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壹导语
贰正文
叁附录
精彩的弘愿寺长廊橱窗,常常引得游人驻足观看,甚至抄写。为方便有心人,今编成单册流通。
其一至八章,主要针对普通游人,介绍佛门常识、人生实相,以及寺僧修学,列于山门两侧及东廊。九至十八章,展现本寺修持之宗风理念,列于西廊。
“素食拯救地球”“诗山佛韵”“格言警句”原拟为活动板块,内容每期更新,因橱窗面积有限,暂未上墙,今则附录。
最后公布“净土宗丛书目录”,欢迎有心深入者索请,免费赠阅。
释净宗
我爱敬亭山!
有人说:她太平凡。是的!貌若不扬,神若不惊,望之也蕴,即之也温。平缓易登的山路显示出她的平易近人,即使是年老体弱的人也可以稳步轻登。人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她的亲切,人人都可以与她亲近。她不显示威严以拒人,也没有险难以阻人。这样一座山,不正是我可以爱的吗?
有人说:她太小。是的!纵深不过数里,海拔只在百丈。然太深则易迷,高处不胜寒。何况若以形论,虽卧覆袤原,竖穿云表,仍然太低太小,不足为道。若以神取,则孤岭无倚,直冲霄汉;面前开阔,横吞四海。浅藏无尽之深,小含无穷之大,小又何足嫌!
有人说:她过于柔弱。是的!只见波状的起伏,没有崎岖的峥嵘。然而我正是爱着她的柔弱,那是母性坚韧的柔弱。左右蜿蜒的山脉,如同母亲修长柔美的双 臂,将我环抱;中间挺拔的主峰,如同母亲厚实丰腴的胸膛,由我依偎;那潺潺不竭的流水,正如母亲甘美的乳汁,供我吮汲。敬亭山,她不正是一尊活脱脱的母亲 山吗?柔以御刚,弱能胜强,然而处柔弱,化刚强,又何不美!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凡是山的形成,最初都是骨立峥嵘的,而后在天地间,经过不知多少亿万年的日月风化,才渐渐消其峥骨,现其柔姿。则“柔”乃宇宙进化的结局,“弱”是智者自处的常态,敬亭山不仅是母亲之山,也是智慧之山了。
有人说,她太朴素,没有一处娱乐设施,一点也不热闹。啊!这更是我与她心心相印之处了。我愿她永远这般的朴素,永远这般的清净!她本身便是一首完美 的诗,在其妙不可言的诗境里,人为的添加物只会显得庸俗不堪,大煞风景,还有何乐可言呢?在人类疯狂破坏环境的今天,近居闹市的她竟能如此地独善其身,保 持其完整的生态,不受污染,不被践踏,不能不说她有一种内在的神力,并拥有千千万万爱她的儿女。
敬亭山风光
有人说,以上种种都不是理由,你爱敬亭山,不过是因为住在敬亭山罢了:倘若是住在别处,不也会列出种种爱那里的理由吗?是的!然斯又何怪哉!鱼居水 而爱水,鸟栖林而爱林,万物皆然,独人不然,他们不爱那有恩的,只是趋那有名的,舍近而求远,喜喧以避寂。如果人人都能安其所住,爱其所在,岂非美中之 美!
历数天下名山,泰山钟情于帝王,雁荡见喜于神仙;华山聚剑客,庐山汇文人;祁连惯闻马蹄,黄山每染丹青;终南多隐者,珠峰爱勇士。然而这一切,我都 不是。我爱敬亭山,只有她不嫌我的平凡、卑微、无能,任何时候都以微笑的面容、伸展的双臂拥抱我;只有在她的怀中,我这举世的弃儿,才得到母爱的安慰!
弘愿寺山门
弘愿寺专依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以弘扬净土法门,复兴净土宗为使命。修学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弘愿寺2004年经政府批准兴建。寺名“弘愿”意为:乘弥陀弘誓大愿力,一切众生得生净土。
弘愿寺专依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以弘扬净土法门,复兴净土宗为使命。
修学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其殿堂建制、本尊安奉、牌匾楹联、念诵仪规,皆完全依奉善导大师“五正行”为标准,以鲜明的宗风,专净土、专念佛、专善导,普引众生念佛成佛。已出版印施净土宗丛书、光盘达几十种,遍赠海内外。
弘愿寺现建有山门、来迎殿、念佛堂、讲经堂、钟鼓楼、五观堂、僧寮等,共计七千平方米。当前海内外信众来弘愿寺修学者逐年增多,为顺应当前广大信众 的迫切需要,弘愿寺于2011年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约二万平方米。工程项目主要有:弥陀大殿、净土堂、祖师殿、方丈楼、法师楼、僧寮、上善人 居。
弘愿寺坐落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南麓,地势高朗,林密风疏,襟怀博远,气度恢弘。堪叹造化神功,吉祥之佛地也!
弘愿寺二期工程效果图
弘愿寺居士接待处电话:0563-2715270
发行部电话:0563-27152712715272
弘愿寺网址:http://www.hongyuansi.com
净土宗网址:http://www.plb.tw
来迎殿小化佛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1.什么是佛教?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2.“法”是什么意思?
“法”字的梵语是“达磨”。宇宙中的所有物质统称为法。法即指事物所具有的法则、本质、特性。佛法,即是指世间万物所蕴含的真相,真实不虚的道理。
3.佛是神吗?
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他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4.佛的意义是什么?
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仅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人,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圆满的境地。
5.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可以得到觉悟。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6.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的意义。佛经对“如来” 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 弥陀如来。
7.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吗?
不是。阿弥陀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佛。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的光明”。
8.“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9.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吗?
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母亲名摩耶。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养育的。他父亲净饭王因见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悉达多王子在幼年的时候,就有沉思的习惯,见到世间生、老、病、死,这些痛苦,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众生的烦恼苦痛。于是他很早就有了 出家的念头,净饭王发觉了他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阻止他,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 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换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个修道者。经六年苦行,在尼连禅河畔的毕钵罗树下,夜睹明星,获得了 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这年,他35岁。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归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之后,他便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80岁时,于拘尸那迦城逝世。
佛教僧团创立之初,只收男弟子(比丘),后来,由于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入教,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中同样可以证得涅槃。据经载,其出家弟子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10.释迦牟尼成佛处,现有遗迹留存吗?
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道场或菩提伽耶,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 “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两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 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 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
11.“三宝”是什么?
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说法,憍陈如等五人最早归依佛陀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12.什么叫做归依?
归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归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归依”也可以写成“皈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13.什么叫做“涅槃”?
涅槃的意义是圆寂,就是说: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不能以经验上有、无、来、去等概念来测度,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14.舍利是什么?
舍利就是遗骨,但这个名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骨。
15.什么是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痛苦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和彻底的觉悟;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16.什么叫做六度?
“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
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17.什么是四摄?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慈爱的言语和态度;第三是利行,为大众利益服务;第四是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四摄法是菩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
18.佛经是释迦牟尼亲自写的吗?
不是,是佛逝世后,他的弟子记诵出来的。佛逝世的那一年,佛的弟子,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人集会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将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以 传后世。当时由阿难陀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波离诵出佛所制的僧团戒律;由摩诃迦叶当时诵出,后来又补充结集的关于教理的解释和研究的论著,称为经、律、论 “三藏”。
19.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即见惑思惑都已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
20.出家的制度是佛教创始的吗?
出家制度不是佛教创始的。在佛陀的时代,出家修道在印度已成为风气,但是佛陀本人以王子出家的榜样,使出家风气在佛教中得到了鼓励。因此佛教徒中便有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佛教徒一般称为僧人或僧侣。
21.佛教僧侣对在家佛教徒有什么义务吗?
一般说来,在德行上为他们树立模范;教导他们,劝善止恶;为他们讲说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时参加社会灾难的救济;慈悲柔和,促进众生的福利。
22.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qdhyqya(P.Upajjhqya)这个字出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 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 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23.称出家的男子为“僧”,出家女子为“尼”,这是否是正确的称呼?
僧是僧伽的简称,它的字义就是“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徒的团体,至少要有四个人以上才能组成僧伽。所以一个人不能称僧伽,只能称僧人,正如一个兵士不能称军,只能称军人一样。出家男女二众都在僧伽之内,都能称僧人。把“僧”和“尼”作为男女的区别,是错误的。
至于“尼”字,印度以尼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称为比丘尼、沙弥尼,意思是女性的比丘、沙弥。
到了中国,在汉传佛教地区,将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则是俗称。
根据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训义,根本不通。
24.什么叫做法师?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
25.为什么出家佛教徒要有僧伽这样的教团?
对个人来说,为了在学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对整个佛教来说,要有出家佛教徒组织的教团来担负起“住持佛法”的责任。僧伽所以被称为三宝之一,就是因为它在佛教事业中的重要性。
26.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史籍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 像,同时在首都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就是今天还存在的白马寺,这个寺就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根据这个记载来看,佛教传入中国虽不始于汉 明帝,而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可以说是始于汉明帝年代。
27.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可否请简单介绍一下?
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28.净土宗的宗旨教义是什么?
此宗是依《无量寿经》等“三经一论”,提倡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分判佛陀说的法门为二道,即难 行道和易行道。并说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祇劫,为难行道;说修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安养净土永不退 转,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29.净土宗有哪些特点?
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能普遍的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 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由于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使净土法门在中国得到特别广泛的流 行。
30.佛教主张利益众生,不知在社会公益事业中从事哪些种类?有过哪些成就?
