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一论大意》及所附《念佛问答》,根据慧净法师1997年7月在天津所演讲之弘法录音带记录整理。
所谓“净土三经”,即是:一、《佛说无量寿经》;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三、《佛说阿弥陀经》。“一论”,即是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由昙鸾祖师 为之作注,即《往生论注》。“大意”,也就是宗旨、眼目、精髓、秘要的意思。《念佛问答》,是就信众所提修学净土的种种疑问,依据经论释所作的回答。
净土宗教理,由此“净土三经”及《往生论注》等相承祖师论释而得成立。任何有心修学净土法门欲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皆必须了解此“三经一论”的宗旨,并依教奉行。否则,即是盲修瞎炼,极乐之生,恐成泡影。
但是,此“净土三经”所标示的净土法门的教理究竟如何?与圣道诸经教理有什么差别?又,于净土门内,此三部经宗旨是同是异?如果不同,何以能同称 “净土三经”?如果完全相同,一部就够了,释尊又何必说三部?或说:有同有异。那么,同在何处、异在何处?遇到不同的地方,又怎么抉择?
又,此“净土三经”,历代备受关注,诸宗学者竞相注疏,阐释经义各有不同,究竟以何人的解释为标准?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如果理路不明,必然含混笼统。或以圣道,曲解净土;或执杂行,自力回向。纵欲强令此心老实念佛,也必不能老实,因为心中诸疑梗塞故。
现在修学净土的人很多,但是能够了解把握净土真实义趣、心如直弦、不旁不骛、一向专称、直入宝所的人,实在太少了。每每见到有人先学净土,后又改转 他门;或形似专修,心实多疑,终日修行,终日惶恐。心中不免悲伤哀叹:为什么宽展显露、易行安乐的阿弥陀佛救度大道,在许多自称修学净土的人心中,竟是那 样的弯弯曲曲、扑朔迷离、崎岖难行呢?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知道这实在是缺乏明眼善知识指导的缘故啊!
今有慧净法师,应邀作《净土三经一论大意》讲演,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言辞浅显,平实简洁,安稳中正,不偏不倚。释迦悲心,坦然彻露;弥陀本怀,更 无余遮。如入龙宫,直取宝藏,利益世人,无穷无尽。读之、思之,信之、行之,不知不觉名号宝珠已然在握;不祈不求,往生业事悄然决定。
此《净土三经一论大意》,无论是为自求往生决定,还是为了透彻净宗幽微,握其纲要,广利群生,皆不可不读!
由口语录音转成文字,有其一定难度,必须分加标点句逗、标明起止段落。口语体之种种语气、前后语义的衔接关联,在文字体中也很难表现,所以在记录整理过程中,往往推敲再三,力求准确无误地传达慧净法师的本意。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加容易明了,特别编加了类似科判之目录。
但由于记录整编者水平有限,又未经慧净法师本人审阅,其中不甚准确、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除向弥陀及慧净法师祈恕,亦请广大莲友原谅。
从中我们也体会到,古德对于经典“一句一字不可加减”的严训是多么的重要。
参加记录整编此《净土三经一论大意》的诸位法师、莲友,皆深沁弥陀救度之法水,喜沐善知识教化之恩光,所以都以纯洁信仰、无我感恩的心,从事此项工作而不愿彰名,在此深表敬意与感谢。
本来,所谓“序”,当对著作者之德及本著之优,作如实的介绍,以发起读者的信心。但,日月之高,不可以山喻,强以山喻,虽言其高,恰成其低。此《净 土三经一论大意》对于现时净土行人的重大指导意义,以编者之浅智拙笔,虽欲赞之,唯恐愈掩其美,还是留置十方诸佛及净土大会众菩萨异口同音出广长舌,穷劫 赞之,广为流布吧!
请从慧净法师著作思想中,去细细体味清幽微妙的念佛之香吧!
南无阿弥陀佛!
释净宗 谨序
公元2000年7月10日
佛历二五四四年七月十日
【编辑部附记】
《净土三经一论大意》初版于佛历二五四四年(公元2000年),公元2010年2月,本书在既有架构下,略加整编,发行新版;目录亦重新编辑,以简单明了为主。谨此补述。
净土宗经典依据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跟大家谈谈《无量寿经》大意。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最主要、最根本的经典。各宗各派必须都有它的经典依据。这个宗派讲的再高深、玄妙,再有感应,再动人,能够吸引广大的信众聚 集,但如果没有依据经典,不合乎佛说,那么这一个法就是外道。我们净土宗,完完全全是依据经论的,有经典的依据,也有祖师的传承。我们依据的经典就是“净 土三部经”,也就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
今天介绍《佛说无量寿经》的大意,明天介绍《佛说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后天介绍《佛说阿弥陀经》的大意。
净土宗祖师传承
净土宗,祖师的传承、著作主要就是:
一、龙树菩萨的《易行品》;
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
三、昙鸾祖师的《往生论注》;
四、道绰禅师的《安乐集》;
五、善导大师的《观经疏》;
这五位祖师虽然出生的地方和时间各自不同,但是共同的,都通通依据净土三部经,尤其是《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来发挥开展净土宗义。
五位祖师这方面的著作,开展出去的,以及收合回来的,都是依据第十八愿。
经眼
《无量寿经》从头到尾,经文字句即使再广泛,它都有一个大意,这个叫做“经眼”——一部经的眼睛。
我们诵读经典要抓住经眼。人如果没有眼睛,即使进入宝藏,也认不清哪个是最重要的宝物。这样的话,进去了还是等于没进去。一部经即使诵了几千遍,但是不晓得经眼,可以说只有诵读的功德,而不能获得这部经的利益。
大经五文
《无量寿经》的大意,它的眼目,在于“大经五文”(《无量寿经》简称《大经》,大经五段经文)。这五段经文如果能够掌握,能够融会贯通,可以说整部《无量寿经》已经掌握了。
第一段就是释迦牟尼佛“出世本怀文”: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段经文在《无量寿经》的最前面。《无量寿经》主要在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在没有宣说四十八大愿之前,就已经显明这部经所要说的四十八大愿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
“大经五文”的第二段文,就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三段文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是第十八愿的解释。
第四段文就是“付嘱流通文”,即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要弥勒菩萨将念佛往生的法门流通千年万年,一直流通下去的一段经文: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第五段文就是“特留此经之文”: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
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第十八愿最重要
这五段经文,在《无量寿经》里面,就好像五根柱子一样,支撑着整部《无量寿经》的教理。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第十八愿。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的话,就没有《无量寿经》,也没有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我们的往生得度。
开展出来是五段文,约略来讲,就是第十八愿。
这五段文的道理,我们虽然不尽了解,可是,掌握第十八愿,所有的也就掌握住了。因为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我们看第一段,“出世本怀文”: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如来以无尽大悲”:这个“如来”指的是谁?当然指的是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既然出现在这个世间,当然就要说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同时,因为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是度尽十方众生的,这个度尽十方众生的超世弘愿,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十方诸佛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度尽众生,因此,十方诸佛出现,就一定要说能度尽十方众生的念佛往生愿。
所以,近的来讲,“如来”是指释迦牟尼佛;远的来讲,是指十方三世诸佛。
如来为什么会宣说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呢?这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一——第十七愿所成就的。
第十七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为了以名号来广度十方一切众生,必须使名号能够普遍弘传于十方法界,尽虚空遍法界,遍满整个大宇宙。十方法界有十方国土,十方国 土都有佛在度化众生,所以,必须使得十方国土的每尊佛都来宣扬净土法门,才能达到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弥陀佛必须在四十八愿里面, 发一个使十方诸佛都能来赞叹他的名号功德、同时来称念他的名号的愿,这就是第十七愿。
第十七愿如果没有成就的话,不只是十方诸佛不可能来赞叹弥陀名号、称扬弥陀名号,同时第十八愿也不能完成,我们的往生也通通没有希望。也由于四十八 愿完成了,当然第十七愿也就成就了;由于第十七愿成就了,因此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出现世间,一定会宣扬弥陀的名号功德,同时,以宣扬弥陀的名号功德作为十方 三世诸佛唯一的本怀。
所以,这一段是释尊“出世本怀文”,释尊是凭着第十七愿的力量来宣说弥陀的名号。
“如来以无尽大悲”:这个“无尽大悲”,就是指第十七愿。
十方三世诸佛是凭着这个第十七愿的无尽大悲,来宣说弥陀救度的。
“无尽”就是无限量,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是无限量的。怎么无限量?因为他所发的愿是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上至弥勒菩萨,下至阿鼻地狱 众生,都是十方众生。阿弥陀佛如果仅仅能使清净、会修行(上根)的人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能使不清净、不会修行(下根)的人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就不能算是 “无尽大悲”。阿弥陀佛必须是同时使造下了阿鼻地狱之业的众生,甚至已经堕落阿鼻地狱、受无尽痛苦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才算是无限的、无尽的大悲。 无穷无尽、不可限量、诸佛也不可能推测的大悲,叫做“无尽大悲”。
“无尽大悲”,另一种版本说是“无盖大悲”。“无盖”跟“无尽”大同小异,不过“无盖”有另一层意义,就是:阿弥陀佛的这种大悲是覆盖十方诸佛,同时是十方诸佛所不能覆盖的;尤其是一切众生没有不受弥陀大悲的庇荫覆盖的,所以叫做“无盖大悲”。
释迦牟尼佛以阿弥陀佛的无盖大悲为大悲,来宣扬弥陀救度的法门。像我们的法师、莲友,弘扬阿弥陀佛的慈悲誓愿,等于是以阿弥陀佛的无盖大悲作为自己 的大悲。虽然我们都是凡夫,没有真正的大慈悲,可是弘扬这个法门,就有那种“无尽大悲”、“无盖大悲”的气氛,因为我们背后有阿弥陀佛,他的功德、能力在 酝酿、在安排、在推动。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矜哀”,以我们能理解的,就是怜悯、同情、爱护;“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虽然悲心以三界为对象,但可说是以我们苦恼的众生为正客,为主要的对象。佛陀所救度的三界众生,是指我们这一种苦苦恼恼的众生。
这种苦恼的众生之所以苦恼,是因为感受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六道轮回痛苦不堪。三界、六道的解脱,必须假借人身。现在既已得到人身,如果不把握,一旦失去人身,就不晓得还要等待几劫之后了。
虽然晓得要把握人身、听闻佛法、发修行的心,可是偏偏发觉自己有心修行,但无力修行,这样就会产生苦恼,而受到煎熬折磨。
不知道三界六道轮回,不知道善恶报应,不知道善是善、恶是恶的人,他是悠悠乎乎地在过日子;我们知道的人,就会有所不安。这种有所不安,有时候是没有办法形容的,越是知道佛法,就越有那种“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那股道心。
生死是一件大事。为什么是大事?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难得,既失人身,就必定堕落三途。堕落三途那种苦,不等待面对,即使现在一想,就令我们冒冷汗,所以“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无常就是死亡。生跟死本来是一体的,就好像一张纸的两面,一口气不来,当下就是死。所以,我们生存在世间,是跟死住在一起的,过一天就减少一天、面对死亡一天、接近阎罗王一天。何况,本来死对我们来讲,是危机四伏 ,充满在我们四周的。
真正学佛的人,是无常心深厚的人;无常心深厚的人,才是真正学佛的人。
有了这种无常心,他就会发起修行的愿,经过一段时间,他更会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凡夫,善根很少,福德很薄,没办法修行。那个时候,他就会寻求一个不必假借自己的力量就使自己能够解脱得度的法门。
那么,阿弥陀佛的慈悲誓愿,是他最后的希望,是他绝处逢生、柳暗花明的救度法门。
所以,虽然“矜哀三界”,但三界中,是以我们这种苦恼的众生为正客。所谓正客,就是宴会的主要对象。如果其他的人通通都来了,但是正客还没有到,这桌宴席就不能开始;正客如果不来,今天这桌宴席就白办了。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出兴于世”,表示释迦牟尼佛是为了说这个法,为了度这种众生,才出现在世间的,以这件事为他出现世间的目的。
“光阐道教”:“光”,光大;“阐”,阐扬;“道教”,就是正道、佛教,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释迦牟尼佛在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说的法是一个铺路的过程,因为最后的目的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送给他们真实的利益,所以“光阐道教”的目的是“惠以真实之利”。
“惠以真实之利”是什么意思呢?“惠”就是恩惠、惠施的意思,就是惠施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第十八愿,使每个众生都能念佛往生,这就是“真实之利”。
真实是跟权假方便相对的。既是真实,就不是权假的,而是直截了当的,直下能够达到目的的,也就是必定能够解脱生死、往生成佛的。
这一种利,在“流通文”是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个“大利”就是“无上功德”。
所以,这一段文阐扬了这部经的重要性。
本怀中的本怀
如果论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的本怀,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代经教来讲,有两部经是他的本怀。
众所周知的就是《法华经》。《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因为这段经文是在《法华经》,就这段经文来讲,《法华经》就是释迦牟尼佛的 本怀,所谓“开、示、悟、入”,使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归入一乘佛果。所以,《法华经》在引导三乘进入佛果,证入佛的果位,这叫“导三归一”—— 引导三乘,归入一乘,这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
另一部本怀经,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无量寿经》。不过,如果以这两部本怀经来讲,哪一部是本怀中的本怀呢?就是《无量寿经》。
因为《法华经》所引导的,是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已经是证果的人,证果的人毕竟是少数;《无量寿经》所要救度的,不只是三乘,而是五 乘,除了声闻、缘觉、菩萨之外,还有人乘、天乘——就是人间的众生跟天界的天人,所谓“五乘齐入”。既是五乘齐入的话,真的就如同第十八愿所讲的,是“十 方众生”了。
《法华经》只是引导三乘进入佛的果位,可是《无量寿经》是救度五乘,使他们共同证悟佛果,而且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成就的无量光、无量寿是一样的证悟。所以,如果论真正的本怀,那《法华经》就不是本怀了,《无量寿经》才是本怀中的本怀。
这一部本怀经所要说的内容,就是“惠以真实之利”。“惠以真实之利”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无量寿经》的核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有上卷跟下卷,上卷主要宣说四十八愿,下卷主要宣说四十八愿成就文。
在四十八愿当中,譬如第一愿是无三恶道愿,第二愿是不更恶道愿,第三愿悉皆金色、第四愿无有好丑等等。四十八愿虽然个个愿都非常殊胜,不过,其中以 第十八愿为最殊胜,是愿王,是根本愿。因为如果没有第十八愿,也就没有十方众生的往生;没有十方众生的往生,刚刚所讲的第一愿无三恶道、第二愿不更恶道、 第三愿悉皆金色等等这些愿,凭什么能够成就?就不可能成就了,甚至极乐世界的建立,也没有意义了。所以,四十八愿是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
善导大师释:每一愿都在述说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里解释四十八愿说:
《无量寿经》云: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萨道时,
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本来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各有不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愿名,可是善导大师在这里,并不就每一愿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名称去述说。这四十八愿,每一 愿都是:“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十八愿的解释。等于说,每一愿都在述说第十八愿,要义就 在这里!愿虽有四十八,可是却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
因本与根本
所谓本愿,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因本,一种是根本。
因本,就是这位菩萨在因地所发的每个愿,都算是本愿。
因地虽然发种种的愿,其中一定有一个是他最根本的愿。有了这个根本,才能生长枝叶花果。四十八大愿的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唯有第十八愿才有“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其他的愿并没有说到“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其他的愿都是为了第十八愿而有的。
通愿与别愿
十方诸佛因地要成佛都必须发愿。十方诸佛的愿有两种:
一种叫做“四弘誓愿”,就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四弘誓愿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所以叫做通愿,通于十方诸佛。
另外一种愿叫做别愿,就是只有这一尊佛有,而其他的佛不一定有的。譬如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是每尊佛特有的,叫做别愿。
超世愿——别意之弘愿
阿弥陀佛的别愿——四十八愿,叫超世愿,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十方三世诸佛没有,独有阿弥陀佛有。不只是阿弥陀佛自己发愿说: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介绍、这样宣扬的,因为这段经文就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无量寿经》里面。
也唯独因为有了这第十八愿,四十八愿才可算是超世愿。因为四十八愿中,有的愿是其他诸佛也有的;其他诸佛所没有的,就是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能够使十方众生平等、无条件地往生极乐世界。
十方众生,何等的广大!其他净土的众生固然也是属于十方众生,但我们这五浊恶世的众生,却跟其他净土的众生非常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就是烦恼罪业比较深重,是其他诸佛没有办法救度,而被十方诸佛所舍弃的。
其他诸佛不能救度,阿弥陀佛能够救度,这个愿岂不是超世愿?
所以,善导大师才称赞这一愿说是:
“别意之弘愿”。
有别于十方三世诸佛,不同的、特殊的、殊胜的愿。
无尽地下化众生
菩萨到达成佛都有两种心愿:一种上求菩提,一种下化众生。上求菩提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下化众生。菩萨发菩提心,他就是以救度众生为目的,所以,上求菩提是为了广度众生。他能够有那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够有那种无尽的智慧、愿力、方便、善巧来度众生。
十方诸佛虽然都发上求菩提的愿,可是能无尽地下化众生的,却只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
所以,《无量寿经》的大意就是:
释迦牟尼佛以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悲愿示现在这个世间,来宣讲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第十八愿,来让我们了解有一尊阿弥陀佛,这尊佛的出现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
为什么要五劫思维?
为了救度十方众生,在兆载永劫之前,不必经过我们十方众生的祈求拜托,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就预先主动地为我们,以五劫的时间来思维,发下了这四十八大愿。
思维四十八大愿何必要费五劫那么长时间呢?因为他的心愿非常广大,所以思考的时间也必须非常漫长。他不只是要让出家人能够往生,也要让在家人能够往 生;不仅使善人往生,也要使恶人往生;不仅使人间的众生往生,也要使阿鼻地狱众生同等往生,所以才需要考虑那么久。要使出家众到那里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 果位,也要使在家众到了极乐世界,也同出家人一样得到那种果位;要使善人到极乐世界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也要使一生都遇到恶缘而造恶多端的众生到了 那里,跟善人一样证得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甚至地狱、饿鬼、畜生道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也跟其他有修行的、清净的众生,同样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果 位。所谓“佛心平等”,为了平等救度众生、平等使众生证到佛果,必须考虑那么久的时间。
兆载永劫修行,圆满誓愿
四十八大愿的蓝图虽然建构完成,可是实际完成这些愿,却必须以兆载永劫的时间去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然后这四十八愿的内容才实际地成就。
极乐世界成就了,我们十方众生就有了生命的归宿,也有了成佛的道场。
娑婆、极乐,何者才是我们所拥有的?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每一位众生所建设的,极乐世界有我们每一位众生的名分在那里,等于那里的主人就是我们每一位众生。
这个娑婆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所拥有的。来的时候,双手空空而来;去的时候,双手空空而去。其实,不是空空而去,是带了满身的罪业到阎罗王那 里,跟阎罗王对质,受阎罗王审判。所以,我们十方众生,生生世世都是满身的罪业在轮回,没有一件功德,没有一件真实,没有一件是永恒不灭的。
唯有我们的极乐世界才是我们所拥有的,可以给我们解脱。世间上的一切,都是一时因缘的和合。再恩爱的夫妻、再恩重的父母,都一定会离开,将来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就都随各自的业力东西南北轮回而去,不能再相聚。
只有极乐世界,才是我们所拥有的,才是真正不毁坏的、不消灭的,因为极乐世界的功德是真实的。而我们三界六道的种种都是虚假的,虚假的当然是会生灭、会变化的。只有极乐世界三世常住,永远不变化、永远不消灭。
所以,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是阿弥陀佛预先为我们建设的。
往生的资粮在哪里?
我们到极乐世界的资粮,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完成在哪里?在第十八愿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既然已取正觉,已经成 佛十劫,已经把涵盖全部果地功德的六字洪名惠施给我们,岂不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我们真正的故乡,不必要求我们自身具备了生脱死的功德力量?因为阿弥 陀佛已经通通完成了,一点都没有缺少。
为什么说往生极乐不凭我们的功德力量?是因为我们没有功德力量!我们只有造业轮回的力量,哪有脱离轮回、往生净土的功德力量呢?所以我们不能、同时也不必,因为阿弥陀佛已经预先为我们完成了。
净土法门的特色
所以,净土法门的特色,就是救度的法门: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也是信顺的法门:我们信顺弥陀的救度;也是真正念佛的法门:此后,就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不假造作。
无量劫生死业债由谁来偿还?
同时,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所欠人家的业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五逆、十恶、谤法、阐提,这一些罪可以说是无量无边,充满整个宇宙。我们今天要离开,如果有一点点不还清的话,是决不能离开的。
好像从这个国家移民到那个国家去,你必须结清在这个国家所应该缴纳的种种税,还有应该还的种种债,有一点不还清就不能离开。
一样的,我们在娑婆世界所欠的种种业债不还清的话,是不能到极乐世界的。
那么,是我们还,还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还?点点滴滴都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还。
我们没有功德,《地藏经》说:
南阎浮提众生,
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在造业,念念都是在造罪,所以,过一天就增加一天的罪业;出生于世,就累积一世的恶缘,哪有功德能够脱离呢?
这件事情,阿弥陀佛在主动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已经考虑周全了。他如果不能还清我们的债务,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当然也不能成佛,也就是说,他的力量功德还不够。
全凭弥陀救度
连我们生生世世所欠人家的种种债务,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承担、为我们偿还。所以,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是全凭弥陀救度,是绝对任凭弥陀救度,所以叫做绝对他力、完全他力。
三界六道就是苦海,每一位众生都在苦海里挣扎、喝水、痛苦,没有力量游泳,没有力量到岸上来。是阿弥陀佛亲自跳下大海,呼唤我们,把我们抱上岸来。
在水中挣扎的人,即使一根草根都想要去抓,何况大愿大力的阿弥陀佛亲自来救我们!我们当下获得大安慰,当下完全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
所以,净土法门就是随顺弥陀救度的法门。这种内涵叫做信,信弥陀的救度,没有半点我们的功德力量。因为我们本身没有真正的功德,没有脱离三界的力量。
弥陀已成正觉,为什么我们还在这个地方?
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既然阿弥陀佛成正觉了,我们往生就有希望了。那么,我们怎么现在还在这个地方呢?
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那就表示在这十劫当中,我们都没有那个福分,没有那个宿善来遇到弥陀救度的法门;或者即使遇到了,但是当下并没有真正信顺,所以一直轮回到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再不把握的话,同样还会继续轮回下去。
末法时代,人身难得,一旦轮回,极难为人;即使得到了人身,在这个末法时代是否能遇到佛法,机会是很渺茫的。
十方众生怎样被救?
那么,十方众生怎样被救?就是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信乐”就是信,“欲生我国”就是愿,“乃至十念”就是行,就是称名。
所以,这段话的内容有“信”、“愿”和“行”。
信也好、愿也好、行也好,都非九界众生自力所能发起,都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
“至心信乐”:真正信顺弥陀救度
“至心信乐”:真正信顺弥陀救度。知道阿弥陀佛必能救度自己,而有喜乐之心。
世间之事尚须真诚,何况往生极乐这么重要的事,若不真心信受弥陀救度,不真心愿生弥陀净土,不真心专称弥陀佛名,那怎么能往生?所以“至心”摆在第一位。
“至心”就是真实心。凡夫本来没有真实心,是阿弥陀佛以真实心完成真实功德,并将此真实功德回向给我们,使我们离开娑婆,往生净土成佛。当我们了解 这一点,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所感动,就会觉得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我们唯一所需要的、非要不可的,这样真实领受,必定会“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必定会欢喜踊跃 称念佛名。
“欲生我国”:真正愿生弥陀净土
“欲生我国”:真正愿生弥陀净土。信知娑婆是苦,信知极乐是乐,必能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不再希求人天福报,真正发起愿生之心。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导众生“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就众生一方而言。
就佛方而言,“欲生我国”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呼唤。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是主动积极而来,不因祈求拜托,不问对象,不讲条件,在我们还不知不求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于兆载永劫之前为我们发愿、修行,从一开始就把他点点滴滴的功德,都时时刻刻地回向给我们,并且呼唤着我们。
阿弥陀佛从西方净土,传来“欲生我国”的呼唤之音;我们在东方娑婆,回应以“愿生彼国”的恳切之心。
“乃至十念”:一生专称弥陀佛名
如果听到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悲心呼唤,我们原本不安的心就会得到安慰,苦恼、恐惧、缺憾当下解除,所谓“大安心、大满足、大安慰”,自然生起信乐之心。
有了这个信乐之心,自自然然地发展为“乃至十念”。此后,就会从我们内心发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忆佛念佛来。
既然是“乃至十念”,就不只是十声念佛而已,因为是“乃至”。“乃至”是一种弹性的形容词,跟《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七日”的“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尽我们的生命,此后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同时,合乎这个人的根器,这个人的根器一天能念十万声,就念十万声;一天能念一万声,就念一万声;一天能念几千声,就念几千声;乃至《观经》下品的众生临终闻法,十声、一声亦可得生,所以叫做“乃至”。
信愿行都是阿弥陀佛送给我们的
《无量寿经》主要是在宣说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真实呼唤我们让他救度,这个真实救度,触动我们的内心,而成为信心。所以,信心不是我们自力去发 的,是闻说弥陀真实的呼唤、真实的救度,除去我们内心对生死轮回的苦恼不安,相信接受弥陀救度必定往生。所以,净土法门是信佛救度——信顺的法门。
阿弥陀佛使我们相信他的救度(“至心信乐”),呼唤我们愿生他的净土(“欲生我国”),使我们自自然然地称念他的名号(“乃至十念”)。
所以说,信心(信)、愿生心(愿)、称名(行)都是阿弥陀佛送给我们的。
信愿行一体
同时,信、愿、行又是一体的。信受的当下,自然发起愿生之心,自然会从内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即归命,此处专指归命的心态)从而会以称念这句名号来表露自己领受弥陀救度的心情。
信、愿是无形的,存在于内心。然,诚于中必形于外,就会显露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外表这个行出来。所以,这段愿文就会很自然地说“乃至十念”。
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信受、愿生、称名的当下,就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能量。因此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所以,当我们声声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其实声声都具足往生,不是等临终的时候才具足往生,不是“等临终正念的时候念这句名号,阿弥陀佛示现,才觉得 往生有分了,那个时候才得到安心”,不是这样的。即使面对临终,躺在病床上,病苦侵袭我们全身,使我们不能忆佛念佛,但是当下也是大安心的,因为晓得自己 永远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不会因为身心痛苦、念不出佛号而心有不安、心有怀疑、心在焦急,不会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已经闻信弥陀救度了,所以不 会在这时候又重新生起惶恐不安。
昙鸾祖师释:业事成办
所以,我们净土法门的特色,就像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中所说的,是现在就已经成就了,所以叫做“十念业成”。也就是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讲的 “乃至十念”,以及《观经》所讲的“至心称念名号十声”。那个“十声”,不表示仅是十声,是表示往生之业在当下已经成就了,所以说: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往生之业成办了,已经是决定往生的身份了。
不过我们还是烦恼具足的凡夫,还有贪嗔痴;虽然有贪嗔痴,但是往生没有障碍,一旦坐上了莲花台,贪嗔痴即刻转为清净的佛心。
要知道,这不是由我们的力量,都是由弥陀的力量。所以,净土法门是本于弥陀的惠施、恩救。
破地狱偈
《无量寿经》有一首偈,形容第十八愿,就是: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本愿力”:阿弥陀佛本愿之力,使闻名的人——闻说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的人,能够发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所以说“闻名欲往生”。
这种众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使他们都能够到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地能到极乐世界,而且自自然然地能够不退转,和阿弥陀佛同样无量光、无量寿。这是自自然然的,毫不勉强的,毫不假借其他功用的。所以,我们净土法门可以说是自然功能的法门。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一首偈也称为“破地狱偈”,有一段典故:
大概在唐朝以前,有一位玄通律师,他是一个学戒的人。这位律师行脚参访,有一天晚上到某个寺院去挂单。当天晚上,他所住的隔壁房间,有人在读诵刚刚那首“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他听到了,并跟着念了两三遍,此后,就没有再念,也忘记了。
后来,他因为犯了戒,死的时候就到了阎罗殿。阎罗王把惊堂木一拍,问他说:“你是出生在佛法传布的地方,如果你学过什么法门的话,请你现在就登高 座,为我们宣讲。”阎罗王很威严地这样告诉他。玄通律师一面登高座,一面回想在阳间一生所学的法门。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就只有这首偈文还记得。也很 奇怪,以前已经忘记了,现在记得。所以,他就念出这首偈文:“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哎!这首偈一说完,阎罗王立刻就向他敬礼,说:“这首偈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总功德之文,凭着这种功德,你可以免除地狱恶果,返回人间,阳寿延长。”
这首偈文能够使堕落地狱的人离开地狱,是阿弥陀佛总功德之文。
其实,阿弥陀佛总功德就是六字名号,我们不一定要记住这首偈文。一个人在世,即使学问、智慧再怎样高深,懂得的再多,面临死亡的时候,那些大部分都忘光了,记不起来了;能够让我们记得起来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弥陀的救度。
有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就在想:“那我要好好把这首偈文记在心中,以备将来面对阎罗王时来使用。”其实不必!我们信受净土法门,是不经过阎罗殿的(经 过阎罗殿就危险了),而且是使阎罗王向我们恭敬的。如果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就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所以, 不只是护法龙天来保护我们、赞叹我们,十方诸佛也来围绕我们、保护我们、赞叹我们。
六字名号更能破地狱
玄通律师在地狱念这首偈文使他离开地狱,如果他在地狱称念这句六字名号,就能救度地狱的众生。
有一段典故,发生在古代的印度:
有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很愚痴,可是他的太太却很聪明,而且是学佛念佛的人。婆罗门先生愚痴而且喜欢杀生、吃肉,他太太劝他念佛学佛,他说他没有 那种智慧,念不来。但这位婆罗门对他太太却是百般疼爱,所以他太太就借这种机会说:“我们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先来念佛,之后再睡觉。”并说:“我要你跟我 学佛,你不答应,那么你要求我的,我怎么好答应你呢?本来夫妻就像比翼鸟,要同心、同愿、同行。”所以她的先生就不得不在她每天晚上睡觉以前,打铜器一起 念佛。
过了三年,这个愚痴的婆罗门因为造恶业的缘故,堕落到地狱去了。刚好,地狱的鬼卒手拿铁棒打地狱鬼魂的时候,无意中打到油锅的边缘,“当”的一声。 这个婆罗门听到这一声,不由自主念出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因为生前听到铜器声就念佛,形成一种习惯了)。这声佛号一念出来,附近的鬼魂一听到,立刻就离 开地狱,往生极乐世界,当下惊动了阎罗王,阎罗王就把他放回阳间。
这个婆罗门回到阳间述说这件事,大家都非常惊讶、赞叹,所以当地念佛的人就非常多。
这个婆罗门回阳来,还念了一首偈说:“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才称弥陀名,猛火为清凉。”意思是说:一个人在阳间造了种种罪业,当然就会堕落地 狱。在地狱中,如果有人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听到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地狱的猛火,甚至刀山、剑树、油锅这些痛苦,立刻变成清凉,立 刻从地狱解脱。
所以,能够破地狱的,使地狱众生(他们没有称名,单单听闻)当下离开地狱的,就是这句名号,而凭借这句名号往生净土,就是第十八愿之义。所以,刚刚那首偈文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地狱的众生单单听到这句名号就到极乐世界去了。
名号的功能:使闻名、称名的人自然往生
为什么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功德力量呢?
