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所要讲的内容,跟我们念佛人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大家听了,信受在怀,将会发自内心欢喜地念佛,而且是法喜充满地念佛。不会勉强,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往生现在就已决定,现在就往生有分,不需等待临终才能确定。
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如果大家了解而信受奉行,则不但生命会有依靠,而且会展现出生命的光辉,所以请大家专心聆听。
今天我用普通话讲说,大部分莲友都听得懂。不过,佛法是微妙的,阿弥陀佛的加持不可思议,即使语言听不太懂,但只要静静地、专注地听,不知不觉间也能够心领神会,而且比听得懂却不专心的,反而更容易受益。
大家手上都拿到一张讲义,这是今天要和大家讲的内容。题目是“《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也就是《佛说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九品往生之中,下品下生的经文含义。
喜好教理的人,这张讲义相信对他应该有深一层探究的地方;没有文化或者不认识字的人,则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净土宗的教理再怎样讲解、再怎样研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所谓“深义”,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文句、字面所显现的字意、文意;一方面是融会贯通之后,整体经文背后深远幽玄的真义。
不论是看经典也好,听闻佛法也好,都要“依义不依语”。什么是“依义不依语”?就是不可执著文字表面的意思,而要融会贯通,理解文字背后释迦牟尼佛真正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个叫作“依义不依语”。
如果只在文字表面作解释,佛陀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就体会不到。因为没有体会到内涵,只解释字面,这样展现出来的意思一定跟整篇经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岂不是就错解了佛意,也就是所谓的“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就整部《观经》来讲,下品下生的经文是非常重要的;就整个净土宗来讲,《观经》下品下生也是净土宗的精华,也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终极意义。下品下生的经文非常短,但是意义非常深远、非常殊胜、非常令人法喜充满、欢喜无量。
可是一般学佛念佛或是研究教理的人,大多不晓得下品下生的经文教理对净土法门的重要性,甚至全然不知此段经文是整部《观经》最切要的地方。导致他们 在讲述九品往生时,由于认为下品下生在品位上是最低的、在根机上是最劣的——不但没有学佛修行,反而是造业深重——因此就忽略了下品下生这段经文背后其实 是另有甚深含义,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这段经文的重要性,关系到阿弥陀佛的成佛、众生的往生,乃至整个净土宗的建立基柱。
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因为下品下生的人是造恶造罪最重,是最没有善根的众生,这样的众生也能被救而永远脱离三恶道,超出六道轮回而往生极乐世界,往生 极乐世界后也能够成佛,这样更能显示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之所在,显示出阿弥陀佛超发无上殊胜之四十八大愿,其中根本愿——第十八愿“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之正觉的自然功能。如果没有下品下生这种根机的话,就很难显示出阿弥陀佛在十方诸佛当中爱心是最绝对的,力量是最超绝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下 品下生,就没办法显示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就好像如果没有最严重、最难治的病人,就没办法显示出医生崇高的医德、超世的医术一样。
总之,唯有下品下生才能显示出阿弥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十方众生没有一个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外。因此,有了下品下生,就给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后、最大的希望。
可是,“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没有人开显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原来下品下生对一个想脱离轮回的修行人、想往生净土的念佛人来说是这么亲切、这么重要,而且在净土三部经当中占有这么大的分量。
以上是就下品下生的重要性先做一个概略的说明。
接下来,我们先从字面上来解释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就是所谓的“消释经文”。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将下品下生的经文恭诵一遍: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
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
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请放掌。我念诵的时候,心中欢喜踊跃。由于有下品下生的经文,让我感受到了弥陀彻底的慈悲、无限的大爱、绝对的佛力、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下下品的人都能往生,何况是在座各位,何况是我呢!
现在我们就经文字面的意思来解释。
“或有众生”:所谓“众生”,简要来讲,分为圣人和凡夫这两种。圣人包括佛、菩萨、声闻、缘觉,就是四圣;凡夫就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包括天、人、阿 修罗以及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就人道来讲,人包含善人和恶人,善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恶人也有重恶和轻恶之别。那这里的“或有众生”是指什么样 的众生呢?是指恶人。
“作不善业”,他到底做了哪些不善业呢?
“五逆、十恶”:所有恶业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五逆”。“五逆”是什么样的罪业呢?就是五种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这叫五逆,五种极其严重、必堕无间地狱的重罪。一切罪业当中,杀生最重;杀生当中,杀人最重;杀人当中,杀害恩养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故 称逆罪。父母养儿爱儿,不但心甘情愿付出一生心血,甚至视若自己,以身相代。身为子女,不知感恩报恩、孝养孝顺,反而视为仇人,瞋心加害,可见其人之无明 烦恼特别厚重。此外,连修行成就、德高日月、超凡入圣的出世间圣人——阿罗汉与佛也加以谋害。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团,障碍修行人,这些罪业,也是罪大恶 极、大逆不道的,通称五逆重罪。“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愚痴。一切罪业当中,最重的罪他都造了、犯了。
“具诸不善”:“具”是具备,“诸”是很多。除了五逆十恶之外,还做了其他很多不善。其中譬如“谤法”,什么叫谤法?毁谤佛法正知见,认为没有善恶 报应、没有三世因果、没有六道轮回。也就是说,一切的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恶,他通通造遍了。他一生作恶多端,可以说“无恶不作、无作不恶”,是世间最大的 恶人、最卑劣的众生了。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这样的众生,在人群中是被众人所抛弃、嫌厌、避之唯恐不及的。他虽有人形,但不是一个人,是披着人皮的野兽。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要受最严厉的法律制裁的,在因果当中是要直接堕落阿鼻地狱永难出离的。可以说,所有的恶没有比下品下生这种根机所造的业更恶了。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一个人相信因果而行善积德、修行解脱,佛陀就称赞他是“智者”,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信因 果,没有行善积德,不仅如此,反而以他的聪明才智去为非作歹,佛陀就说这个人是“愚人”。如果他不是愚人,怎么会去作这样的恶业呢?他如果是真聪明、真有 智慧的人,相信因果报应,懂得人伦道德、人情义理,就不会犯这些恶业了。因为愚痴,没有佛法的智慧与正知正见,所以才会去造恶业。
这个五逆十恶的人,佛陀说他是“愚人”,而不说他是“恶人”,这有很深的含义。
人都会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对于恶人恶事,一般人多会以理相争,用刚正的态度指责,看不起造罪造业的人,甚至判他下十九层地狱。这样的态度有好的地 方,也有坏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他性格刚正不阿,一定会行善积德,凡事堂堂正正;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显示他的包容心、体谅心、接纳心、慈悲心是不足 的。
罪大恶极的人,释迦牟尼佛说他是愚人,而不说他是恶人,就显示出佛的慈悲心、包容心与体谅心。也就是说,就是因为他不了解佛法的道理,被无明烦恼所 蒙蔽,是个愚痴的人,所以才会造作这些恶业,他不是故意的,他是被愚痴的业障障住了。否则他就不会造恶,说不定会行善积德、发心修行,甚至进一步会想成 佛。
比如说,若被他人无理地打骂、毁谤,一般人会很生气,觉得对方无理取闹,非常恶劣。但是,如果知道对方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你会很生气吗?就不会生气,反而会怜悯他,因为他患了精神疾病。
佛看众生也是这样,众生被烦恼所诳惑,被业障所束缚,不能自由,造下了种种恶业。在佛眼里,只有愚痴的众生。佛没有凡夫那种善恶的分别——“善的我喜欢,恶的我憎恨”。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平等普救,如《观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知道凡事都是因缘业力所推动,学佛的人就应该接纳对方、包容对方、体谅对方;晓得就是因为愚痴,他,还有我们,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如果不是因为愚痴,我们早都解脱了,怎么还会在这里呢?
有句话说: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谴责。
因为我们愚痴,被业力所推动。
“智者悲悯有情”:学佛而有智慧、有悲心的人,遇到秉性邪恶的有情众生,知道对方是被业力所推动,他自己也深受烦恼之苦,不得自由,因此深生悲悯、体谅、包容、接纳,甚至分怨共过,承担其苦,令其安乐。
可是凡夫就怎么样呢?互相谴责。因为没有学佛,缺乏智慧与爱心,不仅不能体谅包容,反而互相指责、批判,甚至怨恨、愤怒、攻击,结果不但以怨不能止怨,反而使怨恨越积越深,彼此受伤,彼此痛苦。
我们学佛,就是“学佛大悲心”,以大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相互接纳、包容、体谅、理解,所谓“善解对方”。如果能够彼此善解,而且凡事都往正面去思维,不往负面去思维;或者难免有负面思维,可是不要把它流之于口,向别人诉说,这样至少也不会有纷争。
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社会大众,都应该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即使一棵树,也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做事风格也不一致,但都在同一个团体,在做相同的事情,所谓分工合作,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那样的悲心,互相包容,互相同情。
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遇到恶缘逆境,甚至遭人伤害,不但不瞋恨,反而生大悲,并将功德回向给他;即使不生悲心,至少也不生恨心,否则便非真正学佛者。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因为造了恶因,自然就会堕落恶道。是怎样的“恶道”呢?是“经历 多劫,受苦无穷”的恶道。经典上说,犯五逆当中的一逆,就要堕落地狱受一劫的苦,犯二逆就要受两劫的苦,犯五逆就要在地狱之中受五劫的苦,何况他是五逆、 十恶,乃至谤法,种种的恶业都造了,所以必定要经历很多的时劫,受尽无穷的痛苦。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
因业既非是乐,果报焉能不苦?
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又说: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临命终时”就是将死但还没有死,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或者是深度昏迷的状态, 快要断气但还没有断气。这样的愚人,在临命终、即将堕入阿鼻地狱的千钧一发之际,可谓百千万劫难遭遇,他遇到了善知识。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善 知识的话,当下就要堕入地狱。刚好,他遇到了善知识。虽然一生造恶,但是临终遇到善知识,他不但不会堕落,反而能够超脱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极乐世界。那必 须是他过去世累积过善根福德,跟阿弥陀佛有缘分,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说,千百万人当中难得一人有这种福报。
这个愚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善知识种种安慰,为他说法。不但是说法,而且所说的是“妙法”。这个善知识有可能是出家人,也有可能是学佛见闻很广的在家人。所以,各位莲友!一个人将临终了,我们去帮他助念,为他开示弥陀慈悲、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那我们就是善知识。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临命终的人,一生造恶多端,这个时候肯定是非常痛苦。是什么样的痛苦呢?一个人要断气的时候,身体上所谓地水火风即将分崩离析, 那种痛苦是所有痛苦当中最为痛苦的,古人就形容说,如同“活龟脱壳、刀风解体,其苦难忍”。同时又有精神上的痛苦。精神上的什么痛苦呢?地狱之火已经燃烧 到了他脚底下,阎罗王所派的鬼卒拿着手铐、脚镣来到他面前,要锁拿他了。那种慌张、恐惧,是语言文字没办法形容的。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就以一首偈来形容下品下生这种众生临终的痛苦心境。善导大师说:
罪人临终得重病,神识昏狂心倒乱;
地狱芬芬眼前现,白汗流出手把空。
这一首偈将一个罪人的临终心境描述得很贴切。
“罪人临终得重病”:罪人在临终的时候得了重病。各位莲友,病由哪里来?由我们的心而来;心从哪里来?从思想观念而来;思想观念从哪里来?从我们生 生世世累积而来。有句话说“病由于情”,我们身体上有什么病,往往是由我们的心情产生的。过去世固然有那个业,可是如果我们现在都是心平气和、谦卑柔软, 凡事理性不情绪化、慈悲不瞋恚,心中没有不平、不满、抱怨、积怨,能这样的话,就会比较没有病。在座的大多是女众,女众往往容易得乳癌或者子宫癌,如果大 家能心平气和,凡事不计较,内心没有不平、不满,不忧虑,不积怨,不常生气,这样就比较不会得这一类的病。一个人如果有郁气积在心中,就会导致“气逆”, 而容易产生疾病。
另外,如果平常习惯熬夜,都是三更半夜才睡觉,也容易罹患疑难杂症。所以,要维持身体健康、避免病痛,饮食、生活习惯上也需要调整。
再者,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非常孝顺、不忤逆父母,体贴父母的心意,常使父母欢喜,能这样的话,这个人的福报会很大;如果对父母忤逆不孝,常常跟父母冲突对立,这个人的命运就会不太好,身上难免就会有疑难杂症。
“神识昏狂心倒乱”:他的神识已经昏散狂乱了,心已经颠倒了,没有办法稳定、专注,心识茫茫,六神无主。
“地狱芬芬眼前现”:这时候,地狱的景象,譬如刀山剑树、火汤油锅……种种地狱的刑罚苦具,以及种种受苦的惨境都显现在他的面前了。
“白汗流出手把空”:这个人由于内心极度恐惧,因此全身流着白汗,而且双手向空中抓。抓什么呢?希望有一个依靠,但最后都落空了,什么也抓不到。
一个人平生行善积德,甚至有重大的善业,他就会有好的去处,譬如天堂,当他临终的时候,天堂的境界就会显现出来;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临终虽然还没有 断气,往往也会先看到地狱的景象;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往往也会在他临终将断气还没有断气的时候,就会先看到极乐世界庄严的景象,譬 如莲花、金地、楼阁,这是一种自自然然的果报显现。
像这样临命终时心识昏乱、恐惧的人,善知识当然先要安慰他,驱除恐惧。等他身心安稳之后,再为他说妙法。
有一句偈说“无上甚深微妙法”,这里的“妙法”是指什么法呢?就是指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与力量。《观经》说阿弥陀佛有“十力威德、光明神力”。 《无量寿经》(简称《大经》)说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阿弥陀经》(简称《小经》)说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 碍”。《观经》又说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此等经文都在彰显阿弥陀佛有佛的十力威德,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能够毫 无障碍地安慰、保护、救度一切念佛众生。所以,为他说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叫作“为说妙法”。
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讲经三百余会,开示八万四千法门,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解除众生的八万四千业障、八万四千烦恼,而妙法就是能够救度众生的法门。如果不能救度众生,不能使众生成佛,就不是究竟的法门,而是方便的法门。
这里所说的“妙法”,就是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因为唯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才能给他安慰,让他离开当下的苦境。离开什么苦境呢?他就要堕落地狱了,阿弥陀佛不但能让他不堕地狱,还能让他脱出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快速成佛:这样的法才堪称妙法。
进而言之,“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万德洪名就是妙法。所以,善知识为他说了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妙法之后,就要他念佛。
在这里,“教令念佛”的这个“念佛”,是指心中思维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以及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每一尊佛都有他各自成佛的内涵和意义,名号也是一样。善知识本来是教这个临命终的极重恶人在心中思维、忆念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可是经文接下来说: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不遑”是无暇、没时间、来不及、不可能之意。这个即将临终的五逆十恶的罪人,身心被种种苦所逼迫,慌乱恐怖至极,根本不 能稳定、专注,无法在心中思维、忆念阿弥陀佛是怎样慈悲,有怎样的功德,又是怎样的救度,这些他都思维不来,甚至也不能稳定、专注地在心中忆念佛名。善导 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就换另一个方法,说:“你如果心中不能思维、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以口直接 称他的名号,喊他的名号;与其喊爹喊娘、喊‘哎呀!可怕!救命啊!’不如喊‘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说“应称无量寿佛”。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 解释说: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另外教的这种方法,这个人就能做到了。他就以至诚恳切的心,嘴巴发出的声音能够相续不断 地“具足十念”,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十声——“十”是代表圆满的数字,并非一定要念满十声,多一声多余,少一声 不足,不是的。这段经文是显示临终才知道念佛求生,只要念佛相续,弥陀便应声来迎,所以每一念每一念,念念都在消除生死轮回之罪,念念都有灭生死罪的功 能。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由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的缘故,每一念、每一念都能消除他旷劫以来生生世世所累积的种种罪业。这些原本会让他永远在六道当中生死轮转的罪业,在他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声中全部消除了。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中解释说: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名十声,
于声声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般舟赞》也说:
声声连注满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称念佛名,每一声、每一声都灭掉了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很多人喜欢诵经消业障。诵经当然能消业障,但是,如果跟念佛相比,诵经消的业障,就像萤火虫的光明一样;念佛消的业障,就像太阳的光明一样,二者怎么能比呢?
《观经》下品上生的众生,闻大乘十二部经典首题名字(代表诵经的法门),消除一千劫极重恶业;然而下品下生的众生,念一声佛,灭掉八十亿劫生死之 罪。从行法的难易与效果的胜劣而言,都无法相比。一者诵经难,念佛易;二者诵经灭罪远远不如念佛,可说诵经灭罪劣,念佛灭罪胜。诵一部《地藏经》至少一个 半小时,除一千劫罪;若以一个半小时来念佛,约念六千声佛,灭四十八万亿劫罪。这样比起来,念佛灭罪功效是诵《地藏经》的四百八十亿倍。
这还只是讲数量,其实不仅仅是数量,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了生死。诵经除极重恶业,念佛除生死之罪!很显然,诵经虽然也能除罪,但还不能了生死;念佛既能除生死罪,就自然了生死,亦即能消生死轮回的罪业,不再生死轮回,且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从消业障、了生死、往生净土来讲,诵经都不如念佛;持咒也不如念佛,没有能比得上念佛的。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定善义》中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他念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断气了。断气的时候,他看到一朵金色大莲花,非常明亮,好像金光闪闪的太阳一样,要迎接他。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
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只要念佛,佛即闻声救苦,应声而现;如果临终念佛,则正好蒙佛来迎往生极乐。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在一刹那之间就坐着这朵金莲花往生了。往生到哪里?往生到极乐世界。各位莲友,真的不可思议!真的令人难以相信!
一个一生当中无恶不作、无作不恶的五逆十恶罪人,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面前,因为善知识前来安慰,为他说弥陀的救度,在他将断气的时候,教他称念了十 声“南无阿弥陀佛”,立刻火焰化红莲,他就坐着这朵莲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实在是太殊胜,太不可思议,太令人难以相信!可是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 的。而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也解释说: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
又在《般舟赞》中说: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又在《法事赞》中说: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念佛感应录》中也收录了很多平常没有念佛,一生屠杀鸡鸭,临终时痛苦现前,而在莲友的助念当中面貌变得端正祥和、身体柔软了,很神圣庄严往生的例子。
在“下品下生”这段短短的经文当中,念佛的“念”,总共出现在五个地方,有六个“念”字,这些都是关键的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第二个地方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第三个地方是“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以上这三个“念”是属于意业,也就是指心中思维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这三个地方的“念”跟后面的三个“念”,字虽然一样,但是含义大有不同。
第四个地方是“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第五个地方是“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在这里,“具足十念”的“念”,和“念念中”的“念”不是属于意业,而是属于口业,是口中称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不是意业思维、忆持的“忆念”。
这看经文是很明白的。经文说“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称无量寿佛”之前的“念”是心中的忆念,之后的“念”就是口中的称念,虽然都是同一个“念”,但却有“心中忆念”与“口中称念”两种不同的内涵。
之所以这样详细地分别这个“念”字,是因为《观经》下品下生标举口业的“称名念佛”是有其很深的内涵的,对净土宗来讲,更有其根本的意义。
可是一般人大都是依文解义,依语不依义,没有去探讨经文背后深广的内容,结果与念佛人有密切关系的殊胜教理就被遗漏了,这岂不是很可惜!
以上是消文,接下来发挥《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既然是深义,显示意义、内涵非常深广而幽玄,不是略举几点就可说明。在此我归纳出三十点,分为三大类:一、彰显第十八愿之义;二、释疑启信;三、念佛胜易。并加以解释,同时也引用经论释中相关的法语作为佐证。
第十八愿是净土宗开宗立教的根本,净土宗建立在第十八愿之上。
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第十八愿是往生的正定业,往生弥陀净土的功德资粮皆在此愿。
第十八愿的功德、功能、力用,涵盖三藏十二部,涵盖十方三世佛,涵盖一切诸菩萨,涵盖八万诸圣教。尽十方三世之佛法僧三宝的所有功德,第十八愿无不具足、无有遗漏。
对净土宗和念佛人而言,第十八愿之重要价值,是根本性的,绝对性的,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有此愿则有净土宗,无此愿则无净土宗;依此愿则往生决定,不依此愿则往生不定。
第十八愿如此重要,则其解释必须正确、明白,不容丝毫错误、晦涩。
经文如果有佛的解释,且能让人一目了然、易持易记,所谓“以经解经”,以佛说解释佛说,则后人的解释可有可无,甚至不用后人画蛇添足、增加歧义。
《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正是在于解释第十八愿。净土宗祖师,上从龙树菩萨,下至道绰、善导,皆以下品下生解释第十八愿。在此探讨“下品下生之深义”时,正可以之阐释第十八愿之深广内涵。
记忆力好的人可以把第十八愿的愿文背下来,牢记在心中。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文吟咏久了,自然能够领悟到它的意义。请大家合掌,恭诵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首先,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发愿所说的“设我得佛”之佛,到底是怎样一尊佛,其佛心佛力的范围如何?