佛教徒从事公益事业的面是很广泛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僧人行医施药,有的造桥修路,有的掘义井、设义学,有的植树造林,这在古人的记载中是屡 见不鲜的。特别是植树造林,成就卓越。试看我国各地,凡有佛教塔寺之处,无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环境清幽,景色宜人。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 瓦,宝殿琼阁,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我国许多旅游胜地,其风景自然之美与寺僧的精巧建筑和植树造林显然是分不开的。
这些事实说明,佛教在中国不仅其本身发扬光大开出灿烂的花朵,而且延伸到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佛教徒应该为我们的先辈的卓越成就 和贡献感到光荣和自豪,他们不仅在佛教事业上,而且在人类文化事业上,人类友好事业上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不仅翻译了几千卷的经论和写下了许多不 朽的著作,为中国和印度及其他民族留下了宝贵的共同遗产,而且热心地相互传播了各自民族的劳动和智慧的花果,从而丰富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宝藏。特别是在亚洲 各国的友好合作日益恢复发展的今天,我们佛教先辈们辛勤努力所做出的许多历史业绩,不但重新显发了它的光辉,并且继续起着新的积极作用。
弘愿僧伽
佛法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佛门礼仪,既调伏身心,陶冶性情,又助扬佛化,利世导俗。
佛门礼仪,即是合乎佛教礼节、法度的行为仪则。
儒家重礼乐,佛门尚威仪。佛法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佛门礼仪,既调伏身心,陶冶性情,又助扬佛化,利世导俗。宋代大儒程伊川,曾去佛寺,见僧出堂威仪,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可见礼仪摄化之功。兹简介如下:
1.基本要求
(1)三业虔敬
佛门礼仪,即是合乎佛教礼节、法度的行为仪则。它根植于一个人内心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而自然表现为身体、语言、思想三方面的恭敬行为,所谓“诚于中而发于外”。所以,若能信仰端正,三业虔敬,则为已得根本;虽未谙细节,其乎不远。
(2)安详稳重
常言“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可知佛门礼仪之谨严细密,然其根本特质即是安详稳重,戒绝轻浮妄动。安详,则寂静从容;稳重,令尊信有加。
2.入殿
殿堂,为佛圣方便示居之所,僧徒克心修行之地。
(1)进出大殿,应缘殿门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杂物不可带入佛殿。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
(3)进入佛殿后要先礼佛,然后恭敬合掌,瞻仰佛圣尊容。
(4)不可于佛殿内吐唾液、放屁、涕唾污秽等。
3.敬佛
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拯火救溺。
(1)不可妄议佛像之庄严与否,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见有佛像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使其洁净。如无法修复,则一边念佛,一边恭敬焚化或分解。
(3)供佛宜用鲜花、净水、灯明、水果、名香等,不可用荤腥肉食。
(4)上香以一支为宜。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
(5)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
(6)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他人不得擅用。
(7)拜佛时,臀部不可翘起。动作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若着海青拜佛,应注意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
(8)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只需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
(9)凡有人礼佛时,当避免从其前径行而过。
(10)若有事缘,不便礼拜,可单合掌,小低头,或心存恭敬。
4.敬法
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法身清净。
(1)佛书当妥为保管,保持庄严清净,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佛经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敬法当如敬佛。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3)置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
(4)读佛经时,应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不可翘腿,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若咳嗽不可对着经书,当以袖掩口并侧转头面。
(5)不可在经书中涂抹做记号,或折叠经页。
(6)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不可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说笑,以免亵渎法宝。
(7)经书损坏应当修补。无法修补时,当敬心一边念佛,一边焚化之;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5.敬僧
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
(1)遇出家人,当恭敬合掌,念“阿弥陀佛”。亦当礼让,如让座、让先等。
(2)对出家人不得单称名字,当称师父或法师。对年长比丘尊称:长老、老师父、老法师。
(3)请问师父名号,当先合掌念“阿弥陀佛”,然后说:“请问法师您上下”或“请问师父德号”。于大德前,应自称后学、晚学、末学、学人、弟子或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等。
(4)如果有困惑需要请问师父,应说:“请师父开示”。
(5)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站立路中。请开示,应请大德自定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6.四威仪
四威仪,是指“行、住(站)、坐、卧”要威仪端庄。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1)行如风: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
(2)立如松: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心存正念。
(3)坐如钟:坐姿不可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观照自心。
(4)卧如弓:右胁而卧,夜无恶梦。不忘正念,心无昏乱,为调摄身心,如法而卧。
古德有四大威仪“执身次序偈”云: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7.敬礼法
在佛门,常见互相合掌,念阿弥陀佛;又有问讯、顶礼者。
(1)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礼法,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表达恭敬的意思。
(2)问讯。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作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结手印上来,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
(3)顶礼。又作头面礼、接足礼。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常谓“五体投地”。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即礼之极。
8.应对出入
(1)应对。
多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无量寿”及“无量光”。一句阿弥陀佛包含整个宇宙法界深妙无比的意义,非仅一般问候祝福。
(2)出
①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②销假——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销假,次至师父处顶礼销假。
(3)入
①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②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9.众行次序
(1)僧众在前,俗众在后。
(2)男众在前,女众在后。
(3)比丘在前,沙弥在后。
(4)耆德在前,新学在后。
(5)戒腊长者前,戒腊幼者后。
10.穿海青
(1)上下楼撩衣: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
(2)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3)跪拜时双手同撩前片。
(4)长跪时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5)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11.受食
(1)食前先供佛。
(2)食时存五观。或念佛。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古德云:“五观若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3)持碗筷方法:拇指于碗口处,余四指托碗底,谓之龙含珠。碗平端于胸前,以手持筷,稳缓夹食,以食就口,谓之凤点头。
(4)食毕回向众生:饭食已讫,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12.听经
(1)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容器,方能满装智慧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2)闻、思、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3)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4)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
西方三圣像
念佛堂外景
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
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它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 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 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作介绍。
1.殿堂建筑
【大雄宝殿】指寺院中供奉佛陀的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意思是伟大的英雄。是佛陀的德号之一。因为佛陀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殿内 供奉释迦牟尼佛为主,也有供奉三宝佛者,即外加药师佛、阿弥陀佛;或以象征解行并重的大迦叶、阿难尊者侍立在佛陀左右;或供奉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 菩萨、普贤菩萨等。
【山门】山门是寺院正面的楼门。这是因为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所以又称“三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山门也是寺院的一般称呼。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
【伽蓝】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僧伽蓝的略称。又称僧园、僧院。原指僧众所居住的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住的寺院、堂舍。一所伽蓝须具备七种建筑物,如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厕所)、浴室等七堂,故又称七堂伽蓝。
【常住】指寺院。《行事钞?随戒释篇》云:“众僧舍宇、什物、树木、田园、仆畜、米麦等物,但得受用,不通分卖,为常住也。”《释氏要览》云:“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今佛弟子于寺院受戒,则可称该寺院为受戒者的“受戒常住”或“戒常住”。
【法堂】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法堂。
【斋堂】指禅宗寺院的食堂。也就是用餐的地方。又称五观堂。
【寮房】修道者在寺院中所居住的房间,称为寮房。
2.称谓
【开士】即菩萨(亦称大士)。以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故有此尊称。《释氏要览》云:“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可知开士也是高僧的尊号。
【开山】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于山谷幽静处,故称开山。
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开山尊称之。此外,宗派的创始者也称为开山。
【祖师】指开创一宗一派者,或传承其教法者。
开祖有宗祖、派祖之别。例如一般尊称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宗祖,临济义玄、洞山良价则分别为临济宗、曹洞宗之派祖。
【善知识】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皆可称为善知识。
【大德】敬称词。在印度,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于诸部律中,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
在我国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此外,统领僧众的僧官,也称大德。
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被广泛的使用,凡是有德行的人,不论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称之;或是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也称之为大德。因此“大德”一词成为佛教界一般性的礼称。
【护法】保护、维持正法的意思。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
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佛法,此等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
此外,人世间的帝王及诸檀越,都是保护佛法的人,亦称之为护法。所以今日的佛教界,对于虔敬三宝,护持佛教的在家居士,都以护法称之。
【沙门】意译净志、勤息,为出家者的总称,通内、外二道。亦即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的出家修道者。
【七众弟子】教团中出家与在家的七众弟子。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学法女);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方丈】寺院的住持,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专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我国初时并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执事】寺院各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在于领导僧众,为僧众办事,处理日常细务,整理纪纲,弘扬佛法,为本宗本派宏图大计的重要辅佐。
【行堂】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茶水者,称为行堂。
【法名】为归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作法号、法讳、戒名。如僧侣在剃度仪式举行后,由师父另取的名字;又如在家信众于归依、受戒或葬仪时,师父即授给法名。
3.修行
【修行】谓从事自利利他、弘法利生、传教传法、清净和合、随缘自在、伦理纲常、勤劳自给、合理净化、正命正知、正信正业等生活。
【威仪】威严的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
一个修道者的风姿,在举止言谈中皆可表露无遗,走路时,要如风一样迅速无声,不弯曲,直走;坐下来时,要如钟一样平稳、庄严;站立的时候,要如松树般笔直;睡觉时,睡姿要以吉祥式的右胁而卧,像把弓。
【礼拜】合掌叩头表示恭敬。广义而言,礼拜对象并不限于佛菩萨。如塔、长老、和尚等,均可以礼拜,表达恭敬之意。
礼拜的种类及仪式作法上有种种不同,大抵而言,自印度以来,于各种礼法之中,以“五体投地”为最殷重,是最恭敬的礼法。
【合掌】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礼法,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表达恭敬的意思。
【问讯】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的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一般所行的问讯法,是以两手相属,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结手印上来,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
【开示】佛门中,和尚、大德为弟子及信众说法,称为开示。
历代祖师大德为教育、启发徒众及行者,每于殿堂或禅堂为大众说法,有时讲说经论,有时仅简单一、二句话,目的皆为使大众明了法意,依之修行,如语录、公案等皆是。
及至今日,开示已迈向大型的讲演,语言也趋于通俗化、大众化,着重在佛法与生活的融和,以接引广大信众为主,因此,地点或在体育馆、文化中心,乃至电视、卫星传播。
【经行】指在花园、山林、水边、道路等处行走。通常在饭后、疲倦时,或者坐禅昏沉瞌睡时,就起而经行,这是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式。
据《四分律》载,经行可得五种利益:能堪远行;能静思惟;少病;消化食物;于定中得以久住。
【行脚】又作游方、参方、游行。谓僧侣无一定的居所,或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游方之僧,即称为行脚僧,与禅宗参禅学道的云水同义。
【托钵】又作持钵、捧钵、乞食。即持钵游行街市,以化缘乞食。这是印度僧人为滋养色身所作的行仪。
在禅林中,亦称托钵为“罗斋”。又粥饭之时,擎钵而赴僧堂,亦称托钵。
【挂单】“单”,即单位,指僧堂内各人的座位,各单前长六尺、宽三尺的空间,亦即各人坐卧、饮食的座席。
在丛林中,单即代表“人”。挂单是指到寺院投宿,若人已额满而不接受云水僧挂单,称为“止单”。自己左右两邻的单位,称“邻单”。辞别寺院而他去, 称“起单”或“抽单”。僧众挂单后,日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称“安单”。拜访他人的住处,称“看单”。若犯戒被摈出门,称“迁单”。偷偷的 离开常住,称“溜单”。提供僧众住宿额满,称“满单”。无限制接引僧众投宿,称“海单”。安排僧众住宿,称“送单”或“进单”。
