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电子书首页

第一大门

1.1教兴所由

1.2说听方轨

1.3发心久近

1.4宗旨不同

1.5诸经得名
1.6说人差别
1.7三身三土

1.8凡圣通往

1.9三界摄与不摄

第二大门

发菩提心

破异见邪执

广施问答

第三大门

难易二道

时劫大小

轮回无穷

第四大门

念佛大德所行

诸经所明念佛

念佛三昧利益

第五大门

第六大门

第七大门

第八大门

第九大门

第十大门

第十一大门

第十二大门

 

【《安乐集》译注】
[唐]释道绰 撰

〖著作简介〗
《安乐集》,道绰大师著,继承昙鸾大师“他力本愿”净土思想,广引经四十四部、律一部、论八部、释三部,十二大门,三十八番料简,将一代佛法分判为圣道、净土二门,约时被机,劝归净土。


〖作者简介〗
道绰大师(562—645),昙鸾大师净土思想的继承者。俗姓卫,隋末并州汶水(山西太原)人, 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涅槃经》,曾开讲二十四遍。隋大业五年(609 年),到汶水石壁玄中寺, 拜读碑文所载昙鸾大师念佛行业,大为感动,于是舍《涅槃》讲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开讲《观经》约二百遍,日念佛号七万声,并发明念佛珠记数,结缘四众。由于大师的德化, 晋阳、太原、汶水三县七岁以上的人都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要点提示〗
一、圣净二门判——依释迦牟尼佛所说圣教,众生排出生死、出离火宅的方法大分两种, 一是圣道门,二是净土门。
二、末时五浊论——时至末法,处是五浊,圣道难证,净土可行。
三、第十八愿释——纵使《观经》下品下生所言极恶众生,临终依善友所劝,十念称名, 诸障消除,定得往生。
四、名号度众生——如来名号,为度众生而广布世间,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获益, 皆生佛前,此即“名号度众生”。
五、依相而求——初学之人未能破相,但能依相而求,无不往生;往生之后,自然契入无相境界。又,极乐报土是无漏之相、实相之相,依之并非执著、缠缚。
六、报佛报土——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世界是报土。
七、称名是正——如果离佛的时代很近,修定、修慧是正学,念佛、忏悔等可以兼行; 如果离佛的时代很远,众生根机暗钝,领悟浮浅,则称名是正行,修定、修慧成为兼行。
八、约时被机,劝归净土——如果于此末法时期弘扬圣道法门,不顺应时代形势、众生根机,难以修行,难以契入。所以,应当审度时势与众机,劝励众生归心净土。


安乐集 卷上
释道绰 撰
〔卷上〕
〖安乐集〗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劝信求往。

〖译文〗
这部《安乐集》之内,总共分为十二大门,都是引用佛经祖论来证明(净土宗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劝导大家生起信心,求愿往生极乐世界。


〔(一)第一大门〕
〖安乐集〗
今先就第一大门内,文义虽众,略作九门料简[1],然后造文:
第一,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2],劝归净土。
第二,据诸部大乘,显说听方轨[3]。
第三,据大乘圣教[4],明诸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欲使时会听众,力励发心。
第四,辨诸经宗旨不同。
第五,明诸经得名各异。如《涅槃》《般若经》等,就法为名;自有就喻,或有就事,亦有就时、就处,此例非一。今此《观经》,就人、法为名:“佛”是人名,“说观无量寿”是法名也。
第六,料简说人差别。诸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自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诸天说,四者神仙说,五者变化[5]说。此《观经》[6]者,五种说中,世尊自说。
第七,略明真、应二身[7],并辨真、应二土[8]。
第八,显弥陀净国,位该上下[9],凡圣通往。
第九,明弥陀净国,三界[10]摄与不摄也。


〖译文〗
先说第一大门。此门内虽然经文众多、义理广博,但可大略分为九个方面,然后撰文详细解说。(是哪九个方面?)
第一,说明净土教兴起的原由,审度时势与众生根机,劝励众生归心净土。
第二,根据诸部大乘经论,显明讲经的重要与听经的心态。
第三,根据大乘圣教,说明(今天能听闻净土教法的)众生宿世已发心多久,已曾供养多少佛陀,希望与会听众(以及阅读此《安乐集》的读者),努力振作,发起愿生极乐之心。
第四,辩明诸经宗旨各有不同。
第五,说明诸经命名各有不同。比如《涅槃经》《般若经》等,是就法本身命名(“涅槃” 是不生不灭的心性,“般若”是无上甚深的智慧,都是法);有的就譬喻命名(比如《佛说箭喻经》),有的就事命名(比如《起世经》),也有的就时间、处所命名(比如《贤劫经》),这些例子不一而足。现在这部《佛说观无量寿经》,是就人、法立名:“佛”是人名,“说观无量寿”是法名。
第六,甄别宣说此经的人有何不同。诸经的发起讲说,不过五种人,一是佛亲自所说, 二是佛的圣众弟子所说,三是诸天所说,四是神仙所说,五是变化人所说。这部《观经》在这五种中,属于佛亲自所说。
第七,简略说明阿弥陀佛是真身(报佛)还是应身(化佛),并辨明极乐国土是真佛土(报土)还是应化土(化土)。
第八,显明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所摄众生),位次包括从上上到下下的所有根机,无论凡夫圣人,通通可以往生。
第九,显明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是属于三界,还是不属于三界。


〖注释〗
[1]料简:以解释或问答的形式,甄别、拣择重要义理。“料简”同“料拣”,拣择。“料”,理;选择。“简”,选择;甄别。
[2]约时被机:审度时势,契合根机。“约”,估量,审度。“被”bèi,加,及;“被”pī,同“披”,覆盖。
[3]说听方轨:“方轨”,本指两车并行,比喻并驾齐驱,不相上下。这里指说听并重。
[4]圣教:圣者的言教。
[5]变化:变化人。佛菩萨应机变化,显现各种人身,以救护众生。
[6]《观经》:全称《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三经之一,南朝宋畺良耶舍译。主要内容包括十三定观、散善三福、九品往生等,由定散二善导归称名念佛。
[7]真、应二身:真身和应身。真身,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即法报二身。应身,佛陀为度众生,随众生心量,现种种身,称为应身。
[8]真、应二土:真佛土和应化土。佛真身所住之法性土为真佛土,化身所住为化土。
[9]位该上下:无论上根的圣贤位,还是下根的凡夫位,皆得往生利益。“该”,包罗,包容。
[10]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众生生死往来的三种境界。欲界是有食色等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色界是无食色等欲,但还有色质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欲色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


〔1.教兴所由〕
〖安乐集〗
第一大门中,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 若教赴时机[1],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2],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3](《坐禅三昧经》卷下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钻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


〖译文〗
第一大门中,说明净土教兴起的原由,审度时势与众机,劝励众生归心净土。(教法,要应时契机。)所弘教法,如果顺应时势与众机,则容易修行,容易证悟;如果不顺应时势与众机,不仅难修,且难契入。所以《正法念处经》说:“行者一心求道时,应常观察时机与方便。如果所修法门不合时宜、没有方便,这就叫“失利”,而不叫“得利”。为什么?就像钻湿木想要取火,肯定得不到,因为时机不对(需要假以时日,晒干木头再钻);如果折干柴 想要找水,肯定也得不到,因为(此时的柴禾已被晒干,里面一滴水也没有,)这样做没有智慧(应该
在它被晒干以前来做这件事)。(是什么时代的人,就要修行适合这个时代的法,要有抉择的智慧。)


〖注释〗
[1]教赴时机:教法顺应时势与众机。“赴”,合,顺应。
[2]机教时乖:根机、教法、时势三者乖违。“乖”,不顺,不和谐。
[3]《正法念经》:《正法念处经》的略称,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详说十善业道及六道生死
过患,最后说身念处之法。

 

〖安乐集〗
是故《大集月藏经》[1](《大集经》卷五五意)云:“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我诸弟子学慧得坚固;第二五百年,学定得坚固;第三五百年,学多闻读诵得坚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得坚固;第五五百年,白法[2]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

〖译文〗
所以《大集月藏经》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的第一个五百年中,诸弟子修学智慧坚固不 动;第二个五百年中,修学禅定坚固不动(开悟的人就少了);第三个五百年中,多闻读诵坚固 不动(得定的人就少了,更不用说开悟了);第四个五百年中,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坚固不动(众生 业障深重,只能修福忏悔,定慧已经遥不可及了);第五个五百年中,一切善法隐滞(不能发挥作用), 纷争四起,不再有人自修善法坚固不动了。”

〖注释〗
[1]《大集月藏经》:《大方等大集月藏经》的略称,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收于六十卷《大集经》第四十六至第五十六,称为“月藏分”。
[2]白法:白净之法,一切善法的统称。

〖安乐集〗
又,彼经(《大集月藏经》卷一一、一七、二六等意?)云:“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众生。何等 为四?一者口说十二部经[1],即是法施[2]度众生;二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一切众生 但能系心观察,无不获益,是即身业度众生;三者有无量德用[3]、神通道力,种种变化,即是神通力度众生;四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其有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获益,皆生佛前,即是名号度众生。”

〖译文〗
《大集月藏经》又说:“诸佛出世,用四种方法度化众生。哪四种?第一种是口业,诸佛 如来口说十二部经,这就是用口业法布施度众生;第二种是身业,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 一切众生只要能够系心观察,没有不获益的,这就是用身业度众生;第三种是神通,诸佛如来有无量德能功用、神通道力,种种变化,这就是用神通力度众生;第四种是名号,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或是总称(比如“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等),或是别称(比如“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等),若有众生系心称念,没有不能灭除 罪障、获得利益的,全都往生佛前,这就是用名号度众生。”

〖注释〗
[1]十二部经:一切经教,依形式与内容分为十二种。即:契经(修多罗,Sutra,契机直说法义之长行)、重颂(祇夜,Geya,于长行之后重宣其义)、讽颂(伽陀,Gāthā,直作偈颂)、因缘(尼陀那,Nidāna,说佛法因缘)、本事(伊帝目多,Itivrtaka,说弟子过去世因缘)、本生(阇多伽,Jātaka,说佛自身过去世因缘)、未曾有(阿毗达磨,Adbhuta-dharma,说佛种种不思议神力之事)、譬喻(阿波陀那,Avadāna,经中说譬喻之处)、论议(优婆提舍,Upadesa,以法理论议问答)、自说(优陀那,Udāna,无问自说)、方广(毗佛略,Vaipulya,说方正广大之真理)、授记(和伽罗,Vyākarana,授记菩萨成佛)。
[2]法施:法布施,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之一,向人演说佛法。《无量寿经》:“演~,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3]德用:功德力用,德能功用。


〖安乐集〗
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若一念称阿
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1]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


〖译文〗
算起来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正处于佛灭度后的第四个五百年,正是应该忏悔修福、称佛名号之时。如果称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的利益尚且如此,何况修习念佛法门时常念佛,这就是恒常忏悔之人啊。


〖注释〗
[1]劫:梵语“劫簸”(Kalpa)的略称,用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大智度论》:“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


〖安乐集〗
又,若去圣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是兼;如去圣已远,则后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实由众生去圣遥远,机解[1]浮浅暗钝故也。是以韦提大士[2]自为,及哀愍末世五浊众生轮回多劫、徒受痛烧[3],故能假遇苦缘咨开[4],出路豁然。大圣加慈,劝归极乐。若欲于斯进趣[5],胜果难阶[6];唯有净土一门,可以情悕趣入[7]。


〖译文〗
还有,如果离佛的时代很近,前面的修定修慧是正修,后面的忏悔修福、称佛名号是兼 带;如果离佛的时代已经很远,则后面的称佛名号是正修,前面的修定修慧是兼带。为什么 这样呢?实在是因为众生离佛的时代太遥远,根机暗钝,领解浮浅。所以韦提希夫人自求解 脱,也是哀愍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众生,轮回多劫,白白遭受五痛五烧之苦,故而假借所遭 遇的受苦因缘,请释迦牟尼佛为她开显一条出离苦海的宽阔之路。释迦牟尼佛慈悲加持,劝 韦提希夫人归心极乐净土。若想在此娑婆世界修定修慧,步步前行,很难进入菩提果位;唯有净土一门,可以倾心投入。


〖注释〗
[1]机解:被教法所激发而心动、领解。
[2]韦提大士:即韦提希夫人。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因为遭儿子囚禁,生厌离心,向佛请教往生清净无忧净土之法。
[3]痛烧:“五恶五痛五烧”的略称。众生造作五恶(杀盗淫妄酒),生时遭王法惩戒,死后堕入恶道,名为五痛;痛苦切身,如火焚烧,喻为五烧。一说“痛”指现在恶报,“烧”指未来恶报。《无量寿经》:“我今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4]咨开:咨询,开显。
[5]趣:通“趋”。趋向,奔向。
[6]阶:阶进,层层接近而进入。
[7]情悕趣入:倾心投入。“悕”,意念;心愿。“趣”,同“趋”,趋向。


〖安乐集〗
若欲披寻[1]众典,劝处弥多。遂以采集真言[2],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导后,后去者访前,连续无穷,愿不休止,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译文〗
如果有心翻阅搜寻众多佛经典籍,就会发现劝归净土的地方太多了。于是我就采集了这些经文实语,(编成这部《安乐集》,以)帮助大家修学净土法门,得到往生极乐的利益。为什么这样做呢?想使(往生净土的大路上,)前行者引导后学,后学探访前行者,如此连续不断,愿心不止,(也就是)为了度尽无边生死海中所有众生的缘故。


〖注释〗
[1]披寻:翻阅搜寻。
[2]真言:经论中真实之言。


〔2.说听方轨〕
〖安乐集〗
第二,据诸部大乘,明说听方轨者,于中有六:


〖译文〗
第二,依据诸部大乘经论,说明讲经的重要与听经的心态。其中有六点:


〖安乐集〗
第一,《大集经》(卷一一意)云:“于说法者,作医王想,作拔苦想;所说之法,作甘露[1]想,作醍醐[2]想。其听法者,作增长胜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说者、听者皆堪绍隆[3]佛法,常生佛前。”


〖译文〗
一、《大集经》说:“对于说法者,要把他当作大医王来想,当作拔除我们生死之苦(的使者)来想;对于他所说的法,要当作甘露来想,当作醍醐来想;听法者自己,要当作增长佛法胜解来想,当作治愈轮回大病来想。如果能这样,说法者与听法者都能继承和兴隆佛法,后世常能生到佛前,见佛闻法。”


〖注释〗
[1]甘露:梵语“阿密哩多”(Amrta),又译为“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常用以赞叹如来教法。《光明文句》:“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
[2]醍醐:几经炼制的乳品,味中第一,药中第一,常用以比喻最高无上教法。
[3]绍隆:继承并使其更加兴盛。“绍”,继承。“隆”,兴盛。


〖安乐集〗
第二,《大智度论》(卷一)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译文〗
二、《大智度论》说:“听法者仔细聆听,目不斜视,如饥似渴,一心投入语义中,闻法踊跃,心生悲喜,这样的人,就应为他说法。


〖安乐集〗
第三,彼论(《智度论》卷二八意)又云:“有二种人,得福无量无边。何等为二?一者乐说法人,二者乐听法人。是故阿难[1]白佛言:‘舍利弗[2]、目连[3]何以所得智慧神通于圣弟子中最为殊胜?’佛告阿难:‘此之二人,于因中时,为法因缘,千里不难,是故今日最为殊胜。’”


〖译文〗
三、《大智度论》又说:“有两种人,得到的福报无量无边。哪两种?一是乐于说法的人, 二是乐于听法的人。所以(经中)阿难问佛:“舍利弗与目犍连得到的智慧与神通,为什么在佛弟子中最为殊胜?”佛告阿难:“这二人在因地修行时,为了求法,即使奔波千里也不畏难,所以今日所得果报最为殊胜。”


〖注释〗
[]阿难 nán:“阿难陀”(Ananda)的略称,意译为“欢喜、庆喜”,生时举国欢庆。斛饭王(Dronodana)之子,提婆达多(Devadatta)的弟弟,佛的堂弟,出生于佛成道之夜,二十五岁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佛陀弟子中多闻第一,集结三藏时口述经文。《增一阿含经》:“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文殊菩萨赞曰:“相如秋满月,目似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舍利弗:梵语 Sāriputra 的音译。又作“舍利子”。“舍利”,意译为“鹙鹭”。“弗”,弗多罗,意译为“子”,因其母眼睛美似鹙鹭眼,又于女众中聪明第一,辩才如鹙鹭(又名百舌鸟),因母得名舍利弗,意为“鹙鹭之子”。本来与目犍连(Maudgalyāyana)尊者共事外道,各有弟子百人,释尊成道后不久成为佛弟子,圆寂于释尊入灭前。佛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
[]目连:“摩诃目犍连”(MahāMaudgalyāyana)的略称,又作“大目犍连、目连”。摩诃目犍连,意译为“大赞诵、大采菽 shū”等。先祖修仙,采菽而食,因以为姓。“摩诃”(Māhā),大,于同姓中最尊大。归佛前与舍利弗(Sāriputra)同为六师外道,精通教学。虽率一百弟子,然心有不安,因而与舍利弗互约,先得解脱者必以告。一日舍利弗至王舍城,见马胜比丘(Asvajit)仪容端正,问其理由,始知佛陀出现,由一偈而开悟。次于竹园精舍闻佛陀亲说,得法眼净,因告之目犍连,共为佛弟子。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


〖安乐集〗
第四,《无量寿大经》(卷下)云:“若人无善本[1],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译文〗
四、《无量寿经》说:“若人没有宿世善根,今生就不能闻信此经;宿世曾经持戒清净的人,今生才能闻信这出世正法。”


〖注释〗
[1]善本:善根,善因。


〖安乐集〗
第五,(《大经》卷下意)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奉事亿如来,乐闻如是教。”


〖译文〗
五、《无量寿经》说:“曾经生生世世一再见佛闻法,今生才能信受念佛往生净土之事;已曾奉事百千万亿诸佛如来,才能欢喜听闻如此这般净土教法。”


〖安乐集〗
第六,《无量清净觉经》(卷四意)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 [1]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过去宿命已作佛道也。若复有人,闻开净土法门,都不生信者,当知此人始从三恶道来,殃咎未尽,为此无信向耳。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是故《无量寿大经》(卷下)云:“憍慢弊懈怠[2],难以信此法。”


〖译文〗
六、《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净土法门时,心中悲喜交集,周身汗毛直竖,像要拔出来一样,当知此人过去世已经修行佛道。如果有人听到净土法门不能生信,当知此人刚从三恶道转生而来,宿世罪业没有报尽,由此不能信仰归向(极乐净土),我说此人无法得到解脱。”所以《无量寿经》说:“骄慢、疲弊、懈怠的人,难以信受净土法门。”


〖注释〗
[1]身毛:周身的汗毛。
[2]憍 jiāo 慢弊懈怠:骄慢、疲弊、懈怠。反显上句“谦敬闻奉行”之语。“弊”,疲困,不闻佛法;通“蔽”,遮障,不闻佛法。


〔3.发心久近〕
〖安乐集〗
第三,据大乘圣教,明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者:如《涅槃经》[1](北本卷六、南本卷六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于熙连[2]半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于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经不起诽谤,深生爱乐[3]。若有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4]读诵。若有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


〖译文〗
第三,根据大乘圣教,说明众生宿世已发心多久,已曾供养多少佛陀。比如《涅槃经》说“世尊告诉迦叶菩萨,若有众生,曾在熙连河沙数或半恒河沙数的佛前发了菩提心,然后才能在恶世中听闻这些大乘经典而不生诽谤。若有众生,曾在一恒河沙数的佛前发了菩提心,然后才能在恶世中听闻这些大乘经典不起诽谤,还能深深生起爱乐(yào)之心。若有众生,曾在二恒河沙数的佛前发了菩提心,然后才能在恶世中不诽谤这些教法,还能正确理解,信顺爱乐,受持读诵。若有众生,曾在三恒河沙数的佛前发了菩提心,然后才能在恶世中不诽谤这些经典,还能抄写经卷(广为流通);虽然能够为人讲说,但还不能领解其中的甚深义理。


〖注释〗
[1]《涅槃经》:《大般涅槃经》的略称,北凉昙无谶译。说佛之涅槃非灰身灭智,佛虽现入灭之相,然佛身常住不灭。
[2]熙连:河名,意译为“金河”。佛于此河畔涅槃。
[3]爱乐 yào:信爱喜好。“爱”,《俱舍论》:“爱乃爱乐,其体即是信。”《成唯识论》:“信以爱乐为相。”“乐”,喜好。
[4]受持:领受忆持。“受”,领受在心(信力)。“持”,忆而不忘(念力)。


〖安乐集〗
何以故须如此校量[1]者?为彰今日座下闻经者,曾已发心供养多佛也。又显大乘经之威力不可思议,是故经(北本《涅槃经》卷六、南本《涅槃经》卷六意)云:“若有众生,闻是经典,亿百千劫不堕恶道。何以故?是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2],是中诸人亦如金刚。”故知闻经生信者,皆获不可思议利益也。


〖译文〗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比较呢?为了显明今天在座听经闻法的人,宿世已曾发心供养多佛。 又显明大乘经典的威力不可思议,所以《涅槃经》说:“若有众生,听闻这部经典,百千亿劫不会堕入三恶道。为什么?当知这部微妙经典所流布的地方,就是金刚之地,其地能够受持此经的人,也都像金刚一样坚固不坏。”由此可知,听闻大乘经典能够生信的人,都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


〖注释〗
[1]校量:较量。
[2]金刚:梵语“缚曰罗”(Vajra),金刚石,硬度最大。比喻坚(不被他物损坏)利(能损坏他物)。


〔4.宗旨不同〕
〖安乐集〗
第四,次辨诸经宗旨不同者:若依《涅槃经》,佛性为宗;若依《维摩经》[1],不可思议解脱为宗;若依《般若经》[2] 空慧[3]为宗;若依《大集经》[4],陀罗尼[5]为宗。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若论所观,不过依正二报,如下依诸观所辨。


〖译文〗
第四,接下来辨明诸经宗旨不同。若依《涅槃经》,是以佛性为宗;若依《维摩经》,是以不可思议解脱为宗(悟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若依《般若经》,是以空慧为宗(契入空性,得大智慧);若依《大集经》,是以陀罗尼为宗(于一法之中,总持一切法)。现在这部《观经》,则是以观佛三昧为宗。若论所观对象,不过是依报(国土庄严)与正报 (佛菩萨庄严),如下文中依各种观法所辨析的那样。


〖注释〗
[1]《维摩经》:《维摩诘所说经》的略称,姚秦鸠摩罗什译。毗耶离城的维摩诘(Vimalakirti)长者现身说法,开显大乘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2]《般若经》:《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略称,主要由玄奘大师译。宣说般若波罗蜜的深妙道理。
[3]空慧:洞观空理的智慧。
[4]《大集经》:《大方等大集经》的略称,北凉昙无谶译。广集十方诸佛所说大乘之法,故称《大集经》。
[5]陀罗尼:梵语 Dhārani 的音译,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能令善法不失,能令恶法不起。后世多指佛教咒语。


〖安乐集〗
若依《观佛三昧经》[1](卷一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2]、五逆[3],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三者劝父王令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4],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 ‘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5]林,方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栴檀[6],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稀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7]三障[8]、无边重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9]成办也。


〖译文〗
若依《观佛三昧经》所说,“世尊告诉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第一种,口说十二部经,以法布施利益众生,能够灭除众生的无明暗障,打开智慧之眼,生于诸佛面前,尽早证得无上菩提佛果。第二种,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和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这些光明相好,不论是总相(总体身相)还是别相(某一相好),无论是现在佛还是过去佛,都能灭除四重(杀、盗、淫、妄)、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罪,永离三恶道,随其心意所愿乐,常能生于净土,以至究竟成佛。第三种,劝父王修习念佛三昧。’父王问佛:‘佛
的果地功德,真如实相第一义谛真空妙理,为何不让弟子行持呢?’世尊告诉父王:‘诸佛的果地功德,有无量深妙境界和神通解脱功用,不是凡夫修行所能达到的,所以劝父王行持念佛三昧。’父王问佛:‘念佛功德是怎样的相状呢?’世尊告诉父王:‘比如有一片伊兰林,方圆四十由旬。林中有一棵牛头栴檀,虽然有根芽,但尚未出土。伊兰林只有臭味,没有香气,如果吃了它的花果,就会发狂而死。后来牛头栴檀的根芽渐渐生长,刚刚长成树苗,香气就很浓烈,于是能够改变这片伊兰林,使它遍满旃檀香气,众生见此情形,都觉得非常稀有。’ 世尊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烦恼中的念佛之心也是这样。只要能专心念佛,念念不舍, 一定能往生佛前。一旦往生,就能改变所有恶业,成就大慈悲,就像那棵牛头栴檀改变了伊 兰林一样。’”(在这个比喻中,)所言“伊兰林”,比喻众生体内的三毒、三障、无边重罪。所言“栴檀”,比喻众生的念佛之心。“刚刚长成树苗”,比喻一切众生只要能念佛不间断,就能成就菩提业 道。


〖注释〗
[1]《观佛三昧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的略称,东晋佛陀跋陀译。旨在观佛相好及功德。 海,譬喻三昧功德深广。
[2]四重:①“四重罪、四重禁、四波罗夷罪”的略称,梵语“四波罗夷罪”,即杀、盗、 淫、妄四罪。②密宗真言行者所持戒律,包括:一舍正法,二舍菩提心,三悭吝胜法,四恼害众生。
[3]五逆:通常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又作“五无间业”。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
[4]第一义空:对于小乘涅槃而言大乘至极涅槃为第一义空。小乘涅槃者偏真但空,大乘涅槃者空亦空,为中道实相之空。
[5]伊兰:树名,花可爱,气味恶臭,遍及四十里。经论中多以伊兰之臭比喻烦恼。
[6]牛头栴檀:树名,气味芳香,出自牛头山。经论中多以栴檀之香比喻菩提。
[7]三毒:贪瞋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能毒害身命和慧命。
[8]三障:一、烦恼障,贪瞋痴等思惑障碍;二、业障,五逆十恶等恶业障碍;三、报障,地狱、饿鬼、畜生等苦报障碍。
[9]业道:身口意造作称为“业”,通向未来果报称为“道”。《俱舍论》:“业之道故,立业
道名。”


〖安乐集〗
问曰:计一切众生念佛之功,亦应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断一切诸障,如一香树改四十由旬伊兰林,悉使香美也?


〖译文〗
问:计算一切众生的念佛功德利益,也应是全部可知的(比如灭罪增福、往生净土等)。(但是)一念之力就能断除一切罪障,就像一棵旃檀树能够改变方圆四十由旬的伊兰林,使其芳香美好,这是什么原因?


