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弥陀净土是报是化的问题,诸师或谓之应化土,认为既是凡夫也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劣等的应化土;或谓之凡圣同居土,认为既是凡夫圣人都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凡圣杂处而居的下等净土。
对此,道绰禅师已于《安乐集》第一大门之《三身三土章》纠正之,而说明弥陀净土是报土非化土。今大师亦于《玄义分》之“会通二乘种不生”一节,断定 弥陀净土既非应化土,也非凡圣同居土,而是极为高妙的报土,所谓“是报非化”,同时举出《大乘同性经》《大经》《观经》等三经证明是报非化之义。
然而如此高妙的报土,凡夫如何往生呢?为了显明此义,大师特别设立问答的方式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报论”:弥陀净土是高妙的报土,而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系全托佛愿他力,而非凡夫自力。
诸佛的报土虽也是胜妙的净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讲,高级菩萨也无法进入;如《仁王经o教化品》所言:“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可是弥 陀报土是酬报第十八愿“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净土之故,既是高妙报土,同时也是十方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逆谤阐提——都能往生的 无比无与伦比的报土,是超胜诸佛报土的报土;这也正显明弥陀愿力的特别殊胜。
此问答中,“报法高妙”等是问弥陀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是法性身土,是弥陀本身的境界,大乘圣人、小乘圣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进入,烦恼炽盛、业障深重 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对此大师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己之力固然不能往生(信机),但由于完全乘托弥陀救度之力(信法),致使五乘——人类、天众、声闻、缘觉、菩 萨——机类同生报土。
在此大师说明弥陀救度之机很低,是恶业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报土。如此胜益,皆因托佛愿力,显示弥陀救度是五乘齐入、万机普益之法。
“五乘齐入”之“齐”是“同一”之意,在此显出“一因一果”之义。若论五乘,凡圣善恶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万别(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舍自力,同托佛力(一因),同生报土,同证法身(一果)。
十方众生有等觉菩萨,也有五逆谤法,若依自力,则各人果报千差万别;若依弥陀愿力,则上下无别,一同往生高妙的报土,一同证悟光寿无量的极果。
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故不论众生的身份资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缁素贤愚,不论罪之轻重,不论行之有无,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念一 不一,一切不论,但信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亦即但凭弥陀不可思议的佛力,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极乐,不论自力,只论他 力。
欲生净土之人,应先知弥陀本愿,弥陀已预先为我等成就极乐世界,预先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也预先为我等成就消除旷劫以来所造一切罪业之名号功 德力;由于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领受弥陀功德,因而继续虚受轮回。今日信知,乘弥陀愿力,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贯彻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弥陀愿力,等觉菩萨不能往生,何况凡夫?若论凡夫,尚且无力脱离六道轮回,何况往生高妙报土?五乘自力非入报土之因,唯托弥陀愿力才是正因。所谓:
弥陀成就之报土,众生自力不能到;
圣凡善恶皆齐同,唯托弥陀本愿力。
不论根机,不论善恶,往生报土,唯依弥陀佛愿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众生皆是杂毒之心,虚假之行;唯有弥陀是清净之心,真实之行。因此,不论众生修行之力,只论弥陀救度之力。
不可依众生的资格论生不生,应该就弥陀之救度问信不信。信者得生,疑者不生。
净土法门是凡夫正机,本愿称名,报土往生。亦即极愚最下之人,依极善最上之法,生极高最妙之土。
九品皆凡,极乐是报;凡夫入报,全托佛愿。
大师于《玄义分》言: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云何具足?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此名为“六字释”,大师以此“六字三义”诠释“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名号所具备的德义。这是《四帖疏》中最重要的释义之一,此文最能发挥楷定古今的精神。
为了显明十声称佛愿行具足的原因,而言“云何具足”等,就法体举出具足之义。
此六字三义所包含的意义有“机法门”与“愿行门”,六字有信愿行之义,信与行相对便成机法门之义,南无即是能信之机,阿弥陀佛即是救度之法,此名信 行,或名机法;而信之中有愿之义,愿与行相对便成愿行门;故法体六字之中,机法一体,愿行具足。法体六字本来具足愿行,故不待众生修行回向,如实称名之 中,一声一声都具足愿与行,故必得往生。
此六字释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隋唐时代的摄论宗徒,以《观经》下品下生之五逆恶人,临终遇善知识教以十声称佛,得生极乐之事,谓之“别时意趣”的方便 说,亦即以为一生造恶未曾修持,直至临终虽有“往生愿”,然仅十声称名,不成“往生行”,此是“唯愿无行”,不能实即时得往生,佛所言往生是方便说,真正 往生是远在未来世的“别时”,不在今世的实即时。以上是摄论宗徒以《摄大乘论》所言之“别时意趣”错解《观经》下下品之往生,他们将下下品的十声称名与一 般称念“南无大日如来”“南无多宝如来”等相提并论,这是他们不知净土门教理与圣道门教理的分际,而以圣道门的自力观念来看《观经》,故生此错解。这种主 张阻碍净土门的弘通,很多人一听便不修净土了;《释净土群疑论》说:“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
此别时意之谬见已于道绰禅师之《安乐集》第二大门第二章纠正之。今大师也奋然著作《观经》的注疏,于第一卷便设立“会通别时意趣”之一节,以破斥摄论宗徒的唯愿无行之论难。
此六字释之文有内外两面,外对圣道门中摄论宗徒的来难,显明十声称名愿行具足;向内究明弥陀弘愿的救度,并发挥念佛往生的深义。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等二十六字是说明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中具足愿行,其中“南无”之二字从机(众生)的立场说明,“阿弥陀佛”之四字从法(弥陀)的立场说明。
“南无者即是归命”:南无是归命之意,归命是归顺阿弥陀佛的救度,亦即是“二河喻”所言之“信顺二尊之意”,故归命即是“信心”。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发往生之誓愿谓之“发愿”,回转自力归向他力(弥陀的救度)谓之“回向”,“义”是德义之意。归命之心具有愿生的内涵,亦即之所以归命乃是为了愿生。
在此归命谓之“即是”,发愿回向谓之“亦是”,这是因为“南无”的本身是“归命”,故说“即是”,“即”是“当体全是”“当下直接”之意,亦即是“等于”;而“发愿回向”是南无所具的德义,另外的一种含义(义别),故说“亦是”,而不说即是。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即”是等于,当体全是之意,所归之法体的本身是“行”,故说“即是”;“其行”之“其”字是指前面的南无归命,阿弥陀佛 之名号,是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圆满万德之洪名,以此洪名作为众生往生之行业。众生一旦归命念佛之时,立即拥有此行,故亦名信行不二、机法一体。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由于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洪名具足愿与行,故必定于今世往生极乐净土,昙鸾大师谓之“业事成办”。
“愿行具足”有三重之义:
1.法体名号具足愿行:愿是救度众生的大愿,亦即弥陀于因位之时五劫之间所思惟发起的大愿;行是成就此愿的行业,亦即是弥陀兆载永劫之间所苦修完成 的大行。愿行圆满而成南无阿弥陀佛,因位的大愿大行之功德都具备于名号中,故此六字名号毫无欠缺地具足此愿与行。在此能具的是名号,所具的是因位五劫永劫 的愿行。
2.归命信心具足愿行:众生闻其名号之威德时,名号成为众生的信心,此谓之他力信心,此信心自然具足名号所具的愿行,故说信心具足愿行。在此能具的是信心,所具的是名号中的愿行。
3.称名念佛具足愿行:众生既然具足信心,则能相续称名,其称名是信心全现的称名名,亦即信心之体的名号当体显现于口业,故一声一声的称名都具足愿行。在此能具的是称名,所具的是信心中之愿行,亦即名号中本具的愿行。
法体名号具足愿行有这样的次第之故,大师说明名号之中具足愿行;法体之名号既然具足愿行,则如是信受而称名,一声一声都具足愿行;并非众生自力积功而后具足。
依前面所述名号六字之全体愿行具足故,以愿而言,六字全体是愿;以行而言,六字全体是行。不过大师将其分开解释,以南无是愿、阿弥陀佛是行,这是顺其意义的切近处而说的。
又,所谓“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并非一声称名具足一愿一行,二声称名具足二愿二行,十声称名具足十愿十行;而是显示法体之名号本身具足愿 行,故声声称名,声声具足愿行,无有一声不具足愿行。故一声的愿行与多声的愿行,都不离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即是往生的业因,业因既已圆 满,则一声声都是弥陀法体名号的显现。
要之,所谓十声称名具足愿行,并非称念之时才具足,是所称之名号本身即具足愿行,今信而称之,故十声的称名当然亦具足愿行。譬如波之润物,并非成为波才能润物,而是本来水就具有润物的作用,此作用波亦具足,故波能润物。
善导大师于《观经疏》一开始便于《玄义分》“七门料简”之第一“序题门”归纳《观经》之内容而作出有名的“要弘二门判”,所谓: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观经》一部所说在此二门。
“要门”即是十三观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
“弘愿”即是《大经》之第十八愿,亦即弥陀“本愿力”。
“要门”是自己修行定善或散善,回向求生;此龙树菩萨谓之“难行道”,昙鸾大师谓之“自力”。
“弘愿”是全凭弥陀本愿力,弥陀本愿已预先为十方众生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救度力,亦即大愿业力,十方众生万机不漏,善恶皆摄,弘广大愿,故名弘愿;此龙树菩萨谓之“易行道”,昙鸾大师谓之“他力”。
接着于第三“宗旨门”判定《观经》之宗旨而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因为《观经》一部的内容既然在说“要弘二门”,所以便有要门的观佛与弘愿的念佛之“念观两宗”,所谓“一经两宗”。然而“观佛”是自力难行之道,既 非弥陀本愿,也非释尊本怀,更非十方众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十方众生所能。因此《观经》之《“流通分》”释尊不付嘱 要门之法,而付嘱念佛之法,释尊自己“废观立念”(废要门立弘愿)而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体悟弥陀、释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o正宗分》广泛地细说定善之十三观与散善之三福九品,依之而修虽有利益,回向皆得往生;然而尚有更大的利益不在此定散两门,而是在弘愿一门, 亦即《大经》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大经流通分谓之“大利无上功德”)。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对念佛众生必生弥陀净土的誓约、保证,十方众生,信受弥陀救度 (至心信乐)、,愿生弥陀净土(欲生我国)、,专称弥陀佛名(乃至十念),必生弥陀净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释尊在此《观经》之《“流通分”》咨嗟 赞叹地付嘱阿难,要他“好持无量寿佛之名号”,亦即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在此有一向任凭阿弥陀佛救度之意,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具 足全部功德,能救度十方所有众生,任何众生只要一向任凭弥陀之救度,专称弥陀之名号,就已领受弥陀之全部功德,而不是要门所修的回向求救之自力观佛或自力 称名。
从“要弘二门”的“念观两宗”到“要弘废立”(废要门立弘愿)、“念观废立”(废观立念)的“念佛一宗”,有“从假入真”(从方便入真实)的隐显之 意,亦即此是释尊为了引导圣道门的诸种机类进入净土门,再由净土门中的要门导归弥陀本愿之弘愿念佛的施设。故《观经》的目的不在十三定观或三福九品,而是 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附表于下:
念观两宗: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观经疏o玄义分》
念观废立: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o流通分》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疏o散善义》
2012年12月11日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马怡冰
用音乐诠释自然,用自然演奏音乐
–加拿大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专访
你或许听过他的音乐,但未必知道他的名字;你或许知道他的名字,但未必了解他的故事。
马修连恩,这位来自加拿大的环保音乐家,开创了一种狭窄但被广为传播的音乐类型。音乐家、作家、摄影家、冒险家、印第安人,与极地荒野里的驯鹿亲密接触,用音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本身奇特的经历和身份同样令人着迷。
3月下旬的上海,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马修连恩带着他的环保音乐前来参加首届“绿家园论坛”,除了在现场演奏他的环保音乐,他还要和壹基金秘书长杨 鹏、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深圳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绿城房地产集团总经理钱晓华等人共同参与关于生态家园的讨论。
马修连恩出生于美国,五岁时父亲移居加拿大育空地区。育空位于加拿大西北边陲,约十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七岁的时候,他跟着母亲第一次去 到育空,飞过西雅图、穿过阿拉斯加山脉,上溯鲸与秃鹰出没的崎岖的太平洋海岸,终于到达了一个叫做作汉思的海边小村,和住在那里的父亲碰面。然后他们在一 条充满沙尘的路上驱车250公里,进入育空区。那里没有小镇,也没有人烟。从此,在他心中,纯净、自然的育空便成为“人间乐园”的代名词。
与众不同的成长经验,形塑造了马修的音乐风貌与人格特质。十岁那年,马修的母亲用辛苦存下来的钱,买了一架直立式钢琴,从此,这便开启了马修的音乐人生。
受到父母的熏陶,马修连恩对于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物种有着强烈的使命感。马修旅行到过许多地方,都会用音乐、照片、野地录音来记录他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
1990年,25岁的马修连恩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Music To See By》,一鸣惊人。他用冰山、湖水等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将听众带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中去,他的音乐取向往往包括各种自然声音。此后他推出的专辑《狼》、《驯 鹿宣言》、《海角一乐园》、《美丽新世界》等专辑都获得成功。
马修连恩认为,山、水、空气、动物、植物、人类的原貌,就应该像在育空地区所呈现般的美丽平静与和谐共存。1992年育空政府展开一项灭狼计划,这 一政策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于是马修参与许多保护自然环境与动物的运动,加入游说团体的工作,在数年之间来回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促使两 个国家的国会议员能够立法重视自然环境与动物的生存权,正视环保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所谓的平衡。马修最为知名的专辑《狼》也正是在那样的时空背景下所 完成的。
1997年,已经名扬天下的马修来到中国,他对神秘的东方古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乐器的造型简单,取材于大自然,有着与西方乐器显着不同的音 色和感觉。马修灵感突发,把他原本陌生的亚洲乐器与已经烂熟于胸的西方乐器巧妙融合,创作了新专辑《Confluence》,这张专辑也成为马修音乐生涯 里的又一高峰。
马修连恩希望能够用他的音乐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推动环保,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话马修连恩:
用音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论坛前一天,马修连恩趁着排练之余,接受了《公益时报》的独家专访,畅谈他对自然的理解。在人来人往的酒店大厅,人们或许不会注意到这位衣着朴素、谈兴正酣、会讲些许中文的老外,更不会想到自己耳机里播放的音乐也许正是出自于他的创作。
《公益时报》:您的音乐中有很多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您以什么样的标准、感觉,对它们进行采集?
