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念佛往生愿”,此愿是众生往生极乐的根本保证,也是净土宗教理建立的根本基础,正确了解此愿之内涵极其重要。
从二〇〇四年七月至二〇〇七年三月间,家师慧净上人在净土宗台北念佛会,共作二十一次演讲,详细开演此愿。今据录音整理成书,名《第十八愿讲话》, 总分十章。第一章“第十八愿的殊胜重要”,相当于《序分》;中间七章即将愿文分为七段,从“设我得佛”至“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详细讲解愿文之意义,为 《正释分》;第九章“成就文及付嘱文”,相当于《总结流通分》;最后第十章举证祖师对此愿的解释。
全书以第十八愿为主线,贯穿净土三经、净土诸祖教言,引用佛经达数十余部,并及外典、格言等,引文释义,深入浅出,既开往生之门,又明处世之道,真 俗圆融,机理双契;故虽名“第十八愿讲话”,实际上囊括了净土一宗所有重要的经文、法语,堪称净土宗教理之基础教科书、普及净土宗教学之范本。为方便检 对,书后附以详细索引等。
佛心凡心如何相融相契?佛凡相契是怎样的法喜与真情?唯有过来人才能道出个中真味。本书是佛凡一体之心的自然流露,言语朴实,真情自然,堪称妙语佳 言的段落俯拾皆是,无不体贴入微,豁人心扉。静静拜读,佛心慈悲宛如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沁入我们的心田;在此慈悲法水的浸润下,凡夫心中的五毒之树,渐 渐化去毒汁,转为甘甜;罪业苦果凋落,绽茂菩提新芽;业身虽系此界,净土已开觉花。这绝非文字学者所能达致之功,这是一本用“心”来说,必须用“心”来读 的书。读到佛心处,何其喜悦;读到凡心处,何其惭愧。佛心与凡心一体,喜悦与惭愧交融,唯成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诚愿一切有缘皆能拜读此书,辗转教化, 同生极乐。
释净宗
二〇〇九年六月六日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名为“念佛往生愿”,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又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净土宗念佛人,应先详细了解第十八愿之义。
弥陀弘愿虽有四十八,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余之四十七愿,为使众生欣慕净土而信受此愿,故四十七愿亦谓“欣慕愿”。
第十八愿是本愿、根本愿,愿王、本愿王。
第十八愿是净土宗之根源、本体、生命。
第十八愿是弥陀本怀、释尊本怀、诸佛本怀、众生本怀、众生救主。
第十八愿是超世愿、诸佛之王、光中极尊、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
通愿、别愿
所谓“愿”,有“通愿”跟“别愿”。
“通愿”也叫做“总愿”。十方诸佛,因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追求无上的佛果,上求下化时,必须发下菩萨的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通于十方三世诸佛的,这叫“通愿”,也就是“总愿”。
“别愿”是每一尊佛各自不同的愿,像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愿,药师佛的十二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都是别愿。
而阿弥陀佛的别愿,是四十八大愿,这是跟其他诸佛所不共的,唯独阿弥陀佛个别所有的,此四十八愿特别宏深,其深智悲愿,远超诸佛菩萨。《无量寿经》 中弥陀自誓:“我建超世愿”,释尊也在《弥陀偈经》深赞弥陀之愿而言:“发愿逾诸佛”。故弥陀别愿名“超世别愿”,亦名“别意弘愿”。
因本愿、根本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别愿当中,又有“因本愿”跟“根本愿”,也就是本愿的“本”,有“因本”跟“根本”的差别。
“因本”:对果末。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的时代所发的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都称为本愿。因为有了这个因,才能达到这个果,也就是有了四十八大愿的完成,才能成为阿弥陀佛。所以,从因本来讲愿愿都是本愿。
“根本”:对枝末。在这愿愿都是本愿的当中,必定有一个是根本的愿,其他的愿是由这个根本的愿所生出来的枝末,都是为达成这个根本愿而发的,都归结到这个根本愿。
第十八愿是根本愿
从这一点来讲,四十八愿当中只有第十八愿才是根本愿。也就是说,其他四十七愿也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的话,即使其他的愿完成了,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譬如:第一愿“无三恶道愿”,极乐国土没有三恶道;第二愿“不更恶道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即使发愿要到十方世界去度众生,也不可能再堕入三 恶道;第三愿“悉皆金色愿”、第四愿“无有好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跟阿弥陀佛同样的肤色,同样的颜貌,同样的相好庄严。还有,第五愿到第十愿,往生 到极乐世界就能获得六种神通,乃至第十一愿,往生就能不退转而成佛,可说所有四十七愿都很重要、都是必须的,可是如果没有众生的往生,也就是没有第十八 愿,那么,这些愿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建房喻:一切为了众生的往生成佛
好比说父母建设房子,房间要怎么隔间,客厅要怎么布置,花园要怎么设计,后院又要怎么完成……种种的构思都是为了儿子。这一切通通完成好了,可是儿子不能回来住,或者是没有儿子来住,那(所完成的)就没有意义了。
阿弥陀佛种种的愿,都是为了十方众生的往生成佛。第十八愿是念佛往生之愿,有此愿,众生就能念佛往生,没有此愿,众生就不能念佛往生;不能念佛往生,其他的愿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就这一点来讲,这第十八愿才是真正的本愿——根本之愿。
善导大师把第十八愿叫做“本愿”,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所谓“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唯有第十八愿,才是“净土宗”“立教开宗”的根源。如果没有第十八愿,也就没有真正的净土宗。
因为净土宗称为“易行道”,除了净土宗之外,其他各宗各派都不能称为易行道,都是“难行道”,这是龙树菩萨判教之所在。龙树菩萨判净土法门为易行道,是由于有这第十八愿,以这第十八愿为根源。
弥陀本怀
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所谓本怀就是心中唯一究竟的目的,只有一个,没有两个。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大愿,目的全为普救十方众生,可是只有第十八 愿才能达到普救十方众生的目的,才能圆满阿弥陀佛的本怀。所以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是四十八愿的根本愿,也是阿弥陀佛真正生命之所在。
释尊本怀
第十八愿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本怀。释尊所以出世间,意在普度诸众生,而能普度众生的法,即是弥陀救度之法。如果从这个观点来谈的话,释迦牟尼 佛出现在这个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最究竟的本怀、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宣扬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也就是这第十八愿。可说“释尊所以出世间, 唯说弥陀根本愿”。
诸佛本怀
第十八愿是十方三世诸佛的本怀。十方诸佛示现八相成道,目的也是在于说法度生,若非说法度生,则不漫然示现。而能彻底广度十方众生之法,即是阿弥陀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救度法门。十方诸佛舍此法,则不能普救众生;十方诸佛弘此法,则能普救众生。
众生本怀
第十八愿是十方众生的本怀。我们十方众生,尤其是末法之世,在这五浊世间,虽然有心修行,但绝大部分都是无力修行的,如果没有这第十八愿,我们就没有得救之道。
第十八愿是我们十方众生起死回生、了脱轮回、往生成佛的大根大本。
十方众生生而为人的目的,乃至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信受奉行第十八愿。
十方众生舍此法,则不能往生成佛;十方众生依此法,则能往生成佛。
众生救主
第十八愿对我们来讲,等同是我们的生命,有第十八愿我们就有生命;没有第十八愿,不但阿弥陀佛没有生命,我们也没有生命。如果没有第十八愿,我们即 使学佛修行,也没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尤其是三恶道的沉沦;我们永恒不灭的佛身就死亡了,没办法起死回生。所以,唯有第十八愿才是我们佛性起死回生的救主, 等同是我们的生命,甚至超过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为第十八愿而活,也可以为第十八愿而献身。
因此,凡是念佛人,应先了解第十八愿,重视第十八愿,以之为生命,恃之为救主。
没有这第十八愿,阿弥陀佛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就没有主要目的,而我们众生人生之目的也无从达成。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第十八愿既是阿弥陀佛的本怀,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也是十方众生的本怀,弥陀、释尊、众生三者一致。可见第十八愿的殊胜重要。
超世愿、诸佛之王、光中极尊、不可思议
唯有第十八愿,才是阿弥陀佛超越十方诸佛的地方。因为四十八愿当中其他的愿,十方诸佛或许也有,可是这第十八愿却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
有了第十八愿,阿弥陀佛所发的弘愿才能成为经中所说的“超世愿”;也唯因第十八愿,阿弥陀佛才被尊称为“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尊”;也唯因第十八愿,阿弥陀佛才被十方诸佛赞叹为“ 不可思议”。
大慈大悲,拔苦与乐
唯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我们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慈悲,以及“拔苦与乐”,才有它真正的意义。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那么,佛教所讲的“大慈大悲”、“拔苦与乐”,对十方众生就只能成为空谈。
这个道理是很深的。为什么?所谓大慈大悲,真正称为“大”,必须是无限量的,没有底线的;如果这个慈悲有限量,有一个底线,稍稍有一个条件,那就不 能算大慈大悲了。能够使这个人依佛法来解脱,却不能够使那个人也依佛法来解脱,这种法就不能称为“拔苦与乐”的法。必须是无论圣人、凡夫,出家、在家,甚 至善人、恶人,都能够得到救度的,才能称为“拔苦与乐”。有所不能“拔苦与乐”的话,这个法就不称为大慈大悲的法。
以整个佛教的八个宗派来讲,不论北传、南传或者是藏传,能彻底地、绝对地被称为是“大慈大悲、拔苦与乐”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法门。
唯有第十八愿,才是净土宗的根本传承。净土宗祖师们所依据、所弘传、所开展的,就是第十八愿。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道
譬如说,被尊为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他在《十住毗婆沙论o易行品》当中,把佛法无量门归纳为两种法门,也就是两种道路,即是“易行道”及“难行道”。
什么叫易行道?易行道之“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即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因而容易实践、快速到达佛的境界。这就是易行道的内涵。
本愿称名
这个内涵在经典上有什么依据?根据哪一部经、哪一句佛语佛说?龙树菩萨举出三世佛、十方佛,到最后归结在阿弥陀佛的本愿上。
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取意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不以其他法门、其他经典、其他的佛说为易行道的根本,而只举出阿弥陀佛的本愿。将这一段文与第十八愿作详细对照,就可以晓得这是第十八愿“取意之文”。
取意文
所谓“取意”,就是祖师在引用经文的时候,不一定是每字每句、不增不减地引用,而往往是简洁扼要、深入浅出地把经文解释出来。
就刚才那一段,如果龙树菩萨原原本本地引用第十八愿的愿文,可能我们还要经过一番解释才看得懂。没有善知识的解说,单单依照经文的文字我们未必看得懂。既然经文看不懂,即使有经典的存在,却几乎没有经典的生命,等于这个法是灭了。
如果有人能够正确地了解经文的含义,加以弘扬、解说,那即使经典看不到、看不懂,甚至不存在了,可是真正的法还是留存着。这就是祖师为什么取意解释第十八愿(用心所在)。
这是龙树菩萨对第十八愿的传承。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速得菩提三愿
接下来是昙鸾大师,也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他在所著的《往生论注》(卷下121页)中解释念佛法门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证菩 提、速成佛果,完完全全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并举出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来证明:凡是念佛人的往生、成佛、度生,完全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缘佛愿力
第一个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叫做“念佛往生愿”,也就是“乃至十念”就必定往生。因此昙鸾大师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
无轮转故,所以得速。
“缘佛愿力”:也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力量。
“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使“乃至十念”——念佛的众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因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三界六道的轮回就当下断除了;既然不在六道轮回,就能够快速地成就佛果。
为什么说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六道轮回,所以快速成佛?想想看,即使今世生而为人,也不一定会遇到佛缘,行善积德,修习佛法,寻求解脱。即使有了佛缘, 进入佛门修行,也不一定今生会有成就。既然如此的话,就还有轮回。还有轮回就非常非常危险,因为人身难得,失去了人身就是堕三恶道,而三恶道的寿命非常漫 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生而为人,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即使再生为人,也未必能够遇到佛法;即使这一世学佛,下一辈子也生而为人又学佛,可是谁都 不能保证生生世世都能出生为人、都能遇到佛法。假如出生在天上,天上的寿命也很长,同时,天上并不是修行的地方,它是纯粹享受福报乐果的地方,等寿命一 到,因为不能再超升,只有往下坠。
所以,如果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就永远在六道轮回。
而往生极乐世界,六根接触极乐世界的六尘,当下就能够悟道,所谓“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所以,昙鸾大师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快速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昙鸾大师对第十八愿的传承。
道绰大师《安乐集》
接下来的一位祖师叫道绰大师,也就是善导大师的师父,他对第十八愿的传承在哪里?《安乐集》中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说: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又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
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也。
这几段话都是对第十八愿的取意之文。
圣净二门
第一段文之前,道绰大师将整个佛教判为二门,一个是“圣道门”,一个是“净土门”,说: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意思是说,现在这个时代是末法时代,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又是五浊恶世——如果在正法时代,民风没有那么浊恶,尤其是有佛陀存在,佛法很纯粹地在弘 传,又有证果的罗汉圣者,或许还可以解脱修行证果。可是到了像法,尤其是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众生,圣道门是不可能让我们有力量走向解脱的。只有净土一 门,才可能让我们通入涅槃解脱之道。
净土门通在第十八愿
净土法门里面,也有各种修行的方法,但是道绰大师在这里,所谓的“净土一门,可通入路”的,就只举出第十八愿。因此,道绰大师接着就说:“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一段话,正是第十八愿取意之文。
纵令一生造恶
有人看了这一段文会疑惑,甚至会指责,认为说:第十八愿里面,并没有“纵令一生造恶”这些文字啊!有了“纵令一生造恶”六个字,恐怕让人家因为有了这一愿作为靠山,而肆无忌惮地去一生造恶。
会有这样的批评——这是错解了道绰大师的用意。
发愿本意
其实也因为有道绰大师这一段文,才使得第十八愿活跃起来,才使得阿弥陀佛大悲哀悯的愿心彻底流露出来,也使我们这五浊恶世的恶人有了得救的希望,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所谓“纵令一生造恶”,在第十八愿里面是没有这些文字,可是却有这些含义,而且含义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是为了救度众生,而真正需要被救度的,就是有罪而无力修行的人。
医病喻
就像医生立志行医济世,他所要医治的,是不是有病的人?也唯有生病的人才需要医生,健康的人倒不需要医生。
同样的,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正是需要被救度的众生。
众生中有圣人也有凡夫,圣人已经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即使没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也不至于去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唯有凡夫,因为会造业造罪、受苦受难、永远轮回,才需要救度。
凡夫当中有善人、有恶人,善人会行善积德,还不至于堕落三途;而造恶之人,他将来必定堕入三恶道。
佛的慈悲,(正是体现在)对于造罪造恶、会堕入三恶道受无间之苦的众生特别怜悯。
父怜痴子喻
就好像两个儿子,一个聪明有为,不必父母操心;一个比较愚痴,往往会造无知之罪,使得父母对他特别地关爱、照顾。
慈悲是佛心
那么,佛的心是什么?大慈大悲是佛心,而大慈大悲的对象,就是慈悲于应该慈悲的。
而造罪造业的众生,正是迫切需要慈悲的人。
造恶众生当中有平时之机、有临终之机,如果他还没有临命终,或许还能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因为这个造恶的人,正要临命终了,他只有大概 十口气的生命而已,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救度他,那他一定堕落。因此,即使一生造恶的众生,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才遇到了善知识,给他安慰,为他介绍阿弥陀佛救度 的法门,使得这个造恶之人,最后回心念佛,即使十念也能够蒙受救度、往生极乐世界,这更能显出阿弥陀佛悲心愿力之所在。
临终机相
因为往往一生造恶的人,在他临命终的时候,所显现在他眼前的,就是地狱的景象,牛头马面会来到他的面前。这个时候,正如《无量寿经》所讲的:“大命 将终,悔惧交至。”这个人就会懊悔平生所做的恶事,想要改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唯恐会堕落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在他懊悔的时候,想要悔改,可是生 命将尽,没办法让生命再度延长,让他好好地忏悔、弥补,回头来行善积德、依法修行,他有这个心,可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唯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才能救度 他,也唯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才能显出佛教真正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救无类地拔苦与乐之所在。假如这个人生命延长的话,他就会成为“乃至”一辈子 的念佛,而不会只是十念而已。
所以,唯有“纵令一生造恶”这六个字,才能彻底显出阿弥陀佛的悲心。
同时,有了这一句,使得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众生机相
因为,谁敢说自己一生都没有造恶?或许有人会说“我虽然有造恶,但是我更有行善”,其实,如果加加减减,我们都是善少恶多,因为我们都生于五浊恶世,根本上我们都有见浊、烦恼浊。从思想上的混浊,以及根深蒂固贪嗔痴的烦恼所展现出来的心念、行为,当然就是恶多善少。
所以,《地藏经》就直截了当地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老实反省、检讨自己一生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是善多恶少。
往往到阎罗王殿的时候,阎罗王第一句就会问:“某某人,你出生在人间佛法流传之世,你行善多少、作恶多少?你有依佛法修行吗?”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回答?