【打板】又作打版。丛林中,于斋食、开浴、普请、上堂等集会时,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告示众人,称为打板。
【止静】使大众由动中归于寂静的意思。大板香(三板一钟)、小香(三槌木鱼),为静默坐禅参修的讯号。
【开静】一、开觉静睡。指寺院晨朝鸣板,催促僧众起床。
二、开放静虑。指禅者停止坐禅,大板香(一槌引磬)、小香(一槌木鱼),或于课诵、粥饭、听讲、普请时,听许散动下座之讯号,相对于止静。
4.佛事
【法会】佛教的仪式之一。为供佛施僧及讲说佛法等所举行的集会,又称法事、佛事、法要。
法会的仪式每每依其性质而有不同,一般的进行方式:庄严道场,于佛前献上香、花、灯、烛、四果等,并行表白、愿文、讽诵经赞等。
【文疏】寺院举行法会时,将信众于此法会所作的功德,书写于红纸或黄纸上,用以向诸佛菩萨表白者,称为文疏。一般都由主法或维那宣读。
【圆顶】完成剃发而现出家之相,这是象征出离烦恼之相。
【受戒】指通过一定的仪式,领受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也就是遵守教团规定的行为。
【开光】即新佛菩萨像、佛菩萨画完成,欲供养于佛堂时,所举行替佛菩萨像开眼的仪式。其实,佛菩萨是不需要众生为他开光的,重要的是众生心眼要开。
【祈愿】又作祈祷。仰求佛菩萨的冥助,以祈得消灾增福的意思。
【超荐】又称超度。佛教中,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为亡者诵经拜忏,谓之超荐。
【荼毗】即火葬之意。举行荼毗的火葬场则称为荼毗所。火葬法于佛陀以前即行于印度,原为僧人死后处理尸体的方法,佛教东传后,中国、日本亦多用之。
【洒净】洒香水以净物之意。即以印言(手结诸佛菩萨的印契,口诵真言陀罗尼)加持香水散洒之,是清净道场或供具等净化之法,称为洒净,又称洒水。今日佛教界,每于授戒、佛七、拜忏等诸法会之前,即以净水散洒道场,为结界清净的仪式。
【礼忏】礼拜与忏悔的略称,又作拜忏。即礼拜诸佛、菩萨,忏悔所造诸恶业。大抵借由礼佛、诵读经文,以为忏悔之意。
【过堂】僧众上斋堂用食之意。又僧众入斋堂进食,不贪不着,是为过堂。
【供养】又作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打斋】于寺院举行法会时,信徒出资斋请与会大众,广结众缘,称为打斋。
【打七】“打”,举行的意思。打七,指于七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
若于七日中专修念佛法门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此外,亦有专念观世音圣号的观音七。
【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向饶益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又作转向、施向。回向不但使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 更为殊胜。如同拿一根蜡烛去引燃其他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他的蜡烛光光相照,使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
5.常用词汇
【三藏】指经藏、律藏、论藏,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
经藏: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陀所说的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的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音译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陀所制定的律仪,能制众生之恶,调伏众生的心性。有关佛陀所制定教团的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抉择诸法性相。后人以殊胜的智慧,再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
【因果】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因果律,是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一切诸法的形成,互为因果,因为能生,果为所生。我们身、口、意种种行为的造作,若是善业,就成为善因,可得到善的果报;若是恶业,就会成为恶因,得到恶的果报,此名因果报应。
【因缘】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如一朵盛开的花,其种子就是“因”,使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阳光、土壤等,就是“缘”。
【法语】佛陀的教说。后世禅家则专指诸祖的教示与禅师开示的机语为法语。
【公案】本意为官府中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思考的对象,或修行坐禅者的座右铭。
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的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且作为后代依凭的法式,故称公案。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为兴盛。
公案有五种重要的含义:一、作悟禅的工具;二、作考验的方法;三、作权威的法范;四、作印证的符信;五、作究竟的指点。
【机缘】机,根机;缘,因缘。众生的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的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根机之纯熟为缘而起。
【庄严】严饰布列的意思。即布列诸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
菩萨于因位发大誓愿,为利益众生不惜身命所累积功德以严饰其身格,称之为庄严。今亦以庄严来赞叹人的相好、威仪。
【福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
《正法念处经》《大方便佛报恩经》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父母为三界内的最胜福田。《大智度论》云:受恭敬的佛法僧等,称为敬田;受报答的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受怜悯的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加持】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加附于软弱众生,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又祈祷者,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亦曰加持。
【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亦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的愿望。又作初发意、新发心。为发菩提心的略称。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的种子, 长养净法的良因,发此心,勤行精进,可速证无上菩提。发心如发大智心,以智慧广求一切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发大悲心,慈悯一切众生,为免其轮回生死 之苦,誓愿救拔;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成就无上菩提之心。
【随喜】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称为随喜。《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则谓,随喜者的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又随己所喜,亦称随喜,如布施时,富者施金帛,贫者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随喜。
【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也就是行善所获得的果报。《大乘义章》卷九:“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
【功德主】指施主。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
【结缘】意指彼此结交善缘。一般为造立寺塔、刻印经书而喜舍财物称为结缘;又人与人之间,以欢喜心相见,而互相招呼,亦称结缘;或于大众中,共同听闻佛法,彼此以结法缘,亦称结缘。
【有情】又作众生,亦称含识、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其他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则称无情。
“众生”通指迷界的有情。《大智度论》谓,众生是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不增不减经》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为众生。又受众多之生死,亦称众生。一般以为被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
【习气】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报应】报,是酬报,应是对应。行善,对应的、应得的即是善的酬报;作恶所对应的、应得的即是恶的酬报。
【颠倒】违背常道、正理的意思。例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违反于真理的妄见。一般常以众生不知真理,迷妄为真,执空为有,为烦恼所迷惑,称为众生颠倒。
【业障】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
【轮回】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而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轮转,恰如车轮的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
欲灭六道轮回的痛苦,必先斩断其贪瞋痴三毒的苦因,此三毒如种子之能生芽,所以众生流转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得出离,若断灭我执及三毒,则诸苦亦断。
正觉之芽
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生下来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
人类一开始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矛盾冲突的困扰中。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围着人类,无论文明如何进步,人类总有解不完的宇宙之谜。
在所有的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对个人和社会最急迫的,是关于人类自身之谜:
“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安心立命之处何在?”
“人一死,是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
“如果人死后不再继续某种‘生活’,那么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
“如果有生之前、死之后的世界,那么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
1.生死与无常
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生下来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
我们在此世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此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尸体的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着对死亡的畏惧。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基本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也许 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平时我们执着自己特殊的、独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们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 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人,一个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平时我们总以 无聊的喧闹和琐碎的杂务来填满每一时刻,以保证我们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份之下,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里。被激情所陶醉,我们太过着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
我们悉心包装自己,尽量把第一件事情都维持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花费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灾难将我们惊醒,即将来临的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
一般人的心态是享受人生,尽量忘记死。
然而,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
或许有人说:“人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因为它不会加害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亡,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脚瘫软了。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战争、盗贼、车祸以及各种顽症比比皆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死亡的消息。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
人命在呼吸间。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
这就是佛在经中一再提到的“无常”。
2.死后的世界
我们生下来便踏上了向死亡行进的路途,陷入与自然、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中,急匆匆追名逐利,最后精疲力竭而不见有何成就,眼前危机重重,未来也不知何去何从,心跟随着形体的变化而不觉,这样日复一日,糊里糊涂地度过每一天。
不少人意识到自己的迷惘,开始探索来生的可能性,试图了解生命的整体意义。
的确,如果我们真的就像自己所说的那么务实,为什么不严肃地反问自己:我真实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关于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尽管大多数人回避它、不承认思考过它,它也必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萦绕。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要比生活状况的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自古以来,对生死之谜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教来提供。作为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所有的宗教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
宗教提示生命真相的同时,唤醒人们对未来世的憧憬,赋予生活神圣、终极的意义。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宗教教义,现代社会仍是一片精神沙漠。随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宇宙之谜一个个被揭开,天文学、生活学、生理学等新知识的普及,使不少人相信人类的生死之谜已被揭破,于是,宗教贬值,信仰转移于科学与金钱,确认死后永灭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只要冷静考察自然科学对人类自身认识的程度,便无理由妄称生死之谜已被揭破,无理由对死后续存与否的问题做出决断,“人死永灭”仍然只是一句 尚不究竟的哲学推论,确认其真理,与基督教徒确认灵魂不灭为真理一样,具有信仰主义的性质,无充足理由奉为科学结论。近代、现代的科学巨匠几乎无不承认科 学对人类自身认识的肤浅,他们对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一直持审慎态度。
最具挑战性的,是古籍记载、民间流传的一些与生死、“灵魂”有关的趣闻,诸如记忆前世、濒死体验、神识脱体等现象,遍布世界、超越时域,并不因科学进步和人们不相信它而绝迹,总还是时有出现,似乎在向我们透露生死之谜的某种信息。
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受临终之苦折磨的时候,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
看护他的医生问道:“先生,在你的哲学中有上帝吗?”
“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如果病能痊愈,我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他这样说着而死去。
法国著名的无神论者华帝尔,临终时痛苦的挣扎着,最后凝视一处说:“瞧!那边有恶魔,要来带我。啊!看到地狱了,好恐怖啊!神啊!救救我吧!”这样绝望地叫着死去。
作恶众生往往认为“死是痛苦的结束”“没有死后的世界”,但临终时,心中的黑暗扩大,必能看到黑暗的彼处有地狱之火,先前那种逞强的心顿时被一吹而散,口中还会发出凄厉的惨叫。
3.面对死亡
死亡是个大迷雾,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死后会怎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死神都能找到我们。
对于死亡,我们在犯同一个错误:我们会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然而,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别人突然去世的消息吗?他们像我们一样,视生命为理所当然的事。
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有可能突然垮下去而不能运转,我们甚至不必病也会死。
我们以不知何时会死为借口,来延迟对死亡的正视。然而,我们越是不愿正视,就越对它无知,恐惧的阴影就越萦绕脑际。
如果想挣脱死亡的宰制,绝不能采取回避的方式,拒绝死亡的结果,将毁掉我们这一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我们将受困于终将一死的自己,永远被紧缚在妄想的境界,不由自主地生生死死。
大多数人只是在临终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啊!那些相信他们有充足时间的人,临终那一刻才准备死亡,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就在当下,我们需要清醒一下,严肃地问自己:“如果我今晚就死去,那该怎么办?”
