身有五种不可为,怎么能成佛呢?”龙女就献宝珠给佛陀,然后说:“你看我献宝珠,佛接纳,这事快不快?”舍利弗说:“快。”“我成佛,比这还快。”献宝珠,佛接纳,就这么短时间,马上现出男身,然后前往南方无垢世界,现出成佛之相。《法华经》是成佛的,会三乘归入一佛乘。所以,大乘佛法就没有这些观念。

第四,净土女性观

净土门女性更有优势,特别于末法,信众多为女众。慈柔心重,苦深,愿求依靠。

在净土门来讲,女性反而更有优势。特别是在末法时代,女众很多;如果没有女众,佛法几乎很难推行。

女性有几个特点:

第一,心比较慈柔,比较慈悲,和这个法门比较相应。男性比较刚猛,比较骄慢,反而不容易相应。

第二,女性苦难比较深。

第三,女性比较软弱,愿意求依靠;苦难深,愿意生净土。

《观经》中有个重要角色,就是韦提希夫人,她的苦难特别深重,因此有厌苦缘、欣净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女性愿意求依靠,依靠谁?依靠阿弥陀佛是最好的。男性很骄慢,认为自己很厉害,选择自力修行的就比较多。在净土法门当中,女性反而更有优势,尤其在末法时代。

佛性、弥陀救度、念佛、往生、成佛,皆悉平等。

如果依净土法门的教理来讲,众生完全平等。

第一,佛性平等。不论男女,下到虫子、蝼蚁等微贱物命,上到罗汉、菩萨,在佛的眼里,佛性完全平等,真正平等。

第二,弥陀救度平等。十方众生,无一例外,平等救度。

第三,念佛平等。没有说男人可以念佛、女人不能念,男女念佛一样平等。

第四,往生平等。没有说女人不能往生,或者女人往生差一点。

第五,成佛平等。往生到极乐世界,成佛也是平等的。

所以,在净土门当中,男女是完全平等的。

男性也有不足,末法尤见差。男爱女色,女爱男色,多以女色为代表,实则相当。

男性比较刚强、骄慢。当然,男女各有各的优点。经中多呵女色,欲爱方面,往往指责女性多一些。其实男女都差不多,都有不足的地方。

各个扬长避短,相互配合,利济众生。

希望女性看到这里,不要自我压抑或者自我退堕,反而要仰仗弥陀慈悲,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男众也要扬长避短,大家相互配合,这样可以利济众生。

女众比较慈爱、慈柔,念佛的老太太特别多,现在学佛的女众很多,男性学佛的反而少。

等无讥嫌名。实等、名也等。若名不等,非真平等。名等实等,终离讥嫌。有讥嫌,非真平等。

极乐世界“等无讥嫌名”。“平等”,就是实等、名也等。实质平等,名称也平等。如果名不等,那还不叫真的平等。名等实也等,连讥嫌名都没有,这才是真平等;如果名称不等,受到讥嫌,也是不平等啊。

如此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实等,然佛自是佛,众生自是众生,实等名不等,虽皆圣贤,有三乘之分,而有讥嫌。

比如说,我们娑婆世界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是不是平等?是不是真实?这句话是真真实实的,一点没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凡夫的佛性跟菩萨、阿罗汉的佛性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实质平等,但是名称不平等。凡夫还叫凡夫,圣人还叫罗汉、菩萨。

虽然实质上都有佛性,但佛是佛,众生还是众生,这就是实等名不等。即使是圣贤众,也分为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样就有高下差别,有讥嫌之分。

名等从大义,无讥嫌,非桌椅不分。

到极乐世界,实等名也等,这种平等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名等,是不是都叫一样的名字?不是,还是有区分的。可以称为声闻,也可以称为缘觉,也可以称为菩萨,也可以称为人天。五乘之名都存在。

虽然存在五乘之名,但本质又完全一样。极乐世界每个人,可以叫人天,也可以叫声闻,也可以叫缘觉,也可以叫菩萨,甚至可以叫佛。

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内证与佛平等,只是表面上不这样称呼。

 

释偈文句

下面问答有三个,互相之间有次第关系。

第一,说明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声闻,辨这个道理。

第二,说明没有声闻就算了,何必还讲这个名。

第三,说明声闻好像还很多,并以此为荣,这是什么原因。

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一层一层的递进关系。

 

极乐世界到底有无声闻之问答

问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是有声闻一证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龙树菩萨造《阿弥陀赞》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是有声闻二证也。又,《摩诃衍论》中言“佛土种种不同:或有佛土,纯是声闻僧;或有佛土,纯是菩萨僧;或有佛土,菩萨、声闻会为僧,如阿弥陀安乐国等是也”,是有声闻三证也。诸经中有说安乐国处,多言有声闻,不言无声闻;声闻即是二乘之一。《论》言乃至无二乘名,此云何会?

这里举出三部经论做例证。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这里先引用佛在王舍城所说的《无量寿经》,就是《大经》。

“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是有声闻一证也”,这是第一个证据,说明极乐世界有声闻。

前面说极乐世界“二乘种不生”,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不是没有二乘吗?法藏比丘在四十八愿里说了,“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有无量无边的声闻,都不能衡量出具体的数字;如果有人能衡量出来,我就不成佛”。这是第一个证据。

“又,《十住毗婆沙》中,龙树菩萨造《阿弥陀赞》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是有声闻二证也”,这是有声闻众第二个证据——“声闻众无量”。

“又,《摩诃衍论》(就是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中言‘佛土种种不同:或有佛土,纯是声闻僧;或有佛土,纯是菩萨僧;或有佛土,菩萨、声闻会为僧,如阿弥陀安乐国等是也’,是有声闻三证也”,这是极乐世界有声闻众的第三个证据。

“诸经中有说安乐国处”,这是先分别讲三部经论,然后又总说,诸经说安乐国土的地方很多。

“多言有声闻,不言无声闻”,没有哪一部经论说极乐净土没有声闻的,多数都说有声闻。

“声闻即是二乘之一”,二乘包括声闻乘和缘觉乘。

“《论》言乃至无二乘名”,可是《往生论》说,不但没有声闻乘,连二乘的名字都没有。

“此云何会”,这样不是与诸经所说矛盾吗?

《无量寿经》《十住毗婆沙》《摩诃衍论》都说有声闻,可是天亲菩萨说没有,这不是矛盾吗?

答曰:以理推之,安乐净土不应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则有药,理数之常也。《法华经》言:“释迦牟尼如来以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

首先从道理来讲,极乐净土不应有二乘。

“何以言之?夫有病则有药,理数之常也”,有这个病才施这个药,这是必然的道理。“数”就是定数、命数、规律。中国人讲“数”,按照规律是这样的,有病才给药,没病就不应给药。

“《法华经》言:‘释迦牟尼如来以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娑婆世界为什么讲三乘呢?《法华经》说得很清楚,因为佛出现在五浊恶世,讲一佛乘众生没办法接受,佛就把一佛乘教法分为三个等级,让众生慢慢进步。而净土与五浊恶世不同,众生的根器都很清净、柔软、慈悲,心量很广大,直接讲一佛乘就可以了。苦集灭道就不用讲了,因为没这个病。

下面继续引用《法华经》:

《法华经》道诸声闻:“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是人实未得一切解脱,以未得无上道故。”

声闻”称为阿罗汉,是解脱人。因为“但离虚妄,名为解脱”,他只是离开了虚妄。“虚妄”就是众生的颠倒见、虚妄见。在三界之内,他离开了众生的虚妄见和颠倒见,以此来说明他解脱了。

就像一个穷人,虽然现在富了,只是小康而已,温饱问题解决了,并没有真正的大富,还没达到绝对的幸福。但是比较当年很穷的时候,可以说已经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阿罗汉得解脱,只是“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并没有得无上道,并没有圆满一切功德,所以,只是得了少部分,还没有得一切解脱。

核推此理,阿罗汉既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是以唯应于净土生。

如果按这个道理来推,阿罗汉还没有像佛一样彻底解脱,就还有生。阿罗汉已经灰身灭智,进入寂灭的境界中,经过长久时劫还会再苏醒。就像植物的种子,在冰冻的状态可以保存几千年。

阿罗汉在寂灭境里,心就止伏在那里,好像冬眠一样。未得一切解脱,就必定还会有生的境界。

“此人更不生三界”,因为阿罗汉已经出离三界之外了,如果从阿罗汉的境界出来再生,往哪里生呢?不可能再回到三界里来。所以,“三界之外,除净土更无生处”,他要不就不生,要生只有生在净土,不然没地方去。

他在三界里入了灭尽定,在定里的时间非常久远。从这么久远的时间出来之后,他只能生到净土,所以,声闻应该在净土生。

第三段是对前面两段的总结:

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如天帝释,生人中时姓憍尸迦,后虽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其此类也。

从他方世界来的声闻,还叫原来的名字,称为声闻,并不是他在极乐净土仍然是声闻种性或者是小心量,不是的。在极乐世界都是大菩萨了,但是原来是声闻,从声闻来的,就叫声闻;原来是人天,从人天来的,还叫人天。蕅益大师解释得好:极乐世界什么名都是美名,鸟也不是一般的鸟,是“佛鸟”,花也不是一般的花,叫“佛花”。

下面举了一个比喻。帝释天的天主,他在人中的时候叫憍尸迦,后来生到天上作天主了,但是佛并没有喊他帝释,仍然喊他憍尸迦,目的是要让别人知道他是从人道去的,知道他的由来。所以,极乐世界里讲的二乘,就是原来是声闻,现在虽然是大乘菩萨了,还是称呼声闻。

昙鸾大师怕我们不明白,下面又打了比喻:

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见有橘;又言鹦鹉不渡陇西,赵魏架桁亦有鹦鹉。

在安乐国里不产二乘,如同本地没有这个种子,但也不妨外地的种子可以运来,道理是一样的。

“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见有橘”,比如龙眼、荔枝,五台山是没有种子的,龙眼种不生,我们却照样吃得到,因为是外地运来的。这样一说,我们就懂了,现在物流非常发达,外地运来的。

极乐世界也是一样的,二乘的种子是不会在极乐世界生的,是从十方国土运来的。

“又言鹦鹉不渡陇西,赵魏架桁亦有鹦鹉”,“陇”就是甘肃,“陇西”是甘肃以西。鹦鹉生自陇西,过了甘肃以后,种就不来了;但是在赵魏之地的屋檐下、鸟市上,也能看见鹦鹉,这也是引来的。

不生二乘种子,不妨二乘来生。如动物园里的大熊猫、长颈鹿。

现在我们就讲大熊猫。大熊猫是不生在美国的,但是美国动物园里也有,是运去的。中国有长颈鹿吗?中国不产长颈鹿,也不产澳大利亚的袋鼠,但是到北京动物园,就能看到袋鼠。袋鼠种不生,但是可以运来,是一样的道理。

此二物但言其种不渡,彼有声闻亦如是。作如是解,经论则会。

这样来理解经和论,就会通了,就没有矛盾了。

 

 

简单回顾

“大义门”是“大乘之所以”。净土法门之所以被称为“大乘”,是因为阿弥陀如来“大义门成就”。我们在此土志向低劣,心胸狭窄,只求个人安乐,只求自己不受苦,即使怀着这样卑劣、狭小的心量,一旦到达净土,也是“大义门成就”,自然会发起广大菩提心。

昙鸾大师在这里列了三个问题。

第一,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声闻。《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可是四十八愿和诸多大乘经典都说极乐世界有声闻。到底有没有呢?

昙鸾大师说,在极乐世界“声闻种”是没有的,但不妨他方世界声闻来生。大师举了几个比喻。

第二,如果没有实事,干脆名字也不要有。既然没有实际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立这些名呢?大师回答说:“立这几个名,是要显明极乐净土的殊胜,不受讥嫌。”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须复言无此三名耶?

名以召事”四个字是很有意味的。“召”,是召感,“事”就是具体的事物。如果不给具体的事物立个名称,就召不来。比如,我要喝水。如果没有“水”这个字,就召不来;喊人也是如此,如果他没有名字,也没办法召来。

名能召事,名是有特别意义的。名和事之间有一种连带关系、感应关系,名能把事召来、吸引来。我们做佛事的时候,要立个牌位,上面写着人名。不然怎么能超度他?“名以召事”,是有道理的。

“有事乃有名”,有时候有事也没有名,需要召它的时候才立名,不召就不立名。比如大海里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小岛,都没有名字,因为大家不召它,就不用名字。如果发现那里有石油,大家都要奔去了,肯定就要取名,叫什么岛;否则就不立名。天空的星星无量无边,每一颗星都有名吗?如果研究具体的某颗星,就要给它立名,把名字安上。

“名以召事”,名是有作用的。有实事,需要召它时才立名;没有事实,当然就没有必要立名了。道理就是这样。

 

安乐国超越男女性别

“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安乐国无二乘,无女人。请问安乐国有男人吗?也没有。没有女人,没有男人,那不是没有人了吗?

非指身相,而指精神,有女中丈夫,有男子如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男人”“女人”是相对而言的。有女人就会有男人,没有女人,自然也没有男人。安乐国没有男人、女人,但是还有人,就是佛菩萨。佛菩萨不可以男人、女人来分别。

男女,有欲爱之意,是相对的、分别的概念。就像高和低,有高才有低,无高就无低。男人女人是在性别上分的,这是色身的体相。如果从佛性来说,就没有男女,佛性是平等的;其实也没有人、狗、虫等等分别,不分男女,不分凡圣。

极乐世界的众生,完全证悟佛性,是真如实相身、为物身,成佛是超越男女性别的。佛的涅盘功德不可以男女来衡量。后面说“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因为在娑婆世界,男众丈夫相,显示孔武有力,度众生有勇猛健志。极乐世界的大菩萨,没有娘娘腔,没有软弱的。

在娑婆世界,往往说女人心量比较小,见识比较短。这是从精神方面来说,不光是指体态方面。如果精神方面有大心量、大心智,明知自身有如来性,这就是“丈夫”;如果不发大菩提心,不了解自己有如来性,不知自己以及众生决定可以成佛,虽然是男人身,也可说是女人。

 

软心菩萨,讥言声闻

答曰:如软心菩萨,不甚勇猛,讥言声闻。如人谄曲,或复儜弱,讥言女人;又如眼虽明而不识事,讥言盲人;又如耳虽聪而听义不解,讥言聋人;又如舌虽语而讷口謇吃,讥言哑人:有如是等根虽具足,而有讥嫌之名。是故须言乃至无名,明净土无如是等与夺之名。

佛教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些是菩萨的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高位的菩萨。十地,就是登地菩萨,不退转了。天亲菩萨是十向满心(十回向的最高位),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

“软心菩萨”是指十信位的菩萨,发心比较软弱,毅力、力量不够,刚发起对佛法的信心,犹如风中轻毛,像风中的一片小羽毛,风往哪里吹,它就往哪里飘。虽然已经发心,但是在度众生的时候,有困难了就往下一缩;等条件不错了,别人一鼓励,再发发心;一有困难,又一缩。这叫“不甚勇猛”。

“讥言声闻”,发了菩提心,遇到困难又说“算了,我别发大心了,还是做自了汉吧”,这样的人,虽然发心,别人会说“你是小乘根性,小乘种性,这不行”,就有讥言。

虽然有男子的表象,但是内心谄曲、谄媚,这也是女人态;或者身体不够强壮有力,心力也不够,精神又软弱,碰到一点小事就哭鼻子。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往往会说:“这点小事,怎么就像女人一样,在那里哭鼻子?”这就是讥言。

这是讲“女人”,下面讲根缺,根缺列了盲、聋、哑。

眼睛虽然亮,但是不明事理的人,就像盲人一样,“讥言盲人”。

耳朵非常好的人,但是听不出话的意思,不能理解,也就像聋子一样,“如聋似哑”。比如听课,不是耳朵听不见,而是听见了不能理解,所以“讥言聋人”。

舌根不利,说话不利索的人,也就像哑巴一样,“讥言哑人”。

从实体来讲,这些人的眼根、耳根、舌根都是具足的,却还有讥嫌之名。

因为娑婆世界有这样的现象,为了怕别人误解,必须进一步强调说明极乐净土不但没有这些实体,乃至连这些名相都没有。

极乐菩萨身心等健,无与夺名。

“明净土无如是等与夺之名”,“与”就是赞叹,“夺”就是贬毁,“与夺”就是褒贬之意。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不仅实等,而且名也等,名称上都分不出高下,这就是无“与夺之名”。

 

声闻众多为奇之问答

下面是第三个问答。

问曰:寻法藏菩萨本愿,及龙树菩萨所赞,皆似以彼国声闻众多为奇,此有何义?

我们看上文,《圣教集》256页第六行:“问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是有声闻一证也。”这里不仅有声闻,而且数量很多,还以国中声闻多为很奇特的一件事,而专门发这条愿。

龙树菩萨说:

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

“寻”就是推寻、推理,寻究它的意义。

因为法藏菩萨发的本愿说“能知其声闻数量者,不取正觉”,显然是以声闻无量数为奇特妙好。龙树菩萨也赞誉说“声闻众无量”。

“皆似”,都似乎。“寻”与“皆似”说的语气比较缓和,不是很强烈,因为怕自己的理解不正确。

推寻法藏菩萨本愿和龙树菩萨《赞弥陀偈》中所说,都似乎以彼国声闻众多作为奇特,这有什么道理与含义呢?

答曰: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

回答非常巧妙。

“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所谓“声闻”,就是阿罗汉,他们是以“实际为证”。“实际”是佛教的特有名词,是诸法真实边际,也就是寂灭。

《大智度论》里说:

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

“法性”是实性,法性为真实。“证入法性”,就是契入诸法实际。

入法性中,知法性无量无边,最为微妙,更无有法胜于法性、出法性者,心则满足,更不余求,则便作证。

入法性中一看,知道这是最好、最高、最安乐、最微妙的,没有什么能超过的,就躲在里面不出来了,这叫“则便作证”。“作证”就是心契入这个境界,跟它融为一体,不再出来。

如罗汉、辟支佛住于实际,纵复恒沙诸佛为其说法,亦不能更有增进,又不复生三界。

认为这是最究竟、最好的了,“就这样吧,谁要发心谁发心,我就在这里待着了”。所以,声闻是以“实际为证”,要证入实际,所谓“灰身灭智”,证悟人无我,以此为究竟。

按理声闻不能更生佛道根芽,因为他们已经证入诸法实际,在寂灭境界中,不再有度众生的志向和愿望,也不能生起这样的菩提心和菩提芽。所以,在经中把声闻称为“焦芽败种”,就是他们菩提心的芽都焦掉了,种都已经毁灭了。既然已经是焦芽败种了,怎么可能还出芽、开花、结果?那不可能,所以这样呵斥。这是指娑婆世界一般的情形。

但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能让焦芽败种都复活。我曾经看见一个事例,说有个练气功的人,他用气功的方法,就能让烧焦了的种子回到原来没有烧焦的时候,让它还能长出芽来,不可思议啊!想想也有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程序。种子被烧焦了,一般人是没有办法。但是如果有人可以让它回去,回到烧焦之前的状态,种子不是又活了吗?就像开车开到死胡同里,如果有人帮你倒出来,不是又活了吗?只是我们一般人倒不出来。气功师都有这两下子,何况佛呢?这就无法来形容。

“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极乐净土有声闻众,这也显示阿弥陀佛本愿神力不可思议。农民种地,肯定不会用焦芽败种的。如果把芝麻炒熟了种地里,那能行吗?焦芽败种肯定要扔掉,一定要选优良种子。一般来讲,众生到十方诸佛的国土去,一定要发菩提心,“你的种子发出来才行,不然我用不了啊”。阿弥陀佛不一样,焦芽败种也通通要,“焦芽败种都拿来”。拿去之后,他一加工,立刻就把这个种子发起来了。

“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声闻本来住寂灭境,自己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但是,阿弥陀佛用本愿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令他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

“摄令生彼”,摄受、摄取他。“摄令”,显示完全是佛的力量。

声闻本来是不能往生的,但是阿弥陀佛有本愿不可思议神力,“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这些无量无边的声闻,靠佛的本愿神力摄取,令他们往生净土。

这是第一步,这还没完呢。

到弥陀净土还是焦芽败种,那能行吗?还要进一步改造。

“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让他发起无量菩提心,让他成佛。

来了就让你成佛,不然把你弄来干什么?

如果让声闻求解脱,他说“我已经解脱了,不会再退堕到三界里去了”。阿弥陀佛说,“你还没成佛,我先把你摄取来,第二步就让你成佛”,这就是阿弥陀佛发本愿的意义。

 

鸩鸟喻

下面打了个譬喻:

譬如鸩鸟入水,鱼蚌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

“鸩鸟入水,鱼蚌咸死”,鸩鸟的羽毛有剧毒,它到河水里蘸一下,水里的鱼、虾、蚌、黄鳝、泥鳅通通死掉了。但是,还有一法来对治。

“犀牛触之,死者皆活”,犀牛角有解毒的功能。鸩鸟先来了,翅膀在水里一抖,洗个澡,鱼虾都死掉了。鸩鸟刚走,犀牛来了,牛角在水里荡一荡,死掉的鱼虾又复活了。

譬如鸩鸟(声闻法)入水,鱼蚌(菩提心)咸死;犀牛(名号,佛本愿力)触之,死者皆活。

这是个比喻。“鸩鸟”指声闻法,是阿罗汉的种性。“入水”就是入众生心。“鱼蚌”是指菩提心。“鱼蚌咸死”,就是指菩提心的生命死掉了。“犀牛”指什么?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六字名号一碰,就发菩提心了,死者皆活。

如此不应生而生(生净土,生无上道心),所以可奇。

回答为什么奇特。

“不应生而生”,“不应生”有两点:

第一,声闻不应生净土。他不愿意去往生,就在自己的寂灭境当中。“不应生”,但是阿弥陀佛本愿神力摄令往生。这是第一可奇。

第二,声闻“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但是阿弥陀佛令其往生净土,“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本来是不应该生无上道心的,可是阿弥陀佛的本愿神力让他生起来了。这是第二奇。

我们也是不应生,因“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如同下品下生的人,本来应该生地狱,怎能往生净土?自身善根福德因缘远远不够,不应生,但是也往生了。

造罪,没有智慧,念佛不清净,妄想杂念多,业障深重,等等,按常理说,没有一条应该往生净土。不应该往生的人,也让他往生了,所以称为不可思议,称为奇特。

 

弥陀本愿力最不可思议

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数量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力不可思议。

这五者当中,前面四个遇到第五个,都算可思议。遇到佛力不可思议,其他的不可思议都可以改。真正不可思议的是佛法,佛法最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当中,弥陀的本愿力最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至也”,到极点了。

 

(17)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此二句,名“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①来意

从大义门而来,即是满足成佛。

在大义门后面说一切满足,这是满足什么?满足好吃好喝吗?如果是满足好吃好喝,应该在受用功德里面说。这里所讲的一切满足,就是指成佛。

因为大义门是“大乘所以”,成就大乘之门,“如人造城,得门则入”。生安乐净土,是在成就大乘之门。

大乘菩萨所求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佛果。所以,这里讲的“一切能满足”,就是指成佛。

 

成佛根本,佛本愿力

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由佛本愿力故。

成佛的根本动力、缘由在哪里?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里依报所讲的“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是因为正报作了保证。依报这样的功德庄严都是因为正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不仅一切能满足,而且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名高位重,潜处无由;或人凡姓鄙,悕出靡路;或修短系业,制不在己,如阿私陀仙人类也。

佛本何故兴此愿?”佛当初为什么发起这样的愿呢?这里列举了三个不自由。求不得苦,所求不能满足。在娑婆世界,何止这三种,求不得苦太多了,无量无边。这里只列举三个。

“或名高位重”,当初就想求出名、求高位,求到之后,按说满意了吧?不能满足,苦又来了。

“潜处无由”,名高位重的人,想隐居,过老百姓的日子,想背着手在大街上晃来晃去,能行吗?不行。他出门必须有保镖跟在后面,名高位重就有这样的苦恼。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好处,夏天热了往树下一躺,腿一伸就睡觉。如果是高官,那能行吗?不行。

“或人凡姓鄙”,门第不高贵,也没什么名气。

“悕出靡路”,像这样的人,有什么愿望呢?就想出名,想出人头地。“悕”,就是希望。想出人头地,想名声远扬,但是找不到路径,没办法。

都有不足。位高名重的人也有求不得苦,不能满足;人凡姓鄙的也不能满足。总之,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有名没名都不好过。这一点,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小时候说“现在没钱,长大有钱就好了”;长大有钱了,发现还不如没钱。有的人找不到如意郎君,“我能嫁一个如意郎君就好了”,等嫁出去以后,发现还不如不嫁。“我现在没孩子,等生了孩子,我的地位就提高了”,生了孩子以后,发现生孩子也非常麻烦。总之,得到之前,抱有无限的幻想,好像天上的彩云一样美妙;得到之后才发现不过如此,还不如没有。但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已经没办法了,未来有前途,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还有希望。

“或修短系业,制不在己”,其实所有人都这样。“或”是略举,其实还有无量无边。“修短系业”,寿命的长短由业力主宰,不是自己想活多长就活多长。“制不在己”,“制”是控制,自己不能控制,没有控制权。想活多久,你自己能控制吗?这是“业”。有的人杀生,要补身体,想吃好的,还想长命,这不是完全颠倒了吗?杀生还想长命,这怎么可能呢?就像你骂人家,出手打人,还想要别人对你微笑,怎么可能?这是有报应的。残害众生的命,还想自己长寿,没有这样的事。

“阿私陀仙人”,悉达多太子诞生的时候,国王请一位叫阿私陀的五通仙人来给太子看相。“五通”,除了漏尽通之外,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五通仙人看了太子之后,就流眼泪了。为什么呢?他说:“如果太子在世间做国王,会成为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修行,会成为人天导师,证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伟大的佛陀。可惜我等不到那一天了,所以悲伤。”就算五通仙人也没办法。后来,佛陀成道的时候,他果然去世了,什么法也没听着。他这一去,到六道轮转,不知转到哪里去了。阿私陀仙人比不上我们啊,我们虽然没有见到佛陀,但是佛陀的言教留传下来了。

有如是等,为业风所吹,不得自在。

娑婆世界,一切都是业,像风一样,“业风”吹着你,你往哪里去?你能自主吗?不能自主。“好,我答应你”,答应人家了,到时候又不能兑现。为什么?“为业风所吹”,这不是不负责任。对这个事实,要有深刻认识,你可以作计划,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定要作好思想准备,等事情变化之后,“我早就知道了,我预见到会这样”,这样烦恼就轻一些。如果打定主意,一定要天下都听你的号令,你不是转轮圣王,天下人不会听你的。你买了股票,当然希望它涨,但它偏偏不涨,非要跌,你有什么办法?你把电脑砸破了也没用,都是“业风所吹”。

如果到一个地方去,问你怎么来的,“我坐飞机来的。”哪里是坐飞机来的?都是业风吹来的。如果业让你来,没有飞机,从地下也能钻来;如果业不让你来,你坐什么都来不了。

你投胎到张家、到李家,非要去那里,怎么去的?业风一吹,一头扎过去,成为他家的孩子,这都是“业风所吹”,不自在啊!

乘弥陀大愿业力,不为自身业风所吹,故得自在。若系于业风,岂得自在?

众生的业风不自在,如果乘上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当下到极乐净土,这就自在了。

众生的业风不自在,所以阿弥陀佛发大愿: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各称所求,满足情愿。”是故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到我净土来的人,互相没有矛盾,每个人都称心如意,求什么得什么,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满足情愿”,满足你的好乐、你的愿望、你的心情。这里主要讲的是成佛。

如果不成佛,也不可能一切都满足。成佛了,一切愿乐都能满足。

这个娑婆世界是苦恼世界,贫乏、穷困,什么事都不能满愿、不能满意。有人想青春不老,能行吗?每天都在老,一照镜子,昨天才五根白头发,今天变成十根了,不想让它出来,它偏偏要长出来。想长命百岁、健康长寿也不行,身体也不听你的。家庭、事业,所有一切,难处太多。

但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过得不亦乐乎,觉得还行,这真叫堪忍世界、堪忍众生。这么苦,怎么能待下去啊?这就是业力,被业风所吹。

想到净土的种种功德庄严和满足,这个世界真是一秒钟也待不下去。但是众生愚痴,还在这里待着。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天亲菩萨说:“所以,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这个“故”,一字千金。“我愿生,你也要愿生”,有这层意思。天亲菩萨最后说:“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在《往生论》当中,“我”出现了五次。

第一次是“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这首偈子是二十四行偈的龙头、根本,后面都是来说明这首偈的。

为什么“愿生安乐国”?在观察了十七种功德庄严后,天亲菩萨说“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这就是对第一首偈子中“愿生安乐国”五个字的解释、说明和展开。

为什么要“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在观察了佛的八种庄严功德、菩萨的四种庄严功德成就之后,说:“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这里的“见”,就是在说明“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归命阿弥陀如来,就是见了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能够以真实功德救度我,所以我能往生,我愿意往生;同时,也希望所有众生都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由上可知,二十四行偈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这五个“我”就能看出来。天亲菩萨说:我这样做,你们也要这样,众生都来跟我学习吧!

“故我愿生彼”,“故”是所以,这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从哪来的呢?天亲菩萨作《往生论》,一开始就开宗明义:“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为什么愿生?因为“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以及后面的种种功德庄严。从根本来讲,就是“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我愿意往生,这是真实功德之相,符合释迦牟尼佛对我的教导,也符合我自己的根性。这是第二次提到“我”。

这种真实功德相怎么体现出来?在国土当中就体现为十七种真实功德相,然后一条一条列出来。

此二句,结成上观察十七种庄严国土成就,所以愿生。

释器世间清净,讫之于上。

这是“结成”,总结、成就这样一个结论。

七种庄严成就,就是解释依报(环境)的清净。十七种功德庄严到此结束。

 

复习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

①配对接读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当与十七句一一接读。

这最后两句“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要配对前面的偈子来读。比如: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为什么愿生阿弥陀佛国呢?因为彼世界胜过三界道,超越三界之外,是真实清净报土,所以我愿往生。我不愿在三界里,这里狭窄、黑暗、憋屈、轮回,有无尽的苦恼,而极乐世界是那样殊胜,所以我愿意往生。

接着再读:“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这个世界很狭窄,气都喘不过来,有种种苦恼,有限,有量,不自在,而极乐净土“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所以我愿意往生。

接下来:“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的净土是阿弥陀如来证悟诸法实相的显现,是阿弥陀如来大慈悲愿力所生,是出世善根的清净报土,不是有漏有染的世界,不是有漏邪道所生,不是无穷相、轮转相。这样一对比,“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怎么往生呢?即:“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如来的正觉,所谓“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如果靠自己的定散二善,这个愿生心可能就发不起来了。

 

②整体回顾

我们学了极乐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现在把它整体回顾一下。

第一,清净功德。这是总功德,极乐世界的总相是清净。这种清净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下面十六种功德当中。我们到极乐世界,第一感觉就是清净,清净是净土的本质属性。佛法中特别强调清净,清净就是没有烦恼,寂灭、无染污、无分别、无滞碍,就是成佛。清净是佛教特有名词,这个词听到就舒服。“清净”不是指房间打扫得干净,是指心里一切烦恼断尽,一切智慧功德圆满。

第二,量功德。“量”是广大无边,因为总相清净,所以量也是清净的。量清净是怎样的呢?“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可大可小,以无量为量。我们这个世界有量,所以不清净。有量为什么不清净?有量就有多有少,有好有坏,有质量好质量差,有不满足,有对比,当然就不清净。

第三,性功德。极乐世界清净功德、量功德的来源,是性功德。“性”是本性、法性、佛性,所谓“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以上三点是体性功德,体性功德贯穿于一切形相和一切作用当中。比如桌子,以木头为体,这个体在桌子的正面、侧面都能体现出来;在作用当中,也能完全体现它的本体,不能离开本体。所以,体贯穿在一切当中。相就不一定了,相之间虽然也密切关联,但是又各不相同。用,一定是贯穿在所有的相和体之中。

第四,形相功德。总的来讲,极乐世界是光明相,所谓“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第五,种种事功德。光明是总相,下面有别别事相,就是一件一件的事物,所以说“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珍宝性”,极乐的珍宝不像娑婆世界的珍宝各有定体、不能改变,而是像摩尼宝珠一样,能够生出一切,这是性功德。“珍宝性”即佛菩萨的涅盘功德,即佛性功德。

第六,妙色功德。种种事显示的妙色,是“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第七,触功德。“触”是接触,所谓“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这十七种功德之间有次第关系,它们是整体性的。在《往生论注》卷下,昙鸾大师有解释,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也说过了。大家要把它们连贯起来读,这样就比较顺畅。不然,这十七种功德我们读起来就是分散的。这样连贯读起来,你就会观察,就会思维,就会读得很细致,就会产生好乐、欢喜,自然就会有信心。

第八,三种事功德。昙鸾大师讲就是“眼触”。“三种事”是三类事的集合。水功德、地功德和虚空功德,是三种环境。这三种环境都无上优美,具足了种种事功德。这“种种事”,是“无垢光炎炽”,而且能让“触者生胜乐”,同时也是“净光明满足”。所以,每一种功德包含在这之内。这“三种事”是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当中,要展开什么样的活动呢?下面就说在这环境当中的人文活动。

第九,雨功德。极乐净土的活动是什么?就是“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好东西非常多,用于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所以,雨功德是从形相到作用之间的一个过渡。

第十是“光明功德”。“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明”,极乐世界的一切是引导众生往生的。从第十到第十七,是让我们往生成佛的。何以知道呢?

何故愿生彼?真实功德相故,胜过三界道故,虚空无边际故……大义门成就故,一切能满足故。

首先讲光明。我们本来是黑暗、业障深重、没有智慧的众生,佛陀用他的智慧光明,扫除我们的业障黑暗,所谓“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让我们心中豁亮,产生信心,得到佛法的光明利益。

其次,这种光明是怎么照到我们这里来的?

第十一,妙声功德。我们的心原本和佛的频道不相应,所以,通过名号的妙声功德,“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用名号把光明输送到我们心中。

第十二,主功德。光明也好,妙声也好,谁是它的主人?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所以讲“主功德”。很显然,阿弥陀佛是以光明名号来度化众生的。比如《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就是“佛慧明净日”;《观经》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就是“妙声悟深远”,让你成为念佛众生,然后对你摄取不舍。“摄取不舍”里面,就有“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摄取不舍,就是住持在你心中,护佑你,保护你。因为阿弥陀主功德成就,所谓“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这也是以光明妙声来住持我们的心,摄取我们,保护我们,救度我们,让我们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

第十三,眷属功德。“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从光明名号正觉当中化生出来,让我们成为如来清净莲花之众,成为如来眷属,成为佛子。

第十四,受用功德。一但成为佛子,有什么受用呢?“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受”就是享受,“用”就是使用。在我们娑婆世界,最好、最大的受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受用不要本钱,又不会有障碍。

第十五,无诸难功德。极乐世界的受用,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妨难?有没有灾难?没有,受用无诸难。无诸难功德成就,使我们“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无诸难,不光是身体上无诸难,也指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无诸难。佛法修行道路上有什么难?比如菩萨的七地沉空难。

第十六,大义门功德成就。到极乐世界,“大义门成就”,无有诸难,菩提道路平坦通达,成佛非常容易,非常自然。所以,这里就说到第十六“大义门成就”。

第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功德。“大义门成就”满足不满足?接下来说“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尤其从第十到第十七,次第关系非常清楚:以“光明”来调化我们;以“妙声”让我们开悟,让我们求愿往生;以“主功德”来住持我们,摄受我们,保护我们,让我们成为阿弥陀佛的“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得到弥陀佛的受用,受用跟佛平等,无二无别;这种受用,是没有任何危险的,是非常安全的,是非常喜乐的,永远没有间断;这种受用不是小乘的,是“大义门”的受用,没有任何障难,很圆满,直至成佛。这样来看,它们的次第关系非常明确。

观察十七种庄严国土成就,故起清净愿往生心。

观察“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愿意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这就生了清净愿往生心。

这种愿往生不光是愿,这种愿往生还包含着“愿往生者,必得往生”的信心,所以“故我愿生彼”。这种愿生是非常肯切、非常有力量的。为什么?“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妙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我愿往生就能往生。

这十七种功德庄严,虽然讲的是极乐世界的事,但是我们要通过名号,“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在此世间,因中具果,因果同时,成为我们自己的功德。

所以说,“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就因为这样,才发起“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我们愿往生,是观察了极乐净土十七种功德庄严,种种的好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所成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心慈悲为我们所成就的,而且已经成就了,展现出动态的度化众生的功能,所以才一心归命阿弥陀如来,愿生安乐国,这样就决定往生。

这样的往生信心,是真实信心,是真实愿往生心。

你为什么愿往生?“因为我很虔诚,所以我愿意往生”“因为我修的功德很多,已经够了,所以我愿意往生”,如果靠你自己修的功德,那是不可能往生的。这都算不上真正的往生因。

观察佛、菩萨、净土三种庄严功德成就,“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所以说,《观经》这个“观”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这里的“观三种功德庄严”,不是让你修“入定观察”那种观想。是散心思惟,就像我们这样学一学、讲一讲,大家是不是很高兴、很愿意去啊?这样就可以了,这样就是“观”。这里的“观”,没教你怎么打坐,怎么闭眼,怎么在心里数息,没教你这些。

这个“观”很简单。比如“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昙鸾大师写的那些文句解释,你能够如理思维,这就是“观”。

 

(二)观众生世间庄严成就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

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前面是观器世间清净,观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接下来要观众生世间清净。

佛教讲世间有两种,“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是曜二种世间。二种世间是器世间和众生世间。

“此门中分为二别”,观众生世间这一门类中,分为两个别支,即两个子门。之所以分为两大类,因为一个是主,一个是伴。如来和菩萨都称为众生世间。

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八种,至文当目。

先观察阿弥陀如来功德庄严,其中细分有八种。到了解释文句的地方,再一一把题目列出来,这叫“至文当目”。“目”是动词,列出题目。昙鸾大师用词比较简略,分科也不啰嗦。

 

众生名义问答

下面的问答怎么来的呢?

问曰: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今名佛菩萨为“众生”,是义云何?

佛教有经律论。作论解释佛法的人,称为“论师”;专攻律学的人,就是“律师”。

“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泛解”就是比较粗浅地、泛泛地解释。说因为轮转三有,在三界里轮回,一次又一次地受生,受众多生死:或者受人身,或者受天身,或者受猪马牛羊畜生身,还有地狱道、饿鬼道,这种种生命形态,因为不是一生一世,有众多的生死,所以称为众生。这是从时间上纵向说的。

佛菩萨已经出离三界了,不再受众多生死,怎么把佛菩萨也叫作众生呢?这不矛盾了吗?“是义云何?”现在称佛菩萨为“众生”,是什么道理呢?

答曰:经言“一法有无量名,一名有无量义”,如以受众多生死故名为“众生”者,此是小乘家释三界中众生名义,非大乘家众生名义也。

经中说,同样一法可以有很多名。比如“正觉”,也可以叫“佛性”“法性”“真如”“实相”“法界”,这是“一法有无量名”。

“一名有无量义”,这里讲“众生”,除了众多生死这种意义之外,还有别的意思,有不同的解释。

第一,小乘众生义。

以受众多生死故名为‘众生’”,这种解释是小乘解释三界当中的众生名义,讲得比较浅,不是大乘教理所说的众生名义。

第二,大乘众生义。

大乘家所言“众生”者,如《不增不减经》言,“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举了《不增不减经》,说大乘家所讲的众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这有点难以理解了,不生不灭怎么叫众生呢?

 

释“不生不灭”

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复生,有无穷过故,有不生而生过故,是故无生。若有生,可有灭;既无生,何得有灭?是故无生无灭是“众生”义。

解释“不生不灭”,先解释“无生”,“无生”就是“不生”,然后再解释“不灭”。

“不生不灭”,就无生无灭是众生”。小乘家的解释,是从时间的流转来解释的。大乘家的解释,是以众缘和合而生称为众生。这是从横向,从当下,不是从时间的流转来解释的。

比如这张桌子,是木头经过工人加工,成为这个形状,被我们感知到,众缘和合形成桌子这个概念。这不是从时间的流转来说的,众缘和合的当下,这个现象就生起了,这是缘起的。

缘起的本质,当下是不生的。

“怎么讲不生呢?这不是明明生起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执着观念,很难破除。

比如,种子生芽。请问:种子里面有没有芽?有芽了还要生芽,这叫“生已复生”。如果说有芽,有芽还要从里面生一个芽,那不是生了以后又要生吗?那叫“无穷之过”。生了芽之后,还要一直往下生。本来就有芽,有芽又生芽,那是“生已复生”,这就无穷无尽了,这叫“无穷之过”,生了芽还要生芽,一直生下去。

如果说“种子没有芽”,没有芽又生了芽,这叫“不生而生过”。如果种子没有芽又能生芽,桌子也没有芽,它能不能生芽呢?书里也没有芽,它能不能生一个芽出来?这就乱了。

所以,讲到种子,说有芽生芽、没芽生芽都不对,都矛盾,都没法讲。

总之,如果一定讲“有生”,是讲不通的,别人就会用这两点来问难,就被堵住了。

龙树菩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把他们通通折服了。

“有没有芽?”

“有。”

“这是生已复生。”

“没有。”

“这是不生而生。”这就哑口无言了。

所以,大乘佛法讲“缘起”,就没有过患。有因缘,就显现这种相,并没有“生”与“不生”的问题,这样就不受这个诘难。如果讲“有生”,那一定有诘难,就讲不通。

“既无生,何得有灭?是故无生无灭是‘众生’义。”既然没有生,怎么会有灭?

比如桌子,是众缘和合形成的,并无实体,当然就无所谓生灭。所有的一切都是众缘和合。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和合,假立身心,有“我”,就有生、有死;无“我”,就无生、无灭。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听不懂——即使听懂了也没用,更何况还听不懂,那就不要讲修行了,老老实实念佛就行了。

如经中言“五受阴通达空无所有,是苦义”,斯其类也。

苦,我们讲身苦、心苦等等,但是大乘家解释的苦不是这样。说“五受阴通达空无所有”,这是苦义。大乘都是从诸法实相来解释的。

我们先把文句说一下。

 

释“五受阴”

“五受阴”就是五种感受。“阴”在佛教里又叫“蕴”,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又叫五阴。“蕴”是聚集的意思,“阴”是覆盖的意思。

“色”,就是我们的身体,“色身”;“受”,就是感受、触受;受之后,就“想”;想了就迁流、流变——“行”;然后产生分别、判断——“识”:色、受、想、行、识。《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五受阴”,“色、受、想、行、识”中的受阴,又分为五种。“受”是感受,分为身体的感受和心理的感受。身体的感受就是苦和乐;心理的感受就是忧和喜。心里很忧虑,很忧愁,很欢喜。身体生病了,感受很苦;或者身体很好,感到快乐。这是“忧、喜、苦、乐”四受。还有不苦也不乐、不悲也不喜,就是蒙昧状态,这叫“舍”。“忧、喜、苦、乐、舍”五种感受,叫“五受阴”。

“五受阴通达空无所有”,是因缘所生,无实体,无自性,当体空无所有,实无苦相可得,这是(大乘胜义)苦谛的意思。

大乘胜义,从诸法实相来讲,这就是“苦”。当下就破除苦,契入实相。

小乘行人谛审生死实苦,三苦八苦,诸苦逼迫,一一不虚,故名苦谛。

对我们来讲,大乘的苦,我们还听不懂。我们讲“这是苦,苦很实在”,因为觉得苦很实在,才要离开。这样看来,我们是小乘行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

这是先解释“众生”义。讲无生无灭,佛菩萨被称为“众生”,在大乘中就不矛盾了。佛菩萨证入无生无灭的境界,不受众多生死,但是可以叫作“众生”,这是大乘家站在大乘实义的立场所讲的,以扫除我们的障碍。

 

1.观佛庄严功德

佛八种功德之次第关系

 

      ┌座、身业、口业、心业  直属佛

佛八德┤大众、上首、主        以众显佛

      └不虚作住持            结归

 

佛的八种功德大分为三类:

第一,直接显佛。座、身业、口业、心业,这四种功德是直接赞叹佛的庄严功德。

第二,以众显佛。大众功德、上首功德、主功德,这三种功德不是直接讲佛的,是通过大众弟子的陪衬来显示佛的功德庄严,殊胜巍巍,超胜独妙,这是以众显佛。

第三,结归不虚作功德。说明这种功德“不虚作”的功用、来源,就是“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1)座功德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此二句,名“庄严座功德成就”。

 

①来意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庄严此座?见有菩萨,于末后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天见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爱乐、增上修行。

是故愿言:“我成佛时,使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以为佛座。”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把座设计得这么庄严呢?

“见有菩萨,于末后身”,指秽土最后身菩萨。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从兜率天下来。“于末后身”就是成佛之前最后一生了。

“敷草而坐”,释迦牟尼佛是坐在吉祥草上成佛的。

“人天见者,不生增上信”,要说没有信心吧,也信;但是一看坐在草上,心里就轻视。“增上信”就是特别有信仰,加倍地信仰。

凡夫只会看外表。像一个人出门办事,如果开一辆普通的车,别人就不生增上信,“有没有实力啊?”如果开一辆豪车,或者坐直升飞机,别人一看,“这个人肯定有谱”。一般人就是这样,喜欢看外表。

阿弥陀佛了解我们,所以他的宝座是“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我们上次到西安参观唐王朝时武则天会见诸国使节的地方,那条大路有两百四十米宽,宫殿气势雄伟,非常壮观。各国使节站在这条路上,向天门走去,就像小蚂蚁一样;武则天往天门上一站,在气势上就把各国使节都镇住了。往往这种庄严是有必要的,“增上信心”。

“增上恭敬”,恭敬,更加恭敬。

“增上爱乐”,“成佛这么庄严,这么好,这么有气势!”就会增上爱乐,愿意成佛,爱乐佛法功德。

“增上修行”,有爱乐,就有动力,“我要成佛,要实干。”

一个人要修行成佛,是不太容易的,后面讲“身业功德”时再讲。

 

释文

“无量”者,如《观无量寿经》言,“七宝地上,有大宝莲花王座。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

这是引用《观经》的“华座观”。阿弥陀佛的七宝莲花座,到底是什么样的?《往生论》这里说得很简单,“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无量大宝王”——“功德大宝海”。

“微妙净华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佛正觉花,令众生受用。

“无量大宝王”,让我们联想到“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微妙净华台”,让我们联想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阿弥陀佛的“无量大宝王”,让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微妙净华台”,让我们成为“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阿弥陀佛的“座功德”是为我们而服务的。

“七宝地上,有大宝莲花王座”,是“无量大宝王”。

“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莲花放出百宝光明以及各种各样的颜色。

“有八万四千脉”,莲花上有八万四千条纹路。“八万四千”即显其多,如“百家姓”,也不止一百家,“百宝”,也不是只有一百种,而是指所有一切宝物。“八万四千脉”是指无量无边。

“犹如天画”,“脉”不像我们所想的,是一根筋、一根筋似的,它非常微妙,像天上的画一样,极其优美。

“脉有八万四千光”,根根脉络放出八万四千光明,也是无量无边。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华叶小者”,花有八万四千花瓣,花瓣里最小的,“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二百五十由旬”,简单讲是一万里,七宝莲花上最小的一片花瓣就是一万里。中国这么大,也只不过是极乐世界七宝莲花上的一片小花瓣而已。这么大的莲花花瓣上,有无量无边的脉络,脉络上又放出无量无边的光,能想像吗?

“如是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花瓣与花瓣之间是空的吗?只是有水珠、露滴吗?不是,有百千万亿摩尼宝珠,不断地放出各种璀璨的光明,“交错光乱转”。

“一一摩尼,放千光明”,每一颗摩尼珠放出百千光明。

“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这种光明是立体的,不是一条条单线放出来,而是像云、像盖,形成种种光明云、光明台、光明盖、光明幢相,映饰在虚空和地上。

再讲莲花台。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莲花台上,有众多妙宝作为装饰,来庄严它。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宝幢像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么高,都是无量杂宝所构成的。

宝幢上面的装饰叫幔。幔如宝帐,像夜摩天宫一样。金刚台上自然有“四柱宝幢”。每个宝幢有百千万亿须弥山那么高。如此庄严、美妙、高大的大宝花座,令人无法想像。

宝幢上面有宝幔,宝幔里“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种种妙宝珠放出种种光明。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安乐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

宝幢上有宝幔,宝幔里有宝珠,宝珠出宝光,宝光又变化,遍满整个极乐国土,然后又种种变化。

“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如是等事,出过数量。是故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像这些,根本就不是用数量所能衡量的,这叫“出过数量”,数量不能衡量。虽然讲八万四千、一千、一百,意思就是无量无边。

如果有人坐着这样的莲花宝座来了,你说这是何等人也!敢想吗?“巍巍独坐度众生”,只有阿弥陀如来啊!

世间的大富长者,做一张栴檀木的椅子,“我这椅子值两千万”,或者做一张黄金椅子,这些与阿弥陀佛的莲花宝座根本无法比较。“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作为佛座,这样的宝座谁不起增上爱乐?

 

(2)身业功德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此二句,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①来意

坐在大宝座上的人,就是阿弥陀佛。他身相怎么样?“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有“相好”就要立即想到《观经》里的相好光明: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个“色像、相好、光”,都是为了超群生、度群生,为我们服务。

 

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庄严如此身业?见有佛身,受一丈光明,于人身光,不甚超绝。

这是指秽土化身佛释迦牟尼佛,身光一丈。

这样的身光跟人的身光相比,超越不多,所以叫“不甚超绝”。

下面就用两个事例来说明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这个愿,一个是转轮王,另一个是提婆达多。

如转轮王相好亦大同,提婆达多所减唯二;致令阿阇世王以兹惑乱,删阇耶等敢如螳螂,或如此类也。是故庄严如此身业。

如转轮王相好亦大同”,佛有三十二相好,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好,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佛的三十二相非常明细精微,转轮王的三十二相就比较粗糙。

“提婆达多所减唯二”,提婆达多有三十相好,亦非等闲之辈。跟释迦牟尼佛相比,只差两相,一个是“无见顶相”,另一个是“眉间白毫相”,除了这两个相,没有其他差别。

“致令阿阇世王以兹惑乱”,如果佛的相好不是特别鲜明、特别超绝,人家就会分辨不清。所以,阿阇世王就想:“提婆达多这么好相,应该是佛。”这样就被迷惑了,就跟着他作乱了。

提婆达多教唆阿阇世王:“我长这样就是佛,你就是转轮王,现在我俩合作。其实你父王对你没有恩德,不信看你的手指头,为什么折一根?你可以去打听,全国上下谁不知道?上到大臣下到老百姓,都说你阿阇世是‘折指王’,知道什么原因吗?”

阿阇世说:“不知道,请尊师告诉我。”

“好,我告诉你!我不是挑唆你们的关系,这是事实。当年,你父亲叫你母亲把你从楼上生下来,想把你摔死,这样来谋害你,结果没害成。你福报很大,只摔断一根小指头,所以大家都叫你‘折指阿阇世’。”

阿阇世一听,心里非常生气,“原来如此啊!”他就马上发动政变,把他父王关起来,还说:“我母亲跟我父亲是一伙的,也把她关到后宫。”就这样,提婆达多来教唆阿阇世。

他的教唆为什么能成功呢?

假如是阿弥陀佛报身佛来了,提婆达多还敢跟报身佛比较吗?阿弥陀佛一个大宝王座就把他镇住了。释迦牟尼佛作为化身佛、黄面比丘,虽然有三十二相好,但比提婆达多的相好只多两个。如果是阿弥陀佛报身佛来了,阿弥陀佛无量光明一扫,小小提婆达多早就被盖住了。犹如大海水一来,所有沙石全部被盖住了。犹如海啸,就把他扫掉了,还想犯上作乱?

所以,身相不够超绝的话,小人物就开始暗中谋划,想犯上作乱,这就是“阿阇世王以兹惑乱”。

“删阇耶等敢如螳螂,或如此类也”,删阇耶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归依佛之前的师父,自认为修行非常高,想跟释迦牟尼佛比,不甚恭敬。就如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因此,阿弥陀如来在因中就发愿“庄严如此身业”。

这是简单解释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这样的愿。

 

释偈文句

案此间诂训,六尺曰寻。如《观无量寿经》言“阿弥陀如来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译者以“寻”而言,何其晦乎!里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若译者或取此类,用准阿弥陀如来,舒臂为言故称“一寻”者,圆光亦应径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是故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案此间诂训”,按照我们娑婆世间的语言文字来解释的话,“诂训”就是解释它的意义。

“六尺曰寻”,如果六尺为寻的话,一寻就是六尺。“相好光一寻”,那就是六尺光,还没有一丈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观无量寿经》言‘阿弥陀如来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身体,光要和他相配啊。

“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么高,我们用脑子算得过来吗?“那由他”是不可估量的大数字。这么高的阿弥陀佛,他的身光有多大?“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译者以‘寻’而言,何其晦乎”,《观经》里讲阿弥陀佛有这么大的圆光,现在翻译的人把它说成六尺的“寻”,这也太隐晦了,太不明显了。这样就把佛本来的功德给掩盖了。 “晦”就是晦暗不明。

到底为什么这么翻译呢?昙鸾大师作了一个解释。

“里舍间人”,农村没有文化的人,他们也不懂得几尺几米,账也算不清楚。

“不简纵横长短”,不论测量纵横长短,他们也不太讲究标准度量。

“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他们怎么这么讲呢?张开两臂的长度称为一寻。现在的农村里也是这样,有叫“庹tuǒ”的计量单位,横舒两手臂叫“一庹”。“那块地多长?”“五庹。”大个子量是五庹,小个子量也说五庹,分不了那么清楚。

“若译者或取此类”,如果翻译的人取“横舒两手臂为寻”的话,他肯定也不知道什么叫六尺、什么叫八尺。所以,如果取这个为测量标准,两手臂一伸就是一寻。

“用准阿弥陀如来,舒臂为言故称‘一寻’者,圆光亦应径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阿弥陀佛身高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他手一伸开,你想有多长?如果按我们娑婆世界的人来说,手伸开跟身高差不多。如果以这样来讲,阿弥陀佛的圆光也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么大。

“是故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极乐世界的“寻”,不是我们这里六尺的“寻”,大家不要搞错了。

 

法界身义问答

下面进入攻关阶段,这个问答比上面还要难懂。

问曰:《观无量寿经》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义云何?

这是《观经》的一段话,非常优美,意义非常深,也很有摄受力,读起来感觉很好,有时候就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要解释反而讲不明白,但读起来很带劲,很喜欢,这样就有效果。

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讲“庄严身业功德”,使我们联想到《无量寿经》里所讲的阿弥陀佛的佛身是法界身。

有几个疑问:“相好光一寻”,这不是明显可见的吗?这样的佛身也是法界身吗?由法界身入心想中,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从心想生,那“相好光一寻”的佛身,是不是也入心想中呢?是不是也从心想生呢?这之间有一个疑问存在。

答案分成好多类。先从文句上,跟大家简单地消消文,然后再把疑点、难点、启发点说出来。

答曰:“身”名集成,“界”名事别。

“答曰”,因为是法界身,“答”就先解释“身”和“界”这两个名词。

“‘身’名集成”,所谓“身”,是一个集合名词,它不是单相的。比如人的身体,必须由头、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构成,由好多细胞、血管,以及无量的部件组合构成,才叫作“身”。单独一根手指头、一只手臂,不能叫作“身”,身是由众多因素集合而成的,这叫“‘身’名集成”。

“‘界’名事别”,“界”是因为事物的分别,才有了界限,所以叫作“‘界’名事别”。

打个比喻,上次我们去黑龙江的祥云寺,看到松花江的对面是俄罗斯,这边是中国。俄罗斯的水非常清澈,中国的水非常浑浊。两条水中间如同有一条界隔着,这就是“‘界’名事别”,由事情的差别而形成的“界”。

就像开政协会议,委员都是各界人士,工商联界的会议,参加的都是工商界的委员;妇女界的会议,参加的当然是妇女界的委员,这就是“界”的差别。

如眼界,缘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缘生,名为眼界。

“如眼界”,眼也有它的境界、它的识别。

眼界是什么?“缘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缘生,名为眼界”。眼界也就是眼识界,省略了一个“识”字。通常有六根、六尘、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

比如我的眼睛看到桌子,即生起一个对桌子的认识,这叫眼识。眼识界是由五种因素构成的,佛法里讲得非常周全。

第一,要有“根”,必须要有眼睛。如果没有眼睛,是个盲人,根坏了,就不可能产生对桌子的认识。

第二,要有“色”——观察对象,不管是看一朵花、一支笔,还是看一张桌子、一本书,一定要有个对象,这叫“色”。

第三,要有“空”——空间。比如看一张纸,贴着眼睛能看见吗?或者放到头上也不行,眼根和观察对象之间必须有相应的空间。

第四,要有“明”——光线。虽然有根、有色、有空,但是黑呼呼的,能看见吗?所以要有“明”。

第五,大脑还要“作意”,要有意识反应。比如有人似乎看着某样东西,其实他在发呆。根也有,色也有,空也有,明也有,问他:“你刚才看见啥了?”“我啥也没看见。”这是没有作意,没有作意也不行。所以,需要五种缘和合,才能形成眼识。不管看见什么,眼识都有它的界限。

是眼但自行己缘,不行他缘,以事别故。耳、鼻等界亦如是。

眼睛只能看色相的东西,这叫“但行己缘”。眼睛只管眼睛的事,不行他缘。我们不可能对眼睛说“你到厨房里看看包子香不香”,香不香是鼻子管的事,让眼睛去看香不香,怎么看得出来?它只能看烧焦了没有、、烧烂了没有、颜色烧得怎么样,这是眼睛可以完成的任务。

耳朵有耳朵管的范围,鼻子有鼻子管的范围,所以,“耳、鼻等界亦如是”。就是各管一摊,眼睛管眼睛的事,鼻子管鼻子的事,耳朵管耳朵的事,这是娑婆世界。

下面这一段解释“法界身”。

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者,法界是众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者”,先解释“法界”。

“法界是众生心法也”,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说一切万法本来是没有界的,整个法界都称为万法。

心为法界。如云以虚空为界,水以海为界。

如果讲“界”,是以心为界,这叫法界。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万法没有界限,如果一定要讲界限,就是“心为法界”。心可以生世间六道,也可以生出世间四圣,四圣六凡法界叫十法界,所以“心为法界”。十法界是一心所现,真正来讲是“心为法界”。

比如云彩在虚空中,云以什么为界?它到哪里去?云是以天为界。虚空中生出云,本来是没有界的,如果讲界,天就是它的界。

又像海水,以海为界,海到哪里,海水就到哪里。

 

佛身名法界身

一切万法,以心而生,本来是没有界的,无有边界。如果真要讲界,就是“心为法界”。

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识,是故佛身名法界身。

“法界能生诸佛如来相好身”,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众生心能生一切法,当然也可以生“如来相好”,“如来相好”也是其中一法。靠什么生的呢?靠众生心法生的。

佛法为心法,佛证穷心性源底,获无上正觉,从能证故称正觉身,从所证即称法界身,乃集心之正觉性身。

诸佛是以什么为身?从佛这边来讲叫正觉身。觉是什么?觉是心性,佛是觉悟;心性的本质特点就是觉知。心性的觉知被诸佛所证穷,一切众生心性的源底就称为佛。

佛的集成是靠心性功德。心性功德要成为佛身,必须靠无量劫功德庄严的熏修,然后成为庄严佛身。

但是,不光是有心性就能成佛的,心性只是原材料。原材料就是觉性,就是心法,所以,佛法是心法。

这样的心,就能形成诸佛如来相好身,称为法界身。

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如雪堆成人,即为雪身,故以佛身名法界。

比如,我们用木头雕佛像,木头就是佛像的原材料,通过种种的比量设计、加工运作,就成为佛像了。我们会说这尊佛像是以木头为身,是木身佛。但是木头并不一定非要雕成佛像,也可以雕成鸭子、老虎等等其他诸像。

虽然心能生万法,但未必一定能成为诸佛如来身,就看你怎么去做。如果不是万德庄严,而去造恶,那就会成为饿鬼身、地狱身、畜生身。

我们用雪堆雪人,就是雪身人,用冰就是冰身人,用木就是木身人,用泥就是泥身人。同样,我们用木头做佛像就称为木身佛,用泥就是泥身佛,用冰就是冰身佛。

现在诸佛菩萨成佛了,不是用泥、木、雪来做的,而是用众生心性的觉性构成佛身的正觉。佛由众生心性构成,也就是众生的正觉之身,所以称为法界身。

从佛能证的方面来讲,称为正觉之身,佛所证的诸法就是一切众生心性的本体。从佛所证的角度来讲,称为法界身,众生的心法,称为法界。

佛成为正觉之身,是以觉悟、觉性构成佛法,佛身的生命就是众生觉性的存在,就是佛本体的存在。现在,佛证穷众生心性的觉悟,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这就是“法界能生诸佛如来相好身”。

“亦如色等能生眼识”,色能够生出眼识,需要五种条件:根、色、空、明、作意,那么,众生的心法能生出诸佛如来相好,也需要历劫熏修功德庄严,才成为如来相好身。

“是故佛身名为法界身”,所以,佛身从所证就称为法界,从能证就称为正觉。能化者为佛身,所化即是众生界。能所是分不开的,法界就是所化的众生界;正觉之身,佛就称为正觉身。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定善义》中说:“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

是身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身不行他缘,唯以众生心法为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因为这个身是法界身,是证穷众生心性、觉性,所构成的正觉之身,就不可能行别的缘。

就像眼识一定顺色来看的,耳朵一定顺声来听的,佛的法界身一定也是顺着众生心法而去的,不会行他缘。

木头佛,也一定要通过心法才起作用。“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一想佛就来了,因为佛本来就有这样的作用,这是自自然然的。

如电以金属为缘,入一切金铜铁器,而不入土、陶、橡胶诸器。又如互联网,以网络为缘,入一切客户端。

比如电是以金属为缘,能够入一切金、银、铜、铁等金属器里,它能够入到土、陶、橡胶等诸器里吗?入不了,因为它不是这个缘。这样说得比较浅,有一点分开。

再比如互联网,互联网是以网络为缘,所以能入一切网络客户端。只要一接网,互联网就马上入上了。因为它就是网络为缘。

诸佛如来的法界身,是以众生心法构成的,是以心法为缘,所以,佛法就是心法。心中念一动,佛就到了,当下就是,因为就是这个缘。

就像网络客户端,一接上互联网,整个互联网就显示在你的客户端里面。互联网能通达千万亿个客户端,不就以这个为缘吗?你不跟它对接,就接不上互联网。

所以,你一想佛,心中就和佛接上了,就这么简单。通过用互联网就能想到,这就是佛法在现实当中的一个虚拟,通过它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是身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佛大慈大悲度众生,那是自然、必然的道理。只有自然、必然,佛才无意识、无作为,没有什么勉强。

如果靠作意,“我很喜欢你,我很爱你,我来慈悲你”,那不行,那种慈悲就有很大的障碍。佛度众生是自然的,不会靠感情、靠作意。

“是身不行他缘”,“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想着佛就来了,因为佛和我们是同性,是同一性质,同一体性。

 

 

设问的缘由

我们看《圣教集》第263页“法界身义问答”。先回顾一下前两段昙鸾大师关于问答的解释。

首先,我们看设问的缘由,是因为昙鸾大师在赞叹阿弥陀佛的身业功德。阿弥陀如来成就身业庄严,是为了救度众生。但是,这种身业庄严怎样和众生发生交集?阿弥陀佛怎样救度我们?《观经》这段经文就有很好的解释。

如果能正确理解这段经文,对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会产生极大的信心;对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救度众生大慈大悲、圆满无碍的能力,我们会心生法喜;对遇到易行道的净土法门,我们也会感到庆幸。所以,不但这段经文非常好,昙鸾大师的解释也特别善巧、微妙。

 

心、佛、众生三者的关系

 

  ┌正觉  正遍知   

心┤

  └倒见  邪倒执    众生

 

其次,这段经文主要是讲心、佛、众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谈到“心、佛、众生”,我们自然会想到《华严经》中着名的偈句: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佛是心,众生也是心,佛和众生都是心。从心的本体来讲,三者是完全相等的,可为什么佛成了圆满功德的佛,而众生却沦落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呢?这是由于众生与佛对心的体性觉悟不一样。如果顺了心本体的觉性,达到正觉正知充满,就是所谓“正遍知”,这样就成为无上的佛陀。如果一念无明妄动,就会起我执我见,就会执着于一点,就有“人我执”“法我执”;虽然也是在运用心的觉知性,但是属于“颠倒见”。无我当中执有我,所以就非常狭窄,属于邪知、邪分别,这样就成为众生。

不隔而隔,隔而不隔。

佛和众生之间,叫“不隔而隔”。虽然众生和佛在心体方面是同性质的,但是却“不隔而隔”。就像冰和水,本质都是水,本身无分别,但是却因为多了层冷气,就成了个大冰块,这就是“不隔而隔”。

佛和众生之间,又叫“隔而不隔”。因为心本体的觉性,虽然在众生这边是隔的,但是佛已经彻证了心本体的觉性,所以在佛的本心当中,见众生本来就是佛,这叫“隔而不隔”。这样,佛度众生就有广大的慈悲心,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众生念佛,心入正觉轨道,以心为缘,佛即入众生心。

可是,毕竟众生和佛之间隔了一层,那就是无明颠倒见。无明颠倒见的众生,虽然也有心性、也有觉,但不是正觉,是邪知邪见邪分别。然而,他能够一念回转过来,开始想佛念佛,这就等于把颠倒见的邪心,纳入到佛正知正觉的实相法当中。

一念回转,众生的心就归入实相,归入到佛的正觉;如同昙鸾大师比喻的那样,“蛇入竹筒,不得不直”。众生通过心念回转,转而归入佛的正觉轨道。这样,佛跟众生之间就产生了交集;这样,佛就顺入众生的心性。

虽然众生也有心性,但佛是心的正觉性;所以,佛就顺了心法,心法也就成了佛的法界身,又称为正觉身。佛顺着众生的这一念,就以心为媒介,来到众生心中。总之,佛度众生就是这个原理。

这是讲心、佛、众生三者的关系。

心性正觉圆满,就成为佛;心性如果颠倒,就成为众生。虽然众生心性是颠倒的,但能够通过心这个中轴,一念回转而想佛念佛,这不就是归到佛了吗?

佛跟众生本来是“隔而不隔”的,但是就差这一层。就像父母对孩子,父母对孩子本来是慈悲平等没有二心的,与孩子之间也是没有隔的;可是孩子起了疑心,这样与父母的心就隔开了。如果他能一念回转过来,跟父母的心不就通了吗?

佛救度众生的时候,众生虽然还在分别见、颠倒见、执着见当中,可是他一念回转而念佛想佛,这不就是完全与佛通了吗?

所以,佛是法界身,不行他缘,就顺着这一念心来救度众生,原理就这么简单。

昙鸾大师的解释是非常微妙的。首先解释什么是“身”、什么是“界”,然后特别说明,不同的界是因为行不同的缘,“以事别故”,所以就形成界。

总的来说,第一段是铺垫的,然后再说第二段。

 

法界是众生心法

“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者,法界是众生心法也”,这句话特别重要,因为“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这就是说,万法唯心造,一切万法缘生缘灭。法界缘起本来无“界”,如果讲“界”,就是以心为界,“故名心为法界”。

“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识,是故佛身名法界身。是身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唯以什么为缘?唯以众生的心想为缘,别的缘都不行,“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里加了两个字“是故”。《观经》的经文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诸佛如来为什么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呢?因为他是法界身;法界身为什么就能入众生心想中呢?因为法界是众生心法,众生心为法界。这样,你的心一想佛,佛不就能马上与你同体相应了吗?一想佛就过来了,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自然而然的,是必然如此的,这才叫大慈大悲。

我们讲到慈悲的时候,就想到“这人很好,对我很有感情!”有感情的慈悲,那是有障碍、不灵光的。佛的这种大慈大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与众生心性同体相关,你想着佛,佛自然就来了。

 

想佛佛来

如电源插座接通,电入器中。

就像电器一样,插座放那里,插头一插,电顺着电线就来了。它有什么感情色彩?没有。

电线就像我们的心,想佛、念佛的当下,电源插座就插上了,一插上,因为佛是法界身,众生是法界、心法,所以佛就来了,自自然然度众生,没有那么复杂,也不讲感情。众生讲“慈悲”就以为是一种感情,在佛法中讲感情不灵,就要有缘,众生缘,法缘,无缘大慈。

“是身不行他缘”,唯以众生心法为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句话非常好,想着心里就很踏实,“佛度我,一念他就来了”,因为佛是法界身。

想钱钱不来,想人人不来,无情故,未证故。

你想钱,钱能来了吗?钱不能来,因为钱不是法界身;你想水,水也不能来。想什么都想不来,因为这些无情物没有正觉性;你想人,人倒是有觉性,但是也不能来,因为人也不是法界身。人虽然有觉性,却是颠倒邪见,所以“隔而不隔,不隔而隔”。本来是没有隔的,大家却隔成你、我,都分开了,我是我,你是你。

佛跟众生不分你我,所以众生想佛佛就来,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事实就是这样。

 

佛相好身即是众生心想也

“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者,当众生心想佛时,佛身相好显现众生心中也。

佛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想佛佛来,作佛是佛。证穷众生心法故。

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有这种功能力势,所以,众生心想佛时,佛就来了,众生的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但是有人说:“我想佛,我怎么没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呢?”这有总相和别相的区别。念佛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心里肯定也想佛,只是比较朦胧,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没有一条线、一条线地画出来,但是总体是有的;如果观想得很密切,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就映现在心中了。

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当中就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但因为我们的心观心不明,所以没有完全显现。没有显现,不代表没有。就像一个人手上握着一张支票,里面有一千万元,即使没打开,也没看数字,或者看了也不认识字,但并不代表支票里没有钱。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一切功德、光明、智慧、神通道力,都在这句名号里,总的都有。想要把它打开,如果观心不明,就不那么清晰,并不代表没有。

譬如水清则色像现,水之与像,不一不异,故言佛相好身即是心想也。

这是打比喻。水澄清的时候,宁静不动荡,很清澈,这样就可以映照一切万物的色像;而万物的色像映在水里,水和像就不能分开了,是一体性的。

我们心中想佛的时候,佛就在我们心中,如同这个比喻一样,我们与佛是分不开的,这颗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像水里有像一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

心能作佛,即是心佛,以心为缘,入一切众生心想。木石土金不能作佛,不能入生心想。(佛像利益因有心佛入心想故。)心也能作三恶道身。作佛是佛,作众生是众生。人人有心,人人能作佛。

“是心作佛”,就是心想佛时,就是作佛;“是心是佛”,指“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一句是配对上面。

“言心能作佛也”,所谓“是心作佛”。“心能作佛”,心作的佛就是心佛。佛具正觉性,叫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心能作佛,并不是别的可以作佛。

比如木头是不能作佛的。有人说“木头不是雕成佛了?我们还在拜呢”,那是因为过去诸佛觉悟了心性的本来而成佛了,为了启发众生的心,才用木头做佛像,其实还是心的作用。如果没有古佛成佛,即使雕一座像,算什么呢?因为有古佛成佛了,就有了佛的相好庄严,又有了众生的心法,才能通过佛像而引发众生的心,再跟佛之间产生沟通,佛才来到众生的心中,这还是心的作用。

所以,心能作佛,所作的佛就是心佛,以心为缘。因为是心佛,以心为缘就可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如果是木石土金所作的,就没有这个作用,不能入众生心想中。所以,我们讲佛像能利益众生,是因为有佛成为心佛,才有这种功能力用。

另一方面,心能作佛,也可以作众生。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可以作佛身,也可以作三恶道身,就看你怎么作。

心能作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不作佛,是心就不是佛,是心作众生,是心就是众生。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是心念三恶道,是心就是三恶道。心有这种作用。

同时,心能作佛,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就都能成佛,这也给了我们希望。我们既然有这颗心,为什么不把它拿来作佛呢?拿来作三恶道多痛苦!心是可以作佛的,拿来造恶,就痛苦了。

 

作佛有两种作法

作佛怎么作呢?作佛有两种作法:一是观佛,二是念佛。观佛也是作佛,念佛也是作佛。身业功德成就,主要是讲观佛三昧;口业功德成就,主要是讲念佛三昧。不管是观佛还是念佛,到心业都是平等无分别救度。

观佛也是作佛,就是在心中观想佛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这样佛就来到心中。

口念弥陀名号也是作佛,这是偏依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使阿弥陀佛的功德、相好庄严,入我们心中。

 

圣道门修成佛身难

圣道门讲作佛,也不讲观佛,也不讲念佛,“我的心本来就是佛,要悟得心的本来正觉性”,这样就没有诸佛如来入众生心想中,完全得靠自己,靠自己就很困难。

见他人美貌,欲长成他人模样,难矣!但生为其子,则自然如其父。

看见别人长得好,就想怎么吃,怎么锻炼,也要长成那样,这多难啊!如果投胎作他儿子,不就像他一样了吗?走路、声调、面貌都一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他儿子。

自力修成佛身,难矣!念佛成佛子,生净土自然三十二相,“正觉华化生”故。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凡夫靠自己修行,长成佛的模样,多难啊!不要说长成佛那样,即使找一个长得漂亮的人,一辈子无论使多大劲,都不能长成他那样,更何况长成佛的样子。

 

净土门修成佛身易

净土法门就不一样了,观佛念佛,是心作佛,就是作佛的儿子。观佛念佛,佛入你的心想中,你当下就拥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到净土马上就与佛一样,“正觉华化生”“清净智海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心外无佛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心念佛观佛,这个心当下就是佛。在心之外,没有别的佛,这叫“心外无佛”。

心外无佛。称名(作佛)之外无佛。莫妄求虚空中佛。是心是佛。

大家念佛不要天天求感应。看着天空,“光来啦!佛来了!”这样看不灵光。除非是你念佛念得心光外露。通常是临终的时候佛来了,那也是跟心相应、入心想中,来接引你。这里倒不是圣道门的教理。

“心外无佛”是指除了称念的名号之外,没有别的佛,我们靠心来称名。这个佛是佛的本体,我们观佛、念佛,这就是佛,佛的功能力用当下都在我们心中。不要去妄求非理的感应。

 

念佛,心即是佛

念佛,心即是佛。先从内里成佛,自然外显佛的相好,如树活必发枝叶。

怎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心即是佛。

念佛的人,虽然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外表还是凡夫相,但是佛说“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在你心里活着,心里的相已经有了,慢慢不断扩展。人还没有死,外壳模具还没脱掉,里面的佛相还显示不出来。一到死时,模具一丢,里面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就出来了。比如做佛像,外面有一个模具,佛像在里面被蒙住了看不到。佛像是在模具打开时才有的吗?早就在里面了,模具一打开,佛像就出来了。

我们念佛了,身体就等于是个外壳,里面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有些人怕死,就如同做佛像,却害怕把模具打开。要铸佛像,还怕把模具打开,那什么时候佛像才能出来?模具打开,如印坏文成,模具坏了,里面的佛像端严显现。

念佛的人,弥陀在心中做主,从内向外活出阿弥陀佛的生命,心性调柔,具有慈悲,慢慢改变坏脾气。佛说:“你改也改不了多少,三十年、五十年,到极乐世界才能彻底改变。”

 

木火喻

弘愿寺出版的系列书中,有一本《一半凡夫一半佛》,书名就是根据这个比喻来的。就是一半木头一半火的意思,“木”就是凡夫众生,“火”就是佛。这个比喻非常妙。

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

先简单解释一下。“火”就是佛,“木”就是众生心,也是众生。

众生念佛(观、称),佛从心出,如火从木出。

“火从木出”,就是众生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念佛,佛的三昧火、智慧火、慈悲火,佛火、佛光就出来了。

“火不能离木也”,火能离开木头吗?离开木头火就没有了,火是以木为根。佛是不能离开众生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离开了十方众生,就没有阿弥陀佛了,如火不离木。

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

众生一念念佛,佛就入众生心想中,众生的心中就出了佛火。佛火一旦出来,就对众生摄取不舍,不离不弃。众生的心被佛火所烧,也就成为火了。

我们一旦念佛,佛就摄取不舍,就在我们心中做事,不断地烧,直到把我们烧成佛。这是净土念佛法门的自在。

 

释“正遍知”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者:

“正遍知”是两个词,就是“正知”和“遍知”。“正知”就是如法界的本来面貌而知,诸法空性,这叫“正知”。而我们都认为有个实法可得。“遍知”就是一切法的差别相都能了了分明,并不是知道空性后,还含糊笼统,模糊不清。既能“正知”,又能“遍知”,称为“正遍知”,这就是佛。

“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

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法界有相吗?如果说法界是众生心法,那我们心是什么相?心没有任何相。心是青黄赤白吗?是高下大小吗?如果我们的心是青相,我们看见树的叶子是绿的;如果我们的心本来就是绿的相,它就不可能看见红的相。心如果是某一个相,怎么能见别的相呢?既然青黄赤白各种颜色都能见到,说明心不是任何颜色;它如果是一种颜色,就不能见别的颜色。既然心能见一切颜色,说明心不是颜色所能衡量,没有一切颜色之相。心又能见高下大小,说明心不是高,也不是下,不是大,也不是小。心也能见善恶是非,说明心本身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是,也不是非。如果它本身有一个固定的相,就不能感知其他的一切。

我们的舌头是什么味道?舌头本身没有味道,来甜味尝甜味,来咸味尝咸味,来酸味尝酸味,来苦味尝苦味。如果感冒、发高烧了,吃什么舌头都是苦的。舌头没有味道,所以能尝一切味道。

心没有一切相,所以能显现一切相,所谓“法界无相”。“正遍知”是知法界一切相的,所以说“诸佛无知也”。

“无知”,是说无分别见、无邪知,是“正知”。“正知”,是没有执着有个“我”、有个什么东西存在。凡夫都执有“我”,有万物,有主客;佛是没有这种分别的,所以说“诸佛无知”。

以无知,故无不知也;

因为无知,所以无所不知。凡夫有知,所以就执着于有。我们眼睛看到这边,就顾不上那边,有知就有局限。

比如大圆镜,只要一照,想看什么,一切都在里面,你动一下,镜子里的你也动一下,它全部都知道了。佛的智慧没办法用娑婆世界的语言来说明,只好用这个无情的镜子来比喻。

佛的智慧叫大圆镜智,没有知和不知的概念。凡夫才说“知”,这个“知”,就是邪知、邪分别。邪分别有“我”,就有“我”所知道的;有所知,就非常狭窄,就是邪知、邪倒见。

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

无分别念,完全在平等大觉心中,不是靠自己作意、思维的念头来知道。所以,“无知而知”是“正遍知”,能够遍知一切法。佛得大圆镜智,就是这个道理。

“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所以叫“正遍知海”。

“从心想生”这句,前面解释过了。“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从心想里面就生起来了。

这是我们依据文句,把这段通说了一遍。

下面,我们依据经文再来通读一下,把文句上下之间的文气联系起来。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界是众生心法也”,故而是法界身如来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为诸佛如来能入一切众生心想当中,所以,我们想佛的时候,顺着心想,佛就来入我们心中。这样,我们的心中就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既然有这种功能和原理,我们的心要作佛,想佛、观佛、念佛的时候,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当下就是佛,当下就有佛的一切功德、作用、智慧、光明。所以说,是心就是佛。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虽然诸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如大海一般深广,但如果我们心中想佛的话,“诸佛正遍知海”都可以纳入我们心中。这句话,也就是所谓的“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以果地觉”就是“正遍知海”,“为因地心”就是我们心中想佛、作佛、念佛。众生心想佛的时候,就有佛的一切功德,这就是“因该果海”。我们因地心中就包摄了所有佛的果觉功德,如大海一般。

佛的正觉、正遍知海,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的无量光明、神通、智慧、功德、道力、慈悲等等,都映现、彻入在我们凡夫的心中,这叫“果彻因源”。

所以,“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两句话,也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四句十六个字的一个经文证据。

下面,再把木火的比喻说一说。

“木”就是指众生,“火”就是指佛。这里讲的念佛,包含观佛和口称。

 

众生念佛,如火从木出

众生念佛,佛从心出,如火从木出。

“火从木出”的解释,圣道门跟净土门是不一样的。

圣道门解释为“钻木取火”,木头跟木头使劲摩擦起火,要费很大劲才能烧起来。净土法门不一样,因为佛就是火,就是圆满的正觉性。我们念佛的时候,就等于把木头放到火上去烧,我们只要念佛的名号就可以成佛。

我们念佛,是从哪里念呢?是从心上念出来的。所以,“众生念佛,佛从心出”,就像火从木里面出来一样。

 

火不离木,佛不离众生

火不离木,佛不离众生。性相关故,如眼识不离色,慈悲是必然。

“火不离木”,这是比喻“佛不离众生”。火不能离开木,因为木是火的根,木是火所生起的来源。佛也是以众生而成佛的,不能离开众生。

第一,众生是心法,在佛性方面,佛跟众生是一体性的,体性相关,不能离开。佛如果离开了众生,等于离开了觉性,那怎么能成佛呢?不可能。

第二,佛是“唯以众生为所缘”。佛是法界身,不行他缘,唯以众生心法为缘。佛怎么能离开众生心呢?不可能。就好像眼识不能离开“色”一样。眼识如果离开“色”,还能有眼识吗?不可能。所以,如果离开了众生心的话,那就没有佛了。

由此我们也知道,佛度众生是自然而然,是必然,是不得不然,是不能离开众生的。所以,我们称念佛的名号,是非常自然、非常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玄妙深意在当中。

这是显示佛的大慈大悲,这种慈悲是必然性的,有它必然的功效、利益。

 

以不离木,故能烧木

以不离木,故能烧木;佛能烧众生烦恼木,成悲智火。

“以不离木故,故能烧木”。“不离木”,就是“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不离开众生也是必然,是法尔自然的道理。念佛众生,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摄取不舍。

当然,这是讲口称名号;如果讲观佛,诸佛如来也有这样度化的善巧力量。

佛能烧众生烦恼木,成悲智火”,佛能把众生的“烦恼木”烧成为“慈悲智慧火”。

 

木为火烧,木即为火

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众生被佛慈悲火烧,即成为佛。

“木为火烧,木即为火”,这是比喻什么呢?众生被佛的慈悲火所烧,就成为佛。如果大家看见木头烧成火了,就应该知道,“我一定能够成佛”,就这么简单!大家烧柴灶时可以想:“好啊!念佛了,佛的慈悲火、智慧火就烧着我们,把我们一直烧成佛。”佛的大慈悲光明火,不是进了火炉才烧,早就开始在众生心里烧了。

烧木成火,念佛成佛是自然。

烧木成火,念佛成佛,都是自然。念佛之人自然成佛,就像木头被火烧,自然成火一样。所以,念佛成佛,烧木成火,就这么自然。

 

木之火性要靠火烧来显

木有火性,看不见,但烧成火,便历历分明。

木有火性,却看不见。烧成火之后,火性历历分明,火都冒着呢。

众生有佛性,也看不见,但声声念佛,即是佛性显明。

众生有佛性,也看不见。尤其造罪凡夫的佛性,就更难看到了。如果声声念佛,佛性就非常鲜明。大家不要以为念佛很简单,没什么了不起,诸佛菩萨看见我们念佛,就像马上看见木头冒烟起了火一样。

什么叫佛性?有人疑惑:“就凭我们这样念佛,就能开发佛性吗?”我们造罪造业,魔性非常重;但是只要能够念佛,就相当于在木头之上出了火。

我们的身心就相当于木头,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慈悲智慧火焰万丈之高啊,何止四十里!诸佛菩萨和阿弥陀佛看得非常清楚!

木头要烧成火,火苗、火种是最宝贵的,没有什么比这更宝贵。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了,就是遇到了真正的佛,不要另外再去找佛,心外无佛也。除了口称的南无阿弥陀佛,哪里还有佛?当然,这不包括临终来接我们的佛,刚才已经解释过了。

看见任何人念佛,应该想到他的佛性已经开发了,不然怎么会念得出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木头的火性不开发,就不会冒出火;一旦木头冒出火来,定是火性得到了开发。看我们的佛性有没有得到开发,就看有没有念佛。若不念佛,再大本事都是榆木疙瘩,不过是点不着火的木头。

 

火不择木,佛不择人

木只要能烧出火来,便成了,至于其纹理,有疤无疤、有节无节、皮粗皮细、是刺是滑,无人评说。

烧木成火,念佛成佛,都是自然的,毫不勉强。木头只要能烧出火来就成了,至于纹理好不好看、有疤没疤、有节无节,表皮粗糙还是细腻,有刺还是滑溜溜的,这些都不用管,不看这些。木头只要烧成火,能把饭烧熟就可以了。木头只要能烧出火来,只要能放出热、放出光,它存在的价值就达成了。至于是什么材料,有疤没有疤、有节没节、是溜光还是带刺,都没关系。

人只要念出佛来,也成了,至于其心理,是智是愚、净与不净、罪福多少、时节久近,弥陀一概不问。

人就相当于木头,只要嘴巴能念出佛来就成了。至于智慧还是愚痴、清净还是染污、脾气好还是坏,就像木头有刺没刺一样,阿弥陀佛不管这些。只要有火,什么样的木头烧不掉?尤其是阿弥陀佛的三昧真火,什么样的“木头”都能被烧了。

只要是众生,不论善恶、染净、罪福、智慧、愚痴、出家在家,一把阿弥陀佛的三昧真火,通通能够烧干净。烧成灰后,谁也分辨不出谁。不管当初是旃檀木还是什么木,全部都能烧干净,烧成的灰都一样。所以,不论善恶、染净,不论什么样的凡夫,一旦念佛,都一模一样,这就是平等救度。

“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点柴烧的时候,没谁去管它有刺没刺、有疤没疤、有纹没纹;只要点火一烧,通通都一样,再好的纹路,一把火也烧干净了。只有做古董的时候,才去看一看有纹没纹。

对于火来说,什么木头都一样烧;众生遇到佛也一样,都不分别,毫无分别。

 

已燃之木与未燃之木,不可为比

已经燃火的木头,与没有燃着的木头,不可为比。

已经燃着火的木头,跟没有燃着火的木头,能比吗?没有燃火的木头放一大堆,一粒米都煮不成饭,有什么用呢?

要烤火,木头再多,手捧来捧去,也不会有一点暖气。要想发挥木头的作用,关键是把它点着。点着了火的木头,跟没有点着火的木头,不可为比。

不念佛的人,与已经专修念佛的人,完全不可比。

没有念佛的人,跟念了佛的人,能比吗?家里有钱、有房、有车,都不算啥,会念佛才是出了“火”,成佛不看那些。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木有湿性,也会抗火

木有火性,也有湿性,当湿性为主时,不仅点不着火,反而拒火抗火。

木虽然有火性,但也有湿性,潮湿的木头里有水气。当湿性为主的时候,不仅点不着火,反而拒火、抗火。

如果锅底下的火非常小,烧湿木头不行;火非常大的时候,湿木头也敢往里面塞。此时木头不但不出火,反而会抗拒,会跟火对着干,这是因为木头有湿性。

人有佛性,也有魔性,当魔性为主时,不仅不念佛,反而毁佛灭佛。

这比喻什么呢?人有佛性,也有魔性。当魔性为主的时候,不仅不念佛,还毁佛、灭佛。这时候,这就相当于木头以湿性为主。

 

只要用火来点,迟早都会点着

是木,只要用火来点,迟早都会点着。

如果是木头,只要用火来点,迟早都会点着。锅底烧火,只要是木头,不管它有没有湿性,不管它抗拒不抗拒,迟早会点着。哪有烧不着的木头?只是时间长一点而已,也只是长那么几分钟而已。

是人,只要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一个人只要念佛了,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成佛,这是大势至菩萨讲的。

所以,人的魔性虽然很重,但是只要转过来念佛,成佛也很快。可能迟一辈子两辈子,也可能十年二十年,也可能是一年两年而已。和无量劫六道轮回相比,很快了。

人心是木,佛名是火,常称常念,自然成佛。

我们的心就是木头,佛的名号就是火。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就成佛了。

 

点木成火的过程

以火点木,有数过程:

初,不出火,反出水;

次,不出水,而出烟;

次,既出烟,也出火;

次,火转大,烟渐小;

终,全是火,没有烟。

点木成火的过程有几个阶段。

开始,不出火,反出水。当木头非常湿的时候,往火上一烤,不仅不出火,还从木棒里冒水。为什么?被火一烤,里面的水被激出来了。所以,众生一开始遇到佛法的时候,魔性就着急了,它抗拒、反对、诽谤,“我不要念佛”,专门冒水对抗。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说算了,把火移开,它就胜了。不行,得继续用火烤。

接着,水被火烤干了,不出水,开始冒烟了。

然后,既出烟,也出火。木头刚烧的时候,先出水;然后,水烤干了,火还没有出来,但是开始冒烟了;接着,烟火同时出现,既出烟,又出火。

后来,火转大,烟转小,火越来越大,烟越来越小。

最后,全是火,没有烟。

 

教人念佛的过程

教人念佛与此类似:

初,不念佛,反谤佛;

次,不谤佛,有疑心;

次,也疑心,也念佛;

次,信渐增,疑渐减;

终,专念佛,不再疑。

水代表什么?代表我们对佛的诽谤、抵抗和反对。

烟代表什么?代表虽然我们念佛了,但是还有疑心。

火代表什么?代表我们的归命和顺从,完全依据佛法,被佛所感染,被佛所点着。

所以,教人念佛跟烧木成火一样,过程也有几个阶段:

起初,开始教他念佛的时候,他不念佛,反而谤佛,这就是“不仅不出火,反而出水”。

接着,他不谤佛了;虽然不谤佛,但是还有怀疑,“能行吗?”这就是“不出水,而出烟”。

后来,他边疑心边念佛,“我也念几句吧”,这就是“既出烟,也出火”。

再后来,念佛念得多了,信心不断增长,疑心越来越小,这时候就是“火转大,烟转小”。

到最后,就成为专修念佛人,专念佛,不怀疑,也就是“全是火,没有烟”。

 

圣道门与净土门成佛的不同

圣道门,自修成佛,如木自出火,故难。

净土门,念佛成佛,如燃木成火,故易。

一半凡夫一半佛。

圣道门自修成佛,就像木头自己出火一样,这很难。木头虽然有火性,但如果靠自己冒火,很难。净土门念佛成佛,如同燃木成火,很容易。

用火把木头烧成火,与木头自己冒出火,能比吗?木头放在火上一点,自然就成火了;靠自己冒出火,太难了。同样道理,圣道门要靠自力修成佛,非常困难。净土门是靠念佛成佛。因为阿弥陀佛名号就是纯粹的三昧真火,念佛就是把木头放在火上烧,木头只要在火上烧,迟早是要烧着的,众生只要念佛,必定成佛,就这么简单,所以称为“易行道”。

 

第十八愿与点木成火

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火)

十方众生(木)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以火就木而烘干)

乃至十念(出火)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不能燃木,不名为火)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除不近火,反灭火)

这段话其实也是在讲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就是火。

“十方众生”就是木头。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把木头拿到火上烤干。“至心信乐”就是已经烤干了;“欲生我国”是已经到时候了。

“乃至十念”,火烧着了,而且是“一向专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代表火不离开木头,一直要把木头烧成火,一直要把我们“烧”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火不离木,故能烧木”。往生简单得很,看见火把木头烧着了,就要知道念佛能成佛,就这么简单。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除非木头不放到火上烧。诽谤正法,是因为不信佛;不信佛,就等于木离开了火,当然没办法成佛了。只要放到火上烧,归顺了,就能成佛。

 

昙鸾大师与善导大师解释的同异

关于这段经文,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定善义》有解释。大家翻开《圣教集》604页,第八观“像观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

善导大师的解释和昙鸾大师的解释是一脉相承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文句表达有所差异。

第一,对法界的解释。善导大师说,“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昙鸾大师解释说,“法界,即众生心法也”。这是一模一样的。

文句表达上的差异: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善导大师在这里没讲“众生心法”,而是讲“众生”。这是因为要配对“所化之境”和“能化之身”,佛和众生又是一个对应关系,故以“诸佛身”和“众生界”来说。

昙鸾大师为什么解释为众生心法?是要说明“是身不生他缘,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昙鸾大师是在根本上、原理上解释,比较细腻。

善导大师的解释比较事相化、文句化。

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

这就是“入众生心想中”。我们如果想佛、观佛,在梦中见佛或者定中见佛,不是我们的能力,是诸佛如来入我们心想中。

第二,两位祖师的立场都是“指方立相”。圣道门诸师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完全解释成禅宗开悟的“心性作佛”,没有“火来烧木”的原理。而且,所讲的佛,是无形无相的清净法身。两位祖师不同意这样的解释,都是站在净土门“指方立相”的立场解释的。

昙鸾大师说,“‘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者,当众生心想佛时,佛身相好显现众生心中也”,这是讲佛身相好,有相可求,有相可得,这就是指方立相。

两位祖师的解释,就跟净土法门、跟我们众生的根机很贴切。

 

不要以人类的审美观测度佛的相好庄严

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讲到阿弥陀佛的身业功德,我们就会想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经文里讲,“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关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查佛学词典,里面每一条都有解释。

“相”和“好”的区别:“相”属于大类,有三十二种;“好”更加微细,有八十种。

关于阿弥陀佛的形相以及极乐世界菩萨的身相庄严,在《观佛三昧经》等经典里有详细的说明。这些说明,我们只能当作比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暂时还是未知数。

四十齿,何用?彼土意以为食,实无食者。

比如,释迦牟尼佛的相好,其中有一个“四十齿相”,有四十颗牙,齿白齐密。

我们试想一下,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到底有没有牙呢?牙齿是用来咀嚼的,而极乐世界的佛菩萨,按经文所讲的来看,他们根本不需要靠牙齿咀嚼,那要牙做什么呢?这样推测,他们可能没有牙。我们以经文为证,《圣教集》87页:

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

这里说的金、银、琉璃等,千万不要以为是娑婆世界的金银珠宝。娑婆世界的金银珠宝,在极乐世界连土疙瘩都算不上。因为极乐世界是涅盘国土,所有的东西都是涅盘功德所形成的,由于无法描述,只好这样比喻。

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看到“百味饮食”,不要以为是小米、辣椒这些娑婆世界的东西。

由这段经文得知,极乐世界的佛菩萨肯定是不需要牙齿的。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这是总的说明。“清净安稳”,就是无为涅盘的境界。下面说: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因顺余方”才有“天人之名”,也是“因顺余方”才说这些事。到底极乐世界的天人是什么形相,无法想象。经中只说: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不是天,也不是人,到底怎样的“容色微妙”,也想象不到。总之很端正,很庄严,很好,相好光明。

“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一下给你化没了。如果用人道众生的语言来讲,“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比较贴切地说明了极乐世界佛菩萨的形相。

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无量光。

佛菩萨的身体就是光。像小孩玩的变形金刚游戏,如果要成为四十尺高,就组合一下,变成四十尺高。

权现人身。三十二相,一一人类审美观。虫、鱼、鸟、兽、人、极乐菩萨。

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佛菩萨来给人道众生说法,就显现人类的形象。

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成为鹿王,就是九色鹿;如果成为鱼王,肯定是一条很美的鱼;如果成为虫子,肯定也是最美的虫。

最美的虫,鱼看了肯定不感兴趣;最美的鱼,鸟看了也不感兴趣;最美的鸟,老虎、豹子看了也没感觉。各有各的审美观。

最美的兽,跟人也不可比;最美的人,跟神仙比,神仙也看不上;最美的神仙跟极乐世界的菩萨比,那没法比。

《圣教集》88页倒数第4行:

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所以,大家不要以人类的审美观测度佛的相好庄严。

阿弥陀佛的世界是无量光的世界,有无量光明,所以阿弥陀佛叫无量光佛。我们到极乐世界,身相也是“相好光一寻”。

 

(3)口业功德

《圣教集》265页: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此二句,名“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①来意

这主要是讲阿弥陀如来。

“微妙声”,不是指阿弥陀佛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如来有清净八音,阿弥陀佛说话声音当然很好听;但是这里的“声”是指名。“如来微妙声”是指阿弥陀佛的名号。

“梵响闻十方,“梵”是清净,弥陀名声清净,遍传十方诸佛国。这就是第十七愿所说的: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的名号遍传十方。

闻到名号,不是听了之后就完了。“闻”,会让我们想到“妙声功德成就”——“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与“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相对照,字、词几乎都差不多,只是前前后后的组合不同。

“微妙闻十方”是讲安乐国土的名。

《圣教集》252页《往生论注》:

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名悟物”,就是安乐国土的名能让我们开悟(愿往生),让我们能够往生。

“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愿往生”就是开悟,往生净土就能证果。

连安乐国土的名都有这样的作用,何况阿弥陀佛的名呢!安乐国土的名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是阿弥陀法王的住持力,才有这样的功效。

《往生论注》卷下有一个比喻:“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安乐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难道是莲花叶、一滴水、一片树叶有这样的作用吗?是阿弥陀如来“能神者神之耳”,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这里的“闻”,是“闻而悟忍”,能让我们开悟、成佛。“闻”字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法语。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如来,名似不尊。

有的如来,好像名声不够响亮,不够超越,不够崇高,不够受尊重。

如外道軵人,称瞿昙姓。成道日声,唯彻梵天。

这是以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来说。释迦牟尼佛岂能“名似不尊”呢?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只能示现一个丈六比丘,而且显得也不怎么尊贵。因为我们这帮弟子不争气,才让本师没脸面,蒙受不白之冤。到净土成佛,哪有这回事?没有这回事。

释迦牟尼佛真是大慈大悲、眉毛拖地啊,这是为了怜悯我们。“三界之内,悉是吾子”,佛怜悯我们,就像母不嫌子丑。娑婆世界的众生最丑恶,但释迦牟尼佛说:“我不嫌你丑,我来救度你,还显示跟你一样。”

《法华经》里有一则“穷子喻”,大富长者脱下华丽的服装,穿上除粪的衣服,来跟穷子一起除粪。“华丽的服装”就是佛的报身庄严,释迦牟尼佛“穿上除粪的衣服”,来显现跟我们一样,有生老病死的凡夫之身。

“外道軵人”,指推车人。

“称瞿昙姓”,对释迦牟尼佛不太尊重,喊他的姓。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这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大喜庆的事,天人都互相传告:“释迦牟尼佛成佛了,我们得救了!”这些声音,从地上一直传到梵天,有大光明。成道之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音声响彻梵天。

在娑婆世界,常常会说谁的名气大。“这个码头上谁不知道我啊?”觉得自己名声非常大,好像名闻天下。其实就像猴王在花果山里,觉得它是最厉害的,名声非常大,但是,人类众生并不知道它。在地球上称王称霸,觉得名气非常大,不过是弹丸之地而已,天人都不知道。

“成道日声,唯彻梵天”,这里加了一个“唯”字,说明成道日声非常小,只是传到梵天,名声不大。因为是化身佛。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妙声遐布,闻者悟忍。”

我要成佛,名声不只是传到梵天,还要“遐布”。“遐”就是远。无远弗届,能遍布十方国土,令十方诸佛菩萨称赞我的名号。

“闻者悟忍”,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众生,都能悟得无生法忍,这就是悟的作用和功能。

对于“闻十方”,昙鸾大师的解释非常妙,他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只说“妙声遐布,闻者悟忍”,这是铁板钉钉,没有二话。

是故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昙鸾大师对所有偈句的解释,都是非常自由、活泼的,好像信手拈来,绝对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当然,后面有需要的时候也会解释文句。他的解释如天马行空,但是意义又把握得非常准确,让人听到之后非常法喜,信心坚定,绝不动摇。

 

③辨义

名号与口业的关系

“口业功德庄严”,一般讲到“口业”,我们就会联想到说话、动嘴巴,阿弥陀佛的口业庄严,应该是说法很清净。但是昙鸾大师的解释根本与说法无关,没有讲到说法,而是说弥陀的口业庄严就是名号。

名号只是一个名字,阿弥陀佛又没有说话,这跟口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知道,这里的“口业功德庄严”,是说阿弥陀佛说千言万语,无量妙法宝藏、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是浓缩在六字名号中,无量无边的妙法都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口业是说法清净。

 

阿弥陀佛到底怎么说法度众生

同时,我们要想到,阿弥陀佛说法难道一定要用嘴巴吗?

不动嘴,用名号就行。阿弥陀佛不用讲法,端身一坐,就度众生了。

善导大师的一些偈语非常好:

一坐华台未曾动,彻穷后际度众生。(《般舟赞》)

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法事赞》)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度众生很困难,在恒河边走来走去,到处说法,一直到老。

阿弥陀佛度众生既不动身体,也不动嘴。“一坐无移亦不动”,往那里一坐,就不动了。“无移亦不动”,是雕塑吗?睡着了还是入定了?都不是。阿弥陀佛的法界之身充斥法界,整个法界都被充满了,有什么必要移动呢?

“彻穷后际放身光”,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十方所有的众生都在阿弥陀佛的身光里。这种身光不是往外放的,而是往里放。身光映彻表里,也没有里和外的区别。

“彻穷后际放身光”,往那里一坐,不用讲话,只是放光。光里什么都能变化出来:宝鸟、莲花、无量妙宝云、佛菩萨……,只要光来了,什么都会有。

现在的互联网,就是光波的组合,要什么就能出什么,只不过大多数出的都是娑婆世界的恶事,比如刀、枪等等;如果想要出佛菩萨也可以。这些人类都能做出来了,何况阿弥陀佛,“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我们再来看《无量寿经》卷上末“华光出佛”: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这是光中出佛,说明佛到底是怎么说法的。

《无量寿经》另外一段经文也是比喻,描述十方诸佛菩萨赞叹、觐见阿弥陀如来: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

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下面是用人道众生的理解来描述阿弥陀佛: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阿弥陀佛一笑,整个法界都放光。阿弥陀佛说法的梵声像打雷一样。“八音”指佛的声音有八种妙好功德:清净、无远弗届、雄健有力等等。

这是讲“口业功德”。

 

一切法归纳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昙鸾大师的解释,没有提到阿弥陀佛用声音讲法。在《往生论注》卷下,解释“口业功德”的时候说: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闻阿弥陀佛名号及说法音声,众生种种口业罪过都消灭了,得如来平等口业。

总之,“如来微妙声”就是一切法归纳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释“妙声遐布,闻者悟忍”

“使我成佛,妙声遐布,闻者悟忍”,所谓“妙声遐布”,在《无量寿经》异译本中说:

我若成佛道,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无量寿庄严经》)

这首偈子,我们经常会引用。这不是“闻者悟忍”吗?闻到我的名号,就来到我的净土。还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这也是“妙声遐布”,闻越十方。

《无量寿经》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很显然,也是“妙声遐布”。

第十八愿也一样。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也是“闻者悟忍”。

第三十四愿是最明显的“闻名得忍”: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如果不是“妙声遐布”,众生怎么能听到呢?由十方诸佛的赞叹,“妙声遐布”,才能“闻我名字”。

这是“闻者悟忍”,“妙声功德成就”。

 

(4)心业功德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此二句,名“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①来意

这两句话是这样读的:“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阿弥陀佛的心大慈大悲,像大地,像水,像火,像风,像虚空,没有分别。“虚空无分别”,不是指虚空无分别。“无分别”是五种无分别,阿弥陀佛的心,如同地、水、火、风、空五大一样,没有分别。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阿弥陀如来当初为什么要发起这一庄严功德呢?

见有如来说法云“此黑,此白,此不黑不白”,下法、中法、上法、上上法,有如是等无量差别品,似有分别。

 

娑婆众生心有分别

佛成佛了,是住于无分别中。“似有分别”,是指众生听起来似乎有分别。

“此黑,此白,此不黑不白”,这是讲颜色吗?不是。“黑”是黑业、黑法;“白”是白业、白法;“不黑不白”就是无记。在娑婆世界,善是白业,恶是黑业,无记即非善非恶,称为“不黑不白”。

“下法、中法、上法、上上法”,法是分级别的,“下法”指人天法,“中法”指二乘法,“上法”指菩萨乘法,“上上法”指一佛乘。

“有如是等无量差别品”,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分别见,有高低等级的差别,如果要打破这些等级差别,不仅皇上贵族不同意,即使老百姓也不会同意。因为如果没有等级,就会搞得人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脑子也转不过来,精神头也不足了。因为人心不平等,“我现在虽然是最差的,但是希望将来发财了之后,别人不要跟我平等。如果大家都平等了,‘我’怎么办?都平等了,就没有‘我’了”。比如乒乓球,如果一排一模一样的乒乓球摆在那里,就挑不出好坏来了。

 

佛顺娑婆众生分别心讲方便法

虽实无分别,亦讲下辈、中辈、上辈。

释迦牟尼佛为了顺应众生的不平等心,只好讲九品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上辈、中辈、下辈,连往生也要讲三辈九品。其实到了极乐世界,哪有三辈九品?只是在娑婆世界这么讲而已。“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到了极乐世界是“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没有一条愿说到九品,不可能到了净土还有九品。只要有品位就有阶级,有阶级就有斗争——“阶级斗争”。昙鸾大师讲,有高下之分,就有分别,就有是非,就有善恶,就有轮回。所以,只要有分别,心里就有邪见。

佛是“正遍知”,众生是“邪倒执”。我们不管看什么都是邪知邪见。何以知道是邪知邪见呢?不是说杀人放火才是邪知邪见,比如说,“这里有一张桌子”,这就是邪知邪见。“啊?这就是邪知邪见?”对。因为是“有知而知”,就为邪知;阿弥陀佛、十方如来是“无知而知”,是“正遍知”,真正如法相而知。

我们能“如法相而知”吗?我们所知的是指定的物,指定的相,每个人都有这种见解。这种见解就是邪知。有“我”,有主,有客,分别对待,安立一个东西,取其名相,这本身就已经偏离了诸法真如实相的正体,所以称为邪,是所知不正,是邪知。

阿弥陀如来没有这些事情,九品是释迦牟尼佛为了恒顺众生,随顺众生这种不平等心而安立的。

要跟又聋又哑又盲的人交流,就只能使用盲文、手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要跟盲人交流,或者给他书看,必须用盲文;要跟聋哑人说话,必须打手语,手语也是一种语言。这都是没办法,因为他们诸根不全。娑婆世界的众生,跟阿罗汉比,跟净土的菩萨比,又何止是盲人、聋哑人与六根具足的人相比呢?

释迦牟尼佛来给我们讲法,真是非常委屈,只好跟我们打手语,只好跟我们讲人的话。如果要跟马讲,就要嘶鸣;要跟鸟讲,就要学鸟叫。佛要跟人讲法,只好用人的语言,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只能这样。阿弥陀佛就不用这么复杂了,“彻穷后际放身光”,就度众生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来此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对这样没有智慧、思维不清晰、糊涂懵懂的众生,说这样最纯净的法,“是为甚难”——“我四十九年说法,终于说出来了”。

因此,能闻到佛法的人要感动,要感恩,这些法能扫除我们的一切分别见。我们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有很多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比如吃饭、说话、讲法,不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吗?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怎么讲法?他长什么样?怎么出行、怎么运动?绝对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他的七宝钵器是怎样的?我们只能想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明月、真珠等等,这只是我们想的而已。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观经》中说“我今为汝广说众譬”,这都是譬喻,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没法说。比如要给盲人描述花的红绿,该怎么说?他只知道一片黑,没法说啊。就像描述大海,跟陆地上没见过海的人讲海里的事,怎么说得清楚呢?

