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接着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八个字来阐释。
解释这八个字之前,我突然想到一则故事,就是有一位妇女,十月怀胎,产期到了,可是却难产,她想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她对这八个字的理解是“如果不能让她顺利生产,阿弥陀佛就不成佛”,所以,她就虔诚念这八个字,不久,果然顺利产下儿子。
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佛法当中所具备的任何功德、任何感应事迹,阿弥陀佛都具备。一个专修净土、专念弥陀、誓愿往生的人,假使他为了现世利益有所祈求,不必离开这句六字万德洪名,去假借其他法门、持其他佛菩萨名号或咒语。
愿
此第十八愿文,共三十六字,
前五句二十字是“愿”,此二句八字是“誓”。
“愿”,就是所谓的志愿、愿望,以及目标、目的。“愿”很重要,人生有愿,就会努力,就会有动力;愿心强大,就会全力以赴,甚至生死与之。
但是,“愿”必须是使自己与他人、甚至广大的众生都能向上、向善、向净的善净之愿,这样才有意义与价值,才能获得天地鬼神的拥护、诸佛菩萨的赞叹,所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诚心,佛有感应”。
阿弥陀佛的“愿”,是成佛之愿,是使十方众生都能成佛之愿;是主动、平等、无条件救度任何众生之愿。阿弥陀佛的“愿”弘广而深重,不但惊天地、泣鬼神,而且使十方诸佛齐声赞叹、自叹不如。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光明,是我们安心喜乐的来源。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今生解脱有望、成佛可期;没有阿弥陀佛的本 愿,我们将万劫沉沦、解脱无期,终此一生,将仰望长天,声嘶哑而哀号;匍匐大地,流血泪而悲泣。那种绝望的痛苦,语言无法形容,人心无法想象。
佛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因此,我们也应该发愿。但如果发愿不正,依然万劫沉沦。我们应该发的愿是出离轮回之愿、往生弥陀净土之愿、自信教人信之愿、弘扬弥陀救度之愿,要有这样的愿心、这样的担当、这样的使命感。
誓
“誓”就是决心、约定,也就是所谓誓约、盟誓或赌注,亦即为了达成愿望、目的,再苦也永不停止,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如同《无量寿经》所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也是第十八愿所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有愿无誓,即使愿未达成,未必需要付出代价;有愿有誓,如果愿望没能达成,则势必付出代价,甚至赔上性命。有了誓,愿才能彻入骨髓、成为生命,成为 阿赖耶识里面最强的种子,而生生世世、无穷无尽地相随不离。阿弥陀佛发愿要度尽十方众生,并且誓言:“若不能度尽十方众生,绝不成就佛道!”阿弥陀佛是以 他佛的性命,来赌我们十方众生的往生。
因此,可以说第十八愿有愿有誓,而且誓愿弘深。
誓愿的对象:人天、恶趣
第十八愿有愿有誓,誓愿弘深,
不但人天,亦摄恶趣,
故《大阿弥陀经》《平等觉经》皆云:
“蜎飞蠕动之类”。
在第十八愿中,弥陀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但“十方众生”的最低门槛何在?如果以《大阿弥陀经》、《平等觉经》这两本经来看,“十方众生”指的 是:“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可见,“十方众生”包含着上自诸天人民、下至蜎飞蠕动之类。“蜎飞蠕 动”就是三恶道的畜生道,“蜎飞”是小小的飞虫,“蠕动”是小小的、在地上爬的虫类。
而《庄严经》更言: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由这一首偈语,可以看出阿弥陀佛的誓愿真的弘广深重,所有众生,没有一个遗漏,即使罪恶深重到堕落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也要把他救出来。如果阿弥陀佛不能救度像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说他不成佛,可见阿弥陀佛誓愿之弘深、广大。
《庄严经》又有一段经文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
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通常天道、人道是行善的,具有善心善德,这两种众生比较容易度化;而过去世罪业深重、心肠狠毒的,才会堕落三恶道,这样的众生不容易度。
虽然不容易度,但是阿弥陀佛誓言必定度他们,而且说如果不能度他们,就不成佛。所以,这种誓愿——第十八愿,细细体会,真的会令人痛哭流涕。
若不生者之“生”之一字,最为重要:
思惟摄取之极要,永劫修行之极基,唯在于此。
四十八愿中,余愿无此言,唯此一愿有此语,
故名“生因愿”,亦名“本愿王”。
弥陀何以发愿修行,何以成佛建设极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十方众生的“往生”,若非为此,则无其愿行,无弥陀与极乐。“生”之重要,无可比拟、无可替代、无可妥协。
“思惟摄取之极要”:就是《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主动为十方众生发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是经过多少时间去思惟的呢?经典上说:“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所以是具足五劫的时间思惟、选择出来的。而经过五劫思惟摄取的这四十八大愿,最主要的,就在于让十方众生往生极乐,否则再怎样清净庄严,如果不能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四十八大愿就没有了价值。
“永劫修行之极基”:《无量寿经》说:“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经过兆载永劫那么长的时间,所累积、所修行、所完成的菩萨无量德 行,最根本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就是在“若不生者”的“生”这个字,也就是必须能够使十方众生通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就弥陀的四十八大愿、就弥陀的永劫修 行来讲,都只是为了一个使十方众生往生的“生”字。第十八愿乃至全部四十八愿,如果离开十方众生的往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没有了弥陀的生 命。
生因愿
在四十八愿当中,只有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句话,因此,第十八愿才被尊为“生因愿”——往生正因的愿。任何众生,只要依照、随顺这个愿,必定往生,而且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因此,这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当中,也被尊称为“本愿王”。
摄生三愿,唯以第十八愿为“生因愿”
或许有人会问:其他愿且不说,第十九、二十愿和第十八愿一样,都说到“欲生我国”,同称为“摄生三愿”;第十九愿有来迎的利益,第二十愿有果遂的功能,第十九、二十愿不也是“生因愿”吗?
不是!第十八、十九、二十愿,若从“愿”来讲,属于同类性质,都有“欲生我国”,所以同称“摄生三愿”;但从誓来讲,只有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也就是说,第十八愿有誓、愿二重“生”,“欲生”的“生”是愿,“若不生者”的“生”是誓;第十八愿不仅愿十方众生往生,而且发誓必使十方众生往生,否则不取正觉。只有第十八愿是愿生、同时也誓生,而第十九、二十愿都只是愿生,而没有誓生。
第十九愿,誓来迎;第二十愿,誓果遂。所誓的内容,虽也与往生有关,但并不是直接誓往生,而是曲折性的、渐进性的,是依附、服务于第十八愿的,也就 是为了究竟达成第十八愿“必令一切众生往生”的目的,而誓临终来迎、来生果遂。第十八愿如主干,第十九、二十愿是从第十八愿的主干上生出来的枝条,主干 活,枝条也活,主干死,枝条也死,所以“生因愿”只限于主干的第十八愿。
当然,其他各愿也都是从第十八愿所生的枝条愿,总体来说,是为了让众生欣慕第十八愿而往生。不过从“欲生我国”来讲,这三愿的文字、意义、性质更加接近,所以称为“摄生三愿”。虽然同称“摄生三愿”,但并不是第十九、二十愿也是“生因愿”,“生因愿”只有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把四十八愿的每一条愿都解释为第十八愿,说: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说: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说: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都是唯以第十八愿为“生因愿”。
《大经》“诸佛赞叹”之文: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小经》(玄奘译)“功德名号”之文:
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这两段文字都是在赞叹、显明这六字名号的德能。字虽只有六字,德却是无量无边,普受十方恒沙诸佛如来(也就是大宇宙之中所有如来)主动地齐声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也就是阿弥陀佛能够满足众生愿望的功能,不是止于四十八愿所讲的,而是无量无边,既能获得当来往生的利益,也能获得现世种种利益。
能救我
何谓弥陀的“不可思议”?在何处?
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亦即“能救我”才是弥陀的不可思议。
不但救我永离地狱、脱出轮回,
而且使我成就佛道、广度众生。
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在哪里?在于能够救度“我”。“我”是谁呢?“我”就是慧净,也是在座的每一位同修、莲友。
以法为镜,我是怎样的人
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无量寿经》说:
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又说: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
佛法就像一面镜子,来到镜子面前,就能看清楚自己的面貌是美丽还是丑陋、是干净还是肮脏。那么,现在以这几句法语作为法镜,来照照我的身心,让我看 清原来自己是个“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的人;是个“心口各异,言念无实”的人;是个心性刚强、难调难伏的人;是个贡高我慢、桀骜不驯 的人。
就“杀生”来讲,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都有杀过人,尤其是杀动物。无论直接杀、间接杀、见杀随喜,生生世世以来,所杀的人可说无量无边不可 思议;生生世世以来,杀牛、杀马、杀羊、杀猪、杀狗、杀猫、杀鸡、杀鸭、杀鱼、杀虾,乃至蚊虻蝼蚁,所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动物,被我们所杀的 动物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就“偷盗”(不与取)来讲,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一分一毫,半丝半缕,不与而取,即是偷盗;即使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去看、去听、去动,也是偷盗;甚 至接受名实不符的称誉,也是偷盗。更何况杀人越货,明抢暗取,大秤小斗,偷工减料等等。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所犯偷盗,也可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 议。
就“淫欲”来讲,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曾经当男人强奸过女人,曾经当女人红杏出墙过,或者身犯,或者意淫,这些罪业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当人如此,当畜生也依然如此。
就“妄语”来讲,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说过骗人的话、骂人的话、挑拨离间的话、贪淫的话、嗔恨的话、无明的话,做出欺诈的行为,也可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所谓“不可思议”,就是没办法用心思惟,没办法用言语形容。生生世世以来,内心都是充满着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内心都是充满着嗔恨、忿怒;内心 都是怀着愚痴、嫉妒、计较、不平、不满。生生世世以来,杀父、杀母、破和合僧、不信因果、诽谤正法,像这样从过去直到今生今日,自己所做的,或者是唆使他 人做,或者是见做随喜。所有的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大罪,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如果有一种照相机,是专门照人起心动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不敢出门;如果我们的心是像电视,可以播放在外面、随时让人家看到的话,我们就会无地自容。
我们是怎样的人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
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在哪里?在于像这样的我们,也能够让我们离开地狱、往生成佛,这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不但让我们出苦,而且让我们得乐;不但白白给我们,而且给我们满满;不但让我们脱贫,而且让我们当下雍容华贵;不但让我们有吃有 穿有住,而且让我们继承佛位;我们只是祈求温饱,可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富贵,而且贵如人王、富可敌国。有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我们无穷无尽的生死轮 回,至此永断;我们的永恒生命、无上佛果,从今开始。一切世间第一大利、无上功德,不求自获,这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就在于“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的弘深誓愿。
独有现当二益
念佛固能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佛牌之“放光退鬼”、佛卡之“大难不死”等,
皆非弥陀之不可思议,余佛余行皆能故。
这些都是“现世利益”,现世利益是修持余佛余行也都能获得的,修持《普门品》、称念观世音菩萨,或者受持《药师经》、称念药师佛,或者读诵《金刚经》《地藏经》,或者持念《大悲咒》《白衣神咒》,也都能够获得,但独有“现当二益”,是唯有弥陀才拥有的。
本末主次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誓愿,是有本末、有主次的,当来往生是根本,现世利益是枝末。亦即既然能够获得往生,必然也能够获得现世利益。
就像既然能够跃过一丈之宽的壕沟,那么,跨越一尺两尺的水沟当然不在话下;就像种稻谷收成了,自然会有稻草的收获。
如果现世的利益都不可能获得,譬如消灾免难、增福延寿,这些现世利益都不能获得的话,那么往生的利益更不可能得到。
有些人由于初学,不太了解,难免有疑惑,认为四十八愿并没有谈到刚刚所讲的这些现世利益。其实四十八愿是从主要的根本大纲来宣说,若要细说,所谓“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释迦一劫赞不尽
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
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释迦牟尼佛说:这尊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是巍巍殊妙。“光明威神”就是指阿弥陀佛满足众生现当二益的功德、功能;“巍巍殊妙”是很崇高,没办法想象 的伟大,即使释迦牟尼佛昼夜一劫,“ 尚未能尽”!“昼夜一劫”就是夜以续日、相续不断地称赞、赞叹、宣说,经过一劫那么长的时间,也还不能说尽阿弥陀佛“威神光明,巍巍殊妙”的功德。
可见,四十八大愿也只是概要地宣说而已。既然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则所有佛法中的感应功德都通通具足,否则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恒沙诸佛怎么会齐声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呢?
念佛能得“现当二益”,于“五浊恶世”,
乃“难信之法”,亦是“难说之法”。
《小经》言: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由这两段经文,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自己也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获得“现当二益”的这个法门,不管到哪个地方,任何人都很难相信;而且任何人也都难以说得圆满无缺、令人心服口服。
难信之法
难信之法——超越哲学、科学、医学。
越是自视学者越难信。
哲学、科学、医学,都是我们凡夫世间的见闻觉知,如果以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为标准,要来衡量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境界,那是绝不可能的,以“可思议”去推量“不可思议”,永远都不相应。
就像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所说:
此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
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
云何可得思议耶!
又说: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把自己当成行者
特别要说明的是,教团里的同修很令人赞叹,论学历或经历,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不是教授就是老师,不是医生就是律师,但都不以学者自居,不自视为学者、不自许为学者,而把自己当成行者。
学者跟行者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因为学者最后往往也过不了阎罗王那一关,而行者到最后连阎罗王都现身相送,并且期待将来倒驾慈航救度他。
谦虚的人有福了
《地藏经》言:
南阎浮提众生,其心刚强,难调难伏。
《无量寿经》言: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我们凡夫往往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不能与人为善、善与人同、从善如流。这里所讲的,主要就是“慢”跟“疑”——骄慢、怀疑,这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很难断除,因为每个人内心之中,都有一种倔强、刚烈,缺乏谦卑、柔和。
像我自己无知无识,却桀骜不驯、难调难伏。对此,有时静静思惟,往往自卑自叹。经典说:“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当我们起了无明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当下无明的心就会比较清明。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培养柔和、忍辱、慈悲、喜舍。
柔和忍辱,或者谦顺谦卑,对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个学佛者,《易经》说:“谦受益,满招损。”又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 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一个谦虚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天地鬼神都要加福给他。所以,谦虚的人有福了,天地鬼神都会怜惜他,让他趋吉避 凶、遇难呈祥。
尤其是谦虚的人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获得“现当二益”。
行者风范
法然上人言 (《法然上人全集》第292页):
称名之行者,应成一文不识、
黑白不辨之身而朝夕念佛。
若成学者骨,则失念佛矣!
“称名之行者”:就是愿生极乐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他应该是抱有怎样的一种价值观呢?他即使有很高的学问,也把自己看成没有学问;即使很聪明, 也把自己当成不聪明,而以念佛作为他的学问、作为他的聪明。只要有时间,他就念念不舍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不会卖弄自己的学问,也不会跟人计较是非,只 是守愚念佛、无诤念佛。
如果自认是一个学者,而且这种观念很坚固,法然上人说那就会失去念佛往生的利益。
学者往往高慢,如石越叠越高;
行者往往谦卑,如稻越熟越垂。
有句话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所以,一个真正追求学问的人,就像古代一样,由士而君子,然后向着贤圣的目标前进,这样的学者就是所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是不可能会高慢的。
难说之法
难说之法——
说者缺乏慧辩,闻者根机未熟,
不但不信,且易起谤。
——不信人前,莫说此法。
刚刚讲的是“难信之法”,现在就“难说之法”这个层面来解释。
为什么难说呢?说的人缺乏智慧辩才,听的人根机还不成熟,这样,他不但不能信受,而且很容易引起谤佛、谤法。所以经典上说,不信人前不要说这个法门,恐怕害得对方造下谤法之罪。
释迦牟尼佛尚且说:以他的智慧辩才,都难以圆满地宣说这个法门,何况我们!所以,宣说这个法门,固然有人信受、有人赞叹,但也难免有人怀疑、拒绝、批判、诽谤。因此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就说: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谦敬闻奉行
所以,我们学佛者必须怀着谦卑之心,所谓“谦敬闻奉行”。有关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我们最好怀着一种恭敬信顺之心,这样往往能够获得福德,也不会造下谤法之罪。
《平等觉经》言(取意):
闻说弥陀救度,心生悲喜,身毛为竖,
当知此人,从佛道来。
此文原文比较长,也比较生涩难解,我把它浓缩成这五句。
“闻说弥陀”:就是听闻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种种功能、利益,也就是“现当二益”。
“心生悲喜”:就是内心产生悲喜,“悲”就是感动,“喜”就是欢喜。
“身毛为竖”:甚至身毛都竖起来了,表示非常的感动,感动得令人毛发竖起。
“当知此人,从佛道来”:就晓得这个人过去世曾经学过佛、听闻过这个法门。
所以,我们如果听闻了弥陀救度的功德、称念弥陀的感应事迹,能够感动,能够欢喜,不加以拒绝、排斥甚至批判,那就晓得自己过去世跟这个法门所结的缘比较深,否则跟这个法门的缘就比较薄,甚至不是从佛道中来,而是从恶道中来。
就像法然上人每读到《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这几句经文的时候,不觉痛哭流涕,犹如骨肉至亲久别重逢,悲欣交集,感动流泪,说不出话来。
所以,我们对净土法门,要尽量怀着恭敬、信顺的心来接受。
净土宗学风:经证祖传为基,因果感应为证
净土宗学风的倾向:
以经证祖传为基,以因果感应为证,
以促进、坚定净土信仰。
就是这样。为什么呢?
“以经证祖传为基”:因为经证祖传是理证,因果感应是事证,有理有事,才能促进、坚定净土的信仰。
净土法门,连释迦牟尼佛都说是难信之法、难说之法,经典上说有极乐、有弥陀,如果以现代科学、理性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好!你拿出证据来,让我看看 极乐世界在哪里?是什么样子?阿弥陀佛在哪里?他有什么样的能耐?你证据拿出来、事实提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科学、理性是有限度的,因此需要以有关这 方面的因果感应事迹来证明这个理。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弘扬净土的主轴有两个,就是:在真谛上念佛往生,在俗谛上注重因果报应。弘一大师也强调说:净土法门要注重净土的因果感应。
因此,如果就我们净土宗的学风,是学什么?学我们这个法门的“经证祖传”。“经证”就是佛所说的经典;“祖传”就是菩萨的论,以及祖师的注。以这个为基础,然后以种种现世的感应来证明经证跟祖传——这就是我们的学习风格。
必说之法
阿弥陀佛不但希望我们愿生他的极乐净土、专称他的六字佛名,而且也要使得我们能够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好像公司有新产品研发出来,不但要让我们知道新产品的好处,也要吸引我们主动地、欢喜地去购买。
有关阿弥陀佛的救度、极乐世界的殊胜这些法,是“难信之法”,也是“难说之法”,像我们这样愚恶的凡夫,业障深重,是没有福德智慧来认识、来接受这个法门的。因此,阿弥陀佛在为我们思惟四十八愿时,就预先考虑到,所以在这四十八愿当中发了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为了要以第十八愿来救度十方一切众生,首先,阿弥陀佛必须促使十方恒河沙无量诸佛来弘扬他的救度众生的法门,来引导众生深信、发愿、专称弥陀佛名。 当然,阿弥陀佛已经成佛,每一愿每一愿也都已经成就,因此十方世界所有的佛,最后都必然要宣讲这个弥陀救度的法门。有一句话说“法门无量”,十方诸佛在各 自不同的世界,对各种根机的众生宣说的法门实在是无量无边;这无量的法门,未必是诸佛都要宣说的,而是根据众生的根机,有的说、有的不说,但这个弥陀救度 的法门,却是十方诸佛都必定要宣说、没有一尊佛不宣说的法门。
所以,《无量寿经》就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就如同《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都异口同声、主动、欢喜地来赞叹释迦牟尼佛,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个法真实不虚、绝对可信。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表达自己出现在这个世间的最终目的,就是“佛出世本怀文”: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所以说,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众生,而十方诸佛都共同当阿弥陀佛的手脚、阿弥陀佛的金口,时时、处处来宣扬这个法门。
必信之法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一开始就说: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
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这就显明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现世间,就是要以种种方便来引导所有的修行人,使他们对这个净土宗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产生信心。不论何人,只要对弥陀救度生信,这种信心即是“无上信心”。
我们对世间人、事、物所产生的信心都是无常的,也可以说是颠倒的,不是真实究竟的。圣道修行法门,即使信了,也难得真实的利益,比如“众生本来是 佛,生死等同涅槃”,虽然信了、悟了,但仍然改变不了本身是凡夫的本质,改变不了生死轮回的现实。只有对阿弥陀佛救度的这种信心,才是无上的、殊胜的、真 实的、究竟的。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我们必须要信受、不得不归信的,因为除了归信弥陀,我们别无出路。即使其他法门不信,弥陀救度必须生信。信者得生,不信不生;信即解脱,不信即轮回。
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修行者、乃至所有众生最后的依归,道理就在这里。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不能使十方众生愿生、
称名而得往生极乐净土,
誓言“我不成佛”之语。
此是弥陀因位时,
建立生佛同体(机法一体)、
自他不二之本愿,而誓言:
以自己所成正觉功德,回施众生,
作为众生往生成佛功德。
是故,弥陀功德,是众生物,
所谓“他作自受”。
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我们十方众生发四十八大愿之后,为了完成这四十八大愿,必须生生世世、累生累劫修行菩萨六度万行。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就可以看出阿弥陀佛的愿是“生佛同体”、“自他不二”的本愿。
生佛同体
“生”是我们十方众生,也就是指你、我、他——现场各位同修,以及十方所有众生;“佛”是指阿弥陀佛本身、阿弥陀佛一佛。
“生佛同体”:阿弥陀佛这个誓愿,是把我们十方众生看成他本身。
“生佛同体”也叫“机法一体”,“机”是指我们念佛的众生,“法”是指弥陀救度的功能。
自他不二
“自他不二”:“自”是指阿弥陀佛,“他”是指十方众生。从阿弥陀佛这个愿就可以看出,他跟十方众生是同体的、相依的、不分离的。由这四个字也可以 看出,阿弥陀佛是以他所完成正觉的功德来回向、布施给十方众生,作为十方所有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佛、广度众生的功能。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所修 行的功德,就是十方众生的功德,十方众生要离开娑婆世界、脱离生死轮回、往生弥陀净土、在弥陀净土究竟成佛和广度十方众生,只要有阿弥陀佛的正觉,这些功 能就通通具备,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正觉,这些功能就尚未完成。
他作自受、自作自受
所谓“他作自受”,是从因果道理来讲的。因果道理有“自作自受”跟“他作自受”两种。“自作自受”是就自力圣道修行的法门而言,“他作自受”则是就他力慈悲救度的法门来说。
“自作自受”:就是所谓“自因自果”,就是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自作自受”。譬如像“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他人喝酒他人醉,我们不喝酒,我们不会醉。他种的因,他自己承受果报,跟别人毫无关系,别人也不能承受。
如同《地藏经》所讲的: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就是说父子那样的至亲,同堕地狱、同受狱苦,也是各别各别去承受,不能互相代替,这个是“自作自受”。
“他作自受”:就像父母积财留给子孙,又像慈善家行大布施来救济贫困。
《无量寿经》就谈到: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又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由这两首偈子可以知道,阿弥陀佛是一位大施主,是一位救世主,而且是“救世之法王”。
《无量寿经》又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又说: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又说: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由这几段经文就可以晓得,我们这个法门是“他作自受”的法门。也就是阿弥陀佛(他)为我们(自)开法藏,为我们“专求清白之法”,使我们成就往生成 佛的功德。如果他不能成佛,当然这些功德还没有具足、完成,那样的话,既不能救度我们,也不能成为阿弥陀佛这一尊佛。如果这些都完成了,他才能成为阿弥陀 佛、成为大施主、成为救世主。
所以,这个“他”,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修行的六度万行,是为了给十方众生受用,这个叫做“他作自受”,如同前面所讲的,父母积财留给子孙、慈善家行大布施来救济贫困。
所以,由这些内涵可以看出,阿弥陀佛把众生看得比自己重要,因为如果他不能使我们往生,他就要舍掉正觉的生命,所谓“不取正觉”。
小乘、大乘
大家知道,佛教分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小乘寻求自利,做自了汉,自了生死,完全是自作自受的法门。大乘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利众生,代众生受 苦、为众生修行。所以,只有大乘佛法才有“他作自受”的思想。而且只要是大乘佛法,必定多少含有“他作自受”的思想,也必定承认有“他作自受”的功能存 在。不然,大乘佛法所标榜的“所修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岂不是成了欺诳众生的不实之语?
最能彰显大乘佛法“他作自受”之极的,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
佛乘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是一切大乘佛教中最高无上的法门,是最纯粹、最成熟、最圆满的大乘,是果地大乘,也就是佛乘,所谓“乘佛愿力”。
不修而有大行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
同体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弥陀愿行,即众生物;如共命鸟,互同腹食。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因为是同体、不二,因此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阿弥陀佛所有的,都是我们十方众生的;从我们的立场来讲,阿弥陀佛累生累劫、 兆载永劫所修的善业善行、六度万行,都是我们的修行。我们虽然没有修行,却有大修行、大功德,不修而有大行大德。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的,就是我们的。
如果以我们来讲,可说生生世世所累积的三业行为,都是在造罪造业,没有脱出六道轮回的力量,只有日益累积、加剧轮回的业力而已。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是“常没常流转”的众生,“旷劫以来,无有出离之缘”。
“常没常流转”:“没”就是沉下去,也就是说,如果以大海譬喻六道轮回,那么,浮出水面就代表生于人界或天上;没入水中,就代表堕落地狱、饿鬼、畜 生。所以,今生今世我们如果没有弥陀的第十八愿,如果法藏比丘不完成正觉而成为阿弥陀佛,或者我们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念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那 么,我们势必再度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简要而言,我们若不念弥陀,必将堕落地狱,因为谁敢说他生生世世都能拥有人身、遇到佛法、不会堕落三恶道?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只要没有出离轮回,就难免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堕落三恶道。
清白之法
那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宝藏,是功德宝,而且是“清白之法”。所谓“清白之法”,是三轮体空、没有贪嗔痴的。而我们众生所做的,即使是善事,也非真正的善,因为我们有贪嗔痴的污染,所以不能称为“清白之法”,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做的,才是无染之善、清白之法。
共命鸟喻
“如共命鸟,互同腹食”:《阿弥陀经》提到“共命之鸟”,就是“一身两命,识别报同”,一个身体、两个生命,神识各别,可是却同用一个身体——两个生命在一个身体里面。
这就表示阿弥陀佛把我们看成他自己,如同《无量寿经》所讲的“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而且把我们当成父母来孝敬,所以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共命之鸟”,两个头、一个身体,只要其中一个生命优秀、能干,即使另外一个生命拙劣、无能,也没关系,也必定能够存活。为什么?因为对方所吸取的 养分,它同样能获得滋养。但是如果自己无能、对方也无能,那就只有同归于尽了。所以,“共命之鸟”生则同生,死则同死,生命是一体的,所谓“生命共同 体”,“共命之鸟”是最恰当的形容。
言亲犹疏,说近尚远
此“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语:
显示众生之往生,与弥陀之成佛,
有此同体不二之至极密切关系,
可谓“言亲犹疏,说近尚远”。
因为是同体、是不二、是视若自己,即是自己本身,无所谓“亲疏近远”,“亲疏近远”是对外人来讲的。一旦谈亲疏、谈近远,那就不是本身,不是同体不二,所以说“言亲犹疏,说近尚远”。
先决条件
弥陀正觉之成否,关系到众生往生之得否;
众生往生之得否,关系到弥陀正觉之成否。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非常非常的重要,它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往生,关系到阿弥陀佛能不能成佛。可以说,阿弥陀佛成功,我们就成功;阿弥陀佛失败,我们就失败。
阿弥陀佛成佛,我们也能成佛;阿弥陀佛存在,我们也能存在。真的是有你就有我、有我就有你;甚至你之中有我、我之中有你,彼此相依相靠,彼此绑在一起、一体不离,是真正的“生命共同体”,就有这么密切、重要的关系。
所以,阿弥陀佛成佛与否,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跟我们十方众生有绝对的关系。因为阿弥陀佛如果没有完成第十八愿、不能成佛的话,那就表示我们永远要 沉沦三恶道,无法解脱,所谓“无有出离之缘”(无有出离之缘,想起来是非常非常恐怖的)。因此,阿弥陀佛的成佛,对我们来讲就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了弥陀的 成佛,我们就有解脱的希望、成佛的可能,也就是说有我们的生命;没有弥陀的成佛,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有弥陀的成佛,我们能够离苦得乐;没有弥陀的成佛,我 们永远在痛苦的深渊沉沦。
因为阿弥陀佛的成佛这样重要,跟我们有这样密切的关系,为我们解脱成佛之所系,所以,当我们阅读第十八愿文、称念这句六字万德洪名时,内心都会有所 触动,应该是非常感动、感激、感念、感恩的。彻底而言,阿弥陀佛的恩、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真的如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
全凭佛力
若不能使我等往生,弥陀即不能成正觉;
若能够使我等往生,弥陀才能够成正觉。
这段文字很浅显。阿弥陀佛发愿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这当中包括圣人跟凡夫、善人跟恶人、天上人间跟三恶道。阿弥陀佛如果只能使圣人往生,不能使凡 夫往生,那阿弥陀佛还不足以成佛;阿弥陀佛如果能让善人往生,却不能让恶人往生,那阿弥陀佛也还是不能成佛;阿弥陀佛如果能使人界天上的众生往生,但不能 使三恶道的罪苦众生往生,那阿弥陀佛也还是力量不够、没有资格成佛;阿弥陀佛如果能够使在刀山剑树的地狱众生往生,却不能使阿鼻地狱的极苦众生往生,阿弥 陀佛也还是不足以成佛。必须使圣人、凡夫、善人、恶人,乃至阿鼻地狱极苦众生、罪业极为深重的地狱众生,一个不漏地都救度到极乐世界,而且到极乐世界之后 都是同样的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这样阿弥陀佛才能成佛。只要有一个众生不能被救度,阿弥陀佛就还不足以成为阿弥陀佛。
所以,必须是不分亲疏、没有冤亲憎爱、不分善恶贤愚、没有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没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阿弥陀佛对待一切众生必须是一律平等、没有条件的,这样阿弥陀佛才能成正觉,也才能成为南无阿弥陀佛这尊佛。就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必须为我们完成了这样的功德、有了这样的力量,阿弥陀佛才能成为南无阿弥陀佛。没有这样的功德和力量,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
单单以成佛来讲,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够成佛了,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但是要成为阿弥陀佛这样的佛、要取得这样的正觉,却需要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才能完成。
绝对他力
弥陀正觉,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往生,依弥陀是否成正觉而定。
意思就是,阿弥陀佛能不能成佛,是有条件的,先决条件是:他能不能使像我们这样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众生往生。
而像我们这样卑贱、渺小、无力——只有业力、没有功德之力的众生,要往生成佛,也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看阿弥陀佛成佛了没有。如果阿弥陀佛没有成佛,我们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那我们就有了往生的希望。
所以,要出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都不是靠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只有业力、没有功德之力,都是靠阿弥陀佛,所谓“全凭佛力、绝对他力”。我们能 够生而为人、遇到佛法,最后能够遇到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背后都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在调摄、在推动,否则,以我们的愚痴、罪业以及缺乏福德智慧,哪能够信受 这个法门?
机法一体
要而言之,
弥陀之成佛,与众生之往生,
两者命运,结成一体,
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约。
阿弥陀佛成佛的命运,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命运,两者是结成一体、永不分开的。有了弥陀的成佛,就有我们的往生;有了我们的往生,就有弥陀的成佛。
故,“若不生者”之众生往生,
与“不取正觉”之弥陀成佛,
谓之“机法一体”。
亦即,阿弥陀佛将他的成佛,
与我等十方众生的往生,
结合一体,同时发誓;
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
即是完成我等众生的往生功德,
若有一众生没有为他完成往生功德,
弥陀即不能成佛。
这意思也都很浅显,容易明了。也就是:往生的功德都是由阿弥陀佛完成的,如果需要我们去完成,根本就没有希望。所以,不是由我们众生如何如何去考 虑、如何如何去修行、如何如何去成就,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是以阿弥陀佛的功德作为我们往生的功德,阿弥陀佛的成佛即是完成我们往生的功德。对我们来讲,往 生这件事,不是凭我们的工夫和能力,因为我们既不能、也不需要。同时,阿弥陀佛有这个愿望,只要他对我们负责,就会为我们完成。既然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 了,我们当然就可以乘愿往生,而这个先决条件,必须是阿弥陀佛已取正觉。
阿弥陀佛成佛,完成了我们的往生
所以,刚刚所讲的“全凭佛力、绝对他力”,就是由阿弥陀佛负责为我们建设极乐净土,负责完成我们往生的功德资粮,也负责临终接引我们从娑婆到极乐,甚至负责保护我们一生,总之,都是阿弥陀佛一手包办。只要阿弥陀佛成佛,当下就完成了我们往生的功德。
因此,阿弥陀佛成佛,完成了什么?完成了我们的往生,完成了我们的极乐世界,完成了我们的成佛。我们的往生成佛,都必须靠阿弥陀佛,也唯有阿弥陀佛才可靠。不然,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没有一个法门可以依靠。也可以说,我们是靠定了阿弥陀佛、跟定了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与我一体
故知:阿弥陀佛与我一体。
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
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
犹如芦苇,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故知:阿弥陀佛与我一体”:“与我一体”,但我们都看不到啊!也因为我们都看不到,所以这句名号念起来没有亲切感,甚至索然无味、不想念、念不下 去。如果能够体会、了解“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内涵,对这句名号就会有无比的亲切感,所谓“机法一体”,而且会很喜欢念这句名号。
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
机法一体之阿弥陀佛,
如共命鸟,两命一体,互相依存,彼此需要。
这段文字,在净宗法师所讲的《念佛胜易》的第177页到188页,有很活泼、很广泛的解释,希望大家抽空看一遍。
游子吟
刚刚讲,我们如果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有所体会的话,不但会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产生亲切感,而且会把它看成自己的生命,很喜欢去称念它。
在这里,我用“游子吟”这首诗来作比喻。
游子吟——“慈母为子编毛衣”的爱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o孟郊)
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母爱是天性,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从怀孕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一世的牵挂,一生的情缘。孩子的一切,是妈妈的唯一,她欢喜接纳、牺牲奉献、无怨无悔。
这二十个字,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编在《唐诗三百首》里。这首诗,所谓“慈母为子编毛衣”的爱心——由慈母手中一针一线所编织的毛衣,点点滴滴都 是母亲的爱心。密密缝出的每一丝半缕,都蕴藏着慈母对离乡背井的游子日夜不停的牵挂与思念,唯愿孩子吃饱穿暖、平安健康、幸福美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远游异乡的人,对故乡的眷念与思念里,最深刻、最难忘的,恐怕就是家中殷殷切切日夜牵挂儿女的慈母了,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一件毛线衣,如果是买来的,或是别人送的,跟母亲在夜光下一针一线织出来的,穿在游子身上的感受必然不同;穿着这件毛衣远行在外的游子,如果能体会慈母的爱心、苦心,那心情也会不一样。
同样是一句名号,理解“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内涵,跟不理解它的内涵的人,称念起来内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特别的感受
我出家不久,我的妹妹就织了一条围巾送给我。在南部使用围巾的时候并不多,可是每当有机会使用,我都回想、感受到骨肉之爱、手足之情。想到自己的妹 妹,看到哥哥出家到了外地,她不晓得要怎样表示,只能将对哥哥的关爱一针一线地表达在这条围巾上。我另外一个妹妹在我出家不久,以四千元买了一条琥珀念珠 给我,她对我说:“哥哥,你或许什么东西都会给人家,但是希望你能把这条念珠留在身边。”通常念珠我都会念一念,随手看机缘送出去,唯有这条一直留在身 边,因为我很珍惜妹妹的这分心意。
所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小时候读这首诗,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学了佛、信受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对这句名号的理解有某种程度的深入之后,就自然想到了这首“游子吟”。
凡事感恩
当然,我们凡事都要感恩,不只是亲人为我们做的,外人为我们做的,一点一滴也都要感恩。
尤其是学我们这个法门的学佛人,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做的,如果内心真正感触到,就会有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情。阿弥陀佛所做的,固然我们一分一毫都做不到、学不来,可是毕竟这种向往之心还是存在的。只要有这样的向往之心,言行、心性和气质就会转变。
刚刚讲,如果我们知道这六字名号的意义,念起来就会有感情,而且会喜欢称念。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以他“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这种誓愿、这种爱心、 悲心、苦心,所成就出来的“万德洪名”。我们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个道理,念佛就会感动、感恩,甚至悲喜交集,对这句名号充满感情;体会到这句名号是我的至 亲、挚友,“亲如父母,恩逾再生”,对这句名号就会产生很亲的感觉,会觉得这句名号很亲切、很亲爱、很亲密、很温暖,因而很想念佛。
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涵盖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四十八愿,蕴涵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菩萨六度万行。阿弥陀佛五劫所思惟的四十八愿在哪里?在这“南无阿 弥陀佛”六字洪名里;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为众生所累积的万行在哪里?在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里。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为了成就 这四十八大愿,为了绝对能够救度众生,就如同《无量寿经》所讲的: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又说:
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为了完成这四十八大愿,是经过不可思议的兆载永劫,去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这无量德行具体来讲,就是六度万行。
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六度万行第一就是“布施度”。学佛要成佛,首先要从布施下手。
布施有哪几种呢?有所谓“三施”,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施”是指以金银财宝布施他人,也就是说,不仅自己能够持戒、不侵犯他人财物,而且能以自己的财物来布施他人,这是“财施”。
“法施”是指对他人宣扬佛法,令对方获得开悟,使对方能够脱离三界六道,获得救度,这就是“法施”。
“无畏施”就是自己持戒、没有杀害众生的心,令一切众生心中没有畏惧感,这叫做“无畏施”。
布施:外施、内施
布施也有所谓“二施”,就是外施跟内施。
“外施”是指身外一切的财物,包括妻子、儿子、房子、车子、土地、财产、金银、珍宝,这些身外之物通通能够布施,叫做“外施”。
“内施”就是指自己的身体,眼、耳、鼻、舌、身、头、目、脑、髓、身上的器官,都能够施舍,这叫做“内施”,又名为“身命施”。
身命施:身施、命施
“身命施”分两种,一种是割下身上的肉,来给饥饿的众生吃,或者是捐献器官,如捐肝捐肾等,这就是“身体布施”。
另一种是“命施”,也就是把整个身体都布施给对方,如果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布施给对方,当然寿命也尽了,这叫做“命施”。
上品施
在所有布施当中,“内施”最为艰难,也最为深重,所以又叫“上品施”——上品的布施。
如果依自力修圣道门,生生世世、世世生生行菩萨道,一直到成佛的话,必须要做到这种上品施。就如同《杂譬喻经》所说的:
积大善愿,慈悲众生,
求头与头,求眼与眼,
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以自力要成佛,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大家做得到吗?做不到,成佛无分;做得到,成佛才有分。
凡夫与布施度无缘
大家做不到,其实我也做不到(那我们都没有办法成佛了)。内施做不到,外施也不容易——如果有人没房子住,要求我们把房子给他住,我们做得到吗?所 以,要难舍能舍、难行能行,如果做不到,就跟布施无缘了。甚至呢,我们不但不能布施,如果有人冒犯我们、打我们,我们都会内心嗔恨,甚至想报复,哪里还能 想到布施?