《大经》对阿弥陀佛没有极限的悲心愿力,已有扼要的说明,譬如: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
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平等觉经》(《大经》异译本)也说: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庄严经》(《大经》异译本)也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
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来会》(《大经》异译本)也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观经》也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以上诸文,在在表明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无有极限,即使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阿鼻地狱众生,阿弥陀佛也主动、平等地要加以救度,显示尽十方法界的所有众生无不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列。此等经文,给所有修行人、念佛人绝对的安心、无穷的希望。
然而,第十八愿最后有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但书(例外条款),若只粗看这两句,未融会其他经文,则很难令人不生疑惑,以为弥陀悲心虽广,然而不救逆谤众生。若作此解,则是根本性地误解了弥陀的悲愿,反而使自己真正陷入谤法的境地。
若以《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与第十八愿对照,以之解释第十八愿,则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当下活跃起来,让人豁然领解这两句愿文蕴含着阿弥陀佛的深慈大悲,蕴含着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细腻考虑。
由下品下生的经文可知,阿弥陀佛爱心无有极限,力量彻底绝对。
救度逆谤阐提这样的极恶罪人、极苦众生,必须有无限的爱心与绝对的力量。有爱无力,固不能救;有力无爱,也不会救。而由下品下生的经文,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救度了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的众生,正显示阿弥陀佛有此爱心、有此力量,而且爱心无限、力量绝对。
《悲华经》说娑婆世界的众生: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
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众生,断诸善根,
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
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娑婆世界的浊恶众生被千佛所舍弃,意味着被十方诸佛所舍弃。
若论诸佛,都具大慈大悲,以广发四弘誓愿为本质方能成佛,绝对不可能舍弃众生;这里所说的舍弃,意指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厚重,罪障甚深,深到诸佛不能救,只好暂舍,而非永舍;一旦诸佛有力能救时,自然前来救度。
然而,显示此时此地我等娑婆浊恶众生之唯一救主,除了弥陀一佛,别无二佛三佛。此正彰显弥陀佛心佛力,能救逆谤阐提。
阿弥陀佛有救度逆谤阐提的悲心与愿力,故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以佛愿力,
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第十八愿显示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即是一切、所有之意,泛指除佛以外的九法界圣凡善恶众生。
此“十方众生”之语,第十八愿成就文(《大经》下卷初)亦解释为“诸有众生”。若以“诸有众生”而言,则是唯指三界六道之善恶凡夫,非指三界外之圣 人。“诸有”即是“种种有”,是指“二十五有”。《法华文句》言:“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处也。生死轮回之迷界众生,分为二十五种。有因必有果,因果不 亡,故称为有。”即是二十五种三界六道的善恶凡夫,包含:四恶趣、四洲、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净居天。
由上可知,“十方众生”有二意:
一、“一切”:彰显第十八愿所要救度的机类(对象)是五乘九法界的众生,亦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包含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中说: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
致使五乘齐入。
故第十八愿之念佛一门,是“五乘齐入”的门户。
二、“诸有”:彰显“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根本上是为救度善恶凡夫,而同时又兼为声闻、缘觉、菩萨)之教。“诸有众生”一语,所指的主要是凡夫,而非圣人,所以此语突显出“凡夫为本”之意。
由上可知,“十方众生”是“五乘齐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意。
而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中之极,即是逆谤、阐提的众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证,明知弥陀的救度包括一生造恶的根机,且极恶如逆谤阐提的众生,亦加以救度:这给一切善恶凡夫无尽的安慰。
因为,逆谤阐提都能蒙佛救度、脱离阿鼻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则有何人不能往生?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分!
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如果不加以甄别、显明,则不知弥陀的大悲救度有没有包括我,不知我往生有没有分。所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关系到净土宗 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视,不可不加以明确判定,否则净土宗普度万机、易行安乐的特色就不能彰显,我等浊恶凡夫的解脱就没有门路,而佛教大慈大悲、 拔苦与乐的精神也荡然无存。
净土宗祖师道绰大师也根据下品下生的经文解释第十八愿而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文亦名“本愿取意文”,是道绰大师的“本愿释”,也是本愿释中的楷模,非常重要,念佛之人应尽可能背诵在心,领解其义。
道绰大师根据下品下生的佛说意涵,解释“十方众生”而言“纵令一生造恶”。此之解释,犹如平地一声雷,撼动人心;犹如长夜一道光,划破无明,令人兴 奋,令人欢喜,令人踊跃,令人赞叹,令人仰天欢呼:“我已得救!我已得救!”正如《法华经》所言:“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纵令一生造恶”之六字,“第十八愿”虽无其文,而有其义。因为愿文的“十方众生”之语,粗看不知何等众生,道绰大师透过《观经》,深知其义而言 “纵令一生造恶”。因为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众生”中有凡有圣,以凡为本,圣人为 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机为本,善机为旁;恶人之中,平生之机尚有遇法得救之缘,唯独临终之机,已无其他方便,若无弥陀愿力之救度,将见直入地狱!所以 弥陀大悲,特怜“临终恶机”、无他方便之辈,故言“临命终时”。同时以“纵令”二字包含“一生行善”之机,如是则所有一切众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机,下 至下下品之五逆恶机,皆不漏于弥陀救度。
若无道绰大师的取意之文,则弥陀悲愿有隐而不彰之憾,而造恶之机亦无“回心皆往”之道;今道绰大师为天下后世彰显弥陀愿王万机不漏、平等普济的本愿深义,令人感戴。
又,“乃至十念”,时人多解释为“观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易的本怀,违背了弥陀五劫思维的本愿。道绰大师纠正之,而解释为“十念相续, 称我名字”,以“称”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经意由之而始显明;到了善导大师,则直以“下至十声,称我名号”取意之。师资之释,可谓通彻 佛意,朗照古今。
短命、临终十声称名之机既能往生,则长命、平生相续念佛之机往生更能决定。
又,地狱相现、必堕无间之临终恶机的十念往生,非此恶机本身之力(此恶机一生只知造恶,不知修行),乃是弥陀之功德力用显示于临终恶机之上,此恶机即以十念流露其回心归命、殷切望救之心。
当然,假若命促一息,来不及十念,则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也解释说: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因为往生之功在弥陀巍巍的本愿力,不在浊恶不善的凡夫身,故不问善机恶机、平生临终,但念佛名,皆得往生。
不只道绰大师以“纵令一生造恶、临终十念”解释“十方众生、乃至十念”,素有八宗共祖之尊号的龙树菩萨,也在其净土宗大著《易行品》中解释阿弥陀佛根本大愿之第十八愿而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文是龙树菩萨有名的“本愿取意文”,亦即龙树菩萨“本愿释”。
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龙树菩萨解释为“若人”,显示人道之人;既是人道之人,即是涵盖善人、恶人,平生、临终。
“乃至十念”之“念”,龙树菩萨解释为“称名”。
“欲生我国”,龙树菩萨解释为“自归”。
以“称名自归”显示“念我”,此“念我”即是“信受弥陀救度”之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龙树菩萨解释为“即入必定”,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之故。
由龙树菩萨之“本愿释”便知:不论何人,但能“称名自归”,则“即入必定”,亦即当下已得必定往生的身份,已获不退转的菩萨果位。
此龙树菩萨“本愿释”,亦是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特色的理论根据之一。
所谓“大道至简”,净土宗方法简易轻松,只要“称名自归”,而效果立即且超绝——“即入必定”。故在此之前,龙树菩萨即以偈颂宣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龙树菩萨形容净土宗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则乐”。可知,净土宗是易行、安乐的法门,也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殊胜法门。
第十八愿愿文之中的: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这三句十二个字,也是净土宗的基柱之一,其重要可知;尤其“乃至十念”四个字,是往生的正定业,对念佛往生人绝对重要,因此对这四个字的解释,必须正确,不容丝毫的错解。下品下生的经文对“乃至十念”有如下的解释: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上下二文一比对,岂不是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口业的称念,而且是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佛名,不是称念其他的诸佛菩萨。
文字两两对照几乎一致,内容也彼此相吻合。
隋朝以来,有些大德依自宗教理解释净土宗,解释第十八愿,则难免偏离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也错解了第十八愿的真正意涵。
譬如有人引用《阿含经》的“十念”来解释,哪十念呢?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 念身非常;十、念死。以这十种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很明显,这十种念与“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净土法门也没有关 系。所以,以《阿含经》的十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是彻彻底底错误的。
另外,也有人引用《弥勒菩萨所问经》的十种慈悲心来解释“乃至十念”,那也是错误的,与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为什么他们的解释会不正确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用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净土教义。净土宗的教义,唯有以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真正的意涵才能显 示出来,如果以他宗的经典、教理来解释净土宗的教义,那一定会偏差,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念佛人就无法正确理解弥陀愿力慈悲的救度,失去往 生成佛的真实大利。
现在我们以净土宗的经论来解释净土宗的经文,用经文来对照经文,比如刚才所说的下品下生经文所讲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来看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当下就一目了然:这里所讲的“十念”就是十声南无阿弥陀佛,是指口业的称名念佛。
净土宗念佛,除了不是其他的十种念之外,也不是四种念佛当中的其他三种念佛。四种念佛是指: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称名念佛。净土宗所讲的是称名念佛。
为什么弥陀的救度是要众生称名念佛呢?因为如果是其他三种念佛,不只下品下生的根机做不到,我们也做不到。而弥陀大慈大悲,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苦恼 众生都能够在今生今世,乃至现在就往生有分、往生一定,都能够安心欢喜地安住在念佛当中,而不会有所退转或改变。也就是要让我们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是容易 的,连我们这样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愚人、罪人也有分,而且今世、现在就能够确定往生有分了。
如果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不是“称名念佛”,而是《阿含经》所讲的十念,或是《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讲的十种慈悲心的话,那我们在场绝大部分人—— 包括我就往生无分了。这样,这个法门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净土宗就成为自力修行的法门,而不是佛力救度的法门;阿弥陀佛也不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他的爱 心有限,力量不够,因为他不能救度我们,他所救度的是能做到《阿含经》所讲的十念的人,或者是能做到《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讲的十种慈悲心的人。
同理,如果十念念佛不是称名念佛,而是实相念佛或观想、观像念佛的话,我们同样也不能往生,因为这些我们也做不来。如果是那样的话,也不能显现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
“乃至十念”唯有是称名念佛,才能显出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能够救度我们,令我们往生有分。即使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罪业深重的凡夫,也能口称佛名而往生,何况我们,何况十方所有一切圣凡、善恶众生,怎么会不往生呢!
“乃至十念”的“念”,龙树菩萨以《观经》及《小经》之意解释为“称名”“执持称名号”,而净土宗另一位祖师昙鸾大师在其《往生论注》最后之结论,也简明扼要地解释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说明依靠弥陀愿力,乃至十念地称名念佛,便容易往生;之所以称名念佛容易往生,在于完全依靠弥陀愿力。
此“本愿称名”之净土宗根本义,到了素有“弥陀化身”之称的善导大师,更是淋漓尽致地加以发挥,此若阅读《善导大师全集》,便可一目了然。
所以,下品下生的这段经文——“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对净土宗以及我们念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说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往生的根据、往生的保证。
在此略举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之文十二则如下: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
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佛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尽得往生。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法照大师也解释说: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
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
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
西方进道胜娑婆,缘无五欲及邪魔;
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满数”之意,就是念念当中都圆满了消除生死之罪的功德,念念当中都圆满了能够往生的功德,这叫“满数”。十念既然是满数的话(就是说以一种表法来 代表满数),如果念不到十声,只念了九声就断气了,那他能不能往生呢?也照样往生,阿弥陀佛也照样救度他;如果只念了五声就断气了,也照样能往生;只念了 三声、一声,甚至想要念出声,嘴巴僵硬了念不出来,就在心中念;甚至心中念不出来,只是一个想被救的念头,也照样往生。像《观经》下品上生就是念了一声佛 号,下品中生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慈悲救度,想念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都往生了。
因为临终人这个时候心中慌乱恐惧,不可能去数他念佛念到第几声了,所以这里“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说“具足乃至十 念”。念不到十声,只念到九声、八声也算;时间延长的话,念十几声、几十声也算。所以,这“十念”就是满数,也就是“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圆 满往生功德”的意思,一念十念,百千万念,也都是念念灭生死罪、念念功德圆满,也都叫作“乃至十念”。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上卷之末“八番问答”中说: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不必须知头数也。
就是说,下品下生临终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显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由下品下生的十念往生及祖师的解释,彰显出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十念”,也是满数之意,亦即生命延长或平生之机,则自然尽一辈子念佛,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如此则往生之业因成办,因为必定往生之故。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下品上生是只念了一声佛号就当下命终往生的,下品中生是想念佛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命终往生的,下品下生的经文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令声不绝就是 一声接一声地相续称名,显示这个人还没有立即命终,他的寿命还能够念十声佛号,所以他就念了十声,如果来不及,当然也就九声、八声、三声、一声;如果寿命 更长,也就十一声、十二声……一天、两天、七天,相续地念下去。
下品上生让我们知道,一声称名决定往生;下品中生让我们知道,之所以一声称名决定往生,在于名号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或许有人误解,以为只念一声,有了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就知道是尽形寿一生相续地念佛。法然上人说:“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下品下生之罪人,临终命促之时才幸遇唯一能够使其获救的念佛法门,随其临终时间之长短而相续念佛,直到命终而往生。因其生命只在十念之间,故言十 念;若其生命延长,则念佛亦必随之延长。由此可知本愿文之“乃至十念”之“乃至”有二意:一、乃至平生之机,则上尽一形之念佛;二、乃至临终之机,则下至 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简言之,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是故善导大师《本愿释》之文常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以上之文,皆在解释“乃至十念”之意。
“乃至十念”对念佛人而言,至简单,至容易,至轻松,并非杂行、难行、苦行,且只念一佛之名,非千佛万佛,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万行,似乎看不出有何功 德;即使有其功德,功德亦应不大,何以便能了脱生死,往生成佛?正由于念佛不靠能念之人的功德,而是靠所念之弥陀佛名的功德。弥陀本身有广救众生之深重弘 誓、悲心愿力,而弥陀佛名亦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无上功德,致使凡夫只要称念即得往生。
所以,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如果平生只要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从今以后就不再念佛了,能往生吗?不能往生;如果说“只要十声,多念 没有用,少念了不能往生”,这样对吗?也不对。这里的“乃至十念”,是乃至临终的人,他只有念十声的时间,念了十声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以此来显示乃至我们 寿命延长的人,还有今天一天,那我们这一天就专称弥陀佛名;还有两天,还有七天,或者还有七年,那么我们就尽一辈子专称弥陀佛名:有这一层含义。
所以善导大师于《观经疏?散善义》中说: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又于《往生礼赞》中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下品下生经文谈到念佛的“念”,有五个地方、六个“念”,前面三个地方三个“念”是讲意业——心中忆念、思维;后面两个地方、三个“念”是讲口业——用嘴巴称念。
下品下生的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乱和恐惧。这个时候,要他回头去行善积德,去学佛修行,拜忏、诵经、打坐……这 些在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同时,以他的心境来讲,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思维阿弥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也就是救度的内容),也不可能以悠闲的心来忆念阿弥 陀佛的名号。只能像什么呢?在危急的时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随着这个声音,当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当下莲 花现前,当下往生极乐。
一开始善知识要他心中思维、忆念弥陀的功德名号,可是他心中慌乱,无法忆念,善知识立刻改一个方法,要他张开嘴巴称名念佛,结果在他念念称名当中, 地狱之火灭了,阎罗王派来的鬼卒离开了,阿弥陀佛的莲花出现了,他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岂不是显示“心念难于口称,口称胜过心念”!净土宗“易行道” 这种“易”的特色,从下品下生的经文中彻底地展现了出来。
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胜的,就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胜过心念的念佛,因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称念佛能够普遍;心念的念佛,于临终的慌乱和恐惧中难以提起,而口称的念佛却能让他声声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如果念佛的“念”是指心中思维或者观想的话,此刻他心中只有慌乱、恐惧、痛苦,怎么有办法在心中思维、忆念佛的功德或佛的境界、佛的相好呢?他念不 来啊!如果要求思维或观想才能往生,那这个下品下生的人能往生吗?一定不能往生;可是如果让他只要口中喊出这句弥陀名号,那他就做得到了,这岂不是显示净 土宗称名念佛的容易与殊胜吗!
称名念佛,即使是鹦鹉也会念,它会跟着人的声音而念佛,念习惯了,死的时候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如果要这只鹦鹉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功德,它能吗?不能。
再者,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我们教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会跟念。世事无常,如果这个小孩在某种因缘下即将去世,我们为他念阿弥陀佛,他也跟着我们念阿 弥陀佛,或者耳朵听阿弥陀佛,当下这个小孩也能够往生。如果要这个小孩用心去思维这句名号,或者观想佛的境界,那这个小孩做得到吗?做不到啊!
小孩做不到,大人应该做得到吧?也可能做不到。就像有的老人家,没有文化、不识字,脑筋也钝了,让这个根机很低下、很钝的人用心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威 神功德,思维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或者用心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做得来吗?他做不来啊,可是如果跟他说“你只要张开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念佛 了”,这样他就做得到。
当然,我们念佛,不是说只可以用嘴巴念、心中不能念,不是的!是因为那个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机,而且已经临命终了;如果是我们,平常可以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为心中默念。
念佛有四种: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大声念就像刚刚我们念的那样,声音很大,外面都听得到;小声念是小小声音,我们佛堂听得到,外面听不到;金刚念就是嘴巴动,但没有声音,自己知道、别人也看得到,但是听不到声音;默念就是没有动嘴巴,只在心中无声地念。
在这四种念佛当中,以金刚念最为轻松、不费力,也最能绵密,如细水长流。但是法无定法,在这里共修的时候,大家都虔诚、恭敬、尽情地出声念佛;有的 人大声念累了,可以转为小声念,甚至喉咙沙哑了,就可以改为金刚念。早上起来静坐念佛的时候,只要心中默念就好,也不用张开嘴巴;躺着准备休息时,也是心 中默念就好,轻松地念,自然地就这样睡着了。
所谓忆佛念佛,是口称、默念都不离弥陀名号、弥陀救度。
但这当中,以称名为主。像鹦鹉不知其义,幼儿不知其义,愚钝者不知其义,临终者不知其义,但只出声念佛,即能消灾、增福、延寿、往生,这全凭口称,若心念则无此方便。
所以,法无定法,不能执定某一个样式,只是说比较来讲,金刚念较能二六时中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绵绵密密,细水长流,不妨碍人家,自己也不会累。
下品下生的经文并没有说到“信”,也没有说到“愿”,只说到称名之“行”。与心相关的,只有“如是至心”的“至心”两个字;接下来说“令声不绝”, 显示所谓的至心,就是相续称名。从这点来看,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在于彰显第十八愿所讲的“信乐”和“欲生”——“信”和“愿”都归于“乃至十念”的专称弥陀 佛名之行。
下品下生的众生之所以能够“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进而脱离地狱、往生极乐,凭靠的是什么?经文说“称佛名故”。由于“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因此 无所谓信,无所谓愿,显示若信若愿,皆归称名,“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信者信此,愿者愿此。亦即信者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愿者愿往生而“称名以往 生”。由下品下生之涵意,便知第十八愿之信与愿,皆归“乃至十念”之行,亦知信与愿皆是称名之前方便。因此,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有时略去 信,有时略去愿,有时信愿皆略,而唯标专称佛名。如此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俯拾皆是,略举数则如下: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
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
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定散文中,
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观经疏》)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疏》)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观经疏》)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观经疏》)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观经疏》)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
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何故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略去信与愿?一言以蔽之,不外于简明扼要地彰显本愿之意,因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昧为明,以期不论何人一看就 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既免杂义多歧,亦免旁生拟议。使善人往生,恶人也往生;平生能往生,临终也能往生;有智能往生,无智也能往生;大人能往生,小孩 也能往生;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往生,蜎飞蠕动之物类也能往生。如《观经》《庄严经》《大阿弥陀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
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
皆令来生我国。
《法然上人全集》有一段问答,正为显明此意,其中《净土随闻记》记载:
或人问曰:
“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法然)答曰:
“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则自然具足三心。
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为什么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往往略去信愿?有什么经典为证?