〖安乐集〗
答曰:依诸部大乘,显念佛三昧功能不可思议也。何者?如《华严经》[1](晋译卷五九意) 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2]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搆[3]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师子乳[4]一滴投之,直过无难[5],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又,彼经(晋译《华严经》卷五九意)云:“譬如有人持翳身药[6]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不见是人,随所诣处,无能遮障也。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译文〗
答:根据诸部大乘经典所开显,念佛三昧的功能太不可思议了。诸经都怎么说呢?如《华 严经》所说,“譬如有人用狮子筋做琴弦,琴声一响,其余一切琴弦都会断坏。如果有人发菩提心,修行念佛三昧,一切烦恼诸障都会断灭。又如有人挤取牛、羊、驴、马等各种动物的乳汁,倒在一个容器内,如果将一滴狮子的乳汁滴进去,就会笔直穿过这些乳汁,毫无困难,所有乳汁都被破坏,变为清水。如果有人能在菩提心中修行念佛三昧,便能笔直穿过一切恶魔、障碍,没有任何危难”。这部经又说:“譬如有人拿着隐身药到处行走,其他所有人都看不见此人。如果有人能在菩提心中修行念佛三昧,一切恶神、一切诸障都看不见此人,无论他走到哪里,无人能够障碍。为什么能这样?因为这个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之王。


〖注释〗
[1]《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略称,有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六十卷本、唐实叉难陀所译八十卷本、唐般若所译四十卷本。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借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
[2]师子筋:狮子的筋。比喻菩提心。
[3]搆 gòu:牵,引申为挤。
[4]师子乳:狮子的乳汁。比喻菩提心。
[5]直过无难:直接穿过,没有困难。
[6]翳身药:古代印度的隐身药,涂在眼皮上可以隐身,譬喻行念佛三昧之人一切恶神不能见。


〔5.诸经得名〕
〔6.说人差别〕


〔7.三身三土〕
〖安乐集〗
第七,略明三身三土义: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1],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2]。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 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若尔者,秽土亦化身所居、净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经》[3]辨定报化、净秽者,经(卷下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彼经(《大乘同性经》卷下意)云:“阿弥陀如来、莲华开敷星
王如来[4]、龙主王如来[5]、宝德如来[6]等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何者如来化身?由如今日踊步健如来[7]、魔恐怖如来[7],如是等一切如来,秽浊世中如现成佛者、当成佛者,从兜率[9]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10]、一切像法[11]、一切末法[12],如是化事,皆是化身佛也。何者如来法身?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形,无现,无著,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生无灭,是名真法身义也。”


〖译文〗
第七,大略显明法、报、化三身与法、报、化三土的意义。
问:现在显现在西方的阿弥陀佛是哪种佛身?极乐世界是哪种国土?
答:现在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众宝庄严的极乐国土是报土。然而自古相传,都说阿弥 陀佛是化佛、极乐国土是化土,这是很大的失误。果真如此,秽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之处,净 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之处,不知如来的报身又居于何土呢?现在依据《大乘同性经》,来判定报 身与化身、净土与秽土。经中说:“在净土中成佛的,都是报身佛;在秽土中成佛的,都是化身佛。”那部经还说,阿弥陀佛、莲华开敷星王佛、龙主王佛、宝德佛等已经在清净佛刹得道成佛的,以及将要得道成佛的,像这样一切诸佛,都是报身佛。什么是如来的化身呢?就像现在的踊步健佛、魔恐怖佛等,像这样在秽土浊世中已经成佛或将要成佛的一切诸佛如来,从兜率天下生人间,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住持如是种种应化之事,都是化身佛。什么是如来的法身呢?如来的真实法身,无色无形,无所示现,无所住著,无法看见,没有言说,没有住处,无生无灭,这是真实法身之义。
〖注释〗
[1]报佛:即报身佛,大乘佛教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之一。是经过修习实证而成的佛果之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
[2]报土:酬万行之因而得万德庄严之净土。
[3]《大乘同性经》:宇文周阇那耶舍译。佛在大摩罗耶精妙山顶,为毗毗沙那罗刹王、海龙王、海妙探自在智通菩萨说法,又说如来十地之名、声闻十地之名、辟支佛十地之名、菩萨十地之名。
[4]莲华开敷星王如来:见于《大乘同性经》。
[5]龙主王如来:见于《大乘同性经》。
[6]宝德如来:见于《大乘同性经》《佛名经》《百佛经》《维摩诘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等。
[7]踊步健如来:见于《大乘同性经》。
[8]魔恐怖如来:见于《大乘同性经》。
[9]兜率:兜率天,欲界第四层天。又作“兜率陀天”,“兜率陀”意为“知足”,于五欲境知止足。此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天寿四千岁,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有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所居,补处菩萨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10]正法:佛法传世的正法、像法、末法“三时”之一,佛入灭后五百年间。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法住世,有人修行证果,即:有教,有行,有证。
[11]像法:佛法传世的正法、像法、末法“三时”之一,佛入灭五百年后一千年间。“像” 即似,有教,有行,似正法时。佛入灭五百年后,教法住世,有人禀教修行,但道化渐渐讹替,多不能证果,即:有教,有行,无证。
[12]末法:佛法传世的正法、像法、末法“三时”之一,佛入灭一千五百年后一万年间。距离佛世久远而教法微末,虽有教法住世,但无人真实修行、真实证果,即:有教,无行,无证。
┌正法时代┈有教,有行,有证┈佛入灭后五百年间
三时┤像法时代┈有教,有行,无证┈其后一千年间
└末法时代┈有教,无行,无证┈其后一万年间


〖安乐集〗
问曰:如来报身常住,云何《观音授记经》[1](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音菩萨次补佛处”也?
答曰: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意)云“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又,《宝性论》[2](卷四意)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译文〗
问:如来的报身常住不灭,为什么《观音菩萨授记经》说“阿弥陀佛入涅槃后,观世音菩萨接着替补佛位呢”?
答:这是报身佛示现隐没之相,并非真正灭度。那部经还说“阿弥陀佛入涅槃后,善根深厚的众生还能像以前那样见到阿弥陀佛”,这就是证明。另外,《宝性论》说“报身佛有五种相:说法相、可见相、诸业不休息相、休息隐没相、示现不实体相”,这就是证明。(阿弥陀佛入涅槃,是“休息隐没相”。)


〖注释〗
《观音授记经》:《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的略称,又名《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
[1]
宋昙无竭译。佛在鹿野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 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记成佛。
[2]《宝性论》:《究竟一乘宝性论》的略称,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译。围绕佛性,宣讲了佛宝、法宝、僧宝、如来藏、自性菩提、菩提功德、佛事等七方面内容。


〖安乐集〗
问曰:释迦如来报身报土在何方也?
答曰:《涅槃经》(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西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
曰无胜[1]。彼土所有庄严,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有异。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
来在此娑婆国土[2]。非但我出此土,一切如来亦复如是”,即其证也。
〖译文〗
问: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报土在哪里呢?
答:《涅槃经》说“从此娑婆世界向西,距离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个世界名叫‘无胜’。
那个佛土的所有庄严景象也像极乐世界一样,平等无异。我在那个佛土出现于世(示现报身);
为了度化众生,所以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八相成道,示现化身),不仅我出自果德报土,所有如来
都是这样”,这就是证明。
〖注释〗
[1]无胜:释迦牟尼佛的净土。《涅槃经》:“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佛国土,
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悉皆平等,无有高下,犹如
西方安乐世界,亦如东方满月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于此土阎浮提中现转
法轮。”
[2]娑婆国土:即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梵语“娑婆”(Sahā)译为“堪忍”,我们这个世
界,外有寒暑风雨,内有贪瞋烦恼,众生罪恶深重,众苦充满,但堪能忍受,不肯出离,故
名“堪忍世界”,简称“忍土”。
〖安乐集〗
问曰:《鼓音经》[1](意)云,阿弥陀佛有父母,明知非是报佛报土也。
答曰:子但闻名,不究寻经旨,致此疑,可谓错之毫毛,失之千里。然阿弥陀佛亦具三
身:极乐出现者,即是报身;今言有父母者,是秽土中示现化身父母也。亦如释迦如来,净
土中成其报佛;应来此方,示有父母,成其化佛。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又如《鼓音声经》[2](意)云“尔时阿弥陀佛与声闻众俱,国号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
广十千由旬。阿弥陀佛父是转轮圣王,王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魔王名无胜,佛子名月明,
提婆达多名寂意,给侍弟子[3]名无垢称”。又,上来所引,并是化身之相;若是净土,岂有轮
王及城、女人等也?此即文义炳然[4],何待分别?皆不善寻究,致使迷名生执也。
〖译文〗
问:《鼓音声经》说阿弥陀佛有父母,这能明确知道阿弥陀佛不是报身佛,极乐世界也不
是报土。
答:你只听到阿弥陀佛有父母这句话,却不探寻经文要旨,以致有此疑问,可说是‘差
20


之毫厘,失之千里’。阿弥陀佛也有三身:在极乐世界出现的,是报身;这部经说阿弥陀佛有
父母,是因为他在秽土示现化身,所以有父母。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中成就报身佛;应
化来此娑婆世界,示现有父母,成为化身佛。阿弥陀佛也是如此。
《鼓音声经》又说,“那时阿弥陀佛与声闻大众弟子在一起,国号叫作‘清泰’。此国圣王
所住都城,方圆一万由旬。阿弥陀佛的父亲是转轮圣王,名叫‘月上’;母亲名叫‘殊胜妙颜’;
魔王名叫‘无胜’;佛子名叫‘月明’;提婆达多(这样的角色)名叫‘寂意’;侍者名叫‘无垢
称’”。上面所引,都是化身之相;如果是净土,怎么会有转轮圣王、都城、女人呢?这段经
文,文义非常明显,何必再去分别?都是因为不好好探究,致使依文解义,错生执见。
〖注释〗
[1]《鼓音经》:《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的略称。佛在瞻波大城,为诸比丘说阿弥陀佛
父母、子、侍者、上首及魔王等名。次说神咒,十日修行,必生彼国。
[2]《鼓音声经》:《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的略称。
[3]给侍弟子:侍者,执事弟子,如释迦牟尼佛的给侍弟子阿难。
[4]炳然:明显。
〖安乐集〗
问曰:若报身有隐没休息相者,亦可净土有成坏事?
答曰:如斯难者,自古将今,义亦难通。虽然,今敢引经为证,义亦可知。譬如佛身常
住,众生见有涅槃;净土亦尔,体非成坏,随众生所见,有成有坏。如《华严经》(晋译卷四)
云“由如见导师,种种无量色;随众生心行,见佛刹亦然”。是故《净土论》(道安)云:“一
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1]。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2]。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3]。”故知
若据法性净土,则不论清浊;若据报、化大悲,则非无净秽也。
又,泛明[4]佛土,对机感[5]不同,有其三种差别:
一者从真垂报,名为报土。犹如日光照四天下,法身如日,报、化如光。
二者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即如《四分律》[6](卷三一意)云“锭光如来[7]化提婆城,与拔
提城相近,共为亲婚往来。后时忽然化火烧却,令诸众生睹此无常,莫不生厌,归向佛道也”。
是故经(《维摩经》卷中意)云:“或现劫火[8]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9],照令知无常。或
为济贫乏,现立无尽藏[10],随缘广开导,令发菩提心。”
三者隐秽显净。如《维摩经》(卷上意)“佛以足指按地,三千刹土莫不严净[11]”。
今此无量寿国,即是从真垂报国也。何以得知?依《观音授记经》(意)云“未来观音成
佛,替阿弥陀佛处”,故知是报也。
〖译文〗
问:如果佛的报身有隐没休息之相,净土也可能有成住坏空之事吗?
答:像这样的问难,从古到今都有,很难把其中的义理讲明白。虽然如此,我现在不揣
冒昧,引用佛经为证,义理也就可以知晓了。譬如佛身是常住的,但众生看来却有涅槃之相。
21


净土也是如此,本体并没有成住坏空,但随众生所见却有成住坏空之相。如《华严经》所说
“如同众生见到诸佛,有种种无量身相;随众生心行不同,所见佛刹也是如此(有种种无量之相)。”
所以道安法师《净土论》说:“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无质不
成故,缘起则万形(净土与秽土,非为同一本质所成就,极乐净土由弥陀清净功德所成就,娑婆秽土则由众
生烦恼业力所成就,净土功德盈满,秽土恶业盈满。净土秽土虽然是由善恶不同的本质所成就,然而探寻其根
本,皆由自心所生。净土的七宝庄严与秽土的荆棘瓦砾,都是由于净秽差别二业依缘而生,而显现成就这种种
万形差别相)。”由此可知,若就法性净土来说,则没有清浊之分;若就报佛化佛的大悲示现来
说,则不是没有净秽之别。
此外,广说佛土,因为所对众生的根机感应不同,有三种差别:
第一种,酬报因地愿行而垂示的真实果德净土,名叫‘报土’。犹如太阳光普照四天下,
法身像太阳,报身、化身像阳光。
第二种,从无中忽然而有的,名叫“化土”。如《四分律》中说“锭光如来化现提婆城与
拔提城,两城相近,相互通婚,结亲往来。后来锭光如来突然化起大火,烧毁两城,让众生
亲眼看到这般无常之相,无不生起厌离之心,归向佛道”。所以《维摩经》说:“或化现劫火
燃烧,天地间火焰熊熊,(火光)照射到常见(执著世界和自我常住不灭)众生身上,令其了知无常
之理。或为了拯济贫苦众生,化现出无穷无尽的宝藏,随众生机缘而广为开导,令众生发起
无上菩提之心。”
第三种,隐秽显净。譬如《维摩经》所说,“释迦牟尼佛用足趾按地,娑婆世界无不变成
庄严净土”。
现在这个极乐世界,就是弥陀报佛垂示的真实果德报土。如何得知?依据《观音授记经》
所说,“未来世观世音菩萨成佛,接替阿弥陀佛之位”,(不是无而忽有、隐秽显净,)所以知道是报
土。
〖注释〗
[1]一质不成故,净秽有亏盈:①净土与秽土,非为同一本质所成就,极乐净土由弥陀清净
功德所成就,娑婆秽土则由众生烦恼业力所成就,净土功德盈满,秽土恶业盈满。②净秽两
土由净秽二业,令其自心变现作净秽相,心净土净,心秽土秽,各由自心。佛以足指按地,
净盈而秽亏。
[2]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①净土秽土虽然是由善恶不同的本质所成就,然而探寻其根
本,皆由自心所生。②虽复净秽两心现净秽二土,心有两体,土成二相,然同处同时,不相
障碍,不可言有净处无秽、有秽处无净,别处而现,而有障碍。以同处同时现净秽故,故云
“异质不成故,搜原则冥一”。
[3]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①净土的七宝庄严与秽土的荆棘瓦砾,都是由于净秽差别二
业依缘而生,而显现成就这种种万形差别相。②此净秽二业,因缘差别,变现净土的七宝行
树、秽土的瓦砾棘林,从缘所生,依他起性,方成土相,不同于空花、龟毛、兔角的遍计所
22


执性情有体无、无形质体,故云“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
[4]泛明:广泛地表明。
[5]机感:众生有善根之机,感得佛菩萨应机化导。
[6]《四分律》:即小乘律藏,姚秦罽宾佛陀耶舍译。初分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
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
[7]锭光如来:又名定光佛、燃灯佛、然灯佛,因“生时一切身边如灯”而得名。此佛在世
时,释迦牟尼佛因地第二阿僧祇劫届满,以五百金买五茎莲花供佛,见地泥泞,解衣覆地,
又解发布地,请佛蹈之而过,佛即为授记九十一劫后成佛。
[8]劫火:梵语 kalpāgni,又作“劫尽火”“劫烧”。大千世界于坏劫之末,有火、水、风三
灾。火灾之时,天上出现七日轮,初禅天以下全被劫火烧尽。
[9]常想:常见。执著世界常住不变、自我身心不灭的妄见。《大智度论》:“见有二种,一
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五蕴)常心忍乐;断见者,五众灭心忍乐。”
[10]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功德宝藏。《探玄记》:“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
[11]佛以足指按地,三千刹土莫不严净:舍利弗怀疑此方世界丘陵坑坎、荆棘沙砾,为什
么世尊安住在这样不净的国土中。佛于是用足指按地,国土顿时显现七宝庄严;足指离地,
又恢复坑坎沙砾。可见国土是随人心的净秽而现净秽的。众生眼中的秽土,在佛眼中却是净
土。见于《维摩经》。


〔8.凡圣通往〕
〖安乐集〗
第八,明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通往者: 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1],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 上故,天亲、龙树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是故《大经》(卷下意)云:“弥勒菩萨问佛:‘未知此 界有几许不退菩萨得生彼国?’佛言:‘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皆当往生。’”若欲
广引,余方皆尔。


〖译文〗
第八,说明弥陀净土摄众的阶位包罗上上至下下所有根机的众生,凡夫圣人通通可以往
生。
现在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报土。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救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所以普遍接引上上根至下下根所有众生,致使少善凡夫都能往生(仰凭多善根福德因缘之六字洪名
故)。由于包罗上根,所以天亲、龙树以及八地、九地、十地菩萨也能往生。所以《无量寿经》
说:“弥勒菩萨问佛:‘不知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少不退转菩萨得生极乐世界?’佛答:‘这个娑
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都将往生。’”如果广引经论,他方世界都是如此(有无量无边众生
往生极乐)。
23


〖注释〗
[1]该通上下:普被上根和下根。“该”,包罗,包容。
〖安乐集〗
问曰:弥陀净国既云位该上下,无问凡圣皆通往者,未知唯修无相得生,为当凡夫有相
亦得生也?
〖译文〗
问:阿弥陀佛净土既然说摄众阶位包罗上中下所有根机,无论凡夫圣人通通可以往生,
不知是否只有无相而修才得以往生,还是凡夫有相而修也能得生呢?
〖安乐集〗
答曰:凡夫智浅,多依相求,决得往生。然以相善力微,但生相土,唯睹报化佛也。是
故《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卷九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我念过去无量劫数为凡夫时,
彼世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如来。彼佛出时,与今无异。彼佛亦长丈六[1],身紫金色,说三乘
法,如释迦文[2]。尔时彼国有大长者,名一切施。长者有子,名曰戒护。子在母胎时,母以
敬信故,预为其子受三归依。子既生已,年至八岁,父母请佛于家供养。童子见佛,为佛作
礼,敬佛心重,目不暂舍。一见佛故,即得除却百万亿那由他[3]劫生死之罪。从是以后,常
生净土,即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4]佛。是诸世尊,亦以相好度脱众生。尔时童子一一亲
侍,间无空缺,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以此因缘力故,复得值遇百万阿僧祇[5]佛。彼诸佛等,
亦以色身相好化度众生。从是以后,即得百千亿念佛三昧门,复得阿僧祇陀罗尼门[6]。既得
此已,诸佛现前,乃为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7]。时彼童子,但受三归,一礼
佛故,谛观佛身,心无疲厌,由此因缘,值无数佛;何况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时彼
童子,岂异人乎?是我身也。’尔时世尊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以一礼佛故,得值无数诸
佛,何况未来我诸弟子,勤观佛者、勤念佛者?’佛敕阿难:‘汝持文殊师利语,遍告大众及
未来世众生。若能礼佛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观佛者,当知此人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舍身
他世,文殊师利等诸菩萨为其和上[8]。’”以此文证[9],故知净土该通相土,往生不谬。若知无
相离念为体而缘中求往者,多应上辈生也。
是故天亲菩萨《论》(《论注》卷下意)云:“若能观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即略入一法句。一
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即是智慧无为法身故。何故须广略相入[10]者?但诸佛菩萨有
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显
出法性法身。此二种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
则不能自利利他。无为法身者,即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即法身无相也;法身无相故,则
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是法身也。法身无知故,则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是真实智
慧也。虽知就缘观总别二句,莫非实相也;以知实相故,即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以知三界
众生虚妄故,即起真实慈悲也;以知真实慈悲故,即起真实归依也。”
今之行者,无问缁素[11],但能知生无生[12],不违二谛[13]者,多应落在上辈生也。
24


〖译文〗
答:凡夫智慧浅陋,大多依相而求,(但)决定可以往生!然而因为有相而求,善力微弱,只能生到有相净土,只能看到阿弥陀佛的化身佛。所以《观佛三昧经·菩萨本行品》说:“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说:‘想起我过去无量劫作为凡夫之时,那时有佛出世,名叫‘宝威德上王如来’。那尊佛出世时,与现在的世尊没有差别。那尊佛的身高也是一丈六尺,身光也是紫金色,也说三乘教法,与释迦牟尼佛一样。当时国内有个大长者,名叫‘一切施’,长者有个儿子,名叫‘戒护’。儿子在母胎中时,母亲因为敬信佛法,预先为他受三归依。儿子出生后,到了八岁,父母请佛到家里来受供。童子见到佛后,对佛行礼,因为恭敬佛的心非常殷重,看着佛目不转睛。因为见到佛的缘故,得以灭除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之罪。从那以后,常生诸佛净土,得以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这些诸佛世尊,也以相好度化众生。那时童子对诸佛一一亲自侍奉,从不间断,礼拜供养,合掌观佛。由于这个因缘力,又能值遇百万阿僧祇佛。这些佛也以色身相好度化众生。从那以后,童子就得到百千亿念佛三昧,又得到阿僧祇陀罗尼门。得到这些利益以后,诸佛出现在他面前,为他说无相之法,他在片刻之间就得到首楞严三昧。当时那个童子只受了三归依,礼佛一拜,仔细观看佛身,心中没有疲厌,由于这个因缘,就值遇无数佛;更何况一心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呢?当时那个童子岂是别人?就是我文殊的前生啊。’这时世尊赞叹文殊菩萨说:‘善哉善哉!你因为礼佛一拜的缘故,得以值遇无数诸佛,何况未来世我的弟子中那些勤于观佛、勤于念佛的人呢?’佛告阿难:‘你要 受持文殊师利菩萨这些法语,遍告大众以及未来世的众生。若能礼佛,若能念佛,若能观佛,当知此人(所得利益)与文殊师利菩萨没有差别。当他舍此报身,来世转生时,文殊师利等诸菩萨将成为他的亲教师。’”以此经文证据,可知净土包罗、融通有相之土,(凡夫依相而求)往生极乐是绝对不会错的。如果知道以无相离念为体,以此因缘而求往生的人,多数应为上辈往生。所以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若能遍观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功德,就能知道所有功德可简略概括为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为什么要示现广略相入呢?因为诸佛菩萨有两种法身,一是‘法性法身’,二是‘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显法性法身。这两种法身,虽有差异,体性却不可分;虽然体性是一,又不可等同,所以必须广略相入。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的道理,就不能自利利他。无为法身,就是法性身。因为法性寂灭的缘故,所以法身无相;因为法身无相,则能无所不相:所以相好庄严就是法身。因为法身无知,则能无所不知,所以一切种智就是真实智慧。虽知从缘起观察总相、别相二句,但无一不是实相;因为知道净土是实相,所以知道三界众生是虚妄相;因为知道三界众生是虚妄相,就能生起真实慈悲之心;因为知道真实慈悲,所以能生起真实归依之心。” 现在修行佛法之人,无论出家在家,只要能知道“生即无生”的道理,不违真俗二谛,多数应为上辈往生。


〖注释〗
[1]丈六: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的身高。
[2]释迦文:即释迦牟尼。
[3]那由他: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Nayuta)等,古印度计数单位,意译为“亿”,
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
[4]恒河沙:恒河之沙,梵语 gangā-nadi-vāluka 的意译,比喻数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
无法计算。
[5]阿僧祇:梵语 Asamkhya 音译,无央数,无尽的数目。
[6]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意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持善不散,持恶不
生。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
萨陀罗尼门。
[7]首楞严三昧:佛所得的一种三昧。“首楞严”意译为“健相”“一切事竟”。“健相”,比
喻佛德坚固,诸魔不能破坏;“一切事竟”,佛德究竟,一切毕竟而得坚固。《首楞严三昧经》:
“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
[8]和上:即“和尚”(upadhyāya),佛弟子对其亲教师的尊称。
[9]文证:经文证据。
[10]广略相入:广说与略说相容无碍。“广”,广说,广泛展开差别之相。“略”,略说,简
略概括平等之理。“相入”,互相融通。广,可以全部收摄在略中;略,可以全部体现在广中。
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11]缁素:僧俗的别称。“缁”,黑,僧众多穿黑衣;“素”,白,俗人多穿白衣,故以缁素
代指僧俗。
[12]生无生:生即无生。天亲菩萨《摄大乘论》:“又由十因,应知诸佛,生无生相。一、
与愚痴不同法故。二、与差别不同法故。三、于摄受得自在故。四、于住持得自在故。五、
于弃舍得自在故。六、无二相故。七、唯似光影故。八、同幻化故。九、住无住故。十、成
大事故。”
[13]二谛:真谛、俗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胜义谛”,即真实理性,所谓“实际理
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俗谛,又名“世谛”“世俗谛”,即世间
事理,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忠劝孝,劝国治家和,示天堂地狱。《维摩经》:“虽知
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9.三界摄与不摄〕
〖安乐集〗
第九,明弥陀净国,三界摄与不摄:
问曰:安乐国土,于三界中何界所摄?
答曰:净土胜妙,体出世间。此三界者,乃是生死凡夫之暗宅;虽复苦乐少殊,修短[1] 有异,统如观之,莫非有漏之长津;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2]触受,四倒长拘[3];且因且果,虚伪相习[4],深可厌也。是故净土非三界摄。又依《智度论》(卷三八意)云“净土果报,无欲故,非欲界;地居[5]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虽言地居,精胜妙绝”。是故天亲《论》(《往生论》)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是故《大经赞》(昙鸾大师《赞弥陀偈》)云:
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
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大摄受。
世界光耀妙殊绝,适悦晏安[6]无四时[7],
自利利他力圆满,归命方便巧庄严。


〖译文〗
第九,说明弥陀净土是否属于三界。
问:极乐国土在三界中属于哪一界呢?
答:极乐净土殊胜微妙,体性超出世间。此娑婆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的黑暗住宅,虽然各道众生苦乐稍有不同,寿命长短也暂有差异,但总体上观察,都是有漏的,莫非烦恼。苦乐祸福互相转化,周而复始,无休无止。所造善恶业因很杂,果上的触境和感受就很杂,长久固守四种颠倒之见(无常执为常,非乐执为乐,无我执为我,不净执为净),不论因还是果,循环相承,一向虚伪不实(种因虚妄不实,感果也虚妄不实),令人深深生出厌离之心。所以说极乐净土不属于三界。 又依《大智度论》中说,“极乐净土的果报,因为没有贪欲,所以不是欲界;因为是在地上居住,所以不是色界;因为有形态色相,所以不是无色界。虽说在地上居住,但却精微殊胜、美妙绝伦”。所以天亲菩萨《往生论》说:“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之相,胜过三界六道因果。极乐国土就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无际。” 所以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说:阿弥陀佛的殊妙报土开阔广大,不可限量,都是自然七宝合成的。所有功德庄严,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成就的,所以我顶礼以清净大悲心摄受一切众生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光明照耀,殊胜绝妙,圣众舒适喜悦,快乐安稳,没有春夏秋冬的变迁。自利利他之力功德圆满,所以我归命以种种方便善巧庄严极乐的阿弥陀佛。


〖注释〗
[1]修短:长短。此处指人的年岁。
[2]杂生:六道杂居共生,比如我们的娑婆世界。
[3]四倒长拘:被四种颠倒之见永恒拘禁,不能出离。“四倒”,无常执为常,非乐执为乐,无我执为我,不净执为净。
[4]且因且果,虚伪相习:不论因还是果,循环相承,一向虚伪不实。“且”,若。“习”,通“袭”,因循,承袭。(《往生论注》作“虚伪相袭”。)
[5]地居:依地面而居。
[6]晏安:安乐,安定。
[7]四时:春夏秋冬。《无量寿经》:“亦无~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二)第二大门〕
〖安乐集〗
第二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一,明发菩提心;
第二,破异见邪执[1] ;
第三,广施问答,释去疑情[2]。


〖译文〗
第二大门中,有三点论述内容:
第一,说明什么是发菩提心;
第二,破除各种异见邪执;
第三,广泛施设问答,消除疑情。

〖注释〗
[1]邪执:固执于不正的见解。
[2]疑情:疑虑之情。


〔1.发菩提心〕
〖安乐集〗
就初发菩提心,内有四番:
一出菩提心功用;
二出菩提名体;
三显发心有异;
四问答解释。


〖译文〗
第一,就发菩提心来说,内含四点:
一、显明菩提心的功用;
二、显明菩提心的名相和本体;
三、显明发心有不同;
四、问答与解释。


〖安乐集〗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
《大经》(卷下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 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 来际[1];此心普备,离二乘障[2]。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3]生死有沦[4]所有功德,回向菩提, 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5];附水灵河,世旱无竭[6]。


〖译文〗
第一,显明菩提心的功用。
《无量寿经》说:“凡是想往生净土的人,都必须从发菩提心开始。”(生起愿意成佛之心,就 是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就是无上佛道的梵语名称。如果发心成佛,此心广大,遍及法界一切处;此心究竟,等同虚空无穷极;此心长远,永恒不灭,尽未来际;此心圆满无缺,(慈悲一切众生,)远离二乘唯求自利之障。如果能发起此心,竭尽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中一切有漏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最终都能证得佛果,不会消失湮灭。譬如将花寄放在色界最高的“五净居天”(四禅九天最上的五层天),则免受风吹日晒,不会枯萎;又像将水寄附神龙居住的灵河,即使世间大旱,也不会枯竭。


〖注释〗
[1]尽未来际:无限延伸,永恒不灭。
[2]二乘障:相对大乘,声闻乘、缘觉乘唯求自利,得少为足,障蔽菩提心。
[3]无始:没有开始。梵语 Anādikāla。一切有为法,如众生、生死、时间等,都没有开始,即没有第一因。比如今生是从前世因缘而有,前世是从前前世因缘而有,辗转推究,找不到初始。吉藏《胜鬘宝窟》引《摄大乘论》:“无始者,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
[4]生死有沦:生死因果沉沦。“有”,存在,因果不亡(三业行为构成潜在的业力,招感未来果报,不会亡失);依因有果,有生死烦恼。“有”有多种,包括:三界生死的“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轮回过程的“四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及“二十五有”——欲界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四禅天、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四空处。
[5]寄花五净,风日不萎:譬如把花寄附五净居天,则没有风吹日晒,不会枯萎。“五净”,五净居天,色界四禅九天最上的五层天,不受水、火、风劫灾所侵。
[6]附水灵河,世旱无竭:譬如把水寄附有龙居住的河川中,即使世间大旱也不会枯竭。“灵河”,有龙居住的河川,以龙力故,虽大旱而河水不竭。《大智度论》谓之龙泉。


〖安乐集〗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 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1]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2],名为化身;益物[2]圆通,名曰菩提。


〖译文〗
第二,显明菩提心的名相与本体。菩提心有三种,一是法身菩提,二是报身菩提,三是化身菩提。所言“法身菩提”: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谛真空妙理,自性清净,体无秽染,其理出于天然真实,不需假借修习而成,名叫“法身”;佛道的本体,名叫“菩提”。所言“报身菩提”:遍修六度万行,能感得报身佛的果位,以此果位酬报因地所修功德,名叫“报身”;功德圆满,通达无碍,名叫“菩提”。所言“化身菩提”:从报身佛生起种种功用,(随顺众生,任运显现,)能够趣向各种根机,名叫“化身”;利益众生圆满通达,名叫“菩提”。


〖注释〗
[1]备:完备,齐全。
[2]万机:各种根机。
[3]益物:利益众生。“物”,众生。


〖安乐集〗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1]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2]
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3]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4]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又据《净土论》(《论注》卷下意)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译文〗
第三,显明发心不同。现在所说的行者修因发心,分为三种:一是必须认知、通达有无之理,从本始以来,自性是清净的(本具佛性);二是借缘修习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是以大慈悲心为根本,恒常心怀救度众生之愿。这三种因心,能与大菩提(成佛)相应,所以名为“发菩提心”。另外,依据《往生论注》所说,“现在所言发菩提心,就是愿作佛之心;愿作佛之心,就是度众生之心;度众生之心,就是摄取众生往生有佛国土之心。现在既然发愿往生净土,所以必须先发菩提心(普愿一切众生共同往生)”。


〖注释〗
[1]修因:修积成佛之因。
[2]缘修:二修(真修、缘修)之一。借缘而修,称为“缘修”;无修而修,称为“真修”。前者是初地以前菩萨所修,后者是初地及以上菩萨所修。
[3]波罗蜜:即“波罗蜜多”(Pāramitā),意译为“事究竟”,菩萨之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达到究竟圆满;又译为“到彼岸”,乘此大行,能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又译为“度无极”,能度无尽生死苦恼;又译为“远离”,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或单译为“度”,度脱生死。
[4]运度:佛菩萨以大慈悲运载有情众生,度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安乐集〗
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卷上)云“若人求菩提, 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1]作相求,不当[2]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维摩经》卷上)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3],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论》(卷一八意)云:“若人见般若[4],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5]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又依天亲《净土论》(《论注》卷下意)云“凡欲发心会[6]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7]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8]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9]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10]。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译文〗
第四,问答解释。
问:如果遍修六度万行能够感得无上菩提,得以成佛,为什么《诸法无行经》中说“如果有人想求菩提,(著相而求,)就没有菩提可求,此人远离菩提,犹如天地悬隔”?