面对死亡的压迫,人们自古就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抗争,诸如:“肉体虽死,灵魂不灭”的观念,永生于天国的神教信仰,长生不老的追求,家族的传宗接代以 及立功、立德、立言而流芳百世,期待精神的永垂不朽,乃至于“生则乐生,死则安死”的自然主义达观态度,还有“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逃避策略等等,虽然 方法各异,其实质都是反抗死亡的威胁。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充满了以自己的理性揭破所有宇宙之谜的信心,生前死后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已不被科学和多数人所关注,似乎已被解决或被视为无关 紧要、滞碍社会进步的玄虚问题,但从一些人类学家的眼光来看,通过科技途径力做征服自然的英雄,还是一种出于潜意识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而采取的抗拒死亡命 运的“移情”手段。科学从物质方面对人类自身的研究从细胞深入到了基因,蛋白质合成、无性繁殖、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克隆技术等现代成果,实际上无不是对 生死之谜的破解。西方一些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实质上都是为逃避死亡的宿命,都是用以战胜死亡威胁的抗争。
在世界各地,很多国家设立专门机构,从事生命轮回、濒死体验等现象的研究,并把它们列入心灵学、超心理学等研究课题。研究者注意到:接近死亡,可以 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经历濒死体验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会降低,能比较平静地接受死亡;追求物质的兴趣会减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相信死亡 是生命过程的延伸,也容易接受来世的信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亲朋或邻人亡故,这极易触发我们对钟爱自己的长辈将死去的忧虑,由此联想到自己亦将必死,进而引向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事实上,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无常的真义,是觉悟人生、寻求解脱的第一步。
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不必等到受绝症的冲击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也不必等到死亡来临时还茫茫然然面对未知。此时此 地,我们就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心平气和地把每一秒钟当成改变命运和准备死亡的契机,从正面跟死亡接手,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熟悉它,随时想到它,正如一 位法师所说的那样:既然不知死亡在哪儿等着我们,那就让我们处处等待死亡。
乔达弥是生活在佛陀时代的富家少妇,她的儿子一岁左右就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抱着小尸体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问是否有人可以让她儿子复活。有些人不 理会她,有些人认为她发疯了。最后,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人能够为她实行奇迹。她就去找佛陀,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面前,说出整个过程。
佛陀慈悲地听着,然后轻声说:“若要医治这孩子,需要芥子,你到城中要四五粒回来。不过,这种芥子一定得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去要。”
乔达弥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向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子。”
“我们家已经有好多人过世了。”那人回答。她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是同样的回答。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子。
最后她终于发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慈悲佛陀
她犹如从梦中觉醒,把孩子的尸体抱到墓地,作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陀那儿。
“你带回芥子了吗?”佛陀问道。
“没有”。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
佛陀问:“你为什么又回来呢?”
乔达弥回答:“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后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佛陀开始对她开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 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 个,那就是解脱之道。”
乔达弥顶礼佛足,终其一生追随佛陀。
看见他人死,我心热似火。
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回家的路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间来的呢?
如若不知,岂不就和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这譬喻是这样的: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时,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随着一只大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但显 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在毫无办法之中,幸好发现断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旅人便毫不犹豫,马上抓着藤蔓垂 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离,可以想象它是如何懊恼地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荫,终于救了宝贵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怒浪澎湃着,而且在那波涛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攀藤食蜜图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啃啮着藤蔓。旅人拼命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 逃开的样子。而且每次摇动藤蔓,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这是树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于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记自己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死怖境地,此心 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夺。
释尊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所有人类的“人生之实相”。那么释尊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释尊“无常之老虎”的法语,是在开示我们的人生真实之相。
1.孤独的心灵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间来呢?
如若不知,岂不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
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旅行之故。虽说有亲属、家族、朋友,但并没有可以互相倾吐心中一切、互相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终此一生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我们人生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那时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我们可曾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呢?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死,对我们而言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但由于我们以为这是非常恐怖而且不吉祥的事,所以平时不想去思考它。而且如果我们因为佛教的正视死亡、谈论死亡,而感到阴森森,并且厌恶的话,就是对佛教完全误解了。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死必然会来到,这种逃避的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而获得解决,才能得到绝对的安心与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想从死逃开,一有病就到医院,或以药物来跟死亡搏斗,但终究难逃一死。
2.无力的松树
松树:接着我们攀上崖顶的松树,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西即使拥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历史上有辉煌成就的秦始 皇、汉高祖,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银、财产、名誉、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 不走,因此想要微笑地面对死亡是不可能的。
3.人生是梦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的心态,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 着”,你认为到底人寿几何?想想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 之间便会过去。
老鼠:不断交互咬啮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互相在缩短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过年、节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啮着我们的生命。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啮断,这便是“死”。
4.后生大事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堕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里。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此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一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一堕地狱八万劫,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显现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这三条毒龙即指我们心中的贪欲、瞋怒、愚痴的可怕之心。
由于“贪欲”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杀、盗、淫、妄的意恶之罪。
由于“瞋怒”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翁姑、朋友、他人“愿他快死”等的心杀之罪。
由于“愚痴”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
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的,持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我们能否认自己不是这个旅人吗?
释尊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亦即此“后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着,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
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要从正面跟死对决。
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安心与满足。
能够打开佛教通往安心之门的唯有我们自己啊!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按语】世人无知,以为一死百了,何有死后世界?岂知死后世界,俨然存在;地狱火车,自然来迎;未出轮回,难免堕落。详细请看下文。
归去来
人为了什么而生下来?为了什么而生存着?为了什么再怎样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
我的一生就这样地过,这样地结束可以吗?
1.人为何而生存着
人为了什么而生下来?为了什么而生存着?为了什么再怎样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
我的一生就这样地过,这样地结束可以吗?
只要是人,不管谁都或多或少,曾经有过这种疑问。实际上唯有深怀这种疑问,才是真正具有宗教性格、具有学佛的善根。同时唯有这种疑问,才是付出一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非了解、非解决不可的“人生根本问题”。
以哲学来说,就是“人生究极之目的”。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存有它的目的。
如“笔”是为了写字;“表”是为了看时间;“杯子”是为了装水;“眼镜”是为了看清楚,“车子”是为了乘坐等等。
任何东西都各自含有其目的而存在着。
那么“人”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的呢?
被称为“万物之灵”的理性动物之“人”,若不知人生之目的而活着,无异于“没有理性”,“放弃人格”,可说失去生存的意义。
若将人生比喻为旅行,那么我们就是旅行者,每一个旅行者都有其目的,不知人生之目的,就像不知目标的旅行。
如果人生没有目的,那么生存也就毫无意义。
坏损的笔与表、破裂的杯子与眼镜等,既不能使用,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只有被丢入垃圾筒。
再怎样高贵的名车,对于不知使用方法与目的的人来讲,只不过是一堆废铁而已。唯有知其目的与使用方法,才会体验到名车的可贵。
不知正确的目的与方法,则不知人生存在的难得与价值。
大部分的人,表面上乐观含笑的过日子,有一天当内心深处突然有“人生空虚”之感,这正是因为他不知“人生究极之目的”的缘故。
但一般人都错认为“自己拥有生存之目的”。
男人以为努力工作,养家活口是他的目的;
女人以为照顾家庭,抚育儿女是她的目的;
单身贵族,以自由惬意为目的。
同时人生欲望无穷:金钱、名利、地位等等,种类很多,一般人会错误地以追求这些作为他的人生目的。
地狱火车
2.人生目的之条件
以佛法来讲,所谓“人生之目的”的条件是“只要达成,虽死亦可”。
为了某种目的而来到特定的场所时,必须是直到达成目的,否则不会离开。
去市场购物的人,不买到东西不回家,一旦买到了,则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
又,如同进入饭店,还没吃饱,不会满足地离开,一旦吃饱,随时出来都很满足。
亦如到驾训班学开车,必须是一直学到考取驾照,否则不会半途而废。
像这样将目的与场所来比照人生的话,带着某种目的,而投生来到“人道”的我们,目的若是达成,便应有何时离开“人道”都可以的心境,亦即“目的达成,何时死去都满足”的心情。
释尊说:
若人生百岁,不知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虽然活了一百岁那样长寿,若没达成人生目的,还不如虽生一日,而已达成目的的人,亦即若能完成人生之目的,虽生一日亦可。
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达成人生之目的,虽然到了晚上经过这么短的时间便死去,也能心满意足。
那么人类所追求的,有哪些能合乎这条件呢?
