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东平,梁氏乳媪[1]崔婆,淄州[2]人,为宣义郎[3]元明乳母。平生茹素,性极愚,不能与同辈争长短。主母[4]晁夫人,留意禅学;崔朝夕在旁,但能诵阿弥陀佛,虔诚不少辍[5],不持数珠,莫知其几千万遍。
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年七十有二,得疾,洞泄[6]不下床,然持念愈笃[7]。忽若无事,时唱偈曰:
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8]下无坑;
去时不用着鞋袜,脚踏莲花步步生。
讽咏[9]不绝口。问何人语,曰:“我所作。”问:“婆婆何时可行?”曰:“申时[10]去。”果以其时死,十月五日也。用僧法焚之,至尽,舌独不化,如莲华然。元明,予友婿[11]也。
(《夷坚志》[12]乙卷九、《净土圣贤录》)
按:《大集经》言: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古德云: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又云: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
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注释:
[1] 乳媪(ǎo):乳母。媪:古代对妇女的通称。
[2] 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
[3] 宣义郎:唐朝文官,位在七品以下。
[4] 主母:婢妾、仆役对女主人之称。
[5] 辍:中途停止。
[6] 洞泄:指湿盛伤脾的腹泻。
[7] 愈笃:越来越精进。
[8] 条岭:高山峻岭。
[9] 讽咏:讽诵吟咏。
[10] 申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
[11] 友婿:朋友的女婿。
[12]《夷坚志》:南宋笔记小说集,洪迈所
净宗法师/文
佛教传入中国约始于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初),迄至南北朝(约公元六世纪中叶),总五百余年可称为“经典传译”期。此一时期固以经典传译为主,一方面随分研习、弘传,一方面完成了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
至隋唐时期,油然勃兴之诸宗创立,使佛教一扫“外来”之气息,而成为“本有”之信仰,普及于上自帝王、下至庶民之间;其开出灿烂之花,结为丰硕之果,不仅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国民之精神,且远布他邦,福荫异域,成为佛教世界化之成功典范。
然而佛教在其祖国印度,并没有所谓的宗,何以传至中国,此时盛行诸宗之创立?
推其大端,有如下主客两方面。
从客观来说,佛教从印度传入,而大圣佛陀随机施教,法门万差,或有此处褒赞而彼处贬毁,一时盛扬而一时过抑,乃至乍见有似水火不容、矛盾相反者。同 时,经典传译并无系统次第,但因初期经法尚未完备,整个佛教重心乃在于经法传译及生根本土方面,之于诸经法之间的关系,既非重点关注,也不到系统整理的时 候。及至隋唐时期,印度佛教之一切法门已悉移植于东土,且普遍弘传,此时如果不对诸经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系统的归纳整理,以探求其内在统一性,欲求更广泛 而深入地弘扬,必将陷于理论上的混乱,或欲信者无所适从,或已信者执自非他,乃至相互排毁;而弘法者虽欲各各专弘自有缘之法,然若不能融通一切佛法,而予 他法以合理的定位及解释,势必招致来自他法者之妨难,障碍法门之弘通。
从主观来说,此时佛教来至东土已经五百余年,随着代代译经、弘传事业的推展,其在教理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皆有了深厚的积累;佛教在这块新土地上生 根、发芽,茁壮成长,透出无限生机,充满无穷活力,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跨入新时代,必欲全面展开大圣佛陀的教法,以利济芸芸众生。
总之,形势要求必须对一切经法作系统之阐释说明,而当时之教界也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先由诸家“教相判释”学说之盛行,并继而掀起诸宗之成立。所谓教 相判释,简称“教判”,或“判教”,亦即对佛说一切教法,进行分类判别,建立整体有序之体系,以安立一切法门;以此为基础,探求佛陀一生无数之说法中,其 自心所最欲愿说之法门——所谓出世本怀,即选择此以为自宗所主之法门而极力弘扬之。此即诸宗兴起之大概。
因诸宗各自立场不同,认识角度有别,故对同一佛陀所说之法,产生不同之教判,而有不同之主张,实属自然。比如横岭侧峰,虽随人不同,但同为庐山之境;今各家之教判也如此,但求自宗之融通,不妨他宗之有别。
由此天台、华严、禅、密等诸宗,于隋唐一代皆告成立,各契机缘,共宣一化,恰如百花齐放,共荣一春。
可知,宗派创立本源于教判,若无教判,即无立宗。欲了解一宗之思想主张,必须从了解其教判入手。
考察净土一宗之创立,上述历史大背景具体表现为二项条件之成熟。
一、主观条件之成熟。亦即法门渊源。先,有关弥陀净土法门之《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经论已翻译完备,并流布研习,普受 信仰;继有北魏昙鸾大师(公元四七六——五四二年)祖承印度龙树菩萨“难易二道”之判,作《往生论注》解释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极为创见地发挥弥陀他力 本愿之旨,充分展示天亲之衷怀,奠定净土教理之根本基石;继有隋唐道绰大师(公元五六二——六四五年)祖承昙鸾大师之教,大展法化,复撰《安乐集》,判一 代佛法为“圣道”与“净土”二门,而约时就机,劝归净土。
二、客观条件之成熟。当时教界普遍关注《观经》,纷纷作疏注解,引用说明,但都站在圣道法门自力修行的立场,不但不能正中佛说《观经》的本意,而且 由于误解很多,阻碍净土法门的弘传。在此情形下,如果不能站在净土法门的本有立场,也就是弥陀他力本愿的立场,对净土法门作出系统、标准、权威的解释,将 见极乐门闭,往生路塞,弥陀光明不现,众生常没大苦。
此时此机,必待圣人之出,乃能拨迷云而见晴天,济众生以乘慈航。终于,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佛,从大心海来化,应现为唐善导和尚,亲开净土一宗,广济苦恼群萌。
善导大师(公元六一三——六八一年),世称弥陀化身,现身证得三昧,每念佛一声,即口出一光,声声相次,光光不绝,故被当时皇帝尊称为“光明大 师”,化导普及于万类,宗义妙冠于古今。然则本地既是“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之无量光佛,化身还成“诸师释义所不能比”之光明大师,宜其然也。
如上所述,当时净土教门正处在弥陀本愿教理渐臻成熟,与他宗行人对净土法门多有误解之双重因缘的激荡之下;大师之应化,正怀有扬清荡浊、立教开宗之使命。
因《观经》为当时教界最所关注,亦最为误解之故,大师即疏释《观经》以展开净土教门。下笔之先,大师即殷重对告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标心结愿,言: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更于〈玄义〉之初“归三宝偈”中,表达其“依教开宗”之志,言:
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此视为大师“开宗宣言”“开宗偈”,《观经疏》亦即被视为净土宗开宗之疏。其意趣深远,短笔难舒,简言之:大师依释迦、弥陀二尊之教,撰《观经要 义》四帖之疏,楷定古今诸师之谬解,大成净土之教门,普纳一切凡圣善恶,齐称佛名,齐乘佛愿,齐入报土。实是广大开阔、宏伟奇丽之净土门也!
凡一个成熟的宗派,必有其完备的教判体系及行法规范。
今善导大师在其师道绰大师(公元五六二——六四五年)将一代佛教大分为“圣净二门”的基础上,更于净土门内细判有“要门”“弘愿”二门(见善全二二 页《观经疏》.〈玄义分〉之“序题门”)。弘愿即是“弥陀本愿,一向专称”,是为净土一门不共之特质,独立之骨髓;要门即“定散二善,回愿求生”,因其行 法全同圣道诸宗,趣向即归于净土,故能善接圣道诸宗行人,巧入净土一门,而成为圣道转入净土之重要门户。由此要门之判立,不仅突显弘愿之真实,更能总摄圣 道诸宗一切行法,齐入净土之门,可谓慈悲善巧,智慧方便,无以复加矣!由此,净土一宗之教判臻于圆满,收放自如,开合无碍,广吞万机,导归一实。
又撰《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等四部妙着,教示净土之行仪。由此教行二门之完整齐备,净土一宗巍然建立,阔步大方,普济群灵。
所谓“楷定古今”:“古”是“古说”之意,指善导大师以前疏释《观经》之净影寺慧远(公元五二三——五九二年)、嘉祥寺吉藏(公元五四九——六二三 年)、天台宗智顗(五三八——五九七年)等之论说;“今”是“今说”之意,指大师之时代继承净影、嘉祥等论说之人及摄论家之说。大师讳号示尊,统称以上诸 人谓之“诸师”。“楷”是楷正、规范,“定”是决定义理之是非;亦即决定义理之是非,作为后世之范本谓之楷定。
大师楷定之宗义,展开即一部四卷之疏,卷收则纳于二句,即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分为四点:
一、本愿。诸师判释净土,皆立于众生自力心性之立场,未能立于弥陀他力本愿之立场。即此一错,通盘皆错。今大师楷定之,故说“本愿”。
二、称名。诸师以往生净土之行,实相最胜;纵不能契证实相,以净心定观为最胜;纵不能净心定观,以净业三福为最胜。总以定散诸善为优为胜,而以称名 一行为浅为劣。此则全然不知弥陀本愿之旨。今大师楷定之:往生之业,称名最胜,是“正定业”,必定往生,因顺彼佛因中根本愿故;余行虽优,若比称名,全非 比较。故说“称名”。又说“本愿称名”为区别“持戒称名”、“清净心称名”等。
三、凡夫。诸师以往生极乐,圣人为本,上品往生是大乘圣人,中品往生是小乘圣人,下品往生虽收凡夫,必当过去多生累积多善,又须发大菩提心,乃可往 生;若常没位中烦恼凡夫,不发大菩提心,勤修福智,断难往生。如此则弥陀空垂宝手,凡夫顿失希望。今大师楷定之:九品皆是凡夫,往生只凭佛愿。极乐教门, 凡夫为本;弥陀本愿,苦机为先。言:“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以济为。”故说“凡夫”。
四、入报。诸师依圣道修行自力断证的次第,判菩萨生报土,罗汉生有余土,凡夫纵虽往生,或说只在化土,或说为最低级的“凡圣同居土”,随功行大小, 有品位高低,然绝不可能往生报土,因报土高妙,只有破无明的大菩萨才能往生,罗汉尚且不能往生,何况凡夫。今大师楷定之:垢重深重之凡夫,但称佛名,与豁 破无明大菩萨,平等往生彼佛报土,乃由同乘弥陀愿力故。故说“入报”。
“本愿称名”之义,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全三一七页)结论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凡夫入报”之义,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全五五页)以问答释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问:人皆念佛,但劝称名,于义已足,何必强调本愿,惊世之耳,起人之疑?
答:诚然,但能称名,知往生一定,不起他思,自然契符本愿之理,所谓暗合道妙,潜通佛智。但如此之人极为稀有,虽称名,若不明了弥陀本愿之理,皆以 为:称名只是浅行,往生不定;若能更修余胜行,则往生一定。如是心中起疑,竞趋杂行,最终漏失往生。若知称名是弥陀本愿所选择之行,顺彼佛愿故,虽任何罪 业深重、善根薄少、修行无力之人,只要称彼佛名,即乘彼佛愿力,往生一定,则能心安、满足、专一、相续,决定往生。故今为示本愿之理,令行人安心,须说 “本愿”。
又说“本愿称名”为区别“持戒称名”、“清净心称名”、“发菩提心称名”等。称名虽同,而彼等于称名外别加种种行故,皆非单直称名。
然持戒、清净心等行,本与称名不相关涉,今强扭相合,以为“必非如是,虽称名不能往生”,如此凡情测度佛智,视万德洪名如裂缝漏器,不能盛荷罪障之 体,乃强以凡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而欲胶合之,既违逆彼佛大悲本愿,不顺名号自然法性,岂得“自然之所牵”之用?今说“本愿称名”,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 顺本愿,全机全法,生佛一体,不论自身善恶,但凭名号功德,不假一切人为造作,即是如实修行相应,不违彼佛大悲本愿,能顺名号自然法性,往生净土。
既知此理,则一切持戒、清净心、发菩提心人,皆可仰凭本愿而称名,称名皆顺彼佛本愿,因弥陀本愿不简择故。弥陀本愿既不简择造罪之恶人,岂妨大小 乘、世间善人?然如唱“持戒称名”,则无戒、破戒之人排拒在外;唱“清净心称名”,则贪嗔不净之人又绝往生之望。如是若对“称名”有任何前定,皆有防碍于 称名行,非如实修行相应故,今故须说“本愿称名”。
法照大师言: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大经》既说“震法雷,曜法电”,弥勒自述“闻无量寿佛声,耳目开明,不敢有疑。”则一切固蔽于我执我见、安然于如聋如盲之凡夫,尤其需要惊动之。
问:罪障凡夫,但能往生,即已千足万足,何必论其入报、入化?
答:若能安愚念佛,自不必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及其往生,自然归于报土,顿证无生。
然诸师既依圣道自力修证之理,判凡夫只能往生化土或说凡圣同居土,不可能生报土,然而使不可能往生者能得往生,使不可能入报土者得入报土,正在弥陀 超世之愿功。而今大师开宗立教,如不对破诸师误解,显明凡夫入报之理,何能突显弥陀超世愿力?若不显弥陀愿力,则凡夫之人如何安心?既不能安心念佛,则无 由乘弥陀愿力强缘,又如何能得往生?
如诸师之判,往生究竟决定于自力修功,如同考试,择优录取,劣者淘汰;然烦恼炽盛之凡夫,面此大考,谁能安然?故尽一生,虽称佛名,不知仰托佛愿 力,空然疲于自力行;虽求往生净土,而以圣道法门伏断烦惑为标准:纵虽不能断烦恼,亦当伏住烦恼;纵虽不能全伏不起,也当少分、少时降伏烦恼。故有“虽称 名,不能一心不乱不能往生,心不清净不能往生,功夫不能成片不能往生,不能有把握保证临终正念不能往生,不能严持净戒不能往生,不能勤修福智具足多善根福 德因缘不能往生,不能发广大菩提心不能往生……”等等之说。然窃思自心,妄波汹涌无一刻之静,杂染恶念相续不停;平生康健之时,心念已如风中轻毛,无向乱 转,何能保证临终四大分离之时正念分明?起心动念无非自私自利,一生经营但只为妻为儿,有谁能发真正利他大菩提心?人人悲罪业深重,谁敢夸我善根具足?五 欲在前,顿忘因果;名利关头,谁肯刹车。贪嗔所缠,进善之心,如以瘦驴驾重车,令攀峭岩,虽策而不前;魔鬼所诱,趣恶之念,似急流纵赴深谷,欲止而不能。 如此之人,三恶道是必然之所,岂敢奢望于净土?止!止!净土非我之份。罢!罢!称名抑又何能?现前可见举世之人皆作此念,岂非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之金言翻成妄语,“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弘誓毫无其益?
故今大师奋然楷定之,言“凡夫称名,即入报土”,何以故?乘佛愿力故。是即万虑皆消,信心顿起,极乐门开,往生路畅。
问:净影是义解高僧,嘉祥为三论宗主,天台乃大权示现,是等诸师,皆具神德,并非凡流,何以疏释《观经》不知《观经》真义,必待善导一师而楷定之?
答:圣道以自力为宗,净土以他力为宗。诸师既主圣道,至释净土,纵有所知,不妨示有不知,推功让美,以令众生归宗有在。比如诸佛所证平等,望存化 益,皆自收功,齐赞弥陀。诸佛尚尔,况人师乎。不然法门纲际既滥,众生归趣无方,若论大权示现,怀德鉴机,各有所主,终成一化,岂受此过。莫以凡情,妄测 圣境。若论示迹,则《大经》说:“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既是唯佛独明之法门,诸师虽贤,既示迹凡夫,有所不知,也是正常。然善导大师者,内怀弥陀本 地之德,身为净土教门之主,楷定之责,必归属之。
问:净宗典籍,浩若烟海;弘扬之人,多如尘沙。然未见“凡夫入报”之载,未闻“本愿称名”之说,虽有善导楷定,不敢遮他依行,自修即从人众,积功励行,先求往生同居土,再求品位高升。因千古知识皆以此教人,举世行人皆以此自行,随此大众,必定可靠安全。如何?
答:何其愚哉!佛法大事,岂视人众而尾随。譬如繁星满空,一月孤明;迦陵一鸣,自异凡音。欲求可靠之往生,而不依善导之教,专称佛名,靠佛愿力,譬如欲渡苍茫大海,反弃坚固大船。
因大师《观经疏》等祖典,千年失传于我国,古德不见,所以无法传其妙义,是欲求而不得;今见遇而不取信,是得之而反弃,而妄称依古之教,即是谤毁古 德。古来大德知识,呕心沥血,种种言辞,方便激发,无非欲令我等誓取决定往生,今得此“本愿称名,十即十生,乘佛愿力,凡夫入报”微妙法门,自当发大庆 幸,生大喜悦,通身靠倒,勇悦进行,而反迟滞,不加信受,岂非颠倒。
问:因弥陀本愿不嫌造罪之人,若劝本愿称名,人即因此而喜造罪,不如劝持戒称名,为两全其美。如何?
答:持此说者,虽或出于慈悲心,恐人造恶;或出于智慧心,欲彼此周全。然而究竟凡情卜度,不如弥陀、诸佛对众生是真慈悲、真智慧也。
若劝人信本愿而称名,人即造罪,则弥陀发此本愿即成罪首,岂是大慈大悲?若说众生邪见所致,非关弥陀,则弥陀因中即错观众机,又岂能成超逾诸佛之 愿?若说弥陀观机不谬,闻本愿自住正见称名愿生者千万,但不妨有一二邪见之人,则以此一二邪见之人即欲遮千万人之往生,是何道理?何况此邪见人,教以持戒 即能持戒,教以参禅即能参禅,教以他法尽能随顺不住邪见,唯闻本愿即住邪见乎?又如何得知此一二邪见人,弥陀不能令其今生转入正见,或结缘来生究竟解脱?