马修连恩:首要标准是声音中没有污染,不能有人工痕迹。我相信,人的灵魂可以辨别自然或者不自然声音。比如要录溪流的声音,如果上面造了一座桥,那 这声音就不是最自然的,因为桥以及相关的东西多少会改变水流自然的状态。我希望我的音乐可以给人的灵魂带来安宁,大自然的魔力是可以触及人心的,我坚信一 定要用纯净的声音。
《公益时报》:您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创作音乐?
马修连恩:其实我真正在育空创作的音乐并不多,因为那边很舒适,我不会想到刻意去创作,很多作品是离开了那里之后才创作的。但是在育空生活的那些经 历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在其他地方时常会回忆起育空的自然环境,因为其他地方没有这些自然纯净的东西,所以会不自觉地回忆起来。把对育空的回忆创作成音 乐,这样能让我感觉又回到了那里。
《公益时报》:您的专辑里现在经常用到中国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马修连恩:我没有办法去选一种,因为每种乐器都有它的特质。有些乐器是比较容易上手,有些比较难。比如古琴的声音是很温柔、安宁的,这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乐器,你很难去改变它的性格。但是像二胡适应性就很广,它可以演绎各种风格的音乐。
《公益时报》:相比过去,如今您在进行录音的时候,是不是更难了?
马修连恩:现在录音的确会遇到一些问题,会遇到不少飞机、人流、船等污染,所以我要走更远去寻找美好纯净的声音。
《公益时报》:对此,您担忧吗?
马修连恩:我担心,但不是担心我的录音,而是担心孩子、地球,担心未来。我的录音是小事情,严峻的问题是生命,动物和整个生态系统,它们没有安全的家,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公益时报》:近期在音乐和环保上会有新的计划吗?
马修连恩:7月我会回到育空,那边有一个原始自然的流域,有水有山。同时那边也有很多矿产,某些政府为了挣钱打算把它们交给公司进行开采。要保护它 们并非容易的事,因为他们的目光只看得到利益。那是地球上硕果仅存的自然生态地区,如果我们可以好好保护它,它也可以像美国大峡谷那样给政府带来收益。世 界各地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发展太快太多,所以50年以后,如果保护得好,就是很珍贵的地方。大家都会向往到这个地方去,政府就可以收费。我们如果用这 个思路,就不用卖掉任何东西,破坏任何东西。我和另外几名摄影师、摄像师,会花两三个礼拜在那里进行创作。以后还要开音乐会、推出纪录片、书、专辑,我们 用这种方法向人们传播环保理念,这也正是艺术家的能力。大部分环保人士会用数据信息告诉你为什么要环保,艺术家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感染人们的心灵。
《公益时报》:您现在常住台湾地区,与育空不同,台湾人口稠密,传媒业很发达,并且高度娱乐化,你能适应吗?
马修连恩:当我面对媒体的时候,我更愿意去谈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不仅仅是台湾,很多地方的媒体都会把目光聚焦于娱乐,有时候这的确是个问题。对于我本身,我对娱乐并不感兴趣,我不想去娱乐大众。我想用我的音乐作品去影响大家,让人们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
名与实要相符。实质改变了,名称必须跟着改变,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结婚之前称“女朋友”,一旦结婚就必须称“妻子”。称妻子为女朋友,称女朋友为妻子,皆是不正不顺,不伦不类。判断事物的发展阶段,看其名称、外相也是一个方面;但欺世盗名者除外。
名不可盗。盗名,小则损福,大必招灾。然而只是盗名,而未盗实,也会如此吗?是的!因为名不仅是名,名有它的实际内涵。世间假名事物尚且如此,何况阿弥陀佛名实一体之万德洪名,其功德力用岂可限哉!此例亦可增加称名念佛之信心。
不仅不可盗名欺世,也要避免名过其实。名过其实,也会损福。有一次有人介绍某人是大学本科毕业,其实某人只是专科,但当时对方正夸说得起劲,实在不好打断,怕有伤他的美意。这样算不算欺世盗名、名过其实呢?客观上怕不可避免。所以一直记得此事,在此说明,烟消云散。
假如背冤枉,受恶名呢?那恭喜你,得到天上掉下的陷饼,最大最好的消业积福机会。智者会偷偷发笑,暗自享受,秘而不宣;愚者会去呜冤打官司,花钱把这个好机会送掉。
经常听到劫匪绑架的事。实际上,举世之人几乎皆为两名劫匪所绑——“名”与“利”。不同的是,被劫匪所劫的人,无不盼望有人来救;被名利所劫的人,生怕被人所救,因为名利的绑绳柔软无形,非常“舒服”,人质也就心甘情愿地皮破、肉烂、骨枯,直送阎王之乡。
名利乃阎王勾人之具,除念佛外,无法可破。一旦被名利所绑,只有晕乎乎地随着前行。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放下是一种解脱。
放手,才可以腾出手。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松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提起来千斤重,放得下二两轻。
学会放下,压力、烦恼、敌人、痛苦等自会减少很多。
放不下?那就继续挑着,挑不动时,自然放得下。
放给谁?除非佛性或弥陀,谁也不会接你的烂担子。
放得下的人,离佛性及弥陀都近;放不下的人,离佛性及弥陀皆远。 越是放下,越是接近佛性,接近弥陀,接近真理。
放下,不如放倒。放下轻松,放倒自在。 拽直不如伸直,打倒不如躺倒。 与其被烦恼打倒,何如随顺弥陀,自动躺倒。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他7岁学诗,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后来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岁后,他漫游中华大地,与诗人李白、高适等结识。他生于唐代由盛转衰时期,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流离转徙。他关怀国家安危和黎民疾苦之情,都倾 注于诗中。他的诗又能揭露朝廷弊政,真实反映官僚军阀的荒淫无度。故后人称之为“诗史”。杜甫和李白并成“李杜”,他被公认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诗人之一,对后世有极深的影响,许多诗人把杜诗奉为最高典范,并尊称他为“诗圣”。
天宝五年(746年)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其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几次干谒汲引,但都落空。可以说长安十年,使杜甫历尽艰辛。但恰恰如此,使杜甫看到了生民的疾苦,国家的安危,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及安史之乱起,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长安,后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因疏救房琯,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758年)。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杜甫在成都有一段时间生活相对安定。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 谋。后剑南节度使反,成都混乱,晚年携家出蜀,住梓州,来往旁县,大历五年(770年)病死自潭州赴岳州途中。
近代著名佛教学者吕澄曾撰文《杜甫的佛教信仰》,探究这位大诗人内心的信仰世界。文中写道,杜甫是一个佛教徒,早年学禅,入蜀之后,他的禅宗信仰逐渐动摇,最后改信了净土教。他在《咏怀》里也有叙述:
本自依迦叶,何曾藉偓佺?
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
这是说:他原来归依迦叶(禅宗的远祖)而信禅,虽也爱好道家,却未以飞升仙术为凭信(偓佺,槐山的采药鼻祖,仙人的名字)。晚年听闻净土的经典里 说,只要修行者一心念佛,纵有多生恶业,也妨碍不了临终往生“极乐”。人们即使在最后只是践行于念这一句简单的名号,便可以往生极乐,脱离六道,阻止生生 世世的罪业现前,如此净土奇特之法,岂非很“妙”?
杜甫在晚年居蜀感到孤寂之时,还曾遇见从佛教圣地五台山玄中寺远来的许生,这位许生所修学的,正是昙鸾大师所传的净土法门,他在《夜听许十一诵诗》中说: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许生是五台山来的上座宾客,他修习清白之净土行业出自山西石壁玄中寺,我亦曾经修学僧粲和慧可所传的禅法,然而但凭“凝心入定”等,仍往往被禅境本身所缚,哪里比得上他(许生)的净业来的方便、简易?又怎能错把禅法与殊胜的净土法门等量齐观?