因为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阿弥陀佛的本体、阿弥陀佛的本身,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的。名号不经过造作,而且有功能,能够使轮回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这句名号不只是阿弥陀佛的本身,也是极乐世界的本身。以阿弥陀佛来讲,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阿弥陀佛的本身跟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境界。
在我们这个世间,正报就是我们的身体,依报就是我们依附的环境、居住的地方,它们是各自分开的,不一样的,而且互相隔碍,不能自由。譬如这个房间, 如果没有门,四周都是墙壁的话,就不能出去,这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但是阿弥陀佛,佛的境界却是融通无碍的,依报就是正报,正报就是依报。
这句名号能够使闻名、称名的人自自然然地进入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听闻弥陀的救度,称念弥陀的名号,就能自自然然地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名号的功能。
好比水的功能本来就是止渴,可以湿润东西;火的功能本来就是燃烧东西。燃烧东西是火的功能、火的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你要它不燃烧也不可能。你口中说“不要燃烧”,心中想“不要燃烧”,它还是照样继续燃烧。
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若不往生极乐世界,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自己抗拒,不想往生。但既然抗拒、不想往生,也不会称念这句名号。
如果真正称念这句名号,而且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辈子都不改变,那他肯定知道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同时晓得称名必定往生。弥陀的救度在于“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的念佛,随顺弥陀的救度就必定往生,阿弥陀佛的誓愿就是如此。
我们依照这样去做,无形中就进入弥陀愿海。所以,我们往生的功德力量,不在我们自己,完全在弥陀本身。这个就是《无量寿经》的大意。
所以,在《无量寿经》的结尾,释迦牟尼佛就把阿弥陀佛的名号、称念弥陀名号的法门付嘱弥勒菩萨: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欢喜踊跃地称念这句名号,就得到最大的利益,具足了无上的功德。所谓“无上功德”,就是成佛,因为没有比佛更高的了。
我们念佛,佛的功德就跟我们一体不离。
唯有净土法门才是释迦牟尼佛本怀中的本怀,即使将来所有的法都灭了,宣说释迦牟尼佛本怀的这部《无量寿经》不会灭,会继续留在世间度众生。
佛法流通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叫做正法时期,第二个叫做像法时期,第三个叫做末法时期,第四个叫做灭法时期(没有法了)。我们现在就 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有一万年的时间,一万年的时间过后,所有其他经典就自自然然地消失掉了,没有消失的就是这部《无量寿经》。
“大经五文”第五段就是“特留此经之文”。释迦牟尼佛说: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
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其他经典都逐渐消灭了,但是释迦牟尼佛还以他的大悲心,为了救度众生而使这部《无量寿经》继续留在世间;虽说是一百岁,其实就是无尽的时间,《无量寿如来会》言:“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
如果没有这一部经,没有经典宣说弥陀的救度,那时的众生就没有希望了。为了使那些众生有希望,救度那些众生,至少也要将这部经留下去。何况这部经是度尽十方众生的,是佛本怀中的本怀,留下这部经,等于留下弥陀的名号,所以到最后,还是名号度众生。
那个时候经典都没有了,佛法僧三宝都没有了,大家都不晓得有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于不晓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都是为非作歹的多,那时都能依名号得到救度,何况我们现处在三宝住世的时代?依这句名号就更容易往生极乐世界了。
总之,《无量寿经》的大意,离不开这五段文,约略来讲,就是第十八愿——弥陀的救度。
弥陀的救度是我们所有学佛人最后的希望。我们努力一辈子,到最后一检讨:脱离轮回有把握没有?没有!自己的贪嗔痴降伏了没有?没有!那时就绝望了。能够使我们绝处逢生的,只有净土法门。
弘扬净土法门,等于也是以阿弥陀佛第十七愿的悲愿来庄严自己,作为自己的悲心。
《无量寿经》大意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与《无量寿经》大意一致
今天我们讲《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都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都是讲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既然 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主要依据的、根本依据的),那么,它们的大意始终都是一致的、一贯性的,不可能有不同、有差别、有矛盾。
这部《观无量寿经》,它的大意、它的宗旨,跟昨天所讲的《无量寿经》是不会有差别的。
方式不同
只不过是各部经所开展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从方便进入,有的直接从真实来显扬。
这部《观无量寿经》,它是采用从方便而进入真实这种善巧引导的方式。
我们知道,《观无量寿经》从经文的文面来说,是在讲说十三种定观和三福九品的散善,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十六观。表面上虽然是在讲十六观,可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却不在这十六观,而是在宣说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的念佛之法。
释尊本意在于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这部《观无量寿经》讲完之后,最后要作个结论,并将这个结论交代阿难尊者,流通于世世代代,一直流通下去。
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的本意,交代在最后那一段经文,也就是《观无量寿经》 “流通分”所讲的: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点睛结穴喻
这段经文虽然简短,可是力量非常重。每部经都有它的经眼,那么,这段文可以说是《观经》的经眼。
画一条龙,活跃、辉煌、灿烂,可是到最后如果不点睛,这条龙就不能真正活跃起来,所以画龙最后要点睛。
这条龙即使远远地从千里而来,但它总要有一个归宿,总要找一个龙穴来安居。所以说:千里来龙,必须结穴。
这部《观经》从头到尾,虽然先讲定——定就是要入禅定三昧,才能观到极乐庄严以及弥陀的身相;后来又讲九品,即一般的散善,即不必入禅定,以一般心 理状态去行善积德。虽然定善、散善讲得很多,可是最后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却不流通定散二善,他的本意不在这里,他的本意是要我们“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 持名念佛——就是以口业,以我们的嘴巴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这部经的千里来龙,就是在这一段经文结穴。
可以说,看经有了经眼,就好像有眼睛的人进入到宝库里,随意可以拿宝出来;如果没有眼睛,即使进入了宝库,也不晓得宝物放在哪个地方,结果还是空手而归。
这段经文不只是《观经》的核心、《观经》的结晶、《观经》的重点,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方针、宗旨,是净土法门的眼睛、净土法门的双脚。
有了这段经文,我们眼睛亮起来了,我们晓得目标,也懂得方法。所以,这段经文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根本愿、愿王,也就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是一致的。
《观经》的本意:方便引入称名念佛
这段经文等于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前面所讲的十六种观,不是佛的本怀,而是一种方便。接引圣道门的众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这才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十六种观的目的。
十六种观的目的,不是让众生去观极乐的依正庄严,而是要众生了解极乐的依正庄严,产生欣慕愿生之心,之后就一向称念弥陀名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宣说《观经》的本意。因为非常明显,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所强调的、所交代的、所要我们依教奉行的,是“持无量寿佛名”。
四种念佛反显持名最胜
我们知道,念佛有四种念法。一般认为最高境界是实相念佛,其次是观想念佛,再次是观像念佛,最后是称名念佛。
这是依圣道法门的教理来分判的,如果依净土法门来讲,这种分判是错误的,刚好是相反的。
真正最高的境界,而又最容易、最简单、最安全,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是称名,就是持名念佛。既不是观像、观想,更不是实相念佛,正好相反。
因为,就像这部《观无量寿经》,如果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为了让众生作定观,入定,进入禅定三昧,去观想佛身、观想极乐世界的话,那么,“流通文”就 不是说“持无量寿佛名”,应该说是:“观无量寿佛身”。可是释迦牟尼佛不说“观无量寿佛身”,而是“持无量寿佛名”,意义非常明显,前面所讲的是一种方便 接引。
权实废立
因此,这部经如果从它的展开顺序,到最后流通分来讲,就有一种废、立的意味。
什么叫废、什么叫立呢?“废”就是要舍掉的,“立”就是要奉行的。
废在哪里、立在哪里呢?如果依古代大德用三种方式解释废立过程的话,就是所谓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一、“为实施权”。“实”就是真实,“权”就是方便。为了真实的法门,而施设、开展、宣说方便的法门。
既然是为了真实的法门,为什么不直接说真实的法门呢?因为我们众生被贪嗔痴无明覆盖着,一下子说真实,大家都听不懂,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好比要到第五层楼,这是大家的目的,可是如果没有下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层楼的话,大家就上不来。
同样地,真实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被覆盖着,不能一下子显现,所以,必须有一个步骤、有一个阶梯让我们上来。那个步骤、阶梯,就是方便。
能够懂得真实,很不容易,所以为“实”必须施“权”。
二、“开权显实”。“权”就是方便,既然方便宣说出来了,在方便之中必须显现真实,如果不显现真实的话,就永远在方便里边,就不晓得有真实、不知道如何进入真实了,所以说“开权显实”。
三、“废权立实”。既然接近了真实,那么,就必须将方便舍掉,而完全投入真实。
好比我们从此岸到彼岸,是坐着船,在还没有到的时候,当然靠这只船;既然已经接近彼岸,就要舍船登岸,不可能留恋在船上,永远都在船上而不登上彼岸(那就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地了),所以最后要“废权立实”。
妙莲喻
念佛人就是“妙好人”,“妙”就是指妙莲花。所以,净土法门又称为“莲宗”,念佛人称为“莲友”。
我们之所以念佛、之所以有信心、之所以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一朵莲花,使我们开信心的莲花,往生莲花之中而莲花化生。所以,《观经》就赞叹说:“念佛人就是一朵妙莲花。”
这朵妙莲花的开展过程,也跟前面三个阶段一样。所以有:“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三个阶段。
“为莲故花”:就是说,我们是为了莲子才来培养这朵莲花。
“花开莲现”:当莲花开了的时候,里面是有莲子的。如果花开而没有莲子,就只是装饰品而已,不能得到莲子这个实物。
“花落莲成”:莲花的花瓣掉落了,所独独呈露出来的,唯一展现在眼前的,就是莲子,莲子是目的。所以到最后,就是要以莲子为主要对象,而有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那一种相貌。
如何掌握整部《观经》
《观经》的“流通文”: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也就是花落莲成、废权立实的地方。
整部《观经》,不论它再怎么深奥,我们再怎么愚痴,不能了解那么深奥的教理,可是我们如果掌握住释迦牟尼佛交代阿难的话,而依教奉行,那整部《观无量寿经》我们就通通掌握到了。
反之,即使定散十六观从头到尾都非常透彻,也能讲,甚至也能观想,但是释迦牟尼佛最后所交代的这段经文忽略掉了,那可以说,等于没有看过《观经》,不知道《观经》。因为宗旨不明、核心不知,真实的地方没有吸收到,所吸收的只是方便,等于是还在半途。
可见,懂得这段话是多么的重要。
三经皆讲持名念佛
“汝好持是语”这个“好”,有一种尊重、恭敬、不轻慢的含意,有一种专心一意、无二、无我、不旁杂、不间断的那种含意,所以说,汝“好持”。
“好持是语”:好持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是哪一句话呢?就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这一句话。持名,持名念佛,持无量寿佛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 佛”,跟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是一致的。同时,也是跟《阿弥陀经》所讲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一致的,若一日、若七日、若七年、若七十年,乃至尽 一辈子,都去执持名号。
这里讲的“持无量寿佛名”,《阿弥陀经》所讲的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不只是文字上一致,内容也是一致的。所以,这一段话非常重要。
以善导大师为标准
读《观无量寿经》,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它,必须有祖师的传承。自古以来,最被崇奉的解释《观无量寿经》的祖师,就是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所 写的《观经四帖疏》是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标准,任何对《观无量寿经》的解释,都不可以跟善导大师所写的《四帖疏》不一致,甚至相反。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所示现的,所以,善导大师的语言,就像佛说的。因此,《观经四帖疏》被崇奉之尊高,就好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那般,既不可增加,也不可减少。
善导大师怎么样说,就要怎么样去理解、怎么样去奉行。
定散二门入一向专称
那么,善导大师是怎样解释的呢?
善导大师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段文很短,意义非常显明,而且是斩钉截铁。善导大师在这里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前边,前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总共十六观,这叫做“定散”。这“定散两门”,是前面所说的,依照这个去修,都有利益,回向也能往生。
可是,比这更有利益的,而且是绝对利益,又是阿弥陀佛的本心、本意、本怀的,不在这定散两门,而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善导大师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前面虽然说定散两门的十六观,可是如果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根本愿——念佛往生愿来看,阿弥陀佛的心,是要众 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望佛本愿”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阿弥陀佛根本的愿。离开了根本,枝、干、花、叶都会枯萎。有根本才能生长,根本是一切发展、成就的来源。
在《观经》十三定观的第九观里面有一段经文,显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功德利益。
虽然十三定观通通在讲入定观想——息虑凝心,观想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可是里边却透露出称名念佛的功德利益。
这一段文最明显的就是: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唯有称名蒙受弥陀心光摄取
这一段文初看好像是定观,入禅定三昧去观佛、观极乐世界所获得的利益——但并不是。从释迦牟尼佛交代阿难的“流通文”来看,这里的“念佛众生”所行 念佛,不是观想念佛,而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持名念佛。所以,“摄取不舍”也就是称名念佛所得的利益。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遍满整个大宇宙,没有一个地方照不到,任何地方都有弥陀的光明。现在我们这个五层楼上,阿弥陀佛的光明依然遍照。
同时,不只遍照,而且摄取,所以下面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遍照的光明,跟摄取的光明,是有所不同的。
遍照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充满整个大宇宙,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去,目的是要栽培我们。好像阳光普照大地,没有不受阳光利益的。阳光普照大地,如果以花 果来比喻的话,向阳的花木,就成熟得比较快;如果不是向阳的花草树木,成熟得就比较慢,受到阳光普照,时节因缘一到,它也能花开果熟。
所以,这里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花开果熟之前的一种方便,培养的阶段,预备教育的阶段;“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是摄取的光明。虽然光明遍照,但未必摄取,而唯有念佛的众生,不但蒙受遍照光明的利益,而且蒙受摄取不舍的利益。
虽然每一位众生都蒙受阿弥陀佛遍照的光明,可是唯有念佛的众生才可以获得摄取不舍的光明。所以“遍照”、“摄取”有这些差别。
这并不是阿弥陀佛内心有差别、不平等,不是的。阿弥陀佛的悲心始终是平等的、毫无差别的,只是众生根机有不等。所谓不等就是:有的众生宿善比较深 厚,闻说阿弥陀佛的救度,立刻、或者不久就能领受;而有的众生领受比较慢,甚至不是这个根器,转而去修别的法门,甚至连佛法的基本教理,善恶报应、三世因 果、六道轮回都不相信了。
众生根机有差别,使得弥陀摄取众生也各有前后不一样。
总之,我们如果依照刚刚所讲的“持无量寿佛名”、“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自自然然地就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的利益。
称名与佛心光相应,因此摄取不舍
这有它的原理。
一般说,佛的光明有两种:一种是身光,一种是心光。身光,就像遍照光明一样,遍照着十方世界整个大宇宙,但是如果不念佛的话,就不能跟弥陀的心光相应,不能蒙受弥陀心光的永远摄取、永不舍离。
“摄取”,就是现生来保护他,临终时使他进入阿弥陀佛的世界,这就叫摄取。
阿弥陀佛的本体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这句名号之外,你要去找阿弥陀佛找不到。因为这句名号是他的本体、是他的本身;除了他本身之外,你要去找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也找不到。所以,六字就是他的本体,他的本体即是六个字。
我们称念这六个字,无形之中,他的本体就在我们的心内,我们这愚痴、五蕴之身也在阿弥陀佛的心中,所以跟他的心光是相应的。因为这六字名号,就是第十八愿所完成的,合乎他的度生本怀。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同时,他的本身又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极乐,就是净土。因此,我们称念这句名号,现生跟弥陀的心愿、心光相应,临终时自自然然地也就进入涅槃的极乐净土,所以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加勉强的。
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个自然法门。称念名号,自然受名号功能的摄取而进入名号的世界。
证同弥陀
名号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名号。极乐世界是佛菩萨所居住的环境,可是佛的环境(依报)跟佛的本身(正报)是一体的,是没有两样的,是同样在一 起的。极乐世界的依报是弥陀所显现的,我们称念正报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能进入阿弥陀佛的依报——无量光明土,同时证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光明、无量寿 命。
既然证悟跟弥陀一样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那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不可思议功德,我们也能拥有、也能获得、也能证悟。阿弥陀佛要让我们往生,不是给予我们次等的,是给予我们最上等的无上功德,不是跟他两样,而是跟他一模一样的。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有的,我们也拥有,毫无缺少,完全具足,圆圆满满具足。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自然会倒驾慈航,就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
所以,净土法门是真真正正的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法门,是“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的法门。现在我们虽然是五蕴之身(五蕴:色、受、想、行、 识),愚痴、五欲、五蕴之众生,内心有贪嗔痴,外境都是趋向五欲的境界,可是信受弥陀的救度,身虽然还是三毒之身,可是已不是轮回的凡夫,已经是极乐世界 的圣众之一了。
净土法门既容易又殊胜
所以,净土法门称为“易行道”。“易” ,是安易、简易。“安易”,就是安全、平安、安稳,没有什么险难,没有什么不安全。“简易”,就是简单、容易,没有什么困难。
有的人会认为说:凡是简单的,都不是很殊胜、很高明的;如果是殊胜高明的话,它就不是随随便便能完成的。
净土法门正好相反:既是易行道,同时也是殊胜的法门,是无上道,因为所得的是最高境界,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佛的境界。短短几十年过完了之后,我们到极乐世界,立刻就证悟了无量寿、无量光。
《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寿同弥陀,所以寿命是无量;光也同弥陀,所以身心之光明,也是无量光;那么智慧,智慧也一样高明;神通,神通也一样洞达。可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的,都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虽然极乐世界有声闻、菩萨、人、天这些名称,但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有这个名称,也只不过是为了其他世界的众生有那种名称的习惯,为随顺其他世界众生的习惯,才说天人、菩萨、声闻。其实虽有那个名称,但没有那个内容,内容都一样。
这个我们看《无量寿经》就知道了。
第十二愿 光明无量——结缘导入称名
虽然每尊佛都一样发救度众生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可是如果这个众生跟这尊佛没有缘,这尊佛要度他就比较困难。
阿弥陀佛的慈悲,他的目的是要救度十方众生,所以他必须先跟十方众生结缘。为了跟十方众生结缘,阿弥陀佛就在四十八愿当中发下了“光明无量愿”,以 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来跟十方世界众生结缘,引导他进入持“无量寿佛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第十八愿。为此,阿弥陀佛发下了“光明无量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
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 诸佛称名——以身示范称名
同时又以名号为因,来引导众生进入极乐世界。为了使每位众生都能听到这句名号,阿弥陀佛在他的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七愿,发下了“诸佛称名愿”。
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他如果成了佛,必须自然地能使十方三世诸佛到处普遍地、深入每个角落地去称扬、弘扬、赞叹“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去称念这句名号,作为众生的模范,使众生也能知道这句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而像十方诸佛那样地去称名。
所以我们看,第十七愿是“诸佛称名愿”,十方诸佛都在称念弥陀的名号。十方诸佛称念弥陀的名号,目的是为了以身作则,引导我们,跟他们一样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 念佛往生——选择称名念佛
第十七愿接下来就是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就是:使众生听到无量诸佛称名之后,也跟无量诸佛一样地来称名。
“乃至十念”的慈悲救度
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只要“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乃至十念”非常容易,因为是“乃至”。
既然是“乃至”,就是不只十念,也可以十一念、二十念、一百念,千念、万念,若一日的念、若七日的念,若七年、若七十年、尽一辈子的念,这是指寿命 较长的。如果寿命比较短,甚至当下就要临终的众生,才听闻到这个法门,他就乃至十念、乃至九念、乃至五念、一念,照样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乃至十念”给了我们最大的方便,使每个人都能做得到,所以叫“乃至”。
这是从称名数目来讲,表示没有限定数目的多少。只要你称念弥陀名号,即使是将要断气的人,他念一声,照样往生,跟念一辈子的人一样往生;即使到最后 嘴巴硬了,舌头不能动了,他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心中想到佛的救度,照样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乃至”。
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我想:慈悲,没有比这个更慈悲了。
兆载永劫积植德行,完成众生往生功德
慈悲的背后,必然有智慧。单有慈悲没有智慧的力量,那是不能达到慈悲的目的的。这个慈悲,背后当然有阿弥陀佛的智慧力量。
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为我们五劫思维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就是在这里。
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通通到极乐世界成佛——十方众生,无量无边,其中有罪业比较少的众生,甚至没有罪业的超凡入圣的圣者;同时又有罪业比 较深重,深重到将堕阿鼻地狱或已堕阿鼻地狱的罪人。这些圣人跟凡夫、跟极恶罪人,都要让他们平等往生极乐世界,这非同小可啊!所以,要能救度十方众生的功 德,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大、不可思议的多、不可思议的深广,因此要经过兆载永劫,替我们积植无量德行。
阿弥陀佛之所以让我们“乃至十念”就能够往生,是因为他事先为我们完成了往生的功德啊!
我们累生累世以来,所欠人家的债无量无边,超越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以自己的力量要还掉这三千大千世界的业债、离开娑婆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 每天都在造业,不是在累积功德,可以说恶多善少,甚至毫无真实之善。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就必须先为我们还清这些债务。为了为我们 还清债务,他必须经过长久时间去赚“钱”,所以,于兆载永劫积植无量德行,目的就在这里。
同时,他要让我们在一个清净的环境中不退成佛,也必须为我们建设这样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之广、之庄严,是十方世界所不能比的。能够完成这样的净土,所需要的时间必须比十方诸佛的成佛时间还要长,功德还要多。
同时,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资粮也要为我们完成。就好像我们出外旅行,必须准备钱、衣物、食品,这些资粮如果不够,就不能外出了。要去的地方越遥 远,所准备的资粮就必须越多。在古代,千里之行,需要三个月的粮食。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资粮(按照一般的观点,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就是念佛的功夫要 深、积累的功德要多),其实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阿弥陀佛通通为我们准备好了,不假借我们众生的方便。
如果需要我们众生去累积的话,那我们不能往生了,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就没有人了,他所发的“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也就是虚假的。 如果要我们累积,谁敢保证说:“啊!我累积到能够往生的水平了。”没人有把握说他水平已经到了,所以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
我们离开娑婆,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还清生生世世的债务;我们要到达的极乐世界,也就是我们的归宿,也是阿弥陀佛预先为我们完成好的。
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这个资粮,这条愿船,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
我们只要“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地信受称名,就已经在愿船上了。即使贪嗔痴还没有断,习气还没有改,烦恼重重,杂 想妄念无边,只要不离开愿船,即对弥陀救度信心不失,对往生极乐愿心不退,一生专称弥陀佛名,就不会再度落入六道苦海了。只要寿命一到,自自然然地就在彼 岸了。
无限的安慰、最后的希望
所以,净土法门给了我们修行者无限的安慰,也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净土法门是所有修行者最后的希望。
如果静下心来反省、检讨自己一辈子的修行是否达到解脱的标准,那时才会发现是不够的。那时必定会苦恼、会不安、会不敢睡觉,把睡觉的时间也要挪来修行,希望能够因此达到标准。可是,最后还是失望的,还是痛苦的,到最后陷入绝望。
绝处逢生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不管在家、出家、会修行、不会修行,同样蒙受救度,所以,净土法门太不可思议了!令我们无限的欢喜、安慰!所以,这个法门是易行道,也是安乐道,使我们心中安稳下来了,不苦恼了,有欢乐了。
易行的法门、安乐的法门、横超的法门
净土法门是易行的法门、安乐的法门、横超的法门。
自力修行的话,从一楼到顶楼,必须一层一层爬上来。但净土法门是超越的,不必经过这些中间阶段。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力量经过这些中间阶段,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使我们从最低层立刻到最高层,所以叫超越。
所谓中间一层一层,就是一般圣道门所讲的,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总共有五十一个阶位。
阿弥陀佛让我们立刻到达五十二的阶位,所以叫横超的法门。
龙树菩萨以坐船来比喻。比如说,从台湾到大陆来,如果没有船只的话,必须游泳了。即使会游泳,恐怕游不到一半,就沉溺下去了,因为很漫长。从凡夫到 成佛的果位也很漫长,但如果有船只的话,坐在船上,就非常安逸了,不假借我们有力、无力,会游泳、不会游泳,男女老少,即使连腿脚不方便的人,也同样能够 到大陆来!所以,坐船的法门,是安乐的法门,是易行的法门,而且靠船的力量不久到彼岸——是横超的法门。
当然,现在有飞机,一登上飞机,不久就到彼岸了。
世上的船只或飞机都有危险性存在,可是阿弥陀佛的愿船、阿弥陀佛的“飞机”是绝对安全的、绝对舒适的、绝对可靠的。
名超十方,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蒙受光照。十方诸佛又到处赞叹、称扬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弘传。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
所以,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发了“三重愿”,也叫做“三誓愿”,其中就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他既然成正觉了,“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声自然就超越十方世界。超越十方世界的名声,不是阿弥陀佛好名、喜欢人家称赞他,不是的,目的不在于此,目的在于救度众生。救度众生之前,要先让众生听闻到这句名号的生起本末、这句名号的救度原理,然后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好比公司推出新产品,这个新产品跟以往的产品不一样,每个家庭、每个人只要用了这个产品,他一生就能获得幸福。这个产品既是对每个人这么重要的话,必然要去营销,去打广告,让天下人都知道。
为阿弥陀佛营销这个佛力救度法门的,就是十方诸佛,这也是阿弥陀佛愿力的作用。所以,是光明名号在救度众生。
我们既然听闻了这个法门,称念弥陀的名号,就在光明摄取之中,不应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
第十三愿 寿命无量——称名法门永住
阿弥陀佛为了使净土法门不只是在空间上救度各个角落的众生,同时在时间上要救度尽未来世的众生,又发下了一个愿,就是“寿命无量愿”,这就是第十三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
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
不取正觉。
意思是,寿命即使有限量、有范围,但如果最低低不到百千亿那由他劫的寿命,他就不取正觉。百千亿那由他,那等于超越时间、永恒存在的。这个愿叫做“寿命无量愿”。“无量”,没有限量的,没有时间限制的,没有范围的,在时间上是一直延续下去的,超越时间的。
光明无量,是指空间上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寿命无量,是指在时间上救度尽未来际的众生。
弥陀摄取,佛光围绕
称念这句名号,如刚刚所讲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这有什么利益呢?
也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这个人就已经在阿弥陀佛光明百重千重的围绕保护之中。
所以,念佛人身上都有佛的光明。既是弥陀光明来摄护、摄取我们,那么,从我们的内心也会散发出弥陀灿烂的光辉。
念佛放光的故事(一)
在这里我引用一两个例子,来作为实证、见证。
这本《净宗讲义》,总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十章就是“念佛放光”(已编入《念佛感应录》第一辑)。也就是说,只要称念名号的人,身上就会放出弥陀的 光明。第十章分为几个段落,其中的“心念弥陀,身有光明”,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莲池大师——鼎鼎有名的净宗祖师,他所著的《竹窗随笔》有这样一段记载:海昌 村有位老太太死掉了,虽然肉体死掉了,灵魂不死。这个老太太灵魂能附在家人身上,讲说一些事情:说阴间报应,受地狱苦刑的种种苦状,每次都说得非常清楚, 而且非常灵验。因此,她一附身出来说话时,不仅家人,连左邻右舍通通过来好奇地听。
一次,听众中有一个人突然在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在心中念,不在口中念,别人当然都不知道,可是鬼魂就知道了,立刻就讲:“某某啊,你如果常常这样的话,不怕不会成佛啊!”
那个人反问她:“哎?你怎么这么说呢?”
鬼魂说:“因为你心中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啊!”
那个人又反问说:“我心中念佛,你怎么会知道?”
鬼魂说:“哎呀,知道得很清楚,因为你身上有光明的缘故啊!”