钱财、名利、地位,这些如果达成的话,人可以死吗?能含笑满足地离开人间吗?其实这些一样也不能使我们满足。不仅如此,而且是“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释尊形容一般人临终的心情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唯佛独尊
3.释尊“诞生偈”
“人生究极之目的”:宣说佛法的释迦牟尼佛在其诞生时,已经彻底地显示了。
佛教是宣说“人生之目的”的宗教,这由释尊的“诞生偈”就可以看出来。
释尊在约二千六百年前的四月八日,于当时北印度的蓝毗尼园诞生。
生下来时,东西南北各走七步,并且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宣说: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在《修行本起经》及其他经典都有记载,这就是有名的“诞生偈”。
此偈可作多种解释,但其本意是在显示“人生之目的”。
“唯我独尊”的“唯我”,并非只是指“释尊”一人而已,而是指“人道的每一个人”;“独尊”是显示“只有一件尊贵的使命”。
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真义是:
“天上天下虽然广阔无垠,但唯有我们人类拥有唯一的神圣使命,崇高的目的”。
这首“诞生偈”正是有关“人生究极之目的”的大宣言。
那么佛教所说“受生人道之目的”是什么呢?“向着四方,各走七步”,就已暗示出来了。
六步加上一步便是七步,“六步”是指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六个世界,即是“六道”。而“七步”是从痛苦的轮回,迷界的六道跨出一步,以完成解脱轮回,自由自在,不生不灭的生命。
“六道”是:
地狱道:历经难以计算的漫长时间,遍受无法形容的大苦。
饿鬼道:接受五百世不闻水浆之名的饥渴之苦。
畜生道:弱肉强食,最后被刀割煎煮之苦。
人间道:人类的世界,五阴炽盛,八苦交煎。
修罗道:瞋恨心强,时常争斗的世界。
天道:寿命很久,纯粹享乐;但临命终时,五衰相现,其苦甚于地狱。
我们的生命是从无始旷劫的古昔,一直迷于六道的苦界,未曾解脱。
释尊常说:“从苦入苦,从冥入冥”,现在的人道是苦,死后的地狱更激烈。所以释尊要我们尽早发“出离迷界”的心,寻求永恒的生命。这便是“出离心”,我们要有此发心。
4.几兆年一次的绝好机缘
能够听闻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脱离一切苦恼的场所与绝好机缘。
但是释尊也说:“人身难得”,能够生到人间界来是极其不容易的。
在《杂阿含经》中,释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这困难性。其意是:
“大海之底有一只瞎了双眼的乌龟,寿命无量岁,每一百年才有机会将头浮出海面一次;海中有一片浮木,浮木的中央有一孔,盲龟是否能够遇到这浮木之孔呢?这是几亿年几兆年也难以达成的事,但在三恶道中,要转生人道,比这还难。”
《涅槃经》也说:
堕三恶道者,如大地土;
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
无论从时间上或数量上而言,都确实是“人身难得”。
就这一点,在一千年前,日本有一位高僧——源信大师,开示了一段法语,很贴切的说明得生人道的庆喜:
离三恶道,生于人间,应大庆喜。
自身虽贱,不劣于畜生。
吾家虽贫,犹胜于饿鬼。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
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
古德也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正是警诫我们,一旦堕入三恶道,则虽经过几亿年几兆年也未必能再度得生于“人道”。
像这样已经生到“人道”来的“人类”,拥有这么大好机缘,怎么可以过着“不知为了什么而活着?”“生存很空虚!”“我的人生怎样都可以”的灰色日子呢!
出生到“人道”之目的,释尊已经作了这么明确的开示与强调,亦即“依靠佛法,出离六道轮回。”
此生很短,而后生无穷的长,假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寻求永恒不生不灭的生命,正是“人生之目的”。
那么如何依靠佛法,从六道跨出一步、出离六道轮回呢?这是佛法所要说的重要课题。
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分为二门:圣道门、净土门。在这五浊恶世,又是末法的时代,人劣才暗,圣道难修,净土易行。不管僧俗、贤愚、善恶、男女、老幼,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永远蒙受佛光摄取。
亦即弥陀本愿:不论你是善是恶,只看你是信是疑。一旦信愿念佛,则不管善恶,都蒙受佛光摄取。生在弥陀摄取光明中,死入弥陀无量光明土;得无量之寿命与自在之身心;永离轮回,无诸苦恼,岂不快哉!
念佛堂听法
自觉愚恶,过于他人,
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
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
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1.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2.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3.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4.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5.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6.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7.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8.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9.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10.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阿弥陀佛接引图
寮房区
大众共住,必借戒规为绳墨;自他普济,唯凭念佛作舟航。欲使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兴隆道场,光大法门,造福社会,利益人天,谨依佛祖教诫。
大众共住,必借戒规为绳墨;自他普济,唯凭念佛作舟航。欲使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兴隆道场,光大法门,造福社会,利益人天,谨依佛祖教诫,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结合本寺现状,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
1.本寺僧众应遵纪守法,爱国爱教。
2.本寺为净土宗专修念佛道场。俗谛:注重因果伦常,促进社会和谐。真谛:专称弥陀名号,求生西方净土。诽谤净土、不修念佛者,不共住。
3.本寺以净土宗正依经典及相承祖释为修学依据。凡于正依经释外,奉行异端邪说及私立教义者,不共住。
4.本寺以一向专念为宗规。好乐杂行杂修,及障碍他人专修念佛因缘者,不共住。
5.本寺自觉引导信众维护佛教团结。凡不谙教理,恶意诽谤诸宗教法不思悔改者,不共住。
6.本寺僧众应尊师重道,和合共住,正信因果,勤闻净教,志求西方;禁止抽签、算卦、看相,及传播封建迷信等,违者不共住。
7.本寺僧众应自尊自重,自觉遵守佛门清规戒律,善护威仪,避免讥嫌,护持佛法;犯根本重戒者,不共住。
8.本寺僧众应清净素食,一心念佛;善护三业,避免是非诤斗。不得饮酒、食肉、抽烟、赌博、看黄色书刊、录像、网络等,违者不共住。
9.本寺僧众应遵守寺院作息规律,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共修听讲、集体劳作等,除按寺院传统可以不随众的僧人,及工作安排不能参加者外,有病有事应请假;无故缺席,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10.住持、班首、执事,均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护常住,关心大众,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不得玩忽职守,居职谋私。常住僧众应服从执事安排,尽心尽职,做好分内之事。无事不得外出,有事须请假。
11.常住大众不得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财物等,违者不共住。
12.常住大众须爱惜常住物,妥善管理,细心爱护,避免人为损坏。
13.保持殿堂庄严,环境清净,僧装整洁;保护寺院文物及花果树木等,注意防火防盗。
14.遵照佛制,僧众住寺,常住供养;僧人年衰,常住扶养;僧人疾病,常住医治;僧人圆寂,常住荼毗;僧人遗产,归常住所有。
15.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大众皆应遵守,违者依规处罚。
谨遵规约,一视同仁。共住大众,各宜珍重!
弘愿念佛
净土法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隋唐净土,二是宋明净土。
净土的弘扬,最纯正的是在唐朝,就是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道绰大师继承昙鸾大师,昙鸾大师是依据龙树、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而注解发挥。
净土法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隋唐净土,二是宋明净土。
净土的弘扬,最纯正的是在唐朝,也就是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善导大师继承道绰大师,道绰继承昙鸾大师,昙鸾是依据龙树、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而注解发挥。而龙树和天亲的净土思想是完全依据《净土三经》。
宋明净土,就是从北宋一直到明朝,乃至清朝的净土。宋明净土跟隋唐善导大师的净土相比,虽然同样都是净土法门,但内容却不一样。因为宋明净土已经掺杂了天台、华严、禅的思想,虽然教理看起来很丰富、很磅礴,可是已经不是纯正的净土思想了。
念佛一法是弥陀救世本愿,也是释尊出世本怀,只要信愿称名,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其特色是“胜、易”,“易”——本愿称名;“胜”——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净土法门就如蕅益大师所说:“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因此人人可修,人人可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讲经堂讲台
宗,为“尊”“崇”“主”之义,引申有“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亦即:在佛说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及教团组织,即称为“宗”,也称“宗派”。
宗,为“尊”“崇”“主”之义,引申有“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亦即:在佛说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及教团组织,即称为“宗”,也称“宗派”。
净土宗为“独尊念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专求往生极乐净土”的佛教宗派。
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大师创立,奉《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为正依经典,依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 阿弥陀佛偈》、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观经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为相承祖师论释;尤尊善导大师《观经疏》为开宗立教 之根本祖典。
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因愿果号为立教根本,以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轴心,建立难易二道、自他二力、圣净二门、要弘二门之教判体系,确立一心五念、正杂二 行、正助二业等心行业规范;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为宗旨,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为特 色。
观经变相图
善导大师监制的卢舍那佛像
净宗五祖:
龙树菩萨
天亲菩萨
昙鸾大师
道绰大师
善导大师
1.龙树菩萨
龙树,梵名Na^ga^rjuna,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又称龙猛、龙胜;佛灭后约七百年(公元150年—250年顷)生于南印度婆罗门种族之家;于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广明大乘,著书甚多,后世推崇为释尊第二,八宗共祖。
《楞伽经》中释尊亲自授记其往生弥陀净土:
于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
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
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
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易行品》是其不朽的净土教典,著名的“难易二道判”成为日后净土宗教判思想的稳固基石,而有关弥陀“本愿称名”之释义更成为净土宗相承根本心髓。故龙树菩萨在净土宗教理史上,为《佛说净土三经》之开源掘流之人。
2.天亲菩萨
天亲,新译世亲,梵名Vasubandh,音译婆薮槃头,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佛灭后约九百年顷,后于龙树菩萨约两百年,公元5世纪初,生于北印度婆罗门种族之家,一生造有多部大小乘论典,有千部论师之称。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简称《往生论》,为其净土教之代表作,内容承绪龙树菩萨《易行品》之弥陀本愿称名思想,并进一步深化系统,扩展为五念 门。此《论》为佛教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综合解释净土三经要义之书,称“三部通申论”,历代尊其地位与三经并列,合称“三经一论”,可知天亲菩萨在净 土宗教理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3.昙鸾大师
昙鸾大师(公元476年—542年),中国北魏时人,原是著名的四论学者,特别倾倒于龙树菩萨。北魏永安初年,鸾大师五十余岁时,于洛阳遇印度高僧 菩提流支三藏,面授《观经》并所译天亲菩萨《往生论》,遂撰《往生论注》详释之,故其净土教说相承于天亲菩萨为理所当然;同时《论注》开宗明义以龙树菩萨 “难易二道判”为眼目,判释《往生论》为他力易行之教,进而彻底彰显弥陀他力本愿之旨,故亦是相承龙树菩萨之净土精髓。而此《论注》格调之高、释义之妙, 已与原论一体,致使后人说起《往生论》必然联想《往生论注》,同时欲解《论》之精神也必通过此《注》;故此《论注》虽名为“注”,实也是“论”,又称《注 论》。
昙鸾大师为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承绪龙树、天亲二菩萨之净土思想,加以绝妙阐释,使净土宗理论成为有形系统之第一人。其往生时瑞相昭著,临终前夕特蒙龙树菩萨前来告慰言:“吾龙树也,所居净土,以汝同志,故来相告。”
4.道绰大师
道绰大师(公元562年—645年),原精于《涅槃》等诸大乘经,于隋大业五年、四十八岁时,昙鸾大师灭后六十九年,于玄中寺见昙鸾大师碑文,豁然 醒悟,归入净土,于大师塔前自誓为弟子,常赞叹昙鸾大师智德高远而言:“相去千里悬殊,尚舍四论讲说,回转自力修行,唯凭弥陀本愿,已见往生;况我小子, 所知所解,何足为多,而恃此为德!”故其净土思想完全依循昙鸾大师之教,这从其代表作《安乐集》中,处处引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及《赞阿弥陀佛偈》,可 见一斑;又因其往往引用《论注》而直称为《论》,可知道绰大师完全以《论注》与《论》为一体。
贞观三年四月八日,大众咸见昙鸾大师乘七宝船,预告道绰大师:“汝净土堂成,余报未尽耳。”可见精诚所感,师资相契如此。道绰大师以“圣净二门判”系统理论,上承昙鸾大师,下起善导大师,成为净土宗之重要祖师。
5.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公元613年—681年),俗姓朱,安徽泗县人;于唐贞观初年约二十余岁时,从学于道绰大师,得瓶泻之教,为门下杰出弟子;二十几岁便深 证三昧,常游极乐净土,古今高僧,少出其右者。绰大师入灭后,即至当时帝京长安展开教化。道绰大师一生曾讲《观经》两百遍,大扇净土宗风,其代表作《安乐 集》为解释《观经》奥义、劝信净土之书。善导大师承其绪,撰《观经疏》解释《观经》要义,楷定古今对净土法门的误解,建立净土一宗之完整理论;并撰《观念 法门》等四部五卷,确立净土宗之行仪规则,遂而大成净土宗,慈风遍宇内,法雨泽万邦。大师灭后五百年,日本之法然上人依大师之教,开立日本净土宗。
大师为世所公认之弥陀化身,其念佛一声即出一道光明,不仅佛法证悟少有能及,被赞为“佛法东行以来,未有如禅师之盛德也。”而且有着多方面杰出的艺 术成就。著名的龙门大佛,即由大师监造;大师一生曾绘西方净土变相图三百余幅;从其大量优美的赞偈,显见大师于音乐、诗歌、文学、佛教唱赞法事等,无不臻 于化境。由内心无限之慈悲,甚深之证悟,加以外在崇高艺术之感染,致使大师弘化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产生无可比拟的功效。
莲池大师赞善导大师
“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观其自行之精严,利生之广博,万代而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脱非弥陀必观音普贤之俦也。猗欤大哉!”