跟一个盲人说:“下雪啦,雪一片白。”

“一片白?什么叫一片白?说给我听听。”

“白啊,白就像棉花一样。”

“哦,棉花一样,雪很软吗?”他想到捏过的棉花,是软的。

“不是,不是。白啊,白就像白天鹅一样。”

“哦,那会飞吗?会叫吗?”他没有“白”的概念,没有这个经验。

极乐世界是什么情况,佛怎么讲呢?没办法讲,“好,好,好得不得了!”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差别的概念,佛就只好讲差别相。

比如现在我们发明电梯了,坐上去,一下就升到楼顶了。而古代没有电梯,要讲电梯,能讲明白吗?没办法讲明白,只能说有几级台阶,只好立台阶。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如地荷负,无轻重之殊;如水润长,无莦葀之异;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

 

释“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这五句非常好,昙鸾大师用了五个字:“殊、异、别、差、念”。“殊”就是特殊,不一样,不同;“异”也是不一样、不同;“差”“别”都是不同。就是说,阿弥陀佛心中没有殊异差别的念头。

 

法藏菩萨说,他成佛的时候,是“如地荷负”,像大地承载一切万物;“无轻重之殊”,对高山、对一粒灰尘同样承载,没有轻和重的差别。大地荷负万物,高山虽然重,微尘虽然轻,但是大地是平等荷持。没有亲疏、近远的差别,连念头都没有。

 

“如水润长”,像水滋润、生长万物;“无莦葀之异”,“莦”是恶草,“葀”是瑞草。万物生长都需要水分,不管是妙美的鲜花,还是毒草,像“鬼见愁”这种草,扎到脚就难受,但是水没有分别,也滋长它。

前面讲地没有分别心,水也没有分别心,下雨都一样,普润万物,平等生长。

 

“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这个火也可以讲阳光温暖,也可以讲烧的火。讲阳光更为广大。阳光使万物成长,不管是芬芳的,还是并不好闻的,都是经过阳光照射,慢慢成长起来。所以,阳光没有分别心,没有香臭的分别,都使其自然生长到成熟。

 

“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风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自然界的风,另一种是我们的呼吸。睡着了和没睡着的呼吸有什么差别吗?一样的,都在自然地呼吸。自然界的风也一样,睡着了,醒了,该刮风还是刮风。讲呼吸可能更亲切一点,不管是茫然无知的睡眠状态,还是清醒的状态,呼吸都是一样的。风的运动也都是一样,不受影响。这也是说没有分别。

 

虚空

“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虚空包住万物,不会交通堵塞。什么是塞住了?是我们要出门,门小了,要开大一点,这是人的观念,虚空没有这个概念,“无开塞之念”。

把墙推倒,打开,虚空说很好;把墙竖起来,堵一扇门,虚空也没意见。一栋房子原来住100人,后来进了300人,就会觉得挤得慌,塞住了,但是虚空没有“塞”的概念;一家三口人住200平米的房子,我们会觉得房子很宽,但是虚空也没有“宽”的概念。虚空对万物都是平等包受,没有多了、塞住了,要少一点的概念,都是无分别。

这是五种没有分别。

 

释“得之于内,物安于外”

“得之于内,物安于外。虚往实归,于是乎息。”

“得之于内,物安于外”,内证平等实相,外显一味清净的极乐依正,安立众生。“得之于内”,就是内证平等实相。“物安于外”,因为内证了平等实相,而“无分别”就是诸法实相,由无分别智,内证平等实相,外显一味清净的极乐依正。

如果成佛了,内证功德就显现到外面,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所以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都是一味清净。因为是无分别的,所以加上“一味”;同时,又是随顺实相,所以是“清净”。

这一味清净的极乐依正庄严就可以安立众生,所以说“得之于内,物安于外”。“物”就是指众生。内住无分别智,无分别心,以此菩萨清净业所感现的极乐世界——这个“外,才能安立一切众生。“内”是内证,“外”是外用。内心住于无分别之境才能安立众生;如果心存分别,那是搅扰众生,令不得安,变得恐怖。

如果要安立众生,除非心里真正平等,具无分别智,这样才可以安立众生。只要有分别心,肯定是搅乱众生,让众生感到恐惧。因为有分别,就有好与不好、对与错、你的我的。这一分别,世界肯定搅动不安。分别就是扰动众生的心,让众生不安,让众生产生恐惧。不好的,肯定会排斥;好的,又想占有。所以,“得之于内”,内心住于无分别境,无分别才能安立众生。

弥陀救度的大悲心是“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所以才能让我们心安,决定得往生。如果有分别,就有品位之差,令凡夫生疑惧,恐怕不能往生。一旦立品位,那就是说往生有代价、有标准、有条件了,众生会想,“我能达得到吗?最低的品位恐怕都够不着,毕竟那是极乐世界啊!”

所以,没有品位。为什么?平等。对大家都是送的,都是给你的,都平等,众生就觉得受之无愧;如果有差别,有的众生会感到受之有愧,“我有什么资格能往生呢?可能得不着”,这样就不敢去。

平等的,就是大家该得的,都没有差别。像父母对子女都是平等的,父子至亲,子女就受之无愧。

无殊异差别念。

别人给的,肯定会有差别。关系亲、关系远,给多、给少,就不一样了,心就起了分别念。

这叫“得之于内”。

 

释“虚往实归,于是乎息”

虚往实归,于是乎息。

去虚妄分别,悟真实平等,止息一切分别念。

“虚往实归,于是乎息”,这两句话也比较难理解。“虚往”,虚的离开了;“实归”,真实的归来了。“虚往实归,于是乎息”,远离差别对待的虚妄之相,归于诸法平等的实际理体,一切缘虑分别由此停息。这是注释版的解释。

这里的“息”有两层含义,一是没有缘虑分别,停息了;然后由这个“息”,就可以安立众生。息灭了分别见,众生心里才得到安稳。

有分别为虚,无分别为实。有分别心就是虚妄见,无分别心就是实。

远离分别,住于无分别,一切众生得以安息。无分别的救度,众生就会得到安稳,得到休息。如果有等级差别,谁能休息啊?有分别见,有等级高下的差别,谁的心也不能休息。

水也一样,如果有高下差别,它要从高处往低处流。不流不行啊,因为有高下落差。这样,水就不能休息。风也一样,如果上面温度低,下面温度高,风也不能休息,必须不断地流动。

所以,只要有差别,天地也不能休息;要休息,就要没有差别。没有差别了,还怎么动?“一坐无移亦不动”,到哪里都一样,都满足了,干脆别动了。所以,只要有差别,就一定不能休息。

 

凡夫所修,皆是虚妄;如来所赐,皆是真实

凡夫所修,皆是虚妄,不实功德;如来所赐,皆真实功德。平等获得如来救度,得真实利,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极乐世界怎么会让众生不休息,去搞生死疲劳呢?

我们在娑婆世间没法休息,因为都是分别的。

“虚往实归”,就“得之于内”。虚的走了,实的归来,就得到“内”了。

 

“功用皆息”的来源

底下有一句小字,“‘于是乎息’,疑是功用皆息”,这句不是《往生论注》的原文,是后来的人刻版的时候加上了个人的理解。也有人建议把这句拿掉,但是古本里留着,所以重新编印的时候,我们也把它放在文句的旁边。

“‘于是乎息’,疑是功用皆息”,大概当时刻版的人也觉得“于是乎息”四个字难以理解,认为可能是“功用皆息”的意思。这可以理解,也是一种解释,可供参考。

 

五种无分别喻的指代意义

五种无分别的比喻,也有特殊的指代意义。

五喻。

如地荷负,不问罪福;

如水润长,不问善恶;

如火成熟,不问净秽;

如风起发,不问定散;

如空苞受,不问迷悟。

“如地荷负,无轻重之殊”,这是指不问众生的罪福,轻重都是业力,业力重、业力轻,业障深、业障浅,罪过大、罪过小,福报轻、福报重,所有这些都不分别。

“如水润长,无莦葀之异”,“莦”是恶草,“葀”是瑞草。“瑞”代表祥瑞、美好、善;恶草是臭草,代表恶。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善恶。

“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芳臭”就是香臭,代表净和秽。香是清净的,可以盖掉污秽。所以,香臭代表心念是清净还是污秽。因为没有分别,所以不问净秽。

“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风是运动的,风的“起发”,不分寤寐。这可以理解为“不分定散”,不分禅定心还是散乱心,就好像白天脑子活动是散心,晚上深度睡眠是禅定一样。也可以理解为“不分智愚”。“寤”,就代表清明、清醒,有智慧;“眠”,就是睡着了,对什么事相都不知道,不能分别,不能理解。晚上睡觉,代表愚痴黑暗。这就是不分智愚。

“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开”是开通、开悟,“塞”是堵住了,心念不开悟。不管开悟不开悟,佛都一样救度。

 

弥陀救度,如火烧木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就像火烧木头一样。

火烧木,根本就不看木头怎么样,只要是木头就行。至于木头有疤没疤、有痕没痕、有节没节、皮光皮糙、是香是臭,火根本不管这些。木来火就烧。

佛度众生也一样,只要是众生就行,不管你是什么。

佛有没有问你是否开悟了?开悟了你也不能帮助他,不开悟也不会障碍他。像虚空一样,你开了悟也不能帮它大一点,开不了悟也不能让它塞住。这都没有关系的,毫无障碍。

如果自己修行,那就有关系,开悟就能好一点,不开悟就塞住了。

阿弥陀佛救度你,他开悟就可以了,“我开悟了就可以救度你了。像虚空一样,你的房间开得更大一些,跟我有什么关系?能让我更开一点吗?你的房子堵住了,能把我堵住吗?”所以,众生开悟不开悟,跟阿弥陀佛没有关系。

“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连念头都不起。就像火烧木头一样,木头有节没节、有疤没疤、有痕没痕、长得好长得直长得弯,和火没有任何关系。众生的心,是弯的、直的,是善的、恶的,阿弥陀佛管这些干什么?无有分别心,只要是木头就烧它,只要是众生就度他。

如木出火,火不离木;火不离木,故能烧木;木被火烧,木即成火:这就是成佛的套路。众生成佛,就这么舒畅!你把“烧木成火”的比喻反复读,自然就能心开意解。

设我得佛(地、水、火、风、空),十方众生,

若不生者(荷负、润长、成熟、起发、苞受),不取正觉。

一半凡夫一半佛,一半木头一半火。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相当于着了火的木头。火从木出,佛由众生而成。

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佛要摄取不舍,不能离开你。离开木就没有火了。佛离开众生就没有佛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火不离木,自能烧木。佛天天都在“烧”你,调化你,摄受你,慈悲你,爱你,度化你,一直把你度到净土。

木被火烧,木即成火。我们被佛的光明摄取不舍,被佛的光明慈爱所“烧”。佛用三昧真火把我们“烧”成佛,用智慧光明把我们摄取成佛。

我们成佛非常简单,完全靠他力。佛不挑选、不简择,不管“木头”是曲是直。

 

观佛三业功德

观佛八种功德,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种:座功德、身业功德、口业功德、心业功德。

佛的三业功德,诸经中有很多赞叹。佛的三业功德我们难以思维,佛是清净的。佛法要对众生宣说,特别是佛本身的境界,非常难说。

人类众生的思维、语言、心量、智慧,是先天缺陷、不足,要展现佛本身的功德,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就众生可以理解的方面来说明。

但是我们要知道,佛本身的功德清净庄严,是无法思议的,唯信能入,唯证乃知,只有相信,只有证得才知道。

关于佛的三业功德,在净土门相承的经典、祖师的论着当中,有两处可以配对着看。

第一,《往生论注》卷上配对卷下来看。大家学习《往生论注》,在读卷上的时候,最好配对卷下的解释。昙鸾大师在卷下解释阿弥陀佛三业功德成就,佛庄严三业用治众生三业,这里要好好看。

卷上主要是观佛本愿,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这是观察阿弥陀佛因地发这些愿的本心;卷下是说这种庄严功德有什么不可思议,这是观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卷上解释偈颂,卷下解释长行。天亲菩萨在长行对偈颂有简略的解释。昙鸾大师从两种角度来说明:卷上解释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的因地,“观佛本愿”;卷下解释果上本愿之力的成就,所谓“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这叫“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成就都赖于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这样从因看果,从果看因,就比较完整。

第二,配对《观经疏》来看。《圣教集》614页,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第九真身观说到三业。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讲到彼此三业,可能会有疑问,因为这里佛的三业几乎是不对称的。比如,口常称佛,佛即闻之,佛没讲话,只是耳朵听到,似乎没说什么。只是众生称佛,众生的口业,当下就成为佛的口业。佛名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佛并没有讲话,什么也没说,这就是口业。

身常礼敬佛,佛也没有给你作揖、问讯回礼,只说佛即见之,眼见跟身业相关。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这是跟心业相关的。

大家要知道,这里的“彼此三业”,是以众生三业来反映佛陀三业摄取众生,特别是口业。因为佛的三业不是我们能想象的,佛一业当中可以含一切业。

 

(5)大众功德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此二句,名“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来意

佛的第五、六、七三种功德——大众功德、上首功德、主功德,这是以众显佛,以大众来显现佛的功德庄严。这里赞佛的八种功德庄严,怎么说到大众呢?佛有这种大众,显示佛不简单、了不起、不得了,所以以大众来显佛。

 

大众功德与眷属功德之异同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这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当中,第十三眷属功德成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不是有点类似?都是两句,都讲”“

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文句非常少,不会前面说了后面又说。这两者的异同在哪里呢?

“天人不动众”也就是“如来净华众”。“清净智海生和“正觉华化生”,它们的内在本质是一样的,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就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智海。这是“同的方面。

总之,相同点都是讲极乐世界的大众是清净、平等的,是依据阿弥陀佛的正觉智慧海所生,不是凡夫杂业所生。这是指大面相同。

但是表述上有四点差异:

第一,前面讲国土庄严,是以眷属来显明国土。“国土庄严”应该讲国土,怎么讲到众生呢?这就像画山水画,里面也画一两个人物,这是以人物来衬托山水,主要是画山水的。十七种功德庄严,主要是讲国土成就,其中也讲到眷属,讲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这里就不要误解,讲国土庄严怎么又说到人呢?讲佛的功德,怎么又说到大众呢?同样的道理,都是用来作衬托的。前面是以眷属来衬托国土庄严,这里是以大众来衬托佛的庄严。

第二,从文句上下的关系来讲。前面“眷属功德成就”的“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从“主功德成就”的“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来的。“正觉”跟“正觉”,是一道来的,它们有上下的次第关系。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天人之所以能不动,之所以是“清净智海”,是从“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来的。“无分别”,是平等、清净。表达的入手点不同。

第三,“正觉华化生”和“清净智海生”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只是入手点不一样。“正觉华化生”是指出生的环境清净。昙鸾大师说:“见有国土,或以胞血为身器,或以粪尿为生元。”像这样的胎生,出生的环境就非常恶劣。这里所讲的“清净智海生”,指极乐世界的众生是以阿弥陀佛的平等智慧作为出生的根源,而不是众生的杂业、杂毒之善,或是凡夫众生,或是二乘杂善中下死尸。这是显示大众根源纯净,纯一清净。这也是角度不同。

第四,“正觉华化生”主要是“眷属平等”,这里“清净智海生”主要讲“大乘一味”。两者可以关联起来,结合在一起看。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说法轮下所有大众,诸根性欲种种不同,于佛智慧,若退若没,以不等故,众不纯净。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卷上几乎每一首偈子前面都有这个问句,这是“观佛愿心庄严”,讲因中发愿的缘起、本心。

卷下每一首偈开头都说“此云何不思议?”“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因为本愿力成就,能自利利他。这是讲果上利益众生的功效[a1]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说法轮下所有大众,诸根性欲种种不同,于佛智慧,若退若没,以不等故,众不纯净”,这是“见不净”,下面是“愿清净”。

 

释“说法轮下”

“说法轮下”,《往生论注》(注释版)里的注解都比较清晰。什么叫“说法轮”呢?

佛陀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转轮王的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

“法轮”是一个非常庄严、非常有意义的词。“法轮”就代表佛。在当初并没有佛像时,只能以印记、法轮、佛的千辐轮相、塔来作为佛的标识。

“说法轮”,佛说法像轮子一样,可以碾破众生的烦恼,摧压三界的牢笼。就像履带车、大挖掘机开过去,把众生的烦恼都碾碎了,让我们可以出离,否则我们就只能被关在小牢笼里。这是“说法轮”。

又,佛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传人,如车轮转动。

“说法轮”中的“轮”,有运转之意,佛教经常用到,比如“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所谓“说法轮”,就是佛在说法的时候,如同轮子,来运转一切众生。在当时的法座之下,有很多来归依、听法的弟子,叫作“所有大众”。

 

释“诸根性欲种种不同”

“诸根性欲种种不同”,“诸根”就是这些大众的根机。“诸”代表多,各种各样的根机,有的愿意打坐,有的愿意念咒,有的愿意诵经,有的愿意拜忏,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喜欢寂静,各不一样,这叫“诸根种种不同”。

“性”,是种性。“欲”,是爱好、欲乐。有的人好乐人天福乐,叫他求解脱,他不感兴趣;有的人喜好求声闻果。人天种性、声闻种性和菩萨种性不一样。

我们专修念佛的人,种性也不一样,是佛种。我们觉得念佛好得不得了,因为种性就是这样。如果找一个杂行杂修的人,跟他讲专修念佛,那对他是非常痛苦的事,他很难接受,因为种性还没有转过来。种性不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什么种就出什么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拿一颗黄豆种,怎么可能种出芝麻?所以,我们能念佛,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于阿弥陀佛所种下的无量缘分,是阿弥陀佛当年下的六字名号的佛种,现在发芽、开花了,我们才愿意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才愿意相信,才能相信。

就像两个人争论,“你怎么就能相信呢?”“你怎么就不能相信呢?”这就很难说。念这句佛号就能往生,有很多人相信,还有很多人不相信。相信的人就永远相信,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很显然就是这样,道理非常简单;不相信的人有很多理由,“那怎么能相信?怎么可能念这句佛号就能往生?”即使跟他说再多,他也不能相信。

我写过一篇文章,老虎看见牛吃草,它就不能相信,“我们家从祖上以来的传承,就是吃肉的,吃草怎么能有营养呢?”

我们专念这句佛号,有人说:“光念这句佛号怎么能滋养法身慧命?怎么能解脱成佛?”这是“种”不一样,我们跟他就没法说。俗话讲“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这样的人,跟他讲念佛,不是白搭吗?那怎么办?先投石问路,看他感不感兴趣,感兴趣再往下说。所以,对方的善根要成熟才行。

“诸根性欲”,“欲”就是爱好,各人爱好不一样。

 

释“于佛智慧,若退若没”

不净:“于佛智慧,若退若没”,染。“退”,二乘。“没”,人天世间。

于佛智慧,若退若没”,“退”就是退失大乘心;“没”就是沉没在三恶道中,在佛法中讲,就是“常没常流转”。“没”字有特别的含义,它来自《涅盘经》。《涅盘经》说,有的人过河,或在中流住,头一会出来,一会没下去。“常没”是指在三恶道中。“于佛智慧,若退若没”,就是有的人对成佛的果报、佛的清净智慧没有兴趣。有的人却非常感兴趣,诸根性欲不一样。

对于佛的境界、佛的慈悲,有的人感兴趣,有的人不感兴趣;有的人好乐,有的人不好乐;有的人先好乐,后来遇到恶缘又退了,甚至有的人退得沉没到三恶道中去了,这是“若退若没,以不等故”。

 

释“以不等故,众不纯净”

不等:根性不等,进道不等。

不纯:诸根性欲种种不同,杂。“众”,大众。

“以不等故,众不纯净”,每个人的根机、种性、欲乐、对佛智的好乐心不一样,所以大众不纯净。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讲三乘法、五乘法,都是不纯净的,不纯就有杂。因为有的人只好乐人天福乐,到佛门里来,只是为了求佛保佑平安,或者发点小财,除此之外没有过多的想法,还不知道往生净土,还不知道出离三界。“众”就是大众,大众不纯,就是有杂,不净。

我们可以翻到前面,看“眷属功德”。这两段有共通地方。

眷属功德: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眷属平等”与这里的“以不等故,众不纯净”是一样的意思。“净华中生,眷属平等”,清净莲花中诞生的是眷属平等。大家都是平等的,才是纯净。

“以不等故,众不纯净”,如果不等,就不清净,就有分别念,就有是非高下。

所以,这两首偈子完全可以对照着来理解。

上面是见不净。为什么不净呢?“众不纯净”。每个众生的根机、种性、欲乐不一样,所以不纯净;下面为什么能纯净呢?因为不是以众生自己的诸根性欲来说明,完全是从阿弥陀如来清净智海所生的。

所以兴愿:“愿我成佛,所有天人,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

我们往生净土,难道是靠我们的诸根性欲去往生的吗?如果靠我们的诸根性欲去往生,那就是“不等故,众不纯净”。所以,根本不是靠这些,是靠阿弥陀如来智慧清净海,也就是“正觉华化生”,眷属平等,这样才能平等。因等,果等。

 

释“天人”

天人:菩萨,亦称天人。极乐菩萨无固定身相,因顺余方有天人名、现天人相。

 

天人,外在身相┐

              ├极乐所有天人,皆是不动大菩萨

菩萨,内在觉心┘

 

“天人”这两个字,需要解释一下。

“所有天人”,没有讲到声闻、菩萨。因为这里所讲的,不是讲内心的证悟,而是讲外在的身相。就是说内心证悟平等的声闻、菩萨,他也是显现天人的身相。

我们讲五乘的时候,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是指内心证悟的深浅不同。但是这里讲的就不是指内心的证悟,而是讲外表的身相。即使是声闻,或是菩萨,也只是显现天人的身相。所以,“所有天人”就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在内。

这里的“所有天人”都是不动众。极乐世界所有的天人都是不退转,大乘善根不可倾动。

作为菩萨来讲,是没有固定身相的,可以为男为女、为人为天,也可以为畜生、饿鬼,十法界都可以显现,“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极乐世界的菩萨到底是什么身相?“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余方”主要指娑婆世界,因为我们只是以天人作为身相端正的标准,所以,“因顺余方”才有天人这样的身相。

以佛菩萨的身相本身来讲,未必要显现成天人,是因为要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讲,才有极乐世界的天、人等等。其实佛菩萨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容色微妙,非天非人”,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要知道,这是为我们这些眼睛里只能看到人的众生,没办法才这样讲的。

如果对鱼类的众生讲法,就是“鱼虾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当然,鱼和虾,也是我们站在人的立场,把它们定位成鱼和虾。它们听到怎么理解,它们自己到底怎么说,只有佛才知道,才能说出来。

 

海喻

者,言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喻之如海。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跟“大义门成就”合看。“大义门成就”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释“佛一切种智”

“佛一切种智”,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往生论注》(注释版)注解上有。“一切种智”,一切智和道种智合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声闻、缘觉观察诸法的本来体性,就是空性、空相,诸法的一切性,万法皆空,见到空性。“道种智”是菩萨了解一切诸法的差别之相,众生种种根性不同,佛法证悟的道果等等不同。菩萨要说法度众生,必须了解众生差别相才行。如果光讲空性,不了解众生的根机,很难说法度众生。

佛就不一样了,不论声闻、缘觉证知一切诸法总相的“一切种智”(知空),还是菩萨知一切种种差别道法的“道种智”(知有),佛是一切都知道。通达总相别相,知空知有,知十方诸佛一切道法,知一切众生种性,这叫“佛一切种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如经中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释“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

“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凡夫觉得了不起的人天之善,称为“杂善”。二乘之善跟大乘纯净一味的最胜妙善相比,就是劣等品。上者就是大乘,中者就是二乘,下者就是人天乘。

在娑婆世界,修一点人天善就觉得了不起;要是修阿罗汉的善,能坐三天五天,那就不得了了,简直成圣人了。但是到极乐世界,这些如同死尸,根本没用。

众生杂毒之善,极乐清净智海无法容纳,如大海不纳死尸。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智慧大海,二乘杂善想蒙混过关,不可能。

大海有什么功德呢?佛经里讲,大海有十种德,其中就有清净之德,脏东西不被吸纳。死尸到大海里,海水一定会把它吐到岸上,大海不纳死尸。

彼土为大乘纯一之境,二乘种不生。二乘亦如死尸,为大乘海所吐弃,何况人天杂善。

二乘杂善,“中”是二乘,“下”指人天,“宿”就是不接纳、不接受。

如果靠自己的定散二善回向求生极乐,即使去了也没有立足之地,极乐世界的清净智海无法容纳,“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大浪淘沙,淘到边地去。

是故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不动”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倾动也。

 

极乐一切天人,都是不可动摇的大乘菩萨

极乐净土的一切天人,都是不可动摇的大乘菩萨。

在娑婆世界发大乘菩提心,前面刚发,后面就退,太困难了。恶缘的小风一吹,马上就动了,哪有八风吹不动的?动摇主要是遇恶因缘,因为娑婆世界是恶世界,恶人、烦恼、恶邪、恶见,众恶充满。所以昙鸾大师说“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很容易就动摇了。好不容易发了大乘心,可是没人鼓励,大家还挑刺,所以就退了。

“若退若没”,“退”是退至二乘,“没”是沉没人天、三恶道,沉没在世间。

“不纯”,就是诸根性欲种种不同,是杂的,所以叫不纯。

“不净”,就是于佛智慧若退若没,就是染污,所以叫不净。

“不等”,一是根性不等,一是进道不等。在追求佛道中都不平等,有的人不感兴趣,有的人沉没在三恶道中。“若退若没”,有的进步,有的在退,有的在没。

 

皆从如来智海所生,平等无别

我等往生,皆从如来清净智海所生,非自己杂染愚痴业障能生。似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

我们往生,是从如来清净智海所生的,不是靠自己的杂染愚痴业障往生,这是不可能的。

诸根——一根;诸性——一性;诸欲——一欲。

原来是诸根性欲不平等,现在从如来清净智海所生,诸根就成为一个根机——念佛根机;原来诸种种性,现在成为念佛一种种性;原来诸种乐欲,现在成为一种乐欲,乐欲三宝,乐欲念佛。

所有的一切,合而为一,不存在差别性。种种差别性,在佛陀清净智海中自然成为一种,所以叫大乘一实根性。

如同前面偈子所讲的“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这是大乘,纯粹平等,没有分别。也是因为阿弥陀如来的智慧,心业功德“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这样清净智海所生的大众,是平等、纯净、无杂,没有二乘,没有杂善,是正觉花所化生,是清净智海所生。

亦是大义门成就之所以。

这里也能看出“大义门成就”。为什么大义门能成就?因为如来清净智海所生,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倾动。

 

偏就佛力

这是众生靠自己修行能成就的吗?到了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不可倾动的大菩萨,这是靠什么成就的呢?靠阿弥陀如来,显示的是佛的功德利益,不是众生自己的功德利益。

《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自”是自然,靠佛的愿力,达到不退转。

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往生之后,住不退转。“住”就是佛力住持。昙鸾大师就说:“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之所以到极乐净土成就大乘善根,不可倾动,是佛力住持,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住持在众生心中,让众生不动、不退、不堕。不仅住持在极乐世界,也住持在娑婆世界。

“住持”,一方面,毫无疑问是对极乐净土的众生;另一方面,我们念佛了,也是“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当然也要住持我们。靠什么呢?靠名号,靠光明。所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果佛力只是住持在极乐世界,我们怎么去往生呢?

不动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倾动也。此则偏就佛力,非中下杂尸自力。一切恶业、恶风、恶境、恶见、恶人不可倾动。

所以,这里是偏就佛力,不是靠中下杂善的自力,不是靠一般圣道法门的修行。靠自己发大菩提心,靠自力住持大乘善根,在此五浊恶世,想不退不堕是不可能的。像舍利弗尊者,六住菩萨,位次非常高了,他发了菩提心,遇到有人向他讨要眼睛,他就退失了。“唯是自力,无他力持”,靠自力发菩提心,很容易退。如果佛力住持,当然就不会退。

 

“不动”相

如烛光易受风动,日光不受风动。

大乘不动,一切恶业,恶风、恶境、邪见、烦恼、恶人不能倾动。有佛力住持,就像“日光不受风动”。

为什么自力修行就容易动呢?自力修行,像小油灯的火苗,风一吹马上就动了,就熄灭了。但是,再大的风,能把太阳光吹灭吗?不是同一个境界,这是从天上照下来的太阳光,风再大也没用。

我们到极乐世界成就大乘善根,就像太阳光住持一样,世间恶境界、恶烦恼、恶人、恶邪的恶风想动它,门都没有,这些跟它没有关系。

这种“不动”,我们多少会有点感受。这种“不动”是完全动不了,没办法动。阿弥陀佛是“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阿弥陀如来这样,我们也这样。

有一尊佛叫“不动如来”,“不动”这个词给人感觉非常好,非常静定。我们整天在动摇当中,飘荡,不安定。

“不动”并不是呆板、死板,它是心不动摇;虽然不动,但是可以“彻穷后际放身光”,可以“巍巍独坐度众生”,一切功效都能产生。

“不动遍至”,虽然不动,可以遍至十方法界。后面讲到“不动遍至德”,为什么可以“不动遍至”?很显然是从“天人不动众”这里来的。

 

(6)上首功德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此二句,名“庄严上首功德成就”。

 

①来意

“上首功德”,首先说明“上首”是指谁,“上首”指阿弥陀佛,一切大菩萨都是佛的眷属,以佛为首领。菩萨发心求佛道,阿弥陀佛是首领,首领称为上首。上首的功德要成就。

 

②释文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如来众中,或有强梁者,如提婆达多流比;或有国王与佛并治,不知甚推佛;或有请佛,以他缘废忘:有如是等,似上首力不成就。

这里举了三个典故。“似”,似乎上首力不成就,就是说佛陀当首领,底下的人好像不怎么服气、听话,这叫“上首力不成就”。在这个世间做住持、做大和尚、做师父,上首力不成就,当然有不听话的弟子,不能怪人家。

“提婆达多流比”,“流比”就是这一类。提婆达多本来是佛的弟子,随佛出家,但是后来他嫉妒佛,佛陀年纪大了,他就对佛说:“你年纪大了,不能做事了,退休吧,你把大众交给我,我来领众。”这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他也是示现的。

“或有国王与佛并治”,这是指频婆娑罗王,他曾对佛陀说,“你成佛了,我们共同治理国家”。

“不知甚推佛”,不是非常敬仰佛,被佛陀教化一半,自己还要留一半,有法王,有国王,佛法的事让法王做主,另一半事由国王做主,这就不是太恭敬佛。

“或有请佛,以他缘废忘”,这是释迦牟尼佛三月食马麦的典故。阿耆达王请佛带五百弟子去受供养,结果佛去应供时,他像中了邪毒一样,脑子迷闷,全部忘记了,把门关了,在家里娱乐,整天笙歌曼舞,什么人也不见,完全忘记了请佛这回事。佛因为答应了到这里来接受供养,就没到别的地方去,所以饭也没得吃。怎么办呢?后来弟子就出去托钵,那时候是饥荒年代,只是托到些马麦。马麦是喂马的饲料,很粗糙,佛和诸大弟子就吃马麦。当然,佛有佛的福德力,口中有无上妙味,所以吃的味道还是非常好的,但是诸大弟子没那个功德,吃下来就有点难吞了。

“他缘废忘”,如果换成是我们,这样肯定不行,要发牢骚的。佛就不一样,佛不讲二话,带领诸大弟子吃了三个月的马麦。结果阿耆达王一玩就玩了三个月,“坏了,我不是请佛来应供吗?怎么忘了呢?”这才心急火燎地跑来忏悔。这不是请一般人,请佛之后竟然也给迷闷、障住了。所以,这个典故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我们被别人轻视了,或被别人忘记了,人家没忘记我们三个月,也没给我们马麦吃,我们还不是佛呢,这不是正常的吗?我们有什么?不要自己把自己看得很大。

是故愿言:“我为佛时,愿一切大众,无能生心敢与我等。唯一法王,更无俗王。”

“愿我成佛的时候,所有一切大众,没有哪个敢生分庭抗礼的心,没有提婆达多这一类的众生出现。”前面那些现象,也是娑婆世界的特产,净土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因为大众是“清净智海生”。

“唯一法王,更无俗王”,在极乐世界只有一位法王,没有俗王,没有转轮王、总统等,全都是法王眷属。

 

释“如须弥山王”

是故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我们来看《圣教集》126页,《无量寿经》这一段: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瀁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

“如须弥山王”这段经文可以对照“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这首偈子。

天亲菩萨的每首偈子,不一定是经中的原文,“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是综合了净土三部经。我们读的时候要扩展思维,尽量去联想,在净土三部经当中有哪些相关、相应的文句。这样对照来看,学习就会更加细腻。

 

唯见佛光,不见其余

这段经文的意义非常好,很深远,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一个来源、证据。为什么呢?

“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声闻、菩萨即使有光,也都被遮住了,只能见到佛光。净土法门就是高,是果地法门,声闻法、菩萨法通通看不见。为什么?“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真的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之后,看其他法门根本不稀奇。因为种性不一样,不感兴趣,也看不见,也修不来,也不用修。菩萨从因地慢慢发菩提心,修行成就,我们也赞叹,但那跟我们没关系,我们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这不是讲人情的事情,因为佛法的信仰,有了这种知见以后,一切身口意的行为一定会这样表达。为什么?“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声闻、缘觉、菩萨的光,都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盖住了,或者说被提升了。

“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人天善法、声闻善法、菩萨善法,所有万物沉没不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

佛光一来,这些山都被盖住了。山可以代表菩萨的功德,也可以代表众生的业障。如果是菩萨的功德,通通修成佛的金色光明;如果是众生的业障,通通改为佛的功德。

所以,我们看念佛人,只能在他身上看见佛光明耀显赫,不会看他的业障。为什么?“皆同一色”,平等,纯净。我们不看他会不会修行,在念佛人眼里,没有一个人会修行,只有阿弥陀佛会修行。怎么会看见他的修行呢?因为他的光都被盖住了。

太阳底下看不见蜡烛的光。能看见蜡烛的光,说明你一定在黑暗的房间里;不是烛光明亮,而是你处的环境黑暗。世间人小小的修行,都不算什么。这是法门之德,不是我们自己狂妄得连声闻、菩萨都看不起了,不是的。不是看不起,而是看不见。看不见有两种情形:一是眼睛瞎了看不见;二是光太亮了,只能看见光。

“唯见佛光明耀显赫”,这是《无量寿经》讲的。声闻、菩萨的光明,我们看不见,看见的都是佛光。我们也看不见杂行杂修的功德,所以,专修念佛的人,怎么会去杂行杂修呢?

 

平等法须在最低处讲

这个法比较难说,说了可能会得罪人,因为众生都执着自己的立场。

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都小心翼翼地说法,释迦牟尼佛都不敢得罪娑婆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讲十三定观、三福九品,慢慢讲,慢慢转。释迦牟尼佛真有耐心,真有智慧。

在山路上开车,要慢慢转到山底。直接下去不行吗?直接下去车毁人亡。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慢慢转。

众生都在我慢高山上,释迦牟尼佛就开出十六观的“盘山道”,一路转到下品下生;到这个地方,才给我们讲阿弥陀佛的平等救度。不在下品下生,就不能平等。

只有到了平原,到最低的地方,才能平等。在高山上怎么能平等?众生的心非常高慢,“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韦提希夫人也认为自己是定善根机。

《观经》讲十六观,就是“盘山道”,依众生的根机,慢慢往下降,慢慢接引众生。不然的话,就像从五台山两千八百米高处一下子掉下去,就摔死了。上来直接讲念佛,善根不成熟的,法身都得摔死。

释迦牟尼佛要救我们,还要让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就讲日想观、水想观……,一直转到下品下生,把我们高慢的心降下来。到下品下生的地方,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才可以大畅本怀,展开无条件、无障碍的救度,唯讲念佛。

有人问:“为什么到下品才讲念佛?”那当然了,在上品能讲吗?众生的心在山顶上,不降到最低的地方,怎么能讲平等法?山顶上很高,不能讲平等法。

平等无条件救度的法,一定要到最低的地方讲。

 

(7)主功德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①来意

大众功德、上首功德和主功德这三种是同一类型,以众来凸显阿弥陀佛的功德。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如来,虽有大众,众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语释迦牟尼佛“若不与我解十四难,我当更学余道”;

“十四难”就是十四个问难的题目: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五、世界及我为有边?六、世界及我为无边?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八、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九、死后有神去?十、死后无神去?十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十二、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十三、死后是身是神?十四、身与神异?

这些都是形而上的问题,讲不明白,记载在《大智度论》和《俱舍论》当中。这十四个问难是超越人类认知经验的问题,对人无法加以叙述和说明,所以佛舍置不答。

这些问题,不论怎么回答,众生都理解不了。就像对盲人说花是红的,他看不见,不在他的经验范围,根本没办法回答,回答了他也理解不了。这些对于佛菩萨来说当然不成为问题,也不需要讲,在大圆镜智当中,一切彻知明了,但是对人类就无法说明。

这位比丘对佛说:“你要给我回答这些问题,你如果不回答,那我就另外去拜名师求学了。”佛就说他很愚痴。佛给他打了个比喻:有一个人被毒箭射中,医生来给他拔出毒箭,这个人说:“你不要拔,你先告诉我,这支箭涂的是什么毒药?是什么成分构成的?是谁射来的?他为什么要射我?这个箭头是什么做的?是谁做的?你如果不把这些告诉我,那我不愿意拔箭。”

佛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把问题搞清楚,这个人就已经死了。”

比丘说:“是的!”

佛说:“你现在就像他这么愚痴。”

佛说一切法,是要拔除众生的烦恼毒箭。他问的这些问题,不等搞明白,就一命呜呼,六道轮回去了。佛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这不是口辩。佛站在绝对的高度,在大慈悲、大智慧当中,就像父母慈悲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就说出来了。父母教育孩子还需要考虑、思辨,然后再跟孩子说吗?他出自爱心自然就说“你这孩子为什么这么愚痴呢?”佛对弟子也一样。

那位比丘对佛不太恭敬,还跟佛叫板:“你不跟我讲,我就另外拜师父了,我当更学余道。”

亦如居迦离谤舍利弗,佛三语而三不受;

居迦离是提婆达多的上首弟子,他诽谤舍利弗,当然这也有因缘。舍利弗和目犍连遇雨借宿陶家,进去躲雨,他们事先并不知道已经有一个女人在里面。到了第二天早晨,这个女人从里面先出来到河边去洗漱,随后舍利弗和目犍连也从里面出来,正好被居迦离看见了,“啊,这两个人犯戒了,行不净”。于是就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告状。佛当然知道真相,因为舍利弗和目犍连是阿罗汉,是清净的,佛说:“你不要乱讲,没这事。”说一次,他老实了几天,过后他又开始到处造谣。释迦牟尼佛对他说:“你不要造谣,对圣者造谣,将来要堕落。”可是他又出去讲。“佛三语而三不受”,佛三次制止,他都不听,出去乱说。

这是示现,显示不太恭敬。佛讲了,就应该毫无条件地遵从、执行,要想到是自己错了。人就是执着,都认为自己很对,“善知识也不过如此,佛也不过如此”,这就是居迦离的心态。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又如诸外道辈,假入佛众,而常伺求佛短;

“诸外道辈”,就是外道的徒众。“假入佛众”,伪装进到佛法大众里面,“我也归依,我也在这里做些什么”,其实是伪装的,不然他混不进来。他混进佛的队伍来干什么呢?“常伺求佛短”,他到里面来挑刺、找毛病,寻找机会看佛陀有什么短处。找不到又找佛弟子的短处,找团体的问题,总是在里面找毛病。这当然也是不恭敬,如果恭敬,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又如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有如是等种种不恭敬相。

六天的天魔,在三界当中势力很大,他是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名叫波旬。他化自在天是六欲天里最高的一重天。波旬的魔力非常大,常引无量眷属障碍佛道。佛要成佛的时候,他也来障碍,软硬兼施,但是最终被释迦牟尼佛降服。他先来软的,派天女诱惑佛陀;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现出天魔相,放毒箭。释迦牟尼佛入慈心三昧,所有毒箭射在半路上,于虚空当中变成莲花往下降,变成了供养。这是佛感化、教化的力量,天魔也被调服。

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人家来诽谤或是来障碍我们,如果我们真正具有慈悲,他是不可能靠近的。

如果有人勤修出世善,欲超越三界生死,天魔就来障碍,种种扰乱,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他希望他的魔业眷属威势扩大,如果有人出三界了,那就损害了他的利益,他就不愿意。这也是他的我执我见,自然会这样。不过大家也不要站在一般的立场上看。像这些天魔,具大福德,其实有不少是“内秘菩萨行”。

我们要知道,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说的,都是娑婆世界这种五浊恶世才有这样的事情。这里是秽土,不是净土,更不是佛的报土。释迦牟尼佛也有报身,在他的报土无胜国,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来到娑婆世界,由于这里的众生身心卑劣、善根浅薄、罪业深重,所以也让释迦牟尼佛跟着一起背黑锅。其实佛用不着这样。

佛来到娑婆世界,虽然是要广度六道众生的,但是不管是典故还是比喻,所举的例子都是以人道众生的立场来说的。因为我们是人道众生,所以,昙鸾大师也是站在这个立场来教化我们,我们学习起来就比较有亲切感,容易生起厌离心。

《往生论注》的前后是同一个大方向:一是指五浊恶世,二是就人类众生。目的是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产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昙鸾大师不会讲一些不痛不痒、离我们较远或是跟我们几乎没有关系的话。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天人大众恭敬无倦。”

因为有这种种的不恭敬相,所以法藏比丘发愿说:“我成佛的时候,天人大众恭敬无有倦怠”“恭敬”为什么还要“无倦”呢?有时候我们的恭敬会懈倦,像夏天天热,穿着海青恭敬磕头了,也就只磕三个头而已。凡夫众生的恭敬都是有倦怠的,但极乐世界的大众对阿弥陀佛恭敬无倦,这也一定都是不动菩萨,心不动、无生法忍才可以无倦怠地恭敬供养。

 

释偈文句

下面来解释“天人”。

所以但言“天人”者,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

“所以但言‘天人’者”,之所以只说“天人丈夫众”,是因为“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这里应该是省略了,如果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该讲“所以但言‘天人丈夫’者”,原文是“天人”两个字,我们不能随便加进去,意思应该是这样,因为“净土无女人”,“无女人”就讲“丈夫”。如果只讲“天人”,天人里也有女人,所以大家要了解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往生论注》原文说“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所以但言‘天人丈夫’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文句不要加进去。“净土无女人”就是“丈夫”;“及八部鬼神”,“八部鬼神”并不属于“天人”,叫“鬼神众”。“八部鬼神”就是把鬼神众分为八个类别。

 

③辨义

天人丈夫众、天人不动众、如来净华众。

“天人丈夫众”,“天人不动众”,“如来净华众”,这些偈语从文句上就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也会让我们前前后后反复地梳理。比如“天人丈夫众”也就是“天人不动众”。“丈夫”是显示大丈夫勇猛,无女人相;“不动众”显示大乘善根不可倾动。再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之所以能不动,成为“大丈夫”,三者之间是一体的,是因为“正觉华化生”,是清净莲花之众。将“丈夫众”“不动众”“净华众”这三个词放在一起,就展现出多层次、多角度。

 

两处主功德对比

“主功德”,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在“眷属功德”那里也讲到了“主功德”:“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两处都讲“主功德”,是否重复?当然是不重复的。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所讲的“主功德”为“国土庄严功德”。在这样庄严的国土里,统领、统摄、住持的主,是绝对不一样、绝对不一般的,这是要烘托、说明国土好,是源于“法王善住持”。所以,国土是非常庄严的,没有不是正觉的事情,是以“主功德”来说明国土的殊胜。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这里的“主功德成就”,是直接就阿弥陀佛本身而讲。阿弥陀佛作为一切天人大众的主宰、主导,获得一切天人丈夫众无倦的恭敬,说明他的“主功德成就”。如果弟子或者大众中有不甚恭敬者,似乎就显得“主功德成就”不够圆满、不够坚固,所以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这是跟国土庄严功德中的第十二“主功德”作对比。

 

主功德与大众功德、上首功德对比

“主功德”还可以跟第五“大众功德”和第六“上首功德”作对比。“大众功德”,从偈句来讲,也是有次第的。前面第四“心业功德”说“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由此“无分别”心业、身业、口业,三业所教化、利益的众生就是第五“大众功德”,“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清净智海”就是地、水、火、风、空无分别,这样天人也是不动。有了第五“大众功德”,后面就有第六“上首功德”,似乎这三点就有点重复,其实还是所处的角度不同。因为这些都是大菩萨级别,都不是一般的小人物,是不动大菩萨,像金刚围山、大小诸山,都是如同高山级别的大菩萨在一起。那佛处于什么位置呢?佛处于“上首功德成就”。“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会更加显明佛的“上首功德成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大家都是高山。

 

西方三圣像主次有别

有人塑三圣像,差别不大,不如法。

有的寺院、道场,把西方三圣像塑得差不多高,甚至一样高,这就是不如法。经中明明说了,阿弥陀佛在诸大菩萨中“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怎么塑得差不多一样高呢?这样就不如法,显示不出上首,显得“上首功德”不成就。因此塑西方三圣像一定要有明显的差距。

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

《观经》里说,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恒河沙”三个字;观音菩萨是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差“恒河沙”倍。佛经里的数据虽不能按照我们所理解的大小来设定,但是它说明了菩萨和佛之间是不可为比的,他们的身相相差“恒河沙”倍。

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西方三圣像,如果按恒河沙倍的比例,阿弥陀佛高一丈六,观世音菩萨就只能像一粒小沙子那么大,那也不行。观世音菩萨像要明显低一些,在阿弥陀佛的胸部以下,像小孩在大人旁边一样,一看就像孩子。如果三尊像塑得差不多高,就不如法了,信众来了不知道到底拜哪一尊。

本门的道场,若直入主题,可以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隐去,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若礼,就专礼阿弥陀佛;若拜,就专拜阿弥陀佛,一切功德都有了。如果要供西方三圣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要明显低,这才能显示阿弥陀佛的“上首功德成就”。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三圣虽然是一体,但中间这一尊才是最主要的。三尊像如果排在一起,谁大谁小都分不清,到底听谁的?众生的心容易起分别念。主和臣如果一同出现,臣一定要能烘托主,主一定要统帅臣,才能感受到整体的气势,同时,主次又非常分明。如果都差不多就不行,我们一定要知道,做佛像如果做得不如法,有时候虽然花了很多钱,但众生得不到利益。特别是对于还没有信佛、不了解净土法门的人,他进寺院里,主要是看佛像。

有一位领导曾经说:“你们弘愿寺做得很好。我们一进来心里就非常明白,知道寺院在做什么,到底以谁为主,在宣传什么。我去过很多寺院,不知道到底要宣传什么,因为有很多佛像,寺院里又都是出家人,我们不敢问,怕问不好得罪人、得罪佛、得罪菩萨、得罪罗汉,这可得罪不起。”做领导的都很有智慧,知道要有所突出。这是上首功德要成就。

为什么要讲“主功德成就”?因为“上首功德”虽然是讲佛“如须弥山王”,但是大众心里是不是很服呢?还没说清楚。

内德外相超异,获一切大众无倦恭敬。心悦诚服。

下面说佛“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内证圆满的功德,外显“色像超群生”的外相,这种圆满的内德和殊异的外相,让一切大众无倦恭敬、心悦诚服,所以有必要说明主功德——“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无量寿经》“主功德成就”文

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众,不可能出现像居迦离这样佛三语而三不受的事情。《圣教集》94页,《无量寿经》“菩萨往觐偈”:“尔时世尊而说颂曰”,是从前面“诸佛赞劝”来的: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

十方诸佛的称叹,这是“口业功德成就”。因为这些菩萨众是为佛所领导的,连佛都这么称叹了,所以得去拜觐。

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不仅恭敬供养阿弥陀佛,也恭敬供养极乐世界的声闻、菩萨之众。他方国土的菩萨众来了之后做两件事:一是供养佛,同时供养佛的弟子;二是听阿弥陀佛讲法。不仅东方恒河沙国土菩萨众是这样的,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国土的诸大菩萨都来恭敬供养,何况本国的天人丈夫众,更是毫无疑问要恭敬供养了。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

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觐”是朝觐、觐见、恭敬、礼拜。

这是“主功德成就”。

 

(8)不虚作住持功德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来意

这首偈子是“佛八德”中最后压轴的偈子,整个《往生论》二十四首偈子的“自利利他”都落在这首偈子中。

 

②释文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无求佛道者。

有的佛弟子只是求声闻,没有菩萨众,没有上求佛道的。

或有值佛而不免三涂。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

有人碰到佛了,但还是不能免除三恶道的轮回。“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道是火涂,猛火烧身;饿鬼道是刀涂,刀杖逼迫;畜生道是血涂,互相啖食。

举了几个例子,这三位都堕落了。善星是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所生之子,善星出家之后,断欲界烦恼,得第四禅定。按说他的修行已经很高了,后因亲近恶友,退失所得解脱,认为无涅盘之法,起否定因果的邪见,而且对佛陀起恶心,以生身堕于无间地狱,故称为“阐提比丘”。我们讲“一阐提”,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阐提”是“一阐提”之略,不信、不成佛之义。因为不信成佛,自己也不成佛,对成佛这样的事情就断灭善根,成为“一阐提”。

窥基大师《法华玄赞》说:

佛有三子,一名善星,二名优婆摩耶,三名罗睺罗。

大家都知道密行第一的罗睺罗是佛子,其实佛有三个儿子,善星是长子。

“或有值佛而不免三涂”,这些人遇佛就空过、堕落了。

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

这就是圣道门修行的困难。像舍利弗尊者,发菩提心,求菩萨道,有人向他讨要眼睛,他二话没说,抠一只眼睛就给对方。麻药都不打,也不到医院去,还没问清楚,马上就给。对方说“哎呀,搞错了,我要左眼,你怎么抠右眼!”抠错了,舍利弗自认倒霉,既然行菩萨道,左眼也给人家。可是对方拿着闻一闻说:“你这眼睛挺臭。”往地下一扔,像踩鱼泡一样踩碎了。舍利弗一看,“这众生太恶了,太难度了,算了,我自己先求解脱吧!”还算有耐心,但这样也退失菩提心,堕入小乘了。

行菩萨道那么容易吗?如果真发菩提心,人家来找你,你要欢喜,“哎呀,你成就我”。释迦牟尼佛作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用刀节节肢解,忍辱仙人没有一点怨恨心,反而感恩他:“你成就我无上菩提道,让我快点成佛,我成佛之后第一个度你。”这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

真诚要真到底,爱心要爱到底,帮忙要帮到底,好事做到底,吃亏要吃到底,失败要败到底,输要输到底。我们一般人发心都是假的,“我对你那么好,你这样对我,不行,我不答应”。没有几个人能吃亏吃到底,都是半路上就后悔了。发菩提心的人就要发心发到底,帮忙帮到底,好事做到底,吃亏亏到底,失败败到底,一定要到底才行。有人到一半就退了,不干了,为什么?“因为他太坏了”,你不是发菩提心要把他度成佛吗?他太坏了,说明你任务没完成;你把他度成佛,不就完成了吗?

“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什么叫“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呢?“空过者”就是指声闻,不求佛道。对大乘菩萨道来说,遇到佛了,自己却没有成佛,这不是空过了吗?什么叫“退没者”?“没”就是指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他们长时间沉没在三恶道。“没”,在佛教里是有特殊含义的,长时间沉没在三恶道当中,这叫“没”。什么叫“退”?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这叫“退”。

后面讲的“空过者”“退没者”是配对前面的。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

还能说想退吗?来不及了,不给你机会,一刹那就让你成佛。这个字非常好,速疾满足无上大宝值遇我者,佛真厉害啊:你只要碰到我,六道轮回就终止了,成佛就完成了。阿弥陀佛在整个法界,像个大吸尘器一样,碰到的就被吸进去。只要碰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都被吸进去。如果碰不到呢?没有碰不到的。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十方诸佛都在出广长舌相,宣扬弥陀名号,没有碰不到的,碰到了就把你“吸”进来。六字名号就像一个乾坤袋,把所有众生都往里面吸,不断地吸进去。名号这个“乾坤袋”有很强大的吸引力,我们还在眷恋娑婆世界的五欲,背对着“乾坤袋”挣扎,还不太想进去的时候,就被吸进去,到净土了;当我们还在远处的时候,“乾坤袋”就开始把我们往里面吸了;专修念佛了,就已经到“乾坤袋”的近门;再往里面一溜,就进了大会众门。

是故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住持”义如上。

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

“住持义如上”,“如上”指什么?就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这些话都不要简略地读过去。

观佛八种功德解释完了。

“无上大宝”指什么呢?就是“无上涅盘”“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果。“大宝”,比喻菩萨。《法华经·譬喻品》说:“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那么,“无上大宝”就是佛。

 

辨义

关于这首偈子,下面说三点:第一,这首偈子的重要;第二,这首偈子的典据;第三,此偈的要点。

这首偈在二十四行偈里,在整个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是顶梁柱一般的偈语。这里列了十二点。

 

真实功德相二偈之一

天亲菩萨《往生论》的第二首偈说: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是依净土三部经,依“无量寿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而作的。

“真实功德相”,昙鸾大师解释为两种: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真实功德”有两个特征:“不颠倒”“不虚伪”;“不实功德”有两个特征:“颠倒”“虚伪”,“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摄受、摄取众生,往生到毕竟清净的国土,这叫“不虚伪”。

为什么读这一段呢?所谓“不颠倒”“不虚伪”,是配对两种功德:一是“清净功德”,“清净”就是不颠倒;二是“不虚作住持功德”,“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摄众生入毕竟净”,是靠哪首偈子?就是靠这首偈子。“不虚伪”,不是假的,不虚作,它有这个作用、功德、力量,不虚假。

当然,三严二十九种功德都是真实功德相。什么样的真实功德相?就是三严二十九种。但是最鲜明体现在“清净功德庄严”和“不虚作住持功德庄严”。

“清净功德庄严”遍摄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当中,所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都是清净,都是真实功德,但是毕竟只有第一首叫作“清净功德庄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都是不虚作,任何众生碰到了都能往生极乐,这根本的缘由在哪里呢?就在“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就像乘轮船,不管站在哪一层甲板,船都能把你运到彼岸,都不虚作。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发动机。船能运行,是有发动机为它提供动力。

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一切回向都能往生,根本道理在哪里?我们坐车没人坐在发动机上面,但其实也就是坐在发动机上。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度我们到西方去的发动机。

修行定善、散善回向也能往生,其实不是靠这些往生的。这就像坐在甲板上一样,而且这个甲板不是原配的,是后来搭上去的,但是站在上面也行。所以善导大师才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恶凡夫知道自己没有定善、没有善散,他乖乖地承认,“阿弥陀佛,我全靠您老人家”;善凡夫非常骄慢,就不一样了,“阿弥陀佛,我是靠你一半、靠我自己一半。靠我定善、散善回向来的,不对吗?”这是没智慧。这样的人到极乐世界,五百岁不见诸佛。因为他的心跟佛不亲近,自己隔了一层。用什么隔的?用定散二善,认为自己了不起。隔了一层,到了极乐净土也跟佛隔一层。一定要把这个隔膜化开,才能花开见佛。

“花”有两种:一是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二是定散二善,被这个小壁垒障在里面。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当然,单靠定散二善,连胎生都实现不了,还是靠弥陀的愿力摄受。

所以,这首偈子是整个“真实功德相”最重要的两首偈子当中的一首,非常重要。第一首“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放在“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的第一,而且用词是“观彼世界相”,这让我们觉得可能是依报庄严,但其实是贯穿二十九种功德庄严。这个“世界相”包括国土十七种、佛八种、菩萨四种功德庄严。

 

观察门二观之一

所谓观察门,是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这在整个二十四行偈里占了二十一行。观察门二十九种,其中用“观”字的,只有这两首偈子。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一首偈子说,只要观极乐净土的种种真实功德相,就能往生。“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就是六道轮回的世界,“胜过三界道”是说不在三界之内,到净土去。这是依报的转换,从娑婆秽土到极乐净土,而且不是一般的净土,是真实报土。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是说从凡夫变成佛。又用到“观”这个字。

卷下说“愿偈大意”:

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观彼安乐世界”就是“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见阿弥陀如来”,其实就是指“观佛本愿力”这首偈子。能够了解佛的本愿成就,也就是见阿弥陀如来。当然,有在此土见,有在彼土见。此土见不到佛的真实报身,那我们能够“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就是见阿弥陀佛。

这是说明,此偈是观察门两首带“观”字偈子当中的一首,显示它的重要。

 

正报摄依报

“观彼世界相”和“观佛本愿力”来比较,“观佛本愿力”是讲阿弥陀佛的正报,“观彼世界相”从文句看是讲依报。正报摄受依报,所以,这两者是互含的,就是清净,不虚伪、不颠倒。“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道”是有漏邪道,是颠倒,“胜过三界道”是不颠倒。“观佛本愿力”是不虚作,让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真实功德必须具有这两种特性:不颠倒,不虚伪。不颠倒,所以就不虚伪;不虚伪,也因为不颠倒,这是互含的。如果一定要捏到一起,还是以正报来摄受依报,所以正报显得更重要。

 

因净果净

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从佛的本愿到佛的本愿力,这就是所谓“因净则果净”。因为因中清净、本愿清净,所以本愿力的成就也清净。有这样的清净,才有第一“清净功德”。

所谓“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这清净句指的是哪一句?是指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然后底下说“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是指“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这首偈子,阿弥陀如来所成就的本愿力庄严功德,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这样看,就非常清晰。

 

胜过三界道之所以

另外,第一首“胜过三界道”,极乐世界之所以能够胜过三界道,是因为“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如果净土跟秽土比,就无所谓胜过不胜过,只是环境跟环境不同;主要是对国土的正报众生要有所利益。

所谓“胜过”,是能够让三界的众生往生到净土去成佛。原理在哪里?“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遇到了,不空过,从娑婆世界跳过去,能够“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才叫“胜过三界道”。

“胜过三界道”是动态的。“胜”,不是一个简单的修饰词,“极乐净土非常好,超过三界道了”,那有什么意思?你听了以后怎么能起观生信?跟你有什么关系?

之所以胜过三界道,是因为碰到阿弥陀佛,“遇无空过者”。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只要碰到阿弥陀佛,一下就“胜过三界道”了,到净土“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不仅在净土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在娑婆国土就满了。此土的“满”叫因满。满了怎么还这样?这是“因满”,到净土是“果满”。

 

往生之所以,摄众生入毕竟净

这首偈子也是我们能够往生的根本原理。我们为什么能往生净土?因为“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碰到阿弥陀佛,碰到弥陀本愿力了,只要碰到,个个都往生,没有空过的。

这对我们非常重要啊!“遇无空过者”,这是我们往生的大根大本!前面讲到“不虚作、不虚伪”。“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这个“不虚作住持功德”能摄受我们往生毕竟清净的净土!

这首偈子非常重要。

 

愿心庄严摄二十九种

另外,从这首偈子,天亲菩萨说二十九种功德,一一皆是愿心庄严,所谓“三种成就,愿心庄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昙鸾大师都启问“佛本何故兴此愿?”然后解说,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每一种都是愿心庄严。但真正讲到“愿”的,只有这一首“观佛本愿力”,这就是“愿心庄严”。这首偈子贯通于二十九种庄严当中,构成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是归到这首偈子。这从教理的结构来讲非常重要。

 

注主贯穿主线

注主贯穿主线,卷上观佛本愿,卷下观佛本愿力。

昙鸾大师作为《往生论注》的注主,在解释《往生论》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的时候,是以这首偈子作为主线。怎么知道呢?

在《往生论注·卷上》,昙鸾大师就问:“佛本何故起此愿?”这是观佛本愿。在《往生论注·卷下》,昙鸾大师就问:“此云何不思议?”这是“观佛本愿之力”——观本愿所成就,救度众生、自利利他的力量,然后再详细解释。

《往生论注》的文句非常清晰,整个解释都是以这首偈子为标准,包括最后“三愿的证”,“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都是归到这首偈子上来。昙鸾大师非常有眼力,一眼就看准整个《往生论》在讲“本愿力”,核心就在这首偈子,这不是虚的。这首偈子贯通全篇。所以,《往生论注》的主线,都是在解释这首偈子。

 

净土宗教理核心

净土宗教理核心。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佛力住持。他力可乘。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开头就说了,此界修行有难行道,其难多种,略言五三。从“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到“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不虚作住持,到后来就会落得一场空,这不就虚作了吗?

《往生论注》一开篇,昙鸾大师就已经瞄准了,在这里就已经打下地基了。就看你有没有眼力看出来。后面说“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从头到尾都是讲佛的愿力,这首偈子贯通全篇。这么看,才知道昙鸾大师真有眼力。我们虽然也有眼,但看不到这里的重要。这就是一脉贯通,一线到底。昙鸾大师以《往生论注》奠定净土宗的教理基础,其实就是以这首偈子。这首偈子是整个净土宗教理的核心。

昙鸾大师到最后列出“三愿的证”,第十八愿念佛往生,第十一愿住正定聚,第二十二愿回向度众生。观佛本愿力,如果总观,可以说是无量,因为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每一种配对哪条愿,昙鸾大师都有说明。略说的话,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说了。再简略,就是观第十一愿、第十八愿、第二十二愿这三条愿。观这三条愿的本愿力就够了,就可以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整个净土门教理的基础就非常清晰。

这首偈子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净土宗机教行益之出处

作为一个法门,作为一个宗派,必须有机、教、行、益四方面的交待,就是通常所说的根机、教理、行法和利益。

净土宗机、教、行、益的出处,在这首偈子里都交待清楚了。教是什么教?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谓他力,所谓易行道,都在于佛的本愿力,这就是整个净土宗教理的根本基础。根机是什么根机?“遇无空过者”。“遇”就是遇到,不管什么人,遇到就行。十方一切众生,不论什么根机,有缘就遇到。这就是根机。利益是什么?无空过,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让我们通通成佛,这是利益。

从遇当中,也有一个行法。什么叫遇?闻名就是遇。闻到阿弥陀如来的名号,这就是遇。遇有两种:一个是在极乐净土,直接睹见阿弥陀如来的报身;另一个是在秽土,就是闻佛名号,信受,称名,这也叫遇。

这样说有什么证据呢?有下面三种:“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这是直接做佛的弟子,是遇;“或有值佛而不免三涂”,这也是遇;“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这不也是“遇”吗?闻佛名号是“遇”,这是昙鸾大师解释的。我们遇到佛的名号是遇,遇到佛的身相也是遇,遇到佛的本愿还是遇,遇到佛的光明仍然是遇。你说遇到佛的名号不算遇佛,那是你不认识佛。遇到了佛的名号,还不叫遇佛吗?名即法。同时,天亲菩萨说,他自己的“遇”就是“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如果以《往生论》来讲,五念门就是遇,五果门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五念门缩为一个,就是“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就是遇,就是归命愿往生。

称名就是遇。像我们讲信愿行,就是遇到阿弥陀佛了,遇到就没有空过。还有一种遇,就是跑到寺院去,一看墙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念了一句,然后转身走了,这算不算遇呢?这也算一种遇。这种遇是交臂而过,遇到像没遇到。但是,佛菩萨看到他了,这就是“遇无空过者”。不过,“线”要放长一点,可能还要三载五载、三辈子五辈子。但愿他能早点转回来,最终无空过。

 

八番问答、速得菩提问答之来源

《往生论注》的“八番问答”和“速得菩提问答”,也是净土宗教理非常重要的地方。“八番问答”主要是解决“机”的问题,到底哪种根机可以修行这个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得菩提问答”是解决“果益”的问题,到极乐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结果、果报,得什么利益。最后说快速成佛。

这两者在卷上的结尾和卷下的结尾,都是压轴戏。这从哪里来的?就从这首偈子来的。“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不是速吗?最后说“修五念门成就,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昙鸾大师就问了,“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佛如来为增上缘。”就回到这个地方。所以,“速得菩提问答”是根据这首偈子来的。

“八番问答”怎么是从这首偈子来的呢?“遇无空过者”,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没有空过的。如果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行,有很多人就漏掉了,这样不就空过太多了吗?不会的。所以,“八番问答”是从这首偈子展开的。

 

此偈含五念门、五果门

这首偈子里面也含有五念门和五果门。

遇佛本愿力,本身就含有五念门。五果门就是“无空过,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成佛了,一果就含一切果。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和园林游戏地门,都在这利益当中。

 

此偈典据

前面讲了这首偈子的重要性,大家可以更多、更缜密地去思维。下面学习这首偈子的典据。

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的二十四行偈,是依据“无量寿经修多罗”所撰写的,所谓“我依修多罗”,都有典据来源。如果对三部经的经文比较熟悉,就可以互相印证,以经文来印证《往生论》,同时也以《往生论》天亲菩萨的解释来理解经文。但是文句未必完全一样,因为天亲菩萨的偈语很短,是综合性的说明,“我以偈颂总说竟”。

举一个例子,心业功德,“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我们可以对照看《圣教集》102页,《无量寿经》: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下面说了几个譬喻,这是讲极乐世界的菩萨,佛就更不用说了:

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着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

这里用了很多比喻,其中就说了“地、水、火、风、空”,这可以作为我们观佛“心业功德”的典据,“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现在我们来看“观佛本愿力这首偈子的典据是净土三部经里的哪些经文。

第一处经证是“本愿成就偈”,《圣教集》96页: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两首偈子对照起来看,几乎差不多,一个是“其佛本愿力”,一个是“观佛本愿力”。

“其佛本愿力”,“其”是指代词,“那”。“观佛本愿力”的“观”,是观这尊佛的本愿力,是讲观察门。

“闻名欲往生”,就是“遇无空过者”中的“遇”。什么叫遇到了佛呢?如果依这首偈子来看,“闻名欲往生”,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这是很简单的。

“皆悉到彼国”,这就是“无空过”。只要遇到了,“闻名欲往生”,通通都往生,这是“遇无空过者”。

“自致不退转”,这句就是“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到了极乐世界就不退转,快速成佛。如果有退转,就遥遥无期了。

这两首偈子从意义、文句来看,都非常类似。

第二处经证是“念佛大利”,《圣教集》133页,“付嘱弥勒文”: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意思很相近。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闻佛名号,欢喜踊跃,称佛名号,这是“遇。闻信,欢喜,就是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闻到名号,乃至一念就得大利了,还有比这更速的吗?“则是具足无上功德”,“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一个是“满足”,一个是“具足”;一个是“功德大宝海”,一个是“无上功德”,也就是“功德大宝海”。所以,第二个经文的来源就是这首偈子。

第三处经证,《圣教集》65页,第十一愿、第十八愿和第二十二愿,这三愿也是这首偈子的来源。

为什么这么判断?因为昙鸾大师在说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就引用了这三条愿。很显然,这三条愿的愿文就是这首偈子的典据,不然引用到这里就没有意义了,这是非常明显的。

第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因为有这一愿,所以速得成佛,“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就是“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无空过”。

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就是“遇”,遇佛本愿力;“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二十二愿,“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四处经证,《无量寿经》异译本中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只要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通通到我的净土来”,这是“遇无空过者”,也是典据。

第五处经证,《圣教集》72页,《无量寿经》“三誓偈”中的一偈: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作大施主布施什么呢?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偈中说“功德大宝海”,这里说“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很显然,是阿弥陀佛布施功德大宝给我们,让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这有两种解释:阿弥陀佛名号在十方世界普遍流行,震动一切众生的心,这就是“说法师子吼”,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就是弥陀名号;当然,佛的种种妙音、妙辩言辞,一切法门,都是“说法师子吼”。

大家不要以为“说法师子吼”就一定是声音很大,或者讲无量无边法藏。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被众生听到了,就是“说法师子吼”。

以上都是典据的来源。

 

此偈要点

这首偈子总共二十个字、四句话。首先这个“观”字是一个要点。

“观”,怎么观呢?这里的“观”,不是要入定观察,就是思维的观,因为没有具体形相可以观。听闻阿弥陀佛本愿生起本末,阿弥陀佛因中发愿、果上成就,听闻之后,能理解、思维、信受,然后称名,这一切都称为“观”。

所以,这里的“观”是闻信的意思,“起观生信”,通过听闻、思维、领纳、信受,这就是“观”。

 

佛本愿力

“观佛本愿力”,佛本愿力没有形相,就是因中发愿、果上成就、救度众生。

佛本愿力,略分为四个层次,广说则是无量。阿弥陀佛发了无量的大愿。经文证据在哪里?法藏比丘考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之后,来到世自在王佛前,说:“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世自在王佛说:“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无量大愿”是广,昼夜一劫也说不尽;释迦牟尼佛就总结为四十八愿,这是略。

“佛本愿力”的“本愿”,广则无量,略则四十八愿;要点,昙鸾大师解释为三愿——第十一、第十八、第二十二愿;如果再浓缩,归为一愿,就是第十八愿。

“观佛本愿力”,有本事,就观无量大愿;不行,就观四十八愿;再不行,就观三愿;再不行,就只观第十八愿。

 

“遇无空过者”的“遇”,就是“闻信”,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遇”,就是遇佛本愿力;也可以说“观佛本愿力”,如法观,起观生信,就是遇到了阿弥陀佛,遇佛本愿。

如果闻而不信,交臂而过,遇到也等于没遇到。

 

无空过者

“无空过者”,“空过”,昙鸾大师解释为“退没”。

第一,所谓“无空过”,就是只要遇到弥陀本愿、遇到弥陀名号,通通往生。

第二,遇到弥陀本愿,通通成为大乘不退菩萨,不会成为声闻、缘觉、天人,更不可能沉没三恶道。四十八愿第一愿就说“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只要遇到,就不会退没。

第三,遇者通通成佛,而且是快速成佛。如果一个人遇到佛,没有成佛,而成了转轮王,或者成了阿罗汉,那都算空过。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要成佛。

 

能令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令”也是重要字眼,显示完全是佛力,不是众生自己的力量。

我们自己能“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吗?谁能令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能令”两个字也可以挪到前面,“观佛本愿力”,能令遇无空过者,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我们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闻信弥陀名号的“遇”,也是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作用。

“能令”有三个层次:能令遇到,能令遇到无空过,能令遇到无空过、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首先让众生遇到。如果没有弥陀本愿力,我们能遇到阿弥陀佛吗?第十七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又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弥陀的本愿力,让我们遇到他的名号,遇到他的光明,这就是令“遇”。

遇到之后成为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无空过。

无空过,然后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是连升三级啊!首先遇到,然后无空过,最后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三级跳,就成佛了。

 

“速”,也是一个重要字眼。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的“速得菩提问答”中,就用这个“速”字来设问。

“速”,一方面显示阿弥陀佛度众生之切。《无量寿经》异译本说:“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佛度众生都等不及了,“你快点往生我的净土!你在那里太苦了,到我净土来,你就一切安稳,一切快乐了”。“轮回诸趣众生类”,要“速生我刹受快乐”,这显示佛度众生迫不及待,不忍心众生受苦受罪。

另一方面,“速”,也显示成佛之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前面引用经文,一念大利,“具足无上功德”,这快不快啊?然后说: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快不快?“速”,当下就是,现前修习。佛所讲的“速”,也是以我们凡夫的语言来表述。佛已经超越了时间,无所谓速或不速。那为什么《观经》九品还有时节久近呢?有的三劫,有的六劫,好像也挺慢。因为那不是专修念佛的,没有如实观佛本愿力,所以稍微慢一点。

讲慢,其实也不慢。在这里轮回无量大劫,在那里只是三个劫,可能只有三秒钟。善导大师解释说,时间是以这个娑婆世界来说的;到极乐世界,时空的观念和这里完全不一样。百劫千劫恒沙劫,犹如弹指一念间,千万劫的时节也是一念间而已。

关于这首偈子以及展开的意义,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有解释。

 

2.观菩萨庄严功德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观菩萨功德问答

问曰: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

观阿弥陀佛如来庄严功德就够了,难道还缺少什么吗?为什么还要观菩萨功德呢?一般人在这里都会有这个疑问。

 

王臣喻

答曰:如有明君,则有贤臣。尧舜之称无为,是其比也。

先用世间的事物来比喻说明。

如果有明君,一定有贤臣来辅佐。

“尧舜之称无为”,尧舜是中国古代圣王明君的代表,“无为”就是“无为而治”。他们治理天下非常轻松,因为具有仁爱之心,能够感动天地,万民归附,诸方来朝。又有很多的贤臣来辅助,不用那么费劲。“恭己正南面而已矣”,面南而坐,天下就太平了,就这么简单。

“是其比也”,“比”,就是这样一个类别。就像尧舜是明君,有贤臣辅佐。

这是用世间的君王来说明佛法。

若使但有如来法王,而无大菩萨法臣于翼赞道,岂足云满?

如果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如来法王,没有诸大菩萨,怎么能叫圆满呢?

佛称为法王,菩萨称为法臣,是王和臣的关系。

“于翼赞道”,“”就是鸟的翅膀,双翼。王在中间,是首领,大臣如同鸟的翅膀一样,能够在两旁辅佐。

这是诸佛教导、度化众生的常规。如果没有大菩萨法臣,就不够圆满,就有缺憾。

 

薪火喻

亦如薪积小,则火不大。

这是第二层意思。又好像柴堆不大,火就不会大。“薪”代表诸大菩萨,“火”代表阿弥陀佛的威势、威德。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诸大菩萨团团围绕,极乐世界度化力量之广大,这种威势就特别显耀。从诸大菩萨的功德就能显示阿弥陀佛的威势、威德。

“薪积小,则火不大”,反过来讲,薪积大,则火势猛。所以需要观诸大菩萨功德,目的也是衬托阿弥陀佛。

如经言“阿弥陀佛国有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皆当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若人称名忆念者、归依者、观察者,如《法华经·普门品》说,无愿不满。

这些诸大菩萨也有这样的功德,如果有人忆念、归依、观察,像观世音菩萨就是千处祈求千处应,求子得子,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无愿不满。这些诸大菩萨尚且如此,何况阿弥陀佛呢!

 

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

然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无止足情。

“然”,是顺着上面一句来说,意思是诸大菩萨有如此的功德利益,凡是称名者、忆念者、归依者、观察者,无愿不满。这里的“菩萨”是指初发心的菩萨或者小菩萨,他们“爱乐功德,如海吞流,无止足情”。

“无止足”,是从正面说的。如果从反面讲,就是贪得无厌。就看你贪什么,你贪功德是好事,贪阿弥陀佛,贪极乐净土,贪救度十方众生,贪供养诸佛,那都是好事;贪这个世间的就不好了。

“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这个比喻非常好。大海好像永远都灌不满。“吞流”,本来水是自己流到海里去的,这里用“吞”字,就好像我们把饭吞下去。大海把百川往下直吞,好像有一个很大的力量把水吞进去了。大海吞流,它不会有满足的,不会说“我饱了,不要了”。“无止足情”,来再多都容纳,永远淌不满。菩萨好乐功德,就像大海一样,永远没有满足的心,不管大小功德,菩萨都不厌足。虽然观佛功德实无不满,但是再观菩萨功德也不嫌多。我们为什么要观菩萨功德?因为“如海吞流,无止足情”。

 

释尊维针

亦如释迦牟尼如来,闻一目暗比丘吁言“谁爱功德,为我维针”,尔时如来从禅定起,来到其所,语言:“我爱福德。”遂为其维针。

释迦牟尼如来听到一位失明的比丘呼喊,“谁爱功德,帮我穿针”。佛从禅定中起,来到比丘面前说:“我爱福德。”然后就给他穿针。

尔时失明比丘暗闻佛语声,惊喜交集,白佛言:“世尊,世尊功德犹未满耶?”佛报言:“我功德圆满,无所复须。但我此身从功德生,知功德恩分故,是故言爱。”

圆满尤爱故。引佛为证故。

失明比丘听到佛的声音,惊喜交集,“佛来给我穿针!”感动得不得了。

转述这个小小的公案,显示佛的慈悲、爱心非常细腻。佛对这些有病障的比丘特别慈爱,说看护病比丘功德很大,自己也亲自这么做,帮他们洗脚、穿针、洗衣服、缝衣服,亲自照料。

这个比丘就受到了感动,惊喜交集:难道世尊的功德还没满吗?还要修功德吗?佛回答说:“我已功德圆满,不需要更多的功德。我的身相功德,是因为功德累积所生来的,是无量劫累积无量无边功德所生的。”

“知功德恩分故”,“我之所以今天成为佛身,就是功德的恩”。

爱乐功德就是感功德恩,就是饮水思源。

 

归结

如所问观佛功德,实无愿不充。所以复观菩萨功德者,有如上种种义故耳。

如所问,如同你所问的。他问什么呢?“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你讲得对,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观佛功德,实无愿不充”,观佛功德没有不满愿的。

那为什么还要观菩萨功德呢?因为有如上种种之义。第一,如有明君,必有贤臣。有阿弥陀如来法王,一定有诸大菩萨法臣于翼赞道。这是第一重意义。第二,如薪积小,则火不大;薪积大,则火势猛。所以观阿弥陀如来净土有诸大菩萨。第三,诸大菩萨有种种利益众生的事,“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无止足情”。所以要观这些菩萨的功德。第四,举了佛的公案。佛“功德圆满,知功德恩分”,所以爱功德。

我们念佛了,这一念也圆满具足无上功德,爱功德分,所以也是爱乐功德。

这个解释有种种意思,比如,作为凡夫来讲,我们一向专念,实无德不满、无愿不满、无愿不充,这样一向专念,决定往生,决定成佛。那为什么还要供养三宝?还要印经、放生?还要行世间种种善法?因为“功德恩分故”,报恩故,知恩要报恩,这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

这种解释让我们清楚、明了佛菩萨是主臣关系。

第一,能显示出“主统臣”,佛为法王,他能统摄诸大菩萨。

第二,显示诸大菩萨主次分明,如群星拱北。由观诸大菩萨的功德显得阿弥陀佛的功德更加殊胜。

所以,主能统臣,臣也能辅主。“拱”,就像众星捧月一般,能够显得阿弥陀佛“主”的功德更加鲜明。

这样,不违背一向专念,主和伴的关系非常鲜明,即是一个整体,又能突出主,是一体性的关系。

 

为什么在“一向专念”这方面强调得比较多

现在我们一般人都没有这个智慧,所以干脆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我们往往在“一向专念”这一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这也是对机来讲的。如果观了观音、势至诸大菩萨不会模糊不聚焦,反而能够更加归命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那当然很好;如果观了菩萨功德之后模糊不聚焦了,宁愿把这些菩萨退隐一些。

 

菩萨四种功德

下面讲菩萨四种功德:不动遍至德,一时遍至德,无余供佛德,遍示三宝德。

这四种功德,也就是前面讲到的“如来净华众”“天人丈夫众”“天人不动众”,也就是大众所行之事,也是我们往生之后要兑现的,我们往生之后就是这样。

这也是顺着前面“不虚作住持功德”来的,因为阿弥陀如来不虚作住持功德的作用、力用,而显现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状态,这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后,先说了菩萨四种功德。

这四种功德分为两类:第一“不动遍至德”和第二“一时遍至德”是指形相,这种功德相状;第三“无余供佛德”和第四“遍示三宝德”是行事,就是妙修行。如实修行哪些事?就是“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1)不动遍至德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①释文

不动遍至德

不动遍至,对我们来讲就想不通,不动又怎么能遍至呢?遍至不就动了吗?

不动却能遍至十方,这就是佛,就是“如来”。“如”就是如如不动,“来”就是遍至。不动遍至德就说明,极乐的菩萨具有如来的德相。

安乐国土是法藏比丘清净大愿业力所感现的真实报土。在这样清净庄严的国土当中,不仅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常转无垢法轮,诸大菩萨也像阿弥陀佛一样,恒常、不间断地说法度众生。

无垢轮: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

“无垢轮”,无垢就是没有任何缺陷、垢染、不足。安乐国土是纯一、清净的,所谓“一法句”“清净句”,这种清净是“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整个是圆满的光明。

怎样“常转无垢轮”?诸大菩萨分身化现无量无边的化佛菩萨,像日光辐射一样遍至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叫“化佛菩萨日”。转动无垢轮的时候,就能化现无量无边的佛菩萨,到十方世界。“日”,像日光辐射一样。

“如须弥住持”,本身像须弥山一样,巍巍不动,但同时已经分身十方度众生去了。

这叫不动遍至德。

我们看到这首偈语也要有所联想,也可以从净土三部经里找到它的来源、典据。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但是小菩萨,不能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或但声闻、人天,所利狭小。

有的国土,没有大菩萨,都是小菩萨。小菩萨发心小,能量、能力、智慧、度众生、做佛事的范围也小,不能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有的只能给众生声闻、人天的利益,所利非常狭小。

是故兴愿:“愿我国中,有无量大菩萨众,不动本处,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不动本处”,就在极乐净土,不离本处。在本地稳固不动,同时可以遍至十方。

“种种应化”,“应”就是顺应,顺应众生的机类而变化。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菩萨就应机而显现,化导、化度、教化众生。应化无量无边,这叫种种应化。

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如实修行”,诸大菩萨的应化是如实修行。“实”是真如实相,事情的本来面目,佛性的本来存在。

我们凡夫都是不如实。因为我们起心动念,先起一个名相、概念,然后再说话,然后思维,这都不如实。

如实,是按照事情真实的状态,也就是顺法性、顺二谛,不颠倒、不虚伪。极乐诸大菩萨的修行,叫如实修行。

“常作佛事”,怎么作佛事?不是敲打唱念,而是常转无垢轮,广度众生。

下面举了几个比喻,来说明菩萨怎样不动而能遍至。因为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经验范围之内的,说了我们也不能理解。不动怎么能够遍至?其实真正“遍至”就是不动的。动了怎么能遍至?动了,你从甲处到乙处,甲处就没有你了。

遍至一切地方,一定是不动的。遍满法界,当下就在这个地方。“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任何地方当下就在。佛性的光明,并没有来去、生灭。无来去相,无生灭相,才能不动遍至。

 

日影喻

在世间,找不到恰当的比喻,所以只好打相似的比喻:

譬如日在天上,而影现百川。日岂来耶?岂不来耶?

太阳在天上不动,它的影子投射在千川万水当中,这不是遍至吗?太阳来了吗?没有来。“岂不来耶?”没有来吗?遍至。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是一种应化,如同太阳或者月亮的影子投射到水面,化进来了。佛菩萨度我们也是这样,我们起心动念,想佛的时候佛就在我们心中,当下就在这里。但其实无去无来。

 

治堤喻

如《大集经》言:

《大集经》也说不动怎么能够遍至。不动,不光指身体和空间无来去,也指心念上不动,念头都不起。身体没去,度众生的心念都不起,就去度众生了,是无功用道。

念头不起,常在三昧,怎么度众生?

“譬如有人,善治堤塘,量其所宜;及放水时,不加心力。

有人很善于治水,修建堤坝、水塘。

“量其所宜”,他首先要考虑地势高低,确定位置、面积,然后挖水沟,全部布置妥当。

“及放水时,不加心力”,放水的时候,就不再加心思,不再用力了,闸一拉,水自然流进田地里。

菩萨亦如是,先治一切诸佛及众生应供养、应教化种种堤塘,及入三昧,身心不动,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菩萨亦如是”,菩萨也是这样。

“先治一切诸佛及众生应供养、应教化种种堤塘”,菩萨先把塘坝做好,哪些佛要供养,哪些众生在哪些位置,是骄慢的还是调柔的:把堤坝、堤塘做好,水沟也挖好。

“及入三昧,身心不动,如实修行,常作佛事”,等他进入三昧的时候,身心不动。这时候,要供养诸佛,要教化众生,自自然然就去了,就这样达到了效果和目的,这叫“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如果认为自己有所修行,那就不是如实修行。福德有福德相,就不叫如实修行。如实,真如实相是无相,所以如实修行者不认为自己有修行相。

法界法性本来就这样,你说你有什么修行?法界法性就是如此,不动遍至就是不动遍至。所以说,如果起心动念认为自己有修行,那就错了。念头一动,就是无明。不动遍至反而随顺真理,随顺法性。法性本来就是不动遍至的,所以叫“无所修行”。

是故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辨义

关于这首偈子,大家可以作联想思维。

比如说“安乐国清净”,关于“清净”,与“净”字相关的偈语有:“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净”字还不少呢!“清净功德”又是总相,所以,极乐世界清净是最重要的。我们把这些联想到一起,就会感到“安乐国清净”,这是真清净啊。

关于“无垢”,也有好几处:“常转无垢轮”“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

关于“佛日”,“化佛菩萨日”有“佛日”,“佛慧明净日”也说到。

关于“住持”,也说到好几处:“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不虚作住持功德”,这里又说“如须弥住持”。菩萨的住持,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住持。

所有这些,大家都可以多思维、多联想。

 

(2)一时遍至德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这个标题,是“一时遍至德”好,还是“一念遍至德”好,还是两个都可以呢?我们先学习,然后再来讨论。

 

①释文

偈文的意思也很好懂。

“无垢庄严光”,这种光是无垢庄严之光,诸大菩萨都普放无垢光,都在一念之间常放无垢光。

“一念及一时”,“一念”和“一时”不是一回事吗?是一回事。这好像有点重复,“一念”就够了嘛,是不是翻译的人没办法,搞得不通顺了,才加一句“一念及一时”?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存疑。

“普照诸佛会”,菩萨放光,遍照诸佛法会,这是上供诸佛。

“利益诸群生”,这是下化众生。

 

愿心庄严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眷属,欲供养他方无量诸佛,或欲教化无量众生,此没彼出,先南后北;不能以一念一时放光普照,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有出没前后相故。有出有没,从这里出了,就从那里没了,有前有后。

是故兴愿:“愿我佛土诸大菩萨,于一念时顷,遍至十方,作种种佛事。”是故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这里,昙鸾大师把前面的“一念”“一时”放在一起。“一念及一时”,昙鸾大师没有解释,只是拿掉“及”字,把“一念”“一时”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一念时顷”,好像把“一念一时”捏在一起了。

 

“不动”“一时”差别问答

问曰:上章云“身不动摇,而遍至十方”,不动而至岂非是一时义耶?与此若为差别?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上面说了“不动遍至”,身不动摇就可以到十方法界了。既然不动遍至,当然就是一时间可以到达的。如果分成二时、三时,就有前后。有前有后,肯定是有动,就有速度、距离、空间位移,就有前后相。既然不动而遍至,那不就应该“是一时义”吗?既然是一时义,前面讲过了,这里就不需要重复了,为什么这里还要再讲一次?

答曰:上但言不动而至,或容有前后;此言无前无后,是为差别,亦是成上不动义。

什么意思呢?昙鸾大师说了两个层次。

上面从文句上讲,只是说“不动而至”;“或容有前后”,或许允许有前后之相。只是讲不动,“不动而至”能到这里,“不动而至”又能到那里,可以这样“容有前后”。

这里讲“无前无后”,这就是差别;同时,也是为了成就上面“不动遍至”的“不动”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让大家不要误会。为什么呢?

若不一时,则是往来;若有往来,则非不动。

如果不是“一时”之间,那么就有往来之相。

“一”这个字非常好,“一”,一者非二,不二,就是同时。如果不是一时,比如说八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你在这;九点你在那,这就是“二时”。

八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既在这里,又在那里,这叫“一时”。在同一个时间点当中,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既在南又在北,既在东又在西,这叫“一时”。

这个“一时”,就没有往来之相,所以叫“一时”;有往来的话,“则非不动”。

是故为成上不动义故,须观一时。

所以,必须是同时的。

 

②辨义

“一时”与“一念”

我们来分析一下“一时”,再看《往生论注》卷下天亲菩萨自己的解释。

一念及一时:一念一时、一念时顷。

“一时”是讲时间的概念,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一切时,一种是同时,也是在一切处同时。

 

  ┌一切时

一时┤

  └同时,一切处同时

 

“一念”是讲时间的快速,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时间上的“一念”,一念时顷;一种是一心一念。

 

  ┌一念时顷

一念┤

  └一心一念

 

所以,“一时”跟“一念”,表达的有所不同,它们是不一样的。

如果依据昙鸾大师这样的解释,还是“一时遍至德”更加贴切。

 

“一时”在古代和现代有语境的不同

现在我们讲“一时”,还以为是一个小时;或者就语境上来说,现在的时间观念跟古代讲的稍有不同。

如果依昙鸾大师的解释,多处用的是“一时”,“一时遍至”,“一时”就是同时,不是瞬间。瞬间是讲“一念”,“一时”是讲同时。

当下这个“一时”,其实不是讲时间概念的,不是过去、现在、未来。如果讲过去、现在、未来,就已经不是一时了。

 

释“遍”“无余”

菩萨四德的标目,一是“不动遍至德”,二是“一时遍至德”,三是“无余供佛德”,四是“遍示三宝德”。

三个题目上都有“遍”字,第三是“无余”。“遍”也好,“无余”也好,都是说大菩萨能够尽十方一切世界遍供三宝,教化众生,没有遗漏。

 

“不动遍至德”的另一种善巧理解

有的法师理解“不动遍至德”是“无量光之德”,“一时遍至德”是“无量寿之德”,这样理解也很善巧,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就具足这样的功德。由此,无量光寿的作用就有三、四:无余供佛、遍示三宝。这样理解也很好。

 

(3)无余供佛德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来意

现在我们学习菩萨功德之第三“无余供佛德”。

前两德是讲菩萨四种正修行的“行相”,就是修行的相状,“不动遍至”,“一时遍至”;下面讲“行事”,就是菩萨所做的事业,上供下化。

因为偈句是五个字一句的格式,所以语句的前后次序及表达意境,就不像长行(长短句)那么自在,所以,我们尽量把它理解得通达一些。

大菩萨们“不动遍至”“一时遍至”十方世界,做什么呢?是为了“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普照诸佛会”就是“无余供佛德”,“利益诸群生”就是“雨天乐华衣”。

 

②释文

“雨天乐华衣”,“雨”这个词是动词,后面是天乐、天花、天衣。“雨天乐”,就是兴起广大的美妙音乐来供养诸佛;然后“雨天华”,如天女散花一般,散下无量微妙天花来供养诸佛;“雨天衣”,又像天雨一般,兴起广大妙衣来供养诸佛;“雨妙香”,又兴起无量妙香云等,来供养诸佛。

“供养”后面缺了一个宾语,来供养谁?供养诸佛。不仅如此,又兴起广大妙辩言辞,来赞叹诸佛功德,这也是供养。最后说,“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我们看《往生论注》的解释。

 

愿心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不能遍至十方无穷世界,供养诸佛如来大众;或以己土秽浊,不敢向诣净乡;或以所居清净,鄙薄秽土:以如此等种种局分,于诸佛如来所,不能周遍供养,发起广大善根。

“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有些国土的菩萨、人天的志向不广大,能力也不能周遍十方世界。所以“不能遍至十方无穷世界”,去供养诸佛如来大众。这是志向上不广大,能力上不充足。

“或以己土秽浊”,这是一个典故。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说:某某佛正在东方的一个国土讲法,现在派谁作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代表,去供养、请教、闻法?结果众弟子你看我、我看你,不敢去,相互推辞。觉得自己在秽土,身量也狭小,怕去了之后被别人看不起。

“不敢向诣净乡”,“向”就是向往,向那个方向;“诣”就是到达;“净乡”就是清净的国土。

“或以所居清净,鄙薄秽土”,或者因为自己所在的国土庄严,而看不起秽土。其实菩萨不会这样,这都是以人情来说。“鄙薄”,看不起,不愿意来秽土。

“以如此等种种局分”,在秽土被秽土所局限,在净土也有净土的局限。

“于诸佛如来所,不能周遍供养,发起广大善根”,这样虽然修行,但有缺陷。

是故愿言:“我成佛时,愿我国土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香,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虽叹秽土如来大慈谦忍,不见佛土有杂秽相;虽叹净土如来无量庄严,不见佛土有清净相。”

“秽土如来”,像释迦牟尼佛在娑婆秽土成佛,这是大慈大悲,而且谦德、让先。

什么叫谦让?就是显示国土不够庄严,不够清净。释迦牟尼佛来到这里,示现黄面比丘,经历生老病死,到八十岁入涅盘。能到秽土来接引众生的佛,是大慈大悲,有大愿力。因为在净土讲法好讲,端身一坐度众生,讲什么大家都能听明白;秽土的众生实在太恶劣,到娑婆世界给众生讲法,太难了。于五浊恶世,“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在娑婆世界讲诸大乘经典、诸菩萨境界、诸佛国土,特别是讲净土法门,众生如聋似哑。好像对聋子讲声音,辨声音,太难了;又像对盲人说花是什么颜色,有多好看,也太难了,没有办法让他知道。佛给我们讲经,难度非常大。不是佛有难度,而是我们有难度,怎么讲都听不明白,但还是要讲。

“虽叹”,“叹”是赞叹。赞叹秽土如来释迦牟尼佛真是大慈大悲、大雄大力。同时,秽土的佛也不显现高贵、尊特的报佛之身,而是显现化佛之身,这是谦让。这种谦让是有道理的,十方诸佛都谦让,都把阿弥陀佛推到前面。他们会认为秽土真的杂染污秽吗?“不见佛土有杂秽之相”,这是诸大菩萨的境界。

何以故?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若于佛土起优劣心,假使供养如来,非法供养也。是故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大菩萨行,凡夫不宜

如果说佛土这里好、那里不好,这样供养佛不是法供养。这句话需要特别说明,这是大菩萨行,不要套在我们头上,套在我们头上,非法供养也。

大菩萨行,凡夫不宜。

我们小凡夫就是有优劣心,没有优劣心怎么能愿意往生净土?如果于诸佛土不起优劣心,说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是一样的,没有优,没有劣,那就在这里待着吧。不能这样。

我们吃饭都知道有优有劣,住房子也有优有劣。如果说净土没有优劣,根本与我们的心行不相应。所以,诸大菩萨行暂时不要套在我们头上,往生净土之后才平等,在这里还要分别。

 

为何“隐彼为优,独显西方”

《圣教集》535页,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有解释。

《观经》说: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善导大师解释说:

此明夫人总见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故云“我今乐生安乐国”也。

十方佛土都非常好,非常精妙、清净,“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这不是有优有劣吗?怕人有误解,下面又回答了。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

凡夫都是迷惑颠倒的众生,到底谁优谁劣,判断不出来。

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为优,独显西方为胜。

随着众生的根机不同,“望存化益”,目的是为了化度利益众生。

对我们这样卑劣的凡惑众生,即使十方国土平等无优无劣,也要隐去它们的优点、优势,而独独显示西方净土的优胜,让我们心中有一个目标,能顺佛本愿去往生,这样对我们有利益。

如果说诸佛净土都平等,没有优劣,对众生有利益吗?诸佛说话,只要对众生有利益就行,自己排在什么位置都可以,因此十方诸佛都推阿弥陀佛为第一。阿弥陀佛说:“可以,这样对众生有利益,那我就是十方诸佛中之王也。”十方诸佛说:“我们都退居到第二。”本来是等觉,也显示不等,都来赞叹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因为这样对众生有利益。讲净土也是一样的。

“望存化益”四个字特别好,佛法要怎样讲才能利益众生、成熟众生的善根,让众生究竟往生净土,这才是最重要的。

善导大师列的五种正行,都是突出阿弥陀佛的,礼拜,专礼阿弥陀佛;供养,专供养阿弥陀佛;赞叹,专赞叹阿弥陀佛。

 

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都是一样的

声闻、菩萨、天人大众:通前二后一,极乐大众皆是正觉华生,不动、清净大菩萨众。故知菩萨四种德总通极乐一切大众,极乐人天皆清净智海不动众也,皆成就大乘善根。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昙鸾大师列的“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这里要注目,因为这是极乐世界大菩萨的四种正修行,有人说,“到了极乐世界,只有菩萨可以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声闻或者天人就不能这样”,不是的。昙鸾大师的解释是“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都是一样的,都能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

这里讲的菩萨,都是大菩萨。因为都是如来清净智海、正觉莲华所化生的“天人不动众”“天人丈夫众”,都是勇猛大丈夫、大菩萨。只是有时候称为天人,有时候称为声闻,有时候称为菩萨,但是他们的功德、力势都一样。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也算是天人,只要去了都一样,都能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

 

(4)遍示三宝德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①释文

因为五个字一断句,所以读的时候要知道“无”是和下一句连在一起的。“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哪一个世界没有佛法僧功德宝,没有佛法流布。

“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这些世界我都愿意往生,在那里教化众生,显示佛法就如同有佛住世一样,让佛种处处不断。

 

愿心庄严

昙鸾大师的解释: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

“软心菩萨”就是志愿不够勇猛的菩萨。他会认为秽土众生太难打交道,度化太困难,就不去了,这是“软心菩萨”。

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张牙舞爪的,生下来都带着贪瞋痴三毒的武器。所以,敢发心到娑婆世界来的菩萨,都不一般,确实是大菩萨才敢来。

是故兴愿:“愿我成佛时,我土菩萨皆慈悲勇猛,坚固志愿;能舍清净土,至他方无佛法僧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示如有佛,使佛种处处不断。”

是故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辨义

使佛种处处不断。

佛种

什么是“佛种”?“佛种”有两种。

 

  ┌菩提心(圣道门菩萨)┈┈未必结果,唯是自力,无他力持,鱼子庵罗华

佛种┤

  └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人)┈必定结果,以经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第一,从圣道门来讲,就是菩提心,因为发了菩提心才有成佛的种子。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就是相信有佛法、有成佛的境界,要广度一切众生,追求成佛。圣道门修行特别重视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没有佛种,根本不能成佛,这是一切的根本。圣道门讲菩提心是“佛种”。

第二,从净土门来讲,“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种”。六字名号是金刚不坏的金色佛种,是绝对纯正的佛种。

两种佛种相比较,发菩提心的佛种还在练,还没结果。所以,圣道门的菩萨发菩提心,虽然也是佛种,但是不一定能结果。佛种或许没有长成,没有坚持,到最后就丢掉了。有首偈子说:“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佛种是必定结果的,因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之故。虽然在三界杂生水火之中,这颗佛种也永不改变。六字名号本身就是阿弥陀如来正觉,经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如同经过不朽药力涂过,这颗种子绝不会改变。

如果是自己发菩提心,就是“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佛种就容易烂了,焦了,坏了,萎缩了,到后来就没有果实。

所以,这两种虽然都是佛种,但是想成佛肯定选“南无阿弥陀佛”。

 

专修念佛之人是最佳佛种

专修念佛人,最佳佛种,人中芬陀利华。

 

法┈┈南无阿弥陀佛

佛种┤

└人┈┈念佛人

 

专修念佛之人,就是佛种,所以才称为“人中芬陀利华”。

佛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一是从法,二是从人。从法来讲,就是菩提心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从人来讲,就是菩萨和念佛人。菩萨称为佛种,因为菩萨是佛子;念佛人也称为佛种,因为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华”“正觉华化生”“如来清净智海生”。

 

念佛法门,成佛种子辗转无尽

一种结多子,辗转无尽。念佛必生,生必成佛,成佛必说念佛法门,度无量众生;所度众生必成佛,教人念佛:如是辗转无尽。

所谓“佛种”,就是将来必定成佛,能生起佛果的种子。

种子有什么特点?一颗种能结很多子,辗转无穷。就像一棵果树,能结很多的果,果成熟掉在地上,又长很多果树。如同鸡生蛋、蛋生鸡,越来越多。这是种子的作用

我们念佛人,念佛一定往生,往生一定成佛,成了佛一定度众生,度的众生也一定成佛,他们成佛后也一定会讲念佛法门,因为“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又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一起成佛,所度的众生成了佛又去度众生,不断地辗转增长。

这就是念佛法门,成佛种子无穷无尽。所以,念佛法门是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

 

佛种成佛,何人能挡

种子要发芽,谁也挡不住。佛种,佛光摄取不舍,佛光护念,佛种成佛,何人能挡。

心为地,名号为种,诸佛播洒,弥陀光照,法水润长。

众生心为地,名号的种子播撒在众生的心地里面,诸佛是播撒种子的人;阿弥陀佛用佛光来照熟众生,善知识讲法用法水来滋润众生。

种子有土壤、阳光、水分、养料,就会发芽,种子发芽的时候,谁都挡不住。这个世间的种子要发芽都挡不住,何况阿弥陀佛名号的种子要发芽,谁挡得住?无可抵挡。

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连世间一棵草的种子都有巨大的力量。竹根窜到的地方,水泥地都能顶起来,竹笋从水泥地里钻出来了。竹笋发芽的力量,能把水泥地给撬起来,能从石板地下顶上来,力量非常大。

 

以第十八愿成就文喻佛种生长

闻名:下种。信喜:生根。愿生:发芽。乃至一念、十念:生长。往生不退:结实。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诸有众生”,就是心地。

“闻其名号”,就是下了种子,种子下到众生心里。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就是生根了。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就是发芽了。

如果没有“信心欢喜”,说明种子还没生根;“信心欢喜”了,六字名号的种子就绝对在众生心里扎根了。种子扎根了,自然就发芽,“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就发芽了。

乃至一念,就是念念增长、念念成长。

即得往生,这就是收获了。

住不退转,到极乐世界,收获圆满。

这就是种子生长过程。第十八愿成就文里面说得很清楚。

 

以四十八愿喻佛种生长

十二、十三愿:结种。十七愿:播种。十八愿:耘育。十一愿:收成。廿二愿:返播。

从四十八愿来看,第十二愿、第十三愿就是成就无量光寿的种子,种子的内涵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种子成了之后,就要播撒出去,第十七愿十方诸佛就是撒种子的人。

第十八愿就是耕耘、培育这些种子。

第十一愿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种子就收割了。

第二十二愿又返回来继续播撒,返回到他方国土去播种。

整个的运作过程,在四十八愿里面显得非常清晰。

 

结归启下

观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讫之于上。

次下四句,是回向门。

 

五、回向门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①来意

“我”——天亲菩萨,作《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目的是“愿见弥陀佛”,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见阿弥陀佛如来。不仅“我”自己愿往生,也希望和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此四句,是论主回向门。

前面讲了五念门的前四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现在是回向门。

回顾一下。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是第一首偈子:

我一心归命——礼拜门;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赞叹门;

愿生安乐国——作愿门。

接下来,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这是成上起下。

再下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到“菩萨四种庄严功德”,这是观察门。

下面讲第五“回向门”。

 

②释文

两种功德回向哪种

“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回己功德,一般的解释是回向自己的功德。自己的功德有两种:一个种六度万行所修来的,一种是五念行所修来的。

 

   ┌六度行 自成佛德

己功德┤

   └五念行 佛成自德

 

天亲菩萨这里的“己功德”是六度行的功德还是五念行的功德呢?是五念行的功德。

六度行功德就是自己修成佛德,自己的六度万行修成佛,以这样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去往生。天亲菩萨这里的五念行是佛德成为自德。因为礼拜、归命、赞叹、供养都是以阿弥陀佛为对境,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佛功德如实故,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所以,这个“己功德”推根求源还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不是自己的功德。虽然用“己功德”这个词,它的来源,根本来讲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成为天亲菩萨的功德。天亲菩萨不愿自己独自享用,就呼唤我们众生跟他一道仰仗阿弥陀佛愿力,修五念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两种见

共见阿弥陀如来是共同,“见”有两种,一个是此土见,一个是彼土见。

 

    ┌闻信佛名

 ┌此土┤

见┤  └观见佛身

 └彼土

 

彼土就不用说了,是到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

此土有两种见:一个是观念,观佛;一个是念佛。

“观佛”就是心中观想佛身,观成了,见到佛身,这是此土见佛;念佛,就是闻信佛名。

“观见佛身”和“闻信佛名”是同等级别的。“观见佛身”的目的还是要见如来,“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观见阿弥陀如来的佛身,目的还是要归到称名,归到佛的本愿、本怀。所以,“闻信佛名”就是见佛。我们在这里两眼漆黑,靠眼睛见不到阿弥陀佛的真实报身之相。那怎么见?念佛。闻信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见佛。

 

诸偈总结

诸偈总结。愿生彼,愿见佛。

自愿往生,共他往生。

这首回向偈是前面二十三首偈的总结。

在国土第十七种功德庄严之后有一首偈,“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这里又说“愿见弥陀佛”。所以,这二十三首偈的目的,就是“愿生彼”“愿见佛”,愿生安乐净土,愿见阿弥陀佛。

同时,第一首偈说“我愿生”,“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里说“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天亲菩萨就是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自愿往生;一个是共他往生,愿他也往生。

这首偈子跟“归命偈”的关系,“归命偈”就是第一首偈“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只是讲天亲菩萨自己愿往生,表达菩萨一心自度。然后把心意通过二十三首偈子表述,到这里才劝我们往生。先自己开宗,说他自己愿往生。

为什么愿往生?“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这是真实功德相。怎样的“真实功德相”?“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等等。这样的真实功德相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成就,“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所以,你们也要去往生。往生之后,菩萨四种修行的好处是你们的,所以说“你们跟我一道往生”,前后关系是很清晰的。

这里“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是说他的目的,也可以跟第二首偈子配对来理解。第二偈说“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是说他作论偈的依据、来源、理由,因为这是真实功德相。

卷下第五到第八章展开,成立净土门菩提心。

这首偈子很短,昙鸾大师的解释也很短,但是在下面对长行的解释,昙鸾大师将“解义分”分为十重,其中第一“愿偈大意”,第二“起观生信”,第三“观行体相”,第四“净入愿心”;接下来,从第五重“善巧摄化”开始,第六“离菩提障”,第七“顺菩提门”,到第八“名义摄对”,这四章的内容都是对这首偈子的展开,解释回向门。

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解释回向门?这是要成立净土门的回向菩提心,这就是善巧回向。善巧回向就能构成我们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法门共通的。菩提心,如果要靠自力发起菩提心,净土法门的卑劣凡夫,靠自力怎么能发起大菩提心呢?怎么成就净土法门十大菩提心妙义呢?就是从回向门来成就。

这部分,我们到后面再详细说明,先在这里提醒一下回向门的重要,净土法门菩提心的特质在这里。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天亲菩萨说,这些偈子,我就说完了。

 

《往生论注》研究

《往生论注》非常有研究的价值,提供几个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往生论注》用典

《往生论注》用典:内典、外典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对《往生论注》的用典作专门的论文。它用典非常精妙,有内典、外典。把所有用典的地方列出来,好好地考察思维,写成论文,非常有价值。目前还没看到这样的论文,《往生论注用典探微》,把精妙的典故都列出来,加以说明。

 

(二)《往生论注》譬喻

《往生论注》譬喻:引他、自设

《往生论注》的譬喻非常多。有些譬喻是引用经中的,有些是昙鸾大师自己所设的。这些譬喻讲得那么好,也可以专门写论文,绝对够份量、够水平。

 

(三)《往生论注》问答

问答释体。正释不尽,故起问答。起问因由。

问答善巧:问巧、答巧、时节点巧、前后呼应巧、通篇巧。

可以专门写关于《往生论注》的问答。设了什么问答,问答起由是什么,有怎样的善巧。

问答是特别的释体。因为一般都是正面解释,但往往会言有不尽,所以“故起问答”。

“问曰”,谁问?作者故意问。故意问,就一定有他要特别表达的内涵。所以,在一般的释体当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用“故起问答”来解决。

这些问答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怎样起问,怎样答,与上下文、与通篇的关系,在什么节点起问,都非常有考究。大家可以写专门问答的论文。

 

六、“八番问答

下面是最有名的“八番问答”。

“八番问答”连环。

二处着名问答。卷上末,卷下末。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在解释《往生论》的时候,设了很多问答。这些问答非常善巧。

其中最有名的问答是两处,第一处是卷上之末的“八番问答”,第二处是卷下之末的“速得菩提问答”。这两处问答掐得特别准。

“八番问答”是一个连环,像连环套一样。

 

    ┌一到五 明逆谤之机(机深信)

八番问答┤              ┌必生原理 六

    └六到八 明十念之法(法深信)┤

                   └业成时节 七、八

 

“八番问答”略分为两类,主要阐明两件事:从第一到第五,这五个问答是明逆谤之机,建立机深信;从第六到第八,这三个问答是明十念之法,建立法深信。

像我们这样的逆谤众生,十念念佛决定往生,这是“八番问答”最后的结论,这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善导大师所说的“机法两种深信”,根源就在这里。

 

(一)共何等众生问答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答:“共何等众生问答”。

 

1.问由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问由:以天亲向满大菩萨起问共何等众生,以破疑生信。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昙鸾大师为什么在这里要设这个问设这个问答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破疑生信。

这个问题设得非常巧妙。因为天亲菩萨不是一般的小凡夫,而是大菩萨。他这种大菩萨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说“普共诸众生”,而一般人听到了都没反应,大概觉得他喊的是诸大菩萨,跟自己没啥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像大家听人讲极乐世界菩萨的四种正修行都没反应一样。虽然说“普共诸众生”,还是认为喊的肯定不是自己,至少也应该是昙鸾大师、善导大师这种级别的人物。所以就会有“下取之心”,感觉卑下、低劣,不敢认同这些跟自己有关系,因为天亲菩萨是大菩萨。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天亲菩萨的一片好心就冰凉了,净土法门就不能弘扬出来,弥陀的悲愿也不能大畅本怀。

天亲菩萨讲“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如果跟我们不相关,我们就得不到利益;如果跟我们相关,那就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法门。所以,昙鸾大师讲“共何等众生耶”,起问了。

 

2.回答

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昙鸾大师答的时候引用了两段文,这两段文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

 

净土三经都归“无量寿”

昙鸾大师用了九个字来说,“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他直接说《佛说无量寿经》不就行了吗?不是。他这样说有特别的意义。

《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都叫《无量寿经》,只不过讲的地点不一样。这里说“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还有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都是《无量寿经》。目的是要说明以佛名号为经体,这三部经都归到“无量寿”这三个字当中。

 

(1)引《大经》可知一切外凡夫皆得往生

①引经证

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这里,昙鸾大师引用阿弥陀佛第十七愿的愿文和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得出结论。

“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按照这样的经文来说,用“一切”“皆得”“外凡夫”,说明“所共”的众生是非常低的,就是指我们这样的人。

众生分两种:圣者和凡夫。我们是圣者吗?不是,我们是凡夫。凡夫里面又分内凡夫和外凡夫。

 

释“内凡夫”和“外凡夫”

什么叫“内凡夫”,什么是“外凡夫”呢?《往生论注》(注释版)里这样解释:修道近于圣位者称为内凡夫,其余但闻教法而深信者称为外凡夫。内和外跟佛法能沾上边,有这层关系的。如果像外道还没闻佛法,跟佛法没关系的,根本谈不上。

“一切外凡夫”,虽然是凡夫,“但闻教法深信者”,听到净土法门,只要深信了,通通都可以往生,这就是“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此”有四重指代

“案此而言”,“此”是指代词,有四重指代。

 

 ┌大经

此┤释尊

 │诸佛

 └弥陀 第十八愿

 

第一,指代《无量寿经》。这是经文所讲的,是佛金口所宣,佛经最有权威。所以“此”指《无量寿经》。

第二,指代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的,不是昙鸾大师自己讲的,佛是最高权威。

第三,指代诸佛。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都这么赞叹,这是诸佛讲的。

第四,这是代阿弥陀佛讲的,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所以,“此”有四重指代,这样就非常坚固、稳定,绝对不可动摇。

 

②引十七愿之必要

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引十七愿之必要。

还要提个问题,如果这里不引用第十七愿,直接引用第十八愿不可以吗?

