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随身书14则故事,系摘自慧净师父《第十八愿讲话》之第八章第二节之二,意在劝导学佛人最基本的——恭敬三宝,孝养父母。
所谓“敬田、恩田”,如《第十八愿讲话》(第484页)所言:
三福田——敬田、恩田、悲田。
犹如农夫耕田,能有收获;
敬事三田,可生福德。
敬田、恩田与悲田就是佛法中所谓的“三种福田”。有田,但若没有力量耕耘,或者有力量耕耘,而没有田,都不能得到福报。如果我们有这三田,就应该善加珍惜,好好把握。
世间的人想买奖券或是乐透,希望好运,获得中奖,得到福报,但是都不如好好耕耘这三田,而且这三田对我们来讲,并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敬田——于佛法僧三宝,
尊崇、供养,能生福德。
经言:“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
对于佛法僧三宝能够尊崇、供养,所生的福德非常大。
有一首偈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为什么?因为佛是大觉者,佛所说的法是宇宙的光明、众生的眼目;僧是住持佛法、传承佛法、保持佛法 于不灭,所以与佛、法合称三宝。三宝既然是宇宙的光明、众生的眼目,是不能没有的,没有的话则宇宙黮暗,众生茫无所归。所以尊崇、供养三宝就有大福田。
《无量寿经》说:
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遇到佛不容易。现在释迦牟尼佛已不在人间了,不过佛像还在,佛法还在,我们如果有幸遇到了,又能够尊崇、供养,福报是很大的。
恩田——父母师长,有养育、教
诲之恩。
若知恩、感恩、报恩,福德甚大;
若忘恩、背恩、逆恩,罪恶极重。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养儿方知父母恩”,天下父母对这句话必深有同感。
父母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所谓“昊天罔极”。《诗经 o 蓼莪篇》说: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俗话说:“父母想囝长江水,囝想父母树尾风。”又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因此,父母在堂,应及时行孝,以免遗恨。《大经》说:“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悲田——于贫穷悲苦之人,
悲愍之、布施之,能生福德。
这个悲田容易不容易做到?容易做到!我们如果到7-11统一超商去买东西的时候,都会看到柜台上放着一个盒子,要人家捐款,我们一旦遇到,就是有 缘,我们就随手投下去。通常大多数人所投的是一块钱、两块钱,或是五块钱,我们如果方便,能力许可,可以投十块、五十块、一百块,这样是在跟众生结善缘、 结佛缘,将来我们成佛要广度十方众生就方便多了。
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宗编辑部
这里略举14则故事,让大家了解孝顺父母与奉事三宝所获得的不可思议果报,以及不孝或不敬三宝所得的深重果报。
太和杨黼,辞亲入蜀,访无际大师。遇一老僧,问所往。
黼曰:“访无际。”
僧曰:“见无际,不如见佛。”
黼曰:“佛安在?”
僧曰:“汝但归,见披衾倒屣者,即是也。”
黼遂回。一日,暮夜抵家,扣门。
其母闻声,甚喜,不及衫袜,遽披衾倒屣而出。
黼一见,感悟,自此竭力孝亲。
年八十,诵偈而逝。(《感应类钞》)
杨黼受老僧开示,竭力孝亲这段典故,在唐湘清居士的《因果报应录》中也引用,并且用白话把它翻译出来。我来念一遍:杨黼,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他感觉人生无常,立志修道,听说四川省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要亲近明师,他就辞别双亲,离开故乡,到四川去访师求道。
刚抵四川省境内,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地顶了一个礼。老和尚问他说:“你从哪里来?到四川来做什么?”
他答道:“我从安徽省来,想到四川参访无际大师,修学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说:“你要见无际大师,那不如见佛。”
杨黼问:“我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请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吗?”
老和尚说:“你赶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着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
杨黼听了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装,雇舟返乡,在路上跋涉了一个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苍茫,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妈妈开门。他妈妈听到宝贝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床上跳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地出来开门,迎接爱儿。
杨黼看到披衾倒屣的妈妈,顿然觉悟父母才是活佛。从此以后,竭力孝顺双亲,在物质方面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方面尽量使父母快乐。
后来杨黼享80岁的高寿,临终时候,诵《金刚经》的四句偈,安详而逝。(取材自《德育古鉴》)
无际大师即希迁禅师,是唐朝时代的一位禅宗大师,是禅宗鼎鼎有名的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当时他在四川弘扬禅法非常有名气。
真正孝顺的人,就如孔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代是这样。当然现代的话或许不一样,因为古代没有汽车、飞机,没有电话、手机,也没 有电报。而且大陆很广大,一旦出了远门,什么时候能回来都不知道,甚至也可能再会无期。所以,孝顺的人不远游,如果要到远方去,也必定先告诉父母是到哪个 地方去,让父母能够关怀得到。
但是,对于一个学佛修行者来讲,为了了脱生死大事,即使再远的地方,他也要去寻访,所谓“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杨黼辞亲入蜀,当然这一去是生死未卜,何时回来、能否回来,是不可知的。他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位老和尚让他看起来是个有道高僧。所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福之人,可逢上智”,可说,杨黼求道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显现一位老僧来为他指点修行的要妙。
守愚念佛、无诤念佛、老实念佛
这位老僧问他要到哪里去。以禅来讲的话,通常都不是以寻常的谈话来对答的,话中都蕴含着机锋转语,一方面在了解对方程度的高低,一方面也是在点拨对 方,使他能够契入禅法。所以,往往学禅的人,一见面就问:“你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如果说“我从安徽来,要往四川去”,这样的回答是过不了关的;如果 说“我从来处来,要往去处去”,这样的回答就会吃棒喝,因为这样是依文解义,记问之学。如果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过不了关,也要受棒喝的。
近代高僧广钦老和尚,临终之前说了一句话(台语):“无来无去,无代志。”等于是无来亦无去。他在这世间修行、度众九十五年的期间,他不感觉他自己有来过、有活过九十五年,这是他对本性、佛性的体会。
每一位众生都具有佛性,佛性是超越时间、空间,也超越我们的念头的。这个佛性是自己跟整个大宇宙合为一体,没有你我他,或善恶、亲疏、好坏这些差 别,甚至连分别也没有的。所以这种境界是唯证方知,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没办法以语言来述说、解释清楚的,只有悟道的人,彼此扬眉瞬目、彼此默 契可以体会。
就禅方面来讲,听几堂课,或者看几本语录,慧根比较明利的人,可能很快就能够领会宗趣了。可是这个仍不管用,为什么?因为他内心的贪瞋痴,和无始劫 以来的业依旧还在。所以,永明禅师写了《四料简》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有禅就是已经大彻大悟了,可是如果不求生净 土,命终的时候,中阴身显现,过去的业力现前,就随业力而轮回去了。所以,修行还是要以修净土最为稳当,不但稳当,而且是当生成就,一世圆满的。
所以,我们不用好奇高攀其他法门,要“守愚念佛、无诤念佛、老实念佛”!即使自己很有智慧,很精进修行,也把自己看成一个愚愚笨笨,什么都不懂的,而且不觉得自己在精进用功,还是感觉自己很懈怠、很拙劣、很惭愧。
这个老和尚事前对杨黼讲的披衾倒屣,居然跟他后来看到的事实完全吻合。再怎样,一个人也不可能肩披着大被,倒穿着鞋子吧,可是这一幕景象就那么真实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如同老和尚所讲的,一点不差,非常灵应,当下他就有所感悟。
他领悟到什么呢?就是第三单元所引《大集经》的“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他领悟了,原来佛就在我们家中,而且跟我们非常的亲,每 天都在一起。所以,对一个念佛人来讲,如果好好地尽心孝敬父母,不但阿弥陀佛跟我们在一起,父亲佛、母亲佛也整天跟我们在一起。
当然,老和尚的用意是要他回家去好好敦伦尽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做一个在家人的模范,至于要学禅,对他来讲,太高攀了。
至于我们念佛人,就像“俗谛”所讲的,在敦伦尽分当中引导亲人念佛,跟我们同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话,不但是跟佛永远在一起,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且本身也能够成佛,让人家来亲近,也能够广度所有众生。
所以,如果是在家众,就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为世良民,专一念佛,全家成为念佛的佛化家庭,全家求生极乐世界,作为在家学佛的典范,引导一方。
这是印象中的一件典故,出处在哪里,一时找不到。它的大意是说:有一个人很有学问、人品,每隔几天必须到阴间代理判官职务。他到阴间没有固定时间, 有时白天,有时晚上,只要有事,就要下去。他下去以后身体或者躺在床铺上,或者靠在椅子上,好像入睡一样。一直到他阴间的事情办完,就会自然地醒过来。
有一天,他和朋友在叙谈聊天,突然间就说:“请你等一会儿,我有事必须先离开。”话一说完,就立刻睡着了。这位朋友本来就知道他有阴间的职务,所以就在一旁静静的等他。
没多久他就醒过来,朋友就问:“这一次怎么这么快?”