晚年的杜甫曾出峡,辗转到达潭州长沙。他游览了岳麓道林,作了《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在里面运用净土经文描写当地的景致说:“六时天乐朝香炉”;又 说:“莲池交响共命鸟”。这宛然是一片西方极乐世界的风光,他因此感慨“昔逢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过去想遇到衰落之世便须晦迹人间,现在幸而有 了极乐世界可以寄托来世,长养我这卑微的身命,足可见得,此时杜甫的净土信仰已经非常深入了。
唐肃宗乾元年间,历经了安史之乱的诗圣杜甫上书替宰相房琯辩解,触怒皇上,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年9月,诗人到蓝田游览,寄居于王维的舅舅崔兴宗 山庄。9日,与文友佩茱萸,登玉山,游悟真寺。秋逢重阳,叶落草黄;蓝水夺目,玉山高仰。登高归来,于崔氏山庄宴饮正欢,忽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诗人诗兴大发,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人已老去,对秋景更生悲,只有勉强宽慰自己。今日重九,兴致来了,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这里“老去”一层,“悲 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兴来”一层,“今日”一层,“尽君欢”又一层,真是层层变化,转折翻腾。首联即用对仗,读来宛转自如。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自己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
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参军,此处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显 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请倩人正冠,显出别是一番滋味。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这 一联用典入化,传神地写出杜甫那几分醉态。宋代杨万里说:“孟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按照一般写法,颈联多半是顺承前二联而下,那此诗就仍应写叹老悲秋。诗人却不同凡响,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
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人只能仰视,不由人不振奋。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 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真可叹 服。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他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自己已这样衰老,又何能久长?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
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朦胧,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这首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前人评谓:“字字亮,笔笔高。”(《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读之更觉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全诗虽然没有正面写悟真寺,但是把悟真寺的玉山、蓝水这一大环境描述得酣畅淋漓,“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句后来成了杜甫的千古名句,借着这句诗,更多的人知道了悟真寺旁的这一溪蓝水。
蓝溪,从终南山而来,玉山即是终南山脉的一座山峰。山泉流过千沟万涧,汇成小溪,又名蓝溪,山属终南。终南既奇,水亦超凡:观之清澄碧澈,尝之甘甜 沁心,水鸟莫不爱此,玩水不疲;溪岸稼苗如棋,肥绿壮美。溪水映山,山叶落则水涟漪,水湍流则叶长行。溪底皆白石,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形状各异,珍奇可 爱,人踩白石或可涉溪。
更为奇者,九州之水,莫不东流,唯此清流,直向西奔。蓝溪西流汇入灞河,灞河汇入渭河,渭河汇入黄河,黄河汇入大海……蓝溪不算大江大河,但是一流 千万里,走的路程并不比火车开的短,不比汽车跑的近,发出的声音,或汩汩,或潺潺,或哗哗,或咽咽……跳跃着,回旋着,飞奔着,不断向前,一直流去……
或有问曰:彼水何故自东流西?答曰:依报如影,正报如形,影必随形,善导者,弥陀化身也,本从西来,倡导西归,千余年来,悟真寺人,谁不归心西方?心既向西,水岂逆之东流?
智随法师
佛教于中国之发展,大体而言,经历了译经、格义、判教、创宗、定祖之一过程。
译经:即将印度梵文经典翻译成中国汉语文字,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起始点、立足点,也是佛教于中国发展所必备的基石。译经事业虽为最早,但历时漫长, 始于东汉,终于宋朝,经千年历程,历复杂人事,可知译经事业之艰巨,亦知译经事业之重要。有缘得遇佛经者,自当深为感恩,至为庆喜。
格义:即用比较、类比的方法来解释、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是一种类比理解的方法。“格”有“比较”、“度量”之意,“义”含“名称”、“概念”、 “义理”等意。佛经初来东土,早期之佛教行者,在翻译、研究、讲说佛经时,为方便理解,不得不借用中土文化中的一些名辞术语来对照、比附佛教之名相概念, 其主要比附者多是周易、老庄及玄学,此一比附、类通之学,即谓之“格义”。如用老庄之“无”,对应佛教之“空”等,真如、性空早期即译为本无、自然。梁o 慧皎法师《高僧传o法雅传》一文中有关于格义之说:“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雅风采洒落,善于枢机,外典佛经,递互讲说。”格 义之兴起,对佛法之弘传、演进自有其一时之功,使国人对外来之教有了一相似认知,佛法因此得以弘传。但随着经论之大量译传,佛教本有的义理越来越明晰,格 义之弊端即自显现出来,附会他教之说,显然有违佛教正义,所谓“屈尊就卑”也。至东晋道安法师(312~385)及其弟子慧远大师,虽亦常用格义化导,但 已识知格义之弊,开始有所醒悟,不再完全遵此一途,而欲回归佛教本身的立场来演说、诠释佛教义理,观道安大师所言“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即知其概。早期 般若六家之说即多受格义之影响而各有所偏。东晋时期,鸠摩罗什之来华译经,开一代译风,将大量大乘经论特别是中观般若系译出,佛教不共他教之独特性愈来愈 明显,格义之弊显露无遗,般若之学开始归于龙树菩萨“缘起性空”之中道观。罗什弟子僧叡大师(亦道安弟子),评格义及由此形成的六家般若思想言:“格义迂 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可谓是对前期佛教发展的一大总结。递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梵汉兼通人士不绝,佛教经典大量传来,佛经义理渐为国人理解接受,佛教 于中土之演进由是完全摒弃了格义一途,走向独立发展之路。尤其隋唐之八大宗派成形,佛法即已完全被国人所消化吸收,以其本有的思想独自发展,蔚为壮观。
虽格义之弊前人早知,佛教东来业已完全独立,然格义一途却于不同时期时有兴起,诸如三教之会通、文化之融合等,皆本于格义之说。为方便弘化,古今大德,时有用之,有识之士,当知其权宜,明其善巧,识其利弊。
判教:即对所有佛经、一代时教作总的梳理、诠释、定位的一种教相判释,使众多经典、无穷义理,了然分明,整然有序。判教是佛经广译、教理研发到一定 时期必然产生的结局,可以说是义理之发达,兴起判教;判教之兴起,又整合了义理,使义理更精深、更完善、更系统。判教虽大兴于中土,实起始于印度,而根源 于佛陀,如《楞伽》之顿渐分、《华严》之三照论、《法华》之三车喻、《涅槃》之五味说等,皆是佛经自显教相差别,以此而观,即知判教实“义蕴于经”、“源 自于佛”。佛法传来中国后,教典之多、义理之繁,促使中土判教之必然兴起、发达、成熟。北凉时期(401~439)之涅槃学者慧观法师,以“二教五时”判 一代时教,首开判教之风,随之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硕德大兴判教学说。南北朝时期,不同学派如摄论师、地论师等,各自有了自己的判教体系,后人有“南三北 七,义成百家”之评。此一时期之判教,可称为学派之判教,未臻圆熟,是判教发展的初始阶段。至隋唐时期,在经典极为丰富、义理至为发达之基础上,各宗大德 开始对南北朝各学派之判教进行系统梳理,融会古今,纵观得失,主依不同经典综摄一代时教而各自形成系统完备的判教体系,判教思想臻于成熟,并因此而发展独 立成宗,宗派由是而形成。此一时期之判教可称为宗派之判教,也是中土判教之成熟期。
判教由北凉时期之兴起,经南北朝之发展,至隋唐时期之成熟,历时长达二百余年,可见判教之不易,一则因佛所说教法之深广难测,二则义理研习有一渐次 发达过程,三则个人慧见修证有浅深不同,四则因依经不同而立场自异。以此可见,判教非一人一时之所能,乃集众人之智识,观诸说之异同,经漫慢长的整合,方 臻圆熟。
创宗:即依各自所主的正依经典、判教体系、相承祖师等而开创独立的佛教宗派。如慧文、慧思、智者等依《法华经》,相继开显并建立自己的判教体系,发 展而成天台宗,此为中国最早之一宗派,随之形成三论、唯识、律宗、净土、华严、禅宗、密宗等各大宗派。宗派兴起,定祖即势所必然。
定祖:即确定宗派传承、法脉延续的祖师谱系,师资相承,法法相续,以为本宗学人修学之依准,如天台有九祖之说,禅宗有六祖之说,华严有五祖之说等, 如是人法相辅,经释相依,以“人正”而显“法正”,依“祖释”而探“经义”,免法统之混乱、学修之无据也。大乘虽有“依法不依人”之说,据实而言,人能弘 法,法因人立。择法之人,固当“依法不依人”;习学之士,则当依人以求法。人法并依,两得无碍。如智者大师《维摩经玄疏》云:“人若离法,则非能弘之人; 法若离人,则非所弘之法。今人法相成,人是弘法之人,法是所弘之法。”故于各宗言,“定祖”正为“弘法”,“依人”志在“依法”。
以上五点,可谓佛法于中土弘传之大概。前二时为中土接纳佛教之初始阶段,后三时为佛法于中土之兴隆时期。五时之中,后三时为根本。三时有先后,整然 而有序,共成佛法中国化的核心内涵,因判教而立宗,因立宗而定祖,三位一体。然其中最重要者,无过于判教。判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必然兴起的一种解读整个佛 法的特别方式,是对所有译来之佛经作一总观,梳理会通,各明其教,各判其位。判教之功大要有四:一是促使佛教义理研修之发达,二是形成各自独立的宗派体 系,三是显彰佛陀出世之本怀,四是指引学人清晰之修学路径。有了完善之判教体系,才有后来之宗派及定祖。
通观佛法于中国之弘传,就宏观的整体史实看,以上五个历程,以判教为最重要,是中国古德在本有文化的基础上,慧观、判释整个佛法的特别法眼。可以 说:中国佛法之特质,在判教;中国佛法之发达,在判教;佛法体系之完善,在判教;各大宗派之形成,在判教;确定祖师之依准,在判教;简别法门之异同,在判 教;学修佛法之门径,在判教……判教之重要,以此可知。故了解佛法、学修佛法、弘传佛法,最便捷者、最通畅者、最明了者、最系统者,无过于判教。当我们翻 开佛经,一一比照,即会觉知,佛法之深广,犹如汪洋大海,莫测边际。而各经之所说,又彼此不一,甚至互相矛盾。疑虑丛生,自所难免。如何解决此一根本问 题,使吾人能一览佛法之种种异说,而不致盲然无序?判教即为一把钥匙,可开启佛法宝藏之门,可理顺不同之说,使人一观而井然有序,美轮美奂!