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重要依据。因为第十八愿虽然讲信乐,讲愿生,可是有的人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他理解不来,信不来,甚至一些小孩子,或者像鹦鹉, 它也无所谓信,也无所谓愿,可是它在念佛当中也可以往生。这就显示:只要我们此后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有弥陀的佛力、愿力牵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 《大经》所言“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只要我们不跟阿弥陀佛拉锯——什么叫跟阿弥陀佛拉锯呢?“哎呀!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这个娑婆世 界还有我所爱的丈夫跟儿孙”,或者“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因为这个世间有我的冤家债主,我的丈夫他一生对我不好,虐待我,他欠我很多,我要 看到他凄惨的下场,我再去往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阿弥陀佛就无可奈何,只好还在那里等了。
我们都是凡夫,还有贪瞋痴,仍然执著这个世间,即使再怎样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可是摆在眼前的,有可爱的孙子,有住得很习惯的环境,所以当 下就要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还会觉得舍不得。不过这个没有关系,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不是说现在就要往生,不是非得现在立刻往生不可,不是这样的。
人有生必有死。所谓“愿生心”,是现在存着愿生之心,那么当你的世缘将尽的时候,就不会执著这个地方,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尽管现在多少还会 执著,但这是自然的,与愿生心是不冲突的,凡夫嘛!可是真的到最后,生命已无法再保留,非死不可了,只能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极乐世界,不会选这里, 因为我们都是学佛念佛的人,学佛念佛的人最基本的就是相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相信死后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会随各自的业报流转,即使 再亲的人,也永远不能再相逢了。《大经》就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地藏经》也说: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我们现在就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临终二选一的时候,再怎样舍不得,也会坚定地选择极乐世界;也唯有选择极乐世界,才能真正地圆满我们最高之愿及所有 之愿。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我们就有神通了,十方法界来去一念间,就能够一刹那之间供养十方诸佛,当然也能够一刹那之间前往十方世界,去见见过去世 跟我们有恩义的六亲眷属,然后想尽办法的去救度他们。所以,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圆满我们最高之愿及所有之愿。
生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回避不了。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帝王将相也不例外。所以当生离死别来临时,不必惊慌,不要排拒,应该理智面对,坦然接受,这样才能不被执著及痛苦所困扰。
何况往生极乐世界即是至高无上的解脱,已是超凡入圣,而且速证涅槃。
若能如此存心,则人生的最后不但自己走得安详、潇洒,也能给亲朋好友带来安慰,同时也使他们建立念佛必生极乐的信心。
下品下生经文所讲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的“至心”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说很容易了解,就是“至诚恳切”的意思,没有其 他玄妙、高深的含义。至诚恳切的心我们能够流露出来。如果“至心”还有其他什么玄妙、高深含义的话,那我们就理解不来了;理解不来,就生不起那样的心。
何况这个临命终的人,他心识茫茫,六神无主,当下心中只有恐惧和慌乱,善知识对他讲的,他几乎理解不来,只是一心希望被救,所以,当善知识对他说 “你只要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他就跟着善知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他在喊佛、念佛当中,每一声 每一声都充满了至诚恳切,这就是“如是至心”的“至心”。
我们可以想象,如同一个沉浮在大海中的人,体力已经耗尽了,没有力气游泳了,当下在沉溺,在喝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了。这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境? 就是“望救”,希望当下能够被救。只要感觉有所依靠,他就会去抓。一根木棍也好,甚至一根稻草,他都想抓,都想依靠,看看能不能依靠这个浮到岸上。他的心 中只有慌乱、恐惧,所以,这里的“至心”并不是说静静地沉下心来好好地思维,息心静虑,或者行气运心——都不可能了。所以,善知识告诉他说,你只要发出 “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就可以了,当下就能被救。他便全身心地投靠这句名号——刚好,这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的“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解救他,离开六道, 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这里的“至心”就是“恳切”的意思。
由这里的“至心”来看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至心”,也一样是至诚恳切的意思。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呢?因为有的人解释第十八愿解释错了,偏离了净土宗的教义,把“至心”解释得很玄,很妙,很高深,很复杂,使得一般念佛的人无法掌 握要领,所以就开始恐慌、彷徨了,一边念佛,一边却想着“我虽然念佛了,可是我没有至心啊!怎么办?怎么办?”这岂不是把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变成了难行道? 所以这里的至心,道理很简单,就是至诚恳切之心。
这个五逆十恶的罪人,除了念佛以外,他有什么功德?他有什么修行?没有!他所靠的就是张开嘴巴跟随善知识一声一声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消除了 他的生死之罪。所以,显示在一声一声的称名念佛当中,每一句每一句都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也就是每一念、每一念都在灭除他的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八十亿劫”就是“生死罪”,“生死罪”就是“八十亿劫”。如果只是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断气了,也在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生命延长而百念、千念,也 是在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为什么名号有这样的功能呢?因为阿弥陀佛这一尊佛是为了救度我们众生,经过五劫的时间去发愿,规划了四十八愿的蓝图;为了成就四十八愿,又经过兆载 永劫的时间去修行,完成了四十八愿的内容,然后把他所累积的功德完全容纳在这句名号当中,使这句弥陀佛名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利益、殊胜微妙的无 上功德。任何人只要至诚恳切地称名念佛,念念之中都能消除我们无量无边的罪业,都能让我们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念念都能增长福德,念念都是往生的功德资 粮,都是往生的正因。所以,称念弥陀佛名决定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往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善导大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正觉”即是“成佛”,阿弥陀佛成了正觉,是成了怎样的一尊佛呢?
《大经》说: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
具足五劫,思维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四十八愿的完成,完成了三个实体:一、佛身,二、度生,三、净土。
一、“佛身”:完成了十方诸佛中堪称为佛王的佛。释迦牟尼佛在《大经》中赞叹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又在《大阿弥陀经》中极其崇仰地说: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
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阿弥陀佛,诸佛中之王也,
光明中之极尊也。
二、“度生”:完成了能救十方众生的力量。要救十方众生极不容易,因为圣人不需救度,需救度的是善恶凡夫;凡夫在六道中,来来去去、循环往复地轮回,无穷无尽,即使因善业广大、禅定功深而上生天界,天寿一尽,依然下堕,如佛在《涅槃经》中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
乃至非想非非想天,
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地藏经》也说: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
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正法念处经》也说: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若一旦堕落阿鼻地狱,则恐非千佛所能救。
千佛不能救度的极恶众生,阿弥陀佛能救吗?
虽然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时曾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
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然而那是因地所说,成佛之后是否兑现,是否有经典的理证与事证?此若以《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作为理证与事证,则是最为权威的证明。下品下生之众生 的被救,彰显了阿弥陀佛所成的正觉确实能救千佛所不能救的“逆谤阐提”的极恶极苦众生。所以,可说下品下生的经文不但在解说第十八愿,也在为第十八愿放 光;同时,也是阿弥陀佛在下品下生放光,而且光芒万丈——何止光芒万丈,根本无法想象,如《大经》说:
日月摩尼,珠光焰耀,
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又如《小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此光明有何目的?有何功能?有何作用?
《观经》如是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综合《小经》与《观经》之文而解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如善导大师所释,此光明唯观念佛众生,唯照念佛众生,唯摄念佛众生;不摄非念佛众生。
是知:弥陀光明与念佛众生,念佛众生与弥陀光明,彼此一体,相融相即,不相舍离。
三、“净土”:完成了极乐净土。此净土,佛在《大经》中赞叹说:
其佛国土,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任何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众生,一旦往生此净土,都是阿鞞跋致,都是一生补处。
如《小经》说: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又如《大经》说: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又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
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又说: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
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阿弥陀佛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誓欲广救十方罪苦众生,包含阿鼻地狱众生,故言: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然而在其根本愿——第十八愿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八字“抑止”之文。“逆谤”正是阿鼻地狱的众生,愿文与愿心似乎互相矛盾。究竟真意如何?必须融会其他经文,以及祖师解释,否则依文解义,不免三世佛冤。
首先,从《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明示逆谤的阿鼻众生仰蒙弥陀的救度,符合阿弥陀佛“度尽阿鼻苦众生”的悲愿。若如此,则“唯除逆谤”之愿文,必另有所指,且含义殷重,否则这么重要的本愿文,不会有此八字。
若合会祖师的解释,则知“唯除五逆”的经文,含义很深,阿弥陀佛的用心,亲切至极。
“唯除逆谤”有何深意?举出四点,略作阐释。
一、显方便抑止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逆谤除取问答”言:
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
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
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
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
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
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
此就未造业而解也;
若造,还摄得生。
善导大师此文有二意:
(一)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谤法,乃因此二罪,是一切罪中至极重罪,众生若造,直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多劫之间不能出离,是故弥陀为防众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约“未造抑止”。
(二)已造摄取,大悲普救故:然弥陀本意,为救十方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说“唯除”者,一为警诫之,二为使其回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见其流转,而令其回心念佛以救度之。犹如下品下生之机,已造五逆,不忍见其流转,令其回心念佛而摄取,此约“已造摄取”。
第十八愿之“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诫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回心而救度之,所谓“若造,还摄得生”。
由善导大师之文可以知道,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来讲的,抑止的最终目的不在抑止,而是为了摄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并不是永远地抑止。
因此,不论就摄取——救度这边来讲,或者就抑止——警诫这边来讲,都在彰显阿弥陀佛救度十方罪苦众生的大悲愿力。
二、显众生根机
抑止之文,亦在彰显“十方众生”之属性。
愿文虽说“十方众生”,未详凡圣善恶,因有“唯除逆谤”之言,故知“十方众生”之中,以“凡夫为本”(圣凡相对)。凡夫造罪,需要被救;圣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言: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凡夫之中,有善有恶,而以“恶人为先”(善恶相对)。善人尚有得度机缘,唯有极恶之人无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将直堕阿鼻。《观经疏?玄义分》言:
诸佛大悲于苦者,
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可知: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
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
若见此文,如睹故亲,倍觉亲切,感动涕零。
狱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诸佛之中,唯有弥陀,
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救度恶机;
如我愚恶,若无本愿,何法可修?
必堕无间,求出何期?
三、显无一遗漏
举下摄上,举恶摄善,十方众生,无一遗漏。
不论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启发,众生信心。
可知:抑止门置于第十八愿者,意在显明“佛愍恶机”之大悲,同时显示本愿所被机类之普遍性与救度众生之决定性,无一遗漏,无一不生,以此启发一切人“往生决定”之信心。
善导大师《法事赞》“逆谤往生”之文: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大师《般舟赞》“利剑名号”之偈: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
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必得往生。
以上法语,显示“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愿文,在于彰显弥陀悲愿彻底无遗,任何众生都要救度,无一遗漏,乃至逆谤阐提亦不例外。
四、显诫恶劝善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恶五痛五烧”。
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抑止杀父杀母,即是劝勉孝顺,而“孝为百行之基”,百般伦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佛喜正与善,而怜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然特怜残障之儿。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是故,应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语(《法然上人全集》第285、594、595页):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
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
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
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
虽平等慈爱,
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
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
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
父母欢喜乎?
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
佛亦如是。
下品下生的众生是一个恶人,而且是一个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恶人,他一生没有行善积德,也没有皈依,也没有吃素,大概连寺院都没去拜过。 他在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燃烧过来了,阎罗王所派的鬼卒就要来锁拿他了,可是就在他念念念佛当中,地狱之火化为金莲花,这个人立刻脱离地狱果报,并且 往生净土成佛。
下品下生的经文透露出阿弥陀佛无限的慈悲、绝对的大爱、彻底的救度。像这样的恶人,阿弥陀佛都会救他,何况其他众生,何况我们在座各位,一生奉公守法,为世良民,虽有烦恼罪业,还不至于十恶、五逆、谤法、“具诸不善”,他能往生,我们怎么不能往生?
这叫“举恶摄善”(“摄”是包含之意),举一个极恶的人念佛往生的例子,以包含善人,乃至所有众生,无不在救度之列。因此,善导大师说: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又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说: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所以,这段经文给我们的启发非常彻底,可以说是给我们大安心、大满足,给所有修行人最后的希望!
但是,这并不是暗示我们可以造恶。为什么?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看到行善积德的人就加以赞美、赞叹,看到为非作歹的人都加以规诫、劝导,之所以连恶人也要救,并不是因为作恶才救他,而是因为悲悯才救他。
佛是怨亲平等、自他一体的,所谓“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对众生都是无我的,他只是一心要 救度众生,并没有去分别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善人还是罪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是男众还是女众、是年轻还是年老。就好像一颗万灵仙丹,不管你是出家人、在 家人,会修行、不会修行,心清净、不清净,不管谁吃下去,这颗灵药自自然然就会产生药效,任何疑难杂症都会药到病除。不管是懂得药效还是不懂得药效,甚至 被强迫吃下,通通会天性自然地、任运自然地产生药效。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天性自然、没有分别心的,如同这颗灵药一般,你只要吃下去,不管是谁,都能平等地在每个人身上产生功效。
世间虽有所谓灵药,但却有可能因为某个人的业障特别深重,所以吃下去却不灵。但是阿弥陀佛的这颗是阿伽陀药,是万病总治,是无有障碍的,没有吃下去不灵的。连下品下生的根机都能够很明显地产生效果,何况其他人呢!
以此就可知道,我们只要真的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都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对不对?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啊!如果大家不敢答应的话,等同拿一 把刀插在阿弥陀佛的心上。为什么呢?救我们到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誓愿啊!他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好,那阿弥陀佛成正觉了没?(莲友答:成了。)那 我们能不能往生啊?(莲友答:能。)如果说我们念佛不能往生,那等于认为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等于我们还在怀疑阿弥陀佛:“哎呀!我这样念不晓得能不能往 生,我烦恼重啊,业障深啊,我妄想杂念特别多!这样念佛不晓得能不能往生,不念佛还好,一念起佛来东想西想,像这样能往生吗?又没有功夫成片、梦寐一如, 又没有获得清净心,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如果这样想,就是误解了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知道每个人的根机各不一样,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所以念佛的时间就比较多,因为他没有家累,没有后顾之忧,念起佛来或许心比较清净;在家 众大多从事士农工商,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遇到金融风暴,又负债累累,念起佛来难免三心二意、东想西想的。这一切,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就说:“你们 就以各自的根机专称弥陀佛名,时间一到(临命终),我就会率领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浩浩荡荡来迎接你到极乐世界;时间若还没到,我会以光明照耀 你,保护你,跟随你,我就住在你的顶上,与你同在。”这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怎么算是阿弥陀佛呢?如果不能让我们往生,他连成佛的资格都没 有了,岂能有阿弥陀佛出现呢?不可能。
所以,这下品下生的经文,让我们满心安慰啊!幸运啊!幸福啊!
一个修行人,在深山闭关修行,可是越修越苦恼,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天一天加深,这样怎么能解脱生死轮回呢?最后他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看到 了下品下生的经文,晓得自己往生有分,解脱有望,于是,黑暗的深渊出现一片光明。为什么?有希望了,有安慰了,他晓得自己能够获救了!
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他的后果会怎么样?苦苦恼恼而终,然后还是继续轮回无尽,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其实我们都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凡夫,阿赖耶识中都藏有下下品的种子,只是尚未起现行。若是轮回未出,则在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的无尽轮回当中,难免会有某一生某一世下下品的种子起现行而五逆十恶、谤法阐提。
因此,轮回不出,难免堕落,危险之至,恐怖之极,所以要把握此生,脱出轮回。一念通三世,如果设想自己就是下下品的根机,就会彻底放下、通身倒靠,没有第二条路。
请问大家:下品下生的人,有没有第二条路?(莲友答:没有。)那如果是善人的话,他有没有第二条路?恐怕他会误以为有第二条路。因为他认为还不至于堕落地狱,下辈子可能还会当人,还会生天。如果抱着这种观念,那就危险了。
如果了解我们都是下下品的罪人、恶人,心就会谦卑、柔和,“我哪有资格跟人家不平不满、跟人家计较呢?他是下下品的罪人,我也是,我们是一丘之貉,那就要互相同情、怜悯,彼此接纳、包容”。
这个下品下生的人,他是到临终的时候才念佛。他念了几声佛?才念了十声而已。他都能被救了,何况我们现在(平生)就已经在“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了,而且永不改变,这样怎么可能不被救呢?
譬如说,从南方搭两点的火车前往北京,有一个人是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才背着很重的包袱急急忙忙赶到火车站,在最后一秒跳上车,虽然这样,也能到北 京,对不对?只不过很危险。而我们是悠悠闲闲地提前就坐在火车上了,这样更能安全平稳地到达北京,是不是?所以这里就说“显临终念佛尚救,何况平生念 佛?”亦即“举临终摄平生”。
有些缺乏教理基础的念佛人,虽然专修念佛,但心中忐忑不安,忧虑临命终病苦缠身,念不出佛,甚至昏迷,不知念佛,乃至突然遭遇空难、海难、车难等灾变,未能念佛而当下去世,不知能否往生——这是不必要的。
有这样的忧虑,显示他对净土宗的教证、理证、事证还没有基本性的认知。
《小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合此二文而解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又说: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又说:
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
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故名“增上缘”也。
道绰大师也说: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以上经释之理证,说明念佛人现生已在弥陀光明保护当中,直到临终阿弥陀佛现身迎接,往生极乐;即使昏迷,也不能障碍阿弥陀佛来迎救度。亦知:念佛自然能够消灾免难,逢凶化吉。
所以,念佛人只要信任弥陀救度,平生安心念佛,则一切自有弥陀的安排,临终自有弥陀的迎接,毋庸怀疑,毋庸忧虑。
阿弥陀佛说:“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故知净土宗是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满足、给人希望的法门,念佛而心中还有不安,便是不知净土宗。
“只要念佛,必得往生”的事例,古来甚多,《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记》《念佛感应录》都有记载,披寻便知。
念佛人若能涉猎有关教证、理证、事证,则疑心的乌云自然消散,信心的光辉时常朗照。
这个下品下生的人,顶多就念十声佛而已。他念十声也能往生,何况我们自从念佛以来,何止十声?他临终少念都能往生,何况我们平生多念,念念不舍,相续不断,怎能不往生?善导大师说:
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不过,念佛往生不是以数目多少来决定的,不管念多念少,不管罪业是深是浅,不管功夫是高是低,不管杂念是多是少,不管清净心是有是无,完全都是靠阿 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完全都是靠这句名号的光明威神功德力,使我们念念都是往生的正因,念念都具备往生的功德资粮。因此,不论根机上下、罪福大小、功夫 有无,只要专念佛名,临命终时,佛圣自然不请自来,迎接往生。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
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有人教理基础不够,以为虽然平生多念、念念不舍,但依然烦恼炽盛、业障深重、妄想纷飞、杂念丛生,没有清净心,没有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恐怕难得往生。有这样的观念,就是不知净土宗的教理,不知弥陀的慈悲。
如果能够熏习善导大师一系的净土教义,所有这些疑问必能烟消云散而信日朗天。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四十八愿殷勤唤,乘佛愿力往西方;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下品下生的经文显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恶人、临终、十念而往生,来反显善人、平生、多念更能往生。
下品下生之人,论他的根机,是个恶人,不是善人;论他念佛的时节,是临终才开始念佛,不像我们现在就开始念佛;论他所念的数目,顶多就是十句,可是 我们从现在就“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一生所念的佛号何止十句,百千万亿都有了。那么,像这样的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往生,何况是善人、平生、多 念呢?
如果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以善人、平生、多念为标准的话,那我们能往生吗?不能。就“善人”而言,谁敢说自己是善人?就“平生”而言,到底是从什么 时候算起?以几岁为标准?就“多念”而言,到底是以多大的数目为标准?如果我们念不到那个数目,岂不是不能往生了?所以,阿弥陀佛的标准是以下品下生的恶 人、临终、十念算起的,意思就是:标准很低,几乎没有门槛,所有的人都能够念佛,所有的人都能够被救,所有的人都能够往生,没有一个众生是会被舍弃的。所 以,任何人、任何时、任何处都有获救的希望。
如果没有下品下生经文彰显的话,我们对往生就没有信心,内心会怀疑:“像我这种罪人,念佛又没有达到某种功夫,恐怕没有达到阿弥陀佛的要求吧?”可 是由于有下品下生的经文,令我们内心感到安慰。因为我们即使有贪瞋痴,即使有恶念,但比之下品下生的人,多少善良一些。下品下生的众生也是弥陀所救度的对 象,而且阿弥陀佛绝对有能力救度他。这样的根机都能念佛往生,就表示我们也能念佛往生。
凡夫起心动念,不是善就是恶,而恶多善少。以大乘来说,起心动念就犯戒了——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有没有犯过错?有没有杀生、害命、吃肉?有没有欠钱 借物不还,或未经同意而取用?有没有做生意抬高价?这样都算是杀生、偷盗。有没有起念邪淫过?有没有妄语过?有没有说人家的是非?所以,我们都是恶多善少 的人。
人生在世,有善多恶少,有恶多善少,有善恶俱多,有善恶俱少,有唯恶无善,但没有人是唯善无恶的,除非是阿罗汉。
我们都是凡夫,都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再怎么样都有恶念,都会做坏事。但是不管恶多善少、善多恶少、是善是恶,只要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人人都能够往生。
善导大师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以佛愿力,
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所以,由下品下生恶人、临终、十念的往生,才显示任何众生念佛都能往生。
下品下生的人,临终的时候心中恐惧、慌乱,这时旁边的善知识为他开示说:“某某人哪!你就跟着我的声音一起念佛。”是别人在旁边念给他听、给他依 靠。可以说他是靠别人扶着他走路,他自己是没办法平稳地一步一步走路的。他这样都能往生,何况我们从现在开始,发自内心地、真切地念佛,誓毕此生,无有退 转,唯以净土为期,哪有不往生的呢?
有一句话说:
虽然终日彷徨,傍晚到达目的地,足矣!