所以,愈是检讨自己,就会愈加惭愧,从而心地柔软,不会贡高我慢,认为自己很会修行、很会积德,就不敢这么说了,反而会低下头来,而惭愧地说:“唉!像我这种恶人,到底哪个法门可以救度我、使我将来能够脱离阎罗王的审判、能够远离地狱之火呢?”
所以,一个学佛、修行的人,他到最后所得的感想、结论,最终的盼望、要求,就是:“有哪个法门能够救度我?”
道绰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将弥陀的悲心彻底揭示出来,使我们有罪的众生有了获救的希望。
善导大师 立教开宗 宗祖
到了善导大师,也就是净土宗集大成者,净土宗真正立教开宗的宗祖,他对第十八愿的开展,就更广泛了。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本来四十八愿每一愿都各有不同的内容,不然一愿就好了,不必四十八愿,可是正好相反,善导大师对四十八愿并不各别去做不同的解释,而都解释为第十八愿的内容。
如果对四十八愿、对弥陀的本怀不了解的话,就会认为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根本不通。但是如果对四十八愿因本、根本的关系有了解的话,知道每一愿都是指 引、归向第十八愿,那么,自自然然就会对善导大师的解释首肯、认同,甚至赞叹、感动,只有善导大师才能作出这种彻入佛心,彻入造罪众生心的契理契机的解 释。
第一愿“国无三恶道愿”指向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譬如第一愿“国无三恶道愿”,从表面看起来,只是说极乐国土没有三恶道。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次,那就是一种冷冰冰的、肤浅的、观念的、学问性的、 知识性的、与自己生死大事漠不相关的认识,丝毫没有探及佛心的慈悲,丝毫没有触及自己的灵魂,可以说,有这一愿也没有什么意义,有等于没有。这样来理解, 鲜活的佛心等于就死了,整个四十八愿也等于是死的。
其实这一愿很活跃、很灵动,表面上只是在说明极乐国土没有三恶道,内在里却隐含着阿弥陀佛救度的无限慈悲,而直接引向第十八愿。
说国无三恶道,不只是说无三恶道,说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生信,不然何必要说?此愿意思是说:“我若成佛,国无三恶道,十方造罪众生,你要至心信乐。” 为什么说“至心”?因为心怀贪嗔痴烦恼、造作三恶道罪业的众生,生生世世以来,常以三恶道为家乡,常没常流转,即使偶尔为人,也是常见常闻地狱鬼畜之报, 不容易相信还有无三恶道的世界,所以劝信:“我的国土,由清净愿力功德成就,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你要相信,信则有喜乐、有希望、有安慰。”
又进一步来讲,法藏菩萨说“我国无三恶道”,目的是要把这样的国土送给我们,好让我们这些现造三恶道罪业的众生往生到那里,究竟免于三恶道的苦报, 不然何必要说?等于是说:“我若成佛,国无三恶道,十方造罪众生,你要欲生我国!”好像一个大富长者,对穷人说他有钱,目的就是要把钱给穷人,不然就是炫 富。
所以,劝信的目的不只是劝信,更是为了让我们发愿,“十方造罪造业的众生,既然相信有这样的国土,就应该求愿往生。当知我成就这样的国土,本来就是为了哀愍救度十方造罪的凡夫,如果是阿罗汉圣者,自不必为他们发愿,所以你们切不可自甘下劣,而不愿求生我的净土”。
又进一步来讲,既然劝我们往生,那就要为我们指示往生的方法,不然就是空谈。法藏菩萨当然知道造作三恶道罪业的众生,靠他们自己只能再度堕入三恶 道,不可能来往生的。所以,他要为我们成就功德,也就是不可思议的万德洪名,让我们只要称念,万不漏一,都能往生。等于是说:“我若成佛,国无三恶道,十 方造罪众生,乃至十念,称我名号,必定往生;若不生者,我誓不取正觉!”
再来,法藏菩萨发愿成就无三恶道的国土,既然以救度造作三恶道罪业的众生为目的,十方众生的罪业也就不成为障碍,反而是疑心及邪见会成为大障碍。法 藏菩萨为了让十方造罪众生绝无一漏地往生,最后还必须要扫除我们的疑心和邪见。等于是说:“我成佛时,国无三恶道,本来就是要承担众生三恶道的罪业,所 以,你们丝毫不必担心自己罪业太重而不能往生,反而要深信无疑;但也要谨慎,从今以后,要尽力收束自己的罪业,尽量去恶行善,固然因为造恶成习而难以全部 制止,但至少至少不能造五逆、谤法的重罪,如果不收摄、不谨慎,犯此二罪,即是罪不可宥,不能往生我国。”这就是第十八愿最后的抑止——“唯除五逆,诽谤 正法”。
所以,这一条愿就是完完全全引导众生归向第十八愿的。因为向往没有三恶道的国土,就会自然“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把心回转到极乐世界,把行调到念佛这个法门上来。
其他四十七愿叫做欣慕愿
其他的愿也都是一样。因此,第十八愿叫做“根本愿”,而其他四十七愿叫做“欣慕愿”,欣慕四十七愿所誓的功德利益,而回归到根本的念佛,如果不欣慕 这四十七愿的话,那么极乐世界就没有那么美好、殊胜了,何必念佛往生呢?因为四十七愿的完成使得极乐世界是真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因此就想念佛,愿 生极乐。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这是力透纸背、深入佛心,透过文字直达实义的解释,而不是就文字解释文字,所谓“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就都有了。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我们凡夫谁能看得出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有这样深刻的内涵呢?
第十八愿含一大藏
第十八愿总共有九句,每句四个字,共三十六个字。字虽三十六,却是涵盖整部《无量寿经》,甚至是涵盖整个三藏十二部经;三藏十二部经的法门、功德,通通收摄在这三十六个字里面。有句话说:
三藏十二部,六字全收。
就是这个含意。因为三藏十二部所讲的,无非是怎样修行、怎样成佛。第十八愿所讲的,就是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称念这六字洪名,就 具足无上的功德,就能够往生成佛,三明六通当下具足,三藏十二部所讲的道理,就通通贯彻、通通落实。所以,字虽三十六,但是涵盖三藏十二部。
依经解经
第十八愿三十六个字: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我们的这份讲稿,都是依经解经,就是引用经文来解释这三十六字。
条件与约定
首先第一句,“设我得佛”。
“设我得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要成佛之前,他先有个条件、有个约定。跟谁约定呢?跟十方众生约定。什么条件呢?十方众生能够往生成佛,他才能成佛;这个条件不完成,他就不能成佛。所以,跟众生这样约定,而立下了这种条件,这是阿弥陀佛真正大慈大悲的地方。
大家记得阿弥陀佛什么时候跟我们约定吗?不记得!阿弥陀佛跟我们约定是不经过我们同意,没有跟我们商量,他在兆载永劫之前就主动地跟我们众生约定 说:他的成佛,就是要完成我们众生往生成佛的功德、功能,必定要让我们众生往生。如果他不能达到这个效果,他就不能成佛。这是他主动地、平等地、没有差别 地来跟十方众生约定。在我们还在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地轮回,即使生而为人,也只是积极地、天天地在追求五欲——追求财、色、名、食、 睡的时候,阿弥陀佛就默默地为我们发愿,积极地为我们修行。
所以说,“设我得佛”是阿弥陀佛跟十方众生的约定,主动地要救度十方众生。
不请之友
《无量寿经》说: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几段经文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它们背下来,因为这几段经文很能贴切地、浅显地显示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悲心救度。
第一段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是主动地来当我们的朋友,不经过我们的拜访,也没有他人的介绍,我们跟阿弥陀佛——法藏菩萨素不相识,可是法藏菩萨就主动地不嫌弃我们,不嫌我们门风不相对,就来当我们的朋友。所以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世俗间有真正的朋友吗?可以说很少!因为我们的心是无常的——其实,这个世界上,不管精神界或者物质界,有形或者无形,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 话,就没有所谓的“真”这个字,能够称得上“真”的,就是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因意见冲突或是攸关利害而分道扬镳。甚 至,一方困苦潦倒、生意失败、负债累累的时候,另一方就躲起来了。
能够跟我们永不舍离、常相厮守的,就是阿弥陀佛,他主动而来,不嫌弃我们,不计较我们,接纳我们,而且对我们极尽体贴包容(亲人之间都不能体贴、不 能包容,凡事都会计较了,何况朋友呢),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人生在世,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有阿弥陀佛做我们的朋友,能够与佛同在,这是何 等的幸福!所以,阿弥陀佛是“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
更进一步,阿弥陀佛“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也就是,荷负群生的重担。我们的债务,朋友都吓得跑开,见不着影子,谁能够帮我们承担?我们承担不起,又没有人来协助我们,只有阿弥陀佛!他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他主动而来,承担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罪业。
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罪业,我们自己还不起,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累生累劫以来,我们不晓得杀了多少人、欠了多少债,如果这些罪业是有形体的话,如《华严经》里说: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虽然没有形体,可是它有一股力量,时间一到,必定要受那个果报——我们承受不起。《地藏经》说:“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没有人能够互相承受得起。
这个时候,十方诸佛当中,只有阿弥陀佛主动来承担我们的罪障,负起我们的重担——这就是第十八愿,也就是真正的“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不请之法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在我们不知之时,阿弥陀佛已为我们准备了;在我们乞求之前,阿弥陀佛就主动给我们了。我们不晓得要求,也不晓得追寻,阿弥陀佛主动地回向给我们、布施给我们。
不等待我们追寻,不等待我们请求,阿弥陀佛就已经送到我们的面前来了。
纯孝之子
而且,为了将名号功德送给我们,使我们了解,来触动我们的心,进一步,阿弥陀佛“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就好像心中纯净,毫不伪饰的孝子对待父母 亲一样,爱之于心,敬之于色,父母任何的言语举动,任何的需求,孝子都欣然接受、毫无难色地去完成,这种纯孝之子,在世间是很难得的。而阿弥陀佛是佛,他 把我们十方众生都看成他的父母,而他自视为纯孝的儿子,来孝敬十方众生。
视若自己
进一步,阿弥陀佛把我们看成他自己,所谓:“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既然我们是他,他也是我们,那么,我们这罪恶众生所受的六道轮回之苦,以及在六 道轮回当中所负的债务,岂不是阿弥陀佛都有责任替我们偿还呢?我们自己是偿还不起的,但如果有阿弥陀佛,那就毫无问题。我们再大的业障,在阿弥陀佛的功德 大宝海里面,就如同沧海之一滴而已。
所以,我们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也就是说,整个生死轮回的大罪,在这称念名号的当下,就完全断除了。
原因是什么?因为这六字佛号是“万德洪名”,是祛除所有业障的功德宝海,使得罪业再深的众生,只要依靠这句名号的救度,都能被救,往生成佛。
这几段经文,很能贴切地、彻底地流露出阿弥陀佛的悲愿。
“设”三义
“设我得佛”这个“设”,在其他译本翻为“若”,也就是“如果”的意思;也可以延伸为“设计”、“设定”。
“我”是指法藏菩萨本人,不是指其他的菩萨,是独一无二的法藏菩萨。
“得佛”就是成佛的意思,是因中说果,还没有成佛,可是在因地就向着成佛的境界前进。
如果
“如果”也就是有前提的、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他的成佛不是为自己的成佛而成佛,他有个目的,就是为众生而成佛。他的成佛,是完完全全站在为了救 度众生而成佛的,如果不是为了救度众生,他未必要成为这样的一尊佛。所以,这个“设”就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要达到他所设定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之前, 他就不成佛。
在《无量寿经o赞佛偈》里面也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吾”是指法藏菩萨本身,他还没有成佛,可是誓必成佛,不达到成佛,誓不终止,所以说“吾誓得佛”。“吾誓得佛”的目的是为了“普行此愿”,为了完成他的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使一切怀有恐惧的众生彻底消除恐惧,得到大安心、大满足。
这个“设”看起来有消极的意味,但背后却有积极的动机,所谓背后,就是后面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设计
“设”也可以引申为“设计”。法藏菩萨设计了四十八大愿的蓝图,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就佛身来讲,一种是就国土来讲,一种是就救度众生来讲。
就“佛身”来讲,阿弥陀佛如果四十八愿完成的话,他要成为怎样的一尊佛?也就是成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同时,使无量诸佛来赞叹他的名号,来称念他的名号,使众生启信,作众生模范,要成为这样的一尊佛。
就“国土”来讲,他成佛的国土是涅槃的国土,《无量寿经》里说是“国如泥洹,而无等双”,善导大师解释说“极乐无为涅槃界”,不但他自己受用,而且也能够让往生净土的众生同样受用他成佛的果报,通通能够证悟涅槃。
就“众生”来讲,设计成怎样救度众生呢?可以说是平等、没有差别、没有任何条件地救度众生。
设定:生佛一体功德之源
“设”也可以说是“设定”。
“设我得佛”本身涵盖佛,也涵盖众生。生、佛双双涵盖,生、佛一体设定。也就是,如果他成佛的话,必须同时完成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所以, 阿弥陀佛的成佛,等于成就了我们众生的往生,成就了我们众生往生的归宿。所以,这个“设”是双双设定,阿弥陀佛本身,以及众生本身。
因设果定
阿弥陀佛的“设”也可以说是“因设果定”。也就是因地上设定的话,到达他成佛——因圆果满的时候,这个果就顺着这个因而自然地定下来,永远不改变。也就是说,因果相顺、因果自然,所谓“如是因,如是果”,有什么因,必然通达什么果。
阿弥陀佛如果成佛的话,他所成的是“无量光佛”,是“无量寿佛”,所以,在时间上是贯彻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是遍满十方法界、遍满大宇宙,可说是竖穷横遍,不能更改,不能更动。
就好像火的本性是向上的,水的本性是向下的;阿弥陀佛如果成佛的话,凡是念佛的众生,就必定蒙受无量光明的摄取不舍;也必定自自然然地往生极乐、快速成佛,这个叫做“因设果定”。
三种自然
不必假借人为的、人为不能改变的,叫做“自然”。有三种自然:
“业力自然”:众生自身的因果,是“业力自然”,也就是众生所作的业,如果他因地行善业的话,就自自然然的,将来会得到善的果报;如果他因地为恶的话,也必定地、自然地,将来会受痛苦的恶果,这个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叫做“业力自然”,这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愿力自然”:念佛往生成佛是“愿力自然”。也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了“使念佛的众生往生成佛”的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已经成就,我们只要依循他的愿,就自自然然地顺着他愿力的自然性,而得到往生成佛的结果,这就是“他因自果、他作自受”。
