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念佛是否必经五十二个阶位,阿弥陀佛是否会涅盘,极乐世界是否是化城
《往生论注》里的名言名句特别多,俯拾皆是,随手拈来,“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这是其中非常着名的一句。
娑婆世界称为杂生世界,是杂类众生,是品种繁杂的众生所出生的地方;反过来,安乐国土是大同世界。
中国人有一个理想叫“大同”,要建立大同世界。“大”有几种意思:
第一,全部。大同,“大”就是全部,全部都是相同的。如果只有部分相同、另一部分不同,就不能称为大同。如果只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了,多数人没富裕,就不叫共同富裕。
第二,彻底。完全相同。
第三,圆满。完全相同达到圆满的境界,才叫大同。否则不能称为“大”。
┌全部
大┤彻底
└圆满
因同果同
极乐世界是大同世界,我们从因和果两个角度来说明,即因同和果同。
因同
从因来讲,可以从佛和众生这两方面说明。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先讲果地觉之同,再讲因地心,约众生讲同。
约佛,可以从法藏的愿力和“法王善住持力”来讲。极乐世界之所以是安乐净土不可思议,因为有两种力:一种是业力,另一种就是佛法力。
第一,业力,就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首偈子,是法藏菩萨因中大愿业力所成极乐净土。
第二,“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极乐净土是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
这两种力是平等无差别,由这两种力所兴起的极乐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因中发心平等,“‘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所以称为平等大道。
法藏菩萨因中发心时,就证悟诸法平等,别说极乐净土,即使娑婆世界,这杂生世界的一切,在菩萨的清净智慧当中,见诸法正体、真如之相,都是平等一相。见诸法平等,发心就平等;发心平等,道平等;道平等,大慈悲平等。
极乐世界所显示的一切,绝对是称法性的平等之相,不可能稍有差池。所以,如果说极乐世界有一部分环境清净,有一部分环境污染,这不可能;或者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太好,也不可能。如果说八功德池里的水质还有差异,这里水质好,那里水质不好,那不可能。
娑婆世界是杂生世界。比如,有的地方水比较甘美,甜一点,有的地方水又苦又咸,有的地方水被蓝藻污染了;有的地方泉水可以喝,有的地方泉水就不能喝。总之,就是杂,品类特别多,差距特别大。极乐世界到处都一样。
由于佛因中平等、果上平等,所成就的极乐净土就是大同世界。众生以法藏菩萨大愿业力和阿弥陀如来法王善住持力为往生的善根福德因缘,所以,从众生来讲,因也平等,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靠法王善住持力。“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是昙鸾大师在这里解释的。往生之因,从众生这边来看,同一念佛无别道,都乘佛的大愿业力。
果同
因相同,果也相同。有几种相同:
第一,处所相同。往生到同一个净土——安乐世界,是同一报土的境界。杂生世界就不一样,处所有三界、六道,复杂得很。众生的脑子都复杂,感生的环境也复杂。三界、六道,极乐世界哪有这么多东西?都是同一的,都是安乐世界,都是平等、清净、光明。娑婆世界这么差的小地方,还分很多品,三界、六道,上上下下多少层天。
第二,生处相同。往生的形态是相同的。在娑婆世界就不一样了,诞生很复杂,至少有胎、卵、湿、化四种诞生的状况。在极乐世界往生只有一种,都是莲花化生。这里可能会有疑问,《无量寿经》不是说有胎生、有化生吗?后面章节有辨析,胎生也是化生。
第三,父母同。父母就是正觉,都是正觉净花,“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第四,眷属同。眷属就是兄弟,都是大乘菩萨。法界兄弟,无量无数。
第五,受用同。在娑婆世界的受用苦乐万品,差别太大了!在极乐净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都是一样的,没有亲疏之别。
第六,成佛同。究竟来讲,成佛相同。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无量光寿,所以极乐世界是究竟大同世界。
在娑婆世界讲同,只是一个理想而已。“大同世界”是《礼记·大同篇》里说的,孔老夫子如果晚点出生,遇到佛法,他的理想就可以实现了。这几千年来大同世界实现了吗?法藏比丘早就给我们实现了,果上都已经成就了,只是众生还不了解。
《无量寿经》里说极乐净土有“化生”和“胎生”,这里为什么说都是“正觉华化生”呢?
极乐世界所谓“胎生”,只是一个比喻,可以用善导大师的两段话来说明。相关法义,如果古德有解释,特别是祖师有解释,一定要参考、学习;如果没有解释,就只能根据经文。往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寿经》里说,疑惑佛智的人“生彼宫殿”当中,明信佛智的人“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有人就得出结论:疑惑佛智的人一定生在宫殿里,其实,这是个比喻。
《圣教集》568页,《观经四帖疏·定善义》:
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
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萨徐徐授宝衣。
光触体得成三忍,即欲见佛下金台。
法侣迎将入大会,瞻仰尊颜赞善哉。
“带惑疑生华未发”,这就是《无量寿经》里讲的“胎生”,为什么是胎生?因为疑惑佛智,生彼宫殿,五百岁不见诸佛。因为带有疑惑往生,所以他的莲花没有开发,“华未发”,花没有开发。
“合掌笼笼喻处胎”,他在莲花里就像小孩在母胎里面。“笼”在胎里面。把这种状况比喻为胎生。这是一种说法。
为什么说是宫殿呢?虽然是胎生,但在里面非常快乐。在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比住皇宫更快乐的?所以,用宫殿来比喻。《无量寿经》说得很清楚: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
譬如转轮圣王,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纳彼七宝宫殿里面,衣服、饮食、伎乐等供养如转轮王,无少差别。
“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他不快乐,一定要想办法跑出来。
极乐世界的“胎生”也是这样,这是比喻。
《圣教集》575页:
明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念佛就是“修因正念”。同一念佛无别道,当然是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但也不要忘了莲花胎里还有几个小兄弟,那也是兄弟。
入莲花胎的兄弟就像早产儿在温箱里。在娑婆世界,早产儿都要放到温箱里。杂行杂修的人,善根还不成熟,到极乐世界就像早产儿,所以要用莲花胎包起来慢慢养,长养圣胎,温养圣胎,让他善根成熟,让他断疑生信;不怀疑阿弥陀佛了,善根长满了,归命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不疏远了,这不就是善根成熟了吗?这时候莲花就开了。阿弥陀佛多慈悲啊!
专修念佛的人,如同十月怀胎具足的胎儿,早就在无量诸佛所种诸善根,跟阿弥陀佛亲近,已经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而是平生业成。《观经》说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华”,现在就是芬陀利花,已经在莲花里了;到极乐世界,莲花就开了。
杂行杂修的人现在不在莲花里,还不是“人中芬陀利华”,到极乐世界才入莲花里。专修念佛的人,在娑婆世界把所有的过程都走完了。杂行杂修的人,善根还不够,佛又怕他在这里受罪,先把他救过去;去了毕竟善根还没有成熟,所以在莲花里先待五百年,养着。这是一种特殊的慈悲。
“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善导大师的文风很简略。如果有疑惑,虽然能往生,也是靠佛的愿力和慈悲去的,但是“含华未出”。“含华”,前面说“华未发”,这个“华”是别的什么花吗?肯定是莲花,含在莲花中没有出来。
“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是有时、也。这种状态也叫生在边界,或者说为堕在宫胎。为什么说生在边界呢?“边界”或者叫“边地”,就是“闻法为难”。生在宫殿中会怎样?《无量寿经》说:
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
这种情况在娑婆世界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见闻三宝,属八难之一,称为“生于边地”。这里用“边地”这个词来说明,虽然他到了极乐世界,但是生在边地。到极乐世界莲花里,为什么见不到佛呢?是佛不去吗?佛去了他也见不着,因为被自己的疑心障碍住了。疑心就是这样,比如前面有个树桩,如果怀疑那是一个人,树桩明明在那里,他也看不到。
疑,就见不到佛。
什么叫见到佛呢?明信佛智,就见到佛了。
佛这样慈悲,无条件救度,结果他认为有条件,就把佛给变了。这样的心,即使佛来到他面前,他也见不到,他把佛变了,变得不是佛了;法也闻不到,因为不能明信佛智,法也不懂,这都是自己业力所感。
“或堕宫胎”,“生”是提升的,“堕”是往下的。这里的“堕”,是跟专修念佛、七宝莲花化生者相比,虽然也往生了,但是这种状态就属于堕;但不是堕入三恶道,堕宫胎里比堕三恶道强多了。
“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大悲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入开华三昧”,如果菩萨不进去度化怎么行啊?因为有疑惑,有罪业障碍,莲花就包得很紧。观世音菩萨入开华三昧,教化他,除掉他的疑惑、障碍,莲花就要开了。
“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前面说“法侣迎将入大会”,这两段说的是一回事。前面说“宫胎”,这里说“宫华”。前面说“含华未出”“华未发”,这里说“宫华开发”,很显然,宫胎就是宫花,这个“胎”就是花。从里面看是宫殿,非常庄严,快乐;在外面看就是一朵莲花,是莲花形的宫殿。所以叫宫胎,又叫宫花。
由此可知,胎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最后从莲花里出来,还是莲花化生,并没有另外一种出生状态。
同一念佛,故感同一正觉净华化生。正定业故,平等无别。若杂行回向,大同中有稍差,杂业故,非同一念佛正定业故,现九品莲。
专修念佛的人,同一念佛为因,就感得同一正觉净花化生,这是因为正定业故,平等无差别。
如果杂行回向的人,大同当中稍有差别。所谓大同小异,大同是也往生到极乐世界,也是报土;稍有差别在哪里呢?就是在莲花里要待上一段时间。《无量寿经》讲五百岁,这是大致的说法;《观经》分为九品,最长十二大劫,时间长短不一。
杂行回向的人跟专修念佛的人大同小异,因中大同在哪里呢?大的方向、根本是相同的,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极乐世界,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也念佛。稍有差别在哪里?他觉得“有无条件救度吗?光念佛够不够?单靠阿弥陀佛行不行?是否杂一点我的东西”,就这一点杂坏了,坏事了,搞砸了,成为杂业了。
“杂业故”,不是同一念佛正定业,里面稍微夹一点杂。念佛要不怀疑、不夹杂。怀疑,疑惑佛智,就要堕胎宫;为什么夹杂?因为怀疑才夹杂,不怀疑会夹杂吗?所以不要夹杂,夹杂就显现九品莲华。
杂行往生也是正觉花化生
杂行回向往生者,是否也是“正觉华化生”?
杂行回向往生者,是否也是正觉花化生?他的莲花也是正觉花吗?
杂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是正觉花化生,下面有两点祖师的教证。
第一,善导大师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既然是“一切善恶凡夫”,就包括专修念佛的,也包括杂行回向的。不往生便罢,只要往生,都是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不是靠他杂行杂修之力。靠杂行杂修之力怎么能往生呢?不可能的。杂行杂修没有“之力”,只会坏事,虽然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让他往生了,结果跑到莲花胎里去了,这就是杂业不好的地方。
既然都是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去往生,当然也都是正觉花,“大愿业力”跟“正觉花”,不过是说法不同而已。
第二,昙鸾大师说:
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正觉善所住持,安乐国土怎么会有不正觉的事情呢?宫胎、宫华也是正觉花,没有不正觉的事情。
所以,即使是杂行回向莲花化生,虽然有段时间含花未出,也是正觉花。
九品莲胎是佛特别之慈悲
岂佛正觉华开有迟疾?盖以灭罪增德,断疑生信,温养圣胎,成熟善根,使安全生产。如此界早产儿,须用恒温护理罩。九品莲胎乃佛特别之慈悲。
那么,都是正觉花,阿弥陀佛的正觉已经成就了,正觉花为什么开有迟疾呢?
佛的正觉花,本身是没有迟疾的。佛在十劫之前已经成正觉了,哪里还有早和晚?正觉花都是一样的,只是为令众生灭罪增德、断疑生信、温养圣胎、成熟善根,就特别照顾,让他可以安全地出来,所以就显现出九品莲胎,这是佛特别的慈悲。
佛的正觉当中有特别的慈悲,也有抑止的慈悲。比如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面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既然有抑止的慈悲,就可以显示用莲花扣一下,这就是抑止,正觉当中有这样的慈悲和善巧方便,所以,到极乐世界就显现这样的状态,这并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
谁出三界不由念佛之门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往生彼清净安乐土,没有别的道路,只有这一条道路,就是“同一念佛”、念佛之道。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老夫子很感叹,“谁出房间不从门出去呀?为什么不走我这条道路呢?”
欲出三界,谁能不由念佛之门?何不遵行此易行道也!
想出三界,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即是涅盘门。“谁能出不由户?”要想离开三界牢笼,哪一个人能够不从念佛涅盘门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事。三界封得紧紧的,那可不是冲击钻能打开的。什么时候能把三界牢笼打开呢?即使禅定功深,也没办法。到有顶天,就出不去。三界牢狱的墙壁非常厚,非常坚固。
念佛即是涅盘门,阿弥陀佛这个门早就在这里,谁能出不由户?三界里的罪恶凡夫,哪一个出三界,不从这个涅盘门,能出去吗?现在我们就是站在门边喊:“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为什么不从这条道走呢?这就是易行道、安乐道。念佛就是涅盘门,三界是火宅,都从这个门出去吧!
往生彼清净安乐土,没有别的道路,皆以念佛因得生。虽杂行回向,悉卷归念佛,回向即回秽向净、回自向佛。
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故”,没有别的道路,皆以念佛为因,而得生极乐报土。
“同一念佛无别道,不是还有杂行往生的吗?这不还有两条道,一条是念佛的道,一条是杂行道吗?”
杂行回向的人,也是归于念佛,他能往生,是因为靠念佛,不是靠杂行。所以,这里一定要懂,有的人在这里不容易转弯,“杂行的人怎么靠念佛呢?”杂行为什么要回向?回向就是回秽土向净土。他是不是向往阿弥陀佛的净土啊?那么,心中向往阿弥陀佛净土,是不是念佛啊?不念佛,向往阿弥陀佛的净土干什么呢?如果念三界,就在这里,不用回向了嘛!圣道门自力修行的人,就是在三界。
连自力修行的人,都要安一个“念佛”的名字,不过是念“自佛”,也是在念佛。所以蕅益大师说,一切法门都是念佛法门,不过是念“自佛”与念“他佛”。连自力修行的人都安一个念佛,杂行回向的人难道不念佛吗?他们向往阿弥陀佛的净土,心中也是归命阿弥陀佛的,杂行的人绝对不念佛,这是没有的。专修念佛的人不修杂行倒是有,杂修求生的人不念佛是没有的,他肯定要念阿弥陀佛,不过是以念阿弥陀佛为主,偶尔补加一些别的,也知道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主要还是靠阿弥陀佛,“但是我再念念别的佛菩萨,念念别的经、别的咒,再加点别的,给阿弥陀佛帮点忙”——有罪了,疑惑佛智。难道阿弥陀佛力量不够,拉你拉不动?这样就疑惑佛智,有疑罪!
暂现差别,终归平等
由生情分别,而暂现差异;由佛智平等,终归无别。
什么叫“生情分别”?由于众生的情执,认为“我这样修行可能功德更大、更有把握,双保险”,胆子真够大的,说念佛不够保险,自己跟阿弥陀佛平等,“我再修一点别的,双保险”,甚至三保险、四保险、五保险——这些肯定都是不保险的。真正保险的,一个就够了,不可能有两个,两个就不保险了。
“暂现差别”,一个是处宫胎,一个是自然化生,这种差别是暂时的。
“由佛智平等”,佛的智慧是平等的,绝对不会让这种情况永远存在。
“终归无别”,到最后还是一样,从莲花里出来,“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此土未全归念佛,至彼土莲胎补课,全归念佛,纯然父子相亲,莲花自开。
极乐世界也有补习班,在宫胎里补课,因为在此土没有全归念佛,教他全归念佛,他不同意;我们这么讲、那么讲,正讲、反讲,就是讲不过他,他心里已经认定了一定要杂行,结果,到了极乐世界补课,到彼土莲胎补课。等他全部归命阿弥陀佛了,疑罪消除了,疑障消除了,然后才毕业,那时才纯然父子相亲,莲花自然开放。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开设成佛补习班,在娑婆世界善根不够的,到那里特别开个小班,补五百岁。愿意补课就到那去补课,不愿意补课就在这里把课学完。
圣凡净秽,境位悬远而通
此界凡夫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皆为兄弟。彼等亦因念佛成就,更无别道,大圣下凡,净秽国土,虽境位悬远而通。
为什么我们能和诸大菩萨成为兄弟?因为是同一父母气血,同禀一父母。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也是以念佛为因而往生的,也是靠念佛成就的,没有别道,所以讲“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同一念佛”就大了,就广了,“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秽土跟净土境界差别这么大、这么远,但是哪怕秽土一个小小的罪业凡夫,跟净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那高贵无比的大菩萨,也能称兄道弟,成为兄弟。
“大圣下凡,净秽国土”,如果讲差别,差多远哪!所以叫“远通”,虽然远,但是可以沟通。我们跟他们境界差得很远,净秽国土也差得很远,但是彼此相通。靠什么通呢?都是同一父母,同一阿弥陀佛,同一念佛,这才能相通,不然就没法通了。
《观经》就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往生论》是综合净土三经所写的,“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这一论点的来源就是《观经》这一段。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人中芬陀利华”不就是正觉花吗?我们现在就是“正觉华化生”!还在此土,就被释迦牟尼佛说成“人中芬陀利华”,这就是平生业成,现在就在莲花里坐着。有人说“我没看见”,靠凡夫浊眼、肉眼看不见,佛眼、清净法眼才看得见,心眼才看得见。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我们是好朋友、最优胜的朋友。昙鸾大师嫌“胜友”还不够亲切,就称“兄弟”。“胜友”还不是一家人,叫兄弟更亲,“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这是眷属功德成就。
“眷属无量,焉可思议!”咱家兄弟多着呢!
《圣教集》130页最后两行,《无量寿经》言: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
我等都是六十七亿当中的一分子。六十七亿,看数字挺多,其实也不多,因为古往今来,释迦牟尼佛这一期教化,六十七亿与无量无边相比就太少了。所以,我们不是人中芬陀利华吗?这么少,还能把我们选拔上,那是不可思议的!
“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为什么这些人能成为不退菩萨?因为他们在无量大劫以来,已经供养无数诸佛了,位次和弥勒菩萨一样。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是候补佛位的菩萨。
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这数量就够多了。
“修习少功德者”,就是指杂行杂修、靠自力修行回向的人,靠自力修行怎么样都是少功德。六字名号才是多功德,多善根福德因缘,这不是很清楚嘛!自力再大的功德,能超过六字名号的功德吗?这样一比,“修习少功德者”,这些就太多了,无量无边,“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这只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兄弟,多着呢!六十七亿、不可称计。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远通法界皆兄弟,我们兄弟住在娑婆世界的小村子里——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小村落,在阿弥陀佛眼里,只是一毛尘而已。
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这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在远照佛那里,还有一百八十亿兄弟。
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那里还有九十亿兄弟。
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那里更多。
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哎呀!二百五十亿啊!”
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
十四亿,按理说数字也不少了,但跟前面二百五十亿一比较,这里就稍微少一点。
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
“才一万四千,太少了!”——我们的心量就大起来了。在娑婆世界,如果有一万四千个表兄弟,这家族多大啊!但是我们一看,“这太少了!”这就是心量大了,几百亿、几千亿也不算多。
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
这里兄弟多。
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也可以。
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多棒啊!
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咱的兄弟真是又多又广。
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
这里终于有了“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
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等等等等,后面太多,就省略了。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释迦牟尼佛,真难为他老人家了,来到娑婆世界,用人类的语言慢慢说,花一劫的时间,昼夜不停也说不尽。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一音出无量法,一个念头过来,多少亿佛土全部都讲完了;弥勒菩萨也明白,当下就收到了。不用一个大劫,一念之间就讲完了。但是,“为娑婆世界众生说此难信之法”,就要慢慢说,第一佛、第二佛、第三佛……释迦牟尼佛哪用这样讲法?但是不这样讲,众生能听懂吗?用人道的语言来讲佛法的境界,讲诸佛国土的境界,释迦牟尼佛说“是为甚难!是为甚难!”
重读祖释文,倍感不思议
读完这段经文之后,再把昙鸾大师这段话读一遍,感觉就不一样了:“此云何不思议?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我们家族就是大,法界第一家,“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法王之家,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咱们的兄弟,多着呢!
(14)受用
第十四,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干什么呢?“受用”。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受用”,“受”就是享受,“用”就是使用。比如使用桌子、板凳,吃饭享受美味,这叫受用。另外,“受”也是“被”的意思,被动词。“受用”就是被阿弥陀佛用。我们到极乐世界被阿弥陀佛用。被阿弥陀佛用来干什么?用来做佛,用来满他的本愿。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众生,阿弥陀佛不用我们,他成不了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阿弥陀佛一定要用我们。
《华严经》言: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菩萨正觉树,开正觉花,结正觉果,是靠下面的根,如果根不得水,树就死掉了。诸佛智慧犹如菩提花果,众生犹如树根,得大悲水才能成就诸佛如来智慧花果。佛就要用众生这个根,不用众生就不能成佛。
但这里讲的“受用”,是指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享受。享受什么呢?下面说:“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受用是互相的,你受用我,我也受用你。我们受用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也受用我们。不过,阿弥陀佛受用我们的,都是罪障,但是阿弥陀佛有大功德,能转罪障,能消罪业,能把凡夫变为佛。
“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乐”可以读(lè),也可以读(yào)。“乐(lè)”就是喜爱,感到法乐;“乐(yào)”就是好乐(yào)。
此云何不思议?不食而资命,盖所资有以也,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
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
“如来满本愿”不就是受用了吗?佛也受用了,感到满足了。
“乘佛愿为我命”是我们受用。这些话都很短,短短几十个字,说得非常透彻。
不食水谷,而滋养身命、慧命,是因为另有资养之因,即佛法、禅定、三昧也。
“不食而资命”,我们到极乐世界,不用吃饭,水谷之类都不用吃,也能滋养、丰盛色身和法身慧命,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盖所资有以也”,是因为有滋养之因,也就是佛法、禅定、三昧,这是到极乐世界不用吃饭的原因。到极乐世界还要吃饭?吃饭不就是娑婆众生造罪造业的一个根本原因嘛!很多罪就是由吃造下的,为维持自己身命而杀生,造种种罪业。
此佛法、禅定、三昧,非众生自修自得,而是彼如来本愿成就,让与众生受用。故言“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
“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佛法、禅定、三昧,这些不是众生自修自得的。我们没有入禅定,也没有三昧,但是到了极乐世界都能受用,是佛白白给我们的。我们也没有佛法,什么都不懂,但到极乐世界都给我们。为什么?这是阿弥陀佛“彼如来本愿成就”,这样就满阿弥陀佛的本愿了。如果你不要,他还不高兴,不能满他的本愿。就像小时候,妈妈给你做一顿好饭,你吃了以后,妈妈在旁边看着笑眯眯的,“好,满我本愿了”。如果妈妈把饭做好,你感冒发烧了,病怏怏的,吃不下饭,就不能满她的本愿。妈妈做再好吃的饭,儿子生病吃不了,她能满本愿吗?
到了极乐世界,我们以禅三昧为食,阿弥陀佛在旁边看了眯眯笑。弥陀看见眯眯笑,满足彼佛之本愿,“好,满我本愿!”
如来满其本愿,而有我等今日闻名、信受、称念、往生、受用,一一皆是佛本愿力成就。
阿弥陀如来本愿成就了,让众生受用,这就是满如来的本愿。所以,净土法门一切都是佛力成就。因为阿弥陀佛满了他的本愿,我们才有闻名,才有信心,才有称名,才有愿生,才有往生,才有成佛,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程序设定的。我们听到阿弥陀佛名号,都是弥陀满本愿。佛为什么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又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又发第十七愿,“十方诸佛赞叹我的名号,如果有一个众生听不到,我就不成佛”,一定要让所有的众生听到。众生终于听到了,满佛本愿了!佛说“这里的众生已经听到我名号了,还有谁没听到,再去!”阿弥陀佛“欲无减”——佛度众生的愿望没有退减的时候。佛光扫过去,又扫过来。扫一片,就有一部分人闻到佛的名号,还有一部分人如聋似哑,法耳没开,法眼没开,还在闷睡。佛光再扫,扫了一片又一片。
一旦有人闻到佛的名号,佛说“满本愿了,闻到我的名号了”;闻到名号后有信心了,佛说“满本愿了,他有信心了”;有信心以后称念阿弥陀佛了,佛说“满本愿了”;又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了,阿弥陀佛说“满本愿”。
念佛人多大的福报啊!能让佛满意,能让佛满愿。一般都是佛满众生的愿,很多人跑到寺院磕头,祈祷,“阿弥陀佛,请你满我的愿吧!”佛说:“我当然满你的愿,但是你也要满我的愿哪!”
作为凡夫,能满佛的愿,作为学生,能让老师满愿,老师让你考北大,就考北大;让你考清华,就考清华;让你考哈佛,就考哈佛。老师说:“这个学生满我本愿了。”做子女的,满了父母的愿,这样的子女多孝顺!父母说什么子女听什么,父母指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如果做子女的能满父母的愿,这样父母就畅快,子女也畅快。
那么,阿弥陀佛对我们也有愿望,希望我们往生,我们就愿意往生;希望我们念佛,我们就念佛;希望我们不要杂,我们就不杂;希望我们在世间身心柔软、少烦少恼,我们就少烦少恼——这方面还欠缺功夫,还要继续念佛。
所以,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成就的。从听到这句六字名号,或者跑到寺院看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样阿弥陀佛就稍稍满了一下本愿;看到了,嘴巴念佛了,这就不简单,不得了!佛说,“继续,慢慢来”。这所有的过程,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本愿牵着,你能听到这句名号吗?根本听不到。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本愿,你怎么能听到这句名号?极乐世界都没有,阿弥陀佛都没有,你怎么能听到六字名号?不可能的。所以,一切众生能够听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那就不得了!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法界普通话。在法界,你跟诸大菩萨怎么沟通、怎么交流?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这句名号,法界震动,所有诸大菩萨都能听得到。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法界普通话,谁都能听得到。
你们是不是一家人,是不是亲兄弟,那要看你们是不是同一个爸爸,都是一个爸爸,当然是亲兄弟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四佛国的诸大菩萨都知道了,“哦,我兄弟在这里!”不仅阿弥陀佛发现你,诸大菩萨也发现你,“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也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都是一家人”。
“乘佛愿为我命”,这句话好啊!主要乘阿弥陀佛的三个愿:第一,乘第十八愿,为我往生之命;第二,乘第十一愿,为我成佛之命;第三,乘第二十二愿,为我度众生之命。
┌第十八愿┈┈为我往生命
乘佛┤第十一愿┈┈为我成佛命
└第二十二愿┈为我度生命
佛愿为我命,岂不成佛哉!他作我受。
往生的生命,靠自己没门,靠自己命都没了;成佛的生命,也是靠佛的愿力;度众生的生命,还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不是很明显吗?“乘佛愿为我命”。
佛的愿成了我的命,那还不成佛吗?佛愿成我命,决定成佛!净土法门是纯粹的“他作我受”。
舍浊世命,得净土命。舍凡命,成佛命。
在这个世间,我们舍掉浊世之命,得净土之命;舍掉凡夫之命,得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之命。
归命。
净土法门,第一就是“归命”,开口就是“归命”;归命就是“乘佛愿为我命”。南无阿弥陀佛——言“南无”者,即是归命。净土法门是来真的,不是来假的,这个法门上来就是交命。
什么叫归依?归命,把命交出去。如果还捏在自己手上,那就不叫真修行;真修行,就把命交出去。真念佛,“南无”就是“归命”,哪里还会拖泥带水的。佛当然要你命,要你命才能把你治好。到医生那里,得把命交给医生,交给他,他才能治病。你要全部交出去,如果放在自己家里,医生怎么给你看病?
把命交给阿弥陀佛,彻底交出去,佛就彻底管你的事。
“受用功德”,听到这四个字就很舒服,享受也有功德。在娑婆世界,享受就造罪,贪污为了享受,结果有功德吗?
这一段最后,昙鸾大师说“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乘佛愿为我命”,这句话非常精妙,是警句,也是妙句。
不是我愿我如何,而是看佛愿我如何。
不是照我的意思,而是照佛的意思。
乘佛愿为我命——成佛。
以我愿为我命——轮回。
“乘佛愿为我命”,不是我自己愿自己怎样,而是看佛愿我如何。佛愿我往生,我就愿往生。“欲生我国”,这是佛愿,我就“愿生彼国”。不是照我自己的意思,而是照佛的意思。不是自己设计,而是让佛来成就我,这叫“乘佛愿为我命”。
“乘佛愿为我命”,就一定成佛。如果自己搞一套,“以我愿为我命”,那一定轮回。所以,不要依自己的意志、意愿、想法,完全依靠佛。
乘佛愿: 为我命:
┌接受 ┌使用
受┤领受 用┤作用
└享受 └功用
所谓“乘佛愿为我命”,就是解释“受用”两个字:“乘佛愿”是“受”,“为我命”是“用”;用佛愿作我的生命。
“受”是接受、领受和享受。把佛的所有功德接受下来,领受过来,成为我们自己的功德,然后享用它。这就是受用。
“用”是使用、作用和功用。“为我命”,就是使用佛愿,成为自己的生命。佛愿有这样的功能、作用。
千言万语,归此一句。我一心归命。
怎样乘佛愿呢?佛愿、佛力——佛的大愿业力,佛的功德,佛的无量光寿的生命,都在这句名号当中;“乘佛愿为我命”的方法,就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佛愿┐
佛业├佛名┈为我命
佛德│
佛命┘
解释再多,千言万语都归到这句名号,这句名号非常重要。
对南无阿弥陀佛极略解释,配宗祖六字释。
南无:归命,发愿回向——为我命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乘佛愿
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开篇就说“世尊我一心归命”,“一心归命”就是“乘佛愿为我命”。所有的法门修行,净土宗念南无阿弥陀佛,开头“南无”就是归命。
“乘佛愿为我命”也是对六字名号的解释。我们可以跟善导大师的“六字释”配对来看,“‘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这就是“为我命”;“‘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就是“乘佛愿”:“乘佛愿为我命”就是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念佛,就是“乘佛愿为我命”。
念佛未归命,未是真念佛。宝此一句名号,以为本命元辰。
念佛法门非常高妙,起步就非常高,就是归命。念佛如果还没有归命,那不叫真念佛,还在打自己的算盘。念佛干脆利落,法门起点特别高。
念佛法门下手易而成就高。下手易,张嘴就可以念——但是本身对心性的要求非常高,再怎样修行,如果没有归命,就谈不上修行。
净土法门上来就是归命,阿弥陀佛说:“拿命来,交命!”阿弥陀佛要我们的“命”,不是把我们的命收没了,而是给我们修改、修理。佛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归命。
印光大师也说:
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我们的根本生命。
什么人不容易归命呢?
骄慢弊懈怠,难以归命佛。不能放下自我,舍命全交。
骄慢的人怎么能归命呢?把小命捏在自己手上,还要自己修行,不能放下自我,不能舍命全交。
哪种人愿意归命、容易归命呢?
溺水者、病危者、火宅中、牢狱中、刑场前、遭绑票……生命危在旦夕,自然归命。
无常观、罪恶观,下下品。
在水里淹得要死的人,没要他归命,他自己都喊救命了;还有在火宅里烧得要死的人、病危的人、坐牢的人、赴刑场的人、遭绑票的人等等。总之,有生命危险,危在旦夕的人,他们想的是“谁来搭救我?”自己就归命了。如果飞机起火了,乘客的心急到顶点,就归命了,“谁能救我,我的命就交给谁!”平常让他交,他不愿意,这时候哭爹喊娘的,要把命交给别人。
交命是让别人搭救,也就是《观经》下下品的众生。这样的众生容易归命,具有无常观和罪恶观。有无常观,知道自己小命马上就没了,接下来到哪里去呢?有罪恶观,知道要去轮回,去受报受苦。这样的众生,很自然就归命了。
所以,“机深信”是发起归命的第一招、第一个步骤。没有“机深信”怎么会归命呢?
归命佛,如滴水入海,得全海,成全海。自力修行如另挖大池,引海水入池。
归命佛,功德非常大。就像一滴水归入大海,这滴水吃亏了吗?一滴水归到大海里,就赚了一大海水。当下归入大海,就“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一滴水进到大海里,就得了全部大海的深广,成为全部的大海。我们就是一滴水,阿弥陀佛就是大海水,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当下就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这就是念佛法门的殊胜高妙。
圣道法门靠自力修行,就像自己挖一个池子,再把海水往里灌,什么时候才能灌满?自己直接跳到大海里不就行了吗?靠自己修行成佛,在《金刚经》里舀一瓢水,在《楞严经》里舀一瓢水,在《大悲咒》里舀一瓢水,什么时候能成就功德大宝海?
念佛法门,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直接跳到阿弥陀佛的功德大宝海里。
海唯一,海现成。自力修行到极处,必归命佛,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故。池挖再大,必通海归海才有意义。
大海是唯一的、现成的。池子挖得再大,最后才发现,池水还要进入大海才行,要跟大海沟通。
自力修行到极限,就知道要念佛,因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的功德是平等、没有区别的,成佛都一样。
佛力现成而不受,非狂即愚,非愚即狂。
你自己折腾很久,别人成佛都是现成的,给你,你还不要,这就是印光大师说的“非愚即狂”。有念佛法门不来念佛,不是愚痴就是狂妄。
入海、海入,自力、他力,难易迟速岂可比哉。
入海和海入,哪个难、哪个易,哪个快、哪个慢?入海,就是一滴水进入大海,代表念佛法门;海入,就是引大海水进入自己挖的小池子,代表自力修行法门。
学佛,就是把佛的功德一点一点学、一点一点掏、一点一点地运来。学佛跟念佛怎么能比?念佛是整个人直接跳进去,这叫入海。入海和海入,这两个能比吗?想把大海水挑来,你有那么大的池子吗?池子代表菩提心。靠自力发了菩提心,那也是空的池子,还没有水。菩提心代表心量,菩提行如同大海里的水。就算有那么大的心量,至少还要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慢慢积累功德法水。等自己灌满了,结果发现早就有现成的了。
滴水入海有多快,成佛便有多快。故言“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滴水、江水、污水、清水,入海无差,海性功德成就故。
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非常快。天上下雨,雨滴落到海里有多快,念佛成佛就有多快。天亲菩萨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到什么程度?一滴水掉到大海里,当下就跟大海一样。祖师讲了,念念念佛,念念成佛,念念度众生。
念佛人的心,就像跳到大海里去。在陆地上看,一滴水和一江水不能比,区别太大了;但是进入大海,彼此都一样,一江水进去是大海水,一滴水进去还是大海水。一滴水代表不识字、只会念佛的人;一江水代表有智慧、会各种修行的人。不入佛海,两者没法比;进了佛的功德大海,都一样。
净土行人,根本不羡慕人家读很多书、会打坐。有什么好羡慕的?进入佛的功德大宝海都一样,你进来,我也进来。如果不进大海,我一滴水当然羡慕你一江水;一碗水我都羡慕,一碗水有几万滴,我没法比。
清净的水和染污的水,进入大海有区别吗?没有区别。你会打坐,一坐半年,我不会打坐;我染污、有罪业,你清净、有功德,进入大海,都一模一样,这是海“性功德成就”,大海不随彼改,海性必然一味不变。极乐世界功德大宝海是性功德成就。不论小凡夫,还是大菩萨,不论杂染众生、业障众生、颠倒众生、罪业众生,还是功德众生、善净众生,到极乐世界通通一模一样,都是平等一相。
为什么敢讲这种话?当然敢,极乐世界性功德成就。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到极乐世界,通通一模一样,人人得受圆满功德,这样大家都好了。讲平等,如果把有钱人的钱拿来分给穷人,有人就难过了,这不叫真平等。到极乐世界,人人功德充满,“乘佛愿为我命”,这力量非常充足。
绝对果地法门。
净土法门是绝对果地法门。还有什么法门能超过这个法门?一滴水进大海的法门,就是念佛法门。念佛人就是一滴水,都进大海。海是现成的,是唯一的,已经成就在那里,我们一进去就是佛,没有那么复杂。
如果要修成佛,我们什么时候能修成佛?阿弥陀佛修成佛了,如果他说“我有知识产权保护,我不给你”,那我们没办法,只好自己修。阿弥陀佛说:“我修成佛,就是你的。”那我们干吗不要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是帮我们修的,只要一个人成佛,一切众生都成佛,但是要有方便。诸佛发心都是这样,可是如果众生跟佛的心光不交集,就没办法。阿弥陀佛说:“我成佛了,名号给你,你就能成佛。”这是现成的。现成的不要,何苦呢?
成佛越快越好。如果想成佛,还慢慢悠悠地来,一看就是假的。想当官的人,今晚就想当上。想发财的人,不愿等到明天早晨。想要一件东西,现在就想得到,这才是真的。想成佛的人,谁愿意等那么久?真想成佛,现在念佛,如同一滴水当下进入大海,就这么简单。
佛力是现成的,成佛也是现成的。了解阿弥陀佛的誓愿功德,才能了解十方诸佛的究竟慈悲。十方诸佛不是为他们自己成佛的,而是为众生成佛的。但是,十方诸佛为众生成佛之后,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怎么让凡夫也能得到成佛的利益?
阿弥陀佛解决了十方法界众生成佛这个难题:用六字名号太空梭来回穿梭,念佛成佛,非常容易。
十方诸佛都成佛了,为什么赞叹阿弥陀佛名号?“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凭什么发这么一个大愿?还是菩萨,就敢讲这样的话,让十方诸佛都赞叹他的名号,这名号到底有什么威德?有什么功德力用?
法藏菩萨总结了十方诸佛菩萨的愿望,然后发愿:“我的愿如果不成就,十方诸佛当然不会赞叹;一旦成就了,十方诸佛就要赞叹。”十方诸佛一看,“满足了我们的心愿,完成了我们未竟的度生事业,好!”
孙中山先生有两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把这两句话改为:弥陀已经成佛,众生不须努力。极乐世界已经建好了,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众生只要念佛就可以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样,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行是白修的吗?十方诸佛会白赞叹吗?十方诸佛都心悦诚服。十方诸佛有智慧,有慈悲,“阿弥陀佛满足我们的悲心,大畅我们的本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鼓掌、赞叹。否则,十方诸佛都心有郁闷。
阿弥陀佛解决了娑婆世界下下品众生成佛的疑难杂症,攻克了十方法界最后一个难关,十方诸佛当然舒畅。
“弥陀已经成佛,众生不须努力”,所谓“八地菩萨无功用道”,就是说不需要努力。有人疑惑,不努力怎么能行?不努力当然不行。但是,有了阿弥陀佛就行了。因为有前面第一句,“弥陀已经成佛”,如果没有第一句,哪有第二句?我们有了第一句“弥陀已经成佛”,才有第二句“众生不须努力”。那我们做什么?就动嘴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除了念佛,我们还能做什么?也不需要做什么,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真是享受的法门,边享受边成佛,享受就有功德。
受用功德下面是无诸难功德,享受不仅无诸难,而且有功德。在娑婆世界,享受就造罪。杀盗淫妄不都是享受吗?享受就造罪,就有诸难,多灾多难。
念佛法门是受用功德,无诸难功德,一边享受,一边成佛。念佛法门是快乐法门,是安乐道,是乘船的法门,边乘船边念佛,这多简单!这样的果地法门还不修啊!
其他任何法门,讲得再好,《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都非常好,但都是六字名号的一个陪衬,一个解释,让你知道修行难,然后归到这里来。就算你非常优秀,非常能修行,也不必修行这些,只要念佛就可以;就算有殊胜的难行道的法门,能够修行,也用不着啊,有大船为什么不坐呢?走路是很好,这一千里路是能走得到,你是神行太保,但是现在有飞机了,也可以省省事啦。有的人嗓门很大,但是他也用手机;腿脚再灵便,出门也坐高铁。
还是选择归命的大法门吧!
(15)无诸难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身为苦器,心为恼端。”而彼有身有心,而受乐无间,安可思议!
“无诸难功德成就”,一看这个名字,就给我们很大的安慰和法喜。娑婆世界多灾多难,有种种的苦难;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难。我们本来是有难的众生,阿弥陀佛无诸难功德成就,让我们没有难。
┌有诸难 ┌无诸难
此土受用┤身心恼 彼土享受┤有功德
│多罪业 │能灭罪
└陷轮回 └能成佛
六根对六尘,一切境受用,皆藏危险灾难。眼不敢开,耳不敢闻,杜闭六根也非安全,六贼常随,动成违返。
在娑婆世界到处都是难,眼睛不能睁,眼睛一睁就是难。有那么危险吗?比这还危险。六根就是贼,“六贼常随”,看见什么就贪什么,马上就把你牵到那里。眼光一落地,到了那里,那里就好像有一个吸盘,把你吸到那里。耳朵听到声音,声音就有吸引力,就把你吸到那里。不管是喜悦还是瞋恨,都被它吸在那里。恨,吸得更紧,没法脱离。三界就这么厉害。
在这个世间,六根对六尘,就是靠六根来受用,六根受用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相味触法,这些受用都是有灾难的,让我们永远轮回。
所以,娑婆世界的受用,那就是:有诸难,身心恼,多罪业,陷轮回。
有的修行人就吓得眼睛不敢睁,耳朵也不敢听,闭塞六根,“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后面如果没有“净念相续”,没有用。“都摄六根”也是一样,也要“净念相续”,念南无阿弥陀佛。
此间一切受用,皆有违难。
娑婆世界任何的受用,若身若心,都是让人感受痛苦、苦恼,而且有很多罪业。只要享受,就有罪业;不享受,也是受苦。所以,在娑婆世界非常难办。
那些造杀盗淫妄的人,不都是愿意享受吗?所以,众生真是颠倒——当然,我们如果不了解佛法,也会一样。一盘虾端上来,虾还跳着,把皮扒掉,肉还在抖,就往嘴里塞,这不是罗刹鬼吗?这是文明人吗?有什么仁爱、慈悲?自己酒灌着,还喊别人,“来来来”。关系好,拉人家一道下地狱,众生多迷惑颠倒!为这张嘴就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就贪吃这一受用——受用首先讲吃,好吃好喝,为了自己的享受,造种种罪业,灾难无穷无边。
我们在娑婆世界,是“受用灾难成就”。
到极乐世界是“受用功德成就”:无诸难,没有任何灾难;有功德;能灭罪;能成佛。边受用,边享受,边成佛,不管受用什么,不管看到哪里、听到什么。八功德水一浇,开悟了,“开神悦体,荡除心垢”;风一吹,“自然德风,徐起微动”,“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光一照,身体就变成佛:极乐世界任何受用,六根对六尘,所有一切受用自然就成佛,这就叫受用“无诸难功德”。
在娑婆世界,危险非常大,眼睛都不能睁;眼睛不睁危险也大,走路出行掉进坑里。娑婆世界真难办啊!
②身为苦器,心为恼端
身为苦器,心为恼端。
器:器具,器物;储存,受用。
什么叫“身为苦器”?身是苦恼的器具。“器”,就是器具,比如盆,是用来装水的,它有储存和受用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储存什么?专门储存苦恼,“身为苦器”,它是拿来装苦的,所以,有身就没法不苦恼。
身恼心恼,无常有间。母爱最无毒副作用,也有违难。
在我们这个世间,一切受用都有违难,任何事情都有毒副作用。最没有毒副作用的,就是母亲对儿女的爱心——母爱,受用母爱似乎没有违难——其实也有违难,母亲在的时候,对孩子照顾得好,好得不得了,母亲一去世,孩子就哭得死去活来,这不是违难吗?
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受用的时候就有难。再好,好得不得了,到最后都是无常,这就是难。无常了,没有了,心里就失落,特别地悲伤痛苦,当初越好,就越痛苦。
无常,祸福相倚。向反方向转变。
所以,这个世界一切都有违难,因为最根本是无常。祸福相依,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不好的就不讲了,当下就是难,比如说苦;即使好的,快乐的,受乐的,也是难。比如世间最好、最温暖、最柔和、最没有毒副作用的就是母爱,但是这也有难。母亲生孩子的时候,多危险,都有产难哪!母子关系非常好,天伦之乐也是来之不易,把孩子从小养大容易吗?要经过多少难哪!
得苦,守苦,失苦,盼苦,不得苦,饮食男女,衣食住行育乐。自苦,他苦,羡慕嫉妒恨,仇富。社会不公。资源有限。
这个世间所有受用都有难。得的时候很苦,想得到这个快乐,就要付出很多苦恼、艰辛。想要保守这个快乐,那就更不容易,守不住。
得苦,守苦,失去了更苦。失去了钱,失去了人——失去了可爱的丈夫、失去了可爱的儿子,失去了显赫的位子,失去了别人的尊重,那是真苦啊。
得不到,盼望也苦。人家发财,自己在盼望,帮别人盼一场。别人坐最好的车,自己也盼望,什么时候能有车?盼望也是一种苦。
总之都是苦。在这个世间,不管是什么,一切都是有难的,自己苦恼,也让别人苦恼。
我们这个世界资源有限,受用也不平等,前面已经举了很多例子。
全人类征服自然,科技受用同时,违难重重。交通事故,海难,空难,车难,塞堵,大气污染,石油紧张,电脑、网络暴力犯罪,窃密黑客,核能。环境破坏,水、空气、土地、食品,共业共苦。
全人类都在讲发明,都在讲受用。在征服自然、科技受用的同时,违难重重。最简单的,出门坐车就有很多违难:空气污染、雾霾,尤其是交通堵塞,无法忍受;还有比这更大的难,连堵塞的机会都没有,“砰”撞上了,让别人堵塞了。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报道,大陆游客到台湾去旅游,旅游,按说是快乐的事,受用嘛,看看日月潭的风光,结果车着火了,二十四条人命,这不是“受用有诸难”吗?乐极生悲!还不是乐极生悲,乐当下就生悲了。
总之,这个世间所有受用都有难,我们就不再谈了。
吾之有患,在吾有身。臭皮囊,四大,身见。
端:开端,发源。
“身为苦器”,“身”就是这个臭皮囊,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身为苦器”,是因为我们把身体看得非常重,以为这个身体就是“我”,为了它不知道造了多少罪,但是没有它也不行。
“心为恼端”,“端”就是开端和发源。我们没有心吗?有心。如果是真心作用,这个真心就是成佛的资源,但是我们都是妄心,妄心邪见就是苦恼的源头。“端”,就像一条线的头一样,有这个线抽下来,然后就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都是苦恼,“心为恼端”。像这样的心,就要把它掐灭、掐死,但是我们掐不死,掐不灭。
身心互动,苦恼相依,如轮旋转,永不停息。
身和心,身影响心,心影响身;苦有恼,恼有苦。
苦和恼是两种,恼是心里恼,苦是感官的觉受。心里的苦恼有时候比身体的苦还要难过一千倍、一万倍。比如身上扎了根刺,哪怕剁一根指头,疼就疼了,但心里的疼和苦,那就不一样。比如对丈夫心里产生怀疑,那种苦恼,拔都拔不出来;有的孩子突然没了,母亲以泪洗面,多少年都洗不完;有的心里恨一个人,恨得更苦——这不好,不要恨别人,恨别人就是恨自己,恨别人时候,心当下跟冰窟窿一样,心非常瞋恚,对方又不知道,这其实就是恨自己,傻瓜才干这种事。不要恨别人。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对别人有温暖,自己也温暖。听,只听好听的;说,只说好的;只接受好,只传播好,不好的一切都不要,因为我们的心就是储存室。
有的人喜欢讲一些是非,喜欢讲张家长李家短,喜欢告状。告到我这里来,我一般都是不听的,因为我从小就被妈妈打了“不朽药”:“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张三总是告李四的状,李四从来不说张三,我认为李四就是好人,他不告别人的状,他就是好人;张三老是讲别人,未必就是好人,俗话说恶人先告状。所有这些是非,来了就把它掐掉,就把它灭掉。
不要讲是非,也不要听是非,只听好的。
这些会让我们产生种种的苦恼,在这世间,苦恼特别多。
愿生安乐国。触者生胜乐。爱乐佛法味。受乐常无间。众生所愿乐。
在极乐世界,“受乐常无间”。关于“乐”这个字,《愿生偈》中也出现过好多次,比如“愿生安乐国”,国土就是安乐,有“乐”字;“触者生胜乐”,也是乐;“爱乐佛法味”,也是乐;“受乐常无间”,也是乐;“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是乐。极乐世界整个都是“受用无诸难”。
若身若心,受法喜乐。大乘乐,不虚作住持乐,园林游戏乐,佛法禅三昧乐。
到极乐世界,身心所受用的都是法喜之乐。昙鸾大师把它分为四种:大乘乐,不虚作住持乐,园林游戏乐,佛法禅三昧乐。总之,这个乐能让我们成佛,是成佛的快乐。
身为法身,心为佛心,乐为净乐。常乐、大乐、清净喜乐,自性故,本然故,不依外缘,故无间,无破,无坏灭。为自他大乐而成佛。
到极乐世界,身是法身。在这个世界,身是四大,罪业和合,烦恼成就。在极乐世界,身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是法身;心是佛心、大菩提心;乐是清净的,净乐,成佛的乐。
有人说“为什么要成佛?为什么要念佛?”这是不知道念佛的好处,如果知道念佛的好处,怎么会不想成佛?人在这个世间不就是想快乐吗?成佛这种乐,佛教讲“大乐”,就是常乐我净。我们没法形容,也没法想象成佛的喜悦和快乐,因为它是自性里自然本有的,是永恒的生命,永远延续不间断的,恒常的,清净的,无我的,寂静的。
我们在这里的日子,真是苦恼的日子,所以诸佛非常慈悲我们,“一切众生明明可以成佛,都可以像我们这样身心大自在,遍满整个法界,结果却在三界六道里扭曲、痛苦、轮回”。
乐,如果从环境、空间、区域来讲,我们在世间享受的快乐,顶多就是我们七尺高的身心享受快乐。而成佛之乐,遍满整个虚空法界。
如果下阿鼻地狱受苦,地狱有多大,你的身体就遍满整个地狱,念念之间在受苦。
如果我们成佛,佛身是遍满法界的,念念之间都在受乐,这种乐是永远的,是遍满法界的;而且这种乐是清净的,没有任何染污,没有任何拖累,是自性里面本来所流露的。
为什么要成佛?就是为自为他得到真正的大乐。
拔苦与乐,大慈大悲,此偈最显。
得到这种安乐、快乐,里面有喜悦,有大慈悲心。所以,看见众生在苦恼当中,“拔苦与乐,大慈大悲”。
而这种乐,是每一个众生都应该享有的。
我们在这里做众生,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却搞成这个样子。“被谁搞成这样子的?找他算账!”被自己搞成这样子的,还找谁算账!很多人不都是自作自受吗?
在娑婆世界,我们绝对是自作自受。遇到一点小事,心里就盘算,搞不定,皱眉头,心里抑郁。别人怎么开解都开解不了,一定要以自己的知见为主,这不是自己把自己搞成这样的吗?
爱乐增道,在快乐中修行,念念受乐,念念行成。
因为这种法喜法乐,不依外缘而存在,所以是自然的。而且,在极乐世界是“爱乐增道”,享受这种乐就增进自己的道业,在快乐中修行。
“念念受乐,念念行成”,念念之间都很快乐,念念之间都增长功德,享受着成佛。
此间修行觉得苦,尚未踏上正路。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快乐的、清净的。
在这个世间讲修行,一般都认为是苦修苦行。其实,苦修苦行就是没有修行,修行不应该是苦的事情。在这个世间,造业受苦,修行怎么能苦呢?“苦集灭道”,这是佛讲的。为什么“苦”?是因为“集”。“集”是什么?烦恼、造业。所以说“造业受苦”。如果说“修行是苦”,谁还修行?不要苦修行,要乐修行。如果还在苦修行,说明修行根本就没上路子。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顺着六字名号法性的功德,就有快乐,就有法喜。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拔苦与乐,结果你搞“苦修行”,这不是跟佛对着干吗?佛什么时候叫你“苦修行”了?
释迦牟尼佛还是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都不是苦的,都非常欢喜、法乐。因为是无生法忍菩萨,“如果我的愿望不虚,我的身体平复如故”,那个时候有大菩提心,有快乐,“好了,我终于有机会布施身命了”,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境界当中,终于有机会为众生服务,终于有机会为众生赴汤蹈火,可以割肉为鹰、舍身饲虎,为众生流血流汗,流的血像大海那么多。如果不感到快乐,流的血能像大海那么多吗?他非常高兴,非常法喜,精进勇猛。菩萨这种精进力,在六度万行当中如果没有快乐,他能够坚持吗?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修行就是快乐的。
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快乐的,而且一定是清净的,不是染污之乐,不像我们吃吃喝喝那样。
所以,在此间修行,如果还觉得苦,说明还没踏上“正修行”路,还没走上正路,还在摸索。摸索的过程,是个苦恼的过程;真正走上“正修行”路了,一定是快乐的,有法喜之乐。
舍凡身心,得佛身心。全改造,全调换。偏依他力。
我们在这个世间有身心的苦恼,怎么办?舍掉凡夫的身心,也就是“乘佛愿为我命”,完全归命于阿弥陀佛。
“舍凡身心,得佛身心”,舍掉凡夫的身心,就可以得到佛的身心。
舍掉凡夫的身心,佛菩萨自然会给我们改造。归命,交给阿弥陀佛,佛自然会把我们的身心改造过来,完全依靠佛力。
(16)大义门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
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
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大义门成就”,文字上比较多。从《往生论》的文字来讲,是最长的。
在佛的十七种功德成就当中,“大义门成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建立净土门大乘佛法的一个根本标志。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所以能称为大乘的原因,在于极乐净土。其贬求生净土为小乘者,未知大义。
“大义”是什么意思?
“大乘之所以”,之所以能够称为“大乘”。“大”就是大乘的意思,“义”就是大乘的根本原因。
令不能成的也成,不种因而得果,一切皆成佛。
在娑婆世界,“大义门”能成就吗?像我们这样的罪业凡夫,“大义门”是不能成就的。到极乐世界,不能成就的也让你成就,这才叫“大义门成就”。
成就:以不成就显示成就,令不清净者必定清净,令不能生者必定往生,令不能发大心者必定发大心,令无六通者有六通,令无相好者得相好……一一皆是佛力成就,不可破坏。
“成就”两个字怎么理解?以昙鸾大师的解释,这两个字的意义非常深。所谓“成就”,就是让本来不能成的人也能成,让必定轮回的人不轮回,让决定不能成佛的人决定成佛,让不种因的人能够得果,让不能成的事也一定能成,让不能实现的事也一定实现,这叫“成就”。
愿生偈所有的内容,一条一条列起来看:
第一条,“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烦恼成就的人,凭什么到净土?按照他的情况,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没有资格也给他资格,这就是“成就”。“我没有资格,我不能往生,我自局其分”,“自局其分”也把他抓过来,让他往生,这叫成就。“我烦恼,我妄想,不清净”,不清净也让他清净,这叫“成就”。能让不清净的人清净,能让不能往生的人往生,能让不能成佛的人成佛,能让不能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这才叫“成就”。
如果自己能发菩提心,那还叫什么“大义门成就”?都已经发了菩提心了,到极乐世界来算什么?自己都已经清净了,还跑到极乐世界来,这叫清净成就吗?
比如说打扫卫生,“成就没有?”如果人家本来就很干净,叫什么成就?本来很脏,把它擦干净了,这才是把卫生搞好了。
后面的每一条,大家都可以这样对照着看。
昙鸾大师的解释,都是以不成就来显示成就:让不清净的人必定清净,让不能往生的人必定往生,让本来不能发大心的人决定发大菩提心,让没有六神通的人决定有六神通。这些都是我们没有的,佛都给我们,这就是成就。
原来修了,有因,这不算不可思议成就;让没有种因的人也可以得果,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成就,这叫“成就不可思议力”。
比如第四“形相功德成就”,“无瞋忍之殊”,而不是“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到极乐净土来,都一样的身相庄严,“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我们修忍辱了吗?我们种相好的因了吗?到极乐世界长得那么漂亮,是自己的成就吗?所以,能把丑八怪变成庄严相,这就是成就,这就是“形相功德成就”。
本来就很庄严,跑来还是这样子,那叫什么成就?那就不叫成就。本来没有的,让你有,才是成就。
所以,看到“成就”这两个字,就知道自己成佛决定,而不会天天在那里想“我的资粮没有成就,我的功德没有成就,我的清净心没有成就,我的菩提心没有成就……”谁不知道你没有成就?还要你自己讲?我们都知道你没有成就。
阿弥陀佛说:“你没有成就,我不是已经成就不可思议力了吗?”——“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你没有成就,我有成就了,你需要什么,里面都有”。
所以,要深入理解“成就”两个字的意义。什么叫功德成就?这就叫功德成就。不是说“阿弥陀佛成就了,只是他自己的”,它是动态的,不是固定的,阿弥陀佛成就了,是为一切众生成就的。
阿弥陀佛的功德成就,成就在六字名号里面,你要什么都给你——不要也给你,即使你不要,六字名号里面也都有了,何况你还要。
所以,大家要了解“功德成就”这四个字,意义非常重大。
②依文解义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这首偈子称为“大义门”功德成就。
“大义”就是“大乘所以”,“大义门”就是成就大乘之门。
“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没有二乘种性,所以叫“成就大义门”。
“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极乐净土是阿弥陀如来的报土,离二种讥嫌之过。
哪二种讥嫌?
“一者体,二者名”,“体”就是实体,实际的存在;“名”就是名声的存在。
“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极乐世界没有二乘种性。在娑婆世界,要找一个阿罗汉是很了不得的事。到了极乐世界,则是如来清净智海“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二乘人都像死尸一样被排除。
“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就是女人和身体有残疾、诸根不具足、盲聋喑哑这样的人。
“无此三过”,这三种人不妙,不好。离讥嫌过。
“故名‘离体讥嫌’”,就是实际上没有这三种人的存在。
“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不仅没有这三种实体的存在。
“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甚至连声闻、缘觉这些名字都听不到,女人、诸根不具的名字都没有。《阿弥陀经》说:“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四十八愿中第十六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连不好的名字都听不到。如果听到了,阿弥陀佛就不成佛。
什么叫不好的名字?阿罗汉就是不好的名字,缘觉、辟支佛也是不好的名字。这些在极乐世界被称为不好的名字,在娑婆世界,这些都好得不得了;至于五戒十善,那就更谈不上了。在极乐世界讲五戒十善,只能是偶尔忆苦思甜的时候讲一下,从七宝树里看一下,“探汤、不及”。
“离名讥嫌”,这里是彻底究竟圆满的净土,连不好的名称都没有,听都听不到。
名字不好,让我们在娑婆世界受了很多苦,如惊弓之鸟。名字有时候也能吓死人。比如到医院去检查,身体最近长了一个包——“长的只是一个包,不是别的!别说那个字,那个字不能讲”。心里有了这个名,怎么离也离不了,别人不讲,自己心里还在讲:“千万别是……”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这样耳根怎么能清净?听的都是不好听的,耳根就不能清净;极乐世界连这些名都没有,听的都是好听的,耳根就彻底清净了。
“‘等’者,平等一相故”,解释“等”这个字。所谓“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大乘善根界”是平等一相,无讥嫌之体,亦无讥嫌之名。女人、根缺、二乘种,这三种体不生,名也不生;既没有体,也没有名。
此云何不思议?夫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昙鸾大师用娑婆世界的文字也能描述得这么美。
“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这些都是名句,我们要经常念诵。
“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诸天共器”就是六欲天人一起在一个很大的钵里吃饭。六欲天的饭不是做出来的,而是自然化现出来的,所以,钵和里面的饭都是化现的。大家同吃一个钵里的饭,但每个人的福报不一样,所吃的饭,色香味都不一样,这叫“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如果六欲天人的福报殊胜,饭的色香味就跟别人不一样。
我们有时候厨房的饭菜端上来,“今天的饭菜烧的颜色不太好”,其实不是烧得不好,是福报不够;味道不好吃,也是福报不够。我们吃什么,肯定跟自己的福报是相应的。
有一次,广化寺的前方丈,弘一大师的弟子圆拙老和尚,在寺院里和很多出家人一起吃饭。因为冬天比较冷,饭也不热,大家都吃得很不舒服,就发牢骚说:“饭冰凉了。”老和尚说:“不要怪饭冰凉,是你没有福报吃到热饭。”老人家只是要求自己,如如不动,我们听了非常感动。
释迦牟尼佛曾有“马麦之报”,当时阿难非常悲伤:“佛只能吃马料。”佛就把自己吃的饭弄了一点给阿难,阿难一尝,“这么好吃!和我们吃的不一样。”这就是福报。阿难吃的是马麦,嘴里都嚼起水泡了,而同样的东西,佛吃起来就是上味。
我们都有舌下腺,吃饭的时候就会有津液流出来。有的人就没有这样的功能,没有口水,口里干干的,吃饭都没有味道。佛吃饭的时候舌下就有两条津液喷出来,这种津液非常美妙,把一切都消化了。这是佛的一种相好。
“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这是《维摩诘经》里释迦牟尼佛的故事。舍利弗看到此方世界土石诸山、荆棘沙砾、丘陵坑坎,疑惑为什么世尊安住在这样不净的国土中,就说:“人家成了佛,国土那么清净,您老人家的佛土怎么是这样的?都是高高低低的土石沙砾,还有沙漠、戈壁滩,既不美观,也不舒服。”
释迦牟尼佛正在打坐讲经,就用大脚趾往地上一按,国土顿时显现七宝庄严,“你看我的国土怎样?”“哇!七宝庄严,跟诸佛世界无有差别!”释迦牟尼佛脚趾一松,一切又回到老样子,五台山还是五台山,黄山还是黄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不过,这样显现一下,舍利弗就开悟了。悟到了什么?这里的国土是众生业力所现的,佛本身的果报所现,是清净庄严国土。佛是到你家来做客,是你家弄得脏成这样子;“你看我家,我家是这样的”。
即使在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业感清净,所见完全是清净庄严的世界,像极乐世界一样黄金为地。但是我们这样的众生,见的就是土石瓦砾、坑洼不平,还以为佛也是这样。在这样的国土中,释迦牟尼佛虽然吃马麦,受用跟我们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在同样的地方受用不同。
“淄渑一味”,淄水和渑水味道各不相同,入到大海里就共同一味,难以辨别。淄水和渑水在今天的山东境内。
下面再来梳理一下“大义门成就”的有关法义。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所以能称为大乘的原因,在于极乐净土。其贬求生净土为小乘者,未知大义。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之所以能称为“大乘”,是因为有极乐世界,有净土法门,才能叫大义门。根据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极乐世界是绝对标准的大义门、大乘法门、大乘所以。
有的人贬低净土法门说:“你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小乘。”像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大义、大乘。只有极乐世界才叫“大义门成就”,才是“大乘所以”;有“大乘”这个名词,是因为有极乐世界。
若不生安乐,大义门不成。
昙鸾大师解释说:“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只有往生极乐世界,大乘门才能成就;如果不往生,根本就不能成就大乘门。
生安乐,必定发菩提心,满菩提行,证菩提果;不论六道凡圣,大小乘心,知与不知,愿与不愿,此偏依佛愿力成就。
大义门成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
┌念佛即是涅盘门┈因
大义门成就┤
└生安乐土┈┈┈┈果
第一,从果上
为什么“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大乘的成就,就是成佛,菩萨圆满就是成佛。一旦生到安乐净土,必定发菩提心,而且满菩提行,证菩提果,这叫“大乘门成就”。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保证成就。
什么叫“成就”?本来没有发菩提心,也让你发菩提心;即使不会发、不愿意发,去了极乐世界也要发。像脏水不愿意干净,进了大海,不干净就不行。这就是成就。
“满菩提行”,菩提行是菩萨四种正修行。原来在娑婆世界,或者在他方国土中没有菩提行,到了极乐世界,菩提行自然就满了,菩萨四种正修行,最终证悟佛果,这就是大乘门成就。不管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还是四圣法界的声闻、缘觉、菩萨,只要往生,必得成就。
大乘门成就,不论来处,任何根机只要到了极乐世界,通通成就大乘。人天乘,小乘,或者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到了极乐世界都成为大乘菩萨,都是一样,对根机没有选择。不论知道还是不知道、愿意还是不愿意,到极乐世界都自然成就大乘,这才叫“大乘门成就”。
我们在娑婆世界要学多少经教、发多大的心、做多大的事,其实都是在模拟,根本不是实际的。就像飞行员在上天之前,为了保证安全,先在飞机模拟舱练习,熟练以后,才能正式上天飞行。在模拟舱看见蓝天、白云,飞行速度的快慢等等,这些都是假的,但感觉非常真实,像真的一样。
在娑婆世界再怎样修行,其实都在模拟,不是真正的修行。比如菩萨四种正修行,分身无数到十方世界,你去了吗?还不是在这里坐着,只是心里想一想而已。这样修,那样修,不过是自己的一种训练——当然,这也有必要。
大义门成就,这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成就的吗?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敢发大菩提心,连阿罗汉的心都不敢发,只想作凡夫,我们的心就是这样。到极乐世界去,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这是果上成就大乘之门。
第二,从因上
果上成就大乘之门,必须在因中成就大乘之门,有因才有果。因中如何成就大乘之门?就是念佛。
称“南无阿弥陀佛”者,必得大义门成就,以“念佛即是涅盘门”。
善导大师说“念佛即是涅盘门”,这句话就是经教证据。“涅盘”就是佛果,大乘成就,就是成佛。“念佛即是涅盘门”,“念佛即是大乘门”,“念佛成就大义门”,道理都是一样的。
念佛之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必得大义门成就,因为“念佛即是涅盘门”。
名摄万德,一切依正功德摄无不尽,法王善住持力,大慈念力,光明摄取力。因中说果,以果知因。
这句名号中有阿弥陀佛“法王善住持力”、大慈念力、光明摄取力,以此来说大乘门成就,是依佛的愿力,这叫因中说果。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是极乐世界四种正修行的大菩萨,但是现在念佛,因中已经有了。
“因中说果”,如果因中没有,果上就不可能有。果无浪得,必定种因。
“以果知因”,到极乐世界,大乘门成就,从这个果反推,在娑婆世界念佛时,大乘门在因中必须成就;如果没有这个因,到极乐怎么会有这个果?这是因中成就。
果地法门,以果为因,“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几句话,意义非常好,非常高妙,我们耳熟能详。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果地之觉,极乐世界一切依正庄严都在六字名号当中,成为我们现在念佛的信心和愿心。现在在因地,成佛的果报种子已经在里面,到极乐世界就兑现,现在念佛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因该果海”,“该”是该罗、包括、容纳。我们在因位念佛,这一念因心、信心、愿心,就已经把阿弥陀佛果上的功德大宝海都收藏在里面了。
“果彻因源”,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兆载修行的一切,如大海一样的功德,完全在我们所念的一声佛号当中。这样,到极乐世界,怎么会不成佛?在娑婆世界,有业报身,还显现不出来;到极乐世界,连业报身都没有了,“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自然都显现出来了。
若不生安乐,大义门不成。
不专念佛,大义门不成。
彼唱人间净土,教人此界发心愿行,不念佛,不生安乐,还成人天有漏,自破其义。
反过来说,如果不生安乐,大义门不能成就;不专念佛,大义门也不能成就。这样讲,是针对我们这样的下劣凡夫。
有些人倡导人间净土,教人在这个世间发菩提愿、修菩萨行。不专念佛,又不生安乐净土,这样大义门能成就吗?如果这样教,我们肯定成不了。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肯定成得了,我们在娑婆世界念佛就成就大义门了。
《无量寿经》说:“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如果讲人间佛教、人间净土,这样做的结局,成就了什么?人天有漏果报,顶多修一点人天有漏的善法。当初发愿是发大菩提心,要修大乘,到最后自破其义,当初的宗旨、观点就破了。“净土已经有佛菩萨在那里了,娑婆世界是秽土,我们就在这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为大菩萨”,目标是这样;但最后去三界沉沦,南辕北辙。本来想成菩萨,结果反方向去六道轮回,这样不是自破其义了吗?
所以,说法要老老实实。
如果我们专修念佛,求生极乐,在此土就是大义门成就。
在这个世界,只要有六字名号,佛种就不会断,有了南无阿弥陀佛,天下就太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要担心。六字名号是法界的定海神针,地球爆炸了,银河系爆炸了,都没什么了不起。
只要有了南无阿弥陀佛,法界太平;有了南无阿弥陀佛,战无不胜;有了南无阿弥陀佛,不战也胜!
我们信受这个法门,即使全世界没人知道这个法门,我们也是圆满的,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有一个人成佛就赚了,何况我们还赚了很多。现在我们跟别人讲念佛法门,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并不存在亏本,已经赚大了。当然,我们“如海吞流,无止足情”,还要大赚!
所以,大义门成就有两方面:一是因上成就,就是念佛,念佛即是涅盘门;二是果上成就,就是生安乐土。
大义门不成就,也有两方面:因中不成就,果上不成就。
┌不念佛
大义门不成就┤
└不生安乐
因中不念佛,大义门不成就;果上不生安乐土,大义门不成就。
念佛法门非常高妙,既容易又殊胜,入手低而成效高。
有人说:“我这样的凡夫,像是大义门成就吗?”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人中芬陀利华”?为什么龙树菩萨说“现生不退转”?为什么天亲菩萨说“大义门成就”?为什么善导大师有五种嘉誉?这都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不敢相信,就是没有这个种性;有无量善根福德因缘才敢相信。
为什么有的人能相信?为什么有的人就不能相信?这是没办法的事。信佛,说到底就是“信”,尤其净土法门。到极乐世界都成佛,有人找出很多经典,来证明到极乐世界不能成佛,至少是不能立即成佛,而要经过很长时间,这样学佛多憋屈啊!我们引用那么多经典,证明往生极乐世界能快速成佛、立即成佛、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有人拿出更多的经典,证明到极乐世界不可能那么快成佛,这样自局其分,没办法。
《往生论注》卷下说:“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败种子,毕竟不生;女人残缺,名字亦断。”文句很好懂,很优美,读起来很有力度。这里说“大乘一味”,又说“平等一味”。
一味已是平等,何须再说平等?
如海水一味,而有深浅,今明非仅大乘心一味,亦行业、果报、名声皆平等一味,无遑上下。
“一味”,已经平等了,为什么还要说“平等一味”?这些词都是很有讲究的。
如果只说“大乘一味”,有人可能会说“我发了菩提心,也是大乘”,大乘菩提心有高低层次的不同,有的证无生法忍,有的还是凡夫位,有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七地、八地、九地。虽然在发大乘菩提心这方面是一味,但在证果、阶位、度化众生等方面又有差别,所以说“平等一味”。
这里的“平等一味”,不仅说发大乘心,而且行业、果报、名声、度众生的事业等等,都一样平等,没有上下差别。
“‘等’者,平等一相故”,什么叫“平等一相”?《往生论》和《往生论注》的解释,显示极乐世界的境相完全是平等的。哪里讲差别?哪里讲九品?根本就不谈这些。“平等一相”,都是讲阿弥陀佛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利益成就,成就利他,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哪里还有差别?哪里还有九品?第一义谛就是最高、最究竟圆满的真理。
体等,名等;内等,外等;相等,心等;因等,果等。此一切皆因佛力平等。“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大经》文,五乘名字)。
“体等,名等”,“体”是实体,“名”是名声。“体”是“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都是不退转、不可倾动的大菩萨,所以“体等”。名声也没有讥嫌之名,不会被讥讽,“你是软心菩萨”“你怎么像小乘人一样?”“你怎么像女人一样?”这些都没有;都是精进勇猛大菩萨,勇猛大丈夫,勇猛观自在。
“内等,外等”,“内”是内证,内证无量光寿的功德平等;“外”是外用,外在度化众生的事业也平等。
“相等,心等”,“相”是外表的相貌庄严,是一样的;内心也是一样平等。
“因等,果等”,因中念佛,同一念佛无别道;果上都是入报土,都是成就清净、不退转、一生补处。
这一切都是因为佛力平等的缘故。
如江水不平,入海水方平。菩萨未至真平等,待入佛清净智海。
真平等即是佛。
讲平等,就是佛;真平等,就是佛。菩萨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平等。江水,即使入海口的江水,也是不平等的,一定有高有低,还要往前走,到了大海,就平等了,大海的水是平的。菩萨还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还要往成佛的方向进步,还要往前走,还要进步,有进步就不平等;到了佛的境界,就圆满了,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像大海一样。
一即是佛。一真法界。万法归一。
“平等一相”,“一”就是佛。为什么?“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就是绝对的、唯一的真理,唯一的真理只有佛证悟到。所以,虽然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但是所证的都是一回事,都是“一”。
“如来”,过去诸佛从如是道而来,今佛也从如是道而来。“如”就是“一”,这就是佛所证的境界。
“万法归一,一真法界”,“一”就是真理,就是唯一,到任何地方都一样。所以,“一”是最大的。《无量寿经》说“咸同一类”,佛经里的词看起来特别不一样;“一真法界,万法归一”,“万法归一”就代表万法都归到念佛,“一”就是佛,佛才有一。菩萨必定有二,为什么?因为菩萨还没到顶点,即使十地菩萨,还有待进步,这不就有二了吗?“归元无二路”,“元”就是一。佛才能成为一,万法归一就是归到佛这里,诸佛都归到阿弥陀佛。
万法归一,都要念佛。
下面引用两段经文,说明极乐世界“等无讥嫌名”的平等之相,是怎样的大乘善根成就,怎样的大义门成就。
第一段,《无量寿经》说: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段经文特别重要,经常被引用说明往生极乐世界就平等成佛。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这五乘是就他们往生之前的身份说的。昙鸾大师说“无有二乘之名”,“二乘种不生”,怎么解释这里的声闻呢?极乐世界虽然不生二乘,但也不妨二乘来生。往生之前,在原来的国土,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五乘是就原来之名。声闻、菩萨、天人到极乐世界都一样,这些名字都要取消了。如果有这五个名字,就有讥嫌名。
极乐世界不会出现五种名字。讲“天人”,都是“天人不动众、天人丈夫众”,都显示是大菩萨,大乘善根不可倾动,大丈夫勇猛自在,不是说他们是天还是人。所以,虽有天人之名,实际上非天非人。
对娑婆世界众生只能讲“天人”,“因顺余方”,为了娑婆世界众生能听得懂,才讲“天人丈夫众、天人不动众”,所以讲天、讲人,有时候也讲声闻、缘觉、菩萨。
五乘咸同一类
五乘咸同,五乘一类。
极乐世界如果真有五乘,那就有讥嫌体,有讥嫌名——不是这样。到极乐世界,都是“天人不动众、天人丈夫众”。
┌智慧┐ ┌高明
┌声闻┐│神通│ │洞达
五乘┤菩萨├┤形状├咸同一类┤无异
└天人┘│颜貌│ ├端正
│容色│ │微妙
└身体┘ └虚无、无极
智慧、神通、形状、颜貌、容色、身体都一样。经中说“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这段经文要这样读:智慧咸同一类高明,神通咸同一类洞达。“洞达”,“洞”是洞穿无碍,“达”是互相之间透达,没有障碍。神通洞达也是咸同一类,一模一样。“咸”和“同”,一个“咸”字不足以形容。“咸”是全部,加一个“同”,又加一个“一”,显示都是一样的。物以类聚,都是一类的。“一”就是一样的,没有二;“同”也是没有二;“咸”也是没有其余:这四个字罗列在一起——咸同一类。智慧是咸同一类高明,神通是咸同一类洞达,形状是咸同一类无异,颜貌是咸同一类端正,容色咸同一类微妙,身体咸同一类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智慧、神通、形状、颜貌、容色、身体,从里到外都是一样,咸同一类。
顺余方,立五乘名
何故立五乘名?因顺余方。
为什么立五乘名?因顺余方,包括天人之名也是。下面说“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其实非天非人,不是天,也不是人。那是什么?没法说,不可称、不可说,讲不出来,只能讲“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只能讲“颜貌端正、容色微妙”。这两句话放在哪里都合适,放在人道,放到鱼类,放到鸟类,都可以这样讲。
天人:有天人之名,实非天非人┐┌自然┈┈┐
声闻:有声闻之名,实非声闻 ├┤虚无之身├佛
菩萨:有菩萨之名,实非菩萨┈┘└无极之体┘
不仅“非天非人”,实际上声闻也是一样的。这里只讲“有天人之名”,实际上“非天非人”,同理,有声闻之名,实际上非是声闻;有菩萨之名,实际上也不是我们理解的菩萨。当然,菩萨这个名称比较广泛,为什么?极乐圣众其实就是佛,说是佛也可以,说是菩萨也可以,说是声闻也行,说是人也行,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为什么?“自然”,“自然”就是佛。“自”就是本来的样子。众生本来的样子是什么?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无明、妄想、烦恼覆盖,所以才不能证得。众生本来自性的样子就是佛,圆满彻底,这叫自然,没有一点造作。若说是菩萨,还有进步的空间。
“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涅盘经》里讲,“如来即是虚无,非作所作”,虚无就是佛,佛的境界没法说明,只好这样说。
辈品方便说
这段经文显示,极乐世界没有差别,凡夫、圣人去了都一样。
有人说“为什么这样?我想不通”,你想不通,这就是极乐世界;你想通了,绝对不是极乐世界。你怎么才能想通?“如果说极乐世界有九品,这样就想通了”。为什么?“我出家这么大修行,到极乐世界能跟在家人平等吗?经中说出家者上辈往生,这样就想通了”。出家就那么了不起吗?你不还是三界凡夫?阿罗汉、菩萨去了都平等,你凡夫怎么就要高辈品呢?
前面讲了,一滴水跟长江水的体量能相比吗?进入大海,不就平等了嘛。
讲平等,长江水就着急了,“我这么多水,你一滴水到大海跟我平等?不行!得分品位,不然我不去了!”不去往哪里淌?不去就干枯了,蒸发了。一滴水进入大海,成为大海水;长江水不去,就蒸发了。
一滴水跟长江水,差距还是很大,出家跟在家有那么大差距吗?极乐世界功德大宝海是无穷大,阿弥陀佛是无量佛,有无量的功德,有量跟无量能比吗?数学上的分数,分子是一万、十万、一百亿、五百亿、一千千万亿,分母是无穷大,一比,结果都等于零。
到极乐世界,你自己的功德忽略不计,功德抹掉了,罪业当然也抹掉了。“哎呀,罪业抹掉,功德得留着”,凡夫就是这样。功德不是给你抹掉了,而是用功德大宝海给你灌满了。
如果建档案,阎王爷那里才有档案室,他要管你在娑婆世界干了什么,善恶都记得很清楚。到极乐世界,全部抹平,像电脑格式化。到极乐世界,重新洗牌,功过通通不管,“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我们现在念佛,像电脑重装系统,六字名号功德大宝海已经装进来了;到极乐世界重启,就转动了。
很多人问:“你说念佛成佛,现在就不退转了,看你怎么还是凡夫样?”电脑装了软件,不是还没重启吗?重启之后马上功能就不一样了。到极乐世界,全部重启。
第二段经文,出自《无量寿经》异译本: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这八句话特别好,要经常读。
佛力因果,五乘入报
┌本愿力┐ ┌身色┐
佛力┤正觉力├因┈果:五乘各入报土┤相好├证同弥陀
└名号力┘ │慈悲│
└利生┘
这八句话,显示三种佛力:“我若成正觉”,成佛之前是本愿力;“成正觉”,就有正觉力,“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之力;“立名无量寿”,这是名号力。
这首偈子包含三种力:因中的本愿力;果上的正觉力;因力和果力都放在名号里,“立名无量寿”,就是名号之力。
这是因。
果上呢,“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众”和“俱”,都表示一切平等。不管凡圣、善恶,不管此界、他方,五乘众生齐入报土,个个都到报土来。
到报土来,什么结果?“如佛金色身”,身色、相好、慈悲、利生,这四件事跟佛一样。如佛“金色身”,如佛“妙相悉圆满”,如佛“亦以大慈悲”,如佛“利益诸群品”,“如佛”两个字冠在最前头。
“如佛金色身”,色身跟佛一样,紫磨真金色,证同弥陀。
“妙相悉圆满”,相好庄严跟佛一样圆满,不仅相圆满、身色圆满,慈悲也圆满,利益众生也圆满。“圆满”这个词,就是“佛”的意思,也可以四句合在一起读。
“亦以大悲心”,大慈悲也跟佛一样,也是圆满的。
“利益诸群品”,“利益”就是利生;“诸群品”,“诸”是多,“群”也是多,“品”也是多,说众生才讲“诸群品”。到极乐世界,都是大慈悲。讲众生,说“诸群品”;到极乐世界,“金色身、悉圆满、大悲心”,都是一样的。
五乘各入报土,身色、相好、慈悲、利生,证同弥陀,如佛圆满,跟佛一样。
两重因果,形成因果链
二重因果,因果链。
这段偈语当中,有两重因果,形成因果链。
第一重因果,就是“本愿称名,齐入报土”。
┌本愿称名┈因┈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第一重┤
└齐入报土┈果┈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何以知本愿称名呢?本愿称名为因,齐入报土为果。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这是“本愿称名”。“我若成正觉”是佛的本愿,“如果我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成佛一定要这样”,“立名无量寿”,这句名号让众生称念,这叫“本愿称名”。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就是齐入报土。何以知道是报土?下面四句话就说明了,身色、相好、慈悲、利益跟佛一样,这还不是报土吗?
第二重因果,往生报土为因,证同弥陀为果。这里也有四句话。
┌往生报土┈因
│
第二重┤ ┌相等┈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 ┌成佛等┤
└证同弥陀┈果┤ └心等┈亦以大悲心
└度生等┈┈┈┈利益诸群品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是因;“如佛金色身”,这是果。果上有两种平等,一是成佛平等,二是度生平等。
成佛平等就是前三句,又分成外相平等和内心平等。外相平等就是“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内心平等就是“亦以大悲心”。
度生平等就是“利益诸群品”。
这样分科,看起来就非常清晰。
闻法要听精神主旨
闻法不是听一番热闹,一定要听精神主旨。比如天亲菩萨作《往生论》,一定有一个精神在里面,这个“神”,是凝的,即所谓“一以贯之”的东西。昙鸾大师解释《往生论》,必须探究到天亲菩萨一以贯之的这个神,神是最重要的。昙鸾大师着作《往生论注》,也一定有他的神,这个神必须依据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来把它展开出来。昙鸾大师的神,我们要去了解。比如我要跟大家共同学习《往生论注》,就一定要探究昙鸾大师的神是什么,把这个神掌握之后,凝聚在心中,然后把它展开出来,跟大家分享。所以,大家听的时候,一定要听到这个神;如果没有听到这个神,只是听一番热闹,这样就没有什么效果,一百分可能听不到四五分。
不管是闻法、看书,还是讲法,一定要从神这里入手,一定要通贯、凝聚到这方面来。当然,这肯定需要一点积累。这样,不管是自己学习法义、建立信心、得受用,还是跟别人分享交流、利益大众,都能进退自如。不然,人家一问,就被问倒了,因为神没有领会到。
另外,我们学法义不是学知识和文化,而是直接针对我们的心地,直接针对我们的生死,针对我们的往生解脱;同时,我们也有任务去自信教人信。所以,学法最好要有实战场景,如果是一线的法师,就有弘法的经验;但我们多数人都是在读书。佛法要在心地上去做,不是仅仅读文章。
大家阅历都比较浅,没有丰富的弘法经验,但是我们都是娑婆世界的苦恼众生,众生相是什么样?有时候会有一些触发,我也会引一些现状来跟大家分享,这种分享会在大家心中产生惊觉,这就是模拟。一定要在某种场景中,才有斗志,不然怎么凝这个神呢?必须有一个跟我们相比较的东西,有一个实际的对象,如果什么对象都没有,学的东西就不知道要用来干什么。增加更多的信息量,让我们有一个对象,不是光在这里学文字。
学法弘法要有斗志
人要有斗志,如果弘法没有斗志,软遢遢的,那怎么能弘法?这种斗志,不是我们用拳头去跟别人斗,不是斗拳头,是要斗“志”。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其实就是斗“志”,志愿广大,犹如虚空,尽虚空遍法界,穷于未来际。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向往这样的净土,仰靠阿弥陀佛,这也是一种“志”,志愿广大。有了这种“志”,阎罗王就拿你没办法,“我就靠倒阿弥陀佛了”,阎罗王就被斗倒了。如果没靠倒阿弥陀佛,肯定不行。
我们看大义门成就。
大义门,就是给我们长志、壮胆的,有的人为什么没有志向?用中医来讲就是肾气不足;用佛法来讲,就是“佛气”不足,没有归命阿弥陀佛。我们法身慧命的“肾气”从哪里来?肯定是从阿弥陀佛那里来。如果不了解法义,不了解佛的这种不可思议誓愿力的成就,当然就蔫了,往生也疲塌了,“我能往生吗?”胆子小得不得了,没有志。
大义门,大乘之门。“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这首大乘门成就偈,对我们非常重要,建立净土门,它是“大乘法门之所以”的根据,给我们极大的鼓舞。
下面的善巧摄化、巧方便回向成就,也和这首偈子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我们发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安乐佛国,到了佛的净土,通通都成佛,这样才能成为善巧摄化。不然,作愿往生到那里,却不能成就,那怎么行?所以,不管怎样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都成为大乘善根。
天亲菩萨的两重诠释方式
天亲菩萨的这四句偈有两种诠释方式:一是表诠,二是遮诠。
表诠和遮诠是专门名词。从正面直接说,这叫表诠,“表”就是表示出来;从反面诠释,就是遮诠。比如说明一个人很富裕,“他要什么有什么”就是表诠,“他家什么也不缺”就是遮诠。
┌明大乘善根界
┌表诠┤
│ └明平等一相
大义门┤
│ ┌无讥嫌名
└遮诠┤
└无讥嫌体
天亲菩萨在这里用了表诠和遮诠两种手法。“大乘善根界”,这是大乘善根的境界;“等”,是平等一相的境界:到这里都是表诠,正面来说明。后面就是遮诠,这么好的境界、这样的大义门成就,没有三种讥嫌之体——女人、根缺、二乘种,也无三种讥嫌之名。
昙鸾大师释的解释
接下来是昙鸾大师的解释。天亲菩萨的解释有几十个字,昙鸾大师对这几十个字基本没有解释,只是解释后面的“平等一相”。为什么不解释呢?一是这段文字比较好懂,大家都看得明白,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非常简洁,根本不啰嗦,看得懂就不作解释。另外,这一段在卷上已作了说明,所以这里主要解释“平等一相”。
昙鸾大师这段话不长,不过意义很深。我们先作分科。
┌举不等杂相
│ ┌约本异 ┌法藏大愿业力 ┐
│ │ ┌直明┐ │法王善住持力 │┌云何不思议
└明平等一相┤明今等┤ ├五重观┤利他成就(他者,愿往生者、三三之品)├┤
│ └喻明┘ │入第一义谛 │└焉可思议
└结叹 └性成就 ┘
先举不等杂相,再明平等一相。
首先问“此云何不思议?”我们说过了,问的来源很深远,主要是咬住两种不可思议力——法藏菩萨大愿业力、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咬住这两个来发问。
举不等杂相
接下来,“夫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这是“举不等杂相”。要讲极乐世界平等一相,先举娑婆世界不等杂相。
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杂业所感故。
“诸天共器”,都是天人,在一起吃饭。
“饭有随福之色”,这能平等吗?为什么不平等?杂业所感。
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受用不同故。
“足指按地”,这是《维摩经》里有名的案例。以佛本身的境界,佛看这个世界,全是清净庄严、七宝成就;但是众生看,都是土石瓦砾,见到的是种种的杂染相,与佛不一样,这样受用差别就非常大。所以,先举这个世界的不好、不平等,然后到极乐世界通通都给改掉。在娑婆世界,这些情况是没法改变的。
这是一种反差、对比,先举此界的不等杂相。杂相不等,主要是业力不等。它不是法藏比丘大愿业力所成,也没有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缺乏这两种力,怎么会有平等一相呢?
即使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因为不是报土,不是佛本身的受用境界,而是众生共业、杂业所感,所以,在我们看来有土石高低。如果是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马上显示黄金为地、七宝庄严,释迦牟尼佛本身善住持力所显现的就不一样。但我们缺少这两种力,就不成就,看到的就是杂染世界。
明平等一相
下面说“明平等一相”。对比说明才有张力,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才使得我们把前面那些不好的马上抛掉,向往极乐,所以说极乐世界“胜过三界道”。“胜过三界道”,不是在那里光是读文字,而是在心地上要有一个“胜过”。前面把不好的杂相举出来,后面说“胜过”,这种“胜过”,不光是静态的比较,而是有一种力量在当中,这两种力量一交力,才能“胜过”。
“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胜”在哪个人身上?就“胜”在这个愿往生的人身上。
“明平等一相”时,先“约本异”:“本则三三之品”,本来是有差异的,“三三之品”,而现在“明今等”,现在就平等了,这就是“胜过”。本来是三三之品,杂业所感,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无量无边之品;但是现在,“今无一二之殊”,这个力量特别大。
“今”字的内涵
“今”,有很多内涵在当中。为什么有“今”?“彼佛今现,在世成佛”,“三三之品,无一二之殊”,因为阿弥陀佛成佛了,才有“今”这个字说出来。“今”,愿往生者才会有“今”;如果不愿往生,“今”跟你没有关系。这个“今”,今非昔比。过去我们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现在了解了,“今无一二之殊”;过去杂行杂修,“三三之品”,现在专修念佛了,“今无一二之殊”。所有这一切,今非昔比,这就不一样。
“明今等”,有两种:一是直明,“今无一二之殊”,直接说明,平等,没有差别;二是喻明,通过比喻来说明,“亦如淄渑一味”。
最后结叹,“焉可思议!”
根据五重观来看这段
读这段文要根据五重观来看,乃至十七种功德庄严,每一种都要从五个角度来看。
这个“今”当中,就有法藏菩萨大愿业力所成;有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所摄;有利他成就,才会“无一二之殊”,“利他”是利谁?利的就是愿往生者、三三之品的人;利他成就,入第一义谛,“淄渑一味”,入第一义谛就是成佛的境界,平等一相;这样的入第一义谛,是极乐净土国土庄严功德的“性”成就,到了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就是这样,很圆满,很自然,完全靠佛力。
如果这样看,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从头到尾哪里讲到了九品?只讲了“平等一相”“等无讥嫌名”,大乘门成就;昙鸾大师也根本不讲九品,完全在讲平等、快速成佛。这样解释《往生论》,才能把净土法门的真实义和盘托出,昙鸾大师的这种解释,非常吻合天亲菩萨《往生论》的原旨,净土三部经的究竟真实之义彻底显明。
因为极乐净土是性成就,自自然然就这样,到了极乐世界就这样,自然圆满,完全靠佛力。所以,我们观察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能让我们断疑生信,知道必定往生。如果没有读到昙鸾大师这样的解释,看完《往生论》,“极乐世界好得很,都是大乘菩萨的境界,跟我没有关系”——不是这样,大乘菩萨、大乘善根界是为我们成就的,是为“三三之品”、愿往生的人成就的,所以下面说“焉可思议”。
“云何不思议?”和“焉可思议!”这两句,一个是设问,一个是结叹,语气都非常强烈。“云何不思议?”这一个问号,马上就把心勾动了;最后“焉可思议!”惊叹号。一问一答之间,就把佛的“成就不可思议力故”两种力摄在里面了。
由佛大愿业力所成
若以众生业感,则金砾不同;今净土由佛大愿业力,皆黄金为地。
如果以我们众生在娑婆世界的众业所感,能感得黄金为地吗?我们一踏上极乐世界,黄金为地,这是我们自己的业力吗?这是我们自己修来的吗?“我费了很大劲修行,终于到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八功德水、自然德风徐起微动,都是你修来的啊?要知道,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杂毒之善,到极乐世界通通都用不着。
我们了解这些,就知道极乐净土完全是由佛的大愿业力所成就。
因同感得果同
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因同),佛自受用成众生受用故,佛境界成众生境界(果同,同一境界,同一受用)。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这是从结论来说。为什么“今无一二之殊”?从原因来讲,“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因是“同一”,结果也一样。
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是因同,佛自受用成为众生受用。前面是“受用功德成就”,然后“无诸难成就”,到这里“大义门成就”。因为佛自身平等一相的境界,佛境界成为众生境界,这样,因同才感得果同,才叫“无一二之殊”,就是同一境界,同一受用。
我们到极乐世界的受用,前面已经举了《大经》的一段经文和八句偈语来说明,这是佛自身的受用成为众生的受用,佛的境界成为众生的境界,这完全是佛力果地向因的法门,我们没有种其因而得其果,没有修而得这样的成就,这完全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这是一个警句,也是非常有名的法句。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果上,二是从因上。
约果:本在娑婆有九品(三三之品),今生报土无差殊(一二之殊)。
从果上讲,“本”在娑婆是三三之品,“今”生报土无一二之殊。娑婆世界是杂业世界,三三之品、无量品,“今”到极乐世界,没有一和二的差别。
约因:本念佛前见九品(三三之品),今入念佛无差殊(一二之殊)
从因上讲,“本”念佛之前有三三之品,“今”入念佛无一二之殊。杂行杂修的人靠自力修行,当然就有品位,因为有根性、修行能力、功德大小等等的不同;但是入了念佛,都一样了。
“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这种境界就像淄水和渑水,本来味道不同,流到大海,都是同一个味道了。这就是“海味不随彼改也”,性功德成就就是这样,这怎么可以思议呢?
祖师关于辈品最明白无误开示。
这一段可以说是祖师对于辈品最明确的开示,讲得非常清楚,“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文义 浅显、不了 三辈九品 方便┐ ┌本则三三之品(方便)
经┤ ├方便入真实┤ ↓
└玄义 深密、了义 平等一相 真实┘ └今无一二之殊(真实)
对读经的认识
在这里很多人脑筋转不过弯,而且引用很多证据来说明有辈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涉及到怎么读经的问题。
难道昙鸾大师没有读过《观经》吗?他没有读过《无量寿经》吗?他不知道《无量寿经》讲了三辈,不知道《观经》讲了九品吗?他怎么敢跟佛唱反调?“佛讲有辈品,我就讲没辈品”,不可能的事。
这就涉及到读经的方法。
┌妄言:依法不依人,依佛不依祖
┌×以自我理解经文格量祖师┤
读经┤ └实则依凡、依我,我即是法,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以本宗相承祖师解释经义格量我见
现在有一种现象非常不好,一些人以自我对经文的理解来格量祖师的意思,还说“依法不依人,佛经明明这么讲的,祖师怎么能那么讲?我依佛不依祖”,是你更懂得经文的意思,还是祖师更懂得经文的意思?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昙鸾大师难道没有看过三辈九品?善导大师也不懂三辈九品吗?他为什么说“五乘齐入报土”“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天亲菩萨也不懂吗?他为什么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天亲菩萨说“等”,你却说“不等”。
要知道,经文有了义,有不了义;有文字表面的浅显之义,有内在的深刻玄义,有表浅之义,有深密之义。我们凡夫浊眼,只能看文字表浅之义,看不到背后的真实之义。
佛讲法非常圆融,由方便导入真实,一定有这样次第。祖师展开教义的时候,一定以真实来摄受方便。如果真实不显示出来,怎么能摄方便?如果我们讲法的时候,把真实义藏藏掖掖——那是因为没搞明白,搞明白不可能藏藏掖掖。就要把真实义亮出来,这样才可以摄受方便。
经义有文义也有玄义,有浅显不了义,有深密了义。比如三辈九品,这是表浅文义,识字的人都看得出来,但这些是表浅的,是不了义的,这是方便;平等一相才是真实,由方便入真实。所以,“本则三三之品”,这是方便;今“无一二之殊”,这是真实。
昙鸾大师、善导大师,这些祖师都是佛菩萨再来,他们所说的义理,我们一定要谦虚接受。不能依自己对经文的理解,还认为“我依法不依人,依佛不依祖”。这种“依法不依人”,不过是依凡不依圣、依我不依你。以“我”为大,“我”就是法,这是狂妄。
我们应该依本宗相承祖师对经文的释义来格量“我见”,以此为标准来思考,“我怎么理解错了?明明有三辈九品,为什么祖师解释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面对祖释,一定要小心谨慎,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佛肯定没有错,这就是经文背后深刻的义理。这样读经才能透达。
现在的人学法,多是心浮气躁。读经就凭自己大脑在文字上理解,死于句下,那是不行的。我们读经,首先不要用自己的眼光来看,我们没有这个智慧,一定要依相承祖师的论释来看。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就要依净土宗的祖师。禅宗、天台宗也有祖师,但是跟我们不相关,因为相承的法不一样,主攻方向不一样。净土宗相承祖师就是昙鸾、道绰、善导,这样才能构成净土宗完整的教理。
什么是中国的净土宗
中国的净土宗,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通途所讲的,只要愿生极乐世界就叫“净土宗”了,这是一般习俗性所讲的;一个是规范的宗派建立意义上所讲的,一定要有传承的祖师、传承的教典,这方面,只有昙鸾、道绰、善导这一系列,才非常清晰。
中国的净土宗到底成不成为一宗,有的人就不太承认,认为这是“寓宗”。其实中国是有净土宗的,因为一段历史因缘,净土宗教理的框架没有确立起来,导致人们对净土宗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很多人到现在并不知道什么叫净土宗。在今天这个时代,特别有必要强调净土宗“宗门”的观念。
一般人对这一点非常模糊。最常见的,人家都说自己不是净土宗了,“教宗天台,行归净土”,可是还说他是净土宗。很显然,他的教是天台的,属于天台宗,“教宗天台”,只是行业回向求生净土,但这样怎么能叫净土宗呢?顶多跟我们是表亲关系。
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教宗净土,行在净土”,我们净土是有宗的。
他为什么“教宗天台”?第一,他可能跟天台宗有缘分;第二,他可能想宗净土,可没找到净土的“宗”。净土怎么判教?他没有得到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这一系列的传承。按教理来看,这个“宗”不能成立啊!要有整套的理论体系来建立修行的方针。如果这方面不具备,东捡西捡,混乱杂糅在一起,这样的话,没办法只能在天台、华严里选一个。中国佛教一般的判教就是天台、华严,这样,大多数人选了天台,“我教宗天台”。但是一看天台宗的止观修行,自己解脱不了,然后“我行归净土”。这样怎么能称为净土宗?
善导大师会讲“教宗天台,行归净土”这种话吗?他是楷定古今啊!对净土错误的判释,通通纠正过来,就是要建立净土宗。我们学习净土宗,就要从这里下手。不然,讲得稀里糊涂的。那些话通通可以不听,也不要跟他辩论,他都糊涂着呢。
“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是约因,一个是约果。
约因:九品机如淄渑,智愚罪福,各不相同。念佛如海。入念佛悉皆平等。如海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
约因就是九品机,九品之机就像淄水和渑水,它们味道不一样。每个人的根性、爱乐、心性不一样,智愚、罪福各不相同,这叫“本则三三之品”。
念佛就如同大海,今入念佛,则“悉皆平等,如海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不管有修行没修行,出家在家,有智慧没智慧,进入念佛之后,那些通通都不谈,就是一个味道,平等味。
约果:报土性功德成就,必然不改;众流入者,必为一味。诸往生者,必同于佛。
往生之前,每个人都不一样;到了极乐世界,完全都跟佛平等,平等一相,是究竟平等于佛。不然,没有到佛,就不能叫平等,真平等就是佛,没到佛还有进步空间,怎么能叫平等呢?
入念佛,平等一味(一相)
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味道?我们在这里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我们先讲讲在娑婆世界“入念佛,平等一味”,我们来对照一下,想一想,念佛是不是一个味道。不论出家、在家,年老、年轻,法义比较深入的、比较浅的,但是入念佛都是平等一味,都是平等一相。
看大家都是一个相,我们的差别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现在看起来就是平等一相了!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一看,“青莲花,白莲花,你看我的花开!”娑婆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个莲花池,他一看我们都念佛了,六十七亿大菩萨,好得很啊!
1.一向专念味
所有专修念佛的人,是一向专念味。这个味道是统一的,不管念多念少,都是一向专念。如果没有一向专念,暂时还不是一家人,还不是那么亲。一向专念的人在一起,就像打暗号一样,话一出口,马上就能接上。我们的莲友走出去,一看见“南无阿弥陀佛”红背心,听人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知道是本门莲友,同一念佛无别道,说话、信心、眼神、斗志,一接触就知道是专修念佛的,一向专念之味。
2.念念相续味
拿个计数器,拿串念珠,白天晚上有事没事小嘴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念念相续的味道。虽然念佛数量有多有少,但是本质、味道是一样的。就像西瓜有大有小,都是甜味。一天念五万声是大西瓜,一天念一万声是中西瓜,一天念五千声是小西瓜,但味道是一样的。
3.信心欢喜味
念佛有信心欢喜味。虽然念佛,如果还没有信心欢喜,那你没有尝到味道,还是“三三之品”,还没有“一二之殊”。那怎么办?还要继续闻法。像西瓜没成熟,还有苦味,那就要继续闻法,成熟善根。
信心欢喜味人人都一样。“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诸有”是二十五有,上到三界之顶,下到地狱之底。二十五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都是一个味道,这个味道是从心里喷出来的。
4.平生业成味
专修念佛人,就会偿到平生业成味。
深入学习善导大师教法的人都知道,念佛往生,现在就决定了,没有怀疑,活在世间很有安全感。坐飞机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心里也很稳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不是假的,真是这样。心理非常安稳,这叫平生业成。
如果杂行杂修,不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就尝不到这个味道,常常心慌意乱,“我临终怎么办?”整天找人给自己助念;去给别人助念也不是真心,“我去助念,到我临终,有人给我助念”;助念也是吓唬人家,到时候别人吓唬你——不是这样!助念,就是靠阿弥陀佛愿力,决定能往生,这样安慰临终者。
5.现生不退味
现生不退,我们这样的罪恶凡夫,凡夫菩萨格,不用等下一辈子到极乐世界不退,这辈子就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话谁敢讲?释迦牟尼佛敢讲,“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往生之前就不退转了,这话释迦牟尼佛才敢讲。释迦牟尼佛敢讲,有人还不敢听,有人听了还不敢信。释迦牟尼佛敢讲,我们敢听,听了敢信,信了敢要,这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证不退位,这不是小事情。圣道门修行证入不退,要经过一大阿僧只劫,生生不退修行,达到不退位,只进升,不退堕,不会歇下来。一般人都是进进退退,常没常流转。
但是,常没常流转的众生,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说,凡夫众生念阿弥陀佛,现生不退。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也有现生证无生法忍、得不退转,这就是佛的愿力成就。
6.五种嘉誉味
念佛人在这个世间,虽然可能被认为穷、没有钱、看破红尘、逃避现实、不和群等等,但是却得到善导大师五种嘉誉:“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这五种非常美妙的称呼,只有念佛人才会获得,念佛人就是人中芬陀利华。其他种种修行,不能获得这五种嘉誉。
7.二圣为友味
专修念佛之人,不仅获得五种嘉誉,而且有观音、势至二位大菩萨做胜友、兄弟。我们敢于这样认可,“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二圣为友”,这话听了非常亲切。不是我们对观世音菩萨不恭敬,而是觉得能跟观世音菩萨做胜友,能跟观世音菩萨做兄弟,感到无上的光荣,我们很快也要成为观世音大哥那样,就要去承担责任。
8.法界兄弟味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这种感觉非常旷达,我们跟极乐世界的清净大海众菩萨,以及其他佛土的诸大菩萨,都是法界兄弟。心胸多么开阔啊!
9.生佛一体味
专修念佛之人,虽然在娑婆世界,但能感受到跟佛是一体不分开的。为什么会这样安稳?因为佛住持在心中。佛入我心,我入佛心。什么叫佛入我心?“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就是佛入我心。什么是我入佛心?“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的光明与众生互相交融,这就是生佛一体。
生佛一体,讲起来很简单,大家要在日常念佛当中细细体会。“一半凡夫一半佛”,“木火之喻”,讲的都是生佛一体。
10.光摄不舍味
专修念佛之人,能感受到弥陀光明摄取,日夜不舍离。这个味道让我们感到很安慰,非常喜悦。
11.亲近增上味
专修念佛之人,与阿弥陀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跟佛就是亲,就是近,就是增上。这三缘大家可以看《观经疏》,这里不细说了。
12.摩尼净水味
专修念佛,所讲的必须成为自己的现量。什么叫现量?就是对佛经所说的圣言量,自己有真实的感受。如果没有这种感受,说起来就不生动,也不能感动人,因为讲的是别人的东西。
什么叫摩尼净水?昙鸾大师说,“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弥陀名号投之众生浊染的心水,念念之间罪灭心净。我们本来是很染污的人,心里有很多杂染的东西,但是念佛之后,自己能感受到念念之间罪灭心净。
怎么知道罪灭?原来心里堵得慌,透不过气,现在真的可以透过气来,这就是罪灭心净。这里面,各人体会不同,各有不同的表达。
总之,一声阿弥陀佛,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念称名,念念罪灭心净,这叫摩尼净水味。
13.污泥莲香味
我们还有烦恼,但是越烦恼越念佛,就像污泥与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越厚越能滋养莲花,莲花就开得越旺,香气飘得越远。我们也一样,越烦恼越念佛,不烦恼可能还不念佛——只是烦恼能不能感受到而已,我们并不害怕烦恼。这就是以莲花庄严污泥,以污泥滋养莲花。这就是机法两种深信,机深信就是污泥,法深信就是莲花。污泥滋养莲花,莲花庄严污泥,这样良性循环,根本就不害怕。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圣道法门想达到这个程度,要有很高的功夫。净土法门不一样,念佛就达到了;而且不用等到往生极乐,现在在这里就是这样了。
这就是污泥莲香之味。
14.诸佛证诚味
念佛之人,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都来证明:“不要听张三、李四、王五的;听我的,念佛一定往生!我为你证诚。”如果一佛你信不过,后面还有十方诸佛为你证诚,“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都排着队来为你证明,为你一个人,有这么多佛来证诚。
佛度众生是最不讲究“效率”的,恒河沙诸佛都来给一个众生讲;如果这辈子不行,就跟到下辈子,生生世世都跟着你,一直把你跟到净土。阿弥陀佛为什么叫无量寿佛?他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为了度众生,这“底肥”下得足,跟着你,一定要把你跟到净土。
15.诸佛护念味
我们毕竟是凡夫,信心不成就,心里胆怯,生活上有种种不足、种种烦恼。但是,有诸佛保护、忆念我们。如果能尝到这个味道,在这个世间就不会感到孤独,法界皆兄弟嘛。
“德不孤”,有德就不孤,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六字名号是最大的功德,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念佛之人,十方诸佛都护持、加持、忆念、赞叹,都鼓掌、证诚,都为我们出广长舌相,这就是有德不孤。
16.诸圣影护味
不光诸佛来护念,观音、势至诸大菩萨,一切天神地只,如影随形保护我们。
17.除恐大安味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人在这世间,有许多恐惧,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人就是眼光短浅,担心身体、失业、退休金,担心股票、房产,就是不担心六道轮回,把阎罗王忘了,把生死大事忘了,只担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量寿经》说:“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薄俗”,浅薄,庸俗。对那些不着急的事情,急得像猴抓心一样,念佛成佛的大事却不着急。像我们那些同学,都五十岁了,该经过的都经过了,该老也要老了,身体都出故障了,还忙什么呢?人生一辈子很短暂,忽地一下就老了。同学聚会的时候,想起来还是三十年前,那时还年轻。回忆过去,过去有什么可留恋的?我们要往未来看,“今无一二之殊”,极乐世界金光灿灿,前途一片光明,这样就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引导我们往那个方向走。念佛人在这个世界,非常快乐,非常自在。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念佛就是君子,天下人不知道你的快乐,你也不会说“我这样快乐,你们怎么都不知道!”
有德不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什么叫“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就是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从远方来”,从极乐世界来了,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从十方法界来了,不亦乐乎?这叫“从远方来”。名声高远才“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念佛了,有朋自远方来。
除恐大安味,这味道好!“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在这个世间非常安稳。
18.视死如归味
一般人最大的恐惧就是怕死。我们念佛人不怕死,视死如归,这是一道美味,是压轴的菜,最后一道大果盘。视死如归,这味道不一样。
世间的死是什么味道?离别,绝望,痛苦,空虚,恐惧,“大命将终,悔惧交至”,这就是世间死亡的味道。我们就不一样了。“鼓盆而歌”,庄子的老婆死了,他不仅不哭,还敲着盆子唱歌。我们念佛人死的时候,也可以拿个小拨楞鼓摇,视死如归。
世间人敢讲死吗?胆子小得很,我送人一本《临终助念须知》,他一看,“怎么一来师父就送我这本书?”世间人很忌讳讲临终,“别讲,忌讳,讲了不好”,好像不讲就不会临终了。生死大事不早点解决,能安稳吗?到临死的时候再解决,这不是太傻了吗?就像开车一样,前面就是悬崖,“别告诉他,不能讲”,马上就要死了还不能讲。讲了才知道前面是悬崖,马上调转方向,换一条路走。
生死大事要及早安排。人到世间来干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读书、结婚、生子,再抱个孙子,就完了吗?这是人生啊?有人愿意这样,各人的根性不同。
19.少欲知足味
在这个世间,我们了解弥陀的救度,能视死如归,当然就少欲知足了,世间受用多一点少一点都行,吃、穿、用、住,得少知足。为什么知足?因为有阿弥陀佛“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我们早就知足了。成佛都决定了,当然就知足了。
如果有巨大的空虚感,欲壑难填,才感到非常不满足,像慌了神一样到处乱找,想抓一点东西往里填。一个人在世间,如果贪欲还非常重,比如有的人来到佛门,不是为了念佛往生,也没有少欲知足,而是在佛前磕几个头,“保佑我发一千万,发一个亿,发十个亿”,欲望大得不得了,根本没有得到佛法的真味道。
20.止恶行善味
念佛之后,自然止恶行善。造恶需要很多条件,阿弥陀佛釜底抽薪,让我们没有劲头造恶,没有兴趣造恶。
人之所以造恶,是因为觉得造恶有好处,捞得到东西。念佛了就知道这是造恶,心中都“探汤不及”,自自然然就会止恶行善。
当然,这些我们没有必要标榜在嘴上。即使这样,也应该知道我很惭愧,恶念仍然汹涌翻滚,善业微微,做得也是不清净。
有了这样的认识、知见,就等于在心中装了一个自动提醒的机器,自然就会止恶行善。
21.谦卑柔和味
谦卑柔和也是一个总体的方向,因为我们都是骄慢众生。怎么谦卑柔和?净土法门,首先是“机深信”。了解“机深信”之后,我们对别人的要求也会放宽一点,心中自然就会宽厚一分,对人对己都会多增长一分柔和。当然,谦卑柔和是没有极限的,除非往生净土以后,在娑婆世界,只是大致的,有这种味道。原来刚强的人,会渐渐调柔;原来非常骄慢的人,用镜子一照,就知道自己没有资格骄慢,也没有资格去教训别人,这样身段就放下了,慢慢就会谦卑柔和。
22.恩慈体贴味
对他人的过失,过去可能是咬牙切齿,甚至觉得不可原谅;现在念佛了,就能体谅、原谅别人,这是佛光照射的作用,也是我们内心反观的作用。
23.不行而行味
我们知道自己没有修行,但虽然没有修行,也有大修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这味道好啊!就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乘佛愿力,这不就“不行而行”吗?这样心里多踏实!而且,这样讲了以后,很多人就很相应。“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念这句佛号,轻飘飘的,这样能行吗?”念这句佛,佛还不行,还有谁能行?
“不行而行”,感觉自己非常自在。
24.真实功德味
“不行而行”所得到的味道是什么呢?是真实功德味。真实功德之味是不容易得到的。
好不容易修行了,冒一身汗,或者拿许多钱作功德,这都是有漏功德,不是真实功德,“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什么时候能尝到真实功德之味?天亲菩萨《往生论》说“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昙鸾大师这样解释:专修念佛,就能尝到真实功德之味;真实之业,真实功德,决定往生真实报土。
这个味道,也只有专修念佛之人才能尝到。有些时候,只能是念佛人互相之间讲,了解的人说,对别人没法说。
25.功德宝海味
不仅是真实功德,还是功德大宝海之味,感觉功德都圆满了。
大家往生净土还有功德不足吗?没有觉得不足啊,不会觉得不足。
26.得救报恩味
念佛,有没有得救?得救后有没有报恩的心情?
净土法门就是信受弥陀救度。我们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得救?我们是罪该万死的人,就是下三恶道无穷轮回的人。如果没有这句名号来救度我们,如果不是专修念佛,其他八万四千法门都救不了我们。
净土法门这样好,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什么都能给你,命根子不可能给你。我们一旦了解了这个法门的真实之义,是绝对不会改变的,这是原则问题,怎么可以改变?如果改变,就没有命了。
得救有得救的法喜,就涌生出报恩的行为。最好的报恩是什么呢?就是自信教人。
27.自信教人味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自信教人信的味道,就是不管年纪大小,自己相信之后,都有这个愿望,“这个法门这么好,我很想让别人知道”,有这种心念,就尝到这道菜的味道了,自信教人嘛!
至于旁边有没有人教、能教几个,那是另外一回事;心中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愿望,有这种动力,一旦遇到机缘,就会跟别人说。
28.自知作佛味
“自知作佛味”,这道菜怎么样?味道浓不浓?还有,“知他作佛味”,知道别人也要作佛,这个味道浓不浓?这些味道好!
我们虽然是凡夫,但是知道自己决定可以成佛,这就是“大义门成就”。
一般人怎么敢讲自己决定要作佛呢?圣道门修行,要达到不退转地以后,才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是靠阿弥陀佛誓愿的保证,“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十地愿行自然彰’,决定成佛!”这样领纳,成为我们的,明信佛智。
自知当作佛,这不得了啊!
虽然我们在这里讲这句话感觉轻飘飘的,但是整个法界就像打雷一样,“娑婆世界有个人说自知作佛啦!决定要成佛啦!”这不是假话,心中的念头一定,真是不可思议的。
29.知他作佛味
我们教别人念佛,也知道,只要这个人能念佛,他一定能成佛。我们说这样的话,得不到这个世界的人的鼓掌,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得不到他们的相应,那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讲的话,都是在“天上”讲的,一讲都是要成佛。
这是讲哪一门的话?这就是讲净土这一门的话。
味可以变成相
这每一种味,可以变成相。我们的面相虽然不一样,但是里面的佛相是一样的,尝到的法味是一样的。比如一向专念之相、念念不舍之相、平生业成之相、现生不退之相、信心欢喜之相、五种嘉誉之相、二圣为友之相……所有的味都可以变成相。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间,大家还会感到不足吗?这些法味都是一样的了,所谓和别人不一样,可能只是他比你多识几个字,这样你就比他少了吗?从根本上讲,我们得到的利益都是一样的,没有欠缺。
这样,我们心中就非常圆满。在这种圆满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根机、状况,为法门,为众生,力所能及做些事情。
法宴法喜法味乐,佛身佛心佛莲座
此味只因念佛有,余行哪得半点尝?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法宴法喜法味乐,佛身佛心佛莲座。
这些,跟别人讲,讲不到一起,“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仅饭吃不到一起,话也讲不到一起,“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法宴法喜法味乐,佛身佛心佛莲座”。
开法宴,一道道菜端上来,每一道菜都有每一道菜的味道——以后我们开素食馆,第一道菜,“一向专念”;第二道菜,“念念不舍”;第三道菜,“信心欢喜”;第四道菜,“平生业成”……法味之乐,法喜啊!
虽然在这里我们还是凡夫,其实内在有佛的法身,有佛的慈悲心、愿心——佛身,佛心,将来“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升大宝莲花王座。
读书读其神
我们讲学、听闻《往生论注》,主要是把握祖师的精神。无论是读书,还是闻法,或者是我们共同学习、讲解,都一定要掌握“神”。
一以贯之的“神”
神:一以贯之。
《往生论注》的“神”是什么?“神”是一以贯之的。我们不是光读文字,文字就像一个人的身体,身体当中要有他的精神,有“神”反应出来。
读书只读文字,如与尸体说话。
比如我们和别人说话,总不能跟他的尸体说话吧,我们总是要跟他的“神”说话,心神交流才行。读祖师的论典也是一样的,不是仅仅把文字读出来,然后把文义解释完了,这样就没有交集,一定要从“神”上领会。
三经、论、注、祖释。
净土三部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安乐集》,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这一系列的经、论、释,它们之间的“神”是一致的,这就是传承。如果没有得到“神”,就会在文字上知解,分析得很多,把文字讲得很细。就像一个人,把他的毛孔都分析得非常细,里面有多少分子,结构如何……没有意义!我们读书,不能落在这个误区当中。
讲解的人,一定先要领解这个“神”,才能跟大家分享。听的人也一定要抓住这个“神”,不然的话,就学得没味道。我们在开解的时候,不管讲得详细还是粗略,或是作种种的譬喻、说明,都要指向这个“神”。
《往生论注》的“神”
(依佛本愿力,往生速成佛。易而胜。)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往生论注》的“神”是什么?就是:依佛本愿力,人人容易往生,往生速得成佛。
不管怎么讲,都是围绕这个来说,这就得其“神”,显示往生容易而又殊胜。如果以善导大师的教法,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这是整个净土宗一条不变的“神”,是一以贯之的,这样,就跟我们每个人发生关联。
比如我们讲“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如果文字一读,就完了,“极乐世界嘛,是大乘善根的境界,是平等的境界,没有这些讥嫌”,这样就没有得其“神”。我们前面引用经文说明“等”字,这个“等”,要跟我们发生关系,谁跟谁“等”?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去往生,跟诸大菩萨平等,所以,“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这就显示“等”的作用。
“等”如果光在极乐世界,是果上“等”;因中如果不能“等”,对我们仍然没有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因上来平等。如果只是讲果上平等,那是静止的,就不能跟凡夫发生交集,怎么能“胜过三界道”呢?所以,必然把它牵引到因地当中。
我们现在说“本则”,念佛之前“三三之品”;今入念佛,“无一二之殊”。这样的平等,才跟我们发生关系,这样来听闻,就能得到它的“神”。
神之体现,心领神会
“神”要怎样体现?《往生论注》的文字很优美,不管在哪个章节,每个地方都有“神”在住持,就像人的身体。在《往生论注》的任何地方,都显示这种精神特质。
就像我们看一个人,如果觉得他有神,这种神就会在他的面貌、神态、语言、动作……在任何地方都能显示出来。如果一个人眼睛没有神,眼皮耷拉着,走路佝偻着,说话也没有精神头,这个人的“神”就不足;人死了就更不用说了,就没有“神”了。
神之体现,心领神会。得其神。
读书,要读活书、活读书,要把“神”读出来。如果读来读去读些文字,那就不行,这些需要大家细细去体会。
读书要心领神会,在心中领纳、领受,在神上跟它相会,这样就能认识昙鸾大师。
人和人打交道,互相之间如果有默契,心有灵犀,怎么讲话都非常好,只要讲到的,都不会错误领会。
我们读祖师的着作,也一定要心领神会,粗言及细语,都归第一谛,都是讲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
圣道门:本无一二之殊,今则三三之品。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这是净土门所讲的;圣道门反过来,“本无一二之殊,今则三三之品”,圣道门说本来是佛,没有一二之殊,但是现在怎么样?还在六道里面轮回。所以,净土门跟圣道门不是一回事。
这就读了“神”。
如果从文句来讲,有什么意思呢?圣道法门讲我们众生本来是佛,这话讲得对啊,众生是本来是佛,但是现在呢?这就是读文字,这就没有“神”。如果现在就能证悟无生法忍,那就读到“神”了,就读活了。
净土宗不是这样,而是翻过来:“本则三三之品”,众生有天上,有地下,有三界,有六道;“今无一二之殊”,当下就活了,入念佛之后,现在就跟诸大菩萨平等,“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这就是“今无一二之殊”。如果读到这里就相信了,身上的毛孔都会放光,不仅昙鸾大师的神传到这里,阿弥陀佛的神也传到我们身上来。
在《往生论》的二十四行偈中,讲到“善”字的有三句,除了“大乘善根界”以外,还有“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大乘善根界┤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我们一定要把这三个“善”合起来看,这也是得其神,不要只在文句上过,文句上很简单。
“大乘善根界”之“神”
“大乘善根界”就是极乐世界,这里叫“大义门成就”。所谓“大义门成就”,极乐世界本来就是大乘善根的境界。这种大乘善根的境界,是法藏比丘出世善根所生,又是阿弥陀如来法王善所住持。以此之故,任何众生,即使没有发菩提心,到极乐世界也是大乘菩萨,成就大乘善根不可倾动。这就是得到神了。
有人说“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净土”,如果这样,大义门就不成就;反之,即使没有发菩提心,也能往生,往生之后还是大菩萨,这才叫大义门成就。
昙鸾大师在前面解释极乐世界声闻数很多就说,声闻,本来不能生佛道根芽,本来不能到净土,怎么能往生这么多呢?因为阿弥陀如来本愿不可思议之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声闻,所谓根败种子、焦芽败种,“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声闻,是指定性声闻,不是一般的声闻。定性声闻是不发菩提心的,这样的人也能让他发菩提心。
这就是神。
“大乘善根界”,这里不能随便读过。如果这样读,就会觉得“完了,我没发大菩提心,我可能没分”,这就读死了,没得神。这种大乘善,即使没发菩提心,即使为了自己离苦得乐,即使闻到极乐、安乐的名字贪乐而求往生,也往生有分,往生之后是大乘菩萨。这样就有神了,就神采奕奕了,就神起来了,神气活现。为什么?往生有分啊。
净土大乘善,是净土之根
大乘善有两种,因中之善和果上之善。因中之善就是法藏菩萨出世善根。昙鸾大师说“成就不可思议力故”:一是法藏比丘大愿业力,二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这两种力,都在讲“善”字,所以,这个“善”的境界是非常高的。
若因若果,皆为众生。大慈悲出世善,即净土之根,大乘善。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是讲法藏比丘的大愿业力不可思议;“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是指阿弥陀佛果上不可思议。若因若果,不管是因还是果,都是为了救度众生。“大乘善根界”的境界,是法藏比丘出世善根所成就的,而且是阿弥陀法王善所住持的。所以,“大慈悲出世善,即净土之根”。
大乘善根界,就是法王涅盘界
此大乘善非通途因行六度善,乃是正觉法王之善。
这里的大乘善,境界非常高,它不是通途因行的六度善,“我在这里发菩提心,行大乘善法”,不是这样的。它是法藏比丘从因至果所形成的正觉阿弥陀法王之善——最高的善,这样的善,住持在净土。
这三个善是平等的。“出世善”是法藏因中善,“法王善”是弥陀果上善。因中善和果上善,成为极乐世界的境界,成为大乘善根的境界。这样的大乘善根境界,让我们往生之后,等于立即进入阿弥陀佛成佛的境界当中,让我们成就大乘善根。是这样一种意义,所谓自利利他。
故此大乘善根界即法王涅盘界。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等”者,等正觉阿弥陀法王。即是彻底从果向因法门。
所以,大乘善根界就是法王涅盘界。既然是法王涅盘界,顺势就推出一个结论:“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等”是跟谁等?就是跟法藏菩萨的出世善相等,就是跟阿弥陀佛的法王善相等,这三个“善”就在一起了。
《往生论》跟《阿弥陀经》互参互证
《小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非正道大慈悲、正觉阿弥陀法王之善,皆少善不得生。
这里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阿弥陀经》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彼国”是什么国?就是“大乘善根界”的国土。昙鸾大师讲了,“大乘善根界”的国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智海,“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大乘善根界”,连阿罗汉到那里都像死尸一样,人天诸善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二乘、杂善中下死尸”。我们也联想到善导大师所讲的“报土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小圣人的善根都去不了,这样就想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蕅益大师说,声闻善根不够,人天福德不够,这样的因缘都不能往生净土。靠人天善法,靠阿罗汉的善行,都不能往生净土,因为“大乘善根界”;只有跟大乘善根平行,因果才能相当,才可以往生。
那是靠什么善?就是靠法藏菩萨出世善根,靠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法藏菩萨的出世善根、阿弥陀法王的正觉善住持力在哪里?包含在这句名号当中。这句名号,是不是法藏菩萨出世善根所生?是不是阿弥陀法王正觉善所住持?我们念这句名号,当然就能往生。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唯可以念佛无上善根得生彼国。
念佛之人叫什么?“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这样理解,就非常通透。“诸上善人”,为什么能有资格称为上善之人?上善是跟下善比的。跟阿罗汉的出世善比,五戒十善是下善,阿罗汉是上善;阿罗汉的出世善是自了汉,跟菩萨六度万行比是下善;菩萨的六度万行是因地善,跟阿弥陀佛果觉善比,就是下善。
阿弥陀佛一切果觉善,从因至果,都含在六字名号里面,所以,六字名号是无上纯净圆满之善。这样,我们念这句名号,自然就有资格成为上善之人,到极乐净土与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我们在这里念佛,马上就想到法界皆兄弟,在这里就是人中妙好人,五种嘉誉,自然就是人中分陀利花。
这样,所有这些法义,不都贯通无碍了吗?自然而然就信心满满,这就是得“神”,觉得往生有分。如果只是在文字上讲,没什么可讲。我们在这里为什么把这些“善”展开来说,不光是在教理上、文句上要通达,主要是让大家心领神会。
┌胜过三界道故 人天善不生
彼国┤出世善根生故 必出世善生
│大乘善根界故 小乘善不生
└法王善主持故 菩萨善不生 必法王正觉善生(上善)
彼安乐国土胜过三界道故,人天善不生。它已经超过三界之外了,人天善怎么能往生?或许有人说“大概小乘善可以吧?”也不行,大乘善根界,小乘善也不能往生。“人天善不生,那出世善呢?”出世善,必须是出世善根所生;这出世善根,又是大乘善根,不是小乘善,最后归到一个结论:法王善。菩萨之善,都还不够资格,还不能往生到法王阿弥陀佛的报土,必须是法王正觉之善,这就是所谓“上善”,得以往生。
名号即法王正觉善,亦大乘出世善,故执持名号得生。
上善=法王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大乘善。
我们把《往生论》跟《阿弥陀经》配合起来,把“善”字捏在一起看就非常清晰,这种解释非常稳当、稳妥,不会动摇。有人把这个“善”解释成五戒十善,那就太低了,根本没有得神。
《阿弥陀经》讲的“诸上善人”,就是称念名号的人,就是具足名号善根的人,就是领纳法王之善的人;也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也是极乐世界的大乘善,这样才叫“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大乘善根界”嘛!这样才能贯通,我们就能对自己说:念佛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念佛是无上善根福德因缘。
善,在我们这个世间,以众生来讲,在念佛法门当中分为两种:一个叫随缘杂善,一个就是念佛的纯善。
┌人天善 ┐
┌随缘杂善 少善下善┤小乘善 ├恐难生
│ └菩萨自力行善┘
善┤
│ ┌法王善 ┐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纯善 上善多善┤正觉善 ├必得生
└正道大慈悲善┘
“随缘杂善”,就是随着个人的喜好,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叫随缘杂善。不是随着阿弥陀佛的缘,而是随自己的缘。如果随阿弥陀佛的缘,就是随五劫思惟、兆载修行发的四十八大愿,就是随第十八愿念佛往生,这就是随阿弥陀佛的本愿。自己的“随缘杂善”,善导大师说“恐难生”。为什么?所修的随缘杂善,顶多是人天有漏善法,“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所以,随缘杂善是少善和下善。以我们来讲,顶多是人天善;以声闻来讲,是小乘善;以菩萨来讲,就是菩萨六度万行自力修行的善,这都属于小善、下善、少善,不是大善,这样,善导大师说恐难往生。
如果念佛,就是纯善。杂和纯是相对的。这种纯,就是纯净、清净,随顺法性,它是上善、大善、多善,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个善指三种善:阿弥陀如来法王善,又显示为正觉善,又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这三种,归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所以,以念佛纯善,必得往生。
这样一比较就非常清晰。
(17)一切所求满足
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国人天,若欲愿往他方世界无量佛刹,供养诸佛菩萨,及所须供养之具,无不称愿。
又,欲舍彼寿命,向余国生,修短自在,随愿皆得。
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议!