肯定是不可以的。昙鸾大师既然引了,他是不会多引一句的。为什么要引用第十七愿,这是要显明第十七愿和第十八愿是一体的关系。

另外,引用第十八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是因为要证明“共何等众生”。

如果从文句来讲,第十七愿并没有讲到“共何等众生”,只有第十八愿成就文讲到“共何等众生”。当然,第十八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它是从第十七愿来的,所以有引用第十七愿的必要。

同时显明,十方诸佛都在赞叹,都在出广长舌相证明我们这样的凡夫皆得往生。这样力度就特别大,面积就特别广,“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昙鸾大师不会随便多引用一句话的。

 

(2)引《观经》可知下品凡夫皆得往生

又如《观无量寿经》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当以此消五逆罪也)。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以此经证,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以第十八愿成就文及下品下生作答,圣言故,本愿故。

昙鸾大师引用的经文,跟我们现在的版本稍有不同。

前面所引用的“十方恒河沙诸佛”,多了个“河”字;“汝若不能念彼佛者”,这里是“汝若不能念者”,少了“彼佛”两个字;“皆共称叹”,原来经文是“赞叹”,稍有差异,意思是一样的。

“以此经证,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很干脆,很有力量。

 

(3)略释两段经文

这两段文是净土宗最核心、最重要的经文

答的文句是两大段经文:第一段引用第十八愿成就文,第二段引用《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文。这两段文是净土宗最核心、最重要的经文。

对第十八愿愿文详细的解释,有慧净上人的《第十八愿讲话》;下品下生文,有慧净上人的《无条件的救度》。详细的意义,可以看这两本书,这里就不多讲解。

总之,大家要知道,这两段经文对净土宗教理的建设,对我们念佛安心、对我们的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特别重要。

 

②第十八愿成就文

我们先简略地说一下第一段文。

“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这是第十七愿成就。由于十方诸佛这样称叹,所以“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闻其名号”是闻“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名号,知道名号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而且不可思议。这样,即使我们的罪业、烦恼再重,心中都会产生信心。

“诸有众生”是指二十五有的众生,就是六道轮回的罪恶凡夫。

“闻其名号”,闻十方恒河沙诸佛共同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名号。“其”,是指代词,就是闻“这个”名号。有这个实相法的名号,而产生信心,“信心欢喜”。

什么叫“信心欢喜”?有信心就有欢喜,没有信心就没有欢喜。比如有两人在问答。

“你信佛吗?”

“我信佛。”

“你真信吗?”

“我真信。”

“你有信心吗?”

“有信心。”

“那你能欢喜往生吗?”

“哎,不行不行。我愁死了,不知道怎么往生呢,正郁闷着呢!”

这样就不是有信心了。

“信心欢喜”就是指自己欢喜被弥陀救度,也是信受弥陀救度。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个“乃至一念”(本愿文说“乃至十念”),有“信心欢喜”,知道往生已定,内心自然愿生彼国,这个心是不可阻挡的,这样的心叫“至心回向”。真实心,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向愿生,“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如果不是“信心欢喜”,还在犹豫不定,恐惧,担心,不安,这种回向不叫“至心回向”。即便愿生也不是安心的,是害怕的、恐惧的,不知道能不能往生。

所以,“闻其名号”而生信心,这个信心不是靠我们的功夫,不是靠定善、散善的回向来建立的,这不是信心之体,建立不了信心;信心的来源是名号。名号构成我们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就能欢喜,这样所流露出来的愿往生心就是真实的,所以“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如果不是这样,就有所不足。

这里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样当下往生决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法门多殊胜,多快!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指出了造五逆重罪、诽谤正法的两种人,除此之外,“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这里是抑止门。关于五逆、谤法到底能不能往生,下面再讨论。

 

什么是“外凡夫人”

什么是“外凡夫人”?看注解是“但闻佛的教法而深信”,意思就是没有任何修证功夫。伏烦恼、断烦恼,这些通通谈不上,就是烦恼深重、业识茫茫的众生,只是听佛说的教法而深信,这些通通属于“外凡夫人”。也就是除了五逆、谤法这两种人之外的一切众生,通通称为“外凡夫人”,这样的“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对经文的解释,有两个层面,一个叫亲文,一个叫亲义。

 

    ┌亲文 但闻佛教法而生信 前本来机 从问┐除逆谤不信之人,

外凡夫人┤                   ├一切善恶凡夫,但能闻信,

    └亲义 信弥陀本愿 后闻信机    从答┘虽毫无自力修证,皆得往生

 

“亲文”是根据文句,文面上比较接近、亲切的解释。比如“外凡夫人”,这里的注解就是从文面上来讲的。

有人说“一切外凡夫人”是闻到阿弥陀佛本愿救度而深信,但自身没有任何自力修行、修证功夫的众生。对不对呢?也是对的,这是亲义,从义理上来说。

讲文句,最好是两个层面都要说到,这样比较圆满。

从亲文的角度,它是从问处来讲。问:“共何等众生耶?”答:“已经信了弥陀本愿的众生。”如果已经相信了弥陀本愿,就不会这样问,就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信心才问。已经信弥陀本愿了,还问什么呢?

所以,从亲文来讲,“外凡夫人”只是说“闻佛教法深信”,不一定代表弥陀本愿。这是本来的根机,这样的根机是有可能往生的,也是天亲菩萨“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中包括的。如果听到这样的话,深信了,那就可以了。

如果解释为闻信弥陀本愿而往生,也是对的。那是从问答的答来讲的。

一个从问,一个从答。从问,是标明前面本来的根机;从答,是说后来闻信弥陀本愿这样的根机。

总之,除了逆谤不信之人,一切善恶凡夫,只要能够闻信,虽然毫无自力修证,皆得往生。答案非常肯定。

 

以经文建立信心

所以,我们听闻佛法就要以佛经建立信心。往生净土是易行道,非常容易,没那么难。如果要排除,只排除五逆、谤法两种人,除此之外没有不往生的,为什么还提心吊胆呢?

《无量寿经》说得非常清楚了,白纸黑字在这里,有人还不相信。不从这里信,从哪里信?自己想一大堆,自依止颠倒虚妄见。

罪业重,烦恼妄想多,“外凡夫人”本来的面貌就是这样。这样的人,闻到名号也能往生,这叫“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如果心中再三盘算,觉得不会这么简单,那等于没有闻到名号。耳朵被定善、散善、清净心、业障这些大石头障住了,名号自然就听不进去。所谓“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天底下第一“非常之言”是什么?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其他的话都是常人之言。这“非常之言”不是娑婆世界的声音,而是从极乐世界来的声音,一般人根本就没听过。

所有的语言,如果从绝对、究竟的真理层面来讲,都是言说戏论,只有六字名号是实相法,所以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能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已经突破了太多的关口。

有人说,“《阿弥陀经》不是讲一心不乱吗?”《阿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就是这里的“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不然两部经不就有冲突吗?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依名号所建立的信心就是一心,没有第二个心。唯依阿弥陀佛的名号构成往生的信心,不动摇,不动乱。“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怎么还会动乱呢?乱了就没有欢喜了。

这里引用了第十八愿与九品往生下下品这两段经文。

第十八愿成就文,就是第十八愿成就之后,有怎样救度众生的功能力用,在这段文里非常清楚。

下面把两段经文合在一起来解释。

第十八愿文或者第十八愿成就文,讲的是普遍的原则,说“十方众生”“诸有众生”往生的道路,是通规;《观经》“下品下生”是释迦牟尼佛举的一个特别案例,来作为通规的印证和说明。

讲通规,一般人榆木脑袋,会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讲特例,有人会认为“这讲的是我吗?我还不至于这样吧!”总之,觉得跟自己扯不上关系。这样就是闻若未闻。

 

③《观经》下品下生文

“又如《观无量寿经》,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五逆十恶罪,一切坏事做尽了,“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他为什么造这样的恶业呢?因为愚痴,没有智慧,不信因果报应。

“以恶业故,应堕恶道”,按照他的因果报应,应该堕在三恶道中。

“经历多劫,受苦无穷”,这是他应受的果报,有因必有果。可是下面就改转了。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他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就会直接堕入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像唱戏一样,到这里剧情改转:“如此愚人,临命终时”,到临终千钧一发的时刻,眼看就要堕入地狱,善根福德因缘却来了,遇到一位善知识。“善知识”就是弘扬弥陀救度的人。

 

什么是妙法

“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善知识安慰他:“你很苦恼吧?阿弥陀佛要救你呀,现在靠佛还有办法,其他的事就别想了,你现在生理、心理的苦恼,我都明白。”这时候要讲好话安慰他,宽慰他,安他的心。如果这时候讲因果报应之类的话,能安慰他吗?“你造了多少罪,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这样讲,他的心就凉了。临死的人,不管造过什么恶,都不要再讲因果报应了,要讲就只讲念佛的因果。“种种安慰,为说妙法”,只有妙法才能安慰他。因果报应点到就行了,不能再讲了。什么是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这里的“念佛”是指清净心忆念。这个人被苦恼所逼迫,比我们现在的苦恼大多了,因为到临终了,又造了那么多重罪,业障重,苦也大,被苦所逼。“不遑念佛”就是不能从容淡定地念佛。很紧迫,来不及,没有好心情,这叫“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昙鸾大师这里用得非常好。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文是“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昙鸾大师用的是“汝若不能念者”,没有“彼佛”两个字:“念”和“称”马上就形成强烈的对比。“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很显然,这里的“念”是指心里的忆念。如果心里不能忆念,就口称无量寿佛。这样读起来非常简单、干脆、有力量。“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这个人在心理动荡、恐惧、不安、烦躁,被苦恼所逼迫,如果只让他心里念佛而嘴巴不出声,这能行吗?肯定不行。

比如有的人,儿子死了,在那里嚎啕大哭,哭出来说明还比较正常;如果哭不出来,发呆了,就要得精神病了。

在烦恼非常汹涌的时候,如果不让他出声,那是不行的。临终者诸苦交煎,烦恼这么重,让他心里想佛,怎么可能?心里忆想,需要一定的功夫。

特别是在苦恼逼迫、烦恼深重的时候,如果心力不够,不能在心里念,张嘴喊就行,口称容易。有人念佛的时候,眼睛东张西望,心里打妄想,但是嘴巴还可以念,这说明口称容易。

这样口称就可以往生,《观经》下品下生就是证据。下品下生的人,临终念佛,怎么凝定心智?他如果能做到,心里不就可以忆念了吗?

这句经文让我们很感动:“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很显然,他已经不能念了善导大师说“苦逼失念”,这个愚人业障深重,四大分离,种种苦相来逼迫,“终时苦相如云集”,像云一样积累在一起,心中失去了忆念佛名的能力。

有人把这里解释为观念,这不是观念,观想更谈不上,他连佛名号都念不起来了。大家好好体会体会,人有重大烦恼的时候,或者身体病痛难熬的时候,让你嘴巴不要念,只在心里想,那简直就是难行道了,根本做不到。

只要嘴巴会念佛,就能往生。哑巴不会口念,如果他心中有这个印象、概念,即使打手语,也可以往生,这是一种特殊机类,另当别论。总之,按照常规,往生非常简单。

“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一听这话,“什么?口称就可以,有这么简单容易的事吗?”下品下生的人会这样问吗?不会。他眼看就要下地狱了,性命交关,如果再犹豫就掉下去了,他已经是饥不择食的状态了。

有的人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这样怀疑,那样怀疑,这种人还没到时候,心中与法不相应,依邪知邪见进行狡辩,没想到自己是什么根机,也没有无常观。如果马上就要堕地狱了,他绝对不可能问这些话,“那么容易,那么简单,谁说的?真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吗?”人就是这样,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到阎罗王那里就老实了。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如是至心”,善知识对这个五逆十恶的凡夫“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这个人在众苦逼迫、不遑念佛的情况下,听善知识说“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这样就能往生”,听到这话,当下石头落地,其心安顿,信心欢喜,“我可以得救了”,这样所涌生出来的心,叫“至心”。心里落实了,念佛往生了。

“令声不绝”,有至心就有力量,可以一句一句念下去,有至心就自然相续。为什么念佛可以相续?如果没有至心,念几天就不念、杂行杂修去了;有至心,一定是“令声不绝”,活一天念一天,活一年念一年,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不是靠自己的虔诚。我们没有虔诚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刚开始可能还可以,三年以后就不虔诚了。所以,不是靠自己的虔诚,而是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说“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脚板底都烧着了,眼看就要掉下去了,在这种苦恼逼迫的情况下,彼人念佛不遑念,善友告言转称名,如是至心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弥陀。“具足十念”就是指相续称名。“具足”是一念具足无上功德,他是念了十声。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有人说,称佛名要有清净心,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的人有什么清净心?“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如果讲清净心,也是有的,就是信心清净。他的信心,也不是怎样表白自己有信心。就像病重将死的人,病急乱投医,医生说能救他,他就相信了;又像河里淹得快死的人,哪怕一根稻草也会去抓。听说口称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得救,他也不了解阿弥陀佛到底有多大的功德,只是有归命的心。如果讲一大堆经文,这时候怎么来得及呢?他也没心思听,所以说“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

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教他念佛,他念不了,前面讲那么多妙法都不起作用。善知识说“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口称当下,如是至心,就往生了。

我们可以将心比心,实地思维。这时候他所发的“至心”,难道是听到很多经文,然后再领解吗?他没有时间和功夫,也没有这样的心思,他就是求救,就是“归命”。这时候,他的命不是归给阎罗王、归到三恶道,就是归给阿弥陀佛、归到净土。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就一心归命,“如是至心,令声不绝,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善导大师说“念念消除五逆罪”,这是靠名号的功能。一心归命、归投,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不管有烦恼、没烦恼,是智慧、是愚痴,一概不论。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命终之时,念了十声佛号。这个时候,“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看见金色大莲花,像一轮光彩闪烁的太阳,来迎接他,就这么快。前面说“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这么黑暗的前途,只念了十声佛号,结果天地大翻转,“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成佛多容易,只念了十声佛号!何种人呢?五逆十恶,临终苦逼,不遑念佛,就是这样的根机,在简单的十声称名中,旷劫以来造罪、轮回的生命就这样终止了。没有凝定心智,没有功夫成片,在苦恼逼迫、惶恐散乱之中,张嘴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当下金莲花来迎,多快啊!净土宗往生成佛就这么容易,没什么难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不知道自己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就跟他比一比。如果讲心不清净,他都要喊你清净菩萨了;如果讲业障深重,他也说你是菩萨,他造五逆十恶重罪,具诸不善;如果讲善根,他也远远比不上你;讲心境、讲修行他都没有;讲念佛,他只是临终念了十声。这样的众生都能往生,还有谁念佛不能往生?

所以,《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应该牢牢记住,经常拿出来读,写出来贴到墙上,天天看,当成一面镜子。以法为镜子一照,十方众生没有一个念佛不往生的,个个都可以去,这就是证据。

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的。阿弥陀佛发的第十八愿是个通规,释迦牟尼佛说:“那些讲得太笼统了,你们可能还搞不懂,我给你们讲一个特殊案例。”只要一比,没有不往生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可以不管不顾地造恶,等到临终再来念佛,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遇到,现在就要念佛。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这是抑止门,以此消五逆罪。善导大师解释得很细。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这是到了极乐世界才发菩提之心。五逆众生在娑婆世界哪能发菩提心?他们造罪造业都止不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能发菩提心呢?

“以此经证,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用这一段经文来证明。

“明知下品凡夫”,昙鸾大师说话非常简单干脆,毫不含糊。就是这样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众生。

“但令不诽谤正法”,只有一个条件,只要不诽谤正法就可以了。

只要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只要信阿弥陀佛救度,通通往生,文字说得很肯定。前面说“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这里说“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只要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通通都往生。这不就够了吗?还要什么条件?

往生极乐世界本来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易行大道,什么障碍都没有,结果有人搬了一块“清净心”的大石头往那里一放;一看还没挡住,再搬一块“功夫成片”的大石头;再搬一块,“你没有发菩提心”;再搬一块,“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么多大石头,车还能开得过去吗?这就是路障,挡住多少人啊!

这些都是圣道门的观念。阿弥陀佛就是因为圣道门的路上障碍太多,才另外开一条宽广、开阔、平坦的大道让我们堂堂而过。结果你舍不得那些石头,从圣道门拐到净土门道上来,还把那些石头也搬过来。

人哪有什么智慧?就是执着。执着圣道门的见解来理解净土门,还自以为弘法利生,以此障碍佛法者,不知其数。

 

无条件的救度

这两段经文,我每次读都感到很法喜。下品下生的经文,句句放光。很多人读《观经》,眼睛盯住上品上生,其实《观经》的核心、精要、精华、摩尼宝珠,就在下品下生。

《无条件的救度》这本书非常好,将下品下生之深义列了三十点,教证、理证、事证都非常充分,讲得无懈可击,让我们充满信心。所以,我也鹦鹉学舌,讲了一个碟片《无条件的救度讲解》,据说流通量很大,反响不错,大家一看,“好啊,无条件救度啊!”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一听到“无条件的救度”,马上“耳目开明”,两眼放光,耳朵都打通了,“这下好了,有救了!”有的人听到之后,眼睛都闭上,耳朵也塞上,“你怎么能讲‘无条件的救度’呢?这不是诽谤正法吗?佛救度众生怎么会无条件呢?这怎么可以?”这样的人有慈悲心吗?有智慧吗?

阿弥陀佛本来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度众生不讲条件。跟我们提什么条件?提什么条件我们能达到标准?“不是提了吗?‘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不是条件吗?”这是救度!大水淹来了,阿弥陀佛驾船来救你,你不上船怎么能把你救上去呢?“还要我上船才救,无条件救度怎么还让我上船呢?这不是提条件吗?”这样的人,不可说,不可说。

 

总结

这两段文,昙鸾大师是引用第十八愿成就文和下品下生文来回答,说明天亲菩萨所共的众生,就是这样的众生。

只要是不诽谤正法的人,都属于“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的范围,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引用这两段文是非常有权威性的:第一,直接是经文所讲的,所谓“圣言量”;第二,又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阿弥陀佛的佛国,毫无疑问要以阿弥陀佛的誓愿为标准、为原则。这两段经文引用得恰到好处。

 

④“八番问答”皆以第十八愿及下品下生为核心展开

“八番问答”皆以第十八愿及下品下生为核心展(详释见《第十八愿讲话》《无条件的救度》),明逆谤之机与十念之法,建立“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净土宗根本义。

整个“八番问答”都是以第十八愿和下品下生这两段经文来展开的,主要说明“逆谤之机”和“十念之法”,昙鸾大师抓得特别准。不仅是“八番问答”,乃至整个《往生论注》都是以此为核心、中轴,建立“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净土宗根本义。下品下生讲的是众生的根机以及十念得往生。“三愿的证”中就引用到第十八愿,“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这就是“本愿称名”。讲到称名,都是引用第十八愿。

“八番问答”都是讲的“本愿称名”。因为是引用了本愿,再讲称名。下面就说,十念,是“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都是指“本愿称名”,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之后“乃至十念”的称名。

除“八番问答”外,《注》中明显与第十八愿及下品生文义相关者,如:称名如实修行相应(三信三不、实相为物、名即法);同一念佛无别道;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下品取实往生问答;闻佛名得平等口业;平等意业;愿力相成;“速得菩提问答”中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易行道者”之释;佛名号为经体;“我一心”之释;“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赞叹门之释;真实功德之释;“胜过三界道”之释;妙声功德释,名悟物之证;口业功德,心业功德,大众功德,不虚作住持功德。

除了“八番问答”之外,在《往生论注》中明显与第十八愿以及下品下生文义相关的地方相当多。

 

净土宗祖师释义家承

第十八愿、下品下生互观互显互明,为净土宗祖师释义家承,因昙鸾大师而益明。

净土宗的解释,把第十八愿愿文和《观经》下品下生两段文对照来解释,这是净土宗祖师的一贯家风。所以,第十八愿与下品下生互观,互显,互明,互相对照,互相显明,《观经》下品下生的人之所以能往生,是因为靠弥陀的愿力,也就是“乘佛愿力”;弥陀的愿力摄受的是哪种根机的众生?是以《观经》下品下生之人为代表,而把众生的根机显露出来。

有的人对第十八愿的愿文有种种解释,但是净土宗祖师就把它与《观经》下品下生互相来显示,并以《观经》下品下生作为第十八愿注释的文本。这是净土宗祖师的家风、释义家承。净土宗教义,也因为昙鸾大师的解释,而显得更加分明。

 

道绰大师的解释

道绰大师也是如此。《圣教集》408页第7行: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把第十八愿文和下品下生文合在一起解释。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在第十八愿文里,并没有明确看到这一点。“纵令一生造恶”的根据就是《观经》下品下生。下品下生的人,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一辈子造罪,没干好事,干的都是恶事,直到临终才听闻佛法。所以,“纵令一生造恶”是从《观经》下品下生来的。

“临命终时”,第十八愿愿文里没有说到“临命终时”,只说“乃至十念”,这也是以《观经》下品下生一辈子造恶,一直造到临终为根据,所以“临命终时”放在这里。道绰大师这样的解释,透彻显示佛心佛意,可谓淋漓尽致,让我们彻底安心。

“十念相续”,第十八愿文只说“乃至十念”,“十念相续”从哪里来?就是从《观经》下品下生来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十念相续”。

“称我名字”从哪里来?从“称南无阿弥陀佛”来的。第十八愿愿文也没讲到“称我名字”,只说“乃至十念”。有人把“十念”的“念”解释为观念、意念、开悟的念、实相的念,如果以《观经》下品下生来看,很显然就是“称我名字”的称念。

最后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道绰大师的解释。什么是祖师?这就是祖师。这些话不是动脑筋能凑出来的。

祖师写出来了,有人看不懂,还有人不服气,“道绰大师这样讲,我很不赞同,他怎么能讲‘纵令一生造恶’?有什么经典依据?”

“纵令一生造恶”依据就在《观经》里,必须三部经融会贯通。

如果自己不求往生,没有把自己放在这种根机里面,所讲的话都没有意义。修学净土门,自己都不愿意往生,跟在这样的人后面能学到什么?还有的人往生不定,跟在这样的人后面能学到什么?他愿往生,但教的都是不能往生的方法,这样不能往生,那样不能往生,跟他学什么呢?要找往生决定的人,并且所说方法他能做得到、你也能做得到,跟这样的人学才行。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道绰大师说话毫不含糊,也不考虑人情。下面还有一段,《圣教集》409页: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纵使一形造恶”,前面说“纵令”,这里说“纵使”;前面说“一生”,这里说“一形”,都是一样的。

这是祖师讲的话,恳切,肯定,毫不含糊,纵然一辈子造恶,只要能够系意专精,念佛定得往生,这是指下品下生的人,“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念佛往生。

“系意专精”,专门地,精纯不杂、专一不二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常能念佛”。如果下品下生的人又活过来了,就相续念佛,不是十念,而是十天、十年,相续念佛,“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一切诸障”,包括这一辈子造的恶以及旷劫以来造的恶,这些障碍自然消除,决定往生,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你怎么不去想一想呢?你怎么都不敢想,都不愿意往生,都不敢往生,都不敢确定自己能往生呢?不敢,那就想一想弥陀的本愿。

这是道绰大师的解释。很显然,都是以《观经》下品下生来解释弥陀的本愿。

 

善导大师的解释

善导大师以第十八愿与下品下生合释文比比皆是。

上人《第十八愿善导释》。

善导大师解释的就更多了,比比皆是。

善导大师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解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就是根据《观经》的下品下生。以净土的经典来解释净土,这样就很合理。

《观经》下品下生跟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有几点是一样的。

第一,都讲到“十念”。

第二,都讲到“五逆”。

第三,都是讲往生。

第四,都是净土宗正依经典。

第五,都讲到“至心”。第十八愿讲“至心信乐”,下品下生讲“如是至心”。

有这么多重复点,又是同一性质,完全可以以经证经、以经释经,这是正路子。以净土的经典来解释净土教义,这是最恰当的;除非没有净土经典,那没办法,只好外引。

 

⑤第十八愿与下品下生比较

《大经》与《观经》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愿文是《大经》里的,下品下生是《观经》里的。

《大经》讲阿弥陀佛发愿度十方众生,不是一个个讲,而是一个通规,所以讲得非常简略:“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观经》讲九品往生,是一个个列出来,把所有情况分析得非常清楚,这样让我们有一个对比。

 

第十八愿《大经》 通规 十方众生 平生 至心信乐欲生 乃至十念 念 唯除逆谤

下品下生《观经》 特例 五逆众生 临终 如是至心   相续十称 称 抑止摄取

 

所以,《大经》第十八愿讲的是通规,《观经》下品下生讲的是特例;第十八愿通规说了“十方众生”,下品下生就举了一个五逆众生;第十八愿包含平生和临终,下品下生是特指临终之机。因为平生的人还有可能再精进,临终之人除了随善知识称佛名,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有念佛往生。临终不可能再有机会学别的法门、再做别的善事,这样显示唯有“念佛成佛”一条道路可走。

当今现世属于末法时代,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如果要把生命浓缩到一寸,就浓缩在临终,这时就不会再讲其他法门。

 

“三心”与“如是至心”

《大经》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讲了“三心;《观经》下品下生里就讲一个“至心”,“信乐、欲生”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至心”当中就有,只是不以它们为主。下品下生的人,临终的时候只要有人救命就行。

这里的“欲生”,并不是说“我了解极乐净土庄严,我愿意去往生”,这样的愿生心跟下品下生的人比还不行呢,还差一点火候。为什么?他就是只要救命,他也不知道极乐好,更不知道好到什么程度,只要不下地狱,能脱离阎罗王手掌就行了;但是想不到,竟赚得这么大,直接成佛啦!

“如是至心”当中,就含有三心。这种三心在“信”和“愿”方面,似乎不是那么明朗,但是这个“如是至心”当中有“至诚”,也就是归命。“南无”就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就自然包含在里面,哪怕自己还不知道,还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就已经有了,名号有这个功能、趋向。

所以,《大经》第十八愿讲“三心”,《观经》下品下生讲“如是至心”。

如果没有《观经》下品下生,我们可能就会误解。

“十方众生”到底怎么解释,如果把五逆众生排除在外了,那我们不是要误解了吗?由于有下品下生,我们知道五逆众生也摄受在内,这叫“摄取门”。

 

由下品下生看“乃至”

《大经》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乃至”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如果没有下品下生,谁敢作这样的解释!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我们一辈子念佛,可能精进努力到临终,还会认为平常是训练、临终是考试。有了下品下生,我们就知道临终遇法,临终得救;平生遇法,平生业成:这都是由下品下生经文得出的结论。

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我们可能认为在愿生心必须怎样恳切;有了下品下生,我们就知道,即使愿生心非常微弱,“如是至心,令声不绝”,这样就可以,一心归命就可以,其中就有愿生心,只要靠倒阿弥陀佛就行了。

如果没有下品下生,“乃至十念”的“乃至”两个字要作何解释呢?解释不出来。由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善导大师解释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这就是相续;“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这些解释,都从下品下生“令声不绝”来的。

 

由下品下生看“十念”

我们再看“十念”。

如果没有下品下生,“十念”到底是观念、意念、想念、悟念,还是其他什么念?你就会飘忽摇摆。有了下品下生,那就是铁板钉钉、不能改变,就是称念、口称,而且也不需要心里怎样凝定。

凡夫心里能怎样?造了五逆十恶的恶业,都快要死了,地狱的火都烧到脚板底了,还能怎样?就是慌忙急火,“彼人苦逼”,依葫芦画瓢,你喊我也喊,“阿弥陀佛!”这样就可以。他心里也是茫茫然然的。就像人学写字一样,一个人自己不会写,老师就抓着他的手写,手把手写的也是“佛”啊,这就是“佛”。

这只被抓着写“佛”的手,就是五逆临终人的心。以他的心力,自己念佛已经念不了了,善知识在旁边辅助他,“你跟我念阿弥陀佛”,这样,他念的也是阿弥陀佛。即使这么微弱的心力,念出来的一样是佛,是佛就能救他,不在于他的心怎么样。

下品下生的“念”,就是指他的心。善知识的帮助,就像抓着他的手写的字一样,他的心根本没有力量自己念佛,善知识就带着他。善知识念佛,他也跟着念,就这样一句一句地念;也许他是稀里糊涂的,也许还像做梦一样。总之,不要讲那么多,就是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这样念佛就能往生。

 

只要念佛就有效果

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

就像一个手电筒,有只小老鼠脚在上面一碰,碰到开关,它不就亮了吗?小老鼠还吓一跳,它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手电筒只要碰着了开关就亮,这就是“法”。法就有这样的功能,就有这样的规则、这样的作用。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有心念也好,无心念也好,只要念出来,就有作用,就有效果。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要如何如何念佛才能往生,不是那回事,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像一只手电筒,你使劲推开关,用力过猛,把开关推坏了,结果还不亮了。就是很简单地念佛,平平常常念佛,平平常常往生。念佛法门有四平:平实、平凡、平易、平淡。这就非常简单了,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释“诸法实相”

其中在下品下生之人往生后提到:“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我们看《往生论注》注释本对“诸法实相”的解释:

诸法如实之相,法界究极真理,常住不变的本体,又称“法性”(万法体性)、“真如”(其体真实常住)、“实际”(真如实理至于穷极)。实相有三义:无相、无不相、无相无不相。非凡夫的心思所能想象、言论所能指陈,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法华经》:“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实相,各宗具体解释角度不同,如:八不中道(三论宗)、圆成实性(法相宗)、中道实相(天台宗)、一真法界(华严宗)、阿字不生(密宗)。净土宗以弥陀名号为究竟圆满实相。

实相,各宗的具体解释角度不同,如三论宗说“八不中道”,法相宗说“圆成实性”,天台宗说“中道实相”,华严宗说“一真法界”,密宗说“阿字本不生”,净土宗以弥陀名号为究竟圆满实相。

看到最后一句,好像舒服一点,前面说那么多,都是世间的语言,不能表达实相的。世间的语言是对一个法安立一个名称,名称一旦安立,马上就成为一个固定、僵化的碎片,它和实相本身完全是两回事。

描述实相的世间语言,不过是指月之指。不管说“圆成实性”,还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顺着这几个字去想,也不是实相;说“中道实相”,也不是实相;说“实相”也不是实相;说“法性、一真法界”,也都是自己想的。这些我们没有办法理解。

净土宗简单干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前面所有的文字都是指月之指。

释迦牟尼佛讲法,就是要宣示真实之相;而真实之相又不是我们凡夫的语言所能表达的,也不是经验、逻辑思维所能理解的。释迦牟尼佛讲的大乘经典,都是指月之指,月亮才代表实相,经文只是一个指头,不要把经文当成月亮。月亮在哪?要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来看,如果看到手指这就停了,认为这就是月亮,这是认指为月。把名言、经典当作是月,这不行,一定要顺着指头再看上去,顺着语言、佛经的意向,去悟到那里,那才是实相。一般人到指头这里就停了。

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所指之月。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六字名号之所以成为实相身、为物身,因为实相本身是为救度众生而显现。

 

(二)逆谤除取问答

1.问由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

这个问答是由上一个问答衍生出来的,因为上一个问答引用了《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引用第十八愿成就文,“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把“五逆”和“诽谤正法”这两类都排除在外;而《观经》所说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恶众生,具诸不善也能往生。一个把五逆排除在外,一个把五逆收纳在内,这两个不是矛盾了吗?所以发问,“此二经云何会?”这两部经怎样会通?这必须靠祖师的智慧,不然我们看到这里就会起疑。

昙鸾大师对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的解释非常简略,“《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这八个字就是第十八愿的意思,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前面讲那么多,用这八个字就解释完了,愿往生的人通通都能往生,干脆利落。“愿往生者,皆得往生”,“信愿行”通通包含在内了。往生主要看愿不愿意去,真的愿往生,通通往生。不过,五逆、谤法这两类排除在外。

 

2.回答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答曰”,这个回答叫作“单复说”。“单”是“单罪”,“复”是“复罪”。《无量寿经》这叫“复罪”,“复”是重复,有两个罪,五逆、谤法;《观经》讲的是一个罪,这叫“单罪”。

昙鸾大师解释说,这两者不矛盾:《无量寿经》讲的是两种罪,既造五逆又造谤法;《观经》只讲造五逆罪。这是两部经的不同之处。

关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解释,昙鸾大师的解释是“单复说”,单罪和复罪;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抑止门、摄取门”。

 

(三)谤法生否问答

1.问由

问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得生与否?

假如一个人只造单罪,没有诽谤正法,《观经》下品下生说可以往生;另一个人没有造五逆诸罪,说不定还很孝顺,但诽谤正法,如果他愿意往生,能不能往生呢?

 

2.回答

(1)结论:谤法必不得生

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

首先把结论说出来,这样肯定不能往生。只要诽谤正法,即使不犯别的罪,也一定不能往生。由此可知,一切罪当中,诽谤正法罪特别重。

“何以言之?”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讲道理。先把结论说出来,然后讲道理。

 

 ┌结论

答┤  ┌引经证

 └释成┤  ┌不愿生

    └推理┤

       └非水冰

 

(2)释成

解释、成立前面的结论,叫“释成”。

这个结论从两方面来解释:一个是引经文,一个是推理。

 

①引经证:诽谤正法罪远重于五逆罪

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

造五逆罪的人,堕在无间地狱,受一大劫重罪之苦。

《往生论注》注释版解释阿鼻大地狱:

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位于诸狱最底层,受苦无间,是最苦处。七重铁城,七重铁网,七重剑林,满城火雨铁丸,罪人遍体火炎,身满阿鼻大城。造作五逆、谤法罪者,命终堕此地狱。

“无间”就是时间上没有间断;身体也遍布、充满地狱任何地方,所有的苦都加在他身上。空间上没有间隙,时间上没有间断,常恒受罪受苦。

五逆罪人受重罪,受苦时间虽然很长,要一大劫,但毕竟还有尽头。

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什么叫“此劫若尽”?就是这个世界毁坏了。就像罪犯在世间坐牢,遇到发大水,牢房被冲坏了。冲坏了就不用坐牢了吗?不是的,刑期没有满,就换到另外一间牢房去坐牢。

“此劫若尽”,劫尽了,此界阿鼻大地狱不存在了,就转移到他方去。

“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转到别的世间,在那里的阿鼻大地狱里受苦;那个世界又坏了,罪还没消完,还要再转。

“佛不记得出时节”,“记”是记别,作个标记,特别说明;佛不会明说这个造诽谤正法罪的人什么时候出离阿鼻大地狱。佛当然知道,但佛都不说,因为时间太长了。

“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可见诽谤正法罪太重了。

这里引用这段经文来证明,诽谤正法是不能往生的。因为诽谤正法罪太重了,比五逆罪不知重多少倍,所以只诽谤正法,没有造五逆重罪,一定不能往生。

 

②推论:两种原因不得生

接下来用道理推论。

 

佛法才是正法

又,正法者,即是佛法。

“正法”是什么呢?佛法才是正法。佛法显明诸法实相,诸法的本来体性、正体,跟诸法的本来体性完全吻合,一点也不偏离、不偏斜,称为“正法”。

我们讲一句话,给事物安个名相,就已离开诸法的本体、正体,心里起了分别念,这已经偏了。

就像老眼昏花的人,看到月亮有两个。另外一个月亮是怎么来的?这是眼睛的问题。比如我们说“这本书”,“这本书”这个词一出来,就相当于月亮的影子,是另外一个事物,真正的书不在嘴上。说“水”,水也没在嘴上。名相就如同月亮的一个重影。

我们平时表达、理解,都是靠这些名词、语言、逻辑思维、概念的推理,以虚妄换虚妄,在里面做游戏,这叫“戏论”。想用这些表达真理、契入真理,不可能。这些语言所表达的不可能是真理,也就不可能是正法。因为所说的已经偏离了,不正了,歪了。哪有在“正”的时候看到两个月亮的?就像打靶没有瞄准靶心,不聚焦,就成两个了。

只有佛法是正法。佛法是佛心悟到的正法,他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佛的角度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我们理解不正确,没有正确地悟道,对我们仍然是指月之指,但佛法本身还是正法。

 

不会真正愿生,故不得往生

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这个愚痴的人,既然诽谤佛法,怎么会愿生佛土呢?

不要说往生佛土,如果两个人关系不好,都不会来往,见面像见了敌人一样。他都诽谤你了,怎么会去你家?他不会去的,没有意愿。

这是从道理上推论,他不愿意往生,那怎么能往生呢?不可能。

 

但贪安乐不得往生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

这是怕有人狡辩,“他虽然诽谤正法,说不定也想去极乐净土,为什么?那里安乐啊”。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假如他说“极乐世界很安乐,我也想去”,他能不能去呢?也不能。为什么呢?

 

非水冰喻、无烟火喻

“非水之冰,无烟之火”,不是水冻成的冰,没有烟的火,这能找到吗?找不到。

这些譬喻,我们要根据说者的本意去理解。有些人的分别念很重,“非水之冰也有啊,太平洋底下有干冰,那不就是非水之冰吗?无烟之火也有啊,雷电,电火不是没有烟吗?”不要这样理解。

在常识当中,冰就是水结成的,烧火就要出烟。没有只出火不冒烟的;没有水,结成冰,也不可能。

“水”和“烟”代表佛的正法,佛以六度万行的正法修行才有净土,众生才能往生。这个诽谤正法的人,就是不要佛的正法,然后又说愿意去净土,就像不要水,然后想要冰,所谓“非水之冰”。

“岂有得理”,怎么能够得到呢!意思是说这样不能往生。

 

3.辨义

(1)诽谤正法到底能不能往生

①不生

这一听,可能有人就会糊涂了,到底能不能往生?因为大家以前可能听过,善导大师讲诽谤正法不能往生是抑止,其实也能往生。但这里又说不能往生。

我们首先把这段文的结构分析一下。

这段文从结构来看,首先讲结论,“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然后解释,来成立这个结论。按现在的话说,前面是论点,后面是论据。

解释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引用经文来证明谤法罪极重,所以不能往生。第二是用道理推论,又分两个层次,一是他既然谤法,就是不愿意往生,所以不能往生;二是即使他说愿生也不行,为什么?求“非水之冰”,没这个道理,不存在,得不到。

 

②得生

这里需要延伸一下,到底诽谤正法能不能往生?如果看这段文,诽谤正法是决定不能往生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

昙鸾大师说诽谤正法也能往生,请看《圣教集》309页:

众生以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诽谤正法的罪非常大。他为什么诽谤正法?“骄慢故”。所以骄慢罪非常大。骄慢就自以为是,我执我见,“哪里有佛菩萨?哪里有净土?”像这样的人太多了。

“毁訾贤圣”,诋毁、诬陷圣贤。

骄慢就会犯这三种罪:“诽谤正法”,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讲的就是真理,其他人说的通通否定;“毁訾贤圣”,因为骄慢而看不起一切古圣先贤,挑人家毛病,总是造谣诽谤,中伤圣人;“捐庳尊长”,说父母师长坏话,贬低、看不起他们。

这样罪重的人,应该受什么果报?

“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将来要下阿鼻大地狱。用舌头犯罪,所以舌头就要受苦。堕入地狱,舌头被拔出来,像大地一样,小鬼用犁在上面耕种。

在地狱受完拔舌苦,不知道多少劫后,出来做人是哑巴,受喑哑苦。因为他不讲正法、诽谤正法。当然,是不是所有的哑巴都是这样的,我们也不清楚。总之,诽谤正法的人,在地狱受完报,即使出来做人还要受喑哑苦。

世间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老是说错话,就会被取消发言权,不让他说了。同样,诽谤正法就有报应,受喑哑苦。

无量劫做哑巴,好不容易受完喑哑苦,可以说话了,又有什么苦呢?“言教不行苦”。叫别人做事,别人不听他的。因为他当年“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所以又遭受“言教不行苦”的报应。后来又慢慢消业,经过多少大劫,他说话才有几个人听,但是要受“无名闻苦”,没有名声,即使说得对,人家也不当回事,人微言轻。总之,受很多苦。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有这种种的苦恼,这些苦恼或者已经受报,或者还没受报,所谓“应受”,应该受还没受。有的众生还没有遇到阿弥陀佛本愿,就掉下去受这种种苦;有的众生按他的罪是应该受这种种苦的,但是遇到转机。

“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听到阿弥陀佛无上功德大宝海的名号,或者听到阿弥陀佛说法度化众生。

“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本来这些口业造的罪是要被系缚在阿鼻大地狱里不能出离的,结果“皆得解脱”,系缚的绳子断了,获得解脱。

“入如来家”,往生净土了,到阿弥陀佛的“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这五门,进佛的家里去了。往生佛国,西方净土称为“诸佛之家”。“毕竟得平等口业”,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到了诸佛国土,就跟佛一样得“平等口业”,再不会造口业了。

我们在此世界能得“平等口业”吗?我们的心业、口业、身业通通不平等,口业整天在搞是非。佛的心业、口业都平等。

这里说明什么?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卷上这里,就会说谤法一定不能往生。所以,通篇来看,才能通达昙鸾大师的思想。

这里又有问题了,“昙鸾大师怎么一会儿说能往生,一会儿又说不能往生?”

说不能往生是方便抑止,善导大师也解释为“抑止门”。在没造谤法罪之前,说不能往生;但真的造了谤法罪,愿往生的,还能得往生。昙鸾大师解释得很贴切。

 

③谤法不生从本机,谤法得生从佛救

昙鸾大师从不同角度来说明能往生、不能往生。说不能往生的时候,是从众生的“本机”——本来的根机而说。诽谤正法的人,心中认为无佛、无净土,无有愿生之心,就无有得生之理,当然就不能往生;说能往生,是弥陀名号救度的功能、力量完全能让他往生。他只要一念回转,就能往生。

 

  ┌不生 从本机

谤法┤

  └得生 从佛救

 

这跟前面也不矛盾,“此愚痴人,既生诽谤正法,安有愿生佛土之理?”如果他回转过来,认为有净土、有佛法,真的愿往生,不诽谤正法了,当然也能往生。

如果他还是固执己见,认为“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那当然无有愿生之理,即使愿生,也没有净土让他往生。没有佛法,没有佛土,没有佛国,往哪里往生?如“非水之冰”。

“不生”与“得生”是角度不同,一个就“本机”,本来的根机,执着邪见,就不能往生;一个就弥陀的救度,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实相法能破虚妄心、颠倒见,这时候,如果他一念愿生,即使造过诽谤正法罪,也一定得往生,昙鸾大师本意如此。

 

(2)贪彼土安乐得生与否

①诽谤正法而贪乐愿生,不得生

还有一问题,“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意思是说,如果只是贪弥陀净土的安乐而愿往生的话,也不能往生。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就开始心慌了,“我就是但贪彼土安乐而愿意往生的,那我不能往生了?”这不是指你,是指诽谤正法的人。你没有诽谤正法,你认为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贪乐去往生,也能往生;他认为没有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当然就不能往生。大家要明白,这是两回事。

 

②若真贪彼土安乐愿生,必得往生

若真贪彼土安乐愿生,必得往生,以心已信有佛、有佛土、有安乐法故。

如果一个人,他真的贪极乐安乐,说:“说不定是我错了,万一有极乐世界的话,我愿意往生”,这样的人能不能往生呢?能往生。因为这时候他心中的邪见已改了,不认为无佛、无佛土了,真的贪极乐世界的安乐,怕有地狱、有苦恼。这种贪乐,就能往生。

本来极乐世界的名字就是让众生贪乐去往生的,不然怎么会叫“极乐世界”?如果听到名字不能往生,那叫什么“极乐世界”?

 

③经证

我们看经文。《圣教集》252页:

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这就是说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愿往生,也能如愿。

再翻到300页: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这两段文,一段在卷上,一段在卷下,都是解释“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就是极乐国土的“妙声成就”。听到安乐净土名字,愿往生,通通都能往生,这是真实之义。

 

(3)谤法不得生是方便义,得生是真实义

①诽谤正法不能往生,是“抑止意”

前面说“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以诽谤正法不能往生,这是抑止之意,是方便说。抑止众生,不要造诽谤正法罪。

其实,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能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大家一定要明白真实义和方便义,抑止的慈悲和摄取的慈悲是不一样的。因为诽谤正法贪乐愿生,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必无得理。

既生诽谤,以为无佛,亦无佛土,而又贪乐愿生,故成求非水之冰。此约诽谤正法边言不得生,亦以众生心决定边论。

既然诽谤,以为无佛、无佛土,又贪乐愿生,这就成了求“非水之冰”。从诽谤正法这边来讲,不能往生,也是从众生心决定这方面来说的,心里抱有这样决定的见解。

什么是诽谤正法?“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决定了,就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心不悔改,从诽谤正法这边,从众生的心决定这边来说,那是不能往生的。这也有抑止的意思——你不要这样做!

 

②不诽谤正法,欣净土乐,愿生必生是真实义

若从佛边,仍加救度得生。

如果从佛这边来讲,仍然要加以救度,得以往生。

因为极乐名号,安立“极乐”的名,本来就是这个意图。极乐名,本来就是实相法、名即法、名悟物,它就能够开悟众生,能够用实相法破除众生虚妄颠倒见,让众生往生。

如果极乐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这个功能作用,那我们无量劫以来都诽谤过正法,不就都不能往生了吗?所以,决定是能往生的。

不诽谤正法,欣净土乐,愿生必生。

前面引用的两段话,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当中引用的两段经文,意思是如果不诽谤正法,欣净土乐,愿生必生。

 

贪乐,有正有邪

贪乐,有正有邪,并不是贪乐就一定不好。有一种贪乐,贪法乐、佛乐、净土乐,都是正贪。如果贪五欲乐,就是邪贪,就造罪堕落。

不过,因为我们都是烦恼凡夫,一讲“贪乐”,就想到五欲乐,只知道贪好吃好喝,不知道贪净土乐、法喜乐。如果真能贪净土之乐,那决定往生,这是以正贪治邪贪。

 

他力强缘

闻安乐净土名”“闻彼国土清净安乐”“欲愿往生”“克念愿生”,此等皆有信仰,又显国土名字他力强缘。

“闻安乐净土之名”“闻彼国土清净安乐”,这是引用的两句经文。这里有两个“闻”字,还有“净”“安”“乐”等字,闻而生信,闻而入心。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既然闻而入心了,实相法就在心里起作用了。

由闻而“欲愿往生”“克念愿生”,这都显示有信仰。“克念愿生”是说:“我一定要往生,不往生都不行。”也是显示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字——他力强缘。

第一,欲愿往生,就是有了信仰,不诽谤正法,有改转。

第二,国土名字本来就是实相法,有光来暗去、破除虚妄的作用,所以能牵引众生必定往生,这叫他力强缘。

 

《观经》厌苦缘、欣净缘

《观经》也没有说韦提希夫人是发大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观经》里的六缘,厌苦缘、欣净缘等等,她就是觉得娑婆世界很苦,希望找无忧恼处、安乐净土、清净佛国,而愿意去往生,她不就是贪乐吗?这里很苦,厌苦求净土之乐,不就往生了吗?《观经》的缘起就是这样的。

厌苦缘,欣净缘。以厌苦为背景而欣乐,即为清净安乐,非如世间染乐。世间染乐仍是苦,是所厌对象。

厌苦缘和欣净缘,用词都是很讲究的。厌苦缘,如果按照名词的翻对,应该是欣乐缘,但是善导大师没有说欣乐缘,而说欣净缘。欣净缘,如果按照词语的翻对,应该是厌秽缘,秽净相对,“秽”是秽恶、染污。为什么善导大师不这样说呢?这就是祖师,一字一句不可更改。

厌苦缘,如果说“厌秽缘”,“秽”,秽浊,染污,而我们并不觉得这里染污,“不是挺好吗?蓝天白云的”,根本就听不懂,心里不知道什么是染污。但是说苦,讲“厌苦缘”,马上就能感受到,“太苦了!”韦提希夫人的儿子把她囚禁起来,这不是很苦吗?但是,我们心里对染净没有明显的感受,并不知道娑婆世界是染污的。

如果说“欣乐缘”,一般人想到的就是五欲之乐,因为不知道什么是佛法乐。所以说“欣净缘”,直指净土,这样就能把意义完整地突显出来。

 

厌苦欣乐所求的乐就是清净安乐

为什么叫“欣净缘”?以厌苦为背景而欣乐,希望求得安乐。如果求安乐是以厌苦作为背景的,一切的苦都不要,这样所求的乐就是清净安乐。所以,一定要以厌苦为背景——苦集灭道。

如果一个人在滚滚红尘中,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苦,还在求乐,这个乐是清净的乐吗?比如抽烟、吸毒、酗酒,贪图财色名食睡,如果不是以厌苦为背景而求的乐,一定是造罪造业,永远堕落。

苦就是清凉剂,苦能泻火,让心清凉,消除热恼。如果以厌苦为背景而欣乐,“娑婆世界太苦了,一切都是苦恼,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样的乐就是清净安乐,而不是世间的染污之乐。世间的染污之乐仍然是苦,还是所厌的对象,是苦的,不是乐的。

韦提希夫人的案例说明,我们如果是欣净土乐而愿往生,一定可以往生的。

另外,在我们世间来看,很多普通人,哪有发大菩提心的?哪里知道极乐世界?只是觉得这个世界太苦,不愿意待;听说净土好,怎么个好法也不知道,反正这里苦是知道的。

像有的人,穷是知道,怎么发财还搞不清楚,还没挣到钱。反正穷是知道了,不愿意穷。不愿意穷,反过来就是要富,但是怎么富不晓得。

人如果天天饿,没吃的,想饱。但是怎么饱,还没饱过,因为天天是饿的。反过来,似乎知道,只要不饿就是饱。知道饿,也就知道饱了。

 

总结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贪乐得生与否?正贪得往生,不诽谤正法一定可以往生。我们一般的根机都是这样的。贪乐能往生。

诽谤正法,如果真的愿往生,能不能往生?能往生,这个答案要记住,不要在这里绕。“那何必还这样讲?”这叫抑止。这显示了佛的慈悲,也显示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力量的救度,同时显明谤法罪极重。

 

(四)谤法罪相问答

单谤法不能往生。到底什么叫谤法,得搞明白。

 

1.问由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2.回答

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

“如是等见”的“等”,就是还有别的见解。“哪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就谤法了,因为这些是佛讲的。“哪有佛?”你说是佛讲的,他说没有佛。告诉他这是佛的经典、这是佛法,“哪有佛法?”他全部否定。“这是观音菩萨。”“哪有菩萨?那是泥菩萨。”像这些都是谤法。

“若心自解”,自己心里认为的,“哪有佛菩萨?哪有这回事?”他自己就这么认为,邪见颠倒,自然就是这样。

“若从他受”,自己一开始也没有这种明确的见解,后来听别人说的。

“其心决定”,心中认定是这样的。“天地鬼神都没有,佛菩萨更不用说,都是迷信”,这样的想法,“皆名诽谤正法”。

 

(五)逆谤轻重问答

“谤法罪超过五逆罪,怎么会这样呢?”这个问题凡夫心中一定会有的。

 

1.问由

问曰:如是等计,但是己事;于众生有何苦恼,逾于五逆重罪耶?

“如是等计”,心中这样的思量、认定。

“但是己事”,不过是自己想想而已。

“于众生有何苦恼?”他只不过说无佛、无佛法而已,既没有杀人,也没有偷盗,在家里还挺孝顺的,还给隔壁送过一袋粮,他对众生没有过患,更没有恼害众生,为什么一个见解,罪过比五逆罪还重?实在想不通。五逆罪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世间人认为“这是挺好的一个人,怎么诽谤正法就有那么大的罪,还要下地狱?而且说这个罪比五逆罪还要重,他并没有干别的坏事啊?我看这个人是好人。”世间人是不是颠倒?认为他不过说“无佛、无佛法”,认为他是好人、是善人,不知道诽谤正法罪大恶极。

这是不是佛弟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教门才这样讲呢?不是。

 

2.回答

答曰:若无诸佛菩萨说世间、出世间善道,教化众生者,岂知有仁义礼智信耶?

如果没有诸佛菩萨出世,来教化众生,众生连世间的伦常都不能了解。

如是世间一切善法皆断,出世间一切贤圣皆灭。

如果这样,世间的善法也断了。仁义礼智信是贤圣之人来跟大家讲的,如果没有佛法,世出世间一切贤圣都灭掉了。

 

逆谤本末

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很多人只知道造五逆罪很重,却不知道为什么会造五逆罪,就因为他诽谤正法。众生只能看到表面,看不到深层的内在原因。如果正法流行,谁还去造五逆罪呢?

因为诽谤正法,就把正法的根拔了。如果正法不能流行,在这种情况下,还教别人说“你要讲道德”,怎么会有道德呢?正法的根都拔了。

所以,众生一定要有正法的引导,才能安乐幸福,整个社会才能安宁。如果人人都信因果报应,社会秩序不就好了吗?

 

“八番问答”解决机法问题

“八番问答”主要是解决机和法的问题,前面五个问答,都是约逆谤众生的根机来讲,解决机的问题。就是说,可以和天亲菩萨共往生、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的,是什么样的人?

总之,只要回心转意念阿弥陀佛、愿往生,通通都有资格往生——得出这个结论。

但是,在这些众生当中,诽谤正法的罪极重,所以抑止说不可以干。如果仅仅只有五逆罪,还是可以往生;但是如果诽谤正法,罪比五逆还要重,在这里还是抑止。

下面六、七、八三个问答,是解决“十念之法”。

曾经造五逆十恶的众生,往生靠什么?就靠十念念佛。

这就更加怀疑了,“造这么重的罪,念十声佛号就能往生?”怎样都不能相信。这是众生骄慢的缘故。

诽谤正法有重有轻,有些人虽然没有说“无佛、无佛法”,但是对于佛法,一部分信、一部分不信,不信的就去诽谤,这也是诽谤正法,只不过轻一点。

 

(六)念佛业道轻重问答

1.问由

(1)业道重者先牵之义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经》是指在佛经中泛论业道的经典,不是有一部,是有很多部。

“业道如秤”,业因果报的道理,如同天平称量物品,原理是一样的。

重者先牵”,哪边重,就往哪边倾斜。

人在一生中造了非常多的业,多数人都是杂业,既行善也造恶。死后到底往哪里去?就看哪种业重,最重的业就决定先去相应的地方。

比如恶业造得非常重的人,虽然也行过几件善事,但是善事的业先不感果,先要去受苦,因为恶业的罪比善业的罪重。受苦完毕,善缘成熟,再来感善果。

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全部行善、毫无罪过,如果善业很重,虽然也造过恶业,还是先去受福乐的果报,福乐享尽之后,恶缘成熟,再去受报。这是《业道经》里讲的。

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涂诸苦永隔”。先牵之义,于理如何?

这里先举了《业道经》,又举了《观无量寿经》。《业道经》说“业道如秤,重着先牵”,《观无量寿经》说造这么重的罪,念十声佛号也能往生,“先牵之义,于理如何?”

昙鸾大师提了两个问题,这是第一问:业道重者先牵,道理怎么说呢?

 

(2)造罪系业之义

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每个人无量劫以来造尽了诸恶,“备造诸行有漏之法”,按照这样的造罪,应该捆缚、系绑在三界当中。这样的众生,“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只要十声称念阿弥陀佛就出三界了。

“系业之义,复欲云何?”这些罪行应该把众生系在三界之内,这不就讲不通了吗?

昙鸾大师举出这两部经,提了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几乎是所有人心里都会怀疑的。昙鸾大师在这里把它们扫除干净。

“八番问答”,初以“共何等众生”起问,引出第十八愿成就文及下品下生,以令我等安心,以二处经文皆说到逆谤、十念、往生事,乃最下机、最易行,此处疑问一破,则众疑皆破,涣然冰释。

“八番问答”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问答和第六问答,第一问答统摄前五个问答,第六问答统摄第六、第七、第八三个问答。

 

重者先牵问答

前虽引本愿成就文、下品下生经文,明五逆众生十念得生,但闻者仍以情识经验、通途业因果报道理怀疑不信。故举《业道经》问“先牵之义,于理如何?”“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此问可说为一切凡夫心藏合理之问,此问不破,信根不立。

“问曰”,这里面有一个要点:“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依昙鸾大师的解释,即使是下品下生的人,往生净土之后也是“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如果按照《观经》所言,下品下生要先在莲花胎里住十二大劫。昙鸾大师“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的思想,一直贯穿在整个《往生论注》当中,所以这里虽然说下品下生,但是没有提到十二大劫,而是说“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

佛经经文,一般有两个层面,一是文义,是比较表显、表浅的方便之义;二是深意,也就是真实义。比如,下品下生讲十二大劫,这是佛在经中明确所讲的。所谓“依义不依语”,那么,佛讲十二大劫的真实义是什么?这就要通过祖师的解释才能显明。

再比如,第十八愿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文义明显是说五逆、谤法这两类众生不救。不仅第十八愿愿文,第十八愿成就文也是这样说的。这是表浅之义,是方便说,是文义。那么,它的真实意义呢?是五逆、谤法都可以救,所谓“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这些要依据祖师的解释才明白。

祖师会那么大胆吗?佛明明这么讲,他为什么那么说呢?这就是“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义理当中有了义和不了义。语言文字表面是这样,但是背后的义理是什么?了义是什么?祖师凭什么作这样的解释说明呢?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智慧。

道绰大师、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的时候,“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基本上是略掉的,就是为了显示真实义。道绰大师说“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面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他忘了吗?不可能。把它略掉,是显明摄取义。如果一定要把这八个字放上去,有人可能会以为佛真的不救五逆、谤法的众生。大家不要以为祖师违背了佛意。

现在有的人说“我自己去看佛经,我依佛经,不依祖师”,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依佛经当然是对的,但不依祖师是不对的。难道你对佛经的理解能超过祖师吗?不依祖师,等于说你超过了祖师,而且祖师没有依佛经,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依佛经不是依自己的想法。比如你学天台,就依天台宗对《法华经》的解释;我们学净土,就依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是依据这些祖师的解释而依佛经,不是自己有智慧眼。如果你有智慧眼,“乃至十念”到底怎么解释?善导大师解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这样我们就知道依佛经和依祖释不矛盾,是一体的,这才是传承清净。

如果撇开祖师,自己直接依佛经,我们没有这样的智慧。佛经的义理非常深邃,含义无穷。圣道门人有圣道门的理解,杂行人有杂行的理解,甚至人天根机也有他的理解。净土门应该怎样理解呢?一定要依净土门的祖师。

 

2.回答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答者善巧。

下面说“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很简略,这也是解释第十八愿。

 

  ┌举问意

                           ┌约造罪人

  │申自宗         ┌征┌法说┤约十念

答┤      ┌明在心 ┤释    └较量

  │正较量┤明在缘 结└喻说

        └明在决定

  └结论

 

(1)举问意

先举疑者自认合理逻辑,“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业力甚深,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前面这两行字是“举问意”,就是把问者的意思再重复一遍。“汝谓”,你认为是这样的,认为五逆十恶烦恼系缚三界,说这个为重;以为下下品人十念为轻。下下品人造罪造那么重,“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念佛只念十声,这能相比吗?他有这样的认识,于是得出“应该为罪所牵”的结论,因为“业道如称,重者先牵”,认为十念轻、五逆重,这样就应被罪所牵,死的时候直接先堕到地狱去。既然堕到地狱,就系缚在三界之内。这是问者之意。

 

(2)申自宗

接着“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这叫“申自宗”,申明自己的观点。前面是举问意,接下来直接说不同意这种观点。

 

(3)正较量

“今当以义较量”,现在举出理由,依佛法真实的道理来比较、衡量,申明自己所立的宗旨。

“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业的轻重,决定于这三方面:在心、在缘、在决定。这叫“三在释”。

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不是你认为的以“时节久近多少”来判断业的轻重。

时节“久”者,造罪旷劫;“近”者,十念相续。“多”者,备造诸行有漏之法;“少”者,十念念阿弥陀佛。如釜底抽薪,疑者理由不成立。

你所谓的“久”,指造罪时间非常长,“旷劫以来”,这是“久”;念佛时间很短,临命终时十念念佛,时间很“近”。说造罪很“多”,“备造诸行有漏之业”;说念佛很“少”,“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你是以时节久近、造业多少来判断业的轻重,但昙鸾大师不是这样判断,昙鸾大师是从心、缘和决定这三方面来判断。

 

三在释

接下详细说明在心、在缘、在决定。

而后得出结论:“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举问之后就立宗,申明自己的宗旨;接着是“正较量”,正面比较、衡量,把自己的宗旨、观点解释清楚;最后得出结论——“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正较量”又分为三段:云何在心,云何在缘,云何在决定。

 

三在分别

“在心”“在缘”“在决定”三者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列这三点?

在心:约能造之心虚实。业由心造。

“在心”是约能造之心的虚实,判断业的轻重。业是怎么来的?业由心造。木头不能造业,人心才能造业,所以,首先要判断心的虚实。如果心是虚的,造的业也是虚的;心是实的,造的业也是实的。业以心为体,虚实不可相比。

在缘:就所对之境真妄。心由境感。

“在缘”,心不孤起,由境感发。境就是缘,外境、对象。单心不能造业,要依托一种境缘才能造业。一个贪心很重的人,没看见钞票就不能偷取;一看到钞票,动了心念,就去偷了。缘,有真实也有虚伪,有清净也有染污。如果缘真实、清净,又是实相心,业就非常重;如果缘虚假,心也虚妄,虚妄叠加虚妄,造业即使再多,都是虚假的,就轻。

在决定:就造业时期之缓急。感有轻重。

“在决定”,“决定”就是对境造业的时候,用心是缓还是急,心的轻重。比如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犹豫迟疑,进一步退两步,心念不定,这样业就比较轻;如果恒常相续地造作,业就比较重。从这三方面来比较。

业之轻重,“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时节久近多少,与业的轻重也有些关系,但前提是造罪的心、境缘、心的决定程度都一样,这个时候,时间越久,造作越多,罪就越重。但后面两方面毕竟是附带的,前面三方面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心的虚实,一比较,后面根本就不用说了。业再多,时节再久,如果是虚的,千虚不敌一实,千年暗室一灯即破。

 

三在出处

《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由三因缘而成者为重业。

这三点解释,昙鸾大师是依据《俱舍论》《瑜伽师地论》。一般通途教理认为“由三因缘而成者为重业”,昙鸾大师在这里做了转换。

《佛学辞典》里说,业有轻重,决定在三方面:一由意乐而成,二由加行而成,三由功德田而成。

由意乐而成者,谓造业之动机为强烈之烦恼,或以善心深思维者。

如果以强烈的烦恼所造,恶业就很重;如果以善心深深思维,欢喜行善,善业就很重。这是“在心”。

由功德田而成者,谓造业之对象为有恩之父母、有功德之佛法僧等。

如果造业的对象是父母,行孝,福报就非常大;如果五逆,罪恶也非常大,因为这是功德田。对佛法僧三宝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在缘”。

由加行而成者,谓行为无间断而郑重造作者。

行为不间断,心又重,造业就很重。如果行为有间断,造作心比较浅,业就比较轻。这是“在决定”。

这三者是有关联的,都有经论的出处,不是昙鸾大师自己发明的。

 

①在心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这一段的分科,首先是征问,再是释成,最后是结——“是名在心”。古德的分科都有征、释、结。“征”就是起问;“释”,问了以后就要解释;“结”就是解释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一段的“征”就是“云何在心”,“释”就是中间的一段,“结”就是“是名在心”。

“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先讲造罪,再讲十念,然后比较。

“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这是先从法上说。下面打了一个譬喻。

“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造罪依妄想心,虚妄颠倒;念佛依实相心,真实不虚。不可能依实相心而造罪,也不可能依妄想心而念佛。

先讲造罪人,他依止什么心?虚妄心。不过这里说“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自”,自以为是。无来由的,自己就这么想,这叫“自依止”。“依”就是来源、根据,“止”就是止住、不离开。依自己的心,并且固执己见,抱有虚妄颠倒的见解。造罪的人,不可能依实相心而造罪。有实相心是开悟的大菩萨,一定是行真实功德了。造罪依妄想心,就是虚妄颠倒。虚妄颠倒从哪里来?自依止。莫名其妙,一念无明就成了这样,而且陷在里面出不来。依虚妄颠倒造的业再多,都是虚妄业、颠倒业,是不真实的,所以说虚妄、颠倒、不真实。

 

虚妄见

虚妄见:不实,不真,假,妄想,事实不存在,妄认。

所谓虚妄,是不实、不真,是假的,是一种妄想的存在。这种妄想存在,是因为自依止。“自”就是我执,把无我执为有我。所有的造罪,都是从有“我”而起,如果“我”本身就是虚假、空幻的,罪就没有体性,因为它是以我执、虚妄颠倒见为体性的。而我执本身就是虚妄颠倒见,所以这样所造的业一定是虚妄的,所谓“罪业如霜露”。

由于造罪的人都在虚妄、迷惑、颠倒中,虽然是虚妄的业,但因为颠倒、染污,还会形成罪,牵缚造罪人去轮回。

罪业如果遇到实相法,当下就破掉了,因为它本身是虚妄的。就像做梦,颠倒,想来想去,如果没有人喊你,梦转梦,在梦里感觉很真实;一旦被喊醒,梦境全消。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罪业也一样,实相法一来,当下所有的虚妄全部都破掉了。

“虚妄颠倒见”,就是虚妄见和颠倒见,“见”也代表心的见解。虚妄见是把不存在的事妄认为有,其实本来就没有这回事。这是虚妄见。

 

颠倒见

颠倒见:四倒。彼造罪人为无穷虚妄颠倒叠加,全无实体。其罪非实,但以颠倒,而说罪染。

颠倒见就是四颠倒,也叫四倒无常为常,苦以为乐,无我执我,不净为净。

无我执为我。五蕴和合假有,本来是无我的,但凡夫都执为有我。有我才有造罪,无我就没有罪。所以,阿罗汉证悟无我之后所有罪都息了。无我了,罪业自然就没有了,因为罪业是虚幻的。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

无常认为有常,苦的以为是乐的,追求五欲之乐,这都是颠倒见。所以,追求得再多,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原本罪为无穷虚妄,颠倒叠加,全无实体。罪并不是真实的,遇到真实法,当即就破。为什么还要说有罪,要去轮回呢?因为颠倒,不顺法性。颠倒就染污,有染污颠倒,才说是罪。

罪业、苦报不顺法性,就成为罪;如果随顺法性,随顺真理,就是功德。比如河水,如果顺流而下,自然一切就是随顺的;如果逆流而上,就要非常用力,很苦恼,会激起种种浪花。所以,依法性、顺二谛,就是真实功德;不依法性,逆了佛性,就成了罪业,就会痛苦,就有苦恼。这是讲造罪。

 

善知识

善知识:远离颠倒见,通达实相法。

十念念佛的来源,不是自依止,是“依善知识方便安慰”。善知识,就是远离了颠倒见,能通达实相之法的人,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自信教人信”的人。

 

方便安慰

方便安慰:令彼造罪人离虚妄颠倒见。唯真实正知见,能安慰造罪心,令无恐惧,涤荡罪染。

“方便安慰”,就是用种种言辞,善巧讲述真实之法让他听,破其虚妄颠倒见。只有真实之法、实相之法,才能给我们安慰,给我们安乐;虚妄颠倒见只能给我们带来罪业与痛苦。善知识远离虚妄颠倒见,通达实相法,能用实相法令造罪之人也远离虚妄颠倒见。唯有真实正知见,能够安慰造罪者的心,让他没有恐惧,涤荡他的罪染。

闻实相法生:由闻而生十念,字为要,不别谈信愿。事实呈现,胜多言意。

“闻实相法生”,善知识“方便安慰”说的是实相法。真实之相让我们心中无有恐惧,所谓“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就是安慰。

这里的“十念”,就是《观经》下品下生所说的“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实相法

实相法:极乐净土,弥陀佛名。

所谓“实相法”,就是念佛这一法,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极乐净土国土之名,还有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名往生成佛之法。

净土门的实相法,说得出,听得懂,看得见,拿得着,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圣道门讲实相法,那就很玄:“实相,无相无不相——桌子板凳都是实相法。”都是实相法却还在造罪,还是虚妄。说的人、听的人都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净土法门的实相法就很清楚,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其他都是虚妄相,这句名号就是实相法。

一实:十念,实相法。

一虚:造罪颠倒见。罪业、福业,虚妄颠倒。

岂得相比: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一实一虚,岂得相比”,十念是闻实相法所生的。也就是说,闻弥陀名号,然后再念出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实相法,是实的;造罪是虚妄颠倒见,是虚的。虚和实怎么能比呢?所谓万虚不敌一实。比如有很多钞票,但都是假钞,即使有一仓库,也没有用,因为都是假的,拿出去买不了东西,不如一张真钞票。所以,虚的没用。“一实一虚,岂得相比”,造罪造得再多,“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这都是虚的,再多,后面加无穷的零,还等于零。念佛是实相法,是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所生”,是真实的,一实能破万虚。

 

暗室遇光喻

昙鸾大师知道我们听起来可能费劲,打了个比喻:

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千岁暗室:喻旷劫造罪。

千岁暗室代表什么呢?代表“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旷劫以来无明黑暗的众生,在无明黑暗中造了无量无边的罪,这就是千岁暗室。就像一千年都没打开的房间,里面全是黑暗。

光若暂至:喻才称佛名。佛名即实相,即光明,故即便明朗。

“光若暂至”,“光”就代表着“南无阿弥陀佛”;“暂至”,是这个人用短暂时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即便明朗”,光一照进来,千岁暗室就亮了。

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黑暗难道能这样说:“不行,我在这里待了一千年了,不能马上走,最起码再待五十年,慢慢走。”它能拖得下去吗?不可能,因为这是一实一虚,暗是虚的,光一来,当下就破了。

这个典故出自《大宝积经》。

“譬如千岁冥室,未曾见明,若燃灯时,于意云何?暗宁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

“不也,世尊。若燃灯时,是暗无力,而不欲去,必当磨灭”。

“譬如千岁冥室”,“冥”就是暗。

“未曾见明”,没有见到光明。

“若燃灯时,于意云何?”如果点灯的话,你觉得怎么样呢?

“暗宁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暗难道可以抱有这样的观念说“我在这里住这么久了,我不要离开”?

然后弟子回答:“不也,世尊”。

“若燃灯时,是暗无力,而不欲去,必当磨灭”,如果点灯的话,暗没有力量拖着不走,当下就消失。

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在生活中都能看得到。暗是没有体性的。比如说我们点着灯在讲课,如果是晚上,外面没有自然光,突然一停电,光一灭,这就暗了。暗本身没有体性,是以没有光作为它的体性。光有真实体性,暗没有真实体性,没有光就成为暗,暗是虚的。

千岁暗室不敌一念光明,旷劫罪业不敌一称佛名。故说“一实一虚,岂得相比”。

“千岁暗室”比喻我们旷劫造罪,“光明暂至”比喻我们才称佛名。因为佛名是实相,实相就是光明,所以当下“即便明朗”。

“千岁暗室不敌一念光明”,千岁暗室,一念光照来,当下暗就破。说明旷劫罪业也不敌一称佛名。无量劫的罪业,只要一念佛,当下消除所有罪业。所以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这个比喻非常恰当。

万虚不敌一实,假的再多再久,遇到真的立即纸不包火。

“万虚不敌一实”,假的东西再多再久,遇到真的,纸包不住火。

什么叫真实?比如有一个人躺在地上睡觉,有一万个人都说他死了,写了很多论文证明他死了,有什么用?人多所说的就是真实吗?只要他眼睛一睁,马上就把一万个人的论文都破了。这是一实能破万虚,不在于时节久近、人多势众,真实能破虚假。

我们要知道,念佛是实相法,不要在六字名号之外另找实相。即使生到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还是出不了三界,都没有用,不要羡慕这些。佛菩萨都说六字名号是“真实功德大宝海”,你却把这个摩尼宝珠丢掉,然后费很大劲去学其他的,何苦?这就是没有福报。

没有福报的人,送摩尼宝珠给他,他也接受不了,他也不认识,就会把它丢掉。我们遇到这个法门,能够信顺、执持,宝此名号,真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不是我在这里夸奖大家,释迦牟尼佛都说了,“人中芬陀利华”,不是等闲之辈;诸佛菩萨都点头称赞,“非汝等莫属也,人中芬陀利华”。

能够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而且知道它是实相法,知道决定往生,是真有大智慧,不然凭什么能知道这是实相法?世界上有很多言语:中国的、外国的,人类的、动物的,所有的言语都是虚妄,只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真实法。能在无量的声音、语言、概念、名相、理论、修行法门里独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智慧福报,挑得中吗?

这叫作“遇”,“遇无空过者”。也不是我们挑的,是有缘分,过去哪一辈子修的福报,现在碰着了。这是无量大劫以前法藏比丘帮我们修的,现在碰着了,“遇无空过者”。如果靠我们的智慧,我们也找不着。六字名号在无量无边的法界里,我们哪有本事把它找出来?法界这么大,这么宽,只有这一个泉眼,我们就碰着了,这不得了啊!

其实,六字名号遍布法界。我们有善知识方便安慰,有善根福德追下去,随便打下去就冒出六字名号的法水,这是我们的福报啊!

这个法门是实相法,“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这是要靠善知识。如果离开善知识,靠自己,只能“自依止虚妄颠倒见”,若能成就,那你哪里还会轮回?早就成佛了,不要靠善知识、佛菩萨来给你讲了。所以,依善知识很重要,不要自己想一套,“自依止虚妄颠倒见”,自己搞一套,都是虚妄颠倒见,没有好结果。

以光破暗,最能形容念佛灭罪。

光来破暗,明来暗去,以光破暗的比喻,是最能形容念佛灭罪的。

相:明、暗。

从相状来看,念佛就是一片光明,自己就是彻底黑暗,因为佛名号是光明名号。如果不相信念佛法门,对名号没有信心,无论怎么讲,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名号怎么是光明?哪里有光明?你看见了吗?多少光?”

这就是心光。我们知道念佛法门的好,提到“光明名号”,心里马上就能相应。因为名号能给我安慰、给我希望、给我前途、给我光明、给我解脱,给我成佛的利益和法喜,这就是光明。不信受的人,就会觉得一片黑暗,即使跟他讲,也等于没讲。

所以,称名就是光明。

我们的自心一片黑暗。有的人懵懵懂懂,认为自心亮着呢,这样的人很黑暗;能认识到自心是黑暗的,这个人已经“开悟”了。念佛,佛光照到我们心中,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明、什么是暗,非常清楚。自心就是黑暗,名号就是光明,非常鲜明。

“光明名号”,这是佛所说的,祖师所解释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称名的当下,光明就来了,以光破暗,在相上看得非常清楚。

体:虚、实,暗无实体,以无光为体。

从体上来讲,也是一样的,有虚有实。

暗无实体,以无光为体”,暗无体性,以没有光明作为它的体。光来了,暗就虚了,它本来就是虚的。但是光明没来,它便在那里充大。在没有被揭穿之前,谎言遍行天下;真相一旦宣示,所有谎言当下停止。实相法没有来,虚假的东西吓唬你,说得很大,如何了不起。但是实相法一来,虚假当下就退位。

用:快速、自然、不费力、不勉强、不造作。

从功用来讲,明来暗去,以光破暗,也能非常恰当地说明念佛的功效。

光来破暗是怎样的状况呢?

第一,快速。光来破暗不需第二秒、第二念。念佛灭罪就是这么快,当下念南无阿弥陀佛,罪业当下消灭。而不是每天念三万声,念了三十年才能灭罪、才能往生,那光来破暗的譬喻就不成立了,岂不成了“在室三十年才可退”?怎么可能啊?我们是平生业成,现在念佛,现在灭罪。如果认为念了三十年佛号,念到临终才灭罪,那就相当于你的黑暗跟我们的不一样,你的黑暗是慢慢退——没那回事,光来破暗是快速的。

第二,自然。光破暗不是很自然吗?念佛灭罪是自然,念佛成佛是自然。自自然然就是这样,不用去想,不用去思维,远离人为造作,知与不知都没关系。如同灯一点,房间的黑暗就破了,即使不知道也破了。我们的心还在蒙昧当中,但只要念佛,不知不觉中无明黑暗已经破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这就是自然,没有任何勉强,不加人为造作。

第三,不费力。光破暗还要使劲吗?念佛灭罪还要使劲吗?是非常轻松自然的。阿弥陀佛的劲大着呢,当初成佛的时候,光明已经遍布法界了。所以,不是使劲不使劲的问题,念佛成佛是自然,就这样念就行。声音大、声音小,能出声、不能出声,静定念、散心念,都可以,不需要使劲。很多人念佛,念得非常紧张,没得法,不得力,很费劲。用得着那么紧张吗?念佛法门,就是以光破暗,是很自然的,不用那么费劲。

这个比喻是非常恰当的。

 

三喻

我也作了三个比喻,供养给大家。第一个是“以石穿云喻”,第二个是“以石击影喻”,第三个是“蚁过楼影喻”。

 

石穿云层喻┌一石击破水中天

石碎山影喻

蚁过楼影喻└一名能破三界狱

 

以石穿云喻。比如去黄山看云海,峡谷里的云非常多,非常厚,从几天前就开始囤积,堵满了。此时丢一块小石子下去,会不会穿破云层?云岂得言“我累积三天,无量无边,这么厚,石头岂能过耶?”小石头一丢,就穿透了。因为云雾是虚的,石头再小却是实的,一实一虚,岂能相比?

以石击影喻。有一个水塘,水很澄静,千山倒映在水面。虽然水中的山很大,但如果把一块小石头丢进去,当下就把山影全部打碎了。因为山影是虚的,石头是实的,一石击破水中天,这就是一实能破万虚。

蚁过楼影喻。马路上摩天大楼的影子,小蚂蚁能爬得过去吗?可以爬得过去。摩天大楼这么大的影子能把它压死吗?压不死它。影子再大,也是虚的,蚂蚁再小,也是实的。罪业就像影子一样,是虚的,念佛人哪怕根机再陋劣,再是小凡夫,小得像只小蚂蚁,罪业也拿你没办法,直接就过去了,因为名号是实的。虚和实是不能相比的。

 

结归

“在心”,前面已经比较过了,一个虚,一个实。因为罪业是心造的,心是虚妄心,所造的罪也是虚妄的;念佛的心是实相心,所念的佛也是实相。所以,“十念”不在于时节久近,而在于虚实。“一虚一实,岂能相比”,说明念佛“十念”是真实,超过旷劫虚妄之罪。这是讲“云何在心”。

我们学习祖典,越学就越对祖师的智慧、慈悲、方便生起无上的信心;同时,对念佛往生也生起无上的信心,心中满怀感恩。

昙鸾大师这个问题是说“重者先牵”,这是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扫除,念佛就没有动力,就没有信心。

“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我罪业重,烦恼重,妄想重,功夫浅,只念十声阿弥陀佛,念佛念得也不怎么样,像这样能往生吗?”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这个疑问一破,就破疑生信,所有疑难都涣然冰释,往生净土万牛莫挽,心中法喜,佛光就照到心中去了。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这是问者的观点。

“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这是昙鸾大师亮出观点,申明自宗。下面就来解释。

关于这段解释,有分科图。这个答,分为四个部分:举问意、申自宗、正较量、结论。

 

  ┌举问意

                          ┌约造罪人

  │申自宗        ┌征┌法说┤约十念

答┤      ┌明在心┤释┤    └较量

  │正较量┤明在缘└结└喻说

        └明在决定

  └结论

 

正较量中,又分为三部分:明在心、明在缘、明在决定。

“明在心”又分科为征、释、结。释,有法说和喻说。法说,分科为约造罪人、约十念、较量。

 

法说、喻说

法说,“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

约造罪人:“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

约十念:“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较量:“一实一虚,岂得相比”。

这是“法说”。

接下来是“喻说”:“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一实一虚”主要是指:造罪是“虚”,十念念佛是“实

一实:十念,实相法。

一虚:造罪颠倒见。

其实,不仅造罪是“虚”,修福也是“虚”,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一下。

 

罪业┐

    ├虚妄颠倒

福业┘

 

“岂得相比”,不光是罪业跟十念念佛,一实一虚不能相比;如果没有证悟诸法实相,所修的三福业跟念佛相比,仍然是虚的。“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修行那么多福业,这种功德跟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怎么能比呢?因为修的福业还是“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不实功德”就是“虚”。而法藏比丘以无生法忍菩萨的清净业,“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一虚一实,岂可相比!

凡夫众生没有智慧眼,看不起阿弥陀佛的名号,以为自己修的福报不得了。

 

一向念佛,自然“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能一向念佛,把自己的福业看得很轻,能看破,能放下,这就是有智慧,这就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关于智慧,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既然名号是实相法,那我念了怎么没感觉开悟呢?”当然感觉不到,这叫“潜通”,“潜”就是在下面;“暗合”,暗中契合。“佛智”也好,“道妙”也好,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其实,念这六个字,已经不是“潜通”,也不是“暗合”,而是完全都通上、合上了。那为什么还说“潜通”“暗合”呢?因为我们没有开悟,内心对名号这种光明的功能、作用还不明了,所以是“潜通”“暗合”。外相仍然是凡夫的形状、凡夫的心态,但是,因为名号的功能、作用而跟佛的智慧相融合,这是佛的方便庄严,是“本愿称名”的功能作用。

名号具有两种特性:“为物身”和“实相身”。我们能跟名号结合,主要是因为“为物身”,这句名号是为救度我们而有的,所以我们信受它;至于“实相身”的功能,就藏在“为物身”的背面,就像硬币一样,正面我们看到了,反面看不到,所以叫“潜通”“暗合”,正反两面是在一起的,是“为物身”而“实相身”。

圣道门的修行要先开悟,先“实相”,实相开悟之后,才能自己得利益,然后才“为物”,那就难了。

为什么我们还是凡夫身就能得实相法的利益呢?这是因为“为物身”背面就是“实相身”,所以就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岂得相比: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善导大师说“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不问罪福”,不问罪业时节多少,也不问福业时节多少。

念佛一法是“实相法”,能破一切颠倒虚妄见,不问罪,不问福,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数量多少。四个“不问”。怎么做呢?只念佛。不谈罪福,不谈时节,不谈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心心念佛”就是十念相续,就是不在时节上、数量上、罪上、福上怀疑,生起无上信心。祖师说话,含量非常大。

另外,这里说“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这个“生”字用得非常好。下面说,“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下品下生的人念了十声佛号,没有讲他的心怎么样。如果讲心,这里的“云何在心”就是《观经》讲的“至心”。

闻实相法生:由闻而生十念,“生”字为要,不别谈信愿。事实呈现,胜多言意。

一般讲念佛要具足信、愿、行,这里只把“行”提出来。“行”是“闻实相法生”,他已经念佛了,至于信、愿,就略而不谈。为什么不谈?

第一,时间紧迫。下品下生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维、谈论这些事。在情急求救的情况下,用念佛实相法安慰他,他马上念出来。事实胜于雄辩,既然念出来了,信、愿就含在其中。

“闻实相法生”,“生”字用得非常妙,胜过太多语言。由闻而生十念,不在十念之外特别谈信愿。有的人讲念佛,却把念佛放在一边,讲一大堆其他的话。那是因为有充足的时间,就慢慢讲、慢慢梳理。对快死的人,不必大谈信愿,这时候需要撩起便行、张口就来,信愿都浓缩在六字名号之中。

第二,信愿含在名号中。不是说念佛不需要信愿,而是信愿已经超出了我们意识心的范围,深深含在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当中了。这是事实的显现,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这里的词用得非常简便,而且非常切合下品下生者的状态。

 

②在缘

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牒前),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实相心,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实相法)生。

昙鸾大师也不嫌文字多,在“名号”前面加了十二个字,如果再加上“阿弥陀如来”就是十七个字,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这一段的分科跟上一段是一样的,征、释、结。释也是一样的,先法说,后譬喻。

缘,心造业之对境。

“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又来一个“自依止”。这里是讲“在缘”,为什么又讲到“心”呢?这是把上面的牒下来,因为心和境缘交互起作用。

前面说的“心”是“自依止虚妄颠倒见”,无我执我,无常认常。先把这个“心”的体相说明,下面再说这个心依什么起作用。“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烦恼虚妄果报众生:1.虚妄叠加。2.五逆中阿罗汉、佛非烦恼众生,但彼造罪人不识真实圣贤,尤以为烦恼凡夫,如暗中见人误为树桩,虽击杀不结罪。

比如,你偷张三家的东西,你是在向张三家结罪,但张三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你的心是虚的,张三也是虚的,那么你的罪就是虚的。

在《涅盘经》中,阿阇世王把他父亲杀了,犯了五逆重罪。后来他告诉佛:“我的罪非常大,要堕地狱,都遍体生疮了。”佛就跟他讲:“你父亲是虚妄果报众生,是虚的;你也是虚妄果报众生,也是虚的;这样你的罪也是虚的。”这不是邪见,这是以实相法来破他的虚妄见。这样,阿阇世心中就得安慰,不但心清净了,还证得了果位。罪业无体性,就是这样的。

不过,五逆罪所造罪的对象,并不都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如果依小乘所说,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父母可能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如果依父母行善,虽然讲是福德,但是不真实。为什么?有尽之时,不是尽虚空遍法界。如果对父母造罪,虽然是逆罪,但也不是真实。可是,杀阿罗汉,阿罗汉不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出佛身血,佛也不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破和合僧,僧里面可能有凡夫僧,也有圣贤僧。最起码,阿罗汉和佛不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为什么这里也说“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呢?

第一,就多。就一般人而言,能遇到阿罗汉的人毕竟很少;出佛身血,也没那个机会,更没那个本事。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只有提婆达多大权来示现一下。一般来讲,众生造罪,不管杀盗淫妄还是五逆十恶,所依的绝大多数都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

第二,从造罪之人这方面来说,“但彼造罪人不识真实圣贤,犹以为烦恼凡夫,如暗中见人,误为树桩,虽击杀,不结罪”,他并不认识谁是阿罗汉、谁是真实圣贤、谁是功德圆满的佛陀。他之所以造罪,就是认为对方也是凡夫,跟自己差不多,不然他敢造罪吗?你是阿罗汉,他不认识;你是佛,他也没这个概念。这样,从他本身来讲,还是在那种妄想认识当中。打个比喻,在黑暗中,前面有个人,但是后面的人认为是木桩,一榔头打过去,把这个人打死了。如果定罪,不能以故意杀人来定他的罪,因为他是把人当成木桩的。按照现在的法律,他是无心的,所以不能以故意杀人来定罪。

烦恼造罪的众生,即使阿罗汉在眼前,他不认识这是真实的阿罗汉,以为是凡夫。树桩比喻凡夫,真人比喻阿罗汉。所以,他去造罪的话,即使把阿罗汉杀了,他当时造罪的心,依的仍然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

用这个比喻来说明,烦恼造罪的众生,如果认识对方真是阿罗汉、佛菩萨,当下就不会造这个业。

这就是实相法能破虚妄。

“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这里其实是把上面“云何在心”那一段又牒下来。为什么要牒下来呢?“自依止妄想心”就是讲心,心和境互相交感而生,单是心不能成立,单是缘也不能成立,所以放在一起。前面讲造罪,是依心为体,所以把心先列出来;心是依缘起作用的,所以放在一起说明。

“自依止妄想心”,“妄想心”就是前面讲的“虚妄颠倒见”。“虚妄颠倒见”说得比较详细,如果直接说“妄想心”不好理解。妄想在哪里?就是“虚妄颠倒见”。有这样的“虚妄颠倒见”,又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虚加虚还是虚,万虚叠加起来还是虚的。

念佛就不一样了,“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这里的“无上信心”,就是前面讲的“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有人说,“云何在心”那一段没有讲到心,“虚妄颠倒见”跟心还有点关系,“闻实相法生”就没有讲到心。这个心,如果措辞来表达的话就是“依止无上信心”。“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而生念佛,本身就含着无上信心,但是没有在“云何在心”那里说。

关于“无上信心”,有必要作一番解释。为什么称为“无上信心”呢?

第一,此信心以名号为体,故称无上。

因为此信心以名号为体,名号是无上法,是无上功德,那么依名号所建立的信心,自然就是无上信心。如果依自己的定散二善、人天诸善等福业建立的信心,是无上信心吗?那是虚妄的,不能建立无上信心,所以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能不能往生。虚假的信心像纸一样,罪业像火,纸包不住火,一烧就没有了,这样的信心是靠不住的。如果靠阿弥陀佛名号所建立的,就是无上信心,绝对靠得住。

造罪依妄想心,虚妄颠倒;念佛依实相心,真实不虚。不可能依实相心而造罪,也不可能依妄想心而念佛。潜通、暗合。

无上信心就是实相心,实相的信心才是无上信心,而且是从究竟圆满实相所立的信心。实相心和虚妄心、妄想心是翻对的。造罪是依妄想心,依实相心不可能去造罪。菩萨证悟了实相,怎么会去造罪?实相心“依法性、顺二谛”,“是法不颠倒、不虚伪”,能摄众生入毕竟净。这是无生法忍大菩萨所作的,他怎么能造罪?不可能。

反过来,妄想心能念佛吗?不能。凡夫念佛,表面上看是妄想心,其实是实相心,妄想心念不出佛来。所谓“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念佛的作用就是实相,善导大师说“清净愿往生心”。妄想心趋向的是贪图五欲,能念出佛来,凡心就有实相心的作用,所以叫无上信心。

念佛人仍然是凡夫,是实相心摄受妄想心的凡夫。一个妄想颠倒的凡夫,“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

如蛇性虽曲,入竹筒不得不直;凡心虽虚妄,入名号则成实相。所以,念佛心即是实相心。这是两个不同的侧面。念佛的本身,就是实相法、实相心的作用。如果彻头彻尾都是妄想心,一定念不出佛来,一定是追求五欲去了;也不会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也不会相信念佛决定往生。

这里不要误解,“妄想心念不出佛,我怎么念出来了?我是不是开悟了?”妄想是就根机而言,现在就法来讲,妄想凡夫的根机本身是念不出佛的,造罪凡夫怎么能念出佛?污泥本身能出莲花吗?必须有人把莲藕、种子播下去,才能长出莲花。

我们之所以能念佛,一定是以实相心为基础。“实相心”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或者感受不深,这就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任何人,即使偶尔念一句佛,似乎是偶然,其实是必然的。能念佛、能往生,这是阿弥陀佛正觉招唤的作用,“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在众生这边看是偶然,在阿弥陀佛看是必然。念佛非常不可思议,了不得!

大家要知道,人不可能依实相心造罪,也不可能依妄想心念佛。念佛就是依止无上信心。而无上信心超越了意识思维,不是凡夫所能体会、感受、感悟、感觉到的。无上信心以实相为体,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肯。能念佛是非常了不起的,很有智慧,不然凭什么称为芬陀利花呢?

第二,既以名号为体,自然流露出称名,故言依名号生。

因为信心是以名号为体,名号为体的作用就是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前面讲信心是以名号为体,“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这里讲缘,称名也是“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在心”是以名号为体,“在缘”还是以名号为生。这不是重复吗?是重复,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华严经》说:“如因日光照,还见于日轮。”因为太阳的照耀,使眼睛明亮,所以又能看见太阳,因、缘、果都是靠阳光。这里也是一样的,起信心是靠名号,念佛还是以名号为缘,这是自然的相续,自然就有这种结构和功能,巧妙就在这里。

信心本身是以名号为体,因和缘都在名号里。因是名号,缘也是名号;有因就有缘,有缘就有因。缘起了因,因本身又生起缘。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样念佛自然相续,本身就有滚动的功能。

造罪是依妄想心,也就是依贪瞋痴无明心,但是如果没有对象,也不能造罪,必须碰到缘才能造罪。比如贪心的人,遇到贪爱的东西就去贪求、造罪,一件接一件。造罪是有后心、有间断。

以名号为体的信心自然是无后心、无间心,因为名号本身自体满足。

这些解释环环相扣,文句简练,意涵甚深。

第三,既依名号生,则不限十念,不限久近,即是上尽一形,下收一念。

既然信心依名号生,念佛也是以名号为体而生出相续称名,自然就不限于十念,也不限于时节久近,就是“上尽一形,下收一念”,这是自然的。这些内容在这里已经显明了,同时也包含在后面的问答当中。

无上信心依名号所生,名号本身不是时间之法,没有数量,没有时节。“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所生的“十念”,不限于十念,不限于时间。因为名号本身不限于念佛数量,也不限于时间;以名号为体的信心称念,当然也不限于时间和念数。比如点一颗无量的香丸,香气就会相续不断地飘出来,不能以时间的多少来衡量、计算。

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收一念”,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有传承的。因为“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所生的“十念”,一定是“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乃至一念”的,没有限量。

第四,假设一声未出而命终,也自往生。名号为体,体之用故。

“上尽一形,下至一念”,假如一个人闻信这句名号,一声都没念出来,当下命终了,能不能往生呢?决定往生!为什么?因为信心以名号为体,以名号为体一定有作用。如果他的寿命没有到,自然就念出来了;寿命到了,即使没念出来,在名号的作用下也能往生。

名号的作用就是牵引往生。所以,如果有无上信心,即使一声佛号没念出来,当下命终,当下往生。这不是别时意,也不是说他没有念佛。当然,如果不在临终,而是在平时,只念一句就不念了,说明不是无上信心,有无上信心自然会相续念佛。

第五,既不在久近,则十念非是头数。“明业事成办耳”。

既然不在时节久近,“十念”就不是数量之法,就不需要讲声数,说明“业事成办”。所有的意义都含在里面了。

 

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名号前面用了十二个字来修饰,“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可以分成三段: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就是实相法,用实相法来修饰名号,说明名号就是实相法。

 

                ┌方便庄严┐

名号┈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实相法┈无上信心

                └无量功德┘

 

第一,方便庄严

五劫兆载,愿行庄严名号。愿行能严,名号所严。

“方便庄严”就是阿弥陀佛因中五劫思惟的大愿和兆载永劫的修行。这五劫、兆载的愿行,所谓六度万行、菩提大愿、菩提行,以此为因,来庄严六字名号的果,所以叫方便庄严,又叫万行庄严、万德庄严,所以六字名号称为“万德名号”。

名号是所庄严,无量劫的愿行是能庄严,能和所的关系叫方便庄严。

若缺方便,实相自实相,众生自众生,不能生信得益。

为什么叫方便呢?法藏比丘当初发愿的时候兴起方便,这种方便是法藏比丘救度众生的般若智慧。缺了方便,实相就是实相,众生就是众生,两者之间不能交集。这种方便,就是实相身变成为物身来救度众生,所以发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大愿。

由于法藏比丘的方便庄严,我们才可以生起信心、得到利益。圣道门缺乏这个方便,“你自己开悟,你悟到实相了,罪业如霜露”,但没有方便悟不了。法藏比丘就有方便庄严,这方便庄严形成名号,我们只要称念就可以了。这就非常善巧,可以让我们得利益。

巧方便回向万德庄严所成名号,亦巧方便回向万德庄严之信心。

这里的方便也是巧方便回向。阿弥陀佛因中以无量万行庄严名号,然后巧方便回向给众生。怎么巧方便?就是第十八愿里所讲的“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这样把他名号的功德回向给我们。

我们来称名,也是依据这样的信心。这个信心也是阿弥陀佛巧方便回向万德庄严的信心给我们。因为我们的信心是以名号为体,名号是巧方便回向万德庄严,所以我们的信心也是巧方便回向万德庄严。这样的信心,可以讲完全是佛心,而且是万德庄严的佛心,所以毫无疑问决定往生。

为物而实相。

同时,名号是实相法,实相法在方便庄严中就是为物身,由“为物”才能把实相的功德回向给我们。真实清净主要是讲实相。实相的真实清净,由方便庄严的“为物”,才能跟我们发生交集。所以,“为物”和“实相”各有侧重,互相包含。

 

第二,真实清净

不虚作,不颠倒。

真实清净也可以分为两段:真实与清净。真实就是不虚作,清净就是不颠倒,所谓“依法性、顺二谛”,这是讲真实功德。昙鸾大师说,“‘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不实功德,二者真实功德。这个真实功德到底指什么呢?《圣教集》238页最后一行: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我们凡夫所做的一切,总之是不真实的,是“不实功德”。什么是真实功德呢?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这是讲庄严佛事。菩萨智慧清净业起,这就是“方便”;“庄严佛事”:“方便庄严”。

“依法性入清净相”,这是真实清净。“是法不颠倒、不虚伪”,不颠倒——清净,不虚伪——真实。“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因为这是真实功德,才可以摄受众生往生毕竟清净的国土,这非常通畅。但这里没有说明“真实功德”到底指的是什么,《圣教集》279页就说得很清楚,这个“真实功德相”的真实功德就是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这里讲真实功德。不过,这个真实功德前面加了很多字,“方便庄严无量清净真实功德名号”。这些词,次序怎么放都没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同一性质的,放前放后都可以;放不同的位置,还能得出不同的感悟。

这不是真实功德吗?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真实功德?

所谓真实、清净,真实就是不虚作,不虚作功德成就称为真实;清净就是不颠倒。

名号真实、清净,信心亦真实、清净,除此之外,无别真实、清净。

名号是真实的,信心是不是真实的?因为信心以名号为体,所以信心也是真实的。名号是清净的,信心是不是清净的?因为信心以名号为体,所以信心也是真实清净信心。

龙树菩萨说:“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中说:“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我们凡夫凭什么能讲清净?我们本来没有清净,但是凭名号,名号清净,我们就清净,这个清净又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我没有感受到清净啊?”因为你是罪恶生死凡夫,就像给你一张支票,可以买一栋大楼,你也会觉得支票很轻,感受不到大楼的分量,但支票里面确实有能买大楼的钱。

实相而为物。

我们凡夫除了名号之外,还有真实吗?还有清净吗?没有真实,没有清净。世间完全都是虚假的,完全都是染污的,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哪能找到一点真实清净?整天灌五欲,灌贪瞋痴烦恼、无明业障,只有六字名号是真实清净,因为它是实相而为物。

 

第三,名号乃功德名号

名号乃功德名号前有十二个字;功德乃无量功德,前有十个字。

“名号”前面加了十二个字,名号是“功德名号”;“功德”前面有十个字,功德不是一般的功德,是“无量功德”。

“无量”,如果配“八番问答”这段文,是讲两种无量:一个是没有时节久近之量,一个是没有头数多少之量。

 

    ┌无时节久近

无量┤

    └无头数多少

 

阿弥陀佛名号本身,不在这两个范围之内,所以,“不问时节久近”,“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本来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时节中,跟这两个没有关系。这里讲“无量”,不单指数量词,还指体性。“量功德成就”是无量的,打破了量的限制。

我们这个世间都是有量的,数有数量,时有时量。比如讲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就是数量。“无量功德”是无量的,少也是无量,“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它破除了量。“时间短”是时间量,“无量功德”也破除这个量,“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无量功德”,当下就能让你破除种种虚妄。

无量故清净、真实、功德。

而且,因为无量的缘故,它是清净、真实的。有量就不清净,就有高下、多少的差别。看别人长得好,你长得不行,那就有量,心里就不舒服;看人家有钱,你没有钱,这也是有量,心里就为挣钱而烦恼。

无量就清净、平等了,无量让我们有分别见的脑子找不着地方下脚。无量才能平等,有量就不能平等。无量使得多少、高下、好坏、美丑、是非……这些量通通泯灭。阿弥陀佛是无量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他是一尊无量的佛,有量与他无关。念多念少、罪多罪少,通通破除。他为什么能成为“无量”?因为他因中设了“方便庄严”。如果没有方便,那我们都是有量。

 

灭除药鼓喻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有人”是谁?就是“我”。“毒箭”是什么?贪瞋痴。我们天天被贪瞋痴的毒箭所中,想想看,多可怜!我们如婴儿般柔嫩的心,被贪瞋痴的毒箭射得简直跟刺猬一样。刺猬身上有多少根刺,我们心上扎的贪瞋痴的毒箭比那些刺还多。更可怜的是,被箭刺得血淋淋的还不愿拔出来。贪瞋痴三毒烦恼“箭”,虚妄颠倒分别“箭”,是非高下美丑“箭”……我们的心,每天都被这些毒箭射中,不知射了多少。

此时,赶紧擂起六字名号的“灭除药鼓”。鼓一响,这些箭都落下来了,心马上就恢复了。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这些箭非常厉害,把筋扎断,往骨头里扎得很深。

“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这是有典故的。“灭除药鼓”,有一种药叫“灭除”,把灭除药涂到鼓上,然后擂鼓,听到鼓声之后,所有被箭射中的战士身上的箭都被拔出来了,不需要做手术。“箭出毒除”,身体平复如故。

“《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这是讲一般的通途法门,何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住首楞严三昧,只要听到他的名号,就等于涂灭除药的鼓擂响了,我们身上三毒之箭就自然拔除。阿弥陀佛有方便庄严,这就是涂上了灭除药;真实清净,这就是名号的功能;然后要十方诸佛擂响他的六字名号之鼓。我们听到“灭除药鼓”之后,三毒之箭自然跳出。

天天念佛,身心自然感觉柔软、舒服,里边的三毒之箭,听灭除药鼓一打,全都跳出来了,当然身心就柔软了。

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

既然有这么好的鼓,怎么能说“箭扎得深,毒性很大,听到鼓的音声后,箭也拔不出来,毒也去不了”呢?那是不可能的,灭除药鼓就有这个作用和功能。

讲到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可以画一幅漫画:一面大鼓,上面有六字名号,周围声波震动,将六字名号传出去。旁边画一个小凡夫,或者画一颗心脏,插满毒箭,听到鼓声,一支支毒箭落到地上,这就是“箭出毒除”。

箭深毒厉:喻五逆十恶罪重。深入八识田。

灭除药鼓:喻六字佛名。

闻鼓音声即箭出毒除:喻称名即三毒除灭、罪业消除,此偏依佛力,如鼓音声,自然所致。

“箭深毒厉”,比喻五逆十恶罪重,深入我们的八识田中。

“灭除药鼓”,比喻六字佛名。我们只要闻名称名,就等于把灭除药鼓擂响了。

“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说明称名闻名就能三毒除灭、罪业消除。“箭出毒除”,是靠自己拔出来的吗?是靠药鼓的力量。我们三毒之箭能拔除,不是靠我们自己能修行。靠我们自己修行要到什么时候?这么多也拔不过来啊!每天中八万四千箭,靠我们自己要拔除,那是不可能的。这是偏依佛力,如鼓音声,自然所致。

念佛就自自然然念,不要帮忙。帮忙的话,越帮越忙,这叫“在缘”。什么事都要靠缘分,有这个缘,解脱成佛易如反掌;没有这个缘,没有得到灭除药鼓,不信不闻,整天遇到的都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这些箭只会扎得更深。

我们能够往生成佛,不是我们本事大,而是我们缘好。什么缘?就是得到涂有六字名号的这面鼓。念佛的心是实的,造罪的心是妄想、虚假的,一实一虚不可相比。

那缘呢?念佛是依六字名号“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这个缘坚固如须弥山王不可摧动,这个缘真实清净,是真实功德。造罪是“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所以缘也虚,心也虚,再多都没用。念佛就不一样,心也真实,缘也真实,佛号金刚不坏,哪怕临终只念一声,救度你也是小事一桩。

一声名号,“一石能破水中天”,一称能破三界狱,三界的牢狱就给打碎了,众生通通都能出离。就像我们看水面,有天有云有山,想要击破它,一定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可以。如果自己也是水中的境界,就没办法了。罪业像山,个人像小蚂蚁,蚂蚁什么时候能扛得动山?不用说蚂蚁,即使老虎也没用,老虎能撞倒山吗?撞到山石上,只能把自己撞得粉碎。所以,如果同在一个境界里,就没办法打破、出离。

造罪、修福,造罪是一种境界,修福仍然是同样的境界。既然罪福是同一境界,就都是虚妄颠倒,怎么能破除自身的妄想烦恼呢?何况罪业像山那么大,修福即使像老虎那么勇猛,仍然敌不过罪业的大山。

如果不是同一境界,凭自己也跳不出来。所以,法藏比丘早就知道了,用“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帮我们跳出来。

《往生论》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又说“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是让我们跳出三界外。跳出之后,就不在山水云天的三界里。水中云天,哪怕是块小石子,丢进水里,当下打碎。同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鼓音声一弹,三界牢狱应声而碎。六字名号救你,不是小事一桩吗?一石击破水中天,一称能破三界狱,我此往生,有何难哉?有什么困难?非常简单容易的。

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不是三界内的产物,不是三界内之法,是三界之外的实相法;所以,将名号丢进众生心里,迷梦当下就被唤醒,罪业当下就被击破。三界被名号打破,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罪福都是有为法,在这梦幻泡影当中,靠自己没办法出来。可是六字名号是真实的,能破梦幻泡影,很简单。能相信这一点,就是开了悟;而且开的不是小悟,是大悟,这就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作为我们的“因地心”,不谈开悟,自然就开悟,这是不得了的法门。

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就是福报。现在有的人到处找开悟,找到泰国,找到缅甸,找到南传,到哪里找?在咱们本地,老祖宗昙鸾大师、善导大师都准备得好好的,放在这里,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送到你面前,却不要,偏偏跑到外面找,这是缘分不够。没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即使送给他,他也接受不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家要有耐心。

 

③在决定

前面的在心、在缘,只要有一个,往生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讲三个?但是,昙鸾大师把三个都讲完,在心、在缘、在决定。

 

云何在决定  

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

什么叫“在决定”?就是造罪时,心的决定或不决定。什么叫“有后心”?就是造罪时,心念向后有完结的时候。如果又造罪,另外再起心,这叫有后心。什么叫“有间心”?就是造罪时,犹豫,迟疑,心有间杂。如果再造罪,前后有间隔,这叫有间心。

一个人造罪的时候,不可能把罪一直造到底,他只是遇到了造罪的缘分。比如偷黄金,因为看到了黄金才偷;偷回来后,造罪的过程就完了,回去买酒喝,就把偷黄金的事忘了。对他而言,一件事做完就完了。

我们念佛就是无后心,一信就信到底,一愿就愿到底,一念就念到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是无后的,断了后路的,当下就决定了,“誓毕此生,无有退转”,这就是无后心,同时也是无间心。

如果不是一向专念,犹豫不定,这样虽然还在念佛,心就打了折扣。我们念佛,是无后心、无间心,这是从凡夫这边来讲的。

如果从名号这边讲,名号本身也是无后、无间。如果以名号为体,是无上信心,自然是无后心、无间心。因为名号本身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前、中、后,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叫无后心。名号本身是彻底究竟圆满的功德,不可能还有间隙,所以是无间心。

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较量三义”,昙鸾大师说,把这三点放在一起比较,就得出结论。

“十念重者”,关于“十念”,昙鸾大师一开始就设问“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这么多罪业,黑压压的,简直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而念佛,多可怜,短短的十声。这两种不论从时间还是从数量来说,都不是一个等级的,这能比吗?“在心、在缘、在决定”,三种比下来之后,马上天地大翻转。最后说“十念者重”,无边罪业是虚的,轻。

“重者先牵”,就先牵到极乐世界去了。

“能出三有”,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成佛了。

“两经一义耳”,这样,《业道经》和《观经》所讲的就没有矛盾。

我们罪业凡夫,如果在这里过不了关,就没办法了。

往生思一定则一定,思不定则不定。

法然上人说,往生思一定则一定,思不定则不定。所以,心要决定,不要犹豫、摇晃、动摇。

 

破别时意

这个问答,同时能破别时意。破别时意,道绰大师和善导大师都曾提到,尤其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中有专门的说明。这里的第六问答,包括下面的第七问答和第八问答,都能破别时意。

第七问、第八问是顺着第六问来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昙鸾大师的“八番问答”,如同波浪,一浪接着一浪而来,淋漓尽致,把我们心里所有的怀疑渣子全部扫除,非常干净,透彻明了。本来讲到第六问这里不就好了吗?不是,下面还有第七、第八两个问答。

第七“一念时节问答”,是说明念佛往生不在时节久近;第八“记数问答”,是说明念佛往生不在数量多少:用这两个问答,把我们内心的疑惑扫除得干干净净。

所以说,“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虽然说明了不在时节久近、数量多少,昙鸾大师也要进一步交代一下,就在第七和第八两个问答来回答,使我们服服帖帖,不服也得服。

所以,我们的祖师,的确了得,的确不一般。而且,第七、第八这两个问答,非常巧妙地破斥了别时意。虽然没有明确破斥,内容里面完全都有。

这样读起来,我们就非常有信心。

 

“彼造罪人”对“此十念者”

“念佛业道轻重问答”中,解释“云何在心”“云何在缘”“云何在决定”的时候,有三个一样的句式,都是先说“彼造罪人”,然后说“此十念者”。问题是:如果按照语法规则,“彼造罪人”和“此十念者”不是对等的关系,“彼造罪人”应该对应“此念佛人”,“此十念者”应该对应“彼所造罪”,但是这里为什么把好像不对称的名词放在一起呢?