答:无上菩提的正体,要依理而求,不要依相而求,因为它是无相理体。如果当作有相法去求,不合真实理体,所以说“此人远离菩提”。所以《维摩经》说:“菩提,不可以用妄想心去求得,也不可以用色质身去求得。”这里所说的行者,虽知以万行求菩提,但清楚了知真理本体是求而无求,仍能不废“菩提”这个假名,所以遍修万行,感得菩提佛果。所以《大智度论》说:“如果有人见到般若(著于实有),这就是被缚;如果有人见不到般若(著于虚无),这也是被缚。如果有人见到般若(正见空性般若),这就是解脱;如果有人见不到般若(无般若实体可得),这也是解脱。”龙树菩萨解释说:“此中如果不能超离这四句,(死在句下,)就会受到束缚;超离这四句,(离言绝虑,)就是解脱。”现在为求无上菩提,只要能如此修行,就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不违背真俗二谛的大道理。又依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注》取意文)中说,“凡是想发心成佛,有两重要义:第一首先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第二必须知道三种随顺菩提门之法。远离哪三种法?一是依智慧门,不求自身之乐,远离我执之心,远离对自身的贪著;二是依慈悲门,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远离使众生恐惧不安之心;三是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希求他人恭敬供养自己之心。以上三种称为“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菩萨远离以上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即得到三种随顺菩提门之法。哪三种?一是无染清净心,这是由于不为 自身求安乐的缘故。菩提是没有杂染的清净处,如果只为自身求安乐,就有违菩提之道。所 以,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是安清净心,这是由于拔除一切众生苦的缘故。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的清净之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就有违菩提之道。所以,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是乐清净心,这是由于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的缘故,摄取众生往生极乐国土的缘故。菩提是毕竟常乐之处,如果不使一切众生得到毕竟常乐,就有违菩提之道。 这种毕竟常乐依靠什么获得?依靠大乘之门。大乘之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所以, 希望众生一心专注,愿生极乐国土,早日得到无上菩提佛果。”


〖注释〗
[1]今:假使,如果。
[2]不当 dàng:不合。“当”,合宜;适合。
[3]假名:诸法为因缘和合而成,无真实之体,假名而有差别之诸法,故指诸法为假名。《注维摩经》:“缘会无实,但假空名耳。”《大乘义章》:“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法华经·方便品》:“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4]般若:诸佛菩萨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真实智慧。梵语 Prajnā,意译为“智慧、慧、明”。这种智慧不是世间所说的“聪明智慧”,所以一般不意译为“智慧”,而音译为“般若”。《大智度论》:“般若实相,甚深尊重,‘智慧’轻薄,是故但云‘般若’,而不言‘智慧’。”
[5]四句:即“四句分别”,以世间逻辑分别诸法,不出四种变项:是(肯定)、非(否定)、俱是(即肯定也否定)、俱非(即不肯定也不否定)。诸如“有空四句”(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有无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成唯识论》举外道“一异四句”(一、异、亦一亦异、 非一非异),《法华文句》举“权实四句”(权、实、亦权亦实、非权非实)等。《华严经》:“何等为无记法?谓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亦有常亦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如来灭后有,如来灭后无,如来灭后亦有亦无,如来灭后非有非无;我及众生有,我及众生无,我及众生亦有亦无,我及众生非有非无。”佛教真理,不宜以四句(世间言说)分别。
[6]会:相会。“会无上菩提”,成佛,与本有的佛性相会。
[7]我心:我执之心。
[8]无安众生心:使众生苦恼、恐惧、不安之心。
[9]恭敬供养自身心:希求他人恭敬供养自己之心。
[10]大义门:大乘之门。


〔2.破异见邪执〕
〖安乐集〗
第二,明破异见邪执者,就中有其九番:
第一,破妄计[1]“大乘无相”异见偏执;
第二,会通[2]“菩萨爱见大悲”;
第三,破“系心外无法”;
第四,破“愿生秽国,不愿往生净土”;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3]”;
第六,破“求生净土非[4]是小乘”;
第七,破“求生兜率,劝不归净土”;
第八,会通“若求生十方净土,不如归西”;
第九,料简“别时之意”。


〖译文〗
第二,说明破除各种异见与邪执,其中可分为九点:
第一,破除错误地认为“大乘无相”的异见偏执;
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之理;
第三,破除“心外无法”;
第四,破除“愿生秽国,不愿往生净土”;
第五,破除“若生净土,多喜著乐”;
第六,破除“求生净土是小乘教法”的非难;
第七,破除“求生兜率天,劝众生不要归入西方净土”;
第八,会通“若求生十方净土,不如归入西方净土”;
第九,抉择“别时之意”。


〖注释〗
[1]计:分别计度,以自己的妄心揣度事理。
[2]会通:和会,疏通。又作“会、和会、融会、会释”。佛陀所说言教,有些由于时、处、
对机的不同,看似彼此矛盾,需要和会、疏通相违之处,究明真义,归于一致。
[3]著乐:贪著快乐。
[4]非:非难。
〖安乐集〗
第一,破“大乘无相”妄执者,就中有二:一总生起,欲令后代学者明识是非,去邪向正;第二广就系情[1],显正破之。 一总生起者,然大乘深藏[2],名义尘沙。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三三、南本卷三一意)云: “一名无量义,一义无量名。”要须遍审[3]众典,方晓部旨;非如小乘、俗书,案文毕义,何
意须[4]然。但净土幽廓,经论隐显,致令凡情种种图度[5],恐涉谄语刀刀[6],百盲偏执,杂乱
无知,妨碍往生。今且举少状,一一破之。


〖译文〗
第一,破除“大乘无相”的错误执见。其中有两方面:一是(这一破难)总的生起因缘,想使后世学者明辨是非,去除邪见,归向正见;二是广泛地就多种系缚情见,显示正见,破除邪见。 一、总的生起因缘。大乘教法非常深奥,名相、义理多如尘沙。所以《涅槃经》说:“一个名相有无量含义,一个含义有无量名相。”必须遍研众典,才能通晓一部的要旨;不像小乘经典、世俗书籍那样,依照文字就全知其义,是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但净土义理幽深广大,相关经论有隐有显,致使凡情种种揣度,恐有迎合己意之嫌,出语动摇人心,一盲引众盲,互怀偏执,搅乱无知之人,妨碍他们的往生。现在就略举几例,一一破除。


〖注释〗
[1]系情:系缚之情见。
[2]藏:深。
[3]审:详究,细察。
[4]须:理所当然。
[5]图度:揣摩,忖度,暗地估量。
[6]刀刀:又作“刁刁”,动摇。

〔(1)破大乘无相妄执〕
〖安乐集〗
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者: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1],转增漏缚[2],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计者,将[3] 谓[4]不然。何者?一切诸佛说法,要具二缘[5]:一依法性实理,二 须顺其二谛。彼计大乘无念,但依法性;然谤无缘求,即是不顺二谛。如此见者,堕灭空所收[6]。是故《无上依经》[7](卷上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8]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离,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9]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今劝行者,理虽无生,然二谛道理,非无缘求,一切得往生也。是故《维摩经》(卷中意)云:“虽观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彼经(卷中)云:“虽行无作[10],而现受身[11],是菩萨行。虽行无起[12],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是其真证也。


〖译文〗
第一,破除“大乘无相”的错误知见。
问:或有人说,大乘佛法盛谈无相,(应该不著相,)不应生起此土彼土的分别念。如果发愿求生净土,便是取相分别(分别净秽苦乐,心不平等,贪爱极乐),转而增加烦恼,何必求生净土呢?
答: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且以为不然。怎么知道?一切诸佛说法,要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法性真实理体,二是随顺真俗二谛。那种认为大乘佛法不作分别念的见解,只是依据法性理体而言;然而诽谤、否定依缘而求,就是不顺真俗二谛。这样的见解,堕入断灭空一类邪见。所以《无上依经》说:“佛告阿难:‘一切众生如果起了我见,即使大如须弥山,我也不怕。为什么?此人虽然没有当下得到解脱,常能相信并遵守因果法则,所以不会失去断恶修善的果报(终有机缘闻法解脱)。如果起了空见,即使小如芥子,我也不许可。为什么?抱有这种见解的人,断灭因果,大多堕入恶道;未来投生的地方,必定远离我的教化。’”现在奉劝各位行者,大乘法理虽然是无生无灭,然而依照真俗二谛的道理,并非无缘而求,一切众生都能(依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增上缘)求得往生。所以《维摩经》说:“虽然谛观诸佛国土以及
众生都具空性,而常(从空入有)建立自己的净土,摄取众生,教化众生。”这部经还说,“虽行无作(心中没有施为造作之念),而显现受生凡胎肉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不起攀缘执取之心),而生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这就是确切的证明。


〖注释〗
[1]取相:妄取诸法之相。《大智度论》:“著心取相,菩萨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灭。”
[2]漏缚:漏泄与系缚,皆为烦恼的异名。“漏”,漏泄烦恼。“缚”,系缚身心。
[3]将:姑且。
[4]谓:以为;认为。
[5]缘:凭借;依据。
[6]收:收纳。
35


[7]《无上依经》:萧梁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广赞造佛功德、如来界性、如来清净功德。
[8]我见:梵语 Atma-drsti。执著有实我的妄见。将五蕴假合、因缘所生的身心当作“常一主宰”的实我,又作“我执、身见”。《唯识论》:“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
[9]空见:梵语 Sunyatā-drsti。①拨无因果的邪见。外道不明三世因果,见行善招灾、作恶得福,便否定因果。②执著空法,全然否定诸法存在的妄见。行者听闻般若“一切皆空”之说,不明其理,堕于“诸法皆无”的妄见,起增上慢,如《止观》所言“空心无畏,不存规矩,恣情纵欲。破正见威仪净命,死皆当堕三恶道中”。诸见之中,空见之过最重,能坏一切。《无上依经》:“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10]无作:无所作,任运自然,心无施为造作之念,义同“无为”。
[11]受身:死后轮回,受生另一个色身,开始下一期生命。
[12]无起:①了悟空性,不起攀缘执取之心。《无量寿经》:“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②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慧远《无量寿经义疏》:“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起,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③即性起,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法性本具,不从缘有,从本自尔,非今适起;缘起之际,本来究竟离于修造,无起而起。


〖安乐集〗
问曰:今世间有人行大乘无相,亦不存彼此,全不护戒相[1],是事云何?
答曰:如此计者,为害滋[2]甚。何者?如《大方等经》[3](《大方等陀罗尼经》卷四意)云“佛为优婆塞[4]制戒,不得至寡妇处女家,沽酒家、蓝染家、押油家、熟皮家[5]悉不得往来。阿难白佛言:‘世尊为何等人制如斯戒?’佛告阿难:‘行[6]者有二种,一者在世[7]人行,二者出世[8]人行。出世人者,吾不制上事;在世人者,吾今制之。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众生父母。遮制约勒[9],早出世间,得涅槃故。’”


〖译文〗
问:现在世间有人修行大乘无相之法,也没有彼此分别之念,全然不护持戒相,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种观念为害很大。为什么?如《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佛为优婆塞制定戒律,不得到寡妇家与处女家,酒家、染坊、油坊、皮革坊等都不得往来。阿难问佛:‘世尊为哪种人制定这样的戒律呢?’佛告阿难:‘戒行有两种,一是在家人所行,二是出家人所行。对于出家人,我不制止以上诸事;对于在家人,则要制止。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孩子,佛是一切众生的父母。制定戒律遮止约束,是为了让众生早日出离世间,证得涅槃。’”


〖注释〗
[1]戒相: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2]滋:增添,加多。
[3]《大方等经》:《大方等陀罗尼经》的略称,北凉法众译。说方等三昧法规。南岳大师依此经行方等三昧,而证圆位。
[4]优婆塞:梵语 Upāsaka,又作“伊蒲塞、优波娑迦、乌波索迦”等。意译为“清信士、信士、信男、近善男、近事男、近事、善宿男、善男”等,即在家受持三归五戒的男居士。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之一。据《佛本行集经》所载,北天竺的提谓(Trapusa)、波利(Bhallika)二商主是最初归依佛的优婆塞。
[5]沽酒家、蓝染家、押油家、熟皮家:卖酒、印染、榨油、制革的作坊。
[6]行:戒行。
[7]在世:在家。
[8]出世:出家,又作“出尘”,超出世间以修净行。
[9]遮制约勒:遮止,约束。


〔(2)会通菩萨爱见大悲〕
〖安乐集〗
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者:
问曰:依大乘圣教,菩萨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1],即应舍离。今劝众生共生净土,岂非爱染[2]取相?若为[4]免其尘累[5]也?
答曰:菩萨行法,功用有二。何者?一证空慧般若,二具大悲。一以修空慧般若力故,虽入六道生死,不为尘染所系。二以大悲念众生故,不住涅槃。菩萨虽处二谛,常能妙舍有无,取舍得中,不违大道理也。是故《维摩经》(卷上)云:“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舍,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亦如是,为欲成就众生故,愿取[5]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译文〗
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之理。
问:根据大乘圣教,菩萨如果对众生生起爱见大悲,就应舍离。现在劝众生共同往生净土,岂不是贪爱染著、执取其相?怎能免除他们的烦恼呢?
答:菩萨修行之法,功用有两种。哪两种?一是证悟空慧般若(智慧),二是具大悲心(慈悲)。第一种因为修行空慧般若力的缘故,虽然进入六道,与众生同受生死,但不为尘劳垢染所束缚。第二种因为以大悲心忆念众生的缘故,不(舍弃众生而)常住涅槃。菩萨虽然处于真俗二谛之中,常能(悲智双运,)巧妙地在有与无之间取舍,得其中道,不违佛法的大道理。所以《维摩经》说:“譬如有人,想在空地上建造宫殿屋舍,可以随意无碍;但想在虚空中建造,终究不能建成。菩萨也是如此,为了使众生成就佛果,发愿建立佛国;发愿建立佛国,就不是空中建造屋舍,就能成就。”


〖注释〗
[1]爱见大悲:不离爱见的大悲。“爱”,思惑。“见”,见惑。小行菩萨发愿救度众生,然未证实相,未断见思烦恼,不离能爱、所爱二相,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这种大悲,虚妄不净,令人起疲厌想,故应舍离。
[2]爱染:贪爱染著。“染”,染污,不净,执著世间事物。
[3]若为:怎能。
[4]尘累:烦恼恶业。长水法师《楞严经疏》:“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
[5]取:摄物而取,摄取庄严,建立。


〔(3)破系心外无法〕
〖安乐集〗
第三,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译文〗
第三,破除“心外无法”的错误执见,其中有两方面,一是破除迷情,二是问答解释。


〖注释〗
[1]计情:妄情,虚妄情见;迷情,迷惑颠倒的情见。“计”,分别计度,以自己的妄心揣度事理。


〔①破计情〕
〖安乐集〗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净即是;心外无法,何须西入?
答曰:但法性净土,理处虚融[1],体无偏局,此乃无生之生,上士堪入。是故《无字宝箧经》[2](意)云:“‘善男子,复有一法,是佛所觉。所谓诸法不去不来,无因无缘,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无增无减。’佛告罗睺罗[3]言:‘汝今受持我此所说正法义否?’尔时十方有九亿菩萨即白佛言:‘我等皆能持此法门,当为众生流通不绝。’世尊告言:‘是善男子等,则为两肩荷担菩提。彼人即得不断辩才,得善清净[4]诸佛世界。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自有中下之辈,未能破相[5],要依信佛因缘,求生净土。虽至彼国,还居相土。又云,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是心外法也。


〖译文〗
问:或许有人说,所观的净土境界,是就内心而言(是心内的净土);净土之境与心融通,心清净当处就是净土;心外无法,何须归入西方呢?
答:但就法性的层面说净土,法性之理广大圆融(心包太虚),法性之体圆满无偏(量周沙界),这是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的境界,上根之人才能进入。所以,《无字宝箧经》说:“‘善男子,还有一法,是佛所觉悟的。所谓诸法不去不来,无因无缘,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无增无减。’佛问罗睺罗:‘你现在能受持我此番所说的正法义理吗?’这时,十方世界有九亿菩萨齐声回答:‘我们都能受持这个法门,当为众生流通,不使断绝。’佛说:‘这样的善男子,双肩荷担如来家业,必将得到滔滔不绝的无碍辩才,得到善清净智,善于庄严诸佛世界。在他命终之时,就能看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显现在面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自然还有中下根机的人,尚未识破一切有为法虚幻不实之相,必须依靠信佛因缘求生净土。不过,虽然生到彼佛国土,还是居住在有相之土。另外,如果将一切因缘摄归本源,就是心外无法(这是就
真谛而言);如果区分真俗二谛明其义理,(就俗谛而言,)净土不妨说是心外之法。


〖注释〗
[1]虚融:如虚空般圆融无碍。“虚”,虚空。虚空有五义:①横遍(广大无边际);②恒常(常性无变易);③无碍;④无分别(绝对平等,无亲疏、远近、爱憎的差别);⑤容受(广大无对,容受一切诸法)。
[2]《无字宝箧 qiè经》:元魏菩提流支译。《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的异译本,先出。 “箧”,小箱子。
[3]罗睺 hóu 罗:梵语 Rāhula 的音译,又作“罗云、罗怙罗”等。佛在俗时的儿子,意译为 “覆障”,六年为母胎所障蔽。《佛本行集经》:“罗睺罗昔为国王时,有仙人犯盗戒,欲就王忏悔。王耽五欲,六日不见。以此因缘,今生六年在母胎也。”又译为“宫生”,佛已出家,在宫而生。十五岁出家,本为法身菩萨,住于圆顿妙戒,今现声闻身,持小乘粗戒而隐密本地妙戒,故称密行。佛弟子中密行第一。
[4]善清净:善清净智,善于清净,善于庄严佛土。
[5]破相:打破一切真妄名相,识破一切有为法虚幻不实。


〔②问答解释〕
〖安乐集〗
二、问答解释:
问曰:向[1]言无生之生唯上士能入,中下不堪者,为当直将[2]人约法作如此判,为当亦有
圣教来证?
答曰:依《智度论》(卷二九、六七意)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
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2],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
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
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3]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也”。又,彼论(卷六一、
六六意)云:“譬如鸟子,翅翮[4]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传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
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又,“阿难白佛言:‘此无
39


相波罗蜜,在何处说?’佛言:‘如此法门,在阿毗跋致[5]地中说。何以故?有新发意菩萨,
闻此无相波罗蜜门,所有清净善根悉当灭没也。’”
又来,但至彼国,即一切事毕,何用诤此深浅理也?
〖译文〗
二、问答解释。
问:前面说无生之生只有上根之人才能契入,中下之人根机不堪,(只能认为往生就是从娑婆
前往极乐,)这个结论是直接从自己的角度就法而作这样的判断,还是也有圣者的言教来作证
明?
答:依据《大智度论》所说,“新发菩提心的菩萨根机软弱,领解无力,虽说发心,多愿往生净土。为什么这样呢?就像婴儿,如果离开父母的爱护养育,或许会遭遇堕坑、落井、火烧、蛇咬等灾祸,或因缺乏母乳滋养而饿死;必须依靠父母的爱抚、护理、养育方可长大,能够继承家业。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能发菩提心,多愿往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慧命,方能继承菩萨家业,济度十方众生。所以,为了这样的利益,菩萨多愿往生净土”。另外,《大智度论》还说:“譬如雏鸟,翅膀尚未长成,不可逼它高飞。先要依附树林,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等到羽冀丰满有力之后,方可离开树林,遨游天空。新发心的菩萨也是这样,先要乘佛本愿求生佛前,等到法身成长之后,就能随着众生的机感(随善根之机,感得佛菩萨应机化导),前去利益他们。阿难又问佛:‘这种无相波罗蜜,是在哪种场合宣说的呢?’佛答:‘这样的
无相法门,要在阿毗跋致,也就是不退转地的菩萨中说。为什么?有初发心的菩萨,听到这无相波罗蜜法门,(住于“诸法皆无”的空见,)所有清净善根都会泯灭。’” 再者,但能往生极乐国土,(必定成佛,)一切事自然了毕,(有相无相、心内心外、往生无生彻悟无余,)何必争论这些深浅之理呢?


〖注释〗
[1]向:前面。
[2]将:从。
[2]恩养:爱护养育。
[3]匡绍:辅助,继承。
[4]翅翮 hé:翅膀。
[5]阿毗跋致:又作“阿鞞跋致、阿惟越致”(Avaivart),菩萨阶位之名,即得无生法忍的不退转菩萨(初地及以上),所修善根功德念念增进,不退失转变。


〔(4)破愿生秽土〕
〖安乐集〗
第四,破“愿生秽土,不愿生净土”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

答曰:此人亦有一徒[1]。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为化杂恶众生故,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若是实凡夫[2]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是故《智度论》(卷二九意)云:“若凡夫发心,即愿在秽土拔济众生者,圣意[3]不许。”何意然者?龙树菩萨释(卷二九意)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热汤投之,当时似如少减,若经夜至明,乃高于余者。凡夫在此发心救苦亦复如是,以贪瞋境界违顺多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故也。”


〖译文〗
第四,破除“愿生秽土,不愿生净土”的错误执见。
问:或有人说“愿生秽土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这是为什么?
答:这种人也有一类。是哪类呢?如果身居不退转地以上,为了度化杂恶众生,能够身处染污的世界而不受染污,遭遇恶缘而不变初心。就像鹅鸭进入水中,水不能浸湿羽毛。这样的人,能够身处秽土拔众生苦。若是名副其实的凡夫(并非佛菩萨示凡夫相),只怕自己的功行尚未建立,遭遇苦境立刻转变,想要救济他人,结果与他人一起沉没。就像把鸡驱赶到水里,它的羽毛怎么能不被湿透呢?所以《大智度论》说:“如果凡夫发心,愿在秽土拔济众生,佛意是不会应许的。”为什么?龙树菩萨解释说,“好比一个方圆四十里的大冰山,有人(想让它溶化,)用一升的热水浇在上面,当时冰的厚度似乎稍微减少了一些,(但)如果经过一夜到天明,此处的冰反而比别处更高。凡夫在秽土发心救苦也是这样,因为住于贪瞋境界,违背佛道的因缘很多,(想救他人却)自起烦恼,反而堕入恶道。”


〖注释〗
[1]徒:类,同类;同类的人。
[2]实凡夫:实业凡夫,名副其实造业受苦的凡夫。“实业”,善恶之业,真实得苦乐之果。
[3]圣意:佛意,佛的意愿。


〔(5)破多喜著乐〕
〖安乐集〗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者:
问曰:或有人言,净土之中唯有乐事,多喜著乐,妨废修道,何须愿往生也?
答曰:既云净土,无有众秽;若言著乐,便是贪爱烦恼,何名为净?是故《大经》(卷下 意)云:“彼国人天,往来进止,情无所系。”又,(《大经》卷上意)四十八愿云:“十方人天 来至我国,若起想念[1]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大经》(卷下意)又云:“彼国人天,无所适莫[2]。” 何有著乐之理也?


〖译文〗

第五,破除“如果往生净土,多半会贪著快乐”。
问:或有人说,净土之中只有乐事,因此多会贪著快乐,妨碍甚至荒废修道,何必发愿往生呢?
答:既然说是净土,就没有任何秽染;如果说贪著快乐,这便是贪爱烦恼,有贪爱烦恼 怎能称为净土呢?所以《无量寿经》说:“极乐国土的人天,往返进退于十方净秽国土,无有情念牵挂。”还有,四十八愿中说:“十方国土的人天,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生起贪著自身的念想,我就不取正觉。”《无量寿经》又说,“极乐国土的人天,没有亲疏厚薄,众皆平等。” 哪里会有贪著快乐的道理呢?


〖注释〗
[1]想念:思想虑念,念想。
[2]适 dí莫:用情的亲疏厚薄。“适”,亲厚。“莫”,疏远,冷淡。《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6)破求生净土是小乘〕
〖安乐集〗
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
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故也。


〖译文〗
第六,破除“求生净土是小乘”的非难。
问:或有人说,求生净土就是小乘,何必修行这样的法门呢?
答:这也不对。为什么?因为小乘教法中,从来不提求生净土之事。


〔(7)破愿生兜率〕
第七,会通“愿生兜率”劝归净土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兜率,不愿归西”,是事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1],少分似同,据体大别,有其四种。何者?
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法轮[2],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法华经》卷二)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3]。”
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4]圣道。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
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较者,《经赞》(《赞弥陀偈》)言:
从世帝王至六天[5],音乐转妙有八重[6]
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
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乐。

〖译文〗
第七,会通“愿生兜率”之说,劝归极乐净土。
问:或有人说“愿生兜率陀天,不愿生西方净土”,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两种往生,意义是不同的。(往生兜率与往生西方,)少部分似乎相同,本质上大不相同,可分为四方面说明。哪四方面?
一、弥勒世尊在兜率天为他的天众说不退转之法,闻法生信的人就能获得利益(得不退转),这和极乐圣众闻法生信得不退转是一样的,可以叫作“信同”;然而兜率天众贪著快乐、不信佛法的人,不在少数。而且,虽然生于兜率天,位置还是退转之处,所以《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中没有一处安稳,就像燃烧着的房屋)。”
二、往生兜率天,得到的定寿是四千岁(一昼夜是人间四百年),命终之后,免不了退堕。
三、兜率天上虽有流水、宝鸟、树林,也能发出和谐哀雅的声音,但是只能作为让天众心生快乐的助缘,随顺天界五欲之乐,不能帮助长养圣道。如果归向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一旦往生,都是阿毗跋致(不退转菩萨),再也没有退转的人和他杂居一处(《阿弥陀经》“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还有,不退转阶位已是无漏(远离生死烦恼),超出三界,不再轮回;说到极乐圣众的寿命,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无法计算;其土有流水、宝鸟、树林,都能说法,令人开悟信解,证得无生法忍。
四、按照《无量寿经》,暂且从音乐方面来比较,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说:从世间帝王,到转轮圣王,到四王天,到忉利天,到夜摩天,到兜率天,到化自在天,到他化自在天,胜境共计八重,宫殿里的音乐重重辗转相胜千亿万倍;极乐世界宝树的一种亮丽音声,比欲界最高的第六天万种音乐胜过千亿倍。又有自然美妙的音乐,法音清和,愉悦心神,哀婉雅亮,超胜十方一切世界,所以我顶礼极乐世界的清净法音以及垂显此庄严依报的阿弥陀佛。”


〖注释〗
[1]不类:不同。
[2]转不退法轮:说不退转之法。转轮圣王的轮宝,能够自行转动、碾摧山岳。佛法不停于一人一处,犹如轮宝转动不停,摧破众生的恶业。
[3]火宅:众苦充满的三界,犹如起火的宅舍。众生置身其中,嬉戏自乐,毫无觉察。《法华经·譬喻品》“火宅喻”:“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4]资:帮助。
[5]六天:欲界六天,包括四王天、忉 dāo 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6]八重:帝王、转轮圣王、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胜境共计八重。《无量寿经》:“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


〔(8)较量愿生十方净土〕
〖安乐集〗
第八,较量“愿生十方净土不如归西方”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十方净国,不愿归西方”,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于中有三。何者?
一、十方佛国非为不净,然境宽则心昧,境狭则意专。是故《十方随愿往生经》[1](《灌顶经》卷一一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为严净,何故诸经中偏叹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志有在[2]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
二、十方净土虽皆是净,而深浅难知;弥陀净国乃是净土之初门。何以得知?依《华严经》(晋译卷二九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极乐世界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当袈裟幢世界[3] 一日一夜。如是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为净土初门,是故诸佛偏劝也。余方佛国都 不如此叮咛。是故有信之徒,多愿往生也。
三、弥陀净国既是净土初门,娑婆世界即是秽土末处。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经》云“从此东北,有一世界,名曰斯诃。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湿润不过五寸。其土众生,唯食果子,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复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悉皆有翅飞行,逢者相啖,不简善恶”,此岂不名秽土始处?然娑婆依报[4],乃与贤圣同流,准此乃是秽土终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初门,即与此方境次相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


〖译文〗
第八,比较十方与西方,说明愿生十方净土不如愿生西方净土。 问:或有人说“愿生十方净土,不愿生西方净土”,这是为什么?
答:这种往生十方,和往生西方义理不同,主要有三点不同。哪三点?
一、十方诸佛国土并非不清净,然而(十方佛土无量无边,)对境宽泛,心中就会目标不明; 聚焦一点,意念就会专注。所以《十方随愿往生经》说:“普广菩萨对佛说:‘世尊,十方佛土都很庄严清净,为什么诸经中独独赞叹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劝众生往生呢?’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心乱者多,正念者少。为了使众生专心致志,所以诸经共赞西方净土,这是西方净土的特别不共之处。若能依照所发誓愿修行,都能获得利益。’”
二、十方净土虽然都是净土,但深浅程度难以知晓;弥陀净土是净土初门(距离较近,凡夫易得往生;并非初级浅陋)。如何得知?依《华严经》所说,“娑婆世界的一劫,相当于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极乐世界的一劫,相当于袈裟幢世界的一日一夜。如此这般优劣相对,相差十个阿僧祇之多”,由此可知极乐世界是净土初门(易修易入),因此诸佛特别劝导众生往生,其他佛国都没如此叮咛劝诱。所以,有信心的人多愿往生极乐净土。
三、弥陀净土既然是净土初门,娑婆世界就是秽土末端。如何得知?如《正法念处经》 所说,“在娑婆世界的东北方,有一个世界,名叫‘斯诃’。田地里只有三角形沙石,一年只下三次雨,每次的雨量最多湿润五寸深的土地。那个国土的众生,只能吃野果和种子,树皮当衣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有一个世界,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都有翅膀可以飞行,见面就相互吞食,不分善恶”,这(最遭的地方)难道不是秽土的开始之处吗?然而娑婆世界的依报环境,凡夫与贤圣汇聚共处,从这一点看,就是秽土终结之处。极乐世界既然是净土初门,就和娑婆世界境界相接,往生非常方便,为什么不去呢?