这是整个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中的最后一条,是总结性的,有一种暗示作用。
因为前面讲受用功德、无诸难功德、大义门功德成就,然后到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这一切所求满足功德就是讲成佛,何以知之?因为前面是大乘大义门,大义门,大乘菩萨所求满足的是什么?当然就是成佛。
这里有几个“满足”,要把它们连起来看:“一切所求满足”“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从“满足”这两个字可以知道,“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就是讲成佛。
这里昙鸾大师举了两种,即所谓上供下化,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一切所求,就归纳为这两条。菩萨修行成佛,他们的愿乐就这两条——上供和下化,这就代表一切所求。
┌上供诸佛无不称愿┐
一切愿┤ ├满足
└下化众生随愿皆得┘
不要理解一切所求就是求五欲之乐,搞个大房子,搞个车,还抱怨没有满愿。佛满众生的愿,不是这样。为什么要车?是为了行动方便,不动遍至德不比车强吗?搞房子干什么?不就是想住舒服点吗?到极乐世界,宫殿楼阁千间万间,七宝所成,里面是无量光,无垢光炎炽,明净耀世间,一照就开悟了,这房不比你那房强啊?“我想活一百二十岁,没让我活一百二十岁”,让你无量寿,何止一百二十岁?佛满你的愿,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样,你那都是鼠目寸光。
一切众生所愿的,不过就是快乐,但是又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所以在三界苦境当中,可怜可恼。阿弥陀佛满你的愿,让你成佛,得成佛之大乐,所有的当然都满了。你本来要的是一滴水,而且这一滴还是脏水,阿弥陀佛却给你一大海水,都是清净的。
寿命自在,分身自在,供佛自在,度生自在。
前面说“无不称愿”,就是称你的愿心。后面说“随愿皆得”,就是随你的愿望、愿意。
“舍彼寿命,向余国生”,舍了净土的命,向其他国土度众生。
“修短自在”,在极乐世界想长寿也行,不愿意长寿,想短也可以。到他方世界,也是修短自在。当然,到他方世界有他方世界的一些规矩,比如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本来是可以修短自在的,但是大家都活八十岁,他也不能活八百岁,佛是无我,是随顺众生无有行迹的,只好也活八十岁。
“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这里的“自在”就是佛。初地菩萨阶位也称为“自在之位”,但初地菩萨还是不自在,真正的大自在是佛,“佛是法王,于法自在”。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本身到了“自在之位”吗?是“未阶自在之位”,“阶”,就是跨上这个台阶;“自在之位”,就是法王之位。到了极乐世界,即使有内证功德,也没有外在阶位。以我们娑婆世界的思维,讲佛就是指阿弥陀佛一佛。
虽然不在这个位,但是作用跟它一样。没有这个位,有这个作用,这就不可思议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吗?没有这个位,那就靠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是在极乐世界,不在“自在之位”,也有“自在之用”。什么自在?就是遍十方界自在度化一切众生。
寿命自在,分身自在,供佛自在,度生自在。
“自在”简略地分为四种:
一是“寿命自在”。寿命长短自在。
二是“分身自在”。要到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分身就过去了,分身自在。
三是“供佛自在”。“所须供养之具,无不称愿”,在娑婆世界,请一点檀香都很难,什么越南檀香、印尼檀香;到了极乐世界供养十方诸佛,想要多少都能满愿。
四是“度生自在”。到他方世界度众生都是自在。
在昙鸾大师的解释当中,简略地讲,就是这四个自在。
佛受用成生受用。
“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用”就是受用。佛的受用,成为众生的受用,所以“同自在之用”。佛有什么受用?佛以大慈大悲广度众生,作为他的受用。
乘佛愿为我命,以佛在为自在;佛在一切,自在一切;佛一切自在(位),我一切自在(用)。如乘机飞空。
前面昙鸾大师说了“乘佛愿为我命”,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作一副简略的对联,“乘佛愿为我命,以佛在为自在”。
什么叫“以佛在为自在”?佛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佛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也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未阶自在之位,而有自在之用”。
佛在一切处,我们也在一切处,因为我们和佛是一体的。我们在娑婆世界,有色身隔着,就已经是生佛一体、佛凡一体了;到了极乐世界,全是法身,无为法身、方便法身、法性法身,佛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这个“在”有它的作用。佛在的地方,就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我们到那里也是这样。
佛是一切自在。我们讲“自在”,就是说很自由,这个词的意义非常好。观世音菩萨叫“观自在”。一般的众生,自己都不在,因为大脑都是妄念纷飞、东跑西跑。“自”就是我们的本性,自身本然、本体的存在。所谓“自在”,就是通达无碍,就是证悟佛性。
我们都在六道轮回,哪有自在?不在正念当中,都是妄念,六根奔于六尘,所以不是自在。比如眼睛看到花,“颜色真好看!”马上就被它吸住了。看到哪里,眼光所到的地方,就有一根线,把我们拽在那里,不是“自在”,是“他在”。所以,众生就是颠倒,不自在。
佛是一切自在。在一切处,整个法界,任何地方,都是佛的法身的存在,念念觉知,念念度众生,念念成熟众生善根。我们乘佛威神,所以“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这才叫“大自在”。
乘佛的威神力,就像坐飞机一样,我们虽不是鸟,也可以自在飞翔,“未阶自在之位,而得自在之用”。飞机飞多高,我们就飞多高;飞机飞多快,我们就飞多快。靠飞机自在,我们就自在。
我们乘佛愿力、乘佛威神,就是完全跟佛一样,这样还不成佛吗?
“安乐国”,“安”就是“无诸难成就”,让我们拔苦,无诸难,永离身心恼;“乐”就是十六句。
“拔苦与乐”,安乐国的一切设施的存在,“相好庄严即法身”,种种的相好庄严、庄严成就,其实就是为了“拔苦与乐”。当然,每一句都有拔苦与乐的功能,我们暂且把它们分开来,第十五“无诸难成就”,就是“拔苦”;其他十六句就是“与乐”。
┌安┈无诸难┈拔苦┈永离身心恼
安乐国┤
└乐┈十六句┈与乐┈受乐常无间
│┌胜乐
└┤佛法乐
│无间乐
└满足乐
“拔苦”,就是“永离身心恼”,“与乐”就是“受乐常无间”。这种“乐”是“胜乐”,“触者生胜乐”;然后是佛法乐,“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也是满足之乐。
2.示现自利利他
示现自利利他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分科也是有讲究的。前面说第三章“观行体相”又分为三,“器分中又有三重”,一个叫作国土体相,第二是示现自利利他,第三是入第一义谛。
国土体相有很多文句,这里这么一小段,也分成一科,因为道理在这里,这里是总结。
前面“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是“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昙鸾大师前面所解释的,都是显示阿弥陀如来怎样利益他功德成就故,这叫示现自利利他。
十七种功德庄严没有讲到自利,都讲利益众生。“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昙鸾大师解释“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都是讲利益众生的,没有讲利益阿弥陀佛。
但是这里天亲菩萨说:“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这里不要随便看过,“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有一个“力”字;“利益他功德成就”没有讲“力”。这个力量的来源在哪里?是阿弥陀佛自身利益大功德力,这个力来自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发力者,众生是受力者。阿弥陀佛通过极乐世界十七种功德庄严,发出他因上的出世善根正道大慈悲之力和果上的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之力。这两种力通过十七种功德庄严不断地对外散发,然后众生就得到利益,“利他功德成就”。
┌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成就┤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
│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
└利益他功德成就
这里的“成就”,大家可以对照《往生论》里的四句话来思维。第一句“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在“国土体相”一开始就说了,这前后一定有它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很匹配。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这里讲到“成就”,然后讲到“不可思议力故”。这个“不可思议力”是什么力?“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
这里讲到“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这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都是阿弥陀如来成就不可思议力,这个“力”就是阿弥陀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
以上解释,皆从利他一面,利生为先故,起观生信故,自利可知故。
昙鸾大师上面的解释,都从“利他”这一面来说明。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利他为先,佛度众生是以利他为先,利益众生为先,自利自然也在当中;第二,目的是让众生起观生信,因为观十七种庄严功德,讲利他才能让众生生信,如果讲阿弥陀佛自利,众生会以为和自己没有关系。为了让众生起观生信,所以从“利他”角度来说明。
言“略”者,彰彼净土功德无量,非唯十七种也。
略讲了十七种。极乐净土功德无量无边,何止十七种庄严功德?天亲菩萨把它浓缩,讲了十七种。
下面是解释“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因为前面都没有说到,这里只是点到一句。
昙鸾大师解释得非常妙:
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是故十七种虽曰利他,自利之义炳然可知。
“须弥”是须弥山,这是佛教里的地理概念,就是一个小世界当中,四天王天、忉利天等,是依须弥山而住,有四大部洲,又称四天下。想详细了解,可以查佛学辞典。
“芥子”就是芥菜籽,非常小。须弥山这么大,要放到芥子当中,放得进去吗?那要看谁放。我们放不进去,佛轻而易举就放进去了,放进去还不会掉出来,有多少东西都可以放,太阳系、银河系都能放进去。
“这是哪一方夜谭?”这在佛来讲是小事一桩。
《维摩诘经》里讲:
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
什么叫“无所增减”?芥子不要增大,须弥也不要缩小。
“须弥山王本相如故”,须弥山王还是那么大,本相如如不动,没有改变。
“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因为四天王天、忉利天就依须弥山而住,还有日月围绕旋转。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根本不知道自己被佛放到芥子里面,都不知不觉。
“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只有应得度的众生,他善根成熟了,才能看到须弥放到芥子里面了。
“毛孔之纳大海”,如果文学作品能有这样的想象力,那就很了不起了,让人觉得非常奇妙。“毛孔之纳大海”,一个毛孔就能容纳一切大海水,就算是想象,也要有智慧才能想得出来。外道经典里面有这些话吗?他想都想不出来,没这个智慧,能想得出来吗?
《维摩诘经》里说:
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rǎo烦扰)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把四大海水放入一个毛孔里,水是无情的,鱼怎么办?没关系,“不娆”,不烦扰,不恼害,鱼还是鱼,鳖还是鳖,大龙还是大龙,照样自由自在游来游去,海还是这么大。
“而彼大海本相如故”,大海还是那样,根本没有改变。
“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他们进了毛孔,还不知道。
“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对于这些众生也没有任何妨害。
《华严经·离世间品》里也说:
复以一毛孔,普纳一切海,
大海无增减,众生不娆害。
这两部经典里的比喻、案例,让我想到之前所说的名号的好处,名号不扰害众生。为什么?从这里就可以得到答案。这里讲的“须弥山”和“大海”,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功德,一种是罪业。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所修行的功德像须弥山那么大,像大海水那么多;就像纳入一毛孔、一芥子当中,纳入六字名号。
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吾等信念佛,见无量功德纳入六字,又见无边罪业纳入六字尽消无余。余行人不见。
“唯应度者可见之”,唯有我们这些专修念佛的人,才会相信六字名号里有像须弥山、大海水这样的功德,别人看不见。
那些在忉利天、在四天王天的,修人天福报、修阿罗汉善根的,还有修菩萨六度万行的,如果没有专修念佛的心,他的善根不成熟,他根本就不知道,知道也根本不信,“芥子里面有须弥山吗?名号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吗?”
“唯应度者”,唯有应得度的人,才能看得见:这就是六字名号,就这么绝!就这么妙!
还有,如果从罪业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罪业像大海那么多,生生世世,旷劫以来,尽虚空不能容受。但是,所有的罪业都放到六字名号里,全部可以消化掉。
六字名号就是消化炉、净化器,就是小芥子、小毛孔,但是像须弥山、大海那样大的罪业都能消化掉。
我们的业障是跟谁建立的?比如过去我们偷过别人东西,或者杀过鸡鸭鹅鱼,等等这一切,这些众生跟我们都有对应关系,业是一种关系。因为要消我们的业,所以这一切也都纳在六字名号里面。
大海本相如故,众生不娆害:信念佛者,旷劫业因果报尽入六字一孔,自得往生,诸罪尽灭。而彼不信者,亦不娆害。
虽然一切众生都纳在六字名号里面,你解脱了,对鸡鸭鹅鱼也“不相妨害”,它们没有念佛,还继续过它们的日子。
“本相如故”,它们是它们,你还是你。
现在,把这些跟你相关的所有业债债主,一打包都放进来,全部消化掉。诸罪消灭,你才能清净,“复本清净法身”。并不是说只把你拽进来,把你的“七大姑八大姨”甩外边,不是的。把你所有的业障、因缘关系都纳进来,这就像大海水入毛孔当中。但是,“此中众生而不娆害”,不会妨害。
这些,我们念佛,我们相信。跟别人讲,他也不相信。所以说名号自在,这就是“自在之位”。不相信的人,没关系,也不得罪,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日子。就像夫妻俩在家,你信佛念佛,虽然他不相信,但你俩还照样过凡夫日子,也不扰害。这就是靠名号的功德力,不然没法过啊!
能神者神之耳:法藏大愿业力、法王善住持力使凡夫得生极乐净土,六字洪名具有如此度生利他神效。
“须弥入芥子,毛孔纳大海”,难道是须弥山和大海有这样的神通吗?“本相如故”,须弥山还是那样,大海也是那样,没有神通。反过来说,毛孔和芥子有这个力量吗?也没有。就像魔术表演,魔术师把一个东西凭空变出来,不是说那个东西能变化,而是魔术师有那两下子。“须弥入芥子,毛孔纳大海”,不是毛孔和芥子有这个力量,谁有呢?“能神者神之耳”,也就是法藏菩萨成就的阿弥陀佛,他具备这个神通道力。他最大的神力,就是把无量功德纳入六字名号当中,也把十方众生纳在六字当中,又把十方众生的罪业在六字名号当中消融,他是“能神者”。
“能神者”,具有这样神通道力的人,显现这样不可思议之事,这叫“能神者神之耳”。这个“神”是动词,“神之”,就使它变得具有神通。毛孔本来没有“神”,但是阿弥陀佛让这个毛孔成为“极乐净土”,同时具有“功德大宝海”这样的功德,所谓“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讲到这里,就觉得“毛孔之纳大海”这个比喻特别贴切。怎么能让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就是六字名号一“毛孔”,把功德大宝海都装进去,给了我们,我们不就“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吗?不然,我们怎么能“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虽曰利他,以利他为第一,一一誓愿为众生,一一功德让众生。以利他为自利,以自利而利他。
所以讲,“自利之义炳然可知”。阿弥陀佛都能这样利益众生了,利益自己当然就不用说了。“大把的钱给了你,我家还能穷吗?”。当然,在这个世界也有舍己利人的,“我家穷了,我也给你”,阿弥陀佛功德法财无量无边。
观一一利他事,信如来大功德力,发愿往生。
阿弥陀佛以无量无边的功德,来显一一利他之事,让我们起观生信,而信如来大功德力,发愿往生,必定往生。
3.入第一义谛
入第一义谛者:
“入第一义谛者”也只有一句话,简单得很。虽然只有一句,也是一科。昙鸾大师这种科文,非常好。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就这么一句,非常重要,非常妙,大家好好思维。
“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此“谛”是“境”义,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此义至“入一法句”文,当更解释。
后面的解释,相对比较难。
(1)入第一义谛者
所谓“入第一义谛”,是什么入第一义谛呢?就是无量寿佛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入第一义谛。这里作了省略,“能入”是“十七种功德庄严”,“所入”是“第一义谛”。
“第一义谛”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看论文。
入第一义谛者,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入第一义谛者”,这里加了一个“者”,是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再提一下。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这一段文句看似非常简单,如果没有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甚深含义。
在论文后面的解释当中,并没有“入”这个字,“入”是昙鸾大师加的。前面说“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这两处“入”字有一种关联关系。谁能让这十七种功德庄严入第一义谛?是法藏菩萨的愿力和阿弥陀佛的善住持力,使得这十七种功德庄严能够入第一义谛。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此“谛”是“境”义,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解释得非常简略,但意义却非常深妙、幽深。
“第一义谛”是什么意思呢?“谛”是真理。简单讲,有第一义谛,就有第二义谛;第一义谛是指究竟真理、终极真理,第二义谛就是相似真理。
在娑婆世界,所谓的自然规律,就是第二义谛。比如,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就是第二义谛。但是,到了极乐净土就不算数了,极乐世界的水可以从高处往低处流,也可以从低处往高处流,这是第一义谛,是究竟圆满的真理。在娑婆世界,水只能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不是佛因缘法,这是众生因缘法。在极乐世界,“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这在娑婆世界根本没法想象。
我们在学十七种功德庄严时说过了,比如“触功德”“三种事功德”“妙色功德”,这一切,水为佛事,花为佛事,声为佛事,乐为佛事,光为佛事——“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这一切只有在第一义谛,在终极真理才讲得通,在娑婆世界第二义谛讲不通。
“‘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这里的“佛”字一定要读重音,如果把后面的“因缘法”读为重音,肯定是没读懂。
因缘法分为两种:佛因缘法和众生因缘法。佛因缘法是第一义谛,众生因缘法是第二义谛。
┌因┈五劫 大愿 佛种 圣种性┐
佛┤ ├宝王性起(谛)┈必然不改(境)
└缘┈兆载 大行 缘起 积习性┘
什么叫“佛因缘法”?这里的“佛”,是指彼无量寿佛。
“佛因”是五劫思惟,发大誓愿。这是成佛之因,也是成佛的佛种。
因缘法,有因有缘,什么是“佛缘”?法藏比丘兆载永劫的修行,就是佛缘。五劫思惟发大愿,这是种了佛种。但如果只是发大愿,没有兆载永劫的修行,没有这个缘也不行,因为佛种从缘起。四十八大愿是佛种,兆载永劫的修行是缘起,佛种从缘起,然后成为佛。所以,“因”就是五劫思惟的大愿,“缘”就是兆载永劫的大行。这样佛种从缘起。
从五劫思惟发大愿,我们可以联想到“性功德成就”里讲的“四种性”。
五劫思惟发大愿,这是“圣种性”,于是位中发起四十八大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是“积习性”,就是集诸波罗蜜。在圣种性位,发起四十八大愿,修集诸波罗蜜,由此而感现极乐净土。这样的极乐净土,如“宝王如来性起义”。
在圣种性发愿,是称性发愿。所以,为什么说它“入第一义谛”?因为他发愿的时候是称性发愿。我们发愿是吹大牛:“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我发四十九愿!”所谓称性发愿,是圣种性的菩萨五劫思惟发的大愿,你随便就发了四十九愿,没有意义。
修行,叫称性起修。法藏比丘“集诸波罗蜜”,不像我们说的“我是大富翁,我今天布施了很多钱”,这都是有数量的,不是称性。
称性起修是无修而修。这样修行所起的极乐净土,如“宝王如来性起义”,这句话是《华严经》讲的。极乐世界的形成,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想盖楼房还得先搬砖头,这不叫“性起义”。“性起义”是从本性当中自然生起、同时生起的。“性起”就是从性地功德所起。
“起”这个字非常好,没法形容。就像早晨太阳一晒,大地就温暖。它是同时的,没有分别。法藏菩萨的发愿和修行都是随顺佛性、法性,佛性、法性还有边界吗?所以,依此而生起、形成的国土,就是“宝王如来性起义”。
这样的国土就有第四种性——“必然不改性”,“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不管什么水进了大海,都要跟大海一样,大海不会随它们改,它们要随着大海改。所以,这样形成的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必然不改。众生只要来到极乐世界,必然成佛;再怎样染污、颠倒,一到这里就成佛,因为海性不会随彼改。这就显示极乐净土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因为“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
“佛因缘法”,“佛因”是第一义谛。佛在因中称性发愿,在已经深刻透达究竟真理的基础上发的愿,本来就是第一义谛。“佛缘”也是第一义谛,在兆载永劫修行的时候,也是随顺真理、随顺法性,不违二谛,不颠倒,不虚伪,以清净法性来修集诸波罗蜜,所以缘也是第一义谛。这样的佛因、佛缘所显现的极乐世界,当然是第一义谛。
因缘法,分为佛因缘法和众生因缘法。
佛因缘法就是报土。佛在因中发愿,然后历劫修行,这样的因和缘所感现的报土就是佛因缘法。这种报土的境界,从理上讲是第一义谛、究竟真理;从事上讲是妙境界相:所以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这些是基本教理,也是究竟真理,大家要好好听,能让我们生起真实净信,增加法喜。
此“谛”是“境”义:真理显现为境界。极乐为真理(佛性、真如)之完全显现,“涅盘界”,“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此”是指代词,“此‘谛’”是指佛因缘法所展现的第一义谛,不是凡夫在这里讲的。如果是众生因缘法所产生的第二义谛,就不是“‘境’义”。
“此‘谛’是‘境’义”,佛因缘法所展现的第一义谛这个究竟真理,显示为极乐世界的境界。整个极乐世界完全是究竟真理、终极真理的显现。终极真理显现为极乐世界这样的境界,叫“此‘谛’是‘境’义”。“此‘谛’”不是别的“谛”,是佛因缘法第一义谛,展现为极乐世界的境界。这当然是“十六句及一句”所说的“妙境界相”,这样的境界能粗劣吗?这就是终极真理。所谓“相好庄严即法身”,整个极乐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水、一音乐、一宝物、一光、一色,所有这一切都是究竟真理的展现,这才叫“此‘谛’是‘境’义”。
阿弥陀佛是“心净则国土净”,心里已经悟到无生法忍,证悟到究竟真理,然后通过无量兆载永劫的修行,把它展现为一个境界。这种境界,众生来了就成佛,这叫“此‘谛’是‘境’义”,这就是法藏菩萨累劫修行的大愿心所展现出来的。
凡夫在娑婆世界讲“开悟”,都是空口说白话,没有用。在娑婆世界讲“我悟了”,你悟了,“‘谛’是‘境’义”拿出来给我看看,你把你悟的境界拿出来给我看看,还是黄沙黑土,没有用的。
所以,“此‘谛’是‘境’义”,这要经过多大的愿力修行!这一句话,就把所有的道理都讲完了。
阿弥陀佛的这种愿力,这种正能量,这种场,环境塑造佛。娑婆世界是环境塑造人——不仅塑造人,还塑造地狱、饿鬼、畜生;到极乐世界,是环境塑造佛。
所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妙啊!妙得很!没办法说。
善导大师说这是涅盘界,掉进去就成佛了。就像一滴水,从天上掉到大海里,马上就和大海一样深广。我们往极乐世界一掉,就成佛了——“妙境界相”。
报土,“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第一义谛”讲理,“妙境界相”讲事。《华严经》说“理事圆融”,极乐世界是真正的理事圆融:究竟的真理,显现为事相;任何的事相,触事皆真。每一种事相:一朵花、一滴水、一种声音、一光、一色,都是至极究竟真理的显现。所以,理即是事,事即是理。
在娑婆世界讲“理即是事”,“这张桌子也是第一义谛,也是因缘法”,你能开悟吗?头上撞了一个包,“谁把桌子摆在这里?把我的脑袋撞了一个包!”还生烦恼。这样,事跟理是分开的,理事分张。
极乐世界理事圆融,任何一件事,你眼睛一看,开悟了,因为它本来就是究竟真理——不需要开悟,看到就是悟了。看到花,花就是究竟真理;闻到香,香就是究竟真理;吹到风,风就是究竟真理……看什么都是究竟真理,哪里还有开悟这回事?
到极乐世界还讲开悟?没有可开的了。因为整个极乐世界都是花开见佛,都是开的,都是悟的。你掉进去,还讲什么开悟?开悟是因为你关闭起来了,才要开。到极乐世界就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本身就是真理的完全显现,所以叫理事无碍、理事圆融、事事无碍。
《华严经》里讲一真法界,极乐世界就是一真法界。事事无碍,每一件事互相之间是无障碍的。一朵花,既可以闻着香,也可以看着妙,还可以吃,六根对六尘都有增道进德的功能。而且这朵花也可以变成音乐,你想听,它马上变成音乐;你想出门,它马上变成车;想变成水就变成水;想变成树就变成树。随便变成什么都可以,一切随心自在,因为极乐世界什么都是无障碍的,所以叫事事无碍。
大家可以想一想,事事无碍多好!抓个土疙瘩,就能事事无碍,要什么成什么:要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要佛有佛,要菩萨来菩萨,一切无障碍。在娑婆世界,昙鸾大师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是土就不是木头,是木头就不是石头,是石头就不是水。而极乐世界的环境,一切都是事事无碍;心就更不用说了,菩萨的法身也不用说了。
在娑婆世界,众生因缘法显现的是什么?就是秽土。大家对秽土的了解,一定超过对净土的了解,因为我们天天住在这里。
秽土也分理和事。理上,从佛来看,都是第一义谛。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释迦牟尼佛看一花一草一木,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以佛眼来看,即使娑婆世界也都是第一义谛。
以众生的眼睛来看,就是第二义谛,就没有第一义谛了。佛来看是圆成实性,众生来看最多是依他起性。虽然一切都是万法缘起,比如一盆花、一棵草,都是缘起的,缘起性空,但是只有佛眼看才是真正第一义谛,众生来看仍然花是花、草是草,各有定体,无法事事无碍,都有障碍。为什么这样?因为人心是执着的,有碍的,境是心转,感得的山河大地、一切万物,也都是执着的,有碍的。反过来,这些万物各有定体,又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执见。
比如你让人端一盆水来,他端来一盆草,“我叫你端一盆水来,你为什么端一盆草?”“因为你说事事无碍嘛,端盆草来当水喝”。在极乐世界是可以的,在娑婆世界讲事事无碍是没有用的。如果真的事事无碍,可以拿石头当饭吃。
众生就是依他起、遍计执,这是唯识宗讲的圆成实性、依他起性和遍计所执性。
遍计所执是颠倒见。比如烦恼,烦恼根本没有,是你脑子里想出来的,是自己执着出来的,它本来没有,如龟毛兔角。比如看见一条绳子,你以为是一条蛇,这个“蛇”就是遍计执;如果看成是绳子,就是依他起,因为它有一个绳相,在娑婆世界来讲,这是客观的看法。但是如果把绳当作蛇,这就是遍计所执,完全是自己想出来的。
别人说了一句话,你听到了,这叫依他起;听到之后烦恼得不得了,自己在那里翻腾,这就是“蛇”,你把绳变成蛇了。众生都是魔术师,别人说了一句话,讲完就算了,结果自己在那里想一大堆,“他为什么对我这样讲呢?他讲的是不是我呢?他有什么想法?……”心里就开始变魔术了,整天变来变去,然后死死地抓住不放。人世间就是这样,这叫“遍计所执”。我们对世间的很多看法,都是遍计所执;如果就事论事,到此为止,就能相对太平。
如果能了解这条绳子当下是空性、法性,这就是“圆成实性”。这样,佛菩萨就可以把这条绳子显现为三千大千世界,事事无碍,但是我们做不到。
所以,众生因缘法从理上讲分为两边:佛见是第一义谛圆成实,众生见是依他起、遍计所执。
从事相来看,什么叫众生因缘法?就是众生共同的杂业所感现的国土,不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是粗陋劣相,土木沙石。这是我们的国土。
“此‘谛’是‘境’义”,这句话读着好舒服!阿弥陀佛把极乐世界的究竟真理,端到我们面前,拿出来给我们。我们得到极乐世界的一滴水,就得到究竟真理了;得到极乐世界的一片莲花瓣,就取悟究竟真理了。所以叫“‘谛’是‘境’义”。
我们迷惑、造罪、造业,其实也是因缘法,是众生因缘法。从真理的法则来讲,这样的杂业就感现这样的秽土,这是必然的;甚至感现刀山火海、地狱、饿鬼、畜生。在佛来看,这都是第一义谛,甚至都是妙境界相,但我们众生就受苦受罪了。
“此‘谛’是‘境’义”,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理即是事┐
│理事圆融│一真法界 ┌真实智慧┐
┌约佛:谛是境义┈┤理事无碍├相好庄严(相)┤ ├生极乐
│终极真理显为境界│事事无碍│即法身(谛) └无为法身┘即成佛
此第一义谛┤ └触事皆真┘
│ ┌理事分张,理是理,事是事┐
└约众生:谛非境义┤理事有碍 ├在娑婆永陷轮回
│事事有碍 │
└触事皆妄 ┘
“此‘谛’”就是“此第一义谛”,即佛因缘法。约佛,“谛”是“境”义;约众生,“谛”非“境”义。众生嘴上讲真理,讲第一义谛、第一义空,讲三观——空观、假观、中观,讲中道实相……讲这么多,“谛”非“境”义,不能拿出境界来,讲也没用。
但是对佛,“谛”是“境”义,终极真理显现为一种境界。也就是“理即是事”,真理显现为境界、事相,理事圆融,理事无碍,理和事之间是没有障碍的;也是事事无碍,触事皆真。这就是“一真法界”,极乐世界就是这样。
一真法界,到那里去哪有不成佛的?哪里还有两个?一真法界,“一”就是统一,也就是昙鸾大师所说的“相好庄严即法身”。“相好庄严”,以国土来讲,就是十七种功德庄严;以佛菩萨来讲,就是佛八德、菩萨四德。当下“即法身”,当下就是究竟真理的显现。法身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样的“相好庄严即法身”所显现的,能证是真实智慧,所证是无为法身,这本身就是佛的境界。
极乐世界所有一切显现出来的,就是佛的境界。所以,这样来看,往生极乐就成佛是铁板钉钉、毫不含糊的。生极乐,即成佛。为什么?“‘谛’是‘境’义”,就是这样。
讲得太多也费劲,最好把大家往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池里一扔,“啪”就成佛了,亲身感受“‘谛’是‘境’义”。
约众生来讲,“谛”非“境”义。理上讲得再好,可是理事分张,理是理,事是事,无法拿出来看。理事有碍,事事更有碍,你要吃馒头,给你拿块石头,不就障碍了吗?
在极乐世界触事皆真,在娑婆世界触事皆妄。遇到什么,马上就起个名相、概念,心就被它牵扯。比如你看见一张桌子,就固定地认为它是桌子,这张桌子是实木的,多少钱,脑子里就开始盘算。这都是触事皆妄,像虚妄的连环画、电视剧,在脑子里不停地转。这样的人,大家都说他很有智慧,因为他脑子会盘算;那些脑子不太会盘算的,却说他没有智慧。其实恰恰相反,头脑简单、不太会想的人,才有智慧。
“‘谛’非‘境’义”,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在这里就永陷轮回;往生极乐就速成佛道,两者是不能为比的。
(2)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这里有个“是故”,这个“是故”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此‘谛’是‘境’义”,所以“‘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因为真理显现为极乐世界具体的境界相,所以这十六句讲的是妙境界之相。
┌清净句┈第一义谛┐
国土庄严┤ ├相互摄入
└十六句┈妙境界相┘
┌妙境界┈清净句┐
国土庄严┤ ├第一义谛
└相┈┈┈十六句┘
为什么讲十六句?因为第一句是讲总的,就是清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如果配对的话,第一句讲的就是“第一义谛”,因为“胜过三界道”;后面十六句讲的是“妙境界相”。也可以说,第一句是讲“妙境界”——“观彼世界”,后面十六句讲“妙境界之相”。有总和别的区分。
所以,“‘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就是把一个一个的相罗列出来。前面讲“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并没有具体讲,只是总体地说是报土境界,超过三界。那么,彼世界是何等相?就用十六句来说明。这十六句和这个相又是怎样的位次呢?是“妙境界相”。所以说“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为什么称为“妙境界相”?因为“‘谛’是‘境’义”,所有的境界都是第一义谛所展现出来的,是究竟真理的完全显露,所以称为“妙境界相”。这妙境界相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让往生的人当下成佛,这就称为“妙境界相”。
“妙境界相”有它的性功德,“如海性一味”,海性不随彼众水所改。极乐世界这种清净一味、清净平等之相,任何众生来了,当下就成为佛的味道。佛的清净平等光明,不会随着众生改,只能众生随着佛改。佛如果随着众生改,那还叫成佛吗?所以,佛是用极乐的境界转我们的心。
此义至“入一法句”文,当更解释。
这是略微说到一点,到后面“愿心庄严”那里还要进一步解释。
(3)释“及一句次第”
“及一句次第”者,谓观器净等总别十七句观行次第也。
这是解释“及一句次第”这句话。
“观清净”分为“观器世间清净”和“观众生世间清净”。国土体相分为二体,这里讲的是器体,器体清净。器体清净总别十七句,“总”就是第一句,十六句称为“别”,加起来总共十七种庄严功德。
“观行次第”,观十七种庄严功德,互相之间的次序是不能乱的。在娑婆世界说话,还要按照这里的规矩,要有逻辑性、次第性。
引文、释义特点,灵活、简略,不呆板、套路。
昙鸾大师的解释,虽然也引用文句,但是非常灵活、简略,不呆板,不套路。如果我们解释,可能会说“彼无量寿佛者,就是指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国土是极乐国土,庄严有十七种相;第一义谛……”,一个字一个字解释。昙鸾大师没有这么啰唆,他的解释别开生面,不按套路来,没有固定套路。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这一句他没解释,就是中国人看中国字,看得懂就可以了。而是上来直接就说“‘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然后说“此‘谛’是‘境’义”,这是需要解释的,而且解释得简洁、畅妙,简单一句话就把整个华严境界都解释完了,说到极致了。
然后说“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分成两段:十六句在上面说,“是故‘庄严’等十六句”,这是解释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这是解释妙境界相。这样把两句勾连到一起。
下面解释“‘及一句次第’者”,一般来讲是没有这么引用的,如果这么引用,我们肯定会说文句不通,因为它本来是一句完整的话,“十六句及一句次第”。但是昙鸾大师不这样说,他把十六句放在了前面。而且他也不是引用一句解释一句,而是在解释这一句时,又把其他几句合进去说,边解释边引用,“‘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此‘谛’是‘境’义,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这就讲完了。这是昙鸾大师的文风,他的风格就是这样。
善导大师有善导大师的风格,道绰大师有道绰大师的风格,昙鸾大师也有他的风格。他引文释义的风格天马行空,你不知道他会突然从哪里出兵,你以为这里要出兵了,结果一看没有人。他这种解释,让你完全不知道路数,已经达到了“交错光乱转”的境界。极乐世界不是“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吗?昙鸾大师解释《往生论》就是“交错光乱转”,佛光要从哪里照就从哪里照,马上就来了。
云何起次?
“云何起次”是从哪里来的呢?前面说“十七句观行次第”,怎样开启这个次第呢?“起”是开张,“次”是承接。这十七句怎样开启,又怎样次第承接?
建章言“归命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建章”是指《往生论》开篇就要显明它的根本宗旨。《往生论》开篇第一句就建章了:“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是整部《往生论》的宗旨,也就是论点,后面是论据。先把观点抛出来——“我愿意往生”。为什么愿往生?所以下面说:
此中有疑。
谁怀疑?圣道门的人怀疑。圣道门的人怎么怀疑呢?他们是根据佛法来怀疑的,是合理的怀疑,不是非理的。
疑言:“生为有本,众累之元。弃生愿生,生何可尽?”
他们怀疑得还挺有道理。“生为有本”,生是有的根本,是种种烦恼的来源。什么叫“有本”呢?有生就有死,就有烦恼,就有痛苦,等等;无生就无死,无生无灭就是解脱。
佛教十二因缘法讲“生”和“有”,有“生”就有“有”,后面就有“老死”,循环不断。无生就无死,也就无灭。
“弃生愿生,生何可尽”,放弃在娑婆的转生,愿到净土去生,这叫“弃生愿生”。总之这个“生”你没拿掉;没有拿掉,生为有本,所以他说“生何可尽”,这样你的“生”怎么能灭掉呢?如果灭不掉,就得不到解脱,“生”就不能尽;不能尽就有“有”,这就是“众累之元”。所以,他认为这个“生”没有道理,就有怀疑。这是圣道门一般修行人的怀疑。
也有人说:“为什么愿往生啊?有‘生’是不究竟的。这是方便说,止小儿啼。”“止小儿啼”是说小孩子哭,拿个东西逗他玩。娑婆世界的众生很苦恼,佛说“逗你玩吧,你到极乐世界去”——其实不是的,这是圣道门修行人的疑惑。
为释此疑,是故观彼净土庄严功德成就,明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
“为释此疑,是故观彼净土庄严功德成就”,为了消释这种怀疑,所以需要“观彼净土庄严功德成就”。
“明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是要显明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虽然讲往生,实际是无生的,只是用“生”这个字而已。
“非如三有虚妄生也”,“三有”就是三界。不像三界里有虚妄生死,众生死此生彼、生生死死。不是这样,极乐世界是无生之生。
何以言之?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极乐世界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是真理法性的究竟显现。而法性是本来究竟清净的,法性的清净是毕竟无生的。
什么叫“毕竟无生”?有个动词的作用在当中。不是你悟到无生,到极乐世界才无生。而是你即便在这里认为有实生死、实众生,决定认为有往生这件事,没有悟到无生,到了极乐世界也得毕竟无生。这就像蛇入竹筒,不得不直。
昙鸾大师的比喻非常妙。“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蛇性是弯曲的,但是到竹筒里还能弯得了吗?你在这里认为有往生,认为有实众生,这就像蛇是弯的;到了极乐世界毕竟无生,不开悟都不行,到了极乐世界就是这样。这叫“毕竟无生”。
“夫法性清净”,法性不随众生改,法性是清净的,到了极乐世界毕竟无生,毕竟清净。
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
讲往生,是现在还没往生的人,在娑婆世界的一种理解而已,因为你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认为有往生也可以,阿弥陀佛不会计较这些,先往生再说。像修车一样,得到修理厂去修,在半路上修车,车会散架。
生苟无生,生何所尽?
“苟”是假如,语气比较宽缓。因为他认为“生是有本,众累之元”,虽然前面解释了很多,但他未必信服,所以下面继续解释。这个清净本愿无生之生、往生净土之生,本来就是毕竟无生的,那还谈什么尽生不尽生?还谈什么灰身灭智?就不谈这些了,因为这个生本来就是毕竟无生。
“毕竟无生”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生生灭灭的当下,也是无生的。到了极乐世界之后,若舍净土命,生三界中,仍然是修短自在、毕竟无生的。所以,就无所谓生,无所谓尽生不尽生,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只有没有通达究竟真理的圣道门行人,自己执着,才有一个尽生不尽生的问题,还没达到最高的真理境界。
昙鸾大师这种解释多妙啊!不仅破了他的疑,而且天地大翻转,让他感觉到“对不起,我问错了”。他本来问得理直气壮、气势汹汹的,“你们为什么愿往生?”昙鸾大师一解释,“生何所尽”,马上给他翻过来。
这样解释够不够?不够再跟你说几句:
尽夫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根败永亡,号振三千,无反无复,于斯招耻。
如果还要谈生尽,就是自己招耻,自己丢脸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尽夫生者”,如果一定要灰身灭智,一定要不往生,要在这里把生断尽,不受后有。
“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上”就是成佛,以成佛为标准。这样的人,向上就失去了无为能为之身。“无为”就是佛身。佛身是无为,但是他可以显现一切生命形态,显现一切身去度化一切众生,这叫“无为能为”。
如果“尽夫生”了,还能“无为能为”了吗?你就灰身灭智,往那里一躲,灭在小黑窟洞里不出来了,怎么能“无为能为”呢?就展现不了性起功德,展现不了广度众生的这种大慈悲、大愿力、大雄大力,只能躲起来,这叫灰身灭智。这就不能成佛,没有成佛的大誓愿力、大慈悲、大雄大力,没有救度众生的大方便力,没有这种佛身,这样不是损失很大吗?
“下湎三空不空之痼”,“三空”就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小乘的三空还不是真空,没有达到真正的“中道实相、第一义空”,还没有空有不二、空有自在。真正的第一义空就是空有自在,从空出有,从有入空,自在无障碍。
“尽夫生”的人就躲在空里不出来,虽然讲空,其实还没达到究竟的空,所以叫“三空不空”。这就是毛病。“痼”是毛病,疑难杂症,是长期养成、不易克服的恶习,久经难治的病根。
“根败永亡”,“败”是败坏,“永亡”是永远失去成佛的可能性。这样的人,自己认为证得了很高的阿罗汉果位,但即使证到了,也成为根败种子。就像一粒种子焦掉了,根也烂掉了。没有大乘善根,没有成佛的根,发不起菩提芽。
“号振三千”,这应该哭啊。这不叫止小儿啼,是止阿罗汉啼,阿罗汉也要大哭起来了。他大哭起来,有什么办法?拿六字名号的“拨浪鼓”一拨弄,阿罗汉马上不哭了,就笑了,“哈哈!我也有分”。
阿罗汉要哭,会哭得很伤心;因为阿罗汉是圣人,圣人一般都不会哭的。而且声振三千大千世界,哭得非常悲伤,“哎呀,我等何故不得无上佛果呢?我们这样修行,为什么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都得到了,我们被佛遗弃了!”
“根败永亡,号振三千”,善根败坏,是佛根败坏,不是一般的善根。慧命亡失,理当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这是《维摩诘经·不思议品》里说的:
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没得到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之前,这种号泣是悲伤的号泣;得到之后是感动的号泣,也振动三千大千世界,“终于得到了!”
这个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是什么?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往生论注》在讲到声闻时说:“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这就是佛的愿力。声闻这样的种性,不应得生诸佛净土;但是,不应往生的人能让你往生,不能发菩提心的人让你发菩提心。就像一粒花生,在火炉里烧得像黑碳一样,但是种在地里,能让它发芽,这是不可思议。不可能发芽的让你发芽,不能收获的让你收获。
“无反无复,于斯招耻”,什么叫“无反无复”?定性声闻沉湎在灰身灭智的境界当中出不来,不能再显现佛身、菩萨身去度众生,这叫“无反无复”。有人解释为“不能反归真理的本原,不能恢复本有的佛性”,这么理解也可以。
什么叫“有反有复”?像诸菩萨度众生,不住中流,不住两岸,来回运度。众生在此界,涅盘在彼岸,佛菩萨度众生,反反复复,有来有往,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这叫有反有复。
阿罗汉往那里一躲,罢工了,歇火了,哪里“有反有复”?他是无反无复。“无反无复,于斯招耻”,跟菩萨一比,阿罗汉是很羞耻、很丢脸的。所以,阿罗汉到极乐世界是没脸见人的。为什么?“二乘、杂善中下死尸”,不宿“如来清净智海”。没脸见如来,必须改造。
体夫生理,谓之净土。
“体”就是体验、体证。体证到“清净本愿无生之生”,就是净土了。从法藏菩萨来讲,他已经完全证悟、完全显现这种“清净本愿无生之生”,把“无生之生”的真理显现为极乐净土——“‘谛’是‘境’义”。这种无生之生的真理,这种第一义谛,显现为极乐净土,所以叫“体夫生理,谓之净土”。
净土之宅,所谓十七句是也。
这样的净土是什么样的相呢?十七句就是。
“净土之宅”,这词用得多妙啊!谁不想有个家啊!昙鸾大师讲到这里,就知道我们想有个家,所以他马上就说“净土之宅”。
这个“宅”字从哪里来的?昙鸾大师心里就知道我们想要家了。后面说的“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跟这个都有关系。所以,这里就来了一句“体夫生理,谓之净土。净土之宅,所谓十七句是也”。
“净土之宅,所谓十七句是也”,这十七句就是在解释净土。就像朋友来了,到我们家看看,“这是卧室,这是客厅,这是卫生间”。
极乐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到了净土之后,法界的兄弟也都来了,我先来的,你给介绍一下,“我领你看一看”。
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第二句,“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第三句,“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十七句,一一介绍。
介绍自己家要有佛的种气,“到我们家厨房看看,‘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到我们家化妆间看看,‘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一照就成为佛相;再看家具,种种事功德成就,‘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这样介绍“净土之宅”,多爽气啊!
大家都想一想,人家到我们净土的家来了,怎么一句一句地介绍。
极乐净土为无生的一真法界,往生实则是得无生,是无生之生。之所以说“生”,是因为凡夫众生有得生的执着,阿弥陀佛顺此于无生境界中方便说往生。
前面说到“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这个“清净本愿无生之生”是性功德成就。这种清净性功德成就,不需要等待诸罪消灭之后到了净土才是无生之生;如果一定要诸罪消灭之后到了净土才是无生之生,似乎显得清净功德不成就。
就像大海水一样,大海本身就具有淘染、清净的功能。极乐世界是功德大宝海,它本身就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固然是灭罪业去往生的,但不要说灭罪没灭罪,即使罪没有灭,二乘、杂善中下死尸,进去之后都自然淘染干净,成为大乘“天人不动众”,这才显示它的力量。而且,我们念佛之所以灭罪,也是因为极乐世界这种功德大宝海的波澜,通过名号荡到我们心中,让我们灭罪。并不是先要灭罪再去往生,就以我们现在这样念佛就行了。
如果对于这一点理解不正确,很可能会认为“我要灭罪了,然后再去往生,才是无生之生”,不是这样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冰上燃火”之喻,后面会讲到。
十七句中,总别为二:初句是总相,所谓是清净佛土,过三界道;彼过三界,有何相?下十六种庄严功德成就相是也。
“十七句中,总别为二”,净土十七句庄严分为总和别这两大类。
“初句是总相”,第一句是总相,“所谓是清净佛土,过三界道”。
“彼过三界,有何相?”怎样“过三界道”呢?下面就讲别相,一一之相,“下十六种庄严功德成就相是也”。
这里昙鸾大师是讲次第。前面问“云何起次”,首先讲了第一条“此中有疑”,这是就上面的“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说的。为什么愿往生?如果“弃生愿生”的话,“生何可尽”?为了破这个疑,所以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极乐世界是“过三界”之清净报土,不像娑婆世界,是三界虚妄之生,生死无穷,所以需要尽这个“生”,而到净土,是本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
这些都是解释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的,这是“起次”的“起”,是生起。这个“起”就回答了前面的疑问。
接下来就次第来说明,让我们产生更加踊跃的信心,所以下面就解释它的次第。
“所谓是清净佛土,过三界道”,这句话在前面“疑言”这一段问答已经解答了,最后说:“体夫生理,谓之净土。净土之宅,所谓十七句是也”。
一者量,“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首先观“量”,“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既知量,此量以何为本?是故观性。“性”是“本”义。彼净土,从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既知量,此量以何为本”,既然净土是这样的广大无边之量,那这个“量”是以什么为本呢?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娑婆世界这么狭窄、染污,而极乐净土就能清净广大?这就是“观性”,这是“量”的来源和根本。
“‘性’是‘本’义。彼净土,从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有这样的性,所以量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娑婆世界是有漏邪道所生,有漏邪道所感得的世界都是窄小、染污、颠倒的。
既言出世善根,此善根生何等相?是故次观庄严形相。
这是说明它们之间的连带关系。
既知形相,宜知形相何等体,是故次观种种事。
“既知形相”,这个庄严形相是什么呢?“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净土的总相就是光明之相。“既知形相,宜知形相何等体”,总相是光明之相,清净光明,那么这种光明具体的事物,一项一项的是什么样呢?“次观种种事”,就是“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既知种种事,宜知种种事妙色,是故次观妙色。
“既知种种事,宜知种种事妙色”,这种种事都是珍宝所做的,它显示什么样的妙色呢?“种种事”是具体、笼统的粗说,它有什么样细微的地方呢?就是“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这是讲它的妙色。
既知妙色,此色有何触?是故次观触。
“既知妙色,此色有何触”,这种色,我们的身体接触之后,有什么作用?我们这个世界的色法,碰到以后会感觉冰凉,或者很硬,甚至被撞着,比如摔了一跤,骨头就摔断了。但是到了极乐世界,是“触成就”,“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一摔跤还快活了!“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怎么会摔坏呢?
既知身触,应知眼触,是故次观水、地、虚空庄严三事。
“既知身触”,身体的接触,让我们感到柔软、快乐,生法喜乐。
“应知眼触”,不然的话就“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
“次观水、地、虚空庄严三事”,观水,“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观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再观虚空,“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既知眼触,应知鼻触,是故次观衣华香熏。
“既知眼触”,眼睛看到什么都好,但如果鼻子闻到不好,要用手捂着,岂能称为净土?这个净土也不妙。所以,“应知鼻触,是故次观衣华香熏”,这是怎么说的呢?“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既知眼、鼻等触,须知离染,是故次观佛慧明照。
“既知眼、鼻等触,须知离染”,在这个娑婆世界,如果太香了,鼻子就给牵走了;好看的,眼睛也给拽走了。所以,到极乐世界“须知离染”,虽然有身触、眼触、鼻触,但所触的一切都能怀道增德,不会染浊,所以“次观佛慧明照”。为什么不染浊?因为“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既知慧光净力,宜知声名远近,是故次观梵声远闻。
“既知慧光净力,宜知声名远近”,阿弥陀佛智慧光有清净之力,能够让我们离染,这样的光明成为名号、名声,所以“次观梵声远闻”,就是“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既知声名,宜知谁为增上,是故次观主。
“既知声名”,既然知道名声这么远,“宜知谁为增上”,应当知道谁为增上。国土名声传得这么远,而且能让众生开悟,所谓“名能悟物”,那到底是谁发挥这样的作用呢?所以“观主”,“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因为阿弥陀佛法王,他的善住持在名号当中,所以这个名声能够悟深远,而且慧光远照,这就是主。
既知有主,谁为主眷属?是故次观眷属。
“既知有主,谁为主眷属”,有主必定有从,主统帅眷属,眷属怎样从侧面显示主的功德?所以“次观眷属”——“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既知眷属,宜知此眷属若为受用,是故次观受用。
“既知眷属,宜知此眷属若为受用”,眷属使用的物件是怎样的?所以“次观受用”——“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既知受用,宜知此受用有难无难,是故次观无诸难。
“既知受用,宜知此受用有难无难”,应当知道这个受用有难无难。一般我们这里的受用都有难,如果极乐受用有难,岂能称为净土?所以“次观无诸难”。“无诸难”就是“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既知无诸难,以何义故无诸难?是故次观大义门。
“既知无诸难,以何义故无诸难”,既然知道无诸难,那是以什么原理、法则,称为无诸难呢?以“大义”,所以“次观大义门”,大义门就无诸难。所谓无诸难:第一,无三界之难,因为胜过三界道;第二,无小乘之难,因为是大义门。
小乘也有难,小乘的难就是“根败永亡,号振三千,无反无复,于斯招耻”,成了根败种子,这不是难吗?
“大义门成就”也是无难行之难。虽然发大乘心,如果是自力修行六度万行,那是难行道,就有难,所谓“无赖恶人,破他胜德”“颠倒善果,能坏梵行”,这不都是难吗?但是只要到了净土,“大义门成就”,是靠佛的愿力自然成就,“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这样就没有难行道之难。
即使没有难行之难,像登地菩萨不退转了,难行对他也不为难,但是他还有一个七地沉空难。如果到了极乐世界,连七地沉空难也没有。
这几种都是修行的最大难关,到了净土,大义门成就,就无诸难。
这些难,在我们这个世界都谈不上,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了:证得阿罗汉多厉害啊!证得七地好得很啊!我们这里的难,也就是吃了东西消化不了之类的,这多可怜!连难都摆不到桌面上说。在这个世界,到处不都是难吗?坐久了就累,也是难;找一张沙发,往上一躺,很舒服,接下来就腰酸背痛了。总之,这里的受用都是有难,不受用又不行,进退两难。
既知大义门,宜知大义门满不满,是故次观所求满足。
“既知大义门,宜知大义门满不满”,如果大义门不满的话,那还是有缺陷。像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满不了,总是达不到究竟圆满,就像十四的月亮,不能到十五。所以“次观所求满足”,大义门满足当然就是指成佛,道理非常清楚。
复次,此十七句,非但释疑;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复次”,就是进一步说明。这是讲起次的次第。
“此十七句,非但释疑;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观这十七句,不但能够释疑,而且能够生信。
释什么疑?“弃生愿生,生何可尽?”释这种怀疑。“你干吗愿意往生?‘生为有本,众累之元’,不应该往生”,是破斥这种怀疑。
这种疑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以三界生,疑净土生。以三界事,疑净土事。如海鱼以海景拟陆地。
以三界众生的生死,来怀疑净土之生;以三界之事,来疑净土之事。所以,通过观察十七种功德庄严,就破斥了这种疑虑。
净土的往生,是清净本愿无生之生,不像三界之生;净土之事,也不是三界之事。所以,这些都是过虑了。这就如同海里的鱼,以海里的场景来怀疑陆地上的场景,但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不可以三界的事,来怀疑报土的事。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因果轮回无穷无尽,所以只好在三界里闷着不出来;到净土是出入无障碍,生也是无生,而且是清净本愿无生之生,展开一切究竟的清净光明,所以“此‘谛’是‘境’义”。
在娑婆世界,你不能生,不能出来,一出来就受罪受苦,这就是有生。所以,阿罗汉躲离三界之外,灰身灭智。但是到净土之后就不一样了,净土整个都是“第一义谛”,是究竟的真理境界。如果不生到那里,就吃大亏了,一定要生到那里,才能究竟圆满大义门成就。所以,净土不仅要生,而且要勇猛地生过去。
“能生真实净信”,“信”的前面用三个词来说明:真实、清净、破疑生信。
破三有虚妄生,信净土无生生。净土生非如三有生。
破三有虚妄之生,信净土无生之生。净土无生之生,和我们三界的这种生完全不一样,天差地别。三界讲的生就是从娘胎里出来,而到极乐世界是正觉花化生,那能一样吗?
┌阿弥陀如来 非众生┐ ┌境虚妄 三界
│清净 非染污│ │主虚妄 众生
净土生┤本愿 非杂业├非三有生┤
│无生 非有生│ │因虚妄 见有
└真实 非虚妄┘ └缘虚妄 杂业
净土之生,昙鸾大师说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所以,净土的生是真实的,三有的生是虚妄的。这可以对比:净土是阿弥陀如来,阿弥陀如来不是业障众生,清净非染污;娑婆世界就是染污众生,杂业染污。本愿非是杂业,本愿清净,所以净土无生,在秽土就是“有生”。净土真实,秽土虚妄。
三有之生有四重虚妄:第一是境界虚妄,三界是虚妄之境,不像净土是真实清净功德、第一义谛;第二是主虚妄,三有的正报——众生,本来就是虚妄身心为体;第三是因虚妄,众生见有实生死,所以因虚妄;第四是缘虚妄,众生以“有见”所做的一切杂业为缘,这种虚妄之业推动他去轮转,所以,这种生是虚妄之生,无穷无尽。
┌净土生┈无尽无不尽 无生生故
尽生┤ ┌不尽┈无穷轮转
└三界生┈有尽有不尽┤ ┌上失无为能为之身
└尽生┤下湎三空不空之痼
│根败永亡,号振三千
└无反无复,于斯招耻
如果出生在净土,这种生无所谓尽,也无所谓不尽,所以说“生苟无生,生何所尽”。往生本来就是无生,还要把这个生灭掉吗?就无所谓了。所以,无所谓尽,也无所谓不尽。“无尽不尽”,它是“无生生故”。这种生,本来就是无生境界的。
三界的生,有尽有不尽。如果不尽,就无穷轮回,所以阿罗汉一看,这个不行,那要有尽。有尽之后也有四点不好:一、“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二、“下湎三空不空之痼”;三、“根败永亡,号振三千”;四、“无反无复,于斯招耻”。尽生不好,不尽生更不好。不如到净土,无所谓尽,无所谓不尽。
非但释疑,能生净信。
释什么疑?释愿生之疑,无生之生故,所以愿往生。生什么信?生能生之信,必定得生故。观察十七种庄严功德,决定能往生。
我们听到现在,讲说到现在,如果还生不起信心,那是没有听懂。这十七种功德庄严,一一都有自利利他的不可思议功德力,所以,观十七种庄严能够毕竟得生净土。而且这个信心是真实的,是清净的,因为我们是以阿弥陀如来净土的十七种功德庄严作为我们往生的信心,这本身也是名号给我们的信心。
如果靠我们自己的杂毒之善,这个信心能是真实的吗?杂毒之善怎么能建立起真实的信心呢?靠杂毒之善怎么能往生到超越三界之外的报土呢?不可能,这个信心就不真实。虽然自己给自己打气,但是这个信心就像气球一样,阎罗王用小针一扎,“噗哧”就爆了。你说“我往生净土很有信心”,阎罗王就笑了,“你往生净土很有信心?”小针一扎,气就放了。这个信心不真实,无常的小针一扎就破了,“我要死了,怎么还不能往生?功夫还没到啊!完了,完了”。所以,这种信心不清净,是骄慢、虚妄。
这里用了“清净、真实净信”这些词,这种真正的信心,让你觉得很真实,很托底。“一实能破万虚”,别人再怎么讲,你都不会摇摆,都不会动摇,因为真实。隔壁老王说你不能往生,你就不能往生了吗?这个信心一看就是假的,听别人一说,就认为“完了完了”。不要说大和尚了,一个大居士就把你的信心说没了。
这种信心当然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呢?就是在疑惑当中,有疑惑的浊染。“到底能往生还是不能往生?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对别人不能说我不能往生,这样代表我对佛没有信心,也说明我这几十年白修了。我是老居士,怎么能丢这个丑呢。”再听别人一讲,更没有信心了,但是还在心里鼓劲:“一定能往生!”嘴上说“一定”,但是到底能不能往生谁知道啊,只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吞。所以,这种信心是不清净的,说出来都没有底气。
我们是真实净信,是真实清净的信心。什么叫清净?是透亮的,就像水晶一样透亮。我们的信心是清净的、透亮的,怎么样都染污不了,心里有底。佛的光照到里面,从里面亮到外面来。外面看着不亮,是你没有眼睛,我们心里亮堂堂的,透得很,所以叫“真实净信”。这是靠极乐净土的十七种功德庄严,这是阿弥陀佛大誓愿力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造佛次第
这十七个观行次第,昙鸾大师给出了他的解释,我们当然也是以祖师的解释为准。但这里我再跟大家提两个参考的次第。第一个是造佛的次第,极乐世界就是造佛加工厂,能把我们造成佛。
此土环境塑造人,彼土环境塑造佛。
我们前面说了,环境塑造人。娑婆世界这个环境,就塑造六道轮回的凡夫。到了净土,环境塑造什么?极乐世界是成佛加工厂,到了极乐世界,就是环境塑造佛。这十七个过程就是造佛的过程。我们看造佛的过程是怎样的。
其造佛过程:
先获原材即三界众生,令彼生佛报土,报土者造佛之环境、造佛场。初句。
首扩佛心,志愿无限,量成就。
次充佛行,即正道大慈出世善根,性成就。
次显佛身相,即形相成就。
次配佛物器,即种种事成就。
次庄严此物器,即妙色成就。
次明此物器、环境成就佛六根触受,即触、三种事、雨成就。
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句是先获得原材料,就是把三界众生送到净土去,令生彼报土。报土是造佛的环境,是造佛厂,所以第一句是先取得原材料。
第二句,就开始造了。“首扩佛心”,首先是扩展你的心量。造佛,首先是从心上造的,所以扩展心量,令其志愿无限。这是讲“量成就”——“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心量就好像芯片一样,要先把它的容量扩大,才能装东西,所以首先扩展佛心。有了心量,才能装得下“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一切善根。
心造好了,接下来就像充值一样,往里面充佛行,把佛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出世善根充进去,所以说“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如果没有“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量,这个佛行就装不进去。所以先扩充佛心,次充佛行,即是“性成就”。
心是佛心了,佛的善根也装进去了,诚于内就必然要形于外,所以接下来就是“形相成就”,佛的相就要显示出来了,就是“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净光之力一照,“无瞋忍之殊”,皆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就有了,模胎就有了。
佛相显出来了,还要配佛的种种器物,这就是“种种事成就”——“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种种事成就之后,还要庄严此种种器物,就是这些东西美不美、妙不妙,颜色怎么样,装潢怎么样,这就是“妙色成就”。你到了极乐世界,佛心有了,佛行有了,佛相也有了,佛使用的家具也有了,那家具美妙不美妙呢?所以要把你的家具做得非常美妙,器物都是“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器物有了,这是成佛的环境,还要成就佛本身的六根触受。因为这是造真佛,不是造一个玩具佛。佛是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的,所以,眼耳鼻碰到东西的触受也要造好,不然你去了以后怎么能成佛呢?所以下面就讲“触成就”“三种事成就”和“雨成就”。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有了这样的触、这样的环境,我们到了那里才能有佛身的感受,这是环境塑造人。如果是佛本身,他是心造境;我们是劣等凡夫,去了以后先是境造心。这种境,使得我们的身体不是佛身就不行。
比如“眼触功德”,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到了那里,必须有佛眼。这种环境就使得你有佛眼,有佛的六根、六触。
此上为所造佛胚成就,进明能造手段、方法及主,阿弥陀法王以光明、名声、正觉善住持力改造凡夫令成佛,虽曰环境塑造佛,毕竟依主成就。
前面造佛就造完了。心也造了,形相也造了,六根也成就了,家具和周围的环境也造好了,就像小孩子投胎,胚胎都有了。下面就说明造佛的手段和方法,是怎么造的呢?就是“光明成就”“名声成就”和“主成就”。
佛是用光明名号把我们摄取到极乐世界的,所以先讲“光明成就”。这背后的力量是谁呢?造佛的主人是谁呢?“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是佛来造的。所以,虽然讲环境塑造佛,但环境毕竟是主成就的,是主造了这个环境。
造一佛如是,造无量佛亦如是,故明眷属成就。
接下来就是眷属成就。眷属成就说什么呢?就是先讲一个个案,先造出一个个体的案例,然后说“不止一个,有无量无边,这是造佛场,佛多着呢,无量无边”。“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这个模具就是正觉花,造佛的模子就出来了。佛的胚胎出来了,然后把模具一揭开,你就跳出来了,“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你化生出来以后,就要有受用,受用就是“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这就是受用功德。
然后是无诸难功德,一直到大义门功德、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最后圆满成佛。
这就是造佛的次第。
展示我家次第
前面讲的十七种功德,所谓“净土之宅,十七句是也”,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是我们到了极乐净土被造成佛的感受和次第,即前面讲的“造佛次第”;第二个,是我们向别人展示我们家有多好,即“展示我家次第”。
我家佛土,胜三界道。
先观我家大小,量。
次观设计建造根本,性。
次观总相,形相。
观种种物件设施,种种事。
观装潢,妙色。
观地板触受,触。
游泳池、花园楼阁、空地,三种事。
起风了,衣柜饰品宝物,雨。
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我们家可不是三界道,那是穷地方,我们家是清净报土”。这是第一句,总的来说。
第二句,先看我们家有多大,“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你们家呢?一百平方、四百平方,我们这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这么好!怎么造出来的?怎么设计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我老爸是高级设计师,设计得好着呢,五劫思惟,兆载修行,给我修出来的”,这是讲怎么修出来的。
“修得这么亮堂,有发电厂吗?装电线了吗?”“我们家不用电线!”“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光明满足自体,本身就是光明的,房子、墙壁都放光。
“再带你看看我们家的种种家具、设备,桌子、沙发、凳子、床……种种事,这都不是一般的木头做的,‘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都是宝贝,百宝、千宝、无量杂宝”,这是介绍家具。
家具不光好,而且都非常精致、精妙,“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干净着呢,不用找保姆打扫卫生。装潢都是妙色成就,所有家具都非常精微、妙绝,装潢得非常好。
看完之后,去享受享受吧。往那里一坐,踩一踩地板,再摸一摸各种东西,柔软着呢,“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这就是“触功德”。
房间里都看完了,再到花园转一圈。“请看我们家的游泳池,‘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再看我们家的宝殿,‘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三界的小穷地方,你就别待了,来了就在这里住下,别回去了”。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这一层一层的装潢、设施,这种人文环境,这种楼阁,娑婆世界有吗?没有。
看完花园再往外走,走也不白走,走着走着,音乐就响起来了,“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抬头一看,空间真大。在娑婆世界,天空被楼房挡住了,家里能照到阳光就觉得不得了了。在极乐世界,都是“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说:“欢迎你来到我们极乐净土参观!”
天上、地下都看得非常满意了,这时吹来一阵微风。微风一吹,“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香气都飘来了。天上下花,下衣服。这是干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家的衣柜。我们家的衣柜不放屋里,天上就有,想要什么就来什么,想要衣服,马上就飘来了,香也跟着来了。我们的宝贝藏在哪里呢?都藏在这里,无量宝物都在这里。
父亲接见,先光明远照,次名声悟远,次正觉住持。
兄弟眷属。
厨房请客,受用,无诸难。
事业圆满,大义门,一切所求满足。
接下来看什么呢?“接下来带你见我老爸去”。老爸来之前,先是放光,“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这是大人物,光彩照耀。
光来了以后,“名声”也来了,“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最后主人出现了,“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老爸这一来,马上跪倒:“我也想做你的儿子,行不行?”老爸说:“你本来就是吾子。”
“老爸也拜见过了,你也成为老爸的儿子之一了——不是你也成为了,而是你本来就是。现在看看我们的兄弟吧,不光看老爸,还得看兄弟。我们的兄弟姐妹眷属无量,焉可思议,而且都长得一模一样”。
吃饭时间到了,进我们家厨房,“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吃得饱饱的,还无诸难,还不用洗碗。一直吃到底,“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不仅这样,而且大义门成就,最后让你成佛。“大义门成就”和“成佛”,这是我们家的事业。我们家是做什么职业的?我们家是“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我们家是干大乘事业的,是大义门。
那干得怎么样?圆满了,“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我们家事业如日中天,圆满遍布法界。
而且要知道,我们家也是你的家。
十七句中,皆明无生之生
十七句何处说净土为无生之生?
总句句皆明。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故。
这里就提了一个问题,这十七句里哪一句讲到“无生”这两个字呢?整部《往生论》说到“无生”了吗?没有。那昙鸾大师凭什么说“无生”呢?
总的来讲,每一句每一句都在说明是“无生之生”。为什么?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故。因为极乐世界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无生之生,所以,往生到那里就是无生之生。所有十七句功德庄严都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当然就是无生之生,第一义谛就是无生。所以,总的来说,每一句都讲了。
别清净句,胜过三界有生之生,因果轮回之道。
特别来讲,第一句,清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是“有生”之生,是因果轮回之邪道。如果到净土还是“有生”之生,那怎么叫“胜过三界道”呢?三界是“有生”之生,净土是无生之生,所以净土“胜过三界道”。三界是有漏邪道,轮回因果,极乐净土是大义门成就。
量,如虚空,生即无生。
第二句,“量”成就,“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如虚空”也是生即无生,因为虚空是空性。生即无生才能叫作“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如果生而有生,那就不能叫“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性,正道(生)、大慈悲(生)、出世善根生故。
第三,“性”成就。性成就也是无生之生。为什么?“‘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这样的平等大道,称为“正道”,它是完全随顺着真如来生的,当然是无生之生。不仅是正道所生,又是大慈悲所生,又是出世善根所生,当然都是无生之生。
形相,净光满足故。
第四,讲形相,“净光明满足”故,这也是无生之生。
种种事,珍宝性故。
第五,种种事,也是无生之生。为什么?性功德成就,“备诸珍宝性”故。
妙色,无垢光故。
第六,“妙色”成就,也是无生之生。为什么?“无垢光炎炽”故,无垢光,无垢染、无染污,当然是“无生”。
触,宝性功德故,胜乐离染故。
第七,“触”功德,宝性功德故,胜乐离染,“触者生胜乐”。离染污,就是无生之生;如果有生,就有染污,就不是胜乐。
三种事,华、光、水、影、声,一一佛事,妙法悟无生故。
第八,“三种事”功德,三种事里有花、光、水、影、声,花为佛事,光为佛事,水为佛事,影为佛事,声为佛事,这一切都为佛事。见到莲花,被光一照,被水一洗,一闻声音,一一都让我们妙悟无生法忍,所以这是无生之生。
雨,香熏悟忍故。
第九,“雨”功德,雨功德也是无生之生,“无量香普熏”,闻香悟忍。
光明,除世暗冥故。
第十,“光明”功德,“除世痴暗冥”。我们在娑婆世界之所以是“有生”之生,就是因为痴暗。除掉世间痴暗之冥,就证悟无生之生。
妙声,悟深远故,名能悟物故。
第十一,“梵声悟深远”,名能悟物,让我们悟得无生法忍,这也是无生之生。
主,法王善住持故,无非正觉故。
第十二,法王善住持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昙鸾大师解释说:“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没有非正觉之事,怎么能是“有生”之生呢?“有生”之生就是迷惑颠倒,极乐世界没有非正觉的事,当然就是无生之生。
眷属,正觉花化生故。
第十三,“眷属”成就,“正觉华化生”。毫无疑问,从正觉花里化生出来,还能是“有生”之生吗?自然是无生之生。
受用,佛法为食,佛愿为命故。
第十四,“受用”成就,“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以佛法为食,“乘佛愿为我命”,怎么能是“有生”之生呢?当然是无生之生。
无诸难,永离身心恼故。
第十五,“无诸难”成就,“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如果是“有生”之生,就有身心之恼。净土是无生之生,所以才“永离身心恼”,而且“受乐常无间”。
大义门,大乘善根界故。
第十六,“大义门”成就,“大乘善根界”,极乐世界是“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的大乘善根境界,这样的“大乘善根界”必定是“无生之生”。
一切所求满足,无为能为故。佛身故。
第十七,“一切所求满足”成就,“一切所求满足”就是无为能为。如果在娑婆世界,就是“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一切所求满足”就是成就佛身,可以无为能为,遍度一切众生。
十七句中,非但释疑,能生净信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双结释疑生信。
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非但释疑,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最后说“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因为有这样的种种功德成就,有这样的无生境界,所以我愿往生”,而且,愿往生必定往生。愿往生是破疑,必定往生是生信,破疑生信是在一起的。如果愿往生还不能往生、往生很困难,怎么可能发心“故我愿生彼”呢?所以,愿往生必定往生。
┌释愿生疑┈无生之生故 愿生
│
└生能生信┈必定得生故 能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说:“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这就是说,愿往生者必得往生,这样才能发心“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所以,这两句话就是破疑生信。
同时,这两句话跟前面一章的内容也衔接上了。前面说“起观生信”,这里说“观行体相”,“观行体相”是由“起观”就能“生信”的。所以,观此十七种功德庄严,非但释疑,亦能生真实净信。
┌能观┈┈凡心
起观┤
└所观┈┈圣境 十七种庄严成就(三严廿九种)
“起观”是谁观呢?是我们凡夫,能观之心是凡心。但是所观的境界是十七种功德庄严,是佛土境界,所以这样的起观就能生信。
┌能生┈┈十七种庄严成就┐
生信┤ ├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
└所生┈┈众生真实净信 ┘
“生信”,生的是什么信呢?从能生的角度来讲,谁能生我们的信心?这十七种功德庄严能生我们的信。所生的,就是我们的真实净信,这十七种功德庄严能生真实净信。
昙鸾大师讲:“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这是讲“真实净信”。因为能生净土的十七种功德庄严是清净的,我们所生的信心就不得不清净。如果能生的是染污、杂染的,比如定散二善、人天诸善,这是杂染、染污的,这样所生的信心怎么能清净呢?想靠这些去往生,怎么可能?这样信心不清净,生的地方也不清净,仍然在六道里轮回。
既然靠这些不行,所以他就回向求生,还是靠佛的愿力;靠上佛的愿力,佛的愿力就能荡除他的不净,转为清净。但毕竟不如专修念佛,已经转过来了,他还是杂在里面。
┌真实┐
┌所信┈圣境┤ │
│ └清净│
生信┤ ├所信决定能信
│ ┌真实│
└能信┈凡心┤ │
└清净┘
我们所信的境界是佛境,是真实清净。我们能信的心,虽然是凡心,但这个凡心也是真实的、清净的,所以叫“所信决定能信”。
以圣境强缘,以境转心,转凡成圣,虽在此土,已结圣种。
这就是“圣境强缘”,以佛的境界,“此‘谛’是‘境’义”,以境转心。大菩萨心能转境,我们怯弱凡夫是以境转心,转凡成圣。
前面虽然释疑生信了,但是还没有彻底。昙鸾大师知道有人还有点问题,大阵已破,“残党”也要灭除,不能给他留一点点疑惑。所以下面还有问答。
前面说“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得生者”有什么“情”?在这里就起了疑问。
问曰:上言知生无生,当是上品生者。若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岂非取实生耶?但取实生,即堕二执:一恐不得往生,二恐更生生惑。
“上言知生无生,当是上品生者”,能够明了透达往生就是无生,这样的人是上上品人,是祖师大德,有上品智慧,能够懂得无生法忍的道理。
“若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岂非取实生耶?”如果是下下品的人,很执着的,就是“乘十念往生”,《观经》下下品众生,不就念了十声佛吗?所以这里的词用得很恰当,“乘十念往生”。这“十念”,讲起来很轻,我们要配合前面卷上末的“八番问答”来理解。上卷末说这个人“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这里说“乘十念往生”,“十念”好像很简单,但是昙鸾大师说“在心、在缘、在决定”,所以“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因为前面“八番问答”已经解释过了,所以这里讲“乘十念往生”就感觉力量非常充足。
我们从广州到北京,乘飞机;我们从娑婆到极乐,乘“十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到了,很简单,轻轻地就往生到净土。
下品下生的人,乘十念往生,只念十句佛号,“岂非取实生耶”?什么叫“取实”?他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前面通过讲解我们知道,净土是“无生之生”,不取实生。但是下下品的人只知道造业,没有机会也没有智慧听到这样无生之生的法,即使听了也不懂。只是因为他快要死了,地狱的火都烧来了,所以他说“我要赶紧往生到净土”。他认为这是真实的,有一个实的“生”,要到那个境界去。
“但取实生,即堕二执”,如果他取实,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就有两种执情。哪两种“执”呢?“一恐不得往生”,因为净土是无生之生,你现在“取实生”,这岂不是矛盾吗?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不能往生。“二恐更生生惑”,就算能往生,也是靠“取实生”去生的;抱着这种观点去了以后,又生起了一个“有往生”的迷惑。所以,即使往生了,也不能证悟无生,因为他“取实生”。有这两点怀疑。
关于“十念往生”,在《往生论注》中有好多地方都说到了,可以把这些原文放在一起来读,这样就能从各个侧面了解它的意义。比如:
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
十念业成。
“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有个“乘”字。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这很显然,“十念念佛”就是乘佛愿力,合在一起就看得很清楚。
“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十念者,明业事成办”“十念业成”,把这些原文放在一起,好好地思维一下。
至此下下品共提三次。八番问答主要就下下品明十念得生。
十念即是乘佛愿。十念业成,亦就下下品苦逼失念而言,不可能清楚第几念。以下下品十念依于第十八愿十念,解释第十八愿十念,为《论注》首开明显。
这里提下下品总共提了三次。其实“八番问答”主要就是讲下下品,每一番问答所针对的对象,都是下下品,显明下下品十念得生。
下下品的“十念”就是乘佛愿。“十念业成”,也是就下下品苦逼失念而言。所以他不可能清楚知道是第几念,因为被苦恼所逼迫,他哪能记得是第几念?
不要说他记不得,即使现在有些人也不记得。比如我说“大家跟我一起念十声佛”,十声念完之后,总有那么几个声音还在念“南……”,一听别人都不念了,他也不念了。当初已经打好招呼了,说念十声,别多念,也别少念。但是他念一念,脑袋就开小差了,不知道念了几句——这样能不能往生?照样往生!
这样的十念,也是“乃至十念”;念了十一句,也是“乃至十念”。法藏菩萨说:“这样如果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经》下品下生都能往生,我们怎么能不往生?这就是经文的证据。所以,大家就放心大胆,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的祖师,都是以《观经》下下品“十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十念”,也是以第十八愿的愿力,来解释《观经》下下品往生的根本原因。是这样对照来说明的。这是我们相承祖师的解释,一般人不这么解释,也解释不到这里。
昙鸾大师的回答有三段,共有两个譬喻,有“净摩尼珠”的譬喻,还有“冰上燃火”的譬喻。
┌深井┈┈打一桶又一桶,取之不尽
大师释义,思之如┤
└海浪┈┈前浪平后浪涌,层层不绝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这种微妙的解释,如果我们细细地思维,就好像一口深井,我们从中打了一桶水,又打一桶水,总之水打不完,里面有很多;又像海浪,前浪刚平息,后浪又来了,层层无尽。所以需要大家细细去思维。
“取实往生问答”,可能需要讲一到两节课,因为这里面宝贝很多,就像在地上挖宝一样,宝贝很多当然就不能随便离开。
“问曰:上言知生无生,当是上品生者。若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岂非取实生耶?但取实生,即堕二执:一恐不得往生,二恐更生生惑”,这里提到“上品生者”和“下下品人”,是有很深邃、很幽远的意味的。它是要说明什么呢?“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就是上上品和下下品的人,到这里就拉平了。拉平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十念往生。“本”是乘十念之前,有“三三之品”;“今”是已乘十念之后,就“无一二之殊”。
问有二:取实生恐不得往生,恐更生生惑。
“今无一二之殊”,但是提问的人却认为有差别。这两种疑问,是代别人问的。其实,“乘十念往生”,下下品的人自己倒没有这两种担心和疑惑。这两种疑惑,一个是“恐不得往生”,下下品的人既然自己愿往生,就不会有这种自我否定的心;另外,他本来就“取实生”,认为有实众生、实往生,哪里会“更生生惑”呢?这是旁人代问的,他认为下下品的人乘十念往生一定是取实生。下下品的人认为有实众生,有一个从这里到彼土的实在的往生,没有了解无生之生。他认为这样的人就有两种执情,“但取实生,即堕二执”,这是他的推理和判断。
“堕”这个词当然不好,堕入到两种执情当中。所以,他认为必须破除“取实生”,拔除“二执”,这样才可以往生。但是以昙鸾大师的解释,净土法门的行人即便“取实生”,即便被人认为堕于“二执”,往生也毫无问题。
“堕二执”会怎样呢?“一恐不得往生”,因为彼土是无生界,无生之界非是取实之生,那现在“取实生”,这样恐怕不能往生。这是一种。
“二恐更生生惑”,因为是“取实”去往生的,没有了悟无生境界,这样往生之后恐怕会更加生出一种关于“生”的迷惑。“取实生”本来就是一种惑,因为净土是无生界,而众生以为有实往生,这是众生的迷惑颠倒见。执取这种迷惑颠倒见的人,即使能往生,往生后会不会仍然保留这种迷惑颠倒见,而更加生起迷惑心呢?
问的人有这两点怀疑。
答,肯定其为取实生。虽取实生,而无碍往生,不生生惑,名号之力也,净土之力也,佛庄严功德力也。此在圣道自力为不可想象之事。
下面的回答,就破斥这两种怀疑。一是说能得往生,二是说不会生生惑。原因都是由于“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和“称佛名力”自然有这样的作用。
鸾祖问答,往往别开生面,成大翻转,妙极!
昙鸾大师的回答非常妙。首先肯定下下品人的往生就是“取实生”,没有辩解说下下品的人不是取实生。但是结论跟怀疑的人完全不一样,虽然“取实生”,但结果天地大翻转。怀疑的人认为“取实生”不能往生,或者“更生生惑”;但是昙鸾大师说,取实生即得往生,而且“转生见为无生智”“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不会“更生生惑”。这种回答非常巧妙。
虽然取实往生,但无碍往生,也不生生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名号之力,称佛名之力,彼净土庄严功德之力,就有这种作用。
如果以圣道法门通途的修行法则,那是难以理解的。“取实往生”,你没有断烦恼,怎么能往生?又怎么能“不生生惑”呢?所以,这种回答非常绝妙,绝处逢生,别开生面,天地大翻转,妙极绝极。
┌部分 得往生
亦是不断烦恼(取实生)得涅盘分┤
└分齐 证无生
这一段也是说明“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断烦恼”就是“取实生”,没有证悟无生,不能了悟无生。“取实生”是烦恼见,见浊,烦恼浊,取实生。
“得涅盘分”的“分”,一是“有分(fèn)”,能得涅盘分,有部分,就是即得往生,在此土往生有分;二是“分(fēn)齐”,得涅盘的分齐,就是全部证悟涅盘,证得无生。所以,是从“得往生”和“证无生”这两个角度来解释“得涅盘分”的。第一,是得涅盘的部分,就是“平生业成”,也可以叫“得涅盘分”,我们有分。第二,是得涅盘的整个、全部,就是证悟无生。
这种回答非常巧妙。
分科
答的部分主要是取了两个比喻,用三段来说明。我们先对问答作如下分科。
┌恐不得往生
┌问┤
| └恐更生生惑
| ┌喻:净珠置浊水,水即清净
| ┌净珠置水喻┤
| | └合:佛号投浊心,念念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 ┌净摩尼珠喻┤
| | | ┌喻:水色随珠而转
| | └玄黄币裹喻┤
└答┤ └合:转生见为无生智
| ┌愿生 潜通佛智
| ┌火猛则冰解┤
└冰上燃火喻┤ └愿生 即得往生
└冰解则火灭┈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往生即证无生
整个回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净摩尼珠喻,二是冰上燃火喻。“净摩尼珠喻”又有两重,第一段是净珠置水喻,“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把净摩尼珠放到水里,水就清净了。第二段是玄黄币裹喻,“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
净摩尼珠·净珠置水喻
我们先看第一段。先出喻,后合喻。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
净摩尼珠就是净水珠、摩尼宝珠。它有一种功能,无论水再怎样染污、浑浊,再怎样有毒、不清净,把净摩尼珠往里一放,“置之浊水”,怎么样呢?“水即清净”。
这是个比喻。“水即清净”,是水自己有能力清净的吗?不是。是谁的能力呢?是净摩尼珠的能力。水本身是浊染的、有毒的、有害的,里面充满了种种毒害物质,但是只要把净摩尼珠一放进去,水即清净,所以完全是净摩尼珠的力量。
下面合喻:
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是指哪个人呢?下下品人。下下品人不是无量生死嘛,“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名号以什么比喻?名号就像净摩尼珠,说得非常清楚,“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至极无生”是法说,“清净宝珠”是喻说。前面说“净摩尼珠”,很显然,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摩尼宝珠、净摩尼珠。净摩尼珠本身的作用就是“至极无生清净”。
前面说“置之浊水”,这里说“投之浊心”,这是不是一样啊?众生的心水是浑浊的,六字名号投到浊心,就如同摩尼宝珠投入浊水。有什么作用呢?“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就是合前面的“水即清净”。
“念念之中”,是说时间上没有间断,也是说自然而然。摩尼珠放进去之后,浊水不就自然清净了吗?名号宝珠放到众生心中,念念之中罪浊就被灭,心水就清净。
摩尼宝珠放到众生心中,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念念之中,罪灭心净”,这是无作意的、自然的,因为是靠名号宝珠的力量。
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念念之中都在灭罪,罪灭心净。“罪”是指“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所有的罪都灭掉了。“心净”的“净”就是前面的“能生真实净信”,让我们能够产生真实的清净信心。这叫“念念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善导大师的《般舟赞》有四句偈子:
声声连注满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这也是在解释下品下生,可以和昙鸾大师的解释合在一起看。
“念念消除五逆障”,念念之中灭除五逆的罪障,“回心念佛罪皆除”。
“声声连注满十念”,这就是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怎么叫“投之浊心”呢?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就是名号投入浊心了。如果认为“虽然念佛,但一定要达到某种功夫才能往生”,这就如同喉咙管卡住了,没有投进去,还在嘴里含着,这样效果就不明显。
名号四种对治
若人——如来;无量生死——至极无生;罪浊——清净;心——名号。
这里有四种相对,显示名号怎样对治罪浊。
“若人”,就是指下下品的众生。这样的众生,别人是没办法对付他的。谁能对付他呢?“彼阿弥陀如来”,一对一。
“无量生死”,谁能解决无量生死的问题呢?就是“至极无生”。“无量”对“至极”,“生死”对“无生”。“无生”就可以破生死,有生有死就是“有生”。你有“无量生死”,我有“至极无生”,这不就对上了吗?如果没有“至极无生宝珠名号”,“无量生死”怎么能解决?一般的灭罪方法,闻大乘经典灭罪一千劫;他是无量罪,灭一千劫不够啊!所以必须是“至极无生”。
“罪浊”对应“清净”,用“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对“无量生死之罪浊”,用“清净”就可以灭“罪浊”。
“投之浊心”,这个心是浊的,用什么来对治这个心呢?就是名号,用“名号”对治这个“心”。名号含有三种功能:“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心有三种罪染:“若人”“无量生死”和“罪浊”。
┌总┈名号┈┈┈心┈┈┈┈投之浊心
宝珠名号┤ ┌如来┈┈┈若人 ┐
四对治 └别┤至极无生┈无量生死├念念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清净┈┈┈罪浊 ┘
所以,总的是以“名号”来对“心”,“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个别来说,就有三种对治:“如来”对“若人”,“至极无生”对“无量生死”,“清净”对“罪浊”。这样效果怎么样呢?“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彼”特指阿弥陀如来
宝珠为喻。如来至极无生,菩萨未至至极,或力有不逮。
这里用宝珠为喻,这个宝珠就是“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菩萨还没达到至极,对付马上就要下地狱的下下品众生,菩萨的力量恐怕还不够,“力有不逮”。只有佛达到至极,而且这尊佛还不是别的佛,是“彼阿弥陀如来”。
“彼阿弥陀如来”是名号度众生的佛,如果是别的佛,可能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因为下下品的众生太卑劣了,“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阿弥陀如来清净宝珠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这才可以救度卑劣的凡夫,往生清净报土。所以,这里的“彼”字也是一个特别的限定词,不是别的佛,更不是别的菩萨,是特指“彼阿弥陀如来”。
但以名号力
闻彼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名号即投之浊心。名号投浊心,但以名号力,念念之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相续常恒),罪灭心净。
古德有两句话:“净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净;名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经典中也说了这个例子。
“闻彼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名号即投之浊心;名号投浊心,但以名号力,念念之中,罪灭心净”,这是名号的力量。就像净水珠一样,净水珠放进水里,你到旁边去干活儿,去睡觉,水不是照样清净了吗?跟你的念头没关系,需要你在旁边念咒吗?“水,净、净、净;净摩尼珠,净、净、净……”不要你去念,把它放进去就行了。
我们念佛,就是一边念佛一边过凡夫的日子。把名号放在心中,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念佛行不行?不念佛不行,净摩尼珠就拿出来了。
将名号放在心中,自自然然,不知不觉,相续恒常,念念罪灭心净。
凡夫不加心力
凡夫不加心力,以本浊心故,加心力即浊水激荡而已。又苦逼失念故,毫无心力。
凡夫不要加心力。原因有两个,第一,你这个“心”是浊心,你要加心力,只能浊水激荡,越加心力水越乱、越浑浊。不帮忙还好,帮忙帮忙,越帮越忙,帮倒忙。
不加心力叫作“不行而行”。不要在这里加力量,大松大软,自自然然念名号就行了,一句接一句。也不需要感情色彩,感情都是有漏、有染的,这些都不用,自自然然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感情丰富,你愿意加,那对你就是自然,也行;不要要求别人都这样。有人感情丰富,一念佛就掉眼泪,那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用力过猛,认为一定要那样,那样就有点矫揉。自然念佛就好,声音大就大点声,声音小就小点声。不要加心力,加心力就浊水激荡,心里反而更翻腾。就这样念就行了。
第二,下下品人苦逼十念,他有什么心力?他想加心力也加不上来啊!“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就是这样的心态,“应称无量寿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就六字,四字就四字,念得清楚就念得清楚,念不清楚就念不清楚,这样就行。完全靠倒阿弥陀佛,这就是“不行而行,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哪有你加力量的分呢?就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通身放下,彻底靠倒。我们睡觉的时候,躺在床板上要加力吗?就是通身放下,彻底靠倒,整个身体躺到床上。六字名号就是我们的床,我们这业障的身体要通身放下,身体所有的重量就平平展展地完全放下、放松,不要自己搞一套东西。我们还有多大本事?本事越大越不行。会睡觉的人就会念佛,会念佛就会往生。
就像坐飞机,不就坐着吗?坐着就能飞到北京,没有翅膀也能飞。有的人在飞机上坐着还不老实,摆个动作,张开“小翅膀”,旁边的人问:“你这是干啥呢?”“我在飞呢。”不用你飞,飞机在飞,你睡觉都没关系。
六字名号怎样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用你瞎操心,“我在修行呢!”你修啥行啊?净土法门,讲修行也是修行,讲不是修行也不是修行,就是要自然一点,完全任凭佛力。
就像坐飞机,不是完全任凭飞机之力吗?你在飞机上还有多大本事?谁坐飞机不是靠飞机的力量?这样不就到了目的地吗?靠你自己的力量,你有什么力量?都是妄心所作,完全是自己的虚妄想象。
努力飞的苍蝇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苍蝇》。
这小苍蝇有两下子,它能飞,小翅膀能动,不知怎么跑到飞机客舱里来了。乘务员广播说:“我们现在要起飞了。”苍蝇说:“哎呀,要起飞啦!”小腿使劲一弹,刚好发动机也发动了,它说:“你看,我这一使劲,发动机就响了。”它认为是它让发动机响的。然后又在那使劲,说:“抬起来!哎呀,看我一使劲,飞机就升空了。”它在那里瞎忙活,还觉得忙得挺好,节奏配得挺好。然后飞机在天上,遇到气流,上下颠簸,它又开始着急了,“哎呀,我使劲拉杆”,小爪使劲弹。“哎呀,终于平稳了,你看不就是我使劲使得好吗?现在飞机都平稳了”。
往往我们自己在使劲,想得还挺好,“你看,是我使劲了,心里才平稳了。”都是阿弥陀佛在使劲,我们使了啥劲儿?但是这个小苍蝇贪功,把机长的功劳认为是它的。飞机经过了一千公里、两千公里、一万公里,然后乘务员说:“现在我们的飞机要平安落地了。”“啊?要落地啦,那我得准备好”,自己摆一套动作。然后终于落地了,小苍蝇累得一身汗,“哎呀,我今天飞得好,终于从中国飞到美国来了”。
站在苍蝇的立场,你说它不对吗?它就认为是它飞去的,因为它这一路上都在忙活,根本就没歇着。“你看不是我飞来的吗?我又拉杆,又降落,又甩翅膀,我在这里转来转去,把雷暴云都绕过去了,这不是我飞来的吗?”站在它的立场上,还真对,它就是这么干的,一路上都没歇着,干出一身汗。它说:“你看,我费多大劲儿啊,我修行多辛苦啊!”小苍蝇,真是没办法。
很多人说:“我能到极乐净土来,是我修行得来的啊!我做了多少善事!我念佛喉咙都念哑了,大夏天在念佛堂,海青都没脱,长了一身痱子。”他以为是这些让他往生的。这跟往生有啥关系?脱不脱海青是你的问题,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了。扇个小扇子,清清凉凉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享受一边念佛不就好了嘛。
所以,念佛是“不行而行”,不要把自己的功德夸那么大。
名号的三种功能
┌灭罪 念念灭罪 念念灭无量罪
宝珠名号┤净心 念念净心 念念净生死浊
└往生 念念往生 念念生无生土
宝珠名号有三种功能:第一是灭罪,念念灭无量罪。第二是净心,“念念罪灭心净”。“罪灭”和“心净”是结果,如果讲因,把动词放前面,因为灭罪,罪才能灭;因为净心,心才能净。宝珠灭罪,众生就罪灭;宝珠净心,众生就心净。念念当中能够净心,净我们的生死浊心。第三是往生,名号宝珠念念令我们往生,念念令我们生无生之土。这是宝珠的作用。
┌至极 念念彻底
彼阿弥陀如来宝珠名号┤无生 无罪不灭
└清净 无浊不净
彼阿弥陀如来名号是“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至极”,这个宝珠是至极的,至极才能念念彻底。至极到什么程度?至极到下下品根机,至极到临终。五逆谤法的众生,到临终只能念十声佛、三声佛、一声佛,这样至极罪恶的众生都能救,没有不能得救的众生,这叫作“至极名号”。所谓“至极”,就是达到顶点,救度彻底。
“无生”,就是无罪不灭,就是真如实相的境界。有罪,才有生死;无生,就可以灭一切罪。
“清净”是无浊不清,无浊不净,任何浊染都能被清净。所以这些词都非常有力量。“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要拿到手上,含在嘴中,忆在心里,听得入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得到这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多好啊!
秀
我写过一篇关于“秀”的文章。“秀”是英文“show”翻译过来的。“秀”都是把好的拿出来秀,没有把坏的拿出来秀的。但是,秀什么都不如秀摩尼宝珠,把这个小珠拿出来一秀,多好!而且你秀这个是稳固的,是坚定的。
秀别的都会挨巴掌:秀健康,忽然脑溢血了;秀财富,破产了,房市跌了。你还秀什么?秀你有权位当大官,坐牢了;秀夫妻很恩爱,离婚了……这个世间没什么可秀的,你前面秀,后面就让你出丑,还是不要拿出来。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无常风烈,万法不坚,秀什么灭什么,“如梦幻泡影”。
唯一能秀的,就是念佛。像我们出去就能秀,走大街上秀着呢。你秀你家什么东西好,别人心里还嫉妒;你秀你有财富,别人还仇富;你秀钱,你的钱也不给别人,你秀个啥意思呢?别人还不服。你秀念佛,没人嫉妒,因为人人有分,“想要吗?给你”。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想秀,就要来念佛。得到了净摩尼宝珠,这是好东西,就要拿来给大家分享——这不叫秀,这叫分享。
玄黄币裹净摩尼珠喻
下面“又,是摩尼珠”这一段,就是玄黄币裹喻。
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
这个摩尼珠,用玄黄币裹起来。“玄”是黑色,“黄”是黄色,玄黄代表一切颜色。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把它裹起来,投到水里。用黑色的布包上,放到水里,水就显示黑色。虽然是黑色,但还是清净的,不是像墨汁一样。用黄色的布一裹,放到水里,水就是黄色的。用绿色的布裹,水就是绿色的。“一如物色”,不管用什么布、什么锦裹,水都随其颜色而变。这是个比喻。
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
这个“宝珠”就是净摩尼珠。
“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就是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虽然讲“帛”,但不是世间的玄黄币,而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庄严功德。它是以名号宝珠为体,用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帛”作为外包装。当然,这个无量宝珠本身就是无量庄严功德,这里是打了个比喻。
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这话说得非常好。前面说宝珠投之于水,这里说投之于心,心就如水。
这个比喻很好懂。有一颗无上宝珠,就是六字名号。这六字名号不是普通的六字名号,它是用阿弥陀佛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帛”所裹起来的。然后放在哪里呢?放到众生的心水当中。因为阿弥陀佛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帛”是无生的颜色,具有无生的功能。这里是用颜色比喻无生,无生本身不能用颜色来形容,只是前面说“玄黄币裹,一如物色”,所以这样形容。因为有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帛裹着,放在往生者心水里,“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这个力量特别大,难道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吗?“生见”就是认为有实往生这样的见解,难道不能把这个见解转为无生智吗?连摩尼宝珠用玄黄币裹着都能转水色,“一如物色”,你心里认为有实往生,没关系,用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帛一裹,自然转生见为无生智。
明转与暗转
这个转,有明转,有暗转。什么叫明转?像韦提希夫人,现生证无生忍,这就是明转。还有更多的人,“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就是暗转。他心里不知道,但是无论知道不知道,心都被转了。就像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即使他不知道怎么回事,水的颜色也变成玄黄色了。名号用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帛裹上,“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他正念着佛呢,或者眼睛一闭打瞌睡了,或者到一边做事去了,他自己都没看见,但是罪浊也被转了,这叫“暗合道妙,潜通佛智”。
一个是明信佛智,一个是潜通佛智。像农村的一些老太太,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跟她讲什么转不转,“转啥呀?我年纪大了,不能转,转得头都晕了”,她就念阿弥陀佛,知道不知道自然就转了。
这个比喻非常巧妙、恰当、有力量。
阿弥陀如来,即无上宝珠。
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束为三严二十九种。
净水珠,先净浊水,次转水色;名号珠,先令往生,后证无生。虽说有先后,实因果同时。此土韦提现证无生,十信中忍。虽是愚人,亦潜通佛智,因中含果,发真实净信,说为信忍。
无量庄严功德成就之帛,虽然讲“无量”,但如果以《往生论》来看,就是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名号就由这些功德所成就。
净摩尼珠放到水里,它有两个功能:第一,先净浊水;第二,次转水色。因为净摩尼珠是没有颜色的,为了方便说明,就拿了一块有颜色的布裹上。六字名号,就它本身来讲,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功德颜色,只知道是让我们往生的,就是无生名号。但它本身含有无量德,是用无量庄严功德帛(也就是净土庄严)所裹的。
“名号珠,先令往生,后证无生”,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第一,先让我们决定往生;第二,往生就证无生。这里虽然讲先讲后,这是说话的先后次第,其实是因果同时。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下就往生成就,当下明信佛智,证得无生,因为往生本来就是无生。平生业成,业成是什么?业成就是往生。这个往生是什么?是无生之生。所以,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明信也好,暗合也好,自然就是无生的,这叫“无生忍”。
这个“无生忍”,善导大师判断为十信中忍,就是凡夫所得信中之忍,不是像无生法忍的菩萨一样。无生法忍的菩萨可以分身无数,我们还不能分身,但是我们本身已经得到十信中忍的功能、作用了。“忍”就是安住,安住必定往生,不退转。安住,忍可,内心对自己决定往生这件事安住不动,这就是忍。
一般的人,问他“能往生吗?”“恐怕能,恐怕不能”,这就摇摆,哪有忍?所谓“能生真实净信”,真实清净的信心说为“信忍”,如同韦提希十信中忍。
我们虽然愚痴,不懂这些,也不能像韦提希夫人受释迦牟尼佛现场加持,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拜读释迦牟尼佛的经教,也可以明信佛智;即使不能明信佛智,也可以“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我一心归命┈┈┈┈净珠置浊水,名号投浊心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无上宝珠
└愿生安乐国┈┈┈┈即得往生,即证无生
其实天亲菩萨说“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讲的也是这个比喻。“我一心归命”就是净珠置于浊水,名号投于浊心。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了,不是名号投于浊心了吗?“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这就是“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无上宝珠,也是无上功德庄严成就“帛”。“愿生安乐国”,愿生安乐国就有两种结果:即得往生,即证无生。
靠名号转
这个“转”字用得非常好。“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是谁转?是自己转的吗?是阿弥陀如来宝珠名号,还有无上庄严功德成就的帛转的。从水来讲,是宝珠把水的颜色转了,水自己能转变颜色吗?我们心里有生见,认为有实众生,阿弥陀佛名号就把我们转了,这种转完全是靠他力。
有人说“怎么他念佛没有转呢?”他到底有没有念佛?他是在念他自己,念他的功夫,“我有妄想怎么办?我这么多妄念,这么多罪业,这样能往生吗?”他念罪业,念他没有清净心,哪有念佛呢?念佛就是名号投于浊心,他名号没有投于浊心,靠自己怎么能转得了?所以,名号要投于浊心,自然就转了。
冰上燃火喻
我们看下面的冰上燃火喻。这个比喻妙!妙!妙!
又如冰上燃火。
“冰”代表清净、清凉,代表极乐世界是无生境界,能够息除我们的热恼。“冰”的特点是冷、静,代表极乐净土,无生界。“火”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的愚痴、热恼、浊染。
火和冰往往有不同的比喻,有时候讲罪业是冰、弥陀慈悲是火,这里反过来,“冰”代表极乐界、无生界,“火”代表我们“有生”的见解,认为有生,“见生之火”,就是我们的烦恼热焰。
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
我们先讲这个比喻。大家在冰上燃过火吗?我小时候看过。我小时候冬天挺冷的,河里的冰大概能结一寸厚,有时两寸厚,大人一般不太敢上去,小孩就在冰上玩。冬天很冷,也没有取暖的,就搞一个火盆子,我们叫烘笼。烘笼里有火炭,然后把烘笼放在冰上,就蹲在旁边,烤着火看别人玩。就跟这个比喻一样,“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因为炉子底下都是烫的,炭挺热的,慢慢冰就化了。冰一化,连火盆带人都掉到河里去了,“冰解则火灭”。
大家也可以试试,在冰上架着火堆烧。“火猛则冰解”,小小火,冰还化不了,火越烧越大,越烧越猛,底下的冰不就化了吗?冰一化,变成水了,架在冰上的火堆就塌掉了。塌下来,底下是水,火就灭了。这就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火跟冰,到最后火灭了。
这是一个比喻,说这样一个过程。
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下下品人虽然不了解法性无生这些道理。
“但以称佛名力”,他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力”。
“作往生意”,心中愿往生,“愿生彼土”。
“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他越是念佛,越是潜通佛智,心里的见生之火就没有了。他的愿往生心越恳切,认为有一个实在的往生的地方,就这样恳切地念佛,恳切地愿往生,认为有实往生,这就好比火烧得很旺。见生之火很旺,没关系,这样就潜通佛智,佛智就在心中起作用。一旦到净土,就好比火塌下来灭掉了,当下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在此土有两种:第一是明信佛智。念佛念得非常恳切,自然就有名号的作用让你懂得无生的道理,“起真实净信,得十信中忍”,这就是明信佛智。第二就是暗通,潜通佛智。
有人说,“我在这里没灭掉,还是认为有实往生,有见生之火”,那没关系,到了彼土,彼土是无生界,所以主要是就彼土来讲的。
我们讲此土,是因中谈果。名号本身也是无生的,“至极无生名号”。既然彼土无生界能灭见生之火,在此土,至极无生宝珠名号当然也可以灭见生之火了。只是说,个人深浅不一,有明信佛智和暗通佛智两种。
佛名之力
称佛名力:非是称之力,乃是佛名力;称佛名,即乘佛力。下品之人,三业无功,有何行力?又,罪浊之心,有何心力?以佛名力,念念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净无量生死罪浊之心,即得往生。
“但以称佛名力”,到底是谁的力量?不是称的力量,是佛名的力量,要这样来理解。“但以”,只要这样。
“虽不知法性无生”,“虽”就是即使,这个词用得多好,虽然你不知道法性无生,没关系,只要这样念就可以了。
这里说“称佛名力”,不是说修余行。这里有三重简择:第一,非余行。第二,非观佛。因为这是《观经》下品下生的,不讲观佛。第三,非忆念。“但”就是一种拣非的意思,非余行,非观佛,非忆念。如果心中忆念,“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没法忆念,不能忆念佛名,“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所以,“但以称佛名力”,这是以下品下生的众生来说的,他有什么力量呢?只是但称名。这样的称名,当然不是称念的力量,而是靠佛名的力量。因为他连自己念到第几声都记不得了,别人念,他就依葫芦画瓢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他到底能不能念清楚?我认为他肯定念不清楚。
作往生意
作往生意,愿生彼土:下品人临终闻善知识教,至虚至弱心中,但起一念愿生心,故言“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并非清醒、清楚、意识心切愿,而是苦迫心中有那么一层意思。
“作往生意,愿生彼土”,什么叫“作往生意”?他也不是意识很清醒,非常坚定,要怎样恳切、猛利地发愿生意,就是有那么一层意思而已,叫“作往生意”。因为地狱的火都烧来了,这个时候跟他说“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佛来救你”,“哦,阿弥陀佛!”他就是在虚虚渺渺之间有那么一层意思,这就可以了。
善导大师比喻在水火二河当中有一条愿生之白道。水火二河非常凶猛,南北不见边畔,其深无底,水常来淹道,火常来烧道。在这样的心境下,只有四五寸宽的白道,白道非常细弱,这代表什么呢?在这种紧急的状态下,他有那么一层意思,嘴上在念着名号,这样就是“称佛名力”。
是佛名的力量让他往生的,这是自自然然的。下下品人有什么力量?三业无功。连合掌都没有力量,身业没有力量;意业,“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他也没有意识的力量,什么作意勇猛,根本发不起这样的心;光是嘴巴在念,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是,这样也都有作用。
我们的三业,是以意业为主。比如身业的作用要靠意业,没有意业,身业就是无记,没有什么作用。比如要送个苹果给别人,心中满怀欢喜、感恩、孝顺,这样就是善事功德;拿块石头狠狠地砸人家,那就是恶事罪业。如果根本没有这样的意业,睡觉睡着了,手一甩打了别人,别人醒来一看,你都睡着了,他也不会跟你生气。没有意业的挟持,不能辨别有记无记、有力无力,这些都不谈。
下下品的众生,他的意业是“苦逼失念”,都没有意识的作用力了,他有什么力量?所以叫“三业无功”。如果讲力量,他就是在目前的状态下,有罪业力量的牵引;但这个力量也不是现在起的,是他过去造作五逆十恶罪业的牵引。所以,如果讲力量,他只有罪业力,哪有什么心力、修行力?三业无力无功。所以,但以佛名力,念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净除无量生死罪浊之心,即得往生。
所以,“作往生意,愿生彼土”,下下品人临终闻善知识的教导,只是在至虚至弱的心中,有这么一个念头而已,他的心力已经虚弱到极点了。我们现在好好的,磕三个头都忘记磕到第几个,念十声佛也忘记念到第几声,心境非常混乱。下下品人那个时候心境更是混乱,毫无力量忆持,要他凝定心神,他根本做不到,全部都散乱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至虚至弱,他的心里只是有这么一个念头,并不是清醒、清楚的,“我怎样深信切愿”——当然,也有这么劝导的,也应该这么劝。但是不要误解,头上安头就没有必要,“我深到什么程度呢?”使劲在那里“深”,“我切愿,咬牙切齿地愿,我一定要往生!”这都没有必要,自然就可以了。“深信切愿”还是对初机人说的。
就像我们坐车一样,司机打招呼说:“你们好好地坐着,坐好了。”叫你坐好了,就是你放松、自然地坐在座位上就行了。不是让你屁股在那里使劲蹭。你好好坐,放松,坐好就行了。我们乘佛愿力也是一样,“你好好乘佛愿力,你乘好了”,不是另外去使劲,没有必要,就是苦迫心中有那么一层意思就行了。
五门终归称名
五门缩为二门:称名、作愿。二门终归一门:称名。故说“但以”。“作往生意,愿生彼土”,皆附于称名之中,又皆附于“佛名力”之中,而佛名中有此力故,但口称中,发起彼人往生意。故此意愿尽管至虚至弱,心真实不虚故,犹如金刚,不为水火所损,此皆偏就佛力成就。
我们看这一段,昙鸾大师讲到五念门了吗?这一段里其实只讲了两念门:一个是称名,一个是作愿。整个五念门归纳为二念门。这二念门再归纳为一念门,就是称名。称名往生就可以了,所以叫“但以称佛名力”。五门缩为二门,二门归为一门,就是称名,所以讲“但以”。
后面讲的“作往生意,愿生彼土”,都附属于称名之中,又都附属于“佛名力”当中,因为彼佛的名号就有这个力量。你现在称名,名号当中就有令你往生的牵引力量。名号是干什么的?名号就是让众生往生的,是呼唤我们,牵引我们往生的。
名号当中有此力量,所以只要口称名号,名号就能发起这个人的往生之意。很多人一开始念佛,哪是求往生的?就是求身体好,求病好;念到后来,他愿往生了。为什么?因为名号有这个力量,有这个功能,这就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有的人刚开始念佛,求的多着呢,求身体好的占一大半。那天我点开虚空念佛堂,看看大家都回向什么。“阿弥陀佛保佑我找个好媳妇,找个好工作”,这是初机的。那就求吧,只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慢慢就把他转过来了。因为名号当中有这种力量,但只口称,就能发起这个人的往生之意。这就是真实不虚,就是真实净信。这个真实不虚哪怕再弱、再微细,都能“一实破万虚”。因为是真实,真实净信,犹如金刚,不为水火所损。
所以,这是靠佛力成就,不是靠我们自己。
我们继续看取实往生问答。问说,取实往生的人,一恐不得往生,二恐更生生惑。回答的时候,昙鸾大师没有讲许多道理,也没有引用很多经文,就是举了两个譬喻,而且这两个譬喻把该说的都说得特别清楚,看起来也很简洁明了。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这是一种客观现象。然后就用这个比喻来说,“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是一个结论。由前面的譬喻可知,把这个宝珠名号放在浊心里面,就会得出这个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没有说多余的话,“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说得非常肯定,没有含糊。
然后说,“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下面也没有讲道理,就直接合喻,“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用这种比喻,以眼前可见的浅近之事,指向佛法幽玄的道理,让我们明白。这也是讲一个事实。后面还用了一个反问句,“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就是说前面这种浅显的、世所共见的事都有这样的功能,难道阿弥陀佛的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投之于往生者心水,就有这样的效果。
接下来的比喻是“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这也是一个现象。下面直接合喻,“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自然得出一个结论:“见生之火自然而灭”。这种解释非常干脆利落,没有缠缠绕绕讲一大堆,听也听不懂,做也做不到。
讲义中我做了三张表。通过这三张表,对昙鸾大师的解释再作一些说明。
本则三三之品
┌能生真实净信 ┐
┌上品生者┤ │
│知生无生└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同生净信┐
本则三三之品┤ ┌得往生: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 ││同乘十念│
(未乘十念前)│ │ 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 ├今无一二之殊
└下下品人┤ ││同得往生│(已乘十念后)
但取实生│ ┌此土┬明证:转生见为无生智 明信佛智│└同证无生┘
└证无生┤ └暗证:潜通佛智 │
└彼土┈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
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往生极乐世界是“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昙鸾大师在这里的回答其实就有这个含义。那么,他是通过一个怎样的路径来显示的呢?“本则三三之品”,昙鸾大师从中取了两品,一个是上品生者,一个是下下品人。到最后结论是一样的,“今无一二之殊”。
这个“本”,是指乘十念之前、念佛之前有三三之品。上品之人,“知生无生”,他了知、了达往生净土这个“往生”其实是“无生”的。这是需要有智慧的,首先是信知,所谓十信中忍;再就是能够了悟,甚至是悟到无生法忍。这要有相当的智慧,须是上根利智、上品生的人。那下下品人呢,像我们都是下下品人,都是“取实往生”,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这当然是没有智慧的。两者的差距特别大。
这么大差别的人,怎么一解释,到后来就成了一样的呢?成了“今无一二之殊”。他怎么解释的?“知生无生”,这种人有两个结果:“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观察十七种功德庄严,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知生无生”。
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听得懂、听不懂都没关系。听懂了,了解了“知生无生”、入第一义谛,那是可以的;如果没有了解,不懂这些,也没问题。这样,我们就放心了。前面说“生苟无生,生何所尽?”“尽夫生者”有种种的缺失,“体夫生理,谓之净土”。
那么,“但取实生”呢,“但取实生”的人也有两种结果:一个是得往生,一个是证无生。
第一,得往生。何以知道得往生呢?就是在净摩尼珠这个譬喻当中,“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我们不知道“往生无生”的道理,所以,对一般的念佛人,如果跟他讲“生是无生”,他会说“无生我去干啥!别讲无生,无生我怎么能往生啊!”所以不能讲无生,得讲“有生”,“那好,我往生去了!”
一般人就是取实生,取实生也没关系,因为阿弥陀如来是“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这句名号投之浊心,“浊心”就是认为有实往生这样的心,是浊染的、不清净的,“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就得往生了。
得往生是靠什么力量?靠“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由名号的力量,念念之中,使得罪灭心净,即得往生。所以,懂不懂得无生没关系,即使你不懂得,这句清净宝珠名号投入心中,你也“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是得往生。
上品生的人,他生真实净信必得往生;下品取实生的人,他也是“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靠什么力量?靠清净宝珠名号的力量。
第二,证无生。上品生的人,他“知生无生”,所以,往生以后当然就即证无生,不生生惑。下品生的人,有人就担心“往生以后恐怕还生生惑,不能证无生”,不是的,下品生的人也能证无生。
这个证无生,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此土,一个是彼土。此土又分两种情况:一个是明证,一个是暗证。
什么是明证?前面的譬喻里说,“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这就是还没有往生到净土去,还在此土,念阿弥陀名号就能转生见为无生智。这在《大经》里讲,就是“明信佛智”。这是明证。
还有很多人说“我只会念佛,其他的也不懂啊”,没关系,这是暗证,暗证就是“潜通佛智”。一个是明信佛智,一个是潜通佛智。“潜”,就像潜水一样,在水下面,埋在下面,但是跟佛智是通的。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知与不知,都有无生智。
这是在此土。
那么到彼土呢?“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这是往生彼土之后,自自然然的,你就不会抱有取实生的见解了,更不可能再生生惑,所以叫“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因为极乐世界是无生界。就像前面打的比喻,“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你越是强烈地取实生,强烈地愿意到净土,愿心越猛烈,冰就越融化。冰一化,这个“取实生”的见解,“见生之火,自然而灭”。这个道理讲得非常巧妙。这完全是靠什么呢?灭火是靠冰,不是靠我们自己悟了,所以完全是靠他力。
今无一二之殊
不论是上品生的人“知生无生”,还是下下品的人“但取实生”,最后的结果都一样,总结起来有四个“同”。
第一,同生净信。下品生的人明信佛智,他是清净信心;上品的人能生真实净信,也是一样的,信心都一样地清净。这是信相同。
第二,同乘十念。下品下生的人乘十念往生,上品生的人也不是靠他自己悟无生去往生的,他也是乘十念往生,同乘十念。这是行相同。
那结果呢,就是同得往生、同证无生。
所以很明显,以昙鸾大师这种解释的思路,到最后的结论就是“今无一二之殊”。当然,他没在这里说,是在前面说的,这里一看就非常清楚。
乘十念往生
我们讲“乘十念往生”,这个“十念”,就《观经》下品下生的人,是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以昙鸾大师的解释,不管你念多少,都是“十念”,“‘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一天念三万声,念了三十年,也是“十念”,十念往生;到临终只念了一声,甚至一声也没念出来,“阿”地一下就往生了,也是“十念”。
然后说“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是亦通神者言之耳”。这个“十念”是广大的,《无量寿经》说“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所以,不管你这辈子念多少佛,都是“乃至十念”。为什么这么讲?“通神者言之耳”。
“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蟪蛄”是一种蝉,它不知道春天秋天,因为它是初夏出生,还没入秋就死掉了。所以,它不知道春秋,它只生活在夏季,“朱阳之节”就是指炎热的夏季。这个虫不知春秋是自然的,因为它没有在春天生活过,也没见过秋天。那么,是不是它就知道夏季呢?它也不知道啊。说它生活在夏季,不是它自己说的,是“知者言之耳”,是人类站在人类的立场说“它活在夏季”。蟪蛄知道它活在夏季吗?不知道。
我们就是这个“蟪蛄”,阿弥陀佛就是这个“知者”,他看到我们“十念往生”,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十念”——不知道没关系,阿弥陀佛知道就行了。知了也不知道什么叫夏季,没关系,说的人来说就行了,所谓“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十念”的意义非常深远,并不是我们自己在这里盘算、理解的“十声”,哪有这回事?
人说“夏天到了”,知了知道什么叫夏天?它就按它的思维,早上一起来,小翅膀一抖,“露珠溅到我的翅膀上,这就是夏天”,把露珠当成夏天,这就是知了的生活习惯。
“乘十念往生”之八不论
┌不论上品下品┐
│不论有智无智│ ┌非余行
│不论能悟不悟│ │非观佛┌非称念力
乘十念往生┤不论是罪是福├但以称佛名力┤非忆念│ ┌宝珠名号力:念念罪┬得往生┐
│不论有修无修│ └但称名┤ ┌此土┤灭心净,即得往生 ┘ │
│不论平生临终│ │ │ └功德帛力: ┐ ├无一二之殊
│不论心净心浊│ └但佛名力┤ 转生见为无生智 │ │
└不论念多念少┘ │ ├证无生┘
└彼土┬无生界力: │
└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
“乘十念往生”,这里也有很多内涵。
第一,不论上品下品。下品乘十念往生,上品亦然,三辈文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十念往生就是“一向专念”;这“一向专念”,讲为“十念”。“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十念业成”。
第二,不论有智无智。上品有智,知生无生;下品无智,取实往生。没关系,不论有智无智。
第三,不论能悟不悟。上品的人能悟到无生法忍,能悟到无生;下品之人不能悟。这都不管。
第四,不论是罪是福。上品生人,大乘福业;下品之人,都是罪业。下品上生是十恶罪,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下品下生是五逆罪。
第五,不论有修无修。上品之人有修福业;下品之人都是造罪,没有修福业。
第六,不论平生临终。上品之人是平生遇法,精进勇猛修行,一向专念,多念阿弥陀佛,多行种种善事福业;下品之人,他也没办法修了,时间到临终了,下品都是讲临终遇法的。所以不论平生临终。
第七,不论心净心浊。上品之人相对来讲心比较清净,下品之人心十分浊染。这也不论。
第八,不论念多念少。念得再多,念得再少,都是“乃至十念”,这叫不论念多念少。
“乘十念往生”,就有这八个不论。
什么叫“乘十念往生”?就是仅仅因为称名,不考虑其他的。十念往生就是一网打尽,这“十念”就是《无量寿经》的“乃至十念”,从上品到下品,一切有修无修、能悟不悟、有智无智、是罪是福、平生临终、念多念少,通通涵盖,囊括殆尽。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就一网打尽,这就是“乘十念往生”,谁往生都是乘十念往生的。
就像坐飞机一样,有的飞了两千公里,有的飞了五百公里,有的飞了一万公里,都是坐飞机去的。
但以称佛名力
“乘十念往生”,“乘”,乘车、乘船,显然是靠他力才叫“乘”。这里说“称佛名力”,就是乘佛名号的力量。以口称的方法,乘上佛名号的力量,这叫“但以称佛名力”,不然这个“乘”字就说不通。
能乘者,口称;所乘者,佛名力。不是靠你口称的力量。所以,口称是能乘。
能乘的方法非常简单,如果要我们观佛,我们乘不上;如果要我们修六度万行,我们也乘不上;即使要我们心中忆念佛号,清清楚楚,一句一句,也乘不上,拜三拜佛都不知道拜到第几拜,念十声佛也记不住,也乘不上。所以说“但以称佛名力”,只要口称,就乘上了佛的名力。这多简单啊!