莲池大师说:这个村民是个文盲,不认识字。不认识字的村民,只是当下专心念佛,就能使鬼魂向他如此恭敬、赞叹,何况是修持念佛已久的人呢!莲池大师说:“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这个人一字不识,可以说是愚痴的人,但只要心中专心念佛,就有光明。鬼神不但不敢害他,而且敬重他,甚至保护他。
要多念佛,转不好的光明成为佛的光明
我们身上其实都有光明(这本书也有举例),善人有善的光明,恶人有恶的光明,当下起什么念头就有什么光明,智慧、福报大与小,光明都是不同的。
不管智慧、福报是大是小,我们只要念佛,身上都有佛光。不然的话,如果论我们自身的光明,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的光明不会使鬼神敬重。因为我们都是杂想妄念、自私自利、贪嗔痴重重,哪有那种可被恭敬的光明呢?所以很惭愧。因此我们要多念佛,转不好的光明成为佛的光明。
念妄想也是念,念佛也是念,但妄想总是不好,造罪造业,鬼神看见就讨厌。那为什么不把同样是“念”的妄想用在念佛上呢?同样都是念,不念佛一定是念妄想。
我们身上都有光明,用肉眼看不见,有阴阳眼的人就看得到,鬼神也都看得到。阴阳眼、鬼神都还是凡夫,都能看得到,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就更看得到了。
所以,我们只要心中念佛,护法龙天就会来护持,诸佛菩萨就会百重千重环绕在身边保护我们、赞叹我们,这是《阿弥陀经》所说的。阿弥陀佛“光中化佛无数亿”——无数亿的化佛;同时,“化菩萨众亦无边”——无边的菩萨。化佛、化菩萨也同样是百重千重围绕在我们身边保护我们。
我们二六时中都在弥陀、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拥护当中,这岂不是很让我们感到安慰、安全而喜乐呢!
念佛放光的故事(二)
再来说一则故事,在《念佛感应录》第一辑第74页。这是从陈海量居士所写的《可许则许》中引用过来的。
陈海量是近代一位鼎鼎有名的在家居士,他家是佛化家庭,专修净土。
陈海量在这本书中说:“当我二十九岁时(1937年),跟我的太太,名叫远信,住在赤城山。这时远信二十五岁,在某一天早晨,她下山去,行走在田野 间,沿路专心地在念佛。这时,太阳刚刚上山,早晨太阳的光辉照满了大地。她偶然看见自己的影子,发现头顶上有一圈圆形的光环,直径大约有二尺,跟肩膀一样 宽。这个光环散发出灿烂的光辉,就像佛像上的圆光一样美妙,不可形容(我们看佛像的头上都画有光环,有颜色,不过我们所看到佛像头上的光环,总不会比远信 看到的真实,因为她亲自看到了嘛)。她心里觉得奇怪,还是继续一边走一边念佛,并且时时注意她的影子。这圆形光环依旧焕发着璀璨美妙的亮光。她知道这是念 佛所得到的景象,于是,为了试试看,她就停止念佛,转而念世间的杂事,同时,又看看影子,咦!光环已没有了。”
陈海量在这里说:“因此,就可知道,念佛最能发挥我们本有的光明,消除业障的黑暗。”
陈海量的太太远信,二十五岁,论年龄还很年轻,既不是老和尚,也不是修行很久的人,只是因为她念佛,就会有光环出现;不念佛,光环就消失。可见,念 佛的人虽然不知道、不祈求,却有光明。念其他事情,同样是念,可是光明就没有了。那么,就可以知道,这光明不是从她本心所产生的,是外来的。
有名号的地方就有光明
这句名号就是光明名号,有这句名号的地方,就有光明。
在台湾,这句六字名号贴在电线杆上,贴在墙壁上,贴在曾经有人溺水的水池或海边,或曾经发生过车祸的危险路段。贴上六字名号后,哎!那个地方车祸减 少,甚至没有了。有的水域经常有人淹死,结果六字名号贴到水边,就不会再有人淹死了。这句名号就在那里放光,消除当地受灾受难众生的业障,使他们离开了, 不会在那里阻碍行人,甚至找替身(冤死的往往会找替身)。
我们不要说:“哎呀!人家是远信,才有头上的圆光。”不仅远信有,每个人都有,一念佛就有。
因为我们的心很狭小、愚痴,有杂念、有烦恼、不清净,我们也没有很高深的智慧,以为“像这样的我即使念佛,也没有什么吧!之所以会放光,应该是心很清净,经藏很深入,很有修行的”,大家都这样认为吧?其实不是!
我们这一念心虽然狭小,也是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我们起一念或发一句语言,都会绕遍全宇宙,又回到我们身上,时时刻刻都是因果响应的时候。我们平时 的影子看不到光不光的,可是如果时空配合好,心里状况也刚刚好,就会出现那种现象。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要有那个光环,也要因缘和合。可以 知道:人,甚至畜生(因为畜生心里也有心念)只要心念转到念佛来,自然会产生那种现象。所以,不只是远信,任何人,如是因,如是果。好像电视,转到哪个频 道,那个频道的节目自然就映现在屏幕上。你不转,因缘不具足,那个果就不会产生。所以光明是每个念佛人都有的。
佛光照耀,最根本的利益是消除临终业障
阿弥陀佛光明照耀念佛众生,有很大的功德利益。这功德利益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消除我们临终的业障。因为当我们临终时,身体受病痛的折磨,内心受种种不安的折磨,可以说内外煎熬,既有病痛,又有执着。
世人临终时的三种爱(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着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是执着。
境界爱——第一种执着就是境界爱,对环境的执着。
我们活了一大把年纪,应该看过好多人的死亡。没有学佛的人,他的死亡,最后的执着,第一显现出来的,就是对环境的爱。所谓环境,就是我们的家,我们 的亲人,我们所住的地方,还有我们的名呀、利呀、地位呀,这些执着。因为想到“哎呀!我即将离开了”,所以依依不舍,跟亲爱的人依依不舍,跟一生辛劳所建 立的家业、名位依依不舍。
但是,再怎么执着都非离去不可,到最后这一切全部都要离开,无可奈何。
自体爱——第二种执着就是自体爱,即对自己身体的执着。
或许大陆比较朴素,台湾都讲究种种保养的化妆品。只要是女众,她们的化妆品都很多,有洗澡时用的,有洗澡前用的,有洗澡后用的;头发也一样,皮肤也 一样,衣服也一样,琳琅满目。所以在台湾,女人的钱最好赚。电视广告往往都是女人用品,渐渐地,台湾男人也开始这样,也去美容,甚至割眼皮,要他的眼皮像 某位男明星一样,这就是自体爱。
在生时,执着这个身体,死时也是执着这个身体。因为他没有学佛,只晓得这个身体是他唯一的、最真实的。而不晓得这个身体也是假的,因缘和合的,一时拥有的,最后非离开不可的。所以第二种就是自体爱。
当生爱——最后的执着,就是当生爱,当生就是未来。
因为身体也是无可奈何,非离开不可了。好了,离开身体之后,糟糕了,要到哪里去啊?到底有没有死后的世界?是苦,是乐?他最关心的,最后就是这个了。
在生时认为人死成灰,好像灯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很顽固。到最后才慌张起来:“糟糕!以前我认为人一死就一了百了,现在不一定是这样,万一有死后世界的话,那将怎么办?那到哪里去?去接受快乐还是去接受痛苦?”那时他才懊悔起来。《无量寿经》讲: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在生时,没想到死后这件事情,将一生的青春奉献在儿女身上,浪费在贪图五欲之上,都没有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来准备、来计划,通通没有,要死了才懊悔起 来。所以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内心既懊悔,又惧怕。但懊悔也来不及了,因为不可能回到人间继续过生活啦,一离永离了,跟情深意重的父母、先生(太 太)、儿女永别了,所以非常悲伤。
同时,懊悔过去人家劝他学佛,他一口顶回去,说:“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善恶,学什么佛!心好就好了嘛,还学什么佛!”所以这时懊悔了。“悔惧交至”,就是指这种临终人的心态。
善根的发露
我想,我们在座各位,不至于说大命将终时才悔惧交至吧?惧怕,就要现在惧怕,不要等到将来惧怕。现在惧怕还来得及,将来惧怕来不及了。
我们学佛的人,其实就是有一种惧怕的心才来学佛的。昨天晚上净良法师说,他从小就有一股无以名状的寂寞感,那种恐惧,又不晓得是有什么不安的那一种感觉。
其实,那种心理状态是善根的发露。因为我们内心虽然有光明朗照的佛性,可是无始劫来,这个佛性被我们的贪嗔痴无明重重覆盖着。那么这无明的影子,偶 而会散发出来,让我们看到它,感到它的存在。虽然正体看不到,可是影子看到了。看到影子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就是想号啕大哭。号啕大哭为了什么?不知道,莫 名其妙;或者是寂寞袭上心头,好像一种凄凉的、感觉缺少什么的那一种心理状态。有那一种状态就是善根发露,就会踏上宗教的领域。
就像释迦牟尼佛,他虽然贵为王子,四周都有护卫,一出门都是到风光明媚、繁华热闹的地方去。可是他并不快乐,他好像缺少什么,他喜欢静静地坐在树下思维。可是,缺少什么,他不知道;所思维的,应该从哪个方向去,他也不知道。
所以,一个踏上宗教领域进而修行的人,都是事先有那种心路历程。我本身也有,我想是这样。净良法师说他也是这样,我们都会有那种心。如果能遇到佛 法,那太好了;如果不能遇到佛法,就会悲哀地过一辈子,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所以,很多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到最后都自杀,因为他苦闷的心中,找不到滋润的 甘露啊!黑暗的心中没有光明照射进来呀!
普行此愿,为作大安
如果找到弥陀的救度,他的心就安了,无明的心中充满了光明了。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消除我们的不安嘛。所以《无量寿经》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阿弥陀佛说:他要在宇宙当中成为救度十方众生的救主;十方众生的一切恐惧,他要给他消除,令他大安。安稳不恐惧——这就是第十八愿。
佛教的价值观
没发现心中有苦恼的人,这个人不能算是幸福的人。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安乐,是建立在超越生死、解脱生死上的。
即使再怎么富贵、有权位,但不晓得有生死一大事,没有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这个人可以说是不幸的人、愚痴的人。他再有学问,都是愚痴的人、不幸的 人。反之,再怎么大字不认识三个,而且非常贫穷,睡在地板上,但他晓得有人生的大事,知道称念救度我们的弥陀名号,这个人是宇宙当中第一幸福的人、第一有 智慧的人。所以,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价值观就是这个样子。
佛教的价值观不是以外在的五欲作标准,是以内在知不知道生死一大事、知不知道弥陀的救度这件事作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生观、价值观永远跟世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人生观在这里,价值观也在这里。
临终除障,自然往生
所以,现在虽有恐惧,这个恐惧被阿弥陀佛消除以后,就永远不再有了。即使临终躺在病床上,身体再痛,但心不痛(不然会身心交迫),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光明百重千重围绕,使我们没有世俗人那些执着和恐惧。
同时,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都曾跟人家结冤、结仇,这些冤魂,自从我们出生之后,就在找我们;找到了,就在我们附近等待机会报复。
那么,我们平常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他们不能接近。如果身体不健康或心理不正常,就能够接近。所以,一些身心不健康,甚至发疯了的,很容易受鬼魂的干扰。
一个人尽管身心健康,可是面临将死的那一刻,阳气渐渐涣散,他的心已经是一半在看世间的景色、一半已经可以看到阴间,看见他将要去的地方。那时,累生累劫的冤家债主就要来报复了。
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在这个时候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使一切冤家债主通通不能接近,这就是摄取光明的利益。
善导大师解释摄取光明有三种缘:亲缘、近缘、增上缘,第三增上缘就说到了这一保护的功能。
《观无量寿经》也说到“三心”,这是重点: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这好像有三个心,而且各不一样。可是呢,通通包含在“深心”里面,一个“深心”就具足三心了。
至诚心——内外一致的心
首先说“至诚心”。“至诚”就是真实的意思,善导大师说:
“至”者真也,“诚”者实也。
所以,至诚心就是真实心。
那么,什么叫做“真实心”呢?也就是说,我们内心真实地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真实的;我们口中称念这句名号,也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不是表面上做给人家看的。
表面上让人家知道我在念佛、我在信佛、我想往生极乐世界,可内心却不是真正信靠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样就不是真实了。
所以,信佛、念佛,相信有极乐、有弥陀,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内外一致,就是真实。
深心——深信的心
“深心”,善导大师解释“深心”就是“深信之心”。
第一信“机”:深信自是凡夫
深信什么呢?
第一信“机”:深信自己是罪恶深重的凡夫,有心修行,无力修行。若靠自力,不仅今生今世无力解脱,而且尽未来际也不能解脱,“无有出离之缘”。这种 众生,一想到这里,真的是趴在地上号啕大哭啊!因为“无有出离之缘”嘛。无有出离之缘,是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一直地、一直地在娑婆世界?那人身难 得,岂不是都要堕落三恶道呢?所以,一想到这一点,那种不可形容的恐惧就会产生在心头,一定的!
深信这一点,深信我们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善导大师说到深信“机”,宗教名词的这个“机”就是指我们的根性、根机)。
第二信“法”:深信念佛必生
第二信“法”:也就是深信阿弥陀佛的救度。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称我名号的人,我都必定使他往生极乐世界;称我名号的人不能往生,我就誓不成佛!”依靠阿弥陀佛的誓愿,必定能够往生,深信这一点。
两种深信入一向专称
前面深信“机”,机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种众生也可以说是五逆、十恶、谤法、犯四重、阐提的众生(如果不是这种众生,就有出离之 缘,就不是无出离之缘啦)。这种无有出离之缘——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众生,不管他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了解得深、了解得浅,他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就必能 往生,他深信。
信自己(机)无力出离,信念佛(法)必定往生,这就是“机法两种深信”。
那么,如果以刚刚提到的,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流通下去的“持无量寿佛名”,以及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来讲,没有谈到信和不信的问 题,只是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岂不是你信、疑,到了称名那里——比如说信也有深浅,疑也有种种,这一些不管。你只要称名,必能往生,岂不是信也在里 面了?所以,《观无量寿经》的归结就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回向发愿心——自自然然回家的心
“回向发愿心”,简单讲就是厌离娑婆、欣生极乐。
也就是说,对娑婆不留恋,甚至厌倦它。因为它让我们造罪造业、受苦受难,我们还会喜欢它吗?而且,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就是“三界火宅”—— 着了大火的房屋,我们怎么会喜欢它呢?所以厌倦娑婆;极乐世界那么庄严、殊胜、清净、安乐,我们怎么不想去呢?何况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建设的,是我 们的家(户长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极乐世界的户长)。回到自己的家,非常自然的啦。今天上班去,一到下班时间,自自然然回到自己家里。“回向发愿心”就是这 个样子。娑婆世界的一切,不管是善哪、恶呀,任何事情都想到极乐世界。不会认为“我的这些功德能使我再世为人,或者上生天堂”,都不会这么想,都是回向发 愿往生极乐世界。
这“三心”,都在“深心”里边。知道靠自力不能脱离六道;知道这种不能脱离六道的众生,只要称名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观经》的大意,以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来讲,就是:
持无量寿佛名。
那么,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对这句经文的解释就是: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虽然谈到“三心”,可是“三心”就在“深心”里边。而“深心”即是深信。刚刚所引用的经文,以及善导大师的解说,这些内容,就是深信的意义。也就是说,信“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深重众生,只要称念六字洪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何谓大意
前面讲了《无量寿经》大意、《观无量寿经》大意,今天继续简介《阿弥陀经》大意。这三部经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净土法门的教理讲得再怎样高深玄 妙,或者简单容易,都不可违背这三部经的宗旨。如果有所违背,稍有偏差,就不是净土法门了,甚至是外道了。所以,我们对这三部经的大意,一定要很明确地掌 握。
所谓“大意”,古德用两句话来形容,也就是:
囊括始终,冠戴初后。
这八个字初看不是很能明了,但是详细地想一想,就容易体会了。
“囊括始终”:所谓“囊”,就是布袋、布囊。桌子上的东西非常多,我们如果用手一样一样去拿,不好拿。如果通通把它们放在布袋里面,布袋口用绳子一 绑,手一抓,桌上的东西就通通拿起来了,很简要,所以说“囊括始终”。“始终”即所有的,“始”即开始,“终”即终了,从一开始到最后,当然包括中间,通 通在布袋里面,所以叫囊括、含括、概括。
“冠戴初后”:“冠”即帽子,帽子往头上一戴,我们的头发就不会散乱、向外露出来,就通通在帽子里面了。所以,一顶帽子能够含盖所有散乱的头发。不论最初的,还是最后的,也就是所有的,通通在帽子里面了,这叫做“冠戴初后”。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把握大意的重要
“大意”,一部经从头到尾,好像分量很多,长篇累牍、不厌其烦,非常详细,高深玄妙地讲了很多。可是,它主要讲的是什么?在哪一段经文里面?如果能 够把这一段引发出来,加以解释,即使这部经从头到尾不能够完全了解,可是也等于知道了、掌握了。因为,这部经着眼点无非就是在谈这个宗旨。
《阿弥陀经》 就是《观经》 的流通分
我们讲这部《阿弥陀经》大意,自古以来都认为:《阿弥陀经》就是《观经》的流通分。
因为《观经》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地讲了十六观,可是到了最后,释迦牟尼佛好像天地大反转一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流通、不付嘱十六观,却是 付嘱、流通称念弥陀名号。这与前面那么长的经文所讲的十六观完全不一样。可见,讲十六观的目的不在于十六观,而是在于称名念佛。那么,这一个转弯就与《大 经》的宗旨——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相吻合了。
《阿弥陀经》就是《观经》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尊者流通下去的“称佛名号”的流通分。因为在《观经》,那一段文讲得很简要,没有详细地说明。详细说明的地方在哪里?就在这部《阿弥陀经》。
大意三点之一,赞极乐依正
《阿弥陀经》的大意有三点。
第一点,赞极乐依正。《阿弥陀经》最初在讲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
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让我们产生欣慕、向往的心;产生欣慕、向往的心,就有一种求生净土的愿。所以,目的在于让我们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就好像《观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讲十三种定观以及最后的三福九品,目的不是要我们去作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而是为了使我们欣慕极乐世界的庄严而最后去执持名号。
《阿弥陀经》也是一样,一开始讲了依报庄严、正报庄严,目的是引发我们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心、欢喜心,使我们求生极乐世界。
大意三点之二,示往生方法
好了,我们将来的目标、归宿是极乐世界。目标定下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了。目标再怎样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可是,你没有办法到达,那也只是一种理想而已,跟我们完全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方法最重要。
第二点,示往生方法。《阿弥陀经》第二个大意就是在说——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
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依我们在这里所修的,都是属于少善根、少福德因缘,这个不能往生;要往生那种高妙的报土,唯有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之后,而执持名号,这个就是往生的方法,也就是《阿弥陀经》大意的第二点。
大意三点之三,六方诸佛证诚
第三点,六方诸佛证诚。《阿弥陀经》大意第三点,就是后面的六方诸佛证明、赞叹。
因为,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释迦牟尼佛怕我们十方众生疑心很重,单单他一个人所讲的,我们不能信任,所以又举出六方(六方即是十方)诸佛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以劝导我们信受,不要怀疑。
《阿弥陀经》大意就是这三点,当然,最重要的就在于“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下面对这三点,略微加以解释:
第一点:赞极乐依正。
这部《阿弥陀经》一开始,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地告诉舍利弗尊者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在这个世界西方,有世界名叫极乐,这是指的方位。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这是指出那个世界的主人。这就有了方位(地方)、有了主人这个形象。所以,净土法门最初建立在“指方立相”上,与一般圣道门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截然不同的,这在《阿弥陀经》一开始就显现出来了。
何故名为极乐
那个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呢?所以,释迦牟尼佛又问舍利弗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这个国土为什么以“极乐”为名呢?为什么称为是“极乐”呢?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很简略地解释极乐国名的意义。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我们如果不细细体会这八个字的内涵,就会将前面的“极乐世界”以及“阿弥陀佛”忽略过去,不认为是那么的可贵、重要,不认 为跟我们有关系。如果细加理解,我们就会觉得“哎呀,太好了!太难得了!太令我们感觉无比庆幸、欢喜了!”为什么?“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佛教的目的, 无非是在拔苦与乐,我们学佛的目的,也是为了解脱自己以及他人无量无边的痛苦,达到究竟涅槃、安乐。我们再怎样修行,即使是老修行,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现在,阿弥陀佛的国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是真正体会“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种欣求极乐之心,就永远不会退转。
“无有众苦”,这个“苦”,简单说有三苦、五苦、八苦,推广起来,有无量无边的苦。一般都是以“八苦”来解说。“八苦”,我们都知道:生、老、病、 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在极乐世界是完全没有的,没有众苦的;相反地,不但没有这些苦,而且受无边的喜乐。
极乐世界没有生苦
以下略解八苦:
生苦: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所以,没有像我们娑婆世界一样的“生苦”,在母胎里面十个月,母亲吃冷的东西,就感觉到寒冰地狱之苦;母亲吃热的东 西,就感觉到热火地狱之苦。一出生的时候,虽然都忘记了,可是在当时,一呱呱坠地,就受寒风所吹,也是苦的。何况从生到老无不是苦,所以,人生是苦。释迦 牟尼佛一开始说法就说“苦集灭道”,“苦”摆在第一位。
极乐世界没有老苦
老苦: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永远都像二十岁左右年轻健壮,不会衰老。我们这里有衰老之苦,那里没有衰老之苦,《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
颜貌端正,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既不是天上的天人,也不是我们人间的凡夫相。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是自然的“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表示他们的身体不像我们这样,有几尺高、几寸宽,重量有多重,都已经超越了,等于是身体尽虚空、遍法界。虚空、法 界有多大,他们的身体就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都在他们的身心之内。所以,即使用神足通,来来去去,都不足以形容他们这一种在虚空中的广大与自由无碍,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以,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老的现象。
极乐世界没有病苦
病苦:没有老,当然也没有病,《无量寿经》说: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
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身体坚固如金刚,力气强大如那罗延神。所以,生、老、病在那里是没有的。
极乐世界没有死苦
死苦:死也是没有的,因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都是无量寿,是超越时间的,是永恒存在的。
六道中最快乐的,就是天上的天众。但天人还是会死,寿命即使再长,时间一到,还是会死的。因为他不是无量寿,他的寿命不是真正永恒的、超越时间的。 当他要死的时候,就有所谓天人的五衰相现。而极乐世界“非天非人”,既不是天,也不是人间,所以,那里根本没有这五衰相现,生老病死在极乐世界通通没有。
在座各位有一些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上了年纪的人就会逐渐感受到衰老之苦,多少都会想到:“我若再年轻一点,如果没有病,能多活几年,那是多么幸运啊!”可是,这是没办法的,唯有往生极乐世界,不求而自得。
极乐世界没有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再来,爱别离苦。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自然没有生离死别,也就没有爱别离苦。
而且,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一颗心都超越了,不会执着种种爱恨情仇、得失成败,而且也根本没有这些现象。所以,自然没有爱别离苦。不仅如此,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与诸上善人同聚一处,即使到十方世界去度众生,也好像并没有离开一样,所以没有爱别离苦。
因此,如果说夫妻恩爱、父子义重的话,我们就要告诉对方: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才能永远相处,这种亲情才能够永恒长存。不然的话,都是各自随业流转, 没办法永远在一起。因为每个人过去的业不一样,现在的业也不一样,一旦离开这个世间,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头、再过世间的生活了;家庭再温暖,社会地位再高, 人际关系再好,都不可能再回来了,这个世间一切的一切永远地离开了,毫无关系了。就好像梦,既然是醒了,梦中的苦乐都已经没有了。梦是幻化的,回想起来, 世间也是一场大梦,也是幻化的。
《无量寿经》就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几句话很简短,但说明了世间的实相。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人与人之间,谁没有那种执着的爱欲呢?所以说“人在爱欲之中”,心有爱欲,面对的也是五欲的环境。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古德解释这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分开固然是孤独的,即使相聚一处也是孤独的。这个很有意思、很奥妙。人即使同处 一堂、住在一个家里,但是彼此都是各自孤独的。因为我们的心意,对方不能理解;对方的心意,我们也不能理解,不能与他感同身受。所以,从生到死,没有不孤 独的。死了之后,当然又各个随业流转去了,就更加孤独了。所谓的一时相聚,只不过是一时的因缘聚合而已。因缘总有离开的时侯,因缘离开,一切也就涣散了, 不存在了。所以,从根本来讲,这个世间是一种空相,所谓“有”也是空相,因为这个“有”是一时的因缘;一时因缘,就不是本来就有的东西,就不可能在这期间 不会变化,就不可能永恒存在。
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没有这一切挂碍。所以,极乐世界没有爱别离苦。
极乐世界没有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再一个即是怨憎会苦。不想见面的人,偶然碰面了,就会不舒服。但这样还好,如果不想见面的人,却是偏偏在一个屋檐下要相处、要过日子,那 可想而知,日子很难过。可是,极乐世界就没有这种怨憎会的现象,到了那里,一颗心自然化解了嗔恨、嫉妒,都变成充满慈爱的心、毫无执着的心、为对方设想的 心、疼爱对方的心。所以,要离开种种爱恨情仇,只有往生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没有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极乐世界更没有求不得苦。人生的愿望无量无边,但是往往都不能达到。各人福报不一样,有福报的人不求而自得,没有福报的人你怎么样地追 求,到最后还是徒叹奈何、失望而归。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业所带来的、所形成的。你出生在哪个国家,生为谁的孩子,面貌是好看不好看,有智慧没智 慧,将来跟谁结婚,生几个孩子,事业发达不发达,家庭美满不美满,都跟过去世有百分之百的关系。所以,释迦牟尼佛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要想知道我们过去是善还是恶、有没有修行,就检点我们这一辈子所受的是苦还是乐,、有没有接近佛法,有没有学佛,学佛的道心是浓厚还是淡薄?这么一检点就知道了。那么,未来我们将往哪里去?就看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是善事多还是恶事多。那即使善事多,还是在六道里面轮回。
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弥陀救度的话,那就已经知道我们未来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凡夫,而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是极乐世界圣众之一了。
极乐世界没有求不得苦,极乐世界都是如意的境界。我们的心意想什么,就会显现出什么来;我们想要吃的、穿的、用的,想要任何东西,心念一动,自然就出现了。所以,极乐世界是如意的境界,没有求不得苦。
极乐世界没有五阴炽盛苦
五阴炽盛苦:这八苦最根本的,就是最后的五阴炽盛苦。之所以有前面七苦,就是因为有这个根本的五阴炽盛,如果五阴不炽盛的话,就不会感觉到前面的七 苦。到极乐世界,每个人都证入涅槃,没有色、受、想、行、识的障碍来干扰我们的内心。因为都已经离开这五蕴的污染了,每个人、每个人都证入涅槃,都证入我 们空无一物而又能够随意自在的佛性了,佛性就立刻现前了,所以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乐是与苦相对的,既然没有苦,也就没有所谓乐、不乐。这个“乐” 也只是用来形容那种状态了,所谓“极乐世界”,就不得已在“乐”之上加一个“极”。
极乐世界约略来说,那个地方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名为极乐。从环境上来讲,《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说,有宝物所形成的七重栏楯、七重罗 网、七重行树,都是种种宝。《阿弥陀经》虽然说是四宝,但其实是无量宝、不可思议的宝;而且都有七宝池,池中都有各种颜色的莲花;同时,上有七宝楼阁,下 面是黄金铺地。我们世间的黄金是硬的、冰冷的,可是极乐世界的黄金是软的,而且是温暖的。
极乐世界又是“常作天乐”。“天”即殊胜、自然的意思,天乐是一种梵音,也就是说,我们一旦听了这个音乐,就能够烦恼消除、证悟菩提。不像我们世间 的流行歌曲,或者轻音乐,有的是一种靡靡之音,不能使人安详,只能使人更加的动荡、浮躁。如果是佛门音乐的话,就可以逐渐地让我们烦躁的心安定下来,让我 们体会到自性的一种寂静。佛门的梵呗听起来好像枯燥无味,但却是其味无穷,所以,能欣赏佛门梵呗的人,很容易跟自性接近。
极乐世界二六时中都有天花散落,同时又有各种奇妙杂色之鸟,在宣说妙法。即使风吹树动,也是说法。极乐世界的环境,没有一样不好的。从地面一直到天上,都是种种宝物庄严。而这些宝物庄严,使我们见色闻声,都能消除烦恼,都能证悟佛性。
依报就有这一种功能,而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无非也是阿弥陀佛的悲愿所显现而成的。
光明无量,故名阿弥陀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介绍极乐世界的主人——阿弥陀佛。
这尊佛是怎样境界的佛呢?(《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只不过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无论是介绍依报、正报,或者是介绍往生的方法,都是简洁扼要的,所以,在这里仍然是简洁扼要的)
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之佛,是光明佛,充满光明的,而且这个光明是无量的,这个无量的光明是无所障碍的。
前几天,净宗法师就给我讲说,这个光明所以能够无量,必须是有无碍之德,如果有所障碍的话,怎么能说是无量呢?就有限量了。我一听,觉得净宗法师的体悟非常好,真的是深入佛心了。阿弥陀佛光明无量,而且无所障碍,所以叫做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是这样解释无量光、无碍光的弥陀光明之德的,善导大师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故名阿弥陀。
无量、无碍的光明,只是在寻找念佛的众生。同时,保护他、救度他、永不离开他,一直到他临终,一定要使他进入无量光明土——这就是“阿弥陀”的意义。
由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救度念佛之人,“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修其他八万四千法门的,就不在弥陀光明的摄取之中,唯有称名念佛者,才在他光明的摄取之中。
初看这种结论,似乎很狭隘、很狭窄,可是却有它的深义。因为弥陀的名号跟光明是一体的,所以,你称念他的名号,自然跟他的光明接触,在他的光明之中,彼此互相融入。
你既然不称他的名号,当然就离开他的光明了。所以,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是要离开弥陀的光明,还是要在弥陀的光明保护当中?