〖注释〗
[1]《十方随愿往生经》:《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的略称,又名《普广菩萨经》,
即《佛说灌顶经》第十一卷,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
[2]有在:有据,有别由,有(固定专一的)目标方向。
[3]袈裟幢世界:《悲华经》:“东方去此一佛世界微尘数等佛土,有世界名袈裟幢。”《大集经》:“东方去此过无量阿僧祇诸佛刹土,有世界名曰袈裟幢,其界有佛号曰山王如来。”
[4]依报:众生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比如国土、住宅、衣食、眷属等。


〔(9)会通“别时意”〕
〖安乐集〗
第九,据《摄论》[1],与此经相违,料简“别时意”语者:今《观经》中,佛说下品生人,现造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古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论》(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六意)云:‘如以一金钱,贸得千金
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如此解者,将[2]为未然。何者?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3]。今解“别时意语”者,谓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后果,理数炳然。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如《涅槃经》(北本卷六、南本卷六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复经发心,而能于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能不谤,未有余功。若经供养一恒河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后闻大乘经教,非直[4]不谤,复加爱乐”,以此诸经来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论》云“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者,若据佛意,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论主,乘闭过去因[5],理亦无爽[6]。若作此解,即上顺佛经,下合论意,
即是经论相扶[7],往生路通,无复疑惑也。


〖译文〗
第九,按照《摄大乘论》所说,似与《观经》相违,解释“别时意”之语。这部《观经》中,佛说下品往生之人,现世造作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念出十声佛号,得以往生西方。有人就根据《摄大乘论》,说这是佛的“别时意”之语。不仅如此,自古以来精通《摄大乘论》之人,大多判释《观经》下品往生文说:“临终十念,只能作为往生远因,不能即刻得生。如何得知?真谛译《摄大乘论释》说:‘比如以一枚金钱为资本,赚得一千枚金钱,不是一日就能得到的。’由此可知,成就十念念佛,只是作为往生远因,不能即刻得生,因此叫作别时意。”这样的解释,且以为不然。怎么说呢?凡是菩萨造论解释佛经,都是为了呼应佛的本意,契合佛的本怀。如果说有论文违背佛经,绝无可能。 现在(我来)解释一下“别时意”之语。这是佛通常的一种说法,无非为了显明前因后果(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道理非常明显。这部《观经》中,只说(下品众生现在世)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念出十声佛号就能往生净土,没说过去世有无因缘,这不过是世尊为了接引未来世的造恶众生,让他们临终舍弃恶业,归心善法,乘靠念佛往生西方,所以隐去了他们的宿世善因。这是世尊未提最初的善因,只谈最终的善果(过去世种植善因,未得善果;现在世才遇善知识,闻法得度),这就叫“别时意”。如何得知(临终念佛十声的人过去世种过善因)?只要是念出十声佛号,都有宿世因缘。如《涅槃经》中说,“如果有人过去世已曾供养半恒河沙数诸佛,又发了道心,然后才能在恶世中听闻大乘经教而不诽谤;仅仅是不诽谤,再没有读诵、行持等其他功行。如果曾经供养一恒河沙数诸佛,以及曾发道心,然后才能在听闻大乘经教时不仅不诽谤,还能深生爱乐”,用这些
经典来验证,明确知道十念称名之人都有实实在在的宿世因缘。如果他们过去世没有种因,今生临终连善知识都不能遇到,何况念得出十声佛号呢?《摄大乘论》所说“用一枚金钱赚得千枚金钱,并非一日可得”,如果按照佛在《涅槃经》所说之意,是为了使众生多积善因,以便将来乘此善因念佛往生;如果参照论主无著菩萨之意,是借此隐而不显众生的宿世善因,道理上也没有差失。如果作这样的领解,就上顺佛经、下合论意,就是经与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往生之路就畅通了,就不再有疑惑了。


〖注释〗
[1]《摄论》:《摄大乘论》的略称,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著,印度无著撰,有北魏佛陀扇多、陈真谛、唐玄奘三种汉译本。《摄论》与未传入中国的《大乘阿毗达磨经》关系密切。
[2]将:姑且。
[3]无有是处:没有合理的部分,没有这样的道理,绝无可能。
[4]非直:不仅。“直”,只,仅。
[5]乘闭过去因:借此隐而不显众生过去世的因缘。
[6]爽:差失,不合。
[7]相扶:相互扶助,相互护持。


〔3.广施问答〕
〖安乐集〗
第三,明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论》广施问答。


〖译文〗
第三,广设问答,通过解释去除众生的疑惑。下面就《大智度论》广设问答。


〔(1)系业问答〕
问曰:但一切众生,从旷大劫来,备造有漏之业,系属三界。云何不断三界系业[1],直尔少时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有二种解释:一就法来破,二借喻以显。


〖译文〗
问:一切众生从旷劫以来遍造各种有漏之业,系缚于三界。怎么能不断三界系缚之业,仅仅用很少的时间念阿弥陀佛就往生净土、超出三界呢?这业力系缚的道理又将如何解释?
答:有两种解释,一是就法理来破除(少时念佛难敌旷劫业力的观念),二是借比喻来显明。


〖注释〗
[1]三界系业:系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善恶之业。《大乘义章》“三界系业义”:①就 业体而言,有漏业体属于三界,故称三界系业。②就得果而言,有漏业受报之处必在三界, 故称三界系业。③就业与果的关系而言,业与果相缚于三界,故称三界系业。④就惑与业的关系而言,善恶之业被三界烦恼所缘缚,故称三界系业。


〔①就法来破〕
言就法者,诸佛如来有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思议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如是等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译文〗
就法理而言,诸佛如来有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其中)不思议智的力量,能够以少作多(十声佛号虽少,但能全摄阿弥陀佛无边功德成为自身功德),能够以多作少(众生旷劫造业虽多,但是能够“称名一声罪皆除”);能够以近为远(临终地狱近在眼前,佛力可使之远离),能够以远为近(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但是能够于称名当下现在目前);能够以轻为重(十声名号看似很轻,但是能够具足无量功德),能够以重为轻(旷劫业力看似很重,但是能够乘佛愿船轻松到达彼岸)。有如此这般种种智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②借喻以显〕
自下第二,有七番,并借喻以显:
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积高千仞[1];豆许[2]火焚,半日便尽。岂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尽”也?
第二,譬如躄[3]者,寄载他船,因[4]风帆势,一日至于千里。岂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也?
第三,亦如下贱贫人,获一瑞物,而以贡王。王庆所得,加诸重赏。斯须之顷,富贵盈望[5]。岂可得言“以数十年仕,备尽辛勤上下,尚不达而归者,言彼富贵,无此事”也?
第四,犹如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6]行,便乘虚空,飞腾自在。岂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升虚空”也?
第五,又如十围[7]之索,千夫不制[8];童子挥剑,倏尔两分。岂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断索”也?
第六,又如鸩鸟[9]入水,鱼蚌斯毙皆死;犀角[10]触泥,死者还活。岂可得言“性命一断,不可生”也?
第七,亦如黄鹄唤子安,子安还活[11]。岂可得言“坟下千龄,决无可苏”也?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汝岂得以有碍之识疑彼无碍之法乎?又,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12]者,是事不然。


〖译文〗
下面第二个问题,分为七点,并借比喻来显明。
第一,譬如一百个成年男子,用一百年时间积攒柴火,堆起来高达千仞;但用豆粒般大小的火苗点燃,半天就焚烧殆尽(这是靠火焰之力)。怎么能说“积攒百年的柴火,半天时间烧不完”呢?
第二,譬如腿脚残疾的人,寄坐在别人船上,凭借风帆之力,日行千里(这是靠风帆之力)。怎么能说“残疾的人不能日行千里”呢?
第三,又如一个贫贱的人,获得一件祥瑞之物,进贡给国王。国王得到后很欢喜,加以重赏。此人顷刻之间富贵显赫(这是靠国王之力)。怎么能说“以几十年做官,上下打理,备尝辛勤,尚且不能富贵显达、衣锦还乡,说那个穷人变得富贵,绝无此事”呢?
第四,就像一个体弱的人,以自己的力气,纵身跨驴都跨不上(靠自己无法远游);如果跟从转轮圣王出行,便能乘坐轮宝,在空中飞腾自在(遍游四天下。这是靠轮宝之力)。怎么能说“体弱的人一定不能飞升空中”呢?
第五,又像十围粗(周长大约三米、直径大约一米)的绳索,一千个壮汉都拉不断;但童子挥
剑砍去,瞬间就分成两截(这是靠宝剑之力)。怎么能说“童子的力量不能断开绳索”呢?
第六,又像鸩鸟进入水中,鱼类蚌类都会中毒而死;但只要用犀牛角触碰底泥,死去的鱼蚌都会复活(这是靠犀角之力)。怎么能说“性命一断,不能复生”呢?
第七,又如黄鹄呼唤子安,子安复活(这是靠黄鹄的念力)。怎么能说“在坟中埋了一千年,绝对不可能苏醒”呢?
一切万法,都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各有侧重,)你怎么能以自己有碍的情识,怀疑别人无碍的他力之法呢?而且,在五种不可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你以三界业力系缚为重,怀疑别人少时念佛的力量,以之为轻,以为不能往生极乐、入正定聚,然而这件事并非如此。


〖注释〗
[1]仞:一仞八尺或七尺。(古代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2]豆许:豆粒大的。
[3]躄 bì:跛脚。
[4]因:依托;利用;凭借。
[5]盈望:满目。
[6]轮王:即转轮王、转轮圣王(Cakravarti-raja),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 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拥有七宝(金轮宝、白象宝、 绀马宝、摩尼珠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
[7]十围:又作“十韦”,形容粗大。“围”,计算圆周的量词,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约三十厘米),又指两臂合拢的长度。
[8]制:裁断,此处指拉断。
[9]鸩 zhèn 鸟:一种毒鸟,似雁而紫黑,羽毛有剧毒,入水令水有毒。
[10]犀角:犀牛角,有解毒作用。
[11]黄鹄 hè唤子安,子安还活:①古仙人王子安,坟下千年,黄鹄呼之复活。“鹄”,通“鹤”。阮籍《咏怀八十二首》:“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②三国曹丕《列异传》:“子安行道,逢 卖鹤之人,子安脱衣买鹤而放。后子安死,其坟树上有鹤鸣,呼子安。鸣三年,鹤死。破坟,见子安苏生曰:我昔买鹤而放之,今鹤代我命。”
[12]入正定聚:进入必定证悟的众生品类。“聚”,聚类,集合。所有众生,依根机不同,可分为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三类。


〔(2)先牵问答〕
〖安乐集〗
问曰:大乘经(业道经[1])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以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临终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一、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暗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2](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3]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4]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5]有后心[6]、有间心[7]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8]、无间心[9]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10],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11]恶心,即能倾[12]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译文〗
问:大乘经中说“业因感果之道,就像用秤称量物品一样,重的一端先下沉,重业首先牵引受报”,为什么说下品之人这一生,或是百年,或是十年,直到今日(命终之日),无恶不造,为什么临终遇善知识引导,十念相续念佛就能往生?若是这样,重者先牵的道理如何令人相信?
答:你以下品人一生所造之恶为重,以临终十念称名之善为轻,现在(我们)应当用义理 来比较。轻与重的意义,准确地说,是在心、在缘、在决定,而不在时节久近、念佛多少。
一、什么是“在心”?是指《观经》下品人在造罪之时,(罪业)是依自己虚妄颠倒之心生起;而临终十念念佛,是依善知识方便安慰、听闻实相法生起。一实一虚,怎么能相比呢。怎么说呢?譬如一个经历了千年之久的暗室,光明一到,当下就变得明亮,怎么能说“黑暗在这里一千年了,不会(因为片刻的光照而)离去”呢?所以《遗日摩尼宝经》说:“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然几千亿万劫都在爱欲之中,被罪业所覆障;如果听闻佛经,一念返恶向善,罪业即刻消除净尽。’”这就是在心。
二、什么是“在缘”?是指下品人在造罪之时,(罪业)是依自身妄想(内缘),依烦恼果报众生(对众——外缘)生起;而这里的十念念佛,是依无上信心(内缘),依阿弥陀佛的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对境——外缘)生起。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筋断骨碎;如果听到“灭除药鼓”的鼓声,箭当即就能退出,毒也去除。怎么能说“那支箭射得太深、毒性太烈,即使听到鼓声也不能拔箭去毒”呢?这就是在缘。
三、什么是“在决定”?是指下品人在造罪之时,(罪业)是依自己的有后心、有间心生起;而这里的十念念佛,是依无后心、无间心生起,这就是在决定。还有,《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在临终之时,刀风解体,死苦来逼,心中生起极大恐惧。”所以下品人遇到善知识(引导),发起大勇猛心,心心相续,不断念佛,十声就是增上善根,便可得以往生。又像有人冲锋陷阵时,一身的力气一时之间全部用尽,(《观经》下品人临终)十念念佛的善功也是如此。”又像一个人临命终时,生出一念邪见,恶心增上,就能倾覆(此前所造全部)三界福业,随即堕入
恶道。”


〖注释〗
[1]业道经:目前查不到内含“业道如秤,重处先牵”文句的《业道经》,或谓并不是具体某一部经,而是泛指论及业道的经典,如安世高所译《道地经》(“譬如秤一上一下,如是舍死受生种”)、支谦所译《惟日杂难经》(“如秤随重得之”)、实叉难陀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皆是业 道论对,未定轻重”)。
[2]《遗日摩尼宝经》: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说菩萨行宜、沙门行宜等。
[3]彻:拆毁。
[4]灭除药鼓:以名为“灭除”的药所涂的鼓。《首楞严三昧经》:“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
[5]依止:依赖止住而不离。“依”,依赖。“止”,止住。
[6]有后心:人在平常之时,不像临终有生死大事的逼迫,会为将来瞻前顾后,心思杂乱,反复造罪。
[7]有间心:犹豫迟疑,心有间杂。
[8]无后心:①心念向后没有完结的时候,一念发起,永永相续。②临终之人时间紧迫,急需脱离苦境,心念勇猛决定,没有后念;念佛当下欲得往生,不待后时。《大智度论》:“濒死之时,心决定猛健故,胜百岁之行力。”
[9]无间心:心念专一,不掺杂余念。往生单靠念佛,无余念间杂。
[10]刀风解形:命欲终时,有风气如刀,解剖四肢骨节。《正法念经》:“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筋骨、脂髓精血一切解截。”
[11]增上:增胜上进,增强力量以推动进展。
[12]倾:倾覆。


〔(3)十念问答〕
〖安乐集〗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泛解[1]“念”也。
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2],若别相[3],随所缘观,径于十念,
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
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成办便罢,
亦未劳记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
教。

〖译文〗
问:既然说临终十念念佛之善能倾覆一生之恶,得生净土,不知多长时间才是十念呢?
答:如《往生论注》说,一百零一次生灭是一刹那,六十刹那是一念,这是经论对“念”的一般性解释。现在所解释的“念”,不采用这种时间单位的解释。只要忆念阿弥陀佛,或念总相,或念别相,随着所缘所观境界,经过十念,没有其他念想间杂,这就叫十念。 又说:“十念相续,是佛说的一个数量词而已(类似“十全十美”)。只要能集中心念、凝定思绪,不攀缘其他事情,使道业成办就好,也不劳记数。” 又说:“若是修行念佛很久的人,多应依照这个不记数的方法;若是刚开始修行念佛的人,记数也是很好的。”这也是依从世尊的言教。


〖注释〗
[1]泛解:一般地解释,泛泛地解释。
[2]总相:总体身相。
[3]别相:局部身相。

〔(4)计念相状〕
〖安乐集〗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昧,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答曰:譬如有人,于空旷迥[1]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着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着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2]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维摩经》卷上意)云:“菩萨摩诃萨[3],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译文〗
又问:现在想依你所劝,修行念佛三昧,不知“念”的相状大体是怎样的?
答:譬如有人,在空旷偏远的地方遭遇了怨贼,奋勇拔刀,朝他直冲过来,想要杀他。此人径自狂奔逃命,看到前面有条河要渡,还没到河边他就想:“我到河边,是把衣服脱了过河,还是穿着衣服游过去?如果脱衣过河,只怕没有时间;如果穿着衣服跳下去,又怕游不动,性命难保。”这时只是一心想着怎么渡河,没有其他想法间杂。念佛行者也是这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也像那人想着怎样渡河一样,念念相续,没有其他想法间杂。或念佛的法身,或念佛的神力,或念佛的智慧,或念佛的白毫之相,或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念佛的本愿。称念佛的名号也是这样,只要能专心至意,相续不断,一定能生于佛前。现在劝进后代学者,要想融会真俗二谛,只要知道念念不可得,就是智慧门;而能一心系念,相续不断,就是功德门。所以《维摩诘经》说:“菩萨摩诃萨,恒常以功德智慧来修他的心。”如果刚开始学佛,尚未识破一切有为法虚幻不实之相,只要能依相专至念佛,没有不往生的,不必怀疑。


〖注释〗
[1]迥:遥远;僻远。
[2]会:会通,融会贯通;领悟。
[3]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āsattva)的略称。菩提萨埵(Bohd
hisattva),意译为“觉有情”,自觉又觉他,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的人。摩诃萨埵(Mahāsatt
va),意译为“大有情”,即初地及以上诸大菩萨。
〔(5)临终修念问答〕
〖安乐集〗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卷上)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
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1],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2]。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
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3],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
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各宜同志[4]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
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5]。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
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译文〗
又问:《无量寿经》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 觉”,现在世间有人听到这种说法,尽其一生全不着意,打算临终时再修行念佛,这种事怎么 说呢?
答:这种做法与经中所说不同。为什么?经中说十念相续,好像不难,然而一切凡夫的心像野马一般,心识的动荡比猿猴还剧烈,在六尘中驰骋不已,什么时候停歇过?各位必须发起信心,预先自己控制心念,(克服习气,多多念佛,)使得积习成性,善根就坚固了。 比如经中说“佛告大王:人能平生积累善行,死时心无恶念,就像大树当初生长时倾向一边,倒下时必定朝着倾斜的方向”,死亡时刀风一到,百苦聚身,如果此前没有养成念佛习惯,这时怎么念得出来呢?所以,各自应有三五个志同道合的莲友,预先约定,说明要点,临命终时轮流开导,助念弥陀名号,愿生极乐世界,声声相续不断,成就十念往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命断之时,就是往生极乐之时。一旦往生,进入正定聚,还有什么可忧愁的?每个人都应衡量这个无上大利,为什么不平生预先念念称名呢!


〖注释〗
[1]作意:着意;加意。《俱舍论》:“作意,谓能令心惊觉。”
[2]不类:不同。
[3]克念:控制心念,决定不移。“克”,主宰,控制。
[4]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5]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刻蜡印,印于泥,加热,蜡印溶解,泥中成字形。《涅槃经》:“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出泥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


〔(6)无生问答〕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因缘生故,即是假名[1]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译文〗
又问:诸大乘经论都说“一切众生毕竟无生,就像虚空一样”,为什么天亲菩萨、龙树菩萨都发愿往生呢?
答:说众生毕竟无生,就像虚空,有两种含义。一是如同凡夫所见,真有众生,真有生死(这是谬见);如果依菩萨所见,往生毕竟就像兔角一样虚空无所有。二是现在所说的往生,是因缘和合而生;由于是因缘和合而生,就是假付名字之生;由于是假付名字之生,就是无生:不违背大道理。并非像凡夫所说的真有众生、真有生死。


〖注释〗
[1]假名:诸法本无名,以人为假付名字。故一切之名,虚假不实,不契实体,如贫贱之人与以富贵之名是即假名。《大乘义章》:“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人假称富贵。”《起信论》:“一切言说,假名无实。”


〔(7)生为有本问答〕
〖安乐集〗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1],乃是众累之元[2]。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众生爱染虚妄执著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3]耳。


〖译文〗
又问:“生”是生死果报的根本,是各种烦恼系累的根源。如果知道这种过失,舍生而求无生,可有解脱之期。现在既然劝生净土,就是弃舍娑婆之生而求取极乐之生,生生不已,何时是尽头呢?
答:彼佛净土,是阿弥陀佛清净本愿所成就的无生之生,不同于三界生死众生爱染、虚妄、执著之生。为什么?因为法性清净,毕竟无生无灭。而之所以说“生”,是得生者的情见而已。


〖注释〗
[1]生为有本:“生”,是三界生死果报的根本。“有”,由因而有果,故称为“有”,包括:三有,即三界生死果报;二十五有,细分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无色界四有。
[2]众累之元:各种烦恼系累的根源。“累”,忧患;烦恼系累。
[3]情:情见,妄情之所见。


〔(8)下品生问答〕
〖安乐集〗
又问曰:如上所言,知生无生,当上品生者,若尔,下品生人,乘十念往生者,岂非取实生也?若实生者,即堕二疑:一恐不得往生,二谓此相善不能与无生为因也。答曰:释有三番:
一、譬如净摩尼珠[1],置之浊水,以珠威力,水即澄清。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若闻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便往生。
二、如净摩尼珠,以玄黄帛[2]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所往生者心水之中,岂不能转生为无生智乎!
三、亦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液[3],冰液则火灭。彼下品往生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既至无生界时,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也。


〖译文〗
又问:如上所说,知道生而无生,应当是上品往生人,如果这样,下品往生人乘十念往生,岂不是执取实有的生吗?如果执取实有的生,就堕入了两种怀疑,一是恐怕不能往生, 二是认为这种有相之善不能成为无生之因。
答:解释有三点。
一、比如把清净摩尼宝珠放到浊水里,由于宝珠的威力,浊水就变得清净。凡夫众生虽有无量生死罪浊,但只要闻信(进而称念)阿弥陀佛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将此名号放到罪浊的心中,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二、比如将清净摩尼宝珠用彩色丝巾包裹,投到水中,水就变成丝巾的颜色。极乐清净佛土有“南无阿弥陀佛”这无上宝珠名号,用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丝巾包裹,投到往生者的心水中,难道不能转生死见为无生智!
三、又像在冰上点燃一堆火,火力猛就会将冰融化,融化的冰水就会将火熄灭。虽然不知道法性无生,但由于所称佛名之力,作往生想,(以执著实有“生”的心,炽然求生极乐,就像在性本无生之“生”的冰上点燃一堆火,)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往生之后,进入净土无生界,证得无生冰化为水),见生之火自然就被无生智慧水熄灭了。


〖注释〗
[1]净摩尼珠:清净摩尼宝珠。即出自海底龙宫的如意宝珠,有福众生自然得之。亦名“如意珠”,随意而出宝物、衣服、饮食。得此珠者,毒不能害,火不能烧。《三藏法数》:此宝光净,不为尘垢所染。“摩尼”(Mani),意译为“珠”“宝”“离垢”“如意”“增上”,珠宝的总名。[2]玄黄帛:有色的丝织品。“玄黄”,泛指颜色。《大般若经》:“是摩尼宝所在水中,水随作一色。若以青物裹着水中,水色即为青;若黄赤白红缥(piǎo,青白色,淡青)物裹着水中,水随作黄赤白红缥色。如是等种种色物裹着水中,水随作种种色。”
[3]液:溶化为液体。


〔(9)依何身问答〕
〖安乐集〗
又问曰:依何身故,说往生也?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诸行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后心亦如是。何以故?若决定一,则无因果;若决定异,则非相续。以是义故,横竖虽别,始终是一行者也。


〖译文〗
又问:众生以哪种身去往生呢?
答: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人——当然,用中道实相的眼光来看,他自性本空,只是假借因缘和合而有,权且借用“人”这个名相指称他,这个秽土假名人,修持称名、礼拜等行门,前念作后念之因(念念相续,直至此生最后一念,下一念就在极乐净土莲花中化生,成为净土之人。当然,净土之人也是假借因缘的假名人)。秽土假名人与净土假名人,不可断定是“一”,以为是同一个人;也不可断定是“异”,以为二者不相干。前心和后心的关系,也是这种情况(前一心念灭,后一心念生,二者不能说是一个心念,但又互相关联,所谓“不一不异”)。为什么?如果二者是“一”,那就无法互为因果;如果二者是“异”,那就不相续。因为这个道理,虽然所处时空有别(起初在娑婆,最后在极乐),始终是一个修行者。


〖注释〗
[1]横竖:空间时间。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


〔(10)名即法问答〕
〖安乐集〗
又问曰:若人但能称佛名号,能除诸障者,若尔,譬如有人以指指月,此指应能破暗也。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何者?自有名即法[1],自有名异法[2]。有名即法者,如诸佛菩萨名号、禁咒音辞、修多罗[3]章句等是也。如《禁咒辞》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令酉亥[4]行禁,患者亦愈。又如有人被狗所啮,炙[5]虎骨熨之,患者即愈;或时无骨,好[6]攋掌[7]摩之,口中唤言“虎来虎来”,患者亦愈。或复有人患脚转筋,炙木瓜枝熨之,患者即愈;或无木瓜,炙手摩之,口唤“木瓜木瓜”,患者亦愈,吾身得其效也。何以故?以名即法故。有名异法者,如以指指月是也。


〖译文〗
又问:有人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灭除一切罪障,如果这样,好比有人用手指指向月亮,这个手指应该能够破除黑暗。(《往生论注》:“名为法指,如指指月。”名字是事物的示意符号,就像指月的手指,并不是月亮本身。)
答:诸法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为什么?因为有的是“名即法”(名字即法体,具足法性,起到法的作用),有的是“名异法”(名字异法体,不具法性,起不到法的作用)。“名即法”,比如诸佛菩萨的名号、禁咒音辞、佛经章句等。举个例子,《禁咒辞》说“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如在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与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诵念禁咒,患处也会治愈。又比如有人被狗咬,把虎骨烤热之后熨烫伤口,患处就会治愈;如果一时没有虎骨,可以摩擦手掌,然后按摩伤口,口中说“老虎来了,老虎来了”,患处也会治愈。或者又有人患了脚转筋,用烤热的木瓜枝熨烫患处,就会治愈。如果没有木瓜,把手烤热按摩患处,口中说“木瓜木瓜”,也会治愈,我亲自试过,确实有效。为什么?因为“名即法”。有“名异法”,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名字不是法体,只是示意符号,就像指月的手指,并不是月亮本身,没有月亮的功能。)


〖注释〗
[1]名即法:名字与其指称的法一体,名即是法。
[2]名异法:名字与其指称的法相离异,名是名,法是法。
[3]修多罗:梵语 Sutra 的音译,意译为“契经”,十二部经之一。“契”,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
[4]酉亥:“酉”,下午五点到七点。“亥”,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5]炙:烤热。
[6]好:可以。
[7]攋 là掌:摩擦手掌。(“攋”,工具书只查到“毁坏”之意。)


〔(11)不满所愿问答〕
〖安乐集〗
又问曰:若人但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1]?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2],是为物身 。
复有三种不相应:
一者信心不淳[4],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
迭相[5]收摄[6]: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译文〗
又问:如果说十方众生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就能破除无明黑暗,得以往生;然而有的众生虽然称名忆念,却无明犹在,志愿得不到满足,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他们不如实修行,和弥陀名号的实义不相应的缘故。何以如此?就是不知道阿弥陀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不知如来是实相身——名号即实相、佛德,所以无明犹在;不知如来是为物身——为利益众生而示名,所以志愿不满。)
又有三种不相应:
一是信心虚假不纯净,若有若无;
二是信心杂散不专一,不能决定;
三是信心间断不相续,余念间杂。
(以上三方面)层层递相收摄:若能念念相续,就是一心;只要能一心,就是淳心。具足此三心,如果不往生,绝无可能。


〖注释〗
[1]所以者何:何以如此。
[2]实相身:成佛而亲证的法性法身(法身)。佛彻证真理实相,与真理实相冥合,故佛身为实相身,佛的身相、光明、神通、国土、名号等,当体即实相。名号即实相,名号即佛果,名号即佛体。
[3]为物身:方便法身(报身)。与真理合一之佛身,显现救度众生之力用,身相及光明、神通、国土、名号等,是为救度众生而显现。“物”,众生。实相身为体,为物身为用。
[4]淳:通“纯”,纯粹。
[5]迭相:递相,层层辗转。
[6]收摄:收聚。


〔(三)第三大门〕
〖安乐集〗
第三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
第二,明时劫大小不同;
第三,明从无始世劫[1]以来,处此三界五道[2],乘善恶二业,受苦乐两报,轮回无穷,受生无数;
第四,将[3]圣教证成[4],劝后代生信求往。


〖译文〗
第三大门中,有四点论述内容。
第一,辨明难行道与易行道;
第二,说明时劫的大小不同;
第三,说明从无始劫以来,众生处在这三界六道之中,乘善恶两种业因,受苦乐两种果报,轮回无穷,受生无数;
第四,引用圣教证明,劝进后代学人生起信心,求愿往生。


〖注释〗
[1]无始世劫:即“无始时劫、无始劫”,生命无始,经无量久远的时间。“世”,迁流之义,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迁流。“时”的异称。
[2]五道:又作“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与六道开合不同,将阿修罗道归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
[3]将:用。
[4]证成:依现量(由感官直接而知)、比量(推理而知)、圣教量(由圣人言教而知),证明观点成
立。


〔1.难易二道〕
〖安乐集〗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者,于中有二:一出二种道,二问答解释。余既自居火界,实想怀怖。仰惟[1]大圣三车招慰[2],且羊鹿之运[3],权息未达,佛诃[4] 邪执,障上求菩提;纵后回向,仍名迂回。若径攀大车,亦是一途;只恐现居退位,险径遥长,自德未立,难可升进。是故龙树菩萨(《论注》卷上所引《易行品》意)云:“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言“难行道”者,谓在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略述有五。何者?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5];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6];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7];四者所有人天颠倒善果,坏人梵行[8];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故曰难行道。言“易行道”者,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9],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毗跋致不退位也。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故名易行道也。


〖译文〗
第一,辨明难行道与易行道。
其中分为两点,一是显明二种道,二是问答与解释。我既然身居三界火宅,如实一想,心怀恐怖。仰从世尊以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羊车、鹿车、牛车)慈悲招抚,但是声闻乘、缘觉乘(羊车、鹿车)之所运度,只是中途权宜休息,没有达到目的地,所以佛陀呵斥为邪执,障碍上求菩提;纵然后来回小向大,还是迂回。如果径直攀上菩萨乘(牛车),也是一条路;只怕现在还居于退转之位,道路艰险,遥远漫长,自身真实功德尚未建立,难以在菩提之路上升进。所以龙树菩萨说,菩萨求不退转有两种道,一是难行道,二是易行道。所言“难行道”,是说在五浊秽恶之世,在无佛住世之时,求不退转很难。这种难有诸多
方面,略述有五点。哪五点?一是外道也提倡与人为善,混淆佛法;二是小乘发心只求自了,难以生起大慈大悲的菩提之心;三是无赖恶人障道,破坏胜妙善德;四是人天善果令人耽乐,坏失清净梵行;五是只凭自力积功,没有他力摄持。诸如此类内外障缘处处可见,就像陆路步行,非常辛苦,所以叫难行道。所言“易行道”,是说但凭相信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因缘,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发起信心,树立德本,修持称名、礼拜、作愿等往生正行。乘佛愿力之故,即得往生极乐净土。由于不可思议佛力的住持,当即进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不退转位。这就像水路乘船,安适快乐,所以叫易行道。


〖注释〗
[1]仰惟:仰从。“仰”,敬上之辞。“惟”,听从。
[2]三车招慰:以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招抚众生。“三车”,《法华经》“三车喻”,长者为使诸子速出火宅,许诺羊车、鹿车、牛车方便诱引;用以比喻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3]羊鹿之运:声闻乘、缘觉乘所运载、度脱。“羊鹿”,即羊车、鹿车,比喻声闻乘、缘觉乘。
[4]诃:同“呵”,呵斥。
[5]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佛教以外的世间宗教学说等,在其表相上也宣说种种善法,令世人误以为与佛教无异,但实质上是扰乱歪曲佛法。
[6]声闻自利,障大慈悲:声闻只求自我解脱生死,不像菩萨发广大菩提心,所以障碍了大慈悲。“声闻”,佛教五乘之一,闻佛的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声闻属小乘,有四种果位:须陀洹(预流,断尽见惑)、斯陀含(一来,断尽前六品欲界思惑,还要在欲界人间与天界受生一度)、阿那含(不还,断尽后三品欲界思惑,不再来生欲界)、阿罗汉果(不生,断尽三界一切思惑,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大慈悲”,大慈大悲。《大智度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7]无顾恶人,破他胜德:无所顾忌的恶人前来破坏行人殊胜的功德。“无顾”,无所顾忌;《往生论注》此处作“无赖”。
[8]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人天果报,得之于五戒十善,虽是善果,但乐尽又堕苦中,属于有漏之善,故是颠倒,如此则会破坏清净求出离之行。“梵行”,清净离欲之行。《增一阿含经》:“若有人具足戒律无所犯,此名修得清净梵行”。《大智度论》:“断淫欲之法,名梵行”。
[9]起心立德:发起信心,树立德本。


〖安乐集〗
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
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发心出家,修定发通[1],游四天下,名为自力。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2],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众生亦尔,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语后学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也。


〖译文〗
问:菩提佛果一般无二,修因也应一般无二。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积因行趋向佛果名叫难行道,而往生极乐净土求大菩提就叫易行道呢?
答:诸多大乘经典中所辨明的一切行法,都有自力与他力、自摄与他摄的分别。什么是自力?譬如有人,畏惧生死,发心出家,修习禅定,显现神通,周游四大部洲,这叫自力(全靠自己的力量成就)。什么是他力?比如有个体弱之人,以自己的力量,纵身跨驴都跨不上;如果跟从转轮圣王出行,就能乘坐轮宝,飞越虚空,周游四大部洲,这是乘托转轮圣王的福德威力,所以叫他力(全靠他人的力量)。众生也是如此,在娑婆世界发心修行,愿生净土,这是自力(注:此与上文所引昙鸾大师“全靠自己”的“自力”定义有差异)。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放光加持,莲台迎接,于是得以往生,这就是他力。所以《大经》说,十方世界人天大众,想要往生彼佛国土,无一不是以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往生论注》第十八愿取意文)。如果不是这样,四十八愿就成了虚设。寄语后世学者,既然有他力可乘,就不要局限自己(以为必须靠自力,拒绝佛力救度),白白在三界火宅中受苦。


〖注释〗
[1]发通:显现神通。
[2]四天下:四大部洲,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东胜身洲(形如半月,人类身形优美)、南赡部洲(“阎浮提”,形状上大下小,以赡部树而得名)、西牛货洲(圆形,以牛易货)、北俱卢洲(形状方正,人寿千岁,衣食自然,唯无佛法,故列为八难之一)。