因为称名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不加入自己的东西,反而是“如彼名义,如彼如来光明智相”。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什么意义?就是如实修行。称念名号,自自然然,这样就可以了,这就是名号的力量。在里面加了很多东西,这就不相应了。
“但以称佛名力”,一个是拣非,一个是出是。拣非就是非余行、非观佛、非忆念;出是就是但称名,只是称名。称名,能乘就是口称的方法,所乘就是佛名之力。不是靠称念的力量,而是靠佛名的力量,这叫“但以称佛名力”。
“但以称佛名力”,“佛名力”在此土和彼土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直接就名号来讲,名号是“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以这个名号力,“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名号投入浊心,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天天这样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可以了。这样以名号之力,“念念之中,罪灭心净”。
浊水清净了,是因为宝珠的力量。我们的心是乱心、浊心,“让我念佛,我现在心不清净,念不了佛,等我心清净了再念佛”,你心不清净不念佛,心清净了再来念佛,什么时候心能清净?就好像说“我这一缸浊水,水不清净,等它清净了,我再把净摩尼珠放进去”,清净了还把净摩尼珠放进去干什么?你不放进去它能清净吗?正因为有浊染,有有害物质,所以才把净摩尼珠放进去,放进去它就清净了。正因为我们心里不清净、烦恼、染污、颠倒、妄想纷飞,所以要念名号,念名号就清净了。
“我不能念,我越念越不清净。不念还好一点,还怪清净的”——不是这样。因为你念佛的时候,名号正在对治你,所以让你感觉到不清净。你以为不念佛时清净,其实脑子在飘着呢。这就是习惯,你觉得挺好,是你已经习惯了那种颠倒、妄想。但是现在念佛号的时候,佛的力量就把你往回拉。
就好像一个人,正在麻将室里赌博,房间里臭得不得了,但是因为他在里面待的时间太久了,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房间里的浊染。你的心已经习惯于浊染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不浊染。念佛的时候,佛的名号有一种力量把你往回拉,这种拉力让你感到不舒服,因为你习惯于往外奔,所以有人就说“干脆别拉我了”,你要知道,这正是念佛得力的表现。你念佛了,心里感到慌慌的,这就是佛的力量正在拉你。但是,佛也不会拉得太厉害,拉得太厉害就给拉断了,就是在似有似无之间把你往回拽。
所以,初学念佛的人,他就念不了几句,他说:“师父,我念佛怎么念不下去呢?我喜欢听讲法。”初学的人都这样。因为听讲还可以有分别念,有故事,有笑话,这样跟他的老路子比较合拍。念佛,只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就感觉老是念这句,索然无味,平淡无奇,抓也抓不住,想也没法琢磨。这就是佛,让你没法琢磨。怎么琢磨?
你看那些念佛的老太太,拿着念珠,就喜欢念佛,一天能念三万声。你就不如她,就没那个力量。你念不了那么多,心里感到烦,就说明你的心不如她,她可以念到三万声。当然,她吵嘴肯定吵不过你,她动脑子、盘算都比不过你。因为人家已经不喜欢这一套了,这都是娑婆世界众生玩的一套,动脑子、盘算,分别念特别汹涌,特别厉害。人家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无分别,“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她的心,念佛已经非常习惯,很熟悉了,这就好。
“但以称佛名力”,这是佛名号自然有这种力量,在我们心中发生作用。所以“念念之中,罪灭心净”,不是靠我们自己使劲念去灭罪,那是头上安头、无事找事。念佛,自然就可以了,就你的根机念就行了,这样就轻松,非常轻松。
念佛就跟念妈妈一样,你什么时候念妈使劲念?小孩喊妈不是很自然吗?他也不会想“我怎么喊我妈”。使劲喊的只有媳妇,媳妇嫁到夫家去,跟婆婆没感情,但是还要喊,使很大劲。如果是她亲妈,她喊起来哪用使劲?喊了妈就来了,很简单的事。
小孩喊妈都会喊,咱们还不会念佛吗?就是跟佛隔得太远,所以才要使劲念佛——没有那回事,就是喜欢念,自然念,经常念,有事没事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还有人说:“你喊你妈,用得着一天喊到晚吗?不是有事才喊吗?”“对啊,我现在有事啊!我在娑婆世界,我妈在极乐世界,我当然一天喊到晚啊!”
如果你跟妈妈分开很久了,你就会天天想。特别是妈妈才走的时候,小孩会天天想,想得眼泪都干了。如果小孩在外边被别人欺负了,被别人绑架了,当作人质了,妈妈如果能救他,他不是念念想妈妈吗?
你之所以不喊,吊儿郎当,一天才念几句,说明什么?说明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阎罗王绑架了。我们都被阎罗王绑在三界当中了,还不天天喊妈啊?所以要天天喊。只不过我们念佛人心里有数,“我妈知道我在这里,她已经安排好了,阎罗王你再怎样厉害,我心里都有底,我妈能救我出去”。
在此土,以宝珠名号力得往生,“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不就是说即得往生吗?“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句要这样读:念念之中罪灭,念念之中心净,念念之中即得往生。就是每一念、每一念都具足了罪灭、心净、往生这三种功能;不是说念了十声才具足这种功能,一声都具足这种功能,后面每一声都是这样。
就像灯破暗一样,刹那之间一点就亮了,就破暗了,后面念念之中都在破暗,都在光明当中。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第二,称佛名力表现为“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以这个帛,裹上宝珠,投之于往生者心水中。它有什么力量?转生见为无生智。这就是转的力量,这就证无生。
第三,彼土无生界的力量,“见生之火自然而灭”,这也证无生。
总之,“但以称佛名力”,佛名力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清净宝珠名号之力,二是无量庄严功德之力,三是彼净土无生界之力。这只是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说明,其实完全是一个力量,就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这个“善住持力”,就名号来讲,就在名号当中;就无量功德庄严来讲,就在功德庄严当中;就无生界来讲,就在国土当中。总的来讲,就是佛力。所以,“乘十念往生”到最后的结论,也是“无一二之殊”,都是同得往生、同证无生。
名号投之浊心
下面我们来看“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句话我们再来细细思维一下。
┌劫浊┈┈是三界 ┐
│见浊┈┈不知法性无生,愚人│ ┌罪灭
┌因浊┤烦恼浊┈取实生,恶业 │念念之中│灭无量生死罪浊,灭果
│ │众生浊┈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罪灭心净┤ ┌净劫浊┈┈胜过三界道
│ └命浊┈┈临命终时 │即得往生│ │净见浊┈┈转生见为无生智
名号投之浊心┤ │ │心净 │净烦恼浊┈火猛冰解
│ │ └净五浊心,净因┤ 冰解火灭
│ │ │净众生浊┈二圣为友
└果浊┈无量生死之罪浊 ┘ │ 正觉华生
│ 净花之众
└净命浊┈┈入无生界
光寿同佛
“名号投之浊心”,有两种浊,一个是因中浊,一个是果上浊。因中之浊就是五浊,“五浊恶世”;果上之浊就是前面说的“无量生死之罪浊”,无量生死。
因中浊是哪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劫浊,我们这里是三界,三界就是劫浊,净土没有劫浊。
见浊,下下品的人是什么样的呢?下下品的人是“如此愚人”。这里说“不知法性无生”,他认为有实众生、实生死,他不懂得法性无生,这不是见浊吗?他在知见方面是邪见,认为有我、有身见、有实众生、有实生死,这是见浊。“投之浊心”,这浊心里面五浊都满了。
烦恼浊,他取实往生,这是烦恼。另外,下下品的人,他造恶业,这不是烦恼吗?烦恼驱使造恶业,这是烦恼浊。
众生浊,他是什么样的众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不是众生浊吗?他又不是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是众生浊。
命浊,他这个命,浊得不得了,现在命终了。命浊就是生命不庄严,不清净,短命鬼,这叫命浊。这个人是不是命浊?他造了那么多恶业,现在临命终了,在那里大哭大叫,阎罗王都来了,火都烧来了。命浊就是浊命,浊命就是混乱、染污、痛苦、扭曲的命,这叫浊命。有人还算命,这浊命有什么好算的?“五浊恶世”,命都算完了。
名号投之浊心,我们的心就是这五种浊。这五种浊为因,自然的结果就是“无量生死之罪浊”。有无量生死,这就是果上之浊。
“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是怎么罪灭、怎么心净的呢?
罪灭,如《观经》说“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往生论注》前面说“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这里说“念念之中,灭罪心净”,灭“无量生死之罪浊”,这是灭他的果报。
净土法门非常殊胜,非常巧妙。怎么殊胜巧妙?把果报给你改了。它是果地法门,它不是从因上改的,从果上就给你改了。圣道法门是因地法门。什么叫从果上改?就是灭罪,你的罪已经造成了,你生死的果报已经形成了,现在给你灭掉。
灭了果之后,从果向因;灭了果,然后再进攻因。“罪灭心净”,罪不灭心能净吗?你罪多着呢,有罪,心就不清净。好,先把你的罪灭了,罪一灭,心不就净了吗?心为因,罪为果。心不净,贪瞋痴三毒在心中,你才去造罪。
圣道门修行,要先把贪瞋痴三毒清干净,然后你才干净。净土门不一样,先把你的罪灭了,然后心自然就清净。所以,它是从果向因,果报已经形成了,阿弥陀佛就从果上给你把罪灭掉,救你这样的众生往生净土。它的殊胜就体现在这里。
先讲罪灭,后讲清净;先灭其果,再净其因。净因就是净五浊这样的浊心。
净劫浊,“胜过三界道”。我们这个世界有劫,劫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劫风来的时候,把三禅天都刮完了;大火、大水、大风,能把一切给鼓荡、粉碎了,这就是劫难。三界当中都有劫难,这个世界会成住坏空,你怎样都逃不掉。净土是“无衰无变,建立常然”,清净光明,当然就没有劫难,不是劫浊。
转见浊。怎么转呢?“转生见为无生智”,就转见浊。
转烦恼浊。“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这是转烦恼浊。
净众生浊。怎么净众生浊呢?念佛之人,二圣为友,你已经不是一般的凡夫了。你原来是五逆十恶,现在二圣为友,这不是净众生浊吗?你不是一般的众生了,是二圣为友之众生、五种嘉誉之众生、“正觉华化生”之众生、“如来净华众”之众生,这不就净了众生浊吗?
怎么净命浊呢?我们在这里本来是“命浊中夭刹那间”,这是善导大师解释的。到了净土,就入无生之界。无生即无灭,寿越三际,超越过去、现在、未来,跟阿弥陀佛一样,得到无量光寿的生命。无量光寿的生命怎么会是浊染的生命呢?所以净了我们的命浊。
但以称佛名力,这五浊当下就清净。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也说,“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这里也有这个意思,讲得非常清楚。
整部《往生论注》当中比喻非常多,而且都是非常巧妙的比喻。我们来复习一下,看上面的眉注,主要找譬喻。从这些譬喻来看,昙鸾大师的思想绝对是纯他力,所有的比喻都能显示纯他力。
《圣教集》231页第一行,乘船喻。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请问水路乘船是不是他力的比喻啊?不是靠船的力量吗?这个比喻显示的就是他力。
241页,倒数第六行。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这也是非常明显的他力。
显示他力的地方太多了。十七种功德庄严每一种都讲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这不都是他力吗?“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这不都是完全他力吗?一掉进极乐世界,你马上就发菩提心了;靠你自己发菩提心,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243页倒数第三行,海性一味喻。
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
这个“海”,就是阿弥陀佛功德大宝海,就是六字名号功德大宝海,“众流”就代表众生的心。你的心再怎么染污,只要你念佛了,进了大海,大海就把你改了。大海不会被你改,这就是佛的力量让你清净,这不是很明显吗?“海味不随彼改也”,“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能把你的味改了。这就是偏依他力成就。
253页,黄鹄、鱼母两个比喻。
黄鹄持子安,千龄更起;
“子安,子安,子安”,黄鹄的力量喊着子安,让他过了一千年还能再活过来,这就是黄鹄的力量。
鱼母念持子,经泶不坏。
鱼妈妈想让它的鱼宝宝孵化出来,它有这个念力,所以能保持鱼子不坏。如果没有鱼母念持,它就坏掉了,这不是完全他力吗?鱼母就是阿弥陀佛,鱼子就是你、就是我;黄鹄就是阿弥陀佛,子安就是你我。“子安,子安,儿子你还安好吗?”这比喻多好啊!
258页,鸩鸟犀牛喻,是说我们这种情况。
譬如鸩鸟入水,鱼蚌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
鸩鸟是有毒的鸟,它的翅膀上有很多毒,只要往水里一沾,水就有毒了,水里的鱼都死掉了。这代表什么?代表我们的邪见、贪瞋痴烦恼这一切,让我们中毒而死。死了怎么能活过来呢?犀牛角有解毒的功能。犀牛在旁边吃草,一看鱼都死了,就用角在水里碰一下,好了,死者皆活。角一碰,马上就解毒了,鱼又游起来了。
犀牛代表什么?就是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极乐庄严。本来这里是讲阿罗汉的,阿罗汉自己不发菩提道芽,等于菩提道芽死掉了;可是阿弥陀佛的本愿神力,“犀牛触之,死者皆活”。这不是鱼自己找医生看活的,它都已经死掉了;是犀牛角一触,就活过来了。
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是行尸走肉,也死掉了。阿弥陀佛就变成一只犀牛,跑到三界的浊水里,触一下子,我们就活了。
“不应生而生”,本来不应该往生的,还能往生;本来不应该生无上道芽的,还生起来了。这是偏依佛力成就。
264页,火木比喻,这段好啊!
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
圣道法门,想要木变成火,就要自己使劲钻。净土法门,木变为火,就拿火点它,木自己变不成火。火就代表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木就代表我们,火一点,不就自然烧着了吗?“暂时还烧不着”,烧不着就使劲点,关于这个,我们已经讲过很多了。这也显示,木头能烧起来成为火,完全是靠火的力量,靠外缘来点它。这就是偏依他力。
266页,海喻。
“海”者,言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喻之如海。
这也是他力。他力有两种力量,第一种是排拒,海有排拒的力量,“二乘、杂善中下死尸”不可能到海的境界里来。第二种是改变,“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如果是二乘、杂善,到了净土通通变成“大乘善根界”,通通变成“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有这两种力量。偏依他力,不是二乘、杂善自己就变成大乘了,不是的,是靠佛清净智海的力量。
这些比喻,没有一个不是讲他力的。
279页,暗室遇光喻。
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这个我们天天都能看得见。房间里漆黑的,灯一开就亮了。黑暗是自己跑出去的吗?不是,是因为光明来了。光明来了,黑暗想赖也赖不住。这就充分显示他力的伟大,而且非常快速、自然,刹那之间就灭了黑暗。
光明就代表阿弥陀佛的名号,你只要称名,业障就消除,罪就灭了。罪业岂能说“我旷劫造了这么多罪,我就赖在这里不出去”,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显示快速、有力,而且自然。这是靠光的力量,光来暗去。佛来罪灭,只要一念佛,罪就消掉了。
279页,灭除药鼓喻。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
这也是靠鼓的力量,不是这个人自己把箭拔出来的,更不是箭自己掉出来的,是因为灭除药鼓的音声。箭虽然扎在他身上,但是这个鼓一敲,声音一振,毒箭马上就掉出来了,身上的毒就排除了,这是灭除药鼓的力量。
这个灭除药鼓,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们经常念佛,经常“打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心里不舒服,就多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人说“师父,我怎么念完佛心里就感到轻松了呢?我怎么念完佛心里就感到豁亮、开朗了?”因为你摇了灭除药鼓了嘛!灭除药鼓在你心里打响了,自然就“箭出毒除”。
280页的蟪蛄喻,我们说过了。我们就是小蟪蛄,自己没有力量,毫无所知,没有智慧。
284页,破暗满愿喻。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光明就有这样的作用,破暗满愿。
285页,禁肿辞喻。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瘥。
这是自己好的吗?是靠咒语的力量。你只要念《禁肿辞》,自然就好了。
285页,木瓜喻。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就算没有木瓜,你把手捂在那里,喊“木瓜,木瓜”,也能治转筋。这是靠什么力量?靠木瓜。
293页,迦罗虫喻。
譬如迦罗求罗虫,其形微小,若得大风,身如大山,随风大小,为己身相。生安乐众生,亦复如是。
“生安乐众生”就是迦罗求罗虫,风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自然德风。阿弥陀佛的大慈悲风一吹,你马上心量广大,善根具足。迦罗求罗虫不就是靠风的力量嘛,风有多大,它就有多大,我们到极乐世界也是一样。
295页,爱作菩萨喻。
有菩萨字爱作,形容端正,生人染着。经言:染之者,或生天上,或发菩提心。
是染污的人自己有力量发菩提心吗?他都染污了。是爱作菩萨有这个愿力,你虽然染污,但他能马上让你升天,能让你发菩提心。所以,菩萨的愿力都如此不可思议,何况阿弥陀佛的力量?你只要跟阿弥陀佛打上交道了,阿弥陀佛马上就把你拉到净土去。
301页,不朽药喻。
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因缘则生。何以故?不朽药力故。
种子如果放到火里,它不就焦了吗?放到水里,不就烂了吗?为什么它“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了因缘它就能生芽呢?因为用不朽药给它涂过了。不朽药力使它不会烂坏,给它一涂,它就是这样。
下面说:
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这就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的力量,让我们不退失大乘菩提心和菩萨行,这完全是靠佛力。
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就是不朽药,涂上就安全了。
304页,山海毛芥喻,这个比喻就更清楚了。
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众生能入净土,我们的小心眼能得功德大宝海,是众生之力吗?能神者神之耳,是阿弥陀佛让我们这样的,我们自己哪有这个力量?我们的小心眼能装得下功德大宝海吗?功德大宝海怎么能到我们的小心眼里去?“能神者神之耳”啊!
307页,净摩尼珠喻。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
不是水有这个力量,是净摩尼珠有这个力量。
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多好!完全靠摩尼珠的力量。
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
这是谁的力量?也是摩尼珠的力量,不是水的力量。
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这完全是佛的力量转的。
307页,冰上燃火喻。
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我们把这些比喻罗列在一起,就会发现昙鸾大师真是厉害!
众生体者,此分中有二重:一者观佛,二者观菩萨。
在卷上“观众生世间清净”(《圣教集》260页)的时候,昙鸾大师设了一个问答:“问曰: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今名佛菩萨为‘众生’,是义云何?”
“众生体”分为两个,一是“观佛”,二是“观菩萨”。我们讲“众生”,一般是指凡夫,我们这些人叫众生,佛菩萨怎么叫众生呢?有人就特别提出这个问题。
昙鸾大师在卷上有回答,我们已经学过了。这里我想再提六点。
第一,显示生佛究竟平等。佛教是绝对平等的,为显众生跟佛究竟平等,所以佛也称为众生。按照通途的观念,众生有两种:一种是六道凡夫,如果出离六道了,像阿罗汉、菩萨,一般不称为众生,称为阿罗汉、菩萨,佛就更不用说了;另外一种是九法界众生。在十法界当中,除了佛法界,其他的,六凡法界(即六道),加上声闻、缘觉、菩萨,称为九法界,这些称为众生,佛就不称为众生。
但是在净土门,天亲菩萨在“观众生体”这里,把佛菩萨通通叫作“众生”,这是为了显示生佛究竟平等。
第二,显示众生的实义。就像昙鸾大师在卷上回答的,大乘当中佛讲的“众生”,是指“无生无灭是名众生”,不是受众多生死的实众生。所以,意在显示众生的究竟实义。
第三,显示净土是无生界。为什么将净土的佛菩萨称为众生呢?因为净土本来就是无生之界,是究竟真理的境界,是无生无灭的,所以把净土的佛菩萨称为“众生”是没问题的。
娑婆世界是有生有灭的世界,我们将有生有死的众生称为众生。而佛菩萨是无生无灭的,叫众生就不相应了。但是在净土没关系,净土本来就是无生的境界。
所以,“众生”的大乘实义在秽土是显示不了的。“众生”的大乘实义是“无生无灭称为众生”,这在秽土怎么能显示呢?我们都有生有灭、有生有死。可是净土是无生界,众生的实义就得到彰显。
第四,显示往生即成佛。因为净土是无生界,往生到那里就成佛,所以称为“众生”。
第五,显示净土众生可以称为佛。佛既然可以称为众生,那众生当然就可以称为佛。佛都称为众生了,菩萨也称为众生了,如果按照众生的实义来讲,既然都是众生,众生也是佛。这是就净土来讲。
在秽土,这个名相是讲不通的。因为秽土是生灭的,众生有生有死,就不能把众生称为佛,佛跟众生是分开的。虽然讲“众生是佛”,但那是从性上来讲的。而实际上,众生并没有“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众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差别太大了。到极乐世界,整个净土是无生界的净土,众生的究竟实义得到究竟显现,众生往生到净土,就成为佛。所以,众生可以称为佛,佛可以称为众生。
第六点,显示圣道门跟净土门的差别。圣道门安住秽土,倡导“本来是佛”;虽然本来是佛,但现在不是佛。净土门往生净土,明“现在是佛”。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个在净土说话,一个在秽土说话。
在秽土只能讲“我们家祖上光荣着呢,我们本来就是佛”,本来是佛,现在怎么成凡夫了?不要夸耀过去怎么光荣,好汉不提当年勇。到净土就不一样:“哎呀,我们原来在娑婆秽土,受苦的日子可长了,本来是造罪凡夫,现在到净土成佛了。”
圣道门和净土门是两种相反的说话方式。圣道门,因为本来就在秽土,是很龌龊、很贫穷、很败坏的地方,所以只好回忆过去的光荣史——“本来是佛”。已经到净土的人就不用再遮掩了,已经身心如佛了,所以对过去的困难史,回忆起来反而更甜蜜,忆苦思甜,“哎呀,真是!想到娑婆泪涟涟”。
所以在这里,“众生体”包含“观佛”和“观菩萨”,显示出净土法门的深妙之义。
1.观佛
观佛者,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此“观”义,已彰前偈。
句子的意思都好懂。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然后昙鸾大师说“此‘观’义,已彰前偈”。
┌约文义┈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P288观察门 起观生信)
此“观”义已彰前偈┤约文句┈卷上(P261佛八德)
└约意义┈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P289国土十七德)
“前偈”在哪里讲了这个“观”的意思呢?这里提三个要点。
第一,约文义。《圣教集》288页,第二章“起观生信·出五念门”,“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这是从文字上的解释。“此‘观’义”,“观”就是观察,指观察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已彰前偈”,不过这里倒不是偈,但应该也有这样的意思。
第二,约文句。“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此‘观’义,已彰前偈”,“前偈”是指卷上昙鸾大师解释观佛八种功德。对佛这八种功德要如何观,“前偈”已经说明了,下面就不细观了,是这个意思。所以,“庄严座功德”者,“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前面已经引用了《观无量寿经》,这里就略掉了。“若欲观佛身,当依《观无量寿经》”,前面也已引用。这里说“此‘观’义,已彰前偈”,意思是有必要说的内容才说,具体怎么观这八种功德成就,前偈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第三,约意义。“前偈”指什么呢?就是卷下前面的“观国土体相十七种”,“观国土体相十七种”又分三重:第一是国土体相,第二是示现自利利他,第三是入第一义谛。也就是说,在观佛八种功德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自利利他?是不是也是入第一义谛?但是关于这两点没有再分科,天亲菩萨也没有就这个“观”字另外再作说明。为什么呢?因为“已彰前偈”,在前面的偈中已经说了:“能神者神之耳。是故十七种虽曰利他,自利之义炳然可知”。既然十七种国土庄严都能利他了,何况阿弥陀佛的自利功德呢?自利利他本来就是“能神者神之耳”,国土的依报都这样了,何况佛菩萨的正报呢?所以这里就略掉了“示现自利利他”。那么,“入第一义谛”,怎么能够入第一义谛?“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不是山海和毛芥能入第一义谛,而是阿弥陀佛让它入第一义谛的,所以这里也略而不谈。
这样我们来理解“此‘观’义,已彰前偈”,就有三种含义:一是从文字,有观察的意思;二是从文句,是说观佛八种相,前面说过了;三是从意义,有“示现自利利他”和“入第一义谛”,这里略掉了。
总之,这里是省略的意思。为什么省掉?省掉的东西不是不重要,也很重要,不过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读到这些文句,要多多思维。
何等八种?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关于这八种成就,前面我们提过。庄严“座”“身”“口”“心业”是直接就佛本身来观,“座”是佛受用,“身、口、心业”是佛本身的三业功德。“大众”“上首”和“主功德”是就眷属大众来观,以众显佛。大众功德,“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这是以“天人不动众”的大众来显示阿弥陀佛的巍巍功德。上首功德,“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这也是显示佛在大众当中这种威德。主功德,“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这是显示“主”,能够统理大众。
到最后第八“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观佛本愿力”,这是从佛的因地本愿到果上成就的总观,这是结论,“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以上把八种功德之间的关系说了一下。
(1)座
我们先看“座”。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
前面讲佛有八种相,接着就问“何等八种”,然后八种一一列出来,“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下面就问“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
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往生论》的解释很简略。《往生论注》接着说:
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
如果你要去观阿弥陀佛的大宝莲花王座,就依《观无量寿经》的第七观“华座观”来观。
随行者意乐,可观可不观。
“若欲观座”,这里加个“若”字,是什么意思呢?是要显明可以观座,也可以不观座。如果你一定要入定观想,修持定善观,你有这个好乐、爱好,或者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愿心,那也可以,就依《观无量寿经》。不过昙鸾大师的本意倒不是在这里非要教你如何观,你要观是你的事,可以观,也可以不观,能观就观,不能观就不观。我们就知道,昙鸾大师的重点不在于教你怎么观座,而是随个人意乐。天亲菩萨也是略微一带。
又知《往生论》“观察门”之观不同《观经》定善观。
所以,这就显示此《往生论》所说“观察门”的“观”,不同于《观经》定善观的“观”。如果按《观经》的定善观,观座就要那么观。但是观察门所讲的观,可以那么观,也可以不那么观。就是了知彼佛愿心庄严,观佛的愿心庄严,这就可以了。
观有不同的观法。我们了解阿弥陀佛大宝莲花王座的功德成就,能够利益众生,这样的莲花座不仅是佛自受用,而且令众生受用,一切众生都是正觉花化生,这样我们心里就很欢喜啊!我们就是从大宝莲花王出生的,将来要登莲花宝座成佛。这样的思维、理解,也能增长信心。
不说能观之法,但赞所观之德。心缘其境,熏染其德,而增信心,即是观。
论主、注主皆不从能观着力,轻轻一笔带过。
在这里,无论《往生论》还是《往生论注》,无论天亲菩萨还是昙鸾大师,都没有教怎么观,对于能观的方法从来不说,“但赞所观之德”。我们所观的对象就是阿弥陀佛,比如“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座”庄严功德,赞这种德,你能了解、领纳、信受,这就可以了。所以,主要是从赞德这方面来讲的。至于能观的方法,要怎样入定,怎样细细地观,一步、二步、三步,不谈这些。所以,能观之法略而不谈,所赞之德尽量铺排。
为什么呢?“心缘其境,熏染其德”,因为只要是赞阿弥陀佛,比如莲花宝王座,心里忆想经文描述,或赞其德,就是心缘其境;“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心只要缘着这个境界,“此境界如实故,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燃香之人,身有香气”,你只要缘着这个境界,这样依缘思维,就熏染其德,这种德就熏染到你的心里,这样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增长信心,这就是“观”。
关于能观的方法,有人能作定善观,有人不能作,这方面不讲太多。所以,不管是论主天亲菩萨,还是注主昙鸾大师,对于能观这一方面都没有着力,轻轻一笔带过,“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
(2)身业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身业功德”在《观无量寿经》里有两种观:一个是第八观像观,这是假观;另一个是第九真身观,观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目绀青如同四大海水等等,然后身相如何放光明,光明里又出多少佛,佛中又出多少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真观之前先作铺垫,先教如何假观,让心沉定。然后由假入真,才可以观到真境。《观无量寿经》整个十三定观当中,如果从观法来讲,第九真身观是最核心、最重要、最顶峰的一个观法。但是在这里,轻轻一句就带过了,“若欲观佛身,当依《观无量寿经》”,说明可以观,也可以不观。观的目的归到哪一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如果念佛的话,所有观的功德都含在称名当中了。
所以,这里就知道,昙鸾大师虽然讲观察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但并不是让我们要入深定、作定善观,只要这样思维就可以。另外,这些观你能作或作不来,都不是很重要,潜台词是什么?“但称名”,只要称名,佛的功德力用都有了。
(3)口业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4)心业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
“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昙鸾大师把这三段先列在前面,后面统一解释。因为“身业、口业、心业”都有类同之处。关于这三段,卷上每一种功德都有解释,可以配对着来进一步了解。
何故不以“云何不思议”起问
另外,在解释庄严国土功德成就的时侯,起句都是“此云何不思议”,但在解释阿弥陀佛三业功德的时侯,有这个起句吗?没有。那是不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可思议了呢?为什么不起问呢?“能神者神之耳”,连国土都不可思议了,主就不用说了,所以省略。
为什么国土不可思议?天亲菩萨说:“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这是讲国土庄严。那么“成就不可思议力”,是谁成就的呢?“国土不可思议”是因为有两种力:一是法藏比丘出世善根大愿业力不可思议,二是阿弥陀如来法王善住持力不可思议。这些已经说过了,下面就不再问了。
国土还可以问“此云何不思议”,问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要把阿弥陀佛的愿力和住持力这两种力量凸显出来,所以问“此云何不可思议”。最后再说“焉可思议”,为什么能这样呢?是有背后原因的。
现在讲到主了,本身不可思议的根源就在这里,所以就不再起问了,再问就问低了,不是问高了。因为问国土的时侯,还能说出原因,“此云何不思议?阿弥陀如来正觉不思议,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为什么不可思议?阿弥陀如来正觉。在这里,直接就讲“阿弥陀如来正觉”了。
下面有三段,讲佛身、口、意三业。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
我们众生在世间,都是靠身、口、意三业生活,也由这三业推动我们未来是升是堕,是轮回还是解脱。但是以我们众生这三业来讲,没干好事。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这三业都拿来干什么呢?造罪。“身口意三业以造罪”,结局是“轮转三界,无有穷已”。像这样的众生,三业配给他,他只会造罪,要他靠自己三业修行解脱,是不可能的。所以,诸佛菩萨慈悲怜悯他,“庄严身口意三业”,以他们自身的身口意庄严功德,来干什么呢?“用治众生虚诳三业”,用来对治他的虚诳三业。这三业诳惑众生、欺骗众生,让他在三界里面无有穷尽地轮转。三业是虚妄的,但是把他骗住了,称为虚诳三业。
这一段以本门来讲,就是机法两种深信。深信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我们就干这些事。所以印光大师讲:
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
众生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
凡夫三业唯是造罪,唯是虚诳,唯有轮转,唯有依佛三业用治。
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就拿身口意三业天天造罪,还有什么力量呢?“是故,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根本就不能从三界拔出来。
“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这个“是故”是什么意思?众生这样悲惨的局面,引发和触动了诸佛菩萨的大悲,所以“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目的是什么?治你。
┌名词┈作用
用┤
└动词┈用于
这个“用”有两种含义:一是作名词,就是作用;二是作动词,就是用来干什么。因为诸佛菩萨的三业有这样的作用,可以治众生的虚诳三业,这是名词;“所以我们把它拿来治众生”,治得好!
┌对治┈具体
治┤调治┈整体
└根治┈根本
“治”,也有三种治,一个叫对治,一个叫调治,一个叫根治。
对治,就是一条条,有具体的对象。你贪,就治你的贪;你瞋,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就把瞋恨心息灭了:这就治住了,这就是当下通过具体的对境来对治。
调治,你现在也没有起一个非常猛烈的烦恼,就是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就整体地给你调。你只要念佛,自然就调你的心性,让你比较柔软、调顺,人事和顺,道心坚固,慈悲心开发,这就是整体的调治。
最终要根治,彻底换个样,接到极乐世界去,把你的身心换了,若身若心,彻底治成佛菩萨了,这才治得彻底、圆满。
总之,三业如果不对治、不调治、不根治,我们是不能解脱的。
“用治”有三种方法。
┌通途┈自己庄严三业,改变身口意┈自用治┈┈全自力
| ┌口持咒┐
|密教┤身结印├┈┈┈┈┈┈┈┈┈本尊用治┈半他力半自力
| └心观想┘
└净土┈但称名┈┈┈┈┈┈┈┈┈┈佛用治┈┈全他力(五逆临终三业无功之机)
圣道用治
一个是通途的圣道门,靠自己庄严三业,改变自己的身口意,叫“自用治”,自己治自己。凡夫哪有可能自己治自己?“别人治我,我还不乐意呢,我还自己治自己?”凡夫不干,所以放纵三业,不可能对治自己。
但是圣道门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必须自己治自己,身口意要随时警惕,要中规中矩,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叫三无漏学。这样时时观照,时时正念觉知,时时修行,悟得真如实相。这叫自己对治自己。把自己原来造罪的三业,放纵骄慢、任性胡为、杀盗淫妄、贪瞋痴慢所有这一切要对治干净。谁愿意?众生没有几个愿意,即使有几个愿意,也做不到。
通途圣道法门的修行,必须自己治自己,庄严三业,改变身口意,这叫自用治,这是全自力的法门。
密宗用治
密宗是本尊用治:口持咒,身结印,心观想。靠本尊的力量,口中持本尊的咒语,手持本尊的结印,身、口、意三业跟本尊相应,然后以本尊的加持力量来对治,这叫半自力半他力,一半靠本尊一半靠自己。
但是,临终的人躺在床上,手印打不起来,打不动了,还要去观想,怎么观啊?所以,它虽然比通途法门方便很多,有本尊的加持力,但是属于半自力半他力的法门。
净土用治
净土宗“但称名”,你只要“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用治,全他力。
《观经》下品下生,五逆造罪众生到临命终时,“教令念佛”不能念,“苦逼失念”,连怎么念佛他都不知道,“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心中失去忆念能力了,但随口称,依样画葫芦,善知识念四字“阿弥陀佛”,他也念“阿弥陀佛”,善知识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他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也许念三个字、两个字、一个字,这样念佛,就把他治住了。这个人可谓“三业无功”。什么叫三业无功?身口意三业,身业礼拜,他连合掌的力气都没有了,下品上生的人还可以教他合掌叉手,最起码还有身业恭敬,下品下生的人就做不到了,一品比一品退堕。意业,下品中生的人,为他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他还可以思维;而下品下生的人思维不来,“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意业也不能集中。身业做不到,意业也做不到,只剩下一个口业,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能念,但也是有口无心,因为三业以意业为主,意业不起作用,口业就是有口无心,所以,这个口业本身也没有多大力量。
那靠什么呢?名号独运。就是口称名号,以名号之力对治三业,当下“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大家一定要清楚,并不一定指十声,可以是十声,也可以是九声、八声;如果寿命延长,也可以是一百声、一千声、一万声。总之,声声灭除五逆罪。所以,净土法门是全佛力的用治,以六字名号对治众生三业。
世间的人,叫他念佛,他念得不耐烦,不愿意念。佛号治他,他当然不愿意念,他宁愿放纵自己。让他念佛,他哪能念得下去?没那个力量。治他,他不舒服。但是生了重病,不治能行吗?念佛觉得不耐烦,等得了这个癌、那个癌,到医院去化疗就舒服吗?然后身上开一刀,头发全掉光,还有后遗症,何苦呢?但是众生就是不觉悟。
“诸佛菩萨”言通意别
诸佛菩萨:言通意别。
“是故诸佛菩萨”,这个“诸佛菩萨”是谁?阿弥陀佛。这叫“言通意别”。
我们说话有言和意的差别:言,就是语言、文句;意,就是内心的意思。形式上有三种:言通意通,言通意别,言别意别。
┌言通意通
言意┤言通意别
└言别意别
什么叫言通意通呢?就是普通的说法,语言上是普通的,没有具体的对象,意思也是普通性的。比如“做孩子的要孝顺父母”,这句话就是言通意通。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要孝顺天下的父母,孝顺爸爸妈妈是应该的。这叫言通意通,大家共同的规则。
什么叫言通意别呢?言通是一样的,但它的意思是特指的。比如夫妻俩说话:“我们做后代的要孝顺父母。”讲的是他们自己的父母,不是指别人的父母。“言通”,父母这两个字是通用的,但意思是指自己的父母。有可能对方不孝了,或者自己感觉不孝了,应该孝顺父母,讲的是自己的父母。这叫言通意别。
什么叫言别意别呢?讲的言语特别,意思也是特别的,这样显得特别清晰。
这里昙鸾大师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呢?言通意别。为什么是言通呢?因为诸佛菩萨都有这样的慈悲,一般都讲“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所以为兼顾通途;但对于学净土门的人来讲,一看就知道这里讲的是阿弥陀佛。
经典以及祖师的解释都讲得比较圆融,往往采取言通意别的方式,言通,就能兼顾到一般的层面。比如《观经》里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里的“诸佛如来”虽然是通讲,但特别指的是阿弥陀佛。诸佛如来都这样,何况阿弥陀佛呢?《观经》是以阿弥陀佛为主,怎么可能不特指?所以善导大师就设了一问:“为什么要讲诸佛?”他是从通到别来说明这个问题。
但是,对现在的人讲言通意别,他脑筋就是不转弯儿,必须给他讲言别意别。比如我们讲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就必须强调“专”。现在的人是胡乱圆融,如果不把话讲得非常清楚,他根本就听不懂,他说:“你看,经上说‘诸佛菩萨’,所以我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另外还要去念。”他根本就没有智慧来通达。
所以,有时候是没有办法,我也想讲得圆融一点,但是讲言通意别,他听不清楚,然后一出门就杂行杂修,“师父没讲清楚”。没办法,宁愿被人指责说“你太武断,你太专横,你太狭窄!”没关系,救人要紧。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十条大路有九条已经设了关卡,还说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好比你家的房子着火了,只有一扇门能通到外面。道绰大师就不讲“条条大路通罗马”,他说:“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三界火宅,“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净土宗的祖师都讲得很恳切,很专注,这样众生才能顺着这扇门出来。如果说“八万四千法门,你们自己选吧”,然后众生就瞎撞,这样,众生在火宅里还来得及出来吗?
“只有这一扇门,从这里走!”这不是武断,这是大慈悲心啊!现在不是讲圆融的时候,现在讲圆融不是害众生吗?“这是我儿子啊!”对佛菩萨来讲,视众生犹如一子,不会搞“圆融”,就直接讲出鲜明的主张,将唯一的道路讲清楚。
有些话,不是畅佛本怀的话,要畅佛本怀就要讲念佛。
云何用治?
怎么治呢?
众生以身见故,受三涂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身、流转身。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
这些话读得简直就不愿意停下来,一直往下读,多舒服啊。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大夜,无有出期。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这些话,就像是“圣旨到!宣旨!”这是在给你发宝贝呢!“官封几品!上地菩萨!一生补处!”这些都在给我们赏赐,多好啊!“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免了你的债,你所有的罪都免了——“谢主隆恩”。“入如来家”——进金銮宝殿。“毕竟得平等意业”——这就是授记成佛。读了让人非常舒服,这就是我们整个的疗治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化疗,平等光一照就成佛了,这多好!治得多爽利!
“众生以身见故”,什么叫“身见”呢?就是执着这个身体为实有,认为“这个就是我”。执身见是非常骄慢的。身见就是我执,执着色身为我,称为“身见”,这是五种邪见之一。
注释说:“因有身见,而有我执,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什么叫“强立主宰”呢?这个身体本来是无我的,但我们认为有我,认为这是我,就“强立主宰”。“强”是强势、勉强用力,然后要使用它,要主宰它。其实,我们当初一念投胎的时候,就强立主宰了,强立主宰才摄受这个色身,然后生下来就我来我去的,这就是根本的颠倒见。但是现在的人,哪个没有这种颠倒见?都有!所以叫“身见”。
“强立主宰”不太好说明。举个例子,比如有人使棍子,棍子本来是无我的,当他拿着棍子打人的时候,这个棍子好像变成了他的胳膊,这就叫“强立主宰”。棍子本来也不打人,它也没有“我”,但把棍子一拿来用,就有“我”了,因为“我”这个力量已经渗进去了,强立主宰。
又比如开车。车放在那里,它自己也不讲我,但人往里一坐,“这是我的车”,然后驾驶着,它就被强立主宰,前后左右,好像活了一样。
有了这个身体,就要主宰它,造种种业,引生烦恼,这是“身见”。
佛身三业一体,任何一业皆能用治众生三业
答为行文方便,分别说明三业功能,实则佛身三业一体,任何一业皆能用治众生三业。
昙鸾大师在这里分身业、口业和意业来说明,是为了娑婆世界众生分类表达的方便,并不是说身见受三途身,口业就不受三途身了。口业诽谤正法要堕地狱,意业造罪也都要受报。他是分开说,为了行文方便,分别说明三业功能,其实三业是互相贯通的。
实际上,从佛身来讲,三业一体,任何一业都能治众生三业,并不是说佛的身业只能治众生的身业,佛的名号只能治众生的口业,佛的平等心意业只能治众生的意业,不是这样的。身口意三业都是平等的。
众生称名等任何一业,也可全得佛三业用治之利
又,众生但以称名,或礼拜,或忆念,任何一业,也可全得佛三业用治之利,并非称名只得口业用治、礼拜只得身业功德。
众生也一样,并不是说“称名,口业只能灭口业罪;礼拜,身业只能灭身业罪;忆佛,忆念只能灭意业罪”,不是的。礼拜这一业,虽然是身业,也可以平等灭掉三业之罪,也可以得到佛的三业功德。一礼拜下去,身业、口业、意业,三业功德全部灌满。所以,这样用治,佛的三业功德利益都可以得到。
常没常流转
常没三途,设生为人,卑贱、丑陋、八难,复趣流转,复入三途,永无出期。
我们看文句,“以身见故,受三涂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身、流转身”,“三途”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为什么把“三涂身”说在前面呢?一是这个苦最重;二是我们在三途里的时间特别长,所谓“常没常流转”。因为身见的缘故,就要堕入三恶道当中,长时间在里面,一进去就很难出来。
“卑贱身”是什么意思呢?好不容易爬出来,到人道了,可是受的身很卑贱。有种种的卑贱:出身不高贵,身体有缺漏,个子矮小,被人瞧不起,都属于卑贱身。
卑贱身受了多少辈子,做人被人看不起,然后稍微好一点了,却得了“丑陋身”,长得丑。
丑陋身好不容易转过来了,长得面貌稍微好点儿,又受“八难身”,生活在闻不到佛法的地方。关于“八难”,注释里有说明。
八难身转过来,好不容易遇到佛法,他又不好好修行,也修不来圣道,又去流转,这叫“流转身”。
所以,从三途身到卑贱身,从卑贱身到丑陋身,从丑陋身到八难身,从八难身转过来,又成了流转身,又堕入三途。这一转,什么时候能出来?出不来!那怎么治呢?如果要他自己治,完全治不了!
众生见佛,脱缚,入家,平等
“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这些身业把我们捆绑在三途六道当中出不来,见到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身,就皆得解脱。
这里有几个词。
见身,脱缚,入家,平等。
先脱缚,后往生。
首先,“见身”,就是见如来、见佛;“脱缚”,见佛就解脱;“入家”,解脱就入家,入哪个家?佛家、如来家,也就是往生净土;“平等”,“毕竟得平等身业”,就是指成佛,跟佛平等,不是跟别人平等,“见如来相好光明身,得如来平等身业”,这就是成佛的意思。
受三途身不限身见,但以身身相对,以显用治意。
这里讲“以身见故,受三涂身”,主要是文词的方便,并不是只有身见的人受三途身。身和身相对,说到身见,相对地叫三途身、卑贱身,其实口业也会受三途身,不能说受“三途口”,身里边就含有口了,都在里边。这是显示它对治的用意。
见佛身:真身、化身、纸木土金雕绘。
这里见佛身,是有不同层级的。已经生到净土,所见的就是阿弥陀佛的真身——真金色、相好庄严的报身。这里讲“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是指在秽土的众生,因为还没有解脱,身业系缚在这里,所以这个“相好光明身”肯定不是指净土的报身;而佛的化身,也未必有福德因缘或修行力能见着。这里讲的见佛身,就是见到一切土石木雕的佛像。
见佛身有种种见:一是见净土的真身;二是在秽土的化身;另外还有见到纸画的,木头雕的,用土塑的,或者用金属雕刻的,等等这一切像,都叫作“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
┌乍见,无好恶
|欢喜、好感
见佛身┤礼拜
|祈求
└归依、归命
见也分几个层次:一种是抬头一见,乍见,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一般人跑到寺院,或者在电视上,或者在画像里见了佛像,见了等于没有见到——这是你亲爹呀,你知道吗?不孝啊!佛当然怜悯你,“我儿怎么成这样了!见了爸爸也不认识,也不喊”。
上次有一位莲友,他生在信仰其他宗教的家庭里,但他对佛法很有好感,就来问我可不可以信佛念佛。我说:“你要知道你亲爹是谁。你生到这个家里,那是养父母,佛菩萨才是你的亲父母。”因为众生都有佛性,不管生在哪里,都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所以佛菩萨跟我们是亲的。亲缘、近缘、增上缘是因为本身有佛性的关系,只是你现在作为一个人,暂时生在这家。上一辈子呢?下一辈子呢?还不知道生在哪一家呢!这辈子生在这个家里,就像被寄养一样,你现在要到亲父母家去,养父母当然有点不乐意。你要理解他们,同时也要感谢寄养的父母;但是,亲父母的关系是最亲的。
一般人到寺院里去,见了佛菩萨像,也不知道恭敬礼拜。有的人过年的时候挂一个像,挂到中堂,这还好一点,这就到第二步了,他看了佛像有好感,有欢喜心。这也是见佛。
第三步,他知道跑来拜一拜,这进步很大。有的人拜也不拜。
第四步,他不仅拜,还在祷告:“佛菩萨保佑!”至于拜的到底是哪尊佛菩萨,他也分不清楚。但是他在心里和佛讲话,祈求保佑,这不就更进一步了吗?
最后一步,就要归依了,不仅归依,而且归命。
所以,我们对佛菩萨身像的见,是有层次的。
随着见的层次不一样,得的解脱也不一样。
┌当下解脱
解脱┤今生解脱
|三生解脱
└毕竟解脱
比如专修念佛、归命阿弥陀佛的人,就是真正见到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身。“阿弥陀佛是救度我的佛,是我的救主”,归命,礼拜下去,这样就当下解脱,不要等待临终。
有的人靠杂行杂修累积功德,这一辈子慢慢善根积累,跟佛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可能这一辈子能得解脱。但是当下未必,因为没有平生业成。
还有的人也念了佛,跟阿弥陀佛结了缘。阿弥陀佛的第二十愿说“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会让他三生,或者四、五、六、七生,然后得解脱。
还有的就是打个照面,也不认识阿弥陀佛,反正就是佛菩萨,一辈子只见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见了,这样的人也毕竟解脱。所谓“一见一闻不空过”,只要见了佛菩萨像,就跟佛结了缘。不要以为佛菩萨像放在那里不会度众生,你以为这只是一张纸吗?这张纸,你见着佛一面,佛就见到你了,佛在心里见你。“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你这一念一过,佛马上就看见你,抓住你。
有人说,“难道一见佛像就解脱了吗?”对,只不过这里也分为几个层次。归命阿弥陀佛的人,当下解脱,当下知道往生决定,“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没有归命的人,有深有浅,但总的来讲,这句话是没错的,所以说“毕竟得平等身业,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不要以为这是在说大话,不是的,实实在在就是这样,真实情况就是如此。
定中,梦中,平生,临终,特殊感应。相好光相,令愉悦,增信、消业。
我们见佛,也有不同的见法。有的人在梦中见,有的人在定中见。像我们一般的人,就是平生看见纸木雕像。有的人一辈子没见过佛,临终助念的时候,拿佛像给他看一下,这也是见。当然,还有些人有特殊的感应,这也是见,都不一样。见到佛的相好光明,让我们心生愉悦,增加信心,消除业障,都有助于解脱。
破身见难,见佛身易,偏依佛力用治
破身见如是难,见佛身如是易,偏依佛力用治。
如果我们以自力修行,一定要破掉身见,因为“有身见故,受三涂身、卑贱身、丑陋身”。要破身见,也就是要破除我执、无明,这是非常难的。现在不要破身见,拿佛像看一下就可以了。这两个难易怎么能比呀?是没法相比的,所以,拜佛、磕头是有道理的。对着佛像礼拜,佛的身业功德就可以消除我们身业罪障,这就是偏依佛力来对治我们。要懂得这里的道理。
平等身业
平等身业,即是成佛,如佛金色身。如佛三业平等救众生。众生见者,亦得三业解脱,乃至成佛。
讲到“平等身业”,就是“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这叫平等身业。什么是如佛平等身业呢?你也可以像佛一样三业平等地救度众生,而且将来众生只要见到你,也可以三业解脱,乃至成佛。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成佛了,众生只要见到你的像,就能解脱,这叫平等身业,你度化众生的功能力用跟阿弥陀佛一样。
依《观经》及善导大师释文,“佛光普照,唯摄念佛”,佛以光明用治众生三业。
或言“彼此三业不相舍离”“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佛治我们其实并不用跟我们交手,他以光明名号自自然然地就在心中把我们改造了。所以说“佛光普照,唯摄念佛”,是用光明来治众生三业。
善导大师解释说:“彼此三业不相舍离”“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诸邪业系无能碍者”“亲缘、近缘、增上缘”。愿见佛,佛就应念当下显现在你目前,让你看见,这就是身业对治。口称佛名,即除多劫罪,当下就在你心中除你的罪,这就是口业对治。意业对治,“诸邪业系无能碍者”。虽然分为身口意三业,其实是共通的。
又,《观念法门》五缘功德也皆是用治众生三业。治三业即灭罪、见佛、护念、摄生、证生。
另外,《观念法门》里面讲到五缘功德,也是用来对治众生三业的:灭罪增上缘、见佛增上缘、护念增上缘、摄生增上缘、证生增上缘,这些都是来对治我们三业的。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大分两科:众生口业造罪、如来口业用治。
┌因行 骄慢谤法
┌众生口业造罪┤
│ └果报 拔舌苦……
│
│ ┌至德名号
│ ┌能治┤
│ │ └说法音声
└如来口业用治┤所治
│ ┌脱缚
└治效┤往生
└成佛
众生口业造罪
众生口业造罪也分两小科:一是因行,二是果报。“众生以憍慢故”,这是因;“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这是行,合称“因行”。果报是什么呢?“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因为诽谤正法,先堕地狱,受拔舌之苦,久劫之后才能出来;出来后即使做人,还有“喑哑苦”,就是哑巴,这是因为诽谤正法而感得这种苦的果报;喑哑苦经过很长时间受完了,不哑了,但是他说话人家不听,叫“言教不行苦”,这是因为他诽谤正法,不听圣贤的话,所以他的言教别人不信;再往后,他的言教虽然也有人听,但是他“无名闻”,就是没有名声,很卑微:这些都是有次第关系的。这是果报。
如来口业用治
如来口业用治可以分成能治、所治、治效。“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这是能治。如来用什么来治我们的三业呢?用“至德名号”和“说法音声”。治什么呢?所治的是“如上种种口业系缚”。治的效果怎样呢?第一,皆得解脱;第二,入如来家;第三,毕竟得平等口业。这个次第是不能乱的。
“皆得解脱”,就是在往生净土之前,这些口业系缚的苦就已经消掉了,可以预断不会到地狱受拔舌苦了,也不可能有喑哑苦,在此土、此世就得到解脱了。这种解脱,是指“种种口业系缚”,并不是像阿罗汉那样的解脱,是特指所造的口业系缚解脱了。
“入如来家”,就是指往生到净土。
“毕竟得平等口业”,就是跟阿弥陀如来平等,身心如佛。
骄慢故谤法
诽谤正法为罪中之极,万罪之根,一切余罪皆由无正法而生。而此极罪由骄慢生,故知骄慢为一切罪之源。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为什么诽谤正法?因为骄慢。诽谤正法是一切罪中最大、极重的罪,因为一切罪业都是因为不闻正法、不信正法而滋生蔓延的,而诽谤正法正是因为骄慢,所以,骄慢是一切罪的根源。
纵有余罪,若不骄慢,受教有地,改正有时,但以骄慢,自以为是,绝不悔改,以邪谬为真理,自误误他,误天下人,误未来劫。
如果一个人不骄慢,很谦虚,还“受教有地,改正有时”,只要不自以为是,总还是有改正的可能,会接受正确的教导。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绝不悔改,就没有办法了,“以邪谬为真理”,这就是骄慢。骄慢就会认为自己正确,认为自己所抱持的邪见就是真理,这就很麻烦了,这会“自误误他”——自己误害自己,又误害天下众生;误害现在,也误害未来长远劫。所以,骄慢之罪是非常深重的,是一切罪的根源。
但是众生都容易骄慢,因为都有“我”。“我”是不能碰的,“我”是最大的,“我”是最根本的,“我”是最正确的,“我”就是真理。你为什么错了?因为你跟“我”不一样,当然错了。总之,“我”就是正确,所以众生难免骄慢。
经言:“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非仅不信,反加诽谤。
《无量寿经》说:“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对于阿弥陀佛的救度,有骄慢心的人是不能相信的。因为骄慢就弊恶,也懈怠,所以,骄慢是放在最前面的,这是根本的罪恶来源。这种人不仅不信弥陀救度,反加诽谤,这都是骄慢造成的过患。
想要信受弥陀救度,善导大师说首先要有机法两种深信。
┌机深信┈折伏骄慢┐┌互为因果
│ ├┤因果同时
└法深信┈闻信佛名┘└偏依佛力
机深信,首先上来就是一棒,“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一棒吃不下去,后面就没分了。因此,我们首先要折伏的就是骄慢。机深信就是折伏骄慢,折伏骄慢才能闻信佛名,闻信佛名就是法深信。
机法两种深信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是同时因果。折伏骄慢才能闻信佛名;闻信佛名才叫折伏骄慢。这是靠佛的名号、佛的慈悲功德来熏染、调化我们,所以也是偏依佛力。
有我故有慢,骄慢是我的代名词。除骄慢即除我、杀我、无我,故绝不易。
让众生自己折伏骄慢是不可能的,因为骄慢就是“我”,“我”就是骄慢的代名词,所以,要折伏骄慢等于是没有“我”了,一般人不容易做到。让他“无我”,除掉“我”,把我自己给治了,那哪能行呢?所以,骄慢是很不容易治的。除骄慢等于是除我、杀我、无我,这个,他绝对不同意。
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只有闻信阿弥陀佛名号,深信弥陀救度,骄慢的气焰才会被打压一大部分,骄慢的习气也会被荡除很多。但是,我们毕竟是凡夫,有时候还是会摆出骄慢的样子,非常丑陋。
众生有种种丑陋相、丑陋行、丑陋习,特以骄慢为最丑。自以为是,恰恰不是;自以为高,恰恰是低;自以为妙,恰恰粗劣;自以为雅,恰恰庸俗。想当然。反衬之下,尤显丑陋,丑还显摆。认真,煞有介事。皇帝新衣。夜郎自大(地球人、余教天主、上帝、神)。
众生有种种丑陋的形相、丑陋的行业、丑陋的习气,骄慢是最丑的。为什么?因为它有一种反衬。比如一个人自以为是,但他恰恰不是;他自以为高,以为自己的观点最正确,其实是最差的;他自以为最妙,其实是最卑劣的;他自以为很高雅,其实很庸俗,庸俗就罢了,还显摆,说自己很高雅。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特别丑陋。就像猴子戴了一顶帽子,觉得自己人五人六的,还在人前显摆。骄慢的人就喜欢在人前显摆,说明自己很大,丑不以为丑,还拿出去到处给别人看,觉得自己很对、很了不起。
骄慢是由于无知,不了解自己才骄慢。如果一个人真有智慧,就不会骄慢。无知就会自大,认为自己最大,夜郎自大。
夜郎是汉朝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家,仅有弹丸之地。夜郎的国王并没有出去过,但是他却说:“我的国家,国土很大。”大臣就奉承他:“对,咱们的国土,世界最大。”然后国王就指着一个小山包,“还有比这更高的山吗?”“没有了,咱们国家的山最高了。”一条小河只有十几里长,“咱这条河多长!还有比这更长的吗?”“没有,没有比这更长的河。”自己觉得牛得不得了。后来大汉帝国的一个使节出差路过,到了夜郎国。国王问:“你们汉朝有多大?有我们国家大吗?”汉朝使节就觉得夜郎国王怎么像疯了一样,这样小的国家,与大汉帝国相比何止差几千倍,太不可思议了。这叫夜郎自大。
骄慢者,无知,自大,愚痴,颠倒,虚诳,可笑,可怜,可嫌,一切丑相人前尽现,恬不知耻,犹以为荣。如人醉酒,以裸身为荣,丑态百出;当其酒醒,无地自容。
骄慢的人非常愚痴、颠倒、虚诳,也很可笑、可怜、让人嫌。谁喜欢骄慢的人?自己骄慢,但别人骄慢不行——“你骄慢,遇到我,那不行”。
骄慢的人,关键是丑在很认真,他认为真的就是这样,他就是最大、最了不起、最高雅、最高妙、最美的,煞有介事地认为什么都是他最好。但是旁边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他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皇帝一样。骄慢就是这样,自以为是,其实不是。
一切丑相人前尽现,他的骄慢,根本就不会藏起来,如果谦虚、不好意思,还会藏一下,还有羞耻感。但是他没有,他认为自己最漂亮,最丑的反而拿出来。所以,“一切丑相人前尽现,恬不知耻,反以为荣”。
“如人醉酒,以裸身为荣”,一个人喝醉了,他以为把衣服全部脱掉最漂亮,跑到大街上去跳舞。如果把他的丑相拍摄下来,等酒醒了以后给他看,他真得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每一个人都很骄慢,等你遇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酒醒了一半,就会觉得不好意思,过去怎么是那副丑样?人稍微有点自知之明,就不会摆一副骄慢、高傲、自以为是的态度。让你摆都摆不出来,因为很不好看。
骄慢就会“诽谤正法,毁訾贤圣”。他不认为有贤圣,因为天底下他最大、最正确,所以对贤圣就有诽谤、污蔑。
“捐庳尊长”,对于父母、师长、前辈、有尊贵德行的人,也不听其言教,自以为是。
这样,他就会受种种果报: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
至德名号与说法音声
“至德名号”为略说法(此土、常人),“说法音声”为广说法(彼土、圣人),广略相入。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闻”了两个:至德名号和说法音声。在此土是闻至德名号,到了净土是闻说法音声。因而闻至德名号是略说法,说法音声是广说法,就是广略相入,说一切法都是归到至德名号,至德名号里面也含有一切法。
我们在娑婆世界,还是闻至德名号。在娑婆世界能闻到说法音声的,就是圣者,常人可能听不到。像善导大师,经常入三昧,他可以闻说法音声。我们闻到这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也是说法音声,这是略说法。
听到名号皆得解脱,道理在讲“身业系缚皆得解脱”时说到了。
闻名
闻名也有好多种,深浅不一。
┌乍闻 无信疑,无关联
│有疑
闻名┤有信
│口称,求现世
│求往生,有杂
└一向专念愿往生
有的人乍一闻到南无阿弥陀佛,不相信,也没有怀疑,就觉得“跟我没关系,这是你们家的佛”。这些话都是不孝顺,佛将一切众生视为独子,哪有“你们的佛、我们的佛”,都是一个大慈悲父。因为是佛性相关,但是众生颠倒,不了解,所以闻到名号之后,闻如未闻。听到南无阿弥陀佛,也没有疑,也没有信,觉得跟自己扯不上关系,这是最差的。
其次,闻到之后他产生怀疑。产生怀疑和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到底哪一个更差呢?我个人觉得怀疑可能还好一点。怀疑,说明他还在琢磨,“到底有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这么大的神通威德吗?”他产生的这种思维,就和阿弥陀佛建立起一种关系和缘。这种关系建立之后,逐渐作用,就会比较深。有疑,接下来到有信,相信这句名号。相信名号以后就会口称。有的人信了,就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念得很少,但是开始念了。刚开始念佛,一般人是求现世福报,但是比没念佛的强多了。然后慢慢开始求往生了,这时信仰就更深了,信得深是因为闻得深。求往生了,刚开始还在杂行,到最后就是一向专念,不杂行了。所以,各位都是高级班的,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
一向专称愿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是闻到了,从耳根闻进去了。有人只是从耳根一过,也有利益,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谤法之人依如来至德名号得到解脱
谤法之人必依如来至德名号得脱。故本愿文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祖师释有抑摄二义。
“皆得解脱”,如果我们一向专称阿弥陀佛,具有机法两种深信,当下这些口业系缚就都解脱了。比如过去诽谤过正法,不认为有阿弥陀佛,“哪里有极乐世界?都是你们天方夜谭,自己编出来的”,这不就是明显的诽谤正法吗?现在闻信弥陀名号,念念之间称名愿往生,这些罪业就消掉了。
谤法之人一定要依如来至德名号才能得到解脱。所以,本愿文里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善导大师解释为摄取门和抑止门两种意思。“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正是说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能够除去众生的五逆谤法重罪,所以才抑止。抑止的目的,是为了摄取,所以有抑止和摄取两种意思。抑止并不是说五逆谤法的人永远不救,抑止是个方便,正因为能救得了,才在这里抑止,如果救不了,也无所谓抑止不抑止了。但是,五逆谤法这个罪很重,所以大家不要造;万一已经造了,还要依阿弥陀佛本愿名号来解脱。
《大般若经》里说,有人造重罪,尤其是谤法,修一切法门都不能解脱;尤其是谤大般若,要长劫堕入大地狱。但是,唯有闻阿弥陀如来名号可以解脱重罪,这非常不可思议。
谤法闻名得生,鸾祖之意也。与卷上八番问答处合看。
昙鸾大师在卷上八番问答的地方问,谤法能不能往生?在那里他说谤法的人不能往生。为什么呢?第一,谤法必不愿往生,“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他谤法,就不认为有佛、有净土,怎么会求生净土呢?第二,“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总之,谤法之人不能往生。
但在这里,昙鸾大师的意思,谤法之人也可以往生。那是靠什么呢?靠阿弥陀佛“至德名号、说法音声”,真的闻到弥陀名号就能往生。
这样比较起来我们就知道,昙鸾大师在卷上八番问答的地方,是抑止门;这里就是摄取门。抑止和摄取两种意思说在两处,但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合起来看。
平等口业
平等口业:对任何人说话都一样爱心;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法不增不减,如实相应;说什么便成什么。
我们有平等口业吗?没有。佛是平等口业,一音演说一切法,说出一个音词,一切法都说完了,这是我们没法想象的;另外,对任何人说法都是一样的平等心、一样的爱心,这是平等口业;再就是说一切法不增不减,如实相应;说什么就成什么:这就是平等口业。
平等是诸法体相。佛完全证悟诸法平等,从智慧、慈悲当中流露出来的口业,绝对不会有半毫的差错,绝对不会有口误,“我说错了,再说一遍”,不可能有这种事。
佛是如语者、真语者、实语者,这都是平等口业,对一切众生都完全平等,说法不增不减,不多不少。不会说有一个人不应该闻这个法,结果佛讲了这个法,或者讲得过多了;也不会说有一个人需要闻这个法,佛却没有给他讲,不会的。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大夜,无有出期。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分别有两种:一个是邪见分别,一个是正见分别。众生的分别都是邪见分别。
┌邪见分别┈不悟平等性空,以为实有不等
分别┤ ┌实智 知一切法平等体如
└正见分别┤
└权智 知一切法差别相
邪见分别
什么叫邪见分别?认为有固定的实体,认为一切万法固有、实有。然后在这当中生起好坏、美丑、善恶、有无、是非种种见解,这叫邪见分别。他内心有邪见,没有悟到诸法平等之相,只要没有悟到诸法平等之相,所产生的一切见解都属于邪见。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对诸法的平等寂灭性没有悟入,认为有一个实法,所以开口就是错;不要说开口,脑子一想就是错。错在哪里?错在自己的认识见解,起心动念就是错的。“众生以邪见故”,根本的地方就错了,那你说出来的话还能正确吗?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不悟平等法性,以为万法实有,而且不等。比如,桌子有大有小,房子有好有坏,人有男有女,有你有我……大家都这样认为,所以大家都是邪见。大家都这样认为就不是邪见了?这可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
佛不得了,佛说法有四无所畏,众中说法无所畏,“大家都是邪见”,佛就敢这么说。人还敢这样讲吗?人就是看哪边人多势众,人多就认为有理。
正见分别
什么叫正见分别?正见有两种见:一种叫实智,一种叫权智,诸佛如来有这两种智。“实”就是真实的“实”,“权”就是方便权宜的“权”。
“实智”就是能知一切法寂灭,证悟一切法的空性、寂灭性,平等一如,一切万法真如体性。我们看万法,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在实智当中,这一切都是因缘法,一切万法体性平等,平等一如,这就是实智。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怎么会平等?”
实智、权智是一体的。权智是在实智的基础上,了知一切万法的分别相。这种了悟不单是语言上的表达或者思想上的思维,是体证到诸法平等一如的境界,然后能了知一切万法的分别相。并不是只知道诸法寂灭,而草是绿的却不知道,那就不叫佛智了。
佛对一切万法都非常清楚。比如一张桌子,佛一看就知道是哪一棵树做的,这棵树长在哪个山上,是谁拿斧头砍下来的,它长了多少年,是什么风把它的种子吹到这个山上的,佛全都知道。甚至某年某月某日下了一场雨,这棵树上挂了多少露珠佛都知道,树上有几只鸟、几只苍蝇、几只蜜蜂……没有佛不知道的,这就是权智。
知道未必要说,佛不讲这些啰嗦话,但是佛对宇宙所有一切信息都是了了明知的。从一张桌子,就能看到许多信息,从一毛尘当中就能见一切法界,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懂得这个道理,必然会有这样的事实显现,只是你做不到而已,但是将来你一定能做到。
比如现在有飞机,过去有飞机吗?没有。但是如果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就知道一定是有飞机可以飞上天的,只是还没有做出来,但一定是有的。以前没有电脑,也没有互联网,但是如果知道数码信息的原理和程序的编排,当然就可以做。
我们觉得很为难的,佛菩萨觉得很正常。了悟空性,证悟诸法寂灭性,了知一切万法有权智、实智,这些对诸佛如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众生不知道,才感到奇怪,“本来就这样,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呢?”因为众生在虚妄当中,虚妄的见解,邪见、颠倒、分别,自己搞一大堆云里雾里的东西,并不是诸法本来的样子。而诸佛已经证悟诸法本来的样子,他们这样显示是非常简单的,不要认为有什么神奇。
如果以诸佛菩萨来看,众生才神奇,颠颠倒倒,像魔术家一样,居然能搞出三界六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本来没有大千世界,众生在梦里搞得多得很,真是魔术家。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魔术家,所以讲“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不论多少,都是自己幻化的;“业力不可思议”,居然能搞出这么多东西。
众生的苦恼也不可思议,“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我们天天不就干这些事吗?有人说“忙死了”,当然忙了,“邪见故,心生分别”,能不忙吗?脑子天天在盘算,有无、是非、对错、好坏、善恶,就忙这些事。
有两句话说“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不是闲人闲不得”,什么叫“闲”?不是说没事干,背着两手东游西晃;是说心里对一切事情不作过多的推理和发散性思维,好坏、是非、对错……有人喜欢传是非,因为心里的东西太多了,装不下,必须把它发泄出去,讲给别人听,好去卖弄一番。是非、有无、好丑、善恶、彼此——彼此就是你我,你的、我的。“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一个人真的能闲下来,那他真的很有福报,很有智慧。
以分别故,长沦三有
“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大夜,无有出期”,因为邪见分别,所以常没常流转。“三有”就是三界,长时间埋没在三界轮回当中,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
各位,分别苦吗?有人说:“刀砍我一下挺苦,分别没什么苦的。红的绿的,这不是挺好吗?”取舍苦吗?有人说:“不取舍才苦呢。中午的包子好吃,多吃两个。”人在这个世间,哪能不分别不取舍呢?所以,我们已经苦到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苦了。
谁人能证无分别?不能。邪分别,即长沦三有。
分别苦、取舍苦,只有非常清净的心才知道。我们整天做这些,才受这个苦,念念之间都在分别取舍当中。哪一个人能够不分别?不可能做到不分别;不仅分别,而且都是邪见分别。做不到不分别,就一定要长沦三有。
我们做的事就是分别苦,但是我们都不了解。
有分别便有取舍,念念分别,念念取舍,念念皆苦,浑而不觉,长寝大夜,以苦为乐,恣意造罪。我们的专职工作就是分别,因也苦,果也苦。
称名即蒙如来平等光照
“是众生”,“是”是代词,就是“如上、这些、此等”。此等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就“皆得解脱”。
遇:凡心佛心,心光不相应,不交集,不遇佛光照。佛光在名中,称名即与佛心光交集,蒙佛平等光照。
这里说“若遇”,前面说“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都是指在此娑婆世界。我们在此娑婆世界“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怎么遇到的?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称名就蒙如来平等光照。
以娑婆世界来讲,佛的心光频率跟我们凡夫的心光是不交集的,我们平常是见不到佛的光明的。但是佛有方便力,就用这句名号把光明带到念佛人心中,我们念佛的时候,心光就跟佛的心光产生交集,心佛一体。
念佛即蒙平等光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平等光摄也。
《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是佛的心光来遍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一念佛,就蒙受阿弥陀佛平等光照。
虽然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催熟光明、调化光明,但如果你不念佛,你的心光跟佛就不相应,你还在念分别见,起心动念都是分别、取舍,好丑、善恶。什么是“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对我们来讲,就是这句名号。
平等光中凡圣、善恶、有修无修、勤懈、智愚……平等救度,因等果等。
这句名号里面没有是非、有无、好丑、善恶,不谈这些。任何人,不管有修行没修行,不论是男是女,是善是恶,是好是丑,是对是错,这句阿弥陀佛名号都平等光照,没有分别,这才叫平等光照,这才叫平等意业救度。
《往生论》讲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的时候就说:“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这句名号就是如此。我们如果念佛,平等光中凡圣、善恶、有修无修、精勤懈怠、智慧愚痴都平等救度。因等果也等,因中念佛平等,果上往生成佛也平等。
念佛解脱意业系缚
故我虽愚痴,渐脱分别念之桶箍,心得一分自由自在,能透气。
为什么多念佛能开智慧?凡夫虽然愚痴,但如果经常念佛,就好像“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这句名号能让我们无法分别。
有人说:“我喜欢诵经,不喜欢念佛。”为什么喜欢诵经?其实他不是喜欢诵经,是喜欢分别念。因为诵经可以琢磨,可以想来想去,跟他比较相应。念佛他琢磨不了,怎么琢磨呢?“南无阿弥陀佛”他没法琢磨。就像蛇入了竹筒之后没法拐来拐去,必须直溜溜地在里面,这样它就觉得不舒服。蛇本性是弯曲的,所以它在竹筒里感到不舒服,想从竹筒里出来。但是进去了就出不来,被夹住了。六字名号让你一进入实相的竹筒之后,不想实相都不行,这就是名号不可思议。
念佛人经常念佛,分别念自然就非常少,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平等光照,自自然然是非、善恶的分别念就少很多,心里当然就干净,当然就开智慧。心里那么多是非、善恶,怎么能开智慧?智慧就是心里空,有空间。就像电脑运行一样,空间不够就转不动。经常念佛,心里空,心运转得就非常快,对事情的看法就非常灵敏。
因为这句名号本身就没有是非、善恶,它是平等光。所以,经常念佛,受平等光照,受平等光熏染,心里自自然然越来越开阔,渐渐就会脱缚,种种口业系缚、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自己会有感受的。
分别念就像桶箍一样,又好像枷锁一样,把我们扣得很紧。当我们分别念越来越少,心里就会比较自在。比如有些专门念佛的老太太,她对家里的事不怎么起分别念,怎样都行,子女孝顺也好,不孝顺也行,孙子考上大学也好,没考上也行。但是,她该照应的还是照应,九十多岁了还收稻子、做饭、拾柴,家庭照顾得非常好,非常了不起。她就是念佛,念佛,心中分别念就少。
如果分别念很重,那不气死了?“我这么大年纪了,这样照顾你们,你们还这么不孝顺,对我不好”,她岂不是要拿根绳子上吊了吗?
上吊的人,都是分别念很重。还有跳楼的、喝农药的,这些人都是分别念特别重,重到没办法了,到最后自杀了。如果分别念很轻,这些事不就过去了吗?哪有什么对错?都是缘分而已。
这些老太太不会讲,但是她们得到实际的受用,就是因为念佛。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念佛的好处,一定要经常念佛,养成念佛的习惯,做一个呆头呆脑的念佛人,真是非常自在,心里渐渐觉得能透气。
已得轻松,已解绳缚之人,无论如何不愿再被强缚。
念佛,心里透气,轻松,分别念减少,而且现在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这个系缚就像绳子一样把你捆住,谁喜欢被绳子捆住?
一个人被五花大绑,绳子解掉之后,他还愿意再被绳子捆起来吗?不可能的。所以,已经脱掉意业系缚的人,就喜欢念佛,不喜欢搞人我是非,因为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被捆起来了。
有的人学净土法门,学了一半改转法门了,就知道他没有解脱。已经解脱的人,怎么会再拿绳子捆自己呢?不可能的。这说明他没有得到净土门的法益。净土门得法益之后,怎么会改呢?“现生不退”啊!怎么会退?不可能的事。
众生分别心,佛无分别念
心光皆平等,“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不别善恶、罪福、贤愚,称名皆平等光照,平等往生。
很多人自己有分别心,就认为佛也应该有分别心。“阿弥陀佛,你怎么能不分别呢?你怎么善恶都平等救度呢?往生怎么连品位都没有?慈悲也不能这么慈悲吧!”释迦牟尼佛说:“好,那就搞个九品吧。”实在拿你没办法了,才搞个九品,九品就是这么来的。将来到极乐世界一看,“没有品位啊”,这才知道没有品位好。
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里讲的“火宅喻”也一样,“门外有羊车、鹿车、牛车”,这“三车”不就代表品位吗?一听有羊车、鹿车、牛车,大家都高兴得跑出去了。跑出去露地一坐,羊车没有,鹿车也没有,就是大白牛车,都平等的。出了火宅就平等,在火宅里就有三乘。
露地安稳而坐,就是到了极乐世界。儿子们问:“父亲啊,你当初许我们的羊车、鹿车、牛车呢?”“先过来,大白牛车行步平正,行疾如风,种种庄严校饰。”“大白牛”,“白”代表纯净,“牛”代表行正,平正安稳,就是成就大乘。
佛心无分别,故能对治众生分别
若佛心分别,如何对治凡夫?诵经分别,念佛无从分别,故寂寞、不习惯,此正对治之力也。
如果佛心也分别,怎么能对治凡夫呢?凡夫本来就是分别的,所以,一定要不分别,才能对治分别。
如果阿弥陀佛到娑婆世界来,跟凡夫一样搞分别,那他也焦头烂额了。佛跟我们一样搞分别能行吗?佛必须“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才能坐得稳当。如果佛也搞人我是非分别,他在娑婆世界就待不住了。
阿弥陀佛为了对治我们,想出一个好方法,就是六字名号。名号就是“紧箍咒”,我们的分别心就是“孙悟空”。猴子喜欢跳跃,我们的心就像猿猴一样东奔西跑,六根奔逸六尘,整天攀着境界。这样的众生,就用六字名号一套,让他们念佛,让他们的分别念起不了作用,想起分别心也起不了。
我们在这里念佛,也许是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念“紧箍咒”。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紧箍咒”就套上了。
初念佛的人,都会觉得寂寞,没什么意思,念一念就想唱一唱,这都是分别念。光唱还觉得分别念的劲头不够大,还使劲:悲切、忆念、淌眼泪、感动、欢喜、鼓掌。这些都用不着,这些都是分别念,这是我们还不习惯念佛,就像蛇到了竹筒里左蹭右蹭,它就喜欢弯的。所以,即使念佛,也要搞一套东西出来。
有人就觉得“这个佛号好听”,因为跟他目前的心很相应。那些老太太,拿着念珠,根本不搞那一套,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就非常调顺。
初念佛,觉得寂寞、不习惯、不好听,需要搞点花样,这正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对治之力。所以说“用治”,怎么治你?你心里感到想往外挣,觉得寂寞,觉得不习惯,觉得有点受束缚。为什么觉得受束缚?就是这个力量在使力,阿弥陀佛在“治”你。但是,阿弥陀佛肯定会照顾你,不会一下给你夹扁了,他的力量恰到好处。
“心相分别问答”是从第四“心业功德”的“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来问的。
讲到“心业功德”,一般认为是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往生论》说的是“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为什么用“心业”,不用“意业”呢?因为是要说明“无分别者,无分别心也”“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一般的“意”,就是意识分别,为了避免这种语言上的差别,就用“心业”。当然,“心”和“意”也有共通的地方。
昙鸾大师解释的时候,还是用了常规的说法,“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凡夫如果讲“用心”,其实就是意识分别,“意”以识别为功能。以凡夫众生来讲,就是身口意三业,所以,对治的时候也用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
后面又说“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这里虽然用“阿弥陀如来意业”,但它是平等的。凡夫的意业都是好坏、是非、善恶这些,这些都是意业分别。所以,这里用“心业”和“意业”两个不同的词,大家可以对照着来理解。
另外,这里说“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阿弥陀如来的光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本来就是平等光,而且“遍照”,而且是“不断光”,“遍照十方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按说每个人都应该能遇到,为什么说“若遇”呢?可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我们说过了,因为我们心的频率跟佛的心光不相应。
怎样才能遇到平等光照呢?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我们的心跟佛的心通过六字名号交集在一起,这就遇到了“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佛光普照,唯摄念佛”“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虽然佛是发平等遍照光明,但“唯有念佛蒙光摄”,唯照、唯摄念佛之人。
所以,这里的“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不然的话,就像太阳一出来,不是谁都照到了吗?太阳是众生的共业所感,太阳一出来,当然就照着了。阿弥陀佛的光明,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所成就,我们的心光都在杂染当中,跟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交集;只有称念名号的时候,心才入实相,就跟佛交集了。
我们看问答,总共有三个,是环环相扣的。
问曰:心是觉知相,云何可得“同地水火风”无分别耶?
阿弥陀佛的心业功德,“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同这五件事。卷上讲了,“如地荷负,无轻重之殊;如水润长,无莦葀之异;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人的心是觉知之相,心以觉知作为它的功能、相状,怎么能和地水火风空一样没有分别呢?人尚且有分别,佛成佛了,为什么反而“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了?这里是对“无分别”作了解释。
答曰:心虽知相,入实相则无知也。
这是总的结论性的回答,下面用了两个譬喻来说明。
入实相即无邪见分别知,而有无分别正知。
“心虽知相”,是指我们的凡夫心;“入实相”,是指圣心。我们凡夫没有悟入实相,心虽然是“知相”,这个“知”是指凡夫邪分别之知,就是前面说的“以邪见故,心生分别”。
心虽然以知觉为相,凡夫就是这样,但如果证入实相之后,就是“无知”了。不过这里的“无知”,不能理解为像草木、土石一样无知,它是指没有凡夫这种邪分别知。
“入实相则无知”,一个人证入实相之后,是不是就跟石头一样了?那石头不都是证悟实相了吗?不是这样。“入实相则无知”,是在心有知相的前提下证入实相。实相为什么“无知”呢?因为实相就是诸法的真实之相,诸法的真实之相就是诸法的寂灭性。心入寂灭,证入寂灭性以后,就在实相智当中了达一切万法的空性、一切万法的本来体性;没有意识去作万法种种相上的分别,或者说不以种种相上的分别固定这种见解,认为“这是红花,这是绿叶”,不会在这种境界上说话。
他并不是不知道红花绿叶,但是泯灭一切差别相。红花也好,绿叶也好,这不是真实相,只是表相。真实相是诸法本来真实,就是真如,一如体相。所以,看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无有差别,不再作种种分别见,同时又了知万法。
蛇入竹筒喻
譬如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
蛇的本性是弯曲的,行走的时候也是绕弯走。要想把蛇放进竹筒里,先把它的尾巴提起来一抖,这样它的头就抻下来成一条线了。如果不抖动它,它很有劲,马上就会蜷起来咬到你。把它的头往竹筒里一塞,蛇入竹筒以后,还能弯曲吗?竹筒是直的,就把它夹住了。
“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这是个比喻。什么意思呢?“蛇性虽曲”,众生的心性都是邪见分别,是曲的。“曲”就是不正直,不能正确了解万法的本来体相,都是拐着弯来认识。比如桌子,如果圣人来看,诸法体相本来空性,本来寂灭;凡夫不是,“这个好啊!这桌子多平啊!原木的;这油漆,漆得不咋地!多少钱?那么贵啊?便宜点不行吗?”拐了多少弯!对桌子的认识都是曲的,拐了许多弯去认识,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是弯曲的。弯曲的如果证入了实相,就不弯曲了,就正直了,就能了达诸法的本来空性。
昙鸾大师是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心虽然是知相,但这个知相是邪曲之相;但如果入实相之竹筒,入竹筒则直,就不再曲,不再邪分别,就是无知。这个无知是没有邪见、邪分别知。
针刺蜂蜇、石蛭甘刀喻
又如人身若针刺,若蜂螫,则有觉知;若石蛭啖,若甘刀割,则无觉知。
一个人,被针刺,或被蜂蜇,或被蝎子、蜈蚣咬了,会不知道吗?马上就知道了。
“若石蛭啖”,“石蛭”就是蚂蟥,小孩经常被蚂蟥咬。蚂蟥有个吸盘,吸在哪里你都不知道,吸了好多血,肚子吸饱了你都不知道。
“甘刀割”,“甘刀”是古代医生的手术刀。“甘”是甜的意思,大概这个刀割了不痛,所以叫“甘刀”。
“无觉知”,以现在来讲,就像打了麻醉药,打了麻醉药之后用刀来割你,你就没有刀割的疼感。
如是等有知、无知,在于因缘。
心有觉知、无觉知,其实在于因缘。在这种因缘下就有觉知,在那种因缘下就不觉知,并不是有一个固定的相,是因缘所成。
若在因缘,则非知非无知也。
因缘知,因缘不知。因缘知,不自言知;因缘不知,不自言不知。在人,有知与不知的分别念;在因缘,则无此一切分别念。
如果是在因缘,就不能说它一定是知还是不知。因缘知,因缘自己也不说它知道;因缘不知,因缘自己也不说它不知道。只有人有知和不知的分别念,在因缘就没有这一切分别念。
如各种仪表设备,如大圆镜、摄像头、雷达捕捉信息,非知非无知也。
比如现代科技发明了各种仪表设备,汽车上就有很多仪表,它都是知,都在记录,速度、油量、气温、胎压等等。还有摄像头、雷达,都在捕捉信息,这些都是因缘知。
佛心如电子眼,知一切而不分别,无分别而知一切。
还有开车时高速公路上的电子眼,这个电子眼它知道吗?它不知道吗?它就是因缘,无所谓知与不知。你说它不知道,它什么都记录了;你说它知道,它自己也不说它知道。只要车从它下面一过,“啪”就记录下来了。
佛心就像电子眼一样——当然,这种比喻不是很贴切,因为电子眼毕竟是无情。我们就是形容佛心这种知,它是因缘,一切在因缘当中,它并不是有一种固定见解,说“我知道什么”,不起这个念;虽然不起一切念,但是一切都知道。像电子眼,它也不起念头,但是它什么不知道啊?谁开车过来它都知道。佛心了知一切,而没有分别念;虽然没有分别念,但是了知一切。这就是因缘知、因缘不知。
问曰:心入实相,可令无知,云何得有一切种智耶?
第一个问答答完了,他又有怀疑了:心入实相了,能令心无知,那怎么能有一切种智呢?
“一切种智”是佛的智慧,它有两种功能:一是深悟诸法寂灭性,“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深悟诸法寂灭、诸法平等这种无分别、空性、法性;同时,也了达一切万法的种种差别相。这叫一切种智。
佛证入实相了,无知了,为什么就能叫一切种智呢?为什么就能了达一切万法的因缘,起生灭差别相等等,怎么都能知道呢?
答曰:凡心有知,则有所不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知,知即无知也。
凡心有知,则着于所知,漏于其余。知者小,不知者多。如知苦时,但知苦,不知乐及余一切。如眼见一草,但知一草,不见其余。圣心无分别,无执碍。如大圆镜,明见一切。无凡夫分别知,而有无所不见之正知。
“凡心有知,则有所不知”,“凡心”就是我们凡夫的心。凡心虽然有所知,但也有所不知。比如你现在整天旅游,环境很好,天气也好,心情快乐,你就只知道快乐。当你知道快乐的当下,你知道痛苦吗?你正在乐着呢!只有乐极生悲了,苦恼来了,你才知道苦;当你知道苦的时候,又不知道乐了,就觉得天都黑暗了,不得了了。所以,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余。
我们有所知的时候,就被这个知束缚,就执着在这个点上,被它牵住。所以,有所知的时候,其他就不知道。吃苦的时候,就只知道苦,酸、甜、辣等别的味道就没有,就局限在这一点上。凡夫有所知的时候,则有所不知,不知的是无量无边,知的只有这么一点点,然后执着在这一点上。
“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禅宗说“终日吃饭,没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没挂着一丝纱”,这话是说什么呢?他吃饭,但不作分别;因为他“圣心无知”,不作这种分别。我们就有好吃、不好吃、吃了什么这些分别。他穿衣,也不作种种分别。这叫“圣心无知”。
如大圆镜,明见一切。无凡夫分别知,而有无所不见之正知。
“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比如大圆镜,这个镜子一照,它有知与不知吗?它是因缘。这个镜子一照,所有一切都照见在镜子里面,但是它也没有知相,所以它才叫平等大圆镜。无所知而无所不知,佛心就是这样。
人就不一样,我们不像平等大圆镜这样平等照见一切。人心非常邪曲,有一件什么事,有一个什么声音,跟自己相关的,六根马上就钻过去了,一旦钻过去,就埋没在当中,其他的当然不知道。
佛心就如大圆镜,“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佛不像人,有一个特定的知的对象,然后埋没、沉迷在当中,佛不是这样的。佛是平等照见一切,证入诸法体相、本来体性,如大圆镜智,所以佛无所不知。
“无知而知,知即无知也”,“无知而知”,“无知”就是证入诸法实相,不作任何差别相的分别,了悟诸法平等、常自寂灭。在这种智慧境界中,仍然了了照知。“了了”是说他没有一个主观的意念,所以叫“无知而知”。
大家也可以尝试着去体会,这要心的本体起作用。我们是凡夫,当然做不到,但是可以尝试着去体会。
凡夫无知就是无知,无知怎么而知呢?无知就是不知道,睡着了,昏迷了,得健忘症了,失忆了,这就是无知了,无知不可能而知的。佛的无知,心里是透明的,不是执着于一个具体的点,所以就可以知一切万法,无知而知。
“知即无知也”,虽然佛知一切,比如红花、绿叶这所有一切,但是佛了达这一切的体性是空性的,在知的当下无分别见,这就是“知即无知”。
问曰:既言“无知故无所不知”,若无所不知者,岂不是知种种法耶?既知种种之法,复云何言无所分别耶?
一切种智本来就是知种种法,说“无所不知”,难道不是知种种法吗?黑白、阴阳、男女、红绿、有无,这不都知道了吗?
“既知种种之法,复云何言无所分别耶”,佛知道种种法,我也知道种种法;为什么我知种种法就是有分别,佛就是无分别呢?无分别怎么能知道种种法呢?种种法,不就是有区别才有种种法吗?无分别不就一样了吗?这也不能理解,所以来问。
答曰:诸法种种相,皆如幻化。然幻化象、马,非无长、颈、鼻、首、足异;而智者观之,岂言定有象、马分别之耶?
“诸法种种相,皆如幻化”,虽然知道种种法差别之相,但这种种之相皆如幻化。“幻”,就像魔术师幻现出来的。
“然幻化象、马”,幻现、幻化出来的大象或者马。
“非无长、颈、鼻、首、足异”,象也好,马也好,并不是没有高矮、大小的差别,它们的长相,鼻子、头足是有差别的。就像我们看电影,电影上的马和象是有差别的。
“而智者观之,岂言定有象、马分别之耶”,如果有智慧的人看,就知道这是电影,他不会说“这匹马多少钱,我买一匹”,他有这样的分别见吗?没有。不会有象、马的分别,因为这是电影。
“智者”就是指圣人,圣心观察一切都是幻相,比如男女、红绿。所以,智者虽然知道这些相的差别,但是不执着一定有这样的差别,就像幻化的象和马一样。
不过我们现在确实没办法,我们小时候看电影,看到坏人都气死了,即使知道是电影,也要执着进去。现在有人玩网络游戏,就出不来了。有一个小孩天天玩游戏,四个月不出来,别人给他送吃送喝。后来他父母把他的线给拔了,不让他上网,说这样下去不行,结果他就跳楼了。拔了线他就活不了,那就是他的“生命线”,你把他的生命线拔了,他只有跳楼。迷惑到什么程度!众生以虚为实,没办法,再怎么跟他说“这是虚妄的”,虚妄的他也跑进去。
以上是把文句简单疏通一下。
蛇入竹筒喻的特别义
“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这个比喻有通途的意思,也有特别的意思。通途的我们已经解释过了,特别的意思在哪里呢?蛇性是曲的,它是要说明众生邪见分别性就如蛇。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我们的心就是“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判断都是“曲”,就是弯的、不正直的、不正确的。“竹筒”就是实相,但是这个实相是指他力实相。我们自己能够证入实相吗?我们证不了。就像蛇,你让它直着走路,那是不可能的,它想直都直不了,它的性就是弯的。
众生的心也是曲的,都是邪见分别。如果不入名号的竹筒,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算自己想直、想悟到实相,也直不了、悟不了。这就显明自证实相很难,就像蛇在竹筒外边,没办法把它弄直,它自己也没办法弄直,它就是那个特点,想弄直它又弯了。但是放到竹筒里一夹,它不得不直。
众生的心都是邪见分别,种种颠倒,如果没有名号这个竹筒来夹持他,他不可能规规矩矩老实听话,他都是邪曲分别。但是,如果一入名号这个竹筒,他自然就直了。
竹筒当中的蛇,初次被夹持的时候,它很不习惯,因为这不是他自愿的,但是不习惯也得直。我们念佛的人也一样,众生念佛就被“押解”到净土,但是因为恶性难侵、恶习不改,所以很不习惯,不习惯也只有这样。
有人念佛就想找点味道。“就念这句佛吗?”“就念这句佛。”“就念这句佛有啥意思!”他念一念就觉得没有意思,觉得寂寞,这就是被夹住了,没法分别。众生也有“十八般武艺”啊,但是都用不上,十八般武艺就是分别。念这句名号怎么分别?没法分别。这就是入了竹筒的人。
我们专修念佛,知道念佛往生一定,不分男女,有修无修,有智无智,是善是恶,只要念佛决定往生。如果有这样的认识,就是入了名号的竹筒。如果认为“恶人念佛也能往生吗?我的心不清净,没有达到清净心也能往生吗?”这都在分别当中,这样的人还没入竹筒,他还在搞分别,还在弯着呢,这不都是邪分别吗?明明都是曲。入了竹筒,就没有这些分别了,自然就打得念头死,不死也得死;这样才能救得法身活,不活也要活。
而今有人论说念佛,起智愚、善恶、染净种种分别者,未曾实行念佛,未入名号竹筒故。
有的人一讲到念佛,就起分别念:智慧啊,愚痴啊,“开悟了,念佛能往生;没开悟的、愚痴的,可能不行。修三福善业的人可能能往生,造了恶的人怎么能行呢?心染污,念头不净,妄想纷飞,这样怕不行;心清净了,这样念佛差不多能往生”,他虽然念佛,还在起种种分别见,可以讲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实行念佛。因为一实行念佛,就把你这条分别的蛇放到竹筒里去了,你就直了,直了就没有这些念头。你为什么还在起这些念头?这都是口说不实干的人,空口说白话。像这样的人,一听就知道他没有真正念过佛。没有进入六字名号的竹筒,才有这样的邪分别。
如果真念佛,真把小尾巴一提,放到竹筒里去,自然就不会有这些分别了。所以,一些老太太念佛念得很好,念得很虔诚,你讲这些话她都听不懂,不知道你说什么,她也不想听。
归命称名,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不知不觉之间证入实相,连自己都不知道。“入实相自己还能不知道吗?开了悟自己不知道?”是的,净土门就是这样的,自己都不知道就开悟了。就像一个人半夜睡觉的时候,从房顶上掉下一堆金子,他还不知道呢,睡着了,但是发财了,早上一醒,才知道自己真发财了,昨天晚上发的。我们到极乐世界一醒,真发财了!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呢,不知道也给我们了。
“你念佛,速满功德大宝海!”“大宝海在哪里?”“六字名号是摩尼宝珠。”“这是摩尼宝珠吗?”“你念佛,观音、势至跟你是胜友、兄弟。”“啊!真的?”一点都不敢相信。
归命称名,潜通佛智,自然就契入实相。实相就是这句六字名号,这是佛力,靠佛力契入实相就非常容易。如果靠我们自己证入实相,那是没办法的。
所以,昙鸾大师“竹筒”这个比喻,有通和别两重意思,“通”指一般实相,“别”是特指六字名号。
(5)大众
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6)上首
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7)主
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这些偈子都非常好,读了很舒服。这些在卷上我们都解释过了。
(8)不虚作住持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昙鸾大师对第五、六、七这三首偈子,没有再作详细解释,“此观义已彰前偈”。但是对第八首,他作了很多解释。
对第八首偈子,这里有一个简单分科。大分两科,一是释标题,二是释偈义。
┌总明
┌释标题┤ ┌反显
│ └详释┤
│ └正释
│ ┌论
│ │ ┌略明
└释偈义┤ ┌明平等法身,寂灭平等┤对明
│ ┌释名相┤ └详明
│ ┌直明┤ └明未证净心菩萨
│ │ │明不虚作
└注┤ └例举
│ ┌先明毕竟等,存阶次
└问答┤
└后明即等,无阶次
释标题就是“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这是先把标题列出来,然后引出这首偈子,“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这首偈子就是来说明“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的。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对于“观佛本愿力”这首偈子,天亲菩萨自己有解释,就是“即见彼佛”这一段,这是解释这首偈子的意思。接下来,昙鸾大师又对天亲菩萨这段话作了详细的解释。
所以,这里的解释分为两大科:一个是解释“不虚作住持功德”这个标题;接下来从“即见彼佛”,一直到“谓之不然,亦其宜也”,都是解释这首偈子的意思。只不过分为天亲菩萨的解释和昙鸾大师的再解释,天亲菩萨的解释就是黑体字这几句话,昙鸾大师的解释就比较详细。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这就是把标题拿出来。
“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这是总释、总明。“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是什么呢?就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昙鸾大师的解释都是围绕着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
接下来的两段是详释。前面总明是先把观点亮出来,后面再详细解释。详释又分为两段:一个是反显,一个是正释。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这是反面的,举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来显示什么?“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这是反显,反过来说明它。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这一段就是正释,正面来解释。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
“盖”是语气词。这些词用得都很恰当,都很美妙,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轻轻地一笔带过,轻轻地用一个词,就有很大的总括性。
这句是说什么呢?这是个排除,也是个指向。“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不是指其他的,“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除了阿弥陀如来本愿力,在我们凡夫这边没有不虚作住持功德。是讲这个意思。
虚妄业作,不能住持。凡夫人天诸善,皆是颠倒,皆是虚伪,尚难住持人天令不堕,何况得生净土。
凡夫都是虚妄业作,不能住持。凡夫顶多做到人天诸善、人天果报,但这一切皆是颠倒,皆是虚伪。连住持人天的果报、想让它不堕都不可能,你在天上永远不堕落吗?很容易就掉下来了,你都不能住持。
公司发达了,想让它永远兴盛不倒,也不能住持;国家政权、帝王朝代,谁愿意自己家的江山被人夺掉啊?招募那么多人打仗,加封文官武官,结果也不能住持,该改朝换代还要改朝换代,能住持吗?这就说明世间的一切都是虚作,不能住持。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其他的力量都不行;凡夫能住持的,能得利益的,只有阿弥陀如来。所以,“盖”字有这个意思。我们凡夫所作的一点人天诸善,住持人天尚且很难,想靠这个得生净土,不可能做到。
必法藏菩萨真实业,依法性入清净相,不颠倒,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得为住持。
必须是法藏菩萨的真实业,不是凡夫虚妄业作,菩萨真实业依法性入清净相。前面讲过两种功德,不实功德和真实功德。不实功德怎么能住持呢?唯有真实功德能住持,“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能摄众生入毕竟净”,这才叫住持。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
“略”是简略,因为这样的事太多了,比比皆是,所以简单举两个例子,简略显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
“虚作”,就是所做的事都是无用功,到最后打水漂,都是一场空,虚的,没有用。不要以为你费了多大的劲,这都是虚作。
“虚作之相不能住持”,“住持”的意思前面说过了,“‘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就是永恒相续。
下面举了两个比喻:
人有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如斯之事,触目皆是。
这个世界,一切都不能住持,因为一切法无常,哪里能住持?
很多女众,想青春永驻,涂香水,做面膜,做按摩,很可惜,无常风一吹,青丝变白发,青春能永驻吗?哪里能住持?花那么多代价去保养,到最后通通虚作,白费钱。有那些钱还不如供养三宝,好好做点利益众生的事业。昙鸾大师如果在现代,肯定会举这个比喻,因为这个太普遍了。
“人有辍餐养士”,“辍餐”就是自己节衣缩食,自己省一点吃的,供养门客。“养士”,就是把人才养起来,作为谋士、参谋、门客、门人。像战国时代的平原君、孟尝君,都养了很多门客,搜罗天下的名士卿客,为他们出谋划策、壮大势力,所以节衣缩食供养门客,期待他们为自己出力。
“或衅起舟中”,但是有的门客却在船舱里挑起叛乱。“或”就是有些。《吴越春秋》《吕氏春秋》里记载,吴王欲杀卫国的庆忌,但是庆忌势力强大,所以吴王不敢碰他,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有一位叫要离的忠臣,献苦肉计,自愿吴王切其右臂,并杀其妻。这都不敢想象啊,怎么把老婆也杀了?那个时代没有人权,他妻子也没办法。然后假投庆忌,说:“吴王非常昏庸,对我非常刻薄。我这样的忠臣,他把我的手臂砍了,还把我老婆给杀了。我跟他有深仇大恨,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我现在投靠你,我们一定要把吴王杀掉。”要离终得庆忌的信任。庆忌这个人大概疑惑心很重,所以才叫“忌”,疑忌人家。但是要离献了苦肉计,庆忌一看,这不能是假的,手都残疾了,老婆也被杀了——庆忌可能也派了人去刺探是不是真的。于是,庆忌就信任他了,收为养士,供养他,照顾他。
成为心腹之后,要离就劝说庆忌乘船攻吴:“我在吴国待的时间久,吴王的情况我知道,现在我们攻伐他。”庆忌和吴王是敌对的,而且庆忌也很信任要离,于是就乘船攻吴。要离跟庆忌坐一条船,在船上,要离乘虚谋杀了庆忌。庆忌对要离那么好,花那么多钱养他,结果发生叛乱,最后一场空,小命都交到他手上了,这就是虚作。
第二个比喻“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钱多得不得了,整个仓库都装不下,但是最后还饿死了。钱有用吗?没用。这是讲邓通的事,聚集钱财堆满仓库,却不免饿死。《前汉书》记载,汉文帝宠信佞臣邓通,官封大夫。邓通有什么本事?就是会巴结皇上,讲好听的话,溜须拍马。皇上挺高兴,也知道他是溜须拍马,但是听着舒服,于是就封邓通为大夫。
一次,文帝让相师预测邓通的运程。这位相师还是有点本事,一看就说:“邓通将来会贫饿而死。”文帝很喜欢邓通,就说:“能使邓通富贵者,是朕啊!天下都为朕所有,我不让他饿死不就行了吗?”就将川蜀的铜山赐给邓通,允许他自铸铜钱,于是“邓氏钱”流布天下。
这还得了吗?皇上都把整个铜山给他了,让他造钱用,天下的财富他占了一半,要多少钱有多少钱。文帝心想,这样就可以保邓通不饿死了。
然而世事无常,文帝驾崩。文帝想住持邓通,可是连自己都住持不了,自己先死掉了。谁都想不死,但能住持得了吗?文帝自己也不能住持自己,驾崩了。
景帝继位。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就看不惯邓通阿谀奉迎,登基后,就罢免了邓通的官职。考虑到邓通跟先皇的关系,也没有治他太大的罪,就把他的官免了,把铜山和邓氏钱全部收回充公。从此,邓通一贫如洗,到最后真的贫饿而死。这就是邓通的命运,谁也没办法。
“如斯之事,触目皆是”,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
现在也是这样,现在是商业时代,我们就以钱来打比喻。像一些大公司、大企业,讲到钱,谁不愿意保住钱啊?谁都希望钱能够住持。但是钱不是你的,钱就像大水一样,你的手能捞得住水吗?只是水淌过的时候手舒服一下,感觉一下而已,该流走就流走。
股票下跌了,你能住持吗?你说“别跌,停住!”它能停吗?不行。经济危机了,市场萧条了,东西卖不出去了,很多大公司倒闭了,过去很牛的大公司,现在一点声音都没有了,也住持不了。还有国际形势变化,翻来覆去,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掌控的。
这个世间,就是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整个地球都没办法住持,太阳也没办法住持。讲到生老病死,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身体生病,谁也不愿意老,怎样锻炼,怎样练太极拳,也是虚作,只是延缓一下而已,想要住持,没门。
得非作得,在非守在,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
“得非作得”,“得”,虽然得到了,比如庆忌得到了要离;“作”是作用,但是这个“得”,不是按照你的想法,不是那种有作用的“得”,反而害了你。
“在非守在”,“在”,比如邓通有很多钱,在仓库里;但是钱虽然在那里,却不是你守得住的“在”,它一溜就溜走了。所以,这个“在”也是假的、虚的。
“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为什么这样呢?都是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什么叫“虚妄业作”呢?就是没有悟得诸法真实体相,虚妄心、虚妄缘,因缘和合都是虚妄的,是虚妄业所作,当然就不能住持。
反过来,一定要是真实业、不虚妄业,这样才能住持。也就是说,如果体悟了诸法真实体相、诸法本来一如的体性,就可以住持了。因为诸法本来就是这样,讲“住持”,其实也是一个说法而已,它无所谓住持不住持,本来就是这样。所以,如果悟得诸法本来体性,当然就可以住持诸法了,因为它本来就是这样。
下面这一段,“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大家可以配合《往生论注》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来看。在解释“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时,说到了“性”,说到了法藏菩萨怎么发愿,以此来说明他自在神力的住持。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这段话的文字很好,分为两段来解释。
先解释“所言‘不虚作住持’者”,这就是解释“不虚作住持”这五个字。
“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这里有一个“本”和“今”,让我们联想到“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本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之时,一切众生的根性有“三三之品”;“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救度众生之时,众生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则“无一二之殊”。
下面从“愿以成力”一直到“故曰‘成就’”,是解释“成就”这两个字。
“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本”是讲因地;“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今”就是现在,“彼佛今现,在世成佛”,这两个“今”都是同样的意思,就是指阿弥陀佛现在已经成佛了。
因不虚作,果能住持。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这句话是解释因中不虚作;“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这是解释果上住持,因不虚作,果能住持。众生为什么不能“不虚作住持”?因为因中虚妄业作,果上当然不能住持,所以也可以分开看,当然,因果是通贯的。
“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这里虽然说四十八愿,也包含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行,因为愿行是合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四十八愿”就是本愿,“自在神力”就是威神力,正如《无量寿经》里说的“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
“愿以成力”,如果仅仅是发了愿,而没有历劫修行,这个愿就只是一个理想蓝图,没有成为一种救度众生的力量,显示不出这种力量。“愿以成力”,“愿”已经通过“行”完成了,就有一种力量。比如我们想造一架飞机,这是我们的愿望。有了愿望,但飞机没造出来,有运载众生的力量吗?没有。把飞机造出来了,飞机就有运载的力量,我们的愿就在具体的事物上显示出来。想造高铁,还没造出来,就没有运输的力量;造出来了,就有这个力量。这是“愿以成力”。
“力以就愿”,“成”和“就’这两个字是互相说明的。“就”是符应,符合、顺应的意思。“愿以成力”,因中的本愿成就了果上的神力;“力以就愿”,果上的神力符应了因地的本愿。愿和力之间是因果互通互含的关系,所以叫“愿以成力,力以就愿”。
“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徒”是白白的,“虚”是空虚的。“愿不徒然”,因为这个愿通过历劫修行已经成就了,所以,“愿不徒然”也是进一步解释“愿以成力”的。因为愿已成为力量了,它才不徒然;如果这个愿没有显示为一种力,这个愿就是空愿,就没有力量,就是徒然。因为“愿以成力”了,所以“愿不徒然”;因为“力以就愿”了,所以“力不虚设”。这个“力”,是果上的自在神力,是救度众生的力量,它跟因地的本愿相符合,有一个预先设定的目标,它不是虚的,不是浪得的,这叫“力不虚设”。
“力愿相符,毕竟不差”,力和愿互相吻合,毫无差错。
“故曰‘成就’”,这叫“成就”。
┌力愿相符不差
不差┤
└愿力度生不差┈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有两种不差:
第一,力和愿互相之间没有差错。愿成为力,力以就愿,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差失,这叫“毕竟不差”。
第二,愿和力的作用,救度众生决定没有差错,说救你就能救你,“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就是“力愿相符,毕竟不差”。善导大师四十八字本愿释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就是说愿和力之间没有差距。“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救度我们绝对不会出差错。
“不差”就是不差失、不遗漏,没有不定的因素,这叫“毕竟不差”。说救你就能救你,说往生就能往生,这些话都非常干脆利落。
善导大师解释四十八愿,跟昙鸾大师是一样的意思,这才叫“成就”。《大经》卷下讲到“愿成就文”,就是说愿成就了,不是虚的。
这里讲的“愿”是指什么呢?总的来讲,是“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因为四十八愿都成就了,所以有“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如果参考《往生论注》卷末解释“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愿”就是三条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和第二十二愿。
所以,这个“愿”,有广、略、要三重含义。
┌十八愿 往生 ┐
四十八愿┤十一愿 成佛 ├一愿┈第十八愿
└廿二愿 度众生┘
(广) (略) (要)
广,就是四十八愿;约略起来,就是三条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再把它浓缩,就是最重要的——第十八愿。所以,“愿以成力”的“愿”要这样来理解。
三条愿中,第十八愿是讲往生的,往生“毕竟不差”;第十一愿“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这是讲成佛的,成佛“毕竟不差”;第二十二愿是得一生补处、行普贤行、广度众生,度众生“毕竟不差”。
所以,我们依阿弥陀佛愿力成就,往生、成佛、度众生都是铁板钉钉的事,是已经完成的事。如同囊中取物,都在六字名号的袋子里装着,“毕竟不差”,不会有任何差失。
以上我们是把文句简单梳理了一下。
下面我们再来作些辨义。
首先对“不虚作住持”这五个字说明一下。
┌能住持┈如来自在神力(果具因)
│
不虚作住持┤ ┌速疾成佛 第十一愿┐
│ ┌彼土┤ ├不虚作
└所住持┈众生┤ └广度众生 第廿二愿│
└此土┈必定往生 第十八愿┘
“不虚作住持”,要了解什么是能住持,什么是所住持;就是说,谁来住持?住持谁?这叫能、所。
比如我们用双手持一个盘子,能持的就是这双手,所持的就是这个盘子。我拿一本书,我用力量住持着,这本书就不会掉下来;如果我一松手,书就掉了。这叫能持和所持。
“不虚作住持”,能住持的,是“如来自在神力”,是阿弥陀如来用自在神力来住持;所住持的,就是我们众生。
本来这个“力”有两种:一个是法藏菩萨的大愿业力,一个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力。但是这个能住持力,我们只讲“如来自在神力”就可以了,因为果上的力就包含了因中的大愿业力,果必含因,果必具因。
所以,能住持的就是“如来自在神力”,所住持的就是众生。
众生获得不虚作住持功德也分为两种:一个在彼土,一个在此土。
在彼土住持,有两种功效:
第一,速疾成佛。所谓“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是讲速疾成佛。速疾成佛是靠第十一愿的力量住持,令其速疾成佛。
第二,广度众生。依第二十二愿的力量广度众生。
这是彼土的两种住持。这种住持力,广说无量无边,约略起来说,就是在彼土分为两种功效。
“住持”有什么样的功效呢?比如我端着这本书,这本书就不会掉下来,这就是住持的功效。一棵树,有生命力住持,就能生长,开花结果。那么,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的住持有什么功效?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阿弥陀佛能住持让你速疾成佛,再就是让你广度众生,这就是神力住持的功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彼土,“即见彼佛”。
另外,在此土也有住持,此土住持就是让我们必得往生,第十八愿让我们必定往生。
所以,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这三愿叫不虚作。
住持,有能住持和所住持,所住持的有彼土、此土,都是不虚妄的。
或曰住持国土、名号,所对不同,方便而说。如手持盘,手不持手。
当然,我们有时候也说如来神力住持国土,比如国土十七种功德庄严当中说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也说“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又说六字名号里有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神力住持,所以能够救度众生。这都是对应不同的层面来说的,是方便而说。从佛本身来讲,佛跟国土、名号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就没有自己持自己。比如手不能自己端着手,手只能端东西。
所以,所谓住持,有另外一种意境。佛的自在神力跟六字名号本来就是一体的,无所谓持与不持,只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才这样说。因为我们觉得六字名号是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我们理解,才说有神力住持在当中,所以能救度我们。
其实从佛的角度来讲,名号就是佛,它有什么住持不住持?难道还要自己住持自己吗?哪有这回事?国土也一样,身土不二。在娑婆世界,身和土、正报和依报是分离的,所以才说住持,有能住持、所住持。在佛来讲,能所无二,身土不二,只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才这样说罢了。
请看《往生论注》卷上“性功德”(《圣教集》243页),这一段内容和意义都非常好,跟我们现在学的这段也有很好的关联。
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下面说“性”有四种意义。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
共有四段:一是“‘性’是‘本’义”,二是“积习成性”,三是“圣种性”,四是“必然义、不改义”。
最后有一个结论:
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
跟“不虚作住持”这里讲的差不多。讲“不虚作住持”时说“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讲“性功德”时说“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这几段文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讲,第一段“‘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这是总说。当然,这是从果上净土的功能来说的,我们现在是配对法藏菩萨因地的发愿来说明。
因为“随顺法性,不乖法本”,所以才能住持。因为“随顺法性,不乖法本”,这才是不虚妄业作;如果不顺法性,有乖法本,这就是虚妄业作,不能住持。
下面是别释,分为因和果。因又分为愿和行。愿就是指“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这一段。这一段我们之前解释过了,所以我就读一下。
“悟无生法忍”,法藏菩萨那个时候是八地菩萨,悟了无生法忍。悟无生法忍是悟到什么呢?就是前面说的“随顺法性,不乖法本”。所谓“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必须在因中和果上都是这样,因中这样,果上才这样。法藏菩萨因中发愿,不是凡夫发愿;如果是凡夫发愿,凡夫是分别念,没有随顺法性。法藏菩萨是称性发愿,所以发愿的时候就是不虚作;修行是称性起行,修行的时候也是不虚作;果上利益众生是称性度众生,就像八地菩萨不动遍至、一念遍至,不需要起个念头。所以,阿弥陀佛从因至果、从愿到行都是不虚作。
我们先看愿,发愿不虚作。法藏菩萨悟无生法忍悟到了什么?悟到了“随顺法性,不乖法本”,所以“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发四十八大愿”是指发愿,“修起此土”是指行。“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有愿还要有行。行就是“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他发愿,是在悟无生法忍的圣种性位发的愿,是称性发愿,“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他起行是“积习成性”,所谓“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也就是兆载永劫的修行。这兆载永劫的修行,点点滴滴、心心念念都是无我、无我所心,都是随顺法性的,都是清净的,所以,他这种修行才是不虚作。
这是因中的愿和行。
到果上,就是下面这一段,“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因为修行成佛了,成就这样的功德了,这种功德力量显示出来,它就必然不改。“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这一段可以和“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合起来看。“众流”,指一切众生。众生入到大海,必然跟海一个味道,海味不会随着水的味道改。我们虽然有善有恶、有凡有圣、有小乘有大乘,种种味道不同,但只要入到阿弥陀佛的功德大海,“即见彼佛”,就入弥陀功德大宝海,大海就改我们的味道,让我们成为跟佛一样“功德大宝海”的味道,大海不可能随着我们的味道改。这叫“必然义、不改义”,这才叫“不虚作住持”。
如果你进来把大海都改掉了,大海不就虚作了吗?功德大宝海必然改你,必然让你同于大海的味道,不会被你所改,这叫“必然义、不改义”。
下面说“安乐净土诸往生者”,这就是“众流入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被安乐净土改掉了。你去以前是净色、净心吗?就咱这个肉体凡胎,就咱这个贪瞋痴慢疑的心,哪有净色、净心?色也不净,心也不净。但是到了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这是被海性所改,极乐世界就是“功德大宝海”,“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我把这几段画了一个表:
┌愿┈悟无生法忍┈圣种性┐
┌因┤ ├┈┈┈┈┈┈┈能持┈不虚作┐
随顺法性│ └行┈集诸波罗蜜┈积习性┘ │
不乖法本┤ ├清净性成就
│ ┌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必然性┐ │
└果┤ ├┤ ├所持┈┈┈┈┘
└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不改性┘
总的是“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因为这样,才有“不虚作住持”的作用和功能。
总,又分为因和果。
因中的愿是“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即“悟无生法忍”;行也是“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即“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
果上也是“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为什么呢?因为因中的誓愿成为果上的力量了,所以必然不改。这种力量,让本来不顺法性、有乖法本的众生,也必然“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如蛇入竹筒,不得不直。所以,必然不被众生所改,而是改了众生,同海一味。这是显示果上的力量。
如果因中的愿和行只是阿弥陀佛自己利益自己,那对我们就谈不上什么力量了。所以,成为果上的力量之后,“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这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吗?不是。我们一到极乐世界,就“无不净色,无不净心”。为什么?极乐功德大宝海改了我们,我们入了实相,就不得不直。极乐世界整体就是实相的境界,我们一到那里,当下就证悟实相,“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这叫“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它的本性就是这样,它的作用就是如此,不加勉强造作,到极乐世界就是这样。
“愿以成力”,通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愿才能成为力,成了什么力?下面列了四种:
┌本愿力┬因 ┐
│ └果 │
愿以成力│名号力┬光┈破暗│┌法界之力┐ ┌乘佛愿力
兆载永劫┤ └寿┈满愿├┤ ├称名┤蒙光摄取
│光明力┬摄取 │└自在神力┘ │住持不退
│ └护念 │ └光寿无量
└住持力 ┘
第一,本愿力。因中本愿,果上神力。本愿力也有因和果。
第二,名号力。名号就是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又分为光和寿。光是破暗,寿是满愿。所以,名号力就是破暗满愿力。
第三,光明力。我们特别强调光明,为什么?“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明的力量有两种,一个是摄取力,一个是护念力。以光明护念我们,以光明摄取我们,让我们现生平安利乐,临终神诞净土。这就是光明摄取的力量。
第四,住持力。“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这就是住持之力。
以上是用几种名相来说明“愿以成力”,增加我们的理解。看到“愿以成力”,不要简单地一带而过,而是要思维成什么力、对我们有什么作用、这些作用在哪里表现出来。
“愿以成力”,首先讲本愿力,然后讲威神力。威神力体现在哪里?就是光明力、名号力、住持力,这都是阿弥陀如来的威神力。
这些力,如果以昙鸾大师的解释,就叫“自在神力”。什么叫“自在神力”?自在度众生,出神入化,毫无障碍,这叫“自在神力”。“自在神力”度我们,不是小事一桩嘛!“能神者神之耳”。怎么能往生?“神”了,这就往生到净土。怎么成佛?“神”了!
佛是遍法界的,他这种自在存在于一切法界。所以,本愿力、光明力、名号力、住持力,当初就是“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宝王如来性起义”,是法界缘起、性起的力量,所以这种力量就是法界之力。
“愿以成力”,整个法界之力成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来救度你,那不是小意思吗?法界之力救你还困难吗?
人就是颠倒,自己躲在小黑窟洞里,“我这个小黑洞,太阳能照破吗?”整个太阳的力量,还照不破一个小黑窟洞啊?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光明力,就是法界的力量,你那点罪业,就是一个小黑窟洞,阿弥陀佛灭你那点小罪算什么?破暗满愿,黑暗当下就破了,志愿当下就满了,你还担心什么?
众生总是把自己看得大,把阿弥陀佛看得小,“阿弥陀佛,我欠这么多债,你还得了吗?阿弥陀佛,我这么多罪业,你背得动吗?阿弥陀佛,我这么黑暗,你照得破吗?”阿弥陀佛“愿以成力”,救你算什么?救你是没问题的,所以叫“愿以成力”。
这个法界之力,我们怎么得到呢?“南无阿弥陀佛”,这就交上手了,力量就搭上钩了。
所以,我们只要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愿以成力”,这个愿力我们怎么得到呢?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
称佛名号就蒙光摄取。光明的力量怎样发生作用呢?光明力怎样获得呢?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光明就摄取你。
住持力怎么得到呢?只要称念名号,阿弥陀佛自然住持,让你心不退,所谓“蒙光触者心不退”。阿弥陀佛的住持力让你不退转,现生不退,这个力量不就得到了吗?
有人说念佛不得力,怎么会不得力呢?你没有念佛,才会不得力;念佛还会不得力吗?念佛就归命阿弥陀佛,乘佛愿力怎么会不得力呢?就好比说“坐上飞机,还没有得到飞机的力量”,有坐上飞机没得到飞机力量的吗?那你肯定还在地上。你坐上飞机怎么会没得到飞机的力量呢?这话矛盾啊!
念佛不得力,那是你没有真的念佛。就像坐动车一样,一脚踏在车板上,一脚站在月台上,你当然不得力,车一开动,人还在月台上站着呢!
所以,很多人念佛,重心不在佛那边,重心在自己这边,这样永远不得力。重心要归命,整个通身放下、彻底靠倒,要靠上阿弥陀佛。这样念佛,得不得力自己还不知道啊?
得力是什么效果呢?同佛光寿。名号里有无量光寿的力量,我们得到了,我们就同佛光寿,跟佛一样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名号里的无量光明、寿命,能让我们非常安心、自在、满足,很有力量感。
光就是一种力量,而且这种光是无量光,力量大到无量无边、充满法界。而且,这种无量光是以无量寿为体。以佛身为体,然后才有无量光之用。我们念佛,名号里的无量光、无量寿我们都得到了。
“无量寿”,一想就知道它的力量非常大。无量寿里发出的无量光,你想想,它的力量有多大!能活无量的寿命,靠的是力量。这种无量寿,不仅是时间上的无量寿,是震彻法界,整个法界一切的力量都浓缩在六字名号里面。
众生就是烦恼戏论的水泡、我执的水泡,这些水泡,就执着有一个“我”。阿弥陀佛是无量功德大宝海,你一念佛,水泡就灭了,当下成为和阿弥陀佛清净海水一样的功德,和阿弥陀佛的大海同一波澜。这样才可以广度众生,这样才可以广大自在。
你虽然也在大海里,但还执着一个小泡,忽上忽下,风一吹还害怕破了,这过得多苦恼、多痛苦!六字名号一念,小水泡就灭了,当下就跟海水成为一体,跟大海同一律动,你就能感受到大海的生命,感受到这种广博、深广的力量,这多自在啊!何苦搞个小水泡呢?我们这个小身体就是小水泡,如梦幻泡影,是镜中之身。我们念佛了,“这水泡快点灭吧!”二十年,三十年,也很快的,很快就灭了。
之所以不马上灭你的水泡,是因为阿弥陀佛还要考虑安全度。你的身心状况、接受程度还要有一个过渡期,根据你的情况平稳过渡。到极乐世界换一副身心作佛,要平稳过渡,让你目前这种烦恼的身心能够适应。
“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什么叫“力不虚设”呢?前面说过了,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自在神力是设定好的,有设定的目标,是根据因地的本愿,设定了度众生的力量,这叫“力不虚设”。
善导大师有几段法语,能够很好地说明“力不虚设”。
┌1.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2.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无差失┐
力不虚设┤3.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无遗漏├正中靶心
│4.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无不定┘
│ 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
└ 余杂业行者 ┘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念佛人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这种光明摄取的力量,是根据什么来的?“当知本愿最为强”。是因为因中的本愿“称名必生,光明摄取”,这不就是“力不虚设”吗?这个力量是有源头的。我们念佛了,这个力量能虚设吗?我们顺佛本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力不虚设”,它不来都不行,名号的光明必须摄取我们。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这不也是“力不虚设”吗?“不为余缘光普照”,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不是为别的缘由。这个光有一个唯一的目的,“唯觅”,“觅”就是寻找,寻找念佛往生人。
这个“力不虚设”,就像射击打靶一样,每次都射中十环,打得非常准,只要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击中十环,所以说“力不虚设”。“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这个光明是寻找、摄取念佛的人,“力不虚设”,让我们往生,绝对不会含糊。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相续照耀。找谁?“力不虚设”,不是虚的,是设定好的,就找念佛往生人。所以,如果不念佛,就跟阿弥陀佛的力量没有交集。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佛的光明非常准,不会偏到旁边去照“杂业行者”,它专门寻找、救度专修念佛之人。
愿和力,愿是讲因,力是讲果。“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愿┈因┈秽土发┈成佛
│
└力┈果┈净土成┈度生
法藏菩萨因中发愿是在秽土,是为秽土罪恶众生所发的愿,因中发愿,修行成佛;果上的力量是在净土成就这样的自在,因为成佛了,就有净土了,净土成就度众生的自在神力。
因果交彻,生佛一体,净秽圆融,摄众生入毕竟净。
因果交彻,因趋于果,果含着因。一旦成就了阿弥陀佛的自在神力,因果就都在其中了。这种发愿,本来就是众生跟佛一体的发愿,所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这种因果交彻、生佛一体的力量,就裹在六字名号当中。而且,这种发愿是从秽土到净土、以净土摄秽土,所以是净秽圆融,并没有半点隔开。
“力”非常重要。比如以我们凡夫来讲,你有力,才可以从此地到彼地;你有眼力,才可以从这里看到那里。老了,眼没有力了,只能看两尺远,再远的就看不到了;眼力强,就能看得很远。手的力量大,石头一扔一百米;力量不够,只能扔五米远。所以,没有力量就不可能达成目标。力是决定于有力者这一方,他的力有多大,就能达成多大的目标。
阿弥陀佛本愿力是尽虚空遍法界,他这种力量也不是无来无去,以我们来讲就是有来有去:从极乐世界,到我们这里,把我们从秽土救到净土。所以,这个力必须能破三界轮回,能破三界业系,能破众生业力。佛度众生非常容易,他破我们的业力很简单,并不需要咬牙切齿使劲拽,用不着那样;如同光来暗去,当下自然完成。
因为有这个力量,才说“摄众生入毕竟净”。真实功德能摄众生入到毕竟净的净土,这就是“力”的作用。“摄”就是一种力量。大家好好体会一下这个“力”。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这一段是天亲菩萨《往生论》的论文,它是解释“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首偈子的。这首偈子,我们在学习卷上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先把天亲菩萨这段论文简单地通释一下。
“即见彼佛”,“即”就是立即、当下。为什么说“即见彼佛”呢?念佛之人往生净土,往生之当下、往生之当处就见到阿弥陀佛,不会在莲苞胎里待五百岁。如果在莲苞里待五百岁,能叫“即见彼佛”吗?所以,是往生当处就见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之后,效果怎么样?“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一见到就得这个效果。
什么叫“未证净心菩萨”?菩萨有三种:净心菩萨、未证净心菩萨、上地菩萨。未证净心菩萨是指初地到七地的菩萨,初地到七地的菩萨也可以分身到他方世界作佛度化众生,但是要作意,要起这个思想,起这个观念,起这个意识,然后才能分身。就凭这一点,就知道他心不清净,起念头了,所以叫“未证净心菩萨”。
什么叫“净心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就叫净心菩萨。净心菩萨不作意,叫作“无功用地”。前面说过一个譬喻,“譬如有人,善治堤塘”,先把水储在堤塘当中,看哪些地方需要放水,需要开渠道,把这些都做好了;“及放水时,不加心力”,灌溉时水顺着渠道就淌到需要的地方,自然就淌去了,不加心力。菩萨度众生也是这样,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储存好了,何等诸佛当供养,何等众生当度化,把功德堤塘都筑好了。当他度众生的时候,不加心力,入报身三昧,供养佛、度众生都是自自然然的,这叫“无功用地”。有这种度化众生的力量,就叫净心菩萨,他已经不起念头了。
所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度我们,根本不起念头。只有我们人才讲“哎呀,阿弥陀佛看我们众生都着急,望眼欲穿,众生何事不思来,金臂常垂十大劫,都已经酸了!”这都是站在我们众生的立场来讲的,佛度众生没有念头,无知而知,无度而度。
但如果讲无度而度,我们听着就觉得没有意思,一点都不亲切;说“阿弥陀佛把我当心肝宝贝”,那才觉得舒服。因为我们凡夫是有情的,讲“平等”“寂灭”就不舒服,没有一点感觉;“阿弥陀佛对你很慈悲,把你当作宝贝,当作掌上明珠”,这样说就觉得好。
讲老实话,这些都是烦恼戏论,都是我们的分别念头。但是对凡夫只能这样讲,这样讲就是“顺毛摸”。凡夫都长了一身分别念的“毛”,为了“顺毛摸”只好讲这些话。
“上地诸菩萨”指什么呢?八地以上,九地、十地、等觉,这叫“上地诸菩萨”。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简单讲,从初地到七地的浅位菩萨,也就是未证净心菩萨,一旦到极乐世界,“即见彼佛”,立即就是八地、九地、十地以上,直到一生补处。这才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能显明速成佛义。若净心菩萨,入无功用地,已出七地沉空难。
为什么拿“未证净心菩萨”来说呢?因为七地菩萨还有一个七地沉空难,如果有七地沉空难的话,成佛就要很长时间,遥遥无期,就不能显示“速”。而初地到七地的菩萨之所以能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就是因为他没有七地沉空难,直接就过了。
那八地以上的菩萨难道就不需要阿弥陀佛加持吗?不需要阿弥陀如来的住持力吗?也需要,也获得了弥陀的住持力。之所以不拿八地以上的菩萨来说明,是因为他已经是无功用地,能够自自然然地供养诸佛、教化众生。所以,如果以八地菩萨来说明,就显示不出那种明显的功效和鲜明的作用,所以就拿未证净心菩萨来说明。
比如我们去救济人,已经解决温饱的人,我们给他一栋楼;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也给他一栋楼。但如果拿温饱的人来讲,他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了,饿不死,冻不死,这样就显不出慈悲救济的效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马上给他一栋洋楼,慈悲救济的效果不就显现出来了吗?