当然,我们虽然做不到,但是依然愿意尽己所能,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尽量去学习。
唯有阿弥陀佛是我们最后的依归
那也由于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看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众生,才能觉悟到唯有阿弥陀佛是我们最后、最究竟的依归。
因有阿弥陀佛的成佛,我们就眼前一片光明、将来充满希望;没有阿弥陀佛的成佛,我们就陷在无穷无尽的黑暗当中,永远都没有光明和希望,永远都只有痛苦。
舍身喂虎、割肉喂鹰
释迦牟尼佛是已经成佛的一尊佛,因此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必然也做过这种“内施”。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最有名的布施,是“舍身喂虎”、“割肉喂鹰”。
“舍身喂虎”:看到一只母老虎,刚生下小虎,可是由于太饿、身体太虚弱,饿得无法忍耐,看到眼前的虎崽,就想把它们吞到肚里,是那样一种饥饿之苦。
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他看到了,当下悲心彻入骨髓,忘掉自己而舍身喂虎。
“割肉喂鹰”: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受到忉利天天主的测试,测试释迦牟尼佛是不是真的在行菩萨道,是不是真的有布施心。所以他就化为老鹰追 赶一只鸽子,鸽子仓皇逃命,逃进释迦牟尼佛的怀抱。因为释迦牟尼佛发心行菩萨道,内心充满着对众生的慈悲,没有对众生嗔恨、伤害的念头,那种心念所散发出 来的心波,能够感动到动物,使动物一看到他的身相、接触到他的影子,就有一种安慰、无惧的感觉。所以,这只小鸽子投进了释迦牟尼佛的怀抱,感觉到生命的被 救与安稳。
这时,追赶过来的老鹰就跟释迦牟尼佛说:“这只鸽子是我的猎物,应该还给我,否则我会饿死。有了这只鸽子,就有了我的生命,没有这只鸽子,就没有我的生命。你同情这只鸽子,难道就不同情我吗?”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鸽子,也为了同情老鹰,不惜跟老鹰商量,要割下自己的肉来喂鹰。
“好,可以呀!这只鸽子肉有多重,你所割下来的肉也必须有多重。”
释迦牟尼佛就割下身上的肉,跟鸽子的体重相称量,结果切下一块,重量不如鸽子,再切下一块,还是不够。最后舍命全身称量,才与鸽子的重量相等。这个 时候,忉利天王感动了,现出天王之身,然后向这位菩萨匍匐顶礼,赞叹他是真菩萨,必定成佛。同时忉利天王请菩萨将来成佛的时候务必也要度他。
《悲华经》载阿弥陀佛所行布施
所以,成佛是要生生世世、无穷无尽地行布施。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为了十方众生都能往生成佛,而修菩萨六度万行,他为我们做的布施 是什么?在《悲华经》第九卷里面,大意是这么讲的:阿弥陀佛为我们在座每一位是怎样来行布施呢?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的眼睛,如一恒河沙那样多(恒河是印度 的一条大河,其中每粒沙就表示阿弥陀佛为我们布施的一双眼睛,那所布施的,就有恒河沙那么多);为我们众生所布施的耳朵,堆积起来如纯陀罗山那么高、那么 多;为我们所布施的鼻子,如毗富罗山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的舌头,如大铁围山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的牙齿,如耆阇崛山那么多;为我们所布施身上的皮,足以 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地;为我们所布施的血,如四大海水;为我们所布施的肉,如千须弥山。不止一劫、二劫,而是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以来,一直在为我们流四 大海水的血、尽千须弥山的肉,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最后圆满了我们众生所应该累积的布施,完成了我们众生所应该成就的六度之中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智慧,可说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六度圆满、万行具足,阿弥陀佛才成佛的。
极乐依正庄严
阿弥陀佛成佛之后的“正报”——就是阿弥陀佛的身体,所谓的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光寿无量”就代表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一切功德和力量都是无量且不可思议的。
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建的极乐世界就是“依报”,是清净庄严、第一义谛的妙境界相。
《无量寿经》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
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就是说,极乐世界等同涅槃,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进入了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导大师就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
极乐世界的圣众是怎样的圣众呢?
《无量寿经》说: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
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几段经文都编在“净土宗丛书”《无量寿经》118页之后,希望大家尽可能把这些摘要背下来。
万德洪名
阿弥陀佛为十方一切众生广行六度万行,点点滴滴的功德都收纳在六字洪名当中,布施给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能够容易称念、容易往生。因此,阿弥陀佛为 我们布施的功德在哪里呢?在这句名号中;阿弥陀佛为我们持戒的功德在哪里呢?也在这句名号;阿弥陀佛为我们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功德在哪里呢?都在这 句名号中。可以说,我们所应该修学、累积的三学六度,皆不假外求,都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具足。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万德之结晶,所以被誉为“万德洪名”,也就是三明六通、内证外用等功德通通包含在这句名号里面。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心、有阿弥陀佛的眼、有阿弥陀佛的耳、有阿弥陀佛的见、闻、知。十方世界不论任何众生,不论何时、何地、何缘之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下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知道了!
活生生的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身体,充满阿弥陀佛的慈悲,充满阿弥陀佛的智慧,充满阿弥陀佛的光明,充满阿弥陀佛的愿心、神通、力量。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充满阿弥陀佛的精髓,流着阿弥陀佛的血液。
故“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不只是符号或声音,而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结晶,是阿弥陀佛的能量。我们念佛,一句一句都在吸取阿弥陀佛生命的能量水,都在喝阿弥陀佛生命的精力汤。犹 如婴儿吸吮母爱的乳汁,能够使念佛众生:现生业消慧朗、障尽福崇、趋吉避凶、消灾延寿,临终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亲自来迎接,往生净土,成佛度生。
我们对六字洪名的内涵,至少要能够这样理解,就会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倍感亲切,就会很想念佛。
与人相处,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或疼爱自己的人,相处起来就自然亲切;如果跟不熟识或不喜欢的人相处,就会深觉痛苦。
这句弥陀名号,是弥陀的生命、是弥陀的身体,有弥陀的慈悲智慧,有弥陀的神通愿力,有弥陀的心肝、眼睛、耳朵,有弥陀的见、闻、觉、知。这样,我们声声句句所念的弥陀名号,都会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都会让我们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名号是弥陀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以这样的理解、体会,来称念这句弥陀名号,就会感觉很亲切、很感恩、很欢喜,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无可奈何。何况这句弥陀名号是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所成就的,所以,这句名号不只是弥陀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是“机法一体”的六字洪名。
念佛的法喜
我们这个法门的中心,就是这句名号,以名号为我们的生命、以名号为我们的修持,也以念佛为我们的法乐。因此,必须了解这句名号的功能,同时,多少能尝到念佛的法喜之后才会更喜欢念佛,在念佛当中更拥有法喜。
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当我们坐在这里念佛的时候,闭起眼睛,收摄六根,摄心专注地十念计数念佛。这样的话,妄想杂念就会减少,当妄想杂念减少、寂静 的心出现的时候,就会体会到法乐,此后会很喜欢念佛,很想听佛号的声音,而不再想听一般的流行乐曲,因为不相应于那一种了。所以,有法乐渐渐就不会喜欢世 俗之乐,他已经提升了、升华了。
我们要有心朝向这一方面。
知目行足
最后来强调一点,我们所编印的这一套书,像《人生之目的》《念佛感应录》《讲演集》《见闻录》,同修至少要看过一遍。《见闻录》是讲因果报应的,真 想学佛、道心浓厚,应该会很喜欢看有关因果报应的书。因为所谓“真实”,这个就是最真实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因果当中,脱离不了因果。要超脱这些因果,必 须先了解因果的道理。所以,对于《见闻录》《冥报记》这一系列因果报应的书,希望大家有心去看。其他书籍都是阐释净土法门的教理,有时间多看一些,有助于 对净土法门的理解。
所谓“知目行足”,“知目”是对教理的了解,就好像眼睛;“行足”,修行好像脚。所谓“行由解起”,我们要修行之前,先要了解教理,如果都不了解、 都不知道,就好像没有眼睛,那就是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结果,会导致悲惨的命运,所谓“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一步错步步错,这一辈子沉沦,生生 世世沉沦。所以“知目行足”,这个“知”非常重要。
对于教理的掌握,要看我们所编印的这套“净土宗丛书”。因为同样是净土法门,有弥陀本愿的内涵跟没有弥陀本愿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如果以圣道门来解释净土,那就不是纯粹的净土思想了。进一步,在一般的净土理念当中,也不包含弥陀本愿救度的法门。
所以,一般圣道门看净土,会对净土有曲解、有误会。同样的,以一般的净土理念来看我们这个法门,也会对我们这个法门有曲解、有误会。
学贵在专
所以,同修必须先专注地、专一地看我们所编印的这套书,通达本宗的教理,行有余力,才可以看其他法门的书。
如今,弥陀既已成正觉,我等归命必往生。
有一句话说:“好不容易”,天底下真正“好不容易”的,是阿弥陀佛的愿行。阿弥陀佛好不容易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思惟,而发下了四十八大愿,为了完成四 十八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最后因圆果满,而成就阿弥陀佛这尊佛的正觉,成为具足万行万善恒沙功德的南无阿弥陀佛。他的成佛,是成就了什 么?就是成就了我们必定往生成佛的功德,若无弥陀正觉,即无我等往生。
闻不具足,信不具足
听到了弥陀成正觉,应知他的正觉之功德,就是我往生成佛之功德;若听闻到法藏菩萨已成正觉、成为阿弥陀佛,可是不认为是成就了我往生成佛的功德,即是闻而未闻,即是闻不具足,也是信不具足。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古德所言“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最能显示阿弥陀佛成正觉跟我们十方众生的关系。
阿弥陀佛以果地所成就的正觉,作为我们十方众生在因地要往生成佛的功德资粮。他的正觉,果地的正觉,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因该果海”:只要我们顺着第十八愿所讲的愿生、称名,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我们就已经拥有了阿弥陀佛果地如同大海、无量无边、无穷无尽、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现在愿生、称名,就已经完全获得了弥陀正觉的功德大海,因此必定往生成佛,所以说“因该果海”。
“果彻因源”:阿弥陀佛果地正觉的功德名号,已完完全全地布施、回向给我们十方众生,所以说“果彻因源”。
专为我一人
可知:弥陀发愿、修行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功德,都是为了我们,为了换取我们的往生。如果以自己的立场来讲,可说弥陀五劫思惟,专为慧净一人;弥陀永劫 苦行,也专为慧净一人;因此慧净虽然愚恶,功德却遍满十方。弥陀以“重金”换取我的往生成佛;我成佛的生命,是弥陀“重金”所换。
大施主、救世主、救世法王
阿弥陀佛说: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阿弥陀佛是大施主,是法界最伟大的大施主。
阿弥陀佛又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阿弥陀佛是救世主,是众生最可靠的救世之法王。
归命必生
弥陀既已成正觉,我等归命必往生。
我等——不论一切善恶凡夫。
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切善恶凡夫”,所有众生之类,一概包含。
归命——我等凡夫无常、秽恶、痛苦的生命,
归入弥陀永恒、清净、自在的生命。
“归命”:简单讲就是愿生、称名,亦即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必”:就是百分之百,一百分,既不是六十分,也不是九十九分,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一切众生,不管圣凡、善恶,只要真正归 命弥陀,那么十个念佛,十个往生;百个念佛,百个往生;千个念佛,千个往生。因为往生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功行,而是靠阿弥陀佛的正觉。现在假若阿弥陀佛还没 成正觉,我们就没有归命的对象,那只能在六道当中无穷尽地生死轮转。
既然阿弥陀佛已经成了正觉,就表示已经完成了我们的归宿——极乐世界,完成了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功德,只等我们来领取、来分享。
易行道、难行道
要生而为人,非常困难,必须具足五戒;要生到欲界天,也要完成十善;要进入色界天,必须要有禅定的工夫,一层比一层困难。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可说非常容易,易如反掌。所以,净土法门叫做“易行道”,其他的法门叫做“难行道”,难如登天。
既然如此,我们没有遇到弥陀成正觉的救度法门便罢,如果已经遇到,岂不现在已经给弥陀救到了、往生决定了!
彻底安心
如果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可是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往生决定了、对此还有所怀疑,那么也就是刚刚所讲的闻不具足、信不具足,那就务必要 针对这个法门的教理去深入学习。因为往生净土,是我们这个法门的宗旨、目的,我们必须把握现有的光阴,把本宗的教理融会贯通,彻底安心,这样不但能自利, 也能利人。
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救度众生
《大经》言:
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小经》言:
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劫”在佛教经典中时常用到,“劫”是无法计算的时间度。
弥陀成佛已十劫,
未来寿命无限量。
船的目的,是为了渡人从此岸到彼岸;救生员的目的,是为了救起沉溺在水中的人;医生的存在,是为了医治病苦的人;消防员的目的,是为了扑灭大火。船 渡人到彼岸,是不问对象的,因为船无分别心;救生员、医生、消防员救助对方,也不问对象,不管犯人、恶人,都无分别加以救度,因为这是他们的天职。
阿弥陀佛的存在,已经十劫了,他是为了什么?为了救度众生!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的志愿;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的事业;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的法乐;以救度众生为阿弥陀佛生命的全部。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弥陀十劫的存在,如果不是为了救度众生,或者不能救度众生,则弥陀的存在没有意义。
别意弘愿
善导大师形容阿弥陀佛的本愿说“别意之弘愿”,弥陀救度众生的愿,弘广无边,超越十方诸佛,有别于十方诸佛,所以说“别意之弘愿”。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救度众生,都能救度众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过去不变,现在不变,未来也永远不变。阿弥陀佛成佛之后,十 劫以来都一直在不断地呼唤众生说:“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又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阿弥陀佛一直在等待众生,而且感叹地 说:“莲池无日不花开,四色祥光映宝台;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故不思来? ”
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一直在呼唤、一直在等待我们,从没有离开我们。
是故,若称佛名、拜佛像、观极乐图,
应思我往生早已成就;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法藏菩萨成佛之像、
成佛之名、成佛之净土故。
一个女人,如果人家称她“某太太”或“某妈妈”,就表示她已经结婚或生了孩子。如果我们在称念这句名号、拜阿弥陀佛佛像,或是观赏极乐世界图,是否 显示法藏菩萨已经为我们成佛了?(众答:是。)那表示我们要去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已经为我们完成;我们从娑婆到极乐所应具备的功德资粮,阿弥陀佛也已经 为我们完成。否则就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也没有这尊超越十方三世诸佛、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的佛像,也没有十方世界最为第一的极乐世界。
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脱离三界六道轮回,我们要问:“第十八愿成就了没有?”“阿弥陀佛成佛了没有?”佛名、佛像、佛土,也就是“名”、“体”跟“依正”,只要看到其中之一,就应该想到:这就是我往生的功德。
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成就了我们往生成佛的愿行,成就了我们往生成佛的功德资粮。若无佛名,则我们往生的功德还没成就,还不能脱离生死。如今阿弥陀佛终于成佛了,我们往生的功德成就了,岂不是应当庆幸、喜乐,互相安慰而欢呼!
若不如是,弥陀心中难免遗憾伤心。
弥陀名号具足恒河沙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能令我等往生成佛——阿弥陀佛为我们成佛,是要成为这样的佛。
叩钟喻
洪钟虽响,不叩不鸣;弥陀虽度,不归不救。
洪钟叩之则鸣,弥陀念之则生。
“洪钟虽响,不叩不鸣”:所谓大叩大鸣,小叩小鸣;一叩即鸣,不叩不鸣。叩即鸣,是钟天性自然,不假造作的,如火往上,如水流下。
“弥陀虽度,不归不救”:善归善生,恶归恶生,一归则生,不归不生。因为归则生,是弥陀天性自然,不假造作的,如火往上,如水流下。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限慈爱,无有不知,无有障碍。我们只要念佛,弥陀应声即现,犹如叩钟,一叩即鸣。
唤人喻
念佛如唤某某人,我们呼唤张三,张三即应;唤李四,李四即来。
何况是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大神通大愿力,念佛怎会不感应?念佛感应,亦如叩钟,一念即应,不念不应。
电灯喻
念佛如开电灯,电灯一开,顿时一片光明,不问何人所开。
电视喻
念佛如按电视调控器,按中视,中视屏幕立即出现;按华视,华视屏幕立即出现,不问何人所按。
吃饭吃药喻
念佛如吃饭,饭不问你是何人;念佛如吃药,药不问你是何人——当然,业障之人可能服药不灵。但就阿弥陀佛来说,他无有障碍,也不受障碍,且能化除障碍。
瓦砾变金喻
善导大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
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所以,阿弥陀佛也叫无碍光佛。弥陀即是强缘,能够转恶成善、转凡成圣,所谓: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月影喻
月光虽无处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
弥陀虽无人不救,唯与念佛人同在。
月丽中天,影现万水,不但大至大海、长江、黄河,或一般溪水、池塘,都现全月;即使小至一瓢一滴之水,也无不各现全月。
大海、长江、黄河、溪水、池塘中的月影,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观看,这个人与月独自相对;百千万人在百千万处观看,也各自与月相对。即使在偏僻山区,月亮也不离开他,与他同在。
他往东行,月跟他往东;他往西行,月也跟他往西;他若不动,月亦停留不动。不分男女老幼、善恶贤愚,人人如此。
一月普现万水,随人随地各现全月,
毫不拣择,毫无差异。
阿弥陀佛,心涵太虚,光照宇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众生之心为心,以众生之境为境;不论何人,不论何时,不论何处,只要当下忆佛念佛,阿弥陀佛实时与他同在;佛心入其心,佛光照其身,毫不拣择,毫无差异。
所以,《观无量寿经》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又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不论何人,只要念佛,佛入我心、我入佛心;我与佛、佛与我,机法一体,不相舍离。
《观无量寿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无缘慈”就是无条件的爱心、无条件的救度,我们是什么样子,阿弥陀佛就救度什么样子的我们。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强众生做什么,对众生只有长劫的呼唤、不舍的关怀、无私的给予、绝对的救度。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真正平安、喜乐、希望的来源,在人世间有苦难,在佛怀中有平安。
月丽中天,影现万水,但若不抬头望明月,或不低头观月影,则月与我、我与月,两不相关。
弥陀爱心彻底,而且无条件;弥陀救度彻底,也是无条件。弥陀愿救十方众生,无有众生不加救度;弥陀深愿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不愿一人独留娑婆。但若 不念佛,则众生与佛没有交集,不能感应道交,犹如不按开关,电灯不亮。若能愿生、称名,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则现在已经蒙佛救度了,已经往生决定了,已非生 死凡夫,已是极乐圣众。
印光大师说: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日出喻
日出之刹那,十方暗皆晴;
月出之同时,法界水映现。
日出暗转晴,月出影宿水;
当思日出否,莫疑暗晴否;
当知成佛否,莫疑得生否。
旭日东升,阳光普照,既照高山也照平地,既照好人也照坏人。阳光无私,普照一切,带来光明、温暖、希望。
太阳一出,大地之暗,不论深暗浅暗,实时一片晴朗。
月亮一出,大地之水,不论大水小水,实时显现月影。
日出暗转晴,月出影宿水,这都是同时的,不用再等几分几秒,也不须费力,不须造作,此乃天性自然之理。
破暗喻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
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
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当思:太阳出否?太阳若出,应知黑暗已去,不用疑虑。
当知:法藏菩萨成佛否,若已成佛,应知我等往生的功德、功能、资粮都已成就,我若归命,愿生、称名,毕生不退,则我往生成佛之事当下决定,不隔时、不隔日,不用费力,不用造作;所谓“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这是天性自然,亦即弥陀愿力自然。
善导大师《般舟赞》言:
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善导大师《法事赞》言: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四十八字愿成释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39页)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文共有四十八个字,善导大师以此解释第十八愿及愿成就文,故此文亦名“四十八字愿成释”;并以这四十八个字总括四十八愿的精神。
本愿加减文、本愿取意文
释文与原文在文字上有少许不同,因此谓之“本愿加减文”或“本愿取意文”,使本愿的内容深入浅出,易解易知,易持易记,请大家将此文背下来。
此文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直将弥陀悲心、本愿奥旨和盘托出、彻底无遗,可谓句句显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稀有难得,贵重无比。法然上人对此文尊崇之极,赞叹之至,而言 (《法然上人全集》第619页):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
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此文分为两段,前段二十四字解释第十八愿,后段二十四字解释愿成就文。前段将原文之“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三心,换上“称我名号”,为什么?有两种理由:
(一)为显示“就行立信”故。
(二)为显示“易行至极”故。
就行立信
(一)显示“就行立信”。
本愿文之“至心、信乐、欲生”,这三心之体即是名号,亦即本愿之意是什么?就是后段所说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为了让人信知此事,所以直言“称 我名号”,也就是说只要称名号、愿往生,自然具足“至心、信乐、欲生”的三心。如果不作此解释,恐怕一般行者不知三心之体是什么、要如何具足,现在直接举 出“称名必生”,岂非信者信此、愿者愿此?所以,善导大师这样解释,可谓简明扼要,令人一目了然。
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的这种解释非常赞叹,而且对大师作此解释的理由加以说明。
请看《法然上人全集》第500页《净土随闻记》言:
或人问曰:
“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答曰:
“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
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为了让念佛人知道,只要“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十人念佛十人往生,百人念佛百人往生,就自然具足三心,为了显明这样的道理,所以略去,而不加解释。这是为了显示“就行立信”。
易行至极
(二)显示“易行至极”。
《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之机,重病之苦逼身,地狱之火逼心,身心极其痛苦,而且奄奄一息,能够救度这样病苦而紧急的根机的,唯有称名一法,其他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应他的根机,所以就“易行疾至”而说“称我名号”。
自古以来,弘传净土法门,有的认为观想念佛或实相念佛较为殊胜,往生品位也较为高超,若是称名念佛,只应下根下行的根机,即使往生,品位也低,因此认为若上根之人、根器锐利,应修观想念佛或实相念佛。
其实弥陀本愿的深意在于称名一行,不在于实相念佛或观想念佛,因为称名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简易而且殊胜。
以实相或观想回向往生是自力,善导大师谓之“要门”而非“弘愿”,既非弥陀本愿之意,也非释尊流通之法。所以,善导大师在这段文就以“称我名号”,来解释第十八愿的深意。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当知”:就是“当信”之意。
“本誓”:就是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的时候,为我们众生所发的誓愿,叫做本誓。
重愿
“重愿”:龙树菩萨《易行品》说:“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发愿成佛是重愿,而弥陀成佛所发的愿,更是重愿中的重愿, 如同《无量寿经》说:“我建超世愿”,也如同《弥陀偈经》说:“发愿逾诸佛”。也就是阿弥陀佛所发救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为什么? 就是因为:十方诸佛所不能救度的众生,阿弥陀佛也能救度,并且完成了这样的愿行,所以是重愿,因此超越十方诸佛。
“重愿不虚”:《往生论注》说:“愿不虚设。”阿弥陀佛的愿是不落空的、不虚假的,为什么?因为“彼佛今现,在世成佛”之故,所以知道阿弥陀佛的愿 是不虚假、不虚设、不落空的。天亲菩萨《往生论》也说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不虚作住持功德”,这跟“愿不虚假”、“愿力不虚”是一样的意思。
“不虚”即是自然,自然有三种,有业力自然、愿力自然、无为自然。在我的《书信集》第67页,对于这三种自然,有简短的解释。
称念必生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因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而且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显示第十八愿不只是愿,而且具有愿力,如果阿 弥陀佛没有成佛,愿只是空愿,没有力量。既然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表示这个愿有它的力量在,我们随顺这个愿,自然受愿力的牵引,而往生极乐世界。第十八愿 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乃至十念”就是专称弥陀佛名,那么,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凡是专称弥陀佛名的人,自自然然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 以《无量寿经》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就能够无疑无虑、专称弥陀佛名;“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能够这样的肯定,就是信心决定的表现。
四十八愿的眼、肝、神
刚才提到法然上人对这“四十八字愿成释”非常赞叹、感佩,而言:“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 八字者,此之故也。”可见法然上人是多么重视善导大师这四十八个字,认为应该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意思就是说,要把这四十八个字,记在脑海之中,而 依这四十八个字去实践;同时赞叹这四十八个字是四十八愿的眼睛、心肝、精神。这一种形容、赞叹可以说达到极致,等于说我们要了解第十八愿,只要看这一段文 就可以了,十八愿的精髓就能够正确、完整、彻底、纯粹地掌握到了,何况这四十八个字是这样的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善导大师《观经疏》“六字释”(《善导大师全集》第50页)言: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名号愿行具足
首先要看善导大师《观经疏》,也就是《善导大师全集》第49页的说明,善导大师说:
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
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
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
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
也就是说,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愿跟行具足才可以往生,如果只有行、没有愿,行只是孤行,没办法达到目的。就好像我们开车出门,可是没有目的地,当然就在那里流浪。
“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如果只有这个愿望,可是没有加以实行,只有一个目标,可是没有踏出门去,当然也不能到达。
“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必须是愿跟行互相辅助、同时具足,所做的才能达成、才能往生极乐。
因此,善导大师说“南无阿弥陀佛”是“愿行具足”的。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释
接着善导大师就说: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这几句也是在解释第十八愿。
“南无”是印度语,翻成汉语,有“救我”、“度我”、“归命”的意思,善导大师在此是以“归命”为主要的译意。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也就是说归命之中是含有心愿的,亦即不是为了其他的事归命阿弥陀佛,主要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归命阿弥陀佛,因此归命之中含有发愿回向。
所以,一开始是梵文、汉文相比对,接着就解释归命的含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也就是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以名号作为众生往生的功德。具有万善、万行、恒沙功德的这句名号,也就是阿弥陀佛 的佛体,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中。只有称念这句万德洪名,才能生善灭罪、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不论智慧、学问、修行如何,只要称念,必定往生, 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之极致。
易修易行之极,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归命:归之命、归于命、归投命
三重归命。
归命有三重之意,就是“归之命”、“归于命”、“归投命”。
“归之命”:从阿弥陀佛那一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所发出的“欲生我国”的呼唤。阿弥陀佛自从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以后,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归顺他的救度,所以从佛来讲,是“归之命”。
“归于命”:从我们来讲,是“归于命”,也就是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我们不加反抗,而是随顺,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一种愿生彼国的心,也就是归命的心,就是归顺阿弥陀佛的呼唤。
“归投命”:把我们的生命归投阿弥陀佛。这种归命,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归命。世间最悲惨的是杀生,因为天底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能够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归给对方,所谓“尽形寿,献生命”,当然是最贵重、最彻底的。
我们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污秽的、流转的、造罪的、痛苦的;阿弥陀佛的生命是什么生命呢?是无量寿的、永恒的、清净的、自在 的、安乐的。我们凡夫无常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无量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清净、安乐、自在。
归命有这几种意义。
二种愿行:弥陀愿行、众生愿行
二种愿行。
这里所讲的“亦是发愿回向之义”的“愿”,“即是其行”的“行”——愿、行,也有从佛那边解释,也有从众生这边解释。
从阿弥陀佛那边解释,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为众生发四十八大愿,同时把本身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六度万行,全部回向给十方众生。阿弥陀佛的愿跟行在哪里?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
阿弥陀佛发大悲心将这四个字的万行,回向给归命的众生,使众生一旦归命,就能获得“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全部功德。
阿弥陀佛发愿修行以来,一直都在为众生回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赚的钱,一千两千、一万两万,都是为了这个独子;去年今年所累积的,也是为了独子;现在未来一切的奋斗,也都是为了独子。阿弥陀佛也是一样,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是在回向给十方众生。
从众生这边来讲,“愿”是我们发愿回转欲生极乐世界,“行”是阿弥陀佛的行,可是他既然回向给我们了,我们一旦归命,就等于全部领受阿弥陀佛的行、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
银行卡喻:信心求念
在我们台湾,钱最多的政府单位是哪里?是中央银行。假如中央银行所有的钱,就如同阿弥陀佛的功德,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那我们归命的人,就等同拥有了中央银行的所有钱财。
所以,这句名号能让我们支取出来,消我们的业障,也能让我们回向,来跟其他的人结缘,这六字洪名等同中央银行的一张金融卡,让我们自由支配。
善导大师说: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所以,这句名号是让我们众生信受、称念的,不管众生称念这句名号是为了现世利益也好、是为了当来利益也好,都可以信心求念。
信愿行
这“六字释”也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归命”可说是信心,“发愿回向”可说是愿心,“阿弥陀佛”可说是功行,所以,信愿行都具足。
如同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是“信心”,至心“欲生我国”是“愿心”,至心“称名念佛”是“功行”,信愿行具足,必定往生极乐。
所以,善导大师这六字释,也是在解释第十八愿。
法然上人《登山状》(《法然上人全集》第425页)言:
若不生者之誓可知;
不取正觉之言无限。
这一段文其实也很好懂,都是在显示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我们只要称念六字名号,必定往生。
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佛呢?
“如何之弥陀乎”:是怎样的一位阿弥陀佛呢?
这尊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佛呢?我们来看看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
阿弥陀佛是为众生发愿的佛。
《无量寿经》说: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所以,阿弥陀佛是为众生五劫思惟发愿的佛。
阿弥陀佛也是为众生永劫修行的佛。
《无量寿经》说: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阿弥陀佛也是为众生开法藏的佛。
《无量寿经》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完成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净土成佛的功德,并使其能够广度十方众生,所以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阿弥陀佛也是一位荷负群生的佛。
《无量寿经》说: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也是令诸众生功德成就的佛。
《无量寿经》说: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所以,阿弥陀佛成佛的本身,就是使我们众生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
阿弥陀佛是念佛必生的佛。
第十八愿说: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既已成正觉,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阿弥陀佛也是摄取不舍的佛。
《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众生不论他是善恶贤愚,只要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就照耀他、保护他、等待他、接引他。
阿弥陀佛是临终来迎的佛。
《阿弥陀经》说: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凡是专一不二执持名号的人,不管他罪福多少、功行高低,临终佛与圣众自然来迎,实时往生弥陀报土。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的佛。
《无量寿经》说:
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也。
阿弥陀佛也是光中之尊的佛。
《无量寿经》说:
光明中之极尊也。
又说: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碍光佛,是主动、平等、无条件救度十方众生的佛,是跟念佛众生机法一体的佛。阿弥陀佛是这样的佛。
所谓“主动、平等、无条件”,也就是他所发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第十八愿,要使众生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不管他是上辈、中辈、下辈,都能平等往生。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佛。
我们又是怎样的人呢?
“如何之我等乎”:那我们又是怎样的人呢?各位同修,我们是怎样的人呢?是善人还是恶人?(众答:恶人。)第十八愿最后,加了一条,两句,八字,就 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显示我们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内心其实存在着五逆谤法的种子,遇境逢缘就有可能造出五逆谤法的罪业。因此阿弥陀佛 预先饬诫我们:不可五逆,不可谤法!