“无为自然”:极乐世界是“无为自然的涅槃境界”,一旦往生,不须假借有为地造作、功用,而自然地证悟涅槃。犹如生为天人,不须假借学习的造作功 用,自然具足五种神通;生为飞禽,也不须假借学习的造作功用,自然能够展翅高飞;生为水族,亦不须假借学习的造作功用,自然能够悠游深海。
“我”二义
“设我得佛”是一切功德的来源,贯彻整个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每一愿的开头都说“设我得佛”。
如果从第十八愿来讲,所有经文都在“设我得佛”的贯彻之下。因为有“设我得佛”,所以才有十方众生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一开始是“设我得佛”的发愿,最终圆满结束也是“设我得佛”的完成。
唯一救主
“设我得佛”的“我”显示唯一性,不是其他任何佛菩萨,唯是法藏菩萨,是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的时候,唯一地、独自地、主动地为我们十方众生发愿,为我们十方众生承担。
法藏菩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出“设我得佛”而发了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大愿的呢?《无量寿经》在说法藏菩萨发愿之前,先说“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 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然后一直列了五十三位佛的名字,最后总结说:“如此诸佛,皆悉已过。”为什么要说这五十 三佛呢?五十三佛不仅仅是五十三位佛,而是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以来所有一切的佛,这过去久远以来的每一尊佛出世,都会教化度脱无量众生,善 根成熟的众生也都得到解脱,但像我们这样罪业深重的众生,却一次又一次地漏于诸佛救度之外,如果没有法藏菩萨站出来为我们发愿,以我们这样的劣根种性,未 来无量大劫又要像过去一样漏于诸佛救度,永无出头之日。
法藏菩萨正是看到这种情况,主动站出来为我们发愿,说:“设我得佛,罪业深重、漏于一切诸佛救度的众生,我必救度。如果我不能完成一切诸佛未能完成的大愿,誓不成佛!”
《悲华经》卷六言:“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嗔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摒弃,以重业故。”
被所有诸佛所摒弃的众生,唯有阿弥陀佛一佛为我们发下了“必定救度,不能救度,誓不成佛”的大愿。在《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自己表明说“我建超世愿”,而释迦牟尼佛《弥陀偈经》里说“发愿逾诸佛”。所以,法藏菩萨——阿弥陀佛,是我们众生唯一的救主。
主动、平等、无条件
“设我得佛”的“我”,显示法藏菩萨是主动地、积极地、平等地、没有差别地救度十方众生。所谓主动,就是不因乞求拜托,不问对象,不讲条件,与智慧无关,与学问无关,与善恶无关,与修行无关。
就像父母养育儿女,是充满了欢喜的、主动地来扶养、教育儿女,为儿女做一生的规划,而付出他们一生的心血,并不因为儿女的乞求拜托。
阿弥陀佛在兆载永劫之前,以悲悯十方众生之心,主动地为十方众生发下四十八大愿,并不是因为我们十方众生向他乞求拜托。
同时,法藏菩萨救度十方众生是不问任何对象,将救度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白白地送给每一位愿意接受的众生,所以是不讲任何条件。
因此,信受弥陀救度,跟自己有智慧、没智慧没有关系,有学问、没学问也没有关系,有修行、没修行也没有关系,甚至跟善、恶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信 受弥陀救度”,信受弥陀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也就是从此“专称弥陀佛名”,心心念念忆佛念佛的话,那么救度的本身已当下完成。
所以,“设我得佛”有主动、积极、平等无别的含义。
“得佛”:惠以真实之利
进一步,“设我得佛”的“得佛”就是“惠以真实之利”——惠施给我们十方众生真实的利益。
所谓“真实”,就不是“虚假”;“真实”就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是圆满的,没有缺陷的,也就是成佛。法藏菩萨发愿以他自己成佛的利益来救度我们、 利益我们,也就是说,他给我们的,不但不问对象、不讲条件,而且必定能让我们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必定能让我们往生成佛,这个叫“惠以真实之利”。
阿弥陀佛主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所以,阿弥陀佛的愿等同我们的愿,阿弥陀佛的行等同我们的行。要我们发四十八大愿,我们发不起来;要我们以兆 载永劫的时间来积植四十八大愿的无量德行,我们是不可能。因此,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目的既然是要惠施给我们,所以时时刻刻在呼唤我们,希望我们能够 听到,进一步能够信受。
可以说,弥陀的呼唤是通彻法界的,净土的法音是响流十方的。《无量寿经》中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阿弥陀佛不成佛则已,一旦成佛的话,是要使得这句万德洪名,所谓“上通天堂,下彻地府”——还不够!是要响流十方,遍满整个法界。
自从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以来,就一直在呼唤我们,点点滴滴的功德都在回向给我们,希望我们来接受。
光摄念佛
“设我得佛”,是要成为怎样的一尊佛呢?要成为“光明摄取”的佛。
《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法藏菩萨一旦成佛的话,只要念他的名号的人,就自自然然地在他的佛光摄取之中。
摄取不舍有什么利益呢?念佛人在佛光的摄取当中,能够消业障,增福慧;时刻受弥陀的保护,以及十方诸佛的护念,现生消灾免难、增福延寿,临终阿弥陀佛来迎接、安然往生。所谓: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佛圣既然现前来迎,目的就是保护我们,消除我们的冤障,使得我们没有障碍,顺利、安然地往生成佛。
所以“设我得佛”就是要给予众生往生成佛的真实利益。
他作自受
“设我得佛”的本身也显现净土法门是“他作自受”的法门。
如果从因果的道理来讲,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也就是说,自己所作的善,自己承受将来的乐果;自己所作的恶,自己承受将来的苦果, 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这是一般的因果必然的道理,这个叫做“自作自受”。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用功,自己成绩好;他人喝酒他人醉,他人努力他人得。都是 各自接受各自的果报,所谓“要怎么收获,就怎么耕耘”,也唯有流汗耕耘之后,才有欢喜踊跃的收获。
这是一般因果的道理,可是唯有阿弥陀佛却是超越一般因果的道理,这个叫做“他作自受”。
阿弥陀佛修行,愿行圆满所得的果,却是我们来接受、来享受。
好像父母辛勤所累积的财富,却是儿女来继承、来受用。尽管儿女并没有父母的才智和努力,却能够拥有父母才智努力的结果,这个叫做“他作自受”。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就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显示不仅现在要往生的众生,是靠弥陀的本愿力;即使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将来成佛,广度众生,也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成就的,也就是“往还皆由本 愿力”。这个充分显示“他作自受”超越寻常因果的道理。这种“他作自受”的道理,在《无量寿经》中有非常充分的显示。譬如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又说: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又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又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这些经文都显示: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是“他作自受”的法门,是赐给我们能够成佛的真实之利的法门。
果地法门
“设我得佛”显示这就是果地的法门。有句话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菩萨修行,如果愿行不圆满,就不能达到这个果地。现在阿弥陀佛以愿行圆满的果地,来送给我们还在因地、还没有成就的众生,使我们
因地的众生在因地就拥有了果地觉,拥有了果地的圆满功德。等于阿弥陀佛的愿是我们的愿、阿弥陀佛的行是我们的行。我们即使没发大愿、没修大行,但却有了大
愿,有了大行,不修而有大愿大行,这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众生因地所接受的,全部是果地广大无边的功德。“果彻因源”:阿弥陀佛所
成就的,全部要给因地的众生。
从果向因
果地法门,是“从果向因”,非从因向果。也就是说,直接由佛来赐给因地的众生,这个就是从果向因;而不是众生从因地发愿起修,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佛的 境界前进。以阶位来讲,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就是要经过四十一阶位,从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十地和等觉,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经过 了这些阶位,才能够进入妙觉,也就是成佛的境界。但是,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在因地就能够横超到果地,不必经过这些阶位。好像台北101大楼,从第一层要 到最高的101层,如果坐电梯的话,一下子就到了,如果不是坐电梯,一阶一阶地爬,时间要很久,力量不足的话,还爬不到,残障的话,更不能爬。可是如果乘 坐电梯的话,有力量没力量,有残障没残障,都同样快速地到达101层。所以,果地法门就是“横超”的法门,这个都是由于法藏菩萨“设我得佛”的发愿。有关 “设我得佛”,就概略地提出这几点。
《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也就是说,他在十劫以前,还没有成佛,还在修成为阿弥陀佛的菩萨无量德行,一直到了距今十劫之时,才成就,才圆满,而成为南无阿弥陀佛。
非过现未来
但是,如果就《无量寿经》的另一种译本——《庄严经》来看,其实法藏菩萨(阿弥陀佛)是古佛的示现。弥陀久已成佛,故《庄严经》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这段经文可说浅显易懂,说明阿弥陀佛其实早已成佛,但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才又显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我们所谓的 “来”,必定是有从一个方向而来的,比如说从高雄来到台北,或者从台湾到美国去,有一个方位,有一个过程,可是如果成佛的话,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的。为 什么呢?对我们凡夫来讲,有空间、有方位,但是对佛来讲,无所谓空间,没有所谓东西南北上下空间的存在,可以说尽虚空都在佛的身心里面,所以,佛是无所不 在的,没有所谓的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所以说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也是无生无灭,并不像我们凡夫,有生有死,有六道三途轮回,因此就有现在、过去、未来的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因此说“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法性法身
这是指什么?指法身而言的,法身原来存在、永恒存在、普遍存在、永不变异,当然超越时间、空间,而且,没有所谓的生,没有所谓的灭。既然超越时间,就没有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
方便法身
同时,法身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够看得到、听得到、嗅得到,能够触摸、能够形容、能够想象的,法身离开凡夫的一切思惟境界。但,如果佛永远都在法身当 中,如何能救度众生呢?不可能救度众生!必须要从法身而出,示现一个方便,才能让我们看得到、听得到,能够让我们来赞叹、来称念,能够让我们来忆佛、念 佛,所以,必须要示现一个方便的法身。
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就说,阿弥陀佛是什么?是: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这两句比较深奥,就是说,阿弥陀佛原来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的佛,这是法性法身,但为了救度众生,他示现为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就法身来讲,是方便法身,他也是法身,但是这种法身就称为救度众生的方便法身。也由于有这个方便法身,才能显示出他本身的法性法身。所以说:“由 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冰水喻
昙鸾大师进一步又说:
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
这两种法身,就是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虽然不同,但同是一个法身,所以“异而不可分”,不可分就是一体的;可是又“一而不可同”,虽然是一体,但法 性是法性,方便是方便。法性的话,跟众生没有缘,不能救度众生;方便的话,跟众生有缘,能够救度众生。所以,这两个是一而二,二而一。
就好像冰跟水,由水结成冰,冰跟水虽然不同,但是一体不可分,冰仍然是水,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本质、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成分。但,水跟冰的作用,各不一样。
礼佛当作真佛
昙鸾大师又说:
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
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
也就是说,法身是寂灭性的,不是我们众生能够看、能够听、能够想象的,所以是无相;但虽然无相,也由于是无相,没有一个固定形象,不被一个形象所拘 束、束缚,所以才能够无所不相,要显现什么相,就能显现什么相,而所显现的相,仍然不离法身,与法身一体不二。所以,昙鸾大师才说:“是故相好庄严即法 身。”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所膜拜的佛像,不管是雕刻的也好、手绘的也好,它跟法身,你说是同还是不同?如果从这一点来讲,相好庄严就是法身,是“异而不可 分、一而不可同”的。因此,我们供养佛像、顶礼佛像,就要把它视为真佛,这样的话,我们一合掌、一顶礼,当下就跟佛相感通。所以,善导大师说:
众生起行,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佛意幽深
然何故又示现法藏菩萨,
重新为众生发愿修行?
