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佛明整理
目 录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尊敬的宗力法师、悟广法师慈悲!各位亲人、莲友大家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共同学习 “净土宗正依经典是什么?”
学佛的人都晓得“依法不依人”。我们在座的修学的都是净土宗,对吧?
每个宗派有每个宗派依据的经典,就像慧净上人说的如果一个宗派没有正依经典,再说的天花乱坠,这个是邪教。
净土宗依止的经典是什么呢?
《佛说无量寿经》又称《无量寿经》、《大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观经》。
《佛说阿弥陀经》又称《阿弥陀经》、《小经》。
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善导大师把这三部经叫净土宗的“正行专依往生经”。
这句话出自哪里呢?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正杂二行判中言“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为正。何者是也?一心专读此《观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行人,如果我们依这三部经所说的来修学肯定不会有错。
强调:
1、《无量寿经》是指康僧铠翻译的《无量寿经》原译本,而不是指汇集本。要问为什么?以后学习中会慢慢解答(《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后面问答中师父也做过详细的解答)。
2、今天学习内容记住:
1)净土宗正依三经有《大经》《观经》《小经》。
2) 这句话出自哪里呢?
答:出自善导大师《观经疏》正杂二行判文中。
2018年1月5日 佛明讲述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一、何谓净土宗
净土宗为“'专称弥陀佛名'及'修余善回愿',求生极乐净土之佛教宗派”。
说明:以上净土宗概念提出两处重点:
1、以'专称弥陀佛名'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净土宗。
2、'修余善回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也称之为净土宗。
'修余善回愿'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修定善和散善等诸善万行,回向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个在善导大师的判教里面叫要门。
我们修学的是“念佛得生净土”是弘愿门,这个弘愿门契合我们的根机,又契合净土宗的教理,叫契理又契机。
早在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大集月藏经》云【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取意文)。
学佛要依法不依人,我们要依佛说的而取舍,取弘愿门,舍掉要门。
寺院出本书叫《念佛成佛是佛教》要好好的思惟,念佛是为了成佛,而成佛必须念佛,这才是佛教真正的目的,是弥陀的本愿,世尊出世的本怀(请阅读《念佛成佛是佛教》)。
3、详细解释净土宗:
以判教立名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大师创立,崇奉《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为正依经典(善导大师把三经叫正行专依往生经),依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为相承祖师论释;特别尊奉善导大师《观经疏》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
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因愿(因地四十八愿)、果号(南无阿弥陀佛)为立教根本,以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轴心,建立难易二道、自他二力、圣净二门、要弘二门之教判体系,确立正杂二行、正助二业,确立念佛为正定业;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为宗旨,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为特色。
二、净土宗的宗名:
宗派的名称,或依经典立名,如“华严宗”;或依祖师立名,如“天台宗”;或依教判立名,如“密宗”;或依行法立名,如“禅宗”。往往一个宗派不止一个名称,如天台宗又称“法华宗”,密宗又称“真言宗”等。
“净土宗”乃依教判立名,若依经典可名“无量寿宗”或“弥陀宗”。
若依祖师可名“善导宗”。 若依行法可名“念佛宗”。
又有以往生净土莲花化生,称为“莲宗”。所以我们互相之间称莲友,多么典雅的名字,听起来也欢喜。
本讲熟记:
1、净土宗开宗立教的根本祖典是什么?
答:善导大师《观经疏》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
2、何谓净土宗?
答:净土宗为专称弥陀佛名及修余善回愿,求生极乐净土之佛教宗派。
3、净土宗的宗名还可以叫什么?
答:“净土宗”乃依教判立名,若依经典可名“无量寿宗”或“弥陀宗”。
若依祖师可名“善导宗”。 若依行法可名“念佛宗”。
又有以往生净土莲花化生,称为“莲宗”。
2018年1月6日 佛明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净土宗有正依的经典,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有正宗的传承(五祖师传承);有很正统的教判(五祖师判教)。
如果我们深入教理,坚持一门深入,长期熏习的学习下去,就会越学越明白,越学越法喜。
一、解释传承
传—传下去,上传下。
承—是承接,下承上。
二、按上传下—净土宗的传承: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这样一脉传承下来的,我们说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其实应该说善导大师系列的净土思想。
三、按下承上—净土宗的传承: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道绰继承昙鸾大师,昙鸾大师是依据龙树、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去注解发挥。而龙树菩萨和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是完全依据《净土三经》。显示念佛一法是弥陀救世本愿,也是释尊出世本怀,只要信愿称名,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
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一定要明白善导大师系列的这一法脉传承。依这个法脉传承修学才对。
若依净土宗十三祖师或十五祖师修行,我们的根机修不来。
比如说初祖慧远大师是修止观的,他是从般若导归净土,不能摄受各种根机的众生,不能三根普被,利顿全收。慧远大师也没留下著作,只创白莲社舍,给净土信仰开了个头。
正如师父比喻说:如果把净土宗比喻为一座庄严的大厦,慧远大师创白莲社,首开弥陀信仰之风气,其功绩如开荒僻壤、平整土地,就相当于平整了一块地。为后世的昙鸾、道绰、善导诸祖开创净土宗、建立巍然的净土宗大厦做好了铺垫。再说的详细点
真正在这块土地上典基的是昙鸾大师,道绰大师竖起墙体、柱子,善导大师最后盖楼板封顶,故此说善导大师是净土宗集大成者。而其他的祖师则在这栋房子里填置了一些家俱,是为了便于住的舒适点。
我们专修念佛的行人,不是十三祖师全依,而是正依龙树、天亲菩萨,𣆂鸾、道绰、善导大师,五祖师的传承。因为善导大师系列的净土思想契理又契机。从唐朝一直到末法以及末法以后的法灭时期的众生都要靠称名念佛而往生了。
今天记住:
一、净土宗的传承
答:上传下: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
下承上: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道绰继承昙鸾大师,昙鸾大师是依据龙树、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去注解发挥。而龙树菩萨和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是完全依据《净土三经》。
2018年1月8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净土宗按所处时期可分两种:隋唐净土;宋明净土。
1、隋唐净土:最纯正的净土宗是在唐朝,也就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道绰继承昙鸾大师,昙鸾是依据龙树、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去注解发挥。而龙树和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是完全依据《净土三经》。彰显念佛一法是弥陀救世本愿,也是释尊出世本怀,只要信愿称名,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
其特色是「胜、易」;
易-就是容易“本愿称名”;
胜-就是殊胜“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2、宋明净土:是北宋时期一直到明朝,以至到清朝的净土。北宋时期净土跟隋唐善导大师的净土相比,虽然同样都是净土法门,但内容却不一样。因为宋明净土是善导大师名作遗失时期,掺杂了天台、华严、禅的思想,虽然教理看起来很丰富、很磅礴,可是已经不是纯正的净土思想了。
为什么宋明净土会不纯?因为善导大师这一法脉的著作,也就是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法事赞》《观念法门》《往生礼赞》《观经疏》《般舟赞》(除《往生礼赞》被唐朝智升法师编纂于《集诸经礼忏仪》之中,得以保存之外),其他著作在唐朝末年就逐渐地遗失,而流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
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通过日本朋友,把我们中国所遗失的经论邮寄回来。并在南京设立“金陵刻经处”,把这些已经失传的经论刻版印刷流通。正因为善导流这一法脉的净土教理思想,在唐朝末年就已失传于我们中国,导致以后各大宗派的高僧大德自修净土或弘扬净土时以各宗派的思想理论解释净土,这就掺了不纯了。
各大宗派都弘传净土这有什么好处呢?都觉得净土好,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命终时都要回归净土。正所谓“万川河流西归大海,八万四千法门导归净土”。
但因缺乏这一法脉的教理书籍作为依据,只好各自依据本宗的教理来解释。
天台就依天台的教理解释净土为四土(凡圣同居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方便有余土),又说凡夫念佛只能往生到凡圣同居土;
唯识宗解释极乐世界是报土,但凡夫去不了报土。
华严就依华严的教理解释净土;禅行者就以禅的教理解释净土,这样净土就不纯粹了,明显的与善导大师法脉传承相违背,善导大师讲凡夫念佛直入报土,以后我们会学习。(请阅读《净土宗概论》、《纯粹的净土法门》)。
今天学习内容应掌握
一、纯粹的净土宗是那个时期?
答:纯粹的净土宗是隋唐时期。
二、宋明净土为什么不纯了?
答:因为宋明时代,五祖师论注遗失了。导致各宗各派的祖师依各宗的思想解释净土,所以就不纯了。
2018年1月9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净土宗五祖师传承的著作主要有: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昙鸾祖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善导大师的《观经疏》;
这五位祖师虽然出生的地方和时间各自不同,但是共同的,都统统依据净土三部经,尤其是《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发挥开展净土宗义。其深义开展出去的,以及收回来的,都是依据第十八愿即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本愿。
五位祖师的著作都依第十八愿有何依据呢?下面引用祖师著作原文看是如何解释本愿的:
一、龙树菩萨的《易行品》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意思是:阿弥陀佛当初所发的本愿是这样的:“假如有人口称我的名号,发自内心地归命于我,此人当下往生决定,现生得不退转,当来往生成佛。”所以,应当常忆常念阿弥陀佛。
二、天亲菩萨《往生论》讲: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意思是说:观知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力量,遇到即被佛所救,无一遗漏,都能快速获得无上涅槃的功德。
三、𣆂鸾大师《往生论注》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就是说我们念佛人,因为乘托阿弥陀佛本愿力的缘故,众生临终遇法,下至十声念佛就得以往生,可知念佛即是乘佛愿力,乘佛愿力必往生。
又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四、道绰大师《安乐集》第十八愿释: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说所以《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纵使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回心念佛,十念相续而命终,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
“第十八愿里没有‘纵令一生造恶’,经文怎么好随便加字呢?”
这是祖师的取意之文。将《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和《观经》下品三生合并解释,说明弥陀救度万机不漏,展现佛的至极慈悲,并非让人放纵为恶。
五、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就更多了,最有名的就是善导四十八字本愿释。我们每天诵的《往生礼赞》赞佛偈: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通过学习净土宗五祖师著作传承,可以看出五祖师都依《无量寿经》之根本愿第十八愿,并把根本愿简称本愿。
所以说的本愿不是日本的本愿,也不是中国的本愿,而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根本愿。本愿来自《无量寿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至不退转”,以及来自净土宗五祖师的传承。
今天重点掌握
一、本愿指什么?
答:本愿指阿弥陀佛救度众生之根本愿,即《无量寿经》第十八愿。
二、净土宗五祖师传承主要有那些著作?
答:净土宗五祖师传承的著作主要有: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昙鸾祖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善导大师的《观经疏》;
三、本愿是谁提出来的?
答:本愿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原文: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至不退转)及净土宗五祖师传承著作中提出来的。
2018年1月10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一、题解:
1、《净土三经》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2、要义就是这三部经中,每一部经文中选一、两条主要的经文,解释它真正的含义。
我们今天先学《无量寿经》的要义,在学习要义之前,先了解一下《无量寿经》的大概。
二、《无量寿经》梗概
《无量寿经》是阿难提请,佛对弥勒菩萨讲的。
主要讲了两重因果:
1)法藏比丘发愿成佛的因果;
2)十方众生念佛成佛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首先交待西方极乐世界是多么多么的殊胜,劝我们凡夫众生不要在娑婆世界再造业了,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而念佛往生的根源来自于第十八愿,是佛白送给我们的往生的方法。
为什么说是佛白送给我们往生的方法呢?我们看《无量寿经》一开始讲【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个惠是优惠,其实就是白送的意思。如何白送给我们呢?然后《无量寿经》全文围绕“惠以真实之利”而展开,法藏菩萨经过五大劫的思维,兆载永劫修行来说明阿弥陀佛首先自我成就(自己先成佛),然后成就众生(众生念佛成佛),所以讲【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这个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
最后,佛告弥勒,要弥勒菩萨将念佛往生的法门流通千年万年,一直流通下去的一段经文【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以上就是《无量寿经》的大意,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以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悲愿示现在这个世间,来宣讲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第十八愿,来让我们了解有一尊阿弥陀佛,这尊佛的出现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
《无量寿经》的核心:阿弥陀佛发愿救度众生之根本愿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无量寿经》内容比较精炼:上卷四十八愿;下卷四十八愿成就文。说明法藏比丘时发的愿,在他成佛时,每一愿每一愿都成就,并把佛成就的功德送给我们。所以,我们念佛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个个不落空,叫万修万人去的法门。
重点掌握:
1、《无量寿经》主要讲了哪两重因果?
1)法藏比丘发愿成佛的因果;
2)十方众生念佛成佛的因果。
2、《无量寿经》的核心什么?答:《无量寿经》的核心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根本愿,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2018年1月11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净土三经》佛说法的顺序是释迦牟尼佛在法华时讲的《佛说无量寿经》和《佛说观无量寿经》;法华涅槃时说的《佛说阿弥陀经》。所以《净土三经》佛说法的顺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我们按佛说法的顺序学习。
三、《无量寿经》要义
《无量寿经》慧净上人选出了五条要文,上人讲这五段经文,就好像五根柱子一样,支撑着整部《无量寿经》的教理。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第十八愿。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的话,就没有《无量寿经》,也没有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我们的往生得度。
《无量寿经》的第一段要文
1)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主要讲了四十八愿,即四十八种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国无三恶道,无女人,莲花化生,永不退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无量光,无量寿,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七宝楼阁,八功德水.....。种种殊胜都在四十八愿中一一的做了介绍。但是四十八愿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八愿,因为四十八愿再怎么殊胜,极乐世界再怎么好,问题是我们要往生了,不往生四十八愿再怎么好只是羡慕而已,哪怕其他的四十七愿都不知道,一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力会把其他四十七种殊胜的利益都加持给我们。
第十八愿愿文大意:若我法藏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只要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愿生我国,随分随力称念我的名号,长在一生,短在临终闻法称念十声一声,如果不能让他往生,我就誓不成佛;但是,造五逆罪及谤法罪的人除外。
“设我得佛”,法藏菩萨说假设我成佛。
“十方众生”,我们就是十方众生之一,读到十方众生就想到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就是我。
“至心信乐”以真诚心信受弥陀的救度。
“欲生我国”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你来我国土吧!我们在此土就要回应“愿生彼国”,我愿意去。
怎么去“乃至十念”的念佛,乃至意义很广,乃至出家、在家,乃至下智、高才,乃至士农工商,乃至知识分子、文盲。乃至贫穷、富贵,乃至一辈子、乃至临终十声、三声、一声。
善导大师解释“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但愿弥陀弘誓重,至使凡夫念即生”。十念只是个圆满数而已,不是指必须念够十声,少一声不行,多一声也不可,不是这样的。做到“乃至十念”的念佛,那阿弥陀佛给我们保证了什么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要不能往生,我不成佛。阿弥陀佛成佛了没有?成佛了。那我们念佛能不能往生?决定往生。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文很多,通通都是“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定得往生,亦得往生,莫不皆往”,没有不往生的,时间关系不能详细展开,请大家把净土宗宗歌记熟常常思惟“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因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如果我们回答不行不行,我的心还没达到清净、我还没有灭罪、我还没做到心不颠倒等等,那你就加条件了,就障碍你往生了。
后面的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其实是方便说,让我们平时不要犯五逆十恶罪,不要诽谤正法。但是如果真的犯了五逆十恶,诽谤正法罪,临终念佛照样往生。
所以,印光大师解释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平时说,平时抑止我们不要犯“五逆谤法”罪。而《观经》下品下生,犯了“五逆谤法”罪,佛临终来迎是临终说。
就像父母平时告诉孩子“你要听话,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孩子不听话,父母难道会不要她么?不会的,照样不会舍弃他。
释迦牟尼佛是让我们学好了,不是让我们学坏了。我们不能说五逆十恶都能往生,我们就去犯五逆十恶,不是这种说法。
临终说是鼓励那些恶人,即使平时造恶了,临终念佛照样往生,是给那些犯了五逆十恶罪的人念佛肯定能往生的信心了。不是鼓励我们去做恶了,要明白佛的意思。更能体现出阿弥陀佛的慈悲,无条件。
所以,以后有人问你:某某居士你念佛能不能往生?你要回答“肯定往生”,在学佛方面我们要当仁不让。因为我们仗的是佛力啊,佛力在哪里?就在这句名号当中,我们专称名号、专仰佛力,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就是乘佛愿,乘佛愿力必往生。相反不念佛就乘不上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决定往生不了。深信念佛一定能往生。
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今天死,今天往生;明天死,明天往生;再活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往生。活一天念一天的佛,把每句佛号都当作临命终时。欢欢喜喜的念佛。
通过第十八愿的学习应明白以下几点:
1、净土宗的“信、愿、行”三资粮都含在第十八愿中。
“至心信乐”讲信;
“欲生我国”讲愿;
“乃至十念”讲行。
2、第十八愿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抑止门。告诉还没有犯逆谤罪的人不要造五逆谤法罪。
3、犯了五逆谤法罪救不救呢?等我们学习了《观经》下品下生章就明白了。
重点掌握:
一、背熟第十八愿
二、净土宗的“信、愿、行”三资粮都含在第十八愿中。
“至心信乐”讲信;
“欲生我国”讲愿;
“乃至十念”讲行。
三、为什么说我们的往生与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一体的?