道恒法师圆寂后不到两百年,悟真寺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大规模在此开山建寺的高僧—-净业法师,道恒法师的“悟真山舍”也由此改名为“悟真寺”。
释净业(564—616),隋朝人,俗姓史,汉东随人(今湖北随州市)。
净业幼时刚会识字读书之时便有缘接触到了佛法。由于他禀性纯善,天资聪慧,乡里人都称赞嘉许他为“贤者”。
到了能够独解经义的年纪时,净业便毅然地辞亲割爱出家了。出家后的净业,威仪举止安祥稳重。持戒精严无犯,如霜之清、冰之洁;受具足戒后,精勤研习经律论三藏中的律藏。
后来净业遇到净影慧远大师,深心仰服于他,遂拜于门下,在慧远的指导下开始研习《涅槃经》。
这位慧远大师是南北朝至隋代早期在净影寺修行的高僧。佛教界为了区别他与另一位佛教高僧—-东林寺的慧远,习惯称他为“净影寺慧远”。他与天台宗开 山祖师智者和三论宗开宗者吉藏,合称为隋代三大师。慧远博宗诸学,精通文理,世称“疏王”“释义高祖”,是中国佛教界隋唐时期的集大成者,他的《大乘义 章》被称为佛教的百科全书。
慧远又被后人称为“护法菩萨”,据《续高僧传》记载,北周时期,武帝灭佛,命废经像,僧人还俗,大统、法上等500余人都不敢提出异议,只有慧远对 武帝说:“今天陛下以为有王权在身,就破灭我佛三宝,你可知道阿鼻地狱所收之人是不分贵贱的,难道你就不怕将来下地狱吗?”慧远虽未能改变周武帝灭佛之 心,但却保留了大量佛经。
隋朝佛法大兴,慧远在净影寺讲授佛法,所讲出疏,纲目具备,文旨允当,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僧”。隋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召6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入京统管天下僧尼,慧远位居六大高僧之首。
慧远大师应隋文帝诏令入长安弘法时,净业也背负经书陪同大师一同入城,日夜相伴左右,尽承师学,妙悟涅槃幽深玄理。
其后慧远圆寂,净业又投师于昙迁禅师门下,学习摄论。
昙迁禅师,少年时代便精通《周易》《老子》,在隋代佛教界,昙迁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的大师级人物。玄奘大师曾就学于慧休,而这位慧休就是听闻昙迁的宣讲而精通《摄大乘论》的。智偐法师,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大师的师父,他一生中的5位师父中有4位都是昙迁的弟子。
昙迁到达京城长安不久,就成为佛教界的领袖之一,很得文帝的崇信。《佛祖统纪》记载:开皇七年(587年),诏昙迁法师为昭玄大沙门统,沙门统也就 是当时的沙门领袖。隋朝初年,国家不允许民间百姓私度出家,这样虽然避免了鱼龙混杂,保证了佛门僧人的整体素质,但同时也对僧众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某种限 制。开皇十年(590年),有一天,隋文帝与昙迁同榻而眠,昙迁趁机说服文帝允许民间百姓私度出家,将僧人私自剃度出家合法化,文帝终被说服,不久下诏, 凡是私自剃度的,都允许出家。令出不久,全国出家人就增加了十几万,可说皆是仰仗昙迁的一言之力。
昙迁器宇恢弘,思想深邃,城府甚深,但他对净业钻研佛学的至诚之心赞赏有加,常常称他为自己的知音,对他十分的爱惜,倾其毕生所学善加导引;净业也一心仰受禅师所教。
开皇十三元(593年),隋文帝下诏“于诸州名山之下各置僧寺一所,并赐庄田”。净业得到昙迁禅师的举荐,第二年便离开长安到终南山,准备悟真寺的修建。
净业建寺得到了京州府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在依山临崖的幽林之间建起了规模弘大的藏经阁、千佛殿、观音堂、三宝堂和寺南沟旁的弥勒阁及房屋庭阶。同 时,在悟真寺至碥口的蓝谷西崖绝壁,修建了连通谷口内外的栈道和行人停息的石龛与进香阁。历时3年,寺院方才完工,并正式称名为“悟真寺”,这一年是开皇 十七年(597),到今天,悟真寺这个名字已经沿用了1410多个春秋。
隋文帝尚未登基之时,曾经遇到过一个天竺沙门,得到沙门所赠的一袋佛舍利,沙门曾言:“此是大觉遗身,若使之广显于世,则来福无疆。” 《大智度论》中说:“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由于这个缘起,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将舍利交给昙迁禅师,敕令在全国30多个州建舍利塔,同时派功高德盛的出家名德分送舍利到各州供养,悟真寺当时也是建造灵塔奉藏舍利的京郊寺院之一。
净业建寺之举远近闻名,德重一时,后受时人推举,奉诏送舍利于交州景藏寺。在此过程之中,发生了很多奇特灵瑞的感应—-“屡兴别瑞,传言不尽”。其 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这样一件事:景藏寺供佛舍利的大殿中,原塑有一尊极高大的菩萨像,众人合力也无法搬动使其移转方向,净业把舍利安奉好的第二天,塑像居然 底座未动,上身自行扭转头身,面朝佛舍利的方向,其外状如同天然塑成,周身不见一处损坏。
菩萨像何以转而面朝佛舍利方向呢?原来,在佛教中,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尚未圆满。而佛是悲智圆满,觉行圆满,故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将遇君 王,自然要臣服礼拜;佛为老师,菩萨为弟子,弟子师事老师,自然如子孝母。佛门有如是之理,故才有如此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一幕。
其余感应,道宣律师在《续高僧传》中都有生动而详尽的记载。
隋大业四年(608年),净业受诏回长安鸿胪寺教授来自日本、新罗、高丽的学僧,鸿胪寺是隋唐时期专门负责接待周边少数民族使臣和外国使节的机构,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中心的唐朝长安,鸿胪寺可谓承担着重大外交任务。净业在鸿胪寺不但教学内容丰富,且教学形式多样,常带学僧们走访大寺,问 津佛道,增长见识,深受当时学僧们的仰佩尊敬。
5年后,净业又奉诏入住长安禅定寺。禅定寺与悟真寺渊源颇深,此寺缘起于建筑大师宇文恺营建隋朝都城时,因为京城之西有昆明池,地势低下,于是建木 塔以补之,塔成高达97米,周回120步。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为纪念隋文帝,后依塔建寺,寺名禅定寺。此寺历代倍受帝王重视,寺中僧人多数是帝 王从全国各地召请而来,都是当时之世高僧中的精英。史料中曾载“天下伽蓝(寺院)之盛,无过与此”,而悟真寺的绝大多数高僧都曾受诏入住过。唐朝李渊立国 后,武德元年(618年)禅定寺改名为大庄严寺。
大业十二年(616年),净业突然决定从长安返回终南山悟真寺,临行前与从前的学生告别说:“此次一去,便不再回来了。”果真,其后不到半个月,净 业便圆寂了,世寿五十三,此时是在大业十二年二月十八日。弟子们遵照净业遗嘱,将他的尸骨露放于山间松树下,与山中虫蚁鸟兽结缘,供它们采食。
净业与悟真寺的缘份甚为深厚:悟真寺因他而命名;悟真寺因他而呈现宏大的建筑规模;悟真寺因他而成了全国顶尖级佛学重镇—-他承接了慧远、昙迁两位 佛门宗师级人物精深的佛学造诣;悟真寺因他而有了光明的未来—-他慧眼独具,恭请高僧慧超法师驻锡悟真寺,而慧超又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法诚、保恭、慧因等一 大批悟真寺后继之高僧。
正是与悟真寺甚深的因缘,净业心中深深眷念着悟真寺,他选择在悟真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他把一生彻底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悟真寺,连死后的尸骨也与悟真寺所在山上的众生结了缘。
净宗法师
1.问:人间净土和弥陀净土有何异同呢?
答:“弥陀净土”因中有发愿主——法藏菩萨,果上有住持主——阿弥陀佛,十劫前已成就,净土三经有证据;其境界乃是超越三界的清净报土,称名自然往 生,往生自然成佛。“人间净土”,就“净土”来说,以上几方面皆缺,就“人间”来说乃是三界轮回暗宅、火宅,众苦充满,轮回无穷。
2.问:人间净土在现世行得通吗?
答:依经教,此处为五浊恶世,此时为末法恶时,人间净土恐难实现。释迦如来在世时,有佛住世,诸大菩萨为辅翼,诸证果大阿罗汉无量无数,尚且是秽 土,不是净土,而劝众生“当发愿往生弥陀净土”,何况末法今世!难道今人悲智、神通、愿力、功德一一超过释迦佛、诸大菩萨、阿罗汉吗?对于宣扬人间净土 者,只能赞叹其个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同时需知“纵为之而不可为”之结果。故当依净土三经,求生弥陀净土为合佛意。
3.问:人间佛教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我们应以什么态度来看待之?
答:若依释迦佛在人间教化,故称人间佛教,则五乘教法皆是人间佛教。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也是佛为人间众生所说,自然也是人间佛教。有发心生生行菩萨道者,不愿求生他方净土者,也是人间佛教。不过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分。
4.问:释迦牟尼佛所倡导的菩萨道 (自力修诸功德),为何与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 (他力求生)有抵触呢?
答:自力、他力为相对不同众生的根机,不能自力解脱者,可依他力成佛。
慧净上人/文
修行法门,如果不是净土门,就是圣道门。圣道门的特色不在于救度,而是自己刻苦修行;而我们这个法门是净土门,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是属于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这是净土门的特色。
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有条件吗?有门坎吗?没有!所以说“不简任何众生”。“简”就是拣别的意思,就是分别。分别这个会修行(那么救度他)、那个不会修行(不救度他)——没有这种分别观,所以叫“不简”,不简任何众生。
众生之中有圣人、有凡夫;凡夫之中有善人、有恶人。但是,对于圣凡善恶,阿弥陀佛的救度通通都没有分别观念的。
下面是六个譬喻。
弥陀救度如同太阳,太阳没有分别心。太阳一出,阳光普照,照了高山,同时也照平地;照大树,同时也照小草;照善人,同时也照恶人。普遍照满大地上的所有动物、植物、矿物。可谓阳光普照、一时遍照,平等、无差别、无条件。
弥陀救度如同月亮,月亮没有分别心。月亮一出,影现千江万水,同一个时间,月影照在大海、长江,同时也照在小溪、井水,乃至脸盆的水、杯中的水,同 时都现出月影。一个人在东边,看到月亮在他头顶;到了西边,同样看到月亮跟他到西边。不管这个人走到哪里,都看到月亮跟随他到哪里。可以说,月亮没有差别 的,同一个时间普照所有的人,每一个人都亲见月亮与我同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也是这样,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永远摄取着他、护念着他,不论何时,不论 何地。
弥陀救度如同大镜,镜子没有分别心。白来白现,黑来黑现。不管美丽、丑陋,不管善人、恶人,智、愚、贤、不肖,这面镜子都在同一时间照出他们,毫不嫌弃他们,也不会拒绝他们。
弥陀救度如同药物,药物没有分别心。药,不论男女老幼、善恶贤愚,不管是主动欢喜吃下去,还是被迫不情愿地吃下去,药都自自然然地、没有差别地在他身上产生功效。
弥陀救度如同大地,大地没有分别心。大地普载万物,高山也好,大海也好,都承载在大地之上,动物、植物、矿物,善人、恶人、清净的、不清净的,大地 都毫无简别,也毫不嫌弃。所以,《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阿弥陀佛的德,可以说是万德,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爱心无穷无尽一切接纳,祂接纳所有众生、包容所有众生、救度所有众生。
弥陀救度如同虚空,虚空没有分别心。《楞严经》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往生论》说“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佛心之所以这样广大,是因为佛心是无心,无心才能广大无边,而我们众生都是有心,因为有心,所以就狭窄。
虽然佛心无心,却是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境为境,也就是时刻以众生为念,只要能给众生带来利益、为众生拔苦与乐的,佛就会在他身上,与他同在。
1、听到净土法门,但道心不强,时念时不念,这样能否往生?
答:道心有两种:
一、愿生心。
二、精进心。
如果愿生心若有若无,往生也可、不往生也可,时念佛时不念佛,那么往生就不定了。不定者,进则往生,退则不生。
如果因根机懈怠软弱,念佛不精进勇猛,时念时不念,然真愿往生之心不容更改,那么仍能往生。又,真愿往生,念佛自必渐渐增进。
2、问: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怎样是信愿不具足?
答:信“阿弥陀佛誓愿不虚假,我只要念祂的名号一定能往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条件。”即是信具足;“此生非往生极乐不可”,即是愿具足。
反之为信愿不具足。
3、问:我发愿既要得到往生利益,又要健康长寿、大富大贵,鱼与熊掌兼得,可否?
答:只发往生愿就好。贫富寿夭,一任前命;生死穷通,全凭弥陀。
今生报身为前世业果,其果已现,纵然念佛能有所改变,也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其人福力不足以承受大富大贵,则虽念佛也不能必令其大富大贵,因不 堪承受故。比如茅舍已成,要想改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加固、翻新,让住的人更舒适一些,但不可能让简陋的茅屋变成豪华的别墅,除非拆了重建。所以阿弥陀佛 才发愿让我们往生净土,以彻底富贵、寿命永远。
4、问:为什么只求往生、不求现世利益,所得现世利益反而超胜呢?
答:世间无常,无常故苦。只求往生、不求世间一切,其心完全归投于佛,佛心最为欢喜,与佛心的感应也就最为通畅,蒙获阿弥陀佛的加持也就最强,业障 也就消除得最快。业障既消,即虽不知不求世间种种利益,自然能得种种殊胜利益。如果只是求现世利益、不求往生,甚至怕往生,心便与佛相隔,业障消除得就 慢,所得现世利益反而微劣。比如在黑暗的房间,一心向往外面的阳光,一心想出去,因而把门窗都全部打开,这样即使暂时有事,还呆在房间没有出去,但屋子里 也更加明亮起来;如果只想呆在房间,不想出去,门窗半开半不开,甚至怕光太强,而用窗帘挡一挡,屋子里自然也就不够明亮了。
5、念佛的人遇到家庭、事业、感情或者人际方面的种种苦境、灾难,应该要以什么观念、心态来面对呢?
答:应以“还债、感恩”的观念来看待。
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过去行好或做坏,我们已经不记得了,可是检讨我们现世所受的是苦是乐,环境是好是坏,就知道过去世是善是恶。所以今生若恶缘逆境多,表示过去有造下欠人的业,这世才有这样的果报,这岂不是在“偿还”吗?