所以,举出有七地沉空难的未证净心菩萨,才能更有力地说明这种不虚作住持功德。
净心菩萨亦为佛住持,廿二愿。文殊普贤愿生者为此。
当然,八地、九地、十地也仍然得到不虚作住持,不然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求生极乐世界干什么?也是因为快啊,不虚作住持啊!本来就是等觉菩萨,求生极乐世界就是想快点成佛。
这里有一些名词我们再解释一下。
什么叫“平等法身”呢?就是证悟平等法所获之身,以平等法为己身,称为平等法身。什么叫“平等法”呢?就是诸法平等,证悟诸法本来平等,也就是真如实相。平等就是真如实相,所谓“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这一段我们前面也学过。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称为平等法身,因为他已经证悟平等法。
什么叫“法性生身”呢?“法性生身”又作“平等法身”,八地菩萨证悟无生法忍,断诸烦恼,离开分段生死,自在显化种种不可思议变易身。《大智度论》说:“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法忍,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
什么叫“生死肉身”?菩萨来娑婆世界修行,他可以显现为“生死肉身”。他的生死肉身就跟我们一样,要吃要喝。这个生死叫分段生死,比如60岁、80岁,或者是100岁、200岁,总之是一个生命时段。在这个生命时段当中,他已经证悟无生法忍,而且断尽烦恼。
这个色身报谢之后,他不会再来投胎,不会再有分段生死。因为他证悟法性,以法性为身。但是他还有习气存在,烦恼还没彻底断干净,如果习气也断干净了,那就成佛了。
因为习气没有断净,还有微细的烦恼习气,所以他还要生。但是这个“生”不像我们这样的生死肉身、肉体凡胎,他是法性之身,是微细变化,微细生灭身,这就是变易身。他的法身相好庄严,虽然也有不断的升进,比如从八地到九地,法身越来越庄严、圆满,但是他没有分段生死,这叫“法性生身”。
“寂灭”,“寂”就是寂静。像我们凡夫,心中总是不寂静的,有种种分别念头,有种种概念、种种语言、种种音声,总是在那里判断、分别、取舍,这个心就不寂静。“寂”就是这一切分别念都止息,没有分别。
“灭”,这一切生生灭灭的现象,当下止息,彻底展露出万法本来的体相,这就是“寂灭”,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二十九种皆“成就”,何故释在此
廿九种皆成就,何故释在此?若随机,任一处皆可。若依次,第一偈当释。何故只释愿力成就?岂非以偏概全?
说到“成就”,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成就,每一种不是都成就了吗?但是“成就”两个字特别放在“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里来解释,昙鸾大师说“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第一,如果随机解释“成就”这两个字,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解释,因为它不是单独出现在这里的,每一种庄严都在说“成就”,比如“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前面都已经过了二十四关了,都没解释,到第二十五关才解释,这是为什么?
第二,如果按照文句的顺序来解释,一般都是在最早出现的地方先解释,那就应该在第一首“清净功德成就”里解释。在卷上释偈颂时没解释,那在卷下释长行的时候应该解释了吧?因为卷上讲本愿,卷下讲本愿力,讲种种不思议功德成就,在第一首就应该解释。可是,第一首也没有解释,一直等过了二十四首,等到这里讲“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才来解释,这是有特别意涵的。
放在这里解释,是要说明什么呢?是要说明这首偈子是所有二十九种功德成就的根本;这里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了,二十九种成就才有根。而且昙鸾大师并没有解释“成就”两个字文字的意思,而是解释“愿”和“力”的成就,说“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没有像解释“住持”时说“‘住’名不异不灭,‘持’名不散不失”,只是用“愿力成就”来解释,然后说“故曰‘成就’”。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愿力成就为一切成就之根本。此偈正是全篇之根,净土正道大慈悲之根,法王善住持之根,往生成佛度生之根。
一般人会觉得这是以偏概全,因为虽然这里讲了“愿力成就”,但是别的地方也讲“成就”了,比如第一首讲“清净成就”,第二首讲“量成就”,但是在那些地方,都通通忽略不谈,专门在这里以“愿力成就”来涵盖一切。其实,这是从下面“净入愿心”章中天亲菩萨说的“愿心庄严”来的。
在第四章,天亲菩萨说:“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所谓“三种成就”,就是国土功德成就、佛功德成就和菩萨功德成就。这三种成就归在哪里?归在“愿心庄严”;“愿心庄严”又归到哪一首偈子?就归在这首“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所以,在这里解释“成就”这两个字,并且特别就它的意义说明“愿力成就”,足见昙鸾大师的解释非常巧妙,在文句结构的安排方面,已经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我们在前面说过,“住持”两个字,昙鸾大师在卷上没有解释,也是放在卷下解释的。如果按照一般的文句解释次第,在卷上就应该把这两个字的含义交代清楚,但是他不在那里解释。放在卷下解释,是要说明这是“力”上的成就,才有住持之力。
所以,这些地方我们都不要轻易看过。
昙鸾大师是以“愿力成就”作为一切成就的根本,也是以这首偈子作为全部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的根本,也是作为净土“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个“善根”的根本——“大慈悲乃净土之根”就体现在“观佛本愿力”这首偈子当中,也是作为“法王善住持”之根,也是我们往生成佛度众生的根本。
所以,昙鸾大师卷下的问答就把“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解释为第十八愿的往生、第十一愿的成佛、第二十二愿的度众生,都是以这里为根本。在这里也解释为两条愿:第十一愿和第二十二愿。
“未证净心菩萨”通摄博地凡夫
我们来看天亲菩萨的解释。这一段当中有很多名相,昙鸾大师也有解释。关于“未证净心菩萨”,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
问:若依论文,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若如此者,永不摄地前及博地凡夫耶?
这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看到这里就容易起疑惑。所谓“未证净心菩萨”是指初地以上,一直到七地的菩萨。我们凡夫本来就容易怀疑,看到这里就会说“这里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是讲初地到七地的菩萨,我们是凡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肯定不是指我们,这不是论文明明白白讲的吗?”所以,在这里就要把它抽出来讨论。
什么叫“地前”?“地前”就是初地以前。佛教的一些基本名相,大家还是要知道。从初地到十地称为“十圣”。初地之前,“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三贤”就是“三十心”:“十住”有十个位子,“十行”有十个位子,“十回向”也有十个位子。“三十心”之前称为“十信”。“十信”属于外凡位,“三贤”属于内凡位,“十地”才属于圣位,这叫“三贤十圣”。
十信位以前,就称为“博地凡夫”。所谓博地凡夫,就是指我们这种常没常流转的众生,是彻彻底底、彻头彻尾的凡夫,我们连“外凡夫、内凡夫”这些名字的边都沾不上。
“未证净心菩萨”如果是指初地以上到七地的菩萨,那么,地前三贤位到十信外凡位,以至十信已过,到我们这样的博地凡夫,是不是就没有分了呢?如果这样,“不虚作住持功德”对我们就没有意义了。
答:不然!《往生论》为显示未证净心菩萨若往生,即时与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平等,永无自力退堕之难,故就净心、未净心对待,显示以明。
不是这样。后面说了几段理由。
《往生论》从文句上,从语言表达方面,是想说明没有证到净心菩萨的,到了净土跟净心菩萨一样。这是通过一个对比来显示。
若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
这是从理上来说,阿弥陀佛的救度通摄十方众生,通摄地前和凡夫往生,所以,一切众生都归在“未证净心菩萨”这一句当中。并不是说地前往生的或者博地凡夫往生的,到极乐世界就不能与上地菩萨身等法等。这里只是用了“未证净心菩萨”这个词来表达。而且,这段文本身在表达的时候,也有它的内涵,就是说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道理就是这样的。下面引用几段证据。
故《安乐集》卷下(《圣教集》439页)云:“《净土论》(意)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
《净土论》就是《往生论》。《安乐集》引用《净土论》说什么?“十方人天生彼国者”,没有说是“未证净心菩萨”。
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博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极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之异)。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及“随意修普贤行”。故此论文之后,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往生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
这是引用《安乐集》这段文作解释,《安乐集》是道绰大师的解释。我们读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为标准。因为我们本来就有怀疑,对净土法门不生信心,看到这里就会说“你看!天亲菩萨说的,这是未证净心菩萨,凡夫没分!”所以,我们要看相承祖师是怎么解释的。
道绰大师在这里并没有局限于未证净心菩萨——初地到七地菩萨这样的范围,直接就说“十方人天生彼国者”。从文句来讲,这不是明显跟《往生论》的文句不匹配吗?这就是祖师,力透纸背,能看到论主的本意。道绰大师之所以作这样的解释,是建立在阿弥陀佛整个四十八愿的基础之上;而天亲菩萨这里的文句,主要是就“净心菩萨”和“未证净心菩萨”的文句来解释。所以,道绰大师的解释并不违背天亲菩萨的本意。
又,此《往生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中,第三“无余供佛德”言(《圣教集》272页):“菩萨、声闻、天人大众”,故知“通摄下凡”。
我们在卷上已经学过,曾经给大家点明过。这里是说明菩萨四种功德成就,第一、第二和第四首都没有特别说明,就是讲菩萨;但是第三首“无余供佛德”就说:“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不能遍至十方无穷世界,供养诸佛如来大众;或以己土秽浊,不敢向诣净乡;或以所居清净,鄙薄秽土:以如此等种种局分,于诸佛如来所,不能周遍供养,发起广大善根。”
“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列出“菩萨”和“人天”,就知道这里的“菩萨”指圣位菩萨,“人天”指凡夫人天。把“菩萨”和“人天”对着来说,就有一种圣凡的对比。如果不是以圣凡来对比,凡夫人天发起了菩提心也可以叫菩萨。这里既然把“菩萨”和“人天”对比,就不是从是否发菩提心来判断,而是说明圣凡的关系。何以知道二者是圣凡的关系呢?看下面就知道,“不能遍至十方无穷世界,供养诸佛如来大众;或以己土秽浊,不敢向诣净乡”。“己土秽浊、向诣净乡”是讲五浊恶世的,当然这里有典故。五浊恶世圣位菩萨少,凡夫多。
“是故愿言:‘我成佛时,愿我国土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香,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这里也列出了“菩萨、声闻、天人大众”。
引用“无余供佛德”这一段是要说明什么呢?说明这里所讲的“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等四种菩萨功德庄严成就,并不是单指从初地到七地的菩萨,而是包含一切菩萨、声闻和天人大众;也就是普通博地凡夫往生极乐世界,也可以即时具有菩萨这四种正修行,能够遍至一切诸佛大会处所,供养诸佛如来。
既然第三首是这样,第一、第二和第四首也是一样,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即获得“不动遍至德”“一念遍至德”“无余供佛德”和“遍示三宝德”。这样我们读起来就亲切,就觉得有分,“我去了也是这样”。这是依据谁的解释呢?这是依据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的解释。这样就有信心,就有喜悦感,就有亲切感。
同时,这样的解释非常契理契机,弥陀本愿成就的原理必然如此。所以讲“‘菩萨、声闻、天人大众’,故知‘通摄下凡’”。
又,《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言:“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故知“通摄所有众生”。
如果依据《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讲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或许有人还会说“你看,讲诸菩萨众,这是讲圣位菩萨”。如果配对《庄严经》来看,就知道不是讲诸菩萨众,是讲“所有众生,令生我刹”。
“若有大愿,未欲成佛”,这讲的跟第二十二愿的内容差不多。第二十二愿的内容,一个是“一生补处”,一个是还相回向,行普贤行。而这里的“若有大愿,未欲成佛”比较简略。第二十二愿说“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里说“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他要作菩萨,那怎么办?“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的内容比较完整,这里说的比较简略,但意思是一样的。
通过这里的以经证经,说明第二十二愿所讲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是指所有众生。既然是所有众生,就通摄我们这些博地凡夫。因为菩萨这四种正修行是第二十二愿回向所成就的。如果第二十二愿的回向成就只是对未证净心菩萨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分了,就不能得到“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利益了。
这里反复引用经文和祖师的论释,是要证明第二十二愿是利益一切地前、地上以及博地凡夫。
我们来看昙鸾大师的解释。因为解释得比较长,所以先作一个分科。
┌略明
│对明
┌明所等┤ ┌四德
│ │详明┤
┌直明┤ │ └三无想
│ │ └结明
│ │明能等
│ │明平等
│ └例举
│ ┌先顺通途明毕竟等,存阶次
└问答┤ ┌明十一愿成就
└后申自宗明即等,无阶次┤
└明廿二愿成就
大分两科:一是直接说明,叫直明;二是通过问答来说明,叫问答。
直明当中又分为四科。天亲菩萨说“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里所说的就是平等。怎样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未证净心菩萨一到极乐世界,马上就和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同得平等法身,同证寂灭平等法,这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所以这里主要是讲平等。
讲到平等,昙鸾大师先明所等,次明能等,再明平等,最后是例举。
什么叫“明所等”?既然说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跟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平等,那么那个平等的境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发起喜悦心。所以,跟谁平等很重要。比如,我一个月收入一万块,结果去跟收入五千的平等,那我不是掉下去了吗?如果一个月收入一万,去跟一个月收入一百万的平等,那就上去了。这个速满足的“等”,是跟谁平等呢?净心菩萨、上地菩萨,和这样的菩萨同得“寂灭平等”。
那么,是哪些人来跟上地菩萨平等呢?这就是“明能等”。是怎样的平等呢?这就是“明平等”。最后再来作个例举。
第一段就是“明所等”,分成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个从身,一个从法。身是平等法身,法是寂灭平等法。先略明,次对明,再详明,后结明。
先略明,简单地解释。“‘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这是讲身,平等法身。“‘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这是讲法。这简单的两句话,分别对身和法作了定义。这在分科里叫作略明,简略地说明。
接下来是对明。“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这是把法和身、身和法互相对应着来说明。
下面是详明。从“此菩萨得报生三昧”到“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这一大段叫详明,详细地说明它到底是怎样的平等法身,又是怎样的寂灭平等法,有什么样的功能利效。这是讲四德、三无想——四种功德,无三种想法。
最后是结明。“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再总结显明一下。
以上是简单的分科。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这句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法性生身”是相对于“生死肉身”的,是八地以上的菩萨。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
八地以上的法身菩萨所证悟的境界、所证悟的法,就叫作“寂灭平等法”。寂灭和平等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一体不二的关系,寂灭就是平等,平等就是寂灭。八地菩萨初入寂灭平等,还没有究竟。
寂灭平等:平则寂灭,不平则鸣。
俗话说“不平则鸣”,不平就要叫唤。叫唤能够寂灭吗?“寂灭”,“寂”是寂静,“灭”是止息,“寂灭”就是指无有一切分别念,住于真如实相,安住不动,这才是真正的寂静。
只要未证实相智,住分别念,即念念不平等。诸法本来平等,众生心念不平等。
我们凡夫是不会寂静的,即使把你关在黑房子里,一个人都没有,甚至连一只虫都没有,你也会在里面闹腾,心里敲锣打鼓,闹得不得了。心里有分别念,念念分别,念念不停,这有寂灭吗?都是生生灭灭,不停息。
所以,“寂灭”是指安住在真如实相,如如不动,止息了一切分别念、邪见分别。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生灭都没有了,这种境界叫作“寂灭”。只有平等,才称为“寂灭”,所以,寂灭与平等是一样的意思。不平则鸣,如果平等了,就止息了。
佛平等故佛无言,常住大寂灭,称“常寂光”。凡心不等,故嚣嚣终日,念念不停。
有人到佛殿去拜佛,“我拜佛,阿弥陀佛也不跟我说话”。阿弥陀佛当然不跟你说话,因为他寂灭平等了,无话可说,说什么呢?所以,成佛了,就无话可说,成佛了还说什么呢?他平等了,说与不说都平等,何苦多此一举呢?一切都寂灭平等,所以佛当然不跟你说话。不跟你说话,就让你的心寂灭平等了。如果你去拜佛,阿弥陀佛突然对你笑了,开口说话了,估计你会吓得屁滚尿流。
《大智度论》云:
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
“灭诸烦恼戏论”,有烦恼戏论,心中就不寂灭。我们就是这样,只要有烦恼,都是戏论;一切戏论从哪里产生的?都是烦恼所生,所以说“烦恼戏论”。
我们继续看《往生论注》。
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证入此种寂灭平等之法的菩萨,就称为平等法身。
“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又因为是平等法身菩萨所得之故,这个法就名为寂灭平等法。
这是对明,下面是详细说明。
报生三昧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
什么叫“报生三昧”?就是不必加功用行、天生报得的三昧,这是八地菩萨自然所住的定境。“三昧”是一种定境,又叫等持,心住在平等境界。平等境界就是真如,真如才是平等境界。心住在真如平等境界当中,然后持续、等持。
我们的心都是不等的,乍起乍灭,忽高忽低,情绪波动,总是不断地跳动,这样的心就不等。菩萨证入真如,是等心。平等是诸法体相,是诸法本来的体性。“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菩萨证入平等,心和境一体不二。境是真如之境,真如之境是平等的;心证入真如之境当中,心也是平等的。就像蛇入竹筒,则不得不直。
凡夫的心本来是分别、跳跃的,都在波动当中。一旦证入实相之后,当下止息、寂灭、平等。在平等当中持续,这种状态称为等持。
三昧有深有浅。这里讲的报生三昧是相对什么呢?这里引用一个对报生三昧的解释。
《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言: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何等五?知上下诸根;净佛世界;入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
此五法中,第四“常入三昧”即是“报生三昧”,故此经释言“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依此经说,八地菩萨所入定有两种:初入如幻三昧,次常入报生三昧。
《大智度论》五十卷云:
常入三昧者,菩萨得如幻等三昧,所役心能有所作;今转身得报生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常入三昧者”,也就是报生三昧。
“菩萨得如幻等三昧”,这是前面讲的入如幻三昧。如幻三昧有什么特点呢?
“所役心能有所作”,“役”是使用、驱使。就是要用心念,要役使这个心,让心有所作。
“今转身得报生三昧”,转境进入报生三昧。
“如人见色,不用心力”,像我们人用眼睛看绿草,还要用心力使劲作意吗?当下看到红就是红、绿就是绿。天生是盲人,那没办法;只要生下来有眼睛,很自然的果报就是这样。就像鱼,生下来在水里就会游,它还要去学习吗?世界游泳冠军也没法跟它比,它是报得的、报生,这是它的果报,它生下来就具足这种功能。
“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八地菩萨住在报生三昧当中,度众生非常安稳。安稳就是无功用道,不需要再作意,自然成事。
“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役力得者”就是自己出去打工挣钱;“自然得者”就是你老爸给你的财产,你不用流一滴汗就得到了。
凡得一切法,有二:一生得,二加行得。
一、生得。亦名果报得,其人因业所感果报,自然得之。如眼见色、耳闻声,鸟飞空、鱼游水。
自自然然耳朵就听到声音,眼睛就看到颜色。这叫作果报得,也叫生得,生下来就有这种功能。只要成为八地菩萨,就得报生三昧,就能一时、一念遍一切处,不动遍至、一念遍至、无余供佛、遍示三宝。
二、加行得。初未得此法,后修习方得此法,如学习书画等得之。
什么叫“加行得”呢?生下来没有这本事,后来通过修学得此法。比如想书法写得好,就得使劲写,写个几十年,这叫加行得。
菩萨报得“四德、三无想”
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
这一段虽然简略,但它把卷上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中的菩萨四种功德庄严都含摄在内。“一处”就是不动遍至德,“一念、一时”就是一时遍至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就是无余供佛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就是遍示三宝德。这种解释非常巧妙。
四德、三无想:明凡夫往生即同。菩萨四德,正是我等往生后之情形。
把菩萨四德放在这里,是要说明什么呢?是要说明菩萨的这四种正修行功德,正是凡夫众生往生之后所得的功德利益。
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
这里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四德、三无想”。如果菩萨还住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怎么能叫寂灭平等呢?脑子里还在打转,还有这种想法、那种想法,一点都没有寂灭嘛!寂灭就是脑子里没这些想法,不住分别念,无功用道,这才叫寂灭。寂灭这个词很难解释清楚,因为它是高级菩萨所证的一种境界,我们只是就文句,就凡夫的心思可以指向、可以理解的方向来说明它。
“四德、三无想”如果想详细了解,大家可以看《圣教集》270页到274页、316页到318页,这里就不多讲了。
“未证净心”释
前面说了“所等”,所等的境界、所等的菩萨和法。下面讲“能等”。
“能等”也是就“未证净心菩萨”来说的,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能等”的不仅是指未证净心菩萨,也包括地前、三贤位、外凡位,乃至博地凡夫位。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初地菩萨可以分身到一百个国土去示现三宝,教化众生向于佛道。二地菩萨加大十倍,二地菩萨的功效跟初地菩萨比,量级以十倍往上乘,可以分身到一千个国土。到了某种程度就有某种功效。三地菩萨能分身到一万个国土;四地菩萨能分身到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去示现作佛;五地菩萨分身百万;六地菩萨分身千万;七地菩萨分身到一亿个国土去度化众生。所以叫“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
虽然有这么大的神通道力,“要须作心”,“作心”就是运心、运想、特别作意;“入三昧乃能”,不入三昧当然不行,入三昧就要作心,作心才能有三昧等持的神通功效。
“非不作心”,并不是不作心就可以做到的,不作心就不能做到。
“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因为需要起这个念头,这就没有达到寂灭,心就不净。
心清净,标准可高了。什么叫心清净?七地菩萨能分身到一亿个国土去,心还不净呢!在娑婆世界讲心清净,在那里一打坐,眼睛一闭,“好清净喔!”这根本没法比。现在我们在这里讲的话,比如清净、平等、有修行、有功德,到极乐世界通通推倒重来,通通作废不算数。
毕竟身等法等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这一段说明什么呢?前面“明所等、明能等”,说明我们这样的凡夫到极乐世界也是一样的,通通获得菩萨的四德、三无想;而且还不止这些,还有更好的,就是这一段的内容。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
“即见阿弥陀佛”是解释前面的“即见彼佛”。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他愿意往生安乐净土,一旦往生安乐净土,当下即见阿弥陀佛,就是花开见佛的意思。我们也一样。
“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身等”就是平等法身,立即就成了平等法身;同时“法等”,证悟寂灭平等法。
列举龙树、天亲
龙树菩萨、婆薮盘头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婆薮盘头菩萨”就是天亲菩萨。
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婆薮盘头菩萨是十回向菩萨,他们愿生阿弥陀佛净土,就是这个缘由。
如果这里所说的境界是初地到七地的菩萨,那天亲菩萨自己就漏掉了,因为他自己还不是初地菩萨,他是十回向的菩萨,那他写这个干什么呢?自己都没有分,不可能的事。所以他只是约对这个文句,我们从这里也能看出来。
引用这一段,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连这些高位的菩萨都愿生到阿弥陀佛净土,以获得不虚作住持功德,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呢?
下面是问答。为什么要设问答呢?因为直接解释会限于原来的文句以及解释的范例,不便于作过多的发挥;还有些言意未尽的地方,或者当时有人有疑惑、有反难的地方,或者推理众生心中有疑难的地方,或者为未来的众生,像今天我们这样的人可能会有疑难的地方。为了破斥这些,就要进一步设问答,以便把没有讲完的话进一步推进,所以这里更有妙义。
这是谁问的呢?从文句来看,是昙鸾大师自己问的。但其实是因为在当时的大众当中,有些圣道门的行者,以圣道门的修行观念来反难净土门,所以就以问答来说明。
问曰: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这个问是如理的问。我问你,我是有证据的,我引用经文。
“案《十地经》”,《十地经》就是《华严经·十地品》,又称为《十地经》。
“菩萨进趣阶级”,菩萨一级一级地往上进步,一步一个阶级,一个阶位一个阶位往上走。
“渐有无量功勋”,在每一个阶位当中,都要有无量的行业,积累无量的功德。进了一步,再迈一步,再往上走,度过无量时节,这就是“渐有无量功勋”。这就说明修行很难,诸、久、堕,有一大堆事。
“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每一个阶位都有很长时间,要慢慢走,经年累劫,然后才能功行圆满。
“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为什么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跟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了呢?这一问其实是一个伏笔,是个引子,放在这里,读到下面就知道了。
“毕竟”平等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这个回答非常巧妙。
“毕竟”,昙鸾大师抓住这两个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般人解释,可能觉得这两个字碍事,干脆就不解释,或者绕到旁边,或者只把它的意义说一说就完了。昙鸾大师不是这样,他非常善巧,就以这两个字来作文章。这叫欲擒故纵,想要抓住你,先设个圈套,你就进来吧。
“言‘毕竟’者”,天亲菩萨这里讲的是“毕竟”,没有讲立即平等,而是说“毕竟不失此等”,究竟来讲,是要跟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这样就跟提问者的意思相近了,意思是也要经过阶级。如果讲立即等,那还可以怀疑;但他没有讲立即等,是讲“毕竟”等,所以跟提问的人也不矛盾,提问的人不就认为有阶级吗?
这就是设了一个套子,结果提问的人果然上套了,马上就来问第二个问题。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若不即等,复何待言”,他问得很有理由:如果不是立即平等,讲这些话就是多余的,还讲什么呢?
“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未证净心菩萨如果登了初地,渐次增进的话,自自然然跟佛都要平等。既然说不是即等,那慢慢等时间,跟佛都要平等,何必还要讲跟上地菩萨相等呢?用不着讲了嘛。
我们从第二个问就知道,第一个问是设的一个套子,用这一问就把他牵引过来了。
顺通途,申自宗
答以第十一愿无七地沉空、第二十二愿不从一地至一地,超越位次。
第二个问答,回答了两大段,或者也可以分成三科。第一段,用十一愿成就文回答,来说明需要讲毕竟平等,需要讲“毕竟”两个字。第二段,引用《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成就文,进一步说明不仅是毕竟等,而且是立即等。这就是大翻转,不讲毕竟等,讲立即等。第三段,用了一个“好坚树”的比喻。
这里设的两个问答,可以这样分科:
┌先顺通途明毕竟等,存阶次
问答┤ ┌明十一愿成就
└后申自宗明即等,无阶次┤
└明廿二愿成就
第一个问答是顺通途,也是一种善巧,顺着通途之义,明毕竟等,存阶次。这个答,是顺着通途的法门,存着阶次的差别,是存着时间点,一地到一地升进的。这是第一个问答之义。
第二个问答是申明自宗,明即等,就是立即平等,泯灭阶次,没有阶次。这种回答非常巧妙。
有人看到这句,“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他只看这句,不往后面看,就说“这不是说明我们到极乐世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修行吗?这是昙鸾大师讲的,‘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前后都看。这句是一个引子,一个由头,是要把后面讲的“从一地至一地”的内容引出来:“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这段话说得非常干脆利落。尤其说“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为我们这样的众生说甚深佛法,真的是没有办法,是不得已、很压抑、很不畅、很不爽的,要拐着弯讲。我们是娑婆世界的众生,释迦牟尼佛也得入乡随俗,就是“示现”。
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他本来不止活八十岁,“你们都活八十岁,我也活八十岁”;他本来是报身尊特、威德相好之身,“你们都色身羸劣,我也这样,成为黄面比丘”;他本来是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你们都有生老病死,我也得个小病”。
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连身体都不能显示本来面貌,他讲法怎么能讲得畅快呢?他身高本来跟阿弥陀佛一样,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一看我们都这么矮,他一缩,也变成七尺高。外表、外相不爽,心里能爽吗?就像地下工作者跑到敌占区,必须穿对方的衣服,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敢穿。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连身体都要伪装,敢直接讲真话吗?所以他就没办法,很委屈。
“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不是诸佛通途世界普法,他是一法,而且是专门对咱们这个“特区”,完成这种“特别任务”,所以非常委屈。释迦牟尼佛自己都说“为五浊恶世众生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不仅是指讲《阿弥陀经》是为甚难,是指他整个一辈子示现到娑婆世界都很难,释迦牟尼佛说“这么难的任务我终于完成了”,所以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怎么知道不容易呢?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一开始就有点畏难情绪,“我入灭吧!我法甚深,微妙难思难解,一切众生难以信受,我找不到人说”,所以他就要入灭。这时候,大梵天就来祈请,“你成佛了,一定要给我们讲成佛的法”,释迦牟尼佛也不回答。大梵天再三祈请,释迦牟尼佛就回忆诸佛本愿,以方便力,一乘法作三乘解说,这样才给我们讲四圣谛、十二因缘法。以佛本身的境界,需要讲这些吗?用不着讲,这些在净土都用不着讲。
所以,释迦牟尼佛非常为难,娑婆世界众生根机不调熟,讲三乘教法是为了调熟众生根机,到最后才显示法华一乘教法,才讲了《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说此难信之法”,这是他一辈子教法的总结。
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讲了四十九年教法,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心得跟十方诸佛分享呢?他就跟十方诸佛说:到娑婆世界度众生挺难的,就是一个“难”字,太难了!
释迦牟尼佛领教了我们,真领教了,“不过我现在终于把《阿弥陀经》讲完了,是为甚难,我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所以,我们真的要感念释迦牟尼佛的大恩大德!
通途设问方便接引
关于这个问答,我们先把《往生论注核心讲记》中的有关内容读一下,286页第18点。
问曰:案《十地经》之问答决疑,此“以渐难顿”。
“按《十地经》”这一段的问答决疑,是“以渐难顿”。提问说“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这就是用渐法来疑难顿法。顿法就是“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渐法就是“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提问的人认为修行必须是渐次增进的,于是就问:“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所以,这是以渐法难顿法。
《十地经》者,即是《华严经·十地品》,印度自古别行,天亲造论,名《十地经论》十二卷,菩提留支译。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属渐教之经典。
《十地经》就是《华严经·十地品》。另外,像《仁王经》《璎珞经》也都属于渐教的经典。这些经典里面都一一说明了菩萨的阶位,所说各有不同。讲渐教的时候,我们大多都是依《璎珞经》所说,其中提到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
此系圣道门自力难行道,以修行六度万行为宗,有“诸、久、堕”之苦,如陆道步行。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诸、久、堕”是依龙树菩萨的《易行品》而来的,“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就是有诸、久、堕这三个障碍。
“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三只”就是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修福、修慧,到最后还要再增加一百劫的时间种相好。就像建房子一样,房子建好了,最后还要装潢一下。自力修行到最后,还要专门花百劫来修相好。
净土法门不必这样。通途圣道法门是自力难行,就有“诸、久、堕”。“诸”就是种种法门,就是这里讲的“渐有无量功勋”,种种修行“进趣阶级”;“经多劫数”,就是“久”;“然后乃得”,而中间未必就能得,就有可能会“堕”。
弥陀本愿救度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以信受本愿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如水道乘船。所谓:“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弥陀本愿救度”,就是“见阿弥陀佛”这个法门。
“一”就是唯一、专一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速”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必”就是必定成佛。
“不用三只修福慧”,前面说“三只修福慧”,这里说“不用三只修福慧”。所以,这是不同的教理、不同的方法,不必互相生搬硬套。
“但将六字出乾坤”,称念六字名号,出离生死轮回。
“莫讶一称超十地”,一称阿弥陀佛就顿超十地了,这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须知六字括三乘”,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已经包含了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三乘教法,直接就是一佛乘。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这两句也很好,这是蕅益大师写的。六字洪名就是一真法界。“不须方便”,不要再用其他种种积功累德的方法作为方便,自然就横超生死;不仅横超生死,也横超诸地之行,这是靠佛的愿力,所以叫“横超”。
昙鸾大师之时,他师执《十地》《璎珞》《仁王》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之法,疑难净土三经一论等念佛往生见佛、顿同上地之道。故今以彼疑难,设此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以通为先,以别为后。为先者以共许之义诱引,终入正义之善巧也。
“他师”就是余门的法师,“执《十地》《璎珞》《仁王》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之法,疑难净土三经一论等念佛往生见佛、顿同上地之道”,这就是“以渐难顿”。
“故今以彼疑难,设此问题”,现在为破除这个疑难,而设这个问题。
“以通别二义回答,以通为先,以别为后”,“通别二义”,就是“以通为先,以别为后”。“以通为先”,第一个问答就是“通”,通途的,顺一般的见解,“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这叫“通”。“以通为先”,这是一个善巧方便,因为这是大家通途的共同认识。“以别为后”,“别”就是净土宗特别不共的教理、殊胜超越的地方,如果先拿出来,别人接受不了,所以先讲“通”。
“为先者以共许之义诱引”,用大家一致认同的道理来诱导、引导他,所以把它放在前面。
“终入正义之善巧也”,到最后,终于引导他进入自身所宣扬的正确义理,这是一种善巧方便。
“毕竟”者,未言即等——本段论文,有两处“毕竟”。显示虽非即时等,终得齐等。
天亲菩萨《往生论》说“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这是一处“毕竟”;“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是第二处“毕竟”。这两处“毕竟”,显示非即时之等,而是终得齐等,这是文面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即时相等,这是通过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才了解的。
我们看第二个问答。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如果不是即时等同于上地诸菩萨,那还用说吗?
“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问的人还是抱持渐法的观念,这个“渐”字是甩不掉了。
七地沉空难
下面这一段,是讲必须言“毕竟平等”。先回答他的问题。
答曰: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
这里讲“大寂灭”,还加了个“大”字,其实这个“大寂灭”也不够大,因为还没得到寂灭平等法。八地菩萨的寂灭,才是寂灭平等法。这里讲的“大寂灭”就是七地沉空难,堕进去了,彻头彻尾地埋到寂灭里面,出不来了。真正的八地菩萨的寂灭平等法,不是这种状况。所以,这里的“大寂灭”不是真正的寂灭。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287页的讲义,第20点:
得大寂灭(七地沉空难)——《大智度论》(卷十)云:“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已,于一切世界中心不着,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盘。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劳,生患厌想。在中流中梦觉已,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是时,勤心都放。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盘。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入涅盘!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
《大智度论》所说的“七住菩萨”,就是这里的七地菩萨,不是“十住”中的七住菩萨。佛经翻译不一样,经论典据不一样,一些名相往往会有让大家糊涂的地方,所以要多看才能明白。
七地菩萨的修法,是观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生不灭;观完之后,一切世界,一切万法,他心中都不执着,不在上面用心。这时候他就想“放舍六波罗蜜”,因为“六波罗蜜”也是空无所有、不生不灭,那还修什么呢?修无所修,得无所得。这样一想,“那就算了吧”,就想放舍,入涅盘。这个涅盘也不是佛地涅盘,而是七地沉空难这种状况,就是一切都无所作为。
下面打了一个譬喻:
“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劳,生患厌想”,比如一个人,在梦里造了一只船筏,想横渡一条汹涌的大河。因为要横渡过去,很费劲,所以这个梦做得很累,手足疲劳,划船划得都累死了,生患厌想,“真是太累了!都不想划了”,但是还在大河当中,做梦做得很累。
“在中流中梦觉已”,划到一半的时候,梦醒了。
“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自己就说:“哪里有什么河可渡啊?”原来是自己搞的一套,搞得那么累。
这是个比喻。初步修行的时候,要渡生死河;等修到七地的时候,观诸法皆空,这个梦就醒了。在七地之前,都还在梦中。“大梦谁先觉”,到七地菩萨梦才醒!梦一醒,他就说:“哪有生死可渡啊?本来就诸法皆空。”这时候他就不想度众生了,也不想修行了。因为没有什么修行,“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观诸法皆空了。
“是时,勤心都放”,这时候,他那种精勤努力、要渡过生死河的心,一下都放舍了,“这下快活了!原来都累死了,疲乏得要命,结果还是一场空”。我们不都是这样的吗?做梦爬山,爬得累死了,醒来以后,不是“勤心都放”吗?“幸好,不是真的爬山”。你还会去爬吗?不会了,就放舍了。
“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盘”,他在七地当中证悟无生法忍,这时候所有一切心、一切修行皆止。“心行”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这不是相对八地来说的,是相对七地之前。因为他过去在梦中,见有众生可度、有心可发、有行可修;但是现在,他觉得无心可发、无行可修。所以,“心行皆止,欲入涅盘”,“哪有什么众生可度?”当下就想入涅盘。如果这时候入涅盘,就跟阿罗汉的境界一样了。
“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诸佛要护念菩萨,诸佛是过来人,早就知道他在这里有一道坎。所以,诸佛菩萨在旁边准备好了,“皆放光明,照菩萨身”。
“以右手摩其头”,用右手摸他的脑袋,摩顶。
“语言”,对他讲了下面这段话。佛讲的话,听起来都特别柔软。不过这是翻译过来的,佛到底怎么讲的,要到净土才知道。所谓翻译,是指翻译成我们娑婆世界的语言,不是从印度翻译过来,是从佛的境界翻译成人的语言,佛为五浊恶世众生说这一段。
“善男子,勿生此心”,你不要有这个念头。哪个念头?“何许有河而可渡者”“勤心都放”的念头。“你不要这样想,不要生这样的念头”。
那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你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发了本愿。所以,你首先要念汝本愿,欲度众生。
为什么呢?
“汝虽知空,众生不解”,你现在证入无生法忍,你虽然知道诸法皆空、无生无灭,但是众生不解,还在造罪造业、生死忧悲,众生还在苦恼当中。
那怎么办?
“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众生不懂这些,你就要修集诸种功德去教化他们。诸种功德就是度化众生的本钱,这叫“德本”。没有这个本钱,要想度化众生,度化不了。所以,虽然是如梦如幻,但仍然要做梦中佛事、度如幻众生。因为众生在梦中,他不觉,不知空,所以要“集诸功德,教化众生”。
第二,“莫入涅盘”。他不是要入涅盘吗?佛就说“莫入涅盘”,后面还有路要走。他以为这样就圆满了,不是的。
第三,“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你还没有像诸佛这样圆满”。他现在悟道,也就是个胚胎。像我们做砖一样,泥土也有了,砖坯也做出来了,但是还没有烧成真正的砖。如果现在入涅盘,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都没有获得,还没有圆满,前面还有更圆满的佛果。
“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你现在只是得了一种无生法门,还没有得诸佛圆满波罗蜜、相好庄严身、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这一切还没得到。
“莫便大喜”,不要以为这就究竟圆满了,还要努力,还差一步。
“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这时候,菩萨得到诸佛放光摩顶加持,听到诸佛劝慰,度尽一切众生的本心又恢复了,继续勤修六波罗蜜,广度众生。
这就是度过七地沉空难的过程。
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
我们继续看《往生论注》。
“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实际”是指真实之际,但他这种“证于实际”是偏于理这边。真正菩萨行于中道,是不着二边。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也不住中流。菩萨度众生,“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盘,“中流”就像一只船来回运度。这艘船既不停在此岸,停在此岸怎么能到彼岸呢?也不停在彼岸,停在彼岸怎么能过来呢?它停在中流吗?停在中流怎么能两边走呢?所以,这只船就从此岸到彼岸、从彼岸到此岸。如果“证于实际”,就是到了彼岸不过来了,就停在那里了,这样怎么能度众生呢?
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
这个“灭度”就是“证于实际”的意思。其实,整个这一段就是讲第十一愿成就,第十一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住定聚、必至灭度”所讲的“灭度”,是指佛涅盘,是成佛的意思。而这里的“灭度”是指第七地的“证于实际”。如果这时候灭度了,就跟二乘阿罗汉没有差别了。
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
在娑婆世界修行,有这个难题,有这么一道坎儿要过。如果往生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了,就没有这个难。
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这里的结论说:所以要讲“毕竟平等”,因为有那个可能不平等的状况。为什么说与上地菩萨等?因为如果在此地修行,不见阿弥陀佛,就有这个难;有这个难,就不能与上地菩萨平等,所以需要讲“毕竟平等”。
并不是“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不是这样的。但登初地,就自然当与佛等吗?到了第七地,如果沉于大寂灭,证于实际,灭度了,就跟二乘一样了,怎么可能跟上地菩萨等、跟佛等呢?见了阿弥陀佛,这些难就没有了,所以需要讲“毕竟平等”。
这一段回答,在语言和语气方面虽然比第一个问答有了进步,但还是有一种方便,因为要承接上面的问答,所以还是一个过渡式的,下面才见真章。
这一段跟下一段,其实是讲第十一愿成就,以阿弥陀佛第十一愿住持。为什么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这是第十一愿的功德。第十一愿不虚作住持,到了极乐世界,绝无七地沉空难。《往生论注》最后“三愿的证”的时候,就引用第十一愿,说无七地沉空难,我们就知道这里是讲第十一愿成就的。
本段,第十一愿。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
祖师的解释,都是前后相关联的。《往生论注》卷上说,“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这是讲第十八愿成就。
“如来神力本愿”,总的讲是四十八愿,底下讲了三条本愿。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这是以第十八愿出离三界,超出去了。“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这是指第十一愿成就,必至灭度。“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这是指第二十二愿成就。
由这三条愿,“胜过三界,抑是近言”,不止是胜过三界的问题,是出了三界之外。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拉弓射箭的时候,第一箭射出去了,第二箭如果不顶上第一箭,第一箭就落下来了。每一支箭的尾部都有一个小叉口,可以搭在弓弦上。箭射到天上以后,连放多箭,箭箭相拄,后面的箭顶住前面的箭,使前面的箭不下来——这箭法高明!第一箭上去了,到最高点以后,力量尽了就要往下落;看它就要落的时候,第二箭顶住第一箭,不让它下来;第二箭顶到一定程度,又要往下掉,再来第三箭,箭箭相拄,让它不下来。
第一箭就是指第十八愿,一箭射上去,出了三界。出了三界以后往上升,升到七地沉空难的时候,就要往下掉了,阿弥陀佛就放第二箭——第十一愿;阿弥陀佛已经安排好了,程序早就设定好了,一看那里有七地沉空难,第二箭——第十一愿就上去了,顶住了。然后,第二十二愿,这是回头箭,回向度众生。非常巧妙。
阿弥陀佛已经把程序设定好了,我们见了阿弥陀佛以后,就没有七地沉空难。这里说“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不需要诸佛相劝,不需要提醒自己拉弓,自自然然就有第十一愿的成就,因为阿弥陀佛已经设计好了。
次段,第廿二愿。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这就是第二十二愿“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我们从前往后看,到最后“三愿的证”,都讲这个问题。
我们再往前看,《往生论注》卷上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这是指第十八愿。“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这是指第十一愿。
前面还说“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所以,昙鸾大师从头到尾都抓住“他力”,抓得很紧,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总之归到第十八愿,有了因,就必有果。
这里没有再引第二十二愿,因为道理已经说明白了。这一段是讲易行道,第二十二愿是特别显示极乐世界的殊胜和超越,在后面也有讲,所以这里就没有再引用。
我们从前往后看,每一个地方都要看到这一点。这是出三处文相鲜明的地方,别的地方也都有这个意思。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引用了第二十二愿,第二十二愿成就的不虚作住持功德,让他速满功德大宝海。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288页,第21点。
“复次,《无量寿经》”——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以引他人;今释不共别途之义,以向自宗。大师常用此法,通义为先,别义为后。
“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前面的回答说“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然后说“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就是无七地沉空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答到这里,还是顺着对方的意思在说话,自己的究竟真实之义还没完全显露,所以说“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以引他人”,就是诱引、引导他,“你说得也不错,有道理”,但是还有更殊胜的道理。
“今释不共别途之义”,现在“复次《无量寿经》”这下面讲的话,是净土宗所不共的,不是通途的,有特别的含义。
“以向自宗”,“引他人”的目的是“向自宗”。“向”就是归向、走到,“自宗”就是净土宗。说前面那些话,是引圣道法门的人来,然后向自宗。这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先接对方的招,然后往那边运度。
“大师常用此法,通义为先,别义为后”,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里经常用这个手法。先讲通义,因为通义大家比较好接受,然后引入别义,所以有先有后。
“复次”——为显别义,故置“复次”之言。
“复次”就是一个进一步的说明,表示还有,不是到此为止,还要补充一下。这个补充的内容,才是他真要讲的。
再看第22点。
“《无量寿经》中”等——此下所以引用第二十二愿之文为证者,显示所解释之论文所言“见弥陀者,至净心菩萨、上地菩萨”,非止八地到十地而已,而是到达等觉之一生补处菩萨位,并且亦非如圣道门所言之渐渐转进,乃是横超诸地,直至极位,此乃“本愿力、速满足”之弥陀不可思议自在威神之力。
如果以论文来讲,净心菩萨是八地,上地菩萨是十地。但是引用第二十二愿文来证明,还不止这样。
“非止八地到十地而已,而是到达等觉之一生补处菩萨位”,这是因位里的极位,最高的。除了佛的果位之外,因位当中最高的就是一生补处位,那就不仅是一般所讲的净心菩萨、上地菩萨。
而且,到了这个阶位,“非如圣道门所言之渐渐转进”,不是“渐有无量功勋”。
“乃是横超诸地,直至极位”,横超十地,直趋佛果。
“此乃‘本愿力、速满足’之弥陀不可思议自在威神之力”,所谓“观佛本愿力,能令速满足”,本愿力是什么力?就是第十八本愿、第十一本愿、第二十二本愿。昙鸾大师在这里讲第二十二本愿,因为第二十二本愿才能究竟显明“未证净心菩萨见阿弥陀佛,即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身等法等”。而且,不仅这样,还超过。那么,力量在哪里呢?缘由就在于佛的“本愿力、速满足”。
又,此《往生论注》下卷之末,第十一、二十二两愿连引,显示本论所说五果门之益,全是弥陀本愿力所回向。谓前四门者,现生住正定聚,当来证无上涅盘,此是第十一愿所成就;第五门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故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所回向。
“第十一、二十二两愿连引”,这两条愿连在一起引用,这是有次第关系的。读书就要这么读,哪一条放前面、哪一条放后面,先引什么、后引什么,都不是随便乱来的。跟娑婆世界众生讲话,都得搞明白,你不给他讲清楚,他就糊涂了。所以,得按他的规矩来,这样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
“显示本论所说五果门之益,全是弥陀本愿力所回向”,如果看五果门的文相,好像是我们自己修行成就的。但是以昙鸾大师的微妙解释,就知道全是阿弥陀佛愿力回向。
“谓前四门者,现生住正定聚,当来证无上涅盘,此是第十一愿所成就;第五门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故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所回向”,第十一愿成就前四种果地功德,第二十二愿成就还相回向、利他功德。
详细的解释等到“三愿的证”的时候再说,这里先读一遍。
从果向因,假现菩萨
又,第十一愿之后引第二十二愿,显示第二十二愿所誓之一生补处之菩萨,既已获得第十一愿所誓必至灭度之益,则“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乃是从果向因之假现因位之菩萨,并非因位菩萨。
什么叫“从果向因”呢?“从果”,从哪个果?就是从第十一愿的“必至灭度”、成佛这个果;“向因”,向什么因?就是第二十二愿的“修菩萨行”,显普贤行来度众生:这叫“从果向因”。
“从果向因之假现菩萨”,这就是示现,因为他已经得了佛的果位。当然,这个意思是含在这里的,但并没有用明确的语言来说明。先用第十一愿,然后再引用第二十二愿,次序就是这样。因为第十一愿已经讲到必至灭度、究竟涅盘了,然后再讲第二十二愿。
所以,第二十二愿讲的菩萨,是从果向因的菩萨,所以叫“假现”。因为他已经怀有佛的果位,已经内证佛的极果。但是,在极乐世界还不能显现为佛的形相,或者他方净土还没有佛的果位可补,那就要显现为因位的菩萨。他是佛的果位了,但是不住在佛的果位上,显示一个菩萨的因位来慢慢修行,所以叫“假现”,他并不是真正的因位菩萨。
为何具标一经一佛
“《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往生论注》卷末所引三愿,但云“愿言”,然此所以具标者,为对比前后所举《十地经》等所说“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也。
“《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在“愿言”前面加了字,“《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
“《往生论注》卷末所引三愿,但云‘愿言’”,《往生论注》卷末所引的三愿,说得非常简略。昙鸾大师惜墨如金,宁愿少字,不会多字。我们看《往生论注》卷末的“的取三愿”,“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是第十八愿,前面只用了“愿言”两个字,连“第十八”都没写上去,没有说“第十八愿言”,写上“第十八”都嫌多。下面两段也只说“愿言”,没说“第十一愿言”“第二十二愿言”。举这三条愿非常简略,这种简略很美,很舒服。
但是在这里,昙鸾大师在“愿言”前面多写了十一个字,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
关于这里,上人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往生论注》卷末所引三愿,但云‘愿言’,然此所以具标者”,“此”是此处,“具”是具足、完整,“标”就是把文字、文句标列出来,之所以要把它完全标示出来。标了什么?标了“《无量寿经》”,又标了“阿弥陀如来”——标了一部经,又标一尊佛。
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有意义的。
“为对比前后所举《十地经》等所说‘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也”,前面提问的人举出了《十地经》,然后又举出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教法来疑难,所以他是有根据的。现在要回答他的问题,就要举出相对的依据:“你有《十地经》,我有《无量寿经》,你怎么能拿《十地经》来问难《无量寿经》呢?你有释迦如来,我有阿弥陀如来。”是这个意思。
如果这里省略了这几个字,只说“愿言”,那就没有对上。所以,前面他举《十地经》,这里就要举《无量寿经》。他出一个法宝,我马上也出一个法宝;这是《无量寿经》之法,不是一样的。然后,释迦如来是阎浮提一应化道,阿弥陀如来是普化道,因为阿弥陀如来是报身佛,释迦如来是应化佛。《十地经》是阶次经,《无量寿经》是无阶次经;一个讲秽土,一个讲净土,那怎么能比?所以这就对上了。
问者既以《十地经》为轨立难,故答以不止《十地》,《仁王》《璎珞》等诸经亦说“十地渐进阶次”,此皆是“释迦如来于此阎浮提之一应化身教化之道”。
问的人用《十地经》作为轨则,来建立他的问难。回答的时候说,“你讲的我也知道,并不是不知道,还不止《十地经》呢,还有《仁王经》《璎珞经》等诸经,也说十地渐进阶次”。
但是这些通通跟净土法门不相关,为什么?“此皆是‘释迦如来于此阎浮提之一应化身教化之道’”,那是不可为比的,是讲这个意思。所以,需要在前面把一经、一佛具标出来。
今《往生论》所说,乃是《无量寿经》所明弥陀本愿力,能令遇者速疾满足功德大宝海。以彼难此,非理所宜,为显此意,故具言“阿弥陀如来本愿”。
“今《往生论》所说,乃是《无量寿经》”,你说的是《十地经》,我这里所说的乃是《无量寿经》。以经对经,对上了。
“所明弥陀本愿力,能令遇者速疾满足功德大宝海”,对不同的净、秽二土,对不同的众生,有佛所讲不同的法,那是不一样的,你不能拿来疑难。
“以彼难此,非理所宜”,如果你引用《十地经》和释迦如来一应化道,来疑难《无量寿经》和阿弥陀如来这种“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从道理来讲是说不通的。
“为显此意,故具言‘阿弥陀如来本愿’”,为了说明这个,所以要把一经、一佛详细地说清楚。
祖师解释文句很不简单,意义都非常深远。这些地方如果不仔细看,一带而过,就读不出妙义。仔细一看,真是一句一字不可加减,都是有道理的。
第二十二愿是四十八愿当中最长的一条愿,愿文总共有104个字。我们先把愿文读一遍: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经文非常有力量,很美。
愿名、愿体、愿事
讲到“愿”,古德解释的时候,有“愿名”“愿体”和“愿事”。“愿名”,就是这条愿叫什么名,比如第十八愿叫“念佛往生愿”,这是愿名。“愿体”,就是整个愿是以什么作为根本,这叫愿体。“愿事”,就是这条愿主要说了哪几件事。
比如第十一愿。愿体是“必至灭度”,让你必定成佛,这是“体”。愿事说了两个,一是“住定聚”,二是“必至灭度”。住正定聚不仅指在净土,也包括在秽土,在秽土就住于定聚。所以,它的愿体和愿事也有差别。愿名,一般是就愿体来立名,比如“必至灭度愿”。愿体只有一个,愿事可能有两三个,那就不一样,所以立名要以体为主。
第二十二愿,愿体是“一生补处”,“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是愿体,这是根本,十方所有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一生补处菩萨。但是愿事有两件:第一,顺着这个愿体至一生补处位。第二,随其本愿,自在所化,不住一生补处位,是还相回向,自在所化,显现普贤行,可能是八地,也可能是七地,可能是地前,也可能是凡夫;到他方游化时,可能还是一只动物,这叫行普贤行。
学大乘法者,皆是菩萨
我们再来学习愿文:
“设我得佛”,假如我要成佛。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我们算不算诸菩萨众?算,要敢于担当!有的人看到这个文字,就说“完了,这是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我这小凡夫哪行啊?我能算吗?”这就叫“自局其分”,自己把自己开除了,阿弥陀佛没把你开除。
这个“诸菩萨众”要怎么理解呢?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288页: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大乘义章》言“偏名大乘众生为菩萨”,意谓:虽凡夫人天,若学大乘法者,皆名菩萨。
这是引用《大乘义章》来说明什么叫“菩萨”。
“意谓:虽凡夫人天,若学大乘法者,皆名菩萨”,意思是说,虽然是凡夫人天,若学大乘法者,皆名菩萨。我们现在学的净土法门当然是大乘法,学大乘法的都是菩萨。
菩萨里面,有凡位菩萨,有圣位菩萨。我们是凡位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圣位菩萨。但是,凡夫人天只要学大乘法,愿生净土,愿成佛道,愿度众生,有这样的想法,就给你贴一个“菩萨”的标签。
“诸菩萨众”指所有众生
此“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庄严经》言“所有众生”,即是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之意。
《庄严经》的第二十二愿比较简略,可以跟《无量寿经》的第二十二愿对着看。
《庄严经》言:
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
“所有众生,令生我刹”,不光是“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是“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这八个字是含着第十八愿的内容。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这一愿才说“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这个“令”字用得非常好。
“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令生我刹”干什么?让他成佛。但是如果他自己有愿,不想立即快速成佛——不是他不愿意成佛,是不想立即登上佛位;他要出去,到他方国土游化众生。
“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又有一个“令”字。是我的威力,使他这样,皆发信心。
这里讲的,就是第二十二愿成就。第二十二愿说“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如果欲成佛,肯定就在一生补处的位子上,有佛位马上就成佛了,但是他不这样。
所以,《庄严经》第二十二愿讲的跟《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的内容是一样的。
我们通过以经证经、以愿证愿就知道,这里讲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指的就是所有众生,包含你、我、他。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都是这里的“诸菩萨众”。
“来生我国”即是“诸菩萨众”
另外,从文句来讲,“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后面有“来生我国”,看字面意思似乎是说“在他方佛土就是诸菩萨众,然后来生我国”。其实“来生我国”跟“诸菩萨众”是平等的,只要从他方佛土来生我国,就是诸菩萨众。
来生我国者,即是诸菩萨众,“大乘善根界”故。如《小经》称名即是善男女,世间以上学即是学生,以后述行业定前面身份。
比如学生上学,不是先做学生再上学,是你上学的当下就是学生。不是先搞一个学生的身份再来上学,你不上学哪有学生的身份?因为你上学,才给你学生的身份。因为你“来生我国”,才给你“诸菩萨众”的身份,这两者是同时的。
《小经》说“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道理是一样的。你“执持名号”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先成为“善男子、善女人”,再来“执持名号”,不是这个意思。
虽然语言有前后次第,但其实是同时成立、互相成立的。而且,以后面的行业来标示前面的身份。因为你“执持名号”,所以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因为你“来生我国”,所以你是“诸菩萨众”。为什么?因为我国净土是“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二乘不要谈,你想得个阿罗汉的名,在极乐世界得不到,没有。到极乐净土,是“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你是天人,到极乐国土来就是不动众,成就大乘善根不可倾动,这不就是大菩萨嘛!
所以,“来生我国”就是“诸菩萨众”。不管你是谁,只要“来生我国”,都是“诸菩萨众”。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究竟:穷尽、至极。穷究到事物最好之处。非毕竟。
在佛法里面,“究竟”是穷尽、至极的意思。它和“毕竟”不一样,前面说“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里讲的究竟,是指达到顶点,至极最高。在佛法的证位当中,佛是果位上的究竟,而因位上最究竟、最顶点的就是“一生补处”。所以用“究竟”两个字来说明。
在现代汉语当中,“究竟”也有其他意思。但在这里是指最高、最好、至极之处。
必至:无例外,必使至。必至灭度。必使生我国者一生至补处为究竟。动感十足。
“究竟必至”,就是他方佛土诸菩萨众皆至,只要来生极乐净土,通通都是一生补处。“必”是必定,没有一个例外,毫无例外。“至”是“到”。“必至”也是必然使之而到的意思。阿弥陀佛发愿说:“他方佛土一切众生来生我的国土,我必然要使他到达一生补处的阶位。”“一生补处”是菩萨因位最究竟、最高的阶位,阿弥陀佛不会给我们次一等的,都是给我们最好、最究竟的。这叫“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第十一愿也说“必至灭度”,这个“必至”不是我们自己能达到的,完全是靠佛的愿力成就的。所以,这里的“必至”有使动的意思。生到极乐国土,阿弥陀佛必然使我们达到一生补处的究竟之位。可见,其中的力感很足。
“必至”,概括起来有四个层次:
第一,必使来生。“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这是第一步,使我们生到净土。
第二,必使成就大乘不动。生到净土,必使我们成为大乘不动菩萨,“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都是大菩萨、不动菩萨。
第三,一生至补处。前面说“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里更进一步:必定要令往生净土之人,一生至补处之位。
第四,究竟。“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第290页,讲义第25点: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此八字是第二十二愿之体,显示一旦往生极乐,咸皆超出诸地,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而下面七句是显示还相回向,超越十地,游化十方,示现八相成道。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就获得这八个字——“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显示一旦往生极乐,咸皆超出诸地,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这里用了一个“皆”字。《阿弥陀经》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实不是“多有一生补处”,是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一生补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多有一生补处”呢?就是因为“除其本愿”。除非你不想要一生补处的名位,那就不说一生补处了;而愿意在净土快速成佛的,这些有很多,本身都是一生补处。所以,这里要明白,这样看两部经就不矛盾。《无量寿经》说都是一生补处,但是说“除其本愿”,有被除之外的,所以《阿弥陀经》才说“多有一生补处”。
所谓“一生补处”,是指往生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咸皆超出诸地,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
“而下面七句是显示还相回向,超越十地,游化十方,示现八相成道”,这是“除其本愿”等以下七句所显示的含义。
《宝网经》说二生乃至千生补处。今简余生,而言一生。
《宝网经》里有二生补处、千生补处。二生补处就是过了这一生,下一生再补佛位。
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要说千生,即使二生都用不着,当生就补佛位,这才显示它的殊胜。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除自在化:自由选择。或愿净土速成佛,或下位游方,供佛度生。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已满足故,三贤十圣皆一如,故超常伦。
前面说“必至一生补处”,毫无例外,但是也有例外,“除其本愿,自在所化”。“其”是指往生净土的众生。除了他有这样的本愿,不想候补佛位,而是要“自在所化”,到他方佛土度化众生,“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如果这样,就不在“一生补处”之列。
这里的“除”,有除有不除。
┌相除┈┈名除
除┤
└体不除┈实不除
什么叫有除有不除?
相上除。即不显现一生补处之相,而是显现“下位游方”,比如示现为八地、七地、初地、二地,甚至是三贤位,乃至到他方佛土示现六道凡夫位。这些都是自在的。弥勒菩萨显现的是一生补处之相,在兜率内院,准备候补佛位。“下位游方”这一类众生,不显现一生补处之相,而是显现自在游化之相,也就是行普贤行之相,“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修习普贤之德,就不在一个固定的位,而是普位都可以示现:可以示现三贤位,也可以示现十地位,也可以示现地前位,这些都叫示现。这是相上除。
体不除。“一生补处”是二十二愿之体。所谓“体不除”,是说他的本体、内在的本质和证悟,仍然是一生补处。甚至根据第十一愿来说,他不光是一生补处,还是必至灭度,内证无量光寿之体。
内证无量光寿之体,在极乐世界有两种显现:
一种显现为一生补处之位。如果他方佛土有佛灭度涅盘了,他马上就去补位。在极乐世界没有佛位可以补,因为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所以要到他方世界去补佛位。
另一种显现为行普贤行。还有的众生往生后,等不及候补佛位,所以暂时不处在一生补处位,而是显现为行普贤行,这样就会有高低不等的阶位显现,三贤十圣都可以。
这里的“除”,也是名除实不除。名上不叫一生补处菩萨,但实际上有一生补处的内在之德,所以叫名除实不除。为什么?“自在所化”,他很自在。
本愿:本人之愿,本心之愿,本来之愿。
“除其本愿”的“本”有三重含义,一是本人,二是本心,三是本来。
“本人之愿”,本人的愿望,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可以自由选择:到极乐世界可以选择一生补处,也可以不选择一生补处。这是自己的选择,是自由的。
“本心之愿”,本心自愿的。
“本来之愿”,比如他往生前,就在他方佛土发了愿,“我不愿速成佛,我愿有自在神通去度化众生”,这样也可以。
“自在”有三重含义:
┌下地自在至上┈┈遍一切阶位,一切阶次皆虚拟┈┈┈┈┈┐
自在┤上地自在降下┈┈不从一地至一地,一地含一切地(诸地)├普贤
└同时在上又在下┈(电梯可喻)┈┈┈┈┈┈┈┈┈┈┈┈┘
第一重,下地自在至上。下位自在升于上位,从下地可以自在至上地。像我们到极乐净土,都是以业障凡夫的身份去的。业障凡夫虽然阶位低,但是可以自在升到一生补处位,这是乘无量光寿的佛梯,一下就上去了。
第二重,上地自在降下。上地的人也可以自在到下地,高级菩萨乘佛威神力,不欲示现一生补处之位,也可以下来。
第三重,同时在上又在下。可以同时既在上位又在下位,这就是自在。因为这是普贤行,行普贤德。在娑婆世界就没有这样的自在。
比如乘电梯和爬楼梯。爬楼梯不自在,一层就是一层,二层就是二层,想到三层就要爬三层楼梯,如果想到一层,还要回头往下走。不可能自在到达一层、二层、三层。
但如果乘电梯,所有楼层的按钮都在电梯里,随便按,想到哪层就到哪层,这就自在了。比如现在在三十层楼,想到十八层,一按按钮很快就下来了。如果爬楼梯的话,就不自在,上下都不自在。
乘电梯非常自在,一部电梯可以对任何楼层。楼梯就不行,一层楼的楼梯只能对一层,二层楼的楼梯只能对二层。而电梯没有楼梯相,只有一个口,它是平的;楼梯就有高有低。
极乐世界,讲阶位,讲高低,但其实是平的。所以,到极乐世界讲平等也行,就像电梯一样平等;讲不等也行,想按哪一层都可以,非常巧妙。
所以,说到极乐世界,讲三辈九品,讲初地十地,如果用“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来解释也可以。但是,极乐世界的品位和阶次,绝不是我们想象的,如果以我们的思维来想,绝对想不通。极乐世界的品位和阶次就像电梯一样,不需要爬,它是平的,一梯可以对所有楼层,这你想得通吗?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的阶位就是“自在所化”,可上可下,同时上同时下。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这句跟上面是有承接关系的。前面说“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不过除了这种情况:他有本愿,要去自在度化众生。怎么度众生呢?“为众生故被弘誓铠”,度众生就要披上弘誓的铠甲。“弘誓”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铠甲”,要度众生,就要做好准备。就像防爆警察维护秩序,都是戴着头盔、拿着盾牌。
极乐世界的菩萨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不好度,得披上弘誓铠再来。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会不断地放贪瞋痴的毒箭,所以不得不有所防范,武装一下再来,这样就不会被贪瞋痴三毒的众生所伤害。
被弘誓铠:已经法王正觉善住持故,不朽药力故。
前面说“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被阿弥陀佛的正觉所住持,亦如涂了不朽药,后欲到他方世界度化众生,无上菩提种子终究不坏。“被弘誓铠”就是涂上了不朽药,用六字名号的功德,用阿弥陀如来正觉的功德一涂,这样到水深火热的娑婆世界,才能经得起摔打,才能“在水不烂,在火不焦”。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德本:德为根本、本钱。德末,相善。本,无生。
“德本”有两种“本”,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本钱。
度化众生要有本钱。什么是本钱?功德才是本钱。而且这个本钱,有德本,还有德末。德本是根本的功德,根本的功德就是实相、无生。我们在世间所修的,不是德本,是枝末。因为是有相、有漏的,是有漏善、有相善。根本的功德是无漏、无相、无生的,这才是德本。对我们来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德本。
这些菩萨到他方去积累德本,就是证悟无生法忍。虽然证悟无生法忍,并不像七地菩萨入大寂灭,而是要以种种的愿心庄严,以六度万行摄化众生,这叫“积累德本”。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积累德本”是自利,“度脱一切”是利他。积累德本的目的是要度脱一切,好比挣到本钱了,好给众生花。
我们再看讲义第26点: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众生往生,皆至补处,故理当补佛处;但除有众生,由其本愿故,不欲速成佛,欲在下位游方,供佛度生。
“下位”就是在一生补处位以下,一直到地前、三贤、内凡、外凡,都可以示现。
《庄严经》言:
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
“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他要在下位作游方的菩萨。
“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是佛的威力,令这些众生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我们今天能听闻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而且生起信心,这不得了,为此诸大菩萨不知道做了多少事!
我们常听说“这个人喜欢钻牛角尖”,其实菩萨就是钻牛角尖的。我们心里何止一个牛角尖?蜂窝里有很多黑窟洞,它还是有规律的;众生心里的窟洞都是乱的,上一个,下一个,心里有无量无边的黑窟洞,这都是牛角尖,里面有很多尘垢,贪瞋痴都在里面藏着,无明、瞋恨的细菌、病毒都在里面。我们这样的心,能发起信心吗?要让我们发信心,菩萨就得一个个洞钻进去抠,打磨,冲洗,把里面的污垢刮掉,把所有的孔孔洞洞都清洗干净。
有的人,你给他讲佛法,你讲一个,他马上就冒出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会冒出问题,会产生疑惑?他心里有小黑洞,“这样能行吗?”所以,菩萨必须把光引进去,就像现在的微创手术。菩萨进到我们心里,把我们历劫以来的小孔小洞都洗净、填平。
众生的心是扭曲的,里面非常弯曲,比迷宫还迷,进去就出不来了。比如两个人谈恋爱、结婚了,以为了解对方了,进去以后才发现进迷宫了,出不来了,给迷住了。然后吵嘴、打架,最后不行就离婚,退出来了。以为了解对方,但是众生心里的弯儿多着呢,花花肠子七拐八绕,里面的黑洞洞太多了。
菩萨为了度众生,每一个洞都要进去打扫,把所有小黑洞里的尘埃、污秽都扫干净了,这时候我们的心才调柔,信心才能发起来,才能信佛。
不然,无明的黑窟、种种的邪见颠倒还在,你跟他讲佛法,他接受不了。“有极乐世界吗?哪有?天方夜谭!你们编出来的吧!我怎么没看着?科学家怎么不知道?”“为什么是十万亿国土,不是九万九?为什么在西方,不在东方?为什么讲‘一生补处’,又讲‘多有一生补处’?”“不老不病不死?哪有那种地方?”问题多着呢。这些都是黑洞洞,都是钻牛角尖,所以,菩萨不得不陪你一起钻牛角尖,好像要把从古到今所有的问题都问完,他才能信净土法门。你回答他这个问题,他又来一个问题,真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
但是菩萨为了度众生,就陪众生一起玩。不过好在菩萨能游戏神通,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费劲了。
《庄严经》说,“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我们今天能够发信心,能相信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不得了!想一想菩萨在我们心里做了多少工作?工作量巨大啊!把我们心里的小黑洞都扫干净了,脏东西一车一车地拉出来,我们的心才柔伏了。
像洗衣服一样,如果里面有很多脏东西,就不柔伏。信心是柔软、调伏、清净的,不柔伏就不能清净。所以,必须把我们心里所有的牛角尖、犄角旮旯全部洗干净,这时心就柔软了,柔软了就可以发信心。所以,这是不容易的,法藏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多少菩萨都在里面打扫,这不得了。
以后也可以画一幅漫画。菩萨到娑婆世界来的时候,是用六字名号的透明胶囊包着,像气球一样;众生一打,“嘣”就飞了,撞也撞不着,不然就被伤害了。现在用一个六字名号的透明胶囊,包在里面,才可以度化众生,想怎么度化就怎么度化,众生要碰你也碰不着。我理解的“弘誓铠”是这样的。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誓心难坏,如似被铠。
这种誓愿不能破坏。为什么?它有保护。过去军人打仗,都戴头盔、披铠甲,这样刀剑不入。菩萨也一样,要有所保护,才能救度众生。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此一句略明二利,下四句广示二利。
“积累德本”属自利之行,如“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之意。
“度脱一切”属利他之行,自利之行亦为利他。
菩萨度众生就是自利利他、上供下化,所以,“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是简单说明自利和利他。
“积累德本”属于自利之行,如《无量寿经》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度脱一切”属于利他之行,自利也是为了利他,所以说“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等
“游诸佛国”等——此四句重述上言二利之行。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总举二利之行。
“游诸佛国”等四句,是对上面讲的二利之行的展开。怎样“积累德本,度脱一切”呢?要“游诸佛国,修菩萨行”。在哪里“积累德本”?“游诸佛国”,在诸佛国积累。用什么方法呢?“修菩萨行”,以此“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这是总举二利之行。
具体要怎么做呢?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重示自利之行。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重示利他之行。修自利之行,皆为利他故,此文总成利他之义。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这就是积累德本,重示自利之行。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这是重示利他之行。
这些利益得到之后,是要教化众生的,所谓“开化恒沙无量众生”。“开化”就是开导、化度。像冰冻得铁硬,但是春天回暖,太阳一照,冰就开化了。众生的心无量劫来都被冰封了,贪瞋痴三毒之冰,阴风、冷风让我们的心都凝固了,根本没有一点热气,难怪对人家笑不出来,那么冷,能笑得出来吗?冬天冷的时候,让你笑都没法笑,脸都冻住了。只有回到暖气房里,过一段时间,肌肉松弛了,才能笑出来。所以,在娑婆世界很难,都被冰封了。只有阿弥陀佛的光照,不断地熏习,让我们的心开化,“开化恒沙无量众生”。
这个“游”字非常好,一是显示悠游自在,二是显示游戏神通,还相回向,园林游戏地门。度众生像做游戏一样,不会说“我的工作很繁重”。“你钻牛角尖,我陪你一道做游戏,我也陪你钻牛角尖”,他很悠闲,悠游自在。“游”这个字,意义非常好。
菩萨来的时候,不像人走路。人走路不是“游”,是一步一步的。“游”是什么?坐着莲花宝座来就是游。像鱼在水里游走,都是很柔和的线条。如鱼游水,如草游风,如果草叶比较长,柔软左右旋,风吹过来,草不就在风中游吗?它的线条非常柔和、优美,非常自在,上下左右翻转,怎样都可以,这叫“游”。
菩萨来娑婆世界度众生,不会那么呆板、机械,那样不灵巧;他是“游”,显示他一切自在。这样,“游”跟前面的“自在”就能配得起来。
“使立无上正真之道”——令众生成就无上正觉。
开化众生达到什么程度呢?“使立无上正真之道”,令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让众生成佛。这里的“使”是使动词,度化众生,使令成佛。
“无上正真之道”,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正”是不偏,“真”是不伪。不偏就是“如”,不伪就是“实”。“正真之道”就是如实之道,如实之道就是成佛。
诸法体相,本来如如,真如是诸法体相,所以叫“真如”。“正真之道”就是真如之道。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是偏的,都是名相、概念,都不正。因为没有悟得诸法真如体相,所说的都是我们内心的想象,都是名言、概念,这叫不正。同时也不真,对事物的看法不是真实的。凡夫都认为自己见到的是真实的,“我怎么不真?你污蔑我,冤枉我,我亲眼看到那是一盆花”。以佛菩萨来说,这是不真的,梦幻泡影。
当然,这些道理不用讲太多。跟众生讲这些,也没法讲明白,他就是那样认为的。那怎么办?“好吧!你认为真就真吧”,站在世俗谛的角度,也可以这样讲;按照真正的佛法道理,就不能这样讲。
比如有人死了,“这不是有生有死吗?佛就说不生不灭,无有生死去来。到底谁讲的是真的呢?明明有人死了,我都把他埋下去了,怎么还说没死人?”佛说这是梦幻泡影,是众生的妄想境界。在真实当中是无生无灭的,生死的本来面貌是幻生幻灭。这些道理,佛没办法给你讲明白,所以佛就说:“你说有死就有死吧,有生有死,那就生到净土来,不要在娑婆世界生生灭灭了。”
至此述毕上言“一生补处”之愿事,及“还相回向”、游方度生之愿事。
到“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一句,就把“一生补处”的愿事,以及“还相回向”、游方度生之愿事讲完了。
第二十二愿,愿体只有一个——一生补处;但是愿事有两个,一个是一生补处,一个是还相回向、游方度生。虽然有两件事,但是它的体是一样的。
什么叫体一样?就是它的本体、本质是一样的。游方度生的菩萨和一生补处的菩萨,他们内证的本体是一模一样的,这叫“体是一”。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两件:一个是准备成佛,在一生补处位;一个是不要快速接佛位,而是要游方度化众生的。所以,这是两种事、一种体,体一事二。也可以讲两种相、一种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结上言“一生补处”之愿事。“超”者,超劫超地,直至等觉之一生补处。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两句是总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一句是总结上面所讲的“一生补处”之愿事。
“‘超’者,超劫超地,直至等觉之一生补处”,“超劫”是不需要累劫的时间;“超地”,哪怕是凡夫众生往生,也是直达等觉一生补处,不需要一地一地慢慢爬楼梯,是直接就超到楼顶上。坐电梯就是这样,如果要爬一百层楼,可能一个小时都爬不上去,中间还要歇一歇。经过一大阿僧只劫,到三十三层的时候,还得歇一下,然后再修第二大阿僧只劫。而且一百层楼,要爬到九十层的时候,才得不退转,到八十层可能还不行。如果坐电梯,从时间来讲,上一百层楼不就是须臾之顷吗?很快就到了,坐着还不晕,非常快。这就叫“超”,时间上叫“超劫”。“超地”,不用一层一层爬,你爬楼梯还没到二楼,我坐电梯已经到楼顶了。这就是“超地超劫”。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结上言还相回向之愿事。从净土倒驾慈航还到娑婆苦海,乃至十方世界,以广度群萌,乃属普贤大悲行,故言“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此是从果向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句是总结前面所讲还相回向之愿事。前面讲了很多,有七句话,就用这句话来总结,“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从净土倒驾慈航还到娑婆苦海,乃至十方世界,以广度群萌,乃属普贤大悲行,故言‘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此是从果向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这是什么意思呢?他已经证悟了第十一愿“必至灭度”的佛果,然后从果向因,到他方游化众生。如果要显佛相,就要经过一生补处这个阶位,然后成佛,那样就真正是在佛位上。现在他不在佛位,但并不代表他还要这样去修行,只是显现这么一个相状给众生看,教导众生要这样修行,这是“同事摄”。
什么叫“从果向因之示现相”?比如一个人发了大财,挣了一千亿美金。然后他来教他儿子做买卖,开了一家小笼包子店,教他儿子怎么经营、怎么管理。他还用开这家店吗?这就叫“从果向因”。
什么叫“从因向果之修行相”?他本来就是穷人,一毛钱都没有。现在跟隔壁邻居借了一点钱,租了一个小门面,开了一家包子店,今天赚了五十块,高兴得不得了。这叫“从因向果之修行相”。他还在修行,还在积累德本,是从因向果的,这不一样。他是穷人,没有发财。从果向因是大富翁来做的,是示现相。
这个“超”有好几种含义,我们就用超地、超劫这两点来说明。
┌一超┈凡夫入报土 ┐
│ ┌大乘善根界│
│二超┈报土成菩萨┤天人不动众├超下往上┈极果为普┈┐
┌超地┤ └如来净华众│ │
│ │三超┈菩萨至补处 ┘ │
超┤ │ ├出常伦诸地之行
│ └四超┈补处自在化┈┈┈┈┈┈┈超上往下┈降因为贤 │
│ │
└超劫┈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超地有四超:
第一超,凡夫入报土。凡夫在娑婆世界,一下就超到净土,像坐火箭一样。
第二超,报土成菩萨。到了报土,你想成阿罗汉都不可能,当下就是大乘不动菩萨,“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这个菩萨是平等大菩萨。“等”,就是平等一相,“等”,就是平等法身,“等”,就是寂灭平等法。“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天人”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不动”就是成就大乘善根,不可倾动。我们在娑婆世界度众生,容易动摇,容易摇摆;虽然发了菩提心,结果发现太难了,“不干了!”这就动摇了。极乐世界的大菩萨是“天人不动众”,因为是清净智海所生,如来清净智海当中“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这样才能成就“天人不动众”。
又说“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像这样在正觉莲花里化生的菩萨,怎么会退转呢?
所以,第一超,把凡夫超到净土;第二超,从清净智海、正觉莲花里诞生,就是不动众,超为平等菩萨。
第三超,菩萨至补处。从平等法身超到一生补处。
第四超,补处自在化。从一生补处——最高的因位,成为自在所化的菩萨。
前面三个超是从下往上超,第四超是从上往下超。为什么从上往下也是超?就是刚才讲的坐电梯的道理,不然你要下来,还得慢慢下。
“超”,就是翻来覆去怎样都可以。从下往上超,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一直达到极果,这是“普”。从上往下超,从果位降到因位,这是“贤”。因位有很多,可以是初地、二地、三地等十地位,也可以是三贤位、地前位,乃至外凡位、普通凡夫位。虽然是凡夫位,但他是“超”着来的,实际上他不是凡夫,不是地前,他是从极果之位降下来,降果为因。
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具足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到十方世界普度众生,此是从果向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
“果无不穷曰‘普’”,在果位上没有不穷尽的,这就是成佛了,这叫“普”。如果还有功德没有圆满,不能称为“普”。
“不舍因门曰‘贤’”,虽然有这样的果位,但是他不舍因门,倒驾慈航,从果向因来示现,这称为“贤”。
他已经具足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这就是果无不穷称为“普”。但是不舍因门,到十方世界普度众生,此是从果向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
普贤菩萨发起十大愿王,“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他发了十大愿王,怎么成就?就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叫“现前成就此大愿”。
可知普贤愿王晚于弥陀誓愿。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是兆载永劫之前,那个时候就说修普贤行了——这个“普贤行”,可不是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是普贤菩萨跟着阿弥陀佛,才叫修普贤行。他由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现前修习普贤之德”,遵照去做,才立名为“普贤”。所以,大家不要把这一点搞错了。这样来看,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是正常的嘛!
“超劫”就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是现在,“现前”就是当下,当下显现在眼前的,整个普贤行显现出来。这是显示时间上的超越性,根本就没有时节的观念,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常伦诸地之行”,“常”是平常的,“伦”是次序、伦常,“常伦”就是从下位到上位的次序不能改变。一地就是一地,二地就是二地,一地菩萨能分身百国土,二地菩萨能分身千国土,三地菩萨能分身万国土,这个次序不能改变,是固定的,这叫“常伦”。
但是,极乐世界不按这个次序来,在极乐世界,低可以上高,高也可以降低;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说他是天人也可以,说他是菩萨也可以;他还可以示现八相成道,可以是佛。所以,这样的次序,以我们来理解是不可思议的。
按娑婆世界的思维理解,下不能说为上,上不能说为下;下如果要成为上,必须舍掉下。比如初地成为二地,必须经过多少劫,积累多少功行,才能成为二地菩萨;成了二地菩萨,就不是初地菩萨了,初地就舍了。
就像读书一样,上高中了,就不是初中生了,初中的学籍就要拿掉了,不可能读了高中还是初中生,那怎么说得通呢?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进步则舍故称。”进步了,过去的称呼就要拿掉。所以,如果还在下边,就不能说在上边。是初地,就不能说是二地;是地前,就不能说是地上。
但是在极乐世界,“一切具是,一切具非”,说地前、地上、等觉,都可以;说成佛,有那个内德,但是名字还没有。所以,怎么说都可以。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是总结。这样我们就知道,前面所有的一切,一生补处也好,还相回向、游方度生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愿力成就的。
我们在娑婆世界,想要发十大愿王,那么容易发吗?但是到了极乐世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非常容易!连普贤菩萨自己都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修习此大愿”。
所以,第二十二愿我们要好好读一读,讲的就是我们到极乐世界以后的状况,“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在娑婆世界,我们能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吗?我们连本师释迦牟尼佛都供养不上,因为他灭度了;还要供养十方诸佛如来?那更谈不上。
如果真想见诸佛,真想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不要在这里讲大话——天天拜佛,千佛忏,万佛忏,可是一尊佛也没见着;到了极乐世界,十方诸佛任由我们拜见,想供养谁就供养谁。所以,要来真的。在这里讲那么多,却没见着佛,叶公好龙。把忏本打开,念多少佛名,念完之后就回去睡大觉。问他“真想见诸佛吗?”“谁知道能不能见着啊?诸佛来见我还差不多,我哪有本事见他们啊?”
到了极乐世界,不仅供养十方诸佛如来,而且是“游诸佛国”,游着就供养佛了,像游戏一样,多好啊!“开化恒沙无量众生”,在娑婆世界,我们一个众生也开化不了,更别说恒河沙无量众生了。“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我们在这里想教化一个人,让他能够“立无上正真之道”,要费多大劲!非常难。
四重含义
前面我们把愿文的意义简单梳理了一下。下面我们看昙鸾大师引用愿文之后,接下来说:“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此段大有四重:①正明自宗;②会通他说(净秽土不同、报化佛不同);③明不思议;④结判。
这一段里面有四个层次:
首先是申明自宗。把第二十二愿的愿文引完之后,接下来就推理,把他本来要讲的真实之义说出来——“不从一地至一地”。因为前面有人问难“怎么到了净土就这么快?在娑婆世界不是有十地阶次吗?”所以昙鸾大师就引用《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来说明“不从一地至一地”。这是第一个层次。
虽然昙鸾大师引用第二十二愿的经文说明了自己的立场,说明这是有根据来源的;但是对方引用了《十地经》,讲了“十地阶次”,那应该怎么解释呢?所以,第二个层次是会通。“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十地阶次”是释迦佛的应化身于阎浮提这个秽土所讲的,他方净土不必如此。报身佛和化身佛,佛身不一样;所讲的地点也不一样,一个是阎浮提秽土,一个是极乐净土;所对的众生也不一样,所以讲的法就不一样。在此土讲“十地阶次”,在净土就不谈这些,“他方净土何必如此?”这是第二个层级。
第三,“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这里举出“不可思议”,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之处。
第四,最后一句就是结判,总结判断。“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再次否定提问者执着的见解——“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其实不须这样,娑婆世界才这样,阎浮提才这样,释迦如来对我们这些人没办法才这样;阿弥陀佛对我们这些人有办法,就不这样,就超越了。
总之,有四个层次的道理。
案此经推
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
“案此经推”,“此经”是《无量寿经》,对应前面所讲的《十地经》。因为对方举出《十地经》,这里就把《无量寿经》拿出来。当然,也包含《观经》《阿弥陀经》当中的相关义理。“推”是推理、推论。
“彼国菩萨”,极乐净土的菩萨。
“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这话说得很含蓄。“或可”,或许这样,可能这样。其实这是一种善巧。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的讲义,291页第32点:
“案此经推”——“案”者考验,“推”者寻穷。验此《大经》第二十二愿之文,寻穷彼国菩萨之事,可无次第渐进之义,“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故。然曰“或可”者,虽经文已详明顿超即证非渐进之理,而圣人语不迫切,亦是对机之善巧也。
“验此《大经》第二十二愿之文,寻穷彼国菩萨之事”,按此经来推。“验此”,“验”就是验证,以这个为验。
“可无次第渐进之义”,因为讲的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所以按照第二十二愿来寻求彼国之事,当然就没有次第渐进之义,没有这种说法。而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说“或可”语义缓和
“然曰‘或可’”,但是昙鸾大师在这里用了“或可”两个字。
“虽经文已详明顿超即证”,到极乐世界是顿超,当下证入一生补处。
“非渐进之理”,不是渐有无量功勋,不是十地阶次一地一地慢慢往上增进,不是这样。
“而圣人语不迫切,亦是对机之善巧也”,“圣人”是德行深厚的人,这里是指昙鸾大师;“语不迫切”,讲话留有余地,比较宽厚,就是得理饶人。
从道理来讲,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引用了第二十二愿。但是,话说得很委婉,这是考虑到对方的根机,可能还不能马上接受。
前面昙鸾大师引用了很多。提问者问:“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昙鸾大师的回答,一开始就说得非常缓和,像开车一样,起步非常平缓,“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说的是毕竟等,没有说立即就等”。这样,对方就可以接受,因为说“毕竟等”嘛,这样落差就不是很大。
然后提问者又反难:“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昙鸾大师就说:“这个毕竟等还是要说的,因为到了净土没有七地沉空难。如果在娑婆世界,遇到七地沉空难,入大寂灭,那就跟二乘无异了。所以,还需要说毕竟相等。”这样对方又懂了一点,又升了一点,就像爬坡,从缓坡爬上来。
到这里引用《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其实已经彻底显明了,但是怕对方还不能一下接受,就说“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用“或可”,对方听起来舒服一点,就像包了一层糖衣给他。因为这种道理跟提问者的经验、认识差距太大,他就执着娑婆世界的道理,以为娑婆世界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以此衡量阿弥陀佛的净土。如果一下给他讲透彻了,怕脑袋会爆炸,昏过去了。所以,昙鸾大师知道问难者的承受力。就像拿鸡蛋,使劲不能太大,劲使大了,鸡蛋就捏破了。所以跟他解释的时候,语气非常缓和,“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这样对方接受起来就方便一些。大弯不能转急了,得稍微缓和一下。因为跟他的观念冲突太大,所以要缓转弯,用一个“或可”。
十地阶次乃一应化道
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
“言十地阶次者”,把自己的道理说明了,对方的话还要接过来说一说。“你引用了《十地经》,说了‘十地阶次’,是有这回事;不过这并不是讲净土,也不是弥陀如来讲的,是释迦如来讲的”。
在哪里讲的呢?释迦如来不是在他的无胜国土讲的,在他的报佛国土不会讲这些,这些是“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一”就是一种。诸佛教法无量无边,度化众生有种种方式,有种种说法;对阎浮提众生才讲十地阶次,这是特例。“一”就是一种特例,不是普遍的法则。普遍的法则就是“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十方法界的普通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释迦如来在阎浮提讲法,非常不容易,非常难!
逐一对破提问者之疑难
我们再翻回前面。“问曰:案《十地经》”,他引用《十地经》;昙鸾大师回答说“案此经推”,引用《无量寿经》:都是有经文证据。
“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这个问题,昙鸾大师前面的回答都是顺着提问者的话说的,到了现在,引用第二十二愿之后所回答的,正是标准答案。
提问者问:“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因为有第二十二愿,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这就把道理说出来了,指出佛的愿力就是这样。
昙鸾大师前面回答时说“毕竟”,这里不说“毕竟”了,超地超劫,不讲需要时间了,因为没有时间,是超地超劫;不是“毕竟”,而是“究竟”。
提问者问的是“上地诸菩萨”,现在答的不是“上地诸菩萨”,是“一生补处”。不是跟上地诸菩萨一样,是跟一生补处身等法等。
所以,这种回答是天地大翻转。
引《往生礼赞》说明超地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的讲义292页。下面引用了善导大师的两段偈语,也是讲超地超劫。第一段偈语讲超地。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六方恒河沙诸佛如来,都舒出广长舌相来证明。证明什么呢?证明我等凡夫众生,专称阿弥陀佛名号,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当下花开见佛,闻法证悟无生,叫作“到彼华开闻妙法”。得到的利益,是“十地愿行自然彰”。“十地愿行”就是直到一生补处,这样的愿行是自自然然的。“彰”就是彰显、开显,自自然然就显露出来,毫不加勉强和造作。这就显示他力、佛力,显示自然、无造作、无功用道。这不是说初地乃至七地、八地,是“十地愿行自然彰”。这是超地。
引《般舟赞》说明超劫
下面引用《般舟赞》说明超劫。因为提问者前面问的是两个:一个是“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这是说有阶位高下差别;另一个是“经多劫数,然后乃得”,这是说有劫数。现在讲见了阿弥陀佛这些好像都没有了。确实是这样,因为超地超劫。
善导大师《般舟赞》言: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只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
“微尘故业”,我们的罪业非常多,像微尘数那么多。“故业”就是过去所造的业。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前,在娑婆世界的历劫轮转当中,有无量无边的故业。“随智灭”,随无生智,随佛的智光——佛光明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佛的智光朗照,一照,当下故业就灭掉了。
“不觉转入真如门”,不知不觉之间就转了。原来在六道轮回,在邪见分别当中;现在一转而入真如之门,证悟真如实相、一真法界。这里讲“不觉”,人家是觉悟了才转入真如门,我们不觉也转入真如门,所谓“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觉”,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还没有感觉到,因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为什么不觉?成为一体了。比如,我的身体碰到你的身体,我们是两个人,一碰,有冷有热,就有觉。我们跟佛一体了,佛是真如门,我们也是真如门,这叫“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只恒沙劫”,在娑婆世界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大劫、小劫、僧只劫、恒河沙数劫,多着呢!在极乐世界是“弹指须臾间”,要成佛,要成就十地愿行,就在弹指须臾之间。所谓“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说的就是念佛成佛的道理。
我们在这个世界叫生死疲劳。为什么疲劳?就是时间让我们疲劳。光看这些词就疲劳,“大小僧只恒沙劫”,六道轮回无有停止啊!所以善导大师说: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盘城。
一入涅盘城,“大小僧只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时间就没有了。我们在这里“旷劫来流转”,这一听多累啊!
我们最大的束缚就是时间,有时间就有轮回。时间是分别念的产物,我们有分别念,念头一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量,时间就有了,就要轮回了。这很累!
五浊恶世怎么浊?时间就是浊染,空间也是浊染。到了极乐世界,打破时空,“不动遍至”就是破了空间,“一念遍至”就破了时间。这多自在啊!
“亦如弹指须臾间”,这叫“念劫圆融”,一念和无量劫是一样的。一念当中包含过去、现在、未来无量劫;无量劫可以缩入一念,一念可以展为无量劫。我们讲“无量劫”,那是过去无量久远时间和未来无量久远时间,但是缩为一念,一念当中。所以《华严经》说: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三世所有一切劫”,在一念当中都见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这里是想不通的,这是阿弥陀佛那里的事,凡夫没法衡量,我们在这个世界只能用比喻来说明。比如开车的时候塞车了,有前,有中,有后,你在中间塞着,前面有车,后面也有车。人就在这个境界当中。这条塞车的路线,如果用大圆镜子一照,在这面圆镜子里,它还有前、中、后吗?不都在镜子里面吗?前也在里面,中也在里面,后也在里面。前代表过去无量劫,中就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后代表未来无量劫。前面、中间、后面都在镜子里面,这就是一念摄三世。
当然,这个比喻是讲空间的距离,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时间在佛的大圆镜智当中,一念当中,过去、现在、未来完全展露无遗,看得非常清楚。怎么看见的?佛眼嘛!你怎么看不见?你是凡眼,当然看不见。所以,佛的境界,我们只有谛信无疑,只能相信。
“大小僧只恒沙劫”,让我们累得够呛;到极乐世界,是打破时空观念的,所以讲“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速”字,也是借娑婆世界众生的话讲的,到极乐世界是用不上这个字的。“速”就是快速。有慢才有快,到极乐世界不经地、不经劫,“大小僧只恒沙劫”也是一念顷,所以,讲快讲慢都是多余。
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
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讲法非常不容易,所以说“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这里有几个对应:“十地阶次”对“不从一地至一地”,释迦如来对弥陀如来,阎浮提浊世秽土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应”就是应身佛,“应化道”就是应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众生的根机而教化他们的一种方法。“一应化道”,一种方法而已。
讲十地阶次,是释迦牟尼如来在阎浮提五浊恶世,应对五浊恶世众生骄慢、邪见、虚妄、迷惑、颠倒的根机,所施设的一种教化方式。
“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他方诸佛净土何必要这样呢?它是净土,又不是秽土,何必这样呢?这里虽然讲“他方净土”,其实意在极乐世界,就是所谓“言通意别”。“何必如此”,有什么必要这样呢?这是反难。
这个“必”,有好几种情况:在娑婆世界就有必要,在极乐净土就没有必要;对五浊恶世众生这样讲就有必要,对极乐净土的众生就没有必要;对自力修行的人就有必要,对靠佛力的人就没有必要。这些道理,都要说得很清楚。
暗夜险路对阳光大道喻
打个比喻。在黑暗的地方走险路和走阳光大道能一样吗?在黑暗的地方必须摸着走,这边有障碍,那边也有障碍;如果半夜在山顶上,可能还得爬着走呢!自古华山一条道,现在黑漆一片,还没有灯,站着走、摸着走都不行,得爬着走。这种环境你就得这样,必须爬着走。
如果是阳光大道,你出门爬着走、摸着走,用得着吗?“他方净土何必如此?”到极乐世界都是阳光大道,都是无量光明世界、无量光明土,都是平坦大道,没有这些障难,不必如此。
在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喊你:“我儿,你来吧!不过你得摸着来啊,你没有眼睛,用脚慢慢蹭。别摔着了,旁边有个东西,别磕着头了。我儿,你慢慢来吧!你是盲人啊!”
弥陀如来站在大宝莲花王座上一喊:“吾儿,过来!”你撒腿就来!如果他说:“我儿,你来呀!你眼不好,慢慢摸着来。”那叫净土吗?我们一到极乐世界,莲花一化生,阿弥陀佛一喊:“吾儿,过来,善来吾子!”你从莲花里面一出来,身体马上长大,一下就来了,这不就到了嘛!
在娑婆世界,你要修到释迦如来跟前去,达到他那个境界,你要摸多少路啊!慢慢摸,还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么简单。所以,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众生不同的根机,教育的方法、说的法,肯定不一样。
智障儿对神童喻
再打一个比喻。对一个智障儿童,和对一个神童,教育方法能一样吗?教智障儿童,教他念“啊”,他还不会念呢;神童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你把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拿来教神童,这用不着!
在极乐世界,都是神童,为什么?莲花化生。在娑婆世界都是智障儿童,为什么?杂业杂生。出生环境都不一样,种都不一样,出生的地方都不一样。把对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众生的教育方法——“阎浮提一应化道”,拿去跟极乐世界的众生讲,那怎么讲呢?在极乐世界讲十地阶次,没人听。
残障人对健康人喻
比如残障人两腿不方便,他用手撑着走路,多难啊!一步一步地挪着走,但是也只能那么教他,他只能这样。你对身体健康的人,也要用这个方法教育他吗?
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跟他方净土的众生比,就是残疾人。释迦牟尼佛教的,都是一帮聋盲喑哑,慢慢教,所以,真是难为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了!慢慢用这个方法讲十地阶次,不讲十地阶次怎么能行?
五浊恶世众生,劫浊、见浊、烦恼浊。见浊,他的见解就是邪见,颠倒分别,高下是非。对这样心不平等的众生讲平等法,他能接受吗?他心里高下分别,就是有阶级。你不讲阶级,他没法接受。你告诉他到极乐世界“与上地菩萨身等法等”,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那就讲十地阶次吧!他说“这个好,应该这样,有阶级,这个适合我”,这就是一种见浊。
盐碱地对沃土喻
再比如种地,在盐碱地种地和在肥沃的土壤种地,那能一样吗?在盐碱地种地,你必须先跟他讲,要先进行土地改造,然后再下种子。但是在肥沃的土地,像弥勒菩萨出世的时候,一种七收。种子随便往地里一甩,撒下去以后就不用管了,一种七收,种一次收七次。
如果从世界来讲,娑婆世界就是盐碱地;如果从心来讲,我们心也是盐碱地。所以,首先得把我们的心给松软了,慢慢改造良田,然后才能下种。这样修行,当然就慢了。
净土也这样吗?净土用不着这样。
有病方予药,无病不予药
总之,有病予药,无病就不施药。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种种病:智障、身心不健康,根机陋劣,罪障深重,邪见分别。娑婆世界有五种缺陷——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有这些缺陷。在有缺陷的地方,为有缺陷的众生才讲十地阶次——十地阶次这个法也不够圆满,也是有缺陷的,但对这样的众生刚好。邪见众生高下不平,不给他讲阶级,他不舒服。
凡夫众生就这样。对这样的众生,你不讲三乘教法,不讲十地阶次,他不跟你学。所以,释迦牟尼佛只好量身定做,这叫“一应化道耳”,只有娑婆世界这样,净土用不着。
普通楼梯对电梯喻
前面讲到了楼梯。我们也不可以拿普通楼梯来反难电梯,“自古以来梯子都是有高下的,你怎么是平的?”电梯就是平的,它虽然叫梯,其实并没有高下。
到极乐世界虽然讲初地、十地,其实没有初地、十地,用电梯以浅喻深就可以知之。电梯虽然名字叫“梯”,其实是平的。极乐世界虽然讲三贤十地,其实也是平的。为什么?就是这样,坐过电梯就明白。
古人是不明白的,因为古代没有电梯,一层就是一层,就是高下不平,不然怎么叫梯呢?但是到极乐世界有梯之名,无梯之槛,都是平的,平等。
所以,极乐世界的情形,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讲,那是不容易的。
我们看《阿弥陀经》,《圣教集》30页: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但可以”是“只可以”,不是“但是可以”,不是转折;没法说数量多少,只能说无量无边、无量无边、无量无边……阿僧只、阿僧只、阿僧只……只能这样来讲。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是哪些人?就是我们这些众生。十方国土的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都是不退转。
这些不退转菩萨,按说都是一生补处。不过,“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这些菩萨就不登上一生补处之位,所以才说“多有一生补处”。这段文其实就是第二十二愿的成就文,是简略的说明,大家可以对照来看。
再翻到《圣教集》43页。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档次多高!发愿还没往生呢,就给你一个不退转,在此土就不退转了。你只是发了一个愿,若已愿,若今愿,若当愿,“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定了现生得不退转。不退转什么?不是不退转于初地,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果给了你。这颗摩尼宝珠就给你了,就决定授记你成佛了,而且这颗摩尼宝珠不收回,你决定成佛,这叫不退转。不退转于最高的境界、最高的果位,“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里的不退转跟一般讲的不退转是不一样的。
不退转通常有三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们这里讲两种,一种是自力不退,一种是他力不退。自力不退跟他力不退是不一样的。
自力不退像爬山,你要爬到山顶上去。你什么时候能到山顶啊?爬到什么时候才不退啊?一般人爬着爬着,累了就想退了,就不想上了;如果再有高血压、心脏病,那肯定就退了。只有爬到顶峰可见了,一看,“快到了”,这时候歇一歇,加把劲再上。
如果靠他力,就像坐电缆车,在山脚下就不退转了。比如一座山三千米高,你自己爬,可能爬到两千八百米,“行了,有希望了”;如果坐电缆车,你还在山脚下,还没出发,只是刚买票,你就不退转了。是以什么为标准不退转?是以三千米最高的高度,以此作为不退转的标准。坐电缆车,不管在哪个高度,五米、十米、一百米、一千米、两千米……在任何高度上都是不退转的。
我们现在在凡夫地,在五浊恶世,我们的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字名号就是电缆车,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愿往生,愿坐电缆车,就不退转,决定可以到最高的佛的境界。这跟我们是什么根机、有什么智慧、有什么业障都没有关系。如果你在地狱道,就在地狱道得不退转;如果你在饿鬼道,就在饿鬼道得不退转;如果你在人道,就在人道得不退转。不论你是造五逆十恶的,还是行五戒十善的,在任何位置上,念佛都得不退转,这是靠佛的力量不退转。这能思议吗?完全不可思议!
不退转,按自力修行,要经过一大阿僧只劫才得证初地,这时候才证悟诸法实相,证悟无生法忍,心里知道成佛决定可期,他才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叫“因地不退转”,还早着呢,前面还有两大阿僧只劫,还得步步修行、慢慢累积,才能最终达到。
所以,“不退转”的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完全不一样。
各位,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不退转啊,而且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不得了啊!
如果能相信这个法门,就得到不退转了。这不是说我们有智慧,虽然讲不退转,但我们还是业障众生,可能只有五米高,“对,我是只有五米高,因为我这个电缆车刚刚启动。你已经爬到五百米高了,对不起,我马上就要超过你了”,“嗖”就从他头顶飞过去了。
有人说“你一个五逆十恶的小凡夫怎么能不退转呢?人家都是阿罗汉,怎么还退转呢?”因为他靠自力。有的人爬到山半腰回头了,你怎么在山底下就能不退转呢?因为靠电缆车。
所以,不是说修行高、智慧高就一定不退转,就一定超过我,不是的。我在底下就可以不退转,你在上面还可能退转,这是靠自力和靠他力的不同。
通途观念:到净土渐修渐进渐证,最终成佛。自力、此土衡量佛力、净土。见也不见,戴有色眼镜故。心量狭小,智慧浅陋。
我们能够信仰这个法门,根机、种性不是一般人。因为信仰净土的人,绝对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一般人根本就信不来,腿都吓软了。他戴了自力修行的眼镜,怎么看都是自力,怎么看都不能当下成佛,怎么看到极乐世界都要慢慢修行、慢慢增进、慢慢证果。这就是有色眼镜,你跟他怎么讲都没用。
念佛人就能相信今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相信一到极乐世界就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身等法等,就能相信到极乐世界当下皆是阿毗跋致、一生补处——种性不一样。
这样的种性,难怪释迦牟尼佛赞叹为人中芬陀利花。这样的种性,把多少菩萨都甩到后面去了,有一亿菩萨闻此法不能相信啊!
天下滔滔,嚣嚷之见,何足与言?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为胜友,把臂同行,种性故!
这么好的事,竟然落到我们身上!释迦牟尼佛说:“你还用担心吗?你是人中芬陀利花,你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并肩平等。”当然,我们的业障很重,但是种性跟观音势至是一样的。
老虎跟兔子的种性就不一样。成年的兔子跑得很快,刚出生的小老虎还不会动呢,但是别着急,老虎能跟兔子一样吗?
我讲一个例子。有一只猎犬特别厉害,勇猛无比,谁都驯服不了。后来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就说:“把我这支拐杖拿去,让它闻一下。”这只猎犬一闻拐杖,马上就像得了软骨症一样,浑身发抖。有人就问老和尚:“你这拐杖有什么魔法?”这拐杖里并没有别的,只有一块老虎的骨头嵌在里面。
这就是种不一样。老虎都死了多少年了,只是一块骨头放在拐杖里。这么勇猛的猎犬,鼻子一闻,马上就丢盔卸甲。这就是种性不一样。
为什么种性不一样?缘不一样。咱们跟阿弥陀佛之间就是“缘”,能够相信弥陀的救度,就有亲缘、近缘、增上缘,这就是缘,这就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缘”。所以这是没办法的事。
再看经文,“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先给你认定了,这可是释迦牟尼佛授记的。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然后才说往生,因为往生之后就成佛了,先不退,后成佛。像登山一样,刚上缆车就说不退转,然后才说到山顶。不是先到山顶,后说不退转。你先到了两千八百米的地方,然后才说不退转,那是靠自力爬山的人才这样说,“你爬到两千八百米,不退转了,前面只有两百米,快到了”。靠自力,必须到两千八百米才能讲不退转。我们不是,我们是先说不退转,接下来就到山顶了,到极乐世界就到顶了。然后很轻松就下来了,回向度众生,因为你已经到了最高顶,这叫从果向因,跟自力修行不一样。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
这个才叫“善男子、善女人”。世间善法哪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你能信念佛必定往生、现生不退转、往生就成佛,你能这样相信,十方诸佛都会给你竖大拇指,“善男子、善女人!”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
释迦牟尼佛也不用谦虚,成了佛不存在谦虚这回事,说话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佛说:“我是一切智人,说法四无所畏。”都“四无所畏”了,还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不存在!说你轮回就轮回,说你解脱就解脱,说是什么境界就是什么境界,说圣道如圣道,说净土如净土,说因如因,说果如果,佛说话很简单。有任何骄慢习气吗?没有。
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
连十方诸佛都说是“甚难稀有之事”!这是以什么为对象说的?就是以我们众生为对象说的。这是众生给释迦牟尼佛出的考题啊,众生可厉害了,把释迦牟尼佛都考成“甚难稀有”了。
怎么“甚难稀有”呢?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这帮众生,给佛出了难题,但是释迦牟尼佛过了这个难关,一生四十九年讲法,慢慢说,开三乘——本来是一佛乘,现在开三乘;三乘里面有渐法,有顿法,慢慢说,慢慢调化;调化到后来,到《阿弥陀经》里才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可以把本怀说出来。
所以,对五浊恶世众生讲凡夫念佛就能往生成佛,而且入报土快速成佛,众生怎么听都不能相信。
释迦牟尼佛有大智大勇、大雄大力、大悲大愿,来娑婆世界给我们讲,“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法,真难信啊!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释迦牟尼佛说:“这次到娑婆世界,任务非常繁重,我也披了弘誓铠去吧!”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这些经文好好读,心里真的感动!释迦牟尼佛这个“甚难”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们!
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真的是委屈了,非常受委屈,表相就显得非常委屈;阿弥陀佛就是大畅本怀之相,身体很畅本怀,身光也畅本怀,身光遍照无量世界。释迦牟尼佛本来也是身光遍照无量世界,一看,“你们都没有光啊?那我就身光一丈吧”,把光一缩,就剩一丈宽。所以,释迦牟尼佛来娑婆世界真是太委屈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什么是君子呢?能信受弥陀救度,能相信在娑婆世界当下就不退转,到极乐世界就能一生补处快速成佛,这就是君子。而且这个君子是乐得为君子,是白白送给你的;不敢相信的人,只相信十地阶次,要经多劫数,然后乃得,那对不起,你就冤枉了,那你就慢慢修吧。
所以,昙鸾大师自己也没办法了,他自己也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这些话太超越了,他听不进去,他认为没有这么快速成佛的,他认为不能平生业成、现生不退。那对他来讲,也只能这样;对他来讲,也只好顺和他的根机;对他来讲,十地阶次刚好——“亦其宜也”,也只能这样。
秽土与净土、应化佛与报身佛说法不同
前面我们学了二十二愿文后面昙鸾大师的一段解释:“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语气非常干脆。
这一段要说明什么呢?要说明在秽土说法和在净土说法是不一样的,应身如来说法和报身如来说法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呢?像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南阎浮提,这是五浊恶世,秽土;他所面对的根机是五浊恶世的众生,业障深重,身心陋劣,福慧浅薄。对这样的众生讲法,当然要有渐进的次第。阿弥陀如来是报身佛,在净土;净土的众生都是“正觉华化生”“清净智海生”“天人不动众”。
简单讲,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来,算是“客场作战”,因为在这里我们众生是主人,娑婆世界是众生共业所感的地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报土,是他的万德庄严所形成的,他就是那里的主人,那是不一样的。
众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就像一滴水入大海一样,当下就改了。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就像他带了一滴净水,要把娑婆世界众生的业障海清净了,这就费大劲了。
我们前面也打了比喻,娑婆世界是盐碱地,是五浊恶世的地方,众生的心也都是盐碱地。佛要先改造,先把我们的心调化得柔软了、顺服了、清净了,然后才能下菩提种子,菩提种就是六字名号。阿弥陀佛那里的土地是柔软的,众生的根机都是成熟的,所以就可以直接畅佛本怀地讲法。
这两土世尊,因为环境不一样,面对的众生根机不一样,说的法就不一样。佛说法都要应机,对什么样的机说什么样的法,所以说“他方净土何必如此”,这就是净土和秽土的区别,也就是应身佛和报身佛说法的区别。
释迦、弥陀二尊比较
┌身,丈六┈┈┈┈┈┈┈┈┈┈┈┈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光,一丈┈┈┈┈┈┈┈┈┈┈┈┈遍照十方世界 │
│寿,八十┈┈┈┈┈┈┈┈┈┈┈┈无量寿 │
│老病 │
释尊委屈相┤涅盘 ├弥陀畅怀相
│业报 │
│遭逆谤┈┈┈┈┈┈┈┈┈┈┈┈┈天人丈夫众、天人不动众,如须弥山王│
│秽土应化身┈┈┈┈┈┈┈┈┈┈┈净土法报身 │
└说法,上中下、黑白、无量差别品┈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两土世尊说法的差别:释迦牟尼佛说法很委屈,是委屈相;弥陀说法是畅怀,大畅本怀,畅怀相。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比较。
我们凡夫没有智慧,不能了解法义上到底差多大,所以就通过外相来看他们的差别。我们在娑婆世界、在南阎浮提,要想象净土的阿弥陀佛怎么说法,那是没法想象的。但是,我们通过比较就能鉴别出这种落差。
第一,身高。阿弥陀佛多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你拿计算器算算吧。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佛指比一般人长,脚印也大,释迦牟尼佛的个子是比较高的,估计大概有两米,在人中来讲是大个子。但是,与“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无法相比,这就是化身佛。身高一比,就能看出差别。
第二,光明。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当然,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光明也跟阿弥陀佛一样,但是在娑婆世界就只显现常光一丈。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没有光,佛本来要放大光的,来到这里就缩为一丈。一丈光明,跟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多大的差别!这差别显示什么呢?外表的形象就显示内在表达正法畅不畅快。释迦牟尼佛没办法,光明缩起来,不能那么畅快。
第三,寿命。释迦牟尼佛八十岁,阿弥陀佛无量寿。释迦牟尼佛弟子的寿命也是七八十岁,还有三五十岁的;阿弥陀佛弟子的寿命,“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都是这样的。寿命不一样,讲法能一样吗?从寿命来看,就差这么多。
第四,老病。释迦牟尼佛有衰老相,也有生病相,耆婆还给释迦牟尼佛看过病,这就是示现,这是跟凡夫学的。释迦牟尼佛哪会老、哪会病?他看娑婆众生都会老、都会病,他就现老病相。我们听说过阿弥陀佛有老、有病吗?这是不可想象的。
第五,涅盘。释迦牟尼佛还要示现涅盘相,到双树林下示涅盘。阿弥陀佛报身常住,报身有隐没相,不入涅盘,常住,有始无终,是报身佛。
第六,业报。释迦牟尼佛示现有业报之相,最有名的就是“金枪、马麦”,有金枪之刺,三个月吃马麦。释迦牟尼佛这么尊特,这么高贵,来人间受供,还吃三个月马麦!这是为了我们吃的马麦啊。你能想象阿弥陀如来也吃马麦吗?没法想象。
第七,遭逆谤。前面昙鸾大师几乎把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的遭遇全都挑出来了,“见有如来,说法云‘此黑,此白,此不黑不白,下法、中法、上法、上上法’,有如是等无量差别品,似有分别”“由国浊故,分一说三”,都是不好的事;还有,弟子“不甚恭敬”“国王与佛并治”,这都是娑婆世界的乱相。你能想象在极乐世界还有国王吗?国王跟阿弥陀佛两个并治啊?没有那回事。在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有一次讲法,外道指使一个妇女在肚子上绑了一个盆,假称有孕,诽谤释迦牟尼佛。你能想象这种事在极乐世界发生吗?这些事,作为释迦牟尼佛,他还用得着吗?这就是示现,来到娑婆世界就这样。娑婆世界的众生恶毒啊,肚子上绑个盆去诽谤释迦牟尼佛,弟子们都气死了,释迦牟尼佛不吱声,结果一只老鼠把绑线咬断,盆掉下来了,大家才知道这是来诽谤的,这才真相大白。这些都是秽土的杂染相。
第八,说法。在这样的五浊恶世,对这样卑劣的众生讲法,只能讲上法、中法、下法、黑法、白法、不黑不白法,似乎有无量差别品。而阿弥陀如来不是这样的,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天人丈夫众”“天人不动众”“如须弥山王”,阿弥陀佛讲法“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讲的都是清净圆满的究竟之法。在娑婆世界讲法,就要讲十地阶次;在阿弥陀如来净土何必如此!没有必要讲十地阶次,给谁讲?在极乐净土就大畅本怀。
一般人认为,到了净土要渐修、渐进、渐证,最终成佛,这完全是以此土自力修行的观念来衡量净土佛力成就,这是完全说不通的,不可用此土的境界衡量彼土。
第九,境界。净秽二土境界不同,对机的众生不同,众生出生的业因不同,一生的造作也不同,所以,对机所说的法也不同。诸佛教法无量无边,不可用释迦如来阎浮提一应化道来衡量他方净土无量化道,尤其不能来衡量阿弥陀如来报土度化众生之道。
世尊入乡随俗,为五浊恶世众生说三乘法、十地阶次,乃顺机方便,非他方净土诸佛教法尽必如此。以秽土情形揣度净土佛境,何异以管窥天,以绳探海。
“以管窥天”,拿一根竹管对着天上看,以为天就竹管这么大。
“以绳探海”,拿一根绳子往海里一吊,“海就这么深,一尺五”。
佛的境界,我们是没法测度的,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样小心小量,释迦牟尼佛为了调化这样的众生,对心不平等、分别邪见的众生,就要慢慢调化。
《阿弥陀经》的讲法就不一样,“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这个说法就高了,所以诸佛都出广长舌相赞叹、证明。但是,在《璎珞经》《仁王经》《十地经》就要讲无量差别品。
判断渐次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292页第33点:
言“十地阶次”者——以下分明判断渐次之说。
“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这句以下是判断渐次的,就是渐进、有次第的。
释迦者对弥陀,阎浮提对他方净土(意在安乐),应化身对法报身。道者,教化之道。
他方净土都不必这样讲,何况阿弥陀如来净土是诸佛净土当中最精华的净土,国土第一。
谓问者所引之《十地经》等,说十地渐进阶级次第,乃释迦出兴于娑婆世界,对五浊恶机所施设之一种应化身教化之方便耳,故非通方实义,如此对比。
什么叫“通方实义”呢?就是十方净土共通的真实教法。
问者所问的不是通方,是一个偏方、一个特例,不是十方共通的,只适用于娑婆世界,是一个特殊情况。这不是实义,是方便义,“故非通方实义”。
“如此对比”,这样翻对来看。
例如《往生论注》上卷(《圣教集》256页)解释“大义门功德”云:“见有国土,由国浊故,分一说三。是故愿言:‘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
“由国浊故”,因为世尊所化的娑婆国土浊恶,众生的根机陋劣,浊染,所以一佛乘的教法、一实教法要分为三乘来说。在净土就用不着了,所谓“应病与药”,净土不是五浊恶世,净土的众生也不是浊染的根机,所以用不着。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在娑婆世界要分一说三,在极乐净土是大乘一味。
在娑婆世界即使讲大乘,也要讲十地阶次,渐渐陶化。讲三乘教法,目的是渐渐引导进入一佛乘;讲十地阶次,也要引导进入净土。而净土的教法就没有十地阶次,不从一地至一地。
此“十地阶次”之言,自含《仁王经》《璎珞经》等。
“‘十地阶次’之言”,虽然引自《十地经》,也含《仁王经》《璎珞经》等。
圣道门者,对机之说,为渐教,为方便。
净土门者,称性之说,为顿教,为真实。
“圣道门者,对机之说”,这个“对机”,是对我们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根机。
“为渐教,为方便”,它是对机之说,是应对众生根机来讲的方便教法。如果讲称性圆满之法,众生不能接受,所以才讲十地阶次;十地阶次还不能接受,只能讲三乘,讲声闻、缘觉,慢慢引导;三乘教法还不能接受,就讲人天。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众生根机不行,才讲这些。
到极乐世界,人天法你听不到,声闻、缘觉法也听不到,都是大乘一味;大乘法里,十地阶次法你也听不到,只有“速满功德大宝海”。我们讲“听不到”,并不是有所缺陷,不是这样的;如果想听也可以,八功德水里什么法都有,“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有时候为了了解他方世界众生受苦的状况,在极乐世界的宝树当中都能显现,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善恶业缘,其中皆现;秽土如来讲法的情形肯定也有,秽土如来讲三乘法,黑法、白法都有,都能看到。
“净土门者,称性之说,为顿教,为真实”,“称性之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讲了圣道门与净土门,净土门才是他称性之说,大畅本怀。“称性”称什么性?真如性、真实性、佛性、法性。完全随顺法性,毫无遮拦地来说明,这就是顿教,是真实之法。如果讲顿教、真实、称性之说,就没有阶次了。所以,《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善导大师于《般舟赞》以《璎珞经》总摄圣道诸经为渐教,以《观经》《弥陀经》等说为“顿教菩萨藏”。其言曰(《圣教集》922页):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观经弥陀经等”,“等”就是指《无量寿经》,这是“顿教菩萨藏”。
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
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讲义第34点:
五不思议——《往生论注》中提到五不思议有三处:
一、上卷之“大义门功德”文(《圣教集》259页)言:“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这就是大义门成就。“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这里的“声闻”是指定性声闻,佛能让他生出无上道心,发大菩提心。声闻称为焦芽败种,佛能让声闻发大菩提心,这是“不可思议之至也”,真的是不可思议!这里是先提出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然后又举出佛法不可思议的一个例子。
二、下卷释“十七种庄严功德力”(《圣教集》289页)言:“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把这五种不思议简单地罗列出来。
三、今文是也。
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法中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本愿超世故,佛中之王故,光中极尊故,诸佛不及故。故佛法最不可思议者,乃指“弥陀本愿力”也。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劫,不经地,直至一生补处故也。
“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法最不可思议”讲的是什么呢?佛法总的来讲都不可思议,但是佛法当中的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
为什么?
第一,本愿超世故。阿弥陀佛当初发愿的时候就说:“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超世愿”是超越十方一切诸佛菩萨的愿望。一般的佛法都是不可思议了,何况超世愿的佛法呢!这是最不可思议的。
第二,佛中之王故。诸佛教法都是不可思议了,何况佛中之王呢!这是不可思议之至。
第三,光中极尊故。诸佛光明乃诸佛智慧之相,诸佛以光明智慧来说法。普通的佛法都已经是不可思议了,何况是光中极尊呢!这是不可思议之至。
第四,诸佛不及故。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诸佛都自叹光明不及。连自叹不及的诸佛都是不可思议,何况是阿弥陀佛的教法!
所以,弥陀的本愿是最不可思议的。
“故佛法最不可思议者,乃指‘弥陀本愿力’也。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顿超常伦诸地之行”,这里最好是改成“以其能令凡夫之人往生、顿超常伦诸地之行”。因为如果不加“凡夫”,说“以其能令往生之人”,有人就会误以为是自己修的善根福德因缘累积到了不退转菩萨的阶位——不是那样。是弥陀本愿力,以其能令不断烦恼之凡夫往生、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劫,不经地,“直至一生补处故也”。
所谓“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这是不可思议的。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一旦到达净土,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地,不经劫,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直至一生补处故也”。
佛在经中说:在末法时代,教法就像奶加了水。比如有一桶纯奶,有人往里面加了五十杯水;然后拉到别处去,又有人加了五十杯水;再到第三站,又有人加了五十杯水,不断地稀释。我们看现在的佛法不是很明显吗?都不知道加了多少水了!有的人讲来讲去,把整个佛法稀释得都没有了,还再稀释。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没办法,把一佛乘的教法已经稀释成三乘教法了,有人又去稀释,一直稀释到只讲人间,还有佛法的味道吗?
我们现在讲的是纯而又纯的佛法——六字名号是纯而又纯的佛法,听完之后能信受,能奉行,有欢喜,这样的人真的了不起!
“必”是为说明不必
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此文“必”字为眼。
“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如果说菩萨必须、必定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
“未敢详也”,这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昙鸾大师说自己,“我详细审明佛经的原文,对你所讲的这句话,我确实不敢苟同”;再一个就是讲对方,对方抱有这种观点,认为必从一地至一地,因为他还没有详细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了解这个法的真实义,如果详细了解之后,就不敢这么说了。这么说是不应该的,不应当这么说。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都可以。
《十地经》所言者,阎浮提应化身对机教化之道;净土三经所言者,安乐净土超出常伦之妙益。何以此土渐进位阶,例难彼土超出之妙位耶?