佛意幽深,凡愚叵测,试述四义。
意思就是说:固然“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可是如果以方便法身示现在西方也可以,为什么要再度示现为一位国王之身,然后再经过五劫的时间发四十八大愿,再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为什么要经过那么样繁琐、冗长的过程呢?
“佛意幽深”:佛的境界是非常幽玄、非常深奥的。
“凡愚叵测”:“叵”是不可能。也就是说,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够思惟、能够了解的。
《无量寿经》说: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悲愿,阿弥陀佛的智慧,深度跟广度是没有一个底、没有一个边的,也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大宇宙有多大,阿弥陀佛的誓愿之海就有多深、多广、多大,这个不是罗汉、菩萨所能够思惟得来,是只有佛跟佛才能够了解的。在《无量寿经》里面,释迦牟尼就形容说:
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
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意思就是说,以释迦牟尼佛这样的成佛之身,要来述说形容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夜以继日、相续不断地来赞叹、来宣说,以一劫的时间,也不能说尽、赞叹尽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这个“劫”, 是多长的时间呢?等一下我们会解释到)。连佛都这样了,何况是我们凡夫呢?
试述四义
底下这四点,是我个人的见解,我想对阿弥陀佛的阐扬,应该是会有帮助的。
一,为启众生信心。
二,为显超世大愿。
三,为成诸佛之王。
四,为使诸佛称扬。
第一,为启众生信心。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本来已经成佛,为什么又要示现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之前,发下四十八大愿,又要经过兆载永劫来积植无量德行呢?为什么要这样?第一就是为了启发十方众生的信心,为了消除十方众生的疑虑。
法藏出家
《无量寿经》如是言: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他在还没有出家、成为法藏菩萨之前,是一个国王,他的出家、发愿修行的经过,在《无量寿经》卷上都有介绍。概略地说, 这位国王很有智慧,很有爱心,又很果敢,精进勇猛。他遇到一位佛,叫做世自在王佛,听了世自在王佛说法之后,由于他很有智慧,又很果敢,就晓得,即使当国 王为百姓服务,总不如出家修行、传播佛法、救度十方众生来得尊贵有价值,因此他舍弃了他的王位,舍弃了他的皇后、妃子,舍弃了他的财、名,因为既然是出家 人,就不蓄钱财,不用华贵的衣饰,而且是所谓的“一钵三衣”,当然这是形容出家人舍离五欲,心中纯净安宁,生活简单朴实。从国王到一位如同乞丐的比丘,那 真的是天差地别,他能够放得下,难舍能舍,难行能行,正显示他的智慧与果敢。
法藏第一
《庄严经》赞叹法藏比丘而言:
有一苾刍,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记第一,
修行第一,精进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无量寿经》另外一种译本《庄严经》,里面就形容法藏菩萨“信解第一”,法藏菩萨对于世自在王佛所说的法能够相信,能够了解,在当时是属于第一的; 而且“明记第一”,也就是记性也是第一的,既是“一闻千悟”,而且一闻就永远不会忘记,同时“修行第一、精进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什么都是第一 的。
十地菩萨
法藏菩萨在为我们众生发这四十八愿的时候,是在什么果位所发的呢?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是“圣种性”,圣种性是八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阶位。可知那时候的法藏菩萨已是大菩萨。
五劫思惟
法藏菩萨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发心出家,而且起了大悲悯心,为了救度十方众生,发下四十八大愿。
那么,这四十八大愿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是他的师父世自在王佛,将这个大宇宙之中,二百一十亿的佛国土,显现给法藏菩萨参考选择,法藏菩萨一方面 依据这二百一十亿的佛国土作为参考,选择其中善的、微细的、殊胜高妙的;舍去垢的、粗劣的、低质的,又加上他个人的愿在里面,这样足足经过五劫的时间。
劫
劫——无法计算之时间度。
芥子劫——四十里城,百年取一,芥尽劫未尽。
磐石劫——四十里方石,天衣拂尽。
兆载——中国二十三数之“一、二……百千万亿
兆(十五)……载(二十三)”。
兆载永劫——无量无限之长远时间。
“劫”是印度用来形容最长时间的单位,不可计算的长时间,印度都用“劫”来计算。劫是超越我们想象的时间,可以说是比天文数字还要天文数字。
在经典中有两种譬喻,来形容这个“劫”是多么的漫长,一种譬喻叫“磐石劫”,一种叫“芥子劫”。
磐石劫
“磐石劫”就是有一块大石头,高是四十公里,长也四十公里,宽也四十公里,也就是一块四十立方公里的石头,每一百年有长寿天人用很轻柔、很细的天 衣,轻轻地在它上面划一遍,每一百年划一遍,一直划到这块石头都没有了,这个劫还没有完。你看劫就这么漫长,想起来就让我们惊心动魄。
芥子劫
“芥子劫”就是有一座大城,同样是长四十公里、宽四十公里、高四十公里,这座大城里面满满的都是芥子,每一百年拿出一粒,一直到大城中的芥子通通都拿完了,这个劫还没有完。
由此可知劫的时间是多么漫长。而且,劫还有“小劫”,有“中劫”,有“大劫”,这只不过是“小劫”,还不是“大劫”。
清净之行
清净之行:无三途六道、四苦八苦、
五阴炽盛、分段生死、变异生死等苦。
经过五倍的劫,去思惟极乐世界的蓝图。
法藏菩萨建设极乐世界,是为他自己所建设的吗?不是,是为我们十方众生所建设的。就好像爸妈盖华宅,是为了他们夫妻的享受吗?不是!是为了儿子。为 了这个儿子而经过五劫的时间思惟出极乐世界的蓝图,无非是要让我们到那里不必承受三界六道种种的苦,到了那里就能够享受法性无为的乐,而快速成佛,这个就 是“清净之行”。
娑婆无清净
我们娑婆世界,没有所谓的清净,因为我们有三恶道,有六道轮回,有生老病死,有四苦、八苦,如果有这些的话,就谈不上清净。
极乐无诸苦
极乐世界没有六道轮回,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没有生老病死。不会死,生命是永恒存在而又自在无碍的。如果只是生命长久,但是会老,或是会病的话,这生命 也没有意思,即使活到一百二十岁,生命很长,被颁奖为长寿老人,但是如果天天包尿布,会有意义吗?或是生病躺在床上,要请人来照顾、喂食,所谓久病床前无 孝子,因为儿子一方面要为一日三餐上班去,回来又忙照顾孩子、整理家庭,久而久之,对躺在病床的亲人,就觉得如果能够早一天解脱的话,那么彼此都能解脱。 然而到了极乐世界不但不会死,生命长存,而且是没有老、没有病的。
但若没有老病、生命长存,可是跟恩爱的人两地相思,不能相见,好像织女、牛郎每年七夕之夜才能见一次面,如果乌云遮住,还要再等一年,那也是苦。可是到了极乐世界,是没有爱别离苦的,
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是诸上善人!如果不想见面的人却要天天在同一个屋檐下,彼此一见面就眼红,也就是“怨憎会”。那也是苦,在极乐世界没有所谓的“怨憎会苦”。
可是即使生命长存,一切都好,但没得吃、没得穿,也不可贵,那也不快乐。可是,极乐世界是如意的境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只要起心动念,什么东西都会当下出现的。
无量久远
要完成这样的世界,才必须经过那么漫长——具足五劫的时间去思惟、去选择。“摄取”也是选择的意思。
所谓“有愿无行是空愿”,接着,法藏菩萨又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去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兆”、“载”都是数目的单位,我们从个、十、百、千、万一直数,“亿”再上去就是“兆”,一直数到最后第二十三位,就是载。兆、载还可以用数目来 表示,可以用我们凡夫的头脑去计算,可是这个劫就是天文数字了,何况上面还有一个“永”——“永劫”,“永”是永恒的意思,也是超越时间性的。一般成佛只 要三大阿僧祇劫,而要成为阿弥陀佛这样一尊佛,却要经过兆载永劫,在这么无量久远、不可算计、不可思议长的时间,勇猛精进地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为了广度众生,才五劫思惟、永劫修行
法藏菩萨为了成为阿弥陀佛,为了让十方众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成佛,是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为我们修行。如果没有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就可能十 方众生中有某些众生可以往生,但是另一些众生就不能往生,因为要平等地使所有众生都能够往生,阿弥陀佛才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去圆满无量的德行。
所以,我们读到阿弥陀佛这“五劫思惟”、这“兆载永劫”,我们真的会感动得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古人有一看到这两段经文就含泪悲痛的,这是因为有感于法藏菩萨的悲心愿行深彻广大,无涯无底,不只惊天地、动鬼神,而是超出时空,震动法界。
我们读诵这四十八愿的愿文,只不过几分钟就完了,阿弥陀佛却是以五劫的时间才思考出四十八愿这么殊胜的内容。
为什么要经过那么长久呢?因为是要以最方便、最容易的方法,来救十方所有一切苦难众生,让他们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当下进入涅槃境界,得到跟阿弥陀佛相同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阿弥陀佛才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超发四十八大愿。
五种超发
超发之“超”,大意有五。
“超发”有几种“超”呢?我简单举出五种:愿超诸佛愿、国超诸佛国、佛成诸佛王、法是最上法、机是最下机。
第一,“愿超诸佛愿”
愿超诸佛愿: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这四十八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愿。请看讲义: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这一段是在《无量寿经》。
“我建超世愿”:这个“我”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菩萨,他说他所建的愿是超越十方三世的。
《弥陀偈经》发愿逾诸佛
超越哪些人呢?
《弥陀偈经》就说:
发愿逾诸佛。
就是说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
凡是要成佛,必须“愿”跟“行”两种都圆满,首先要发的是总愿,也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外还要发“别愿”,别愿就各各不同了。不管十方诸佛总愿也好、别愿也好,都不及阿弥陀佛的愿。
所以,这里“超发无上殊胜之愿”,第一就是“愿超诸佛愿”。
第二,“国超诸佛国”
国超诸佛国: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净土。
《无量寿经》说: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这是在法藏菩萨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他的志愿是这样的宏伟。他说:如果他成佛的话,他的佛国是十方诸佛国中第一,同时,他的极乐世界就是涅槃的境界,是十方世界没办法跟他等同、并论的,所以说“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泥洹”就是“涅槃”。极乐世界有依报跟正报,所谓“依报”就是极乐世界的环境,“正报”就是阿弥陀佛本身,以及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因为一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通通成为菩萨。
其实,往生极乐世界是通通成佛,只是一个国土只能有一位佛,其他即使有佛的功能,也只能下降一级成为菩萨,名称虽然不同,可是内涵都是一样的。
所以善导大师说,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界”,不管依报环境,还是正报的阿弥陀佛,以及所有菩萨同伴,都是同样一类,也就是同样一个涅槃境界。
所以说:“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超逾十方
《无量寿经》又说:
其佛国土,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这是法藏菩萨愿行达成之后,释迦牟尼佛在赞叹、介绍极乐世界的内容,说:极乐世界之清净庄严,是超越十方一切世界的。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赞叹的。
涅槃界
同时,释迦牟尼佛又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
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唯有佛的境界才是清净,如果还没到达佛的境界,即使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就不能算是清净。
“微妙快乐”:“微”,就是虽然有形,但没有质。我们世间都是有形体,眼睛看得到,手摸得到。“微”已经是看不到、摸不到了。而“妙”就是很难想 象,超越我们的境界。极乐世界就是“微妙”的境界,充满安宁快乐,没有忧悲苦恼,所以说“清净安稳,微妙快乐”;当然更没有生老病死,所以说“次于泥洹无 为之道”。“无为”就是不生不灭。
从这几段经文来看,阿弥陀佛所超发的愿、所成就的国,超越十方诸佛的净土。
第三,“佛成诸佛王”
佛成诸佛王:也就是阿弥陀佛成为诸佛之王。诸佛之王,光明极尊。
这在《大阿弥陀经》里面就很直截了当地说,阿弥陀佛是: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也就是说,十方三世都有佛,而在这十方三世诸佛中,阿弥陀佛是王。王是跟部下、百姓相对的,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王,除了这个国王以外,都是臣下、都是百姓。所以,在此可以理解到,阿弥陀佛是那样的超越;而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众生,又是多么的具足善根福德。
《大阿弥陀经》又说:
“光明中之极尊也”:十方诸佛都有光明,菩萨有光明,天人有光明,我们人间的善人、恶人,也都有各自相应的光;甚至畜生有畜生的光明,花草树木也有光明。在一切光明中,只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极尊的。这光明的尊贵性到达极点,根本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经典上又形容阿弥陀佛的光明是: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也就是说,是十方诸佛的光明所望尘莫及,达不到的。
阿弥陀佛的光明有一个很殊胜的作用,那就是追寻、跟踪、保护、救度念佛的人。
谈到光明,往往我们会联想到太阳光,或者是电灯的光亮,但这只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物质现象,而光明在佛法当中,更是指无形的佛的智慧、佛的悲心、佛的愿力、佛的大念力。
佛的大念力
佛的大念力,遍布宇宙法界,能够即时给陷在黑暗苦难中的人光明喜乐,给孤独无助的人温暖安慰,它的速度和功能只能用“光明”来形容,所以就称为光明。
阿弥陀佛的光明,它的速度以及功能可说是诸佛菩萨中最尊第一的。单单这样讲,我们很难贴切地去理解,所以,我想借用一则事例来说明。
意念照相
当年在日本的时候,我很少看电视,若看只看那种比较奇特性的节目,也就是所谓的“超能力”,也叫特异功能。有一次表演的是“意念照相”:心中专注所 想的东西,可以用一种特殊的照相机拍摄下来。也就是这个人专心一意地想着某个东西,瞬间,他所想的东西就映现在照相机的胶片上。准不准?他们倒是有一个试 验的标准。就是他们摆了一些东西,在那些东西里面,你选其中一个去专一想象,这样的话,所映现出来的能确定是不是你所想的。只要对方专心一意地想着某个东 西,那个东西,都能够被拍出来。
念佛佛住顶,念佛放佛光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经典上所谓“念佛佛住顶,念佛放佛光”——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安住在我们的头顶上。如果以刚刚所讲的事 例,就是专心一意地想,胶片上就能够浮现出我们所想的来作为证明,那就很贴切了。因为它的照片所拍出来的是人脑的地方,印堂就浮现出他所想的影像,可以说 就是在他的顶上了。经典上说,我们念佛,佛就安住在我们顶上,佛经所讲的没有错。
在古代没有这种照相机,根本就无从印证。现在科学愈发达,愈能印证佛言不虚。因此就更肯定我们念佛的人,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是佛教徒、非佛教徒,是善人、是恶人,只要想佛、念佛,阿弥陀佛就住在他的顶上。所以,这个可以用超能力的照相机印证出来。
同时,所谓阴阳眼,或是有超能力的眼睛,也可以看出对方是一个念佛人。只要大家专一地念佛,自自然然对方能够看到你的头上有阿弥陀佛。不止我这样, 大家也都一样。因为台湾宗教很盛行,不管是佛教或民间信仰,有这种能力的人蛮多的。当然,有没有正知正见是另一回事,但是他们确实感受得出来。
凡夫的念力作用
光明就是佛的念力。佛有念力,我们凡夫有没有念力?凡夫也有念力,当然跟佛不能比。
譬如说念力强的人,在路上走,他如果专心一意地呼唤前面的某某人回头过来,对方就不知不觉地回头过来。这就是念力很强。
在古时候,春秋时代孔子的一个弟子,就是孝顺第一的曾子。有一天,曾子去砍柴,他的母亲在家里,亲戚朋友来了,曾子的母亲不知道怎样招待才好,而且 也急切地盼望曾子这时候赶快回来,这种盼望之心令她不知不觉就咬食指头了。这食指头一咬,母子连心,就让在山上砍柴的儿子感受到这个迫切心,想着“在家里 的老母亲可能有要事要找我”,所以连忙赶回家去。这也是念力的作用。
还有一种使用念力的方法,就是拇指捏住食指,向他所想念的人的方向去呼唤他的名字,专心一意地呼唤。若只是短短地呼唤一两分钟,不一定有效果,要持续十几分钟,不知不觉,十几分钟后,对方打电话过来了。
我也参观过超能力表演,以念力折断汤匙,或是把小小的东西移开。在台中有一位石朝霖教授,他也有某种超能力,能够用念力让钟表的秒针短时间停住不 动。有一次他到美国一个赌城,什么玩法我不会说,就是有珠子在滚动,他可以用念力让珠子随他的念力走动,所以赢了很多钱。结果引来赌场老板的注意,觉得不 寻常,立刻出来将他好言劝离,认为这不是以正当方法在玩,所赚的钱就带回去,但是下次请不要再来了。当然石教授不是以这赌钱,而是被好奇而又想试验的好友 所怂恿的。
苏联有一个女孩子更厉害,她可以用念力使人的心脏停止。这个如果用在战场上的话将很可怕,可以使飞机的驾驶员心脏停止。
这些都还只是凡夫的念力。凡夫都已经能够有这些念力了,何况诸佛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弥陀佛!