他就回答说:“这一次不是去办案,而是一位孝妇要生天,从阎罗王以下的都要去恭送。这位孝妇是年轻守寡,没有儿女,也没有其他亲戚,只有她的婆婆跟 她相依为命。这位媳妇非常孝顺,因为家庭贫穷,只好当乞丐过活。如果讨到好吃的东西,一定先让婆婆食用,假若当天所讨的东西不够两个人吃,一定宁可自己挨 饿,让婆婆吃饱。她的婆婆去世,也尽心尽力办理后事。今天这位孝妇寿命到了,死在郊外,她的神识生天,所以我们去恭送。”
那位朋友好奇,就跑到郊外去看,果然有一位妇女死在郊外。
由此可知,孝顺福报非常大,能够上生天堂。有句话说“生天自有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要生天的话,要圆满十善功德;要求仙的话,也要有大修行。所以,要生天、要登仙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往要成仙,要经过好几世,经过很久的修行。
可是只有一件事很容易,当生就可以达到,就是孝顺,孝顺就可以生天。
当然,这是以一般世间法来讲,一般世间法能够生天就已经是最高的境界了。但以佛法来讲,当然不究竟。所谓“求天不生天”,也就是说,累积人跟天的福 报,可是不求生天,而是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将来成就佛果,当然这是就圣道门来讲的。就净土门来讲,如果懂得把孝顺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那么以九品往 生阶位来讲的话,至少是中品下生,当然这是就自力回向来讲。以我们他力念佛来讲的话,是超越九品的。因为这句万德洪名的功德不但超越中品下生,也超越上品 上生,是横超品位阶级的。
关于孝顺,我们念佛人的心应该怎么样呢?是感念佛恩、随顺佛心来行孝道,自自然然的,不以为自己是在行孝道,也不以为行孝是为了能够生天,都不是!所谓“体如而行,即是不行”,体会佛心、随顺佛心去做,这个敦伦尽分的人品是行而不行,不觉得自己在做这些功用。
李村有农家妇,每早晚出馌,辄见女子随左右,问同行者则不见,意大恐怖。后乃渐随至家。然恒在院中,或在墙隅,不入寝室。妇逼视,即却走;妇返,即仍前。知为冤对,因遥问之。
女子曰:“汝前生与我,皆贵家妾,汝妒我宠,以奸盗诬我,致幽死。今来取偿。讵汝今生事姑孝,恒为善神所护,我不能近,故日日相随。揆度事势,万万无可相报理,汝倘作道场度我,我得转轮,即亦解冤矣。”
妇辞以贫,女子曰:“汝贫非虚语,能发心念诵佛号万声,亦可度我。”
问:“此安得能度鬼?”
曰:“忠臣孝子,诚感神明,一诵佛号,则声闻三界,故其力与经忏等。汝是孝妇,知必应也。”
妇如所说,发念持诵,每诵一声,则见女子一拜,至满万声,女子不见矣。此事故老时说之。知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阅微草堂笔记o姑妄听之二》卷16)
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可以理解。
“每早晚出馌”:以前农业时代,家人白天都到田里工作,家里的妇女就必须煮饭、带饭到田里给亲人用,大家都知道,看过吗?我小时候,我父亲都到田里工作,我母亲就煮饭送菜,我也被妈妈牵着小手一起到田里去。
“辄见女子随左右”:妇人往往看见一位女子跟随在她左右,只有她看到,别人看不到,她就很恐慌。本来只在外面,逐渐地就跟随到家里来,不过都在院 中,或在墙边角落,不敢进来,更不敢登堂入室。如果用眼睛逼视她,她转身就离开,如果不看着她,她又接近过来。这时候,她就知道对方不怀好意,应该是过去 世的冤家,所以就远远地问她,对方就回答:“你跟我前辈子是富贵人家的妾,但是你嫉妒我,以不实的奸盗这两件罪名污蔑我,致使我去世,今来取偿。”由此可 知对方的冤屈非常深重,因为奸盗对一个古代的女人来讲,是非常不名誉的指控。如果是事实还好,可是完全不是事实,对方因此含怨而死。往往含怨深,就会生生 世世相随不舍,直到讨完债之后,才会彼此了结。因此,往往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无穷无尽。
以前我也曾问过大家,哪种人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有两个,一个是阿弥陀佛,他对念佛人摄取不舍,一个就是我们的冤家债主。而生生世世以来我们的冤家债 主太多太多了,只是有的出生为人,或者堕落地狱,所以不能跟随我们。如果生在鬼道的话,那肯定会找上门来的。所以,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正是冤家讨债的绝佳 机缘,往往亲自来讨债或者变现我们的亲人来牵引我们去堕落。
“汝今生侍姑孝,恒为善神所护,我不能近”。孝顺的人一定有善神来保护。所以,我们想要获得善神保护,只要我们心存孝敬,平常对父母如实尽孝,自然 有善神保护。不然的话,一个人能够获得善神保护,必须是善人或者有三皈依、受五戒,或是修行人,其中以念佛人获得最多的保护。凡是忠孝节义的人,一定有善 神在保护他。一旦有善神保护,即使有冤家现前,也暂时不能接近,不能讨债。所以那位女子就说:“揆度事势,万万无可相报理”。
不过,她也懂得佛法,晓得必须靠佛法,才能了断这一些冤孽,所以就请这位孝妇做法会。对方说家里穷,没有钱做法会,那位女子就跟她说:“你可以念佛来超度我。”
她就问:“念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只是声音而已,跟讲话没有差别,难道这样也跟经忏法会具有同样超度鬼魂的功能,化解冤结吗?”