以我们的话来讲,就是:你怎么可以用一般的楼梯来质疑电梯呢?一般的楼梯就是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电梯不是这样。你不能因为它们都叫“梯”,就来问难,那是不可以的。
何况佛法不思议中,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岂无超越之理!其人以有碍之识,测量无碍佛智不思议,言无超越之理者,未敢详也,亦即其人尚未审详明了此超越之理也。
这段文也好懂。以娑婆世界“释迦如来一应化道”,来衡量阿弥陀如来报佛讲法,这样就不能明了超越之理。
所以,这里的“必”,是为说明“不必”。反过来讲,菩萨不必从一地至一地,有超越之理。到净土的菩萨就是这样,不从一地至一地。
娑婆、极乐二土对比
世尊来到娑婆世界非常不容易,如果没有他来示现,我们将永劫沉沦。
释迦牟尼佛来示现的此土,叫作“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对五浊恶世众生才讲“一应化道”,讲十地阶次,讲三乘教法等等。
我们把娑婆此土和极乐彼土对比一下:
┌劫浊┈┈┈清净海会┈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见浊┈┈┈无量光┈┈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此土┤烦恼浊┈┈常寂光┈┈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彼国
│众生浊┈┈莲花化生┈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
└命浊┈┈┈无量寿┈┈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乘佛愿为我命┈┈┈┈┈┘
此土十地阶次 彼土速满德海
阿弥陀佛的净土是劫浊吗?是清净海会,清净大海众菩萨。《往生论》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所以它不是劫浊,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所生,胜过三界道,是法界当中第一优胜的报土,当然不是劫浊。
劫浊是总的,下面四点是具体说明。
这样的浊是从哪里出现的呢?万法唯心,首先是见浊。“浊”就是浊染,众生的知见分别,浊染,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见浊,就生烦恼,所谓“见生烦恼”。烦恼和见,二者互相增上:烦恼增长见浊,见浊又增加烦恼。
烦恼成就之众生,称为众生浊。
这样的烦恼成就的众生,是命浊。命浊就是命不好,短命,身心陋劣,没有智慧,业障深重,生老病死,这叫命浊。我们的命,都是浊命。也可以倒过来说: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
蕅益大师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
一声阿弥陀佛,五浊都转过来了。这一段法语非常好。
特别是在娑婆世界,众生都是见浊的众生。为见浊的众生,如果直接讲平等法,讲“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他们一定不能接受。
“见浊”,浊在哪里?就是有是非、高下不等,邪见分别。对这样的人怎么讲平等法?他本来就是心不等,所以只好顺他的根机讲十地阶次。因为他的心就是这样,他是见浊的众生,要慢慢陶炼,然后心住于平等见,不住于邪见,没有见浊,这时候他才可以接受平等法。
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没有见浊,阳光普照,“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关于极乐净土光明普照的描述有很多。这些光代表什么呢?无垢光,就是没有垢染;“除世痴暗冥”,就是没有愚痴、黑暗、无明。这就代表清净,是无量光的清净见。
在娑婆世界,有烦恼浊;在极乐世界,“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没有烦恼浊,当然也用不着讲这些法。
在娑婆世界,有众生浊;在极乐世界,众生是莲花化生,“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这样的众生不是众生浊。
在娑婆世界,众生只是八十年、一百年的寿命,长寿不过一百岁。极乐世界是“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一切众生无量寿,“乘佛愿为我命”。
由于环境不同,众生根机不同,所说的教法完全不同。
命浊,娑婆世界众生寿命很短,如石火电光,虽然发心修行,还没有成就就已经死掉了,下一辈子就接不上了。在这种情况下修行,蕅益大师也讲“五转”。在娑婆世界度这样的众生,如果不是刹那究竟、马上就能救度的法,根本就来不及救他。他的寿命非常短,石火电光之间,所以必须马上把他救起来。
这样的众生,邪见分别很重。所以,这个法门必须是能够斩尽一切邪见的法门,让他没办法在里面邪见分别,这就好像蛇入竹筒不得不直。六字名号怎么分别?所以,只有这个法能够破一切邪见。
烦恼浊的众生,你让他慢慢断烦恼,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他根本没法修行。不断烦恼就能救他,这样才能度娑婆世界的众生。
所以,只有这句名号,不断烦恼得涅盘。这个法门非常好,不需要你开智慧,你也开不了智慧,因为你见浊;也不需要你断烦恼,你是烦恼成就之众生;也不需要你长寿,刹那之间就把你救起来。这就可以了。
好坚树喻
下面是“好坚树”的比喻。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是树地生,百岁乃具。
这一种树,没有破土之前,先在地底下长,长一百年。在地底下怎么长一百年?这跟南方的竹笋差不多。竹笋整个冬天就在地下长,叫冬笋,它在地下蓄积能量。笋本身并不大,大概只有一尺高。但是春天它破土出来以后,很快就长到几丈高。晚上在竹林里,都能听到竹笋拔节的声音,因为它外面有竹叶包着,长得快,竹叶都包不住。它长得很快,拔节高,因为根基打得好。不过,它跟好坚树还是不能比,只是说这个意思。
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
“一日长高百丈”,它一破土之后,一天长一百丈。
“日日如此”,每天都这样。
“计百岁之长”,一天长一百丈高,长一百年。
“岂类修松耶?”这怎么可以跟一般的大松树相比呢?大松树跟它比,就是小草一棵。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见松生长,日不过寸,闻彼好坚,何能不疑?
一般人看到松树生长,每天最多不过长一寸;听说好坚树一天长一百丈,而且长一百年,他怎么能不怀疑呢?
我们是因为信佛了,佛怎么讲我们就怎么信。如果不是在佛经里读到,别人这样讲,我们肯定不能相信。
以修松来类比好坚树,没办法说。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讲义第36点: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大智度论》(卷十)云:
譬如有树,名为好坚。是树在地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佛亦如是,无量阿僧只劫,在菩萨地中生,一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处坐,实知一切诸法相,得成佛道。
我们很难想象,它在地底下怎么能枝叶具足呢?就像前面讲的竹笋一样,先在地下埋着,它在地里长不长枝叶我们不知道,但是生长枝叶的能量都在当中,一旦出来,自然“一日出生高百丈”。
“是树出已”,这棵树长出来之后。
“欲求大树以荫其身”,它想再找更大的树给它遮荫。
“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言”,这时候林中有树神跟它说。
“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再也没有比你更大的树了,其他的树都要在你的庇护下过日子,你要遮荫它们、保护它们。
“佛亦如是,无量阿僧只劫,在菩萨地中生”,在菩萨地中累积功德。
“一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处坐,实知一切诸法相,得成佛道”,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曾经去拜师学道,谁能当释迦牟尼佛的师父?没办法,他自己在菩提树下结座。因为他无量劫已经累积功德了,所以,一旦成佛,就可以荫庇一切众生。
阿弥陀如来兆载永劫为我们积累功德,早就在我们心地里把六字名号这棵“好坚树”栽好了,所以现在我们信心称念的时候,一日长高百丈,因为功德早就累积在那里了。
闻此论事,亦当不信
即同有人闻释迦如来“证罗汉于一听,制无生于终朝”,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闻此论事,亦当不信。
“证罗汉于一听”,只要听释迦牟尼佛讲一堂法,或者听一首偈子,马上就证得阿罗汉了,这叫“证罗汉于一听”。
“制无生于终朝”,“终朝”就是早晨终结的时候,早饭之前叫终朝。过去没有电灯,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清早天蒙蒙亮就出门干活儿,干了三四个小时,到七八点回家吃饭,或者把饭带到田里去吃。
“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有的人听到这样的说法,就说这是“接诱之言”,是接引你、诱导你的,实际并没有那回事,哪能一听就证阿罗汉呢?哪有一早晨就得证无生法忍的?这不是真实的,“非称实之说”。
“闻此论事”,听到《往生论》里说往生极乐世界就顿超十地、一生补处、不从一地至一地、“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他说这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不能相信。
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这些话都不是寻常的话,“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不是一般通常的道理能说明白的,不在日常的经验范围之内,所以“不入常人之耳”。一个平常人怎么能听到非常之言呢?听不进去。即使听到了,也要过滤掉,“这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用这两句话就过滤了。
谓之不然,亦其宜也。
像这样的人,他不认为有超越十地阶次,认为没有这样的事,对他来讲,也只能如此。
“亦其宜也”,他也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接诱之言”历史典故
我们看《往生论注核心讲记》讲义第37点:
“即同有人”——永明三年(公元485年),正当昙鸾大师十岁之时,南齐武当山刘虬居士作《无量义经》之序云:“有中伏结,非无日损之验;空上论心,未有入理之效。而言纳罗汉于一听、判无生于终朝,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
这个“即同有人”是有历史典故的。
“有中伏结,非无日损之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脚踏实地修行,不要说空。“有中伏结”就是踏踏实实做事,“结”是烦恼,“伏结”是伏住烦恼。如果这样做,“非无日损之验”,“日损”就是为道日损,就是说每天修行,烦恼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是有验证的。
“空上论心”,如果只讲空头道理,不脚踏实地修行,说得再漂亮也没用。
“未有入理之效”,这样就没有效验。
这两句话是对的。结果他后面又说“而言纳罗汉于一听、判无生于终朝,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有的人听一座法就证了阿罗汉,或者一早晨就得无生法忍,这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他是以渐教的道理来衡判顿教,而且以娑婆世界身心卑劣众生的修行来衡量极乐净土。那是两回事。
大师之时,有立顿人,有立渐人,各执自义,互相排斥。今举立渐人排斥顿教语。
刘虬居士系大师先辈,故曰“有人”。
刘虬居士是渐教的。
诸经顿悟即证的实例
《大智度论》(卷八十八)云:“如有一人,即日应得阿罗汉,舍利弗日中时语言‘汝无得道因缘’,舍而不度。晡时佛以宿命神通,见过去八万劫前得道因缘,今应成就,晡时说法,即得阿罗汉道。”
这个人本来就应该得阿罗汉,但舍利弗不能深入观察他的因缘,一看八万大劫当中没有佛法因缘,就说“你没有得度因缘”,就拒绝他了,舍而不度。
下午三点,释迦牟尼佛回来了。佛有宿命通,知过去无量劫。
“见过去八万劫前得道因缘,今应成就,晡时说法,即得阿罗汉道”,非常快,当下剃度、当下出家,就得阿罗汉了。
“制无生于终朝”——“制”者,制造。“无生”者,无生法忍。“终朝”者,早餐前,语出《诗经·小雅》。
《维摩经》言:“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这就是听一座法,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言:“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
这是很正常的。在诸佛净土里面,听一座法得无生法忍的众生无量无边。
《妙玄》(卷二之一)云:“鸯掘摩罗,虽是恶人,实相性熟,即时得度。”
这是一个典故。鸯掘摩罗受邪师唆使,邪师说“你杀一千个人,就可以生天”。鸯掘摩罗就杀红眼了,碰到人就杀,一直杀了九百九十九个。这人多愚痴!罪大恶极,这就是现在讲的恐怖分子。他已经邪魔入心了,人家说杀了人能生天,他就相信了,然后见人就杀,因为他想生天啊。杀了九百九十九个,最后来了一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在前面走,鸯掘摩罗怎么也追赶不上。他快,释迦牟尼佛也快;他慢,释迦牟尼佛也慢;他停下来,释迦牟尼佛也站在他面前,就像影子一样。释迦牟尼佛观察他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给他讲法,他当下证悟阿罗汉。
如果他不是遇到释迦牟尼佛,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死了之后他往哪里去?不就掉到地狱里去了吗?但是他遇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强缘一转,马上就证阿罗汉。
缘非常重要
《玄义释签》释云:“佛命‘善来’,成阿罗汉;即地狱人,成声闻界。若依大乘,得无生忍,即成佛界。四禅比丘,谓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狱。”
佛一喊“善来比丘”,他马上须发自落,成阿罗汉。
“即地狱人,成声闻界”,他本来是地狱种子,要下地狱的,当下证为阿罗汉。
“若依大乘,得无生忍,即成佛界”,以小乘来讲,是得阿罗汉;如果以大乘教法来判,他得无生法忍,就成佛法界,就这么快。
“四禅比丘,谓为四果”,四禅比丘如果靠自己,没有强力外缘。四禅比丘修四禅成就,他以为得四果阿罗汉了,就起增上慢心。
“此即天界,成就地狱”,未证言证,是大妄语,就要堕落。
所以,缘非常重要。就像鸯掘摩罗遇到了释迦佛——这还是在娑婆国土五浊恶世,遇到的是应化身如来。我们到净土遇到阿弥陀如来,阿弥陀如来说“善来比丘,善来菩萨,善来众生”,不管怎么喊都行,一喊“善来”,你当下就证无生法忍,肯定是这样的。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庄子》云:“大声不入于里人之耳,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大声不入于里人之耳”,“里人”就是乡下土里土气的人,你跟他讲高妙的道理,这叫“大声”,微妙的音乐他也听不懂。
“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高妙的道理,一般的众生不能接受。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对井底之蛙,你给它讲大海,它没见过;你给它讲大海有多大,它没法想象。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夏天的虫,初夏的时候出生,夏天还没结束它已经死掉了,你给它讲冬天的冰,它怎么能知道呢?这不在它的经验范围之内。
《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听到道,“有道理!”勤而修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有这回事吗?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讲极乐世界,讲六字名号,这就是道。上士闻道,“有极乐世界,那好啊!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勤而行之,这就是上士。中士闻道,“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念佛真能往生吗?”这是中士。下士闻道,“哪里有极乐世界?那都是接诱之言,笑死了,哈哈哈!”不笑不足以为道。
笑,有嘲笑,有讥笑,讽刺之笑。下士如果不嘲笑你,这就不是道;下士嘲笑你,反而说明你说对了。我们还指望别人来赞叹吗?如果下士都给你鼓掌,那就不对了。
“好,我们都赞成你!”掌声一片,这都是娑婆世界的小众生;十方诸佛一听,都不吱声,都不鼓掌。如果你念佛,十方诸佛说:“我等出广长舌相,东南西北上下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赞叹念佛之人。”
所以,我们听法就听“非常之言”,非常之言就是阿弥陀佛讲的话。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广长舌相来赞叹,你就是非常之人。
这句话非常好,大家一定要记住: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非常——超越一切常
超越常规、常理、常情、常识、常态、常伦。听到不能信受。
“常”就是常规。非常之言超越了常规——普通的规矩、平常的规矩,常理——一般的道理,常情——普通的情形,常识——一般的认识,常态,常伦,这一切都超越了,所以叫“非常之言”。
“不入常人之耳”,听到之后,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还没证明呢,你们怎么就相信有极乐世界呢?你们的脑瓜是怎么了?为什么能相信有极乐世界呢?你们还煞有介事,天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还相信念佛能到极乐世界,还相信到极乐世界能快速成佛。就你们这样还能成佛?我实在想不通,你们实在有问题”,他没办法了解,因为这是非常之言。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你跟他没法讲,话不投机半句多。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是第一非常之言
如“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下品下生、“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最不能相信的非常之言,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依阿弥陀佛本愿,凡夫众生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往生清净报土。
下品下生,罪恶根机的众生,念十声佛、三声佛、一声佛,“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下品下生之人,一辈子造作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时躺在病床上,地狱的火烧到脚底板,有善知识跟他说:“你念阿弥陀佛吧。”他说:“我都不知道怎么念啊。”心里慌乱不止。善知识说:“你跟着我念,只要嘴巴喊出来就行。”善知识念一句阿弥陀佛,他也跟着念一句阿弥陀佛,念了十声,当下落气,当下见金莲花来迎接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劝信净土
大家一定要相信啊!极乐世界白白送给你,干吗不相信呢?人在临终的时候,悔惧交至,凡夫没有一个不怕死的,都在颠三倒四,哭啊,叫啊——何苦呢?
了解这个法门之后,首先就要劝你的父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就很遗憾,父母走的时候我还没遇到这个法门。现在大家遇到这个法门,首先要度的就是你的爸爸妈妈。
如果你妈妈已经不在了,怎么办?还有办法,你天天念佛回向给她,她一定可以到净土去的,这样就能救你妈妈。
如果父母还没往生,现在赶紧给他们讲念佛。尤其是他们临终的时候,一定要在现场给他们讲念佛。只要一念佛,当下现场的气氛就会非常和谐,非常安定,祥和,光明,他们心里马上就安定了。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重度烧伤,医生说已经死掉了,结果又被救回来了。他活过来之后就讲,他看到一片火海,自己在沙漠里走,非常痛苦,景象非常恐怖。这时候他忽然听到有人念佛,喊他的名字。听到这个声音,他就回过头来,慢慢走到清凉界,就醒过来了。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坐在旁边喊他的名字,边喊名字边念佛,这不就把他念回来了吗?如果只是哭,有什么用啊?没有用的,念佛才有用!
下品下生的人,这么卑劣,一辈子都没有修行过,专门干破坏佛教的事,五逆十恶、杀父杀母。这样的人,临终有善知识引导他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多好的事情啊!讲安乐,哪有比这更安乐的?人到最后的时候了,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来生,一般人也搞不明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有呢?跑到阎罗王那里,你何苦呢?到净土多好!
慈悲胜过道理
人心都一样。我们到养老院教老人念佛,为什么老人愿意念佛?有的都快得痴呆症了,八十多岁,九十多岁,走路都走不动了,但是你给他讲念佛,他就非常高兴,眼睛都放光,“好,好,念佛好”。
人到了年老的时候,无常观比较强,他的生命之火很快就要熄灭,你讲念佛往生,等于给他点了一根柴,他当然高兴,“好,好”,他马上就很愿意念佛,心里马上就安稳、安乐。
所以,我们要有一点慈悲心,不要在临终人面前谈玄说妙,他说“我不要听谈玄说妙,让我死得安心就行了”。慈悲胜过道理。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这一段是“结”,总结性的,跟前面类似。
下面昙鸾大师解释它的次第。次第说了两种:第一种是就大的来说,就是国土庄严和主庄严的次第;第二种是就细则,说佛八种庄严的次第。这是两段。
八句次第概述
此云何次第?前十七句,是庄严国土功德成就。既知国土相,应知国土之主,是故次观佛庄严功德。
这是第一段。
“既知国土相,应知国土之主”,所以“次观佛庄严功德”。下面说佛八种庄严的次第。
彼佛若为庄严?于何处坐?是故先观座。
阿弥陀佛以什么为庄严?坐在哪里?所以先观座。这是第一。
既知座已,宜知座主,是故次观佛庄严身业。
知道了莲花座,那莲花座上的主人是谁呢?“是故次观佛庄严身业”,观佛的法相庄严,端身一坐。
既知身业,应知有何声名,是故次观佛庄严口业。
在观佛之前,先观莲花座;而莲花座上,佛是怎样的宝庄严相?次观身业;身业有怎样说法利生的功德?次观口业。
“应知有何声名”,“声”是说法音声,“名”是如来名号,说法音声和如来名号都称为“庄严口业”。
既知名闻,宜知得名所以,是故次观庄严心业。
知道这尊佛“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宜知得名所以”,为什么他有这样大的名闻,能够闻于十方?什么原因?所以“次观庄严心业”,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既知三业具足,应为人天大师,堪受化者是谁?是故次观大众功德。
“三业具足”是要对治众生的。既然佛为人天大师,那谁来受他的教化呢?“是故次观大众功德”。
既知大众有无量功德,宜知上首者谁,是故次观上首——上首是佛。
既知上首,恐同长幼,是故次观主。
什么叫“恐同长幼”?既知上首是阿弥陀佛,但恐有人误解这只是长幼之敬,对阿弥陀佛起等闲之心,所以“次观主”。
“主”和“上首”,词的用意是不一样的。“上首”是首领;“主”是主宰、作主的,是唯一之主。这是不一样的。
既知是主,主有何增上?是故次观庄严不虚作住持。
“主”有什么增上的力势?所以就观主的“庄严不虚作住持”,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八句次第成已。
这样八句的次第就形成了。
八句次第细解
“彼佛若为庄严?”“庄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花庄严果实。比如,《华严经》中的“华”就是因花。诸佛是以因中的万行来庄严果上的万德,所以我们观佛的时候,首先观座。
为什么观座?因为座是佛的基础。就像建一座大楼,首先根基、基础要扎实,这座楼才竖得起来。不管做什么,先要有个位子。佛坐在哪里?佛成就的是万德庄严的果报之身,是由因而来的,所以先观花座庄严。同时,佛坐的是大宝莲花王座,大宝莲花王代表因中庄严、果上庄严,因果同时。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为什么先观座?不是因为写了先观座,我们就先观座,我们能够细细地思维,本身就会产生喜悦感。连经中之王的《华严经》,都不算是果地法门,还是从因中庄严而来的;包括《法华经》讲的“华”,也是莲花,也是因。这些跟我们都有关系。所以是“因花果实”,这个“座”是讲因,是阿弥陀佛历劫修行,显示这样的果报——大宝莲花王座。
花代表因,果才是实。我们请佛像,首先要安座,没有人直接把佛像请回来往地上一放,没有那样的。要先安一个金刚菩提座,或者莲花座,给佛“安座”,然后把佛像放上去,这是自然的次第。所以,我们观佛先观座。
“既知座已,宜知座主”,座上的主人是谁?所以次观庄严身业。观佛首先观身相。我们看人也一样,首先看他的身相。
佛的身相是干什么的?是要说法度众生的。所以,次观庄严口业。
这里要了解“声”和“名”。如来讲法,说无量无边微妙言辞,这是广说法,就是“声”;如果只说这句名号,这是略说法,就是“名”。这都属于口业功德。
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跟佛的口业不离。密宗讲,身、口、意三业受本尊加持,就能快速成就。我们念佛,就跟佛三业不离。尤其是口业,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口业也是这六个字。所以,当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佛的口业功德我们就得到了。当然,佛的口业功德其实包含了三业圆满的功德。所以,非常简单,不需要结印,也不需要观想,但以称名。这就是易行道。
“既知名闻”,既然知道名传十方。
“宜知得名所以”,为什么佛名号有这样的功能作用呢?次观庄严心业。庄严心业就是“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这种心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就是六字名号度众生,一定是“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名传十方之所以。
从佛本身智慧的角度来讲,十方诸佛的心业也与虚空无分别,但如果没有以本愿成就名号,就会有所差别。比如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就要说上法、中法、下法,黑法、白法,有无量差别品。而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以“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这样的本愿心,成就这句名号,“得名之所以”。这样的名号度众生,自然是“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前面说“如地荷负,无轻重之殊;如水润长,无莦葀之异”,这些都是从名号度众生来理解,看昙鸾大师的解释,完全可以理解为“名号度生无分别”。“轻重之殊”,就是没有业障轻重的差别。“莦葀”是恶草和瑞草,指代根机有善有恶。
又说“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没有香臭、染净之差别。“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这都是从名号度众生的角度来理解。
“既知三业具足,应为人天大师,堪受化者是谁”,昙鸾大师是按这样的次第来解释的,很清楚。不过我们也可以再思维:昙鸾大师解释过,佛庄严三业是为了对治众生三业,所以下面就讲如何对治。“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天人之所以能成为不动众,也是因为“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无分别才能不动,才能成就大乘善根不可倾动。我们为什么会动?因为有分别念,这样想,那样想,不就动了嘛。“清净智海生”,什么叫清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才能清净。什么是如来清净智海?就是这句名号,名号就是“如来智愿海”,是清净智海所生,这样,凡夫往生以后才是“天人不动众”。如果分为几品,你早就动了,能不动吗?肯定要动,从下往上动,“回向,到极乐世界莲品高升!”如果是报土,就是“天人不动众”。
《观经》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观身相庄严,一定见到佛心平等无差别,“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是什么?“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无缘”就是无条件,就是这里的“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佛度众生就是这样,佛心就是这样。这是跟《观经》结合起来看。所以,佛的庄严口业、这句名号度众生,当然就如虚空无分别,当然就是大慈悲。
“既知大众有无量功德,宜知上首者谁,是故次观上首——上首是佛”,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虽然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都是成就大乘善根,但这当中最上首的,就是佛。
这一段让我想到一个成语——高山仰止。我们到极乐世界都是成就大乘善根,但是佛就像高山一样,“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我们就仰望佛陀,往生极乐世界,成就无量光寿,佛是我们敬仰的根本目标。
“既知上首,恐同长幼,是故次观主”,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佛功德巍巍,我们对佛要恭敬无倦,就像小孩子整天绕着父母膝下转一样。“天人丈夫众”,“丈夫”是说他勇猛自在,是大丈夫,有这样的善根、勇猛势力;但还是围绕着阿弥陀佛,“恭敬绕瞻仰”。“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没有恭敬,得不到利益。“无倦”,恭敬无倦,没有懈怠,这样就得无边利益。
下面说“主增上”。“主增上”也要跟眷属相应。眷属是“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这是具弟子相,闻法恭敬,所以当下自然得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这样的效果。这就是“遇”,所谓“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八句次第成已”,这就是佛八种庄严功德的次序。
2.观菩萨
“观行体相”里有两大部分,一是器体,二是众生体。器体就是国土体相,众生体包括佛和菩萨。已经观了佛,下面观菩萨。
菩萨四种庄严功德从哪里来?就来自最后这首偈子:“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展现在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身上是怎样的状态呢?就是四种正修行,这四种功德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相。我们到极乐世界就是这样,虽然现在还没去,但是已经定了就是这样。
这可不得了,看看我们未来的本事有多大!
观菩萨者: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这段话很简略,昙鸾大师主要解释了“正”和“应知”这两个词。“应知”是一个特殊的嘱咐词,要知道什么呢?知道“正修行”。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昙鸾大师的文词简妙,把我们心里的枝枝杈杈一刀剪断,非常干脆利落。
“真如是诸法正体”,一切万法的体性就是真如。为什么加个“正”?“正”有特别的含义,下面说正体是本体,这是一种解释;这里讲“正”,是不偏、不斜,正得其好,它是和后面的“正修行”“正行”相应的,能够顺这个体来作,就是正行。
众生对诸法的认识,都是偏移的、偏位的,再怎样分析,也未得诸法之正体。而真如则恰好契入诸法正体,其他的任何说明都有偏差。“真如”也叫法性、法界。
“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体”是体会、体验,动词。“如”是真如,名词。“体如”,简单讲就是跟“如”成为一体。比如坐船,我们坐在船上,就跟船成为一体,船怎么行,我们就怎么行。“如”就是真如的本相,我们跟真如本相成为一体,这样修行叫作“体如而行”。
“体如而行”有两种:一种是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证悟了诸法本来体相,就是“体如而行”。真正讲修行,这才叫“正修行”。另一种就是念佛,念佛就是“体如而行”。
“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为什么叫“不行”呢?因为诸法本来如此,本来寂灭,本来清净,顺着它的本来体性,清净而寂灭,哪有什么修行呢?它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我们自己狂心不歇,才搞出一大堆事情。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我们的心在分别、邪见、颠倒当中,一旦进入“真如”这个竹筒,不得不直,这就是“体如而行”,就跟诸法正体完全吻合,成为一体。这时候就“行无所得”,没有修行的概念。如果觉得还在修行,尤其还认为自己在修苦行,那根本就没在修行。
“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不行”是造罪造业、喝酒吃肉吗?不是这样的。所谓“不行而行”,是指没有凡夫的分别念,没有认为自己在修行,但却完全随顺法性,福德智慧自然遍达一切。
有两种“不行”是不可以的,一种是凡夫放逸,一种是阿罗汉灰身灭智。这两种都是不可以的。
“不行而行”才是中道实相。住于真如法性,安住在无生法忍的境界当中,但是起一切大悲心、大愿庄严,修六度万行成就众生,这叫“不行而行”,这才是如实修行。所以,如实修行是不容易的。
凡夫未体真如,称名之外,皆是邪修行,盲修瞎练,不如实修行相应,不实功德,皆是颠倒,皆是虚伪,不顺法性,有乖法本。
反过来讲,我们的修行都不如实。不如实就是虚假的,就是不实功德。
跟“正”这个字相对,我们的修行就叫邪修行,没有正,都是邪的、歪的、偏的,叫盲修瞎练。没有悟无生法忍,都是盲修瞎练,智慧再大也没有用,没有体如而行。
“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真如实相的本体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是一如的境界,“如”就是遍达一切万法。但是,在义理上分为四个方面来展示,“义分为四”。
“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四种修行用一个“正”字来说明、统一,所以叫四种正修行。我们凡夫现在能做到四行以一“正”统之吗?做不到,到极乐世界才能做到;现在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五行以一“正”统之,五行即读、观、礼、称、赞,一正即念佛。
凡夫称名即如实修行相应
名号即实相身、为物身。兆载熏修,真如理体,显为六字洪名。
凡夫能够如实修行的,只有称名。如实修行是什么境界?“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这四句话,圣道门也会讲,但是能做到吗?做不到。净土门就能做到,为什么?“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句名号就是真如本体,是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阿弥陀佛以他的愿力,把我们凡夫不可知、不可见、不可悟、不可体的真如实相,变成可称、可闻、可见的有形名号,让我们称念。这就是阿弥陀佛最伟大的贡献!
为什么阿弥陀佛名声超十方?这句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它本身就是实相理体的完全展露。成就让众生可以接受、能如实修行的名号,阿弥陀佛才发愿让十方诸佛称赞他的名号。这样的名号你还不珍重?除了名号,你到哪里去找实相?到哪里去找开悟?禅宗大德说:“千悟万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号。”你再怎样悟,即使悟到无生法忍,还是因地的菩萨,不是果觉的如来。“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这不是说大话、自吹自擂。所以,这句名号,怎么可以思议!
如果以我们凡夫本身的体性,五戒十善持得者甚稀!连修个五戒十善都那么难。而且修到了又怎样呢?“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修到了也是不实功德,“三世怨”而已。什么时候才能如实修行啊?
极乐大菩萨如实修行,凡夫称名亦“如实修行相应”。
现在由这句名号,我们就能如实修行了。名即法,名号就是实相身、为物身。称念这句名号,就是如实修行相应。我们这样的小凡夫,只要称名,就跟极乐世界的地上菩萨、净心菩萨、无功用道的菩萨一样,可以如实修行相应。还有哪个法门能跟净土法门相比?所以,我们学到这样的法,怎么会不信心百倍呢?怎么会不自豪呢?
所以就感觉到,我们真是幸福的人。
蕅益大师说:“六字洪名真法界,不假方便自横超。”六字名号本身就是真如实相,就是真理。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不需要开悟、观想、三学六度,这些方便都用不着,自然横超三界去成佛。所以,在因中以我们这样造业凡夫的身份,都可以如实修行相应,这是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凡夫除了六字名号之外,没有如实修行相应,都在盲修瞎练,忙了一身汗,一点用都没有。就像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左右腾挪,挥剑东砍西杀,想把黑暗打破,这不是无用功嘛!拿起石头使劲砸,“我要打破黑暗的旧世界!”结果把自己的脚趾砸了。
但是如果光明照进来,黑暗当下消除。以光破暗,还要费劲吗?修行如果费劲,肯定没有找对方法。刀、剑、石头就代表人天善法,这都是有漏善。有漏善本身也是黑洞洞的,怎么能破得了黑暗呢?
破暗必须用光。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看上去很轻微,但是一声称念,当下一道光进来,黑暗破除。有人说:“我破黑暗,费了这么大劲,流了这么多汗,用了十八般武艺都没打破,你怎么轻飘飘地一念就破了?”对呀,黑暗的房间,光一照进来不就破了嘛!黑暗代表整个三界,在三界当中,你即使修到四禅八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到了无色界的最高天,还是在黑暗的三界当中,根本就没有破除黑暗。
我们凡夫嘴巴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光就照来了,因为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只要念佛,佛光照耀,三界黑暗当下破除。
五正行,体唯一如,而义分为五
五正行,体唯一如,而义分为五,唯以佛地功德为所缘境。
五种正行也是体唯一如,而义分为五。为什么?这五种正行都以佛地功德为所缘境。
五种正行,第一读诵正行,读诵净土三部经。净土三部经所说的,都是极乐世界的境相、阿弥陀佛的誓愿、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利益众生。以这个为所缘境,当然就是正,这就是真如体相。
第二观察正行,也是观察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庄严。“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这是以佛地功德为所缘境,佛地功德就是真如实相,所以当然是正修行。何况这种佛地功德,不论是极乐国土庄严,还是佛菩萨庄严,都有实相身和为物身的双重功能,所以能让我们“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自然得它的利益。
第三礼拜正行,礼拜的阿弥陀佛是实相身、为物身。
第四称名正行,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
第五赞叹供养正行,也是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总之,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以阿弥陀佛的佛地境界、佛地功德作为所缘之境,才能得到真实功德。
一个老太太,你去安老,照顾她,关爱她,这当然很好。但你修的只是人天福报,假如将来你的腿坏了,会有人照顾你,也就得这么大的福报。但如果你以爱心劝化她念佛,马上就把佛地功德给她了,那不一样。
下面看四种正修行。
(1)不动遍至德
何者为四?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这些词我们一听,就有很大的加持力。“身不动摇”就是法身遍满一切,法身坚固,法身安定。
“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这段是解释这首偈子的,文辞很优美。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这是解释“身不动摇”。
“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这是解释“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供养诸佛,教化众生”,“常作佛事”是作什么事?就是上供下化这两件事。
“常在三昧”,“三昧”是指报身三昧,所以能够身不动摇。这个身不动摇,不仅是身不动,心也不动;因为心不动,所以身不动。身心不动,而遍十方种种应化。
这一段是总的解释。
下面分句解释偈子。先解释偈语,再解释“淤泥华”。
“无垢轮”者,佛地功德也。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佛为诸菩萨常转此法轮,诸大菩萨亦能以此法轮开导一切,无暂时休息,故言“常转”。
什么叫“无垢轮”?我们说“法轮常转”,无垢轮就是佛地功德。为什么?“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这是佛本身的境界,佛度众生叫“常转无垢轮”。因为成佛了,才将一切烦恼,包括烦恼的习气、垢染全部打扫干净。成佛之前,作为菩萨,是正断烦恼,但是习气犹存,这叫无明习气,还有最后一丝没有断掉,还没有究竟彻底清净,没有究竟圆满成佛。只有佛才有资格称为“无垢轮”,佛转法轮是无垢轮。
“佛为诸菩萨常转此法轮”,三贤十地诸菩萨,佛为他们常转此无垢轮。佛能为我们凡夫转无垢轮吗?除了六字名号之外,佛为我们转不了,为我们没法转,只能讲人天法。人天法就有垢,跟我们讲无垢轮,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佛在说什么。
讲到“无垢轮”,我们没破无明,与真如实相、无生法忍都不相应;而诸大菩萨破了无明,佛讲这些,他们就很相应。佛说《华严经》时,很多人如聋似哑,给他讲,他也听不懂。
对我们来说,这句名号就是无垢轮,就是阿弥陀佛在常转无垢轮。名号无垢,无染,不漏,不破,来到我们心中度化我们。
“诸大菩萨亦能以此法轮开导一切”,这是佛的威神加持。我们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要想转无垢轮,就把这句名号送到有缘众生的心中,这就是常转无垢轮。
“无暂时休息,故言‘常转’”,佛成佛了,常在大寂灭当中,无所谓休息,也无所谓精进,这叫无功用。佛得十力,精进力是永恒相续的,这是法性之力,自自然然就这样。
法身如日,而应化身光遍诸世界也。
如果以法身和应化身来说,法身如同太阳的本体,应化身就像光明一样遍诸世界,所以不动而遍至。
言“日”未足以明不动,复言“如须弥住持”也。
如果讲“日”,还不能显明它的不动。因为太阳从东边升,到西边落,这有动;光从太阳那里照到这里来,光有运行,也有动。所以,虽然讲日,还不足以形容它不动。所以加了“如须弥住持”,像须弥山住持而不动。当然,讲须弥山住持不动,也不足以说明,只是形容而已。
佛德成菩萨德。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
而位次不紊,仍“胜妙无过者”“恭敬绕瞻仰”。
承不虚作“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偈而来。不分净心不净心。
“常转无垢轮”,等于佛的功德成为菩萨的功德。佛常转此轮,诸大菩萨亦以此法轮开导一切。为什么能这样呢?前面的偈子说“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我们本来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但是只要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我们就可以这样做了,就达到了。前面昙鸾大师说“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也是这个意思。没有到佛大自在的位上,但是可以同佛一样地教化众生,有这样的作用和功能。虽然自己本身没有证到无烦恼习气垢染,但是以佛的威神力,可以常转无垢轮,这是依靠佛的愿力成就。
下面解释“开诸众生淤泥华”。
“淤泥华”者,经言:“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莲华。”此喻凡夫在烦恼泥中,为菩萨开导,能生佛正觉华。
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这是一个譬喻。“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这是我们世间的一种状态。莲花都生在水里的污泥当中,“出淤泥而不染”是莲花的特性。在高原、陆地上,怎么能种出莲花呢?高原、陆地、沙漠这些没有水的地方,是不生莲花的。
“卑湿淤泥,乃生莲华”,“卑”是低下,低洼的地方,潮湿的地方,有淤泥的地方,把莲子种下去,才能长出莲花。
高原陆地:阿罗汉圣者,不能再生佛正觉华,三宝即绝。
“高原陆地”,指阿罗汉圣者。阿罗汉不能再生佛正觉花,因为他已经入寂灭,他没有水,也没有污泥,烦恼断尽了。没有烦恼泥,没有滋养的功能,所以,菩萨度众生要“留惑润生”,留一点烦恼来投胎,好度众生;如果烦恼断尽,就来不了了。当然,如果成为无生法忍的菩萨来示现、显化,那也是一种方式。留惑润生,是为了度化众生,与众生结缘,才要留惑。
阿罗汉就是“高原陆地,不生莲华”,灰身灭智,不能生佛正觉之花,不能发菩提心。
卑湿淤泥:烦恼凡夫。位低贪欲烦恼不净。湿泥能滋莲种,烦恼能滋佛种。
“卑湿淤泥”,是指我们烦恼众生。我们的阶位低,有贪欲,烦恼不净,就像卑湿淤泥。而湿泥能滋养莲种,莲子种在这里,就能长出莲花。烦恼能滋佛种,经文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大乘佛法不可思议,烦恼能成为如来种。
为菩萨开导:非是淤泥自能生莲,由人下种而能生莲。
当然,不是烦恼自己能够成为佛种,要为菩萨开导,才能生淤泥花。淤泥不会自己长出莲花,必须有人在淤泥里下莲种,才能长出莲花。
凡夫本来就是五欲烦恼的众生,在烦恼的污泥之地,为什么能念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呢?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莲花,从我们嘴巴里念出来,我们的嘴巴里就飘出莲花的香味。我们声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莲花就一朵朵绽放了。我们这样的烦恼心,居然能开出莲花,这是阿弥陀佛在我们心里下了种子。所以,菩萨开导是把种子埋进去,不然哪有莲花?
然下于陆地则种败不发。
但是,这个种子如果下在陆地上,那不行,种子就败了,不能生发。要下在哪里呢?下在凡夫心里。净土宗强调机法两种深信,机深信就是不骄慢。高原陆地代表骄慢众生,骄慢就会把自己拔得很高,不储法水,莲花就长不起来,所谓“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我们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阶位很低,谦卑,谦下,罪业深重。罪业就是烦恼泥,阿弥陀佛说:“刚好,废物利用。我这些莲种正要找地方下,你有很多烦恼,刚好放进去。”度就是度罪业众生。
如果认为自己会打坐、很清净、能修行,这就是“高原陆地”,不生莲花,莲种没法下进去。有的人,你跟他讲念佛法门,他看不起,“我是大教授,念佛是老太太学的,跟我讲这个干啥?”“我会打坐,会修行”,他看不起念佛法门,自己把自己拔成“高原陆地”了,他还不是阿罗汉呢,不生莲花。
所以,我们是“卑湿淤泥”,要有这样的自觉。
令众生“闻其名号”,普下莲种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令众生“闻其名号”,普下莲种。
阿弥陀佛发愿说:“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八地菩萨来到我们的“淤泥田”当中下莲种,这就是菩萨度众生的善巧,就是“开化恒沙无量众生”。
怎样“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呢?令众生“闻其名号”,普下莲种。就是在我们心地里下六字名号的佛种。
六字名号即是正觉莲花
佛正觉华: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什么叫“佛正觉华”?简单讲,就是佛的正觉莲花。《往生论》说“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我们是阿弥陀如来清净莲花之众,“如来净花众”,不是一般人,是从阿弥陀如来的正觉莲花当中化生的。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念佛者,当知此人为人中芬陀利花。
正觉莲花是什么?就是六字名号。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觉成为我们的莲花,成为我们往生的资粮。所以,正觉花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
“乃至十念”,念的是什么?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这样不往生,则阿弥陀佛不取正觉。所以很显然,往生就是从六字名号中生出的,就是从正觉花里化生的,所以正觉花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受菩萨开导,即为生佛正觉花
从佛来讲,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正觉花;从念佛人来讲,念佛人就是正觉花。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花就是大白莲花,是形容佛的正觉,念佛之人就是正觉花。
菩萨开导罪业凡夫念佛,即为生佛正觉花。
我们这样的凡夫,怎么就成了正觉花呢?这是因为被菩萨开导,菩萨开导罪业凡夫众生念佛往生,就是生佛正觉之花。
所以,我们虽然在娑婆世界这个染污颠倒的地方,但是站在极乐世界放眼一看,念佛人很多,正觉花开得一片又一片。
有佛的正觉花,就有佛的正觉果。我们现在在这里是佛的正觉花,到极乐世界就收获佛的正觉果,成为跟无量寿佛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念佛之人之所以称为佛正觉花,这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莲宗、莲友、莲花藏世界。
净土宗的行人对“莲”字很亲切。净土宗又称为“莲宗”,念佛人之间互称“莲友”,极乐世界也叫“莲花藏世界”,经言“众宝莲花,周满世界”,阿弥陀佛坐于大宝莲花王座之上。
念佛之人称“佛正觉华”,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
念佛人之所以称为“佛正觉花”,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果地觉”就是佛的正觉,也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因地心”,花代表因。花为因,实为果,花因果实。我们现在闻说阿弥陀佛,“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名号就是佛的正觉,我们听闻到了;那我们的信心是怎么来的?从正觉来的,“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而且信心欢喜,这个花是开放的状态,心花怒放。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我们这一念心当中,就包含了佛的所有正觉功德;佛的所有正觉功德,成为我们因地的信心和念佛的源泉。
必生净土、必成正觉故,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故。
我们在因中就已经得到佛的果地功德了,怎么会不成佛、不成正觉呢?“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不仅仅是指在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就已经先满上了。信用卡里已经充满了钱,我们到银行才能取出钱;不是等到银行取钱的时候才是“速满足”,现在卡里就已经给我们“速满足”了。
六字名号就是“功德大宝海”,我们念念称名,当下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以,不必等到了极乐世界才“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阿弥陀佛现在就给我们满上了。
有莲友问:“既然已经‘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了,我们怎么还不能分身遍十方界啊?念佛功德平等,为什么善导大师念佛放光,我们念佛不放光?”
我打过一个比喻,像太阳照着人,有的人觉得热,穿着单衣还冒汗;有的人觉得冷,穿着厚毛衣,还得戴上帽子。是太阳不平等吗?不是,是我们的体质不一样。太阳对我们是平等的,它给每个人的热量都是那么多。也不是说谁的功夫深,能从太阳那里得到更多的光。光还是那么多,只是我们的体质不一样。
名号的光是一样的,善导大师念这句名号,他得到的功德跟我们一样。但是他体质好,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放光;我们体质差,现在还放不了光。等阿弥陀佛把我们的体质调理好了,我们就能放光了。
所以,现在我们虽然“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了,但还不能分身十方。因为我们体质不行;到了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自然就可以了。但是在因地当中,我们已经是佛正觉花了,因地已经得到了,所以叫“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平生业成”,是成的什么业?往生之业,也是成佛之业。“往生”跟“无生”是一个词,我们往生的是无生界,无生就是佛的境界。
所以,虽然我们的第一目标是往生极乐世界,“平生业成”说的也是往生之业,但其实也是成佛之业。因为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大愿业力都浓缩在这句名号里,给了我们,所以我们的成佛之业也在这句名号当中。
“平生业成”,成的也是度众生之业。度众生的神通道力都在这句名号当中,我们到极乐世界就兑现了,就可以分身十方度化一切众生了。
所以,“平生业成”是一成成三个,往生、成佛、度众生都在其中,都平生业成。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故。
祖师偈语说“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其实也可以说“此界一人念佛名,东方便有一莲生”“此界一人念佛名,此界即有一莲生”“此界一人念佛名,此人即是一莲生”。不必等到往生西方,我们现在念佛,娑婆世界就多了一朵莲花——佛的正觉花;表面看还是一个普通凡夫,但是拿阿弥陀佛的透视镜一照,这是莲花。
用人的眼睛看,我们就是凡夫;用佛的眼睛看,我们都是佛正觉花。佛眼跟人眼是不一样的。
净土法门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由此法门,而能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菩萨修行、度众生,必须有三宝在世间常使不绝,才能辗转教化,度脱众生。
什么法门能“绍隆三宝,常使不绝”呢?圣道法门,释迦牟尼佛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它能“绍隆三宝、常使不绝”吗?不能。只有念佛法门能“绍隆三宝,常使不绝”。因为佛正觉花不断地开,没有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能“绍隆三宝”。“绍隆”是发扬光大,使三宝的事业隆盛,而且不断绝。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此法界”就是佛正觉花。《无量寿经》“华光出佛段”说:“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这一段跟这里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成了佛正觉花,就能“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极乐世界又叫莲花藏世界,莲花就代表整个法界、正觉法界。一切法都从莲花当中生出,一切法又都归到这个法界,归到佛正觉花,归到往生极乐成佛。
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这两句话是印光大师讲的,非常好。“九界众生”,就是除了佛法界之外的众生。九法界众生,离开了念佛法门,都不能圆成佛道。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没学会,就是靠六字名号度化一切众生。
菩萨上供下化,能用净土法门供养诸佛,是为如法供养、妙供养、上上供养。如果这个法没学到,就是大悲不够圆满,诸佛心地不畅,这种供养还不够。下化众生,没有这个法,怎么能下化众生呢?你给别人讲禅定,他禅定不了;你教别人三学六度,他都做不来。但是,有了这个法,你就可以度一切众生。上供下化功德圆满,才能圆成佛道。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赞叹性的话,是如实之言。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广度群萌”,如果你成了佛,把这个法收起来、藏起来,你去讲法试试看,能够广度众生吗?众生可不买你的账,因为别的法他们修不了。
所以,阿弥陀佛发愿说:“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十方诸佛必定要宣扬这个法门,他们很自然、很自动、很欢喜地说:“我等诸佛度化众生,个个发了本愿,也要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但是总有那些业障特别深重的。现在好了,有这句名号,我等就来宣扬这句名号。”
所以,净土法门一佛所度即是一切佛所度,一切佛所度还是一佛所度。一佛,指阿弥陀佛;一切佛所度,就是一切诸佛都讲这个法门来度众生。一切佛所度,还是阿弥陀佛度的,因为阿弥陀佛成就了名号功德,十方诸佛都来宣扬赞叹这句名号。这是不可思议的!
其余法门,岂有此德哉!
其他法门有这样的功德力用吗?其他法门都不是普法,都是分别对机之法,不能“开诸众生淤泥华”。净土法门真正能够“开诸众生淤泥华”。“淤泥华”就是六字名号,就是念佛法门,就是念佛之人,就是莲友。“开诸众生淤泥华”就是让我们念佛,只不过说得比较含蓄,文辞典雅。
一大藏教,为六字注脚。
一大藏教是六字名号的注脚,这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仍然回归到六字名号来度化众生。六字名号是整个法界的关键点,引动一切,它可以放而充斥法界,束而收为六字。得到这个摩尼宝珠、无上法宝,什么都得到了。
佛正觉花本身就可以“绍隆三宝”。为什么?“佛”是佛宝;“正觉”是法宝;“花”是僧宝,是因地。念佛之人是佛正觉花,摄尽三宝广大功德。
┌佛┈┈佛宝
念佛人┤正觉┈法宝
└花┈┈僧宝
佛的名号也能“绍隆三宝”。“南无”是僧宝;“阿弥陀”是法宝;“佛”是佛宝。“阿弥陀”是无量寿、无量光,是法宝;“南无”是归命阿弥陀佛的人,是佛的弟子,是僧宝;“佛”是佛宝。
┌南无┈┈僧宝
佛名┤阿弥陀┈法宝
└佛┈┈┈佛宝
所以,这句名号本身就能“绍隆三宝”。而且,它是一个自循环体系,自己生长自己,永远循环不绝。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当然,这两点也可以从机法深信来说明。我们凡夫是烦恼泥,这是机深信。但是我们被弥陀所救度,“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就是污泥当中生出莲花,就是法深信。所以,机法深信非常吻合。净土法门,专念弥陀,求生净土,这是机法深信,就是“开诸众生淤泥华”。如果你不具足机法深信,就没有“开诸众生淤泥华”。
昙鸾大师感叹说:“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这是语气非常强烈的一句话。“谅夫”,确实如此啊!
这句话当中,昙鸾大师并没有说什么是“绍隆三宝”。但是从上下文来讲,就是“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菩萨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开诸众生淤泥华”,这就是“绍隆三宝”。所以,阿弥陀佛的净土等于是十方法界当中“绍隆三宝”的基地,使佛种不绝。
大师自弘净土,自以本宗之胜而叹。
昙鸾大师自己弘扬净土,所以从他的本心来讲,肯定是以本宗之胜而叹。“绍隆三宝”,前面说过了,圣道法门因为众生根机不堪,当来之世有经道灭尽之时,而净土法门是常住不灭之法。
所以,如果世间有人念佛,自然佛、法、僧三宝具足,就能“绍隆三宝”。佛宝,念的就是佛;法宝,依这句名号往生净土,一切众生都可以得利;僧宝,一旦到达净土,就如同菩萨四德,最终成佛:这就是三宝具足。
(2)一时遍至德
这里的“一时”,就是“一切时”的意思。它不是一般讲的时间概念,不是一个小时、一刹那或者多长时间,它是指一切时。
下面是《往生论》引文: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一时即一切时
“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法身无相,报身常住;所以佛菩萨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都是用应化身。
这里讲的“一时”是一切时。“一切时”是我们这个世间的概念,因为在极乐世界,时空的虚妄法已经破了,所以没有时间的观念。但是到他方世界,尤其像来到我们这个并不是报土的世界当中,就要有时间观念。那么,这个时间观念怎么跟它契应呢?就是一切时。
比如一个圆,里面是空的,圆周由无数个点构成。佛菩萨在极乐净土的境界,就好像圆里面,是空的;佛菩萨到十方世界度众生,是展发出来,圆周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是他所展发出来的——只是这么比喻而已。
“一切时不前不后”,比如在娑婆世界,有很多时间点,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小时又有多少分、多少秒;但是,不管在哪一个时间刻度上,他都是这样的。
不前不后、一心一念
“不前不后”,时间上没有前,也没有后,是当下、同时的。这也是就我们这个世界来讲的。在极乐世界,无所谓同时不同时,“大小僧只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时间的观念完全是不同的。所以,在我们这个世间来讲,就说“一切时”,又说“不前不后”。
“一心一念”,这是指菩萨常在报生三昧当中,无二心,无二念,也就是说他不作意、无分别,是一种无功用道的境界,所以叫一心一念。他的心常在三昧当中,并没有起第二心、第二念,法尔如是,自然如是,常住真如寂灭境界当中,能够普遍作一切佛事,所以说“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
“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是菩萨本身的大威德,这种神通道力不可思议,这是指他的心相。
那么,他所作的是什么事呢?下面就是指他的行,到十方世界的行相。
有“放大光明”等五句话,这五句都可以跟前面配对着读,“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悉能遍至十方世界”。当然,“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跟后面都是相关联的。放大光明,遍至十方一切净土;干什么呢?“教化众生”;教化众生怎么作呢?“种种方便修行所作”;达到什么效果呢?“灭除一切众生苦”。这五句都是“不前不后、一心一念”同时完成,同时到达十方世界,身不动本处。
“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这里的“一念及一时”,既然用一个“及”字放在一起,是有不同说法的。“一念”就是“一心一念”,“及一时”就是“一切时不前不后”。
何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
上言不动而至,容或至有前后,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
上一首偈子说不动而至德,“不动而至”或许还有前后,这里先到,那里后到。“容或”是不确定的意思。
“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所以这里有必要再讲一时遍至德,也就是“一念一时无前后”。
“灭除一切众生苦”和前面的“开诸众生淤泥华”是因果关系。因为开了淤泥花,自灭一切苦,开花为因,灭苦为果。莲花香洁,淤泥花一开,就把淤泥的味道夺掉了,掩夺淤泥。我们心中开佛正觉花,就能灭我们的生死烦恼苦果。
(3)无余供佛德
前面两种——不动遍至德、一时遍至德,是菩萨四种功德庄严当中的行相,说明他们有怎样的神通道力;后面两种——无余供佛德、遍示三宝德,是行事,指作什么事。那样的神通道力作什么?就作这两件事:上供、下化。
无余供佛德,无余供佛当然也是从不动遍至和一时遍至而来的。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彼”,那些往生极乐世界的大菩萨。
“于一切世界无余”,“无余”就是无有遗漏,没有一个不到的。
“无余”释
“无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诸佛大会,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
“照诸佛会大众无余”,“佛会”,佛说法的时候,经常有无量无边的大弟子聚在一起,就叫佛会。
“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这里说了三点,供养、恭敬、赞叹。
“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是用天乐、天花、天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善导大师曾经引用这首偈子,但是他把次序稍微改了一下,“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目的是要归在阿弥陀佛身上;这里说“诸佛”。
肇公言:“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盖斯意也。
“肇公”就是僧肇大师,鸠摩罗什大师的最初弟子,在佛教界是非常有名的。
这三句话非常妙,说得很好。
“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殊”就是不同;“应”就是应众生的根机,应种种的因缘。法身是无形无相的,但是可以显示为不同的形象,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这一切都是法身的显现,所以说“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无像”,无相的法身并没有固定要成为什么样,它是应种种的因缘,就以不同的形状显示出来。如果就度众生来说也是一样,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至极微妙的真理不开口,但它玄妙之典籍充满宇宙天地。风吹浪起,虫鸣蛙噪,喧静皆此至韵弥布。
“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至韵”是指真理,至极真理,就是第一义谛,究竟真理。“至韵无言”,真理自己是不说话的。“而玄籍弥布”,“玄”就代表幽深、玄秘,“籍”就是书籍;“玄籍”,就是无字天书,真理这种书籍并不是靠写成文字,它是非常玄妙、幽深的。
比如风吹浪起、花开叶落,所有这一切宇宙万象,都是真理在显示、在说话;打雷、下雨,风声、雨声,乃至寂静,这一切声音,本身都显示了真理的存在,所以叫“至韵无言,玄籍弥布”。“弥”就是弥漫,法界任何之处、任何状态下,都是真理的无言说法。
“冥”,当为名词作形容词用,非是动词,如法身、至韵。“动”,不动则已,动与事会,如镜照物,但有动即会。“冥权”,冥途握权者,阎罗王。此句实明因果不爽。
“冥权无谋”,“冥”就是不明朗,暗昧;“权”,是权断,权衡。世间的权,就不是冥权,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比如到法院打官司,法院给你判,这是大家都看得清楚的。世间的人判官司,还要去取证,要引用种种的证据,最后才断一个案子。像福尔摩斯之类的,要靠人的思维、智谋去推理、推断,是有谋的。“冥权”,阎罗王那里有生死薄、功过簿,他断案需要去调查吗?不需要调查。“无谋”就是不需要通过心思来计较、分别、推理。
“而动与事会”,但是他所断的一切,和事实完全吻合。当然,我们说阎罗王,也未必一定指阎罗王,是说世间一切事都是自自然然的,这是讲因果关系。
冥密不可知、握有权柄的判断者,不需用任何智谋,而任何时候都与事实真相相契会。
因果非常冥密、微细,不需要通过人为的计算和谋划,它自自然然和该得到的完全吻合,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点不多,一点不少,一点不早,一点不晚,就这么恰当。
这第三句讲的是因果。
“盖斯意也”,肇公所说的这三句话,极乐净土的菩萨去度众生,大概就是如此吧。菩萨度众生,“法身无像”,但是可以“殊形并应”;“至韵无言”,他们度众生不用讲那么多话,但是一切真理就自然地透达众生之心,恰到好处,无需通过谋划、计算,是无功用道,完全和事实吻合。
三句分明:身、口、意。
肇公这三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句,“法身无像”讲的是身,就“身”这个字来说;第二句,“至韵无言”讲的是口;第三句,“冥权无谋”,“谋”就是心计。所以,这三句是身、口、意三业,但不是我们凡夫这样的身、口、意三业。“身”是法身;“口”是至韵,真理无言;“意”是冥权。
又,第一句明法性,后一句明因果,中句介于二者之间。
第一句是明法性,最后一句是明因果,中间一句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善谈法性者,必通达因果;明了因果,最终也必定通达法性。法性和因果是两件事,法性是寂灭,不落在因果当中;一切因果,又一定是法性的展现。中间一句,“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真理弥布在哪里?就是“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在一切事情上都显示着真理的“至韵无言”。
(4)遍示三宝德
前面讲有佛世界,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下面说无佛世界。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遍示令解如实修行”,“遍”是普遍,教示众生,令众生解悟佛法,能够如实修行。
《往生论注》这样解释:
上三句虽言遍至,皆是有佛国土。若无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
昙鸾大师的话都非常精妙。前面三句虽然讲不动遍至、一时遍至、无余供佛,但都是有佛国土;如果没有这一句,没有到达无佛国土,这样就是“法身有所不法”。讲法身遍一切处,结果有的地方还到不了,这个法身还不够“法”。“法”就是规则、真理,“法身有所不法”就是法身还有所不足。
“上善有所不善”,前面讲的非常好,法身菩萨行上善,到十方世界供佛,赞叹、供养、一时遍至、无量神通道力等等。但是,这个上善还有缺陷,还有所不善。为什么?无佛国土还不能到,这样就有所不足了。
所以,以昙鸾大师的思想,至极真理必须通达一切,不可能只在有佛国土的地方,无佛国土的地方怎么办呢?
六字名号乃至善、至法
再比如说到名号度众生,如果不能度逆谤阐提,不能让逆谤阐提回心皆往,不能让下下品的众生十念、三念、一念往生净土,同得成佛,那也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还有遗憾,就是有所不法、有所不善。这句六字名号,无所不法,无所不善。如果只能度阿罗汉,三界外的成大菩萨了,三界内的度不了,那明显是漏了一大块;三界内的,如果只能度戒定慧的上善众生,或者五戒十善的众生,底下的度不了,那还是有所不善、有所不法;一般的业障众生度得了,业障非常深重的、五逆十恶的、谤法阐提的、临终只剩一口气的,这样的众生如果度不了,那还是有所不法、有所不善。
这句六字名号是彻底圆满,没有度不了的。
八地菩萨都这样,何况究竟圆满的佛陀、本愿成就的名号呢?自然是至善、至法。
上善即是佛善
以平等法身为上善。既无所不法、无所不善,即佛地功德。
所以,昙鸾大师这里讲的上善,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昙鸾大师讲的上善,是顶尖级的,是佛的善。达到佛的圆满境界,才能称为上善。
观行体相竟。
“观行体相”这一章就解释到这里。
以下是解义中第四重,名为净入愿心。
下面看“净入愿心”这一章。
在解释文句之前先说三点。
1.十重次第
先讲十重的结构、次第关系。在《往生论注》卷下,昙鸾大师把《往生论》义分十重:
一、愿偈大意;
二、起观生信;
三、观行体相;
四、净入愿心;
五、善巧摄化;
六、离菩提障;
七、顺菩提门;
八、名义摄对;
九、愿事成就;
十、利行满足。
《往生论注要义》144页有一张图表,这张图表也是对长行十章的一个分科。
┌总纲┈┈┈观见愿生┈┈┈┈┈┈┈┈┈┈┈┈┈┈┈第一,愿偈大意章
│成上起下┈云何观,云何生信心┈┈┈┈┈┈┈┈┈┈第二,起观生信章
长行十章┤ ┌观彼安乐世界(三严二十九种)┬云何观┬第三,观察体相章
│ │见阿弥陀佛(愿心庄严)┈┈┈┘ └第四,净入愿心章
└别释┈┈┤ ┌第五,善巧摄化章
│ │第六,离菩提障章
└愿生彼国┈┈┈┈┈┈┈┈┈云何生信心┤第七,顺菩提门章
│第八,名义摄对章
│第九,愿事成就章
└第十,利行满足章
第一章“愿偈大意”是总纲,就是“观见愿生”。总纲是说什么呢?“此愿偈明何义?”愿生偈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是什么?“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这叫“观见愿生”。整首偈子就说观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愿生偈的根本宗旨和目的。目的是要我们愿意往生:自愿往生,劝他往生。方法是什么呢?怎么能发起愿生心呢?“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这是方法。观安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见阿弥陀佛的功德愿力——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阿弥陀佛的愿力度众生。“这么好、这么清净的世界,这么容易、这么方便、这么慈悲的佛的救度,能令众生往生,那我愿往生!”这就达到目的了,这叫“观见愿生”。
第二章“起观生信”是成上起下。怎样观见愿生呢?就问“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这很明显,前面讲“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云何观”就是从“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这两句来的;由“愿生彼国”就问“云何生信心”。讲信心,讲愿心,其实在讲一件事,愿生极乐世界,一定要有信心。怎么观?怎么生信心?第二章简略地说明了,就是示五念力、出五念门。示五念力就是说生信心,“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这就有信心了,“哦,这样,我愿往生”。五念门是哪些呢?接着就出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这是第二章。
第三章“观行体相”。第二章只是总说,出五念门的时候,把每一门作了简单的解释,并没有详细说明。接下来第三章“观行体相”,是就五念门里的观察门,说明这一行门的“体”和“相”。体就是器体和众生体,相就是二十九种庄严功德相,这叫“观行体相”。
第四章“净入愿心”,还是属于观察门。第三章“观行体相”是观果上清净,第四章是观因中清净。这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如此的“体”,如此的“相”,是怎么来的呢?来源是什么?就是愿心庄严。
┌三、观行体相┈果净
云何观┤
└四、净入愿心┈因净
所以,这第四章是要说明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的体和相的来源。果上清净是由于因中愿力清净、愿心清净,所以需要观察“净入愿心”。
这种愿心清净,对我们就有绝对的鼓舞。因为这种愿心清净庄严“非无因、他因有”,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别的原因,唯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所成就的,这样,我们就有分。也因为有这样的愿心庄严,才有第五章的“善巧摄化”。如果不是阿弥陀如来愿心庄严,我们要摄化众生,就要靠自己修行,这样就不善巧。所以,这里的愿心庄严跟第五章也有衔接关系。
我们看图表,“成上起下”,“起下”,下面虽然讲五念门,但是侧重讲的是第四观察门和第五回向门。下面叫别释,特别详细的解释。
“观彼安乐世界”就是第三“观行体相章”,观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见阿弥陀佛”是见什么呢?见阿弥陀佛愿心庄严,见到弥陀的本愿力,不然怎么叫见阿弥陀佛呢?未必直接见阿弥陀佛的报身,“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见到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这也就是见阿弥陀佛,见到他的本质。这是第四章“净入愿心章”。
第三章是观果上清净,第四章是观因中清净。第五到第十章,这六章是回向门,讲回向门成就。当然,这里面也别分因果。
“云何生信心”,包括第五章“善巧摄化”、第六章“离菩提障”、第七章“顺菩提门”、第八章“名义摄对”,这都是顺着第五章来的;第九章“愿事成就”,这是顺着前面四章;第十章“利行满足”,顺着前面五章。
前面几句话是从哪里来的?“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这就是“观见愿生”,是第一章的总纲;把总纲展开来,就是后面八章的内容;其中第二章的内容是成上起下。结构非常清晰。
这就是十重次第。
2.本章大意
这一章的大意是讲什么呢?这一切“净”,是指第三章的“观行体相”。观行体相,体是清净,相有三严二十九种,都是清净。这种果上清净的根本原因,是要归入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所以,第四章的主要意义是说明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成就。
把握住这个根本原则就行了。至于后面有很多名词——法性法身、方便法身、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等等,如果搞不明白,知道“净入愿心”,抓住这个标题的意思就行。
3.本章结构
下面讲文句结构。
净入愿心者:
这一段是讲净入愿心。
我们把这一章引用《往生论》的原文读一下。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又”,就是另起,换一章了。
“向说”,就是前面一章所说的。
“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前面第三章“观行体相”所说的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十七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八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四种,综合起来有三个类别。“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佛土、佛和菩萨这三种成就,都是愿心庄严。这就从第三章过渡到第四章“净入愿心”了。
“应知”,你要知道,我特别提醒你。
下面说为什么是愿心庄严。
略说入一法句故。
总之,能够得出“愿心庄严”这四个字的结论,是因为现象上显示出来,略说入一法句故。
到这里可能就不太好懂了——没关系,往后看。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三种成就是愿心庄严,愿心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又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样三级跳。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何等二种?
一者器世间清净;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
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往生论》这段文,稍微把次序调整一下,让大家便于理解。
首先,它是一个倒装句,“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三种成就是果上成就、果上清净。
昙鸾大师解释: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这一段讲什么呢?讲因净故果净。法藏菩萨愿心庄严为因,这个因是清净的,所以果上的三种功德成就都是清净的,因净故果净。
“非无因、他因有也”,什么叫“非无因”呢?比如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修功德资粮了吗?我们的心清净了吗?都没有,我们造罪造业。我们能往生是无因而有吗?不是的,是有因的。什么因呢?是别的佛菩萨吗?不是,唯因阿弥陀佛愿心庄严。“非无因”是就众生这边讲的,不要认为是无因的,更不要说是我们自己修的。其他诸佛菩萨在这里面都没有股份,极乐世界是独资,阿弥陀佛是唯一的股东,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没有第二种,所以叫“非无因、他因有”。
我把结构说一下。
┌国土┈器清净┈┐
│如来┐ ├┐ ┌真实智慧
┌广┈三种成就┤ ├众生清净┘├┈┈┤
愿心庄严┤ └菩萨┘ │ └无为法身
└略┈一法句┈┈┈┈┈清净句┈┈┘
(因净) (果净)
“愿心庄严”就是因清净,因清净,果上就清净。
果清净又分为广和略两种:广清净就是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略清净就是一法句。
广清净又分为二种清净:器清净和众生清净。国土清净就是器世间清净,器世间就是环境;佛和菩萨就是众生清净。
一法句是清净句,这一清净句就包括了器和众生这两点。广和略这两点结合起来,不论是清净句,还是器清净、众生清净,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展现。
这就是这一章的结构。
我们先把这三点讲了,下面来消文。
“净入愿心者”,昙鸾大师先点出标题,下面整个一段是讲净入愿心。
1.愿心庄严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1)非无因、他因有,故当一向专念
“‘应知’者”,应知是一个着重词,这里昙鸾大师就点到了,“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非无因、他因有也”,要知道这一点,结论在这里,这三种庄严成就不是无因的,也不是别有原因的。
这句话到底得出什么结论呢?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应当一向专念。
怎么变成一向专念了呢?众生虽未种因,但是非无因,这是从众生这边来说的;唯是法藏比丘的愿心,而非他因,这是从佛这边来说的。那我们岂不就要一向专念?是阿弥陀佛让我们得到这个利益,我们当然只有一向专念。“非无因、他因有也”,从这里推出结论,就是要一向专念。所以,观愿心庄严的结果,就是一定要一向专念。像《观经》的十六观,观到最后“持无量寿佛名”,也是归到这里。
(2)三种成就皆由法藏愿心庄严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讲愿心庄严,是谁的愿心庄严?是法藏比丘。“本”,就是本愿、本地、因地当中。“四十八愿等”,“等”就是不一定指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只说了四十八种,其实有无量无边。像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说的“佛本何故起此庄严?”未必就在四十八愿里找到对应的文句,但是意义都有,所以说“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
“清净愿心之所庄严”,“清净愿心”是什么意思呢?“随顺法性,不乖法本”,这叫清净。就是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由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这样的愿心,称为“清净愿心”。
(3)如何才能愿心不退
凡夫发愿,都是染污的。有莲友问:“我发愿的时候很真诚,我一定要弘法利生,要度众生,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可是过一段时间就退了,怎么回事?”这种发愿不是清净的,清净的肯定不会退。这是在热血沸腾的时候,就开始发愿了。好像部队要出征的时候喊口号;然后上战场枪一响,吓得溜回来了。
在某种心态下,靠自己无常的心发愿,这个愿是不会坚固的,不会清净的,因为根基不牢。自己热血沸腾,一下子被感动了,就发愿了,然后又泄下来——不是这样的。
应该怎么发愿呢?发愿,一定要站在阿弥陀佛救度这个立场上,弥陀的救度永不改变。
有几个事实,决定我们的发愿:众生的苦恼有改变吗?大家不都是苦恼众生嘛;阿弥陀佛的救度会改变吗?不会改变;阿弥陀佛利益众生会改变吗?阿弥陀佛对我们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会改变吗?不会改变。阿弥陀佛会让我们心中永远充满着平安。心中平安,才能有发愿的力量,才能持续,住持不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必须是佛的心住持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发愿才不会退,因为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弥陀救度我们是永不改变的,众生需要弥陀救度也是永不改变的,我们得到弥陀救度也是永不改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去做这件事,还做什么呢?必须是自己得到法的利益,从阿弥陀佛这个立场上而生起的愿。因为佛是清净的,所以我们的愿心也是清净的;佛的愿力住持不退,我们的愿心也一定是不退的。
当然,凡夫肯定会受身体、心境或者顺逆因缘的影响,步骤有快有慢,情绪有高有低,这是正常的,但这种愿心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大家要发愿。如果学了这个法门,还没有发起坚固的志愿,那就要进一步深入,怎么可能不发愿呢?
“自信教人信”,唯有自信,才能教人信;若能自信,必然教人信。这又不要花钱,还不跟大家讲吗?这也是“善巧摄化”。这样的内容,就是善巧摄化,不然这个愿心起不来。因为弥陀的愿心庄严,我们感染到了,我们也发这样的愿,而摄化众生,这就是善巧摄化。
(4)因净故果净
“因净故果净”,“因”就是法藏菩萨的愿心。因净怎么能到果净呢?因净,法藏菩萨的愿心是清净的,是由无生法忍所起的,法性虽然常在寂灭当中,但是兴起六波罗蜜,通过兆载永劫的修行,修积无量功德,来利益、教化众生,跟一切众生结缘,度脱众生,这叫愿心庄严。
“庄严”要靠种种的愿和行。光有愿,只是一个素法身,光说“我发愿成佛”,但如果没有行持,就没有庄严,就不能显现出庄严来。所以,愿心庄严是从法性寂灭当中,兴起阿弥陀如来的净土,这就是愿心庄严的作用。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创造的,他怎么创造的?愿心庄严。依什么原理?依据法性清净,法性本来如是,本来寂灭,于如是性中兴起大愿,然后愿心庄严。这个道理非常清晰,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也不违背缘起的法则,佛法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2.广略相入
“略说入一法句故”,这个“故”字是一种解释性的话,是说由某种缘由所致。它是由前面的三种成就愿心庄严,而说出“略说入一法句故”。因为有“略说入一法句”,才能说出三种成就愿心庄严。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入一法句为略。
略和广是相对的。
┌国土十七句┐
广┤如来八句 ├入一法句┈清净┈略
└菩萨四句 ┘
(1)一法句
“一法句”指哪一句?就是指“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一清净句。这个清净句是定性的,不是定量的;第二句才讲量,“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第一句“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是一个总体、本质的判断,说极乐世界“胜过三界道”。“三界道”是颠倒、染污、不净、轮回、破坏之相,但是净土是清净相,这种清净相就“胜过三界道”。至于如何清净,则展现为后面的量清净、性清净、形相清净这一切。
所以,清净句是总的说明,“入一法句”。这“一法句”之所以能叫“清净句”,因为它是“一法”。“一法”,为什么叫“法”呢?“一法”者,就是清净。
(2)三严二十九种入一清净句
这里先说“广”和“略”。这个“广”还不够广,只说了三严二十九种。“略”,如果简略讲,三严二十九种用“清净”两个字就可以说完了。讲量,讲性,讲形相,讲种种事,讲触等等,这一切都是清净的,每一种功德都是清净的。
比如,量功德。量功德怎么清净呢?“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极乐世界的量是无量为量。如果是有量之量,就不清净。娑婆世界清净吗?石油不够,有量,大家都要抢;钱不够,有量;房子不够,有量,地价使劲涨:这不都是有量就不清净吗?极乐世界无量为量,多可以为少,少可以为多,这就清净。
性功德,“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是清净。娑婆世界就是颠倒、染污,有漏邪道所生。
所以,每一种功德都是清净的,不过是展现出不同的面而已。总的来讲,是随顺法性、不乖法本,是清净的,所以有广和略。
(3)何故示现广略相入
下面提问:
何故示现广略相入?
为什么要“示现广略相入”呢?广说就完了,为什么还要说“略说入一法句”呢?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答了两重。第一重:
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
答了这么一大段,并没有解释“何故”,后面才解释“何故”。
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如果不知道“广略相入”,就不能自利利他。所以,要示现广略相入。这是第二重回答。
┌国土十七
法性法身┈┈方便法身┤如来八
└菩萨四
(略清净) (广清净)
前面这一大段是说什么呢?是说怎样“广略相入”,就是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因为法性法身也好,方便法身也好,中间有一个共同的媒介,是什么?“一法”,这样才能“广略相入”。这“一法”可以展现为广,也可以缩为略。
如金与器。
打个简单的比喻,像金子和各种金器。金佛像、金耳环、金项链,这都是金子,这些是“广”;“略”就是体,体就是黄金。因为它们都是黄金,才可以成为金首饰,也可以成为其他种种形相。因为本体都是一个,才可以广,又可以略,来回都方便。
不论广略,皆由一法,故能相入。
为什么可以“广略相入”?因为“一法”。这个“法”是什么呢?这个“法”就是清净,这个“法”就是真如实相,这个“法”就是法的正体。契入真如实相、法的本体,所以可以展现广,广清净就是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也可以略清净,就是“一法句”,就是法性寂灭、法性法身。是讲这个道理。有这样的道理,才可以“广略相入”。不然怎么广、怎么略呢?广略怎么能相入呢?就不能相入了。
像一枚金戒指,现在是金戒指,是一个体;“略”是一样的,所以马上就可以把它打成一个金疙瘩,然后再做成耳环,耳环也可以把它打成金项链。它们互相之间无障碍,广可以成为略,略可以成为广。
住于法性而起方便之用,自利而利他;方便度生,而恒处寂灭法性,利他不离自利。
“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这是什么意思呢?略,就是指法性法身,指真如不动的法性。万法归一,归到哪里?归到真如法性。如果只有略,只是守在真如法性当中,那和二乘没有差别,怎么能利益众生呢?必须从这当中愿心庄严,走出来,要去广,种种庄严。愿心庄严成为佛菩萨国土庄严,才能利益众生。如果在寂灭法性当中,怎么能利益众生?躲在略当中,就不能利益众生。只是一块金疙瘩,怎么当项链用?怎么当耳环用?怎么做佛像?这不就没有用处了嘛,所以在略不行。
如果只是广,不能达到略,就说明它的体性是杂的、颠倒的、染污的。真正的体是唯一的,一体就是真如实相,必须归到这里。如果没有归到这里,那就是凡夫的妄想,虚妄之作。凡夫的虚妄之作也很多,也很广,三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种业作,那种业作;但是这些业作没有略,没有法清净作为本质,不是从这里所生起,所以就乱,这不叫广,叫乱象丛生。这样就是虚妄业作,不能利益众生。
所以,必须广略相入。
(4)广略相入以一法为媒介
广略相入以什么为媒介?就是“一法”,这个法就是清净。
┌法性法身┈略┈自利┐
清净┈一法┈二种法身┤ ├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
└方便法身┈广┈利他┘
昙鸾大师非常善巧,这里说“一法句”,他把这“一法”作了展开,不论广和略,都是由“一法”而来,所以互相之间可以相入。他怎么解释呢?“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就是说“一法”里面分出二种法身。比如,一个清净分成二种清净,清净里面分器清净和众生清净。这一法里面分成二种法身,虽然立两个名称,但是都叫法身。哪二种法身呢?
“一者法性法身”,法性法身也就是真如、法性、真如理体。三世诸如来,共同一法身。它就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法性法身是唯一的。
“二者方便法身”,怎么叫方便法身?契入法性法身,再经过愿心庄严,就能出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方便法身从哪里来的?一定是菩萨契入无生法忍,从法性当中生起来的,不然就是虚妄、颠倒、妄作。所以,一定是从法性法身所出生的。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什么意思呢?法性法身自己没有形相,也不说话,不宣示真理,一定要通过方便法身的教化,才能显出法性法身的这种真理本体,所以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此二法身”,虽然讲两个法身,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如果以佛的三身来讲,法性法身是指法性身,是法身佛;方便法身就是报身和化身。
“异而不可分”,什么意思呢?法性法身是指法性的本体,是寂灭性的;方便法身是由愿心庄严所产生的报身和化身。法性法身不可见,不可说,无分别;报身,这个方便法身就可以有种种的方便示现来度众生,所以,这两点不一样。“异”就是不同的,但是又不能分开,因为方便示现利益众生的种种应化身、报身如来,本体是证悟法性寂灭所显示出来的,所以也不能分开。
“一而不可同”,“一”在哪里?“异”是说它们的作用不一样;“一”是指它们都是法性,都是清净。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它们的作用功能不一样。
(5)统以“法”名
何故能广略相入?统以“法”故。
“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既然“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所以可广可略,只是以广和略来说明,法性法身是略,方便法身是广。
方便法身,极乐净土的种种,三严二十九种功德,都是方便法身,一滴水、一朵花、一个声音,都是方便法身;但是,它们本身当下又都是法性理体的显示,所以叫“广略相入”。
“广略相入”,要统一起来怎么说呢?如果统一起来,用一个名词来说,就是统以“法”来说明,“统以‘法’名”。所以,不管是方便法身还是法性法身,都叫作法身,以法来说明,这就是“一法句”。
爱因斯坦生前一直想建立一个统一场,或者想发现这个统一场,而能解释一切宇宙现象,但是他到最后也没发现。这里昙鸾大师说,“统以‘法’名”。如果以“法”,以法清净,这就是统一的,就是统一场,它就可以解释一切现象,这是一切根本、究竟的原理。爱因斯坦没有学到《往生论注》,很遗憾。
3.三句转入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1)此三句,展转相入
“此三句,展转相入”,哪三句呢?就是“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三句。
“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有什么理由称之为“法”呢?因为清净。这个清净是什么呢?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如果不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不能称为清净;如果不是清净,也不能叫作“一法”。
万法归一,故说一法,此一即清净。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法”是佛教的通用名词,一切万法、一切万相都称为“法”。但是这些法要归一,这叫“一法”。“一”就清净,有二就不清净,因为有二就有分别,有分别就不清净。真实智慧是实相智慧,实相智慧见的就是一如。所以,毕竟清净一定是“一”,也就是一真法界,根本究竟的真理才是清净。
一切种智能够了知一切万相,但它仍然是不起分别的。前面也解释过一切种智。
万法本来清净,即是无为法身、寂灭法性;但因众生颠倒,故不净。能除其倒,即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故清净。
清净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清净分为两种,一是诸法本来清净,万法的体性本来是寂灭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法本身是清净的,这就是无为法身,所以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在娑婆世界,万法本来也是清净的,那为什么这里不叫净土呢?我们怎么还是烦恼成就的凡夫呢?因为没有真实智慧。没有真实智慧,即使是无为法身,也不能正确地透达、认识和了解它,心是染污的,这就不是清净。
故一清净,义含心境、能所二面。
清净必须要有两种成分:真实智慧和无为法身。无为法身是本来清净,真实智慧是无倒清净。“无倒”就是没有颠倒,远离颠倒梦想。
┌真实智慧┈心┈能证┈离倒清净
一法┈清净┤
└无为法身┈境┈所证┈本来清净
众生见一切万法,内心有分别念,有分别邪见,有高下、是非、善恶等等,这样就不清净,也让整个世界不清净。所以,这里说“此三句,展转相入”。
(2)真智法身释
“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
什么叫真实智慧?就是实相智慧,证悟诸法实相,见一法,清净,这就称为真实智慧。
“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真智无知”并不是像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说没有分别念;“真智”,真实的智慧,虽然了达一切万法,但是不住分别见当中,心常安住一如,如实了知一切万法,这叫真智,“真智无知也”。
“‘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这是指诸法的本来体相。
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
后面这两句话是为了防止大家对前面有误解。
“无相故能无不相”,“无相”并不是在空无所有的状态,无相是无固定之相,但是又能无不相,所有的相都可以显现出来。
┌一切种智┐┌国土
无为法身┈┈真实智慧┈┈方便法身┤ ├┤佛
(法性法身)(愿心庄严) └相好庄严┘└菩萨
“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所以极乐净土的种种相好庄严,当下就是法身境界。当然,我们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娑婆的一切也是法身,但是没有相好庄严,为什么?因为没有真实智慧,没有愿心庄严的作用。
“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前面解释过一切种智,有人说“一切种智无所不知,岂不是能分别一切法?”昙鸾大师就举了比喻,如幻象、幻马,只有一个如幻形象的差别,虽然有头有脚,有高有矮,但是“智者观之,岂言定有象、马分别之耶?”智者见了就知道这都是幻。
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盖无非之曰是也,自是无待夫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智慧非作、非非作
“以‘真实’而目智慧”,在“智慧”前面加两个字,以“真实”两个字来限定它,特别说明是真实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呢?“非作、非非作”。什么叫“非作”呢?“作”就是作意。一般讲的智慧,就是说这个人脑子灵光,可以通过大脑的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也就是分别、了知诸如天体、地理、历史、人文等知识,我们认为这是有智慧,其实这不是智慧。
真实智慧,既然用“真实”来说明,就是非作。“有作”就不是真实智慧,而是一种缘起、生灭,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这不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不是以我们心中的作意,不是靠语言、思维、逻辑、推理、推断,这都不是真实智慧。
比如一张桌子,一般人马上就想到这是实木的,什么颜色、什么油漆……像这样的想法都已经离开了事物的真实相,不是如如地认识事物,而是给它贴了很多标签,安了很多名相、概念,这怎么能叫真实智慧呢?真实智慧一定是无知的,是没有分别的。
“无知”是什么呢?简单讲就像大圆镜。大圆镜能照见万物,但是圆镜本身并没有一个概念“我在照什么东西”,它是无知而无所不知。像大圆镜这样的智慧,就是真实智慧。
凡夫不是这样,认识事物就固定地认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就局限在一点当中,有所知就有所不知,这样就有作意。
大圆镜照东西,它有作意吗?无作。我们一定要有作,要“作心”。“作心”就不是真实智慧。那真实智慧就是什么也不知道、稀里糊涂吗?不是,并不是像土木草石一样什么都不知。
前面讲智慧“非作”,然后对“非作”又作了一个否定,说“非非作”。凡夫执着两边,非左即右,非右即左。比如我们在中道行路,他在左边,我们告诉他“非左”,他认为非左就是右。其实中道既非左、也非右。说中道“非左”,他认为“非左”就是中道,但是“非左”并不代表中道;“非非左”,连“非左”也要“非”掉。因为如果说“非左”,他可能会跳到右边,那右边也要破除,所以说“非左、非非左”。如果讲右,就是“非右、非非右”。说“非右”,不是右边;那么,不是右边就一定是中道吗?也不是的。“中道”本来就是中道,不可以用“左”和“右”来形容它,也不可以通过对左右的排除来说明它,它本来就是这样。
“智慧非作”,如果只讲“非作”,他可能又有一个想法,认为“非作就是不分别,这就是真智慧了”;为了把他的这个概念进一步否定,所以又说“非非作”。
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二元对立的,要么左,要么右;要么是,要么非;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善,要么恶;要么生,要么灭……这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都要排除掉,都要“非”掉。
二元对立,到这边要“非”,到那边也要“非”,它们本身互相之间是对立的,都是相“非”的,比如左是右的“非”,右是左的“非”。但这互相之间对立的,它本身的状态,比如左和右,都不代表“中道”。必须是非左非右,然后右也非左,左也非右,互相之间不断地排除,把任何二元对立的概念、印象和认识,通通彻底扫除干净,才叫清净。
有是有非即不净,绝是绝非故清净。绝诸一切对待,言语心思所不及。
如果在二元对立当中,就还有高下分别、是非对立,所有这一切都是不清净,这就是“二”。“一”才是清净,说“一法句”,没说“二法句”。
“二法”是什么?“二法”就是有是有非、有高有下,这样就不清净。有是非、高下,就轮转三有。
法身非色、非非色
“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道理是一样的。
什么叫“非色”呢?法身不是一个特定的色质。但是,没有色并不是空无所有,法身“非非色”。就是说,法身不是一个特定的色质,但是可以显现一切的色质现象。
比如极乐的一花、一木、一滴八功德水、一片七宝树的叶子,这些都是极乐净土法身庄严的显现。但是,法身就一定是一片叶子吗?一定是一滴水吗?一定是某个特定的东西吗?又不一定是这样。
“非色”,不是固定的色质;“非非色”,也不能说它空无所有。后面的“非非色”,是对执定“非色”概念的否定。
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
“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这要有一点文言知识。“非于非者”,第一个“非”是动词,第二个“非”是名词。“非于非者”,什么叫“非者”呢?就是前面讲的“非作”,非作是“非者”。对于这个“非作”,还要加以否定,叫“非非作”。
世间人讲的“非非”就是“否定之否定”,双重否定就等于肯定,这是凡夫的逻辑思维,认为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但是,从清净的真理的层面来讲,“非非”不可能就是“是”,通过“非”来达到“是”,这是不可能的。下面就说“盖无非之曰是也”,“无非”就是没有任何否定,这样它才是真实,才是肯定。要通过否定来达到肯定,那是不可能的。
“自是无待夫非是也”,自己本来就是,不需要等待别人通过否定来肯定。比如文殊菩萨说“我是文殊”,如果通过否定说“文殊非普贤”,非普贤就是文殊吗?“非观音”,非观音就是文殊吗?他本来就是文殊,不需要通过否定来说明。用否定来肯定,是没有道理的。
又比如,“他为什么是某某人呢?因为他长得不胖”,如果通过一系列概念来说明,就已经和本体离开太远了。他本来就是某某人,还要通过那么多概念来说明吗?“自是无待夫非是也”。
绝是,绝非,不可称说,不可思量,是真平等、真清净。
“无非之曰是”,“如是我闻”,佛讲法绝对没有非,就是这样。
“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非是”,就是对于肯定,也给予否定;对于否定,还加以否定,排遣一切二元分别对立的观念。
“百非之所不喻”,“百非”就是反复地、重复地“非”,排除你脑子里这些概念。你认为“是这样吧”,你会执着这一点,给你“非”掉;“既然不是这样,大概是那样吧”,再给你“非”掉;“不是那样,是这样吧?”又给你“非”掉。总之,反复排遣一切边见,不执着一边,不偏执于边见,最后归于中道。
真实、平等、清净、佛。
“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这个“清净句”是什么?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唯有“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才能显示清净。
“非是,非非”,“非是”就是讲真实智慧非是作;“非非”,就是真实智慧非非作。“非是”,法身非是色;“非非”,法身非非色。
4.二种清净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这里有三个“应知”。前面说“愿心庄严,应知”,这里说“此清净有二种,应知”,到最后“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这一段就讲了三个“应知”,可见天亲菩萨是在反复地关照我们,知道我们搞不懂,所以他说“应知”。
下面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上转入句中,通“一法”入“清净”,通“清净”入“法身”。今将别“清净”出二种故,故言“应知”。
(1)通入
┌三严二十九种┐
通┤ ├入一法
└二种法身 ┘
“上转入句中”,“转入句”就是“此三句,展转相入”。
“通‘一法’入‘清净’”,上面“转入句”说“一法句者,谓清净句”,“一法”指什么?“一法”就是指三种庄严二十九种功德相,三严二十九种成就都入一法句。“通”,就是所有这一切通通归入一法当中,这一法又整体地通通叫作清净。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相,所有这一切,入一法句。这一法是什么?就是清净,所以说“通‘一法’入‘清净’”,所有这一切没有一点点不清净的。
“通‘清净’入‘法身’”,入什么呢?“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这个清净就展现为法身无相而无不相的一切庄严,所以叫“通‘清净’入‘法身’”。这都是笼统地、总体地来说明,所以叫“通”。
(2)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
下面不一样了。
“今将别‘清净’出二种故”,《往生论》说“此清净有二种,应知”。清净就是“一”,“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有“一”才是清净;但是这里又说清净有二种,那这个就要“应知”,就要注意了。这“二种”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二”不就不清净了吗?其实这个“二”仍然是一样的,本体是一样的,同一个清净,分两个异相来说明。所以,这个“二”并不是真正的二,是不一不异,只是有体、用两个方面而已。
┌真实智慧┐┌器世间清净┈┈国土十七┐
一法句┈清净句┤ ├┤ ┌佛八 ├三严二十九种
└无为法身┘└众生世间清净┤ │
└菩萨四 ┘
何等二种?
一者器世间清净;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
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一个清净里面,分为两个异相来说明:一个是环境清净,一个是环境里面的众生清净。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这“一法句”一定包含两种清净义,如果有一种不清净,这一法句就不能成立。
这二种清净义和前面讲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有配对的关系:众生世间配对真实智慧,器世间配对无为法身。当然,从佛愿行庄严的角度来讲,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互相是不一不异的关系。但是,我们这样配对着看,便于了解上下文句的结构关系和内在逻辑,气脉就能沟通。
(3)体用不一
夫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体用不一,所以应知。
体和用是有差别的,不是一回事。
“众生为别报之体”,往生极乐净土的每一个众生,都有各自个别的报体,叫别报。你有你的报身,我有我的报身,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这个国土,你在地上走路,我也在地上走路,这是我们的共报,这叫“共报之用”。“器”就是用的意思,所用是共同的。
不得以此土别报、共报释彼土
不得以此土别报、共报释彼土,彼土三严皆弥陀别业所感,愿心庄严。
“别报”,娑婆世界的“别报”,是指众生别业所感各自不同的果报,例如诸根各自有别;极乐净土的“别报”,那就不一样了。极乐净土的众生,各人念佛各人自得,你念佛你往生,是你的别报,他念佛他往生,是他的别报,相互不能混淆;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实还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不是往生者自己修行的功德。在娑婆世界是“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到极乐净土是“无瞋忍之殊……盖净光之力也”,不是靠往生者的别报所感得的身相,通通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但是由你特别地来受用,对你来讲叫作别报。
极乐国土的一切庄严,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不是众生共业所感。所以,极乐世界的“共报”,也不可以解释为“众生共业所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这样就误解了,这样解释极乐世界就讲不通了。
如来别业所感,众生共通受用
念佛正定业,如来别业所感,而为念佛众生共通受用。
极乐世界的“共报”,仍然是阿弥陀佛的别业所感,而为众生共同受用。
如果讲念佛人的共业,我们都是念佛的正定之业,共同一个业。如果不念佛,杂行回向,就五百岁不见诸佛,在莲胎里,跟专修念佛的人不能共业,没有共报。如果都是专修念佛,都是正定业,都是一个共业,“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样就花开见佛。如果杂行回向,就进了莲花胎,那里就不清净。
念佛就是清净,罪福回向就是不清净,有罪有福怎么能叫清净呢?这样还能到净土吗?但是,阿弥陀佛有大慈悲愿力,说:“这样想来,也可以来。”来了之后怕你把别人带坏了,把你包起来,放在莲花胎里消毒,清净了再出来。
专修念佛的人去了会到莲胎里吗?我们在娑婆世界已经是念佛清净了,这句六字名号就是“非是,非非”,它有善恶吗?它有罪福吗?它有高下吗?它有品位吗?有品位就是不清净的,哪里还有品位?
各人念佛各人往生,往生至一处,同一念佛无别道。
各人念佛各人往生,各人有各人的身心,成菩萨、成佛都是自己的,这叫“别报之体”。
国土就是我们共同念佛往生至一处,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是众生共同受用。这一切,不论别报之体还是共报之用,都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我们只是念佛而已。
“体用不一,所以应知”,为什么讲“应知”呢?因为体和用是不一样的,是分开的。
(4)愿心庄严,无余境界
然诸法心成,无余境界;众生及器,复不得异,不得一。不一则义分,不异同清净。
这个“然”字非常有力量。
“不一”,不是完全一样,器就是器,众生就是众生。所以,在义理方面就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不异”,但又不是完全不同,所以用一个“清净”来说明。
“不异同清净”,这一个清净,分两个异相来说明。
诸法心成:愿心庄严。
“诸法心成”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万法唯心,一切万法是心所成就。但这里的“诸法心成”,是讲极乐世界的“诸法心成”,这就是讲前面的“愿心庄严”。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一切器世间,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一切万法,都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所成就。
所以,它是“无余境界”,完全是佛的境界,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果地功德境界。既然是阿弥陀佛同一愿心庄严、同一愿心所流露、同一无漏功德所显现,那么,不管是众生还是国土,都是同一清净,“不一不异”。这里面就是“一法”,是“一法”在当中流动,“一法”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这就是清净。
在娑婆世界就不一样了,没有愿心庄严,打成两片,国土是国土,众生是众生,有“异”,就是两回事,永远不能清净。
这样的说明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这是要说明极乐世界是这样好、这样完整、这样清净,是“一法”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就是报土的境界。这样报土的境界,众生一进去就成佛了,就清净了,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了。为什么?“愿心庄严故”。
昙鸾大师会解释那么多没用的话吗?不会的。他是要说明众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不清净的,是染污的,住于边见当中,没有愿心庄严的作用,完全是众生自心自业所感。到了极乐世界,完全不一样。
所以,这一章叫“净入愿心”,所讲的根本就是“愿心庄严”四个字,是要烘托这句话。
(5)净食净器喻
“器”者,用也。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故名为“器”。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要二俱洁,乃得称净。
是以一“清净”名,必摄二种。
“‘器’”者,用也”,说一个人成器不成器,就是说这个人有没有用。能成大器,就有大用。我们讲“器具”,器具就是拿来用的工具,用具叫器具。器就是用。
“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故名为‘器’。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要二俱洁,乃得称净。是以一‘清净’名,必摄二种”。这是打了一个比喻。
比如我们中午吃饭,盛饭要拿钵来盛,钵就是食器,就是一个器,能把饭盛起来。如果钵不清净,把饭盛进去,饭是不是也脏了?钵很干净,但是饭里掉了一把灰,饭盛进钵里,饭是染污的,那不是把钵也染污了吗?如果要干净的话,钵要干净,饭也要干净,两者都干净才是干净。
极乐世界叫“净土”,这一个“清净”的名,必然是里面的众生是清净的,国土也是清净的。当然,这是就世间浅显的例子来说明,大家理解到这样就可以了。
(6)回顾与启发
我们把《往生论》这段文再读一遍。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这一段是总说,后面几段都是对这一段的说明,所以这一段是根本,“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以果推因,愿心庄严
下面说“略说入一法句故”,“故”代表一种推理,这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呢?为什么说是“愿心庄严”呢?“略说入一法句故”,略说谁入一法句呢?略说三种成就入一法句。
“略说入一法句故”怎么就能说明是“愿心庄严”呢?这就是以果推因,果上三种成就“略说入一法句”,是一法;一法就是清净;清净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这三种成就,这样清净的国土,这样一法的国土,这样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国土和众生,是白白而来的吗?不是。那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故。
所以,“愿心庄严”四个字可以放到最后,也可以放到最前,就是以果推因。以这个结果“略说入一法句故”,这不是讲“故”吗?这“一法句”是什么呢?“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万德庄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每一种都是“一法”,都是“清净”,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愿心庄严”的缘故。大家要知道,“愿心庄严”这四个字是最后的总结。
有这样的结果,以果推因,昙鸾大师说“因净故果净”,因为愿心庄严,所以阿弥陀佛清净愿心所感现、无漏功德所成就、集诸波罗蜜所形成的国土也是清净的,因净所以果也净。果上清净就是“一法句”,就是“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能显现为三严二十九种功德。
“非无因、他因有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别种原因所形成的,不是众生自己的业感,也不是其他佛菩萨所创造,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
广略皆清净
前章“观行体相”所明国土、如来、菩萨三种成就共廿九种庄严相为广;若更展开,即有无量庄严。虽则无量,但万法归一,约略说来,三严廿九种通入一法;此“一”之法即是清净,若有二即不净;此“清净”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前章“观行体相章”所明国土、如来、菩萨三种成就共二十九种庄严相,这称为“广”。这个“广”还不够广,若要展开即有无量庄严。虽然讲无量,但是万法要归一,如果略起来说,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相通入一法,就归到“一”当中。
“一法”,“一”这个法是什么法?就是清净,所以讲“一真法界”。“一”这个法,是所有一切万法的根本、本体,也就是真如。“如”就是一个如,“一如”,不可能有两个如。这个“一法”是什么?“一法”就是清净,所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是这么读的。如果有“二”,就不清净了。
这个“清净”是什么呢?这个“清净”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说“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无为法身本来清净,真实智慧契证清净
无为法身即法性寂灭,本来清净,绝是绝非,离言绝虑,但若无真实智慧,不能契证此法性清净,还成颠倒染污,故必待真实智慧方能契入法性清净,真实智慧即是实相智慧,如法性本来如实知一切法而不分别,故称“清净”。
无为法身为什么叫清净?因为无为法身是“法性寂灭,本来清净,绝是绝非,离言绝虑”。法的寂灭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凡夫给它加了很多的概念、分别,作了很多判断、推理等等,在心中染污、闹腾、不净。法本身是清净的,即使地狱也是清净的,五浊恶世也是清净的,“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叫无为法身,它本来清净。
虽然本来清净,如果没有真实智慧,不能契证此法性清净,对凡夫来讲,就成为颠倒、染污。就像器食的比喻,器清净代表无为法身,娑婆世界就是这样,虽然器清净,但是食不清净,里面的众生没有清净智慧,器不就被染污了吗?所以都不清净了。
必须有真实智慧,方能契入法性清净。真实智慧即是实相智慧,如法性本来,如实知一切法而不分别,这样的实相智慧就称为“清净”。
如实知一切法,而内心不分别,这个真实智慧就是清净的。我们怎么能做到呢?
能证、所证俱净
如是彼土虽说同一清净,约能证人、所证境,分为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二种,虽说二种,实则不一不异,相互交融,彼此俱净,应知。
虽然说彼土是净土,讲“净土”就是同一清净,但是一定要分为两个异相来说明,约能证之人和所证之境。能证之人就是净土的佛菩萨,他们都是清净的。为什么?真实智慧;所证之境是清净的,就是无为法身。
无为法身,如果在娑婆世界来讲,就是法身理体;如果以极乐世界来讲,无为法身不光是一个理体,而且是真理之体现显为七宝树、八功德水等一切万德庄严相,而庄严相的本体是清净功德,是愿心庄严的功德所累积而成的。因为无为法身本身跟真实智慧是不能分离的,所以七宝树、八功德水就具有真实智慧的功用,众生一见就能开悟。
娑婆世界也是无为法身,众生一见能开悟吗?不能,因为它不是真实智慧,众生看它仍然开不了悟。但极乐世界七宝树的叶子,你一看就开悟了,为什么?它是无为法身,同时它是真实智慧。“名能悟物”,一切万法都能令众生开悟。六根对六尘,“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心也清净了。要分别,要动念,就是不清净的。
约能证之人和所证之境,而分为器世间清净和众生世间清净这两种。虽说两种,实则是不一不异。极乐报土的境界,虽然讲众生、讲国土,其实这两点是“身土不二,不一不异”,这就是报土境界,相互交融,彼此俱净。“应知”,应知这一点。
依正清净全由愿心庄严
此依正、主伴同一清净、绝对清净之报佛土,完全是由法藏菩萨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此依正、主伴同一清净”,什么叫依正?就是国土和众生;什么叫主伴?就是佛和菩萨;“同一清净”,是绝对清净的报佛报土。
讲“清净”就是绝对的,如果是相对的,就不叫清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样的清净,完全是法藏菩萨“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为什么说极乐世界的种种清净“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呢?就是这二十九种功德庄严,讲起来用“清净”这一个词就说完了,所以叫净土。既然叫净土,就无是无非。像这样的净土,对我们就有启发。
我在这里的解释,是把“愿心庄严”这四个字放到最后了,在《往生论》当中是放在最前面的,这是语言表达的方便,如果放在最后就太长了,所以《往生论》用了倒装句,是往前追着说。先说“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然后说“略说入一法句故”,这“一法句故”,不就是往前追吗?然后说“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往前逆着推。
既然逆推,我们不如干脆把它拿到最后来。极乐世界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一一皆入一法,一一清净,一一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阿弥陀佛愿心庄严的作用,才能这样。
生此净土,即得清净
众生生此报佛净土,即入清净,即证法性。如水入海即时清净,海性不随彼改。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不可破坏,不可染污。
这样的净土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这样的报佛净土,众生不往生则已,一旦往生,当下入清净,当下证法性。所谓“净土”,就是能够让众生清净。
打个比喻,“如水入海即时清净,海性不随彼改”,我们一到极乐世界就清净,“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安乐国土的清净是性所成就的,不可破坏,不可染污。愿心庄严的净土,众生一旦往生,就入清净数,就是清净大海众菩萨,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是要说明这一点。
连极乐世界的一滴水、一片叶子、一声鸟鸣、一声音乐,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你到了极乐世界,就掉到清净大海里去了,就成为清净大海众菩萨。
极乐净土一味平等
清净者,绝诸对待,泯灭二元是非分别,彼净土,善恶、染净、是非、高下一切二元分别所不能染,如暗不近光,唯是一味平等。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这种清净,绝诸对待,泯灭二元是非分别。我们就知道,彼净土是善恶、染净、是非、高下等一切二元分别所不能染的。净土没有这些概念,没有这些名词,想都想不到。如同暗不能近光,因为那些都是黑暗的,都是分别念,都是颠倒、妄想。那些跟净土完全不相吻合,它不能靠近的,就像黑暗不可能靠近光明一样。
这些东西拿到极乐世界,根本拿不进去。在娑婆世界谈善恶,有善有恶多累啊!众生不就是被善恶搞得那么累吗?太累了,不清净。不清净就累,染污,烦恼,这就是“结使”。
极乐世界唯是一味平等,“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高下、品位都是讥嫌名。“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等”是平等一味,平等一相。
执罪福者即住莲胎
若住罪福、善恶之念者,即是不净,虽由大愿摄令生彼,而住莲胎五百岁,悔罪忏悔,即得花开。
如果住于罪福、善恶之观念,这样清净吗?不净。所以,能够专修念佛,这不得了,有智慧,这是明信佛智啊!
《无量寿经》说“明信佛智”,这里说真实智慧。什么是真实智慧?就是实相智慧。实相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佛智,所谓“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但是有的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他对于无高下、善恶、罪福等分别概念,平等一味的清净佛智不能相信,只能相信罪福,因为他心里有染污,被罪福所染污,这样的众生是不净的。
这样不净的众生能往生净土吗?当然不能往生。不过,由于他也愿意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就用第十九愿大愿摄持的作用,令他生彼净土。不过,虽然生到净土了,但是他不净,有罪福分别,跟专修念佛的人不是一路,那怎么办?阿弥陀佛也要保护他,所以他自然而然就在莲花胎里,五百岁不见诸佛,在里面打扫卫生。一是自己忏悔,悔罪清净;再就是观世音菩萨入开花三昧,进去帮他打扫。扫干净了,罪业清净了,就花开见佛。这时候才出来,才能跟专修念佛的人一样。
靠罪福回向的,跟专修念佛的差太远了,到极乐世界还差五百年。通过学习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通过学习昙鸾大师的解释,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弥陀净土有排异和净化两种功能
彼净土有自然排异功能,如大海不宿死尸;亦有自然净化功能,如海水能净众流。
阿弥陀佛的净土有两种功能,一个叫排异功能,一个叫净化功能。什么叫排异?跟它不相应的,不清净的,它自然排除。如同大海不宿死尸,清净之海“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不净的东西想到净土来,就被推掉了,根本就没分,来不了,这就是排异功能。第二种是自然净化功能,如同海水,众流入者,都给净化了,成为同一清净。
由于有这两种功能,心中住于罪福之念的人,因为心不清净,到净土去,就被净土排异。那怎么办呢?又不能把他推回娑婆世界来,所以就搞一个莲花苞,把他放进去。莲苞里面跟外面的清净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他不净,所以就被收起来,不要让毒气染污别人,所以要收起来。当然,不光是排异,还要净化,在莲花里净化五百岁,净化之后就出来了。
排异不净有莲胎,净化罪福终花开
排异罪福不净故有莲胎,净化罪福故终花开。莲胎者,不净众生暂居之所也。
因为排异罪福不净,所以有莲胎;因为净化罪福,所以最终莲花会开。莲胎就是住于罪福之念、心不清净的众生暂居之所。所以,龙树菩萨说“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什么叫信心清净?就是明信佛智、清净智海生,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我们都是信心清净者。什么叫信心清净?不认为有三辈九品。如果认为有三辈九品,认为要靠罪福去往生,那怎么能叫信心清净呢?显然是不净的。清净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当中,怎么还会存在这些概念呢?
善恶、罪福,这些是娑婆世界的特产。把娑婆的特产送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打包先收起来,放那里吧”。就像香蕉还没熟,放在箱子里焖着,焖熟了再打开。这是比喻善根没成熟,心不净。
专修念佛之人皆有真实智慧
于此界专修念佛、明信佛智之人,皆有真实智慧,不住罪福之念,佛心救度名号功能,如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于此界专修念佛之人,因明信佛智之故,皆有真实智慧。这不是一般的小智慧啊!虽然大字认不了几个,但是有真实智慧,确实是这样。念佛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是明信佛智,是真实智慧。这些话不是祖师编出来骗我们的,是对道理通达之后,从古人到今人一个鼻孔出气,古人这么讲,今人也这么讲,历代祖师讲的都是一样的道理。他们有必要骗我们吗?从印度骗到中国,从古代骗到现在?没有必要。
而且,我们心里非常明白,明明朗朗,信心清净。“清净智海生”,经文一看就通达明了。所以,此界专修念佛、明信佛智的人,皆有真实智慧。
心中不住罪福之念,并不是不知道造恶有罪、修善得福,这些当然知道,只是在六字名号里面不分别这些,所谓“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不论善恶罪福,念佛都平等往生、平等成佛。能够这样相信,不是佛智是什么?凭什么就能这样相信?就凭佛的智慧啊!为什么他不能相信?因为他不明信佛智,当然只能“犹信罪福”了。如果连罪福都不相信,那就是否认因果了。佛智是泯灭罪福的,佛的智慧平等一味。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智慧,只能退而求其次,相信世间罪福。
信罪、信福就是九品,前六品是福,下三品是罪,“犹信罪福”讲的就是九品。“福”就是三福,靠自己行三福回向往生,很显然是胎生,九品不就是胎生吗?这个道理,两部经一对照,很明显,九品就是“犹信罪福”,就是胎生。《无量寿经》大致讲五百岁,只是笼统地说了一下;《观经》因为要细分品,说谁长谁短,所以说时间的长短不一。“五百岁”并不限于五百岁,是说要住很长的时间。
佛教经常讲“五百”,它代表多。比如五百长者子、五百小王子、五百侍女、五百罗汉,它并不一定是五百,是代表多的意思,是群体的数字概念。所以,这里的“五百岁”也是指要在莲花苞里待一段时间。
念佛之人,心不住罪福之念,知道佛心救度,知道名号功能“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心住于平等境当中,知道自己这样也平等往生。
什么人有平等心?“无产阶级”——下下品的众生才有平等心。“有产阶级”不要平等心,“平等,我的就被你分掉了,那我怎么办?”所以,他心里自然而然排斥平等。“骄慢弊懈怠”,如果认为自己有三学六度,就不愿意跟别人平等。
但是,现在不是让他跟一般的人平等,是阿弥陀佛请你跟他平等。他不知道,也没看到佛,就往下面看,“啊?要我跟五逆十恶的人平等?”阿弥陀佛代表所有穷人讲话:“好了好了,不要吵嘴,通通平等,都成佛,好了吧,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你们都不要吵了。”这就是佛,佛才有大同世界。
此土入清净,到彼速满足
虽在此世,皆入清净数,赞为人中芬陀利花。往生彼土,不经莲胎,直入清净,速满功德大宝海,速疾至一生补处位。
专修念佛之人,虽然在此世,也入清净数。为什么?现在念佛因清净,因清净必然果清净,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说我们是人中芬陀利花。人中芬陀利花还不入清净数吗?“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然是清净大海众菩萨之一了。
善导大师解释极乐净土的众生说“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就是说,没往生之人也算极乐世界的庄严圣众之一。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这不是攀亲戚,咱们本来就是兄弟,就是一家。你看,念佛的功德利益有多大!
专修念佛的人到了净土还要住莲胎吗?不住莲胎,直入清净,当下花开见佛,速满功德大宝海,直接达到一生补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不得了!
一一卷归佛名
彼土三严二十九种,一一皆入一法,一一清净,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具摄化众生功能,触之皆得开悟法性,又一一卷归佛名。佛名,方便法身之方便法身,能令众生往生,证入法性,故出法性法身。
通过这一章,我们了解到,彼阿弥陀佛净土的三种庄严二十九种功德成就,一一皆入一法。“一法”就是清净,所以,二十九种庄严一一都是清净,而每一相也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展现,有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在当中。
既然每一种功德庄严都是清净,都是一法,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它们都具有让触者获得开悟法性的功能,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的作用,所以具有摄化众生往生的功能。
这一切功能,都一一卷归在佛名当中,可以讲佛名是方便法身当中的方便法身,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能够令我们众生往生、证入法性。也可以讲,我们是从佛名当中往生净土,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这也是一个角度。
此土虽也万法本体皆无为法身,但因无菩萨庄严,众生浊染,无真实智慧,故不净,也无度化众生功能。
我们这个地方,虽然万法的本体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山河大地尽露法王之身,但是因为没有阿弥陀如来愿心庄严的作用,所以不具备摄化众生的功能,仍然是高下不平、荆棘遍地,仍然是秽土的景象。众生浊染,主要是因为没有法藏菩萨的愿心庄严,万法本体不能展现为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作用,由此可知秽土的一切景象不具有度化众生的功能。
阿弥陀佛的净土庄严之所以有度化众生的功能,之所以能够“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国土名字为佛事”,都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
这是这一章的主要精神。
5.人天清净问答
这个问答是补充性的,或许有人有这样的疑问。问答的力度也稍微缓和一些。
(1)问
问曰:言众生清净,则是佛与菩萨;彼诸人天得入此清净数否?
前面说“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二种清净就是众生清净和器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指极乐净土的十七种功德庄严,众生清净包含佛八德、菩萨四德。有人就问:“众生清净是指佛与菩萨,那彼诸人天算不算清净呢?”因为净土的清净标准非常高,前面说过了,至少是菩萨的四种正修行,连七地以前的菩萨都称为未净心菩萨,那么初生净土的人天算不算清净数呢?
(2)答
答曰:得名清净,非实清净。
“得名清净”,首先肯定。
然后又放缓一点说,“非实清净”。
名义上是清净的,但实在说起来,还没达到真实的清净。
下面举了几个譬喻。
譬如出家圣人,以杀烦恼贼故,名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
“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虽然说他得名比丘,但就他本身来讲,还不具备圣人杀烦恼贼的能力,所以他只是在名称上可以这样叫,“皆名比丘”,但非实比丘,这是跟圣人比较来说的。圣人是“杀烦恼贼故,名为比丘”。
又如灌顶王子,初生之时具三十二相,七宝即为所属。
灌顶王子才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三十二相的相好;转轮王的七宝——七种殊胜功能的宝物,如象宝、马宝、主兵臣宝、主藏臣宝等等,这些皆为灌顶王子所拥有。
虽未能为转轮王事,亦名转轮王,以其必为转轮王故。
他还没有继承转轮王位,还不能像转轮王那样利益民众,但是他也称为转轮王,“以其必为转轮王故”,因为他必定要做转轮王的。
彼诸人天亦复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当得清净法身。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这里就把人天和菩萨分开了。往生净土的人天,都入于大乘正定之聚,“毕竟当得清净法身”。这里说“毕竟当得清净法身”,前面也说“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都讲“毕竟”,“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关于往生净土的人天是否算清净数,这里主要讲了两个方面:
第一,得名清净。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是一样的,都是“得名清净”,就是说可以称为清净。
第二,当得清净。这种清净不是立即的,是“当得清净”,“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这里的说法,跟前面那个问答来比,语气上相对缓和一些。所以,我们在理解这一段的时候,不要以为只是“当得清净”,而现在还不清净,不是这样的。
前已答彼国菩萨(含人天)不从一地至一地,故皆入此清净数。
其实前面已经回答过了,“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既然有这样的回答,那这里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而且又不从一地至一地,那不就一下子清净了吗?这就是“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另外,我们看《往生论注》卷上“无余供佛德”,这也是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故愿言:我成佛时,愿我国土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这里讲到“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香,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菩萨也好,声闻也好,天人大众也好,都能“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都能行这样的广大供养、巧妙言辞、供养赞叹,也都是一时遍至、不动遍至、无余供佛,这不就是清净菩萨所做的吗?一般人是做不到这样的。所以,能“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很显然,彼土天人大众也是“得名清净”,都是清净菩萨。
速得清净,不虚作住持故。同十地阶次问答,超越常伦诸地行故。
凡夫比丘的比喻,是要说明“非实清净”;灌顶王子的比喻,是要说明“当得清净”。当然,还可以根据前面第二十二愿的问答:往生极乐世界是超地、超劫,所以当得清净,也可以讲是速得清净,“当得”就是快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不虚作住持功德的缘故。
《大经》说:“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也是说速得清净,跟菩萨一样。专修念佛之人,不经过莲胎,明信佛智,专修念佛,在七宝花中自然化生。“须臾之顷”,非常快,“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这里的“如诸菩萨具足成就”,是指如净心菩萨;专修念佛往生极乐的众生,他的三十二相、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利济众生、上供诸佛、下化众生跟净心菩萨都是一样的。所以,看到“当得清净”这里,不要又起疑惑心。
而且,前面也说了,不要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得名清净”,即使在这个世界,因为这句名号的缘故,也得信心清净,“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念佛者,“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在这个世界念佛,观音、势至就和我们是同一种性、同一父母,所以讲“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当然就入清净数。
这里讲的,主要是约来往生的众生。来往生的,有人天,有声闻,有菩萨,如果是高位的菩萨,当然“得名清净”;如果是像我们这样的众生,从人天才过去的,也“得名清净”,只是“非实清净”。这是约初生之时,同时又兼顾常人之耳。因为“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说话有的时候要肯定,要决断,有的时候也要缓和一些,这是为了兼顾,也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因为直接说了他不能信受,所以就缓和一点说。前面在“不虚作住持”问答的地方已经说过了,所以这里的语气就缓一些。
前面昙鸾大师说过很多了,极乐世界清净性成就故,“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所以,我们这样的众生进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大宝海,当然速得清净,不清净的都到莲花胎里去了,因为极乐世界有排异功能,有净化功能。
(3)灌顶王子喻补充
讲到灌顶王子的比喻,还要补充几个问题。
初生净土具佛三十二相,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佛地功德宝即为所属。
灌顶王子生下来就有三十二相,七宝为所属,这是比喻。我们初生净土,也具有佛的三十二相,虽然还没有继佛位、以佛的名来行一切佛事,但是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佛地功德宝,都为初往生的人所拥有、所属,所谓“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虽未能以佛位、佛名行济度事,实具佛德,若至无佛世界,示现如佛,以其必成佛故。
虽然没有继佛位,就像灌顶王子还没登王位,还没有以佛的名义来行济度之事,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佛德。所以,如果至无佛世界,就可以示现如佛,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因为他必定要成佛。
佛惑尽德满,名芬陀利花。凡夫念佛者,持戒破戒,罪福多少,皆名芬陀利花。
佛是惑尽德满,一切惑业都已经断除干净,功德圆满,佛称为人中芬陀利花。凡夫念佛,不管持戒破戒、罪福多少,只要念佛,这句名号功德都“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皆名芬陀利花。
这也是这个比喻给我们的启发。
菩萨四种功德,其中第四叫作“遍示三宝德”,就是到无佛世界去示现三宝,“绍隆三宝,常使不绝”,广作佛事。示现三宝必须示现佛宝、法宝和僧宝,这里就有个问题:菩萨没有成佛,怎么就说自己是佛呢?这算不算大妄语?八地菩萨接近了,无功用道,说是佛勉强还可以,那初地菩萨呢?初地菩萨差得很远,说自己是佛,这是怎么回事?
这里有四方面的说法:
第一,从极乐世界去他方世界示现三宝的菩萨,本身就具足佛的功德,只是他们是一生补处位而已。有的菩萨还有大愿不欲成佛,要行普贤之德,于是就降下一格行普贤行。但是他本身已经内具佛的功德,所以当然可以自称是佛。
第二,他之所以去他方世界示现三宝,这是佛的威神加持,不是他自己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到极乐世界都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即使人天众生去了,也有这样的功德。
第三,菩萨到他方世界示现三宝,这是佛所许可的。他们示现三宝,主要目的是利济众生,因为那里没有三宝,众生无法得度。所以,为使三宝具足、佛种不断,他们才示现三宝。
第四,作为大菩萨,不存在妄语的问题。他们已经证悟无生法忍,从本质来讲跟佛是一个体性,他们对自己的功德很清楚;由于对佛法的信仰,也不可能产生邪见和妄语,这些都不存在。
还是打个比喻来说明,比如王子代行王令。有个边陲小国,非常遥远,王法教化还没到这里。于是,王子就到这个边陲小国去宣布为王,实行王化;他所制定的制度、政策、法律,都跟天子一样,在这里称王,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因为是为了教化民众,因为荒蛮之地王化不到,所以王子去了就要做这件事。
同样的道理,初地、七地的菩萨去他方无佛世界代行王化,就可以以王的名义推行王政。如果不推行王政,这些地方就没有组织,都是荒蛮之地,一盘散沙。
还有一个问题:诸佛都有无量功德,佛自己分身去不就完了吗?为什么叫菩萨去呢?难道佛的神通道力不够?
这都是凡夫的想象,凡夫总是会这样想。其实,佛分身到无佛的地方去,也是示现菩萨;让菩萨去,有佛的威神加持,就等于佛去了。所以,这里就不再分,因为是同一法身。同时,也是为了让菩萨有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去“练兵”,去成长。佛已经功德圆满了,菩萨必须行菩萨法式,必须这样做,去度化众生;而且,菩萨去也是佛的威神加持让他们去的。
善巧摄化这一章和下面几章,文词上都比较难懂一些,大家要耐心一点。
在说文句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三点:第一,来意;第二,释题;第三,分科。
来意,就是这一章跟前后各章的关系。来意,有近来意,有远来意。
近来意是从第四章来的。第四章说净入愿心,极乐净土一切的清净功德庄严相都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所成就的,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是极乐净土善巧摄化的根本。
我们劝人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而来的,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成就了这样的净土,有这样的净土来摄化众生,这就是善巧摄化。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善巧摄化就失去了根本,那就是自力修行,完全靠自己成就国土。
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成就了这样的净土,所以我们现在讲净土法门就是善巧摄化。愿心庄严为因,成就了这样的净土,善巧摄化众生念佛求生西方,自然有这样的功效。所以,这章的来意是从上面第四章来的。
如果更远一点,第三章、第二章、第一章都是,我们只是先点到这里。这十章的次第关系是连环的,因为愿心庄严,所以善巧摄化。
这是来意。
释题,就是解释题目,了解这一章的主要意义。
前面几章,“观行体相”也好,“净入愿心”也好,都是观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心伟大、对众生的利他救度,目的是自己往生净土,同时教化一切众生往生净土。
所谓“摄化”,“摄”是摄取、救度、利益的意思,“化”是化导、度化、教化。菩萨道就是要利济、化导众生。
利济、化导众生分为两种,有巧,有不巧。
┌不巧┈不善知回向
摄化┤ ┌不善┈自力回向┈圣道门
└巧┈┈善知回向┤
└善┈┈佛力回向┈净土门┈利他大菩提心心行,超胜一切法门
善知回向,这就是巧;不善知回向,这样度化众生就是不巧。所谓善知回向,昙鸾大师解释为“后其身而身先”,“若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这不就是退到后面来了吗?但是他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最后他自己先成佛了,这样摄化叫作巧。
巧当中,有善,有不善。圣道法门也有巧,回向就是巧。回向巧当中有善巧,也有不够高明、不够妙的。圣道门靠自力回向,虽然从回向来讲是巧,但是不够善,因为要靠自力修行;净土门靠阿弥陀佛他力回向、佛力回向,这就是善巧回向。
所以,我们从这一章就知道,天亲菩萨承接了龙树菩萨“菩萨道有难有易”的观点,易行道就是“善巧摄化”,难行道要摄化众生就不善巧。在末法时代,净土法门为什么这么超胜?因为善巧摄化。圣道法门,即便你是大禅师、大法师、大德修行人,即便你开悟了,你能带出几个开悟的?何况开悟只是悟得诸法本来体相,跟圆满成佛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劝人家念佛,劝一个就念一个,念一个就成一个,这不就叫善巧摄化吗?这种善巧摄化是靠我们的功德力量吗?是靠我们自力回向吗?有人说“我把修行功德回向给你”,你给他,他也得不到;而且,你所修的,顶多就是“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所以,如果离开净土法门,就没有善巧摄化。
在这个世间,净土法门大行其道,这就是善巧摄化,早就已经定了。其他法门费力多而成效少,摄化不善巧。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何苦去修其他法门,累得一身汗却没有几个人成佛呢?
净土法门能够让普通众生、一切善恶凡夫当生成就,这一生就决定成佛,而且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用断烦恼,当生就决定,现生不退,平生业成,现生就入正定之聚。这么殊胜高妙,哪有比这个法门更好的?不管为自利还是为利他,要善巧摄化,没有超过这个法门的。
真正是大菩萨,一定会选准这个法门,然后利济一切众生。了解了这个道理,知道这是善巧摄化,以此度众生,那不是势如破竹?
所以,这一章非常重要,它和下面几章的内容都是连贯的。这一章就是要建立净土门的善巧摄化,证明净土门的殊胜高妙,成就净土门的利他大菩提心、大菩提行,净土法门真正是超胜一切法门之上。所以,这个善巧摄化让我们非常受鼓舞。
如果去修禅,自己学得也不善巧,教人也不善巧;研学甚深教理,学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劲,自己不能透彻领悟,教别人也教不了几个,教的也只是名相、概念。天台宗说一心三观、教观双美,是这样的,但是自己观一观呢,根本就观不来,这样就不善巧。就像拿来一台照相机,半天也搞不明白,自己用也用不来,照别人照得模模糊糊;这里有一个最好的——傻瓜照相机,“咔嚓”一照就好了,这不就是善巧摄化吗?用起来很方便。
所以,有心行菩萨道,有心度化众生的,看见“善巧摄化”这四个字,岂不是眼睛要放光了!“我正愁着呢,不知道该怎么办,度化众生费老大劲!”一看“善巧摄化”,眼睛就放光了。
这是解释题目。
这一章可以大分两科。
┌自行善巧┈成就柔软心
│ ┌略明
└化他善巧┈成就巧方便回向┤ ┌征
└详明┤
└释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这是第一科——自行善巧。
“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一直到最后,这是第二科——化他善巧。
菩萨自行化他,有两种成就、两个善巧:一个是自行,“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这是成就柔软心;第二个是成就巧方便回向。所以,自行善巧成就柔软心,化他善巧成就巧方便回向。
成就巧方便回向又分为两科:一个是略明,就是“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这一句,这是简单地说。“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这一大段叫详明。
“善巧摄化”这一章主要是讲巧方便回向、利他,所以这一段讲得比较长。
为明化他善巧,先明自修成就。
利他之前必须有自利,所以,“为明化他善巧,先明自修成就”。如果自己心里还不柔软,还颠颠倒倒的,自己还没得利益,哪能善巧化导别人?所以首先说成就柔软心,再说化度众生。
下面来看文句。
1.自行善巧成就柔软心
善巧摄化者: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这一段有五个问题,我们先把问题提出来:
第一,“如是”这两个字。“如是”,按照汉语的文法结构,它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承接,前面说过了,这里才讲“如是”。那么前面到底哪里说了“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呢?“如是”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
第二,菩萨。前面都讲“善男子、善女人”,这里突然转成“菩萨”,为什么?