弥陀本愿唯教人称名,不教人造罪,若劝信本愿,人即不称名反而造罪,则劝人持戒等一切善法,也可不行戒善而反为恶。若说戒善与造恶相反,劝之必不致于造恶,岂弥陀本愿与造恶相顺,劝信本愿人即造恶?可见凡夫之虑,全无道理。
引言
五蕴构成的身心必须具备“自我意识”,才能肯定自我的存在,并与他人有效交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否则只是行尸走肉,梦人呓语,人不像人。
亲情组合的家庭必须具备“家庭意识”,才能为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提供温暖、依靠与归属;否则同一屋檐也如路人,无异街头流浪汉,家不成家。
利益会集的团体必须具备“团体意识”,才能凝聚大众,有效运作,迈向目标;否则只是乌合之众,自然分崩离析,团体不能生存。
信仰缔结的宗派必须具备“宗派意识”,其成员才能明知自己修何法门,依何规矩,彼此扶持,趋向解脱;否则盲修瞎练,徒有其名,宗不成宗。
一、何谓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即中国化了的佛教,中国佛教以宗派佛教为其特色。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诸大宗派的成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其时乃有所谓的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是在继承印度佛教母体基因的基础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成长起来的佛教。它是活化的,深具生命力的佛教,能够自行生长、茂盛、繁衍,传布四方;它是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祖师及无数行人创见智慧的结晶,是佛教传播世界途中的奇葩。
宗派佛教以宗派意识为其生命,没有宗派意识也就没有宗派佛教。正是由于宗派意识的兴起而兴起了宗派佛教,也由宗派意识的延续而维系着宗派佛教,乃至随着宗派意识的淡薄消亡,即使一个宗派原来修学的法门经典仍然存在,这个宗派也已消亡。
二、什么是宗派意识
佛教宗派组织及其成员对本宗法门的自觉、自肯、自信、自任,即为宗派意识(或称宗门意识)。如同自我意识,宗派意识纯粹从自我体内发起,不需要外界他人的认可。如需外界的认可,即为迷失。如我之为我,并非他人能够认定。
一个成熟的宗派能够为其法门修持者提供强有力的宗派意识,引导、支持无数行者达到既定目标,如自我意识指挥全身关节乃至每一个细胞。
宗派意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身份认同。即于佛说一切法门中,我是修何法门。这是宗派正依经典所赋予的,回答“我是谁”。
2、价值认同。即在佛说一切法门中,我此法门具有何等特别优胜的价值。这是判教所甄别的,回答“我存在的价值”。
3、法统认同。即我此法门由释尊宣说以来代代相承以至于今,法源清净,所来有自,这即是法脉相承,回答“我从哪里来”。
4、自主地位的认同。即:我家法门以我为主,我说了算。也就是一个宗派如何展示自我、维护自我。
三、中国佛教宗派意识的形成与演变
佛教初入中国,完全没有宗派意识,随着经典传译日渐广泛,出现不同法门的修持者,互相之间便有了法门分别的意识,即“我与你不同”,这是宗派意识最 初的萌动。为了回答何以你我不同?在佛说一代教中,我是何种位置,何种存在?你又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决这一切的疑问,便产生了判教。当判教与自我修持法门 结合时,宗派意识开始觉醒。随着宗派意识的扩张、成熟,终于开出大乘八大宗派。
故大乘八宗是佛教植入这片新土地上所孕育出的八大生命体,它们各自有着丰富而茁壮的生命,如同八个巨人,在这片大陆阔步大方,顾盼自雄;又如一母所生兄弟,彼此扶持,互相庄严,共同组成中国佛教的大家庭。
中国佛教的特色是宗派佛教,宗派佛教与一般的、没有宗派佛教理论支持的法门修持的差别在于:宗派佛教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佛教,能自我繁衍,自我维系, 健旺生长,如同种子种在地里长出新枝,丰收累累;而一般法门并不具备这样的生命,不可能自行生长,如同进口原材料直接消费一样。一般法门如“鱼”,宗派佛 教为“渔”。
具有完整的宗派意识,结合本宗法门,总摄一代佛教便诞生了宗派。没有宗派意识的注入,一般经典法门,只是随机、零散的法门,不能成为宗派。
各宗开宗的祖师,无疑是这种宗派意识的完备体现者,否则不可能开出一大宗派。而后继之祖师、善知识也必然是深切地领会、很好地传持了这种宗派意识,否则不可能维持法门。
自隋唐乃至宋元明清,中国佛教便在宗派意识的摄持下递沿广布,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凡是宗派意识觉醒成熟的地区与时代,佛教便呈一时之旺,开出一片新局面。
时代趋下,知识稀少,宗派意识越渐淡薄,宗派佛教日益衰落,这是大趋势。
二千年的中国佛教史证明:宗派意识与宗派佛教互为因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四、现代宗派意识
到了现代,宗派佛教全面衰落,与之相关联的,宗派意识也一落千丈,荡然无存。除了藏地密宗因为宗派意识强劲而仍然呈现生命力,净土因为阿弥陀佛的他力易行而为特例,其余各大宗派早已名存实亡,徒有虚名。
正如老年痴呆症患者,虽然唤着他的名字,贴上他名字的标签,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认识自己,更不认识他人了。传统的宗派佛教确已衰老,出现意识错位,意识恍惚,意识微弱,乃至意识空白的综合症,又如何能引导现代人解决生命关切,跳出生死轮回。
这种佛教理所当然受到抛弃,乃至当今只要有人提倡宗派、维护宗门,不仅不受理解与尊重,反而遭群起挞伐。以有宗有派为狭碍局限,以无宗无派为广大公平,如此浅薄之见弥漫教界,迎合着浅俗的时人。佛教在当代真正陷入了迷思。
但提倡无宗无派的人也不能跳出“宗派意识”的必然规范,他也必须有自己的“宗”,否则我是谁呢?我何以要如此存在并言行呢?于是各种“山头佛教”兴 起。然而若以为山头佛教便可以代替传统的宗派佛教,无异于妄以春生秋枯之野草,冒充千载茂盛之大树。无论如何,这也是新时代一种“宗派意识”的活动。
曾经茂盛的大树已经枯萎,野草虽一时新活,毕竟代替不了大树,这片园子不能任它空着,便有好心人来栽仿真树——人间佛教。
慧净法师/文
详研《观经》内容,并考其说时因缘,便知《观经》有“从假入真”之“施、开、废”三义,所谓施、开、废即是:
1.为实施权(为莲故花)——定散二善。
2.开权显实(花开莲现)——定散中说念佛。
3.废权立实(花落莲成)——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
“定散”中说念佛之文:
1.定善中“第九观”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2.定善中“第十二观”言:“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3.散善中“下品上生”言:“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4.又言:“化佛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5.散善中“下品中生”言:“善知识广赞彼佛光明神力,闻已即生。”
6.散善中“下品下生”言:“应称南无阿弥陀佛。”
《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之文:
《流通分》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又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流通分》之文,释尊不言“观无量寿佛身”之十三种“定观”,而言“持无量寿佛名”之“称名念佛”,以此明知释尊之意,目的不在定散二善,而是以定 散二善引导圣道门之行人归入净土门,故最后独举《大经》第十八愿所言“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亦即“持无量寿佛名”),是故善导大师解释此文,并作《观 经》及一代教法之总结论而言: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亦可知凡《观经》中所说“观想”之利益,亦皆在称名念佛之中,是故善导大师解释“第九观”所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益,即是 “称名念佛”之益,亦即以“念佛”即是“称名念佛”;除了上面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外,其文尚多,如《观经疏》释“第九真身观”之“光明遍照十方世 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的经文而言: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以上可知:释尊于《流通分》所言之“持无量寿佛名”,及善导大师所释之“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文,不只是整部《观经》的结论,也是一代佛法的总结论,既上承《大经》第十八愿之本愿正旨,也开启了无问自说的《小经》之由序。
善导大师之“五部九卷”,法门广大,义理磅礡;为引导时人,故其内容有真实(真),有方便(假)。初学之人,若不知真假,无善知识指导,虽自己读尽五部九卷,难免不知方针,不知指归;不知五部九卷在说什么,应该如何实行。
故此《观经四帖疏》纲要,将善导大师之净宗思想,提纲挈领,述其要点,欲使行者一眼便可明知:不论何人,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 土,则百即百生,千即千生,皆生弥陀之报土。易言之,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所谓“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正由托佛愿以作强 缘,致使五乘齐入”。此是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一贯宗旨、不磨定论。五部九卷在说此一事,更无别事;唯此是真实,其他皆方便;方便虽多,真实唯一。
兹将大师净土思想之逻辑,列表于下:
二门、二善、二信→二行→二业→正定业(本愿称名)
慧净法师/文
犯五逆谤法之极重罪人,弥陀本愿救与不救?《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不论任何人,当然就是不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只要他念佛,愿生极乐,就必定 往生极乐,可是五逆与谤法除外。但是《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却说,造了五逆极重罪的恶人,在临终的时候若能回心念佛,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当下灭除五逆的 因与五逆的果报。
同是五逆,《大经》说“唯除”,《观经》却是“救度而摄取”,这种彼此相违、矛盾的经文,到底如何会通与理解?
依昙鸾大师、善导大师的解释,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来讲的,抑止的最终目的不在抑止,而是为了摄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并不是永远的抑止。
摄取也好,抑止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以“慈悲”与“智慧”的双重运作来救度众生。如果一旦犯了五逆或是谤法,就永远被舍弃不获救度的话,或者佛没有力量救度我们的话,那么所谓的大慈大悲的佛心,或是拔苦与乐的力量,岂非就全变成是空谈了?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正显弥陀,佛心佛力,
圆满不缺,彻底无遗。善之与恶,苦乐在心;
升之与沉,净秽由佛;佛愿叵测,佛力绝思。
下面用几则比喻显明弥陀的摄抑二门,悲智双运救度之法。
好像父母对子女,一定是发自内心自自然然地充满慈爱,因为父爱、母爱是天性,这是“摄取门”的意思。同时晓得小孩幼小无知,难免会犯错,如果纵容 他,不管教他,不禁止他的话,他就不知悔改,而养成坏习惯,将来恐怕成为一个恶人,所以父母对无知的儿女在还没犯过之前,会以他们的常识就将来有可能犯 的,一一禁止他,说:“这个不可做、那个不能犯,因为那是非常严重的罪过;我疼爱你们,你们是我亲生骨肉,可是如果是这样犯了的话,我就要把你们赶出门, 断绝父子母女的关系。”这是“抑止门”的意思。所以即使父母慈爱子女,也有摄取跟抑止的慈悲爱心与智慧警诫。
但如果儿女犯了过,就真的赶出门、断绝父子母女的关系吗?不是的,那是方便说,不是真实义。
父亲不会因为爱护儿子而说:“儿子我爱你,所以你任何恶事都可以做。”不可能这样;也不会因为儿子做恶事而喜欢、更增进父子的关系。但也不会因为曾 警诫儿子不可以做坏事,一旦儿子做了坏事之后,就断绝了父子关系,也不是这样。而是始终都以慈爱悲悯的心来对待儿子,希望他能够由君子而成贤成圣。
同样的,我们也要深心体会阿弥陀佛希望我们凡夫都能够超凡入圣的悲心,体会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本怀。阿弥陀佛一方面希望我们能够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能够归入弥陀的救度,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弥陀的救度,而纵恶为非。
因此,抑止门是就方便义来讲,并不是真正排除。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有摄取门、有抑止门,才能体会佛陀救度众生的悲愍与苦心。
又像开车一样,有前进就有刹车,但是刹车并不是为了刹车而刹车,是因为发现方向错误了,必须改变方向,改变方向之前,就要先稍微刹车,甚至要完全停 下来,才能够转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不是为了刹车而刹车,不是为了永久刹车,刹车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刹车是为了正确前进,为了正确到达目的地。
所以,阿弥陀佛说:“你如果犯了五逆谤法罪,就不救你。”这个,不是永远的不救,也不是真正的不救,是权宜的不救。
又像消防队。消防队有两种作用,“消”是灭火,“防”是防火。成立消防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现火灾时灭火,但同时在火灾没有发生时要防火。也就是有火 时灭火,无火时防火。灭火、防火是一体的、不分的,是同一个目的的两种不同的手段,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只防火不灭火不行,只灭火不防火也不 行。必须在严格防火的同时准备救火灭火,随时准备救火的同时不放松防火安全。人们不能因为有消防队灭火,就不注意防火,甚至随便纵火;也不能因为被要求防 火安全就怀疑说:万一失火了,恐怕消防队不来救吧?
阿弥陀佛发第十八愿,本意就是为了灭救众生三界火宅之火,乃至五逆谤法的地狱之火,因此必须谨防众生造此二罪。前面七句二十八个字摄取,如同是灭 火;后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两句八个字抑止,如同防火。不管是摄取还是抑止,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救度众生往生极乐。摄取和抑止二者都不可少,摄取是永 不改变的大前提,抑止是为了更好地摄取。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平时谨慎不犯恶,至少不犯逆谤的大罪大恶。
但俗话说“防不胜防”,万一犯了恶,甚至是犯了五逆谤法的大恶,那又怎么办?难道阿弥陀佛就不救了吗?不会的!那就要像着了火一样,越是大火越是要 赶紧报警。一旦报警消防队立即就到,立即救火,这个时候不会问:是谁着的火?是大意着的火,还是人为放的火?都不问,先救火灭火再说。
报警就是回心。先不注重防火,甚至喜欢玩火,现在看到酿成大祸了,情况危急了,没有办法扑救了,害怕恐惧了,发出一心求救的信号,消防队接到火警会 不来吗?立即赶到!弥陀的慈悲正是如此,不管怎样的罪人,回心求救,立即来救,所以说“五逆谤法,回心皆往”。所谓“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一切恐惧中最 大的恐惧就是造下了五逆谤法的重罪,临命终时已经看见地狱之火燃烧的那一种恐惧。正因如此,五逆谤法的人是必定要救,甚至是第一要救的。如同大火如果不及 时扑灭的话,就会蔓延,伤及更多无辜的生命、财产;五逆谤法的人不救,从地狱出来后还是逆谤种子,恶种流布,会阻碍、断灭更多众生的世法、佛法善根,所以 不管是为了他一人回心求救,还是为了保护救度更多的众生,都必定要救。
这样来理解,我们会更加感动于弥陀的慈悲,正因为有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才更加显示出: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正是要救度逆谤的众生。
如同消防队的职责是灭火,它才特别注意防火安全,不是消防队、没有消防的职能,也就不会要求防火。
像这样一层层的方便,每一层每一层都在显示阿弥陀佛以摄取的救度跟抑止的警惕这两门,也就是慈悲智慧双运,使十方众生不论是善是恶、善恶是轻是重, 都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大网之中。好像大海里的鱼,无论是大鲸鱼还是小鱼、吻仔鱼,都在这个大网里面,没有一条是被遗漏的。只要善恶凡夫,能够回心愿生极 乐,愿生之后,一辈子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人人都可念佛,人人都可往生,所以,一切众生如同大海中的水族,而阿弥陀佛的救度 如同大网,绝无漏网之鱼。
“正定业”即是“专称佛名”,以本愿名号力故,必生极乐报土;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义。
当然大师是祖师的根器,佛圣的示现,故其自行,卓绝不群;然而不论大师自行如何,智愚善恶,士农工商,随其根性,都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为其往生 因行,这是万人共通、古今皆同的,也是大师一以贯之的思想。故但能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就往生证果而言,大师之智善不增,我辈之 愚恶不减,今生今世,同生极乐,同证光寿,同因同果,真正“五乘齐入”。故《法事赞》卷上云:“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这更无别因, 都是由于弥陀本愿力之故,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义。
慧净法师/文
佛门最重视“和”,这一个字看起来不起眼,很平常,但它的境界、涵义,却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佛教的最高的境界——涅槃寂静,其实也可以用“和”这个字来诠释。
涅槃有种种角度的诠释,譬如以“灭度”来诠释的话,就是灭除贪瞋痴,脱离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也因为没有贪瞋痴火的燃烧,也可以说是“寂静”。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火宅就是六道轮回,根源来自于贪瞋痴。
涅槃也可以说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心境都处在一种平和、宁静、稳定的状态,是不增加也不减少、不生起也不消灭、不被八风(称、讥、乐、苦、衰、 利、誉、毁这四顺四逆八事)所动的。若这八风都不能影响行者的心,行者心如同寒潭中的水,很平稳,很平静,不起一丝的水纹;即使水面风再大,也不会起浪: 这就是所谓的“和”。
“说话要和气”,这是指口业方面;“态度要和蔼”,是指身业方面。口业也好,身业也好,都是根源于内心(意业)。
说话和气,表示他的心也是和气的;态度和和蔼,表示他的心也是理性、冷静、不起情绪、不起烦恼的。这样的人,当然也就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甚至不评断。所以,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也是着眼在“和”这方面的。
《四书o中庸》的第一段就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可见“和”的重要。
即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的也要中节,也要恰到好处,能这样就已符应中和之道。这不仅显示个人心性与涵养的高超,同时也表示他与身边的人、事、物也都能够和谐相处。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和谐是不容易的,但至少要能和睦相处;倘若也不能够和睦,则至少也要能够相安无事。为什么我这么强调“和”呢?其实也不是我个人在 强调,在佛陀的时代,佛陀就规范出家众不仅要和合,而且要和敬,即所谓“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谦,就是心存谦虚。一个人再有什么样的才华,有什么样的能力,有什么样的功劳,都一定要谦虚;而且愈是有学问、有能力,自然就会愈谦虚,所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学问深时意气平”。
“心存谦虚”,我们内心的烦恼根源,有时候说“三毒”,有时候说“五盖”——贪、瞋、痴、慢、疑盖住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佛性、智慧都蒙蔽了。慢,就是骄慢,其根源也是来自于瞋,所以就修行来说,慢心的降伏是很重要的。
古人也说“谦受益,满招损”,“满”就是骄慢、骄满。我们宗风里面对“谦”的提示也比较多,所以大家要以谦虚来涵养自己;为人不要强势,说话不要咄咄逼人;自己也不要有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骄满习气,即使斗志昂扬也应该沉淀、沉稳下来:这就是心存谦虚。
“彼此谦让”,好的、有成就的,要让给对方;吃亏的、失败的则自己承当。这不只是涵养,也是学佛者大乘心的显现。大乘的精神就是为别人考虑,能够牺牲自己,将好处让给别人,奉献给别人。所以事上也好,理上也好,都要谦虚、退让。
事上谦让,就是“让美归功”;理上谦让,就是在人我、是非、对错的当下,我们就承认自己错,对方对,也就是让一步。
记得小学课本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只黑狗和一只白狗要过桥,两只狗走到独木桥中间的时候,黑狗不让白狗,白狗也不让黑狗,彼此互不退让,僵持在那里,进而相斗;结果不但都不能过桥,而且双双堕入水中。
另一个故事是黑羊和白羊的故事:黑羊和白羊要过桥,当两只羊走到桥中间的时候,白羊说:“唉呀!我先退。”黑羊也说:“我先退。”彼此互相礼让,结果白羊也过了,黑羊也过了。
这是小学课本里面的故事。虽然都是小小的故事,意在劝导小孩子;但是以小引大,童蒙的教育是可以影响大人的。童蒙的教育若不好,长大后往往难免性格乖张,脾气傲慢,凡事喜好与人争斗,失去了做人应有的义理,所以谦让是很重要的。
藉境练心
如果在团体里面,两人彼此计较,甚至不说话、闹情绪了,就表示这两人一定都忘失了谦虚,不知谦让;也可以说讲话就不够和气,态度不够和蔼。
有一句话说:“若文如其人,古来诗人皆神仙。”意思是说,虽然能写出那样的文章,但未必就是那样的人,因为文章只是第六意识的范畴而已。所谓第六意识是指我们这一辈子所学、所记忆的,它的功能就是记忆、分辨、判断等等。
可是我们的个性是生生世世累积而来的,有人说“八岁定终生”,或说“三岁定终生”,其实人是落地的时候就定终生了;但不是别人定的,是我们自己定 的。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我们累积了很多不好的习气,譬如贪——贪财、贪吃、贪名、贪利、贪色、贪睡,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六根攀缘贪恋 六尘,也是贪;贪不到,所求不遂意,不能满自己的意就瞋,就会不平、不满、忌妒、愤恨:所谓“逢顺生贪喜,遇逆起瞋怨”就是这意思。
我们生生世世所形成的顽强个性中,最根本的就是贪瞋痴。若再细加分析,每个人又有各自偏重的习气——有的人偏于贪,有的人偏于瞋,有的人偏于痴,如 此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现在我们读书了,学佛了,了解到,要和气、和蔼,要谦虚、谦让,但是我们现在就做得到吗?做不到,因为修养不是看了、懂了, 也能写、能讲,就算修养了;必须要藉由人事磨练,如果没经人事磨练,我们永远都难以进步。
所以,要学和气、和蔼,就要在不能和气、不能和蔼的环境当中去学、去忍,直到在任何环境当中也能够和气,也能够和蔼,这样就过关了。如果只是观念,没有在人事上历练,遇到事情的时候,脾气就来了,骄慢就来了,还谈什么和气、和蔼呢?