如果要在弥陀的光明保护当中的话,我们就要专称弥陀名号。
寿命无量,故名阿弥陀
释迦牟尼佛又介绍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长寿佛。
这个“长寿佛”的“长”,不是长短的长,他是无量的长;无量的长是绝对的长,超越时间的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
单单讲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还不是阿弥陀佛的真正意义,而是凡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同样是无量寿。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含义。
如果单单只是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以及克念愿生,尚未往生的众生不能同样得无量寿的话,那也不能成为阿弥陀。今天他能成为阿弥陀,就是他本身是无量寿,而往生去的人,以及将要往生去的人,也都是无量寿。
所以,虽然《阿弥陀经》里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似乎是极乐世界的人民,但详细推想起来,是涵盖着将往生的人民。因为将往生 的人,他一旦此世报尽的话,就不在六道里面受分段生死的果报。因为他是一个必定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所以从现在算起,他已经得到了无量寿的身份了。
当然,每个人、每个人,他的果报体(亦即阿赖耶识)是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可是显现了生灭的现象,所以有分段生死。就是有生有死,不能证悟无生无死、不生不灭、三世常住的境界。
阿弥陀佛超越诸佛
阿弥陀佛本身以无量光与无量寿的无量,来涵盖所有的无量。诸佛都有无量德,这无量德,阿弥陀佛以无量光寿就完全涵盖了。
同时,诸佛有的,阿弥陀佛都有;阿弥陀佛有的,诸佛未必有。譬如说:救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平等往生成佛,这不是十方诸佛所有的,这唯有阿弥陀佛有。
所以,成为其他的诸佛,那是容易;成为阿弥陀佛这尊佛,就很困难。因此,阿弥陀佛的成佛是经过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成的,道理就在这里。
极乐圣众
同时,往生极乐世界的声闻、阿罗汉以及菩萨众,也同样是无量无边阿僧祇,数不清、算不完的多。这表示说,极乐世界都是圣人的境界,没有恶人,没有让我们学习坏习惯的那种可能。
虽然极乐世界有这些罗汉、菩萨的名称,这是为了使我们容易了解,才说有罗汉、有菩萨。其实,极乐圣众都获得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无量光、无量寿,那岂不 是说极乐世界人人功德都同佛?为什么阿弥陀佛才称为佛,而其他的不称为佛呢?因为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其他圣众只能示现菩萨之身来庄严极乐世界。所以,往 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一生补处,而且这一生补处也是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多。因为往生的众生多,当然一生补处就多;往生有多少,一生补处就有多少;每个人都是 一生补处。
既然是一生补处,就表示他有佛的资格、佛的德能,只是没有那个位子而已。
《阿弥陀经》这样简洁地介绍了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
极乐世界既然这么殊胜、庄严、美妙、安乐,没有人听到而不想往生的,人人都想往生。那想往生,问题就来了,怎么样才能往生?
第二:示往生方法。
先明少善不生
大家对怎么样才能往生,一直烦恼着,而受了这个障碍。可是《阿弥陀经》已经非常清楚明白、简单扼要地告诉我们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意思即是说:以我们凡夫在娑婆世界所修的八宗里面,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无论你修哪一宗、哪一个法门,只要是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所修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这个不能往生。
所以,不是靠我们在这里所修的功德来祈求往生,不是的!那么,往生的方法在哪里呢?下面一句即是解答。
次示持名得生
释迦牟尼佛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乱。
这就是往生的方法。
只是有人看了这段经文,往往误解了它的意义。那么,即使释迦牟尼佛说得再清楚,也等于没说;我们看了再多遍,也等于没有看到。
什么叫做“闻说阿弥陀佛”
什么叫做“闻说阿弥陀佛”?
“闻”,有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以我们的耳朵,或者是以我们的眼睛来接受这个教理叫做闻。比如说以我们的耳朵听闻法师或录音带讲这个教法就是闻;我们不只是耳朵闻,眼睛看这个法门的经书、教理也是闻。
“闻”,闻什么?是闻人家所说的阿弥陀佛。那“阿弥陀佛”四个字,不只是听他讲了这四个字,而是这四个字的原理。听他讲阿弥陀佛的生起本末、来龙去 脉,为什么会有这四个字,为什么会有阿弥陀佛的存在,他是为什么而存在的,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存在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听闻了这些道理叫做闻。
“听闻”,或许有的人只是一种观念上的理解,而没有真正纳入内心。所以,第二个层次的“闻”,是阿弥陀佛的慈悲,进入内心,打破我们长久以来的疑心,这个就是闻,这种闻才是真闻。
第一种闻是肤浅的,眼根看书,耳根听讲座,六根对六尘而生六识。
第二种闻也可以说深入内心第八阿赖耶识,成为我们永恒不变的种子,打破阿赖耶识里面存在的疑情、疑心、二心、自力。所谓“疑情”、所谓“疑心”、所谓“二心”、所谓“自力”,名词虽有不同,意义都是一样的。第二种闻是真正的闻,这种闻就是信。
所以,这一段话跟《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意思一样,文字也差不多。“闻说阿弥陀佛”就是“闻其名号”;“执持名号”就是“信心欢喜”。
什么叫做“执持名号”
阿弥陀佛的慈悲真正体悟在心中的那一种状态,就是“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名号领纳在心中,就是“执持名号”。
这个“执持”,如果是东西,我们就要用手去拿(所以“执持”有提手旁)。可是,阿弥陀佛是无形、无相、无颜色,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手抓不到,像这一种,我们要以心去领受。
以心去领受的时候,才会知道:我们时时看到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可是从来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现在才晓得,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呼唤我们, 都在我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迷而不悟,疑而不信。所以,经典上说这种人是“无眼人”、是“无耳人”。我们自古以来,十劫当中都是无眼 人、无耳人。
所以,真正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执持名号”,就是“闻说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的那一种主动、平等无差别的悲心,触动我们的内心;当下我们内心的疑云消除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疑心成为信心了,成为弥陀的慈悲了,这种叫做“执持名号”。
什么叫做“一心不乱”
我们领纳名号于心中,而执持名号。这一种心理状态是一辈子都不会消失的,是贯彻到临终的。因此《阿弥陀经》就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四、五、六、七日,后面应该是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尽一辈子,这一种心不会再动乱、再改变了,所以叫“一心不乱”。
领纳阿弥陀佛的慈悲在心中,即使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高妙,当下有某种灵验”,你不会稀奇了,因为你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宇宙当中诸佛虽 多,法门虽不少,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法,才是真正能救度自己的,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所最需要的。你不会因为人家外面说什么,你就乱了、有二心了,就想去学 了。所以,“一心不乱”就是信心不动乱的意思。
自己烦恼来了,不应该想的想了,不应该说的说了,不应该做的也做了,但不会产生这种念头:“糟糕了,我这种心怎么能往生呢?阿弥陀佛怎么会救我?” 这样就是不受内心烦恼之动乱。晓得“阿弥陀佛之存在,本来就是要救度我这种众生,这种众生有这种念头,阿弥陀佛本来是知道的,也因为知道才要救度,我有这 种心也是凡夫的无奈”。所以,不会因为有这种心而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产生怀疑。有怀疑就不是“一心不乱”了,就乱了,就有二心了。
只是,我们这种烦恼众生起了不应该起的念头的时候,内心并不是沾沾自喜,向人家自傲地说:“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我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绝不 是!倒是有一种惭愧的心、感恩的心、柔软的心。因为我们学佛必定是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弃恶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是反观自己,行善有心,但 是行善无力;修行有心,力不自由。好了,问题就摆在眼前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岂不是误此大事而堕落地狱?!
最后的安慰、最稳的靠山
善导大师以“二河白道”形容我们每一位的内心。我们每一位、每一位的内心无非是水、火二河的现象。水,汹涌澎湃;火,燃烧猛烈,我们的贪嗔痴也是这 个样子。能够不受这个水、火所影响、所牵引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既然内心听闻到了弥陀的呼唤,听闻到了弥陀保证的救度之声,纳入心中,我们就不会 因为有这个水、火而产生惶恐了。如果没有弥陀的救度,没有弥陀的保证,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惶恐不安;常常在忏悔,又常常在犯;犯了又忏,忏了又犯,到最后无 可奈何,不晓得要怎么办了。我想,修行人都有这种心路历程吧。
所以,阿弥陀佛是我们最后的安慰,最稳的靠山。阿弥陀佛像一支拐杖,让我们扶持;阿弥陀佛像侍者,在旁边伺候着我们、看护着我们;阿弥陀佛像一条 船,让我们从此岸到彼岸;阿弥陀佛像黑暗中的光明,照亮我们的前程;像十字路口的指南针,指引我们的方向;像一只宝剑,斩除我们的疑惑;像一位猛将,破除 我们心中的地狱果报。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说,要“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是往生之因。
什么是“少善根少福德”
如果依我们在这里所修的诸善万行、三学六度等,跟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来比,那就是少善根、少福德。
人与人来比,就有谁修行高、谁修行低,谁有功德、谁没有功德,可是如果把这些与阿弥陀佛名号相比,就不足为论了。
好比在黑暗的房子里面,我们如果有一支蜡烛,就觉得很光亮了;可是现在都有日光灯,日光灯一点,蜡烛的光就消失了;但是面对太阳,日光灯的光也就没有了;太阳的光明一碰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太阳的光明又会怎么样呢?
《无量寿经》形容说:
日月之光,犹如聚墨。
好像凝聚在一块儿的黑墨一样,没有了光明——并不是没有了光明,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太亮了,使它好像看不见了,当下融入阿弥陀佛的光明之中。
所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就是:我们在世间所累积的种种功德,来跟阿弥陀佛相比就少了。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大善根福德,殊胜的善根福德,绝对的善根福德,圆满的善根福德。
善导大师释“少善根福德因缘”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名号所示现的,那我们不依靠这句名号,怎么能够进入他名号的国土呢?
因为这句名号是涅槃的,他的国土也是涅槃的国土。因此,善导大师就用一首偈子来解释《阿弥陀经》的这段经文。善导大师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同时解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怎样解释的呢?
偈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
善导大师解释说:极乐无为的境界是个涅槃的境界。“无为”就是离开人的造作。“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灭。不生不灭,也就是无为的意思。 有造作,就有生灭;有生灭,就不是真理。因为涅槃即是不生不灭,所以叫真理。凡有生灭的,就不是真理。若有一个东西存在,这个东西一定是因缘和合的。
所以,涅槃离开我们人的盘算、筹量、计度,这种涅槃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称、不可说的。
“随缘杂善”不能往生
我们要往生这种不可思议、不可称说的境界,如果依我们自己所修的,怎么能够进去呢?因果不相吻合。我们所作的修行,如果不是三轮体空,那通通是有漏的。善导大师名之为“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能说是真实的。
那真实在哪里?“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本身就是真实。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什么叫做“随缘”呢?各人随他自己的缘分,就叫随缘。譬如说,学密宗的,把学密的功德回向往生,这就是随学密 宗的缘;学禅的,就以禅的境界回向往生;学天台的,以一心三观回向往生;学华严的,以一念十法界观回向往生;学唯识的,以五重唯识观回向往生。你随各宗各 派所学的种种法,都是“杂”,因为各不一样,所以叫做“杂”,这叫“随缘杂善”。善导大师说,要往生涅槃的极乐世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恐”,即不可 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往生的,因为因果不相吻合。
劝专念名号往生
那要怎么样才能往生呢?
“故使如来选要法”: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开示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最根本的法,叫做“要法”,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也就是“故使如 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要称念弥陀的名号,称念弥陀的名号要专。所谓“专”,即一心。“专复专”:专,又再专。
“专复专”的第一重意义:殷重叮咛
“专复专”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就是殷勤之义。即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恐怕你忘记,恐怕不够周详。所以一次不够,还要第二次;第二次不够,还要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非常殷重。
“专复专”的第二重意义:舍杂归正
第二重意义,前面这个“专”,表示你要舍去五种杂行,要专修五正行,这叫“专”。然后,“复专”的“专”字,是五正行之中要你专依正定业,专称佛 名。其他的四种助业,是让你专依正定业而开展、施设的,目的不在这四种助业。这四种助业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体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而设的。如果已 经体悟到应该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岂不是这四种助业都融入称念名号当中了?所以,后面这个“专”,就是搁置四种助业,而依正定业的称名,就有这种含义。
什么叫做“四种助业融入正定业”呢?就是说,我们平常的时候都会规定自己诵经,要诵几部;要静坐观想极乐世界;同时要礼拜,要作几拜;同时时常作赞 叹供养。可是现在知道说:“哎呀!原来单单称念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的正因,没有什么缺少了”。我们即使读经,当然还是要专依净土三部经, 而这净土三部经在说什么?在说“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那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岂不是就要去“乃至十念”——即是去一心称名?所以,诵经的当下,也会说“来 念佛吧”,而想到念佛。同样地,观想、礼拜、赞叹供养都一样,来念佛吧!所以,都融入这一句名号之中了。
所以,“专复专”就有一种舍杂行、归正行,搁助业、专正定业的意思。
“专复专”的第三重意义:一心一行
第三重含义,前面的“专”,即专于一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后面的专,即专于一心,一心无二心。这个一心无二心,即信心不怀疑。称念这句名 号,不论你是平生闻法,上尽一辈子的称名;还是临终闻法,下至十声、五声、一声、一念的称名,都绝对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信心叫做“专复专”。
所以,第三重含义,有“一行一心”的意思。
同时,又有“一心一行”的意思。前面的“专”,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不怀疑,领受弥陀的救度在心中,之后即是像善导大师所讲的: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最后就专于这一行。最后专于这一行的话,甚至是超越了前面所谓的信疑、迷悟、自力他力;二六时中,一出口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以前所谓的信疑、自他二力,都是初门初机、最初阶段。现在二六时中就是一句名号,何况信愿行等,六字名号里面无不具足。
所以,“专复专”就有这么深妙的意味。
善导大师是弥陀化现,开示净土法门总是有重重无尽的含义。
善导大师这样解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就很合乎第十八愿的内涵。
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怀、往生正因
善导大师解释说: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所发的广大誓愿有四十八愿,但是其中的第十八愿是与阿弥陀佛本身最亲近的,不疏离的。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 念”,这“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愿,与阿弥陀佛最亲最近,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所以说“偏标念佛最为亲”。四十八愿当中,只有第 十八愿是举出念佛,其他四十七愿并没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
善导大师又说: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只有称名念佛的众生,才受到阿弥陀佛慈悲光明的摄护。如果不是称名念佛,就没有。所以说“唯有念佛”。
“唯有念佛蒙光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为“本愿最为强”,念佛往生的本愿是个强缘——最大的、最有力的缘。
上面所讲的就是《阿弥陀经》大意第二点:往生之方法。
第三点:六方诸佛证诚。我们疑心很重,单单释迦牟尼佛所说,或许还不能相信,现在十方诸佛都伸出了广长舌,覆盖了三千大千世界,殷勤恳切地证诚此事。
善导大师释诸佛证诚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面,对六方诸佛来赞扬、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真实不虚。这样说:如果我们念佛而不能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表示十方诸佛所证诚的也是虚假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十方诸佛的舌头都要烂掉。
佛无虚言,佛因为无有虚言,所以,舌头才能覆盖三千大千世界。现在佛所证明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却是虚假的,那这个舌头还能存在吗?
疑之罪
这样推演开来的话,如果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执持名号,那我们不只是怀疑释迦牟尼佛,而且怀疑阿弥陀佛的誓愿,同时也 是怀疑十方诸佛的赞叹、证明。这样的话,等于是把十方诸佛的舌头看成是烂的。所以,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的话,等于是拿一把刀,割断了十方诸佛的舌头。
信之德
反过来,如果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个法门,那不只是信受弥陀救度,而且也是信受十方三世诸佛所说。既然是相信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也就是相信一 切的法。因为一切的法都是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一切的法都引导我们来信受弥陀救度。既能相信一切的法,也就能相信一切的菩萨,那等于是相信一切三宝。
所以,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的法门,这种信心非常的广大。
三经一致,念佛往生
《阿弥陀经》很短,它的大意有三点。
第一点:经文最初开示极乐依正庄严,引起我们欣慕、向往、求生的心。
第二点:既然引起我们欣慕、向往、求生的心了,那求生的方法在哪里呢?求生的方法,先告诉我们不能往生的是什么,再告诉我们能够往生的又是什么?不 能往生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在此娑婆世界自己所修的三学六度、诸善万行。简单来讲,就是《观经》前面所讲的定善散善,这个不能往生。能够往生的是什么? 就是:一向称名念佛,就必定能够往生。
第三点:十方诸佛都出来证明。十方诸佛之所以出来证明,背后有种种原因,不过主要的,是要消除我们的疑问。
《阿弥陀经》的大意就是这几点。最重要的就是第二点:执持名号。执持名号,就是《观经》所讲的“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同时也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
不可误解“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有人误解为只要十声念佛,不用十一声;如果念了九声,那也不行,缺少一声。这是完全错误的,完全忽略了上面的“乃至”两个字。
因为是“乃至”十念,并不是说固定十念、唯有十念,并不是这样。所以“乃至”是与“若一日……若七日”的“若”字一样的意思。乃至十声、乃至五声、 乃至一声一念;乃至十一声、乃至二十声、乃至百千万亿声。也就是说:从你信顺愿生的当下,一直到临命终时,都是称名念佛,这就是“乃至十念”。
中阴身也救度
这种众生已经在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保护当中,临命终时就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经过中阴身。
前几天也解释过中阴身是什么现象。念佛的人,平生信受弥陀救度,或者临命终时断气的那个时候才信受弥陀救度,都当下往生极乐世界,不经过中阴身。既 然经过中阴身的话,表示他还没有往生。之所以他还没有往生,就是生前没有信受弥陀救度,或者是没有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才经过中阴身。
那么,经过中阴身,阿弥陀佛是不是就不救度他了呢?不是的,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当然也包括中阴身了。
那如何使中阴身有这个缘来接受弥陀救度呢?这要靠在生的人把握中阴的时期,为他开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同时,在他的身边称念这一句名号,让他能够听闻到,这样的话,照样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三经一致——称名念佛,往生极乐
净土三部经所讲的,称名念佛是一致的。并不是说这部经讲这个法门,那部经讲那个法门,那就有差别、不一致了。
所以,我们净土法门是一致的法门。通通在讲弥陀的救度、我们的信念——信受救度,称念名号。
《阿弥陀经》大意简要解释到这里。
净土的一贯宗旨及祖师传承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讲解了《无量寿经》大意、《观无量寿经》大意以及《阿弥陀经》大意,这就是所谓的净土三部经。净土三部经的教理,并不是各别不同,而是相同的、一致的,都是在讲救度的法门,不是在讲修行的法门。救度的对象就是我们现前每一位凡夫,每一位烦恼深重的众生。
罪业深重的烦恼凡夫,如果不依靠弥陀愿力的救度,就不能出离三界六道轮回,更何况成佛度众生呢!
净土三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净土宗义理的传承、发挥,是由祖师完成的。
传承净土法门最有名的祖师,第一位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写了一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有一章叫做《易行品》。《易行品》的目的在于宣说《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
接下来是天亲菩萨,天亲菩萨继承龙树菩萨的思想,写了一部《往生论》,是以龙树菩萨的思想为基础,来看净土三部经的宗旨,而加以发挥。
龙树菩萨跟天亲菩萨都是印度人,是印度的菩萨。那么,在我们中国,传承这一思想的祖师,就是南北朝时代的昙鸾祖师,以及隋朝时代的道绰大师;集其大成者,就是唐朝的善导大师。我们中国有这三位祖师继承龙树、天亲的思想,发挥净土三部经的要义。
《往生论注》简介
今天我们接着讲解《往生论注》大意。
《往生论注》,是我们中国第一位传承祖师——昙鸾祖师的著作。昙鸾祖师这部《往生论注》,是将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统合在一起,加以发挥。
自古以来,都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相提并论,所谓“三经一论”。
净土三部经里所说的阿弥陀佛的救度、他力的思想,是由于有我们中国第一位祖师——昙鸾祖师注解《往生论》,才得以显明,并弘传开来。如果我们中国没 有这位昙鸾祖师的话,《无量寿经》乃至净土三经所说的阿弥陀佛的救度,以及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所传承的净土思想,恐怕就埋没了。
毕竟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随着众生的机缘,净土法门是随时会显现的,今天我们就是要讲《往生论注》大意。
昙鸾祖师简介
在讲解大意之前,先来略微介绍一下昙鸾祖师这个人物。
他出生在南北朝时代,也就是隋朝之前、晋朝之后。那个时代有一位信佛最虔诚、甚至几次舍身出家(短期出家)的皇帝,就是梁武帝。这位梁武帝,时常向 北方顶礼,顶礼谁呢?就是顶礼昙鸾祖师,同时尊称昙鸾祖师是肉身菩萨,称为“鸾菩萨”。北朝,也就是魏朝,北魏的皇帝称昙鸾祖师为“神鸾”。一个人受到皇 帝的重视还不算什么,可是被皇帝尊称为不可思议——“神”就是不可思议,北魏的皇帝称昙鸾祖师为“神鸾”——不可思议的人,梁武帝称“鸾菩萨”,这是非常 不容易的。如果昙鸾祖师的道德、学问、修行未达到某种水平,怎么会如此地深受帝王尊崇恭敬呢?昙鸾祖师一定有他过人之处,超越平常人的地方。
何况这部《往生论注》,我们一看,就会惊讶作者学问广博、思惟敏捷,对净土法门可以说融会贯通。所以,自古以来对这部《往生论注》,甚至与经典同论,价值好像与佛说的经典一样。
《往生论注》 的失传与回归
这部《往生论注》,唐朝就已经失传了。失传的原因有几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所谓“三武一宗”之难。
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四位皇帝,以他皇帝的威势破坏佛教,把寺院拆了,把佛像毁了,把经书烧了,出家人逼令还俗,这就是“三武一宗”之难。
再加上当时中原地区到处都有战争,社会非常的混乱。那个时代,流通书籍不像我们这个时代这么方便,一次印刷可以几千册、几万册,可以用计算机打字,都非常方便。当时是要用毛笔,磨墨、沾墨去写的,可以说很不方便,因此书籍并不那么普遍。
那么失传了,到哪里去了呢?传到日本去了。因为在隋唐时代,日本天皇曾经派了很多出家人到我们中国来取经。为什么派出家人,不派其他人呢?因为在当 时,日本有学问、值得信赖的人大多去出家,在佛门里面。这些出家众,在隋朝、唐朝时代,来到中国向我们取经,将我们佛教经典和修行方法通通引用过去。不止 如此,连我们的政治、文化、艺术,只要是他们没有的,只要是对他们政治、民生有好处的,他们都通通学习过去了。你看他们今天京都街道的规划,都与当时长安 的规划完全一样。
当时的日本佛教是由天皇拥护的。天皇以政府的经费,每一县市都建立一座大的寺院,其他小寺院也不少。同时,天皇出家,念佛往生的也有好几位。可以说 日本从古到明治维新这段时间,是佛教的国家。在政府的保护之下,寺院不会被拆毁,经典不会被焚烧,出家人都能够身安道隆,去办他的修行道业。所以,他们从 中国抄写回去的经典,一直保存着;而且在研究,发扬光大。
这部《往生论注》,在唐朝就已经失传了,那在什么时候回归到我们中国来的呢?是在清朝末年,有一位杨仁山居士,跟日本的一位教授非常熟悉,就请对方将我们这里失传的经、律、论通通寄过来。于是,这部《往生论注》重回祖国怀抱,这大概是在一百年前。
可是,一百年来,我们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众生灾难重重。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侵华,到最后国共战争,所以没得安宁。这一部《往生论注》即使回归中国,也没有人研究,还是被束之高阁。
最近,可以说众生的机缘到了,这部《往生论注》被重新编排、分段,非常容易阅读、容易明了。目前所出版的有《往生论注分段对照本》,也有《往生论注要义》。
直示二处大意
《往生论注》总共有上下两卷,它的大意在哪里呢?
有两处,一处是在最前面的地方。这部《往生论注》一开始,就将龙树菩萨《易行品》的宗旨,跟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而标示在最前面,就是它的大意。
另外一处就是在最后的地方。最后的地方跟最前的地方的意义是一致的,只是加以强调,来劝导我们,可以说是前后呼应。
那么,最前面的大意,内容是什么呢?
谨按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鞞跋致,有二种道:
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鞞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正定即是阿鞞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这段文是在最前面,也就是它的大意。这段文有三层意义:
第一、说明难行道之所以难的原因。
第二、解说易行道的内容、易行道之所以易的原因。
第三、赞叹易行道是大乘佛法之中最高的境界,也是达到不退转的快速方法。
总判难易二道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将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所说经律论中的一切修行法门,通通归纳起来。归纳为两种法门:一种是难行道,一种是易行道。
易行道就是指《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叫易行道。
除了这个易行道之外的各宗各派,种种修行方法,都叫做难行道。
“难”是指困难,也是指险难。也就是其他法门修行起来既困难又有堕落的危险,所以叫做难。
易行道之“易”,这个易就是简单、容易;同时也是安全、安逸,没有险难。它之所以易,不是靠我们的修行力量,不是在我们本身,而完全都是由于弥陀的力量,有弥陀的力量的话,就很简单,就一切安全。
难行道之所以难,是因为唯是自力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最开头,把龙树菩萨易行道和难行道的内涵稍微解说,同时作了一个结论说,难之所以为难,就是因为:
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会困难,会有险难,因为都是靠我们的力量;靠我们的力量要脱离六道生死轮回,是很困难的。
同时,即使说有那种能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的人,可是他要成佛也不容易。为什么?因为恐怕会退转下来,所以有这种险难。他是只靠自己的力量,“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这个“他”,就是指阿弥陀佛。
没有阿弥陀佛力量的救度,就是难。
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为信佛因缘
那么易行道呢,什么叫做“易”呢?昙鸾祖师在这里加以发挥,解释说:
但以信佛因缘。
这句话非常重要。“但”就是唯有、独有、唯一、独一,这个叫做“但”。没有第二个,也没有第三个,唯一这个“信佛”。“信佛”是指信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信阿弥陀佛呢?因为十方三世诸佛之中,唯有阿弥陀佛发了救度十方众生的愿,十方众生若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不成佛。这个愿在十劫之前 就已经成就了。所以,阿弥陀佛这尊佛显现在宇宙之间,呼唤我们,救度我们,已经有十劫了。所以,我们信佛就是信阿弥陀佛的救度。
我们信佛,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我们又有愿往生之心,这样的话,因缘和合,就必定能往生。
如果说阿弥陀佛要救我们,而我们呢?不知道,或者不想被救,不想往生,那因缘不合,不能往生。或者说我们想往生一个净土,而那个净土还没有完成,那 尊佛的力量有所不足,这样一来,虽然我们想往生,也不能往生,因为这个缘不具足。所以,以我们信顺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为因,加上阿弥陀佛救度的强缘, 因缘和合,就可以达到往生的果。所以说:
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
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所以,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个愿力,具体说就是第十八愿的力量,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力。
同时,由于阿弥陀佛对于愿往生的人加以光明摄护——光明永远在他四周保护他,这一种结果就是入正定聚。“入正定聚”就是已经必定往生了,往生必定成佛。必定要成佛的众生是“入正定聚”,所以: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是以救度众生为目标的。尽管我们在娑婆世界心志很狭小,根性很低劣,可是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我执,没有法 执,转而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为我们的心愿。所以,到了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地,这一颗心就会扩大起来,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回到十方世 界去救度众生。
所以,不愁我们不会说法度众生,只怕我们不成佛;不怕我们不成佛,就怕我们不往生极乐世界;不怕我们不往生极乐世界,就怕我们不认识阿弥陀佛、不信 顺他的救度。一旦信顺他的救度,那么,往生、成佛、度众生,就在一个信心当中完全具足了。因此昙鸾祖师才在这里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只是“信 佛”一个。
净土易行道的超越性
信佛这个法门,不只是易行道,而且是一个大乘法门。所以,昙鸾祖师在这一段文的最后,就作了一个结论,说: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也就是说,这一部《往生论》之尊高,“上衍”就是大乘; “极致”就是没有比这更高的; “不退之风航”,不退转法门中的一个快速法门,就是这个易行道。
同样都是大乘,法华、华严、禅宗、密宗都是大乘,我们这个易行道的净土宗也是大乘,不过我们这个净土宗易行道确实是大乘之中最高的境界。
有的人认为“其他法门或许也有不退的法门”,可是,这个不退,是缓慢前进不退转呢,还是快速前进不退转?我们这个易行道的法门,昙鸾祖师在这里解说是“不退之风航”——不退法门里面的顺风的船。顺风的船,那就又轻松又快速。
譬如说要到深圳吧,如果我们走路,不晓得要走多久,恐怕也走不到,因为中间有各种险难。可是如果有一条河,我们坐在船上,又加上是顺风,这样就不必用步行的力量,安逸地坐在船上,顺风顺水,一日千里。
所以龙树菩萨说,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就好像坐船一样。坐船很容易、很快速、又很安乐,所以叫做安乐道。
其他的法门,龙树菩萨譬喻为步行,非常的辛苦。同时,又要准备很多资粮,而且遇山要爬山,逢水要涉水,又怕有虎狼、土匪、盗贼,有被劫、杀身的危险,所以非常困难。
总之,难行道步行非常危险,而易行道坐船安全又快速。
当然,这是在古代,没有飞机的时代,如果是现在、有飞机的时代,或许会用飞机来譬喻吧。不过譬喻总归是譬喻,因为有的人会说“飞机有空难,坐船有海难”,阿弥陀佛的愿船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有任何灾难。
这是《往生论注》大意之一。
大意之二,就是在最后面,下卷结论的地方,昙鸾祖师说: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
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意思就是劝勉我们说:“哎呀!后来的修行人,如果听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听说这个他力的法门(他力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指其他十方诸佛),就应该生起信心,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
怎样局限呢?有的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来念佛了,可是对往生没有把握,认为说“我虽然念佛,但是罪业很重,烦恼很深,妄想很多,像这样恐怕不能往生 吧”;或者认为“我虽然念佛,但是不能达到事一心,即使功夫成片、梦寐一如,也看不到影子,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也有的念佛人认为“我虽然念佛,想生净 土,但是念佛的时间不多,因为,为了家庭,为了事业,时间很紧,恐怕这样不能往生吧……”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这都把自己局限起来了,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丝毫没有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看。
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本来就是我们这样的生死凡夫,又是事业繁忙,又是念佛不能清净,又是烦恼业障很多。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正是这种众生。所 以,他没有一个条件说“你一定要烦恼淡薄,念佛能得禅定一心,甚至把事业放掉,专心念佛”,并没有这个条件、这个规定。他是说: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众生里面,有能出家、能修行,或许功夫能成片、烦恼能淡薄的;同时也有业障重、事业忙、念佛不能禅定一心的。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是平等救度,而且你是哪一种根性,就原原本本以这种根性来得救。
平等救度
平等救度到极乐世界以后呢,是不管会修行的出家人,还是不会修行的在家众,通通得到平等的果位——同样是无量寿,同样是无量光,同样是相貌端好,没有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的,同样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讲经说法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没有两样啊。
有两样,是我们这些娑婆众生,各各随过去的宿业,因此今生今世各有不同。但到极乐世界之后呢,就通通与佛没有两样了。
好像地面上的水,有干净的,有肮脏的。可是到了大海,就通通离开了肮脏、清净的分别,跟大海的水同一味道、同一内容了。
前后呼应一贯宗旨
大意虽然有两点,其实是一点,一个思想,一个宗旨,没有两个宗旨。只不过它是前后呼应,一开始举出这个宗旨,到最后也是这个宗旨,始终不变。
“机”——救度对象包括逆谤众生
我们再来谈《往生论注》所讲到的易行道所救度的根机。
刚才约略说到阿弥陀佛所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会修行、不会修行,通通包含在内。
《往生论注》上卷最后的地方有“八番问答”,就是八个问答。这八个问答就是在显明易行道——净土法门,弥陀救度的对象是哪一种众生呢?就是我们这样的众生。那我们这一种众生,也就是五逆谤法都包含在内的众生。
摄外凡夫人
八个问答,第一个问答举出《无量寿经》第十七愿和第十八愿的成就文,然后昙鸾祖师作了个结论说,依照十七、十八愿以及十七、十八愿成就文来看,一切凡夫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凡夫有两种:一种是外凡夫,一种是内凡夫。
内凡夫就是上根利智的人,他能够不犯五戒,同时能修十善,这叫内凡夫。
那种可能犯五戒、不能修十善的人,叫外凡夫。
昙鸾祖师说,所有的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一切外凡夫人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
这是第一个问答。
摄五逆人
接下来的问答,昙鸾祖师提出《观无量寿经》下下品的众生,是犯五逆的众生,犯五逆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证明一切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摄谤法人
这里只讲五逆十恶能往生,是不是谤法的众生不能往生呢?昙鸾祖师说,谤法的众生只要他回心转意——什么叫回心转意呢?就是自觉以前诽谤佛法是邪知邪见、是错误的,现在转而来信受了。那么,他同样往生极乐世界。
昙鸾祖师是在《往生论注》的下卷,观佛八种庄严功德成就的第三“庄严口业功德成就”中,说明这一个理论。
他说:众生在过去因为骄慢的缘故,所以诽谤正法。诽谤正法一定倍受种种痛苦,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地狱,要被割掉舌头;即使出离地狱,到人间也会得哑 巴的苦报(因为前世以嘴巴谤法,所以就得到嘴巴不能说话的果报);轮回到下下辈子,他离开哑巴的果报,会说话了,可是他说的话,不大有人相信,而且往往是 受人侮辱的多,不会受人称赞,有种种痛苦的果报。
可是,如果他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切果报当下就消除了。
以前诽谤正法,只要回心转意,照样往生极乐世界,诽谤正法的果报也就消除了。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因此,在这八番问答里面,昙鸾祖师说: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只要我们众生有愿往生的心,必定能够往生极乐。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的“庄严妙声功德成就”中说: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
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单单听到极乐世界是个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令人向往的地方(而与“极乐”相对的是“娑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污秽 的、浊染的、罪恶的、颠倒的,让我们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当他听到“极乐世界”的那个时候呢),而厌离娑婆,欣生极乐。这种心很恳切,就叫做“克念愿 生”。这样的众生——
“亦得往生”:也同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即入正定聚”:还没有往生,在这个地方已经入正定聚了。
昙鸾祖师说这是——
“国土名字为佛事”:也就是“极乐世界”这个名称可以救度众生,所以说“国土名字为佛事”。
“安可思议”:这怎么可以想象得到啊!这怎么可以用我们众生的浅智推测得到啊!