这位女子就说:“忠臣孝子那种纯厚的存心,能够感动天地神明,一旦念佛的话,这句佛号也会随着忠臣孝子的诚心声闻三界,所以这种功能效用与经忏相等。你是一位孝顺的媳妇,所以我知道你念佛必定能获得感应,必定能化解我们的冤结,必定能够超度我出离这个苦趣。”
所以,她就依女子所说念佛,每念一声佛号,就看见那位女子拜了一拜,念了万声,那应该是拜了一万拜。从此那位女子再也没有出现了,可知已经被超度了。
其实念佛只要诚心,不管忠臣孝子或是一般人士,都可声闻三界。因为这句佛号本来就充满整个大宇宙。所以,只要专一、专心地一向念这句弥陀名号,我们 凡夫卑微渺小的心也跟随这句名号扩散到整个大宇宙;而且念佛不但容易做到,功能也比经忏法会还高超。所以,念佛方法容易、功德殊胜。至于念一万声,拜一万 拜,未必要这么多,只要至诚恳切,几声佛号便可化解怨怼,获得超度。
“知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这件故事记录在《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是清朝文人纪晓岚所写的,他本身没有学佛,他的著作目的是规恶劝善,所以他说 “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其实“笃志事亲”最高的果报是生天,但天是六道之一,还在六道轮回里面,是不究竟的。如果能“信心礼佛”,进而求生净土,那就 是出世之善,不但超越三界六道轮回,而且往生成佛,将来能够广度众生。
尤其是这句弥陀名号,“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成佛功德的结晶。阿弥陀佛把他成佛的所有功德白白送给我们因地的凡夫,不假其他的 心境、修行,不必做经忏或参禅、观想等等法门,就能够具足脱离三界、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这句弥陀名号是果地觉的功德。所以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沛国民张义,务本力耕,常恐有过,吁天忏悔。既老而病,恍然至阴府。主者示以黑簿,簿中列义所作罪目,皆已勾除;唯余一事不勾,视之,乃义少时,父 遣刈麦,瞪目而拒父,微有谇语,以此不赦。盖天律不孝之罪,最为深重,不易忏悔故也。义苏,以此切诫后人。(《感应类钞o卷下o五二o张法义》)
张义每旦,告天谢过。忽被摄入冥,示以黑簿;簿中罪恶,皆已勾除,唯余一事,乃义少时,因父责,张目反顾其父。始知不孝之罪,不通忏悔也。(《感应篇汇编o忠孝》)
这两段都讲同一件事,前一段不易明白,后一段比较简短,容易明白。
张义是个农民,“务本力耕”,可是他很有去恶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心,每天早上向天忏悔他的过失。后来老迈生病,恍恍惚惚来到阴府,阴府执 事就拿黑簿给他看。黑簿是记载罪恶的簿,做恶是记在黑簿,行善记录在红簿。里面列举了他一生所造的罪,且每一条都被勾除了;只有一条没有被勾,一看,原来 是年少时父亲要他去刈麦,他不遵从,不遵从便罢,而且还用眼睛瞪父亲,还说了一些违抗的话。就这一件小时候无知对他父亲不孝的事,不被勾销掉。所以说“不 孝之罪,不通忏悔”,表示其他罪可以用忏悔来消除,不孝之罪则不行。
所谓“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上天不咎悔过之人”。但如果是不孝的话,就不能以忏悔来消除。可见孝的果报很大,不孝的罪过惩罚也非常严厉。
真诚忏悔,时刻检讨自己
佛教也好,一般的修行也好,都很重视忏悔。儒家就有所谓“一日三省吾身”,佛门里做早晚课,每一天都要念“忏悔文”,也要念“发愿文”。
佛门的忏悔仪式有对人忏悔,就是对我们所侵犯的人忏悔,请他原谅;也有对僧众忏悔,也有对佛忏悔;有向一个人忏悔,有向两个人忏悔,也有向四个人忏 悔,乃至向二十个出家众忏悔。为什么?因为修行就是要“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如果我们得罪了对方,不求对方原谅,那么这个罪永远都存在,将来一定要 受果报的,这就是: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修行人很重视忏悔。所以,我们同修莲友尽量要能够坦诚。如果自己做的某件事情使对方不愉快,就应该坦诚地向对方道歉,请他原谅,不要推诿,不要掩盖,不要找理由。
《书信集》引用了一段话说:
诿罪掠功小人事;
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
分怨共过盛德事。
我们应常检讨,自己是否是诿罪掠功的小人?
当然,学佛人或一般人应该不会掠功,但往往会诿罪给别人,不然就会掩罪夸功,可说掩罪夸功是最平常的。
我们检讨,自己往往是一个掩罪夸功的人,自己在言行方面有了过失、有了缺陷,尽量掩盖,不让别人知道。即使别人知道了、冒犯了别人,也尽量找理由来掩饰;有一点小小成果,有一分二分,就会说成五分六分,甚至九分十分。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人就应该时刻检讨自己,是不是在“掩罪夸功”,还是在“夸罪掩功”?
其实一个修行人应该是“夸罪掩功”的,为什么?把自己的错误缺失显露出来,让人家知道,可以消业障,也可以警惕自己;如果一直掩盖,那真是业障深重。自己有功劳有成就,要尽量掩盖,不要夸耀出来,这个都是增德消业最好的良方。
念念称名常忏悔
当然,我们念佛本身就是在忏悔,因为这句佛号具有无上的功德,所以念这句佛号能够消我们深重的罪业,因此善导大师就说:
念念称名常忏悔。
我们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都念念称名,念念不舍,可见念佛人是个永远都在忏悔的人。
不过,虽然念佛确实能够消我们的罪业,但我们也必须至诚反省发露,尽量不要掩盖。不然的话就会像右手扫地、左手洒灰尘一般的不智。
以为没人知,冥冥有记录
张义这件不孝之罪还被记录着,所以阴间的执事就拿黑簿给他看。我们在阳间所做的事情,有时候并没有人知道,可是依然点点滴滴都被记录下来了。所以有 一句话说:“人间所做事,居心之邪正,以为没人知,冥冥有记录。”又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真的就是如此。不只有形的言语行为 会被记录下来,即使是无形的起心动念也会被记录下来。当然,起心动念如果是一般微细的妄想杂念还无妨。如果是很深重的念头,就是会被点点滴滴的记录下来, 还是有果报的。
注重修心,从善如流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念佛的人要注重修心。因为一切的言语行为都是从心推动出来的,就像我们之所以来佛堂念佛、研究法义,就是有这个殷切的心才会驱使自己开车、坐车、走路来到这里。
同时,学佛的人若能尽量做到“宗风”里所讲的“谦卑柔和”,随顺他人,不与人争,与人为善,从善如流,那就更好了。《法华经》里有一位常不轻菩萨, 他每看到一个人都立刻顶礼恭敬,而且赞叹对方说:“你们都有佛性,都是未来之佛,我不敢轻慢你们,我向你们顶礼,顶礼未来佛。”
志公答曰:“我皇前世,是个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见山间,灵坛古庙,庵宇朽烂,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晒,无人侍奉,汝自发起善心,将己头上箬笠一 个,遮盖佛身。佛以天眼观见有此善心,赞言‘善哉善哉,贫苦布施,甚为稀有。汝于来世,当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报也。”又“偈曰:若要开通佛法门, 殷勤供佛及斋僧;……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
梁武帝问他的国师志公和尚说:“我过去世修了什么福报,今生才能当皇帝、管山河呢?”