莲池(袾宏)大师被世人尊为净土宗八祖。参笑岩宝祖,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后入杭州云栖山修念佛三昧。
莲池大师深深景仰善导和尚高德,在其著作《往生集》中盛赞和尚乃弥陀化现。自行精严,则入堂念佛非力竭不休。凡有人请法,即专为人演说净土法义;三 十余年很少休息睡眠。利生广博,则遵从大师化导而念佛者多不胜数。有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的,有得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种种殊胜之利益,笔端难述!大师 的自行德化之深广,普被遐迩,即使远在万代以下的众生,仍然遵奉信受大师之教,发起求生净土之心。善导大师必定是弥陀、观音、普贤之大圣者应化于世。实在 是太伟大了!
道宣律师感善导大师之德为其立传
《续高僧传》第三十七“遗身篇”云:“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锷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师唯行念佛弥陀净业,既入京师广行此化,写弥陀经数万卷, 士女奉者其数无量。时在光明寺说法,有人告导曰:今念佛名,定生净土不?导曰:定生、定生!其人礼拜讫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次出光明寺门,上柳树表, 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闻台省。”
道宣律师,是律宗的开宗祖师,因其持戒精严,戒德巍巍而感得天人时常供养护持。由律师所著之传,无有错讹,真实可信。
道宣律师与善导大师同一时代,长大师十七岁。善导大师人尚在世,时又青年,道宣律师即于其《续高僧传》中就其所闻,预先为大师写下众所赞扬的事迹。
印光大师赞善导大师
(1)赞弥陀化身、楷定专修德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
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
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
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2)赞所说等佛德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
切戒学者须 谦,兼使极力生欣厌。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
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3)赞悬护万代德
善导,弥陀化身也。其所示专修,恐行人心志不定,为余法门之师所夺;历叙初二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等觉菩萨,末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 放光,劝舍净土,为说殊胜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其所愿。善导和尚,早知后人这山看见那山高,渺无定见,故作此说。以死尽辗转企慕 之狂妄偷心。
善导大师往生一千三百年纪念赞词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惟我大师,乘愿再来,
净土法门,应机宏开。
五部九卷,妙宣深蕴,
能于难信,广生正信。
龙门大像,旷古神工,
赖公检校,人天永崇。
行愿既圆,随缘示寂,
千三百年,塔留香积。
寂而常照,星曜东方,
法然继起,宗风丕扬。
四色之莲,七宝之树,
法音宣流,甘露普注。
善信亿万,同具至诚,
六时佛号,千载祖庭。
爰结胜因,爰兴盛会,
忆念师恩,永矢弗坠。
伽蓝斯辟,塔波斯修,
海潮迎像,天风送舟。
两邦云仍,俱会一处,
永敦夙好,同遵祖武。
我作此偈,赞古赞今,
南山东海,长耀明灯。
来迎殿内阿弥陀佛像
《净土宗教章》,慧净法师拟定,为净土宗历经一千几百余年发展,及至现代的总结论、总宣言;总十八条,一宗要素,总摄无余;法门纲格,一目了然。
《教章》,为一宗教理的总纲,行人依奉的规范;其于法门之重要,如同一国之宪法。
《净土宗教章》,慧净法师拟定,为净土宗历经一千几百余年发展,及至现代的总结论、总宣言;总十八条,一宗要素,总摄无余;法门纲格,一目了然。
此《教章》为修学、了解纯正净土宗思想之最便捷导引。
1.宗名——净土宗(简称“净宗”)
2.本尊——南无阿弥陀佛
3.根源——第十八愿(总摄四十八愿)
4.宗旨——四句偈语: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5.特色——四句法语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6.宗祖——善导大师(净土宗之大成者)
7.相承——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
8.经论——
(1)正依经典:
《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
《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刘宋畺良耶舍译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2)相承论释:
龙树菩萨《易行品》一卷
《十二礼》一卷
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卷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二卷
《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道绰大师《安乐集》二卷
善导大师《观经疏》四卷
《观念法门》一卷
《法事赞》二卷
《往生礼赞》一卷
《般舟赞》一卷
9.本典——净土三经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10.宗典——善导大师《观经疏》
11.教判——净土宗立“圣道”“净土”二门,判释一代佛教
圣道门:
于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凡夫难修难证;如陆道步行,苦。
净土门:
于极乐得道,他力救度往生净土之法门,凡夫易修易行;如水道乘船,乐。
12.行判——净土门之中,宗祖有“要弘二门判”与“正杂二行判”,如下表:
要弘二门判
正杂二行判
13.摄机——上摄等觉菩萨,下摄逆谤阐提
不论男女老少、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九法界中,所有一切圣凡善恶,悉皆包含,无一遗漏。
无一人不能学,无一人不能行,无一人不能生。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人修万人去。
14.利益——现当二益
15.宗风一——真谛(往生之道):
(1)
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2)
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
(3)
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唯守愚念佛。
(4)
六不六化——不尚体验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实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不纯学术而信仰化,不涉艰涩而浅易化,不落烦琐而普及化。
(5)
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6)
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16.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1)
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2)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3)
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4)
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5)
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6)
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17.宗歌——(宗祖四十八字愿成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18.宗徽——莲花地球(见《净土宗宗徽之含义》)
净土宗宗徽
净土宗之宗旨,以“四句偈语”显明如下: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此宗徽以“莲花”及“地球”所构成,显示“莲花开满地球”,即是念佛法门,弘遍世界。
“地球”是五浊恶世,是三毒炽盛之众生,流转投生之世界;而此宗徽之地球六条线,则是象征六道之轮回。
“莲花”代表念佛人,此是佛所譬喻,《观无量寿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又说明念佛人之果益而言: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芬陀利华”是千叶白莲,世间罕有。五浊恶世、三毒炽盛之凡夫,若能相续念佛者,现世为人中妙好人,命终必生净土,脱离六道轮回;当坐道场成佛,广度十方众生。故念佛众生甚为殊胜稀有,而以“芬陀利华”譬喻之,善导大师亦赞叹“念佛人”谓之“妙好人、稀有人、最胜人”。
另,《维摩诘经》言: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念佛,希有亦如是。
原文是“在欲而行禅”,而“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故直言“在欲而念佛”,表示“烦恼中的菩提”。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即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此身虽在娑婆,已非娑婆久客;未生极乐,已是极乐嘉宾。可谓“火中生莲”。
十方众生,不论是谁,只要念佛,弥陀净土便现其莲花,可谓“念佛生莲”,故法照大师言: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此界”即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亦即此地球。此地球之人,但能念佛,弥陀净土即生莲花,其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持此莲花,前来迎接,往生弥陀净土。
《维摩诘经》亦言:
高原陆地,不生莲华;
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此地球之众生,大多是罪恶生死凡夫,业障深重,烦恼炽盛,犹如卑湿淤泥,无有出离之缘,但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净土之莲花,将开在卑湿淤泥之五浊恶世的念佛众生之心中。
此“莲花”亦是弥陀“正觉之花”,天亲菩萨《往生论》言: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亦即往生弥陀净土之清净莲花众,都是弥陀正觉莲花所化生之菩萨。
此花既是弥陀正觉之花,又是念佛所生之花,则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是机法一体,不相舍离。
故念佛人,步步踏着正觉莲花,时时蒙受弥陀光照。
又,既是“念佛、净土、莲花”皆相同,则是“同一念佛无别道,同一净土无别土,同一莲花无别花”。则念佛人同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同秉父母(弥陀)气血所生,可谓“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爱,情同手足。
故《往生论注》言: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此“莲花地球”之宗徽,亦是譬喻极乐世界,亦即莲花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即是莲花藏世界之故。