有两个答案。

第一,这是简略说。如果说“彼造罪人所造之罪”,就比较啰嗦,所以就简略了。这种解释也说得通。但是,祖师遣词造句,以及对教理教义的解释,可能还有深义。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句,不能按文面浅显的意思去理解,应该更深入一层。至于说深入一层以后,我们理解的到底是不是原意?虽然昙鸾大师不在了,没法向他请问,但这是一种思维方法。在这些关节的地方不要随便放过,通过扩展思维,也会加深对法义的理解。

昙鸾大师是把“彼造罪人”和“此十念者”作为一个反差对比,说明“机”和“法”的关系。

 

┌彼造罪人 

└此十念者 

 

“彼造罪人”是讲“机”,“此十念者”是讲“法”。同样,“八番问答”前五个问答讲“机”,“逆谤之机”“造罪之机”;后面三个问答讲“十念之法”。

机必依法,法必摄机。明机法关系。亦是照应前五问、后三问。

从大的框架来看,八个问答分成两节:这样的“造罪之机”必然要依“十念之法”,而“十念之法”必摄受“造罪之机”。

“彼造罪人”与“此十念者”的对应关系,是要建立机法之间的张力关系,彼此相互呼应。如果把“十念之法”变成“彼所造之罪”,力度就大大降低了。善导大师说“机深信”和“法深信”,这“八番问答”,前五番问答是建立“机深信”,后三番问答是建立“法深信”。从这个大方向来看,“彼造罪人”是照应前面的五个问答,“此十念者”是照应后面的三个问答。

罪业无体,依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擒贼擒王。釜底抽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二,为什么说“彼造罪人”,而不说“所造的罪”?因为罪业无体。所造之罪是以能造罪的人而建立的,昙鸾大师解释的时候说“自依止虚妄颠倒见”。如果改为“所造的罪”,这话无法说出来。因为所造的罪是没有体的,罪业自己不能造,它是通过人,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才有这些罪;而“虚妄颠倒见”“在心、在缘、在决定”都是以人来说的。

所以,要破罪,说“十念之法”能够灭“旷劫之罪”,从哪里把它灭掉?擒贼先擒王。如果造罪之人是虚妄的,显然所造之罪就更虚妄了,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这样破罪,非常干净利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这个“贼王”——造罪之人都被破了,所造之罪自然也就破了。这是从造罪人的角度来说。

十念法体本来清净。法清净故,业亦清净;法真实故,业亦真实。

十念法为什么不讲人呢?因为人本身是造罪凡夫,不可能有这个法,十念法是单独的、纯净的。“此十念者”是专门就法来论,法是来摄机的,本来清净,不是人本身所能,是“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法清净,业也清净,“此十念者”是从法体来讲的,不是从众生称念名号的业来讲的,大家一定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所以,后面先说“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然后说“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是站在众生念了几声这个角度,是不讲时节久近、数量多少,而是直接从法体本身,就超越了时节久近、数量多少,是直接就法来讲。虽然落实在众生讲念佛,但是本身不落在数量上。

法清净,业就清净;法真实,业也真实。这样,我们的业就清净真实,就能破一切虚妄,决定往生。

 

“依”“依止”“自依止”

这里有三个词,“依”“依止”和“自依止”。

 

┌依      外缘

│依止    自心

└自依止  造罪

 

凡是讲“依”字的时候,就是讲外缘的。比如,“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讲“依”的时候,都是依外缘。就外缘讲依,这就是缘起法。

讲“依止”的时候是讲自心,比如说:“依止无上信心”“依止无后心、无间心”“依止有后心、有间心”。

讲“自依止”,是讲造罪的。造罪是“自依止虚妄颠倒见”“自依止妄想心”。如果是念佛,没有讲“自依止”。这显示造罪的人自以为是,自己搞一套。

 

圣道门是“自依止”,净土门是“他依止”

在圣道门修行中,佛法讲“依”,也有“自依止”“法依止”。这个“自依止”,是依止“自性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是“自依止虚妄颠倒见”。

同时,这也反映出净土门是“他依止、法依止”。

 

┌圣道门  自力故  自依止、法依止  何期自性本来清净

└净土门  他力故  他依止、法依止  依人(善知识)而依法

 

圣道法门是自力修行,所以讲“自依止”;净土法门是“仗他力故”,是“他依止”,一开始就“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所以,“依止无上信心”,来源是“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所依的来源不一样,“依善知识方便安慰”是依人,“闻实相法”是依法:依人而依法,这是净土门的意趣。当然,所依的人,必须是善知识,依他的语言,依他的文章。比如我们读昙鸾大师、善导大师的着作,就是依善知识。

 

(七)一念问答

言不尽意,故续提问,明二不在:不在时节久近(第七问)、不在多少(第八问)

第七番问答是说明不在时节久近,第八番问答是说明不在念数多少,这是配合第六问答“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在心、在缘、在决定”,在第六问答里已经详细说明了;“不在时节久近多少”,在第七、第八问答中详释。这样非常完整。

昙鸾大师的释义,源源不断,重重无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内容非常丰富,越思维、越理解,越感到里面有重重无尽的意义。

 

1.问由

问曰:几时名为一念?

为什么提这一问呢?因为前面第六问答言不尽意,还没有说完,必须把所有的疑问彻底解决。

有一句话叫“问从非起”,提问的人,心中有疑惑,不了解,站在不正确的立场上,把“念”落在时间观念中,但是“念”本身不是时间观念,所以叫“问从非起”。

“几时名为一念?”从所提的问题就知道提问者理解的水平,这一问就已经偏了。一般人都会认为“十念念佛,到底多长时间算一念”,自然会有这种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下面昙鸾大师的回答很善巧,分为两个层次:先明通途的“念”,说明一般时节性的“念”是什么意思;再说此中之“念”,这里的“念”又是什么含义。

 

2.回答

 

  ┌明通途念

                      ┌实相法故

答┤        ┌明不取时节┤

                    └非生灭故

  └明此中念┤                      ┌在心

                      ┌顺通途忆念┤在缘  ┌无间心  心无他想

            明但取相续          └在决定┤

                        显别意称名        └无后心  十念相续

 

(1)明通途念

答曰: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

先按照通途时节上的“念”来说明。一百个生灭合起来叫一刹那;六十个刹那称为一念,这一念就有六千生灭,这是讲通途的“念”。

圣者的心非常静定,观心非常明确,六千个生灭怎么起、怎么灭,都看得很清楚,刻度非常细。如果能看得这么清楚,当然就可以念很多佛,而我们稀里糊涂的,就没办法了。

 

(2)明此中念

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

“明此中念”分为两部分:一是不取时节,这是从反面否定;二是但取相续,这是从正面的肯定。

 

①明不取时节

“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这里的“念”,不是讲时节,“不取此时节也”。

时节为生灭法。念佛为不生灭法,故不取时节。

为什么不取时节呢?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时节是生灭法,可是,我们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是非生灭之法,法体本来清净,是不生不灭的。如果用生灭来理解它,这是不相应的,就不是“如实修行相应”。所以,这里的“念”不取时节,也就是不取生灭。

为什么不取生灭?因为名号是实相法,称名是“如实修行相应”。如果取生灭,就是不如实修行相应。这里虽然没有解释,但我们读起来意思很明显,“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因为时节是生灭法。

 

②明但取相续

下面把“念”分为忆念和称名。

但言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

 

┌观念    ┌一念    ┌时节(不取)    ┌总相

                               

└称念    └十念    └相续(但取)    └别相

 

顺通途讲忆念

“但言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阿弥陀佛的总相、别相是不是实相?毫无疑问,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一一都是实相。总相、别相都是实相,如果当成生灭法,怎么念?这就不相应了。所以说“不取时节”,不以时节来衡量。

“随所观缘”,不管总相、别相,随意所观。“总相”就是总观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别相”就是别别之相,比如观白毫相,以所观的相,作为所缘的对象。

“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这是讲十念,不是讲时节。“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不取时节,但取相续,总的来讲称为十念。

这是先顺通途讲忆念。

 

显别意称名

下面显别意。

“但称名号,亦复如是”,称名也是这样。称名虽然是一句一句的,但也是“心无他想,十念相续”,不是讲时节长短。

这里的回答分为“明通途念”和“明此中念”。“明此中念”,先明不取时节,再明但取相续。“明但取相续”,先顺通途的忆念,然后显别意称名。

顺通途忆念,其实也有道理,“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也就是在心、在缘、在决定。“但言忆念阿弥陀佛”,“忆念”就是“在心”;“随所观缘”,以阿弥陀佛总相、别相作为所观之缘,这是“在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就是“在决定”。“心无他想”就是无间心,“十念相续”就是无后心。

这里非常清楚,读书要仔细。昙鸾大师的解释环环相扣,非常缜密,也不多讲,就是在心、在缘、在决定。

昙鸾大师说得很清楚,“此中云者,不取此时节也念佛是不生灭之法,所以不取时节。

 

念佛为真实法

时节为虚妄法,念佛为真实法。

时间是凡夫颠倒见,是分别心、分别念的产物,是虚妄之法,没有真实性;念佛是真实法。如果按照虚妄法的标准、逻辑来衡量真实法,这不又偏了吗?所以不取时节。

 

念佛是不轮回法

时节为三界轮回法,念佛为三界外不轮回法。

另外,时节是三界轮回法,有时间就有轮回;念佛是三界外不轮回法。怎么能以轮回法为标准来衡量念佛呢?也不行,所以也不能取时节。

有种种义,念佛不取时节,亦因名号乃是无量寿故。

有种种之义,念佛不取时节。而且名号是无量寿、无量光,本身是没有时节的,已经突破了时间的观念。

 

不取时节的解释一脉相承

善导大师释:不问时节久近,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等。

从善导大师的解释可以看出,祖师“不取时节”的解释是一脉相承的。不取时节就包括“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等”,“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

这是关于念佛时节方面昙鸾大师的解释。第六番问答讲“十念必生”,第七番问答讲“十念非时节”,第八番问答讲“十念非多少”。解释得非常妙。

 

(八)十念问答

1.问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复非无间。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念之多少?

问从非起:以十是念之数,以须知合之多少,以知多少非无间,以凝心注想为无间。

这又是问从非起。有四点非:第一,以为这里的是念的数字;第二,以为需要知道念的多少;第三,以为知道多少就不是无间;第四,以凝心注想作为无间。这四点都是错误的,一般人都会抱有这四个观念,所以才这么设问。

“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谁说一定要知道“念之多少”呢?是问者自己这么想的;“但知多少复非无间”,这也是自己想的;“若凝心注想,问者自认为凝心注想就是无间,谁又说一定要凝心注想呢?“复依何可得记念之多少耶?”有种种疑问。

 

2.回答

昙鸾大师的回答分为三个层次:直明、喻明和结劝。首先直接回答,再通过比喻说明,最后结劝。

 

  ┌直明  ┌出喻

答┤喻明

  └结劝  └合喻

 

(1)直明

答曰: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问者盘算一大堆,怎么计算头数。昙鸾大师说,十念跟头数没关系,像用拂尘轻轻一挥,就把问题取消了。

“明业事成办耳”,十念念佛,往生就决定了,不需要知道多少头数。既不需要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也没有时间知道。再说,十念跟数量多少根本没有关系。

昙鸾大师的语言非常缓和,“不必须知头数也”,后面说“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你哪有时间,哪有闲暇知道头数?”说得比较缓和,但是答得非常妙。这是釜底抽薪。问者以为一定要知道头数,昙鸾大师说不需要知道。解决问题不如取消问题,因为不存在这个问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阿弥陀佛没有说一定要知道多少数字。

为什么这样解释呢?《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他还有能力、有心情知道几念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下面说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

念佛人如果把自己的位置放在《观经》下品下生,哪有闲暇知道头数?你报数字给他,他都不记得。他就是慌乱求救当中一心归命,这就是无后心、无间心。如果慢慢数,就是不相应的。

明业事成办耳”,什么叫业事成办?往生之业,念佛的目的是往生。“十念”,不要理解为数字,也不要理解为时节。“十念”就是告诉你:念佛,往生就决定了!是正定之业,业事成办。念佛不在于数字多少,不在于时间多少,只要念佛,就决定往生,这叫“业事成办”。这事就办好了,办成了,办妥了。

在时节上盘算,数字上盘算,又盘算凝心注想、清净心、一心不乱,这些都是有为法、有漏法、有相法,全部是错的。

就是以不思议之心,以无后心、无间心,闻实相法,直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这就可以了。

回答得多干脆!

 

(2)

如言“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知者言之耳。

这个比喻多妙啊!蟪蛄是一种蝉,生活在夏季,还没到秋天就死了。春季未生,秋季已死,所以说“蟪蛄不识春秋”,它怎么能知道春天和秋天呢?

下面问了个问题:

“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朱阳”代表夏天,他这只虫不知道春秋,难道它知道夏天吗?也不知道。从蟪蛄本身来说,虽然活在夏季,也不知道什么叫夏季。夏季是谁讲的呢?

“知者言之耳”,知道夏天、也知道蝉生活在夏天的人,才说“这是在夏天长的虫,不知春秋”。

昙鸾大师把我们比作蝉,把我们比作小虫子,大家看了不要不好意思。我们的智慧就像小虫子的那么大,“十念”我们也不知道,如同伊虫不道知“朱阳之节”。那么,谁知道呢?只有阿弥陀佛才知道,“知者言之耳”。

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十念”到底是什么含义?“是亦通神者言之耳”,这不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理解的。我们说是数字、时节,都是蝉的思维。把“十念”理解为时节、多少,就好像蝉自以为它知道“朱阳之节”一样,它所理解的,根本是两回事,其实它不知道。

所以,如果我们以三界众生的思维来理解,说“十念”是时节、是多少,那完全错误。“十念”是什么?“十念”就是“业成”——“‘十念,明业事成办耳”,只要念佛,往生就决定了。“怎么决定的?什么时候决定的?多少念头决定的?”都是三界众生的思维,我们不知道,“通神者言之耳”。

“通神者”指谁呢?就是指阿弥陀佛。“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声闻、菩萨也不知道,这里的“通神者”,就是指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证极真理,通幽尽微,无所不明,才能究竟明白,才能说出“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说“‘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有人说“观音菩萨都不知道,昙鸾大师怎么知道?”昙鸾大师是依本愿所讲的。下品下生“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还有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都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依据这些经文,他不就知道了吗?我们不也知道了吗?我们知道,当然是依据经教,不是说我们有佛的智慧。

所以,这个“十念”的境界非常高,但是它的入手又非常浅近,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我们要理解,理解不来,就像蝉要理解夏天一样,没法理解。它可以活在夏天,但是不理解夏天。我们可以活在十念称名当中,但是不理解“十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理解成为头数、时节,完全错误。它超越时间,超越数量,没有办法理解——没关系,虽然不理解,可以活在这当中。我们不必理解,只管活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就可以了。

 

(3)结劝

所以,昙鸾大师接着说:

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

不要无事找事,只要一声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不缘他事”,心中不要仰仗别的功德、以别的为缘来往生,就是依仗“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一句地称念;只依佛的名号、佛的愿心、佛的救度,不仰仗别的,这样就可以了,这样就是往生业成。

“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还有什么心思,还有什么闲暇,必须知道念了多少呢?

昙鸾大师的回答很简略、善巧,也很幽默,将我们一军,说我们是“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小凡夫岂知十念实意乎?“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时节、多少、功夫,都是像蝉说的话、蝉的思维。

昙鸾大师的水平多高啊,根本不谈这些事情。讲念多念少、清净心、功夫成片,这是无事找事。“复何暇言及功夫成片乎?”“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

底下就更幽默了。

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也有办法。

“必须口授”,当面告诉你,口头传授,当面教导。

“不得题之笔点”,在书面上很难写清楚,很难说明白。

盖如禅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取实相,当下秉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乎!祖意深邃,非敢妄测。

念佛实相法,是语言无法表达的,“你非要知道,只有当面来教导”,这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以用时间、头数这些来说明。当然,昙鸾大师是不是这个意思?他老人家已经往生了,我们只有到了净土再去问他。祖意深邃,非敢妄测。

如果以禅宗来讲,也是这样,“不立文字”,“言语道断”,无法一条一条地跟你说。

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等”这都叫“十念业成”。念一辈子,是十念业成;念一声,也是十念业成。“‘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也就是一声一声念佛,不断地往下念佛,这一辈子就是念佛,这就是无后心、无间心。

“积念相续”,就是无间心、无后心。“积念相续”就是无间,而且是无后心,此后相续,一念就永远念,一信就永远信,一愿就永远愿。“不缘他事”就是无间,就是相续、专一。善导大师提倡的念佛,要相续念佛,要专一念佛,它的来源,在昙鸾大师这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不缘他事”,这就是念佛要专;“无间心、无后心”,这就是念佛要相续,要专一。

这个问答主要是破关于念佛数量方面的常情、疑惑。“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数量、时节,都是凡夫常见思维,但六字名号完全不在这方面去用心。

 

名号是超越数量之实相法

彼佛号“无量”,乃是超越数量之法,一念大利无上功德。

如果我们只是读到前面的“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没有这两个问答,还觉得好像一般化。现在把这两个问答翻出来,我们就知道,所谓“不在时节久近多少”,是因为名号本身就非时间之法、非数量之法。它本身是无量的,是实相之法,超越一切,我们只有以不思议的心,闻“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闻实相法而生无上信心,由此所念的佛名号,怎么可以用数量和时间来衡量呢?自自然然就消除这个问题了。

只有造罪的人,有后心、有间心,才会以时间多少、时节久近来衡量自己的罪。这句六字名号完全不能这样衡量。“乃至一念,为得大利”,尽虚空遍法界的功德,怎么可以用时间长短、数量多少来衡量呢?没办法衡量。祖师虽然没用玄妙的语言文字来说明,但是很善巧地把我们引导到老老实实念佛上。

数量乃三界内有限、有量、有为、有碍之法,念佛出过数量。实相非数量范围,一多相即,圆融无碍。

有数量就有限、有碍,就是有为之法;无为之法哪里用数量来衡量?阿弥陀佛的无碍光哪里会被数量所限制?

“念佛出过数量”,不在数量的范围之内。

“实相非是数量范围”,六字名号是实相法,称名往生也是实相法,“如实修行相应”,完全不在数量当中。

“一多相即,圆融无碍”,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只要有时间、有生命,就相续不断往下念,但是,念多念少,完全不在这方面思维,它是圆满无上功德。

 

十念业成,无关数

而言“十念”,明往生业事成办,非限三界数量之法,是通神者(释迦、弥陀彻悟实相,净秽一如,法界无碍,出空入有)言之,凡夫众生不须知、无暇知、不得知;“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限制在三界数量之法中,如果是三界的数量之法,怎么能救度众生?

“通神者”,即释迦、弥陀彻悟实相,净秽一如,法界无碍,出空入有。什么叫“出空入有”呢?实相法虽然无相,但是又无不相;虽然随顺法性,但是也顺二谛。“出空”,指从空性、法性出来;“入有”,指念的时候,还是一句一句念。虽然它超过数量,但并不妨碍方便记数。如果说“不能记数,记数会妨碍”,那是错误的认识。可以记数,可以不记数。说不能记数,那是你的问题,它本身是出过数量的。

比如虚空,本身没有刻度,但是可以给它下刻度:一米、一米五、一百五十米……这些是人为的刻度,并不代表虚空有刻度,刻度跟虚空没有关系。六字名号本来出过数量,如果想方便,每天拿记数器记录念了多少,那可以;但不代表是数量决定往生,也不是时间长短决定往生,是名号决定往生。

昙鸾大师回答问题非常善巧,一开口就把问题取消了。什么“摄之令还”,讲一大堆的问题,他一句“不必须知头数也”就回答了。念佛无关记数多少,也没有所谓“他缘”“摄之令还”的问题,也不存在所谓“凝心注想”,然后达到“无间”,这些都不存在。

 

翻对善导大师“正定业”之文

善导大师“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不取时节),念念不舍者(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无暇知头数),是名正定之业(“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十念业成),顺彼佛愿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善导大师“正定之业”这段话,其实就是对昙鸾大师上段话的翻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是总的。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这就是“不取时节”。

“念念不舍者”,这就是“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知念之头数”。

“是名正定之业”,这就是“‘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十念业成”。

“顺彼佛愿故”,这是解释“是亦通神者言之耳”。这个佛愿是“通神者”所规定的。

昙鸾大师叫“神鸾”,难怪他在《往生论注》里面用了很多“神”字:“能神者神之耳”“通神者言之耳”“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

后来净土宗念佛记数乃事上别出方便。

“念佛功夫”“善根多少”,盖皆伊虫称朱阳之节之语,非通神者之言。

我们现在念佛都有记数,这个是事上别出的方便。所谓念佛功夫、善根多少,这些都是不相关的,是“伊虫称朱阳之节之语,非通神者之言”。

 

善导大师释“十念”为“十声”

又,“十念”释为十声,心念口称耳闻,心无他缘,知念多少,是亦方便。下品下生人不遑念佛,何得知念多少?是亦通神者言之耳。故下品十声非必十声,亦是业事成办耳。

另外,关于“十念”,善导大师释为“十声”,“心念口称耳闻,心无他缘,知念多少”,比如念一声、念十声,心中念,口中称,耳朵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对初学是一种方便引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声一声地念,是事上所设的方便;从理上来讲,这句名号是实相法,是超越数量的。这个大家不要误会,不是说念佛不可以记数,不要这样错误理解。

下品下生的人“不遑念佛”,他怎么能知道念了多少呢?所以,这个念是“通神者言之”,绝对不是他自己在那里记了几念。下品下生讲的“十声”,也未必一定是十声,它只是表明“业事成办”。讲“十声”是“具足十念”,讲“五声、三声、一声”也是“具足十念”,都是“业事成办”。

这样有人就糊涂了,“十声是十念,怎么五声八声也是十念?怎么一声也是十念?”“‘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是讲头数,不是讲时间,如果拿时间久近和头数多少来衡量,那就错了。

这是谁的原理,谁的规则,谁的逻辑?这是阿弥陀佛“通神者言之耳”。在阿弥陀佛那里,不管怎么样,一天念三万声,念一辈子,也叫“具足十念”;到临死只念一声,也叫“具足十念”。他的逻辑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一多相融”,这就是“具足”。“具足”,有特别的意涵;“十念”,是圆满的意思,代表“业事成办”。

关于“八番问答”的逐条讲解,就讲到这里。

 

(九)“八番问答”总结回顾

1.“八番问答”破别时意

“八番问答”的第六、七、八问答,是破别时意。

所谓“别时意”,是说念佛不能现在成就,要经过多长时间之后才能成就,至于这个时间的长短则不管,这叫“别时意”。

 

(1)第六问答破别时意

第六问答亦破别时意。

别时意以十念为轻,先堕地狱。

第六问答怎么破别时意呢?

有人看《观经》下品下生,念十声佛就能往生,这是佛在经中明确讲的,他也不能说不往生,但是又觉得十念实在太轻了,造的罪业太重了,“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他就自己脑子一盘算,得出一个结论:这就叫别时意。“罪业这么重,自然被业所牵,先堕地狱。在无穷大劫中受罪受苦出来之后,再过多长时间,又遇到佛法,再慢慢修行,积累资粮,然后才能往生”,如果这样,就成别时意了。

昙鸾大师会这样解释吗?昙鸾大师没有讲过别时意。现在念佛,到临终才能决定往生,这叫别时意;这一生念佛,到下一生才能往生,也叫别时意;念佛要达到某种功夫,虽然这辈子往生,但当下不能成就,必须累积、延后,仍然叫别时意。

昙鸾大师的解释是“光来暗去”:“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一秒钟的时间都不给,当下光来暗去。这就破了别时意。

所以,第六问答是破别时意,就是当下念佛当下往生决定,不用等到第二秒钟。有人说“现在念佛还要等到临终决定往生,还要等到下辈子”,那样等待怎么来得及?

 

(2)第七问答破别时意

第七问答怎么破别时意呢?

那就更清楚了,“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把时间都取消了,还有什么别时意?时间都取消了,还怎么谈别时意呢?这里打了个封条,口都开不了。

所以,第七问答的破别时意也非常巧妙,妙得不得了。

 

(3)第八问答破别时意

八问答怎么破别时意呢?

第八问答说,“‘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下面又说“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暇”就是时间,哪里有时间来讲念数多少?既然不讲念数多少,当下念佛就是业事成办,就是平生业成,那还谈什么别时意呢?别时意当然就不存在了。

今则明:光若暂至,即便明朗。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

明业事成办,不须知其头数,这是破别时意。灭除药鼓这个譬喻,闻鼓音声箭出毒除,都是当下成就,这也是破别时意。

净土宗有个重要特点:“平生业成”。它的依据就在昙鸾大师所讲的“业事成办”。

另,“念”不取时节,“十念”明业事成办,不必须知头数,皆破别时意。

“十念”既然不在时节,也就不在于现在和临终。深心思维,就会发现,这个“十念”,其实是扫除现在和临终的概念的。念佛了,当下就是无后心、无间心,就这样念佛。所谓的现在、临终,都是如同“伊虫”所讲的话,都是把三界凡夫的分别念贴到了六字名号上,其实是贴不上去的。虽然贴不上去,但是也没有办法,不妨也说临终和现在,临终就讲临终,现在就讲现在:平生遇法,平生业成;临终遇法,临终业成。

昙鸾大师在这里倒没有说是平生业成还是临终业成,只是说“十念业成”。现在遇到,现在业成;临终遇到,临终业成。总之,“‘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昙鸾大师的话,容量特别大,而且毫不含糊,很确定。

 

2.“八番问答”的结构

“八番问答”的结构关系,我们稍微理一理。

从一到五,这五个问答,明造罪之机,建立机深信;从六到八,这三个问答,明十念之法,建立法深信。

 

┌一到五┈明造罪之机

      (机深信)

                  ┌六、明十念必生┈┈在心在缘在决定

└六到八┈明十念之法┤七、明十念非时节┈不在时节久近┈┈十念相续

        (法深信)  └八、明十念非数目┈不在多少┈┈┈┈十念业成

 

十念之法中,第六问答是“明十念必生”,主要是从“在心、在缘、在决定”三方面来解释,这是“十念必生”的原理。

“在心”是无上信心,实相心;“在缘”是实相法,六字名号,“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在决定”是指念佛,“积念相续,不缘他事”,无后心、无间心:由此证明,这三点都比旷劫造罪真实。

旷劫造罪是由虚妄心、颠倒虚妄见所生,这是心虚;旷劫造罪所依的是烦恼虚妄果报众生,这是缘虚;旷劫造罪所依的是有后心、有间心,心不决定。

以此比较,就得出结论:“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这是第六问答,非常巧妙。

第七问答“明十念非时节”,说明念佛不在时节久近,而在十念相续。

第八问答“明十念非数目”,说明念佛不在念多少,而在十念业成。

这些回答都非常巧妙。

 

3.特设“八番问答”之用意

回向门中特设“八番问答”,引第十七、十八愿成就文及下品下生文。

“八番问答”是昙鸾大师在解释“回向文”的时候特别设立的。“回向文”只有四句话,很简略:“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昙鸾大师的眼力非常准,在这里就提问:天亲菩萨说“普共诸众生”,指共何等众生耶?

回答的时候,引用了《无量寿经》第十七愿成就文、第十八愿成就文和《观经》下品下生文。这三段经文放在这里,给我们很多启发。

 

(1)显示净土门回向之根本是如来回向

如来回向,为净土门行者回向之根本。

一般讲回向,就是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共同使用。昙鸾大师引用第十八愿愿文,显示这里的回向是“如来回向”,因为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回向给众生的。以阿弥陀佛的回向作为行者回向的根本——话没这么说,但意思是这样的。不然讲回向门,为什么要牵出这么多呢?

天亲菩萨回向众生,是回向什么样的众生?回向造罪众生。以什么为证据?就是第十八愿。如果法藏菩萨没有发这样的愿、阿弥陀如来名号没有这样的功德成就,“普共诸众生”就没有来源、没有依据。

天亲菩萨讲“成就巧方便回向”,昙鸾大师说“善巧摄化”。为什么净土门能“善巧”回向?如果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那就不够善巧。阿弥陀佛回向给我,我再顺便转给你,这叫“善巧”。

 

(2)显示回向给下下品为遍及一切众生

回向给下下品,以此及一切众生。

显示阿弥陀如来回向给下下品众生,以此普遍回向给一切众生。如果下下品的众生遗漏了,那就不普及了。让下下品的众生也得到利益,才能“普共诸众生”。

把这两段经文放在一起是有特别意义的。

同时,第十七愿成就文也不能漏掉,因为阿弥陀如来的回向是通过第十七愿,由十方诸佛在十方世界回施给众生。如果没有这一愿,阿弥陀如来的回向通过谁呢?这就如同一个网络,回向给十方众生。其中的意义很深远。

 

(3)显示如来回向使得下凡与上圣平等入报土

如来回向故,下下凡夫与高级菩萨平等入报土

显示因为是阿弥陀如来的回向,下下品的凡夫与高级菩萨平等往生报土。

比如天亲菩萨,是十向满心的大菩萨,文殊、普贤、弥勒都是等觉菩萨,我们是卑劣凡夫。因为是阿弥陀如来的回向,所以大家平等得利益。

 

(4)显示下品造罪凡夫为往生正机

下品造罪凡夫为往生正机。

显示下品造罪凡夫是往生净土的正机。

 

(5)显示下品下生文即第十八愿成就文

下品下生文即本愿成就文,相互发明。

显示下品下生文是第十八愿成就文,也就是本愿成就文。

把下品下生文放在这里,和本愿成就文相互发明。一个是通规,普遍的原则;一个是特殊的案例。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文,对本愿的解释就不确定。善导大师把“十念”解释为“十声称名”,出自净土三部经,源于下品下生所显示之本愿成就文。

 

(6)卷下善巧回向、菩提心释义等皆伏笔于此

卷下善巧回向、菩提心释义等皆伏笔于此。

《往生论注》卷下讲“善巧回向”和“菩提心”,这些在“八番问答”这里都已埋下了伏笔。在解释回向文时,引用第十八愿成就文和下品下生文,意义非常深远。

卷下善巧回向、离菩提障、顺菩提门,可知因第十八愿如来回向众生而成行者善巧回向;善巧回向故,下品众生也能得益,离菩提之障;又以顺佛本愿发心即为菩提心,顺菩提门,即大义门易行成就,离障成德。

《往生论注》卷下,“善巧回向”“离菩提障”“顺菩提门”“名义摄对”,这四章都是在解释“回向门”。可知因第十八愿如来回向众生而成为行者的“善巧回向”;因为“善巧回向”的缘故,下品众生也能得到利益,才能“离菩提障”。

下品下生的凡夫要发起大菩提心,障碍太大了。怎么才能离开“菩提障”呢?就靠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阿弥陀如来普遍回向给十方众生。

怎么知道第十八愿是普遍回向呢?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在这一条愿里,对十方众生的救度、法藏比丘的回向已经完成。我们踏着法藏比丘的脚印,顺着他的愿回向,这就非常简单。

比如有人发心造一艘大船,要把此岸的众生渡到彼岸去。造船给大众坐,这就是“回向”;我们上了船,喊一声“大家都上船吧”,这也是“回向”。我们的回向多简单,就是喊一声,这叫“善巧回向”。如果自己造船或建桥渡众生,那就太费劲了。

“善巧回向”就能“离菩提障”。如果靠自己的力量造船、建桥,我们有那个本事吗?没有资金,又不懂设计,就有很多障碍。现在别人建好了,我们只要喊一声,就能“离菩提障”。

什么叫“顺菩提门”呢?

“菩提门”就是“大义门”,也就是“顺彼佛愿”。我们顺佛本愿发心,就是“菩提心”。

佛本愿说“欲生我国”,我们就说“愿生彼国”,这不就是“菩提心”吗?顺佛本愿发心,就是“菩提心”。这样的发心,就叫“顺菩提门”。

菩提门就是大义门,“大义门成就”就是极乐世界,“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

 

第十八愿文和下品下生文为抓手

“离菩提障”“顺菩提门”这几章,看起来好像挺难,其实只要抓住“八番问答”里第十八愿成就文和下品下生这两段经文,再去看就很简单。下品下生的人凭什么离菩提障?因为他顺菩提门。顺菩提门就是顺法藏比丘发的愿。佛愿我们去往生,而且究竟成就极乐世界,大义门成就。我们去往生,这不就是顺菩提门吗?

善巧回向,离菩提障,顺菩提门,这叫“离障成德,易行成就”,非常容易成就行者的回向功德。“离障”就是离开菩提障,“成德”就是成就功德。

“成德”在“八、名义摄对”,以顺佛本愿为智慧、方便般若,以此而有“九、愿事成就”“十、利行满足”。

成就功德在哪里呢?就在“第八,名义摄对”。“名义摄对”里面讲了许多,智慧、慈悲、般若、方便等等。我们不要被文字相挡住,以顺佛本愿是为智慧、慈悲、般若、方便。

由“第八,名义摄对”而离障成德,接着有“第九,愿事成就”,然后到“第十、利行满足”,利益众生就圆满了。

这些到卷下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解释,这里先把思路理出来,理一个框架,让大家了解。

《往生论注》的文辞很简略,可是昙鸾大师在这里突然大发议论,浓墨重彩一大段,设了“八番问答”,说明这里非常重要。其中的意趣非常深远,伏笔下得非常深,把后面要解释的内容预先放到这里,而且跟最后“速得菩提问答”也是前后呼应。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多用心。

 

4.《往生论注》机、行、果

“八番问答”中具包机、行、果。

接下来我们通过《往生论注》,看净土法门的机、行、果。“机”就是根机;“行”就是行法;“果”就是果益,果上的利益。

 

┌机:我;诸众生;一切外凡夫人;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

│行:五念门

└果:五果门

 

一切法门都是讲机、行、果这三件事,有时候讲四法——机、教、行、益,把教理说出来。我们这里就说三点。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从这首回向偈来看,机就是“我”和“诸众生”,行就是“愿见弥陀佛”,果就是“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从《往生论》的完整结构来看,行就是“五念门”,果就是“五果门”。如果配对这首回向偈,果就是往生净土。

“八番问答”所讲的机、行、果非常简略,也是针对天亲菩萨这首回向偈来说明的。

《往生论》开展得非常丰富。我在《往生论要义》中,把《往生论》跟《易行品》作了对比。《易行品》是单线的,《往生论》是有结构的,展开为五念门和五果门;但是两者的主线还是一致的。昙鸾大师的解释也抓住了主线。

“八番问答”当中怎么说明机、行、果的关系呢?

 

(1)举本愿成就文中的机、行、果

举本愿成就文

机:诸有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一切外凡夫人。

行: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果: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首先举出阿弥陀佛本愿成就文。本愿成就文讲的机,就是“诸有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昙鸾大师解释,机就是“一切外凡夫人”。

行法是什么?“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没有讲到五念门,就讲了闻名、念佛。

果上的利益,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都是佛经的原文,没有加,也没有减。

我们曾经说过,第十八愿本身含有五念门。第十八愿怎么含有五念门?“至心”就是礼拜门,“南无至心归命礼”;“信乐”是观察门,起观生信;“欲生”是作愿门;“乃至十念”,称名赞叹门;“十方众生”是回向门,回向十方众生,众生才能得度:第十八愿里面五门都有了。

第十八愿成就文“闻其名号”就是观察门。“闻其名号”怎么成了观察门?观察来观察去,其实就是观察这句名号的功德,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归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一法、清净,依观察有信心。

 

(2)引下品下生文中的机、行、果

引下品下生文

机: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

行:信佛因缘。

果:皆得往生。

下品下生文的机,就是“下品凡夫”。昙鸾大师解释说“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这就是机。

“信佛因缘”,这就是行。

“皆得往生”,这就是果的利益。

很简单,机、行、果的关系都有了。

当然,“信佛因缘”就不念佛吗?不是的,这是信和行一体来说的。

 

(3)第六问答中的机、行、果

引下品下生文(重者先牵问答)

机: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行:称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念。

果: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涂诸苦永隔。

第六问答讲的机、行、果,如果从引用的经文来看,机就是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行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念”;果就是“便得往生安乐国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途诸苦永隔”。

这是第六问答在解释《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的时候说的,机、行、果很简单。

第六问答设问中的机、行、果,我把它列成文句:

机: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

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

果:便出三界。

机是“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行是“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果是“便出三界”。非常简略。

 

(4)十念记数问答中的机、行、果

机:蟪蛄,伊虫。

行:十念。

果:业事成办,业成。

十念记数问答的机,就是“蟪蛄、伊虫”,这是比喻性的;行,就是“十念”;果,就是业成。这样愚痴无明的众生,“十念”业事成办,就这么简单。

 

5.结论

“八番问答”已摄五念门归入“十念”,即本愿称名;摄五果门入往生一果。

以上四段文总结起来看就非常清楚,虽然《往生论》是讲五念门,但是“八番问答”已经把五念门归入“十念”,即归入“本愿称名”中。“本愿称名”具体的文句在龙树菩萨的《易行品》里说到,昙鸾大师在这里引用了第十八愿成就文,然后把下品下生的十念称名放后面,这就是“本愿称名”,非常清楚。

“八番问答”把五念门都归入“十念”,“十念”就是本愿称名;把五果门摄入到往生一果,浓缩起来。而天亲菩萨讲五念门、五果门,是要建立净土宗的框架结构。

 

讲法要看对象

当然,我们给别人讲的时候,不需要对每个人都讲五念门、五果门。如果去给老太太说五念门,她们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是念佛,一向专念。不要前面讲“一念”,现在又讲“五念”,她们会听糊涂了。

礼拜门,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人就没办法行持;观察门,如果必须把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背下来,老人家也有难度。这些都不是必须的。五念归入一念,归入十念称名当中。

五果门就更不要讲许多了,往生就行了。

 

立教必须显示

但是,如果要建立净土宗教理的框架基础,就有必要这样显示。怎么能进入“十念”专称阿弥陀佛呢?这要有观察门。它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关系。

以《大经》本愿及《观经》下品下生为净土门之根本教理依据,及《往生论》之基础、来源。

所以,昙鸾大师在这里引用《大经》的本愿,以及《观经》的下品下生作为净土门的根本教理依据,以及《往生论》的基础和来源。

卷下速得菩提问答,更是直接点明主题,揭示秘要。“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前后呼应,一线贯通。

在《往生论注》卷下“速得菩提问答”的地方更是直接点明主题,揭示秘要。“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里五念门和五果门都有,五念门、五果门都要归在阿弥陀如来本愿力——“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往生之因是五念门,往生之后是五果门。“凡是生彼净土”就是五念门因行,“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就是往生净土之后五果门。五果门前面四个是入门,还有第五“园林游戏地”的出门,这一切都是靠阿弥陀如来本愿力。

阿弥陀如来本愿力展开就是四十八愿,浓缩为三愿(第十一愿、第十八愿、第二十二愿),再浓缩就是第十八愿。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有两处引用了第二十二愿:一处是在“好坚树”的比喻,“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第二处在卷下末“速得菩提问答”,完整引用了第二十二愿。引用第十八愿文也有两处,“八番问答”反复说“十念”,第一番问答引用了第十八愿成就文,还有卷下最末的“速得菩提问答”也有引用。还有第十一愿,就是“即入必定”。这些在《往生论注》前前后后有好几处说到这三愿,重心就在这里。

 

昙鸾大师念佛义

接下来讲昙鸾大师有关念佛的定义,虽然“八番问答”这里反映的信息特别多,不过我们也不是完全就“八番问答”而讲,会讲得开阔一些。

昙鸾大师对于念佛的解释,几乎穷尽了所有的理论、实践和功德利益,非常清晰,非常明了。

这样的祖师,水平真是太高了!不是一般的祖师,这是开宗立派的大祖师!有关念佛的所有方面,昙鸾大师说的话就是铁板钉钉不能改的,就是规则。

我们学习善导大师讲解的教义,开显得非常明白;这些教义,在《往生论注》中,昙鸾大师也都讲得非常清楚。比如“八番问答”中的第六、七、八三个问答,多么细腻,破了众生多少的妄见!而且言语简洁。

 

(1)念佛包含观念、称名

通含观念、称名。

昙鸾大师讲的念佛,包含两种:先是忆念,在第七“一念时节问答”中,“但言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这是讲观佛法门;然后说“但称名号,亦复如是”。

所以,在昙鸾大师的思想中,念佛有两种。善导大师说“观、念法门”,就是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这是一般的解释。

 

(2)称名为本

这两种解释到底以哪一种为主?以称名为主、为根本。

“观”的目的是生信,所谓“起观生信”,“信”是信称名必生。所以,“观”是“见佛身故,亦见佛心”。比如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里,观佛八德中“身业”功德就属于观佛,“口业”功德就归入称名。

总之,虽然念佛有观佛与称名两种,但以称名为本。昙鸾大师的思想,包括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都是如此。

称名为本有什么证据?下面说明几点。

 

①三经以佛名号为体

三经以佛名号为体。

首先,在玄义分当中,昙鸾大师就说三经以名号为体。三部经都以名号为体,很显然是称名为根本,因为“依体起用”,观佛的目的还是要“闻其名号”,要“观佛本愿力”。观佛的本愿“不虚作”,那就称名必定往生,是要归到这里来:“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观来观去,还有什么能超过这一观呢?

观佛是为念佛服务的,是为了“起观生信”。《观经》里有十六观,观到最后才说要“称无量寿佛名”。所以,起观生信最后要落实在称名当中。

 

②本愿在称名

“八番问答”,举下品下生、本愿成就文,明知本愿在称名。

再一个,这里举下品下生文、本愿成就文,明确知道本愿在称名。讲“往生”,四十八愿哪里讲到观呢?下品下生、本愿成就文都是讲称名往生的。这是弥陀的本愿所规定的行法。

 

③赞叹门也讲称名

又,赞叹门,观察门之口业功德、妙声成就。

又,赞叹门“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也是讲称名。

又,观察门的妙声、口业功德成就“‘声’者,名也”“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也是讲称名。

 

④名即法

名即法。

又讲到“名即法”。“名即法”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这叫名即法。这是显示“称名为本”,名就是法。

 

⑤至德名号

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至德名号。

另外,说到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说“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又说“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又说“至德名号”,名号前加了很多说明词,说明名号本身是多么尊贵。用这些词语说明对名号的强调,以称名作为法门的根本。这是法门建立的根本来源。

 

⑥名字为佛事,名悟物

名字为佛事,名悟物。

又说到“名字为佛事,名悟物”。这些词都非常有力量。“名即法”“名悟物”,“名”就能让众生开悟,“名”就能“摄众生入毕竟净”,“名”就是“不虚作”,所谓“名悟物、名字作佛事”。

前面说过,“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只要这样就能往生。

 

⑦无碍光如来名能破暗满愿

彼无碍光如来名,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又说“彼无碍光如来名,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所以,整部《往生论注》从头到尾对名号的赞叹、归仰、利益比比皆是。

 

⑧此如来名号能止一切恶

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字,能止一切恶。……明知称名为本。

又说“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字,能止一切恶”,不仅能破暗满愿,还能止恶。这是讲名号的功德。

所以,处处显示以“称名为本”。

 

(3)对名号本身的认识

①名号为实相法

名号为实相法。

念佛虽然有观念和称念,但是以称名为本。

对名号本身怎么认识呢?昙鸾大师认为名号就是实相法。所以,名号有许多名词——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至德名号。

 

②闻实相法生

此十念者,闻实相法生。

“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很显然,名号就是实相法。又说,彼阿弥陀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所讲的就是这句名号。

 

③称名为如实修行相应

称名为如实修行相应。

因为名号本来是实相法,所以才说称名是如实修行相应。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境界非常高,但入手又非常方便、简单。

我们这样的凡夫,除了称名之外,还有如实修行相应吗?我们凡夫自己所修的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那怎么能如实修行相应呢?

所以,这里对名号本身的认识是非常高的。

从圣道门来讲,能够如实修行相应,就是无生法忍的菩萨。证悟诸法实相,得无生法忍,才是如实修行相应,“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如实修行相应”,就是菩萨四德——不动遍至德、一时遍至德、无余供佛德、遍示三宝德,这叫作四种正修行。所谓“正”,就是如诸法的实相,如诸法的本来体相来修行。菩萨的四种正修行,叫作“如实修行相应”。

我们现在称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这是阿弥陀如来回向成就。

我们在卷下再详细说,这里就点到为止。

 

(4)闻名信心为无上信心

闻名信心为无上信心。纯、一、相续。

以“闻名信心为无上信心”,这是昙鸾大师说的。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无上信心”从哪里来?“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所以,闻名信心为无上信心,这种信心就是“纯、一、相续”。这种“无上信心”显示在众生这一边,“无上”就是它的体性——名号为体,作用、相状就是“纯、一、相续”。

这是昙鸾大师的念佛观。

 

(5)昙鸾大师对称名的理解

①称名当相续

称名当相续(无后心),专一(无间心),决定。

昙鸾大师对称名的理解是“称名当相续”,应当“专一”,所以讲“无后心、无间心”。无后心、无间心就是“决定”。

 

②称名在心、在缘、在决定

称名在心、在缘、在决定,平生业成。

称名最重要的是“在心、在缘、在决定”。如果这样,就是“平生业成”。

 

③称名超越时节久近、念数多少

称名超越时节久近、念数多少

称名超越时节久近和念数多少。因为名号是实相法,所以,不在时节久近、念数多少。以昙鸾大师的解释,称名本来是超越时节久近、念数多少的。根据这样一脉相承的法义关系,善导大师才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④十念非时节

十念非时节。

十念不是讲时节的久近。

 

⑤十念非数目

十念非数目。

十念也不是指念佛数字的多少。

 

⑥十念明业事成办

十念明业事成办。

十念是明业事成办。“十念”也就是“积念相续”。只要一念一念地接着往下念,专一念,这就是十念,不是数字的问题。谁知道呢?“通神者言之耳”。

 

⑦不必凝心注想

不必凝心注想。

昙鸾大师的解释,也不必“凝心注想”。

 

⑧不缘他事

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

“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只要一念接一念往下念就行,这是很简单的。

“不缘他事”有两种:一是从法体来讲,专依阿弥陀佛的名号,不依别的法门。二是从行者根机来讲,念佛的时候各随根机,自我激励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有清净心无清净心,有妄念无妄念,罪业深浅,福业多少,这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也就是“无疑无虑”,善导大师说“心心念佛莫生疑”,昙鸾大师这里说“不缘他事便罢”,显示很简单,很干脆,很了当。

这就是念佛,总的讲是“十念”。

 

(6)称名的功能利益

①称名一实破万虚

称名一实破万虚,能灭旷劫罪,如光来暗去。

称名一实,能破万虚,能灭旷劫之罪;不仅灭得快,而且灭得彻底,如光来暗去。所以,“一实一虚,岂可相比”,这是昙鸾大师对“称名灭罪”的认识。

 

②称名灭罪往生偏依佛力

称名灭罪往生偏依佛力,如灭除药鼓。净水珠,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称名灭罪往生,主要是专依佛力,偏依佛力。昙鸾大师举了“灭除药鼓”的譬喻,鼓一敲,箭就掉下来了,这是靠鼓的力量。一念佛,三毒之箭即刻落地,这是靠佛力。这个譬喻非常恰当。

另外,在《往生论注》卷下,昙鸾大师举出净摩尼珠的譬喻。如果有五浊罪人,罪浊心中称念弥陀名号,如同清净宝珠放在浊水当中,“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浊水能够干净,是浊水自己能干净的吗?是净水珠的作用。称念弥陀名号,不知不觉“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那靠什么?是靠名号宝珠的作用。所以叫无上清净宝珠,“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这不是明显靠他力吗?自己哪有力量!

如果靠自己修行、灭罪心净的话,要证悟实相,不然罪不能灭。“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灭心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擒贼先擒王,因为一切罪都是从心上产生的,心如果不清净,罪怎么能忏得干净呢?“罪灭心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要这样才是真忏悔。

 

③称名即是乘佛愿力

称名即是乘佛愿力

称名即是乘佛愿力,昙鸾大师的解释非常巧妙。

《往生论注》开篇时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怎么乘佛愿力呢?那里没说,但在“八番问答”说得很清楚。

“八番问答”当中,前面引用阿弥陀佛“本愿成就文”,后面引用下品下生“十念称名”。很显然,十念即是“信佛因缘”,即是“乘彼愿力”,即得往生。

 

④称名如实修行、实无修行

称名如实修行,不行而行,全托佛力,实无修行。

因为称名如实修行,不行而行,全托佛力,所以我们是实无修行。念佛的人,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修行。如果认为自己有修行,就成了“陆道步行”了。坐船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在走路。如果认为自己在走路,一步又一步,一步又一步,即便走得很好、走得挺好看,什么时候抵达目的地?

只要坐车、坐船,就是以车代步、以船代步,很显然,不会认为自己在行走。同样的道理,念佛人全托佛力,不会认为自己在修行。

 

⑤称名能破暗满愿

称名能破暗满愿。

称名能破暗满愿,前面说过了。

 

⑥称名能止一切恶

称名能止一切恶。

称名能止一切恶,这话说得多带劲!

 

⑦称名能救谤法

称名能救谤法。

昙鸾大师对称名的功能作用解释得非常清楚。称名破暗满愿,能够破一切无明,满一切志愿;能够止一切恶,能够救谤法众生。众生虽然“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但是“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这是救度谤法众生。

 

⑧称名得真实功德

称名得真实功德。

凡夫自己的修行功德虽然不真实,但名号是至极实相法。名号“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就是这样的道理。

 

⑨称名就是“心作佛,心是佛”

称名心作佛心是佛,如火燃木。

称名就是“心作佛,心是佛”。什么叫“心作心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这个心就作佛,这个心就是佛。如火燃木,火不离木,必然烧木。这个比喻说得非常清楚。

 

⑩称名速疾成佛

称名速疾成佛,三愿的证。

称名速疾成佛,“三愿的证”里面首先引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快速成佛。

 

⑪称名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称名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转生见为无生智。冰上燃火。

“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这是在哪里讲的呢?就在“冰上燃火喻”。说下品众生,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这样的人很愚痴,没有智慧,不能通达无生,不能证悟了达空性。这样的人,能往生吗?照样往生!而且往生得很善巧。如同冰上燃火,火越大冰越容易化,冰一化火就灭。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这不是潜通佛智吗?多好啊!

而且,在净摩尼珠的譬喻里,“转生见为无生智”。清净宝珠投入水中,用什么颜色的帛包裹,水就显示什么颜色。如果用黄色的,水就显示黄色;如果用绿色的,水就是翠绿色。阿弥陀如来名号,用无量功德的锦衣裹起来,放在众生的浊水心中,“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这就说得非常妙,虽然有“实生”之见,但当下就转成无生智。这就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不知不觉当中就转了。

 

⑫称名平等往生

称名下品凡夫与高级菩萨平等往生。本则三三品,今无一二殊。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称名下品凡夫与高级菩萨平等往生,昙鸾大师又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祖师说得多好啊,念佛人是远通法界的兄弟。

世间人说“远通四海皆兄弟”,四海算什么?不过是法界中的一毛滴,“远通法界皆兄弟”。

 

⑬称名凡夫入报

称名,凡夫入报。彼土是无生界,清净本愿无生之生。二十九句莫非实相。

怎么知道凡夫入报呢?

下品下生者是不是凡夫?当然是。昙鸾大师什么时候讲极乐世界是报土?他说“彼土是无生界”,无生界不就是报土吗?“清净本愿无生之生”“二十九句莫非实相”,这还不是报土吗?可见,昙鸾大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思想是非常清晰的。

 

⑭称名为大乘门

称名为大乘门。

 

⑮称名含五念门、五果门

称名含五念门、五果门。

称名就是大乘门,称名含摄五念门和五果门。

总之,昙鸾大师称名念佛的理论非常详细,非常圆满。

“八番问答”讲完了,卷上就到此。

 

回答两个问题

1.三心与信心

问:经中明明说三心是往生正因,为什么又有“信心是往生正因”的说法?这怎么能改呢?

答:这是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说的。“三心”是往生正因,这是《观经》讲的,“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信心是往生正因”跟它并不矛盾,这是把“三心”都说成信心,三心合在一起叫信心。

龙树菩萨说:“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善导大师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很显然,这不是讲信心吗?法然上人说:“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涅盘之城,以信为能入。”莲池大师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讲信心并不是排斥“三心”。这个信心是真实信心,真实信顺愿往生之心。真实就是至诚心,愿往生就是回向发愿心。所以,“信心是正因”和“三心是正因”是一样的。

大家闻法,脑筋要稍微转一转。

另外,讲“愿生心是正因”也是对的。比如昙鸾大师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他没讲到信。这个愿往生心,也是真实深信而愿往生。善导大师在解释“回向发愿心”时说,“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真实”就是至诚心,“决定”就是深心,两种决定,回向愿生,愿生心就包含了至诚心和深心:三心是一体性的。

《观经》把一心展开为三个层面,详细说明,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三心”不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怎么行啊?“三心”其实就是一个心的三个不同层面,所以天亲菩萨说一心归命

 

2.居士能不能讲法

问:居士能不能讲法?如果能讲,这个度怎么把握?如果有人明确反对白衣讲法,怎么跟他说?

答:居士是可以讲法的。如果具足正知正见,在自己所修学的法门中有证量,完全可以讲。

净土门中,居士非常多。要对弥陀本愿如实领纳,要自信教人信,如果不能讲法,那怎么自信教人信?如果说自信教人信仅限于出家人,那将来三宝灭尽,没有出家人怎么办?

所以,如果居士具有正信正见,能够依经典、依传承祖师的论释,完全可以讲法。

另外,还要看讲什么法。如果讲圣道门,讲戒定慧,那自己要掂量掂量,自身戒定慧的修持和证悟怎么样。

如果讲净土法门,大家都可以讲。为什么?因为净土法门不是讲自己有什么证量、有什么修行、有什么戒定慧的功德,而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难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能赞叹吗?念佛人不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那还修什么念佛法门?

五念门的第二门叫赞叹门。为什么讲赞叹门?“我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根机陋劣,但是我念佛决定往生。这不是说我有什么修行,是阿弥陀佛厉害啊!”你不讲这些讲什么?所以人人都可以讲。

圣道门就要讲自己的修行。如果讲别人,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必须讲自己。自己没有修行,就没办法讲。

净土门不讲自己,自己没什么可讲。自己全是业障、烦恼,是罪恶生死凡夫。那讲什么?就讲阿弥陀佛,不但要讲,而且要大讲特讲。

如果能讲,这个度怎么把握?

居士讲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不要宣扬自己。净土门只讲阿弥陀佛的功德,这是一个度。

第二,尊重三宝。对出家人要恭敬,在仪相上要注意。居士讲法的时候,如果现场有出家师父,最好请师父在旁边加持,事先给师父鞠个躬,不然就有骄慢的嫌疑。

如果有人明确反对白衣讲法,怎么跟他说?

净土门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病人讲自己是怎么被医生治好的,这难道不能讲吗?赞叹阿弥陀佛这位大医王,站在这个角度,没有人不能讲。如果讲自己有修行,那就不行。佛法住世,毕竟有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住持佛法还是以僧宝为中心。

 

十念头数无神秘,口称名号定往生

卷上“八番问答”关于“十念头数”,昙鸾大师最后说:“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

有人想要知道十念记数的方法,昙鸾大师首先说明“十念”不在时节,不在数字多少,“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但是有些众生非常好奇,昙鸾大师又说:“如果你必须知道,也可以,也有方便的方法。你来,我当面告诉你,在纸上写不方便。”

昙鸾大师为什么这样说?我想可能有两层意思。第一,这是对心念的观察。对细密念头的观察、捕捉、记忆,一定要严格训练,在纸上没办法说清楚,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因为众生有好奇心,所以,祖师在这里顺众生的好奇心,把话说了,放在这里。

如果依我们现在的理解,这就是印光大师讲的“十念记数法”,心念,口称,耳听,念一声,记一声;善导大师又说“十声称名”。所以,后面的祖师已经把“十念”这个问题解开了。

有人拿这里作文章,“你看,昙鸾大师都这么说了,念佛另外还别有深意,这个深意不能题之笔点,必须面授、口传”,这就多了很多神秘的东西。有的人在这里加以渲染、扩大,把自己的东西藏进去,“这个不能外传,我这是有密意的”。

净土法门没有神秘,就是口称名号必定往生,我们不要上当受骗。

 

 

叁、释长行

《圣教集》翻到281页,我们学习《往生论注》的卷下。

 

卷下正讲前的说明

学习之前,先要说明两层含义。

 

(一)长行与偈颂的关系

第一,《往生论》包括长行和偈颂两部分,长行就是长短句,是天亲菩萨用来解释前面二十四行偈的。

第二,昙鸾大师又来解释天亲菩萨的长行,这就有了两重解释。

 

(二)三个层次的解释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三个层次的解释。

第一,天亲菩萨的长行是怎么解释二十四行“愿生偈”的。因为偈颂是是用非常简略的文句,把三部经的义理浓缩在一起,“我以偈颂总说竟”。所以,天亲菩萨作完偈颂之后,自己再解释一遍。如果没有解释,就很难懂。

第二,虽然天亲菩萨用长行来解释偈颂,但如果昙鸾大师不解释,我们还是不懂。所以,昙鸾大师又在卷下再解释长行。

第三,昙鸾大师解释了,我们就看得懂吗?我们今天又要共同学习、理解。

所以有三个层次:天亲菩萨的长行解释偈颂;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再解释长行;我们今天共同学习,再来理解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三个层次要清楚。

 

次下释长行

我们先来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一)长行的分科

论曰:

“论曰”以下,此是解义分。此分中义有十重:一者愿偈大意;二者起观生信;三者观行体相;四者净入愿心;五者善巧摄化六者离菩提障;七者顺菩提门;八者名义摄对;九者愿事成就;十者利行满足。

“论”者,议也,言议偈所以也;

“曰”者,词也,指下诸句,是议释偈词也:故言“论曰”。

“论曰”这两个字是天亲菩萨所说的,下面是昙鸾大师的分科。

“‘论曰’以下,此是解义分”,这是在说什么?是说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从“论曰”一直到最后,是“解义”的部分;前面叫作“总说分”。

我们可以翻到前面232页看“总说分”:“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这是对天亲菩萨的论来分的。

“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前面五言偈,一共二十四行。

“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这就是“解义分”,它是解释“总说分”的。

我们再翻到《圣教集》212页,看《往生论》。《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一部很短的的着作,从212页到226页总共14页。

“婆薮盘头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这是《往生论》的原文,“世尊我一心……”这是偈颂,在这里全部用黑体字标出来了,这二十四行偈,加上214页的“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到这里都是“总说分”。

《往生论注》卷上所解释的,就是二十四行偈加这句话。

我们现在从“论曰”开始学习。“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这一科叫作“愿偈大意”。

我们看214页,上面标了眉注:长行(解义分);一、愿偈大意;二、起观生信215页的眉注:三、观行体相。这些眉注都是根据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的解释而标上去的。

这些大家反复地看,首先要把《往生论》和《往生论注》的关系、文句理清楚。

 

(二)略解长行各章大意

“‘论曰’以下,此是解义分。此分中义有十重”,这些都不是天亲菩萨的话,而是昙鸾大师的话。昙鸾大师说解义分中的义理,分为十个大节,或者叫十章、十重——“义分十重”。

下面看这十重。

第一章“愿偈大意”。《往生论注》注释版有简略的注释,写得比较清楚。

什么叫“愿偈大意”?因为下面的长行是解释二十四行愿生偈的,所以,首先要解释这二十四行偈的根本义理、大意,也就是说明它的根本目的与方法。目的,就是愿生,“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方法,详细展开就是五念门。

第二章“起观生信”。“起观生信”就是了知五念门,生起对极乐净土、弥陀愿力的信心,确知必定往生。

“起观”是观极乐净土的庄严、阿弥陀佛的愿力。既然净土这么好,阿弥陀佛的愿力无分别救度,不虚作,“遇无空过者”,就愿意去往生,而且必定往生。由这样的观而生起信心,确知必定往生,这叫“起观生信”。“起观”展开讲就是五念门。

第三章“观行体相”。“观行体相”的“观”和“起观生信”的“观”略有差别。“起观生信”的“观”,是以观察门来总摄五念门,以观察一门生起五门,所以,五念门通通叫作“观”。“观行体相”的“观”专指观察门,把观察作为五念门里特别的一种行法。“观行”就是观察的一种特别行法,“体相”就是这种行法的体和相。“体”就是器体和众生体。器体就是极乐国土,众生体就是阿弥陀佛主庄严和菩萨庄严。“相”就是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相。

所以,“观行体相”就是观察极乐净土和佛菩萨二十九种庄严功德之相。在“观行体相”这一章里,把二十九种庄严相一一详细地进行分析说明。

第四章“净入愿心”。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一一都是清净,“入一法句”。“一法句”是“清净句”,这个“清净”,是阿弥陀佛因地愿心庄严所形成的。这是阐述“观行体相”这种清净的本源,说明极乐世界佛菩萨清净功德庄严是由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清净愿心所成就,所以叫“净入愿心”。这是对第三章“观行体相”的进一步说明。

第五、六、七、八章讲的是回向门,第三、四章讲的是观察门。本来“起观生信”是讲五念门的,但五念门里的礼拜门没什么讲的,就是礼拜;赞叹门已经简略说过了,口称其实很简单,也没有多讲;作愿门就是愿往生,也很简单。倒是观察门和回向门用了大量的篇幅。观察门主要是为了“起观生信”,如果没有观察、思维,就生不起信心,作愿、礼拜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由“起观”才能“生信”。所以,二十四行偈里用了二十一行偈来说明观察门,本身内容就很多。回向门其实就是一句话,但是回向门能建立净土门的大菩提心,成为善巧回向,因此回向门专门用了几章来说明。

第五章“善巧摄化”。“善巧摄化”就是修五念门,回向一切众生共同往生极乐佛国。“摄”是摄取,“化”是化导,“摄化”就是摄取、度化众生。这是非常善巧的,因为靠佛力,体现出来就是五念门。如果靠我们自己,要摄化众生就要发大菩提心、行六度万行,这对我们这样的罪恶凡夫来讲太不善巧了,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善巧摄化”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五念门成就就是“善巧摄化”。

第六章“离菩提障”。因为善巧回向成就,就能远离成佛之障。我们如果要成佛,就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众生不容易化导: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第二,声闻自利,障大慈悲;第三,无赖恶人,破他胜德;第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第五,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所以,如果我们自己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不容易。净土门很简单,因为阿弥陀佛愿力成就,我们只要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阿弥陀佛国就可以了,这就叫作“善巧回向”,而且这样就能成佛,这就是“大义门成就”。这不就远离菩提障了吗?“菩提”就是成佛,这样就没有障碍,因为靠佛的愿力。

第七章“顺菩提门”。“离菩提障”反过来就是“顺菩提门”。“顺菩提门”就是顺弥陀的本愿,顺弥陀的愿心,“顺彼佛愿故”。佛的愿已经成就,“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现成的菩提门,只要顺佛本愿就是顺菩提门,就能“大义门成就”。

第八章“名义摄对”。是对第五、六、七章作一个总结,种种名词义理互相摄入对应的关系,如“妙乐胜真心”等等。

第九章“愿事成就”。通过上面五念门修行,往生净土愿望达成。

第十章“利行满足”。自利利他,行业圆满,速疾成佛。

这十章非常简洁明了。

 

(三)长行分科的特点

昙鸾大师这样的分科有几个特点。

第一,非常简略。没有多层级、多结构,这就是大手笔。比如第二章“起观生信”,下面分成“示五念力”和“出五念门”,都很简略,没有很多的层级,学起来不复杂。

第二,文句非常整洁、优美、简明,用四个字就提纲挈领地把这一章所有的内容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让我们看得非常清楚,这是一种智慧。

从分科就能看出昙鸾大师的智慧和水准。比如解说人的手臂,一定要顺着它的结构规律来说明。从肩膀到肘算一节,从肘到手腕算一节,然后手掌、手指算一节,手指又分为三节,这样分才合理,不能从肩膀到肘就分成三节。必须对结构了解清楚再分,才符合本身的结构原理。

昙鸾大师根据《往生论》的结构规律,把它分为十重,这样分科是非常善巧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会明白。

 

(四)长行十章的组织结构、相互关系

这十章的结构内容、互相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看《往生论注要义》141和第144的两张表。第一张表是参考别的大德所列的,第二张表是我自己画的。

 

┌初述愿偈大意┈┈┈┈┈┈┈┈┈┈┈┈┈┈┈┈┈┈┈┈┈┈┈┈┈┈┈┈┈一愿偈大意章

│                    ┌初总说五念门行┈┈┈┈┈┈┈二起观生信章

│               ┌初说愿事┤          ┌观察┬三观行体相章

│               │    └次别说观察、回向二行┤  └四净入愿心章

│        ┌初说往生之因┤               │  ┌五善巧摄化章

│        │      │               └回向┤六离菩提障章

└次说五念门之往生┤      │                  │七顺菩提门章

         │      │                  └八名义摄对章

         │      └次说愿事成就┈┈┈┈┈┈┈┈┈┈┈┈┈九愿事成就章

         │      ┌初说五功德之果┐

         └次说往生之果┤       ├┈┈┈┈┈┈┈┈┈┈┈十利行满足章

                └次说菩提之一果┘

 

    ┌总纲┈┈┈观见愿生┈┈┈┈┈┈┈┈┈┈┈┈┈┈┈第一,愿偈大意章

    │成上起下┈云何观,云何生信心┈┈┈┈┈┈┈┈┈┈第二,起观生信章

十章长行┤    ┌观彼安乐世界(三严二十九种)┬云何观┬第三,观察体相章

    │    │见阿弥陀佛(愿心庄严)┈┈┈┘   └第四,净入愿心章

    └别释┈┈┤                  ┌第五,善巧摄化章

         │                  │第六,离菩提障章

         └愿生彼国┈┈┈┈┈┈┈┈┈云何生信心┤第七,顺菩提门章

                            │第八,名义摄对章

                            │第九,愿事成就章

                            └第十,利行满足章

第一张表把结构分为“初述愿偈大意”和“次说五念门之往生”两个部分。

在长行中首先说明这二十四行偈的根本目的和方法,这叫“初述愿偈大意”。“初述愿偈大意”这一章,说的就是往生。下面说“次说五念门之往生”,五念门是方法,往生是目的。所以,第二部分“次说”跟“初述”形成一对关系。

“次说五念门往生”又分为:“初说往生之因”和“次说往生之果”。“初说往生之因”又分为两重:“初说愿事”和“次说愿事成就”,这也是因果关系。

“初说愿事”中的“初总说五念门行”,就是第二章“起观生信章”。“愿事成就”,就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愿;修五念门求往生,所以先总说五念门行,这就是“起观生信章”。

“起观生信”这一章只是列个标题,到底如何观、如何生信,是在“次别说观察、回向二行”。先是总说,下面是别说。“别说”,就是详细地、特别地加以解释。我们说话有时候也是这样,先说总纲,然后再详细解释。

观察行,就是第三章“观行体相章”和第四章“净入愿心章”。

回向章,就是第五、六、七、八章。

“愿事”说完,下面是“愿事成就”第九章。

 

一、愿偈大意

(一)此愿偈明何义

此愿偈明何义?

天亲菩萨说“此愿偈明何义”,卷上“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二十四行偈已经说完了,它的主要意思、目的是什么呢?是要说明什么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天亲菩萨《往生论》长行前后衔接的文义关系,然后再了解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的解释,也就是它的分科、释文。如果《往生论》的长行比较简明,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不会再解释。

“此愿偈明何义”,“此愿偈”就是指前面的二十四行偈,这二十四行偈说的是:

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示现:教示显现,自行教他。

“示现”就是教示、显现,是自行教他的意思。“我自己愿意往生,也劝大家跟我一道往生”,这叫“示现”。

观彼安乐世界:照应“观彼世界相”等,观彼三严清净功德。

“愿偈大意”把它浓缩为四个字:“观见愿生”。“观”是“观彼安乐世界”,“见”是“见阿弥陀如来”,“愿生”是“愿生彼国故”。这里的意义是比较多的。

“观彼安乐世界”主要照应“观彼世界相”这首偈子;“见阿弥陀如来”主要照应“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愿生彼国故”主要照应“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以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还有“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这些句子,都是有来源的。

总之,这二十四行偈是“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是方法,“愿生彼国”是目的。所以,这二十四行偈主要是说明方法和目的。

为什么这样的方法就能达到“愿生彼国”呢?所谓“见阿弥陀如来”,在这里主要是见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

“观彼安乐世界”就是了解阿弥陀佛净土的国土庄严。国土这样的庄严,能够自利利他,那我们愿意去往生。能不能往生?怎么去往生?见阿弥陀如来的愿心,“见佛身故,亦见佛心”,是见佛心无条件、无分别的救度。

 

(二)“愿偈大意”包含五念门

“愿偈大意”本身就包含了五念门:“观”,就是观察门;“见”,包含礼拜门和赞叹门,见了阿弥陀佛就要礼拜,称赞阿弥陀佛的名号;“愿生”,就是作愿门和回向门,自己愿生是“作愿门”,共他愿生是“回向门”。

 

方法和目标

 

  ┌观┈安乐清净

方法┤

  └见┈如来愿力

 

方法就是“观”和“见”。

“观”是观“安乐清净”,发起愿往生心。

“见”是见“如来愿力”,尤其是见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功德”。

 

       ┌自愿

目标┈愿生彼国┤

       └共他

 

“目标”是愿生彼国,“愿生彼国”有“自愿”和“共他”往生两重。

 

配对

如果再配对:

 

┌观彼安乐世界┈国土庄严

│见阿弥陀如来┈佛庄严

└愿生彼国┈┈┈菩萨庄严

 

“观彼安乐世界”主要配对“国土庄严”;

“见阿弥陀如来”主要配对“佛庄严”;

“愿生彼国”主要配对“菩萨庄严”。

为什么“愿生彼国”配对“菩萨庄严”呢?因为菩萨的四种正修行,就是众生往生之后的功德利益。这样一看,“我往生之后也是这样的,那我愿意去”。当然,“愿生”也是从观国土清净庄严和观佛庄严一道来的。

这样配对,主要是增加大家的理解。

 

二、起观生信

起观生信者,此分中又有二重:

解义分总共有十重。“起观生信”又分两个小部分:

一者示五念力;二者出五念门。

 

    ┌示五念力┈┈成上

成上起下┤

    └出五念门┈┈起下

 

(一)示五念力

“示五念力”,显示五念门修行成就之后的作用、力量。“示五念力”是昙鸾大师作的一个小标目。

示五念力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这叫“示五念力”。五念力修行成就之后有什么作用?能让众生“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这是五念的力量。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这两句话从哪里来?前面说“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讲完这段话之后,接着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云何观”,到底要怎么观呢?就是“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

“云何生信心”主要是配对“愿生彼国故”

上下文义的衔接关系,大家要梳理明白。

首先要清楚天亲菩萨《往生论》上下文义的衔接关系,然后再看昙鸾大师怎样解释,不然可能会把它分裂、分割了。

前面说“此愿偈明何义?”这是根据二十四行偈来的;“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这是观国土庄严,见阿弥陀佛的愿心,愿生极乐净土。天亲菩萨说:“我自己愿生,我也教你们一道愿生。”这样,“愿偈大意”就非常清楚。

“愿偈大意”是浓缩性、概括性的解释,接下来要展开解释,所以就起问:“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云何观?”怎么观呢?前面说“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怎么才能生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信心呢?愿生必定能往生,这里的“愿”其实就是信心,决定往生的信心。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这句话是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观”“见”“愿生”;开启下面的三至十章,这几章都是从“云何观?云何生信心”来的。

由“云何观”开出“观行体相”和“净入愿心”两章,由“云何生信心”开出第五到第十章。

问了之后,天亲菩萨先简略回答: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云何观”,告诉我们“修五念门行成就”,这就是“观”。

“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这就是生信心,决定都往生,没有一个漏掉。“毕竟”有两个意思:一是万不漏一,二是绝对没有或然性、含糊性。

这是简略地回答了“云何观”和“云何生信心”。

 

(二)出五念门

何等五念门?

前面说“修五念门行成就”,到底是哪五念门?

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我们首先要把天亲菩萨《往生论》长行上下的文义关系理清楚。

 

几点说明

这里有几个地方要说明一下。

云何观:承接上章“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

云何生信心:承接“愿生彼国”。

善男女:凡修五念门行即称善男女,非善男女才有资格修五念门。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修五念门行,就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因为天亲菩萨说“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如果说要具足五戒十善才能往生,那怎么能“普共诸众生”啊?能做到五戒十善的人少之又少,做不到的多之又多。

前“八番问答”已明共下品下生故,唯有共下下品,才能普共。亦同《小经》善男女。

昙鸾大师在“八番问答”当中也说了,所谓“普共诸众生”,就是共下品下生五逆谤法的根机,往生安乐净土。这样的众生,本身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吗?称不上。但由于他修五念门行的缘故,就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这里的文义跟《阿弥陀经》一样,“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以后面定义前面,只要“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只要“修五念门行”,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不是排除法,任何人只要这样做,通通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比如我们这个学习班,只要来参加学习的都是这个班的成员,都是学生,并不是先要成为学生再来参加学习。

同样道理,只要修五念门行,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没有修五念门行,怎么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呢?

五戒十善是世间法,我们是讲出世间善法。《阿弥陀经》里的“善男子善女人”规格非常高,直接以成佛为目标。相比之下,五戒十善在这里不仅谈不上善,甚至算是恶。“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哪有资格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我们对“善男子善女人”要正确理解。

 

观察一门生起五门

问云何观,答五念门,以观摄五念门,五门统称观;由观一门,生起五门。

问的是“云何观”,答的是五念门。“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由“云何观”答出五念门。

五门统称为“观”,由观察一门可以生起五门。

 

 ┌愿、礼、称┐

观┤     ├回向

 └礼、称、愿┘

 

观察一门怎么能生起五门呢?

观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三业功德,观察阿弥陀佛的八种庄严功德,就会由衷地礼拜阿弥陀佛,这不就是礼拜门吗?礼拜阿弥陀佛,就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口业功德不就是赞叹门吗?观阿弥陀佛慈悲无条件的救度,我们愿意往生,这不就是作愿门吗?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大家都有分,我们顺便发发菩提心,来一个善巧回向,这不就是回向门吗?所以,有观察门,就有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和回向门。

 

 ┌净土┈愿  ┐

观┤      ├回向

 └佛┈┈礼、称┘

 

观察净土也一样。净土这么庄严,这么好,大家愿不愿意往生啊?太愿意了。这个三界火宅太差了,有战争、雾霾,有生老病死,所以我们愿意往生净土。

愿生,用什么方法?靠谁呢?观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救度我,我要礼拜,要深深归命;救度的方法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愿意往生”。

既然佛的救度是无条件的,大家都有分,那就叫自己的家人一道去往生,这就是回向门。后来发现佛的救度人人都有分,就把这个回向扩大一点,到自己的同学、朋友,再扩大到中国人、外国人,再扩大到畜生道、地狱众生;然后从这一辈子到上一辈子,最后到尽未来际、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的心是慢慢打开的,慢慢扩大,到最后回向门就完全打开。

由观察门生起五念门。观察净土庄严生起作愿门,观察佛菩萨生起礼拜门和赞叹门,观察净土和佛菩萨合起来生起回向门。

 

观佛

 

  ┌如来身业┈礼┐

观┤如来口业┈称├不虚作┈回向

  └如来意业┈愿┘

 

单观佛也可以。观佛的身业功德生起什么门?“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阿弥陀佛“相好光一寻”,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大的光,“色相超群生”,如果阿弥陀佛从天而降,我们会有什么动作?礼拜啊!不礼拜还能做什么?这就是礼拜门。

观察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阿弥陀如来名号“梵响闻十方”,听闻之后会怎么做?称佛名啊。这就是赞叹门。

观察佛的意业功德,“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就是平等救度。称佛名之后,“像我这样的小众生,罪业深重,没有修行,阿弥陀佛能要我吗?”阿弥陀佛说:“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你这样就够了,到极乐世界你也有分。”“那我愿意往生!”这不就是作愿门吗?

所以,观察阿弥陀佛三业功德,礼拜、称名、作愿自然就有了。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一切众生,而且是不虚作功德庄严,没有虚假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一看,“太好了!不仅我一个人,累劫的家亲眷属通通能往生”,这不就是回向门吗?

这是由“观”一门可以生起五门,所以“观”非常重要。

 

点睛之笔很重要

大家专称佛名,不要以为《观经》的十六观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没有前面十六观,就没有后面“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付嘱。《观经》十六观很长,到最后有一个结论。

画一条龙,前面要费很多笔墨,要画胡须、龙爪、龙鳞、白云等等;最后的点睛,只有一笔,这条龙就破壁而出,这叫画龙点睛。没有眼睛,这条龙就是死的。眼睛非常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天亲菩萨二十四行偈,观察门的二十一行就是“画龙”。由观察门起观生信,最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点睛之笔。称名是最主要的,为什么称名只讲几句话?因为是点睛之笔,不必讲很多。

《观经》称名为主。观佛三昧,前面定善、散善讲了那么多,有十六观,到最后付嘱阿难只有一句,“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一句就是《观经》的要点,是点睛之笔。最重要的,不需要讲许多。

有一句话说“重要的话讲三遍”,讲三遍没错,但内容还是一件事,最核心的只有一点。龙宫宝贝也很多,但是龙王顶上的摩尼宝珠只有一颗。

所谓“修行无多字”,没有多余的话。“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大道至简,万法归一”,讲那么多都是铺垫,真话就一句。《观经》的十六观都是方便,方便权假,到最后把六字名号摩尼宝珠托出来,如画龙点睛。真传一句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问信心,答毕竟得生,无一例外,绝无闪失。

上面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云何生信心”怎么回答?“毕竟得生安乐国土”,“毕竟得生”,没有一个例外,绝无闪失,这就是信心。

 

两种见佛

上章见佛,在秽土见佛心,愿心庄严;

此章见佛真身,在净土。

第一章说“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见阿弥陀如来”是在“愿生彼国”之前,还没有生彼国,就见阿弥陀如来。

第二章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这是往生之后见彼阿弥陀佛。

所以,“见”阿弥陀如来有两种:一种是往生之前在秽土见,另一种是往生之后在净土见。

在秽土见什么呢?见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见阿弥陀佛本愿,见阿弥陀佛名号,这也是见。

到净土见阿弥陀佛的真身,见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所谓“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在娑婆世界只能想一想,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我们眼睛最多只能看二十里,佛身太高大,我们没法见。也许我们天天见阿弥陀佛,自己还不知道。就像一个小蚂蚁趴在大象的背上,它怎么能看到大象呢?阿弥陀佛身相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比银河系还大,没法见,太大了,我们只有往生到净土去见。

 

五念门之次序与五正行关系,见《往生论要义》

五念门之次序,与五正行关系,见《往生论要义》。

下面说“出五念门者: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五念门,能背诵就背诵;不能背诵,念佛就好了。

关于“五念门”的次序,与五正行的关系,大家可以参考我讲的《往生论要义》,里面有说明,这里就不讲了。

 

五念门就是五种念佛门

五种念佛门:身业礼拜念佛门、口业赞叹念佛门、意业作愿念佛门、智业观察念佛门、方便智业回向念佛门。

“五念门”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五念门就是五种念佛门:一者身业礼拜念佛门,二者口业赞叹念佛门,三者意业作愿念佛门,四者智业观察念佛门,五者方便智业回向念佛门。

第一,身业礼拜念佛门。当我们身体拜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念佛?念佛未必要用嘴巴,我们用身体的动作表达对佛的忆念、恭敬、礼拜,这叫“身业礼拜念佛门”。拜佛的人不可能不念佛,拜佛就是念佛,是身业念佛。

我们对某人表达恭敬、忆念,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心中忆念,可以嘴上念他的名字,也可以把他的照片摆出来看。爸爸妈妈不在了,或者到外地去了,我们很想念父母,打电话就是念,心里念也是念,把照片一摆也是念。

我们对阿弥陀佛的像磕头,这不就是念佛吗?这叫“身业礼拜念佛门”。

第二,口业赞叹念佛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赞叹佛的功德庄严,赞叹佛的慈悲救度,没办法表达,只能令声不绝,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意业作愿念佛门。意就是心里的想法。我们身业礼拜、口业赞叹佛时,心里想什么呢?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作愿念佛门。

有人说“专修念佛的人,只归依他师父,不归依三宝”。专修念佛的人不叫归依三宝吗?心心念念都要到极乐净土去,如果说这样还没有归依三宝,那怎样才叫归依三宝?说这种话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归依,他以为参加一个仪式就得了归依体。

什么叫归依?“‘南无’者,即是归命”,是拿命来归依的。归依不是靠学问、传承、仪式、诵经、念咒、苦行、打坐,这些都算不上。

心心念念作愿念佛,晚上做梦都是去往生,“我念佛念得跟佛一步都分不开了,我死了一定要去极乐净土”,这还不叫归依三宝吗?

在这个世界,归依是凡夫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净土门一向专念的人,归依比谁都恳切,这一点绝对不含糊。“‘南无’者,即是归命”,我们是拿生命来归依。“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专修净土的人,决定不会被惑乱,归依体绝对不会失掉。

什么叫归依法?归依自己的定散二善,归依自己的人天善法,这就叫归依法吗?这是颠倒法、虚妄法、轮回法,归依这些能行吗?

专修念佛人归依三宝,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法是南无阿弥陀佛,僧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归依多么彻底,达到最高点。

从“身业礼拜念佛门”,“口业赞叹念佛门”,到“意业作愿念佛门”,因为我们念佛,心心念念愿意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跟佛一体不分开,所以作愿就是念佛门。

第四,智业观察念佛门。为什么称为“智业”呢?智业其实也是意业,不过与意业作一个区别,因为观察需要智慧思维。思维极乐世界如何好,心心念念忆想阿弥陀佛的净土,忆想阿弥陀佛三德庄严,这就是“智业观察念佛门”。念佛愿心具足,非常恳切,非常愿意去往生。越观察越细,观心分明为“察”。

第五,方便智业回向念佛门。为什么要加“方便”?如果不加“方便”两个字,跟前面“智业”不容易分开。另外,这叫“巧方便回向”,这种回向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方便,也成为我们的方便。我们本来没有智慧,这样就有智慧,所以叫“方便智业回向念佛门”。

这样就可以发大菩提心、离菩提障、顺菩提门。这样念佛门就更广大了,不仅自己念佛愿往生,还自信教人信,自己念佛,教人念佛,引导一切众生共同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

所以,这五种念佛门其实就是“念佛”二字。

 

五念门的共同特点

长行第二章“起观生信”。第一重是“示五念力”,第二重是“出五念门”。

“五念门”,就是五种念佛门。总的来讲,都是念佛。它们有两个共同特点。

皆以弥陀极乐为所缘境,以全部身心归投弥陀,三业无间念佛。

第一,五种门都是以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净土作为所缘的对境。比如“身业礼拜”,就是礼拜阿弥陀佛;“赞叹”是赞叹阿弥陀佛;“作愿”是作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观察”是观察阿弥陀佛的佛庄严、净土庄严以及阿弥陀佛的眷属庄严;“回向”是让所有大众都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这些都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为所缘对境。

第二,这五种念佛门,虽然分为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但简单讲,就是身心完全归投阿弥陀佛,三业无间念佛。

 

释“门”

“门”者,入出义也。如人得门,则入出无碍。

昙鸾大师解释“门”。

吾等长劫封在三界火宅,未得出离,今得五念门,出入无碍。

前四念,是入安乐净土门;后一念,是出慈悲教化门。

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四门,是“入”安乐净土门;回向门,是“出”慈悲教化门。自己决定往生安乐,在这种前提下,慈悲利益他人,教别人念佛,共同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前四门自利,自信;后一门利他,教人信。

前四门是“自利成就”,后一门是“利他成就”;前四门是“自信”,后一门是“教人信”。

 

行如来大悲

自行念佛,教他念佛,名行如来大悲。

“回向门”称为“慈悲教化门”。“回向门”为什么能称为“慈悲教化门”?“回向”不过是作愿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安乐,比如有人说“我愿意往生,也希望大家都往生”,这难道就是慈悲吗?没感觉到有什么慈悲。

这种慈悲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之上,所谓“自行念佛,教他念佛,名行如来大悲”。

如果别人缺钱了,给点钱;缺米了,给一袋米,别人会觉得这就是慈悲。凡夫眼界狭窄,目光短浅,志向也非常低劣,现实里的蝇头小利就觉得“这是对我慈悲”,如果劝他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感觉不到这是慈悲,反而觉得一点好处也没得到。

真正来讲,只有让人彻底解脱三界轮回,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活着要为死亡作准备

凡夫的眼光非常短浅,每天懵头懵脑地过日子,希望在世间的五欲生活中得到满足。甚至连“死”字都不能提,提了就是不慈悲,“你什么意思?让我早死吗?”其实,提不提都应该早作准备。

比如,我们要上五台山,知道台顶上很冷,就提醒别人“多加衣服,别感冒了”,“啊?你让我感冒?”让你先准备,就是让你感冒吗?“不能提,提了对我不慈悲”。人的心非常脆弱,比鸡蛋还脆弱,一点事都不能提,提了就像梦想被打破了一样。

活着的时候需要为死的时候作准备。但人却非常颠倒,平常玩的时候兴高采烈,临死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哀号哭泣。弘愿寺旁边有一条大道通往火葬场,经常看见这些场景,去火葬场送葬的人完全不是平常的样子:披麻带孝,嚎啕大哭,脸色凝重,无可奈何。怎么不早点准备?死亡这件事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天天在发生,到处在发生。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必然有这件事,如果平常不准备,临死的时候只有慌忙急火、呼天抢地了。有的人心爱的儿子去世了,自己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有的人亲爱的母亲去世了,自己就要疯掉了。

我们在这个世间,最起码在活着的时候要有死亡教育,但事实是,世间人缺乏这样的教育,大家也忌讳去说这件事。比如开车,前面是个悬崖,车离悬崖还有两百米的时候,有人说:“要跳车,赶快下去,不然就要摔死了。”有人却说“不能讲,闭嘴!”结果,车掉下去,人摔死了。如果早点提醒,车上的人就会赶紧想办法下来。

我们的人生也是同样的,知道必定要死,却不知道死了要去哪里,最后只能掉到三恶道轮回去了。很多人都说“不能讲,别讲”,甚至家里的亲人得重病也不能讲,这都是在掩盖事实。这就是没得“门”。

为什么不能讲?心理脆弱。这是人生实相,有生必有死。也有人觉得“反正有生必有死,也无所谓”,这都是平常嘴上说说而已,到临终的时候看,没有一个人无所谓。

 

有门方得出火宅

三恶道的众生,长劫以来都封闭在三界火宅中。房子着火了,必须有门才能出得来。释迦牟尼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我们从来都封闭在这里,如同在着火的房子里,却没有找到出去的门。

一切佛法,但能如法修持,皆是出生死火宅之妙门,故称“法门”,号有八万。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以法为“门”。如果按佛所说的教法,如法修行,都是微妙法门。以佛法的修行出离三界火宅,所以佛法称为“法门”。

“法门”这个词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过,到现今五浊恶世、末法时代,八万四千法门,以下劣众生的根机,除了净土法门,可能都修不来,门打不开。

但以末法浊世陋劣之机,唯有念佛一门可通入路。

但净土法门就不一样了,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说:“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这里的五念门,就是净土门。从净土门就可以出离三界,永远告别生死轮回。

 

1.礼拜门

(1)引文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

为生彼国意故。

前面先列了五念门,下面就对五念门作出解释。礼拜门也一样,先把名词列出来:“云何礼拜?”什么叫礼拜门?“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后面还有一句话,“为生彼国意故”。如果没有这句话,就不叫“门”了,只能叫“礼拜”。说了“为生彼国意故”,才能叫“礼拜门”,才成了“门”,因为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2)

先解释“礼拜”。

 

①释“礼拜”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诸佛如来,德有无量;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若欲具谈,纸笔不能载也。是以诸经或举十名,或腾三号;盖存至宗而已,岂此尽耶!所言三号,即此“如来、应、正遍知”也。

诸佛如来有无量无边的德行、功德、德能,以德立名,所立的名号也是无量无边。佛的号叫“德号”,是功德的名号。佛的名都非常好听,非常吉祥,能给我们加持、安乐。

“若欲具谈,纸笔不能载也”,佛的德无量无边,德号也无量无边,要想形容这种德号,也要用无量无边的言词,即使天下的纸和笔都用尽了,也写不完。

“是以诸经或举十名,或腾三号;盖存至宗而已”,通常读大乘经典,或者做早晚课时,我们一般都唱佛的十种尊贵名号。“或举十名”,或者传播、传扬、称颂佛的十种德能名号。“或腾三号”,或者传布三种功德名号。“腾”字非常好,是动词。万马奔腾的“腾”,用语言很难表达,就像云,从下面飞升到空中。意思是佛的名号高高地在众生心中升起来。佛的德虽然无量无边,但也不能把书都写满,所以“盖存至宗而已”,就选最重要、最简要的德来说明,而并不是佛只有这三号或十名,佛的名号是无量无边的。

“岂此尽耶”,难道这三号或者十名,就能把佛的功德都形容完吗?不是的,太不够了,但也只能“盖存至宗”。

“所言三号”,《往生论注》注释版中,“三号”就是佛十名里的前三个:如来、应、正遍知。我们说阿弥陀如来、阿弥陀应供、阿弥陀正遍知都可以,阿弥陀佛也一样,这叫通号。

 

佛的十号

“十名”就是十个名称,又作“十号”,佛的十种尊号。其中第一个就是“如来”。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

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正遍知:正知和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明行足:明足和行足。明即三明,就是三明六通。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三明之行具足,称为明行足。

善逝:自在出世入于涅盘。

“善”就是好;“逝”,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间是应化而来,自在出世,最后入于涅盘——善逝,没有一点声息。因为他本来就是在涅盘界、真理界中,所以是如来、善逝。我们一般人没有善逝,走的时候都在三界里轮回。

世间解:能解世间一切事理。

无上士:众生中无上。

菩萨称为大士,佛是无上士,众生当中无上。

调御丈夫:能调伏制御一切众生的大丈夫。

这个词一听一看都非常好。佛悲智具足,慈悲智慧无量无边,究竟圆满,当然可以调伏一切众生。

天人师:一切天人的导师。

佛世尊:觉者,为世所共尊。

这里是合“佛”“世尊”为一号,有时候合“世间解”“无上士”为一号,有时候合“无上士”“调御丈夫”为一号。这样列起来,如果分开就是十一号,但是大家都称为“十号”。

我们还是就三号来说明。三号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

 

②释“如来”

“如来”者,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故名“如来”。

“如法相解,如法相说”,按照万法存在的本来而觉悟、解了,也按照万法存在的本来而说明。我们众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虚妄颠倒见,不是“如法相解”,也不是“如法相说”。法相所解就是“诸法如涅盘相不动”,也是“如法相说”。“如来”就是从如而来,“如”就是如如不动,完全吻合、贴切。一切万法的本来体性是什么样,就这样如而说明,这就是如来宣说。

 

安稳道

安稳道:凡夫有分段生死,圣人有变易生死,皆不安稳,唯佛永断二种生死,故言安稳道。

“安稳道”,只有诸佛究竟安稳,除此之外一切众生都有生死,都不安稳。

生死分两种,一种是分段生死,另一种是变易生死。凡夫众生的生死叫作分段生死,就是在这个世间活了八十岁、一百岁,死亡了,这是一个生命段;再投胎或成为猪马牛羊,或成为天上的人,或做人,然后再死亡,又是另一段生命:这就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

“圣人有变易生死”,所谓变易生死,是指修行的境界,比如从现在初地菩萨到二地菩萨,并没有一个身体死后再来投胎,只是境界升华了,初地不存在了,变成二地,二地菩萨到三地菩萨,这样叫变易生死。

不管是分段生死还是变易生死,只要有生死、有生灭就不安稳,就没达到究竟圆满。

分段生死很恐怖。临死的时候,“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其实这是一个幻象。我们被幻象所迷,无生死当中恐惧有生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凡夫就这样。

诸佛证悟涅盘,究竟证彻宇宙法界真理,所以是安稳道,既没有分段生死,也没有变易生死,已究竟圆满。佛的境界是心思语言所不能及,也无法表达。

虽然无法如实表达,但是我们看到佛经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说明、理解、思维的时候,就对诸佛兴起无上的归仰之情,赞叹,向往,归命。

 

不去后有

“此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什么叫“更不去后有中”?就是不再有后续的因果关系。

“有”在佛教中不是个好词。从它本身的定义来讲,“有”就是有因果轮回,有业障,“有流”。像菩萨、阿罗汉叫无生,也就是无有。“有”,就是还有后续。十二支因缘当中,有“有”,就有生、老、病、死。所以,“不去后有”,就是不再有后续的因果关系。

因果不亡曰有,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有。

这是佛在《长阿含经》当中所说的。身口意三业,或起善心,或起恶心,不管哪个都不能断掉“有”,都会招感将来的果报。比如,恶心招三恶道苦的果报,善心招人天趣乐的果报。总之,生死轮回不断,这称为“有”。“有”,就是有生死轮回。佛是“更不去后有中”,所以称为如来,他没有生死轮回。

诸佛从如而来。佛是如来,我们是业来、障来、罪来、苦来、暗来、虚妄来、颠倒来,造罪造业来,都不是好名词来。罪无量故,罪名也无量。让我们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世人对“如来”的认识

世人:如来、如来佛、如来佛祖。

中国人对“如来”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一般人都知道。有人说“如来佛”,其实并没有哪一尊特别的佛叫如来佛,“如来”是佛的通号,一切诸佛都可以称为“如来”。佛有无量无边的德号,德号主要显示他有这种功德。一切诸佛都是从安稳道而来,不去后有中,这样的功德、存在、觉悟就称为如来。“如来”跟“佛”一样,是一个总的名词。

比如一个人叫CEO,又叫总裁,又叫董事长,都是他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称呼。比如阿弥陀,因为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果从觉这个立场上就称为“阿弥陀佛”;如果想说明他跟诸佛一样从安稳道而来,更不去后有中,就称“阿弥陀如来”;如果想说明他是勇猛大丈夫,能够调御一切众生,那称为“阿弥陀调御丈夫”;如果想说明他的觉悟、功德从如实道而来,可以做一切人天的导师,就称为“阿弥陀天人师”。

“如来”是佛的通号,任何一尊佛都可以称为“如来”,比如释迦牟尼佛称为“释迦牟尼如来”,“药师佛称为药师如来”。一般人都是从《西游记》知道“如来佛祖”,这样也不错,只要能想到这是佛就行了。

儿时游戏扮如来。

小时候,小伙伴在一起打牌,牌的主要人物有:托塔李天王、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齐天大圣、观音老母和如来佛祖。最大的牌是“如来佛祖”。大家一边翻牌、打牌,一边解说,“我是玉皇大帝”,“我是齐天大圣”,齐天大圣就把玉皇大帝打败了;观音老母来了,齐天大圣就要乖乖的,当说到“我是如来!”那就是最大的,其他小朋友都泄气了。

这就是佛教在中国。有的农村没有佛教的概念,也没有寺院,但是大家口耳相传,像这个游戏就很自然。现在回想,那时候我们讲“如来”,就是感觉他非常伟大,非常崇高,法力无边,是最高、最大、最厉害的,到最顶了,到极限了。年龄非常小的孩子,当他讲到“如来佛祖”的时候,在他小小的心灵当中是有一种感觉的,这种感觉就是感性的认识。他没像我们学过经典,比如这段话,“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从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这就是“如来”。他根本听不懂,“如来就是最大的。如来就是佛祖,如来佛祖最大!”讲这话就可以了。在他心中,归依、归仰和归投的情感都有了。如果仅仅是文字解释,都没有这种味道。

对“如来”二字的感性与理性认知:

a.感性主观,理性客观。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感性和理性》。小孩对“如来”这两个字有理性的理解吗?一般来讲,感性是主观的,理性是客观的。我们认为不要感性要理性,好像理性超过感性,其实感性、理性各自有长处和不足。

b.感性直觉,理性僵化(教坏、所知障)。

以佛法来讲,比如小孩扮“如来”的游戏,其实就很感性,这种感性里有活泼的生命力。如果你把这些文词教给他,他变得理性化,就没有那份活泼了。所以,理性比较僵化,感性是直觉。他有直觉,小孩一讲到“如来”,马上就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心里说不出来,但是他是有这种感受的。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非常生动。小朋友在墙角玩游戏,你说我说,说得心很活,心里马上就对“如来”有一种归依。但是如果把这些词跟他解释,他只能两眼瞪着望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感性虽然会有起情执的一面,但有时候反而会有一种直觉力。这种直觉力,会扫除理性的障碍,因为人类的理性思维是非常呆板的,靠逻辑、概念、推理、思维、辨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靠文字,往往“死于句下”。佛门里有个词叫“所知障”,知道这些,就障碍在这里了。

c.感性有丰富沉淀,理性苍白。乡下老太与学者学佛不同,得益也不同。

农村老太太,她对佛教的信仰跟大学的学者一样吗?哪一个更可爱?我看老太太更可爱。老太太很实在,跑到寺院:“阿弥陀佛啊,我家老母猪今天生病了,你保佑保佑,让它现在病好吧!”她很实在。她跟阿弥陀佛有对话,她觉得这是一尊真实存在的佛,“我有事就去礼拜,向佛祈祷,让佛保佑我、我的家人,保佑家里六畜平安”。她是很感性的,这种感性,佛跟她没有隔膜,佛就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她虽然看不见佛,但是能够这样去跟佛祷告。

所以,完完全全靠理性会显得非常苍白,感性有丰富的内容、丰富的沉淀。比如孩子玩的“如来”游戏,也有丰富的沉淀。这是由于中国佛教两千多年来亿万众生都在讲“佛”“如来”,沉淀下来,虽说感性,但有丰富的内容,如果光靠思维,那就是非常苍白。

d.“南无、归命”在凡夫边感性居多,理性多骄慢。

我们每天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者,即是归命”,在凡夫这边,“归命”,都是感性的多,理性的相对比较少。以理性为标榜的,往往都是“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e.末法念佛以女性为多,男性少,也因感性、理性差异。

现在末法时代,念佛的男众少,女众多,这也是因为感性、理性的差异。女众相对来讲比较感性,男众相对来讲比较理性。女性就比较慈悲、感性一些,跟净土法门比较容易相应,这就是“为物身”。

“为物身”就是感性的,“实相身”就是理性的。当然,这两个词完全不足以形容佛法的内容。

其实,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多数是从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以及慈悲救济这个角度契入的。

 

“如来”住于实相,切断因果,超越三际

更不去后有中:念念住于实相,切断因果之链,无前无后,超越三际。

“佛”“如来”,所谓“更不去后有中”,就是心心念念都住于实相,“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切断了所谓“后有”。

初学佛法的人,因果观念非常强,这一点值得赞叹。但是,如果老是停留在这里,就进不去。经常有人问:“成佛了,还有因果吗?”成佛了还有因果报应,那还成佛干什么?成佛切断因果之链。

佛教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众生能够切断因果链,不再生死轮回。佛也是这样教我们要出离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这是三界火宅里的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里还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因为人有分别念,这个念头是虚妄颠倒见,才有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是依虚妄颠倒见产生的,如果念念住于实相当中,哪有因果报应?

佛法讲“无生”,有因有果,就有生灭。有生有灭,本身就是颠倒,就跟生命的本来体性、万法的本来体性颠倒。佛就是要把颠倒的正过来,叫“正遍知”。

有颠倒、有迷惘才有因果报应,才有三界火宅。有人说成佛还有报应,那就等于说成了佛还是颠倒、还是迷惘的。如果说成了佛还受因果报应,为什么还要成佛呢?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说到这里,有人会举出“金枪、马麦”,这是示现,不是真的。为什么要这样示现?为警示我们这样的罪业凡夫。以佛来讲,是切断因果之链,无前无后,超越三际。

因果报应要靠时间显现。时间在佛来说,“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一念”“三世”“一切劫”在佛来讲都自由自在,时间概念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怎么受因果报应?

 

③释“应”

者,应供也。佛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故曰“应”也。

“应”是“应供”的简略。

“佛结使除尽”,这叫断德。佛有断德、证德,或者叫断德、智德,证得一切智慧。这是佛教专有的概念。断尽一切烦恼,证得一切智慧,圆满究竟,就是佛。

因为断尽一切烦恼,证得一切智慧,应该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所以叫“应供”。

应供:今日凡僧皆赖佛受供,不看僧面看佛面。吃佛供养。

现在的凡夫僧,信众供养我们衣服、饮食,都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们没有资格应供,因为烦恼一点没有断,都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是佛陀座下的出家众人,吃的都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供养。所以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话非常有道理。我们出家众要警惕,要觉悟,不要骄慢。出家是仗佛的光明、慈悲和福报。

 

结使

“结使”是佛教名词。“结”和“使”都是烦恼的异名。“烦恼”的名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的层面。“结”就是打结,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不只是离愁,任何愁都是剪不断、理还乱,打死结。

人起了烦恼,心里就打很多结;身体也有结,比如癌细胞就是结。有烦恼结,心里就不舒服;心里有结,身体就不舒服,日积月累就有病。

“结”就是系缚,像绳子捆缚一样。烦恼能系缚身心,不得解脱,所以叫作“结”,生生世世系缚在三界苦海当中。

“使”是驱役,驱赶、役使,命令你做事,叫“使”。

烦恼能驱役我们的身心,在三界流转,所以叫“使”。

你到任何地方,都是烦恼在驱役。你乘飞机去北京,其实是烦恼驱使你去的。烦恼让人发明了飞机,烦恼让人发明了汽车。不管做什么都是烦恼在驱役。世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烦恼,还认为好得不得了。爱情、子女、事业,这一切都是烦恼。

 

九结

结有九结,使有十使。

九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

爱结。人有贪爱就会被捆住,世间那些贪官,他们不知道贪污是犯罪吗?起了贪爱,就被结扣到那里。有的人爱好古董,就被古董捆住。有人爱好花草,有人爱好摄影,有人爱好冒险,爱好什么、贪爱什么就被什么捆住,无法解脱。老鼠贪吃,就被鼠笼扣进去,这不就是结吗?人也是一样,财、色、名、食、睡,贪什么就被什么捆住。有人在网上行骗,有人就去受骗。他行骗先下个套,贪心的人头一伸,就被套住了,这是贪结。

恚结。瞋恚也是烦恼。瞋恨的心结很难解开,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就是瞋恚的结。

慢结。骄慢也是结。这是一个很犟的结,怎么解都解不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都很骄慢,都认为自己有理。把慢结解开,就证“无我”了;“无我”了,慢结就解开了。在没有证得无我之前,都是骄慢的,所以叫“我慢”。有“我”就有“慢”,“我”是骄慢的产物。

痴结。愚痴也是结。不明事理,不知三世因果,不信三世因果,也不能警惕,被无明捆缚。

疑结。就更明显了,如果怀疑一件事,心里像打了一个结一样,“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不明白,你帮我解开,你跟我说说”,不能正确理解,有疑心就是结。当然,这里是讲疑正法。不了解正法,怀疑正法,就有疑团“结”在那里。

见结。有种种不正确的见解,有身见、边见和邪见。身见就是认为身体是我。边见就是执断执常,要么生,要么灭,要么好,要么坏,要么是,要么非,要么这样,要么那样,落于两边。不是敌人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不是断就是常:这些叫断见。断见在我们心中也非常顽固,很纠结,这也是一种强烈的烦恼。

还有种种邪见。

取结。自以为胜。有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认为自己的见解非常优胜、高超,制定一些跟解脱完全不相关的邪戒。古印度的外道非常多。有裸身外道,认为裸身有大功德;有单立外道,单脚立地,像金鸡独立一样,认为这样有大功德;有的杀羊祭天,认为杀羊有大福报、大功德。这完全是邪戒,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悭结。吝啬,悭惜。有的人即使再有财,如果叫他拿出一点布施,救济穷人,护持三宝,很难拿出来,这就是悭结。有的人悭比较轻,就喜欢布施,钱物能舍出去。这样的人,心很大方,对财物不是那么悭惜,心里烦恼比较淡、比较轻。

嫉结。嫉妒也是一个很重的烦恼结。嫉妒有什么用?没有用,但有人就是要嫉妒。古今有很多“妒妇”,非常厉害。看到人家比自己好,心里就不舒服、不愿意,由嫉妒就造了很多业。

所以,佛门教人随喜,看到别人好,就要随喜。“你长得美,我随喜。”一随喜不就好了吗?随喜别人,自己将来也会美貌;嫉妒别人,将来自己也会越来越差。别人行善事随喜,别人有好名声也随喜,这样心量比较开阔,烦恼就少一些。只要你好我就好,你好了我就为你鼓掌、赞叹,这叫随喜功德。随喜了,别人的好处就是你的。

嫉妒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嫉妒”给自己。看人家好,就在背后说风凉话,这样不好。

 

十使

贪瞋痴慢疑是五钝使。身见(执着身体为实我)、边见(偏于一边的断见或常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是五利使。五钝使和五利使合起来,就是十使。

从这些可以观照我们自身,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结太多了,凡夫的存在就这样。佛是一切结使除尽,断灭一切烦恼,证得一切智慧,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

 

谁供养佛谁得福

谁供养谁得福,非佛要众生供养。与佛结缘,种最胜福田,下解脱种,因为佛悲智圆满。比如以水、养份滋养种子,会有很多收获,滋养石头无收获。供养凡夫少福,供养圣人多福。

佛应该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不是佛贪众生的供养,而是众生供养佛,众生可以得很大的利益,这叫“应供”。佛不会说“你应该供养我”,佛不吃你的,也不喝你的。

“应供”,谁供养谁就能得福报。不是佛要众生供养他,而是佛要把他的福报、福德、利益给众生。为什么?因为供养佛,才可以跟佛结上缘,才可以在佛的福田里种殊胜的福德。佛是悲智圆满,怎么给你呢?你供养佛,你的供养等于是一个碗、一个瓢、一个盆,你就能用这个器具取来佛的福报。所以,供养佛可以得很大的福报。

 

种子入地喻

如种子入地,吸收大地能量,收多果报。种瓜得瓜,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种福,就像种子种到田地里。种子种到地里,是种子得到地的好处,还是地得到种子的好处?种子种到地里以后,吸收大地的能量,生根发芽,然后会结出很多果实。我们供养佛,供养三宝,叫作“舍一得万报”。

佛是悲智圆满,是最殊胜的福田。如果真心去供养,就像在佛的殊胜福田里下了一颗种子。什么能称为福报?世间讲爱心,爱就是福。佛是究竟慈悲,智慧究竟圆满,是纯而又纯、高上胜妙的福田。这样胜妙的福田,你去供养才会得到利益;你不供养,不跟佛结缘,怎么能得到利益呢?

在佛殊胜福田里供养,发心要清净纯正。根据你的发心,得到你的果报。就像在地里下种,下什么种子就收什么果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种子本身下劣、不清净,那收获就很少。

佛经里说,在佛门中求什么就得什么,因为佛是殊胜福田。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智慧得智慧,求大涅盘得大涅盘。“求”就是你的愿心,这个愿心就是种子。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求平安得平安,求福报得福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意故”,求往生、求成佛,那就得大涅盘,得佛果。

佛是殊胜福田,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④释“正遍知”

“正遍知”者,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不坏?心行处灭,言语道过,诸法如涅盘相不动,故名“正遍知”。

“正遍知”就是“正知”和“遍知”,就是“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诸佛菩萨对法的认识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正知”,一个是“遍知”。

什么是“正知”?了解一切万法是“空性”,本身就是“大光明藏”。

比如我们看见一张桌子,会认为这是桌子:多少尺寸,什么形状,什么木材……会有这样固定的认识。但是,如果执定这种了知,在佛法来说是不正的,不正就是邪的,“邪知”,因为偏离了本体。没有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就不是“正知”。

如果以佛眼来看,这张桌子是空性的,是光明的,这是“正知”。但是并不是佛不知道桌子的颜色等,因为佛也是“遍知”。比如这张桌子,用的什么木材,这种木材生长在哪一座山上,生长了多长时间,谁砍伐下来的,工人怎么处理,它有怎样的分子结构等等,所有这一切的因缘,佛没有不知道的。虽然知道,但是佛仍然是“正知”,知道它是空性、光明。而这空性、光明,是桌子以及一切万法的本体,这是“正知”。

一切的因缘,方方面面佛都能知道,这是“遍知”。对一法这样,对一切万法也都是“正遍知”。比如佛看一个众生,佛知道他是光明的,是空性的,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的祖先是谁,他前世多少劫所有的因缘,他为什么投胎到这一家,为什么又来学佛,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因缘,佛没有不知道的,乃至看我们一切众生,佛都知道,这叫“正遍知”。

有人想“这可能吗,怎么可能?”完全可能!

