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杨仁山 驳 小栗栖辩 释龙舟 解
仁山曰 近时泰西各国,办理庶务,日求进益,总不以成法为足。贵宗广布佛教,势将遍于地球,伏愿参酌损益,驾近古而上之。故不惮繁言,阳似辩驳,阴实资助,祈大雅鉴之。
栖师辩 欧美各国之所以致其富强,据其君臣深信宗教,冠婚葬祭,必依宗教,兵队军舰,必置教师。故见死如生,是所以致其富强也。
闻贵国黄衣派挟天威,而恣尊大,毫无学问之志。其青衣各派,乃甘卑屈,而视国家之兴败,如秦人于越人肥瘠,故政府亦处之度外,弃而不顾也。僧宝之处世,岂有如是薄情者哉。
贵君深信佛乘,为我真宗竭其心力,岂可不鸣谢哉。今得其《阳驳》之言,深感其厚意,是所以我辈之吐露赤心也。
仁山再驳 僧俗二众,佛有遗规。僧则守出家律仪,不干世务;俗则依在家道理,致君泽民,二者不相滥也。
龙舟解 按出家持律,缁衣所当然也。是以从上诸祖,在 贵邦则昙鸾、道绰、善导、怀感诸师;在东方则源信、源空两祖,皆持律精严,威仪无缺,而皆无妨为往生之先达也。
但虽戒德共高,不挟以为往生之业因耳。
仁山曰 贵宗来支那宏教,实为末法津梁,因捡得十余年前所获《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觉与经意不合处颇多;遂参末议,以备刍荛之采。鄙人直心论道,不避忌讳,所谓个中人方谈个中事也。
栖师辩 个中人谈个中事,余情恋恋,足知贵君之厚情。至与经意不合之言,余辈亦直心论道,不避忌讳也,请谅之。
仁山曰 末法时人,业重障深,修习圣道,难进易退,尽人而知之矣;但形诸语言文字,只可隐含,不可显露。若直言舍,则违圣教,违圣教便障往生矣。
栖师辩 本宗之视一代教,有二门:一差别门,二平等门。
差别门:则圣道门之外,别立净土门。
平等门:则净土门之外,别无圣道门。一代八万四千门,尽为念佛之门户也。
此土入圣,为圣道门;净土往生,为净土门。此土之成佛,与他土之成佛,天渊遥别。以此差别门施化内外,势不得不舍圣道而入净土也。
末法重障,此土入圣则难,净土得生则易,本宗舍其难而就其易也。断断乎显露于言语文字,据老婆心切也;若葬之暧昧模糊之中,末代幼稚,丧失其方针矣。
仁山曰 贵宗于佛教门中,专重净土;于净土门中,专重他力信心。可谓简而又简,捷而又捷矣。
栖师辩 贵君既知之,何用下《阳驳》?然此文表面褒之,而至下刺冲皮肉,吾辈亦不得不举骨髓而示贵君也。
仁山曰 龙树说难行易行二道是活法,于圣道中开出净土一门,接引后学,此谓同中别也。利根于现生中,得念佛三昧,即证入圣道门;钝根于往生后,花开见佛,亦证入圣道门,此谓别中同也。阐扬圣教者,须将死法说成活法,不可将活法说成死法。佛教命脉,仅如悬丝,可不惧哉!
①。天亲之《净土论》,正明净土②;而龙树之《易行品》,傍明净土耳。
同中别者,佛教中见二门也;别中同者,二门虽异,其所证之真如一也。 ③
佛法无死法,尽皆活法。若强以死活目之,则与时机合者为活法,不与时机合者为死法。
方今圣道之一门,不合时机;独我真宗,何肉周妻,为国家奔走。不啻说出离之法,并亦说忠君爱国之事,毫不剩坐深山,而照法性之余力也;单依佛力而往生净土耳。 ④
仁山再驳 ① 不识佛法开合之妙,见圣道净土,判然两途,不得不改变经意,以合于自宗也。
龙舟解 按高见似乎以圣道为总,而欲开净土于其中者。抑圣净之判,昉于道绰矣,《安乐集》云”是判然两途,非自圣道中开净土者也,我辈所祖述在焉。
又《安乐集》所引《大集经》及《大经》文,二门之意了然,非改变经意者也。
仁山再驳 ② 天亲《往生论》,于依正庄严之后,摄入一法句,明净土不外于圣道;昙鸾释之甚详。
龙舟解 按玄一曰:“真如一法之句,故言一法句。”一法句者,即真如也。则于依正庄严之后,摄入一法句者,以二十九种,摄之一真如也。与昙鸾上文所谓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其义一也。然高见欲以二门相摄拟之,吾甚惑焉!