如果以一般的通途法门来讲,学佛最基本的就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又有“五停心观”——五种降伏、停止贪瞋痴慢 疑业障的方法,就是:“多贪众生,不净观”,用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贪欲;“多瞋众生,慈悲观”,多修慈悲,多观想慈悲、爱心,来减少、降低自己的瞋恨心; 另还有“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多我执的众生,分别观”,“多散众生,数息观”:这些都是对治的方法。所以,修行一样要藉境练心。
我们虽然强调要存“三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没有错;但每个人都有贪瞋痴,还有各自显现在外的拙劣个性;所以就需要依各自的问题与症结,采取不同的对治方法。
若要彻底降伏这些烦恼,根本方法就是要念佛,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再六道生死轮回;但是在这一辈子的生活中,还要与人互动,那就要尽量与人和合,所以才提出和气、和蔼、谦虚、谦让。
今天和大家勉励的是三段古圣先贤的格言嘉语。第一段是“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吾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弃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未出家前,我读到这几句话就非常的喜欢,也常常在脑海中温习。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是出于《论语》“孔子言志”:
孔子言志 (《论语.公冶长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第三段是《礼运大同篇》:
礼运大同篇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几段内容,或许在座有人解释的比我还贴切,不过,我算是抛砖引玉,大家彼此切磋学习。
(2013年6月10日于台北念佛会为僧众开示)
即是愿成佛之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分“菩提心愿”与“菩提心行”。“菩提心愿”即度、断、学、证之四弘誓愿。“菩提心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万行。
净土法门之菩提心,指菩提心愿,即是愿共一切众生同离秽土,同生净土,同学法门,同成佛道。因净土法门本为凡夫,不堪菩提心行,一旦往生净土成佛,自然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广度十方众生。
即是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由厌离此现实世界之多有缺陷、虚伪不实,而欣慕极乐世界之真实清净,为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及菩提心之基础。
即真实心。此有二重:(一)心相;(二)心性。
(一)心相:凡夫之心,多虚少实。心口各异,言念无实,即为虚假;心行一致,内外相符,即为真实。纵于余事心多虚假,然于往生必须真实。
(二)心性:凡夫一向无有真实,贪瞋邪伪、恶性难侵,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之业。然阿弥陀佛绝对清净、绝对真实,乃至因中行菩萨行时,一念一时,三业所修,无不真实。若舍己归佛,舍假取真,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得往生。
即深信之心。所信内容有二:(一)信机;(二)信法。合称“机法两种深信”。
(一)信机:即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也就是信自身之无力,以自力不可能出离生死。
(二)信法:即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专为我等罪恶凡夫、无出离缘者作出离强缘,因而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以过去今生,自作、随喜等一切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称作回向发愿心。
专修念佛行者,并非于念佛之外别修杂行以回向,乃是回向专修念佛之前所作善根。因既专修念佛,点滴之善皆纳入念佛一体,念佛之外不见余善之相故。又不仅自作善根回向,也随喜他善以回向。
总之,切愿往生、相续不退之心即为回向发愿心。
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虽言三心,实是归佛愿生之一心从不同侧面的表述。约其体性,真实无伪,说为真实心;约其相状,决定不动,说为深心;约其力用,相续愿生,说为回向发愿心。
又此三心,一一可从佛及众生两方面来说明。先由佛心真实、决定、发愿回向功德给罪障凡夫,欲救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凡夫归佛,即凡心而佛心,故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要之,心思阿弥陀佛之救度,口称阿弥陀佛之名号,是为三心具足,往生大事成办。
1、问:为什么有的人念佛能满一切愿、破一切无明,而有的人却不能?
答:都能!此从往生讲,不从现生论。因念佛都能往生,往生即成佛,则满一切愿,破一切无明。
2、问:念佛要专修,不要杂修,五欲之乐算不算夹杂?可是凡夫要做到完全没有五欲之乐又不大可能,无奈的堕落和作意的堕落似乎没有界限,怎样把握?
答:五欲乃人生之现象,谈不上杂。天有胜妙五欲,人有粗陋五欲,乃至畜生恶道亦有少分欲乐。生而为人,可以有合理的欲乐,以不违法律、不背人伦为则。本是五欲众生,怀此身份,一向念佛,即是专修。
3、问:我为什么达不到“闻病重则喜”的境界?
答:自己应最清楚。一般有二: 一、贪恋世间,不愿往生。这样很危险。二、贪生怕死,常情所限,闻病重难免心中忧戚,但愿生之心不变。这样仍得往生。
4、问:阿弥陀佛难道不能加持我一下,让我心里清清楚楚、明明朗朗、一闻千悟吗?
答:不是阿弥陀佛做不到,是阿弥陀佛不能加持你。因为我们是五浊恶世的凡夫,身心卑劣,心量狭小,接受不了一闻千悟的信息。这就像电脑换代升级一样,如果只换芯片不换系统,电脑就死机了,必须系统与芯片配套升级才能使用。
在这个世间,阿弥陀佛不能让我们一闻千悟,所以,一定要把我们救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身心焕然一新,自然一闻千悟了。
5、念佛人为什么平时看不见佛菩萨,要到临终才能看见呢?
答:虽然佛菩萨、净土庄严都在一句名号当中,但因为我们六根对六识,妄念交织,我执坚固,心灵像个密封的暗盒,所以平时虽然念佛却看不见。
临终之时,四大分离,诸根坏散,此时心灵密封盒打开了,所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诸大菩萨等自自然然显现在念佛人面前。
释佛欣/文
此像是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最出名的第44窟西魏彩绘泥塑。造像主尊阿弥陀如来的微笑安详又神秘,号称是东方的蒙娜丽莎。
正壁阿弥陀如来,高1.60米,头顶涡纹,发髻高隆,佛面形方圆中,容貌端庄润秀,肌肤细腻,蛾眉凤眼,双耳垂肩,鼻高梁直,薄唇小口,眉目清秀。 凤眼下视,嘴含笑意,微微俯视,和蔼可亲,神态慈悲安详。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 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衣饰厚重,衣纹清晰,层层叠叠,自然流畅。两手作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之手势。自在安坐于法座之上。
清俊潇洒的风格,雍容大度的形象,儒雅从容的姿态,隽永含蓄的微笑,构成了西魏造像中最完美的佛的形象,堪称古代泥塑艺术之精品。尤其那典雅圣洁的微笑,安详又神秘,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试问,阿弥陀佛何以出此微笑?原来,这尊阿弥陀佛曾发大愿,十方众生,想要往生我的国土,只要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能往生到我国土,我便誓不成佛。当弥陀见一切众生念佛的当下,正满足其宿昔大愿,往生在即,故巍巍慈颜,面现微笑。
在《佛说观无量寿经》里,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曾有过如斯意味深长的微笑。
那是在释迦牟尼佛为苦恼的韦提希夫人,展示诸佛如来庄严净土,供其选择的时候:
“韦提希夫人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
这是因为韦提希夫人智慧的选择,正中世尊出世本怀——发遣众生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故世尊微微而笑。
所谓“佛佛道同”。弥陀释迦,两个佛土,两尊教主,同一微笑,耐人寻味。善导大师《观经疏》中言:“仰唯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 岂容不去也?”娑婆化主发遣者释迦佛见众生接受佛的发遣念佛,必定永离热恼娑婆,故微笑;安乐能人来迎者阿弥陀佛见众生应唤念佛,必将永享无为极乐,故微 笑;所以,这是拔苦的微笑,是予乐的微笑,是慈悲的微笑……
宗道法师/文
释空藏(569—642),俗姓王,祖上是山西晋阳人,后来移居雍州新丰(今西安临潼新丰镇)。
空藏的母亲在怀他时,便自然不想吃酒肉五辛。父母知道是腹中胎儿影响所致,料知所怀必是异人,所以对胎儿倍加爱护,宝之如掌上明珠。
空藏生下来后,一天比一天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虚灵与聪颖,小时候便志存高远,喜读经典,心中常存济世拔苦之念。
在佛教历史上,悉达多太子19岁的时候出家,数年修行后成为“天上天下,无与伦比”的佛陀——释迦牟尼佛。空藏19岁时,想要与佛一样,年十九而出 家,然而父母却因为膝下只有这个独子而坚决不从。于是,有一天,空藏突然在他父亲面前仰面躺倒在地,不起不坐,不吃不喝,连续7日7夜,发誓许诺出家方 起。父母百般求劝,毫不济事,最后唯恐儿子死在眼前,万般无奈,只好忍痛同意其出家,由此可见空藏出家志愿之坚刚果断。
辞别了父母的空藏,在蓝田凤儿山剃度落发后,便仍在山上办道用功修行。开始他只是背了6斗面上山,每天吃2升,打算作为一个月的口粮,可是这袋面居然吃了3年还没吃完。原来,空藏在山上每日勤笃地禅坐诵经,精诚至极,竟感得装食的鼎器自然生出粮食,供其食用。
空藏后来依止于判法师,住在龙池寺。他从师所教,修行特重读诵研习经典。他每日诵经万言以上,数年合计诵经超过300卷。尤其精通三论经典和涅槃经典,而且皆蒙印证,悟得经文奥旨秘髓。
道高德重的空藏渐渐声闻远播,远近道俗十分仰慕尊重他,后来皇帝诏使他入住于长安禅定寺。
唐朝初年,举国开始崇兴佛法。空藏又被皇帝诏住长安金城坊会昌寺。在此寺中,上到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久闻空藏盛德,争相供养,为之提供的供养极多极富,空藏可说是荣耀光显于一时。
然而空藏本人却厌于眼前的繁华浮云,他志存清旷,本性中更爱乐寂静的山水,逍遥自在、放情山水的生活。每年春天,他都会离开繁华的都城,浪迹于京郊的山色风光之中。
有一次,空藏来到终南山玉泉寺——此寺是前代高僧静藏所修建。他见这里林幽谷美,山色叠翠,秀林满目,清泉碧流,沁人心脾,是一块修行与弘法的绝佳宝地,于是便生出于此终老的念头。
后来空藏果真移居此地。住锡数年之间,信众闻空藏威名,一时来聚如山。空藏为大众说法忘疲,化导群迷,不知其数。
贞观年中,蓝田气候极度干旱,草枯苗焦,山泉俱竭。曾以玉泉流溪而闻名的悟真寺美景,由于断流而不复存在,更可堪忧的是,寺内僧众的生活用水也成为一大难题。
为此,空藏备设烛台香案,虔诚求赐,至心祈请。不多时,天雨滂沱,玉泉也随即涌溢而出,流溪佳景又重新复返。
这一奇异景象,在当时让远近僧俗惊叹不已,大众欢腾雀跃,对空藏深不可测的道行和德能钦慕有加。如今1400年过去了,悟真寺的玉泉流溪依旧如新。
空藏一生宠辱不惊,名闻利养不涉于心,济度群生的悲心殷重而急切,从不把时间花费在对众生无益的事情上。每次讲法前,他都仔细地编写讲义,分发大 众,以方便记持。他每日礼拜贤劫千佛一遍,30年间夜不倒单,胁不沾席、常坐不卧,一心专注于佛法之上,种种勤笃的事迹难以具述。
空藏最后圆寂于长安会昌寺,时在贞观十六年(642年)五月十二日,春秋七十有四。死后尸骨葬于离悟真寺不远的龙池寺旁边,有后人起塔纪念。当时道 宣律师曾来此亲睹空藏遗骨,在《续高僧传》中如此记载: “视其髅骨,两耳通明,顶有双孔,眼眶含窍各有三焉。”道宣深服其德,禁不住叹为异人异相。
(根据唐朝道宣法师《续高僧传》整理)
释佛慈/文
中国近代佛教是一个风云变幻、俊杰辈出的时代,有弘扬净土的印光大师,重树律幢的弘一大师,以及致力改革的太虚大师等。而现在少有人提起的曾受印光大师影响的吕碧城亦是当时的一个风云人物,名震一时。
吕碧城,原名贤锡,字圣因,一字兰清,法号宝莲。安徽旌德人,生于1883年。少有奇慧,5岁能诗,7岁能画。20岁时,曾撰一函至《大公报》,为 该报创始人英敛之赏识,聘为《大公报》编辑,此可谓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1905年,碧城被举荐筹办北洋女子公学,辛亥革命 后改为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碧城出任校长,当时年仅23岁,是为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碧城于师范学校停办时离职,袁世凯聘她为秘书,视她为国士。至袁欲以帝制自为时,碧城卓有远见,毅然辞职。
此时,才华横溢的碧城已名声鹊起,引起中外名流及文坛瞩目,内廷秘史缪珊如有诗赞说:“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宿慧启文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碧城美艳非常,一时倾慕她的人,如过江之鲫,但是她终身未婚。碧城自有她的理想追求。之后碧城奉母在上海安居,一住数年,她一方面闭门读书,进修英文,一方面投资于西商的贸易公司,获利甚丰。
碧城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她擅舞蹈,开海上摩登风气之先。她倡导女权,呼唤女子要有独立自主的自由人格。20世纪初本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吕碧城有大量的诗作来回应这一时代,如“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待看廿纪争存日,便是蛾眉独立时。”
碧城著有《信芳集》《晓珠集》《雪绘词》《香光小录》等十几本诗词集,有人评其诗为“拔天斫地,不可一世。”文学名家潘伯鹰形容其词“足与易安俯仰 千秋,相视而笑。”其代表作被近代词学理论家龙榆生收入所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被雀为近三百年业最后一位女词人,其词堪与李清照和朱淑贞的词比美。
如此一位冠盖群芳、风华绝代的开明女性,她是怎样开始信佛归依,又如何能甘于老实念一句佛号,最终预知时至,往生西方?
其实早在1995年,13岁的吕碧城偶然得到一卷《观音白衣咒》,说持诵百日,能消灾得福,于是她便每日焚香虔诵,可见碧城宿善甚深。
1919年,碧城在出国前至京津访友,时谛闲法师在北京讲经,碧城闻讯前往谒见,并请求谛闲法师开示。法师说:“欠债当还,还了便没事了;既知道还债辛苦,以后切不可再欠了。”凡夫如何能在此世不再欠债还债?此番话令吕碧城若有所悟。
碧城对净土的信仰,在1929年左右成熟坚定。在她的《莲邦之路》一文中记曰:
“约十载前,予寓英京伦敦,常往使署,与其秘书孙君夫妇等作樗蒲之戏(俗名噪麻雀)。某日,孙夫人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小册,作鄙夷 之色曰:‘当这时代,谁还要这东西!’予立应声曰:‘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吕碧城的这一学佛因缘 颇为奇特,连她自己也感叹道:“遇佛法于海外,已属难事,况此种华文刊品,何得流入英伦,迄今犹以为异。然倘不遇者,恐终身不皈大法,险哉!”
像吕碧城这样的皈依佛法,恐怕是独特的。她自己说:“此种机遇,似有定数存焉。”
她的信仰趋向坚定,是由于一个奇妙的梦。同上文又说:
“顾予虽习净谛,尚未能深信不疑。朞年(即西历1929年),值11月17日,俗所谓弥陀圣诞,予购菊三朵,供于圣象而祝曰:‘若我得生净土者,恳 佛赐予微兆。’是夜睡时,初亦乱梦纷纭,但于杂乱梦中,忽似影片之展。清景现前,为平阔之水,水面茸茸有物,趋进谛视,则皆莲芽,极为繁密。倏忽景片又 换,则水中有篱或栅之类……两列并列,微露其端,如电车轨路,莲叶已展大于此路式之中。予梦中自语曰:‘此是谁种莲于路中?’而于‘路’字之语音特别高 重,遂醒。猛忆画间所祷,此不啻佛告我曰:汝莲邦有路,今始萌芽耳。且此梦结构巧妙,盖莲为水中植物,而路皆土石所筑,故按理莲不能生于路中。唯予所梦之 路,乃在水中,由篱栅划分水面而成路行,故莲得生其中也。不唯梦境巧妙,而且意义切合,又为即日所得之答辞。予于净土,自此遂深信不疑矣!”