六字名号就是光明
所以,我们要相信:只要念佛,佛就住在我们的顶上。同时,“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就是光明,而且是光中之极尊,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所以,只要 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身上就会放出阿弥陀佛之光,这个是自自然然的,不管你知不知、求不求,都自然会有的。这是第三点“佛成诸佛王”。
第四,“法是无上法”
第十八愿及成就文、流通文言:
乃至十念、一念,即得往生。
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法是无上法: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是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无量法门当中最上的、最殊胜的。
怎么讲呢?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可见“乃至十念”的众生,愿生极乐世界就必定往生。因此,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乃至释
不过,这句“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很多人都错误地解释。现在我们必须要专注地听解“乃至十念”、“乃至一念”的意思。因为它上面有“乃至”,而不是说“只要十念”或“只要一念”。
临终之机
乃至长到尽一辈子,乃至短到这个人临终了、剩十口气而已,这时候才接触到这个法门,才念十念而已,甚至,才念一念而已,他也能够往生成佛。可知,一念、十念是指临命终的人。
乃至一生
以“临终一念、十念”也能往生,来显明“乃至一辈子”的念佛必定往生,而不是说只要一念、只要十念——不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如果寿命延长的话,他就会延长为乃至二十念、乃至一百念,乃至一日、乃至七日、乃至八日,乃至尽一辈子的念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就不是真的有信、有愿、有行。
乃至十念善导释
善导大师的著作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非常多,其中对“乃至十念”有很简明扼要的解释,略举一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可知“乃至十念”或“乃至一念”是就临终之机而言的,若是平生之机,则上尽一形的念佛。因此,若完整的说,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之念佛。
无上大利——真实之利
《无量寿经》说: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可知,念佛法门是无上法门。“无上大利”就是成佛的利益,也就是《无量寿经》开头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
世上有真实的利益可言吗?世上没有一件事情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无常,只是一时因缘和合而有、而存在,时间一到就涣散而归灭了。
只有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所以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话,这个人应该知道他已经获得成佛的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个人已经拥有无上的功德了,无上的功德和他合为一体、永不分开,叫做“具足无上功德”。
所以从法上来讲,阿弥陀佛所超发的这个法是无上之法。
第五,“机是最下机”
机是最下机(极恶最下之机)
第十八愿所言“十方众生”,
乃包含“五逆谤法”之“地狱众生”。
机是最下机:从救度的根机来讲,机是“最下机”,没有比这个更下了。
最上法、最下机
什么是最下机呢?是十方众生,而十方众生涵盖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我们不用去寻找其他的批注,也不必问别人,我们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东西,就可以知道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是怎么样的对象。
有一句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几年、几十年,有心修行,才会发现,每过一年,更看清自己不但不会修行,而且真的很卑劣,真的是卑下根机。
那也显示,阿弥陀佛超发的大愿,是以极善最上的法,来救度极恶最下的根机。
法为无上法,机是最下机。
岂不是很殊胜?既然是无上法的话,必定能够救度最下极恶的根机;同时,最下极恶的根机,也唯有这个无上之法,才能够救度他。
阿伽陀药喻
例如,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了,一般的药怎么医治得了呢?必须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任何疑难杂症、大小病症都能够医治的,叫做“阿伽陀药”。
阿鼻众生,其恶最重,其罪最深;但,只要念佛,阿弥陀佛也能救他,因此,弥陀佛名,被赞为“阿伽陀药”。阿鼻众生,若非弥陀佛名的阿伽陀药,则永无可救。故知念佛一法,无一人不堪修,无一人不能修。
强缘——环境塑造人
极乐无为涅槃界
——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
我们这些最下之机,一旦往生的话,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众生呢?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人往往受着环境的影响。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国土,善导大师说是“极乐无为涅槃界”,既是无为涅槃的境界,则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极恶卑劣的博地凡夫,一旦往生,则主、伴、依、正都同一涅槃。
依正主伴,同一涅槃
《无量寿经》又说,往生净土的人是: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
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也就是说,内心的智慧以及神通都是一样的,同时,外表形相也没有不同。
佛相佛心
第二十一愿就说:凡是往生的人,当下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在形容佛的相貌,也等于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都成佛,外貌既然是佛的容貌、形相,当然内心就是佛心的内容。
《庄严经》就说: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外在的色身妙相,内在的大慈大悲,还有救度众生的能力,都跟佛一样。
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量寿经》又说往生的人都是: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是在形容涅槃的境界,那是超越时间、空间的境界。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证入涅槃,获得虚无无极之身,超越时空,永无生灭。
强缘助因成果
往生极乐世界是这么殊胜,但这不是我们的才能,不是因为我们很有智慧、很精进、很有德行、很有善根福德,不是!是因为阿弥陀佛超发无上殊胜之愿的缘故。
但是,一般人就会质疑说,那种境界是十地菩萨的境界,凡夫怎么也能够进入呢?
善导大师回答说,如果论我们众生有污垢的贪嗔痴,会障碍我们出离六道生死轮回,更何况得以往生极乐世界呢?所以说:
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托佛愿以作强缘”:就是以阿弥陀佛所超发的无上殊胜之愿,作为我们的强缘。强缘就是百分之百、必定能够助因成果的,叫做“强缘”。所谓“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五乘齐入
“五乘”是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不论高低,只要依靠阿弥陀佛的强缘,就平等地进入极乐世界成佛,无关于这个人有没有智慧、学问,或德行,乃至善如何、恶如何,所以说“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到彼无殊
善导大师又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人也好,天也好,人跟天都还是凡夫,凡夫不是善就是恶,念佛都能够往生。
“到彼无殊”:在这三界六道,有人天善恶之高低不同,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不一样了。
“齐同不退”:通通进入不退转,而且必达涅槃的境界。
自然证悟
善导大师解释说: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也就是说,我们不到极乐世界则已,一旦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六根门头,任运自然接触极乐世界的六尘境界,只要一看到、一听到、一闻到,不假功用,自然大彻大悟,不必假借我们在那里参禅打坐。这就是环境能够塑造一个人。
他受用身
由于四十八愿圆满成就才有极乐世界,众生才能够往生,所以四十八愿本身就是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极乐世界,就是救度我们众生的功能。救度众生之外,就没有阿弥陀佛的存在,所以昙鸾大师说阿弥陀佛:
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就是说,阿弥陀佛不只证悟了实相而成为自利的“实相身”,自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彻底地利他,故阿弥陀佛也成为救度十方众生的“为物身”。因此阿弥陀 佛全部都是利益众生之身,这个叫做“他受用身”,不仅是成佛的功德阿弥陀佛自己受用,同时也是要给十方众生受用的。等于是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愿、所 修的行、所圆满的果报,就是我们众生的愿、众生的行、众生的果报(就好像父母的财宝,就是儿子的财宝)。我们之所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 无上殊胜之愿;而阿弥陀佛无上殊胜之愿之所以能够圆满达成,是因为完成了救度我们十方众生的往生功德。所以,这个超发无上殊胜之愿的意义,是这样的深广。
当然,佛的境界,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互相理解的,我们所解释的,是连大海之一滴都还不够,但多多少少能体会到阿弥陀佛无上殊胜之愿的伟大、难能、可贵。
各位同修,可贵不可贵?(众答:可贵!)
难能不难能?(众答:难能!)
南无阿弥陀佛!(上人朗声带领大众念佛三次)
大家头顶上有没有看到阿弥陀佛?身上有没有放光?——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兆载永劫
我们再看下一行: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前面那段经文是说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愿是一种目标、一种理想、一种愿望,但若愿望不脚踏实地去实践的话,毕竟还是空愿,没有具体的能量出来。现在,阿弥陀佛以五劫的时间,超发了无上殊胜之愿之后,更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劫”,刚刚讲就是漫长的时间,没办法去计算、想象。劫已经那么长了,何况是“兆载永劫”?“兆”、“载”两个字,是我们中国用来计算数目的大的单 位,亿上是“兆”,而“载”在最后一位,第二十三位。以我们可以算出来最高的单位来说明它的劫,还不够,还再加一个“永”字,那就显得更长了,长到我们连 “想象”两个字都讲不出来。
“兆载永劫”这四个字,如果以另一部经叫《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也是《无量寿经》的同本异译),它所翻译的是怎样?
经于无量无数、不可思议、
无有等等亿那由他百千劫。
“那由他”——不能想象之大数目。我想这个不用解释,总之,它比五劫还要长上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百千万亿倍。
为什么要经过那么久?同样的,为了要使我们这种极恶最下的博地卑劣凡夫,都能够离开六道,而且往生成佛,阿弥陀佛不但要经过五劫时间去超发四十八大愿,还要经过兆载永劫去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能圆满这四十八大愿。
那么,这菩萨无量德行内容是什么呢?《无量寿经》(《净土三经读本》第34页)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的时候:
不生欲觉瞋觉害觉;
不起欲想瞋想害想;
不著色声香味触法。
忍力成就,不计众苦。
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三昧常寂,智慧无碍。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这是他内心的境界。另外说:
和颜爱语,先意承问。
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
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这是他外在的行持。以上二段属“胜因段”,然后“胜果段”。这一些我就不多讲了,大家可以利用时间去看。
清白之法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阿弥陀佛为了圆满极乐世界,为了成就佛身救度我们,他所求的是清白之法。
我们世间所赚的钱、所做的事情,都不是清白的,都是有漏的、有贪嗔痴的、污染的、有毒素的。
阿弥陀佛既然没有“欲觉、瞋觉、害觉”,而且“住空、无相、无愿之法”,也就是没有贪嗔痴,没有无明执着,当然所求的法都是清白之法,清白之法都不是为了他自身,自利是为了利他,所以说“以惠利群生”。
六度万行的结晶就是这句名号
阿弥陀佛把清白之法送给我们,那“清白之法”在哪里呢?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如果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那么阿弥陀佛让我们成就 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在哪里?当然也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使得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的资粮功德就具足了,六度万行就具足圆满了,所 以,六度万行的结晶就是这句名号。
如果要我们具足六度万行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六度万行,就说五戒,五戒即使圆满了,也只能保持人身。要生天的话,必须要十善。我们台北市学佛人何其多,但再怎么样修行,下辈子能够保住人身就很不错了,要成佛则不可能。连五戒清净都不容易了,何况其他呢?