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经典说:
二乘非所测,惟佛独明了。
阿弥陀佛的境界只有佛与佛才能推测得到。“二乘”:也就是声闻、缘觉,根本想象不到的。在《阿弥陀经》里面,十方诸佛都劝导我们说: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阿弥陀佛的功德、威神,十方诸佛都称赞为“不可思议”。所以,我们不可以用凡夫心去怀疑、去揣测,因为这是十方诸佛所称扬赞叹的。
甚至《无量寿经》更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十方诸佛的光明与阿弥陀佛的光明不能相提并论。
什么叫光明呢?智慧的外相就是光明(本体是智慧,外相是光明)。智慧包含着慈悲,包含着救度众生的力量。那十方诸佛的光明既然不能跟阿弥陀佛相比的话,表示十方诸佛的智慧、慈悲、救度众生的力量都不如阿弥陀佛。所以,《无量寿经》异译本里就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中的王,他的光明、智慧、慈悲力量是“最尊”的——“最尊”表示最高,已经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所以,我们今天所信的这一尊佛,是诸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本来发愿要救度十方众生,十劫以来,都伸着手等待着我们,呼唤着我们,甚至时刻在我们面前合掌,要求、拜托我们让他救度。所以,阿弥陀佛本 来就是要救度我们,我们不知道往生、甚至不想往生,他都在要求着我们。我们一旦有了愿往生的心,岂不是必定往生!一方面我们愿往生,一方面弥陀发誓要救我 们,这样因缘和合,就一定往生,所以“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罪业和名号轻重比较——三在释
“八番问答”当中第六,说明罪业跟名号轻重的比较。
有的人会认为说:“我们众生的罪业不只是今生今世造十恶、犯五戒,而是从旷劫以来累积五逆十恶的罪业,可以说这些罪业无量无边、充满宇宙;怎么可能 在今生这一辈子,甚至在临终的时候,听到善知识的解说、劝导,而在称念几句名号的当下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呢?旷劫以来的罪业是非常重的,而当下的几句名 号应该是很轻、很少的,怎么就能免除旷劫以来那么重的罪业,而离开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呢?”有人有这种疑问。
昙鸾祖师说,所谓轻、重,并不是这样来论的。昙鸾祖师用三点来论,所谓“三在释”。
“三在”就是:在心、在缘、在决定。
“三在释”,或许大家不容易明白。简单讲,就是: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是真实的,我们旷劫以来所积累的罪业是虚假的,千虚不如一真,再多的虚假都是等于零,一千个零也是零,一万个零也是零;“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真实的功德,所以不能相比。
我们的罪业是从旷劫以来就开始造,一直到现在,固然是无量无边,但是,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也是从兆载永劫以来就在“积植菩萨无量无边德行”。“无量德行”就是所谓三学、六度、万行,这些功德,通通累积、容纳在这六字名号里面。
好像一张支票,虽然不是人民币,可是却写着百千万亿的数目。这么一张支票,敌得过所有银行里的人民币,能还清一切债务。同理,这张六字名号的支票,可以胜过我们旷劫以来所积累的种种罪业。称念这句名号,所有罪业通通消掉。
何况三界六道,依我们的眼光来看,认为是真实的,可是以佛的眼光来看,我们三界六道本来就是虚假的,好像梦一样。所以《金刚经》就说:“一切有为 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什么叫有为法?三界六道里面的众生,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是有为法,这些都是虚假的,如梦幻泡 影。
我们做梦,还没有醒的时候,梦中的任何事情,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是苦,在梦中受苦;是乐,在梦中受乐。可是,以没有睡觉的人来看,它是虚假的啊, 不是真实的啊。因为他所梦的境界,这个世间并没有,只是意识心所显现而已。如果他醒过来了,梦中即使经过了千年、万年的苦乐,当下就消除了。如果他不睡觉 的话,连那场梦也没有了,何况千年万年的梦?所以,在醒的境界当中,没有梦。只有做梦的人,才有那个梦,而那个梦又不是真实的。
我们人生,旷劫以来,都是一场大梦,从来没有醒过,即使我们现在在这里,还是个梦。只是,学佛的人,他从梦中往醒的方向前进。那没有学佛的人呢?他是从这一场梦入那一场梦,没有醒过来的机缘,徒然承受梦中的苦乐——人生当然是苦多乐少,所以徒受梦中之苦。
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长劫以来所熏修的功德,是真实的。念一声两声,能胜过我们千百亿劫所造的罪业。即使念一声两声,当下信受、当下命终的话,当下就 往生;旷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就在当下停止了。所以今后,我们什么时候信受弥陀的救度,什么时候旷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就画下了休止符,就停止了;旷劫以后的生 死轮回,当下就断了,不再轮回下去了。什么时候命终,就什么时候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可思议。
这是《往生论注》上卷最后的八番问答,显明易行道的“机”。
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往生论注》下卷,在解释“庄严清净功德成就”的地方,昙鸾祖师解释这种“机”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也就是说,我们这种凡夫人,就是烦恼成就,本质就是烦恼,好像木炭的本质是黑的。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眼睛、鼻子、耳朵,离开了眼睛、鼻子、耳朵,不像个人一样;我们一生下来,内心就全部是烦恼,离开这些烦恼就不是凡夫了,所以说“烦恼成就”。
这种众生充满了烦恼,一点也不清净;这种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三界六道轮回的绳子绑他不住。在不断除烦恼的当下,已经获得了涅槃的身份了,这个真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愿力的救度。易行道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吧!
圆、顿、简、速
所以,昙鸾祖师将难行、易行摆在最前面;而且,强调这个易行道,就有一种含义:表示这部《往生论》,就是净土法门,就是弥陀愿力救度的法门;是易行道,不是困难的;同时,不但是易行道,而且是大乘最高的境界,是不退法门中最快速的法门,也就是:“圆、顿、简、速”。
“圆”,什么叫圆?一法具足一切法叫圆。
“顿”,什么叫顿?今生修今生证得叫顿。
当然,净土法门是信心的法门、是称名念佛的法门;在信心称名当中,虽然没有修行,可是有大功德。所以,不修等于有修了;所以是“圆、顿、简、速”,简单而又快速。这个在刚刚那段文,开宗明义,“难易二道判之文”就显现出来了。
“法”——疾速成佛皆缘弥陀愿力
刚刚讲的第一点是“难易二道判”,然后讲的是易行道之“机”,接下来要从《往生论注》来看易行道之“法”。
我们这个“易行道”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这是约略地来讲。《往生论注》加以逻辑性地分析,在《往生论注》下卷最后的地方,说明“易行道”这个法,就是:“易行道”之所以为“易”,道理在哪里呢?
昙鸾祖师首先以问答的方式说:“有什么因缘可以使这个易行道‘快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昙鸾祖师自问自答地说:之所以快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推求它的来源,是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并不是以我们的修行为增上缘)。
所以,这“易行道”快速的法门之所以快速,它的根本就是在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在我们修行的功夫。
昙鸾祖师又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也就是说: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以及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这些菩萨所做的救度众生的事情,都是依靠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
昙鸾祖师又设问说:
何以言之?
为什么这么讲呢?什么原因呢?
昙鸾祖师接着自答说: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是因为有佛力,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四十八愿便是虚设。
那么,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到底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使我们烦恼凡夫,不断烦恼就能得到往生极乐世界的身份。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昙鸾祖师就说:“现在来引用三个愿,证明刚刚所讲的是真实的。”
接着就引用了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
缘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往生
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乃至十念”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当然,这十念是“乃至”的十念,并不是说唯有十念。“乃至十念”这几天都解说了,“乃至”就是说:闻信弥陀救度之后,尽此一生念佛,有的人十念、五 念、一念(临终闻信之机);有的人千念、万念、若一日、若七日、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的念(平生闻信之机),这个都是“乃至”。
也就是因为众生根机各个不等,有年轻的时候就遇到净土法门;有一辈子没有遇到这个缘,一直到临终躺在病床上,将断气的时候才遇到这个法门。
年轻的时候遇到这个法门,从此之后他就是称名念佛,不假借其他功夫,这种人就是“乃至一辈子”的念佛。
至于说一生都是遇到恶缘,使他造恶多端,不晓得有因果报应,不晓得去行善积德,到了临终病苦躺在床上,才遇到有缘的人请善知识来给他讲“有因果报 应,作善而为人,作恶会堕落地狱”,他才恐慌起来,才开始寻求解脱之道。这个善知识再告诉他说:“你罪业那么重,不是随便就能解脱的。在所有法门当中,只 有这个法门,就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才能解脱。”那么这个人可以说再也没有其他方便了,只有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何况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所有法门当中最快速、最殊胜,下手容易又成功高超。他当下信受,当下称念,当下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了。那么,他就是乃至十念、乃至五念、乃至一念而已。
这就是“乃至十念”的含义。
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便免除了三界六道的轮回;没有轮回,在极乐世界又是无量寿,一生补处,所以能够快速地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一个证明——第十八愿。
缘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成佛
第二个证明就是第十一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
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依靠第十一愿弥陀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在这里已经是“住正定聚”。所以到极乐世界“必至灭度”,也就必定成佛,没有回转的灾难,所以很快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怎么说没有回转的灾难呢?如果靠自力修行的话,从离开娑婆世界,到初地的果位,要一个大劫。从初地到七地又要经过一个大劫,这样就要两个大劫了。如 果在七地不再前进的话,就会退堕下来。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力量,住正定聚,到极乐世界入灭度,也就得涅槃,悟无生法忍成佛。所以超越,没有经过初地、二地、 七地,当然也就没有退转的危险,所谓“无诸回复之难”。
缘第二十二愿,横超诸地度众生
第三个证明就是第二十二愿。往生极乐世界,依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来讲,都是: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这两句话的含义就是:纯正的净土法门是个横超的法门,不是竖出的法门;是依靠阿弥陀佛力量的法门,不是依靠我们自己力量的法门。
如果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必须自己破见惑、思惑,“初信”然后到达“十信”;又从“十信”进入“十住”;“十住”完了“十行”;“十行”完了“十回向”;“十回向”又进入“十地”;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爬升。
可是我们净土法门是横超的,超越这五十一个阶位。所以二十二愿说: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超越一般的,一地、二地……的修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就是救度众生的行为。
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二十二愿就是:“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往生的当下就超越了五十一个阶位——也就是超越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阶位,而到达妙觉的阶位。”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他的力量显现在哪里?显现在第二十二愿。
昙鸾祖师在这里引用三愿:第十八、第十一、第二十二愿,来证明“易行道”是个快速成佛的法门。
《往生论注》还有一个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开头的“赞叹门”,举出修行的现象,有“如实修行”,有“不如实修行”。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刚刚讲,净土法门“非修不修”——不是讲修行的,讲称名。称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昙鸾祖师在这里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但是有一种人,现在已经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可是,无明并没有破除,他的愿望也没有达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昙鸾祖师在这里就有解说。
我们先来解释“无明”跟“满愿”。
“无明”,有“总”和“别”两种:总即是“痴无明”,别即是“疑无明”。
“痴无明”就是贪嗔痴等各种烦恼,这个叫做无明。一切的无明都涵盖在“痴无明”里面。
“疑无明”是指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无明”。
总而言之就是贪嗔痴的一切无明,别而言之就是“疑无明”。
那么,只要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破除的话,也就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的话,即使贪嗔痴无明还存在,也没有妨碍。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贪嗔痴一定断。
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是最先破除我们的“疑无明”。只要“疑无明”一破,贪嗔痴烦恼不破,到时候一定破,所以先破“疑无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无明”。
以净土法门来讲,严重的无明不是贪嗔痴,而是疑。因为我们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使我们继续在这三界六道里面造罪业、受苦报;有了轮回,就免不了五逆十恶、弱肉强食。这样讲起来,岂不是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的罪业,比杀人放火、五逆谤法的罪业还重?
所以,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怀疑佛智、不信救度,罪业比杀人放火都重。因为由于怀疑而不能往生,而继续轮回;轮回就有机会去造十恶五逆谤法了,任何的罪业都可能造了。
“疑”,怀疑弥陀的救度是一切罪中最大的罪。
“满愿”,愿也有“总”和“别”。“总”,就是我们人生的愿望非常的多,又要这个,又要那个;又希望这样,又希望那样,愿望很多。“别”,就是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愿生之愿。
其他的愿虽然多,只要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愿满足的话,其他的愿也能达成。因为只怕不成佛,不愁成佛不能满愿。成了佛,就有智慧、有神通,能够如意自在,要怎么样便能怎么样;应以何身得度,便能显现何身而为说法。
所以,满愿先满往生的愿。往生的愿是一切愿的根本,只要这个愿满足了,其他的愿都能满足。
为何称名不满所愿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可是,还有称名的人,无明还没有破除,而愿望还没有满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不如实称名
昙鸾大师就总的加以解释说:
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我们虽称名,可是这种称名不是如实的称名——只要有疑心,就不是如实的称名。如果具足信心的话,那就是真真正正的称名。
二不知:不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这句名号既然能够破除我们的疑心,使我们起信;一起信,往生就有希望了。可是为什么不能破我们这个“疑”,使我们起信呢?
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是由于我们不知道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实相身、为物身。
也就是不知道这句名号的原理,来龙去脉、生起本末。如果能知道的话,那个“疑”就会破除,就会得到信心。
什么叫做“实相身”,什么叫做“为物身”呢?
“实相身”: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报身、成佛之身。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实相身”就是阿弥陀佛已经成 佛的自利之身。自己已经成佛了,这个叫“实相身”。如果还没成佛的话,他还是菩萨。既然还是菩萨,我们就不能满愿断疑了。如果成佛了,我们往生的愿望就能 够满足了。为什么呢?往生的资粮、往生的功德,都在阿弥陀佛成佛时的这句名号里啊!所以,一旦阿弥陀佛成了佛、是实相身的话,那名号就出现了;而名号的本 身就有我们的信,名号的显现就能破除我们的疑。所以说,“实相身”是弥陀自利之身,也就是“设我得佛”的那种已取正觉的“正觉”。
“为物身”:“物”,就是众生,“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阿弥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而且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众生,他根本不能存在,根本不能成佛。他既然成佛了,就能救度十方众生。
由于不明白阿弥陀佛已经成为这一实相身之佛、为物身之佛,所以我们的疑心不能破除。
不知实相身,不知为物身,这叫“二不知”。
三不信
因“二不知”,就显现为“三不信”,也就是: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第一、信心不淳。也就是说,你既然不知道阿弥陀佛成佛是成为实相身、为物身的佛,既然不知道,那么,你内心这个“信”也就不淳。不淳就是跟原来的样子不一样,这叫“不淳”。
“若存若亡”:有时候觉得没有把握,有时候觉得有把握。
“淳”,一般的解释,好像一块原木,原原本本从山上运下来,还没有经过雕刻,没有经过颜色的彩绘,这个叫做淳。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实相身)救度众生(为物身)的悲愿,原原本本领纳在我们心中,不加我们自己的盘算、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筹量计度进去,这个信心就淳了。
所以说,信心淳,就永恒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还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阿弥陀佛是这样子救度我们(只要专称名号、愿生净土,即得往生),我们往往不认为是这个样子,而认为“虽然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但我 应该这个样子;应该那个样子才能被救”,或者是“虽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可是我要往生,哪有那么容易啊?我要累积这一点、累积那一点,修这个、修那 个(除了念佛之外的修行),才能够往生”——不一。
因为不一,这颗心往往在那里晃动,“专修念佛怕不行吧?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永远没有决定。都是在那里“或许这样、或许那样,加上这个、加上那个”,好多种,没有一个决定性,这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续。既然不一,就不可能永远一个样子下去,所以就不相续。烦恼来的时候,就觉得没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讲说别的法门很殊胜,就转到别的法门去了。不能一直信受弥陀、称念名号,不能永恒不变地持续下去。
信心与称名之一致
由于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话,就会“三信”。
“三信”是从三个角度来解说的,其实,“三信”就是一个信心。因此,真正的称名念佛在哪里呢?在于一个信心。你有了这个信心,自然会称名,这种称名就是如实的修行、如实的称名。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就不是如实的称名。
不过,这都是就我们这一方来讲的。如果就阿弥陀佛本身来讲,他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与不信,他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 以跑开了;如果能够不跑开,永远在那里,就是说,永远称念这句名号不改变,那就定得往生。因为这无形中,信也就在里面了;无形中,这句名号在那里运作。
昙鸾祖师在前面一方面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一方面又说“要有三信,才能如实修行”,那岂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也不矛盾。这种一辈子都保持愿往 生心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称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里面了,不然他怎么能够这样呢?如果他能够这样的话,就说明他宿善成熟,无形中信心就在里面了。
殷勤付嘱
好,我们又回归到原点。刚刚讲《往生论注》的大意在开头和最后的地方,其实这开头跟最后是首尾相呼应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所以在最后,昙鸾祖师就劝导我们说: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
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就像《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在讲完《无量寿经》的时候,就将念佛法门交代弥勒菩萨: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将念佛能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的法门交代弥勒菩萨,要他传承下去。因为弥勒菩萨是当来成佛的,他当来成佛,最终还是要宣讲这个法门,所以就交代弥勒菩萨。
这也像《观经》,释迦牟尼佛将“持无量寿佛名”交代阿难尊者,要让他传承下去: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是持名,而不是观佛像或观佛身。
这也像《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将念佛法门付嘱舍利弗尊者,说: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部《往生论注》跟前面三部经一样,劝导后之学者说:“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后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哪,既然听到刚刚所讲的他力(也就是阿弥陀 佛的愿力)可以救度,好像船一样,可以坐上去,那我们就要领受”。所以说,“当生信心”,而不要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的大意就是这几点。
现在来做一个总结:
我们净土法门,就是“易行道”。因为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谈到,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中也引用在最前面。
我们这个“易行道”,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不是讲我们众生要如何来修行,然后回向给阿弥陀佛、拜托他来救度我们,不是这样的。所以,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也是讲众生信顺、信心念佛而被救,所以是一个圆、顿、简、速的法门。
我们每一个众生,内心都含有五逆谤法的烦恼,这种烦恼的凡夫依靠阿弥陀佛救度的“易行道”,就能够原原本本,在不断烦恼的当下得涅槃,这就是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所以,既然如此,我们“闻他力可乘”,就“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的大意,简单讲到这里。
关于信心与念佛(11问)
有关经释之解释(8问)
释普通疑惑(25问)
1、问:请问法师,在《大经》、《小经》和《观经》中都谈到称名的问题, 也谈到信心的问题,那么请您谈一下信心和一向专称名号的含义好吗?
答: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没有条件的,白白地送给我们的,现在就完成的,这个就是“信”。所谓“白白送给我们”,现在就已经完成,在哪里呢?在于你闻信 之后只要相续称名,短在十声、五声、一声、一念,长在百声、千声、万声,若一日、若七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都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乃至十 念”。这个“念”自然含“信”与“行”。“信”,就是信弥陀救度;“行”,就是称弥陀佛名,就这样。所以说没有任何条件的。
没有时间的人,你就少念;若有时间的人,你就多念。甚至现在要断气了、要死了,现在才听到弥陀的救度,这个时候,嘴巴、舌头都僵硬了,嘴巴不能念, 而心中念,照样往生极乐世界。那最短最短没有比心中这么一念更短的吧,这一念是最短的了,“乃至一念”就是这么最短的时间,当下死、当下往生极乐世界;如 果寿命延长的话,自自然然地就会忆佛念佛、称名念佛,这个时候,就演变为乃至一日、乃至一年、乃至一辈子的念佛,就会这个样子。
为求往生,除了称念这句名号以外,不会再修其他的了。如果听人家说“你还要念往生咒,还要念观音、念地藏……”,也不会跟随他们。若跟随他们的话, 那就是善导大师说的“随缘杂善”(即人家告诉你念往生咒,就随人家告诉你念往生咒的这个机缘;人家告诉你称念观音、称念地藏、称灭定业真言、称什么什么 的,因为有那个缘,就又随他的缘去修,这个叫做“随缘杂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没有体悟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没有机、法两种深信。
所以,始终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不会再念别的什么。何况其他都是少善根、少福德,不是大善根、大福德。
所以,真正懂得的人,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他就以那些时间、精力去称念这句名号,不会在这句名号之外间杂其他的修行法门。
净土法门讲专——专修,讲唯一——独一无二。十方诸佛独有阿弥陀佛是王,独一无二。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最”、“第 一”,就是独一。净土法门是独一的法门、无二的法门。我们的本尊是阿弥陀佛;我们所拜的对象也是阿弥陀佛;我们所称念的,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 号;我们所信受的,也只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一切的一切都归向阿弥陀佛,一切的一切也都以阿弥陀佛为根本。
“杂善”(就往生这一目的而言有专有杂)就是诸善,因为“杂”就是种种。种种诸善,也叫做“万善万行”,略讲就是三学六度,广说就是八万四千法门。
答:如果没有体悟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那就是信心还没有决定性,还没有统一性。所以就会有二心、三心,种种心都出来了。就会想:“我应该修这个法,应该修那个法,除了念佛以外,还要念好几个佛菩萨名号,还要念几个咒语……”二心、三心等等心都会出来。
那么,在还没有体悟弥陀救度之前,应该先肯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要像善导大师所讲的,要舍掉其他的行门,而专称这句名号。今天有一分钟,就以这一分钟的时间称念名号;有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十个钟头,就以这个时间去称念这句名号。
同时,去体会什么是机、什么是法。因为在体会机、体会法当中,阿弥陀佛的悲心,会在某种情形之下纳入我们的心中。
不过,你如果能够肯定“专称佛名必定往生”而一生念佛下去,百分之百往生,必定往生!因为这个法门是他力法门,我们不知道求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都 在我们面前合掌,十劫以来都在要求我们了;何况我们有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的心而称名号?自自然然这句名号的功能就在运作,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从这 一点来讲,已经抛开自力他力,已经抛开是信是疑了,自自然然地信就在里面。
自自然然——这就是一种弥陀的运作,就是一种他力。因此,到最后善导大师就说: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都是强调“一向”,也就是要专。法然上人说:一向专称名号,自然具足“三心”。即使你不知道,自自然然地就具足“三心”,为什么?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有这种功能。
3、问:请问师父,为什么说“信从闻生”?
答:刚刚解释了这个闻的内涵,真闻就是真信。信心的内涵就是体悟弥陀的救度,内心体悟弥陀的救度才是真正的闻,这个大家想一想就可知道。
4、问:很多人在念佛的时候用观想,或者是坐禅悟道,还有修密宗持心咒、修颇瓦法的,看他们都是人人信心十足。那么,他们的信心与第十八愿的“信乐”是否有所不同?
答:当然这有很大的不同。第十八愿的“信乐”是随顺弥陀救度,而且是现在已经获得往生的身份,命终的时候就进入报土,莲花化生。其他法门就不是这样,如果想往生,必须回向才能往生,而且是胎生。
所以,我们信受净土法门,就是专称这句名号,不必坐禅,不必观想,不必修学密宗的三密相应,不必的。
刚刚讲了不必坐禅,可是如果有人喜欢打坐,那也可以,就以静坐的方式称念这句名号,当然你不是执着你的功夫。
5、问:请问师父,信心决定的念佛,与有的人认为“我信名号,我就能往生”,这两种念佛有什么区别?
答:信心决定的念佛,以及信名号的念佛,这两种是一种。因为信心决定的内容,就是这句名号。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完全显现在这句名号中。
信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信机,一方面就是信法。这两方面实际上是一个内容,只是分开来解释而已。
信机:“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自己对自己要有体悟,善导大师说要深信,而且要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体悟到自己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不可能有力量出离三界六道。
好比一个人在茫茫的大海中,没有力量游泳,也不会游泳,一直沉溺其中,永远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岸上来。
六道就是苦海,我们众生都沉溺在苦海中。沉溺,就是沉入水中、溺入水中,没有浮上来。
像我们这种众生,必须靠人家跳入海中把我们抱到岸上。
能够跳入水中、有力量把我们抱上岸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进入第二种,法的深信——信法: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两种深信是一种体悟性的内涵。刚刚讲的,譬如我们溺在水中,阿弥陀佛亲自跳下水把我们抱起来,我们心中充满了阿弥陀佛救度的真实,消除了苦恼和不安。这是一种实际体悟。
6、问:我没有那种信心开发那一时刻的体验,我只信知“称名定往生,不论时节久近,不论行住坐卧”。请问师父,这种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愿?