诸佛菩萨“无知故无所不知”,因为佛不是靠思维,不是靠有限的概念去捕捉事物。比如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往往局限于一点。像我们的眼睛,看某个地方,顶多还有点余光看到旁边,背后就看不到,另外一个东西也看不到,因为已经聚焦在这一个点上了。

如果是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一竖起来,镜子前面所有的一切,哪怕一点风吹草动,任何一个人的举止,镜子都无心、自然地映纳在当中。

佛的心并不像我们的眼睛,看一个事物就局限在这一点上,佛心是圆满觉,“大圆满智慧”,像一面大圆镜一样。所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他了了全知。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有限的、单线的、单点的局部认知,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佛心,觉得不可能,因为知道了这个就无法知道那个,这是凡夫思维的局限性。

 

输液管水喻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比较能说明问题。

凡夫的思维,就像到医院去打点滴的时候输液管里的药水一样,前滴、中滴、后滴,一滴一滴被输液管夹着往前走,后面的不能超越前面的,前面的不能退到后面,药水非常受限制。在输液管中运行的水,一定无法想象大海里的水是什么状态,它觉得必须有一条管子,没有管子怎么运行?前面的水怎么可能跑到后面来?后面的水又怎么可能跑到前面去?但是,大海里的水,海潮涌来,一浪接一浪,是整体运动,根本不在管子当中。

管子就代表我们的语言、逻辑、观念,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状态。所以,我们考虑事情一定会有过去、现在、未来,如果说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就无法想象,就像输液管的水一样,如果跟它说没有前面、没有后面,它会觉得不可能。但是,大海的水会受管子限制吗?有前面、中间、后面吗?一浪打过来,都来了。

佛了知万法,像一面大圆镜一样,所有一切都“正遍知”;而我们就非常可怜,非常局限。

 

什么是“诸法不增不减”

“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知一切诸法”是“遍知”,“实不坏相”是“正知”。什么叫“不坏相”?就是“不增不减”;什么叫“不增不减”?下面说明“云何不坏”。

“不增不减”有两重含义:一个是一切诸法“不增不减”,一个是佛对诸法的了知“不增不减”。

什么是“诸法不增不减”?佛经中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就一个法来看,比如这张桌子,以我们凡夫来看,桌子或被虫蛀了,或者毁坏了,慢慢地没有了、消失了,我们就认为它“减”了;或者原来房间里没有家具,我们把树砍来做了一张桌子,房间里就“增”了。其实,在佛菩萨看来,这一切万法,本来“不增不减”。因为这张桌子是空性,是光明,在任何地方都是“大光明藏”,都是空性的,空性怎么能增能减?所以,即使桌子的现象没有了,但它的光明仍然是一样的,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一法如此,一切万法都是这样,整个法界的缘起,都是“不增不减”。

“不增不减”这几个字,如果能够稍微有所体会,就会觉得特别稳当,特别安稳。

“一切诸法实不坏相”,因为我们认为“有”,就会见到诸法的败坏,比如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我们的心是不可能安稳的。但以诸佛菩萨的智慧来看娑婆世界,一切诸法本来不动、本不生灭、本来不坏、不增不减,所以佛菩萨的心稳固,没有任何动摇,称为“不动”。

 

云何不坏

“云何不坏?”诸法的本来体性坚固不坏。本来体性坚固,就是实相,就是不坏。有人说:“怎么会‘不坏’?桌子不是坏吗?房子不是倒塌了吗?”其实这都是幻相,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桌子、房子的体性本来就是空性、光明、不坏的。

现在提倡科学。科学认为一切物质都是能量的体现。碗破了,桌子散架了,房子倒了,但是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并没有增减。物质不管怎样变化,都是外表的形态。科学家看桌子可能是分子结构、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等等。佛看就是光明,这种光明也可以说是能量,这种能量不是我们在色法世界所说的能量,是佛性里本具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来体性,佛性光明的能量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当然是不增不减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毁坏它。表面看起来好像桌子毁坏了,房子也塌了,地震、海啸,似乎地球都要爆炸了,但在佛看来是不增不减、不动不坏。比如水泡破灭了,坏了,但水并没坏。

成佛,觉悟真理,与真理冥合,即生灭而不生灭,故不动,无可动故。

为什么要成佛?因为成了佛这一切是究竟安稳的,即使宇宙大爆炸,银河系没有了,在佛心里是不动的。对于我们小凡夫,别说宇宙大爆炸、银河系没有了,就是房上一块砖掉下来砸到头上,就完了、灭了、死了。因为不了解实相,一帮人就在那里嚎啕:“你到哪里去了?”去哪里了?一切众生“不增不减”。

 

心行处灭,言语道过

“云何不坏?心行处灭,言语道过,诸法如涅盘相不动”,这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反复读。“心行处灭,言语道过”佛经里经常说,意思我们虽约略知道,但“言语心思所不能及”,不可思,不可议,不可称,不可说。佛法所讲的真理境界,思维及不到,议论达不到,语言说不到,心思想不到。

“心行处灭”,心念所行到的地方,想以心念捕捉实相,捕捉佛所讲的光明藏,只要心思一动,“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实相就灭掉了。本来是袒露在面前的,可是我们并不了解,因为我们是用心行、心念捕捉它,于是就灭掉了。

“言语道过”,真理本来是寂灭相,不是用语言概念可以捕捉、把握、形容描述的,但是我们人类思维必须通过语言、概念、名相表达。当我们用语言来捕捉、把握、形容的时候,就已经离开真理了,就过了。

心行处灭,言语道过:如以毛笔行于白纸,如鸟飞行必离地。

比如在白纸上写毛笔字,毛笔抹在哪里,白的地方就灭掉了。我们的心是无明的,障碍的,要用这样的心思捕捉实相,等于用黑毛笔在白纸上抹。一切万法本来是实相,但是我们虚妄颠倒见的“毛笔”是黑的,行到哪里都是黑的,“心行处灭”,白的就灭掉了。心行到哪里,哪里就灭了;脑子想到哪里,实相就没有了。想从黑毛笔所行之处找到白纸,怎么找得到?都是黑的。毛笔说:“我没看到白纸,看到的都是黑的。”这叫“心行处灭”。

但凡夫不用心行又不可能,因为思维就是起心动念,没有念头不行。所以,念头永远跟实相是两重天,诸佛所讲的真理境界对凡夫来讲完全陌生。所以,道绰大师说:“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因为心行所不及,心行之处就灭了。

什么叫“言语道过”?比如鸟不动的时候蹲在地上,如果它一飞,就离开地面了。地面代表实相,鸟代表我们的语言。除非不思维,我们一旦思维,就要运用语言、概念、名相,就像鸟飞起来了,一飞起来就“言语道过”,离开地面,离开实相,不在那里了。诸佛的心万法寂灭,不用语言、概念,一心朗照,“体如而行”。所谓“体如”,就是跟“如”成为一体。诸佛的智慧,是“境智冥合”,境界和智慧是一体的,正知与所了解的万法境相完全一体,就像鸟稳稳地站在大地上,没有离开过。而我们不是这样,我们一念妄想,无明一动,“鸟”就飞起来了,一飞起来就离开实相大地了。这叫“言语道过。”

即使动念,也是糊涂的,如“黑漆桶”,冷水泡石头,仍然不知道什么叫实相。

 

佛法的两个层面

“诸法如涅盘相不动”,“诸法”就是一切万法,“如涅盘相不动”,“涅盘”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成佛的境界。诸法本来就是真理的显现,所以叫“如涅盘相”。尽管云起云灭、春夏秋冬,但诸法的体性本来不动,这就是诸法不坏。“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谁想要破坏佛法,是不可能的。

佛法有两个层面。

 

     ┌究竟真理  涅盘不动  无人能坏

佛法 ┤

     └众生得度  赖于因缘  为他破坏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第一个层面,佛法本身所表达的究竟真理是不坏相。“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坏不动。不要说佛法,一切万法本来如此,佛不过是证悟了诸法本来究竟的面貌,即究竟相,所以佛的心安稳。

这种安稳,无法用语言表达,究竟不动,不可破坏。这种究竟不动,不是我们所思维的静止、死灭。在这究竟不动当中,可以缘起一切万法;在缘起一切万法、即生即灭当中,显示不生不灭。佛的心常恒不动,坚固不动。所以,诸佛常乐我净,本身大涅盘,让我们感到非常安稳。

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何况佛法能被破坏。故心坦然无恐。

一切诸法实不坏相,所以佛法不被破坏。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佛法,因为佛法是究竟真理。究竟真理怎么会被动摇、被破坏?绝对不可能。无论怎样破坏,那仍然是法性的显现。

所谓护法卫教,不让人家破坏佛法,这是佛法的第二个层面,是指众生的善根、得度的因缘。众生在虚妄界当中,在迷茫当中,要把佛陀所证悟的真理传达给众生,需要因缘,这种因缘会被别人障碍、破坏。所谓“有人破坏佛法”,是从这个角度讲的,而佛法的究竟真理是没有人可以破坏的。

了解了这些,心里就会安稳,坦然无恐,也不会担忧佛教会怎样。我们看的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诸佛菩萨一讲话都是十方法界、十方众生,没有时间和量的概念。我们的心量非常小,往往从人的数量上形容,多少人信佛,多少人不信佛,佛法的因缘怎么样。这要从两面来看,不要单看这一面。

如果能够了知一切诸法是不坏相——哪怕听到这样讲,能够顺着言语作一些相应的思维,就知道佛法的崇高、坚固、不坏,不可以被动摇。这样,心里就会非常安稳,心才能放得下来。

每个人都有执着。比如我们学佛了,家庭、工作都能放下,出家了,但是对自己最关心的佛教前途提心吊胆,害怕如果没有寺院,佛法就会怎么样了,心里非常难过。这时,就要马上跳出三界外,从诸佛菩萨的角度来看,十方世界究竟圆满,这样的佛法怎么能被破坏呢?这样一想,心里就会坦然无恐,非常舒服,非常稳定。

善护众生善根,成就依法得度因缘,故起大悲。

从佛法的第二个层面考虑,为了善护众生的善根,成就众生依法得度的因缘,如果有人破坏,就要生起勇猛大悲心,把这个法传播给众生,尽量和大家结成善法因缘。

从两边看,心里就会感到既稳固不动,又不会担心害怕别人诽谤,阿弥陀佛的救度每个人都需要。

不要担心唾沫会淹掉大海,也不要担心微尘会盖住大山。唾沫再多,大海能被淹掉吗?正遍知海,随你怎么说、怎么吐;灰尘能把高山盖住吗?盖吧,越盖越高。所以,不要担心。

这是什么意思?弥陀的救度,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有人暂时可能不了解,但他仍然需要。我们心中不要害怕,也不要鲁莽行事,真实的佛法,要坦坦荡荡、正正当当地说。当然,也可以观众生的根机,就对方根机说深说浅。试探性地说,并不代表我们心中恐惧,因为我们有究竟圆满的弥陀救度的法门。

 

凡有言说,皆无实义,皆是戏论

凡有言说,皆无实义,皆是戏论。

“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凡夫对于诸法都是有增有减,天天做加减法,没事找事。比如对桌子的看法,首先,增加一个名字,“这叫桌子”,天底下没有桌子说自己叫桌子的,我们把它叫桌子,而且说“这是一张老板桌、全木的”,你看加了多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油漆,环保不环保,加了多少东西?这就是增,给它增加非常多的概念、名相。然后增加很多价值观念、是非判断:这桌子谁的,值多少钱,这些都是人为增加的。桌子说它值多少钱了吗?这一切概念,都是增。

什么叫减?不知诸法如涅盘相不动,不能了解诸法的空性,这就叫作减。以为诸法实有,这是增之过;不知诸法空性,这是减之过。凡夫众生,都不能如实了知诸法。不要说了知一切法,就连一张桌子、一本书都了解不了。但是也没办法,人研究就靠逻辑、名相、概念,找出一大堆东西来,无事生事。

人类的语言,怎么表达都是文字游戏,皆无实义。唯一的例外,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有实义的,名即法。除此之外,讲的东西都是做游戏。当然,这是人类的游戏规则,你也这么讲,我也这么讲,这就叫作随顺世俗。比如说凡夫讲“我”,阿难也讲“我”,舍利弗也讲“我”,这是世俗谛。虽然佛是讲无我的,讲法时还得讲“我”,来到娑婆世界,没办法讲真话,只好入乡随俗。诸佛菩萨之间说话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蹦。现在电脑里的一个压缩包就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如果接收速度快,一本书就一个压缩包,一秒钟就下载完了。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压缩包”里,有所有一切功德,一称念全下载来了,哪里还用一个字一个字地讲?那要到什么时候?诸佛菩萨灌你,就一个大包,一下子全都有了,所有的信息了然全知。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概念当中,没有一秒钟见到真实,都是自己的概念、妄想、名相,然后在里面做游戏。所以,佛称为“戏论”,一切文字,凡有言说,皆无实义,皆是戏论。

 

念佛觉醒无明大梦

就佛本身的境界,肯定不会和我们这样说话。佛端身一坐,“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不需要讲话,不需要声音,一切万法自然都讲完了;讲完了并不是就歇止了,不像世间的舞台,闭幕了就散场了,不是这样的,讲完也没有完,在一切时、一切念当中,一切万法都完全呈露,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佛说“如梦幻泡影”,我们都活在梦幻泡影当中,不真实。大梦谁先觉?什么时候觉醒?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等于佛在喊我们。其他的语言都是梦中讲的梦话,都不会使我们梦醒。

这句名号,就是佛在呼唤我们的佛性,把我们的佛性喊醒。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最宝贵的,能让我们从无明大梦中醒过来,除此之外都不行。佛讲的其他经典,都是指月之指,都是言语,如果没有真实证悟,我们仍然醒不了。但这句名号本身就是实相法,不增不减。

所以,能够多念南无阿弥陀佛,把名号抓住了,我们的无明大梦就能觉醒。

 

⑤释成礼拜门

为生彼国意故。

何故言此?菩萨之法,常以昼三时、夜三时,礼十方一切诸佛,不必有愿生意。

为生彼国意故。

有此句成礼拜门,无此句单是礼拜,不为门。

为什么加这句话?因为菩萨的常规法式,就是日夜无间断地在心中常恭敬礼拜十方诸佛,任何时候都礼拜十方一切诸佛,不必一定要愿生诸佛国土;即使不愿生诸佛国土,菩萨当然要礼拜诸佛,这是菩萨法式。

而这里礼拜阿弥陀如来,不是一般通途的菩萨法式,它是有特别的意义和目的。

今应常作愿生意,故礼阿弥陀如来也。

这个礼拜,要表达特别的意义,跟一般的菩萨法式不一样。一般的礼拜只是表示恭敬,这里的礼拜是归命,表达愿往生的心,所以称为“礼拜门”。如果没有“为生彼国意故”这句话,就不能称为“礼拜门”,只能称为“礼拜”,因为没有愿生极乐净土,这个门对他来讲就没有开。

如《易行品》诸佛易行中礼,唯西方一佛章中说往生。

像龙树菩萨的《易行品》说到“十方诸佛章”“西方一佛章”“过未八佛章”等等,在讲到其他诸佛的时候,都是说“稽首礼”“归命礼”等等,作种种礼拜,都没讲到往生,只是在“西方一佛章”讲阿弥陀佛这一章,讲到了往生。这样就显明《易行品》的重心就在这一章。“为生彼国意故”。

这是礼拜门。下面学习赞叹门。

 

2.赞叹门

起观生信·赞叹门

“出五念门”,先把五念门的标题列出来,天亲菩萨自己先解释,“云何礼拜”“云何赞叹”“云何作愿”“云何观察”“云何回向”,现在讲到第二门。

 

(1)先明赞叹属口业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

昙鸾大师解释:

“赞者,赞扬也。“叹者,歌叹也。赞叹非口不宣,故曰“口业”也。

赞叹一个人总要用口来说,当然,也可以写文章赞叹,文字、语言是一个类型的。

 

(2)释义

是怎样的“口业赞叹”呢?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这一段非常重要,也不太好懂。

分三方面解释:①明解文义;②文句结构;③展开。

分为三个层面来说明。首先,根据《往生论注》,把文面的意思解释一下。接下来,对这四句话的结构分析一下:第一句“称彼如来名”,第二句“如彼如来光明智相”,第三句“如彼名义”,第四句“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最后,再详细地展开说明。

 

①明解文义

先顺文义。昙鸾大师把这四句话分为三段来解释。

 

释“称彼如来名”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

无碍光义,如前偈中解。

“称彼如来名”,说得很简单,就是称无碍光如来。因为天亲菩萨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称无碍光如来名,这很好理解。

 

释“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暗也。

佛的光明殊胜,无碍,佛的光明是智慧之相。

我们这个世界的电光、灯光、日光、月光是智慧之相吗?这个世界的光是色光,是无记的,无所谓善恶、智愚,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已。它可以照破房间里的黑暗,“空穴中暗”,但不能破我们心中的愚痴黑暗。

佛法的光明是智慧之相,是佛的智慧报,从佛智慧报而起,所以,佛光能够“不为无记之事”,能破众生的无明。

佛的智慧光是怎么破众生无明的?十方诸佛常放光明,我们怎么还这么愚痴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到门,门封住了,不开,没有信心。

不过,我们现在都不太愚痴了。为什么?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佛光照进来了。如果不被佛光感召,佛光不照进来,我们不可能坐这里老实念佛,还是在世间造罪造业。

我们学了佛之后,对世间众生特别生怜悯心,他们过得真苦,太苦了!挣钱,娶妻生子;结婚,离婚;生、死,哭、笑……烦恼无尽,真是和演员一样,何苦来一遭呢?但是没办法,活着累呀!

坐火车时就常有人跑来说:“哎呀,真累啊!”世间没有哪一个人不觉得累。烦恼系缚,结使。什么结?贪结、瞋结、痴结,这些把每个人都五花大绑。但人还很骄慢,无明,愚痴,如同飞蛾扑火一样,被五欲之火烧得遍体鳞伤,仍然很勇猛,“我多么成功啊!”被烧得遍体鳞伤,自以为成功了。

世间人真是可怜,不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也不知道诸法不坏相、如涅盘、究竟安乐,也不知道诸佛常乐我净的境界,也不知道诸佛的净土,只知道埋头造业,受苦受难。非常可怜。

 

释“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

第三段,昙鸾大师把两句话合在一起解释,这样比较方便。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如阿弥陀如来的名义而称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

圣道门“如实修行相应”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是证悟无生法忍的菩萨境界。要证悟诸法实相,才能如实修行相应。凡夫光靠嘴皮,就能如实修行相应吗?这不是凡夫嘴巴的力量,是靠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念别的都不行。念《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凡夫再怎么念,都不是“如实修行相应”。只有“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才是“如实修行相应故”。所以,这两句话要连在一起说。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听闻佛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信仰的人,对佛法没有感悟,看到这几句话,就会认为是吹大牛,“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破无明就是开悟了,那我怎么还这么笨?无明怎么没破呢?能满众生一切志愿,怎么能满我一切志愿呢?”他觉得不可能。

昙鸾大师知道大家会有这些疑问,下面接着说:

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当然,也有人称南无阿弥陀佛,称无碍光如来,可是无明犹在。自己对佛法也没有信心,到底能不能往生也不知道,无明还在。

“而不满所愿”,他的愿望也不满。

“何者?”什么道理呢?“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这里的“无明”,有两个层级,“疑无明”和“痴无明”。疑无明,有疑心,这个疑心就像一团乌云,障碍在心中,把佛法的光明挡住了。痴无明就是愚痴。

在此土破无明,不是让凡夫跟登地菩萨一样证悟无生法忍,而是要破除我们对名号的疑心,这叫破“疑无明”;破痴无明,是到净土之后,内心证悟佛性、法性,跟诸佛如来、阿弥陀佛一样,彻底破尽一切无明。

“满一切志愿”也分为两个层级。在这个世间,主要是满我们往生的愿望;如果能往生成佛,当然一切志愿都满足:先满往生愿,后满成佛愿,一切志愿都含在当中。

 

比如有些人念佛只求人天福报,只求健康平安,那他的无明还在,不能满他的往生愿,因为他没有求往生的愿望,这样,跟佛的名义不相应。

还有的人虽然念佛,但心里怀疑,“光念这句佛号能行吗?如果不作一些功德、不修诸行善法,光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怎么可以呢?”这样就与名义不相应,不了解名号的真实义。

 

“如实修行相应”分科

从“‘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一直到最后,是解释“如实修行相应”的。分为两个层级来说明。

“如实修行相应”文段之分科:

 

      ┌正明

如实修行相应┤    ┌举果问因

      │  ┌标┤

      └反显┤ └明不如实修行

         │ ┌明二不知

         └释┤    ┌分释

           └明三不信┤合释

                │结显

                └引论主

 

一是“正明”,二是“反显”。

正明,是从正面来说明,“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这是从正面说如实修行相应的功效。

“然”以下就是反显。反显的时候,先说“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这样反过来显示什么叫如实修行、与名义相应,所以叫“反显”。

反显,先标出“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这是举果问因,举出没有达到如期效果,“称名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问其原因。“何者?”这是“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先标示出什么状态是“不如实修行相应”,再解释为什么叫作“不如实修行相应”。

 

释“不如实修行相应”

下面昙鸾大师又说: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

又分为两个层级来解释,先明“二不知”,后说“三不信”。

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这是二不知。

第二个层级是三不信,又分为四个层级来解释。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首先是分释,一者、二者、三者,把三种不信的心列出来,分开解释;然后是合释,此三句,展转相成,这是合起来解释。下面说: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

这是从结论上反显:与这个相反,就叫如实修行相应。

昙鸾大师的解释非常巧妙。正面解释欲如实修行相应,我们很难理解,他从反面讲,如果跟它相反,那你就是如实修行相应。这样解释非常善巧。

最后说:

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举出论主这个例子,论主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就是我一心

 

实相身,为物身

“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阿弥陀如来有两种功能、作用。

什么叫实相身?佛已经彻证宇宙真理,以诸法实相作为本体的存在,本身跟诸法实相是完全吻合的,这叫实相身。

什么叫为物身?诸佛证悟诸法实相之后,还要救度众生。他不像阿罗汉作自了汉,或者像菩萨七地沉空难,那样就不能出空入有。为救度众生,佛的“实相身”必须显现出“为物身”。

佛教讲“物”,不是指物质、物体、物件,而是指众生。为救度众生而显示这样一尊佛的存在。

如果以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讲,推到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就是为物身;不取正觉,所取的正觉就是实相身。当然,正觉本身既是实相身又是为物身,不过分为两句话来说,就比较清楚一些。

阿弥陀佛也好,十方诸佛也好,都是为众生成佛的。“上求佛道”是实相身,“下化众生”是为物身。

 

专念弥陀名号,为生报土故

既然诸佛都是实相身、为物身,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呢?以通途法门来讲,诸佛的为物身,对众生的根机是有拈选的。就是说,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就会感得佛什么样的加持,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而为了让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能往生到佛的报土,唯有阿弥陀佛的为物身显示为这句名号。不管有悟、没有悟,出家、在家,有智慧、没智慧,能修行、不能修行,这句名号普遍救度一切众生。这里的,从下下品的众生到高级菩萨,都在涵盖范围之内。

至于诸佛的为物身,像《华严经》所讲的境界,是登地菩萨,或者破无明、证无生忍以上的菩萨才可以得到利益。不然,这部经典对你来讲,也就是种个善根、结个善缘而已。

如果知道如来是实相身,就能破众生一切无明;如果知道如来是为物身,就能满众生一切志愿。这两句话是翻对的,实相身是破除我们无明的,为物身是满我们志愿的。受凡夫语言的局限,只能翻对来说。

如果知道这句名号不是一般的语言文字,不是一般的声音,不是一般的名号,而是如来的实相身,能够让你往生成就正觉,产生无上的信心,当下你的无明不就破了吗?

如果知道名号是万德名号,是如来五劫思维、兆载修行一切功德的总结晶,是为了救度众生而凝结的聚合体,显现为名号布施给你,那么,称念这句名号,自然就可以满一切志愿,因为如来万德都在这句名号当中。如果不了解,就等于没有。比如一位父亲要离世了,把所有的财产都放在支票里,给他儿子。儿子不认识支票,不了解里面有十个亿,他拿了这张支票,不还是穷人吗?因为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支票里有那么多钱,他认为只是一张纸而已。一旦了解这张纸里面有无量的财产,当下就破除他的贫穷,让他没有恐惧,生活安心。“老爸给我留了十个亿”,他不就富足了吗?不就满他的志愿了吗?要买巧克力、油条、豆浆算什么?尽管买,满一切志愿。

“实相身”就是真实财产,“为物身”就是给我们的。如果知道这个,我们不就安心了?安心就破我们的恐惧,满我们一切愿望。

看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不了解这是真实功德,是实相身;也不了解这是救度自己的,是为物身,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光靠这句名号能行吗?我还要修点什么吧?”在疑惑恐惧当中,念佛也不能满愿。

我们现在念佛都满愿了,都快乐,都安心,都法喜,这不就满一切志愿了吗?

 

专修念佛,能救过世父母

我出家之前,父母就离世了。这对一般人来讲是永远的遗憾,这种遗憾在世间法当中是无法弥补的。

但是念佛之后,讲老实话,我特别安心。为什么?我每念一声佛号,父母都可以得到。父母跟子女的缘分是最深的,阿弥陀佛绝对可以救度他们到极乐世界,说不定现在就已经到了极乐世界。连去世的父母都可以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有什么愿不能满?

所以,在这个世间,对这句名号能够全身心投入,你会过得有滋有味、有品有格,你就是人中芬陀利花,而且你也不骄傲,你过得踏实。

 

念佛具“四感”

人生有四点最重要:一是方向感,二是安全感,三是幸福感,四是满足感。就像开车一样,首先要有方向,有目的地。没有目的地,不知道去哪里,这不是茫然吗?有目的地,还要安全到达;有了安全,还要舒服;最后还要达到目标,要满足。所以,人生这四感是绝对少不了的。

没有方向感,活着就没有意义。不知道活着干什么,不活又不行,晕头转脑。有的人没有方向感,赚了很多钱,却得了抑郁症。有了方向感,还要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会恐惧。

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就满一切志愿了吗?念佛,“四感”都有了,这就是感应,还要什么感应啊?如果还没得到这四感,说明你称名没有“如彼名义”,没有“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没有“如实修行相应”。

 

正明

我们先把昙鸾大师解释的这段文句再简单地过一下。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先“正明”,“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反显

下来“反显”,“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提出问题,以果探因:“有人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是还有无明,而且也不满他的愿,这是什么道理呢?”

给出答案:“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因为他虽然称名,但是不如实修行,和名义也不相应。

下面就解释,“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

也给出了两个答案:“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这叫“二不知”;下面说“又有三种不相应”,这叫“三不信”。

 

明“三不信”

a.分释

第一,“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淳”,同纯净的“纯”,“淳”就是淳厚。“若存若亡”,就是有时候有信心,有时候又没有信心;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在某种情况下有,在某种情况下又没有。

比如,坐在那里念佛,没什么事干扰,感到心里比较清净;最近心情很好,又行善积德,又很精进地修行,就会觉得“这样可能差不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若存”。如果儿子下岗了,自己又生病了,丈夫也跟她吵架,坐在那里念佛心里就不清净了,妄想翻腾;又造罪了,又犯过失了,修行又不精进了,又犯戒破戒了。在这种情况下,又会觉得“这样可能念佛没有什么效果,往生不定”,这叫“若亡”。“若存若亡”,就是信心不淳厚、不纯净,似乎有,又似乎没有。这种情况就叫作“与名义不相应”,这样就不能“破众生一切无明”,不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第二,“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

“信心不一”,就是信心不专一、不唯一。信靠阿弥陀佛,念念佛,又怕靠不住,再靠别的佛菩萨,再靠别的法门,再靠别的经咒。这样心就不决定,不能决定靠倒阿弥陀佛,不能通身放下、彻底靠倒。

“我就决定靠阿弥陀佛了,今生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完全归命,毫无犹豫”,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在犹豫,摇摆不定。这样的情况,也不能破暗满愿。

第三,“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今天相信,明天又不信;今年信,明年又不信,这就是不相续。“余念间”,就是念别的,念余佛、余菩萨、余法门,让这些来间断信心。

这三种情况都是和名义不相应的,和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含的意义不相吻合。阿弥陀佛名号本身所具足的意义,都跟这些相反。

这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有怀疑心、疑惑心,第二种情况叫夹杂,第三种情况叫间断。我们应该反过来,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与名义相应。

如果怀疑这句名号,当然就与名义不相应了,因为名号是实相法,名号能救度我们出离生死。“怀疑”显然是不相应的,“夹杂”也是不相应的,“间断”也一样。这是三种不相应。

这是分释,把信心分为“淳、一、相续”三个层面来说明;如果“不淳、不一、不相续”,就是不相应。

 

b.合释

下面合释,再把这三句合起来解释。

“此三句,展转相成”,“展转相成”,就是互相之间一句必含三句,三句必然归于一句,互相之间是连带关系,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先顺着说,后倒着说。

顺着怎么说?

“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信心不淳,不纯净,当然就不可能有决定的心。

“无决定,故念不相续”,既然心中不决定,摇摆,念一念又不念了,又有了别的想法,很显然就是“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

反过来倒着说也可以。

“亦可”,从最后开始说起。

“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念念阿弥陀佛,又念别的;靠靠阿弥陀佛,又靠别的,这样当然是不决定的。

“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心就“不淳”,不淳厚、不淳实、不纯净。

这是合起来解释。

 

c.结显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这是结显,作总结,总结显明。与此相反,如果信心“淳、一、相续”,就是“如实修行相应”。这里面有丰富的内涵。总之,这里说的“如实修行相应”,从正面表达难以理解,昙鸾大师就举出反面的例子,这“二不知”“三不信”,就是“不如实修行相应”。了解了这是“不如实修行相应”,反过来,“与此相违”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因为“如实修行相应”对凡夫来讲是非常难的,所以,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信心的问题。有信心,就是“如实修行相应”;信心不具足,就是“不如实修行相应”。“如实修行相应”,以圣道法门的修行来讲,是高级菩萨的一种非常高难度的修行,而我们凡夫只能以信心契入。

 

d.引论主

“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昙鸾大师搬出《往生论》的作者天亲菩萨,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一开篇就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一心”就是“如实修行相应”。“一心”,就是这里的“淳、一、相续”,就是信心。虽然讲淳心、一心、相续心,但是合起来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文句就说到这里,都是一种非常概念性的东西,就是文字上的概念化,我们必须再展开来说。

 

②文句结构

前面把“如实修行相应”的文段作了分科,第二部分,就是关于这四句话的结构关系。

 

方法与目标

赞叹门,“云何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段话主要讲两件事:方法和目标。前三句是方法,后一句是目标。不管是圣道门还是净土门,既然发心修学佛法,目的就是要“如实修行相应”;“如实修行相应”是有标准的,就要有方法。

 

总则与细则

赞叹门中的“称彼如来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的方法。“称彼如来名”是总则,作为限定语的“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是细则。总则是称阿弥陀如来名号,但“称彼如来名”,未必都是“如实修行相应”。如果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不“如彼名义”,这样虽然称名,也不是“如实修行相应”,所以这两句是细则。

 

“修行”与“如实”

这两句其实也很简单。“称彼如来名”,这就是“修行”;“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就是“如实”。“彼如来光明智相”“彼如来名义”都是真实法、实相法,所以,“如”后面的文字就可以换成“实”。“实”是用“彼如来光明智相”和“彼名义”来说明的,这样的称名,就会达到这样的目标。“欲”就是目标、愿望,如果有“如实修行相应”这种欲愿,就要“称彼如来名”。

 

③展开

何故名赞叹门,不名称名门

称彼如来名,何故名赞叹门,不名称名门?

首先是讲赞叹门。“云何赞叹?口业赞叹”。讲赞叹门,我们觉得可能会讲很多赞叹的话,但其实很简单,就是“称彼如来名”。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叫称名门而叫赞叹门?叫称名门也可以啊。这在《往生论要义》里有解释说明,分为两点。

第一,名号是万德所成,称名就是赞叹。我们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最简略的赞叹,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是一般的名号,它具有实际的万德。

第二,称名有“如实修行”和“不如实修行”。如果“如实修行相应”,这样的称名就是赞叹;反过来,如果“不如实修行相应”,这样的称名就没有如实赞叹。

“阿弥陀佛,我一天念你三万遍,念了三十年,到现在你还没有听见,都不感应我”,这不叫赞叹,。

要显示是“如实修行相应”的称名,这样才叫赞叹。比如有人说“像我罪业这么深重,念佛也没有念多少,对佛法的教理也不懂很多,还没有归依,学佛时间还不长,这样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是妙手回春”,这就是赞叹。

就像病人遇到医生一样,“这位医生给我开了药,药苦得要命,每天喝三大碗,喝了三年,一个小感冒还没治好”,这叫赞叹吗?这样说完之后,医生的牌子就要倒掉了。“我有一大堆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肾炎,都是疑难杂症,但这位医生拿了一颗药丸让我服下,就好了!”这就是赞叹。病非常重,但是简简单单就治好了,这就是赞叹。

念佛要“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才叫“如实修行相应”,才能成为赞叹门。

 

何故独取“无碍光”名为赞叹门

依《大经》,阿弥陀如来有十二光相,何故天亲菩萨独取“无碍光”名为赞叹门?

阿弥陀如来有十二光: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炎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每一光都是赞叹,每一光都可以构成赞叹门的内容。天亲菩萨在这里特别提出无碍光:“‘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为什么特别选“无碍光”作为赞叹门呢?

诸相各有一能,今取无碍光名,显救度有碍众生,令无障碍,平等如虚空,令众安心。

十二光如来的每一光相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清净光灭除贪欲,欢喜光灭除瞋恨,智慧光灭除愚痴。今取无碍光名,是显示阿弥陀佛的救度。因为众生都是有罪业障碍的,被罪业系缚在三恶道中,而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有障碍,所以用无碍光显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无有障碍、平等如虚空,让众生能够安心。

“无量光”听起来很好,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无量光”是佛的,佛有很大的光,而“无碍光”马上就跟我们有关系了。不是佛有障碍,而是众生有障碍。无碍光让有障碍的众生没有了障碍,心里就会很通畅。

下品凡夫,无明业系碍于解脱,今称无碍光如来名,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诸邪业系无能碍者。如赞神医起死回生,今依有碍众生赞如来光明智相。

“下品凡夫”,尤其是《观经》下下品。

“无明业系碍于解脱”,障碍我们,不能解脱成佛。

“今称无碍光如来名,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无碍”就是无明业障都无障碍;满众生愿无障碍。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这就如同赞叹神医起死回生的医术一样。要赞叹神医,一定要举一个病情最严重、情况最紧急的患者,这样才能反显医生的医术高超。

我们赞叹阿弥陀佛,就要以有碍众生的业系、障碍、罪业、苦恼来反显,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智相,所以用“无碍光”。

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言

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

“光云无碍如虚空”,这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究竟圆满。佛法这些词,按世间来讲,都很难理解,但是听起来非常优美,非常庄严。“光云无碍如虚空”,我们理解的光就是射出去的一条线,但是佛法讲的光明不是线状的,而是立体的。“光云”,佛的光像云团一样,可以散发,也可以不散发,还可以形成一个光明台,如云、如台。“光云无碍”,像虚空一样,没有任何障碍,“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一切有碍”就是指有碍众生,众生受罪业障碍。我们都蒙受无碍光的恩泽。

这是就“赞叹门”这个名称来说的。

 

只有称名才能“如实修行相应”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称彼如来名”和后面的“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要紧密联系起来。凡夫认为念这句名号太简单,太容易,轻飘飘的,没有什么了不起,把名号看得很轻;把自己的修行看得很重,今天布施了多少钱,磕了多少头,诵了多少经,做了多少善事,打坐几个小时,以为这就是修行,觉得很了不起。

天亲菩萨没有把打坐、修世间善法、修三福业称为“如实修行相应”,那些都不是“如实修行相应”。“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那能称为“如实修行相应”吗?

众生看不起这句名号,以为自己修的定善散善非常了不起。天亲菩萨的思维跟众生完全相反,他说,如果不想“如实修行相应”,只修一点人天福报,那样是可以的;“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想“如实修行相应”,就要“称彼如来名”,只有这一条道才是“如实修行相应”。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简单解释,彼如来光明是智慧之相。彼如来光明智慧有什么样的相呢?这需要展开说明。

首先讲“如”。“如”就是完全依从、完全按照、完全随顺。“如”就是敌体吻合,完全吻合,一点不差。这是一个字眼。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完全契合、依从、随顺名号所包含的光明智慧之相而称名,就是“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那我们先要了解阿弥陀如来光明有什么样的智慧之相,我们看经文

《阿弥陀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

《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无量寿经》说: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威神光明”可以分开理解。“威神”最尊第一,“光明”也最尊第一。“威”是威德,“神”是神力。威德、神力、光明最尊第一。

“威神光明”也可以合在一起理解。“威神光明”,现在讲气场很强。像一些大将军,看起来比一般人有威神,这是人和人相比。佛的威德和神力,是通过光明来显示的。

如果一个人面无光色,神情暗淡,那有什么威神呢?有的人光色赫然,神采奕奕,那种光彩显示他的威神,有很大的能量。在十方诸佛当中,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是最尊第一的,“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显示他的光明之相。

 

“十二光佛名”释

《无量寿经》说: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经文,叫“十二光如来名”。

“无量光佛”,我们众生都是有量的。小心量怎么对治?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小心小量就变成大心大量,变成无量。“量”,只要有量,就有不足,就颠倒,就分别。众生在世间都是有量,大小、好坏、多少等等,这些都是量。无量超越一切有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没有量,一块钱可以当无量无边的钱用。因为无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打破一切量的限制,所以叫无量光。如果我们念佛,我们的心就无量。

“无边光佛”,“无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住二边,行于中道。一般人容易偏激,要么好,要么坏,要么是友,要么是敌,要么是仇,要么是恩,要么生,要么灭,要么断,要么常,这叫作边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会住于边见,非断非常,不生不灭,没有是非,完全行于中道,这就是中道实相。这是“无边光”。

“无碍光佛”,我们办事都有障碍。如果希望人事和顺、没有障碍,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没有障碍。心里没有障碍,一切事情很通达;义理也没有障碍,罪业也没有障碍,一切无碍,这多好啊!

“无对光佛”,我们在世间有冤家对头,过去跟人家结怨、结仇、结梁子,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怨对化解,这多好!人心虽然看不见,但是它比看得见的更敏感。开车的时候,对面来辆车,撞上了,肯定彼此都不好,车毁人亡。人和人在心上对立了,肯定很纠结。如果过去我们跟人家结了恶缘,对方可能会来报复。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化解了,他从旁边就过去了。这叫“无对光”。

“炎王光佛”,一个人的名声不好、不光明,如果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名声就非常高显,好像很高的火焰一样,这叫“炎王光”。当然,其中还有很多深妙的意义,我是取最浅显的来讲,因为众生都喜欢名声显赫,名声显赫,如“炎王光”。

“清净光佛”,一个人贪欲心很重,贪染,染污,如果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很清净。“清净”这两个字非常好。人有再多的钱,如果烦恼一大堆,钱有什么用呢?不清净。“清净”是最重要的。心里清净,没有事,就是清净闲道人。不要染污我们的心。名声有时候也让我们不清净。有人贪名,做学问要成名、成家,要出个名。总之,对“清净”两个字,我们要多体会。

“欢喜光佛”,这个一看就明白。如果内心瞋恨,就没有欢喜。我们对这个世界、对别人怨恨、抱怨,觉得别人亏欠我们的,就要多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来念佛。越念越欢喜,这就是“欢喜光”的作用。“你穷光蛋,为什么还这么欢喜?”“我穷光蛋,但是我有南无阿弥陀佛啊!”手舞足蹈,欢喜踊跃。天天念佛就很欢喜。

“智慧光佛”,念阿弥陀佛名号能开智慧。

“不断光佛”,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慈悲的眼睛白天晚上都关注着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关注我们。十方诸佛的眼睛是慈悲的,不会盯着我们的钱,只想把我们请到净土去。如果求关注,就求阿弥陀佛不断地关注,求十方诸佛关注。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十方菩萨都在关注我们。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就要关注我们,他的光明遍照十方,“你只要念佛,我来关注你”。佛光照耀,佛的光明来关注我们,我们就身心愉悦,身心安乐,身心幸福,破一切无明,满一切志愿。

“难思光佛”,佛的光是难以思维、难以想象的。

“无称光佛”,佛光是语言所赞叹不及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超日月光佛”,这是比喻。在这个世间,最大的光就是太阳光和月亮光。但是太阳光和月亮光只能照外面,不能照里面,不能给我们心灵带来光明。太阳光再大,也照不破内心的黑暗;太阳光再温暖,也化不开内心的寒冰。罪业的“冰”,唯有靠阿弥陀佛的光明,这是真正的“超日月光”。

 

光明用德

《往生礼赞偈》说: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我非常喜欢读这一段,这叫作“触光柔软段”。

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三垢消灭”,贪瞋痴三毒垢染消失,如光破暗一样。

“身意柔软”,没有贪瞋痴三毒,身心就非常柔软。“身”是身体,“意”是心灵。身体如果僵硬,身体就会不舒服;心如果僵硬,心就会不舒服。有的人就是很犟,犟得不得了,心非常刚硬,佛法说“刚强众生”。心硬,自己受罪。一个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是心地柔软,首先自己过得舒服,周围的人也舒服。心刚硬的人,谁跟在后面谁倒霉。怎么能“身意柔软”呢?念南无阿弥陀佛,遇到佛光,身意柔软。

“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自然生起善心、善意。

《无量寿经》说:

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人道也有苦恼,我们其实都是苦恼众生。

“见此光明,皆得休息”,三恶道的种种苦恼就休息了。这是真的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佛之前,苦恼多得不得了,家庭的事,工作的事,儿子、丈夫,房子、车子,非常苦。学佛之后,虽然也没发财,还和以前一样,但是这些苦恼“皆得休息”。

说到念佛能满一切愿,有人就是不相信,“怎么能满一切志愿?”其实就是这样的。佛满我们的愿,比如,我们看见河对岸的人生活富裕,就想要一条船,到河对岸生活多好。我们脑子里只会想“佛如果给我一条船,我过去了,就是满我的愿了”。但是,佛并没有给我们船,我们就认为佛没有满我们的愿。其实不是的。佛说“你在这里,我就可以让你过好日子”,这不就行了吗?这样就行了,就可以了。有人求佛保佑考上哈佛大学,结果没有考上。为什么一定要上这个学校呢?上这个学校还要使劲地读书。佛说“你只要念佛,不上哈佛也可以心里平安,过快乐的日子”,这不是更好吗?所以,佛满我们的愿,是兜底满的,不是依我们的眼光。有人求佛给他一辆好车,佛说“不用,你现在这样就可以了”。佛满众生的愿,是超过我们想象的,让我们的苦恼能够休息,让我们的心愿都能满足。

“无复苦恼”,我们读经,如果单从文句上读,就读不懂。如果不能“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来念佛,读到这里就会觉得是吹大牛,“佛光照着就没有苦恼,我怎么还这么苦恼呢?”这都是信心不够,跟佛光没有交集。

“寿终之后,皆蒙解脱”,三恶道众生蒙受佛的光明照耀,寿命终了,都能脱离三恶道苦,可以生人道、生天道,甚至直接生到净土。

 

诸圣赞叹之德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仅释迦牟尼佛赞叹,十方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菩萨都赞叹。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这就是“如彼如来光明智相”,称彼名号。如果有众生听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是这样不可思议,这样功德圆满。

“日夜称说”,不是称光明,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就是“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赞叹。

“至心不断”,“至心”就是“信心”。

“随意所愿,得生其国”,随众生心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

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

我们往生净土之后,诸佛菩萨不仅赞叹阿弥陀佛,也赞叹我们。我们得到阿弥陀佛、诸佛菩萨的赞叹。

“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叹誉谁?你现在称叹阿弥陀佛的功德,愿意往生;你往生到净土,诸菩萨、声闻就称叹你的功德。

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我们到极乐净土最终成佛的时候,十方诸佛菩萨就称叹我们的光明,也像今天释迦牟尼佛称叹阿弥陀佛光明一样,也就是我们的光明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一样的。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这是广赞。释迦牟尼佛说,以他的辩才,用广长舌相赞叹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昼夜不停息,一个大劫也说不完。

我们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智相,知道名号就是阿弥陀如来的光明,要顺弥陀的光明智相来称名。

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昙鸾大师对“如来光明智相”有两种解释、两种功能,“能破众生一切无明”和“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这也是如来的“光明智相”。

名即法。

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名即法”在这里可以换为“名即佛”。“法”是万法,是通讲一切法。名即法,不光是指诸佛名号,般若波罗蜜、一些咒语,这些法和名是一体性的,叫“名即法”。

如果就诸佛名号来讲,尤其是阿弥陀佛这样以名号度众生的佛,名号就是佛。如果不知道名号就是佛,那就不是“如彼名义”。你把名号不当佛,把佛不当佛,那怎么能满你的愿?怎么能救度你?怎么能发挥名号的作用呢?

你现在穷了,我给你黄金,你把黄金不当黄金,那怎么能救你的贫穷呢?你饿了,我给你饭,你把饭不当饭,认为那是石头,怎么能让你饱呢?给你钞票,你把钞票不当钞票,当作纸,怎么能发挥钱的作用呢?

念佛也一样。你把名号不当佛,把南无阿弥陀佛看成普通的六个字,认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那你怎么能得救?阿弥陀佛说“我的法身光明显赫,你的浊眼看不见,根本就没法相应,所以,我成为名号来救度你,你又不把我的名号当作佛,只当作简单的六个字,我怎么能救你呢?”到底是阿弥陀佛对不起你,还是你对不起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看不起你,还是你看不起阿弥陀佛?把阿弥陀佛的名号看得非常低,这就是众生没有智慧,以为佛的名号跟一般人的名字一样,“我叫王大富,可我很穷;阿弥陀佛,你叫无量光,可能也没有光”,不是那回事。

佛是万德成名,聚集一切功德。佛的功德,远远超出凡夫的想象。凡夫的心思语言完全在黑暗、无明、颠倒当中,佛是在无我、空性、大光明当中。凡夫完全在“有我”当中,“有我”跟“无我”根本就无法对接。

众生在黑暗当中,佛在光明当中,黑暗怎么能到光明里面去?光明也不能到黑暗里面,光明一来,黑暗就没有了。为了跟众生交集,佛就成为一句名号。但是这句名号众生又看不中,认为它是普通性的,这样就当面错过了。

《往生礼赞》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也是“彼如来光明智相”。

《观经疏》说: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

这是“三缘段”说到的。问“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答的是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

 

八种“彼如来光明智相”

下面把“彼如来光明智相”列了八种相来说明。当然,肯定不止八种,无量无边。

 

1.遍照十方相

            ┌色  时空无碍

2.无所障碍相┤

            └心  罪业无碍

            ┌无量光之寿命┐光所及处寿亦随到,

3.光寿一体相┤            ├光照施与寿命,起死回生,

            └无量寿之光明┘转凡成圣,光明、清净、

                            幸福、圆满生命。

                            佛生命之光。

4.光寿成名相

            ┌唯观念佛相

光明智相┤5.光摄念佛相┤唯摄念佛相

            └摄取不舍相

            ┌破一切无明

6.破暗满愿相┤

            └满一切志愿

7.实相为物相

            ┌蒙爱温暖故

            │罪冰消融故

            │安乐无恐故

8.触光柔软相┤心意满足故

              │欢喜踊跃故

              │归命驯服故

              └慈善柔顺故

 

第一,遍照十方相。“彼如来光明智相”不是照一个小地方,而是遍照十方世界,所以首先讲到光明的圆满和广大。

第二,无所障碍相。遍照十方无所障碍,这是根据经文来的。什么叫无所障碍?有两种:一个是色法,一个是心法。就是色光和心光。色光,就是时间、空间无所障碍。它是永恒相续的,时间是无障碍的;空间无障碍,遍布十方一切法界。比如说中微子射线,地球都无法阻挡,直接就穿过去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更不用说,佛已经证悟空性,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在佛来看都是空性的。空的还有什么障碍?色光是时空无碍。

更重要的是,阿弥陀佛的心光是要救度众生的,真正的障碍不在于桌子、板凳、房子、高山,而是众生的罪业。阿弥陀佛的光明,众生的罪业不能障碍。五逆罪、谤法罪是罪中最极,十恶、五逆、谤法,罪大恶极。善导大师说:“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即使这样,都无有障碍。

佛的慈悲广大,超过我们的想象。佛不会搞人情关系,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一点,不是的,佛是冤亲平等。跟佛结怨,佛也是平等心;给佛烧香磕头很虔诚,佛也是平等对待,平等救度无分别。“等视众生,犹如一子”,所有的众生,佛看他都像独生儿子一样。五逆谤法的众生,也看他像独生儿子那么宝贵,视为掌上明珠;不仅这样,佛对五逆谤法的众生还特别慈悲。

这不是没有原则性吗?就像一位妈妈,有七个儿子,如果哪个儿子生病了,妈妈是不是要特别照顾他?一个人为什么造罪造业、谤佛谤法?因为他得了烦恼病,得了业障病,得了无明病,他生病了才会这样。如果他心里有智慧,没有烦恼,不得无明病,怎么会谤佛谤法呢?他自然要归依佛、归依法了。这个儿子如果没生病,会拿石头砸他妈吗?他犯精神病了,不认识他妈了,傻乎乎地拿石头乱砸。父母养了几个儿子,大儿子非常精明强干,小儿子傻乎乎的,连屎尿都搞不干净,乱抓乱打,父母对他就会特别怜悯。

有些众生为什么造罪造业?因为愚痴颠倒,所以佛大悲不舍。经中说,诸佛如来怜悯造罪恶人,对造罪恶人所施与的慈爱,更甚于善人。佛对凡夫所施与的慈爱,多于对菩萨、阿罗汉,因为他们都已经清醒了,而我们还在迷惑颠倒当中。

这是无所障碍相。

第三,光寿一体相。这是根据《阿弥陀经》的经文来的,光寿都在阿弥陀佛名号当中,一体。什么叫光寿一体相?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光明里面有寿命。佛光照到你,你就能起死回生,因为光明里面有佛的生命。不像太阳的光,太阳光有生命吗?没有。太阳光就是光子,给你温暖而已。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到哪里,佛的寿命就跟到哪里。光照到你身上,寿命就到你身上,佛的生命就到你身上,把你改造了:把你颠倒的、业障的、轮回的、染污的、纠结的、痛苦的、苦恼的生命,改为清净的、圆满的、光明的、幸福的、安乐的生命。

佛光照到我们,才有改造的功能,这是光寿一体。

光明照到哪里,寿命就到哪里;而且这个寿命不是黑暗的寿命。地狱的寿命也很长,但是地狱的寿命是黑暗的、痛苦的、造罪的寿命。佛是无量光明的寿命,所以叫无量光寿——无量光之寿命。这种寿命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光明,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清净喜悦,能够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仅得到佛光的温暖,也得到佛的寿命,得到拯救。

同时,这种光明是无量寿命的光明,这种光明不是无记的,不是色法的光明,其中含有阿弥陀佛无量的寿命。这种寿命是佛的寿命,这种永恒常住、常乐我净的寿命显现的光明,这种光明当然可以救度众生,里面就有阿弥陀佛的能量和寿命。

光寿一体,给我们绝对的安心。

什么叫起死回生?我们在三恶道当中,就是没有活过来,佛性的生命从来没有觉醒过,可以讲是行尸走肉、黑暗的众生。佛光能让黑暗的众生起死回生、转凡成圣,能施与众生光明、清净、幸福、圆满的生命,就是佛的生命之光。

这是佛的光明之相。

第四,光寿成名相。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结合在一起,成为这句名号。佛的光明我们看不见,佛的寿命我们也无法交集。怎么才能和我们发生作用?就是把佛的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浓缩在这句名号当中,给我们,在我们身上产生作用和功能。

你看念佛的老太太,并不懂很多佛经上的道理,她白天念,晚上念,总是一直念。这样念佛,自然身心柔软,自然身心清净,自然幸福安乐。让她讲道理,她讲不出很多,“念佛好!”她只能讲这一句话。什么叫好?“我自己知道了,那你也念佛吧!”身心安稳,非常好。

第五,光摄念佛相。这种光明有什么相呢?就是光明摄取念佛。

阿弥陀佛的光明来了,是要观察、寻找的。观察谁呢?寻找谁呢?就像我们半夜金戒指掉了,赶紧打开手电筒寻找,找什么?找金戒指。阿弥陀佛的宝贝儿子掉了,掉到娑婆世界,他当然要放光寻找。掉到哪里?到十方世界流转去了。阿弥陀佛找你,一放光,十方世界都照亮了。你一念佛,“哎呀,儿子在这个地方!”这叫唯观念佛。

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佛马上就找到你。佛的光明和佛的名号是完全相应的。光明和名号的关系,是光明成为名号。念佛,就是把阿弥陀佛光明的开关打开了。就像我们房间里装了电灯,一碰到开关,灯就亮了。如果在墙上随便按,灯能亮吗?开关要找准;找不准,再按也没有用。

靠自己行善,佛光照不来,就像拿榔头在墙上乱敲一样,没有找到开关。如果找到开关,用指头一按,自然满室光明。

我们的心室就像房间,名号就是开关。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光照进来,我们心里就满室光明。

“光摄念佛相”细分有三点:

一是唯观念佛相。阿弥陀佛的遍照光明是有目的的,是要观照。当然,总的来说是要遍照十方,就通愿来说,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的光明都是遍照十方,催化、成熟一切众生的善根;作为阿弥陀佛别愿所成,是“唯观念佛众生”,因为这是他的本愿,“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唯观念佛”,观见念佛之人。你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当下佛眼就观照到你,佛光就注照到你,这是自然的感应,并不是对谁有偏见、偏爱。语言上可以说“偏好”,佛光普照,偏照念佛;但其实是随顺阿弥陀佛因地的本愿,因地本愿就这么设定的:“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他特别的本愿。

二是唯摄念佛相。阿弥陀佛的本愿以名号度众生,所以佛光只摄取称名的众生。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有智慧、没智慧,信仰佛教、不信仰佛教,都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当下与佛光感应道交,自然蒙受光明照耀、摄取,平等,不分别。

三是摄取不舍相。观照到念佛之人,就加以摄取。一心归命、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众生,白天、晚上,今天、明天,从现在直到临命终,佛光摄取不舍。“摄取”就是救度、保护、护念、忆念,保护我们,救度我们。佛以什么摄取呢?以光明摄取我们。

第六,破暗满愿相。前面是根据经文理定的,这里是昙鸾大师的解释:阿弥陀佛的光明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破暗满愿:弥陀赐予的超过我们想要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别无所求。但求此间利乐皆是暗。破人大梦,非仅仅满足梦中虚妄所求。

这两个功能,如果把两者的次序倒过来,先说满众生一切志愿,后说破众生一切无明,这样行不行?凡夫众生的志愿都是不合理的,都是无明的。在无明状态当中提的志愿,如果都满足了,众生会越来越无明。必须先破一切无明,然后才能满一切志愿,所以,这个次序一定不能颠倒。

比如一般人的志愿要好吃好喝,健康长寿,贪图五欲,无穷无尽。对这个世间没有正确认识,所以,先要破无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幸福观。先有正确的认识,再满志愿,这样才是合理的,不然就没完没了。

就像在梦里发财,赚了多少钱,盖了多少楼,有什么意义?梦里所满的志愿都是空的,没有意义,“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首先要破众生一切无明。

 

要具备佛法基本的正见

怎样破无明?对佛法要有基本认识,基本的正见要具备。

佛说“人生是苦”,首先告诉我们人生是苦,这是“苦谛”,苦是真理。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苦、无常故苦,就会有很多妄想、颠倒的追求,这是求不到的。

苦很多,大分有八种: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

关于人生是苦,关于人有没有前生、今生、来世,对于这些,世间的人都是不觉悟的。比如到底有没有他方净土,有没有诸佛菩萨的存在,有没有死后的世界,人死之后到底是不是如灯灭,对这些问题,都是茫然无知,都是自己猜,想当然,这不是无明吗?

所以,破一切无明,主要从大方向、从根本上了解整个人生,知道我们佛性的存在,明白我们毫无必要在世间受苦,知道还有三界外的净土,还有诸佛菩萨的慈悲,还有永恒的生命长河,我们可以证悟佛性,圆满成佛。如果懂得这些道理,人生的境界,视野、心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常言说,蜗牛角上决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人在这个世间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在佛眼里,这个地球太小了,就像蜗牛角那么一点地方。蜗牛的角伸出来就那么小小一点,还在上面一决雌雄,谁比谁厉害。人生如同石火电光,五十岁、八十岁,顶多一百岁,在佛看来,像石头跟石头擦出的火星,一瞬间就没有了。在石火电光当中一决胜负,比出你高我低,没有任何意义。

诸佛菩萨的心量、心境,一说就是十方法界,绝对不会在这么小的地方计较。凡夫心量小,眼界小,就在这里闹腾。

所以,首先要破一切无明。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以佛教来讲,就是佛性,就是法性,就是清净、无我、纯净的爱心和慈悲。生命的本质就是佛性,本来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不生不灭,一切万法如涅盘不动相,本来不坏,这是世界、人生、生命以及万物的本来体性。

但我们虚妄颠倒了,无我执为有我,有固定的见解,由此生起很多颠倒妄想和不必要的恐惧。世间一切恐惧都是因为心不安稳。比如很多人买保险,买保险就能安全吗?都是因为恐惧,没有安全感,惧怕生病、死亡。有人说“我不怕死,就怕生病”,那是假的。

 

能满往生志愿,一切志愿都满了

六道轮回的世界,一切事相背后的真理是什么?就是佛法所宣示的。了解弥陀的名号,了解弥陀的慈悲,就可以破我们的无明。而破无明所满的志愿,就与真理贴切。对我们来说,首先是满往生的志愿,能满往生的志愿,一切志愿都满了,这是从根上来解决的。

世间的志愿,绝大部分是不会满的。有人到佛菩萨那里祷告,“我要嫁个好丈夫”,她未必能嫁到好丈夫;“我要发财,我要身体健康”,这些都是梦中的事。

比如,你梦中被老虎追,你只想把老虎赶走。这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佛菩萨示现神通,到你梦里把老虎赶走;一种是把你叫醒。如果梦没有醒,这次梦见老虎,下次就是蛇、狮子,无穷无尽。阿弥陀佛救度你,不需要把老虎赶走,只要把你叫醒,老虎自然就没有了,一切恐惧境界都没有了。

在这个世界,物质的不足,爱心的不足,人际关系、健康等等,我们都觉得这些非常重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佛才灵。其实这些问题不需要解决,本来就是虚妄颠倒的,佛的拂尘一拂,梦醒了,都解决了。这是从根本上满我们的一切志愿。

我们很多愿望是不合理的,所以佛不一定要满我们的愿。不满我们的愿是慈悲,满我们的愿也是慈悲,“破暗满愿相”是以佛法的慈悲来说明的。

我们念佛之前,往往会觉得有很多愿望要达成,一定要如何。比如要有好车、好房等等。一旦念佛,就会发现,这些愿望自然就消失了,不需要再提了,仍然过得非常快乐。原来觉得必须有好房子、好车子才能过幸福的生活;一旦念佛,接触到佛法的光明,就会发现,幸福根本不需要这些,真正的幸福是从内心自然涌露出来的。这就是满一切志愿。如果把幸福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那一定是泡沫,如同建在沙上的高楼,一定是不牢靠的,因为这些都是无常的。而佛给我们的幸福,是建立在佛的慈悲、爱心的基础上,是我们的佛性、觉性所具足的。这种从内心涌出的幸福,跟实相、跟涅盘法相应,不动不坏,这样的幸福绝对稳定。所以,佛给我们的,远远比我们所盼望的高超多少亿倍都不止,没办法衡量。这就是满一切志愿、破一切无明,让我们对幸福有正确的认识。

第七,实相为物相。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实相,也是为物,是为了众生的。实相能破一切无明,为物可以满众生一切志愿。

对于念佛人来讲,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恰到好处,不多又不少。多了受不了,少了又不够,这叫不增不减。有一幅画,长豆说:“我长成这样就可以了。”我们不要跟别人比,阿弥陀佛对我们无限地宽容,在他眼里,我们都是一百分,都是独子,都是宝贝。每个人长得多高多矮、多胖多瘦、智慧还是愚痴,都是刚刚好。笨有笨的好,不要以为笨就不好;聪明也有聪明的好。总之,一切都恰到好处。聪明也行,笨也行,念佛就是一百分。这样就可以了,这样生活,怎么能不快乐?

很多人需要别人来接受自己。你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要让别人接受你,怎么可能?自己能接受自己,就是一百分。但是,一般人没有心量接受自己,如果念佛,佛能接受你,你就能接受自己了。

不要说爱他人,先爱自己。爱自己,就要先接受自己。一根竹子长得瘦,瘦而有节,竹子长得好;松树,常青不老,松树也长得好;小草,柔软左右旋,不也很好吗?如果竹子不接受自己,“我一定要长成大树!”这根竹子就会扭曲变态。

说:“你开紫红的,我开粉红的;紫红很鲜艳,粉红也很鲜艳。大花很好,小花也很好。”它非常自肯,不看别人,尽情地绽放,尽情地生长。即使长在山谷当中,没人看见,照样快乐。

人就过得非常委屈,非让别人关注自己,“你回来怎么不来看我?”这样就很苦恼。

阿弥陀佛要“破暗满愿”。人都在无明黑暗当中,破了无明,心中自然满足。这种满足感、幸福感是内心自我充实,不是靠外在来充实。

第八,触光柔软相。《无量寿经》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这就是触光柔软相。阿弥陀佛有一条愿,“我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众生接触我的光明以后,就身心柔软。”身心柔软是非常好的境界,尤其是心地柔软,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心地都很刚强,刚强就没有智慧,怎么讲都拨不动,那样痛苦的是自己。

阿弥陀佛的光明一照,我们身心就柔软了。当然,柔软也有一个过程,毕竟大家都在修学。比以前柔软一些,但是跟后面比,还是比较刚硬的。

 

触光柔软的原因

为什么佛光一照就柔软了?

第一,蒙爱温暖故。因为蒙受了阿弥陀佛的大爱心,弥陀的光明就是弥陀的爱心。有爱、有温暖,才能使人柔软。如果没有爱、没有温暖,当然柔软不了。钢铁非常硬,是因为温度不够;温度够了,照样能软下来。炼钢炉里温度高了,再硬的钢铁都能化成水。众生的心比钢铁还硬,一般人能融化得了吗?爱一个人,要用爱把他融化,那你的能量要够,看你有没有那个本领,不容易啊!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有大爱心,有大温暖,钢铁般的心也能让它融化,就柔软了。

第二,罪冰消融故。我们造了罪业,罪业凝固在我们心中,就像冰块一样。冰是寒冷的,代表负能量。世间人谁不造罪?光是吃饭就要杀生。有人说“我吃素,是胎里素,没有造罪”,胎里素,从胎里就开始吃素,生下来也没有吃过肉。胎里素也免不了杀生。现在的蔬菜都是打农药的,蔬菜长在地里,小虫也生活在那里,结果打农药把小虫打死,这样的蔬菜,你吃了不造罪吗?苍蝇、蚊子打了多少啊?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无量无边的罪过,太多了。

一般人造了罪就覆藏,把罪深深地盖住,不让别人知道;要抵赖,找最好的律师,洗脱自己的罪名。把罪藏在心里,就好像寒冷的冬天,在被窝里藏一块几十斤重的冰块,那能睡好吗?肯定冷,肯定得病。但是,我们都把罪业的冰块紧紧地抱着,不让别人知道。

佛法说要发露忏悔。要把自己的罪坦露,接受阿弥陀佛光明的照耀,称念一声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罪。

同样是水分子,如果有温度,是水,就很柔软,随方就圆;如果有寒气,就凝固成冰,就很坚硬,就不柔软。我们心中有我执、骄慢、贪瞋罪业的寒气,如果不靠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不把罪业的冰融化了,怎么能柔软呢?我们一念佛,罪业的冰就化了,自然就柔软了。

一个人如果不念佛,拿了不该拿的钱,做了不该做的事,平时不知道,到临终时就会后悔、恐惧,“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因为那不是开玩笑的,点点滴滴阎罗王都要算帐的。心中想到就会不安、恐惧,就会紧张、发硬。

但是一念佛,“阿弥陀佛无限的慈爱包容、接纳我,而且还消灭我的罪”,这样心里罪冰消融,身心不就柔软了吗?

懂得这个道理,还要在生活当中落实。比如大家在一起工作,如果心结打不开,就会硬梆梆的,脸上也僵硬。心硬不硬,看一眼就知道。心里宽松,脸上一定是宽松的。想让这个世界和谐,最起码在火车站、飞机场,大家能够对一个陌生人很自然、很轻松地微笑。这样的人现在不多见,已成为稀缺资源。

第三,安乐无恐故。为什么会触光柔软呢?痛苦的人,恐惧的人,会柔软吗?人在痛苦当中就会纠结。你看小孩打针的时候,医生刚把针拿出来,他屁股的肌肉马上就硬了,他恐惧啊!人在恐惧的时候,就很紧张,就很僵硬。生活当中,让我们恐惧的事情非常多。楼市泡沫,恐惧;股票下跌,恐惧;交通事故,恐惧;身体衰老,恐惧;得了癌症,医院下了通知单,那更恐惧,无量无边的恐惧,让我们感到痛苦,八苦交煎。

但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身心安乐,无有恐惧,连死亡的恐惧都威胁不了我们。

人在世间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人生当中,我们尽量跟一切众生结善缘,不要得罪人。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知道自己是随时要死的人,何苦跟别人吵嘴?随时想到自己要死了,自然就要对别人好一点。我们死了去哪里?去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给我们托底,我们在这个世间,别人完全可以占我们的便宜。只要他高兴,骂我们也是可以的;吃亏,我们亏得起。因为阿弥陀佛把最圆满的给了我们,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爱心,当然,我们也要把这爱心拨付一点给人家。对所有人好一些,宽容他,包容他。最起码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宽容他,没有什么不可接纳的。当然,佛的爱心是彻底的。

了解人生苦短,大家在这个世间都不容易。我们已经得到佛的救度,当然应该宽容众生,这是我们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众生笑脸相迎,给众生宽怀体谅。在这个世间,我们就做“垃圾回收站”,对方有什么苦恼,尽量说,我们尽量以弥陀的爱心来对待一切。

第四,心意满足故。心意不满足的人,当然柔软不起来。

第五,欢喜踊跃故。当人欢喜的时候,他的心是柔软的,身体也是柔软的。很多人求人办事,就专找对方高兴的时候。人一高兴,“好,没问题”,马上就答应了。人欢喜的时候,心就柔软,心柔软就开放,心开放就有心量,有心量怎么讲都可以。人在高兴的时候,会放出正能量,他有能量就可以给你。如果他在恐惧、烦恼当中,还需要别人给他,你让他给你办事,那是不可能的。

念佛的欢喜,倒不是世间的欲乐,而是阿弥陀佛的救度让我们现生就获得,未来永恒、圆满、光明喜乐的生命,现在就感受到,所以欢喜踊跃。内心有欢喜,对别人自然是欢喜的。一个欢喜的人受欢迎,还是一个苦恼的人受欢迎?你内心喜悦,谁都喜欢你。“你不会干活,你只要会笑就行,你的工作就是笑、喜悦、安乐,因为你这种心情会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觉得你这个人不可少。为什么?你会笑,他们都不会笑”。你这种欢喜的心,就让人家觉得你不可少。

很多人在单位里好像不会干活,但是人缘好。人缘好,人家就需要他,因为他会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爱心是无上大宝

在世间做事,考虑什么?就是众生的需要。现在众生需要什么?难道需要你懂电脑吗?那是假的,懂电脑的人多着呢。现在什么人最需要?有爱心的人非常少,会微笑的人非常少,能宽容的人非常少,有慈悲的人非常少。你如果这样去做,怎么会不受欢迎?

爱心是真正的自利利他,任何时候,什么都可以丢掉,但是爱心不可以丢掉。因为爱心首先温暖的是自己,照亮的也是自己,柔顺的也是自己,欢喜的也是自己。爱心是无上大宝,如果丢掉了,何其痛苦。

但是我们很可怜,我们没有爱心,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从佛那里得到爱心。阿弥陀佛有无尽的爱心,他是无量光如来,光明就是爱心。任何人都需要爱,而且这个爱是不需要讲条件的,也不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观音菩萨爱众生,他征得众生同意了吗?你不同意,你拒绝他,你也无法拒绝。像虚空一样,无法拒绝。

了解了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慈悲,一切众生平等,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这才真正了解了佛教。

 

佛教是什么

佛教有时候以宗教的形态表现出来,但不代表它就是宗教。

佛教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答案。佛教就是佛教,不能说它是什么。你说它是文化吗?它可以用文化的形式来表示;是哲学吗?它可以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是建筑吗?它可以用建筑的风格来展现。但是佛教既不是建筑,也不是文化,也不是雕塑,也不是哲学,也不是学问,也不是宗教。如果说佛教是酒,文化、哲学、宗教就是装佛教的酒瓶。酒可以装在不同的瓶子里,方的、圆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但是包装不能代表内容,佛教只是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所以,不要以为佛教是宗教。它在很多场合下,以宗教的形态、仪式、规则来展现,但是它不是宗教。就像佛教不是文化、不是建筑一样,但是它可以通过这些形态来表现。

佛教就是佛所说的真理,就是佛的爱心,就是我们本性所具足的大智慧、大光明,我们本来就应该有这样的幸福。佛说:“众生你们是冤枉,何苦作为众生在世间受罪?”阿弥陀佛让我们念佛到极乐净土去,那是我们的本有家乡。我们本来就应该成佛,就应该像佛一样自在,不动遍至,一时遍至,完全可以跟宇宙法界敌体吻合,大自在缘起一切万法,佛就是这样。结果,众生一念无明,颠倒妄想,无我认为有我,沉轮六道,轮回无尽。

诸佛菩萨这种慈悲,是从佛性深处涌生出来的,是完全无条件的大慈大悲。这也是我们本来的面貌、本有的家珍。了解这些,我们学佛、念佛就是很自然的。

第六,归命驯服故。为什么触光柔软?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大愿力,我们归命阿弥陀佛,放下我执、骄慢,驯服于弥陀,这样心才柔软。如果骄慢、抗拒,身心就会坚硬、顽固。

第七,慈善柔顺故。被弥陀的心所感染,我们内心也有恩慈、善良,会非常柔顺,会恒顺众生,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会想到大家在娑婆世界都是同病相怜,每个人都是苦恼的众生。这样,心就会柔软,这是佛法给我们的功德利益。

一个人,心柔软了,到哪里都不会有障碍。所谓障碍,并不是外在的,而是你的心。你的心很坚硬,很坚固,不柔软,才有障碍。比如说你的知见,你一定抱有一个固定的想法,别人的想法跟你不一样,你一定要达成自己的想法,这样就会冲撞;如果心地柔软,就会认同别人的想法,因为大家在娑婆世界都是颠倒的,除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叫对?什么叫错?只不过是一时因缘的显现、因缘和合而已。如果对方一定要坚持,你可以随顺,这样不就绕开了吗?不就柔软了吗?怎么会受伤呢?受伤,是因为有东西可以伤你,也因为你顽固地保留自我的存在。

如果是佛菩萨,证入空性,像空气一样,就不可能受伤。凡夫有受力点,才会受伤。如果身心柔软,像风一样,过了就过了,就没事了——当然我们都在学习当中。

一个人在团体当中,整天牢骚很多,抱怨很多,受伤害很多,可以说这个人我执比较坚固。先不说利益别人,首先保护好自己。心地柔软,对自己有好处;心地坚硬,不愿意对别人柔软,其实是对自己不柔软。

上面是说“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如彼名义

彼如来名是何含义?

光明与名号的关系,“光明名号”。“彼如来光明智相”通过名号产生作用,故接着说“如彼名义”。

阿弥陀如来名号是什么含义?我们可以引用经文和祖师的论着来说明。

首先提一个问题。这里有两句话,作为称彼如来名的限定,如果用一句行不行?比如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或者说称彼如来名,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用两句会不会重复、啰嗦?当然不会。为什么要讲两句?这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两句其实都是必不可少的。阿弥陀如来名号所含的道理、意义,就是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就是“光明智相”成为如来的名义,这样才能如实修行相应。如果不是“光明智相”成为“名义”,这个“名义”就是虚的,那怎么能如实修行相应呢?再者,如果只是讲“如来光明智相”,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如来的光明、智慧,和我们根本不是一个境界。如来的光明和智慧成为如来的名号,我们才有可能如实修行相应。所以,这两句必然要合在一起。单讲“如来光明智相”,跟我们没有关系,没办法结合到一起。对于这一点,最贴切的经文就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明和名号成为一体,交互起到作用,这样才可以达到如实修行相应。如果单讲一句,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没有“如彼名义”,那么如来的光明智相没有成为如来的名号,我们就没法做到如实修行相应;如果专称名号,但这句名号不是如来光明智相所成,仍然像指月之指,仍然不能如实修行相应

所以,这两句话是吻合在一起的。

 

为什么我没见到佛光

如来光明智相,前面列了很多,遍照十方相”“无所障碍相”“光寿一体相”“光寿成名相”“光摄念佛相”“破暗满愿相”“实相为物相”“触光柔软相这些相,又说十方诸佛恒常遍照十方法界,放大光明,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我没看见佛光呢?”

当然,看怎么见,这里需要说明。如果以名号就是光明,那我们天天见;不仅天天见,还天天放光。想放光,念佛,念南无阿弥佗佛自然就放光。

佛光是心光、智光、慈光,为如来大爱心、大念力;非凡夫肉眼可见色光,如此界自然光。

佛光是心光,是智慧光,是慈悲光,是阿弥陀如来的大爱心和大念力。佛光根本不是凡夫的肉眼可见的。凡夫肉眼所见的是色光,是自然界物质性的光。佛的光是心光,心光要用心眼来见,靠肉眼怎么能见到?简单讲,不同的光,要不同的仪器才能捕捉到,才能感受到。

众生心频与佛心频一致,彻见佛光遍满法界,如镜日月轮,满足自体。

心法的光明一定要用心眼来见。什么时候能见到呢?光波的波长有长有短,频率有高有低,如果你心的频率跟佛心的频率是一样的,你立即就能见到佛的光明遍十方法界。

我们的心频都在三界里,什么时候跟佛的心频能一样?只有证悟无生法忍的大菩萨能做到,没有证悟,就永远跟佛光不交集。不要说佛的光,我们连天上的光都见不着,天人境界都见不着,因为心频不相应。

佛心频即是空,故证入空性即见佛大光明藏。

佛的心频就是空性,没有固定的频率。证入空性,就能见到佛的大光明藏。

 

佛光非肉眼所见

下劣凡夫肉眼不能见,智眼未曾开。

下劣凡夫用肉眼不能见到佛的光明,因为佛光不是肉眼所能见。如果一定要用肉眼见,“见着了!我见着佛的光明了”,可能不是真的,会有作假、作妖、妖言惑众、耸人听闻的可能性。

佛色心自在,心光亦可是色光。清净光明,也非一般肉眼浊染可见。

我们说可能性,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因为佛是色心不二,色光可以成为心光,心光也可以成为色光。佛性就是空性,在佛那里一切自在。心光当然也可以显示为色光,但是下劣凡夫能不能见到,要看心清净到什么程度。当你的心清净到适当的程度,就能见到适当的光明。比如参加大法会,众生心力比较集中,心的频率会比较整齐,同一个序列都向着佛。但是在平时,大家你想东,我想西,互相之间心力抵消、消耗,当然就见不到清净世界的面貌。如果大家心力比较整齐,可能会某种程度上感现出清净世界的境相,可能会见到美景,见到瑞相,这是有可能的。

那么,这种可能见到的瑞相,是不是一定就是净土的相呢?那还早得很,这还是假象。这是随心清净的程度,所显现的相应相。比如一盆水,不断地动荡,然后慢慢沉静,水面所显示周围景物的清晰度,跟水的动荡程度相关,动荡越少,显示的景物就越清晰。

凡夫肉眼想要看见佛的清净光明,这不是同一个层次。就像眼睛和鼻子,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界别。光线一定是用眼睛来感知的,鼻子是感知不到光的;香味一定是用鼻子来感知的,眼睛是不可能看到香味的,它们属于不同的层次。

 

凡夫用心能够感知佛的光明

但以信心能知见佛光。常称佛名,蒙光摄取。如盲人眼不见日光,晒太阳知温暖。

佛的光明,就是佛的爱心、佛的大慈念力,一定要用心来感知。

如果以圣道门来讲,证悟了佛性,当下“净光明满足”,彻法界都是佛性的光明。凡夫没有证入无生法忍,怎么办呢?靠信心,信心也是心,心眼开朗。

打一个盲人晒太阳的比喻。有人问一个盲人:“你的眼睛看不见,你怎么能向别人证明有太阳光呢?”盲人说:“冬天晒太阳,眼睛盲着,身体还盲着吗?晒着太阳很暖和,所以我就知道有太阳光。”因为太阳光晒着很暖和,很温暖,虽然眼睛没有看见,但能够证明太阳光的存在。

同样,我们虽然没有开悟,没有悟得佛性,没有成为无生法忍的菩萨,但是我们也能够证明佛光的存在。为什么?因为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佛光就照到我们的身心,我们就感到温暖,感到身心柔软,感到佛的大慈爱力,这不就是佛的光明吗?

我们感受阿弥陀佛的慈爱救度,就是我们念佛的时候心中感到舒服,温暖。有人说:“我念了佛,心里真亮堂,真舒服!心里感到非常柔软,佛真的是大慈悲。”很多人念佛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嚎啕大哭,不知道为什么,哭得根本停不下来。哭完之后,心里像水洗过一样,非常清净,非常清爽。这是无始劫来佛性的光明、佛的招唤,在我们心中产生了触动,起了作用,善根发露,所以哭泣出来。

 

名号如光粒子,承载佛光明

阳光通过光粒子传播。名号如佛光粒子,称名即光粒子在我身心弥满,破暗满愿。

太阳光是通过光粒子来传播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光粒子。佛的心光原本和我们没有交集,就像眼睛根本不可能看到味道,完全不在一个频道,没法交集。所以,阿弥陀佛成就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让我们感知他的光明。名号本身就是光明的显现,承载着佛的光明。

就像手机信号,是靠光波传送的,即使你的手机没有开机,它也在空间当中。六字名号的传播也是一样的。六字名号如同光粒子,佛的光明遍布在整个法界当中,众生称念的时候,佛的光明就通过六字名号体现出来。

我们能收到信息,是光波作用的显现。当然,光波还有来有去,有距离感,而佛的大光明尽虚空遍法界,当下就是,因为佛性彻满法界,没有来去。佛的光粒子弥漫在我们周围,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佛的光粒子就在我们身心当中跳动。所以,想要见佛光,或者想要放光,你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如彼名义”是从“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而来的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两句话的关系再说明一下。“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来的光明成为阿弥陀佛的名号,如果单独说“如彼如来光明智相”,我们是不能“如实修行相应”的,因为凡夫都在无明当中,跟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是没有交集的。而阿弥陀如来的光明智慧,是通过名号让我们接触、听闻、称念的,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样才可以“如实修行相应”。

光明成为名号,名号即是光明,这样就是“实相身”“为物身”成为可见、可闻、可称的名号,我们才能“如实修行相应”。这是净土门易行道的特点,不然,易行是不能做到的。

昙鸾大师把“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两句话合在一起解释,这样分句、断句是有道理的。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如彼名义”,才能达到“如实修行相应”;但是,彼佛名号所具含的意义,是从“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而来的,所以,这一句要放在“如彼名义”前面。

 

彼如来名号是什么意义

那么,阿弥陀如来的名号是什么意义呢?“义”就是意义,所包含的实质性的内容、定义。如果我们不了解阿弥陀佛名号的定义以及它的内容实质,我们也不能做到“如彼名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说明:第一,从教理上,比较理性地根据有关的经文和祖师的解释来说明;第二,比较感性一些,直观地来表达,后面说一些譬喻。

这一段解释,和前面“如彼如来光明智相”的解释,引用的很多经文都是相似的,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无量光寿

无量光寿

阿弥陀如来名号是什么意义呢?就是“无量光寿”的意思。这是来自《阿弥陀经》“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这段经文大家都背得很熟。

 

┌光明成名号,名号是光明  破一切无明

└寿命成名号,名号是寿命  满一切志愿

 

这里分成两个层面,光明成为名号,名号即是光明;寿命成为名号,寿命也就是“无量寿”,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命成为名号,名号即是阿弥陀佛的寿命。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无量光之德,破一切无明;有无量寿之德,可以满一切志愿。这样分开对应,便于语言表达和理解。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名即法,名即佛

以昙鸾大师的解释,“名即法”也可以分为两个:佛成名,名即佛。

 

   ┌佛成名 为物身

名即法┤

   └名即佛 实相身

 

阿弥陀佛成佛了,他的万德成为名号,名号本身就是佛。“名即法”在这里也可以改为“名即佛”。昙鸾大师举了一些譬喻,像“禁肿辞”等,也是“名即法”,但这个法就不是佛。在我们这里,“名即法”就是“名即佛”。

首先,佛的法身无形无相,佛的报身万德庄严、清净光明,我们都没法接触到;化佛释迦牟尼佛也涅盘了。所以,佛要跟我们接触,就成为名号。佛成为名号,特别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为物身”的“为物”,就是为了众生。如果不是这样,就只有登地菩萨才能见到佛的报身庄严,我们就没办法了。所以,为了跟我们接触,佛就成为名号。

佛是我们众生的慈悲父母,如果我们连父母的名字都不能认识、了解,还能了解父母的智慧吗?我们要了解阿弥陀佛,首先是了解他的名号,所谓“闻其名号,信心欢喜”。至于佛的智慧,佛的神通功德,以凡夫的智慧是无法了解的。凡夫不要骄慢,因为都是愚痴颠倒的。

佛名即佛本身、本体。

“名即佛”,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这就显示佛名本身也就是实相。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名能悟物

名能悟物。

昙鸾大师说“名能悟物”,“名”能让众生得利益、开悟,因为名号具有这种功德。阿弥陀佛的名号度众生,是他的别愿所成就,所以有这样的作用。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名字为佛事

名字为佛事。

“名字为佛事”,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能化导众生。“佛事”就是佛教化众生、度脱众生成佛之事。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实相身、为物身

实相身,为物身。

 

实相身┐

   ├缩于名号

为物身┘(超诸佛)

 

“阿弥陀如来是实相身,为物身”,“实相身”“为物身”也都浓缩在名号当中。诸佛也都有“实相身”和“为物身”这两种功能,“实相身”就是诸佛证穷实相,是真理的显现;“为物身”就是诸佛所证悟的真理,是为了救度众生、教化众生而显现出来的,他们是教化、救度众生的存在。这是两种意义。诸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一定有“实相身”和“为物身”。“实相身”所证的都是一样的,诸佛所证平等;在“为物身”方面,由于别愿不同,诸佛利益众生的方法就有不同。

阿弥陀如来有特别的别愿,就是第十七愿、第十八愿,以名号度众生。所以,他的“为物身”是为我们这样的下劣凡夫,让我们闻信名号就可以往生他的报土。这样的“为物身”的存在,是超越诸佛的。“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这样才跟我们显得很亲近。

通途诸佛的“为物身”各不一样。诸佛的“为物身”限于登地以上的菩萨,或者破无明以上的菩萨;对我们这种凡夫的利益,只是种善根,累劫慢慢调化。所以,是有根机选择的。

阿弥陀佛的“实相身,为物身”成为一句名号,这是超越诸佛的地方。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实相法

实相法。

这句名号本身就是“实相法”,我们不可以看轻,以为不过是六个字、只是一个声音而已。我们一般都会以我们的经验,以为名都是一个“假名”,都是“指月之指”。如果这样理解佛的名号,那就错了。

人在这个世间,对任何事物都要命名,否则就没办法开口说话。当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的时候,这个名字跟这件事物的本体已经分离了。比如喊“水”,水不可能来;但是如果不喊,水更不可能来。如果口渴了,还得喊“端水来”,“水”只是招呼它,但是嘴上说的“水”,并没有水,必须有人把水取来。它的名和实体是分开的。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佛为什么能这样?这是佛的智慧德能。我们只要念着阿弥陀佛,舌头上就有佛;心中念着阿弥陀佛,心里就有佛。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样,佛才能救度众生。如果名号本身不是佛,佛怎么能救度众生呢?名号本身就是佛,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既然名号本身就是佛,灭的罪就不止八十亿劫,全部都灭了。只是用这样一个数量,让大家知道灭罪很多。因为我们都是有量的众生,对有量的众生讲无量,他会觉得不过瘾。如果说“无量罪灭了”,他会觉得没灭多少。如果说“给你无量无边的钱”,谁知道是多少钱?“给你五个亿”,就会觉得很多,一定要有个数量才感到实在。所以,对有量的众生,佛就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佛跟我们讲话,还得像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我们是有量的众生,佛只好入乡随俗,随我们的禀性、脾气来说话。

这句名号是实相法,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实相法就是六字名号、念佛之法。六字名号怎么是实相法呢?圣道法门的修行要悟得诸法实相,是非常不容易的,多少人费了多大劲,都未必悟得到。我们虽然整天在读经文,实相、法界、法性等等,但在我们心中,这些都只是概念而已。桌子、板凳等等物体,我们都认为是固定的存在,而且都认为它们有形状、颜色等等。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它们的实相,都是一种表相,迷惑了我们。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十念业成

十念业成。往生之业成在名号中。

昙鸾大师又说六字名号是“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至德名号”,又说“十念业成”。

“十念业成”,这句名号的意义,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成就。“十念业成”,其实在我们还没有念的时候,名号本身已经业成了。“十念”之“十”,不限于“十”的数字;“十念”之“念”,也不限于时节。既不在于数字,又不在于时节,那在于什么?在于名号本身。所以,“十念业成”的意思就是名号本身已经业成了我们往生净土这件事,所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既然阿弥陀佛成为正觉了,显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的往生之业都成就在六字名号里;虽然成就在六字名号里,还需要我们把它拿出来。“十念”就是手,通过念佛,把“业成”的功德拿出来,成为我们的。

这里有几个层次,在《阿弥陀经归宗解》里已经说了,从“名号业成”到“信心业成”,到“称名业成”“一念业成”“念念业成”,“平成业成”“临终业成”,里面说得比较详细,大家可以参考。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破暗满愿

破暗满愿。

昙鸾大师说阿弥陀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所以,这句名号的意义就是“破暗满愿”。这是净土宗的名词。一讲到“破暗满愿”,就要立即想到这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里讲的。如果对教理非常陌生,对这个词就没有反应。

《往生论注》里的很多词,比如“实相身”“为物身”,“二不知”“三不信”,如果熟悉《往生论注》,马上就会知道说的是什么;“两种决定深信”,如果没有学习净土宗教理,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我们学习教理,这些词都要滚瓜烂熟。

名号能“破暗满愿”,一切无明可以遮止,一切志愿可以达成。

 

昙鸾大师释“彼名义”——能止一切恶

能止一切恶。念念罪灭心净。

“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念念罪灭心净,这是昙鸾大师在卷下“作愿门”解释“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说“止”有三义时说的。

 

善导大师释“彼名义”——六字释

善导大师:六字释。

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的解释,最有名的就是《观经疏》六字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名号就是“必得往生”的意思。“以斯义故”,以什么义故呢?因为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这样的意义,所以结论就是“必得往生”,非常简单干脆。我们看见“南无阿弥陀佛”,就知道这是“必得往生”,结论就是“必得往生”,这样才会有信心。

如果问为什么“必得往生”?就说出两点道理:“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有很多人需要通过很多解释才能理解。如果再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代表了“信愿行”:“‘南无’者,即是归命”是“信”,“发愿回向之义”是“愿”,“‘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是“行”。“信愿行”圆满,“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还有一种解释,叫“信行一体”:“‘南无’者,即是归命”,“‘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就更加明了。我们只要归命,阿弥陀佛的万行万德万能、一切功德智慧,就是我们的,因为“‘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有人说:“我归命阿弥陀佛了,但是我没有修行啊!”都说清楚了,名号里不要你有修行,“‘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其”代表归命众生,阿弥陀佛就是归命众生的修行。你没有修行,阿弥陀佛有修行,他有修行就是你的,那你不就有修行了吗?所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你没有修行,阿弥陀佛代你修行了,你也是如实修行。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句话,我们可以按生活中的常识来理解。比如坐车,车行就是你在行;坐飞机,飞机在飞就是你在飞。“我没有飞呀!”飞机不在飞吗?飞机在飞就是你在飞。

我们念佛人就是这样,没有修行,没有圆满戒定慧,没有断烦恼——没有断也断了,没有飞也在飞,没有行也在行,这叫“体如而行”。就像坐上飞机,身体就跟飞机成为一体,飞机在飞,你也在飞。如果你跟飞机没成为一体,飞机飞了,你还在地上。

所以,念佛要跟阿弥陀佛成为一体,这就是归命,归命才能跟阿弥陀佛成为一体。当生命跟阿弥陀佛成为一体,“‘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发愿,兆载永劫的修行,还能是虚的吗?这叫“信行一体,必得往生”。又叫“愿行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愿行具足。如果单有愿,没有行,不能到达目的地;单有行,没有愿,就是虚行,没有目的地,当然不能到达。愿行相符,必能成就。

六字名号愿行相符。这个愿,不是一般的愿,是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这个行,是法藏比丘兆载永劫的修行。蕅益大师说:“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持名善根福德同佛”,这话说得跟善导大师很相似。

但是,善导大师是从根本上说,超一流的祖师不用说很多话,含量非常丰富,“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蕅益大师讲那么多,也不过是在解释名号六个字。

善导大师的话太浓缩了,如果不解释,我们不容易明白。比如世间法律,宪法是根本。最高的、根本的法,不会讲太多。下一层级的法律,就需要根据宪法展开,文字就非常多了。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根本,三藏十二部就是展开,就要来展示它。从古到今,对六字名号的解释,没有比善导大师更圆满、彻底、干脆、明朗的。“六字释”非常精妙。

总之,读书要会读,能把薄的读厚,也能把厚的读薄。

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的解释非常简略,就是“必得往生”四个字,讲多了反而力道不够。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成为你的定见之后,你看见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就是必得往生,“这就代表我必得往生!”“谁解释的?”“善导大师解释的。”“谁给你壮的胆?”“善导大师,弥陀化身,他给我壮的胆。他说的,我看见这六个字,就代表我必定往生”。这不就很简单吗?当然,对初学的人,还是要多解释一些。

 

善导大师释“彼名义”——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另外,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六字名号是什么意义呢?以这段的解释,名号就是光明,所以叫作“光明名号”。“光明名号”可以“摄化十方”,摄取、教化、度化十方一切众生。

 

善导大师释“彼名义”——唯摄念佛

唯摄念佛。

名号还有什么作用呢?名号跟光明合在一起,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就是唯摄念佛之义。

 

善导大师释“彼名义”——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礼赞》着名的四十八字释,“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名号是什么意思?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八个字。如果再简略,就是“称念必生”。六字名号念了就一定往生,这跟前面的“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是一样的。

善导大师讲话不啰嗦,干脆,肯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什么众生?出家在家,有智无智,包括你,包括他。众生只要称念,“必得往生”,必然的,必定的,不是说你有功夫、修行好、心清净,不是的。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阿弥陀佛没有骗你,没有虚假,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你念我名号,如果不能往生,我不成佛”,现在他已经成佛了,他的愿没有虚假,所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如果先讲很多道理,最后才把答案托出来,这样让人觉得很不畅快。

果地法门,直接把结果拿出来,一下就完成了。像《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一开篇就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直接把果——佛名号、净土说出来,很简单,这样才能畅佛本怀。

善导大师的本愿释,只有四十八个字;如果嫌多,就是最后八个字——“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是结论;再简略,“称念必生”。

 

善导大师释“彼名义”——称名即是乘佛愿

称名即是乘佛愿。

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称名即是乘佛愿。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很显然,“称我名号”就是“乘我愿力”。

善导大师解释名号的含义,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乘上佛的愿力,因为“顺彼佛愿故”,意义非常简明。虽然原文没有“称佛名号即是乘佛愿力”这几个字,但是道理完全是这样的。名号是什么意义呢?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乘上佛的愿力。

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有种种错误的见解。有人认为念佛要念到心清净,一念不起,这个时候才能乘上佛的愿力。这样讲不是障碍别人往生信心吗?

“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这样才讲得通。如果说一心不乱(注:此处指凝定心神的“事理一心”,下同)才能往生,《净土圣贤录》里的往生事例,有两三岁小孩,还有动物念佛往生的,还有《观经》下品下生这样的人,他怎么达到一心不乱?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经证、事证都充分说明这一点。

所以,不要把阿弥陀佛无条件、广大究竟如虚空的救度法门变得非常狭窄,自己也往生不了。“我往生不了,你也往生不了。因为我往生不了,所以也不允许你往生。”“像我这样都不能往生,你能往生吗?”把净土门关成一条小缝,不是那回事。要把净土门打开,“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

 

善导大师释“彼名义”——正定之业

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依善导大师的解释,称名是“正定之业”,因为名号本身决定我们往生之业。“正”,就是跟真如实相、真如本体完全吻合。如果离开了真如实相,离开了事物的本来,所安立的名相都不正,凡夫所说的话都不正。“定”,是决定。“正定业”,只要念佛,就是正定之业,这是法体的功能。我们虽然没有禅定,虽然还是邪见众生,但如同蛇入竹筒,不得不直。“正定之业”,非常有力量,它和你的心境没有关系,静定不静定,一点关系都没有。

人的心再定,如果坐在车上,车在动,你能定得了吗?坐在车上,车跑了,你也跟着跑了。凡夫众生打坐、入定,因为没有破无明,还在六道轮回的车上。再怎么入定,照样要到阎罗王那里报到,因为业力的车会把你拉到那里去。

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就从业力的车上下来了。虽然没有打坐入定,但是我们很安定,我们不会去阎罗王那里报到,因为我们在六字名号的大地上。我们念佛,心里也在东晃西晃,似乎没有定,但是念阿弥陀佛,没有定也有定;如果不念阿弥陀佛,有定也没有定。

所以,不要羡慕人家那个定。我们念佛是“正定之业”,这是法的殊胜,是从法体来讲。

正定业的反面就是杂散业。求生净土,如果没有专修念佛,其他修行都是杂散之业,杂乱,杂散,不可能达到念佛这样的功效。为什么?不顺彼佛愿故。

 

净土三部经释“彼名义”

关于名号的解释,净土三部经中也有很多。像本愿文,像本愿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成就偈,“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闻到名号愿往生,个个都往生。闻到名号得无生法忍,闻到名号信心欢喜,这就是名号的意义。听到名号就有这样的功能,听到别的就没有。还有流通文,名号本身具足功德大利,“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说明名号本身就有大利无上功德。这些,都是名号的意义。

 

综合归纳“彼名义”

名号是什么意义?下面列了十六点。

无量光寿义

名号就是无量光寿之义。

名即是佛义

名号就是佛。

实相为物义

名号就是实相、为物之义。

名具万德义

名具万德之义。

至极无生义(清净宝珠)

名号就是至极无生之义。什么叫至极无生?无生,证悟无生法忍。破无明的菩萨都证到无生法忍,但是无生法忍有深浅的不同,初地菩萨有初地菩萨的无生法忍,八地有八地的无生法忍,到佛地的无生法忍叫作“至极无生”,就是最高的,达到了顶点,究竟圆满成佛。所以,名号不仅是佛,是“至极无生”。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用“至极无生清净宝珠”这八个字来形容。什么叫“清净宝珠”?如果我们称念这句至极无生的名号,就能让我们也证悟无生法忍。我们心里有三毒,是浊染的,但是名号是清净的摩尼宝珠,净摩尼珠放在浊水当中,浊水自然就清净了。这个譬喻是说,如果我们口称、心念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我们心中的无边罪业自自然然就灭除干净,“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无生”名号有灭罪的功能。

其他的,比如《金刚经》《华严经》《楞严经》,也讲无生的道理,但是我们听到之后,没有作用。而名号宝珠就不一样,只要口称、心念,自然就能“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这叫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名号还有以下意义:

十念业成义

破暗满愿义

罪灭心净义

愿行具足义

信行一体义

必得往生义

光号摄化义

光明摄取义

称念必生义

称名乘愿义

正定之业义

名号的意义,从教理来讲,我们就衍生这么多。

 

念佛人对名号的正确认识

看到六字名号佛牌,如果说“这是金属做的,上面有六个字”,那就是不识货。“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无量功德大宝海,它的意义是无量无边的。

看到、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专修念佛的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是佛正觉。

首先要想到,这六个字就是佛的正觉,是阿弥陀佛的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在梵语里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读起来很好听,但是我们听起来不亲切。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把佛的正觉握在手上,这六个字就是佛的正觉;也可以念在口中,“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佛的正觉;还可以想在心中,多实在,多亲切!到底什么是佛的正觉?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可以手握,可以眼看,可以手写,可以口称。这就是佛的正觉。

你都抓到佛的正觉了,还怕不能成佛吗?

善导大师说信心为手,取功德法财,莫入宝山空手而归。如果我们信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佛的正觉当下就成为我们所有,所以说以信心为手。如果没有信心、不相信六字名号,佛的功德慈悲再怎么好,如入功德宝山空手而归。这里说“手”,其实就是信心。所以昙鸾大师说,“如实修行相应”就是信心淳、一、相续。

是我往生。

第二,看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要想到“这就是我的往生”。因为成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不容易的,十劫之前,法藏比丘成佛了,西方有佛,号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在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法藏比丘没有取得正觉,会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吗?还没有成佛,还叫法藏比丘、法藏菩萨,怎么有佛的正觉?所以,看到名号六个字,就知道这是佛的正觉。比如地藏王菩萨,还是菩萨,没有成佛就没有佛的名号。弥勒菩萨叫“弥勒佛”,那是说他未来成佛叫弥勒佛,现在还没有成佛。

所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是一体的。“如果十方众生的往生功德不成就,我就不成佛”;反过来说,“如果十方众生往生功德成就,我才成佛”。再进一步说,“我成佛了,十方众生的往生功德就成就了”。所以,六字名号的正面是佛的正觉,反面就是我们的往生。就好像一个牌,一面写着“南无阿弥陀佛——佛之正觉”,另一面写着“南无阿弥陀佛——我之往生”。有正面就必有反面。正面是佛的正觉,反面是我们的往生。为什么是我们的往生?翻过来就是佛的正觉。

看见六字名号,不要简单地理解为“阿弥陀佛成佛了,这六字名号是他的正觉,我理解了”,这是个概念。问他“那你的往生呢?”“我往生还早着呢,我的往生得去挣功德资粮”,你什么时候能挣到六字名号这么多功德资粮?“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如果你达不到六字名号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往生极乐世界就没分,因为极乐世界完全是六字名号的显现。你什么时候能挣到六字名号这样的功德资粮?

所以,对六字名号要有两个最根本的理解:名号是佛的正觉,名号是我的往生。

是弥陀呼唤——欲生我国。

第三,六字名号是弥陀的呼唤。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普通话还是地方话,不管念的是什么声音,佛都知道,只要念的是他就行了。

“南无阿弥陀佛”虽然是我们念出来的,说到底是佛念出来的。“怎么我念出来的又成了佛念出来的呢?”作为众生来讲,我们就像一台收音机,娑婆世界的所有声音都是杂音,都是电流啸叫的声音。这里面突然发出极乐之音,“南无阿弥陀佛”,那是收音机自己能发出的声音吗?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播音员的声音。我们在娑婆世界,频道一调准,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声音不是阿弥陀佛的声音吗?怎么会是我们的声音?

我们这样的凡夫,只会吵嘴、骂人,书报音像中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杂音,都是贪瞋痴三毒。世间人还觉得很好听,以极乐净土菩萨来讲,这些声音都叫作靡靡之音。为什么?因为没有体悟到真如,真如是诸法正体。所以,这些都不相应。即使佛在这个世界所讲的经文,用我们这样的声音来表达,也是“指月之指”;只有这六个字,是阿弥陀佛呼唤我们的声音,阿弥陀佛用这六个字来喊我们,“欲生我国,欲生我国”。用什么呼唤“欲生我国”?如果没有六字名号,怎么喊“欲生我国”都没办法。

这六个字,我们虽然不懂得它就是“欲生我国”的呼唤,但是只要能念就可以。就像鹦鹉、八哥这些鸟,只要念阿弥陀佛,自然被阿弥陀佛喊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这种声音的呼唤,很有召感力,一喊就把你喊去。所以,这句六字名号,我们称念的时候要知道,这是阿弥陀佛十劫以来,从遥远的极乐国土向我们亲切的呼唤,“某某人,你要到我的净土来!”凭什么来?“以我六字名号的名义”。

是释尊发遣——愿生彼国。

第四,六字名号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发遣之声,就是“愿生彼国”。释迦牟尼佛叫我们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是因为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他才敢跟我们这样的众生讲要“愿生彼国”,不然他凭什么讲这句话。

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报土,我们怎么能去往生?对凡夫怎么能讲这个话?他要讲,也只能对登地菩萨讲。

比如说我们坐飞机,广播登机,是因为有飞机停在机场停机坪上,才喊乘客登机。如果没有飞机停在那里,怎么喊人登机?没有名义啊!飞机停好了,以飞机的名义,以航空公司的名义喊乘客登机。释迦牟尼佛等于是飞机场的广播员,“十方众生乘客请注意了,现在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航班准备好了,请你们登机,到极乐世界,愿生彼国”,释迦牟尼佛让我们愿生彼国,我怎么愿生彼国?“停机坪”上有六字名号,这是“愿生彼国”的发遣。

是诸佛证诚。

第五,六字名号也是诸佛对众生的证诚之声。诸佛证诚,是倚靠六字名号,才证明凡夫众生称念名号,必得往生。如果没有六字名号,十方诸佛也不敢证诚。

是我答应弥陀呼唤。

第六,六字名号也是我们答应阿弥陀佛的声音。很多人不是这样想,他说,“我念佛,是我在这里苦苦地哀求,阿弥陀佛!你有没有听到我的声音?”以为是你在喊佛。如果这样想,就不是如实修行相应,这是对这句名号的功德不了解。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成就了来呼唤我们的,我们念佛是答应阿弥陀佛。佛祈求我们要被他救度在先,佛发愿救度我们在先,佛呼唤我们在前,我们才答应他。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下就是双频道,当下就是佛在呼唤我们,当下就是我们在答应佛。我们跟佛在六字名号的声音当中会合,“南无阿弥陀佛”既是佛喊我们的声音,也是我们答应佛的声音。

这样理解,就觉得自己念佛跟佛敌体不隔,这样才是如实修行相应,才不会感觉“我一天念三万遍,都念十年了,阿弥陀佛,你到底听到没听到?”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

是邀请书。

第七,要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给我们发的邀请书。比如我们参加一次高规格宴会,或者一个盛大活动,主办方一定会发一张请帖给我们,我们凭这张请帖才能去参加。阿弥陀佛给我们十方众生发了一张请帖:“十方众生,娑婆世界的某某人,请你到我的极乐世界来。”以谁的名义?“以我的名义”,请帖上签了“南无阿弥陀佛”。这是阿弥陀佛亲自签名的邀请书,我们拿着这个邀请书,可不可以到极乐世界?绝对可以。要知道这是佛邀请我们的,不是我们祈求佛的,这个关系一定要搞明白。

如果是你祈求去的,联合国开会你敢参加吗?人家没有请你,你想去也没门,你也没这个胆,跟你没关系。联合国开会,请各国领导人参加,你还不够格。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邀请我们去的,“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所以,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邀请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邀请书。

是保证书。

第八,六字名号也是保证书。阿弥陀佛邀请我们,他要保证我们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你不往生,我不成佛”,他是以他的正觉来保证我们往生的。这是保证书。

是通行证。

第九,六字名号是佛给我们的通行证。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得有通行证才能通关。比如从中国要出国,得有护照、签证。同样,要出离三界,得有通行证。阎罗王一把关,一看,“你业障这么多,也没通行证,凭什么走?留下!”那就出不去了。

六字名号走到哪里都开放。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定散二善:修了多少功德,捐了多少钱,那是三界之内的事,要出离三界还不行;禅定,可以生欲界天、色界天,也出不了三界,它也不是通行证。六字名号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通行证。我们拿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通行证了,就可以跨越三界,“胜过三界道”,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是录取通知。

第十,六字名号是极乐世界的录取通知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录取你了,极乐世界就有你的份。就像考大学,如果没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就跑到大学去报到,人家会说你来错地方了。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录取通知书,靠自己的定散二善去,怎么录取?不过,阿弥陀佛很慈悲,没有条件,只要愿意往生,都录取。但是,我们真正的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的是:“某某某,恭喜你已经光荣地被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录取了!”下面校长签字,“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开学时间是九月一号,但录取通知书一定在这之前发来了,不可能当天才发。我们事先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虽然还没去学校报到,但我们决定是大学生了,开学报到是自自然然的。

同样道理,六字名号发给我们,我们虽然还没有往生,但我们已是极乐世界的成员了。临终的时候,自然就往生到极乐世界,这叫“平生业成”。

是免死牌。

第十一,六字名号是我们的免死牌。过去有人犯了死罪,皇上赐给他一张令牌,上面写着“免死”,这个人就可以活下来。众生多数是善恶交杂,验其罪状,要在六道中长劫轮回。现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免死牌,免去我们六道轮回之苦。

是赦罪令。

第十二,六字名号也是赦罪令,大赦了我们的罪业。如果在这个世间犯了罪,只有国家领导人可以颁布大赦令。本来是要坐牢的,本来是被判死刑的,现在被免死,就可以不死了。世间的人王尚且有这样的权力,有这样的爱心,何况法界的法王呢?阿弥陀佛称为法王,是法界之王,就以六字名号颁布大赦令。

当然,世间有世间的规则,也不能天天颁布大赦令,那样就没法治理国家。阿弥陀佛天天颁布大赦令,六字名号永远赦除一切众生的罪业,就看你能不能体会。过去皇上颁布大赦令,坐牢的人就会在牢房里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就是感恩皇上。这时他没有别的,只有喊皇上的名字。阿弥陀佛赦免了我们的罪业,我们也只有称念佛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只有这样归命。我们的罪业无量无边,靠自己那点有漏善法怎能消业?

当然,我们虽然已经犯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但还是要尽量少犯。佛在《华严经》中说:“假使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可不是说大话吓唬我们。这么多罪业,靠自己修行,什么时候能灭干净?可以讲,我们一点罪都没灭掉,因为所修的都是有漏善法,功不抵过。功归功,过归过。而且,我们每天起心动念当中,有多少罪?起心动念都是业,都是罪;念念不离贪瞋痴,念念不离我执邪慢,即使做善事也是“我”,这都是染污之业,把我们紧紧捆缚在六道当中,所谓“人天善法,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只有证悟法性、破除无明,才能光来暗去。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破除黑暗》,说有个人在黑暗的地洞里想要破除黑暗,他就苦练武功,练得一身汗,这样能打破黑暗吗?打不破。然后又拿石头使劲砸,一声巨响,但是地洞还是黑洞洞的。想要破暗,一定要有方法。只要有光线,哪怕是非常微弱的光线射进来,黑暗自然就破除。如果没有光线,武艺再高强,打得一身汗也没用。

这说明什么?我们在三界黑暗的牢笼之中,修的所有人天善法,不过是搬起石头砸来砸去,不管用的。必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的光明名号。只要念佛,当下就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就是佛的光明。念佛,破我们的无明、消我们的罪业非常简单。除此之外,靠修人天诸善,还在无明当中,怎么能破除罪业的黑暗?怎么能满我们的志愿?破暗满愿是要有方法的。

所以,一看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要知道这是佛在大赦天下,赦免我们的罪业。我们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声声念念来感恩。

是极乐门卡。

第十三,六字名号是极乐世界的门卡。在娑婆世界,阎罗王的管控非常严密,怎么转都转不出去。那怎么办呢?要有门卡,门卡往那里一放,门就开了,我们就能出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我们出离三界的门卡。

是功德卡。

第十四,六字名号也是我们的功德卡。我们到银行刷卡,卡上存了多少钱,就能刷出多少钱。有了六字名号,我们就获得了阿弥陀佛功德的“银行卡”。阿弥陀佛把他所有的功德都浓缩在六字名号的“银行卡”里,要多少就取多少。

是极乐芯片。

第十五,六字名号又是极乐芯片。小小的电脑芯片,能把所有的资料储存起来;一打开芯片,全部都有了。一个小小的芯片容量非常大,可以把整个图书馆所有的内容都装进去。阿弥陀佛早就发明了极乐芯片,把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都储存在六字名号里面。等于整个极乐世界都装在六字名号这小小的“芯片”当中。所以,得到了六字名号,就得到了整个极乐世界。科学的发展,非常方便我们理解“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是生死海渡船。

第十六,六字名号是我们生死苦海当中的渡船。

是极乐航班(航空器)

第十七,六字名号也是我们前往极乐世界的航班。从甲地到乙地,靠我们自己没办法飞去;如果坐上飞机,自然就把我们从甲地运往乙地,这是身体的运载。身体的运载,身体必须在飞机上。阿弥陀佛早就发明了极乐航班,就是六字名号。靠六字名号,来完成心灵的运载。阿弥陀佛法界的航班,航线开得多着呢,每一个世界都开了航线。我们的心灵在娑婆世界是苦恼的,怎样从五浊恶世把我们的心灵运到极乐世界去?要靠我们自己长出翅膀飞到极乐世界,那要无生法忍的菩萨才行,你我还差得远。阿弥陀佛是法界最大的运输王,有最大的运输网络,遍法界都开通了他的航班。阿弥陀佛怜悯我们这些众生,没办法从低境界到高境界,没办法从染污的秽土到清净的报土,特别开通从娑婆到极乐的直达航班,专门运载我们。

在这个世界坐航班还要花钱买票,到极乐世界去根本不用买票,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为什么?因为世间的人以赚钱为目的,阿弥陀佛是以赚众生为目的。阿弥陀佛不是为了赚钱,他的功德有的是;赚到你,他就赚到了。所以,你只要愿意往生,阿弥陀佛就非常欢迎,“我给你当机长,观世音菩萨给你当空乘服务员”,优质服务,最佳服务,这还不够吗?