志公和尚回答说:“我皇这世是皇帝,可是前一世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不过很有福报的是,在山中看到一尊古佛被雨淋日晒,你一心只想为佛,没有顾虑到自 己,看重佛过于看重自己(箬笠盖在佛的头上,从此自己就要受日晒受雨淋,因为贫穷,没有钱买箬笠),所以这分心非常殷重,这就是贫穷布施甚为稀有。”
一般情形,如果我们为别人,别人也会为我们。何况我们为佛,佛更会为我们,赐给我们很大的福报。虽然佛陀已入涅槃、不在人世间了,可是佛像所在之 处,等同佛在。他所供养的是佛,佛是天中天、圣中圣,佛的福报、智慧、慈悲、愿力、威神都是大宇宙中最高无上、最尊第一的。能够遇到佛而供养佛,当然福报 是最大的,就像前面所讲的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
一个很有钱的人,布施了一顶斗笠,甚至盖了一间寺院,他的福报未必那么大。可是梁武帝以前是樵夫,是个贫穷困苦的人,他所布施的胜过一些富有人所布施的,所以这辈子就生为皇帝,这是佛陀灭后的有名故事。
佛陀时代也有“贫女一灯”这则有名的故事。就是有一位贫穷困苦、当乞丐,衣不能御寒、讨饭不能得饱的老妇女,看到国王、大臣,甚至一般百姓都在殷勤 诚恳地供养三宝,有的点灯,有的供斋饭。她一看,深有感触,叹道:“唉呀!我就是过去世没有布施,所以这一世才这么贫困。”所以她就很想布施,点灯供佛, 照亮祇园精舍。可是没有钱,只好去乞讨。从早乞到晚上,好不容易讨到一毛钱,就拿去买灯油供佛。老板问她:“你一毛钱买的油只有一点点,你要做什么用 呢?”她就把心情告诉老板,老板非常同情她,也非常赞叹她,就随喜的加倍给她一些油,让她可以勉强点亮一盏灯。她就以这些油来点灯供佛,供养精舍,同时发 了一个很深重的誓愿说:“希望以这盏灯供佛的功德,能使我将来得到大智慧,照耀大众,使大众离开贪瞋痴的愚暗。”结果这盏灯照得非常明亮。
第二天天亮了,值班的就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看所有灯都灭了,就来收拾这些灯具,可是只有一盏灯一直很明亮而且灯炷都没有损失,好像刚点的一 样。他用手要把灯挥灭,可是挥不熄。再用袈裟大力挥,也灭不掉。这时佛陀看到了,就对目犍连尊者说:“这盏灯不是以你声闻的力量可以熄灭的,因为供养这盏 灯的主人所发的心非常广大,即使你用四大海的水也浇不熄,即使用山中的大风也吹不灭。”
这时候,这位贫女也来到佛前,向佛陀顶礼,当下佛陀就为她授记,说她在二十劫之后能够成佛,佛名为“灯明佛”。
这位贫困的女人所布施的这一盏小灯,胜过当时的阿阇世王,胜过百臣,胜过所有布施的灯。为什么?这盏灯是贫女所有的财产,她是以她所有的财产发了殷重的愿,而且是为众生而发,所以贫女一灯胜过富者千灯。
宋武帝始登位,梦一道人,提钵就乞,因而言曰:“君于前世,施维卫佛(即毗婆尸佛)一钵之饭,今居此位。”帝遣问严公,征其虚实。严公即送七佛经呈闻。(《弘明集》)
所谓“三劫千佛”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大劫,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各有一千尊佛出世。毗婆尸佛就是过去庄严劫中出现的一尊佛,在九十一劫之前出世,也是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佛,第七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
毗婆尸佛是九十一劫前出世的佛。南朝宋武帝在九十一劫之前,以一钵饭供养毗婆尸佛,九十一劫之后福报成熟了,就生为帝王。所以,如果能够很有福报的供养到佛的话,他未来的福报就非常的大。所以《大经》说:“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学佛不求人天福报
当然,就如同刚才所讲的,学佛的人求天不生天。以圣道法门来讲,是希望生生世世都生而为人,为人不生天,为人也不当皇帝、宰相、大臣,而是要出家,然后能够一闻千悟,得百千陀罗尼,广度众生,这是一般圣道门的修行者所盼望的。
我们净土法门念佛的目的,是希望今生就往生极乐世界,而不希望有下辈子。我们看他在九十一劫以前供佛一钵饭,九十一劫直到现在,这段期间他到哪里去 了呢?他是不是这九十一劫中一直生在天上,天福尽了下到人间还享受帝王的福报呢?还是曾经堕落过三恶道?不得而知,但今生为王,忧国忧民,甚至忧名利权 位,也可说“有苦难言”。
轮回难脱,珍惜佛缘
有句话说“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就是说,当舍利弗在帮忙建设祇园精舍时,看到地上有蚂蚁,以神通观察,知道这些蚂蚁是七佛以来, 也就是九十一劫以来都生为蚂蚁,没有离开蚂蚁之身;同样在九十一劫以后也仍然是蚂蚁。又,佛以神通观察一只鸽子,八万劫以来是鸽子,八万劫以后还是鸽子。 你看这是多么的悲惨!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七佛以来、九十一劫以来,还是没有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人在六道轮回当中,很可能会堕落畜生道;一旦堕落畜生道,可说是万劫难复 ——这是对没有学佛、没有念佛的人来讲,他以后还会继续轮回下去。我们既然今生有缘能学佛,就应好好检讨自己。现在还没有往生极乐,也没有修成正果,就可 以知道以往九十一劫以来,我们也都是在六道里面造罪造业,受尽无边痛苦的轮回。所以,看到这些典故就应该反观自身,想到轮回可怕,轮回难脱;一旦遇到可以 解脱的法门,就要珍惜、把握!
善导《观经疏o序分义》言:“提婆恶性,为人凶猛,虽复出家,恒常妒佛。”
提婆屡欲害佛:曾于山上投下大石,被山神接着余处,碎石伤足,即时出血。又放狂象,欲害释尊,被佛降伏。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然未 至佛所,狱火烧身,生身入狱。(据《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玄奘曾于祗园精舍废址之东,得见提婆生身堕于地狱之大坑)
《增一阿含经o卷四七o第九经》如是言:尔时,地中有大火风起生,绕提婆达多身。尔时,提婆达多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
佛告阿难:此人在地狱中,经历一大劫……
佛告阿难:提婆达多从地狱终,生善处天上,经历六十劫中,不堕三恶趣。往来天、人,最后受身,当剃除须发,着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名曰“南无”……
佛告阿难:弹指之顷发善意,其福难喻,何况提婆达多博古明今,多所诵习,总持诸法,所闻不忘。计彼提婆达多昔所怨仇,起杀害心,向于如来;复由曩昔 因缘报故,有喜悦心,向于如来,由此因缘报故,六十劫中不坠堕三恶趣。复由提婆达多,最后命终之时,起和悦心,称南无故,后作辟支佛,号名曰“南无”。
这是从三个地方引用三段文,来互相补充说明“提婆出佛身血,生身堕入地狱”的典故。
提婆达多由于出佛身血的缘故,所以生身堕落地狱受一大劫之苦。提婆达多生身堕落地狱留有一个洞,玄奘大师求道于印度时,曾经看过这个堕入地狱的坑洞。1984年底,我也曾随团到印度朝圣,到祇园精舍也刻意要找这个洞,但是已经被填满,找不到了。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最后提婆达多狱火来到身上时,就向着佛陀的方向忏悔,所以离开地狱后六十劫不会再堕落三恶道。同时,由于当要断气 时,他想称念“南无佛”把自己的身心性命皈投依靠佛,可是只念“南无”二字,没有三字完全念完,当下就堕落地狱了。但也因为最后念了“南无”二字,所以最 后他也会有福报出家而成为辟支佛。
我们一生一向专称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所以我们不需要等到六十劫之后,今生今世就可往生极乐净土,就能够在极乐净土快速成佛。到底有多快速呢?随大 家的心量,你认为有多快就多快。其实弥陀功德不可思议,何况这个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是弥陀主动积极来救度我们,而且功德圆满无缺,不只是我们单方求佛 救我们而已。
长者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须达自手,授绳一头,共图精舍。时舍利弗,欣然含笑。
须达问言:“尊人何笑?”
答言:“汝始于此地住,六欲天中,宫殿已成。”
则藉道眼,悉见六天严宝殿。问舍利弗言:“是六天何处最乐?”