第三,讲“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到底哪里讲到“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
第四,怎样是广略修行?
第五,“成就柔软心”,这个“柔软心”到底是指什么?
这几个环节都要搞清楚。
(1)昙鸾大师的解释
先看昙鸾大师的解释,然后再来分析。昙鸾大师的解释如果不分析的话,读完之后也只是一个文字概念。昙鸾大师解释了“成就柔软心”,解释得很简略,解释文字比原句也多不了几个字。
“柔软心”者,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成不二心也。
“广略止观”,“止”就是奢摩他,“观”就是毗婆舍那,“广略止观”合在一起说。
“相顺修行”,“修行”前面加了“相顺”两个字来说明。
“成不二心也”,柔软心就是“不二心”。这个“不二心”,我们看《往生论》的原文,“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这两句为因,有这个因就“成就柔软心”,这是结果。然后昙鸾大师解释,“‘柔软心’者,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这也是因,然后“成不二心也”。他解释的柔软心就是不二心。
什么样的心是不二心呢?下面举了一个譬喻。
譬如以水取影,清净相资而成就也。
这是说明怎样成就、怎样不二。用水来照周围的万物,叫“以水取影”。水越清净,影子越清晰;影子越清晰,也代表水越平静,这叫“清净相资”。这样水和影、影和水就是不二的。影在水中,水印了影,水中有影,水和影就是清净相资,然后成不二,以此说明成就不二心。
(2)分析
如是:明此章内容承前“愿偈大意”“起观生信”“观行体相”“净入愿心”各章修行内容。
“如是”,这两个字是指前面从第一章“愿偈大意”,到第二章“起观生信”,到第三章“观行体相”,到第四章“净入愿心”,总的来讲,包含前面这四章的内容。
第一章是总的,并没说怎么修行,但是纲要有了,“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第二章是成上启下,“起观生信”,“云何观?云何生信心?”第三章直接讲观,“观行体相”。第四章讲“净入愿心”。其中,第三章、第四章讲观的,就是毗婆舍那,我们下面要说到毗婆舍那和奢摩他。
菩萨:改前善男女称菩萨,因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回向成就故。通凡圣。
这里说到菩萨,是因为这一章要讲善巧摄化,要讲巧方便回向,要讲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彼安乐佛国,这样的发心,就是菩萨。
这个“菩萨”,是从前面几章的“善男子、善女人”来的。这里的“菩萨”,并不一定是圣位的,是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善恶凡夫,只要发了心,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安乐佛国,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作根本,发起“善巧摄化”这样的心,所以就改称为“菩萨”;后面还要改称“菩萨摩诃萨”呢!所以,大家《往生论》学完之后,档次都提高了。
一开始就称你“善男子、善女人”,有人说“我够格吗?这顶帽子戴着行吗?”好,说不行,换下来,“菩萨”的帽子给你戴上。“善男子、善女人”的帽子还没戴热乎呢,就给你戴上“菩萨”的帽子了;“菩萨”的帽子戴一戴又换下来,“菩萨摩诃萨”的帽子又给你戴上了。
为什么给你戴这三顶帽子呢?这就是把责任加给你,“你要担当起来,你是菩萨,你要善巧摄化,不要害怕”。因为有愿心庄严,所以这帽子可以戴;如果你摘了不戴,那是自己没有为众生发心。
因为我们有阿弥陀佛,所以是“凡夫菩萨格”,甚至是“凡夫佛格”。从我们本身来讲,贪瞋烦恼并没有断,但是菩萨这顶帽子是可以戴的。释迦牟尼佛也好,天亲菩萨也好,都赞叹我们:
“你是人中芬陀利花,你是人中妙好人,你是凡夫菩萨格,你是菩萨摩诃萨,你是灌顶王子,你有七宝了,你有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你要出去教化众生,你要引导一切众生,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你觉得为难吗?不要觉得为难,这是巧方便回向。你不要害怕,这是阿弥陀佛愿心庄严,你出去喊一嗓子就可以了!这样就是大菩萨心、大菩提行,这样就能善巧摄化,就能度无量无边众生,你就出发吧!”
确实是这样的。佛菩萨、祖师大德对我们软言劝谕,安慰,鼓励,赞叹,鼓掌,把我们劝出去,好好成就。
往下面看,一般人就不敢看了,“‘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我哪能修到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毗婆舍那,在圣道门修行里是非常难的,止观双运,定慧等持,非常深妙,而且说要“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我们有柔软心吗?
奢摩他、毗婆舍那:五念门中别出作愿、观察二门。
“毗婆舍那”讲的就是第三章和第四章,“观行体相”和“净入愿心”。“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这就是毗婆舍那。那么,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是什么呢?就是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为广,一法句为略,这就叫广略修行。前面讲太多了,这里不再重复。
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有了,奢摩他有吗?奢摩他只是在示五念力、出五念门时简单说了一下。我们看《往生论注》解释作愿门:“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只有这一段,后面没有再说。
但是在毗婆舍那这里,我们观,是要起观生信,在观净土、“观行体相”的时候,每观一种功德庄严都发起我们的愿生心,“极乐世界这么好!‘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那我愿意去往生;‘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那我愿意去往生;‘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我愿意去往生……”这每一观,在每一个毗婆舍那修行的时候,奢摩他都在当中,所以叫“止观广略修行”。
┌广┈二十九句┐
┌广┈观┤ ├┈清净┐
┌广┈止观┤ └略┈一法句┈┘ ├净入愿心┐
│ └略┈止┈众生愿生彼国┈止一处┘ ├巧方便回向
└略┈称名┈┈┈┈┈┈┈┈┈┈┈┈┈┈┈┈┈┈┈┈┘
广略有好几种:从观本身来讲,有广有略,二十九句是广,一法句是略。止和观两个比较起来,观就是广,因为要观安乐世界,要观彼阿弥陀如来八种功德,要观菩萨四种功德;止——奢摩他就是略。
观这么多,最后的目标是一个——愿生彼土,这就是“起观生信”。“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观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他力成就、净入愿心,所以我生起了信心。这么好的国土,我要去往生!有阿弥陀佛的救度,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一定能往生!”这叫“起观生信”。所以,我们在行毗婆舍那——观的时候,奢摩他自然就在其中了,这就是“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
念佛人都有奢摩他、毗婆舍那:我们都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昨天愿意今天不愿意、白天愿意晚上不愿意,而是恒常作愿,这就是奢摩他(止);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我们读了《阿弥陀经》,了解极乐世界这么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种欣慕、想象、愿求,这就是毗婆舍那(观)。
这种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止观,不是像圣道法门那样,要靠自己禅修,要靠自己观佛相好,或者修法界观、佛性观,那样就是难行道。我们这里的奢摩他、毗婆舍那,通通是易行道,只要观想极乐世界,“那里好,我愿意去”,这就是观,这就是止。
前面学过佛力二观、佛力三止,可以回头再去复习一下。
广略修行:广略止观相顺修行。
┌广┈二十九句
┌广┈观┤
┌广┈止观┤ └略┈一法句
广略修行┤ └略┈止
└略┈称名
广略修行还可以再展开一下:观之内,二十九句和一法句,二十九句是广,一法句是略;观和止相比,观是广,止是略;止观和称名相比,止观为广,称名为略:总之归到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把称名扯进来呢?就是因为“修行”这两个字。
《往生论注》从赞叹门开始,都是讲如实修行,“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是讲修行;作愿门,“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又讲“如实修行”四个字;观察门,“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五念门当中,如果举出正修之体,就是这三念门——称名、作愿和观察,这都称为“如实修行”。我们曾经说过,称名这个如实修行,义含两种:止和观。
┌奢摩他┈┐ ┌共他┐
称名┤ ├柔软心┈巧方便回向┤ ├为生彼国意故
└毗婆舍那┘ └愿生┘
称名如实修行,讲得比较笼统,只说“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样的“如实修行”,按照通途法门的修行,就是止和观这两大部分,所以说“如实修行奢摩他”“如实修行毗婆舍那”。奢摩他、毗婆舍那还是广的,归到称名就是略。
我们结合称名法门就说到这里。
什么叫柔软心呢?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广┈三严二十九种┈┈┈┈┈┈┈┈┈┈┐
┌广┈毗婆舍那┤ ├愿心庄严┐
广略修行┤ └略┈一法句、清静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成就柔软心
└略┈奢摩他┈┈┈┈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愿往生┈┈┈┈┈┈┈┈┈┘
广略修行是因,成就柔软心是果。
广,就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当中,广就是三严二十九种,略就是一法句,就是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广也好,略也好,都是愿心庄严,由愿心庄严所成就。
略,就是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心常作愿,一心专念彼佛,一心专念愿往生,这就是奢摩他。我们观阿弥陀佛愿心庄严、观极乐净土种种功德,自然就发起这种愿往生之心。这样的结局,天亲菩萨称其为“成就柔软心”。
柔软心:不二心。止、观似为二,但由广略相顺修行,广略相入,相互随顺而转,故成不二,得名柔软。
┌观愿心庄严┈欲生我国┈佛心顺生心┈誓必救度┐ ┌佛┐
柔软心┤ ├愿生心┤ ├不二心
└生愿生信心┈愿生彼国┈生心顺佛心┈信受救度┘ └生┘
我们来分析什么叫柔软心。昙鸾大师解释柔软心为“不二心”。柔软心有两个方面:起观、生信;就是观愿心庄严,然后生愿生净土的信心。简单讲,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愿生心,就是柔软心。先给出答案,然后我们再分析。
为什么这个心就称为柔软心呢?当我们观愿心庄严的时候,了解愿心庄严就是佛的愿心庄严。那么,佛的愿心庄严成就这样的净土,成就这样的佛,目的是什么?是要招唤我们“欲生彼国”。我们观愿心庄严的时候,就听到了弥陀的呼唤——“你要欲生我国!”阿弥陀佛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力,是为了度化众生来往生的,我们观每一种功德庄严,都能听到佛“欲生我国”的呼唤。
“欲生我国”就叫“相顺修行”,就是佛心顺众生心。佛顺着我们众生的心说:“我要救度你,我誓必要救你!”众生在苦恼当中,要离苦得乐,佛如众生之意,“我要救度你,让你究竟解脱。一切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从这一点来讲,这就是佛对我们“欲生我国”的呼唤。这是观愿心庄严。
我们了解这个之后,就会生起愿生净土的信心。这个信心就是众生心顺佛心,“佛要救度我,那我就顺着佛的心,我愿生彼国”。
佛呼唤我们“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样的愿生心,岂不是佛心跟众生心不二吗?这个愿生心,众生跟佛是不二的。佛呼唤说:“欲生我国!”我们说:“愿生彼国!”所以,在愿生心当中,佛心、众生心是不二心,这个不二心就称为柔软心。这个心为什么是柔软心?因为我们凡夫的心跟佛的心之间没有僵化,是相顺而转的,佛愿我们去往生,我们就愿意去往生,这就称为柔软心。
如果佛呼唤你愿往生,你不愿往生,这叫柔软心吗?这不就分道扬镳了吗?或者佛愿你去往生,你也愿往生,但是心里怀疑,“我能往生吗?”然后进一步退两步。这就像一块布里有沙子,这块布不柔软。没有完全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没有懂得阿弥陀佛本愿无条件的救度,虽然愿往生,但是有疑惑,有担心,有恐惧,这就夹了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就不柔软。
我们愿往生,身心坦荡,“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恐惧的时候会柔软吗?一恐惧,身上就是僵的。“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感到安乐,身心舒泰,这样的心就是柔软心,这样的心就叫作“清净相资”。
┌观资止┈观心明净,见如来愿心庄严,更加一心愿生
清净相资┤
└止资观┈愿心清净,厌娑婆虚伪颠倒,更喜净土庄严
什么叫“清净相资”呢?“清净相资”就是止和观互相扶助,观资止,止资观。
观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能资助我们,让我们更加发起愿生心,这就是观资止。我们观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无条件救度,心中更愿意去往生。“观心明净”,越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越了解极乐净土成就之所以,越了解极乐净土对众生的利益,越了解极乐净土的真实功德相,越是这样“观心明净”,愿生之心就越强烈,就越觉得自己往生决定,就越恳切地愿意去往生,这就是观资于止。
同时,善导大师说:“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愿心越清净,就越厌离娑婆世界的颠倒、虚伪,越欣乐、盼望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这就是止资于观。
佛的愿心庄严和我们愿生净土的心,佛对我们“欲生我国”的呼唤和我们愿生彼国的回应,彼此呼应,这就叫作“相顺”——清净相资,相顺修行。这样的心,不断调化,不断运转,不断互相运作、互相随顺,这就叫作柔软心。
三重相顺:止与观相顺;止观与称名相顺;二十九种与一法句、法藏愿心与众生愿生相顺。
“相顺修行”,有三重相顺:一个是广略相顺,一个是止观相顺,一个是观称相顺。
第一重,广略相顺。“广略止观,相顺修行”,什么叫广略相顺呢?广是二十九句,略是一法句,都是实相,这叫广和略相顺。由广入略,由略入广,广略相入;二十九句入一法句,一法句遍于二十九句,二十九句都是清净,这叫广略。在约观的时候,广略相顺修行。
第二重,止观相顺。在观和止两者相比的时候,也是相顺修行。观三种庄严而起愿生心,愿生净土,欣慕净土庄严,这也是止和观相顺修行。
第三重,观称相顺。止观和称名两者相比,是观称相顺。止观入称名,通过观弥陀极乐净土庄严,愿生净土,而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止观入了称名;称名含有止观,称名当中,名号自然能止一切恶,名号含具阿弥陀佛净土的三种庄严功德,所以称名当中自含止观:这就是止观和称名相顺修行。
所以,我们这样修行,都是很顺的,总之“顺彼佛愿故”,这就非常清晰了。
广略止观,也有三重广略:第一,止观为广,称名为略,这是最大范围的;第二,止观之内,观为广,止为略;第三,在观之内,二十九种为广,一法句为略。
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就觉得奢摩他、毗婆舍那修行不是那么难了,大家都有广略修行,也都有柔软心了。
柔软心,首先是指众生和佛之间。如果跟阿弥陀佛之间的关系没搞好,其他的就不要谈了,我们在世间跟谁的关系都搞不好。所以,首先要建立我们跟佛之间的关系,如果众生跟佛之间的关系柔软了,一切关系就柔软了,这个柔软心才是根本。
我们有佛性,我们是苦恼众生,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我们随顺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跟佛之间柔软了、交流了。由此扩而充之,虽然我们在这个世间还有烦恼习气,但是这时本体上的柔软心得到了,这个柔软心就会使我们在生活当中念佛生活化,让我们的心更加慈悲、柔软,普及于众生。
我们一开始劝别人念佛,可能还给人家扣帽子:“你杂行杂修!”还起烦恼。这说明我们运用柔软心还不得当,还需要不断调化、不断调整。
释迦牟尼佛劝众生念佛,没有硬梆梆地来一句“来!一向专念!”他讲十六观,这就是柔软心的作用。因为有柔软心,他才讲十六观,一直用十六观柔软众生的心,到最后才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度化众生的。
所以,首先是佛心跟凡心成为不二心。我们跟佛成了不二心,佛的心是不是柔软的?佛的心用“柔软”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佛心跟虚空一样,怎样都可以;我们的心跟佛心一起相顺而转,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心和心的碰撞。“南无”是我们归命的心,“阿弥陀佛”是佛救众生的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不就是心和心碰撞、心和心感染吗?
佛感染我们,佛的力量大,用大宝海的功德感染我们,我们的心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相顺而转,这样,我们的心就慢慢调和、柔软。
希望我们共同念佛,在和众生的交往中,细细体会这个柔软心。
从第五章开始,一直到第十章,这几章的内容,说相比较高超,看完之后会觉得“这像是易行道吗?说得太高妙、太超胜了,我们能做得到吗?”如果仅仅看《往生论》,一般就会有这样的疑问。
但是通过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就能了解,《往生论》虽然说相高超,但仍然是易行道,是我们做得到的。比如第五章“善巧摄化”,如果以我们自己来说,是毫无这种能力的,但是因为阿弥陀如来巧方便回向成就,所以我们自然具备善巧摄化。从第五章往后,是要建立净土宗的大菩提心;建立的依据,就是阿弥陀如来的愿心庄严和巧方便回向成就,由此形成净土门的大菩提心。
龙树菩萨主要是建立了易行道,易行道主要是为了显示净土法门的容易;当然,容易的同时也超胜,所以是现生不退。关于超胜这方面,龙树菩萨展开得并不多。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承接了龙树菩萨易行道的精神,同时更加显示净土法门超越的地方,它是要建立净土门的大菩提心、大菩萨行,是要特别凸显净土法门的殊胜。这是两位菩萨不同的摄化善巧。
龙树菩萨的手法比较含蓄,他是以圣道法门此土不退转为目标,然后包在这当中说出易行道,讲出阿弥陀佛的本愿。天亲菩萨是直接作了一部单独的论,他的宗旨特别鲜明,《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首先就说明是愿生净土的。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这样的开宗明义,宗旨特别鲜明,就是要显示净土法门超越通途法门的地方。
前面讲了第一段“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提法就高了,从“善男子、善女人”变为“菩萨”。“柔软心”,昙鸾大师有一番解释:柔软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愿生心;阿弥陀佛呼唤我们“欲生我国”,我们“愿生彼国”,这就是不二心。当然,柔软心也可以从心相上来说,因为佛法的修行都要从心相上来领会。
《往生论》中讲到“心”的地方特别多。比如,第二章起观生信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第五章“善巧摄化”说“柔软心”;第六章“离菩提障”说“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从负的方面讲了三个远离;第七章“顺菩提门”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第八章“名义摄对”说“妙乐胜真心”;第九章“愿事成就”说“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关于“心”,列了非常多的名词,其实讲的都是一回事,都是一个内容,它的本质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心。阿弥陀佛的愿心作为根本,阿弥陀佛的愿心成为我们的信心。
比如“起观生信”,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让我们相信“这样的净土是我可以往生的”,而愿意去往生。这样的信心来自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成为我们的信心;这个信心也就是愿生心,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同时,这个信心也是柔软心;这样的信心也是三个清净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和乐清净心,它是要安稳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得毕竟安乐。
柔软心的内涵
柔软心:信心、清净心、愿生心、归命心、得救心、谦敬心、感恩心、欢喜心、满足心、惭愧心。反之皆是刚硬心,刚强难化。
从柔软心来说,如果有信心,这就是柔软的;如果对弥陀的救度、对净土法门心中怀疑,“我到底能不能往生?”这个心柔软吗?还有一团东西堵在那里,怎么会柔软呢?显然心里有疑惑。柔软的特点是调伏、随顺,如果有疑惑,根本就不能随顺。不要说对佛,即使人与人之间打交道,产生疑惑心了,也不可能柔软,不可能随顺,不可能调伏,心里就有疙瘩,有疑块、疑结,堵在那里。
信心也称为清净心,“信心清净”,清净信心;清净心也叫柔软心,心中清净,明朗,透彻,没有任何杂染,这个心就柔软。
柔软心也是愿生心、归命心,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就是二心成一心了。“‘南无’者,即是归命”,“归命”要从佛和众生两个方面来说明。佛是归之命,我们要归顺弥陀救度的敕命,这叫归命。佛要我们归命,我们就归命、归投,所以,柔软心就是归命心。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南无”两个字就是不二心,佛让我们“南无”归命,我们就“南无”归投,这样,二心就成为一心。
柔软心也是我们得救的心。我们在六道轮回当中,罪业深重,无人救拔,我们领受了弥陀的救度,心当然就柔软了。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就恐惧、惊慌,心就不柔软。
同时,柔软心也是谦敬心,“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谦卑,谦下,心就柔软;高慢,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有修行,抱有这样的心态,显然就是不柔软。
感恩心是柔软心。我们领受弥陀的救度,心中自然感恩,这个心就很柔软;缺少感恩心,就像善导大师说的,杂行之人有多种之失,其中一条就是“不相续念报彼佛恩”,这就不柔软,因为佛对他这么大的恩德,他根本就不知道。
欢喜心是柔软心,“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欢喜也是对得救的感恩。
满足心也是柔软心,惭愧心也是柔软心。
反过来,如果我们疑而不信,浊染不清净,不愿生净土,不归命阿弥陀佛,没有得救的感恩和清净的欢喜,没有这种幸福满足,心不惭愧,生高慢等等,这些心都是刚硬的,刚强难化。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净土法门有两句话经常被引用,非常好,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其实就是讲的柔软心。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阿弥陀佛果上的正觉,成为我们因地的信心,这就是成为不二心。我们的信心,完全是阿弥陀如来正觉所成就、所惠赐的。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就是“相资”,“清净相资而成”。在因中,信心当中就含摄一切果地功德;果上的一切功德,又都贯彻在因中的愿生心当中。所以,这完全是因果交彻,因果成为不二,清净相资而成就。
之所以作这些展发,是让大家不要局限于一个名相,要在平常的念佛当中,把这些内容跟我们的心衔接起来,去感受和体会柔软心。
柔软心的可贵
柔软心的可贵。上善若水、微风(温凉柔软)、空,随顺,调伏。
柔软心,从名词来讲,“柔软”首先让我们想到水,“上善若水”。我们的心,如果像水这样柔软多好,但凡夫的心一般都很刚硬,特别是起了瞋恨心、报复心的时候,心是非常硬的;心一软,就下不了手了。
像恐怖分子,杀人如麻,就是心很刚硬,瞋恨心让他非常硬;如果他的心柔软,根本就下不了手。“上善若水”,心像水一样,随方就圆,你怎么样,我就怎么样,这样是不可能跟别人发生冲突的。
比水更柔软的是微风。不过风如果速度太快了,也是非常硬的。《无量寿经》里说风“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很温和,很凉爽,速度刚好,微风轻轻吹过来,很柔软。
再柔软的,就是“空”,空间。空间跟谁有冲突?烧它也可以,刀砍它也行,搬个东西放进去也行,撞它也行,怎样都行,它都没反应。佛证悟空了,所以,佛心是最究竟彻底的,就是无我、空性。
所以,柔软心都是非常好的指向。
对我们来说,我们在世间念佛,主要是跟佛之间的关系要柔软,如果我们跟佛之间的关系很僵硬,关系很紧张——关系紧张不就硬了吗?跟佛关系紧张,我们的日子不会好过。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却跟阿弥陀佛之间都没有调顺,都不了解弥陀的救度,这就是关系紧张。“我到底能不能往生啊?弥陀救不救度我啊?我这么多罪业、妄念、业障……”这样就会恐惧,自局其分。
如果我们了解阿弥陀佛,了解净土就是我们的家,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亲生父母,那我们回自己的家还有谁能障碍吗?那是我们自己的家,回家不是很自然的吗?这样的心,就非常柔软、坦然。
如果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柔软的,就可以扩展到跟一切众生的关系都很柔软,“不看生面看佛面”。我们如果在佛这里得到了利益,即使原来对众生很骄慢,都会逐渐柔软下来,因为没有必要。以前我们没有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要争名争利,现在我们可以到净土去,一切都可以让着对方,跟众生就少纷争、少冲突。
所以,如果世间的人都得到柔软心,这个世间不就很好了吗?不就社会稳定、人民祥和了吗?如果大家都很刚强,都很硬,老板很硬,员工比老板更硬,那就要罢工,就要发生冲突了。在路上开车,如果你硬我也硬,这就麻烦了,很容易起摩擦。有的人开车还飙车,“你比我快?凭什么?我要超过你”,这样就会出交通事故。
2.化他善巧成就巧方便回向
下面解释“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这一章有两种成就:第一,“成就柔软心”,主要是自利这方面;第二,“成就巧方便回向”,这是利他这方面。
(1)略明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实知”者,如实相而知也。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
极乐世界整个都是实相,十七种国土庄严、八种佛庄严、四种菩萨庄严,都是实相之一味,完全都是实相的境界、一真法界。“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都是清净,都是实相,“莫非实相”。
所以,昙鸾大师和天亲菩萨都这样判:整个极乐世界就是报土,这种报土完全是佛的境界。所以讲“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完全是实相境界,是佛自身所证的境界。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前面的“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解释得好像也没什么可惊奇的,但是往下面看,“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我们能知道极乐世界“广略诸法,莫非实相”,这样就能“成就巧方便回向”,有因果关系。
“如是”者,如前后广略,皆实相也。
“广略”,“广”就是二十九句,“略”就是一句。“前后”指什么呢?“前”,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说,因为这里的“广略”,是指前面的“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奢摩他、毗婆舍那”,首先就毗婆舍那来说,二十九句到一句,这是实相。这样的实相,它本身的来源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阿弥陀佛清净愿心所感现的极乐世界是实相的。以这样的实相来观它,起观生信而愿生净土,这样的愿生心也是实相,就是说奢摩他修行也是实相,毗婆舍那修行也是实相,彼功德如实故,我们得如实功德。这是从毗婆舍那往前推,到作愿门是实相;再往前推,称名门,观察这样的极乐净土,这样的愿生心,而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实相,这是前。再往后推,这样的净土,这样殊胜,我们希望一切众生跟我们一样共同去往生,这样的回向门也是实相。当然,我们自己愿生,礼拜门说“为生彼国意故”,这也是实相。
前,五念;后,五果。前四章,后六章。
“前后广略”,往前,往后,从这二门推广为五念门。五念门是因门,五念门是实相,再推广下来,五果门也是实相。所以,整个《往生论》都是实相,这一章是“善巧摄化”,往前四章,往后六章,都是实相,“前后广略,皆是实相”。
所以,整个《往生论》,整个净土法门,完全是大实相法门。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实相法。持名念佛之外,没有什么实相念佛了。圣道法门证悟无生法忍,它那种实相念佛,跟我们的持名实相念佛还不一样,因为我们是“巧方便回向成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圣道法门的实相念佛不是巧方便,不能速满足,所以不能比。
这样讲,一般人听了可能觉得“这是不是太夸大了?”其实以《往生论》的教理结构,就是这样的,“前后广略,皆实相也”。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真的是摩尼宝珠啊!不能小看,不能轻看。
我们再往下看,下面的解释非常好。先看文句:
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归依也。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这一段当中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前面说“‘如是’者,如前后广略,皆实相也”,这就是实相法的殊胜作用。
“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这句不要简单看过。按照佛的经典来说,三界是虚妄相。如果我们只是看到经典里这样说,这不算真的知道,就像梦中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梦里。我们虽然在这里说“三界是虚妄相”,可是看一切还是觉得很真实。如果以圣道法门的修行来说,必须证悟无生法忍,豁破无明,知道实相了,才能知道三界众生是虚妄相;如果根本不知道实相,在那里讲“虚妄相”,都是假的,都是戏论。
所以,我们即使把经典搬出来,说“这个三界是虚妄相”,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实相,怎么能知道什么是虚妄相呢?也就是说,没有比较,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三界的虚妄状况,就会把三界执为真实。所以,“知实相”是个前提,“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
“知实相”,有两种方法。
┌圣道门┈豁破无明,证悟法性┈实相知众生虚妄┈┈生真实慈悲起真实归依┈难行道┈自力┈不方便
└净土门┈明信佛智,专称佛名┈知实相知众生虚妄┈生真实慈悲起真实归依┈易行道┈佛力┈巧方便
第一,按圣道门来说,就是豁破无明。如果没有开悟、没有破无明,自己在那里讲“三界虚妄”,都是假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三界虚妄”。所以,圣道法门一定要豁破无明。
凡夫众生何得如实相而知也?因为净土庄严一一皆实相,知此实相,即是如实相而知,心随境转故。境为实相,心缘实相境,还成实相心、实相智。
第二,净土法门“以知实相故”,知道极乐世界是真实的,知道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庄严和一法句是实相——凭什么知道这是实相呢?这叫明信佛智,不用豁破无明,这是佛讲的,我们完全信受佛所说,这就是智慧,或者说是信心、缘分。
如果跟念佛的老太太讲实相,她都听不懂,但是她内心自然“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这个境是实相,我们信顺这样的境,愿心庄严,成为“不二心”;这个境是阿弥陀佛愿心所流露的,我们随顺佛心,跟佛心不二而转。这样,境是实相,我们的心也自然地潜通实相,跟实相吻合,成为实相心、实相智。
若在秽土,境虚妄,心亦虚妄,必须先发实相智,方能见诸法虚妄,而见实相。
在秽土就不一样,秽土的境是虚妄的,那么依境所起之心当然也是虚妄的。这就是缘,所谓“在心、在缘、在决定”,这种缘是虚妄的,所以心也是虚妄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圣道门修行,首先要发实相智,破了这种虚妄,然后才能见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的同时才能见诸法虚妄。
净土秽土见实相不可比
净土见实相,如阳光普照,随处光明,不加心力,有见皆真。秽土见实相,如大地黑暗,必取灯火,乃照三五尺。虽皆见实相,大小范围、深浅程度岂可同日而语?秽土虽圣人实相智慧所见,不如凡夫生净土所见远矣。正由自力佛力、净秽二土不可比故。
净土法门见实相,就像阳光普照,随处光明,不加心力,有见皆真。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极乐世界是净光明世界,这种光明就能破除黑暗。我们的心是无明的,但是我们明信佛智,就像阳光普照一样,随便看哪里都是亮的,需要使劲吗?不加心力,自然所见的都是红花绿叶,所见皆真。
如果不依净土法门,要在秽土见实相,怎么办呢?三界是无明黑窟,大地一片黑暗,那怎样才能见到真实的景物呢?要点灯。这盏小灯点亮了,也只能照三五尺远。
这是什么意思呢?净土门和圣道门都见实相,但是见的境界完全不一样,见的深度和范围也不一样。圣道门见实相的大小范围、深浅程度,和净土门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净土门是在太阳底下见,净土整个就是实相境界,一花一叶全部都是实相境界,“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完全都见了。
圣道法门要在秽土成佛,秽土完全是虚妄境界,是众生的虚妄业力所感。在这里要见实相,就要开发实相智,就要点这盏“灯”。这盏灯点亮之后,虽然有亮光,但它并不是太阳,因为你还没成佛;如果成了佛,就变成净土了,大太阳就升起来了。现在还在修行当中,就像点了一盏灯,只能照三尺远、五尺远,这样就不能相比。
善导大师有一句偈语说“心性明于百千日”,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你的心性比一百个、一千个太阳还要亮;在这里就是一盏小灯,一豆之光。
所以,在秽土即便是圣人实相智慧所见,豁破无明了,都远远不如凡夫生净土所见,那差得太多。这是自力和佛力、净秽二土不可相比。
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生到净土,我们现在这样所见,并不是我们破了愚痴无明,而是我们明信佛智,仰仗这句名号功德,信心清净,信心欢喜,破疑无明,心中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怀疑,一片明朗。
我们去跟老太太讲弥陀救度,经常听她们说:“我心里亮堂堂的!师父讲了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我心里亮堂堂的,可敞亮了!”这就是发了菩提心,心宽大了,心霍亮了,破了疑无明。如果跟她们讲世界虚妄、缘起性空,这些她们不懂;但是跟她们讲弥陀救度,她们心里就亮堂堂的,这就是净土果地法门。
知净土实相,自然悟知三界虚妄
净土果地法门是从果向因,先知道净土是实相,往生安心决定。净土是实相,六字名号是实相,念佛也是实相法,得真实功德,不是不实功德,往生都是决定的,这就是“知实相”。这实相是一连串的,如果光是净土实相,跟我们没有关系,那不叫“知实相”,那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知道净土二十九种庄严是实相;二十九种庄严浓缩在这句名号当中,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也是实相;我们称名号,我们也是实相,我们的信心也是实相心、实相智,我们念佛是实相功德,往生是到实相报土。这样,心里就安慰、安心。这就是实相,实相智慧。
净土果地法门,先知净土实相,往生安心决定,一实破万虚,自然悟知三界虚妄,不受欺诳。
先知净土是实相,然后回过头来一实破万虚,才能自然悟知三界虚妄,不受欺诳。如果我们在净土那里得不到光明,没有一个出路,在这里再怎么讲三界虚妄,还是跳不出去。必然是净土的光先照过来,知净土是实相,这是果地法门回到因地,然后“一实破万虚”,“一实”就是净土是真实的,唯一的真实,阿弥陀佛是真实的,能破万虚,我们才自然知道三界是虚妄的。
所以,念佛的人心心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对娑婆世界自然能放得下、看得破。因为他知道三界是虚妄的。当然,习气来了还是会跟别人怄气,这些还会有,但是从根本来讲,他知道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若不知净土实相,决定不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乃至以虚为实,执假为真,即成颠倒,一切修行皆不实功德。
反过来讲,如果不知道净土是实相,就决定不知道三界众生是虚妄相,乃至以虚为实,执假为真,即成颠倒,一切修行皆是不实功德。
这样一比较,我们还会羡慕别人吗?绝对不会羡慕别人,真实的怎么会羡慕虚假的?拿一沓真票子羡慕别人的假票子,哪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票子、什么是假票子。
我们念佛,这句名号是真实功德,是实相,结果你还羡慕别人打坐,有什么好羡慕的?十五天不吃不喝又怎么样?不要羡慕这些。如果没有证悟无生法忍,这些都是虚假功德,根本就看不破三界是虚妄相。再怎样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天,还是虚妄。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出离三界,这就是一实能破万虚。
圣道门人,须证无生法忍,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难行道。
所以,圣道门修行是非常难的,首先要能看透三界是虚妄相,这就不容易做到。如果没有证悟无生法忍,没有豁破无明,那讲的都是假的,都是帮释迦牟尼佛讲的,自己还认为真得很——执假为真。像有些强调靠自力修行解脱的人,就把自己假的功德当成真的,“我修了多少功德,我拿这些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不知道什么叫真、什么叫假。
如在梦不知梦,觉后方知梦。
就像前面讲的,在梦里,你不知道是梦,只有醒来之后才知道那是梦。
我们念佛的人都醒了,是阿弥陀佛把我们喊醒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喊众生,不喊张三、李四,他只喊一个名字——南无阿弥陀佛,喊所有的众生,喊人、喊鬼、喊畜生道,都是一个声音。佛以一音喊众生,十方众生皆醒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应阿弥陀佛,我们醒了,我们愿生极乐净土,我们知道这是实相,这就是心里清醒了,从大梦里醒过来。
因为这样,佛才称我们为“人中芬陀利华”。所以,大家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要自局其分,这是靠佛的愿力。
知净土实相,法深信;知众生虚妄,机深信。明信佛智。
知净土实相,是法深信;知众生虚妄,是机深信:这就是机法两种深信。
若不知众生虚妄,不能生真实慈悲,是假慈悲,如人间慈善,以人天因果为真实。
下面说“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这句话也非常好,要反过来读,“若不知众生虚妄,则不能生真实慈悲”,这就是假慈悲。假慈悲是指哪些呢?搞人间慈善,这就是假慈悲。不知道三界众生是虚妄相,在人间搞得很起劲,还认为功德很大,还鼓励大家都在这里搞,“你们别出去,就在这里好好建设净土”,这不是假慈悲吗?
如果知道三界是众生虚妄之相,你一定会听从释迦牟尼佛的劝导,“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反复地劝众生,“愿生彼国、愿生彼国、愿生彼国”。
释迦牟尼佛这样喊,十方诸佛也这样喊,结果他在那里搞破坏,“不要愿生彼国,你就在这里留着”;而且有的人还听,因为他的耳朵听不到佛的声音,就听得到这些。
经言“自行念佛,教他念佛,是名行大悲者”。
圣道法门,豁破无明,了知三界众生是虚妄相,这样才能生起真实慈悲。净土法门,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净土是真实的,这样生的慈悲就是真实慈悲,所谓“自行念佛,教他念佛,是名行大悲者”,这绝对不是虚假的。
以我们本身来讲,连小慈小悲也没有,甚至连假慈悲都没有。以我们的根机,我们哪有假慈悲?我们宁愿搞真瞋恨,也不搞假慈悲。“我跟他搞不来,就要跟他对着干!”“你就忍一忍嘛。”“我忍不下去!”“你就装一装。”“我装不来!”连假慈悲也没有。
但是,连假慈悲都没有的人,如果他了解净土法门的殊胜,劝大家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真实慈悲。所以,一个念佛人,他这种真实,他这种角度、阶位,完全不一样的。
按世间来讲,我们比不过别人,修行没有别人好,德行没有别人厚,心肠没有别人软,功德没有别人多,脾气也没有别人好,这样凭什么还叫“人中芬陀利华”呢?就凭念佛。我们除了念佛可凭,还能凭什么?什么都比不过别人。
但是佛看众生,不像凡夫的眼睛那样看。佛不看那些,佛只看真实的,一看,“念佛,醒了,愿生净土”,这是看众生的本质。那些都在虚妄当中,从地狱生天,从天生地狱,再怎样修行,生天了,最后还要堕落下来,不断轮回。
凡夫以人天因果为真实,他以为“人天诸善、人天果报”是真实的。昙鸾大师早就说了,“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当然,我们讲的教理教义,有立有破,破的目的是让大家信心更加坚固。但是破也是有分寸的,并不是让大家走向极端,有的人就误解,“唯有念佛,其他的世间善法一概不行”,没有这个意思。我相信,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误解;不正常的,他听什么都要不正常,他听禅也要不正常,“一切皆空,吃肉喝酒毫无障碍”,他不正常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我们说法,总是对正常人说的。
人天因果,确实是虚妄。我们不要执着,不以为真,不受其欺诳——欺骗和诳惑,唯念南无阿弥陀佛。
想想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不念佛,活着确实没有意思。我们现在活着,只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劝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虚妄的,而且还造业障,很辛苦,身体生病,还起烦恼。
所以,我们这些人叫“五浊恶世众生”,身心内外没有一个好地方,难过得很。我们也知道这个不好,但是还摆脱不了,有什么办法?贪瞋痴慢疑,都具足了,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有意思的,就是还能念这句佛号,还能劝几个人往生西方净土,在我们谢掉色身之前,能多带几个就多带几个,这还有点意思。除此之外,我们活着还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思?但是有的人觉得意思大得很,因为他觉得很真实。我们觉得很虚妄,当然就觉得没意思了。
有现成弥陀救度,依然生死轮回,是虚妄轮回也。怜其妄生妄死,弘扬弥陀救度,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彼安乐佛国,是真实慈悲。
净土法门,有现成的阿弥陀佛的救度,可是众生不信,或者不知,依然生死轮回,这个轮回叫“虚妄轮回”。这不是大冤枉的事吗?有阿弥陀佛的救度,还去轮回!如果没有弥陀救度,那没办法,众生又不能开悟,只好轮回;现在有阿弥陀佛的救度,还去轮回,这就是冤枉。
为什么说“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呢?“别人跟我一样,也是凡夫众生,同病相怜”,这样一想,就会觉得众生这样去轮回非常冤枉。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现成的巧方便回向成就,只要念佛,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样大的好事,我们告诉一个人,就有一个人出离六道轮回,所以心里自然会生起这种慈悲,怜愍众生妄生妄死。
按圣道法门来讲,如果证悟无生法忍了,就会去教导众生,“你本来是不生不灭,现在却妄生妄死”。虽然起了这样的慈悲心去教别人,但其实没法教,因为对方根机不堪,不能开悟,所以就不是“巧方便”。
净土法门有阿弥陀佛,“我跟你一样,也是罪恶凡夫,业障深重。但是现在有阿弥陀佛,我们可以到西方成佛去,你为什么不去?不去就太亏了!在这里只能轮回,妄生妄死。而且你是我至亲的人,我怎么能让你去轮回呢?”心中自然生起慈悲,弘扬弥陀救度。先从自己身边开始,然后对外普及,这样自自然然就“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我们今天弘扬弥陀救度,就是这样的心催动了我们。这样发的心,就是真实慈悲。
所以,这些话都是在鼓励我们、表扬我们。我们本来是毫无智慧的,居然还能“知三界众生虚妄相”;“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我们还有真实慈悲。
下面说“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归依也”。这也要反着读,正着读当然很好懂;反着读:如果不知道真实法身,就不能起真实归依。
归依要有归依体。什么叫起真实归依?净土法门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个个都是真实归依。什么叫真实归依?就是归依的对象是真实的,决定能够救度你,然后你真实归依上了。不是在嘴上说说,在那里磕几个头,念几句归依文,然后说“归依了佛,怎么还不管用呢?”那你是没有真实归依。
真实归依的前提,就是“知真实法身”,以圣道理念,这可不容易啊!这就是前面说的豁破无明了。没有破无明,归依都是结缘归依,没有完全靠上。
知名号是真实法身,念佛即是真实归依
知三严二十九种(广)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名即法)是真实功德,真实法身,实相为物,一心归命,是为真实归依。所归真实,能归也真实。不知真实法身,不成真实归依,自力之行难成就也。
“知真实法身”,以净土门来讲,就是知实相,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是阿弥陀佛的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成为一句六字名号。六字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名即法,这句名号就是真实的佛,就是真实法身。
我们见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绝对不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六字名号的声音。不了解净土门的人,不会起真实归依,就把六字名号看扁了:“只是六个字而已,只是一个声音,跟佛是两回事。”他要亲眼见佛,要有感应,来了一尊佛,一现身,又没有了,他以为这个好,这是没有见真实法身。真实法身不生不灭,真实法身永恒常住,真实法身无量光寿,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以净土门来讲,我们了解了所有一切实相都在这句名号当中,知名号是真实法身,那我们念这句名号就是真实归依,“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这就是真实归依。
圣道门人,须证无生法忍,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难行道。
我们想一想,净土门和圣道门,难易真是天地差别。圣道门修行,要豁破无明,证悟法性,才能知道什么是实相,才能知道三界众生是虚妄相,才能生起真实慈悲,才能起真实归依。这就是破无明的大菩萨,这是自力难行道。这样方便吗?不方便,我们做不到。
净土法门,只要明信佛智,知净土三种庄严是实相,知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真实法身,这样就算是知实相,知众生虚妄。
所以,净土法门越是听闻、越是称念弥陀名号,越是出污泥而不染,莲花越长越高,高到已经离开了五浊恶世,使劲往上长,跟这个世间绝对不在一起。再看这个世间,就别有一番心境,就能知众生是虚妄相,心里就能生起真实慈悲,而且起真实归依。
这是靠什么呢?靠佛力,这就是巧方便。假慈悲都没有的人,却有了真实慈悲;一点智慧也没有的人,却能知实相法;本来是彻底烦恼虚妄的众生,居然能够勘破这个世界:这不得了!这个眼睛亮啊,能看到三界众生是虚妄相,谁有这样的智慧?连老子这么有智慧,他都看不通。我们为什么就能看到三界众生是虚妄相,不受诳惑?因为明信佛智,这是果地法门。
我们讲修行,第一步就是归依。其实在娑婆世界,最大的修行就是归依三宝,但是要真实归依。念佛之人,“南无”真实归命,这就是真实归依。圣道法门的修行人,如果没有豁破无明,就还没达到真实归依,所以,这样的修行是非常难以成就的。
┌知三界众生虚妄相┈┈┈┈┈┈生真实慈悲┈共他愿生
知实相┤
└知真实法身(南无阿弥陀佛)┈起真实归依┈自己愿生
知实相,就能知三界众生是虚妄相,这样就能生真实慈悲。生真实慈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共他愿生。同时,知实相就是知真实法身,就起真实归依,真实归依就是我们自己真的愿生净土。这是知实相的两方面含义。
所以天亲菩萨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他这是不是真实归依呢?当然是真实归依,“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们也是真实归依。
真实归依的前提是什么?就是知道什么是真实法身。真实法身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是真实法身。知真实法身,就是知实相,也就是知三界众生虚妄相。因为三界都是虚妄的,所以我们要归命阿弥陀如来,往生净土。
(2)详明
“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前面讲了生真实慈悲、起真实归依,下面再讲巧方便,就是慈悲巧方便和归依巧方便。“在下”就是在下面这一段。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慈悲┈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巧方便┤
└归依┈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
这一段,依据前面昙鸾大师的提示,“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可以作如下分科。
┌征┈┈┈┈┈┈┈┈┈┈┈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
│ ┌牒┈┈┈┈┈┈┈┈┈菩萨巧方便回向者
│释┤ ┌归依巧方便┈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
│ └巧方便┤
│ └慈悲巧方便┈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结┈┈┈┈┈┈┈┈┈┈┈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首先是“征”,就是征问,“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下面就是回答、解释。
解释里面,“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这是牒前面。下面“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这两句是归依巧方便。因为“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这是自修五种成就,归依巧方便。下面“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是慈悲巧方便。这是两种成就,所以下面接着说“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巧方便回向成就,成就了哪两件事?一是成就慈悲,二是成就归依,所以讲“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以弥陀、净土为所依境,愿往生彼国,是真实归依。
五门行即为如实修行,决定得生真实净土,是归依巧方便。共他愿生,是慈悲巧方便。
慈悲巧方便是什么?“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是慈悲巧方便。归依巧方便是什么?就是能够五门修行,这就是真实归依。五门修行所修的都是真实功德,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这些都是真实修行,都是以佛的境界作为所缘境,“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这样的修行就是真实归依,就是巧方便。
如果我们要靠自己的真实归依得真实功德,就要破无明、三轮体空、六度万行,那对我们来讲就不是巧方便了。如果要我们自己发慈悲,一定要豁破无明,然后才能起大悲心,但是我们做不到,就不是巧方便。
这里讲的“巧方便回向成就”不是这样的,它是建立净土门易行道、殊胜道的根本,所以非常重要。
它为什么容易?因为“巧方便”——善巧、方便,我们能做得到,这是易行道。为什么又是殊胜道?因为“巧方便”,它能让我们发大菩提心,让我们得到真实慈悲、真实归依。所以讲“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五门行即为如实修行,决定得生真实净土,这是归依巧方便;共他愿生,这是慈悲巧方便。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先解释文句,然后我们再来探索它的要义。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
昙鸾大师的眼睛特别亮。这段文如果只看文字,好像跟“菩提心”没有关系,但其实“巧方便回向成就”“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讲的就是菩提心。整个这一段,就是要建立净土门的菩提心。
下面两章,“离菩提障、顺菩提门”,是从顺、反两方面来说明,这里是正面立论。先引《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说“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这里特别加上“王舍城所说”五个字,也是有特别含义的。
行非至要,无上菩提心为至要。故言“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
“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这些话在行文的语气上,都显示出说法的善巧。三辈生中,虽然行有优劣,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三辈往生的人,他们的行业、本身的根机虽然有的上辈、中辈、下辈,这是根据不同的行法来建立三辈的优劣,但是,“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意思就是行非至要,而无上菩提心为至要。
三辈行各有不同:上辈者是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中辈者是行世间善事,下辈者是不能作诸功德。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形成了上辈、中辈、下辈而已。虽然“行有优劣”,但是三辈“莫不皆发无上菩提心”。
行显三辈阶差,至发无上菩提心即平等。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善导大师说:“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以三辈本身来讲,这是他们原来的根机、原来的行法所形成的差别。但是要往生净土,统一的本质是“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归到这里。所以,行显三辈阶差,至发无上菩提心就平等,所以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等发了无上菩提心,就都是一样的。
三辈非圣道菩提心,乃是净土菩提心,亦即《大经》“三信”,《观经》“三心”。
这个无上菩提心,不是圣道法门的菩提心,乃是净土法门的菩提心,我们在这里先说明一下。菩提心有不同的解释,圣道门有圣道门的解释,净土门有净土门的解释。净土门的解释,就是《无量寿经》讲的“三信”——“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观经》讲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昙鸾大师解释菩提心,没有说得那么玄妙复杂,很简单: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这一段,可以从佛跟众生两方面来说。
“无上菩提心”,这种说法是通一切菩萨的,因为菩萨行、菩提道都要发无上菩提心。但是这里所讲的,是别指法藏菩萨。法藏菩萨当初发的无上菩提心是愿作佛心。所谓“无上菩提”,佛果就是无上菩提,所以愿作佛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愿作佛的目的是度众生,法藏菩萨说“设我得佛”,这就是愿作佛心;“十方众生”,就是度众生心。度众生的心,即是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怎么摄取?“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所以,是法藏菩萨先发了无上菩提心,要摄取我们十方众生生到他的净佛国土。有他这个来源,我们才能巧方便回向。这就是佛心作为我们众生的心,“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他老人家在前面先发了菩提心,我们跟在后面喊一嗓子。他的大愿船建好了,我们喊:“大家上船啦!”他的愿心就是我们的愿心,我们的愿心就是他的愿心,这才能成为巧方便回向。所以下面说“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这个“要发的无上菩提心”,跟法藏菩萨的愿心是一致的,成为不二心。不是我们自己另外发一个无上菩提心,那个菩提心既发不来,也没必要。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这是强调无上菩提心的重要性。
不过,这里讲的无上菩提心,是从法藏菩萨愿心这条脉络下来的,是法藏菩萨的愿心成为我们的净土菩提心,所以这个菩提心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净土菩提心,就不能往生。但是圣道法门的菩提心,倒未必需要。
关于没有菩提心能不能往生、为了自己受乐能不能往生,这些我们都辨析过,大家可以再思维一下。
昙鸾大师的解释非常深妙,越思维越觉得法义无尽。所以,对于佛经所说的,对于祖师的解释,应该抱有无条件信受的心,不可以自己在那里怀疑,“虽然佛这样说、祖师这样说,但我还有别的想法”,这样就不是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由于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在中国失传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古人对于《往生论注》作的解释、传讲学习的资料,几乎是空白。我们今天学习,没有中国古德的解释作为参考。日本虽然有这方面的资料,但是我们也参考不上。所以,这次学习,只是把我的理解跟大家分享。
我们只要深心思维,就会觉得昙鸾大师的智慧特别深远,他所阐释的净土门要义,真是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五章“善巧摄化”这一段,把它作一个简单的分科:
┌引经
┌明愿生净土要发无上菩提心┤释净土菩提心义
│ └结论
┌建立净土门菩提心┤明不发菩提心不得往生
│ │
│ └引论为据
│ ┌明回向
│ ┌明通途巧方便回向┤
└明净土门菩提心超胜┤ └明巧方便
└明净土无上方便
这一段主要建立了两点。第一,建立净土门的菩提心和菩萨行。也可以合在一起,简略说为建立净土门的菩提心。第二,显明净土门菩提心的超胜。这段解释的文句,主要说明这两点。
昙鸾大师确实非常透达天亲菩萨《往生论》的精髓,从所列的十章名目,就知道他的智慧非常深远。
建立净土门菩提心,又分为三科:第一,明愿生净土要发无上菩提心;第二,明不发菩提心不得往生;第三,引论为据。就是第一段到第四段。
明愿生净土要发无上菩提心,又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节,“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这是引经,引用《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文来证明。先引经,具有权威性。
第二节,解释净土菩提心义。菩提心是什么意思呢?分为三段来解释。“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这是第一段;第二段,“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第三段,“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这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净土菩提心义。
第三节,结论。“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这是得出总的结论。
这是第一段,明生净土要发无上菩提心。
第二段是反显,“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就是说不发无上菩提心不得往生。
第三段引用论文:
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是故”是承接上面的。“不求自身住持之乐”,如果你求自身住持之乐,就跟发心相违背了。“欲拔一切众生苦”,这是为了利益广大众生。这里初看可能会有疑问,后面我们会详细解释。
接下来这一句:
“住持乐”者,谓彼安乐净土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之所住持,受乐无间也。
这是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作的补充说明。所以分科的时候,把这一段放在前面的大科当中。
到这里为止,是第一大科,建立净土门菩提心。
下面从“凡释‘回向’名义”起,这三段是要说明净土菩提心的超胜。
明净土菩提心超胜,先用两段来说明通途的“巧方便回向”,就是一般法门的菩提心,先解释“回向”,再解释“巧方便”。最后这一段,是要显明净土的无上方便、超胜。这是一个比较。
凡释“回向”名义,
“凡”就是普通性的、一般的、通途的。一般解释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呢?
谓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这就是回向。回向也就是菩提心的意思,为什么呢?“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巧方便”者,
这是讲通途法门的巧方便,就是一般性的。
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
“己”就是自力,自己的。
这段也好懂。菩萨发愿用自己的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的烦恼草木,“如果有一个众生不成佛,我则不成佛”。但是结果呢,就像用火栝——火栝就是烧火的火叉,用火叉把草木拨到火里烧,要把草木都烧干净,结果草木没烧干净,火栝自己先烧完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菩萨要度一切众生,要把众生的烦恼草木烧尽,但是众生的烦恼草木没断尽,菩萨的烦恼已经没有了,自己先成佛了,所以叫“后其身而身先”。本来菩萨发愿说“众生有一个不成佛的,我就不成佛,我放在后面”,但结果自己还跑到前面去了,这叫巧方便。这就是吃亏是福,本来要把自己放在后面,结果自己先成佛了。
这是讲一般性的。
此中言“方便”者,
前面说“凡释‘回向’名义”,这里说“此中言‘方便’者”,意思是这里讲的“方便”可不是上面所讲的“方便”,所以用这样的语气。
这里讲的“方便”是什么呢?
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以上是简单把分科说了一下,分为两大科:第一,建立净土门的菩提心、菩提行;第二,明净土门菩提心的超胜。
我们再回头细细地梳理文句。
三辈文共通之特质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三辈往生文非常有名。三辈生中,虽然行有高下的差别,但是有个共通的特质,都要发无上菩提之心。这是昙鸾大师在这里引用《无量寿经》所说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再分析一下。三辈文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昙鸾大师在这里是侧重无上菩提心,因为这一章是要建立净土门菩提心的,所以顺着《往生论》的“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就把菩提心发出来了。而善导大师是这样解释的:“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我们看《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文。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就是“行有优劣”。上辈之行是出家,很超胜。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两句是三辈都有的。至于“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中辈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不能作沙门,不能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句是一样的。
“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这是修福业,“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这是中辈者。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假使不能作诸功德”,既不能出家,也不能“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这些都做不到,那怎么办?“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这还是不可少的。
在三辈当中,有的能出家;有的不能出家,但是能修善;有的既不能出家,也不能行善。但是,“发无上菩提心”和“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是三辈共通的,都不可少。
昙鸾大师和善导大师两种解释的关系
我们再看昙鸾大师的解释。昙鸾大师在这里说“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但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他没有说,他的侧重点是讲“无上菩提之心”。而善导大师说“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把“发无上菩提之心”略掉了,专门讲“念无量寿佛名”。
这两种解释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就是“心”和“行”的关系,“菩提心”和“菩萨行”,也是“里”和“外”的关系,其实是一回事。但是为了表达的方便,两位祖师各取一面。
“三辈”者机,“专念”者法。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
善导大师和昙鸾大师的解释各不一样。三辈是“机”,机有不同,行有优劣。所以,善导大师说:“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三辈是讲众生的根性,而不是往生之法,不能以自己的法去往生。往生之法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昙鸾大师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本来众生的根机有三辈九品,现在通通发无上菩提之心,就没有一二之殊,这个心是平等的。善导大师说,现在通通进入一向专念,这也是平等的,没有一二之殊。
善导大师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这里也可以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三辈差别”,两位祖师讲的一样。
昙鸾大师取莫不皆发无上菩提心(心),善导大师取专念佛名(行)。心行一致。
两位祖师的解释,一个是取无上菩提心,一个是取专念佛名之行。“专念佛名之行”也就是最高的菩萨行。
以净土门来讲,菩提心就是愿生净土之心,菩提行就是一向专念之行,两位祖师各侧重一个。
因为心行一致,有表里的关系,所以能够相互辅助成立。
┌菩提心┈愿生
易行道┤
└菩提行┈称名
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净土之心;不仅自己愿生,也共一切众生愿往生,“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净土门的菩提心。
净土门的菩提行,很简单,如果以天亲菩萨讲,就是五念门,这是展开来讲;如果浓缩,就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名。这样才称为易行道。
如果是圣道法门、难行道,菩提心就是一般讲的四弘誓愿,菩萨行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六度万行这一切都要做。这对凡夫来讲就不方便。所以说“此中言‘方便’者”,和圣道门是不一样的。
昙鸾大师重在依《往生论》建立净土门大菩提心故,善导大师重在本愿称名正定业故。
昙鸾大师依据《往生论》建立净土门的大菩提心,所以他侧重从菩提心这方面来表达。善导大师重在本愿称名,说明它是正定之业,所以他从称名这个角度来表达。
这两种解释,道理是一样的,内有心,外有行。而且这个菩提心是以什么为根据呢?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所谓菩提心,就是这句名号,这句名号构成我们的心,这是果地觉为因地心。
┌归命┈┈┈┈┈┈自己愿生┐
┌南无┈┈┤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菩提心(昙鸾)┐
南无阿弥陀佛┤ └发愿回向┈┈┈┈共他愿生┘ ├无上菩提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速满功德大宝海┈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菩提行(善导)┘
菩提心也好,菩提行也好,昙鸾大师、善导大师其实讲的都是这句名号。不过,昙鸾大师侧重“南无”二字,说菩提心;善导大师侧重“阿弥陀佛”,说菩提行。
持名即是无上菩提心
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生彼国之大因缘也。
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说得非常好:“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生彼国之大因缘也。”持名就是发菩提心,为生彼阿弥陀佛净土的大因缘。
善导大师侧重于称无量寿佛名,昙鸾大师侧重于发菩提心,而莲池大师的解释,等于是把持名和菩提心捏在一起,把《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文里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捏在一起,说持名就是发菩提心。
“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这个解释也非常妙绝。持名是往生之正行,持名也是发菩提心。所以,这样就把三辈往生文里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合在一起解释。
莲池大师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这句话也非常好。我们持名是持什么?持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无上菩提。我们要成佛,而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无上菩提,我们持名就持了无上菩提。这就是正行,就是菩提心。
“南无”是归命,“阿弥陀佛”是无上菩提,“南无阿弥陀佛”就归命无上菩提心了。这种解释非常简单,非常明了,确实非常好。
所以,“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持名就是“正行”,就是“无上菩提心”。
五种菩提心
莲池大师:持名五种菩提心——发心、伏心、明心、出到、无上。
菩提心一般分为五种: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
第一,“发心菩提”。“我持念这句名号,是为了愿生净土成佛”,这就是发心了,觉悟了,不愿意在三界六道里轮回,愿意到净土成佛,这叫发心菩提。我们每个人的愿生心是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愿生心就是发心菩提。“菩提”就是觉悟,觉悟了三界是虚妄轮回虚假之相,觉悟净土是实相,愿意生净土成佛,这叫发心菩提。
第二,“伏心菩提”。“伏心”就是伏断烦恼,伏住烦恼。我们持念弥陀名号,愿生净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我们念念称名,能够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不就是伏心菩提吗?伏住我们的烦恼,消灭我们的罪业。
第三,“明心菩提”。我们持念这句名号,明信佛智,知道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是实相法,是实相身、为物身,这就是明心菩提。
第四,“出到菩提”。“出到菩提”就是悟无生法忍。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生净土,现生不退,平生业成,这就是出到菩提。
第五,“无上菩提”。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生净土,决定能成无上正等正觉。
从这五个层次,可以说明持名是无上菩提心。
蕅益大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蕅益大师也有类似的解释,“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当然,莲池大师也好,蕅益大师也好,他们并没有看到《往生论注》,但是他们的解释和昙鸾大师有一致的地方。
昙鸾大师对净土门的菩提心,作了三句话的定义:第一是“愿作佛心”,第二是“度众生心”,第三是“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我们先记住这些,从分科来讲,净土菩提心的定义,就是用这三句话来说明的。
净土菩提心即第十八愿
┌愿作佛心┈┈┈┈┈┈┈设我得佛┈┈┈┈┈┈┈┈┈┈┈┈┈┈┈┈┈┈┈┈┐
净土菩提心┤度众生心┈┈┈┈┈┈┈十方众生 ├第十八愿
└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愿心
从法藏菩萨发愿来看,净土菩提心所讲的就是法藏菩萨的第十八愿。
“愿作佛心”,就是第一句“设我得佛”。
“度众生心”,就是第二句“十方众生”。
“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就是后面五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由此可知,净土菩提心就是第十八愿,就是法藏菩萨的愿心。那时候还没有极乐净土,法藏菩萨就发了这个菩提心了。所以,第十八愿——法藏菩萨的大愿心,这就是净土菩提心。
净土菩提心即无上方便
这个净土菩提心要成为我们的,这就叫巧方便回向。因为法藏菩萨的愿心成就了,就在这句名号当中;他也成就了极乐世界,呼唤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愿意去往生,而且我们愿意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才称为巧方便,“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因为阿弥陀佛发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已经成佛了。巧方便有这几重含义。
我们再从众生这边看。
┌愿作佛心┈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从果向因
净土菩提心┤ ├无上方便┤因该果海,名摄万德
└度众生心┈作愿摄取一切众生 │ │果彻因源,速满功德大宝海
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无不往生,无不成佛
净土菩提心即“愿作佛心”,愿作佛心怎么作?“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只要生到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就保证我们个个都成佛,这是毕竟成佛道路。这样的愿作佛心,不需要在这个世界修六度万行来作佛,只要愿生阿弥陀佛净土,因为彼佛国是毕竟成佛道路。所以,就众生来讲,自立愿作佛心,只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了,因为这是毕竟成佛道路。
“度众生心”,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度众生心,不是靠“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来度众生,来不及了,这样不巧方便。就是一个法门,“同一念佛无别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就能成佛吗?对。为什么?彼佛国土是究竟成佛道路。这样就是“无上方便”。
“无上方便”也有种种解释,可以总结为四句:
第一,“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是无上方便。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他的六字名号成为我们的愿生之心,这是果地觉;或者说以极乐世界的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发起我们的愿生心。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去往生,是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来呼唤的,他不是空口白话讲一句“你来往生吧”,极乐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是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所以,阿弥陀佛以此来呼唤我们——“欲生我国”。
闻其名号,愿生彼国。三严功德实为一句名号,观行体相、净入愿心、十三定观、三福九品皆为“闻其名号”。
《往生论》里的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虽然说是观行体相、净入愿心,但其实它的功能、作用就是“闻其名号”。这样,就了解名号本身所含的功能,然后发起愿生之心,所以叫“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这个观,包括《观经》的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它们所有的作用功能都跟“闻其名号”是一样的。因为这句名号展开了,才有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缩起来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因该果海”,就是这句名号总摄一切万德。
第三,“果彻因源”,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第四,无不往生,无不成佛。以这样的无上方便,没有不往生,没有不成佛的,所以它才有资格称为“无上方便”。
净土门菩提心和圣道门菩提心比较
我们来比较净土门的菩提心和圣道门的菩提心。
┌无上┈佛果┈无限、无量、无极
无上方便┤ ┌度┈┈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方便┤断┈┈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学┈┈一门即普门,果必具一切因
└证┈┈彼佛国是毕竟成佛道路
“无上”,以佛果为无上,同时它也代表无限、无量、无极的意思。以成佛为目标,这样的方便称为“无上方便”。
“无上”两个字,也有修饰的功能,就是无极限的方便,是究竟、彻底、圆满的,是自自然然,没有任何为难、难行的意思,这叫“无上方便”。
“方便”,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
圣道法门的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表达方法就不一样,它先把“众生无边誓愿度”放在第一句,为什么?因为众生就在旁边,它是从低处往高处走,从因向果。为了度众生,必须断烦恼。众生有很多烦恼,度众生就是度他的烦恼,所以要“烦恼无尽誓愿断”,不仅要断自己的烦恼,还要断一切众生的烦恼。断烦恼那么容易吗?要学习,要有方便,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样,到最后才能“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圣道法门的四弘誓愿,是从低向高、从因向果。
净土法门不一样,第一句就是“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然后“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它是从佛往下、从果向因。
净土法门度众生怎么方便呢?“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它讲要“烦恼无尽誓愿断”了吗?没有;它讲“法门无量誓愿学”了吗?没有。
所以,从度、断、学、证来比较,就知道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和圣道法门的菩提心是不一样的。
“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度?就是“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度众生,就是你愿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谁都做得到,只是发愿,在心里想也可以,“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如果要靠你自己建一个净土,那就麻烦了。彼安乐佛国已经有了,在那里了,我们只要呼唤一切众生,“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这就方便了。
“断”,“烦恼无尽誓愿断”,怎么断?“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用断,这才叫方便。要断烦恼就不方便了,不断烦恼能成佛,这就是方便。
“学”,也不需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就净土一门,一门就是普门。为什么?因为这是果地法门,果中已经包含了因中一切六度万行的修行。
“证”,证果,“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任何人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保证决定可以成佛。
所以,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和圣道法门的菩提心是不一样的,虽然成佛和度众生的目标一样,但是方法不一样。
净土法门菩提心的方便体现在方法上
圣道门的方法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净土门的方法是“同一念佛无别道”“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成佛和度众生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方法是不一样的。圣道法门要成佛、度众生,那可费劲了,必须“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净土法门菩提心的方便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方法上。净土法门不需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它是“同一念佛无别道”,通通入念佛。这是一条什么道路呢?是“毕竟成佛道路”,不是别的道路。只要这一个法门就可以了,这才能成为方便。
净土法门也不需要众生断烦恼,只要念佛,自然能够灭罪、除障。“不断烦恼”,是说众生这边没有断烦恼;佛给你断了,“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你不用断烦恼,佛能断你的烦恼,“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是这样的一个方便。
“‘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智慧火”是说证悟无生法忍。没有六度万行,没有般若波罗蜜,怎么会有智慧火呢?所以,“以己智慧火”,就是六度万行的意思,也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含着这一句。
“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这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净土法门,“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是“毕竟成佛道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是“无上方便”。这种究竟得到的结果,是人人往生,人人成佛。这充分显示出净土法门菩提心的超胜。
净土门的菩提心,和圣道门的菩提心相比,目标一样,但方法超胜,它才有资格称为“无上方便”。
净土门菩提心即愿生心
净土门菩提心——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所以,这一大段主要就是说“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请问他自己愿不愿意往生?他自己肯定愿往生。
┌自己愿生┐
愿生心┤ ├欲生我国之呼唤
└共他愿生┘
“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愿生心。
愿生心里包含两方面:自己愿生,共他愿生。
佛心成为众生心,故愿生心即菩提心,即《大经》“三信”,《观经》“三心”。
这是回应了当初法藏比丘“欲生我国”的呼唤。法藏比丘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就是柔软心,这就是不二心,就是佛心成为众生心。阿弥陀佛的心,是愿我们“欲生我国”;我们愿意往生,就是佛心成了我们的心,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就是一个心。
所以,愿生心就是菩提心。佛本身就是无上菩提,佛心就是菩提心。佛心成为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当然就是菩提心。这种菩提心是果觉菩提心,还不是因位菩提心。净土法门是从果向因的法门,非常殊胜,直接把佛果拿来用。
如果以教理来讲,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大经》讲的“三信”——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观经》讲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就是净土门菩提心的含义。
呼唤非空话,愿生非空愿
欲生我国: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愿心庄严)呼唤我等,非空口白话。
法藏比丘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愿心庄严)呼唤我们,所以,“欲生我国”不是空口白话。“我国”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三种庄严、二十九种功德——国土庄严十七种,佛庄严八种,菩萨庄严四种。因为这样,他才喊出“欲生我国”,“极乐国土这么好,所以你要往生我的国土”。
怎么去往生呢?方法就是“乃至十念”。很显然,五念门归到一念门,就是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名。所以,“欲生我国”的呼唤,既有目标,也有方法。
愿生彼国:以佛三严实相报土发起真实愿往生心,非空愿。
我们闻到弥陀“欲生我国”的呼唤,知道佛的三严功德、实相报土,这样发起的愿生心,就是“真实愿往生心”。因为极乐国土的境界是真实的,佛的呼唤是真实的,三严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的愿往生心也是真实的。
如果不以这个为目标,自己在单相思,这个心就不可靠。自己一厢情愿,自己都觉得没底,“到底能不能往生?”靠自己的功德,这是虚的。
我们靠六字名号,以这样的愿生心,这样的行业、正定业,心里就踏实,这样我们的愿也不是空愿。
这里有几点需要辨明。
为什么“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净土门菩提心
菩提心——愿作佛心——度众生心——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
圣道门的菩提心,要在娑婆世界得无生法忍、成就佛道。而净土门的菩提心,《往生论注》说“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只要是“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就是净土门菩提心的内涵。
若圣道门,未必求生净土;若了义教,皆愿生净土,如普贤行愿。
圣道门也有了义和不了义,圣道门也可以转入净土门,比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就导归极乐,由圣道门归到净土门。
以圣道门本身的利益来讲,未必要求生他方净土,就在此土成佛。所以,这里讲的“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显然就是净土门菩提心的内涵。
当然,若论诸佛当初的因地本愿和果上成就,每一尊佛成佛后都有自己的净土;成就净土之后,肯定要摄取众生往生他的净土。所以,净土法门是一切诸佛共同的法门,只不过有东方净土、西方净土而已。而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阿弥陀佛的净土是十方诸佛净土法门的最高代表、无上方便,大家都归到这里来,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十方诸佛成佛了,都以净土度众生,都摄取众生往生净佛国土;但是以阿弥陀佛净土为第一,为究竟方便。
菩提心的巧方便回向成就
通诸菩萨,别指法藏“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五门行者,取法藏因心果德,共他愿生,即成自菩提心,是菩提心巧方便回向成就。
一般的菩萨也有愿作佛心和度众生心。但是昙鸾大师所讲的净土门无上菩提心——“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特别指向法藏菩萨发的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论》说:“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就是说,我们只要依五念门修行,就能获得法藏菩萨到阿弥陀佛的因心果德。法藏菩萨因中发的大愿心、兆载永劫的修行,一直到果上的六字名号、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这一切都包含在六字名号当中,让五念门的行者得到。然后“共他愿生”,“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共别的众生愿意往生。这样,法藏菩萨的愿心就成为我们自己的菩提心,这就是菩提心的巧方便回向成就。
巧方便回向成就真菩萨
是菩萨虽在凡地,名真菩萨,以巧方便回向成就故。若不具巧方便,回向不成就,是菩萨退转。
之所以讲“成就”,是说这个菩萨虽然在凡地,虽然还是凡夫,但是我们的无上菩提心已经巧方便成就了,这个菩提心已经不退转了,我们在凡夫位就是菩萨格。我们虽然是凡夫,但是称为“真菩萨”,这就是“人中芬陀利华”。如果菩提心不成就,怎么能称为真菩萨呢?
反过来讲,如果不具巧方便,回向不成就。比如圣道法门自己发菩提心,那怎么样?以一般人的根机,是菩萨退转。如果不退转,你是真菩萨。如果没有巧方便,没有“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菩提心发了一半自己就退下来了。
这是自力修行的人和专修念佛的人来比。
专修念佛的人为什么成为巧方便成就?因为经过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之故。只要你发的菩提心是阿弥陀佛“正觉善住持”在你的心中,你就不退转,现在就坚固不动。
如果没有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在我们心中,我们自己发菩提心,那我们面临的,不止是一人与万人敌,必须达到“菩萨智慧火能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的程度,才可以不退转。如果还没有获得菩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之火,不要说“退转”,现在都还没成菩萨呢,都是假菩萨,因为没有得到真实智慧。这种发心就是世俗谛的,没有胜义,讲“退转”都没有资格。
所谓“退转”,就是出门走路走一半退回来了。你还在门里,还没出门,谈不上“退转”。你还没出去度众生,还没上路,还没走出这一步,只是自己在那里模拟。就像培训飞行员,还在模拟舱里,还没上天,怎么说下降呢?谈不上下降,因为你还没有上去。
两种巧方便回向
巧方便回向有两种:一种是自力,通途的,菩萨自力也有巧方便回向;另一种是特别法门,净土法门是弥陀佛力的巧方便回向。
┌方法┈六度万行,集一切功德,施一切众生(度)
│目标┈共向佛道(证)
┌通途圣道门┈自力┤
│ │ ┌众生未尽成佛┐
│ └利益┤ ├巧方便,限一人,以己智慧火(学)
回向┤ └菩萨已自成佛┘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断)
│
│ ┌方法┈五门行,集一切功德,愿摄取一切众生(度)
└特别净土门┈佛力┤目标┈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证)
└利益┈彼佛国是成佛道路、无上方便,尽往生,尽成佛┈无上方便,通一切人
自力回向巧方便,有限、有上、有成、有不成;佛力回向巧方便,无上、无限、无不成就。
┌有成就
┌通途┈菩萨自力┈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
│ └有不成就
巧方便回向┤
│ ┌无上方便
└特别┈弥陀佛力┈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
└无不成就
菩萨自力巧方便是什么呢?就是这里讲的“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菩萨自力巧方便,虽然也叫巧方便,但如果跟弥陀佛力的无上方便比较,就没法比。弥陀佛力的巧方便回向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两者怎么能比呢?
菩萨自力巧方便,必须达到什么程度?菩萨要有智慧火。如果没有智慧火,就是假菩萨,你还想烧众生的烦恼草木,自己还有一大堆草木呢!这对我们就不方便。
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实相智慧、般若智慧,我们就没有智慧火;没有智慧火,遇到烦恼众生,就被他们缠住了,哪能烧众生烦恼草木呢?
菩萨度众生,菩萨是火,众生烦恼草木来了,他没有障碍,直接就过去了。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菩萨的智慧火,就没有办法度众生。
这里说“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这就是度众生有限。“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这就是有一些条件要求。这样的巧方便,必须至少是无生法忍的菩萨才能达到。另外,他度众生的时候也不能利益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根机不等,菩萨以自力的智慧火去度众生,有的成就,有的不成就。
净土法门的巧方便、弥陀佛力的无上方便就不一样了,“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这样还有不成就的吗?只要你愿往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没有不成就的。只要能念佛、愿往生,没有不往生的;只要能往生,没有不成佛的;只要能成佛,没有不能度众生的。这就是无上方便、毕竟成佛道路。“毕竟”和“无上”这两个词,非常有力度。
我们念佛,就是走在成佛的大道上,“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是成佛大道,也就是二河白道。这条道是成佛的大道,非常殊胜。
纵然成就,仅限菩萨一人,“以后其身而身先”。净土巧方便,人人成佛。
修学圣道法门纵然成就,也仅限于菩萨一人。菩萨成佛了,“后其身而身先”。净土巧方便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人人都成佛,它才叫“究竟方便”。谁愿往生谁就成佛,所以叫“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可见净土法门的广大。
有人说:“我没有智慧啊!”你没有智慧没关系。如果按圣道法门,你没有智慧火,度众生那就掉进去了。净土法门,你没有智慧,给你这句六字名号,你就有智慧火了,这是三昧真火,你带着它就可以了,“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你只要念念称名,就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不是自己的智慧火,我们是手持阿弥陀佛的智慧火,它可以烧一切众生的烦恼草木。
自力回向的巧方便,就是“后其身而身先”。本来想退后的,“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结果先成佛了,这是就无生法忍的菩萨讲的。
这样的回向巧方便,有限。什么叫有限呢?只有菩萨有这个方便,众生未必有,所以是有限的;也是有上的,度的众生也是有限的;而且,这种方便有的成就,有的不能成就。
而佛力回向的巧方便是无上的,是无限的,没有不成就的。两者一比较,就显示出净土法门巧方便回向的殊胜,它是无上方便。
不发菩提心者能否往生
昙鸾大师说:“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菩提心界定:若净土菩提心,即同三心,实当发之。宗祖曰:“若少一心,即不得生。”若圣道菩提心,不必定发。如《观经》中下品,《大经》本愿,《小经》五浊众生闻说佛名、执持名号,《往生论》中“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此中指净土菩提心。
这里需要把菩提心作个界定。如果是净土菩提心,当然都要发,也就是《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每个人都要发,善导大师说“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如果是圣道法门的菩提心,就不一定要发。比如《观经》的中辈三品和下辈三品,都是没有发菩提心的,只有上辈三品才说了发菩提心;而且,中辈三品和下辈三品,都是到极乐世界才发菩提心的。这是一个证据。
另外,昙鸾大师说:“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声闻是阿罗汉,阿罗汉没发菩提心。他没发菩提心,阿弥陀佛也能把他拽去往生,然后让他在极乐世界发菩提心,这是用无上神力。佛法不可思议,这个无上神力、不可思议力就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就圣道门菩提心而言,我们是往生之后再发菩提心的,不是先发菩提心才能往生。不管有没有发菩提心,只要愿生极乐净土,通通往生,往生之后通通发起菩提心。但是如果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样的愿生心,那就谈不上了。所以是自己愿生,共他愿生。
《无量寿经》的本愿说众生要自己发菩提心了吗?没有,只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就可以了,有这个心就行了,至心、信乐、欲生这三心就是净土宗菩提心。
所以,圣道法门的菩提心并不是净土法门所必需的,诸如四弘誓愿等,未必需要这些。
《阿弥陀经》说,五浊恶世的众生要“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经文没有一句话是劝导我们发通途菩提心的,都是劝我们发愿往生的心,“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们要愿生彼国,也就是劝我们要发愿生心。
而且,《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经道灭尽的时候,众生还能发通途的菩提心吗?不可能。但是劝他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可以的。
这方面的经论证明特别多。《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是大义门成就,二乘种靠自己是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也没有二乘种。这是说,不管什么人,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大乘菩萨,“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所以,一旦到达极乐世界,想不发菩提心都不行。就像一滴水掉到大海里,它还说“我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我还是一滴水”,那你就别来了。来到大海里,没有一滴水,只有大海水。我们掉进阿弥陀佛的功德大宝海,就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了,想不发菩提心都不可能,都成大海水了,还想保持一滴水,一滴水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所以,这里讲的发菩提心,是指净土门特殊内涵的菩提心。
净土门菩提心的特点
又,就净土菩提心,先自愿生,后共他生。
净土门菩提心有两个特点:先自己愿生,然后共他愿生。必然含有这两方面,而以自己愿生为第一,然后才说“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自己还没愿往生,怎么摄取人家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呢?只有自己走在成佛的大道上,再喊大家一道走,这才是共同走在这条大道上。“共同”,就是你已经先在那里,已经先愿往生了。
天亲菩萨也一样,他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现在愿生安乐国,在这条成佛的大道上走着”;然后一看,“你们还没来”,才说“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是这样一个特点。
以共他愿生为用,以自愿生为体。体必具用,故自愿生者,亦具利他慈悲,然机有生熟,用存深浅,或有利他大悲暂抑未起者,不碍往生,如《观经》下品人。
这个特点说明什么呢?以共他愿生为用,以自己愿生为体。自己愿生,这是本体、本质,这是根;然后呼唤众生跟自己共同往生,这是用。所以,虽然说“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但是“共同”两个字是大有学问的,是你先在这里,这是体,然后再讲用。
有的念佛人说,“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目前我这个心还不是很强烈,还没发起来,我先自己愿往生吧”。这也叫菩提心,为什么?“体”有了。自己愿生,“体”就有了。“体”必具“用”,有了“体”,一定有“用”。自己愿生,就在这个本体当中具备了利他的慈悲。只不过众生的根机有生有熟,所以“用”也存在深和浅。
有的人,心发得很大,“我要度众生,我要推展这个法门”。有的人还蔫蔫的,遇到一点小事就躲起来了,就不发心去度众生了。但是你不能说他没有菩提心,从“体”上讲,他是有的,因为他愿往生。只要假以时日,不断念佛,心调柔了,生柔软心了,心量扩大了,他就会“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所以要给他一点时间。
利他大悲心暂时抑止,被他的烦恼、习气、心量、苦迫暂时盖住了,还没发起来。但是不碍往生,时间长了,利他大悲心自然就会慢慢生起来。
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就是这样,他在这个世界没有时间,他是到净土才发的菩提心。一个人如果在娑婆世界能活五百岁,五十岁就闻到这个法门,那剩下四百五十年,不发菩提心干什么?那不闷得慌、憋得慌吗?肯定得去找众生,“我们一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吧”。四百五十年还发不起来啊?四五年就发起来了,这是自然而然的。
此中就体具而说,亦就上机而劝,亦显净土大乘法本来特质,亦明“大义门成就”之事实,也为兼护通途大乘人耳目,以常言而说。
这里说往生净土要发无上菩提心,是从体具而说,就是愿生心的本体当中就具备了净土门的大菩提心。
另外,也是就上机而劝。净土法门广摄人天到菩萨一切根机。对上等根机的众生,就劝他发菩提心;如果是下等根机的众生,“我就管我们家几个人”,那也行,甚至有人说“我就管自己”,那是下机。根机不一样,这里是就上机来劝。
同时,也是显明净土法门作为大乘法门本来的特质。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共同特质就是菩提心和菩萨行,所以要显明这一点。
另外,也是要说明净土门“大义门成就”的事实。“大义门成就”不是一个愿望,而是事实,往生净土就有菩提心。它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
同时,也是为了兼护通途大乘人的耳目,以常言来说。如果说没发菩提心也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是“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所以就和缓一些。
因此,我们不要误解,“昙鸾大师不是讲,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作了详细的辨析。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如果是为乐愿生,到底能不能往生呢?这里说不能往生。
前面我们讲到“国土名字为佛事”的时候已经辨析过了,“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所以,为乐愿生是可以往生的。
“乐”,有三界内的乐和三界外的乐。
┌三界内┈染污、缠缚、入苦┈世间 ×
乐┤
└三界外┈清净、解脱、离苦┈佛法 √
如果求三界内的染污之乐、世间之乐、五欲之乐,这是缠缚,就不能往生。如果求三界外的法悦乐、清净乐、佛法乐、解脱乐,所谓“爱乐佛法味”,这就能往生。所以,乐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为乐故”不能往生,那干吗到极乐世界?跑去受苦吗?不是那个意思。
不求自身住持之乐
为什么说“不求自身住持之乐”呢?当然,意思比较好懂,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已满足故。因为十七种功德庄严里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这就是给我们保证了。
第二,受保任故。十七种功德庄严里又说“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你不求是因为你有了,阿弥陀佛已经保证给你了,你肯定都有了,所以你心里就坦然放下。
第三,“观无诸难功德成就”,亦得如实功德。“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这是无诸难功德成就。我们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的任何一种,都要生信。那我们观这个“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要不要生起信心?能不能生起信心?当然要生起信心,也能生起信心。所以,即使是观“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也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这个“自身住持之乐”,是在阿弥陀佛的安乐净土,以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所住持,而得“受乐无间”。如果完全否定这个乐,那何必要观无诸难功德成就呢?
第四,不独为自身求住持乐。这里的“不求自身住持之乐”,可以有另外一种读法:“不独为自身求住持之乐,而欲以此住持之乐普遍授与一切众生,共同往生,欲拔其苦。”就是不单独为自己求住持之乐,心量广大;并不是说“极乐世界的乐我都不要”,不是这样的,后面第七章就提到“乐清净心”,而且,阿弥陀佛的净土本来就叫“极乐世界”。
欲拔一切众生苦
我们自己没有能力拔众生苦。这里的“欲拔一切众生苦”,也是以佛的愿力来拔众生之苦。我们自己还是苦恼众生呢,“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里说能够发起“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之心,也有几点理由。
第一,岸上无虞故。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是自己先得到了往生利益,才能这样说。如果自己还在苦水里泡着,怎么能欲拔一切众生苦呢?
第二,自苦已除故。我们专念弥陀名号,已经被阿弥陀佛救到大愿船上了,没有危险,自苦已除。
第三,心有余力故。有人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是既有这样的愿望和心情,也有这样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第四,乘佛愿力故。我们是乘佛的愿力,不是自己有这个力量。
第五,仗佛大慈故。倚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
这就叫“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这也是以如来本愿力住持之乐,要拔一切众生之苦。
最后一段说“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这段话的意义非常好,可以把它背下来。
“此中言‘方便’”,“此中”就是指《往生论》。《往生论》这一段讲的“方便”,就是净土门的“方便”,它不同于圣道法门。这种“方便”是什么呢?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又说“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只要往生极乐世界,个个都成佛。
圣净“方便”之异
“此中言‘方便’”,不同前面所言方便。前者菩萨,此者凡夫。凡夫岂有智慧火?又岂能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若依前规,则不成方便,此方便仍借佛力,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必需己智慧火,但以佛智;不必烧众生烦恼草,只作愿共生彼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大义门成就。
这个“方便”是“无上方便”,它是针对前面讲的。前面第五章说“‘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这是一般通途讲的巧方便。但是这里讲的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要超过前者,比前者更殊胜。
前者是讲菩萨,这里是讲凡夫;前面菩萨有智慧火,凡夫有智慧火吗?没有。凡夫岂有智慧火?又岂能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所以,这里讲的“方便”不同于前面。
如果依前面通途的规矩,对我们来讲就不方便了,就不成为方便。“此中言‘方便’者”,是倚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需要自己有智慧火,但依佛智;也不必烧众生烦恼草木,只作愿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原因何在呢?因为“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只要作愿摄取众生共同往生彼安乐佛国,自己愿往生,劝大家共同往生,只要称念弥陀名号、愿往生,通通都能往生,往生一个就成佛一个,这才叫“方便”。这个方便,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昙鸾大师在这里讲的话非常好,他讲的道理本身就是《往生论》当中所含的道理,“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这就是《往生论》讲的“大义门成就”,是大乘门。所以,净土法门讲的菩提心,方便,善巧,易行,安乐,和圣道法门不一样。
愿船已成,我招呼。自建愿船,即有障。
净土法门的“方便”,等于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已经造好了,我们“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就是跟在阿弥陀佛的后面喊一嗓子,等于我们在招呼,我们上了愿船,也喊别人说“大家都上船吧”。
“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本身是法藏菩萨的作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法藏菩萨作愿在前,现在已经成佛了,极乐世界也有了,所以这里说“生彼安乐佛国”,我们跟在后面也作这样的愿,这不就是佛心成为众生心、法藏菩萨的愿心成为我们的愿心吗?法藏菩萨说“欲生我国”,“彼佛今现,在世成佛”,他已经在极乐世界成佛了;那我们自己愿往生,然后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不是自自然然的吗?
天亲菩萨亦如是,他说“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又说“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所以,这是非常方便的,等于吃现成饭。人家把饭做好了,我们吃得饱饱的,嘴巴抹一抹,肚子拍一拍,“你们也来吃吧”——就这么简单!不用去种地,不用去辛勤劳作,我们就吃现成的,然后喊大家也来吃,就这么简单。这就是“无上方便”,这就是“善巧回向”。
圣净回向喻
此释通于圣净二门,然圣道自力如河中捞鱼,净土巧方便回向如弥陀箩中捞鱼,以五念门为箩,收尽一切因行果德。
净土法门确实是果地法门,现成的。这里有一个比喻。圣道法门的回向像什么呢?圣道自力回向,要靠自己修功德回向给众生,就好像在河里捞鱼,到长江里能抓到几条鱼啊?净土法门回向是不一样的,好比箩里捞鱼。法藏菩萨既然成为阿弥陀佛,就已经替众生把所有功德法藏都修好了,现成的放在那里;你以五念门作一个箩,就把它收起来了,然后对大家说“这个给你们”。这就是阿弥陀佛修好的,我们拿来作一个顺水人情,送给别人。
确实,净土法门就是作顺水人情。有个词叫“借花献佛”,我们不是借花献佛,是“借佛献众生”。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成就了圆满功德,我们也不是“借”,是自己得到了,然后给大家。“借花献佛”也对,这个词也很好。借什么?借无上正觉花、芬陀利花,献给未来佛,献给大家,献给一个就成佛一个,这叫借花献佛,好得不得了!
先说来意。这一章是从第五章来的。
离菩提障者: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善知回向成就”,只要知道前面第五章说的“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三句,这叫“善知回向成就”。因为有第五章的善巧回向,自自然然地就离菩提障,没有这个障碍。
所以,它的来意是非常明确的,跟前一章有因果关系。
解释题目“离菩提障”。
亦即凡夫众生欲起大菩提心,智慧、慈悲、方便三门本皆有障,难得发起;今依佛力巧方便回向成就,障不成障,故言“离菩提障”。
“离菩提障”,要从三个角度来说:依智慧门、依慈悲门、依方便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这样的众生,如果靠自己发菩提心,我们有智慧吗?有慈悲吗?有方便吗?这些方面对我们都有很大的障碍,我们本身做不到。但是,我们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三方面通通都能做得到,这叫“离菩提障”。
本来以我们自己是有障碍的,现在以“善知回向成就”,靠阿弥陀如来的善巧回向,“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样就离菩提障了。就是说,我们要成佛是没有障碍的,因为菩提就是佛果。没有障碍是靠什么?靠佛的愿力成就。
在解释文句之前,我们先把第五、六、七、八这四章的关系梳理一下。
1.四章总说巧方便回向成就净土门大菩提心
菩提心为大乘佛法根本特质,净土门只是愿生彼国净土,被一般大乘行者视为缺于菩提心,贬同小乘。论主从善巧摄化、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入手,说明净土门“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即是大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特质,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离开了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净土门是大乘佛法,即使我们下劣众生自己发不起广大菩提心,可是法藏比丘因中发了大菩提心,而且果上成就的六字名号里本来就有菩提心和菩提行的一切功能,所以这是体所具。
但是,净土门一般人看不起,因为只是愿生彼佛净土,那些念佛的老太太也没有发大菩提心,只是念念佛而已。于是就被一般的大乘行者视为缺于菩提心,贬同小乘,甚至认为跟人天法差不多,“求生极乐世界,跟生天堂差不多”,看不起净土法门。
所以,天亲菩萨就从善巧摄化、巧方便回向成就入手,来说明“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就是净土门的大菩提心。
先立论(五“善巧摄化”),次反证(六“离菩提障”),次顺证(七“顺菩提门”),终总结(八“名义摄对”),殷重无限。注主深体佛心、论主心,极力开显佛力成就果觉菩提心。
┌立论┈善巧摄化┐
回向门┤反证┈离菩提障├巧方便回向成就净土门大菩提心
│正证┈顺菩提门│
└总结┈名义摄对┘
天亲菩萨在说明这个大菩提心时,分了四个层次:首先立论,就是用第五章“善巧摄化”来说明这就是大菩提心;其次反证,就是第六章“离菩提障”;接下来顺证,就是第七章“顺菩提门”;最后,第八章“名义摄对”是总结。这个总结,就是把前面讲的离障心、胜真心、智慧心、方便心,把所有这一切作一个名义摄对。
这四章的次第,可以讲是殷重无限。昙鸾大师深深地体会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佛心,也深深体会天亲菩萨的心,所以极力开显佛力成就。佛力成就的这个菩提心,是果觉菩提心——它不仅是菩提心,而且比一般的菩提心更加殊胜。
所以,回向门如果从第五、六、七、八这四章来讲,第五章就是立论,“善巧摄化”;第六章就是反证,“离菩提障”;第七章是正面来证明,“顺菩提门”;第八章是总结。所以,这四章是总的来说明“巧方便回向成就净土门大菩提心”。
2.四章以善巧摄化为本
回向门四章以“善巧摄化”为本,“善巧摄化”以如来愿心庄严为本。愿心庄严成“观行体相”,而“起观生信”“修五门行”“愿事成就”“利行满足”。
回向门四章是以“善巧摄化”这一章为本,后面几章都是从它来的,次第关系非常明确。
“善巧摄化”是以如来愿心庄严为本,因为阿弥陀如来愿心庄严成就了这样的净土,而这样的净土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的。所以,以此为根本,我们再“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彼真实清净报土”,这样才能成为“善巧摄化”。
如果没有阿弥陀如来的愿心庄严成就这样的净土、这样的名号、这样的佛功德和菩萨功德,我们怎么能有善巧摄化呢?所以,善巧摄化的根本是阿弥陀如来的愿心庄严。
愿心庄严成为“观行体相”。愿心庄严成为什么样的净土呢?就成为“观行体相”所讲的净土。“观行体相”,又“起观生信”。
这就是往前逆推。“善巧摄化”从哪里来?从愿心庄严来;愿心庄严成为第三章“观行体相”;“观行体相”再往前面推,就是“起观生信”;“起观生信”,才能达到“愿偈大意”。
那么往下面来,从“善巧摄化”到“离菩提障”“顺菩提门”“名义摄对”,这是回向门成就。由此修五门行,到第九章“愿事成就”;从“愿事成就”,就到第十章“利行满足”。
所以,是以第四章、第五章的“净入愿心”和“善巧摄化”为中心,往两头一拉开、一伸展,这样一条线就非常明确。所以,第四章、第五章等于是一个转换的地方,第四章“净入愿心”是从佛的角度来说的;有佛的愿心庄严,才有我们的自利利他——自己愿往生、共一切众生愿往生,也就是第五章。所以,第四、第五章是转换的机构。
《往生论》自利利他偏依佛力之内在逻辑,结构井然,并集中体现于善巧摄化章。
这样我们就能看得出来,自利利他偏依佛力。《往生论》所讲的自利,就是修五念门,自己决定往生;利他,特别指回向门,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自利利他都是依佛力——愿心庄严。
所以,这几章本身的内在逻辑是非常明确的,结构井然。这个结构关系,从自利到利他,从因到果,逆推、顺推,往前、往后,结构关系非常明确,集中体现在“净入愿心”和“善巧摄化”。
3.巧方便通于四章
所言“巧方便”,正在回向成就。就其作用即离障、顺德,而显现智慧、慈悲、方便等互含互摄之相。故此巧方便实不限于回向,而通于四章,即回向巧方便、离障巧方便、顺德巧方便、摄对巧方便,依此大菩提心成就。
“巧方便”,从文字表达来讲,是放在第五章,说“巧方便回向成就”;但是就它的作用来说,其实包含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那么,这四章之间的关系怎样呢?“巧方便”的作用有离障、顺德,进而显现智慧、慈悲、方便,互含互摄,有这样的显现之相。所以,“巧方便”不限于回向这一章(第五章),而通于四章,即回向巧方便、离障巧方便、顺德巧方便、摄对巧方便,依此成就大菩提心。
巧方便分为体、用、相三方面:
┌体┈回向┐
│ ┌离障│
巧方便┤用┤ ├大菩提心
│ └顺德│
└相┈摄对┘
体,主要就是第五章“回向”,因为回向是巧方便之体。所谓“回向”,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当体——第五章。
用,它的作用就是第六章和第七章。这种巧方便回向能离菩提障,能顺菩提门,这是它的作用。
相,它的相状在第八章说明。这种巧方便回向,天亲菩萨用种种的名义来描述,这是它的相状。
相状中说得最明确的就是“妙乐胜真心”。这里天亲菩萨虽然没有用“大菩提心”这个词,但是很显然,离菩提障、顺菩提门就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菩提就是毕竟安乐处、无染清净处、大安慰处。所以,这当然就是指菩提心。
其实,整部《往生论》,从头到尾都没用“大菩提心”这个词。他用了很多词,比如“离障心、智慧心、方便心”等等,最超胜的是“妙乐胜真心”。这就是说,净土法门的大菩提心不是一般的大菩提心,它是“妙乐胜真心”,这就显示净土法门菩提心的超胜。我们一般发的菩提心,可能会觉得很难,因为是难行道,“陆道步行则苦”;净土法门发菩提心是“水道乘船则乐”,所以是“妙乐胜真心”。“妙”,微妙!
1.如是善知回向成就,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离菩提障者: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如是善知回向成就”这句话是接着前面第五章的。什么叫“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就是“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三句话。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都紧紧扣住这三句,比如第七章说“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都是紧扣这三句话来的。
(1)依智慧门
何等三种?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这里的语言表达,稍微有点古文化。如果以现代话来说,就是首先从智慧的角度来说明是这样的。
菩萨要成佛,要发菩提心,这三点是必需的:要有智慧,要有慈悲,要有方便。
这句话也可以倒着读,跟前面第五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因为五门行所集功德,不求自身住持乐;既然不求自身住持乐,就是远离我心贪着自身,这样的人就称为有智慧。
智慧,在佛门当中,尤其在大乘佛法当中,要求是非常高的。
凡菩萨须具智慧、慈悲、方便,若缺任一,即菩提心不能成就。若无智慧,不能证空无我,即被我所障,贪着自我,岂能发起大菩提心?故圣道修行必以智慧门证空无我为第一步。现净土门易行道,不必证空无我,但只善知回向成就,不求自乐,其功效作用等同智慧空无我。
菩萨必须具备智慧、慈悲和方便,如果缺了一个,菩提心就不能成就。比如,你没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一般世间讲的智慧,而是证空无我,没有智慧就被“我”所障,贪着自我,怎么能发起大菩提心呢?
所以,圣道法门的修行,第一步必须修智慧门、证空无我,由此才能获得无生法忍,才能从心里涌生大悲,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如果没有证空无我,慈悲心就发起不来,“慈悲”也是假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
净土门是易行道,不必证空无我。这句话是显示净土法门的易行和殊胜。凡夫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无我,没有关系,只要“善知回向成就”——前面说“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不求自乐,“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智慧门,作用和功效等于智慧空无我。
所以,不是说我们先有智慧,我们才不求自乐,不是这样的;我们只要善知回向,不独为自己求安乐,只要做到这样,就是远离我心、远离贪着自身心,这样就叫智慧门,就是有智慧。
昙鸾大师这样解释“智慧”:
知进守退曰“智”,知空无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我心贪着自身。
这里昙鸾大师把“智”和“慧”分开来解释,是为了文句的对应。
“知进守退”是什么意思呢?知道极乐世界“受乐常无间”,这叫“知进”;“守退”,就是不求自乐,知道极乐世界非常好、非常安乐,但是不求自乐,就是守退。知道如何升进,那里非常好,但是先不求自乐,这叫“知进守退”。为什么呢?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往生。
既要知进守退,还要当仁不让。有人说“极乐世界非常好,你们去吧!我就在这里守着,我在娑婆世界守关”,娑婆世界的关,释迦牟尼佛已经交代给地藏王菩萨守了,不要我们守。
“知空无我曰‘慧’”,这是一般的解释。
“依智故,不求自乐”,不求自身安乐,这就是有智。
“依慧故,远离我心贪着自身”,这就是有慧。
昙鸾大师把“智”和“慧”分开解释,其实也不必分开。
(2)依慈悲门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这句话也是从第五章来的。第五章在解释“巧方便回向”时说,“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这就是智慧门;“欲拔一切众生苦故”,这就是慈悲门。
我们了解了弥陀的救度,知道修五门行决定往生,也愿一切众生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心,“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这就是慈悲门。
慈悲门就是要发菩提心,如果都没有安慰众生的心,当然不能称为大菩萨,不能叫发菩提心,所以要“远离无安众生心”。这也并没有什么难的。
若无慈悲,无安众生心,自然障菩提心,故菩萨发心依于无我空慧,见一切众生如幻,而誓除其幻苦,起于慈悲。
“若无慈悲,无安众生心,自然障菩提心”,没有慈悲心,不安众生,还给众生带来苦恼、带来恐怖,当然就障碍菩提心。
“菩萨发心依于无我空慧”,这是第一,智慧心。
“见一切众生如幻,而誓除其幻苦,起于慈悲”,看众生如幻,有智慧就能见众生如幻;如幻众生在苦恼当中,所以要发愿除其幻苦,起于慈悲。
净土易行道,虽未证空慧无我,依知净土实相故,知三界众生虚妄相;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欲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
净土门是易行道,虽然没有证到空慧无我,那怎么起慈悲呢?昙鸾大师说:“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欲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因为净土门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这是真实、实相的报土;以知实相故,才能知道虚妄相。如果没有知实相,就不能破除虚妄。所以,前面说“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
有的人不是这样,他说:“我儿子挺好的,我要让他读博士,让他结婚生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间的虚妄!如果了解这个世间是虚妄的,他怎么会舍得把自己的儿子扔到这里呢?肯定是希望儿子出家,希望他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净土才是究竟安乐之处。
如果不能了解这个世间的虚妄,把它看得很真实,就不能起真实慈悲,连小慈小悲都谈不上。要远离无安众生心,要拔一切众生苦,是依慈悲门。所以,我们学了这个法门,要发菩提心!
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拔苦曰“慈”,与乐曰“悲”。
佛教讲慈悲,叫拔苦与乐。拔苦曰“慈”;与乐,给人乐叫“悲”。
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昙鸾大师这是对翻着说明。“拔一切众生苦”,这是拔苦,就是“慈”;“远离无安众生心”,这是“悲”。
(3)依方便门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这里的“怜愍一切众生心”是什么意思?“怜愍一切众生心”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一章的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跟第五章的三句话是配套来的——这样才是对众生真正生起大慈愍,“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昙鸾大师解释: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方”,昙鸾大师解释为正直,不曲、不偏。有一部经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方”就是方正、正直,没有邪曲。
“便”,就是给别人方便,给别人便利。
“外己”,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不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对方就不便了。比如我们走路,对方来了,挡住了,我们往旁边一闪,他就方便了。正直、方便,由“方”到“便”。
“依正直故”,内心生怜愍一切众生心。
“依外己故”,不是依自己来考虑,则“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菩萨度众生,要有智慧,要有慈悲,还要有方便。没有智慧,也发不起慈悲心,没有证悟空性无我,就障碍菩提。所以,要有智慧,要有慈悲。另外,还要有度生的方便。方便有很多,比如菩萨四摄法就是方便,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样度众生就方便了。
若无方便,利生事业愈广大,愈易缠于自我名闻利养,故需无量方便。如负干草过大火道,方能入世度生,不被缠缚。
如果没有方便,利生事业越广大,越容易纠缠于自我的名闻利养。缺乏方便,就被名闻利养给缠住了,所以需要无量方便。
无量方便像什么呢?就像背负干草,过大火道;这样方能入世度生,不被缠缚。这太难了吧?这是佛经里打的比喻。《无量寿经》也说:“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它是个比喻。就是说菩萨度众生,他的方便善巧、威德自在,就像身上背着一堆干茅草,两边是熊熊烈火,背着干草从这过去,但是草不会烧着。
“火”就代表三界火宅,“干草”就代表烦恼众生。菩萨度众生,就是要把众生背出三界火宅,而且不让众生被烧着,要有这两下子,这就是方便。
今净土易行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既依佛力成就,即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我们有个这方便吗?能把众生护得好好的吗?我们不行。不过我们靠六字名号就行,一打包,直接就过去了。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只要“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摄取一切众生”,我们拿什么来摄取?就拿六字名号。六字名号就是一个绑带,把众生捆着;六字名号就是一个通天袋,把众生装在里面。
所以,我们摄取众生往生安乐佛国,我们有法宝,就用六字名号来摄取。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劝他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让他们念,阿弥陀佛就说:“不用你摄取,我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我摄取不舍。你嘴上讲就可以,摄取还是我的事。你说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你只要劝他们念佛,就可以了,剩下的事交给我。”
“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这样做,我们自己本身是安全无虞的,这是无上方便,我们依佛力成就,这样就会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
一般来讲,我们哪怕是对别人有一点小恩小惠,心里也会觉得“你看,我对你那么好”;何况是生起怜悯一切众生的心,就会觉得自己挺伟大。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是依佛力成就,这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丝毫不是我们自己的功德,也不是我们自己有这样的慈悲,就不会在功劳簿上给自己记一笔,“这是我的功劳、功德”,不会的;也不会让众生来感我们的恩,要感恩就感阿弥陀佛的恩。
所以,净土法门是绝对不会有个人崇拜的,我们本来就是靠佛力成就,有什么好作怪的呢?我们自己不能修行,也是业障凡夫;我们是病号,不是医生;我们是乘客,不是船长。这艘船是阿弥陀佛造好的,六字名号大愿船造好了,我们喊大家一道上船;不是我们带众生造船,我们没有那两下子。
宗祖开示两种深信,《往生礼赞》杂修有“不念报彼佛恩、业行常与名利相应”之失。
善导大师开示两种深信,让我们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因为这是靠佛力成就。而杂行杂修的人,《往生礼赞》里说:“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因为有自己的东西,这样就不具备方便。
2.圣净二门菩提心
虽然都讲菩提心,但圣道门的菩提心和净土门的菩提心比较起来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了愿生心,这就是无上法宝,就是真正的大菩提心,是巧方便回向成就,是最宝贵的。哪怕现在很小气,只是自己愿往生,还没有“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也都非常了不起。因为体必具用,菩提心一定会发起来的。
(1)圣道门菩提心
我们来比较一下。
┌圣道门┈因位向果┈自心┈有退转┈成佛遥远┈明悟万行历劫庄严┈自力难行苦┈因多果少
菩提心┤
└净土门┈果位降因┈佛心┈不退转┈速疾成佛┈凡夫专念名摄万德┈佛力易行乐┈人人成佛
圣道门的菩提心,是“因位向果”。虽然发了菩提心,但是还没有成佛,还是凡夫,还在因地当中。所以,首先要有智慧门,要证悟无生法忍,证悟法性空无我,这是智慧门。然后从智慧门里涌生出怜悯一切众生的慈悲心,再修行六度万行,成就无量方便。然后再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慢慢修行,慢慢庄严,最后才成就佛果,成就自己的净土。这多遥远啊!
所以,圣道门的菩提心是因位菩提心,这个因位菩提心是自己发起来的,是自心。这个自心就有可能会退转,像舍利弗尊者不就退转了吗?而且退转的很多,大量地退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诸佛菩萨都看好,“不简单啊!发了菩提心了”;但是有一万个发菩提心的,到最后退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退得太多了!
成佛遥远
发菩提心的目的是要成佛,但是成佛非常遥远,太遥远了!因为佛果太高深了,要靠自己修行成佛,哪有那么容易?在无量的生死当中,遇到无量的难题,又遇到无量烦恼炽盛、纠缠不清的众生,所以就退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经过开悟、万行、历劫庄严修行,所以,自力难行道是很苦的。
因多果少
经中就说:“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这就是说因多果少。鱼产下来的鱼子一大堆,但是真正孵化成鱼的不多。菩萨发心也是一大堆,到最后能够成佛的,寥寥无几。
我们无量劫来,一定也跟释迦牟尼佛一起发过菩提心,现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了,我们还在轮回。所以,圣道法门的菩提心,虽然难能可贵,但是跟净土法门的菩提心比,就差得太远了。
(2)净土门菩提心
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就是六字名号所作成的菩提心。这是经过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的,是金刚种子,绝对不会坏,绝对不会退转。
果位降因
净土门的菩提心是“果位降因”,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现成的果了,然后降下来成为我们的因,所以叫“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果地觉成为因地心,我们发的这个愿生心的本身,当下就具足了所有一切功德,这叫“因该果海”;“果彻因源”,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众生,完全圆满具足了。所以,这个心就是佛心。
因为我们的愿生心是阿弥陀佛呼唤的,他说“欲生我国”,我们“愿生彼国”;是六字名号构成了我们的信心和愿心,所以,这个心是佛的心,不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有真有假,有坚固有不坚固,有成就有不成就,佛的心哪有假的呢?哪有不坚固的呢?哪有不成就的呢?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这样的佛心叫“果觉菩提心”,它不是“因位菩提心”,果地法门完全不是因地法门所能比的。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把佛果白白地给你。就像建房子一样,一个是建好了别墅请你住,一个是你自己挣钱再去建房,你什么时候能建成啊?因位和果地不一样,完全不能比。
不退转
我们学净土法门,了解了这些,“起观生信”,这样的佛心就绝对不会退转。佛心哪有退转的呢?而且,它是现成的,已经成就了,是烧好的砖,并不是泥巴做成砖胚再去烧,是已经烧好的砖给你,塞到你心里来。这就是“果觉菩提心”。
速疾成佛
为什么讲速疾成佛呢?因为这个菩提心当中,或者讲信心当中、愿生心当中,本来就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怎么不速疾成佛呢?具足了阿弥陀如来从因至果的所有功德,因行果德完全含在这一心当中,当然速疾成佛,还需要等待第二念吗?
之所以没有成佛,是因为在娑婆世界被这个烦恼业障的色身套住了。一旦到达极乐世界,就不会有这个烦恼业障之身,若身若心当下与佛无异,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叫速疾成佛。
凡夫专念,万德具足
如果你是因中发心,就要慢慢地修,经过五十一个阶位,生生世世地修,先要消除分段生死,然后还有变异生死,慢慢进步,你才能成佛,因为你是因心,因中自己发心。
我们现在是果上菩提心,比如苹果已经长好了,成了果实,拿来直接吃,直接享受,这就是“果觉菩提心”。
既然是果觉菩提心,就用不着像因中菩提心那样,万行庄严来修行。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已经庄严好了,“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全部都装修好了。
净土法门就是凡夫专念,万德具足。这句名号,名具万德,所以,用不着我们自己这样修那样修,用不着,当下圆满。“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因为这是靠佛力,所以,这样的菩提心很容易。
净土法门发菩提心非常容易,修菩萨道也非常容易,因为是易行道,什么都容易。度众生也容易,为什么?“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巧方便回向成就”,当然容易啊,哪有那么难的?不仅不难,而且容易、安乐,到这个世界潇洒走一回。
人人成佛
圣道门的菩提心因多果少,净土门的菩提心人人成佛。因为净土门是直接把佛果给你了,哪有不成佛的呢?就像模具一样,六字名号给你一套,就成佛了,哪有那么复杂?圣道门当然很复杂,净土门就非常容易。
念佛无上方便
作愿摄取一切众生生彼安乐佛国,无上方便。余门方便,尽属雕虫小技、细枝末叶。
净土法门这个方便,是“无上方便”。圣道法门要修学很多方便,但如果和净土门的方便比,那些方便都属于雕虫小技。净土法门是无上方便,不论对方是什么根机,都劝他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剩下的都是阿弥陀佛来考虑。
比如有人想求身体健康,就让他念佛。他一念佛,心情安定,身体自然就好。有人家里有烦心事,靠我们去解决,怎么能让他平安?怎么能让他家里调整好呢?还是靠念佛!这一个方便带来无量无边的方便。人事关系不和顺,念佛;婆媳关系紧张,念佛;小孩读书不好,念佛;工作、职业不顺,念佛。
我们只要念佛了,就心境安稳、身心顺遂、家门清泰,一切都方便,因为佛光里就有方便。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这就是无上方便。如果靠我们自己去学无量方便,能学到阿弥陀佛这么好的方便吗?