意思是说,有一个人整天彷徨,找不到目标,找不到方法,可是就在太阳下山之前,他终于正确地找到目标,而且到达目的地了,这样可以说他就没有遗憾了,因为他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只是比较侥幸、危险。
以我们来说,不会像那个人一样终日彷徨、直到傍晚才侥幸到达目的地,我们是现在就已经锁定目标,而且终将到达目的地,对不对?因为我们是一个愿生弥 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虽然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虽然此生果报还没有尽,但已经不是六道轮 回的凡夫了。
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业成”——在我们平生、还没有临终之时,我们往生的业因已经圆满成就了;有了这个业因,自自然然就会获得往生成佛这个果,这叫作“平生业成”。
这样的特色,是净土宗特有的。如果靠自力修行,就没有这样的特色。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说:
圣众庄严:
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此文之意是,所谓极乐世界的圣众,包含两部分:
一是“现在彼众”,指现在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正在极乐世界里的众生。
二是“十方法界同生者”,也就是现在虽然还没有往生极乐,还在十方法界各自的国土,但他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因而必定获得往生。因此,从因说果,可谓念佛人已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已非娑婆世界的凡夫。
先往生极乐世界的是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之后陆续不断往生的十方法界众生,可谓恒河沙数。凡念佛往生者,都必成佛,而且现在都与观音、势至同俦,如《观经》“芬陀利华”之文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导大师解释说:
专念弥陀佛名。
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
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若念佛者:
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
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专念弥陀名者,
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又说: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此“芬陀利华”之文,在于彰显“念佛功能,超绝无比”,一切定散等诸善万行,皆所不及,不能为比。
此“芬陀利华”之文,也是“佛出世本怀文”。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一大事”莫过于成佛,而念佛即能往生成佛,故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之人。
诸花之中,莲花最胜;法界之中,佛最为胜,故《涅槃经》以“芬陀利华”比喻佛。而《观经》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人,以念佛人后生必定成佛之故,故预先以“芬陀利华”比喻之。
《大经》亦以莲花赞叹极乐世界之菩萨而言:
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
因地果地,虽有不同,比喻皆同,以必往生、必成佛故。
此文也是世尊对念佛人的授记,授记其必定往生,必定成佛;现在与二圣同俦,当来往生极乐净土坐道场而成佛。
若非念佛者,则非“芬陀利华”,非观音、势至为其胜友,非坐道场,生诸佛家;亦非可获现当二益。
故“芬陀利华”之文,彰显净土宗之念佛法门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法门,是“现当二益”的法门。
一般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这个五逆十恶的人临终能遇到善知识,只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就脱离地狱之苦,乃至脱离永世的轮回,获得往生成佛,是因为他宿善深厚;我们现在念佛,恐怕宿善不如他,所以他能往生,我们不一定能往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大家想想看,这个人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他往生了,如此说他宿善深,那我们现在就遇到了,怎会是宿善浅呢?他平生作恶多端,而我们现在就已经学佛念佛,已经随缘随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说他宿善深而我们宿善浅,是不合逻辑的。
这样的见解就是恶见,不是正知正见。
有一句话说“恶见妨解脱”,不正确的见解会妨碍一个人解脱生死轮回,所以观念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净土宗必须建立纯正的净土宗知见,才不会被人惑乱,甚而退转,改变信仰,丧失往生成佛的大利。
《庄严经》言: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
《大经》言: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善导大师说:
若人闻说净土法门,
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
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
今得重闻,即生欢喜。
以上法语,显示平生遇到净土法门、信受欢喜、念念相续、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的念佛人,才是真正宿世善根深厚的人,才是真正具足福德智慧的人,才是真正获得大利无上功德的人。
一个原本必定要堕落地狱、其他任何法门都无法解救的人,因为临终称念弥陀佛名的缘故,就能不堕地狱;而平生没有发愿念佛,本来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 人,也因为临终称念弥陀佛名的缘故,最后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显示:净土法门,只要回心念佛,没有一个众生是不能被救的。原来必堕地狱,结果却必生极乐。 必堕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则何人不能往生?一切众生皆得往生,无有遗余。这是其他任何法门所没有的。如果不是净土宗称名念佛的话,这个人必定堕落地 狱。
如第十二点曾经说过,“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危险之至,恐怖之极”。在此举出十几条法语,与大家共勉。
《法华经》言: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不管何界,仍在轮回,即使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纯乐无苦,寿命长远,多至八万四千大劫,然天人命终,还堕三途,乃至地狱。
如《涅槃经》言: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
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地藏经》言: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
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正法念处经》言: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是故,昙鸾大师说:
人天诸善,人天果报,
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三界是颠倒相、虚伪相、
污染相、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
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善导大师说: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
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莲池大师说: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
又不求生净土,
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
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
截流大师说:
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
泛修诸善,
名为第三世怨。
印光大师说: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
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
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又说: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
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又说:
修行用功,原为了生死。
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
努力今生,以了生死。
昙鸾大师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以偈总结:
修行原为了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大;
欲了生死唯念佛,念佛必得生极乐。
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够往生了,哪有不能念佛往生的人呢?再恶都没有五逆十恶的恶,再迟都还不至于临终,因为我们现在就开始念 佛,而且都超过十声,岂不是我们现在念佛就必定往生?所谓“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所以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在开启我们:所有一切众生,只要念佛,不论罪福 多少、功夫有无,都能往生。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但是“难信”之法,也是“难说”之法,是故世尊在《小经》“流通分”深有所感地说: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又在《大经》说: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
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何以“易行”?只要念佛,简单容易,故名易行。何以“难信”?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生极乐,既永不轮回,且速证涅槃——方法极易,功德极高,似乎不成比例,不免令人起疑,故言“难信”。
为了发起众生无上信心,当世尊在《小经》中开示“念佛必生极乐”之时,六方诸佛立即主动地、欢喜地、异口同声地证明世尊所说不虚,以劝众生生信,相信念佛必生。
因此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解释说:
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
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
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大师又知恩报恩、彻骨入髓地说:
敬白一切往生人等:
若闻此语,即应声悲雨泪,
连劫累劫,粉身碎骨,报谢佛恩。
虽然难信,但是易行。有智之人应知:信疑如何且置,“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下品下生既是理证,也是事证。
下品下生的内容,给所有修行人很大的启发,很大的希望,很大的信心,很大的安慰,很大的欢喜、鼓舞、感恩、赞叹。
下品下生的极重罪人,迫在临终恐惧、慌乱、痛苦、不安之际,只是念佛十声,便乾坤转移,长揖娑婆,高登极乐。以此推论,则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何心、何数,但能念佛,都能往生,都自然具足念佛必有的功德、功能与作用。
一、不论何人——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二、不论何时——二六时中。
三、不论何处——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
四、不论何事——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
五、不论心境——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
六、不论何数——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一、不论何人——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也就是不管男众、女众,老人、小孩,出家、在家,善人、罪人,或者是平生,或者是临终;乃至他已经断气了,进入中阴身,如果有善知识为他开示这个法 门,引导他念佛,他也能够在中阴身往生极乐世界;甚至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圣贤录》里面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往生极 乐世界的事迹就是明证。
所以,就众生来讲,就是“不论何人”。
二、不论何时——二六时中。
就是说,任何时间,二六时中,不管白天、晚上,上午、下午,都可以念佛。
三、不论何处——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
也就是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固然在大雄宝殿、念佛堂可以念,即使房间、浴厕,也可以念。是不论清净的地方、污秽的地方,都可以念的,没有忌讳的。
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那就不一定。譬如说我们要诵经,必须恭恭敬敬地在清净的地方;要持咒的话,也有一些咒,不适当的时间就不能持,不清净的地方也不能持。
下品下生的众生,卧病在床,大小便溺,污秽不堪;然而佛声一起,佛即现前,欢喜来迎,不嫌不净,不厌臭秽,说明何处都能念佛。
只有这句六字万德洪名,最没有忌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称念。
哪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无所不在啊!佛堂有阿弥陀佛,房间、洗手间照样有阿弥陀佛。不论我们在哪里念佛,都照样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点都不会嫌弃,一点都不会受地点的障碍。
何况我们众生难择死地,很难自我选择说“我死的时候,要在佛堂,众多莲友围绕之中念佛往生”,大家都很难把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断气。但是,不管在什么地方断气,阿弥陀佛当下都会显现在我们面前,来迎接我们。
因此,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的。
四、不论何事——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
职业是士农工商,举止是行住坐卧,当下的事情是一切诸缘,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事,都可以念佛。为什么?如果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之心非常恳切,即使无人鞭策,也会随时、随地、随缘念佛。
这就是“事怕有心人”,只要有这个心,不必人家勉励、鞭策,都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自动自发地去念佛。为什么?念是在我们的嘴巴,念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是不会受障碍的,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只要有这个心,一切时、地、人、事都不会妨碍念佛。
有的同修说:“有空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念佛,偶然念佛了,也很涣散。”这就是生死心不恳切。如果处于下品下生那种境地,他一定会“至心令声不绝”去具足十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他现在不这样,就表示他生死心不恳切。
所以,学净土法门的人,生死心要恳切,恳切到把我们现在就拉到临终,把我们的身份拉到下品下生而“念念不舍”。
以上是不论任何事情。
五、不论心境——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
也就是说,不管当下的心是起善心还是恶心,是定心还是散心,是清净心还是污秽心,都可以念佛。
有的同修很为自己苦恼,说:“我一直都是很虔诚地在念佛,可是越是虔诚专一地念佛,越感觉自己妄想杂念非常多,过去、现在、未来,上穷碧落下黄泉,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也想,像这样的念佛,到底管不管用?”
每一句都管用!
为什么?往生不是靠我们念佛的功夫,不是靠我们的心境,完完全全是靠这句名号!我们只要以我们这一颗心,以我们这种根机、身份去念佛,当下就乘上佛的愿力,搭上佛的愿船,领受佛的功德,都能够往生的!
所以要晓得: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不是靠我们的功夫来成就往生的法门。
而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在哪里?在这句名号里,在他的愿力里。只要我们以我们的身份、根机,以我们当下的心境,专一、诚恳地去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
不要因为有妄想杂念而担忧苦恼,甚至怀疑“我这样能往生吗?”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不了解净土宗,也就不是净土宗了。
下品下生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他念佛,或满十声,或只数声,随即命终往生极乐。他都往生,何况我们!我们虽有罪业,虽无功夫,但与他相比,高超很多,更能往生!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安我们的心的,而且让我们大安心、大满足。我们既然遇到这个法门,如果还有所苦恼,有所不安,那就表示:虽然念佛,但是不了解这个法门。这样的话,那就务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多看净土宗丛书,因为很多问题在这些书中都有解答。
六、不论何数——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每个人的根机、时间都各不一样,因此阿弥陀佛没有规定你要念多少,所以,不论数目多少。
可是,我们要把念佛培养成习惯,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形成“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凡夫最熟悉的是什么?就是五欲、烦恼;最陌生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我们把最熟悉的五欲尽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习惯,这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学佛也只不过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而已。
我们走路的时候,可以一步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坐在公交车上,也可以闭目念佛;开车的时候,也可以边开边念佛。为什么?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这句佛号啊!所谓“世间虚假,唯佛是真”,那我们何必顾及旁人异样的目光呢?
当然,出家人比较方便,可以端坐闭目,拨着念珠念佛。如果是在家众,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也在那里端坐闭目、拨着念珠念佛,人家就觉得怪怪的。
不过,这个轻重缓急,可由自己选择。有心的话,可以不管旁人的眼光,这一点是不必妥协、不必迁就的。
总之,不论时处诸缘,一向专念,念念不舍。
法然上人在《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一赞叹念佛章》说:
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之人也,
而能除灭逆罪,余行所不堪。
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于重罪。
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而说极善最上之法。
此文在于显明念佛功能超绝,能灭极恶重罪。
若论众生根机,虽谓千差万别,可归纳为四类:
一、利根无逆罪,如阿难等。
二、钝根无逆罪,如般陀等。
三、利根造逆罪,如阿阇等。
四、钝根造逆罪,如下品等。
若论法门数量,虽谓八万四千,亦可归纳为四:
一、胜而非易,如华天禅密。
二、易而非胜,如净土要门。
三、非胜非易,如小乘阿含。
四、亦易亦胜,如弘愿念佛。
“为极恶最下人,说极善最上法”,即是显明“佛出世本怀”。
人名“极恶最下人”,极恶最下人即是逆谤,显明机之真实相;法名“极善最上法”,极善最上法即是念佛,显明法之真实相。
此机法二重,彰显净土宗乃佛法登峰造极之教。以近而言,是净土三部经的宗要;以远而论,乃佛教一代经之本怀。
《大经》“序分”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此文名“佛出世本怀文”。
“光阐道教”是指一代经,此一代经之本怀,在于“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群萌”即是机之真实相,亦即逆谤阐提。
“真实之利”即是法之真实相,亦即念佛往生。
下品下生的众生,在于显示一切众生之中,根机最钝,罪业最重,时节临终,无他方便,获救无门。
佛法理论深奥,法门众多,祖师归纳为两门:圣道门与净土门。
若欲以圣道门灭此逆罪,则机必利根,法必殊胜,时必足够,“机、法、时”三者相契,才能使其忏悔修行而灭此逆罪。
若以净土门之专称弥陀佛名,则不论机之利钝、罪之轻重、时之长短,只要称名,都能灭罪,也都能往生。
且念佛乃是“真实之利”,如《大经》言: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显明往生极乐,即能获证无上涅槃。
圣道各种法门,需有修行的能力,精进不退,唯靠自力功夫。
净土念佛法门,不论利钝之机功,无利无钝,唯依弥陀愿力。
是故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论下品下生,机是钝根,罪是五逆,法是亦易亦胜之念佛。唯有此法,能救此机;此机不遇此法,则直堕阿鼻,求出何期?
因此,源信上人说: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
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高山之水,能降深谷之底;最上之法,能救极恶之人。
故净土法门,法是易行极致,益是无上涅槃。
“悲救”是指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弥陀悲救是以什么为标准呢?门槛是从哪里算起的呢?
“根机极低”,救度的根机是从最低的根机算起的。低到什么程度呢?极恶最下机。低到五逆十恶、谤法阐提这种最低下、最卑劣的根机。这种根机也能救度,何况其他众生呢?所以善导大师说: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方法极易”,弥陀救度众生的方法,非常非常容易,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就是“乃至十念法”。“乃至十念法”,即使下品下生的根机也能做得来,可说念佛方法极简,极易,极轻松,极安乐。因此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利益极高”,专称弥陀佛名的利益、功德非常殊胜,非常高超,没有比这更高的了。为什么?能够往生成佛。一旦往生,就永远不再六道轮回了,旷劫以来 生生世世的流转,就画下了休止符。到了极乐世界,再也没有生老病死,无量光,无量寿,是永恒存在的,超越时间与空间。圣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恶人 也好,一旦到了极乐世界,都必定获得无上涅槃的佛果。《大经》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善导大师说: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法照大师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这几句话都是专有名词,主要在于显示净土法门的特色。
“三业无功”,“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意业。人的行为归纳起来有三种:身体动作、嘴巴讲话、内心起心动念。有行为就有业,这三种就是三业。
为什么说“三业无功”呢?
第一,“口业无功”。下品下生的人,善知识要他念佛,他就跟着念佛。但是他是在很慌乱的情况下跟着念的,他并不晓得自己在念什么,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寂静的心,还有闲暇,一句一句、很清楚地、铿锵有力地念佛。所以对下品下生的人来说,他的口业几乎是没有功能的。
第二,“身业无功”。就他身体的行为来讲,他是痛苦地躺在病床上,身体不断地在败坏,根本不能以这个身体来拜佛修行,甚至双手合掌都没办法,所以就身业来讲,他完全没有功能。
第三,“意业无功”。就他的意业来讲,他众苦交攻,心中慌乱恐惧、痛苦不安,没办法稳定、寂静、清楚地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或者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经中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正是所谓“业识茫茫、六神无主”的状态,所以他的意业也是没有功能的。
他虽然随着善知识口称弥陀佛名,但是身口意三业中,是以意业为主,既然意业失功,口业本身也就没有了功能作用,虽有一声一声的口称弥陀佛名,发出这种声音,但是就像醉人答语、梦人说话、鹦鹉学舌、山谷回响,能说它有什么功用吗?