白日祈祷,是否莲邦有路(得生净土否)?当夜梦中现净土之相:莲生水中,水中有路;莲本不生于路中,而此莲中有路,寓以念佛名号,莲邦有路,必生净土。弥陀以梦启信,岂可思议哉。
碧城信佛之后,食素念佛,并且力行种种佛事。
1929年5月,她接受邀请,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保护动物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并登台作了精彩绝伦的演讲。她说:“要想避免人类流血,便须从餐桌上做起……”令与会代表感动、惊叹。
1932年,碧城将欧美各国佛教发展资料,汇集成书出版,名为《欧美之光》。
1933年,吕碧城从瑞士回国,在上海寓居,捐款十万元给红十字会,倡导动物保护。
1937年,“七o七事变”后,她再次出国,辗转于欧美国家,致力于倡导佛教,希望用佛教的慈悲理念呼吁“护生戒杀”,来阻止野蛮的战争。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吕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潜心学佛,并对净土三经多有深研。碧城曾对《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唯除五逆,与《观经》许五逆往生,提出疑问。
《印光大师文钞》中,大师专门对此疑问答复言:《无量寿经》乃至十念,咸皆摄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此约平时说,非约临终说。《观经》下下品, 乃约临终已见阿鼻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 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1940年(民国廿九年),碧城最景仰的印光大师,端坐往生。 在《印光大师永思集》中碧城缅怀大师:
猗欤大师!降祥震旦,广度群伦,期登彼岸。莲风独振,丽日中天,戒行精粹,道格高骞。针砭薄俗,曰诚与敬,万善同归,资粮相应。兹闻灭度,发予深 慨,陈子邮函,殷重乞诔。一十七载,瀛海栖遑,平生问道,竟失羹墙。不慕其名,唯钦其德,久矣心仪,岂关耳食!当兹末法,奈耶废弛,我寄微词,谁谙密意? 灵岩苍苍,石湖洋洋,必有健者,继踵香光。
之后,碧城定居香港东莲觉苑——第一个正式为比丘尼与优婆夷设立的佛教道场。在此期间,一心念佛,并著书译书。著有《观无量寿佛经释论》等。以英文 著译的书有:《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普门品》《十善业道经》《净土纲要》《观音圣感录》《人死后如何》《因果纲要》《护生杂记》等。
1943年1月4日,碧城于夜梦中得到启示,作了最后一首诗寄给友人:“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遗言将全部财产捐献给寺院,并言“遗体火化,把骨灰和入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显然,此时她已预知时至。
20天后,即1943年1月24日,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东莲觉苑含笑念佛,安详往生。最终了却了此间欠债还债之事,圆满达成了人生最大的愿望。
吕碧城,这样一位才华盖世的奇女子,最终甘于老实念一句佛号,往生西方,可谓极智慧却能还愚痴,还愚痴却契出世间大智慧也。
智随法师/文
护念者:凡归敬三宝,依法修行之人,依其所行而自感得相应之善神守护、护法加被、诸佛摄护也。于一切护念中,以诸佛之护念力为最殊胜。而一切行中, 唯念佛一法,最契诸佛之悲心本怀,故为诸佛之护念,即诸佛菩萨常以其大悲心、大愿力、大三昧力、正觉住持力等无量光明神力摄护行者,令其安住正道,住不退 转,究竟成佛。如《无量寿经》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又如《阿弥陀经》言:
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方诸佛出兴于世,广开教法,导归净土:“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即是释迦、 诸佛之护念;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摄受念佛众生,生彼国土,此即弥陀之护念。一遣一唤,皆是诸佛慈悲、愿力之护念力。我们能遇到佛法,求生净土,乃至往生成 佛,归根皆是诸佛护念之力,这种护念力弥漫虚空法界,然凡夫无明烦恼障眼,虽常受恩而不自知,所谓日用而不知也。如平常我们所看的经书、所见佛像、所遇善 友、乃至触目遇缘等等,无不是这种护念力的显现。经中将此护念力称为“本愿力”,比喻为“如母忆子”之心。《大庄严经》即深显此义,言:
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剎受安乐。
修学净土法门者,尤应注意诸佛之护念,弥陀之摄取,而一心归命,不然我们对佛力的摄受,难免只会停留在一种观念的理解上。虽极力欲以“如子忆母”之心去“忆佛念佛”,但若对“如母忆子”之佛恩不知,又如何“忆母”呢?
诸大乘经如《地藏经》《普门品》《大悲经》《华严经》等对佛之护念力,可谓开显得淋漓尽致,而净土经论则更无余遮的完全彰显弥陀的彻底悲心,即如善导所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无量寿经》称诸佛菩萨为众生“不请之友”,乃至地狱饿鬼畜生,亦愿生彼国中。这就是佛不舍一人的无缘大悲,这种大悲无以为喻,经中常以人间最伟大 的母爱来形容之:“如母忆子”。这种大悲更体现在为如我等之凡夫身上,如生病之子,母偏爱之。故善导大师言:“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此即 是彻彰诸佛护念之力。修净土者,即凭诸佛护念、弥陀摄受而得以“现生不退、临终往生”的无上大利。如石置船上,得以安然度于彼岸。
彻悟禅师对佛之护念力有精要阐释,其言: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佛于无量劫前,对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复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轮 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此但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严成净土,自致成佛,分 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然则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众多,一人亦然。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 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至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我造业时,佛则哀悯我;我 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辗 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
能常观此言,自会对佛之护念感恩不尽,投诚归命矣。
另附有关祖师对护念的阐释,以为左证:
“护”者覆护,不使魔绕;“念”者记念,不令退失。《势至章》云:“十方如来,悯念众生,如母忆子。”《大智度论》云:“譬如鱼母,若不念子,子即坏烂”等。
2、莲池大师释“护念”言:
“护念”者:念佛之人,佛力保护,令其安稳,无诸障难故。佛心忆念,令其精进,无有退堕故。《观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经云:“念佛之 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又十种利益云:“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此本师护念,而十方诸佛,同此护念。当知:念佛佛念,感应自然,不 可诬也。
3、善导大师对“护念”之义,阐释尤多。略引其《观念法门》之言:
云何名“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
如《观经》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知识,随逐影护。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第九真身观说云,弥陀佛金色身,毫相光相遍照十方众生,身毛孔光亦遍照众生,圆光亦遍照众生,八万四千相好等光亦遍照众生。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弥陀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一个人可以不关心空有、理事、迷悟、智愚,甚至善恶、罪福,但没有对苦乐不关心的。
苦乐切身、切骨、切心,分分秒秒,心心念念与我们分不开。
人的一生便是感受苦乐,努力奋斗以离苦得乐。整个人类的历史便是愿离苦得乐的奋斗史。一切众生的本能追求、原始动力,便是愿离苦得乐。但我们达到目的了吗,人类达到目的了吗?科技、哲学、艺术、宗教达到目的了吗?
唯有究竟离苦得乐,生命才有价值,有尊严、庄严,否则生命如同无尽的惩罚。
生命是宝贵的,但如果不能离苦,只是苦,从苦而入更大的苦,无穷无尽的苦,苦海无边,则此生命岂非一种惩罚。
唯有离苦得乐,究竟永恒大乐,生命才光辉、圆满、庄严。
一切的不平等,最终体现在苦乐。
只要个人有苦,世界就不平等,不太平。
必须灭尽一切的苦,世界才太平。
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要拔除一切众生的苦,给予究竟的乐。
佛教若不能拔苦与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离开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还有哪一个法门能让下劣众生离苦得乐,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种子是神奇的,奥妙的,不可思议的。
一粒青菜种子,能够吸收粪壤,转为青白翠绿的青菜,给我们营养,这可思议吗?
一粒松树种子,能够摄持水土,长成又高又大的松树,这可思议吗?
无情无识物种尚且如此,何况人最灵最妙心种,出生世界种种万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凡夫杂染、紊乱、自私心种尚且如此,何况菩萨清净、纯一、大悲心种,出生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也就不足为奇了。
《往生论》曰: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三种成就,愿心庄严。
《观经疏》曰: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
阿弥陀佛是真理,是道路,是法门。握有名号的人,便握有真理,念佛人岂可小看。
众生只要念佛,就是好人,再怎么样罪业深重也是好人。乃是不看生面看佛面,是佛让他成为好人,不是他自己有资格称为好人。 比如再怎么污秽不洁黑暗之地,只要太阳照到,就是光明之地,乃是凭光说话,不是凭地说话。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弘扬净土法门也是易行道。老实说,是阿弥陀佛在弘法,我们的任务是:让众生听到这一声阿弥陀佛,若能至少念出一声来,便为万事大吉,大功告成。至于此后的善根成熟,那是弥陀的事。
迷妄中的人永远不可能与觉悟者对等说话,如同盲眼人不可能与明眼人分辨颜色一样。凡夫对佛说种种怀疑、推量,也就毫无价值了。
任何人念佛,阿弥陀佛都在他的心中盖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印章,以示“验收合格,准予往生”,永不褪色,永远有效。
易有三易:不易、变易、简易。 念佛法门,三易具足。弥陀救度,永不改变,是不易;念佛成佛,瓦砾变金,是变易;一句弥陀,不夹其余,是简易。
智慧我没有,信仰我是有的。信仰算不算智慧?我不知道,我有信仰,我满足。信佛,不需要“智慧”的标签,贴上智慧可以,即使贴上愚痴也可以。
细管中水,有前滴、中滴、后滴,因被细管所限,互相不能逾越。大海中水即一时顿涌,无前中后。凡夫被我执邪见之管所限,丝毫不能动弹,思维心念如细管中水,前念、中念、后念,生灭不已,不能更移,佛菩萨破我法二执,证法性自在,心如大海,一时顿现过、现、未来。
微命如虫蚁,虽然愚痴,并不骄慢。人不仅愚痴,而且骄慢,骄慢到他自以为可以和诸佛对等说话,可以判断真理是非。这样,人的罪比虫蚁更重。
法界之内“南无阿弥陀佛”的旗帜插到哪里,哪里便是佛的领地。 现在这一面旗帜已深深地插在我的心里,我的心便是佛的领地了,何其幸福。
没有饥饿感的人,再怎样教他吃饭,吃饭对于他都是一件难事;不知轮回可怕的人,念佛对他也实在是一件难事。
愚痴凡夫,不识经义妙理,然会念佛,弥陀佛也会会心地笑说:“我儿聪明有智。”即使会读经,却不念佛,弥陀佛也会伤心地说:“我儿愚惑,只会伊呀作声,竟念不了爸妈!”
希望大家发心,发心就有缘。不要嫉妒别人,别人有缘是因为他发了心。——释佛莲
在法喜中念佛当然好,在烦恼中念佛,也被阿弥陀佛救度,岂不是更令我们法喜的一件事情。——释宗弘
污泥生莲花,瓦砾可成金,罪恶生死人,弥陀救赎我。——释净业
接近佛性的是平常心,不是作怪心、作圣心、作异心。——释宗道
一般人肉眼虽见,心眼却易被物欲蒙蔽;阿公阿婆发愿往生、专称佛名,自然潜通佛智,心眼洞开,自在往生。人生的苦难是老天爷的恩赐!苦,是入道的因缘。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苦都泡进六字万德洪名中。——释宗圆
简单就是智慧,真实才有力量。——释宗化
念佛,就有佛在心中当家作主,有佛可以依靠,真的很好。——释宗流
不要轻视任何众生,哪怕是一只蚂蚁,因为我们都是轮回路上的伙伴。吾只是承蒙曾经结下之佛缘,值遇此殊胜之法,得斩断轮回之路,获究竟涅槃之道。那昔日一同轮回的伙伴,怎可忍心让其永无休止的轮回?——释佛安
我想说每一天的每一刻,有大家在,“真的,很好”。我们是一个幸福指数非常高的团体,因为有爱。——释佛好
极乐世界就藏在弥陀名号里。口称名号,极乐就在唇齿之间;默念弥陀,净土就在心里,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天乐流布全身,圣众经行遍体,每一个细胞,微妙香洁,清净欢喜。——爱的星系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因为你只想做个静默往生人!——上善若水
林士尧/文
家父林郁倩,台湾高雄市茄萣乡人,于2013年7月12日晚上10点多往生,享年64岁。
父亲早年虽曾有接触佛教,但对于佛法教理并无深入的了解。晚年偶尔会看电视弘法节目,知往生净土是最容易解脱生死轮回的法门。然而对于净土法门还是 存着疑惑:比如到底要做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往生?一天要念多少句佛号才能往生?念佛的功夫要达到哪种程度才能往生?心中总是存着模棱两可的疑虑。
3年前,父亲检查出罹患肝癌,人生进入绝望期,他跟我说:“没有关系啦,就念佛准备往生。”但我感觉,父亲口里虽讲念佛往生,但其内心仍带有忐忑不安的心情。
那时,我刚好接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深入了解后,很欢喜。经常跟父亲分享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父亲听了之后相当开心,犹如一道暗夜的曙光,给绝望 的人生点燃了希望之火;亦如迷失于茫茫大海的船只见到了岸边的灯塔。每每听完我向他分享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后,他都会说:“还好有慧净法师弘扬善导大师的 净土教法,让我念佛安心许多,也有了信心,对癌症和死亡的恐惧也减轻了许多。”父亲也从过去的杂修杂行,转为专称佛名。
然而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难免也会受到别解、别行、异学、异见的影响。因此我经常不断地跟父亲分享善导大师的法语来强化他纯正的知见。可见亲 近善知识、听闻纯正的净土教法,除了可防止退失之外,更能让纯正的净土教法在内心不断生根成长,这对一位净土宗的行者是无比的重要。也因此,慧净法师在宗 风真谛殷切提示行人“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到了2013年3月下旬,父亲的肝肿瘤再度复发,在做了最后一次的电烧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舍报前的四大分离的现象——水肿不退、食欲不振、腹胀、浑身不适、无力行走、体重急降等。
到了5月下旬医院又检查出父亲的癌细胞已转移到血液,同时肝肾功能的状况都相当地不好。这无疑是对父亲的肉身宣判了倒计时。我有意无意地向父亲暗 示:“不要再留恋这个肉身了,您信愿念佛无非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如今无始劫的生死轮回即将结束,应该要欢喜地迈向更光明的未来,您的人生没有绝望,此时是 充满无限光明的希望。”《观经疏》“二河白道喻”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这是父亲奉为座右铭的一句法语,在这一段时间 里,我常常用来鼓励他。
2013年712日下午,我到医院探望父亲,发觉情况不是很好,从未看到父亲如此的痛苦:两眼翻白上吊,双手到处乱捉,因为肺部严重积水,呼吸显 得非常困难。医疗人员也都束手无策。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父亲的旁边念佛,并且拿着一张佛像让父亲看,不可思议地,父亲在听了佛号声之后,不到半小时后就很安 详地入睡,就连没有信仰的看护人员也觉得不可思议。
当天晚上9点20分左右,父亲的脉搏和血压剧降,医院表示已经可以接回家了,我连忙打电话给事先联络好的几个助念团,希望他们能到茄萣老家来为父亲助念,但因当夜为强烈台风(苏力台风)登陆时刻,很多师兄考虑到安全,表示不一定能够出团助念。
当时焦急的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父亲:“爸爸,没有关系,即使助念团赶不上来帮您助念,阿弥陀佛也会不违本誓,带领清净大海众菩萨,浩浩荡荡地来为您助念,来接引您。纵然全世界都遗弃您,但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永远不会离开您。”
就这样我搭着救护车在父亲旁边放声地称念佛名,一路护送爸爸回茄萣老家,回到家里随即与家人为父亲助念。过了几分钟后,大约在晚上10点45分左右 父亲就往生了,此时家里的人一句一句佛号为父亲助念着。或许是阿弥陀佛冥冥中的安排,原本不能来助念的助念团,纷纷又打电话给我说,他们感觉苏力台风并没 有像气象报导的那样强烈,于是都纷纷前来为父亲助念。且原本大热天的7月,也因苏力台风的关系,变得很凉爽,助念的人也比较舒服。事后回想父亲在苏力台风 当夜往生,似乎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安排,选对的日子。
大约助念20小时后,我们为父亲净身更衣,父亲身体柔软无比,礼仪公司人员抬起父亲的遗体,移动时,稍不留意就有快要滑溜下去的感觉。
就在入殓后的当天夜里,弟媳妇在半梦半醒里,见到父亲笑得很开心,在梦里父亲表示大家为他助念,他很开心。
在头七的前一天夜里,大儿子林圣均(大约5岁半)梦到阿公跟很多穿金色衣服的人很开心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在出殡的当天中午,大儿子在睡午觉时又梦到好几位阿弥陀佛来到他的面前,其中有一位阿弥陀佛他说:“站在我身旁的那一位阿弥陀佛就是你阿公。”
听了儿子说这两个梦境时,我心头震了一下,《无量寿经》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身相皆为金色,且与阿弥陀佛长得一样,大儿子的梦境跟经典的记载完全一致。
2014.01.06
图为林圣均所画梦境
雷久南/文
中国有句俗语:“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说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上的重要。就是对佛教一知半解的人也会偶然半开玩笑地说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几乎是口头禅。到底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佛教净土宗念阿弥陀佛是为了什么?