《无量寿经》也说,我们众生三业行为,都是恶而非善,所谓:
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必须以法镜照照看,才能看清我们的本来面目。
《地藏经》很有名的一句就是: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
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所以,我们是怎样的众生?是怎样一个人?以这几句为法镜,可说非常透彻清楚了。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反观自照的话,就会自觉是三毒炽盛、五欲浓厚的众生。对我们喜欢的人、事、物,可以说日夜贪得无厌;对我们不喜欢的人、事、物,可 以说嗔恨不息。我们其实都是自私自利,凡事先己后人,凡事比较计较,不敢牺牲。我们都有劣根性,喜欢听是非,喜欢传播是非,幸灾乐祸,缺乏仁义礼智,没有 慈悲喜舍,不知柔和忍辱;我们凡事意气用事,贡高我慢;凡事都认为“我对他错”——“我没有得罪人,我没有做错事,可是他却这样无理地对待我……”,缺乏 悲心、爱心,不能接纳、包容、体谅他人。
体会阿弥陀佛对我们无限的爱心
阿弥陀佛以无限的慈悲爱心,平等接纳、彻底包容、绝对体谅,毫不计较、毫无条件地救度我们。若能体会阿弥陀佛对我们无限的爱心、彻底的包容,我们嗔恚、刚强的心就会被感化而柔软、而惭愧,对任何人就会付出爱心与包容。
阿弥陀佛已成正觉,我等岂不往生?
“永劫之修行是为谁乎?功让未来之众生;超世之悲愿又何意乎?志赐末法之我等”:阿弥陀佛的每一愿每一行,都是为了我们。
“我等若不往生者,佛岂成正觉乎?佛若已成正觉者,我等岂不生乎”:如果阿弥陀佛不能完成我们往生的功德,阿弥陀佛怎么能够成正觉呢?既然阿弥陀佛已成为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我们怎么不能往生呢?
“我等之往生,依佛之正觉;佛之正觉,依我等之往生”:因为我们的往生,必须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正觉,只要有阿弥陀佛的正觉可以依靠,我们百分之百今生现在就已经具足往生的身份。因为佛之所以成正觉,是为了完成我们的往生功德。
“若不生者之誓可知,不取正觉之言无限”:“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非常的宏广,其深无底,其广无边,可说无可限量、无有穷尽。阿弥陀佛誓愿 救度一切众生,主动、平等、无条件,若不能救度,绝不成佛。此誓愿的深度、广度、高度,无有限量,故使成佛的光寿无限量、智慧无限量、度生无限量,众生往 生证果也无有限量,所以说“若不生者之誓可知,不取正觉之言无限”。
虽无欢喜也能救度
各位同修,阿弥陀佛伟大不伟大?慈悲不慈悲?阿弥陀佛救了我们吗?我们安心了吗?我们欢喜了吗?
其实我们不欢喜。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有烦恼,逢缘遇境,都是烦恼满胸,都是痛苦在怀,不因为有弥陀的救度而欢喜,不因为有极乐的归宿而满足。
那是不是表示我们没有信受弥陀救度呢?不是!因为这就是凡夫的本质,凡夫万古以来生生死死轮回的习性。所以,善导大师才说:
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弥陀本愿的可贵在哪里?就在这里!这样的众生也能够救度,这样的众生也能够往生!
以念佛为我们最大的娱乐
所以,我们对于这句万德洪名,要深深地体会,要觉得这句佛号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不只是名相、符号、声音而已。他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我们念他,他知道;我们称他,他听到;我们拜他,他看到。我们只要一起心动念,他就在我们的身上光明显耀。
所以,我们的娱乐、嗜好、习惯,都要把它养成喜欢念佛、念念不舍阿弥陀佛。换言之,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我们旷劫以来,最熟悉的就是贪嗔 痴、五欲尘劳,最不熟悉的就是念佛,也就是说,我们最熟悉的是妄想杂念,而最不熟悉的就是称名念佛。我们若不念佛,必定念业。所以,我们就熟处转生、生处 转熟,把念佛当成我们的喜好、当成我们的习惯、当成我们的生命,以念佛为我们最大的娱乐。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这个“生”是指往生弥陀净土,这也是净土法门的宗旨、目的。
净土宗宗旨——
净土宗以“往生净土”为其宗旨、目的。
凡事都有其目的,学佛修行更有其崇高的目的,也就是了脱生死、自利利人、广度众生。佛教其他宗派、法门最终都以“心净国土净”为目的,生生世世在这娑婆世界修行证果;唯有净土宗是以今生往生弥陀净土、在弥陀净土成佛之后,倒驾慈航为宗旨、目的。
《安乐集》净土教判
道绰《安乐集》“圣净二门判”言:
大乘圣教,二种胜法:
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这段话虽然简短,可是等于是在做教判。也就是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教理分为“圣道门”和“往生净土门”。
“圣道门”的定义是以自己的力量、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得人身、遇佛法而广修佛法中的六度万行,经过“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的漫长时间,然后证得佛果。
当然,圣道门当中的密宗说是自力,并不纯是自力,说是他力,也并不纯是他力,它的他力跟“往生净土”的他力有不一样的地方。
“往生净土门”:简称“净土门”,也就是发愿求生弥陀净土。“净土门”也叫“净土宗”。“净土宗”完全以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传承作为我们法门的教理、思想、依据,其核心就是《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往生
讲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便显现出“往生”的重要性。阿弥陀佛之所以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目的就是要为十方众生建设极乐世界,使十方众生欣慕极乐世界、专念弥陀名号,并在众生命终的时候现身,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也好、兆载永劫的修行也好,他成就的极乐世界那么殊胜庄严,他成就的佛身又是诸佛所不能及,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盼望我们十 方众生都能往生他为我们所建设的极乐世界。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阿弥陀佛就不需要取这样的正觉。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往生。
第十八愿 弥陀呼唤
《大经》第十八愿言:
欲生我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从阿弥陀佛本身来讲,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呼唤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让他救到极乐世界。对于一个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如果阿弥陀佛不能让他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不取正觉”——不成佛。
而且,他所取的这个正觉、所成就的佛、所建设的极乐世界,是怎样的境界呢?这个在后面会约略提到,先就结论来讲就是涅槃的境界,使得十方众生不管圣 人凡夫、善人恶人,不管天上、人间或是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众生,一旦往生极乐世界,都能够速证“涅槃法身”——这个就是阿弥陀佛取正觉的目的。
愿成就文 释迦发遣
“愿成就文”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段经文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发遣,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希望我们至心发愿,愿生极乐世界。
当然,所谓“至心”,就是出自内心、真实不假、一生不变。只要“至心回向,愿生极乐”,这样的众生,释迦牟尼佛就解释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也 就是说,这一位众生当下就获得了往生的身份,而且进入不退转的果位,虽然肉体还在娑婆,可是永不再受娑婆的三界六道轮回,虽然还没到极乐世界,可是寿命一 到,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为什么?因为第十八愿所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法藏菩萨,如今已经成正觉了,而且成佛以来已经十劫。所以,合乎他的因,就必然得到他的果。从因说果,因此就是“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自致不退转
《往觐偈》言:
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往觐偈》是《大经》里面的一段经文。“闻名”就是闻说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愿修行的来龙去脉,而欲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话,这些众生都必定往生极乐 世界,所以说“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自然进入不退转,都是阿鞞跋致——八地以上的圣者果位,这是自自然然、不经过修断、造作就能获得的,所以说“自 致不退转”。
选择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经》言: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我”是指《观无量寿经》里所说的韦提希夫人。她说,这个娑婆世界充满了贪、嗔、痴,地狱、饿鬼、畜生,对于这样的境界,她深深厌离,她要往生没有 贪嗔痴、没有三恶道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显现出没有三恶道的十方净土,让韦提希夫人选择。韦提希夫人看过十方净土之后,选择了极乐世界,当下就表示愿 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十方国土当中最殊胜的境界。
韦提希夫人的选择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十方众生,也是在为我们十方众生选择,所以她的愿生也等于我们的愿生。
《小经》三劝
《小经》言: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阿弥陀经》的经文总共不过一千八百五十几个字,在这当中,释迦牟尼佛前前后后劝导我们务必往生极乐世界就有三处。“三劝”也就是“常劝”。
愿望一致:愿生极乐世界
由这几段经文可以看出,“愿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愿生极乐世界”也是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的本怀,“愿生极乐世界”也是我们十方众生的人生目的。所以,就弥陀、就释尊、就众生来讲,三者的愿望是一致的,是感应道交的。
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
第一,无三界六道轮回之事,亦即无痛苦境界。
第二,无起惑造业受苦之事,亦即无痛苦身心。
第三,得永恒自在安乐之命,亦即成佛度众生。
佛教的目的就是大慈大悲、拔苦与乐。就佛来讲,是要对十方众生“拔苦与乐”;对我们来讲,是依靠佛法“离苦得乐”。刚刚讲的三点,前面两点是“拔苦”,也是“离苦”;后面一点是“与乐”,也是“得乐”。
阿弥陀佛那样的辛苦,经过了五劫的思惟、经过了永劫的修行所成就的极乐世界,并不是成就出还有三界六道轮回的世界,并不是成就出往生之后还要经过多 久的时间、做艰苦的修行,才依他的根机逐渐升上某种境界的净土。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枉费弥陀五劫的思惟和永劫的修行,枉费弥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深 重誓愿。
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极乐世界,是怎样的境界呢?下面会讲到。
三经宗旨:劝导往生
净土三经多言:
往生、愿生、得生、必生。
可见“三经”处处都在劝导、引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刚刚经文所讲的:“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
祖释:一切众生皆可念佛往生
我们净土宗的传承祖师对这种经教是怎么解释的呢?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就说:
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外凡夫人”就是具足贪嗔痴、会起恶造罪的人。昙鸾大师说这种“外凡夫人”都能够获得往生。
信佛皆生、愿生皆生
又说:
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诽谤正法”就是彻底否定有善恶报应、天堂地狱、往生净土这种事情,既然否定了,当然就不会愿生极乐世界;如果不否定而信佛因缘,那就皆得往生。
所谓“信佛因缘”,佛的因缘是什么呢?佛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作为救度众生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通通能够往生。
又说: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以上三段文字出于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卷上最后的“八番问答”。
乘愿定生、称念必生
善导大师说: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又说: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显现出我们这个法门真正是“胜易”的法门。所谓“胜”就是殊胜,成就佛果快速,这样才是殊胜;所谓“易”就是容易,修行上容易,那么好的境界,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能达到。
凡事都有目的与方法,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如果最后未能达成目的,则一切落空;反之,虽然终日彷徨,傍晚时分到达目的地,同样满足,应当庆喜、欢呼。
往生之义
往生之义——
舍此往彼,莲华化生;
行者瞑目之刻,即是莲台结趺之时。
“往生”这两个字,在我们佛教、尤其是我们净土宗来讲,有特别的含义,给人一种殊胜、光明、尊贵、难得的感觉,是值得赞叹、钦敬的语言。
可是现在社会上普遍都认为“往生”就是指一个人断气死亡,把往生跟死亡画上等号,这样就失去了这句话的尊贵跟殊胜,而有庸俗、阴暗的意味,让人畏惧,感觉不吉祥,而不敢去听、不敢去碰。
其实“往生”能够给我们希望、给去世的人光明。
所谓“往”,就是舍此娑婆世界、往彼极乐世界,在极乐净土的七宝莲花中化“生”,所以“舍此往彼,莲华化生;行者瞑目之刻,即是莲台结趺之时”。
“行者”就是一个念佛人,在人生最后一刻,眼睛最后闭上的时候,就是在极乐世界化生的时候。“莲台结趺”,就是“结跏趺坐”,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盘腿打坐在莲花之上——当然这不是说都不能站,因为在极乐世界是神通自在,毫无障碍的。
《小经》言: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是人终时”:是怎样的人呢?就是执持名号,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他命终的时候就能够心不颠倒,因为“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来迎接他,因此他心不颠倒,当下就“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大经》“胎化段”言:
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法华经o药王菩萨品》言:
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
阿弥陀佛,大菩萨众,
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念佛往生净土之人,就在极乐国土的七宝花中,自然、不假造作地化生了。所以,“往生”两个字非常的尊贵、殊胜,往生意味解脱与成佛。
若说往生净土,一般人还能信受,若说往生速成佛道,一般人难以信受。所以愈是殊胜的法门,愈是难说之法,愈是难信之法。
正觉花生——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如来”是指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凡是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圣众,因为都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所化生,清净庄严,所以说“净华众”。
净花——正觉花
从极乐世界清净莲花所化生的圣人,全部都是“正觉华化生”,也就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所发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的正觉莲花,叫做“正觉华”。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从阿弥陀佛的正觉花化生。
“净华”跟“正觉华”,名相不同,意义相同。
昙鸾《往生论注》“正觉华生”之文(《往生论注》第89、90页)言:
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
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
彼安乐国土,
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偈”是指天亲菩萨《往生论》里面的偈语,昙鸾大师写《往生论注》时,就“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做了下面两段批注。
苦乐万品
第一段“凡是杂生世界”这一行,指娑婆世界的情形,为了显示“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的内涵,先以娑婆世界——杂生世界做对比,显出“正觉华化 生”的殊胜。我们娑婆世界有三界六道(“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包括六欲天跟其他五道,“色界”包括四禅八天,再往上是“无色界”)。三界 众生出生的方式各有不同,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就是像我们人类,由母亲所生,猪羊也属于胎生;鸡鸭属于“卵生”;“湿生”就是从潮湿的地方 所生出来的,像一些细小的蚊虫就是;“化生”就是无而忽有,像地狱、天堂,随着他们的业报在那里自然化现出来。在娑婆世界,凡是众生的出生,就有这四种形 态。
“眷属若干”:“若干”就是数目不定。像我们人类的眷属,古代生孩子比较多,生十个、一打、半打,那算很平常的,如果现在,就强调两个恰恰好,可是有的都不想生孩子(所以将来老龄化会很严重)。像水族之类,眷属就非常多,一次生的卵成千上万。
“苦乐万品”: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因为他们的业很杂,亦即他们的身口意很杂,千差万别,因此得到的苦乐境界也千差万别。生在人间就有所谓“四 苦”、“八苦”,心理上的苦、生理上的苦、环境上的苦;六道当中每一道的苦又各不相同,所以说“苦乐万品”。以恶业来说有十恶,善业就有十善,当中各有轻 重,所以感得的果报就有四生、苦乐万品、眷属若干。这是娑婆世界的情形 。
“以杂业故”:为什么有的苦、有的乐、有的苦多乐少、有的苦少乐多、高下不等、千差万别呢?因为每个人的业因不同的缘故。
同一化生
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了,极乐世界的果报是唯一化生。“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极乐世界的果都是化生,这个化生跟天堂的化生不一样,是阿弥陀佛“正觉净华”所化生的。为什么娑婆世界苦乐万品、而极乐世界同一化生呢?
“同一念佛,无别道故”:他们的因是同一念佛,没有以其他的六度万行来回向往生,所以说“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同一念佛之因,同一“正觉华化生”之果。
“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因为同样都是念佛的因,所以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国土的哪个众生,只要他也是同一念佛的话,可说都是兄弟。为什 么?因为极乐世界也叫莲花藏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十方众生所成就的;众生往生在这正觉的花中化生,同样都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的父亲,所有往生的圣众,都如 同阿弥陀佛的儿子,所以,已经往生的也好,现在往生的也好,或是将来往生的也好,都是兄弟。观世音菩萨是大兄,因为他是先往生的,大势至菩萨以下都是弟 弟,我们今生今世也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也是观音、势至的末弟。
这一段也是说明在娑婆世界因为杂业不同,所以有苦乐万品;而往生极乐世界都是同一念佛正定之业,既然业因相同,所以果报没有品位高下的差别。
极乐圣众
善导大师《观经疏》“圣众庄严”之文 (《善导大师全集》第27页)言:
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极乐世界有两种庄严:一种是“依报庄严”,就是极乐世界的环境,极乐世界是涅槃的世界。另一种是“正报庄严”,又分为两种,一是阿弥陀佛本身,二是除了阿弥陀佛以外的其他极乐世界的圣众。
这里所讲的“圣众庄严”,是阿弥陀佛以外的其他圣众。极乐世界的圣众,除了阿弥陀佛以外是哪些圣众呢?就是现在已经在极乐世界,以及现在十方法界同 一念佛的众生,他们现在还在各个世界,可是命终就必定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以,这种十方法界的众生也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庄严之一。
稍前所讲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现在就获得了往生的身份,善导大师这一段也是在解释这种内涵。
莲花标名
法照大师有一首很有名的偈子说: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也就是十方法界的众生,只要发愿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那么,极乐世界就有他的一朵莲花,也标上他的名字、显现他的影像,只要他不半途而废,时候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持着这朵莲花,带着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前来迎接他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念佛人都称为“莲友”。
芬陀利花喻
而经典中又赞叹我们为“芬陀利华”。
《观无量寿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芬陀利华”就是大白莲花,“芬陀利华”也是佛的另一种名称,《涅槃经》说:“佛亦名为大芬陀利。”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在这里念佛,我们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善导大师将“人中芬陀利华”就解释为人中的“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是说他是超越三界六道的众生,已经不是轮回的凡夫了,将来必定如同大芬陀利花那样地成佛,所以赞叹念佛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证同弥陀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也就在阐释这种道理,因为阿弥陀佛的正觉是为了使众生往生成佛的正觉,成为众生往生成佛的全部因果,因此说“若不生 者,不取正觉”,显示出极乐世界的主人“阿弥陀佛”与伴侣“圣众”皆同一体。简而言之,往生即同弥陀,所谓“念佛成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句“如来净华 众,正觉华化生”如果可以再加的话,可以再加“即与弥陀同,证悟大涅槃”这两句。
基因喻
基因学认为,父母有什么样的基因,就会遗传给子子孙孙。我们以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作为母胎、作为父母,从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中化生,当然除了跟阿弥陀佛同一正觉以外,还会成为什么呢?
极乐“化生”的四种含义
极乐“化生”有四种含义。
简非胎生
第一,并非胎生,故说化生——
《大经》说:
疑惑胎生。
龙树《易行品》言:
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
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无量寿经》里谈到“胎生”跟“化生”。这个“胎生”跟三界六道胎、卵、湿、化的胎生是不一样的,而是指在莲花里面,当下不能花开见佛闻法,好比在母亲胎中还没有出生,所以比喻为胎生。“胎”也叫花胎、胎宫。极乐世界胎生跟化生的因是什么呢?
“化生”指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名号,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就从弥陀的正觉花中化现出来,不需经过多少的时间才花开见佛。
“胎生”就是指对于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所怀疑,可是相信有因果报应,而发菩提心,广修六度,功德回向往生极乐,这个都是在胎宫里面。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说:“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生即无生
第二,生即无生,故说化生——
既是正觉华生,此生非实生,
即是弥陀清净本愿无生之生。
非实生故,说为化生。
既然是“正觉华化生”,就不是三界六道轮回的生,而是弥陀清净国土无生之生,所以说“生即无生,故说化生”。
无生现生
第三,无生现生,故说化生——
正觉华生,无生无灭;无生现生,诸相宛然;
相好庄严,即是法身。无生现生,说为化生。
阿弥陀佛是法身,不生不灭,所以,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也是无生无灭的,无生现生,而且众相圆满,昙鸾大师说“相好庄严即是法身”,故“无生现生,故说化生”。
法身顿现
第四,法身顿现,故说化生——
往生极乐,正觉华生,不藉修断,法身顿现。
如世化生,无而忽有,内外具足,无有缺少。
往生极乐是“正觉华化生”,不假修持、断惑,也就是说不假借其他的修行功用来断除见惑、尘沙惑、无明惑,所以自然化生,当下法身立即显现,好像我们三界六道的化生,无而忽有,而且内心、外相一切具足,无有缺少。
《无量寿经》说:“七宝华中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虽然在此界是凡夫,但是一旦念佛往生,外在的身相光明、内心的智慧功德,都是刹那就具足成就的,而且和大菩萨都一样。
那么,极乐世界也好,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也好,阿弥陀佛这句六字洪名也好,都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所完成的。
《无量寿经》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所求的“清白之法”在哪里?在这句名号里!这句名号惠赐给众生称念,使众生也具足清白之法。《无量 寿经》又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使我们念佛人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为十方众生圆满成佛的法藏,布施给众生成佛的 功德大宝海。所以,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就说:“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够使我们十方众生遇到净土法门,当生就能快速具足功德大宝海,所以说“法 身顿现,故说化生”。
生皆平等——
诸行三辈九品,念佛平等一相。
所谓“平等”,就是“平等一相,毫无差别”,也就是极乐世界是国土涅槃、圣众也是涅槃,不论国土、圣众,都是平等一相——无所差别的涅槃境界,没有 小乘,都是大乘不退转,而且都是“一生补处”,没有品位阶级、高低上下,所以说平等(这个在下面“依正涅槃”之文就会解释到)。
所以,“生皆平等”就是平等一相。
诸行差别,念佛平等
“诸行三辈九品,念佛平等一相”:“诸行”也叫做万行、杂行,因为行法众多,所以叫做“诸行”。诸行当然就会各不相同、各不平等而有差别相,所谓“三辈九品”,再论的话,九九八十一品,就有很多品,因为业因不同,果位就不同。
如果是念佛的话,就平等一相,毫无差别,是与弥陀,同证光寿。
念佛超万行
为什么?因为念佛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一方面是“名体一如”,所以,我们念佛等于跟阿弥陀佛的本体法身是机法一体的;同时,这句“南无 阿弥陀佛”也是阿弥陀佛的光明,凡是念佛的人,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保护、摄取当中;同时,念佛也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赐、所约定的,因为有这种种功能,所 以称名念佛的本身胜过其他六度万行,使得往生之众生都能够在阿弥陀佛的这句名号的正觉花中化生,所以都平等一相。
平等一相
昙鸾《往生论注》“平等一相”之文 (《往生论注》第91页)言:
夫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
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
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昙鸾大师为了解释“念佛往生,平等一相”的涅槃证悟,首先将五浊国土与极乐世界做对比。“诸天共器”这一行,就是举出五浊恶世不平等的差别相状,而“愿往生者”这一行是举出极乐国土平等一味无别的相状。
“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这几句话很有文学内涵,文字优美,这个典故出自《维摩诘经o佛国品》:“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食有异。” 诸天,譬如四天王天、忉利王、夜摩天等,这些天人吃饭的时候,饭碗是众宝所成的。同样是众宝所成的饭碗,而饭的颜色会随着天人过去的福德多寡高低而有所不 同,所以说“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那么,色不同,香味也不同,色香味不同,当然营养成分也不同。这段话是指天上境界的差别,不是平等一相。
“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维摩诘经o佛国品》里说:有一位梵天王叫做螺髻梵王,他告诉舍利弗说:“我见释迦牟尼佛的佛土,清净庄严、纤尘无 染,就像自在天宫那样。”可是舍利弗说:“我所见的国土,有丘陵坑坎,有荆棘沙砾,有土石诸山,充满了种种秽恶不净。”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就以脚趾按地, 当下三千大千世界众宝庄严、清净光明、纤尘不染。佛就告诉舍利弗说:“我的国土就像这样的清净。只是为了救度造罪造业的下劣众生,所以才示现众恶不净之 土。”
这段话是说,梵王所见的地是众宝所成,可是舍利弗所见的地是沙砾荆棘、充满污秽,所谓“梵王见金,舍利见砾”。这一点是就人的差别,不是平等一相。
极乐世界就不是这个样子,都是平等一相,所以说“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三三之品”就是三辈九品,众生有三辈九品,可是, “同一念佛无别道”,因此,正觉花化生出来都没有差别,所以说“今无一二之殊”,显示平等一相,亦即“无一二之殊——平等一相”。
淄渑一味喻
“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淄、渑是山东省两条河的名字,这两条河的水在陆地上的时候当然味道不相同,可是到了大海,就同一个味道了,平等没有差 别。所以说,在这娑婆世界众生根机有善恶利钝,可是同样念佛,这个法是强缘,使得善恶利钝的凡夫都通通往生在正觉花上,所以就没有“一二之殊”,没有三、 九、八十一种种的差别之相。
生即无生——无生之生,往生即证无生。
昙鸾《往生论注》“无生之生”之文(《往生论注》第92、93页)言:
疑言:
生为有本,众累之元。弃生愿生,生何可尽?
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
非如三有,虚妄生也。
“生”有四生,就是刚刚讲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有六道之生,或生于地狱、饿鬼、畜生,或生于阿修罗、天界、人间,但不管四生也好、六道之生也好,有生必有死,都会再度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所以,“生”是三界六道轮回的根本。昙鸾大师就自设问答说:
“疑言:生为有本,众累之元。弃生愿生,生何可尽”:既然生是三界六道的根本,是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来源,有这个苦恼的身心,必定起惑、造业、受 苦,此后必定随业流转、再度出生,再度的“惑、业、苦”,这种无穷无尽的轮回都是由“生”引起的。有生必死是必然的现象。那么,愿生净土也是“生”,有生 的时候,也必有死的时候,倘若如此,则生死什么时候才能够了断呢?
这是一般人的怀疑。
清净本愿,无生之生
昙鸾大师就解释说:
“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意思是说,“有生必死”是娑婆世界必有的自然现象,然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为 十方众生所成的涅槃境界,本身是超越生死、不生不灭——往生弥陀净土,有生的时候,无死的时候,往生即证无生,如《无量寿经》所说的:“皆受自然虚无之 身,无极之体。”
“三有”就是三界轮回,三界的生死轮回是虚妄的,往生弥陀净土跟虚妄的三界生死轮回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段就是在解释往生就是证到无生无灭的涅槃,所以说“生即无生之生,往生即证涅槃”。
国土第一
《无量寿经》“国土第一”之文 (《无量寿经》第19页)言: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这几段经文都是在显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往生当下就是证无生。《无量寿经》“国土第一”这几段经文是在显示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他的愿心的伟大。
他所规划的将来国土是怎样的国土呢?他说: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总求最胜。
最尊第一,超胜十方诸佛国土。这两句话是大体上显示他的所求都是最殊胜第一的,也就是他希望他的国土是最尊第一,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那么,最后有没有达成?达成了。
所以《无量寿经》才说:
其佛国土,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圣众第一
“其众奇妙”:圣众第一,奇特最胜。
这句法语是在显明极乐世界圣众的最胜第一、奇特无比。
成佛第一
“道场超绝”:成佛第一。速疾成佛,故言超绝。
“道场超绝”怎么说是成佛第一呢?因为“道场”就是成佛的道场,当初释迦牟尼佛就是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彻底大悟,而成就佛果,因此,那个地方就是 坐道场,也因此,成佛叫“坐道场”。“道场超绝”就是成佛快速,表示往生十方世界当中最为第一的极乐净土的圣众,他的成佛是非常快速的、具有超绝性的。
快乐第一
“国如泥洹”:快乐第一。
“国如泥洹”怎么说是“快乐第一”呢?那种微妙的快乐是等同于无为涅槃的内涵,“国如泥洹”的“泥洹”是“涅槃”的另一种翻译,也就是说“不生不灭、安详寂静”的快乐,就是涅槃的大乐。
国无等双
“而无等双”:结诸最胜,而成“国土第一”之义。
“而无等双”显示上面所讲的“国土第一”,亦即“圣众、成佛、依报”,都是无与伦比的。
超诸佛刹
善导大师说:“超诸佛刹最为精。”赞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真的是十方国土最为第一的国刹,最为精纯殊胜。
摄生最广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摄生最广。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显明阿弥陀佛之所以成就国土第一的本怀、目的,就是要度脱众生到他第一的国土,能够快速成就佛果。
生者最多
“十方来生”:生者最多。
“十方来生”就是愿生极乐世界的十方众生。
信心最纯
“心悦清净”:信心最纯。
“心悦清净”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也就是“成就文”所讲的“信心欢喜”,对于弥陀的救度没有怀疑,信心清净;有了信心,就会有喜乐的心情,所以说“心悦清净”。
获乐最胜
“已至我国,快乐安稳”:获乐最胜。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进入前面所讲的“国如泥洹”的境界,叫做“快乐安稳”(“快乐安稳”这四个字下面经文会解释到)。
依正涅槃
《无量寿经》“依正涅槃”之文(《无量寿经》第52页)言: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
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三段经文都在显明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殊胜。第一段标示出极乐世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善导大师就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接下来两段在显明所得到的 涅槃妙果,也分为两段:“其诸声闻”这一段是在显明所证到的都是平等一味、没有差别;接下来“颜貌端正”这一段是在显明所得到的涅槃身体的殊胜微妙。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极乐世界也叫做“安乐国”、“安乐世界”,就是从这里来的。“清净安稳”是“安”,“微妙快 乐”是“乐”。“清净安稳”就是清净无染不变动的“安”(跟娑婆世界的所有快乐是有漏的、虚妄的、污染的,完全不一样);而乐是微妙难思如涅槃的“乐”, 所以说“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次”就是接近的“近”,就是刚刚所讲的“国如泥洹”的“如”;“泥洹”就是涅槃。
涅槃本来是指人所证到的境界,是指正报而言的,本来用于正报的涅槃,现在用于依报,所以经文就用了“次”、“如”,一方面便于分别依报、正报的不 同,另一方面显示极乐世界虽有依报与正报,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涅槃;不只是正报的众生证到涅槃,即使是依报环境也等同涅槃,使得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 证入涅槃。
同时,若论涅槃,是无始无终、本来常住、不经任何造作的。安乐净土、极乐世界则是有始无终,由弥陀清净愿心所成就,并不是空寂无相,而是有相的净 土,虽然是有相的净土,却是常住不变,而且是清净的等同无为涅槃,同样具有涅槃“常乐我净”的四种德能。因此,天亲菩萨《往生论》赞叹极乐世界说:“无量 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这是显示无为涅槃的内容,也就是显示往生的圣众都是“法身平等”。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显明“内德平等”,也就是极乐净土的圣众,内德都是相同的。
“形无异状”:显明“外相平等”,内心所证的境界以及外用的功能既然都是咸同一类,他们的外貌就没有美丑的不同,所以说“形无异状”。
这四句经文显示“法身平等”。“平等法身”的这些内涵,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的,譬如说“智慧高明”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二十五“说一切智 愿”、第二十九“得辩才智愿”和第三十“智辩无穷愿”这三愿所成就的;“神通洞达”就是从第五愿一直到第十愿这六个愿所成就的;“咸同一类”就是第三“悉 皆金色愿”所成就的;“形无异状”就是第四“无有好丑愿”所成就的。
既然“咸同一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名称,有声闻、有菩萨、有天人呢?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解释说: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为十方国土有声闻、菩萨、天人,到了极乐世界,随顺他们说有这些名称,其实内德、外相都是一样平等、没有差别,既 然声闻、人天是顺余方的风俗名称,那么菩萨当然也是一样的,既然内心所证悟的都是涅槃的境界,也就暂时名为菩萨,而证悟的内德、外相都是相同的。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颜貌”指脸部,“容色”指脸部以下的形体,也就是清净的色身。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超越世间,是世间无法相比的。
“容色微妙,非天非人”:“微”,往生极乐世界虽有身体,可是既不是人的身体,也不是天人的身体,所以说“微”。“妙”,非天非人而有身,所以说是 “妙”。“微”是微细,极乐世界的圣众身体之微细,是我们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却有身体,可以说也是我们心思所想象不到的,虽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虽 有相而超越世间一切之相,都具足无量相好、无量庄严,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涅槃之相,所以说“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谓“自然、虚无、无极”都是“涅槃”的另一种名称,本来法性无为自然。前面讲“彼佛国土是无为涅槃”,那么,往 生极乐世界所证悟到的这种非天非人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当然也都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经》说:“真解脱者,即是虚无。虚无之身者,即是如来。”所以,“虚 无”就是真解脱,也就是如来,而这一种果报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愿”所成就的。
对于这几段经文,昙鸾大师在他的《赞阿弥陀佛偈》里说:
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貌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这首偈子非常优美。
无差别相
《无量寿如来会》“无差别相”之文:
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
顺余方俗,有人天名。
这几句经文的意思跟前面的经文是一样的。
同证涅槃
《大阿弥陀经》“同证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
及蜎飞蠕动之类,诸生阿弥陀佛国者,
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自然长大。
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
其身体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
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甚姝好无比。
这段经文可以说像白话文一样,很优美,而且一看就懂。这里所说的“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缩小范围来讲, 就是“六道众生”,这些六道众生如果往生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而且自然长大。一般娑婆世界的众生,除非是天上化生、地狱化生可以自然长大,不然都是从 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然后一直到老迈而死亡,是逐渐的。可是往生因为是化生,所以不经过从小到大、不经过时间、不经过抚养,而是当下就自 然长大的。
这里有一句“皆积众善之德”,是怎样积聚而来的呢?若论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能够积众善之德吗?不可能的,而是“同一念佛无别道”。因此,同样 是“正觉华化生”之故,也就是“同一念佛”,这句名号本来就是“得利具德”,就是《无量寿经》所讲的“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 功德”。“为得大利”就是“得利”;“具足无上功德”就是“具德”,《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所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积 众善之德”,都是“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善导大师赞叹往生之人说:
永证无为法性身。
至彼还同法性身。
牛喻:随业受生
众生都是随业受生——随过去的业,感受今生的果报。若过去世所造的是牛的业,那么他一出生就是牛,一生下来就是牛的相貌、牛的脾气;如果所造的是猪的业,他一出生就是猪的相貌、猪的性格,都是各由不同的杂业,感受杂生。
念佛往生随业受生又是什么情况呢?随念佛之业,受正觉花化生。
往生自然成佛
前面几段经文都在显示念佛的人往生就能成佛,那么,往生成佛之后是什么现象呢?在《书信集》的第123页就有写明:
弥陀光寿一体,众生往生,
证同弥陀,光寿与悲愿,毫不减少。
弥陀身土是报身报土,所谓“报土”,
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乐,
或施与他人(菩萨)受用其法乐。
《无量寿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无量寿经》言: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故第十一灭度愿之后,
便是十二、十三之光寿无量愿,
此光寿无量固是弥陀自证自受,
目的全在与诸菩萨共证共受。
第125页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之别愿所成之报佛报土,
佛之自受用还成往生众生受用故,
众生往生证同弥陀。
虽证同弥陀而不名佛,仍名菩萨、声闻、
天、人等者,“但因顺余方”耳。
又,一土唯有一佛,纵余佛助化,亦示现为弟子。
往生彼土者,悉皆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即是候补佛位,候补佛位即是有
成佛之功德而尚缺乏成佛之名位,
故从极果佛位退而一等,现处补处之位。
既居弟子位,则“长时闻法,历事供养”等,
如《大经》言乃是菩萨应行法式,
不似此土闻法之缘吝,而无由得觐佛也。
此正显往生彼土之胜妙。
善导大师或言: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或言:“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或言:“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净土菩萨光明与弥陀光明相较有与夺二意。
夺而论之,“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何况菩萨人天?
与而论之,“若有众生,
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
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至其最后得佛道时,
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弥陀光明还成往生众生光明,
故得十方如今赞弥陀光明而赞之。
无论与夺,皆显弥陀光明不可思议。
今正从与边赞弥陀光明不可思议,
释尊亦谓“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岂必局于数行经文乎?