〔2.时劫大小〕
〖安乐集〗
第二,明劫之大小者,如《智度论》(卷五、三八意)云,劫有三种,谓:一小、二中、三大。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满中芥子[1]。有长寿诸天[2],三年去一,乃至芥子尽,名一小劫。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如前取尽,名一中劫。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取尽一同前说,方名大劫。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长寿诸天,三年以天衣[3]一拂。天衣重三铢[4],为拂不已,
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其小石大石,类前中劫可知,不劳具述。


〖译文〗
第二,说明时劫的大小。如《大智度论》中说,劫有三种,所谓:一、小劫;二、中劫;三、大劫。比如一座城,方圆四十里,城墙也是四十里高,里面装满芥子。有一位长寿天人,每三年进城取走一粒芥子,直到把芥子全部取完,名叫一小劫。或有长宽高各八十里的城,里面装满芥子,像前面所说一样取完芥子,名叫一中劫。或有长宽高各一百二十里的城,里面装满芥子,像前面所说一样取完芥子,才名叫一大
劫。(此为“芥子喻”。)或有长宽高各八十里的磐石,有一位长寿天人,每三年来用天衣拂一下。天衣的重量是三铢,用天衣一直拂下去,直到把磐石磨光,名叫一中劫。此“磐石喻”中,小石、大石的尺寸,比照前面“芥子喻”的小劫、大劫就可知晓,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了。


〖注释〗
[1]芥子:芥菜的种子,极小。
[2]长寿诸天:天人中的长寿者。四禅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是色界最长寿者。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是无色界最长寿者,也是三界中最长寿者。此处应为色界天。
[3]天衣:天人的衣服,重量极轻。《璎珞本业经》说,净居天之衣,重三铢。
[4]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3.轮回无穷〕
〖安乐集〗
第三门中,有五番:
〖译文〗
第三,轮回无穷。分为五点。


〔(1)历劫受身无数〕
〖安乐集〗
第一,明从无始劫[1]来,在此轮回无穷,受身无数者,如《智度论》(卷一六意)云“在于 人中,或张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如是尽阎浮提界,或重生,或异家生。或南阎浮提[1] 死,西拘耶尼[2]生,如阎浮提;余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天王天[3]亦如是。或四天 王天死,忉利天[4]生;忉利天死,生余上四天亦如是。色界[5]有十八重天,无色界[6]有四重天, 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或色界死,生阿鼻地狱[7];阿鼻地狱中死,生余轻系地狱;轻 系地狱中死,生畜生[8]中;畜生中死,生饿鬼[9]道中;饿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轮回六 道,受苦乐二报,生死无穷。胎生既尔,余三生亦如是”。
是故《正法念经》(卷六○意)云:“菩萨化生,告诸天众云:‘凡人经此百千生,著乐放逸 不修道;不觉往福侵[10]已尽,还堕三涂[11]受众苦。’” 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二、南本卷二)云:“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12]痈疮等,根 本无义利[13]。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 是故又彼经(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劝修不放逸。何以故?夫放逸者,是众恶之 本;不放逸者,乃是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 上。亦如须弥山王,于诸山中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中为最为上。何以故? 一切恶法,犹[14]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译文〗
第一,说明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在娑婆世界轮回无穷,受身无数。 如《大智度论》中说(取意),在人道中,有人投生到张家,在张家死去,投生到王家; 在王家死去,又投生到李家,这样在南阎浮提(南瞻部洲)到处投生,或投生在同一家,或投 生在另一家。有人在南阎浮提死去,到西牛货洲投生,情形和南阎浮提一样。(南阎浮提众生是 这样轮回的,)其余三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的轮回情形也都像南阎浮提一样。如果在四大部洲世缘已尽,死后投生到四天王天也是这样。有的在四天王天死去,投生忉利天;有的在忉利天死去,投生上面的欲界四重天,每一重天情形也都是这样。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此处死,彼处生,到处投生,也都是这样轮回不断。有的在色界天死去,投生阿鼻地狱;在阿鼻地狱中死去,投生其余罪业较轻的地狱;在罪业较轻的地狱中死去,投生畜生道中;在畜生道中死去,投生饿鬼道中;在饿鬼道中死去,投生人道、天道中:这样轮回六道,受苦乐两种果报,生死轮回,无穷无尽。胎生既是这样,其余卵生、湿生、化生也是这样。所以《正法念处经》说:“菩萨化现告诉诸天大众说,凡人在此受身,经过百千生,耽著享乐,骄纵放逸,不肯修行;不知不觉将过去世积累的福报渐渐耗尽,还要堕入三恶道中受无量苦。”所以《涅槃经》说:“此身是众苦所集,一切都污秽不净。生身烦恼,如牛轭束缚,如脓疮漏泄,如是等等,根本没有正当利益。上至诸天的身体,也都是这样。”所以《涅槃经》又说,“劝请大家努力修行,不要放逸。为什么?放逸是众恶之本,不放逸是众善之源。就像日月的光明,在世间所有光明中是最明亮的,不放逸法也是如此,在所有善法中是最上之法。
也像须弥山王一样,在所有山中是最高的,不放逸法也是如此,在所有善法中是最上之法。为什么?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以不放逸为本。”


〖注释〗
[1]无始劫:生命无始,经久远劫。
[1]南阎浮提:梵语 Jambudvipa 的音译加意译,又作“南赡部洲”,四大部洲(须弥山四周的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之一,即地球众生所居之处,在须弥山之南,形状上大下小,以赡部树而得名。
[2]西拘耶尼:又作西牛货洲,四大部洲(须弥山四周的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之一,在须弥山之西,因以牛易货而得名。《俱舍论》:“西牛货洲,圆如满月。经二千五百,周圆七千半。”
[3]四天王天:欲界六天的第一天,在须弥山腰,是四位护世天王所居之处。以人间 50 岁为一昼夜,定寿 500 岁。
[4]忉 dāo 利天:梵语 Trāyastrmsa,又作“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在须弥山顶。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以人间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千岁。
[5]色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一,无食色等欲,但还有色相(形体)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
[6]无色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一,心识住于四空处定的众生,得生既无欲望又无形体的四空处天,包括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7]阿鼻地狱:梵语 avicinaraka,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位于诸狱最底层,受苦无间,是最苦处。七重铁城,七层铁网,七重剑林,满城火雨铁丸,罪人遍体火炎,身满阿鼻城。造作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谤法罪者,命终堕此地狱。“阿鼻”(avici),意译为“无间”,痛苦无有间断。(“无间”五种义:一、趣果无间。命终直堕,无有间隔。 二、受苦无间。受苦无有间断。三、时无间。相续无有间断。四、命无间,寿命无有间断。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无有间隙。)“地狱”,梵语“那落迦”(Naraka)或“泥犁”(Niraya),又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无幸处”,即地下之狱,六道中的三恶道之一。大分三类:一、根本地狱;二、近边地狱;三、孤独地狱。常受寒冰猛火之苦,故称“火途”。
[8]畜生:梵语“帝栗车”(Tiryanc)或“帝利耶瞿榆泥”(Tiryagyani),又译为“傍生”,禽兽的通称,六道中的三恶道之一,或野生,或被人天畜养。互相吞食,或被宰杀,故称“血途”。
[9]饿鬼:梵语“薛荔多”(Preta),鬼神的通称,六道中的三恶道之一。有福德者,为山林冢庙之神;其次为夜叉、罗刹;多数为下劣者,居地下或不净处,不得饮食,恐怯多畏,常受饥渴、刀杖之苦,故称“刀途”。
[10]侵:渐渐,逐渐。
[11]三涂: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或称火途、刀途、血途。地狱猛火烧身——火涂,饿鬼刀杖相逼——刀涂,畜生互相啖食——血涂。“涂”,同“途”,道路。
[12]扼缚:束缚。“扼”,通“轭”,牲口拉车时架在脖子上的曲目。“缚”,捆绑;束缚。
[13]义利:正当利益。“义”,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14]犹:通“由”,从。


〔(2)一劫受身多少〕
〖安乐集〗
第二,问曰:虽云无始劫来六道轮回无际,而未知一劫之中受几身数,而言流转?
答曰:如《涅槃经》(北本卷二二、南本卷二○意)说“取三千大千世界草木,截为四寸筹[1]

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头数,犹自不澌[2]”,或云“一劫之中所饮母乳,多于四大海水”,或云“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毗富罗山[3]”。如是远劫以来徒受生死,至于今日,犹作凡夫之身。何曾思量,伤叹不已!


〖译文〗
第二,问:虽然说无始劫来六道轮回无穷无尽,但不知在一劫之中受身多少次而称为流转呢?
答:如《涅槃经》中说,“取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草木,截为四寸长的小木棍,用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的数量,仍然数不完”,或说“一劫之中所饮过的母乳,比四大海水还多”,或说“一劫之中所积累的尸骨,像毗富罗山一样高”。这样旷劫以来白白遭受生死轮回之苦,一直到今天,仍然充当凡夫之身。众生何曾思量此事,而感到伤叹不已呢!


〖注释〗
[1]筹: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的小木棍或小木片。
[2]澌:尽。
[3]毗富罗山:在摩竭陀国,意译为“广博胁山”。“毗富罗”,广大之意。《涅槃经》:“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


〔(3)引经来证〕
第三,又问曰:既云旷大劫来受身无数者,为当直尔总说令人生厌,为当亦有经文来证?答曰:皆是圣教明文。何者?如《法华经》(卷三意)云“过去不可说久远大劫,有佛出世,号大通智胜如来。有十六王子,各升法座,教化众生。一一王子,各各教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其佛灭度以来,至极久远,犹不可数知”。何者?经(《法华经》卷三意)云:“总取三千大千世界大地,磨以为墨。”佛言:“是人过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佛言:“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以来,复过是数。今日众生,乃是彼时十六王子座下曾受教法。”是故经(《法华经》卷三)云:“以是本因缘,为说《法华经》。”《涅槃经》(北本卷八、南本卷八意)复云:“一是王子,一是贫人。如是二人,互相往反。言王子者,今日释迦如来,乃是彼时第十六王子也。言贫人者,今日众生等是。”


〖译文〗
第三,又问:既然说众生旷远大劫以来受身无数,这是直下大概描述,为了令人生起厌离之心,还是也有经文来证明?
答:都有圣教明文作证。哪些经文?比如《法华经》中说,“在过去不可说的久远大劫,有佛出世,号‘大通智胜如来’。有十六位王子,各各升座讲法,教化众生。每一位王子,各自教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众生。那尊佛灭度以来,时间至极久远,久远得无法通过计算得知。”久远到什么程度呢?经中说:“把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全部磨成粉末,有人每经过一千个国土,撒下一颗微尘那么大的粉末,这样辗转前行,把所有粉末全都撒尽。”佛说:“此人所经过的国土,无论是撒上粉末的,还是没撒上粉末的,全部磨成微尘,一尘就是一劫;大通智胜如来灭度以来,经过的时间比这个数量还多。今日会中听闻《法华经》的众生,就是当时在十六王子座下曾经听受教法的众生。”所以《法华经》说:“由于这个本生因缘,所以我为大家说《法华经》。”《涅槃经》又说:“(久远劫之前,)一位是王子,另一些是穷人,两者互相往来。那时的王子,就是今日的释迦牟尼佛,他是当时的第十六王子;那时的穷人,就是今日涅槃会上的众生。”


〔(4)多受三恶道身〕
〖安乐集〗
第四,问曰:此等众生,既云流转多劫,然三界之中,何趣受身为多?
答曰:虽言流转,然于三恶道中受身偏多。如经(《十住断结经》卷五意)说云“于虚空中,量取方圆八肘[1],从地至于色究竟天,于此量内,所有可见众生,即多于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之身”,故知恶道身多。何故如此?但恶法易起,善心难生故也。今时但看现在众生,若得富贵,唯事放逸破戒;天中即复著乐者多。是故经(《五苦章句经》意)云:“众生等是流转,恒三恶道为常家。人天暂来即去,名为客舍故也。”依《大庄严论》(卷三),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大庄严论》卷三、八)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务,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以上卷三)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乱念。智者勤投心[2],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3];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以上卷八)。”


〖译文〗
第四,问:这些众生,既然说旷劫以来在六道中流转,三界之中在哪一道受身比较多呢?
答:虽说流转六道,然而在三恶道中受身特别多。如《十住断结经》中说,“在虚空中,
量取方圆八肘(半径大约四米)大小的空间,从地面一直到色究竟天,在此空间内,所有可以看
见的众生,就比三千大千世界的人天还要多”,由此可知受身恶道的众生多。为什么会这样?
只因恶法容易生起,善心很难生起。我们但看现在的众生就知道了,如果得到富贵,只知放
逸、破戒。而天上的众生中,又大多耽著享乐。所以《五苦章句经》说:“众生在六道中流转,
恒常以三恶道为老家。人道、天道,刚来不久就要离去,所以名叫‘客舍’。”《大庄严论》劝
一切众生必须常常收摄身心,正念现前,而说偈语:“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务,
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人在壮年健康无病、没有忧患之时,往往懈怠不精进,贪心营
求各种事务,不修布施、持戒、禅定,临终将要被死亡吞没时,方才悔悟,想要修善)……智者应观察,
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乱念。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
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有智慧
的人应该细心观察,断除五欲的念想。精勤修心的人,临终时没有悔恨。心意既能专一至诚,就没有错乱之念。
有智慧的人勤于诚心归附佛陀,临终时意念就不会散乱。若不让心念习惯于专至向佛,临终时必定心意散乱。
心如果杂散,随缘乱动,就像平时不好好训练战马,却让它们拉磨;上了战场,它们只会在原地打转,不会向
前直行)。”
〖注释〗
[1]肘:梵语 Hasta,古印度长度单位。即伸直手臂,从肘端到中指末端的长度。据《俱舍
论》《大唐西域记》载,二十四指等于一肘(大约半米)。
[2]投心:诚心归附。
[3]硙 wèi:同“碨”,石磨。
67


〔(5)何因远劫轮回〕
〖安乐集〗
第五,又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
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1]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
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卷五五
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
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
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2]、修道[3],乃至那含[4]、罗汉[5],断五下[6],除五上[7],无问道俗[8]

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9]?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
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译文〗
第五,又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久远劫来应该遇到很多佛,在佛的座下修行,为什么
到现在还在轮回生死,不出三界火宅?
答:依释迦牟尼佛的大乘圣教,众生之所以远劫轮回,正是因为没有遇到两大类殊胜的
法门排除生死,所以不能出离火宅。哪两大类?一是圣道门,二是净土门。
其中圣道门的修法,现在的众生难以实证,一是因为离开释迦牟尼佛很遥远了,蒙佛加
持减弱,二是因为圣道教理艰深难解。
所以《大集月藏经》说,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中,亿亿众生修行佛法,没有一个人能够
得证菩提。
现在正是末法时期,而且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以通往解脱的彼岸。
所以《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纵使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回心念佛,十念相续而命终,
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
另外,一切众生都不自量根机:若依大乘教法,真如实相第一义谛真空妙理无法契入,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若论小乘教法,想要断除三界烦恼,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无论出家众在家众,都没有分;纵然能有人天果报,都是因为五戒十善所感招,然而持守五
戒十善的人非常稀少;若说造恶造罪,心力却特别勇猛,与暴风骤雨没有什么不同。
68


所以,诸佛特别慈悲怜悯我们,劝我们归心净土。纵使一生都在埋头造恶,(闻法之后)但
能心系极乐,专精念佛,一切恶业障碍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为何都不好好思量,一点往生
之心都没有啊!
〖注释〗
[1]良:诚然,的确。
[2]见谛:证悟真理。此处指声闻初果“须陀桓”(Srota-āpauna)。须陀桓意译为“入流”,
初入圣人之流。
[3]修道:声闻得初果之后,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代指声闻二果“斯
陀含”(Sakrdāgāmi)。斯陀含意译为“一来”,须再来欲界一番受生。
[4]那含:“阿那含”(Anāgāmin)的略称,声闻三果。阿那含意译为“不来”“无还”,不必再
来欲界受生。
[5]罗汉:“阿罗汉”(Arahant)的略称,意译为“不生”,解脱三界生死,永入涅槃;又译
为“应供”,当受人天供养;又译为“应真”,应受人天供养的真人;“杀贼”,杀烦恼贼,断
尽一切烦恼。是声闻乘的第四果。(初果须陀洹,意为入流,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意为一来,须
再来欲界一番受生;三果阿那含,意为无还,不必再来欲界受生;四果阿罗汉,意为无生,解脱生死。)
[6]五下:“五下分结”的略称(“结”,系缚,烦恼的异名),欲界的五种结惑,包括:贪、瞋、
身见(执身是我)、戒取(外道邪戒)、疑。
[7]五上:“五上分结”的略称(“结”,系缚,烦恼的异名),色界、无色界的五种结惑,包括:
色爱(贪著上妙五欲)、无色爱(不舍禅乐)、掉举(心念散动,退失禅定)、慢(自恃轻他)、无明(不
明真性)。
[8]道俗:出家众与在家众,又作“僧俗、缁素”。“道”,出家众。“俗”,在家众。
[9]駃 kuài 雨:暴雨。“駃”,古通“快”,迅疾。
〔4.引证劝信〕
〖安乐集〗
自下第四,引圣教证成,劝信求生者:
依《观佛三昧经》(卷九意)云:
尔时会中有财首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劫时,有佛出世,亦名释迦牟尼佛。
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曰金幢,憍慢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告王子言:
‘世有佛像,极为可爱,可暂入塔,观佛形像。’时彼王子从善友语,入塔观像,见像相好,
白言比丘:‘佛像端严,犹尚如此,况佛真身!’比丘告言:‘王子,今见佛像不能礼者,当称
南无佛。’还宫系念,念塔中像,即于后夜梦见佛像,心大欢喜,舍离邪见,归依三宝。随寿
命终,由前入塔称佛功德,即得值遇九百亿那由他佛,于诸佛所,常勤精进,恒得甚深念佛
三昧。念佛三昧力故,诸佛现前,皆与授记。从是以来,百万阿僧祇劫不堕恶道。乃至今日,
69


获得首楞严三昧。尔时王子者,今我财首是也。”
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佛告阿难:“此观佛三
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暗者灯,烦恼贼
中大勇猛将,诸佛世尊之所游戏,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
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
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1],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2]。”
〖译文〗
接下来的第四点,引用圣教证明,劝进后代学人生起信心,求愿往生。
依《观佛三昧经》所说,“这时法会中有一位财首菩萨对佛说:‘世尊,我想起在过去无
量劫时,有尊佛出世,也叫释迦牟尼佛。这尊佛灭度后,有一位王子,名叫‘金幢’,非常骄
慢,充满邪见,不信正法。有位善知识比丘,名叫‘定自在’,告诉王子说:‘世间有佛像,
极为可爱,你可暂且进入塔中,观看佛的形象。’王子听从善友之语,进入塔中观看佛像,看
见佛像相好庄严,对比丘说:‘佛像尚且如此端正庄严,何况佛的真身呢!’比丘告诉他说:‘王
子,现在见到佛像,如果不能顶礼,应当称念南无佛。’(王子依教,称念南无佛。)王子回到宫中,
一心想念塔中佛像,就在后半夜梦见佛像,心中非常欢喜,于是舍离邪见,归依三宝。后来
王子寿尽命终,由于生前曾经入塔念佛的功德,即得(生生世世)值遇九百亿那由他诸佛,在
诸佛道场,恒常勤行精进,恒常获得甚深念佛三昧。由于念佛三昧力的缘故,诸佛显现在他
面前,全都为他授记。从此以后,经过百万阿僧祇劫都不堕入恶道。直到今日,获得首楞严
三昧。当时的王子,就是现在的我财首。’
当时法会中就有十方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各自说起得道因缘,原来他们都是从念佛而得
道的。佛告阿难:‘这个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的良药、破戒者的守护、迷途者的向导、
失明者的眼睛、愚痴者的智慧、黑暗者的明灯,是破烦恼贼的神勇猛将,是诸佛世尊的神通
游戏,是首楞严等诸大三昧的起始出生之处。’
佛告阿难:‘你现在好好受持此经,千万小心,不要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
全都宣说这个念佛三昧。我和十方诸佛以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开始,都是因为念佛三昧力
的缘故,证得一切种智。’”
〖注释〗
[1]初发心:初发上求菩提之心。
[2]一切种智:梵语“萨婆若”(Sarvajna),即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能以一种之智,知
一切诸佛道法,知一切众生因种。
〖安乐集〗
又如《目连所问经》[1]“佛告目连:‘譬如万川长流,有浮草木,前不顾后,后不顾前,
都会大海。世间亦尔,虽有豪贵,富乐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只由不信佛经,后世为人,
70


更甚困剧,不能得生千佛[2]国土。是故我说无量寿佛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
九十五种邪道[3]。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4]。’”
经教既尔,何不舍难,依易行道矣!
〖译文〗
又如《目连所问经》中说,“佛告目犍连:‘譬如在一万条绵延的河川中,漂浮着草木,
这些草木,前面的不能看见后面的,后面的不能看见前面的,(但)最后全都在大海中会聚。
世间众生也是这样,虽有豪门贵族,富乐自在,都免不了生老病死(和其他人一样进入生死大海)。
只因不信佛经,后世做人更加困苦,不能得生千佛国土。所以我说无量寿佛国土易往易得,
而人们却不能修行往生,反而侍奉九十五种邪道。我说这样的人,叫作无眼人,叫作无耳人。’”
如来经教既然这么再三劝说,何不舍弃难行道,依止易行道修行呢!
〖注释〗
[1]《目连所问经》:通常认为是《摩诃目连经》,经名见于疑经目录。另有《目连问经》,
但无所引之文。
[2]千佛:娑婆世界于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各有一千尊佛出世。现在劫称为“贤劫”,
释迦牟尼佛是千佛中的第四佛。
[3]九十五种邪道:一作“九十六种外道”,九十五、九十六,外道总数。
[4]无眼人、无耳人:见佛讲解殊胜教法却崇信外道之人。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言“又
如眼虽明而不识事,讥言盲人;又如耳虽聪而听义不解,讥言聋人”。
安乐集 卷上
安乐集 卷下
释道绰 撰
〔卷下〕
〔(四)第四大门〕
〖安乐集〗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一,依中国[1]三藏法师[2],并此土大德等,皆共详审圣教,叹归净土,今以劝依;
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入,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3];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译文〗
第四大门中,有三点论述内容:
71


第一,依印度三藏法师与本土诸位大德,都详细审察释迦牟尼佛的圣教,赞叹并归心净
土,现在以此普劝众生归依净土;
第二,依据《观经》宗要以及其余大乘诸经,一切凡圣修行入道,大多显明以念佛三昧
为重要法门;
第三,问答与解释,显明念佛者所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注释〗
[1]中国:佛法中心之国,即古印度恒河流域以摩揭陀、憍萨罗为中心的区域,是佛陀游行
教化之地。
[2]三藏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三藏”,梵语 Tripitaka,经、律、论。经(修
多罗 Sutra)是佛所说的经文,律(毗奈耶 Vinaya)是佛所制的戒律,论(阿毗达磨 Abhidharma)是
佛弟子所造的解释经文的论。“法师”,精通佛法、如法修行、善于为人演说的出家人。
[3]要门:重要法门。


〔1.念佛大德所行〕
〖安乐集〗
第一,依中国及以此土大德所行者:
余五翳[1]面墙,岂宁自辄[2]?但以游历披勘,敬有师承。何者?谓中国大乘法师流支三藏 [3];次有大德,呵避名利,则有慧宠法师[4];次有大德,寻常敷演,每感圣僧来听,则有道场 法师[5];次有大德,和光孤栖[6],二国慕仰,则有昙鸾法师[7];次有大德,禅观独秀,则有大 海禅师[8];次有大德,聪慧守戒,则有齐朝上统[9]。然前六大德,并是二谛神镜[10],斯乃佛法 纲维[11],志行殊伦,古今实稀;皆共详审[12]大乘,叹归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也。


〖译文〗
第一,依印度以及本土大德所行之法。 我眼睛不明亮,好像面对着墙壁(见闻不广),岂能独断(自下结论念佛必生)?只是由于到 处游历,(参访善知识,)披览经典加以勘验,深生敬服,找到了师承(信心充满,所以才劝大家念佛 往生)。有哪几位大德呢?所谓:天竺大乘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其次是呵斥名闻、远避利养的 慧宠法师;再次是平时演说法义每每都能感得圣僧来听的道场法师;再次是和其光不同其尘、 独自栖息、南北二朝共同仰慕的昙鸾法师;再次是坐禅观法超群出众的大海禅师;再次是聪
慧守戒的齐朝上统法上法师。然而前面的六位大德,都是洞明真俗二谛之人,掌握佛法的总 纲要领;志愿与道行都远超同伦,实在是古今稀有;都详细察知大乘教法,赞叹净土,归劝 往生,告诉我们这是无上重要的法门。


〖注释〗
[1]五翳 yì:①烟、云、尘、雾、阿修罗之手,这五种能障日月之光。②眼睛不明亮。“翳”,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五翳”,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相对。
[2]岂宁自辄:岂能独断。
[3]流支三藏: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又作“菩提留支”(Bodhiruci),意译为“道希”。北天竺 人,北魏宣武帝时于洛阳永宁寺主持译经。曾授予昙鸾大师《往生论》(一说《观经》)。
[4]慧宠法师:生平不详。
[5]道场法师:生平不详。
[6]和光孤栖:隐藏自智慧光明,与尘世和合,不染其恶,和其光不同其尘,独自栖息静处。《涅槃经》:“是人为欲调伏如是诸比丘故,与其和光,不同其尘。”
[7]昙鸾法师(476—542):净土宗理论的奠基者。北魏山西雁门(山西代县)人,少时游五台 山,感其灵异,发心出家,精研《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与佛性学说。后注 解《大集经》,因病中断,叹人命危脆,欲先学长生之术,再研学佛法,遂往江南,向陶弘景 请教仙术,得仙经十卷。北归途中经过洛阳,遇菩提流支,请问佛法中长生之法,菩提流支授以《观无量寿经》,大师欢喜信受,遂焚仙经,专事净业。东魏孝静帝重其高德,尊为“神鸾”,敕住并 bīng 州(山西太原)大岩寺,晚年移往石壁山(山西交城)玄中寺,弘通净土法门。
[8]大海禅师:生平不详。
[9]齐朝上统:法上,北魏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幼年出家,精研佛典,北魏、北齐二代历任僧统,主管僧尼事务近四十年。
[10]神镜:一名“照胆镜”,葛洪《西京杂记》:“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洞明。人宜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即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11]纲维:法度;总纲要领。
[12]审:察知。


〖安乐集〗
问曰:既云叹归净土乃是要门者,未知此等诸德临终时皆有灵验已否?
答曰:皆有不虚。如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1]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2],念力须均[3]。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4],全无所归?”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若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5]皆见幡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余之大德,临命终时皆有征祥。若欲具谈往生之相,并[6]不可思议也。
〖译文〗
问:既然赞叹劝归净土,说念佛为重要法门,不知这些大德法师临终时是否都有灵妙效验?
答:都有真实不虚的灵验。比如昙鸾法师,平生康健之时常修净土法门。每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斥法师说:“十方佛国都是净土,法师为何独独专意于西方净土,岂不是横生偏见吗?” 法师回答:“我既然是凡夫,既然智慧短浅、没有证入圣地阶位,念力必须全部系于一处。就像(在固定地点)放置草料引牛来吃,必须(让牛的)心念恒常系于槽枥之中。心念怎能不加收束,漫无目的,完全没有归向呢?”虽然又有问难的人纷至沓来,但法师却心意已决,独衷极乐净土。所以,无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只要与法师见上一面,如果是对佛法尚未生起正信的,法师就劝他们生起正信;如果是已经生起正信的,法师都劝他们归向极乐净土。所以法师临命终时,寺院附近的出家众与在家众,都看见宝幡莲花,放光映照整座寺院,都闻到奇异的香味,听到美妙音乐来迎接法师,法师就这样往生了。其余大德,临命终时都有祥瑞征兆。
若要详谈他们的往生瑞相,全都是不可思议的。


〖注释〗
[1]亦:助词,无义。
[2]地位:圣地阶位。
[3]均:全部,都。
[4]纵放:宽泛放散,漫无目的。
[5]并:全都。


〔2.诸经所明念佛〕
〖安乐集〗
第二,明此彼诸经多明念佛三昧[1]为宗者,就中有八番:初二明一相三昧,后六就缘依相明念佛三昧。


〖译文〗
第二,说明此《观经》与其他大乘诸经,大多阐明以念佛三昧为宗。其中分为八点:前两点说明一相三昧,后六点就受法境缘、依功能相状,说明念佛三昧。


〖注释〗
[1]一相三昧:立相注心,专念佛名。
〔(1)《华首经》〕
〖安乐集〗
第一,依《华首经》[1](卷一○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者有一相三昧,二者有众相三昧。一相三昧者,有菩萨闻其世界有其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是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场,若转法轮,大众围绕。取如是相,收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若深若浅,转加尊重。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可坏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1]演说是法。’佛告坚意:‘是名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译文〗
第一,依《华首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两种,一是一相三昧,二是众相三昧。所谓一相三昧,是指有菩萨听说有个世界,有尊佛正在说法,菩萨就取著佛身相好,观想此佛显现在自己眼前,或坐道场,或转法轮,四周有大众围绕。取著这样的相,收摄六根,心不游移杂散,专念这一尊佛,不舍这一境缘。菩萨像这样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悟通达实相无相。经常这样观想,这样修行,不离这一境缘。这时,佛像就显现在菩萨面前,为他说法。菩萨此时深生恭敬,听受佛所说法,无论深法浅法,内心愈加尊重。菩萨住此念佛三昧,听闻佛说诸法之相皆可破坏,听闻之后领受忆持;从三昧中起座,能为四众弟子演说此法。’佛告坚意菩萨:‘这就叫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注释〗
[1]《华首经》:又名《华首经》《摄善根经》《摄福德经》《摄诸善根经》《摄诸福德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共计十卷。记述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现大神力,十方菩萨见光闻声皆来云集,手持莲花供养佛陀,故名《华手经》。
[2]四众:组成教团的僧俗四类弟子,即比丘(出家男)、比丘尼(出家女)、优婆塞(清信士)、优婆夷(清信女)。


〔(2)《文殊般若》〕
〖安乐集〗
第二,依《文殊般若》[1](卷下意)明一行三昧者,“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昧?’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闲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昧。’”


〖译文〗
第二,按照《文殊般若经》所明一行三昧,“一时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世尊,什么叫一行三昧?’佛说:‘所谓一行三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修此三昧),应在僻静之处,舍去各种杂乱心念,随着佛所在的方向,端身正面而向,不必观想佛的相貌,(而是)心向这尊佛,专门称念佛的名号,念念不舍,没有间断。就在这样的念佛之中,能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为什么?念一尊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就和念无量诸佛的功德一般无二:这就叫菩萨一行三昧。’”


〖注释〗
[1]《文殊般若》:《文殊般若经》的略称,梁曼陀罗仙所译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梁僧伽波罗所译为《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3)《涅槃经》〕
〖安乐集〗
第三,依《涅槃经》,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诸佛恒见此人,如现在前。”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一八、南本卷一六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恒与此人而住受施。’”