仁山再驳 ③ 真如即是圣道,既知同证真如,奈何唱言舍圣道耶?
龙舟解 按真如是所证之理,圣道是能证之因,高见无乃一混能所乎?
仁山再驳 ④ 悉达太子舍金轮王位,入山修道,为后人模样。我辈虽不能学,而心常羡之。今知贵宗如是存心,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龙舟解 按脱俗入道,美则美矣,我辈奚不羡之;但时衰机劣,神山瑶宫,奈可望而不可就何!
《真宗教旨》第一号云:“第一祖龙树菩萨,祖其作《易行品》,而不祖其讲布华严、中论。”
仁山曰 存上句,删下句,可免扫拂圣道之弊。
①。教人者要其明明白白,决不可插模棱之言也。
本宗有二门:一学门,二行门。约学门,则一切经可学也,不学一切经,则不可解净土之法门也。若约行门,则单据念佛之一行,岂攘排一代佛教乎? ②贵君其体之。
仁山再驳 ① 四十八愿,普摄诸行,何云不取耶?
龙舟解 按栖师所谓弥陀本愿者,即正指第十八愿也,语稍泛尔。高见以为兼四十又八,故有此疑。
本宗所见,四十八愿中有真实有方便,第十八愿为真实,如第十九则假也。其义栖师于下辩之,对看则可。
仁山再驳 ② 不学下三十五字,恰合我意。
(散善义)
“有缘之法”者何也?曰“本愿念佛”也。故又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礼赞》)此本宗所以分学门、行门也。
故我辈一切经,虽云学焉,非回向以为往生之业也。函丈辨泾渭则幸矣。
又第四号云:“方今系佛灭度二千八百二十五年,人劣才暗,不能践圣道而登大果,是所以圣道不振也。以不可行之法,强于不能行之人,迫鸡入水,岂理哉?”
仁山曰 道绰逼鸡入水之喻,为留形秽土之人而说,非为修圣道者说也。
栖师辩 道绰已引《大集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了然示圣道之不可修也,贵君其味之。
仁山曰 逼鸡入水,即遭淹没,未闻修圣道而堕落者。盖圣道虽难速证,亦作净土资粮,与弥陀因地同一修途,自然与果位光明相接也。
栖师辩 秽土成佛为圣道门,正像之时可作此事,至末代则不可作此事;舍利弗六住尚逢乞眼,况末代下根。
圣道之行为净土资粮可矣,《观经》序正二分说定散二善,是引圣道之机,而入于净土念佛也;流通可见,善导之判,皎然照人。
仁山曰 专修净土之语可说,不修圣道之语不可说。盖净土亦圣道无量门中之一门,修净土即摄一切圣道入一门。所谓他力信心者,废自显他也;不许自他相对,即成绝待圆融法门矣。克实论之,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所见之他力也。除却现前一念,复何有哉?
栖师辩 贵君膏肓之病在此一段:一者不知圣道之外有净土门,二者不知自力之外有他力也。
此土入圣为圣道门,他土得生为净土门,历历区别矣,不可一混也。圣道即净土,何用往生十万亿之西哉?