答:因为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中发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已成佛十劫了,我们念佛决定往生。
2018年元月12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无量寿经》要义
2)特留此经文【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什么意思呢?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正法一千年(女众剃度后减了500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一万两千年就没有佛法了。
早在道绰大师在世的隋朝末年就进入末法时期了,现在已进入末法第二个一千年了,再有八千多年就进入法灭时期。
法灭时期“第一部先灭《楞严经》,最后一部灭《无量寿经》。到那个时候,没有经书,没有寺庙,没有出家人,三宝都没有了,叫“经道灭尽”。
释迦牟尼佛慈悲特别加持留下这部《无量寿经》。
佛为什么要留这部《无量寿经》而不留别的经呢?别的经典想留也留不下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堪。别的经典都是介绍自力修行的,众生修不来,没人研究了,自然就消失了,不能留下来。
而《无量寿经》是他力、念佛的法门,张嘴就会念,愿生净土,就能往生。
所以,佛留下这部经,法灭时期的众生都可以得度,何况我们现在就老实念佛呢!我们现在众生的根机远远超过法灭时期的众生根机。
(你看)法灭时期的众生,身高一尺,平均年龄十岁。那个时代的众生,不懂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恶业到了极处,见人就杀,杀来杀去,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世界上杀的也没有几个人了。
那个时候的众生耳朵里听到一声佛号照样往生,难道我们念佛不能往生吗?我们现在有《净土三经》可读,有五祖师传承的著作,有慧净上人、净宗法师将善导大师系列的教法用一百多套书及光盘苦口婆心的开显出来,我们比法灭时期的众生强多了,对吧 ?
该文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力量,末法以后法灭时期的众生,闻到阿弥陀佛名号都能往生,说明我们念佛肯定能往生。经文做依据,依法不依人,不要依那个人说的,依净土三经,依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老实念佛,必生净土。
止住百岁,不是说只让《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而是长住。
其实,留住《无量寿经》就是留住第十八愿,留住第十八愿就是留住“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说明善导大师的教法贯穿于正法、像法、末法,以及末法一万年以后的法灭时期的众生,说明任何时代的众生,都要靠“称名念佛”而往生了。
故此,善导大师解释特留此经文【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所以,佛在《法华经》里面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并举了个例子,无量劫之前伽寿弗时,有个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一只老虎。樵夫吓得爬上了树。那老虎眼看到口的食物吃不到,在树下叫了几声就走了。
樵夫看到老虎走了,他松了口气,念了声“南无佛”。无量劫遇到释迦牟尼佛授记成佛了。他只念了一声南无佛,况且我们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难道我们不能往生吗?肯定能往生。
我们今生老实念佛,今生肯定能往生。今生不老实念佛,那就一生、二生、三生....十生,无量劫。我们今生闻到佛法,今生就老实念佛,彻底的了脱生死轮回。因为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下辈子你有把握生到人道吗?假设生到人道还有可能遇到佛法吗?
不念佛的人堕三恶道者居多,若生到三恶道那就更难佛法了。所以我们今生一定要老实念佛此生成佛,不要再投胎了,因为一投胎就迷了,就忘记自己曾经的修行了。
重点掌握:
1、背熟特留此经文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2、为什么留《无量寿经》?
答:留住《无量寿经》就是留住第十八愿,留住第十八愿就是留住“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说明善导大师的教法贯穿于正法、像法、末法,以及末法一万年以后的法灭时期的众生,说明任何时代的众生,都要靠“称名念佛往生了。
3、善导大师是如何解释这段文的?
答:【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4、止住百岁是指留住一百年吗?
答:止住百岁,不是让《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而是长住。
2018年元月14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观无量寿经》要义
首先介绍一下《观经》的梗概
一、《观无量寿经》梗概
《观无量寿经》是最具有故事情节的一部经典。
缘起:是因阿阇世太子受提婆达多的挑唆,引起宮廷政变。(提婆达多大家都知道吧,说白了就是佛教的反动派,专门与佛作对,分裂僧团。现在人们称在佛教团体内挑拔离间的居士就叫当代的提婆达多,我们要恭敬三宝,维护僧团,不要做当代的提婆达多)。
阿阇世太子把频婆娑罗王打入牢中,想把他父王活活饿死。
韦提希夫人也就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后,她用酥油炒好面和蜂蜜涂在身上、璎珞中装好葡萄浆带入牢中给丈夫吃喝。七天以后阿阇世问门卫“我的父王还在不在啊?”门卫说“夫人每天送东西给国王吃,还有佛的弟子富楼那,每天从空中而来给他讲法,我们怎么也挡不住,大王不仅没有死,反而更加红光满面”。
阿阇世一听,很气愤说“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拔刀就要杀他母亲韦提希。
宫中两位大臣“月光和耆婆”,劝阻“自故以来,听说因谋位杀害父亲的,没听说过有杀害母亲的,如果你起了这个头,我们就不护持你了”,后来阿阇世就把刀剑收起来,把母亲韦提希打入牢中。
韦提希夫人感到人生之苦啊,整天痛哭流涕,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这个世界实在是待不下去了,自己的亲身儿子,把他抚养大,他要加害于我。
她在牢里就向释迦牟尼佛讲法的方向顶礼膜拜,说“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健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韦提希夫人请求世尊派弟子来宫中,世尊看机缘成熟了,当时世尊正在讲《法华经》,搁下《法华经》的讲座,从耆阇崛山(qí dū jué shān)隐没,从王宫里出来。
韦提希夫人在那里顶礼、哭泣,一抬头,发现世尊坐百宝莲花,身紫金色,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她很感动,举身投地,向世尊哭诉“这个世界太苦啦,我不愿意在这个世界再待了,连自己最亲爱的儿子都成为杀我的恶人!我想到一个净土去,不见恶人,不闻恶声,请佛告诉我怎么往生净土”。
世尊大放光明,照遍十方国土,然后在头顶显金台,展现出210亿个国土,让韦提希夫人去选择。
韦提希夫人在佛的加持下,观察十方净土说“十方净土都很微妙,不过我今乐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请佛教我正受,教我思维”。
“正受”就是观想。韦提希夫人认为:这么好的净土,如果不修学那种殊胜的、困难的、观想的法门,总不能去往生。
释加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由此展开十三定观的讲解。
十三定观,是禅定中修的善观(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像观、一直观,观到第九观真身观时,看到阿弥陀佛的身体大放光明,但不摄取杂修杂行的人,只摄取念佛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接着又观“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想观”)。
强调一下:
1、《观经》是以“苦恼凡夫韦提希夫人,五逆十恶阿阇世”来讲的,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是为凡夫的,所以,祖师讲:「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本来为了凡夫众生,附带地为了圣人,阿罗汉、菩萨也到净土去,他们是附带照顾的对象,凡夫是根本、主要的对象。
2、韦提希夫人是一个十足的凡夫,你看他只知道埋怨阿阇世太子,把频婆娑罗王40多岁那时求子心切,提前三年杀死阿阇世前生的仙人而来投胎做他儿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就是因为提婆达多挑起了这件事,让阿阇世前世的因果显现,阿阇世报复心就生起来的)这都是因果报应啊。
3、韦提希夫人只所以能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那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秘密加持她呢。
释迦牟尼佛到最后付嘱,没有定散,没有散善,只付嘱念佛“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韦提希夫人得到的利益也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总之《观经》核心唯一:说定散二善,广摄众机,归入念佛。
重点掌握:
一、《观经》是谁提请的?
答:《观经》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请法,佛说的十三定观。
二、 《观经》的对告众是谁?
答:《观经》的对告众是:苦恼凡夫韦提希夫人,五逆十恶阿阇世。
三、《观经》核心是什么?
答:《观经》的核心唯一:说定散二善,广摄众机,归入念佛。
2018年元月15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学习《观经》梗概后,我们选《观经》两条要文来学习
《观无量寿经》要义
1)下品下生章:【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足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九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大概是说“五逆十恶(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瞋恚、愚痴),具足不善,这种人临命终时地狱火都现前了,这个时候看到牛头马面,阎罗王来迎,众苦来逼,怕的不得了,这个关键时刻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人恐慌不能念佛,他以为念佛要观想、观像念佛或者是要意念名号功德,善知识一看不能观想念佛,然后善知识就说“你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然后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后地狱火泯灭了,金莲花犹如日轮,自在往生。
一个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地狱火都来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拿铁链来牵,遇到善知识跟着念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地狱火灭了,黑白无常吓跑了。临终人坐着大莲花随佛往生净土了。不可思议吧?这种不可思议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最典型案例:《龙舒净土文》中记载唐朝张善和杀牛往生的故事。
鼓励我们念佛肯定能往生,必生无疑,方法很简单,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解释的很清楚,南无就是归命(信)、发愿(愿)、回向具足,阿弥陀佛就是行(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信愿行具足,我要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救度我,就这么个意思,南无阿弥陀佛意义周全,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意义周全,就是信、愿、行具足。南无就是信愿,阿弥陀佛是五劫思维,兆载永截的修行功行,念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必生无疑,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念佛,死心塌地的念佛。
慧净上人讲了巜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整理成书叫《无条件的救度》对下品下生章展开三十条来详细解释,举下摄上,举临终摄平生,举恶摄善,举少摄多,为最下劣根机人讲最上善之法。讲的特别好,我们现场和群里多次学习,三十条若背熟的话会很法喜。
净宗法师又解读《无条件的救度》讲了十二讲,下去要好好学。
总结:
一、五逆十恶的人,本来应得的果报是什么?
答: 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二、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指的是什么妙法?
答: 妙法指的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法门,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必生净土。
三、“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中的苦逼指的是什么?不遑念佛又指的是什么?
答: 苦逼是指地狱猛火现前,众苦来逼。不遑念佛是指,临命终时,地狱猛火现前,众苦来逼,他的心连佛号都不能忆念了。
四、《观经》下品下生中,你能看出几点殊胜?
答:举临终摄平生,举恶摄善,举少摄多。
2018年1月16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观无量寿经》要义
2)佛告阿难文【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中应韦提希夫人要求(教我正受,教我思维)佛讲了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到最后到底什么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本心呢? 整部《观经》就归结到这一句“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告阿难说:阿难呀,你要好好听我的话,我说的什么话呢?你要好好的受持这部《观经》,这部经是让你“持无量寿佛名”,而不是让你观阿弥陀佛像。
而“持无量寿佛名”怎么理解呢?“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嘛,意思是一心念佛,这是佛在《观经》里最后一段经文,也是最扼要的经文。
但是很多人没有把它重视起来,还怀疑说《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讲念佛了,《观经》明明是说观佛,怎么也是讲念佛呢?
唯有善导明佛意。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怎么会不明白阿弥陀佛的意思呢?他化身再来世就是代阿弥陀佛宣说救度之法的。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说“此经已请诸佛证定竟,欲写者一字一句,不得增减”。印光大师赞善导大师:“所说等同佛说”。
咱们寺院每本书上都有:善导大师,弥陀化身,创净土宗,楷定古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三十二个字要记住经常思惟,会增强法喜。
我们再看今天学习的佛告阿难文,刚才说到“只有善导明佛意”,善导大师专门把佛告阿难文“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句话抓出来,在后边作了注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上面虽然说了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十三定观是定善,三福九品是散善,定善和散善都有它的利益,叫“两门之益”。但佛的本意不在定,也不在散,在什么呢?而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意思是佛虽然讲了定善、散善,但佛不是让你修定善,也不是让你修散善,而是让你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善导大师注解三部经都是“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阿弥陀经》一日至七日,唯名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注解《观经》时,“此经定散文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观经也是讲一向专称。这个很多他宗他派的祖师大德就不明白了,因为他们没缘看到善导大师的著作,善导大师解释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句话就是依据么。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把它抓出来作了注解,《观经》最后也是劝我们念佛往生了,要不然下品下生靠什么往生呀?下品下生既修不来定善,又修不来散善。
你看“下品上生”犯了十恶的人,临终时念佛,佛说“善男子,以汝念佛故,重罪消灭,我来迎汝,一个十恶的人你看看念了几句佛,阿弥陀佛称他善男子,你就知道这个善男子,对我们来说“念佛就是善男子”。下品下生,五逆十恶,破戒,临终十念,乃至一念都往生了,不可思议吧?不可思议是佛说的。
昙鸾祖师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净土是非常之言,我们念佛人都是非常之人,不是平常人,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不会闻到净土法门,不会遇到阿弥陀佛。说白了没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还不会深信念佛法门呢。
强调:善导大师解释佛告阿难文,“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望佛本愿的“本愿”,指的是第十八愿阿弥陀佛的意思,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乃至十方诸佛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愿”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根本愿—念佛往生成佛愿,简成“念佛往生愿”。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
“本愿称名"是三经之宗旨。《无量寿经》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至不退转。是祖师之传承:龙树菩萨《易行品》言: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天亲菩萨《往生论》言:观佛本愿力.....”。昙鸾祖师《往生论注》言:凡是生彼.....皆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道绰大师《安乐集》解释第十八愿,虽然没有提到本愿,但“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原文是“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特别多。今天我们学的“望佛本愿....”。
二、佛讲“十三定观”,是应韦提希夫人提请而讲的。三福九品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给阿难讲的。
三、佛的真实之意就是让我们念佛。
本讲重点掌握
一、背熟佛告阿难文。
答:“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二、背熟善导大师对“佛告阿难文”的解释。
答: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三、望佛本愿的本愿指什么?
答:望佛本愿的本愿,指的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根本愿之第十八愿。
2018年元17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第十二讲 《净土三经》要义
学要义之前先介绍《阿弥陀经》的大概
一、《阿弥陀经》的梗概
《阿弥陀经》大家都熟悉,好多人都会背。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一部经,也是佛说的最后一部经典。是我们净土宗正依三部经中最重要的一部总结经,篇幅很简短,意义很明朗,是世尊对一生说法的解释总结,也是对净土三经中《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总结,因为前两部经除念佛以外,有说到三辈九品,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但《阿弥陀经》只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必定往生”。
所以,常听祖师大德们说“千经万经,离不开《阿弥陀经》,千佛万佛离不开阿弥陀佛。
全文赞叹西方极乐净土依正庄严,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佛现前,令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这样殊胜的法门,释尊自证,十方诸佛伸广长舌相证诚,互相赞叹,众生应该信受。
《阿弥陀经》主要讲了四点:
1、确立目标,先赞后劝:先赞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然后劝我们应当发愿往生。
2、选择方法: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3、宣说利益:平生不夹杂念佛,临终佛圣来迎,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4、诸佛证诚,劝信念佛往生:往生是这样的容易,众生不易相信,为了破除众生的疑心,不但释尊自证,六方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尊所说不虚,劝我们应当相信而念佛。
以上四点归于一点“念佛往生”,这就是《阿弥陀经》的核心。
《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观经》不同之处是:《无量寿经》阿难提请,佛对弥勒菩萨讲的;《观经》是韦提希夫夫提请,佛对苦恼凡夫韦提希及阿阇世太子讲的。而《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佛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讲的,这个很殊胜。
重点掌握:
一、《阿弥陀经》主要讲了哪几点?
答:《阿弥陀经》主要讲了四点:
1、确立目标,先赞后劝:先赞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然后劝我们应当发愿往生。
2、选择方法: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3、宣说利益:平生不夹杂念佛,临终佛圣来迎,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4、诸佛证诚,劝信念佛往生:往生是这样的容易,众生不易相信,为了破除众生的疑心,不但释尊自证,六方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尊所说不虚,劝我们应当相信而念佛。
二、《阿弥陀经》的核心是什么?