用这些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贴近我们生活的事例来比喻,主要是便于我们理解,对这句名号产生信心。有了信心,就能达到“如实修行相应”;如果没有信心,当然就“不如实修行相应”。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当中展现出种种形态,用这些来作比喻,非常适合我们理解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自力修行的法门,在现代反而很难理解。

现代科技产品,比如芯片、银行卡、门禁卡、感应门等等,用来打比喻都很贴切。比如感应门,人一走近,门自动就开了。谁把它打开的?是感应,这种感应就能看得见。在古代就没有这样的感应门,古代的门用锁,要打开很复杂。

再比如门禁卡,卡一刷,门就开了。除了这张卡,别的都不灵,只有这张卡才能刷进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用六字名号这张“卡”一靠,就进去了。这张卡不管谁拿到,即使五逆罪人拿到了,也照样能进去,并没有说这张卡谁拿了不灵,没那回事。卡是不分别的,不分善人恶人。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卡只要拿到,自然能进去,这是阿弥陀佛设定好的。

用坐飞机来比喻就更加贴切。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最后也有个比喻:“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转轮王的轮宝是经中的比喻,一般人都没见过,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一位白发苍苍、腿脚不便的老太太一个时辰到千里之外,这在古代很难讲得通,但是现在坐飞机,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物质有力量,心灵更有力量

通过物质世界的状况,可以比类而想象到心灵世界。在物质世界,靠科技的力量达到我们物质生活的便利;而在心灵世界,就要靠心的力量、佛法的力量达到我们心灵的解脱。物质上有力量,心灵上就更有力量。跟物质的力量相比,心的力量更根本,因为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靠心力。比如建高楼,大吊机很有力量,其实还是心的力量。因为心要先设计,才能做出来。所以,心的力量是更根本的,由心的力量而展发为外在物质的力量。

佛教说“万法唯心造”,星云的变化,宇宙的成、住、坏、空,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心的力量、众生心力不可思议。

 

心灵的转移靠归命

物质的力量,比如我们坐坐车,整个身体的重心、重量必须放在车上,才能完成身体的转移。以此类推,我们要完成心灵的转移,从娑婆世界到极乐净土,就要把自己的心放到阿弥陀佛的心所在的地方。阿弥陀佛的心像一艘大的航空母舰,我们一定要靠上去。怎么靠呢?就是信,就是归命,这叫信靠。

如果不信,一只脚踮在上面,再往后缩两步,重心还在靠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靠自己修行”,靠你自己修行,心的重力怎么能靠上阿弥陀佛呢?就没有靠上。如果没有靠上,即使念佛念得再多,等于用手摸着船,船走了,人还站在地上。

像我们坐动车,必须把身体的重心移到车上去,哪怕一只脚上去,“金鸡独立”也可以,重心已经在上面了。如果前脚搭在车上,后脚还蹲在地上,“万一不稳当,我不能往生怎么办呢?”重心还在后面,结果车一发动,人还在月台上。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往生,因为根本就没有靠阿弥陀佛,没有靠这句名号的力量。这样的人,连坐车都不会,会坐车就应该会念佛。从生活中很多现实的例子,就知道我们要信靠阿弥陀佛。

但是,人往往连靠佛都不会靠。我们年龄增长了,智慧却降低了。小孩就很会信靠,小孩靠他妈妈,抱着妈妈的腿,拽着妈妈的衣角,完全一心信靠。是他妈妈有本事吗?是他妈妈有力量吗?是他心里对妈妈有一种仰赖、依靠,小孩对爸爸妈妈的信靠是很自然的。大人就不一样,“凭什么信靠你?你靠不靠得住?我得用智慧判断一下!”还说自己有智慧。什么叫智慧?孩子的心,赤子之心,就完全仰靠父母。我们念佛,也要有赤子之心,仰靠阿弥陀佛。难道还要以凡夫的心衡量阿弥陀佛值不值得信靠?现在真是“为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成人说法,是为甚难”。

在这个世间,凡夫的心都是有漏、染污、分别、自私的,都是我执我见的。这样贪瞋痴三毒烦恼具足的凡夫,心力尚且不可思议,发明了飞机、网络、手机等等;诸佛菩萨的心力,庄严清净,无染,无我,广大无际,把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救度众生不是小事一桩吗?就看我们的心能不能信靠佛。

万法唯心造,佛彻证诸法本来体性,所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佛度众生太自在了,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

我们对诸佛菩萨伟大的心力要产生信心,一心信靠、仰赖。但我们毕竟是凡夫,总想找一个抓得着、能够琢磨的东西,不然就跟我们的心频不一致,因为我们没有悟到无生法忍。所以,阿弥陀佛就显现这句名号,“如彼名义”,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正觉住持之力,就是阿弥陀佛无限庄严的大愿心、大心海之力。阿弥陀佛所有的力量,充满整个法界的万德之力,浓缩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视。

就像原子弹,只是一小颗,一爆炸就不得了。“南无阿弥陀佛”是整个法界的力量,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力量浓缩为这句六字名号,救你不是小事一桩吗?阿弥陀佛可以同时救度法界一切众生,何况救你一个人?没有任何问题,尽管放心。

 

名号的比喻

下面继续说名号的几个比喻。

这句名号就是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航班、航空器,是跨越宇宙星空的。宇宙星空在我们想来非常远,在十万亿国土之外,但对阿弥陀佛来说,不动遍至。

是不死药、甘露丸、起死神丹。

第十八,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死药、甘露丸、起死神丹,这是古德经常打的比喻。“不死药”就是天上的甘露,喝了能青春永驻,长寿不老。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确实如此。我们在这个世间有生生死死,如果能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生无灭,“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当然就是不死甘露丸。

我们在娑婆世界,法身慧命从来就没有活过来,都是死人一个。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起死回生,让佛法的生命觉醒。

是摩尼珠,出一切宝。

第十九,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摩尼宝珠,能够出生一切宝。《法华经》里有“衣里明珠”之喻。一颗摩尼宝珠,你需要什么,对它一喊,它就像下雨一样喷出来给你,它是一切宝物的总结晶,这叫摩尼宝珠。用它比喻什么呢?一切功德法宝,都在六字名号里面储存着,需要什么就出什么,那你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得到一颗摩尼宝珠,天下所有的宝物,金银、水晶、玛瑙都可以得到,要粮食喷出粮食,要石油喷出石油,“如意宝珠”,如一切意,这多好!

但是再好,也比不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摩尼宝珠即使得到了又能怎样?还是要六道轮回,因为它只能满众生物质生活之愿,不能满无上道愿。

这只是打个比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含摄了一切宝、一切功德、一切修行。如果其他的种种法门是黄金的功德,或者是钻石的功德、水晶的功德,六字名号就是摩尼宝珠的功德,所有功德通通都有。

得到摩尼宝珠的人,不会羡慕人家有金戒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人,不会羡慕人家会打坐。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熟,成佛有余,有这样的信心,绝对不会朝三暮四,认为还有哪一个法门更殊胜。还有比摩尼宝珠更好的吗?没有。

是净水珠。

第二十,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净水珠。前段时间报道太湖长了蓝藻,有人做了很多酵素倒进湖里。如果拿净水珠往里一放,马上消毒,所有的蓝藻都没有了,水自然就变得清澈、甘美。这是净水珠的作用。

我们的心就像湖水里长了蓝藻,被贪瞋痴三毒染污了。南无阿弥陀佛这颗净水珠,让我们“念念之间,罪灭心净”。心慢慢地就会清净,这是净水珠的作用。

心里要干净。心里怎么干净?拿抹布去擦吗?拿水去洗吗?我们的心不干净,就像乌贼一样喷出墨汁。那怎么办?多念南无阿弥陀佛,经常念,慢慢就干净了。就像腌制的咸萝卜,非常硬,非常咸,盐都进去了。那怎么办?泡在温水中,盐慢慢地渗出来,咸萝卜就软了。

我们的心已经被贪瞋痴三毒的盐腌成了硬坨,能舒服吗?多硬,多咸,多苦!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温暖的八功德水。念佛就是泡在八功德水里面,慢慢地,我们的心就柔软了,舒展开了,这时才能笑得出来。心里盐那么厚,脸上能笑得出来吗?

是灭除药鼓,佛声一起,三毒自除。

第二十一,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灭除药鼓,这是昙鸾大师的比喻。灭除药鼓,就是用灭除药涂在鼓上,一敲,鼓声传来,人身上中的箭马上就掉到地上,“箭拔毒除”。不需要做外科手术,也不需要消毒,鼓一敲就行。

我们的心很柔嫩,每天都被贪瞋痴三毒之箭射中几万次。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一响起,贪瞋痴三毒之箭都掉落了,心里就柔软了,非常好啊!

所以,我们每天鼓声要响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经常念佛的人,面孔喜悦,心里也喜悦。为什么?三毒之箭都拔除了,当然就很放松。如果在你左肩膀、右肩膀、左胳膊、右胳膊、左大腿、右大腿各插六支箭,让你轻松地笑,你笑得出来吗?在你心上扎支箭,你能笑得出来吗?非常疼痛,非常难过。

现在念佛,三毒箭全部震落了,你当然放松了。

是慈悲真火,烧灭一切烦恼薪。

第二十二,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三昧真火、慈悲真火,能够烧灭众生一切烦恼的薪柴。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心中的烦恼自然消除。

昙鸾大师说:“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

是利剑。

第二十三,这句名号是锋利宝剑。善导大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这把锋利的宝剑可以斩断我们的烦恼,这也是譬喻。念这句佛号,能灭无量无边罪。

文殊菩萨也佩一把智慧宝剑。圣道法门要自己开悟,证得无生法忍的智慧,这样才可以斩断烦恼。这把剑是自己打造、锻炼出来的。我们能炼得出来吗?炼不出来。即使给我们这把剑,可能还会伤了自己。所以,这把剑对我们没有用。文殊菩萨佩的这把宝剑,如果跟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来比,就显得不够锋利,要斩断我们的烦恼,还差一点。因为我们是烦恼成就的众生,与烦恼一体,文殊菩萨也没办法。但是,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宝剑劈下来,烦恼众生三毒业系的绳子就斩断了。

是正觉莲花,不染污泥。

第二十四,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净土宗又称为“莲宗”。阿弥陀佛脚踏莲花,接引我们也是拿一枝莲花,我们往生的时候也坐着莲花,到极乐世界也是莲花化生:这句名号就是正觉莲花。

娑婆世界的莲花有一个特性,就是出污泥而不染。藕田里的泥很厚很脏,但是长出来的莲花特别香洁、干净。尤其是雨后的早晨,莲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莲花的特质就是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的心有贪瞋痴三毒,是染污的烂泥塘,但是只要口中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就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莲花塘里的泥巴就要厚,而且要肥。如果把泥巴换成水泥,像游泳池一样,那能长莲花吗?长不了。

所以,不是先让我们的心清净了,再养莲花。只要把种子种下去,莲花自然出污泥而不染。“一向专念”,不要盯着臭泥塘,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向看着六字名号的莲花。

机法深信,“机”就是烂泥塘,“法”就是正觉莲花。烦恼会滋养莲花,所谓“一切烦恼是如来种”,这个法门非常殊胜,微妙。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在圣道法门很难做到。但净土法门,烦恼不仅就是菩提,还能滋养、长养菩提,这多妙啊!越烦恼才越要念佛,凡夫如果一切都好,往往就不念佛了。

苦能启觉。越是烦恼,就越念佛;越是烦恼,越是知道自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越是烦恼,越是知道自己能往生:烦恼岂奈我何?

圣道法门跟烦恼对着干。净土法门是大慈大悲的法门,根本不跟烦恼对着干,而是转化它。何必跟它对着干呢?念佛就把它化了。

对着干,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现在是杀敌八百,自伤一千,自伤更重,斗不过烦恼。

想跟烦恼斗,首先要证“无我”。“我”就是烦恼贼,你怎么能干得过烦恼?还没有出师就已经失败了。

魔王捉拿我们,根本不用亲自出马,他的分身很多,在每个人身上放一个小“我”就够了。大家都把“我”抱得紧紧的,“我”就是魔,魔就是“我”。

净土法门很微妙,“出污泥而不染”。如果没有这个法门,在这个娑婆世界还真是不好过日子。娑婆世界是烦恼的世界、浊染的世界,刚好阿弥陀佛来播撒正觉莲花种子。

是桥梁。

第二十五,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桥梁。“南无”是个桥墩,“阿弥陀佛”是个桥墩,这两个桥墩一拱,就成了“南无阿弥陀佛”。从这边念“南无”就上了桥,然后“阿弥陀佛”,就到了极乐世界。就这么简单。

是隧道。

第二十六,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又是隧道。一座大山挡住道路,车没法过。如果从山下挖一条隧道,车直接就过去了。怎么过去的?下面有隧道。我们怎么穿越贪瞋痴三毒,穿越三界大山到极乐世界去?有六字名号的隧道,直接就过去。

是直达极乐的高速公路。

第二十七,六字名号又是我们直达极乐的高速公路

是法界密码。

第二十八,六字名号是法界所有力量的聚合,也是法界的密码。要了解法界生成的密码,了解生命的本质、来源等等一切,那就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智慧都在其中。

是弥陀光频。

第二十九,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又是无量光的频率。光有光波、光段,收音机也是有波段的,波段对上了,声音就传来了;对不上就传不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也有一个波段,我们的心怎么转才能和他的无量光同频共振呢?阿弥陀佛说:“算了,你也不会转,给你六字名号。”六字名号就是他的波段。我们一念佛,马上就和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波段配上了,当下无量光照到我们心中,“破众生一切无明,满众生一切志愿”。破暗满愿就靠六字名号,多么容易的法门啊!

不然,凡夫的心怎么跟佛的心光频率一致呢?至少要证悟无生法忍,才能跟诸佛的心光频率一致。因为诸佛是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大慈大悲。我们就是有我,自私自利,跟佛的心光完全不相应。只要念佛,名号强大的力量就把我们心的频道转过来了。

是法界总号令。

第三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法界的总号令。你只要一念佛,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马上都以你为中心,你就成为法界中心。因为阿弥陀佛在第十七愿说,“我如果成佛,十方诸佛皆悉咨嗟称我名,护念念佛众生”。所以,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当下都以你为中心,来护念你,你就是法界中心。

如果求关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不念佛,以前吃了那么多鸡鸭鹅鱼,得罪了那么多人,他们都关注着你,你溜不掉的,你不求也有很多关注。

我们求关注,就求清净法眼、慈眉善目的诸佛菩萨来关注我们,这样才好。

是无量光开关。

是无量光储蓄卡。

第三十一,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无量光的开关,也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储蓄卡。

是授记成佛委任状。

第三十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授记成佛的委任状。只要念佛了,就授记我们决定成佛。念佛成佛,所以,要把六字名号深深地保管好,要好好念,不要丢弃。

是金色佛种。

第三十三,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金色的佛种。成佛要有佛的种子,佛种就是六字名号。佛种从缘起,什么缘?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力为因缘,在我们心中播撒六字名号的种子。我们念佛,将来莲花开敷就成佛了。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两句我们已经展开说明了,下面看“欲如实修行”。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昙鸾大师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说。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上一段说“‘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从闻法的角度来说,光明照十方无有障碍,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这个我们能听明白;但是下面改为“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很显然,光明就是名号,“彼如来光明智相”成为彼如来名义。

在解释的时候,如果专讲光明,那和我们是不相应的,所以说“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光明成为名号,让我们可以接触。这两句不是随便合在一起的。我们如实修行相应,是以名号作为契入点,不是直接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作为契入点,因为我们没法契入。光明成为名号,我们才有了契入点。所以,把这两句捏在一起说,“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

口业称名何能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相应是不容易的,昙鸾大师有解释。如果从圣道法门的角度很难理解,“口业称名,光动动嘴巴,怎么能如实修行相应呢?老和尚打坐一辈子还没有如实修行相应,你光动动嘴,就如实修行相应了?”对,净土门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啊!“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啊!这在圣道法门很难理解。

 

      ┌不如实修行悟前盲修瞎练

  ┌圣道门┤

  │   └如实修行┈┈悟后起修 称性而修 体如而行

佛法┤   ┌不如实修行二不知,三不信

  └净土门┤               ┌信受弥陀救度

      └如实修行,如彼名义称名┈信愿行┤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佛法修行有圣道门和净土门。圣道门也有如实修行相应和不如实修行相应两种。

 

圣道门的如实修行、不如实修行

圣道门,什么叫如实修行?最起码要悟后起修。开悟了,悟得真如实相,顺着真如实相的理来修行。悟到“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然后起修,叫称性起修。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体”是体验,成为一体。

如实修行是什么呢?“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体”就是体会、体验,成为一体。“如”就是真如实相。心跟真如实相成为一体,完全吻合,证得真如实相,这样修行,叫作如实修行。

为什么?真如实相本身具足一切法,“体如而行,则是不行”。没有修行相,不会认为“我在修行”。“无我”,真如本来如是,就是这样。“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你修什么呢?有什么可修呢?众生本有佛性,法性原来如此。不着修行之相,虽知诸法本来空寂,然行一切万行庄严。这要讲就太多了,如数他宝,数别人的钱没意思。讲来讲去都是菜谱,讲了半天一口没吃到。

“体如而行”,圣道法门讲如实修行,就是称性起修。称性起修就是修而无修,这是大乘佛法通谈的道理,不是净土宗特别所说的。

什么叫不如实修行?只要没有开悟,没有悟得无生法忍,没有证得真如实相,都叫作盲修瞎练。没有破人无我、法无我,还谈不上修行,还没找到路子,顶多得人天诸善、人天果报。

这是圣道门。

 

净土门的如实修行、不如实修行

净土门修行也有两种:如实修行和不如实修行。

什么叫如实修行?如彼名义称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这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如实修行相应”。

二不知,三不信,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

什么叫“不如实修行相应”?二不知,三不信,“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这样就是“不如实修行相应”。

称名中有如实修行,有不如实修行。如果不称名,而修定散二善,就根本谈不上“如实修行相应”。依善导大师所判“正杂二行”,杂行通通是“不如实修行”。

杂行是“不如实修行”,回向为什么还能往生呢?因为沾了一点气,就是因为回向心,靠这一点气去往生。杂行之体,本身不如实修行相应,但是他回向,要靠阿弥陀佛了,这就转了一点点。

“称名”法体本身是如实修行相应,完全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顺彼佛愿故”。

五种正行中的四种助业,介于如实修行和不如实修行两者之间,大部分是如实修行。因为四种助业跟极乐净土是完全相关的,但是还没得到正体,还是在旁边。

助业是助成正定之业,正定之业就是如实修行相应。“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这样一心专念,就是信心“淳、一、相续”,就是“如实修行相应”。

净土法门,如实修行相应很容易,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交给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我念你名号,把自己交给你,阿弥陀佛你来负责,我全靠你了,你是我爸,是我妈,我不靠你靠谁?”就像小孩拉着妈妈的衣襟,抱着妈妈的大腿,靠上,就可以了。念佛是非常温馨的。

如果不知道怎么归命,就想想小时候你是怎么归命老爸老妈的,想想你儿子是怎么归命你的。“如母忆子,如子忆母”,这不就归命了吗?所以,归命是很简单的。在佛的面前,我们都像小婴儿一样,有什么智慧,有什么能力?

什么是如实修行相应?就是如彼名义地称名,也就是信愿行。我们称念这句名号,信愿行,就是如实修行相应,也就是净土宗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样来称念弥陀名号,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很简单,念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怀疑。这占多大便宜啊!

 

圣道门如鸟自行飞,净土门如乘飞机

 

  ┌圣道 圣者 体如而行 如鸟自行飞 ┐

佛法┤                 ├皆顺空气动力学原理

  └净土 凡夫 如彼名义称名 如乘飞机┘

 

圣道法门的如实修行相应,好比鸟一样,有翅膀,自己可以飞。我们会飞吗?不会飞就在自己膀子上画几根羽毛,就以为自己能飞了,“你看,我有羽毛呢!”自己骗自己。

净土法门的如实修行相应,就像坐飞机一样,我们自己虽然没有飞,但是“体如而行”。六字名号就是飞机,我们坐上飞机,归命南无阿弥陀佛,跟他成为一体,这叫“体如而行”。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专门的功能作用,就是把十方众生接引到极乐世界。“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俱”这个字很有意义,“众生只要闻到我的名号,归命我,称念我的名号,俱来我刹中!”“俱来”这两个字力量很大,一下就过来了。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我的名字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佛。

“众生闻此号”,众生闻到我的名号之后,自自然然就“俱来我刹中”,就把你拉到极乐世界来。

六字名号的强大力量,能让众生脱离三界业系,直达净土,这叫“体如而行”。这句六字名号就是真如实相,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就跟他成为一体,这叫“体如”。

六字名号的运行方向,就是从三界到净土,它在不断地运行。当然,我们讲“行”,是以世间的说法,因为我们是分别的众生,从此到彼,有来有往。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所以,我们念佛就占了大便宜。圣道门鸟飞空,还靠自己飞。净土门坐飞机,无量光寿就是油料,阿弥陀佛是机长,观世音菩萨是乘务长。所谓“体如而行”,是按世间比喻来讲。当然,“体如而行”境界非常高,是与真如实相成为一体的。

按照产品本具功能使用。

假如六字名号是世间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就要按照它本来的功能使用,如彼名义,才如实修行相应。比如一台电脑,它有它本来的功能,这就要按照电脑的功能来使用,用键盘来操作,你拿一把锄头当成地来挖,肯定不行。要按照电脑的功能操作,把开关打开,再打开软件,里面什么东西都出来了。这就是按它本体的作用来展现它的功能,这样才如实使用。

我们念六字名号也一样,六字名号有阿弥陀佛设计的程序:信愿行,归命,称念名号;消业,除障,消灾免难,增福增慧,吉祥平安;平生业成,临终往生;正觉华生,无生法忍,遍游十方,分身法界;回入娑婆,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大乘佛道。这里面的功能多着呢,一级一级地,如彼名义,通通都展现出来。

按照定善、散善,按照自己那一套,不灵光的。那是不同的格式。就像现在的手机,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是哪个系统,就按哪个系统的规范来操作。

 

相应与不相应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昙鸾大师的解释,往往都不一样。“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昙鸾大师把话倒过来,反着说。

 

名义相应如实修行

 

“名义”“如实修行”互为能所,而谈“相应”。

肯定皆肯定,否定皆否定。

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出昙鸾大师的表达方式:要正说都是正说,要反说都是反说。怎么说呢?就这样说:如果能够“如彼名义”,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如果不能“如彼名义”,就“不如实修行相应”。如果“如实修行相应”,就是“如彼名义”相应;为什么“不如实修行相应”呢?因为不能“如彼名义”。否定都否定,肯定都肯定。这两句话,可以倒过来、顺过去,谁在前谁在后都没关系。因为“如彼名义”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如实修行相应”就是“如彼名义”。这样就有正反和前后的表达顺序,分成上面的四句话来读,按照不同的角度来体会。

“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对这句话,昙鸾大师没有作更多的解释。但在下面马上接着说“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这里昙鸾大师要说明什么呢?就是说明“知”和“信”的关系。

 

“知”和“信”的关系

知与信的关系:

知有两种,一是了知,二是信知。

 

 ┌了知 知而不信非真知

知┤

 └信知 由知而信是真知

 

了知,了解了,知道了。但是,光这样是不行的。在这里,昙鸾大师虽然说“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也没作更多的解释,但要“知”到什么程度呢?“知”到你要相信,真信才是真知;如果知而不信,等于不知。“你知道了?”“我知道有极乐世界”。“知道了,到底有没有?”谁知道呢?看书上说有的”。“到底有没有?”你没有信,那叫知道吗? “我信了!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我相信了。”。“你愿意去吗?”“你去吧!我不去。”这就不是真信,真信就一定要真愿。所以,二知要归结为三信。

如果真知道“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是真理的存在,是为救度众生而存在,就知道他会让我们跟佛一样,都证得真理。所以,“实相身”是自觉,“为物身”是觉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就是佛的存在。

这样的实相身、为物身,跟我们怎么发生关系呢?就是信心。

 

一心归命就是“如实修行相应”

关于信心,天亲菩萨说“世尊我一心”,“我一心”就是信心,就是“一心归命”,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天亲菩萨怎么如实修行相应呢?他说“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讲“真实功德”,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很显然,天亲菩萨所谓“真实功德、与佛教相应”,就落实在“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们如果这样,也是如实修行相应。

所以,昙鸾大师的解释,跟天亲菩萨的本义完全吻合。

我们今天在这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如果这样的话,就很简单了。天下的事,大道至简,并没那么复杂,往生极乐净土是非常简单的,不要搞那么复杂。

 

“实相身”“为物身”凝结为六字名号

实相身,正觉,法深信。

为物身,往生,机深信。

关于“实相身”和“为物身”,诸佛也如此。阿弥陀佛的殊胜,是将“实相身、为物身”凝结为这句名号。

 

  ┌向佛一边┈实相身

名号┤

  └向众生边┈为物身

 

这句名号,在佛那边看是实相身,因为佛本身证悟的是正觉。其实,我们也很难理解六字名号怎么是实相身的,不过是把它作为一个结论,我们就相信了。

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为物身。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让我们可以看见,可以听到,可以称念,这样就得利益。

我们怎么得到名号“实相身”的利益呢?我们是通过“为物身”接触到名号,作为契入点。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有正面就有反面,有反面就有正面,有“为物身”,就有“实相身”。

如果感受到名号的“为物身”是救度我们的,我们来称念,别管它怎么回事,自然就得到了“实相身”的利益。

“为物身”,可以把无相变为有相,这句名号能够看得到,然后从有相证入无相;可以从有为证入无为,我们嘴巴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多少句,但是可以证入无为;可以从有量证入无量,好像念佛也有数量,最后证入无量:这都是名号“为物身”的方便。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非常方便的。这句名号,我们要视如本命元辰,要念兹在兹,不可有半点疏忽。谁要是知道名号的好处还不念佛,那是不可能的。不念佛念什么?天天念业障。念佛多舒服,多自在!这句名号天天给我们的心灵做按摩。

 

火铲取火喻

 

      ┌铲┈实相身

如以火铲取火┤

      └柄┈为物身

 

我曾经打过一个“火铲取火”的比喻。烧煤的时候,用火铲添煤、掏煤灰。前面的铁铲是“实相身”,后面的把手是“为物身”。火代表实相之火、智慧之火。实相之火是三昧真火,能烧灭一切,触之者则烧。

圣道法门的修行人,要练得“金刚爪”,能够自己去拿火炭。净土法门的念佛人就用不着这样,有六字名号的“铲子”就行了。铲子有木把手,这样就可以取来实相之火,为我所用。

实相之火的热度太高,智慧太大,直接用手取就把我们烧坏了;有了名号“铲子”就很方便,很好用的。

所以,铲火的时候,就知道这句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信名号为物功能,取实相利益,非靠开悟。

我们是信名号的“为物”功能,而取得“实相”利益,不是靠我们开悟。开悟的人直接用手就取火了,我们没有这两下子。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即得往生(为物),住不退转(实相)

“闻其名号”,名号里有“实相”,有“为物”。

“信心欢喜”,从哪里得到?从“为物”。

“即得往生”,先得到“为物”的利益。

“住不退转”,就是要成佛,就有了“实相”的利益。

为下劣众生可多从为物身角度入手。

为了下劣众生,我们可以多从“为物身”的利益这方面入手。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自信教人信”也可以多从这个角度。

 

(3)称名满愿问答

接下来设了一番问答。因为上面解释之后,还有人怀疑,所以特别设一番问答。

 

①问题——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名何能满愿

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

这是多数人心中都存在的问题。问者振振有词,好像理由很充分,一般人还回答不了。

“名为法指”,名字是事物的指代符号,“法”代表事物的本身。名字是指向这个法的,它是一个指标。比如我们要到上海,路牌上写着“上海”,画一个箭头,但这里并不是上海,路标只是指向那里。“桌子”,这个词也是指代;人的名字,也是指向这个人:这叫“名为法指”。

“如指指月”,就像用手指指向月亮,是让你顺着这个指头看向月亮的,手指本身并不是月亮。

所以,名字、名词跟事物本身之间的关系,就像指月之指和月亮的关系一样。

《楞严经》说: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如果一个人用手指着月亮对你说:“你看,月亮在那里。”你就应该顺着他的指头,看向天上的月亮。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如果你看着指头,以为这个指头就是月亮,两样都失去了:不仅没看到月亮,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是指头,连指头也失去了。

《大智度论》说:

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视月?

“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一个人用手指着月亮,给另一个人显示。“惑者”就是迷惑的人。

“惑者视指而不视月”,这个人非常迷惑,只看到指头,看不到月亮。

“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视月?”“我用手指向月亮让你看,你为什么只看指头不看月亮呢?”

这是佛经里着名的比喻。佛讲法用种种的言词譬喻,是要指向实相之月,指向佛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指向真理。这些语言都是“指月之指”,是指向目标的。但是很多人读经就死于句下,迷失在名言当中,这样就没有契入佛所说的真理。

问难似强。

问的人也是用佛经的比喻来反难,这样似乎很有力量。

“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暗”,前面说“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如果称佛名号就能满愿,反过来推论,指向月亮的指头也应该能破除黑暗。

 

问从非起

问者以佛名同于常名。问从非起。

“问从非起”,问者是以世间的“名”衡量佛菩萨的名号。在世人的经验当中,世间的名词是一个“法之指”,并不代表法的本身,所以他就推理:佛的名号也是一个“指头”,不能满愿。如果佛的名号能满愿,“指月之指”也应该能破暗;反过来说,如果“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佛名号怎么能满愿呢?

总之,一般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不认为名号有什么功德,“名号嘛,就是六个字,一个概念,一个声音而已,它怎么能破暗满愿呢?如果它能满愿,那指月的指头也能破暗”。这是按照世间常规,以凡夫的经验,以世间的“名”来衡量佛菩萨的“名”。

如果称名号能满愿,念水是否就能解渴呢?如果饿了,喊饭能不能管饱呢?“饭”也是名词,既然饿了喊“饭”不能饱,为什么喊佛名字就能满愿呢?

如果认为佛名字跟世间的饭、水这些名相,跟张三、李四、王五的名字一样,这样当然就没有功德了。这种误解,凡夫都会有的,每个人几乎都这样。有的人为什么对佛名号产生不了信心?就是因为心里有这些疑惑梗着,“念佛有什么用?不就是六个字嘛,空空荡荡的,不如拜拜佛,流一身汗,还有点感觉;不如安安静静打一会坐,还有点感觉;不如出五百块钱、一千块钱作一些功德,还有点感觉”,觉得名号没什么意思,认为名号是“指月之指”,这就是根本的错误,就错在这里。

像这样的人,就是没有智慧,把佛菩萨的名号小看了,轻看了。

在世间,帝王的帝号都不能小看的。康熙皇帝的名字跟普通人的名字一样吗?如果把皇帝的名字轻看了,会有杀头之罪。玉玺一盖,“圣旨到——”,接旨的人马上就要跪地叩首。如果说“皇上也没来,不就几个字吗?这算啥?”这是藐视皇权,会被问斩。皇帝的名字能一样吗?

 

②回答——名即法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未全否决,部分认可。问者以偏概全,答者分别解说。

昙鸾大师的回答非常简略,也很善巧,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先把对方的力卸了。他没有完全否决,形成敌对,而是部分认可。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一切法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概”,问者所讲的这些道理是以偏概全。“名为法指,如指指月”,也是有这样的事,但是不能涵盖诸佛菩萨的名号,“不可一概”,不可笼统视之。

为什么“不可一概”呢?下面大分为两类。

“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不可用“名异法”来涵盖、说明。“名即法”,名就是法的本体,名就是法。“名异法”,名和法是分开的。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

“名即法”举了三种:一、诸佛菩萨名号;二、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三、禁咒音辞等。

“名”,名号是名,章句也是名,音辞也是名。用了三个词语:名号、章句和音辞。一方面显示不重复,增加语言的美感;另一方面,这样表达比较贴切。

“诸佛菩萨名号”,诸佛菩萨就用“名号”来说明。

“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在佛教里,“陀罗尼”是总持,也就是咒语。佛经翻译成中国文字,咒语都是不翻译的,直接把读音标上去,只要照读就可以了。比如“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是《大悲咒》第一句。“章句”就是章节、文句。比如《心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这些都不翻译。如果翻译过来,反而错了,就变成世间分别念的语言,就把“名即法”变成“名异法”,这是不可以的,不能翻译,它是这样就是这样,所以叫“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

“禁咒音辞”,“禁咒”就是咒语。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咒语。像中国道教、民间都有一些咒语。咒语,只要发出声音、说出言辞就可以了,它本身“名即法”,当下就是这样的。比如现在的声控门,也是类似的“名即法”,一喊就开了。

这是先举出三个类型,下面举几个例子。

 

禁肿辞喻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瘥。

“禁肿辞”,只要念这个辞句,就能消肿。比如脚崴了,肿了,用手按着脚,念“日出东方,乍赤乍黄”,这样就能消肿。

“假使酉亥行禁”,“酉亥”就是酉时和亥时,“行禁”就是念《禁肿辞》。酉时是下午五点到七点,亥时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酉亥行禁”,就是酉时和亥时念《禁肿辞》。

“不关日出”,和日出没有关系。因为晚上五点到七点,太阳刚落山;九点到十一点,外面漆黑一片,跟太阳没有关系。太阳不出来也没问题,只要念“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就有作用。并不是非要在早晨太阳出来才念“日出东方”,跟时间段没有关系,任何时间段,只要念了就有“日出东方”的效果,这叫“名即法”。

“而肿得瘥”,肿就消掉了。

 

《抱朴子》护身密咒喻

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

“亦如行师对阵”,就像行军打仗。

“但一切齿中”,如果所有士兵口中念念有词:“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所有的人,一边冲锋一边念。

“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行军打仗的时候,大家都念这九个字,五种兵器都不能伤害。五种兵器就是刀、弓、剑、弩、戟。总之,刀也砍不着,箭也射不着。

“《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抱朴子》是一本书,东晋葛洪所作,称之为“要道”,说: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凡九字,当常密祝之,无所不避。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两军打仗时,只要经常密密地祝这个咒,各种兵器就不会伤身。

这是第二个例子,只要喊这九个字,就有这样的效果。这就是名即法”,喊这样的音辞,就有这样的效果。

 

木瓜喻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转筋”就是小腿肚子抽筋。怎么办?“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木瓜疗转筋是最有效果的。大致是把木瓜用火烧热了,在转筋的地方敷上,这样腿肚子就好了。

“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前面举的例子,昙鸾大师倒没有说有没有效果,这个他说了,如果有人腿肚子转筋了,家里没有木瓜,怎么办?喊木瓜名也管用。昙鸾大师说“吾身得其效也”,“我自己亲身体验过这个效果”。

喊木瓜名也有效果,这也类似于名即法”。

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

这些都是浅近之事,世间人都知道。

“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我们就不要讲那更远的了。

他之所以举这几个例子,是因为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陀罗尼章句,这些都是诸佛菩萨的功德境界,讲了一般人根本不理解。他们本来就怀疑,再讲对他们也没有效果。好了,那就拿看得见的事来说,以近指远,用看得见的事都把你说服了,那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境界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有说远的,就拿近的。《禁肿辞》、《抱朴子》“要道”和木瓜,这些“近事”,眼睛所见,“世间共知”,何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世间的小咒语、小事都这样神奇,何况佛菩萨名号呢?那些境界更加不可思议。

灭除药涂鼓之喻,复是一事。

用灭除药涂在鼓上,这个比喻也是“名即法”。前面已经说过了,鼓的声音只要一振出来,“箭拔毒除”,箭就跳出来了,毒就灭了。不可能因为箭深毒厉,闻到鼓音声就不出来。名即法,一听到声音,箭、毒就出来了。

此喻已彰于前,故不重引。

这个比喻已在前面讲过,所以就不重复引述了。

 

名异法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这几点就说明不可一概而论。诸佛菩萨名号是“名即法”,也有“名异法”。

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

名异法”,就像世间的茶、饭、水、钱,都是名异法”。

 

“名即法”在净土法门就是“名即佛”

这里着重说明的是名即法”。“名即法”在净土法门就是名即佛”,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法是什么?它就是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很干脆彻底。

如果念了佛还东张西望,“哪是佛?佛在哪?”佛其实就在你的嘴上,嘴上念的就是佛,佛就在这声音当中,佛在六字名号里,佛就在你心中,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佛。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我们心里要记住,对这要有信心。无明众生,法眼未开,靠色眼、肉眼怎么能看到佛的清净报身呢?使劲看,使劲看,看花了眼,故障来了。有的人心非常焦躁,打坐一定要见佛,结果见的不是佛,而是魔是妖。

阿弥陀佛知道苦恼众生非常可怜,没办法见到佛的真实报身,更不可能悟得佛的法身本体。阿弥陀佛说:“那怎么办呢?我可怜的儿啊,我就用名号来跟你接触,你见到我的名号,我顺着名号就来了。”名号本来就是佛,如果把名号撇到旁边,那一辈子也找不到佛。

比如一个孩子,天生就是盲人,他有事要跟父母交流、沟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喊父母。“儿啊,你看不见,你喊我们,我们就来了”。如果孩子说“我非要看见你们,喊你们不算数,喊你们,这几个字空空的算啥?”那这个孩子怎么能跟父母沟通呢?因为他本来就是盲人,如果眼睛好还可以看见,还可以跑过去抱住父母。现在看不着,也摸不着,所以只有通过喊。喊了,父母就来了。

当然,凡人还做不到“名即法”,阿弥陀佛只要一喊,应念即至。念名号的当下,乘六字名号就在这里,这就是“名即法”。

 

3.作愿门

下面我们看第三“作愿门”,先看《往生论》的论文。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接下来是昙鸾大师的解释。

我们还是分为三重来解释这一段:第一,先解释论文的句式结构;第二,依文解义,依据它的文句来简单地解释;第三,做一些展开和引申。

 

(1)句式结构

首先看句式结构。

 

┌征

│ ┌总释   ┌行

└释┤  ┌方法┤

  └别释┤  └愿

     └目标

 

“云何作愿”,这一句是征。征就是征问,什么叫作愿?

下面是释,既然问了就要解答,解释他人心中的疑惑。

“心常作愿”,这四个字是总释,总略地解释。

接下来再别释,别释就是特别地、详细地解释。“心常作愿”,心怎么常作愿呢?

“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这三句是详细的解释。在这三句详细解释当中,又分为两大部分:“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是目标,“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是方法。这五念门,所有的句式结构都是一样的,都是讲目标和方法。目标是“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方法是“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方法中又分为两句:“一心专念”是行,“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是愿,这是行愿具足。

这用图表的形式标示出来是非常清晰的。

 

      ┌愿┈心常作愿

   ┌能愿┤

┌方法┤  └行┈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如来名号,彼国土名号)

│  └所愿┈┈┈┈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目的┈┈┈┈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2)依文解意

①来意

现在我们再来解释“云何作愿”。

为什么这么问呢?这个问从哪来?就从前面的“起观生信”,示五念力、出五念门来。出五念门说到“一者、二者、三者”,“三者作愿门”,是从这里来的。

因为前面“一者礼拜门,云何礼拜?”“二者赞叹门,云何赞叹?”已经解释完了;“三者作愿门”只是先把名字列出来,还没有解释,别人心中一定有疑问。

作愿门就问了“云何作愿”,这一问一定有来处,“云何作愿”是从“三者作愿门”来的。

 

②心常作愿

下面回答“心常作愿”。

关键字:心、常。

礼拜是身业,赞叹是口业。这里说的“作愿”,是要说明不是光嘴上念个发愿文,那不算的,是心中要作愿,所以,重点在“心”。“心常作愿”,就是不光是念一段发愿文——有的人发愿文一念,“我已经发过愿了”,其实自己还没愿往生呢。所以,这里解释作愿门要归到“心”。跟第一门的礼拜——身不一样,跟第二门的赞叹——口也不一样。赞叹门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口称就是如实修行相应。但是作愿门光口念,那不算如实,因为那是世间的一套文辞,还不是“名即法”;六字名号才是名即法,只要口称就可以了。

这是讲“心”。

第二个关键字是“常”。“常”有两种:一种是“数数常”,就是反复,经常做,一次又一次;第二是恒常,就是相续不断。这里是数常和恒常这两个概念都有。首先他还不熟悉,经常作愿“我愿往生极乐世界”,经常忆念,经常想起来,然后形成习惯。这种愿心恳切、深入的时候,就一愿到底,永远就愿了。愿生之心,恒常在心中,不改变。这叫“心常作愿”。

 

③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怎样“心常作愿呢?“心常”就是“一心专念”,“作愿”就是“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下面是比较详细的解释。

 

一心专念

这里的“作愿”,不是空愿,而是愿行具足之愿,所以先讲“一心专念”。

“一心专念”是从哪里来的呢?何必要提到一心专念呢?如果从这一段来讲,“一心专念”的“一心”和前面的心常作愿是有连带关系的。这个“心”就是一心,“常”就是专,恒常不断当然就专了,没有时间做别的了,所以“一心专念”。

一心专念:承前如实称名。

如果配对上面赞叹门来讲,“一心专念”就是从赞叹门来的。赞叹门“如实修行相应”要“三信”,“三信”就是一心,就是信心,所以,天亲菩萨“论主建言‘我一心’。这个“一心”就是从上面来的。“专念”什么呢?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这里虽然没有说,但是从上到下连接非常清楚,“一心专念”就是“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从上面到这里来的。

所以,昙鸾大师解释说: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直接把它解释得很清楚。专念什么?念阿弥陀如来。愿生阿弥陀佛国土,还能专念别的吗?如果愿生阿弥陀佛国土还专念别的,那就不对了,就是扭着劲了。

 

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毕竟:克念愿生、决定得生→信

“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毕竟”这个词也有两重含义:第一是“克念愿生”之义,就是“我一定要往生,不往生不可以”,这是我们的愿心;第二是决定得往生,所以叫“毕竟往生”,没有不往生的,没有一个遗漏。

“一心专念”是行法,也是因;“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如果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心常作愿,这样就毕竟往生,这是果。从愿和行来讲,前面是行,这是愿,行愿具足,因果相符。

 

④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这一句是目标。

前面“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是方法,目的是“欲如实修行奢摩他”。为了“如实修行奢摩他”这个目标,要做到“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上面是对论文的简单解释。下面看注解文。

 

译“奢摩他”为“止”于义未满

注解文大分三段。

译“奢摩他”曰“止”。

“奢摩他”翻译为“止”。

“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

这一大段是“止”的通途解释。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

现在对“止”作特别的解释。

先说“奢摩他”翻译为“止”,然后说通途的解释是什么意思、特别的解释是什么意思。通途解释就是一般法门的,特别解释就是净土法门的。

“‘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止”,止在一个境界中,不要攀缘。止于一处,心能沉定,不去作恶——作恶也没什么去不去,脑子想来想去就作恶了,这叫意恶。如果止心一处,心沉定,自然就不会有杂恶之念。这是总的解释。

此译名乃不乖大意,于义未满。

把“奢摩他”翻译为“止”,意思是止心一处不作恶,这样大致可以,“不乖大意”。“乖”就是违背。大概说起来不违背,差不多,大意可以这样。

“于义未满”,如果详细追究,从理上讲就不够圆满。

何以言之?

为什么说“于义未满”呢?下面举了几个例子,说明为什么不圆满。

如止心鼻端,亦名为止;

眼睛半睁半闭,似看非看,不东张西望,注意力止于鼻端,这也叫止。

不净观止贪,慈悲观止瞋,因缘观止痴,如是等亦名为止;

“不净观”是五停心观之一。“五停心观”就是五种观法,能让我们的妄想杂念停止。这里列了三观。

“不净观止贪”,“贪”就是贪染色身、欲爱。“不净观”,观身不净,根身污秽,九孔常流不净。谁不知道九孔常流不净?有人观死后成烂脓,成土,成灰,作白骨观,观到骨头都散架了,观完了照样贪。现在的人贪心太重,没办法。真修不净观,还得有那个根机。

“慈悲观止瞋”,观众生痛苦可怜,停止瞋恚,怜悯他人。

“因缘观止痴”,“痴”就是不了解诸法因缘生,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我执非常坚固,很愚痴。比如一件事情办成了,“这都是我努力的,都是我出的好主意”,把功劳都归于自己,贪天之功,不知道这是因缘所成。“地里的庄稼是我种出来的”,如果没有种子,没有土地、阳光、水分作为缘,你能种出庄稼吗?你有多大本事?你流点汗有多大功劳?如果入股,一万股里,你0.01股也算不上,这都是我的收获,这就是愚痴。你再有本事,大冬天也种不了庄稼。春天来了,大地回暖,有土地的生发之力,种子本身有生命力,还有阳光、雨露的催生之力,再加上你一点点力,你的功劳就是把种子种在地里,就这么大的本事。“这都是我干的”,这就是不会观因缘。

办事也一样。比如这次讲法,也要有很多因缘才能成就。这样观察,如果事情办成了,你心里就很平服,就会感恩所有的因缘,不会认为自己本事大,不会骄慢。失败了也不会沮丧,不会自责。要看大事因缘,尽心尽力就可以了。事情没办成,大因缘不成熟,也只能接受。有因缘观,心里就明朗,心里就平服。胜不骄,败不馁。怎么做到呢?观因缘。胜了不会骄傲,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本事;失败了也不会气馁。我们要学会观因缘,学会这样思维。

我们做事,计划得再好、再周密,老天爷能按照你的计划办吗?就像开车,顺着路走,随弯就弯,顺坡上下,这就对了。一切都要随顺因缘。怎么随顺因缘?要观因缘。

未来的因缘没有展现,有人计划五年、十年,但一切随时在变。有无常观的人,就顺着因缘转。

还有模糊理论。什么事情差不多就可以了,马马虎虎,模糊一点比较好。搞得很清楚,只是个概念,徒增烦恼。

 

念佛观止我执

因缘观止愚痴,还有念佛观止业障,业障的根本是我执。念佛观止我执,这个特别好。念佛人就不要讲“我”,念佛了就靠佛作主,听佛安排,这是念佛人的正确观念。如果自己安排一套,何必念佛呢?念你自己好了嘛。

念佛观是止什么呢?止我执。众生我执坚固,所以放弃自我,归命如来;舍弃自力,全靠佛力。

修念佛法门,我执越来越淡。一个人,非要显示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我执作怪。“我跟你不一样”,这就是我执。为什么一定要显示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这样,你也这样,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跟别人一样。

在一个道场,听常住招呼,听常住的话,这都是破除我执的必然过程。“我干吗要听话?”有“我”当然不听别人的话,只听自己的。跟我执坚固的人打交道,非常费劲。人们都不愿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人要心地柔软。念佛了,随顺常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利都有了,其他都好商量。念佛利益我得到,其余皆是好商量。最根本的摩尼宝珠已经得到了,其他的多一点少一点、好一点坏一点都可以。

世间的人为什么对一点蝇头小利都斤斤计较?他没有得大利,没有“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点蝇头小利再不拿,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肯定要抢,要斤斤计较。

念佛人为什么那么大方?因为得到无上大利了。得了还不大方,这样哪有慈悲?念佛人,先不说慈悲,最起码不能欺人太甚。你该得的都得了,就大方一点。

只有念佛才有这样的效果。

另外还有数息观止散乱,就是观察呼吸,关注呼吸的出入。随着一呼一吸,心就慢慢沉定下来。

前面讲了“止心鼻端”“不净观”等止,下面说:

如人将行不行,亦名为止。

就像一个人,要走又没走,站在那里,这也叫止。

是知“止”语浮漫,不正得“奢摩他”名也。

由此可知,如果用“止”这个字来翻译“奢摩他”,就太宽泛了。“浮”是浮起来,漂在上面;“漫”是很宽泛、很散,没有聚焦。

所以,“奢摩他”三个字就不翻译。如果一定要翻译,只能翻译为“止”,或者“禅定”。但是,这些词语都不能很精确、很贴切地表达“奢摩他”本身的含义,所以就不翻译。

下面打了一个比喻:

如椿、柘、榆、柳,虽皆名“木”,若但云木,安得榆柳耶?

椿是椿树,柘是柘树,榆是榆树,柳是柳树。这些虽然都叫“木”,都是木头。

“若但云木,安得榆柳耶”,总体来讲都叫木,大致也不差;到底怎么区分柳树、榆树呢?

“止”有许多,“将行不行”也是“止”,“止心鼻端”也是“止”,“不净观”也是“止”。到底“奢摩他”的“止”是什么呢?这就不一样了,所以一定要详细分辨。

 

别释佛力三止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

“今”,现在。现在讲“奢摩他”的“止”,有三个意思。

“奢摩他”不是前面讲的那些“止”,前面讲的“于义未满”,只是不违背大意而已,现在要把“止”详细分辨。

奢摩他:能灭、能调、寂静、远离、能清。

如果查佛学词典,通途解释“奢摩他”是一种禅定。《涅盘经》里解释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能调”,调服我们的诸根,不作恶业;“远离”,离五欲之乐;“能清”,令贪瞋痴三毒浊染清净,有种种之意。总之,“奢摩他”是一种禅定,对心力的要求很高。

 

     ┌于义未满

 ┌对前言┤

 │   └不正得“奢摩他”名

今┤    ┌1.不必禅定

 │    │2.能止者佛力,非心力

 └对通途言┤3.所止广大深远,非仅杂念恶业

      └4.凡夫如实修行奢摩他

 

昙鸾大师这里的解释,跟禅定一点关系都没有,可以说天地大翻转。

“今有三义”的“今”,一方面是针对前面的“于义未满”“不正得‘奢摩他’名”;昙鸾大师的解释,就是让“奢摩他”的意义圆满,正得“奢摩他”之名。另一方面是针对圣道门通途的解释,昙鸾大师当然知道“奢摩他”怎么解释,但是他完全不讲那些。

佛教辞典对“奢摩他”的解释特别多,有很多意义,比如“令心安住、等住”,如何“善心一境性”,怎样入于禅定等等,总之,讲的非常多。一般人来解释,可能会查佛教辞典,讲一大堆,这就不是净土门的意思了。昙鸾大师作为净土门的祖师,这是大祖师!我们每天熏习昙鸾大师的法语,非常幸福,“六十小劫谓如食顷”。

昙鸾大师怎么解释呢?

 

第一种止

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这种解释非常符合天亲菩萨的原意,因为天亲菩萨解释“奢摩他”就是这么说的:“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天亲菩萨说到要怎么禅定吗?根本没有提,跟禅定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的人解释这里的“奢摩他”,高谈阔论一番——谈了也做不到,还是老实一点好。

我曾经听一位法师讲《菩提道次第广论》,他讲到“奢摩他”“毗婆舍那”的时候,就不解释了,他说:“我也做不到,这是很深细的东西,我也解释不清楚,说不明白,你们自己看吧!”这样最起码比较老实。

天亲菩萨说“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是让你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愿生阿弥陀佛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如果不想“如实修行”,在这娑婆世界玩一玩是可以的;如果想“如实修行”,就要往生安乐国土。到了安乐国土,就能“如实修行”。按昙鸾大师的解释,如果“一心专念”,还没有到安乐国土,在这里也是“如实修行”。

这里讲了三种“止”。

第一,“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愿生弥陀净土。这有禅定吗?没有禅定。但是没关系,没有禅定也是“如实修行奢摩他”。

“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奢摩他”是“止”,一般要调服诸根,止一切恶;但是这里不用,阿弥陀如来名号和国土名号就能止一切恶,这就是“如实修行奢摩他”。是谁在帮你修?是阿弥陀如来名号和国土名号,你能说这不如实吗?所以,你没有“止”没关系,阿弥陀佛有“止”,他能“止”住一切恶。阿弥陀如来早就知道我们“止”不住,业力的车轮比动车还快,呼啸着往前跑。怎么办?阿弥陀如来说:“我来给你止!”

众生业力的车子就要冲下悬崖了,六字名号如同一块大石头,把我们的车轮挡住了。

第二种止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第二种“止”就是“彼安乐国土”。“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安乐国土是超越三界之外的报土境界,一往生彼安乐国土,“自然止身口意恶”,自自然然身口意三业就清净了,不造恶了。

这里的“止”,就像把车子的发动机熄火了。先搬一块大石头把车轮挡住,车子不会掉下去,然后发动机熄火。

 

第三种止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到了极乐净土,不仅止身口意恶,因为有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之力,连求声闻、辟支佛的小乘之心也止住了。本来想到那里自己享福,一去就发大菩提心了。

第三种“止”,按照上面的比喻,不仅给车熄了火,而且让你换一部车,开到一处美好的林园;不仅不堕悬崖,还能成就大乘佛果。

 

  ┌一者名号能止一切恶┈┈┈如大石止赴崖车轮

三止┤二者往生自然止身口意恶┈如熄发动机

  └三者往生自然止求小乘心┈如另乘宝车赴美林园

 

前两种止的异同

第一种止说“能止一切恶”,第二种止说“止身口意恶”,有什么不同呢?

前面“止一切恶”是止果报,没有说止身口意恶。只要在娑婆世界活一天,众生身口意三业肯定是造业的,“发动机”转个不停,所造的一切业因会牵引众生去六道轮回。“止一切恶”,首先把这个果报止住,使得众生不被恶业牵引,不至于去三恶道,不至于六道轮回。

第一种“止”,先让众生离苦得乐。虽然在娑婆世界还是凡夫,身口意三业还在造罪造业,但是已经不受恶的果报。这是第一个境界。

第二种“止”,到了净土以后,身口意三业清净,止造恶之因,因也息灭了,“胜过三界道”,第二个境界就是转凡成圣。

“止”,先让众生离苦得乐,然后转凡成圣。

第一种“止”,“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能止恶,不是众生自己有能力,而是阿弥陀佛名号有能力,所以这个“能”是很重要的字。这种“止”是自然的,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不知不觉自然就止恶了。

第二种“止”,“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自然”也是显示佛力,不要自己加功用道,自自然然就止了身口意恶。

这两种“止”可以对照起来看。如果讲“能”,都是指佛力这方面;“止”的方法、功效,都是自然的。

 

三止的来源与境界

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除了从如来如实功德生,凡夫一向无真实功德。

“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从我们自己的修行功德生吗?不是。这三种“止”,都是从如来如实功德所产生的。

“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所以才这样作结论。如果想“如实修行奢摩他”,一心专念,愿生彼土,有“如来如实功德”,就有这三种“止”。

这三种“止”的境界非常高。一般人禅定修“止”,只是妄想杂念少一点而已,能止小乘心吗?能止身口意恶吗?都没办法做到,所以,通途的“止”比较浅。当然,如果修行很深,达到无生法忍,证到那个程度,当然有这个功效。

一般的“奢摩他”,从禅定来讲,是通世间的。世间凡夫、外道也都有禅定,但还在六道轮回中,有什么“止”呢?一般人修的禅定功夫再深,是止而不止:表面看起来“止”了,但是六道轮回还没有止,这不是止而不止吗?

我们虽然还是散乱凡夫,没有“止”,却是不止而止,因为六道轮回止掉了。这是没法比的,何止是天上地下之别!

 

(3)展开

①圣净比较之一

 

┌圣道门┈自心个人小定,如地球星体在动,虽个体不动不可得

└净土门┈佛力法界大定,如法界安稳不动,个人虚妄心动无碍,必将止息

 

我们不要羡慕人家会禅定,坐七天、二十五天,坐八个大劫都丝毫不值得羡慕。为什么呢?他们那种还是动。我们这种“止”是靠六字名号,靠阿弥陀佛国土名号,这是法界大定。整个法界是寂静的,是安定的,是阿弥陀佛的常寂光。在法界大定的境界中,你的心像小蚂蚁爬一下,那算什么呢?能够天下大乱吗?没关系,整个法界大定。靠自力修行的“止”,虽然自己的心“止”了,但整个法界乱着,地球在动,你不动有什么用?什么叫“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地球在转,日行八万里;地球绕着太阳在转,太阳又绕着银河系转,整个宇宙都在转。如果整个世界大乱了,到处狂风暴雨,一棵小草在那里不动,有什么用呢?不管用。这是小境界、小心量。

又如白昼喧腾之静,不如深夜安宁不动。又如树根不动,枝叶虽动无妨;整树挪移,虽静已至他方。

就像白天到处都闹腾,你的小屋再静,也不如晚上万籁俱寂。晚上到处是静的,你起来再怎么动,整个大环境是静的,回头还要睡觉,整个大环境让你动不了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极乐国土名号是大环境,整个法界寂灭、寂止了。不像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动荡不安,喧嚣不停,人在里面无法定。

就像大树扎了根,根不动,树叶子再怎么动都没关系。但是,如果是小盆景,放到小车上被推着跑,它本身似乎不动,其实连根带叶都走了,不动也动。

我们念佛,根就扎在西方极乐世界。身份认同非常重要,我们认定自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宝贝儿子,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决定的,成佛是决定的。

“你们说话怎么好像都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一样,讲那么大的话!”身份定了,什么身份说什么话。皇太子讲话跟老百姓说话能一样吗?他是皇太子,不那么说话也不行,教也要教会了,怎么说话、怎么走路,不这样就不够格。

念南无阿弥陀佛,根就扎在六字名号里,扎在极乐国土。在娑婆世界稍微晃一晃,被业风吹一下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随缘:风这样吹,就往这边走;风那样吹,就往那边飘。但是根系不动。

如果靠自己修行,整个三界都在动荡之中,整个人都要堕三恶道了,禅定有什么用?这是不能相比的。善导大师才说称名是“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看这段文,我们有很多启发,给我们非常大的安心。

这三个“止”,就是净土法门的“止”。

“止观”是佛法修行的通则。圣道法门的“止观”就是“奢摩他、毗婆舍那”,靠自己的心力来止,来观。

净土法门的“止观”,昙鸾大师的解释非常绝妙,完全靠佛力,不靠自力。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此如来名号及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能止的是如来名号及国土名号,所止的是我们的一切恶障。

 

愿生彼土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

在此土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吗?何故愿生彼土?

为什么要愿生彼土?在此土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吗?在此土修不了,我们的根机不够。说到底,无生法忍菩萨才有可能,不然就不行。

 

一心念佛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

修余法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吗?何故一心专念彼佛?

如果我们愿生彼土,修别的法门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吗?为什么要一心专念彼佛呢?修别的法门也不行。修别的法门,就不能做到如实修行奢摩他。这个我们要心中有数,不用多说了。

天亲菩萨规定好了,如果要“欲如实修行奢摩他”,第一要“一心专念”,从行法来讲,就专念弥陀名号;第二从目标来讲,要愿生极乐,“毕竟往生安乐国土”。这样才能如实修行奢摩他,不然所讲的都是空话,没有用的。

这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天亲菩萨就是这么说的,昙鸾大师也这么解释的,谁也不能改。不能因为不好听,就把它改了。没办法,净土法门就是这样。

如果不修净土法门,按圣道法门修,有很多好听的话,讲得非常好,那样修也可以成就,但是自己要比量比量根器。如果入净土门来,就不要谈那些了。

“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如实”,这两个字非常的重要。不是说会打坐、会禅定就叫“如实”。“如实”者,要如实功德,“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所生”,这才叫如实修行。不然,禅定和外道是如实修行吗?不是的。声闻、缘觉,可能有一部分;如果成为菩萨,悟到无生法忍了,那才能如实修行。

 

②三止皆赖佛力

此土如实止

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此则偏从他力论。若修余法,则非如实止,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所以,这里说如来名号、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是从佛力这方面来说的。如果修其他法门,像我们这样罪业凡夫修余法,那不叫“如实止”。你能止吗?行善积德能止六道轮回吗?“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这本身都是增加三界轮回的业力,增加轮回发动机的力量,所谓“第三世怨”。

“横截五恶趣”,人天果报如果跟净土比,属于“恶趣”,要警惕!

 

说“念佛的人喜欢造罪”是极端严重的谤佛谤法

“念佛行者,喜欢作恶”,于理于事皆错,不通。

有人说“念佛的人尽讲念佛,念佛的人就喜欢造恶”,讲得通吗?如果讲得通,天亲菩萨就讲错了,“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还能“如实修行奢摩他”,还能止恶?那昙鸾大师解释也错了,等于说“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让念佛人喜欢造恶,怎么能止一切恶呢?

一天念三万声佛号的人,喜欢去造恶,这是造谣生事,讲这话的人,谁都拿他没办法。

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这是实实在在的,叫小偷念佛,他都不愿意念。他一念佛,去偷东西都没勇气,不敢偷了。还有做生意坑蒙拐骗的,叫他供佛,他也不供。有一位莲友的亲身经历,一位法师让他供佛,他就不敢供。“供了佛,我怎么好意思开虚假发票?话怎么说啊?”这是后来他的心转了,告诉我的。很明显的,只要一供佛,他就干不出坏事来。

所以,哪里有念了佛,供了佛,还鼓励造恶的?佛能鼓励造恶吗?“好,你造吧,我保护你。你去造罪,我和你同谋合伙。”有这么回事吗?

念佛的人,自然心地调柔,自然转恶成善,这是名号自然的功能,这叫“触光柔软”。

“念佛的人喜欢造罪”,这是极端严重的谤佛谤法。邪知邪见的人专门喜欢给别人扣帽子。这是恶劣的风潮,不好。要讨论法义,就心平气和、有条有理、有章有法地来讨论,不要讲那些不实之语。

 

彼土如实止

此依国功,亦是佛力。若在此土,三毒永不止息。

名号力量也好,国土名号力量也好,安乐土的力量也好,其实都归到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就是说名号当中,有如来正觉住持力;国土名号,也有如来正觉住持力;安乐土,也有如来正觉住持力。所以,它才能止一切恶、止身口意恶。如果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国土没有这样的功能力用,三毒永不止息。

 

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尤其是第三,如来正觉住持力,止求声闻辟支佛心。这让我们感觉大义门成就境界非常高远,深广。

 

③三止分析

 

        ┌能止┈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

  ┌此土┈┈┈┤              ├离苦得乐

  │     └所止┈一切恶(果)     ┘

三止┤     ┌能止┈彼安乐土       ┐

  │  ┌国土┤              ├转凡成圣

  └彼土┤  └所止┈身口意恶(因)    ┘

     │  ┌能止┈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 ┐

     └佛┈┤              ├止小向大

        └所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

 

此土、彼土“止”

这三种“止”,我们分析一下:此土有一种“止”;彼土,有两种“止”。

此土一种“止”,“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能止的,是“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所止的,是众生一切恶果。

彼土两种“止”,一个是国土来止,一个是佛正觉住持力来止。

国土来止:“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能止的,是彼安乐土;所止的,是众生身口意恶。只要到了安乐国土,就没有身口意恶了,就干净了,清净了。发动机已熄火了,生不出来。这是能止、所止。

佛正觉住持力来止:能止的,是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所止的,是小乘心,求小乘、求小果。能够止小向大。

 

三止次第

这三种“止”,是有次第的。第一个是离苦得乐,第二个是转凡为圣,第三个是止小向大。

这三种止,把我们不想成佛的观念全部打死了,直接让我们去成佛,不想成佛都不行。

所以,“止”是从消极的意义来讲的,“观”是从积极的意义来说的,但是这两个是一体的。

 

三止的体、相、用

我们再来分析“三止”的体、相、用,就是它的本体是什么,它的相是什么,它的用是什么。

 

       ┌佛名号力 ┐

  ┌体┈佛力┤国土名号力├如来如实功德

  │    │国土力  │

三止┤    └正觉住持力┘

  │相┈自然┈┈┈┈┈┈┈体如而行,则是不行;

  │           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 ┌此土┈止一切恶 ┐

  └用┤  ┌止身口意恶├从如来如实功德生

    └彼土┤     │

       └止求小乘心┘

 

“止”的本体,就是佛力,佛的力量。佛力显示为四方面,就是佛名号力、国土名号力、国土力和正觉住持力。这四方面浓缩起来就是如来如实功德。

“止”的相状是什么?不是凡夫费劲地调心、加深禅定力,然后来止——没那么费劲,这种“止”很自然,“自然止身口意恶,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相状是自然,就是“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就像坐飞机,飞机飞行不是很自然吗?飞机飞,我们就在飞,要靠自己就不自然了。不管什么事,乘上他力,乘上佛力,就“体如而行”,非常自然。所以,善导大师说:“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什么是自然?极乐国土就是自然。自然中自然相,毫无勉强,毫无造作,远离人为造作,称为自然。“然”就是这个样子,“自”就是它自身。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叫自然。

“止”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在此土止一切恶,在彼土止身口意恶,止求小乘之心。

所以,“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这样一看,就显得非常清楚,这“三种止”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因为体是如来如实功德;相是体如而自然,“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用则是从如来如实功德所生,生出三种“止”:止一切恶,止身口意恶,止求小乘心。

 

彼土二止,此土亦可分得

彼土二止,此土亦可分得,佛光密熏故,佛入生心故,名号万德故,现前可见故,行人自知故。

彼土的两种“止”,也就是止身口意恶、止求小乘心,在此土也可以分得。什么叫分得?就是部分地得到,并不是完全到了彼土才得到。

比如“止身口意恶”,在娑婆世界,难道一点也止不了吗?也能止得了。还有“止求小乘心”,有的人念了佛,自然就发大乘心了,就不求小乘了。

为什么?一是佛光密熏故。我们念佛,佛的光明密密地熏修、加持我们,让我们自然止身口意恶、止求小乘心。

二是佛入生心故。我们念佛,佛就来到我们心中。佛到我们心中就有正觉住持力,当然就能起这样的作用。

三是名号万德故。我们称念名号,名号是万德功能,当然也有这样的作用和功效。

四是现前可见故。现前所见到的一些念佛人,身口意越来越调柔,虽然还不像圣人那么干净,但是身口意恶越来越少。以前遇事破口大骂,现在骂人口也开得小一点,心也软一点了;以前媳妇和婆婆吵架,现在给婆婆端洗脚水、喊她妈妈了。有的人一开始说“到了极乐世界我再也不回来了”,念了佛后说“念佛法门这么好,到了极乐世界我快点回来”,这不就发大乘心了吗?

五是行人自知故。我们心里自己可以体量,不需要别人讲。

 

④圣净比较之二

这里把昙鸾大师所讲净土门的“止”跟圣道法门的“止”作一个对比,列了四点差别。

 

┌圣道门┈必须禅定┈能止者自心力┈所止杂念恶业┈浅近┈凡夫不如实,声闻缘觉菩萨各有深浅

└净土门┈不必禅定┈能止者佛力┈┈所止广大┈┈┈深远┈凡夫如实修行,平等得如来如实功德

 

第一点差别

圣道法门的“止”,就是“奢摩他”,必须禅定。散乱跟“奢摩他”根本不相应,谈不上。

净土法门的“止”,不必禅定,没有讲要禅定。“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如果修圣道法门,要如实修行“奢摩他”,一定要有禅定,净土门不必。

 

第二点差别

圣道法门的“止”靠什么?能止者靠自心力,靠自己的心力,心的力量。如果能修禅定,才有可能止;散乱根本止不了。止就是止散乱,止就是止烦恼妄念,止就是止诸根不调。如果散乱,怎么能止呢?

净土法门的“止”靠佛力,因为我们没有心力。特别是《观经》下品下生,哪有心力啊?他念佛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心中没有一点力量,就是靠佛的力量,靠名号的力量。所以,能止的依靠对象不一样,一个是靠心力,一个是靠佛力。

心力跟佛力谁大?心力再大,能赶上佛力吗?没办法比的。心力再大,也就像小灯;佛力像阳光一样。灯光和阳光,能量没法比。阿弥陀佛的能量叫超日月光,太阳光都不能形容,整个法界的力量都浓缩在六个字里面,止我们的小恶,那算什么?

我现在突然发现阿弥陀佛不讲究效率,也不讲究产出比。五劫思维、兆载修行成了六字名号,就度一个小凡夫,他说:“这样就可以了,够了,满愿了。”这真是慈悲啊!

这是能止。

 

第三点差别

所止,圣道法门的所止比较浅显,只是止个人心中的杂念恶业,但是净土法门的所止非常广大深远,不仅止现在的果报,还止身口意三业,还止求小乘声闻心,让我们直接发大乘菩提心。在圣道法门中就没有这种说法,圣道法门修禅定就是禅定,大乘菩提心还要另外再去发,没有说靠禅定就能发大乘菩提心的。而净土法门是自然发起大乘菩提心,所以境界完全不一样。

净土法门靠阿弥陀佛愿力,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这种止,广大深远,止一切恶。圣道法门修禅定,禅定的时候能止,出了定就不能止;修的时候也就是指向这颗心,当下这样,这种恶止了,别的恶还要出来,身口意三业烦恼没有断净之前还是凡夫,妄念仍然不断地涌现出来,还是止不了。至于发大乘菩提心,就更不相应了,止当中没有这个作用和功效。

当然,很多法门都是视根机而谈。如果本来是大乘菩萨的根性,又是修大乘法门证悟无生法忍的圣者,那自然不在此限。我们这里是以凡夫来讲,如果修圣道法门,以根器来讲,就是这样。

 

第四点差别

圣道法门,以我们凡夫的修行不可能如实修行相应,即使禅定功夫再深,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仍然是不如实修行相应。因为这个“奢摩他”通外道,凡夫的色界定、无色界定都属于“奢摩他”的一个支项内容;到声闻、缘觉定,也是一个内容;只有到大乘菩萨,才能跟念佛法门有一分相应,但还没法相比,因为是因地所作,净土门是果地成就。

所以,我们修学净土法门,越念佛,越了解法义,就越觉得果地法门的尊贵、殊胜、快速,哪有菩萨六度万行能比得上念这句佛号的?祖师说“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果地法门是不可思议的。

而且,果地法门没有对众生根机的要求,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凡夫众生,能不能当下接受。所以,能够接受的,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当下接受,那就是一个字——“缘”。跟佛有缘分,就能相应,就能接受。佛种从缘起,大乘佛种,有亲缘、近缘、增上缘。

凡夫如果修圣道法门的奢摩他,靠自力修行,不能如实修行相应。即使声闻、缘觉、菩萨,也各有深浅。

如果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名号,愿生彼土,我们凡夫就可以如实修行奢摩他。而且,因为是“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所生”,所以我们是平等地获得如来的如实功德,不仅可以如实修行相应,而且平等获得,声闻、缘觉、菩萨、凡夫,都能平等获得。

从这里就能看出五乘平等,因为“从如来如实功德所生”,是阿弥陀佛如实的功德给我们,它不会变质,不会打折扣,给凡夫是这样,给菩萨也是这样。

 

4.观察门

我们看第四“观察门”。《往生论》说: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1)句式结构

这个句式跟前面还是一样的,但是观察门后面还有:“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云何观察?”这是征起。前面说“四者观察门”,从那里来的。

怎么观察呢?“智慧观察”,这是总的解释。

后面对“智慧观察”又作了两个特别的解释:“正念观彼”,这是方法;“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这是目标。

“正念观彼”是简略的说法,“彼”是有指代的。后面说“彼观察有三种”,这就是“正念观彼”所观的三种内容。

 

(2)释义

①智慧观察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

“智慧观察”,“智慧”两个字有人看到就很害怕,“我没有智慧,怎么观察?”这里不是说你有智慧没有智慧,跟那个没有关系。因为观察是靠心来思维、思察,它在分类当中,属于智慧这一类,所以说为“智慧观察”,跟我们智慧深、智慧浅,有智慧、没智慧没有关系,只要是观察,就属于智慧。

比如说礼拜,礼拜就是身业,靠身体来礼拜;赞叹就是口业;作愿就是心业;观察就是属于智慧,叫智业,就属于智慧这一类。所以,净土法门的观是凡夫能观得来的。

 

②正念

正念:有意识的觉察,活在当下及不作判断。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发散、徘徊,而专注于现实的事物。

“正念观彼”,“正念”是有意识的一种觉察,就是活在当下,不作判断。做任何事情都觉察到,但不作判断,这个时候叫正念。如果有好坏、对错的判断,这都已经偏了,就失去正念了。我们平常,都没有在正念当中,忘失正念,并不是念念活在当下。我们都活在一种虚妄的思维想象当中,概念套概念,思维套思维,信马由缰,任由妄想杂念不断滚动。活在虚拟的思维世界,在概念中发散,徘徊,不断地虚妄叠加。

比如吃饭,如果正念吃饭,就是慢慢嚼着饭,很安定地一口一口吃。凡夫不是这样,咸了,辣了,好吃不好吃,脑子昏乱,根本不在正念当中,杂念纷飞。每个人都不是活在当下如实观察的世界当中,而是活在自己的虚妄想象当中,活在自己的概念当中;然后从概念里又翻出很多东西,还说人家对了错了,其实自己根本就错了,还不知道,失去正念。

像我们这样的凡夫,想加强正念的修养,只好念南无阿弥佗佛。

 

正念从两个角度讲

正念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

 

  ┌能念之心

正念┤

  └所念之境

 

第一,能念的心。心要摆正了,它只是观察事物的当下,不作是非、善恶、好坏的判断,这就是如实。吃饭就是吃饭,不在那里讲一大堆东西,什么好了坏了,咸了淡了,饱了饿了,想了许多——没有那些,就是念念之间就在当下的状态,活在当下,这就属于正念。

第二,所念的境。如果“能念的心”是正念的话,任何事情都不作分别,所念的境就无所谓好坏。

 

净土法门的正念

对于净土法门来讲,“所念的境”是极乐世界净土庄严,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我们念阿弥陀如来名号,念极乐世界净土庄严,这个境就是正;这样念,就是正念、正观。《观经》里说:“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是名邪观。”

这里讲“正念观彼”,我们的心向着极乐。同时,由于极乐的境界很强,阿弥陀佛名号是正的,即使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没有念念在当下,也没关系,这样也有正念的效果,因为境界强,能让我们的心转为正。昙鸾大师比喻说“如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直”就是正。“蛇性虽曲”,我们的心是曲的、弯的、不正的;“竹筒”是指六字名号,代表彼佛国土三种庄严。我们观极乐国土三种庄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只要这样念,心就给调直了,这就是正念。所以,善导大师就说“正念直来”。

总之,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正念。如果以圣道法门的修行,必须念念活在当下,不作更多的推理、思维、思寻,如实观察事物的体相,这叫正念。

“正念观彼”,“彼”,就是三种国土庄严。

 

③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关于“毗婆舍那”,解释起来非常繁琐,非常深秘。大致分为两种。按通途的圣道法门修行来解释,“毗婆舍那”是观,一定是跟“止”交互起作用的。比如,有的人先通过“止”,止心,静定以后渐渐地观心明朗;有的人是通过“观”,先思维,抉择,伺察,如实“观”,慢慢地心也能静定,由“观”而“止”。最好是止观双运,达到境智冥合。这样的修行,才能说上一点路子;不然的话,根本就是混乱。

 

    ┌周遍寻思 有分别慧 尽所有性 性相力作因果等

毗婆舍那┤

    └周遍伺察 深度体究 如所有性 诸法真如

 

“毗婆舍那”,词典上的解释有两种:周遍寻思和周遍伺察。

 

周遍寻思

“周遍寻思”,“周遍”,就是每一个角度,方方面面,全角度,全方位;“寻”是寻找,“思”是思维。

“周遍寻思”是前面浅显的观察,叫作“有分别慧”。它是通过意识的推理、分别,来观察事物的“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

比如这一本,如果讲“尽所有性”,就观察什么呢?按照《法华经》“十如是”来讲,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从这十个方面来观察它。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必那么讲。比如观察这本书,它的成品,它的颜色,它的体积,它的印刷,等等这一切,这样来观察。这是它的相状。

 

周遍伺察

“如所有性”就是所有一切事物的共性,也就是所谓真如,诸法真如之性,这叫“如所有性”。这种观察,必须深度体究,就是第二种,“周遍伺察”。

“周遍伺察”的时候,已经没有意识的分别,也没有推理的活动。没有推理的活动,又怎么能观察呢?就像撞钟,钟被撞响的时候,这是第一,叫“周遍寻思”;接下来不再撞的时候,钟还有声音,还在余音缭绕,这是第二,叫“周遍伺察”。心中没有动,伺察什么呢?“伺”就像监控摄像头一样,它只是放在那里,它有什么心思不心思呢?但是小偷一来,就把他摄录下来了,这就是伺察。“伺”就是等待,就像猫待老鼠一样,“我等着你”,开始的时候,它眼睛在看,心在摇晃,要用意识;慢慢地心定静之后,就不用意识了,就“照”在那里,通过这个指向,慢慢体究——讲“体究”这个词,也是没办法,只有这样说,然后深入到诸法如实之相,就是真如的本体,真如的本体通过思维是不能捕捉到的。有思维、意念、概念、分别,马上就“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根本就不能契入真如。想要“如实修行毗婆舍那”,契入真如之相,就必须抛弃一切分别念,必须不作思维,那就是周遍伺察。这肯定要经过智慧方面的训练,最后才有可能达到。

一般来讲,我们就没办法做到周遍伺察。如果什么都不想,就是呆子,就是“冷水泡石头”那种状态。周遍伺察不是这样的,它虽然是如如不动,但是有伺察的功效在当中,就像刚才讲的监控器。因为它有周遍伺察的功能在当中,所以,来的任何人它都能收摄进去。它并不是停了电,或是一块砖头放在那里,我们什么都不想,就像一块砖头放那里,什么都不想有什么用?那不跟砖头、木头一样吗?

它不是什么都不想——也是没有想,但是这种“观”的作用仍然存在,而且可以深入到诸法的本来体相,这才叫“如实修行相应”,才叫“如实修行毗婆舍那”。

我们能做到吗?根本做不到。要么睡着了,什么也没想,其实还在想,只是忘记了;要么就整天胡思乱想,妄想纷飞,一秒钟都停不了。

 

译“毗婆舍那”曰“观”义亦未满

译“毗婆舍那”曰“观”。但泛言“观”,义亦未满。

如果翻译“毗婆舍那”为“观”字。但如果“泛言”——前面说的“‘止’语浮漫”,“泛”就是很宽泛、笼统地来说。笼统地说“毗婆舍那”是“观”,它的含义还没有圆满地揭示出来,所以是“义亦未满”。“亦”是什么意思呢?如同前面“译‘奢摩他‘止’”,是“于义未满”,这里的“泛言‘观’”也一样没有满。

何以言之?如观身无常、苦、空、无我、九相等,皆名为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观身无常”是一种观,观苦、观空、观无我、观九相等都是观。“九相”是指“不净观”的内容,对尸体作九种相的观想:发胀了,坏了,皮肉坏裂,血又漫出来了,脓了,肿了,发青了,苍蝇叮了,烂了等等,慢慢想尸骨。一个人长得再美、再好,如果作“九想”,就不会要了。这是“不净观”,除去对五欲的贪念,这些也都叫“观”。

如果仅仅讲“观”,“毗婆舍那”难道就是观身无常吗?不是。是观苦、观空、观无我、观九相吗?都不是的。这些虽然总的也叫“观”,但是这些“观”有特别的内容。所以,仅仅讲“观”是“于义未满”。

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

就像前面的比喻,如果讲“木头”,这个名字只是宽泛的说法。因为柳树也是木头,杨树也是木头,椿树也是木头,柘树也是木头。如果单讲“木”,就分不出是柳树还是杨树、椿树,这样说话意义就不圆满,别人也不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别释佛力二观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

“毗婆舍那”在这里说是“观”,也有二义。

“亦”就是“等同”,前面一定讲过,这里才讲“亦”。因为前面说“止”时,“‘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这里才说“亦有二义”。“亦”也有“今”的意思在当中。前面说“今”,这里也说“今”,现在我们说“毗婆舍那”为“观”,有两种含义,这两种含义跟通途讲的要如何定心、如何“周遍寻思”“周遍伺察”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一者,此土作想及得利益

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凡夫众生必须正念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才能如实修行毗婆舍那。

这是分为三节来说。

“一者,在此作想”,并没有详细说明怎样作想。就我们这样的根机,只要想象、欣慕极乐世界很好,心里很愿意去,这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作进一步深细的忆想、思维、观想。这里并没有对观想的方法作详细说明,主要是对所观的境界进行解释,对能观的方法只是一带而过,就是“在此作想”。所观的境界为“三种庄严功德”,是哪三种?后面列出来了。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这里只是略说,因为二十九种庄严功德前面已经详细列出来了。虽然对所观之境不厌其烦地详细罗列、详细描述,但是对能观的方法就只说“在此作想”,很简单。

这种“想”,如果是入定的根机,可以作定善观法;如果不是那样的根机,散心观也是一样的,就是想象、欣慕、好乐,这都属于“在此作想”。

下面说明它的原理。

 

得如实功德非常重要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任何一个佛弟子,不管修行什么法门,都需要得到“如实功德”;如果不得“如实功德”,就是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以这些“不实功德”不可能出离三界,也不可能往生真实报土。所以,我们要得到“如实功德”。

“如实功德”如果靠自力修行,至少要达到开悟的水平。悟后起修,称性起修,即是修而不修,这样就得“如实功德”。无生法忍的菩萨,所得功德是“如实功德”;凡夫所修的,就是“三世怨”,顶多修一点人天福报。

按圣道门来讲,要做到三轮体空。比如布施,要三轮体空才能得“如实功德”:不见布施者,不见所施之物,也不见被施之人。三轮体空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如实功德”。

我们作功德能超过梁武帝吗?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就问得心里冰凉:“你看朕建寺供僧有何功德?”达摩大师说:“并无功德。”没有因为他是皇上就说“功德无量”,而是说“并无功德”,也就是说他没有如实功德。是不实功德,但修的福报还是有的。梁武帝以帝王的身份,三次出家,舍身入寺,并以帝王之力在全国推行佛法,保护佛法;而且梁武帝的文采非常好,能文能武,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君主。他做了这么多事,都得不到真实功德,我们能有吗?

所以,“得如实功德”非常重要。

 

净土法门靠佛力得如实功德很容易

净土法门修行如实功德就非常容易。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此功德如实”就是三种庄严功德如实。佛国土庄严功德是如实功德吗?阿弥陀佛的报土是如实功德,“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十七种庄严功德一一胜过三界之道,是如实功德。只要观它、想它、欣慕它,就得如实功德,就是这么简单。

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如实功德吗?是如实功德。佛八种庄严功德,“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只要观,就得如实功德,而且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如实功德吗?是如实功德。嘴巴一念就得如实功德,这是多么便宜的事!就像做生意,哪种赚钱就做哪种买卖。念佛这么容易,嘴巴一张就得如实功德,为什么不念佛呢?

如果靠自力修行,费了很大劲,作了布施还要三轮体空,又空不了,这就是凡夫。

嘴巴一张就能念佛,即使一岁两岁的小孩,只要念就是如实功德。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这怎么能比?没法比。“此功德如实故”,“此”就是三种庄严功德;“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这就是如实修行相应。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完全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不如实功德者,决定不得生彼土

不如实功德者,决定不得生彼土。

“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因为有如实功德,所以决定往生彼阿弥陀佛真实报土。如果没有如实功德呢?不如实功德者,决定不得生彼净土。前面后面都加一个“不”字,这是肯定的,因为不相应。阿弥陀佛的国土是报土,如果只是拿点人天果报去应付怎么行?不实功德与报土因果不相应。所以,必须要有如实功德才能往生。

 

圣道法门如实“观”很难修得来

圣道法门的如实功德我们修不来,所以道绰大师分析说“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这是如实功德,“曾未措心”,凡夫的心根本一点都不相应,跟它没有交集,自然就没有如实功德。小乘功德呢?“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不管出家在家都没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连这一点不实功德能做到都不容易,还非常稀少。

难易马上就分出来了。

 

净土法门如实“观”很容易

未必入定。思维、忆念、想象、欣慕皆可。

这一段行法非常简单,“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这里的“观”,未必要定善观,只要思维、忆想、欣慕、愿意、好乐,“阿弥陀佛这么慈悲,极乐世界这么好,我愿意去”,这就是“观”,这就可以了。“观”就是观察、思维。圣道法门的“观”就非常复杂、艰难。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入水得湿,入火得燃。

这样“观”的效果,就是我们“得如实功德”。原因呢,是因为这三种庄严功德是如实功德,我们能够得到。打个比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果身上有汗臭,熏一根非常好的檀香,或者身上带一颗香丸,身上就香了。香气是从哪里来的?染香之人自然身有香气,这不就香了吗?念佛为什么得如实功德呢?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如实功德,“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我们自然就得到这个功德了。就像跳到水里去,身上一定会打湿;跳到火里去,一定要烧着。我们跳到六字名号里,在六字名号的功德法水里,即使再不会修行,也能打湿身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若他观,不得如实功德

若他观,得相似功德、不实功德,则不得如实功德。观实相无相,难。心行处灭。

观三种庄严功德,得如实功德。观别的能得到如实功德吗?比如观无常、苦、空、无我、九相。不要说我们观不来,即使观来了,也只是相似功德,是前方便而已,跟如实功德还差一大截,只是一个基本的正见。比如观无常,是要建立一个学习佛法的基本正知正见,“这是无常的”。观苦,发起厌离心。观苦要会观,如果不会观,不仅不是正念正观,还会惹一身毛病。因为阴暗面的、负面的能量和信息,会让我们承受不了。比如挂两幅图,这边是地狱果报图,那边是极乐庄严图,保证看极乐庄严图的人多,看地狱果报图的人少,因为看完后心里都有阴影,就不看了。如果不会正念正观,反而会受伤害。即使有正念正观,得到的功德也非常浅显。

观空,对世间的事情要能放得下。但是观空不容易,如果观第一义空,“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起心动念都是乖,“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这种观是非常难成就的。

这个“观”是在此土,“在此作想”,这种观有二益:

第一,此土之益。在此土又有两种利益:一得如实功德;二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得如实功德

 ┌此土益┤

观┤   └决定得生彼土

 └彼土益┈与上地同得寂灭平等

 

二者,得生彼净土利益

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第二,彼土之益。

“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这是接着前面的“决定得生彼土”。

在此土还是“观”,没有见到阿弥陀佛的清净报身,只是见他的名号,了解他的本愿。

 

到净土同得寂灭平等

到了净土,见到阿弥陀佛,自然“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未证净心菩萨”是指八地以前的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称为净心菩萨。菩萨总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还是凡夫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叫三贤位;十地叫圣位,共有十个阶位,八地到妙觉,叫净心菩萨。到妙觉就成佛了。

人们常说“修清净心”,八地以上就得清净心了。八地以上的菩萨为什么叫净心菩萨呢?他分身十方,度化众生,不需要作意,不需要起心动念。初地菩萨就可以分身到百佛国土度化众生,二地菩萨可以分身千佛国土,阶位越高,分身越多,度化范围越广。但是八地以前要作意,要有度众生的想法、概念、目标,然后才能分身出去,这样心就不清净了。

得清净心那么容易啊?要无功用道,无功用地。八地以上,不需要另外再起一个念头,而是自然的。就像昙鸾大师“善治堤塘”的比喻,放水之时不加心力,水自然流到高高低低的田地里。

未证净心菩萨是指八地以前的菩萨,这都是不得了的大菩萨了,但还是未证净心菩萨。也包括我们这些凡夫往生去的。我们愿意去往生,到了净土,大义门成就,都是菩萨,但是未证净心。那怎么办?一到净土,毕竟得证平等法身,跟上地菩萨、净心菩萨一样。

平等法身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萨所证的身份,他的功德能力,就是平等法身。平等,不作意,任运无作而作,称为净心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证平等寂灭之真如,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一时遍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教化,作种种佛事,无往来想,无度脱想,没有“我来度众生”的想法,真正称为心平等,称为平等法身。八地以上菩萨所证得的法,称为寂灭平等法。

“与净心菩萨、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这个“毕竟同得”,到后面再详细解释。

总之,不但跟上地菩萨平等,而且跟佛也平等,“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点到为止,至速得菩提问答和盘托出。

这里就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解说。

总之,观的第二种利益,往生之后“如实功德”就更大了,满足成佛的愿望,得寂灭平等。

在此土满往生之愿,“决定得生彼土”,得这个利益;到彼土之后,就快速提拔,未证净心菩萨,甚至是凡夫,当下就跟净心菩萨、跟上地菩萨同得平等法身,同证、同得寂灭平等。

《无量寿经》说,到极乐世界“必至灭度”,“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是第十一愿和第二十二愿。“普贤之德”不仅仅是八地、九地,而是等同佛地。从因门来讲,属于菩萨;从果地来讲,就是佛的功德。

这些到最后讲“三愿的证”“速得菩提问答”时再详细说,先点到这里。

 

显两种义

极乐净土清净标准最低八地以上,实则“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这里显示出两种含义。

第一,极乐净土的清净,以什么为标准?这里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称为净心。因为八地以前的菩萨还不叫净心菩萨,还不清净。从正报来讲,八地是最低标准。

当然,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菩萨可以显示为八地,也可以显示为三贤位的小菩萨。“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不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一般规则,整个次序都可以打乱的,内证佛的功德,也可以显现为低位菩萨。

亦显菩萨四种正修行乃往生者所得。

第二,菩萨四种正修行,不动遍至德、一时遍至德、无余供佛德、遍示三宝德,这四种功德至少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做到的。我们往生净土之后,这也是我们所得到的。因为往生之后,未证净心菩萨跟净心菩萨、上地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都平等了。

 

归结

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听到这句话,真是法喜充满!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什么时候能得到如实修行功德?什么时候能做到如实修行奢摩他、毗婆舍那?根本不可能。

净土法门如实修行就这么容易,这么简单,“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这里“如实”两个字,让我们非常安慰,非常喜乐。

下面说:“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十七种,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八种,诸菩萨庄严功德四种,总共二十九种。这还是略说,如果广说,无量无边。

 

④释“观察”

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

这是昙鸾大师对“观察”两个字的解释。总的叫作“观”;如果从文字解释,“观”和“察”有前后的次第。

 

心缘其事曰“观”

“心缘其事”,心里想着这个事,就是观。很简单,我们念阿弥陀佛,心里就缘阿弥陀佛;我们想极乐世界,心里就缘极乐世界;读《阿弥陀经》,随着读诵,心里思维,“心缘其事”就是观。

 

观心分明曰“察”

“观心分明”,对所缘之境仔细思维。这有两种分明:

第一,“观佛本愿力”。通过听闻法师的讲解,通过读诵经文,知道阿弥陀佛是这样慈悲,这样有力量,心里越来越分明,这就是“察”。

第二,正受。以十六观来讲,比如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先是粗想,心缘其事叫“观”;心渐渐静定以后,越观越分明,这叫“察”,就入了定观。前观是思维,后面就是正受,这就比较难一些,看各人的根机。

昙鸾大师在这里没有讲太多。“观心分明”不是观我们的心分明,而是用心观察境界,观察阿弥陀佛的本愿,观察阿弥陀佛的慈悲,心里对这些非常明了,产生了明确的定见和认识。就是观之心,观三种庄严功德的心,越来越分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稳固,不受动摇,这叫“观心分明”。是观境界,不是观我们的心。

圣道法门是观自己的心,观心叫“观”。凡夫的心稀里糊涂,整天东飘西荡、心猿意马,心没法观。

“观心分明”的“观”字是定语,作修饰。“观”字在这里不是动词,不是观我们的心,这个要明白。

 

(3)展开

①凡夫往生,全靠佛力

彼土报土境界,非如实功德不生。入实相境得实相功德。此亦偏就佛力。

阿弥陀佛的国土是真实报土,没有如实功德是不能往生的,一定要有真实功德。如果是方便土,就未必要真实功德才可以往生,因为是凡圣同居。

我们得真实功德,不是自己悟了无生法忍,这非常明显,是靠佛力的缘故。此功德如实故,我们也得如实功德,这是偏仗于佛力。

凡夫所为人天诸善,皆不实功德,不得往生彼真实净土。

如果以我们自己所修来讲,都是不实功德。我们读到这里,就会想到昙鸾大师在前面对真实功德相的解释,“‘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依法性、顺二谛所得功德就是真实功德。这里的“菩萨”指法藏菩萨。我们是依佛力得到真实功德。

小圣难阶。

如果靠自身功德,不但凡夫人天诸善不能往生,即使阿罗汉也不能往生。为什么?“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善导大师说:“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极乐净土是报土,境界非常高妙。“小圣”指阿罗汉和未证无生法忍的小菩萨。“小圣难阶”,台阶太高,小圣跨不上去,功德不够,力量不够。阿罗汉和未证无生法忍的小菩萨都不能去,我们垢障凡夫怎么能往生?

那怎么办?靠佛力!“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都靠佛力往生。

佛力怎么靠?“彼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所以就能往生。

善导大师把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称为“正定之业、真实之业”,“真实、正定、如实”,都来源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源于阿弥陀佛的名号。

 

②止观分说,实则互含

止约消极面,观约积极面。实则止观互含,止非但止恶、三毒、小乘心,亦得如实功德,但说在观。

止和观,止是从消极面来说的,观是从积极面来说的,两者之间互为关系。尤其是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名号止观互含。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果地名号,其中止和观的功能是同时具足的。不是先给你止的功德利益,再给你观的功德利益,不是这样的。

此如来名号,能止一切恶。当下念阿弥陀佛,当下止观具足。如染香之人,身有香气。“此功德如实故,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虽然说起来有次第,但是在名号当中,止和观是同时圆满的,在止的时候就有观。止,止一切恶,止身口意恶,止小乘心;观,决定得生彼土,决定跟上地菩萨同得寂灭平等,证得寂灭平等法身。这是同时达成的。

所以,实则止观互含。止,非但是止恶、止三毒、止小乘心,同时也能得如实功德。但是说的时候,“止”一般是从消极面来说的;得如实功德就说在“观”这里。其实我们在念六字名号的时候,当下止一切恶,止三毒心,当下得如实功德。

观三严功德,也能止恶等,但说在止。

观三严功德不能止恶吗?当然能止恶,二者是同时互含的。在净土门中,佛力大止观是非常圆融的。

止如水静,观如像现,一体两面。

就像水一样,止的时候,水没有起波浪,清水澄宁,这就是止;在止的当下,水平如镜,映照万物,这就是观。同时成就,一体两面。

 

③心与佛,圣道与净土的差异

《华严经》有一首偈子: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这首偈子我们经常念,“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佛法的一个根本原理,一个大原则。从两个角度,首先从心的本体来讲,心性是平等清净、无染污的。众生都有心,心的本体跟佛是一样的,心、佛、众生没有差别。

再者,究竟成佛之后,见一切众生都是佛,见一切心都是觉,在佛地来讲,心、佛、众生没有差别。

但是,无差别中,又显现六凡境界、四圣境界等种种差别。这是用功不同,显现不一样。

 

圣道门和净土门的入手点不同

 

  ┌心┈圣道门

众生┤

  └佛┈净土门

 

心、佛、众生,三者修行的入手点不同:众生,有心有佛,圣道门是从心入手的,净土门是从佛入手的。

虽然心佛没有差别,但是入手有差别,“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圣道门的经典盛谈心,要观心,要开悟,“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总之,圣道门都是从心这边来说。圣道法门的修行,入手点就是心。

净土法门不讲心,因为凡夫都是无明心、妄想心、颠倒心、狂心。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想歇也歇不了,所以,讲心对我们凡夫来讲很难。

只有讲佛,佛是心体的完全显露,是心觉性的彻底圆满。所以,从佛入手,心也在当中;不仅在当中,这种透明、清净、圆满、慈悲、大功德力的心性完全彰显。虽然说心佛无差别,我们还是从佛入手,这就非常方便,不然我们想解脱就难了。

 

圣道门和净土门的“止”

 

 ┌心止┈圣道门

止┤

 └佛止┈净土门

 

圣道门从心入手,是心来止,以定慧的心力来止一切恶。净土门从佛来入手,是佛来止,“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圣道门从心来止就很麻烦,就得把心止住。心本身就止不住,它时刻都在跑,东跑西颠的,一会跑北京、一会跑上海,白天晚上到处跑,“六道尽皆经”,从三恶道转来转去,上天入地,业力牵着转,从来不停息。

圣道门止是从心止,净土门止是由佛来止,这就不一样。

 

圣道门和净土门的“观”

 

 ┌观心┈圣道门

观┤

 └观佛┈净土门

 

圣道法门是观心,观心“不生不灭”等,比如“三轮体空”“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离四句,绝百非”,这都是观心。

净土法门是观佛,当然,这里的观佛未必要入定观想,“观佛本愿力”也是观,观佛的本愿,观佛的慈悲,观佛的光明、相好,思维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这都属于观。

 

观心与观佛的四点比较

观心与观佛有四点比较:一是辨邪正,二是辨真妄,三是辨难易,四是辨利益。

 

        ┌圣道心为正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邪正┤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净土佛为正 《观经》: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  ┌心有真妄

观心与观佛┤真妄┤

     │  └佛为全真

     │  ┌观心难,凡夫妄心从事,着魔,上根得,难入手,无形无相

     │难易┤

     │  └观佛易,随思惟、欣慕,未必定观

     │  ┌妄心唯损,真心只是素法身,未显万德庄严

     └利益┤

        └佛万德庄严,观者皆得如实功德

 

第一,辨邪正。

圣道门与净土门,修行方法不同,所对众生的根机不同,入手点不同,这样也可以叫互论邪正。

在圣道门当中,观心属于正观。《金刚经》有四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说,你要观色,“若以色见我”,见佛一定要有色相;“以音声求我”,佛的讲法音声、名号等等:这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样你没见到真的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是要破众生的执着相,是要证悟空性,是从心来入手的,才这么说。《金刚经》也是佛讲的,因为它的入手点不一样,如果执着这个相,不能破这个相,就没有真实见到佛的平等法身,没见到佛的清净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佛也说了:“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也不要作是念,如果认为这样,这也是断灭见,这也不对。

总之,圣道门是以观心为主。

净土门怎么辨邪正呢?《观经》说:“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和《金刚经》完全相反。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十三定观,观阿弥陀如来相好庄严,观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身,或者观丈六金身,观莲华座,观宝地宝树,这样观就是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如果你要观心、观无相,反而名为邪观,反而不对。当然,不是说“观”不对,是和我们本身的根机不相应,和这个修行法门不相应。因为净土法门是把佛的果地功德直接取来,归我们所有,直接从佛那里得来,这就是正;如果靠佛力了,还在旁边再去杂修,那就歪了,就是邪。

一个是靠自力,一个是靠佛力。果地法门就这么殊胜,法藏菩萨兆载永劫地修行,修成六字名号,当下就给我们。我们了解这句名号的功德,怎么会不欢喜接受呢?怎么还会羡慕其他法门?这个法门这么好,只要我们念佛,佛的功德当下成为我们的功德,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有人听到之后,就吓个半死,“啊!有这么回事?就这么简单?”

印光大师也说,这个法门太难相信了,不要说普通人不相信,连上根利智者,开大悟的人都难以相信;不要说凡夫不相信,阿罗汉圣者都难以相信;不要说阿罗汉不相信,小菩萨都难以相信;只有大菩萨,才能谛信无疑,经中说“次如弥勒者也”。所以说这个法门怎么得了!

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凡夫众生获得“人中芬陀利华”这样的赞誉呢?这就是种性的不同。听到这个法能够相信,无量劫来与阿弥陀佛的缘分非常深。我们本来就是阿弥陀佛的亲儿子——当然,阿弥陀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亲儿子,但是我们自己跟阿弥陀佛缘分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心中就“自局其分”。阿弥陀佛说“你是我亲儿子”,你自局其分,“我不是,我是干儿子”。你认为自己是干儿子,那你心里跟阿弥陀佛就不亲近,就离得远。

这个法门真是好啊!法门好,有福之人才能得到。没有福报的人,你对着他的耳朵讲,他耳朵封闭,耳目不开明。佛所讲的经典,都是用娑婆世界的语言讲的,没有证悟无生法忍,所看的全部都是指头,不是月亮。用娑婆世界的语言、思维讲出来的话全部是错的。除了这句六字名号是正知正见,凡夫讲其他话都是邪的。

所谓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维,一定是跟法相应,如实功德所说的话。如果已经证悟无生法忍,随顺世俗谛而说,这时说的话都是正的;不然,没有破我执、法执,那所说的话都不是正知正见,一开口就错。

娑婆世界,本来就是五浊恶世,本来就是黑暗的,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错的。三界是染污相,是虚伪相,是颠倒相,是破坏相,是无穷相,是轮转相。在这样的世界里,还能找到正确的东西吗?还能找到真理吗?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名号就是真理,就是光明,就是道路,就是救度,就是功德,就是佛本身的存在。其余所见全是黑的,没有光明,都是无明众生、无明世界。

当然,还有无生法忍的菩萨,也是真实功德。但是,菩萨来了你也看不见,看见也不认识,当面错过。

这里讲邪正,是依佛的经典;因为法门不同,倒没有褒贬的意思。就像走路,如果以北方为正,偏了以后不就斜了吗?因为既定方向不同,以你的方向和所走的道路,来判断哪个是正道、哪个不是正道。

圣道门的修行,走的是圣道的道路,判断邪正的标准就不一样;净土的道路,又有一个判断标准。互相之间也不矛盾。

第二,辨真妄。

 

  ┌心有真妄

真妄┤

  └佛无真妄

 

观心,心有真心和妄心,佛有真佛和假佛吗?所以,心有真妄,佛无真假。

我们讲观心,如果观的是妄心,越观越头大,越观越骄慢,越观越烦恼,越观越轮回。所以,要观真心。真心就是真如本心,可是我们又观不来,为什么?起心动念,“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真如实相,曾未措心”,我们没法观。

所以,如果修观心法门,凡夫都是妄心从事。能观的心是虚妄的,所观的境还是虚妄的。这样观来观去,永远出不了三界。所以,修观心法门非常不容易,上根利智的人里面也找不到几个成功的。

修观心法门,还有非常多的危险。观来观去着魔了,为什么?“看见佛来亲自给我讲法了”,好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真正感得魔境界现前了,你还不如观佛的色相。

心,无形无相,观心就要破一切虚妄相,禅宗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见了佛也不能起欢喜心,凡夫怎么能做得到?做不到还要观,就把邪魔感来了,然后说“我要成佛了,谁授记我了,我什么时候成佛,号什么如来”,小小凡夫讲这些话,真是大妄语!糊涂!被魔附体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楞严经》里讲五十种阴魔境界,“各个自谓得无上道”,都说自己成佛了。

所以,观心,心有真有妄,观心危险。念佛绝对保险,绝对安全,因为佛无真假,念佛见佛,得正境界。观心,结果“佛”来现前,却不是佛,是魔,必须把他平息、息灭、息掉,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观佛、念佛,念佛见佛,是正感应。佛的“大光明境”能够灭除一切邪魔外障。

这是从真妄来说的。念佛是全真无妄,完全都是真实。佛功德真实,国土功德真实,菩萨功德真实。“此功德如实故,行者亦得如实功德”,这就是真实。

第三,辨难易。

 

  ┌观心难┈凡夫妄心从事,着魔,上根得,难入手

难易┤    真如实相曾未措心,无形无相

  └观佛易┈随思维,欣慕,未必定观,指方立相

 

刚才说了,观心很难,而且危险,会招魔障;入手困难,找不到点,根本就没办法。念佛观佛就很容易,张口就是。我们整天都这样讲,天天都在观佛,每天念佛都很喜悦。

什么是念佛人的观佛?我们每天学习《往生论注》,听祖师的教言,心里被佛的功德充满,这就是观佛。不要说“师父,观佛多难啊!”我们天天学习《往生论注》,这就是观佛,有什么难?观佛本愿力,观佛名号,观佛慈悲,观佛誓愿,这都属于“观”;观佛的形相,这也是“观”;观“极乐境相图”,也是属于“观”。

所以,观佛未必限于定观。

定观,有的根机就难以做到。但是,定观再难,也比观心容易得多。因为定观毕竟是“指方立相”“立相住心”。观心就要破相,不能有一切相,这对凡夫来讲就没办法,找不到点。所以,定善观比观心容易多了。但是,比散善要难一些,比我们讲的思维要难一些。

散善和持名比较,持名更简单。持名当中,就含了散善功德、定善功德、观心功德,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持名当中。所以,持名是最高的法门,是总持法门。

这是辨难易。

第四,辨利益。

 

  ┌妄心唯损,真心只是素法身,未显万德庄严

利益┤

  └佛万德庄严,观者皆得如实功德

 

我们讲观心,如果观得不好,就会受损失,就会产生负能量,就会受到损害,甚至会着魔。即使能够观真心,观真如体相,能够契入真如,能够“毗婆舍那”“如实修行”,虽然功德利益非常大,但跟佛相比,还是“素法身”,还没有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没有圆满成佛,还是“素法身”。“素法身”跟佛的功德相比是天差地别,不过是刚入道,还差得太远,才找到门而已。

我们观佛,是直接从佛果上得利益,直接得到佛的如实功德。因地修行和这种利益不可相比,差得非常多,那是天地悬隔。

观心与观佛,从邪正、真妄、难易和利益大小四个角度来比较,就能明白。

这里讲观佛,持名、念佛也都包含在内。因为讲“止、观”,有个“观”字,我们就用“观佛”这个词来讲。如果以净土门本身来讲,是念佛。大家不要误解,“师父,你天天讲念佛,怎么今天又讲观佛了呢?”不要这样误解,这是为了配对前面的“止”。

我们讲“止”,圣道有圣道的“止”,净土有净土的“止”。同样,我们讲“观”,圣道有圣道的“观”,净土有净土的“观”。净土的观佛、持名,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当然,我们把这个结论、答案记下来就可以了。

 

④三个“如实修行”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到“长行”第二章“起观生信”,“出五念门”的第四“观察门”,“观察门”和前面第二“赞叹门”、第三“作愿门”,这三门中都有“如实修行”:“赞叹门”说“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作愿门”说“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观察门”说“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其中最重要的词就是“如实修行”。

那么,这三个“如实修行”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赞叹门”的“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里的“如实修行”是总说。下面又别开两个分支:“如实修行奢摩他”——“止”和“如实修行毗婆舍那”——“观”,因为“止观”修行是佛法的通则。

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呢?昙鸾大师在“赞叹门”说,“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能破众生一切无明”主要讲的是“止”,“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主要讲的是“观”。

“能破众生一切无明”有三种止,“‘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能止一切恶果,能止身口意恶行,能止小乘之心,这是“止”的功能。

“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主要满两个志愿,一是满往生志愿,二是满成佛志愿。“‘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观”有两种意义:一是在此土作想。这是满什么志愿呢?“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所以,“观”的第一重意义就是满我们的往生志愿。二是“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这是满我们成佛志愿。

它的章法结构非常清晰。

这是三种“如实修行”的关系。

 

⑤净土法门之止观(定慧)皆从名号生

 

        止一切恶 

  破一切无明止身口意恶如实止

       止小乘心    

名号┤               ├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此功德如实故,

       满往生愿    行者亦得如实功德

  满一切志愿     如实观

        满成佛愿 

 

净土法门之止观(定慧)皆从名号生,从佛力生。如下六句,全他力。

“止观”又叫“定慧”。“止”属于定(禅定);“观”属于慧,所谓“智慧观察”。净土法门的止观,都是从名号而生,都是从佛力而生。

我们把作愿门和观察门这六句话复习一遍,“奢摩他”有四句,“毗婆舍那”有两句。

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这里根本就没有提怎么修禅定,只要一心专念,愿生阿弥陀佛净土,这就是“奢摩他”。它有什么作用呢?