加之又明言“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然则,弥陀净国唯是诸佛深智所行之境,
吾等罪恶生死凡夫测度思量,毫无其益,
唯可相续称名,疾生净土,则一切自明,
不劳他问。
故善导和尚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
十方众生,不论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弥陀的愿力往生报土,当下就证悟无为涅槃的法身,就像今天我们所引用的经文。
昙鸾《往生论注》“皆由佛力”之文 (《往生论注》第120~122页)言:
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
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
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
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
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
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
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对第十八愿的含义来讲很广,也很重要,也因为它有背后隐微的含义,所以一般人不容易正确了解它的真义。
这章内容似乎比较广泛一点,不过是把有关“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含义,方方面面、简明扼要地编辑在一起,只要细细地看过一两遍,对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真义自能了然于胸。
何谓五逆——五种逆罪,
简言“五逆罪”,亦名“五无间业”,
一切罪中至极重罪,若犯必堕阿鼻地狱,
受无间苦,故名五无间业。
什么叫做“五逆”?就是五种逆罪,简称“五逆罪”,也名为“五无间业”。为什么?因为“业”是就因来讲,什么样的因,自然呈现什么样的果报,这种五 逆罪将来必定承受阿鼻地狱五种无间的最大痛苦,所以叫做“五无间业”。有一句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如果就五无间业来讲,就是“一犯逆 谤无间业,再回头已万劫身”。
为什么?世间最重的罪业、最大的痛苦、最长的刑罚,就是五逆谤法,这种罪大到连阿弥陀佛都要特别以“唯除”这两个字来强调,可见这种罪业之重、受业 (堕入阿鼻地狱)之苦、时间之长,即使我们用“仰天呼号、伏地泣血”也无法形容于百千万分之一。所以人生在世要去恶行善,即使在恶劣环境当中、在烦恼的业 习之下而造了罪业,也绝对不可以造五逆谤法的罪业,因为将来所要接受的苦报,是没办法形容的。
五种无间
五无间——时、形、受苦、趣果、命。
有这五种的无间。
《地藏经o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言:
(一)时无间: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歇。
(二)形无间:阿鼻地狱,纵广八万由旬(空间)。
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无有间隙。
(三)受苦无间:剑树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锯凿,剉斫镬汤等,受苦相连,更无断绝。
(四)趣果无间:不问男女、老幼、贵贱、天龙、神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
(五)命无间: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无间业”就是这五种。
时无间
第一,“时无间”:就是从日到夜,从夜到日,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没有停止、没有间歇,这一劫过了又接着下一劫,直到他的“无间业”的业报尽了,才 又投胎转世而去,不然的话就是日夜受罪,没有时间间歇。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一般情形,可以工作八个钟头,睡眠八个钟头,其他的八个钟头供弹性运用,一周 又休二日。可是在阿鼻地狱里面完全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即使睡觉的时间也没有,可见那种受苦是没有办法形容的。
形无间
第二,“形无间”:阿鼻地狱的空间有八万由旬。“由旬”是印度的空间量度,分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一小由旬是四十里。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不 管是只有一人堕落阿鼻地狱也好,或者是全部都充满着人也好,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他整个身体遍满阿鼻地狱,阿鼻地狱有多大,他的身体就有多大,没有 一个间隙不被他的身体所塞满。
受苦无间
第三,“受苦无间”:阿鼻地狱之中任何刑罚都有,有剑树、刀山、碓磨、锯凿……等等。这个“碓”就像以前舂米的那一种石臼,把人当米放在石臼当中, 用锤去舂;“磨”就像磨豆腐,或像磨咖啡豆;那“锯”呢?把人当木头来锯;“凿”,把人当墙壁来挖掘;“剉”,像剉钉;“斫”,像砍头;“镬”在古代是一 种煮人用的刑具,现在不可能有了,可是以前有这种刑罚,“镬汤”就是把人放在热汤里面煮、在热汤里面滚,那种痛苦怎么能忍受得了?在阿鼻地狱当中任何的罪 刑通通要接受,所以,所受之苦前后相连无间,没有一种罪刑是间断的。
趣果无间
第四,“趣果无间”:就是不管你的身份是人、是天,或是神,只要有这种罪业,就不问你前生是什么身份,自自然然寿命终了就堕落阿鼻地狱。
命无间
第五,“命无间”:就是他的生命从一开始到结束,时时刻刻都在受这种万死万生,一日之间,死了又生,生了又死,而又生生死死无有止歇。这一种痛苦, 唐朝善导大师有一句话说“一入地狱受长苦,始忆人间善知识”,受了地狱之苦,才后悔在人世间时未从善知识之处听闻佛法,但为时已晚。
三百枪喻
然而地狱之长苦,是哪种程度之苦呢?
曾有弟子请示此事。
释尊反问:
“早上、中午、晚上,各受一百支枪所刺,
骨肉碎裂,那样的苦,汝等以为如何?”
弟子回答:
“仅仅受一支枪所刺,其苦已难想象。”
此时,释尊拾起一粒小石头置于掌上,
而譬喻说:
“每日受三百支枪所刺之苦,
若譬喻为如此之小石,则真正受地狱之苦,
便犹如喜玛拉雅雪山之大了。”
这是怎样也无法想象的大痛苦。
一个人如果确实知道有善恶报应,有六道轮回,有地狱的刑罚,有无间罪那种不能诉说、无法形容的痛苦,他一定打自内心深深警惕,同时也会尽量去恶行 善,而且会尽其一生去寻师访道,寻求今生必定解脱之道,不等来生。因为他知道修行本来就为了“了生死”,既然遇到了佛法、可以修行而了生死,所以不等来 世;他也知道生死不了脱,危险很大,轮回不出,就难免堕落地狱。
珍视弥陀救度
当他了解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极乐还困难,如果他又有缘遇到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救度法门,一定会殷切地、慎重地把握它,不会轻易离开。同时,会努力去 探讨第十八愿救度的含义。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他学得来,也只有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今生必定成就解脱的,所以,他就会把 握,而且会专就这个法门的教理去深入;除非他对这个法门的教理已经非常通达了,他又有心弘法,可以去学其他的法门,或者去看其他的书。不然的话,一个学佛 的人,深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生难得,生而为人又遇到这个法门,确认唯有这一个法,唯有这一个法的教理,才是他的生命,才是他此生中最要珍惜的,所以 他是会把整个生命全都投进去的。
盲龟浮木喻
《人生之目的》第35页也谈到人身之难得:
能够听闻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脱离一切苦恼的场所与绝好机缘。但是释尊也说:“人身难得”,能够生到人间是极其不容易的。在《杂阿含经》中,释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这一困难性。
其意是:
大海之底有一只瞎了双眼的乌龟,寿命无量岁,每一百年,才有机会将头浮出海面一次;海中有一片浮木,木的中央有一孔,是否盲龟能够遇到这浮木之孔呢?这是几亿年几兆年也非常难的事,但在三恶道中,要转生人道,比这还难。
《涅槃经》也说:
堕三恶道者,如大地土;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
有一句话说:“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就是说,一旦想到有地狱之苦,就要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学佛修行之心,希望自己以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包括所有众生,都离开地狱,离开三恶道,离开六道生死轮回。
对我们修净土法门来讲,就是“思地狱苦,发往生心”,发起“愿生极乐,专称弥陀”的心。
善导大师有两首偈也让我们警惕,在《善导大师全集》第645页《般舟赞》说:
一切时中忆地狱,发起增上往生心;
誓愿不做三涂业,人天乐报亦无心。
忽忆地狱长时苦,不舍须臾忘安乐;
安乐佛国无为地,毕竟安身实是精。
读到地狱的种种苦状,尤其是读到阿鼻地狱无间受苦,更让我们发起增上的往生心。
五逆——有小乘五逆(三乘五逆)与大乘五逆。
小乘五逆——(1)杀父,(2)杀母,(3)杀阿罗汉, (4)出佛身血,(5)破和合僧。
五逆之中,前二杀父杀母,违逆世间之“恩田”;
余三违逆出世间之“福田”,故名为逆。
孝顺的人会转生天道,如果不孝,尤其是杀父、杀母,必定堕落阿鼻地狱。这里说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因为父母之恩是一种天伦、人性,违逆恩田就是违逆天伦、违逆人性,在世间来讲,就是罪大恶极,是天地鬼神所不容。
俗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地间最贵重的就是生命,相反,世间最残忍的就是杀生,你如果对他恩慈,他一辈子感恩;杀他的生命,他一定会讨债, 今生讨不到,下辈子一定跟随来讨。《楞严经》有一段话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今天杀了别人,论果报的话是杀人偿命, 先下地狱受地狱刑罚,之后生而为人的时候又要还他一刀,偿他的命。
可是,如果所杀的是有恩于自己的父母的话,那就更不得了了,一定要受阿鼻地狱百千劫、日日夜夜受万死万生之苦,跟一般杀人的果报是天差地别的。所以,人再怎么样的烦恼炽盛、业障深重,也千万不要忤逆父母。
就世间法来说,“百善孝为先”,以佛法来讲,就有“三福”,三福中第一福,就是孝顺父母。这三福就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以自力圣道门来讲,要 成佛就要修这三种福德,第一种福德孝顺父母,如果做不到,其他都免谈,不但不能成佛,甚至不能生而为人。由此可见孝顺是多么的重要,不孝的果报之苦,是何 等令人触目惊心。
唐o慧沼大师《最胜王经疏》言:
五逆有二,一者“三乘五逆”:
谓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
三者故思杀阿罗汉,四者倒见破和合僧,
五者恶心出佛身血。
以背恩田(前二)违福田(后三)故,
名之为“逆”。
犯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定堕无间地狱,
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名“无间业”。
凡事也要看动机,是故意的或者非故意的,是有心或无心,存心是深或浅,酝酿多久,方法如何,这种种的不同,导致将来果报轻重的名目也有别。
唐o智俨大师《华严经o孔目章o三》,列举五逆,次言:
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
这意思跟前面一样。
三福田——敬田、恩田、悲田。
犹如农夫耕田,能有收获;
敬事三田,可生福德。
敬田、恩田、悲田就是佛法中所谓的“三种福田”。有田,但没有力量耕耘,或者有力量耕耘,而没有田,都不能得到福报。如果有这三田,我们就应该善加珍惜,好好把握。
世间的人想买奖券或是乐透,希望好运,获得中奖,得到福报,其实还不如好好耕耘这三田,而且这三田对我们来讲,并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敬田
敬田——于佛法僧三宝,
尊崇、供养,能生福德。
经言:“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
对于佛法僧三宝能够尊崇、能够供养,所生的福德非常大,随后我们会列举数则有关敬田、恩田、悲田的果报事例作为说明。
有一首偈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为什么?因为佛是大觉者,佛所说的法是宇宙的光明、众生的眼目;僧是住持佛法、传承佛法、保持佛法 于不灭,所以与佛、法合称三宝。三宝既然是宇宙的光明、众生的眼目,是不能没有的,没有的话则宇宙黑暗,众生茫无所归。所以尊崇、供养三宝就有大福田。
《无量寿经》说:
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
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遇到佛不容易。现在释迦牟尼佛已不在人间了,不过佛像还在,佛法还在,我们如果遇到了,能够尊崇、供养,福报是很大的。
而这个“敬田”我们可以一口气来掌握,就是什么?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样敬田就通通尊崇到了、供养到了,是不是?我们同修、莲友时时刻刻都在做敬田的工作,对不对?
恩田
恩田——父母师长,有养育、教诲之恩。
若知恩、感恩、报恩,福德甚大;
若忘恩、背恩、逆恩,罪恶极重。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养儿方知父母恩”,天下父母对这句话必深有同感。
父母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所谓“昊天罔极”。
《诗经o蓼莪篇》说: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俗话说:“父母想囝长江水,囝想父母树尾风。”又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因此,父母在堂,应及时行孝,以免遗恨。《大经》说:“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悲田
悲田——于贫穷悲苦之人,
悲愍之、布施之,能生福德。
这个悲田容易不容易做到?容易做到!我们如果到7-11统一超市去买东西的时候,都会看到柜台上放一个盒子,要人家捐款,我们一旦遇到,就是有缘, 我们就随手投下去。不过我们看到人家所投的是一块钱、两块钱,或是五块钱,我们看到的话,可以投十块、五十块、一百块,这样是在跟众生结善缘、结佛缘,将 来我们成佛要广度十方众生就方便多了。
阳善、阳报,阴善、阴报
行善有善报。善有阳善、阴善之分,果报也有阴报、阳报之别。
行善而为人家所知道叫阳善,所得之报为阳报;若行善而为人家所不知道的就是阴善,就会得到阴报。阴报比阳报还来得大。
三轮体空
布施有所谓的“三轮体空”。“三轮”指“能施”“所施”“施物”,亦即“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东西”以及“接受我布施的对象”三者,布施的时候如 果不执著这三样东西,不把“我在布施”“我布施了什么贵重东西,供养了多少钱”“某某人接受我什么样的布施、供养”这三者一直记在心中,就是三轮体空。
随手投钱捐款与众生结缘当然有福报,可是这个跟三轮体空比较起来,还是天差地别。
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如果我们没有体会空性而破除烦恼的话,我们再怎样做,布施的功德都还是有所执著,不能达到三轮体空。不过我们既然是凡夫,就依我们凡夫的根器尽量去做就好了。
惠而不费
我来说一件我自己的往事作为抛砖引玉,本来行善是不宜宣扬的,而且说出来的话就不是阴善,而是阳善。不过主要用意是借此来与大家互相勉励。
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初,我曾经到泰国一个月,也到过泰北。国共战争后期,从云南地区一直逃到泰北境内的大陆军民已经无处可逃,最后就在那里 安家落户,子孙也在那里传承。我去一看,好像回到故乡一样,为什么?因为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我们说的话完全一样,一踏进他们家门,他们都有个类似佛堂的地 方,不过他们不是供佛,而是写着“天地君亲师”,而且都有上香,尤其是大门的红门联很鲜明,所以到那个地方,觉得人、物都非常的亲切。可是他们很贫困,一 般的房子都是竹子、茅草所编成的,甚至很破烂,只够遮风避雨,如果刮大风、下大雨,就要大桶小桶地接水。当初我就想,如果有能力的话,就一间一间盖给他们 住。
十年前,我看到“全国灾胞救济总会”正要举办一项活动,在泰北盖房子,一家一户,一户十坪大的砖瓦房子,里面有客厅、房间、卫浴、厨房。十坪看起来 是很小,可是样样俱全;虽然很小,可是对他们来讲很难得了。一间所费台币只有五万块而已,五万块就可以给他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家。那个时候我身边有六十五 万,这是信众给我让我买个小精舍可以安身办道所累积的钱,那时我在台南,心想:六十几万块顶多买一个小套房,买一间小精舍至少也要一百多万,如果把它拿到 泰北,就可以有十三间房子,住十三户人家,这样的话,实在太划得来了,所谓“惠而不费”,太难得了。
还有,捐献人的名字也会钉在他们大门旁边,永远作为感恩纪念,这个也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各位同修,是不是我要把我的名字钉在他们的门边呢?不是。 因为我正好想到捐赠者可以用“南无阿弥陀佛”的名称,让阿弥陀佛跟他们同住在一起,让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他们的家庭,光耀他们的门楣,让他们因为这句名号 而消灾解厄,增福增德,所以我就把钱划拨过去了。
我划拨虽然留有我的地址和电话,可是姓名却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他们也不晓得是怎样的对象。经过一两年之后,那个单位寄来一份数据,里面就是一 些接受捐献者的明细表,还有相簿,十三户人家的相片都在里面,有搭建前的茅草房子和兴盖后的新房子作对照,还有每户人家的家人全部站在门前的合照相片,门 前牌子就写着大大的捐献者“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还有户长的名字。
我一看这个资料却很遗憾,若有所失,为什么?因为这里面有“立法新村”的名称,就是当初立法委员他们也出钱,特别把一个小村庄取名为“立法新村”, 他们的钱都花在这个村子里,村中还有一所小学,是一个孤家寡人的退伍老兵,用将近五十万元发心捐献为他们盖的。我当初因一旦碰到钱,或提到钱这个字都很忌 讳,向来也很少跟信众、亲戚主动谈到钱,也不曾跟他们化过缘。那时候我就想,如果知道会以自己提供的名称去命村名、校名,我就会斗胆去化缘,那么泰北地方 也就会有了“弥陀新村”“弥陀小学”。
以后若有类似的机会,我们同修可以参酌这个经验,进一步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也是当阿弥陀佛的手脚,甚至当阿弥陀佛的口。人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希望我们往生的时候身边没有留下一毛钱。会不会想“这样不行,还要留一点钱火化或做什么的”?没关系!够用就好了。
宋朝有一位文人叫范仲淹,他很有爱心,他说,凡是他所到之处,一定要给当地带来利益。这些先圣前贤的伟大事迹与崇高德行,是可以让我们见贤思齐的。
大乘五逆——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四言:
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
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
二者:谤三乘法,言非圣教,毁呰留难,隐蔽覆藏。
三者:若有沙门,信心出家,若有戒、无戒,打骂呵责,说过禁闭,还俗驱使,债调断命。
四者:杀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
五者:谤无因果,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
“根本罪”,就是所有的罪都从它长养出来,枝末的罪固然也是错,固然也要受刑罚,可是根本的罪更重,所受刑罚更深、更长、更苦。小乘的罪都已经很严 重了,何况大乘五逆所包含的更加广泛,像第一“破坏塔寺”,只要破坏塔寺就犯了大乘五逆罪,为什么?大家想想看,塔是供奉佛陀舍利,寺院是让出家人栖身修 行,所谓“身安道隆”,如果身不安则道不隆,那岂不是障碍了他解脱六道轮回、甚至障碍他成道证果呢?所以,破坏塔寺的罪过非常大。
“焚烧经典”:刚刚讲过“经典”是宇宙的真理与光明,能开正眼、破迷惑,与众生离苦得乐有关,焚烧经典等同毁坏佛法,所以这种罪很大,也是根本罪。
“或取佛物法物僧物”:寺院的东西是十方僧众的东西,如果在家众随便取用,甚至出家众不应取而取,就犯了根本的罪,承受的果报苦报也是非常大的。在三宝当中种下敬田,福报是很大的;同样的在三宝当中非法盗取、非法取用,他的苦报也是很大的。
“若教人作,见作助喜”:自己没有做,可是指使人家去做;或者没有指使人家做,但是看到人家做就为他欢喜,这个都是同样的罪。
接下来所说四种罪,应该很容易了解,不用解释。
我们再看经文:
《大经》卷下“五逆”之文(《无量寿经》第96页)言:
不信先圣、诸佛经法(大乘第二逆),
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
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大乘第五逆)。
欲杀真人(杀阿罗汉、出佛身血),
斗乱众僧(破和合僧)。
欲害父母(杀父杀母)。
这是《无量寿经》卷下有关大乘五逆的说明。
“不信先圣、诸佛经法”:就是不信三宝,不信三宝就是不信三世因果,不信有善恶报应,不信有六道轮回。这里所讲的“欲杀”“欲害”,“欲”是一种动机,但是还没有造作,虽然还没有造作,但因为已经起心动念,就已经犯了这个五逆之罪。
何谓谤法——
诽谤佛法,其罪之重,过于五逆。
刚刚讲的五逆已是所有罪当中的重罪,比五逆罪更重的罪,就是谤法之罪,谤法的罪有多重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言:
若人不信,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世间佛种……
此人罪报……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
《法华经》:佛本怀经
《法华经》是怎样的一部经呢?这部经被称为“佛本怀经”,就是佛出世所讲经典当中最终非讲不可的一部经。
“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法华经》是说成佛之经,如果不信而诽谤这部经的话,那就违背真理,因为佛法就是真理,不生也不灭、永恒存在、普遍存在。诽谤这种教理,那么,他的心、他的业就跟阿鼻地狱相应,常在阿鼻地狱当中。
《无量寿经》:本怀中的本怀
还有一部也是佛的本怀经,就是净土宗的根本经——《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佛的本怀中的本怀经,比《法华经》还要重要。将来法灭的时候,所有经 典都不存在了,但释迦牟尼佛也要把这部《无量寿经》留住,继续流传在这个世间,不使它消灭。因为它比《楞严经》重要,比《金刚经》重要,比《华严经》重 要,比《法华经》重要。既然诽谤《法华经》果报如此,如果诽谤《无量寿经》,所受果报更将如此。
《无量寿经》是说什么教理的经典?《无量寿经》是说“阿弥陀佛成佛因果”的经典,也是在说“众生往生成佛因果”的一部经,它有一个根本就是“四十八 大愿”,“四十八大愿”又有一个最根本的愿,就是“第十八愿”,所以整部《无量寿经》如果浓缩而言,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讲什么呢?讲“只要念 佛就必定往生”;往生是生到哪里成为什么?是生到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因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心境哪能不涅槃?就像水入 大海,哪能不跟大海之水一样呢?
如果诽谤,心想“念佛怎么能够往生?”这样诽谤就不得了,就造下了诽谤正法的罪。
再怎么样都不能五逆谤法
《往生论注》卷上末《八番问答》言:
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
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
如是辗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所谓“业力不可思议”,诽谤正法的业力自自然然会让诽谤之人“堕入阿鼻大地狱中”,“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之后呢?“佛不记得出时节”,这个太恐怖 了,佛是有大神通的,可是对于诽谤正法堕阿鼻地狱的人,是百劫后才出来,还是千劫后才出来,连佛都不晓得,啊!那太恐怖了!岂不是说,不只百劫千劫,而是 无数劫、无量劫还没出来吗?
有句话说:“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什么罪众生不造呢?但再怎么样,都不能造五逆谤法的罪。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
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
如果倡言没有能说佛法的佛,也没有佛所说的佛法,没有能传佛法的菩萨,也没有菩萨所传的法,这叫“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这种观念、这种见解、这种思想是什么见呢?是拨无佛法、拨无因果的邪见。
“如是等见,若心自解”:指自己自作聪明,产生这种邪见思惟。
“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指这种见解是从邪思、邪教所传过来的,因为那种见解是邪见,所传的就是邪思,那个团体就是邪教。他如果心不 接受、心不决定,就不足以构成诽谤正法;一旦心接受了、心决定了,当下就是诽谤正法。可见,所有的善业、恶业从心所生,心若不决定,则无善业、无恶业。对 于某种思想观念,如果其心决定,则成事实,则是存在。
“如是等见”:到底有哪些见呢?邪见分有“上品邪见”“中品邪见”“下品邪见”“杂邪见”。
问曰:“如是等计,但是己事;于众生有何苦恼,逾于五逆重罪耶?”
答曰:“若无诸佛菩萨说世间出世间善道,
教化众生者,岂知有仁义礼智信耶?
如是世间一切善法皆断,出世间一切贤圣皆灭。
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
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这里问说,谤法是自己的事情(不像五逆,杀害父母,或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所以跟别人不相干,不影响到别人,没有加害众生,不让众生苦恼,为什么这种罪反而比五逆还重呢?
昙鸾大师就说:
“若无诸佛菩萨说世间出世间善道……如是世间一切善法皆断,出世间一切贤圣皆灭”:所谓善道有两种,一种是“世间善道”,就是佛所说的五戒、十善, 修五戒、十善可以生而为人,或者来世生天;“出世间善道”就是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总归而言,就是诸佛菩萨所说的五乘,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 萨。如果谤法的话,等于就是否定有这五乘的佛法,岂不是障碍众生解脱之道?这五乘的佛法,不管是世间善道或出世间善道,都是在教化众生。就世间来讲,刚刚 讲的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等同“仁、义、礼、智、信”五常,不杀就是仁,不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就是信,不饮酒就是不 迷失脑智。
如果诽谤佛,说没有佛;诽谤法,说没有佛法,那么,世间善法就断了,出世间贤圣也被消灭了。
“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一切善法都从佛法产生,所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无正法”就是“诽谤正法”。从这里可以了解,为什么诽谤正法比五逆罪还重了。
“内外典”,“内典”指佛教经典,“外典”是指佛教以外的典籍。
前面已讲过五逆、三田的内涵及果报,接下来再简略引用几段内外典籍,作为解释,勉励人们要孝顺父母,不可忤逆父母。总共引用二十二段文,有四段引自外典,其余皆引自内典,大部分都讲劝孝。
孝悌为仁之本
第一,《孝经》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第二,《论语o学而第一》言: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就是孝顺父母、孝敬父母、孝养父母;“悌”就是友爱兄弟、爱护兄弟,珍惜骨肉之情。孝悌之人是不会喜好冒犯长辈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不喜好冒犯长辈的人,可是却喜欢兴风作浪、扰乱人群,那是不会有的,因为他有孝悌之心的根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着重根本,根本如果建立的话,道就产生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仁的根本,可见孝悌的重要,人间善事都因孝悌而产生,人间坏事都因孝悌而禁止。
“本立而道生”下面提到“仁之本”,可见这个道就是“仁”,“道者仁”,仁者爱人,爱人者慈悲;而真正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天地万物与我一 体,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人及物,视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像这一连串的德行、这一连串的大道理,都是以孝 悌为根本而生起的,所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就是学佛大悲心,行持菩萨道。有一句话说“视民如伤,视人如己”,“视民如伤”就是说一个国王,应该亲自察看、感受老百姓生活 上的痛苦而去爱护、照顾他们;“视人如己”就是把别人看成自己,就是前面所讲的“同体大悲”这种存心,论其根本,也是从孝悌而来,所以说“本立而道生”。
有一句话说“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那就是说,只有孝顺父母,敬神才会得到神的庇佑,甚至不必求神拜神,自然求神拜神所要的已经在里面了。
有一首诗说:“父母不亲谁是亲?不重父母重何人?汝若重他十六两,后世儿孙还一斤。”这里就谈到因果关系,现在我们竭尽身心孝养父母,将来我们的子 孙也会如同我们孝养父母那样来孝养我们,而子孙孝养我们的恐怕不只“还一斤”,而是还十斤、百斤以上。西洋也有一句话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了,怎么能 够爱别人呢?”所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通于古今中外的一个“天之经,地之纬,民之行”的根本指南。
至善莫过于孝,孝道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灾难消除的度量衡,是维系世界和平的根本法则,孝道失则天下必失,孝道兴则天下必兴。如果人人做好孝道的本分事,世界不治则平,人心不教则善。
事父母几谏
第三,《论语o里仁第四》言: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是柔声、委婉地规谏,规劝父母的态度就应该这样。为什么?父母子女之情是一种天性、天理,在身份上,是儿女对父母,不是父母对儿女,也不是 国王对百官、上司对部下、老师对学生。同时,儿女对于父母的过错,都有一种深爱父母的心,希望父母向上、向善、成贤、成圣,所以规劝父母就应该守大体、有 分寸,和国王要求百官大臣、上司要求部下、老师要求学生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知道尽管父母听不进我们的话,可是我们对父母的敬爱一点也没有减少,对父母还是没有违抗,甚至为父母而忧心操劳 也不埋怨。这种不怨,是既无怨色,也无怨言,更无怨心,所谓“无怨无悔”。“劳而不怨”可说非常困难,因为不表现在脸色、语言上还容易,可是不抱怨在心中 就困难了,但是如果是一个真诚的孝子,他是可以做到这样的。
不行恩孝与畜生无异
第四,《观无量寿经》言: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五,《观经疏o序分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19页)言:
不行恩孝者,则与畜生无异也。
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
佛者,即是出世间福田之极也。
第六,《大智度论》言:
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开善法之初门;
人所敬爱,名誉远闻;死得生天,终成佛道。
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
“不行恩孝者,则与畜生无异也”:因为人为万物之灵,有灵性、有智慧,晓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恩德、什么是美好的行为;畜生没有这种智 慧,也无法接受这种教育。既然生而为人,可是不能行恩孝的话,岂不是跟畜生无异,甚至畜生不如?有句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子不能行恩 孝,等于不如羊、不如乌鸦。没有父亲母亲,就缺乏能生的因,也就没有所生的人,所以有父母才有我们;因为生而为人,才能学佛,才能靠人身而得度。追根究 本,都来自于父母,所以对父母就应该知恩、感恩、报恩。
“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世间最高的善就是孝顺父母。
“佛者,即是出世间福田之极也”:出世间最高的善就是供养佛。
《四书》里面谈到孝的内容很多,佛经里谈到孝的经文更多,有一部叫做《父母恩重难报经》谈到父母的十大恩惠,我在《书信集》里也谈到,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恩。
世间有一种苦,只有女人知道,男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苦?就是生孩子的苦,所以俗话说“生有过,烧酒香;生没过,四块板”(台语)是不是?所以,佛教徒把自己的生日视为“母难日”,遇到母难日不是去吃喝庆祝,而是行善,在佛门中积功德,诵经、念佛、回向。
我出家不久的时候,在道场里看到一位师父这么做,让我印象深刻。出家人身上没有钱,三餐只是接受供养,只有寺院供佛的时候才会分发到水果。很巧的, 分发水果的某一天正是那位师父的母难日,他只有几个橘子而已,他就站在走廊旁边,等出家众回寮房一个一个经过的时候,就剥橘子说:“今天是末学的母难日, 请慈悲接受我的供养,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够增福、增德,早日离苦得乐。”我一看内心非常感动,不知不觉就很难过。
我也是从小读古文学长大的,尤其对《孝经》《四书》中有关孝的部分特别感动,所以这一次我就把有关孝顺的经文,扼要地列举一下。
戒以孝为宗
第七,《梵网经》言:
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
第八,《优婆塞戒经》言: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梵网经》有上下两卷,上卷讲大乘戒律,下卷说明四重、四十八轻的戒律。无论出家、在家,都应该遵守四重、四十八轻的戒律。
“宗”,就是以“所尊崇、所重”的为根本。
“戒虽万行,以孝为宗”:意指戒律条文虽然很多,可是重点在于孝,可见佛家非常重视孝道。在这里,孝有更广的含义,《梵网经》里面这么讲:“孝顺父 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意思就是说要推广孝顺之心、慈悲之心,把一切众生看成过去父母,看成未来诸佛,在消极方面,不杀、 不害众生,在积极方面,救度利益众生。
善之极莫大于孝
第九,《难报经》言:
左肩持父,右肩持母,
经历千年,便利背上,
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第十,《忍辱经》言:
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
第十一,《大集经》言:
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第十二,《四十二章经》言: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祭拜天地鬼神,为了什么?应该有两点:一、敬畏天地鬼神,希望他们不加害自己;二、祈求天地鬼神的保护,一方面消灾解难,一方面带来好运,事事如意。
可是佛陀也告诉我们:“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父母比天地鬼神还要神,还要灵验。
最近我们书院外墙的电子广告牌上的法语是:“神明宿于正直之心。”神明在哪里?不在天上,也不在地祇,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心存正气, 心存善念,自自然然就能够跟鬼神感通,自自然然善神就保佑我们。所以有一句话说:“天地无亲,唯与善人。”天之道不是你向他祈求他就给你,不是的,只要你 是善人、正人,自然天道就跟你在一起,不用向外祈求。
“百善孝为先”,我们行善,要先孝顺父母。为什么?因为天地鬼神最敬重孝子,以鬼来讲,鬼不敢害孝子,鬼看到孝子来,就会赶快跪下来;至于神,一定保护孝子。所以只要孝顺父母,我们不必祈求天地鬼神,自自然然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因为如是因如是果。
第十三,《心地观经》言:
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与供佛之福,等无差别。
第十四,《增一阿含经》言:
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
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
第十五,《宝藏经》言:
孝事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
孝养父母,大梵尊天,在汝家中;
孝敬父母,释迦文佛,在汝家中。
“大梵尊天”是色界天第三天的天主;“天主帝释”是忉利天的天主,这两位天主都是佛教的护法。
我们只要孝顺父母,释迦牟尼佛已在我们家中,拥护佛教的两位大天神也已在我们家中了,等于是不求而自来。
如果我们只是礼佛、敬佛,可是不孝顺父母,那就不是真正在礼佛、敬佛;进一步说,我们愿生极乐,称念弥陀,如果对父母不敬重、不尽心孝养、孝顺、孝敬,那真的是违背佛心了。
引导父母来念佛才是真正供养父母
第十六,《佛说孝子经》言:
亲之生子,怀胎十月,身为重病;
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
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
虽为孝养,犹为不孝。
第十七,《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言:
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
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我们孝养父母,使他们物质无缺,使他们精神怡悦,甚至在这个世上做一些丰功伟业来光宗耀祖,使父母在世间有名望,这虽是儒家所重视的孝道,若以佛的 眼光来看,这样仍有不足,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可能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去杀生,取不应该取的、得不应该得的,这样岂不是让父母反而堕落?所以,只有导向正法 才是真正供养父母。
所谓“正法”,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是正法中的正法,所以应该引导父母来念佛,求生极乐,才是真正供养我们的父母。
第十八,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言: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
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
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第十九,有一首诗说:
子到英年亲白头,风光虽好夕阳流;
肥甘供养孝犹浅,要劝双亲净业修。
这一首诗也曾登在我们书院外墙的广告牌法语中。就是说我们到了壮年以后,我们的父母已经是年老白头了,虽然他可安享晚年、含饴弄孙,可是“夕阳无限 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再怎样把好东西给父母亲享用,这种孝还是浅孝,不是大孝;若能引导父母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才是彻底真正大孝。
罪莫大于不孝
第二十,《孝顺训》言:
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人于孝道无亏,言行微疵可略;
人于孝道有亏,功业盖世当谴!
不孝父母堕无间地狱。
第二十一,《父母恩重难报经》言:
不孝之人,身坏命终,
堕于阿鼻无间地狱,历劫受苦,无时暂歇。
第二十二,《地藏经o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言: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
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下面略举十四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孝顺父母以及奉事三宝所获得的不可思议果报,以及不孝或不敬三宝所得的深重果报。
1.僧告杨黼,佛在家中
太和杨黼,辞亲入蜀,访无际大师。
遇一老僧,问所往。
黼曰:“访无际。”
僧曰:“见无际,不如见佛。”
黼曰:“佛安在?”
僧曰:“汝但归,见披衾倒屣者,即是也。”
黼遂回。一日,暮夜抵家,叩门。
其母闻声,甚喜,不及衫袜,遽披衾倒屣而出。
黼一见,感悟,自此竭力孝亲。
年八十,诵偈而逝。 (《感应类钞》)
杨黼受老僧开示,竭力孝亲这段典故,在唐湘清居士的《因果报应录》中也有引用,并且用白话把它翻译出来。我来念一遍:
杨黼,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他感觉人生无常,立志修道,听说四川省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亲近明师,他就辞别双亲,离开故乡,到四川去访师求道。
刚抵四川省境内,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地顶了一个礼。老和尚问他:“你从哪里来?到四川来做什么?”
他答道:“我从安徽省来,想到四川参访无际大师,修学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说:“你要见无际大师,那不如见佛。”
杨黼问:“我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请老和尚指示我,好吗?”