另外,要有“感恩的心”。今生未学佛便罢,既然有因缘学佛,要知道即使现在自己正承受着果报,可是这是“重报轻受”。如果不是重报轻受,可能要偿还的会更多。所以要“感恩”有这个机缘让我们还债。
另一方面要想,我们往昔造下的深重罪业,今生今世就会停止,不再继续下去了。因为不管此世所受的果报多或少,都是宿世的重报轻受,之后我们就要往生 到极乐世界,永远不必再受业报。他日若再回来,是倒驾慈航,来这里救度众生啊!能有这样的观念,自然就不太会与人计较、愤恨或争强好胜,而较能逆来顺受。
念佛人凡事都应先检讨自己,如果没有过去的因,就没有现在的果,今生所遭受的点点滴滴都是自己造成的,没有可怨、可计较的对象。如果能这样想,心就会比较平和,否则一定会不平、不满、计较,是是非非会越来越多。
1、本尊:
即根本主尊。尊其为本而尊崇之。
指修行佛道所依之无始以来本有,且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者。
本尊依宗派、堂宇之不同而有所别。
净土宗本尊为南无阿弥陀佛。唯以南无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救主、为我们的主人、为我们的生命。一切都归向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都以南无阿弥陀佛为根本。
最根本、最重要;最胜、最尊、最贵;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叫做本尊。本尊是信仰者的根本唯一所尊,是信仰者的全部生命所托,有此本尊就有自己的生 命,无此本尊就无自己的生命,自己解脱的生命、成佛的生命,全凭本尊。因此,本尊如王,最尊、绝对、无比、唯一,独一无二,亦无三四。
本尊依宗派、堂宇之不同而有所别。
净土宗本尊为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佛菩萨,也不是西方三圣,只有独尊南无阿弥陀佛一佛。
即圣道门与净土门。
圣道门指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亦即于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凡夫难修难证;如陆道步行,苦。
净土门指虽无明烦恼一毫未断,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极乐净土,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槃。亦即于极乐得道,他力救度往生净土之法门,凡夫易修易行;如水道乘船,乐。
即难行道与易行道。
难行道又称圣道门,即净土门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证悟之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度万行等,皆统属之。指在五浊恶世、无佛之时,有种种退堕因缘,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难。
易行道又称净土门,是他力救度之教。指以众生念佛为内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为外缘,因缘和合,即得往生净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
阿弥陀佛之前身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时,闻佛说法,即发无上道心。愿自成光明普照之佛身、第一无双之净土,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其国;于二百一十亿诸佛 国土种种境相中,选取善妙,而舍粗恶,经过五劫,长时思维,构成四十八大愿。此四十八愿为诸佛誓愿海之精华,超过诸佛别愿,故称“超世愿”。
即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
此愿之内容,《无量寿经》卷上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中之根本愿,又称本愿、本愿王。依此愿,众生念佛得以往生净土,故又称念佛往生愿。
——感人的现代因果故事
江西《传奇故事》栏目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善恶有报的故事:
在一座小城,有位幼儿教师,是单亲母亲,带着幼小的女儿,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日子清贫而宁静。谁知,女儿5岁那年,厄运降临患了白血病。一家人砸锅卖铁给孩子求医,病情却不断恶化。医生说,若不尽快给孩子做骨髓移植,后果将不堪设想。
幼师便想着把自己的骨髓给女儿,但医院做配型化验要八百元钱。听说骨髓捐献中心化验不要钱,幼师便来到捐献中心化验,心想,若是行就做手术,不行也省下了八百元钱。
结果,幼师的骨髓与女儿并不相配,却与本城一名患有白血病的7岁男孩相配,于是,捐献中心动员她给男孩捐献。
幼师的家人一口回绝,理由很简单,若是幼师在手术中出了什么意外,女儿怎么办?一家老小怎么办?
男孩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带着孩子找到幼师家,跪地求她救命。
幼师一见男孩惨白的面容,潸然泪下,满口应承。由于人体干细胞要增长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进行移植,所以,手术前,医生要给幼师用药,促进干细胞加速增长。
但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大,会引起发烧等症状,所以,给药的间隙拉的比较长。幼师惦记着躺在病房的女儿,要求医生缩短给药进程。于是,幼师在成天高烧40度的煎熬下,提前完成术前准备,顺利地给男孩做了骨髓移植。
男孩的父母,为了感谢救命恩人,送了5万元钱给幼师。幼师却说什么也不肯要。她说,孩子术后的治疗期还很长,钱应该花在给孩子治病上。男孩父母感激涕零,来到新闻单位反映这位品格高尚的女幼师。
新闻报道出来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些好心的市民,自发要给这位善良的年轻母亲捐款。一位来城里打工的青年农民,也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三百元钱送来表示心意。
不料,几天后,这位民工小伙子找上门来,不仅要把三百元要回去,还要向幼师借两千元钱。民工说,他在乡下的父亲,突然查出患了胃癌,现在医院躺着,还差两千多块钱的手术费。
幼师的家人都说,遇上了骗子,说那小伙子分明是用三百元做钓饵来骗取更多的钱财。他们叫幼师把三百元还给民工,再也不要搭理那种人。
幼师却总觉得小伙子不像是坑蒙拐骗的角色,便来到小伙子说的那家医院暗访。发现小伙子的父亲的确住在医院,的确刚刚查出了癌症,的确差两千元手术费。
幼师连忙回家取了钱给小伙子,让他父亲及时做了手术。
时间一天天过去,尽管医院、家人、朋友四处求援,适合给幼师女儿捐献骨髓的人,始终没有找到。钱用完了,医生摇头表示无能为力了,幼师只好把女儿接回家,天天抱在怀里,以泪洗面。
正当人财两空的阴影一步步紧逼之际,小女孩却一天天好转起来,最后,居然完全康复了!
这件事,在当地又掀起轩然大波,血液病医学专家蜂拥而来,希望能弄清楚白血病不治而愈的奥秘,但始终查不出原因。
医学专家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奇迹!因为,小女孩得的那种白血病,即便做了骨髓移植,也只有50%的生存率。
年轻幼师母亲,虽身处困境,却用她一颗纯善之心,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血肉和钱财援救他人。这样的善举,自然会感天动地,现世得到善报。
人心动一念 天地尽相知
善恶若无报 乾坤必有私
佛荣
念佛以来,你是否已经发现自己的改变?你是否觉得生活的意义已经另有打算?是否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是否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是否觉得心里轻松了。人生有定向了?
是啊!不知不觉,我们的什么梦想啊,喜好啊,心境啊,都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方向。
念佛的日子里,你不知不觉中不再想去靠近麻将桌子。再听到“三缺一”,你会莞尔一笑,摇头拒绝。
念佛的日子里,生病了。你的思想里不再只是依赖医生和药物。慢慢的翻开了心灵,你不再对生命有过重的担忧。为什么?——心灵有依靠了!
念佛的日子里,有人说你是疯子,是神经病。平时你会大怒,然后风雨雷电。今天的你,会突然轻松的一笑,心里想:越是这样的评价,越是觉得当下的选择是对的。
念佛的日子里,听到别人搬弄是非,闲言碎语。平时会凑成一伙火,上浇油的你,突然变的沉默了。不想再去掺入其中。为什么?自己不知道,突然觉得那些都不属于自己了。
念佛的日子里,再看到那些幼小的生灵,你会心生怜爱。不再觉得它们只是人类餐桌上的牺牲品,也不再认为它们只是任你戏耍玩弄的对象。甚至一只蚂蚁爬 过,你都会惊异的说;天哪,差点踩到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学会多了一些对生命的爱和呵护,继而为它们的生命感到喜乐,对它们无怨的生活感到敬佩! 看到有些生灵被伤、被食,你会因此心里不安、难过。庆幸自己幸亏走上念佛之路,否则来生还不知道是什么灾难和苦厄!
念佛的日子里,偶然发现最心爱的人忽然心里有了别人。回头一看,你们曾经是多么的美好,一眨眼,什么都风吹云散了,换做以往,你会心痛。今天的你,为什么显得格外的平静?看看这一切,原本就不属于我们!能伴随你的,只是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和贪嗔痴!
念佛的日子里,喜欢色香味俱全的你。突然一身素裹,丢掉以往觉得可以让自己神昏颠倒的欲望,对食物的要求淡了,不再挑三拣四,也不用那么累的去在意 所谓的种种营养。衣装素了,裸肩露背的潮流也没兴趣了;香味没了,再闻到时,突然觉得变得刺鼻了;身材也不在乎了,对别人的指手画脚变的平静和冷漠;甩开 酒瓶子,掐掉吞云吐雾的习惯;外面的帅哥美女在你眼里成了心里的沟堑,不再想着要逾越;花天酒地的日子越来越远,那些钞票的颜色突然不再耀眼!
——忽然才发现,原来简单一点、平淡一点是那么的踏实轻松和快乐。一个微笑,一句佛号,洒脱而过!为什么?你也不知道。
念佛的日子里,你会突然想着;身边的亲人都来自哪里?我又来自哪里?将来大家又将会去何方?在今生,你也希望,他们能和你一样,看见这一切,寻找到同样的答案!
念佛的日子里,对物质的需求变的不太在意,对心情的突发变得平淡,对外来的骚扰变的冷静,对哀苦之人,变的忧伤和友好。平时一毛不拔的你,突然拿出 你的钱包,拿出你的心意,温暖地放在那些人的手里。看着一些痛苦不堪的人,你会莫名其妙的心痛和悲伤。这些不是假装出来的,是内心真情的流露。换做以前, 你也许只是看一下,表示同情而已。看着那些残缺不全的人,你再也不会面露嘲色,看见那些有点肮脏的疯癫人,你再也不觉得他们可恶,反而觉得可怜可爱,我们 所谓的正常人,和他们比又差多少呢?看见那些欺负人的和被欺负的,你不会觉得那只是是非和无奈,你会想到,一切皆是前世今生的因果在循环。
念佛的日子里,再看见自己的爹娘,你在心中突然找到自己那颗该感恩的心。不再是对他们呼来喝去,不再为所欲为,欲所欲求,不再觉得他们的付出理所当 然,看到他们的白发,你突然发现你还有很多想为他们做的事,你不再因为距离和工作的理由来婉拒回家,你不再以为只要给父母钱,他们就会满足和快乐。念佛让 你知道对方的真正所需。
念佛的日子里,遇到你平时最讨厌的人,你会突然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他狡猾,是因为需要生存;他黑暗固执,是因为他业习深重。你此时只是觉得他可怜,而不是可恶。他也许心直口快,但是从不存坏心;他处事待人刻薄尖酸,你会看到其实他也很无奈。
念佛的日子里,遇到你喜欢的人,你会觉得,其实我只是喜欢他的某个样貌和为人处事。你所在他人身上喜欢的,其实是因为你没有而希求的。而这一切,最终也都会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渐渐的散去。
对于这些,你会觉得以前怎么看不见?念佛不止让你看见真正的自己,也可以在人事物上照见一切虚妄的本性。这一切不是谁教会你的,而是这句简单的南无 阿弥陀佛,是祂让你知道这一切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不注意的,没发现的,都在一点一点的浮现出来,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中一点一点的明郞、影现。
南无阿弥陀佛……
东瓜和尚,遗其名,姓孙,杭州人。嗜好东瓜,故名。出家华严庵。为人缄默,竟日游行街市,寒暑无间。经十余年,人莫测之。与邻庵僧慧照友。
将寂之前月,告照曰,新正六日,吾行矣,汝合来送我。届期,和尚赴法慧庵斋返,见照先在。曰,汝何来。照笑曰,汝与我约,特来相送耳。和尚曰,微子 言,几忘却了。遂盥沐新衣,礼佛竟,谓照曰,既行,不可无偈,为我书之。偈云,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怡然而终。——《染香 集》
1.真正有器量的人,只见其器量,不见其才华;因其以天下人才华为其才华。如虚空,空空无所有,日月星辰尽在其中。
——释净宗
2.爱心,加耐心,等于一切。——释净宗
3.有人谤辱,是最大的成全,最大的恩惠。 如同端送金元宝给我们;甘心顺受,积福甚大,消业甚多。——释净宗
4.有饭吃,有佛念,人生一切满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既然满足,则进也可,退也可,上也可,下也可,忙也可,闲也可,乃至生也可,死也可。无可无不可,真是自在啊! 没有“一定要如何”,也没有“一定不可”。 ——释净宗
5.不是懂了才来念佛,是念佛才表示懂了。 懂了,以什么为标准?念佛吧。 也不必等信了才念佛,是念佛就表示信了。 虽说解行并进,念佛更重实行,念起来再说,因念佛绝思绝议。解,不过是为自己的心讨一个说法而已,心曲不直,故有此必要;若无此必要,岂非更为痛快直哉! ——释净宗
6.常常习读祖师的言教,如亲炙祖师;时时忆佛、念佛,如佛临面前。弥陀慈光除却千劫昏闇,极乐法水涤荡万世尘劳——释宗弘
7.为法门做事,发心要大,调子要低,步子要实。但求无愧己心,何能尽如人意。——释净业
8.慈悲的真意,在于着眼于广大的众生。人们总是将人情与慈悲混淆,人情会让我们短暂地愉悦,具有小我的特质;慈悲却使我们永久地深刻,是大我的释放。——释佛莲
..