所以,这种种阿弥陀佛都知道,我们连五戒都难以修成的人,哪谈得上清白之法、谈得上往生的善根福德的资粮、谈得上六度万行?但是阿弥陀佛把他自己所 修的清白之法,容纳在六字名号当中,来送给我们。他所求的清白之法,就是六度万行的结晶,使得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临终之人乃至十念、一念,都能 当下莲花现前,往生极乐;阎罗王都来向他合掌作揖,恭敬相送。这就显示: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六度万行的功能。
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我们常常谈到的“舍身喂虎”、“割肉喂鹰”,这一些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阿弥陀佛因地之时都不计其数的为我们做过了。
“舍身喂虎”:同情一只母老虎,肚子饿了,饿到要吃它的幼子,行菩萨道的行者看到了,心生悲悯之心,就从树上跳下来,让母老虎吃,使它不至于去吃它的儿子,这是“舍身喂虎”。
“割肉喂鹰”:一只老鹰肚子饿了,要去吃小鸟,行者看到了,心生悲悯,宁可牺牲自己的肉,也不忍这只小鸟被吃掉,所以“割肉喂鹰”。
“雪山半偈”:就是雪山上有一位修行的童子,为了寻求半首开悟的偈子,宁可以身来求法,也就从雪山上跳下来,阿修罗才为他宣说。这个都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
“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无量就非常广了。身、口、意所行的六度万行,无量无边,这就是“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我们修五戒连一戒一行都修不圆满了,何况无量德行呢?所以,法藏菩萨经过不可思议的兆载永劫的时间,来替我们累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往生成佛的功德资粮。
这是第一“为启众生信心”,我们举出这两段经文,来作为说明。
第二,“为显超世大愿”。
阿弥陀佛虽然久已成佛,为什么还要显现法藏菩萨发愿修行,经过这一些过程呢?就是为了显现他所发的愿是超世大愿。
重誓偈、三誓偈
经中说: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这刚刚解释过,这首偈子是在四十八大愿的后面。这首偈子的用意在哪里?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再度用偈颂的方式发下了几个誓,来涵盖、统摄 这四十八大愿,同时也请求天地现瑞,以证明他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悲愿真切、诚谛不虚,所以,这些偈子叫做“重誓偈”。重誓偈总共十一首,每首四句,每句五 字;而前面三首偈统摄四十八愿的纲要,也叫做“三誓偈”。
超世大愿
“重誓偈”有三目的:
一、为显示“超世大愿”。
二、为显示“他力回向”。
三、为请求“现瑞证诚”。
法藏菩萨又建立这重誓偈,除了涵盖统摄四十八愿之外,也有三种目的:
一、为显示“超世大愿”。
因为前面四十八愿虽然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所发的愿,但并没有明白地说是超世无上的弘愿。三誓偈说:“我建超世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说明,这四 十八大愿是超越诸佛的誓愿,虽然诸佛的别愿当中,也有四十八大愿里面某一些愿的内容,但却是不同的,阿弥陀佛之愿的内容是超越的,是与其他诸佛所不共的。
他力回向
二、为显示“他力回向”。
因为如果从四十八愿来讲,并不能明显地显现出“他力回向”的含义,所以在这个偈子里面说: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同时又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这就显示,我们这个念佛往生的法门,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完成的“法藏”,这个法藏就是六字名号。
同时,也是阿弥陀佛以“大施主”的身份来布施给我们的,使我们离开六道轮回之“苦”,离开不能成佛之“贫”,显示往生弥陀净土之因,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给我们的。
现瑞证诚
三、为请求“现瑞证诚”。
四十八愿当中,每一愿的最后都有“不取正觉”四个字的誓言,它的用意是为了消除我们众生的疑虑。可是众生的疑虑毕竟很深,只是以四十八愿恐怕还不能 满足我们的心、消除我们的怀疑,所以在四十八愿之后,又再说“三誓偈”、“重誓偈”,来请求天地显现神奇的瑞应,证明阿弥陀佛所发的誓言是真实不虚的。这 一些经文见《无量寿经》(《净土三经读本》第31页)。
第三,为成诸佛之王。这刚已经解释过了。
佛王光尊
《无量寿经》如是言: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又《大阿弥陀经》如是言: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
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阿弥陀佛既然有那种光明,就能够使我们对阿弥陀佛有信心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光号摄化
所以善导大师说: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又说: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以这个光明的名号,来启发我们对阿弥陀佛救度的信心,而念佛求生极乐,甚至,我们在人世间要祈求什么,也以信心来求念。
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的光明,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也就是说,遍满十方世界的无碍的光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寻找、观看念佛的众生,只要这个众生在念佛,阿弥陀佛就以光明:平生保护他,临终接引他,一直不舍离他,这就是摄取不舍。
色心功德,机法一体
这样岂不是阿弥陀佛在日夜寻找——“十方世界有哪一个众生在念我啊?”在四方倾听——“十方世界有哪一个众生在称我的名号啊?”所以,“专称弥陀佛名”的人,日夜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
同时,这句名号,既然不离阿弥陀佛的本身、阿弥陀佛的生命、阿弥陀佛的全部功德,而我们念这句名号,岂不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功德都在我们的心中!
所以,一个念佛人,一方面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同时,阿弥陀佛的生命在这个念佛人的心中,这个就是“色心功德,机法一体”的道理。“色”就是指身体,“心”是指内心,“功德”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功能。念佛人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念佛人是色心功德交融为一体的。
能够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就会信心欢喜而纯一不杂地专称弥陀佛名,除了念佛以外,不会再去学其他法门。
第四,为使诸佛称扬。
《无量寿经》第十七愿如是言: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让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他呢?这个显示阿弥陀佛的悲愿深广无边,要度尽十方众生。为了救度尽十方遍法界的众生,必须使大宇宙的十方诸佛通通来赞叹、称扬、传播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救度法门,使这个正觉大音,响流十方,使净土之音的六字洪名闻遍整个大宇宙。
所以,在《无量寿经》一开头释迦牟尼佛就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也表明释迦牟尼佛以大慈大悲哀悯我们三界众生,所以才出现在这个世界,他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目的就是要宣扬第十八愿,来救度所有的众生,给众生真实的利益。
第十七愿成就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关系,阿弥陀佛有第十七愿,说:“如果我成佛的话,必须使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来宣扬我的名号,使净土妙音遍满大法界。”他这个愿成就了,所以《无量寿经》第十七愿成就文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既然这样,释迦牟尼佛也是十方恒沙诸佛之一,他出现在这世间,就一定要宣说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很多,可是有一句话说:
诸经所赞,多在弥陀。
也就是说,十方诸佛纵然多如恒沙,但经典之中所赞叹的,大多是在推崇、赞扬阿弥陀佛,所以,单单关于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的经典,就有二百多部。而关于其他的佛、其他的净土则非常的少。
还有,当释迦牟尼佛宣说《阿弥陀经》的时候,十方诸佛都同时欢喜、主动地赞叹,异口同声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真实不虚,他所说的等同于十方诸佛所要说的,这也就是第十七愿的成就的显示。
发起信心
所以,阿弥陀佛本身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要由菩萨再度发愿、修行,然后才显现佛身?以上列出四点,但还可以再列,譬如说“为了显示无上的大法”、“为了显示救度最下的根机”。
虽然说有四点,但主要归于第一点:“为启众生信心。”比如第二“为显超世大愿”,既然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大愿,那就能给 我们信心,让我们这些漏于十方诸佛救度的人心有指望;第三“为成诸佛之王”,不仅阿弥陀佛因地发的愿超越诸佛,而且果上成佛也是诸佛之王,既然如此,我们 这些诸佛救不了的罪恶众生,靠阿弥陀佛就能救得了;第四“为使诸佛称扬”,连十方诸佛都异口同音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可见阿弥陀佛功德之巍 巍,是被十方诸佛赞叹的,是堪为诸佛之王的;而《阿弥陀经》里更说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十方诸佛都一齐来护念。这样的话,我们念阿弥陀佛一佛岂不是被一切 诸佛共同保护,这样,我们再怎样下劣,也能生起得救的信心。阿弥陀佛如果不再度示现为法藏菩萨,为我们五劫思惟发超世愿、永劫修行无量功德,我们这些最下 劣的凡夫怎么有得救之道呢?正因如此,阿弥陀佛(虽然久已是佛)才一次一次地重复发愿,显示这些来使我们相信自己可以被救。
像我们这样的人,只要依靠这个法,就能被救,否则的话,就永无希望。
“设我成佛,十方众生”:显示阿弥陀佛的成佛就是为了十方众生,如果不是为了十方众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为这样的佛,可以说,这一尊佛跟十方众生,十方众生跟这一尊佛是一体的、共命的、彼此依靠的、互相需要的。
十方之义
“十方众生”的“十方”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四维上下的总称,也就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方跟下方,这就显示是整个法界、整个大宇宙的意思。
《无量寿经》第十七愿说: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可知,这个十方,就是十方世界的意思,十方世界就是指法界中所有的一切世界、一切国土。《阿弥陀经》举出“六方世界”,而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称赞净土经》(《阿弥陀经》的同本异译), 就举出“十方世界”;这两部经文文字不同,但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指整个大法界。
《庄严经》说:
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
《悲华经》里也说:
无量无边阿僧祇余佛世界,所有众生。
“阿僧祇”是印度用来计算数目的单位,亦即“不可计算、无量数、无央数,或极大数”之意。
由此可知,“十方”涵盖整个大宇宙;所有一切世界当中,所有的一切众生,就是“十方众生”。
众生之义
“众生”又翻译为“有情”或“含识”,或者是“含灵”,也就是,众生都是有感情的、有心识的、有灵性的,因此就做这样的翻译。
普通来讲,众生是指迷界的有情、迷界的众生。所谓迷界,是指六道的众生,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如果从广义上来讲,佛菩萨及声闻缘觉也都涵摄在众生这个名词之中,这就成为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包含刚刚所讲的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轮回的凡夫,以及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种的圣人。六道跟四圣,包含起来总称为十法界的众生。
九法界一切众生
《仁王经》里面说:
三贤十圣住果报,
唯佛一人居净土。
“三贤十圣”:“三贤”是指菩萨阶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就是十地。这三贤十圣的菩萨,还住在因果报应之中,这怎么讲?当然,这必须引用一些教理来解释了。
如果断见惑的话,他就进入了初信的果位;断思惑的话,就进入了七信的果位;断尘沙惑的话,就进入了十信的果位。之后,破一分的无明,证一分的法性, 就进入了初住的果位,一阶一阶上去。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破一分、证一分,直到四十一品的无明通通破尽,就进入佛的境界。所以,如果还没有到达佛的境 界的话,都还在果报当中。只有佛一人在常寂光土里面,不生不灭。
如果从这里来讲,弥陀发愿救度的十方众生,就是除佛以外的九法界众生。
但是,九法界之中,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三种圣人,已经出了六道轮回,虽然还没有成佛,但并没有贪嗔痴,不受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轮回果报。
而需要弥陀救度的众生,就是还在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六道轮回的凡夫。
“十方众生”在《无量寿经》本身来讲,是怎么解释的呢?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言:
余佛刹中,诸有情类。
“诸有”“诸有情类”,意思一样,是指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
所谓“二十五有”,就是二十五种有着生死轮回的生命形态,就是指六道,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天界里面又包含欲界六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同时,又涵盖初果、二果、三果的圣者,这样归纳起来,总共有二十五种,所以叫做二十五有。
“有”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有”就是有生死轮回。成了四果阿罗汉,了脱轮回,就不再“有”,所谓“不受后有”,在此之前都是“有”。
《往生论注》八番问答
我们的净土宗的祖师,对于“诸有众生”是怎么样的众生,有很简要明了的定义。
在昙鸾大师所作的《往生论注》卷上的最后,就是“八番问答”的地方,昙鸾大师以问答的方式来显示,“诸有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
何等众生问答
第一问答,也就是“何等众生问答”:
问曰:
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净土宗三经一论的《往生论》,是天亲菩萨所写,由偈语和论文两部分组成,文字并不长,偈语也只有二十四首,每一首四句,每一句五个字。最后一首显示作这部论的目的说: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他作这部《往生论》,目的是为了亲见阿弥陀佛,同时,也普遍地跟所有众生一起往生安乐国,所以说“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但若论天亲菩萨,他不是凡夫,是菩萨。菩萨所说的“普共诸众生”,这个“众生”到底是菩萨的众生,还是我们六道还有贪嗔痴、具足烦恼的凡夫呢?如果 他所共的众生是菩萨的话,那么这部论对我们来讲就等于没有份了;如果是像我们这样的众生的话,那么他所说的法门,也就是我们所做得到的法门。那么,到底是 共菩萨众生还是共凡夫众生?
昙鸾大师为了把“普共诸众生”的定义显示出来,让我们凡夫得到安心、得到满足,晓得这部《往生论》是为我们凡夫所写的,所以做了这个自问自答。
“普共诸众生”到底是共怎样的众生呢?昙鸾大师举出《无量寿经》里面的第十七愿的成就文,以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来回答。
《无量寿经》佛告阿难: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成就文解释为“诸有众生”,而“诸有众生”昙鸾大师就解释为“一切外凡夫人”。诸有众生,乃至临终的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也能够往生,所以就断定一切外凡夫人也都能够往生。
一切外凡夫人
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说的“外凡夫人”,如果以天台宗的解释,“十信”的阶位叫做外凡夫,若论十信阶位,初信位已是断见惑之初果罗汉,不是一般凡夫。但是,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讲的“外凡夫”是指“十信外”之“博地凡夫”,既然是十信之外的凡夫,就表示还有烦恼,还会造业造罪。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也对“外凡夫”有解释,他说:
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
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
轻毛
“轻毛”,像毛发那么轻,随便一点点风一吹,他就会随风或东或西。所以,“轻毛”就是形容我们一般的凡夫,心力很拙劣、很脆弱,会随着环境而进进退退,而造善或是造恶。
由此可知,“诸有众生”就是指一般的善恶凡夫。善恶凡夫只要一念至心回向也能够往生,也就是说,即使临终十念、一念,至心愿生极乐,当下也能够往生。
这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观经》下品下生
又举“下品下生”最下造恶一类,
以显明摄取上中之机。
可知净土宗旨,救苦为怀,举恶况善。
举出了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之外,昙鸾大师又举出《观无量寿经》的下品下生,来解释“诸有众生”。
“下品下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呢?就是“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也就是说这种众生,一生当中都没有机会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都没有遇到佛缘 来依法修行,所遇到的,都是恶缘,因此他一生所造的不是善业,而是五逆十恶种种不善。这种众生临命终时果报来了,地狱之火燃烧到他面前,这时候,他才恐惧 惊慌。但他宿世与佛有缘,这时才能够遇到善知识,为他做种种安慰,为他宣说弥陀的救度、极乐世界的微妙安乐,教他念佛。可是这个人已临命终,业果现前,重 病在床,他哪有可能来做寂静的心中念佛、思惟佛德?这时候善知识告诉他:“你只要嘴巴喊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解除地狱的果报,就能够当下往生极乐世界。” 这时候,这个人就至心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这里所谓的“至心”,就是一种迫不及待的,希望赶快解脱面前的痛苦果报的殷切的心,所以这一颗心可以说 忘掉了所有一切,只晓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称念下去,一直到他断气。其实他是临命终人,这口气已经快断了,即使他来念佛,顶多也只 是念十句左右。那么,由于他念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念佛当中,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灭尽他的生死轮回的罪业。这时候,地狱之火化为金莲花,就好像 太阳一样,光明灿烂地在他面前,他就坐上金莲花,当下往生极乐世界。
昙鸾大师举出这种下下品的众生,来说明“诸有众生”就是这种众生。
信者皆生
昙鸾大师接着作了一个结论说:
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诽谤正法,只要你能够信受弥陀救度——因为既然诽谤正法,就不会信受弥陀救度。诽谤正法就表示他不相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 道轮回,不相信有弥陀救度,既然不相信,当然就不能往生。所以,只要不诽谤正法,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都能够往生,所以说“信佛因 缘,皆得往生”。
举恶况善
昙鸾大师举出下品下生——最下造恶这种众生来显明,阿弥陀佛的救度包含上、中、下的根机;也显示我们这个法门,是以救度极劣、极恶、极苦的众生为本怀,彰显任何众生都能被救度。
也就是说,临终乃至一念都能往生,何况平生念念不舍;极恶之人都能往生,何况行善之人;到了临终都能往生,何况现在就已经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 名,更必定往生。所以,以这种众生来显示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广大无边、彻底无遗的,任何人都是弥陀救度的众生;任何处、任何时,都是弥陀救度之处、救度 之时,给十方众生绝对的希望和安慰。
逆谤除取问答
又于“八番问答”之二“逆谤除取问答”,
显明一切众生,但令不谤正法,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昙鸾大师八番问答里面的第二问答,也就是“逆谤除取问答”,又显明“只要不诽谤正法,愿往生都能够往生”。这段话说:
问曰:
《无量寿经》言: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观无量寿经》言:
“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
此二经云何会?