首先让我介绍为什么我会忽然注意到阿弥陀佛。
1986年年底,休士顿佛光山的严居士转交给我一卷五会念佛的录音带,录音带是在台湾录的,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并配上不同的音调和节 拍,据说这种念的音调源于唐朝。记得第一次放假的时候,我正在为一件事烦心。老实说,自从经过几次10天止观静坐的训练后,我烦心的事少了很多,所以那是 很特殊的一件事,牵连到前世的业缘,奇怪的是念佛声一开始,我的烦恼也烟消雾散,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五会念佛的音调我听了特别喜欢, 心中充满喜悦。1987年初,由于灵感的启示,我在荣格教育中心开了一门课,介绍佛陀所留下的解脱蓝图——八圣道,同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教观念。在准备资 料时,参考了中英文各方面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到阿弥陀佛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为“无量光”。英文的拼音是AMITABHA;阿弥陀佛这位觉者,居住在离 我们十万亿佛土以外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的目的,就是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一、几千年来,在中国有很多阿弥陀佛感应的例子,因此才会有“家家弥陀佛”。乘着在荣格教育中心开班时,我也介绍学生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同时 解释古梵文的音与它所代表的相同音波。“无量光”在其它文字也许没有什么作用,但用梵文念阿弥陀佛,效果就特别了,可消业,也可超度死去的人,可往生极乐 世界。来上课的都是知识分子,西方人,男女都有,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他们第一次听到五会念佛就喜欢,要求我转录给他们听,感应的事就从这里开始。以下 介绍几则他们的念佛感应故事。彼得是班上的学生,也是我的好友同事,出生于英国,获得英国最著名大学的电机工程博士学位。过去十年在Aibert Szent-Gyorgyi身边工作(Szent-Gyorgyi早年因发现维他命C而获诺贝尔奖。)我们曾合作3年,去年年底他才来德州大学癌症研究中 心参加一项工作。他慧根深厚,有不少得知宿世的亲身体会,我们工作上能一拍即合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人生观相同。在课程进行了3个星期时,有一天他告诉 我,好几年以来,在日出之前的一段时间,梦中经常有鬼怪来干扰。自从上我的课后,情况更恶化,干扰的次数也增多。我告诉他,鬼怪如没缘,也不会来找你。通 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前世的亲友落在饿鬼道或地狱,是来向你求救的。二是宿世冤家找上来了。干扰的情况恶化是因为他们知道你现在学佛了,念阿弥陀佛了,可以 超度他们。下次再遇到这情况,替他们念阿弥陀佛。隔了一天彼得来告诉我,清晨日出之前鬼怪又来干扰,在半睡半梦状态中他开始念阿弥陀佛,干扰立刻停止;念 了一阵子后,在他的眼前浮现了两个容貌歪曲的面孔向他说:“请不要停,我们发不出这个声音。”自此以后,他不再受到干扰。有时候他感觉到有鬼要求他念南无 阿弥陀佛。现在经常上下班开车时,他都会放五会念佛的录音带。
二、爱德华先生是五十来岁的石油工作者,对瑜伽、外丹功很热爱。去年夏天就开始学习外丹功,今年我们成立外丹功学习中心后,他按时每星期来参加练 习。4月间,在一次练功完毕后,大家一起聊天,他提起原住在他房子的女主人,早已去世,但每隔6个星期左右就回到他们的睡房,上床同卧。爱德华对这现象已 司空见惯,不以为奇。我们旁观者都指出这种现象不正常,人死后神识大都转生,不会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一般人对死后的情况不了解,以为死了就完了,结果神识 还在,所以就糊涂了。我遂建议爱德华,下次她再来,就念就念“阿弥陀佛”。两个月后,爱德华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圣号的感应。在上次谈话之后的第二天,去世 的女主人就来了。当时爱德华有点紧张,怕发音不准,念错了反使她生气。他念了一声Amital没有反应。再念一声Amitabha,go in peace(阿弥陀佛,请平安离去),她就离开了,并留下三个信息,其中之一是劝他节省精力,多做些有益人类的事。从此之后她就没有再回来过。
三、去年年底,白蒂的父亲,发现患肺癌,情况很不稳定,今年5月间又在气管发现有癌细胞,必须行第二次手术。白蒂为了陪母亲,特地从休士顿赶回华盛 顿,我则因为在华盛顿教外丹功,所以有3天在那里。6月14日晚上,白蒂请我到她家住一晚。白蒂的父亲是一家大西药房公司的高级职员,所住的房子相当华 丽,有两层楼,还有半英亩的地,从外表上看去是使人羡慕的,但是白蒂的母亲从来不敢一个人在家,所以此次白蒂的父亲要进医院,白蒂就回家陪母亲。那天晚 上,我一进她的家门就觉得阴气沉沉,上楼忽然感到胸口有压力,很不舒服。我与白蒂静坐了一个小时后,才告诉她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她说,去年9月间,她父亲 刚生病时她赶回来,晚上感觉胸口有重量压着,几乎喘不过气来,同时有一股力量将她赶出睡房,当时她以为是父亲的病在胸部,做女儿的感应。我的感觉是房子闹 鬼,如果不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我是不敢就寝的。我们两个跟着五会念佛录音带一起念了一个钟头。前半个钟头我可以感到身上发凉,后半个钟头就没有这个感觉。 我们都觉得气氛有改善,我也平平稳稳地睡了一夜。后来白蒂告诉我,她向佛罗里达州的一位有特异功能的女士请教,她父亲的病是否与冤魂有关,房子是否有鬼。 这位女士的答复是有两个鬼魂原来住在那个房子,她父亲的病是受这影响。自从她经常念阿弥陀佛后,家里已没有阴森森的感觉。她父亲虽仍在医院,但心境安宁, 病情有明显好转。白蒂后来又从邻居口中得知,隔壁一百多年的老房子经常发生奇奇怪怪的事情,家具会自动移动,同时先后住在那的人都看到一个黑女人在晚上出 现。原来池塘对岸原是印第安人的境地,如果不是因为她父亲的病,他们不会注意这件事。邻居又告诉白蒂,自从她去拜访后,那黑女人没有再出现。白蒂拜访时, 一直都在默念阿弥陀佛。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可理解的事,尤其是死后的情形。这三个例子说明死后神识是存在的,而念阿弥陀佛的感应也会在美国这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显现, 说明这是超宗教的事实。阿弥陀佛的慈悲和法力广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想象得到的。由于白蒂父亲的事,我想起了很多疾病跟业力和冤魂有关;在这种情形下,如 不先消业和超度冤魂,是很难治的。念阿弥陀佛,又能消业,又能超度冤魂,可说是难得的无价之宝。有幸获得这无价之宝的人应善加珍惜,多多念南无阿弥陀佛。
【注】本文作者雷久南女士,1951年出生于台湾台南,自幼即随父母移居美国。夏威夷大学毕业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是琉璃光养生世界的创办人。不仅研究癌症的预防与治疗,并致力于环境危害,如电磁波、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的研究。
【按】
美国是世界上宗教信仰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90%的美国人一生下来就接受基督教或天主教的洗礼。对美国人而言,佛教是陌生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更是 陌生的,他们即使在某种因缘下念佛,也是完全的不解其意的随口称念。然而,尽管如此,只要念佛,即有不可思议之功,因为阿弥陀佛名号即是阿弥陀佛本身,念 佛佛在,名体一如,众生称之念之,自然现生蒙佛护佑,当来往生西方,文中的种种感应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念佛一法是真正的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宗教,是 法界通行之法。
花雨/文
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共时的因果,这就是说,善的业因必有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佛家称为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是一般人,即使是非佛教徒也知道的道理。“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这句话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在《无量寿经》中记载说:“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窃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但是有的人就是不相信,依然我行我素,让我扼腕不已。
笔者从公三十余年,所见所闻太多,其因果律屡试不爽。现谈一件约半世纪以前的往事,因为怕伤及无辜,所提姓名都属假名,这是先要声明的。
抗战中期,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当时,几乎每个人都受到抗战的影响,钞票贬值、物价飞涨。我们吃的是粗劣的糙米,穿的是一补再补的布衣,夏天光脚丫 子,冬天才有母亲用手工做的布鞋可穿。各沦陷区的难民蜂拥到这个小城来,以马路旁屋檐下为家,整天在饥饿中呼号,比起这些人来,我还觉得蛮幸福的。
在同学中,有位叫吴斯仁的,很另人侧目;每天打扮得光光鲜鲜,夏天是西裤短裤,白府绸衬衫,白色长袜,加上一双擦得光亮的黄皮鞋。他上课时候很少听讲,只是东张西望,不高兴了,随时离开教室回家,老师亦无可奈何。此位学生大有来头,父亲乃是县政府秘书。
“秘书”是个什么官?当时大家都没有概念,只知道“吴秘书”的官很大,至于大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吴秘书的外号叫“大斧头”,好久以后,我才得 悉原委。原来,当时的县长姓林,是位谦谦儒者,有满腹学问却无政治才能,找了一位老同学吴某来当秘书以襄助;这位吴某相当厉害,专在钱上动脑筋,瞒上欺 下,长袖善舞,两年下来,已取得“大斧头”的尊号,意思是,凡是经过他手金钱,必然被砍一大斧头下去,所剩就无几了。其时,每个县政府的预算除了用人费以 外,几乎等于零,有副对联形容得好:“管教养卫四件事;民财建教一块钱。”但地方建设还是有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商会,以及地方士绅、农工的捐款。大家所以 热心,一方面是基于对家乡的热爱,一方面是“修桥补路,功德无量”的传统观念。
现在,大批外乡难民涌来了,饥寒交迫,林县长要吴秘书成立一个“救助难胞委员会”,县长为主任委员,吴秘书为总干事,广罗地方有关人士为委员,发动 了一次募捐行动,效果相当良好;估计难民们每日可以三餐不缺,还能添购一些御寒衣物。地方人士还有具体作为,就是把各姓祠堂都开放,供难民们暂住。这件事 本来应当办得很好,可是“大斧头”又动了脑筋,他砍了多少没有人知道;总之,难民们每天只能喝两碗粥,因之经常有人饿死,加上体弱疾病侵袭而死的大有人 在,都是一块门板抬到城外乱葬岗掩埋了事,留下家人一片哀嚎声。
这时,地方人士有人看不下去,一状告到专员公署,这位“大斧头”一看情况不妙,还没等上级派人来调查,自己就先辞职,带着家人和丰富的官囊走了,去向不明。
1961年初夏,我因公赴美,受友人之托,到加州洛杉矶去探望他的某大学研究所就读的女儿小莉,还捎带了一箱行李。
我抵达洛杉矶,住进“哈辛达饭店”,前一晚就和小莉联络上,约好次日中午11时在她学校门口见面。
也许是我太紧张,又人地生疏怕误了约会,第二天上午,饭店侍者替我叫来计程车,当到达学校大门口时,看看手表,才10点整,不禁哑然失笑;我这个人一向喜欢顺其自然,来早了,四周看看风景也好。
我正在欣赏这所大学古典型的建筑物,还有碧绿的草坪和大树,看到有一个黄种年轻人,坐在我旁边一棵大树的枝桠上,把树叶揉成团向我投掷,还发出格格的笑声。
“嗨!”我仰头向他打了个招呼。
“你是坏人,我要打死你。哈!哈!”他说的竟是中国话,让我困惑不已。
这时,另一个穿白色外套,戴了一顶厨师白帽的黄种人,骑着一辆卖冰淇淋的三轮推车来了,他跳下车,朝树上喊到:“弟弟,快下来,别摔下来了。”
树上那年轻人很听话,立刻跳下来。哥哥拉着他的手说:“快回家吧!妈在找你。”
我望着这一对兄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那位哥哥,我走了过去搭讪:“对不起,你们是中国人吗?”
“是的!你……”那哥哥仔细对我瞧了半天,竟喊出了我的名字。
“你是吴斯仁。”我也认出了他,我们热烈地握手:“真是的,天涯何处不相逢,你们怎么会在美国的?”
“我们是1950春天来的,已经整整十年多了。”
“吴秘书,啊!我是说,伯父母都好吧!”
“不好。”他的表情黯然。
“怎么回事?”我关心地问。
“八年前,我爸爸中风,半身不遂,下身完全瘫痪了,到现在也没好,可苦了我妈妈,每天都要清爸爸不能自主的大便,这还小事,同一姿势躺久了,长了一些褥疮,每天都要在床上翻身,我妈的头发全白了。”
“听说美国的社会福利很好,不是有健康保险吗?”
“不瞒老同学,我们一家是以跳船方式进入美国的,没有居留证,什么福利也没有,看病得自己花钱。我弟弟从小就智能低,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到现在 为止,一天书也没读过。我们刚到的时候,爸爸带了不少钱来,有美币、黄金,但是一家人的生活费已是可观,再加上爸爸的医药费,十年来已是山穷水尽,唯一的 收入,是靠我打工,夏天卖冰淇淋,天冷到餐馆去洗碟子。啊!你的情况怎么样?”
“还好。”我说,“我在台湾一家公司做事,三年前成家的,已经有了两个小孩,生活还算安定。现在是为了公司的事来美国的,我在等一个朋友的孩子,她在学校留学。”
“我们一家可惨了,大陆不能回去,台湾进不去,留在这里又不知如何是好?唉!”他叹了口气:“我现在要送弟弟回去,再去医院给爸爸拿药,我留地址电话给你,有空再联络。”他用纸条写好了交给我:“我家就住在前边不远。”
“好的,再联络。”
他骑上三轮车,和弟弟一道走了。
见完小莉,第二天一大早,我搭机往美东办事情,三天后就回国了,没有时间和吴斯仁联络。
回到台湾后约半年,我想起了吴斯仁,写了封信去,却没有回音,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来源:《菩提树月刊》
陈亦权/文
1775年,约瑟夫出生在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他似乎天生就是为绘画而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0岁时就已经表现出了绘画的才能,24岁时就因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破格接纳为最年轻的会员。
约瑟夫非常擅长风景画,他的风景画里就连“远处”非常细小的一树一木,一石一草都看得十分清楚。也正因此,他的风景画成为了当时英国最值钱的画,尽管如此,约瑟夫却总是隐隐觉得自己的画有些什么缺陷。
约瑟夫决定走进大自然中。有一天清晨,他来到意大利中部一个古老的小镇边,那里有许多大山大河,还有建造于卡利古拉时期的古老桥梁和城堡。如此优美的景色使约瑟夫留连忘返,他很快拿出画板,坐在地上画了起来。
画自己最擅长的风景画,约瑟夫得心应手,不到两个小时,一幅美丽的画就呈现在了眼前,就在这时,有一位农民从此经过,他扫了一眼约瑟夫的画后,叹了一口气说:“年轻人,你这真是一幅失败的画作!”
一个农民,敢说一个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的作品是“失败的画作”,如果是别人,一定会火冒三丈,然而约瑟夫却并没有不高兴,他想自己从英国大老远跑来这里,不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画更加完美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听听他的想法呢?
约瑟夫站起身来,友善地说:“你能说说我这幅画有哪儿是失败的吗?”
农民说:“现在是清晨,大地上蒙着一层淡淡的雾,所以你看远处的城堡和桥梁,它们的身影都是朦朦胧胧的,根本不会像你的画中那么清晰,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失败吗?”
“我不这样认为,如果都像你所说,画出来的画一定非常模糊,一幅模糊的画,哪儿能谈得上美呢?”约瑟夫认真地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可你看看眼前的景色,这才是大自然,如果身处大自然中,却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想像而画画,那又何必要走出你的画室,来到这里呢?”农民笑着说完,就继续赶路去忙碌了。
约瑟夫则留在原地,不断地咀嚼着农民的话,他发现那位农民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处在大自然中却不根据大自然而作画,那又何必要走出画室呢?
接着,约瑟夫重新画了一幅,这一次,他在画中抹去了许多“远处”的细节,从而变得朦胧,近处是河水以及在河中嬉闹的儿童,远处是桥梁,再后面则是依稀可见的城堡,淡淡的雾,让这幅画变得无比生动和真实,画面感也变得更强更深邃了……
从那以后,约瑟夫几乎走遍了全球,专心去描绘大自然的光色和空气的变化,光的强度、云彩和风雨的活动,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特殊色彩 画法,最终,约瑟夫成为了一位影响全球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大画家,而他当时那幅在农民的指点下画出来的画,则成了著名的世界经典:《卡利古拉的宫殿和桥 梁》。
约瑟夫在晚年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那次经历,他感慨地说:“谦虚是一架梯子,他能让人攀登得更高,如果我不谦虚,我就不会听到那番足以改变我一生的话!”
(摘自《学生o家长o社会》2013年第2期)
释宗宇/文
出家快七年了,走到今天真的非常不容易。
出家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小农村,那里距离城市还有好几百里,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那里没有僧人也没有寺院。在我12岁那年,村庄前的稻田里放了一场露天电影《少林寺》,从此我便对寺院里的生活充满着向往,僧人庄严的形象也深深埋藏在了我的脑海里。
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到头都有干不完的活。父亲对我非常严肃,在父亲面前我从来不敢发言,更不敢开半句玩笑。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佛,也不知道什么叫修行,出家只是童年的梦想而已。对于出家,自己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只有在心中默默地守护着。
十七岁那年,我来到了深圳打工,种种的压力使我不得不拼命地学习技术,拼命地向上爬。为了生活,小时候的梦想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就这样,在工作中忙忙碌碌持续了七年。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和一位僧人盘着腿在山上打坐,非常清静,自己身上穿的竟然也是僧人的服装。几天后我就辞别家人来到了寺院。
最初我爸爸非常痛恨我的出家,还好妈妈不反对也不支持。出家几年了,内心总是不安,感觉特别愧疚,对不起父母。为了安慰他们,让他们知道我的选择是 光明正大的,也为了让他们能得到佛祖的庇佑,我只有认真地为他们诵经祈福念佛回向,也会在电话中不断地劝他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妈妈的身体很差,去年端午节的晚上,妈妈的血压突然上升到二百多,造成小脑出血,又发高烧,昏倒在地。在医院抢救了很久还是没有脱离危险期,医生说 要做好心里准备,恐怕是治不好了。那天我正在寺院出坡劳动,爸爸打来电话叫我马上回家。寺院离我老家有五百多公里远,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念着南无阿弥陀 佛名号,为妈妈祈祷。当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二点多了,看到妈妈憔悴苍白的面孔,我非常难过。这时,爸爸告诉我说:“你妈妈没事了,血压和体温也都 正常了,医生说好好调养半个月就可以出院。”
第二天早上,妈妈醒来看到了我非常高兴。我问妈妈:“妈,您昏迷的时候,念佛了吗?”妈妈对我说:“念了,从开始昏倒,到医生给我治病,一直都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整个房子里都是佛光,很亮很亮,还在我面前绕了三圈,是阿弥陀佛救了我。”
妈妈的神奇故事,让我们全家人充满了欢喜和对阿弥陀佛无限的感恩。从那以后,爸爸再也没有怨恨过我出家,还经常会教导我说:“既然已经出家了,就要好好地听师父的话,好好学习佛法,好好地念佛!”
释佛欣/文
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离去的日子也即将来临。或许我该毫无眷恋如壮士般,风萧萧兮,一去不复返,但既然选择了瞒天过海,至少要做到圆满,天衣无缝。最终,我以爷爷生日为借口,回家了。
这一次回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与家人作告别,给他们安心,也是了结自己的牵绊。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出家会如此顺利,所以选择不动声色地离去,这样更 不易引起家人的怀疑。为了安心顺利出家,我筹谋已久,妄语连篇。家人对我放心,没有怀疑我离去的动机;面对亲戚们对于我未来的关心,当时也是报以无数善意 的谎言,才得己全身而退。
也许家人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才会轻意地相信我模棱两可对工作的回答——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关于工作去向的问题,我总是话说半句,让别人去理解。
回家的那几天,我一如往年的假期,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心早已在千里之外,在弥陀愿力的牵引中。
虽然我当时不能预知未来,但清楚地知道,这一定是我以在家身份最后一次留在家中。这一别,遥遥无期,家人与我唯一的联系,也许只能通过名号。想起上人的一首诗:若想念我时,请念弥陀佛,我也居住在,六字名号中。
为了让不是很信佛的家人,能天天看到佛像,听到六字名号,我决定在我的房间里做一个小佛台,贴上大大的阿弥陀佛像,并长期放着念佛机。我知道妈妈一 定会常常去我房间看看——虽然我不在家,也许很多年也不会在那里出现——因为是我精心布置的,无论如何,她都会守候着。出家后,给妈妈打电话问起佛台时, 她总会开心地说:“我经常去你房间擦佛台,现在还很干净呢!我也会经常给佛换水,念佛机一直响着。”听了这样的话,我很欣慰,至少她可以不拒绝佛,虽然不 知道她去房间看佛的时候,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佛,但我相信,这一定是弥陀的摄取。
那次的回家,我最终没有等到爷爷的生日,在他生日的前两天,我以学校有事为由,先行回校了。我是害怕爷爷生日时,太多的亲戚回家,必定会再问到我工 作问题,言多必失,而且本来一切都是谎言,总有被识破的可能。我担心在出家的路上再出现障碍,或者节外生枝,我只想默默地离去,不引起任何人的怀疑,不让 家人过多的担心。
那天离开的时候,恰好家人都有事,早早出门干活,我第一次没有带行李,静静地离开了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那里的山,曾是我眷恋的依靠,但我毕竟不是 归人,只是过客。“客路溪山任彼恋,故乡风月有谁争”,真正的故乡在极乐。我“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沿着那条崎岖的路走向远方,走向一条菩提的大 道。
遥望着那座破旧的房子,我走之后,将没有人在我房间居住,但我知道妈妈的身影一定会常出现在那里,守候在那里。那里有我留下的东西,有一种无形的牵 挂,我知道家人一定不会孤单,因为那间房子里,有弥陀的摄取。当家人在守候、等待我归来的时候,弥陀亦在他们的身边,等待着,守候着,期待他们的归去。想 到这里,看着那斑驳的房子,似乎瞬间变成极乐的宫殿楼阁,七宝庄严;屋旁的老树,也如七宝行树,宝栏宝网互相映饰。
我最终还是潇洒地远去,走向出家之路。毕竟有一种守候更长久、更永恒,那便是阿弥陀佛的守候——十劫不离不弃。他曾经不知多少次看着我转身离开,走 向轮回;而这一次,为了不让自己走失,再流浪三界,我不让弥陀再一次空守候,我义无反顾地走向离佛更近的地方,走向出家之路……
释佛恩/文
每位法师在这个世间出家的因缘、经历说起来都是不同的,因为佛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然而本质上却又是相同的,尤其是在我们这 个法门出家——那就是弥陀要救我们,通过我们的出家,进而救度更多的与我们有缘的众生。所以最根本的因是弥陀的呼唤,最根本的缘还是与弥陀的缘。
而显现在这个世间的因缘也是弥陀冥冥之中的安排。
佛法是不可思议的,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弥陀的救度更是不可思议的——这是在我出家之后的今天,追溯起自己遇到佛法、进一步遇到善导大师的教法、进而出家的经历,发自内心无限的感慨!