9.渴了喝水,水特别甜;冷了加衣,衣特别暖。 什么样的众生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更显佛之亲切可贵呢? 以前好当优秀,自我感觉良好;如今却想还我凡夫本色,在南无阿弥陀佛的怀抱中,得安心,得自在。——释明光
10.心中有爱的人比较容易没有烦恼。因为爱,则时时刻刻都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如宗风里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正因为体悟到 弥陀对我们的爱,才会发自内心的真诚地去为他人着想。师父亦说过,众生都患有无明病,若真学佛者定是会心疼怜悯他,怎会反增烦恼呢——佛安宗彰:
11.对生死没有把握的恐惧与忧愁有多深,对弥陀无条件救度的喜悦和安慰就有多深
—— 18佛楷18:
12.念佛往生是很自然的事,自然是很美好的事。——18佛牵18:
13.深深仰凭弥陀的救度,行住坐卧中自然带着佛号,不是有多用功,而是这样最轻松。——可靠的佛力:
14.信仰能使人一日千里。念佛的这三年,比过去三十年收获都大,好像搭上了快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这感觉,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地。不用自己苦苦地劈荆斩棘,寻觅方向。——佛昀-微妙香洁
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如来去世后将近五百年时,有一个大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云游教化到娑罗睹逻邑。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婆罗门在捶打教训幼童。阿罗汉问婆罗门道:“为什 么要捶打小孩?”婆罗门说:“我让他学习《声明论》,他学不进,学业没有进步。”阿罗汉听罢哈哈笑了起来。老婆罗门说:“出家之人,以慈悲为怀,怜悯万 物,你现在笑什么?”阿罗汉说:“此话难说,怕说出来你也不会相信。你曾经听说过波尼仙造《声明论》,教育后代的事情吗?”婆罗门说:“他是本城人,后人 到现在都还仰慕他的德行,为他设像纪念。”阿罗汉说:“实不相瞒,现在你这个孩子,就是那个仙人转世。他过去世因记忆力强,玩习世俗典籍,只谈论外道异 说,不探究佛教真理,精神智慧白白荒废,以致轮回不息。现在因为过去积累的一丝善根,还得人身,成为你的爱子。然而世俗典籍,只会浪费他的精神,哪里比得 上我如来圣教殊胜不可思议呢?
“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南海之滨有一棵枯树,五百只蝙蝠住在树洞里。一天,一群商人在树下歇息,当时遇上风大天寒,商人们又饿又冷,于是聚集柴 草,在树下点燃火堆。火焰逐渐旺盛,枯树也跟着燃烧起来。此时其中一个商人,正在诵念佛经《阿毗达磨藏》,那些蝙蝠虽被火困住,因爱乐商人的诵经之声,强 忍着不飞离枯树,就这样全部被烧死了。蝙蝠们后来因闻经功德而获得转生成人,他们全都出家修行,由于前世曾闻诵经之声,所以今世个个聪明睿智,全都证得圣 果,成为了世间的无上福田。近来迦腻色迦王和胁尊者召集五百圣贤之士在迦湿弥罗国撰写《毗婆沙论》,他们就是前世那枯树中的五百只蝙蝠。我虽不才,也是其 中一员。
“由此可见得世典和佛法的悬殊之别。现在你可让你的爱子出家学佛。出家的功德,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
阿罗汉说完这些话,又显示了种种稀有的神通,忽然就不见了。老婆罗门信心清净,对阿罗汉赞叹羡慕不已,将此事遍告邻里,并允许儿子出家修道,且立即改变信仰,尊崇佛教三宝,同乡之人皆受其感化,以至于此城越来越多人虔信佛法。
过去生中某部经典的作者,轮回数世,成为了硬着头皮学习这部著作的学子,且由于学不进而受人“捶训”。如此极具戏剧性的一幕,真让人感到讶异与惊叹。史上类似的公案很多很多,苏东坡前世乃名震天下的五祖戒和尚,秦桧的前生亦是雁荡山的高僧,皆因不出轮回而堕落凡尘。
由此等公案可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无始劫轮回中,我们真的是什么角色都做过。
由于轮回的时间太久太久,一切我们羡慕的角色:富翁、名士、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大明星、大修行人等等,我们都做过;而一切我们厌恶的角色:贪官 污吏、坏人流氓、妓女嫖客等等,我们也都做过。触目所及,可说都是我们过去世的身影,上至玉皇大帝、非想非非想天,下到畜生、地狱,所谓“旷劫来流转,六 道尽皆经”。
古德言“众生相即是我相,我相亦即是众生相”,诚哉斯言,看到一切善恶男女众生,当知皆是我过去轮回之相。
若人真能信此诸事,则心不会企慕富贵、权势、大修行人等,因为我们都做过,都享受过,都实现过;也不会对形形色色的恶人恶事,心起厌怒,因为我们也都同样做过,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心中唯有惭愧,何有资格去评判人家?
太久太久的轮回,如同表演着得不到半点片酬的电影,人人演技高超,情真意切,却没有任何趣味与意义。若不念佛,这场戏还将要继续永远地无趣味、无意义地延续下去。《无量寿经》云:“无穷生死已,哀哉甚可伤”,善导大师谓之“无穷之劫枉疲劳”。
阿罗汉本是蝙蝠,因闻经功德转生为人,出家修道,而证圣果,此佛法之不可思议之的证也。《华严经》说:“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往昔所以无量劫来流转受苦,皆因不闻佛法,不修习佛法。
若人能够遇到净土法门,便定能够“遇无空过”。《无量寿经》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 利。”此真实之利,便是要截断吾辈漫漫轮回之路——“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一句弥陀,才一出口,便如同日光万道,消 散此生死之云。
无穷之劫,生死疲劳,如坠阴云,迷惑颠倒。日光一出,阴云自消,名号才举,轮回自免。
日本奈良(哪个寺院)藏有两尊桧木整材雕成的五劫思惟阿弥陀如来像。据《五劫思惟阿弥陀如来缘起》记载,这两尊像是唐朝善导大师所制,由日本僧人俊乘房重源于宋代携带到日本。在此之前,日本并无此种造像,而在中国,这种造像已经失传。
一般常见的阿弥陀佛像呈现阿弥陀佛成佛以后的形态,如接引像,说法像等等,而“五劫思惟”像可说是阿弥陀佛因地的像,也就是阿弥陀佛在成佛以前为法藏比丘时的像,这在阿弥陀佛的造像里是非常独特和罕见的。
这两尊为阿弥陀佛坐像,结跏趺坐,一尊结定印,高124.2厘米;另一尊合掌胸前,高49.9厘米,都是重要文化遗产。佛像呈现初唐佛像的风格,体 态丰肥,饱满壮硕,佛像的头部略显偏大,身体稍短,面相丰满而偏方;五官细致而清秀,双眼微阖,嘴角内收,作沉思状,眼内镶嵌玉石;佛的发髻为高耸的螺 发,发际偏低,像帽子一样,一直覆盖到耳朵和后颈,这是此佛像的最大特色;衣纹上用隆起如圆绳状的纹线,自然流畅。佛像特别圆润可爱,令人一见便觉可亲可 喜,不是不似那种高高在上、待人顶礼膜拜的样子。
五劫思惟阿弥陀佛像向我们讲述着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阿弥陀佛为何成佛、如何成佛、是怎么样一尊佛的故事。
《无量寿经》里介绍说到:在久远无量无边、无央数劫前,有一位国王,他悲悯众生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不能解脱,所以于是发心出家,叫作法藏比丘。法藏比 丘通过在世自在王佛所,发愿成佛后建立的佛土,超逾十方一切佛国。于是他观察了两百一十亿的佛土,把两百一十亿的佛土之中最上的、最妙的、最精华的部分搜 集起来,作为自己发愿的参考。经文说:“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 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也即是说,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经过了五劫的时间思惟规划四十八大愿的蓝图。
“劫”是印度最高的数目单位,有小劫、中劫 、大劫。一般一个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一个大劫就大抵等于四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法藏菩萨思惟四十八大愿缘何必要费花五大劫那么长时间呢?