因此,三业对他来讲,是没有功能的。他的念佛,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沉溺在大海中,眼看就要灭顶了,他拼命地呼救。这样的人,一定是碰到什么就抓什么,希望有东西可以救他脱困。这时他的呼救,是发自内心、至诚恳切的,这种心情就是“至心”:他此刻只有恳切求救的心而已。
至于什么样的法,他不一定晓得,他只是想抓,大木板也抓,小木片也抓,只要碰到什么东西,当下就是他全部的依靠。
这样的人念佛,他并不知道这句佛号有什么功能,也不知道念了会有什么效果,只是人家教他念,他就慌乱地跟着念。所以经文就说:“彼人苦逼,不遑念 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他就“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解释这两段经文谓之“失念称名”: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
“失念称名”意谓:因造恶之报,而临终苦逼,遇善知识之教,苦逼心乱之当下称名念佛。
因此,一生造恶之罪人,具足十念之称名,亦得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而往生极乐净土。
死苦逼迫之下,极度心慌意乱,意业失去了心念的能力,即使是最简单的名号,也不能在意地中清楚地浮现,如善导大师解释的“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 名”。这时候,善知识才转教他口称佛名,他也就跟随善知识一声一声地称名。虽然称名,可是在他的意识当中,也不是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他也不晓得名号的 功德,也不理解弥陀的慈悲,只是慌乱、急迫、无从选择地随着善知识依样画葫芦地一声一声口称而已。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失念,也就不能称之为“失 念”的称名了。
我们仔细看《观经》下品三种往生,就晓得它们都是为了突显这句名号的功德力用,显示称名念佛必定往生,但有角度、次第的不同。
总的来说,下品上生、下品中生是局部、侧面、前行方便地显示,而下品下生是全面地、结论性地、彻底不假方便地显示。当然,这也正因为有了前面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乃至中品三生、上品三生、十三定观的铺垫,才显出下品下生的绝对、超越。
从下品三生来看,下品上生的往生是三业俱全的,“闻大乘十二部经”属于意业,“合掌叉手”是身业,“称南无阿弥陀佛”是口业;下品中生闻善知识广赞 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五分法身,也就是闻解阿弥陀佛的名号救度,属于意业;下品下生只有口业称佛,虽然有口业,可是单从这种口业本身来讲,在下品 下生那种情势下,如同梦中呓语一般,无意识地跟随善知识依样画葫芦地称名念佛,并非出自自己清醒、有意识、有判别能力的出口称念。因此,既是“失念”(失 去意业的功能),自然也失去口业的功能,所以说三业无功。
虽然有口称,但是三业无功。三业无功的念佛也能往生,显示往生的功德、功能,不在众生这边,完全在弥陀那一边。只要称念弥陀佛名,佛名的功德、佛愿的力量必然会使这个即将堕入地狱的人往生极乐,这就是完全佛力、绝对他力、毫无自力,也就是“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什么是“名号独运,称名独达”?阿弥陀佛为我们所成就的这种只要称名就能够往生的易行方法,就是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本愿称名”就是三业无 功,全凭佛力,不假借我们众生的造作,不假借我们众生的功德、功夫来往生,完全不靠这些。只要我们称名念佛,名号的功德就能够单独地、自然地使我们往生极 乐世界。只要称名念佛,称名的本身就能够让我们到达极乐世界,这就是“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就像鹦鹉,它也不知道这句名号的功德、功能,也无所谓信、愿,所以是意业无功;它也不像我们,能够礼佛拜佛,或者合掌,所以是身业无功;而这个行, 也只是靠着嘴巴毫无意识地、惯性地学着人家依样画葫芦地念佛而已,对它来讲,也不是什么功夫。可是这样也能够消它的生死之罪,让它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靠什 么力量?完全是靠这句名号的力量。如果这只鹦鹉只是念“你好”,或者是“早安”“谢谢”“对不起”,它能往生吗?不能,可见它的往生完全是因为这句佛号本 身就有这个绝对的力量。
就像我们要从此岸到彼岸,只要坐在船上,这条船就能够自自然然、安安稳稳地把我们从这一边载到那一边。我们在船上需要帮忙划船吗?不需要;需要帮忙做其他的事吗?不需要。我们只要安稳地坐在船上就好。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的大愿船也是这样,我们只要依自己的根机,老老实实地念佛,就能够从极苦的娑婆此岸到达极乐的涅槃彼岸。
什么叫老老实实的念佛呢?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去参禅,又去学密,又去持咒,又靠其他的修行功德,这样老实吗?这样就不老实。所谓老实念佛,就 是专称弥陀佛名,不杂修,不杂行,也不好玄奇高妙,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愚痴的人,什么都不会,而毫无顾忌地念佛,无论何时、何地、何缘,尽量想到就念佛,出 口就念佛,养成时时处处都念佛的习惯,这样专一、单纯地专称弥陀佛名,这就叫作老实念佛。
再者,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机,就以这样的根机来念佛,这就是老实。如果是在家众,就以在家众的身份来念佛,不要说“我是在家居士,可是要学出家人,一 定要住在寺院念佛”,这样就不老实。我们是凡夫,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就安于这种身份来念佛,这就是老实。如果身为凡夫,却要高攀圣境,要学罗汉、学菩 萨、学根机锐利的人那样来念佛,那就不老实了,因为根本做不来。所以,我们是什么身份、什么根机,我们就以什么身份、什么根机来念佛,是在家众就以在家众 的身份念佛,是出家众就以出家众的身份念佛,不管有杂念没杂念、心清净不清净,都不管!只要念佛,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是“持戒念佛”才能往生,也不是功夫成片的“禅定念佛”才能往生,也不是深入经藏、广学多闻的“智慧念佛”才能 往生,也不一定要发四弘誓愿的“菩提念佛”才能往生。我们往生是靠弥陀的愿力,靠这句名号的佛力,只要念佛,就能往生:我们是靠阿弥陀佛根本愿的愿力而往 生。
我们刚刚讲不是持戒念佛才能往生,对这句话,大家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听了之后认为“这是反对持戒,排斥持戒,这是在强调犯戒念佛”,是这样吗?当 然不是这样。我们这样说的前提是就往生的正因来讲,往生的功德资粮在这句名号,有持戒没持戒、持戒清净不清净,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这是从往生的正因来 讲。但是就一个学佛念佛的人来讲,他要不要随分随力来持戒?当然要!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态度,就谈不上是学佛的人了。
至于禅定念佛,我们念佛的时候,当然尽量不要有妄想杂念,让这句佛号念得心很清净,很安详,很宁静,很平和;杂念越少,就越感觉神清气爽、心情怡悦,不知不觉,粗的妄想杂念就没有了,只剩下细微的妄想杂念,那个时候也能够感受到些许寂静的法喜。
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都是就往生的正因、往生的功德资粮而言的。
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不是三学念佛,也不是六度念佛,而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本身,就合乎弥陀的本愿力。弥陀的本愿力就是佛力,使念佛的 众生人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他五戒不具足,即使他难免妄想杂念,不能功夫成片,即使他没有文化、不能深入经藏,即使他还是凡夫心,不能发菩提心,即使 他没有修习三学六度,念佛通通能够往生。因为往生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弥陀佛名本身就具足能够消除我们生死之罪的功 德,具足能够横超三界六道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具足到极乐世界就能够快速成佛的功德。因为这样,才能让任何众生、任何根机都能够平等、无条件地往生到 涅槃的极乐世界,这就是“本愿称名”。
这句弥陀名号被尊称为“万德洪名”,表示往生极乐世界跟我们有没有智慧没有关系,跟我们有没有学问没有关系,跟我们有没有修行没有关系,跟我们有没 有清净心没有关系,跟我们是善是恶也没有关系。那有关系的是什么?跟我们有没有专称弥陀佛名有关系。有学问也好,有智慧也好,深入经藏也好,都是为了让我 们晓得专称弥陀佛名就必生弥陀净土,而彻底归入一向专称。假使我们没有文化,没有学问,没有深入经藏,可是晓得往生只要靠这句名号,此后就专称弥陀佛名, 这样也同样达到目的。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已经专称弥陀佛名了,不管什么人都能往生极乐的涅槃世界,如果没有专称弥陀佛名,必定是随缘杂善,那恐怕就难以往 生了。
所以,往生是全凭佛力、绝对他力。
“佛力”和“自力”是相对的,我们凡夫有超越生死轮回的力量吗?没有,所以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说完全佛力;“他”和“自”是相对的,他力是专 指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指其他的佛或菩萨、声闻、缘觉的力量,或其他法门的力量,是专指阿弥陀佛的佛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我们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 佛,凭借阿弥陀佛的力量,就能到达极乐世界。
“大利无上”这句话是从《大经》来的,在《大经》“流通分”,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将来成佛,在龙华三会的时候,要把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念佛法门宣扬出去,来救度所有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念佛是无上大利功德。所以释迦牟尼佛就付嘱弥勒菩萨说: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由这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大利无上功德,就是要念佛才可以得到的。这句弥陀名号具足万德,有大利的功能,有成佛的无上功能,所以说“大利无上”。后来的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也好,蕅益大师也好,印光大师也好,都有相同的说法。莲池大师说:
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
蕅益大师也说: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
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印光大师也说:
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
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所谓“大利无上”,“大利”和“小利”是相对的,“无上”和“有上”是相对的。大利是指真实之利、成佛之利。如果不是成佛之利,不是真实之利,就不是大利。《大经》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真实之利”就是这里所讲的“大利”。
《小经》也说: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我见是利”是一般的利益吗?是小小的利益吗?不是,是大利,是能够让我们当下离开三界六道轮回的法,能够往生弥陀净土的法,能够快速成就佛果的 法,能够快速广度众生的法,这种法、这种利益才是大利。如果不是这样的利益,就称不上是大利,而是小利;就不是真实之利,而是方便之利了。
“无上”是指什么呢?是指成佛,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是最高的,如果不是佛的话,那就还是“有上”,而不是“无上”。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是大利无上的功德,超越《观经》所讲的十三种定观的定善功德,也超越三福的散善功德。为什么?从下品下生这段经文就能显现出来。
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恶的人,他临命终虽然一只脚还在人间,可是另一只脚已经踏进地狱了,这样的众生,有什么法可以救他呢?定善、散善(就是六度万行的 总称,六度万行的功德归纳起来,离不开定善跟散善),定善是难行中的难行,即使上根利器也未必修得成,何况下品下生的根机,更不用说。就散善来看,下品下 生的根机是否修得来?散善即是三福,即世福、戒福、行福。
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间的善事,这世间的善事功德能救下品下生的罪人吗?不能,因为他造的是五逆十恶的罪业。但是他念佛,不但能消这个业,而且能脱离轮回、往生极乐,显示念佛比三福中的世福超越。
二、“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戒福的功德能救得了他吗?不能,因为他犯的是五逆十恶。何况戒行圆满并非易事,大家都有受过三皈依,有的也受过五戒、菩萨戒,虽然受了戒,但是持戒不易,根本都没有具足。可是念佛就能救度他,可见念佛的功德超越戒福。
而且下品下生这种五逆十恶的根机,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修世间的福吗?能够修五戒十善吗?修不来,他根本没有时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 十善业、具足众戒,何况这种根机,即使有时间也做不好这些。所以,就方法来讲,这种方法他是做不来的;就功德来讲,要消五逆十恶的罪,也没办法消,只有靠 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念佛的功德超越五戒,超越十善。
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能够消他五逆十恶的罪吗?也不能。为什么?发菩提心是因地所发的,必须要实践菩萨 道;读诵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地藏经》……要读这些经典,一方面他已没有时间了,即使有时间,他也不一定能够读诵,何况读诵经典 顶多能够消一千劫的罪业,可是他所犯的是五逆十恶,是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的功德也不能消他这样的罪业,没有办法度他脱离六 道生死轮回。只有念佛,不但能灭除他地狱的果报,而且救拔他远离六道轮回,让他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是念佛的话,这个人就堕落地狱了。
如《大智度论》说:
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
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
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
乃得灭罪,超生净土。
菩萨是上等根机,虽修种种法门,还不能灭除重罪。唯有专念弥陀,不但能灭重罪,还能超生净土;何况下品下生是钝根临终苦逼,更需专念弥陀佛名。可知:
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
若不念佛,轻罪难灭,何况重罪。
一沙虽轻,直沉海底;
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这岂不是显明念佛的功德超过世福、戒福、行福吗?也显现出念佛才是真正的善,超越十三种定观的定善,也超越三福的散善。
由此可知,念佛方法很简单,简单到连这样一个五逆十恶的人,在临终极端痛苦的时候也都能念得来,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才被尊称为万德洪名。
在经典上,我们看过哪一句佛号或者咒语被尊称为万德洪名的呢?没有,只要说万德洪名,都是指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佛名。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佛名包 含了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包含了一切诸菩萨的功德,也包含了八万四千救度众生的法门的功德,因此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才会被尊称为万德洪名,其他的佛菩萨的 名号,其他的咒语,通通不堪称为万德洪名。
因此,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专念弥陀一佛,就等同称念恒河沙数诸佛。我们诵八十八佛,念千佛,拜万佛,都不如念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专一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八十八佛也念到了,千佛、万佛、十方恒河沙诸佛通通念到了。如果不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很多,尽一辈子也念不完。
同时,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我们念其他的佛,能够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吗?不能。所以,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虽然没有念十 方诸佛的佛名,等同念了十方诸佛的佛名,等同具足了十方诸佛的功德,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如果不专念弥陀佛名的话,这一切功能、功德、力用就完全没有,所 以善导大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比较是互相差不多的才能比较,如果太过悬殊,当然就不能比较了。就像地面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可是即使喜马拉雅山,都还可以攀登上去,但是天的 高度能够攀登上去吗?不能。所以山的高度和天的高度是不能比较的。善导大师就说,念佛以外的种种法门,三福也好,十三种定观也好,六度万行也好,或称念、 观想其他诸佛菩萨的名号或咒语也好,这些都是修行,也都有功德,但是如果跟念佛比较的话,就根本不能比较了。不能救的法和能救的法,怎能比较呢?当然不 能。
上一点讲念佛的功能、力用是大利无上,念佛才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讲定善和散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这句弥陀名号功德的 超越性。如果一开始不讲定善、散善,直接讲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德、力用的话,听的人就不晓得它们的高低,因为没有比较。而一经比较,才晓得定善和散善都 不比念佛殊胜。另一方面是为引导本来修学定善或者散善的人归入专称弥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即使随缘随分随力修学三福,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但也 不依靠那些功德往生极乐。为什么?一者其他法门的功德不如弥陀名号的功德,能够救度下品下生的根机,二者这句弥陀名号本身已具足三学六度、百千陀罗尼的功 德,只要称念弥陀名号,不假他求。
所以,《观经》的定散二行回向往生,以下品下生为终结,有引导十三观及上中二品归入念佛之意;而到了《观经》最后的“流通分”时,则以非定善、非散善的“本愿称名”之念佛作为总结论而言: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又言: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解释说:
若念佛者:
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
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至此,整部《观经》彰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善为归念佛”之深意,洞若观火。
只要念佛,就可以进入报土,不在品位阶级当中。这句话意义非常深妙,如果不经过解释,一般人很容易误解。可是这才是真正的净土宗、纯正的净土法门的特色。
《观经》谈到九品阶位,那念佛是在哪个品位阶级?
念佛是超越品位阶级的。为什么?九品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又分为三品,中品也分为三品,下品也分为三品,上品生的众生是怎样的根机呢?是三福当 中的“行福”,他能“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虽然他的贪瞋痴还没有断除,可是因为他遇到了这个大乘法门,随着所修善行的多寡、高低回 向往生极乐世界,高的就是上品上生,低的就是上品下生。所以,上品的众生就是行三福之中的“行福”回向往生的。如果修三福之中的“戒福”,也就是“受持三 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样的众生虽然贪瞋痴还没有断除,还是具足三毒,可是他把所修戒福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他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当中。
所以,上品的人遇到大乘的法门,修习大乘的法回向往生,所感得的就是大乘的果报,在上品生;如果遇到小乘的法门,修小乘的功德回向往生,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当中。
那中品下生是怎样的众生呢?是没有遇到佛法,只是行一般的人伦道德,譬如说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或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的众 生,虽然他没有皈依,也没有受持五戒,也不晓得佛法僧三宝,可是临终时他遇到善知识告诉他有六道轮回,有极乐世界可以往生,他便以一生的善行回向往生极乐 世界,那么他就在中品下生。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也好,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也好,都是以相对的因来回向,而得到相应的果。
至于念佛,像大家这样现在就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是在哪一品呢?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世间善的世福,也超越三皈五戒的戒福,也超越三福之中 的行福,所以是超越品位的,也就是这里所写的“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为什么?因为有其因必有其果,名号的功德是大利无上的,我们以念佛 为因,功德当然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大利无上功德。
有人会怀疑,“《观经》明明有九品,而念佛是在下品,怎么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呢?”我现在约略以四点来说明:
一、“摄机意”。《观经》说九品,目的是要用这九品来涵盖一切善恶凡夫,上从大乘极善,下到五逆谤法,都能够乘佛愿力往生;并不是说念佛一定在下 品。《观经》九品与《大经》三辈的意思差不多,只是开合不同。如果念佛一定在下品,为什么《大经》上辈、中辈、下辈都说“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呢?既然三辈 都说一向专念,那就说明念佛本身是总摄万机、超越品位、不在品位当中的,三辈九品只是反映众生本来善恶的机类。
二、“显胜意”。那《观经》为什么只在下品说念佛呢?因为下品都是造恶之机,五逆、十恶、破戒的极重罪人,获救无门,解脱无望,唯有念佛才能救他们 脱离三恶道,离开六道轮回,所以就将念佛安置在下品。在下品下生开显念佛,是在彰显念佛的功德殊胜广大,不是说念佛就落在下品下生;反而因为在下品下生, 才显示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三福、九品:背后是有这样的意义,所以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
三、“抑止意”。念佛本身虽然超越定善、散善的品位,但是下品下生这个人是个恶人,恶人念佛虽然同样往生,但却说在下品,这就有抑止造恶的意思,要我们行善来念佛。
四、“随他意”。佛说法有随他意、随自意、随自他意这三种。也就是说,这部《观经》是释迦牟尼佛随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说的。韦提希夫人本来就认为 往生极乐净土,定善功德最为殊胜,所以只请释迦牟尼佛说定善的观法,而对于称名念佛没有放在心上。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状态,认为定善功德最殊胜,散善次 之,念佛只不过是口中称念而已,是最劣的。
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就顺着韦提希夫人的意思,于“正宗分”先讲十三种定观,入定观想,然后释迦牟尼佛自己开说回向三福散善往生的上品三 生、中品三生,最后在下品三生,一切定善、散善都救不了,独独显明念佛的超胜与绝对,来引导一切定善与散善的修行人都归到念佛法门。所以善导大师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
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念佛在最后下品下生的地方来细说,这是佛随他意的方便引导,并不是念佛一定在品位当中,甚至是下品。
如果释迦牟尼佛完全随自意而说的话,那就直接说念佛往生,就不说品位阶级,也就是超越品位了:《小经》就是这样。
《小经》是佛“无问自说”,也就是随自意而说的经典,其中就将一切定善、散善功德贬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独独以念佛为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以念佛为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必定往生。在《小经》中,往生也不谈三辈,也不说九品,只要念佛都是“不退转”,都是“一生补处”,都 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在同一个地位,都处于同一个境界。
可知:念佛法门,远超上品上生法门;念佛功德,远胜上品上生功德。
是故:念佛往生极乐,远超上品上生,远超九品,非九品所摄。
即是:诸行往生极乐有品位,念佛往生极乐无品位。
因此,善导大师楷定古今而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除了这首偈之外,善导大师又说:
念佛即是涅槃门。
第一首偈明确地显示:唯有念佛才能进入涅槃的境界,因为念佛是涅槃的因,涅槃是念佛的果。
有一句话说“念佛成佛”,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往生到哪里?往生到弥陀净土;弥陀净土是怎样的净土呢?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我们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岂不是当下就证入无为涅槃的佛果?这个道理我们只要思维一下就可以了解了。
既然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是念佛,那三福的内容,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不要做呢?当然要做!我们是就往生的正因而讲念佛,不 是说除了念佛以外,那些善业就不用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我们为人应该做的,这是根本,是人伦。所谓人伦,就是做人必须要有做人的 条件,如果不这样做,就不堪称为一个人。做人就应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个就是世福。戒福的内容就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不要做 呢?当然要随分随缘地做。学佛的人应该先受持三皈依,受持三皈依只有利,没有害。众戒也是,以在家众来说,戒有五戒、菩萨戒,出家众有二百五十条戒或四百 八十条戒,就以我们的根机,以我们的身份做应该做的事,所谓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但这和往生有没有关系?(莲友答:没有。)跟我们往生有关系的是什么? (莲友答:念佛。)不过,说没有关系也有关系,一个人如果没有专念弥陀佛名,而修其他的诸善万行,也就是所谓的“杂行”,只要回向也能往生,只是在九品阶 位当中。
总之,一个学佛念佛的人,应该知道往生极乐无为涅槃的世界,正因是专称弥陀佛名,而世福、戒福、行福是我们为人、学佛者理所当然、随分随力应该做的,有这样的观念才是正确的。这样的人,往生就在报土当中,不会含苞在莲花中。
“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的道理,简要的显明就是善导大师这首偈。善导大师这样说当然不是没有根据,是根据哪里呢?根据《大经》,也根据《小经》。
《小经》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极乐世界为什么名为“极乐”?之所以名为“极乐”,是因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就通通断除烦恼的苦,当下证悟涅槃的乐,所以叫作极乐。
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对上面这段文是这么翻译的:
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
由彼界中诸有情类,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
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所有的往生者都没有一切身心忧苦(身体的苦痛和心里的忧愁),唯有无量的清净喜乐,所以才叫极乐世界。
论身的苦、心的忧,有哪些忧苦呢?我们身体的苦有“老苦、病苦、死苦”,我们心里的苦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其实身心是互相影响的,身体有病痛的话,一定影响到心理,从而不能愉悦、舒适;心中有所不平、不满,有所忧愁、瞋恚,也会影响到身体。
那么,身的苦和心的苦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五蕴炽盛”,这个虚假的五蕴炽盛导致身心受苦。
而极乐世界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切实而言,往生极乐即是成佛,因为既无生死即是佛。生死有二: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六道轮回的生死(往生极乐,永不六道轮回,超凡入 圣,已是圣者,不是凡夫),而变异生死是菩萨阶位初住以上三贤十圣等圣者的心识升华,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破尽最后一品 无明,即由等觉证入妙觉而成佛,这是变异生死的过程。
极乐世界是涅槃境界,既无分段生死,也无变异生死,是故往生即是成佛,即受佛之涅槃大乐。佛乐即是涅槃大乐,涅槃大乐,唯佛所受。
不论何人,一旦往生极乐,皆受涅槃大乐,受涅槃大乐即是成佛。
“无有众苦”即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要而言之,即是无有分段、变异生死之苦。
“但受诸乐”即是“唯有无量清净喜乐”,要而言之,即是唯有自然、无为涅槃之乐。
《大经》“依正涅槃”文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三段经文都在显明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殊胜。第一段标示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如善导大师所言“极乐无为涅槃界”。接下来两段在显明所得到的涅 槃妙果,“其诸声闻”这一段是在显明所证到的都是平等一味、没有差别;接下来“颜貌端正”这一段是在显明所得到的涅槃身体的殊胜微妙。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极乐世界也叫作“安乐国”“安乐世界”,就是从这里来的。“清净安稳”是“安”,“微妙快 乐”是“乐”。“清净安稳”就是清净、无染、不变动的“安”(而娑婆世界的所有快乐是有漏、虚妄、不净、污染、变动的);“乐”,是微妙难思如涅槃之乐, 所以说“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次”就是接近,就是“国如泥洹”的“如”;“泥洹”就是涅槃。
涅槃本来是指人所证到的境界,是就正报而言的。本来用于正报的涅槃,现在用于依报,所以经文就用了“次”“如”,一方面便于分别依报、正报的不同, 另一方面显示极乐世界虽有依报与正报,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涅槃;不只是正报的众生证到涅槃,即使是依报环境也等同泥洹,使得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证入 涅槃。
同时,若论涅槃,是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本来常住、不经任何造作。安乐净土、极乐世界则是有始无终,由弥陀清净愿心、无量德行所成就,并不是空寂无 相,而是有相的净土,虽然是有相的净土,却是常住不变,而且是清净、安稳、不变动、无污染的,等同无为涅槃,同样具有涅槃“常乐我净”的四种德能。因此说 “次于无为涅槃之道”。所以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根本是不能想象的。经典说极乐世界黄金铺地、七宝楼阁,虽然这样述说、形容,但这其实是以我们凡夫可以理解 的来讲,真正的景象必须要等我们往生之后才能正确了解。因此,天亲菩萨《往生论》赞叹极乐世界说:
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无量寿佛的国土是怎样的庄严呢?是“第一义谛”。“第一义”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真空的境界。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最超越,没有任 何境界能够超过真空的境界,所以叫作“第一”;意义深广而又真实不虚,所以叫作“第一义谛”,也叫作“第一义空”,也就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
这种空,不是我们凡夫观念上的“什么都没有”的那种顽空,这种空能生妙有,所以这种空叫作“真空”。真空能生妙有,所以接下来的“妙境界相”就是妙有,“境界相”就是有,所以是“妙有”。
因此,“第一义谛”是空有不二之空,谓之“真空”,故称“第一”。“妙境界相”是空有不二之有,谓之“妙有”,故说“妙境”。
这样讲的话,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与涅槃的真空没有差别,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是涅槃的真空所显现出来的,所以极乐世界的报土不但高妙,而且超胜十方净土。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这是显示无为涅槃的内容,也就是显示往生的圣众都是“法身平等”。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显明“内德平等”,也就是极乐净土的圣众,内德都是相同的。
“咸同一类,形无异状”:显明“外相平等”,内心所证的境界以及外用的功能既然咸同一类,他们的外貌就没有美丑的不同,所以说“形无异状”。
这四句经文显示“法身平等”。“平等法身”的这些内涵,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的,譬如说“智慧高明”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二十五愿“说一切 智愿”、第二十九愿“得辩才智愿”,和第三十愿“智辩无穷愿”这三愿所成就的;“神通洞达”就是从第五愿一直到第十愿这六愿所成就的;“咸同一类”就是第 三愿“悉皆金色愿”所成就的;“形无异状”就是第四愿“无有好丑愿”所成就的。
既然“咸同一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名称(有声闻、有菩萨、有天人)呢?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解释说:“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为十方国土有 声闻、菩萨、天人,到了极乐世界,为随顺他们而说有这些名称,其实都是内德、外相一样平等,没有差别,既然声闻、人天是随顺余方的风俗名称,菩萨也一样, 内心所证悟的,都是与弥陀相同的涅槃妙果,所证悟的内德、外相都相同,但顺他方,故暂名为菩萨或天人。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颜貌”指脸部,“容色”指脸部以下的形体,也就是清净的色身。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超越世间,是世间无法相比的。
“容色微妙,非天非人”:“微”,往生极乐世界虽有身体,可是既不是人的身体,也不是天人的身体,所以说“微”。“妙”,非天非人而有身,所以说是 “妙”。“微妙”是微细而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圣众身体之微细,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却有身体,可以说也是我们心思所想象不到的。虽有形而非 天非人之形,虽有相而超越世间一切之相,都具足无量相好、无量庄严,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涅槃之相,所以说“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谓“自然、虚无、无极”都是“涅槃”的另一种名称。本来法性无为自然,前面讲彼佛国土是无为涅槃,那么,往生极 乐世界所证悟到的这种非天非人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当然也都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经》说:“真解脱者,即是虚无。虚无之身者,即是如来。”所以,“虚无” 就是真解脱,也就是如来,而这种果报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愿”所成就的。
《大阿弥陀经》说: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
说经行道皆如佛。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以上经文,皆是彰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的经证与理证。
故昙鸾大师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这段法语不难了解。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所谓凡夫,即是烦恼成就。如果不是烦恼成就,那就不是凡夫,就超凡入圣。所以,只要这一口气还在,我们就一定有烦恼。
即使是烦恼成就的凡夫,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有烦恼怎能往生呢?但是昙鸾大师说也能往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生生世世以来所造的罪业,本应系缚众生永在三界六道轮回,可是,这些罪业不能绑住他,他终必往生极乐世界。
昙鸾大师说这种结果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也就是说他今生今世还没有往生、还没有断除烦恼,就已经得涅槃分。
“焉可思议”:怎能想象得到呢?真是不可思议啊!