老和尚说:“你赶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着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
杨黼听了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装,雇舟返乡,在路上跋涉了一个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苍茫,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妈妈开门。他妈妈听到宝贝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床上跳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地出来开门,迎接爱儿。
杨黼看到披衾倒屣的妈妈,顿然觉悟父母才是活佛。从此以后,竭力孝顺双亲,在物质方面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方面尽量使父母快乐。
后来杨黼享八十岁的高寿,临终时候,诵《金刚经》的四句偈,安详而逝。(取材自《德育古鉴》)
无际大师即希迁禅师,是唐朝时的一位禅宗大师,是禅宗鼎鼎有名的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当时他在四川弘扬禅法非常有名气。
真正孝顺的人,就如孔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代是这样。当然现代的话或许不一样,因为古代没有汽车、飞机,没有电话、手机,也没 有电报,而且大陆很广大,一旦出了远门,什么时候能回来都不知道,甚至也可能再会无期。所以,孝顺的人不远游,如果要到远方去,也必定先告诉父母是到哪个 地方去,让父母能够关怀得到。
但是,对于一个学佛修行者来讲,为了了脱生死大事,即使再远的地方,他也要去寻访,所谓“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杨黼辞亲入蜀,当然这一去是生死未卜,何时回来、能否回来,是不可知的。他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位老和尚看起来是个有道高僧。所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福之人,可逢上智”,可说,杨黼求道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显现一位老僧来为他指点修行的要妙。
守愚念佛、无诤念佛、老实念佛
这位老僧问他要到哪里去。以禅来讲的话,通常都不是以寻常的谈话来对答的,话中都蕴含着机锋转语,一方面在了解对方程度的高低,一方面也是在点拨对 方,使他能够契入禅法。所以,往往学禅的人,一见面就问:“你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如果说“我从安徽来,要往四川去”,这样的回答是过不了关的;如果 说“我从来处来,要往去处去”,这样的回答就会吃棒喝,因为这样是依文解义,记问之学。如果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过不了关,也要受棒喝的。
近代高僧广钦老和尚,临终之前说了一句话(台语):“无来无去,无代志。”等于是无来亦无去。他在这世间修行、度众九十五年的期间,他不感觉他自己有来过、有活过九十五年,这是他对本性、佛性的体会。
每一位众生都具有佛性,佛性是超越时间、空间,也超越我们的念头的。这个佛性是自己跟整个大宇宙合为一体,没有你我他,或善恶、亲疏、好坏这些差 别,甚至连分别也没有的。所以这种境界是唯证方知,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没办法以语言来述说、解释清楚的,只有悟道的人,彼此扬眉瞬目、彼此默 契可以体会的。
就禅方面来讲,听几堂课,或者看几本语录,慧根比较明利的人,可能很快就能够领会宗趣了。可是这个仍不管用,为什么?因为他内心的贪嗔痴和无始劫以 来的业依旧还在。所以,永明禅师写了《四料简》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有禅就是已经大彻大悟了,可是如果不求生净土, 命终的时候,中阴身显现,过去的业力现前,就随业力而轮回去了。所以,修行还是要以修净土最为稳当,不但稳当,而且是当生成就,一世圆满的。
所以,我们不用好奇高攀其他法门,要“守愚念佛、无诤念佛、老实念佛”!即使自己很有智慧,很精进修行,也把自己看成一个愚愚笨笨,什么都不懂的人,而且不觉得自己在精进用功,还是感觉自己很懈怠、很拙劣、很惭愧。
敦伦尽分,全家念佛
这个老和尚事前对杨黼讲的披衾倒屣,居然跟杨黼后来看到的事实完全吻合。再怎样,一个人也不可能肩披着大被,倒穿着鞋子吧,可是这一幕景象那么真实地就呈现在他的眼前,如同老和尚所讲的,一点不差,非常灵验,当下他就有所领悟。
他领悟到什么呢?就是第三单元所引《大集经》的“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他领悟了,原来佛就在我们家中,而且跟我们非常的亲,每 天都在一起。所以,对一个念佛人来讲,如果好好地尽心孝敬父母,不但阿弥陀佛跟我们在一起,父亲佛、母亲佛也整天跟我们在一起。
当然,老和尚的用意是要他回家去好好敦伦尽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做一个在家人的模范,至于要学禅,对他来讲,太高攀了。
至于我们念佛人,就像我们“俗谛”所讲的,在敦伦尽分当中引导亲人念佛,跟我们同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话,不但是跟佛永远在一起,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且本身也能够成佛,让人家来亲近,也能够广度所有众生。
所以,如果是在家众,就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为世良民,专一念佛,全家成为念佛的佛化家庭,全家求生极乐世界,作为在家学佛的典范,引导一方。
2.孝妇生天,阎王恭送
这是印象中的一个典故,出处在哪里,一时找不到,它的大意是说:
有一个人很有学问、人品,每隔几天必须到阴间代理判官职务。他到阴间没有固定时间,有时白天,有时晚上,只要有事,就要下去。他下去以后身体或者躺在床铺上,或者靠在椅子上,好像入睡一样。一直到他阴间的事情办完,就会自然地醒过来。
有一天,他和朋友在叙谈聊天,突然间就说:“请你等一会儿,我有事必须先离开。”话一说完,就立刻睡着了。这位朋友本来就知道他有阴间的职务,所以就在一旁静静地等他。
没多久他就醒过来,朋友就问:“这一次怎么这么快?”
他就回答说:“这一次不是去办案,而是一位孝妇要生天,从阎罗王以下的都要去恭送。这位孝妇是年轻守寡,没有儿女,也没有其他亲戚,只有她的婆婆跟 她相依为命。这位媳妇非常孝顺,因为家庭贫穷,只好当乞丐过活,如果讨到好吃的东西,一定先让婆婆食用,假若当天所讨的东西不够两个人吃,一定宁可自己挨 饿,让婆婆吃饱。她的婆婆去世,也尽心尽力办理后事。今天这位孝妇寿命到了,死在郊外,她的神识生天,所以我们去恭送。”
那位朋友好奇,就跑到郊外去看,果然有一位妇女死在郊外。
由此可知,孝顺所得福报非常大,能够上生天堂。有句话说“生天自有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要生天的话,要圆满十善功德;要求仙的话,也要有大修行。所以,要生天、要登仙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往要成仙,要经过好几世,经过很久的修行。
可是只有一件很容易,当生就可以达到,就是孝顺,孝顺就可以生天。
当然,这是以一般世间法来讲,一般世间法能够生天就已经是最高的境界了。但以佛法来讲,当然不究竟。所谓“求天不生天”,也就是说,累积人跟天的福 报,可是不求生天,而是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将来成就佛果,当然这是就圣道门来讲的。如果就净土门来讲,如果懂得把孝顺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那么以九 品往生阶位来讲的话,至少是中品下生,当然这是就自力回向来讲。以我们他力念佛来讲的话,是超越九品的:因为这句万德洪名的功德不但超越中品下生,也超越 上品上生,是横超品位阶级的。
念佛人自然行孝
关于孝顺,我们念佛人的心应该怎么样呢?是感念佛恩、随顺佛心来行孝道,自自然然的,不以为自己是在行孝道,也不以为行孝是为了能够生天,都不是!所谓“体如而行,即是不行”,体会佛心、随顺佛心去做,这个敦伦尽分的人品是行而不行,不觉得自己在做这些功用。
3.孝妇念佛,易度宿冤
李村有农家妇,每早晚出馌,辄见女子随左右,问同行者则不见,意大恐怖。后乃渐随至家。然恒在院中,或在墙隅,不入寝室。妇逼视,即却走;妇返,即仍前。知为怨怼,因遥问之。
女子曰:“汝前生与我,皆贵家妾,汝妒我宠,以奸盗诬我,致幽死。今来取偿。讵汝今生事姑孝,恒为善神所护,我不能近,故日日相随。揆度事势,万万无可相报理,汝倘作道场度我,我得转轮,即亦解冤矣。”妇辞以贫,女子曰:“汝贫非虚语,能发心念诵佛号万声,亦可度我。”
问:“此安得能度鬼?”
曰:“忠臣孝子,诚感神明,一诵佛号,则声闻三界,故其力与经忏等。汝是孝妇,知必应也。”
妇如所说,发念持诵,每诵一声,则见女子一拜,至满万声,女子不见矣。此事故老时说之。知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二》)
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可以理解。
“每早晚出馌”:以前农业时代,家人白天都到田里工作,家里的妇女就必须煮饭、带饭到田里给亲人用,大家都知道、看过吗?我小时候,我父亲都到田里工作,我母亲就煮饭送菜,我也被妈妈牵着小手一起到田里去。
“辄见女子随左右”:妇人往往看见一位女子跟随在她左右,只有她看到,别人看不到,她就很恐慌。本来只在外面,逐渐地就跟随到家里来,不过都在院 中,或在墙边角落,不敢进来,更不敢登堂入室。如果用眼睛逼视她,她转身就离开,如果不看着她,她又接近过来。这时候,她就知道对方不怀好意,应该是过去 世的冤家,所以就远远地问她,对方就回答:“你跟我前辈子是富贵人家的妾,但是你嫉妒我,以不实的奸、盗这两件罪名污蔑我,致使我含冤去世,今来取偿。” 由此可知对方的冤屈非常深重,因为奸、盗对一个古代的女人来讲,是非常不名誉的指控,如果是事实还好,可是完全不是事实,对方因此含怨而死。往往含怨深, 就会生生世世相随不舍,直到讨完债之后,才会彼此了结,因此,往往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无穷无尽。
以前我也曾问过大家,哪种人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有两个,一个是阿弥陀佛,他对念佛人摄取不舍,一个就是我们的冤家债主。而生生世世以来我们的冤家债 主太多太多了,只是有的出生为人,或者堕落地狱,所以不能跟随我们,如果生在鬼道的话,那肯定会找上门来的。所以,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正是他的冤家讨债的 绝佳机缘,往往亲自来讨债或者变现我们的亲人来牵引我们去堕落。
“汝今生侍姑孝,恒为善神所护,我不能近”:孝顺的人一定有善神来保护。所以,我们想要获得善神保护,只要我们心存孝敬,平常对父母如实尽孝,自然 有善神保护。不然的话,一个人能够获得善神保护,必须是善人或者有三皈依、受五戒,或是修行人,其中以念佛人获得最多的保护。凡是忠孝节义的人,一定有善 神在保护他,一旦有善神保护,即使有冤家现前,也暂时不能接近,不能讨债,所以那位女子就说:“揆度事势,万万无可相报理。”
不过,她也懂得佛法,晓得必须靠佛法,才能了断这一些冤孽,所以就请这位孝妇做法会。对方说家里穷,没有钱做法会,那位女子就跟她说:“你可以念佛来超度我。”
她就问:“念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只是声音而已,跟讲话没有差别,难道这样也跟经忏法会具有同样超度鬼魂的功能,化解冤结吗?”
这位女子就说:“忠臣孝子那种纯厚的存心,能够感动天地神明,一旦念佛的话,这句佛号也会随着忠臣孝子的诚心声闻三界,所以这种功能效用与经忏相等。你是一位孝顺的媳妇,所以我知道你念佛必定能获得感应,必定能化解我们的冤结,必定能够超度我出离这个苦趣。”
所以,她就依女子所说念佛,每念一声佛号,就看见那位女子拜了一拜,念了万声,那应该是拜了一万拜。从此那位女子再也没有出现了,可知已经被超度了。
其实念佛只要诚心,不管忠臣孝子或是一般人士,都可声闻三界。因为这句佛号本来就充满整个大宇宙,所以,只要专一、专心地一向念这句弥陀名号,我们 凡夫卑微渺小的心也跟随这句名号扩散到整个大宇宙,而且念佛不但容易做到,功能也比经忏法会还高超。所以,念佛方法容易、功德殊胜。至于念一万声,拜一万 拜,未必要这么多,只要至诚恳切,几声佛号便可化解怨怼,获得超度。
“知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这个故事记录在《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是清朝文人纪晓岚所写的,他本人没有学佛,他的著作目的是规恶劝善,所以他说 “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其实“笃志事亲”最高的果报是生天,但天是六道之一,还在六道轮回里面,是不究竟的。如果能“信心礼佛”,进而求生净土,那就 是出世之善,不但超越三界六道轮回,而且往生成佛,将来能够广度众生。
尤其是这句弥陀名号,“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成佛功德的结晶,阿弥陀佛把他成佛的所有功德白白送给我们因地的凡夫,不假其他的 心境、修行,不必做经忏或参禅、观想等等这些法门,就能够具足脱离三界、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这句弥陀名号是果地觉的功德,所以说“以果地觉,为因地 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4.不孝之罪,不通忏悔
沛国民张法义,务本力耕,常恐有过,吁天忏悔。既老而病,恍然至阴府。主者示以黑簿,簿中列义所作罪目,皆已勾除;唯余一事不勾,视之,乃义少时, 父遣刈麦,瞪目而拒父,微有谇语,以此不赦。盖天律不孝之罪,最为深重,不易忏悔故也。义苏,以此切诫后人。(《感应类钞》)(可参考《冥报记》卷下o五 二o张法义)
张法义每旦,告天谢过。忽被摄入冥,示以黑簿;簿中罪恶,皆已勾除,唯余一事,乃义少时,因父责,张目反顾其父。始知不孝之罪,不通忏悔也。 (《感应篇汇编o忠孝》)
这两段都讲同一件事,前一段不易明白,后一段比较简短,容易明白。
张法义是个农民,“务本力耕”,可是他很有去恶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心,每天早上向天忏悔他的过失。后来老迈生病,恍恍惚惚来到阴府,阴府 执事就拿黑簿给他看。黑簿是记载罪恶的簿,作恶是记在黑簿,行善记录在红簿。里面列举了他一生所造的罪,且每一条都被勾除了,只有一条没有被勾,一看,原 来是年少时父亲要他去刈麦,他不遵从,不遵从便罢,而且还用眼睛瞪父亲,还说了一些违抗的话,就这一件小时候无知对他父亲不孝的事,不被勾销掉。所以说 “不孝之罪,不通忏悔”,表示其他罪可以用忏悔来消除,不孝之罪则不行。
所谓“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上天不咎悔过之人”,但如果是不孝的话,就不能以忏悔来消除,可见孝的果报很大,不孝的罪过惩罚也非常严厉。
真诚忏悔,时刻检讨自己
佛教也好,一般的修行也好,都很重视忏悔,儒家就有所谓“一日三省吾身”,佛门里做早晚课,每一天都要念“忏悔文”,也要念“发愿文”。
佛门的忏悔仪式有对人忏悔,就是对我们所侵犯的人忏悔,请他原谅;也有对僧众忏悔,也有对佛忏悔;有向一个人忏悔,有向两个人忏悔,也有向四个人忏 悔,乃至向二十个出家众忏悔。为什么?因为修行就是要“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如果我们得罪了对方,不求对方原谅,那么这个罪永远都存在,将来一定要 受果报的,这就是:
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修行人很重视忏悔。
所以,我们同修莲友尽量要坦诚,如果自己做的某件事情使对方不愉快,就应该坦诚地向对方道歉,请他原谅,不要推诿,不要掩盖,不要找理由。
《书信集》引用了一段话说:
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我们应常检讨,自己是否是诿罪掠功的小人?
当然,学佛人或一般人应该不会掠功,但往往会诿罪给别人,不然就会掩罪夸功,可说掩罪夸功是最平常的。
我们检讨,自己往往是一个掩罪夸功的人,自己在言行方面有了过失、有了缺陷,尽量掩盖,不让别人知道,即使别人知道了、冒犯了别人,也尽量找理由来掩饰;有一点小小成果,有一分二分,就会说成五分六分,甚至九分十分。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人就应该时刻检讨自己,是不是在“掩罪夸功”,还是在“夸罪掩功”?
其实一个修行人应该是“夸罪掩功”的,为什么?把自己的错误缺失显露出来,让人家知道,可以消业障,也可以警惕自己;如果一直掩盖,那真是业障深重。自己有功劳有成就,要尽量掩盖,不要夸耀出来,这个都是增德消业最好的良方。
念念称名常忏悔
当然,我们念佛本身就是在忏悔,因为这句佛号具有无上的功德,所以念这句佛号能够消我们深重的罪业,因此善导大师就说:
念念称名常忏悔。
我们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都念念称名,念念不舍,可见念佛人是个永远都在忏悔的人。
不过,虽然念佛确实能够消我们的罪业,但我们也必须至诚反省发露,尽量不要掩盖,不然的话就会像右手扫地、左手洒灰尘一般的不智。
以为没人知,冥冥有记录
张法义这件不孝之罪还被记录着,所以阴间的执事就拿黑簿给他看。我们在阳间所做的事情,有时候并没有人知道,可是依然点点滴滴都被记录下来了,所以 有一句话说:“人间所做事,居心之邪正,以为没人知,冥冥有记录。”又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真的就是如此,不只有形的言语行 为会被记录下来,即使是无形的起心动念也会被记录下来。当然,起心动念如果是一般微细的妄想杂念还无妨,如果是很深重的念头,就会被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 还是有果报的。
注重修心,从善如流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念佛的人要注重修心,因为一切的言语行为都是从心推动出来的,就像我们之所以来佛堂念佛、研究法义,就是因为有这个殷切的心才会驱使自己开车、坐车、走路来到这里。
同时,学佛的人若能尽量做到“宗风”里所讲的“谦卑柔和”,随顺他人,不与人争,与人为善,从善如流,那就更好了。《法华经》里有一位常不轻菩萨, 他每看到一个人都立刻顶礼恭敬,而且赞叹对方说:“你们都有佛性,都是未来之佛,我不敢轻慢你们,我向你们顶礼,顶礼未来佛。”
5.供佛一笠,生为帝王
志公答曰:“我皇前世,是个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见山间,灵坛古庙,庵宇朽烂,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晒,无人侍奉,汝自发起善心,将己头上箬笠一 个,遮盖佛身。佛以天眼观见有此善心,赞言:‘善哉善哉,贫苦布施,甚为稀有。汝于来世,当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报也。”又“偈曰:若要开通佛法 门,殷勤供佛及斋僧……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
梁武帝问他的国师志公和尚说:“我过去世修了什么福报,今生才能当皇帝、管山河呢?”
志公和尚回答说:“我皇这世是皇帝,可是前一世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不过很有福报的是,在山中看到一尊古佛被雨淋日晒,你一心只想为佛,没有顾虑到自 己,看重佛过于看重自己(箬笠盖在佛的头上,从此自己就要受日晒受雨淋,因为贫穷,没有钱买箬笠),所以这分心非常殷重,这就是贫穷布施甚为稀有。”
一般情形,如果我们为别人,别人也会为我们,何况我们为佛,佛更会为我们,赐给我们很大的福报。虽然佛陀已入涅槃、不在人世间了,可是佛像所在之 处,等同佛在。他所供养的是佛,佛是天中天、圣中圣,佛的福报、智慧、慈悲、愿力、威神都是大宇宙中最高无上、最尊第一的,能够遇到佛而供养佛,当然福报 是最大的,就像前面所讲的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
一个很有钱的人,布施了一顶斗笠,甚至盖了一间寺院,他所得的福报未必那么大。可是梁武帝前世是樵夫,是个贫穷困苦的人,他所布施的胜过一些富有人所布施的,所以这辈子就生为皇帝,这是佛陀灭后的有名故事。
6.贫女一灯,胜富千灯
佛陀时代也有“贫女一灯”这则有名的故事。就是有一位贫穷困苦、当乞丐,衣不能御寒、讨饭不能得饱的老妇女,看到国王、大臣,甚至一般百姓都在殷勤 诚恳地供养三宝,有的点灯,有的供斋饭。她一看,深有感触,叹道:“唉呀!我就是过去世没有布施,所以这一世才这么贫困。”所以她就很想布施,点灯供佛, 照亮祇园精舍。可是没有钱,只好去乞讨。从早乞到晚,好不容易讨到一毛钱,就拿去买灯油供佛。老板问她:“你一毛钱买的油只有一点点,你要做什么用呢?” 她就把心情告诉老板,老板非常同情她,也非常赞叹她,就随喜的加倍给她一些油,让她可以勉强点亮一盏灯。她就以这些油来点灯供佛,供养精舍,同时发了一个 很深重的誓愿说:“希望以这盏灯供佛的功德,能使我将来得到大智慧,照耀大众,使大众离开贪嗔痴的愚暗。”结果这盏灯照得非常明亮。
第二天天亮了,值班的就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看所有灯都灭了,就来收拾这些灯具,可是只有一盏灯一直很明亮而且灯柱都没有损失,好像刚点燃的 一样,他用手要把灯挥灭,可是挥不熄,再用袈裟大力挥,也灭不掉。这时佛陀看到了,就对目犍连尊者说:“这盏灯不是以你声闻的力量可以熄灭的,因为供养这 盏灯的主人所发的心非常广大,即使你用四大海的水也浇不熄,即使用山中的大风也吹不灭。”
这时候,这位贫女也来到佛前,向佛陀顶礼,当下佛陀就为她授记,说她在二十劫之后能够成佛,佛名为“灯明佛”。
这位贫困的女人所布施的这一盏小灯,胜过当时的阿阇世王,胜过百臣,胜过所有布施的灯,为什么?这盏灯是贫女所有的财产,她是以她所有的财产发了殷重的愿,而且是为众生而发,所以贫女一灯胜过富者千灯。
7.供佛一饭,生为帝王
宋武帝始登位,梦一道人,提钵就乞,因而言曰:“君于前世,施维卫佛(即毗婆尸佛)一钵之饭,今居此位。”帝遣问严公,征其虚实。严公即送七佛经呈闻。(《弘明集》)
所谓“三劫千佛”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大劫,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各有一千尊佛出世。毗婆尸佛就是过去庄严劫中出现的一尊佛,在九十一劫之前出世,也是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佛,第七位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
毗婆尸佛是九十一劫前出世的佛,南朝宋武帝在九十一劫之前,以一钵饭供养毗婆尸佛,九十一劫之后福报成熟了,就生为帝王。所以,如果能够很有福报地供养到佛的话,他未来的福报就非常的大。所以《大经》说:“若有慈敬于佛者,甚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学佛不求人天福报
当然,就如同刚才所讲的,学佛的人求天不生天,以圣道法门来讲,是希望生生世世都生而为人,为人不生天;为人也不当皇帝、宰相、大臣,而是要出家,然后能够一闻千悟,得百千陀罗尼,广度众生,这是一般圣道门的修行者所盼望的。
我们净土法门念佛的目的,是希望今生就往生极乐世界,而不希望有下辈子。我们看他在九十一劫以前供佛一钵饭,九十一劫直到现在,这段时间他到哪里去 了呢?他是不是这九十一劫中一直生在天上,天福尽了下到人间还享受帝王的福报呢?还是曾经堕落过三恶道?不得而知,但今生为王,忧国忧民,甚至忧名利权 位,也可说“有苦难言”。
轮回难脱,珍惜佛缘
有句话说“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就是说,当舍利弗在帮忙建设祇园精舍时,看到地上有蚂蚁,以神通观察,知道这些蚂蚁是七佛以来, 也就是九十一劫以来都生为蚂蚁,没有离开蚂蚁之身;同样在九十一劫以后也仍然是蚂蚁。又,佛以神通观察一只鸽子,八万劫以来是鸽子,八万劫以后还是鸽子。 你看这是多么的悲惨!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七佛以来、九十一劫以来,还是没有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人在六道轮回当中,很可能会堕落畜生道,一旦堕落畜生道,可说是万劫难复 ——这是对没有学佛、没有念佛的人来讲,他以后还会继续轮回下去。我们既然今生有缘能学佛,就应好好检讨自己,现在还没有往生极乐,也没有修成正果,就可 以知道以往九十一劫以来,我们也都是在六道里面造罪造业,受尽无边痛苦的轮回,所以,看到这些典故就应该反观自身,想到轮回可怕,轮回难脱,一旦遇到可以 解脱的法门,就要珍惜、把握!
8.出佛身血,生身入狱
善导大师《观经疏o序分义》言:“提婆恶性,为人凶猛,虽复出家,恒常妒佛。”
提婆屡欲害佛:曾于山上投下大石,被山神接着余处,碎石伤足,实时出血。又放狂象,欲害释尊,被佛降伏。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然未 至佛所,狱火烧身,生身入狱。 (据《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玄奘曾于祇园精舍废址之东,得见提婆生身堕于地狱之大坑)
《增一阿含经o卷四七o第九经》如是言:
尔时,地中有大火风起生,绕提婆达多身。尔时,提婆达多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
佛告阿难:此人在地狱中,经历一大劫……
佛告阿难:提婆达多从地狱终,生善处天上,经历六十劫中,不堕三恶趣。往来天、人,最后受身,当剃除须发,着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成辟支 佛,名曰“南无”……佛告阿难:弹指之顷发善意,其福难喻,何况提婆达多博古明今,多所诵习,总持诸法,所闻不忘。计彼提婆达多昔所怨仇,起杀害心,向于 如来;复由曩昔因缘报故,有喜悦心,向于如来,由此因缘报故,六十劫中不堕三恶趣。复由提婆达多,最后命终之时,起和悦心,称南无故,后作辟支佛,名曰 “南无”。
这是从三个地方引用三段文,来互相补充说明“提婆出佛身血,生身堕入地狱”的典故。
提婆达多由于出佛身血的缘故,所以生身堕落地狱受一大劫之苦。提婆达多生身堕落地狱留有一个洞,玄奘大师求道于印度时,曾经还看过这个堕入地狱的坑洞,民国七十三年(公元1984)底,我也曾随团到印度朝圣,到祇园精舍也刻意要找这个洞,但是已经被填满,找不到了。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最后提婆达多狱火来到身上时,就向着佛陀的方向忏悔,所以离开地狱后六十劫不会再堕落三恶道。同时,由于当要断气 时,他想称念“南无佛”把自己的身心性命皈投依靠佛,可是只念到“南无”二字,第三字没有完全念完,当下就堕落地狱了,但也因为最后念了“南无”二字,所 以最后他也会有福报出家而成为辟支佛。
我们一生一向专称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所以我们不需要等到六十劫之后,今生今世就可往生极乐净土,就能够在极乐净土快速成佛。到底有多快速呢?随大 家的心量,你认为有多快就多快。其实弥陀功德不可思议,何况这个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是弥陀主动积极来救度我们,而且功德圆满无缺的,不只是我们单方求 佛救我们而已。
9. 发心建寺,天宫立现
长者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须达自手,授绳一头,共图精舍。时舍利弗,欣然含笑。
须达问言:“尊人何笑?”
答言:“汝始于此地住,六欲天中,宫殿已成。”
则借道眼,悉见六天严宝殿。
问舍利弗言:“是六天何处最乐?”
舍利弗言:“下三色染,上二憍逸,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补处菩萨,来生其中,法词不绝。”
须达言:“我正当生第四天中。”言已竟,余宫悉灭,唯第四天宫殿湛然矣。(《大藏经》51册第835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第四十二)
这一段典故也是非常有名,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常常驻锡的祇树给孤独园的典故。祇园精舍是谁发心布施建设的呢?是须达长者,我们所诵的《阿弥陀经》就 是释迦牟尼佛在这间精舍所讲的。须达长者要建设这精舍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是黄金铺地才能买到这块地的,可以说是发了殷重心。精舍还没盖,只是在量地而已, 他的果报立刻呈现,就是将来他要去天上住的宫殿当下就呈现了,也就是说只是发了心,刚开始在进行,还没全部完成,果报就已经成就了。为什么?因为他那一念 心是决定性的,必然会去实践,不可能半途而废的。
决定心非常重要
就这个故事我引用了两段话,也就是: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
心决定时,净土莲华,现其色相;
例如须达,将造祇园,
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
意思是说只要真正愿生极乐,此后专一念这句六字洪名,这个心决定的时候,极乐净土光中就会显现我们的色相,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影子就会显现在极乐 净土之中的莲花上,就像须达长者将要建造祇园精舍,都还没盖,只是心决定的时候,虚空中就已现出他的宫殿了,这可说是“一念同时,因果同时”。由此可知, 我们这个法门是真正的平生业成,不必等到临终,或看临终如何死法,我们现在发愿生之心,就已经是极乐世界圣众之一,已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了。
所以,这个决定心非常重要!请问我们同修,愿生极乐之心是不是决定之心呀?(大众答“是!”)那么我们就彼此恭喜吧!不久当证无上正等正觉。
法照大师有一首偈子说: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就是说这娑婆世界,不论何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弥陀的净土就会有他的一朵莲花,只要这个人决定不退转,临终的时候这朵莲花就会前来迎接他到极 乐世界去,莲花化生,花开见佛。所以“但使一生常不退”,这“不退”就是决定,决定就是不退,这是就我们来讲;若就佛来讲,阿弥陀佛无碍遍满虚空的光明, 他的作用、功能在哪里?在摄取念佛众生,一直到临终,永远不舍离。所以,一方面极乐世界有我们的莲花,一方面娑婆世界有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使得我们念 佛人百分之百必定往生极乐,十个人十个人往生,百个人百个人往生。
10.拂精舍庭,生天感应
昔如来在世之时,有天人来下祇洹精舍(祇园精舍)。佛为说四谛法,得法眼净。阿难问佛,佛言:“须达居士,造精舍已,遣一人奴,拂寺庭扫除道路,乘此善根,生忉利天,来下听法,得法眼净也。”(《大藏经》51册第835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第四十五)
在这段感应事迹的前一则,说到须达长者发心建造祇洹精舍,一方面让释迦牟尼佛有固定讲经说法的地方,一方面让佛陀的弟子们有安住的处所。能够在佛陀的时代做这样的布施、供养,可以说功德是非常大的。
“昔如来在世之时”:就是释迦牟尼佛还在世间、尚未涅槃的时候,有天人下降,来到祇洹精舍,向佛陀顶礼,请佛说法。佛就为他说苦、集、灭、道的四谛法门。这位天人只在佛前听佛一座说法的当下,就得到了“法眼净”。
“法眼净”也叫做“清净法眼”,是小乘的初果——须陀洹,得到法眼净的果报就是,七次天上、七次人间之后就永远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这个小乘的法眼净跟大乘的五种眼中之“法眼”是不同的,也就是跟大乘所言“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中的“法眼”是不一样的。
以净土法门来讲,只要肯定信受“称念必生”,也就是有了“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这个肯定的信心,也可以说是等同获得了“慧眼”“法眼净”与菩萨的“法眼”,而且这一种眼比小乘的“法眼净”或菩萨的“法眼”都来得殊胜难得。
在一座听法之下就获得了初果的果位,因此阿难就很好奇、很赞叹地问佛是什么原因。佛说,须达长者发心建造祇洹精舍之后,派了家里一位佣人来精舍长期 担任擦拭桌椅、扫地、倒垃圾、清除水沟、扫道路,或整理精舍四周花草树木的工作,死后,他就依靠这样的善根上生忉利天。天人都具足五种神通,因此他晓得自 己所以生天的原因,非常感恩,也把握佛陀在世的难得机缘,降下人间来听佛说法,因此得到了法眼净的果报。
正命
同样付出劳力,但是因不同,果也不同。一般清洁夫死后还是随业流转,可是佛门的义工却能够获得殊胜的果报。
譬如同样开书店,有开一般的书店,有开佛教的书店,一般的书店,同样卖书,同样赚钱,可是难以给人增长人生的智慧,难以给人向道、向法、修行、证果 的机缘。如果开佛教的书店就不一样了,他每卖出一本佛书,不管他赚多赚少,功德都很大,因为以他开店的因缘,使得人们有信佛、念佛、往生的可能。
要趋吉避凶,改变命运,读善书、佛书,最快;因为观念一改,思惟言行随着改,命运也随着改。
又比如同样开餐厅,有开素食餐厅,也有开荤食餐厅,荤素的果报是天差地别的。譬如海霸王那一种餐厅,或者海鲜店,一开门,一天当中就有很多生物死在 他们店里,即使他们再怎样赚钱,他们的罪业与将来所受的果报都是非常重大,非常可怕的。如果开素食餐厅的话,不管多赚、少赚,或即使没赚,都是功德一件。 因为他开素食餐厅,使得人有吃素的机缘,吃一餐素,少吃很多肉,就减少了直接杀或间接杀的罪业,所谓“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由此延伸来说,庆祝生 日或婚丧喜庆,都应办素食,不应办荤食。平时人们吃肉总是有限,一旦婚丧喜庆开宴,吃的活物就很多,甚至一次喜宴、丧宴所杀的生物就超过自己一辈子所吃 的,可说是很可怕的。
一件事情同样付出时间、精神、体力,我们就要有所选择。同样是人,有一般人,有念佛人,但是一般人随业流转,而念佛人则被佛陀称为人中上上人、妙好人,尽管他没有什么智慧、地位,庸庸碌碌,可是他晓得念佛,他愿生极乐,这一种念佛人就胜过其他一般人。
古代的印度社会有四种阶级,第一种就是婆罗门,是最高的阶级,专心修行或负责祭祀,作为神跟人的桥梁,所以被人尊敬。第二种就是刹帝利,也就是王 族、世袭贵族等统治阶级,是四种阶级当中的第二位。第三种就是吠舍,就是一般的农、工、商或贫民阶级,属于寻常老百姓。第四种是首陀罗,就是为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服务的奴隶阶级,他们的地位非常卑贱,甚至没有地位可言。
可是这样的奴隶阶级,他却能够上生天界,比其他阶级还来得殊胜、稀有,由此可知,不以此生出身论后世身份的高低,而是由此生行为来论后世身份的高 低。所以,我们宁可当乞丐,也不应该赚杀生的钱、赚不应该赚的钱。当义工是善事,所付出的点点滴滴,都功不唐捐;而当三宝的义工,其功殊胜。
11.故宅建寺,立感天应
昔尊者夜周多,归于旧里,父母故宅地,建立佛精舍。尊者夜分有百千天子,来下供养精舍。尊者知而问,天子言:“我是汝父母,以恶业故堕地狱,汝出家 日生天。于故宅地,建立精舍,时自宫殿动摇,光明倍胜。以见此事故,来供养也。” (《大藏经》51册第835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第四十六)
所谓“尊者”,就是证罗汉果以上的人,已经超凡入圣,脱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永不轮回。
“归于旧里”:就是回到故乡,将父母以前住的故居改做佛精舍。
“佛精舍”:就是学佛修行人所住的地方。
当天晚上就有百千位天人下来供养这座精舍。夜周多尊者知道以后就问:“谁呀?有何因缘来这里供养?”
天子就说:“我们是你的父母亲,由于前辈子造恶而堕落地狱。”
其实,人如果不学佛修行,都是恶多善少。不守五戒,就难以生而为人;不圆满十善,就难以生天。可说是人天无分,一定堕落三恶道,甚至罪恶深重的话,一定堕落地狱。
“汝出家日生天”:他们原本已堕入地狱了,现在却超出地狱,而且还上生天堂。什么原因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转变?那是由于尊者夜周多出家的缘故。所以, 天子们对夜周多说:“在你出家当天,我们就离开地狱,上生天界了。现在你在故宅之地建立精舍,结果天界所住的宫殿当下就动摇了,而且宫殿的光明也加倍的明 亮殊胜。因为这一种果报的缘故,所以感动、感恩地下降人间,来到这个精舍供养。”
真心出家能够度脱父母,不但使父母超出地狱,而且升上天界,并且知恩、报恩,下降来到精舍,礼佛、供养三宝,可知度脱可期。
同时,以父母的遗物、房子来供养三宝,使得他们在天上所住的宫殿光明倍胜。可知以父母的遗物供养三宝,或者布施贫困、行善积德,都能够超度父母,并让已经超度的父母增长福德。
当然,如果父母没有遗产,儿女以自己的财产来布施、供养,然后回向给父母,功德也是一样。能够进一步念佛回向给父母,那就更加殊胜了。
天界都是光明的境界,宫殿有光明,天人也有光明。即使生天了,我们能够做功德回向,在天界的父母,他们身上的光明也会更加炽盛,宫殿也会更加庄严、明亮。
一切众生都有光明
一切众生都有光明(即使是动物,都有光明),而光明就随他的福报大小而有大小之别。一个人如果福报尽了,寿命也将尽,这个时候,他的光明也会逐渐地减少,甚至暗淡无光。这个时候,生生世世的冤家债主,甚至附近的恶鬼邪神,就会前来讨债、干扰。
同样的,天人如果天寿将尽,他们的光明也会逐渐减短,乃至消失。所谓“天人五衰”,其中之一就是“身失威光”,身体逐渐失去威严的光明。
人如果福报很大,就会显现在他的容貌上,可以说这个人容光焕发;如果福报减短,他的印堂、容貌就有黑气,暗淡无光。
如果我们多念佛,不但我们有福报之光,而且身上有炽盛的佛光。
不要积财,而要积德
有一句话说:“宁可来生胜今生,不可今生胜来生。”所以,我们不要积财,而要积德,有钱就应供养三宝,利自己,度先人,荫儿孙。
人生在世,最后一分一毫都带不走,能够带得走的,就是行业。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不求生天,也不求来生为人、享受人间的福报。 极乐世界都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所获得的是这样的果报,所以,我们要欣慕、注重极乐世界的果报,不要注重世间的福报,把世间的所有 尽量施舍出去。
有一首偈说:“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就是说我们都晓得有明天、有明年、有将来,所以今天都为明天准备,现在都为将来准备;如果有下辈子的话,岂不是这辈子就要为下辈子准备了吗?