〖译文〗
第三,依《涅槃经》,佛说:“如果有人但能至心专意,常修念佛三昧,十方诸佛就会恒常见到此人,就像现身在眼前一样。”所以《涅槃经》说:“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念佛名,或在山林,或在村落,或在白天,或在黑夜,或坐,或卧,诸佛世尊常能见到此人,就像现身在眼前一样,恒常与此人同住,接受他的供养。’”


〔(4)《观经》〕
〖安乐集〗
第四,依《观经》及余诸部,所修万行,但能回愿,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何者?审量[1]圣教,有始终两益:若欲生善起行,则普该诸度[2];若灭恶消灾,则总治诸障。故下经(《观经》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3]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时益也。所修余行,回向皆生;世尊灭度,有睹不睹。劝后代审量,使沾远益也。


〖译文〗
第四,依《观经》以及其余诸部经典,行者所修六度万行,只要能三心回向,发愿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然而念佛一行是最重要的道路。为什么?详细思量释迦牟尼佛的圣教,念佛有始益与终益。想要增长善根、发起行业,念佛普遍包含六度万行;想要灭除恶业、消解灾殃,念佛全面对治所有障碍。所以《观经》说:“(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众生寿终必得往生。”这就是“始益”。所谓“终益”,依《观音授记经》所说,“阿弥陀佛住世时间长久,兆载永劫,也有灭度之时。佛入涅槃后,只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住持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阿弥陀佛灭度的时间,也与住世的时间相同。但是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没有能看见阿弥陀佛的;只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之人,常能看见阿弥陀佛现时存在,永不灭度”,这就是“终益”。(不专修念佛,)修行其他法门,回向求生净土,(三心具足)也都能往生;但阿弥陀佛隐没休息后,有人能看见阿弥陀佛,有人看不见阿弥陀佛。劝后世学人仔细思量,务使自己得受长远利益啊。


〖注释〗
[1]审量:详细思量。
[2]普该诸度:普遍包含六度万行。
[3]般 bān 涅槃:梵语 Parinivan,略称“涅槃”(Nirvāna),又作“泥洹”“般泥洹”,意译为“灭度”(灭除惑业,度脱生死)、“圆寂”(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不生”(不再生生死苦果)、 “无为”(无因缘造作)、“安乐”(安稳快乐)、“解脱”(脱离三界苦果而得自在)。是圣者所证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


〔(5)《般舟经》〕
〖安乐集〗
第五,依《般舟经》[1](卷上意)云“时有跋陀和菩萨,于此国土闻有阿弥陀佛,数数[2]系念。因是念故,见阿弥陀佛。既见佛已,即从启问,当行何法得生彼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当念佛身三十二相悉皆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译文〗
第五,依《般舟三昧经》所说,“一时有位菩萨名叫跋陀和,在此国土闻说有阿弥陀佛,道心迫切,系心念佛。因为念佛的缘故,见到阿弥陀佛。见到佛后,他就向佛请问应当修行哪种法门得生极乐世界。这时阿弥陀佛对跋陀和菩萨说:‘想要来生我的国土,就要常念我的名号,不要间断,这样就能往生我的国土。应当观想佛身三十二相全部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注释〗
[1]《般舟经》:《般舟三昧经》的略称,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方等大集贤护经》的旧译。释迦牟尼佛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
[2]数数:①迫切。②屡次;常常。


〔(6)《大智度论》〕
〖安乐集〗
第六,依《大智度论》(卷七意),有三番解释:
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念佛也。
第二,有诸菩萨自云:“我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常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主。”第三,有诸菩萨复作是言:“我于因地,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于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于一时,依善知识边,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时即能并遣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


〖译文〗
第六,依《大智度论》,有三点解释。
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是法臣,所尊所重的只有佛,所以应当经常念佛。
第二,有很多菩萨自己这样说:“我们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们的法身、智慧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都是因为佛而得以成就。为了报答佛恩,常常发愿亲近佛。就像大臣蒙受国王恩宠,常常想念他的主上。”
第三,又有很多菩萨这样说:“我在因地修行时,遇到恶知识,诽谤般若,堕落恶道,经过无量劫;虽然修习其余行法,都没能得出生死轮回。后来时机成熟,跟在善知识身边,善知识教我修行念佛三昧,那时就能一齐排除所有罪障,方才得到解脱。因为有如此无上大利,所以我发愿常不离佛。”


〔(7)《华严经》〕
〖安乐集〗
第七,依《华严经》(晋译卷一四)云“宁于无量劫,具受一切苦;终不远如来,不睹自在力。”又(晋译卷七)云“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见彼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又,(晋译卷四六意)善财童子[1]求善知识,诣功德云比丘[2]所,白言:“大师,云何修菩萨道,归普贤行[3]也?”是时比丘告善财曰:“我于世尊智慧海中,唯知一法,谓念佛三昧门。何者?于此三昧门中,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能令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者,于微细境界中,见一切佛自在境界,得诸劫不颠倒。念佛三昧门者,能起一切佛刹,无能坏者,普见诸佛,得三世不颠倒。”时功德云比丘告善财言:“佛法深海,广大无边。我所知者,唯得此一念佛三昧门;余妙境界,出[4]过数量,我所未知也。”


〖译文〗
第七,依《华严经》所说,“宁可在无量劫中受尽一切苦,自始至终不离如来,(如果远离,就)看不到佛的自在神力。”又说,“修习念佛三昧,必定见佛,命终之后,生于佛前。看见他人到临终,就劝他念佛,还要出示佛像,令他瞻仰礼敬”。还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到功德云比丘的住所,问比丘说:“大师,怎样修行菩萨道、归向普贤行?”这时比丘告诉善财:“我在世尊的智慧大海中,只知道一法,叫作念佛三昧门。什么是念佛三昧门呢?在此三昧门中,皆能看见一切诸佛及其圣众眷属、严净佛土,能令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能在微细境界中见到一切佛的自在境界,得以多劫不颠倒。念佛三昧门,能生起一切佛土,没有什么能够破坏,遍见诸佛,得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颠倒。”这时功德云比丘告诉善财:“佛法好比深海,广大无边。我所知道、所得到的,只有这一念佛三昧门;其余胜妙境界,超出算数计量,都是我所不知道的。”


〖注释〗
[1]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善财受文殊菩萨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五十三参),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2]功德云比丘:善财童子所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之一,教授善财童子念佛三昧。“比丘”(bhiksu),又作“苾刍”,译意为“乞士”,上乞于法,下乞于食,以养身心,所以称为乞士。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的男子。
[3]普贤行:普贤行愿。《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常常代表一切菩萨的行愿。
[4]出:超出。


〔(8)《海龙王经》〕
〖安乐集〗
第八,依《海龙王经》[1](卷一意),“时海龙王白佛言:‘世尊,弟子求生阿弥陀佛国,当修何行得生彼土?’佛告龙王:‘若欲生彼国者,当行八法。何等为八?一者常念诸佛;二者供养如来;三者咨嗟[2]世尊;四者作佛形像,修诸功德;五者回愿往生;六者心不怯弱;七者一心精进;八者求佛正慧。’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具斯八法,常不离佛也。’”
问曰:不具八法,得生佛前,不离佛否?
答曰:得生不疑。何以得知?如佛说《宝云经》[3]时,亦明十行具足得生净土,常不离佛。时有除盖障菩萨[4]白佛:“不具十行,得生已否?”佛言:“得生。但能十行之中,一行具足无阙,余之九行悉名清净,勿致疑也。”(卷六意)


〖译文〗
第八,依《海龙王经》,“一时海龙王问佛:‘世尊,弟子求生阿弥陀佛国土,应修哪种行法得生彼佛国土?’佛告龙王:‘若想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应当修行八法。是哪八法?第一常念诸佛;第二供养如来;第三赞叹世尊;第四塑造佛像,广修功德;第五回向发愿往生;第六心不怯弱;第七一心精进;第八追求佛的正真智慧。’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具备这八法,就能常不离佛。’”

问:如果不具备此八法,可以得生佛前、常不离佛吗?
答:可得往生,不必怀疑。如何得知?比如佛说《宝云经》时,也说明具足十行就能往生净土、常不离佛。当时有除盖障菩萨问佛说:“若不具足十行,可得往生吗?”佛说:“可得往生。只要能在十行之中,有一行圆满无缺,其余九行都可叫作清净,(所以)不要加以怀疑。”


〖注释〗
[1]《海龙王经》: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海龙王说大乘之深义,为龙王、龙女、阿修伦等授记。
[2]咨 zī嗟 jiē:赞叹。
[3]《宝云经》:萧梁沙门曼陀罗仙译。《宝雨经》旧译,说缺月光天子作女王之事。(一说此经是武则天时为迎合统治者政治意图而编造,因此被甄别为疑伪经。)
[4]除盖障菩萨:“除一切盖障菩萨”的略称。除盖障院的中尊。《大日经疏》:“次于第二重大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切众生无畏,满其所愿也。”


〔(9)《大树紧那罗王经》〕
〖安乐集〗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1](卷一意)云:“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何等为四?一者自修善法,兼劝众生,皆作往生见如来意;二者自劝劝他,乐闻正法;三者自劝劝他,发菩提心;四者一向专志行念佛三昧。具此四行,一切生处常在佛前,不离诸佛。”又,经(《大树紧那罗王经》卷四意)云:“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何者?布施是大富器,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剑树、镬汤器[2],发菩提心是成佛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器。”略举六门,余者不述。圣教既尔,行者愿生,何不常念佛也!


〖译文〗
还有,《大树紧那罗王经》说:“菩萨修行四种法,就能常不离佛前。哪四种法?一是自己修行善法,同时劝众生都发起往生见佛的心愿;二是劝自己也劝他人,乐于听闻正法;三是劝自己也劝他人,发起菩提心;四是一向专志于修行念佛三昧。具备这四种行,无论生到何处,都常在佛前,不离诸佛。”此经还说,“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种利器。哪三十二种?布施是获得大富的利器,忍辱是获得端正的利器,持戒是获得圣者之身的利器,五逆不孝是堕入地狱的利器,发菩提心是成佛的利器,常能念佛求生净土是见佛的利器。”以上略举六种,其余就不一一具述了。释迦牟尼佛既然这样说,行者又发愿求生,为什么不经常念佛呢?


〖注释〗
[1]《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的略称,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2]刀山、剑树、镬汤器:堕入地狱的根器。


〔(10)《月灯三昧经》〕
〖安乐集〗
又依《月灯三昧经》[1](卷一)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住于是三昧,摄念行于经行所[2],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

〖译文〗
又依《月灯三昧经》所说,“忆念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及德行,能使六根不乱动,心不迷惑,与正法相合,所得闻慧、所得智慧犹如大海。智者住于如是念佛三昧,收摄心念,在经行之所经行,能够得见千亿如来,也会值遇恒沙诸佛”。

〖注释〗
[1]《月灯三昧经》:一名《大方等大集月灯经》,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说速得菩提之法及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
[2]经行所:经行之所。“经行”,在一定范围按东南西北的次第绕行,口中念佛或诵经,防止昏沉,消食健身。


〔3.念佛三昧利益〕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三昧有种种利益,有其五番:


〖译文〗
第三,问答与解释,显明念佛三昧有种种利益,其中有五点。


〔(1)常行念佛三昧〕
〖安乐集〗
第一,问曰:今云常修念佛三昧,仍[1]不行余三昧也?
答曰: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余三昧;但行念佛三昧多故,故言常念,非谓全不行余三昧也。


〖译文〗
第一,问:现在说常修念佛三昧,那就不修其余三昧了?
答:现在所说的常修念佛三昧,也不是说就不修其余三昧了;只是因为修行念佛三昧的时间多,所以说常念,并非完全不修其余三昧。

〖注释〗
[1]仍:乃,于是。
(2)除一切障〕


〖安乐集〗
第二,问曰:若劝常修念佛三昧,与余三昧能有阶降[1]以否?
答曰:念佛三昧胜相不可思议。此云何知?如《摩诃衍》[2](《智度论》卷七意)中说云“诸余三昧,非不三昧。何以故?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译文〗
第二,问:如果劝人常修念佛三昧,是否与其余三昧相比有层次差别?
答:念佛三昧的殊胜之相不可思议。怎么知道这一点呢?比如《大智度论》说,“其余诸种三昧,并非不是三昧(但终究难比念佛三昧)。为什么?因为有的三昧只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有的三昧只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有的三昧只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有的三昧只能除现在诸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论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都能除”。


〖注释〗
[1]阶降:层次差别。
[2]《摩诃衍》:此处指《大智度论》。有《摩诃衍论》,即《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梁真谛译。“摩诃衍”,意译为“大乘”。


〔(3)延年益寿〕
〖安乐集〗
第三,问曰:念佛三昧既能除障得福,功利大者,未审亦能资益行者,使延年益寿以否?
答曰:必得。何者?如《惟无三昧经》[1]云“有兄弟二人,兄信因果,弟无信心,而能善解相法,因其镜中,自见面上死相已现,不过七日。时有智者,教往问佛。佛时[2]报言:‘七日不虚。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还告阎罗王。阎罗王索符[3],已注云‘由持戒念佛功德,生第三炎天[4]’”。又,《譬喻经》[5]中,有一长者,不信罪福,年已五十,忽夜梦见刹鬼索符[6],来欲取之,不过十日。其人眠觉,惶怖非常。至明求觅相师占梦。师作卦兆[7]云:“有刹鬼必欲相害,不过十日。”其人惶怖倍常,诣佛求请。佛时报云:“若欲攘[8]此,从今以去,专意念佛持戒,烧香燃灯,悬缯幡盖,信向三宝,可免此死。”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刹鬼到门,见修功德,遂不能害,鬼即走去。其人缘斯功德,寿满百年,死得生天。复有一长者,名曰执持,退戒
还佛,现[9]被恶鬼打之。


〖译文〗
第三,问:念佛三昧既能灭除罪障、获得福报,功德利益很大,不知是否也能资益行者,使行者得以延年益寿?
答:必定可以得到。为什么?比如《惟无三昧经》说,“有兄弟二人,哥哥相信因果,弟弟不信,但很擅长看相之法。弟弟在镜中看见自己脸上已经现出死亡之相,寿命不过七日。 这时有位智者,教他去请问佛陀。佛随即回答他说:‘寿命七日,确实如此。若能一心念佛、持戒,或许可以度过这一难。’弟弟立刻依教奉行,一心念佛。到了第六天,就有二鬼前来索命,听到弟弟的念佛声,竟然不能上前靠近他。二鬼回去报告阎罗王,阎罗王查阅生死簿,上面已经注明(弟弟)‘由于持戒念佛的功德,将生欲界第三天夜摩天’”。还有,《杂譬喻经》中,有一位长者,素来不信因果罪福,年过五十的一天夜里,忽然梦见罗刹鬼拿着索命符要来抓他,就在十天之内。此人醒来后非常害怕,天亮就去找相师解梦。相师卜了一卦,卦相兆示:“有罗刹鬼定要前来害你,不会超过十天。”此人更加害怕,前往佛的住处,求佛救命。佛随即对他说:“要想解除此难,你从今以后专意念佛,持戒,烧香,点灯,悬挂缯幡宝盖,信仰三宝,虔心归向,可免一死。”此人就依佛教法,归向三宝,一心念佛。罗刹鬼到他家门口,看到他在修功德,就不能加害,只好离去。此人由于这些功德,活到一百岁,死后生到天上。还有一位长者,名叫“执持”,退戒不守,把戒还佛,当即就被恶鬼痛打。


〖注释〗
[1]《惟无三昧经》:经名见于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大乘录入藏目》。
[2]时:及时,随即。
[3]索符:查阅生死簿。
[4]第三炎天:欲界六天中的第三天。又作“焰天、夜摩天”。译意为“时分、善分”,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
[5]《譬喻经》:《杂譬喻经》的略称,后汉支娄迦谶释。
[6]索符:索命符。
[7]兆:兆示。
[8]攘 ráng:通“禳”,祷除灾祸。
[9]现:当即。


〔(4)究竟成佛〕
〖安乐集〗
第四,问曰:此念佛三昧,但能对治诸障、唯招世报,亦能远感出世无上菩提以否?
答曰:得。何者?如《华严经·十地品》(晋译卷二二——二七意)云,始从初地,乃至十地,于一一地中,皆说入地加行道[1]、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2],讫即皆结云:“是诸菩萨,虽修余行,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上妙乐具[3]供养三宝。”以斯文证得知,诸菩萨等,乃至上地[4],常学念佛、念法、念僧[5],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满功德海。何况二乘[6]、凡夫,求生净土不学念佛也?何以故?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7]六度[8],通行通伴[9]故。


〖译文〗
第四,问:这个念佛三昧,只能对治诸障、近感世间福报,还是也能远感出世间无上菩提?
答:当然能。为什么?比如《华严经·十地品》说,从初地开始,一直到十地,在每一地中,都说“入地加行道”(入地之前所应修之法)、“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入地之后得到圆满功德利益,不住此地,舍而登后地,直至圆满十地),每一地终了都得出结论:“这些菩萨虽修其余诸行,但都离不开念佛、念法、念僧,并以上好物品供养三宝。”由此经文证据得知,诸菩萨等,甚至上地(八地到等觉)菩萨,恒常修学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圆满功德大海。 何况二乘(声闻、缘觉)、凡夫,求生净土怎能不学念佛法门呢?为什么?这个念佛三昧,当下具足一切四摄、六度行法,因为它是法界众生普遍通行,并能与一切法门相伴而行的缘故。


〖注释〗
[1]入地加行道:入地之前所应修之法。“加行道”,加功用行之道。
[2]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于每一地得到圆满功德利益之后,不住此地,舍而登后地,直至圆满十地。
[3]乐具:能使众生快乐安稳的用品、器物。《大宝积经》:“我以此光,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所须一切乐具悉皆充足,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衣,须乘与乘,须宝与宝。”

[4]上地:上地菩萨,八地至等觉菩萨。
[5]僧:“僧伽”(Samgha)的略称,意译为“和合众”,三人以上的和合众。理和,同证无为解脱;事和,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6]二乘:声闻乘、缘觉乘。修四谛法而悟道的人,称为声闻乘;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称为缘觉乘。
[7]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一、布施摄,对乐财的众生财布施,对乐法的众生法布施,对怖畏的众生无畏布施,增进彼此情谊,达到度化目的。二、爱语摄,随众生根性而善语开导,使对方生亲近之心,接受佛法。三、利行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感化对方。四、同事摄,深入社会,与众生共事,打成一片,方便度化。
[8]六度:菩萨所修六种行法,即“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分别度悭贪、毁犯、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菩萨修行六度,将众生从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
[9]通行通伴:“通行”,一切众生、一切时处因缘普遍可行。“通伴”,修一切其他法门时皆可同时相伴而行。


〖安乐集〗
〔(5)上地念佛〕
第五,问曰:初地以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答曰:论其真如[1],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暗室,若燃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暗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译文〗
第五,问:初地以上的菩萨,与佛同样证得真如实相之理,称为“生佛家”。自己就能示现作佛,济度众生,何必再学念佛三昧,发愿见佛呢?
答:若论真如实相理体,可谓广大无边,和虚空一样,它的体量难以测知。譬如一间很大的暗室,如果点燃一两盏灯,灯光虽然照遍房间,房间仍是很暗。逐渐点燃更多盏灯,虽可说是大放光明,但怎能比得上太阳光?菩萨所证智慧,虽然不同阶位之间有低有高,但怎能比得上亮如日光的佛智呢?


〖注释〗
[1]真如:永恒存在的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真”,体性真实。“如”,常住不变。又作“实相、法界、法性、佛性、法身、如来藏、圆成实性、自性清净心”。


〔(五)第五大门〕
〖安乐集〗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泛明修道延促[1],欲令速获不退;
第二,此彼禅观[2]比较劝往;
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比较;
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往。
〖译文〗
第五大门中,有四点论述内容:
第一,广泛说明修道的时间长短,以便快速获得不退转位;
第二,此土和彼土坐禅观法比较,劝生彼土;
第三,娑婆秽土和极乐净土两种境界比较,也叫有漏、无漏比较;
第四,引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证成,劝后世学人生起信心,求愿往生。
〖注释〗
[1]延促:长短。
[2]禅观:坐禅观法。
〔1.修道延促〕
〖安乐集〗
85


第一,泛明修道延促者,就中有二:一明修道延促,二问答解释。
一、明延促者,但一切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皆欲早证无上菩提者,先须发
菩提心为首。此心难识难起,纵令发得此心,依经终须修十种行,谓信、进、念、戒、定、
慧、舍、护法、发愿、回向[1],进诣菩提。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径一万劫,始证不退位。
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2],亦曰假名[3],亦名不定聚[4],亦名外凡夫[5],未出火宅。何以得
知?据《菩萨璎珞经》[6],具辨入道行位[7]法尔[8],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
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愿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
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
如《俱舍论》[9]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俱舍释论》卷九意)说
云“于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资粮、六波罗蜜一切诸行;一一行业,皆有百万
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俱舍释论》卷九意)云“若由别
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
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
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译文〗
第一,广泛说明修道时间长短。其中分为两点,一是说明修道时间长短,二是问答与解
释。
一、说明修道时间长短。但凡一切众生,没有不厌恶痛苦、追求快乐、畏惧束缚、寻求
解脱的,都想早日证得无上佛果,(为此,)首先必须发菩提心。而这个菩提心难以认识,难以
生起,纵然发得此心,依据经教终究须要修持十种行法,所谓信心、精进、忆念、戒律、禅
定、智慧、行舍、护法、发愿、回向,逐步增进,才能最终证得菩提佛果。而修道之身必须
相续不绝,经过一万劫才能证得不退转位。今天的凡夫,现时得名“信想轻毛”(信力与念力轻
如鸿毛),(纵使发心,)也叫“假名菩萨”,也叫“不定聚”,也叫“外凡夫”,未能出离三界火宅。
如何得知?依据《菩萨璎珞经》,详细辨明入道修行阶位就是如此,所以(此土发心起行)叫难
行道。而且,仅在一劫之中轮回生死所受之身尚且不能数清,何况一万劫中白白遭受五痛五
烧之苦。若能确信佛经所说,发愿往生净土,任凭寿命长短,尽此一生就能往生,进入不退
转位,这和在娑婆世界修行一万劫的功德齐等。诸位佛弟子,为什么不好好想想,为什么不
暂舍难行道转求易行道呢?
比如《俱舍论》中,也说明了难行、易行二种道。所谓难行道,如《俱舍释论》中说,“在
三大阿僧祇劫的每一劫中,都要具备福德智慧资粮,都要具备六波罗蜜等一切诸行;每一种
修行当中,都有百万种难行之法,全部修行圆满后才能升进一个阶位”,这叫难行道。所谓易
行道,就是《俱舍释论》所说“或有以特别的方便法门得到解脱”,这叫易行道。
现在既然劝归极乐,一切修行都回向净土,但能专心致志,命终必得往生。得生极乐国
土之后,就能获得究竟清凉。这难道不叫易行道吗?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啊。
86


〖注释〗
[1]回向:回转趣向,回转自己所修功德趣向所期善果。净土宗的回向有两种:一、往相回
向,将名号利益及自己的善根功德回向众生,与众生同生极乐,共成佛道;二、还相回向,
往生净土后,回生三界,广度众生。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
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2]信想轻毛:信力与念力微弱,轻如鸿毛。“轻毛”,《仁王经·受持品》:“习忍以前行十
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
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名字,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
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轻。”
[3]假名:假有之名。凡夫初发心,纵然得入十信菩萨位,然而未发相似智解,仍是外凡夫
人,故称假名菩萨。良贲《仁王经疏》:“初发心相者,长耳三藏云,初习种性有三相发心,
一假想发,二轻想发,三信想发。假想发者,藉三种力,一善友力,谓善知识;二者行力,
谓受律仪;三者法力,通别二因,通谓如来藏,别谓信等五根也。由此三力,于佛菩提假起
菩提想,以求自安诸有情。犹如声闻观诸非青,假起青想,而能伏惑。此中亦尔,名假想发。
此后后想,修习不已,义尚难识。譬如轻毛,无所倚著,名轻想发。此后后心,信珠显现,
名信想发。得入十信,名发心相也。有恒河沙众生者,此显发心,其数虽多,至于不退入忍
位者,其数甚少。譬如鱼子、庵罗树花,彼二虽多,成实极少。”
[4]不定聚:有缘就可证得涅槃,无缘就不得涅槃的一类众生。“聚”,聚类,集合。划分众
生品类的“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之一。
[5]外凡夫:修道近于圣位者称为内凡夫,其余但闻教法而生信者称为外凡夫。
[6]《菩萨璎珞经》: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法门。“璎珞”,取菩萨
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
[7]行位:修行阶位。菩萨有五十二阶位。
[8]法尔:自然,天然,不假造作。
[9]《俱舍论》:《阿毗达磨俱舍论》的略称,天亲菩萨著,玄奘法师译,三十卷。天亲菩萨
早年在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为信众讲《大毗婆沙论》,概括其义作六百颂,后作长行注
释,合称《俱舍论》,归纳说一切有部的全部教义。
〖安乐集〗
二、问曰:既言愿往生净土,随此寿尽即得往生者,有圣教证否?
答曰:有七番,皆引经论证成:
一、依《大经》(卷下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
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故《大经赞》[1](《赞弥陀偈》)云:
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
87


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
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
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译文〗
二、问:既然说发愿往生净土,随着此生寿命结束就能往生,有圣教证明吗?
答:有七点,都是引用经论证明。
一、依《无量寿经》所说,“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想在今生得见阿弥陀佛,应发无上
菩提心,修行功德,发愿往生彼佛国土,便得往生。’”所以《赞阿弥陀佛偈》说:
如果听闻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欢喜踊跃,赞叹仰慕,起心归依,哪怕临终闻信,称念
一声而命终,也是得到了最大利益,圆满具足无上功德。
即使付出冲过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猛火的代价,也要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闻信名
号功德,就不会再退转,所以我至心顶礼阿弥陀佛。
〖注释〗
[1]《大经赞》:《赞阿弥陀佛偈》,北魏昙鸾大师著,赞叹阿弥陀佛之偈颂。
〖安乐集〗
二、依《观经》,九品之内,皆言临终正念即得往生。
三、依《起信论》[1]云“教诸众生,劝观真如平等一实[2]。亦有始发意菩萨,其心软弱,
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
缘,随愿往生,以常见佛故,永离恶道”。
〖译文〗
二、依据《观经》,九品往生都说临终正念即得往生(足见愿生者无不得生)。
三、依据《大乘起信论》所说,“教导广大众生,劝大家观照平等一实的真如理体。也有
初发心菩萨,心力软弱,自认为不能经常遇到诸佛,亲自奉事供养,(由此)想要退转。要知道
如来有胜异方便,保护他们的信心,就是以专修念佛因缘,随其心愿往生净土;往生后由于
经常见佛的缘故,永远离开三恶道”。
〖注释〗
[1]《起信论》:《大乘起信论》的略称,马鸣菩萨著,梁真谛译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二卷。
为使行者起正信,说大乘极理。
[2]一实:唯一实相;绝对真实。“一”,绝对。“实”,真实,无有虚妄颠倒。指真如实相理
体。
〖安乐集〗
四、依《鼓音陀罗尼经》[1]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
88


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
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若能令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皆得往生。’”
五、依《法鼓经》[2](意)云“若人临终之时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
往生”。
〖译文〗
四、依《鼓音陀罗尼经》所说,“这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我当为你们演说,西方极乐
世界,现在有佛在世,号为阿弥陀。若有四众弟子,能够正直受持阿弥陀佛名号,信心坚固,
忆念不忘,十日十夜舍离散乱意念,精勤修习念佛三昧。如果能念念不绝,十天之中必能见
到阿弥陀佛,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五、依据《大法鼓经》所说,“如果有人临终之时不能念出佛号,只要知道西方有阿弥陀
佛,生起愿往生之心,也能往生”。
〖注释〗
[1]《鼓音陀罗尼经》:《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的略称。
[2]《法鼓经》:《大法鼓经》的略称,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在祇洹说有非有之法门,波斯
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当说大法鼓经,令不堪闻大法者尽去座,说如来之常乐我净、
不般涅槃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空经皆为方便。
〖安乐集〗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1](《灌顶经》卷一一意)云“若有临终及死堕地狱,家内眷属为
其亡者念佛及转诵[2]斋福[3],亡者即出地狱,往生净土。况其现在自能修念,何以不得往生者
也?”是故彼经(《灌顶经》卷一一意)云:“现在眷属为亡者追福[4],如饷远人[5],定得食也。”
〖译文〗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中说,“如果有人在临终之时,以及死后堕入地狱,家中眷属
为他念佛以及诵经、斋僧修福,亡者就会出离地狱,往生净土。何况现在自己就能修行念佛,
怎么不能往生呢?”所以那部经又说,“活着的眷属为亡者修福,就像用饮食款待远方来的客
人,他肯定能够吃到。”
〖注释〗
[1]《十方随愿往生经》:全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别名《普广菩萨经》,东
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的第十一卷。
[2]转诵:读诵。“转”,诵,读。
[3]斋福:斋僧修福。
[4]追福:追荐祈福。为去世的人追修善事,祈求福祉。
[5]饷远人:用饮食款待远方来的人。“饷”,同“飨”,用饮食招待。“远人”,居住在远方
的人。
89


〖安乐集〗
第七,广引诸经证成:
如《大法鼓经》[1](卷上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意,称念诸佛名号者,十方
诸佛、一切贤圣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是故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又,《大悲经》[2](卷二意)云:“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
安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一九、南本卷一七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
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又,《增一阿含经》(卷三四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供养一阎浮提人衣服、饮食、
卧具、汤药,所得功德,宁为多否?’阿难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数量。’佛告阿
难:‘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搆牛乳顷[3],所得功德,过上不可量,无有能量
者。’”
《大品经》[4](《摩诃般若经》卷二一、《智度论》卷八四意)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5]
其福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故知念佛利大,不可思议也。

《十往生经》[6]、诸大乘经等,并有文证,不可具引也。
〖译文〗
第七,广泛引用诸经证明。
如《大法鼓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心专意,称念诸佛名号,十方诸佛
与一切圣众常能见到此人,就像出现在眼前,所以这部经称为《大法鼓经》。要知道,此人能
随意所愿往生十方净土”。
还有,《大悲经》说:“什么叫大悲?如果专一念佛,相续不断,随着寿命终尽,定得往
生极乐世界;若能辗转劝进他人修行念佛,要知道,这类人都称为行化大悲的人啊。”
所以《涅槃经》说:“佛告大王:‘假如打开国库宝藏,一个月内布施一切众生,所得的
功德,比不上有人念佛一声。念佛功德远超布施功德,两者不能相比。’”
此外,《增一阿含经》说:“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供养全阎浮提人衣服、饮食、卧具、
汤药,所得功德难道不多吗?’阿难回答:‘世尊,太多太多,多得不可计算。’佛告阿难:‘若
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哪怕用挤一次牛奶那么短的时间,所得功德,超过前面的功
德无量无边,无法计算。’”
《大品般若经》(以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说:“如果有人以散心念佛,(得福无量,)
以至到了苦尽成佛之时其福仍未报尽。如果有人散花念佛,(得福无量,)以至到了苦尽成佛之
时其福仍未报尽。”
由此可知,念佛利益极大,大到不可思议。
90