第六章就讲到这里。
前一章是“离菩提障”。“离菩提障”是从消极、负面的方面来表述,属于“遮诠”。诠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遮诠,一种是表诠。“遮”就是遮止,不好的都没有,这就是“离菩提障”。第七章讲“顺菩提门”,是从正面、积极的方面来说明,是表诠。
这两章都是配合第五章“善巧摄化”来的。善巧摄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就体现在离菩提障、顺菩提门,这说明净土门的菩提心和菩提行很容易成就。
这一章大致的来意是这样的。
又,无染、安、乐三清净心之德,难以具足,今由佛力巧方便,得三种清净心顺菩提门法满足,故说顺菩提门。
“顺菩提门”这一章,主要说了三种清净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和乐清净心。这三种清净心之德,如果以我们众生本身来讲,难以具足。但是今由佛力“巧方便回向”,得三种清净心,“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所以这一章叫“顺菩提门”。
这是这一章的大意,也是标题的意思。
1.释文句
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
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这一章是紧扣第六章来的,也是紧扣第五章。第五章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三种清净心主要是从这三句来的,三三相配对。第六章说依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有三种,这里也讲三种。
“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这是配对“巧方便回向”第一句的,“不求自身住持之乐”。
“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配对第二句,“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很显然是配对第三句,“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所以,这是配对来的,是从正面说明。
(1)无染清净心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我们看到这句话,就想到《华严经》的偈语:“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三种清净心,第一句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第二句是“但愿众生得离苦”,第三句是要给众生一切安乐。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身求乐,即违菩提。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以我们来说,想要拥有“无染清净心”,靠圣道法门自力修行,是非常难的。净土法门只是愿生净土,不为自身求诸乐,只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无染清净心”,这就很容易了。
“菩提”是觉道,无上觉道,是清净无染之处。
“若为身求乐,即违菩提”,“为身求乐”就有染污。“为身求乐”是三界乐,求身乐就被身所染。
(2)安清净心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拔一切众生苦”,不是我们自己有这个力量。如果是圣道法门修行,就要以自己的力量来拔一切众生苦。净土法门是靠佛力,佛力拔众生苦,“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巧方便回向”这三句当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句,前两句都归到第三句。“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最重要的是第三句“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有了这一句,就能“不求自身住持之乐”,就能“欲拔一切众生苦”。我们怎么拔众生苦?就是摄取众生生安乐佛国,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虽然讲了三句,但主要是第三句“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巧方便回向成就,前面两句都是为这一句作铺垫的。
这里也一样,虽然讲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但主要是归到第三句。
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众生在三界无安的火宅当中,但如果证得无上菩提,就得究竟安稳,所以说“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
如果没有让众生脱离三界火宅、生死苦恼的愿心,就跟菩提相违背,不顺菩提。这是一种反显,就是说如果不作愿拔众生离生死苦,这就违菩提;如果顺过来,作愿拔一切众生苦,这就是“顺菩提门”。
(3)乐清净心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昙鸾大师解释说:
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
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成佛,成佛就是“毕竟常乐”。“常、乐、我、净”,这是涅盘四德。
“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这也是从反面说明。如果没有这样的愿心,就违背了菩提。因为菩提是让众生得毕竟常乐,如果不令众生得毕竟常乐,不就跟菩提相反了吗?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依大乘门。大乘门者,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
这个“毕竟常乐”,依什么而得呢?“依大乘门”。大乘门修行成就,成佛了,就得“毕竟常乐”。
“大乘门”也叫“大义门成就”,不管什么人,只要到了极乐世界,都必定成佛,所以说“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这里说“大乘门者”,前面也说“大乘所以也”,一旦往生净土,就都是大乘不动菩萨,所以,“大乘门”就是彼安乐佛土。这些话虽然简略,意义都非常好。
有的人贬斥净土法门,说净土法门是小乘,他不知道这是大乘门。
我们修学法门,要得到“门”,如果房间没有门,就进不去。如果要获得大乘的功德和成就,安乐净土就是大乘门。特别是我们这样的下劣凡夫,除了安乐净土,我们想学大乘,都没有门;只要求生安乐净土,大乘就得了门。凡夫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不求生安乐净土,大乘没有门。
道绰大师就说:“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虽然有两种门,这两种门都是大乘,但是“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对下劣凡夫而言,圣道门已经关闭了,对我们这样的众生是不通的;“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这才是我们能修学的大乘。
“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我们凭什么能让一切众生得大菩提呢?我们自己还得不到大菩提呢!所以后面就补充说:
是故又言“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要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有一个究竟的方便,有一个大乘门,是什么?“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所以“是故又言‘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句,前面讲的三句跟圣道法门没什么差别;如果没有最后一句,就不是净土门,也不叫易行道,也不叫无上方便,就没有方便了。所以,最后一句解释“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
“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显示净土门特质
前面三句,在圣道门和净土门都是相通的。第一句“无染清净心”,圣道门也这样说,“不为自身求安乐”。第二句“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圣道门也说“但愿众生得离苦”。第三句“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圣道门就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最后一句“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如果没有这一句,就跟圣道门一样了。
所以,前三句是落在最后一句,“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这一句不光是在解释“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还翻对上面两句:“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所以“拔一切众生苦”;“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所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所以,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都归在这一句——“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这一句就能显示净土门的特质,显示净土门是易行道,才能“拔苦与乐”。能拔一切众生苦,能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毕竟常乐,都是因为这一句,因为安乐净土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是大义门、大乘门。这些含义都是因为这句话而成立的。
由此我们就能非常明显地知道,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回向,阿弥陀佛愿心庄严的净土,有这样摄化众生的功能。阿弥陀佛当初发愿作愿摄取一切众生生彼安乐佛国,我们也如此发愿,摄取一切众生生彼安乐佛国。所以,这是无上方便、毕竟成佛道路,是大乘门。善导大师说“念佛即是涅盘门”,就是从这里来的。只要念佛,就是涅盘门,因为“涅盘”能让众生得“毕竟常乐”。
下面总结:“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2.要点
(1)通意和别意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的文句比较缠绕,难懂一些,要怎样理解呢?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文意、通意、别意。
文意,我们首先要了解文句的意思。但是文句的意思比较表浅,所以接下来了解它的义意。义意有两种,一种是佛法的通意,一种是净土的别意。
比如前面分析的这一段,讲了三种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为什么特别取最后一句“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这就是净土别意,这一句就是“从通入别”。
佛法的通意,前面三句都是共通的;但是,光有通意,就不能显示净土的别意。我们读经典,特别是读净土的论典,不能只停留在佛法的通意上,一定要了解净土门的别意。
比如《无量寿经》里也有很多佛法通用的名词,如“灌顶声”“十力”“四无所畏”等等,也有通途的名相。但如果用圣道法门的思想来理解,那就是通意,就不能真正了解阿弥陀如来的愿心,不能了解净土法门的别意。所以,不能停留在佛法的通意上。
圣道法门的修行人,或者有圣道思想观念的人,他看到这些,就解释不出净土法门的味道,因为他是以通意来看的。
为什么要讲通意呢?因为净土法门也是大乘佛法里的一支,它跟大乘佛法有共通的地方,所以暂时以通意说出来。但是讲完了通意,我们还要看它的别意。
(2)别意有两种
别意有两种,一种是“言通意别”,一种是“从通入别”。
“言通意别”,就是在语言表达上用共通的名词,但是它的意思有特别的内涵。
比如讲“不退转”,圣道法门是自力修行不退转。净土门也讲“不退转”,名词是一样的,但是净土门的不退转是言通意别。“别”在哪里?就是凡夫众生可以现生得不退转。这个不退转是佛力住持的,这个不退转是阿弥陀佛力量的回向,让我们得到不退转;而且,这个不退转是直接以佛的果地为目标,“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它是从果向因的不退转。
圣道法门的不退转,要达到一定的证量,不是凡夫,凡夫肯定会退转;最起码要证悟无生法忍,得证初地,这才谈得上不退转。有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就是证圣位,不会堕入凡流;行不退,不会再退失菩提心;念不退,心心念念之间都往佛的果觉之海而行。
净土法门虽然也讲“不退转”,也用了这样的名词,但内涵完全不一样。净土法门的不退转就是成佛,所以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打一个比喻。比如爬山,你在悬崖底下,要到山顶来,一种方式是自己攀岩,岩石这么高、这么陡,你攀到什么地方才能不退转呢?只要没达到一定的位置,都有可能退转。我们爬山,经常退转,一开始劲头挺大,爬一半就不想爬了,就想退了,因为山太高了。只有爬到差不多了,有希望爬到山顶了,这时候才有可能不退转。但是如果坐电缆车,在最底下就不退转了,而且直接就到顶上去。
如果自己爬山,即使爬到“不退转”的地方,比如1000米的高山,你爬到800米,或者3000米的高山,你爬到2500米,但是仍然有一大截路要爬,离顶点仍然差得很远。如果坐电缆车,从山脚下直接就上去了,直达山顶。
净土法门讲不退转,“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靠什么呢?是因为有六字名号的吊篮,把我们装在里面,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按钮一按,我们就上去了,就不退转了。虽然我们是凡夫位,即使身体残障,都没有任何问题,直接就到山顶。
举这个比喻是要说明,虽然都是讲“不退转”,但是言通意别,名词一样,意思不一样。
再比如发菩提心。圣道门讲发菩提心,净土门也讲发菩提心,但是言通意别。圣道门发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净土门发菩提心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那能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巧方便,巧方便也是言通意别。圣道门的巧方便是“后其身而身先”,“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这对我们来讲就不算巧方便了。净土门为什么称为巧方便呢?“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虽然名词一样,但意义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理解净土门的别意。
这叫言通意别。
另一个是“从通入别”,先把通途的道理说一遍,最后引导进入别意。
比如我们刚才讲的三句: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如果就名词来看,可以讲是言通意别;但是从文句来理解,就是从通入别。前面引用这些,到最后都引导到“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这就是别意。
我们了解了这个思想之后,就要读到净土的别意。这个别意是从头到尾一贯相承的,必须顺藤摸瓜,慢慢摸索,不然理解不了。如果读不出别意,读到这里就会觉得挺难的,“拔一切众生苦,我们能做到吗?”后面还有“智慧、慈悲、方便”“般若、方便”一大堆。
所以,一定要读出净土的别意,这是一种读书方法,我们读净土门的着作都要这样理解。如果能掌握这个方法,顺着这个方法来思维,理解起来就不会太差,不会太偏远。
(3)愿生极乐即菩提心
┌无染清净处┈┈┈┈┐
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极乐世界
└毕竟常乐处┈┈┈┈┘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菩提是毕竟常乐处”,“处”也有通别的意思。一般来讲,“处”是处所,这里昙鸾大师最后点明“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这个“毕竟常乐处”是什么呢?“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也就是说菩提即安乐佛国土本身。
“菩提”是一种证悟的境界、阶位,但是这里直接用“安乐佛国土”来说明,说安乐世界当体就是佛的正觉——佛的正觉就是“菩提”。也就是说,整个安乐佛土就是佛的正觉,所谓“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整个极乐世界完全是佛的正觉的显现,依正不二。所以,我们愿生极乐就是菩提心,因为极乐本身就是菩提境,以菩提境为心就是菩提心。
(4)法乐当求
“不为自身求诸乐”,是不求染污之乐,但是清净之乐还是要求的,所以叫“乐清净心”。如果法乐也不求,清净乐也不求,这就跟净土的意义相违背,失去了佛法的意义,也失去了安乐国立名的内涵。“安乐国”,就是让我们得清净安乐。昙鸾大师说:“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所以,不是求染污乐,是求清净乐、安稳乐、毕竟常乐,这是如法的;如果连这个也不求,修学佛法就没有意义了。
佛法修行就是为了拔苦与乐,不论是自利还是利他,都以这个为目标。而且,安乐国之所以称为“安乐国”,目的就是要以国土之名来悟物,以国土的名字让众生得到利益。
(5)愿生心即清净心
这里提到三个清净心,我们就想到龙树菩萨说“信心清净”,善导大师说“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两位祖师所说的跟这里的三个清净心是一样的,这三个清净心其实就是“清净愿往生心”。
这个“清净愿往生心”,是在贪瞋烦恼的众生心中所生起的,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没有贪瞋烦恼才有清净心,不是的。即使贪瞋烦恼具足,但我们的愿往生心就是清净心。为什么?这里就讲了三个:无染清净、安清净、乐清净。自己愿往生,也愿一切众生得往生。因为这个愿生心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的,是佛心成为众生心,所以这个心是清净的,而且不被贪瞋烦恼所染污。
凡夫众生,生在杂染的世界,六根对六尘,没有一个不被染污。眼对色,耳闻声,鼻嗅香,这一切都是染污的。那为什么能有“清净愿往生心”呢?这是以佛力巧方便回向成就。
所以,这个愿生心不为一切世法所染污,是无染清净;而且,这个清净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是安清净;这个清净心还是大义门成就,因为往生净土都得大菩提,毕竟常乐,所以叫乐清净心。
这一章是对前面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总结,因为前面三章讲了很多概念。第五章主要说五门修行所集一切功德,有三句话,“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最后总结“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第六章也有很多新的概念,可能大家听起来有点缠绕。“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这就讲智慧、慈悲、方便。然后说远离三种心: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这就有六个概念。第七章又有三个概念: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有三个心。加起来,就有十几个新鲜名词。天亲菩萨也怕我们理不清,所以就总结一下,把多的变少,这就叫“名义摄对”。
“名”就是名称、名词、名相。前面讲的都是名相: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慈悲门、智慧门、方便门,这些都是名相。
“义”就是名相当中所含的道理。
“摄”,一方面名和义互相摄入,另一方面,不同的名相之间也有互相摄入的关系,可以归纳。
“对”就是对应。
总的来讲,就是把前面的九个概念摄为四种心。把“智慧、慈悲、方便”这三个概念归纳为两个:“般若”和“方便”。把“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这三个心归为一个心,叫作“远离障菩提心”。把“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这三个心略在一处,称为“妙乐胜真心”。这就是把九个变成四个。
1.般若与方便
名义摄对者: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向”就是前面,指第六章。前面说依智慧门、依慈悲门、依方便门。
“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智慧、慈悲、方便这三种门,都归纳摄入在般若当中。“般若”是什么意思?比如六波罗蜜当中,般若波罗蜜必须通贯前面的五种。这里是说,智慧、慈悲、方便都是以般若为本质。
“般若摄取方便”,这个般若,也不是单独的般若,般若本身也具足方便。
(1)权实二智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
“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省机之智,备应而无知;寂灭之慧,亦无知而备省。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
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
先解释“般若”这个名词。
“‘般若’者,达如之慧名”,“般若”没有翻译,如果翻译过来就叫“智慧”,但不是一般的智慧,是“达如之慧”。“达如”,“达”是通达,契悟;“如”是真如。也就是说,“般若”是智慧的名称,但是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是契证真如的智慧,这称为“般若”。智慧也好,慈悲也好,方便也好,它不是一般的,都是契证真如的。
当然,这些都是圣道通途的解释,我们要读出净土门的别意才行。净土门如何契证真如,大家可以去思维。
“‘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和“通权”是两个相对的词,“通”和“达”是一样的意思,“权”和“如”是相对的。“如”就是真如、一如,如如不动,它是真理的本体,是“一”的境界;但是“权”就不一样了,“如”是“一”,“一”的真理必须显现为无穷的万象,显现万象就称为“权”,我们通常说“权巧、权宜”。“权”是真理显现出的一切现象,真理当然会显现成一切事物、现象。如果只是在“如”的境界当中,就跟阿罗汉一样,就跟七地沉空难一样,就在寂灭当中,就不能通权;不能通权,就不能广度众生。所以,“如”的境界能够展现在一切的事、境当中,这叫“通权”。
极乐世界是不是真如的境界?是真如的境界。但是它通权,展现为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相,这就是通权。如果没有这样的“权”,只是“如”,只讲常寂光净土,众生无法得利益。尤其是极乐世界以国土名字来摄化一切众生,这就是通权。
这里讲的“方便”,就是讲方便摄化众生,所谓“通权之智称”。“方便”,前面说“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对众生来讲,这就是方便。“‘方便’者,通权之智称”,有这个方便,才能摄化众生;摄化众生,是要有智慧的,所以,方便也是一种智慧。
佛的智慧有两种,一个叫权智,一个叫实智。实智就是证悟诸法本来一如的体性,证悟空性、真如,这个智慧叫“实智”。“权智”,就是能够了达一切万事万物的方便差别,然后以此来度化众生。虽然度化众生,但是心住在真如实境当中,所以叫“权实二智”。
以实智来证悟一切诸法本来共同的体性。诸法有共性,共性就是空性、法性,这是靠实智来证悟的。权智就是诸法的差别相,如果只有实智、没有权智,虽然了悟诸法空性,但是无法度化众生。
比如一棵草,怎么能养得好,它怎么开花,有什么生长周期……如果没有权智,就不能真正了解。但是如果只有权智,没有实智,就会障碍在这些地方,把虚妄的东西当作真实的。没有通达它的空性,讲得再好,“我是怎么培养的……”——科学家搞的都是“权”,而且这个“权”也谈不上“权智”,因为权智跟实智是配合的,科学家都是在表象上着力。
现在的科学很发达,搞基因重组,搞基因工程,但这些都是“权”,是表面上的。在佛教里,佛是一切智人,佛对于这些知不知道呢?当然知道。那佛怎么不把科学发展好?那样佛不就成了大科学家了嘛!佛知道这些,但他不搞这些,因为这些对解脱没有帮助,只会让我们停留在所知障当中,还起骄慢心,还破坏环境。所以,佛知道也不搞,这些跟解脱不相关。
“达如则心行寂灭”,“达如”是契证真如,这是不可言说的境界。“心行寂灭”,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在“如”——一如不动的境界当中。
但是,光是“达如”还不行,还要有方便,能出得来。“达如”是进去了,还要出得来,“通权”就是出来。
“通权则备省众机”,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他是什么种性,有什么好乐,适合什么法门,有什么因缘。这样就可以教导他们。
“省机之智,备应而无知”,前面讲“备省众机”,“省机”要有智慧,要观察众生。“备应”,就是不管三六九等、上中下根,一切根机都能应;虽然应不同的根机,但是自己内心如如不动,虽然每一个都知道,但是又“无知”。这个“无知”就是无分别,不起分别念,不是作意的、有分别念,认为有一个“知”的念头。前面解释过了,“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这里也是一样的意思。“省机之智”,能够备应一切众生的根机,都能够了解,但是心还是住在一如的境界当中,不起分别念。
“寂灭之慧,亦无知而备省”,“寂灭之慧”就是“般若”,般若达如,在一如境界当中,是无知的。虽然无知,但是可以在这种境界里省察一切众生的根机。就像大圆镜,大圆镜不作念分别,但是可以照见一切。有一棵草动一下,它马上就知道了;有一只狗跑过来,它马上也照到了。
佛心就是这样,佛心无分别,平等了达一切。佛心就像大圆镜,众生就像小草,比如大圆镜照在这里,这里有千草万草,风吹过来,每棵草都摇头,这面镜子里都照得很清楚。十方众生业风一动,一切起心动念,作恶还是行善,佛都清楚地知道,了了分明。而且这个了了分明根本不需要动一个念头,“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安个摄像头”,用不着,因为佛是“大圆镜智”。
这就是“无知而备省”“备应而无知”。因为佛住于“寂灭之慧”,在“达如”当中,是如来。“如来”,“如”就是在一如的境界,在“寂灭之慧”当中;“来”,就是你的任何起心动念、说话言语、行住坐卧,佛当下了知:这就是“如来”。
讲“如来”,就是智慧高深、慈悲广大、神力无边。听到佛的十号,比如正遍知、如来、佛,虽然娑婆世界的语言不足以表达佛的智慧,但即使是这样卑劣的语言,说起来也非常庄严。
“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这里的“相”,读互相的“相”(xiānɡ),也可以读相(xiànɡ),作动词。
“智慧、方便”,这里的名词必须搞清楚。前面讲“智慧、慈悲、方便”三个,然后变成两个——“般若、方便”。这里讲的“智慧、方便”,其实就是“般若、方便”,因为“般若”也叫作智慧。如果这里的“智慧、方便”,只是取前面“智慧、慈悲、方便”里面的两个,那就把“慈悲”漏掉了,不是这样的。这一章开头就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所以,慈悲是含在般若和方便当中的。
“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什么叫“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呢?就是互相缘起。“动”,代表方便;“静”,代表一如,就是智慧。“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动”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方便,在方便的时候,要备省众机去度化众生。但这个度化众生,仍然是安住在般若的境界当中,在一如的境界当中,是以这个为背景,然后才来度众生,这叫“相缘”。
比如一辆车在路上跑,是以大地为背景,以道路为平台;这个平台是静止的,然后车运动,往前走。心也一样,度众生的时候,心就像安住在大地上,是一如的境界;然后再观察众生的根机,再行六度等等一切,就像车在运动一样,这叫“相缘而动”。
如果你动、大地也跟着动,你能动得了吗?所以,你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静,“相缘而动”。静的时候也要有动,如果都是静的,就看不出它是静,车一动,就显示出大地是静的。
像船在河里行走,船一走,就显得岸上是静止的;又像云和月,云一动,就显示月亮是静止的。这就是动和静之间互相反衬。
“静”是指一如的境界,“寂灭之慧”;“动”是备省之智,就是方便。动和静互相反衬,互相形容,是这个意思。
“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以方便度化众生的时候,心中仍然不失去一如的境界,这是“智慧之功”,有这样的智慧力。如果没有这个智慧力,一度众生,心就乱掉了。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如果没有智慧力,一随缘就变了。“动不失静”,这就是“随缘不变”,“动”是随缘,度化众生;但是不变,一如的法性、空性、真如没有改变。这就是智慧有功力,“智慧之功也”。
“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在静的时候,虽然心住于空性、法性、一如的境界,但并不是躲进去,像阿罗汉灰身灭智,或者七地沉空难,在大寂灭当中。如果那样的话,方便力就不够。这里是说,方便有这个力量,即使心住于寂灭当中,也可以随时起方便力度众生,这叫“方便之力也”。
“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这些解释,还是通途的意思。
(2)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
“应知”者,谓应知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萨法则不成就。何以故?若无智慧,为众生时,则堕颠倒;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是故应知。
没有智慧,去度众生,就会颠倒。为什么呢?不能了达一切空性、法性,就会把众生当作实众生,认为有实生死。“我很慈悲,要去度你”,这是堕于颠倒当中。如果有智慧,就知道众生如幻,就不会堕入颠倒,住在真实境当中。
“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没有方便,没有方便之力,观法性时,就跟阿罗汉一样,就跟七地沉空难一样,堕入到大寂灭当中。
或者是堕颠倒,或者是证实际,这两种情况下,菩萨不都死掉了吗?堕颠倒,根本就不是菩萨了,就跟众生一样,成了颠倒凡夫;证入实际以后,就跟阿罗汉一样灰身灭智,也不是菩萨。所以,要有智慧,要有方便,同时具备这两点。
有智慧,有方便,度众生时就不堕颠倒、不住实际,就是不住两边,也不住中流。两边就是此岸和彼岸,这边是生死此岸,叫“堕颠倒”;彼岸,涅盘彼岸,叫“证实际”。既不住于此岸的颠倒,也不在灰身灭智的境界当中,而是来回运度。菩萨度众生,是在此岸和彼岸之间来回运度。所以,智慧和方便必须互相成就,菩萨法才成就。
这是从圣道的通意来理解,我们还要了解它的别意。
2.远离障菩提心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向说”,还是指第六章。把这三种法缩在一起,就是“离菩提障”。天亲菩萨怕这三个我们记不清楚,因此就缩在一起,就是“远离障菩提心”,没有障碍,无障心。
(1)诸法各有障碍相
诸法各有障碍相,如风能障静,土能障水,湿能障火,五黑十恶障人天,四颠倒障声闻果。此中三种不远离,障菩提心。
“诸法各有障碍相”,法和法之间是有对治的。
“风能障静”,想静止,一起风就静止不了,“树欲静而风不止”,所以说“风能障静”。
“土能障水”,水来了,用土挡住。
“湿能障火”,湿就是水,水能灭火。
“五黑十恶障人天”,“五黑”就是杀盗淫妄酒,五种黑业;这些业不清净、不白,所以叫“五黑”。“十恶”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十种恶业。“五黑十恶”会障碍我们得人天果报,作五黑十恶的业,下辈子不能生到人天,就障碍住了。
“四颠倒障声闻果”,“四颠倒”就是四颠倒法: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我们众生都在四颠倒当中:无常以为是常,追求恒常;以苦为乐,苦的认为是乐的,求五欲、求发财等等这一切,财色名食睡,这其实是苦;以无我为我,最无理、最没来头的就是“我”,但是自己觉得最有来头;以不净为净。这就是凡夫的四颠倒。“四颠倒障声闻果”,四颠倒法如果不破,就得不到声闻的利益。
前面是讲诸法障碍相,这里说“此中”,如果有“我心贪着自身、无安众生心、供养恭敬自身心”这三点,绝对障碍大菩提心。“此中三种不远离,障菩提心”,所以要远离。
(2)若欲得无障,当远离此三种障碍
“应知”者,若欲得无障,当远离此三种障碍也。
这三种障碍,如果靠我们自己,是远离不了的。凡夫众生,谁不贪着自身?夏天凉快,谁不喜欢贪点凉?谁安众生心?“自己都安不了呢,我不惹你就算不错了!”供养恭敬自身心,“我本来就要人家供养恭敬我”。所以,靠自己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三种障碍自然就远离了。这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是靠佛力。
我们凡夫的罪业非常深重,哪里有安众生的心啊?但是这么颠倒、罪业深重的凡夫,居然心中还“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人中芬陀利花,这就是“安众生心”,就是“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这是靠阿弥陀佛。
所以,净土法门真的是黑暗当中的一束光明,确实可以破除我们内心的黑暗,消除我们的业障。
凡夫学一般的法门,往往是“常与名利相应”。我们学净土法门,先要有机法两种深信,首先就知道自己不行,想要供养恭敬自己,“哎,还是供养阿弥陀佛”,不会自大。我们有什么本事呢?我们自己不行,是病号,不是医生;是乘客,不是船长。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样就会“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我们到极乐世界,也不是为了贪身体的五欲之乐,是为了清净法乐。所以,只要愿生净土,只要“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自然远离这三种障碍。
如果修行圣道法门,依我们的根机,这三种障碍是绕不过去的,肯定障碍住了。
3.成就妙乐胜真心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前面我们学了两段:“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向说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这是对应第六章“离菩提障”的两种摄对。“摄”是说这三种心摄到“远离障菩提心”,也就是“无障心”;“对”就是用“无障心”来对应这三种心。
下面是对应第七章“顺菩提门”的内容。“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向说”是指第七章所说的。这里是列了一个名词,以“妙乐胜真心”来摄取前面三种名词: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和乐清净心。因为这三种心是以极乐净土为所缘境,所以是“无染清净、安清净、乐清净”:“无染”就是清净,“安”就是清净,“乐”就是清净。在我们这个世界,“无染、安、乐”这三个词是谈不上的。
下面看《往生论注》的解释:
“乐”有三种:一者外乐,谓五识所生乐;二者内乐,谓初禅、二禅、三禅意识所生乐;三者法乐乐,谓智慧所生乐。
此智慧所生乐,从爱佛功德起,是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三种心,清净增进,略为“妙乐胜真心”。“妙”言其好,以此乐缘佛生故;“胜”言胜出三界中乐;“真”言不虚伪、不颠倒。
(1)外乐、内乐、法乐乐
昙鸾大师把“乐”分为三种。
┌外乐┈五识所生乐┐
│ ├三界内
乐┤内乐┈意识所生乐┘
│
└法乐┈智慧所生乐┈三界外
“外乐”和“内乐”是三界中之乐。“外乐”指五识所生乐,就是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感触所生的乐。“内乐”是禅定所生乐,就是意识所生乐。“法乐乐”是智慧所生乐,从爱佛功德所起。
佛功德者,三严二十九种。
爱佛功德故,愿生净土,非贪染自身,故远离我心三种。
非仅不贪染自身,更增上广大,欲拔一切众生苦;非唯拔众生苦,更增上广大,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毕竟常乐。
“爱佛功德”,就愿生净土。佛功德就是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这三严二十九种功德都成为佛的功德,因为我们爱佛功德,所以我们愿生净土。现在有人不愿生净土,大概不爱佛功德。
“非贪染自身”,愿生净土,不是为了贪染自身,所以说“远离我心”等三种心。
为什么说“清净增进”呢?因为不仅不贪染自身,而且更加增上广大,欲拔一切众生苦,这就是安众生心;不仅拔众生苦,而且更加增上广大,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毕竟常乐。所以说“是三种心,清净增进,略为‘妙乐胜真心’”。
(2)妙乐、胜乐、真乐
此智慧所生乐,乃是妙乐、胜乐、真乐,真乐离苦,胜乐出三界,妙乐成佛。
这个“乐”,昙鸾大师用三个字来形容:妙、胜、真。
┌妙┈缘佛生故
乐┤胜┈胜出三界
└真┈不虚伪不颠倒
“妙乐”,因为这个乐是缘佛功德所生,所以称为“妙乐”。
世间的乐,不论是五欲乐的外乐,还是禅定乐的内乐,这一切都是缘于世间的虚妄众生所生,这种乐是不清净的,是染污的,不会给我们安稳,也不会给我们真正的乐。三界内之乐,既不妙,是粗劣;也不胜,是卑劣;也不是真实,是虚伪、颠倒。反过来显示缘佛所生之乐有“妙、胜、真”三个特点。“妙乐”,缘佛所生;“胜乐”,胜出三界,出于三界之外;“真乐”,此乐不虚伪、不颠倒。
于此土即得“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无诸难成就者,唯以法乐。
┌真乐┈离苦
愿生净土无量乐┤胜乐┈出三界
└妙乐┈成佛
“真乐”就是离苦。我们世间的乐并不能离苦,乐是以苦为背景,而且乐极生悲,乐的当下也是苦。但真乐是离苦的,不是跟苦相对的乐,所谓“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爱乐佛法味”“受乐常无间”。“胜乐”,胜出三界。“妙乐”,成佛。
所以,在此土得“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的无诸难成就,这就是法乐。
下面是第九章“愿事成就”。第九章“愿事成就”是一个结果;第十章,结果更加广大,是净土之果——“愿事成就”。是什么“愿事”呢?愿生净土之事,愿生净土这件事达成了。
我们把前面总结一下。
第一章“愿偈大意”,“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第一章说明整个愿生偈的根本目标是愿生极乐世界。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第二章说“起观生信”。“起观”是方法,“生信”就是对于愿生极乐净土这个目标生起信心,这是总说。然后说了“示五念力,出五念门”。“示五念力”就是生信,说明五门修行一定可以往生。哪五门呢?就是“出五念门”,五念门就是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和回向门。虽然对五门都作了解释,但是详细展开的是观察门和回向门。礼拜门,简单讲就是磕头,身业礼拜。赞叹门,解释得也比较简略,净土法门修行是非常容易的,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作愿门,就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它的前提在哪里呢?在观察门。通过观察极乐世界的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而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察门说“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广”就是广泛地观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略”就是止于一处,一心专念,愿生彼阿弥陀佛净土。所以,作愿门是含在观察门当中的。观察门,就是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三章“观行体相”,观的是众生体和器体,它的相就是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相,一一地把它们列出来。
观察门“观行体相”的根本来源,就是第四章“净入愿心”。如是清净的三种庄严功德,是阿弥陀如来愿心庄严所成就的,所以说“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知道这一切是阿弥陀佛所成就,回向、布施给我们众生的,这样观察,信心才能建立起来,不然怎么有信心呢?这是观察门,从第三章“观行体相”,到第四章“净入愿心”。
然后到第五章“善巧摄化”。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要普遍摄受一切众生往生彼安乐佛国,所以我们凭靠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凭靠阿弥陀佛的大愿,我们也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叫“善巧摄化”,这样就可以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这个浊恶的世间,如果以其他法门摄化众生,就不善巧,虽然也讲“巧方便”,但不算善巧。“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净土法门称为“巧方便”,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在前面。这样的“善巧摄化”具有两个作用:“离菩提障”和“顺菩提门”。
第六章“离菩提障”,净土法门发大菩提心要到净土成佛,是没有障碍的。
第七章“顺菩提门”,这是非常顺当的。“顺菩提门”也就是“顺彼佛愿”,阿弥陀佛的誓愿已经成就了,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顺彼佛当初的本愿,也就是顺了他现在果上的正觉,这就是“顺菩提门”。
第八章“名义摄对”,是把前面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名义作一个总结,所以叫作“名义摄对”。由九个名词归为四个名词——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和胜真心。以少摄多,让我们好发心。
五门修行,主要讲的是观察门和回向门。由观察门而愿生净土,自然就会礼拜、称名。所以,四种心——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和胜真心,随顺五种法门,自在业成就,毕竟往生安乐净土,这叫“愿事成就”,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望就达成了,平生业成。所以,“愿事成就”是讲果地,前面是讲因。
《往生论》言:
愿事成就者: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如是菩萨”,把我们喊为菩萨。
《往生论注》解释说:
“应知”者,谓应知此四种清净功德,能得生彼清净佛国土,非是他缘而生也。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菩萨摩诃萨”,档次又升高了!
“随意自在”者,言此五种功德力,能生清净佛土,出没自在也。“身业”者,礼拜也;“口业”者,赞叹也;“意业”者,作愿也;“智业”者,观察也;“方便智业”者,回向也。言此五种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
1.五至九章之一贯
从第五章到第九章,主要是从第五章“巧方便回向成就”的三句话来的,大家一定要紧盯这三句话。
第五章说:“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就是第九章所讲的“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
下面三句,“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后面一直到第九章,就是从这三句来的。这三句又以最后一句为根本,因为有了最后一句,才有前面两句;如果没有最后一句,前面两句就没有根了。最后一句才显示出净土法门的特色,前面两句还是通圣道门的。
(第五章善巧摄化) (第六章离菩提障) (第七章顺菩提门)
┌不求自身住持之乐┈┈┈┈依智慧门,远离我心贪着自身┈┈┈→得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
├欲拔一切众生苦┈┈┈┈┈依慈悲门,远离无安众生心┈┈┈┈→得安清净心,拔一切众生苦┈┈┤
└作愿摄取众生共同往生┈┈依方便门,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得乐清净心,摄取众生生彼国土┘
↓ ↓ ↓
(第八章名义摄对) 般若→方便 远离障菩提心 妙乐胜真心
↓ ↓ ↓ ↓
(第九章愿事成就) 智慧心 方便心 无障心 胜真心
这三句到了第六章,就称为智慧门、慈悲门和方便门。第一句,“远离我心贪着自身”,就是“不求自身住持之乐”,这是智慧门;第二句,“远离无安众生心”,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这是慈悲门;第三句,“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方便门,因为“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怜愍一切众生心”,如果我们真的怜愍一切众生,对众生起大慈悲、怜愍心,就要作愿自信教人信,就要作愿摄取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才是真正的怜愍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这不是为自己,也不是自己有能耐,是靠阿弥陀如来。
第六章的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在第八章“名义摄对”中,就摄为两种:般若和方便。其中,“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这是遮诠的表达方法。这三种心略为一处,名义摄对,摄到哪里?摄对到第九章的“无障心”。
第九章说“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这里的“智慧心、方便心”,不是“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当中的“智慧心、方便心”,而是“名义摄对”摄成“般若和方便”,以这两个来说“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就是离菩提障,就是第六章的三个远离,这叫“无障心”。前面第七章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到第八章“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到第九章又更简略了,把“妙乐”两个字拿掉,叫“胜真心”。
这样我们就知道这四种心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咬住第五章的三句话,把第六章的三个门三个远离心、第七章的三个清净心,浓缩、归纳、摄入到第九章的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
2.四心即是愿生心
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是四个心吗?其实这四个心就是一个心,什么心呢?愿生心。
┌自己愿生┈智慧心┈起观生信,明信佛智┐┌遮诠┈无障心┐
愿生心┤ ├┤ ├能生清净佛国土
└共他愿生┈方便心┈巧方便回向┈┈┈┈┘└表诠┈胜真心┘
怎么知道是愿生心呢?愿生心分为两个,一个是自己愿生,一个是共他愿生。自己愿生就是“智慧心”,共他愿生就是“方便心”。
这种愿生心,如果用遮诠的方法来说明,叫“无障心”,无障就是我们愿生净土没有障碍;如果以正面表诠的方式来说,就是“胜真心”,就是说我们愿生净土的这个心是殊胜的,是“胜过三界道”的,是真实的,是不虚伪、不颠倒的,是缘佛功德所生,是微妙的。
所以,这四个心说到底就是愿生心,昙鸾大师说“此四种清净功德,能得生彼清净佛国土”。
昙鸾大师又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愿往生”是因,“皆得往生”是果。我们愿往生是“清净愿往生心”,这个“清净愿往生心”是缘佛功德所生,彼功德如实故,行者也得如实功德。
这种“清净愿往生心”的功德,展开为四个面向来说明,即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
它是智慧的,为什么?明信佛智,起观生信,所以它是智慧心,这个智慧心是明信佛智。
为什么称为方便心呢?自己愿往生,也劝别人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方便。“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非常方便。你叫别人往生西方净土,怎么去?念佛就可以了,愿往生一定能往生。你度化方便,他听着也方便,修起来也方便。如果你跟他讲六度万行,他修不了。
后面的无障心和胜真心,等于是用遮诠和表诠两种方法,对前面的智慧心和方便心作了表示。方便心就是“巧方便回向”,非常明确地说明能生清净佛国土。
昙鸾大师说,“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这就是“起观生信”。“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这个愿生心是怎么来的?是由“观行体相”和“净入愿心”而起的愿生心,所以是“清净愿往生心”,这样的愿生心是智慧的。
我们哪有智慧?没有智慧。佛所讲的智慧,不是依世间人的标准。比如以蚂蚁来看,会出去打食,能闻到糖的气味,这是有智慧的;但以我们人来看,这不叫有智慧。以马来看,“老马识途”,老马认识道路是有智慧的;以人类的眼光看,这不叫智慧。以人的眼光看,人类会搞科学发明,这是有智慧的;但是以佛眼来看,这不叫智慧。
佛说,你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你是有智慧的;你愿意出离六道轮回,你相信极乐世界,愿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愿意专修念佛,你就是人中芬陀利花,有大智慧!
在这个世间,即使被别人说成智障,甚至老年痴呆,但是只要会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就都点头说:“有大智慧!”一个人什么事都不会做,只要会念佛,就是有智慧的人。
搞了很多发明,娑婆世界的人都给他竖大拇指,但是他不念佛,十方诸佛的眼睛就都闭着不看,也不赞叹他为人中芬陀利花。
所以,佛教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如果被世间人赞叹成有智慧的人,可能是下地狱下得快一点。为什么有智慧?因为很会往三恶道里跑,很会找到缝隙钻下去,跑了第一名,大家都赞叹你。有一个词叫“作茧自缚”。蚕非常有“智慧”,吐了一层丝又吐一层丝,把自己裹得非常紧,然后被人扔到开水锅里烫死了。这算什么智慧呢?凡夫众生的智慧就是贪瞋痴的智慧,很会造杀盗淫妄这些罪,那只能被阎罗王逮住,这不叫智慧。真有智慧,就要知道怎么从三界跳出去。
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有一个大水缸,缸底有一个洞,水往下漏。鱼在里面开会,它们也很有智慧,每天在里面研究怎么吃水草、怎么游。但是,真正有智慧的话,应该是想办法如何在水缸里的水滴完之前,跳出这个水缸,到大海里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如果缸里有一条鱼,它既不游,也不动,它知道水就快滴完了,它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回到大海呢?这条鱼就是有智慧的。如果在缸里游来游去,水滴干了都不知道,那能叫有智慧吗?
有人把鱼逮到火锅店,放在水缸里,有很多食客在那里点菜,“就要这条”。鱼在里面根本就不知道,游来游去,还摆尾巴给别人看呢。鱼互相之间还说“你游得真好!缸这么小,你在里面游动自在,还会吐泡泡,你是一条有智慧的鱼”。这算什么智慧?马上就要拿到刀板上了,马上就要下锅了,都不知道。
其中有一条鱼一看,“他来点我当菜,我得装死”,这不就是有智慧吗?最起码躲过这一劫。“装死还不行,还得想办法,找人放生”,这时候有莲友去了,放生。这就有智慧了。
我们在三界当中,如果没有想办法出离三界,在三界里游来游去,还自我炫耀,“我赚了多少钱,我结婚生子,我儿子怎么样,我孙子怎么样……”这叫有智慧吗?阎罗王马上就抓你下锅了。这都不叫有智慧,没有想过出离三界,这怎么叫有智慧呢?
我们游泳游不过别人,吐泡泡也吐不过别人,甩尾巴也甩不过别人,我们是有残障的鱼。但是我们想要离开这个鱼缸,我们在想怎么出离三界,释迦牟尼佛说:“这就是有智慧!”这个智慧是我们自己有的吗?我们没有这个智慧,是佛教我们的,所以要明信佛智。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你应当出离三界啊,你应当求生净土啊,不要在这里玩,有什么意思啊,你都不烦吗?真是娑婆世界堪忍众生。”
佛怜愍我们,一次一次地跟我们讲,终于这条鱼被讲得明白了:“哦!原来还有餐厅,还有刀板,还有火锅,原来要斩我……还有大海,哦!我要回到江河湖海里去。”这条鱼不就有智慧了嘛!我们就是这条鱼。
所以,愿生心就是智慧心。
有智慧还要有方便。光有智慧,“我想出离三界”,靠什么出离三界?没有方便能行吗?“哦!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我念佛,靠弥陀的愿力救度,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的鱼爸爸、鱼妈妈、鱼儿、鱼孙,都可以去了,所以我作愿摄取一切鱼往生江河湖海”,这就是方便门、方便心。
这有什么障碍吗?没有,所以是“无障心”。放生的人就在旁边,阿弥陀佛用六字名号来买我们,要放生了,我们只要愿意就可以了。
但是这个时候,有的鱼还说:“我不干!我偏偏要在这里下火锅!”有这样的鱼吗?现在,很遗憾,有啊!真是没办法。
阿弥陀佛用六字名号来买你放生,只要你愿意、答应,当然就给你放生了。放生到江河湖海里,“哎呀!真殊胜啊!”这叫“胜真心”。
这就是清净功德四种心。
3.四种心缘于如来愿心庄严
此四种清净功德互含互摄,举一摄余,面向不同,本质全一,推本由巧方便回向成就,缘于如来愿心庄严,非是他缘而生也。
这四种清净功德是互含互摄,举一摄余,有一种就可以含摄其他的。它们的面向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以愿生心为本质。
所以,《往生论》称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愿生”是根本。再推它的根本,是由巧方便回向成就,缘于如来的愿心庄严,所以讲“非是他缘而生也”,不是靠别的缘,是阿弥陀如来愿心庄严。
昙鸾大师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所以,非是他缘而往生的,是靠什么?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所以,读来读去,都读到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这么读就不会错。
4.随顺五门自在成就
转称“摩诃萨”,以愿事成就故。能生尚未生,犹在此土得此尊称,亦如“人中芬陀利华、大悲行者、吾善亲友、二圣胜友、五种嘉誉、法界兄弟”。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这里转称“菩萨摩诃萨”了,就是大菩萨。
为什么转称“摩诃萨”呢?因为到了第九章,“愿事成就”了,已经百分之百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这时还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十章才讲“利行满足”,才说“五果门”;现在他还在这个世界,只是四种心、五念门成就。
如果跟圣道门自力修行相比,我们是不能比的。因为这四种心也就是愿生心而已,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圣道门修行是发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净土法门只是发了一个愿生心,能跟他们比吗?我们修五门行,也就是礼拜、称名、作愿、观察、回向而已,他们是六度万行。六度,首先是布施,五念门里讲布施了吗?你家有好几栋楼,但是舍不得布施,没关系,五念门里没有这个要求。如果修学圣道门,两栋楼最起码要布施一栋。财施、法施、无畏施,内施、外施,光布施波罗蜜就够你心疼一把的,很难。
净土门是易行道,仅凭四种心、五种法门,就所作随意,自在成就;虽然个人修行和圣道门不能比,但是我们也称为大菩萨,“菩萨摩诃萨”,为什么?因为往生“所作随意,自在成就”,“愿事成就”之故。虽然现在还没往生,但是在这个世界就得到尊贵的称呼。释迦牟尼佛说我们是“人中芬陀利华、二圣为胜友、则我善亲友”;善导大师对我们有五种嘉誉:“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我们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同为兄弟。这些称呼都非常妙。《无量寿经》说:“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我们都是六十七亿菩萨当中的一员。
随顺五种法门,凡夫修五念门行,以佛愿成就,清净功德让于行者,行者得如实功德,故言随顺。
随顺五种法门,凡夫修五念门行,以佛愿成就,清净功德让于行者,行者也得如实功德,所以讲“随顺”。
随意自在成就:偏依佛力,显易行、安乐、超胜。
“所作随意,自在成就”,这是显示这个法门的易行、安乐和超胜。五门修行,这么简单容易就能成就,多殊胜啊!
方便智业:巧方便回向,作愿摄取众生共同生彼佛土。
这里讲的“方便智业”,就是第五回向门,“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是无上方便、巧方便,所以叫“方便智业”。
我们一般讲身、口、意三业,身业礼拜、口业称名、意业作愿。“智业”,“起观生信”,观察极乐世界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而生信心愿往生,这是智慧之业。
我们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自己愿往生,共他愿往生,这也是智慧。它跟第四“智业”相比较,带有方便,所以叫“方便智业”。
此五种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五种为完整形态,或有具四、三、二、一者,皆名真实业,自在往生。
这“五种业和合”,是讲完整的形态,不一定五种都要修,或者四种,或者三种、两种、一种,都行。比如《观经》下品下生的人躺在床上,他能礼拜吗?不能。他只有一个称名。所以,具三种、四种,都是“真实业”,也都是“自在业”,都能成就。
5.四心与五门的关系
四种心和五种业,为什么叫“随顺”呢?
┌智慧心┐
以四种心┤方便心├随顺五种法门┈往生净土,自在业成就
│无障心│
└胜真心┘
这四种心贯穿在五种业当中,这五种业都是从愿生心——自己愿生,共他愿生——所生出来的;同时,这五种法门修行也必然会产生愿生心,因为“起观生信”。所以,四种心——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五种法门,就是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它们是心和行的关系。
如果以《无量寿经》来说,这四种心就是“至心、信乐、欲生”,五种法门就是“乃至十念”,这样就必定往生。
“所作随意,自在成就”,是因为阿弥陀如来当初发的愿已经自在成就了,我们今天才能自在成就,不然哪能自在成就啊?根本在这里,读来读去要读到根本。
所以,昙鸾大师在后面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道理非常明显。
6.与善导大师两段文释义比较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说(《圣教集》856页):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四种清净心,“四种清净功德,能得生彼清净佛国土”,四种清净心即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三心”跟“四心”之间,有对应关系。
┌智慧心┈发愿心┐
│ │
│方便心┈回向心│
四心┤ │
│无障心 ├随顺五种法门┈往生净土,自在业成就
│ │
│ ┌至诚心│
└胜真心┤ │
└深心┈┘
“智慧心”就是愿生心,对应“发愿心”。“方便心”就是共他愿生,对应“回向心”。“胜真心”对应两种,“至诚心”和“深心”,“至诚心”是真实心,“深心”就是“胜”。“无障心”就没有对应的了,无障心是用遮止的方式来表达的。
所以,“四心”跟“三心”是一样的。所以讲“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又如天亲《净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
《往生论注》说“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随顺法门故”,这也是自在往生。所以,讲的是一样的。
翻到857页,倒数第五行:
五门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应知。
前面说“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这里说“五门既具,定得往生”,善导大师这些语言的表达,跟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这里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里说“此四种清净功德,能得生彼清净佛国土”,就是对应前面的“具此三心,必得生也”。“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就是对应“五门既具,定得往生”。
那么,“三心”跟“五门”,还有“四种心”跟“五种法门”的关系怎样呢?“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应知”。
┌至诚心┈┈┐
以三心┤深心 ├合五念门┈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定得往生
└回向发愿心┘
这五念门,每一种门都是用“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来做的,这样“随起业行,不问多少”,不管是五门,还是四门、三门、二门,乃至一门,只要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来做的,就决定往生。或者就是一个礼拜,也决定往生;或者单称名,也决定往生;或者只作愿,也决定往生。所以说“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
《往生论》说,四种心“随顺五种法门”,就是五种法门与“三心”、与前面的四种心相吻合,这叫“随顺”。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说“真实业”,昙鸾大师说“自在业成就”,这是一样的。真实业就决定往生,因为真实业往生真实报土。自在业为什么能自在?因为是真实业。
五种法门修行得真实功德,所以叫“真实功德相”,不是不实功德。不实功德“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怎么能往生净土呢?所以,真实业和自在业是一件事。因为是真实业,所以自在往生成就;因为能够自在往生,所以它才称为真实业。不然,凡夫所修的世善、禅定,这些都不是真实之业,修这些只能在三界里轮回;也不叫胜真心,也不是智慧心,也不方便。
以上我们是把这两段合在一起看。
我们再看《观经疏》最有名的一段,“正定业之文”(《圣教集》653页):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正定业、真实业、自在业”,都是同一个概念。
既然是“正定之业”,它不真实吗?不真实之业能称为“正定之业”吗?所以,“正定之业”就是“自在之业”,百分之百往生。为什么?真实的。为什么真实?“顺彼佛愿故”。
《往生论》说“随顺五种法门”,这里只说一个“顺”。“随顺五种法门”还要归到这个“顺”,“顺彼佛愿故”。
┌自己愿生┈礼拜、称名┐
随顺五种法门┈观三严二十九种入如来愿心庄严,生信愿生┤ ├随意自在,
(观察门) (作愿门)└共他愿生┈回向┈┈┈┘能生清净佛土
“随顺五种法门”,怎么随顺五种法门?就是观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入如来愿心庄严。观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这就是“观行体相”,是观察门;入如来愿心庄严,这也是观察门。然后由此而生信愿生。
整个五念门的结构关系就是这样的。观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入如来愿心庄严,生起信心,“哦!是阿弥陀如来愿心庄严要救度我,那我就愿往生”,有这样的信心,所以生信愿生。
生信愿生,不仅自己愿生,“哦!这是阿弥陀佛普遍救度,大家都来往生”,所以,这个愿生自然含有两种:自己愿生和共他愿生。自己愿生,一定会有礼拜、称名,“阿弥陀佛救度我,南无阿弥陀佛!”礼拜、合掌、称名都在其中。共他愿生,就是回向门。
这就是随顺五种法门。这五种法门,“自在随意,能生清净佛土”。
所以,讲四种心也好,五种法门也好,都是一样的。四种心——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这是“随顺五种法门,往生净土,自在业成就”。
以愿生心——随顺称名——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这四种心浓缩在一起,就是愿生心;随顺五种法门,如果浓缩在一起,就是随顺称名。所以,往生自在业成就,就是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这样就更加简略。“名义摄对”当中,从九个概念变为四个概念;这四个心,再把它浓缩为一个,就是愿生心。随顺五种法门,五种法门归在一起,就是称念弥陀名号,这样就随顺阿弥陀佛本愿。阿弥陀佛本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就是对四种心的归纳;然后这五种法门,就对应“乃至十念”,这就“顺彼佛愿”,决定往生。
所以,所谓“随顺法门故”“自在业成就”,是因为阿弥陀如来自在,我们才能自在;如果他不自在,我们能自在吗?不可能啊。
7.何故说四心五念
为明净土门菩提心、菩提行;
为明净土门之简易、超胜;
为明净土门之丰富理论。
有人就说了:“天亲菩萨为什么搞那么复杂,绕那么大圈子?为什么说四心五念呢?”这有它的道理,是要建立净土门的菩提心和菩萨行。
因为净土门是大乘法门,它的殊胜之处、优越之处一般人不了解,就看得轻了,所以要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把它撑起来,显示净土一“家”的雍容华贵。
所以,当然得把这些理论拿出来,不然人家看不起。不光讲愿生心,还有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讲这些干什么呢?就是把这颗摩尼宝珠不同的光面拿出来炫,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交错光乱转”,看了就想要。如果讲得太质朴、太简略,有的人不生信心。
为了这个原因,为了建立净土门的菩提心和菩萨行,才讲这些。
同时,为了显示净土法门的超胜,所以要给它丰富的理论化。
当然,我们都已经了解了,我们都嫌讲得太多了,这颗摩尼宝珠放出很多东西,“这么多东西放在地上,我都挑不动”。好,那就收回来。前面所讲的不就是收回来了吗?四个心归为一个愿生心;五种法门嫌多了,收为一个,专念弥陀名号就行了,“随顺五种法门”变为“顺彼佛愿”,拿一个就行了。
净土门有一个词叫“平生业成”。这里说“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就是平生业成,所以称为“菩萨摩诃萨”。昙鸾大师就说,“此五种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所以,“平生业”也可以用三个角度来说明。
┌自在业┈《往生论注》┐
平生业┤真实业┈《往生礼赞》├成,定得往生
└正定业┈《观经疏》┈┘
一个是“自在业”,就是《往生论注》昙鸾大师讲的。一个是“真实业”,就是《往生礼赞》讲的,刚才我们看到的。一个是“正定业”,就是《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平生业”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说明。
“平生业”是这三个业,才能叫“平生业成”。如果不是这三个业,怎么能平生业成呢?这三种,自在业、真实业、正定业,就是平生业成,定得往生。所以,我们学这个法门非常容易,非常简单。
天亲菩萨讲得非常殊胜,非常丰富,非常广大,但是我们要从广当中看到略,要从高妙的说相当中看到朴实的一面,说来说去,就是归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归到称名当中。这样就是广略相入,非常方便。
下面回答几个问题。
1.苦行、密宗、净土要门算不算正法
问:其他修苦行、修密宗、修净土要门的,这算不算正法呢?
答:修苦行不一定是正法,要看他修什么。密宗和净土要门,从教理来说,是正法。什么是正法呢?符合三法印,或者大乘法门的一实相印,这就是正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如果这样就是正法。
净土要门当然是正法,种种修行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大乘一实相印,当然是正法。
2.临终之人有人助念能立刻见佛得生吗
问:念佛人为人助念,命终之人在中阴身之时就可以看到阿弥陀佛吗?能立刻得生吗?
答:是不是立刻得生,这要看他自己,一般情况下往生是很容易、很快的。因为人的业障各有不同,如果他的缘分很好,当然能有很多人为他助念,说明他本身有这个因缘,如果不是业障特别重,他应该在中阴身时就能看到弥陀应声而现。佛身现前的时候,一定是清净的、清凉的,是有慈爱的,这个时候很自然就相应。
中阴身在苦迫、慌忙当中,遇到光明,遇到安稳,会很自然地倾向。就像我们在寒冷的地方,如果旁边有一个暖炉,会很自然地往那边靠,这是生命的自然倾向。在恐惧当中有安慰,在黑暗当中有光明,他怎么会不向佛靠拢呢?自然就向佛靠拢,愿生心自然发起,如果这样的话,就立即去往生。
3.为何有的人需要助念很长时间
问:既然弥陀应声即现,为何有的人需要助念挺长时间呢?
答:这就是善根各有深浅。问的意思是说,一念佛佛就来了,佛一来这个人马上就走,助念很短时间就往生了。这样也是有的,但未必所有人都是这样,善根有深浅。有的人助念他50句,可能前面49句都没听到,最后第50句听着了。
有濒死经验的人,活过来以后,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就知道,比如他正在大火里走,有人给他念佛,他每一声都听到了吗?不是。他是到了某个时候听到念佛了,大火就熄灭了,这时候他就醒过来了。其实已经助念了两个小时,前面没有听到;如果你念一会儿不念了,后面的他就听不到了。所以要不断地助念,不断地感发,不断地“熏”,最后就听着了。其中的因缘很复杂,所以这是很正常的。
4.善导大师是先证观佛三昧再证念佛三昧的吗
问:善导大师是先证观佛三昧再证念佛三昧的吗?
答:圣人示现,难知难测。我们不晓得到底是先证观佛三昧、后证念佛三昧,还是同时证得。如果以传记来讲,似乎证观佛三昧在前。因为在去玄中寺之前,善导大师在悟真寺二十几岁时,传记里说,观极乐宝池、宝莲花、种种殊胜景象,“已成深妙”。已经非常深妙了,极乐圣境历历在前,这就是观佛三昧已经修成了。然后才到玄中寺去拜会道绰大师,三十三岁返回悟真寺,在长安一带教化,然后才是念一声佛、口出一道光明,称为“光明和尚”。所以,如果以念一声佛、口出一道光明作为念佛三昧成就的话,那是在见到道绰大师之后,这样,时间就比较晚。
5.得到观佛三昧会自然契入念佛吗
问:得到观佛三昧,就会自然契入念佛吗?就会自然了知弥陀本愿而进入专称弥陀佛名吗?
答:按道理是这样,不过有深有浅。如果浅的话,或许不会这样;如果深的话,一定会这样。为什么?因为《观经》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观阿弥陀佛的身相庄严,如果能入第九观真身观,肯定能了悟佛心。佛心是什么?就是第十八愿。《观经》又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既然摄取念佛众生,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般舟经》里说,一个人专念故,得见阿弥陀佛,然后就问阿弥陀佛修什么行法到净土来,佛直接告诉他说:“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所以,如果观佛三昧真的成就,一定会悟入念佛三昧的,因为这是弥陀的本愿。
6.念佛三昧有层次的分别吗
问:“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净土之相随意可见”,善导大师随意可见净土之相;慧远大师得念佛三昧,为什么一生只见阿弥陀佛三次呢?难道念佛三昧有层次的分别吗?
答:是的,有深有浅。能证念佛三昧是不多的。印光大师有一篇《念佛三昧摸象记》,似乎见了,似乎没见,模模糊糊的。慧远大师是得到念佛三昧的。善导大师更不用说,善导大师不仅自己得念佛三昧,他所教化的弟子,也有很多得念佛三昧,比如怀感大师,还有当时很多的念佛人。所以,这是不一样的。其他的很少听说,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没有记载他们得念佛三昧。
7.“南无佛”是指哪尊佛
问: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被老虎追而称“南无佛”,以此因缘而得度成佛。这个“南无佛”是哪尊佛呢?
答:这个“南无佛”没有特指哪一尊。“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这是一般佛法当中所说的。他只要有“佛”这个概念,听到“佛”这个字,就有这样的利益。
8.释尊是否说过《阿弥陀经》以外的经典“难信难说”
问:释尊所讲的经典,除了《阿弥陀经》说净土法门是难信难说之法,其他经典有没有说别的法门也是难信难说之法?
答:有。佛讲任何一部经典,如果是大乘了义经典,几乎在经的最后都会赞叹这个法门的殊胜,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能削弱《阿弥陀经》的特殊地位,比如佛讲《法华经》也是这样,也是有弟子再三请,然后佛才说“我法甚深微妙”,说这部《法华经》如何殊胜,如何稀有难得。因为大乘了义佛法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讲,真是难信难说。凡夫怎么能相信诸佛这种真理的境界?难以相信。用世间的语言也难以表达。
所以,总的来说,佛法都是难信难说。在这当中,特别是净土法门难说,“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无量寿经》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净土法门是为五浊恶世众生所讲。其他法门虽说难信,但它们可能是对阿罗汉根机,或者对菩萨根机。净土法门是对五浊恶世众生的根机,而且说“当生成就,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当生这样的凡夫,不断烦恼就可以去往生成佛;不仅你一人成佛,你的家亲眷属都可以往生成佛。净土法门是万机不漏的,这样的法门,度生的功能没有哪个法门能超越。其他法门虽然也是难说难信,但相对来说还是好信一些,为什么?要你修行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烦恼,证悟佛性,断了烦恼来成佛,这一听,很合道理。净土法门说“不断烦恼就能成佛”,自己都吓着了,“我这样就能成佛?”所以难信难说,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因为对机不同、利益不同、方法也不同。对机,对五浊恶世,甚至法灭时代,甚至五逆众生,这样的根机。方法,不是说六度万行、开悟成佛,都不谈,就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利益呢?不是得人天果报,也不是得阿罗汉果报,也不是经过多长时间之后再得一个菩萨果报,而是现生、当下,平生业成,今生决定往生,往生速得成佛。
所以,无论是从对机、方法还是利益来讲,这样的教法,在一代佛法当中,其他法门是没有的。单靠佛力成就,这要有缘分。为什么你能相信、他不能相信?不就是缘分嘛!
比如有一个人,谁都知道他是骗子,都知道他是骗子,但是还有人相信他,为什么?就是缘分,欠他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但也有人不相信,为什么?缘还没到。我们为什么能相信这个法门?缘分到了。我们跟佛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佛种从缘起”,缘能起这一切。当然,这个缘也是阿弥陀佛给我们久劫培养的。
9.为何以“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来表述阿弥陀佛
问:“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是《无量寿经》序分当中,还没有讲到阿弥陀佛之前的一段话。这不是说《无量寿经》中八相成道的菩萨的吗?为何也用来表述阿弥陀佛呢?
答:“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我们经常引用这句话来赞叹阿弥陀佛。大家读经一定要知道,整部《无量寿经》是以阿弥陀佛作为主角,所有这一切,是为了烘托、陪衬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是整部《无量寿经》的法主,其他所说的一切都是铺垫。连序分中讲的菩萨都这样了,何况阿弥陀佛呢?所以,拿来形容阿弥陀佛当然毫无问题。大家要知道,这个可以转用、借用。即使《华严经》《法华经》,或者其他诸大乘经典,不讲阿弥陀佛的,讲别的佛菩萨,或者讲释迦牟尼佛因中修行的,只要能够凸显他力救度,都可以拿来转用。
因为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连一般的佛、一般的菩萨都这样了,何况佛中之王?一般的佛三大阿僧只劫修行成佛,阿弥陀佛是经过兆载永劫修行成佛的,他的苦行、他的慈悲、他的利益众生,比一般的佛还要更多。所以,连一般的菩萨发心都这样,比如《华严经》说,“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阿弥陀佛当然肯定也是以身为质来救赎我们,这毫无疑问。所以,这些都可以用来说明阿弥陀佛救度的恩德。
同时,也是佛佛道同。一佛所度,就是一切佛所度;一切佛所度,还是一佛所度。
10.念佛是否必经五十二个阶位,阿弥陀佛是否会涅盘,极乐世界是否是化城
问:这个问题有三点。有人认为:第一,念佛要经历五十二个阶段,一步一步成就;第二,阿弥陀佛也有涅盘的时候;第三,极乐世界是个化城,不是真实的,就是说成佛道路遥远,怕我们太累了,佛变化个精舍休息一下,到那里之后再继续修行。
答:这三种观点,都是典型的从圣道门的角度来理解的;而且他对圣道门也没有完全了解,没有真正通达圣道门。但是说他讲的没道理吧,他也有一定的依据。现在我来回答。
第一,念佛不要经历五十二个阶段。《往生论注》已经说过了,“他方净土何必如此”“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依据就是《无量寿经》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在娑婆世界成佛,才需要五十二个阶位,一层一层地升进。而且在娑婆世界,顿教法门、圆教法门,也不谈五十二个阶位,也是超越的。讲五十二阶位,都是渐教法门,比如《璎珞经》所说。
大乘实教法门,比如华严、法华、禅、密,虽然是顿超,但是凡夫的根机不堪,如果你是大菩萨,是龙女,当然刹那成佛;如果根机不堪,“望机成渐”,因为根机不堪的原因,还成为渐法,慢慢修行,慢慢断,慢慢成。理上虽顿,事上还渐。
净土法门不一样,理事双顿。理上,依弥陀本愿,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事上,凡夫都能修行这个法门。所以这是不能比的,“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哪里还要一步步成就?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第二,说阿弥陀佛也有涅盘的时候,确实有经典这么说过。关于这一点,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圣教集》368页)中有会通,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圣教集》486页)也有会通,大家可以自己看。
简单讲,阿弥陀佛的涅盘并不是像化身佛入灭度,比如释迦牟尼佛入灭,不是这样的。他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阿弥陀佛示现涅盘,是报身隐没,他不是涅盘了。
比如有两个人,一个人死了,另外一个人不是死了,是从旁边的门出去了,他还要回来的,那你能说他不在了就是死了吗?当然,用死来形容涅盘也不恰当,只是让大家了解。就是说,报身佛示现隐没,跟化身佛涅盘,像释迦牟尼佛在双树林间涅盘,在娑婆世界永远看不见了,这是不一样的。
第三,极乐世界不是化城,它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三严二十九种功德都是真如实相,它是究竟功德大宝海。所以天亲菩萨说,往生极乐世界“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哪里还需要五十二个阶位?
(一)来意和释题
长行卷下总共十章,第一章是“愿偈大意”,“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观彼安乐世界”就是“观行体相”,见阿弥陀佛愿心庄严。“愿生彼国”就是“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第五章“善巧摄化”,第六章“离菩提障”,第七章“顺菩提门”,第八章“名义摄对”,到第九章“愿事成就”,如是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修行,“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这就是“愿事成就”,愿生极乐世界这件事达成。
那么,愿生彼国成就之后,有什么功德利益呢?不仅仅是往生,下面就展开愿事成就之后的功德利益,所以说“利行满足”。“利”是自利与利他,自利之行和利他之行成就,达到圆满,速疾成佛,这就是“利行满足”的意思。
我们先把文句梳理一下,重点是在最后的“核求其本”问答。
1.列五果门
利行满足者: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
一者近门;
二者大会众门;
三者宅门;
四者屋门;
五者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复有五种门”,因为前面说了五种门,就是五念门。前面的五念门是因门,这里的五种门是五功德的果门。前面说过五种门了,这里又说,所以说“复有五种门”。
“渐次成就五种功德”,这个“渐次”,其实是没有渐次而说渐次的。为什么呢?因为因业和合,五种门因业和合,成就果德;这种果德是同时成就的,不可能只是成就一个果、两个果。像苹果熟了,是整棵树上的苹果同时熟了,因为这是由因感果。这里说“渐次成就”,主要是为了说明入、出功德的次第关系,所以才用这样的名词。后面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渐次”是非渐次来说渐次,主要是让大家了解往生净土之后有这种种的功德利益。
┌近门┈┈┈┈┈初至净土,即近无上菩提
┌入相┤大会众门┈┈┈入如来大会众数
五门┤ │宅门┈┈┈┈┈至修行安心之宅
│ └屋门┈┈┈┈┈至修行所居屋宇
└出相┈园林游戏地门┈至教化地,菩萨自娱乐地
这五门,前面四种是入功德。
昙鸾大师说:
此五种,示现入、出次第相。入相中,初至净土是近相,谓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分为五种,是要显明入、出次第的相状。
“入相中,初至净土是近相”,这是近门。“入相”,是说前面四门是“入”。初次来到净土就是“近”,近什么呢?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不远。一到净土就跟佛国接近了,是这个意思,“谓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入净土已,便入如来大会众数。
这之间也没有时间次第关系。不是说先“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入如来大会众数”。是当下就是这样,所谓“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入如来大会众数”,前面有设问,“问曰:言众生清净,则是佛与菩萨;彼诸人天得入此清净数否?”这里的答案也是很肯定的。“如来大会众”就是清净大海众。“入如来大会众数”,往生净土之人,都入清净之数。
入众数已,当至修行安心之宅。
到了净土,就是如来大会众的成员之一;成为如来大会众的成员,就应当到达修行安心之宅。这是宅门。这是一个比喻,我们在外面流浪,回到自己的住家,叫宅、宅子。“宅”跟家的概念是一样的,都是让我们免除恐惧、得安心的地方。
入宅已,当至修行所居屋宇。
“入宅已”,“宅”是家宅,是一个大的宅院。这也是个比喻。
“当至修行所居屋宇”,就是到达安住的房间里。这就更加深入了,显示它的次第。进入家宅之后,就安居在屋宇当中,可以得种种安乐自在,得大休息。
这是前面四种。
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是故出门,称园林游戏地门。
“修行成就已”,到极乐世界,往生净土成就了,才有教化众生的资格,所以说“当至教化地”。
“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菩萨以教化众生作为娱乐。我们虽然是凡夫,但是也以“自信教人信”为“自娱乐地”。在这个世间,有什么好娱乐的呢?世间人就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看比赛、旅游等等作为娱乐。“菩萨自娱乐地”,我们念佛人在这个世间,也是以劝人念佛作为娱乐。自己念佛,劝人念佛,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除此之外都是苦。
“是故出门,称园林游戏地门”,当然,这里讲的是菩萨,度众生如同在园林中游戏,所以称为“园林游戏地门”。
善导大师说:“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盘城。”“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这里没什么好玩的。只有自己愿往生、劝一切众生往生,才是菩萨自娱乐地。
前面只是把五种门列出来了,下面是解释。先列五种门,然后解释五种门,最后作总结,这是这一章的大科。
2.解释五果门
下面解释五种门。
此入、出功德门,何者是?释言:
(1)近门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前面是“因门”,“因”就是礼拜门,“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这里是顺着前面说的,“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所以我们就知道,只要跟阿弥陀佛沾上边,就能往生。礼拜阿弥陀佛,当然不是正定业,但是“为生彼国故”,这就能往生。并不是说专门拜佛不能往生,要五种门完全修行圆满才能往生,不是的。是第一门就往生了,“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第一礼拜门,就是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礼佛一拜,就跟阿弥陀佛接近了,就接近成佛了。但不是说礼拜门只得近门,不能入大会众门,不是这个意思。往生极乐世界不就入大会众了吗?入大会众不就进安心之宅了吗?入安心之宅就到了所居屋宇。所以,每种门都含有其他门的功德,只是分出深浅次第才这么说。
礼佛愿生佛国,是初功德相。
其实,礼拜阿弥陀佛,拜下去的时候,心中有没有念佛呢?当然有。你拜下去,拜的是谁?拜的是阿弥陀佛。嘴上有讲、没有讲,这都是念佛;念佛出声、没出声,都有一个对象。拜的是谁?“南无佛,不知道哪一尊佛”,如果不知道哪一尊佛,那就是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总佛,是法界藏身。“南无佛,这是哪一尊佛?”如果不知道是哪一尊佛,那通通都归到阿弥陀佛这里,除非你特别说“我拜释迦牟尼佛”。
(2)大会众门
入第二门,大会众门。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前面赞叹门说:“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都是一样的,称为赞叹门。所以这里说“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
称如来名,即是如来的人。
昙鸾大师解释说:“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同一念佛”,就是称阿弥陀如来名,这样就“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就是“得入大会众数”。
当然,这里所讲的是往生极乐世界得入大会众数,而昙鸾大师解释的是在因地当中,即使现在还没到极乐世界,也归入法界兄弟之列,“远通法界皆兄弟”,都属于阿弥陀佛的人。所以,念阿弥陀佛的名,就是阿弥陀佛的人。你打他的旗号,举阿弥陀佛的名义,这样就入大会众数,只要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人。
现在也是一样的。无论到哪里去,先把所在公司、团体的名义报出来。过去的江湖也是这样,你是哪个门派的,一报出来大家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属于阿弥陀佛的。人在世间没有佛念,就等于孩子没有妈一样。在法界当中,你不念佛,不就像孩子没有妈念一样吗?没有妈念,没有妈喊,那你不是孤儿吗?在这个世界没有佛念,完全就是孤儿啊!很可怜!你好歹得念一尊佛啊!我们当然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是有家的,是有家门的。
你问孤儿“你是哪家的孩子?”“我不知道,我爸姓什么、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不念佛、没有归依的,根本搞不清楚。在法界范围之内,唯有“生诸佛家”才是有家的人。
依如来名义赞叹,是第二功德相。
(3)宅门
入第三门,宅门。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莲华藏世界”简称“华藏世界”,是莲花出生的世界,也称为诸佛报身的净土。诸佛,有报身和化身的区别,报身所居的净土就称为莲华藏世界。每一尊佛都有他的莲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莲华藏世界就是安乐世界。
安乐世界从近门说,是“得生安乐世界”,然后入宅门,又说“得入莲华藏世界”,这并不是两个世界,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用不同的名称,是要渐次深入地显示它的内涵;另外,显示安乐世界就是报佛净土。
为修寂静止故,一心愿生彼国,是第三功德相。
这是把因和果作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说明。
(4)屋门
入第四门,屋门。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有人说“这是因中修行观察门所感得的果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才受用种种法味乐。那如果我不会修这个毗婆舍那,也不懂得专念观察彼妙庄严,我就专拜佛到极乐世界去,就没有种种法味乐了吗?”还是有种种法味乐,因为这是配对在观察门当中。如果你细细思维观察,不要说到净土以后受用种种法味乐,在这里你欣慕净土庄严,心里就会感到法喜。这里是这样配对,配对观察门。
第三作愿门和第四观察门都有“专念”两个字,“专念作愿生彼”,“专念观察彼妙庄严”,由此可知,五门都有“专”的意思,一心专念。所以,善导大师的五种正行都说“一心专念”“一心专礼”。第一礼拜门,一心专礼阿弥陀佛。第二赞叹门,一心专称彼佛。第三作愿门,一心专念作愿生彼。第四观察门,也是一心专念观察彼妙庄严。第五回向门,也是一心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回向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有如是等无量庄严佛道味,故言“种种”,是第四功德相。
因为第四观察门,观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能够起观生信,欣乐净土的种种妙庄严,所以在这一门当中就说“受用种种法味乐”。即使是《观经》下品下生的人,十声、五声、三声,乃至一合掌,乃至闻名往生的人,他根本没有时间观彼净土妙庄严,有人说“你没有观,到极乐世界来,不给你享受种种法味乐”,不是那样的。
就好像请客吃饭,一就座先给大家一个菜谱。这个菜谱看得很清楚,都有什么菜,看好了,想好了,点好了。服务员把点好的菜端上来,“这是你点的”,大家吃上了。还有人来晚了,菜都点完了他才来,你说:“你刚才没看菜谱,不能给你吃。”会这样吗?既然是请客,大家都能吃。
“观察彼妙庄严”,就是观察净土的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就像“看菜谱”。第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这是第一道菜;第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你当初不是看过了吗?来,现在给你兑现了。”你就可以受用种种法味乐了。《观经》下品下生的人,根本来不及去观,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力量。他就稀里糊涂地随善知识念了十声佛号,或者一合掌,心里想往生,一刹那就去了。去了之后不给他种种法味乐吗?也是受用种种法味乐的。
种种法味乐
“种种法味乐”,“种种”就是很多,无量无边。法味之乐,不是世间的五欲之乐。这里昙鸾大师把它归纳为四种。
┌观佛国土清净味┈┈┈国土庄严
种种法味乐┤摄受众生大乘味┈┈┈菩萨庄严
│毕竟住持不虚作味┈┈如来庄严
└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总结
“观佛国土清净味”,这就是观国土庄严。国土庄严最起码有十七种法味乐,但是这种种法味乐就简略为“清净味”,清净法味之乐。总之这种种功德都是清净的,所以叫“观佛国土清净味”。
“摄受众生大乘味”,这就是观菩萨庄严。往生净土之后就有菩萨四种正修行,可以不动遍至、一时遍至、无余供佛、示现三宝,以摄受一切众生至教化地,能够上供下化,摄取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行大乘菩萨道,所以叫“摄受众生大乘味”。在这个世间,哪有什么大乘味?在这个世间,即使发了菩提心,如果不是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都没有那个味道。在这个世间,我们有摄受众生的力量吗?没有。所以,如果想要享受种种法味乐,享受摄受众生的大乘味,就要赶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四种正修行,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后的功德利益。
“毕竟住持不虚作味”,这是观佛庄严功德。佛庄严功德虽然有八种,但是归在最后一种,“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叫“不虚作住持功德”。“毕竟住持不虚作味”,唯有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有阿弥陀佛的愿力住持,才是不虚作之味。我们在这个世间,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都是虚伪、虚作,不能住持,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前面三种,就是观三种庄严功德。
“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类”就是同类,“类事”就是跟阿弥陀佛的事业一样。看见阿弥陀佛的国土这样庄严,能如实利益众生,心中发愿:“我也要这样,要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寿,获得同样清净的国土,利益广大众生。”这叫“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到了极乐世界,自然心量广大,看见佛的国土庄严、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菩萨眷属的功德利益,就会起这样的心。
以如来不虚作,现清净佛国土,摄受众生,为大义门,毕竟成佛,取自佛土。
因为如来不虚作,阿弥陀如来住持不虚作味,现清净佛国土,而摄受一切众生,由此“为大义门,毕竟成佛”,所以“取自佛土”,自己这样发愿,也愿取佛土跟阿弥陀佛的净土一样:这四种“味”的关系是这样的。
最后的“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是个总结,自己发心也像阿弥陀佛一样,所建的净土有三种庄严功德。这是讲果地上往生极乐世界的法味之乐。
又,现世因门亦有种种法味乐。往生决定乐、灭大海苦乐、烦恼莲香乐、现生不退乐、光明摄取乐、诸佛护念乐、自信教人乐、自知成佛乐……
这种种法味乐,也在现世因门当中。娑婆世界的念佛人,也有种种法味之乐,只不过是因中的。前面曾经讲过,念佛有二十九种味道,二十九种利益,那不都是法味乐吗?现在我们在这里念佛,往生决定,心里乐不乐呢?往生决定乐!所以善导大师就说:“愿往生,无量乐;愿往生,无量乐。”这就是种种法味乐。所以,果上有乐,因中也必定有乐。
我们念佛之人,所灭之苦如大海水,未灭之苦如毛滴水,灭大海苦之乐也是乐。
念佛之人,虽然乐,还有很多烦恼。对呀!越是烦恼就越念佛,烦恼泥中,能出妙莲花,能出清净莲花,烦恼中念的佛号,“犹如莲花,不染污泥”。所以,越是烦恼越要念佛,这是烦恼莲香之乐。
另外,光明摄取之乐。念佛之人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保护,不就感到安慰、安稳、安乐吗?这是光明摄取之乐。
还有诸佛护念之乐、自信教人信之乐,这不都是乐吗?如果没有,我们都没法过日子。
大家自己想一想,还有什么快乐。晚上睡觉,夜梦吉祥乐;白天,悠闲自在乐,这不都是乐嘛!
现在五台山天气这么好,太阳这么亮,早上念念佛,打打拳,享受阳光。那些在大城市挤地铁的,哪能享受到阳光啊?我有一个同学,有一天晚上回到家里,想洗热水澡,用太阳能热水,但他不知道这天有没有出太阳,就问他妻子:“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他都不知道白天是晴天还是雨天。这不是假的,他没有这个概念,整天心里慌慌张张地做事,这日子过得有劲头吗?所以,他就欣赏不到这种乐,欣赏不到温暖和煦的阳光。人不念佛,在这个世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5)园林游戏地门
出第五门,园林游戏地门。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以大慈悲”,这里不是讲一般的慈悲,是“大慈悲”,只有佛才有大慈悲。出第五门,自利利他行门成就了,这是大慈悲。
“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可以分身十方,“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示应化身”,就像《法华经》普门示现之类,和观世音菩萨一样。
“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回入娑婆世界,或者入他方世界。“生死园”,我们这里不就是生死园吗?有生有死。“烦恼林”,凡夫众生,站成一排就像一棵棵树,都是由烦恼构成的,所以说“烦恼林”。到火车站一看,那么多人,“哎呀!烦恼林”。人多的地方,烦恼就特别多,到了烦恼林,烦恼哪能不多呢?
“游戏神通,至教化地”,菩萨已经修行成就了,“至教化地”。什么叫“至教化地”?我们现在都不能到教化地,凡夫谁有本事教化众生呢?完全没有这个能力。有人说“我劝他念佛了,他是我劝的,是我教化的”,这是贪功,贪佛之功。我们没有那个能力,他能念佛,是他过去有这个善根,我们顶多是帮他启发一下,稍微跟他结了个缘而已。不然你去劝别人念佛,劝一个基督徒试试看,你看行不行?甚至连你的儿子都劝不动。
我们得到念佛法门的好处,也愿意把这个好处跟大家分享。首先分享的就是和我们关系亲近的人,比如父母、子女。一般来讲,血缘亲,好劝化,但也未必都是这样,要看缘分,每个人得度的时间有早有晚。假如你的儿子现在没念佛,也不必心里老是挂着,好像丢了一个儿子一样。那怎么办呢?如果你有一个儿子没念佛,你就找十个人教他念佛,等于赚了九个,这样心量就开了,这就是发菩提心。不要老盯在一个人身上,他的缘分有深有浅,时间还没到。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善星比丘还谤佛呢,后来还堕落地狱,有什么办法?还有,释迦牟尼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不也是谤佛谤法吗?你的儿子没有做提婆达多就算很孝顺了。当然,提婆达多也是大权示现。众生是烦恼林,你如果有那两下子,就游戏神通;没有那两下子,还不能到教化地。
这个“至教化地”,让我想到世间的教师资格证,到了极乐世界,你才拿到了“教化地”的教师资格证,教化众生才有资格,才合格了,才毕业了。阿弥陀佛说:“度化众生去!”那个时候,你想赖在极乐世界都不行,本愿力回向故,一放光就走了。
“以本愿力回向故”,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中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彼安乐佛国,因中有这个愿望,但是毕竟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劝别人念佛;到极乐世界成了大菩萨,“我因中作愿摄取一切众生,现在我要回去度众生”,这叫“本愿力回向故”,就是回过头来再入娑婆,满他当初的本愿。
“游戏”有二义:
一者自在义。菩萨度众生,譬如狮子搏鹿,所为不难,如似游戏。
什么叫“自在义”?菩萨度众生,像狮子逮一只小鹿一样。狮子抓鹿,不是小菜一碟吗?“所为不难”,鹿很弱,狮子很凶猛,狮子搏鹿,一下就抓着了。菩萨度众生,就如狮子捉鹿。
二者度无所度义。菩萨观众生,毕竟无所有。虽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示度众生,如似游戏。
菩萨知道度众生就像做游戏一样,是一场空。虽然度无量众生,但“无一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也这么说。因为他观察众生毕竟无所有,所以不会住于“我见”,不会有“实众生、实生死、我度了你”的想法,不会贪功,不会住如此愚痴见。
佛菩萨度众生,心住实相,见一切众生毕竟无所有,都是因缘和合,并没有实众生、实生死,都是因缘所显现,所以度众生是不住相的。
这样的教理,这样的真理,外道的思想里连边都沾不上。所以,佛真的是无上正遍知、天人大导师,哪有一点不清净的?完全没有“我”的观念,“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
世间的书不能看,看了以后会坚固我执,非常坚固。我们学佛的人,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能跟世间人一样。世间有很多陷井,如果没有建立佛法的定见,往往就会被这些东西套进去。
言“本愿力”者,示大菩萨于法身中,常在三昧。
这就是报身三昧。
而现种种身、种种神通、种种说法,皆以本愿力起。譬如阿修罗琴,虽无鼓者,而音曲自然。
是名教化地第五功德相。
这是解释了五种门。
关于第五门,可以再结合我们自身,作相对深入的思维。
“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我们现在在不在生死园、烦恼林当中?佛有没有以大慈悲来观察我们?佛有没有示应化身来游戏神通教化我们?佛是怎样以大慈悲观察我们的呢?这一切都要用心来体会,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上。
当我们起心动念、起烦恼的时候,当我们觉察到这种烦恼,开始念佛,其实这就是佛以大慈悲在观察一切苦恼众生。就我们本身来讲,我们心中有佛住持,佛就在观察我们。比如我们起烦恼了,“那来念佛吧”,这就叫“游戏神通”,也叫“示应化身”。
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佛就是以你这个样子,在你心中来教化你,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希望大家多体会。
3.总结
接下来对这五种门作一个总结。
(1)自利成就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
“成就”者,谓自利满足也。
“利行满足”就是从这里来命名的。“自利行成就”,就是自利行满足;后面说“利益他行成就”,就是利他行满足:这就是“利行满足”。
“应知”者,谓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前面说的这五门成就,前四门是入相,第五门是出相,所以这里说“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由这入相的四门,因中所修礼拜、称名、作愿、观察,感得果上的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和屋门;由回向门,感得果上的园林游戏地门。
因中说果,此五门此土分得。愿生必生,成佛不远;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为兄弟;安心决定,佛所护念;不受外邪业系所破所障;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
佛法都是因果相应的,净土法门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果地上的功德在因中一定有所反应,所谓“因中说果”,这五门的功德,虽然是果上的,但在此土也有相应的成分,“此土分得”。
怎么说呢?比如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愿生净土,愿生净土就必定往生,必定往生就成佛不远,在此土就感受到近门。因为念佛,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所以在此土也能感受到入大会众门。因为在此土念佛决定往生,安心决定,被佛所护念,这样,在此土就感受到宅门,就是说,我们是有安心之家的人,是被佛所护念、保护的人,有家的保护,就感受到宅门。另外,不受外邪业系所破坏、所障碍,就好像我们居住在修行的屋宇当中,安安稳稳,不受破坏和障难,这是我们在此土感受到的宅门。另外,我们“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这是在此土感受到的回入园林游戏地门。当然,我们不完全具备净土菩萨那样的大威德神力,只是说在此土就有这样相似的成分。
我们结合自身这样来看,就会增加对五因门和五果门的理解。
约此土因地,愿生必生,自利满足。
这叫自利满足,自己的利益满足了。
自信方能教人信,自信必能教人信。自受法乐,领受弥陀爱心,方能令他受法乐,同蒙如来大慈爱心。
自己领受法乐,领受弥陀的爱心,才能令他受法喜法乐,同蒙如来大悲爱心。自利方能利他,“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圣道修行,自未证果,何能令他解脱?
修行圣道法门,自己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怎么利益众生?你教别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那你自己呢?老师自己都不会,学生能学会吗?老师教别人开车,自己都不会开,能把学生教会吗?老师教人游泳,自己都不会,怎么教别人呢?
净土法门,“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2)利他成就
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
“成就”者,谓以回向因,证教化地果。若因若果,无有一事不能利他。
净土法门的殊胜,在这里都能体现出来。什么叫“若因若果”?因中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彼安乐佛国,这叫“若因”。果上证教化地,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教化众生,示应化身。“若因若果,无有一事不能利他”,因中作愿摄取众生往生,自信教人信,就能利益众生,让他往生极乐世界;果上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若因若果,没有一事不能利他”。
修行圣道法门,自己都不能成就,回向给别人能成就吗?你自己都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给别人?
┌因┈往相┈凡夫地
回向┤
└果┈还相┈教化地
因中是“往相回向”,果上是“还相回向”。
因中“往相回向”是“凡夫地”,凡夫地就能利益众生。因为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果上“还相回向”是“教化地”,回入娑婆世界,利益众生。
“应知”者,谓应知由利他故,则能自利;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烦恼成就之凡夫,秉性无异,若不能利他者,决定不能自利。若非能令下下品众生往生之法,自亦不能往生。
烦恼成就的凡夫,秉性都差不多。如果不能利他,就决定不能自利。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烦恼成就的凡夫,你我都一样。简单说,如果你讲的这个法门不能令下下品的众生往生,那你自己也不能往生,不能利他就不能自利。利他是以什么为标准?就以下下品能往生为标准。
这一点希望大家多去理解。就是说,一切众生的秉性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利他,就不能自利;不能自利,也就不能利他。能自利才能利他,能利他才能自利。自己都没有光,能照亮别人吗?必须先能照亮自己,才能照亮别人;能照亮别人,才能照亮自己。
净土乃普遍平等法门,信受弥陀救度,自利利他皆仗佛力成就,故必自利方能利他,亦必利他方能自利,不存在单方面利益。
这是同时成就的。因为是平等法门,不存在单方面的利益,是靠佛的愿力,平等救度的。能自利就能利他,能利他就能自利,这是平等的。
圣道修行,因中回向,鲜感利他之效。
圣道法门修行就不一定了。他自己修行,成阿罗汉了,但是你不一定能得阿罗汉,因为他是靠自力修行的。
净土法门是靠佛力。就像太阳光照起来,你自己能晒得暖和,别人也能晒得暖和。“只能把你晒暖和了,他晒不暖和”,那不可能啊!你能晒得温暖,别人也能晒暖自己。
但如果是自己家生炉子,就不一样了。他家有钱买煤炉、烧炉子,他家暖和了;你家没炉子,没暖和,这就不一样。但是太阳一照起来,大家都平等,都温暖了。所以,靠自力修行就有局限性。
阿弥陀佛的平等法门,能自利就能利他,能利他就能自利。圣道法门讲修行回向给别人,基本上都是空的,很难感得这样的效果。
因中自信教人,果上证教化地。因果力势虽差,以佛愿力,利他则一。非因中凡夫烦恼不断,不能利他也。
在净土法门当中,因中自信教人信,果上证教化地。
“因果力势虽差”,因中教化众生的力量还不够。我们现在毕竟还是凡夫,力量不够;等我们到极乐世界成大菩萨回来,那个力量、势力、大威德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佛愿力,利他则一”,虽然因和果的力势有差别,但是以佛愿力,利他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也是靠佛的愿力利他的,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既然靠佛的愿力,只要对方闻信,就能念佛往生。
从净土回来,还是靠佛的愿力利他,还是讲这句六字名号能够度一切众生。即使获得再大的神通道力,回来如果不讲六字名号,仍然度不了几个众生;只是在宣扬六字名号的时候,更有智慧、慈悲、方便、忍辱,这一切都具备。现在我们还是凡夫,忍力不足,容易退心。
修行圣道法门,如果自己没有证得阿罗汉、没有开悟、没有证无生法忍,想真正利益众生是不可能的。就像自己没发财,不可能有钱布施给别人。
净土法门,虽然是烦恼成就之凡夫,不断烦恼也可以得涅盘分,不断烦恼也可以利益众生,因为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说“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把这两句翻来覆去地说,是要说明佛力成就有这样的功效,所以不存在单方面的利益,这是普遍平等利益众生的法门。圣道法门是自我修行、自我得利的,完全不一样。
(3)自利利他,速证菩提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这是总结。前面说四门自利行成就,第五门回向利他行成就。自利行业成就了,利他行业也成就了——“成就”就是圆满的意思,“‘成就’者,谓自利满足也”——那还不成佛干什么?自利利他都满足了,不就成佛了吗?所以下面说“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讲“速”,快速成佛。
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得此菩提,故名为佛。今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得早作佛也。
“阿”名“无”,“耨多罗”名“上”,“三藐”名“正”,“三”名“遍”,“菩提”名“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汉语表达,就是“无上正遍道”。
“无上”者,言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佛所证的道,是至极究竟真理,没有更超过的。
何以言之?以正故。“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也。
为什么说“无上”呢?因为“正”。
“‘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按诸法本来的体相所了知的,就称为“正智”。
“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也”,圣智并不认为自己有所知、有执定的见解,所以“圣智无知”。
“遍”有二种:一者圣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满法界。若身若心,无不遍也。
“遍”有两种:心遍,圣心遍知一切法;身遍,法身遍满法界。身心是不离的,心遍故身遍,身遍故心遍,身心无碍,叫无碍遍。
“若身若心,无不遍也”,佛的身心充遍在整个法界当中。
“道”者,无碍道也。经言:“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一无碍道也。“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盘,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也。
大家回去想一想,有几点:第一,关于“正遍知”,可以看《观经疏》。第二,“无碍遍”,《观经疏》里说了三个“无碍遍”——身遍、心遍、无碍遍,可以结合在一起来看。第三,“法界”,《观经疏》解释法界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跟这里是一样的,可以从相承的法义配对来看。
前面说到“无上正遍道”。“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遍道。
“‘遍’有二种:一者圣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满法界。若身若心,无不遍也”,这里讲的是通指诸佛,但是我们读的时候要引通入别,想到这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若身若心无不遍,这样救度众生就可以自在无碍。
善导大师的解释
由这一段,我们可以联想到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的时候,对“法界身”有这样的说明:
言“法界”者,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亲缘);二者身遍故,解法界(近缘);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增上缘)。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心遍”,就是这里的“圣心遍知一切法”;“身遍”,就是“法身遍满法界”;“无障碍”,就是“‘道’者,无碍道也。经言‘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这一段我们学习《观经疏》时再详细解释。总之是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身心无碍,心到身亦随到,身随于心。
这“三遍”的解释,其实和“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是相应的。
“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这是“亲缘”,也就是“心遍”。
“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佛的身遍一切处,不论什么地方,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其前,这是“身遍”。
“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这是“无障碍遍”。
“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十方无碍人”是指十方诸佛,诸佛才是无障碍,“一道出生死”。
“一无碍道”即念佛
“‘一道’者,一无碍道也。‘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盘,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也”,“一道”,就是“一无碍道”。什么是“一无碍道”呢?“知生死即是涅盘,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也”,这是通途的解释,我们读起来要理解到别义。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夫法界皆为兄弟也。
“一道出生死”,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这不就是“一道”吗?“同一念佛无别道”,就是念佛这一道。“一无碍道”,就是念佛无碍这一道。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生死即涅盘”,天亲菩萨说“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如果一心归命无碍光如来,就能于凡夫生死当中,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不就是“生死即涅盘”吗?
“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不二法门”就是泯灭罪福、是非、彼此、生灭、来去等二元分别对立,这就是不二法门,知其万法本来一真体性的法门。
三世诸佛,以念弥陀三昧成佛。
善导大师解释说,三世诸佛,以念弥陀三昧成佛。这也是说“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三世诸佛就是“十方无碍人”,他们是怎么成佛的呢?是念弥陀三昧成佛的,这不就是“一道出生死”吗?“同一念佛无别道”,只有这唯一的道路。
印光大师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也是讲这“一道”。
六字名号就是不二法门
“入不二法门”,六字名号就是不二法门。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没有分别心的,“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没有善恶、是非、凡圣的区别。不二法门就是平等。如果我们一定要把阿弥陀佛的不二法门分成“善才能往生,恶不能往生”,这显然是成为两片了。有善恶分别,就不能明信佛智,这样的人没有智慧。入不二法门要有智慧。
“无上”者,言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无上正遍道”是终极真理,穷达理体的源头,没有超过它的。
慈悲是无上道,正道大慈悲,天下最大的道,更无过者。
慈悲是无上道。《往生论》说“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慈悲是正道、无上大道,是天下最大的道,更无过者。
慈悲,清净无染,唯圣者证知,故即圣智。
这是解释圣智,圣智无知。慈悲是清净无染的,圣者证知,所以慈悲是圣智。
慈悲不分别是非善恶,故圣智无知。慈悲遍于一切,有所慈悲,有所不慈悲,并非是慈悲。
慈悲不分别是非善恶,所以说圣智无知。慈悲遍于一切,如果对有的人慈悲,对另外的人不慈悲,这就不是真正的慈悲。不仅对善人、好人慈悲,对造罪受苦的人也慈悲。他为什么受苦?造罪啊。
有一句话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救苦救难我们听起来可以接受,但是,苦难是一个果报,他为什么有苦有难?因为造罪造业,所以才受苦受难;因为受苦受难,所以才要救苦救难;因为救苦救难,所以才是大慈大悲。如果不救苦、不救难,不消业、不除罪,这样就谈不上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主要是给那些需要慈悲的人。阿罗汉不需要慈悲,菩萨证无生法忍也不需要慈悲;凡夫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常没常流转,才需要慈悲。
慈悲心遍一切,慈悲的行为也遍一切,若身若心无不遍也。慈悲无碍,无敌,无人无物不需要慈悲,慈悲是万物存在的根基。
所以,慈悲心遍一切,慈悲的行为也遍一切。佛大慈悲,若身若心无不遍,他的身心遍法界,能够救度一切众生。
“慈悲无碍,无敌”,慈悲是无障碍的,也没有敌人。慈悲哪有敌人呢?敌人来,还对他慈悲,就没有敌人了。
没有人不需要慈悲,慈悲是万物存在的根基。所以说“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极乐世界就是从阿弥陀如来的大慈悲根所出生的,这才是真正慈悲救度众生的方法。
有慈悲,生死即涅盘。
凡夫众生本来是在生死界当中“常没常流转”,怎么能“生死即涅盘”呢?有阿弥陀佛的慈悲,这句话才能落实在我们身上,才能相应,我们就“生死即涅盘”“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断烦恼”是生死流转,但是“即涅盘”。修行圣道法门要做到“生死即涅盘”,就要证入无生法忍,这样就无有生死,生死幻生幻灭,所谓“生死即涅盘”,但这不是我们凡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可是,我们有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就“生死即涅盘”。
如潜水员携氧气瓶,在水下如在陆地。
就像潜水员携氧气瓶到水下,如果没有氧气瓶,到水下不就淹死了吗?有了氧气瓶,在水下就跟陆地一样,淹不死。阿弥陀佛的慈悲就是氧气瓶,三界就是水下,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我们就死定了;有了阿弥陀佛的慈悲,我们在三界还可以过日子,背着这个氧气瓶,才是“生死即涅盘”,才能自如,不然凡夫就没得活了。
如人持灯,在暗即光。
也像一个人拿着灯,哪怕周围是一片无明大黑夜,但是他在的地方也是亮的,虽然在黑暗当中,但他是光明的。生死就是黑暗,光明就是涅盘,怎么能“生死即涅盘”呢?要有灯,不然在黑暗中还是一片黑暗。这个灯是什么呢?就是六字名号。
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佛的慈悲,念了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在无明生死流转的大黑暗当中,也有涅盘解脱的光明,这就是“生死即涅盘”。因为我们有这盏灯,走到哪里都是亮的。
这两个比喻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有慈悲,即无生死。慈悲是真不二法门,善恶、是非皆不知也。
有慈悲就没有生死,慈悲是真的不二法门。善恶、是非皆不辩,皆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慈悲。佛的慈悲心像什么呢?“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他不会分别的。像虚空,善人在当中,恶人也在当中;像太阳光,照善人,也照恶人,照中国人,也照外国人;像大地,无轻重之殊,重的高山,小的微尘,它都同一承载。
所以,弥陀的救度超越我们的凡情思维,不可以我们这样的心来分别。凡夫众生非常骄慢、愚痴,而且非常武断,把自己的善恶标准加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按这个标准来度众生,这样的可以救,那样的不可以救”。
就像我们去放生,买了一桶泥鳅,这些泥鳅就开始讲话了,“它是个坏泥鳅,它把我的洞破坏了,它也不老老实实打洞,游水都不按规矩来,你为什么把它放生?把它放生你就不慈悲”。我们放生的时候,会听这个泥鳅的吗?不会。虽然它们之间有美丑,有善恶,但泥鳅的美丑善恶,人会跟它们一般计较吗?人会落入它们的境界吗?泥鳅的善恶是非标准,在它们那个圈子里是讲得通的,比如什么泥鳅是漂亮的,什么泥鳅是丑的,什么泥鳅是善的,什么泥鳅是恶的。放生的时候,有一只泥鳅说:“不行,它是个恶泥鳅,怎么可以放它呢?”如果你也在里面挑,挑一只善的放生,恶的就不放了,那你不是也变成泥鳅了吗?不可能有这回事。“别吵了,都有分,都有分!”被泥鳅吵得实在不耐烦了,“算了算了,你是好泥鳅,把你放到泥巴厚一点的地方;它是差泥鳅,把它放到泥巴少一点的地方。”泥鳅说:“这还差不多!”
凡夫众生就是泥鳅,阿弥陀佛来放生了,用六字名号来买我们放生,从阎罗王的篮子里放出来。我们还在那里吵,多可怜啊!如果阿弥陀佛不来放生,不论善人、恶人,不都被阎罗王一兜就兜走了吗?
凡夫众生吵吵嚷嚷,一定要佛听他的,他哪有听佛的?这就是邪知邪见,把人法看得比佛法还大。世间善恶,明明是人法,是以人的标准来定的;佛的标准怎么定善恶?佛说:“念佛之人,是善男子。”“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所以,佛的标准和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众生颠倒,强依人的标准还框在佛的头上,“如果不这样,就不慈悲了”。
《往生论注》的最后,是速得菩提问答。这一段问答特别重要。
在讲解之前,先说两点:第一,何故设此问答;第二,此问答之价值、地位和意义。
为什么要设问答呢?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当中设了很多问答,也有很多譬喻。这些问答,一般都是作正面的解释;但是,这些正面的解释言而未尽,还有更深妙的道理需要展示,这样就通过问答的方式把它们彻底显示出来,所以设问答。
为什么要设此问答呢?当然,各人的见解不同,这里列了六点。
第一,为核求其本。要把净土法门的根本彰显出来,所以才设这个问答;如果不设这个问答,我们学净土法门就得不到根本。
第二,为凸显佛力。净土法门的根本在哪里?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以,为了凸显佛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要设此问答。
第三,为学者生信。为了让学净土法门的人有信心,知道这是佛的愿力成就,这样才能生信心。不然可能学了很多,最后还不能生信,认为往生无分。
第四,为勿自局分。能生信心,就不会自己局限自己。如果不能生信心,“唉!到极乐世界,我哪有分?像我这样,不能修行,业障这么多,念佛又不清净,妄想杂念纷飞,这样能往生吗?”自局其分,这是信心不够。
第五,为全论总结。《往生论》和《往生论注》到最后了,要作一个总结,总结也是把根本提出来。不然前面那么多内容,有时候学起来心中漫散无边际,所以最后把核心拿出来。
第六,为首尾呼应。《往生论注》一开篇就说“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开篇就以难易二道来判整部《往生论》是易行道。
那么,易行的原理在哪里呢?乘佛愿力。但是前面只是点到,还没展开。怎样乘佛愿力?乘哪一愿的愿力?到最后就和前面呼应起来,“三愿的证”,用这三愿的愿力来配对前面。下面我们会解释。
总的来讲,有这六方面的理由,所以设此问答。
此问答之价值、地位和意义,这里说六点。
如来愿力,彻底圆彰。遍于全论。三严二十九净入愿心,如地下水脉,此问答如掘得井水。
这个问答,把阿弥陀如来的愿力彻底、圆满地彰显出来。当然,整部《往生论》全篇都在显示弥陀愿力。比如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它是整部《往生论》的主旨,这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净入愿心,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庄严所成就。再比如讲“示现自利利他”,“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又说“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所以,整部《往生论》显现的,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但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如果没有昙鸾大师在这里画龙点睛,把它提炼出来,以我们这样的“牛羊眼”——我们看经,就和牛眼睛、羊眼睛差不多,叫牛羊眼——我们能看出如来愿力吗?看不出来。就好像地下有很多水,但是含在土当中,我们的牛羊眼就看不到水,即使看到水,也喝不到水。
现在昙鸾大师在这里设问答,等于是在《往生论》这个饱含着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法水的地方挖了一口井,挖了井以后,水“哗”就流过来,而且全部都是纯净水。所以到最后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证也”等等,很单纯,很清净。
天亲菩萨讲五念门、五果门,说得非常广泛。五念门,如果没有智慧,一看还认为要这样修那样修;五果门,有近门、入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牛羊眼”一看,全是靠自己修行。这五念门、五果门就像土地一样,里面虽然有弥陀愿力的丰富法水,但是我们喝不到,我们也看不清楚。
昙鸾大师设这个问答,等于打了一口井,纯净的水就流出来了。他不讲五念门,也不讲五果门,“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凡是生彼净土”,就是五念门及五果门的前四果门;“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就是五果门的园林游戏地门。在五念门、五果门上挖一口井,然后说“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讲的都是佛力。
昙鸾大师这个问答,让我们彻底明了,所以讲“弥陀愿力,彻底圆彰”。如果不这样,我们根本就看不明白。所以,设此问答有它的道理。
印光大师《往生论注序》第三段说:
昙鸾法师撰《往生论注》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昙鸾大师撰《往生论注》,详细解释《往生论》,把阿弥陀佛的誓愿和天亲菩萨的衷心、本怀,彻底、圆满地显示出来,毫无保留,和盘托出。
“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印光大师赞叹昙鸾大师深得佛心,完全、彻底、深入地悟得佛心,如果不是深得佛心、具无碍辩才,怎么能有这样的效果,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呢?“何克臻此”,非常倾倒,拜伏在昙鸾大师足下。
《往生论》文辞简约,义理深邃,说相高超,枝叶繁密,学人难得其要。
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文句非常简单,也很短,里面所含的义理是很深邃的。
“说相高超,枝叶繁密”,什么叫“说相高超”呢?就是语言上说得很大气,一听好像是高位菩萨所做的。比如说“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实修行”,又说“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胜真心、无障心”,这些词我们一看,“哎呀,我有分吗?”这叫“义理深邃”。但是,这些话一定要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结合起来,才有力量。
这些话就像电风扇,要把阿弥陀佛本愿力那个插头一插,它才能转得动,风才能吹出来;如果不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结合起来,你绝对看不懂,《往生论》对你就没有用,电风扇一点风都没有。为什么?本愿力的插头没插上。
所以,昙鸾大师在这里设一个问答,就是安装了一个插座,然后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往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插座一插,电风扇就转起来了。不然,读了也是白读,只是读读文句。没有插座,电风扇怎么转呢?昙鸾大师在这里设的问答,就是插座,一插,马上就转起来了。所以,如果没有这个问答,天亲菩萨的衷怀我们难以明了,因为《往生论》“文辞简约,义理深邃,说相高超,枝叶繁密”。
什么叫“枝叶繁密”呢?前面五念门、五果门讲了很多,就像一棵树,很大。那么,五念门、五果门到底哪一个是主要的呢?五念门、五果门都是树枝,长在弥陀本愿力这棵树上;前面讲的这个心那个心,讲了很多,那都是叶。最重要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所谓“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所以,阿弥陀佛本愿力是主干。
这棵树非常庄严、茂盛,但是太茂盛了,我们就看不出它的主干;冬天叶子一掉,一看,“哦!中间那根最粗的是主干”。昙鸾大师到最后,把其他叶子都摘掉了,只谈弥陀本愿力。所以,如果没有昙鸾大师这个问答,学人难得其要,我们怎么能知道它的要点呢?就掌握不了。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像电,同时也像水。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就像一棵茂盛的常青树,这棵常青树要得到水分才能枝叶繁茂。生长这棵树的水是什么?就是弥陀本愿力。没有本愿力,《往生论》所讲的这一切都没有来源,它就不是枝叶繁茂、生气蓬勃的一棵树,而是一棵死树,中看不中用。
很多人学法,都学不活,就因为没有掌握到根本,不能活起来,所以,学法一定要活。我们的心就是柔软的地,阿弥陀佛的愿力、慈悲、光明,在我们心中生起生命的树,这就是活的、柔软的、新鲜的,怎么学都很快乐。
这个问答,是《往生论注》的核心、极则、结穴、结晶。
什么叫核心呢?如果说《往生论注》是一个圆满的果子,这个问答就是果核。果核就有生命力,能够生长、发芽、抽枝,长成果树,然后结很多果子,所以核心特别重要。果肉虽然美,但是吃完就没有了。文句非常漂亮,它的核心在哪里?如果没有果核,果肉能甜吗?如果没有果核,果肉长不出来。《往生论注》的意境很美,文句也很美,但是它是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这里展现出来的。
“极则”,就是至极的法则、根本的法则。
“结穴”,就是“千里来龙,在此结穴”。比如龙脉,非常有力量,但是龙藏在风水最好的穴位,整个龙脉的力量就在这个穴点上,这叫结穴。整部《往生论注》从头到尾,悬远悠长,像龙脉一样,它的穴点在哪里呢?就结穴在这里,“速得菩提问答”,这里是穴位。你得到龙穴了,整个龙脉的力量就全部得到了。“速得菩提问答”这里如果悟到了,就是进入龙穴,这条龙就活了,可以腾云驾雾,能够布云施雨。
什么叫“结晶”呢?“晶”就是晶体。像一大盆水,里面有盐,这颗盐就是结晶,分散在整盆水中。虽然有一大盆水,但是盐只有那一颗。整部《往生论注》的结晶就在这个问答。
这段问答,也是净土宗建立的根本和基石。我们讲建立净土宗,净土宗当然有释迦牟尼佛讲的净土三部经、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所谓“不够”,不是说往生不够,而是说整个净土宗的教理架构还没有完整地显示出来。这个问答,把净土三部经、《易行品》和《往生论》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显示出净土宗一宗的根本和基石。所以,净土宗的教理和架构就来自这个问答。这个问答非常优美。
什么叫根本、基石呢?就像我们建房子要打根基,然后顺着这个基石往上建。如果净土宗是一座大楼,它的地基下在哪里?就是昙鸾大师这个问答,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三愿的证”。然后“凡是生彼净土”——往相回向,“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还相回向,往生、成佛、度众生,往相、还相,因、果,自利、利他,所有这一切,都在这三愿当中。
这个问答抓住三愿,抓得特别准,就从这个基础上,建了一座净土宗的大厦。昙鸾大师把它显示得特别清楚,净土宗理论的完美体系也在这里。
学习《往生论注》,如果对这个问答不能注目,不能正确了解,可以讲,他学净土宗根本就学得不到位,他的教理教义肯定有偏失。如果得到了这个根本,才是得到纯正的净土法味。所以,这个问答特别重要。
若无此问答,根本不明,佛力不显,难得生信,自局其分,亦无后来之净土宗。
如果没有这个问答,我们虽然学净土法门,但是根本不明。众生都没有智慧,明明白白拿出来还不能相信呢,让他们自己总结、找出根本,哪能找得出来?所以,昙鸾大师非常慈悲,把根本提出来。如果根本不明,佛力就不能显现;佛力不显现,就难以生信心,就成了“自局其分”。所以,必须设这个问答,这个问答有它特别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问答,可以讲净土宗就不能成立。
下面我们来看问答。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有何因缘
(1)呼应
呼应:“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
“因缘”两个字,让我们想到开篇讲“易行道”的地方。“易行道”怎么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开篇其实已经讲到这三愿了,哪三愿呢?“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这就是第十八愿。“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这是第十一愿。后面说“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上衍之极致”讲的就是第二十二愿。第二十二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不就是“上衍之极致”吗?“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不是一地一地升进,是一下子就上去了。
这里说“有何因缘”,前面说“但以信佛因缘”,这样首尾就呼应起来了。前面虽然给出答案,但是最后还要再把它提出来:“有何因缘”,什么因缘?“但以信佛因缘”,就是信佛因缘。这样就很清楚。
所以下面说“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他力”就是指佛缘、佛力,所谓“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所以说“他力可乘”。“可乘”,就是我们乘上佛的因缘,“乘佛愿力”。“但以信佛”,“信”,就是“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的“信”。所以,前后完全一致。
这样对应着来看,就知道《往生论注》是首尾呼应的。
(2)因缘者,所以义
问虽双举因、缘,答唯举缘。窥基:因缘者,所以义。
问说“有何因缘”,举两个字“因缘”;答的时候只答一个“缘”字,“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因缘”,并不是因和缘分开来说的。以窥基大师的说法,“因缘者,所以义”,因缘就是什么原因的意思。因和缘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合在一起说。“有何因缘”,就是有什么原因能快速成佛呢?
(3)佛种从缘起
佛种(因)从缘(缘)起。缘起因故,纯他力。
《法华经》有一句话,“佛种从缘起”。“佛种”,“种”就是因,这个种是从哪里起的?从缘所起,有了缘,一定有这个因。这句话非常好。
我们念佛,我们的佛种就从缘起。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这是缘;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跟我们结缘;结了缘,就让我们可以念佛,我们就念佛了;我们念佛,就决定能往生,决定能成佛。
六字名号是种子,这颗种子是怎么来的?是从缘所起的,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让我们来念佛的。法藏菩萨当初发愿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我们众生念佛这个因,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强缘成为我们的因。我们本来在六道当中轮回,完全是“常没常流转”的众生,我们怎么知道念佛为因呢?怎么知道念佛去往生呢?
念佛是佛种,念佛为因,成佛为果。这个因从哪里来的?是阿弥陀佛成佛,他以强大的愿力为缘,让十方诸佛赞叹他的名号;他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让我们听闻到。所以,佛种从缘起。站在净土门这样解释,很简单。
缘能够起因,所以我们讲净土法门是纯他力。我们念佛,这就是纯他力。凡夫众生自己是念不出佛来的,既然念出了佛,就是缘起。
缘起有互相的作用。比如站在阿弥陀佛这边来讲,是以众生为缘,“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十方众生为缘,而缘起佛的大悲心;又以众生为缘,阿弥陀佛发愿说“我的修行功德回向给众生”,然后他成佛了。所以,如果阿弥陀佛离开众生这个缘,他能成佛吗?成不了佛。他以众生为缘,缘起成就他的佛果。
如果从众生这边来讲,是以佛为缘,“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阿弥陀佛正觉为缘,让我们去往生。这有互相的关系。
所以,讲自力,讲他力,是缘起的关系,都可以讲。站在佛那边,完全是佛的力量;站在众生这边,我们是仰仗了阿弥陀佛的力量,并不矛盾。
(4)答中缘字出现了六次
答中有“缘”字的话有六句: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缘佛愿力故(三句);他力为增上缘。
问的时候问“有何因缘”,答的时候答了六个“缘”字。
第一句,“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第一个“缘”字。
第二句,“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第二个“缘”字。
第三句,“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第三个“缘”字。
第四句,“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第五句,“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第六句,“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
就这么一段,“缘”字出现了六次。所以,这里的答,完全是显示阿弥陀佛的愿力强缘,显示缘的作用,缘起,佛种从缘起。
(5)《往生论注》中说“缘”四十九处
《往生论注》中说“缘”49处,说“因”31处,“因缘”合说12处。
整部《往生论注》,说到“缘”的地方有49处,说到“因”的地方有31处,“因缘”合在一起说的地方有12处。可见因缘说得很多,很重要。下面我列了几句。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
这是在讲“清净功德”的地方说的。
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讲“妙色功德”,说极乐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跟这里的文句都一样。
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在“八番问答”里说,“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这跟前面的“但以信佛因缘,乘佛愿力,便得往生”说的一样。这是讲到“因缘”两个字。
在心、在缘、在决定。
“八番问答”里又说,为什么往生净土?“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在心、在缘”,说到这个“缘”字。
此乐缘佛生故,非是他缘而生也。
“爱乐佛法味”,这个乐,“此乐缘佛生故”,这也是以佛为缘。
“非是他缘而生也”,这都讲到缘。
大家可以再看一看,讲“缘”的地方注目一下。
2.“速得菩提”之“速”
净土法门,佛速成班。速成、速满。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主要是问这个“速”字。修行成佛,这是佛法所谈的。不过,通途法门所谈的成佛不是那么快,要三大阿僧只劫。尤其是造罪凡夫,怎么能快速成佛呢?
以《往生论》来讲,也不过是修五念门行。五念门行跟六度万行比怎么样?五念门行不过是:礼拜门,礼拜阿弥陀如来;赞叹门,赞叹阿弥陀佛名号;作愿门,作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察门,把二十四行偈念一念、想一想;回向门,“我们一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过就这五种而已,跟六度万行怎么能比?
布施,叫你布施了吗?叫你把房子拿出来,布施头目脑髓……没有说到;更没有说无相布施、三轮体空,没谈到。持戒,也没谈到。忍辱,也没有要求。为什么?“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修忍辱才能得端正的面貌,这是心的影响;但是净土不是这样,“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一得生彼净土,就得清净妙色,这是净光之力,“无瞋忍之殊”,没有瞋恚和忍辱的差别,这就是无分别。
如果以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菩萨难行道,难行也要行,而且还有七地沉空难等等。
所以,这里的“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很容易让人起疑。因为修行很容易,也很简单,不过五念门。而根机呢?是共哪些根机的众生?是共下下品根机的众生,乃至十念的人都能往生西方,“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而且这些人到那里也能快速成佛,这是什么道理呢?所以讲“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成佛,一般人都不敢想,“我能生天,就不错了”。一般生天也不敢想,“我下辈子能做人,那就是得大福报了”。
现在不要你做人,让你生天,“生天啊?当天王啊!那就太好了!”
说生天还不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还要六道轮回——让你出三界,“啊?出三界,做阿罗汉哪!梵行已立,不受后有,那就不得了了!”
阿罗汉还不够,让你做菩萨,不住此岸,不住彼岸,来回运渡,得无生法忍,“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那是万人敬仰,我怎么能做到啊!”
且慢且慢,不仅做菩萨,让你成佛,“哎呀!成佛,三大阿僧只劫,我可不敢想,那是大菩萨的事,我这辈子可没发这个大愿。我现在被你搞得快要疯掉了,我本来想做人,现在让我到三界外去了,又做菩萨,还让我成佛。哎呀,不敢想。”
且慢,不仅成佛,还快速成佛!往生就让你快速成佛,“这也太快了吧!”一下子发大财了。
本来是个穷人,“我有根油条,不饿死就算不错了”;现在不仅有油条,还有豆浆,什么好吃的都搬来了;不仅有好吃的,房子都给你了;不仅有房子,支票都给你了,无量的遗产都给你。这不和范进中举一样吗?一下子给乐疯癫了,“这是我的吗?敢相信吗?”
所以下面一定要问,慢慢从头道来,“是怎么怎么回事……”,才能让你不疯掉。要不然,为了不疯,只能不相信;因为一相信就要疯掉了,就像范进中举,不敢相信。
范进中举知道吗?范进考了多少年,后来终于中举了。一开始范进还是正常的,喜报送来了,“报——!真的中举了”,“我真的中举了?哈哈!”一下子疯掉了,因为他相信了。他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疯?他没相信啊,“我不可能中举”。所以,他不相信的时候还是正常的,这一相信,就疯掉了。
为了防止疯掉,只能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让我们速得成佛。咱们不就是范进吗?在六道里那么长时间,怎么能一下就成佛呢?不敢相信,心里马上就很提防,怕疯了,“不可能!如果能速得成佛,那也是观世音菩萨,绝对不是我”。
凡夫众生,在这个娑婆世界真是穷啊!被烦恼贼所害,被打得鼻青脸肿,天天吃窝窝头,让他吃满汉全席他根本不能相信,还叫他快速成佛,怎么会不怀疑呢?为了破除众生的疑心,为了彰显佛的愿力,为了“核求其本”,为了让众生勿自局分,所以设此问答,此问答对众生有决定的意义。
《往生论注》“速得菩提问答”,“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主要是就“速”这个字发问。
净土法门是“大义门成就”,是大乘菩萨道。“大义门成就”,不仅是成就大乘,而且速得成佛。净土门成佛是必定成佛,因为“大义门成就”。“得生安乐,则成就大乘之门”,必定成佛,而且是快速成佛。必定成佛是给我们的保证,快速成佛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快速成佛,是靠佛力,下面说“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依佛力成佛,自然,轻松,这一切都是显示净土法门的易行、超越。
所以,这里的“速得成就”有双重含义。“速”,显示超越、超胜;同时,“速得成就”是靠佛的愿力,所以很容易。修学净土法门,第十八愿“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往生就毕竟成佛,既容易,又殊胜,又超越。
净土法门可以讲是成佛的速成班,“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在其他任何法门当中是没有的。
为什么要设这一问呢?因为前面说次第渐入近门、入大会众门等五种门,到最后忽然转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有什么原因呢?所以就发问。另外,下品凡夫只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也速得成佛,这是什么原因呢?所以就来问。
接下来就回答。
1.分科
回答有一大段,我们简单分科一下。
┌举论直答
│ ┌标宗
│ │ ┌论文依据
└别释深义┤ │ ┌标宗
│ │佛愿依据┤ ┌反显
│ │ │ │ ┌标
└释成┤ └释成┤正明┤一证
│ │ │二证
│ │ └三证
│ └结成
│ ┌总标
│ │ ┌明自力
└引例示相┤别引┤
│ └明他力
└结劝
“《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这一句就是一科,这叫“举论直答”。“举论”,前面《往生论》说得很清楚:“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这是《往生论》的原话,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为什么还要问呢?这就是明知故问。先把《往生论》原文说出来,直接作为回答,这叫“举论直答”。
但是接下来,“然”字一转折,后面才是真正要讲的。前面是表面的文句,后面要翻底牌了。“然核求其本”,这下面叫“别释深义”。《往生论》的文句很浅显,这浅显的文句后面,到底藏着什么深层的含义呢?下面要“核求其本”,这叫“别释深义”。
“别释深义”里面又分为两科,一是标宗,二是释成。
标宗,就是标出宗旨、观点、立论。“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这就是回答为什么“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它的宗旨、根本的缘由,就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这是一个结论。标宗,就是标出它的结论。
后面叫释成。“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这句话能够成立,后面要解释。解释分为三科:
第一,论文依据,从论文来解释。“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讲自利利他。这是依据《往生论》,《往生论》本来就讲“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是用“自利利他”的文句,来探讨《往生论》背后的深义,说明是靠佛的本愿力为缘,是靠佛力。这是用《往生论》原文来解释,成立“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这个观点。
第二,佛愿依据,从佛愿、四十八愿来解释它的深义。
第三,引例示相。最后“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这是一个附带性的解释,是通过比喻、例子来说明,以便说得更清楚。
2.举论直答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这是“举论直答”。
先举论,《论》文明显故,即是明知故问。但所谓明知者,即看似明知,实则容易一眼看过,或误为自力,故特设问。亦如太极拳,借力使力,见招拆招,先举《论》言,牵引铺垫。
为什么先举《往生论》呢?因为《往生论》原文很明显,对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说得很清楚,“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既然有答案,为什么还要问呢?这叫明知故问。为什么明知故问呢?所谓“明知”,是看上去似乎明白,实际上容易一眼看过。如果昙鸾大师不在这里提出问题,一般人就看不到本质。问他“为什么速得成佛?”“因为说过了嘛,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这样就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很容易把它当作一个概念。至于这句话到底说什么,它背后的深义都不知道,就当成一个概念,认为说过了。这就是死在句下,得不到真实利益,跟自己的心不贴切,所以需要问。
另外,看完之后可能会误认为是自力,“为什么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我修了五念门行,我礼拜、赞叹、作愿等等”,很容易认为是自己的力量,所以必须设问。
昙鸾大师特别设这一问,就像打太极拳,借力使力,借《往生论》这句话,把佛力彰显出来。表面看似乎是讲众生修行、讲自力,“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实际上是借这句话把下面的话引出来,见招拆招。先引《往生论》这句话来牵引、铺垫,这里面深有学问,大有文章。
所以,如果没有昙鸾大师这个提问,我们读到这里就认为完了,就不了解其中的意义。
五门行即速成佛,如是易行功高是何所以?凡夫若念余佛、修余行,是否也速成佛?故问。
昙鸾大师之所以设这一问,是因为前面说修五门行就快速成佛,可谓易行功高。五门行并不难,跟六度万行比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功效是快速成佛。这难免让人起疑:为何净土法门这样易行而功高?它背后有什么原因呢?所以这里要提问。
另外,有的人或许还有疑问:凡夫众生如果念余佛、修余行,不念阿弥陀佛、不修五门行,能不能“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为什么修别的就不能速得成就?原因在哪里呢?所以要设问。
3.别释深义
(1)标宗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前面讲的只是文句上浅显的意思,下面就要讲深义了。
“然”字转折,最见功夫,可谓毫厘千里,四两千斤。方向一转,见无量风景,这边独好。领上之言,别显文面深意。
“然”这个字特别有意味,可以讲是毫厘千里,四两拨千斤。这个字放在这里,是转折语气。
“然”字也是“领上之言”,认可、承接前面所说的话,前面有所说,后面才能“然”。先认可前面的,“讲得不错,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不过,后面还有更深的含义”,所以用一个“然”字。
“然”就代表方向要转了。如果没有“然”这个字,我们的眼睛就会落在五门行,落在众生这一边,因为是众生修五门行自利利他。但是“然”这个字一转,就好像开车方向盘一转,眼光就从众生一边转到佛这一边。能见到佛这一边,才是见无量风景这边独好。
“然核求其本”,“核”就是核实、核查,“求”就是寻求、探求。
“其”是指代词,指代什么呢?有好几重指代。
“其”,《论》、五门行及五果、自利利他、净土法门、净土宗。
第一,指代《往生论》。《往生论》虽然讲五门行,但是它的根本在哪里?在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所谓“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就是说,整个《往生论》的根本,是讲“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表面看是讲五门行,但是它的根本、内在是讲“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第二,指五门行,即五念门和五果门。五门行,表面看起来是众生在作,但是它的根本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第三,指自利利他。五念门到五果门,就是自利利他。五念门的前四门是自利,回向门是利他;五果门的前四果是自利之果,第五果园林游戏地门是利他。所以,自利利他讲起来就是五念门和五果门。
五念门和五果门,乍一看似乎是众生自己修行,先自利然后利益别的众生。但这是表面的、肤浅的、枝末性的。它的根本在哪里?它为什么能够自利而又利他呢?它的根本在“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所以,“核求其本”就是把凡夫众生五念门和五果门的自利利他之行,它的根本来由、根本原理探求出来,这叫“核求其本”。
第四,指净土法门。因为《往生论》就是建立净土法门的教理的,净土法门的根本就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第五,指净土宗。这一切的根本,都来自“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这样来看,就是“四依法”里的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从文句的表面看到它背后的根本和实质。
“本”,根本。本末相对。凡夫修五门行,自利利他为末;阿弥陀如来增上缘为本。如来本愿力根本之上,生长、显现众生五念门行及五功德果之枝叶花果,五念、五果皆以弥陀如来为根。
“本”是指根本。本末相对,有本有末。“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这是根本;凡夫修五门行,自利利他,这是枝末。在弥陀本愿力这个根本之上,生长、显现众生五念门行及五功德果之枝叶花果。
如果用树来比喻,树有根有本,然后才有枝有叶、有花有果。在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这个根本之上,从四十八愿到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再到第十八愿,这是根本;在这个根本之上,才发出五念门的枝叶、五果门的花果,这些都是从这个根本展示出来的。
五念门和五果门都以弥陀如来为根,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五念门就没有根,五果门也没有根。
比如五念门,第一门是礼拜阿弥陀如来,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你拜谁呢?不就没有根了吗?第二门,称赞阿弥陀如来,“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很显然,如果没有阿弥陀如来,你称什么名号啊?所以,根本在这里。
因为有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为根本,你才可以礼拜阿弥陀佛,才可以称念阿弥陀佛,才可以作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才能观察阿弥陀佛国土庄严。也因为阿弥陀如来作愿摄取一切众生,你才可以回向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五念门都是虚假的,五果门也都不存在。所以,要了解这个本末关系。
我们如何称念,这是枝末;它后面有根本,根本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作用。
本立道生。得根本,自得枝末;离根本,则一切皆无。五念归一念——念佛,五果成一果——成佛。
一般说“本立道生”,得根本自得枝末,离根本则一切皆无。以我们来说,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五念归于一念,归到念佛,这就得到根本了。有人说“五念门,我观察不来”,没关系,只要得到念佛这个根本了,枝末就全部得到了,五念归于一念。五果门听起来也挺复杂,其实五果就是一果——成佛。这样就非常简单。
上来处处使用“本”之言时,皆举出弥陀因位之本愿,如“佛本何故起此庄严”“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
“本”字在《往生论》里引用得特别多,而且都是举出弥陀因位的本愿。所以,“核求其本”的“本”就是根本;同时也是因本,因中的本愿、来源之处。比如卷上总问“佛本何故起此庄严?”又说“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等等。大家可以去检索一下,“本”字用得很多。
③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增上缘”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四缘”当中的一缘,另一种是阿弥陀如来的强胜因缘。
“四缘”就是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和增上缘。
一件事情的成立,必须因缘具足。比如种子种在地里,种子就是因缘;土壤、空气、阳光、时间,这些就是增上缘,有了这些,种子才能发芽。
以佛门修行来说,要修行成佛,这四缘必须和合。
┌因缘┈┈┈佛性
四缘┤所缘缘┈┈成佛志愿 目标 目的
│无间缘┈┈心不退转
└增上缘┈┈修行
因缘,就是我们要有佛性,众生本来就具有佛性,佛性是佛道正因,这叫因缘。
所缘缘,就是你要有成佛的志愿,要有这个目标和目的;虽然有佛性,但是你根本不想成佛,缺了这一缘,当然也不行。
无间缘,无间就是不退,缘必须是相续的,如果今天想成佛,明天又不想了,这个愿望、目标没有了,当然也不行。
增上缘,就是要通过修行,圣道门修六度万行,净土门就是念佛。
比如你要到某地去,这也要有因缘。首先,你要有这个愿望;这个愿望要相续,如果你想去又不愿意去,进三步退两步,也不能到达目的地;然后再搭车,你就到那里了:这就是因缘和合。
此指强胜因缘。横超别意,非通途义。起法功强,令不能成者成。
这里讲的“增上缘”,不是四缘当中的一缘,而是指全部的力量、强盛的因缘。这是横超别意,不是通途义,通途义就是四缘当中的一缘。这里的增上缘,是说全部的力量完全都在阿弥陀如来这里。这个增上缘,能令不能往生者得往生,能令不能成佛者成佛,能令不能成就的事情成就,这叫增上缘,这就是阿弥陀如来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力。
为增上缘者,下品逆恶凡夫,往生净土,速得菩提,必非自力所能,悉弥陀他力为增上缘。
比如,下品逆恶凡夫往生净土速得菩提,他自己有任何能力吗?不是。他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愿心,愿心不退更谈不上,完全不是自己的能力,完全是阿弥陀佛他力为增上缘。所以,昙鸾大师这里说的“增上缘”,和通常所说的“增上缘”意思不一样。
昙鸾大师在回答的时候,“增上缘”说了三处:“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他力为增上缘”。
阿弥陀如来┈┈┈┐
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
他力┈┈┈┈┈┈┘
这三种表达,分为不同的情形。
生佛相对、自他相对、合,三种情形以明。
“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这是生佛相对。众生看见五门行,就以为是自己在修行,自己在做。但是众生这边是枝末,众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为根本。这样就是生佛相对,不是众生这边的原因,而是阿弥陀佛那边的原因。
“他力为增上缘”,是自他相对。众生可能会落入自己这边,“我在修行,自求解脱”。其实不是自力,是他力,他力就是指佛力。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就是把前面两个合在一起,既有生佛相对,也有自他相对,合在一起说明。
(2)释成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
这是先标宗,下面引用《往生论》里的话来解释,释成它的宗旨。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这是什么意思呢?“他利”这个词和“利他”这个词,说起来只是把这两个字颠倒了一下,这叫“谈有左右”。
“谈有左右”,就是相对不同的定位目标而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我这样坐着,我说这本书在我的右手边;如果站在对面来看,这本书就在左边,这叫“谈有左右”。
他利和利他,《往生论》里只讲到“利他”,一共有三处:
一处在《往生论》的结尾,“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一处是在《往生论》卷下,“观行体相”中观察器世间十七种功德庄严之后,说“示现自利利他”(《圣教集》303页),“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这是自利;“利益他功德成就故”,这是利他:自利利他。
一处是在“观行体相”中观察如来八德之后(《圣教集》315页),“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也是讲自利利他。
在别的经论当中,有说“利他”的,也有说“他利”的。那么,“他利”和“利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两个词的意思,有的时候一样,有的时候不一样。这里昙鸾大师是说明两者不同的地方。
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
就佛这边来讲,佛是主动的,所以讲“利他”,是佛来利益众生,“他”是指众生;如果站在众生这边讲,众生得的利益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他利”,是佛来利益众生的,不是众生自己能利益自己,这个“他”就是指佛。
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往生论》讲自利利他,是为了显示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用“利他”这个词来说明。前面说过了,《往生论》里讲的三处自利利他,都是在讲阿弥陀如来;如果讲众生这边,就是“他利”,是佛给我们利益,佛利益我们。“将谈佛力”,为了显示佛力,以“利他”言之。
“当知此意也”,你要知道其中的含义。当知什么意呢?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力,是要显示佛力。
或许有人会问:昙鸾大师仅仅用“利他”和“他利”两个词,就能显示出《往生论》的本意是要讲佛力吗?这样文句上是不是显得太牵强了一些?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从“‘利他’之言”来看。这一点昙鸾大师已经说过了。
第二,从五念门所缘与五果门所依来看。前面昙鸾大师说“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如果没有阿弥陀如来,五念门能成就吗?一门都成就不了。
如礼拜门,非众生能礼身业能有功德,依所礼弥陀如来赐予真实功德。
比如礼拜门,“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礼拜门之所以有功德,能够自利,甚至可以回向利他,根本的来源在哪里?根本在众生这一边吗?不是众生能礼的身业有功德,如果你的身业拜下去就有功德,那你拜一块石头也可以,拜一棵树也可以,那行不行呢?显然是不行的。身业礼拜之所以有功德,是以所礼的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是阿弥陀如来赐予你真实功德。
赞叹门,非众生口业出生功德,依如来名号如实修行。彼如来功德如实故,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国。离弥陀如来,三业毫无功德。纵依余佛菩萨,难得真实功德,未有本愿力增上缘故。
赞叹门也一样,不是众生的口业能出生功德。众生的嘴巴能出生功德吗?都是闲言碎语,都是两舌、恶口、戏论的话。你的嘴巴长得再好,你的声音再好听,不念阿弥陀佛也白搭。
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就有功德呢?“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以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有他的本愿作为增上缘,我们念他的名号,就得真实功德。《往生论注》说:彼如来“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所以,如果离开了阿弥陀如来本愿力的增上缘,众生的三业毫无功德,只有造罪。印光大师说:“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只能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
以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身口意三业只要缘着阿弥陀佛: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口业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意业作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智业观察阿弥陀佛国土庄严,方便智业回向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这样就功德圆满。这个功德是从哪里来的?从佛那里来的。
就像一个箩筐,里面装了很多水果,你把手伸进去一拿,就拿出水果来了,因为里面本来就有水果。如果里面没有水果,你拿一百次也是空的,手伸进去是空的,出来还是空的。
这句六字名号,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所有这一切,都是弥陀本愿力成就。所以,众生身业礼拜,口业称名,意业作愿,这三业都能得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
不要说以世间为对象,即使以诸佛菩萨为对象,礼拜其他佛菩萨,念其他佛菩萨的名号,也很难成就,很难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报土。为什么?因为其他佛菩萨没有这种本愿力,没有本愿来保证你。当然,其他佛菩萨的名号都有功德,念了也能消业障,但是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清净报土,还是不够的,因为没有本愿力为增上缘。其他佛菩萨的名号也是一种缘,但是这种缘没有强大增上的力量,不能让你脱离三界、快速成佛。因为没有本愿力,只是通途的,因为他成佛了,所以他们的名号也有消业的作用和功能,跟世间的名字是不一样的。但是,跟阿弥陀佛的名号来比,还是不一样。这就是以本愿力为增上缘的缘故。
礼拜门、赞叹门是这样,作愿门也是一样的,“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这样为什么能够如实修行奢摩他呢?因为这是佛力三止,佛力为增上缘。“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这显然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所以能够如实修行奢摩他。
观察门,观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观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现在观阿弥陀佛的种种庄严,往生净土之后得种种法味乐,这完全是佛的愿力成就。以本愿力为增上缘。
回向门也一样,因为阿弥陀如来作愿摄取一切众生生彼国土,所以我们也作愿摄取一切众生生彼国土,这样回向才真实。
以上是从五念门来说。
以五果门来讲也是一样的,五果门本来就是阿弥陀佛的果上境界。所以,不管是因门还是果门,都以弥陀愿力成就为根本的来由,不然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意义。
“当知此意”,我们从五念门、五果门本身的内涵,就能看出来。
这是第二点。
第三,从《往生论》的“不虚作住持功德”之偈来看。“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天亲菩萨明确地说,是佛的本愿力令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是一个譬喻,佛的功德像大宝海一样圆满,“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就是快速成佛。快速成佛的原因在哪里?“观佛本愿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让众生遇无空过、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鸾大师这里的解释,是抓住了这首偈子。
所以,不光是从“他利、利他”这两个词,就简单地认定《往生论》的本意是要讲佛力。当然,这也是一点理由,从他利和利他来说明。第二点,从五念门和五果门本身的内容来分析,必然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第三点,从“不虚作住持功德”这首偈子来看,天亲菩萨说得很清楚,“观佛本愿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能令众生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样来看就很显然,道理非常充分,所以说“今将谈佛力,当知此意也”。
②佛愿依据
回答部分的第一段,是从《往生论》释其深义。下面是引三条愿,从四十八愿释其深义,显示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这部分解释也有两科,就是标宗和释成。
首先标出宗旨: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这句话是对前面“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的展开。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是为什么事的增上缘?为两件事:一是“生彼净土”,二是“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是为这两件事。
它的增上缘是什么呢?“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前面“核求其本”是说“阿弥陀如来”,这里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说得更清楚,是展开来说。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这是先把答案说出来。
下面证明这个答案,分为三科:反显、正明、结成。
反显
首先是反显: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这是反过来说。如果不是靠佛力,四十八愿就是假的、空的、没有用的。这是反显。
其次是正明,就是引三条愿。最后是结成,“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一般的解释都是这样的:从反面说明,从正面说明,最后总结说明。
四个“力”
佛力(生佛相对)、佛愿力、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他力(自他相对)。
《往生论注》这里说到“力”,有四个词:“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简单讲“佛力”;后面“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说“佛愿力”三个字;最后“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说“他力”。用了这四个词。
这四个词,说的角度各不相同。
“佛力”,是生佛相对,不是众生的力量,是佛的力量。
“他力”,是自他相对,不是自己的力量,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他”,讲的不是别的佛,就是阿弥陀佛。
佛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就是愿力。所谓“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这叫作“成就”。这里讲“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咬住“成就”两个字。所以是讲“佛愿力”。
“佛愿力”,这个“佛”不是别的佛,是阿弥陀如来;这个“愿”不是别的愿,是本愿。“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这是把它展开。“佛愿力”是简略说,再略说就是“佛力”,展开就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有详略不同的说明。
“凡是生彼净土”与五念门、五果门及三愿的关系
┌(五念门)┈┈┈第十八愿(往生之因)┐
┌生彼净土┈┈┈┈┈┤ ├往相┐
凡是┤ └(五果门前四)┈第十一愿(往生之果)┘ ├本愿力
│及 │
└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五果门后一)┈第二十二愿┈┈┈┈┈┈还相┘
“凡是生彼净土”,是指五念门、五果门的前四门。“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是指五果门的第五门“园林游戏地门”。
五念门、五果门的前四门是往相,有往生因,还有往生果,往相回向之因果。五果门的第五门是还相,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
第十八愿是往生之因,第十一愿是往生之果。
往生之因就是五念门,五念门归到第十八愿。往生之果就是五果门的前四门,即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和屋门。
“住正定聚”就是近门和入大会众门。为什么是近门呢?往生净土就入正定聚,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是入大会众门呢?往生净土就入如来大会众数。宅门和屋门就是“必至灭度”,就是到家了,到家就是成佛了。
还相回向就是“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就是五果门的最后一门,就是第二十二愿。这是往生之果,属于还相回向。
这样加起来,不论往相还是还相,都是靠弥陀本愿力,也就是三个本愿:第十八本愿、第十一本愿和第二十二本愿。结构非常清晰。
昙鸾大师以高超的智慧,把五念门和五果门用三愿系统地组织起来,天衣无缝,天亲菩萨看了也要点头:“嗯,解释得好!”所以,这样的祖师解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才能别开生面,能够“核求其本”,抓到核心。
今核其本,缘佛本愿力。往相、往生因(五念)果(五功德前四)。不别凡圣,五乘齐入。往还因果,皆由佛力。
不管是往相还是还相,不管是因还是果,都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所以说“凡是生彼净土”。这个“凡”是什么意思?不管是在此土,还是在彼土,这叫“凡”,“凡”是总括之言,所有的都包含在内。
“凡是生彼净土”——往相,“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还相,往相、还相都是靠如来本愿力。不仅从这里去极乐是靠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成了佛,回来度众生,还是靠阿弥陀佛。这多好啊!来回票,去是靠佛的愿力,回来也是靠佛的愿力。你到极乐世界成佛了,回来还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靠第二十二愿加持来度众生,哪有自力?所以不要谈自力了。
这叫“凡是”。
“凡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众生不往生则罢,只要往生,不论凡夫还是圣人,不论善人还是恶人,不论上根利智还是下愚罪人,都是靠阿弥陀如来本愿力。
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并不是说善人能修行,就靠自己的善力,恶人不能修行,只有靠佛力,不是的。“凡是生彼净土”,都是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是五乘齐入。不管是凡夫还是圣人,只要能往生,都是靠阿弥陀佛本愿力,往生、成佛都靠弥陀本愿力。所以,这个“凡”字涵盖面特别广,用一个“凡”字就全部包括了。
另外,“凡是生彼净土”,也是说不仅是此土五浊恶世的凡夫,他方世界的众生也是一样。
“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彼”就是彼佛国、彼佛土。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十方世界总的根本、总的原则、总的方向、总的运输工具。十方法界来的若圣若凡、若善若恶、若男若女、出家在家、有智无智、有修无修,所有这一切,都靠弥陀本愿力。众生从十方去,是靠弥陀本愿力;到了彼土之后,菩萨、人天所做的一切,也是靠弥陀本愿力。
“及”,是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和“凡是生彼净土”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不还归此法界”,归到极乐净土;另一类是从净土又出来,“无不从此法界流”,流出去。从十方法界流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又从阿弥陀佛的净土还到十方法界,这都是靠弥陀本愿力。这就显示弥陀本愿力的广阔无边,整个法界都是以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为核心,为中轴。
“凡是生彼净土”,往生去的;“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极乐世界的菩萨出来度化众生,这一切,“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这个“缘”是动词,就是皆以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这是一个答案、一个结论。这个答案也是对应上面说的“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有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这个因缘,所以速得成就。这也是把前面讲的“自利利他”分成两种情况来说明,非常清晰。
反难有力,不可动摇。由征立理,道理显然。
下面说“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何以言之”,这叫“由征立理”,由这么一问,就把道理建立起来,“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前面说“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为什么讲得这么彻底、决断、干脆呢?如果不是佛力,四十八愿就是假的、虚的,没有用。这句话非常有力量,不然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四十八愿呢?