什么是不可思议?能够使具足烦恼的凡夫往生成佛,这种力量(弥陀愿力)才是不可思议,其他的并非不可思议。所以,昙鸾大师赞叹说“焉可思议”。
这里的“得涅槃分”又是什么含义呢?“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佛的境界。我们在这里不断烦恼就已经得到佛的境界吗?“涅槃分”,“分”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分”,二是“分齐”。
“一分”就是一部分,或者是一小部分,也就是愿生、称名的人,他所获得的利益,所谓“现当二益”,“现益”就是入正定聚,入正定聚就是所得的涅槃的一部分;“当益”就是往生成佛,往生成佛就是全部获得涅槃分。
第二个解释就是“分齐”。“分齐”也是佛教的名相,以现代话来解释就是等级、等位、位置、果位的意思,也就是往生就能够成佛,获得涅槃的果位。现在是获得少部分,到往生之后,就获得了全部分,所以叫作“得涅槃分”。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也就是愿生、称名,也能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善导大师亦说: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行来进止常随佛,证得无为法性身。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
法照大师亦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凡夫若得到西方,旷劫尘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离无常。
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是净土宗的宗旨。净土宗以念佛为方法,以往生为目的;念佛为因,往生为果。有此因,自然得此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
然,若因若果,也在于显示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摄取、救度。此摄取、救度,上包等觉菩萨,下含逆谤阐提。如印光大师说:
上根如文殊普贤之俦,
下根如五逆十恶之辈,
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
以弥陀愿力弘深,普欲平等广度十方众生之故,下品下生之极重罪人,一生唯恶无善,临命终时,在身心皆陷苦逼的状态下,随人依样画葫芦地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立即火焰化红莲,离地狱之火车,登极乐之莲台。
之所以能如此,显然并非此罪人之功德或功夫,乃是全凭弥陀不可思议威神之力的救度。
同时,文殊、普贤之等觉菩萨,欲生弥陀净土,也完全仰蒙弥陀之力,丝毫非仗自己之功,故文殊菩萨《愿生偈》言: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观佛三昧经》)
普贤菩萨《愿生偈》言: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华严经》)
文殊、普贤都是候补佛位的等觉菩萨,但若欲往生弥陀净土,仍须仰蒙弥陀之力,何况其他圣凡善恶之人。是故,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之结论说:
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这段法语的意思是说,一切圣凡善恶众生,之所以能够往生弥陀净土,都是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之故。反之,若不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即使等觉菩萨,如文殊、普贤,亦不能得生弥陀净土。道绰大师《安乐集》也说:
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
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也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也说:
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
此正显示净土宗全然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而弥陀救度慈悲平等,广大弘深,无一遗漏。不论何人何时何地,只要念佛,都能往生。
救度正是显示慈悲。而佛教是慈悲的宗教,若无慈悲,即无佛教。而慈悲的极致,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是“普度众生,拔苦与乐”,故学佛者若欲成佛,都需广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四弘誓愿,其内涵如《华严经》第二十三卷《十回向品》言: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舍弃。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
随宜救护一切众生,令出生死。
度脱众生,常无休息,无有疲厌。
“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是包含救度逆谤阐提之意,逆谤阐提因其本身只有罪恶,无有功德,故彼等之被救,丝毫非靠逆谤阐提本身之力,乃靠能救者之功德力,因此,能救者必须具有非凡之愿心与非凡之力量,缺一不可,而此心此力之圆满者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说: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正是《十回向品》“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的写照。弥陀在因地之时,兆载永劫行菩萨道,以 身为质,代替罪恶众生入于恶道受苦,以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使其不但出离恶道,而且解脱生死轮回。而下品下生蒙受弥陀救度、往生弥陀净土,正显示弥陀“无缘 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的愿心愿力完全圆满,无有缺陷,也显示净土宗完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如《大宝积经?如来会》所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学佛的目的在于成佛,如前所言,成佛要先发普度众生的四弘誓愿;然而反观自身,自己烦恼业障未除,六道轮回未脱,如《华严经》所言“不能自救,何能 救他”;自己没有,何能给人?自己在苦海中哀嚎挣扎,亟须被救,何能救人?因此,我们都需要弥陀的救度,而一旦蒙受弥陀救度,往生弥陀净土,则不但当下脱 离六道生死轮回,而且必定断除烦恼,快速成佛,与弥陀同证无量光寿,亦以大慈悲,广度诸众生,圆成学佛目的。如《庄严经》所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如上所述,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之中兼具“无我”特质,简言之,佛教以无我与慈悲为主要内涵,若缺其一,即非佛教。因为无我与慈悲之故,才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普度众生,拔苦与乐”。
然而,佛教大乘、小乘之八万四千法门,显教、密教之八大宗派,有哪个法门哪个宗派能够真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普度众生,拔除一切众生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苦与分证法性的变易生死苦,圆满地达到佛教的目的呢?
答案是,除了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净土宗之外,其他任何法门都无能为力。何故?因为极乐净土之往生只要念佛,任何人都能,而且既容易、轻松,又快速、高超。
如经云: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因此,龙树菩萨于其《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开宗明义便将一代佛教所有法门大判为易行道与难行道。所谓易行道,即是专称弥陀佛名的净土宗,以其为易中之易,并且以乘船譬喻之;所谓难行道,则为称名念佛之外的所有法门,并以步行譬喻之。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此文虽短,分量很重,意义深远,简明扼要地将整个佛教的教理行证,大判为“难行道、步行、苦”与“易行道、乘船、乐”,并进一步说明易行道的内容而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由上述三段法语明显可知,易行道是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便能“易行疾至不退转地”;阿惟越致地即是不退转地,故言“易行疾至不退转地”。
至于难行道之其他各宗派各法门,则行者必须能够长时长劫“勤行精进”。其内容,龙树菩萨于《易行品》概要而言:
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
此段法语,显明难行道是要广修种种艰难的法门(行诸难行),而且必须经过多生多劫持续地勤行精进(久乃可得),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屡有退转的可能性(或堕声闻、辟支佛地),未能必然获得阿鞞跋致(不退转地)。
此难易二道的比较,若做成图表,更能一目了然:
由于只要专一地称念弥陀佛名,便能快速地于今生必获不退转,是“易行”而又“疾至”,因此龙树菩萨以“乘船、乐”形容之。
天亲菩萨《往生论》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也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道绰大师《安乐集》也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善导大师也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印光大师也说:
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
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也因此,下品下生的极重罪人,只有堕落地狱之业,毫无勤行圣道法门之能,然而只是念佛,不仅不堕地狱,而且脱离六道轮回,进而不可思议地往生弥陀净 土,而将于弥陀净土一生成佛。若无念佛的净土法门,则不但下品下生的众生不能脱离地狱及六道轮回,即便一般行者,乃至上根利智,也有中途退转道业的可能。
由此可知,只有净土宗的专称弥陀佛名,才是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之所在;若无净土宗,则佛教所谈的慈悲便不圆满,甚至成为戏论。
伟哉!净土宗于佛教之中的价值与地位,不言可喻。
人类之中没有比下品下生者更愚劣、更罪恶了。佛就是以下品下生来显示根机最愚劣、罪恶最深重的人类也能念佛往生极乐,当下横超三界六道、横超三贤十圣。因为一旦往生极乐,就实时获得一生补处的果位,如《阿弥陀经》言: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梵文本之《阿弥陀经》亦言:
往生到彼无量寿如来佛刹土的众生,都是清净、不退转、一生补处的菩萨。
以此来彰显净土宗的称名念佛,在一代教法中是最易行、最稳当、最直捷、最圆顿的法门。亦即在方法上最简单容易,无人不能;在境界上最高超殊胜,无法能比。此即称名念佛独自具足之胜易功能。
有人会认为“凡是简单容易的,都不会是很殊胜高超的;如果是殊胜高超的,就不是很简单容易的”。净土法门正好相反:既是简单容易的易行道,同时也是殊胜高超的涅槃门。所谓既容易又殊胜,既殊胜又容易:这就是净土宗有别于其他法门的特色。
一、最易行
何谓易行?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大判一代佛教为“难易二道”——难行道与易行道,而易行道即是指弥陀本愿救度的称名念佛,如《易行品》所言“阿弥 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详细而言,易行道有四种易:浅易、简易、容易、安易。就理上而言是浅易,就事相上而言则是简易、容易、安 易。
(一) 浅易
这是“明而不昧、浅而不深”。
净土宗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教理非常浅显,可谓“明而不昧、浅而不深”,清楚明白,浅显易懂,并非深奥难知。如“弥陀是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大 平等的佛,发愿要平等救度十方任何众生,而以称名念佛作为他的本愿,他的佛德佛能都蕴含在他的名号当中。不论何人,只要念佛,乘佛愿力,必生极乐,如石乘 船,必到彼岸;若不念佛,必仍轮回,如石不乘船,必沉海底。所谓求则得之,不求则不得”。像这种道理,浅显明白,一听就懂,并非深奥难解,所以即便愚劣罪 苦,如下品下生的根机,也能随顺,也能奉行,也能获救,毫无缺漏。由此可知,念佛往生的道理浅显易懂。
其他各宗各派的法门,理趣深奥,难知难解。解既不能,如何起行?不解不行,何能了生脱死、成就佛道、广度众生?此即道绰大师于《安乐集》所说: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二) 简易
在方法上是“简而不繁”,就是简单不复杂。
念佛方法有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四种念佛方法当中,称名是易行中的易行,其他三种是易行中的难行。
“称名念佛”:净土法门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即蒙受弥陀救度,此即龙树菩萨所说“念我称名”。只一句弥陀佛名,何等简单;不必参究,不必作观,何等简易。婴儿、老人能口中称念,聋哑人士也能心中默念,乃至鹦鹉学语、畜类闻声,都能蒙受弥陀救度。
“实相念佛”:实相即是无相,无相即是空。意念安住于空上,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起贪瞋痴慢,无有妄想杂念。这是自力难行道,非他力易行道。若见理不真,易入歧途,或招魔境。自古以来,能修实相念佛的人,如凤毛麟角。
故道绰大师《安乐集》说: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若据大乘,曾未措心”:圣道门中有大乘、小乘,其中大乘以证悟真如实相的妙理为目标。然而这种妙理非常深奥玄妙,证悟不可能,措心犹难,故说“曾未措心”。如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说:“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真如实相”:真如是佛性的异名,也叫法性、法身、法界、如来藏心,是一切众生的本体、本性、本心。此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心毕竟空寂,有而不有,空而不空,超过万法,故说“第一义空”。
“第一义”是“最胜”之意,简别小乘“空有相对”之空及析空观(分析色法、心法至极微,观人、法二空)之空,大乘至极“空有相即”之空,名为第一义空。
“若论小乘”:小乘必须五戒十善圆满,入见道位及修道位,而且禅定功高,并且断除欲界的五下分结及色界、无色界的五上分结,才能获得阿罗汉果,而出离三界,不再六道轮回。
“五下”即欲界的五种惑:贪欲,瞋恨,身见,戒禁取见,疑。
“五上”即色界、无色界的五种惑: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
“未有其分”:若论小乘的修证,道绰大师说无论道俗,都还没有人获得。可知不只是难,根本不可能;小乘尚且不可能,何况大乘!故说“圣道一种,今时难证,未有一人得者”。
小乘的修证,以偈显明:
戒善圆满禅定高,贪瞋身见戒禁疑,
色无色贪掉慢痴,五下五上皆断除。
“观想念佛”即是《观经》所说之十三种观,亦即观极乐世界之依正二报。
“观像念佛”即是观佛形相。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顶上肉髻相,眉间白毫相,胸间“卍”字相,乃至足下千辐轮相等。
这两种观也是自力难行道,非他力易行道,若事理不明,即易入歧途,易招魔境。故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自设问答: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又,源信上人《往生要集》亦设问答:
问曰: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称名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称名念佛简单易行,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圆满具足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资粮就当下完成,百分之百决定往生极乐世 界,不需要“实相、观想、观像”的念佛,也不需要借由深入经藏的功德,或借由广诵经典的功德,或者持很多咒语的功德,或者朝山拜忏的功德等等。简而言之, 从开始到临命终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就能够往生,不是要我们去修戒定慧,累积六度万行才能够往生。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复杂不 简单,我们非但没有时间,也不是那种根器。若是只要念佛,就很简单,不复杂,只有称念六字而已,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士农工商都能念得来,都能做得到:这 就是简易。
(三) 容易
这是“易而不难”。容易就是不困难。
念佛最简单容易,念佛最不困难。有的修行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困难。念佛如果要作观,比如《观经》十三定观的初观是“日想观”,简单吗?只要 观落日而已,虽然简单,但是不容易,我们做不到,观不成就。因为若不能使杂念妄想的心定下来,就观不清楚。所以,不但简单,还要容易,我们才能做得到。
不分老少贤愚,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才叫作容易。如果你做得到、他做得到,可是还有少部分人做不到,那就不容易。不容易就不能称为“易行道”。所谓 “易行道”,是不管是老人、小孩,有智慧、没智慧,有学问、没学问,会修行、不会修行,善人、恶人,平生、临终,人人都能够做得到,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学其他法门,出三界、证佛果都很困难,都是“难行道”,那种难度可说“难如登天”。但往生极乐世界就很容易,易如反掌,大家都做得到。
(四) 安易
这是“安而不危”。不危则安乐,简单、容易、轻松、不劳苦的同时,令人平安喜乐。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将这个法门譬喻为坐船,而说“乘船则乐”,坐船轻松,坐船安乐;除了这个法门以外的,都叫作难行道,喻如步行,而说“步行则 苦”。走路就很辛苦,要去千里之遥的地方,需跋山过岭、涉水越溪,非常辛苦,还有种种的厄难横阻在前,甚至会因体力难以负荷无法继续走下去,半途就倒了下 来。
所以,要了解我们在修的是净土法门,如果已经在修净土法门了,却还认为不能获得安乐往生,那一定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追根究底,简而言之,就是对净土宗的道理还不明白。道理若明白,念佛的心一定是安稳的,满足的,如同龙树菩萨所譬喻的“坐船而乐”。
称念佛名叫“易行道”。“易”即容易,容易到什么程度呢?容易到我们坐在船上什么事都不用做,只要安分守己地留在船上就好了。搭这艘船既不用我们耗 费巨资买船,也不用我们排队买船票,也不用我们出钱加油,也不用我们掌舵驾驶——全都不用。因为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我们只要安分守己地念佛就好。
什么叫“安分守己”地念佛呢?就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同时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样就是安分守己的念佛人。所以龙树菩萨说这个法门叫作易行道,用譬喻来讲就是坐船,只有乐,没有苦。
依据教理来讲,从初住开始,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才能进入初地;再经过第二大阿僧祇劫,才到达七地;再经过第三大阿僧祇劫,到等觉菩萨,才能成佛。而我们连见惑、思惑都无法断除或降伏,这样离初住还有多远呢?根本没有办法形容,可说天差地别。
由此可知,我们若要以自己的力量脱离六道生死轮回、成就佛道、广度众生,是有心无力的。可是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横超”。虽然还没有降伏烦恼,更没有断除烦恼,没有证到某种果位,但是一入弥陀净土,就直接横超到等觉菩萨的果位:就是如此简单、容易、安乐、殊胜。
总而言之,只要念佛,我们就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以后不会再去造业造罪,受苦受难;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入涅槃的境界成佛,然后再以等觉菩萨的身份倒驾慈航救度众生。
故知:净土宗称名念佛的法门,“明而不昧,浅而不深,简而不繁,易而不难,安而不危”,最为浅易、简易、容易、安易。
浅易:净土教理,浅显易懂。
简易: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不繁杂。
容易:人人都能做得来,不困难。
安易:轻松,平安,喜乐,如同坐船。
净土法门是广度众生的法门,根器锐利的人固然做得来,根器低劣的人也同样做得来,如善导大师所言: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念佛是弥陀本愿,不论何人,只要念佛,便能蒙佛愿力救度,蒙佛愿力摄取往生。可知:易之所以为易,全在于靠佛力,而念佛便是靠佛力,如跛脚乘船,依 靠船力,便能安稳到达彼岸——乘船便是靠船力,这是易行道的本质、易行道之所以为易的根本原因。故,不论何人,只要念佛,通通容易往生,因为靠佛力之故。
因此,净土宗才能被赞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而这也是净土宗的特色。
念佛既如此简易,又如此殊胜,皆由弥陀愿力弘深之故,所以一切法门都无过于念佛法门。善导大师于《法事赞》如是说: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种种法门”总指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等大小权实之一代教法,这些教法都是自力难行、历劫苦修方证无生的教法,故远不及他力易行、今生往生证 无生的“念佛生西”一法之简易圆顿。前者谓之“圣道门”,非上根利智之圣者无分;后者名为“净土门”,不论上根下智,乃至极重罪人,只要尽形寿念佛,都必 定往生极乐,因为弥陀弘誓重愿之故。
然而由于此法简易圆顿之故,一般人很难信受,故世尊于《小经》之结论言: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因为容易之故,反而令人难以相信。若能相信,则必定往生,因为容易之故。
总之,净土法门即是浅易、简易、容易、安易,若不符合这四点,就不是纯正的净土法门。
二、最稳当
何谓稳当?“稳”即安稳,“当”即妥当,安稳妥当,简称稳当。
一个法门堪称稳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平生不招魔事;二是命终直出轮回;三是往生快速成佛。具此三者,即是稳当的法门。若有这样的法门,则任何行者都应选择这个法门,而这个法门便是净土宗称名念佛的法门。
下品下生的念佛往生,也正在于彰显这样的法门。
兹试论如下。
(一) 平生不招魔事
下品下生之罪人,临终之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正当此时,罪人至心念佛,立即,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命终之时,见金莲花前来迎接,当下直出轮回,当下往生极乐。一旦往生极乐,必定速证佛果。
若论不招魔境,只要念佛,地狱之火都能消灭,所谓“火化红莲”,哪还有什么魔境会干扰呢?便知:念佛鬼神不犯,念佛群魔潜踪。故,一切法门中,念佛最稳当,不但无魔,且能祛魔。
修行最怕着魔,所谓“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一旦着魔,求升反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道心难发,超升何期?可知着魔乃修行人最怖畏、最须 防范之事。故修行,不论修何种法门,必先保证不遭魔事,才能安心起行。而所有法门之中,最为稳当,不入歧途,不招魔境的,就是净土宗的称名念佛。
如前所说,念佛之人,平生之时有佛菩萨护佑,如弥陀住顶、佛光照身、诸佛护念、菩萨相随、天神拥护、地祇恭敬,故得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冤鬼化解,群魔匿迹。
由于念佛是弥陀本愿,故念佛之人弥陀摄取不舍。亦即念佛之人,弥陀现在与他同在同行,日夜保护,消灾免难,辟鬼降魔;一旦临终,则莲台接引往生极乐。自始至终,弥陀不舍念佛之人。
如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又言:
念佛人,鬼神不能害,十王不敢召。
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念佛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而得其便;
现生常得安稳,临终任运往生。
善导大师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
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古德也说:
念佛无碍之一道,天神地祇皆敬伏,
魔界外道不能障,罪不感报善不及。
因此可谓:
行住坐卧常念佛,春夏秋冬恒吉祥;
消灾消难消业障,增福增慧增善根。
其实,用心正,道理明,修行是不会着魔的。一切唯心造,外邪、外魔、外灵或冤家债主的干扰,无非都是心的感召。韦陀菩萨楹联说:
汝能真修,我必护法;
心无邪念,自能降魔。
古德也说:
魔由心生,妖从人兴;
正心诚意,百邪不侵。
修行不论修任何法门,都不可追求神通感应,或好玄妙、好奇特,或以骄慢心欲高于他人,显己之长,形人之短。若如此,便易入歧途,易招魔境。
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觊觎,不将迎”,修行亦然。正念现前,邪自不干,如日当空,魍魉潜消。
印光大师说:
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
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 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持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覆崇明黄玉如书)
(二) 命终直出轮回
念佛之人,一旦临终,佛圣来迎,往生净土,直出轮回,一切魔缘不能障碍。下品下生之临终念佛,尚且能灭地狱之火,当下往生净土,直出轮回,则有何魔境不能消灭?