答:这都符合第十八愿。因为,你既然是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不问时节久近,行住坐卧,念念不舍,这样无形中就在第十八愿里边了。因为往生并不是在我们 众生这里讲说“要这个样子、要那个样子”,不是的!往生本来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在运作。所以,称念这句名号的人,不管他知与不知、求与不求,自自然然有 那一种往生的功能潜在其中。如一个念佛的人身上有佛光、头上有毫光,这是自然的。尽管他不知道、没有看到,可是自然会有这种功能,因为名号的功能、名号的 自性就是这个样子。
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烧,一旦点火就必燃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甚至你在口中或心中认为它不会燃烧,要它不燃烧,它也必定燃烧。除非你不点火,一点火就必定燃烧,因为燃烧就是火的功能。
这句名号本身能使我们往生,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我们知道这一点去称念,信就在里面了,尽管对这个道理了解得不是很充分,可是能够一直称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在运作。
有记载信心开发过程,而且历历在眼目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有这个记载。法然上人说他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得到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说,他为寻找出 离生死轮回的法门,翻阅经藏五遍,“到底哪一部经所解释的那个法门才是适合我,也适合任何人,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呢?”——法然上人在当时被称为智慧第一, 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为了寻求解脱之道,还是一部经典、一部论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总共五遍,最后才发现,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里面有记载, 称念名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简单快速。于是,其他经典都不看了,专门针对这部《观经四帖疏》再度看了三遍。第一遍 看完,虽然大意重点还没有抓到,可是已经觉得很欢喜了。再看第二遍,更加得到安慰。再看第三遍,正当看到: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里的石头当下落了下来。
他所体悟到的是什么?体悟到的是:原来我们往生这件事情,阿弥陀佛已经在十劫以前为我们预备好了。他所预备好的,就是这句名号,往生这件事情就在这 句名号里面,只要称名,就一定往生。因为这里所讲的“念念不舍”是“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就好,行也好,住也好, 坐也好,卧也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形下,都没有关系,都没有限制,只要称念这句名号;修行时间长、修行时间短,都有资格往生,所以说“不问时节 久近”。这样的话,岂非救度是没有条件、白白地送给我们的?而且是摆在这里,我们随时发现随时来拿,随时就拥有。既然是这样念佛的话,谁不会啊!都会。并 没有限制一天念十万声、要念几千万,没有。也没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众、女众,要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都没有限制。只要我们称念这句名号,我们是什么 样的身份,就以这样的身份来称念这句名号。如此说来,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往生与否,不在于我们有如何的功夫境界,不在于我们要这样地念、那样地念,不在我 们这一边,而完全在阿弥陀佛那一边,阿弥陀佛发愿救度念佛众生,众生念佛必定往生!
所以,法然上人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当下感动了,眼泪流下来了,当下就高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没有人,他就大声地念佛。“原来阿弥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经定下了救度的方法”,这是法然上人信心开发的过程。
至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去见到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给他讲《观无量寿经》的时候,善导大师心中的疑惑就断除了,其他法门也就放弃了,一心称念这句名号。
有人追求“一念的信心”,又体悟不到,于是放弃称名,一直要追求那个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无常,现在死了就轮回去了。所以,你只要称名。何况在称名当中,信心就在里边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称名,一方面认为不够,结果修其他法门去了。
那怎么办呢?必须环绕在善知识的旁边听。同时,信仰相同的莲友常常相聚研讨。
至于见解不同的莲友,我们要避开,免得被绊倒;因为我们都很软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善知识常常讨论,常常在一起,因为人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
7、问:有句话说“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真实信心”,请师父开示。
答:也就是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一定会称名念佛。因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自自然然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下去,这就是“信心必具名号”。
那么,“名号未必具信心”,是说称名的人,即使他称名,可是不一定有那个信心。因为称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一定了解弥陀救度的原理。这 样的话,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会认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废,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也就随着修别的法门去了,不能贯彻到底,是有 这种现象。
所以,有信心必定是伴随着称名,如果有信心而不称名的话,这种信心就不是真信。如果有人说“我已经信了,我可以不用念佛了”,那是虚假的信心。真正 信受了,他会把信心融入念佛之中的,并不是说念佛有什么辛苦,或什么着相,不是的!称名念佛,念在心中也好,念在口中也好,高兴起来,欢喜跳跃地念也可 以,这个会自自然然在心中产生的,“听闻弥陀本愿力,欢喜不觉称佛名”,会不知不觉念出这句名号来。
不过,固然不了解信与不信的内容到底怎么样,干脆把它们摆到一边,你只要相信:“即使不信的人,阿弥陀佛也要救度。”这样,信就在其中了,之后就称 名。今天有一天的时间,就称一天的名号,这一天过完了,寿命到了,自然往生极乐世界。若是有两天,你就称两天,若是有七天,或者是两个七天、七个七天,或 者七年、七十年,你就用这些时间一味地去念佛。不会说:“我时间那么多,我来修这个、修那个……”不可能会这样的。
8、问:请问师父,唯有信愿念佛的人才蒙受弥陀心光摄取,而没有信愿念佛的人只是蒙光照耀,而不被摄取,故不能往生,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佛光有两种,一种是身光(身上放出来的光),一种是心光。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普照十方世界。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阳一 样,太阳一出来,地面上的任何动植物都在阳光的普照当中。同样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众生,不管善人、恶人,甚至地狱众生也受弥陀光明的普 照。只是,能够念这句名号的人才能蒙光摄取,因为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能够念这句名号,自自然然就受弥陀心光的摄取,与弥陀的誓愿相感应。
弥陀的心愿展露在这句名号中,要度称念名号的人。我们称念名号,符合他的心愿,无形中就是受他的光明照摄,与他的心相感通。
如同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电波,发射到各个角落,没有一个角落没有电视台的电波。可是,你如果不转到那个电视台,当下没有与那个电视台互相感应、连接在一起,就不能接收到信息。
同样,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我们不称名,与他的心光不感应。唯有称名才是阿弥陀佛的心愿。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这句名号,名外无体,体外无名,因此,信受弥陀救度而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自然在他的心光摄取当中而得往生;不称名者,就没有光明摄取的利益。
9、问:请问师父,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答: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他当然是对弥陀有信心、有恭敬心,对自己有良心、有惭愧心,对别人有爱心、有包容心。为什么?因为他体会到阿弥陀佛对他的爱 心,体会到阿弥陀佛对他的包容心。当他体会到阿弥陀佛的大爱的时候,就惭愧自己是一个罪恶的人,因此对自己有良心、有惭愧心,一旦有什么言语行为上的过 失,立刻会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反省比以前更加深刻。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爱心,对我们的宽谅,可以说非常的广大。论我们的话,我们是罪恶深重的人,累生累劫造了无穷无尽的罪业,今生今世反省自己,自己无 时无刻、有意无意都在得罪他人。所以,不是我们去忍耐别人、宽谅别人,而是要请别人来宽谅我们。不宽谅我们的话,被他碎身万段也不足以偿还。
我们是这种不能被宽谅的人,而阿弥陀佛来宽谅我们!我们被阿弥陀佛的大宽谅所感动,对众生也会有宽谅的心。所以,弥陀的生命在我们内心里面作为我们的主人,监视着我们,我们的反省力就会更加的敏锐。
10、问:请问师父,念佛的人也有苦恼,平时说念佛法喜,苦恼时念佛还法喜吗?他的心中有些什么转化?
答:一般人没有听闻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告诉他念佛是好的,他也接受。可是逆境来了、烦恼来了、病痛来了,这句佛号就飞到三十三天之外了。
如果闻信了阿弥陀佛的救度、闻信这句名号的原理的话,烦恼来了,他也会有法喜;苦恼得念不出声,也会有安慰;逆境来的时候,也会甘于承受,会这样 的。烦恼来了,就不以烦恼为烦恼;痛苦来了,也不以痛苦为挂碍,这句名号即使念不出来,心总是安稳的。同时,他如果能念佛的话,就会停止原来很苦的“哎 哟、哎哟”声,代之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会这样念。
还有,闻信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心性会转化。因为我们体会到弥陀救度我们,而弥陀救度我们,他不但不跟我们计较,反而是大大地宽谅我们。大大宽谅我们的时候,使我们感动,也会去宽谅别人、不跟别人计较。
阿弥陀佛救了我们,不但救起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再继续六道轮回,而且是给我们无量寿的生命、无量光的生命,是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 命,给我们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说,不但是给我们生命,而且是给我们那么丰盛的生命,同时给我们极乐世界。你看,这些东西多么的丰富、多么的高贵,我们刹 那之间拥有了这一切,可以说,刹那之间雍容华贵起来。那个时候,我们面对其他的人,看到他们所需要的,我们有,我们就会尽量付出,帮助他、满足他,就像弥 陀来帮助我们、布施给我们、满足我们一样,就会有这些转化。
这些转化,其实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去宽谅一个人,这个人如果是个好人,他做错了,我们去宽谅他,这是很容易的。但是,不容易宽谅的人,我们也去宽谅 他,这个必须从我们内心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来自阿弥陀佛。为什么?别人不可宽谅他,我们可以宽谅,是因为阿弥陀佛宽谅了我们、阿弥陀佛包容了我们。
我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的众生?这颗心可以说是很卑贱、很污秽、很肮脏、不可告人、无地自容的,阿弥陀佛一点都不计较。如果体会到阿弥陀佛这种慈悲的话,所有的人,我们都会去包容他、原谅他。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标准,因为十方众生各不一样,可是转化的功能是存在的,是有那个可能性的。
所以,我们信受净土法门,这颗心会柔软下来。柔软下来就显现一种不太计较、能够宽谅包容,同时对所有人都好,怀着一种抱歉的心、对不起的心。因为, 永劫以来,我们曾经欠了众生不晓得多少的债,都没能偿还,而且,一直都不知道。现在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触,“我原来是这一种众生!”
所以,净土法门跟自力法门之所以不一样,也就在这里。自力法门要自己去修六度万行,自己去修布施、修忍辱。我们不是,我们是自自然然地去付出。即使 付出了,也不认为我们是在修布施,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知道自己所做的功德都是有为有漏,都是虚假的心、有代价的心,有功利的心存在,一点都 不是真实的奉献。唯有弥陀将极乐世界奉献给我们,将成佛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自自然然也想付出,而且付出却没有那种祈求回报的心。因为,最大的功德阿 弥陀佛已经给我们了,我们不须再来祈求功德了。
以忍辱来讲,以前都是要自己忍辱、忍辱。忍辱别人对不起我们的事情,忍辱一切逆境,忍辱人家诽谤、打骂。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祈求对方忍辱我们。我 们旷劫以来欠人家的、侮辱人家的,甚至今生今世都不知不觉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所以请求他们的原谅、忍耐,不是我们去原谅、忍耐他们——就会有这一种转 变。
第十八愿的内容就是信机、信法。“机”就是十方众生,“法”就是弥陀的救度。十方众生就是五逆谤法的众生,十方众生就是罪恶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 生(罪恶满身,所以才“无有出离之缘”)。如果没有罪业的话,那就是圣人、完美的人了,他们才没有罪业,而且还有力量脱离三界。在这个世间,只有人家受他 们的恩惠,他们没有欠人家;人家受他们的熏陶感化,他们没有侮辱人家。可我们不是啊!既然我们罪恶深重、没有出离之缘,就是有意无意、知与不知之间都亏欠 了人家,所以要请求人家原谅。心情就会有这种转化。
这当然不是一个标准,众生各不一样,习气比较重的人,突然面对某种状况,噼里啪啦,自己的惯性都出来了。但是,事后立即会反省,因为毕竟我们是深信机、深信法的人,机法在我们内心很深刻、很敏锐。所以,即使当时没有发觉,事后也会发觉的。
11、问:刚才听师父讲,《观经》的眼目就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名定往生。但是,这种称名,它和有一种理论解释的,就是要称到什么样子才能获得不退,是否一样?请师父再把这两种称名具体的含义解释一下。
答:刚刚我没有说清楚,应该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这个“称名”再加以解释,以及有几种的称名,那几种称名的内涵、性质又是怎么个样子?
称名,分为自力的称名和他力的称名。
自力的称名,就是一般通途的称名。什么是自力呢?也就是“他力中的自力”。“他力”就是指弥陀的救度,本来弥陀的救度是弥陀的力量,通通具备了,可 是我们不晓得那个原理,以为阿弥陀佛虽然要救我们,可是他高高在上,远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低低地在这里顶礼,远远地在这里祈求。虽然要求往生,却认为必 须积功累德,或累积称名的功夫、功德,这样回向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救度相应。认为说“虽然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可是我们如果没有具备某种条件,是不能被救度 的”,这是“他力中的自力”,以为阿弥陀佛是有条件的。这不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
他力的称名,就是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就是真正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这种念佛,完完全全是没有条件的,完完全全是领受弥陀救度的念佛,念佛的本身没有盘算,没有筹量、计度。
如果认为“应该念到‘事理一心’,不能‘理一心’也要‘事一心’,否则的话,至少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这样的话,临终的时候就更有把握 了。不然,现生如果没有那个功夫,临终怎么会有正念呢?所以,平时先培养‘不乱’的功夫,等到临终,就会有正念,那个时候,佛就会来迎接,否则,临终没有 正念,佛就不会来迎接……”这种就是自力的观念,这是完全不了解六字名号的原理、弥陀的救度。这种观念,等于是拿一把小刀插在阿弥陀佛的胸膛上。因为阿弥 陀佛的本意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十方众生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很少很少)。阿弥陀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是把我们看成他自己,而且救度我们的 功德已经完成好了,只求我们让他救,他怎么会给我们提出这种条件呢?
如果阿弥陀佛给我们立下某种条件的话,十方众生就不可能往生了。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智慧心中难道不知道,而会硬要立下某种条件吗?这是不可能的!
就像慈爱的爸妈,早年失去了最疼爱的幼子,现在发现了儿子的住所,这个儿子在那里受风受雨、受苦受难、三餐不济,慈爱的爸妈一看就心疼。所以,巴不 得赶快把儿子接回家里,免除他的贫穷困苦。但是儿子一直愚痴,心性低劣,以为爸妈所拥有的荣华富贵,自己没有资格,要能够回去的话,起码要怎么样怎么样才 能回去。所以,儿子在外面待久了,自会有一种卑劣的想法,不能体会父母的悲心,那样的话,就会使父母更加心疼。
所以,我们不接受弥陀的救度,对弥陀怀有的那一种观念,等于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弥陀的胸膛上。那是一种自力的念佛心态。
他力的念佛一概不讲那一些,就是以我们本身这种根性去念佛,不管念得能一心、不能一心,都不管。因为,不是以这个为目标、为标准的,是领受弥陀的救 度而去称念这句名号的。因为弥陀的功德宝珠在我们的心中,声声佛号念出来,都是这颗宝珠所放出的光明。并非这一声是这颗宝珠,那一声就不是了,不是的,声 声都是这颗宝珠的光明。往生是这颗名号的宝珠使我们往生,而不是我们口中称念的功夫使我们往生。只是说:既然我们心中有弥陀名号的宝珠,我们就会时时刻刻 流露出称名这个现象出来;虽然这样流露出来,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中并没有一种要累积功夫,或者要达到“事理一心”的那种观念,因 为晓得自己是已经被阿弥陀佛救到的人了,已经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了。现在的念佛,就是内心那一颗明珠所散发出来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
所以,善导大师在解释“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时候,他所解释的是: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
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这颗心是散乱的。因为是“行住坐卧”,并非只是静静地坐在蒲团上,在那里静坐念佛,而是行走的时候也念佛,站在那里也念 佛,躺在那里也念佛。而且又说“不问时节久近”,不管你修行时间长短,念了一年,或者十年、二十年,“时节久近”,这个都不管,这个才是真正“乃至”的意 义。
“乃至”就是: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善人、恶人,男女,老少,智愚,贤不肖,这个都是“乃至”。如果不是“乃至”的话,阿弥陀佛如果限定说:“要出 家发菩提心,乃至十念”,糟糕了,出家的人少,而且发菩提心,几个众生发得起来?但是“乃至”,连身份上也是“乃至”,数目上也是“乃至”,心情上、心理 上也是“乃至”,所以这个“乃至”的含义非常的广。
因为有“乃至”两个字,使我们安心了。所以,我们的念佛就是这种“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而我们“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是因为本来就已经领受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之故啊。
这就是自力、他力念佛的不同意义。
12、问:师父能否解释一下法照大师“彼佛因中立弘誓”的偈子?
答:好!整偈是这样的: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一首偈就是解释第十八愿的。因为第十八愿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就是十方众生,那十方众生就包括得很广了,没有一个众生不在十方众生之内,为了表达这个意义,大师用这一首偈来解释。
“彼佛因中立弘誓”:“彼佛”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立下了四十八大愿,其中最宏广的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广度众生的。第十八愿说:“闻名念我总迎来。”
“闻名念我总迎来”:“念我”就是“乃至十念”,使“乃至十念”的众生往生极乐,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说:“称我名号的人,如果不让他往生极乐世界,我就不成佛!”这就是“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谓“闻名念我总迎来”。
那么,就十方众生来讲是——
“不简贫穷将富贵”:“简”,简别,舍弃。不简别、不舍弃贫穷的人,而迎接富贵的人——不是重富贵轻贫贱的。“富贵”、“贫穷”,只要他称念弥陀名号,就通通救度;只要是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就通通往生,不分别的。
“不简下智与高才”:“下智”就是没有智慧、不认识字的人,愚痴、愚劣的人;“高才”即上根利器。上根利器也好,下根愚钝也好,都平等救度。
“不简多闻持净戒”:深入经藏、多闻的人,或者持戒清净的人,以及受戒而犯了戒,甚至罪恶多端的人,只要他回心的话,通通要救度。
“但使回心多念佛”:只要回心转意——“我以前所作的罪恶,原来是有果报的,不应该的,我错了”。那想要解除这种果报,怎么办?只有信顺弥陀的救度,所以叫做“回心”。此后多念佛,这个“多”就是“乃至十念”的“乃至”,此后有时间就只管称名。
“能令瓦砾变成金”:“瓦砾”就是被人家遗弃的砖块、石头等东西。“瓦砾变成金”,所谓“变铁成金”、“转凡成圣”,就是只要你回心念佛,就能转凡 成圣,就能变铁成金,也就是说必能往生成佛。本来轮回受苦受难的生命,现在往生去了,成为佛身了,超凡入圣,进入清净的、不污染的涅槃境界。
瓦砾与金,天差地别,回心念佛即可变铁成金,这就是名号不可思议的功德。
13、问:《观经》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有一种解释将它解释成自性清净的佛性,请师父对这种解释开示一下。
答:自力修行的人,他不把极乐世界当成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不把阿弥陀佛当成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而是把他当作“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他认为清净的佛心,清净的当下,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他清净的时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没有苦乐、好坏、美丑等这些相对性的分别观念,那他当下就感觉到自己在净 土里面了。这是修自力法门的人,以心中的佛性为弥陀,以心中的清净为极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理解为这种含义。
这种理解是唯识观,认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使是极乐世界,即使是阿弥陀佛,也是从他心中所产生的,唯心的。那是自力的法门,必须 依自己的力量来修成佛,在这娑婆世界修行,最终证悟佛果。他一旦证悟佛果的话,山河大地对他来讲,没有不是净土,都是净土,因为超越净与秽,哪有什么净 土、秽土的分别?
但是净土宗不做这样的解释,我们始终是建立在“指方立相”上。极乐世界有方位,“从是西方”即是方位,阿弥陀佛有形象,唯指西方阿弥陀佛,所以称为“指方立相”。
当然,究竟来讲,极乐世界广大无边际,阿弥陀佛也没有形、没有色。可是,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不一定要去追求那个境界,我们只要追求有方有向、指方立相的净土的阿弥陀佛便可以,因为到了那里就自然能够证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这个“作”是作什么?就是念,对我们来讲就是称名念佛、信受弥陀救度,所以说“是心念佛”,这个“念”包含信与行,“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不可以离开阿弥陀佛之外去寻求佛,去寻求见佛。如果那样的话,又是圣道门自力的范畴了。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14、问:请师父解释一下“实相身”与“为物身”。
答:你即使不知道“实相身”是什么,“为物身”是什么,可是你只要相信弥陀的救度,那就在里边了。
只要相信弥陀救度,称念弥陀名号,就像刚刚所讲的,“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去念念称名,那实相身、为物身就在里边了。
若简单解释,“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实相身”就是成佛之身。
实相身是从阿弥陀佛的自利圆满方面来讲的,如果自己自利成佛的话,那取正觉了,成就实相身了,必能使众生往生,所以,同时又是为物身。
实相身是就自己自利圆满来讲,这个自利圆满并不是为了自利。阿弥陀佛不是为了自己本身,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佛,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所以,为物身是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利他圆满来讲的,是这样的。
实相身是从弥陀本身来讲,是弥陀的自利;为物身是从救度众生方面来讲,是弥陀的利他。
实相身、为物身都是指阿弥陀佛,也就是指报身。因为这两个都是由于法藏菩萨发下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成就了,就成就了阿弥陀佛。所以,实相身成就了,为物身也达到了,这个叫报身,叫做阿弥陀佛,也叫做无碍光如来。唯有成就了实相身、成就了为物身,才成为阿弥陀佛。
所以,要成为十方诸佛的那一种佛,还比较容易(当然,成佛都是困难的。不过,与阿弥陀佛的愿比较起来,都是容易的),而要成为实相身、为物身的阿弥 陀佛就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这个救度众生之身,就是救度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成佛之身,这种身不完成就不能成佛。也就是说,十方众 生有一个众生阿弥陀佛没有力量救他,那么,阿弥陀佛就还不能成佛。岂不是等于说,成就十方三世的任何一佛都还容易,可是成就实相身、为物身之阿弥陀佛就不 容易?
当然,十方诸佛都发愿度众生,可是阿弥陀佛的愿是超世愿,超越十方三世诸佛之愿。也就是说:十方众生,有的众生其他的佛能度,像我们沉沦在娑婆世界 的众生,由于贪嗔痴很深重,十方诸佛都不能救度。所以,只好摇首叹气,无可奈何离开了。唯有阿弥陀佛,他不放弃,他为我们发愿,修行功德来承担我们的罪 业,来偿还我们的罪业,使我们能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才是实相身、为物身的佛,唯有他才有救度十方众生的“超世愿”。所以,十方三世诸佛之中如 果没有阿弥陀佛,我们就没有得救的机缘。不靠阿弥陀佛的话,我们只有继续沉沦了。
实相身、为物身,我们只是稍微理解的知道了,真正要去体悟实相、体悟为物的话,那是佛的境界啊。所以,不管我们知道或不知道,你就这样做,不知道、 不求当中功德自然就来到了。其中的原理,说深奥非常的深奥、无底的深奥。所以,我们只能领受简单容易就可以称念的名号,我们就去称名。
15、问:请问师父,信顺佛的教导,称名念佛,如实修行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规定?
答:对往生没有怀疑,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怀疑,那个就是如实称名。无疑的念佛,就是如实修行。
16、问:请问师父,“入生死园、烦恼林,游戏神通”,那是不是往生以后再回来的事?
答:那是往生之后乘愿再来的事。因为刚刚讲过,净土法门是大乘的法门,往生成佛之后就会到十方世界度众生,到十方世界就叫“入生死园、烦恼林”。不 是现在的事。现在我们只是随缘、随分、随力、随根器去“自信教人信”而已,还不能达到自在;真正达到自在,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所以,我刚才讲,不怕不会 说法度众生,只怕不往生;不怕不往生,只怕你怀疑弥陀的救度;不怕怀疑弥陀的救度,只怕不称名。称名念佛,必定往生。
往生自然能成佛,不管你想成佛、不想成佛,都一定会成佛。就像水既然流入大海的话,你说不与大海同一个味道,可能吗?不可能的。众水到最后一定非入 大海不可,因为它们的归宿就是大海啊!在地面上的水,有的干净,有的不干净,有酸有甜,各不一样,就像我们众生的根器,善恶程度、烦恼程度各不一样,但是 到了极乐世界,就通通是一样的了。心是无量光明,命是无量寿命,自自然然,你不想要也一定得到,而且是欢欢喜喜地自在其中。不会想到“哎呀,我到极乐世 界,只是要离开六道轮回,只是要到那里享乐而已,我不到其他地方去救度众生,我没有那个能力,我也没有那个志向……”,不会这样想的。到那里自自然然你就 有那种开阔广大的心量,而且会有那种力量去救度众生的,是自然而拥有的。
17、问:请师父解释一下“四偈三选”。
答:法然上人《选择集》最后说——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四首偈,等于是《选择集》的一个总结,《选择集》各章的含义都在里面。
第一首:
“欲速离生死”——就是发心想快速离开六道生死轮回,以免生生世世都在造罪造业,彼此结怨仇。
“二种胜法中”——他必须依靠佛法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要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在这个宇宙当中,在这个世间当中,宗教虽多,只有佛法才能达到我们离开 生死的目的,只有佛教才谈到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以及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佛教里面又有圣道与净土,所以说“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
“且搁圣道门”——我们要把圣道门暂时搁在一边,不要去修圣道门,因为圣道门是难行道。
“选入净土门”——因为净土门是易行道,因此我们要舍难行道、入易行道。
第二首: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也就是说,现在进入净土门里边了,专求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净土的法门也有两种,一种是五正行,一种是五杂行。那么,就要抛种种的杂行(五杂行,就是种种的杂行),“选应归正行”,要选择归入五种正行。
“五种正行”就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念正行、供养赞叹正行。
第一,读诵正行。我们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各种经论,是只读诵净土三经,这叫做读诵正行。离开净土三经,就是读诵杂行。不过,这也有广义的解释,就是 读诵净土祖师的论著,能够了解净土三经,这也算是读诵正行;不懂得因果,去看因果的教理,具备起码的因果观念,这也可以纳归于读诵正行里面。
第二,观察正行。你若想象,只可想象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我们未来的归宿。我们想象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产生欣慕之心,这就是观察正行。
第三,礼拜正行。我们礼拜的对象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以外,我们不礼拜,这个就是礼拜正行。为了求生极乐世界,如果其他的诸佛菩萨都礼拜的话,岂不是礼拜杂行吗?
第四,称念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世界,称念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称念其他诸佛菩萨。
第五,赞叹供养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只是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不赞叹供养其他诸佛菩萨。
这是五种正行,其他的是杂行。要抛杂行、修正行。
至于布施、忍辱等,甚至孝顺、友爱,这些到底是正行还是杂行?这些是我们理所当然要做的,敦伦尽分的善事,本应该做的,并不属于什么杂行不杂行。只 是说虽然这样做了,我们并不以这些善事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要晓得:我们即使这样做,但是心是有漏的心、有执着的心,做这些都不圆满,也不是百分之百, 我们要了解到这一点。
第三首: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那么,已经进入这五种正行、专修这五种正行了,可是五种正行有四种是助成的,是引导作用 的,另外一种是最主要的。那么,我们就暂时把那四种放在旁边,而专依那个最根本、最主要的,那个就是称名。意思就是说:你之所以读净土三部经,目的不在读 诵,目的为了了解经义,明了这部经的目的所在,我们依教奉行。那么,净土三部经,乃至刚刚讲的《往生论注》,都在教导我们:依靠弥陀的愿力,念佛必定往 生。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就一辈子地称名念佛,这是正定之业。
所以,五种正行都是为了了解正定业,为了归入正定业。如果懂得这一点,四种助业就融化在正定业里面了。怎么讲呢?以前有时间就是读经,现在晓得经 义,目的就是要我们念佛,所以我们现在就来念佛。观察正行——想象极乐世界庄严也是一样;礼拜正行——礼拜阿弥陀佛也是一样,都把它们融入在称名当中,转 成为称名了;赞叹供养也都是这样。因为称名最容易,二六时中都可以称名,不管你到哪个地方,都可以称名。不然的话,你要供养,只能在大殿里边了;你要礼 拜,只能在有佛像的地方,那没有佛像怎么供养礼拜呢?可是称名就不是这样了,没有佛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念佛,所以要专于称名正定之业。
第四首: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同时,这个称名正定之业就是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其他的都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善导大师说: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大愿,其中只有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是最根本的,而且与阿弥陀佛没有离开的,所以说“最为亲”。同时又说: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只有称名念佛才蒙受弥陀光明的保护、摄取。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的本愿(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是一切因缘当中最有力、最能够救度我们的一个强缘,所以说“当知本愿最为强”。
我们知道,“念佛往生”是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就是“称名”。善导大师说,唯有这个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才蒙受弥陀光 明的照摄、保护。因为名号就是光明,名号离不开光明,光明离不开名号。所以,现在我们以心、口来称念这句名号,我们的心、口与弥陀的名号结合为一体,就在 弥陀的光明里边了。
善导大师又说:
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所以,念佛的人与阿弥陀佛三业都在一起,不相舍离。
那我们是要与弥陀亲近呢,还是要与弥陀疏远?当然与弥陀亲近啦。与弥陀亲近,现在就已经具足往生的身份了;与弥陀疏远,就要继续轮回。
这四首偈子主要强调的是:我们要称名,因为这合乎阿弥陀佛的因中誓愿。
其中有“三重废立”:
第一重,“内外废立”。所谓“内”就是佛教,“外”就是外道。我们要离开生死的话,要舍外道入佛教,这是第一重的“内外废立”。
第二重,“圣净废立”。虽然选择佛教了,可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略讲有八宗,那我们就要舍掉其他的修行法门而选择净土法门,这就是“圣净废立”。
第三重,“正杂废立”,也称为“信疑废立”。净土法门也有其他杂行的,也有专称名号的,我们就要舍其他杂行而进入专称名号。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是“正杂废立”,也可以说是“信疑废立”。
18、问:有人对《观经》讲的“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认为这是只有愿、没有行,请师父开示。
答:我们所称念的六字名号当中,是信愿行通通圆满具足、毫无欠缺的。
刚才问的“唯愿无行”,那是唐朝之前学习《摄大乘论》的学者,以《摄大乘论》的观点来解释《观经》。善导大师为了纠正这种错误观点,就在《四帖疏?玄义分》里面详细地说明,他主要的说明是对这六字名号的解说,他解说这六字名号就是具足信愿行的。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归命,归命就是信,归顺于弥陀救度之敕命,信顺弥陀的救度,所以,“南无”就是信顺,就是归命。同时,也是发愿回 向,所以“信”与“愿”都在里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归命者的行,也就是归命者的功德。意思就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将这功德完全容纳在“南无阿 弥陀佛”里面,使我们众生能够发出“南无”的心,一旦发出“南无”的心,阿弥陀佛本身就以他的功德回施给这种众生。那么,功德在哪里呢?都在“阿弥陀佛” 这四字里面。所以“南无”的众生,自然有“阿弥陀佛”在里面。这么来讲,信、愿、行就通通具足了,有愿、有行,所以没有一个缺少,因此必定往生。
所以,“乃至十念”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是靠六字洪名。如果没有这六个字的话,我们随便念一个东西的名号,能往生吗?不能往生。
19、问:请问法师,古德说第十八愿是王本愿,十九愿、二十愿是方便愿。那么,请您给讲一下,十九愿、二十愿与第十八愿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对象就是十方众生,平等的救度。而十方众生有十方根性,有的即使听到了第十八愿,也会产生怀疑,而有的根本连第十八愿也听不到。那么,这两种众生还是要救度啊,那怎么办呢?就在第十九愿与二十愿里面。
第十九愿属于三辈九品,三辈九品及修持的方法,各个都不一样。
因为不晓得第十八愿,如果晓得第十八愿的话,他就不是那种身份,也没有修行各种法的那种执着的心,就通通归入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念佛。虽是出家,也不执着出家身份;在家,也不执着在家身份,就通通是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了。
如果不能体会这一点,就会产生种种品位、阶级出来。譬如“上辈”的人就是出家而发菩提心;“中辈”的人没有出家,但是能够发菩提心,修种种善事功德;还有的人既不能出家,根器也很低劣,同时又很贫穷,不能修种种行,也没办法做种种善事功德,这种就是“下辈”。
“三辈九品”以自己所修的各个不一样的法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能够往生,弥陀还是要救度这些众生。只是由于不合乎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是天 性自然所显现的,是弥陀涅槃的名号之愿,唯有这个愿才能进入涅槃的世界。第十九愿当然就不能得到那个果,在于胎生,而非化生。所以,有三辈九品的差别。
十八愿、十九愿属于“当生愿”,今生往生极乐世界。
二十愿属于“结缘愿”。有的人虽也念佛向往极乐(所谓“闻我名号,系念我国”),但愿生心不恳切,而今生未往生,然与弥陀结了缘(所谓“植诸德本” ——已经植下种子,等待未来结果),弥陀即以此机缘,使其未来世必定往生(所谓“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故二十愿名“系念定生 愿”,亦名“系念果遂愿”,亦名“三生果遂愿”。古德比喻此愿说:“犹如吞钩之鱼,在水不久。”
20、问:请问法师,很多学佛人都非常关心因果报应的问题,那么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他的因果报应的情况是怎么样呢?