答:《阿弥陀经》的核心是念佛往生。即称念弥陀名号,往生弥陀净土。
2018年元月18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第十三讲《净土三经》要义
1)二有现在文: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该段文标明“信”,我们净土的信仰,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释迦牟尼佛主动亲切地呼唤着上首大弟子舍利弗的名字说道:舍利弗啊!从这个世界一直往西,正过十万亿佛国土,那里有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叫做极乐世界,极乐国土的佛,号为阿弥陀,现在正在为其国的众生宣说佛法。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每天为其国的众生说法,到我们往生成佛时、想听那部经听那部经。
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善导大师解释说[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我们只要能信,那就入门了;
正所谓:信能为入,智能为度。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佛说有就有,佛让我们信我们就信,佛让我们念我们就念,我们一定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劝愿必定往生,阿弥陀佛劝愿必定来迎,这叫[如是我闻]。
唯信佛语,因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逛语者,佛洞彻宇宙一切万象,佛说有净土,就有净土。说有阿弥陀佛,就有阿弥陀佛。
紧接着释迦牟尼佛就说【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我们这个世界苦多乐少,其实皆都是苦,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若不念佛,结果是什么?无始在六道轮回,永远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我们现在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一点苦也没有,享受的都是无量乐,要不要去?要去。要去就要发愿,就要念佛。
怎么发愿呢?请听下节分享《佛说阿弥陀经》的第二条要文“三次劝愿文”。
本讲重点掌握
一、净土的信仰是从《阿弥陀经》哪段文生起的?
答: 是从“二有现在文生起的,即【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二、口述人生之八苦。
答: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2018年元月22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第十四讲《净土三经》要义
三次劝愿文
初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中劝[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结劝[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此三劝文标明“愿”,这就是净土宗的发愿。净土宗的发愿很简单,世尊劝我们"应当发愿",那我们愿生极乐,这个就符合佛的本心、本怀、本意,有愿往生心,也就是说“念佛是为了往生净土”,就等于发愿了。
通过学习“二有现在文”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佛天天在讲法。不像我们这个世界遇到位善知识都很难。
紧接着又讲“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我们这个世界是苦多乐少,那我们愿意不愿意去呢?当然是愿意去啦。
我们生在五浊恶世,其实是没有乐的,娑婆世界是没办法和极乐世界比的,娑婆是梵语音译为堪忍,我们这个世界又称为五浊恶世,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相比那简直就是粪坑,牢狱。
那我们愿意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愿意,这样愿生心就有了,有愿生心就等于发愿了,所以说净土宗的愿很容易发。
三次劝愿分别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呢?
第一次劝愿是在释迦牟尼佛讲极乐世界依报和正报庄严后劝的。
依报即环境,金沙布地、七宝池、八功德水.....。
正报讲主人及佛菩萨功德,阿鞞跋致,一生补处、三十二相好、八十种随形好、金刚那罗延身,无女人相、无量寿命、无量光明.....。
依报、正报种种庄严讲完后,发起劝信【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第二次劝愿是在释迦牟尼佛自证后劝的。释迦牟尼佛亲自证明,所说教法是真,劝人发起信心【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第三次劝愿是在六方诸佛伸广长舌相他证后劝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恒河沙数诸佛伸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就是从《弥陀经》六方诸佛证诚文来的。
六方诸佛劝信后,紧接着劝我们愿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释迦牟尼佛在劝愿中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样意思就很明了,讲这些,不光是让我们去想像,如果很欣慕,但是不能去,那没有意义,而是让我们发愿往生。
善导大师《法事赞》每段话开头都是:
愿往生,愿往生。
佛知凡圣机时悟,即告舍利用心听。
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七宝庄严最为胜,圣众人天寿命长。
众等回心愿生彼,手执香华常供养。
我们看《阿弥陀经》经文总共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释尊前后劝导我们十方众生务必往生极乐世界,就占了三个地方。
“三劝”也就是“常劝”。释尊三次劝我们要往生,真的是苦口婆心啊,显示出佛的慈悲,佛不强迫我们,劝我们“应当”,那我们就应当厌离娑婆,寻求极乐。
因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我们这个世界是"苦多乐少”,其实我们这个世界通通都是苦的,为什么叫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堪忍二字叫“苦不堪言,无法忍受”。
三劝”也就是“常劝”。释尊苦口婆心的三次劝我们要往生,我们作为佛弟子一定要听佛的话,老实念佛,必生净土。
我们都是信佛人对不对?信佛人就是唯信佛语,你不信佛说的你信谁的呀?所谓“如来智慧海,深广无崖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净土是佛与佛的境界,非九法界众生靠自力所能信解”。辟支佛、阿罗汉都无法测度,别说我们凡夫了。我们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人”是谁说的呢?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佛涅槃前,阿难有问佛“佛在世时,我们依佛而修学,佛灭度后,我们依何而学呢?佛给阿难说了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法不依人就是佛说让我们信我们就信,佛说让我们愿生极乐我们就愿生。佛让我们念,我们就念,怎么念?请听下节讲解《阿弥陀经》最扼要的经文“一日到七日修行文”。
重点掌握:
一、熟背三次劝愿文。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二、极乐世界的依报讲什么?
答:极乐世界的依报就是指生活环境。即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七宝楼阁、七宝莲池、八功德水;宝树、宝鸟皆说妙法等。
三、极乐世界的正报讲什么?
答:正报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人。即阿弥陀佛及佛菩萨功德,阿鞞跋致,一生补处、三十二相好、八十种随形好、金刚那罗延身,无女人相、无量寿命、无量光明等。
2018年元月23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3)执持名号,专一不杂文: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该段经文标明“行”:
净土宗的行就是“一心不乱”的念佛。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夹杂;
不乱,专念弥陀名号,还是不杂乱。
该段是《阿弥陀经》最精要的部分,修行部分。
前面学习的“二有现在”文讲“信”。三次劝愿文讲“愿”。
今天学的“一日到七日”文讲“行”。
怎么修行呢?
世尊三次劝愿,让我们发愿往生,又说“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什么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呢?
经文里面没有直接说“什么是多善福”,经文接着就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能往生”。说明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决定往生。
有关“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师父引用经证、祖证、事实、比喻,讲了好多(可参阅《阿弥陀经核心讲记》)。
世尊为什么要讲“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呢?
佛的意思是让众生明白如此高妙的净土,靠众生此世间所修的善根、福德无论如何都是太少太少了,不能往生。只有靠专称这句万德洪名才能往生。
接下来说“善男子、善女人”依据通途教理来讲,作为在家居士要做到“善男子、善女人”要严守五戒、修好十善,可是用五戒十善衡量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有贪、瞋、痴呢。
反过来说即使你能做到五戒十善,也是人、天果报,仍然是在三界六道轮回。故此,善导大师说在世间修的这些善法,对于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通通为杂毒之善。因为五戒十善仍然是人天善法,轮回善法。
按照净土法门来说,只要念佛就是“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么殊胜,极乐国土这么庄严,然后心生欢喜,执持名号。
什么叫执持名号?就是紧紧的抓住“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不放,就是印光大师说的:老实念佛。
执持名号,寿存一日念一日的佛、寿存二日念二日的佛、乃至寿存七日就念七日的佛,不论时间长短,尽形寿,专心一致,不怀疑、不夹杂。
什么叫“一心不乱”?
善导大师解释:就是一心不乱的念佛;
一心是不夹杂;不乱是不杂乱。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专复专”。原文是“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两个专,专了又专,就把我们不专。
“随缘杂善恐难生”大师说随自己的缘分去杂修杂行,用恐怕很难往生,恐怕二字说的客气了,准确地说是根本就不能往生,故使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给我们选重要的法门“念弥陀专复专”。所以我们要专修念佛。
专念弥陀名号的人,在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然出现在他面前,来迎接他;
此人命终之时,自然心住正念,没有颠倒,刹那之间,随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国土。
什么叫心不颠倒?心不颠倒不是说我们自己的功夫有多深,能做到心不颠倒,而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然显现在他面前佛光一照就心不颠倒了。刹那间被佛接引往生极乐国土了。
你只管念佛,不用担心我怎么去呀?因为四十八愿中有临终接引愿,你只要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肯定来接,肯定往生。
佛教讲因果,对于我们念佛人来讲,这叫殊胜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再细分“平时念佛是因,临终来迎是果;
临终来迎是因,心不颠倒是果;心不颠倒是因,即得往生是果”。
总之《阿弥陀经》的核心:
专称佛名,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专称佛名,多善根故,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专称佛名,随其寿命,长短不限,就是“若一日、若七日”。
专称佛名,无二无杂,就是“一心不乱”。
专称佛名,临终佛自来迎,佛力护佑,自然“心不颠倒”,正念往生。
所以,“专”是《阿弥陀经》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关键的关键。
只要专修念佛,那么必定能往生。那这么容易、殊胜的法门,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要跑去杂修杂行呢?因为净土是难说难信之法,请听下节讲解“是为甚难文”。
重点掌握
一、什么是多善根福德因缘?答:专称佛名,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二、什么叫”善男子,善女人”?
答: 专称佛名,多善根故,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三、什么叫一心不乱?
答:善导大师解释:就是一心不乱的念佛;一心是不夹杂;不乱是不杂乱。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专复专”。
四、怎样才能做到心不颠倒?
答: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然现前,就心不颠倒。
2018年元月24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第十六讲 《净土三经》要义
4) 是为甚难文: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此段文充分含有殷勤付嘱舍利弗之意:“此法难遇、难闻、难信、难说、甚难!甚难!甚难啊!”。
至于“难信之法”的具体内容,也不外乎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净土法门叫难信易行的法门。
这一点在《阿弥陀经》中讲的很明白,所以最后只叹难付嘱。
故此,善导大师《法事赞》言“释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释迦牟尼佛靠什么成佛?靠念佛成佛,我在五浊恶世修净土法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嘛,然后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说出来怕没人相信,然后我自己亲自示现成佛。 我说了以后怕众生不相信【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然后又请十方诸佛帮我赞叹【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释迦牟尼佛说了怕我们半信半疑,六方诸佛帮助释迦牟尼佛赞叹“东方有阿....”。
即使这样说了,还有人不相信,释迦牟尼佛才说“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此段“是为甚难文”说明:
1、释迦牟尼佛先念佛成佛——亲自给我们示显。
2、且在五浊恶世念佛成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3、十方诸佛伸广长舌相赞叹——让我们相信。
所以,我们要厌离娑婆,寻求极乐。要把每句佛号都当做临命终时老实念佛,时刻想着此刻就是临命终时,不念佛就去地狱了,念佛就能往生成佛,这样才能欢欢喜喜的念佛。
印光大师言“死——修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道业自成”。所以印光大师常常把“死”字贴在床头上。
通过学习“是为甚难文”,我们就知道以后给人家讲念佛法门,对方不信是很正常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都说是“难信”之法。你一说,人人都信了,那就不叫难信之法了,对吧?
所以,释迦牟尼佛到最后“叹难付嘱”。
《无量寿经》有付嘱文,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观经》有付嘱文,佛告阿难文“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阿弥陀经》从头到尾都讲了“念佛往生”,没有专门的付嘱文。但世尊叹难付嘱“难遇、难闻、难说、难信、甚难!甚难!甚难啊!”。
为什么这么难信?就因为有人觉得念六个字,太简单啦,他们哪里晓得阿弥陀佛修行功德都在其中,名包万德,所以能信的人“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叹难付嘱,也充分显明念佛法门稀有难遇难信,能信说明我们是有大善根福德因缘。
那么《阿弥陀经》靠谁流通呢?净土是佛与佛的境界,非九法界众生靠自力所能信解,当然是靠佛流通。
那我们末法时代的弟子能做到的就是念佛流通,自己念佛,教人念佛,就像善导大师说的“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诚报佛恩”。
印光大师言“不怕众生没有度,就怕自己不成佛,成佛后可以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可以度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六亲眷属,怨情债主,堕胎婴灵,无始劫以来有意的无意伤害到的众生。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念佛,往生成佛。
《阿弥陀经》四段要文学完了,下节对三经小结。
重点掌握:
一、熟记[是为甚难文]及该文意思:
答: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此段文充分含有殷勤付嘱舍利弗之意:“此法难遇、难闻、难信、难说、甚难!甚难!甚难啊!”。
二、[是为甚难文]说明哪三点?
答:
1)释迦牟尼佛先念佛成佛——亲自给我们示显。
2)在五浊恶世念佛成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3)十方诸佛伸广长舌相赞叹——让我们相信。
三、《阿弥陀经》为什么没有专门的付嘱念佛?
答:因为《阿弥陀经》从头到尾都讲了“念佛往生”,所以,没有专门的付嘱文。
而是结尾叹难付嘱,显明念佛法门稀有难遇难信,能信说明我们是有大善根福德因缘的。
2018年元月25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一、《净土三经》的顺序
释迦牟尼佛说三部经的顺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二、善导大师解释《净土三经》
通过前面学习,明白净土宗有正依经典《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
有清净的传承,龙树、天亲菩萨、𣆂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五祖师传承。
然后又共同学习《净土三经》要义,进一步明白《净土三经》均以“名号为体,念佛为宗”。
善导大师理念正是如此,故此善导大师在解释《净土三经》时,都是“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解释净土三部经原文是【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意思是:释迦牟尼佛讲了众多修行法门,人们说八万四千法门,其实是法门无量,常听人说“法门无量海”。这么多的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都是善法。没有说那个好,那个不好。佛经里面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其他法门与念佛法门相比,是没办法相比的,天地不能相比,就像比高低,地面有高山、丘陵、高楼大厦,它再怎么高都在地面。而念佛法门在天上了,是没办法比的,全非比较也。
为什么?因为念佛法门是了生死了,是大功德。其他法门只修点人天福报而已,是小福报。比比哪个功德大?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三藏十二部中有许多经中都赞念佛功德。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第十八愿中,唯一标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唯一标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一日到七日专复专的念佛。
又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也。《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就是十方诸佛证诚呢,所以说“十方诸佛证诚不虚”。又此《经》定散文中,唯一标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此经是指《观经》,因为《观经疏》就是解释《观经》的,所以说此经。佛告阿难也是专念弥陀名号呢。
切记:善导大师解释《净土三部经》用十个字“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些关键词都要深深记得脑海里常思惟。
前面学习的善导大师说《净土三经》叫“正行专依往生经”七个字也要记牢,记牢了你就会明白,我的目的地是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净土三经》就像指引我去极乐世界的地图,依三经就对了。
比如你想从太原到北京,你看去北京的地图就对了,要看太原到南京的地图是去不了的。
三、净土三经的侧重:
《净土三经》虽然
同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
同以四十八愿之第十八愿为根源。
同以名号为体。
同以专称弥陀名号为宗。
同以凡夫入报为功能力用。
同以顿教一乘为教相。
既然三经“体、宗、用”全相同,可说三经全同一经,释尊只讲一部经即可,为什么要说三经?回答是因为三经虽然本质全同,但为善巧摄化众生,又各自有其重点。
《无量寿经》主要讲往生的原理(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观无量寿经》展开往生的根机,通过下品下生说明十方众生中,佛到底救那些人呢?最低限度连下品下生的人都能救,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菩萨比不上,比五逆十恶强多了,念佛决定往生;
《阿弥陀经》总结了三经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必定往生。所以,《阿弥陀经》叫结经,也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的总结。
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
1、目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人生的目标“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学佛的目标“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念佛的目标“西方极乐世界”。
2、方法:“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3、结果:“必定往生”。
随顺佛愿故,因为弥陀救的就是我这样的极恶重罪的人,除了念弥陀,再没有第二条路。除了弥陀也再没有第二尊佛发愿要救我,更没有第二个法门能够度我啦。
我们是一千四佛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
有一尊在世佛世自在王佛没有放弃我们,但世自在王佛也救不了我们,是他的大弟子“法藏菩萨,发下四十八大愿,才使我们今生有得度的缘。如果没有净土法门,想想看我们拿什么得救呀?佛法再好,了不了生死,看看而已,不对机嘛。所谓“法无高下,对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
所以,自古以来、通宗通教的祖师大德,无不导归净土,因为别的法门解决不了生死问题。
比如:圆瑛大师,中国佛教协会的第一任会长,清末民初人,秀才出生,一出家就研究《椤严经》,研究了一辈子《椤严经》,被称为椤严专家,最后在上海元明讲堂号称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晚年念佛求生净土了。
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号称中国的释迦牟尼佛,晚年写了一本《净土十疑论》回过头来也是劝人念佛,自己也念佛了。
永明大师,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禅宗祖师,舍掉华严回归净土,劝人老实念佛,一天念十万佛号。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祖师级的人物,上根利智,他们尚且选择念佛,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念佛,我们学愚夫愚妇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重点掌握
一、简述释迦牟尼佛讲三部经的顺序?