我的出家因缘,就像阿弥陀佛放了一条很长很长的钓鱼线,而那个最关键的人就是鱼钩,紧紧勾住了我的心,鱼饵就是往生!
在这条出家的路上,阿弥陀佛通过一个又一个因缘,仿佛接力赛一样,手把手地把我辗转送到了弘愿寺,送到佛林净寺,送进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保险箱!南无阿弥陀佛!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会出家,是我遇到佛法不久。那时候还不知道专修念佛。有一天早上,自己盘腿坐在观音菩萨像前诵《无量寿覜被我的阿姨看到了,她说:“你这孩子将来可能出家。”
阿姨是不信佛的,可能在她眼里,我对佛法太痴迷了吧。但当时我一听,立刻否定道:“不会的!我还有妈妈要照顾啊。”
第二次听到有人说我长了一副出家相,是在弘愿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弘愿寺,对我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和我缘分很好的一位莲友。她说的时候很认真,并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当时我听了十二万分地郁闷,并且郁闷了好久——难道我真的是出家的命吗?我可不想出家。
第三次听到“是来出家吗”,竟然出自上净下宗师父之口!还是来到弘愿寺的一天,这位要好的莲友带我去见师父。当时我只是在光盘里见过大师父,在师父 或出家师父面前很拘谨,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好友在一旁介绍,师父轻松幽默地对我说:“是来出家的吗?”当时我一听,简直要晕倒!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 是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现在想起来,原来我的出家,是被师父加持过的!那个时候,师父难道就看出我注定要出家的吗?师父真是法眼金睛啊!
没多久和一位老乡去了佛林净寺。这位老乡是发心出家的。“出家喽,出家喽!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感到不可思议,出家这么开心吗?因为自始至终我觉得我都没有自己主动地发心来出家——可见我的根机是多么愚劣!
我打着到佛林寺体验生活的旗子,在这里住了下来。谁料到结果却是如此的戏剧性——我那位发心满满诚诚的老乡没出成家,而我这个从未发心,一直恐惧出家的人却出家了!南无阿弥陀佛
是什么力量让我走上了出家之路?是佛的慈悲、是法的力量。而这种佛的慈悲和法的力量汇聚在了她身上,就像一块强大的吸铁石紧紧吸引着我的心。在她身 上我感受到了今生必定要了脱生死、往生极乐的决心、感念弥陀救度的虔诚之心、为了父母兄弟以及一切众生往生之心……是她的气息感染了我,从她的身上我认识 到了法,感受到了弥陀的慈悲救度!
她,就是这个鱼钩;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法就是鱼饵;而我就是生死苦海里的一条鱼。鱼儿从未想过离开生死大海,因为它已经习惯五欲六尘的海水。然而,岸上的垂钓者抛下长长的钓鱼线,把往生极乐的鱼饵挂在鱼钩上,我就这样被钩住了,幸福地,成了一条极乐世界的鱼!
在她的感染引导之下,我出家了!
所以在我心中,她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来度化我、来救度我出离生死苦海的!
她,就是莲师父!
释佛宝/文
净宗师父说过:“在池塘中长出一枝莲花,那不是偶然的,是因为有一颗种子在那里。”世界上没有什么平白无故的事情;能够出家现僧众的形象,也不是偶然,也不存在也许、如果。正如师父所言:“一切都是因缘所成。”
从表面看,每个人接触佛法,或者是出家的因缘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可是我觉得,这也像佛陀发愿一样有总别之分——个人的小因缘是别 愿,而总愿的大因缘都离不开人生实相是“苦”的大因,离不开阿弥陀佛对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的大慈,对于“溺水偏救之人”的大悲的强缘。因为法藏比丘的 第十八愿已经决定了我,决定了十方世界的每一位众生与阿弥陀佛的必然关系。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让我们离阿弥陀佛更近一步。
我能够出家,要感恩人生中的几位善知识:师父、莲师父、父母。
1999年,感恩师父带来了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令我的父母有缘听闻到此难闻难信之法,并从那时起就做了老实念佛人;也让我有福报可以成长在佛化家 庭中,沐浴在弥陀慈悲的摄取光明中。上大学的时候,弘愿寺会不定期地寄来《弘愿简报》,那就像家书一样,让我心里暖极了。也正因为这种因缘,毕业的时候我 就想:一定要去弘愿寺为弥陀做事,那才是有意义的。我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并极力支持;但那时的我不知道,父母的心是希望我能出家。父母给我发了一封 E-mail,可因缘不成熟,福报不够,就这样我与它错失了几年。这便是我出家的前期因缘。
而中期的因缘来自于毕业后工作的几年时间,我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苦,以及自己的无力。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希望我出家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我也清 楚地知道了;但心里却想:“如果有机会做点事就好了,出家一定不行了,哪有这个福报?自己存点钱找个地方与父母安心念佛度过此生就行了。”直到2009年 春节,妈妈说:“不要工作了,太累了。这几年你能念几句佛啊?有什么比念佛还重要?不记得你以前的愿望了吗?”我沉默了,突然觉得自己荒废了五年时间,迷 失了自己——是啊,有什么比念佛还重要呢!
就这样我顺理成章地来到了弘愿寺,进入了我出家因缘最重要的时期。来到寺里一个多月,便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原来自己离死亡是这样的近, “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每一念每一念都是临终一念”不再只是一句空话,它是如此真实。我重新审视着:如果一息不来,我是上生净土呢,还是下堕地狱? 一息不来,我现在所拥有的东西还是我的吗?我将要怎样度过自己无法预知长短的一生?……无数的“为什么”出现在脑海里。这时,我的第三位善知识出现了—— 佛莲法师。
莲师父导正了我错误的知见,让我明白出家才能为弥陀做更多的事——不仅仅要让自己此生专称佛名,仗佛愿力往生净土;更要随缘随分、尽己之力让更多的 人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这才是在法上依止师父,才是真正的感师恩、报佛恩,否则都是有个人知见的、世俗的感恩。多少人想出家却因种种因缘出不 了,我却不仅没有障碍,而且都是支持的;不发心,这说明我所谓的感恩弥陀、师父、父母,我的往生心、生死心都是假的,更谈不上靠倒佛。因为我的心还被五欲 所牵制,还在贪图,阿弥陀佛来接我的时候会跟随着去极乐世界吗?我是将自己的一生交给阿弥陀佛,还是交给只会让我堕落的妄想?
最终,我的因缘成熟了,我选择了将自己交给阿弥陀佛:
2012年6月13日中午,师父在佛林寺放生池旁的香樟树下与大众座谈,莲师父就提到女众师父剃度的事情,师父便将目光一下子投到了躲在角落里的 我,并慈悲地问道:“佛宝,准备好了吗?”我听到这句话心中又喜又惊,来不及思虑便小声地回答:“南无阿弥陀佛。”也许是我的声音太小,师父没有听到,师 父便大声地又问了一句:“佛宝,准备好了吗?”这次我心里镇定了许多,便答:“南无阿弥陀佛……”声音也许还不够坚定、不够响亮吧,师父便又问了一句: “准备好了吗?”我依旧回答着:“南无阿弥陀佛!”这时旁边的师父们、发心的净人们都在着急了,不停地说:“师父都在加持你了,你快说准备好了呀!”我微 笑不语。
2012年6月14日,我就完成了从“佛宝”到“佛宝师”的蜕变,新的生命从那一刻开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弥陀稚子/文
看过弘愿寺倡印的净土宗系列书籍,听过净宗法师讲经的光盘之后,内心非常认同与赞叹慧净上人、净宗法师对净土宗的阐释、对寺院管理的理念。读完第 32期《净土宗简报》上的笑脸岩的文章(《在弘愿寺体验净土宗》),觉得:啊,这正是我理想中的道场!想去弘愿寺参学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不是没有犹豫过,如有人戏言:旅行,就是将心目中的圣地一一摧毁的过程。也曾担心:万一弘愿寺并没有文章里写的那么好怎么办?与其去了失望,不如不去!至少让它在我心中保留下一份美好的憧憬。幸好,在弥陀慈悲的呼唤声中,我终于出发了。
躺在卧铺上,似睡非睡地摇晃了一夜。第二天清晨,由宣城火车站搭乘早上6:00的第一班公交车,坐到“敬亭山”站下车。忍受着晕车的不适,背着不算轻的行囊,口中称念着弥陀圣号,边走边问路;走了实在感觉挺远的一段路,终于,我来到了弘愿寺的山门口。
正如笑脸岩文中所写的那样,“令人瞩目的是弘愿寺的山门,大气、宏阔、稳重,牢不可撼,让人心生崇敬。”看见这样的山门,心中很欢喜。
之前就由书中得知,弘愿寺的山门口常年播放弥陀圣号。说实话我曾为此暗自担心,因为有些念佛道场常年大声播放佛号,招致附近居民的反感与讥嫌,弘愿 寺会不会也……当我站在山门口,听见弘愿寺播放的佛号,才知道自己的担忧是多么的没必要。弘愿寺的佛号,正如弘愿寺道场的整体风格,低调,温和,平淡;音 量适中,让人听得清清楚楚,却又不觉刺耳,让人越听心越静。听见这样的念佛声,我心中很欢喜。
伴随着弥陀的万德洪名,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弘愿寺。
正如书中所说,弘愿寺是一座没有门槛的寺院。这对于背着沉重行李的我而言,着实省力不少。因为没有门槛,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平步而入,处处通 达。这让我想到,弥陀对众生的接引、救度也是没有门槛的。法照大师偈:“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 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阿弥陀佛不设下限的救度,与没有门槛的弘愿寺,让人很欢喜。
到处都静悄悄的,师父们正在过堂用早斋。那就先去大殿礼佛吧!来迎殿前,一位正在燃香供佛的老居士和蔼地主动招呼我,让我和另一位在山门口巧遇的比 丘尼师父先放下行李,跟他去斋堂吃二堂。这位老居士是我在弘愿寺遇见的第一位莲友,他的脸上有着专修念佛之人特有的柔和与慈祥;对我们热情友善,又很平 静、平常。
斋堂里,大众师父与众莲友们正安静地用斋,我们站在后门静静地等待。风很大,天很冷,老居士想要给我们找个暖和点的地方。那份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关 爱,让原本不太适应薄霜严寒、冻得簌簌发抖的我,突然感受到一份春天般的温暖。后来我才得知,这位如老爷爷一般慈祥的长者,是净宗法师在校读书时的老师。
之后,我在弘愿寺遇见的每一位出家师父,每一位在家莲友,全都如此待人友善。而且,他们的友善与关爱特别温和与平淡,让人没有丝毫的压力与负担;如同弥陀的慈光,很温暖,很明亮,不刺眼,不灼热。
居士接待处的佛悦居士为我们安单,满脸笑意。充满喜悦的她,让我不禁佩服师父真的会起法名——佛悦,充满喜悦的念佛人。后来的多次接触中,常见她笑 得阳光灿烂。如果是在社会上,人家一定会误以为她遇到什么好事啦,或是买彩票中头奖啦,不然人怎么可能活得这么开心呢?对,我们正是遇上了最好的事情,中 了往生极乐的头奖!称名念佛,必定往生,没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啦!阿弥陀佛又名“欢喜光佛”,难怪在弘愿寺看见每个人都充满法喜,欢喜念弥陀,念佛常欢 喜。
八点多,去客堂挂单。先安单,后挂单,这又是弘愿寺让人暗自吃惊的地方。在传统丛林,正常程序是先由知客师父见过,点头允许,登记完毕,才可以挂单入住。而在弘愿寺,却是先让人住下来,再去客堂挂单。不知道我们是不是特例?
自从出家后,一直安住在纯女众道场,鲜少与大僧师父接触;对于大僧师父,有一种无名的敬畏。所以,走进客堂时,其实是有些害怕的。照客师父平和的态度,让我放下了一些畏惧。对,这正是弘愿寺住众的一大特点:平淡,平和;平和中又蕴含着一份慈悲,让人安心,不恐惧。
就地顶礼三拜,手掌接触地板,惊异地发现:地板特别干净,并且一点也不凉;手感很温和,甚至带点柔软。这是我的错觉吗?让人联想到极乐世界的宝地 ——清净,温暖,柔软。后来上殿时发现,大殿(来迎殿)的地板也是如此,不同于我们惯常使用的那种沾水即滑,坚硬、冰冷的大理石地板。弘愿寺大殿和客堂的 地面,很干净,很平整,却一点也不滑,温暖又柔和;老年人走在上面也可以很安心,很安全。(有句话我一直忍着没问:这种地板到底用的是什么建材?)
第一次在专修念佛的净土宗道场上殿共修,引磬声中,问讯,礼佛三拜,合掌称念善导大师所写的偈诵:“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 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然后在领众法师的带领下,跟随着慧净上人的念佛声,大众以缓慢 而又整齐的步伐,两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开始绕佛念佛。
请注意:是称念,而不是唱诵!这样,在家信众们无需困惑——不知道出家师父们到底在唱些什么,念些什么;也不必担心这种腔调自己不会唱;更没有所谓高音低音——你唱G大调、她唱C小调的不和谐。
弘愿寺的上殿共修,不论是谁,有文化没文化,智愚老少,只要长了嘴巴会说话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三秒钟内学会这种念佛方式。跟随着上人清晰、平 和、慈悲、沉稳的念佛声,大家众口一音,齐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极简易,极容易,极平易,这也正是净土法门的特点。参加弘愿寺上殿共修的每个人,人人 都能开口称念,人人都能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
在上人清晰、响亮,又温和不刺耳的佛号声中,声音大、中气足的,可以跟着大声称念;声音小、中气不足的人,可以跟着小声念;严重气虚、咽喉不适的, 可以只动嘴唇不出声,金刚持念。正如上人与净宗法师倡导的那样:随力念佛。这种三根普被的上殿共修方式,令原本报体羸弱的我(常年慢性咽喉炎,加上严重气 虚,早已令我对高声唱诵望而生畏)居然也能上殿随众共修,随力大小,直白称念;毫不辛苦、吃力,只觉轻松自在,法喜充满。
而两步一句佛号,大众统一的步伐,粗看似乎有些机械;但正像广告词说的——谁用谁知道!只有当您亲自去参加,去体验,才会发现:这种配合佛号的步 伐,真的是摄心念佛的善巧方便。因为将步伐与佛号联系在一起,那么只要心中忘失念佛,很自然表现在外的就是步伐会乱;而当步伐凌乱的时候,我们就会提醒自 己调整步伐,摄心念佛。
安详、从容、缓慢的绕佛,令年老者、体弱者都可以不太吃力地参与。如果您是第一次参加弘愿寺的经行绕佛,请您将心念放在六字名号上;至于绕佛速度的 快与慢,该迈左腿还是该抬右腿,那些通通不是重点,往生西方不是凭那些,我们不是国家运动员,也不需要培养、训练那些;只要您称念六字洪名,跟着前面的人 走就可以了。张嘴说话谁不会?抬腿走路谁不会?只要您会这两样,就可以一百分地参加弘愿寺的上殿共修了。但是如果您只关心腿该怎么迈,却忘了嘴里要念佛, 那就是喧宾夺主、买椟还珠了。毕竟,往生极乐是凭弥陀的六字洪名,而不是我们凡夫的左腿右腿。我们只是以此善巧方便,摄众同念佛。
以往每每见到信众们第一次来寺庙参加做早晚功课,满腔虔诚,外加一脸困惑,不知道师父们在唱诵些什么,急切地想参与,却又无从开口。对此,作为出家 人,我心里总会觉得不忍与愧疚。而弘愿寺的上殿共修,能令大众——不论出家、在家,久修、初学,佛教徒、非佛教徒,人人皆可有质有量地参与。这一点让我特 别欢喜、赞叹。齐声称名,从容绕佛,一个小时的上殿时间,感觉只如半小时般飞速度过;下殿之后也不觉疲倦,佛号依然在心中回响。
弘愿寺的过堂用斋特别的安静,很有规矩,如同上殿一样,男女众分东西单坐。负责行堂的似乎都是男众莲友,统一的白制服,戴口罩,干净,整洁。行堂之 前,他们先相对问讯,再向上问讯,恭敬有礼。然后再开始行堂(供养文见笑脸岩所录),动作敏捷,安静得毫无声音。看见男众莲友们轻松地拿着装满食物的桶、 盆,似乎那只是小菜一碟,毫不费力的样子,不禁感叹男女众体力上的差异。
斋堂的饭菜也颇具弘愿寺的特色:每样菜都煮得熟透烂软,颜色以深绿为主;并且以罗汉菜居多——各种菜肴不分彼此地煮成一锅,互相融洽地混在一起,看 上去的卖相并不是很好看,可是吃起来很有滋味,且利于消化吸收。如果您年岁渐长,体力渐衰,就会对此深有体会:那些炒得碧绿、引人食欲的菜肴大多是没有熟 透、比较硬的;吃起来嚼不动,费牙,吞下去也不好消化。毕竟,我们不是用眼睛吃饭的,因此,当吃到了弘愿寺斋堂做出的这种不求好看、只求实在,容易嚼、好 消化的食物,我又忍不住在心中窃喜了。弘愿寺的风格,再一次彻底地体现在它的饮食中:不求门面华丽、好看,只求实实在在利益众生。
对了,还有一点,就是斋堂饭菜的份量特别充足,让过堂吃饭的人没有后顾之忧。这让我很好奇:不知道究竟是谁在管理斋堂?又是哪些菩萨负责炒菜、做 饭?因为凡是喜欢多多准备饮食的人,必定是一个热情好客、心量很大的人;他每天做好了充足的饭菜,等待着客人的到来。同样,阿弥陀佛也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 极乐世界,预备了无量的清净法食,等待着我们的归来;我们只要念佛,就能得到。
接下来就让我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弘愿寺很干净。当我早上六七点钟到达寺院,一走进去,就很讶异于它的干净。通常,寺院会在早斋之后才开始扫地、搞卫生;可是在这之前,它居然就已经这么干净了,地上看不到任何垃圾。不愧是净土宗道场!心净土净,让人见境心清。
弘愿寺很安静,听不到一声喧哗;尤其是午休时间,整个住宿区似乎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似的。
在弘愿寺,听见最多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或是念佛机里播放的,或是莲友们口中称念的;声音都不大,温和不刺耳。
更多时间,则是一片寂静,让人沉下心来,静思人生,归投弥陀。
弘愿寺很清净。像一捧纯净的甘泉,洁净得不带丝毫商业的气息,正如住持净宗法师所说:“弘愿寺是干净的,从设计到理念,从行为到信仰,从自处到应 世。”这里没有那些以佛法为外包装的蠢蠢欲动的名利追求;整座道场里弥漫的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的馨香,只有全体彰显“本愿念佛”的浓厚法味。住 在弘愿寺,令人名利之心顿息,只想念佛。
弘愿寺是一座特别温和的寺院。没有大声争执,更没有厉声呵斥。即便您真的做错了,得到的也是念佛人温和的提醒。乃至僧值师父的表堂都如同闲话家常 般,温和又平实,话留三分,点到为止。每次听见僧值师父的表堂,都会让我忍不住想要微笑:原来,不一定要扮演“怒目金刚”,也可以当好僧值呢!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弥陀慈光的摄受中,念佛人自然而然会由头角峥嵘变成温润如玉。温和的弘愿寺,温和的念佛人,让人欢喜。
慧净上人撰写的“念佛人每日诵念思维”,第一条就是“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其中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弘愿寺真正把它落到了实处。
例如,一进山门的茶室,保温开水桶上贴着“一杯佛水,滋润心田”;天气冷,茶室里的椅子上还特别铺上了厚坐垫。而茶室旁边的视听室(我给它取的名 字)门口贴着“欢迎您入内听经闻法”,里面长时播放着法师讲法的光盘;几排长椅,清净整洁,当然,也都贴心地铺着厚坐垫。茶水润身,法水润心,弘愿寺对众 生付出的是体贴周到的身心关怀。
还有,四处走廊的栏杆巧妙地设计成了长椅。每天早上有莲友将它们擦得干干净净,让前来弘愿寺礼佛的人们,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地方小憩,晒不到太阳,也 淋不到雨。每当我看到香客们,尤其是一些头发花白、行步蹒跚的老菩萨们,三三两两舒心地坐在长椅上歇脚时,内心对于弘愿寺这份慈悲、体贴的设计,真是说不 出来的赞叹与感恩。如果您曾经目睹远道来寺的信众们疲乏不堪却又无处歇脚,只好直接坐到地上而心生不忍,就一定能理解为什么看见弘愿寺随处可见的长椅,会 令我如此欢喜感恩了!