这位夜周多尊者很有智慧,不但学佛度了自己,也以佛法的功德超度了他的父母。
12.水所沾虫,生天感应
尝闻,于阗国东南二千余里,有国名遮拘盘,王宫侧有精舍,于中大乘沙门转读《华严》,王臣供养之。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满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 天人,以种种天衣、珠宝、璎珞,奉献王及沙门。王问曰:“是谁?”天答曰:“我是精舍侧昆虫也。沙门以水盥掌,将读《华严》,水之所沾,因此舍命,生忉利 天。天上法尔,初知本因,故来下报恩。”王闻天语,悲喜立制,我国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大藏经》51册第837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一)
这一段前面还有一段文字,因为太长,所以只摘取这个重点。你们看到这一个故事,是不是感觉非常的殊胜,令人感动、赞叹,几乎要跪伏在大地上,悲欣欢喜呢!
“尝闻”,是谁尝闻呢?是一位阿罗汉。这位阿罗汉曾经到中国来,看到寺院在诵经,就问大家在诵什么经,一问之下知道是《华严经》,就很赞叹地举出这一个于阗国的故事。
于阗国是西域古王国,位于新疆西部,就是现在的和阗,是古时佛教兴盛之地。中国的佛法大多传自西域,到了十一世纪,回教徒入侵之后,西域的佛教逐渐衰颓,最后就消失了。
“于阗国东南二千余里,有国名遮拘盘”:“遮拘盘”就是在新疆莎车东南的古国名,是古代西域唯一的大乘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非常尊重大乘佛教,全国 上至国王,下至一般老百姓,都很尊重三宝,都有去恶、行善、修行的观念。这个国家在当初就拥有一千多位出家众,都是学大乘佛法,王宫所藏的佛教经典也非常 多。
“王宫侧有精舍,于中大乘沙门转读《华严》,王臣供养之”:王宫旁边有出家修行人所住的精舍,当中有修学大乘佛教的出家人在读诵《华严经》,上至国王,下至一般臣民,都来供养。
“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满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天人,以种种天衣、珠宝、璎珞,奉献王及沙门”:当晚深夜,突然间整个环境充满了炽盛的光明,这个光明有多大呢?遍满整个城中,在这光明之中,有成百上千的天人,以种种天衣、天珠宝、天璎珞来奉献国王及供养沙门。
国王就很好奇地问:“是谁啊?”
这些天人回答说:“我们是精舍旁边的微细昆虫,由于精舍的修行人洗手准备读《华严经》,我们被洗手的水沾到,就死掉了,死了之后,就上生忉利天。”
“天上法尔,初知本因”:就是说天人自自然然就有五种神通,可以知道过去跟未来,所以晓得生天的因果,因此就下降来报恩。
“王闻天语,悲喜立制,我国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国王一听到天人这样回答,悲喜交集,立刻制法说:“从今之后,我的国家专修大乘,不流通小乘,不学小乘之法。”
这个典故,是不是非常令人感动、赞叹呢?因为高僧们诵读《华严经》,而被他们洗手的水沾死,这个死有白死吗?他们死得冤枉吗?他们是横死吗?他们不 白死,他们死得不冤枉,他们的死看起来是横死,却是大福报,是解脱、学佛的因缘,他们当下死,当下就上生为天人,可知横死不碍生天。天人是化生的,就像往 生极乐世界也是化生的,一旦生天,当下就是巍巍高大的天人之身,而且身光炽盛,是不需要经过喂奶、扶养,经历婴儿、童年、少年、青年这样的过程才长大。当 下他们的身相、智慧就具足五种神通,他们的天福、天寿就立刻具足,不需经过长时间养育,也不需经过品位阶级。
同样是昆虫,就有幸与不幸,这个就是所谓共业跟不共业。这些昆虫,它们有诵经吗?没有,它们有修行吗?没有,它们并没有累积生天的因。要生天是非常 不容易的,莲池大师曾经说,在他所住的杭州城里,即使有大修行的人,如果能够下辈子生而为人,就算他很有修行了。可见再大的修行,能够生而为人就算不错 了,何况生天?可是这些昆虫居然能够生天。昆虫身体很微小,让人家看不起,而且昆虫是三恶道众生,是愚痴、没有智慧的,居然能够生天,是靠它们的修行功 德,靠它们自身的能力吗?都不是,是靠外力,靠他力,就是它们宿世的这种福报,所以不出生在别的地方,而出生在精舍旁边,能被背诵《华严经》的出家人洗手 水沾到而生天。
昆虫被水沾到就能生忉利天,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如果能够亲自受持读诵的话,岂不是利益更大?
名号度众生
由此来讨论往生极乐世界的现象,《大阿弥陀经》就说: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
皆令来生我国。
这是《大阿弥陀经》所讲的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无量寿经》所讲的第十八愿是“十方众生”,《大阿弥陀经》所讲的是“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这部经以“诸天人民”和“蜎飞蠕动之类”来说明十方众生,意思就是说明十方众生包含非常广。
“蜎飞蠕动之类”是被人类看不上眼的小动物,“蜎飞”就是在天上飞的小虫,“蠕动”是在地上爬的昆虫,它们尽管渺小,尽管愚痴,没有智慧,可是如果能够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会起柔软心、欢喜心,以这句六字洪名的力量,就能够使它们往生极乐世界。
到了极乐世界是怎么样的果报呢?是自然长大,“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就像生天一样,一旦往生极乐净土,都是莲花化生,而且都是自自然然地当下跟阿弥陀佛一样,就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是无量寿命、无量光明,这也是《大阿弥陀经》里面所讲的。
论因地,是蜎飞蠕动之类,可是它们的果报却是佛的境界、佛的果报,所以,佛法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之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愿力。经典上就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意思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经中之王
《华严经》自古以来就被尊称为经中之王,这是从圣道门的立场来讲,如果圣道门中之经典跟净土门之中的《无量寿经》来比较的话,那就有层层的比较:
譬如以五戒十善这个世间法来跟出世间的小乘做比较的话,那么世间法的功德是不能比较的,因为世间的功德,顶多生而为人,或者上生天堂,但是都还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里面轮回;尽管是小乘,可是他超凡入圣,脱离三界,所以世间法跟出世间法的小乘不能比。
如果小乘跟大乘比的话,小乘就不如大乘殊胜。
大乘当中有权教与实教之分,实教就是真实之教,权教就是方便之教,华严、天台、禅、密属于实教,权教跟实教相比的话,权教不如实教。
《华严经》是实教当中的经王,但《华严经》若与《无量寿经》相比的话,《华严经》就不如《无量寿经》了,因为《华严经》的目的是引导四十一位法身菩 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是靠自己的力量,是迂回性的;《无量寿经》所讲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是直接以阿弥陀佛的功德为我们的 功德,让我们当下具足往生的功德,所以《华严经》之救度方便与对象均不如《无量寿经》之善巧与普及。
当然,《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八愿、十九愿,如果十九愿跟十八愿相比的话,十九愿不如十八愿,因为十九愿必须自己有能力“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有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13.鼠闻律藏,得罗汉果
昔罽宾国末田地阿罗汉精舍,有一阿罗汉,三明六通清彻,达三藏十二分教,于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优婆离。恒呵门徒云:“汝等当勤修学戒律,所以者 何?吾昔在凡地,依恶业故受鼠身,在石窟中而住。时有一比丘,夜宿窟中诵律藏,吾闻之,乘此善根受人身,得阿罗汉,戒律精明。以鼠身闻律藏尚尔,何况信心 修行乎?”(《大藏经》51册第839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十三)
这一段同样令人赞叹、感动。
“罽宾国”也是汉朝西域的一个国家,位于印度北部,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一带,也就是《大唐西域记》所说的“迦湿弥罗国”的古称。
“末田地阿罗汉精舍”,这间精舍叫做末田地阿罗汉精舍。这间精舍里面有一位阿罗汉。
“三明六通清彻”:所谓“三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只要得阿罗汉果,都具 足六种神通,不但六通清彻,而且通达“三藏十二分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十二分教”就是把佛陀所说的经,分成十二种属性,所以说三藏十二 分教。
“于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优婆离”:这位阿罗汉对经、律、论当中的戒律守持得非常清高,如同佛陀在世的优婆离尊者。
佛陀有十大弟子,其中持戒第一的弟子就是优婆离尊者。这位阿罗汉对戒律的清高守持,被尊重如同佛陀在世的优婆离尊者,可见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恒呵门徒云”:因为他已经超凡入圣,可以从现在看到过去,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今生的往昔因缘,所以常常警惕门徒说:“你们应该精勤修学戒律,为什 么呢?因为我前辈子还在凡夫地的时候,由于恶业的缘故堕落为老鼠,住在一个石窟当中。刚好那个时候有一位比丘晚上住在这个石窟里,持诵记载戒律条文的律 藏,我当下听了之后,种下善根,死了之后就获得了人身,而且出家,并且证得了阿罗汉果,对经、律、论当中的戒律特别精明。以老鼠之身听闻戒律,都能获得这 样的果报,何况对戒律具足信心并依戒律修行的人呢?”
这段话可说是这个阿罗汉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来开示门徒,要求他们依照他这样去做,必定能够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依照第十二、十三这两个故事,我写了一首偈子:
虫被水沾而生天,鼠因闻律而证果。
念佛人名芬陀利,必登极乐证佛果。
珍惜阿弥陀佛的救度
我们由这几个故事可以了解,昆虫、老鼠,它们不是万物之灵,它们也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修行功德,却能够证得生天果报;我们念佛人蒙佛陀称赞为芬陀利花,可见是必定往生极乐,下辈子必定证悟佛果的。
再从这几个故事来看,人是万物之灵,可是反而不如这些畜生,可见这当中有福报的不同。我们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尤其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我们就必须珍惜,专修专行,心无旁骛,不好奇于其他法门,而专一于这个法门之修持,不但这一辈子能得解脱,而且是现在就确定解脱的身份。不然的话,还要等 到下辈子,那就很可惜了。
珍惜一切生命
经典上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我们对待一切动物,不管大小,都要爱护、珍惜它们,因为它们都有佛性,它们也都有机缘能够证果。甚至有好因好缘的话,它们证果的速度也可能比我们快,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它们。
14.闻“常住”二字感应
扬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生不信云:“闻一部典,犹不可免恶道,况二字乎?”后时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 暖未发葬。七日醒云:“吾至阎魔天子城,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尔时忆持因果,白王言:‘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时空 中忽有光现,光中说偈曰:‘若信若不信,才闻常住字,决定不堕恶,即生不动国。’”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大 藏经》51册第847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七十)
这一段同样让我们觉得殊胜、稀有,很赞叹、很感动,是不是?
闻“常住”二字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听闻,甚至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殊胜不晓得有多少倍!必是百倍、千倍、万倍以上。
扬州在哪里?在江苏,不过古代的扬州比现在的扬州市还要大。
所谓居士,就是三皈依甚至受戒的在家人,因为在学佛修行,才被称为居士。
当时有一位居士虽然学佛修行,可是他信的是一般的法,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的道理。
“大般涅槃”简称为“涅槃”,两者意义一样,只不过大般涅槃是指大涅槃。“涅槃”翻译为灭度、圆寂,大般涅槃就是大灭度、大圆寂,是完全解脱的佛的 境界。佛教“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判断一个宗教或一个思想是不是属于佛教,可用这三法印来检视,合乎这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 不合乎的就不是佛教思想,所以,如果不相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话,他就不是佛教徒,因为佛教的修行目标就是要体证涅槃寂静。
“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常住”就是不散、不失、不异、不灭,连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超越时间,恒久存在,永不生灭变异。
肉体有死亡,佛性常住永不死亡;思想念头有变异,佛性常住永不变异,永不散失;超时间、超空间,这个就是常住。世间没有常住,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永恒存在的,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这个就是常住。
我们的本性也叫做佛性、真如,我们的肉体有生老病死、有六道轮回,但是我们的本性一点都没有动摇,一点也没有增减,一点也没有改变。
宣说这种教理的是佛教,世间的宗教、哲学理论很多,可是都不是宣讲这种道理,可以说它们所讲的就不是真理,因为如果是真理的话,应该是本来就存在,永恒存在,普遍存在,就像这里所讲的“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的道理。
有一部经叫做《大般涅槃经》,这部经所宣说的就是“如来常住”“众生都有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这些道理。能够讲出这些道理的人与法可说都是非常 珍贵,非常稀有难得的,宣讲这样道理的地方,一定有护法神在保护,有天人在恭敬,因为宣讲这一种法,听闻这一种法,向这一种法修行前进的话,就能够超越三 界六道生死轮回,就能成就佛果,将来就能广度众生,因此这一种法是非常可贵的。
“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因此,能够听闻“常住”这两个字的话,他就不会堕落恶道。
这位居士他就是不相信,甚至出言评论说:即使听完了一部《大般涅槃经》,恐怕都难以免除沦落恶道,何况只是听到“常住”两个字而已?
他只是发出这种评论,就已经造下谤法的业因,将来必定堕落阿鼻地狱。
“后时居士,微疾而死……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后来这位居士只是得了一点点小病就死掉了,但心上还有一点温暖,所以家人暂时不敢将他 入棺埋葬。经过七天之后终于醒了,醒后忏悔说:“我死的时候,去到阎罗王的地方,阎罗王当下就很生气地斥责我,说我诽谤大乘佛法。”
“深经”:就是指大乘佛法。
“报在阿鼻”:指应该堕落阿鼻地狱。他一听到自己将入地狱,当时就急中生智,他想起了既然诽谤“常住”两个字,就有这么大的罪报,那么如果回转、信受、尊重这两个字的话,岂不是也能够脱出这个果报?所以当下就跟阎罗王辩白说:
“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就是说假使因为诽谤的原因堕落恶道,那么“常住”这两个字他已经听过了,当下应该可以关闭恶道的门户。他这段话一说完,空中便突然现出光明,光中还有声音说了一首偈:
“若信若不信,才闻常住字,决定不堕恶,即生不动国”:就是说不管信与不信,只要听到“常住”两个字,决定不堕落恶道,而且将来往生不动国,不动国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东方有阿閦鞞佛”的佛国,“阿閦鞞”就是不动,不动国就是阿閦鞞佛国。
“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阎罗王当下就很欢喜、很赞叹地放他回到阳间,他起死回生,大难不死,很感动很忏 悔地说了这一段因缘,而且痛哭流泪,此后就专精修行。可以推测的是,临终的时候,一定获得不动国的佛菩萨来迎接他,也可说是如是因如是果。
凡夫智慧渺小,只能无条件信受
这段典故同样的殊胜,同样的让人赞叹。但越是令人觉得稀有、殊胜的,越是令人难以相信。因为佛法是佛的境界,我们凡夫渺小的聪明才智如果推测佛的境界,就像萤火虫的光明要跟太阳光相比,是不可能的,“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所以对于佛法,我们只能信受。
净土法门是佛力的法门,是完全他力的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不论信不信、净不净,我们只能没有条件地依教奉行,能够这样的话,大善根、大福德就在 我们身上。如果想以我们凡夫有漏、有限的能力去推理、去打问号,就失去大善根、大福德、大利益了。所以,这个他力法门,我们不可以用自力的观点去衡量、去 推测,自力的观点是没办法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个法门的。
真正涅槃的法门
这里所讲的“常住”,其实也等于在说明涅槃的道理。涅槃有四德,就是“常、乐、我、净”。“常”就是常恒、不变、不失;“乐”就是平安、充满了安详 的喜乐;“我”就是不老、不死,永恒存在,不变化;“净”就是没有贪、嗔、痴、妄想、杂念这种种污染,是清净无垢的。所以涅槃,也就是我们的佛性具有这四 种德性、功能。
我们这个法门,可以说是涅槃的法门,善导大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既然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就表示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都是涅槃的境界。也就 是阿弥陀佛的国土这一种庄严是涅槃的境界,而且极乐世界的主人阿弥陀佛本身也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极乐世界的圣众也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就极乐世界来讲就有 三种涅槃:第一,国土涅槃;第二,主佛涅槃;第三,众生涅槃。
“国土”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属于依报;“主佛”就是指阿弥陀佛;“众生”是指从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通通都是极乐世界的圣众,这些圣众 也是涅槃的境界。所以,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同一涅槃,也就是依报、正报以及主佛跟菩萨众同样平等,同是一味的涅槃境界,没有差别,没有高低,内证是平等 无上的涅槃,外相也是平等无上的涅槃。所以,整个极乐世界,不论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如同《无量寿经》所讲的: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
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所以,学净土法门的人,释迦牟尼佛称赞他是芬陀利花。我们的一位祖师昙鸾大师就称赞学这个法门的人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刚刚讲“涅槃”是“常乐我净”,所谓“净”就是“清净无垢”,没有贪嗔痴这些烦恼,所以,要获得涅槃至少要断除烦恼。可是论我们的根机,烦恼有断除 吗?没有断除!而且烦恼炽盛,妄想繁重;尽管我们烦恼未断,可是却已经获得涅槃的成分了。这个就像前面的昆虫、畜类一样,不是它们的智慧、功德、修行,而 是完全依靠外来的力量、外来的增上缘使它们有那种果报。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烦恼而获得涅槃的成分,当然不是我们的智慧跟修行,完完全全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所 赐给我们的,完完全全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的。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他力,甚至是绝对的他力、完全的他力,道理就在这里。只要依靠弥陀的救度,依靠这句六字 洪名,往生的功德在里面,成佛的功德也在里面,广度众生的功德也在里面,而且是一旦往生就通通能够获得,所以,真正涅槃的法门是我们这个法门。
当然,就法来讲,《大般涅槃经》所谈的是涅槃之法,可是我们的根机达不到,根机达不到的话,法不应机,这个法对我们而言就几乎是没有作用的。阿弥陀佛救度之法,也是涅槃之法,同时又是我们所能拥有、达到的,对我们来讲,岂不是唯有这一个法才是真正涅槃的法门?
这十几个恩田、敬田果报的典故,都在说明如果能够孝顺父母、敬重三宝、依靠佛法,就有这些殊胜的果报;相反的,如果不孝父母,诽谤佛法,就会得到相 反的可怕果报。以这个来显示佛法的殊胜可贵,显示佛法之中净土宗信受弥陀救度的法门是殊胜之中的最殊胜、方便中的第一方便、了义中的无上了义、圆顿中的最 极圆顿,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的就是我们这个法门。
逆谤除取——净土宗学一论题
犯五逆谤法之极重罪人,弥陀本愿救与不救?
《大经》第十八愿言:
不论何人,只要念佛,必生极乐;唯除五逆谤法。(取意)
《观经》下品下生言:
五逆恶人,临终念佛,往生极乐;灭除五逆重报。(取意)
同是五逆,《大经》唯除,《观经》摄取,如是相违,古之大德,会通两经,有十六家;而以净土宗昙鸾、善导两祖之解释,最为有名,以其最为圆满,契理契机故。
接下来的讲稿(请详见“附录一”)文字都很浅显,可以不必多加解释,只要细心看个一两遍,就能体会其中的道理,所以,今晚我只是带大家一方面念,一方面消解文句。
“五逆除取”这是净土宗教理讨论的题目,犯五逆跟谤法的人,是世上最为深重的罪人,世上的罪再也没有比这两种罪更深重的了。这两种罪人阿弥陀佛到底 是救还是不救呢?《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不论任何人,当然就是不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只要他念佛,愿生极乐,就必定往生极乐,可是五逆跟谤法除外。 但是《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却说,造了五逆极重罪的恶人,在临终的时候若能回心念佛,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当下灭除五逆的因与五逆的果报。
同是五逆,《大经》说“唯除”,《观经》却是“救度而摄取”,这种彼此相违、矛盾的经文,到底如何会通与理解?
“古之大德,会通两经,有十六家”:也就是在唐朝以前,融会贯通这两种道理的高僧大德,总共有十六位。其中,就以本宗的昙鸾大师、善导大师这两位祖 师的解释最有名,同时也是最为圆满,因为这两位祖师的解释契理又契机,没有偏颇,没有缺陷。因此,我们在会通这两部经的这两段不同的内容时,也必须依这两 位祖师的解释为标准。
首先看昙鸾大师的解说。
《往生论注》卷上末《八番问答》第二、三问答(《往生论注》第65页)言: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问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得生与否?”
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
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
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
“昙鸾大师单复说”就是昙鸾大师会通这两种文义看似相反的内容而举出“单复”的论说。
“单”就是“一件”,只犯一件重罪;“复”就是“两种”,犯两种重罪。《八番问答》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卷上有名的八对问答,我们这里只举出其中第二、第三问答来说明。
第一个问题说,愿往生都能够往生,可是《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说法不同。昙鸾大师回答,因为《无量寿经》所讲的是二种罪,所以不能往生,而《观无量寿经》讲的只是一种罪,所以还能够往生。
谤法不生,无愿生心故
第二个问题依据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反向推问,既然犯一种罪,而不是两种罪,所以能够往生。那么如果有人只犯谤法这一种罪,也能往生吗?昙鸾大师就说 不能,理由有二:第一、因为谤法的罪很重。第二、既然谤法,可见他不信佛所说;既然不信佛所说,怎么会信有极乐、信有弥陀的救度?怎么会信善有善报、恶有 恶报?怎么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罪恶之人、会堕入地狱、必须接受弥陀的救度呢?
总之,他既然没有这种观念,当然就不信,怎么可能愿往生而得往生呢?
谤法的罪怎么个重法呢?大师说诽谤正法之人:
“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此劫若尽”就是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如果毁坏的时候,就有 水、火、风三种灾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经由成住坏空,就毁灭消隐而成为空相,当然阿鼻地狱也毁坏了。但是,阿鼻地狱中因重 罪而受报的众生,并不因为娑婆世界的阿鼻地狱毁坏了就离开了阿鼻地狱,而是又从娑婆世界的阿鼻地狱转到另外一个世界的阿鼻地狱中,去继续接受阿鼻地狱的罪 报。等到那个世界也毁坏了,又辗转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样来来去去,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出离阿鼻地狱呢?“佛不记”: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明说什么时候、 几劫之后能够离开阿鼻地狱。可见诽谤正法的罪非常重,以致果报非常深远,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够受完。
关于“佛不记得出时节”,《法华经》就说:“其有诽谤,如斯经典……其人命终,入阿鼻地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这段经文是 说,如果有人诽谤像《法华经》这样的经典,这个人命终就会堕阿鼻地狱,具足一劫,这一劫受完还要辗转,再接受同样地狱的果报,以至于无数劫。无数劫就是很 难算出几劫、几十劫、几百劫或几千劫。可见,谤法的罪报之苦难以想象、不可思议。任何的罪,造了以后,尚有解救之法,唯有谤法的罪是万万不可造的。
相反的,如果信佛法,进一步信受弥陀救度,他的功德也是无量、无数、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大。
昙鸾大师认为《大经》第十八愿所抑止者,具造“五逆”与“谤法”二罪(复罪);而《观经》所摄取者,仅为“五逆”一罪(单罪),而无谤法,以无谤法 故,尚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回心念佛,即得往生。但若“谤法”,虽无五逆,也不得往生,何以故?有二,一者谤法之罪远比五逆深重。二者谤法即是诽谤佛 法,现前既已诽谤佛法,不信佛说,则无愿生之心,故谤法之人不得往生。
以上所言“谤法不生”,有二因:一者罪重,二者无愿生之理。然主要在于“无愿生之理”,若回心愿生,亦得往生。
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喻
第二个回答最后说: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意思是说,你既然不信有极乐世界,不信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相信佛所说,可是却因贪受安乐而想要到那种安乐的地方去,也是不可能的,就像“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
什么叫“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呢?也就是说你若要求生极乐世界,你就要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呀!如果不相信的话,那么你要念什么、求生何处 呢?因为你没有所念的对象,没有所去的地方啊!同样的,没有水哪有冰呢?你不肯定有水而想求冰,那是不可能的;同样的,火必定有烟,没有烟的火也是不存在 的。也就是说,他内心不认为有极乐、有弥陀的救度,那么,他贪彼土安乐,只是概念性的心情而已,并非出自内心的信受。所以,昙鸾大师说“此愚痴人,既生诽 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观经疏o散善义》“逆谤除取问答”(《善导大师全集》第305、306页)言: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
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
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
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
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
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
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
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
若造,还摄得生。
虽得生彼,华合迳于多劫。
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
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
二者不得听闻正法,
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
《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
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
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看了两位祖师对“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解释,感不感动呀?如果没有这两位祖师的解释,我们看不出第十八愿明明都要救度任何众生了,为什么最后还附了这两条“唯除”?我们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如果老实反省自己,内心其实含藏着五逆谤法的恶念种子。反问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吗?不敢说自己是个孝顺的孩子;自己没有忤逆父母吗?自己从小到现 在,曾经不管知不知、记不记得、有意或无意,都曾经忤逆过自己的父母。经典上“五逆”中的杀父杀母,是就小乘来讲,若以大乘来讲的话,只要我们心中对父母 产生过不平、不满、愤恨,就已经造下了五逆之罪了。
所以,老实检讨自己,我们可以说三福无分,都是被排除在外的众生。因为有两位祖师慈悲智慧的解释,让我们顿时充满了希望,突然间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恐惧中得到了安慰,知道我们是往生有分、当下得救。
由上可知,善导大师也为我们会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经句。怎样会通呢?善导大师回答说: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仰”这个字是很敬重的语言,为什么?因为佛的境界不是我们所能推测的,现在我们要来解释佛所说的经言,因此就用“仰”这个字来表达敬重之意。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也就是说第十八愿有“摄取门”,“摄取”就是救度的意思;有“抑止门”,“抑止”就是禁止的意思。
父母爱子喻
好像父母对子女,一定是发自内心自自然然地充满慈爱,因为父爱、母爱是天性,这是“摄取门”的意思。同时晓得小孩幼小无知,难免会犯错,如果纵容 他,不管教他,不禁止他的话,他就不知悔改,而养成坏习惯,将来恐怕成为一个恶人,所以父母对无知的儿女在还没犯过之前,会以他们的常识就将来有可能犯 的,一一禁止他,说:“这个不可做、那个不能犯,因为那是非常严重的罪过;我疼爱你们,你们是我亲生骨肉,可是如果是这样犯了的话,我就要把你们赶出门, 断绝父子母女的关系。”这是“抑止门”的意思。所以即使父母慈爱子女,也有摄取跟抑止的慈悲爱心与智慧警诫。
但如果儿女犯了过,就真的赶出门、断绝父子母女的关系吗?不是的,那是方便说,不是真实义。
因此,抑止门是就方便义来讲,并不是真正排除。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有摄取门、有抑止门,才能体会佛陀救度众生的悲愍与苦心。
方便抑止、慈悲摄取
综上所述,第十八愿最后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就必须从方便抑止这边来了解。
“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这段解释跟昙鸾大师的解释一样,跟刚才所举《法华经》的经文意思也是一样的。所谓“历劫周慞”就是经过一劫又一劫、一劫又一劫连续不断地来回反复仓惶惊惧,叫“周慞”。
“无由可出”:“历劫周慞”也不能够离开阿鼻地狱。可见那个罪是多么重。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方便止言:‘不得往生’”就是依方便抑止而说不得往生,并不是说他犯了之后真的就不救度他,不是!所以说“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就《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所讲的救度五逆,因下品下生这个罪人,他只造五逆之罪,谤法还没犯,当然必须救度他,免得他长劫流转六道不能出离。
因为谤法还没造,唯恐他犯了谤法而不能往生,所以接下来就说: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这是就还没犯而说的,如果有一天真犯了的话,还是度他,并不因为这样而不救度他。
所以,在弥陀救度这边来说,是始终都会救度的,只是还没有犯之前有方便上的一些警诫。
花内三障
接下来说:
“虽得生彼,华合迳于多劫”:虽然阿弥陀佛依然救度他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因造罪的关系,要待在莲花胎里好几劫时间不能离开。
“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在莲花内,到底好或不好,到底有什么障难呢?“有三种障”。
“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这三种障难就是:第一,在莲花之内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也不能当下与诸上善人聚会一 处、见面相处。第二,因为不能见佛,当然也不能听闻佛陀说法。第三,不能历事供养十方诸佛,不能到十方微尘世界去供养十方微尘之佛,多劫之间都在莲花里 面。就以这三种障难来抵偿以前所犯的五逆谤法之罪。
“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除了这三种障以外,可说没有任何身心的痛苦,甚至唯有身心无量的喜乐。
三禅之乐
怎样的喜乐呢?善导大师在这里引《涅槃经》说“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在这方面,《无量寿经》也说如同忉利天所享受自自然然的乐,善导大师在此未引用《无量寿经》却引用其他的经典,到底有何含义呢?
《涅槃经》第廿一就说:“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善导大师依据的可能是这一段经文,随义转用。 这一段经文说,有一个佛的世界叫做不动世界,那里的众生只要闻到不动世界的花香,当下就身心充满了甚深安乐,那种安乐如同比丘入第三禅。我们娑婆世界最快 乐的是什么乐?就是第三禅的乐。我们娑婆世界最痛苦的是什么痛苦?是堕入阿鼻地狱的痛苦。论五逆或诽谤正法的人,他所造的罪非常重,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应 该堕入地狱受最大的苦报,可是因为念佛,当下往生极乐,免除这些痛苦的因果罪报,花苞就是在临终即将堕入地狱的这个时候现前的。虽然在花苞之内有三种障, 但是他所受的快乐依然如入第三禅,所以,善导大师就用娑婆世界最快乐的跟最痛苦的相比对,以之让我们来了解二者的悬殊差别,劝导我们所有众生,无论如何都 应该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在这里特别随义转用《涅槃经》之文,并显示转用原由,故说“应知”。
又,“应知”什么?应知即使在花苞之内,所受之乐还是如入三禅之乐,即使在莲花之中多劫不开,都远远胜过在阿鼻地狱之中的长时长劫受种种痛苦,让我 们了解不管自己有罪无罪,都要往生极乐世界!无罪都要求生极乐世界了,何况有罪,更要求生极乐世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元照律师公案
宋朝有一位很有名的元照律师,他从小出家,深入经藏,有智慧又有学问,同时持戒很严谨。他曾发了一个愿说,与其在极乐世界莲花十劫当中受快乐,不如 到地狱去救度痛苦众生。他这种愿心可说是菩萨发心,非常令人赞叹,现在应该也有很多学佛者也是这样的发心。他因为这样的发心,就轻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 人,甚至诋毁,自己不愿生极乐,也诋毁他人愿生极乐。
可是后来他身患重病,难以医治,在病苦之中,非常难受,那个时候,原本要到地狱去救度众生的大悲心早就烟消云散了,他向来所修行的空观,不生不灭, 不起心动念,安住空相、实相的那种心也都观不起来,生不起来了,只有全身心的痛苦感觉而已。那个时候,他才忏悔以前所发的愿是很不切实际的,可说是空腹高 心,无补实际。就像我们身上被小小的一颗火星碰上的话,都会疼痛难忍,何况到地狱当中去救痛苦众生,如果不是证悟无生法忍的话,怎么可能呢?
还好,不久之后,他病好了,就回心转意,同时注意有关往生净土的经论,看到天台宗智者大师所写《净土十疑论》里面引用《大智度论》言:“初心菩萨, 未得无生忍,要须常不离佛”“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父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
这三段文就是说初心菩萨还具足烦恼,只是在学佛当中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在还没有证悟无生法忍之前,就必须常常跟随佛、不离佛,因 为跟随佛、不离开佛,才能使自己只有上升、上进,不会退堕;一旦离开佛,可能就会退堕。一方面我们内心有贪嗔痴,一方面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到处都是使人 堕落的环境,无力的人必须靠外力作为增上缘,如同“弱羽,只可传枝”,幼小的鸟儿只能靠着树枝来回走,不可能说它是鸟,一生下来就可以在天空飞,因为它还 没长大,翅膀还没有坚硬,仍须依靠树枝才能来回走动。同样的,我们还是贪嗔痴的凡夫,虽然发了大悲心,但必须要发愿往生有佛的世界,然后跟随佛学,一直到 自己断除了烦恼、证悟了无生法忍,才可以乘我们当初所发的愿,到六道的世界去救度六道的众生。不然的话,不但没办法救度对方,甚至连自己也都没办法得救。
未造抑止,已造摄取
善导大师的回答最后说“此义就抑止门解竟”。这里所说的“此义”,这种道理、这种内容是指前面所讲的逆、谤、除、取的用意,以及彼此关系与在花苞里 面的三种障难,也就是说这一些都是就抑止门来解说的。抑止本来是方便,不是实义,不是了义,不是真实的,如果就实义、了义来讲的是什么呢?是九品只要同一 念佛的话,就平等齐入报土,就证入无生法忍。那这里所说的“华内三障”是就抑止的角度来讲的,所以说“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总之,昙鸾、善导大师这一些会通问答,乍看似不同的说法,其实都在显明“已造摄取,未造抑止”的道理。
善导大师此文之义有四:
第一,摄取门:第十八愿所言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等二十八字,属于“摄取门”。
第二,抑止门:“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属于“抑止门”。
第三,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谤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极重罪,众生若造,直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多劫之间,不能出离,是故弥陀为防众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约“未造抑止”。
第四,已造摄取,大悲普救故:然弥陀本意,为救十方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说“唯除”者,一为警诫之,二为使其回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见其流 转,而令其回心念佛以救度之;犹如下下品之机,已造五逆,不忍见其流转,令其回心念佛而摄取,此约“已造摄取”。第十八愿之唯除五逆、谤法,因其尚未犯 故,深诫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回心而救度之。
抑止、摄取,两门皆显弥陀度生之悲愿
善导大师的这个问答,这里提出四点来解释,文字很浅显,一目了然:
可知:
唯除者,乃为抑止;抑止者,乃为摄取。
非真除,非永除。
或摄取或抑止,
两门皆显弥陀度生之悲愿。
由这几段文可以知道,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来讲的,抑止的最终目的不在抑止,而是为了摄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并不是永远的抑止。
因此,不论就摄取、救度这边来讲,或者就抑止、警诫这边来讲,都在显现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任何众生的大悲愿力。
前所言昙鸾大师认为“五逆得生,谤法不生”,此乃就未回心而言,若回心,则虽曾谤法,亦得往生。
前面提出昙鸾大师的“单复说”以及善导大师的“未造已造说”,进一步再提出“已回心未回心”。也就是说,不管所造的是一件或两件,不管所造的是轻还 是重,都在其次,只要能够回心的话,人人都能往生;如果不回心、不愿生极乐,即使没有罪,也不可能往生,因为跟阿弥陀佛的愿不相应。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娑婆世界只有罪深罪浅,不可能没有罪,所以可说人人都有罪。
故《论注》卷下《观行体相章》“口业功德释”之文(《往生论注》第97页)言: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尊者,君、父、师也。长者,有德之人,乃兄党也)。如是人应受拔舌苦、瘖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此说则昙鸾、善导,思想一致。
前面昙鸾大师提出“单复说”,还没有指出回心不回心,这一段文就直接指出“回心”的话,任何罪,即使曾经谤法或是诋毁贤圣尊长,也能够往生。
骄慢三种口业
所谓“骄慢”,就是本来没有,却认为自己有,或者以少为多。譬如自己无德,却认为自己有德;自己无能,却认为自己有能;自己卑下,却认为自己高胜,这就是骄慢。
骄慢的显现,在于口业的虚假狂妄。昙鸾大师举出下列三种:
“诽谤正法”:我们之前引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o八番问答》里面的说法:“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这是诽谤正法的现象。
“毁訾圣贤”:毁訾就是诋毁,说坏话,不管是当面说或者背后说都一样。本来圣贤是人品很高,具有道德,应该让大众尊敬,甚至是神钦鬼伏的人,可是由于某些人骄慢的缘故,反而使贤圣不受尊重,进一步还被诋毁,被他人说坏话。
“捐庳尊长”:“捐庳”就是轻视的意思,尊长再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尊重恭敬,可是不仅不尊重,反而看轻他,这叫做捐庳尊长。
以上三种口业,乃因骄慢而造谤法谤人之罪。自以为是,他人皆非;自己有德有能,他人无德无能。目无正法,目无圣贤,目无尊长,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骄慢四种苦果
以上三种口业将来会遭受到哪些果报呢?昙鸾大师举出下列四种苦果:
“拔舌苦”:就是堕落拔舌地狱受拔舌之苦。
“瘖哑苦”:若是出了地狱,生而为人,可是却是个哑巴。
“言教不行苦”:如果不是哑巴,但是他所说的话或者他所传播的道理传不出去,乏人信受。
“无名闻苦”:而且没有名望,甚至受人家的轻视或诽谤,因为如是因得如是果,等流因、等流果。“等流”就是目前习性是什么,将来往往也会是怎样的习性,如是恶性循环,就有应得的果报。
名号至德,平等口业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像这样应该受种种诸苦的众生, 他如果遇到佛缘,能够听闻六字名号,以及听闻善知识宣扬六字名号的功德,听闻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这个法门,就会反悔以前的过失,回心转意,信受奉行, 就能够“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能解脱”,不但解脱三界六道的苦报,而且也能够“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入如来家”就是往生净土;“得平等口业”就 是成佛,证悟佛的境界,因为只有佛才有平等的口业,我们的口业往往都是虚诳的,因为我们都有贪嗔痴。
祖师的解释可说如金如玉、稀有难得,字字都在放光明,字字都在弘阐弥陀慈悲的救度,启发我们无上的信心、解除我们坚固的疑惑。
四不受化
善导大师于《观经疏o玄义分》“四不受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1页)言:
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斯等不受也。
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
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
这段文说明有四类众生,不接受度化,难以进入弥陀的救度:亦即“谤法、无信、八难、非人”。
谤法
第一类是“谤法”,所谓“闻法生谤”,也就是听到佛法而生诽谤。
无信
第二类是“无信”,虽然听到佛法,但不相信,也不加以诽谤。北本《涅槃经》第五言:“无信之人,名一阐提”。
八难
第三类是“八难”,就是八种不能遇到佛、不能听闻佛法的障难:第一是地狱,第二是饿鬼,第三是畜生,这三种众生的遭遇都是非常的痛苦,本身又很愚 痴,所以不太可能遇到佛法。第四就是北洲的众生,就是出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第五是出生在长寿天,长寿天也是无想天,他们的心是进入寂静的定中,不起念 头,没有心思;既然没有心思,当然不可能起心动念来听闻佛法,也不可能起心动念来接受佛法、信受弥陀救度。第六种是根缺,六根不具足,盲、聋、瘖、哑,看 不到,听不到,缺乏受化的因缘。第七种就是佛前、佛后,也就是说出生的时候,前佛已涅槃了,下个佛还没出生,刚好是佛灭度而且佛法也不弘传的灭法时代,所 以也不能听到佛法。第八种是世智辩聪,就是他很聪明,很有学问,也很有辩才,可是都是邪知邪见,不信受佛法,听到佛法他就会辩论、诋毁、诽谤。
这八种都是障碍闻法学佛的因缘,所以叫做八难。前面五种“地狱、饿鬼、畜生、出生边地、出生无想天”是就环境障碍来讲,叫“地难”;“五根不具足” 是就形貌障难来讲,叫“形难”;“出生佛前佛后”是就时间障难来讲,叫“时难”;“世智辩聪”是就心障难来讲,叫“心难”,他世智辩聪、贡高我慢,难以接 受。
非人
第四类是“非人”,所谓“三福无分,人无人行,人皮畜生”。就是说虽然是人,可是没有人格,是一般所讲“披着人皮的禽兽”。也就是说,他虽然是人,可是他的思想行为都跟畜生一样,没有人伦,没有仁义道德、三纲五常,连世间法都不接受了,何况出世间法?