又,“莲花地球”之宗徽,亦谓将莲花遍播世界各地;亦即将此弥陀本愿之救度的念佛法门,弘扬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愿弥陀之名,声超宇宙十方界;使念佛之人,遍及地球五大洲。令五浊恶世,充满念佛人;亦即转五浊秽恶世界,为莲花净土世界。
古德言:
得生西方去,莲华朵朵开。
华开无数叶,叶叶见如来。
又言:
愿将东土三千界,遍种西方九品莲。
《无量寿经》言: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
《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慈悲,利益诸群品。
《无量寿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往生论》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弘愿寺远景
总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别指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进指依此愿专修念佛往生法门。弥陀救度众生之大愿,弘广深远,如天普覆,似地均擎,善恶齐救,一切皆含,故称“弘愿”。
1.寺名
寺名:弘愿
善导大师《观经疏》“序题门”开宗明义言: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字义:弘大的誓愿,弘广的心愿。
宗义:总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别指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进指依此愿专修念佛往生法门。弥陀救度众生之大愿,弘广深远,如天普覆,似地均擎,善恶齐救,一切皆含,故称“弘愿”。
2.匾额
〔山门共六方〕
(1)本愿称名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归宗结顶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又,龙树菩萨《易行品》亦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字义:本愿,根本之誓愿;即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称名,口称阿弥陀佛名号。
宗义:广说无尽,略说两句——本愿在称名,称名顺本愿。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建立净土,根本目的在救度一切善恶凡夫往生,为达此目的,成就万德洪名,令众生称念,誓言:若称念我名而不得往生,誓不成佛。此 是彼佛大愿之根本,称为“本愿”。净土宗强调称名为往生根本方法,独称“正定之业”,正是因为称名是阿弥陀佛本愿所规定,顺彼佛本愿,乘彼佛愿力,必得往 生。
(2)凡夫入报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凡夫入报”之文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
报法高妙,小圣难阶;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字义:凡夫进入报净土。
宗义:净土有报化二种。报净土是应佛因地发愿修行,果报圆满而感得的清净庄严、真实无漏之国土境界,为佛本身所居境界,在种种净土中属于最高等最胜 妙的净土。化净土为佛应众生根机所方便化现的净土,并非真实无漏,乃是次等的净土。一般认为凡夫只能往生最低等的化净土——凡圣同居土,只有登地以上的大 菩萨才能往生报净土,但善导大师指出: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在十方诸佛报土中,无伦无比,最超最胜,而此报土,凡夫也能同大菩萨一样平等往生,这是因为凡 夫称佛名号,顺彼佛本愿,乘彼佛愿力的缘故。
人间之十善十恶,自罪福来看差别很大;法界之三圣六凡,从生死来说缚脱迥别。然而,若乘托弥陀愿力,一切差别皆泯,五乘齐入报土。不论善恶,不分凡圣,同称佛名,同乘佛愿,同生报土,同成佛道;因齐果齐。
本愿,是弥陀救度的原理——教;
称名,是弥陀救度的方法——行;
凡夫,是弥陀救度的对象——机;
入报,是弥陀救度的目标——益。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机、教、行、益”,即:造罪凡夫,以弥陀本愿不虚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的极乐净土。
(3)平生业成
《无量寿经》言: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
字义:平生,与临终相对;平日、平时,现在活着之时。业成,往生之业因完全成就圆满。亦即——往生净土之业因现在即已完全成就圆满,现在完成人生目的(往生弥陀净土),不必等待将来、临终。
宗义: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乘佛愿,乘愿实时业成。称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没有累积之功,自然不待将来,现在往生已定,永除临终恐惧。
(4)现生不退
《无量寿经》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阿弥陀经》言: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字义:现生,现在还生存在娑婆世界,尚未到极乐世界。不退,亦名“必定位”,亦名“不退转位”;将来决定成佛之位,不退转成佛之位。现生不退,现在娑婆世界即已获得不退转位,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方才获得。
宗义:弥陀本愿名号具足万善万德,此万善万德让于称名之人,所以称名愿生之人,现生即已完全成就将来往生成佛的正因正业,于此娑婆世界虽是凡夫,已获不退转决定成佛之果位,将来诞生极乐,自然升进成佛。
(5)涅槃门
善导大师《般舟赞》偈言:
念佛即是涅槃门。
字义:涅槃,不生不灭、无漏无为之报佛报土境界。门,出入无碍之义。
宗义:极乐是无为涅槃之界,杂行小善不能往生。因为杂行小善有漏有为,不可通往无为无漏之境,非是涅槃之门。弘愿即是念佛,念佛功德无漏,即是涅槃之门;由此弘愿念佛之门,自然出娑婆,生极乐,证大涅槃,复能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故称“涅槃门”。
〔来迎殿 共九方匾〕
(6)正念直来
善导大师《观经疏》“二河白道喻”言: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释义:“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呼唤与保证:我救你!你就这样一心正念,放心大胆,对直过来,不用担心,不要犹豫,不绕弯,不延待,就现在的样子,现在、立即、直接、正直而来;有我的保护,你不会堕落贪瞋水火之中。
(7)我能护汝
善导大师《观经疏》“二河白道喻”言: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释义:我能保护你!罪业深重,需要救度;危险在前,需要保护。贪瞋造罪的凡夫,随时会堕落,阿弥陀佛说:我来救你!我能护你!
(8)大慈大悲
《观经》言: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释义:慈是慈爱,给予快乐;悲是悲悯,拔除其苦。慈悲是佛教标榜的特质,凡夫慈悲为小,菩萨慈悲为中,唯有佛之慈悲称为大,又称“无缘大慈,同体大 悲”,即毫无条件,与众生同心同感,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佛教之大慈大悲,以一句阿弥陀佛为代表、为终级,能究竟给予一切众生 成佛之大乐,而永远拔除轮回之大苦。
(9)大愿大力
《无量寿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释义: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尤其是其中的第十八愿为超越诸佛所没有的大愿,特称“大愿”;四十八愿修行圆满,阿弥陀佛名号当中具足无所障碍救度念佛众生的力量,称为“大力”。大愿大力,指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愿心与力量,集中体现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
(10)众圣围绕
《无量寿经》第十九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
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
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
彼佛即遣无数化佛,
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
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
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
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
释义:念佛愿生之人,平时生活在众圣围绕保护之中,临寿终时,佛与圣众现前来迎,往生净土。
(11)万佛授手
《观经》“上品上生”言: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
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
无数化佛……授手迎接。
释义:念佛愿生之人,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亲率大众现前,放大光明,与菩萨大众,无数化佛,同时授手,迎接此人,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12)无所障碍
《无量寿经》言:
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
《阿弥陀经》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观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释义:阿弥陀佛的光明具有无所障碍的救度念佛众生的能力,不被众生任何烦恼业障所障碍,所以阿弥陀佛也叫“无碍光佛”,也就是“无所障碍救度众生的佛”。只要愿意让弥陀救,就没有阿弥陀佛救不了的众生。
(13)诸佛证诚
《阿弥陀经》“诸佛证诚段”言:
(六方各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言:
如上六方等佛舒舌,
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
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释义:“造罪凡夫,但以本愿称名,罪灭得生极乐报土”此事难信,所以一切诸佛都出来证明劝信。可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唯佛与佛,能知能证;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为救“凡夫入报”,成就“本愿称名”,呼唤众生“正念直来”,并保证“我能护汝”“无所障碍”。称名愿生之人, 乘彼佛愿力,往生“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佛果,日夜被“众圣围绕”,临终蒙“万佛授手”,一念超登极乐,速疾证大“涅槃”。
3.楹联
(1)弥陀摄取不舍万修万人归去
众生信愿无疑一念一佛来迎
因为弥陀摄取不舍,所以万修万人归去;
只要众生信愿无疑,自然一念一佛来迎。
一切人念佛,阿弥陀佛都必救度,无论如何,都不舍弃;一万人念佛,一万个往生净土,一个不漏。
只怕众生怀疑、不念佛;只要念佛,每一声佛号,都会有一尊阿弥陀佛现前迎候保护,声声不空。
(2)红尘虽满三千界到此为止
净土纵隔万亿程应声即来
红尘世界,虽然充满烦恼,但只要念佛,烦恼不侵名号,生死自然休止,如暗止于光。
极乐世界,虽然远在十万亿土之西,但只要念佛,弥陀应声来赴,净土随念现前,如影随于形。
(3)低头礼拜可知我伫候已久
开口称名当思汝往生业成
当你低头礼拜的时候,可知道我阿弥陀佛自十劫成佛以来,一直站在这里,望眼欲穿,等候你很久了吗?
当你开口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应当知道你往生净土所需要的善业功德,在这一句名号中已经完全具足了。
(4)弥陀众生机法一体皆在信
娑婆极乐东西十亿不离心
阿弥陀佛(法)与众生(机),本来就是一体不分的;众生的苦恼就是弥陀的苦恼;弥陀的功德就是众生的功德。只怕众生不信啊!