舍利弗言:“下三色染,上二骄逸,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补处菩萨,来生其中,法词不绝。”
须达言:“我正当生第四天中。”言已竟,余宫悉灭,唯第四天宫殿湛然矣。(《大藏经o三宝感应要略录o卷上o第四十二》51册第835页)
这一段典故也是非常有名,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常常驻锡的祇树给孤独园的典故。祇园精舍是谁发心布施建设的呢?是须达长者。我们所诵的《阿弥陀经》就 是释迦牟尼佛在这座精舍所讲的。须达长者要建设这精舍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是黄金铺地才买到这块地的,可以说是发了殷重心。精舍还没盖,只是在量地而已,他 的果报立刻呈现,就是将来他要去天上住的宫殿当下就呈现了。也就是说只是发了心,刚开始在进行,还没全部完成,果报就已经成就了。为什么?因为他那一念心 是决定性的,必然会去实践,不可能半途而废的。
决定心非常重要
就这件故事我引用了两段话,也就是: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心决定时,净土莲华,现其色相;
例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
意思是说只要真正愿生极乐,此后专一念这句六字洪名,这个心决定的时候,极乐净土光中就会显现我们的色相。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影子就会显现在极乐 净土之中的莲花上,就像须达长者将要建造祇园精舍,都还没盖,只是心决定的时候,虚空中就已现出他的宫殿了。这可说是“一念同时,因果同时”。由此可知, 我们这个法门是真正的平生业成,不必等到临终,或看临终如何死法。我们现在发愿生之心,就已经是极乐世界圣众之一,已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了。
所以,这个决定心非常重要!请问我们同修,愿生极乐之心是不是决定之心呀?(大众答“是!”)那么我们就彼此恭喜吧!不久当证无上正等正觉。
法照大师有一首偈子说:
此界一人念佛名,
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
此华还到此间迎。
就是说这娑婆世界,不论何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弥陀的净土就会有他的一朵莲花。只要这个人决定不退转,临终的时候这朵莲花就会前来迎接他到极 乐世界去,莲花化生,花开见佛。所以“但使一生常不退”,这“不退”就是决定,决定就是“不退”,这是就我们来讲;若就佛来讲,阿弥陀佛无碍遍满虚空的光 明,他的作用、功能在哪里?在摄取念佛众生,一直到临终,永远不舍离。所以,一方面极乐世界有我们的莲花;一方面娑婆世界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使得 我们念佛人百分之百必定往生极乐,十个人十个人往生,百个人百个人往生。
昔如来在世之时,有天人来下洹精舍(祇园精舍)。佛为说四谛法,得法眼净。阿难问佛,佛言:“须达居士,造精舍已,遣一人奴,拂寺庭扫除道路,乘此善根,生忉利天,来下听法,得法眼净也。”(《大藏经o三宝感应要略录o卷上o第四十五》51册第835页)
在这段感应事迹的前一则,说到须达长者发心建造祇园精舍,一方面让释迦牟尼佛有固定讲经说法的地方,一方面让佛陀的弟子们有安住的处所。能够在佛陀的时代做这样的布施、供养,可以说功德是非常大的。
“昔如来在世之时”:就是释迦牟尼佛还在世间、尚未涅槃的时候。有天人下降,来到祇园精舍,向佛陀顶礼,请佛说法。佛就为他说苦、集、灭、道的四谛法门。这位天人只在佛前听佛一座说法的当下,就得到了“法眼净”。
“法眼净”也叫做“清净法眼”,是小乘的初果——须陀洹。得到法眼净的果报就是,七次天上、七次人间之后就永远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这个小乘的法眼净跟大乘的五种眼中之“法眼”是不同的。也就是跟大乘所言“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中的“法眼”是不一样的。
以净土法门来讲,只要肯定信受“称念必生”,也就是有了“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这个肯定的信心,也可以说是等同获得了“慧眼”、“法眼净”与菩萨的“法眼”;而且这一种眼比小乘的“法眼净”或菩萨的“法眼”都来得殊胜难得。
在一座听法之下就获得了初果的果位,因此阿难就很好奇、很赞叹地问佛是什么原因?佛说,须达长者发心建造祇园精舍之后,派了家里一位佣人来精舍长期 担任擦拭桌椅、扫地、倒垃圾、清除水沟、扫道路,或整理精舍四周花草树木的工作。死后,他就依靠这样的善根上生忉利天。天人都具足五种神通,因此他晓得自 己所以生天的原因,非常感恩,也把握佛陀在世的难得机缘,降下人间来听佛说法,因此得到了法眼净的果报。
同样付出劳力,但是因不同,果也不同。一般清洁夫死后还是随业流转,可是佛门的义工却能够获得殊胜的果报。
譬如同样开书店,有开一般的书店,有开佛教的书店。一般的书店,同样卖书,同样赚钱,可是难以给人增长人生的智慧,难以给人向道、向法、修行、证果 的机缘。如果开佛教的书店就不一样了,他凡是卖出一本佛书,不管他赚多赚少,功德都很大。因为以他开店的因缘,使得人们有信佛、念佛、往生的可能。
要趋吉避凶,改变命运,读善书、佛书最快;因为观念一改,思维言行随着改,命运也随着改。
又比如同样开餐厅,有开素食餐厅,也有开荤食餐厅,荤素的果报是天差地别的。譬如海霸王那一种餐厅,或者海鲜店,一开门,一天当中就有很多生物死在 他们店里。即使他们再怎样赚钱,他们的罪业与将来所受的果报都是非常重大、非常可怕的。如果开素食餐厅的话,不管多赚、少赚,或即使没赚,都是功德一件。 因为他开素食餐厅,使得人有吃素的机缘,吃一餐素。少吃很多肉,就减少了直接杀生或间接杀生的罪业,所谓“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由此延伸来说,庆 祝生日或婚丧喜庆,都应办素食,不应办荤食。平时人们吃肉总是有限,一旦婚丧喜庆开宴,吃的活物就很多;甚至一次喜宴、丧宴所杀的生物就超过自己一辈子所 吃的,可说是很可怕的。
一件事情同样付出时间、精神、体力,我们就要有所选择。同样是人,有一般人,有念佛人;但是一般人随业流转,而念佛人则被佛陀称为人中上上人、妙好人。尽管他没有什么智慧、地位,庸庸碌碌,可是他晓得念佛,他愿生极乐,这一种念佛人就胜过其他一般人。
古代的印度社会有四种阶级,第一种就是婆罗门,是最高的阶级,专心修行或负责祭祀,作为神跟人的桥梁,所以被人尊敬。第二种就是刹帝利,也就是王 族、世袭贵族等统治阶级,是四种阶级当中的第二位。第三种就是吠舍,就是一般的农、工、商或贫民阶级,属于寻常老百姓。第四种是首陀罗,就是为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服务的奴隶阶级,他们的地位非常卑贱,甚至没有地位可言。
可是这样的奴隶阶级,他却能够上生天界,比其他阶级还来得殊胜、稀有。由此可知,不以此生出身论后生高低,而是由此生行为来论后世身份的高低。所 以,我们宁可当乞丐,也不应该赚杀生的钱,赚不应该赚的钱。当义工是善事,所付出的点点滴滴,都功不唐捐;而当三宝的义工,其功殊胜。
昔尊者夜周多,归于旧里,父母故宅地,建立佛精舍。尊者夜分有百千天子,来下供养精舍。尊者知而问,天子言:“我是汝父母,以恶业故堕地狱,汝出家 日生天。于故宅地,建立精舍,时自宫殿动摇,光明倍胜。以见此事故,来供养也。”(《大藏经o三宝感应要略录o卷上o第四十六》51册第835页)
所谓“尊者”,就是证罗汉果以上的人,已经超凡入圣,脱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永不轮回。
“归于旧里”:就是回到故乡,将父母以前住的故居改做佛精舍。
“佛精舍”:就是学佛修行人所住的地方。
当天晚上就有百千位天人下来供养这座精舍。夜周多尊者知道以后就问:“谁呀?有何因缘来这里供养?”