答:释迦牟尼佛讲三部经的顺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二、净土宗的正依经典是什么?善导大师把正依经典叫什么?
答:净土宗正依经典是净土三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善导大师说《净土三经》叫“正行专依往生经”。
三、《净土三经》的宗旨
答:名号为体,念佛为宗。即“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四、善导大师如何解释《净土三经》?
答: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净土三部经的原文是【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善文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2018年元月26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判教又称教判,教理性虽然比较强,但是我们能认真的把净土宗判教学完。最后导归到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往生决定,那我们念佛就会越念越欢喜。
一、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
龙树菩萨是佛灭度后七百年出生于印度,马鸣的再传弟子,是大乘佛教的奠基者,号称八宗共祖,释尊第二。
龙树菩萨虽说八宗共祖,但最终归宿也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里的预记:龙树菩萨是归心极乐世界【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龙树菩萨《易行品》难、易二道判文: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龙树菩萨说:佛法虽然有无量法门,如同世间道,有困难的,有容易的。
陆道上步行,靠自己脚板走路,也就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行走就很难会很苦,所以叫难行道。
水上乘船则乐,坐在船上,不用自己费力,也就是完全靠他力,能到达目的地,很容易,很乐。
我们常说念佛人乘上了“六字名号大愿船”就是来自于龙树菩萨判教,我们念佛人就像水上乘船,坐在船上船载着我们走,完全是乘佛的愿力所以容易,叫易行道、安乐门。
接下来龙树菩萨讲: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菩萨道也和世间道一样。“或有勤行精进”或者你选依靠自己长时间的勤修苦修精进修,一点都不能偷懒,中途还会堕落的修行法门。这个不容易啊,所以“勤行精进”是难行道。
龙树菩萨讲要依靠自力修行,达到不退转,有三个困难因素:
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简称三个字“诸、久、堕”。
一、诸:修很多法门,种种苦修难行法门都要修。所谓的“三学、六度、八万四千法门”都得修圆满。
二、久:修很长时间,不可想象的长时间的修行。生生世世艰苦地修学。就像璎珞经中说的”万劫修功证不退”,经过一万劫以上的苦修,中途还不能退转。
三、堕:修行中难免会堕下去,中途不保险,堕入三恶道,不能出离。
也可能会堕成阿罗汉。有人会问为什么成阿罗汉还称为堕呢?因为阿罗汉是自了汉,阿罗汉看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是苦的,证得阿罗汉果后就享受无为涅槃的境界,不出来度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呵斥他们焦芽败种,劝阿罗汉你们可以发大心,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可以成佛度众生,这个还是指能有修行的圣人呢,与我们凡夫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我们修不来。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里面也说“堕入阿罗汉,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意思是堕入阿罗汉,就等于少了一位发大心的大菩萨,失去了成佛度众生的大利益。
而易行道也用三个字来形容:“一、速、必”。
一、一“唯一”,专修念佛法门。专称弥陀名号,专仰靠弥陀本愿力的救度,决定可以到西方极乐净土。
二、速“快速”,快速成佛,今生决定成就。
三、必“必定”,必定往生,必定成佛。
接下来看【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信”是方便,首先要相信。佛法讲信,净土法门更加强调信心,《阿弥陀经》里世尊就讲“难信之法”。
“以信方便”假如你没有信,就没有这个方便;能够相信有这个易行道,能够信顺不疑,你就能很快速地到达不退转地,也叫阿惟越致地。
这个“以信方便”、“易行疾至”的法门是哪个法门呢?龙树菩萨在下面就说出来,它的核心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阿弥陀佛本愿本来就是这样:如果有人念我的名号,就决定能往生成佛,是故我龙树菩萨常常念佛,劝我们也常念佛。
显示“本愿称名”纯粹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为易行道。
难行道就像陆地步行,艰难!苦!
易行道就像风帆扬于顺水,容易!乐!
这样我们可对号入座,我的根机比较陋劣,愿意修学适合自己根机的易行道。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行道之目的是让我们“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
为什么舍难取易呢?因为,难行道是苦的法门、久的法门、诸行精进的法门,诸行精进我们修不来,是指圣人根机的修行。
净土宗易行道是乘船的法门、安乐的法门、容易的法门、唯一念佛的法门。易行道、安乐门对机就是我们凡夫。
重点掌握
一、背诵(或熟读)难、易二道判文
答: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二、难行道为什么难?
答:简称三个字“诸、久、堕”。
1)诸:种种苦修难行法门都要修。所谓的“三学、六度、八万四千法门”都得修圆满。
2)久:不可想象的长时间的修行。生生世世艰苦地修学。
3)堕:中途不保险,堕入三恶六道,不能出离。
三、易行道为什么易?
答:三个字来形容:“一、速、必”。
1)一“唯一”专修念佛法门。专称弥陀名号,专仰靠弥陀本愿力的救度,决定可以到西方极乐净土。
2)速“快速”快速成佛,今生决定成就。
3)必“必定”,必定往生,必定成佛
四、我修的是哪个法门?
答:净土宗易行道。易行道是乘船的法门、安乐的法门、容易的法门、唯一念佛的法门。
2018年元月29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昙鸾祖师自、他二力判
一、首先介绍天亲菩萨:
为什么五祖师传承有天亲菩萨,但判教中没有天亲菩萨呢?
首先从天亲菩萨上承的龙树菩萨来看,天亲菩萨专依《净土三经》,特别依《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完全同意龙树菩萨的教判;
其次再从天亲菩萨下传的昙鸾大师来说,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是解释《往生论》的,所以昙鸾大师完全弘传的是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
前面我们也学过:天亲菩萨的名著《往生论》,净土宗正依三经一论中的一论指的就是《往生论》,寺院出了一本书叫《三经一论大意》中的一论说的就是《往生论》,《往生论》的核心是【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以[观佛本愿力],说明称名就是如实修行。
二、昙鸾大师自、他二力判
昙鸾大师:净土宗理论的奠基人,北魏年间出生的,山西雁北人(山西代县人),少年出家,开始研究《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与佛性学说。后注解《大集经》因病中断,叹人命危脆。如果能有不老不死之术,就能住世研究佛法。后来就想到去南方学长生不老之术,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后再回来研究佛法。向陶弘景讨教仙术,得仙经十卷后,高高兴兴的从南方回北方的途中遇到菩提流支。和菩提流支交流长生不老之术,菩提流支直接告诉他“长生不老之术只有求生极乐净土”。
后来昙鸾祖师把仙经十卷烧焚,然后专心研学净土。
昙鸾祖师,北魏孝静帝尊为“神鸾”、南朝梁武帝赞为“肉身菩萨”,其一生于山西石壁玄中寺建立净土道场。依《净土三经》,特别依第十八愿,昙鸾大师的名著是《往生论注》是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
《往生论注》的核心是【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把一代时教判为:自力门和他力门。其他宗派是自力门,净土宗是他力门。
自力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生死轮回。那就像蚂蚁爬高山,难。
他力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众生成佛。那就像风帆扬于顺水。易。
而他力纯粹是依靠佛力,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显示了“弥陀本愿力”为众生“往生、成佛、度生之根本”。
《往生论注》自、他二力判原文:
【难行道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解释:昙鸾祖师名著《往生论注》是解释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文中一开始就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中的“难易二道判”来做解释说:为什么难?因为在“无佛时代”,没遇到佛亲自加持,要修行达到不退转,很难。
难行道为什么难?因为靠自力,靠自力才有种种困难。
“如斯等事,触目皆事”意思是像这样的事,处处可见,就像瘸子走路,难上加难。
接下来说“易行道”因为是靠佛力,不难。
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为乘佛因缘,难行道是因为依靠自力,没有佛力的加持。
所以昙鸾祖师最后劝我们“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说“愚痴啊,后来学佛的人,闻到有他力——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应该马上相信念佛,不要自己在哪里设条件。
这样可对号入座“我的根机陋劣,我愿意修学净土宗他力门,通身放下,彻底靠倒,完完全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最后舍自力,取他力,依靠佛力。
重点掌握
一、背诵(或熟读)自、他二力判文
答:难行道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二、自、他二力法门中,我修学的是那个法门?
答:自、他二力法门中,我的根机陋劣,我愿意修学净土宗念佛他力法门。舍自力,取他力,通身放下,彻底靠倒,念佛完全仰靠阿弥陀佛的救度。
2018年元月30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一、道绰大师简介
道绰大师隋朝时代人,昙鸾大师入灭后二十年生于山西文水。十四岁出家。
初习《涅槃经》曾讲过二十四遍。后于太原蒙山开化寺从慧瓒禅师,研究空理,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常常听人说道绰禅师。
四十八岁入住石壁玄中寺。玄中寺为昙鸾所建立,他见到记载昙鸾大师念佛往生种种瑞应的碑文极为感动,想到昙鸾大师这么有高德、有名望的祖师最后把四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都舍掉而专修净土念佛,专仰弥陀本愿。感触很深,当下就放下《涅槃经》修习净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观想礼拜,精勤不断。并为信众开讲《观无量寿经》约二百遍,词旨明畅,辩才无碍。每当他讲经散席,大众欢喜赞叹,念佛的声音响彻林谷。他所住的玄中寺属西河汶水之地,故后人又称他为西河禅师。
道绰大师在玄中寺讲《观经》时,有弟子入定看到道绰大师念佛计数的米粒数量达到七宝山那么多。
道绰大师念佛计数是用稻谷、麻豆子、米粒、念珠,后来为了方便把珠子传起来,形成现在的念佛珠,所以道绰大师为念佛珠的发明人。
道绰大师一天念七万声佛号,声震山谷,方圆七公里都能听到佛号声,传说道绰大师年代,并州太原文水一带,七岁以上儿童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
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道绰大师仍然是依《净土三经》教理 ,特依第十八愿,名著 《安乐集》。
《安乐集》的核心是“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把一代时教判为圣道门、净土门。
1、道绰大师《安乐集》圣、净二门判文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取意文)。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2、解释:
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久远劫来应该遇到很多佛,在佛的座下修行过了,为什么到现在还在轮回生死,不出三界火宅?
答:依释迦牟尼佛的大乘圣教,众生之所以远劫轮回,正是因为没有遇到两大类殊胜的法门排除生死,所以不能出离火宅。哪两大类?一是圣道门,二是净土门。
其中圣道门的修法,现在的众生难以实证,一是因为离开释迦牟尼佛很遥远了,二是因为圣道教理很深,我们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又如何依教奉行呢?
上面说没遇到过圣道门,其实我们生生世世转人生的过去,已曾遇到过圣道门,但是根机不行,修不来,所以一直轮回到现在。
但第二种胜法净土门我们过去肯定没遇到过。如果遇到了,肯定能成佛,天亲菩萨讲“遇无空过者,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今生有缘遇到净土法门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老实念佛,必生净土。
接下来说:所以《大集经》说,末法时中,亿亿众生修行佛法,没有一个人得道。这里的得道,指的是证的阿罗汉果,就更别谈证得佛果了。
虚云老和尚的得意门僧倓虚老法师说我活了90来岁,开悟的一个都没见过,证果的就更不用说了。而念佛往生成佛的到是见过很多。
印光大师也讲“临终成佛,比来生做人还容易呢!来生做人,比成佛还难”,为什么?因为来生做人要严守五戒了,而往生成佛全靠弥陀的愿力加持呢,阿弥陀佛救度我们当然容易,阿弥陀佛救度我们就像我们救落水的蚂蚁用手指头或小木棒轻轻一挑就得救了。
接下来说;现在正是末法时期,而且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门可以通往解脱的彼岸。为什么?因为净土门不是靠自力修行,完全是靠佛力救度。
“当今是末法,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这句话特别重要,在道绰大师在世的隋朝末年,圣道门就关闭了。那有些人今天想修圣道门证果不是白日做梦吗?
3、圣、净二门对比
圣道门┈修行之教┈自力┈难行道┈苦┈六度万行此土成佛
净土门┈救度之教┈他力┈易行道┈乐┈念佛往生极乐成佛
总之,道绰大师把昙鸾大师判教的框架和规模做了规范的判教,所以我们叫净土宗(门)。
而不叫易行门,因为易行门是指修行方法的难和易;也不叫他力门,因为他力门也是指修行方法的自力和他力。
故此,道绰大师的判教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开显出末法时代的众生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其他法门对于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讲都是死胡同。并教导我们舍掉圣道门、归净土门,原因很简单,在道绰大师在世的隋朝,其圣道一种,就今时难证了!更何况我末法时期呢?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要想了生死,只有选择净土宗念佛法门,没有别的选择。
圣道门:此土入圣之道,即除净土门之外,靠自力证悟的佛教通途法门。
净土门:是救度之教乘他力,是易行道,乐,念佛往生极乐成佛。
重点掌握:
一、背诵或熟读圣、净二门判文
答:道绰大师《安乐集》圣、净二门判文【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取意文)。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二、圣道门的定义
答:圣道门是修行之教依自力,是难行道,苦,六度万行此土成佛。(靠自力证悟的佛教通途法门。)
三、净土门的定义
答:净土门是救度之教乘他力,是易行道,乐,念佛往生极乐成佛。(靠佛力救度的特别法门。)
四、圣、净二门中,我选修那个法门,为什么?
答:要想了生死,只有选择净土宗念佛法门,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末法时期,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净土门是念佛仰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易行道,安乐门。
2018年元31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
一、善导大师简介
善导大师,弥陀化身,创净土宗,楷定古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善导大师,是在隋末唐初时期长大的,年幼时就憧憬西方极乐净土。
善导大师为了使所有的人能成佛在阿弥陀佛的净土里,他追求佛法旅行了全中国,后来在玄中寺拜道绰禅师为师,学到了昙鸾祖师的净土宗教义。
善导大师29岁就证得念佛三昧了。大师的故事很多,要讲恐怕一、两天也讲不完,请看《善导大师略传》《善导大师的故事》,简单的说几则故事:
1、口中出光,光明和尚
善导大师念佛时,口出光明,被唐高宗赐于光明善导和尚。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大师在当时中国最繁荣的长安。他教诲众人,只要念“阿弥陀佛”,坏人能变成好人,也就能够成佛在极乐世界。据说善导大师一念佛,除了口吐光明,空中就出现了金色的佛像,使众人五体投地,跟着也念起佛来。
2、二河白道,告白信心
善导大师站在神禾原的丘陵上眺望着:有一条大河,河中间是狭窄的白色道路,通向遥遥可见的长安城,路北面是波涛汹涌的水河,路南面火炎通红的火河,路上正有一个行人,在阿弥陀佛的引导和鼓励下,口里念着佛,朝着彼岸光辉灿烂的都城长安,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面对此景,善导大师想:水河是众人迷恋物质之心,而火河是憎恶和愤怒之心;虽然人人都有着这两种心,但是只要不失信佛之心,就必定能够达到理想之国。
3、写《观经疏》,楷定古今
善导大师一面在长安城传布佛经,一面守在虎豹栖息险峻的终南山里写了《观经疏》,对被歪曲了的佛经教义加以修正。
据说,大师写这本书的期间,每到晚上就出现了一位和尚教导大师;书一写完,金色的阿弥陀佛就率领众多弟子前来称赞大师。
4、善导理念 专依本愿
善导大师《观经疏》核心:只要你坚持念佛,无论坐着还是行走都坚持念,阿弥陀佛一定会把你带到佛的极乐世界里去。因为,这是阿弥陀佛许下本愿(正定业之文)。
5、发明助念
善导大师说平时不念佛的人,临终再不念佛就堕落轮回了。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能善巧方便的劝他跟着念佛,照样往生,说明念佛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
二、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
善导大师仍然依《净土三经》教理 ,特别是依第十八愿。
名著《观经疏》楷定古今。《观经疏》的核心是正定业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善导大师完善净土教理,规范净业行法,楷定诸师谬解,独明一家正义,以专称弥陀佛名为凡夫往生报土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修万人去。
善导大师舍掉圣道门,根本就不谈圣道门,因圣道门在道绰大师在世的隋朝就指出今时难证,只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善导大师在净土内又细判为要门和弘愿门:
1、《观经疏》要、弘二门判文:
《观经疏》言【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解释:“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广开净土之要门”。娑婆化主是指释迦牟尼佛,因韦提希夫人的请法。广摄一切定善、散善根机的人,最后引导念佛,叫广开净土之要门。
要门是什么呢?是定善、散善二门。定就是禅定,并止息妄想、杂念,将心凝定,这个很难,不容易啊;
散是废恶修善,就是修散善门,也就是三福。
三福指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是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发菩提心而行佛道。
假如你定善、散善二善都修好了,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点关系也没有,然后回向往生,所以讲“回斯二行,求愿往生”。所以“要门”就是指修诸善万行回向往生。
接下来讲:“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安乐能人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彰显出有别与其他十方诸佛不同的弘愿之门。
那么弘愿门是指什么呢?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意思是:不论是善凡夫还是恶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是乘阿弥陀佛大愿力的。
善导大师指导我们舍弃要门,选择弘愿门,因为要门我们修不来,不契合我们的根机。
弘愿门:是专称弥陀佛名,专乘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净土。
这就是善导大师著名的“要、弘二门判”。
那就我们的根机来讲,舍自力修行的要门,取乘佛愿力的弘愿门。
重点掌握
一、什么是“要门”?为什么要讲要门?