本宗谈绝待圆融有二途:一者弥陀本愿一乘之外,无大小显密之法门,大小显密之万德,皆收于弥陀名号中焉,谓之绝待圆融。二者二门虽异,所证之真理一也,是为绝待圆融也。
本宗谈自力他力之信:从自心发起者为自力信,从佛力发起者为他力信。
唯识宗不许以他心为自心也。华、天以上许十界互具,生佛无碍也。真言宗之谈加持,与本宗他力信酷肖,佛之三密加行者为加,行者三业持佛三密为持,是谓入我我入也。
本宗非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三业也,弥陀佛之信入行者之心中,是为他力信也。众生心如水,佛心如月影,佛心之现于众生,为他力信。知此道理,则知现前一念得佛心耳。
仁山再驳 栖君非但不知圣道,亦复不知净土。大凡阐扬净土者,须知净土因何而成。既以《大经》为真实,岂不见法藏比丘白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非菩提 心而何?发大愿后修行文中,自行六波罗密,教人令行。经文彰彰可考,证知弥陀净土皆因修行圣道而得成就。奈何定要舍圣道,判修行者为邪定聚,生于化土;不 修行者为正定聚,生于报土?颠倒谬乱,莫此为甚。岂日日持诵经文,循行数墨,全不解义耶!
龙舟解 按高见以法藏之发心修行为圣道,无不可者。然更求其本,则我辈下劣,不能修圣道至圣果。法藏之慧眼能知之,是故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能成超世之 愿,而后以其所修之行,摄之念佛中,回施于众生。我辈当乘其愿、凭其力、生其土,而至圣果也。不要修自力之行依圣道之门也,此之曰舍,乃不要之义也。
三聚之说,栖师于下文辩之。然高见但谓以不修行者为正定聚,修行者为邪定聚,故有颠倒谬乱之疑。本宗之意则不然,信佛智,顺佛愿,而修他力之行者,为正定聚;不了佛智,不顺佛愿,而修自力之行者,为邪定聚。正之与邪,乃褒贬之辞耳。
仁山曰 自他皆假名,废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无方,以龟毛易兔角,幸勿执为实法也。
栖师辩 末法凡夫,不指方立相,则不能立其信也。有弥陀焉,有净土焉,在十万亿之西;有七宝树,有八德水。因位永劫思惟修行,成就本愿名号,而摄取众生,众生信之,愿生净土,未可从始容易入离言之妙境。
圣道诸教,则以自力进,以一切假名,为龟毛兔角。净土门不然:五劫思惟非龟毛也,永劫修行非兔角也;本愿名号摄取众生,非龟毛兔角也。信此实法,乘托佛力而往生净土,始得诣无生之妙境。贵君勿混圣净幸甚。
仁山曰 此喻不确,宜删。
栖师辩 贵君膏肓之病,在混淆圣净二门也。末法不可以圣道取佛果,道绰已明白示之,夏葛冬裘,何误之有。
又第六号云:“于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真实,其所被之机为正定聚,生真实报土。十九、二十为方便。十九之机,回向诸行,止至化土,故为邪定聚。 二十之机,或进入第十八,或退堕第十九,故为不定聚。开说第十八为《大经》,开说第十九为《观经》,开说二十为《小经》。《大经》机教俱顿,《观经》机教 俱渐,《小经》教顿机渐。”
仁山曰 此章宜全删。
①,悲哉!
各宗祖师之开宗,必有伟大之判:天台以五时八教,释一代教。嘉祥以二藏三轮,释一代教。贤首以五教十宗,释一代教。慈恩以有空中三时,释一代教。
天台以法华为真实教,嘉祥以三论为通申论,贤首以华严为称性本教,慈恩以深密为真实了义教。
若使彼等全删此章,则彼等肯之否? ②
本宗以二门之判,判一代教:曰圣道门,曰净土门。
于净土门有二门:曰正明净土教,曰傍明净土教。
于正明净土教有二门:曰真实教,曰方便教。真实教者,《无量寿经》是也;方便教者,《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也。
何故以《大经》为真实教?《大经》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释尊已以《大经》为真实教,本宗之判据之。
释迦佛出世之本意,单在说弥陀之本愿,例如天台以《法华》为本怀之经。
何以《观经》《小经》为带方便之教?《观经》说定散诸行,定散诸行,非弥陀本愿,以定散诸行愿生净土,是为方便。