故善导大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三) 且能快速成佛
如《阿弥陀经》所言: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梵本《阿弥陀经》亦言:
都是清净、不退转、一生补处的菩萨。
以上两段经文的意思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后,都自然成为“清净、不退转、一生补处的菩萨”。
净土宗称名念佛的法门,能使下品下生的愚恶众生也能往生弥陀净土而成就佛道,则念佛法门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
故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彰显净土宗之称名念佛是一代教法中最为稳当的法门。
综上所言,念佛最稳当有三:
(一)佛光摄取。念佛之人,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摄”即保护,“取”即来迎;平生保护,临终来迎。自始至终,不遭魔事:此其一。
(二)必生净土。念佛之人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不再轮回,可免堕落。因为六道未出,既有隔阴之迷,亦有堕落之险,如佛言“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此其二。
(三)不断得证。念佛之人即使未断烦恼,仍必生净土之故,一旦往生净土,直登不退,必断烦恼,必速成佛:此其三。
若有一个任何凡夫也能修学的法门,且修这个法门平生有佛时常护佑,使不遭魔境,命终也能横超三界,不再轮回;虽是凡夫,未断烦恼也能速证佛果,则这个法门不但容易,而且非常殊胜,也非常稳当,可说千稳万当。
由前面三点观之,这个法门就是净土宗之称名念佛法门。
若是圣道门,则必须断烦恼、出三界之后,破除尘沙惑方入初住位,入初住之后还需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在这漫长艰辛的过程中,难免有退堕之虞。断烦恼已是非常困难,何况成佛过程难免退堕。
若是净土门,念佛往生弥陀净土,则径登不退,直趋菩提。所谓“不经劫不经地”,不落阶级,不落次第。
若以《大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之意来看,便知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直至补处,不落渐次。以偈显明:
念佛必生极乐国,必住定聚至灭度,
超出常伦诸地行,现前修习普贤德。
圣道门与净土门,两相比较,何者稳当,不言自明。故古德说“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而称名念佛则是稳当中之最稳当。
三、最直捷
何谓直捷?不曲而直,不迟而捷;不迂缓,不转折。
下品下生之愚恶众生,至心称名,乘佛力故,实时脱离地狱,而且横截三界六道,往生净土,不再轮回;横超三贤十圣,径登不退,毫不迂缓。不需经过阿罗 汉的断五下除五上才能出离轮回,也不需经过菩萨三贤十圣的阶次才能不退成佛。只要念佛往生净土,便能横截三界六道,横超三贤十地,而直至一生补处。
便知:佛陀以下品下生也能念佛而生净土、登不退,来彰显净土宗之称名念佛为一代教中最为直捷的法门。
故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但称佛名,乘佛愿力,横超三界,乃至横超三贤十圣,直入补处,为净土宗之特色。
其他一切法门都是靠自力竖出三界,不能横超三界。
竖出则难,横超则易。可谓:
余门学道,竖出三界,如蚁子上于高山;
念佛往生,横超三界,似风帆行于顺水。
《大经》言:
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
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
道绰大师于《安乐集》解释此文说:
若依此方修治断除,先断见惑,离三涂因,灭三涂果;
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此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
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
“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
“横截五恶道”,就是横截三界六道,直出轮回。
“升道无穷极”,就是横超三贤十圣,直至补处。
竖出之难与横超之易,龙树菩萨以步行之苦与乘船之乐互相对比,目的在于令人舍难取易。
四、最圆顿
何谓圆顿?不偏而圆,不渐而顿。“偏”指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教;“圆”指唯一佛乘。“渐”指经劫经位方至佛果;“顿”指不经劫不经位,不历渐次,当下直至佛果。故“圆顿”之教即是“唯一佛乘,直至佛果”之教。
圆顿之教是佛法登峰造极之教,若非大根大器不能承担,自古以来少有其人。
而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净土,六道轮回一时顿断,直捷不迂缓;无上佛果一生成就,圆顿不偏渐。以此彰显净土宗之称名念佛法门为一代教中最极圆顿之法,古德赞为“圆中之圆,顿中之顿”。
如法照大师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古德也说:
愚人无愧造多罪,临死能称彼佛名;
三圣忽然随念至,慰言罪灭我来迎。
又说:
弥陀名号愿无边,普摄凡愚顿且圆;
恶逆回心才十念,火车化作紫金莲。
又,圆者圆满,顿者顿速。净土宗之所以称为圆顿法门,全由弥陀愿力与弥陀功德之故。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 体圆满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因此,念弥陀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弥陀净土,即是生诸佛净土。今生专念弥陀 一佛,乘弥陀愿力故,来生必生弥陀净土,而于弥陀净土一生成佛,不历异生。简捷圆顿,无法能比。
华严、天台、禅宗、密宗亦称圆顿之教,然而还须历经断惑证真才能出三界、成佛道。与净土宗之念佛法门相比,仍是渐而非顿,偏而非圆。
净土宗念佛法门能使未断惑的一切善恶凡夫横截三界,往生净土;顿断轮回,径登不退,直趋菩提。故圆中之圆、顿中之顿,非净土宗莫属。
无佛之时,末法之世,欲以自力断惑证真、入圣得果,名为难行道,亿中无一。如经言: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故,不论何人,凡欲选择修行法门,宜选最易行、最稳当、最直捷、最圆顿之净土宗称名念佛法门。
可谓:
净土一宗超诸宗,
念佛一行胜诸行。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
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恒沙世界,极乐最易往;
十方诸佛,弥陀独称尊。
下品下生的极重罪人,一生从未修行,唯恶无善,临命终时仅凭十声佛号,即长揖娑婆恶世,高登弥陀净土,永免六道生死轮回,横超三界位阶不退。则下品下生之往生,简略显示有四:
一、显示净土宗是他力救度的法门,亦即是全凭弥陀佛力救度的法门。
二、显示弥陀救度方法简易,只要称名念佛,即蒙救度。
三、显示弥陀救度功德殊胜,能够横超三界,往生成佛。
四、显示念佛人应自视根机最劣,犹如下下品之人,则必得往生。
净土宗之念佛人,为了百分之百、稳稳当当地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自视为最下根机,犹如下下品之人,才能有下品下生那种至诚恳切之心,而通身放下,彻底靠倒弥陀,全凭弥陀救度,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其实,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在三界六道当中,有什么恶业没做过?十恶、四重、五逆、谤法等大大小小的恶业通通做过,而且不计其数。摊开报纸,所谓的八卦 新闻,没有一件我们没有做过的,都有;这些恶业的种子,其实也潜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只是没有那种境缘显现而已。所谓事过境迁,或者投个胎、转个世, 任何事情我们都有可能做得出来。
所以,我们要有这种自觉。有这种自觉才能真诚、老实、死心塌地、专一无二地全凭弥陀救度。
法然上人说: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欲信念佛之人,纵使能学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钝之身,如同无智之辈,勿现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
法然上人这么说,有其道理。因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只有一个,就是念佛;其余法门与行持,皆非正因。念佛即是乘托佛力,专一念佛而全凭佛力,则必然 百分之百地往生弥陀净土。如果不全凭佛力,不专一念佛,便不能百分之百往生,即是往生不定。因此,念佛之人,不论智愚,全凭佛力,还愚念佛,是为根本。纵 有智慧,亦当抛之东洋大海,学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为要。如印光大师所说: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
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俗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不惧乎?
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
念佛一法,尤其专心无二。若学此学彼,纵将三藏十二部读得烂熟,仍于生死无关。
再怎样能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在弥陀绝对的悲智之下,还是博地凡夫;在六道轮回的长河之中,依然无力解脱。《大经》言:“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 喜;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因此,想成为净土门的行者,要极其谦卑恭敬地“还愚痴”,如同愚钝之身、无智之辈,不要显现根机锐利、能修余行的智者行 为。能“还愚痴”,才能彻底靠倒弥陀,一向专念弥陀佛名。若自视根机锐利,能修余行,便不能专一念佛,不能专靠弥陀,那就往生不定,甚至失去往生。如善导 大师《往生礼赞》所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蕅益大师也说: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
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
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
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
此则头头不了,账账不清。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
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悟开大师也说:
虽是呆人,他闻说念佛好,便欢喜,得知念佛好;
闻说念佛生西方,他又欢喜,得知念佛生西方。
于是遂呆念佛,今日呆念,明日呆念,直呆念到命欲终时,忽然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弹指往生极乐世界。
此等人可谓“呆而不呆”。
若是聪明会打算人,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今日忙,明日忙。
若功垂后世者,置弗论。
直忙到腊月三十日,忽然业积如山,面前齐现。
此时无计可施,待人发放。
此等人可谓“不呆而呆”,所谓“如来说为可怜悯者”是也。
印光大师说:
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
又说:
观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
观不能作,称即获益。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
切不可参入宗门,图得禅净双修之嘉名。
念佛人带着宗门气息,则得利益处少,失利益处多也。
而要全凭佛力,专一念佛,若不自觉自己无力,毫无自力,便有所保留,不能通身靠倒弥陀、全凭弥陀佛力。
因此善导大师依经文之意,而劝勉净土行人应具足“机法两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第一段是机深信:毫无疑惑地深信自己“无有出离之缘”,自己无力可凭,常没常流转。
第二段是法深信:毫无疑惑地深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弥陀有力,全凭他力,必定往生。
此文名为“二种深信”之文,列在《观经疏》第四卷《散善义》之“深心释”。“深心”即是“深信之心”。
此文显明“机法二种深信”。“机”指凡夫,“法”指弥陀。凡夫深信自己三业都是罪恶,永沉轮回,无出三界之力;然此凡夫,正是弥陀深生悲悯、为其发 愿立誓所要救度的对象。此凡夫恐惧不安的心中,体悟弥陀本愿力的摄护救度之真实,而毫无疑虑地信受弥陀本愿之救度,当下实时获得往生决定,此即“无疑无 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之意。
阿弥陀佛既已成佛,则他救度众生的誓愿是金刚不变的,所以我们仰信佛所说,不加怀疑,无疑无虑。心中没有怀疑,当然也就没有种种“可能或不可能”的忧虑、顾虑,所谓“无疑无虑,乘彼愿力”,依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那就“定得往生”。
净土宗的核心是“机法两种深信”,对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能够了解、深信,就不会退转,就决定往生。
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能救者弥陀,所救者众生。弥陀是法,众生是机;法者救机,机者信法;深信机无出离之缘,深信法救如此之机;法不离机,机不离法;机法一体,生佛不离。若无机深信,则无法深信;若无机法深信,则非真实信心,也非弥陀弟子。
虽言信机、信法,并非信心有两种,是一个深信,从机、法两方面来说明。信机即“舍自”,信法即“归他”。一个信心之中圆具舍自与归他,此是净土门他力之信相。
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显明罪恶生死凡夫之机,感受到正当堕落悬崖时,突然被佛凌空托起;在海中挣扎没顶时,被佛抱上愿船。所谓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故此法门是完全他力、绝对他力的救度法门,无丝毫的自力与造作。因此龙树菩萨譬喻为“乘船”,坐在愿船上的人既不必付船费,也不必帮忙驾驶;自己不管有何力量,在此均无用武之地。何况就是因为毫无力量,才会堕落,才会被救。
堕落与被救是同时感受到的。当有这种感受时,心中就有平安、喜乐,就有感恩、惭愧,因为机的罪恶感在内心发露与法的大悲愿在内心发酵,故性情会转 变。以前刚强计较,现在柔和不诤;以前缺乏慈爱,现在有了悲心。凡一切的逆境挫折,都会反省是自己的过失,或宿世的罪业,而不会责怪别人。此后的生活是对 佛有信心,对己有愧心,对人有爱心。
有了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就是金刚信,不会再改变。不管是信深、信浅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如果会改变,那就不是对机没有深信,就是 对法没有深信。对机没有深信,对法一定也没有深信;对法没有深信,对机也一定没有深信。这两个深信是一体的,有机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机而不信法, 那不算信机,只是一般的“罪恶观”。
“罪恶观”净土门有,圣道门也有。净土法门的机深信与一般的罪恶观不同,我们是从信靠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角度而说罪恶观是机深信。
理解这两个信的内容,无非也是自觉凭自力无有出离之缘,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本愿救度这个法门才能使自己有出离之缘,而且可以快速成佛。
如果未能了解自己真的是知识浅薄、根器陋劣、业障深重、烦恼强盛,就无法彻彻底底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自觉他已坠入大海,正在大海中随浪浮沉,甚至即将灭顶,他就很难生起求救的心。
释迦牟尼佛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就好像“盲龟值浮木”,既然如此,当然都是在三恶道轮回。最可悲的是“无有出离之缘”,如果过去没有机会,现在也 没有机会,可是未来有机会的话,那还有一线希望;但如果都没有出离之缘,岂不是永恒、尽未来际、从始至终都要在三恶道轮转了!当我们深深触到“无有出离之 缘”的悲和痛,就知道它超越了世间任何的痛苦,即使匍匐在地上哀嚎,都没法显露那种无有出离之缘的悲痛,那种悲痛是无法形容的,是达到顶点的。一个学佛 者,如果无法体会到本身没有出离之缘、没有解脱希望的话,就很难依靠弥陀救度的法门。
我们如能像善导大师所说,自觉是“罪恶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只有沉沦,永远无法解脱,自然对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会犹如溺水之人的彻底投靠,全凭救度, 内心就不会犹豫、怀疑或筹虑,就不会无知、侥幸地认为自己可以靠某种功德或某种法门出离,那种法门比念佛往生更可靠、更殊胜——不会有这种心态。我们就会 死心塌地、老老实实地专念弥陀,全凭弥陀救度。
因为有“机法两种深信”,自觉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学得来,除念佛之外一无所靠,后退无路,两边也无活路,只能走上白道。走在白道上,就是机法 两种深信的现象;走在白道上,一定是正念直来,不可能后退。这种众生已经在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当中,不可能再堕入水火之难,也不可能轮回于六道之中。
我们是学佛的人,必须依照佛所讲的戒律作为我们身口意三业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所以,不管圣道门也好,净土门也好,都要有向上、向净、学佛而想成佛之心,都希望能持好佛陀所要求的戒律,如果没有这种观念,就不是学佛的人了。
再进一步,他发现自己有心无力,应该做而做不到,心虽有所向往,可是业障来了,习气来了,没办法降伏,所以才需要归入弥陀的救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机的深信。有了机深信,心性自然就会柔和。所以,有没有机深信,也可从自己的心有没有惭愧、谦卑、柔和来判断。
另一方面,如果有法的深信,自然就会“阿弥陀佛爱我们,我们也去爱他人”,如果是圣人的话,就会做得很圆满。我们是凡夫,所以做得不圆满;因为不圆满,才更要有柔软心,更要有惭愧心。
一个人如果有“机法两种深信”,就会毫不勉强、自自然然地念念不舍弥陀佛名。因为有嘴巴就能出声,有心就会起心动念,只是将它转为名号而已。
印光大师也依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之意而言: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
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自力与他力是相对的。仗自力即不仗他力,仗他力即不仗自力。自力多一分,他力即少一分;他力多一分,自力即少一分。若全凭自力,即不能全凭他力;若 全舍自力,即能全凭他力。全凭他力,便与弥陀佛智感应道交,即是“明信佛智,契合本愿”,不但必定往生,而且直接化生,不是胎生。若不全凭他力,难免尚有 对佛智救度之疑惑;既然疑惑佛智救度,便多分或少分靠自己修行之功德以回向求生。善导大师说,备修众行,虽可回向得生,然与弥陀疏而不亲,不蒙佛光摄取不 舍。这样,虽然往生极乐,亦是胎生,不是化生。如《大经》“胎化段”所说(取意):
明信佛智者化生,光明智慧,当下如诸菩萨;
疑惑佛智者胎生,寿五百岁,不得见闻三宝。
印光大师也说:
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各别。
他种法门,皆仗自力。唯此法门,全仗佛力。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诸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
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
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印光大师“坐船过海”的比喻,正与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的比喻相同,也与昙鸾大师“自他二力判”的比喻一样。坐船过海完全是船力,绝对是船力,丝 毫没有自力,有自力也加不上,有自力在船上也无用武之地,何况毫无跨越生死大海之力:这便是印光大师所说“唯此法门,全仗佛力”“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 力”“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
有人以为往生极乐世界要佛力,也要自力,所谓“自他二力”,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同前面的比喻,往生极乐世界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佛力,若阿弥陀 佛没有极乐世界让你往生,或者不来接引你往生,你凭什么能够往生?即使有殊胜的修行与功德,也不能往生。虽然信愿念佛,也不属于自力,所以印光大师说: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所谓“力”,是就从此岸到彼岸而言的,亦即是从娑婆到极乐而言的。从娑婆往生极乐完全依靠阿弥陀佛 的来迎,我们即使虔诚精进地信愿念佛,也不是力,只是随顺佛力的救度而已,力在佛边,不在自己。如同相信此船能过海,而愿乘此船过海,之后上船,安坐船上 不半途下船,此船自然能让你到彼岸;亦即安心念佛,不半途而废,佛力之愿船自然送你到极乐。
或有人以为极乐世界分为九品,品位高下但看行者之功德。这是不知佛智或疑惑佛智的人,以自己念佛的功夫或其他的功德回向以求往生,这样的往生就会在花胎之中,就有品位阶级与花开迟速。《大经》的胎宫与《观经》的九品内容一样,都是依靠自力所修功夫与功德回向往生。
若是全凭佛力,专称佛名,则不论有无功夫与功德,也不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亦不论罪福多少、时节久近,都必定往生报土;而且当下化生,当下花开见闻三宝,不在胎宫,不经九品,没有花开时节。
若论五浊恶世之末法众生,要凭自力脱出三界,不但是难行道,而且是不可能,因为自己无力。如《大集经》云: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不能解脱,出世间法我们学不来,所以我们自己没有出离生死之力。此即是自己无力——毫无自力。
唯有念佛全凭弥陀救度,必定往生弥陀净土,此即是全凭他力(佛力)。
善导大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这样殊胜高妙的境界,不只是佛的境界,更是诸佛之王阿弥陀佛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即使是文殊、普贤等大菩萨,都要靠阿 弥陀佛的力量,何况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罪恶生死凡夫”,更要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而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必须“念弥陀专复专”。若是靠自己所修的余行、 万行、杂行等“杂善”,则难以往生。一切善恶凡夫,若能全靠佛力,专一念佛,不但容易出离三界,也容易往生无为涅槃的极乐世界。如善导大师所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一旦往生极乐,必能速证菩提,必能广度众生。而不论往生极乐成就佛道(往相回向),还是娑婆广度众生(还相回向),都要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亦即佛力、他力)。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卷尾之“自他二力论”所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用证义意……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涂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净宗法师也有一段“疯话成真”的譬喻:
有一个老太婆,盲眼,缺足,站着还要人扶,自说一小时前远在千里,此刻现身目前。这话如说在百年前,人们一定会认为她是一个疯子。可现在有了飞机,即很正常。
修行也一样。智慧眼盲、戒定足缺之人,一念入报土,位超十地。这在圣道门被认为是疯话,可是念佛凭阿弥陀佛之力,即很正常。
《往生论注》最后有一个譬喻: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
转轮王有轮宝,飞行自在。轮宝正如现在的飞机。
五浊恶世的末法众生,到底是怎样的心性,怎样的根机?自己面貌的美丑净秽,必须要靠镜子照才知道。镜子一照,美丑净秽一目了然。自己的心性是善是 恶,根机是利是钝,有自力还是无自力,若不靠经文及祖师的法语为镜,便无所知。在此举出十一段经文祖语为法镜,在此法镜之前,便能看清楚自己是何种面目, 从而觉知原来自己无力,需要全靠弥陀慈悲愿力(佛力、他力)的救度,而专一地称念弥陀万德洪名。
一、《地藏经》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二、《净度菩萨经》说: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中所做,皆是三涂业。
三、《悲华经》卷六说: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
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四、《大集日藏经》卷二说:
释迦牟尼佛,本所誓愿:若有众生,造作五逆、谤方等经、毁呰圣人、犯波罗夷,如是之人,清净佛刹,所不容者,皆生我国,我当教化。以是因缘,诸恶众生,悉集其国。
五、道安大师临终之前说:
自惟罪深,讵可度脱?