答:要门是定善、散善二门,“要门”就是指修诸善万行回向往生。
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的提请,广开净土之要门。
二、什么是定善?
答:定善即《观经》十三定观。定就是禅定“息虑凝心”,也就是要“止息妄想、杂念,将心凝定”。
三、什么是散善?
答:“散是废恶修善”就是修散善门,也就是三福。三福指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是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发菩提心而行佛道。
四、什么是弘愿门?
答:弘愿门:是专称弥陀佛名,专乘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净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五、要门和弘愿门中,我修的是哪个法门?
答:我修弘愿门,因为弘愿门契合我们的根机,是一切善恶凡夫专称弥陀佛名号,专乘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净土,是容易的法门,所以我选修弘愿门。
2018年2月1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善导大师“正杂二行判”
善导大师又在“弘愿门”作出了“正杂二行和正助二业判”,今天我们学习“善导大师在弘愿门中细判为正、杂二行判。
一、正杂二行判文《观经疏》言【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解释:“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人法并彰。
1、就人立信如善导大师说的“当知本誓,重愿不虚”,这句话是解释佛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只听佛说的,任何人阻我不念,我都不听。死心蹋地,万牛莫挽,我就念这句佛号。因为净土乃佛与佛的境界,非九法界众生靠自力所能信解。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就人立信,就是只听佛说的,从佛这边建立我们念佛往生的信心,就叫就人立信。
相信释迦牟尼佛劝念必定往生,相信阿弥陀佛劝念必定来迎,深信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证诚“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在《金刚经》里边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唯信佛语,只听佛说的,从佛这方面建立信心。
2、就行立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依佛誓愿,判称名为正定业,以“行”立“信”,并将第十八愿所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全摄于称名之中,表明“三心全摄于念佛一行中”。
能信“称名必生”,则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自然具足。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就“至心、信乐、欲生、乃至十念”信愿行都具足。
净土宗的三资粮信愿行是“以信启愿,以愿导行,最终落实在行持上”,而净土宗的行持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解释: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1、正行解释
善导大师在正杂二行判中,提出五正行,又叫五专。
一正行:一心专读诵净土宗正依三经《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等;
二正行:一心专门观察、忆念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三正行:一心专礼拜阿弥陀佛;
四正行:一心专称弥陀佛名;
五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2、杂行解释
善导大师把五正行以外的行持判为杂行。
一杂行、读诵杂行:若你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读诵《净土三经》以外的经,为读诵杂行。
二杂行、观察杂行:若你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察西方极乐世界以外的佛国,叫观察杂行。
三杂行、礼拜杂行,若你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礼拜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叫礼拜杂行。
四杂行、称念杂行:若你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叫称念杂行。
五杂行、赞叹供养杂行:若你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叫赞叹供养杂行。
善导大师苦口婆心的奉劝我们舍杂行,而归正行,确立念“南无阿弥陀佛”为正定业。因为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不漏一,叫万修万人去;杂行者,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
善导大师的原文是“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意。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二、强调几点:
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条件就足够了,不用"读诵、观察、礼拜、赞供”来帮助往生。
而是通过“读诵、观察、礼拜”正行,导归到专称弥陀名号就能决定往生。往生决定,况且是: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就自然而然地去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五正行“读诵、观察、礼拜、称念、赞叹供养”是有次第的。
我们通过读诵《净土三经》知道西方极乐净土依正庄严。
经常观察思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么庄严殊胜的西方极乐世界,想到是阿弥陀佛为我等众生成就的。不由自主的就心生欢喜去礼拜阿弥陀佛,光礼拜阿弥陀佛能否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呢?去不了。
依佛发的愿,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必须称念弥陀名号,称念上这句弥陀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就决定了,而且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法喜充满,然后就自然而然的去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重点掌握
一、理解“就人立信”和“就行立信”之意;
答:就人立信,就是依谁讲的话为标准建立信心。
在这里就是依佛所讲的话建立信心,只听佛说的,从佛这边建立我们念佛往生的信心,就叫就人立信。相信释迦牟尼佛劝念必定往生,阿弥陀佛劝念必定来迎,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证诚真实不虚。
就行立信,是从行持方面建立信心。善导大师依佛誓愿,判称名为正定业,以行立信,并将第十八愿所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全摄于称名之中,表明“三心全摄于念佛一行中”,能信称名必生,则三心自然具足,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二、叙述五正行
答:五正行,又叫五专,即读、观、礼、称、赞。
一正行,读:一心专读净土宗正依三经《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等;
二正行,观:一心专门观察、忆念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三正行,礼:一心专礼拜阿弥陀佛;
四正行,称:一心专称弥陀佛名;
五正行,赞: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三、叙述五杂行
五杂行是指,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行持五正行以外的行持:
一是读诵杂行,读诵《净土三经》以外的经、咒等,叫读诵杂行。
二是观察杂行,观察西方极乐世界以外的佛国,叫观察杂行。
三是礼拜杂行,礼拜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叫礼拜杂行。
四是称念杂行,称念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叫称念杂行。
五是赞叹供养杂行,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叫赞叹供养杂行。
四、口述五正行的次第
答:五正行的次第是,读诵——观察——礼拜——称念——赞叹供养。
展开来说,就是通过读诵《净土三经》而生起欢喜心;经常观察思维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等众生成就的,不由自主的就心生欢喜,去礼拜阿弥陀佛;依佛发的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从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就决定了,而且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因此,法喜充满,自然而然的去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五、正、杂二行中,我修的是正行还是杂行?为什么要舍杂归正?
答:正、杂二行中,我修的是正行,因为,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确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为正定业,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奉劝我们舍杂行而归正行,专修专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当生成就。
2018年2月2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善导大师正、助二行判
《观经疏》正、助二业之文:【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解释:善导大师特别慈悲,真的是苦口婆心啊!大师根本就不谈圣道门,因为他的师父道绰大师年代就提出圣道门今时难证了。
所以,大师只谈净土门,在净土门内细判要门、弘愿门,教导我们舍要门取弘愿门;
又在弘愿门内再细判为正、杂二行,教导我们舍杂行、归正行。又在正行内再细判为正业和助业。
善导大师把前面我们学过的五正行中的“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赞叹供养正行”都判为助业。而称念弥陀名号为正定业”。
正定业是什么意思?就是定下来了,只要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就定下来往生的事了,无有遗漏。
助业是什么意思呢?助业是帮助我们导归到正定业,并不是说“读诵、 观察、礼拜、称名、赞供”五正行都要做到才能往生,不是的,是有主从的,除了称名之外,其它四种“读诵、观察、礼拜、赞供”是辅助性的,也就是说念佛是正定之业,其它四项“诵、观、礼、赞供”是帮助我们进入正定之业,帮助我们理解「一向专称」的道理。
善导大师虽说有五种正行,但助业是其次的、辅助的,主要是专修正定之业。
再次强调几点:
1、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的条件就足够了。
故此印光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佛尚且有余,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正、助二业中的助业,不是说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还不够,还要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四助业来帮助往生。
而是通过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四助行,真正的导归到正定业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
比如说读诵正行,有人理解为「我念佛之外读诵净土三部经,把读经的功德回向求往生。」从外表形态来讲,也算是正行,但从心态上来讲,不了解净土修学的原理。
读诵正行作为助业,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是要我们通过读诵净土三部经,了解「一向专称,必定往生」的道理,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如果没有净土三部经,哪个人知道「一向专称」呢?并不是说念佛之外一定要读净土三部经。你如果不识字,但是知道念佛决定往生的话,这三部经也就含在你所念的这句名号当中了。
古德比喻说:经典就像药方,名号就像药丸,众生就是病人,病人要服药丸才能治好病。是药方重要,还是药丸重要呢?有的人老是拿着药方去读,但不吃药,那么这个人病不得好;还有的人担心光吃药不行,一定还要读这药方子,还要研究药理,甚至有人弄不清药理的话,这药就吞不下去,那样研究来研究去,病也不能好;还有一种人,一看药方,当下信受了,就吃药了,当然病马上就好了。
对于我们念佛人来讲,名号既然就是药丸,我们能够专称念这句名号,就没有任何的欠缺,往生就是决定的事情了,并不是说称名之外还要读经。读经是为了念佛服务的,通过读经来了解念佛的道理,一旦了解其中的道理,就来专修念佛。
观察正行也是如此,通过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发起我们愿往生的心,然后找到往生的方法,专念名号,这就达成了助业的效果。其它助业,也都是依此类推。
善导大师明确说明: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只有称名念佛称为正定业。为什么看起来最简单的称名念佛称为正定业呢?善导大师说「顺彼佛愿故」,顺应了阿弥陀佛的本愿。
2、正定业的“正”有两层含义:
1)正选定:是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的时候,选择确定【称我成佛之名号,往生我的净土】是法藏比丘选好的。
2)正决定:是我们今天来念佛,随顺彼佛誓愿,决定往生。
3、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法事赞》是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讲读诵正行;
《观念法门》讲观察正行;《往生礼赞 》讲礼拜正行;《般舟赞》讲赞叹供养正行;《观经疏》四卷确立: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顺彼佛愿故,是讲称念正行,为正定之业。
重点掌握
一、叙述善导大师在净土宗内细判顺序。
答:善导大师
1)在净土内细判要门、弘愿门,教导我们舍要门取弘愿门;
2)又在弘愿门内再细判为正、杂二行,教导我们舍杂行、归正行;
3)又在正行内再细判为正业和助业,称念弥陀名号为正定业,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赞叹供养正行都判为助业。
让我们选往生的正定之业-----专念弥陀名号。
二、判断下列说法哪种正确
(1)助业是因为念佛不够往生条件,要通过“读、观、礼、赞供”而帮助才可往生。
(2)“读、观、礼、赞供”是要辅助我们理解“一向专念,必定往生”的道理,而选择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之正业决定往生。
答:
第(1)小题是错误的;
第(2)小题是正确的。
三、正业和助业中,我选择的是什么?
答:正业和助业中,我选择的是正业。因为正定之业,就是念佛,念佛肯定能往生,随顺了佛的本愿。
2018年2月5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今天按判教顺序总结,通过总结,明确净土宗教判,判来判去最后归到正业,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是三经宗旨,祖师传承,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善导大师的楷定。
1、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
龙树菩萨依据第十八愿,把一代教法判为“难行道、易行道”。
难行道为什么难?因为依靠自力。
易行道为什么易?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如果有人念我,称名自归,必定成佛。
龙树菩萨劝我们要舍难行道,取易行道,念佛乘佛愿船往生净土。
2、昙鸾祖师自、他二力判
昙鸾大师依第十八愿,把一代时教判为“自力门和他力门”是解释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的,难行道为什么难是自力修行,易行道为什么易,依靠佛力的救度。
因为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无论是人天菩萨所起诸行,全部依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我们所选择的念佛乘佛愿力的他力门。
昙鸾大师劝我们舍自力,取他力,念佛完全仰靠阿弥陀佛的救度。
3、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道绰大师依第十八愿,把一代教法判为“圣道门和净土门”。提出“圣道门今时难证”。
为什么难证?一者距佛陀时代遥远,得不到佛的亲自加持;二者圣道门经典的义理太深,我们只理解一点点,理解不了更别谈依经典去修行啦。
又指出:当今是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圣道门关闭啦,只有净土一门可以通向往生西方净土。
故此,我们只有选净土宗念佛法门。所以,道绰大师劝我们舍圣道门归净土门。
4、善导大师判教
善导大师根本不谈圣道门,为什么?因为他师父道绰大师在世时就说圣道门关闭了。所以,大师只说净土门,又在净土门内做了以下三种教判:
1)在净土内细判:判要门和弘愿门,提出“要弘废立”——“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让我们舍掉依靠自力修行然后回向求往生的要门,而取乘佛愿力的弘愿门。
2)在弘愿门内又细判为:正、杂二行,教我们抛掉杂行,选正行。
因为“正行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不漏一”。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而杂修杂行者“千中无一”。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违教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向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忏悔心故,与阿弥陀佛疏远故,佛光光明不摄取故。
3)在正行中又细判为:正业和助业
正定之业就是念佛,念佛肯定能往生,因为是靠佛的愿力。
助业是通过“读诵、观察、礼拜、赞供”了解“一向专称,必定往生”的道理,而导归到正定业。
净土宗的总纲领是【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意思是正定之业就是念佛,念佛肯定能往生,为什么?因为随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
善导大师的忠实崇拜者,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再来的法然上人,号称智慧第一,一生读了五遍《大藏经》,八遍《观经疏》,最后读到善导大师的一心专念之文时开悟了,《阿弥陀经》都不念了
,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早、中、晚各诵一部《阿弥陀经》。
法然上人依据善导大师的一心专念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确立之三选文: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先把圣道门搁起来,选净土门,等转凡成圣了再学圣道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杂行千中无一往生,所以抛掉杂行,选万不漏一的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以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主,想读就读净土三经、观察就观察西方佛国.....。
以上三选文其实就是一选文。一选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净土宗念佛就是大根大本。
师父说过,如果讲的太多了,显得博杂。若把【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记牢,逢有缘人就劝说:正定之业,就是念佛,念佛肯定能往生,为什么?因为随顺佛的本愿。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中,一开头讲: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几句话就把整个《大藏经》都选出来啦。
蕅益大师说,自古以来,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怜悯我们凡夫众生不知道比我们的父母怜悯我们要有多少倍,虽然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是随众生的根机方便说,但佛的本怀是让我们信愿执持名号,得生极乐净土。
一切方便法门中,求其直接圆顿选念佛求生净土。
念佛法门中至简稳当选“信愿执持名号”,念佛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称名念佛,选称名念佛最稳当。
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善导大师教导我们,信心坚定犹若金刚,不要被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一下老实念佛。
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抛到东洋大海去,唯一下老实念佛。
祖师大德都给我们示显了,我们依净土三经,依祖师传承判教你,依祖师大德路线行持不会有错的。
总结:
难易二道判,舍难行取易行;
自他二力判,舍自力归他力;
圣净二门判,舍圣道归净土门;
要门弘愿门判,舍要门取弘愿门;
正杂二行判,舍杂行归正行;
正助二业判,搁助业选正业。
导归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进入正定之业,往生决定,就再也不要动了。
重点掌握
一、为什么善导大师教判中不说圣道门?
答:因为善导大师的师父道绰大师隋朝年代就判圣道门关闭了。所以唐朝的善导大师只谈净土门。
二、请您把净土宗判教简单叙述一遍。
答:
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舍难行取易行;
昙鸾大师自他二力判,舍自力归他力;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舍圣道归净土;
善导大师不说圣道门,净土门内细判如下:
1、要门、弘愿门,舍要门取弘愿门。
2、弘愿门中又细判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
3、正行中又细判正助二业,搁助业选正业。
导归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进入正定之业,就再也不要动了。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三、从祖师判教中得出最终导归什么?并熟背《观经疏》一心专念之文。(本题自己答,您答对了,说明判教学懂了)
答:......