因为祂的心愿非常广大,所以思考的时间也必须非常漫长。祂不只是要让出家人能够往生;也要让在家人能够往生;不仅使善人往生,也要使恶人往生;不仅 使人间的众生往生,也要使阿鼻地狱众生同等往生,所以才需要考虑那么久。祂要使出家众到那里净土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也要使在家众到了极乐世界,也 同出家人一样得到那种果位;祂要使善人到极乐世界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也要使一生都遇到恶缘而造恶多端的众生到了那里,跟善人一样证得无量光、无量 寿的果位;甚至地狱、饿鬼、畜生道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也跟其他有修行的、清净的众生,同样得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所谓“佛心平等”,为了平等救度众 生,平等使众生证到佛果,必须考虑那么久的时间。
细细想来,当初法藏菩萨五劫思惟,竟然是为我一人!怎么是为我一人呢?不是为所有众生吗?打一个比方,工程师设计桥梁,载重量设计成10吨,10吨 的卡车就可以通过,那5吨、8吨的卡车也可以通过,可是这座桥是专门为10吨卡车设计的,附带地,10吨以下的卡车通通可以通过了。可以讲是专门为10吨 卡车设计的,如果设计成9吨,10吨的车就过不了了。所以,10吨的卡车一看到这座桥就会想:“这是为我设计的。”5吨的卡车不一定这样想,“不一定非要 设计成10吨啊,设计成5吨我就能过得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要救度一切善恶凡夫:圣人也都可以救度,可是他们业障都比我少啊;我是最重的大卡车,我念佛 也能到西方,可知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为我设计的。法藏菩萨五劫思惟,思惟什么?就是要救度最恶劣、最卑下的凡夫。如果体会到“我就是最差的”,就知道是专为 我一人;如果为了好一点的人,不需要五劫思惟。
五劫思惟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唯有把一切修行的功德含藏在这句名号之中,让十方众生去称念,才能够通上彻下地救度到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种类根性的众生。
发愿而没有实践,这样的愿是空愿,也没有功德力量来达成愿望。法藏菩萨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为了圆满这四十八大愿,法藏菩萨他又经过兆载永劫的时 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劫”是印度最高的数目单位,有小劫、中劫 、大劫。一般一个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一个大劫就大抵等于四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兆载永劫,亿上面就是 兆,兆劫,就是一兆的劫;载是中国最高的数目单位。兆和载还可以算出来,劫也可以算;但是永劫就没办法算,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永远的劫数。阿弥陀佛经 过兆载永劫,去累积菩萨的无量德行。经典上说,阿弥陀佛累生累世以来,割肉喂鹰,舍生喂虎,求头给头,求眼睛给眼睛,做布施,修忍辱,持种种的戒,都是为 众生所修所做,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头目脑髓、骨肉、全身种种器官的地方——祂以这样的布施,来和十方世界的众生结佛缘, 结救度解脱的缘。
阿弥陀佛为了完成四十八个大愿,建设我们所要去的极乐世界,为了完成救度我们的功德,把所有的功德都容纳在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里,成 为阿弥陀佛这一尊佛。《阿弥陀经》里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表示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阿弥陀佛在就已经终于完成了极乐世界,也完成了救度 我们的功德。我们要离开娑婆世界到达极乐世界的所有资粮和功德,甚而圆满成佛的功德,阿弥陀佛都为我们完成在六字名号当中,就有功德能够偿还我们的债务。
经上说,阿弥陀佛其实是古佛再来,也就是说法藏比丘其实是佛来示现的。所以祂的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修行,不是为了表演祂的智慧和勇猛修行,而是为 了让众生体会和接受祂的慈悲,让这句名号成为末法所有众生最后的依靠和解脱的机会。我们凡夫众生此生有机缘遇到净土法门,得以了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 是阿弥陀佛过去与我们结的缘——念佛成佛的缘成熟了。我们念佛往生就是接受名号的功德, 而这也是阿弥陀佛在祂五劫思惟中筹划好了的。
从这一尊五劫思惟阿弥陀如来像,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为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对佛心大慈大悲彻髓的体悟,以其彪炳千古的艺术手法彻底地彰显,和对众生的期盼和无尽的慈悲、无限的期盼,那就是称名往生。
可以想象,沉思中的弥陀,可以想象,其脑海中始终盘旋着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在祂心中渐渐成形。 一切众生——包括我,包括他,也包括你,从那时起,也便有了 “诸上善人具会一处永断轮回,得大涅槃”这一的不灭的希望。
在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的一个贫寒家庭里,有个女孩名叫阿佩,今年(2008年)15岁。她5岁的那年,在一次玩耍中不幸被火药烧伤,整个右臂、右上半身全部被深度烧伤,下巴烧烂,与胸部粘连,面部严重变形,可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样子十分可怕,非常可怜。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当时的治疗也只是简单处理了下。今年6月,阿佩病情复发,原来烧伤的整个创口几乎全部出现溃烂,脓血不断渗出,疼痛难忍,并不断 散发出臭味,恶臭难闻,几乎没有什么人敢靠近她。加上家境凄凉,父母离异,家中只有她、母亲和三个未懂事的小弟妹。没有房子,全家只能租住在肉菜市场内一 间又暗又窄的破屋。每天仅依靠母亲卖猪肉赚点小钱糊口,根本无法再行治疗,也无人料理。
阿佩身体渐渐明显出现衰竭,奄奄一息,每天躺在床上只是呻吟,浑身如遭千刀刺割之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期间,阿佩还经常出现各种幻觉,一闭上 眼睛,就看到很多恶鬼拿刀在割她的伤口,或扼她的咽喉,不让她吃饭,或抓她手脚,不让其走动,非常恐怖。阿佩日日夜夜难得睡个好觉,整个身心充满痛苦、恐 怖、孤独、愤恨和悲哀,仿佛整个世界的所有痛苦都全部聚集在她的身心之中。可谓内外交煎,人间地狱。
7月初,我们几位学佛的莲友去看望她,对她十分关怀。阿佩很感激,却一心希望莲友们能帮助她寻医治疗,吵着要求带她去医院。莲友们请了医生去看她, 医生认为只有广州大医院才能处理,费用可能要几十万,且必须在二三天内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很快导致败血症、衰竭等而死亡。鉴于时间和费用的种种困难,我们 实在无法在治疗上对她进行帮助,只有以诚心念佛求佛菩萨慈悲加被了。
我们以慈悲地每天给阿佩以无私而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她进行种种安慰和开导。我们将念佛能解除一切身心痛苦,能灭罪增福,能感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等 等的好处,以及极乐世界环境的美妙、庄严,深入浅出地劝导她。我们用多种方便,巧妙地为她讲述因果报应的道理,讲明阿佩现世从家庭到身体、到心灵等之所以 遭受这么深重的苦难,是前生累世所造的伤害众生等恶业所致。被烧伤、遭人鄙视、遭受贫困、感觉恶鬼伤害或索命,点点滴滴都是因果报应,之后劝导阿佩一心念 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为她安设佛龛,由于阿佩躺在床上无法翻身,便在她面前安一尊阿弥陀佛圣像,让她长时观想、熟睹。还要求她母亲近期不要外出做生意,专心陪她念佛,我们还捐了一些钱,安定她家这段时间的基本生活。
佛法真是不可思议!阿佩经过两三天的念佛,整个心境竟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化。她原先一直充满愤恨,她恨父亲抛弃她,恨亲友们厌弃她,恨人们鄙视 她,恨命运残酷地对待她……可是现在,阿佩的心转变了,她突然接受了现实的一切,而且变得慈悲、善良、真诚、开朗、祥和而充满力量。
阿佩身上伤口的割痛居然也轻松多了,原先割她、扼她的恶鬼们也完全消失了,觉也睡得很好。她再也不怨恨任何人了,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执着了,一心只念 阿弥陀佛,求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阿佩对莲友们无比感激,还多次说她将来要随阿弥陀佛来接引莲友们以及一切好心的人到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阿佩每天除睡着之外,时时刻刻都坚持念佛。期间,她在梦中见过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阿佩要求佛、菩萨快来接引她到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还在梦中告诉她,只管专心念佛,到时自然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阿佩在念佛的过程中,多次见到佛像中的莲花放光、手掌放光。
在这段时间,莲友们几乎每天都来为她助念,她母亲和弟妹们也经常为阿佩助念。
7月22日,凌晨1时多,阿佩突然对她母亲说,她已经见到阿弥陀佛放光的手掌伸出来,要接她往生了,要求母亲给她洗澡。
洗完澡后,阿佩说:我要走了,要求她母亲和三个小弟妹为她助念,说是明天早上会有很多阿姨来帮助念。交代完毕后,阿佩就这样在没有任何痛苦,而且充满深度的喜悦和祥和的气氛中,自在地往生了。
阿佩的母亲和三个小弟妹一直为她助念,到天亮,果真如阿佩前晚所说,莲友们纷纷前来助念,一直到傍晚,才为她更衣。
十几个小时过去了,阿佩身体还十分柔软,表情格外安详。
几乎在阿佩往生的同时,笔者的13岁儿子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将要堕入地狱的人,经过发愿念佛,往生极乐的壮观场面。他形容说当时我家的一 切家具都变成了金色的,地板五光十色,如彩虹一般,令人无法形容当时的快乐和愉悦,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等菩萨的身体无法形容究竟是什么材料生成的, 说是透明的,又明显有一个身,说是实在的,又感觉无形无相的,又无毛孔,好像世间找不到这种材料,无法表达(小孩这么说),他还说要是头晕的话,看到这个 场面也会马上变好了。
阿佩从开始念佛到往生,前后只有仅仅20天。
阿佩念佛往生的事例,生动而有力地显示了佛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众生,我们应当深信不疑。信佛、学佛、念佛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利益,最终极的利益。
一个花季少女,同龄人正享受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时,阿佩却忍受着地狱般的苦痛的煎熬,身体剧痛,被人歧视,没钱看病,环境恶劣……娑婆无常苦相,可以说在阿佩身上演说地淋漓尽致,五苦、五痛、五烧,经上讲的全部变成了真实。
她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大幸者,因为她因此遇到了佛法,遇到了阿弥陀佛,一切都不能救的身心之苦,唯有依靠这位大医王,念佛两日,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这正是弥陀救度的神妙不可思议,真正的化腐朽而神奇,生死人、肉白骨,被娑婆风霜飘零打碎打破的一颗心,唯有爱能补,因为心与心同质,弥陀的大 爱,使阿佩焕发出连正常人都少有的安详与喜悦。
因为念佛,佛及诸位菩萨时常围绕,如善导大师所说:“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 者,日夜常得安稳。”所以刚念佛,恶鬼皆不敢再来。最后阿佩“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乘此弥陀本愿力,一念之间入宝堂。”,庄严地往生到了西方 极乐世界,身体变成了金刚那罗延身,再也不怕六道之火烧了!
正如作者儿子梦境中所见,阿佩本是将堕地狱之人,往生前感受的苦痛只是花报,这样将堕地狱的人因为念佛瞬间变成了佛的宝贝,这生动地显示出净土乃彻 底的救度的法门,非是修行的法门。若需修行,这样极苦之众生绝对往生无望;正因救度,念佛不到20日,竟能预知时至,自在安然地往生西方!