愿生皆生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最后,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也就是五逆谤法的人不能够往生。可是《观无量寿经》里面,却是五逆十恶的众生也往生,那岂不是矛盾吗?要如何来会通呢?
昙鸾大师就回答说:《无量寿经》所讲的是两种罪,五逆和谤法,因为有这两种罪,所以不能往生。而《观无量寿经》所讲的是一种罪,就是只有五逆十恶,而没有谤法,因为他没有谤法,所以能够往生。
以此显示“只要愿往生,都能够往生”。
无信罪最大
如同刚刚所讲的,愿往生就是不诽谤正法,诽谤正法必定不愿往生。就像《观无量寿经》里所讲的,即使五逆十恶这么重的罪业也能往生,因为他对阿弥陀佛 并没有排拒,如果排拒的话,就表示诽谤正法。所以,这里“诽谤正法”所讲的,主要是对阿弥陀佛的救度而言。因为如果对弥陀的救度不相信、不接受,那就永无 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所以,诽谤之罪,没有比对弥陀救度的诽谤来得更大,这么讲起来,所有的罪以对弥陀不信、怀疑的罪为最大。
克念愿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89页),对于第十八愿成就文也有简明扼要的解释:
经云: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
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若人”:只要有人,不管这个人是善人、恶人,他只要听闻到极乐世界的清净安乐——“克念愿生”:“克念”就是出自于内心,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毫无退转地愿生极乐世界,也能够往生。
“即入正定聚”:当下也入了不退转的果位。
一念至心
昙鸾大师以“克念”来解释“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一念”;这一念的“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叫做“克念愿生”,所以说“一念至心”。“至心”, 是通达内心,恳切至诚,这个叫做“至心”。对于往生,是绝对要往生的,是不退转的、毫无保留的、不受任何影响所转动的,这个叫做“一念至心”。这也是昙鸾 大师在这里所解释的“克念”。
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也好,或是成就文所讲的“乃至一念”也好,都是指临终的众生而言的,也就是以临终的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也能够往生),以此来涵盖平生之人的念念不舍,就更能往生。
以法为镜
“诸有众生”既然是这种众生的话,我们以这面镜子来照照自己——经典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到了镜子面前,就能看出我们干不干净、端不端正。面对佛法, 以佛法来对照自己的三业行为,就能够显示出自己是善是恶,根器是高是低,是会修行还是不会修行,将来会到哪里去,接受什么果报。
鸾师自白
昙鸾大师是一个老实修行的人,他以佛法的镜子来照自己,所得的结论是(在他的《赞阿弥陀佛偈》里面自白的一首偈):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昙鸾大师说,他从无始以来就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轮回,所以说“我从无始循三界”。
“为虚妄轮所回转”:三界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本身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而我们居然不知道它是虚妄的,把虚妄当做真实,一直在轮回,永无休止,一直到今天。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一念一时”,也就是心心念念。心心念念都在造业。当然,业有善业跟恶业,可是昙鸾大师说他的业,足够被绑在六道里面,被堵在三恶道之中。
昙鸾大师自认为是一个造罪造业的凡夫,念念所造的不是善业,反而是能够让他停留在三恶道之业。
本来释迦牟尼佛说六道是苦海,六道的轮回像大海一样,广无边深无底。我们在六道里面,偶尔生而为人,在大海里面探出头来呼吸几口空气,之后又沉没下 去了,所谓“头出头没”。我们众生都是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连昙鸾大师都自认为他是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而且往往都是滞留在三恶道比较多,更何况我 们!
若无弥陀,永无出期
若论昙鸾大师,在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都要向他的方向顶礼,尊称他为“鸾菩萨”;北魏皇帝,又尊称他为“神鸾”,这样的人,还自认为是罪恶众生,何况我们呢?
以此而言,我们可说是没有出离六道的能力和机缘,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的第十八愿的话,我们就永远在六道中轮回,永无出期了。
《净度菩萨经》众生相
众生起心动念都是怎样的行为呢?在《净度菩萨经》里说: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
念念之所为,皆是三涂业。
每个人在一天当中,念头有多少呢?有八亿四千,这个“八亿四千”不是具体数目,是一种表法,也就是无量无边、数不清的念头。这些念头,念念之所为, 却不是能够让我们生而为人,或是上生天堂,更不是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反而都是在造三途业,都是在造地狱、饿鬼、畜生之业。这想起来是很恐惧的,我们心心 念念居然结果是这样。
《地藏经》众生相
诚如《地藏经》所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
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也就是说,起心动念、身口意三业行为,都是业,都是罪。
又说: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
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这个世界最高的山是须弥山,而我们的罪业比须弥山还高;最深的是大海,而我们的罪业比大海还深。我们的罪业能够障碍我们超凡入圣,障碍我们脱离轮回。
像这样的众生,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愿的话,我们就永远只能在三界六道轮转了。
三界相状
这个“三界”,昙鸾大师如何来形容呢?
昙鸾大师说:
三界是虚假相、污染相、颠倒相、
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
也就是说,三界众生,他的因、他的果都是虚假,不是真实的;都是污染,不是清净的;都是颠倒,不是正知正见的;都是破坏,念念都在无常转变,不是永 恒存在的;都是一直在轮转,不是地狱,就是饿鬼,不是饿鬼,就是畜生,一直在轮转,无有穷尽。这样想起来是非常恐怖、非常可怕的。
又说:
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三界就好像很广大的屋子,而这屋子却是没有一点点光明,是非常黑暗的,等于是说我们三界六道的凡夫都是迷而不悟的。
又说:
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
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永远睡在大梦当中,不晓得出离,所以轮转在三界里面。如果没有遇到佛法,或是遇到佛法而没遇到弥陀的救度,就永远在黑暗的三界里面,在大梦的六道里面,不能脱离了。
《大阿弥陀经》六道众生
而《大阿弥陀经》则言: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由上诸文,可知六道众生都包含在内,不但救度人天,亦救恶趣众生,故言“蜎飞蠕动之类”。
蜎飞蠕动
“蜎飞”就是在空中飞的小虫;“蠕动”就是在地面上爬的幼虫。“蜎飞蠕动”也就是所有的动物,天空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通通涵盖。
三恶道众生
然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故《庄严经》如是言: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
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轮回众生、阿鼻众生、苦众生
又言: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念佛感应录》畜生道往生
在我们《念佛感应录》里面,就有实际的例子。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里面,就有鹦鹉往生,也有牛往生、鱼往生,也有蛇往生,所谓“万蛇念佛,一起超生”、“万鱼念佛,声动天地”。
《念佛感应录》第二集里面,有蛇往生,有兔往生,有松鼠往生,也有群猪往生。
我们最近流通的《逆缘》这片VCD,就是根据《念佛感应录》第二集第148页“恶不能障,弥陀救度”的事迹制作出来的。这里面显示弥陀救度真的不可 思议,这些猪被杀的时候,只有痛苦、惶恐、不安,甚至满腹嗔恨,它们居然也能往生,为什么?在于有人一心虔诚,专心念佛,祝愿这些猪能够蒙佛救度,把念佛 的功德都回向给它们,结果这些猪也往生了。这显示不只念佛能往生,助念也能往生;人能往生,畜生也能往生。同时也是劝诫我们不杀生,杀生是有果报的;要我 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有蛇往生,有猫往生,有猴、雀鸟、猪、鸡、鹅往生的实际例子,这些都显示畜生能往生。
饿鬼道、地狱道往生
饿鬼或是地狱众生的往生,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里也有好几个例子,譬如208页所讲的“遍狱罪人,皆得解脱”,210页所讲的“地狱罪人,皆生净 土”,219页所讲的“冥刑停止,念佛往生”,226页所讲的“二十余人,皆离地狱,方生净土”,227页所讲的“地狱众生,业轻微者,皆离苦得 乐”,360页所讲的“亡灵往生”,363页所讲的“盲魂往生”,365页所讲的“冤魂往生”,368页所讲的“牛魂往生”。这在在显示:鬼道的众生、地 狱的众生也能往生,以事实证明阿弥陀佛所说的“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实不虚。
经证、理证、事证
我们学佛,有经证、有理证、有事证。
“经证”:就是有经典的证明。佛说为经,既是佛说,所以可信。
“理证”:就是经中所说的内容、道理。
“事证”:虽然有经文的依据,有道理的依据,可是有没有事实证明呢?如果不能成为事实的话,等于空论,没有效益。《念佛感应录》或《净土圣贤录》充分地显示经证、理证是真实不虚,值得深信不疑的,这就是“事证”。
以上经文所显明之十方众生,乃是具足三毒、已堕或当堕三恶道之人。亦知弥陀之悲心,有以下五点:
一,不简众生。
二,凡夫为本。三,苦机为先。
四,亦使成佛。五,自觉为我一人。
不简众生
一开始说“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是“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当然涵盖了六道所有的众生,不过《大阿弥陀经》却直接点出“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 类”。到了《庄严经》,又直接说明是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同时,又以“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来显示阿弥陀佛是时时刻刻主动地在呼唤、在 要求、在拜托六道轮回的任何众生,快速地接受他的救度;更进一步显示阿弥陀佛的慈悲,真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使阿鼻地狱的众生,也要救度,一个 不留。
所以就显示:
第一,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是“不简众生”。“简”就是拣别,也就是说,不论任何的众生。
凡夫为本
第二,十方众生之中,有圣人与凡夫,在此显示以“凡夫为本”之义。
苦机为先
第三,凡夫之中,有善凡夫与恶凡夫,在此也显示以痛苦的恶凡夫为先。因为众生最痛苦的,没有比畜生、饿鬼、地狱更痛苦,阿弥陀佛心心念念就是以这些众生为优先救度的对象。
亦使成佛
第四,不只是要度他们出离轮回、离苦得乐,而且所得的是成佛之乐,所以“亦使成佛”。
无缘大慈
尤其“度尽阿鼻苦众生”,正显示阿弥陀佛的慈悲彻底。
若论阿鼻众生,也有两种,一是现在正在造作阿鼻地狱之罪业,亦即“五逆谤法行十恶”,将来必堕阿鼻地狱之众生;二是过去已造、现在已堕阿鼻地狱受大 苦之众生。这两种众生,阿弥陀佛也都呼唤而言:“欲生我国”、“速生我刹受快乐”,并积极地欲“拔”欲“度尽”之;则阿弥陀佛的深慈大悲,至高至深,无以 复加。佛教的“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正指阿弥陀佛大悲救度的念佛法门而言。
佛教最大的特色就是慈悲,慈悲有三种:“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阿弥陀佛的慈悲,正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唯有阿弥陀佛的“无 缘大慈,同体大悲”,才能真正显示佛教所讲的拔苦与乐之所在。因为如果没有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的这种主动、积极、平等、没有差别条件之救度法 门的话,怎么能够显示“拔苦与乐”呢?因为其他任何法门都有条件、都不平等,因为没有那种根机就学不来、修不成;唯有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任何根机都能做 得到的,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拔苦与乐。
一个法门,如果是圣者才能够受益,那么,它不算大,因为还有凡夫,他做不到;圣者跟凡夫,甚至善人跟恶人都能够受益,这个大,才是真正的大,不然它的大还有限度、还有个范围。
刚好,阿弥陀佛的救度广大无边、彻底无遗、没有限度。也就是地狱的众生能往生、饿鬼道的众生能往生、畜生道的众生往生,六道的众生都能因弥陀的救度而通通往生净土。
修行法门,如果不是净土门,就是圣道门。圣道门的特色不在于救度,而是靠自己刻苦修行;而我们这个法门是净土门,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是属于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这是净土门的特色。
慈悲救度
那么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有条件吗?有门槛吗?没有!所以说“不简众生”。“简”就是拣别的意思,就是分别。分别这个会修行(那么救度他)、那个不会修行(不救度他)——没有这种分别观,所以叫“不简”,不简任何众生。
众生之中有圣人、有凡夫;凡夫之中有善人、有恶人。但是,对于圣凡善恶,阿弥陀佛的救度通通都没有分别观念的。
如日普照
弥陀救度如同太阳,太阳没有分别心。太阳一出,阳光普照,照高山,同时也照平地;照大树,同时也照小草;照善人,同时也照恶人。普遍照满大地上的所有动物、植物、矿物。可谓阳光普照、一时遍照,平等、无差别、无条件。
如月相随
弥陀救度如同月亮,月亮没有分别心。月亮一出,影现千江万水,同一个时间,月影照在大海、长江,同时也照在小溪、井水,乃至脸盆的水、杯中的水,同 时都现出月影。一个人在东边,看到月亮在他头顶;到了西边,同样看到月亮跟他到西边。不管这个人走到哪里,都看到月亮跟随他到哪里。可以说,月亮是没有差 别的,同一个时间普照所有的人,每一个人都亲见月亮与我同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也是这样,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永远摄取着他、护念着他,不论何时,不 论何地。
如镜不拒
弥陀救度如同大镜,镜子没有分别心。白来白现,黑来黑现。不管美丽、丑陋,不管善人、恶人,智、愚、贤、不肖,这面镜子都在同一时间照出他们,毫不嫌弃他们,也不会拒绝他们。
如药自然
弥陀救度如同药物,药物没有分别心。药,不论男女老幼、善恶贤愚,不管是主动欢喜地吃下去,还是被迫不情愿地吃下去,药都自自然然地、没有差别地在他身上产生功效。
如地普载
弥陀救度如同大地,大地没有分别心。大地普载万物,高山也好,大海也好,都承载在大地之上,动物、植物、矿物,善人、恶人、清净的、不清净的,大地 都毫无简别,也毫不嫌弃。所以,《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阿弥陀佛的德,可以说是万德,他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 议,爱心无穷无尽一切接纳,他接纳所有众生、包容所有众生、救度所有众生(希望我们也能学习厚德载物,彼此接纳,互相包容;有缘相处,尽量给对方温暖、给 对方欢喜。自己一句话,或一个神情,是不是给对方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欢喜呢?我们在这方面,应该多注意)。
如空广涵
弥陀救度如同虚空,虚空没有分别心。《楞严经》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往生论》说“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佛心之所以这样广大,是因为佛心是无心,无心才能广大无边,而我们众生都是有心,因为有心,所以就狭窄。
虽然佛心无心,却是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境为境,也就是时刻以众生为念,只要能给众生带来利益、为众生拔苦与乐的,佛就会在他身上,与他同在。
报土
善导大师说: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不简众生
这句话前面,先说“极乐世界是报土”。所谓“报土”,就是佛所受报的、所受用的,同时也是要给往生者所受用。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什么、 有多少,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也就有什么、有多少。就好像父母的财产就是儿女的财产,家里的东西,儿子都可以自由使用,这种境界叫“报土”。
强缘
有人就生起疑问说:按一般的教理,像这样的“报土”,是只有大菩萨才可以进入的境界,即使是小圣(也就是三贤位的圣者),都不能够进入,何况贪嗔痴的烦恼凡夫,怎么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这种涅槃的报土呢?