回心皆往
一切众生当中,有这四类不能接受度化,不过这是就没有回心来讲,如果能够回心的话,每个人都能往生。
“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朽林”是朽木的意思;“顽石”是坚硬的石头;“朽林不生,顽石不润”,朽木不可能发芽、生长,坚硬的石头,水无法浸润进去,所以说“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
此是解释谤法之人,未回心之间,非受化之机,不得往生;若能回心,则任何大罪,皆得往生。
如《法事赞》“逆谤往生”(《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
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以上四类,就未回心而言,若能回心,仍然被救,所谓“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89、547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就如一把利剑、一把神剑、一把佛剑,所到之处,无暗不破、无罪不消、无障不除,所以说“一声称念罪皆除”,这是善导大师所说的。
经典上是不是有谤法回心而往生被救的经文证据呢?
观佛灭谤法罪
《观佛经》言:
诸凡夫及四部弟子,
谤方等经,做五逆罪。如是等人,
若能至心,一日一夜,
系念在前,观佛如来,一相好者,
诸恶罪障,皆悉尽灭。
这段经文是说,不管是佛弟子或是非佛弟子,他以前诽谤大乘方等经典,而且也造了五逆罪,这种人如果能够至诚恳切地一天一夜观佛三十二相中的任何一个相好,他所有的罪就能够消灭。
陀罗尼灭谤法罪
《六波罗蜜经》言:
或复有情,造诸恶业,
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
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
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这段经文是说有的真言咒语是能够消除四重罪、八重罪乃至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的罪,不但使他们消灭这些罪,而且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能够快速地解脱生死轮回,而且快速地证入涅槃。
由这两段经文可以知道,既然其他法门也都有这种殊胜的功能,更何况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更殊胜,更简易!因为有一些咒语不容易念,甚至临终地狱之火燃烧身心,痛苦万分,六神昏乱无主,在此危急之际能够当下念、当下解脱、速证涅槃的,就是这六字洪名。
病愈喻、归降喻
《印光大师文钞》言:
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
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
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生,
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印光大师这段法语是说,如果以前曾经谤法,之后晓得悔改,这样也能够往生。就像病好了,就是健康的人;也像敌人归降了,就是我们的国民。如果说以前 曾经谤法,即使后来悔改了也不能往生的话,那就失去了学佛修行的依准原则,就不晓得什么是原则了。所以,只要悔改、念佛,都能往生,如果不能往生,那还修 行做什么呢?这就是印光大师这段法语的含义。
所谓“五逆、谤法、阐提”,此三种机,乃难化三机,难治三病。
如《涅槃经》言:
世有三人,其病难治:
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
难治三病
世间有三种根机,这三种人如同三种病,是最难医治的,就是:五逆、谤法、阐提。这三种最难治的病,不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些法门所能医治、对治、救度的,只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能救度,所以“回心皆往”。
此难化三机、难治三病,若归命弥陀,念佛愿生,则弥陀大悲,不忍见舍,以其本愿力,摄得往生。
瓦砾变金喻
法照大师亦于《五会法事赞》言: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瓦砾变金”意指本来是一个破戒而且罪业深重的人,可是他最后悔改、念佛了,而且只是念佛而已,就天差地别、大不相同了。本来是瓦砾,没有使用价 值,被人丢在墙边,现在却变成金块。黄金是最有用的,只要有了黄金,就能衣食无忧。这样一个蒙佛救度的人,好像点石成金、枯木重生一样,不但枯木重生,而 且开出芬陀利花——这一切都在于有阿弥陀佛的增上缘,才可以变瓦成金。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增上缘,那么瓦砾就是瓦砾,该堕入地狱还是堕入地狱。
源信上人亦言: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这段法语是在解说:下下品的众生是极重罪的恶人,除了五逆、谤法及一阐提之外,没有比这更罪重的恶人。任何声闻、缘觉、菩萨的法门都没办法救,只有称念弥陀名号才能得救;不但解脱三界六道轮回,而且往生极乐世界;不但往生净土,而且快速成佛。
有关五逆往生,再引用五段偈语来说明:
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
才闻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这段偈语也编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对这段有印象的,请举手。看书看到重要的地方,要怎么样呢?心好像被撞击到,很有印象,很深刻,而且很感动。我第一次看到这首偈子,当下就非常感动,心就像被撞击一样,为什么?晓得这是我也能被救的证据。
第二首:
莫疑宿业重,十念功德轻;
万年有暗室,日照当时明。
接下来:
阿弥陀佛愿无边,普摄凡愚顿且圆;
恶逆回心才十念,火车化作紫金莲。
愚人无愧造多恶,临死能称彼佛名;
三圣忽然随念至,慰言罪灭我来迎。
这首也很令人感动。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这首同样令人感动涕零。
“摄抑二门”:
“摄”者摄取、救度,
“抑”者抑止、不救。
“摄抑二门”即救度与不救两门。
“悲智双运”:
“悲”者慈悲,“智”者智慧,
“悲智双运”即慈悲与智慧双重运作。
就外显行为来说,阿弥陀佛是以摄取、抑止这两门来救度众生;若就运作内涵而言,其实就是以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
如是,《大经》唯除,示抑止意,《观经》救度,示摄取意,此谓“摄抑二门”;
未造,抑止;已造,摄取,摄抑是弥陀度生(第十八愿)之两种方法,谓之悲智双运。
“《大经》唯除,示抑止意”:就是指《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最后两句标出“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显示禁止、不可以做的意思。
“《观经》救度,示摄取意”:就是指《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五逆谤法的众生,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显示救度的意思。
《无量寿经》抑止、不救,《观经》摄取、救度,综而言之,就是摄抑二门。
“未造,抑止”:在你还没有造五逆谤法罪的时候,就预先警告你不可以造,所以这个抑止有警惕的意思。
“已造,摄取”:当你已经造了五逆罪之后,就要你回心转意,然后包容你,使你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救你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说“已造,摄取”。
摄取也好,抑止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以“慈悲”跟“智慧”的双重运作来救度众生。
黑脸白脸喻
这两种救度的运作像什么呢?就像父母教养孩子一般,父亲扮黑脸时,母亲就扮白脸。毕竟孩子还小,不懂事,有的孩子比较调皮,有的孩子比较好动,甚至 是过动儿,容易因无知而做错事,甚至犯下滔天大罪,所以,父亲就不得不先立下比较严格的规矩来规范:“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犯,警告你!如果犯了就把你赶 出门,不让你回家,甚至断绝父子关系!”假设有一天,儿子真正犯了过失,爸爸就把他赶到外面去罚站,不准进门。可是到了晚上用餐时间,外面天黑又将下雨, 母亲就到外面去温言安慰,说:“孩子啊!你要晓得过错,那样的事情是要不得的,现在天黑要吃饭了,你要知错悔改,进去向爸爸忏悔,以后不可以犯。”
刹车喻
又像开车一样,有前进就有刹车,但是刹车并不是为了刹车而刹车,是因为发现方向错误了,必须改变方向,改变方向之前,就要先稍微刹车,甚至要完全停 下来,才能够转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不是为了刹车而刹车,不是为了永久刹车,刹车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刹车是为了正确前进,为了正确到达目的地。
所以,阿弥陀佛说:“你如果犯了五逆谤法罪,就不救你。”这个,不是永远的不救,也不是真正的不救,是权宜的不救。
好像父亲不会因为爱护儿子而说:“儿子我爱你,所以你任何恶事都可以做。”不可能这样;也不会因为儿子做恶事而喜欢、更增进父子的关系。但也不会因 为曾警诫儿子不可以做坏事,一旦儿子做了坏事之后,就断绝了父子关系,也不是这样。而是始终都以慈爱悲悯的心来对待儿子,希望他能够由君子而成贤成圣。
同样的,我们也要深心体会阿弥陀佛希望我们凡夫都能够超凡入圣的悲心,体会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本怀。阿弥陀佛一方面希望我们能够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能够归入弥陀的救度,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弥陀的救度,而纵恶为非。
灭火防火喻
又像消防队。消防队有两种作用,“消”是灭火,“防”是防火。成立消防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现火灾时灭火,但同时在火灾没有发生时要防火。也就是有火 时灭火,无火时防火。灭火、防火是一体的、不分的,是同一个目的的两种不同的手段,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只防火不灭火不行,只灭火不防火也不 行。必须在严格防火的同时准备救火灭火,随时准备救火的同时不放松防火安全。人们不能因为有消防队灭火,就不注意防火,甚至随便纵火;也不能因为被要求防 火安全就怀疑说:万一失火了,恐怕消防队不来救吧?
阿弥陀佛发第十八愿,本意就是为了灭救众生三界火宅之火,乃至五逆谤法的地狱之火,因此必须谨防众生造此二罪。前面七句二十八个字摄取,如同是灭 火;后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两句八个字抑止,如同防火。不管是摄取还是抑止,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救度众生往生极乐。摄取和抑止二者都不可少,摄取是永 不改变的大前提,抑止是为了更好地摄取。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平时谨慎不犯恶,至少不犯逆谤的大罪大恶。
报警喻
但俗话说“防不胜防”,万一犯了恶,甚至是犯了五逆谤法的大恶,那又怎么办?难道阿弥陀佛就不救了吗?不会的!那就要像着了火一样,越是大火越是要 赶紧报警。一旦报警消防队立即就到,立即救火,这个时候不会问:是谁着的火?是大意着的火,还是人为放的火?都不问,先救火灭火再说。
报警就是回心。先不注重防火,甚至喜欢玩火,现在看到酿成大祸了,情况危急了,没有办法扑救了,害怕恐惧了,发出一心求救的信号,消防队接到火警会 不来吗?立即赶到!弥陀的慈悲正是如此,不管怎样的罪人,回心求救,立即来救,所以说“五逆谤法,回心皆往”。所谓“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一切恐惧中最 大的恐惧就是造下了五逆谤法的重罪,临命终时已经看见地狱之火燃烧的那一种恐惧。正因如此,五逆谤法的人是必定要救,甚至是第一要救的。如同大火如果不及 时扑灭的话,就会蔓延,伤及更多无辜的生命、财产;五逆谤法的人不救,从地狱出来后还是逆谤种子,恶种流布,会阻碍、断灭更多众生的世法、佛法善根,所以 不管是为了他一人回心求救,还是为了保护救度更多的众生,都必定要救。
这样来理解,我们会更加感动于弥陀的慈悲,正因为有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才更加显示出: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正是要救度逆谤的众生。
如同消防队的职责是灭火,它才特别注意防火安全,不是消防队、没有消防的职能,也就不会要求防火。
第十八愿的职能正是为了救度(摄取)五逆谤法,所以才说唯除(抑止)五逆谤法。第十九愿不说,因为第十九愿没有这种功能;第二十愿不说,因为第二十 愿也没有这种救度的功能。四十八愿中只有第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因为只有第十八愿念佛才有这种救度五逆谤法众生的功能。
因愿抑止
又,第十八愿之因愿有方便抑止,
即“唯除逆谤”之文;
而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
即“华合十二大劫”之文。
弥陀悲智双运,既要恶人回心,又不纵容犯罪,故摄取中有抑止,抑止中有摄取。
“第十八愿之因愿有方便抑止”:第十八愿是因愿、因地的愿,也就是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而发下“十方众生,不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通通要救度,如果不能使圣凡善恶众生念佛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佛”的愿。现在他已经成佛了,所以就有力量救度圣人凡夫与善人恶人。
第十八愿的方便抑止是因愿,就是刚刚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果上抑止
至于“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这部分,怎么说下品下生是果上呢?下品下生这种根机就是五逆的众生,临终只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也能够灭除五 逆的罪业,当下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而往生极乐世界,全是因为这句名号是第十八愿因地所成就的果德,所以叫做“果上”。这种五逆的众生,虽然因为念佛的关 系,不必受地狱的果报,得以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可是还有抑止,就是还有“华合十二大劫”的果报,处在莲花当中经过十二大劫,不能当下花开 见佛闻法,这个就是果上的方便抑止。也就是说,先告诫你不能犯五逆;一旦犯了五逆之后,阿弥陀佛还是救你;可是救到极乐世界之后,因为犯五逆之故,所以处 在莲花里面十二大劫。
这十二大劫是真的有,还是方便?因愿第十八愿说:五逆不救,是方便,其实五逆还是救啊!救到极乐世界之后的十二大劫花合不开,其实还是方便。所以说 “果上亦有方便抑止”,这个就是弥陀悲智双运。既要恶人回心,又不纵容他犯恶,如果在果上没有说“华合十二大劫”这个方便的抑止,那么有人难免就会有一种 错误的观念,认为“我平生先纵容自己的恶性去为非作歹,等到临终的时候再来念佛往生,反正都一样嘛!”所以在果上也有方便的抑止。
“故摄取中有抑止”:就是第十八愿救度十方众生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抑止;“抑止中有摄取”就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抑止,可是还是救 度,下品下生的五逆也被救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就是抑止中的摄取。而摄取中又有抑止,就是下品下生被摄取了,可是还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抑止。虽然有花合十二 大劫的抑止,可是必定还有摄取。
大网喻
如斯层层方便,皆显弥陀,摄抑二门,悲智双运;
十方众生,不论善恶轻重,
皆在弥陀本愿大网之中,无一遗漏,
但能回心,愿生称名,无一不生。
像这样一层层的方便,每一层每一层都在显示阿弥陀佛以摄取的救度跟抑止的警惕这两门,也就是慈悲智慧双运,使十方众生不论是善是恶、善恶是轻是重, 都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大网之中。好像大海里的鱼,无论是大鲸鱼还是小鱼、吻仔鱼,都在这个大网里面,没有一条是被遗漏的。只要善恶凡夫,能够回心愿生极 乐,愿生之后,一辈子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人人都可念佛,人人都可往生,所以,一切众生如同大海中的水族,而阿弥陀佛的救度 如同大网,绝无漏网之鱼。
真正体会弥陀悲心
“噢!原来阿弥陀佛说‘唯除五逆’是一种方便,那我们几乎就可以纵情为非了,因为这只不过是方便而已!”我们是否会这样想呢?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弥陀悲心的话,我们就会感动于弥陀的悲心,感动于弥陀的苦心。
好像真正的孝子体会父母的苦心,他就会尽量当个合乎父母期待的孝子,满父母的心,而不会说:“哎呀!父母始终都是疼爱我的,始终都不会嫌弃我,不会断绝父子关系,所以尽量去做不合乎父母心意的事情也无妨。”不可能这样的,这是不合乎逻辑的。
所以,一个真正信佛教、信弥陀大慈大悲救度的人,不可能有“我一辈子尽量为非作歹,最后再来念佛就好了”这种错误的观念。若果真是这样,那么弘扬阿弥陀佛救度法门之后,天下就没有一个好人了。
何况一个人之所以会来学佛,除非他是假学佛,如果是真正学佛的话,他一定是认定有善恶报应才来学佛的,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信仰善恶因果之上啊!如果他 不相信有善恶报应,他怎么会来学佛呢?所以他是站在要“去恶行善”的立场才来学佛的;至于会专修净土法门,是他有感于自己是一个罪业深重的生死凡夫,没办 法以自己的力量去恶行善,一旦命终就会堕落地狱,受阎罗王的审判刑罚。
只有信受弥陀救度,才能离开地狱,甚至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这样的人还会纵情为恶吗?即使他会做恶事,也是业力的推动,是不得已的,他的内心是很悲苦 的啊!是苦于为恶,不是乐于为恶的,所以他的心态跟一般纵情为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就是所谓的“为修行而苦”,也唯有为修行而苦的人才能真正进入弥陀的救 度。
逆谤得生正显弥陀的悲心与功德
使沉者浮、令堕者升;逆者不逆、谤者不谤;
改恶向善,弃邪归正;断惑证真,入圣得果,
正是佛教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而这即是阿弥陀佛之本愿。
若一经犯逆犯谤,即永弃不救,或无力救度,
则佛心佛力,尚未圆满。
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使沉者浮、令堕者升”:堕落地狱、饿鬼、畜生,就是“沉”;生到人界、天上,就是“浮”。可是如果与阿罗汉小乘境界比的话,人界、天上也是沉不是浮;若小乘再跟大乘相比的话,小乘是堕落,不是升。
“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所谓“逆”,就是五逆、大逆不道;“谤”,就是不但恶,而且很邪恶地谤法。
使沉者浮起,堕者上升;使五逆、大逆不道的人不但不逆,而且能够大大地改过;使谤者不但不谤,而且转而大大地端正心思、赞叹信仰,这个正是佛教的目的。
不但“改恶向善,弃邪归正”,甚至能够“断惑证真,入圣得果”。单是“断惑”,就很不容易,惑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入圣得果”:就是超凡入圣,证阿罗汉果或是菩萨果、佛果。这些都是佛教的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可是一层比一层困难,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才能顺利简单达到这个目的。
由此可知,所谓佛教,所谓正法,所谓大慈大悲拔苦与乐,只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才有可能易于成就。为什么?我们先不谈断惑证真、入圣得果,单是要脱离三 界六道轮回就已经很难了,甚至要永远获得人身、永远不堕三恶道,也是非常不容易,何况其他?所以,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但使我们速疾离开三恶道、离开六 道轮回,而且真正断惑证真、入圣得果,不但入圣得果,而且快速成佛。
如果一旦犯了五逆或是谤法,就永远被舍弃不获救度的话,或者佛没有力量救度我们的话,那么所谓的大慈大悲的佛心,或是拔苦与乐的力量,岂非就全变成是空谈了?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正显弥陀,佛心佛力,
圆满不缺,彻底无遗。善之与恶,苦乐在心;
升之与沉,净秽由佛;佛愿叵测,佛力绝思。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最重的罪就是“五逆、谤法”,使五逆谤法这样的滔天极恶重罪众生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离开阿鼻地狱而往生成佛,只有称念“南 无阿弥陀佛”,否则没有任何法门能够救度。我们知道下品下生的根机是五逆灭绝天伦的罪恶,那种罪恶的众生,如果以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的法来要 求他的话,一方面时间来不及,一方面他未必能够做得到,即使做得到,那一种法也救不了他;如果以中品中生“至少要一日一夜持戒”的法,他也没有时间,也做 不到,即使做得到,那一种法也救不了他;如果以中品上生的法,那更谈不上了,因为中品上生的法必须一辈子持种种戒,起码要一辈子持五戒,他更谈不上;如果 要以上品下生的法,不诽谤大乘经典,但是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他也未必发得起,所以他也没有希望;如果要以上品中生的法要他修的话,也不可能,因为要证悟空 性;如果要用上品上生的法那更加不可能,因为上品上生的法要慈心不杀,而且具备种种的戒行,同时要读诵大乘经典,更进一步要修持六念的功行,六念就是要念 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个都不是即将死亡而且犯下五逆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
以上从中下品到上上品的法门,他都来不及、做不到,即使做得到,那些法门的功德,也毫无能力可救度他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只有称念万德洪名——“南无 阿弥陀佛”六字佛名,方法简单,功德殊胜,超越上上品之功德,使他当下重罪消灭,而且莲花来迎,当下不但离开阿鼻地狱,而且脱出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
中品下生乃至上品上生的法,就法来讲,非常困难;就功德来讲,都不如这句万德洪名。所以,念佛不仅方法容易,而且功德比中品下生的法高超,比中品中 生、中品上生的法高超,也比上品下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的法与功德高超,所以才能够使重罪消灭、使逆谤得生,正显现阿弥陀佛的佛心真的是大慈大悲,佛力 真的是圆满无缺,救度众生彻彻底底,没有一个遗漏。除了专称佛名以外的任何法门,方法困难,功德不圆。
净秽由佛
“善之与恶,苦乐在心”:我们行善作恶所获得的苦乐果报,根源都在于我们的心,也因我们的心才使我们造作身口二业的善恶,导致我们受苦跟乐的果报,所以说“善恶苦乐在心”。
“升之与沉,净秽由佛”:我们是上升到净土或是下沉在五浊恶世,甚至堕落阿鼻地狱,这个要看有没有佛力,如果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我们不但离开六道,甚至上升到净土极乐世界;不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我们就在秽土,甚至堕落阿鼻地狱。
“佛愿叵测,佛力绝思”:弥陀悲愿宏深广大,我们没办法测量;弥陀佛力无量无边,更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
明破暗喻、风拂云喻
五逆犹坐金莲台,明破暗时,何暗留室;
十念亦生极乐国,风拂云时,何云滞天。
五逆谤法的众生,本来应该堕落阿鼻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居然能够坐上金莲台,靠什么?靠这句弥陀名号。弥陀名号是无量光明,所谓:“千年暗室, 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也?”好像一千年的黑暗房子,一旦打开电灯的话,黑暗当下通通消除,不可以说黑暗已经一千年,所以必须要 慢慢地消除。
所以,念无量光明、无碍光明的“南无阿弥陀佛”,千年、万年、无量亿劫所累积的黑暗重罪当下就消除了。所以“光来暗除,何暗留室”,罪业当下通通消除,当下坐金莲台,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风拂云时,何云滞天”,强风吹云使得当下晴空万里。
第一,显抑止摄取。
第二,显众生根机。
第三,显无一遗漏。
第四,显诫恶劝善。
“总括唯除,大意有四”:就是把第十八愿后面两句八个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以四个大意来概括,也就是说明第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具有四个大意:
第一,“显抑止摄取”,为了彰显抑止摄取。
第二,“显众生根机”,为了说明十方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
第三,“显无一遗漏”,为了显示弥陀救度众生,是没有一个众生被遗漏的。
第四,“显诫恶劝善”,为了使十方众生戒恶行善。
昙鸾大师就单复解释:
逆罪得生,逆谤不生,
一罪重故,二无愿生之理故;
若能回心,亦得往生。
前面已经解释过,昙鸾大师就“单罪复罪”的解释是:“逆罪得生”是因为单罪,“逆谤不生”是因为复罪。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只有谤法,谤法之中没有 附带逆罪,能不能往生呢?也不能往生,因为谤法比逆罪重;另一方面他既然诽谤正法,就是不相信弥陀救度,所以也不能往生。但是如果他能回心,就能往生,因 为回心表示不谤法了。总之,只要回心转意,都能往生,就无所谓单罪或复罪了,这就是昙鸾大师对“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解释。
善导大师就已造未造、摄抑二门解释:
逆谤罪极,抑止未造,摄取已造。
显明“唯除”者,但在于抑止,非真除。
善导大师是就已造未造、摄抑二门来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逆谤罪极”:五逆跟谤法这两种罪是滔天大罪、极重的罪。
“抑止未造”:在你还没有造的时候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摄取已造”:如果已经造的话,就要你回心转意,然后救度你。
“显明‘唯除’者,但在于抑止”:“唯除”只是方便上的抑止。
“非真除”:并非真的不救度。
故知:抑止正意,在于摄取。
为救度一切善恶众生,弥陀悲智双运,
以“唯除”调熟逆谤之机,令知逆谤罪极,
使深生忏悔,回心念佛蒙救度。
“以‘唯除’调熟逆谤之机”:就像刚刚所说父亲扮演黑脸、母亲扮演白脸,来调熟、教养孩子,使孩子不断成长,做一个好孩子。
亦知,抑止与摄取,互有关系。
可以知道,抑止门跟摄取门这两门是彼此带有关联性的,如果没有抑止,就不能达到摄取的效果。
抑止是摄取之作用,为全部摄取,巧言抑止;
摄取依抑止之功能,使逆谤深悔,终被摄取。
摄取是主体,抑止是作用。为了全部摄取,使一切众生全部都被阿弥陀佛所救度,阿弥陀佛就方便性地巧言说:“如果你犯了五逆谤法,我就不救你。”使众 生不敢犯五逆谤法,安安稳稳地去恶行善,老老实实地来专念这句弥陀名号。所以,摄取依靠抑止这种方便的功能,使已经犯了五逆谤法的人也能够快速地回心转 意,深深忏悔而终于被摄取救度。
抑止门者:
未造之罪,小罪亦诫,抑止而言唯除;
切莫妄为慎三业。
摄取门者:
已造之罪,逆谤亦灭,摄取而言皆往;
应当称名而忏悔。
“抑止门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诫”:抑止门虽然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并没有说唯除犯五戒,或唯除杀生,但是只要是动物,不论大小,即使是微小的动物,也要给予爱护而不要杀害。
我们出版的《见闻录》第一篇《阳盗邻鸡,阴簿立记》,故事内容就是说,有一个妇人,只是误杀了邻居一只鸡,阴间阎罗王的生死簿就立刻记载了她在某天某时欠了隔壁一只鸡,而且连鸡毛一斤十二两,都记得清清楚楚,直到她还了鸡、赔了钱之后,生死簿上所记的才完全消除。
可见,我们在阳间的所作所为,以为没有人知道,其实冥冥之中点点滴滴都有记载。
一方面我们的行为有记载,一方面对方虽是畜生,一只鸡不是大动物,可是也是一条生命。虽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老鼠隔一世之后也会成为阿罗 汉;昆虫因为生在寺院旁边,受了福报而生天,立即展现天人巍巍之身,及五种神通之力。所以,小小的罪业也应该戒慎而不去犯,因此说“切莫妄为慎三业”。经 典上说:“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有关“杀、盗、淫、妄、酒”五戒中的“杀生”是这样。
“偷盗”很容易犯。“偷盗”就是“不予而取”,人家没给我们,而我们拿走了,就是犯了偷盗罪。偷盗罪的果报也蛮大的,利息很高,比地下钱庄的利息还 高,尤其我们不管在私人或公家公司上班,如果是公司之物,小如信封、信纸、圆珠笔等东西拿来私用,就犯了偷盗(如果犯了,我们要想办法补偿回去)。所以不 可假公济私、公器私用。
“邪淫”也很容易犯。与自己配偶之外的男女行淫,或有感情,即犯。即使夫妻,但行于不适当的时间、场所、方法等也犯。
“妄语”也很容易犯:说人家的是非、讲不实在的语言、有说没有、没有说有、知道说不知道、不知道说知道,都是妄语。
有几句话很好,虽然不容易做到,大家可以心向往之:
心不妄念,口不妄言,身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思莫妄动,言语莫戏论,举止莫虚浮。
这些话都很好,我们学佛人应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牢牢记住。
法然上人言(《法然上人全集》第284、295页):
十方之中愿西方者:
十恶五逆之众生往生之处故也。
诸佛之中归弥陀者:
乃至三念五念弥陀自来迎故也。
若人造五逆,得闻六字名,
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
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
(以下二、三、四点为讲义原文,未做讲解)
抑止之文,亦在彰显“十方众生”之属性。
愿文虽说“十方众生”,未详凡圣善恶,因有“唯除逆谤”之言,故知“十方众生”之中,以“凡夫为本”(圣凡相对)。凡夫造罪,需要被救;圣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导大师《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44页)言: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恶多种,而以“恶人为先”(善恶相对)。善人尚有得度机缘,唯有极恶无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将直堕阿鼻。《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38页)言: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可知: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
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若见此文,如睹故亲,倍觉亲切,感动涕零。狱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诸佛之中,唯有弥陀,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救度恶机;
如我愚恶,若无本愿,何法可修?必堕无间,求出何期?
昙鸾大师言:“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 (赞阿弥陀佛偈)
举下摄上,举恶摄善,十方众生,无一遗漏。
不论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启发,众生信心。
可知:抑止门唯置第十八愿者,意在显明“佛愍恶机”之大悲,同时显示本愿所被之普遍性与决定性,无一遗漏,无一不生,以此启发一切人“信心决定”“往生决定”之信心。
善导《法事赞》“逆谤往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89、547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善导《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言: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善导《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0页)言: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40页)言: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导《观念法门》“何况圣人”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言: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得往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善导《法事赞》“善恶皆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莲池《弥陀疏钞》言:
恶人念佛,尚得往生,何况恶未必如善和;
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况灵而号为人类。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o俗谛处世之道”。
譬如抑止“杀父杀母”,即是劝勉孝顺,而“孝为百行之基”,百般伦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佛喜正与善,而怜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然特怜残障之儿。
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是故,应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语(《法然上人全集》第285、594、595页)言: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前面相关的教理与故事谈了很多,这里主要是就《无量寿经》里的“本愿成就文”与“大经流通文”探讨。
第十八愿只有三十六个字,但是它的教理、含义可说非常的深广,然而它本身也是可以很容易让大众了解的。易言之,阿弥陀佛的本愿背后固然很广大、很深 奥、很高超,但呈现在我们面前、所要让我们领纳的,又是极其简易、平常,如果不是这样,净土法门就不能说成“易行道”了。所以,我先试着用很浅显的白话来 翻译。
第十八愿白话试译
若我法藏成佛之时,十方世界之任何众生,只要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欲生我国,而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称念我名,必使其往生,若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设我得佛”:就是试译文的“若我法藏成佛之时”。
“十方众生”:就是“十方世界之任何众生”,包含很广,简单来讲,圣凡善恶通通包含在里面。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人人都有分,人人都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之一,只怕我们不愿生弥陀净土、不专称弥陀佛名。
“至心信乐”:就是“只要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至心”就是“真心”;“信乐”就是“信受、欢喜阿弥陀佛的救度”。站在阿弥陀佛的角度来讲,就是“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就是“真心信受、欢喜弥陀的救度”。
“欲生我国”:站在弥陀的角度来说,也就是“欲生我弥陀极乐国土”;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就是“愿生彼国”。
“乃至十念”:就是长在一生、短在临命终才遇到这个法门,而十声一声称念弥陀名号,所以说“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称念我名,必使其往生”。为什么说“称念我名”?因为第十八愿是站在阿弥陀佛本身立场所发的愿,所以第一人称就是阿弥陀佛。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译成“若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平生之机长在一生,临终之机短在一声
第十八愿讲“乃至十念”,译为“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称念我名,必使其往生”,对一个平生没有遇到而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的人来讲,只有“短在十 声一声”的时间,他念十声、一声之后就断气往生极乐世界了;至于我们在座的人是平生就遇到这个法门,所以就“长在一生”,“长在一辈子”专念“南无阿弥陀 佛”名号。
念佛不吃亏
他们只念十声、一声就能够往生,我们反而要念一辈子,是否觉得这样吃亏了?其实不吃亏。就像呼吸空气,因为他只剩下十声、一声的生命,所以他只能念十声、一声佛号,如果他的生命延长的话,他就一辈子称念弥陀佛名,如同他要活着,就要一辈子呼吸空气,那是必需的、自然的。
我们以念佛作为我们的法身慧命,念一辈子的佛,从世俗的角度看似吃亏,其实是占便宜。为什么?因为我们一辈子都有佛可以念、有佛可以靠,弥陀都护我救我,将来迎接我,可以说念佛人出入都蒙佛护佑。
一般人没有弥陀可以念、没有弥陀可以依靠,所以他的一生往往充满不幸,内心忧悲苦恼,他出入不能获得护佑,不能获得平安,可以说无依无靠。
我们念佛人现世能够消灾免难、逢凶化吉;而且有佛可念还能够降伏我们的妄想杂念,统御我们的思想精神,让我们身心轻安,而且心灵时常悠游于佛的境界。
如果没有佛可以念的话,岂不是时常都在念妄想杂念,都在念烦恼?不念佛就是在念业(罪业的业)。所以,只要我们生命延长,有一口气存在,就要尽一辈子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相较于临终只能念十声一声的人,我们可以念一辈子,不但不是吃亏,反而是大幸福、大欢喜的一件事情啊!