地处印度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只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十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任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
得出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幷会征集有效地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 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 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每年夏 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 牌:“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第二条
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第一句说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第二句说明个人用心,第三句说明公共责任,第四句总结。
敦伦尽份
敦,恪守;伦,人际之尊卑长幼关系。
敦伦尽份:与人相处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的职份。
人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人与人交往,相互之间立即产生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有它必然的内在要求,不能随便改变;同时要求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的职份。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如果忽视人际关系的内在必然性、稳定性、规律性,任性而为,社会人心就会大乱。
比如桌子必须高大,在上;椅子必须低小,在下。桌椅配在一起,各有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才是天然合理的关系。假如反倒过来,怎么吃饭、写字?桌子也废了,椅子也废了。
物没有心,不说话。桌椅的关系一旦确定,即是恒定,互相配合,各适其才,各尽其用,和谐相处,不会有平等不平等的问题。桌子不会对椅子说:“看,我就是比你高大。”椅子也不会不平地说“为什么我要矮桌子一等,被人家的屁股坐着。”
人有分别心,不能安于本份,总是比较、计较,才会有不平。平不平完全是一颗心,事情没有什么平不平。山高海深,本来如此,有什么平不平呢?故对于分别心、计较心、不平心重的人类,“敦伦尽份”的训诫就特别重要了。
父子、夫妻、上下级,各各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也都各自要尽自己的职责。否则即是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
有青年初入社会,即渺视领导,认为:“他凭什么管我,我凭什么要被他管?”此种想法,即是破坏伦常,大非所宜。只有在服从领导、尊重秩序的前提下, 努力尽到自己的职份,才能引起关系的自然转化,今日受人领导,未来可能领导他人。即使成为最高领导,面对过去,仍存感恩敬重之心。譬如种子突破胚胎出土, 没有胚胎,哪有芽种。
敦伦尽份是君子,反之是小人。故说“君子素位。在富贵,素于富贵;在贫贱,素于贫贱。”
出了家,一些世俗之间的伦常关系随之转化,但同时也有了新的伦常关系,比如师徒、同道、僧信,必须谨守奉行,把持得当。其中最主要的是师徒关系,佛法赖此薪传,众生依此得度。
又念佛人一切关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即是“我与佛”的关系,这是真谛,由此规范俗谛。
闲邪存诚
闲,约束,防止。邪,不正的心念;与“诚”相对,凡是不正直、不诚实、不光明磊落的念头,皆为邪。闲邪存诚,是指平时起心动念,要约束邪念,保持真诚,其用心很细。
“闲邪”与“存诚”互相作用。若能闲邪,自然存诚;诚存于内,百邪不侵。
《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是事物的本来状态。诚的境界很高,极之成圣成佛。
虽然念佛,心中却怀疑不能往生,即是不诚;妄图累积世善达成往生,即是邪曲。
奉公守法 为世良民
一人为私,二人为公。凡是与人交道,便不能自专,必须奉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生意大家做,有钱大家赚,也是一种奉公。只想自己好,不顾他人死活,便是私。
世间法律是众生共业消长的具体条文化、因果无形作用的有形化。守法便是信守因果、敬服大众。法律不恒定、不完善,随众生共业消长而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在没有修改之前,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制约束力。若有触犯,即需承受相应的惩处。
净宗法师 2013年4月讲于弘愿寺
今晚和大家座谈的题目是:做事与念佛。
做事,我们道场里的每一个人,上到住持、当家、执事,下到普通的清众,多多少少都会被分配一些事做,像扫地、打水、打板、做维那、领众、管理等等;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做事和念佛的关系,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平衡,这很重要。
做事和念佛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有矛盾,住众住得不安乐,心中会纠结,进退两难;整个团体会显得没有生机,没有活力,事业发展不起来,好像 一块阴湿的木头,没有阳气。做事和念佛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目前悟真寺这方面还没有太大问题,大家都做得挺欢喜,念佛也都很自觉。在我们这个善导大师净土 思想所指导的念佛团体中,这应该不成问题,应该每一个人既是做事的先进分子,又是念佛标兵,两者处理得很好,很协调。
我想分两方面和大家座谈。
有哪些错误观念呢?有的人在道场里住着,他就只有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出家,之所以住道场,就是来念佛,就是为了修行。”这是他的认识。有了这一 点,就有第二点了:“我不能做事,因为我的目的是来念佛,来修行。要是耽误念佛,我就要维护我的权益。做事会耽误时间,难免还会有人事纠纷,我也不会处 理,搞得有很多烦恼,心里就不净,晚上睡不着,还是干脆不做事的好。”他就盼望有一个环境,最好什么事都不做,专门念佛。有了这种认识,他所表现的行为就 是尽量躲避做事。团体的事,眼睛一闭,头一偏,装作没看到。你叫他发心,他会说:“我是来修行的,一发心就念不了佛了。”常住安排的事他也敷衍塞责,因为 做好了事情会越做越多。
当然,我讲的是个别情况,有了这种心态,常住安排的事就不能尽心尽职地做,他没有欢喜心,不是心甘情愿的,做起事来就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心不甘情不 愿,那怎么能把事做好呢?旁人看见可能会评论,他心里就会不高兴,起烦恼,就退心了。退心之后,负面思维、负面语言就会多起来,然后散播出去,一旦散播出 去,就会反射回来,让十个人听到了,就会收回十份,那他就更不高兴了,感到很难安,也很难办。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自我保护,把自心封闭起来:“我要给自 己找一个空间,好好念佛,好好修行。我不能跟你们打成一片,否则又要让我做事。”一封闭,整个人就没有活力,其实就是压抑自己内心,整个心像阴暗角落里的 植物一样,没有阳光,长得蔫蔫的;遇到人就靠边走,正面走怕跟人打招呼——整个状况就是这样。
其实以他这样的心态,真正让他自己一个人念佛行不行呢?肯定不行。真正能自己独立地念佛,心里一定要有很强大的力量,不受外界干扰,像一棵树一样, 根系很发达,独立长着,就没有任何问题。而这样害怕做事,遇到一点事就觉得受干扰,他的心其实非常脆弱,也非常不稳当,不独立。这样的人尤其需要处在团体 中,得到大家的扶持。他反而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不可能平稳地安住在佛号中。能够安住在这句佛号的,不是初机的人,而是要经过历练,内心相当稳重、踏实, 相当有力量。他是又想修行、念佛,可是又不跟大众接触,又不做事,自己孤立起来,心又没有力量,这会有何结果呢?心就会摇摆,时间多到无聊。他本来嫌时间 不够,现在什么事都不做,一天二十四小时,吃完饭就没事干了,没事干就心里发慌、摇摆,但是又不找事做,也不跟别人接触,心没办法打发,那怎么办?就发信 息,玩电脑,或者胡思乱想,其实并没有把时间都用在念佛上,反而增加了很多烦恼。其实,如果能够把心安住在念佛上,做事是不会有障碍的。
年轻人浑身是精力,又有体力,再不做事,精力在身上乱窜,顺着经络到处跑,会引起身心躁动不安。有些寺院的老和尚,看到年轻人,即使没事也要找事给 他做。我记得上次到报国寺,老和尚把年轻人都叫去刷墙,其实墙根本就不用刷,刷干净后再刷。他说,年轻人不让他们做事不行啊,他们精力、体力旺盛,心也安 不住,很躁动,容易得病。老和尚很慈悲。
人还是要做点事情,否则就不能和团体同步共振。一个团体要生存,必须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事情做。如果某个人特别不一样,他就要开溜不做事,那他就和团 体分离了,就不能和团体同步共振。团体就像身体一样,必须是协调一致的,身体的每个器官一定有它的功能和作用,如果哪个没有作用了,那就废了;又像行进中 的队伍,大家都整齐地跨步往前走,看起来就非常庄严,非常有力量,其中的每个人也会感到很有力量。如果和大众同步振动,再弱的人都会有阳光,因为他有整个 团体的力量、大众的力量。
像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日夜不停地流向大海,哪怕是一片浮叶,它也会顺着江水,一浪接着一浪,感觉非常有力量。像大海的潮水,潮起潮落,哪怕是个水 泡,跟在后面也是很有力量的。如果你靠边溜,脱离团体,那就没有力量了。所以在团体中,跟大众保持同步振动,是非常有力量的,这就是同步的力量。如果不能 跟团体同步,就会缺乏阳刚,就有阴气,不为团体所接受。假如团体接受这样的人,大家都不做事,那团体就不成其为团体了。团体不能接受,大众也会有看法,觉 得他不一样,“大家都干活,凭什么他就不干?”大众就会有不平的心理。这种看法和不平会有强大的力量,无形中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他会感受到。他感受到就 要抵抗,就会更加封闭,因为他没有办法来应对团体的力量,应对不了就把门关起来。这样的关闭,使他的心更加的封闭、固执——“你们说我错了,但我不认为我 错,我修行还能错了吗?我要念佛还能错吗?”所以他固执,固守自己的这一块“根据地”,这样就显得愈加的孤单、孤立,不能跟团体融洽。
如果是这种心态,那怎样在团体中和人相处啊?这样的人经常处在一种无形的冷战中,执事、当家师都说他三四遍了,怎么说他都那样,后来大家也不想说 了,大家不说,但心里也不接受;他本人也知道,人心是很灵妙的,不说也知道。所以,他与团体处在一种无形的冷战、对立和僵持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在团体中处 于这种状态,他怎么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很烦恼,也不敢跟大众热情互动,也不敢见人,不敢笑,担心一笑就显得放逸、不修行,怕别人让他做事,所以 就显得很冷漠,人格孤立,大家会觉得他是怪人。
不仅如此,他也会看不惯别人,因为他自认为是对的,那么别人就是错的。他会说:“我要修行,那不可能是错的啊!你们做事,都不知道修行,没道心,就 是整天忙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生死大事,念佛为第一啊!这都是祖师教导的。”他心里就会对别人有看法,别人对他也有看法,这样互相之间肯定就不和了。
这样的人,对三宝的事业也会非常冷谈,认为没有必要做事。我就听到有人这样讲:“弘法?不是有慧净上人、净宗法师在弘法吗?我哪能做弘法的事啊?”他觉得他不能做弘法的工作,怕耽误修行,耽误念佛;不能跑道场,也不能护持道场,念佛第一,要赶紧关起门来在家里念佛。
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这会影响很多人,一般人乍一听,会觉得很有道理。这样的人很冷淡,而且会散布消极言论:“印经书,弘法,搞网站,搞发行部,搞 电子产品,都要耗费自己的精力,那就不能好好念佛了。”旗帜举得很高,但实际效果是阻碍了佛法的弘通,障碍了众生的得度因缘。他的观点有人如果接受了,就 会觉得不能去做事,马上就少了一个发心的菩萨,多了一个阴湿的木桩。
在团体中不做事,也占有和剥削了他人的劳动,削减了自己的福报,这是很明显的。如果抱着这样的观念,其实只能自己独住,可是独住他更不行,因为独住 需要准备房子、被褥,还要自来水、电灯、暖气,还要买菜、做饭,这要耽误多少时间啊?这样一想,还是在团体里好,可是在团体里又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都有 人给他做好了,这样,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想想看,他占用了多少别人的劳动?也可以讲是剥削了人家的劳动,那不损福报吗?
这样的人,他跟大家的关系处在僵持状态,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的心里是经常处在一种矛盾、纠结的状态;但他跨不出去,打不开心门,因为正确的认识没 有建立起来,总觉得“我要修行,要念佛,我不想做事”。在这种环境、氛围中,他也感到过意不去,所以老是在矛盾、纠结中进退,失去分寸。最后会有什么结果 呢?福智双缺。没有修到福报,因为他占用了别人的劳动,自己削减了福报,别人对他也有看法;在团体中,不努力去做事,不知道如何与大众共处,也不知道如何 把念佛和生活、工作打成一片,那智慧当然也没有。可以讲,他抱着这样的观念念佛,根本就不了解净土门易行道、他力法门、乘佛愿力应该怎么念佛,还没有明信 佛智,对佛的慈悲、对这个法门的特质没有把握。这是很严重的一种情况,要么就是自私,要么就是自力修行的心态,他才会这样做,不然不可能这样。
不仅福报和智慧缺乏,而且也是逆势而为。什么叫逆势而为?势就是大势所趋,这个大势所趋是阿弥陀佛的大势,阿弥陀佛大势之易行道,士农工商毫无障 碍,士农工商的工作都可以做,何况在寺院团体中呢?面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他不知道应该怎样乘佛愿力,没有了解佛的悲心和易行道法门的究竟方便。在利益众生 方面,他没顺这个大势,在团体中不能顺势而为。团体欢迎那些生机勃勃的、边做事边念佛的、没有负面情绪的,而他不是这样,所以这叫逆势——逆了大势来做。 就像长江的水浩瀚而下,他逆流而上,那要费多大的劲啊?他以为腾出了空间和时间,其实是耗费了太多。
顺势而为,才会轻松得力。顺着日月运行的规律,身体就会健康;坐船顺流而下,那就非常轻松;做事顺着团体的引导方向,也会很轻松。就像做生意,如果顺着国家的经济政策来做,那肯定会很轻松;国家要是不支持这个产业,你还顶着干,那肯定亏得一塌糊涂。
顺势,顺着阿弥陀佛的悲心誓愿救度众生的事业来做,按这个理肯定轻松。如果不这样,反而把这些都放旁边,自己想一套,跟整个大势完全相背,这就叫逆势而为。
他的心态、行为不能随众,就会显得古怪、与众不同,所以大众难容。他自己也情绪难消,很多负面情绪积累在心里,一直憋着,憋到最后就生病了,而且一病倒就缠绵不起,因为这个病往往是心理上的要求,就是他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抗拒团体的约束力和要求。
团体不可能认可这样的人,除非他病了,或者年老体衰。一般人,既不老又不病,又不是大德长老,想要跟大众不一样,要自己另搞一套,那大众不可能接受 他。他想要大众接受,又不可能那么快变老,最后只有一个办法:生一场病,病得天天不能起床,以此来换取自己安心和大众认可。这是很微妙的潜在的心理趋向, 他需要得一个病来抵抗大家。这样的例子很多,往往是这样的情形:跟大众不和,没有顺势来做,自己觉得矛盾、压抑,人格在矛盾当中,他能不生病吗?福报也消 减了,何苦呢?
这种病就是懒病。这种病只要观念一转过来,一干活儿,马上就好了。
我想到星云大师讲的话:做事就是修行,忙就是营养。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对。人哪里是缺乏营养啊?就是没有忙;一忙,营养就有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大病一场,常住还为他报销医药费,这是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给大众带来欢喜和利益,自己也失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