《往生论注核心讲记》里有一句解释的话:发众生不需要的愿,修众生不需要的行,那岂是阿弥陀佛所做的事!
“若非佛力”,那就是自力;如果靠自力,阿弥陀佛发这个愿不就落空了吗?发众生不需要的愿,然后兆载永劫修众生不需要的行,这是阿弥陀佛做的事吗?五劫思惟,兆载修行,就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吗?不可能的事。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这里也可以配合前面的内容来看。前面说“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有个“本”字,而且也讲四十八愿。这里说“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是讲佛力。这里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力”“将谈佛力”,这些话几乎都是一样的。
“愿以成力,力以就愿”。这里说“佛愿力”,都是讲“愿”和“力”。
“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徒然、虚设。这里说“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徒设”,“徒然”和“虚设”这两个词都在里面。
“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这里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昙鸾大师在解释“不虚作住持功德”的时候,才解释“成就”这两个字。《往生论》很多地方都讲“成就”,每一个愿、每一个庄严功德都讲“成就”,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解释,特别在这里解释“成就”两个字呢?就是紧扣弥陀本愿力。放在“不虚作住持功德”这里解释“成就”两个字,是要跟最后结尾的地方呼应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昙鸾大师解释说“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他是依据什么呢?就是依据“不虚作住持功德”这首偈子,“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样前后对应一看,就非常清晰。
四十八愿为广,简略来讲就是三愿:第十八愿是往生,第十一愿是成佛,第二十二愿是度众生。这都是“愿以成力,力以就愿”。如果再略,就是第十八愿。
我们这样一看,就知道祖师的解释非常妙。该在什么地方解释,该用什么样的文句,自自然然有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就好像水果,人再聪明,也造不出水果。自然长出来的水果,它的纹路、果核、果肉,互相之间的关系是天生的、天然的,根本就不能稍微变一点点。人造一个水果,怎么造都造不出这样的,连一片树叶也造不出来。
昙鸾大师解释《往生论》,是从佛性智慧里生出这部《往生论注》,所以它跟《往生论》是天然一体的,自自然然,一气呵成。对于祖师的智慧,我们看完之后五体投地,由衷敬仰,完全拜服。依据祖师这样的教言和指导,往生的心非常坚定。就像吃水果,树上长出来的水果,吃了才甜;塑料做的水果虽然好看,但是能吃吗?
昙鸾大师这种解释,真是妙,绝妙!语言简短有力,毫不啰唆。
这两句话,是整个《往生论注》的核心,别的文句记不住,这个答案要记住:“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读着多干脆!“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四十八愿怎么可能是虚假的呢?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现在就取三条愿,来证明所讲的这个道理不错。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这是整部《往生论注》的总结论。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这叫作“三愿的证”。“的取三愿”,“的”是明确,明确无误地、确实地;“证”是证明,证明如上所说的没有错。
如果配对下面的三愿,“凡是生彼净土”,就含第十八愿和第十一愿。第十八愿是往相之因,第十一愿是往相之果。因就含五念门,果就含前四果门:近门、入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是讲第二十二愿。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就指出了三个本愿。以第十八愿的力量往生净土,以第十一愿的力量证得“入正定聚”和“必至灭度”。“正定聚”就是近门、入大会众门;“必至灭度”就是宅门和屋门。缘第二十二愿之力,就是还相回向,起普贤行,度化十方众生。
三愿德含一切愿。
可以说,这三愿包含了所有一切大愿,不论是往生还是成佛,都包括在内:第十八愿是往生愿,第十一愿是成佛愿,第二十二愿是还相度生之愿。
往生、成佛、度生,若往若还,若因若果,若凡若圣,此界他方,十方西方,五念五果,皆缘佛力。
往生、成佛、度生,佛教讲的就是这些,上成佛道,下度众生。以净土法门来讲,是往生净土,上成佛道,下度众生。
不论往生、成佛、度众生,都包含在这三愿当中。“若往若还”,不论是去净土,还是回娑婆,或者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都在这三愿当中。这个“往”,不光是指从娑婆到净土,十方世界到阿弥陀佛的净土都是“往”。从阿弥陀佛的净土再分身到十方世界,这叫“还”。当然,这是站在娑婆世界众生的角度来说的。
“若因若果”,因中从凡夫地到净土去,果上成就无上妙果。
“若凡若圣”,不论是凡夫众生还是高位菩萨。
“此界他方”,不论是我们娑婆世界还是其他国土。
“五念五果”,五念门和五果门。天亲菩萨《往生论》建立的净土架构,以五念门为因,以五果门为果。
这一切都包含在三愿当中。
这三愿的逻辑性特别严密,可以讲天衣无缝,结构整然。昙鸾大师的眼睛确实亮,他从四十八愿里抽出这三愿,组织得天衣无缝,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大法界,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纯然佛力。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在昙鸾大师看来,整个一大法界的所有众生,从因至果,成佛度众生,这所有一切,彻彻底底、完完全全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丝毫见不到一点自己的能力,纯然佛力。不仅我们这个世界如此,他方世界也一样。
昙鸾大师把这三愿列在一起,就好像坐飞机从天上看地下一样。昙鸾大师把三愿列出来之后,我们坐在阿弥陀佛三愿的飞机上,俯瞰整个法界,看到的通通都是佛力,看得非常清楚:十方世界的众生怎么到净土去,怎么往生,怎么成佛,怎么从净土出来,怎么度众生……所有这一切,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哪有一点自己的力量?根本就谈不上。所以讲“唯见佛光明耀显赫”,看到的完全是佛的力量,看不到自己的修行力量。
所以,净土门的莲友,看得就是高,坐上了阿弥陀佛大愿力的飞机,当然看得高。修行圣道门,如果修成大菩萨,也能看得很高,但还是没有坐飞机看得高。如果还在凡夫地,考虑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己的一点人天小善都觉得了不起。这就像蚂蚁在地上爬一样,哪有那么高的眼光?它只能看见前面的一个小土疙瘩、一个松枝、一个小米粒,只能看到这么多,法界的这些事它根本没法看到。所以,净土门的念佛人确实了不得!
这也是因为有祖师的解释。昙鸾大师引用这三条愿,不用多说话,我们就一目了然了。
昙鸾大师先引愿文,最后结释。结释也非常简单,只有几句话。因为真理不用多话,往那里一放就可以了。比如古代没有飞机,出门都是走路,跟古人讲飞机可能要说很多话,而且他们也不一定明白;现在飞机场的飞机往那里一放,还要讲许多话吗?大家都明白了。
一证:第十八愿
下面来看三条愿。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是引用第十八愿文。不过这当中加了一个“得”字,“若不得生者”,主要是为了让文句更加通俗易懂。
下面解释: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拿这条愿来证明,这是第一个证据。前面说“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现在就列出第十八愿。因为靠第十八愿愿力的缘故,十方众生“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能往生,就不在三界轮转了;不在三界轮转,成佛就快了。如果还在三界,就会旷劫常没常流转,那就没头没尾了。
所以,首先把你从三界里拎出去,放到净土,这是第一步。往生、成佛、度众生,这是三级跳的第一跳,从三界到净土。提拔得快啊!从这个世间,一下子就提拔到净土去了。所以讲“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如果还轮转,那就没完没了了。
“缘佛愿力故”冠后二句。由佛愿力,才有众生十念念佛,而“便得往生”。
这里的“缘佛愿力故”是一个总的帽子,放在前面,后面两句都是以“缘佛愿力故”为前提。“缘佛愿力故”才有“十念念佛”,“缘佛愿力故”才“得往生”,要这样读。
我们为什么能够“十念念佛”呢?因为“缘佛愿力故”,我们自己是不可能念佛的。是佛的愿力,让十方诸佛如来称赞他的名号,以他的光明调摄我们众生的根性,这样我们才能念出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娑婆凡夫能念出阿弥陀佛的名号,不管他念几句、有没有愿往生的心,这都是佛的愿力在他身上显现出来了。
所以,不要看不起念佛人,看不起念佛人就是看不起佛的愿力。
比如春天来了,树发芽了,你看不起这棵芽,就是看不起整个春天。树为什么能够冒芽?因为春天来了。虽然它看起来只是个小芽,但它是整个春天这个大环境力量的推动,才出了这棵芽,你以为这个力量小吗?
我们能够念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整个法界当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力的推动,以及十方诸佛合伙的力量,他们合力一推,我们才念出这句佛号,所以不容易。
有的人看不起念佛众生,“这老太太,就念这句佛号,有啥了不起的?”这是“无眼人”;“就念这句佛号,听着没啥了不起的!”这是“无耳人”。以佛的眼一看,“哎呀,念佛啦!”这就是有眼人,眼睛亮,看到念佛人眼就亮;耳朵听到念佛,“哎呀,他念佛啦!”这就是有耳人。所以,要会看,要会听。只能看到他在世间修的定善、散善,这是不会看。
如果想了解第十八愿的详细内容,就读慧净上人的《第十八愿讲话》和《第十八愿善导释》,里面的解释很广泛。
下面我们把昙鸾大师对“十念”的解释列出来,共同温习一下。总共列了十一句,这十一句主要来自上卷末的“八番问答”以及这里的“三愿的证”。我们先把这十一句读一下,然后再来学习。
①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②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③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
④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⑤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⑥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
⑦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
⑧十念相续,但称名号。
⑨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⑩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⑪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
这样读下来以后,大家会觉得“有这么多吗?”可见昙鸾大师是紧紧扣住“十念”。这些解释都非常妙,虽然每句话都很短,但解释得非常妙。
从大的框架来讲,昙鸾大师首先是用“缘佛愿力故”引出第十八愿。然后说“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这是配对卷上末尾“八番问答”的设问,五逆十恶的众生怎么能往生呢?当然,“八番问答”作了解释,这里也作了解释,就是“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以第十八愿“十念”与下下品“十念”相同。略“乃至”,含“乃至”,取下下品。
两相对照,知下品“十念”往生者,缘佛愿力,而本愿“十念”乃是称名。
这里的解释有两个大框架:
第一,昙鸾大师把第十八愿和下品下生结合在一起说明,以第十八愿来说明下品下生的往生是靠佛的愿力,“缘佛愿力”。两者一对照就知道,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是缘佛愿力。同时也知道,第十八愿讲的“十念”是称名,因为下品下生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要了解下品下生,也可以看慧净上人的《无条件的救度——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若非佛力,何能往生?若非称名,即非本愿。
所以如果不是靠佛力,下品下生五逆十恶的众生只有造业,他凭什么能往生呢?他一点力量都没有,只有造罪造业的力量,所以说“若非佛力,何能往生”。
第二,如果不是下品下生,我们就不了解第十八愿里的“十念”到底是指什么。但是如果把第十八愿和下品下生放在一起,就非常清楚,“十念”就是指本愿称名。本愿就是称名,称名就乘本愿。
本愿称名,下劣凡夫也能快速往生净土,往生就快速成佛,成佛后马上回来度众生。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大的框架。这里昙鸾大师解释得很简单,没有多说话,“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就这么一句话,这是原则性的解释。
我们引用的这十一句,主要都是解释第十八愿“十念念佛”的,不过昙鸾大师是引用《观经》下品下生来解释第十八愿,这是互相以经对经、以经证经来解释的。卷上末的“八番问答”,那里是对第十八愿的详细解释,这里就简略说一下。下面我们把它展开说一下:
十念念佛。
首先说“十念”。这“十念”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念佛,所以讲“十念念佛”。然后又说“十念念阿弥陀佛”,不是念别的佛,是念阿弥陀佛。因为这“十念”,有人解释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安般、念休息、念身非常、念死,这是《杂阿含经》讲的“十念”,这就扯远了。
以昙鸾大师的解释,“十念”没有那么多,“十念”归到一个,就是念佛。念佛是念哪尊佛呢?不是念别的佛,“十念念阿弥陀佛”,这很清楚。
十念称名。
那么,“十念念阿弥陀佛”,怎么念呢?十念称名,“十念相续”,“但称名号”,“称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念佛不是念佛的相好,也不是念佛的光明,也不是念佛的智慧、慈悲,这些,都含在称名当中。
所以,十念是念佛,十念是念阿弥陀佛,十念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其名号”,这样就非常清楚。
十念相续。
称名号又怎么称呢?“十念相续”。这也是根据《观经》下品下生的“令声不绝”,昙鸾大师解释为“十念相续”,称名就是相续称名。
十念无间。
那么,这个相续称名又是怎样的呢?“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这个称名是无间断的,只要有生命,活一天就念一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叫“无间”。无间,不是晚上不睡觉,是心相续。“无间心”就是相续。
十念无后。
那么,“无后心”是什么意思呢?“无后心”不是说“我以后改别的法门,我念佛念好了再学别的”,不是这样。“无后”就是不改变。下品下生的人念佛,他没有为明天作打算,他现在一口气不来就要死掉了,他就是当下念念不舍,当下就念佛往生,这叫“无后心”。
“无后心”就是没有退路了,没有后路可逃了,当下就念佛,当下取往生。因为下品下生的人无常感特别强,这就是无后心。
这是讲它的方法。
十念非数。
另外,这样的相续称名,无后心、无间心这样的称名,他会考虑念了第几声佛了吗?不会。所以,“十念非数”。这个“十念”,以昙鸾大师的解释,不是数字的问题,我们在卷上已经详细说过了。十念并不是数字,十念是什么?“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这话讲得比较平和,就是说你不必、不一定要知道是念了几声。其实,就下品下生的人来说,他怎么能知道自己念了几声呢?我们现在虽然能够数出来,但如果是无后心、无间心,我们也没那个心思去数第几声,就是当下慌忙急火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有个比喻,一个人被追兵追,前面遇到一条河。快到河边的时候,他会不会想“我是脱了衣服过河,还是穿着衣服过河?”别人都追过来了,他没那么多念头了,当下就跳进去。
这个“十念念佛”,无后心也是一样的,无间心也是一样的,相续心也是一样的,当下不会盘算明天怎么样。一边念佛,一边还在想“我的心清净不清净”,这是有后心;“有妄念无妄念,有杂念无杂念……”哪有这些啰嗦的想法?张嘴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些“愚夫愚妇”之人就不会想这些,盘算那些干什么?马上就要死了,还问那些东西吗?
饿得要死的人,给他吃的,他还挑剔咸啊淡的,哪有这回事?饿得要死了,给什么吃什么,饥不择食。还在那里挑咸挑淡,这就是“憍慢弊懈怠”,就是有后心、有间心。
如果只看文句,就不知道无后心、无间心讲的是什么。如果想到自己是下品下生的人,马上就知道了,“哦,这就是无后心”,哪还会盘算明天怎么样?当下“南无阿弥陀佛”就念出来了,“撩起便行”。
所以,“十念”不是数字——当然,不是反对数字,可以记数,但要知道,“十念”本身不是讲数字。
十念业成。
既然不是讲数字,为什么还讲“十念”呢?“十念”是讲“业成”。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念佛就往生决定。“业”,往生之业、成佛之业、度众生之业都成就了,都含在六字名号里面。“业成”是成在哪里?成在“南无阿弥陀佛”当中。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数字之法,念一万声,念十亿声,都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十念”本身不是数字之法,它是明“十念业成”。
十念通神。
那么“十念业成”,为什么要讲“十念”呢?它不是数字,为什么要讲“十念”呢?
“十念通神”,这就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了,“是亦通神者言之耳”。我们念佛“通神”,这个“神”不是别人,就是阿弥陀佛。我们一念佛,就跟阿弥陀佛通上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它不是数字,“十念”代表念佛。念佛就“通神”,就通佛,佛就知道我们了。“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这不就是通神吗?“通神者言之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说“十念必定往生”,我们就“十念必定往生”。
到底怎样叫“十念”呢?“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我们就知道,“我是蟪蛄,算了,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所以妙啊!十念通神,这不一样啊!
十念出三界。
既然“十念业成”,往生之业成了,通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所以十念出三界。十念念佛便出三界,这是结果。
十念往生。
然后十念往生,说得很清楚。
十念佛力。
“缘佛愿力故”,十念是佛力。出三界往生靠什么呢?靠佛的愿力,靠佛力。
十念本愿。
“十念”也是本愿,为什么?“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往生,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
十念乘佛愿力。
下品下生的人,“乘十念往生”。“乘十念往生”,他不就是自己乘到声音上面吗?“乘十念往生”,这十念是佛的愿力。所以,“乘十念往生”就是乘佛愿力。只要念佛,就是乘佛愿力。
这些话文字简短,让我们没有别的理解,没有走错路的可能性。
“乘十念往生”,如果念三句,也是“乘十念往生”,不要说“我乘三念往生”,不是这样。因为这个“十念”是“通神者言之耳”,它就是指念佛,三句、五句也是十念,一万句也是“乃至十念”。要懂得这个道理,十念不是数字,就是指念佛业成。
为什么讲“十念”?我也讲不明白,因为“通神者言之耳”,我还是蟪蛄,搞不清楚。
所以这里讲得妙,妙得很!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上尽一形”也是“十念”,“下至十念”也是“十念”,“三念五念”也是“十念”。“直为弥陀弘誓重”,这就“乘十念往生”了,“致使凡夫念即生”。我们念佛一辈子,念三十年、五十年,也是“乘十念往生”,显示它简单、容易。“乘十念往生”,一听,爽!
比如我们坐飞机到这里,“我是乘飞机来的”。既然乘飞机,飞一万公里是乘飞机,飞五百公里不也是乘飞机吗?哪怕飞五十公里,才起飞就落下来,不也是乘飞机吗?所以,乘飞机不是讲多少公里,无论飞多少公里都是靠飞机。
我们“乘十念往生”,就是乘六字名号,并不是说念了多长时间,所以说“不问时节久近”。我们坐飞机来的,一定要讲坐多少公里来的吗?不用讲多少里数。“十念”是讲它的“体”,六字名号就是“体”,就是“十念往生”。我们“乘飞机”,不是一定要乘多少公里,乘多少公里都是乘飞机。所以,不论念多少,都讲“念佛往生”,道理很简单。
这是“十念乘佛愿力”。
十念实相。
“十念实相”,为什么?“闻实相法生”。这是讲什么?这是讲十念殊胜。“十念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实相法。“我们凡夫众生,没有开悟啊!”没开悟也是实相法。我们没有开悟没关系,阿弥陀佛开悟了没有?他开悟了,他讲这是实相法就是实相法,我们没有开悟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念我们的名号。我们自己走不远,所以要坐飞机;我们没有开悟,所以把六字名号给我们念。这是“十念实相”。
有人念佛,还另外修实相念佛,那个实相念佛,即使悟得无生法忍了,也比不上这个“实相念佛”。为什么?那还是因地法门,还是自力,从因趋果。这是什么?果地法门,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名号,从果向因,那能一样吗?从因至果跟从果向因能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从因至果,开了花,结了果,现在还是青涩的苹果呢!苹果是结出来了,可能还要退转,大风一吹,掉到地上了;结的果,还是涩的。涩苹果跟大红的熟苹果能一样吗?从果向因,人家全部都长好了,你现在还没长成。
你是很辛苦,开出花,结出果,果长那么大,虽然涩一点,毕竟长出果来了,但还是很青涩。菩萨,无生法忍的菩萨,都是涩苹果,三贤十圣都是涩苹果,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圆满的大红苹果才长成。到街上去卖,涩苹果跟大红苹果能比吗?
“十念实相”,为什么?“闻实相法生”。六字名号就是实相,“实相身、为物身”。“实相身”,我们还没有证实相,怎么有这么高的修行呢?怎么能够“如实修行相应”呢?“如实修行相应”,就是“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这就是实相行。我们凡夫怎么能做到?当然做不到;但是阿弥陀佛做得到,阿弥陀佛能让我们做得到。所以,既是实相身,又是为物身,让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断烦恼的凡夫能得涅盘之分,如果没有实相法,能得涅盘分吗?不可能的。“不断烦恼”,罪业凡夫,丝毫没有开悟;现在给你一个实相法——“十念念佛”,这就是实相,这样就可以“得涅盘分”。现在是得涅盘的一部分,往生净土就得全部。
十念无上。
“十念无上”,为什么?“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以昙鸾大师的解释,就这么简单。“十念”是无上的,《无量寿经》说“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十念具信。
什么叫“十念具信”呢?“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这“十念”当中就具足了信心,而且这个信心不是一般的信心,是无上信心。为什么是无上信心?因为是无上功德、无上利益,没有比这更超上的了。《无量寿经》说:“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再怎样的修行,再怎样的法门,“皆悉隐蔽,犹如聚墨”,遇到佛的光明就都盖掉了,像黑炭一样看不见。
我们看昙鸾大师的解释,看善导大师的解释,那真是心花怒放!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乘十念往生”,一下就坐上六字名号的航班,升上去了。往生净土就这么容易!成佛就这么快!度众生就这么爽!园林游戏,“如狮子搏鹿,所为不难”——当然,这是往生之后。
“十念具信”,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心自然在当中。昙鸾大师解释“十念”,很少把信心讲到当中,只有这一句讲到了,“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别的地方都没有讲,只讲“十念念佛、十念出三界”。善导大师就继承了他的风格,在解释的时候说“称我名号”,这就是“就行立信”。
昙鸾大师单独讲信心没有讲太多,他讲信心怎么讲?那叫绝妙!他不是从正面讲,而是从反面讲,“三不三信”,“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因为正面不太好讲,从反面一讲,与此相违,那就是“淳、一、相续”。从正面讲,你这样说,他那样信。所以,他就直接把果报拿出来,这样说就非常方便。
善导大师讲“就行立信、以行摄信”,以“称我名号”来解释“至心信乐”,不在主观这方面讲太多,这就不会打闲岔。如果不这样来理解,对信心的表达就会歧义多途;理解不正确,就会走上不归路。
以善导大师的解释,所谓“至心信乐”就是“称我名号”,根本就不会理解错误。就像蛇入竹筒,我们的心就像蛇,很扭曲,把它放到竹筒里,让它想弯都弯不了,“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这个竹筒是什么?就是“称我名号”。如果不是讲“称我名号”,那理解得就天马行空了,这样讲,那样讲,就玄了。有的人就喜欢玄,玄了它就弯哪绕啊,蛇弯着它就高兴,喜欢讲玄的,绕圈儿。
十念(如来)方便庄严。
“十念”是如来的方便庄严,因为这个“十念”是“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这就有两方面,从佛到我们自己。“十念”是阿弥陀如来的方便庄严,我们众生来念,十方诸佛都看得到,“哎呀,这是阿弥陀如来的方便庄严!”佛不会看我们是小凡夫,佛看我们,是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我们念了佛,就能得到这个利益。
十念(如来)真实。
十念是真实。“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所以,“十念”是真实功德相,这就是真实之业。“真实”这两个字,大家不要看轻看淡了,真实就是成佛啊!这个娑婆世界都是假的,“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那就是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怎么能去?就是十念。十念真实,唯此一真实,没有第二个真实。这是如来的真实成为我们的真实,所以,“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所生出我们凡夫念的十念南无阿弥陀佛,那还了得吗?
所以,如果看不起这些,就是看不起“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他不是看不起,他是没看见;他如果看见了,他也看得起。所以没办法,这是无眼人。他也没听见,没听到弥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的呼唤。阿弥陀佛还要不断地加功,一定要让他听到,不断地调化他。
十念(如来)清净。
“十念清净”,为什么?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清净。不是在六字名号之外,另外找清净心。找来也白搭,还是凡夫那个虚假心。什么是清净?如来清净成为我们的清净,“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阿弥陀如来的名号能不清净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而且,这句名号是清净摩尼宝珠,置之浊水,水不得不清。所以,佛号置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前面说了摩尼宝珠的比喻。净水珠放在浊水当中,水自然清净。不可能把摩尼宝珠放进去后,摩尼宝珠看不见了、盖住了,净水珠掉到浑浊的水里找不着了,那怎么可能?净水珠进去以后,浑水马上就清净了。
浑水代表我们浊染的心,摩尼宝珠代表六字名号,名号进来之后,就把我们浊染的心变清净了。不是说“我念佛不清净,先修个别的法门,清净了再来念佛”。那等于说六字名号这个净水珠没有用,先把它拿出来,然后想办法把水处理干净了,再把净水珠拿进去;因为净水珠也没那两下子,我先把心处理干净之后,让它进来好舒服一点。这完全是在诽谤六字名号,完全颠倒了。
有的人就是这样,念佛念得不清净,不念了,念《地藏经》,“我念《地藏经》念清净之后,再把阿弥陀佛请来吧”,他就是这个意思。地藏王菩萨说:“我可不敢!”真是没办法。
“十念清净”,昙鸾大师这个解释多妙啊!因为如来清净,所以我们念佛,我们也清净。
十念(如来)无量功德。
“十念无量功德”,每一念都是无量功德,我们念念念佛,念念都是无量功德。因为我们是“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所生”,所以,念这句名号本身就是无量功德。
名号功德不是有限量的,是无限量的。十方法界的总开关就在六字名号里面,我们一念,十方法界的诸佛菩萨通通来了,千重万重,团团围绕。阿弥陀佛要来观照我们,摄取我们,观音、势至要来作我们的胜友,如影随形,这还了得吗?
十念者重。
一般人看不起这十念,“我造了那么多罪业,旷劫流转,光念十句名号,这轻飘飘的能行吗?”不分轻重!昙鸾大师说:“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千岁暗室”,就是业障非常重,黑暗无明深厚,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光若暂至”,只有一线光明——“十念”,一下过来,就念几句南无阿弥陀佛。“暂至”,刹那照进来。
“即便明朗”,房间马上就亮了。
这个一千岁的黑暗能在里面赖着吗?“我待了一千年了,我在这里是坐地户,你来了我就要走吗?”它能赖得住吗?赖不住,因为光明能破黑暗,真实能破虚妄。
一真能破万假。业障再怎样深重,都是“缘虚妄境界颠倒心生”,全是虚妄的,虚妄心、虚妄缘、虚妄果报、虚妄众生、虚妄业。当然,遇不到真实光明,只能在里面做梦中之梦,只能从黑暗走入黑暗。但是光明一进来,黑暗当下破除。
“十念者重”,我们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三界就破了,“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三界破!如果不念佛,靠自己修行,想破三界,怎么能破得了?这个三界火宅厚着呢,怎么能出得了?想要出三界,最起码要成为阿罗汉。前面三果还没有出去呢,还在里面,到四果阿罗汉才能说“我梵行已立,不受后有”,这才出了三界。出三界,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三界是一个密封的大球,这里面每一个众生的罪业都是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受。无量无边三界众生的罪业,就像一个大球放在天平的一边,另一边是一个小小的六字名号,哪个重啊?六字名号马上就把大球的重量消掉了、化掉了,没有了——“十念者重”。
十念先牵。
“十念者重,重者先牵”,所以“十念先牵”。
“十念先牵”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这个世间造了很多罪业,按因果报应的道理,哪种业重,就牵去哪一道轮回。现在“十念者重”,“十念”就先牵,牵我们到净土。只要牵到净土,“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我们被牵到净土了,“业系长维”就永远断绝了。“十念先牵”,大家放心,只要念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他是第一,他会把你牵到净土去。
昙鸾大师对“十念”的解释,语言都很短,这些话反复念,就能增加无上的信心。
二证:第十一愿
前面第十八愿是说“无轮转故,所以得速”,让我们免除三界轮转之事,这是第一“速”。下面看第十一愿,第二“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这是引用愿文。接下来是结释,就是总结解释。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这话多么简单干脆!如来金言,白纸黑字,这是第二个证明。
这里引用的愿文当中,也多了一个字——“正”,“不住正定聚”。前面第十八愿说“若不得生者”,多了一个“得”字。这里也是让我们了解,因为原来的愿文是“定聚”,定聚有正定聚,也有邪定聚,怕大家误会,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所以说“正定聚”。另外,开篇也说“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按照这个思路,这里也说“正定聚”,让大家不至于误会,这是祖师的悲心。
缘(乘)佛愿力,缘即乘。
“缘佛愿力故”,“缘”就是“乘”的意思,它是动词,名词作动词用。“缘佛愿力故”,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增上缘之故,以乘阿弥陀佛愿力之故。“缘”字改为“乘”字,就非常好懂。
“必至灭度”即必定成佛。此必至非时间之过程时,而是利益之保证,使心无虞,不受七地沉空之难。以速成佛故。
往生净土,住于正定之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必至灭度”,这里的“灭度”就是大涅盘,就是佛果,成佛叫灭度,灭除一切的烦恼,免除变易生死、分段生死。
“无诸回复之难”,“回复”是水旋流之貌。到了净土之后,没有七地沉空难。如果有七地沉空难,就好像心的法水要流入大海,结果半路上盘旋不尽,这叫“回复”,旋流回复。如果这样的话,时间就久了,就耽误了。所以,第一步是让我们从三界出去,第二步是直接到净土得正定聚,直接奔着灭度就去了,中间没有障碍,这叫“必至灭度”。
这一条愿有两件事,一是住正定聚,二是必至灭度。住正定聚就是不退转,必至灭度就是成佛。
在净土门里面,不退转跟成佛,说相不同,但是所指的意义是一样的。不退转,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身讲的就是必定成佛,不是讲其他的意思。关于这方面,《往生论注核心讲记》里讲的比较多,大家可以看。
正定聚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正定聚”这个词。
即不退转。圣道门有位、行、念三不退,净土门唯一不退,即不从佛果退下来,超越圣道门三不退。
“正定聚”就是不退转,可以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来说明。
圣道门的不退转有种种说法,通途所讲的就是“三不退”,《弥陀要解》里就说到了三不退。哪三不退呢?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就是不堕入凡位,成为圣人,不会退为凡夫;行不退,不从大乘行退为二乘,行就是大乘菩萨道、菩萨行,不会退下来说“我做凡夫吧,我做二乘,做阿罗汉”,不会的;念不退,就是心心念念之间,直接奔着成佛的目标,直接去了,这叫念不退。这三不退,根据圣道法门的教典,比如天台宗讲藏通别圆,它的每一位不退都有详细的说明。
净土法门的不退,是唯一的不退,是紧盯着佛果,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直接从佛果讲不退,超越圣道门的三不退。
因圣道法门从因向果,属因位不退。位、行、念三,后后胜前前;净土门乃从果向因,唯有一种佛果不退。
因为圣道法门的三不退是从因向果的,属于因位的不退,所以分为三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后后胜于前前”,行不退胜于位不退,念不退是最高的,超过行不退。因为是从因向果的,所以后面跟前面比要超过。
比如我们要到达一个很远的目的地,一千里路。走到八百里的时候,“我不退了,肯定可以到”,然后到九百里,再到九百五十里。那不是九百里超过八百里、九百五十里超过九百里吗?就是后面超过前面。
净土法门不一样,净土法门讲的不退是奔着最高的目标,从佛果上不退下来。因为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果地法门”,特别给人信心,这个词大家都能认识。
那么,果地法门到底有什么殊胜、优越之处呢?它是不能用因地法门来说的。比如讲“不退转”,它是果地不退转,和从因向果的不退转是不一样的;讲“一生补处”,它是果地来的一生补处,和从因向果的一生补处是不一样的。
如攀岩,自力者,至某处得某种不退,直至最后至岩顶。然他力者,乘岩顶垂放吊篮,虽在岩底,已定于不退岩顶,从底升顶,位位时时皆不退。
怎么不一样呢?比如攀岩,山岩非常陡峭,非常险峻。靠自己的手脚攀到岩顶,非常辛苦,非常艰难,你要到达某个位置,胜利在望,才能说不退,“我登到这里,前面没有险阻了,可以到顶上去了”,这就不退了。不然的话,随时都可能退下来,因为那是很凶险的地方。
如果靠他力,有人在岩顶放一个吊篮下来,你坐在吊篮里,不就不退了吗?这是什么不退?就是相对岩顶而不退的。
像现在的电缆车,在任何一个位置,哪怕在山脚下,或者在半空中,在任何一个点都是不退的。假如这个悬崖有500米,你坐着电缆车,在下面499米、498米、497米、496米……任何一个位置,你都是不退的,在任何一个点上都是不退的,在任何一个时间都是不退的。
也就是说,净土法门的不退,是从下下品,乃至地狱众生,一直到佛果,其中所有的阶位,任何一个点上,都是不退转的。
圣道法门不可能这样,你在凡夫位,怎么能讲不退转呢?要达到位不退,至少是圣人;要达到行不退,必须证无生法忍;要念不退,必须达到初地以上。不然怎么能不退转呢?必须到了一定的阶位才能达到不退转。
但是净土法门是从果向因,六字名号的吊篮从极乐世界就伸过来了,这个佛果就给我们了,我们往里一坐,不管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现在是凡夫,罪业深重的凡夫,以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就是正定聚、不退转菩萨。虽然毫无修行,无德无能,但是不妨碍我们这个名称——正定聚菩萨,不退转,真是不得了啊!
净土法门是从果向因,它唯有一种不退,没有三种不退,靠自力修行才说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净土法门不谈这些,只说不从佛果退下来。
净土法门的不退,与成佛的内涵是一致的。就像吊篮把我们吊到顶上,就是刹那之间的事,坐上吊篮了,必定到顶上去。比如我们坐电缆车,坐上电缆车不就是到了山顶上吗?这不是一个概念吗?
故净土门之“不退”与“成佛”义同,并无圣道门之次第,而同时可显现一切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位位皆是不退。
所以,净土法门的不退转就是成佛,没有圣道法门的次第。圣道法门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样的次第,净土法门没有次第,直接就上去了。
而且,可以同时显现一切位,比如500米的悬崖,你在任何位置上都是不退转的。这就没办法说了,还讲什么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通通取消这些名词。这些名词来到净土法门都用不上。净土法门在任何位都是不退,在凡夫位是不退,在三恶道也是不退,盯准佛的目标。
所以,圣道法门讲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些,净土法门不谈这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就是超越,位位都是不退。
┌位不退┐
圣道门不退┤行不退├→佛
从因向果 └念不退┘
圣道法门的不退,是从因向果,经过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然后往佛的目标奔进。
┌十地 ┐
│十回向│
净土门不退┈佛┤十住 ├→直至下下品,破一切阶次
从果向因 │十行 │
│十信 │
└外凡 ┘
净土法门的不退,是从果向因。
佛首先把佛果给我们。如果说起来,是从上往下降,十地、十回向、十住、十行、十信,到外凡夫位,再到博地凡夫,到三恶道众生,一直降下来。然后我们“乃至十念”念佛,“乘十念往生”。这是直接超越一切阶次,超越四十一品阶位,直接奔无上佛果,破了一切阶次。
这就是净土法门的不退转。
净土法门所讲的正定聚、不退转,比圣道法门通途教理所讲的不退转更加殊胜,所谓“言同意别”,名词一样,但是内涵不一样。圣道法门的不退转是从因向果,净土法门的不退转是从果向因。圣道法门不退转是靠自力,净土法门不退转是靠佛力。圣道法门不退转的,至少都是位不退的圣人,凡夫是不可能的;净土法门不退转,即使凡夫无德无能,以仗佛力故,也是得不退转。所以有很大的不同。净土法门虽然也是大乘佛教,但是由于是果地法门,佛力回向,所以,很多名词都不可以按照通途教理来理解,内涵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净土法门说到极乐世界有“人天”,那“人天”就是人天吗?人天非人天,“非天非人”,《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这个称呼是“因顺余方”。那“菩萨”呢?菩萨也不是一般所理解的菩萨,都是从果向因的,不能理解为“菩萨还在修行,功德没有圆满”,不是这样的。净土法门也不讲十地阶次,讲“十地”也非十地,都是不一样的。讲“不退转”也跟圣道法门的不退转不同,讲“黄金”也不是我们这里的黄金,讲“珍珠、玛瑙、七宝”都不是娑婆世界这样的,都有所不同。比如第一愿“无三恶道”,无三恶道有什么好说的?极乐世界无三恶道,非这里的无三恶道,名词一样,但内涵完全不一样。还有,比如极乐世界有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等等,但是,极乐世界的鸟也不是这里的鸟。还有莲花,名词的内涵都跟我们这里的不一样。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今为汝,广说众譬。”净土的事情,娑婆世界的凡夫都没有见过,非是此处境界,佛没有办法,只能通过种种的譬喻来说明。用这些名词,都是譬喻,即使用了“一生补处、正定聚、菩萨、人天、声闻”这样的佛法名词,它们也都是有不同的内涵,修学净土宗,一定要有这样的概念。如果以通途教理来理解,那可以讲不得要领。
我们继续来看昙鸾大师所引的这条愿,这条愿叫“必至灭度愿”。
┌住正定聚
愿事┤ 愿体:必至灭度 愿名:必至灭度愿
└必至灭度
这条愿,从愿事来讲有两件事:住正定聚,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必至灭度。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这是第一个证据。
“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这样就快速成佛,这是第二个证据。
所谓“愿事”,就是这条愿当中说了两件事: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这叫“愿事”,就是这条愿有两件事。
但是它的愿体,是必至灭度。愿体是什么意思呢?“体”就是它的体性、体质,它的本质。愿事可以有一个、两个、三个,多个都可以,但是愿体只有一个。
所以,这条愿的愿名叫作“必至灭度愿”,而不叫“住正定聚愿”,因为它是以“体”来取名的。也不叫“定聚灭度愿”,那样就把两个愿事揉到一起,定聚、再灭度,这样就抓不住主题,抓不住重点。
这条愿的根本是讲“必至灭度”,就是成佛。为了讲成佛,先铺垫,讲“住正定聚”。所以,“住正定聚”是成佛前的一个引导、一个铺垫,并不是说两件事是平行的。愿体只有一个,就是“必至灭度”。
我们学习四十八愿,就一定要了解每一条愿的愿体。
比如第十八愿讲“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愿事就有“至心信乐”——信,“欲生我国”——愿,“乃至十念”——行,这三件事。愿体是什么?依善导大师的解释,愿体就是“乃至十念”地念佛,就是“称名必生”,不是在讲信心。如果把愿体搞错了,在“至心信乐”上大作文章,那就离体了。所以,一定要抓住它的本体。
这里讲的“必至灭度”,意思就是必定成佛。必定成佛就有几种解释。
一是必定能成佛,只是时间上还很遥远,给你吃颗定心丸,反正肯定能成佛,什么时候成佛?不确定,这是一般的解释。“到极乐世界,那里环境好,都是善人,没有恶人、恶缘,寿命都是无量寿,这样迟早总要成佛的”,这种观念是把“必定成佛”解释成了“迟早成佛”。圣道法门的行人,比如天台宗的人,以他们的教理来解释,那就是这样的,到极乐世界迟早总是要成佛的,至于什么时候成佛,就要看你在娑婆世界的努力程度。如果在娑婆世界努力得好,到那里就快一点;在这里不努力,到那里就慢了。
这种解释正确不正确?错误!“你怎么敢讲错误?”这是佛讲的。
这里讲的“必至灭度”,不是讲时间上的过程,而是给我们一个利益保证,让我们不必担心。所以昙鸾大师说“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不必担心七地沉空难,没有这种厄难,决定成佛。至于成佛的时间、成佛的状态,是不是像在娑婆世界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必须合起来看。
破一般观念:“到净土再修行,然后多少时间再成佛”。①约一般正定聚;②约当愿保证;③约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④约超出常伦,不从一地至一地。
一般观念所讲的“必至灭度”是不正确的,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讲。
第一,约一般正定聚。这条愿说“住正定聚、必至灭度”,如果成佛,还像在娑婆世界一样,要很长时间,那就不用讲“必至灭度”了。比如在娑婆世界住正定聚,只要入了正定聚,迟早都会成佛的,何必还要补这一句“必至灭度”?只说“住正定聚”就可以了。只要入了正定聚,迟早要成佛,那就不必这样说了。
第二,约当愿保证。从当愿来讲,既然讲了“住正定聚”,又说“必至灭度”,这就是给我们的保证。这里的“必至灭度”,跟一般所讲的自力修行“住正定聚”之后再经过两大阿僧只劫“必至灭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样,就不需要发这条愿来保证了,那这条愿就是“徒设”,“四十八愿便是徒设”,第十一愿便是徒设,“必至灭度”便是空言,那还讲什么呢?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从“住正定聚”经过两大阿僧只劫自然也“必至灭度”了。如果到了净土还要很长时间才能成佛,那有什么必要再讲一个“必至灭度”呢?所以,既然在发愿当中讲了“必至灭度”,就有愿力来保证,就有愿的力量作用,就有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作用。
第三,约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亲菩萨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有阿弥陀佛的这条愿,才让我们速得成就、快速成佛;并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只能慢慢成就,不是这样的。
第四,约超出常伦,不从一地至一地。我们配对第二十二愿来看。第二十二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我们也知道,昙鸾大师说,到极乐世界,“不从一地至一地”,超地超劫,这些愿必须合在一起读。因为极乐世界是整个四十八愿一体成就之后,再成立的佛的国土境界,佛的涅盘境界。所以,四十八愿之间是互相摄入、同时成就的,并不是先成就十一愿,再成就第十二愿、十三愿,不是这样的。我们到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国土?“必至灭度”又是什么样的灭度?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很显然“不从一地至一地”,所以,到极乐世界就快速成佛。
有这条愿,我们就知道,我们到极乐世界有三个保证:第一,必定成佛;第二,快速成佛;第三,佛力成佛。是佛让我们成佛的,不想成佛都不行。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想不成佛都不可能。到了极乐世界,哪有不成佛的?因为极乐世界就是成佛的境界。
安乐国土是“大义门成就”,“是则成就大乘之门”。到那里去,就像一滴水到了海里,“我还想保持一滴水”,你还想保持一滴水,不可能了。进了大海就是咸味,想保留原来那样,除非不进大海。到了极乐世界,“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所以要知道,我们到极乐世界不仅必定成佛,而且快速成佛、佛力成佛,轻轻松松成佛,自自然然成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这么难,到极乐世界成佛就那么容易!
若无第十一愿,虽生净土要靠自己修行成佛,今有此愿,自然成佛。
如果没有第十一愿,我们生到净土之后,还要靠自己修行才能成佛;但是有了这条愿的保证,到了极乐世界,不用修行就能成佛。所以,有人说“到了极乐世界,还要继续修行才能成佛”,那是没看到这条愿。这条愿已经说清楚了,到了极乐世界,哪里还有我们修行的分?
靠佛愿力,十念往生;靠佛愿力,速证涅盘;靠佛愿力,广度众生。全非我们在这里有什么功行,或到净土还需要修什么功行。
所以,不是我们在这里有什么功行,或者到净土还要修行什么功行,都不是这样,我们是靠佛的愿力“十念往生”。我们在娑婆世界有什么功行呢?特别是下品下生的人,他只是称了十声佛号,根本不是靠他的功行;到了极乐世界速证涅盘,也不是靠自己的功行,也是靠佛的愿力;回头广度众生,也是靠佛的愿力。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功行。不是因为我们在这里修行好,或者是出家人,或者开悟了,或者入了禅定,或者经书读得多,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快点成佛,不是这样的。
如果不靠阿弥陀佛,靠自己的定善、散善,靠诵经、诵咒,即使很会读诵,但是到极乐世界却“五百岁不见诸佛”——你还慢了,这就是经中说的“疑惑佛智”。“我只会念六个字”,去了还提前了,花开见佛,“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光寿同佛。一些人很使劲,使劲往前赶,结果跑到后面去了。我们只会念这句佛号,不要以为“我肯定落后了,因为他们都会修行,都会打坐,都会诵经,我只会念佛,我落后了”,其实是“以后其身而身先”,到那里去反而先成佛。
所以,由这一愿我们就知道,净土的教法不可以通途的名言、概念、理论来理解。要别具只眼,看出这是佛的果地功德回向,有所不同。
三证:第二十二愿
我们再看第二十二愿。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这条愿,在四十八愿当中是最长的,有104个字。不过,说长也不算长,因为其他四十七条愿都是说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会怎样,都是“往相回向”;只有这条愿是“还相回向”,这样看来,104个字可以说够短的了。其他愿都是说怎样去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怎样好,一共说了四十七条愿。“回来”的愿只有这一条,叫“还相回向愿”。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里几乎没有解释,只加了五个字“缘佛愿力故”。愿文104个字,单独提出这两句,就说明这两句是总结性的。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这是第三个证据。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是靠佛的愿力。快速成佛,这是一个结论。为什么能快速成佛?“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
这里举出三愿:第十八愿,让我们快速从娑婆到净土,“无诸轮转,无轮转故,所以得速”;到了净土,第十一愿“破格提拔”,从“正定聚”蜻蜓点水一跳,就到了“必至灭度”,快速成佛;然后第二十二愿,倒驾慈航。
总说
关于第二十二愿,我们先总说。
┌从果向因。①约说次;②约必至灭度;③约补处求生;④《庄严经》
│ ┌一生补处
总说┤愿事┤ 愿体:一生补处 愿名:一生补处愿
│ └自在所化
└还相回向
总的来讲,这条愿是从果向因、还向回向。这条愿的愿事是两件事,愿体是一个,愿名也是一个。
愿事,就是“一生补处”“自在所化”。这条愿有两件事:“一生补处”,就是“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是一件事;后面从“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一直到“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都是“自在所化”。后面两句,“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是对上面两个愿事的总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是对“一生补处”的总结。到了极乐世界,就到了一生补处。这种“一生补处”不是慢慢修行,而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直接到达。“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是讲“自在所化”。“自在所化”的状态是怎样的?就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分化十方”。这是两件愿事。
这两件愿事的愿体只有一个,就是“一生补处”。“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的人,虽然不在一生补处的阶位,但是他的功德与一生补处完全一样,内证完全平等。有些菩萨愿到他方国土候补佛位,那就是一生补处;有些菩萨不是这样,他已经身心如佛,没有任何所求了,但是他的大愿不准备以佛身显现,他愿意显现菩萨身去行普贤行,这时候他就可以倒驾慈航,分身十方,作为菩萨,教示菩萨法,上供下化,这样显示“自在所化”。他虽然这样去行,却是自在的。什么叫自在?就是他等同成佛了,再来做就自在了。不像因位菩萨,还不自在,因为还要成佛,还有一个目标没有达成,那样就不够自在。极乐世界的菩萨“自在所化”,跟佛一样。所以,即使是成为菩萨的形象,成为声闻的形象,甚至成为人天的形象,好像示现凡夫位,都是自在的。在一切位都是自在的,因为已经成佛了,才能自在。
这条愿的愿名叫作“一生补处愿”,不然,如果叫“自在所化愿”,我们可能还不太理解。
这是讲愿事、愿体和愿名。
另外,这条愿是从果向因。从果向因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些菩萨在内证上都已经证到无上极果,跟佛一样了,然后不舍因门,示现为菩萨来度化众生,这叫从果向因。
怎么证明是从果向因?证据当然很多,这里略说几点。
第一,约说次。从四十八愿的开显次第来讲,第二十二愿前面是第二十一愿。第二十一愿叫“三十二相愿”。
我们看《无量寿经》第二十一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二十一愿,三十二相显明成佛相貌;十一愿灭度为成佛内涵。内证外相皆已成佛,证入无上涅盘果位,续二十二愿从果向因度生。
这条愿也就是讲成佛的意思。因为成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过我们这里还要说明,净土成佛,其实不是三十二相,而是八万四千相,净土成佛的相貌庄严,跟秽土是不一样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也是“因顺余方”。在娑婆世界成佛,一般就是三十二相,所以顺这里讲三十二相。何以知道?看前面第三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真金色”,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还没有显真金色,这显然已经超过了释迦牟尼佛。
这里是说三十二相,表示成佛,这是外相。
内证在第十一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这是内证功德。
第二十二愿,是在前面讲了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成佛的内涵,以及第二十一愿“三十二相”——成佛的相貌,内证外相都已经成佛,当然证入了无上涅盘的果位,所以接下来第二十二愿就显示从果向因来度众生。
这是从言说次第这样判断的。
前既已说“必至灭度”,此何说“必至补处”?文殊、普贤已是补处,何必求生?
我们要考虑考虑,这里讲“必至补处”,而前面第十一愿讲了“必至灭度”,“必至灭度”就是大涅盘,就成佛了。前面都保证必至成佛了,这里又保证“必至补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样不是颠颠倒倒吗?
我们反着说,如果这里不是就已经成佛来讲,不是果地向因的话,那这条愿就是没有用的愿。因为前面已经说了“必至灭度”了,已经把最高的都说了。就好像已经说了保证你当皇上,现在又说保证你当宰相,这是什么意思?从第十一愿的内容我们也知道,这里讲的“必至补处”,跟一般讲的不一样,它是得到必至灭度的利益之后来显现补处。因为虽然得到了“必至灭度”成佛的内涵,但是在极乐世界,一个佛土只有一尊佛,不能大家都示现为佛,那怎么办?就要退让一个阶位,退在哪个阶位呢?一生补处位。
这个一生补处位,还要到他方去补佛。阿弥陀佛是报佛,也不灭度,他是无量寿,如果在极乐世界等着阿弥陀佛涅盘,那等到什么时候?所以要到他方候补佛位。
所以,既然第十一愿讲“必至灭度”,这里还讲“必至补处”,那不是降低了吗?所以,这里的“必至补处”,是非同一般的“必至补处”。
第三,约补处求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什么位次的菩萨?他们本来就是等觉菩萨,本来就是补处菩萨了,都是一生补处了,他们还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夫求生,三贤位的菩萨求生,可以得到入正定聚;入正定聚的菩萨求生,可以没有七地沉空之难;未证净心菩萨求生,可以得证净心菩萨,能到八地、九地、十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已经是等觉菩萨了,已经是一生补处了,他们往生求什么?“我费那么大劲跑来,还得个‘究竟一生补处’,我已经是一生补处了,来做什么?”十方法界,连这些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都要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就是因为到极乐世界可以快速成佛。不过,成佛之后,还不能叫佛,还是回头过来叫一生补处,但是,此“一生补处”非彼“一生补处”。文殊菩萨是一生补处,到了极乐世界虽然还是一生补处,但是不一样了。因为这个一生补处,是已经内证佛果之后,再降下来成为一生补处,这是从果向因的一生补处;此前的一生补处,是从因向果的一生补处。
就像我们画一条抛物线,假设抛物线正中间最高位是“佛位”,左右两边等高的位置各有一个“一生补处位”,左边这个一生补处位,这是从因向果的一生补处位,高度和右边是一样高,但是右边是翻过成佛这座“山”,然后下来度众生的。虽然从位置来讲,高度都是一样,左边是一生补处位,右边也是一生补处位,但是左边这是从因向果来的一条路,在山南面;右边这是在山北面,是下来度众生的,这样的一生补处位跟前面那种一样吗?不一样,名词一样,其实不一样。
所以,净土的教法,名相另有内涵。讲“一生补处”,不是通常的自力一生补处,是仰仗佛力,是从果向因示现一生补处相。
第四,《庄严经》经文证据。《庄严经》言:
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
《庄严经》的经文也可以作证明,这段经文比较短。
“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未欲成佛,为菩萨者”,由此就知道,第二十二愿的利益,就是先把成佛的利益给了往生的菩萨,但是他们“不欲”待在这个阶位上,要去以菩萨身份教化众生,所以这是从果向因。“未欲成佛”,佛是最高的果位。“为菩萨者”,这是从佛位上降下来,示现为菩萨。这样,“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所以,第二十二愿“自在所化”都是从果向因,这是不一样的。
分科
第二十二愿,我们把它作一个简单分科。
┌一、标对象┈┈┈┈┈┈┈┈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
│ ┌1.明必至补处┈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二十二愿┤二、明所愿┤2.明自在所化┈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 └3.明还相得益┈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三、结誓约┈┈┈┈┈┈┈┈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一,标对象。“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先标对象。第二十二愿所列的对象就是“他方佛土诸菩萨众”。
第二,明所愿,就是“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对这样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阿弥陀佛本愿的内容是什么呢?这里分为三段来说。其一,明必至补处,就是“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其二,明自在所化,就是“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一段就是自在所化。其三,明还相得益,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是还相得益。所以,第二十二愿也叫“还相回向愿”。“还相”,已经到极乐世界往生如佛,再回入娑婆,分化十方度脱众生,这叫“还相”,还相的利益,“还相得益”。
第三,结誓约。“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最后两句作一个总结,发誓的约定:“如果不这样,那我不成佛!”
释义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一般人看到这里,“菩萨众啊,我们凡夫哪有分?”这就是典型的“自局其分”的心态。“不行!那是菩萨去的,凡夫去不了”——自障障他。
诸菩萨众:念佛众生,总通凡圣。前说“菩萨人天”。
这里讲的“诸菩萨众”,就是念佛众生。只要念佛的众生,“总通凡圣”,凡夫圣人都是“诸菩萨众”,而且,不是一般的菩萨,是“菩萨摩诃萨”,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住正定聚的大菩萨。
这个结论,前面昙鸾大师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在极乐世界,到了净土全部都是菩萨,没有人天。这里提到“人天”,是就他往生前原来的身份,或者是“因顺余方”而这样说的,这里大家不要起疑惑。“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里既然讲“菩萨”,为什么又讲“菩萨、人天”?要知道,第二十二愿讲的就是“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是还相回向的利益。
《大乘义章》“偏名大乘众生为菩萨”。
只要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众生,即使是凡夫,也称为菩萨,这还是通途教理的解释。
就净土法门来讲,只要愿生彼国,专念弥陀名号,就是菩萨。以凡夫本身来讲,可能没有发大菩提心,因为也发不起来,读读四弘誓愿是可以的,但其实也发不起菩提心;即使心没有发起来,也是菩萨。
菩提心没有发起来怎么也是菩萨?因为有这样的种,种性不一样。只要念佛了,这句名号里面就有佛种,就有这个力量,只是没有发起来而已。就像黄豆,它也有种,温度没到就发不起芽来,但里面是有芽的,是一定会结豆的,不能说“没发起来就不是黄豆,发芽了才是黄豆”。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发菩提心,一到净土,阿弥陀佛很温暖,自然就发心了。在娑婆世界怎么能发得起来呢?就像把黄豆放在冰箱里,它能发芽吗?娑婆世界就是“大冰箱”,“我怎么能发得起来?我还冷着呢!”所以,在娑婆世界发不起菩提心也很正常。
但是,这句六字名号的种,里面的力量是有的。如果你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发大心了,就可能发点芽。娑婆世界,不好发心,佛也知道,“知道你发不起心来,到我这里来发吧”。我们到极乐世界就自然发心,就像黄豆,把它放在温暖、适宜的地方,让它不发芽都不行,它一定会发起来。
有人说“到了极乐世界,我再也不想回来了!”一去了以后,自然就发菩提心了,不可能不回来。六字名号“黄豆”,去了能不“发芽”吗?到了那里,四季如春,好得不得了,自然就不停地生长。
《阿弥陀经》“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阿弥陀经》有一段话,可以跟这里配对,“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讲的就是第二十二愿。“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住正定聚”,“多有一生补处”就是“必至补处”。
“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于佛果,快速成佛;成佛之后示现,有的示现为一生补处位,有的示现为“现前修习普贤行之德”,这是不一样的。
总之,到了极乐世界,高位、低位都平等,没有差别,这才自在。如果你是一生补处位,我才是初地菩萨,他还是三贤位菩萨,这样就不自在。极乐世界不是这样,都是还相回向的菩萨,可以示现为地上,也可以示现为三贤,也可以示现为人天,也可以示现为声闻,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自在所化”。因为自在,在一切位、一切名相上都自在。
所以,《阿弥陀经》讲“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没有讲“菩萨生者”,没有讲“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是“众生生者”。为什么?“众生生者”,念佛人就必定往生。《阿弥陀经》讲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得往生,这样对照,很显然是专念弥陀名号的众生。
在《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因为考虑到是跟娑婆世界的众生说话,他留了一档,只是说“善男子、善女人”,背后的意思是什么?“菩萨摩诃萨”,“次如弥勒者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跟你同一个级别。所以,《阿弥陀经》讲“极乐国土众生生者”,就不分高位低位。
《庄严经》“所有众生,令生我刹”。
《庄严经》说得更明白,“所有众生,令生我刹”,没有说“他方佛土诸菩萨众”,这里说“所有众生”,就是一切世界里的众生,只要念佛愿往生,就是“菩萨摩诃萨”。如果以《往生论》来讲,就是修五门行,称为“菩萨摩诃萨”。
我们虽然是凡夫,但却是凡夫菩萨格、凡夫佛格,就是这样。
“十方众生”,专称佛名,正定业,入正定聚,即“不退菩萨”。
所以,这里讲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就是第十八愿讲的“十方众生”。十方众生专称佛名,就是“正定之业”,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正定之业就入正定之聚,住正定聚的人就是不退菩萨。所以,专念弥陀名号的人不仅是菩萨,而且是不退大菩萨。专念弥陀名号之外的,自己修行定散二善回向求往生的,“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无量寿经》后面说,“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我们都是六十七亿不退菩萨之一。
如果就往生这一目标,以“摄生三愿”来说,第十八愿就是正定聚,念佛往生就是正定聚的菩萨;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不定聚;圣道门修行以及世间人,就属于邪定聚。
“定聚”有三定聚:正定聚、不定聚和邪定聚。
┌正定聚┈┈第十八愿┈┈┈┈┈弘愿
往生净土三聚┤不定聚┈┈十九愿、二十愿┈┈要门
└邪定聚┈┈┈┈┈┈┈┈┈┈┈圣道、世间
正定聚,如果按通途法门来说,决定成佛之人称为正定聚;不定聚是什么呢?要按通途教法门,你努力,遇到缘分可能成佛,如果缘分不成熟,那就退下来了,不一定成佛,这叫不定聚;什么叫邪定聚?就是一阐提,断诸善根之人,决定不能成佛,这叫邪定聚。
如果以净土法门来讲,决定往生的,称为正定聚;或许能往生、或许不能往生的,称为不定聚;决定不能往生的,就是邪定聚。邪定聚并不是说他是邪见,也不是说他邪恶,而是说他决定不能往生。
第十八愿专修念佛决定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这是正定聚。
如果是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就很难,就看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就能回向往生;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往生。如果能具三心,就能往生;如果不具三心,就不能往生。所以,靠定散二善回向求往生的,就是不定聚。或许能,或许不能,这叫不定聚。
圣道法门的修行人,在净土法门里就属于邪定聚。因为他不想求往生,他要在娑婆世界证果,那跟往生净土就没有关系了;还有世间的人,不学佛就更谈不上,所以这些都属于邪定聚。
我们在娑婆世界,就是正定聚的菩萨。我们这个法门的利益特别殊胜、超越:凡夫之人,博地凡夫,罪业凡夫,再无德无能、罪业深重,回心念佛就成为正定聚,成为不退转大菩萨;往生之后,决定成佛,而且快速成佛;快速成佛,然后再从果向因,回入娑婆乘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之力,分化十方,救度众生。
对此,一般人都相信不来,“决定往生?快速成佛?很难相信!”
一时信不来也没关系,就先肯定它,然后依教奉行,持续温习,阅读思维。
净土法门利益太殊胜、太高超了,凡夫罪业这么深重,就这样念念佛就到净土成佛了?
“一时信不来也没关系,就先肯定它,然后依教奉行”,先这样想:佛讲的一定对,祖师解释的一定对,“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把这个结论先接受下来,先肯定它,然后依教奉行。肯定念佛一定往生、往生决定快速成佛这个结论,先接受下来,再持续温习、阅读、思维,对净土宗教理反复地听闻,反复地思维。
佛说念佛一定往生,那我们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中还没完全相信,不过没关系,佛说专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我就专念弥陀名号。“依教奉行,持续温习”,就是把我们这套书,还有祖师的着作、经典,拿来阅读、思维。
有人说:“这样说我信不来,等我相信以后再依教奉行。我要先把道理搞明白,先把我的疑团打开。没有相信怎么能依教奉行呢?”这就不聪明了,佛所说的没有错,先依教奉行。如果你一定要抱着这样的死脑筋,恐怕就要继续轮回了,还没有等你搞明白,没等你信得来,就轮回去了,来不及了。
我们只要多看、多思维,事理互相印证,自自然然就能相信。
我们先把这样的结论接受下来,多念佛,一是佛光会调摄我们,佛力会加持我们;另外,把这个答案放在心里,再去读书、思维,这样,两边就打通了。我们先在心里接受,再阅读、思维,往那里奔,是有目标的,是有答案的;佛在对面再接应我们,里应外合。就像上学的时候做数学题,把答案给了你,再去验证不就方便了吗?
所以,我们先把答案放在心里,这个答案会呼唤我们,感动我们,然后佛还会从他那个方向,往我们这边过来。就像打隧道一样,对方从那边往这边挖,我们从这边挖过去,两边目标是一样的。如果对方不给个答案,你在山里乱挖,应该往哪里挖?什么时候能挖到头?所以,一定要把方向搞明白,先把答案放在心里,这样去多看多思维,事理印证,自自然然就贯通了,就相信了。
我们自己在这里两眼一抹黑,又不把佛讲的话当作答案接受下来,靠自己去想,那要想到什么时候?就像在黑暗的地方找不到光明,别人打着灯来了,你奔着灯去不就行了吗?还说“不行!先把灯熄掉,我摸过去,再把灯打开”,有这么傻的吗?你把答案接受下来,就等于别人把灯打开了,奔着那个方向去不就好了吗?灯在那里,顺着光明就去了——依教奉行。
这种信,已经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了,而是如实领纳、如实认定,所以,经典一开始就说“如是我闻”。“如是”这两个字就是证信。“如是”,如实有这种现象,有这种现象岂不是当下就可以肯定它?这叫“如是我闻”。
一旦了解了这个法门,了解阿弥陀佛救度的原理,这就是一个事实,从事实来相信,如实领纳,这叫“如是我闻”,这是聪明人。不是自己脑子里这样想、那样想,那不行。
所以,佛陀所说的话,先把它放在心中,领纳,认定下来,肯定它,依教奉行,自自然然就会通贯,通贯就是“如是我闻”。
多闻熏习,自自然然就不必去想信不信,也不勉强信不信,自自然然就会相信。“如是我闻”,不论你信不信,它依然存在。理明信深,理的本身就是信。
“信”,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成为我们的信。所以,没有信和不信的问题,它就是这样的,不信才有问题,信是自自然然的。我现在坐在这里,大家相信吗?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它是事实;领纳它——“如是我闻”。
既然是客观的事实,也就没有所谓信和不信,因为不论知不知道、相不相信,它依然存在。所以,对这个法门若能多闻熏习,自自然然就不去想信不信,也不勉强信不信,自自然然就会相信。
有的人总在那里想:“我信了没有?信达到标准没有?我这样信够不够?对不对?”这都是没事找事。你就把这句佛号放在心中,当作事实领纳下来,依教奉行去念,然后再阅读,持续温习、思维,自自然然就相信了,这就是“理明信深”。
理的本身就是信。教理,释迦牟尼佛讲的话,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所说的教理,就是事实,这个事实就生我们的信心。并不是要怎样感动才算有信心,就是理明信深。理本身就构成了我们的信,佛讲的就是这样。所以,对教理越深入了解,信心就会越深。
闻习教理是有必要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反复地听闻,深入地思维,了解教理,首先是我们自己能增长法喜、坚固信心,然后行持有力。这样念佛就有味道,不会觉得索然无味。解行并进,行业就稳定持续,万牛莫挽——现在不用牛了,现在就是拿动车都拉不回头,肯定要奔到西方去的!因为道理已经明白了,明明白白一条道,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理明信深,听闻道理非常有必要,闻法能坚固信心,能增加法喜。
同时,众生的心是一样的,众生的疑惑也是一样的,我们对法义深入了解以后,就可以破除对方的疑惑。我们信心坚固,说同样的一句话,力量就不一样。为什么?深入了解法义,信心充足,你讲一句话:“念佛一定往生!”对方马上就接受了。
古籍里记载了一段关于善导大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事证,京姓屠夫拿一把刀跑去,善导大师跟他一说,他马上就折服了。我们能行吗?有信心的人说了,气场就不一样,能量就不一样。同样一句话,“念佛一定往生吧”,加一个“吧”字,前面告诉别人念佛往生,后面自己在心里打个问号,这样能给对方信心吗?
所以,想要增加教化的力量,自己要有信心。有了信心,往那里一坐,说话就不一样,“一实能破万虚”。对方心中疑惑的云,就像黄山云海一样,你讲一句话,就像一块石头丢过去,直破云海,直达目的地。
如果自己没有信心,讲出去的话就像哈一口气,对方的云海还是弥漫着,一下就把你盖住了。所以,大家要多听闻。
第二十二愿总的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了,下面消文,具体说明一下。
这条愿是从果向因,愿事有两件:“一生补处”和“自在所化”。愿体是“一生补处”,愿名也是“一生补处愿”。
┌开花结果┈从因向果
│
└种子发芽┈从果向因
这一愿的特点是从果向因。从果向因,怎么理解呢?以自然界的比喻来讲,比如苹果树开花,开花就要结果,从花到果就是从因向果,花是因,然后再结果。
那什么叫从果向因呢?比如黄豆,放在水里发芽了,这就是从果向因;或者桃核种在地里发芽了。因为它已经是果了,但还要再次从头开始,发芽、长树、开花、结果,这就是从果向因。
我们到极乐世界,佛果有了,然后再示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等等。当然,在这个世间不好描述,打这个比喻只是让大家理解什么叫从果向因。
还有个名词叫“带果行因”。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证悟同佛,果地功德是随身携带的。但是所行的事情是菩萨行,不是显示佛的地位,而是显示菩萨身份度众生,这叫“带果行因”。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跟圣道法门不一样,这里所说的名词,“一生补处、正定聚”等等都不一样。
来生我国
“来生”:第十八愿。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来生”两个字是从第十八愿来的。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欲生我国”,又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里说“来生我国”。
“我国”:第十一愿。必至灭度之国,涅盘界。
“我国”两个字跟第十一愿相关。这个国土是什么样的国土呢?就是第十一愿所说的必至灭度的国土。灭度就是涅盘。所以,“来生我国”就是来生必至灭度、必至涅盘的国土,这样的国土是涅盘界。
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性功德成就,是涅盘的国土,所以到了极乐世界必然成佛,这是自自然然的,必然、必定的,毫不勉强,不加人为造作。
这就是“来生我国”的含义。
因为这是必至灭度的国土,所以到了这个世界,就必定成佛。成为怎样的佛呢?“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到了极乐世界,就立即证得佛的无量光寿,但不显示佛位,而是显示因位当中最高的,“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位”。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究竟”:决定,最高。
“究竟”就是至极、最高。
“一生补处”:唯除佛果,因位之极。
佛是圆满的,菩萨的最高果位就是一生补处,所以这里说“究竟”。到了极乐世界,就获得因位当中最顶位的一生补处。
“必至”:保证,绝无例外。
“必至”就是必然到达、必定到达。这是给我们的保证,就是无一例外。他方国土所有的菩萨摩诃萨、所有一切众生,“来生我国”都是必至一生补处,没有一个例外的。
一生补处,前面用抛物线作过比喻,抛物线是两边对称的,但是这边是上,那边是下。
也可以用登山来比喻。比如上山的人碰到了下山的人,虽然两个人所在的高度一样,但是下山的人已经看尽了山顶风光,而上山的人还没上去,这是不一样的。别人是下山的,你是上山的,别人是还相回向,你还是往相回向。你是因位向果,别人是果位向因,已经在山顶把风景都看完了,回头再来,那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里的“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是已经登上佛果的高峰,然后下到一生补处。而且还可以再下到八地、七地,还可以再往下,所以是不一样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这是例外,但也不算例外。“一生补处”也好,“本愿自在所化”也好,内证功德都一样,都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不过有的在一生补处的阶位,候补成佛;有的连候补成佛也免了,直接示现菩萨行,度众生去了,这叫“除其本愿,自在所化”,除了他有因地的本愿,要去自在度化众生。
这是大菩萨发的愿,如果要凡夫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到他方世界广度众生,很多人发不起来,有的甚至刚好相反,“到了极乐世界我才不出来,我就在那里享福”。虽然这样,但是到了极乐世界一定会发菩提心的。
就像气温低的时候,种子发不出芽来,这是自然的,再好的种子也发不出芽。我们念佛了,就是佛种,但是娑婆世界确实很辛苦、很寒冷,所以我们就怕了。但是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光一照,都是净土的春天,自然发菩提心、长菩提树,而且长得非常好,不用担心。所以,到了极乐世界,就乘上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可以自在度化一切众生。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
“被弘誓铠”,度化众生一定要有铠甲,因为众生很难度。就像战士上战场要戴上头盔、披上铠甲,这样才能不被刀剑伤害。度众生如果没有弘誓铠甲,众生的贪瞋痴三毒、烦恼的刀剑就会伤害菩萨,所以要“被弘誓铠”。
为什么弘誓称为铠甲呢?弘誓就是坚固的誓愿。如果没有坚固的誓愿,度众生肯定会退心,“太难度了,走吧,不度了,我退心了”。但是,有弘誓铠甲,就不会退心。
法藏比丘发愿时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这就是“被弘誓铠”。“我的心即使在苦毒当中,在三恶道的痛苦环境当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这些我都能忍耐,终不后悔,精进勇猛度众生”。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大愿发了之后,愿力坚固无比。这是菩萨的愿力,我们当然做不到。
世间人发愿,不辞辛苦。
愿力能消诸烦恼。为达誓愿,在所不惜,忍一切苦。
在世间办事也是一样的,有的人遇到一点小事就往后退,“不行了”;但如果发了愿,这件事一定要做,那就很有力量。
有的人为了挣钱,去做鱼贩子,冬天早上那么冷,两三点就出去贩鱼。贩鱼不容易,冬天水又冷,但是他要赶早市,把鱼捞回来扛在背上,水都淋在身上,冻得够呛。即使这么苦,又造业,每天又睡不好,但是为了挣钱,有的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求爷爷告奶奶都可以,这就是因为有一个愿力推动着。如果没有这个愿力,他怎么能做这些事?肯定不愿意做。还有一些开面馆的小老板,每天很早就起来揉面,也是因为有愿力的支撑。
我们度众生,有没有这样发心?有的人嫌寺院起床早,当初开面馆的事忘了;有的人抱怨天气冷,当初卖鱼的时候浑身被水淋湿都忘了。如果真正发起愿力,就能消诸烦恼。因为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度众生,为了让大家了解这句名号的功德,豁出去了!真能这样做,即使别人骂你,你也能坦然接受。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面子和里子》。得了里子的人,就要让出面子;得了面子的人,就要让出里子,不可能面子、里子都让你一个人得了。我们都得到里子了,念佛必定往生成佛,里子得到了,面子就给别人。别人说你几句,很正常。其实不必等别人说,自己先说:“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罪不容诛!”这就是机深信,不能讲面子。念佛了,还显示自己能修行、能领众,这是“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往生恐怕有问题。要实实在在。“谦受益,满招损”,谦虚的人为什么受益呢?因为他把面子让掉了;面子让掉,里子就得到了。“满招损”,自满的人面子得到了,在人前自满自得,感觉良好,但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里子得不着。
要发愿,要有愿力。善导大师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如果发了愿,在世间做事、弘扬净土法门就有力量。希望大家都能发起这种愿力。而且,我们发愿,都是先得到好处、得到保证了,弘誓铠甲已经给我们披上了,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再回来,弘誓铠的愿力就跟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还是不能成就。到了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的愿力住持,昙鸾大师说:“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我们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正觉一住持,就像涂上了药,再到三界杂生水火当中,菩提种子毕竟不朽,就披上了弘誓铠甲。因为阿弥陀如来正觉善住持,就像给你镀了金,不会再烂掉。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积累德本”是自利,“度脱一切”是利他。积累德本的目的,就是要度脱一切众生。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
┌自利┈积累德本┤
│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
│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
└利他┈度脱一切┤
└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度脱众生要有本钱,以功德为本钱。阿弥陀佛功德大得很,谁需要就给谁,“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没有功德,拿什么度众生?拿罪业度众生吗?我们往往拿烦恼罪业去度别人,到最后没把别人度脱,反而缠缚起来了。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供养诸佛”:福德行+闻法智慧行——六度万行。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这就是“积累德本”。积累德本,在哪里积?上供诸佛,在诸佛那里修福德、修智慧。因为供诸佛一定会闻法,就是福德行加智慧行,这就是“福慧两足尊”。这是“积累德本”。
“度脱一切”就是下面两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就是“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报生三昧,不动遍至,一时遍至。
“游诸佛国”,“游诸佛国”并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游走,而是像菩萨得报身三昧一样,不动遍至,一时遍至。所以,“游诸佛国”是分身十方,并不是先到这个国土,再到那个国土。
“修菩萨行”:无作妙行,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
“修菩萨行”,是无作妙行,无有往来想,无有度脱想。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这就是第二十二愿。
┌供养诸佛愿┈┈二十三
二十二愿┤供具如意愿┈┈二十四
│说法如佛愿┈┈二十五
└得那罗延愿┈┈二十六
第二十二愿之后,又发了四条愿,就是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愿,这四条愿都是从第二十二愿来的,是第二十二愿的分项。
第二十三愿叫“供养诸佛愿”,第二十四愿是“供具如意愿”,第二十五愿是“说法如佛愿”,第二十六愿是“得那罗延愿”。
“供养诸佛愿”,供养诸佛要有供品。我们现在想供养诸佛,香花云没有,供具供品也很少。可是到极乐世界供养诸佛,香花云、一切妙宝云、一切无上供养如云如盖,这叫“供具如意”。要供养的器具、物品,都能满你的愿,要多少有多少。
“说法如佛愿”,这是指下化众生。说法跟佛一样,能够“开化恒沙无量众生”。
“得那罗延愿”,跟前面的被弘誓铠一样。“那罗延”是金刚不坏之身,度众生如果没有那罗延力,就会被众生障碍。往生后再度众生,就有金刚力势,这叫“得那罗延愿”。
真正发大菩提心,是到极乐世界回头过来才可以,往生之前想在娑婆世界“开化恒沙无量众生”还是比较难的。
《往生论注核心讲记》这一段也很好:
《大经》“赞佛偈”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由此可知入六道轮回之中,救度轮回中的众生,如果没有坚固不退的愿心,一定会倒退的。必须是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发起四弘誓愿。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披上阿弥陀佛所加持的弘誓铠甲。
我们比较看看,四川地震死伤得那么严重,需要的物资一定很多,我们捐出了多少?我们为众生所做的是有心无力呢?还是有力无心?
这问得我们哑口无言。有心无力,“我很想度众生,但是我没有力量”;有力无心,“我家存了五万块,拿出两百块”,甚至两百块也没拿出来。
我们度众生,到底是有心无力,还是有力无心呢?可能都有。有时候有心无力,有时候有力无心,有时候无心无力,有心有力的时候还是少得很。
还有,现在世间的疾病很多,相当多的人急切需要人家捐肝、捐肾。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肾,如果真正发下四弘誓愿的话,现在就要去捐一个肾,因为需要肾的人那么多。
敢吗?这一讲,后背都发凉了。发菩提心,首先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一个是布施度,你有两个肾,拿掉一个也不影响;别人就要死了,你献一个肾给他吧。这样的人有几个?
所以,天天在发四弘誓愿,都是嘴巴念念而已,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愿心。当然,我们都还是凡夫,都还在学,再怎样难以做到,至少不能不存在心中、流露在口中。
我们每天也要念一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念得很溜,可是做不到;做不到就慢慢实习,存在心中,念在口中。
向佛来表达,祈祷佛加持我们,给我们爱心,给我们力量,给我们信心。
还是肯定四弘誓愿,这样发心,也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我们还是凡夫,一下子做不到,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也显示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是那么容易的。
真正想行圣道的人,一定要求生净土。让你马上割一个肾给别人,能做到吗?做不到就是讲假话,讲大话有什么用?所以,真想发四弘誓愿,一定要到净土去,然后再回入娑婆,广度众生,这才是真正发心。往生净土之后,发心就不难了,而且能够“自在所化”。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关于“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大经》上卷有一段文,叫“华光出佛文”,和这里的内容很相似。这段文是这样说的:
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耀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和这里的“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意思是一样的,文句差不多。
一旦往生,即如华光出佛,可以到十方世界安立无量众生。
根据第二十二愿,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如同华光出佛,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到了极乐世界以后,是从第二十二愿出来的,第二十二愿跟华光出佛讲的是一件事。出来的是什么?就是佛。以佛的功德力势,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
结释
接下来有两句:“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昙鸾大师引用这两句话作了解释:“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这是结释,总结性地解释。这两句话是总结前面的。
┌一生补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二十二愿事┤ ├结文
└还相回向┈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是总结一生补处之德。一生补处之德,不是一地一地慢慢爬、慢慢修、慢慢证,而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常伦”:圣道门、通途法门、自力、难行道。
“诸地之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经地经劫。
什么叫“常伦诸地之行”?“常”,就是平常、普通、通常;“伦”是次序,从低位向高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一步一步往上进步,这叫“常伦”。可是到极乐世界,“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就是不等当来,是当下、现在、立即。这句话是总结自在所化菩萨。自在菩萨行普贤德,怎么行?是当下、立即就行普贤之德。
“常伦”者,圣道门修行之法,由地前登地上,再由初地、二地、三地等次第阶级,经三大阿僧只劫而至一生补处,所谓“经劫经地”。
今安乐净土者,博地凡夫一旦往生,直至一生补处,此乃超越一般菩萨所修之行,故言“超出常伦”。
完全依第十八愿开展出来的教理,才是纯正的净土法门的教理。依这净土法门的教理,博地凡夫虽然具足贪瞋痴种种烦恼,妄想杂念、种种业障,但只要他依照第十八愿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当下就到达一生补处!所以说超越一般圣道门(通途法门)的菩萨所修的行位,这就是“超出常伦”。
在第二十二愿当中,也可以把一切法门分为两种:一是常伦的法门,就是普通的法门;二是超出常伦的法门,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超出常伦┈特别
│
└其余法门┈常伦┈┈┈通途
常伦的法门,要一地一地慢慢进步、慢慢修行,要经地经劫。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经地不经劫,这是不一样的。
“超出”显示不经地,“现前”显示不经劫,此二显示第十一愿所言“必至灭度”乃当下即时证得,非“久乃可得”。
一看就很清楚。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者,结“还相回向”之愿事。净土之菩萨,现前皆能倒驾慈航,返回娑婆,行普贤大悲之行,以普度群生,所谓“还来秽国度人天”。
“还来秽国度人天”,这是善导大师的法语,“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愿我慈悲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心量、慈悲、智慧都会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倒驾慈航广度众生。
此补处菩萨之相状也。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是补处菩萨之相状。
现前,对当来之语。依佛愿力,不经劫,不经地,不经阶次,速至补处,故云“现前”。
这都容易理解。
普贤有三。
有三种普贤:人普贤、理普贤和事普贤。
┌人普贤┈普贤菩萨
普贤┤理普贤┈佛性体性周遍,随缘成德
│ ┌果无不极
└事普贤┈得果不舍因门之菩萨┤
└不舍因门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内容非常好,大家可以多读一读,境界广阔,远大无边,读了以后很欢喜。以前读了也欢喜,但总觉得遥不可及;现在读了以后,觉得明天就是自己的,自己将来就是这样,很高兴,很圆满,像充了电一样,饱饱的,足足的。
现在我们专修念佛,十大愿王的功德都在名号里,都有相似的成分。
一者礼敬诸佛:我们念阿弥陀佛,等于念了一切佛,这就是礼敬诸佛了。我们念佛必定往生,往生之后可以游诸佛国,那是真正的礼敬诸佛,所以因中这一条也可以兑现。
二者称赞如来:念阿弥陀佛就是赞叹门,称赞如来,所以这种功德也有了。
三者广修供养:念阿弥陀佛是最上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所谓“如法修行供养”。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如实修行相应”,就是如法供养,就是最好的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念一声阿弥陀佛,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就是忏悔业障。业障太重,就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自然业障消除,智慧增长,功德无量无边。
五者随喜功德:念阿弥陀佛就是随喜功德,随喜法藏菩萨从因至果的一切功德。从五劫思惟开始随喜,到兆载永劫修行,再到无量光照耀众生、护念众生、摄取众生、迎接众生,随喜这一切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阿弥陀佛不用请,是不请之法,自动转法轮。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心中“常转无垢轮”,哪里还用请啊?
七者请佛住世:也不用请,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心中住持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阿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就住在我们心里救度我们。
八者常随佛学:我们念佛,阿弥陀佛就在前面带队,我们跟着就可以了,不用学,自自然然就有佛力加持。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了,就可以“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能完成这个愿望。
九者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在娑婆世界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只有靠念佛,才能做到一点。不论别人说我们什么,我们就念阿弥陀佛,恒顺众生。别人说两句就说两句。
恒顺众生这一段非常非好: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这是打了一个比喻。就像一棵树,根得到水分,枝叶花果才能悉皆繁茂;如果根没有水,就不会有花果。菩萨用大悲水饶益众生,就像给树根浇水一样。将来长的花果属于谁呢?属于众生,属于根的。菩萨讲的话,让我们心里很温暖。
十者普皆回向:我们念佛,“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彼安乐佛国”,这就是普皆回向。
第二十二愿“普贤”,比十大愿“普贤”更早。
一般的大菩萨,都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作为实践菩萨道的内容。
这里“修普贤之德”的“普贤”,不是指普贤菩萨,而是比普贤菩萨早。因为这里讲的话是兆载永劫之前,法藏菩萨五劫思惟,发第二十二愿时就讲了“现前修习普贤之德”,那时候还没有普贤菩萨,所以不是“人普贤”。
第二,理普贤。什么叫“理普贤”?“理”就是真理、理体,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这个佛性,周遍一切,六道四圣,在圣在凡,无不有之。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凡圣同体,自他无别,这就是佛性,佛性称为“普贤”。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体性周遍”,就是所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没有哪一个众生没有佛性的,所以叫“普”。
什么叫“贤”?“随缘成德”,如果有因缘了,这种佛性的功德就会显现出来,这叫“贤”。
第三,事普贤。“事普贤”就是在事上,他的行业、做法、行事普贤。
谓已成佛竟,行德周备,障累永除,自利已圆,上无所求也。为不舍因愿,唯务度生,隐实德而现权行,示居因而号菩萨。是果无不极曰“普”,不舍因门曰“贤”。今此愿文,就“事普贤”而言。
“得果不舍因门之菩萨”称为“事普贤”。
什么叫“普”?“果无不极曰‘普’”,没有哪个果是达不到极点的,就是任何功德都圆满了,才叫“普”。“果无不极”,达到极点了,这就是成佛了。
“不舍因门曰‘贤’”,虽然成佛了,但是他有大悲心,降下来作菩萨,不舍因中度众生的行门,“不舍因门”,这叫“贤”。
“普贤”,“普”是最高顶点成佛,然后降下来。所以,“事普贤”是“得果不舍因门之菩萨”。
“谓已成佛竟”,已经成佛了,“行德周备,障累永除”,修行功德已经圆满具备,业障累系,永除无余。
“自利已圆,上无所求”,对自己已经毫无所求了,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普度众生,利益一切众生。
“为不舍因愿,唯务度生”,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利益众生。
“隐实德而现权行”,掩盖他本来所具备的真实功德——本来的实德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跟佛德一样。把这些掩藏住,“而现权行”,显现权化菩萨的形相,显现没有圆满,还在修行,这样好带领众生一道修行,这叫“现权行”。“权”是权化,权化之形相。他不是真实的凡夫,显现为凡夫,是权化的凡夫;显现为罗汉,不是真实的罗汉,是权化的罗汉;显现为地前菩萨,也不是真正的地前菩萨,他不是因位的,而是果德圆满,然后权化的地前菩萨。
“示居因而号菩萨”,“示居因”就是示现居于因位。他本来果德圆满了,但是示现居于因位,称为菩萨,但并不是真的菩萨,是权现的。
“不舍因愿,唯务度生,隐实德而现权行,示居因而号菩萨。是果无不极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所以,这里的“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不是指普贤菩萨,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普贤菩萨,而是“事普贤”。普贤菩萨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在十大愿王里说: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普贤菩萨也要靠第二十二愿到极乐世界,然后他才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的话。他发了十大愿王,还不能圆满,“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到了极乐世界,这个大愿当下成就。“一切圆满尽无余”,就是成佛,这个大愿才圆满,才能“利乐一切众生界”。
《华严经》普贤菩萨是往生极乐之后依照第二十二愿的愿力功能来行持普贤之德。
所以,普贤菩萨也是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因为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功德的成就,才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他也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只不过他的名字也叫普贤,这是“人普贤”进到“事普贤”。
普贤、文殊……十六大士“皆遵普贤大士之德”
在《无量寿经》证信序里面,先列了几位大阿罗汉,然后列了贤劫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以及一切大菩萨,十六位大士“皆尊普贤大士之德”。
我们看《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时,在场的有诸大阿罗汉,也有诸大菩萨: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皆尊普贤大士之德。
普贤菩萨还“尊普贤大士之德”,这就是指第二十二愿,这里就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是“事普贤”。
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这是因门之赞。因为这里的“普贤”是果后普贤,果后普贤是带果行因,从果向因,所以先赞他示现因位,是因门之赞。
接下来是果门之赞,“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只有成佛了,才能叫“究竟彼岸”。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后面讲八相成道。
所以我们就知道,这里所讲的普贤行德,就是从果向因、带果行因。
同时,也显示这些贤劫菩萨以及十六位大士,都是从极乐世界显化而来,在修习普贤之德。他们怎样“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序分当中说得非常清楚。
普贤行德,具摄因果,圆融无碍。若以因门取,则常菩萨;若以果门取,则恒是佛。
什么叫“因门取”?就是看因位,他总是示现菩萨的形相;如果从果位来判断,他是佛。所以,到极乐世界的人,从果位讲是佛,从因位讲是行普贤德。作为“人普贤”,他示现在一生补处的阶位上,但是行普贤德的这些菩萨,不一定就在一生补处位,他可以示现初地,也可以示现地前,也可以示现凡夫,这都是在“示普贤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因果圆融,没有隔碍,不是各自独立。
也就是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就目前的因缘看是菩萨,或者以等觉的身份,或者以各种阶位的菩萨身份,显现广度众生。如果以果门来取,则恒是佛,已经证入无上涅盘的佛果。
以上可知,往生弥陀净土,即时入补处位,现前便能不舍悲愿,普至十方救度众生,所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也。如《无寿量经》言: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佛法藏”就是如来藏。“究竟彼岸”,彼岸达到究竟,就是指证悟成佛,达到顶峰,这是成佛的意思。
“现成等觉”,等觉有两种,一个叫平等觉,一个叫等正觉。
┌等正觉┈一生补处
等觉┤
└平等觉┈佛
“等正觉”指十地菩萨,跟佛差一等,接近平等。“平等觉”指佛,这里讲“现成等觉”,是指成佛,因为前面讲“究竟彼岸”。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普贤行德┤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这两句是讲“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后面“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就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这些经文都可以配对着来看。
结成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斯”:上引三愿。“推”:核求其本。“他力”:本。
“以斯而推”引用这三条愿来推理,因为前面说“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怎么“核求其本”?就用这三条愿来核求。“推”是推求、推理,引用这三条愿来推理。因为道理非常明显,“他力为增上缘”,佛的本愿力作为增上缘,前面说“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得不然乎”:显然,必然,如是。“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得不然乎”,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些文证摆出来,就非常明显。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这是一个总结。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再用譬喻来说明。前面引用三条愿,已经说得非常清晰了,是法说;下面再用譬喻来说明。引用譬喻,既是为了最后劝大家要仗佛力、仗他力,做一个引子;也是和前面呼应,前后一贯。
昙鸾大师怕大家不明白“他力为增上缘”,怎样叫“他力”?因此举个例子来显示自力、他力的相状,让我们明白。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禁戒、禅定、神通。游四天下。自力次第之相。
先讲自力相。有的人害怕堕入三恶道,所以就去受戒——戒定慧的次第是必不可少的,由受戒就能修定,由修定就能发神通。这个通是五通,不能有漏尽通,漏尽通就成阿罗汉了。“有神通故,能游四天下”,有神通就可以飞行自在,一切无碍,这叫自力。为什么?戒定慧依次修行,这样一步步来,是靠自己修行。
“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一个人如果不持戒,不可能真正得禅定。即使得到禅定,也是邪定,不能持久;也可能是大力鬼神来附体,不是正定,很危险。所以,不持戒能得定,这不正常。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连驴都跨不上,劣弱之极
跨驴不上┤
└即使能跨驴,不能上天,必任凭轮王
接下来讲他力相。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劣夫”是指身体不好,病怏怏的,跨驴都跨不上去。过去出门,不是骑马就是骑驴,但是腿脚不行,跨不上去。
虽然这么弱,这么差,但是“从转轮王行”,转轮王有轮宝,跟着转轮王坐在轮宝上。
“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果自己修行,有神通可以飞行游四天下;没有神通怎么办?跟着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轮宝,往上一坐就飞了。
现代即是飞机。
现代我们坐飞机了,“无所障碍”,这就是他力。
这是个比喻。
“驴”:人天有为诸善。
“转轮王”:阿弥陀佛。
“轮宝”:名号。
“从转轮王行”:念佛,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十方任运度生。
“驴”代表什么呢?人天有为诸善。我们连人天有为诸善都修不来,这叫“跨驴不上”。即使修了,也飞不上天,不能到他方国土去礼敬诸佛,所以叫“跨驴不上”。
“转轮王”是谁?就是指阿弥陀佛。
“轮宝”指什么?就是指六字名号。
“从转轮王行”就是指念佛,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代表我们念佛之人,往生可以十方任运度众生。
这个比喻是很有深义的。所以,念佛就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这句话是整部《往生论注》的最后结劝,意义深长,悲心无尽。
“愚哉”:痛伤之词,亦劝诫也。
“愚哉”是感叹词,真愚痴啊!真愚迷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龙树菩萨将整个佛法判为难易二道,《往生论》是显明易行道。昙鸾大师解释说,易行之所以易,在于佛力,在于他力。在难行和易行当中,如果舍易行取难行,有易行道不走,非要走难行道,这个人就是愚痴。
比如,从宣城到五台山来,有高铁他不坐,非要靠两条腿走,这不是愚痴吗?有易行,他不取。
另外,“闻他力可乘”,有他力,他不乘,要靠自力,这也是愚痴。就像过河,有大桥他不走,非要从河里游过去,这就是愚痴。
┌取难舍易
愚┤
└取自舍他
所以,有他力,就要乘他力。比如我们出门都坐火车、坐飞机。现在有手机了,人与人相隔遥远,一打手机就联系上了;如果不用手机,扯着嗓子喊,这个人就是愚痴。现代生活一切都靠他力,如果没有他力可乘,那没办法;有他力可乘而不乘,这就是愚痴。
修学佛法,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可乘,念佛就可以到极乐世界成佛;你不乘,自己在那里盲俢瞎练,这就是愚痴。
印光大师说:“净土乃特别法门,全仗佛力。若能现生断惑证真,不仗佛力亦不为过;若不能,则非愚即狂也。”不是愚痴就是狂妄,只有这两种状态。一个是愚痴,不了解;再一个就是狂妄,“我多有本事!你们过河都要上桥,我就跳下河游过去;你们出门都要坐车,我就靠两条腿”,这真是又愚又狂。
“后之学者”:通智愚善恶。
“后”:往事不可鉴,来者犹可追。过去无人发明,情有可原,事已矣;来者当生信心。
“后之学者”,“后”是指从昙鸾大师的时代往后,也就是我们今天,乃至未来的长远时间。
为什么讲“后之学者”呢?因为在昙鸾大师之前,他力的道理、弥陀本愿力救度的道理,还没人说过。没人说过,前面的人不了解,那就算了,情有可原;后面的人就要注意了,既然昙鸾大师已经把佛愿,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龙树菩萨的《易行品》都解释得这么清楚,“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既然说得这么清楚,就应该听话,所以说“后之学者”。
这句话气量非常大,跟善导大师讲的“楷定古今”是一样的意涵,就是把过去的、前面的通通给楷定了,以后就按这个来做,这不也是楷定古今的意思吗?也如同善导大师说的“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这是规矩,这是道路,就要按照这样做。
他力的含义
“他力可乘”:“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他力”就是佛力。这个“佛力”不是指别的佛的力量,而是阿弥陀佛的力量。
┌本愿力┐
│慈悲力│
│智慧力│
│光明力│
他力┈佛力┈阿弥陀佛┤摄取力├名号
│救度力│
│功德力│
│正觉力│
└威神力┘
阿弥陀佛的力量,包含很多内容:
本愿力,本愿救度的力量。
慈悲力,慈悲有这种力量。
智慧力,佛的智慧之力,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光明力,佛的光明像太阳的光,它就有力量,可以催生万物。太阳被云彩一遮,天气马上就冷;云彩一走,马上就暖和起来了,这就是光明力。
摄取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手电筒的光,力量小,远的地方就照不到。太阳光的力量很大,整个太阳系都能辐射到,但是再远也不行了。宇宙当中,有很多恒星比太阳大很多倍,但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小点;还有很多星星,我们连小点都看不见。阿弥陀佛的光,力量非常大,能普及一切世界,所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照得出去吗?而且无所障碍,山川、日月、星河都不能障碍,众生的恶业烦恼也不能障碍,这就是力量,无碍力。
救度力,佛的光明摄取,佛的慈悲智慧,是为了救度众生。救度众生要有力量,没有力量救度不了。有人掉进河里了,你去拉他,结果你没把他拉上来,他把你拉下去了,这就是没有力量。
功德力,有功德。我们也有力量,造罪的力量,罪业的力量,造了罪就要往下堕落。
正觉力,阿弥陀佛是正觉的力量。我们是迷妄力,迷妄的力量。
威神力,阿弥陀佛的威神,“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威德神力。
这所有的力量,都浓缩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能乘上他力吗?就像造了一架飞机,但是没有悬梯,那能乘上去吗?
他力(实相)可乘(为物),若非名号(本愿称名)为物即不可乘。
只要念佛,即是直接、完全地乘托了阿弥陀佛的愿力,故“必得往生”。
“他力可乘”,“他力”是实相,“可乘”是为物。诸佛菩萨也有他力,但是凡夫乘不上,因为他们没有为凡夫而发的本愿。阿弥陀佛有为凡夫发的本愿,“你只要称念我的名号,我就放光照耀你、保护你、安慰你、救度你,让你业消智朗、障尽福崇、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不是讲假话。
阿弥陀佛所有的力量,都浓缩在“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有这句名号,才有“他力可乘”,没有这句名号我们够不着啊!不然我们怎么乘佛力?佛在佛的境界当中,他的智慧我们够不着,他的本愿是他修的……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这句名号,就跟我们没有交接点。所以,“他力可乘”讲的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乘的含义
“可乘”,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成了名号,让我们可以乘托。“乘”是乘托,就像坐车一样,有车我们才可乘。
“乘”有几种含义。
┌让乘┐
│请乘│ ┌当信
乘┤使乘├称名┤
│当乘│ └勿疑
└易乘┘
一是让乘。阿弥陀佛发愿,让我们乘他的愿力。他让我们乘,我们才可乘;他不让我们乘,我们不可乘。阿弥陀佛慈悲,一定让我们乘。
二是请乘。阿弥陀佛请我们乘,“你要称我的名号,我请你乘我的愿力,我请你念阿弥陀佛”。就像请我们免费坐飞机一样,阿弥陀佛拿六字名号,请我们坐上他六字名号本愿力的飞机,从娑婆世界飞到极乐世界,就可以到极乐世界成佛,就这么容易。
有人问“我念阿弥陀佛,还要干什么吗?”什么都不用干,坐在飞机上你还要干什么?空中小姐来给你倒咖啡,你就喝,给你送毛巾,你就擦擦脸,坐在那里就可以了。有人说“我要帮忙驾驶”,飞机你会驾驶吗?六字名号是佛的智慧,我们不了解,只要念佛就可以了,老老实实坐着,乘上佛的飞机,好好做乘客就行了。这就叫老实念佛。
我们是凡夫,有我执我见,有贪瞋痴慢疑,邪见颠倒,这样的凡夫能干出什么事?那怎么办?唯有完全靠倒阿弥陀佛。就像小孩靠父母一样,他要干什么?给奶吃奶,给衣穿衣,他也干不了什么,也不用干什么。
所以,“闻他力可乘”,怎么乘佛的愿力?就像我们乘车、乘船、乘飞机一样,就老老实实的,不要在上面扳一扳这个零件、按一按那个开关,如果不小心按错了,就出问题了。所以,不要乱动,就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念佛,自己老实念佛,也劝人老实念佛。
有人念佛不老实,又要见光、见花,又要开悟、求神通,最后都出故障。就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念佛,一句接一句。念佛,不要追求雕虫小技,求玄求妙求神通,那些都是迷惑人。所谓“大道至简”,平凡,平常,平易,平淡,不要追求玄妙的东西。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般人看不中,是因为没有眼光——不是看不中,是看不见。了解了名号的含义,哪有看不中的?根本就不认识,当然看不中,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如果用生活中的事物来比拟佛法,“闻他力可乘”的例子就太多了。有的人在生活当中什么事都靠别人,学佛修行反而藐视佛力,“靠佛力算什么本事!”生活当中,出门要坐车,联系要用手机,都要靠他力。生活当中都挺聪明,一修行就糊涂了,这就是众生颠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么大的事,他要靠自己的力量,印光大师对这种人非常呵斥。我们从生到死没有一件事不靠别人,修行反而不靠佛力,这样的人“丧心病狂”。
阿弥陀佛请我们乘他的力量,而且是盛情邀请。阿弥陀佛用六字名号把我们抱起来,“十方众生,我对你没有要求,我建造了极乐净土,请你来!”“我去不了,怎么去?”“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现在我放光保佑你、安慰你、给你消业障,你临终我带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无边的菩萨,拿着莲花来接你,你只管念佛就好了。”坐在家里,不出门一步,将来就可以到净土成佛,这不是赚大了嘛!
三是使乘。佛使我们乘上他的力量。我们念这句名号,阿弥陀佛就帮我们,把我们抬上去。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有一个比喻,“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一个身体弱不禁风、连小毛驴都跨不上去的人,“从转轮王行”,他怎么能上转轮王的轮宝呢?转轮王把他抬上去。
所以,阿弥陀佛让我们乘他的名号,也要“使”我们乘。怎么使我们乘?一方面让十方诸佛赞叹他的名号,另一方面把乘佛力的方法设计得非常简单,就是称名。普通话也行,方言也行,中国话、外国话都可以,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使我们乘上他的愿力。
四是当乘,我们应当乘上。
五是易乘,很容易乘得上。如果非常难,“佛力不可思议,你乘我佛力吧,但是难得不得了”,那我们乘不上。乘船过海,这艘船是航空母舰,永不沉没,非常安全,但是,船高五十丈,没有梯子,能乘上去吗?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要念到心地清净、摄心不乱、开了悟,才能乘上佛的愿力”,这谁能做到?坐船、坐飞机,乘务员都不会这样为难乘客。佛成就了六字名号大愿船,会不放梯子吗?会要求我们达到清净心、一个鹞子翻身才能乘上?这不是为难我们吗?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发愿修行的结果就是这样啊?
科学家发明一个产品,无论如何都是要让消费者方便;不方便,人家不买你的产品。阿弥陀佛也一样,我们就是消费者、使用者,顾客就是上帝。如果念佛非常难,谁念啊?
有人把容易的法门讲得很难。好比开公司,让销售人员出去宣传公司产品,结果他怎么宣传?“这个产品质量不行,用起来难得不得了”,尽讲坏话。老王卖瓜还自卖自夸呢,结果这个销售人员经常诽谤自己的产品,“这个产品不灵光,不好用。这句六字名号,一天念三万句,还不管用;念一辈子,到最后可能也往生不了。”自己的销售人员说产品不行,瓜不甜,苦着呢。这样能把佛法弘扬出去吗?这是给阿弥陀佛抹黑,败坏阿弥陀佛的名声。
所以,净土法门必须正确地弘扬、广泛地弘扬,把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无条件的慈爱传递给众生。哪个人不需要慈悲?哪个人希望别人审判自己?
当然,佛教有圣道门,有净土门。如果按圣道门修行,也只有那样,造了罪,当然要受果报;有贪瞋痴烦恼,当然要用戒定慧来息灭,不然怎么能成佛?
可是作为凡夫,要他没烦恼,等于要了他的命。凡夫就是烦恼成就的,要他不贪、不瞋、不痴,这是阿罗汉的境界,凡夫做不到。
所以,知道有他力可乘,容易乘,就“当生信心”。
乘他力即乘第十八愿
“他力”,总的来讲,是指四十八愿的愿力;特别来讲,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一愿和第二十二愿;再讲起来,就是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之力
他力┤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之力
└第十八愿之力
为什么?因为第十一愿也好,第二十二愿也好,到了极乐世界就乘上了,关键是怎么去。比如乘飞机很舒适,空中小姐的服务很好,但是关键要能上飞机。上不了飞机,空中小姐怎么给你服务?上了飞机,自然就得到服务了。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到了极乐世界之后,自自然然不退转、正定聚,然后必至灭度、得大涅盘,然后一生补处,还相回向,广度众生,分身十方,遍十方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些都是自自然然的,到了极乐世界自然兑现。关键是怎么去。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第一条愿都乘不上,“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这条愿叫“无三恶道愿”,怎么乘上?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死就见阎罗王;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些了。那怎么去呢?念佛,也就是第十八愿。
一乘一切乘
但乘第十八愿之力,便乘四十八愿之力,名号总体故。
乘上第十八愿之力,所有的愿力都乘上了。第十八愿是什么?就是“称名必生”。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必然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必然的,一定的,白白送给我们的。
所以,“他力”就是第十八愿的力量。因为第十八愿是讲念阿弥陀佛名号,而阿弥陀佛的名号正是四十八愿成就之后,总体所形成的。不可能说“我念这句名号,只乘上第十八愿,其他愿乘不上”,不可能,因为这是总体的。
就像吃苹果,这只苹果是360天长成的,你一口咬下去,360天所生长的全部都咬着了。不可能第一口咬下去,咬的是第一天的,第二口咬下去,是第二天的,那怎么可能?种苹果的人每天的辛勤劳动,这只苹果每一天所吸收的日月精华,都在这一口当中。
我们念的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果,法藏菩萨的愿力,五劫思惟、兆载修行,所有这一切,都在六字名号里面;阿弥陀佛的智慧力、慈悲力、光明力、摄取力、功德力、正觉力,所有这一切,也都在六字名号当中。这句名号是总体的,只要念佛,就乘上了佛的力量。
我们乘上第十八愿的愿力,念南无阿弥陀佛,但第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我们修了吗?没有,菩提心没发起来,功德也没修。但是第十九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迎接,那我们乘第十八愿的人,第十九愿有没有乘上?乘上了。我们临终的时候,佛来不来接引?来接引。我们没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佛为什么还来接我们?这就是乘上了第十九愿。所以,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按照第十八愿来称念弥陀名号,所有的愿力通通乘上。
“当生信心”:方法是称名,任何人皆会、皆能,问题是不信,故劝信。“起观生信”亦然。三严二十九种大篇幅、十六观皆为劝信。《大经》《小经》皆然。劝信文多,持名文少。易行故,难信故。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乘佛愿力的方法,就是称念弥陀名号,很简单。
为什么说“当生信心”呢?因为方法不成问题,称念弥陀名号这个方法太简单了,张嘴就来。但是一般人不相信,不相信就乘不上。
比如,一家航空公司今天首航,免费送票,你不相信,“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哪有坐飞机不花钱的?骗人!我不去”,你不相信,当然就乘不上。
阿弥陀佛开通了极乐航班,自己亲自驾驶着六字名号的飞机来接我们,票也都免费发到我们手上了——这句名号,谁都可以念,谁念谁得,念了就是你的。阿弥陀佛所有的慈悲、功德、愿力,都在六字名号里面,你念了就是你的。
不是说我们念佛人了不起,我们都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但是,凡夫之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的座上宾,就是佛的掌上明珠,就是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之众生,就是不退转的菩萨,就决定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
看不起念佛人,就是看不起阿弥陀佛,看不起十方诸佛,因为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护念念佛之人。
众生都把阿弥陀佛看扁了,从门缝里看佛,眯着眼看,把佛看扁了。
我们要“当生信心”,因为念佛非常容易、非常简单。释迦牟尼佛在称名这方面,并没有讲很多,只是讲“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念佛谁不会啊!因为太容易,所以众生不相信。劝行,行很容易,不用劝,谁都会,有嘴巴、会讲话就会念佛。
在净土三部经当中,劝信的文句特别多。
净土法门之所以难信,不是因为玄妙高深,反而是因为它平淡无奇,这样念佛就可以到西方成佛,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所以叫“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说:“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在《无量寿经》里说:“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相信了,就是你的。
可是,众生就是不能相信。为什么?“憍慢弊懈怠”,认为自己讲的才是真理,“哪有这回事?”所以,昙鸾大师说:“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不要自己局限自己。
《往生论》用大量篇幅讲三严二十九种功德,讲这些干什么?就是让我们生信。释迦牟尼佛也知道我们难以相信,所以他在《观经》里先讲了十六观,最后付嘱流通的时候说:“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为了讲这一句话,前面讲了十六观。为什么?就是要“起观生信”,如果不讲那么多,众生不能相信。所以,前面讲那么多,就是让我们生起信心。相信了,就是一刹那,一念就相信了。
我们这次讲学《往生论注》也一样,讲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相信。就看你有没有胆量,就看你有没有信心。信心是需要有勇气的。我们不敢相信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凡夫之心度佛的慈悲。我们不敢相信人,也不敢相信佛。
这也难怪,惊弓之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娑婆世界被人骗惯了,骗得遍体鳞伤,骗得不敢相信人,现在跟他讲佛,他也不敢相信。所以,信心要有勇气,你敢相信人。
我们相信人,光明坦荡,眼前是一条坦坦荡荡的光明大道。相信人,无论走到哪里,心都很坦荡。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但是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是慈悲的,是真实的。如果连佛都不相信,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观经》讲十六观,还有《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讲劝信的特别多。
“勿自局分”:勿自限于自力,而失他力之大益。
“勿自局分也”,昙鸾大师说,不要自我局限,认为自己没有分,“我哪能到极乐世界去?我没出家,也没到庙里烧过香,像我这样的,到极乐世界有分吗?”什么叫“局分”?就是自己局限了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分。
┌自己局,佛不局┈┈自我设限,佛未设限
自局┤
└自力局,佛力不局┈自力有限,佛力无限
佛是不局限的,佛大慈大悲普度众生。
什么叫大慈大悲?“这些人可以往生,那些人不要”,这叫大慈大悲吗?大慈大悲,就是你本来不够资格,也让你来,这叫大慈大悲。你本来要下地狱,佛不让你下地狱,让你到极乐世界,这叫大慈大悲。
我们够标准到净土吗?不够。不够,佛也让我们去,所以,慈悲是给那些本来不够资格往生、本来要堕落的人,要拯救他,这才叫慈悲。对慈悲要有正确的理解。
我们每天嘴上喊:“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我每天念你三万声,做了很多善事,给你磕了多少头……请你老人家大慈大悲!”这句话里就有个含义,“你现在不够慈悲,我请求你慈悲”。阿弥陀佛真是冤枉!
佛的心量,凡夫无法想象,所以“勿自局分”。是你自己限制了自己,自己画了一个圈,自我设限,佛不会给你设限的。
我们给自己设了什么限制呢?比如,“念佛念得少,可能不行;造罪造得多,可能不行;念佛心不清净,可能不行;妄想杂念多,这也不行……”所有的“不行”,都是自己限制的,这叫“自局其分”。
阿弥陀佛把这些通通拿掉,把所有的栅栏、限制、门槛全部拿掉。但是,拿掉一个,有人又放十个,这条往生极乐世界的大道,总有人往上加石头、装栅栏,总是限制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
“勿自局分”,一是自己局限,二是自力局限。
自力怎么局限呢?他以为要靠自力去往生。昙鸾大师说“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如果靠自己的修行力,就是自己局限了自己,因为你没有这个力量。生死大海,你怎么能过得去?苦海茫茫,靠你自己游,游得过去吗?乘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念佛就可以过去。所以,自力就局限了,佛力是无限的。
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无量光明就是无量的力量,没有限量。无量光、无碍光、无对光、清净光、欢喜光……阿弥陀佛是“十二光如来”,光明就代表能量、力量。
“分”:涅盘分。
“勿自局分”的“分”是什么呢?就是“涅盘分”。“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就是涅盘有分。
净土法门总结为“他力可乘”
全书、全论、全净土法门结为四字:他力可乘。
整部《往生论注》,最后的结论就是“他力可乘”四个字。《往生论》也一样,乃至整个净土法门,所说的都是这四个字。净土法门的道理就是“他力可乘”,我们信就是信这个。
所以,并不是从最后说的三条愿才得出“闻他力可乘”,而是从开篇“谨案龙树菩萨”,从一开始到最后,说的就是这四个字——“他力可乘”。我们要闻而入耳,闻而入心,不要左耳进、右耳出。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听到了,那真是不可思议,能消业障。《观经》说,五逆之人,临终之时,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八十亿劫啊!一个大劫是多长时间?无量无边长的时间。十声佛号,念念能灭八十亿劫生死罪。
“有这么大威力吗?是不是蒙我呢?”不是这样的。昙鸾大师打了一个比喻,“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有一个房间,黑暗了一千年,如果光明照进来,是不是立即就亮了?黑暗会不会说“我在这里呆了一千年,怎么你一来,我就要走呢?我要再赖上五百年,最起码赖五天”,会这样说吗?不可能,黑暗一秒钟都赖不下去。这就是说,我们哪怕有无量无边的罪,从过去到现在,生生世世无量无边的罪,而这句名号就是光明,就是无量光佛,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罪全部消掉,当下消除,不需要等到第二天、第二年,没那回事。
所以,“闻他力可乘”,是因为有这句名号。如果没有名号,他力虽然有,但是乘不了。
┌凡夫可乘┈┈弥陀┈为物、为凡本愿┈称名
他力┈佛力┤
└凡夫不可乘┈诸佛┈实相、圣智方入┈证悟
比如其他诸佛的愿力,他们的力量,只有破无明、证无生法忍的菩萨才能乘上,凡夫众生是乘不上的,因为他们没有“凡夫入报”的本愿。
这里讲“他力可乘”,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说“你只要称念我的名号,我就用光明护佑你、救度你”,非常简单。
乘他力的方法
交给佛,让佛做主,比自己做主好。
要有勇气,要有信心,要有力量,打破自我,完全凭佛,圆满自我。
怎么乘?就像坐车,要把身体放在车上。念佛,我们的心就要信佛,信佛就靠倒佛,这叫“乘”。“乘”就是交出去。
┌身乘车
乘┈交出去┤
└心乘佛
交出去要有勇气,要有智慧,要有信心,不然交不出去。
把自己交给佛,比放在自己手上好。现在有人把钱交给投资公司,为什么?交给他们,比自己管理得好,他们有办法,赚得多。我们的人生,放在自己手上能玩得转吗?有人玩着玩着就坐牢了。如果交给阿弥陀佛,会坐牢吗?生命放在自己手里,最后都交给阎罗王。
所以,人生放在自己手上,是玩不好的。交给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把我们的人生交到阿弥陀佛手上,决定有光明的前途。因为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是宇宙终极的真理,我们乘托阿弥陀佛,多幸福啊!
像一粒豆子,它应该怎么样?交给大地。交到大地的手上,大地就会让它发芽、开花,长出更多的豆子。它如果说“不行!交给大地我亏了”,捏在自己手上,将来只有发霉。
我们的心也一样。大地代表阿弥陀佛,我们的心要交给佛,不要自己捏着不放,时间长了就发霉了。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一片丹心献佛前,这是最好的。南无阿弥陀佛,“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把我们整个身心,归投给南无阿弥陀佛。
信知他力可乘,一切疑惧皆消。种种担忧,皆因不信“他力可乘”。
我们对净土法门的不信、怀疑,我们人生所有的恐惧、焦虑,都因为这句话没做到,也就是“自局其分”。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敞开胸怀,“闻他力可乘”,即生信心,人生就会一片平安。
佛佑平安,不是假的,佛本身就是平安,当然能给你平安。你为什么不平安?放不下心,不敢放心,不敢相信,心里就不平安。心里有怀疑的时候,有平安吗?像夫妻之间,妻子怀疑丈夫,丈夫怀疑妻子,这能平安吗?有信心才能平安。人间都是这样,念佛也是这样。
我们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如果不了解净土法门的教理,不了解昙鸾大师所开示的,心中就不得平安,恐惧。为什么?没有得到佛无条件的救度和爱心。
所有的恐惧、疑惑、担心,都来自对他力不相信。虽然自己讲了很多理由,但是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不相信他力。不管举出什么理由,用这一个答案都能解释。
比如,有人说“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这是典型的不相信他力,凡夫当然没有这样的力量,但是佛就有这样的力量。有人说“心中妄想杂念纷飞,这样念佛管用吗?”阿弥陀佛说这样不管用了吗?这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力量限制了,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到心清净,这句名号才管用,那名号还不如手电筒呢,打手电筒需要心清净吗?随便一按,不就亮了吗?难道六字名号的光还不如手电筒啊?念佛要坐在那里,眼睛闭着,腿盘着,使劲念到心清净才管用,有几个人能这样念?念阿弥陀佛就是随便念,这样就管用,这就是他力。
靠他力很简单,很自然,并不需要自己使劲,使劲反而坏事了。像电灯开关,轻轻按一下就行了,如果拿个大榔头敲,就敲坏了。所以,念佛不要自己在那里使劲,那是矫揉造作,不了解净土法门。
还有人担心“我临终念不出佛号怎么办?也能得救吗?”这还是不信他力。以阿弥陀佛的力量,你临终念不了佛号就救不了你吗?没有任何问题。
第十八愿别释
另外,我们要知道,这句话也是讲第十八愿的,何以知之?
第十八愿另一种解释:
“后之学者”——“诸有众生”。
“闻他力可乘”——“闻其名号”。
“当生信心”——“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勿自局分”——“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后之学者”就是“诸有众生”。
“闻他力可乘”就是“闻其名号”。
“当生信心”就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勿自局分”就是不要不相信他力,否则就失去了“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大利益。
总之,“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所以,这句话就把整部《往生论注》的总结论归到第十八愿,归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乘佛愿力,往生西方。
千言万语,归成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论》最后一段: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
《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终云“义竟”,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昙鸾大师的话非常简洁、优美。这是讲经和论。
“《经》始称‘如是’”,每一部佛经的第一句话,都是“如是我闻”。
“如是”是什么意思呢?“如是”就是阿难作为弟子,对佛所讲的话点头,佛怎么说就怎么信,佛怎么说就怎么听,这叫“如是”。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啊?有吗?为什么是十万亿?不是九万亿?为什么在西方?不在东方?”这不叫“如是”。我们听佛讲话,要老老实实,佛怎么说就怎么信,这叫“如是”。
“彰信为能入”,“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的智慧,岂是凡夫能思维的?以凡夫的思想测度佛的境界,就像拿尺子丈量虚空一样,怎么量?从哪开始量起?佛法讲空,佛是空王,凡夫要想测量佛的境界,就像狮子张嘴咬天,怎么咬?没办法。
凡夫的心都是逻辑、概念、分别,佛是无分别的,无分别智、空性。以有分别的心,以逻辑、思维、推理来想象佛,“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根本就离开了实相,离开真理太远了。
所以,只有信,佛怎么说,就怎么信,信为能入。
信了之后怎么办?就去做。
“末言‘奉行’”,经文最后都讲“依教奉行”。
所以,经文从头到尾,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佛讲的话,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无条件地信奉;信完之后就去做。
但是有的经文我们做不到。比如圣道法门,叫我们发菩提心、证悟空性,我们虽然想证悟,但是证悟不了;叫我们息灭贪瞋痴,也息灭不了。圣道法门我们做不来,圣道法门这道菜太辣了,不合我们的口味,还有一道菜刚好,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信了之后,就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是极乐世界的人。我们现在念佛,阎罗王那里,我们的名字就取消了,极乐世界的莲花上就写了我们的名字,这叫“地狱销号,极乐注名”。这多自在!现在虽然在娑婆世界,名字已经标在极乐世界了——绝对是这样!
念佛之后,整个人生都改变了。有人说“就这么念佛,嘴巴一动,人生就改变了?”对!就像开车,方向盘一转,道路就改变了;方向盘不转,就掉到悬崖下面去,六道轮回。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这么一念、一转,就改变了。你过去的千念万念,都在这个世界当中,都是念世间的儿女、财色名食睡,那你当然在这个世界打转。但是现在这一念不一样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什么?是财色名食睡吗?是世间的东西吗?完全不是这个世间的,是极乐世界来的。
就像我们掉到水里,什么都抓,抓来抓去一场空。但是如果抓住一根从岸上来的竹篙,不就上去了吗?六字名号是极乐世界来的竹篙,你抓住了,不就得救了吗?人生当然改变了。从今天开始,你的人生就是彩色的了,人生光明了,就要圆满了、觉悟了。有这么大的好处!
“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服膺”就是奉行、服从;“事已”,这件事达成了,“业事成办”;“奉行”就是完成。
经是这样的,那么论呢?
“《论》初归礼”,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开始讲归礼,“归”是归命,“礼”是礼拜,“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因为他是菩萨,菩萨是佛子,当然要归礼佛陀,“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菩萨归佛都是这样的,像孝子对父母一样,像忠臣对君王一样,所以一定要归礼。
“明宗旨有由”,这部《愿生偈》是“愿生有宗”。什么叫“宗旨有由”?就是讲这些话是有宗旨、是有来历的。来历是什么?来自佛,所以叫“宗旨有由”。“归礼”是归礼释迦牟尼佛,归礼十方诸佛、阿弥陀佛。
“终云‘义竟’”,到最后“略解义竟”,这部《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都解释完了,表示“所诠理毕”,所解释的义理和教理已经圆满,所以用“义竟”两个字。
“述作人殊,于兹成例”,“述”是叙述,“作”是创作。叙述,代表阿难结集经典的时候,是佛讲的他背一遍。“述而不作”,是佛讲的原文照抄,也就是把自己当作复读机,没有自己的思想,完全是佛讲的,佛这么讲,阿难就这么复述,这叫“述而不作”。菩萨作论,作论是解释佛经的。人不一样,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是天亲菩萨;体例也不一样,格式也不一样。
天亲菩萨作论,不能说“如是我闻”,否则就乱了。他必须说“这是我作的,我归礼阿弥陀佛,以佛的名义理解的”;最后说“略解义竟”,解释完了。但是作为经文,一开始就要讲“如是我闻”,最后说“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