答: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就是具足“机深信”与“法深信”的人。
具足“机深信”就是体悟到:自己是个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以自己的修行不能解脱自己的生死轮回,不能还清自己所欠的业债,一定会堕落地狱。这种体悟叫做“机深信”。
“法深信”就是体悟到:像我这种罪恶深重的众生,只要称名,必定往生,当下闻信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当下决定往生。这种叫做“法深信”,善导大师的解释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有这两种决定深信的人,他的因果怎么样呢?
佛法是建立在因果上的,任何法门都不可能违背因果。
只是自力门(即圣道门)是“自因自果”。亦即自己所作的,自己承受。自己作善因,自己承受乐果;自己种恶因,自己承受苦果,这叫做“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己要承担的。
净土他力法门就不是这样的,是“自作他受”。我们累生累劫以来,自己所欠的杀人的债,偷盗的债,邪淫的债,妄语、恶语的债,五逆十恶种种债,我们没 办法还清,所以一直在轮回受苦。阿弥陀佛悲悯我们,为我们承担,为我们累积功德,替我们偿还,所以是“自作他受”。我们的罪业的果报,阿弥陀佛替我们承 担,替我们偿还;阿弥陀佛自己所作的功德我们来分享,来拥有。所以,《无量寿经》就说: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把我们的重担一肩挑起,作为他的重担。他要去负担,要去偿还,所以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又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为十方众生完成能够离开六道、往生极乐的“法藏”,也就是六字名号,所以说“为众开法藏”,广施这六字名号的功德之宝,而且:
常于大众中,说法狮子吼。
常常在十方世界当中,宣扬这六字名号的救度法门。所以这个是“自作他受”。
我们净土法门,还是在因果里面。
那么,信受弥陀救度的人,是否就可以洋洋得意,对别人骄慢?不可能这样的!因为我们本来就知道有善恶报应嘛,所以才要弃恶行善。只是因为弃恶无力、行善无能,才蒙受弥陀的救度。
因此,我们既然有因果观念、有善恶观念,就不会去为非作歹,反而会因为弥陀包容、宽谅我们,我们受了大包容、大宽谅,我们即使不能大包容、大宽谅, 也会去宽谅别人、包容别人。因为像我们这种不能被宽谅、被包容的人,不能脱离六道轮回的人,阿弥陀佛居然来包容、宽谅我们,我们多多少少也会去包容、宽谅 别人。
同时,阿弥陀佛赐给我们生命,这个生命不只是脱离六道轮回的生命,而且是无量寿的生命,具足与阿弥陀佛同样的无量寿、无量光,智慧同等高明,神通同 样洞达,愿力同样无量无边,可以说不只获得今生,而且获得丰富的永恒生命。同时,阿弥陀佛将极乐世界白白地、不讲条件、免费送给我们。那么,我们受了这种 熏发,也会去布施他人。他人有需要,我们去主动为他说法,就像阿弥陀佛主动来为我们,不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要求等等,这完全是弥陀的悲心。我们领受弥 陀的悲心,弥陀的悲心在我们的心中熏染、发酵,我们怎么会反而去对别人骄慢、不同情对方?反而会吝啬?反而会任性地为非作歹、放浪自己的习性?不会的!
同时,从佛的立场来讲,佛救度我们是悲悯我们无力解脱,但是佛的心中还是希望我们勤守戒善,在世间做一个敦伦尽分的人,在佛法里面做一个遵守佛教戒规的人。
就好像父母爱护儿女,儿女不管是贤能还是愚劣,父母的慈心都是平等地爱护他们。即使是儿子在外面犯错了,甚至犯下滔天大罪,父母如果富有,且有地 位,父母就会用财富与地位去排解这个滔天大罪。这个儿子平安地回来了,那么,他难道会认为说:“我即使造下了滔天大罪还是平安,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再犯,没 关系。”他会这样吗?不会的!父母固然对这个儿子是骨肉般地疼爱,但父母的心中是希望他能够堂堂正正地立足社会,做个奉公守法的、有道德的人。儿子如果孝 敬父母,就会顺从父母的心意。
所以,体会到这一点的人,就不会说:“我得到了,你们都没有得到。”骄慢对方,然后自己恶劣的根性本来能够改的,反而不想改了,甚至更加夸大。这样放纵恶业的话,就是没有体悟到机法两种深信。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站在罪恶观上,晓得有善恶报应,从而会对恶谨慎。
21、问:很多人对回向、发愿这两个问题还不明了,请法师开示一下。
答:净土法门不是讲我们回向给阿弥陀佛,不是的!是颠倒过来,是阿弥陀佛回向给我们。阿弥陀佛将他真实的功德回向给我们,使我们离开娑婆的轮回,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去得到真实——成佛。是阿弥陀佛将功德回向给我们,不是我们将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
一方面因为我们没有真实的功德,我们所修的,都是有漏、杂毒之善,虚假、不实之行,与阿弥陀佛涅槃的真实境界不相应。所以,不可能有功德回向——既 不能,也不必。我们不能修出真实的功德,所以不能;同时,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已经完成了,所以不必。这是不必单独回向,也是不用特别发愿的——我们之所以 信受弥陀的救度,就是有一种愿生心。从愿生心这一点来讲,也是属于一种发愿的内涵。本来已经具有这种内涵了,所以不必每天都再发愿。
只是说,如果我们在做早晚课的时候,最后就连贯着念一遍“发愿文”,这个“发愿文”就是“回向偈”。在我们每本书的后面都有这首善导大师所作的“回向偈”,这首“回向偈”与一般的回向发愿不一样,这首“回向偈”是: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这首“回向偈”完全是弥陀回向。
“愿以此功德”:是指弥陀的悲愿,以他所累积的功德。
“平等施一切”:平等布施给十方一切众生。
“同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往生就能成佛,所以,愿往生净土的心,就是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净土法门不必另外再去发菩提心,闻信弥陀救度、回心转意愿往生,这种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使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个安稳、快乐、没有六道轮回,“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国土,所以说是“安乐国”。
早课、晚课后面就念这首偈,其他没有特别需要念的回向文,也不需要另外发愿往生。我们本来就有这个愿,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领受弥陀的慈悲,不必总是重复地告示自己:“我要这样,我要这样!”如果这样的话,表示还是在最初阶段,还没有领受弥陀的慈悲。
领受弥陀的慈悲就是信机、信法。
信机、信法这种信,是很深刻的信,叫做“深信”,深信就是决定性的信。
因此,善导大师才说:“一者决定深信”;“二者决定深信”。
这个信是深信,而且是决定性的。既然决定了,就永恒决定了。在机方面已经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所以才“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样的话,已经信愿行通通具足了。
你只要时时刻刻称名,念念之中都是在发愿,都是在回向。所以,每句名号里面,都是在流露弥陀回向给我们的功德,呼唤我们让他救度,也都是在流露自己 随顺、信顺弥陀的救度,领受他的功德,愿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声声名号都是在表达这种心,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一般要回向龙天护法,要回向什么什么的。其实,在念念称名当中,不祈求、也不知道,自然就有那种功能。不必我们回向,龙天护法自然就来护我们的法,保护我们。
所以,净土法门是: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是在“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学佛的人,不能忘掉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要报这 四重恩,就只有称念弥陀名号。称念弥陀名号,你不知不求,自然就能超度祖先,就能庇荫儿孙。我们的心虽然没有想到报答不报答,但是佛力的缘故,自自然然就 会有报答的功能。
22、问:请问师父,念佛有四字念法与六字念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念呢?
答:信受弥陀的救度,执持二字、或者四字、或者是六字,都离不开弥陀的救度,因为弥陀的救度不是以文字的多寡论。同时,从弥陀本身来讲,二字也是他本身,四字也是他本身,六字也是他本身,都是互相融通包含的。
只是我们如果称念的话,是以称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比较完整。那为什么?合乎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就是信愿,也就是“南无”;“乃至十念”——这个就是四字,就是“阿弥陀佛”。所以,第十八愿的本身就是信愿行,就是“南无”,就是“阿弥陀佛”。
“南无”是指我们众生,“阿弥陀佛”是指救度的本身。所以,第十八愿里就有“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此,“南无”的十方众生,与已成正觉的“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一体成就。
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六字名号合乎第十八愿,是完整性的。
同时,善导大师也解释:“南无”就是信与愿,“阿弥陀佛”就是信愿者的功德。从这个解释来讲,我们都称念六字名号。
如果六字名号在某种情形之下称念不完整,当然也没有离开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因为它是互相融通的。如果在某种状态下想称名,而觉得六字名号在那种情理 之下比较不顺,那么称念四字、二字也一样。甚至不称名,当下的那种心理状态也可以。因为不离开弥陀摄取的光明。所以,道绰禅师的《安乐集》就引用佛经说: 一个临终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不能念佛,可是知道有极乐世界、有弥陀的救度,这种众生照样往生极乐世界。
有的人临终念“南无阿弥陀佛”,“南”念出来,后面的字还没念出来,他就往生了;有的人在临终危急的时候,念“阿弥陀佛”,“阿”的声音刚出来,下 面三个字还没有念出来,立刻就逢凶化吉了。所以,二字、四字都是阿弥陀佛本身,因为你还没有念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知道了,“口虽未言而佛已知”,我们还没 有要求的时候,就已经为我们准备好,我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送给我们了。
在台湾,与人家打招呼,或者是打电话,往往都是四个字,因为在台湾,招呼或者电话什么的,都是念四个字,比较平常。所以,我也以平常人的习惯念四个字。可是,我自己念,是念六个字,静坐也好,走路念佛也好,都念六个字。
不过“弥陀”本身两个字就是六个字,四个字也是六个字,两字、四字通通是弥陀本身,不可思议就在这里。
举一个例子来讲:以前有一个师父叫做法砺法师,他很贫穷,当要建设精舍的时候,缺少茅草,听说山上某某人有,就向他化缘,要了一牛车的茅草。回家时 走到半路,他很累,就躺在那里睡着了,刚好附近发生火灾,而且他的车就在下风,火已经快烧到了,他一醒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平时是念观世音菩萨的, 他赶紧念观世音菩萨,“观”才出口,火就停止了。
我们晓得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慈悲的显现,观世音菩萨的存在是要救苦救难,而能够绝对性地救苦救难,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存 在,等于是方便地接引我们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来让阿弥陀佛救度,不然的话,观世音菩萨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要为了我们而闻声救苦,在那里救苦救难, 那不彻底呀。我们应该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弥陀慈悲的展现,我们了解这个感应之后,我们就会不改变念“南无阿弥陀佛”。
23、问:请问师父,既然我们现在蒙阿弥陀佛救度,那我们现在到底是凡夫还是圣人?
答: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只是说,凡夫而具有菩萨的格位,古德说是“凡夫菩萨格”。
因为我们虽是信受了弥陀的救度,但是还有贪嗔痴的习气,甚至还会有自私自利的劣想。可是,这种众生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一分子 了,所以说是“正定聚”,这个“聚”就是极乐圣众。我们已经必定地进入圣众里面,所以说“即入正定聚”;极乐圣众就是必定成佛,所以正定聚也是必定成佛。 这种众生叫做正定聚的众生,所以在格位上来讲,我们不是凡夫。
可是肉体存在的一天,就是凡夫存在的一天。因此我们不能骄慢地说:“我是菩萨。”我们是凡夫不能这样讲。
我们是凡夫,难免会有骄慢的心,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还是念佛,所谓“念念称名常忏悔”。
有的人在写自己名字的时候,都写上“常忏悔”、“常惭愧某某”,或者是“惭愧某某”,认真说起来,我们连惭愧都没有。能够称为“常惭愧”的,印光大师他就够格,印光大师是祖师的根性。而我们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有这一种认知。不然的话,就会以凡滥圣,把凡夫随便称为圣人。
24、问:请问师父,信受阿弥陀佛救度,就必定往生。那么,现在是凡夫身,以后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呢,还是到佛住的常寂光土?
答:善导大师是讲报土,极乐世界是报土。
至于说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那不是净土宗的判释,那是依天台教来分判极乐世界。这种分判是错误的,极乐世界不是那样的国 土,是报土。所谓报土,就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成就的国土,叫做报土。所以,我们到那里都得到阿弥陀佛的果报,阿弥陀佛的果报是无量光,我们就无量光;阿弥 陀佛的果报是无量寿,我们就无量寿;阿弥陀佛的果报是三十二相,我们就三十二相,都跟阿弥陀佛一样,这就是报土。所以,净土法门既简单而功德又殊胜。
因此,遇到这个法门,我们应该很庆幸(当然也不必强调很庆幸,真正知道,自然就会很庆幸),而想到要报佛恩。因为,我们这个法门与其说是“我们去 信”,不如说是“让我们信”。我们没有力量去信的,没有这个信的力量,没有自力。是听闻弥陀的慈悲之后,纳入心中,依弥陀的慈悲,作为我们的信。
好像天空的明月,映在一潭池水之中,这一潭池水,你说,是它去取领明月呢,还是明月来入池潭?
当然,如果没有池水的话,也没有月影。如果没有我们这个心性的话,阿弥陀佛有慈悲也不能进入了。可是信心的来源确实来自外面,那就是弥陀本身。弥陀 十劫之中都在运作,在呼唤我们,弥陀使得十方诸佛都来称赞名号,为的就是要打破我们种种的疑心,将这个功德注入我们内心。所以是弥陀的慈悲触动我们的内 心,使我们当下成为信心,不得不信——不用说信不信,当下就是了,所以,“信”也是形容那种状态。其实,那种状态就是那种状态,如是如是。
25、问:请问师父,《观经》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是属于散善中的念佛,那么往生到极乐世界是证涅槃,还是看它的显义是莲花胞胎?
答:“下品下生”的往生是在莲花中十二大劫,还是立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这个有显义与隐义。
显义的话,是在十二大劫里面,隐义的话是花开见佛悟无生,与其他的人一样。可是它这里为什么要说十二大劫?因为他是犯五逆谤法之人,他如果不犯五逆谤法,就不会说住十二大劫了。
我们以这一段来印证第十八愿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为什么说要“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呢?因为他是五逆谤法,所以才加上“唯除”两个字,如果他不是五逆谤法,就不加“唯除”了。
十方众生是哪一种根机呢?有没有包括五逆谤法呢?十方众生本身就包括五逆谤法,甚至就是五逆谤法,极乐世界就是能够使五逆谤法的人也到那里成佛的,所以,十二大劫与唯除五逆谤法从隐义来讲是一样的。那是什么含义呢?有三种含义:
一是因为五逆谤法罪非常的重,所以给你讲说“唯除”。“十二大劫”严厉地告诉我们,这种罪业太重,不要去做!
可是我们仍然会犯,那如果犯了怎么样呢?
最后说:即使五逆谤法,回心念佛也能往生,就像下下品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六道轮回当下就截断了。
虽然下品下生说到五逆、没有说到谤法,可是五逆里面有谤法,因为五逆当中就有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就是谤法,若不是谤法,则不会这样做。所以,另一个含义就是这种众生也要救度。
再一个含义就是说:十方众生的本性是哪一种众生呢?就是有五逆谤法根性的,会造作五逆谤法的众生,以这个五逆谤法来显十方众生。
有人怀疑说“唯有祖师大德才能往生,唯有菩萨才能往生”,那我们就自卑没有分了。怎么办呢?阿弥陀佛就以我们这种有可能会犯五逆谤法的众生为救度的对象,这样愈能显明十方众生是哪一种众生,所以后面加上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总括这三点来讲,这个“五逆谤法”是让我们知道:所有一切众生都要救度,没有一个众生不在救度的范围之内。
那么,从显义来讲有十二大劫,从弥陀的报土来讲,没有十二大劫。究竟是有十二大劫还是没有十二大劫呢?这个要到极乐世界才知道,我们在这里不知道。
从它的本质来讲,没有十二大劫,但如果讲没有十二大劫,有人会骄慢,所以给你讲十二大劫,那到底有没有?这一点我们不必多加谈论,到极乐世界自然不问自知。
26、问:请问师父,我现在信心欢喜,知道自己能往生了,喜欢听别人讲,也喜欢给别人讲,可是有人说,你没受菩萨戒,不能给别人讲。不知未受菩萨戒能不能给人讲?
答:不管有没有受戒,甚至有没有皈依,只要懂得阿弥陀佛的慈悲,就可以随缘、随分、随力去给人家讲,把我们的法喜与别人一起分享,让弥陀救度的光明也普照到他们身上。
只是要注意的是:我们也要了解对方的根机,知道怎么讲对方才能信受,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讲而讲,而是为了他能够进入弥陀愿海,能够信受弥陀救度。这样的话,方便善巧非常重要了,怎样才能使他接受,这个就是我们所要注意的。
我们是为了对方接受,不是为了名利。至于对方怎样的评论,我们不会被左右的。
而且,在这之前,我们要了解对方的根性,讲起来才不会产生争执,不然到最后面红耳赤、不欢而散,这样没有达到效果,反而结了恶缘,所以要先了解对方。
27、问:请问法师,听说机也有三种,有黑机、暗机、白机,请师父具体开示一下。
答:“黑机”,就是指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不管信与不信,我们的本性都是贪嗔痴,污黑的,你再怎样洗都洗不白的,只有到极乐世界,自然就转了。这种机就是“黑机”,每个人都一样。
“暗机”,是指有疑心的人,怀疑弥陀的救度这一种状态是黑暗、无明,因为有怀疑嘛。这种机就是“暗机”。
“白机”,是指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叫做“白机”。因为他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虽然还有黑,但是这是短暂的,不是永远的。所以,信顺之心叫做“白机”。
28、问:有人依据《阿弥陀经》“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这段经文,在念佛的时候先发愿,之后回向,并且还给天龙八部、各国领导人等回向……
答:其实,不必这样。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同时,这六字名号就已经具足了信愿行,不必另外再刻意地去发愿。《阿弥陀经》里面所说 的“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这是说明愿往生、称名号的人必定往生的道理,并不是要你现在念佛就先发个愿,等一下念佛又要发个愿,不是这样的。
发愿回向,有从佛那一边来讲,有从我们这一边来讲的。
从佛那一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我们都不知道,甚至还在造罪造业、不晓得轮回到哪里去的那个时候,就主动为我们发愿,要为我们成就一个极乐世界,把极 乐世界送给我们。好像世间父母亲发愿,要为儿女完成什么什么事情。所以,阿弥陀佛是在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完成极乐世界,同时,把所有功德纳入六字名号当 中,然后将这句名号回向给我们,作为我们的功德。这个“回向”,就是恩赐,就是“给”的意思。
我们没有善、没有修行、没有功德,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功德回向给我们,使我们有了这个功德,无形中就有了大善、大修行、大功德。所以,从弥陀来讲,是弥陀将六字名号发愿回向给我们。
从我们这一边来讲,是我们蒙受弥陀的救度,随顺弥陀,愿生极乐,这一种随顺愿生的状态。从我们这一边来讲,是我们这里的回向发愿,这种功能通通具足在六字名号里面。
弥陀的发愿回向与我们的发愿回向通通具足在六字名号里边,所以,信愿行通通在里边了,我们不必另外再回向。
即使回向发愿,与一般人的回向发愿也不一样。一般人的回向发愿是:自己去念佛,累积念佛的数目、功夫,回向给阿弥陀佛,或者是累积其他的善行、功 德,通通回向到极乐世界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自力的,是不晓得这句名号的原理,不懂得弥陀的慈悲,等于是拿一把刀插在弥陀的胸膛上,让弥陀伤心。因为 你这样做的话,要往生就困难了,就必须回向才能往生。而且,不懂得弥陀的慈悲,来念这句名号,跟弥陀就不相感通。
那么,我们还念回向偈吗?还念回向偈。那是早晚做功课的时候,最后念: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这首偈子是善导大师所写的,意思是在传播弥陀的回向。
29、问:请问师父,念佛人凡心佛心成为一体,当下往生决定,那我们现在肉体存在之间就叫做带业往生吗?是不是临终以前中阴已经没有了?还有没有死苦的折磨?
答: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承担我们累生累劫的罪业,偿还我们累生累劫的债务,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兆载永劫所累积的菩萨德行在哪里?就是在这里,他的 功德,就是要偿还我们的罪业,如果他不能偿还我们生生世世欠人家的业债,我们怎么能够离开娑婆?所以,在这之前,阿弥陀佛一定要先为我们偿还,我们信愿称 名之中,累生累劫的罪业,就被阿弥陀佛偿还了。
如果肉体还存在,自然就有贪嗔痴,还会造其他的业。可是这些业已不是往生的障碍了。
譬如说,大雪如果下在陆地,就越积越厚,可是如果下在太平洋中,有等于没有,净土法门就是如此。
那这样到底是消业还是带业?我们在这里论带业也好,论消业也好,这个都是一种初级理论上的讲法,到极乐世界自然就知道。不过彻底讲起来,净土法门是 消业的法门,如果业不消,你怎么能离开轮回?比如说你杀了一个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命不偿、钱不还怎么离开呢?所以要先偿还,就这个偿还的情形来 讲,就是消。
那我们还有没有业?还有,因为我们未断贪嗔痴,有时候脾气爆发起来,跟人家起无明,事后,尽管再怎么反悔,已经跟人家结了怨了。可是不障碍,照样往生。
同时,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有一种作用,就是使我们临终的时候,跟人家结的冤业不来障碍。所以,《印光法师文钞》里好多地方都在谈带业往生,但这不是印光大师的本意,有一个地方印光大师就说:在这里说是带业,到那里就没有业了。到那里业到哪里去了?通通被阿弥陀佛消掉了。
临终之前是不是中阴已经往生呢?不是这样的,我们还存在的话,就不算中阴身。前天也讲过,我们已经转生为人,生命的肉体叫做现阴;死的那一刹那叫做 死阴;那么,由死到转胎这一段时间,叫做中阴;到去转生的话,叫做生阴。我们生命体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现阴、死阴、中阴、生阴。
一个现生信佛念佛的人,是不经过中阴身的,一断气就到极乐世界去。
一般人死后,阿赖耶识离开肉体,离开这个死阴,还没有转生,这个叫中阴身。那中阴身能往生吗?也能往生!因为“十方众生”嘛,“十方众生”,任何众 生没有不包括在里面的,中阴身也是众生啊,只是他是在中阴的众生而已。我们在人间,就是人间的众生;在天上,天上的众生;在地狱,地狱的众生,都是“十方 众生”。
如果一个人死了,我们晓得他在生没有学佛念佛,他死了已经好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了,也要把握这个中阴的机会,在他旁边为他开示念佛法门,然后大家一起念佛,因为这个时候再不把握,就要到地狱啊,现在因缘和合,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前几天也讲过,信愿法师在台湾中部常常为人家助念,其中有一个是已经死了八小时,面貌都已经乌黑难看,去给他开示弥陀的光明,当开示到第三种“无碍 光”的时候,一刹那之间,亡者的脸相突然间变得红润而圆满。他说这种转变不是逐渐的,而是当下的。一般我们给人家助念,面相都会转变的,但都是逐渐逐渐地 转变,可是这个是突然转变,一刹那之间就转变的。
他还说:有一个死后眼睛睁得很大,嘴巴张得也很大,脸和身体乌黑的,已经死了半个月才请他去;家里的人没有一个学佛,还在烧金银纸箔,整个房间都乌 烟瘴气。信愿法师在亡者旁边开示念佛,逐渐逐渐,亡人的眼睛合起来了,嘴巴也合起来了,面相也转为红润好看,时间也只不过一个半小时。她的女儿回来就问了 一句说:“那个是谁?会是我妈妈吗?”你看,十五天了,还会转变,好像她的神识依然在那里闻法,那不可思议啊!当然这是比较特殊的例子。
30、问:请师父开示一下有关放生的问题。
答:放生的行为,动机是非常好的,因为他发慈悲心,不忍弱肉强食,不忍让一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被宰割。但是运用这个慈悲要有智慧。要怎么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放生,这个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方法上就必须考虑。
放生之前,我们最好先发吃素的愿,我们一天不吃素,一天就有人为我们而杀生,所以,唯有真正吃素,才是真正放生。杀生有两种:有直接杀、有间接杀。
即使不能吃素,也应该吃三净肉,因为我们都是学佛弟子。
一般的寺院都有定期的放生,为了放生而放生,等于是在做那种形式——定期的放生。人家知道他是定期的放生,所以预先就去抓了(不定期放生还好,他就不去抓,定期放生他就特意去抓)。本来这些生物在那里还活得好好的,因为你要放生,所以就被抓来了。
所以,定期放生,如果放生的精神内涵不能保住的话,等于是流于形式了。
还有,你所放生的地方如果不适当,那等于所放的不是生,不久它就死了,而且还污染环境。所以,放生的方法就要考虑。动机如果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的话,那真的是学佛菩萨的心肠,但是方法上总是要考虑。
同时,如果真正要放生的话,定期也可以,但是要默默地进行,最好是到市场或者是有杀生的地方,马上就要被杀的,可以立刻把它买下来。如果先让人家知道,人家就会故意去抓了。所以,放生本身是很好的,但是在运作上就要考虑。
那放生可推行不可推行呢?它是有推行价值的。因为,一个众生被杀,想象起来是非常的痛苦,活生生地被放进油锅热汤里面。如果以我们来讲,实在难以忍 受,手指头被针扎到或者被一滴热水烫到就会苦了,何况全身?真是苦不堪言。所以,放生本身是应当提倡的,只是要尽量达到没有副作用,让副作用减到最低。
我们把众生放生,使本来要被杀的、夭折的生命能够继续延长。而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等于把我们放生到极乐世界去,不只是离开六道,而且成为无量寿。
我们放生,当然跟一般放生的仪轨是不一样的,我们给它开示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然后给它念佛。
古代曾经有一匹马,这匹马死了之后就托梦给他的主人,在梦中这匹马现出家相,告诉主人说:“我因为在生的时候,接受你的劝导,领受弥陀的救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现在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我现在来向你通告感谢。”一匹马,畜生,它也能够听懂人的话,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如果放生的话,还是给它讲说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然后就念佛,让它能够一入耳根永成道种。
天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世间最悲惨的就是被杀。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粒米必珍,福之本也”,就是说:即使一粒小米也要珍惜,因为这是福报的来源。同样,“微物必惜,寿之源也”,意思就是说:即使一只微小的动物也要爱护,因为这是寿的来源。
当然,我们不向弥陀之外去求福求寿,福与寿都在阿弥陀佛的愿中,不过,这是我们一种惜福与慈悲的流露。
31、问:请问师父,陀罗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答:陀罗尼被本身所印的都是经咒,这些经咒有消除业障、增长福慧甚至令人离开三途六道的功能。
使用的方法:如果是土葬,就盖在身上,然后入棺,跟棺木一起下葬。如果是火葬,就先放在棺木上,等火化完了,骨灰放入骨灰缸里面,陀罗尼被再折好,放在骨灰上,然后再盖起来。
我们学习净土法门,是不可以依赖陀罗尼被的。如果我们的亲属往生了,不晓得他将来如何,所以给他盖张陀罗尼被,以防万一,那这样是可以的。
不过,如果遇到有人寿终,真正的陀罗尼被就是给他讲说净土法门,帮他称念六字名号,让他听闻,借助阿弥陀佛的功德,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没有神通,不晓得他的果报怎么样,但尽我们的力量去做临终关怀。
一个人要临终了,如果他在世信愿念佛还好,如果在世没有这个法缘,此时岂不就是上升或下沉的关键了?这个时候再不把握,就没有机会了。弥陀的真正大 悲,也就显现在这个时候。他现在就要堕入地狱了,这个时候能够救他的,只有阿弥陀佛,所以,大慈大悲就显现在这里。如果不能显现在这里,使这种众生也能得 到救度,“大慈大悲”就不能称为“大”,就有限了。所以,这个时候给他讲解阿弥陀佛的救度,为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往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即使 他已经断气了三天、四天、一个星期或半个月,也往往会有好的效果。
所以,最好的陀罗尼被就是念佛。
在古印度,有一位比丘死掉了,不知是生重病还是什么原因,总之非常痛苦。有一位婆罗门,在他还没死的时候从门外经过,听到这位比丘病痛哀嚎的声音, 这位婆罗门(是没有学佛的人)去写了一段咒语在纸上,然后把它挂在这位比丘的脖子上。后来这位比丘断气了,然后埋葬了。到了地狱,由于有这个陀罗尼咒挂在 身上的原因,结果,地狱有缘的众生,因为陀罗尼咒放光的威力,就离开地狱了,这位比丘也就还阳了。可见咒力的威神功德。
而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而阿弥陀佛又是诸佛之王,这句六字名号具足八万四千法藏,所有百千陀罗尼通通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所以,古德称六字洪名为咒王。
那么,挂六字洪名的陀罗尼,与其挂在身上,不如挂在心中、挂在阿赖耶识里面。这个永远不会掉落,永远不会消失,遇到时节因缘就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放光,自然会度脱四周的有缘众生。
32、问:请问师父,我和我丈夫同修,但是他就是断不了荤腥,这样影响不影响往生?顺便再问一下,什么叫幽冥戒?