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这段: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正是由于依靠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作为我们的强缘,所以,不论大乘圣人、小乘圣人,还是凡夫,都能够往生。
所谓“缘”,助因成果叫做缘,有因、没有缘,绝对不能有果。就好像植物,因为有土壤、阳光、水分、养分,才能生长、开花、结果。
所谓“强缘”,就是绝对的缘。如果这个缘是弱缘、是劣缘,恐怕不能成果,即使得到一个果,也是不好的果。阿弥陀佛的愿力是绝对性的,必定能够使我们 达到目的、成就圣果,也就是绝对能够让我们往生极乐,往生之后都不退转,都是“阿鞞跋致”,都是“一生补处”,都能成佛——这就是强缘。
不然的话,就不是强缘。
五乘齐入
“致使五乘齐入”:“五乘”就是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齐入”:虽然天、人是凡夫,还有善恶,还有烦恼,也能够跟声闻、缘觉、菩萨齐同进入。
圣凡相对
从这一点来讲,真的是不简别,不分别任何的众生。圣人、凡夫,平等地到极乐世界成佛。
也就是圣人与凡夫相对照,来说明阿弥陀佛的救度并不分别任何众生,所以是“圣凡相对,不简众生”。
石头乘船喻
就好像石头乘船过海,只要有大船可以依靠,不管是大石头、小石头,哪怕是几千万吨的石头,都可以到达彼岸;如果没有大船的话,即使一颗小小的石头,放到水面上也会很自然地沉下去。
这比喻什么?我们众生都有烦恼、罪业,这些烦恼、罪业虽各有轻重,好像石头有大有小,但只要有罪,就必定在三界六道轮回。如果有佛力让我们依靠,不 管重罪、轻罪,都能够解脱;如果没有佛力让我们依靠,不仅重罪不能解脱,轻罪也同样不能解脱,依然都要沉沦。所以,如大、小石头乘船,自然能到彼岸。
乘机喻
又好像人不论贵贱,不管是总统还是寻常老百姓,只要登上飞机,同样都能到达目的地。
阿弥陀佛这架飞机,是不简别对象的,只看你有没有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机票,有这张机票就能登上飞机,没有这张机票就不能登上飞机。所以,这一点是不简任何众生。
弥陀之悲救,虽不简任何众生,然以“凡夫为本”,以“苦机为先”,祖师如是释言: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凡夫为本
大愿业力
这一段也是善导大师在解释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本来第十八愿所说的“十方众生”,包含所有众生,上至等觉,下至阿鼻地狱的众生,也包含前面所讲的五 乘。现在把它缩小范围,说是凡夫,凡夫当然有善、有恶,或善多恶少,或恶多善少,或善恶俱多,或善恶俱少,或纯恶无善,不可能只有善没有恶的。不管善凡 夫、恶凡夫,只要能够往生,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大愿”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尤其是指第十八愿;“业”是指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 无量德行;“力”是愿、行成就之后的一种自自然然的作用,也就是弥陀的愿力、佛力、功德力。
增上缘
阿弥陀佛既已成佛,自然这句六字洪名就是万行、万善的结晶,所谓“万德洪名”,自然有力量作为我们的增上缘。
这里的“增上缘”跟前面所讲的“强缘”是一个意思,使得善恶凡夫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善恶相对
这一段是从善与恶相对待,来说明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凡夫为本”。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善跟恶,指人间的人以及天界的天人。因为天人是由于善的果报而在天上享受天福;人是善恶兼杂,所以在人间就有苦有乐。但不管人间或天上,都是善恶交 杂的,即使是天人,过去世也有恶业,只是恶的果报还没有来到,一旦寿命到了,呈现“天人五衰”的现象,就会堕落,那个时候,他的痛苦往往比人临终的痛苦还 要深。
同因同果
人天善恶,在三界六道依然轮回,但若依凭弥陀的救度,则通通能够往生。而且到了极乐世界,都没有差别,所以说“齐同不退”。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于佛位。
“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的果位。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同什么呢?同因、同果。往生极乐,不管天人、人间的人也好,善也好,恶也好,都要有同一的因,都要念佛靠佛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昙鸾大师说:
同一念佛无别道。
善导大师说:
同因同行至菩提。
都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因,成就到极乐世界成佛这个果。
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苦机为先。
这一段是讲“苦机为先”,而且是“唯恶无善”。
这一段法语在解释《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由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先为众生介绍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之后,就劝导所有众生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又说: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然后又说: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在这同时,十方诸佛也异口同声,主动欢喜地来证明:“释迦牟尼佛劝导你们愿生极乐世界,只要念佛,愿生者都能往生!”所以说“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可以说,《阿弥陀经》是十方诸佛都来怜悯五浊恶世的凡夫,要我们念佛往生极乐净土。
“心偏愍念常没众生”:这个“偏”就是特别的、专门的;“愍”就是怜悯、怀念、挂念、想念,愍念常没的众生。
五浊
“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浊众生,都有这五浊,最基本的是见浊跟烦恼浊,只要有见浊跟烦恼浊,就一定会堕落三恶道。
常没
“常没”:就是指堕落三恶道的意思。就好像在大海里面浮沉,浮起来吸几口空气——就是生而为人,或是生在天上,但仍然是那么苦;而没下去——就是堕三恶道,地狱、饿鬼,就是纯粹的大苦,即使是畜生,弱肉强食,最后一刀也是痛苦无边。
溺水喻
善导大师继续说:“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好像沉溺在水中的人,一定要特别地、专门地先去救度他,这时不救就来不及了。处在岸上的人,救度不救度,根本没关系,因为他没有溺水的危险性。
其实我们众生都如溺水之人,只要我们体会到自己是个溺水的人,就会依靠弥陀的救度;若是没有体会到自己是溺水的人,就跟弥陀的救度无缘。
躬身入海喻
我溺大海,岸上众人皆大呼:
“努力往上游!爬上来!爬上来!”
唯有一人,躬身入海,救我于岸。
岸上众人者,其他诸行也;
躬身入海者,弥陀一佛也。
岸上众人大声叫我们努力游泳、往上爬的,是指圣道门,自力、杂行、苦行。
只有一人躬身入海、抱我上岸的,是指净土门弥陀救度的他力、易行、安乐。
弥陀独尊、弥陀唯一
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能救度我们?只有这个弥陀救度的净土法门。十方诸佛,虽有悲心,不能救我们。只有弥陀,愿行具足,能够救我们。所以,在八 万四千法门当中,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法门能够救度溺水之人了。释迦牟尼佛住世四十九年所讲的法,处处都在指归净土,有一句话说:“千经万论,处处 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趋向。”也就是说,自古以来的修行者,最后大都趋向极乐世界,让弥陀救度。释迦牟尼佛千经万论都在介绍阿弥陀佛的救度——纯粹讲净土 法门的经典,是净土三经,附带讲净土法门的经典,也有两百多部。可以说,十方诸佛虽多,法门也无量,可是只有阿弥陀佛才能够救度我们。
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就要有这种认识。净土法门有一个特色,就是“弥陀独尊、弥陀唯一”,其他的法门看起来固然也好,但如果不能让我们劣根众生受益,就和我们无关了。
五逆谤法,乘愿往生
善导大师言: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阿弥陀佛的愿力,能够消灭五逆十恶的罪,而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弥陀的愿力,五逆十恶的罪应该堕落地狱,谤法阐提也是一样;由于有弥陀的愿力,他们回心,愿生极乐,称念名号,当下也能往生。
这就显示阿弥陀佛所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真的是一个广大无边的法门,对十方众生毫无拣择,连逆谤阐提都能往生,其他人当然更能往生。
自觉逆恶
我们要把自己看成是五逆十恶的人。五逆十恶的人之所以当下能够往生,是因为他后无退路;我们也自视为五逆十恶的人,后退无路,我们的往生就更可靠,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能够使五逆十恶、谤法阐提,都能罪业消灭、往生净土,唯有靠弥陀的愿力。
慈恩大师在《西方要诀》中说:
弥陀万行,成此果名;
但能称名,具包众德;
故成大善,决定往生。
万行结晶
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为众生发愿、为众生修行,他的万行成就了、圆满了,才完成阿弥陀佛这尊佛,才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可见,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万行的结晶。
因为阿弥陀佛是为了十方众生才发这个愿、修这个行的,所以,这个万行的结晶,就是十方众生的,为众生所有,我们要领受。
称名大善
至于怎么样领受?
“但能称名,具包众德”: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能够很容易、很方便地具足这一切万行,所以说“具包众德”——具足、包含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
“故成大善”:念佛人不假方便自然拥有大善、成就大善,而绝对往生极乐。
所以,不管五逆十恶,不管谤法阐提,他只要能够回心念佛、愿生净土,都能够往生;弥陀的万行就是他的万行,他虽然一生没有修行,也等于拥有这些万行;没有发愿,也等于拥有这些大愿,因为背后有弥陀的慈悲,有弥陀的愿力。
法然上人讲了两句话,意义很好:
弘愿一称,万行宗致;
果号三字,众德根源。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是弘愿,第十八愿的成就,就是成就了这句名号,而这句名号是万行的归宗结顶,所以,只要我们专一称念这句名号,自然就拥有了万行。
“果号三字”:“阿弥陀”这三个字,是众德的根源,只要我们称念,自然就有了众德。
法然上人又说: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
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万善就是六度万行,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经的功德就是万善。万善的体在哪里?就是这六字名号。这六字名号,等于具备了恒沙的功德,只要用口去专一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拥有了恒沙的功德。
五逆十恶,谤法阐提,他最后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在他面前燃烧,他在惶恐无助、慌乱彷徨之下,张口称念六字名号,他也不晓得他念的这六字名号是什么 意义、有什么功能,可是他照样摆脱了地狱之火的燃烧,离开了三界六道的轮回,而往生到极乐世界,跟刚刚所讲的“五乘齐入”,同样“至不退转”,同样“一生 补处”,这都是因为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愿力。
法灭众生包含在内
我们再来看《法然上人全集》所讲的一段:
凡夫圣人、善人恶人、有智无智、有罪无罪、持戒破戒、男女老少、在家出家、
佛世法灭,悉皆包含。
这段话是在解释“十方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法然上人在这里所说的“十方众生”,就包含圣人、凡夫,凡夫之中的善人、恶人,有智慧、没智慧,或有 罪、无罪(不过世间的人都是有罪的,没有无罪的,无罪除非是罗汉),持戒、破戒,男女、老少,在家众、出家众;“佛世”就是佛陀还在世的正法时代;“法 灭”就是过了像法时代一千年、末法时代一万年之后,那时所有的经典都消失了,三宝都没有了,只剩下这部《无量寿经》,所以叫“法灭”。连法灭时代的众生也 都通通包含在“十方众生”之内。
由这几句话就晓得,十方众生真的是包含所有的众生。那么,消极地讲,是“不论任何众生”,积极地讲,是“包含任何众生”,没有众生不被“十方众生”所包含。
不久成佛
任何众生,都能往生,都必成佛。如《庄严经》言: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
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平等觉经》言: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大阿弥陀经》言: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皆令如佛。说经行道皆如佛。
《庄严经》言: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再来,“十方众生”是指谁?是指我自己,是指大家本身。为什么?大家有时候会疑虑:“十方众生”包含圣人,包含凡夫,包含善人,包含恶人,大概……不会包含我吧!
大家会不会这样想?事实上,反而要将“十方众生”想成:即使不包含别人,但一定包含我;即使不为了别人,可是独独为了我。因为唯我自己才是极恶重罪的人,除了弥陀,没有第二条路!没有第二尊佛能够救我!没有第二个法门能够度我——要这样想。
所以,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主动、平等、无差别、不讲任何条件地救度的法门,任何人都是被救之人,任何时都是被救之时,任何处都是被救之处。所以,让我们每一个人最后都有希望、都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