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在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西,两者虽然相距十万亿国土,但只要一念诚心,自然互不隔离。
(5)同舒广长舌护念出三界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
诸佛同出广长舌,证明:“凡夫称名,必得往生!”以此护念我们出离三界之苦。念佛人发起坚固不坏的志愿,乘托阿弥陀佛的愿力,横截超断生死之流。
来迎殿
不论我们如何罪深业重,阿弥陀佛都不嫌弃,而且亲身相迎,一生守候在我们身边,日夜用无碍光明照护我们,临终之时亲自接引我们回归净土。
来迎殿,为弘愿寺一期建筑群的中心殿堂,是信徒朝觐礼拜及僧众早晚共修的主要场所。以“来迎”为殿名,可谓独特新颖,不仅给人温馨亲切的直感,更具 有鲜明的净土宗教义的内涵;殿内正中供奉的本尊、四周围绕的化佛,以及随佛来迎的圣众等,皆形象传神地表达出弥陀救度的净土信仰,显示出不同一般道场而别 具一格的特色。略释如下:
1.殿名
殿名“来迎”,义本三经,文出九品。
如《观经》“下品上生”言: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
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来”,前来。阿弥陀佛亲自前来念佛人身边。“迎”,有“迎候”“迎接”二义。
平常之时,阿弥陀佛来迎,守候、保护念佛人,消灾除障,平安吉祥;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来迎,接引、救度念佛人,直入净土,永免轮回。
不论我们如何罪深业重,阿弥陀佛都不嫌弃,而且亲身相迎,一生守候在我们身边,日夜用无碍光明照护我们,临终之时亲自接引我们回归净土。这是多么令人觉得依靠与安慰。
平时来迎:守候、保护。
如《观经》言: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
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又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无量寿经》言: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
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
皆得休息,无复苦恼。
寿终之后,皆得解脱。
众生念佛,佛来现前,乃是感应道交,亦是不来而来,如月临万水。阿弥陀佛以无量光寿为体,同以无量光寿为名,故佛光、佛体、佛名,三者一体不分,称 名即佛身来现,光明摄取。众生寿命未终,佛即慈悲守候,日夜光摄不舍。摄取,又作“护念”,即“救度保护”。念佛人,蒙佛救度保护,所以能灭罪生善,消灾 免难,离苦得乐。
临终来迎:接引、往生。
如《无量寿经》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
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经》言:
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又如《大经》三辈,《观经》九品,一一皆明阿弥陀佛临终来迎,接引往生。
2.本尊
“本尊”为修行人根本尊崇、归依的对象,随所修法门而不同。来迎殿内供奉的本尊,为单尊阿弥陀佛来迎立像,与一般寺院殿堂供奉本尊相比,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不同。
(1)弥陀余佛之别。一般道场本尊多为释迦佛,也有药师佛、大日如来,乃至观音、地藏等;弘愿寺为专修念佛道场,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
(2)一佛三佛之别。也有不少道场大殿供奉三尊佛,即中释迦、左药师、右弥陀,虽也供有阿弥陀佛,但并非为主,只是作为诸佛之一;来迎殿唯供阿弥陀 佛,不供余佛菩萨,此则显示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具有独一无二、至高无上、超越一切的地位,也是遵行弥陀化身善导大师所说五种正行中之“专 供养”“专礼拜”正行。
(3)一佛三圣之别。所有寺院念佛堂皆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大多同时供奉观音、势至二贤侍,称为“西方三圣”;弘愿寺来迎殿正中只供一尊立雕阿弥陀佛,而将观音、势至二菩萨与诸圣众作为整体浮雕(待制作),置于阿弥陀佛立雕背后,起烘托陪衬的作用。此有三方面的意义:
①表明随佛来迎的,不止观音、势至二上首菩萨,还有“诸圣众”。
②表明来迎佛与圣众一体,虽然一体,但主从分明。如《无量寿经》言“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③表明侍从菩萨功德尽含于主佛功德之内,专念弥陀一佛,观音、势至诸圣众自然不请自到,随佛同来。如《观经》言:“念佛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善导大师解释说:“专念弥陀名号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4)立像坐像之别。一般供奉本尊皆取坐姿,表智慧门,如如不动,伏断烦恼;来迎殿本尊是立像,表慈悲门,应声即来,救度往生。立身阿弥陀佛像,典 据《观经》“第七华座观”“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善导大师解释说:“阿弥陀佛看见众生造业受苦,随时都有堕入三恶道的可能,为了快速安全、万不漏一地救 度众生,阿弥陀佛来不及坐着,而是永远站立守候着,以便随时拔脚前来搭救。”《观经》言:“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 生。”弥陀佛身常立不坐,原由佛心慈悲,急切救度苦众生啊!
3.化佛、圣众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
《十往生经》云:
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
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意)云:
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
彼佛即遣无数化佛,
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
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
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
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
今既有斯胜益可凭,
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
《观经》明专精念佛愿生彼国之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诸圣众,及无数化佛,一时授手,迎接此人。
可知念佛愿生之人,若平时、若临终,不仅阿弥陀佛一佛,且有菩萨大众;不仅菩萨大众,且有无数化佛,重重围绕拥护,齐来接引。
为了表达这样的意境,来迎殿四周重重布满阿弥陀佛小像,一一皆是中间本尊的缩影,一一金身住立,一一垂手接引,一一慈眉注目,一一摄护众生。
驻足来迎殿,迎面但见高大金身阿弥陀佛,率领观音、势至、诸菩萨众,浩浩荡荡来迎,四周上下复被无数化佛金身包围,同时授手,一低头、一合掌、一礼拜、一称名,无不与此等诸佛、诸圣同心相感,无不蒙此等诸佛、诸圣护念接引。
二河白道图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召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
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
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
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 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无疑。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 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 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无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
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召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弘愿寺涅槃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1.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2.天亲菩萨“本愿取意文”: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3.昙鸾大师“本愿取意文”:
“易行道”者:
谓“但”以“信佛”因缘,
愿生净土,乘佛愿力,
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正定即是阿鞞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4.昙鸾大师“本愿取意文”: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5.道绰大师“本愿取意文”: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
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6.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
(1)对文增减
①《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②《观经疏》“玄义分”: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
上尽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③《观经疏》“玄义分”: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④《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⑤《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2)总显其义
①《观经疏》“六字释”之文: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②《观经疏》“弘愿文”: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③《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④《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⑤《观经疏》“唯明专念”之文: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
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⑥《观经疏》“两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⑦《观经疏》“正定业”之文: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⑧《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
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⑨《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
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⑩《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
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
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广场上的石灯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全集》)
1.龙树菩萨《易行品》
(1)“难易二道判”之文:
佛法有无量门:
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2)“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3)“本愿称名”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4)“即入必定”之偈: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2.善导大师《五部九卷》
(1)“易得往生”之文: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2)“必得往生”之文: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
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3)“定得往生”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
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4)“即得往生”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
愿生净土,上尽百年,
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5)“尽得往生”之文: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
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6)“皆得往生”之文:
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7)“莫不皆往”之文: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
上尽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8)“回心皆往”之文: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9)“五乘齐入”之文: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
报法高妙,小圣难阶;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
致使五乘齐入。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10)“百即百生”之文: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
百时希得一二,
千时希得三五。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11)“唯明专念”之文: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
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12)“正念直来”之文: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13)“正定业”之文: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
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14)“念佛延促”之文: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
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敬亭山牌坊
1.全球暖化危机的来临
全球暖化正在演化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巨大危机。
全球暖化将引发暴雨、暴雪、洪水、飓风、干旱、酷热、酷寒等气候灾难,这些灾难已经发生!联合国报告指出:2007年的十大自然灾害中有9种是因气候异常所造成的。
2.全球暖化危机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底报告:饲养牲畜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元凶。
①世界观察研究所(WWI)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每生产1公斤肉类,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牲畜和它们的副产品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
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畜牧业占18%,交通能源占14%,生产肉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比全世界的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加起来还要多很多。
③一氧化二氮排放的65%来自牲畜,它的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④甲烷排放的37%来自牲畜,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
⑤土地面积的30%被饲养业占用,可耕地的33%被用于种植饲料作物。
⑥为饲养牲畜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地球之肺”亚马逊热带雨林已有70%被焚毁。
⑦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统计数据库:人类在2005年吃掉的动物总数为4242亿只,平均每天吃掉的各种动物总数约12亿只。如此庞大的数量必然消耗巨大的地球资源而形成高排碳经济,同时也说明人类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已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3.倡导素食,拯救全球暖化危机
现在各国各地政府、社团都在纷纷采取抗暖措施,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潮流。我国总理温家宝说:“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虽然各国政策有转为仰赖企业节能减碳或科技能源,但科技产生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印度前环境部长甘地说:“除非我们改变饮食,其他的都将无用,茹素是你的首选。”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IWF)在2004年发起了“少吃肉类运动”,这个运动鼓励个人少吃肉类,这会给身体健康带来益处,同时使环境免受工业化养殖农场动物排泄的大量废物的污染。
根据这个组织的调查数据,全球的肉类消费在显著增长:
在过去的40年中,欧洲肉类的人均年消费量由56公斤上升到89公斤;美国则由89公斤上升到了124公斤;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由4公斤,上升到了54公斤,并且仍在继续增长。
倡导“低碳生活、每周一素”,势在必行。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立即行动起来。如果所有中国人一周吃素1天,将减少温室气体2亿8千6百万吨,就可以立即减少51%的温室气体排放。
放下口中一块肉,换成豆腐,缓解全球暖化危机,容易又简单。
自古诗人偏好佛,从来净土不离诗。
诗,讲究超俗,追求纯真、至善、完美;此则唯有佛与净土可当之。故诗从佛悟取灵感,自有清新超逸的格调;诗人寄心净土,方能圆满生命的追求。佛教净 土法门,富有大量的赞歌诗偈,其表现力之丰富,叹为观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称念,或唱诵,消融一切喜怒哀乐;自诗人看来,又当是至简、至妙的诗 吧!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诗作浪漫豪放,世称“诗仙”。曾七次登临敬亭山,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句。由其净土咏,可知其弥陀信仰。
净土咏
唐?李白
向西日入处,遥瞻大悲颜。
目净四海水,身光紫金山。
勤念必往生,是故称极乐。
珠网珍宝树,天花散香阁。
图画了在眼,愿托彼道场。
以此功德海,冥祐为津梁。
八十亿劫罪,如风扫轻霜。
庶观无量寿,长睹玉毫光。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倾心佛法,他曾愿生兜率。到了晚年,患风痹疾,遂专志西方求生极乐。
念佛偈
唐?白居易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对西方净土深信不疑,在杭州时,舍亡母程氏遗留的簪珥于净慈寺,作《阿弥陀佛颂》, 命工画阿弥陀佛像,以荐往生。在惠州,被命迁谪儋耳(海外儋州)。南行之日,携阿弥陀佛像一轴。人问其故,答曰:“此轼往生西方公据也。”
画阿弥陀佛像赞
宋?苏轼
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
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
我造无始业,一念便有余。
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
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
如投水海中,如风中鼓橐。
虽有大圣智,亦不能分别。
愿我先父母,及一切众生。
在处为西方,所遇皆极乐。
人人无量寿,无去亦无来。
1.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2.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3.以慈爱感化怨恨,以慈善感化邪恶,以施舍感化吝啬,以真实感化谎言。
4.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的欲望只是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着相当多的苦恼。
5.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只要是醒者,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这种慈悲的胸怀。在这个世界上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个永恒的真理。
6.智者每天检讨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上进!
7.贪睡、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懒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不知道苦恼的真相和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
8.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9.情感是由过去的缘分今世的悯爱所产生的,宛如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10.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11.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12.修身先须寡欲,用意不如平心。
13.日月两轮天地眼,佛经万卷圣贤心。
14.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5.不怕事多,只怕多事,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16.谦让,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
涵养,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7.人与动物差别是人受过教育,有智慧,所以加强道德、伦理、生活教育,让人都知道习劳、惜福、谦恭、忍让,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
18.如果今天不努力奉献,明天恐怕没机会了。
19.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20.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必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也不必令人憎。
22.粒米常念农夫苦,粥饭难忘佛祖恩。
2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4.学一分退让,得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25.任何大罪,念佛即消;何等恶人,念佛即善。
26.道场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27.快乐源于和谐相处,幸福来自无私助人。
28.你尊我卑,你高我低,你大我小,你对我错。
29.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30.恭敬僧宝,为居士护法第一德;
不说是非,为道场安和第一戒;
求生净土,为人生目标第一要;
专修念佛,为选择法门第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