2018年2月6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通途法门与特别法门
1、印光大师简介
印光大师,民国时期出生于陕西。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十三祖师,大师一生强调专修念佛,是一位通宗通教的大善知识,又是一位通达儒佛的大学问家,大修行人,得道高僧,主要作品一百万字的《印光大师文钞》风行天下,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大师出生六个月就得了眼病,再加上他年轻时反对佛教,还写过批佛论,眼睛差点失明。
二十一岁洗心革面,剃度出家,归心净土后,闭关边写书边念佛,书写完了眼病也好了。
印光大师一生自行化他,专一净土,在那么多祖师里边,印光大师的思想与善导大师的思想最接近,单刀直入,一针见血,直接了当,简单、容易、殊胜。
并留下了100万字的文钞,和许多精要法语,大师一生教化可用四句话概括:深信因果,老实念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深信因果为基础:深信因果对佛陀所开示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要深信不疑,是佛弟子第一信仰的基础。
老实念佛为根本: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明佛法的道理和自己的根机后老实念佛,成佛无疑。
敦伦尽分以处世,闲邪存诚以存心:是指我们世间做人父母,做人子女,做一般的职业应当奉信的准则,也就是世间伦常道德,应当尽到我们的职份,应当尽我们的诚心。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世间法。
深信因果,老实念佛,出世间法。
印光大师,民国二十九年预知时至,于十一月初四,面西端正西坐念佛往生。
2、通途与特别法门判
印光大师把一代时教判为:通途法门和特别法门:
法门不同之文: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依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惑证真,然后证果了脱六道生死轮回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我们真信切愿,称佛名号,仗佛力救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为特别法门。
印光大师特别慈悲,一再讲:我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与通途教理相混。
特别在哪?完全依靠佛力。凡夫有何自力?只有无始劫以来的业力。并提出两种深信:
印光大师言「两种深信」之文: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故此,印光大师云【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意思是你不要惊讶“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就超越到十地菩萨,因为这六个字里边,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包含在内。
省庵大师说:不用三祗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
所以印光大师最后劝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重点掌握
一、背熟或熟读通途与特别法门判之文,回答什么是通途法门?什么是特别法门?
答:通途与特别法门判文: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二、通途与特别法门中,我修的是哪个法门?
答:我修的是特别法门。因为特别法门完全依靠佛力。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只有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力,称念佛名,今生才能成就。
2018年2月7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净土宗的宗旨非常重要,寺院一百多套书都在解释净土宗的宗旨,若一百多套书你不熟悉,但能记住这四句话,并依这四句话修学,说明你明白净土宗的教理了。
净土宗宗旨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法门是弥陀愿力救度的法门。其它法门都是众生自力修行的法门。
什么叫救度?救度是不讲任何条件的。比如房间里着火了需要救,拨打119,就有消防车来救啦。
人得重病了需要救,拨打120,救护车就来救啦。
那我们凡夫众生都有贪瞋痴烦恼重病深深的侵害我们,善导大师用“水火二河深广无边”来形容我们这些在六道苦海轮回的病人,更需要大医王阿弥陀佛的救度。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四句话进行解释。
第一句:信受弥陀救度。
我们把“信受弥陀救度”六个字拆开来学习:信/受/弥陀救度/
一、信——相信,信仰中的“信”很重要。俗话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有初信、相信、深信。
1、初信: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1)信因果:讲到因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晨未到,时晨到了必定要报,确实是这样,因为佛教讲的因果是惯穿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说:假使千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果的全称叫因缘果报。若一个信佛人,不相信因果,那不算真正的信佛人。能相信因缘果报,那处世之道也能做好。比如有人对你好,前世结过善缘;有人对你不好前世结的是恶缘。再比如有人诽谤你说明你前世口业修的不清净曾经诽谤过人家,这样就会常思自己过,莫论他人非。
常听莲友说老头障碍我学佛,那是因为你障碍过人家。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2)信六道轮回
相信人生有来世,不是一死百了,而是生生世世轮转在三界六道。
按照佛制的“五戒得人,十善生天”,那我们连五戒都做不到,下一辈子必堕三恶道,想想人生都这么苦,堕畜生饿鬼地狱道,可怕不可怕啊。
而六道轮回也贯穿于因果,能严守五戒是因,来生能投胎转世人道是果。假设连五戒也做不到的话,那来生将堕三恶道,我们生在末法五浊恶世,五戒根本就修不来,下辈子转人难啊,想想看我们吃了多少众生肉还没有还呢,吃肉就等于简接杀生,如果不念佛来生必堕三恶道,且堕地狱道者甚多。
所以佛说人生难得,得人生如爪上土,失人生如大地土;得人生犹如盲龟穿浮独木孔;得人生如高山垂线,高山上垂下绣花线,山下放一根绣花针,而这条线正好要穿到针眼里,说明转人难啊。所以,我们今生得到人生,闻到佛法,一定要老实念佛,此生成就佛果。
2、相信
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天天在说法,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最大的乐就是无量寿命,彻底的脱离六道轮回。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经过兆载永截的修行,为我等众众建的,念佛就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
3、深信:善导大师二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眾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只有造罪的业,依靠自己根本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永远在六道轮回,且在三恶道时多。深信阿弥陀佛的广弘誓愿决定能救我出离生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所以善导大师说【如来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淹没在水里的人,才需要有人赶快来救度他;岸上的人平安,是不需要急救的。
那我们是不是淹没在水里的人呢?肯定是嘛。头出头没,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问题是你自己得承认你是在苦海里,才能接受弥陀的救度。
以上讲的是信。接下来看学救度。
二、救度
1、净土宗是救度的佛门,不是修行的法门。
2、救度是不需要条件的。比如屋子着火了,还需要讲条件吗?
3、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
什么是主动?在我们乐不思蜀的还在六道轮回,以为本来就是应该这样,还不知道是自己迷惑颠倒,还不知道有极乐世界可以让我们往生成佛,法藏比丘就主动地为我们思惟发愿修行成就了极乐净土。
平等,阿弥陀佛把成佛功德平等的布施给十方众生。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无条件,没有任何条件,阿弥陀佛说只要你同意,然后念我名字就可以。
救度就好像我们掉进大海快要淹死了,阿弥陀佛跳入大海把我们背在背上,抗在肩上,迅速救我们离开大海。
我们就是生活在苦海中嘛,问题是你要承认你生在苦海中,才能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呢!
三、接受,受—接受、受持、领受。接受什么呢?接受弥陀的救度。
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能否得以救度?
一者看救度者——阿弥陀佛——能否救我们,阿弥陀佛有没有救度我们的能力和慈悲心。阿弥陀佛具备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呢?肯定具备嘛!阿弥陀佛经过五大劫的思维,兆载永劫的修行,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些苦恼的不会修行的凡夫众生。
二者看被救度的凡夫众生,就是我们这些罪恶生死凡夫接受不接受救度呢?肯定接受嘛,一直在生死海里生生死死的轮回,有来救我的那当然要欢喜接受呢。
怎么样接受呢?就是下一句专称弥陀佛名。
四、第二句:专称弥陀佛名
专:就是不论行住坐卧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接受啦,决定往生。
那你要想东想西的,阿弥陀佛,我还要自己再去诵《地藏经》消业障后再来念佛;我要诵《楞严经》开悟后再来念佛,那就不叫专称佛名。
专称这句名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请看第三句
四、第三句:愿生弥陀净土
只要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念佛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就做到了。
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不是希望在这个世间做大富翁或者在这个世间活一百岁,也不是希望下辈子来做个有钱有势的人。而是为了往生西方净土。
结果是什么呢?看下面第四句。
五、第四句:广度十方众生
我们成了佛,那广度十方众生,易如反掌的事。
若不成佛,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空口说白话。不成佛靠什么度众生呀?靠禅宗,靠密宗,不对机嘛,众生的根机不行。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九法界众生离开念佛法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度众生。
通过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一定要把净土宗的宗旨铭记在心多思惟,能让我们增加法喜,感觉到净土法门真的是很殊胜,我们的往生真的是个个有分。
因为阿弥陀佛就是怜悯我们这些不会修行的众生,才发慈悲心要救度我们,他把救度我们的功德圆满后都放在六字名号中,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相信”“接受”。而“相信”和“接受”的方法就是“专称弥陀佛名”,而称名就是为了往生弥陀净土,就肯定能往生,往生以后决定能成佛,成佛以后决定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六、最后强调:净土宗的三资粮顺序是“信、愿、行”。
而净土宗的宗旨把三资粮的顺序排为“信、行、愿”。这样的顺序安排更能显示我们依止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念佛人,完全仗佛力,毫无自力。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先把命保住,因为念佛法门是不死的法门,是往生的法门,是佛给念佛人保证“临终来接引”的法门,佛接引我们是去“往生”而不是“往死”,先念南无阿弥陀佛把命保住,保下命来去哪里呀?“愿生弥陀净土”。
比如:有个人一时想不开跳入大海,但是在生死关头后悔了,大声呐喊“救命啊,救命啊”,有人奋不顾身的跳下去,一把揪住把他救上来,放在海边沙滩上,当吓晕了的他醒过来一看,呀没死?这就是喊救命呀先保住命。然后想去哪儿呀?她也可能说,我那个家太苦,苦到我都不想活了,不要回去了,是你救了我一命,就让我去你家侍候你报达你的救命之恩吧。
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就像那个落水的苦难众生,先喊“南无阿弥陀佛”,弥陀老爸我不想生生世世轮回快来救我,阿弥陀佛应声而现,保我们平生得安稳,是不是保住命了?命保住了,去哪里呀?愿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就更能显明不用我发愿要去西方极乐净土,是念佛就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这是阿弥陀佛大弘誓愿的加持力。
所以我们老老实实的念佛,不显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做到:
信受弥陀救度,不怀疑;
专称弥陀佛名,不夹杂;
愿生弥陀净土,不退转;
广度十方众生,必定成。
以“信因果六道轮回,为入佛之初门,以了脱生死为末关”,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究竟的目的,这个目的达到了,说明世间没白来一趟。否则就是白穿了几十年衣服,白吃了几十年的饭。
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重点掌握
一、熟背净土宗的宗旨,多思惟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因为我相信、接受、专称佛名,所以我往生有分。
答:净土宗的宗旨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二、“信受弥陀救度”中的信指哪几点?
答:信受弥陀救度中的信
首先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常思惟,不信佛念佛,必堕三恶道。
相信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只有造罪的业,依靠自己根本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深信阿弥陀佛的弘誓愿力,决定能救我出离生死苦海,直入涅槃。
三、“信受弥陀救度”中的受,指接受弥陀的救度,怎么接受呢?
答:
一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二是不求人天福报,专求往生极乐净土;
三是不论行住坐卧,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四、净土宗宗旨中“信、行、愿”排序有何意义?
答:其意义在,我们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念佛的人,完全仗佛力,毫无自力。更能显明不用我专门发愿要去西方极乐净土,是念佛就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这是阿弥陀佛大弘誓愿的加持力。
2018年2月8日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一、净土宗特色
所谓“净土宗特色”,就是我们这个宗派所特有的、别的宗派没有的,这才能叫特色。
特色一: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的“称名”两个字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
那么依据什么称名呢?
依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根本愿“念佛往生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之一“本愿称名”。
什么叫本愿称名?就是不论你有没有功夫,不论你戒律有没有清净,不论你有没有发菩提心,不论你有没有断除烦恼......一切不论。你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顺了佛的本愿,就百分之百往生,就是乘上了佛的愿力,这个叫本愿称名。
有人讲:“你虽然念佛,如果持戒不清净,那么你念佛也没有用。”那就是持戒的称名,不是本愿称名。
还有人讲:“我虽然称名,如果没有发菩提心,那称名也没有用。”这叫菩提心的称名。
还有人讲:“我虽然称名,如果没有断除烦恼,那称名也没有用。”这叫断烦恼称名。
还有人讲:“我虽然称名,如果没有禅定功夫,那称名也没用”,这叫禅定称名。
净土宗的称名是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不论功夫深浅,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发不发菩提心,不论你断不断烦恼,不论你能否禅定,不论出家在家,一切身份不论,只论口称名号。
口称名号就乘佛愿力,就决定往生,这就是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
特色二:凡夫入报
“凡夫入报”为什么是净土宗的特色呢?首先要明白本愿称名是凡夫为本的。显明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是为了救我们这些不会修行的凡夫众生。
所以,祖师讲:「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本来为了救度凡夫,附带地为了圣人,阿罗汉、菩萨也到净土去,他们是附带照顾的对象,凡夫是根本、主要的对象。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阿罗汉已经离开生死了,他们不到净土去,也没有多大的妨碍,他们去净土,就更加能快速成就了。
我们在苦海生生死死的轮回流转,急需救度,当然弥陀主要是为了救度我们了。
我们业障深重、心境散乱、罪业不净,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所以说我们是“凡夫”嘛。凡夫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
所谓“入报”,你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仗佛本愿,所得到的利益是怎样的呢?不是往生凡圣同居土,不是往生化土,而是往生到弥陀的报土。
“凡夫入报”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专门楷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凡夫的罪业那么重,没有修行境界,怎么可以到佛的报土呢?因为他靠的是弥陀的本愿称名的缘故。
极乐报土是如此高妙的境界,凡夫如何能往生呢?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设了一个问答。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乘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说明我们这些罪垢、业障重的凡夫能往生“报法高妙”的极乐世界,不在我们凡夫这边,而在于称名念佛乘上阿弥陀佛的大愿力,“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托阿弥陀佛的愿力作为强缘,所以“五乘齐入”。“五乘齐入”则是上到等觉菩萨,下到五逆凡夫,都平等往生到弥陀报土。
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明白: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说我们凡夫只能往生到凡圣同居土,那是天台宗的净土思想,不是我们纯粹的净土法门。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极乐净土是报土,但是凡夫去不了。这是唯识宗的净土思想。
特色三:平生业成
“平生”是指我们现在活着的时段,它是相对于临命终而言的。
“业成”的“业”就是往生净土的净业,这件事情成就了,不再改变了,完成了,叫“业成”。像我们现在身体还好好的,我们往生这件事,已经是决定了,这就叫“平生业成”。
什么叫“临终业成”呢?临终的时候成就往生。他这一辈子都没有遇到佛法,都没有念佛,一直到临终的时候,才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就像《观经》下品下生的人,他念了十句佛号,佛来救他了,阿弥陀佛显现在空中,他随着阿弥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叫“临终业成”。
莲友们,南无阿弥陀佛!参加我们群里学习的莲友,都不是临终业成的。而全部都是平生业成的。因为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每一位都是“平生业成”,我们往生西方的事现在就已经定下来了。至于临终是怎样的死法,那都没有关系。
我在与莲友们分享法义时,常爱举的例子就是“假如我现在出去急急忙忙的过马路,一不小心被汽车撞死了,马上就往生了”。
因为我们是现在活的好好的往生之大事业就定下来了。经言“十念者名业事成办耳”往生的事已经成办了,已经是决定往生的身份了,只不过是我们世间的缘还未了。
特色四:现生不退
通途法门讲的“往生极乐世界,到那里达到不退转,然后慢慢地修行,只进不退,慢慢成佛。”这不是净土宗的观念,这是一般通途法门的观念。
净土宗的特色是: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以凡夫之身,获得不退转的果位。我们世间缘了后一到极乐世界,就快速成佛,不用再慢慢的修行了。
故天亲菩萨《往生论》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就是速成佛。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第二十二愿,就是我们的快速成佛愿。
二十二愿说往生我国的人: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什么叫“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常伦”就是平常次第的、一般性的,从初地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慢慢修行。
但是,阿弥陀佛说了“到我的极乐世界,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你不必这样”,是超过了。
就好像上楼,是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三个台阶,一层楼、两层楼、三层楼,那就是一般性的。
如果是坐电梯的话,一百层,“唰”就上去了,不要一步一步地上,这叫超越。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经过五十一个阶位慢慢地修习。在这个娑婆世界现生不退,到了极乐世界,“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直接升到楼顶上,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无量寿。
但是并不是显现佛的果位,因为极乐世界只有一尊佛,所以退而显现为一生补处的菩萨,所以叫“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不要等到明天,不要等到第二念,当下、现在、立即,这叫现前。立即就能够像普贤菩萨大愿王,回入娑婆展现的大愿之德,叫做“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所以,净土法门很超越,这是净土宗的特色。所以,印光大师把净土宗叫特别法门。
其它宗派解释净土宗都是比较迟缓,比较艰难,比较不容易,比较没有这么殊胜。
所以,印光大师譬喻我们专修念佛人是“譬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
印光大师说:我们念佛的人就好像太子堕地,我们的父亲是阿弥陀佛,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的儿子,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子堕地,种性超过二乘之上──我们的种性超过阿罗汉、辟支佛,直接进入菩萨的位子。
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一切功德我们都具备,但我们称为菩萨,因为一个国土只能有一尊佛,我们是等觉菩萨。
二、总结净土宗的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四句话的关系,可理解如下:
1、“本愿称名”是因;“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是果。
2、前二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为根本纲宗,后二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明今生殊胜的利益;
3、又前一句“本愿称名”为因地修行方法,后三句“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为殊胜的成果利益。
4、四句可收为二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
5、本愿,明教理;称名,明行法;凡夫,明摄机;入报,明果益。
三、简单解释净土宗之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机、教、行、益」,即:造罪凡夫,以弥陀本愿不虚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极乐报土。
[平生业成]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
[现生不退]是于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不需要到了极乐世界再慢慢的修。
重点掌握
一、熟背净土宗特色。
答: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二、简单理解四句特色中每句的意思
答:
本愿称名:是指依第十八愿之根本愿,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凡夫入报:是指凡夫依弥陀本愿称名念佛,直入弥陀报土。
平生业成:是我们念佛人还活着的好好的,往生之业就决定了。现生不退: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以凡夫之身,获得不退转的果位。
三、净土宗四句特色的关系
答:净土宗特色的四句话的关系:
1、本愿称名是因,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是果。
2、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为根本纲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表明今生殊胜的利益;
3、本愿称名为因地修行方法,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为殊胜的成果利益。
4、四句可收为二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
四、分别叙述净土宗特色的“教理”“行法”“根机”“利益”各指什么?