“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完全是佛力,佛的名号力、彼国土名号力“能止一切恶”。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安乐国土有这种功德力,自然止我们身口意恶,这也是佛力。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这是如来正觉力。

前面说“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就是让声闻、缘觉能往生,而且生起大菩提心,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在娑婆世界修行就会退堕,因为难以靠上阿弥陀如来的正觉住持力。靠自己的力量,发了菩提心,结果“无赖恶人,破他胜德”“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这样就会退堕。如果往生到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这完全是佛力。

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明确说明是如来“如实功德”所生起的“止”的功效、作用,“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没有说是我们自己的“如实功德”,没有说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靠佛名号力量、国土名号力量,靠阿弥陀如来正觉之力、如来如实功德。

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此功德”就是指“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非常简单,非常容易,这样我们就得到“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见了阿弥陀佛的效果怎样?“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这是靠阿弥陀佛的誓愿力。不仅是八地以前的菩萨,声闻众乃至凡夫众,往生也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这些完全显示出阿弥陀佛的力量。

 

对祖师建立决定的信心

昙鸾大师的解释是开天辟地的,他说话不看别人的脸色,也不听别人的声音。

昙鸾大师生活在自力观念非常浓厚的时代,当时很多人很会修行,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神通,还写了很多书。昙鸾大师的着作,好像从净土来直接写的,好像不在那个时代、不在娑婆世界一样。

他受别人影响了吗?“我讲这些会不会刺激别人?那些自力修行的人会怎么看?”他根本就不管这些,就像在天上说话,下面的人说什么不必管。畅佛本怀,不带方便,究竟显示佛力。话说出来,斩钉截铁,干净利落,都是真实之义。

历代祖师都已经把净土法门推展到淋漓尽致、毫无遮拦的状态,两千年之后,我们现在再来讲,有人还东看西看。有什么好看的?怕什么!不管是净土门的祖师,还是禅宗的祖师,都在弘扬净土,诸大宗派都导归净土了。到了末法时代讲净土法门,还东扯西扯、怕这怕那,怎么能荷担如来家业?佛讲的,祖师讲的,我们就敢讲。

到了末法时代,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他们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众生根机、那种时代背景下开辟了净土法门,到现在都已经成为教内的共识了。“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如果有人想诽谤这句话,首先要驳倒道绰大师;“五乘齐入”是善导大师讲的,也不敢反驳;昙鸾大师也没人敢反驳:前面的大师把道路都劈开了。

当时如果有反驳的,那都是各宗祖师级别的人物。但是,这些祖师是不可能无理取闹的。禅宗的大德,即使弘禅,也归入净土;天台的大德,即使弘扬天台,也导入净土。

 

昙鸾大师妙释深得佛心,具无碍辩

昙祖对天亲菩萨《往生论》之透彻妙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纵观古今,我们更加感觉昙鸾大师是大师里的大师、祖师中的祖师,超一流的。他对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有透彻的了解。

印光大师说,昙鸾大师“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确实如此。“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圆圆满满地显示出来。“和盘托出”,一点都没有保留。如果不是“深得佛心”,不了解阿弥陀佛深刻的慈悲和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怎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具无碍辩”,昙鸾大师不仅深得佛心,还具无碍辩才。如果我们来说,说也说不圆,智慧不够,德行不够。

《往生论注》文辞非常简短,语言简洁,明朗,透彻,读起来非常有美感,而且给人极大的加持力。遇到这样的祖师,是我们的福分,能成为这样祖师的弟子,我们感到自豪,光荣。

学一个法门,如果对本门的传承祖师不能建立决定不移的信心,就没有得到传承,就不能得到法的利益。学习佛法,如果对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大雄大力,无碍智、一切智,不能产生决定的信心,那还能叫佛弟子吗?没有扎根。在家人如果对自己的祖上没有光荣感、认同感,怎么能是孝顺子孙?学习净土法门,当然要对历代祖师建立决定的信心。而且,我们的祖师确实有大智慧,有大雄大力,深得佛心,解释不共诸师。

 

余人所解不足论

余人所解,不足论矣。以圣道理念强解,埋没论主衷心,遮蔽佛慈悲愿,不见他力颜色。易行翻成难行,过失非浅。

其他人解释《往生论》,确实没有昙鸾大师这样的高度与深度,用圣道法门的理念强行来解,埋没了论主的衷心,遮蔽了佛慈悲愿。不是和盘托出,而是遮蔽掩盖,把易行道变为难行道。“怎么可以讲全是佛力呢?这根本不是止观,没有‘止’,也没有‘观’,没有禅定怎么会有‘止’?”这就是不懂了。

我们没有禅定也有“止”。为什么?“?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我们没有智慧也有观。为什么因为净土法门是靠佛的愿力,“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

“小凡夫,没有证无生法忍,没有证悟诸法实相,没有入第一义谛,这怎么能得如实功德?”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阿弥陀佛即是其行,难道还不能得到如实修行吗?我们靠上了阿弥陀佛,就非常简单,非常容易。

如果按照一般的解释,会讲很多文辞。用圣道法门通途教理来解释特别法门,就会翻易行成难行,不见他力颜色,这样过失非常大,自障障他,自己不能往生,也障碍别人往生。

 

净土宗祖师非常有智慧

历代弘扬净土的大德法师非常有智慧,讲智慧、慈悲,没人超过,谁能超过净土法门的祖师大德?

慈悲大、慈悲小,要看度多少人。“不看广告,看疗效”,净土法门一度一大片。各宗的祖师大德智慧都很高,但是开悟的没多少,证悟实相的没多少,能修一心三观的没多少;净土法门真正大慈大悲,大家都可以进来,这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善巧回向。

当然,各宗祖师也都有智慧,大家共同到娑婆世界来度化众生。如同演一出戏,有主角,有配角,有正面,有侧辅。各宗各派都在侧面辅助,最终都归到专修念佛中来。这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确实没有一个法门超越净土法门。

 

殊胜到顶点的法门

当然,别的法门都很殊胜。佛教随便一个法门都非常殊胜。即使最简单的观苦、观空、观无常,外道法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因为这是显示佛的智慧,随便一法都能胜过一切世间法。

佛法当中有小乘和大乘,大乘当中有权教和实教,实教又分圣道与净土,一个胜一个。大乘真实教法,禅、密、天台、华严,任何一种教理,都能体现佛法的庄严、智慧、清净、慈悲,确实是不共的,非常殊胜。

所有法门都很殊胜,但以凡夫的根机,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而且当生成就、快速成佛、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没有法门能像净土法门这样。

其他法门再殊胜,对根机都是有选择的。

大字不识几个,教理不能通达,还没有时间,这样的人能其他法门吗?净土法门对众生的根机就没有选择,就是坐在家里念这句名号,也能成佛。张嘴称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哪里能有这样殊胜的法门?这个法门确实殊胜到顶点。因为是果地法门,不需要经历播种、培育、开花、结果的艰辛过程,直接把结好的果拿过来喂到我们嘴边。这个法门决定往生。

而且,往生的利益不是给我们阿罗汉果位,不是给我们小菩萨果位,也不是到了极乐世界还要慢慢修行,天亲菩萨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快讲慢,都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用的名词,到了极乐世界,没有娑婆世界的时间概念。讲快讲慢都是随顺方便说,到极乐世界“十地愿行自然彰”,“自然彰”是快还是慢?“大小僧只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嫌成佛时间快了,可以拉长给你;嫌成佛时间慢了,刹那就成佛,怎样都可以。

在娑婆世界我们都想不通,极乐世界有那么多佛吗?好,那就因顺余方讲五乘,只有阿弥陀佛是佛,其他都是菩萨。所以常讲“普贤之德”,这个“普贤之德”是什么德呢?若从因门而论,常是菩萨,若从果门而论,常是佛。

“普贤”分三种:人普贤、理普贤和事普贤。人普贤指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这是具体的人。理普贤是从理上讲,就是佛性,即普及一切众生,众生都平等,这是“普”;而且佛性具足一切功德,这是“贤”。事普贤,指往生极乐世界第二十二愿成就,在事上,往生后具备理上的功德力用,他是因果同时,因上显示为普贤行位。普贤行的“普”,不但是普在十地,是所有的果位都可以普遍去应化,所谓“超越常伦诸地之行”,不是说必须从初地到二地,然后到三地;也不是说成为初地就不可以成为三贤,“普”,就是就普及于一切。

这讲得通吗?在娑婆世界讲不通,但是在净土就讲得通,既是二地又是三地,既是十地又是三贤,这就是“普”。既是菩萨,又是佛;既是菩萨,又是声闻;既是声闻,又是人天。所以,蕅益大师说:“十方世界,一切刹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名相是没有的,阶位也是没有的,从因到果,破尽四十一品无明。说是凡夫,他解脱了;说是菩萨,他有佛的功德。

这样讲不是乱套了吗?所以,佛菩萨跟众生还真讲不清楚。“怎么就没有次第呢?怎么是凡夫又成了佛的功德?是凡夫又跟佛菩萨一样?说是佛菩萨,还是凡夫来的”。“无此阶位,无此名相”,心思语言所不能及。

 

5.回向门

我们学习“起观生信”第五“回向门”。

这么好的法门,要回向给一切众生,要尽量送出去,普度一切众生。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1)句式结构

我们先分析它的句式结构,然后简略解释。

“云何观察?”“云何作愿?”“云何回向?”跟前面的句式是一样的,有征,有释。

 

┌征

│       ┌约境(所回)┈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 ┌因(方法)┤

└释┤     └约心(能回)┈心常作愿,回向为首

  └果(目的)┈┈┈┈┈┈┈┈得成就大悲心故

 

怎样回向?下面有四句,最后一句“得成就大悲心故”,这是得的结果,前面三句是因。后面这一句是目标,前面三句是方法。有方法有目标,有因有果,句式也是一样的。

因当中有三句:“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这三句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约境,境就是苦恼众生;一个约心,心就是“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所回的就是“一切苦恼众生”,能回的心就是“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分为能、所和心、境这两方面。

 

(2)释义

①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云何回向?”还是从上面“出五念门”那里来的。

“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不舍弃,不放舍,心中常忆念,常牵挂。这句话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若以凡夫,自苦尚不了,泥菩萨过江,何能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因为按自力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苦恼众生,自己那点苦都忙不过来。自家着火了,火还没扑灭,还帮别人,根本忙不过来。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有能力管别人的事?怎么能够“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呢?所以,是靠佛的力量。

但以弥陀本愿力,故成巧方便回向。亦说“得成就大悲心”。

我们为什么可以“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呢?就是因为仰靠佛力。因为阿弥陀佛可以度一切苦恼众生,我们可以和众生同病相怜,“我是苦恼众生,你也是苦恼众生,如果靠我来解决你的苦,那我俩是苦上加苦,没办法。现在阿弥陀佛能够解我的苦,当然也能解你的苦”,所以,自然而然就可以“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比如,你家穷得没饭吃,我家也穷得没饭吃,所以我没办法救济你。现在听说有一个大富长者在那里施粥、施饭,那我肯定喊你,我们一道去。反正大富长者财富多得很,多扛几包回来,这叫“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如果圣道法门修行“不舍一切苦恼众生”,那就不简单。他们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割股喂鹰,舍身饲虎,一切众生的苦恼都要靠自己的修行功德来满足,度一切众生。这样的回向就不善巧了,我们做不到。

现在净土门的回向完全是佛力,不然凡夫怎么能够“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呢”?

如果一个人很阳光,很有喜气,很有爱心,我们都会亲近他。如果一个人牢骚一大堆,怨恨很多,苦恼很多,天天唉声叹气,没有人会喜欢他,大家都会躲得远远的。这样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妈妈,也不会喜欢,“你少说两句”,嫌她烦了。

《盲眼老人预知时至》里的盲眼老人,结过四次婚,死了三个丈夫,一辈子命很苦,老年眼睛还瞎了。女儿来照顾她,她天天发牢骚,女儿也烦恼了。后来达成协议,老人自己过,女儿每天负责送饭。菩提心那么好发吗?还是亲娘呢,天天牢骚,啰嗦,天天负能量,谁也受不了。

我们确实也不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按圣道法门修行,凡夫根本做不到。

现在我们有阿弥陀佛,就可以做到了。为什么?我们同呼同招,共上弥陀大愿船;同呼同招,共领弥陀救济粮。每个人发一个摩尼宝,这句名号谁都可以得到。

 

②心常作愿,回向为首

心常作愿,回向为首。

利他为先。为六度首,为利他首。念念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引功德施众生┈┈┈┈┈功德之首┐

        ┌往相┤               │

首:先、头,  │  └引众生生净土┈┈┈┈┈众生之首├为拔众生渡生死海

领导、牵引、引擎┤  ┌回入生死稠林┈┈┈┈┈回入之首│大悲心之首

        └还相┤               │

           └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教化之首┘

 

“回向为首”,“首”字是个字眼。“首”就是首先。这里显示“利他为先”。因为“回向为首”,不是只想自己得到,而是随时想到让一切众生都可以得到。这是“利他为先”,“回向为首”。“首”也是头的意思,“首”就是领导,唯马首是瞻,领导、方向、牵引,就像发动机的引擎一样,以回向作为大牵引。

下面昙鸾大师解释回向,分成“往相”和“还相”。

“往相”就是引领功德回施众生,就是通过回向,可以把功德牵引过来给众生,这就是回向的第一个意思。回向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引导众生作愿共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也是用回向作为首领、引擎、发动机,把众生引到净土去。所以,回向是功德之首,也是众生之首,领导众生,把众生拽到这个方向,它有引导的作用。

到了净土之后,还有“还相回向”,回入生死稠林,这也是首。为什么?要有头啊,头把我们牵过来,就像穿针引线,针走到哪里,线就走到哪里。回向也是一样的。

“回向为首”,“回向”这根“针”走到哪里,功德就跟在后面,然后回向给众生。作愿往生安乐净土,所有众生跟在后面也都来了;到了净土之后还回来,这根“针”再走回来,“线”也走回来;走回来之后还要去,还要去引导众生共向佛道,“针”再走过去,“线”也走过去。来来去去,都靠回向为首,非常巧妙,圆融自在。

 

③得成就大悲心故

得成就大悲心故。

讲五念门,有五个“故”,“故”字是相同的,就是说为了什么目的,也就是目标。

第一句说“为生彼国义故”,第二句说“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第三句说“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第四句说“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第二、三、四,是用“欲”字,就是说它是个目标。第五句这里不讲目标,直接把结果端出来了,“得成就大悲心故”。

“得成就大悲心”,非“欲成就大悲心”。得,欲,或可互换。前文亦然。

这两个字也可以互换。这里如果换成“欲”,“欲成就大悲心故”——并不是说把菩萨的论文改了,而是换个字来理解,因为前面都讲“欲”,“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如果要成就大悲心,就要有回向门。当然,这是把“得”字换成“欲”来理解。这里说的是“得”字,说是“得”就是“得”。这个“得”是什么意思?“得”就是能够,只要这样做,结果就出来了。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前面四句“欲”字换成“得”:“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如实修行相应故”。我觉得这样也是可以的。

“欲”是代表一个目标,“得”是说这个目标决定实现。如果这个目标不能实现,那天亲菩萨写这话不就空了吗?

互相对比着看,我们就知道这个目标是决定可以实现的。

“欲”这个字,也有它特别的义涵,如果我们想要如实修行相应,就必须这样做。如果我们这样做,决定能够如实修行相应,“得”是能够。

“得成就大悲心故”,我们连小悲心都成就不了,还大悲心呢!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回向,就能成就大悲心。

 

三种悲心

悲心有三种: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

 

  ┌小悲┈众生缘┈凡夫

慈悲┤中悲┈法缘┈┈圣者

  └大悲┈无缘┈┈佛

 

小慈悲

小慈悲叫“众生缘慈悲”,就是以一切众生为对境,为所缘的对象,而起慈悲心。认为有实众生,“这个众生可怜,他很苦恼。他历劫以来做过我的父母、眷属,所以,他有苦恼,我不忍心”,一般人都是这样的,认为有实众生,别人可以不管,但自己的父母、子女得管。所以,先从自己的父母、子女开始,看到父母、子女生病了,当然苦恼了,就要拔除他们的苦恼。然后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父母、子女,这样一来,就要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这样的人,就已经是非常伟大的菩萨了,一般人不能比了。

这样的心,我们发得起吗?我们不可能发得起。这还是凡夫发得起的心,但是我们都没发起。

所以,一般所讲的发慈悲,都是小慈悲。

 

中慈悲

什么叫中慈悲?中慈悲又叫“法缘慈悲”。在他眼中,已经看不到一个个具体的众生相了,他并不认为有一个具体的众生。没有实众生这个概念,众生就是因缘和合,就是五蕴和合,不真。但是他心中还有一个法的概念,以法为缘,一看众生不了解缘起性空之理,在那里虚妄颠倒、虚妄造作,“众生太可怜了。我要把佛法的道理普及给他,让他们也能证悟缘起性空,不要在这里颠倒”,这就叫法缘慈悲。

以所证悟的缘起性空这个法为缘,观察一切众生,发起平等慈悲,来度脱众生,这叫中等慈悲。

 

大慈悲

大慈悲,就是佛的慈悲。为什么?因为佛彻证诸法实相,究竟圆满众生本具的佛性功德,跟众生完全一体,不需要有缘。不需要众生缘,因为在佛眼中根本就没有一个个的众生;也不需要法缘、以法来缘起,是自然流露。佛性本来就是这样,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与众生,心、佛、众生,真正三无差别。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佛性。佛已经证悟了佛性,是自自然然的,就像火烧木头一样,只要是木头就能烧着,你只要是众生就缘了你。只要是众生就慈悲你,只要是众生,就跟佛一体,自然而然地天性相关——天性相关还不如佛性相关。佛性中没有你我的分别,完全一体,所以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样的慈悲来救度众生,还有什么条件?

缘,就是一种条件,缘起是靠这种条件而生起的。佛不要讲条件,因为一切众生的生命,一切众生的佛性本来如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需要讲什么条件,所以说“同体大悲”。佛的这种慈悲出自佛性的本来,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作意,没有概念,任运而起,任运度众生;这种慈悲才是彻底的大慈大悲,救度才能彻底。

我们这样的凡夫能成就大悲心吗?小慈小悲都成不了。但是,以回向的缘故,“得成就大悲心故”,众生以回向的缘故,心就跟佛是一样的。所以经中说:“若能辗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这样就是大慈大悲之人。这是靠什么?靠阿弥陀佛。

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比如这里波涛汹涌,很危险,有人开一条大船来救我们。船长的心就是要救所有的人。我们一看船来救人了,自已上船,也喊别人上船,我们的心和船长的心不是一样的吗?我们的心能和船长的心一样,是因为有这条船的缘故。有船了,我们也很急切地喊“大家快上船吧”。

让我们自己造一条船,我们就怂了,“我哪能造船?木头都搞不来,搞来我自己还掉到海里”,阿弥陀佛的船是航空母舰,非常稳固。船来了我们就可以帮着喊,这样的心就是回向,“得成就大悲心故”,跟船长是一样的。

六字名号大愿船来了,阿弥陀佛是船长,他呼唤一切众生往生净土,我们跟着喊一嗓子,“大家一道去吧”。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共生彼安乐佛国,这个心就跟船长的心一样,得成就大悲心故。

这就不得了了!在此土就已经有这样的种子,已经有这样的本质。往生净土之后,大悲心完全显露,当下成佛。所以,回向门的功德利益非常大。

 

④往还两种回向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昙鸾大师就是不一样,“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昙鸾大师解释回向:

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

“往还回向”,这是净土法门特有的。因为净土法门是来回道,双包的。不仅管去往生成佛,还管回来娑婆度众生。往生成佛度众生在回向里都有,是来回票。

“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这些话说出来就是不一样,多圆满!

圣道法门在娑婆世界度众生,就没有往相、还相这两种相,没有往还两种回向。净土法门里面,必然有往相有还相。

 

往相回向

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回”,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向”,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这是昙鸾大师解释“回向”。

“回”,回施一切众生;“向”,向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向”就是方向。一般讲“回向”,叫回转趋向。这里昙鸾大师讲的是,把我们从阿弥陀佛那里得到的功德,回转施给一切众生,这是“回”;然后共同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就是向往阿弥陀佛安乐净土。“回”给他,然后“向”,这叫回向。

五门行功德,本于佛德。

“以己功德”,“己功德”就是前面所讲的修五念门行的功德。这是五门行回向,就是前面所修真实功德,根本来讲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所谓“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我们从阿弥陀佛那里得到的如实功德,不是只为自己所享用,也回向给一切众生,然后作愿共同往生阿弥陀佛国。圣道法门的“已功德”,是自己修行六度万行所成就的功德。而净土法门的“已功德”,是从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里得来的。前面讲过,“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我们得如实功德,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说到底还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从阿弥陀佛那里得来的。我们是穷人,没有钱,一个大富长者发救济款,我们去领了八十万,回头分二十万给别人。这是我们自己的钱吗?不是,是领来的救济款。当然,讲八十万、二十万,有加加减减,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功德是没有加加减减的。佛给我们的六字名号是完整功德,我们给别人的也是完整功德,我们自己留着的还是完整功德。这讲得通吗?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无量佛、无量光寿的功德世界。

“你得到完整的功德,全部给人家了”,全部给了人家,自己还有全部。这怎么讲得明白?“把我自己挣的钱全部给人家,自己就没有了”,难怪发不起菩提心。六字名号的功德不一样,全部给人家,自己还有全部。这个道理在娑婆世界,我们的脑筋转不过来,这就是无量。

这是“往相”。

 

还相回向

往相这么好,还有更好的——还相。有人说“到了净土之后,我可不回来了”,那不由你做主,到了净土以后,软件程序已经装好了,去了还要回来,你作不了主的。到了极乐净土不仅回到娑婆世界,还分身十方。

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

往生安乐净土之后,“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

什么叫“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就是到了净土之后,甚深禅定、甚深观门都能成就。心中跟菩萨一样,定慧等持,这叫“方便力”。成就这样的力量之后,就有方便,就能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度众生要有方便,要有力量。现在想要留在娑婆世界度众生,诸佛菩萨都不赞叹,不许可;但到极乐世界,方便力、定慧成就,自然就回来度众生了。这就叫作“方便力成就”。

方便力,就是由“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观力的成就,而生一切方便教化众生之力。

此土则不成就。

度众生,如果禅定力不深厚,你讲的别人听不懂,自己还生闷气,这是方便力不成就,没有定力。跟人家讲了半天,人家说“我是学基督教的”,这说明你“毗婆舍那”不成就,没有观察力,没有智慧。如果你方便力成就了,就知道他是学基督教的,把他前生后世观察得非常清楚。你来度众生,他想破坏你也没办法,因为你有方便力。

方便力:由止观力方得成就而生一切方便教化众生之力,慈悲力、智慧力、忍力、精进力、调伏力……

这种方便力,能调服一切众生;精进不懈,能忍耐非法、非礼、非作意等等一切伤害。为什么?方便力成就啊。

我们现在能做到这些吗?现在不行。所以,要先往生到极乐世界,把全部本领掌握之后,再回来教化众生,这叫“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

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回入生死稠林”,回到娑婆世界或者他方秽土世界,这是“回”;“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这是“向”。有回有向,这是回向。

有人说昙鸾大师没有解释“回向”两个字,这里明明说得很清楚,有往相,有还相:“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这是往相回向;“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这是还相回向。

什么叫“生死稠林”?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转三界,无有间断,如同稠密的树林一样,这叫“生死稠林”。而且这个林子不是好林子,里面都是烦恼、邪见,是知见稠林。

“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回来之后用什么方法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呢?

方法多着呢。想学禅的,教禅;想学止观的,教止观;想学天台、华严,教天台、华严。如果学不会,还有更好的。“这更好的必须我无问自说,你们是问不出来的”,拿出摩尼宝珠——念佛法门,这是最后的杀手锏。

释迦牟尼佛来这里,早就把摩尼宝珠藏好了准备分发。一开始发不出去,没人识货。要修禅,要修止观,骄慢得不得了。佛就六年苦行,示现一下,怎么修禅、怎么入定、怎么成佛,想学的尽管来。大家一看,“这难行道太难了!释迦牟尼佛,如果有易行道,能否为我说一下?”这时候佛才把摩尼宝珠拿出来,“汝若必欲闻此方便者,我当为汝说之”。

登山的时候,一开始问谁坐滑竿,没人坐,劲头都大得很。到半山腰走不动了,“抬滑竿的怎么不来了?”人就是这样的,一开始牛得不得了,喊着要修行,其实还根本没上路。

生死旷野,菩提路远。靠自力修行成佛,那么容易吗?现在幸亏我们有阿弥陀佛的生死大渡船。

 

归结

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

不管是“往相”还是“还相”,目的都是为了“拔众生渡生死海”。往生到极乐世界,不是去享福,我们是奔着“拔众生渡生死海”去的;而且去的时候,也不只是自己去,要作愿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这样做,就是大悲心成就。

 

(3)展开

两种回向皆源于佛愿

净土法门往相、还相两种回向,从根本来讲来源于佛的誓愿。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来讲,第十八愿是往相回向,第二十二愿是还相回向。

 

      ┌往相┈第十八愿

佛回向┤

      └还相┈第二十二愿

 

佛回向

往相回向,依据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中说:“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在娑婆世界“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正是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回向,我们才可以呼唤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安乐净土。“阿弥陀佛救我也救你,十方众生都有分,我们共同去往生吧!”这不是往相回向吗?

还相回向,到极乐世界,依二十二愿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回头度众生。“回入生死稠林”,“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是靠第二十二愿,分身十方,回入娑婆再度众生。

这是从佛的立场来看。

 

众生回向

 

    ┌往相 作愿共生彼国

众生回向┤

    └还相 入生死教化

 

净土门回向,不许此土直尔六度成就;先作愿共往生彼国,再入生死林,教化一切众生。

因为我们是卑劣的凡夫,不能成就六波罗蜜,所以不允许在娑婆世界靠自己的功德回向众生,我们做不到。

净土法门的回向,一定要先作愿共同往生彼安乐佛国土,这是第一个回向。大家不要在这里受苦,先出去,到净土把本事学会了,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然后再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这是净土门的回向,有往有还。

圣道门直在此土教化生死众生,是需无生法忍菩萨。

圣道门的回向不一样,就在此土六度成就,然后教化众生共向佛道,这是有资格的人才能做到的。什么人有资格呢?无生法忍的菩萨才有资格。如果凡夫把圣道法门的回向搬到自己头上,诸佛菩萨都不允许。《大智度论》里有个比喻:一个大冰池,你拿一小杯热水泼下去之后,大冰块当时化了一小块。但是很快,冰不仅没化,反而积得更高了。娑婆世界就像一个大冰池,众生都是负能量。你古道热肠,搞了一小杯热水,想去度化娑婆世界众生,就像给冰天雪地泼一杯热水,有什么用啊?当时好像有点小效果,没过几秒钟就冻起来了,冰比原来更高了。所以,佛不许可这样做,这要有智慧。

 

②不生净土则不能成就大悲心

若不生净土,不具方便力,不能成就大悲心;

如果不往生净土,就不具备方便力,也就不能成就大悲心。“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之故,所以这个往相回向,有积极的大悲在当中。

 

③比较圣净二门的回向

前面我们把净土门和圣道门的“奢摩他、毗婆舍那”作了比较。

我们再来比较圣净二门回向的同异,这里列了“一同”和“五异”。

“一同”,回向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回己功德、回施众生共向佛道,这是相同之处。

“异”列了五点。

 

      ┌同┈皆为利众生

圣净回向同异┤ ┌能回 巧便不巧便

      │ │所回 如实不如实

      └异┤相状 往还不往还

        │力用 大悲成不成

        └原理 佛力住不住

 

第一,能回之心巧便不巧便。

回向有能回、所回。我们回向给别人,就有能回的心和所回的功德。别人受益的程度,在于能回的心巧便不巧便。

净土门的回向,叫作“巧方便回向”;通途圣道法门的回向,比较起来就不善巧、不方便。

第二,所回的功德如实不如实。

圣道法门的修行,如果想要有如实功德回向给别人,自己最起码要证悟诸法实相,不然没有如实功德;而净土门,因为“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所以,我们念佛,观极乐净土三种功德庄严,以这种功德回向给众生,这是如实功德,这是不一样的。

如果回向功德给别人,结果是虚作、虚妄的,就没有利益;而阿弥陀佛的功德是不虚作。

所回的功德如实不如实,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回向的相状往还不往还。

圣道门没有往相和还相,都是在此土自己修行六度万行,回向一切众生,向于佛道,是不来不去、就在这里的;而净土门的回向有往相和还相,先往生净土,到净土“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再回入娑婆,“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这也是净土门回向善巧的地方,巧方便的地方。

另外,净土门的巧方便,往相是靠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还相是靠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因为阿弥陀佛的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给众生,所以我们也就有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这样才成为巧方便回向。我们的回向不过是踩着阿弥陀佛的莲花脚印,阿弥陀佛这样走,我们也跟着这样走,这就是巧方便,而不是自己开辟一条道路。这样走绝对顺畅。

第四,功能力用大悲成就不成就。

圣道法门要回向成就大悲,那是不容易的。因为难行道有五难:“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声闻自利,障大慈悲”,这样就不能成就大悲心了;“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发了大菩提心,结果又退下来了;“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修来修去,不是真实功德,生到天上又掉下来,这叫颠倒善果,这样大悲心也不能成就;“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这是根本原因。

而净土门,“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大悲心是佛的境界,佛大慈大悲。我们自行念佛,教他念佛,谓行如来大悲,因为我们的心跟佛是一样的。我们的心跟佛一样,是仅从回向的角度来说,我们以己功德回施众生,共向安乐国土,这方面是一样的。

第五,这种差异的原理,就是佛力住持不住持。

因为圣道法门的修行,回向是靠自己的力量,没有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力,所以,这种回向就不容易成就,也不巧便,也没有往还二回向,功德也不如实。净土门回向之所以巧便、如实功德成就、有往相还相、大悲成就,是因为“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有阿弥陀如来正觉力住持之故。

所以,昙鸾大师说,无上菩提种子,如同涂了不朽药。种子如果涂了不朽药,火也烧不焦,水也泡不坏,经过千年再下种,照样可以发芽,还好得很。我们众生的无上正觉菩提种,经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之故,如同涂了“不朽之药”,再回入生死稠林当中,就毫无障碍。

这是比较圣净二门的回向。

 

三、观行体相

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章“观行体相”。

 

回述长行十章结构及其大意

在进入第三章之前,我们先看《往生论注要义》第144页的这张图表。在这里讲这张图表会方便大家理解。

 

长行┬总纲┈┈┈观见愿生┈┈┈┈┈┈┈┈┈┈┈┈┈┈┈第一,愿偈大意章

十章├成上起下┈云何观,云何生信心┈┈┈┈┈┈┈┈┈┈第二,起观生信章

  └别释┈┈┬观彼安乐世界(三严二十九种)┬云何观┬第三,观察体相章

       ├见阿弥陀佛(愿心庄严)┈┈┈┘   └第四,净入愿心章

       └愿生彼国┈┈┈┈┈┈┈┈┈云何生信心┬第五,善巧摄化章

                          ├第六,离菩提障章

                          ├第七,顺菩提门章

                          ├第八,名义摄对章

                          ├第九,愿事成就章

                          └第十,利行满足章

 

第一章“愿偈大意”,是总纲,只有四句话:“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整个二十四行愿生偈的宗旨、目标、方法是什么,这叫“愿偈大意”。“大”就是根本,根本的教理用四句话就说完了。这四句话是在前面起标题的作用,下面九章是对这四句话的展开。

第二章“起观生信”,是成上起下。“云何观?云何生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从“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来的。“云何观?”是从“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问出来的;“云何生信心?”是从“愿生彼国”问出来的。这句话跟前面一章在文气上、文脉上是相连的,同时对下面这一章也是个展开,所以这一章是成上起下。

“成上起下”用的是“成就”的“成”,因为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所讲的“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这首偈子是成上起下。这里如果用承接的“承”可能会更好一些。“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内容,而开启下面的内容。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讲到这里就要想到第二章“起观生信”有两部分:示五念力、出五念门。“示五念力”就是简略回答“云何生信心?”因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当然就有信心了。“云何观?”出五念门,五念门都属于观的内容。

从第三章到第十章叫别释。

“观彼安乐世界”,这是第三章的内容,叫“观行体相”,即观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见阿弥陀佛”,即见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这是第四章“净入愿心”。这两章合起来是回答“云何观”。五门修行总的来讲都有“观”,特别来讲,是以第三章和第四章来说明观察门的具体内容。

“云何生信心”,是对“愿生彼国”怎么生信心,答案就是第五、六、七、八、九、十章。从第五章“善巧摄化”中知道只是这样回向就有这么大的功德作用,成就大悲心,就会有信心;第六章“离菩提障”、第七章“顺菩提门”,都是讲菩提心的,也就是讲信心。

在净土门中,信心、愿生心、信愿心就是大菩提心,有时候讲信,有时候讲愿,有时候合起来讲,都是一样的。圣道门不是这样,大菩提心要另外再发。净土门的“无上信心”,是闻阿弥陀如来实相法所生,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所生,就是大菩提心。“离菩提障”“顺菩提门”“名义摄对”“愿事成就”。“愿事成就”了,信心就完成了,“利行满足”就成佛了。

整个十章是从第一章流露出来的。第一章就是“观见愿生”。“观”,观彼安乐世界;“见”,见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愿生”,愿生弥陀净土。“观见”是方法,“愿生”是目标。方法、目标在第一章都有了。第二章成上起下,“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这样的问题提出来,接着三、四两章就讲“云何观”,五、六、七、八、九、十章讲“云何生信心”,这样整个十章的内容,互相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明了。

 

观行体相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章“观行体相”

观行体相者,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

 

    ┌能观┈┈┈┈┈观行┈略

观行体相┤  ┌总┈本质┈体┐

    └所观┤      ├详

       └别┈表象┈相┘

 

“观行体相者”,凡是遇到“……者”,有个专门名词叫作“牒”,意思是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再重复地把它提出来。“牒”之后叫“释”,这是分科里的专用名词。

先解释“观行体相”四个字,把标题讲清楚。首先分为两大部分:“观行”是指能观,“体相”是指所观。观什么呢?观它的体和观它的相——观行之体以及观行之相。

观行:五念门行之观察门行,简称观行。

“观行”两个字是简略的说法。前面讲五念门为“观”,这里的“观”要特别说明是指第四观察门,也就是“观行”是“观察门之行”,简略讲叫“观行”。“观察门之行”,观察的体、相是什么?叫“体相”。

 

体和相的关系

体和相有什么关系?总的称为“体”,别的称为“相”。比如一个人,人体是总的,“相”就是高矮、胖瘦、黑白、美丑等,眼睛有眼睛的相,鼻子有鼻子的相,头有头的相,手有手的相。总的称为“人体”,“相”有别别之相。所以,体和相是总和别的区分。

另外,“体”是本质,“相”是讲它的表相。本质能展现出方方面面的表相。“体”浓缩,“相”展开很多,二者有总、别之分,有本质和表相之分。

 

 ┌总对象(人体)

体┤

 └器体、众生体

 

 ┌具体一一相状(高矮、胖瘦、美丑等相)

相┤

 └廿九种(真实功德)

 

第三章“观行体相”中,对于能观的方法,天亲菩萨没说,昙鸾大师也没说,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教我们能观的方法。至于怎么观,已在前面简略一带而过,这里主要对所观的极乐净土、阿弥陀如来、菩萨功德庄严之“体”和“相”作详细的展开,而“能观”也就在这当中。能把“体、相”如实思维,然后信心领纳,产生愿生心,“观”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所观”决定“能观”。

圣道门修行,是“能观决定所观能观之心,“心净则国土净”。净土门恰好反过来,所观的国土清净,心就清净了。只要观它,因为这三种庄严功德是如实的,修行者即得如实功德,就这么简单、方便。

就像手,只要浸到墨汁里,就会变黑,伸到水里就变湿。阿弥陀佛的三种庄严功德,只要碰着了,就沾上了,就得功德。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实功德就是这样的。

 

释“观行体相者”

“观、行、体、相”四个字已经解释了。下面再看“观行体相者”。

观行体相者,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

 

┌总说分

└解义分┈十重(十分)  ┌一者国土体相

      ↓   ┌器体┤二者示现自利利他

    三、观行体相┤  └三者入第一义谛

          └众生体

 

“观行体相者”是牒前面“分偈章门”的十章来的。

“此分中有二体”,“分”是部分。昙鸾大师有时候讲“重”,有时候讲“分”。在“观行体相”这一部分中,或者讲“章”,或者讲“分”,这里面有“二体”。

“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器”是佛法的专有名词,就是依报,是我们所依的环境,这里主要是讲依报国土庄严,叫“器体”;“众生体”是指正报,其中的人物。“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这两类虽然本质一样,但表现不一样,所以分为这两个体。佛与菩萨都是正报,是“众生体”,所以放在一起说。

 

(一)器体

先看器体。

 

1.分科

器分中又有三重:

“器分中”,就是器体这部分当中“又有三重”。昙鸾大师对器体的分科又有三重义理。

一者国土体相;

二者示现自利利他;

三者入第一义谛。

“国土体相”,因为观器,很显然就是观国土,国土体相一共有十七种。

接下来就说“示现自利利他”,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此三重之关系:

如此体(因力、果力)、相,故能示现自利利他(实相、为物)

读到那里我们更清楚,现在简单说一下,就是“如是阿弥陀如来的国土”,这样的体性和相状,就有这种自利利他的作用和功能。所以把“国土体相”说完之后,就要讲“示现自利利他”。

我们这个世界就不是自利利他,都是自害害他。自己轮回,别人也轮回,共业所感。阿弥陀净土是不一样的,“示现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至何益?入第一义谛(实相)

自利利他到什么程度呢?这样的国土的体和相,是让众生入“第一义谛”。这样的国土的体和相也是“第一义谛”,是真如实相,自利利他让众生成佛。

这三重关系是这样的。

 

2.国土体相

“国土体相者”,这里有“者”字,就是牒,前面讲到国土体相,“一者……二者……三者……”下面先讲“一者”。

 

总说

国土体相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这些话读起来很优美,理解起来有些含糊,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读就好。

 

①“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什么叫“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因为前面第四观察门说了,“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这里也是牒的前面。因为问“云何”,前面一定要有,不然没法问。所以,这里是从上面来的。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怎么观察呢?“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这一段是指观察国土的体。

这四句是讲体,第一句是略,“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是总说,把它列出来。

第二句“成就不可思议力故”,是讲它的本质体性。后面两句有个比喻,“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这里讲它的体。观国土体相,国土体在哪里?就是在这一段;相在哪里?后边十七种庄严,是一一相。

 

②释“不可思议力者”

昙鸾大师解释:

“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

“不可思议力”,别的没解释,就抓住这五个字。

“总指”,体是总的,相虽然展开有十七种庄严功德之相,但是总的功德之力不可思议,这叫“总指”。

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大乘经典经常讲这五种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超出我们的思维、想象,也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我们可思可议的境界。

 

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

第一,众生数量不可思议,没法衡量。比如在地球上碗口大往上的空间,众生数量就已经是无量无边了。众生,有各种各样的众生,人的数量,鬼道众生的数量,海里众生的数量;蚂蚁多少,飞虫多少,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二者业力不可思议

业力确实不可思议,大家都略知一二。你怎么长这样?他怎么长那样?你怎么生在张家?他怎么生在李家?你怎么这时候来了?他怎么这时候也来了?他俩为什么结婚了?这是业力不可思议;后来又离婚了——业力不可思议。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一样,打完仗和好,好了又打仗,都是业力不可思议。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花花世界,千姿百态。这一切是谁造的?外道不明白,说是上帝造的。其实很简单,佛说“业力不可思议”,没有谁造,是共业所感。

这个世界确实很奇妙。大地能长水果,又长五谷。水果有榴梿、香蕉、菠萝,还有西瓜,怎么长出来的?这就是业力不可思议。

现在的蔬菜、水果味道都变了,跟我们小时候比,差太多了;我们小时候的蔬菜、水果,如果跟佛陀时代比,肯定又差老远了。业力不可思议,我们业障深重啊。

 

三者龙力不可思议

龙有神力,所谓“得小水以降大雨”神龙一滴水,遍洒天下”,所以不可思议。

 

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

禅定力当然不可思议。人在思维、思议的时候就没有禅定,头脑东飘西荡。一入禅定,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就会激发神通,语言、思维捕捉不到。就好像隐形飞机,雷达扫描不到。进入禅定之后,就隐起来了,找不着了,靠思维捕捉不到。只要有思维,起心动念,禅定就不能成就,一散乱就浮起来了。

 

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这就更不用说了。前面四个都是世间的,如果以佛菩萨眼光看,也没有什么。但是,佛法力才不可思议。佛法之力能够催生我们的善根,能够成就我们的菩提道芽,就像阳光能催生万物一样。佛法、佛性功德力,能让众生菩提觉性逐渐开花,这是不可思议的力量。

我们在这世间能够安安稳稳地活着,而且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法力不可思议,不是个人有什么本事。

我们自己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力量?没有。自己的力量叫“业力不可思议”。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都是业力。建大城市,建牢狱,乃至阿鼻地狱,都是业力所建,这也是不可思议,但这些业力都是负面的不可思议。

 

③极乐佛土二种不可思议力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前面说“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佛土有什么不可思议力呢?前面所讲的五种不可思议,“众生多少不可思议”是讲正报,“业力不可思议”也是讲正报,“龙力不可思议”也是讲正报,“禅定力不可思议”还是讲正报,没有讲依报;但这里讲的是“器”,就是国土。

国土有什么不可思议呢?“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比如我们娑婆世界,看起来是土石所成的世界,其实不是的,是众生杂染业力所成;极乐国土是业力和正觉力所成,这里的“业力”是什么业力呢?是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以,第一点不可思议,它的因、来源不一样,“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是“性功德成就”。这是业力。

这里的“业”不是别人的业,是法藏菩萨的业。我们不要认为业力就是不好的,业,有染污业,也有清净业;有众生的业,也有菩萨的业。阿弥陀佛的业力叫“大愿业力”,佛土是大愿业力所成。

“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这是果上之力。

 

   ┌因力┐

国土体┤  ├佛地功德

   └果力┘

 

这两种力都是佛力,一种是因中之力,一种是果上之力。

 

极乐国土之体

“国土体相”的“体”是以什么为体呢?通过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知道,就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体,就是以佛性功德为体,展开就是因中之力和果上之力。所以,极乐世界的“体”就是阿弥陀佛的佛性功德,也就是“法藏比丘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阿弥陀如来正觉法王善住持力所摄”。这就是极乐世界的本质之体。“体”是本质。

 

体不思议故,一一相皆不可思议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至文当释。

这不可思议的体,不可思议佛性功德之力,这个体性,所展现的一一相都不可思议。因为体不可思议,相才不可思议。体性功德不可思议,佛性功德不可思议,它所展现的种种相状才有可能不可思议,才能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十七种相完全是从体性而出,就是“法藏菩萨大愿业力所成,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力所摄”。

这两种力,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中,这是本源的地方。后面第四章观“净入愿心”,这样的清净是从哪里来的?从“愿心庄严”而来。

 

④释“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

“如彼摩尼如意宝”加一个“性”字,如同“彼摩尼如意宝珠之性”,不过也只是相似而已,相似于“彼如意摩尼宝之性”,是相对而说的。因为阿弥陀如来的净土,这个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比喻,只有用如意宝的性来说明。

“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用摩尼如意宝的“性”,来显示阿弥陀如来净土的“性”。摩尼如意宝有什么性?就是“所求满足”,自然生出一切宝。摩尼如意宝就有这个特点,它的本性就是这样。

像水的“性”就是湿,不管在哪里,水都是湿的;火的“性”就是烧,不管在哪里,火都是烧的;摩尼宝不管在哪里,都能满足所求,生出一切宝物、物资,这就是摩尼宝性。

在这个世间,想不出极乐世界怎样不可思议,只能拿摩尼宝性来比拟,帮助我们理解。

 

摩尼如意宝珠

诸佛入涅盘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

释迦牟尼佛也一样。佛的舍利有两种:一种是“碎身舍利”,称为身骨或灵骨,留下来福泽众生;一种是“法身舍利”,佛留下的经教、法门。

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

众生的福报享尽了,舍利就变为摩尼如意宝珠。

比如法门寺的佛指舍利,现在去还能拜见。将来众生福报尽了,对佛法没有信仰了,这枚佛指舍利就不会在法门寺留存了,自然变为摩尼宝珠,收到龙宫。

为什么说“福泽众生”?众生有这个福报,而且对佛法有信仰,去礼拜,去了解,看到、听到佛骨舍利,这样就种了善根,将来就有得度因缘。

到了众生对佛法都没有信仰、邪见横行的时侯,自自然然舍利就不会在世间留存了。没有存在的理由,自然就收到龙宫。

“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一般人觉得“那好啊,变为摩尼如意宝珠,就有吃有喝了”,不知道如果有佛的舍利在世间,众生去礼拜,就能种佛法善根,能熏菩提道芽,将来就有得度因缘;如果只想着吃喝、享福,有什么意义?众生福报尽了,舍利才变为摩尼宝珠。所以,现在的佛舍利比将来龙宫的摩尼宝珠强百千万亿倍都不止。这个道理要明白。

稀罕摩尼宝珠,这是以佛法为轻,以世间为重;以解脱为轻,以金银财宝、吃喝享受为重:这就是没有善根的表现,是福报将尽的不祥之兆。我们还是不要乞望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为好。

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

古佛灭度之后,舍利变为摩尼宝珠,大龙王把摩尼宝珠放在头上作为首饰。

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

转轮圣王福德力所感,以慈悲方便能取得龙王首饰的摩尼宝珠,利益众生。

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

如果需要一些物质资财,衣服、饮食、灯具、乐器,种种娱乐。

“随意所欲”,需要什么东西,随意。

“王便洁斋”,转轮圣王斋戒清净,恭敬、虔诚地合掌。

“置珠于长竿头”,把宝珠置于高台顶上。

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

“如果我实是转轮圣王,愿摩尼宝珠,如雨普降我需要的东西”。假如现在房间高温四十度,“若我实是转轮圣王者,愿降一阵清凉风,温度降到二十七度”,这么一祈求,马上一片云飘来,风一吹,降为二十七度,想降到二十五度就二十五度。

如果有雾霾,“若我实是转轮圣王者,愿此雾霾转为清朗天”,马上转为清朗天。

如果转轮王是假的、冒牌的,喊了也不灵。如果是福力所感,是真的转轮圣王,他祈求就灵。

“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百里之内,随我心愿多少”。

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

摩尼宝珠的本性有这样的力量、功能和作用。只要一祈求,所需要的宝物就出来了,要十里就下十里,要一百里就下一百里。

这是先举一个比喻。

 

佛土安乐性种种成就

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

阿弥陀佛的净土也是这样,因为安乐国土的性种种成就。

必然、不改、自然、本来如是。非人为造作。

“性成就”,本性就如此,本来就这样,是必然义、不改义,必然如此,不可被改变。到了极乐世界,想不成佛都不行,必然这样,不会改变,不为所改。也是自自然然就这样,不是人为造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法藏菩萨的愿力所成,阿弥陀佛的正觉善住持力所摄,国土自自然然就是这样。

 

释“相似相对”

前面讲“如彼摩尼宝性”,摩尼宝的“性”能够出生一切宝物。

阿弥陀如来国土的“性”是什么呢?就是后面的十七种国土庄严,成就不可思议力,能够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这是它的性功德成就。安乐国土、阿弥陀如来自利利他,让一切众生入第一义谛,证得真如法性,究竟成佛。它的本性就这样,不需要造作,不需要去求,到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

“相似相对”者,彼宝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称求者意,非是不求。

为什么说“相似相对”呢?只是能出生一切,这个“性”是相似的,互相之间可以比类,但是也不完全一样。为什么?比如,摩尼宝珠必须祈求才能满愿,不求就不能满愿,但是阿弥陀佛国土就不一样。

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

不需要求,自然就能满意,这是国土“性满足成就”。

摩尼宝珠不是这样。必须是转轮圣王,一般人还不行;还要洁斋、置珠于竿头上,祷告,烧香,才能满愿。

极乐世界“性满足成就”,是充满的,像大海水一样,你跳进去自然就是湿的,“满足成就,无所乏少”。

片取彼性为喻,故言“相似相对”。

“片取彼性”,摩尼宝有种种方便,有种种显示,但是只取它本性这一部分,以相似的一部分来作比喻,叫“片取彼性为喻”。

摩尼宝求了才可以得,不求就不得,这部分就不取,因为这是需要求的,而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不需要求的,这两个拿来比喻,比不上。

下面这两种也不取,为什么呢?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

摩尼宝只能给人衣食,不能让人成佛,而极乐净土不仅给人衣食,还能让人成佛。所以这一部分也不取。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

还有,摩尼宝只管这辈子,不能管下辈子;阿弥陀佛的净土就不一样,这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通通都管,也就是让你成佛。

“无量身愿”,难道到了极乐世界还要生生死死吗?不是这样的。到了极乐世界,就是无量光寿,永远满足。“无量身愿”就是成就佛身,“无上道愿”是成就佛道。

以上列了三点差别。

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差别的地方,就不取。

那么,哪些是相同的?性成就,“性”中自然就拥有这些,能够释放这些,片取这个“性”来作比喻。

至于说求了才得,不求不得;只满衣食愿,不满无上道愿;只满众生一身之愿,不满无量身之愿:这三点不同之处就不取了。这里把不取的原因作个说明,“相似相对”。

 

片取船之“他力”喻名号

打任何比喻,都是“片取”,取它一部分,用来比喻、形容。比如,我们经常说“六字名号大愿船”,用船来比喻六字名号,是片取船是他力的这个特点。

船是钢铁造的,六字名号是钢铁造的吗?船是工人造的,六字名号是工人造的吗?船要加油,六字名号也要加油吗?船可能会触礁,六字名号会触礁吗?船可能会迷航,六字名号能迷航吗?这些通通不取,只“片取”他力这一点来形容。

 

详说

举章门

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先举章门,次续提释。

先把章门举出来。先把这一章的提纲和要点列在前面,有哪些条目,有哪些标题,“观行体相”一共有十七种,先列在前面。

“次续提释”,接续着前面章门列了十七个题目,然后逐条加以解释,这叫“次续提释”。

举章门当中,“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前面说“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这是讲体的。“不可思议力”是佛力。佛性功德力,这是整个国土之体。

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体之成就者,体之成就能够显现十七种相,体和相都有了。

“应知”,提醒我们,这十七种相一一都是从“体”,“不可思议功德力所成就”而显现出来的。

“何等十七?”有哪十七种呢?这十七种大家都非常清楚了。

昙鸾大师在卷上解释二十四行偈的时候,讲到第一“清净功德”,“此二句,即是第一事,名为‘观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昙鸾大师为什么这么列呢?就是根据这里来的,天亲菩萨《往生论》在举章门,就把它列出来了。

因为每个字都要有交代。为什么说“此二句名为‘观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清净”这两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就从后面的“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来的,“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都是从这里来的。

如果会读书,到这里自然就要问,怎么会这样取名?因为后面有交代。

“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这也是从后面“二种清净: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来的。

 

续提释

“续提释”,第一个就是“清净功德”。

《往生论》说“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这是一个解释,但是这个解释非常简略,就是把偈文牒在后面。“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也没说什么;然后说“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十七条都是这么列的。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是比较简略的。昙鸾大师在注解的时候,就把它展开。大家可能会觉得重复、乏味。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读。

第一,性满足成就。要了解这是阿弥陀佛国土性满足成就。比如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这是不要费劲,这样就往生了。为什么?阿弥陀佛国土的本性,成就就是这样。

第二,是法藏菩萨大愿业力所成。

第三,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力所摄。为什么能够这样?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业力。

从这三个角度来读,就非常舒服、妥切,信心非常充满。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这段话非常好。这也是对“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的一种解释。

卷上解释过,卷下进一步解释。卷上是从法藏比丘“不可思议大愿业力”,从本愿的角度解释;卷下是从阿弥陀佛“正觉住持力”的角度解释。两者和在一起说的。

“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就不可思议!自自然然就这样。我们到极乐世界,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还用解释吗?不用解释!“性功德成就”,有什么好解释的?

阿弥陀佛国土就这样。为什么?“性满足成就”,就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就是不可思议!

既然不可思议,只要接受就行了。

 

法义重重无尽

体相合说,总称体,别分相(十七种)

 

    ┌总┬法┈成就不可思议力故

云何观察┤ └喻┈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别┈┈┈十七种

 

天亲菩萨《往生论》的言语非常短。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这一段是讲国土之体,后面十七种庄严功德讲国土之相。昙鸾大师的解释,上来就说“‘不可思议力’者”,接下来说“‘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只解释了这两句。

“‘不可思议力’者”,就是眼目所在。因为后面解释十七种庄严功德,每种一开始都会问“此云何不思议”。天亲菩萨在《往生论》说得很简短,就是一句“成就不可思议力故”。我们一读,“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再没有别的了。

“不可思议力”者:法眼。

昙鸾大师法眼看得非常准,把“不可思议力”挑出来:

“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

这话看上去非常平淡,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是深深着意在这里,是把“不可思议力”提了出来,这是眼目。

下面又展开:

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展开也很平淡,但高妙之处就是通过这里在下面展现。

五种不可思议,结归二种力。

 

     ┌众生多少

     │业力┈┈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因力

五不可思议┤龙力

     │禅定力

     └佛法力┈┈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果力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这是结归。他的目的不是要讲五种力,而是要结归到这两种力:一者“业力”,二者“佛法力”。

 

┌业力┈┈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因力所成┐

│                     ├佛力

└佛法力┈正觉阿弥陀 法王善住持┈┈果力所摄┘

 

后面“此云何不思议”的十七种解释,都是紧紧抓住这两种力,这两种力也就是“佛本愿力”——因中的大愿力和果上的住持力。

定基调,埋伏笔。

前面的解释是铺垫,定了基调。接下来说: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至文当释。

这句话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定了个基调,埋了个伏笔。下面的“十七种功德庄严”,昙鸾大师准备怎样解释呢?都从“不可思议”来解释,也是从“因力”和“果力”来解释。

“至文当释”,讲到“十七种功德庄严”的时候再来解释。

在这里,昙鸾大师已经胸有成竹了,后面该怎么解释已经非常清楚、明了。我们读到这里,要感知到昙鸾大师解释的框架。

佛土二种不思议力,皆是佛力,依正一体故。

从“不可思议力”主要提出两种力,其实是一种,就是佛力,不过分为因和果来说明。佛力不可思议。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

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

“相似相对”者,彼宝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称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片取彼性为喻,故言“相似相对”。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者”,先用一个典故;接着说“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又比较说“彼宝珠力”要“称求者意,非是不求”;反过来讲,“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了极乐世界,不用求,不求自得。得什么呢?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两者合在一起讲,就是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不求自得无上道。

“性满足成就”,极乐净土的本性就是这样,它圆满成就的功德就是这样。如果到极乐世界还要加功用道、起心修行、渐渐成就,这样就不叫“性功德成就”。“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到了极乐世界自然就成佛。

圣道门解释极乐世界都是可思议的,“到了极乐世界,环境比较好,我们去了再进一步修行”,这不就可思议了吗?

极乐佛土不可思议,为什么?“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是法藏菩萨的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又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凡夫到那里去,还有修行的分吗?极乐世界无毫发之恶,到那里就满足成就。没有求,也给你授记成佛,没有求,也满足你无上道愿。

像这样的法门,只有法藏菩萨发愿发得出来,只有阿弥陀如来的名号才有这样的功德力量,只有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才能说出来,只有昙鸾大师才能解释得这样透彻明白。

一般人戴了有色眼镜,看什么都是有色。如果戴上自力的“眼镜”,无论如何也读不出他力。“奢摩他”读不出他力,“毗婆舍那”也读不出他力,“不可思议力”也读不出他力,“性功德成就”也读不出他力,不求而成“无上道愿”也读不出他力,没办法读出来。老虎不吃草,肥草再多,它一点兴趣也没有。

昙鸾大师的着作,确实要反复读,这样就会有信心、有法喜。

 

《往生论注》和《阿弥陀经》里的两个“善”

 

 ┌出世善根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善┤     ├┤

 └法王善主持┘└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出世善根生”“法王善住持”,这两个“善”,让我们联想到《阿弥陀经》里的两个“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上善者,法藏大慈悲出世善根,弥陀正觉善也,即佛善。

“诸上善人”,什么叫“上善”呢?法藏菩萨出世善根,阿弥陀佛正觉善,“法王善住持”,这是上善。

唯以佛善,得生佛土(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最上善就是佛的善,唯以佛的善,才能得生佛的国土,这是相应的。

余皆少善,不得生彼。

以凡夫在此地的五戒十善,怎么能往生到佛的国土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五戒十善只能到人天道。因为娑婆世界是穷地方,才把五戒十善当作善。未来众生的善根薄弱,黄金没有了,就把铜当作最好的装饰品;铜没有了,就把铁当作最好的装饰品。穷地方没有善,就把五戒十善当宝贝。

 

此土称名,亦得二种力

以名号乃属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两种力怎么得到呢?以凡夫的根机,就是称佛名号。名号是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也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力所摄,名号中就圆满包含了两种力量。我们称念佛名号,两种力就得到了,这是佛力。

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这本身就是乘佛的愿力,因为佛的名号里就含有这两种力。

故言: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大愿业力都包含在名号中。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这是顺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去往生的。

这两种力怎么得到呢?非常简单:称佛名,顺佛愿。

 

如何学习观行体相之国土十七种相

我们看极乐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先举章门,再续提释。

在具体讲解文句之前,先跟大家提几点。

第一,怎样读《往生论注》

 

         ┌假如我解《往生论》?   ┐

怎样读《往生论注》┤             ├深刻领会鸾祖释义

         └昙鸾大师如何能作如此妙释?┘

 

怎样读《往生论注》?我建议大家带着两个问题来读。

首先,“假如我来解释《往生论》,我怎样解释”。我们当然不够资格,两眼黢黑,根本就看不懂。但是这样读,可以深刻地体会、深细地思维昙鸾大师解释的深妙之处。

其次,经过权衡,发现自己解释不出来,只有看昙鸾大师的解释;看完觉得好,“昙鸾大师怎么就能作出这么好的解释呢?”要从这个角度来读。

希望大家通过这两个问题,深入地体会昙鸾大师解释《往生论》的精妙之处。

读书,不要稀里糊涂地读。对所读的内容,要反思,要思维。所谓“不愤不启”,有疑问打不开,郁结在那里,一旦疏通,会感觉特别畅快。读书不可强灌,那样抓不住根本,必须反复思维。

第二,极乐国土十七种庄严五重观

极乐国土十七种庄严,“观行体相”有五重观。哪五重呢?

 

        ┌一一法藏愿力所成┐

        │一一正觉善力所住┴观佛本愿力

十七种庄严五重观┤一一示现自利利他┈遇无空过者

        │一一入第一义谛 ┐

        └一一性满足成就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一重,十七种庄严,一一都是法藏菩萨因中愿力所成,这是观因中愿力。

第二重,一一庄严都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善力所住持,这是观佛的果地之力。

第三重,一一庄严都是自利利他,示现自利利他。

第四重,一一庄严都是入第一义谛。

第五重,一一庄严都是阿弥陀佛国土性满足成就。

要从这五个层次来观,“五重观”,了解昙鸾大师的解释。

五重观其实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这首偈子。观因力和果力,也就是“观佛本愿力”。示现自利利他,就是“遇无空过者”;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国土,遇无空过者,为什么?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和性满足功德成就,这是“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昙鸾大师就是依据“观佛本愿力”这首偈子,来解释极乐国土的二十九种功德庄严。

第三,昙鸾大师解释的路径及特点

鸾祖释十七种庄严成就之路径。

比如,“清净功德”。《往生论》说:“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昙鸾大师怎么解释呢?“此云何不思议?”首先是一个问号,然后解释一段文句,“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最后“焉可思议!”这是结论。后面的解释,都是这种格式。“量功德成就”开头也说“此云何不思议?然后解释一段文句,最后“何可思议!”前面提问,后面以惊叹号结束,都是一样的格式。

昙鸾大师这种解释,我们要思维它的路径,他是怎么想的,怎么作出这样的解释。

大家想一想,二十九种庄严功德在卷上已经解释过了,卷下再解释,这样不重复吗?但是昙鸾大师的解释一点也不显重复;不仅不显重复,而且妙义迭出:既不重累,又出新意。而且,卷下跟卷上,相互照应,彼此非常清晰明了,非常畅快。

下面把昙鸾大师解释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的路径说明一下。

一般都是用“此云何不思议”这句话起头,这就是一个导火索,是个引子。

“此云何不思议”,含了两种不可思议:一个是法藏菩萨因中的愿力,出世善根大愿业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不可思议。这一问就包含着这两种不可思议。因为前面说了,一一不可思议,“至文当释”,到文句的地方再来解释。昙鸾大师已经安排在这里了,所以,要有这两种不可思议的概念。

这两种不可思议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示现自利利他”。自利,是佛自己利益,就不谈了;就谈利他,怎样利益众生。

所以,“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昙鸾大师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这不就是讲我们吗?清净和烦恼是相对应的。利他,一定要把人讲出来。如果讲一大堆极乐世界怎么好,但是跟我们没关系,不发生交集,这样解释有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很静态的、很死板的。

示现自利利他,一定要跟娑婆世界烦恼众生挂上钩,这样才能清净功德成就。不然怎么叫成就?如果阿弥陀佛成就了,跟我们没有关系,那你说了有什么意思?利他,阿弥陀佛成就,是帮我们成就的,是帮娑婆世界“烦恼成就”的凡夫人成就清净。

“烦恼成就”和“清净成就”,两者完全相对。两者一交集,产生一种力的作用,“三界系业毕竟不牵”。“三界系业”,整个三界所有众生的共同业力。我们每一个人要出离三界,不要以为单单就是自己的业力,整个三界众生的业力都在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我们跟这三界都是连为一体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上司,仇人、恩人,环境……所有的都是我们的业力。业力是牵在每个人身上的,就像蜘蛛网一样,每一根网丝和整个网是连为一体的。所以,要把娑婆世界的一个众生拽出去,必须把整个三界的业力全部打破,不然不可能拽出去。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像拔河一样,“你的力量没我大,你不能把我牵过去,那我就来牵你”。法藏菩萨大愿业力,阿弥陀佛善住持力,两个力一交,然后“烦恼成就”破了,“清净成就”永不破坏。因为极乐世界是清净相,不染污相,不破坏相,所以才能显示出“胜过三界道”,不然怎么叫“胜”?如果它只是很漂亮,很庄严,很清净,跟我们没关系,那怎么叫“胜”呢?

佛号就是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绞力之点。我们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嘴里就发生了阴阳碰撞、光暗交替,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就在我们嘴上、心上拉锯。念佛以后还左一个疑惑、右一个疑惑,其实就是在拽来拽去。到最后一下就被阿弥陀佛拽过去了,这就是“胜过三界道

再看昙鸾大师的解释路径。首先起问,“此云何不可思议”,这里包含两种力:因中,法藏比丘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果上,阿弥陀如来善住持力。这两种力示现为自利利他。

 

      ┌因力┐

此云何不思议┤  ├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性满足成就┈焉可思议

      └果力┘

 

这自利利他的结果是什么?入第一义谛。我们在这里怎么入第一义谛呢?利他,就是利益我们凡夫人,“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这就是利他,“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得涅盘分就是入第一义谛。

每一个解释都有它的次第关系。入第一义谛为什么这样呢?“焉可思议”,为什么?这是“性满足成就”,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了,没有说还要慢慢去修行。想修行在娑婆世界修,到极乐世界就这样了,“性满足成就”。

我们把这个解释路径再来回味一下。从“此云何不思议”抽出两种力;这两种力“示现自利利他”,主要是利他,利益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利益我们达到什么样的阶位呢?“入第一义谛”;这样的状况,结叹为“焉可思议”,说明它是“性满足成就”,我们到极乐世界就这样。

我们把昙鸾大师的解释列出十一个特点。

第一,别开生面

他的入手点,开章就不一样。比如这里首先把“‘不可思议力’者”点出来,再讲“相似相对”;讲“奢摩他”“毗婆舍那”,完全不在文字上着力,不是死于句下,而是别开生面地解释。

第二,出其不意。

昙鸾大师这些解释,一般人想都想不到。

第三,不泥文句。

不拘泥于文字相。昙鸾大师根本不在字面上解释。详略非常得当,该简单的简单,该详细的详细。该详细的地方,展开几百字也行;该简略的地方,就略而不谈。

第四,直揭宝珠。

什么是直揭宝珠?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里有宝贝,藏得很深,昙鸾大师直接把宝贝抓出来给我们。不像有的人送礼,包了九层,一层又一层,拆到最后,只是一块小小的蛋糕。昙鸾大师的解释,把最宝贵的东西直接拿出来给我们。

第五,天亲衷怀。

昙鸾大师解释得这么好,如果不是天亲菩萨的意思,那不成了昙鸾大师自己讲的吗?既没有传承,也没有依据——不是这样的。天亲菩萨本来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称佛名号就是如实修行相应。这里面还有自力吗?完全没有。又说,“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这样的话,一般人没有法眼,都看不明白,就用自己的想法作偏离的解释。但是昙鸾大师看得特别准,这里“奢摩他”是一心专念、愿生彼国。这样的“奢摩他”就能有“止”。它止什么?然后作出绝妙的佛力“三止”的解释。

如果是文字法师,会查词典,翻好多书,写出厚厚的一沓论文,讲一大堆。不会修行“奢摩他”的人,才会讲出那么多东西。

昙鸾大师根本就不这么解释。他说,“‘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这话说得多透啊!哪有自力?这话如同在天上讲的。我们在地上好好听,不需要在文字上讲得啰里啰嗦。

圣道法门的大德法师如果修行“毗婆舍那”,他也会拘泥于自己的心得而讲一大堆,讲的是他自己可以做到的,别人做不到,没有用。而且,掩盖了天亲菩萨的本意,天亲菩萨说“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这个“欲”字,就显示它的内涵:要想如实修行毗婆舍那,就要观察三种庄严。不是说能够做到怎样的观,才是如实修行。只要想这样就可以了,非常简单,佛力就隐藏在这里面。“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怎么办呢?就“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到安乐国土才能欲如实修行奢摩他,在娑婆世界还差一点劲——当然,念佛是如实修行。

其中的内涵非常深。如果没有天亲菩萨作《往生论》,我们不了解;如果没有昙鸾大师解释,这部论等于束之高阁,尘封大藏,我们不了解它是什么意思。

昙鸾大师这种解释就是高,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

第六,弥陀誓愿。

所谓顶上宝珠,就是天亲衷怀、弥陀誓愿。

昙鸾大师的解释,《往生论注》从头到尾所展示的完全是佛力,纯而又纯,纯而不杂,绝对不含糊!

第七,文辞优美,简洁典雅。

昙鸾大师的文辞非常优美,非常简单,简洁明了,而且很典雅,有很多典故。

第八,义理深邃。

昙鸾大师的解释义理深邃。

第九,深入浅出。

内容虽然非常深,但是释义非常明了,不隐晦,不生涩,语言表达非常流畅,读起来舒服。

第十,如入无人之境。

昙鸾大师说话如入无人之境。就是这样!如是我闻,如是我解释,就这样!为什么?畅佛本怀啊!净土人,讲本国话。

假如我们到了国外,要讲外国话,总是不爽、不透,很多东西没法用外国话表达。回到家里,和自家人在一起,谁还讲外国话?一定是讲我们本国话。

昙鸾大师跟我们讲极乐世界,不会用娑婆世界的话来讲,他讲本国话。我们跟他是一家人,用极乐世界的话,把极乐世界的意思讲出来。

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来“一应化道”,在娑婆世界以应身佛来讲法,必须讲三乘,开三乘入一乘。

阿弥陀佛的净土本来就是报土,本来就是一佛乘,何必再开三乘?为净土的有缘人,直接就畅佛本怀;如果为圣道法门根机的众生,那当然就要开三乘入一佛乘,就开方便,开十六观等等。那就讲得不畅快、不顺。

第十一,给人信心法喜。

给我们信心法喜。是不是这样?每天早上我们读昙鸾大师的着作,就像在享用法义大餐。

如何学习“观行体相”之国土十七种相,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点。

第一点,我们怎样读《往生论注》。要问两个问题:如果我来解,怎么解?为什么昙鸾大师能这样解释?

第二点,国土十七种庄严有五重观法。这五重观法归在“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三点,昙鸾大师解释十七种庄严的时候,每一个解释的路径,都是从“云何不思议”指出两种力;两种力“示现自利利他”;“示现自利利他”达到的效果,就是“入第一义谛”;这是因为“性满足成就”,所以结论说“焉可思议”:这是他整个解释的路径。

这些是比较重要的。有了这些框架和规矩之,再入文来理解,即使没人讲,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思维,就能有所收获。如果没有这样的总结就入文,消消文,读完了,没有了。

下面我们入文。

 

(1)清净

今天我们看“清净”。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上下两卷要合在一起来看

如果光是这样读,读完了也就完了。

与卷上合观,卷上多说因,卷下说果。

读到卷下的时候,建议最好把卷上再复习一下,比如昙鸾大师是怎么解释“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的,把卷上和卷下两部分合起来学习、思维。

卷上多是从因中讲。起问是这样的:“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这就是指他因中的本愿,因中讲的多。

卷下起问“云何不思议?”答中兼“因力所成”“果力所摄”,明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

卷下讲“云何不思议”。因为这十七种功德庄严一一都不可思议,所以他的解释,首先就提出这个标题“此云何不思议?”其中就含了因力和果力。

所以,上下两卷我们合在一起来看。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

我们再往下看。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

昙鸾大师怎么能一下子想到这里来?“凡夫人烦恼成就”,跟前面“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从文字也连不上啊?简直就是头脑风暴。主要想到什么?就是想到配合下面的自利利他,要对我们有所利益。所有的解释,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而且,“清净功德成就”是翻对的:极乐世界的“清净成就”,翻对娑婆世界的“烦恼成就”,极乐世界的量成就,翻对娑婆世界的有量。

第一偈“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是总功德。“清净功德”是总的一句,后面十六句,是次第而言的。

“胜过三界道”是总的,也就是每一个功德庄严,都要“胜过三界道”。它是怎么胜过的?就是翻对。所以,这里就说出“有凡夫人烦恼成就”。

指下下品人。见八番问答之六。

这个“凡夫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如果以《往生论注》卷上末八番问答所解释的,就是下品下生之人。下品下生之人真是烦恼成就。不仅“烦恼”,而且“成就”。

我等。此世一切成就感,皆是烦恼,一切成功亦是烦恼。非成功,乃成罪。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追求成就感——其实不用追求,我们都有成就。什么成就?烦恼成就。除了烦恼成就,还有什么成就?

成功,不是成功,是成罪。这个世界哪有成功学?我昨天写了一篇文章——《失败学》,这个世界没有成功,都是失败的,因为这是败坏的世界,成住坏空。

每一个人都是失败的人。为什么?生老病死,六道轮回。此世界是败坏相,是无穷相,是染污相,是颠倒相,是不净相,哪有成功的?整个世界是五浊恶世,还讲成功啊?

所以,我们也成就了,什么成就?我们是无量劫以来烦恼成就,“有凡夫人烦恼成就”。

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

见三界是虚伪相……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

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指三界一切众生。

这是指所有一切众生,不是指哪一个人。三界一切众生都是这样,除非你已经出离三界,那不在此限。不然的话,都是这样的,“凡夫人烦恼成就”。

 

亦得生彼净土

亦得生彼净土。

“亦得”也是一个词眼。为什么这么说呢?“亦”就是“也”,一定是有一个跟别人能往生的对比,才讲“亦得生彼净土”。

约本分不得生,令不得生者得生,故说“亦”“焉可思议”。

无生忍菩萨得生,凡夫亦得生;

功德成就得生,烦恼成就亦得生;

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报土,报土是哪些人能往生的?是无生法忍的菩萨才能往生的。现在阿弥陀佛的报土,不但无生法忍的菩萨能往生,而且凡夫亦得往生:是要说这个意思。“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两种力——因力和果力,道理就出来了,“亦得往生”。

烦恼断灭得生,烦恼不断亦得生;

后面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一般来讲是烦恼断灭得往生,这里烦恼不断亦得往生,这是讲“亦得”。一般来讲,功德成就、资粮成就才能得往生,我们烦恼成就亦得往生。

“亦得”,往前面比,烦恼成就的人怎么能往生?“亦得”两个字就显示出无生法忍的菩萨能往生,凡夫人也能往生;往后面一看,断烦恼得往生,不断烦恼亦得往生,功德成就得往生,没有功德亦得往生“亦得”两个字前后一对比,就能显出这三种“亦得往生”,这样看心里就很踏实。

“亦得往生”这句话,“有凡夫人烦恼成就”,说得轻飘飘,但是力道特别大,就像打太极拳,看似很柔,但是柔中带刚,绵里藏针。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这个“亦”字就显示我们凡夫也有分。我们本来都认为自己肯定没有分,所以这句话能让我们绝对安心。“凡夫人烦恼成就,到净土去,我们有分吗?”阿弥陀佛说“你也有分”。“你也”,这个“也”跟谁“也”?跟无生法忍的菩萨“也”,跟断灭烦恼的圣人、跟功德成就的人“也”,这叫“亦得往生”。这让我们多安心、多自在啊!这就显示阿弥陀佛平等救度,“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

后面轻飘飘又来一句,“三界系业毕竟不牵”,整个三界把我们捆绑、系缚在当中,但是“毕竟不牵”。

讲到这里,就要联想到前面说的“在心、在缘、在决定”,八番问答里说,“业道如称,重者先牵”,整个三界的业力抵不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把我们牵出三界。

彼净土即涅盘界。

“亦得生彼净土”,“彼净土”是什么样的净土?“彼净土”是涅盘界,所以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往生就能成佛,获得涅盘的果位。现在获得少部分,往生之后就获得全部。“生彼净土”,不是别的净土,有特别特别指代、特别说明。

胜过三界,抑是近言。

五乘齐入报土。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胜过三界什么?“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胜过三界’,抑是近言”,“胜过三界”还是讲浅了,到极乐世界就是涅盘界,就成佛。善导大师说“五乘齐入报土”。

非依烦恼而生,而依如实功德而生。

我们烦恼成就的人,“亦得生彼净土”,是靠我们的烦恼去往生的吗?靠什么去往生? “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是靠如实功德去往生的。“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下劣凡夫所修的定散二善、五戒十善,靠这些怎么能往生?我们是靠“如实功德”去往生。

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

昙鸾大师在八番问答说“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这是如实功德。

十念者,闻实相法生。

十念者,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功德名号生。因愿所成,果力所摄。

“十念者,闻实相法生”,这是如实功德。

“十念者,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这是如实功德。是阿弥陀佛的因愿、果力让我们去往生。

 

③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牵”,就像拔河,谁的力量大,就被谁牵。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所牵。众生被弥陀愿力牵入净土,而不被罪业牵回六道。

 

“胜过三界道”是胜过三界众生的因果

胜过三界众生业因果报,胜过烦恼,胜过颠倒不净。

“胜过三界道”,是胜过三界众生的业因果报。整个三界的业力都胜过,叫“胜过三界道”。胜过众生的烦恼,胜过众生的颠倒不净。

众生不净,弥陀净土清净成就故,不可破坏(指众生业力),不可染污(指众生烦恼),亦得清净。

众生不清净,弥陀佛土清净;清净成就故,不可破坏,不可染污。就是众生的业力不能破坏佛土的清净,众生的烦恼也不能染污阿弥陀佛的清净功德,所以也得清净。

我们这种清净功德成就,怎样成就?“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就是成就。就因为不断烦恼而能得涅盘分,才是清净功德成就。为什么?清净功德成就是不可破坏,不可污染。不断烦恼的人,如果靠自力修行,就破坏了,就染污了,但是跟佛力一接触,就不可破坏,不可污染,这才叫“成就”。

土净则心净,佛净则生净。自利利他。

净土法门,土净则心净,佛净则生净。我们往生,国土清净,我们的心也清净;佛是清净的,我们众生也清净。这不是从我们这一边来看,都是从国土、佛那边来说明的,这就是阿弥陀佛愿力的自利利他。

“胜过三界道”是什么胜什么?就是十念念阿弥陀佛能胜过旷劫备造有漏之业,十念念阿弥陀佛能胜过三界一切的业力,可以讲是战无不胜。

 

      ┌因┈大愿业力

┌能胜┈十念┤

│     └果┈善住持力(光明摄取力)

└所胜┈三界因果┈旷劫罪业

 

“能胜”就是十念念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因中的大愿业力、果上的善住持力,就是靠佛的力量。佛力能胜,简单讲就是佛力能胜众生业力。“所胜”就是众生的三界有漏邪道因果,三界众生的系业,旷劫的罪业。也就是说佛力能胜我们众生的业力。

一般讲极乐世界很殊胜,这个“胜”一般都理解为“殊胜”的“胜”,好像是个形容词;其实不是,它是“胜过”,是个动词。

 

“胜”过三界道的几个意义

 

 ┌1.二力相交,强者胜,如拔河。如来愿力胜众生业力。三界系业不牵

 │2.动态较量,非静态比较

胜┤3.在此界而胜过三界,其角力点在名号

 │4.胜在令凡夫生彼土(利他)

 │5.不断烦恼,清净性成就。若必断烦恼,则清净功德不成就。清净胜烦恼

 └6.得涅盘分┈┈入第一义谛

 

“胜”过三界道,这个动词有几个意义。

第一,“二力相交,强者胜”。两个力量一较量,力量大的就胜,就像掰手腕、拔河。这是指如来的愿力能胜众生的业力,所以才说“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第二,这种胜是动态的较量,不是静态的比较。比如我们讲极乐世界非常好,那个地方无有生老病死,讲了之后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它是个静态的比较;这里讲的“胜”,更是动态的一种较量。众生如果不念佛,当然跟极乐净土没有关系;只要一念佛,就跟佛交上了,“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摄取不舍”特别相似于拔河,两队拔河的时候,你一松手、一舍掉,不就输了吗?阿弥陀佛真厉害!一个人拔十方众生,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阿弥陀佛轻轻一拉都过来了。为什么?一实能破万虚。众生都颠倒不净,都是虚妄、虚作;佛是不虚作,“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就像跟佛拔河,拔上了,“遇”上了,你就不会空过。“能令”,马上就拽过来,拽到净土就成佛。“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就是佛力,光明神力。

念上佛了,你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跟三界交战的场所。所以,佛以众生心为道场。在这里,发生了激烈交战——其实也没有什么激烈不激烈。激烈不激烈,是看你的表现。你如果帮着魔王作战,那就有点费劲了。因为佛本来要救你的,你自己却站错队了,这样佛就要想办法拉你。

如果你靠在阿弥陀佛那一边,佛一下就把你拉过去了。哪怕不靠佛,保持中立也可以,就像鹦鹉、八哥一样,保持中立,佛一拽也就把你拽过去了。

一般人往往不是靠在阿弥陀佛一边,而是赖在魔王那边,帮助魔王,邪知邪见,脱离了阿弥陀佛的手掌,这就不行了。

所以,我们是在此界而胜过三界。佛从极乐世界来到娑婆世界,让我们在娑婆世界胜过三界道,那就是靠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第三,“在此界而胜过三界,其角力点在名号”。“角”就是头角的角,角力就是两个人交上手了,比上了。

第四,“胜在令凡夫生彼土(利他)”。胜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令凡夫往生报土。

第五,“不断烦恼,清净性成就”。这种让凡夫往生报土的力量,不是说给你慢慢修理,然后把你的烦恼折伏了、断除了——不是这样,是不断烦恼而得涅盘。就像现在这样,就目前这样就可以了,“亦得往生彼清净土”,这样就可以,不需要等那么长时间。所以,这叫“清净性成就”。如果说一定要断烦恼,那“清净功德”还能成就吗?

比如阿弥陀佛的“大义门成就”,“大义门成就”是什么意思?大义门就是大乘之门,就是大乘之所以。什么叫大义门成就?就是说原本是个小乘种性的众生,本来就没想发菩提心,“到极乐世界我就不想再回来了”。结果到了极乐世界,像《观经》下品下生那些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自然发大菩提心。“彼国土量,能为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然后志愿广大,无有限量,这叫大义门成就。如果在娑婆世界已经发了菩提心,那叫什么大义门成就?没有菩提心的人,去了极乐世界让你有菩提心,这叫大义门成就。

清净:若必断烦恼,则清净功德不成就。

还有清净成就。如果你都已经修得清净了,跑到极乐世界去,然后叫“清净成就”,那算什么成就?你本来就不清净,就是烦恼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当下就让你得“涅盘分”,当下就让你成就,这才叫“清净功德成就”。

懂得这一点,还怎么可能怀疑说“我念佛不清净,怎么能往生?”你能念佛清净了,还需要阿弥陀佛“清净功德成就”吗?你都洗得干干净净了,还需要佛给你洗澡吗?佛给你洗澡,不就是因为你脏兮兮的吗?

这样就知道,阿弥陀佛这个成就,是“清净功德”成就,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所以,昙鸾大师才作出这样的解释。

 

④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就是因为不断烦恼而得涅盘分,才叫作清净功德成就,这完全是仰仗阿弥陀佛的他力。

通途必断烦恼而证涅盘,是可思议。今则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通途法门的修行,一定要断烦恼才能证涅盘。如果断烦恼来证涅盘,这是“可思议”的法门。断烦恼证涅盘,焉有不可思议?

全依他力故。入第一义谛。

净土法门,“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这才是不可思议!

昙鸾大师这种解释,彻底,而且非常稳健;跟天亲菩萨的意思一模一样,而且“极”。就是把“天亲衷怀、弥陀誓愿,和盘托出,彻底圆彰”,把佛不可思议大愿业力、“十力威德”,彻底显露出来,而且语言非常明了、简洁、有力,让人看得有美感。

我们读《往生论注》,读得就很舒服。

 

“涅盘分”的三种意义

“涅盘分”有三种意义。

 

   ┌此土┈┈涅盘部分 平生业成

涅盘分┤彼土┈┈涅盘分齐 速得成佛 涅盘界故

   └其人┈┈涅盘身份 成佛必定

 

第一,在此土的“分”。

这个“分”就解释为“部分”,在这里,我们得到部分的功能。涅盘本来是整体的,得到就是全部得到。但是我们凡夫被烦恼所遮盖,往生净土决定了,就得到涅盘的一部分,这叫平生业成。虽然还没有像佛一样完全展现出来,但是本体上已经全部得到了,只是被遮盖了,还没有完全显现。另外比如信心欢喜、往生决定、现生不退,还有心中没有恐惧、得安稳、得安乐、身心柔软,这些都是涅盘的显现,显现的是一部分。在娑婆世界被恶环境、恶烦恼遮盖了,到了净土,没有谁障碍你,全部得到。

第二,到了净土的“分”。

这个“分”就是涅盘的分齐,就是你证的跟涅盘是平等的,速得成佛。因为净土是涅盘界,没有任何障碍。净土所有的一切,一滴水,一朵花,一片树叶,一个音符,鸟的叫声,只起一个作用:都是阿弥陀佛因中的愿力和果上的住持力,都是辅助我们成佛的,都是不可思议力成就,都是让我们当下契入佛的境界,不仅没有障碍的力量,而且“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六根对六尘所见的一切境界,都是成就我们的道业,而且当下都是佛圆满力量的展现。

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怎么会不快速成佛?没有障碍力,都是成就力,而且都是圆满的性功德成就。所谓“性”,就是本来如此、就是这样,没有二话。到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哪里还等你慢慢修行、慢慢成就!那还叫“性功德成就”吗?

水的性就是湿的,如果说“进去以后慢慢湿一点”,那样怎么叫“性”呢?火,就是燃烧的,手放进去会慢慢热吗?你放进去看看!火的温度,放进去就烧你,当下就这样。阿弥陀佛的性功德成就,当下就是涅盘性,就是涅盘界,就是佛功德的完整展现。佛的性就是这样,本来如此,大慈大悲,救度众生彻底圆满,所以叫“性满足成就,无所乏少”。“无所乏少”,就圆满了。如果说还要经过多少大劫,那还是不圆满。

这是从“土”来讲,此土和彼土。

第三,从人来讲的“分”。

从人来讲,“涅盘分”就是我们涅盘的身份。获得了这个身份,就是决定成佛的身份。涅盘就是成佛。“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断烦恼成佛就定了,在娑婆世界的时候就给你定了,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利益。

 

(2)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往生论》文句简略,昙鸾大师解释还是先起问:

此云何不思议?

 

①四种成就

下面分为四段,就是“量功德”的四种成就。

 

  ┌1.广狭自在

 量┤2.广大无际

  │3.境能转心(正随依转)示现利他

  └4.依正一体(境心一体)入第一义谛

 

第一,广狭自在

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这是成就广狭自在之德。宫殿、楼阁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想多少间就多少间,广狭自在。

“若意欲”,如果有什么想法、愿望。

“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由旬”,按照娑婆世界的度量是四十里,“百由旬”是四千里,“千由旬”是四万里。一间房子就能把地球盖进去了。

“千间,万间,随心所成”,心中想多大就多大,想要多少间就多少间,想要多高就多高。

“人各如此”,每一个人都这样。

若意欲:以此界人心而推,彼土不必然。

“若意欲”,也是按照此界众生的心而推论。我们在这个世界,房子不够用,住得非常紧迫、局促,到了极乐世界就希望房子大一点,完全可以“随心所成,人各如此”。其实极乐世界的菩萨倒没有这种想法,他们以虚空为座,不必如此。

这是成就广狭自在之德,“量功德成就”,就是空间量。

 

第二,广大无际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无迫迮相。

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无量无边,是十方世界的中心、法界之都。无量无边佛土的众生往生极乐国土,《无量寿经》列了十四佛国。

“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十方世界愿往生的众生,已经往生的,现在往生的,将来往生的,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无量无边,犹如雨点一样没法数。“若当生”,明天、后天,三十年、一百年,未来。

“一时一日之顷”,短时间之内。

“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无量无边,太多了,没法算。

“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极乐世界广大,不管去多少众生,都像虚空一样,没有紧迫、局限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彼世界成就广大无际,另一方面因为往生的众生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就像光一样。一个房间里,再多的光,互相不障碍。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也互不障碍。

这种成就是要利他的。前面讲“随心所成,人各如此”,宫殿、楼阁要多少有多少,要多大有多大,这是利他;这里说住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很多,但是不紧迫,很宽松,很自在,这也是利他。

接下来是更殊胜的利益。

 

第三,境能转心,利他成就

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境能转心。极乐世界这种广大的境界,成就众生的心,就是正报随着依报转。我们在娑婆世界,由共业所感,依报随着正报转。极乐世界是佛的国土境界,佛力强盛,往生者正报的身心随着依报的环境而改变。

“彼中众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住如此量中”,这里词汇用得非常好,无法替换。众生住在“如此量”中。

蜗牛角上,一决雌雄;石火光里,一较长短。

娑婆世界的众生住在哪种“量”中呢?“蜗牛角上一决雌雄,石火光里一较长短”。我们住的地球,“量”非常小,空间量少,时间量也少。娑婆世界的众生没有心量,没有心量是因为没有空间量。

到了极乐世界,“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第四,依正一体,入第一义谛

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这是成就依正一体。依报国土之量成为众生心行之量,依正一体完全是佛的境界,所谓“入第一义谛”,不可思量。

 

     ┌众生心量 志愿广大如虚空(菩提心)

国土量能成┤

     └众生行量 菩萨四种正修行(菩提行)

 

这是简单地把这四段话分为四种成就。

 

②佛力所成

所谓“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这是什么因缘呢?就是法藏比丘的愿力、阿弥陀如来善住持力所形成的。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

 

平等无差,不由此土功行

平等无差,不由此土功行,如须达长者。显非自力。

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人各如此”,都是平等的。

娑婆世界就不是这样的。比如,舍利弗尊者受释迦牟尼佛的指派,协助须达长者建精舍。在丈量土地的时候,舍利弗尊者说:“长者,你在天上的宫殿已经完成了,你要选哪一座?”须达长者选好之后,其他宫殿都隐没了。人间还在建造的时候,天上的宫殿已经完成了。须达长者有钱,能为佛造精舍。其他人没有钱,天上能有宫殿吗?没有,因为没有作这些功德。

但是到了极乐世界,“人各如此”,大家都是这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随心所成”。

 

推功归本,由于佛力

推功归本,由于佛力。

“随心所成”,表面上好像是随着我们的心所成,推功归本,其实是佛的愿力,正觉阿弥陀如来善住持力所成。因为阿弥陀如来的力量,我们才能随心所成。就像小孩在家里随心所欲,要什么有什么,那是父母给他准备好的,不然他自己能随心所成吗?我们到极乐世界,为什么能随心所成?老爸给我们准备好的,这是佛力。

极乐世界“平等无差”,不是由娑婆此土的功行所成的。往生之前,你建了五座大寺院,他没捐过一块砖,你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人各如此”。不论凡夫,还是圣者,到极乐世界都一样。

这是娑婆世界众生最不能忍受的,“啊?我到那里跟你一样?”娑婆世界众生的心非常刚硬,骄慢,分别念特别重,就想自己出人头地。“我怎么能跟你一样呢?我都建了五座大寺院,你连一块砖都没布施。我到那里的房子应该比你的更大一些。”内心不平等。

“人各如此”,显非自力,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形成的。

 

人类移民好去处——极乐

极乐愿生即生,弥陀多子多福。人类移民好去处。

极乐世界愿生即生,阿弥陀佛不嫌人多。“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无迫迮相”,阿弥陀佛的净土,来得越多越好,弥陀多子多福。

现在科学家正在考虑,地球上人满为患,住不下了,需要搭空间站,要移民。人类想的事,阿弥陀佛早就想好了,人类移民最好的去处,就到极乐世界。“怎样去?搭火箭吗?”不用,阿弥陀佛的航班早就开通了,只要称念六字名号就能去。

 

③国土量成就心行量

环境塑造人。地球、宇宙一沙,法界一尘。

所谓环境塑造人。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整个宇宙当中,不过像一粒沙子,不过像法界当中的一粒尘埃而已,太小了。

跑过大码头,见过大世面,出过洋,心量不一样。

在这个世间也一样,跑过大码头的,见过大世面的,出过洋的,留过学的,心量就不一样,心量就大。

话说回来,我们都没跑过“大码头”,都在三界“小码头”里转来转去,无量劫也没出去过。狭窄的三界,小小的地方,在里面造罪造业。

大家跑过十方世界大码头吗?如果跑过就是乘愿再来的;出过洋、留过学、见过大世面吗?没有。一直就在六道里面,学习轮回术,学得很精到。这样,心量就很狭窄,没出去过,像井底之蛙。三界跟法界、跟极乐世界比,就像井底之蛙。井底之蛙就守着几尺宽的一口井,“我这地方多么大呀!”遇到一只海龟跟它讲大海,它还不服气,“你说大海很大,有多大?有我这水井一半大吗?”它心想,“说一半大就够看得起你了。”海龟说:“不止。”“不止?有我整个水井这么大吗?”海龟说:“比这大多了!”“不可能的事!有那么大吗?带我去看一看!”井底之蛙从来没有出过水井,没法想象大海有多大。海龟在前面爬,青蛙在后面蹦。来到海边一看,大海这么大!井底之蛙当下脑瓜迸裂。

极乐世界的“量”,凡夫没法想象,心量太小,没法理解。所以,到极乐世界必须彻底改造,身心彻底更换。到极乐世界,没有菩提心也自然有了菩提心。为什么?“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这是菩提心成就。“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生彼净土,第一清净成就,出三界系业(自利);接着量成就,发大心(利他)

前面讲生彼净土,第一是“清净功德成就”,出三界系业,这是自利,首先自己得到利益,“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接下来“量功德成就”,发大菩提心利他,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成众生心行量”,不仅能成众生“心量”,而且能成众生“行量”。不光心量大,行量也要大。如果行量不大,心量也不算很大。心量很大,但是本事不够,行达不到,叫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毕竟限制心量。

人在娑婆世界,发了大菩萨心、大慈悲心,想要救度一切众生,心量包含了一切众生,但是本事不够能行吗?比如非洲闹饥荒,人没饭吃,你能解决他们的温饱吗?南方下雨成洪灾,你能让天不下雨吗?你能让北方不干旱吗?现在热得要命,全国人民都吹空调,你有心让大家凉快一点,但是没有本事,这样愿心还是空的。

“能成众生心行量”,不但心中愿意利益一切众生,而且还有行量。“行量”是什么?就是菩萨四种正修行:不动遍至德,一时遍至德,无余供佛德,遍示三宝德。

 

④心行量即法界身

法界身。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

按照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的解释,这样的心行量就是法界身,“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什么叫法界身呢?“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就是心遍一切处,心遍法界,身遍法界,无碍遍法界。心到的地方,身就到了,当下就能满足你的利益。心为法界,身随于心,所以叫法界之身。

心到哪里,身到哪里,心遍一切法界,身也遍一切法界,这就是菩萨四种正修行,这叫心行量。

大义门成就,不仅成就我们的菩提心,也成就菩提行。前面这个心,是大菩提心;后面这个行,是圆满菩提行。

难得鸾祖如此妙释。

根据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天亲之意。

昙鸾大师解释得非常妙,绝对不是文字法师。那么他是根据什么呢?根据天亲菩萨所讲的,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完全显示了天亲菩萨这个意思。不然,说国土量那么大,那么空,干什么呢?国土量是要利益众生的,怎么利益?“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国土量能够成为众生心行量,这就是利益众生。连国土的虚空都能利益众生,还有什么不能利益的呢?

生极乐则成就法界身。

众生的心,跟整个极乐世界成为一体。身心,心行量,若身、若心跟整个极乐世界成为一体,这不就成佛了吗?身心一体,身心自在,依正一体。

此土纵有心量,阙无行量。心有余而力不足,何况心、力皆不足。

想到这里,我们还不愿意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在娑婆世界就算发了大心,也没有菩萨行,何况我们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是心也不足、力也不足,“我干吗要把好处给他?”发一点爱心都不舍得,只是讲一句空话、起一个念头,都发不起来,发不动,没有这个力量,也根本不愿意。但是,嫉妒人家就很有力量,看人家好,不能随喜。随喜一下,心放大一点不好吗?就是发个愿,“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空口说白话、开空头支票都开不出来,没有这个心力开。就像饥饿的人,得了些食品,因为怕将来还会挨饿,收着藏着,不给别人,这是穷人的心态。

 

(3)

第三性功德成就。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先不看昙鸾大师解释,看《往生论》的文句。

 

娑婆与极乐翻对

所谓“功德成就”,为谁成就?是为众生成就的。什么样的成就?成就不可思议力故,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根据这两首偈子,想一想,怎么自利利他呢?怎么入第一义谛呢?

这是“正道”世界,是“大慈悲”,“出世善根”所生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怎么利益我们呢?我们在里面找词:我们在娑婆世界是邪道,一到极乐世界,就入正道了;我们在这里小慈小悲也没有,到极乐世界就大慈大悲了;我们在这里没有出世善根,一到极乐世界就有法藏比丘的出世善根了。

这是根据这几个词翻对出来的结论。

我们再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此云何不思议?

这是提问。成就不可思议力故,有什么不可思议呢?下面我们就想不出来了。

 

①迦罗求罗虫喻

譬如迦罗求罗虫,其形微小,若得大风,身如大山,随风大小,为己身相。

这个典故,《往生论注》注释版上有说明。

《大智度论》:“譬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得风转大,乃至能吞一切。光明亦如是,得可度众生,转增无限。”

前几天在深圳登陆的台风妮妲,风力十四级。风有多大,迦罗求罗虫的身体就会跟着变多大。

 

凡夫为佛增光

“光明亦如是,得可度众生,转增无限”,我当时看到这里,非常欢喜,就写下这么几段,因为佛的光明也是这样。

佛得我等,光更增盛,如火得柴。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佛的光明是来找众生的,就像火是来找木头的,哪里有木头,它就往哪里烧,就往哪里走。

佛的光明是顺着众生来的,“得可度众生”,可度众生是佛的光明所要燃烧的对象,就要来度众生。得了可度众生怎么样呢?转增无限。佛得到我们,就像火得了油一样。

凡夫为佛争光,终非虚言,不亦喜哉!

凡夫能为佛增光,这不是假的。因为佛得了我们,他光明变大了。就像火烧木头一样,遇到了,马上烧着,火焰增大,光明增大。

佛光在这个世界遍照,如果找不到众生,就会平淡无奇。得可度众生,光明转增无限。

我们经常说“为佛争光”,凡夫众生怎么为佛争光?现在看到这句话,明白了我们真能为佛争光。我们只要让佛度了,只要让佛的光明把我们燃烧了,只要让佛的光把我们接引到极乐世界,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为佛争光了。因为这是圣教,以圣言量为依据。

因此,一想起黑暗众生,就觉得很可悲,他们不仅不为佛争光,还像黑洞,把光都吞进去。跟他们讲阿弥陀佛的光明,他们不相信:“哪有那么回事?哪有那么简单?”幸好佛是无量光,把黑洞也变成光了,就烧起来了。一开始就不相信,真是疑惑、颠倒的众生。

所以,“佛得我等,光更增盛,如火得柴”。我们就作佛的一把柴吧。这样,我们凡夫为佛争光,就不是虚假的,我们心里感到很欢喜。

谁为佛争光了?我们为佛争了光了!我们这个世界,只要有一个人念佛,就可以辗转教更多的人念佛,这就是为佛争光。所谓“法轮常转,佛日增辉”,这两句不是讲漂亮话。什么叫“法轮常转”?就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把念佛的法门从我们的心中转到别人心中,然后又辗转度化,这叫法轮常转。什么叫“佛日增辉”?阿弥陀佛的光明遇到了可度众生,其光更加增盛,一个、五个、十个、二十个……我们在娑婆世界,还能为佛增一点光,还有一点小用。

 

②生正道世界即入正定聚

生安乐众生,亦复如是。

众生无限定

这也没说哪种众生,只要生到安乐世界的众生都是这样。国土十七种功德,第一种清净功德中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也没有说一定要圣者,所有人都是这样;第二种量功德成就中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也没说哪种众生。只要是生到极乐世界众生都是这样,若凡若圣,若男若女,出家在家,有智无智,有罪无罪,持戒破戒,包括一切。

 

正道世界成就出世善根

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

什么叫“正道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是三界有漏邪道所生。“正道”,“正”是诸法实相,诸法体性,正而不邪,这就是“正”。菩萨四种正修行,“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所以,这四种修行统一以“正”而名之。“正”是什么意思呢?“正就是跟事物的本来面貌敌体相应,也就是诸法实相,是诸法正体。“生彼正道世界”,就是依法性、顺二谛所出生的世界,就叫“正道世界”。

昙鸾大师说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生在有漏邪道的众生,还有正道吗?除了念佛,就没有正道了,自己怎么正?就像坐车,坐的方向再正,整个车的方向都不正,那也没用啊!

“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即”,就是立即、当下,显示时间上不用等待,也显示它很自然,不需要费劲。哪怕在娑婆世界是邪道,罪大恶极,一点出世善根也没有,到了极乐世界也立即成就出世善根,而且入正定聚。这是所成。

 

┌能成 如来大慈悲,出世善根┐ ┌佛心为生心

│             ├以┤

└所成 众生大悲心,出世善根┘ └佛善为生善

 

那么,能成的是什么呢?我们成就出世善根,成就的功德就跟前面讲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一样。“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是指法藏比丘当初发大愿,这是他的出世善根。他的大慈悲、出世善根,成为我们众生的大慈悲、出世善根。所以,能成是如来大慈悲、出世善根,所成是众生大慈悲、出世善根,这是一样的。以佛心为众生心,佛的大慈悲心成为众生的大慈悲心;以佛善为众生善,佛的出世善根成为众生的出世善根:这就是性功德成就。

正道世界,不期然而然。彼如来因愿果力所成故。

这样的正道世界,是不期然而然的,我们没有想过出世善根,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没有想过这样,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这叫不期然而然。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彼如来因愿果力所成。

三界邪道,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期然而不然。

三界有漏邪道众生是期然而不然。什么叫期然?我们想成佛,这是我们期望的样子,但是我们成不了。为什么?有五种难: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扰乱了;第二,声闻自利,障大慈悲,挡住了;第三,无赖恶人,破他胜德,破坏了;第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又坏了。第五,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所以,在娑婆世界费很大的劲,期然而不能然。

到极乐世界,则不期然而然,我们没有想过成佛,也没想过发菩提心,到了那里就发菩提心了,到了那里出世善根就成就了,而且是法藏比丘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的善根,就成为我们的了,就成为我们的大慈悲了。所以是不期然而然,是自自然然的。在娑婆世界多费劲啊!

 

重温卷上对“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的解释

关于“正道”,昙鸾大师解释说:“正道者是平等大道也。”这句话特别好。《圣教集》翻到前面243页。因为都解释过了,我们就从第一句开始读一下。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

“性”有四种意思,这四种性中的第二“积习成性”和第三“圣种性”,相当于两种不可思议力中法藏比丘的大愿业力不可思议;第一“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宝王如来性起义”和第四“必然义、不改义”,就相当于阿弥陀佛如来法王善住持之力。这四种性,也可以这样分为两种。

“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为什么?极乐世界的本性就是如此,性成就。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无不净色”,我们的色身,身相光明跟佛一样;“无不净心”,我们内证的功德、智慧、清净跟佛一样,都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没有我们思维、思议、辨别的空间。什么原因?“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清净性成就,不清净到那里也清净。正因为不清净,到那里变得清净,这才叫性成就。清净性成就的本性就是这样。

正道,平等大道。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诸法平等,也就是真如。诸法都一切平等。

法等,发心等;道等,大慈悲等。

“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心是法界,诸法平等。菩萨依诸法发心,悟得诸法平等,发心即是平等;凡夫众生见诸法不等,发心也不等;发心不等,道即不等。

“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这种解释很妙。大悲是净土之根,不管什么东西,都要从根上生出。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大悲所生,所以讲“出世善根生”,从大悲根生出这一切。我们就长在阿弥陀佛这棵菩提树上,是大悲根所生的。

正定聚即一生补处。

“正定聚”,一般解释就是不退转——阿毗跋致。这里正定聚的位次相当于一生补处,决定成佛。因为到极乐世界都是一生补处,都是决定成佛。

“入正定聚”也就是入第一义谛,是最究竟圆满的境界。由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最担心的就是退堕,所以这里说“入正定聚”。

 

③非身而身,焉可思议

亦如彼虫,非身而身,焉可思议!

“非身而身”,就像迦罗求罗虫,它以风为身体。风本来不是它的身体,但是风吹到它的身上,风有多大,它身体便有多大。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也一样。“非身”,不是我们的功德身。我们本来没有功德,但极乐世界所有的光、华、水、影等等一切善根功德,成为我们的功德身,我们自然聚集了这一切功德,所以不可思议。

“非身而身”,讲得很好,成为我的。如果在我的身体之外,我还带不走,感觉跟我是两个,不亲切,我不在的时候就是别人的。“非身而身”——成为我的身体,跟我成为一体。

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成佛,虽然发了大心,要入正定聚,如果没有入正定聚,总要退下来,所以,即使发大心,也不成就。

到极乐世界发了大心,入正定聚,这样发大心,还有菩提行,都能成就,而且成就出世善根,这个出世善根还是法藏比丘成佛的出世善根。

 

若需自力、有差别,则性功德不成就

第二“量功德成就”虽然说“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其实这个“行量”就含在第三“性功德成就”当中。因为从文辞上讲是讲心量,心量里面有行,行就在第三。所以,从第二来讲,心量广大,发菩提心,第三就“性功德成就”,善根圆满,菩萨行彻底圆满,就是法藏比丘的因中愿行成为众生的愿行。

若必待自力发大心,修出世善,证诸法平等,则性功德不成就。

如果必须等到我们自力发大菩提心、修出世善、证悟诸法平等,到极乐世界才有如实功德利益的话,这样性功德不成就。

娑婆世界的众生,没有发大菩提心,也没有求出世善,造罪造业,没有平等心,到极乐世界也成就出世善根,跟法藏比丘平等。这叫性功德成就。

若往生后见差降,性功德亦不成就,有所乏少,亦非平等大道。

如果往生之后还见到有差别相,那也性功德不成就。为什么?因为性功德成就,就是性满足、圆满、无所乏少,而且本来就是这样,是平等大道,这才叫性功德成就。不然的话,去了还有差别,还有高下,性功德就不成就。

 

性功德成就的五个特点

性功德成就有五个特点。

第一,佛力成就。靠佛的力量,“如宝王如来性起义”,靠佛的力量,性功德成就,佛力所成就。

第二,立即成就。就像大海,大海是湿的,一入大海,立即就跟大海一样湿;大海水是咸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当下就跟海水一样。

我们众生也一样,阿弥陀佛是“正遍知海”“功德大宝海”,我们只要跳进去,当下就拥有阿弥陀佛功德大宝海,不等到第二秒,立即成就,这叫“性功德成就”。

第三,自然成就。自自然然成就,不勉强,不造作,毫无人为造作。

第四,圆满成就。这种佛力成就、性功德成就,不可能不圆满,因为它的性就是这样,性就是圆满。“宝王如来性起义”,怎么能不圆满?佛性就是如此,佛性不可能不圆满,不圆满就没有成佛。佛成佛了,佛性功德圆满实现,而这种性功德成就,让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能同样成就,这当然就是圆满。如果还有次第,还有高下,还有差别,那就不圆满。

第五,平等成就。对任何众生都一样。

我们可以以此来比较、类推。

 

     ┌1.佛力

     │2.立即

性成就特点┤3.自然

     │4.圆满

     └5.平等

 

这是性功德成就的五个特点:佛力成就、立即成就、自然成就、圆满成就、平等成就。

佛力成就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心力,是靠佛力;既然是佛力成就,就是立即成就,不是要等待多少劫、多少时间以后;这种成就远离人为造作,是自然成就的;这种成就达到圆满的果德利益;这种成就对任何众生都是平等的。有这五个特点。

 

进补喻

有一个说法,“吃什么补什么”。

我们在娑婆世界经常说“吃什么补什么”。

净土不吃而进补,补心量、智慧、慈悲、光明、神力、相好、度生……

到极乐世界,不用吃就进补,因为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不用吃就补满了。心量狭小,就补大菩萨心量;缺少慈悲,就补大慈悲;缺少神通,就补大神通;缺智慧补智慧,缺光明补光明:缺什么补什么。“这些我都不需要,我长得丑,我就缺一个相好庄严”,好,补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如如来。“我在娑婆世界寿命短”,好,补你无量寿。慈悲、光明、神力、相好、度生……所有这一切,缺什么就补什么。

住是量中,自然进补,一次圆满,满灌,如人入海便拥全海,非一池一潮一江河。

住如此量中,自然进补,而且是一次圆满,满灌,当下就补满了,不要等慢慢吃、慢慢补,那多费劲。到了极乐世界,因为是法身,身体跟整个极乐境界完全一体的,补了法身,“非身而身”,成为你的身,这多好!

虚空都能进补,还有什么不能补的呢?“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

“非身而身”,这个词非常好。众生都有“身见”,认为自己的身体非常宝贵,非常重要,不能离开,所以讲“非身而身”,“好,给你佛身”。

我们本来是烦恼身,非是涅盘身,一生净土得涅盘身;我们本来是系业身,非是解脱身,一生净土就是解脱之身;我们本来是黑暗身,非是光明身,一到净土就是光明身;我们本来是业障身,非是功德身,一到净土就成为功德身;我们本来是凡夫身,非佛身,一到净土成为佛的功德法身。

到了净土,“非身而身”,智慧、慈悲,所有的一切,都和佛一样,“焉可思议”!

 

         ┌1.出世善根┈同如来大慈悲、法藏因行果觉

         │2.入正定聚┈补处成佛

生正道世界┈即成就┤     ┌烦恼身┈涅盘身

         │     │系业身┈解脱身

         └3.非身而身罪障身┈功德身

               │染污身┈清净身

               └凡夫身┈佛身

 

(4)形相

第四,形相功德成就。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对比卷上、卷下“形相功德”的解释

这个偈子在卷上也有解释,加上卷下这里的解释,就更加清晰了。

我们先看卷上的解释: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是赞叹极乐世界的美好。我们听起来会觉得“那么好,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讲自利。

卷下是讲利他。因为这里讲的“不可思议”,是利益众生的力量不可思议。

前清净、量、性为总,此下为别,别中先明形相。

前面说到的清净功德、量功德和性功德,是总的功德。清净功德让我们往生,量功德让我们发大菩提心,性功德让我们成就出世善根,这样我们就有本钱度众生了。这是三个总的功德。

从现在开始,我们讲“别功德”。

第四讲“身”,“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第五讲“心”,“心得自在,有逾神通”;从第六开始到第十七,都是讲受用的。

我们先看“形相功德成就”。

《往生论注》卷上卷下,都有“形相功德成就”,这里来对比一下。

卷上是说“何故起此庄严功德”,讲因中的誓愿;卷下是讲果上的神力,果上的力量。

卷上是讲极乐世界的总体——“净光明满足”,“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是讲整个极乐世界这种景象;卷下特别讲“此庄严功德”对我们众生的作用。

卷上讲“体”,卷下讲“用,讲光明的用途。这种光明有什么作用呢?在卷上没有说,只是说光明“满足自体”。

卷上讲的是依报,卷下讲的是对正报身心起的作用。

卷上讲的是自利,整个极乐世界“光明满足”;卷下讲的是利他。

 

  ┌卷上 因愿 总 体 依 自利 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满足自体

形相┤

  └卷下 果力 别 用 正 利他 人天色像平等妙绝,净光之力也

 

所以,卷上主要讲“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满足自体”;卷下说“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

我们来看具体的文句。

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

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①娑婆世界忍辱得端正

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此约自力因果,三界因果。

“夫忍辱得端正”,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因果关系。

“我心影响也”,常修忍辱波罗蜜的人,会感得相貌的庄严、相好。身相光明、端正,这是修忍辱得来的。瞋恨的人,面相好看吗?瞋恨的人,脸上的肉都很紧,满脸一堆堆的横肉。要是生瞋恨心,面相肯定不好,相上是扭曲、紧张、愤怒的。心中是这样,脸上马上就表现出来了。

忍辱为身,端正为影;忍辱为声,端正为响。

那么修忍辱呢?忍辱柔和是妙方。不管别人说什么,心里都能够忍耐,都能够宽容,都能够慈悲,都能够包涵,这就是忍辱,这样面相就很端正。

什么是“影响”呢?有身体就有影子,有声音就有回响,这叫“影响”。忍辱就是身体,端正的相貌就是影子。如果心里能够行忍辱,就像有身体就有影子一样,必然就有端正的相貌,这是自自然然的。忍辱也就像我们的声音一样,发出之后必然就有回响、回声。这就是以“端正”作为他的“影响”。“影”就是影子,“响”就是回声。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身体端正、端严,心就要忍辱,因为心会影响到身——“我心影响也”。娑婆世界是这样,到了极乐世界呢?