两旁回廊的宣传栏内张贴着弘愿寺寺名、匾额、楹联释义,让人一读之下,对于全寺的匾额、楹联有了正确义解。联想起有游客将禅寺匾额上的“入不二门”,误解为这道门只准走一次,下次得从另一道门走的真实笑话,不禁让人感叹弘愿寺对来寺游客们的细心体贴。
弘愿寺正在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在土地用车经常出入的道路边,张贴着“施工现场,注意车辆”。在斋堂大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佛门过堂仪规”,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着佛门过堂吃饭的仪规,并且配有相应的图片示例,图文并茂,令人一目了然。
由于地处敬亭山麓,寺院的消防宣传栏中,有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疏散逃生十诀、牢记“六句话”、掌握“三近原则”等消防知识,让同样住在山林道 场,对森林失火早已不再陌生的我,很轻松容易地学到了特别实用的消防知识。至少现在看见干粉灭火器,除了知道它可以用来把人砸晕以外,还知道该如何用它去 灭火了。
还有很多很多细微之处,点点滴滴,弘愿寺这份对众生的慈悲体贴几乎无处不在。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成就了慈悲体贴的六字名号,称念六字圣号的念佛人成就了慈悲体贴的弘愿寺。来到弘愿寺,就如同跌进了阿弥陀佛温暖的怀抱里。原来,我们是一直被关爱着的。南无阿弥陀佛。
曾经见过在“止语”牌下聊天;在“待人以和”的标语前尖厉的指责;在“禁放鞭炮”的告示旁,浓烟呛鼻,炮竹声震耳欲聋;在“禁止算命看相”的警示下,算命摊子一个挨着一个……这一切,让人几乎要对贴在墙上的标语产生免疫力了。
可是,来到弘愿寺才发现,原来,标语不仅仅是被贴在墙上的,只要有心,它们就真的可以被落实在生活中。弘愿寺里,住宿区的标示牌上写着“肃静”,就 真的很肃静;山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禁放鞭炮”,就真的没有人放鞭炮;“禁止算命”,就真的看不见半个算命先生的影子;“禁止大声喧哗”,就真的没有人大 声喧哗,包括单纯观光的游客们,乃至小朋友们一进寺门,似乎都立刻变乖了似的。
大殿前,有寺院为大家免费提供的上好檀香,旁边标着“一心一意一支香”“免费燃香,香燃好后,敬入台阶下大香炉里,而后入殿拜佛。上香时请念:南无 阿弥陀佛(nā mó ā mí tuó fó) ”。大家就真的只是“一心一意一支香”,没有人像烧柴火似的大把大把“烧高香”,也没有人把点燃的香拿进大殿。因此,弘愿寺大殿里的拜垫都很干净,又完好 无损,没有被香灰烧出的一个个小洞。
阿弥陀佛愿无虚发,每一愿都那么的实际、实在。因此,当您看见寺内任何的标语指示,请遵照上面写的去做,因为弘愿寺的标语,都不仅仅只是贴在墙上的。
斋堂旁边,是打开水的地方,从早到晚,用斋前后,都有滚烫的开水供应。开水龙头的上方墙上贴着一副端庄的隶书:“惜福:龙头开水似甘泉,滴滴流淌炉工汗,勿使瓶满水溢出,宁持半壶多往返。”旁边配以形象的卡通画:龙头下,开水瓶水满溢出,福流满地,水瓶心痛得哇哇大哭。
记得第一次去打开水,因为谨记出家女众来到男众道场要谨言慎行,眼睛不要随便到处乱看;所以低着头直接打开水,没有抬头看看墙上的这幅标语。当我如 同在自己常住寺庙那样,水快满了才去关龙头时,不巧的是,弘愿寺龙头开关的方向和我所住寺庙的开关方向刚好相反,原本关水的动作,变成了将龙头开到最大, 顿时水满溢出;惊吓之余,深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感到惭愧。这时又恰巧安静地走来一位大僧师父打开水,他只接了半瓶就默默地离开了。我这才抬头看见墙上的标 示,一读之下,更觉羞愧。
接下来的几天,当我总算渐渐学会了“宁持半壶多往返”时,却又要离开了。而贴着“锅炉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地方,也成了让我特别好奇的一处风景——不知道究竟是哪位菩萨莲友在发心烧锅炉?
七天之中,有说过话的男众师父,大概就是客堂的照客师父了。每次都是有事必须要请问,这才鼓起勇气走进客堂,并且最好是趁知客师父不在的时候。后来 才发觉,照客师父在接待我的时候,眼睛很少直视看人,大多时候都是旁顾左右;态度上,既有着本愿念佛人特有的慈悲与平和,又有着一分男女有别的距离感与分 寸感。不仅照客师父如此,乃至弘愿寺其他的大僧师父们,在路上遇见时都是如此——既慈悲平和,又遵守男女有别的距离与分寸。
住宿区更是如此,男众住宿区门口有告示牌“男寮区,女众止步”,女众住宿区门口有告示牌“女寮区,男众止步”(凭记忆写出,请以实物为准)。虽然弘愿寺专弘、专修本愿念佛,并未特别提出要如何严持戒律;可是真正专修念佛之人,清净戒法,自然具足。
弘愿寺全体出家师父们以及在家莲友们,无论上殿过堂,还是日常作务,都给人一种很安定、很专注的感觉。挂单所住寮房的窗外,正是那条“施工现场,注 意车辆”的大路。在房中看书或静坐念佛时,常听见窗外男众莲友们在出坡作务。即使在出坡,莲友们嘴里念出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而不是“一二 三,加油!使劲!”之类的话。这又是让初来乍到的我觉得特别新奇的地方。偶尔也会听见莲友们在交谈,内容不是你我他鸡毛蒜皮的是是非非,众口一词全都是净 土宗法义的探讨。
有一次,在大殿前,听见一位莲友说:“净土三部经说的就是一件事,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又忍不住微笑了,心想:“真是一名好学生,学得真好,把握住了善导大师说法的精髓,完全领会了慧净上人、净宗法师的弘法心要。”
虽然弘愿寺从未提倡要修禅习定;可是,“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真正专修念佛者,心常住于六字洪名中,不禅自禅,不定自定。这大概就是 弘愿寺的大僧师父们的道气,常让我想起全国样板丛林,著名禅宗道场——云居山真如禅寺里禅修众们的风骨的缘故。虽然一为禅,一为净,可是真正修道人的气质 实在太像了。
整座弘愿寺,处处透露出智慧巧思。关于这一点,以我的拙笔无法表达,等您自己去住上几天后自然也会深有体会。
六字名号,功德全包;专称弥陀名号,戒定慧自然念念增长,无一遗漏。因此,如果您一直很好乐修习戒定慧,看见弘愿寺唯倡“本愿称名”,很少谈及如何 持戒、修定、发慧,请千万不要武断地简单判定:本愿念佛人,无有戒定慧。要知道,本愿念佛,即无上圆顿修法,下手极易,成就极高;“一即一切”,以称名一 行,总摄一切万行;乃至以称名一行,超胜一切万行。弥陀圣号宣流的弘愿寺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戒定慧的功德芳香。
毕竟,没有特别说明的,不一定就是没有。
从小就特别没有方向感,不会认路。出家之后,依然如故,除了在自己常住寺院不会迷路,举凡去到其他寺院或城市,常常会迷路,走出去之后就找不回来 了。可是在弘愿寺,除了最初一两天偶尔问路,之后的日子里,我居然都能很准确地认路,很清晰地判断出自己要去的地点在何方。这当然不是我的方向感突然变强 了,而是弘愿寺的整体布局、规划太具有净土宗的特色了——简单,平易,让人一目了然,一点不复杂;连我这种特别不会记路的人,都能很快地对全寺布局大体上 了然于胸,不走弯路,直趋目标。
看见弘愿寺的整体布局,不禁感概开山者的魄力——原来寺院也可以规划得如此大气又简单。正如净土法门的特色:依凭弥陀本愿力,令众生称名必往生,往 生必成佛,成佛必度生。“直截根源佛所印,寻叶摘枝我不能”,一切的一切,都汇归于称念六字洪名。愿所有好乐修习净土法门的众生,都能有缘得闻善导大师的 教法,本愿称名,直达宝所,不遭枝歧。
弘愿寺是个特别和合的道场,住在这里的人们,不论出家师父,还是在家莲友,大家都同一知见——依止于善导大师的净土宗正见;同一行持——称念弥陀六 字洪名。这种大众上下的同见同行,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共振力,令凡是走进弘愿寺的人都在无形当中受到感染,渐渐地也会好乐念佛,嘴里常常自然而然地 念出“南无阿弥陀佛”。
每天的早晚殿共修与每晚的听法,都让我感受到了全体住众们同见同行的强大心力。志同道合,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难怪净宗法师解释“莲友”为 “像莲花一样的朋友”。经中说,念佛者,乃为人中芬陀利花。那么,弘愿寺,就是一座开满芬陀利花的美丽花园;凡入其中者,受其熏染,不知不觉中,也会散发 出芬陀利花的香气。“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如果您在弘愿寺住了几天,变得一开口就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太正常了,没什么好奇怪的;相反,如果住在弘愿 寺,却从不念佛,那才叫反常、奇怪呢。
短短的七天,满满的收获,旅途的疲倦,晕车的痛苦,都是那么的值得。感恩弘愿寺,感恩阿弥陀佛!
伴随着一声声的“南无阿弥陀佛”,素来厌恶动笔写作的我,在没有任何人的要求之下,提起笔来,记录下挂单弘愿寺的点滴收获(更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 的,只能藏之于心中了),并且希望将它公诸于众。如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大宝藏的孩子般,迫不及待地想让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去看看!
弘愿寺的背后,是慧净上人、净宗法师的理念,是善导大师的思想;善导大师思想的背后,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归根结底,阿弥陀佛才是一切的依怙,才是这所有一切的答案。
愿更多有缘众生能前往弘愿寺参学、受益,愿一切众生信佛念佛,同生极乐。南无阿弥陀佛。
小鱼作画o老土解读
容器,当它是空的时候,才有容物的作用。
画直观地表达了老子句中的意涵,说明空与有的微妙关系。
人心乃最大容器。人心是要用来承接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水的。
只有体认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时,方能接受弥陀的救度。这就是“当其无,有器之用”。
认识到自己罪恶、无功德、无能力、无修行时,在弥陀眼里,我们就是“有用”的人,能够成佛;认识不到这一点,即是“无用”的人,不能成佛。
杨美萍/文
美国女孩塔莉亚o勒芒今年只有17岁,但她已经是一家慈善机构的首席执行官了,从事慈善事业长达6年,募集资金超过一千万美元。如今的她不仅跻身社会名流,还有人将她视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但塔莉亚说:“即使不当总统,我也可以改变世界。”
为“卡特里娜”飓风灾民募捐
塔莉亚的慈善家生涯开始于2005年,那时她10岁。那一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新奥尔良,塔莉亚跟爸爸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灾区的画面。她说:“我觉得我需要做点事情。每个人都在谈论应该做什么,但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行动,而不是光说不练。”
但塔莉亚就算捐出所有零用钱也做不了什么,她意识到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她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我的母亲没有像很多父母一样告诉儿女:‘好孩子,去睡吧。’她非常认真地问我,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
塔莉亚又和大她几岁的哥哥谈了谈,结果遭到哥哥的反对。
于是塔莉亚坐下来拿出笔,在纸上写下号召青少年为灾民捐款的行动计划。她询问美国中西部一家连锁超市,是否愿意在他们的购物袋上登募捐广告,对方同 意了,并印刷了850万份贴纸。她还给学校和政府发电子邮件,希望他们也能加入行动。此外,当地媒体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一家电视台和一家报纸进行了专题 报道,让塔莉亚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位明星。
最后,塔莉亚的计划获得巨大成功。她共联系到美国4000个学区,募集到1040万美元的认捐数额,远远超出她原先设定的100万美元的目标。这让 美国学龄儿童和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一起,成为“卡特里娜”风灾中的十大认捐者。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而是塔莉亚慈善事业的开始。
让孩子的力量发挥作用
为“卡特里娜”飓风灾民募捐的成功,让塔莉亚看到了孩子们的力量。为了让这股力量在地球面临的其他问题中发挥作用,塔莉亚和朋友,在母亲达娜的帮助 下,于2006年创立了非营利组织RandomKid,呼吁所有青少年突破文化、种族、地域和能力的界限,与同龄人进行合作,解决地球上的实际问题。塔莉 亚担任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母亲是她的副手,她也很慷慨地给了哥哥一个理事的头衔。之所以使用RandomKid这个名字,是因为塔莉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 纯粹出于偶然,而且她认为“任何人都有力量”,这如今已经成为RandomKid的口号,塔莉亚经常以此为主题发表演讲。
在随后的两年里,塔莉亚和来自美国50个州和19个国家的孩子们有过合作。她募集的善款大约有35万美元,并与近一万名儿童捐助者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世界各地7000名受益人的生活。
通过社交网站和RandomKid网站,塔莉亚聚集了来自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名青少年,他们的援助款曾经参与过四个洲的各种援助计 划.例如,在柬埔寨一个村庄为300名儿童建一所学校;“卡特里娜”飓风后,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斯莱德尔市的200名儿童翻修一家学校;她还为家乡艾奥瓦 州的500名残障儿童,建立了一个互动式游戏中心;此外,她还募捐为非洲一些缺水的地区购买水泵等设施,为海地的儿童提供拐杖和义肢等。
除了建设自己的慈善网络,塔莉亚还激励其他人加入慈善事业。她在网络上组织国际青少年研讨会,指导同龄人制定成功实现慈善目标的策略,或者发表演讲,告诉听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
塔莉亚说:“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孩子们美好的一面,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给年轻人方法和渠道,以及改变世界的力量。”
获得国内外好评
塔莉亚12岁时在美国已成为一位大名人。迄今为止,塔莉亚获得的国际荣誉数不胜数。
2011年,她还与美国首席大法官露丝o贝德o金斯伯格、著名女演员马洛o汤玛斯和芝加哥公牛队老板杰里o雷因斯多夫一起,获得了美国公共服务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杰弗逊奖。
在领奖发言时,塔莉亚告诉听众,她出生于波兰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大屠杀中幸免于难后,她的爷爷从欧洲逃到美国。初来乍到那会儿,爷爷靠当清洁 工为生,他打扫的一座房子就属于与她共同获奖的马洛o汤玛斯,而另一座房子则属于汤玛斯的父亲丹尼。台下观众都为此感到惊讶。塔莉亚说:“两代人后,当年 的那个女孩,那个女明星,和这个女孩,清洁工的孙女,获得了同一个奖项,这说明任何人都可能有所作为。”
当总统?先拿到文凭再说
但塔莉亚毕竟是名中学生,忙于慈善事业的她要如何应付学业呢?塔莉亚回答:“这并不容易,因为我满世界跑,几乎每星期都有人请我去演讲。我缺课的天数很多,但学校很体谅我,让我提前考试,还帮我补课。”
塔莉亚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精英学校,她的成绩位列所有学生的前1%。自2006年以来,她就一直位于优秀学生的名单上,2007年和2008年的校园科学节上,她是班上表现最优异的。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内科医生,然后到医疗条件最差的地方去工作。
塔莉亚目前最关心的话题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缺乏干净的饮用水。她说:“十亿人没有安全干净的饮用水,导致每八秒就有一个孩子死亡。请用你的能力改变这些可怕的数字吧!”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古拉斯o克里斯托弗曾为塔莉亚撰文,支持她出任2044年美国总统。不过,塔莉亚本人并不为此激动。她说:“至于做总统,我还要上大学拿到文凭,然后再想想。重要的是,我知道,我即使不当总统,也能改变世界。”
(来源:2012年3月25日《新闻晚报o国际周刊》)
原来这节课的题目,我写的是“怎样读书”。后来想想,自己哪有资格讲这样的题目,自己既没读过多少书,也自觉不算是会读书的人;所以改成了现在这个 题目,谈谈自己读书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交流分享。师父的微博和短文也有很多谈到读书的,大家都可作为参考。今天重点讲讲其他方面的问题。
读书是很重要的。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就算很会做饭,如果无米无菜,无油无盐,或者做饭的材料不足,依旧是做不出饭来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我们写作需要材料,也就是常说的肚子里要有墨水,而这些材料的吸收,除了靠人师外,大部分是靠自己读书;不仅是写作,讲法也一样;甚至平时说话做 事,展现出来的气质风格,其实都与我们肚子里墨水多少,也就是读书有关。
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以让人由物质性升华到精神性。古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句话说:“三日不读书,不敢照镜子。”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好书中有营养,可滋养我们脆弱无力、病态的心,让心变得强大、美丽。
《黄帝内经》中说:“面为心之华。”这是说,中医在看病时,心的病在脸上就能看出来。其实不只是身体、生理上的,我们的精神上更是如此。心如根茎 枝,面如花,根茎的营养状态决定了花的荣衰。人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心变了,面就变了。为什么不敢照镜子呢?因为不读书,内在的心灵是枯萎的, 所以面相不好看。当然,前提是读好书。
我发现,古往今来,历史上大凡成大事的人,都有好读书的习惯:
毛泽东说:“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星云大师说:“一个学校的生命就在图书馆,一个人的生命就在阅读。”
净宗师父也很爱读书。师父曾说:“年轻的时候,应该使劲学东西,像饿坏了的孩子,到处找食物吃。”师父除了讲法、接待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 净土宗的,、净土宗之外的,、读各种各样的书。记得有一次去北京,师父带了很厚的一本《宗教简史》。原来,这本书师父正好看到一半,不忍心丢下,就带在路 上看,在回来的路上终于把这本很厚的书看完了。还有一次,在南宁书店,师父站在书柜前看一本书,一看就是很久。师父看书,能把各类的书都吸收为自己的东 西,为己所用。
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父读书多,所以文章、口才一流,总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且师父对制作书也很讲究,对一本书的排版、字号大小、封面设计等等不亚于专业水准。早期弘法时,很多书都是师父亲自经手设计的,这些在弘法方面都很有助益。
我也曾经对人说过一句话:“此生不能做伟大的人,也一定要和伟大的人在一起;如果不能和伟大的人在一起,也一定要读伟大的人的书。”
以我的经验感受来说,我觉得一个人爱读书,是因为物质的世界远远不能满足他精神上的追求,而书恰好可以满足他这样的追求。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就像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借助书,眼睛可以延展,了解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耳朵可以延展,听到耳朵听不到的声音;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与古人的心交流;也可以云游四 海,与不同的人交流,充分享受物质世界没有的自由;乃至学佛求道,更离不开读书,佛法中的“闻思修”,闻是第一步,而闻主要来自于文字,然后才是正思维、 正修行。虽然说文字本身不是道,不是真理,但道与文字渊源却很深,所谓“文以载道”——大道通常以文字作为载体。经典、祖典的传承不都是靠书吗?书如指月 之手,虽然指月的手不是月亮,但你能就此抹煞指月之手的价值吗?