答:净土宗特色的“教理”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即第十八愿;行法是指专称弥陀佛名;所摄受的根基是罪恶生死凡夫;所得到的利益是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五、回答以下问题
1、问:五乘包括那些?
答:五乘包括: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天道众生、人道众生。即上到等觉菩萨,下到五逆十恶罪人。
2、问:为什么凡夫能入报土?
答:因为专修念佛的人是依阿弥陀佛的本愿作强缘。所以能直入报土。
3、问:我们专修念佛人临终用不用助念?为什么?
答:我们专修念佛人临终根本不用助念。因为平生往生之业已达成了。
2018年2月9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赞佛是称赞阿弥陀佛;赞佛偈是称赞阿弥陀佛的偈子。印度叫偈子,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诗歌。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赞佛偈原文是: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善导大师的赞佛偈总摄净土宗正依三经《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的根本教理“念佛得生极乐净土为宗”;
显明阿弥陀佛、释迦佛、一切诸佛的出世本怀“救众生出苦海脱离生死轮回”;
同时又指出“五浊众生修行的根本方法“念佛”;目标“往生极乐”;利益“不退成佛”。
前三句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是根据《观经》第九真身观所造的句,真身观是《观经》十三定观的最高峰,也是整部《观经》从观佛导入念佛的重要转点。
那是因为第九观真身观,一直观到阿弥陀佛的真身大放光明,光明虽然是普照十方世界的,但是只摄取念佛众生。
故此《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说明阿弥陀佛无量光明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大师怕众生疑惑又设了问答。
问:既然佛心平等何以只摄取念佛的众生?
答:这是因为念佛——专称弥陀名号,顺应了阿弥陀佛本愿,与阿弥陀佛的缘特别亲、特别深、特别强的缘故。从而“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弥陀众生,常相亲近,一体不离。平生之时即已摄取,直至临终之最后仍然不舍”。
又,弥陀身色如金山,身体比成山说明阿弥陀佛的身体大如虚空;身体比成金说明六字名号功德如金一样珍贵,其实比金贵重多了,犹如摩尼宝珠,只不过是用了我们世间珍贵的金子做比喻好让我们凡夫听的懂。
相好光明照十方,说明:一一好放出无量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唯有念佛蒙光摄,由真身观,观到只摄取念佛众生,故唯觅念佛往生人。
当知本愿最为强:此句由真身观,观到只摄取念佛众生,直接就联想《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本愿是让称名,而真身观,观察到依本愿,专称名号的众生蒙佛光的摄取,而称名又是易行极致之法。
后四句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又由阿弥陀佛的本愿专称名号联想到《阿弥陀经》六方诸佛的证诚,这样三经义理就完全成为一体。显明简易殊胜的念佛因果:专称名号为因,往生西方报土为果。
接下来详细解释:
(1)六方如来舒舌证
在《净土三经》及《大经》都说十方诸佛伸广长舌证诚。
其实《阿弥陀经》的另一个异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也是十方诸佛证诚。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释言: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
念佛不生,佛舌坏烂:《观念法门》释言「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2)专称名号至西方:专称名号,乘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往生到净土时,即花开见佛,听经闻法,十地愿行自然就彰显出来啦。
(3)十地愿行自然彰:十地各有愿行。依佛力故,闻法之时十地愿行自然而彰显,速疾证平等法身。
十地愿行自然彰,是因为佛力加持,自然而然的就彰显出来啦。
重点掌握:
1、熟背赞佛偈
答: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2、善导大师的赞佛偈出自何处?
答:出自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
3、这首赞佛偈总摄什么?显明什么?指出什么?
答:总摄净土宗正依三经的根本教理,即:念佛得生极乐净土为宗;
显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的出世本怀“救众生出苦海,脱离生死轮回”;
同时又指出“五浊众生修行的根本方法就是念佛;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的利益是不退成佛”。
4、背诵或熟读《观念法门》中善导大师对“念佛不生,佛舌坏烂”的解释文。
答:《观念法门》释言: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2018年2月12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一、回向偈
这首回向偈用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解释,不是以我们念佛的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请阿弥陀佛到时候来迎接我们。而是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所有众生,包括六凡四圣。
而阿弥陀佛救我们是平等无冤亲、无亲疏的差别。不管有缘无缘、跟我们亲或不亲,都平等回向给每一位众生。
因为我们是大乘法门,大乘就是要利益他人、利益所有众生。所以,早晚课或共修后都要念“回向偈”。
二、解释:
所谓“回向”,是还转一个方向。比如说,有的人一开始求人天福报,我们告诉他:“念佛不是求人天福报的,你应该求生净土啊。”哎,他就转折了,变成求生净土了。
然后他又执着说:“我念佛的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我们再跟他说:“念佛不是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佛,而是领受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领受阿弥陀佛成就的六字名号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的功德回向给我们念佛众生”。那么他就从自我执着的方向转到弥陀的救度了,这就完成了根本的回向了。
一定要记住:回向是弥陀要救度我们,这个叫做他力的回向,由佛的力量所成就的名号,回向给我们众生。
愿以此功德:是指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愿力,以他所累积的功德全部摄于一句六字名号中来让我们念。
故此,我们念佛一定有功德。一句有一句的功德,两句有两句的功德,句句都是无上的功德。这里是指所念的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具足的功德。
平等施一切:将弥陀名号功德平等布施回向给十方所有的众生,所以叫做平等施一切。 不论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虫虫蚂蚁、蜎飞蠕动.......通通都包含在内。
同发菩提心:净土宗的「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往生就能成佛,所以,愿往生净土的心,就是净土法门的菩提心。
净土法门不必另外再去发菩提心,闻说阿弥陀佛,信受弥陀的救度、回心转意愿往生,这种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念佛人共同发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往生安乐国:念佛使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个安稳、快乐、没有六道轮回、「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国土,所以说是「安乐国」。
念佛的人即使没有特别念回向偈,这样对祖先、历代宗亲、冤亲债主,都有回向的功能。
本来念佛,即使不知、不求,也自然具有超度祖先、庇荫子孙的功能,能够化解冤亲债主,是可以不必特别对我们的祖先、子孙回向的。
但因为我们是大乘法门,我们的心愿无量,就以这首“回向偈”,将心愿表达出来。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补充(作为参考):
念佛堂回向参考
愿以此功德:
回向给:亡者:×××、×××。请阿弥陀佛愿力接引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回向给:×××、×××的怨情债主,請阿弥陀佛愿力接引他们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回向给病人:×××、×××,请佛力加持他们信佛念佛,早日恢复健康!平生健康安稳,命终得生极乐。
回向给考生:×××、×××。请佛力加持他们信佛念佛,刻苦学习,临场超常发挥,考上理想的学校。
回向给孕妇:×××、×××。佛力加持她们信佛吃素,老实念佛,胎儿及母亲平安,足月顺产。
回向给:全体莲友及其家人,祈愿佛慈加佑,消灾免难,增福增寿,六时吉祥,所求随愿,称念弥陀、得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以上是我们念佛堂回向文,仅做参考。一般遇亡者要回向49天。)
重点掌握:
1、愿以此功德中的“功德”是指什么?
答:愿以此功德中的“功德”是指弥陀名号功德。
2、平等施一切是指什么?
答:平等施一切是指名号功德,平等布施回向给十方众生。
3、不念回向偈,我们的历代宗亲能受益吗?
答:能。
4、为什么要回向?
答:因为我们是大乘法门,大乘就是要利益他人、利益所有众生,所以,早晚课或共修后都要念“回向偈”。
5、为什么叫他力回向?
答:因为是弥陀要救度我们,是由佛的力量所成就的名号,回向给我们,所以叫做他力的回向。
6、平时我们共修怎么样回向?
答:念佛结束后把要回向的事表述完后,统一念回向偈。
7、弘愿寺的回向词:
答:弘愿寺的回向词是“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因每天回向的名单特别多,时间上不能一一念名单,所以在回向偈前面加: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佛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
今有众莲友至心称念弥陀圣号,愿将四众弟子念佛功德回向给所有祈福佛事的莲友及其家人,祈愿佛慈加佑,诸弟子及其家人,消灾免难,增福增寿,六时吉祥,所求随意,称念弥陀、得生极乐。
然后共同念“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2018年2月13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念佛之所以往生决定,那是因为我们修的是第十八愿,完全仰靠阿弥陀佛愿力的救度。
但常听人对修的比较杂的人说:某某人啊你修的是“第十九愿是要门比较难,今生往生不定。”
或者讲:你修的是第二十愿,今生只跟阿弥陀佛结了个缘,今生不能往生,但阿弥陀佛永远会跟着你,下一生、下一生、下下一生.....机缘成熟后你修学第十八愿才能往生。
这一听是不是有点糊涂?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如何理解《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阿弥陀佛发的“摄生三愿”
《无量寿经》摄生三愿指“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三条愿。
什么叫摄生三愿?
摄生三愿的意思就是摄受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条愿。
为什么这三条愿讲摄生三愿呢?是因为这三条愿里都有四个字“欲生我国”。意思是“你要往生我的净土,你要愿意往生的话,我怎么保证你的利益”。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从这个世界到极乐世界去的,是三条关键的路线,所以就称为“摄生三愿”。
摄生三愿有两个类别:当机愿和结缘愿。
1、当机愿
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所谓当机愿,就是说你今生听到这个愿,符合这个愿的内容的话,你今生就可以了脱生死。为什么当机愿有两条愿?一个叫真实愿,一个叫方便愿。
1)真实愿是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是没有隐瞒的。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我如果成佛的话。“十方众生”直接就讲“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你相信我,你依靠我,你真实地,不要怀疑,“至心信乐”,愿意往生我的净土。
念佛怎么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意思,是说就你的根机、能力,能念多少念多少,一向专念,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辈子一向专念,哪怕临终只念十声、三五声,都算“乃至十念”,这样都可以。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如果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弥陀佛保证我们这辈子决定往生。“若不生者”四个字,特别干脆,没有任何含糊。这是当生得到的利益。这样的人,是跟阿弥陀佛因缘非常成熟的,一听到这句名号,就“至心信乐”,不怀疑,也没有绕弯子,这种人还是不多的。这条愿叫“念佛往生愿”是真实愿。
2)方便愿是第十九愿,是靠修行种种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还没有专修念佛,这就是第十九愿的根机,这种人就再给他发一条愿。第十九愿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条愿叫“临终来迎愿”。
阿弥陀佛说他成佛的时候,这些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是一般通途大乘法门的修行方法,但是要想成佛,谈何容易?太难了;就把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转过来——“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要想成佛的话,到极乐世界来,保证能成佛的,所以他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毕竟他还没有完全专修念佛,不是完全仰靠佛的愿力,而是靠自己的种种善事功德回向,他心中不是很有把握。阿弥陀佛就说:“你不用担心,即使这样,你临终的时候我一定现前来接引你。”既然讲到临终接引,当然也是这一生的事情,不会等到第二生。所以,如果发了菩提心,修诸功德(定善、散善,三学六度万行都的修,是我们前面学的要门,难行道,自力门,圣人根机的修行),又至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百分之百往生,没有任何疑问。所以,这条也是当机愿。
2、结缘愿是第二十愿,所谓结缘愿,就是说今生还没有解脱的人,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放弃他。
第二十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就是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知道了有西方极乐世界。
“植诸德本”也就是种诸善根的意思,修行种种的善事功德。
“植”就像种树一样,“本”就像种子一样,就是种植善根,根已经种下去了,但还没有发展起来,因为他还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来生,阿弥陀佛会用愿力加持他,迟早会让他发愿求往生——“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到他这个心发起来了,不再是简单的“闻我名号,植诸德本”,而是把心发到“至心回向,欲生我国”,那时候就必然满他的愿——“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这条愿叫作“系念果遂愿”。就是说,只要闻过阿弥陀佛名号,念过阿弥陀佛名号,想过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即使漏掉了,来生一定把你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结缘愿,是在后面作保障的。
你只要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字,比如为了发财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到庙里拜拜,求身体好,也没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人,阿弥陀佛说:“你第二生、第三生、生生世世,我都会跟着你,一直把你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这辈子只要念过一声佛,烧过一炷香,合过一次掌,磕过一次头,通通算是跟阿弥陀佛结了个缘,这叫作结缘愿,这条愿就是第二十愿。
这三条愿,没有一个遗漏的,
第十八愿根机的人,你真实念佛,一向专念,根机成熟,今生保证你往生;
第十九愿根机的人,即使没有专修念佛,你诸行回向,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也保证临终来迎接你,肯定往生;
第二十愿根机的人,即使求人间福报、不求往生的,念了一声佛,下一生还要让你来往生,“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不达到这个结果,不圆满佛的本心、本怀、愿望,他绝不成佛。
正如《庄严经》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我成佛的时候,名字叫无量寿,只要有人听到无量寿佛名号的,通通来往生,不在今生就在来生。有时候在大街上贴着“南无阿弥陀佛”,这就结了很多缘;从念佛机中听到一句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结了缘;小孩子看到出家师父合掌念一声阿弥陀佛,这都结上缘了,将来必定成佛。这都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法华经》言: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所以,这三条愿特别圆满,也特别慈悲。
莲友们可喜的是像我们今生遇到第十八愿,能坚信念佛往生,在过去世已经把第二十愿、第十九愿都修过了,就像《无量寿经》言:“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
莲友们,我们能坚信念佛往生的人,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一定要把握今生,老实念佛,当生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重点掌握
熟读摄生三愿,说说你修的是哪愿?