 

②极乐世界无瞋忍之殊

“一得生,这词用得多好!不往生便罢,一旦往生就是这样,显示“立即”的意思,也显示所有人往生都是这样。不管什么人,只要往生,都是这样。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巧妙,恰当,而且显示自然的意思。

无殊,明平等、无差别、无等级。

“无瞋忍之殊”,这不是平等吗?没有瞋恚和忍辱的差别。在娑婆世界,瞋恚和忍辱的面相差别就大了。忍辱是六波罗蜜之一,反过来就是瞋恨。

大家想一想,既然“无瞋忍之殊”,也就没有布施和悭吝之殊。悭吝的人布施不出来,极乐世界也没有布施和悭吝的差别。

此处美丑、智愚、精懈、罪福,到彼作废。

在娑婆世界,想得到相貌端正的果报,就得修忍辱。不管再怎么漂亮,和极乐众生比,都打回原形,“这么漂亮也不行,在极乐世界算是最丑的”。

所以,在娑婆世界有修行、没修行,美也好、丑也好,瞋恨也好、忍辱也好,到了极乐世界通通重新塑造,重新改造,让你的面貌好得不得了,《无量寿经》说“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语言无法描述。

 

色像平等妙绝是由净光之力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昙鸾大师的解释,文字很简短,但是意义非常深妙。

“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这是说它不可思议。

此土,心因瞋忍不同发生作用,至彼土则不发生作用,唯净光作用。

在娑婆世界,如果修忍辱行,就感得身相端严的果报;如果心怀瞋恚,常念瞋恚,面貌就狰狞丑陋。这是因为受到心力的作用。

可是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都不起作用了,“无瞋忍之殊”,没有瞋恚和忍辱的差别。

“人天色像”,为什么没有讲声闻、菩萨呢?因为声闻、菩萨也显示为人天的形象,不会是另外一个形象。声闻、菩萨是代表果位,这里是形容外表形象,仍然是人、天的形象,不可能变成别的。所以,“人天色像”是代表一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身色、相好,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前面说“无殊”,这里说“平等妙绝”,都是一样地微妙,一样地绝伦。

这是什么原因呢?“盖净光之力也”,到极乐世界,通通是阿弥陀佛清净光明的作用力。

在娑婆世界,是靠心和行的影响力。心的影响力,“我心影响也”。行,是瞋恚还是忍辱。“一得生彼”,到了极乐世界,心就没有影响力了,行业也没有影响力了,只有“净光之力”——阿弥陀佛清净光明的作用力。

 

    ┌1.心无影响力┬此土心行到彼作废,不受影响,不记录入档

一得生彼┤2.行无影响力┘

    └3.唯净光之力┈平等妙绝

 

所以我们可以说,此土心行到彼作废,不受影响,不记入档案。在这里是什么心,有没有修行,到了极乐世界都不起作用。

一般总以为凡夫此界善恶修为,到彼土总要起一点作用,而分品位,否则何必要修行?但以鸾祖之释、经文之义,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一般人都以为,在这里修行,到了极乐世界多少能有点影响吧。其实在这里修得好,到了极乐世界,善恶、修行深浅等等这些档案通通没有,因为都不起作用,“到彼无殊”,没有差别。

如果记录“档案”,到时候一翻,“你在娑婆世界干的什么坏事?”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在佛的眼里,都是凡夫的事,无所谓好和坏。

所以,一定要知道,这是超越常规思维的。如果此界的善恶修为,到极乐世界也起作用,一定就会有差别:修得好的、行善的、修行深的、修禅定的人,到那里去果报就高些。不是那样的情况。

无殊,明平等、无差别、无等级。无时间差。

“到彼无殊”,没有差别。“无殊”就是平等、无差别,没有等级,也没有时间差。“无瞋忍之殊”,只是提到瞋恚和忍辱,因为这是就人天色像来讲的,我们的表相,瞋恚得丑陋,忍辱得端正。忍辱是六波罗蜜之一。

施吝、染净(戒)、精进懈怠、定散、迷悟、瞋忍、智愚、罪福、僧俗、凡圣皆无殊。

极乐世界不仅没有瞋忍之殊,也没有悭吝跟布施的差别。在这里三轮体空布施的人,和悭吝得一分钱不肯拿出来的人,到极乐都是一样的,“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也没有持戒破戒的差别。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里不论戒行冰洁,还是破戒罪深,到极乐世界都没有差别。即使是精进,也只是凡夫的小精进,只能从数量上讲,比如一天磕几千个大头,念几万声佛号;一天不睡觉,或者只睡两三个小时,还有人一天睡十二三个小时;有人念七八万声佛号,也有人念七八千声,或是念七八百声,这样到极乐世界也是一样的。“这样啊!那我也不念那么多了”,这是凡夫的下劣心态。

你在这里打坐,进入甚深禅定,好几天不吃、不喝、不倒单,也有人一天到晚心散乱,禅定跟散乱也没有差别;在这里你开悟了,还有人跟我们一样彻底无明,到极乐世界也一模一样。我们联想到法照大师的一首偈子: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八句话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中间的四句就是讲六波罗蜜没有差别。

“不简贫穷将富贵”,贫穷的人没办法布施,富贵的人可以布施。

“不简下智与高才”,下智的人愚痴,高才的人能开悟。

“不简多闻持净戒”,持戒的人,还有“破戒罪根深”的人,只要多念佛,到极乐世界都一样。

我们在娑婆世界认为是天经地义、必然如此的事情,到了极乐世界都不是这样,因为极乐世界是净土。如果我们这里是这样,到了那里还是这样,就没有必要去了。极乐世界的规则不一样。

因为在娑婆世界是三界众生业力的因果,自因自果,是众生造业的因果;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佛力的因果,也就是经中所讲的“性功德成就”。如“宝王如来性起义”,完全不是凡夫的境界和想法。

有人讲,在娑婆世界我们要学习众多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有能力学,也鼓励大家学一学,为了度众生的需要和方便,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法喜法乐,对三宝建立坚定的信心,这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条件,也不要悲伤,不要觉得没别人学得多。因为在娑婆世界学得再多,只是在这里起点作用,到极乐世界都要从头来。顶多四十年,有的三十年,有的二十年,我们就往生了。到了极乐世界回头一看,在娑婆世界学到的,就像在地上爬一样;到极乐世界得到的,就如同在天上飞一样。比如我们到美国去,如果不坐飞机,而是靠走路,走到哪一天能到?

极乐乃佛力因果,佛因佛果,成众生因果。众生未种因,而得果,他作我受,果地法门。胜过三界道。净光之力也,非我心力。

即使我们修忍辱,也就只能在这个世界长得好看一点,能修到极乐世界菩萨那种“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的相貌吗?不可能的。那样的相貌是佛给的,跟修行没有关系,“他作我受”。

我们在娑婆世界什么时候修过忍辱行?到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净光之力”所赐。

净光一照,立即平等,相等心等,平等光故。

阿弥陀佛放清净光明一照,马上,丑的就变成美的,大家都一模一样,长得非常庄严。

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往生以前什么样的都有,饿鬼道的、修罗道的、瞋恨的、面目狰狞的、癞哈蟆往生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随着阿弥陀佛的清净光一照,全都成佛了,非常简单。

谁都愿意美,愿意美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发财,往生极乐世界;想要神通,往生极乐世界。

 

无殊

 

  ┌1.无瞋忍之殊(亦六度皆无殊)

无殊┤2.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3.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4.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此处美丑、智愚、精懈、罪福,到彼作废。

“无瞋忍之殊”,不仅是六波罗蜜没有差别,智愚、罪福、出家在家、凡圣,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没有差别。昙鸾大师这里讲“无瞋忍之殊”,还有“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就是没有差别。善导大师《法事赞》的两句话,“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道理都是一样的。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在娑婆世界有人、有天,有善、有恶,往生到极乐世界怎么样呢?“到彼无殊,齐同不退”,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的大菩萨。

凡夫对自己作的功德记得清清楚楚,“我积了多少善,作了多少功德”,拿个小本子记上。等到了极乐世界一看,功德都是白板,没有记录在案,心里很不平。佛知道我们内心不平,就给我们一下提升到无生法忍、一生补处菩萨,提升到无量光寿,这样就满意了。

外形相,内智慧、慈悲皆无殊。

不仅外表的形象没有差别,内在的智慧和慈悲也没有差别。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庄严经》中法藏比丘发誓愿说:“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后,色像平等超绝,所谓“人天色像,平等妙绝”。“平等妙绝”到什么程度?跟佛一样,“妙相悉圆满”。

外表平等,内心也是一样的,“亦以大悲心”,以佛的大慈悲心;度众生也是一样的,“利益诸群品”,都没有差别。

“净光一照,立即平等,相等心等,平等光故”,佛的净光一照,立即平等,不仅相平等,心也平等;外平等,内也平等。“彼佛又号平等光”,光一照过来,都是平等的。

何时沐浴此光,盼望中。

什么时候我们用这个光照一照?“南无阿弥陀佛!”当然,这是念六字名号,小照一下;往生到极乐世界,好好用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明沐浴一下。盼望当中。

 

平等

 

  ┌人天等,声闻、菩萨五乘等      机等

四等┤色像等,功德、智慧、慈悲、利他亦等 法等

  │平等而至妙至绝,与佛等       位等

  └净光之力等             因等

 

“人天色像,平等妙绝”,这里列了四等:

机等法等,外等内等,自利等利他等,因等果等。

“机等”,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乘的根机都是平等的。显现“人天”的形象,不单指人天,含一切根机。

“法等”,不光色像平等,功德、智慧、慈悲、利他也都平等,这是法上平等。

平等到什么程度呢?平等到“妙绝”,至妙至绝,“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就是我们跟佛平等。原因在哪里?佛的净光之力是平等的。这种净光不会照到一个人时加把劲,照到另一个人时就泄点劲,阿弥陀佛能这样吗?佛是平等的。

 

  ┌能等┈人天众生

四等┤所等┈佛

  │等因┈净光之力

  └等果┈色像(相好)光明、神通、功德、智慧、慈悲、利他

 

又说“四等”:人天众生,这是“能等”。“能等”是跟谁等呢?佛的境界,这是“所等”。

“因等”,就是“净光之力也”。

果等,果上也等。等因等果,就是色像(相好)、光明、神通、功德、智慧、慈悲、利他,这一切都是平等的。

《无量寿经》中有一段讲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后的状况:“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不仅是外表相同,智慧也是一样高明,神通也是一样洞达,都是一模一样的,“咸同一类,形无异状”,内在一样,外表形象也没有两样。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经中并没有具体描述,只是笼统地讲“颜貌端正,超世稀有”。

“容色微妙”,微妙到什么程度?人道众生就按人道的想法来想。

如果是一条鱼,应该会想到“阿弥陀佛一定是很美的鱼”。因为阿弥陀佛不可能变成一个人来接引它们,大概会是一条非常美的鱼,很美!一条鱼来了。在鱼的眼里,阿弥陀佛可能就是鱼。

如果要度的众生是鸟,阿弥陀佛就示现为鸟;如果要度的众生是鹿,阿弥陀佛就示现为最美的九色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阿弥陀佛没有固定形象。所以下面说“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无相而相,一切相都可以。佛本身没有固定的形象。佛的报身庄严,完全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登地菩萨才可以见到。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样子?凡夫无法想象。人所画的、雕塑的佛像,也只能那样而已。

 

④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什么意思呢?彼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明,不是众生的心智行业,也不是众生心之修行,但是却有这样的作用。在娑婆世界,心的想法、行业、修行力,会感得外表的改变。到极乐世界,没有修行,佛光一照自然就这样了。所以说“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极乐一切皆是如来心行,而为众生心行

光、花、香、乐、水、空、地、树、鸟……一一皆如来心行,而为众生心行。

不仅彼光是这样,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这样。比如,彼水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彼风、彼音乐、彼鸟、彼莲花、彼影、彼树、彼地、彼虚空,这一切皆非心行,但都可作心行之事。

“心行”,这个心是大悲心,行是圆满菩提行。我们到极乐世界就被阿弥陀佛的心行包围了。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行,完全把我们包围了,泡在佛的心行里,怎么能不成佛呢?

约此界色心分别,彼佛土即色心一体,心境无别,依正不二。

彼光非(众生)心行,而为(众生)心行之事,令瞋者得忍辱行益,令贪吝者得无相布施行益,令凡夫得佛无瞋忍辱之益,凡夫不心行而有心行,净光之力也。正觉法王善住持故。

“约此界色心分别”,在娑婆此土,色和心是分开的;在阿弥陀佛的净土,色光、心光是一体的。“非心行”,不是众生的心行,而是佛的心行。光明是佛智慧之相,光明是佛心性的展现。

“色心一体,心境无别,依正不二”,佛的心行能令瞋恨众生得佛的忍辱行益,跟佛一样,得无瞋善根,得忍辱波罗蜜的利益。

“凡夫不心行而有心行”,凡夫自己没有心行,而有佛的心行,这是净光之力。“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就有这样的作用。

“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极乐的光跟娑婆世界的光不一样,一切都不可以比较。比如,彼佛国土黄金为地,我们只能想到这个世界的黄金,但是极乐世界的黄金绝对不一样;讲楼房,我们只能想到这个世界的楼房,但极乐世界的楼房绝对不一样;讲光明,我们只能想到这个世界的太阳光、月亮光,但极乐世界的光绝对不是这样。

 

极乐净光的特点

极乐世界的光有什么特点呢?

光有无量寿佛生命、情感(非无情、无记,善体贴)、语言、心念、慈悲、爱意、智慧、无我、佛性。蒙光触者心不退、证法忍。

第一,极乐世界的光有生命。

什么生命?无量寿的生命。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有生命吗?没有,是无记、无情的。

无量光”,是什么样的无量光?是“无量寿”的无量光。“无量寿”,是什么样的无量寿?是“无量光”的无量寿。所谓“无量光寿”,“光”“寿”两个字是互相说明的。

地狱众生寿命也很长,但他们是无量黑暗的无量寿,非常痛苦的无量寿,那有什么意思呢?

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是无量光明的无量寿,是无量喜乐的无量寿。不仅寿命是无量的,光明、喜乐、智慧、神通,通通无量,这样的寿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有欢喜,才是佛的寿命。

光明非常好,非常满足,非常喜悦,如果只有五十年的期限,或者五百年、五千年、五万年就熄灭了,没有了,那还是有量光,因为时间有量。

极乐世界的光明,必定是无量寿的无量光,光明中有生命,而且是佛的生命。

第二,极乐世界的光明有情感,是有情的,不做无记之事。不像这个世界的光是无情、无记的。

极乐净光非常体贴人心,善于了解人的心意,很柔软,很温暖,会跟人说话,有感情,有爱心。这光就是佛,笼罩在周围,令人非常舒服。娑婆世界的光没法比。

极乐的光会说话,大家不要误解。到极乐世界其实是不用说话的,语言是娑婆众生的特产,极乐众生何必如此?不要说极乐世界的众生,我们这个世界的阿罗汉都不用说话,有他心通,端身一坐,要跟谁讲话,神通一加持,对方什么都知道了,不用说话。

说话多费劲,最累的就是说话。有人说话表达不清楚,别人听不明白,还互相误解。

据科学家研究,娑婆世界众生,理解力高的人,当面用语言交流,信息会漏失百分之三十。理解力高的,只能得到百分之七十;第二个人听了转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只能得到百分之四十九的信息。三个人传一句话,只能得到一半的信息,判断能不失误吗?这还是当面讲的。如果通过网络、打电话、发信息,语音、语调、声相也没有,遗漏的更多。像QQ留言,有时会出故障,对方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信息失真太大了。如果无线电信号不良,网络不通畅,有些信息就漏掉了。

光纤、网络,净土早通了。

我们现在用网络,实在太落后。极乐世界早就网络化了。极乐世界全部是光,相互放光交流,信息到每个人心中没有任何损耗,一下子全部都到心中。根本不用前面说一句、后面说一句,所有的信息,当下一时满灌,哪里还用讲话?

如果讲话怎么讲呢?“佛以一音演说法”,一个声音就够了,圆满了,全都有了。而且不用发声音,就用光把所有的信息全部传给每一位,对方当下就全部收到,过去现在未来都知道了。

极乐世界的光,就是阿弥陀佛的大爱心念力。佛的念力用什么来形容呢?没办法形容,只好用光来说明。光是一个比喻,光也是佛的慈悲爱心。

我们现在用手机和网络发送信息,都是靠光波传输。到极乐世界也是一样,也是用光,但这种光遍布法界一切处,没有空间的距离,也没有时间的差别,当下圆满展现。

第三,极乐世界的光里有爱意,有智慧,有无我,有佛性——其实不是有,本来就是这样。娑婆世界的色光,照多了脸都晒黑了,紫外线,有很多不足。

极乐世界的光,昙鸾大师说“蒙光触者离有无”,善导大师说“蒙光触者心不退”,一碰到,马上就证悟无生法忍了。

我们争取早一点到极乐世界去享受这种光明。现在多念佛,先小享受一把。

 

(5)种种事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昙鸾大师解释说:

此云何不思议?

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千种宝,随心称意,无不具足;若欲令无,倏焉化没。

心得自在,有逾神通,安可思议!

 

“事”

“事”:事物;事业。(此处指事物。)

“事”有两种,一个是“事物”,一个是“事业”。现在一般口语当中讲“事”,是事业的“事”,比如说“就你事多”,此处“事就是做事情。

“彼种种事”的“事,是指物,物品、事物。极乐世界的种种物品,比如桌子、房子,花、树,这叫“彼种种事”。这些“事”,是一宝或者十宝、百千种宝、无量种宝所合成。

“随心称意,无不具足”,随你的心,满你的意,你想要多少宝构成,就由多少宝构成。而且,这不是一般的宝,“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是柔软的、光明的;“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宝就是光,是佛性的能量,所以叫“功德宝”。

“若欲令无”,嫌东西多,不想要了,就没有了;想要的时候又来了。这叫“随心称意,无不具足”。

“心得自在”,到极乐世界,心得大自在。

“有逾神通”,为什么?娑婆世界的神通还要变,比如汉钟离点石成金,还要用手指点,石头才能变成黄金。要用神通,还要作意,还得去点,这太费劲了。

 

┌自在 自体 当下 念念无间 不作意 恒时遍一切

└神通 外用 超念 前后有间 作意  不恒遍

 

到极乐世界,你心里怎么想,外境就怎么变。一宝、十宝、百千宝、无量宝,要有就有,要无就无,要多就多,要少就少,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要红色就是红色,要黄色就是黄色,要透明就是透明,要水晶就是水晶,要玻璃就是玻璃,要玛瑙就是玛瑙。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叫“有逾神通”。

神通自在,当下就这样。念念无间,不用作意,恒时遍一切处都可以这样。如果要作意、入定,运用神通,这就不自在。

 

②“心

讲到,我们本来是什么样的心?“烦恼成就,不断烦恼”,这是烦恼心。

 

 ┌此界┈烦恼成就,不断烦恼

 │  ┌宫殿千万,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心┤  │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  │国土量成众生心行量

 └彼界┤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

    │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

    │随心称意,无不具足

    │心得自在,有逾神通

    └其光曜心,终尽无明

 

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心呢?下面列了几条:

第一,宫殿千万,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第二,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这是广大心、菩提心。

第三,彼国土量,成众生心行量。

第四,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心里拥有一切功德善法。

第五,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

第六,随心称意,无不具足。

第七,心得自在,有逾神通。

第八,其光曜心,终尽无明。

我们这样烦恼、苦恼、无明的心,到极乐世界全部都改了,这是什么力量?净光之力也,非我心之影响也。

 

(6)妙色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故。

 

释“明净曜世间”

种种事皆舒无垢光,明净曜世间。

前面“种种事”从哪里来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都是阿弥陀佛功德智慧的显现。

“种种事”都放出清净无垢的光明,照耀两种世间——器世间和众生世间。

 

 ┌曜事┈┈映彻表里┈┈器世间

光┤

 └曜心┈┈尽无明┈┈众生世间

     (止,动词)

 

昙鸾大师解释说:

此云何不思议?其光曜事,则映彻表里;其光曜心,则终尽无明。

这里的“事”,也是指物。极乐世界种种宝所构成的种种事,都舒放出无垢清净的光明。这种光明让事物本身“映彻表里”,内外透明,内外映彻。“映”就是光照耀、映现;“彻”就是通彻、通透,没有障碍;“表”就是外表;“里”是里面。从里面到外面完全是透明的。

“其光曜心”,这种光照到众生心中,就让众生“终尽无明”。“终”有两个含义:一个说终于,这是要有时间的,有一个过程,慢慢照,终于尽了;这里的“终”应该是“终止”,终尽无明。因为“映彻表里”的“映”和“彻”都是动词,这里的“终”和“尽”也都是动词。“终尽无明”,终止了,尽了。这样理解就显得比较配对。

 

②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前面说“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这里说“光为佛事”。光做佛的事情,这怎么可以思议呢?这就是不可思议境界,入第一义谛。

光即佛,佛即光,故能为佛事。

光为什么可以作佛事?因为光就是佛,所以光就能作佛事。光如果不是佛,它怎么能作佛事呢?

前“形相”明总相净满,此明别:事舒光朗耀。

前面“形相功德”是讲总相,“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里“妙色功德”说“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两个好像差不多,都是讲光明,但是说的角度不同。前面是明总相净满,总的一切光明相是清净圆满;这里是说别相,万事万物舒光朗耀。

无垢光: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

卷上说到无垢光:“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什么叫无垢光?因为阿弥陀佛是法藏菩萨清净愿力所成,他在因中修行是清净心,是绝垢业,所以这种大愿业力所感现的光明,也是无垢光明。

比较来说,我们这个世界的光明是有垢染的,是无法相比的。

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业力),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法王善住持力)

前面说“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是指法藏比丘大愿业力。“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所以,前后的解释是呼应的,相通的。前面说“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这是大愿业力所成;接着说“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这是法王善住持力所摄。这样前后配对看,可以增加我们对法义的理解。

 

③阿弥陀佛以度众生为佛事

对“佛事”这两个字,我想多作一点说明。

佛事,在我们这个世间,作佛事就是敲敲打打,这样就有点太世俗化,太低调化。

“佛事”就是佛的事情。佛有什么事情呢?阿弥陀佛做什么事?阿弥陀佛只做一件事——度众生。

佛的事情就是把十方众生变成佛。极乐世界就是成佛的加工厂,阿弥陀佛在那里把十方众生做成佛。众生就是原材料,极乐世界就是加工基地,把众生接引过来,加工成佛。阿弥陀佛就做这件事。

这里我列了几条。

因中五劫发愿、兆载修行,大愿业力。

这是因中的佛事。

果上法王善住持力。

这是果上的佛事。

若因若果,皆为度众生往生彼土成佛。

若因若果,合在一起,目的都是为了度众生往生,到彼土成佛。十方世界都是阿弥陀佛的原材料供应基地,阿弥陀佛把众生度到极乐世界去,就把我们变成佛。

我们娑婆世界要做一尊佛像,还要拿榔头、拿钻头,要雕刻,或用泥巴塑,慢慢做。

 

④阿弥陀佛如何把众生做成佛

再看看阿弥陀佛是怎么把我们做成佛的。

 

令往生

令往生。清净——胜过三界道,碎三界令往生。

首先,“清净功德”,“胜过三界道”。“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来的这些原材料不是很好,都是烦恼成就的,阿弥陀佛一看,“没关系,可以成佛”。没有关系,他成就的第一个功德就是“清净功德”——“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清净功德成就,就把三界打破了。打破之后,拽过来放到极乐世界去。这是第一步,先把众生度到极乐世界。

第二步是量功德成就。量功德成就是什么意思?到极乐世界怎么样?“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首先就是换心,小凡夫众生来到极乐世界,先换上佛心,换成广大无量的心。

接下来,第三是性功德成就。

性功德成就,“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众生心量广大了,不能空空的,把法藏菩萨因中愿行所成的一切出世善根灌给众生,心灌满了,心成就,行成就。

 

令成佛

 

   ┌量┈┈┈换心,令小心、恶心成大觉心、大悲心┈佛心

令成佛┤性┈┈┈换行,令成就出世善根┈┈┈┈┈┈┈┈佛行

   │形相┈┈换身,色像平等妙绝┈┈┈┈┈┈┈┈┈佛身

   └种种事┈换境┈┈┈┈┈┈┈┈┈┈┈┈┈┈┈┈佛境

 

第一步换心。先把众生的心变成佛的心,令其广大圆满,究竟广大。

第二步换行。众生没有佛行,心就像一个空的U盘一样,现在出世善根,“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马上给灌满,原来没有佛行,变为有佛行。

第三步换身。内在的佛心有了,佛行也有了,外表很丑陋也不可以,外表还要变。所以第三“形相功德成就”,光一疏理,马上色相平等,平等妙绝,“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把众生的外相也变成佛身。

第四步换境。变为佛身了,就已经成佛了,家具还要变。所以第四“种种事功德成就”,“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佛的家具哪能是木头、泥巴做的,哪能是此界黄金做的?极乐世界“宝性功德草”这样柔软的宝,百千万种,种种事成就。

成佛很快,阿弥陀佛先把众生心变成佛心,再变成佛行,再变成佛身,再变成佛家具:成佛了。

所以,阿弥陀佛造佛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在这里讲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其实阿弥陀佛不用这样一步步地做。众生到了极乐世界马上就把众生变成佛了,我们在这里只能这么说,有几个过程。

接下来从第六点之后,讲阿弥陀佛如何作佛事。阿弥陀佛作佛事需要工具吗?他用什么工具?阿弥陀佛不需要拿榔头、斧子、钻头、锤子、锉子来作佛事,他用什么呢?

 

      ┌光           ┐

      │触           ├别

作佛工具手段┤水、地、空(水、影、声)│

      │花、国土名字      ┘

      └法王善力        ┈总

 

光。这才是他的工具,他的手段。

所以,第六就是光,这是他的工具;第七是触,碰着了,就把你变成佛;第八是水、地、空,水作佛事,影作佛事,声音作佛事;第九是花作佛事;第十是国土名字作佛事。光明是他的工具,莲花是他的工具,八功德水是他的工具,声音也是他的工具,香气也是他的工具,影也是他的工具,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塑造我们成佛的工具、作佛事的手段。

让我们成佛,最根本的,就是“法王善住持力”,所有这些工具当中都有阿弥陀佛的力量。比如我拿斧子,斧子劈下去,就有力量。为什么?因为我拿着它使力,它就有力量。同样的道理,这种光明为什么有力量把你变成佛?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法王善住持力。水为什么有力量能把你变成佛?法王善住持力;莲花为什么有力量让你变成佛?还是法王善住持力:这一切,法王善住持力是总的。

做无量佛。眷属。

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只成一尊佛吗?不是的,是成一批佛。大量的,眷属无量!法王善住持力,成佛加工厂,当下全部都成佛了。

所以,法王善住持力之后,就讲眷属无量功德。

佛光一普照,出来都是佛。从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不论从哪个道去的,通通成佛。

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中间是一道光,六字名号从这里一过,出来都是佛,平等妙绝,长得都一模一样。

受用圆满。受用、无诸难、大义门、一切满足。

到极乐世界成了佛,不仅眷属无量,而且受用功德成就,禅三昧为食,而且受用无诸难,受用大义门,到最后一切功德满足,一切满足功德。

看到这里就知道,整个十七种功德庄严,就是法藏菩萨把我们接引成佛的一条生产链。好啊!

所以,佛事就是度众生之事。阿弥陀佛只做一件事,就是把众生变成佛。他怎么把你变成佛,这是他的事情。如果分开来讲,就是两件事:第一,往生事;第二,成佛事。第一让我们众生去往生,第二让我们众生成佛。如果再延伸的话,还有第三,就是让我们去度众生。这就是佛事。

 

⑤我们如何作佛事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也做这些事,就是作佛事。

 

  ┌上供下化

  │获得爱,传播爱

  │慈悲利他

佛事┤爱心圆满

  │法喜法乐

  │自在无碍

  └自然无我

 

我们到极乐世界,具体做什么呢?就是上供十方诸佛,下化一切众生。就是获得爱,传播爱。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爱心、大念力、光明、慈悲、智慧,我们先圆满获得;然后再到十方世界去播撒:获得爱和传播爱,这是唯一的事情,这就是作佛事。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课、闻法,都是作佛事,都是最高级的事情,没有哪件事能比这件事更快乐、更欢喜,更具有无上价值。所以,善导大师说: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自信教人信”,我们天天做这件事,这样才有价值、有意义。如果真的深信这个法门,把你的嘴打了封条,都封不住你;你肯定要去给别人讲,因为你感受到这个法门的价值。

这是唯一的价值,无上的价值,圆满的价值,让一切众生真正得到平安利乐。这么大的好事,怎么会不去做呢?

最重要的,就是闻法度众生,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

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上供下化,获得爱,传播爱,多高兴!获得爱高兴,传播爱更高兴;别人得到佛的爱,他欢喜,你也欢喜。看到别人念佛往生,他自己高兴得不得了,你不也高兴,你的欢喜比他更大!

阿弥陀佛的光明,若遇可度众生,“其光增胜,无有限量”。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是通的,我们讲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的慈悲,众生听到这个法门,他欢喜,我们更欢喜,这就是“光明增胜,无有限量”。

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作佛事,是慈悲利他,爱心圆满,法喜法乐;而且作佛事自在无障碍,自然无我。

极乐世界的佛事跟我们世间的事不一样。世间事烦恼、负担都很重,只会彼此牵缠,增加我们的业障。到极乐世界做事,无我慈悲,爱心圆满,处处受欢迎,处处受喜爱;自己心中得欢喜慈悲,也给别人欢喜慈悲,自在无我,自然法尔如是。

令吾等往生成佛乃佛之事,佛岂懈怠不为或不能为。佛做事(令生成佛)不必大呼小召,不用余工具,但只心、光、乐、音、水、花、影、名,一切佛事自然满足。

阿弥陀佛作佛事,令吾等往生成佛,这是佛的事情。佛会消极怠工吗?佛会有做不了的事情吗?佛做事会像我们一样大呼小叫地说“哎,来帮忙”,用得着吗?

“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不需要第二个人。

佛做事还要拿榔头、锤子这些工具吗?不用!心啊,光啊,花啊……往那里一坐,佛事都做好了。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的大法门,获得成佛的大踊跃、大喜悦。

 

(7)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此云何不思议?

夫宝例坚强,而此柔软;触乐应着,而此增道。事同爱作,何可思议!

 

触宝生乐,所以不可思议

“触功德庄严”有什么不可思议力?

“夫宝例坚强”,“夫”是语气词,“例”是常规。娑婆世界的金银财宝,按常规都是非常坚固、坚硬的,硬度很高。比如珍珠、玛瑙、翡翠、钻石、水晶,都是很硬的。但是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百千种宝所构成的,非常柔软,所以说“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这里不是讲极乐世界的草,而是说极乐的宝是“性功德”成就,如同“草“一样,可以左右旋转。一切都是柔软的,比如大地、桌子等等。

“触者生胜乐”,接触到极乐世界宝性所构成的一切事物,都能生起殊胜的法喜法乐。“胜”,就是殊胜。“胜乐”,胜妙的快乐。

“触乐应着”,这也是按娑婆世界的常规来说。我们如果接触到一种乐境,就会染着而念念不舍。比如夏天非常热,到有清凉风的地方,觉得非常好,就会贪染,不愿意离开。种种的乐受都会让凡夫众生染着,哪里有五欲之乐,就像苍蝇一样飞过去,然后被粘住。

而极乐世界的乐不会让我们增加染着,只会增加我们的道念,增长我们的德行。

 

爱作菩萨喻

这里打了个比喻,“事同爱作,何可思议!”极乐世界珍宝的功能作用,就像爱作菩萨一样,怎么能思议呢?下面说明。

有菩萨字爱作,形容端正,生人染着。经言:染之者,或生天上,或发菩提心。

“爱作菩萨”出自《大宝积经》。

佛陀时代,有一菩萨名爱作,去舍卫国一长者家乞食。长者女儿名叫德增。

这两个名字好像是配套的:“德增”,遇到爱作菩萨,德行就增长了。

她的德行是怎么增长的呢?不是自己修行的。

见爱作菩萨形容端正,音声动人,遂起淫欲心。

她心里起了染污的念头。

此心炽盛,令她即时命终。

这种染污心非常强烈、猛烈,当下人就死了。我们觉得很难思议,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能量被调动,内火烧起来了,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因爱作菩萨往昔发愿,女人见我,若发欲心,寻时得离于女人身,得成男子,为人所尊。

爱作菩萨过去世发过这样的誓愿,因为他的形貌端正庄严,音声很好,如果有女人对他起染污心,当下就可以转女成男,为人所尊重。

以如是故,德增命终由女转男,成为三十三天的天子。

染之者,或生天上,或发菩提心。

菩萨发心度众生,各有善巧,不尽相同。贪染的人,或生天上,贪染反而生天,甚至发菩提心。

以淫欲心、染着心为因,而得生天、发菩提心之果,偏依他力外缘。

按常理,染污本来是堕落的、罪业的。可是德增怎么染污了反而能生天呢?这是靠她的自力吗?她有什么自力?她染污心非常重,当下命终了。这是偏依他力,以爱作菩萨的誓愿力为缘,染着就可以生天,而且发菩提心,真不可思议。

 

菩萨柔软心成就,所以触者生乐

宝性柔软,如草旋转自如。菩萨柔软心功德成就故,令诸触者生法喜乐,增道怀德。

宝性软弱,如草旋转自如,这是菩萨因地修行柔软心的功德所成就,所以,令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像“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而且令诸触者生法喜乐,增道怀德。

 

②极乐众宝的特性

不染着、法乐、增道、心柔软、六情和于水乳、终尽无明。

极乐世界的众宝,“触者生胜乐”,“胜乐”就是殊胜微妙的法喜法乐,有几个特点:

第一,不染着。不让我们增长染污心。

第二,法乐。增加我们的法喜法乐。

第三,增道。增进我们的道心道念。

第四,心柔软。柔软心非常难得。我们的心都很刚硬、坚固,触碰到这些众宝,我们的心也柔软。

第五,六情和于水乳。极乐世界的种种宝物,六根可以同时受用,眼睛看着舒服,鼻子闻着也香,身体触着也乐,怎么用都可以。

在娑婆世界就不行。比如金子非常好,但是不能做衣服,不仅冰凉,而且沉重。“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眼睛看着舒服,但是身体不方便,这样就产生矛盾;或者眼睛看着舒服,但吃下去寒凉,也不方便,这样也会产生矛盾。

极乐世界的一切,六根都能得到受用,六根和于水乳,互相之间相安相和。

第六,终尽无明。接触这些宝之后,最终都会断除无明。

 

总结极乐众宝之不思议

“不思议”有下列几点:

第一,宝性柔软。娑婆世界“宝例坚强”,极乐世界宝性柔软,不可思议。

第二,触者胜乐。

第三,六情相和。

第四,荡除染浊。

第五,增道进德。

第六,事同爱作。

第七,终尽无明。

第八,性功德宝,就是“性功德成就”。

 

    ┌1.宝性柔软

    │2.触者胜乐

    │3.六情相和

    │4.荡除染着

触不思议┤5.增道进德

    │6.事同爱作

    │7.终尽无明

    └8.性功德宝

 

③愿生皆生,转凡成圣

贪染极乐之乐而愿生者,亦得往生。

德增因为贪染爱作菩萨而命终生天。爱作菩萨只是菩萨,还没有成佛,贪染他不仅不造罪,还能生天、发菩提心。由爱作菩萨这件事情可以联想到,如果贪染极乐之乐而愿生者,会怎么样?肯定往生,怎么会不往生?

通过这个例子就知道,虽然都是贪,但是贪极乐之乐会有功德,增长功德。即使有贪染心,“我就喜欢极乐世界,快乐,清净,不受苦。我觉得这里好,愿意去往生”,那也能往生,爱作菩萨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何况净心愿生者,离苦心净,信心净。

何况清净心愿往生的人,当然更能往生了。“我没有清净心啊”,愿意离苦的心就是清净心。知道娑婆世界生老病死都是无常大苦,愿意离苦的心,就是清净的。

一般人不学佛,没有正确的苦乐观,感受不到什么是苦,贪染五欲以为是乐,这样的心是染污不净的。而我们念佛人不是这样,我们愿意离这些苦。虽然以凡夫的习性,可能对五欲之乐还会有所贪染,但这是习性的作用,内心根本的正知正见和根本的意愿、趣向、所求,就是不愿意在娑婆世界待,愿意彻底离开娑婆,愿意往生净土。这种愿意离苦得乐的心,总体来讲是抛弃世间染污的,这就是“净”,由此产生的信心,也是清净的。

转染成净,转凡成圣。

偏依他力外缘,像爱作菩萨,能转染成净,极乐世界更是如此。“性功德成就”,转染成净,转凡成圣。虽然有染污心、贪爱心,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但是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和极乐国土名号,愿意往生极乐净土,这些都没有关系。

就像昙鸾大师举的冰上燃火的比喻。火跟冰完全相反,但是,完全相反也没关系。火烧得越大,冰化得越快;冰化了,火就熄掉了。

菩萨是清净的,我们是染污心的。这染污心像猛烈的火一样,但是没关系,即使染污、迷惑颠倒,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这样求生极乐,就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智。这个比喻非常巧妙。

 

④触必得益

不触则已,触必得益。

佛本愿力,遇无空过。

所以,极乐净土的一切,不碰触则已,一碰触必然得利益。这是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触者得利益。

或人念佛菩萨而起染心、恶念者,亦必得益。

经常有人提问,不好意思当面提,就通过微信在网络里提问:“师父,我念佛起恶毒的歹念,挡也挡不住,越念佛越起歹念,吓得我不敢念佛。”这样的人我遇到不止一个两个。

什么恶毒的歹念?不过是贪瞋痴。一是起贪染心,就像德增一样,对佛菩萨起贪染心,这样心里很恐慌。二是起瞋恨心,念佛起瞋恨心,歹毒得很,甚至想动刀。众生的心念,各不一样。再就是愚痴心,甚至不信佛菩萨等等。这些莫名其妙的念头,越想掩盖,就越强烈,很有力量,所以吓得不敢念佛。

没有关系,就像爱作菩萨一样,尽管念。或人念佛菩萨起染心,起恶念,也必然得利益。放心好了,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佛菩萨的清净愿力。清净不会被染污、被破坏,凡夫对佛菩萨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所以,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染污。

但是,不念佛更不行。如果不念佛,就念世间的东西,世间的东西本身都是染污为性,染污为体,念了只能增加染污,增加系缚。但佛菩萨不一样,不管什么心,只要接触,一定会有功德利益,所谓“遇无空过者”。

所以,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这是众生多劫恶业习气翻腾的作用。佛菩萨正要度这样的众生,没有问题。

念佛多好啊!不管怎样,都可以得利益。

 

(8)三种事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何等三种?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

 

“六大”中何以只说三种

昙鸾大师解释:

此三种所以并言者,以同类故也。何以言之?一者六大类,所谓虚空、识、地、水、火、风。

为什么把三种事放在一起呢?直接说“庄严水功德、庄严地功德、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不就好了吗?因为它们是同一类型,所以放在一起说。

“何以言之?”怎么知道它们是同类呢?打了两个比喻。

“一者六大类”,“六大”就是“虚空、识、地、水、火、风”。无情由“五大”构成,有情由“六大”组成。中国人讲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是构成世界的元素。“六大”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六个主要方面。“虚空”就是空穴[佛2] 、空隙、空间,不管房子、桌子、车、人体等等,任何事物,一定要有空隙。比如一块钢铁,里面有没有空?原子里有电子绕着原子核转,一定有空隙,空隙还很大。

“识”,就是意识、分别、情识。“识”又叫作含识,就是精神活动,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有情众生一定少不了识。桌子、板凳、水泥地等等,这些没有情识。

“地”,用这个词,但并不是指大地,是代表一切坚硬、坚固的东西。任何色法的东西,如果没有“地”的属性,就不能形成。哪怕是一根草,也要有一个支撑,草叶才能挺得起来,一定要有这样的功能。哪怕是水,也有张力,这个张力就代表“地”。有聚合力,能够凝固,成为一个东西,这种属性就是“地”。

“水”,一切液体的、流动的,就用“水”来表示。

“火”,代表温度,未必一定是火。温度有高有低,不管什么,都有温度。

“风”,代表流动和运动。

二者无分别类,所谓地、水、火、风、虚空。

前面偈语说“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讲无分别的这一类。

六大类或者五类,为什么这里只说三类呢?有几个原因。

但言三类者:识一大,属众生世间故;虽有风,风不可见故,无住处故。是以六大、五类中,取有而可庄严三种并言之。

因为这里是讲国土世间的功德成就。“识”,虽然是六大之一,但是它属于众生世间,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火一大,彼中无故”,火一般代表热恼,极乐世界是清凉的,没有热恼,所以,火也不说了。

“虽有风,风不可见故,无住处故”,风,看不着,而且没有固定的住处。

“是以六大、五类中,取有而可庄严三种并言之”,所以取实有而且可以庄严的这三种事一并说明。如果没法说,也看不见,那怎么可以来庄严呢?不过,这也是就娑婆世界凡夫能见、能理解的来说。至于极乐世界,“一切俱非,一切俱是”,直接讲极乐没法讲,所以拿娑婆世界的事物来比喻。

水陆空、液固气。

这三类,也可以分为“水陆空”,就通通包括了,器世间不过水陆空而已。有这三种,环境通通庄严了,还有水陆空之外的吗?或者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从形态来讲,水是液体,地是固体,空是气体。当然,气体在这里属于风,我们不过是增加一个了解而已。

 

①水

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这里是讲水中的宝莲花,但是,花的庄严是放在后面讲的,这里讲水。

 

水为佛事,所以不可思议

此云何不思议?

这有什么不可思议呢?

彼净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须水耶?

净土的众生,人天、声闻、菩萨,不是靠饮水、吃五谷维持生命。不要说净土的菩萨,即使是天上的神仙,也不食人间烟火,不用喝水,也不用吃五谷。

在娑婆世界,水的作用,一是饮用,二是清洗,洗澡、洗衣服、打扫卫生。

清净成就,不须洗濯,复何用水耶?

水在极乐世界不是没用了吗?

万物的存在,一定有它的作用。在我们这个世界,水是用来饮用、清洗的。极乐世界众生不是水谷之身,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不需要饮用、清洗,水有什么用?

彼中无四时,常调适不烦热,复何须水耶?

极乐世界并没有春夏秋冬,气温非常舒适,温度适宜,不烦热,不会感到烦躁热恼。

“复何须水耶?”我们在娑婆世界热了,就用水来洗澡,清凉清凉,但是极乐世界不需要。

昙鸾大师就举了三个例子,其他再不用说了。

不须而有,当有所以。

不需要水,却有水的存在,那一定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

水为佛事,佛即水。较之光即佛事,更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解释《观经》的水想观,说极乐世界的水平等、清净、映彻,庄严世界。

昙鸾大师在这里说,水的作用就是宣法。水在那里不是饮用的,当然也可以饮用;也不是用来洗澡的,但是也可以洗澡。那是干什么用呢?就是讲法用的。如果你不会讲法,端一盆水来就可以了,“你帮我讲”,水就会给你讲法,多简单,多方便!其实也不用端,一招就来了。

这些,都是随顺娑婆世界众生讲的,因为极乐世界的事没法跟我们讲。我们就像旱鸭子,没到过海底,讲海底世界,我们没法理解;海底的一条鱼,给它讲上海外滩,它也没法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没办法跟我们讲,只能按照我们能理解的,我们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讲。

经言:“彼诸菩萨及声闻,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

“若入”,未必要进去。我们觉得好,“跳进去洗澡吧”,那也可以。

“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进入宝池,想让水淹到脚背,水就淹到脚背。在娑婆世界行吗?跳进水里就沉底了。极乐世界的水再深,想到脚背就到脚背,想到膝盖就到膝盖,想到胸口就到胸口,想到脖颈就到脖颈,想要灌身、淋浴,像九龙灌顶一样,水就从上面喷下来。

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玩够了,“水,你回到原地去休息吧”。“欲令还复,水辄还复”,它马上就和原来一模一样。

极乐世界的水不可思议,你尽管想象:要起一堵墙,马上就起一堵墙;要起一座房子,马上变出一座水晶宫;想要蒙古包,一转就成蒙古包;想要一条通天大道,马上变成一条水晶大道。水是如意的,一切随着你的想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调和冷暖,自然随意”,水的温度非常调适、平和,想热就热,想凉就凉。

“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水不是用来洗濯身体的,荡除心垢。在娑婆世界,心里的垢染怎么能洗掉?拿清洁球都擦不掉,心里的染污非常坚固。但是,极乐世界的水就能荡除心垢。“开神悦体”,“神”就是让人精神愉悦、心情开阔。在娑婆世界得抑郁症的人,只要拿这个水稍微擦一擦,“开神”,神就开了,不会抑郁了。抑郁症是什么?就是自我封闭,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钻进电脑的世界里,父母来了也不理,这显然就是神不开。那怎么办?到极乐世界,水一洒,神就开了。“悦体”,让身体非常舒服。这里疼了,那里痒了,颈椎病、腰椎病,所有的毛病,用这水一洗,百骸舒张,什么病都没有了。

“清明澄洁,净若无形”,这水清澈,透明,澄凝,洁净,像空气一样没有形状。

“宝沙映彻,无深不照”,不管水有多深,多少万里深,一眼就能看到底。底下或者是黄金沙、白银沙、珍珠沙、玛瑙沙,各种各样的颜色。

黄山有个翡翠谷,谷底的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水特别干净,水流下来,太阳一照,水一晃荡,底下绿的、黄的、红的、粉红的、黑的、白的,各种颜色都有,就想到“无深不照”。

“微澜回流,转相灌注”,水泛起微小的波澜,围绕在周围,循环流动。转过来,又转过去;顺着转一转,又反过来转一转;向东走一走,又向西走一走,回绕着转。

“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水的流速用“安详”这个词,安定祥和。慢慢流淌,不快不慢。

前面主要讲水的形态、相状,也说到一般性作用,“开神悦体,荡除心垢”。下面说水的宣法作用。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

水在微澜回流过程中,水波撞击水波,就发出声音。这声音“随其所应”,随着极乐众生应该听什么法,水就讲什么法;众生的根机好乐什么法,就说什么法,它知道众生的心意。

 

     ┌上下

┌自然随意┤冷暖

│    └快慢

│开神悦体

│荡除心垢

│    ┌随应所闻

│    │闻者欢喜

└波扬法声┤随顺法道(清净、离欲、寂灭、真实)

     │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

 

“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这是赞叹三宝,赞叹佛功德,赞叹法功德,赞叹僧功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命三宝。

“或闻寂静声”,在娑婆世界心中不寂静,闹哄哄的——不是外面闹哄哄的,是心里闹哄哄的。如果把一个人放到原始大森林里,或者放到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房间里,还是闹哄哄的,他心里自己跟自己讲话,声音很大。心里热闹,外面就一定有声音。所以,内心要真正寂静。

我们内心的一切杂染,就是概念。只要有分别的念头,内心就不清净,就有声音。这是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只有自己听得到。一般人就像精神病一样,有时候一个人分裂成两个人,甚至五个、八个。“我有那么多分裂吗?讲得太严重了吧?”比这还严重!你梦里有多少人物?梦里的人物不都是你自己分裂出来的吗?难道是别人跑进去了?你自己造个对象,然后和他讲话,说得还有板有眼、有来有去。

“万法唯心造”,人心很奇特,会分裂,心里有概念。这样的人,到极乐世界听闻寂静声,安静了,这才是真正的安静。我们一辈子从生到死,都没安静过一天,都没安静过一秒钟,一直在闹腾。看他不说话,心里声音大着呢。

“空无我声”,这是讲空性、无我的法门。

或闻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这些词汇,大家可以查词典。为什么要查词典呢?能让我们对佛法产生信心。

“十力”,就是佛有十种威德力、十种智慧力。智慧是力量,慈悲也是力量。一般讲到力量,“这个人是大力士”,身体有力量,这也是一种力量,但是身体有力量不算有力量,很多力量不仅仅是这一方面。比如眼力,眼力好不好,怎么去测量?用弹簧秤能测量吗?你看不见的小字,他能看见,再远也明察秋毫,这是眼睛的力量。再如智慧力,别人看不明白,他一看就非常清楚。你看张三还是张三,阿罗汉一看,张三前世是一只猫,再前世是一只狗,再前世是一个非洲女人,这就是智慧力,这是力量。凡夫骄慢,自己达不到,就以为别人也达不到。自己眼睛看不到,就以为别人也看不到,“哪有那回事?”众生可怜,愚痴。

 

佛的十种智力

“十力”,如来所具的十种力用: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

“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佛对种种禅定的深浅次第没有不知道的。像我们这样的众生,即使翻出大词典,背得滚瓜烂熟也不知道,因为根本没有禅定的经验,怎么能知道禅定是什么?佛往那里一坐,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你现在有没有入禅,在第几禅,到什么境界,见到什么,佛都非常清楚,因为是过来人嘛!就像开车,我们的车从一个地方开回来,到那里是几公里,到那里有什么路线,都非常清楚。我们是散乱凡夫,讲禅定境界,根本就不知道;佛深入禅定,从初禅到最深的禅定都非常清楚,众生任何心理活动都非常清楚。

“知诸根胜劣智力”,佛遍知一切众生的根机。众生喜乐什么,好乐什么,哪方面擅长,哪方面不擅长,佛都很清楚。不过,讲到众生的时候,大家想到的都是人道,这就是我执。佛知一切众生的根机,包括人类不熟悉的各道众生,佛遍观一切众生的根机,爱乐什么法,用什么法跟他们讲,哪方面比较殊胜,哪方面比较擅长。

人的特点是分别念,就是记忆、推理,意识活动很强,超过天人。天人虽然有神通,但是在这方面还不如人。佛示现在人道,对一切众生观察得非常清晰。人其实有很多方面不如鬼,鬼可以穿墙无碍,人就不行。但是佛不在鬼道示现成佛,而是示现在人道,是因为人的推理、意识功能比较强,这一方面是人道殊胜的地方。另外,人道苦乐相伴,愿意发起道心和道念。天道众生具足五通,什么都自在,但是佛也不在天道示现。

“知种种解智力”,知道众生的种种欲乐和知解。

“知种种界智力”,知道一切众生的种类以及行为。现在有物种专家、动物专家,研究世界多少物种,我们知道的非常少,不知道的非常多。佛遍知一切,这叫知种种界。因为每一种众生都有他的界别。

“知一切至所道智力”,佛如实了知一切众生人天诸趣、道行因果。众生有什么样的行为作业,会投生到哪一道,佛都看得非常清晰。

“知天眼无碍智力”,佛天眼如实了知一切众生的生生死死,生在哪里,死在哪里,死后投胎到哪一道,将来生善道还是恶道,在善恶道中有什么样的成就,佛全部了知。

“知宿命无漏智力”,佛知道自己过去的生生世世,也知道一切众生过去的生生世世。

“知永断习气智力”,佛自知已断一切有漏习气,功德圆满,也能判断众生、了知众生的习气断到哪个程度。因为佛是过来人,当然知道,我们众生哪有这种力量?根本就没有。

 

佛的四无畏

“无畏”又作“无所畏”,没有任何畏惧,“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佛有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

“一切智无所畏”,佛在大众中说法,自己说:“我是一切智人,无所不知,天上地下没有不知道的。”确实是这样的,没有不知道,佛圆满一切智力。

“漏尽无所畏”,佛自我宣说:“我已断尽一切烦恼。”

“说障道无所畏”,佛说:“你这样做就能障碍你解脱。”无所畏惧地宣说。一些邪道认为这样是解脱道,佛说这样是障碍道。佛说障碍就是障碍,说苦如苦,说乐如乐,说同如同,说别如别,说净如净,说秽如秽,说凡如凡,说圣如圣,如是如是,说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就是佛的金口玉言。

佛为什么叫无所畏?他不畏惧人多人少。比如说当时很多人信奉外道,佛说这不是解脱之道,很多人反对。一般人就会妥协,高挂免战牌,投降了,根本就不敢无所畏惧地宣说,因为心有所畏。当别人问难你,你解答不了,就有所畏。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这种慈悲,当别人来找麻烦,你就烦恼,你也没有方便,也不能调伏,当然就有所畏了。

佛就不一样,无所畏。诸大魔王来了,即使拿毒箭也没办法,射出之后,都变成妙莲花纷纷下落,还成了供养佛的妙莲花了。所以,这些对佛来讲一切无所畏。

“说尽苦道无所畏”,佛说这样修行就能度尽一切苦厄。佛告诉众生,那条道是死道,这条道是活道,佛看得非常清晰。

前三个无所畏我们都做不到,最起码后面一个无所畏要做得到——念佛一定往生!“说尽苦道无所畏”,不要有所畏惧,这话还不敢说吗?众生就是可怜,老爸都要死了,还不敢跟他讲念佛,怕什么呢?“不能这样讲啊,我大哥还没学佛呢”,怕他大哥,有太多的畏惧。老爸死了,“没有办法,还要杀两只鸡,还要搞一点肉,搞一点酒喝喝”。世间人情这些邪见颠倒,这些非正行、造罪染污,都没有勇气指正,还能干什么?也只能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要“说尽苦道无所畏”,“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要说念佛道无所畏,因为这是易行道、安乐道、解脱道。这个道不敢说,那说什么呢?

十八不共法,唯佛特有

这里讲的十八不共法,是指佛所特有的功德,连菩萨都没有,包括: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这是指三业没有过失。只有佛才能这样,我们都是有过失的。“口无失”,比如佛说话,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说“刚才我口误”。佛还有口误吗?不可能的!不但不会口误,而且讲法也没有过失。你能够接受多少,讲得刚刚好,不多又不少。

我们就不一样了,讲法也会有过失。比如,一个人喜欢杂行杂修,你硬要拉他一向专念,最后两个人还吵嘴,这就是过失,你讲的法多了,他吃不了,把他撑着了;另一个人是专修念佛的根机,他愿意来专修念佛,结果你吞吞吐吐,不敢直接跟他讲。《念佛感应录》里就有一位老人家,儿女都信佛,不告诉他有极乐世界,后来老人就发脾气了,“极乐世界这么好,你们为什么早不告诉我!”他本来是这个根机,却观察不到,语言讲得不够,这就有过失。

“无异想”,佛平等度众生,不存在“你过去供养了五斤香油,我就赞你功德无量”。不会这样的,佛是平等的。不信的人来了也是一样,虔诚的人来了也是一样,没有二想,无异心,对众生完全平等,没有差别。

“无不定心”,佛在任何时侯都是甚深禅定,不会散乱,没有不定心。

“无不知已舍”,佛知道万法,当下就能舍掉,不会粘着;虽然不会粘着,但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凡夫众生就不行,一知道马上就粘着,除非忘记了才舍掉,不然就老是记得,好的坏的都记得。

“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无减”,就是不退失。

“欲无减”,度众生的志愿、欲乐,如海吞流,无有疲厌。虽然佛功德圆满,但度众生的欲愿力是不会退减的,永远有强壮的生命力,推动着我们。娑婆世界讲的“强壮”,只是身体有劲,而佛的“欲无减”是很自然的,自自然然没有减退。因为这个力量是佛性里面本来就具足的、圆满的。

“念”是指念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佛法,智慧、解脱等一切都不会退失。

最后,“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这是十八不共法。可能讲半天也不明白;到了极乐世界用“八功德水”一荡,当下就全部都明白了。

 

万法由心,人能造神

“诸通慧声”,“通”是神通,“慧”是智慧,就是神通智慧。

“无所作声”,佛在佛法当中叫“无所作”,就是“无作无作者”。什么叫“无作无作者”?既没有创造万物的“神”(唯一的“上帝”和“主”),也没有被创造的东西,一切万法因缘所成。这因缘所成的法,又是众生幻心所现,万法唯心所造。所以,佛讲的真理就是这样,佛讲这些是无所畏惧的。

人非要造一个“神”,“万物是上帝造的”。其实这就是个虚拟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就不知道怎么讲话,就不知道在这个世界怎么过日子。这个虚拟平台就像“云空间”,也是有效果的。上帝就是个“云空间”,说了什么话,放在里面就行了,像个“大仓库”,想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这样很方便。“神”一定是人造的。其实,人造神也很简单,就像造房、造车一样。人能造车,人能造电脑,人能造飞机,飞机、电脑在原始社会的人看来,就是神,“这多厉害、多神!电脑里面什么画面都出来了”,这不都是人造的吗?人为什么要造车?因为走路很累,所以要造车,让自己走路不累。为什么要造房子?因为外面寒冷,需要遮风避雨,所以造房子。总之,人造的东西都是有用的。那么,人为什么造神?因为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神来保护,人类该怎么办呢?所以,就像身体需要房子的庇护那样,心灵也需要有一个神来庇护,需要有个归依的对象,所以就造了神。

房子是用砖瓦来造的,神是用心来造的,是用人的信心、虔诚来造的。

造房子,可能三五个人就可以;造神是所有信仰神的人共同造的,包括古代的人。比如有三十亿人信这个“神”,是这三十亿人共同的心念形成这个“神”。这个“神”就非常灵。你看,用钢铁造的车都那么灵,何况是三十亿人的心!人的心念非常微妙。

这些现象,从佛教来看,完全可以理解,“欲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自己就讲了,佛是心所成的,“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我们并没有什么,因为万法本来的体性就是缘起性空。佛不过是了悟到这个真理而宣说出来。佛没有说“我就是天下最大的神,你们要向我礼拜”,他没这样讲。凡是这样说的,明显反映出凡夫的我执骄慢、邪见颠倒。佛证悟无我,怎么会说这种无明狂妄的话?佛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都能成佛,这是智慧观察后讲出的绝对真理。

真理一定是平等的,真理如果不平等,那就不能叫真理。对佛所讲的宇宙法界的真理,心中建立定见,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水为佛事,焉可思议

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

极乐世界的水,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就是因为要作佛事。所以说“彼净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须水耶?清净成就,不须洗濯,复何用水耶?彼中无四时,常调适不烦热,复何须水耶?不须而有,当有所以”。

极乐世界的树是不是也这样?极乐世界不用盖房子,何用树耶?不用生火,何用树耶?“不须而有,当有所以”,极乐世界的东西都是有用途的,都是为了作佛事。

“水为佛事”,自然随意,上下、冷暖、快慢,一切都是自然如意的;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波扬法声。随应所闻,闻者欢喜,随顺法道。

 

②地

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众宝随心称意、庄严具足

此云何不思议?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宝、无量宝,随心称意,庄严具足。

这有什么不可思议?首先这一切都是由无量宝随心称意所形成的,庄严具足,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其次,这些庄严具足的宝,还有不可思议的事。

 

影为佛事

此庄严事,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彼中人天见斯事故,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

极乐世界的地可以影照十方,像纯净、光明的大宝镜一样。十方国土有净土,也有秽土;有清净诸相,也有秽恶诸相。种种善恶,由什么业因、外缘所形成的,都在宝镜里显现,彻见无余。

在我们这个世界,通常银行或公共场所都装有摄像头,监视着。其实极乐世界的树都像“摄像头”,善恶业缘看得非常清楚,“一切悉现”,尤其我们念佛,那要更加仔细看一看。

“彼中人天”,极乐世界的“人天”不代表人天,而是极乐世界的众生、眷属,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在内。

“见斯事故”,见到宝树明镜里所显现的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有什么效果和作用呢?

“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探汤、不及”,就是避恶如探汤、欣善如不及,这是《论语里的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汤”就是开水,“探汤”就是很谨慎、小心地用手指去试探开水的温度,形容看见别人造恶,心里会很警惧,“我哪里做得不好,这是造恶”,是什么业因缘,自己看得很清楚,知道造恶就会轮回;看到别人行善,知道会得好的果报,所以就会欢喜。“不及”,十方净土诸大菩萨行菩萨道,感到自己比不上,要向他们努力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的榜样不能学,好的榜样要学习。“探汤”就是止恶,“不及”就是欣善。

止恶,止三种恶:

第一,我们在娑婆世界造的种种恶业,在极乐世界都没有。但是极乐世界的众生看见我们造恶,还会心有余悸,很害怕。就像我们在海里被淹得半死,被别人救到船上,再见到水都会发晕,有浪打过来心里也会恐慌,赶紧躲开。所以,虽然到了极乐世界,不在娑婆世界的恶业里了,也还是心有余悸,一看见别人造恶,“离远一点”,这是“探汤”。

第二,就是止身口意三业烦恼,也是“探汤”。

第三,极乐世界的宝树镜子一照,“那个世界还有一个人在打坐,原来是个阿罗汉”,“若成阿罗汉,譬如菩萨死”,成了阿罗汉,如同头断掉了一样,成声闻果了,等于菩萨死掉了。“不行,我要谨慎,不能向他学习”,因为看得很清楚,那个阿罗汉无量劫前发了大菩提心,一直修行,却在某个时候,因为遇到恶因缘,退下来做阿罗汉了,“不能向他学习,还好,我终于到极乐净土来了,不然就毁了”。

“不及”,就是见十方国土诸大菩萨遍十方界上供下化,尽管极乐世界的菩萨也都有这样的神通道力,但他们依然欣乐功德,如海吞流,没有满足。

“情”,就是意志、愿望,这样的心境自然就成就了。在娑婆世界,把戒律拿来,“罚跪,罚香”“止恶行善”,讲了多少遍都不管用,成就不了。凡夫讲修行力,哪有修行力?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

到了极乐世界,止恶行善自然成就。在这里是成就不了的,“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不等别人破坏,自己就先破坏了,哪里还等别人来破坏?自己就找理由耍赖了。

亦如诸大菩萨,以照法性等宝为冠,此宝冠中,皆见诸佛,又了达一切诸法之性。

极乐世界的宝树、宝栏能够影现一切,就像“诸大菩萨,以照法性等宝为冠”,这是经中所说的。人类用宝冠庄严,或用宝珠、金戒指、金耳环等来装饰,诸大菩萨用什么装饰呢?用“照法性”这个宝,往头上一戴,能遍照法性,“了达一切诸法之性”,这是诸大菩萨的宝。极乐世界的宝树、宝栏也一样,一照就能了达法性、证悟法性。

“此宝冠中,皆见诸佛,又了达一切诸法之性”,这是佛法僧三宝具足,“皆见诸佛”是佛宝,“了达一切诸法之性”是法宝,“诸大菩萨”是僧宝。有“照法性”之宝,完全成就了。

又如佛说《法华经》时,放眉间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盖斯类也。

“阿鼻狱”是最底下的,“有顶”是三界最高的,或说是在色界四禅天中的第九天,位于有形世界之顶。有形世界就是欲界到色界,色界还是有形的,到无色界就没有形了。也有人说无色界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为三界之顶。反正从最底到最高。

“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盖斯类也”,极乐世界的宝树宝栏杆,作用就和诸大菩萨“照法性”之宝、佛眉间光类似。

下面是结论:

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

影:光影、影现。电影、摄影、视频之类,非阴影、暗影。影无质,影即佛,佛即影,较水为佛事更不可思议。

影作佛事,不可想象。这里的“影”,不是阴影、暗影。极乐世界没有阴影、暗影,而是光影,就像电影、摄影、视频之类,能显现一切。“彼种种事”都是“影为佛事”,“影”就是光影,光的效果。

 

种种事的体相用

极乐世界的种种事,体是无量杂宝,随心称意;相是庄严具足;用有两种,一是照见十方,二是自然成佛。

 

   ┌体┈无量杂宝

   │相┈庄严具足

种种事┤      ┌净秽诸相

   │ ┌照见十方┤善恶业缘

   │ │    │生死所趣

   └用┤    └受报好丑

     │    ┌自然止恶

     └自然成佛┤自然进德

          └自然证悟法性

 

照见十方,照见十方净秽诸相、善恶业缘、生死所趣、受报好丑,对这一切都看得非常清楚。

自然成佛有三个含义:自然止恶;自然进德,“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自然证悟法性。都是非常简单、非常自然的。

 

③虚空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耀,尽极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

 

声为佛事

宝网覆空,光色严丽,德风徐动,宣发法音,流布德香,闻者除垢,风触受乐。

娑婆世界,特别是在夏天,很热。热风吹过来,皮肤都像是被烤焦了一样。极乐世界“自然德风”,风里都有功德,叫“德风”。

“徐起微动”,轻轻地鼓动。

“其风调和,不寒不暑”,这种风非常协调、温和,既不寒冷,也不暴热。

“温凉柔软”,温温的,很凉爽,风很柔软。怎样的风才叫柔软?像电风扇吹的风就不柔软;小时候躺在床上,妈妈拿扇子在旁边扇的风就很柔软。扇子扇得不快不慢,轻轻地扇得小孩很舒服,这样的风就很柔软,因为有爱心。还有,农村麦浪滚滚,麦浪一起一伏,风吹过来不快不慢,很凉爽,感觉衣服、皮肤、身体都被吹透了,这样的风也很柔软。“温凉柔软”,“柔软”是个非常好的词,风柔软,声音也柔软,心情也柔软,水也柔软,光也柔软,尤其是心要柔软。

“不迟不疾”,速度不快也不慢,刚好。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词都用得好!风轻轻地、自自然然地徐起微动,不寒不热,不迟不疾,吹到众宝树里面,宝树之上还有罗网,罗网上还有很多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就是用黄金缕线所扎的种种奇妙的宝珠,“奇妙珍异,庄严校饰”。“种种铃发响”,“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演”,就是演讲,“演”字非常自然;“发”就是发动。

“流布万种温雅德香”,“流布”,“流”就是流淌、流动;“布”就是遍布。声音一过来,就“流布万种温雅德香”。风吹过来,不是一种两种,是万种“温雅德香”,不仅温和,还典雅、高雅。

“其有闻者”,“闻”是听到声音,不是鼻子闻到;当然,理解成鼻子闻到也可以,因为前面有“德香”。

“尘劳垢习自然不起”,“尘劳垢习”就是烦恼、垢染、染污,烦恼的正体和习气通通被吹干净,没有了,“自然不起”。

“风触其身,皆得快乐”,风吹过来,就会“触者生胜乐”,生微妙法喜、法乐。

“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总结,这是极乐世界的声音来作佛事,怎么可以思议!

总之,第八“三种事”功德是说“海陆空”通通都是作佛事的境界,都是佛的境界,到处都是佛法。

娑婆世界的凡夫无法理解极乐世界的境界,到处讲法,可能还会觉得烦。在课堂上听一听还可以,回到寮房还讲,吃饭时候还讲,到哪里都讲法,都没时间讲闲话,这样的生活,娑婆世界的凡夫肯定不行,有人会疯掉的。因为身心构造不一样,娑婆世界凡夫的身心构造,没法过圣人的生活。

比如,五台山很凉快,很好,有些大老板也知道,就在山里盖一栋房子,可一年也住不了几天。为什么?他待不下去,待了几天,住不了,走了。他的身心构造跟这里不相应,享不了这个福。

所以,想一想就知道,要去极乐世界享受福报,阿弥陀佛首先给我们改造,不改造就享不了极乐世界的福报。

就像让蚂蚁过人的日子,它能过吗?“走路的时候,两条腿站着!吃饭的时候,围条餐巾坐在餐桌前”,蚂蚁说:“我还是别做人算了,真麻烦!”它不能过人的日子,身心构造不一样,必须改造。

我们到极乐世界要过圣人的日子,要过阿弥陀佛、诸大菩萨的日子,身心清净,不会觉得极乐世界天天讲法受不了。

 

(9)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议?

经言:“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花出光,光出佛,佛说法度生。

这就是“光出佛”,出光,光出佛,佛说法度众生。这段对我们来说非常亲切,因为我们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莲花当中。正觉莲就是造佛的模具。怎么造出佛来?放光,光里出佛,佛又出光,多得很。

 

①天雨妙花

“风吹散华”,“雨”为佛事。“雨”就是花从天上掉下来,像下雨一样。“风吹散华”,风一吹,“遍满佛土”。极乐世界下雨就是下,花雨,“天雨妙花”。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下雪的文章。下雪的时候,千片万片亿万片的雪花,一片一片地往下飘落,心里感觉非常清净,冒出来的妄想都被雪花压下去了,整个人感觉非常清净。因为亿万朵的雪花是同一个方向,簌簌地从上往下落。只要站着看雪花,心里就安静,一点浮动也兴不起来,都被漫天的雪花平复了。

这只不过是雪片而已,在极乐世界,各种颜色的清净莲花,带着香气从天上飘下来,在空中像仪仗队排阵一样,变换阵势,这是多好的风景啊!颜色各种各样,“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

极乐世界,可以尽量去想象。但是,不要在地上想,最好到山顶上想,到山顶一看,远远近近,万千重山,层层叠叠。站得高,就看到天很大,在地上没法想象。到了山顶,一片金色云海,变成佛菩萨庄严海,花雨飘下来了。

“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随色次第”是指下的花雨是分颜色的,粉红的,金黄的,乳白的,“不杂乱”,按次序来下;到了地上也是有规矩的,比如先是一波粉红的,再来一波紫红的,再来一波青色的,再来一波白色的,排得很整齐,地上像铺了地毯一样。

“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花是柔软的,放光的,而且非常香。

“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这四句明显是为我们讲的,因为娑婆世界的地非常硬,没什么好享受。铺一片草地,一踩,软了一两分,就觉得舒服。而极乐世界铺在地上的花,很厚很软,脚踩下去,就没下四寸,踏着很软很舒服;脚一抬起来,“还复如故”。其实,极乐世界的菩萨是脚踏莲花走路,根本就不用“足履其上”。

“华用已讫,地辄开裂”,花用完之后,地上自然裂开缝,花就沉下去了。

“以次化没,清净无遗”,不需要打扫卫生。

娑婆世界到了秋天,银杏树金黄的叶子,飘到地上非常好看,但是还要去清理,不然一下雨,沾满泥巴就很难看。极乐世界不会这样,自然“如水入坎”,就没有了。

“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昼夜六时,按照时间点来的。

 

②花光出佛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这都很好懂。

“光色赫然”,光和颜色都非常鲜明。

“炜烨焕烂”,光明显赫、盛大、美妙,超过日月。

正觉华、正觉树、正觉楼……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岂有非正觉事耶?

最重要的是下面这一段: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极乐世界的花是随风吹落,遍满佛土,天上地下到处都是。每朵花出三十六百千亿光,每一光又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三十六百千亿乘以三十六百千亿,再乘以花的数量,算一算,极乐世界有多少佛!

极乐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佛,只缺众生。十方众生都去了,阿弥陀佛说“欢迎欢迎,我缺的就是你们”。极乐世界是成佛加工厂,众生就是原材料,十方世界是原料供应基地。众生去了,一加工就成佛。所以,极乐世界需要众生提供原材料。

“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这么多的佛,都放光说法。佛到娑婆世界来说法,没办法,只好开口讲法。在极乐世界说法不用开口,只要放光,就是说微妙法。

“如是诸佛”,或往东方,或往南方,分化十方。

“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度化无量众生,让他们成佛。

 

③花为佛事

“华为佛事,安可思议!这一段中,昙鸾大师只讲了花。《往生论》说“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和经文一样简略,就是“华为佛事”。

衣为佛事,香为佛事。

衣服能不能作佛事呢?如果衣服不作佛事,下这么多衣服干什么?衣服怎么作佛事?凡夫穿上就成佛了。穿衣服成佛很正常。把龙袍一穿,不就成皇上了吗?把佛衣一穿,不就成佛了吗?很自然的,衣服作佛事很简单。

香也作佛事,鼻子一闻,成佛了。各种庄严具都作佛事,到极乐世界,不想成佛都难!

 

(10)光明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

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①光从如来智慧报起

“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这是什么意思呢?文句很好懂,但是总觉得有点似懂非懂。极乐净土的光明,是从阿弥陀如来智慧报所生起的。我们这个世界的日光、月光,都不是从智慧所生起的。极乐世界的光是阿弥陀佛智慧的一个表相。阿弥陀佛的智慧太大了,大得漫出来了,变成光,到处都是,充满世界。

 

②光为慧用

光中有慈悲,有智慧,有神通……是活的,非无记。

极乐世界所有的光都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叫智慧报所起。碰到的人“无明黑暗终必消除”,也就是“终尽无明”。这里的“终”,是最终、一定。

这是为我们而说的,因为凡夫要尽无明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到极乐世界后,无明黑暗如果跟佛的光明一比,“此暗岂可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光明照到,黑暗当下就消除。

“光明非慧”,这也是对我们讲的,因为在娑婆世界,光明不是智慧,光明就是光;在极乐世界,光明就是智慧。

此土一切俱非,彼土一切俱是。

蕅益大师说“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在此土“一切俱非”,在彼土“一切俱是”。在此土,花不是佛,水不是佛,树不是佛;到极乐世界,花也是佛,水也是佛,树也是佛,什么都是佛。光明就是智慧。

我们怎么触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在此土,通过称名接触佛的光明,称名必得生。佛的光明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称念名号,佛的光明就摄取我们不舍,这是佛光的智慧之用。

 

  ┌此土 称名 往生

光触┤   

  └彼土 光照 成佛

 

在彼土,蒙受佛的光明照耀。佛光一照,“净光之力也”,马上长相也变了;光一照,心境也变了;光一照,功德也满了;光一照,开悟了;光一照,成佛了:就这么简单。

极乐世界的光如同镀金一样,我们这些小凡夫,从这边进去,那边出来就成佛——我们不是镀金,是镀光,光一镀就成佛了。

如此界电脑、机器人,从人之聪明分别业报起,而有记忆、分别、计算功能。

世间人发明的电脑、机器人,是从人的分别念的业报所起,所以就有记忆、分别、计算的功能。人只能做到这样了,没有佛那样的智慧光,不能让人开悟。而极乐世界的光明从阿弥陀佛智慧报所起,自然有这样的功能和作用。

 

(11)妙声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①闻名欲生得生

这里要和前面对照着看。前面讲的光、水、花,还是具体的事物;这里更厉害了,作佛事连物品都不用了,用名字就可以了,这是最高级的境界。前面说那么多,我们很向往,但是也不能马上得到,八功德水一滴也没喝到。如果没有这一条,前面等于白说了。极乐世界是很好,但是怎样得到呢?有名字就解决问题了。

天亲菩萨所说,都是有次第的。

到这里必须把名字说出来,不然大家都着急了,“说得那么好,怎样才能得到呢?”

卷上说:“‘声’者,名也。名谓安乐土名。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前后对照来看,“名悟物”,就是“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总之,前后这两段,卷上、卷下都说只要闻到安乐净土之名,愿意往生,通通能如愿。只要能往生,前面所说安乐国土种种真实利益,都能得到。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但闻”,说明很简单,只要听到彼国土清净安乐,“极乐世界好,这么清净,我愿意去”。极乐世界非常安稳,娑婆世界非常污秽。“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身心不安就很恐惧、很难过。极乐世界没有恐惧,“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极乐世界非常好,我愿意去”。

清净、安、乐,娑婆世界就缺少这三样,染污很多,不安,很苦。听说极乐世界法喜法乐,其乐无边,“触者生胜乐”;娑婆这里有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里不好,极乐世界清净、安乐,我愿意去”。

克念愿生,真实、决定愿生。

听到极乐世界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什么叫“克念愿生”?“克”是克制、约束、主宰、掌控,“克念愿生”就是声声念念都愿往生,从真实决定心中愿往生彼土。不是口头上说说,既不念佛,也不想往生,这不叫克念愿生。关键是“克念”,“克”也有战胜的意思,所有的念头都被这个念头所克服、克制、战胜。别的念头也许会起,但是这个愿生的念头最坚固、最强大。

 

闻乐愿生之证

闻乐愿生得生之证。

这一段经文也是闻乐愿生得生的证据。听说极乐世界安乐,愿意往生,这样就能往生,经证就在这里。

娑婆世界离极乐世界太遥远了,境界差太多了,天差地别都不足以形容。在娑婆世界,天地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差别呢?都在三界轮回,天地没有差别;净秽才有差别,净土和秽土隔得太远了,十万亿国土之遥。

娑婆世界众生讲“天地悬隔”,觉得差别很悬殊;在菩萨看来不都一样吗?都在小范围之内轮转。

井底之蛙来到大海边,阿弥陀佛说,“先把眼睛闭上,不然你脑袋会爆裂,等改造完之后再睁开”。然后一看,“好大啊!”不然就被吓住了。

 

闻信愿生,善根非浅

 

         ┌在染信净┐

此能闻彼,闻而能信┤在惧信安├信而能愿,愿能克念,善根岂浅,岂不生彼

         └在苦信乐┘

 

娑婆世界的众生,居然能听到极乐世界的消息,能听到就不得了,很不简单了。地球上有七十亿人,有多少人听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有多少人像我们这样听《往生论注》?能听到极乐世界已经很不得了;听到而且能相信,就更不得了。

娑婆世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凡夫,怎么能相信有极乐世界?而且相信自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在染污的地方能相信清净,在恐惧的地方能相信平安,在苦恼的地方能相信大安乐,这就是善根不可思议,不得了!

不仅相信,而且还发愿;不仅发愿,而且还克念愿生,这样的众生能不往生吗?这就是善根非常深厚,善根不浅,当然肯定往生。能闻到,闻到能信,信而能愿,愿而克念,这已经开花结果了。

一棵果树,能吸收大地的营养,能长出枝叶,还能开花、结果,这就是不可思议。它必须有根,所谓“五根、五力”,要有根,有善根才能吸收佛法的营养,才能开出菩提花,结出菩提果。

树没有根,就不能吸收营养。木杆栽在地里,能开花结果吗?它没有根啊。人也一样,无量劫以来,有深厚的善根,听闻佛法,自然就能吸收。

“但”:不需其他。

“亦”:平等。

“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但闻”就是不需要其他的,只要这个就可以了。

“克念愿生,亦得往生”,“亦”是平等,就是说无生法忍的菩萨能往生,凡夫也能往生。“亦”在这里是一个字眼。

高僧大德有大修行能往生,我们没有高僧大德那样的功夫,但闻安乐净土,克念愿生,也同样往生。不需要那么复杂,就这么简简单单也一样能往生。“亦”,平等、同样。

同样往生,跟谁同样?跟诸大菩萨、诸大祖师、历劫修行的人,跟有丰厚功德的人。我们没有历劫修行,也没有发大菩提心、菩提愿,也没有菩萨行,我们不过是“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极乐世界好,清净安乐,我愿意去”。

“即”:圆满,不隔时。

“即入正定聚”,“即”就是当下圆满,不隔时。

 

②名字为佛事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这里说,“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确实不可思议啊。

 

名摄极乐依正

一切光、影、花、水为佛事皆不可思议,未若名字不可思议。名总摄光、影、华、水一切德。

前面讲过,虽然极乐世界的光、影、花、水为佛事,一切都不可思议,但是,还不如佛的名字更加不可思议。因为光、影、花、水这些东西,都是极乐世界的,又没办法从极乐世界拿来,怎么办呢?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要从极乐世界拿来给我们,就需要有个载体,名号就好在这里。光也好,影也好,花也好,水也好,树也好,能够把这一切功德收到名号里,名摄极乐依正,这样就方便了。

名摄极乐依正。

极乐世界所有的依报功德、正报功德,光明、智慧、慈悲,包括花、水、音乐、宝网等等所有的功德,都收在六字名号里面,这叫名摄极乐依正。

 

名号是净土和秽土间的媒介

能传输,能转移,能储存,能有形化,能入三界,能入众生心,如芯片,如数据化。

六字名号是什么?其实就是个“U盘”,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U盘”,可以传输、容纳、储存和转移。如果没有U盘,电脑里的文件就拿不出来。

极乐世界的这些功德,怎么能拿到我们这里来?阿弥陀佛早就发明了,就用六字名号。六字名号就有传输功能,能转移,能储存,能有形化,能够把这些功德“拿”到三界来,“放”到我们心里。

阿弥陀佛通过六字名号,把极乐世界无形的功德,把我们“抓”不来的功德,拿来给我们。如果没有名号,极乐世界再好,我们不是空欢喜一场吗?

所以,六字名号更显得可贵,更显得跟我们很亲切。就像现在的数据化传输,比如怎么把照片传出去,用数据化就传输出去了,各种信息资料都用数据化。

六字名号就是“数据化”,极乐世界所有的功德,用六个字的“数据化”就传输过来了。不然佛的功德没法从极乐到娑婆三界,佛是佛,我们是我们,没有这个“数据化”就没有办法。

为净秽(光暗)二界媒介,出入无碍。

所以,六字名号等于净土和秽土两个世界之间的媒介。净土跟秽土就如同光明和黑暗一样,不能同时存在,光来了暗就没有,暗在光就没有。怎么能把阿弥陀佛光明世界的智慧、功德、慈悲拿到秽土来呢?这就是阿弥陀佛通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的发明。

 

名号两方便

在娑婆世界看这句名号,可能觉得无所谓,觉得不怎么样;其实名号非常善巧,非常好,让我们非常安稳,非常自在。

圣人若出现,彼此两不便;不若六字名,大家都方便。

阿弥陀佛不用自己来,他也不能来;佛来了,我们都会觉得不方便。不要说佛来了,即使佛像放在那里,都不方便。经常有人打电话问:“师父,我买的香,包装上有佛像,到最后怎么办?”烧也不敢烧,扔也不敢扔,很麻烦。佛像来了都觉得麻烦,何况佛来了?佛来了就更麻烦,不知道怎么办。所以,阿弥陀佛说:“我不去,我派名号去,你也方便,我也方便,这样大家都好。”

不是佛圣不示现,而是来了实在不方便。正因为佛菩萨知道我们的特点,所以很慈悲我们,很怜悯我们。

假如尊客光临,客走主人安。

不要说佛菩萨,即使家里来了贵客,你头一天很欢喜,时间长了,“快走吧,怎么还在这里待着?”为什么?“客走主人安”。因为是贵客,不能让他干活,天天好酒好菜,还要陪他聊天

那么,如果阿罗汉来了,要怎样对待?每天要磕多少头?一定磕得烦了,“阿罗汉你走吧!我还是跟凡夫在一起,比较好过日子”。

再说,哪个小凡夫心里没有点隐私?跟阿罗汉在一起,哪还有隐私?你一动念头,阿罗汉什么都知道了。所以,跟圣人在一起,没法过日子。凡夫跟圣人的身心结构不一样,必须改造,改造得跟圣人类似,也还差不多。

淡水鱼难入海。

现在,我们跟圣人还差那么远,就像淡水湖里的鱼跑到大海里去一样不适应。因为水土不服,所以就不相应。阿弥陀佛太了解我们的心情了,“我会让你们很方便的,这句六字名号,你们嘴巴念着就行了”。这样,晚上你可以抱着六字名号,念着佛睡觉。佛多么慈悲,就留下这句名号,我们不管到哪里都可以念,上厕所也可以念,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不方便。

净土法门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有这六字名号。

 

名号沟通佛界与众生界

第十一“妙声功德成就”,就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国土名字、如来名号是净土与秽土两界之间的媒介,就像太空梭一样,来回穿越。佛在无量光明的世界,而众生在无明黑暗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怎样交往呢?佛度众生,“度”就是运载、运度。佛在不同的世界运度众生,要发明一种工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如同在两个世界来回穿梭的“太空梭”,可以出入无碍,这样我们才感到非常方便、实用。

六字名号是实相而为物,南无阿弥陀佛是实相身,也是为物身。如果没有六字名号,佛在佛的世界,众生就在无明的世界,凡圣永远相隔,佛跟众生就没法交集。

 

     ┌无生 有生 ┐

     │无为 有为 │

     │无漏 有漏 │

佛界┈名号┤无相 有相 ├称名┈众生界

     │无量 有量 │

     │无限 有限 │

     │无分别有分别│

     └实相 为物 ┘

 

先在佛界里形成名号,名号是无生、无为、无漏、无相、无量、无限、无分别,是实相法。

第一,名号是无生的,无生无灭。本来诸法体相就是无生的。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无生功德的体现。娑婆世界是有生有灭的,我们称念六字名号,感觉声音大小、数目多少好像是有生有灭的,但是没关系,名号当体是无生的,这种无生可以显现为有生有灭,这样我们才能接近它。

名号本来无生无灭,我们无法理解,“怎么叫无生无灭?”没关系!这样的众生,只要称名,就可以得到无生的功德利益。即使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也没关系,到了极乐世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就像昙鸾大师举的“冰上燃火之喻”,这样,我们就非常方便。

第二,名号是无为的,“极乐无为涅盘界”。我们是有为的众生,有为的众生可以念无为的名号,念无为的名号就可以契入无为涅盘的境界,这样我们才方便。我们称念佛号,加功用道,念了多少声,这都是有为,没关系!名号本身无为,这样念就可以了。如果不要名号,让我们自己证入无为,那就无从下手。对凡夫而言,无为等于偷懒,什么都不干。

第三,名号本身是无漏的,具无漏功德。凡夫都在有漏当中,被贪瞋痴三毒所染,但是没关系!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把心里的漏洞堵住了,像胶一样密封了,成为无漏功德。

第四,名号本身是无相的。我们是有相的,如果对我们这样的众生说要证入无相功德,要无相修行,我们就没法入手。我们看什么都是有相的,人有人相,桌子有桌子相,对无相无法把握。所以,名号就成为有相,有声音相,有文字相,可以用各种字体写。有相,就让我们可以把握,从有相入无相,这是不可思议的。

第五,名号本身是无量的。名号从无量的世界来到有量的世界,马上就摇身一变,像换衣服一样,换成有量的,这样凡夫才觉得很亲切。如果名号来了还是无量的,凡夫就不知道怎样应对了。名号从无为的世界来到有为的世界,穿上一件有为的外衣,我们才能亲近;但里面还是无为的身体。名号从无量的世界来到有量的世界,穿着有量的衣服,凡夫就觉得很亲切,喜欢念;而里面是无量的,因为凡夫有量,名号就显现有量。

第六,名号本来是无限的,来到有限的世界,也可以成为有限。

第七,名号是无分别的,来到有分别的世界,也可以完全随顺。

这句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这样,我们来接触这句名号,感觉非常方便。如果把名号拿掉,让我们直接跟佛见面,直接做到无为、无生、无漏、无量、无限、无分别,那我们就没办法了。

我们凡夫,确实要对这句名号感恩戴德!名号七个“无”:无生、无为、无漏、无量、无相、无限、无分别,是实相。名号在佛界和众生界之间来回穿梭,从无生到有生,有生到无生。无生是佛的境界,有生是众生的境界。名号来到众生界,把众生抓到佛的境界,成为无生;得无生后,再回来度有生的众生。从无为到有为,从有为到无为,自由穿梭,这样才能广度众生。所以,用名号度众生,非常方便!

 

名号度众生的八大优势

这里列出名号度众生的八大优势:

 

         ┌1.不必分身,人人有分

         │2.随叫随到,不需即隐

         │3.不需供品,无有忌讳

名号度众生八大优势┤4.信者满德,不信无罪

         │5.信否相安,各取其便

         │6.不招谤嫌,不遭嫉恨

         │7.不影响凡夫生活,浊染中圣洁

         └8.转凡成圣,转染成净,潜移默化

 

第一,不必分身,人人有分。

诸佛度众生,如果不用名号,就要分身。阿弥陀佛用名号度众生,就不必分身,人人有分,一个跟着一个。如果用分身,每一个众生跟一个分身化佛,凡夫生活就比较麻烦。名号度众生就很简单,念了就来,不念就不来。它也有分身的功能,但是不障碍我们。不需要分身,就人人有分。

第二,随叫随到,不需即隐。

只要一叫“南无阿弥陀佛”,佛就来了,在舌尖上;不叫,就隐没了。非常方便,随叫随到。就像仆人,仆人在主人身边一定要训练有素,随叫随到,不叫就候在旁边,不打扰主人。主人谈话,仆人却伸着耳朵听,这样不行。如果主人没什么事,就到旁边隐没了;主人回头一喊,马上就出现了,这才符合仆人的身份。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像众生的仆人,一叫,就来了;如果不叫,忙着凡夫的“正事”,它就往旁边一闪,隐没了。非常方便!

第三,不需供品,无有忌讳。

这种优势就更方便了。名号不需要供花、供香、供水果,一切供品都不需要。如果供佛像,不摆供品自己心里不安。但是名号,嘴巴一念就行了,不需要摆供品,也不用花钱,也没有忌讳。如果是佛像,就有忌讳,不能供在卫生间里,但是在卫生间念佛就没关系。

供佛像必须有佛堂。如果家里不宽敞,只有几个平方,阿弥陀佛说:“几个平方就你住吧,不要给我了,我有极乐世界。”供佛像还得安佛堂,很麻烦。如果买不起房子,穷人就没办法供佛了。而名号是专门为穷人设置的,不需要供花供果,上班也很忙,买到的东西也不怎么样——都免了。名号跟我们的关系,就像一家人,没那么生分,不需要上供,只要念佛就好。

第四,信者满德,不信无罪。

对于名号,信者就有功德,不信的人也没有罪。如果佛菩萨来了,信的人就有功德,不信的人就有罪。佛菩萨来了还不信,岂不是跟佛菩萨当面对着干吗?就有罪过了。如果是名号这六个字,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不信没有罪,也不结罪,非常简单,把众生的善根保护得非常好。

诸佛菩萨有无量的神通道力,之所以不来示现,是因为如果示现了,信的人得功德,不信的人得罪过,这样不好,佛菩萨要善巧地保护众生的善根。名号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它有隐身术,隐藏得非常巧妙。

第五,信否相安,各取其便。

信的人就信,不信的人就不信,彼此相安无事,各取其便,非常巧妙。

相信这句名号的人,觉得名号就是佛,但是无法让别人看到,对方也不相信;即使不相信,也不得罪佛。相信名号的人,功德也不减少,完全可以得到佛的功德、佛的照顾、温暖和爱心,全部都能得到;不相信的人,也不得罪佛,彼此相安。

这样的智慧,只有佛的五劫思惟才做得到,我们无法想象。

第六,不招谤嫌,不遭嫉恨。

六字名号来,跟佛身来不一样。如果现在示现圣人来了,肯定是树大招风,遭别人嫉恨,枪打出头鸟。所以,圣人来示现往往要装疯卖傻。有六字名号,何必还要装疯卖傻?这样大家都相安无事,不招诽谤,不遭嫉恨,这多好!

第七,不影响凡夫的生活,浊染中过圣洁的生活。

名号可以让我们在染污中过圣洁的生活,因为我们除了六字名号之外,过不了圣洁的生活。比如夏天如果恭敬佛,要穿海青,身上就会起很多痱子,凡夫很难过圣洁的生活。我们是浊染的,称名是出污泥而不染,在称名当中过圣洁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样非常方便,并且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六字名号,把它当成圣人,它就是圣人,把它当成佛,它就是佛,把它当成六个字,它就是六个字,随顺众生,可高可低。就像极乐世界的水一样,“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认为它最高,它就是最高的法界之王;认为它不过是六个字,它也就是这样,一切随顺,一切自然。知者恒知,不知者恒不知;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彼此都很方便。

第八,转凡成圣,转染成净,潜移默化。

名号与我们很贴近,就能转凡成圣,转染成净,潜移默化。它是慢慢地转变我们,如果突然圣人来了,肯定要起冲突——必须慢慢转移才行。一个凡夫突然见了圣人,还没做好准备,怎么办?而名号亦圣亦凡,就看怎么理解。只要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慢慢就转凡成圣了,就会身心柔软,身心结构都转了,气质也转了。在染污中过圣洁的生活,慢慢就转染成净了。名号度众生非常善巧。

名字实相:活的,活佛,能度,能化,能说法,能放光,能消业除障,能灭罪净心,能保平安,能增福慧,能令往生,能令成佛。

所以,名号是实相,是活的佛。真正的活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它能度众生,能化众生,能说法,能放光,能消业障,能灭罪净心,能保平安,能增福慧,能令往生,能令成佛:六字名号是万德万能。

万德万能,机密不显,识者自识,不识者不识,相安无事,潜移默化。

万德万能且还机密不显,藏得非常紧。知道的就恒知道,跟别人说,嘴巴都说破了,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这样既不影响也不伤害别人,这是最方便的。名号就是活佛,有耳朵,有眼睛,有心,能听得见,看得见,知悉一切;还方便,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六字名号确实不可思议!

人跟人打交道就很不方便,当面赞叹显得有点谄谀、巴结的意思,背后赞叹还可以。所以,人也是一样,用名字就很方便,面对面多麻烦。

 

结归

信乎,一大藏教为六字名号注脚、说明书,名号乃产品、造佛机。

一大藏教是六字名号的注脚,这句话说得确实特别好。六字名号是产品,整个大藏经是六字名号的说明书,说明六字名号有什么功能、作用、效果。六字名号就是造佛机,能造出许多佛。

若无名号,佛自是佛,生自是生,生佛永隔。

如果没有六字名号,佛是佛,我们是我们,佛跟我们没有关系,十方那么多佛跟我们也没有关系。凡夫的心跟佛不交集。所以,如果没有六字名号,众生与佛没法交流。

今有名号,佛能度生,生能归佛,生佛一体。

现在有了名号,佛就有了度众生的方便手段,众生就能归依佛。如果没有名号,让众生归依佛,怎么归依佛?归哪尊佛?佛在哪里?喊也喊不出来。“你信吧!”怎么信?信谁?在哪里?看不见,无形无相,“到底有还是没有?”凡夫心里就不踏实。现在有了名号,众生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归依佛了,就这么简单。

有了名号,生佛融为一体;没有名号,生佛永远分离。

如螺纹栓,否则无法交集,凡圣永隔。

六字名号就像螺纹栓一样。我们修机器,把螺纹栓一旋、一拧,拧到很紧,就成为一体了。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本来是不交集的,一念六字名号,我们的心就跟佛的心旋到一起了。越念南无阿弥陀佛,心跟阿弥陀佛拧得越紧。一天念三万遍,一句佛号一旋,一句佛号一旋,把我们的心一丝一丝、一圈一圈,一直旋到跟阿弥陀佛拧在一起,根本就分不开。六字名号螺纹栓把众生和佛非常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三界黑漆桶,名号能渗透。

整个三界是一个黑漆漆的、坚固的桶,但名号能渗透进来。

是桥梁,是通道,特别便于凡夫。

六字名号非常好!是我们从娑婆界到极乐界的太空梭;是我们从此岸到彼岸的桥梁;是我们从山这边到那边的隧道,特别有益于我们凡夫。

依报名已如此,何况正报名。本愿所成万德洪名,法界最伟大发明,十方佛赞。

极乐国土的名号都有这样的功德,何况正报阿弥陀佛的名声。阿弥陀佛本愿所成之万德洪名,是法界最伟大的发明,十方诸佛都鼓掌、赞叹。

确实是法界最伟大的发明: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所谓超世愿,就是“名声超十方”,发明六字名号这个造佛机。六字名号就是“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普济诸贫苦”,十方诸佛为什么称赞啊?妙声功德成就,“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这个我们就讲到这里。“名”后面还有“主”,名的主人翁出现了。

 

(12)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

前面讲了极乐世界很多不可思议,花为佛事,光为佛事,水为佛事,地为佛事,声为佛事,影为佛事,一直到名为佛事。国土名字作佛事,这是作佛事的极至,是最高、最微妙的境界。

这些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和功能呢?因为背后有正觉阿弥陀佛法王善住持之力。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此云何不思议?

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

“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回答得多么干脆明了!所有的不可思议,包括前面讲那么多不可思议,包括后面那么多不可思议,都归到这里,在这里给答案了:“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这就没话说了,什么不可思议?因为“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所以花、光、水、地……通通不可思议。

“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因为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安乐净土是为正觉阿弥陀善力所住持,当然也就不可思议了。

同样,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我们被阿弥陀佛善力所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六字名号是正觉阿弥陀善力所住持,我们念六字名号之人岂可得思议耶!

卷上说,“愿我国土,常有法王,法王善力之所住持”“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安乐国土是阿弥陀佛正觉善所住持的,怎么会有不是正觉的事情呢?正觉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

一一皆是正觉,一一皆是佛境界。正觉华、树、水、风、光、声、乐、香……

极乐世界没有不是佛的,正觉花,正觉树,正觉水,正觉鸟……一切都是正觉,因为一切都是阿弥陀佛正觉善所住持,怎么会有不是正觉的呢?

就像我们人体,有神识的住持,一个小虫在我们身体的任何地方爬动一下,我们也能觉知,虽然不叫正觉,但最起码也是一种“觉”。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依报,依正是一体的,所有一切都是佛的境界,怎么会有不正觉的事情呢?

六字名号也是阿弥陀佛正觉善所住持,不管哪个人念,岂有非正觉事耶!出家人念是出家正觉,在家人念是在家正觉;人念是人正觉,鸟念是鸟正觉。六字名号怎么会有非正觉之事?

昙鸾大师的解释干脆,明了,毫不含糊,让我们的信心满得都漫出来了。

前一一不可思议,归结于此。能神者神之耳。

极乐国土所有的不可思议,天亲菩萨讲得非常简单:“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就这么几个字,我们读完就完了,不会思维。昙鸾大师解释这么多,解释得这么妙,每一种不可思议都要归到这里:“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真是不得了。

后面说到“能神者神之耳”,极乐净土这一切,风、光、花、乐等等,都能作佛事、度众生。为什么?背后有阿弥陀正觉善住持力,“能神者神之耳”。

就像电脑会计算,是因为人编好了计算程序装进去,它才能这样。极乐世界连花、水都是佛,那佛度众生的功德善力更加不可想象了。

所以,一切的不可思议,都归结在主庄严功德成就,归结在阿弥陀不可思议:“此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就归到这里。

 

②释“住持

“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

何不在卷上释?

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在卷上已经说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这首偈子,二十四行偈都解释完了,也提到“住持”两个字,昙鸾大师为什么不在卷上解释呢?到这里来解释,说“‘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在前面解释不是更好吗?这个解释,昙鸾大师绝对不会放到前面的,因为卷下这里是讲果地功德成就。“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卷上只是讲因中的发愿,果上的力用留在卷下说明。

一般来说,名词在最先出现的时候解释。但是昙鸾大师不是这样,他在卷上略而不释,到这里才解释,因为在这里解释才吻合,跟卷下说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力,尤其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在这里说明是非常恰当的。

 

      ┌不变

   ┌不异┤

   │  └不二

住内神┤

   │  ┌不减

   └不灭┤

      └不亡

   ┌不散┐

持外形┤  ├一切功德法财

   └不失┘

 

“住”的意思是不异不灭,是内在的。佛“住在我们内心。“住”是讲精神方面,精神住持着。

“持”是外在的,因为精神住在我们的内心,所以能持住我们的外形。

如神识住持身体。神识若离,散坏变异。

像我们的身体,靠神识住持,如果神识有力、气血充足,就能持住我们的身体,不生病,即使割破了,伤口也可以愈合。小孩的皮肤都很丰满、紧绷,这是因为住持有力,持得住。但是当我们老了,神识涣散了,持不住了,皮肤也耷拉,眼袋也耷拉,持不住就掉下去了。神识住在里面,持得住就非常挺拔、好看。

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住持,也是内在的。住在我们内心,持住我们。持什么?持一切功德法财,让功德法财不丢失,都持住。极乐世界完全是阿弥陀佛功德的显现,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大愿力、善根业力所住持,就能持住。连一朵花、一片叶、一滴八功德水、一寸土地,都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持住在那里。

“不异”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变化、不变异,没有不一样;再就是不二,就是一致性,同一个阿弥陀佛正觉,没有第二个。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说了算,这是绝对性的,不是相对性的。为什么?因为全都是他的,树也是他的,花也是他的,水也是他的,都是他的善力住持,当然他说了算。

像我们身体不都是我们说了算吗?因为我们的神识住持在我们身上,皮肤、毛孔什么都是我们说了算,因为是一个整体。

阿弥陀佛住持极乐世界的花、光、风、树、叶了,会不住持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吗?会不住持人天吗?阿弥陀佛首先就要住持极乐圣众的心,这是最根本的度众生。他把我们持住了,掉不了,跟佛成为一体。这叫住持。

“不灭”的意思,一是不退减,住持的功能不退失;二是不亡,也就是不消失。不仅不消失,也不减退。这叫“不异不灭”。

“不散不失”,就是不会丢散,不会失掉。

以正觉善力住持国土,全体是佛境界,涅盘界。

阿弥陀如来以正觉善力住持国土,所以,极乐世界全体都是佛的境界。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它怎么能成为涅盘界?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样祥和?万事万物都能作佛事,因为它本身就是阿弥陀佛善力住持,自然就是这样。我们这里为什么不是涅盘界?为什么这里的山、石、土、地这么险恶,是“三界火宅”?因为没有阿弥陀佛的善力住持。

所谓色心不二,依正不二。我们众生的身体称为色,心称为心。佛的色心不二,佛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色心完全是一,没有分别,色即是心,心即是色。极乐国土依报和正报也是完全不二,佛这种境界,我们没法想象。佛以虚空为身,或以国土为身,或以一切众生身为身,极乐世界整个依报庄严和正报是一体的。对我们来说,依报是器世间,和我们的身体是分离的,我们身体只是在其中活动而已;但是对佛来讲,整个极乐世界都是他的身体,这就叫依正不二。

 

  ┌国土

住持┤名号

  └念佛人心

 

“正觉善力住持”,这里是讲极乐国土,但它不光是住持在极乐国土,也住持在名号里面。名号里面如果没有阿弥陀如来正觉善力住持,十方诸佛怎么会赞叹这句名号?四十八愿里就有十六条愿讲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正觉善力的完全体现,是“实相身、为物身”。

所以,阿弥陀佛的善力住持,一是住持国土,一是住持名号,通过住持名号,也住持到我们念佛人的心中。

我们在这个“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娑婆世界,还能有安乐,那是因为有佛住持在我们心里。有佛住持,心里就安稳自在。

我们在这个世间,想要过简单的生活,想要修学佛法,就要有佛力住持,不然就会慌张。就修行来讲,世间的知识99.9%都用不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真言,这六个字就像吸尘器一样,把世间所有的知识通通吸在里面。释迦牟尼佛早就说过“邪见稠林”“邪见增盛”,现在叫知识爆炸。

所以,我们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用爱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这个非常重要。

 

③不朽药喻

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因缘则生。何以故?不朽药力故。

“不朽药”的比喻多好!不朽药涂种子,种子就不会烂,放在水里不会烂,放在火里烧不焦。不管过了百年、千年、万年,因缘一到就会发芽,就会生长,只要得因缘,生命力就生发出来。为什么?是不朽药药力住持的原故。住持,持住,让它的生命力持续不退失。

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

如果你到了极乐世界,后来又想到三界苦恼的世界来教化众生,不想在净土了,想去三界教化众生,都能随愿。

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

昙鸾大师比喻得真巧妙。三界是杂生水火,是水深火热的世界,如果心力不够,要么被火烧焦,要么被水泡烂。但是到极乐世界一“镀金”,极乐世界的不朽药一涂,就不会退失大菩提心,不会退失菩提愿、菩提行,精进勇猛,勇猛无倦。

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此约往生后再来,住持其心;又有此土以名号、光明住持念佛人心。凡圣不同,住持无异。

我们往生之后,阿弥陀正觉给我们“镀金”住持了,再来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其实我们在娑婆世界也是一样,也有佛力住持,在此界就平生业成。平生业成,我们的心瞬间就到极乐净土了。到了净土,我们“自信教人信,大悲传普化”。“远送此心到西方,为涂不朽药力故”,其实在此界,六字名号就是不朽药水,一点就涂上了。

这里是杂生世界水火。在此界,阿弥陀佛是以名号、光明住持念佛人的心。念佛人心中得安稳,得法喜,得安乐,菩提种子毕竟不退,这就是被弥陀善力所住持。

当然,我们还是凡夫,从极乐世界再回来是圣人。虽然有凡圣的差别,但是阿弥陀佛光明名号的住持力是一样的,没有分别。

 

(13)眷属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①主和眷属同一正觉

全偈言“正觉”者,在此二偈,主、眷属,岂非主伴同一正觉!

一读到这里就觉得很法喜。“此正觉”正是“彼正觉”,这里“眷属”的正觉,正是“主”的正觉。整个二十四行偈,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里,讲到“正觉”的,就是这两首偈子,就是主和眷属。说明主和眷属之间的关系密切,它们就是一个正觉,不是两个正觉。这就显示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的是佛的全部基因,得到佛的功德,是同一性的。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生类比较

此云何不思议?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

娑婆世界是杂生世界,有胎卵湿化。胎生,人、马、牛、羊、狗;卵生,鸡、鸭、鹅、鸟、鱼;湿生,飞蛾、蚊子从湿气里化出来;化生,修罗、饿鬼、天人、地狱。

“眷属若干”:娑婆世界众生种类繁多,品种多。

到极乐世界只有五大品种,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大品种再一缩略,只有两个品种:人和天,声闻、缘觉、菩萨不能变成别的。人天只能成佛,所以,这两个品种再一缩,只有一个品种——“佛”。

娑婆世界是杂生世界,昆虫无量无边,鸟类无量无边,微生物种类也非常多,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也是无量无边,太多了,够杂的。

这就是娑婆世界,杂生世界。为什么?众生杂业所感。

极乐世界,都是念佛去的,都是莲花化生,都是一模一样。“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没有许多品种,只有一个“佛种”。

娑婆是杂生世界,杂多,杂染,杂毒,杂业。

“杂”有杂多、杂染、杂业的意思。“杂多”就是品类繁多。“杂染”就是染污,以种种烦恼心念杂染,染着贪瞋痴杂毒。“杂业”,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升有堕,有各种各样的业。因为有这样的业力,才能感得这样的杂生世界。所以,众生业力确实不可思议。

安乐是纯生世界,纯一,纯净,大乘善根、清净智海、正觉华生,如来大愿业力。

安乐世界不是杂生世界,叫纯生世界,纯一生命形态,都是“大乘善根界”,“清净智海生”,“正觉华化生”,都是靠如来大愿业力。

 

③同一念佛皆兄弟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这样的话,安乐世界就不是杂生世界,是统一性的,绝对都是清净智海。

为什么有这样的世界?因为佛跟眷属是主伴同一正觉。“主”就是上一偈“主功德成就”,“伴”就是这一偈“眷属功德成就”。

 

成佛生产线

它的根本原理从哪里来呢?

正觉善持正觉华,正觉华生正觉众,正觉众证正觉果。

上一偈是“正觉善住持”,这一偈是“正觉华化生”。正觉善就是法王善,“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正觉之善持什么?持正觉之华。正觉之华生什么?生正觉之众。因为“正觉华化生”的众生,就是正觉之众。正觉之众得什么?正觉之果。

这是一个链条,是一条成佛的生产线。“正觉善”持“正觉华”,“正觉华”生“正觉众”,“正觉众”得“正觉果”,一条线下来,就成佛了。

 

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卷上说“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大家都是平等的,外表的长相都一样。

阿弥陀佛真的心平等。在我们这个世界,都说父母的心平等,但跟阿弥陀佛比,还是不平等。怎么能平等呢?大哥长得漂亮,小弟没大哥漂亮,都是父母生的,长得还不一样。父母说:“那我没办法。”当然没办法,没成佛嘛!成佛就不一样了。到了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长得漂亮,你和他一样漂亮,平等了吧?远通法界皆兄弟,这样好。然后,观世音菩萨有什么智慧,你也一样;观世音菩萨有多少功德法财,你也一样;观世音菩萨有一颗摩尼宝,也给你发一颗:观世音菩萨有的,你都有,这就是佛心平等。

每一位眷属都平等,这叫眷属平等。

什么叫“与夺无路”呢?“与”就是赞叹、鼓励、欣慕;“夺”就是贬低。在极乐世界,佛心绝对平等,大家都一模一样,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佛的孩子,到极乐世界,佛绝对不会两眼看待,衣服一样,待遇一样,什么都一样,总之都一样。

“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这些词,多么干脆利落!

 

┌同一

│无别

│无殊

└平等

 

这里先说“同一”,又说“无别”;前面说“无殊”,“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无瞋忍之殊”;又说“平等”,“平等一相”。这些词都显示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完全没有差别。

昙鸾大师讲得非常清晰,极乐净土哪有什么差别啊?“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从种性来讲,从关系、情谊来讲,虽然我们还在娑婆世界,但是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已经是兄弟了,“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杂业众生因念佛得生净土

杂生世界的“杂”,分“因杂”和“果杂”;因中叫“杂业故”,果上是“处所杂”。你看三界六道,有三界,又有六道,处所真是够杂的。

 

    ┌因杂┈杂业故

杂生世界┤  ┌处所杂┈三界六道

    │  │出生杂┈胎卵湿化

    └果杂┤父母杂

       │眷属杂┈若干

       └苦乐杂┈万品

 

另外,还有“出生杂”。出生分胎、卵、湿、化四种,够杂的。狗胎、马胎、牛胎,鸡卵、鸭卵、鹅卵,这就是出生杂。

再有,“父母杂”。出生杂是因为父母杂。鸡父母、鸭父母、鹅父母、狗父母、猪父母、人父母,这都是父母杂。

父母杂之后,“眷属杂”。狗兄弟、鸡兄弟、鸭兄弟、人兄弟,各种各样的。一晃就投到猪腹马胎。

到最后,“受用杂”,种种的杂业,苦乐万品。

业力决定出生何道、四生方式、受生父母家庭眷属、一生苦乐穷通。

种种的杂业,出自种种的业力;种种的业力,决定出生于何道。由于业力杂,底下就都杂了。

业力,决定我们胎、卵、湿、化的四生方式,也决定我们受生的父母和家亲眷属,也决定我们一生的苦乐穷通。

凡夫杂业,不生杂生世界,而生净土,岂凡夫之力?乃如来大愿业力,胜过三界道,胜凡夫业系,横截五恶趣因果。

凡夫在娑婆世间,所造的不都是杂业吗?那么,杂业众生,不在杂生世界轮回,而往生到净土去了,靠的是凡夫的力量吗?显然不是凡夫的力量,是因为念佛了!

念佛靠佛力,佛力就把我们所有的杂业之力抵消了,而且“胜过三界道”。所谓:

如来大愿力,胜过凡夫系;

往生极乐界,横截五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