《十往生经》以及其他诸部大乘经典中都有经文证据,(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引用。
〖注释〗
[1]《大法鼓经》:略称《法鼓经》。
[2]《大悲经》:高齐那连提耶舍译。佛临涅槃,以法付嘱梵天帝释及迦叶、阿难,记灭后
弘法之人,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灭后结集之法。
[3]一搆牛乳顷:挤一次牛奶的时间。
[4]《大品经》:《大品般若经》的略称,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姚秦鸠摩
罗什译。专门解释此经的《大智度论》同时译出。
[5]毕苦:结束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等诸苦,亦即成佛。知礼《观音义疏记》:“言至毕苦者,
二死尽也。”
[6]《十往生经》:又作《十方随愿往生经》,《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的略称,又
名《普广菩萨经》,即《佛说灌顶经》第十一卷,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
〔2.禅观难易〕
〖安乐集〗
第二,次明此彼禅观比较,劝往生者:
但此方秽境,乱想难入;就令修得,唯获事定,多喜味染。又复,但能伏业,报生上界,
寿尽多退。是故《智度论》(卷一七)云:“多闻持戒禅,未得无漏法,虽有此功德,是事未可
信。”
若欲向西修习,事境光净,定观易成,除罪多劫,永定速进,究竟清凉,如《大经》广
说。
问曰:若西方境界胜,可为禅定感;此界色天劣,不应为禅定招?
答曰:若论修定因,该通于彼此。然彼界位是不退,并有他力持,是故说为胜。此处虽
复修定克,但有自分因,阙无他方摄,业尽不免退,就此说不如。
〖译文〗
第二,其次比较说明在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修行坐禅观法的区别,劝众生往生净土。
但看娑婆世界秽恶不净的环境,就使人乱想纷飞,难以入观;即使能够修得,只能获得
事相上的定境,(而非发得智慧的理定,)大多喜好玩味定功,心生染著。而且,只能伏住罪业,
依据业报得生天界,天寿终尽多会退堕。所以《大智度论》说:“修行多闻、持戒、禅定,如
果尚未证得无漏智慧,虽然有这样的功德,但是这些事修不可信靠。”
如果有心面向西方修习净土观法,那里环境光明清净,定观容易成就,还能除去多劫罪
业,(佛力住持故,)长久处于定境,快速升进,(得证涅槃,)究竟清凉,如《无量寿经》所广泛宣
说的。
问:如果西方净土境界殊胜,可以被禅定感招;娑婆世界色界诸天劣陋,就不应被禅定
91


感招吗(注:色界诸天是禅定所感果报)?
答:若论修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彼土禅观与此土禅观是包容互通的。不过彼土
禅观所得果位是不退转位,而且有佛力加持,所以说殊胜。在娑婆世界纵令修定得果,只能
靠自力,没有佛力摄持,修定所得福业享尽,免不了退堕,由此说此土禅观不如彼土禅观。
〔3.二土净秽〕
〖安乐集〗
第三,据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者:
若论此处境界,唯有三涂、丘坑、山涧、沙卤[1]、棘刺、水旱、暴风、恶触[2]、雷电、霹
雳、虎狼、毒兽、恶贼、恶子、荒乱、破散、三灾[3]、败坏。语论正报,三毒、八倒[4]、忧悲、
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之所追逐,深可秽恶,不可具说,故名有漏,
深可厌也。
往生彼国胜者,据《大经》云,十方人天,但生彼国者,莫不皆获种种利益也。何者?
一生彼国者,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在前,入则梵王从后。一切圣众与我
亲朋,阿弥陀佛为我大师。宝树宝林之下,任意翱翔;八德池中,游神濯足。形则身同金色,
寿则命与佛齐。学则众门并进,止则二谛虚融。十方济运,则乘大神通;晏安暂时,则坐三
空门[5]。游则入八正之路,至则到大涅槃。一切众生,但至彼国者,皆证此益。何不思量,
不速去也!
〖译文〗
第三,根据娑婆秽土与极乐净土两种境界比较,也叫有漏与无漏比较。
若论娑婆世界的依报境界,只有三恶道、丘陵坑坎、高山深涧、沙漠棘刺、水灾旱灾、
暴雨狂风、种种恶触、雷电霹雳、虎狼毒兽、恶贼恶子、荒乱破散、三灾败坏。若论众生正
报,只有三毒八倒、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被司命害鬼追逐,深感秽恶,不可
细说,所以叫作有漏,令人深可厌离。
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依《无量寿经》所说,十方世界人天,只要往生极乐世界,
无不都能获得种种利益。哪些利益呢?一往生到极乐世界,行走时有金色莲花捧住双足,坐
下时有金刚宝座承托身躯;出门时帝释天在前开道,返回时梵天王在后跟随。所有圣众都是
我们的亲朋好友,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宝树宝林下任意翱翔,八功德水中神通游戏、沐
浴洗足。身体和佛一样都是金色身,寿命和佛一样都是无量寿。修学时,所有法门同时并进;
止息时,真俗二谛如虚空般圆融无碍。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时,乘大神通之力;暂时安住时,
坐于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中。出游时,进入八正道之路;到达时,便得无上涅槃。一切
众生,只要生到极乐国土,都能证得以上种种利益。为什么不好好想想,为什么不速速前去
呢!
〖注释〗
92


[1]卤:盐碱地。
[2]恶触:接触恶劣环境产生逼恼的感觉。“触”,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触,即身体器官对客
观环境的感觉。《俱舍论》:“触者,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
[3]三灾: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有大小的分别。大三灾是指在坏劫的最后一小劫中,毁坏
世界的火、水、风三灾。小三灾是指在住劫的二十个小劫中,每当人寿减到十岁时交互出现
的饥馑、疾疫、刀兵三灾。
[4]八倒:凡夫四倒及二乘四倒。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
“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倒”,颠倒。
[5]三空门:即三解脱门,通往涅槃解脱的三种门,包括: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
著于空)、无相解脱门(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无作解脱门(一作“无愿解脱门”,了知
诸法如幻而无所愿求,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
〔4.引证劝信〕
〖安乐集〗
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愿往者:
依《观佛三昧经》(卷九意)云“尔时会中有十方诸佛,各于华台中结跏趺坐,于空中现。
东方善德如来为首,告大众言:‘汝等当知,我念过去无量世时,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彼佛出
时,亦如今日说三乘法。彼佛灭后,末世之中,有一比丘,将弟子九人,往诣佛塔,礼拜佛
像。见一宝像,严显可观。观已敬礼,目谛观之。各说一偈,用为赞叹。随寿修短,各自命
终。既命终已,即生佛前。从此以后,恒得值遇无量诸佛。于诸佛所,广修梵行,得念佛三
昧海[1]。既得此已,诸佛现前,即与授记,于十方面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者,即我身是;
自余九方诸佛者,即是本昔弟子九人是。十方佛世尊,因由礼塔一偈赞故,得成为佛,岂异
人乎?我等十方佛是。’是时十方诸佛从空而下,放千光明,显现色身白毫相光,各各皆坐释
迦佛床,告阿难言:‘汝知释迦文佛,无数精进,百千苦行,求佛智慧,报得是身。今为汝说,
汝持佛语,为未来世天龙大众、四部弟子,说观佛相好及念佛三昧。’说是语已,然后问讯释
迦文佛。问讯[2]讫已,各还本国。”
〖译文〗
第四,引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证成,劝后世学人生起信心,求愿往生。
依《观佛三昧经》所说,“这时法会中有十方诸佛,各自于莲花台中结跏趺坐,在空中显
现。以东方善德佛为首,告诉大众说:‘你们要知道,我想起过去无量世以前,有尊佛名叫宝
威德上王如来。那尊佛出世时,也像今日释迦牟尼佛一样演说三乘教法。那尊佛灭度后,在
末法时期,有一位比丘,带领弟子九人,前往瞻礼佛塔,礼拜佛像。他们看见一尊佛像,庄
严显耀,引人注目。他们看后就恭敬礼拜,继续目不转睛地瞻仰佛像,各自说了一偈,加以
赞叹。之后他们随着寿命长短各自命终,命终之后都生于佛前。从此以后,生生世世恒常遇
93


到无量诸佛,在诸佛处广修梵行,证得念佛三昧海。证得之后,诸佛出现在他们眼前,为他
们授记,于是他们能在十方世界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就是我;其余九方诸佛,就是往昔
我的九名弟子。这十方佛成佛之因,是由当初到佛塔礼拜佛,并以一偈赞叹佛,最后都得以
成佛,他们岂是别人?就是今天参加法会的我们这十方佛。’这时,十方诸佛从空中下来,放
出千种光明,显现庄严色身及眉间白毫光,每一尊佛都坐在释迦牟尼佛的床座上,告诉阿难:
‘你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历经无始劫,勇猛精进,百千苦行,追求菩提智慧,最后才报得如此
佛身。现在告诉你,你要领受忆持佛的真实之语,为未来世的天龙大众、四众弟子讲说观佛
相好及念佛三昧。’十方诸佛说完这些话,向释迦牟尼佛合掌问讯。问讯完毕,各自还归本国。”
〖注释〗
[1]念佛三昧海:念佛三昧功德深广,喻如大海。
[2]问讯:合掌而口问安否。
〔(六)第六大门〕
〖安乐集〗
第六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较;
第二,义推;
第三,辨经住灭。
〖译文〗
第六大门中,有三点论述内容。
第一,十方净土共同拿来比较;
第二,从义理推论(为何归向西方);
第三,辨明各部经典住世与灭没的情形。
〔1.十方西方比较〕
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较者,有其三番:
一、如《随愿往生经》(《灌顶经》卷一一意)云“十方佛国皆悉严净,随愿并得往生。虽然,
悉不如西方无量寿国。何意如此?但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于此
众生偏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二、据《大经》(卷上意),法藏菩萨因中,于世饶王佛所,具[1]发弘愿,取诸净土。时佛
为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精粗,悉现与之。于时法藏菩萨愿取西方成佛,
今现在彼:是二证也。
三、依此《观经》中,韦提夫人复请净土,如来光台为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夫人白佛
言“此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取意):是其三证。
94


故知诸净土中,安乐世界最胜也。
〖译文〗
第一,将十方净土拿来共同比较。有三点:
一、如《十方随愿往生经》中说,“十方佛国都很庄严清净,修行者随其所愿都能往生。
虽然如此,所有佛国都比不上西方无量寿佛国。为什么这样?因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初发心时,都是在娑婆世界,因此和这里的众生特别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在
经典中处处赞叹,劝导众生归向极乐世界”。
二、依据《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在世自在王佛处,准备发下救世弘愿,
选取十方佛国清净庄严(集其精华)。当时世自在王佛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其中天人
善恶、国土精粗等事,全部显现在他眼前。于是法藏菩萨发愿建立西方净土以证佛果,这就
是今天显现在西方的极乐世界”:这是第二个证明。
三、依据这部《观经》,韦提希夫人也请佛广说诸佛净土,释迦牟尼佛就放眉间光,遍照
十方佛国后还住头顶,化为金台,为她显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希夫人对佛说,“这些佛国虽
然也很清净,都有光明,但我现在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这是第三个证明。
由此可知,在所有净土中,极乐世界是最殊胜的。
〖注释〗
[1]具:准备。
〔2.义推〕
〖安乐集〗
第二,义推者:
问曰:何故要须面向西坐、礼、念、观者?
答曰:以阎浮提云,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于死地,神明[1]趣入,其相助便。是故
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由坐、观、礼、念等面向佛者,是随世礼仪。若是圣人,
得飞报自在,不辨方所。但凡夫之人,身心相随,若向余方,西往必难。是故《智度论》(卷
九意)云:“有一比丘,康存之日,诵《阿弥陀经》[2]及念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告弟子言: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今在我前。’合掌归依,须臾舍命。于是弟子依火葬法,以火焚尸。一
切烧尽,唯有舌根一种,与本不异。遂即收取,起塔供养。”龙树菩萨释(《智度论》卷九意)云:
“诵《阿弥陀经》故,是以垂终佛自来迎;念般若波罗蜜故,所以舌根不尽。”以斯文证,故
知一切行业但能回向,无不往也。
故《须弥四域经》[3]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4]
用。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5]


女娲[6]是。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7]上,取其七宝,来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
宿[8],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
95


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是以日月星辰,皆悉倾心向彼,故西流也。’”
〖译文〗
第二,从义理推论(为何归向西方)。
问:为什么一定要面向西方打坐、礼拜、念佛、观想呢?
答:就阎浮提来说,日出的地方象征诞生,日落的地方象征死亡。借助象征死亡之地(生
命的归宿),让神识归向西方净土,这是用西方落日的方位、相状,助成往生的方便之法。所以
法藏菩萨发愿在西方成佛,慈悲接引众生。打坐、观想、礼拜、念佛时面向西方阿弥陀佛,
这是随顺世间的礼仪。如果是神通具足的圣人,所得报身飞行自在,平时修观不必分辨方向
处所。但是凡夫之人,身与心相互影响,相随而动,如果向着其他方向,往生西方必定困难。
所以《大智度论》说:“有一位比丘,身体康健之日,念诵《阿弥陀经》以及“般若波罗蜜”,
临终时告诉弟子说:‘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出现在我面前。’合掌归依,一会儿就往生了。
于是弟子们依照火葬之法将他火化,全身烧完之后,只有舌头和生前一模一样。弟子们就把
它收藏起来,造塔供养。”龙树菩萨接着解释说,“这位比丘由于念诵《阿弥陀经》的缘故,
所以临终时阿弥陀佛亲自来迎;由于念诵‘般若波罗蜜’的缘故,所以舌根不坏。”由这段经
文证据,可知一切修行只要能回向,没有不往生的。
《须弥四域经》说:“天地初开之时,没有日月星辰;纵然有天人下到人间,只能用头光
照明。当时的人民由此生出很多苦恼。于是阿弥陀佛派遣两位菩萨来到人间,一位叫宝应声,
一位叫宝吉祥,就是伏羲与女娲。这两位菩萨共同商议,从色界第七天——梵众天上取出七
宝,来到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用以照明天下,定出春秋冬夏四个季节。当时两位
菩萨互相讨论说:‘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之所以向西运行,是代表一切诸天人民都共同顶礼阿
弥陀佛。因此日月星辰都倾心向着极乐世界,所以向西运行。’”
〖注释〗
[1]神明:神识。
[2]《阿弥陀经》:全称《佛说阿弥陀经》,净土三经之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世尊无问自说
极乐庄严,劝勉众生发愿往生,直陈称名念佛往生正因,六方诸佛证诚劝信。
[3]《须弥四域经》:一说此经是为适应中国传统,以便佛教能被普遍接受而造,后世《大
周刊定众经目录》列为伪经。
[4]项光:佛菩萨头上的圆形光轮,又作“圆光、头光”。
[5]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教民结网,从事渔猎。据《帝王世纪》载,“帝包牺氏,风
姓也……蛇身人首,有德,取牺牲以充包厨故号曰‘包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包牺氏
没,女娲氏立为女皇,亦风姓也”。
[6]女娲:传说中的女神,伏羲之妹,人首蛇身,有圣德,代伏羲氏立为女帝。
[7]第七梵天:天界第七天——梵众天。“梵天”,色界初禅天。
[7]二十八宿 xìu:印度天文法,将群星划分为东西南北各七宿。《大集经》:“布置诸宿曜辰,
96


摄护国土,养育众生。”一一之星视为神化,而祈其吉凶。
〔3.辨经住灭〕
〖安乐集〗
第三,辨经住灭者:
谓释迦牟尼佛一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众生灭尽,诸经悉灭。如
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大经》卷下意)以斯文证,故知彼国虽是净土,然体
通上下。知相无相,当生上位;凡夫火宅,一向乘相往生也。
〖译文〗
第三,辨明各部经典住世与灭没的情形。
经中说,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正法时期有五百年,像法时期有一千年,末法时期有一
万年。之后众生湮灭殆尽,诸经也都湮灭殆尽。如来悲愍哀怜被五恶五痛五烧所苦的众生,
特别留下这部《无量寿经》,多住世一百年。由这段经文证据,可知极乐世界虽然是净土,不
过它的体用,是普被通收上下诸根的。知道一切相就是无相,当能上品往生;凡夫久处三界
火宅,向来是乘相(欣慕极乐庄严境相)而念佛往生的。
〔(七)第七大门〕
〖安乐集〗
第七大门中,有两番料简:
第一门中,此彼取相,料简缚脱;
第二,次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故劝向彼。
〖译文〗
第七大门中,有两点论述内容:
第一,论述取著娑婆之相与极乐之相,有缠缚与解脱的不同;
第二,其次说明在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修行用功的轻重差别,而所得果报也有真伪不同,
所以劝向净土。
〔1.二土取相〕
〖安乐集〗
第一,此彼取相,料简缚脱者:
若取西方净相,疾得解脱,纯受极乐,智眼开朗;若取此方秽相,唯有妄乐、痴盲、厄
缚、忧怖。
〖译文〗
第一,论述取著娑婆之相与极乐之相,有缠缚与解脱的不同。
97


如果取著西方净土的清净之相,就能迅速得到解脱,纯粹享受终极法乐,智慧之眼打开,
朗然彻视;如果取著娑婆世界的秽染之相,只有虚妄之乐、愚痴盲冥、苦难束缚、忧愁恐怖。
〖安乐集〗
问曰:依大乘诸经,皆云无相乃是出离要道;执相拘碍,不免尘累。今劝众生舍秽欣净,
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凡相有二种:一者于五尘[1]欲境,妄爱贪染,随境执著,此等
是相,名之为缚;二者爱佛功德,愿生净土,虽言是相,名为解脱。何以得知?如《十地经》
[2](卷五意)云“初地菩萨,尚自别观二谛,励心作意,先依相求,终则无相,以渐增进,体
大菩提。尽七地终心,相心始息。入其八地,绝于相求,方名无功用也”。
是故《论》(《十地经论》卷一○意)云:“七地以还,恶贪[3]为障,善贪[4]为治;八地以上,
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
故《涅槃经》(北本一三、南本一二意)云:“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
不善爱者,唯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
是故《净土论》(《论注》卷下意)云:“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类事起行愿取
佛土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有如是等无量佛道味。”故虽是取相,非当执缚也。又,彼净土
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
〖译文〗
问:依据大乘诸部经典,都说无相是出离生死的要道;执著外相,就会被拘束妨碍,免
不了尘劳之累。现在劝众生舍弃秽土、欣求净土,(仍是执著外相,)这在义理上怎么讲得通呢?
答: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为什么?一切相有两种:一种是对于五尘(色声香味触)五欲(财
色名食睡)境界妄求、执爱、贪著、沾染,随着环境产生执著,这样的相,名叫缠缚;另一种
是爱乐佛的功德,愿生净土,虽说有相,实则名叫解脱。如何得知?如《十地经》中说,“初
地菩萨尚且要分别观察真俗二谛,提起心力,起心着意,先要依相而求,最终到达无相,以
期渐次增进,体证无上菩提。到七地圆满的终极心境,求相之心才开始息灭。证入八地以后,
才断绝依相而求之心,这时才叫‘无功用’(不必作意用功,而自有功用)”。
所以《十地经论》说:“七地及以前的菩萨,以贪著恶法为障碍,以贪著善法为对治;八
地及以上的菩萨,以贪著善法为障碍,以没有贪著为对治。”何况现在发愿求生净土的,当下
都是外凡夫人(本来善根薄少),所修善根都是从爱乐阿弥陀佛的功德中生出,怎么能是缠缚呢?
所以《涅槃经》说:“一切众生都有两种爱,一是对善法之爱,二是对不善法之爱。对不
善法之爱,只有愚痴者才会追求;对善法之爱,是菩萨所追求的。”
所以《往生论注》说:“观佛国土的清净之味,摄受众生的大乘之味,效仿阿弥陀佛起行
发愿成就佛土之味,毕竟获得佛力住持的不虚作之味,有如此这般无量无边佛道之味。”所以,
98


虽然是取著外相,并不是执著缠缚。
还有,西方净土所说的相,是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执著极乐实相之相,不同于执著娑婆虚妄
之相)。
〖注释〗
[1]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五境;能染污真性,故名尘。
[2]《十地经》:即《华严经·十地品》,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天亲菩
萨为造《十地经论》。
[3]恶贪:对财色等起念的恶意贪著。
[4]善贪:对五戒十善等善境界的贪著。
〔2.二土修道〕
〖安乐集〗
第二段中,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者:
若欲发心归西者,单用少时礼、观、念等,随寿长短,临命终时,光台迎接,迅至彼方,
位阶不退。是故《大经》(卷上意)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不毕至灭度,更有退转者,
不取正觉。”
此方多时具修施、戒、忍、进、定、慧,未满一万劫以来,恒未免火宅,颠倒坠堕,故
名用功至重,获报伪也。
《大经》(卷下意)复云:“生我国者,横截五恶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
趣:地狱、饿鬼、畜生,纯恶所归,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业[3]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
方修治断除,先断见惑[4],离三涂因,灭三涂果;后断修惑[5],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此皆渐
次断除,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横截五恶趣”
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若
能作意回愿向西,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
劫齐功也。
〖译文〗
第二段中,说明在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修行用功的轻重差别,而所得果报也有真伪不同。
若想发心往生西方净土,(每天)只要用较少的时间礼拜、观想、念佛,各随寿命长短,临
命终时,光明莲花台就会前来迎接,速生彼佛国土,得不退转。所以《无量寿经》说:“十方
世界人天,来生我的国土,如果不能毕竟灭尽烦恼、证得佛果,如果还会退转,我就不成佛。”
在娑婆世界(每天)用很长时间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行时节未
满一万劫之前,恒常免不了火宅之苦,颠倒堕落,所以说用功极多,但所获果报虚假不实。
《无量寿经》又说:“往生我国的众生,横断三界五趣生死之流。”现在此土对比极乐净土,
99


娑婆五道一齐叫作“恶趣”: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是纯恶众生所归之处,名叫恶趣;娑婆
世界的人道与天道,是善恶杂业众生所归之处(未出轮回,恶道难免),也叫恶趣。如果在此土修
行,对治烦恼,断除恶业,先要断见惑,远离堕入三途之因,灭尽堕入三途之果;然后断修
惑,远离再入人道天道之因,断绝再入人道天道之果。这些都要渐次修行而断除,这不叫“横
截”。若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娑婆世界的五恶道就能同时立刻舍弃,所以叫“横截”。“横
截五恶趣”,是截断它的果报;“恶趣自然闭”,是关闭它的因缘,这是说明往生所要远离的对
象;“升道无穷极”,这是彰显往生所能获得的果益。若能作意回向发愿求生西方,上至一生
念佛,下至临终十念而命终,无不都能往生。一往生到彼佛国土,即刻进入正定聚,这和在
此娑婆世界修道一万劫的功德相等。
〖注释〗
[1]横截:横断三界五趣生死之流,往生极乐世界。
[2]五恶趣:即五趣,与六道开合不同,将阿修罗道归于天、人、畜生、饿鬼诸道。此界地
狱、饿鬼、畜生名为恶道,人、天名为善道;若比弥陀净土,娑婆五道齐名恶道,故名“五
恶趣”,又作“五恶道”。
[3]杂业:同一世界中,种种感得人天鬼畜、胎卵湿化等杂多果报的善恶业因。昙鸾大师《往
生论注》:“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
[4]见惑:见解上的迷惑,包括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
见等八十八品。
[5]修惑:修道所断之惑。又称“思惑”,思维上的迷惑,包括贪、瞋、痴、慢等八十一品。
〔(八)第八大门〕
〖安乐集〗
第八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一,略举诸经来证,劝舍此欣彼。
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较。
第三,释往生意。
〖译文〗
第八大门中,有三点论述内容:
第一,略举诸经,证明世尊劝教舍离娑婆、欣求极乐;
第二,比较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两尊佛;
第三,解释往生极乐净土的意义。
〔1.诸经劝往〕
〖安乐集〗
100


第一,略举诸大乘经来证,皆劝舍此欣彼者:
一谓耆阇崛山[1]说《大经》二卷;
二《观经》一部,王宫、耆阇两会正说;
三《小卷无量寿经》,舍卫一说;
四复有《十方随愿往生经》明证;
五复有《无量清净觉经》二卷,一会正说;
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
诸余大乘经论,指赞处多。如《请观音》[2]《大品经》等;又如龙树、天亲等论,叹劝
非一。余方净土,皆不如此丁宁[4]。
〖译文〗
第一,略举诸部大乘经典,证明世尊劝教舍离娑婆、欣求极乐。
一、世尊在耆阇崛山所说《无量寿经》二卷;
二、在摩揭陀国王宫、耆阇崛山两处法会专门宣说《观经》一部;
三、在舍卫国所说《阿弥陀经》一卷;
四、又有《十方随愿往生经》明文证明;
五、又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一次法会专门宣说;
六、又有《十往生经》一卷。
其余诸部大乘经论中,赞叹指归西方净土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请观音经》《大品般若经》
等;又如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等所作论著(《易行品》《往生论》),称叹劝说不只一处。他方诸佛
净土,都没有像西方净土这样反复叮咛劝励往生的。
〖注释〗
[1]耆 qí阇 shé崛 kū:梵语 Grdhrakūta 的音译。山名,译为“鹫头、鹫峰、灵鹫”。山顶似鹫,
又山中多鹫,由此得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东北,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地。
[2]《请观音》:《请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的略称。记述观世音菩萨为毗舍离国人
民解除疾病困厄,教其称念三宝及观世音菩萨名号,并说十方诸佛救护众生神咒、破恶业障
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等,历来受天台宗重视。
[3]丁宁:叮咛。
〔2.二尊比较〕
〖安乐集〗
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较者:
谓此佛释迦如来,八十年住世,暂现即去,去而不返;比于忉利诸天,不至一日。
又,释迦在时,救缘亦弱,如毗舍离国救人现患[1]等。何者?时毗舍离国人民,遭五种
恶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两耳出脓,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2]无声,五者所食之物化为
101


粗涩。六识[3]闭塞,犹如醉人。有五夜叉[4],或名讫拏迦罗,面黑如墨,而有五眼,钩牙[5]

出,吸人精气。良医耆婆,尽其道术,所不能救。时有月盖长者为首,部领病人,皆来归佛,
叩头求哀。
尔时世尊起无量悲愍,告病人曰:“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汝等一心合
掌求见。”于是大众皆从佛劝,合掌求哀。尔时彼佛放大光明,观音、大势一时俱到,说大神
咒,一切病苦皆悉消除,平复如故。
然二佛神力应亦齐等,但释迦如来不申[6]己能,故显彼长,欲使一切众生莫不齐归。是
故释迦处处叹归,须知此意也。
是故昙鸾法师正意归西,故傍《大经》奉赞(《赞弥陀偈》)云:
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7],是故顶礼平等力。
〖译文〗
第二,比较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两尊佛。
此土世尊释迦牟尼佛,八十年住世,短暂出现于世,马上离去,一去不返;比量忉利天
等诸天的计时,世尊住世的时间还不到诸天的一日。
还有,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救度众生的因缘也比较微弱,比如在毗舍离国救人急症之事。
是什么事呢?当时毗舍离国人民患了五种恶病:一是眼睛赤红如血,二是两耳流脓,三是鼻
中流血,四是说不出话,五是所吃的食物都化为粗涩,六根六识闭塞,好像喝醉之人。有五
个夜叉,名叫讫拏迦罗,脸上黑得像墨,有五只眼,犬牙上出,吸摄人的精气。良医耆婆用
尽他的医术,也不能救这些人。当时有位叫月盖长者的首领,带领病人都来归依佛,向佛叩
头,哀求救命。
当时世尊生起无量悲愍,告诉病人:“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你们
要一心合掌求见。”于是众人都依佛所劝,合掌求佛哀怜。这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观世
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同到来,为众人说大神咒,使他们的病苦全都消除,病愈康复,回到
原样。
照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两尊佛的神通道力应该也是同等的,只是释迦牟尼佛不
展示自己的能力,有意彰显阿弥陀佛的长处,是想使一切众生全部归向西方净土。所以释迦
牟尼佛在经中处处赞叹、劝归西方净土,要知道这里的如来真实意啊。
所以,昙鸾法师至诚发愿往生西方,依《无量寿经》之意敬奉赞偈(《赞阿弥陀佛偈》)说:
极乐世界的声闻、菩萨众以及人天,都智慧洞达,身相庄严,咸同一类,毫无差异,只
是沿用他们往生之前在他方世界的称谓,所以列出“人天、声闻、菩萨”这些不同的名相。
极乐圣众都容颜端正,无与伦比,紫磨金身精细微妙,不是他方世界人天所能相比,个
102


个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以,我顶礼具足无上平等力的阿弥陀佛。”
〖注释〗
[1]毗舍离国救人现患:在毗舍离国救人急病,如下文所述。“现”,眼前实有的。“患”,疾
病。见于《请观音经》。
[2]噤 jìn:关闭;封闭。
[3]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对
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
[4]夜叉:又作“药叉、阅叉”(Yaksa),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
能食人,或飞空,或地行。受毗沙门天王统领,守护诸天。
[5]钩牙:犬牙。
[6]申:展示。
[7]虚无之身无极体:无为解脱、寿命无尽的身体,即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老子以“虚无”
为道体,以“无极”为本原,此处借指无为涅槃的法性法身。《涅槃经》:“解脱者名曰虚无。
虚无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虚无,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城郭、楼观;真
解脱者则不如是。是故,解脱即是如来。”
〔3.往生意趣〕
〖安乐集〗
第三,释往生意者,就中有二:一释往生意,二问答解释。
〖译文〗
第三,解释往生极乐净土的意义。其中分为两点,一是解释往生的意义,二是问答与解
释。
〖安乐集〗
〔(1)释往生意〕
第一,问曰:今愿生净土,未知作何意也?
答曰:只欲疾成自利利他,利物深广。十信三贤[1],摄受正法,契会不二[2],见证佛性,
明晓实相,观照晖心[3]有无二谛、因果先后、十地优劣、三忍[4]三道[5],金刚无碍,证大涅槃。
大乘宽运,欲无限时住,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译文〗
第一,解释往生的意义。
问:现在发愿往生净土,不知为了什么目的?
答:只想快速成就自利利他,利益众生深广无边(所以发愿往生净土)。(详细地说,为了)证
得十信三贤之位(除其本愿,自在所化;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摄受一切正法,契当会合,而无乖角;
103