答:吃肉和不吃肉都不是往生的条件,往生没有规定你要吃肉或者要吃素,这个都没有规定。十方众生各个机缘不一样,你能够不吃肉的话,那就不吃,但是 非吃肉不可的话,那就吃。但是你的吃肉并不是说“哎呀,好啊!我有阿弥陀佛救度啦,所以可以尽情地吃啊”,不是这样的,心中自然会有惭愧。
因为阿弥陀佛是要救度十方众生,那么,现在桌上摆的这块肉,是不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十方众生之一?是啊!而我们却把它加以杀、吃,所以,我们就会有惭 愧心。我们不是故意要去杀它、吃它,是我们的环境不许可,有一种惭愧的心。如果还是非吃不可,那只有念佛——“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后就是延续的“乃 至十念”的念佛,不然怎么办?
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也说“念念称名常忏悔”。所以,念念称名之间,无形中就是忏悔我们心中种种的不安。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挂碍。现在我们晓得,原来念念称名,就是在忏悔,因此应一向专念弥陀佛名。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吃肉就有吃肉的果报,如果不是阿弥陀佛来救度的话,果报非偿受不可,这一点要了解。
所以,想到我们这一种众生,无可奈何,原来是杀了无数众生、吃了无数肉才使我们生存的啊!非弥陀的救度不可,不然的话,还要还债给它们。想到自己的无可奈何,想到自己的业障深重,才更非信受弥陀的救度不可;而弥陀的救度原来就是要彻入这一种众生的心中,使他得到安心。
幽冥是指阴间,我们代替死去的人受五戒,因为他已经死了,不能来受戒了,那我们代替他受,这个叫做受幽冥戒。
33、问:请问师父,我知道佛的救度,本来不应该干一些对不起佛的事,应该干一些报佛恩的事,可是有时候不知不觉就造了业,造这些业,是不是就受影响了?阿弥陀佛能不能给我们消除这些业?
答:如果论我们众生,何时不在造罪造业?《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尤其是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靠着吃众生肉而来的,谁生下来没有吃过肉?所以,我们都曾造杀生的业,不是自己杀,就是人家为我而杀,起心动念都是业、都是罪。
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贪嗔痴,都是自私自利,把自己考虑在第一位。今天要照相了,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仪容;等相片出来了,第一眼先看的一定是自己。所 以,自自然然地,我们都把自己考虑到第一位。人家如果对我稍微好一点,对我稍微赞叹一两声,心中就会很快意;如果稍微说我们一两句坏话,或者是背后窃窃私 语,我们就会不喜欢;受到侮辱、诽谤,则更加不愉快。所以,贪嗔痴时时存在于我们心中,到死都消不掉,即使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了,也仍然如此。
阿弥陀佛正是要救度这种众生。阿弥陀佛救度的条件,就是“你只要称名念佛就可以了”,这样的众生就已经被救到了。
这句名号如果是一艘船,或是一架飞机的话,你称念这句名号,就已经在船中或飞机上了。你懂得这个道理的话,自然会一生不变地称名念佛,因为像我们这 种众生,唯有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本尊、为我们的救主、为我们的主人、为我们的生命,再也没有第二个本尊、第二位救主可以让我们依靠。因此,我们佛堂只要供 一尊阿弥陀佛,顶多西方三圣就好。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说:我们如果称名,就一心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礼拜,就一心专拜阿弥陀佛;观想(这个观想不是《观经》的十三种定 观,而是想象我们未来所要去的那个美好的家园,这个想象),也是只想象我们的家园,不想象其他十方佛国;供养赞叹,也只供养赞叹阿弥陀佛。这一颗心始终都 是专一的,好像上了高速公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一旦停下来,就到了目的地了,没有岔路。所以,使我们不会再回到六道轮回去。不上则已,一上就必定到极 乐世界。
我们这种造罪造业的众生,领受弥陀的救度、称念这句名号,是否就自骄自满、洋洋得意呢?不会,反而会去体谅别人。因为阿弥陀佛体谅我们,为我们预先 发愿,为我们预先修行;他的愿、他的行,是为我们而发、为我们而修的;他把所发的愿、所修的行,原原本本地白白送给我们,不要我们一毛钱,一点点的回报都 不要。他的目的是说:“你只要到极乐世界来,你只要随顺我的救度”,就这样而已。
譬如为人母亲的人,专心为儿女付出,不求回报,儿子生下来,就有一种心:“我要以我的生命来保护这个婴儿。”这是天性。孔子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 者也。”没有人会说“我要嫁人了,我要先去学习养儿育女的心法”,没有,也不必,因为只要儿子生下来了,自自然然就会天性地去爱护他、养育他。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也是天性。他的天性,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罪业的众生。
好比一个富有而又慈悲的人,他既然钱拿出来了,就是要给没钱用的人,如果对方有钱,他就不用给他。他有爱心,而且富有,即使拿再多的钱出来,对他来讲,一点损失都没有,因为他太有钱了。他拿钱出来,不是给有钱的人,而是给没钱而又需要钱的人。
阿弥陀佛既然伸出金色的手,等待我们十劫了,他所要接引的、呼唤的对象,不是圣人,而是我们凡夫。我们不是觉得自己会修行、自己非常安乐,而是觉得自己不会修行、自己正在苦恼当中,正在为自己的生死轮回惧怕,我们这种人就是弥陀呼唤的对象。
我们既然体悟到佛心,我们怎么可能说“哎呀!你看我已经被救了,你呀,你该下地狱”——不会这样,反而会去体谅别人,而且认为:我跟阿弥陀佛有什么 关系?没有吧!阿弥陀佛竟把我看成他的亲人,看成他自己,发愿为我修行,甚至为了将念佛往生的法门告诉我,把我当成他的父母来孝敬,目的就是让我体悟他的 救度,从而免除我的痛苦,这纯粹都是弥陀的大悲心。
领受弥陀的大悲心之后,我们就会散发这个悲心去体谅别人,包容、宽恕别人。我们领受弥陀给我们这么多的东西,就会拿去给别人。
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起死回生。我们重生,不但得到了生命,而且得到成佛那样丰富的生命。
阿弥陀佛给我们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宝,地面上都是黄金。我们这里的房子是砖块砌成的,极乐世界的砖块是黄金;最丰富的就是给 我们无量光、无量寿,给我们与阿弥陀佛一样的四十八大愿——是给我们这些东西啊!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我太富有了,不应该有却有那么多东西。”今 天,我们拿出这么一点点给人家,还会吝啬吗?今天人家欠我们一点点,我们一定要苦苦地追讨回来,会这样吗?不会了,这些已经不计较了。心就会转化。
所以,净土法门虽然不强调六度万行,只强调一向称名,可是六度万行就会在懂得一向称名的人的内心自然流露出来。
而自力修行者,未布施以前要强调布施,而且布施的时候,会在心中盘算:“我布施了多少,有了多少功德”。甚至盘算:“我现在要布施,我要拿出多少 钱,这些拿出去,必须是不影响自己的家境、生活,不影响自己的事业;如果有影响的话,那就要斟酌。”忍辱也是一样,今天受人家批评谩骂,就会在心中说: “要忍呀、要忍呀,要有修行。”
但是,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不同了,对方真正需要的话,甚至不考虑自己,因为我们所得的太丰富了嘛;受到人家谩骂、侮辱,以前是忍辱,现在反而要求 他来原谅我们。哪一个人不是我们欠他的?哪一个人没有受到我们的谩骂、侮辱(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容易解脱了,就不是“无有出离之缘”的人了)?能够体悟 到这些道理,我们的心自然就会软化,所谓“触光柔软”(即称念这句名号,就会触到弥陀的光明,就会变得身心柔软)。
不过,称名既然有自力称名和他力称名,而他力称名总要去了解六字名号的原理、真义。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都是六字名号的原理,了解六字名号的真义,无形之中就是在受弥陀光明的摄护,就是在触光,就会有所改变。
34、问:刚才法师所讲的,就是世尊嘱咐阿难尊者,好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我理解法师所讲的,领受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利益,是不是就像您所说的,我现在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念,就已经花落莲成?这样,就我这个样子,现在就已经被救了,是这个样子吗?
答:是,愿生称名,当下领受,当下被救,何时都是被救之时,何地都是被救之地。
35、问:刚才听师父讲,要是现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蒙受无量寿佛摄取不舍的利益,现在就决定往生,那么与一般人所说的临终往生有什么区别?
答:当下信受弥陀救度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永不改变的那种众生,他的往生是在他当下接受的时候决定下来的,不是等到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的。临终即使躺 在病床上身心痛苦、念不出佛,也照样往生,而且内心也安稳,不会因为念不出佛就有恐惧、挂碍、不安什么的,不会。否则,表示当初所听闻的是闻不足,信也不 足。
所以,净土法门要了解阿弥陀佛救度的原理。
不过,有的人原理了解了,但是心仍不安,即便如此,阿弥陀佛也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排除我们的障碍、使我们心安。所以,我们只要一向称名,自有弥陀的加被,其他那些挂碍不用去担心。
36、问:刚才赵居士讲的,一个是即得往生,另一个是临终往生。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信受以后就决定往生了,第二个问题是在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他的问题好像就是临终的时候往生,请师父再讲一下临终往生的问题。
答:好!这等于是两种机。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昙鸾祖师说: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也就是说:经中所说的“乃至十念”的“十念”,是在显明这种众生往生之业已经办好了,往生之业在“乃至十念”的当下已经成就了,不必等待临终那个时 候才说“我能往生”,不是要临终的时候保持正念现前、看到佛菩萨来迎接了,这个时候才证明“我往生已经成就了”,不是那个时候,是“乃至十念”的时候。
那么,第十八愿这种“乃至十念”的根机,并没有说一定要平生,或者说一定要临终。既然是“乃至”的话,既包含平生的根机,也包含临终的根机,意思是说:你在平生遇到弥陀救度之缘,而发心尽此一生信愿念佛,那个时候就是平生业成。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佛缘,既不学其他法门,也没领受净土法门,甚至不但一辈子没有佛缘,反而造了很多罪业,甚至无恶不作、无作不恶,到临终即将 断气了,才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解这个法门;或者是因为一生造恶多端,所以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燃烧过来了,他才恐惧,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开示阿弥陀佛的救 度,他当下信受,便往生了——这就是临终之机。
“业成”有平生、有临终。当然,如果是平生业成的话,它是贯穿到临终的,既是平生业成,当然也就更是临终业成了。因为他的往生,不是临终那一时刻才 决定的,是在平生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同时就决定了。所以,不是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号都决定往生,念念都决定往生。
37、问:刚才听您开示这么多,我确实深信临终的时候会蒙佛的加被,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为一个凡夫,一是深信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另外,面临一个 弘法的问题,像我这个人,挺愚痴的,表达能力也差,修行各方面都谈不上,可是我想:自己要再进一步修行,有什么方法进一步增加智慧,是不是有矛盾?请师父 开示。
答: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
领受弥陀的救度,不知不觉就会自信教人信,那个时候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缺乏,那怎么办呢?要多看昙鸾、道绰、善导一系列净土思想的书,同时多听阐述这些思想的录音带,能够加以思维。领会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之后,再给人家讲就比较有内容。
另一方面还要观察对方的根性,他能不能接受,接受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觉得对方完全不能接受,甚至会诽谤,那么我们就要斟酌了;如果觉得对方是可以接受的,那用什么方式才能使对方接受呢?我们的目的是要使他接受,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有种种的善巧方便。
总之,要充实自己,唯有会游泳的人,才能去救沉溺在水中的人;如果自己不会游泳,不仅谈不上救人,反而需要人家来救。所以,我们自己必须先受益,受 益之后,有时候不必刻意,自自然然就会影响到别人。“自利利他”,唯有自利,才能利他。唯有自己信受之后,才能使人信受。如果自己信受的程度非常肤浅,要 让人家信受,当然不是不可能,只是成分会很低的。所以,一切要先从自己做起。
38、问:请问一下师父,如果有的人往生以后,他不想再回来,就是愿意在极乐世界住着,这种属于小乘的人对吧,这种人能不能见到阿弥陀佛?
答:不管什么人往生,一定会见到阿弥陀佛,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法门,不往生则已,一旦往生,就会改变小乘的根性,自自然然会发起广度众生的愿。
好像路面上的水千差万别,有的干净,有的不干净,有杯中的水,也有黄河的水、长江的水,各不一样,可是一旦流入大海,就跟大海一个味道,自自然然地,不必勉强。极乐世界能够转小乘的心量为大乘的心量,所以,我们尽管往生,到那里自有佛的调摄。
39、问:没进佛门的人,念佛能否往生?
答:没有进佛门的人、没有三皈依的人,如果他一生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也一定往生,比有三皈依而没念佛、没往生的功德利益还要大得不可思议。因 为他一辈子念佛,即使不知道,已经在愿船里边,照样往生。所怕的是:他虽然念佛,但不晓得弥陀救度的原理,然后又起了一种想要到天上或人间的那种心,那就 不定了。
40、问:师父讲的公案,就是地狱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即得往生。我们人间是不是也有听闻而往生的,请师父开示。
答:地狱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那位婆罗门亲眼看到的,看到他们离开地狱乘坐莲花而去。那么,我们这个世间是不是有听闻而往生的呢?应该是有的。如果 有的话,应该是临终的时候。他这一辈子有没有学佛是另一回事,但临终的时候,是听这句名号而往生的,因为名号本身的功能就是使闻信者都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引用几个例子:
台湾台中县沙鹿镇,有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没有学佛,进入医院,住在加护病房(病情最严重的,必须要护士24小时观察)。他得的癌症已经是末期了, 末期的癌症都很痛苦,所以有时会哀叫,不哀叫也会呻吟。他的家属请心观法师去探望他,心观法师去时带了一部念佛机,同时向他介绍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佛 的慈悲。讲完了就将念佛机放在那里,开着佛号让他静静地听。这个患者虽然身心痛苦、念不出来,但一听到佛号就不那么痛苦了,安静下来了。好像经过一天一 夜,就安详地断气了。
当然,我们没有神通,不晓得他这么一断气是往生了还是到哪里去了。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单单听佛号的声音,可以解除身心的痛苦,而不必拖延时间,很快就走了。
再一件:1995年底,我有一位亲戚在台南住院。一天下午,我去看望这位亲戚,进入病房的时候,后面也跟进一位住在隔壁病房的患者,是女众,四十 岁,但看起来好像有五六十岁了,眼睛四周都是黑的,而且面貌很憔悴,讲话有气无力,走起路来很缓慢。她进来,人家就拿椅子给她坐。她告诉我说,她整整一星 期都没有睡了,因为不能睡,睡不着,所以觉得很痛苦。又生病、又没有睡觉,当然很虚弱,好像奄奄一息的样子。
我就跟她说:“你要念佛,你念佛就能睡着。”
她说:“像我这个样子,怎么能够念呢?”
我就对她说:“你不能念没关系,等一下我去请一部念佛机,你听佛号的声音,就能入睡了。”
我很快去请来念佛机,交代她躺在床上就放念佛机听,然后我就回去了。
隔天的下午,我又去探望我的亲戚,一进门,隔壁房的那位患者已经事先坐在那里,而且跟大家有说有笑,气色面貌也跟昨天大不一样了,非常好看,也有精 神。她感谢我,跟我说她昨天躺在那里,因为怕吵到别人,所以将念佛机的耳机塞在耳朵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了好久,一醒过来精神就很好了。
你看,七天睡不着,不能睡,一听佛号就睡着了。
从此,她每天躺在那里就是听佛号,睡觉也听佛号,所以无形中病情好转得很快,没有几天就出院了。
我们可以来讨论讨论:如果这个病人当下要是断气了,那很可能也会借着这句佛号的功能往生极乐世界。
因为她业报之身还未尽,所以就使她能够入睡,而且病情很快好转,继续活下来;如果是应该寿终正寝的,岂不是就有解脱的可能?因为名号的功能本身就是那样的。
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之身,业报就是过去的业。所以,我们这一辈子出生在哪个地方,身有多高,有没有智慧,将来会读到哪个学校,甚至所做的事业,所领的薪水是多少,跟谁结婚,生多少个孩子,健康不健康,这个跟过去世都有百分之百的关系,都是延续过去世而来的。
好比我们银行的存款簿,已经记满了,要换一个新的存款簿,这个新的存款簿的数目,一定是延续旧的存款簿下来的。现在我们的身体,就好比一个新的存款簿,也是延续过去世的存款簿而来的。
那位患者之所以有病,之所以睡不着觉,是过去的业,甚至是过去的冤亲债主在她旁边干扰,使她睡不着。那么佛号一听,无形中那些业障就消除了,甚至如果有冤亲债主在旁边,也会化解冤亲债主的业。
听跟念其实是一样的。当我们念的时候,虽然嘴巴念,但是必须是意业出来的,即使不是从内心很至诚恳切地流露出来,可是我们只要念,至少就会在我们的 第八阿赖耶识里种下一颗种子。念是口业,是舌根;听是耳根,都是六根之一。六根从哪里来?就从我们根本的阿赖耶识来。所以,我们所听到的一定会进入我们的 阿赖耶识;所讲的话,讲善言、恶言,好与坏,种种的语言,也会成为一颗种子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
好了,这句名号是涅槃的主体,万善的功德通通在这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点点滴滴的功德,都容纳在这句名号里面。宇宙当中什么功德这句 名号没有?所以,这句名号有惊人的大功德、大力量。这句名号的大功德、大力量一句一句地灌入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便能转我们的业。因为业的体在哪里?在阿 赖耶识里面。业本身其实是虚假的、幻化的,而这句名号的功德却是真实的。再多的虚假都不如一点点的真实。所以,这句名号一入耳根、一入阿赖耶识,阿赖耶识 里面所存有那些虚假的业障自然消除。
还有一则故事,是《印光法师文钞》里面谈到的。他说:最近无锡念佛风气很盛,有一个厨师,是做素食的,每逢寺院举办法会或者打佛七的时候,人家都请 他去当厨师。他在厨房料理,没有直接到大殿跟随大众去打佛七。可是在寺院里面,人家念佛的声音却会听到。他一方面在厨房工作,一方面耳朵听到的都是念佛的 声音。
有一天,这位厨师的儿子要死了,临死之前跟他说:“爸爸,爸爸,我现在要离开世间了,但是我不能够去好的地方。你有很多佛,如果你的佛给我,我就能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说:“我又没有念佛,我哪里有佛?”
儿子说:“有啦,你的佛很多!只要你给我,我就能够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说:“要多少你尽管拿去。”
这话一说,他的儿子就安详地断气了。
事后他请教人家说:“我儿子说我的佛好多,我平常没有念佛,佛是从哪里来的?”
真正懂得的人就告诉他说:“你帮人家做菜,在那里听七天的佛号,每一声每一声听进去,都是你的,都存在你的阿赖耶识仓库里面。佛号本来就是弥陀的本体,弥陀累生累劫,兆载永劫所累积的六度万行通通在里面,当然功德就很大。你是无意在听,如果有心听,功德就更大!”
佛号利益大,是因为这句六字洪名本身就是所有功德的结晶——“功德聚”(所有功德聚集的地方,叫做功德聚),也就是摩尼宝珠,能吐生种种的宝物,这 句名号也是一样。不像经文,后面的经文跟前面的经文各不一样,你即使专心地听人家诵经,也不晓得诵到哪里,在诵什么内容?不知道。这句名号,百句、千句都 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再怎样无心地听,还是能听清楚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名号简单容易,而功德 却非常之大。像这类的故事很多。
41、问:请问师父两个问题,第一、过去早上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晚上念三十三至三十七品,再念佛号,有定课,现在的定课怎么做?第二、到了极乐世界,还要回来度众生,不如现在赶紧多学,到极乐世界还学,这种想法不知对不对?
答:定课因人而异,有时间诵《无量寿经》也可以,或者诵四十八愿也可以,或者诵《阿弥陀经》也可以。不过你如果了解教义之后,不必诵经,你专门念佛就可以了,早晚课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其他经典不用念。
经典主要是让我们了解意义,依教奉行的,主要不在读诵。读诵如果不懂经义,只能得到读诵的一点点功德而已。像《无量寿经》在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可是 我们诵了几千遍,还不晓得弥陀救度是什么,这句六字名号的来源、它的原理通通不懂得,枉费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也辜负了阿弥陀佛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的 苦行啊!阿弥陀佛都在那里伤心流泪了。他站在那里十劫,手伸了很久,就是为了呼唤我们、救度我们。
所以,早晚可以通通念佛,其他时间再去看《无量寿经》,或者看阐述净土法门教理的著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净土法门是来回票,到极乐世界一定自自然然会到这个世间救度众生。
而你那个观点认为:我们到极乐世界还要再学,与其到那里再学,不如我们在这里先学一点,这有点不正确,不是这样的。
净土法门是点铁成金的法门,尽管我们在这里很愚痴,甚至不认几个字,可是往生之后立刻佛性现前,无量的慈悲、智慧、愿力、辩才,百千陀罗尼、三明六通,通通具足,不假借你现在要学什么、累积多少,不用。
你现在有时间就念佛,或者看这方面的教理,然后自信教人信,这就是最大的报佛恩。
我刚才说,随各人的根机,有时间的人多念一些,没有时间的人少念一些。念佛是被阿弥陀佛救度,信心的流露,救度的法喜。
比如说,我们吃了一粒妙香丸在肚子里,一呼出来的口气就有香味,从早呼吸到晚,呼出来的香味就很多,可是没有离开肚子里的香丸。
名号就好比香丸,我们每一声称名,就好比呼出来的一口香气,千万次呼吸的香气也就是这一粒香丸,千万声的称名就是这句名号,就是这个名号香丸让我们往生。名号香丸显现出来就是称名。
不是说我们里面空空的,然后才靠我们今天念了多少声,灭了多少罪,增长多少功德,对往生有多少把握,不是这样的。
当然,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对他来说,天下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弥陀的救恩,所以他会自然地去忆佛念佛,其他的事情就会淡了。
有句话说:“道念浓厚,俗念就淡薄;世念浓厚,道念就淡薄。”所以,信受弥陀救度的人自然会忆佛念佛。
42、问:原来总有些担心,谁也不敢保证临终正念念佛。痛苦还可以克服,要是迷糊了,那这一生可就白念佛了,所以心里很焦虑,请师父开示。
答:净土法门是现在获得弥陀的救度了,临终即使病痛、念不出佛来,甚至昏迷,但是永远在弥陀的救度里面,在弥陀的光明摄取当中。一方面是已经被救 了,所以临终昏迷不昏迷、念佛不念佛,已经不是紧要的了,已经不看那个了,往生决定了嘛!所以,即使在那种情形之下断气,也立刻往生极乐世界。
所谓被弥陀救度,是弥陀真实的救度,打破我们内心的怀疑不安,使我们从信受的那个时候开始,就在弥陀的光明里面,摄取不舍,即使昏迷,还是摄取不 舍。同时,弥陀的生命也就在我们的心中,没有离开,我们跟阿弥陀佛就是一体的。所以,你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形之下断气,都是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认为说,昏迷了不能念就不行,必须是靠临终念佛,那是“他力中的自力”——靠自己念佛的功夫、功德来祈求弥陀迎接,来回向往生。那就不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内涵了。
所以,净土法门是现在就决定往生,现在就跟阿弥陀佛一体。一方面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在我们的心中,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生命在弥陀的心中。
弥陀的心就是光明嘛!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无所障碍的无量光明是摄取哪一种众生呢?摄取念佛的众生。凡是称名念佛的众生,都永恒地处在弥陀摄取的光明里面。所以,现在在他的光明中,一断气就在他的无量光明土。
唯有净土法门才是我们今世可学得来、可拥有的,同时,它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高的法门。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个圆顿的法门。六字名号具足一切功德,就 是“圆”;当下信受、当下修持,当下决定往生,就是“顿”,所以是圆顿的法门。而且下手容易、成就很高、万修万人去的,就是这个净土法门。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是净土法门了。
你是再怎样低劣的众生、再怎样无能的众生、再怎样不会修行的众生,都能够获得阿弥陀佛的救度!而且本来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要救度这种不会修行的众生嘛!
大家会修行吗?不会修行。我们这里修持最好的,应该是净安法师。他曾经达到净念相继、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可是对往生还是心中不安,直到闻信阿弥陀 佛的救度才踏实下来、安顿下来,真正是“安”了。所以“净安”,以这两个字作为他的名字是最好的了——当然,这个名字对每个人来说都同样恰当,因为阿弥陀 佛事先要我们大安心,他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
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我要快一点成佛,赶快拔除十方众生生死苦恼的根本。”
我们众生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就是无常的恐惧。无常一到,就要堕落到地狱去——世间有什么比这更恐惧的?但是,阿弥陀佛要给我们“安”,要消除我们的恐惧。所以,对一切恐惧来说,唯有净土法门才能给我们大安心。
43、问:请问师父,信心不变的人,已得弥陀不断光明的摄取不舍而当下决定了往生的身份,不必等到临终,也不必看临终的善相、恶相、如何死去,这样的人临终还须助念吗?还须嘱咐家人临终事项吗?
答:当然,信愿念佛的人往生已经决定了,不必等待助念,不必依靠助念。
我们念佛的人,经常亲近师父、莲友,在临终的那个时候,应该是热热闹闹的,不可能是单独一个人。那个时候,莲友相约,来作最后的告别,而临终的人这个时候一定也感到:蒙受弥陀的救度,这个恩德非常的重大。所以,肉身存在的一分一秒,要多念几句佛号报答佛恩。
临终之时,莲友如果齐声念佛,也是一件很殊胜的事情。而且往往人在临终的时候会有不可思议的瑞相产生,那个时候,如果很多莲友聚集在那里,庆祝他的 往生,在瑞相当中,容易使一些没有相信的人产生信心。一个瑞相往往比讲经好几年还有效果,讲经好几年人家不一定信,当下显现一个瑞相就不得不信了。
44、问:师父讲的公案,就是一个婆罗门和他的妻子一起念佛,为什么他念佛还会堕到地狱?请师父开示。
答:这或许他虽然称念,但却是一种勉强的念、应付式的念。
虽然他堕落地狱了,但毕竟他念过佛,这句名号就会在某种机缘下显示它的功能,所以它的功能也显现出来了,虽然没有即刻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功能显现出来了。
或许这也是弥陀的安排,使他到地狱去,借这句名号度更多的众生,同时又让他还阳来,告诉世人这一则典故,使凡是听到的人都感动,都去称名,然后又传布出去。
他的事迹就是很简要地这样述说而已,至于其他的前因后果,并没有交代,所以,我们只能这样推论。
我们知道,这句名号能够使称念的人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婆罗门不能往生,那有种种原因。
能够往生的,当然都是一生专称佛名的人,一生专称佛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他之所以专称佛名,当然有他的动机、目的,他的动机、目的无非是厌离娑 婆、愿生极乐,然后才会去称念这句名号。至于说他有了这个动机而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他对于弥陀的救度是否有充分的了解,那已经无关紧要了,往生是必定 的,因为,他已经合乎往生的条件了——厌离娑婆,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往往会半途而废,就像有的人,告诉他这句名号非常好,只要称念,就能消业障、增福慧,可是他生死心不切,一遇到病痛、逆境,就不念了;那不念了,似乎这个缘就断了,就减少了。《阿弥陀经》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意思是说,现在有真正的愿,现在就决定往生。如果没有决定,是因为因缘不具足。现在不往生,将来发愿也会往生。所以经文就说“是诸人等,若已生,若 今生,若当生”,已发愿的已经往生,不然的话,就现在发愿往生,不管早与晚,都会往生,所以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若已生,若今生,若当 生”。不怕不往生,就怕没有这个愿,厌离娑婆,愿生极乐,自然就会称名。
那临终病痛念不出佛号也能往生吗?照样往生!昙鸾祖师曾经说过: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
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昙鸾大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但闻彼国土”,只是听到极乐世界这个国土是一个清净安乐的国土,“啊,有那么好的地方啊,那我也要去”—— “克念愿生”,“克念”就是切实有愿生的心;“克念愿生,亦得往生”,这种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同时,“即入正定聚”,已经是必定成佛的身份了,叫“正 定聚”。所以,这种愿生已经是含有信在里边了,因为他相信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愿、有信,行也就在里边了,因为,行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累积的功德,是 要送给这种愿往生的众生。愿往生的众生,在第十八愿来讲是经过弥陀所呼唤的众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