读书也像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我们的肉体需要新陈代谢,要呼要吸,要吃要排;精神也如此。一个人思想如果没有新陈代谢,就会如一沟死水,死水会腐 臭,流水才不腐。跟别人讲佛法时,如果听到对方说爱读书,爱学习,我就会很欢喜,因为这样的人心是开放的、包容的,即便当下还不能接受佛法或者净土法门, 至少他愿意去了解,这样人就有希望。
去书店、图书馆,林林总总的书很多,这些书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句话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一本书不能把他内心所有的话表达出来,他说的话也无法把心中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逆之可推知,不尽之意说之而成言,不尽之言笔之则成书,所以书最终因意而出,也即人的思想。就是把人的思想变成语言,然后变成文字,甚至是文章,最后变成了书。
书是人写的,什么样的心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写成什么样的书,就是以书可以见人。
我把书分成两类:
一种是顺法性的,指书在主体上、方向上是符合真理的——这里的真理指佛法的真理,合乎真善美的大原则。这样的书,读完给人启迪,让人向上,给人正能量,使人清净。
另一种是背法性的,背离真理,不合乎真善美。这样的书,让人烦恼、堕落,是人类无益的噪音,是染污的,给人负能量。
佛经当然是纯然顺法性的。除此之外,儒家、道家,或者《圣经》之类,或是圣人写的,这些是纯度相对比较高的。其他大部分的书基本都是顺背相杂,或背法性的。
大体方向上只要是顺法性的书就可以多读,读不同种类的书,等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了解法性真理。背法性的书不要读,碰都不要碰。
开始读书时需善知识指导,不然不知对错、善恶、美丑。世间人皆如此,很茫然,完全随性而读,读坏书如中毒,中思想上的毒,会让人堕落,危害甚大。我 自己就曾经中毒不浅,思想进入了死胡同,真的是盲冥抵突,怎么都走不出;幸好遇到了佛法来解毒。相对来说,学佛的人比较有优势,以佛法尺子来衡量,往往能 一目了然。
我也见过读了很多书的人,但觉得大部分人思想很混乱,多读书不仅没有帮到他,反而让他变得呆滞、无灵气。问题出在哪呢?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坐标系。
我认为读书首先要建立坐标系。建立了坐标系,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不溺死在书海中。人生也要建立坐标系,不然如水上浮萍,风中的草,无根,无方向,浑浑噩噩。
坐标系中,坐标原点最重要,原点有了,坐标系也有了。所谓坐标原点,也即一个人的思想所归,志向所到。一个人活着,做大大小小的事,说长长短短的 话,为了什么?有人坐标原点是为钱,有人为权,有人为情;像我很多学医的同学为了中医;而我们当然是为了佛教,为了净土宗。比如我们读书以佛教作为坐标原 点时,看世间、出世间一切书都会以佛法的眼光来看,是顺法性,还是背法性,就会一目了然,这样才不会被牵着鼻子走,才能为我所用。像师父以前看《老子》, 师父觉得老子从始至终都是在讲念佛,甚至想找机会讲讲《老子》。像前些天我讲《圣经》,我也是完全以佛教的眼光来考量它的。
大的坐标系下可以有小的坐标系,比如在佛教这个大的坐标系下以净土宗为原点,这时看一切宗派的书,便都会以净土眼光看,就有方向感,不会被拉着到处 走。像看《普门品》,一般人看到的可能只是观音菩萨的神通自在;但我从净土的视角看,就自然地会想观音菩萨所拥有的这些本领,都是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所 能具有的啊!“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城池……”我们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这样的本领,当下不禁非常欢喜满足。这样读书就能为你所用,增 进法喜,让书活起来。又像读《楞严经》,看到五十一种阴魔,若以净土宗的眼光来看,我会想到圣道法门是多么的难修难证啊,步步都是危险,处处都有魔难;而 那些关卡,我们是一关也过不了的,我们不靠念佛,不靠阿弥陀佛,还能靠什么?
再细一点,如果在净土宗里,以善导大师教法为坐标系,那看一切经论都会以此为参照系。有人看《印光大师文钞》看得一头雾水,甚至看到大师思想有很多 相悖之处,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指南针;如果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来看,一点都不会乱。像智随法师对《文钞》整理成的《灵岩遗旨》就很清晰,因为他有善导大师净 土思想作为指南针。
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呢?所看的各类书中,所有东西都会在你个人思想体系内安立,不会混乱。能清楚所看的内容与坐标原点有多远,在哪个方位,有什么关 系,且不同内容都能由一个中心来统摄,心中很清晰,也不容易忘记。其实我们所有看过的内容都会存留在我们的八识田中,一旦新的内容跟我们原来的思想系统形 成联系,提取出来,就不会忘记,都会活起来,都会为你所用。
坐标原点要深、要牢,越深越牢越不会乱,越能够与其他内容产生联系。只有深才能够跟其他的产生紧密联系,因为在最深处,万事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像打井,这口井中的水和另一个井中的水有区别吗?没有,其实在地下都是同一个水源。
如果坐标系建立起来,就能渐渐以此坐标原点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论框架,甚至建起一座理论大厦。
当然,坐标原点的确立本身有时就靠读书,此时读书需要很专,好像打井,需使钻头在一个位置不断地打。然而更重要的是有好的善知识指引,就像打桩子一样,一个人打一个人扶;自己打是不够深的,需要人帮忙。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惟其放心而已。”这个放心就是心放哪的问题,就是确立坐标原点的问题。《中庸》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子说:“知止不殆。”这也是坐标原点的确立,一切止于此,定于此,之后一切都很容易了。
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知道;第二是理解;第三是悟入。
“知道”,就是仅知道有这么回事,有这么一个观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用眼睛在看。
“理解”呢,不但知道字面意思,还理解字面背后的意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往往是用头脑来看。
“悟入”则是用心在看,所谓“举一隅而三反”,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一旦悟入,你所看的东西,立即成为自己的东西,活用无方。此时道理很清晰地在你 心中,如同看到有东西陈列在桌上,清清楚楚,然后你就可以告诉看不到的人。像师父说法就是如此,要讲的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摆在心里面,就能如数家 珍。
当然,以上几个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说对相同内容会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有时知道久了,就理解了;而理解深了,就会悟入:三个层次往往交错进行。
世间古今有很多书,可谓汗牛充栋;但重要的、根源性的书,其实就是几本经典,如中国的《论语》《道德经》《周易》,西方的《圣经》等等。
后世书虽多,但不过是这些书的流变而已。就像地上江河虽多,但不过属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再论其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其实是一个。后世书,再怎样 也无法超越源头性的书;且后世书提到的任何问题,也都早已经圆满答复了。所以,这些源头性的书一定要读。虽然不好读懂,但即使懂一点点,也可能胜于看后世 书无数本。因为这些书真理性的纯度比较高,看了就如同在心田洒下种子,有一天它会发芽,会起作用。
同时,因为这些源头性的书在历史上深远的影响,渐渐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土壤。后世的书都是在其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哪怕是佛教,也受这种文化土壤的影 响,佛教最早还处于格义阶段时,佛经翻译基本用《论语》《老子》《庄子》的语言来表达佛教的义理。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中“相忘于有余”,就是从《庄 子》的“相忘于江湖”中来的;还有“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这也是从《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来的。
佛经也是,虽然多,但重要的也不过是那几本。那几本抓住了,佛法的纲要、根本也就清楚了。
《论语》有一句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这是孔子说自己为学的基本态度。孔子把自己比作上古的彭祖,因为彭祖活了八百岁, 古代事情都有经历,无所不知。“信”就是相信古人。“好”就是好向古人学习。 “述而不作”就是只传述古人东西,而不发挥、创作什么。为什么述而不作?因为所有问题古人都回答完了,在春秋时代已经如是了,后人只要传述古人东西即可。 佛法也一样,上人、师父在弘传善导大师的思想有新的阐发吗?也没有。
人类在心性道德层面上是退化的,不是进化的。上世纪的进化论,可说是末法时代最大的颠倒相:物质是进化了,人类机巧心是进化了,烦恼是进化了,人类造业的猛烈程度是进化了;但心灵上的智慧力、幸福感、安全感却退化了。
信而好古,决定一个人走的方向,非常关键。像我自己选择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这样的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净土宗在隋唐时代创立之时才是最圆满的,后 世宋、明、元、清不可能超越之。如长江源头的水很清净,是可以直接喝的;越到后面,旁系污水越汇越多,乃至到入海口,那里的水还能直接喝吗?
我个人觉得,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和观念非常重要,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是向正确的,还是向错误的。
其实,道德好、心性高之人都有古人之相,被人称作古人是值得自豪的。有个词说:“貌古神愚”,这样的人是有盛德的,师父就曾经说上人是“出土的活文物”。
很多人往往把读过的书一丢,不再想翻,这样不好。只看新书的心理其实是一种好奇心,不是一种求学心;一本书反反复复读才是真想要从中学到东西。尤其 我们读的这些净土宗丛书,内涵都很丰富,读一遍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而且好的书越读越有味道,每再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所谓常读常新。孔子说:“温故而 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很有智慧,很了解我们这些人,早就知道我们读书有这样的毛病,所以要我们温故而知新,好的书要反复地读。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好的书一定会有一个“一”的东西。“一”好比圆心,书的文文句句就像在圆周上,它们都是指向圆心的。也好像佛珠,如果散 落了就无法用手抓起;用“一”根线穿着,提起线头,所有佛珠都起来了。如果是没有这个“一”的书,大概也不值得一读。“一”也就是书的魂,一本书的灵魂只 能有一个,这样全书才可统一。读书贵在读出这个“一”的东西,认识这个唯一的灵魂。
前两天有人问我:“善导大师的著作中也有很多劝人持戒、精进修持的句子,看似往生也没那么容易啊?”其实大师著作非常的磅礴,因为他面对的是整个一 代佛教,不得不权实交错;你要看那个思想是否可以一以贯之,显然那是不能的。而“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称名念佛即是往生的正定业, 这样的思想就能贯彻五部九卷,所以后者才是唯一的灵魂。
这个“一”,有时是边读边找;有时是已经有了这个“一”,再去读书验证之,我们现在读善导大师这一套书,就基本是这样的。
我个人有三种读书心:以归命心读,以结缘心读,以随性心读。
归命读就是用全副的生命来读,像善导大师这一脉的书。因为这样的书关乎我们慧命的生死大事,文文句句都要当作无上命令来读。像师父比喻的:囚犯听皇 上下的赦免的诏书,会像听平时的话那样听吗?他会用全部的生命去领受。归命读需要的是专一、反复地读,要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后的东西。
结缘读是读和上述内容相关的别宗经典、论注。虽看不懂,先看着,存在脑海中,暂时结下一个缘。现在不懂,不代表以后也不懂,有时过一段时间,或者在某个特殊的机缘下就明白了,起码到极乐世界以后总会懂的。
第三种是随性读,随自己兴趣去读。像我读书,有时对历史有兴趣,有时对老庄感兴趣,有时对《易经》《圣经》感兴趣,什么时候感兴趣就看看,开阔下眼 界,也不打算看懂——好读书,不求甚解,只是一种消遣、放松的心来看,没有强迫的。这样的阅读也是需要的,人经常跟文字接触,这样心才能保持灵敏。
朱熹说:“读《论语》前,是这般人,读《论语》后,还只是这般人,便是未曾读过《论语》。”如果一个人读《论语》前和读之后一样,那这个人根本没有 读过《论语》。读书除了明理,还在于提升学养,学而养性——通过学习来长养心性;不能书是书,人是人,分成两截,毫不相关。师父说做事是为做人服务的,有 时读书也是为做人服务的。
知和行是什么关系呢?知能转化成行,行也能转化成知。如一些老太婆没看过什么书,念佛了,居然能说出暗合经典的话语,她就是通过“行”达到“知”。 在心性上,行什么得什么,行多少得多少。比如行赞叹法,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就会有相应的觉受,对赞叹法心中就会有体会;你念佛就会对念佛有觉受,有体会。 通过行得来的知会很亲切,很贴合,很深入,很活泼,以之劝人也才有力量。比如自己念佛了,劝人念佛才会有力量;自己不念就去劝人念是没有力量的。“纸上得 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这个意思。
行的过程中会不断有灵感出来,有时候看书也是印证自己心中的这些想法——本来心中有这种想法,书上也是这么说,心里就会很踏实、法喜。
师父写过好几篇关于作学问的短文,主旨是说:不要有作学问的心,否则心被知识、观念塞满,沉滞而不空灵。师父这是针对有学问无信仰或学问大过信仰的 人说的话。需要知道,我们所要摒弃的是作学问的心,而不是摒弃学问本身。不要误解师父的意思,以为所有书都不用看。不论自利还是利他,都要有基本的学问。 如果又没有学问,又没有智慧,那成什么人了呢?
学问如果被道心所用,就是利器,很好的利人工具。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是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是以学识来装饰自己,为了给别人看。自己想学什么,能学什么,能学多少,自己心里有数;不用和别人比较,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
关于这个,我曾经微博里写过几句话,我来念一下: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色里,甚至不必活在菩萨的眼界里,只要活在弥陀的眼光中就可以了。不要有证明自己的心。”
“人,常常想做出点什么证明给别人看——证明自己有钱,证明自己有才,证明自己有容貌,证明自己有势力,证明自己有成就……其实,最后只是证明了一件事——自己的的确确是个凡夫。放下证明的心,这就是超凡脱俗的最有力证明!”
“花儿没有证明自己,看的人自然称美丽;甘泉没有证明自己,饮用的人自然称解渴;高山没有证明自己,仰视的人自然称雄壮。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能如何,就如何;只做自己,不比较,不计较,把想要证明的心抛向东洋大海,忘记大众的眼光,仰望真理的灯塔,看准自己的脚步。”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的书,一切的道理,在我们心性中其实是本来具足的。为什么我们读不到呢?心太乱了,妄想、分别、执着。所谓“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我微博里写过:“灵感只青睐于安静的心;忙乱的生活只见浅薄,只见情绪,既没有灵,也不能感。灵感是我们心中的书。”
人的心若能从躁动到安静,从安静到平静,从平静到寂静,从寂静到清净,从清净到明镜——所谓明镜,就是像镜子一样能够照出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心 的宝藏就能慢慢打开,无量奇书、异书、圣书就能看得到,所谓“静见真如性”。寂静的程度越深,就越会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微妙的道理。
读这样的心书,是很享受的:这本书不用眼看,不用耳听,道理像风一样,扑面而来,身心都能感觉到;是超越了第六识上的读书,是本性里具足的。大概这就是孔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吧!
心越静,心的振幅越小,振幅越小越有穿透力,能够穿透重重迷雾。像风一样,小到看不见,摸不着,但最有穿透力,速度最快。什么让我们心的振幅那么大呢?五欲、情绪、一切扰乱我们平静心的东西。
如果把以上从静到镜的过程比作化学反应,念佛就像上述几种静转变的催化剂,会加速这个过程。
另外,念佛也如同听阿弥陀佛念给心听的书,很多道理不期然而然地明白了。这种时候倘若明白了一点,其实那不只是一点,而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可以触类旁通;而看书明白一点往往也只能是这一点。
这个说起来境界很高,但其实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少都应该有体会,只是或粗或细、或深或浅的问题。
听了这堂课,有人可能有点失望,因为没有讲具体打开某本书,怎么样读。我想,读书细节、方法不可能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如果以上的思想、态度 能够具足、摆正,细节上也就很容易了。有时细节把握不到,是因为大的格局没建立好。古人说“大匠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