六、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说: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七、道绰大师《安乐集》说: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雨。
八、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及《观经疏》也说: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九、法然上人说:
然我此身,于戒行不持一戒,于禅定一不得之,于智慧不得断惑证果之正智……
悲哉悲哉!为何为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三学之器,此三学外有相应我心之法门耶?有堪能此身之修行耶?
我是无智之身也,我是破戒之身也。
虽然,依弥陀本愿,口称念佛之力,可遂决定往生也。
十、印光大师说:
光一介庸僧,但只知学愚夫愚妇之专念佛名。
光粥饭庸僧,于禅于教,皆未从事,唯依念佛,以为依归。
光粥饭僧耳,于宗于教,皆无所知。唯自谅陋劣,专以净土为事。
光宿业深重,虽则五十余年虚预僧伦,一切诸法,皆无所知。虽常念佛,以业重故,其心与佛,未尝相应。然信佛无虚愿,当不弃我,故其志愿,任谁莫转。
今老矣,除持名外,无一法应学。以死期将至,恐所学愈多,心识愈难淳净,或致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
十一、弘一大师说:
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
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
啊!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年纪要到六十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
《地藏经》所说“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正是娑婆众生的真实写照,也正如《悲华经》所说“厚重烦恼,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亦如《大集日藏经》所说“诸恶众生,悉集其国(娑婆世界)”。
“举止动念”,“举”就是动,“止”就是静。人每日行为,不是动就是静,而动静之间所起念头何止成千上万?《安般经》说:“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 转。”《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菩萨处胎经》说:“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 细。”
“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人之举止动静,所作一切,不出身口意三业。而身口二业,都由意业所主导。三业之本,以心为源,命终之时,也是意 业之心识接受果报。动念若善,就有无量的善果报;动念若恶,就有无量的恶果报。然而娑婆众生烦恼厚重,常怀贪瞋,因此,检点自心,于二六时中,大约起恶念 时多,起善念时少。故《八大人觉经》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指意业,“形”指身口二业,由意业的思维带动身口二业而付出行动。所以,心不正则百 罪生。贪瞋痴等,都是心所犯的罪。心念既然恶多,身口自然善少,故说“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人之心中,由于烦恼厚重之故,微细之恶念多如恒河之沙,善念则少如麟角。所以二六时中,举止动念,恶多于 善,罪多于福,何况放纵此心,任意造作身口意三业。“杀害、窃盗、邪淫”是身三恶业,“妄语”则包含口四恶业。所谓“百千罪状”,就身之杀业轻重,大概分 为上中下,细分则无量;乃至意业之贪瞋痴,也分为上中下,细分则不胜枚举,所以总说“百千罪状”。不论轻重,受报之时纤毫不爽,故《地藏经》亦言“莫轻小 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由于娑婆众生烦恼厚重,常怀贪瞋,因此念念结罪,所以《净度菩萨经》说“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中所作,皆是三涂业”。
以我们来讲,可说生生世世所累积的三业行为都是在造罪造业,没有脱出六道轮回的力量,只有日益累积、加剧轮回的业力而已。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是 “常没常流转”的众生,“旷劫以来,无有出离之缘”。简要而言,我们若不念弥陀,必将堕落地狱,因为谁敢说他生生世世都能拥有人身、遇到佛法、不会堕落三 恶道?
我们都有无明,都有贪瞋痴。在无明、贪瞋痴没有降伏的情况下,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从贪瞋痴延伸出来的。既然这样的话,再怎么行善积德,都还是有无明、有贪瞋痴掺杂在里面。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人天诸善”即是五戒十善,五戒为人,十善生天。然而五戒十善仍是有漏,所以为人或生天,还在轮回。既在轮回,就会堕落。
故佛于《涅槃经》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又于《正法念处经》说: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五戒十善还是不离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何况成就五戒十善并不容易,所以出离轮回更不可能。
故善导大师于《法事赞》说:
人天少善尚难辨,何况无为证六通。
又于《般舟赞》说:
万劫修功实难续,一时烦恼百千间;
若待娑婆证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
尤其是我们这些出生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贪瞋痴三毒很强盛,烦恼业障很深重,善心微微,而造恶却如狂风暴雨那么强烈。
我们不用去寻找书本上的其他批注,也不必问别人,我们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东西!
道安大师说他自己:“自惟罪深,讵可度脱?”
昙鸾大师说他自己:“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道绰大师说他自己:“大乘曾未措心,小乘未有其分,五戒十善甚稀,造罪暴风雨。”
善导大师说他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
法然上人说他自己:“非三学之器,是无智破戒之身。”
印光大师说他自己:“唯自谅陋劣,专以净土为事。”
弘一大师说他自己:“心与禽兽差不多,无惭无愧,埋头造恶。”
这七位大师都是数一数二的高僧,其中五位是净土宗的祖师,尤其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一个是中国净土宗的开宗祖师,一个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此 外,道安大师是当时鼎鼎有名的一代佛教大师,而弘一大师是近代律宗祖师,并且一生念佛。他们这样赤裸裸、毫无覆藏、不畏后人讥诮的告白,是卑以自牧的修养 之词,还是诚实无欺的发露忏悔?若与前面《地藏经》《净度菩萨经》《悲华经》《大集日藏经》对照,则七位大师乃是诚实无欺的发露忏悔,也是善导大师所说 “机法两种深信”之中的“机深信”。
越是努力修行的人,越是看到自己的罪恶。唯有深智博览、切实修行、严格微细检视自心,才能观察到内心深处盘踞着坚固厚重的无明痴爱、贪瞋烦恼、分别执著与微细快速的心识。若是一般修行人,不但看不到自己的罪恶,还误以为自己心能清净,甚至已证果位。
《观经》说: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修行人最重至诚心,亦即真实之心、不虚假之心。不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也不论修圣道门还是净土门,诚实心都不可或缺,而且摆在第一位。
如儒家说:
诚于中,形于外。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有这至诚心,便有发露忏悔之相,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否则即是虚假、欺诈,即是欺佛、欺自、欺人。如《宝女所问经》说“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 谓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诳一切众生”,亦如《须摩提经》说“于善友所,不覆诸恶。己罪不藏于善友”,又如《阿阇世王经》说“至诚无异,所以者 何?不覆藏作罪故”。因此,上述七位大师的忏悔告白,正是“至诚无异,不覆藏作罪故”。
《大经》第十八愿之三心,“至心”摆在第一位,“三辈文”也说“以至诚心,愿生其国”,《观经》下品下生也说“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大经》之“至心”与“至诚心”,《观经》之“至诚心”与“至心”,意义都一样,内涵无有不同。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解释“至诚心”为“真实心”而说:
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
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
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强调修行人对自己所修之解与行必须真实,要心行一致、内外相符,不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然而严格审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方知自己并非贤善精进之人,反而如《地藏经》所说“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圣道门三学、六度、万行等自力 难行之解行,与自己根性完全不一致、不相应、不能行。圣道门之解行,难解难行,而且自己既无真实自利之心,也无真实利他之心。能够真实自利与利他的,只有 一切诸佛,尤其是“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阿弥陀佛。
因此,诚实无欺地发露忏悔自身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无力出离轮回,而深心深信地完全接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回向发愿,愿生弥陀净土。这种心路历程与诚实无欺的发露忏悔,亦正符合《观经》所强调的净土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意即真实地承认自己不是贤善精进之机,而是罪恶生死凡夫,具足烦恼,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因而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深心),愿生弥陀净土(回向发愿心)。
圣道门的解行,凡夫之三业做不到;既然做不到,而外表却依然显现修圣道门之相,此即是心行不一、内外不符,这便是虚假,不是真实,即是大师所说“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净土门的解行,凡夫之三业做得到;既然做得到,凡夫修净土门,显现修净土门之相,即是解行相应,内外相符,这便是真实,不是虚假,即是大师所说“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故。
理解善导大师所述至诚心的解释文,便可知至诚心是以深心、回向发愿心为体,亦即至诚心的内容就是信受救度、专称佛名、愿生净土的机法两种深信的深心以及回向发愿心。
而发露忏悔自己的罪障业障,在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之中屡屡出现。五部九卷之中,“行仪分”之四部五卷,充满了对自己罪障的深刻忏悔心、惭愧心。《观念 法门》一方面开示观佛三昧、念佛三昧的实践法,一方面又举出对罪障的严格忏悔。《法事赞》一方面诵念《阿弥陀经》,一方面反复地对各自的罪障进行惭谢、惭 愧、发露忏悔。《往生礼赞》主要是对阿弥陀佛的礼赞,同时也将一日分为六时,各以赞偈发露至心忏悔、归命忏悔,最后之日中礼赞更以广忏悔文作为结束。《般 舟赞》则以“敬白一切往生知识等,大须惭愧”为始,而以“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为终,一部始终,可说以忏悔贯串。而 “解义分”之《观经疏》,一方面开展楷定古今之《观经》释义,一方面无论就文面或就内涵,也都流露出对罪恶的自觉与严格的忏悔,如前所述大师对至诚心的解 释,举出“贪瞋邪伪”等文,可以看出严格忏悔之心的发露。可说善导大师正是个恒忏悔之人。
佛法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在镜子面前才知道自己容貌的美丑。如果到了镜子面前,没有发现自己的美丑,就等于没有照到镜子。同样,我们通过学习佛法,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是清净、贤善、精进,而是具足烦恼、污秽、罪恶、懈怠。
学佛而不了解自己原来是罪恶生死凡夫,那就是没有以佛法印心,没有用佛法这面镜子来观照自己。
由上述所举十一段经文祖语的法镜,原形毕露、一览无遗地照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是罪恶之人,不是贤善之人;虽也是有心修行,却是无力解脱之人。
唯有这种对自己的绝望,对自己罪恶的忏悔心,才会自然地生起对弥陀救度的深心与对弥陀净土的回向发愿心。
释迦牟尼佛在《小经》中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绝大多数都是恶多善少之人。弘一大师毫不覆藏而且慨叹地说自己 “心与禽兽差不多”,善导大师告白自己是“具足烦恼凡夫”“罪恶生死凡夫”。这种“烦恼凡夫”“罪恶凡夫”,正是阿弥陀佛发愿所要救度的主要对象,这在净 土宗义而言,称为“罪人正机”。
所谓“罪人正机”,“正”者主也,主要对象之意。阿弥陀佛之第十八愿誓救“十方众生”,亦即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平等地救度。然而建立此愿之本意,若贤善之人与罪苦之人相比,则仍以罪苦之人为主。为了显示弥陀本愿的救度是以罪苦之人为主要对象,故名“罪人正机”。
凡就弥陀本愿救度之正机而论,有“凡圣相对”与“善恶相对”之二说。亦即众生之中,分为两种机:“圣机”与“凡机”。凡机之中,亦分为两种机:“善 机”与“恶机”。善机有两种:息虑凝心之“定机”与废恶修善之“散机”。恶机有七种:十恶、四重、破见、破戒、五逆、谤法、阐提。
元晓大师《游心安乐道》说:
四十八大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
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
“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此是“凡圣相对”之说,亦即有“旁正”:菩萨、缘觉、声闻等三乘圣人为净土之旁机,天、人等凡夫为净土之正机。而“凡夫”之中,有善凡夫与恶凡夫,而以罪恶生死凡夫为正机,此是“善恶相对”之说。
譬如有一国王,悲心无尽,财宝无量,打开国库,主动积极、平等、无差别地赈济全国百姓。凡食衣住行育乐及民生所需日常用品,一概布施,欲使全国百姓 不但都能脱离贫苦,而且都能获得大富大贵。此中,以没有住房,缺乏衣食的贫苦百姓为主要对象(贫苦正机),同时也兼顾有食衣住行育乐的一般百姓,使其早日 获得大富大贵。至于原已大富大贵之人,若有所需,也自然供给。
此是譬喻,贫苦百姓喻为恶凡夫,一般百姓喻为善凡夫,大富大贵喻为圣人。佛是泯三心、空四相、冤亲平等、自他一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若以阿弥 陀佛而言,是主动、积极、平等、无差别地拯救十方众生,不但使众生不堕三恶道,而且脱离六道生死轮回;不但脱离轮回,而且往生净土,获得一生补处。不论恶 凡夫、善凡夫还是三贤十圣,都平等、无差别的使其入一生补处,其中以尚在生死轮回的罪苦凡夫为本,这便是“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意,亦即是“罪人正 机”。凡净土三经与相承祖师,都一致显明“本为凡夫,罪人正机”之意。
如《大经》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如《观经》说:
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如《小经》说:
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元照大师《弥陀经义疏》说:
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又说:
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
又于《观经疏?序分义》说:
如来临化,偏为常没众生。
又于《观经疏?散善义》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又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常没”与“常浮”相对。“常浮”是善凡夫,指将来可再出生为人或生天,譬如浮出水面,不受溺水之苦。“常没”是指恶凡夫,将来必定堕落三恶道,譬 如没入水中,遭受溺水之苦。因为圣人已经解脱,善凡夫自以为可以靠自力修行解脱,唯有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必须完全仰靠佛力救度。在此善导大师明示 弥陀的救度是以恶人为主要对象,非圣人亦非善人,所谓“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偏为常没众生”“罪恶生死凡夫,常 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我能护汝,不堕水火”,这便是善导大师的“罪人正机论”。又,大师解释三心之文,也都在于彰显罪恶生死凡 夫为弥陀正机之意。
当然,这“罪人正机”的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也是你,是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具足烦恼的一切罪恶生死凡夫。我们大家都是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同时,我们大家也都是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
弥陀五劫思维之劬劳,六度万行之辛苦,皆为救度凡夫,非为救度圣人,故凡夫是乘托弥陀本愿往生报土之正机,故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 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而凡夫之中,亦以恶凡夫为本,善凡夫为旁。善导大师为了显明“凡夫入报土”之义,而设问答说: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此文所说“垢障凡夫”即是恶凡夫,此亦显示“罪人正机”之义。是故,旁机之善凡夫亦求往生,正机之恶凡夫更应往生。我们烦恼强盛,罪障深重,没有力 量脱离生死轮回,苦不堪言;弥陀大悲,偏悯苦机,为此罪苦众生超发救度之誓愿,其本意即是使罪人往生,使凡夫成佛。是故,信受弥陀救度之罪恶生死凡夫是弥 陀救度之正机。
弥陀广发四十八大愿,而以“无三恶道”之愿排在四十八愿之首,可谓用心周到,意义很深,令人感动与安慰。此正显示弥陀发愿之本意,完全是为了凡夫罪 人,预先为罪业凡夫解决离苦得乐、往生成佛的大事。凡夫最怕的事,是被自己的恶业牵引堕落三恶道,所以弥陀把“无三恶道愿”排在四十八愿之首,以扫除罪业 凡夫的苦恼。以此观之,弥陀发愿是以罪恶生死凡夫为正机。
阿弥陀佛建立不需凡夫一行、不需凡夫一善、全凭弥陀救度之悲愿,其本意并非以能精进修行、能累积善根之善人为主,而是以修行无力、积善无能之极恶最下之机为主。譬如救生员一旦跳入海中,其本意乃以溺水之人为主,因此而言“罪人正机”。
然而法然上人说:“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这是法然上人诫止“本愿夸”之邪见故,亦即诫止“夸耀弥陀罪人正机 之本愿而恣意造恶”之邪见,是劝善惩恶时之语,故说“罪人尚生,何况善人”,此并非站在弥陀建立本愿之本意而言。若以弥陀至极大悲所建立本愿之意而言,则 正好相反。譬如国王拯济百姓,富人尚且给予,何况贫人。
“罪人正机”一语,正为彻露弥陀大悲之至极而言,弥陀救度群萌之大悲誓愿,因此一语而彻底圆彰、和盘托出。然而弥陀并非喜欢恶事才以罪人为正机。凡 佛心者,皆具足大慈悲与大智慧,以其大慈悲垂视一切众生时,哀悯愚者更胜于智者,哀悯恶人更胜于善人;而以大智慧观照一切众生时,则是喜欢正与善,而悲叹 邪与恶。犹如父母之对儿女,虽一视平等,然特别怜悯五体不全之子;然而父母并非本来就特别喜欢五体不全。弥陀亦然,虽然特别怜悯恶人,而以罪恶生死凡夫为 正机,并非本来就喜欢恶事。这种事理,以下经文颇能显明。
一、《观佛三昧经》说:
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缘,缘苦众生。
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佛光所照,常照如此,无间无救,诸苦众生。
佛心所缘,常缘此等,极恶众生。
二、《华严经》说: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舍弃。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世间所有广大慈,不及如来一毫分。
三、《维摩经》说: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
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
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四、《涅槃经》说:
如来等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
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
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
于放逸者,佛则慈念。
五、《大集月藏经》说:
唯佛独是众生父,于烦恼火而救拔。
六、《大经》说: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七、《法华经》说:
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
述 怀
一、我溺大海,岸上众人皆大呼:“努力往上游!游上来,游上来!”
唯有一人,躬身入海,救我于岸。
岸上众人者,其他诸行也;
躬身入海者,弥陀一佛也。
二、凡夫罪重,较之佛力,犹如大海一滴。
石头量重,投入大海必沉,投入大船必浮;
凡夫罪重,投入六道必堕,投入愿船必度。
三、若靠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
不靠弥陀,轻罪不灭,何况重罪。
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四、众生受大苦,悉是佛之苦,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盲聋不见父,父母常见子;众生虽不见,弥陀实在前。
五、烦恼具足的凡夫,犹如黑炭,再怎么磨洗,也不能变白。
六、人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脱离轮回;
唯靠弥陀救度,不但能离轮回,而且速成佛道。
七、佛教的特色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拔苦与乐”,亦即是纯净平等的爱心。
佛教若无“大慈大悲”,不能“救苦救难,拔苦与乐”即非佛教。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能圆满“救苦救难,拔苦与乐”的法门,即是“净土法门”。
八、净土法门讲爱心,亦即讲弥陀慈悲的爱心、弥陀慈悲的救度。
九、弥陀爱一切众生,但愿众生皆往生,不愿一人独轮回。
十、弥陀爱我们,弥陀为救度我们:
以五劫时间为我们发愿,
以永劫时间为我们修行,
十劫之前终于为我们成就极乐世界,
成就我们能够往生成佛的功德,
此功德皆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光明名号中,
使我们信心求念。
十一、弥陀爱我们,他若不慈悲,我们得救无望。
弥陀五劫所发的愿为我们而发,
弥陀永劫所修的行为我们而行,
弥陀愿行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净土,
所成就的六字洪名是我们往生成佛的功德资粮。
十二、弥陀慈悲救度,主动积极而来,不因祈求拜托;不问对象,不讲条件;与智慧无关,与学问无关,与修行无关,与道德无关,与善恶无关。
不论何人,只要相信,只要接受,只要念佛,即能得救。
得救之人,已是极乐圣数,已非凡数摄。
十三、弥陀是超越善恶,讲求爱心。
我们如此之恶,佛仍然爱我们,
因为爱能遮盖一切,所以救度超越一切。
十四、弥陀救度的爱心,遮盖一切,超越一切,超越通途之因果、善恶、报应,超越世间之公平、公道、正义。
也因此,即使我们极恶,无有出缘,也能蒙救。
十五、救度的法门以爱心为原则,非以善恶、公平为原则。
当用爱心的原则,代替善恶、公平的原则。
十六、纯正净土法门乃超情离见之“不可思议”法门,是佛与佛的境界,于凡夫但能无条件地信受,丝毫不可拟议。
“不可思议”即是指弥陀的慈悲救度。
故欲入净土门之人,应“信受弥陀救度”。
十七、虽是凡夫:
若信受弥陀救度,即是大福报、大智慧;
若专称弥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若弘扬净土法门,即是大慈悲、大愿力。
十八、净土法门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五逆十恶极重罪人,应堕阿鼻,佛可以救;
若不信佛,佛不能救。
因为不信佛、不靠佛、不接受佛的救度之恩。
十九、净土法门谁信受谁得救,谁不信谁沉沦。
二十、信弥陀救度即是真实功德,
疑弥陀救度即是无明颠倒;
信弥陀救度即是绝对之善,
疑弥陀救度即是最大之恶。
二十一、内面有信心,外面就有行为。
内面是什么生命,外面就是怎么样的生活。
内面是佛的生命,外面就能过着慈悲爱心的生活。
二十二、信佛救度,自有德行。
生命中没有佛,如何行出善来?
为非作歹,都因为没有佛的生命在里面(心中无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