天子就说:“我们是你的父母亲,由于前辈子造恶而堕落地狱。”
其实,人如果不学佛修行,都是恶多善少。不守五戒,就难以生而为人;不圆满十善,就难以生天。可说是人天无分,一定堕落三恶道,甚至罪恶深重的话,一定堕落地狱。
“汝出家日生天”:他们原本已堕入地狱了,现在却超出地狱,而且还上生天堂。什么原因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转变?那是由于尊者夜周多出家的缘故。所以, 天子们对夜周多说:“在你出家当天,我们就离开地狱,上生天界了。现在你在故宅之地建立精舍,结果天界所住的宫殿当下就动摇了,而且宫殿的光明也加倍的明 亮殊胜。因为这一种果报的缘故,所以感动、感恩地下降人间,来到这个精舍供养。”
真心出家能够度脱父母,不但使父母超出地狱;而且升上天界,并且知恩、报恩,下降来到精舍,礼佛、供养三宝,可知度脱可期。
同时,以父母的遗物、房子来供养三宝,使得他们在天上所住的宫殿光明倍胜。可知以父母的遗物供养三宝,或者布施贫困、行善积德,都能够超度父母,并让已经超度的父母增长福德。
当然,如果父母没有遗产,儿女以自己的财产来布施、供养,然后回向给父母,功德也是一样。能够进一步念佛回向给父母,那就更加殊胜了。
天界都是光明的境界,宫殿有光明,天人也有光明。即使生天了,我们能够做功德回向,在天界的父母,他们身上的光明也会更加炽盛,宫殿也会更加庄严、明亮。
一切众生都有光明(即使是动物,都有光明),而光明就随他的福报大小而有大小之别。一个人如果福报尽了,寿命也将尽。这个时候,他的光明就会逐渐地减少,甚至暗淡无光。这个时候,生生世世的冤家债主,甚至附近的恶鬼邪神,就会前来讨债、干扰。
同样的,天人如果天寿将尽,他们的光明也会逐渐减短,乃至消失。所谓“天人五衰”,其中之一就是“身失威光”,身体逐渐失去威严的光明。
人如果福报很大,就会显现在他的容貌上,可以说这个人容光焕发;如果福报减短,他的印堂、容貌就有黑气,暗淡无光。
如果我们多念佛,不但我们有福报之光,而且身上有炽盛的佛光。
不要积财,而要积德
有一句话说:“宁可来生胜今生,不可今生胜来生。”所以,我们不要积财,而要积德,有钱就应供养三宝,利自己,度先人,荫儿孙。
人生在世,最后一分一毫都带不走,能够带得走的,就是行业。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不求生天,也不求来生为人、享受人间的福报。 极乐世界都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所获得的是这样的果报。所以,我们要欣慕、注重极乐世界的果报,不要注重世间的福报,把世间的所有 尽量施舍出去。
有一首偈说:“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就是说我们都晓得有明天、有明年、有将来,所以今天都为明天准备,现在都为将来准备;如果有下辈子的话,岂不是这辈子就要为下辈子准备了吗?
这位夜周多尊者很有智慧,不但学佛度了自己,也以佛法的功德超度了他的父母。
尝闻,于填国东南二千余里,有国名遮拘盘,王宫侧有精舍,于中大乘沙门转读《华严》,王臣供养之。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满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 天人,以种种天衣、珠宝、璎珞,奉献王及沙门。王问曰:“是谁?”天答曰:“我是精舍侧昆虫也。沙门以水盥掌,将读《华严》,水之所沾,因此舍命,生忉利 天。天上法尔,初知本因,故来下报恩。”王闻天语,悲喜立制,我国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大藏经o三宝感应要略录o卷中o第一》51册第837页)
这一段前面还有一段文字,因为太长,所以只摘取这个重点。你们看到这一件故事,是不是感觉非常的殊胜,令人感动、赞叹,几乎要跪伏在大地上,悲欣欢喜呢!
“尝闻”,是谁尝闻呢?是一位阿罗汉。这位阿罗汉曾经到中国来,看到寺院在诵经,就问大家在诵什么经,一问之下知道是《华严经》,就很赞叹地举出这一件于填国的故事。
于填国是西域古王国,位于新疆西部,就是现在的和阗,是古时佛教兴盛之地。中国的佛法大多传自西域,到了11世纪,回教徒入侵之后,西域的佛教逐渐衰颓,最后就消失了。
“于填国东南二千余里,有国名遮拘盘”:“遮拘盘”就是在新疆莎车东南的古国名,是古代西域唯一的大乘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非常尊重大乘佛教,全国 上至国王,下至一般老百姓,都很尊重三宝,都有去恶、行善、修行的观念。这个国家在当初就拥有一千多位出家众,都是学大乘佛法,王宫所藏的佛教经典也非常 多。
“王宫侧有精舍,于中大乘沙门转读《华严》,王臣供养之”:王宫旁边有出家修行人所住的精舍,当中有修学大乘佛教的出家人在读诵《华严经》,上至国王,下至一般臣民,都来供养。
“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满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天人,以种种天衣、珠宝、璎珞,奉献王及沙门”:当晚深夜,突然间整个环境充满了炽盛的光明,这个光明有多大呢?遍满整个城中,在这光明之中,有成百上千的天人,以种种天衣、天珠宝、天璎珞来奉献国王及供养沙门。
国王就很好奇地问:“是谁啊?”
这些天人回答说:“我们是精舍旁边的微细昆虫,由于精舍的修行人洗手准备读《华严经》,我们被洗手的水沾到,就死掉了,死了之后,就上生忉利天。”
“天上法尔,初知本因”:就是说天人自自然然就有五种神通,可以知道过去跟未来,所以晓得生天的因果,因此就下降来报恩。
“王闻天语,悲喜立制,我国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国王一听到天人这样回答,悲喜交集,立刻制法说:“从今之后,我的国家专修大乘,不流通小乘,不学小乘之法。”
这件典故,是不是非常令人感动、赞叹呢?因为高僧们诵读《华严经》,而被他们洗手的水淹死,这个死有白死吗?它们死得冤枉吗?它们是横死吗?它们不 白死,它们死得不冤枉。它们的死看起来是横死,却是大福报,是解脱、学佛的因缘。它们当下死,当下就上生为天人,可知横死不碍生天。天人是化生的,就像往 生极乐世界也是化生的。一旦生天,当下就是巍巍高大的天人之身,而且身光炽盛,是不需要经过喂奶、扶养,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这样的过程才长大。当下 它们的身相、智慧就具足五种神通,它们的天福、天寿就立刻具足,不需经过长时间养育,也不需经过品位阶级。
同样是昆虫,就有幸与不幸,这个就是所谓共业跟不共业。这些昆虫,它们有诵经吗?没有。它们有修行吗?没有。它们并没有累积生天的因。要生天是非常 不容易的,莲池大师曾经说,在他所住的杭州城里,即使有大修行的人,如果能够下辈子生而为人,就算他很有修行了。可见再大的修行,能够生而为人就算不错 了,何况生天?可是这些昆虫居然能够生天。昆虫身体很微小,让人家看不起,而且昆虫是三恶道众生,是愚痴、没有智慧的,居然能够生天,靠它们的修行功德, 靠它们自身的能力吗?都不是,是靠外力,靠他力,就是它们宿世的这种福报,所以不出生在别的地方,而出生在精舍旁边,能被背诵《华严经》的出家人洗手水沾 到而生天。
昆虫被水沾到就能生忉利天,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如果能够亲自受持读诵的话,岂不是利益更大?