一、真实愿,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方便愿,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三、结缘愿,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2018年2月14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六字洪名指“南无阿弥陀佛”。
名包万德,这里的万不只是数字多而已,而是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三千种文译,所以的佛菩萨、经咒功德全在六字名号中。
善导大师解释六字【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信心、发愿 、修行具足。
善导大师解释南无就是归命、发愿、回向──就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归命、发愿回向的众生“阿弥陀佛即是其行”。对净土宗来讲,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行,“行”就是道路,阿弥陀佛就是我们修行的道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他的修行给我们了。阿弥陀佛的修行给我们了,那我们可是大修行啦。所以,念佛人叫不修而修,因为念佛故,所有的修行都在名号内呢。我们虽然没有修行,但阿弥陀佛有,我们虽然没有功德,但阿弥陀佛有,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具足无上功德,就能够往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信愿行具足。
南无阿弥陀佛展开就是第十八愿,再展开就是四十八愿,再展开就是《无量寿经》,再展开就是《净土三经》,再展开就是三藏十二部,再展开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即信、愿;阿弥陀佛即行。
乘车喻。比如,过来一辆车停在你面前,司机问“去不去北京?”,去,你就上车啊,你上车了就是南无车,并相信车能把你载到北京,就是信和愿都有了。上车后就稳稳地坐车上不用动了,车行走的行走速度就是你的行走速度,行也有了。你睡着了照样能到达目的地。我们念佛人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阿弥陀佛的修行就是我的修行,即使昏谜了,临终时阿弥陀佛也会把你叫醒,极乐世界终点站到了,乘莲胎往生佛国吧,对不对。
[南无阿弥陀佛]不解释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都把它当成咒语,一解释啊皈依阿弥陀,皈依无量寿,皈依无量光。
南无阿弥陀佛包括了三藏十二部,三藏十二部看完了,也是让念佛呢,法然上人读遍大藏经,最后开悟了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故此,印光大师言“一代教法皆念佛法门之注脚”(经咒都是在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了)。
印光大师言:“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庆)无不尽”。
你把《大藏经》读完了,也是念佛了,那我们现在就不要那么麻烦了,读《大藏经》还要花很多时间呢,干脆直接念佛就好了,直接从南无阿弥陀佛入手,少走很多弯路。
“六字名号,名包万德”不是那个法师说的,是佛说的。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八万四千法门通通的都包括在净土宗内。
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法门都有了,我们还要学别的吗?那不是很可笑吗?
历史上开悟的祖师智者、永明大师分别为天台、禅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号称中国的释迦牟尼佛,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从其他宗派开悟后导归净土,永明大师最有名的写了四料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就像善导大师说的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微风一吹,八万四千毛孔通通的都开悟啦。
永明大师一天念十万佛号。智者、永明大师示现什么呢?示现从其他宗派开悟后念佛求生净土,说明“万川河流西归大海,八万四千法门最后导归净土”。即“诸宗汇净土,万法归念佛”,就象大海里面容纳了各个川的河水一样。净土法门里面有戒、有定、有慧,有密,有教,有禅,有忏悔,灭罪、治病,断烦恼、去瞋恨、消愚痴、现当二益、圆融机智都包含在六字名号当中。
而六字名号人人都会念,说明净土宗念佛法门是最好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说戒:精进念佛之人,得到佛力的加持,自然而然地就断荤、断欲了,是不是六字名号中有戒啊;
说定:“阿弥陀佛是无上大定,楞严大定”;如果不念佛,即使你能老深入定一个月,对于往生净土来说也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说慧:“念佛可以开智慧,念佛人智慧、福德具足”,三皈依中讲皈依佛两足尊,两足尊就是智慧和福德具足。“戒、定、慧”是不是都在六字名号中?
说圆融:六字名号是最圆融的;
说治病:南无阿弥陀佛是无上阿伽陀药,无病不治;什么叫阿伽陀药?就是普治一切身、心疾病,特别是能治我们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之大病;
说忏悔: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断烦恼: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清静光扫除我们的烦恼;去瞋恨: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欢喜光扫除我们的瞋恨;消愚痴: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扫除我们的愚痴。现当二益: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摄取我们平生得安稳,命终生极乐!
说灭罪:《观经》里面说“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善导大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非常干脆、彻底、恳切。我们被八万四千根贪嗔痴的绳索捆住了,如果靠我们自己修行,慢慢去解这些疙瘩,那才叫「剪不断,理还乱」。如果你是大彻大悟,可以用智慧剑来把自己贪嗔痴的绳索一根一根割断,就解脱了。对我们来讲,这把智慧剑我们没拿到。可是,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要自己来砍这个绳索,当下阿弥陀佛就抽出他六字名号的宝剑,咔嚓下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智慧宝剑,就把我们的八万四千根绳索,根根都给你断掉,一根都不会捆住你。多自在!
所以,莲友们啊,一定要明白;念南无阿弥陀佛才是大解脱,大自在,大安慰!如果不念佛,靠我们自己修行到什么时候?能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根本就不要我们动手,阿弥陀佛就是卫兵,站在我们念佛人的旁边,你只要口称名号,当下无量光明,斩除我们的罪障。
故此善导大师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斩群邪之宝剑、是破地狱之猛将、是照黑暗之明灯、是渡苦海之慈航、是出轮回之径路、是脱生死之良方、是成佛之秘诀、是换骨髓之神丹,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一千七百葛藤(被爱欲纠缠不清的葛藤)一刀斩绝。是无上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
说禅:佛经里面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说教:“阿弥陀佛是密教显说”;
所以我们在念佛堂常看到“净土法门统摄禅教律,高超禅教律”。
蕅益大师说的更直接“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不但统摄,而且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阿弥陀佛是佛王、法王、大愿王、是医王、药王、一切功德之王。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故《大阿弥陀经》言:「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是「光中之尊」。所以古大德言: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当今末法时期,也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唯一的救命稻草。莲友们我们要记住“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命,不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没命啦,要说有命也只有轮回的命。我们念这六个字,见这六个字,就要想到这六字名号是能救我命的佛,是本愿成就的佛,是救度众生的佛,是平生摄取的佛,是临终来迎的佛。这样心生法喜方可做到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像印光大师说的:[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时刻把每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都当做临命终时。不敢懈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号称智慧第一的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法然上人,一生读了五遍《大藏经》、八遍《观经疏》,最后读到善导大师的一心专念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忽然开悟了,由原来的一天三部《弥陀经》都不念了,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古大德云千悟万悟悟不到,悟后一句佛名号,悟后不念佛,肯定没开悟!悟了一辈子,啊原来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上人预知时至往生前,他的弟子说:“师父您快要往生了,把你一生修学的心得给我们写下来吧”,法然上人写下了《一枚起请文》[欲信念佛之人,纵使能学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钝之身,如同无智之辈,勿现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
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印光大师奉劝我们[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之外。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我们看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善导大师更是谦卑:他说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提出二者决定深信文: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各位莲友,看看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乃至印光大师,同是弥陀势至化身再来,同是现生证入三昧,同是才学智慧高迈;同以净土法门为专宗,同以弥陀本愿为根源;故其净土思想,是净宗正脉、净宗标准。
再看看历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大师,研究了一辈子《楞严经》,从《楞严经》开悟后念佛求生净土。
蕅益大师号称八步道人学禅、学律、学天台、学儒家,最后统统舍掉,然后归行净土。
弘一大师年轻时琴棋书画,什么都学呢,又学律宗,到最后还是归到净土。
对比祖师大德,我们没有理由不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难道我们比祖师大德还聪明吗?再说华严会上四十一位登地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还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呢,难道我们比菩萨还聪明吗?
所以,我们要像印光大师说的一样,把自己聪明智慧,抛于东洋大海之外,学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必定成就。
重点掌握
一、背熟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的解释。
答:善导大师解释六字【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信心、发愿 、修行具足。
善导大师解释南无就是归命、发愿、回向──就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对于归命、发愿回向的众生“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二、引用佛经或祖师证言证明“六字洪名,名包万德”
答:
《大阿弥陀经》言:「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是「光中之尊」。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八万四千法门通通的都包括在净土宗内。
善导大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印光大师言:“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
2018年2月15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半月的紧张学习,各位师兄辛苦啦!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经过一个月半的学习告一段落,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的内容用“一、二、三、四、五、六”总结为「一个根本、二种深信、三部经典、四句特色、五种正行、六字名号。」
一个根本
第十八愿是我们净土宗立宗的根本。没有第十八愿,谈不上净土宗。
净土宗正依经典《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三部经都归结于第十八愿。
故此,善导大师《观经疏》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弥陀经》一日七日文,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观经》定散文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十方诸佛证诚不虛也」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就是第十八愿的内容,所以,第十八愿叫做“念佛往生愿”。没有第十八愿,就没有净土三经,也没有净土宗,所以第十八愿是净土立宗的根本。
二种深信
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善导大师言: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二种深信讲的是净土宗的「安心」和「起行」。
任何宗派的修学都讲安心和起行。净土宗的「安心」即安在阿弥陀佛那边,拋开自己的一切,通身靠阿弥陀佛,因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靠自己修行旷劫以来没有出离之綠。
「起行」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净土宗的修行简单、容易,其结果是殊胜,因为我们遇到阿弥陀佛的增上缘。要永远记得念佛是我们的生命,不念佛我们就沒命了,要说有命也只有轮回的命。
净土宗的看破、放下、得大自在,用二种深信解释很好理解。
看破就是要把我們自己彻底的看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这个身体是什么?就是个臭皮囊、粪桶嘛,依靠自己的力量只有轮回的份,因为我们这个业力之身,就是造业轮回的,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看破自己这个造罪之身,然后就把自己彻底地放下了,放下自己念佛靠佛,相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了,况且是平生业成,在平生㓉的好好的时候往生的事就定下来了,往生决定就得大自在了。
三部经典
《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正依经曲,善导大师叫三部经为「正行专依往生经」。
我们前面学习了《佛说无量寿经》要文「第十八愿和特留此经文」特别启发念佛往生的信心。
《佛说观无量寿经》要文「下品下生章,佛告阿难文」显明唯有念佛才是释尊出世的本怀,五逆十恶的众生念佛都能往生,我们当然在得度之列呢。
《佛说阿弥陀经》要文:
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现正在说法.....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愿「三次劝愿文」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我们要听佛的话,愿生极乐。印光大师也奉劝我们“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行「一日到七日文」专复专的念南无阿弥陀佛,临终佛圣来迎接,令心不倒,即得往生。这叫殊胜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平時专修念是因,临终来迎是果;临终来迎是因,令心不倒是果;心不顛倒是因,即得往生是果。这么殊胜的因果是念佛仰靠阿弥陀佛成就的,不用有半点怀疑,我们要依法不依人。
四句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本愿「讲教理,往生的原理第十八愿」、称名「讲行法,修行的方法称念佛名」、凡夫「讲根机,弥陀救度的对象就是凡夫众生」、入报「讲利益,凡夫因念佛直入弥陀报土」,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教、行、机、益,一览无遗,不用有怀疑。
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五种正行
善导大师正助二业判中,读诵、观察、礼拜、称念、赞供五种正行,最后统统导归称名正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说明我们把纯碎的净土宗学懂了。因为“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六字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就是皈命、发愿、回向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的道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念佛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言: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重点掌握
一、填写完整以下内容:
一个根本
二种深信
三部经典
四句特色
五种正行
六字名号
二、说明什么是往生正定之业?为什么?
2018年2月16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莲友们好!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学习,三十二中讲我们用“一二三四五六”做了个小结。
今天的讲座更简单,我们只用三句话就可以把第一讲到第三十二讲的内容全部都总结进来,您很期待吧?那三句话呢?
两种深心安心
五种正行立行
一向专称为根本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感恩大家发心学习,自信教人信,真诚报佛恩。南无阿弥陀佛!
莲友:呵呵,佛明且慢,今天的学习内容还没有听够呢,没了?
佛明:对啊,没了,已经把净土宗祖师判教取舍都学完了,最后就是导归到“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啊!莲友你要觉得不够那就自己把前面学习的内容返回去仔细思维吧!
莲友:佛明怎么思维呀?
佛明:哈哈,如果你不闲我罗嗦的话,那我带你一起来思维?
安心:以善导大师的两种深信安心,首先深信自己不行,依靠自己只有造罪轮回的业。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乘佛愿力肯定能出离生死轮回。
那我们是不是要把心安在阿弥陀佛身上?所以讲“两种深信安心”。
立行:善导大师在正、助二业判中,把净土宗的五正行“读诵、观察、礼拜、称念、赞供”最后判称名为往生正业,其他读诵、观察、礼拜、赞供为助业,善导大师奉劝我们“舍助业归正业”,我们是不是以“五种正行立行”呢?
所谓的“立行”就是指建立修行方法,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叫不修而修,因为阿弥陀佛全部功德都放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中,乃至十方诸佛菩萨、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所有的经咒的功德都放在六字名号中。这是“五种正行立行”。
一向专称为根本: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念佛才是大根大本,因为念佛就是乘佛愿,乘佛愿力必往生。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那是不是要以“一向专称为根本”呢?
莲友:噢,南无阿弥陀佛!经佛明这样一说,“两种深信安心,五种正行立行,一向专称为根本”把一个多月学过的内容真是都总结了。
重点掌握
熟记净土宗行人应以:
两种深信安心
五种正行立行
一向专称为根本
2018年2月19日 佛明整理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莲友好!一个半月的学习内容,第三十二讲中用“一二三四五六”做了小结;第三十三讲中用“三句话”做了总结。
今天我们把前面的内容再浓缩成精华可用六个字做个终结,哪六个字呢?
那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感恩大家发心学习,自信教人信,真诚报佛恩!南无阿弥陀佛!
莲友:呵呵,且慢,佛明你是不是最近讲多了累了想偷懒啊?今天就什么也没讲,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结束了?
佛明:对啊,从开始学净土宗判教时,我就强调不要觉得判教学习过程难,当判来判去导归到一句佛号到时,我们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再也不要动摇了。
莲友:还想听听。
佛明:那我们就再返回去思维一遍?
南无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发愿救度众生的方法。阿弥陀佛在法藏菩萨时发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是法藏菩萨成佛以后,每一愿每一愿都已成就了的。
故此,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宣说: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偈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流通文·念佛大利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又在《阿弥陀经》亲自证明: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并请十方诸佛赞叹:闻说阿弥陀佛,专称弥陀佛名,必定能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是净土宗五祖师教判所归~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选易行道~𣆂鸾大师自、他二力判,选他力门,他力是念佛靠佛力~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选净土门~善导大师在净土门内又细判为要、弘二门,选弘愿门~弘愿门中又判为正、杂二行,选正行~正行中又判为正、助二业,送正业,正业就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世间做事时老人们也会教导要务正业,若不好好做事就会被指责为不务正业。
我们往生成佛这么大的事一定要务正业,往生的正业是什么?是念佛,念佛就必定能往生,因为念佛与阿弥陀佛发的救度众生的愿相吻合,就一定能成佛。
不但释加牟尼佛,亲自示显来五浊恶世念佛成佛,并宣说念佛法门。
文殊普贤菩萨也是念佛并劝人念佛“愿我欲临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善导大师楷定: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论你走的念、站的念、坐的念、躺的念,也就是行住坐稳四种威仪的念佛,不论你念时间长短,想起来念,就能决定往生,因为随顺了佛发的救度众生的根本愿。
不论时节久近,儒家也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闻到道的道理,晚上死也解脱了。
法然上人三选文到最后也是选“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印光大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所以,我们学法义也像读书一样,一本书要把它读溥了。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法然上人读遍大藏经,最后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对不对,一部大藏经一百多部,七、八千卷,恐怕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话又说回来,即使读完了又能怎么样?法然上人大藏经读了五遍,《观经疏》读了八遍,噢原来这么多经都是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了?明白了就放下经咒,专修念佛了。
经中也说: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就像度人过河的船一样,从此岸到达彼岸就把船放下了,你若把船背在身上就执着了,对吧。不但世间法要舍,佛法也要舍,不能什么都学,朝不保夕嘛,佛说:人生难得,人命无常,人命在呼唤间,一口气上不来就什么也没有了。赶紧念佛成佛,成佛最大的利益是证得无量寿,无量寿了,就什么都有了,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铺地,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五眼六通,成佛后可以度我们过去世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你不成佛他们都在不好的地方受苦了,成佛后不但可以度历代宗亲,还可以护佑我们世间的儿女子孙,命终后所有的家亲眷属都团聚在极乐成佛,何乐不为呢?
莲友:哈哈太好了,怪不得印光大师说三藏十二部皆念佛法门的注脚,原来所有的经教都是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那我们专修念佛就全有了,南无阿弥陀佛!
佛明、莲友:
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重点掌握
熟背如下内容: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善导大师解释:南无就是皈命、发愿、回向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的道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念佛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言: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菩萨、八万四千法门都念到了。
专念南无阿弥陀!平生得安稳,命终生极乐。
2018年2月20日 佛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