(为了)证悟佛性,明白知晓诸法实相,以心观照真俗二谛、因果先后次序、十地阶位优劣;(为
了)证得三忍(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三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金刚无碍,证大涅槃;(为
了以)大乘法门广度众生,为了(无量光、无量寿,)无限时劫地住于法界当中,为了度尽无边生
死海中的众生。
〖注释〗
[1]十信三贤:十信位和三贤位。“十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最初十位,包括信心、念心、
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三贤”,十住、十行、十回
向的诸位菩萨,虽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
前菩萨”。
[2]契会不二:契当会合而无乖角。
[3]观照晖心:以心观照。
[4]三忍:①《无量寿经》“闻声三忍”:音响忍(闻宝树之声而悟真理)、柔顺忍(心柔智顺,信
顺实相之理)、无生法忍(安住无生法理而不动心)。②净土宗“念佛三忍”:喜忍(念阿弥陀佛而生欢
喜心)、悟忍(念阿弥陀佛而悟解真理)、信忍(念阿弥陀佛而住于正信)。善导大师《观经疏》:“因兹
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③《唯识论》“波罗蜜三忍”:耐怨
害忍(忍耐怨敌恼害)、安受苦忍(安受寒热等苦楚)、谛察法忍(又作无生法忍、不起忍,谛观真理而安
住于无生之理)。
[5]三道:声闻、菩萨道位的三阶次第,即见道、修道、无学道。
〖安乐集〗
〔(2)问答解释〕
问有三番。
问曰:愿生净土,拟欲利物者,若尔,所拔众生,今现在此。已能发得此心,只应在此
拔苦众生;何因得此心竟,先愿生净土?似如舍众生,自求菩提乐也。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如《智度论》(卷七七意)云“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
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一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
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
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二、《大论》(卷三八意)复云:“菩萨生净土,具大神通,辩才无碍,教化众生时,尚不能
令众生生善灭恶,增道进位,称菩萨意。若即在秽土拔济者,阙无[1]此益。如似逼鸡入水,
岂能不湿也?”
三、《大经赞》(《赞弥陀偈》意)云:
安乐佛国诸菩萨,夫可宣说随智慧,
于己万物亡我所[2],净若莲华不受尘。
104


往来进止若泛舟,利安为务舍适莫[3],
彼己犹空断二想[4],燃智慧炬照长夜。
三明六通[5]皆已足,菩萨万行观心眼[6],
如是功德无边量,是故至心愿生彼。
〖译文〗
第二,问答解释。分为三点。
一、问:发愿往生净土,打算利益众生,如果这样,所要救拔的众生现在就在娑婆世界。
既然已发菩提心,只应在娑婆世界救拔苦恼众生;是什么原因发了菩提心之后,却先要往生
净土?看起来像是舍离众生,自己追求菩提之乐啊。
答:往生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比如《大智度论》说,“比如有两个人,都看见父母眷
属掉到深渊当中。一个人直接往下跳,尽力去救,但由于力所不及,与他们一起沉没。另一
个人去远处找到一只船,乘船来救,大家一起出离此难。菩萨也是这样,尚未发心时,也在
生死苦海中流转,与众生没有差别;但已经发了菩提心之时,(想到自己力量微弱,不能自救,所以)
先要发愿往生净土,取得大悲船,乘着无碍辩才进入生死海中,救度众生”。
二、《大智度论》又说:“菩萨往生净土,具足大神通力,具足无碍辩才,教化众生时,
尚且不能令所有众生生善灭恶、增进道业与阶位,以满足自己的意愿。如果即刻就在娑婆秽
土救拔众生,缺少利益众生的大神通力与无碍辩才,简直就像逼鸡入水,它的羽毛怎能不被
浸湿呢?”(而往生即得不退转,回入生死海中,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在水,水不能湿。)
三、《赞阿弥陀佛偈》说:
极乐世界的诸位菩萨,都可随顺智慧宣说佛法,对于自己和万物都没有‘我’和‘我所
有’之见,清净有如莲花,不受尘染。
往来进退如同泛舟,以利益、安稳众生为要务,没有亲疏厚薄的分别。证得空性,无彼
无我,断除一切彼此、有无等二元对立的分别念(《无量寿经》“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
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点燃智慧火炬,照亮漫漫
长夜。
三明六通都已具足,菩萨所修万行都能在内心观照明了(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菩萨万行贯
心眼”),如此这般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至心发愿往生彼佛国土。”
〖注释〗
[1]阙 quē无:缺少。
[2]我所:“我”和“我所有”。我见之人,以自身为“我”,以身外之物为“我所有”。《注
维摩经》:“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
[3]适 dí莫:用情的亲疏厚薄。“适”,亲厚。“莫”,疏远,冷淡。《论语》:“君子之于天下
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二想:人我、自他、有无、能所的二元对立,起分别念。
105


[5]三明六通:三明与六通。阿罗汉所具之德。“三明”,宿命明(知自他过去世)、天眼明(知
自他未来世)、漏尽明(以圣智断尽烦恼)。“六通”,天眼通(能见一切众生、事物,能见自他来生境界)、
天耳通(能闻一切音声,能懂一切语言)、他心通(能知众生心中所想、品行善恶)、神足通(随意变现,
无远不至,不受时空障碍)、宿命通(能知自他过去多生多世所行之事)、漏尽通(断尽见惑思惑,不受三界
生死)。
[6]心眼:观念之心,能照了诸法,故曰心眼。
〔(九)第九大门〕
〖安乐集〗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
第一,苦乐善恶相对;
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较。
〖译文〗
第九大门中,有两点论述内容:
第一,(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苦乐、善恶的对比;
第二,比较说明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寿命长短。
〔1.二土苦乐〕
〖安乐集〗
就初段中有二:一苦乐善恶相对,二引《大经》为证。
〖译文〗
第一,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苦乐、善恶的对比。这段中有两点,一是苦乐、善恶的对比,
二是引用《无量寿经》为证。
〖安乐集〗
〔(1)苦乐善恶相对〕
初、言苦乐善恶相对者:
在此娑婆世界,虽有苦乐二报,恒以乐少苦多。重则三涂痛烧[1],轻则人天刀兵、疾病,
相续连注,远劫以来,无有断时。纵有人天少乐,犹如泡沫、电光,速起速灭,是故名为唯
苦唯恶。弥陀净国,水、鸟、树林常吐法音,明宣道教,具足清白,能令悟入。
〖译文〗
首先说苦乐、善恶的对比。
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有苦乐两种果报,但恒常是乐少苦多。(若论其苦,)重则堕入三恶
道,遭受巨苦,轻则生于人道、天道,遭受战争、疾病之苦,绵绵相续,久远劫来一直没有
106


间断。纵然有微少的人天之乐,就像水泡、闪电一样,速起速灭,所以说娑婆世界只有苦,
只有恶。而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流水、宝鸟、树林都能恒常发出说法音声,清楚地宣说佛
法,具足清净无染的体性,能令听闻者悟入无生法忍。
〖注释〗
[1]三涂痛烧:三恶道的苦难。造恶之人,生时受法律制裁,死后入恶道,名之为痛;苦痛
切身,如火焚烧,喻之为烧。道绰大师《安乐集》:“重则三涂痛烧[1],轻则人天刀兵、疾病。”
〖安乐集〗
〔(2)引圣教为证〕
二、引圣教为证者:
《净土论》(意)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1]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
毕竟同得寂灭忍[2]故,更不退转。”又引《大经》四十八愿中,有五番大益:
第一《大经》(卷上意下同)云“有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二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三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宿命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四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天耳通,下至不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
不取正觉”;
五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
不取正觉”。
欲论彼国利益之事,难可具陈。但当愿生,必不可思议。是故彼方唯善唯乐,无苦无恶
也。
〖译文〗
二、引用佛菩萨的圣教为证。
《往生论》说,“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和净心菩萨没有区别;净心菩萨与十
地菩萨都毕竟共同证得寂灭忍,再也不会退转。”又引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其中有五种
大利:
第一,《无量寿经》说“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不都是真金色身,我就不成
佛”;
第二,“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相貌不同,有美丑差别,我就不成佛”;
第三,“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得不到宿命通,最低限度达不到了知过去无
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发生的事情,我就不成佛”;
第四,“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得不到天耳通,最低限度达不到彻听无量百
千亿那由他诸佛法音,并能受持不忘,我就不成佛”;
第五,“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得不到他心通,最低限度达不到了知无量百
107


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我就不成佛”。
想要讨论极乐世界种种利益之事,实在难以详细陈述。只要发愿往生,必能得到不可思
议无上大利。所以,极乐世界只有善,只有乐,没有苦,没有恶。
〖注释〗
[1]净心菩萨:八地及以上菩萨。八地及以上为无功用地,任运无作而作,故称净心菩萨。
[2]寂灭忍:第十法云地,以及等觉菩萨、妙觉果佛,诸惑断尽,清净无为,湛然寂灭。
〔2.二土寿命〕
〖安乐集〗
第二,明寿命长短者:
此方寿命,大期不过百年。百年之内,少出多减。或生年夭丧,乃至童子身亡,或复胞
胎伤堕。何意然者?良由众生作因时杂,是以受报亦不得齐同也。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三七、
南本卷三四意)云:“作业时黑,果报亦黑;作业时白,果报亦白;净、杂亦尔。”
又据《净度菩萨经》[1]云“人寿百岁,夜消其半,即是减却五十年也。就五十年内,十
五以来,未知善恶;八十以去,昏耄[2]虚劣,故受老苦。自此之外,唯有十五年在。于中外
则王官逼迫,长征远防,或系在牢狱;内则门户吉凶,众事牵缠,茕茕忪忪[3],常求不足。
如斯推计,可有几时得修道业?如此思量,岂不哀哉!何得不厌!”
又,彼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
念恶,得十生恶身;百念念恶,受一百恶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恶,恶即遍满三千
国土受其恶身。恶法既尔,善法亦然。一念起善,受一善身;百念念善,受一百善身。计一
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善,三千国土善身亦满。”若得十年、五年念阿弥陀佛,或至多年,后
生无量寿国,即受净土法身,恒沙无尽,不可思议也。今既秽土短促,命报不远;若生阿弥
陀净国,寿命长远不可思议。是故《无量寿经》(《小经》意)云:“佛告舍利弗:‘彼佛何故号
阿弥陀?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彼国者,寿命长远亿百千劫,与佛同等,故号阿弥陀。’”各
宜量此利大,皆愿往生也。
又,《善王皇帝尊经》[4]云:“其有人学道,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者,忆念昼夜一日,
若二日,或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至六日、七日。若复于中欲还悔者,闻我说是善王功德,
命欲尽时,有八菩萨皆悉飞来,迎取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中,终不得止。”
自此以下,又引《大经偈》为证。赞(《赞弥陀偈》意)云:
其有众生生安乐,悉具三十有二相,
智慧满足入深法,究畅道要无障碍。
随根利钝成就忍,三忍[5]乃至不可说,
宿命五通[6]常自在,至佛不更杂恶趣。
除生他方五浊世,示现同如大牟尼,
108


生安乐国成大利,是故至心愿生彼。
〖译文〗
第二,显明此土与彼土寿命长短。
娑婆世界的人寿,大限不过百年,超出百年的人少,不足百年的人多。有的人在出生那
年就夭折了,有的人童年死去,有的人在母胎中就受伤堕胎。为什么会这样?实在是由于众
生造作的业因多种多样,所以受到的果报也不会相同。所以《涅槃经》说:“造的业是黑业(恶
因),得到的果报也是黑的(恶果);造的业是白业(善因),得到的果报也是白的(善果);造的
业是清净的,得到的果报也是清净的,造的业是杂染的,得到的果报也是杂染的。”
又据《净度菩萨经》中说,“人的寿命是一百年,夜晚就消去了一半,也就是减去了五十
年。在这五十年中,十五岁以前不知善恶;八十岁以后衰老昏聩,身体虚弱,所以要受衰老
之苦(很难修行)。除此之外,只剩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外有朝廷官员的逼迫,当兵戍边远
征,或被关入牢狱;内有家中吉凶祸福,被众事牵绊缠缚,孤独无依,惊恐不安,所求之事
常常得不到满足。照这样推算,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修行道业呢?这样想想,岂不悲哀!怎能
不生厌离之心呢!”
《净度菩萨经》又说:“人生在世,但凡经过一日一夜,就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生起一
个恶念,就会受一世恶报之身;生起十个恶念,就会受十世恶报之身;生起一百个恶念,就
会受一百世恶报之身。总计一个众生在一生之中,如果一百年都起恶念,这些恶所受恶报之
身就会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恶法既然如此,善法也是这样。生起一个善念,就会受一世善报
之身;生起一百个善念,就会受一百世善报之身。总计一个众生在一生之中,如果一百年都
起善念,所受善报之身也会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如果众生能用十年或五年时间念阿弥陀佛,
或念更多年,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就会(莲花化生)得受净土清净法身,(就可以分身无数,)像
恒河沙一样无穷无尽,不可思议。现在既然娑婆秽土寿命短促,生命报谢自是为期不远;若
能往生弥陀净土,则寿命长远不可思议。所以《阿弥陀经》说:“佛告舍利弗:‘那尊佛为什
么叫阿弥陀?舍利弗,因为十方世界人天往生到那尊佛的国土,寿命长远,亿百千劫,与佛
一样,所以号为阿弥陀。’”各位都应好好估量,这个功德利益很大,都应发愿往生。
另外,《善王皇帝尊经》说:“有人学道,想要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土,忆佛念佛一日一
夜,或两日两夜,或三日三夜,或四日四夜,或五日五夜,乃至六日七日(六年七年、六十年七
十年),如果中途后悔,(生起退心,但能)听闻我说此善王功德,大命将终之时,有八位菩萨一
齐飞来,迎接此人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土,终究不会(因曾中悔而)止步西方。”
下面再引用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为证,赞偈言:
若有众生往生安乐国土,全都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满足,悟入深法,究竟畅达佛道心要,
毫无障碍。
随顺往生众生根机的利钝,都能成就安住真理的忍力,比如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
喜忍、悟忍、信忍,乃至不可说无量忍,宿命通等五种神通常得自在,直至成佛不再杂生恶
109


道。
除非(他自己发愿,)投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成佛,就像释迦牟尼佛。往生极乐国土成就
如此大利,所以我至心愿生彼佛国土。
〖注释〗
[1]《净度菩萨经》:经名见于僧佑《出三藏记集》。
[2]昏耄:衰老而昏聩、糊涂。
[3]茕茕 qióng 忪忪 sōng:“茕茕”,孤独无依。“忪忪”,惊恐不安。
[4]《善王皇帝尊经》:后世《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列为伪经。
[5]三忍:①《无量寿经》“闻声三忍”:音响忍(闻宝树之声而悟真理)、柔顺忍(心柔智顺,信
顺实相之理)、无生法忍(安住无生法理而不动心)。②喜忍(念阿弥陀佛而生欢喜心)、悟忍(念阿弥陀
佛而悟解真理)、信忍(念阿弥陀佛而住于正信)。善导大师《观经疏》:“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
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6]五通:五种神通。一、天眼通(能见一切众生、事物,能见自他来生境界);二、天耳通(能闻
一切音声,能懂一切语言);三、他心通(能知众生心中所想、品行善恶);四、神足通(随意变现,无远
不至,不受时空障碍);五、宿命通(能知自他过去多生多世所行之事)。
〔(十)第十大门〕
〖安乐集〗
第十大门中,有两番料简:
第一,依《大经》引类证诚;
第二,释回向义。
〖译文〗
第十大门中,有两点论述内容:
第一,依据《无量寿经》引用同类事例证诚本书论点真实不虚;
第二,解释回向的意义。
〔1.十方来生〕
〖安乐集〗
第一,依《大经》引类证诚者:
十方诸佛无不劝归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十方人天有意齐归,故知不可思议事也。
是故《大经赞》(《赞弥陀偈》)云:
神力无极阿弥陀,十方无量佛所赞,
东方恒沙诸佛国,菩萨无数悉往觐[1]。
亦复供养安乐国,菩萨声闻诸大众,
110


听受经法宣道化,自余九方亦如是。
〖译文〗
第一,依据《无量寿经》引用同类事例证诚。
十方世界诸佛,无不劝人往生西方净土;十方世界菩萨,无不同生西方净土;十方世界
人天,也都有意一同往生西方净土。由此可知,这是不可思议之事。所以昙鸾大师《赞阿弥
陀佛偈》说:
神通力量无穷无极的阿弥陀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所共赞叹。东方恒河沙数诸佛国土中,
有无数菩萨都前往西方净土觐见阿弥陀佛。
同时也供养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大众,听受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宣传流布阿弥陀佛的
教化道法;其余九方世界的菩萨也是如此。
〖注释〗
[1]往觐:前往觐见。
〔2.回向意趣〕
〖安乐集〗
第二,释回向义者:
但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人人皆有愿成佛心。然依所修行业,未满一万劫以来,犹未出
火界,不免轮回。是故圣者愍斯长苦,劝回向西,为成大益。
然回向之功,不越于六。何等为六?一者将所修诸业回向弥陀。既至彼国,还得六通,
济运众生。此即不住道也。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此即不住世间也。五回
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回向之功,只成斯六。
是故《大经》(卷上意)云:“其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然胜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至成
佛道,更无回复之难。”故《大经赞》(《赞弥陀偈》)云:
安乐菩萨声闻辈,于此世界无比方,
释迦无碍大辩才,设诸假令示少分。
最贱乞人并帝王,帝王复比金轮王,
如是展转至六天,次第相类皆如始。
以天色像喻于彼,千万亿倍非其类,
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首顶礼大心力。
〖译文〗
第二,解释回向的意义。
原因很简单,一切众生既然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愿意成佛之心,然而根据他们所修的行
业,如果尚未修满一万劫,仍然未出三界,免不了继续轮回。所以,释迦牟尼佛哀愍众生受
此长劫大苦,劝他们回心归向西方净土,为的是成就他们成佛的无上大利。
111


然而回向的功用,不超出以下六种。哪六种?一是将所修的诸种行业,回向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得到六种神通,救度众生,这就是《华严经》所说的“地满功德利已不
住道”。二是将所修因行,回向往生成佛的果报。三是将自己所修人天下法,回向极乐净土无
上涅槃境界。四是将此土万劫修功缓慢证得不退转,回向往生极乐速得不退转,这就是不住
世间。五是把所修功德回施众生,使他们生起慈悲向善之心。六是回向自心,除却分别之心。
回向的功用,只成就这六件事。
所以《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往生到我的国土,自然得到长足进步,超越通途逐地
升进的常规,不历十地阶次,一直到成就菩提佛果,再也没有退堕之难。”所以《赞阿弥陀佛
偈》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圣众,在娑婆世界找不到可以比拟的,释迦牟尼佛以无碍辩才,
设立种种譬喻,略示极乐圣众的少分庄严。
譬如人道中最卑贱的乞丐与帝王相比,帝王再与金轮王相比,如此辗转一直比到第六天,
次第差别都像乞丐与帝王一样。
第六天天主的容貌长相,与极乐世界圣众相比,相差何止千万亿倍。这都是法藏菩萨的
愿力所成就,所以我顶礼无上心力的阿弥陀佛。
〔(十一)第十一大门〕
〖安乐集〗
第十一大门中,略作两番料简:
第一,劝一切众生托善知识作向西意;
第二,辨死后生缘胜劣。
〖译文〗
第十一大门中,简单地作两点论述:
第一,劝一切众生依托善知识,发起往生西方净土之愿;
第二,辨别死后受生因缘的胜劣。
〔1.劝托善知识〕
〖安乐集〗
第一,劝托善知识者:
依《法句经》[1],与众生作善知识:“有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善知识也?’
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
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诸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
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
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絙[2]绳,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
112


又劝虽与众生作善知识,必须归西。何以故?由住斯火界,违顺境多,多有退没[3],难
出故也。是故舍利弗于此发心,修菩萨行,已经六十劫;逢恶知识乞眼因缘,遂即退转。故
知火界修道甚难,故劝归西方。一得往生,三学自然胜进,万行普备。故《大经》(卷下意)
云:“弥陀净国,无造恶之地如毛发许也。”
〖译文〗
第一,劝众生依托善知识。
依《法句经》,(怎样)为众生作善知识:“有位宝明菩萨问佛:‘世尊,什么叫善知识?’
佛答:‘所谓善知识,是能够宣说甚深佛法,所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
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等。然而在毕竟空中,又能炽然建立一切诸法,这样就叫善知
识。善知识是你们的父母,因为他能养育你们的菩提之身;善知识是你们的眼睛,因为他能
看见一切善恶道;善知识是你们的大船,因为他能运度你们出离生死苦海;善知识是你们的
大绳,因为他能把你们救拔出生死深渊。’”
这部经又劝道:“虽然成为众生的善知识,仍必须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为什么?由于住
在这三界火宅中,有违佛法修行的环境居多,多数人都会退转堕落,难以出离生死。所以舍
利弗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已经过了六十劫;遇到恶知识向他乞讨眼睛的因缘,
于是就退转了。由此可知,在三界火宅修道非常艰难。所以,释迦牟尼佛劝众生回归西方极
乐世界。一旦往生,戒定慧三学自然获得长足进步,六度万行普遍完备。所以《无量寿经》
说:“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连像毛发那么微细的造恶之地都没有。”
〖注释〗
[1]《法句经》:法救尊者造,吴维祇难等译。即《法句譬喻经》中的三十九品法句。
[2]絙 gēng:大绳索。
[3]退没:从上地堕于下地,从乐处堕于苦处。
〔2.死后受生胜劣〕
〖安乐集〗
第二,次辨众生死后受生胜劣者:
此界众生寿尽命终,莫不皆乘善恶二业,恒为司命狱卒、妄爱烦恼相与受生,乃从无数
劫来未能免离。若能生信,归向净土,策意专精,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圣众光台迎接。
行者欢喜随从,合掌乘台,须臾即到,无不快乐,乃至成佛。
又复,一切众生造业不同,有其三种,谓上中下,莫不皆诣阎罗取判。若能信佛因缘,
愿生净土,所修行业,并皆回向,命欲终时,佛自来迎,不干死王也。
〖译文〗
第二,其次辨别众生死后受生的胜劣。
娑婆世界的众生寿尽命终时,无不乘着所造的善恶二业,恒常随着司命狱卒、妄爱烦恼
113


相互投胎受生,从无始劫来就没能脱离。若能生起信心,归向净土,策励自己专精念佛,临
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等圣众就会持光明莲花台前来迎接。行者欢喜随从,合掌乘
上莲花台,转瞬就到极乐世界,无不快乐,直到成佛。
还有,世间一切众生造业各不相同,分为上中下三种,无不都要到阎罗王那里听侯审判。
若能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因缘,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将所修行业全部回向往生,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自会前来迎接,与阎罗王再也没有关系了。
〖注释〗
[1]司命:主管众生命数。
〔(十二)第十二大门〕
〔1.引《十往生经》总结劝信〕
〖安乐集〗
第十二大门中,有一番:就《十往生经》为证,劝往生也。
如佛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
〖译文〗
第十二大门中,有一个重点:以《十往生经》为证,劝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比如经中佛说如何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为大众宣说观身、正念、解脱之法。
〖安乐集〗
《十往生经》云: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观身之法,其事云何?唯愿说之。”
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
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
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得解脱。”
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

[1],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世间众生,若
有如是正念解脱,应无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
佛告阿难:“世间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由多虚少实,无一正念。以是
因缘,地狱者多,解脱者少。譬如有人,于自父母及以师僧[2],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
精进,内怀不实。如是恶人,报虽未至,三涂不远。无有正念,不得解脱。”
阿难复白佛言:“若如是者,更修何善根,得正解脱?”
佛告阿难:“汝今善听,吾今为汝说。有十往生法,可得解脱。云何为十?一者观身正念,
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
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三者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于一切,往生阿弥陀佛国;四者
114


正念,从师所受戒,净慧修梵行,心常怀欢喜,往生阿弥陀佛国;五者正念,孝顺于父母,
敬奉于师长,不起憍慢心,往生阿弥陀佛国;六者正念,往诣于僧房,恭敬于塔寺,闻法解
一义,往生阿弥陀佛国;七者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斋[3],不破一,往生阿弥陀佛国;
八者正念,若能斋月[4]斋日[5]中远离于房舍,常诣于善师,往生阿弥陀佛国;九者正念,常能
持净戒,勤修于禅定,护法不恶口,若能如是行,往生阿弥陀佛国;十者正念,若于无上道,
不起诽谤心,精进持净戒,复教无智者,流布是经法,教化无量众生,如是诸人等,悉皆得
往生阿弥陀佛国。”
〖译文〗
《十往生经》说:
阿难问佛:“世尊,一切众生,若想修习观身之法,方法是怎样的呢?祈愿世尊为我们讲
说。”
佛告阿难:“所谓观身之法,就是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这是
不观身外之缘。不观身内之缘:不观身体的组织结构,不观身体如何发声,不观身体的姿态
容貌。只观无缘(亦即观空)。这就是真正的观身之法。除此观身之法,即使到十方世界的每一
个地方仔细寻求,再没有别的观法可以得到解脱了。”
佛又告诉阿难:“只要自己这样观身,善力自然增长,正念自然生起,自然获得解脱。为
什么?譬如有人,直心精进修行,就能得到正解脱。这样的人,不求解脱而自得解脱。”
阿难又问佛:“世尊,世间众生如果都有这样的正念,得到解脱,就应该没有一切地狱、
饿鬼、畜生三恶道了。”
佛告阿难:“世间众生,做不到依观身之法得到解脱。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的心,多大
虚伪,绝少真实,无法提起观身正念。由于这个原因,堕落地狱的人多,得到解脱的人少。
比如有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师僧,外表显现孝顺,内心暗怀不孝;外表显现精进,内心暗
怀不实。这样的恶人,果报虽然还没到,但已经离三恶道不远了。没有正念,当然得不到解
脱。”
阿难又问佛:“如果是这样,要修怎样的善根才能得到正解脱?”
佛告阿难:“你好好听,我现在为你讲说。有十种正念往生方法,可以得到解脱。哪十种
呢?第一种观身正念,常怀欢喜,用饮食、衣服布施佛及僧众,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第二种正念,用甘甜奇妙的良药,布施患病比丘及一切众生,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第三种正念,不伤害任何一个生命,慈悲一切众生,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四种正
念,在师僧处受戒,以清净智慧修习梵行,心中常怀欢喜,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
五种正念,孝顺父母,敬奉师长,不起骄慢之心,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六种正念,
去僧房参访求法,恭敬礼拜佛塔寺院,听闻佛法,了解法义,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第七种正念,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不破一戒,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八种正念,
如果能在斋月斋日远离妻室,经常去拜访善知识,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第九种正念,
115


常能守持清净戒律,勤修禅定,护持佛法,不说恶语,如果能这样做,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
乐国土;第十种正念,若能对无上道不起诽谤之心,精进受持清净戒律,又能教导没有智慧
的人,广泛流传这部经法,教化无量众生,这样的人,都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注释〗
[1]直心:正直无谄曲的心。
[2]师僧:尊仰为亲教师的出家人。
[3]八戒斋:又作“八关斋戒、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八戒”,在家人一日一夜受持的
戒法。八戒斋即:一、不杀生(不杀有情生命);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三、不非梵行(不
淫欲);四、不虚诳语(不说假话);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
蹈听歌曲);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八、不非时食(过午不食)。其
中第八不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
[4]斋月:农历正月、五月、九月。《四天王经》《释氏要览》载,帝释天及四天王等,于正
月、五月、九月察人善恶,人们应当持斋修福;这是佛善巧方便,随机摄化。道绰大师《安
乐集》:“斋月斋日中远离于房舍,常诣于善师。”
[5]斋日: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日,加上初一、十八、
二十四、二十八为十斋日。《杂阿含经》载,于此六斋日,四天王及其大臣出巡世间,观察人
间善恶。
〖安乐集〗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山海慧,白佛言:“世尊,彼阿弥陀国有何妙乐胜事,一切众生皆
愿往生彼?”
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
尔时一切大众亦皆起立合掌,共观阿弥陀佛。
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
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即见阿弥陀佛国土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国
土;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日日常转法轮;彼国人民不习外事[2],正习内事[3],口说方
等语[4],耳听方等声,心解方等义。
尔时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睹见彼国胜妙利益不可思议,我今愿一切众
生悉皆往生,然后我等亦愿生彼国。”
佛记之曰:“正观正念,得正解脱,皆悉生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
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
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5]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
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顶受尊教,不敢有疑。然世有众生,多有诽谤,不信是
经。如是之人,于后云何?”
116


佛告山海慧菩萨:“于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瞋恚,心怀
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喑哑,水肿鬼魅[6],坐
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
水食之名。久后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后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
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
撰集流通德,普施于一切,先发菩提心,同归向净国,皆共成佛道。
〖译文〗
这时,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叫山海慧,问佛:“世尊,阿弥陀佛的国土有什么微妙、快
乐、殊胜之事,能让一切众生都发愿往生呢?”
佛告山海慧菩萨:“你现在应当起立合掌,端正身体,朝向西方,以正念观想阿弥陀佛极
乐国土,发愿拜见阿弥陀佛。”
这时,所有大众也都起立合掌,共同观想阿弥陀佛。
这时,阿弥陀佛显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在山海慧菩萨身上。
这时,山海慧菩萨等人就看见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有庄严妙好境相:万物都由七宝合成,
如七宝山、七宝国土;流水、宝鸟、树林常时宣吐法音;极乐国土天天都在宣法,常转法轮;
极乐世界的人民不学佛教以外之事,都以正念修习佛教之事,口中说的是大乘经典中的法语,
耳中听的是大乘经典中的法音,心中解悟的是大乘经典中的法义。
这时,山海慧菩萨问佛:“世尊,我们现在看见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胜妙利益,此刻我发
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往生,然后我们也都发愿往生彼佛国土。”
佛为他授记说:“以正观正念,得到正解脱,都能往生彼佛国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正信这部经典,欢喜爱乐,并劝导众生,(这样一来,)说法者、听法者都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
国土。如果有这样的人,我从今天开始,恒常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护持此人,常令此人不生病、
不烦恼,人或非人(恶鬼恶神)都不能加害于他,无论行住坐卧、白天黑夜,恒常得到安稳。”
山海慧菩萨问佛:“世尊,我现在顶戴信受您的教导,不敢有丝毫怀疑。不过世间有些众
生,会不相信这部经典,多有诽谤。这样的人,以后会怎么样呢?”
佛告山海慧菩萨:“以后的阎浮提中,若有比丘、比丘尼,见到有人读诵此经,心生瞋恚
和诽谤。由于这样诽谤正法的缘故,此人现世就会招致诸多恶重之病,身体残缺,或耳聋、
眼盲、喑哑,水肿,被灵鬼所害,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甚或由此致死,死后堕
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此后)百千万世(受生饿鬼,)连水和食物的名字都听不到。很久
以后才能出离,投生到畜生道做牛马猪羊,被人宰杀,身受极大痛苦。之后虽然投生为人,
常常生在卑下人家,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远听不到佛法僧三宝的名字。所以,对没有智慧、
不能相信的人,不要讲说这部经(以免他心生诽谤)。”
(以上是这部《安乐集》的全部内容。)我将编撰、集录、流通这部《安乐集》的功德,普遍回
施一切众生,愿大家先发菩提心,共同发愿归向阿弥陀佛清净国土,共同成就无上佛道。
117


〖注释〗
[1]八戒斋: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八戒,在家人一日一夜受持的戒法。八戒斋即:
一、不杀生(不杀有情生命);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三、不非梵行(不淫欲);四、不虚
诳语(不说假话);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七、不
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八、不非时食(过午不食)。其中第八不非时食
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
[2]外事:佛教以外之事。
[3]内事:佛教之事。
[4]方等语:大乘经典中的法语。
[5]非人:通常指天龙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6]鬼魅:被灵鬼所害。
安乐集 卷下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