由此来讨论往生极乐世界的现象,《大阿弥陀经》就说: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闻我名字,莫不慈心,
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
这是《大阿弥陀经》所讲的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无量寿经》所讲的第十八愿是“十方众生”,《大阿弥陀经》所讲的是“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这部经以“诸天人民”和“蜎飞蠕动之类”来说明十方众生,意思就是说明十方众生包含非常广。
“蜎飞蠕动之类”是被人类看不上眼的小动物。“蜎飞”就是在天上飞的小虫,“蠕动”是在地上爬的昆虫。它们尽管渺小,尽管愚痴,没有智慧,可是如果能够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会起柔软心、欢喜心,以这句六字洪名的力量,就能够使它们往生极乐世界。
到了极乐世界是怎么样的果报呢?是自然长大,“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就像生天一样,一旦往生极乐净土,都是莲花化生,而且都是自自然然地当下跟阿弥陀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是无量寿命、无量光明,这也是《大阿弥陀经》里面所讲的。
论因地,是蜎飞蠕动之类,可是它们的果报却是佛的境界、佛的果报。所以,佛法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之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愿力。经典上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意思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华严经》自古以来就被尊称为经中之王,这是从圣道门的立场来讲。如果圣道门中之经典跟净土门之中的《无量寿经》来比较的话,那就有层层的比较:
譬如以五戒十善这个世间法来跟出世间的小乘作比较的话,那么世间法的功德是不能比较的。因为世间的功德,顶多生而为人,或者上生天堂,但是都还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里面轮回;尽管是小乘,可是他超凡入圣,脱离三界,所以世间法跟出世间法的小乘不能比。
如果小乘跟大乘比的话,小乘就不如大乘殊胜。
大乘当中有权教与实教之分,实教就是真实之教,权教就是方便之教。华严、天台、禅、密属于实教,权教跟实教相比的话,权教不如实教。
《华严经》是实教当中的经王,但《华严经》若与《无量寿经》相比的话,《华严经》就不如《无量寿经》了。因为《华严经》的目的是引导四十一位法身菩 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是靠自己的力量,是迂回性的;《无量寿经》所讲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是直接以阿弥陀佛的功德为我们的 功德,让我们当下具足往生的功德。所以《华严经》之救度方便与对象均不如《无量寿经》之善巧与普及。
当然,《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八愿、十九愿。如果十九愿跟十八愿相比的话,十九愿不如十八愿,因为十九愿必需自己有能力“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有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昔罽宾国末田地阿罗汉精舍,有一阿罗汉,三明六通清彻,达三藏十二分教,于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优婆离。恒呵门徒云:“汝等当勤修学戒律,所以者 何?吾昔在凡地,依恶业故受鼠身,在石窟中而住。时有一比丘,夜宿窟中诵律藏,吾闻之,乘此善根受人身,得阿罗汉,戒律精明。以鼠身闻律藏尚尔,何况信心 修行乎?”(《大藏经o三宝感应要略录o卷中o第十三》51册第839页)
这一段同样令人赞叹、感动。
“罽宾国”也是汉朝西域的一个国家,位在印度北部,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一带,也就是《大唐西域记》所说的“迦湿弥罗国”的古称。
“末田地阿罗汉精舍”:这间精舍叫做末田地阿罗汉精舍。这间精舍里面有一位阿罗汉。
“三明六通清彻”:所谓“三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只要得阿罗汉果,都具 足六种神通,不但六通清彻,而且通达“三藏十二分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十二分教”就是把佛陀所说的经,分成十二种属性,所以说三藏十二 分教。
“于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优婆离”:这位阿罗汉对经、律、论当中的戒律守持得非常清净,如同佛陀在世的优婆离尊者。
佛陀有十大弟子,其中持戒第一的弟子就是优婆离尊者。这位阿罗汉对戒律的清净守持,被尊重如同佛陀在世的优婆离尊者,可见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恒呵门徒云”:因为他已经超凡入圣,可以从现在看到过去,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今生的往昔因缘,所以常常警惕门徒说:“你们应该精勤修学戒律,为什 么呢?因为我前辈子还在凡夫地的时候,由于恶业的缘故堕落为老鼠,住在一个石窟当中。刚好那个时候有一位比丘晚上住在这个石窟里,持诵记载戒律条文的律 藏。我当下听了之后,种下善根,死了之后就获得了人身,而且出家,并且证得了阿罗汉果,对经、律、论当中的戒律特别精明。以老鼠之身听闻戒律,都能获得这 样的果报,何况对戒律具足信心并依戒律修行的人呢?”
这段话可说是这个阿罗汉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来开示门徒,要求他们依照他这样去做,必定能够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依照第十二、十三这两件故事,我写了一首偈子:
虫被水沾而生天,
鼠因闻律而证果。
念佛人名芬陀利,
必登极乐证佛果。
珍惜阿弥陀佛的救度
我们由这几件故事可以了解,昆虫、老鼠,它们不是万物之灵,它们也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修行功德,却能够证得生天果报;我们念佛人蒙佛陀称赞为芬陀利花,可见是必定往生极乐,下辈子必定证悟佛果的。
再从这几件故事来看,人是万物之灵,可是反而不如这些畜生,可见这当中有福报的不同。我们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尤其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我们就必须珍惜,专修专行,心无旁骛,不好奇于其他法门。而专一于这个法门之修持,不但这一辈子能得解脱,而且是现在就确定解脱的身份。不然的话,还要等 到下辈子,那就很可惜了。
经典上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我们对待一切动物,不管大小,都要爱护、珍惜它们。因为它们都有佛性,它们也都有机缘能够证果。甚至有好因好缘的话,它们证果的速度也可能比我们快,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它们。
扬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生不信云:“闻一部典,犹不可免恶道,况二字乎?”后时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 暖未发葬。七日醒云:“吾至阎魔天子城,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尔时忆持因果,白王言:‘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时空 中忽有光现,光中说偈曰:‘若信若不信,才闻常住字,决定不堕恶,即生不动国。’”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大 藏经o三宝感应要略录o卷中o第七十》51册第847页)
这一段同样让我们觉得殊胜、稀有,很赞叹、很感动,是不是?
闻“常住”二字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听闻,甚至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殊胜不晓得有多少倍!必是百倍、千倍、万倍以上。
扬州在哪里?在江苏,不过古代的扬州比现在的扬州市还要大。
所谓居士,就是受三皈依甚至受戒的在家人,因为在家学佛修行,所以被称为居士。
当时有一位居士虽然学佛修行,可是他信的是一般的法,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的道理。
“大般涅槃”简称为“涅槃”,两者意义一样,只不过大般涅槃是指大涅槃。“涅槃”翻译为灭度、圆寂,大般涅槃就是大灭度、大圆寂,是完全解脱的佛的 境界。佛教“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判断一个宗教或一个思想是不是属于佛教,可用这三法印来检视。合乎这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 不合乎的就不是佛教思想。所以,如果不相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话,他就不是佛教徒,因为佛教的修行目标就是要体证涅槃寂静。
“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常住”就是不散、不失、不异、不灭,连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超越时间,恒久存在,永不生灭变异。
肉体有死亡,佛性常住永不死亡;思想念头有变异,佛性常住永不变异,永不散失;超时间、超空间,这个就是常住。世间没有常住,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永恒存在的,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这个就是常住。
我们的本性也叫做佛性、真如。我们的肉体有生老病死、有六道轮回,但是我们的本性一点都没有动摇,一点也没有增减,一点也没有改变。
宣说这种教理的是佛教,世间的宗教、哲学理论很多,可是都不是宣讲这种道理。可以说他们所讲的就不是真理,因为如果是真理的话,应该是本来就存在,永恒存在,普遍存在,就像这里所讲的“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的道理。
有一部经叫做《大般涅槃经》,这部经所宣说的就是“如来常住”、“众生都有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这些道理。能够讲出这些道理的人与法可说都是 非常珍贵,非常稀有难得的。宣讲这样道理的地方,一定有护法神在保护,有天人在恭敬。因为宣讲这一种法,听闻这一种法,向这一种法修行前进的话,就能够超 越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就能成就佛果,将来就能广度众生,因此这一种法是非常可贵的。
“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因此,能够听闻“常住”这两个字的话,他就不会堕落恶道。
这位居士他就是不相信,甚至出言评论说:即使听完了一部《大般涅槃经》,恐怕都难以免除沦落恶道,何况只是听到“常住”两个字而已?