解说“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前,有必要先把“第十七愿成就文”也稍作解释,因为“第十八愿成就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闻其名号”是向谁 “闻”呢?“诸有众生”是向赞叹无量寿佛的十方恒沙诸佛所闻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先了解“第十七愿成就文”。同时,第十七愿跟第十八愿是衔接的,所以,在 《无量寿经》中,“第十七愿文”与“第十八愿文”是一前一后。同样的,“第十七愿成就文”也是在“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前。
“第十七愿”怎么讲呢?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法藏菩萨成佛的时候,必定要使宇宙中无量无边的十方诸佛都来赞叹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称扬我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给十方世界的所有 众生听闻,给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称念,使他们往生我的极乐世界,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话,我就不成佛,因为还不够资格成佛。”
第十七愿成就文
阿弥陀佛成佛之后,释迦牟尼佛怎样解释第十七愿的功能呢?
“第十七愿成就文”这一段经文是这么说的: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谁人赞叹
十方诸佛,皆共赞叹——释尊于此时此地说此经,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
十方诸佛,亦各于其国,异口同音,共同赞叹。
《大论》三十言:
“美其功德曰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故言叹。”
赞叹弥陀名号,为救十方众生。
“第十七愿成就文”有六句,共二十四字,讲的就是二千六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印度宣说这部《无量寿经》,宣说阿弥陀佛在因地如何为我 们发愿、修行,以及阿弥陀佛成佛以后,“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果德是如何超胜十方诸佛的时候,也就是当释迦牟尼佛在这样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 佛”的时候,十方诸佛也在他们各自的国土,异口同音,共同赞叹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功德。
《阿弥陀经》说:
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称赞净土经》也说:
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很多经典都在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说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赞叹相
所谓“赞叹”,在《大智度论》中说:
美其功德曰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故曰叹。
意思是说,赞美他的功德叫做“赞”,但赞美还不足以形容,又继续称扬,叫做“叹”。
何事赞叹
现在十方诸佛都在赞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便能救度十方众生,直接到达阿弥陀佛的涅槃报土!这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即使等觉菩萨也难以了解,所以说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何故赞叹
虽然诸佛所证,平等是一,
然念佛往生利益,是弥陀不共妙法,
是故诸佛,皆劝众生,归命弥陀。
“皆共赞叹”:本来十方诸佛,佛跟佛所证悟的是平等、没有差别、没有高下的,可是如果就“贪嗔痴的凡夫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远离六道生死轮 回,高超品位阶级而进入极乐报土”这种利益来讲,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妙法才有,其他诸佛是没有的。所以,十方诸佛就把这个救度众生的妙法介绍给十 方众生,要十方众生都归投于“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来赞叹“南无阿弥陀佛”。故知十方诸佛之赞叹“南无阿弥陀佛”,主要是让十方众生来欣 慕、向往极乐世界的境界,来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来愿生极乐世界的净土,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通约诸愿,别指第十八愿成就之德。只要一向专称,凡夫直入报土,皆是弥陀威神功德之力。直指名号不可思议功德,非指其他,以称名号为往生故。名号是果德之名,名体不离故,名号之处,即是弥陀正报佛体功德之处,故云不可思议。
因此,称念佛名,即是修诸万行,具诸德本;是故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皆得往生报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凡夫生报土,全是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亦难思议,“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故云“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德不可思议
如果就一般来讲,“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所有功德;若就特别来讲,是指“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功德,就是指“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件功德,这件功德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名不可思议
贪嗔痴的凡夫,只要“上尽一形(平生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临终之机)地念佛”就能够直接往生弥陀的报土,这个就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在。
所以,“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只在显明这句弥陀名号的不可思议,而不指其他,因为在这里是说“称名念佛”的往生。
名体不离
同时,这句名号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阿弥陀佛已成正觉的果德名号,名体不离,他的名号跟他的本体是一体不离的,凡是佛名所在之处,佛体正报 的功德就在那里。因此,名号本身也具有佛体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使得凡是称念佛名的本身,就是在修诸万行,就是具足所有的德本。
所以,只要上尽一形地称名,或者临终的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地称念,都能够往生报土。因此,昙鸾大师形容这个法门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凡夫能够往 生报土,完完全全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这种威神功德即使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也难以思议,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所以说“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文者,《大经》宗归,唯在于此。所以者何?
虽四十八愿皆殊胜,以念佛往生为最要;
虽一一成就皆难思,以今此成就为不共;
故以诸佛赞叹归之。
“第十八愿成就文”这四十个字跟“第十八愿愿文”的三十六个字,文字上差不多,两两相对,因为它是第十八愿成就之后的功德说明。
“第十八愿成就文”跟“第十八愿愿文”同样重要,也是整部《无量寿经》的归趣、核心所在。为什么?虽然四十八愿,愿愿都殊胜,但是,以念佛往生最为重要;虽然每一愿的成就都难以思议,但是第十八愿成就的不可思议是不共的不可思议,所以十方诸佛的赞叹全部归于第十八愿。
诸有众生
诸有众生——所谓“十方众生”:
圣凡、善恶、僧俗、智愚、贵贱,不论任何根机。
“诸有众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也就是十方世界的任何众生,不论任何根机,所有圣凡、善恶、僧俗、智愚、贵贱通通包含在内。
闻其名号
闻其名号——闻诸佛所叹弥陀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小经》言:闻说阿弥陀佛。
《净土经》言:得闻如是,无量寿佛,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闻其名号”:就是听闻十方恒沙诸佛如来所赞叹的“南无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六字名号,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意义一样。
信心欢喜
信心欢喜——闻即悲喜交集,所谓“信乐”。
“信心欢喜”:就是闻说“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而悲喜交集,就是第十八愿愿文所讲的“信乐”。
为什么悲喜交集呢?当一个修行人修行到最后,可说任何法门都学过、修过了,但是面对自己的烦恼,面对生死轮回的解脱,却毫无把握,那时他心中的苦恼 可说无法形容;现在听闻到阿弥陀佛这尊佛的成就,是为了他而成就,曾经为他五劫发愿,为他永劫修行,为他完成了极乐世界,为他成就这个诸佛之王、佛中极尊 的阿弥陀佛,使他在绝望中顿时得到了希望,黑暗中获得了光明,那时,他可说是给“阿弥陀佛”救到了,获得了重生,以前的旧生命已经过去,新的生命从此开 始,这个叫做“信心欢喜”,也叫做“至心信乐”。
乃至一念
乃至一念——显明念佛。上从几万几千,下至十声一声,故云“乃至”。然第十八愿云“十念”,今成就文云“一念”,即是长短互显,念念皆为往生因。
从今之后,他就“乃至一念”“乃至十念”“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若八日”“若一年、若二年”地尽一辈子专一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就 此落实于他的生活中,以念佛为唯一的修行,以念佛做他的生命。他的肉体以饮食作为养分,他的精神以念佛作为养分,念佛就是他的法身慧命,在他这一辈子当中 以念佛为最重要、最喜欢的兴趣跟嗜好,所以他就会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念念不舍。
“乃至一念”: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成就文说“乃至一念”,这个是就极少的当中有十念跟一念,来显示念念都是往生之因,来显示这句弥陀名号本身 具足往生的功能,只要遇到这句弥陀名号,便能够往生,不管是平生遇到,或者临终才遇到,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时候都有往生希望,不是说平生遇到才能够往生, 而平生没有修行、只是临终才遇到就来不及,而是任何时刻都有希望、都来得及。
一念临终机、乃至平生机
所以,“十念”“一念”是就临终来讲的,前面有“乃至”,是就平生来讲的。
就我们而言,我们是“一念”的根机,还是“乃至”的根机?我们当然是乃至的根机,而不是一念十念的根机,因为我们现在不是临终之人,在《法然上人全集》第323页的地方,法然上人对“乃至一念,即得往生”有非常简明扼要的解释,我来念一遍: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之事
我等非“一念”之机,“乃至”之机也。
又“乃至十念”亦如此,吾等非“十念”之机,“乃至”之机也。释(注:善导)谓之:“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如此,吾等非“下至十声”之机,“上尽一形”之机也。
就“上尽一形”以及“乃至十念一念”这方面,善导大师与法照大师都曾做过很多解释,我引两首偈子来稍作说明。
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意思是说上尽一辈子念佛的人、下至临终十念五念三念的人,佛都会来迎接他往生极乐世界,正由于弥陀本愿极为深重,使得贪嗔痴的凡夫不假其他、也没有其他、也没能力做其他的修行,只要称念六字洪名,便能离开三界轮回,往生涅槃的极乐净土。
法照大师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就是说,下品下生那种根机的人,一辈子没有遇到善缘去行善积德,没有遇到佛缘来学佛修行,遇到的是恶缘恶境而去做十恶五逆,像这种愚痴的罪人,理应 永劫沉沦在六道当中,可是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助念、开示,乃至一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至彼还同法性身”,到极乐世界也跟阿弥陀佛同样证悟法性法 身。
完全靠佛力
这并非他本身修行的关系,完全是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结果;他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完全靠佛力(他力)。这种完全靠佛力(他力) 的殊胜,在《善导大师全集》附录《观经四帖疏纲要》之“增上缘”章节中,我用了种种譬喻,大家花时间去看一看,就会更加了解他力增上缘的功能。
完全靠他力——佛力,使得凡夫往生成佛,这种功效就是所谓“能令瓦砾变成金”,变瓦成金,转凡成圣。
愿生彼国
回向愿生——由闻诸佛所叹名号,生欢喜故,
即称念所闻名号;既有念佛大功德故,
至心回向,即得往生。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意思。“至心”就是“至诚恳切之心”,第十八愿站在弥陀的立场说“欲生我国”,“成就文”则是站在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的立场,说我们要至心回转向于极乐,而愿生极乐世界。
心行同具
至心回向——文虽次第,心行同时。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在文字说明上有前后的次第,可是在我们的心念上是同时的。也就是我们在念念当中,同时具有“至心回向,愿生彼 国”,并非前念是念佛,后念才要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可以说念念都是“心”跟“行”,都是“愿生之心”跟“称念弥陀之行”同时具足,只是“说有次第”,因此 “闻也有次第”,但实际上是“同时具足”。
三聚: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即”者即时,“不退转”者正定聚。显示“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聚有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三种。决定不退名“正定聚”,即永不退于佛境。随缘不定名“不定聚”,或者前进,或者退转。决定流转名“邪定聚”,即永在六道轮回。
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故唯有正定聚,无二亦无三。
决定往生,心行具足,因中说果,亦名正定聚,乃约决定不可转者。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由于听闻诸佛所赞叹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而生欢喜,因此就称念这句名号,既然有念佛的大功德而至心回向,所以“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正定聚”。“聚”有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三种。
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永远不会从佛的境界退转下来。
随缘不定,名“不定聚”,或者前进,或者退转。
决定流转,名“邪定聚”,就是永远在六道轮回。
就六道生死轮回的凡夫来讲,是邪定聚;就二乘来讲,是不定聚;就往生净土来讲,是正定聚。因为往生净土,不论圣凡都必定进入涅槃,唯有正定聚,没有其他,无二亦无三,所以,往生极乐都是不退转。
现生不退
可以说一个愿生心不退转的念佛人,现在虽还没有往生极乐,就已经先拥有不退转的身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即”就是“不离”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即时”的意思,因为我们“愿生之心”不退转。善导大师说:
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既然“无有退转”,岂不是必定往生?必定往生而因中说果,岂不就是“正定聚”?所以,从决定不退转来讲的话,我们现在就已经获得了不退转。
须达造园喻
所以有一首偈说: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
心决定时,净土莲华,现其色相;
例如须达,将造祇园,
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
这两段法语前面曾经引用过,意思是说我们愿生极乐世界、专称弥陀佛名,这愿生之心是决定、不退转的,那么,在极乐世界的莲花之中,永远都有我们的名 字,永远都有我们的身影,到时候这朵莲花就会来迎接我们;就像须达长者,当他决定发心要盖祇园精舍的时候,六欲天宫每一层都有他的宫殿。所以,可以说现在 就是正定聚。
心行不退
心行相续,业成不退。
前面也曾经引用法照大师的一首偈,“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就是同样意思。
人心无常,进进退退,可是生死是大事,我们长久以来学佛之心不变,求道之心随着年岁增长而更加坚定。因此这愿生之心,还有信受这个法门之心,也是只有越加深固不退。
当机众、结缘众
如果说现在愿生弥陀净土、专念弥陀佛名,可是过一阵子或几年之后改变了,表示现在这个愿生之心是不决定的,那么,净土光中的莲花色相就会枯萎,就成为结缘众,而不是当机众。
所谓“当机众”,就是今生今世必定往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身份;如果是“结缘众”的话,就要等未来世才能往生弥陀净土。
《无量寿经o流通分》之文: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此名号德,即万德故,乃至一念,生无漏报土,超越品位阶级,此名大利,亦即无上功德;余行皆是小利,有上功德。此大利无上功德之法门,等觉之弥勒菩萨未必知晓,故呼唤其名而告之,令流通远代。
故宗祖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至此可知,《大经》上下二卷之体者念佛也。亦知:《大经》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专称。
这段“流通文”,先作消文,也就是依文解释,然后再引用法然上人的解释说明它的含义。
“佛告弥勒”:也就是说这段“流通分”之文是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要弥勒菩萨流通于未来世,所以又称“付嘱文”。
念佛大利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其”是指十方众生,不管何人;“得闻”是听闻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名号就是万德,所以说“万德洪名”。当然,所 谓的听闻,并非偶尔听到人家念这句名号而已,而是如同刚刚所讲的悲喜交集的那种状态,才会有欢喜踊跃的心理,所以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能够往生无漏报土,超越品位阶级,因此才被赞叹为“大利”。
念佛无上
所谓“大利”,就是无上功德,所以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在这里显现出,除了念佛以外的所有法门与修行都是小利,都是有上功德。
譬如说念佛有四种,除了“称名念佛”之外,还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也有所谓的“无相念佛”或者“禅净双修的念佛”,这几种念佛 若跟“称名念佛”比较的话,还是小利,还是有上功德。所以,如果修那些再回向往生的话,就不是无上、大利的功德,就会在品位阶级当中。当然还有其他种种法 门,只要不是“闻彼佛名而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深凭本愿而称名的话,就不是大利无上;既然不是大利无上,就不能往生极乐无为涅槃的境界,势必在品 位阶级当中,这个很重要,大家务必要了解。
这种大利无上功德的法门,等觉的弥勒菩萨未必知道,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呼唤弥勒菩萨的名字而告诉他说:“弥勒啊!你要知道,如果有人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而欢喜踊跃地称念,那么应该知道这个人已经获得了大利无上的功德。”
释迦牟尼佛还要把这句弥陀名号流通到未来世,也就是像法时代、末法时代、灭法时代,乃至将来弥勒菩萨下降龙华三会的时候,都要把这个法门宣扬流布下去,所以才有“佛告弥勒”。
念佛非比
我们的宗祖善导大师根据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成就文以及《无量寿经o流通文》而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所有的六度万行都是善事,都是功德,都是很殊胜的法门、很难得的修行,有很高超的境界、功德,但如果跟称名念佛法门相比的话,是不能比较的。
念佛为体
由于有这一段“流通文”,我们可以知道整部《无量寿经》上下两卷的宗旨在说什么?在说念佛。
为什么?因为能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这种功能,就在第十八愿,不在第十九愿,也不在第二十愿;“流通分”所讲的“为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也是在第十八愿,不是在第十九愿、二十愿。
《无量寿经》卷下所讲的三辈,就是第十九愿的成就文,可是三辈的成就文没有“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功能。“流通分”所讲的,除了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以外,没有讲三辈九品的修行方法,没有讲三学六度的修行方法,没有讲其他任何法门的修行方法。
由此可知,整部《无量寿经》的体是什么?就是“念佛”。
亦知:上来虽说,万行往生;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念所指
法然上人《选择集》第五“利益章”云:
今此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愿成就之中所言“一念”,与下辈之中所明“一念”也。愿成就文中虽云一念,未说功德大利;又下辈文中虽云一念,亦不说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说为“大利”,叹为“无上”,当知是指上一念也。
念佛功德利益
此“大利”者,是对小利之言也,然则以菩提心等诸行而为小利,以“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又“无上功德”者,是对有上之言也,以余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为无上也。
念念无上
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又以百念为百无上,又以千念为千无上,如是展转,从少至多,念佛恒沙,无上功德,复应恒沙,如是应知。
选择念佛
然则诸愿求往生之人,何废无上大利念佛,强修有上小利余行乎?
念佛具有大利功德
法然上人的这段法语在解释《无量寿经》“流通文”的含义,解释得非常简明扼要。
“今此言‘一念’者”:也就是“欢喜踊跃,乃至一念”的“一念”,是指上面“念佛愿成就之中所言一念”,也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之中所说的“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一念”,以及下辈之文所说的“乃至一念,念于彼佛”的“一念”。
“愿成就文中虽云一念,未说功德大利”:也就是说第十八愿成就文中只说“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并没有说 其有“大利”跟“无上功德”;还有“下辈文中虽云一念”,也没有说功德大利。到了“流通分”才说“乃至一念”的念佛具有大利功德,而且被叹为具足无上功 德。
大利小利对
接下来,法然上人就用比较来说“大利”是跟“小利”相对的。如果念佛是大利的话,岂不是三辈文所讲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等自力修行功德是小利?
无上有上对
又,无上功德是相对有上功德而言的,以其他的修行法门为有上,以念佛为无上。
念念具足无上功德
接下来说:
“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又以百念为百无上,又以千念为千无上,如此展转,从少至多,念佛恒沙,无上功德,复应恒沙”:意思是说,我们念念当中都是具足无上的功德。
其实,所谓“无上”,一个无上跟十个无上、百个无上、千个无上、恒沙无上同样都是无上,不增加也不减少。好像我们呼吸空气,呼吸一口空气能够让我们存活,每呼吸一口空气都是让我们存活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所呼吸的空气既不多也不少,只要你存在,你呼吸你就能存活。
念念不舍
在这里,法然上人强调我们要专修念佛,既然有无上功德,我们就念念念佛,不要忽然间停止念佛而去修其他法门,那就退转了。所以说要“念念不舍”,“以净土为期”,以往生极乐世界为期限。
流通文四意
《法然上人全集o大经释》(第172页)言:
六、“流通文”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此有四意:一来意;二废助念及诸行,明但念佛;三举一念况十念等;四深信佛语,不生诽谤。
在这里法然上人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段文有四种含义:
第一,来意
第一,来意。就是在《无量寿经o正宗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对当时的大众宣说念佛往生的法门能够获得很大的利益,既有大利,应代代弘宣,不使断绝, 普闻十方,利益一切,因此,在《无量寿经o流通分》也特别付嘱弥勒菩萨,要把念佛法门流通到未来世,利益未来世一切众生。这就是来意。
第二,明但念佛
第二,废助念及诸行,明但念佛。法然上人在其《全集》第173页作这样的解释:
于第十八愿成就文,明但念佛往生;来迎等愿、及三辈文,明助念往生、诸行往生。由此,诸修往生行者,怀疑难决;故至流通,则废助念、诸行二门,明 “但念佛往生”也。又此经说次,即似《观经》,《观经》之中,先逗机缘,广说十三定善、三福九品之业,而明诸行往生之旨;至其付嘱则云:“佛告阿难:汝好 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散善义)释云:“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 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则彼此两经,其意全同,岂可不信哉!
诸行、助念佛、单念佛
这段的意思是说《无量寿经》有三种法门,哪三种呢?有诸行往生、助念佛往生、单念佛往生这三种,一些修行者看到《无量寿经》这么说,难免就犹豫不 决,“到底要专修哪个法门?”可是到了《无量寿经o流通分》这段文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无量寿经o流通分》这段文等同舍掉了助念佛往生及诸行往生的法, 而独举“本愿称名”,因为这段“流通文”只说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说其他法门。
第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三辈往生文”也说到发菩提心修其他法门,这样大家心中就会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要修哪个法门才能决定往生。可是 到了《无量寿经o流通分》,只说“乃至一念,乃至百念、千念”,专念弥陀名号的本身,就是大利功德,就是无上功德,我们就笃定专念弥陀名号,才是唯一往生 的大利无上功德。所以,等于废掉其他,而独举专念弥陀名号。
二经全同
那么,岂不是《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的开展模式是一样的?
《观经》虽说定散,意在专称
《观经》是为了先引导其他法门的根机,所以广说“十三种定善”和“三福九品的散善”这些诸行道理,可是到了《流通分》就完全舍弃这些,佛就告诉阿难说: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流通分》是流通“持名”,不是流通“观佛”以及流通“三福九品”。因此善导大师就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可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本愿称名”。
“一向专称”就是一心一意地专念弥陀名号,而不是二向三向、三心二意,如果兼修其他法门再来回向,就不是一向了。
《大经》虽说万行,意在专称
若从《观无量寿经》来看《无量寿经》,道理也是一样。《无量寿经》也说其他万行,岂不是“上来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 名”?因为《无量寿经》谈到“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三辈”时,也说其他诸善万行,所以说“上来虽说,诸善万行”,可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也可以把《无量寿经》做这样的结论。因为在这里法然上人已经说明《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开展的模式是一样的,为了引导其他的根机,所以 在前面广说十三定善跟三福九品的散善。这是第二种的含义。
第三,举少况多
第三,举一念况十念等。法然上人说既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那么何况多念呢!一日都能够往生,何况七日!七日都能够往生,何况一个月!一个月都能够往生,何况一年!一年都能够往生,何况一辈子呢!以少来比喻多。
第四,深信不谤
第四,深信佛语,不生诽谤。也就是说《无量寿经》这一段“流通分”本愿称名是大利,是无上功德。方法容易,功德广大,一旦闻知,有谁不欢喜踊跃,因 此我们就应该深信不疑,功德越大,你越加相信,那么你就越有福报、越有功德;你越加怀疑,岂不是罪业越加的深重?所以,阿弥陀佛的功德越大,是要我们越生 深信之心。
在《法然上人全集o大经释》里对“流通文”举出的这四点说明,希望大家利用时间阅读。
这两个图表分别解说第十八愿和“念佛成佛”。
第一个是第十八愿的图表。
“十方众生”:就是指我们众生的根机,一切善恶男女。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指我们众生的心,《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三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跟《观无量寿经》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意思是一样的。
“乃至十念”:是就“行”来讲。
第十八愿心行具足
前面三心,是就“心”来讲,因此“心行具足”。“心行具足”是往生的“因”,有这往生的因,就获得往生的“果”。在因地时,法藏菩萨说“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到了法藏菩萨成佛果地的时候,我们众生只要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心行具足的因,就能获得“即得往生”这个果。
第十八愿信愿行具足
前面三心也可以说是信跟愿,“信乐”就是信,“欲生我国”就是愿,“乃至十念”就是行,所以在这里也是信愿行具足,信愿行具足也就是有了往生的因,也就能获得往生之果。
念佛成佛
“念佛成佛”这个表是从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里编列出来的。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最后举出四十八愿之中的三个愿来证明,只要依靠弥陀的愿力,就能够快速证得佛果。怎样快速证得佛果?哪三个愿?就是第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
第十八愿是念佛往生愿,以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为往生极乐报土的因,到了往生极乐报土的时候,就会进入正定聚、必至灭度的果,也就是“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这个愿就在第十一愿。
因为阿弥陀佛本来就有这个第十一愿,既然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因此这个愿也已经成就,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能够拥有这个果报,这就是往生的体。
有这个体,就能够有第二十二愿的用。“用”就是一生补处,也就是说能够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而且到十方世界去显化度众生。要怎样显化救度众生呢? 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或者显化圣人,或者显化凡夫,或者显化出家众,或者显化在家众,或者显化男众,或者显化女众,甚至显化六道众 生去开化众生。这种功能在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中已经说明。现在阿弥陀佛已成佛,因此第二十二愿的功能也已经成就。所以,我们凭着念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 话,就通通自然具足了这些功能。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就引用龙树菩萨、道绰大师跟善导大师等祖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来讨论。
南无阿弥陀佛!
一、《大经》三要文
1.《大经》“第十八愿(本愿)之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2.《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3.《大经》“流通分”之文: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二、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
1.《易行品》第6页: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2.《易行品》第13页: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三、天亲菩萨“本愿取意文”
1.《往生论》第7页: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2.《往生论》第8页: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四、昙鸾大师“本愿取意文”
⒈《往生论注》第21页: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2.《往生论注》第121页: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五、道绰大师“本愿取意文”
⒈《安乐集》第71页: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安乐集》第72页: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六、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
(一)对文增减
1.《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第354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
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3.《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39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4.《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31页):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
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5.《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二)总显其义
1.《观经疏》“唯明专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6页):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2.《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79页):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3.《观经疏》“六字释”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0页):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4.《观经疏o弘愿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2页):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5.《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17页):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6.《观经疏》“二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44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7.《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1页):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
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8. 《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0页):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9.《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10.《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40页):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63页):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
唯以净土为期。
——净土宗学一论题
一、五逆谤法,唯除摄取
犯五逆谤法之极重罪人,弥陀本愿救与不救。
《大经》第十八愿言:不论何人,只要念佛,必生极乐;唯除五逆谤法。(取意)
《观经》下品下生言:五逆恶人,临终念佛,往生极乐;灭除五逆重报。(取意)
同是五逆,《大经》唯除,《观经》摄取,如是相违,古之大德,会通两经,有十六家;而以净土宗昙鸾、善导两祖之解释,最为有名,以其最为圆满,契理契机故。
1.昙鸾大师单复说
《往生论注》卷上末《八番问答》第二、三问答(《往生论注》第65页)言: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问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得生与否?”
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 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 理!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 。”
昙鸾大师认为《大经》本愿所抑止者,具造“五逆”与“谤法”二罪(复罪);而《观经》所摄取者,仅为“五逆”一罪(单罪),而无谤法,以无谤法故, 尚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回心念佛,即得往生。若具犯“五逆”与“谤法”复罪者,不得往生,何以故?有二,一者谤法之罪远比五逆深重,二者谤法即是诽谤佛 法,现前既已诽谤佛法,不信佛说,则无愿生之心,故谤法之人不得往生。
以上所言“谤法不生”,有二因:一者罪重,二者无愿生之理。然主要在于“无愿生之理”,若回心愿生,亦得往生。
2.善导大师未造已造说
《观经疏o散善义》“逆谤除取问答”(《善导大师全集》第305、306页)言: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
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虽得生彼,华合迳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
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
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善导大师此文之义有四:
一、摄取门:第十八愿所言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等二十八字,属于“摄取门”。
二、抑止门:“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属于“抑止门”。
三、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谤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极重罪,众生若造,直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多劫之间,不能出离,是故弥陀为防众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约“未造抑止”。
四、已造摄取,大悲普救故:然弥陀本意,为救十方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说“唯除”者,一为警诫之,二为使其回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见其流转, 而令其回心念佛以救度之;犹如下下品之机,已造五逆,不忍见其流转,令其回心念佛而摄取,此约“已造摄取”。第十八愿之唯除谤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诫而抑 止,若造亦必使其回心而救度之。
可知:唯除者,乃为抑止;抑止者,乃为摄取。非真除,非永除。
或摄取或抑止,两门皆显弥陀度生之悲愿。
3.已回心未回心说
前所言昙鸾大师认为“五逆得生,谤法不生”。此乃就未回心而言,若回心则虽谤法,亦得往生。故《往生论注》卷下《观行体相章》“口业功德释”之文(《往生论注》第97页)言: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尊者君父师也,长者有德之人,乃兄党也)。如是人应受拔舌苦、瘖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此说则昙鸾、善导,思想一致。善导大师于《观经疏o玄义分》“四不受化”(《善导大师全集》第31页)之文言:
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
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
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
此是解释谤法之人,未回心之间,非受化之机,不得往生;若能回心,则任何大罪,皆得往生。如《法事赞》“逆谤往生”(《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89、547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4.谤法回心得生之经证
《观佛经》言:
诸凡夫及四部弟子,谤方等经,作五逆罪。
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系念在前,
观佛如来,一相好者,诸恶罪障,皆悉尽灭。
《六波罗蜜经》言:
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印光大师文钞》言:
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5.极恶念佛,变瓦成金
所谓“五逆、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此三种机,乃难化三机,难治三病。如《涅槃经》言:
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
此难化三机,难治三病,若归命弥陀,念佛愿生,则弥陀大悲,不忍见舍,以其本愿力,摄得往生。
法照大师亦于《五会法事赞》言: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源信上人亦言: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诗偈五首:
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
才闻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莫疑宿业重,十念功德轻;
万年有暗室,日照当时明。
阿弥陀佛愿无边,普摄凡愚顿且圆;
恶逆回心才十念,火车化作紫金莲。
愚人无愧造多恶,临死能称彼佛名;
三圣忽然随念至,慰言罪灭我来迎。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6.摄抑二门,悲智双运
“摄抑二门”:“摄”者摄取、救度,“抑”者抑止、不救。“摄抑二门”即救度与不救两门。
“悲智双运”:“悲”者慈悲,“智”者智慧。“悲智双运”即慈悲与智慧双重运作。
如是,《大经》唯除,示抑止意,《观经》救度,示摄取意,此谓“摄抑二门”;未造抑止,已造摄取,摄抑是弥陀度生(第十八愿)之二种方法,谓之悲智双运。
又,第十八愿之因愿有方便抑止,即“唯除逆谤”之文;而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即“华合十二大劫”之文。弥陀悲智双运,既要恶人回心,又不纵容犯罪,故摄取中有抑止,抑止中有摄取。
如斯层层方便,皆显弥陀,摄抑二门,悲智双运;十方众生,不论善恶轻重,皆在弥陀本愿大网之中无一遗漏,但能回心,愿生称名,无一不生。
使沉者浮,令堕者升;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改恶向善,弃邪归正;断惑证真,入圣得果,正是佛教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而这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本愿,若一经犯逆犯谤,即永弃不救,或无力救度,则佛心佛力,尚未圆满。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正显弥陀,佛心佛力,
圆满不缺,彻底无遗。善之与恶,苦乐在心;
升之与沉,净秽由佛;佛愿叵测,佛力绝思。
五逆犹坐金莲台,明破暗时,何暗留室;
十念亦生极乐国,风拂云时,何云滞天。
二、总括唯除,大意有四
1.显抑止摄取; 2.显众生根机;
3.显无一遗漏; 4.显诫恶劝善。
1.显抑止摄取
昙鸾大师就单复解释:逆罪得生,谤法不生,一罪重故,二无愿生之理故;若能回心,亦得往生。
善导大师就已造未造、摄抑二门解释:逆谤罪极,抑止未造,摄取已造。显明“唯除”者,但在于抑止,非真除。
故知:抑止正意,在于摄取。为救度一切善恶众生,弥陀悲智双运,以“唯除”调熟逆谤之机,令知逆谤罪极,使深生忏悔,回心念佛蒙救度。
亦知,抑止与摄取,互有关系:
抑止是摄取之作用,为全部摄取,巧言抑止;
摄取依抑止之功能,使逆谤深悔,终被摄取。
抑止门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诫,抑止而言唯除;切莫妄为慎三业。
摄取门者:已造之罪,逆谤亦灭,摄取而言皆往;应当称名而忏悔。
法然上人言(《法然上人全集》第284、295页):
十方之中愿西方者:
十恶五逆之众生往生之处故也。
诸佛之中归弥陀者:
乃至三念五念弥陀自来迎故也。
若人造五逆,得闻六字名,
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
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
2.显众生根机
抑止之文,亦在彰显“十方众生”之属性。
愿文虽说“十方众生”,未详凡圣善恶,因有“唯除逆谤”之言,故知“十方众生”之中,以“凡夫为本”(圣凡相对)。凡夫造罪,需要被救;圣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导大师《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44页)言: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恶多种,而以“恶人为先”(善恶相对)。善人尚有得度机缘,唯有极恶无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将直堕阿鼻。《观经疏o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38页)言: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可知: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
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若见此文,如睹故亲,倍觉亲切,感动涕零。狱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诸佛之中,唯有弥陀,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救度恶机;如我愚恶,若无本愿,何法可修?必堕无间,求出何期?
昙鸾大师言:“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赞阿弥陀佛偈)
3.显无一遗漏
举下摄上,举恶摄善,十方众生,无一遗漏。
不论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启发,众生信心。
可知:抑止门唯置第十八愿者,意在显明“佛愍恶机”之大悲,同时显示本愿所被之普遍性与决定性,无一遗漏,无一不生,以此启发一切人“信心决定”“往生决定”之信心。
善导《法事赞》“逆谤往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589、547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善导《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言: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善导《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50页)言: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40页)言: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导《观念法门》“何况圣人”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60页)言: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善导《法事赞》“善恶皆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莲池《弥陀疏钞》言:
恶人念佛,尚得往生,何况恶未必如善和;
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况灵而号为人类。
4.显诫恶劝善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o俗谛处世之道”。
譬如抑止“杀父杀母”,即是劝勉孝顺,而“孝为百行之基”,百般伦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佛喜正与善,而怜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然特怜残障之儿。
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是故,应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语(《法然上人全集》第285、594、595页)言: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
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
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
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
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
父母欢喜乎?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十方诸佛,皆共赞叹——释尊于此时此地说此经,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十方诸佛,亦各于其国,异口同音,共同赞叹。《大论》三十言:“美其功德曰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故言叹。”赞叹弥陀名号,为救十方众生。
《弥陀经》言:“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净土经》言:“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虽然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念佛往生利益,是弥陀不共妙法,是故诸佛,皆劝众生,归命弥陀。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通约诸愿,别指第十八愿成就之德。只要一向专称,凡夫直入报土,皆是弥陀,威神功德之力。
直指名号不可思议功德,非指其他,以称名号为往生故。名号是果德之名,名体不离故,名号之处,即是弥陀正报佛体功德之处,故云不可思议。
因此,称念佛名,即是修诸万行,具诸德本;是故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皆得往生报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凡夫生报土,全是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亦难思议,“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故云“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文者,《大经》宗归,唯在于此。所以者何?
虽四十八愿皆殊胜,以念佛往生为最要;虽一一成就皆难思,以今此成就为不共;故以诸佛赞叹归之。
诸有众生——所谓“十方众生”:圣凡、善恶、僧俗、智愚、贵贱,不论任何根机。
闻其名号——闻诸佛所叹弥陀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小经》言:“闻说阿弥陀佛。”《净土经》言:“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信心欢喜——闻即悲喜交集,所谓“信乐”。
乃至一念——显明念佛。上从几万几千,下至十声一声,故云“乃至”。
然第十八愿云“十念”,今成就文云“一念”,即是长短互显,念念皆为往生因。
回向愿生——由闻诸佛所叹名号,生欢喜故,即称念所闻名号;既有念佛大功德故,至心回向,即得往生。
至心回向——文虽次第,心行同时。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即”者即时,“不退转”者正定聚。显示“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聚有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三种。
决定不退名“正定聚”,即永不退于佛境。
随缘不定名“不定聚”,或者前进,或者退转。
决定流转名“邪定聚”,即永在六道轮回。
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故唯有正定聚,无二亦无三。
决定往生,心行具足,因中说果,亦名正定聚,乃约决定不可转者。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心决定时,净土莲华,现其色相;例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欲界诸天,现其宫殿。
心行相续,业成不退。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此名号德,即万德故,乃至一念,生无漏报土,超越品位阶级,此名大利,亦即无上功德;余行皆是小利,有上功德。
此大利无上功德之法门,等觉之弥勒菩萨未必知晓,故呼唤其名而告之,令流通遐代。
故宗祖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至此可知,《无量寿经》上下二卷之体者念佛也。
亦知:《大经》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