他只是发出这种评论,就已经造下谤法的业因,将来必定堕落阿鼻地狱。
“后时居士,微疾而死。……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后来这位居士只是得了一点点小病就死掉了,但心上还有一点温暖,所以家人暂时不敢 将他入棺埋葬。经过七天之后终于醒了,醒后忏悔说:“我死的时候,去到阎罗王的地方,阎罗王当下就很生气地斥责我,说我诽谤大乘佛法。”
“深经”:就是指大乘佛法。
“报在阿鼻”:指应该堕落阿鼻地狱。他一听到当时就急中生智,想起了既然诽谤“常住”两个字,就有这么大的罪报;那么如果回转、信受、尊重这两个字 的话,岂不是也能够脱出这个果报?所以当下就跟阎罗王辩白说:“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就是说假使因为诽谤的原因堕落恶道,那么 “常住”这两个字他已经听过了,当下应该可以关闭恶道的门户。他这段话一说完,空中便突然现出光明,光中还有声音说了一首偈:“若信若不信,才闻常住字, 决定不堕恶,即生不动国”。就是说不管信与不信,只要听到“常住”两个字,决定不堕落恶道,而且将来往生不动国。不动国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东方有阿 閦鞞佛”的佛国,“阿閦鞞”就是不动,不动国就是阿閦鞞佛国。
“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阎罗王当下就很欢喜、很赞叹地放他回到阳间。他起死回生,大难不死,很感动很忏 悔地说了这一段因缘;而且痛哭流泪,此后就专精修行。可以推测的是,临终的时候,一定获得不动国的佛菩萨来迎接他,也可说是如是因如是果。
凡夫智慧渺小,只能无条件信受
这段典故同样的殊胜,同样的让人赞叹。但越是令人觉得稀有、殊胜的,越是令人难以相信。因为佛法是佛的境界,我们凡夫渺小的聪明才智如果推测佛的境界,就像萤火虫的光明要跟太阳光相比,是不可能的。“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所以对于佛法,我们只能信受。
净土法门是佛力的法门,是完全他力的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我们只能没有条件地依教奉行,不论信不信、净不净,能够这样的话,大善根、大福德就在 我们身上。如果想以我们凡夫有漏、有限的能力去推理、去打问号,就失去大善根、大福德、大利益了。所以,这个他力法门,我们不可以用自力的观点去衡量、去 推测,自力的观点是没办法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个法门的。
这里所讲的“常住”,其实也等于在说明涅槃的道理。涅槃有四德,就是“常、乐、我、净”。“常”就是常恒、不变、不失;“乐”就是平安、充满了安详 的喜乐。“我”就是不老、不死,永恒存在,不变化。“净”就是没有贪、瞋、痴、妄想、杂念这种种污染,是清净无垢的。所以涅槃,也就是我们的佛性具有这四 种德性、功能。
我们这个法门,可以说是涅槃的法门,善导大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既然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就表示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都是涅槃的境界。也就 是阿弥陀佛的国土这一种庄严是涅槃的境界,而且极乐世界的主人阿弥陀佛本身也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极乐世界的圣众,也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就极乐世界来讲就 有三种涅槃:第一、国土涅槃;第二、主佛涅槃;第三、众生涅槃。
“国土”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属于依报。“主佛”就是指阿弥陀佛。“众生”是指从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通通是极乐世界的圣众,这些圣众也 是涅槃。所以,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同一涅槃,也就是依报、正报以及主佛跟菩萨众同样平等,同是一味的涅槃境界,没有差别,没有高低。内证是平等无上的涅 槃,外相也是平等无上的涅槃。所以,整个极乐世界,不论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如同《无量寿经》所讲的: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所以,学净土法门的人,释迦牟尼佛称赞他是芬陀利花。我们的一位祖师昙鸾大师就称赞学这个法门的人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刚刚讲“涅槃”是“常乐我净”,所谓“净”就是“清净无垢”,没有贪瞋痴这些烦恼,所以,要获得涅槃至少要断除烦恼。可是论我们的根机,烦恼有断除 吗?没有断除!而且烦恼炽盛,妄想繁重,尽管我们烦恼未断,可是却已经获得涅槃的身份了。这个就像前面的昆虫、畜类一样,不是它们的智慧、功德、修行,而 是完全依靠外来的力量、外来的增上缘使它们有那种果报。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烦恼而获得涅槃的身份,当然不是我们的智慧跟修行,完完全全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所 赐给我们的,完完全全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的。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他力,甚至是绝对的他力、完全的他力,道理就在这里。只要依靠弥陀的救度,依靠这句六字 洪名,往生的功德在里面,成佛的功德在里面,广度众生的功德也在里面。而且是一旦往生就通通能够获得,所以,真正涅槃的法门是我们这个法门。
当然,就法来讲,《大般涅槃经》所谈的是涅槃之法,可是我们的根机达不到。根机达不到的话,法不应机,这个法对我们而言就几乎是没有作用的。阿弥陀佛救度之法,也是涅槃之法;同时又是我们所能拥有、达到的。对我们来讲,岂不是唯有这一个法才是真正涅槃的法门?
这十几件恩田、敬田果报的典故,都在说明如果能够孝顺父母、敬重三宝、依靠佛法,就有这些殊胜的果报;相反的,如果不孝父母,诽谤佛法,就会得到相 反的可怕果报。以这个来显示佛法的殊胜可贵,显示佛法之中净土宗信受弥陀救度的法门是殊胜之中的最殊胜、方便中的第一方便、了义中的无上了义、圆顿中的最 极圆顿,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的就是我们这个法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不行恩孝者,则与畜生无异也。
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
佛者,即是出世间福田之极也。
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
开善法之初门;
人所敬爱,名誉远闻;
死得生天,终成佛道。
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
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
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左肩持父,右肩持母,
经历千年,便利背上,
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善之极莫大于孝,
恶之极莫大于不孝。
世若无佛,
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凡人事天地鬼神,
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与供佛之福,等无差别。
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
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
孝事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
孝养父母,大梵尊天,在汝家中;
孝敬父母,释迦文佛,在汝家中。
亲之生子,怀胎十月,身为重病;
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
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
虽为孝养,犹为不孝。
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
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人子于父母,
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
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
劝以念佛法门,
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子到英年亲白头,
风光虽好夕阳流;
肥甘供养孝犹浅,
要劝双亲净业修。
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人于孝道无亏,言行微疵可略;
人于孝道有亏,功业盖世当谴!
不孝之人,身坏命终,
堕于阿鼻无间地狱,
历劫受苦,无时暂歇。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
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