《小经》以诸行为少善根,以念佛为大善根。然《小经》之念佛,以自力回向之,自力回向非本愿之正意也,故为带方便之教。故三经之中,单取《大经》为真实也。
圣道诸教,有教行证,净土门亦有教行证。净土门以《大经》为真实教,以弥陀名号为真实行,以三信为真实信,以必至灭度为真实证。
真实行出于第十七愿,曰“称我名者”,真实信出于第十八愿,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真实证出于第十一愿,曰“必至灭度”。
释迦诸佛说《大经》,是为真实教;《大经》之中说本愿名号,是为真实行;十方众生,闻之而信,是为真实信;未来必往生净土,是为真实证。
愿成就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其”者真实教也,“名号”者真实行也,“闻信”者真实信也,“住不退转”者现生正定,现生正定,必至灭度,是为真实证。
贵君虚心平气,玩味此章,必得知我祖意之所在。
仁山再驳 ① 既以俗见测佛经,自然以俗见测人情,无怪乎作此粗弊语也。
龙舟解 按文意简约,未详其要领;若以四法三愿之说为无据,则否!元照曰:“大觉世尊,一代之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此与我教行信证,其趣一也。 但圣道则主理,故次教以理;净土则依事,故略理而开信。四法既定,教是能诠;余三则所诠,以所诠之三法,配之本愿,则不可无三愿之说也。非俗见也,于理于 文,当然也。
仁山再驳 ② 从上诸师开宗判教,必将所依之经,全体透彻,方能破立自由,纵横无碍。未有将本宗之经,任意掩抑,令前后文意不相联属者。如贵宗以《无量寿经》为主,而此经中三辈往生之相,则判为自力,弃而不取,以致全经血脉不能贯通矣!
龙舟解 按此种疑点,起于宗意未透高怀矣。盖本宗自他力之辨,重重相别。先以圣净论之:圣道是自力,净土是他力。三辈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固是他力也,然 众生机类,本来不一,故佛之接引,不得胶柱守株。于是乎十八之后,别立十九、二十之两愿,接引不能直入十八之机也。谓之方便,乃虽仗佛力,犹带自力者。而 经中三辈一段,正说其十九愿成就相,则不得不谓之自力焉,乃他力中自力也。是全经血脉,本愿次第,所当然也,何谓任意掩抑乎?
仁山曰 生净土者皆入正定聚,绝无邪定及不定聚,经有明文,处处可证。若以《观经》所摄,判为邪定聚,则是聚九州铁,铸成一大错矣。
栖师辩 《起信论》以十信以前为邪定聚,邪者三恶道也。以十信为不定聚,或进入初住,或退堕三恶。初住以上为正定聚,正者圣也,必进得圣果也。诸经论判三聚不一也。
本宗之释三聚,以顺本愿者为正,以不顺本愿者为邪。第十八不以诸行为往生之因,单以念佛为往生之因。善导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顺彼佛愿,必得往生,是为正定聚。《观经》定散诸行不顺佛愿,是为邪;以邪而愿生,故为邪定聚也。 ①
此邪之言,显非本愿之行耳。如天台之以小乘为邪见,小乘佛教岂邪乎?望之圆教得邪名耳。
本宗单以念佛为正,对此正得邪名耳;定散诸善岂三恶之因乎!
本宗之三聚立之现生,得他力信,而行他力念佛,是为正定聚。以自力信而回向诸行,是为邪定聚也。《弥陀经》之机,以自力而行念佛,在正定邪定之中间,是为不定聚也。
本宗立现生正定,据《易行品》也,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即时”之言显现生正定聚也。
净土无邪定不定,三尺之童知之,本宗三聚立之现生。咫尺黑暗,作九铁铸错之大恶口,何不反省之甚! ②
仁山再驳 ① 《观经》是佛说,何云不顺佛愿?尊善导而慢释迦,是何居心?
龙舟解 按《观经》是释迦佛说定散诸行,乃开第十九愿者;而所谓佛愿者,指第十八本愿也。十九既方便,定散诸行,不顺第十八愿意,故为邪耳。
若照此本判断,仅云大错,犹不足以尽之。
龙舟解 按本宗三聚之辨,与他家不同,乃教门之褒贬也。
嘉祥以小乘摄之邪三论玄义。台家贬别之初地,为圆之初住。褒贬之辨,诸家自在焉,何得漫谓铸大错乎?
仁山曰 《观经》被大机,最极圆顿,一生可证初住,位与善财龙女齐肩,于观中蒙佛授记是也,何得判为机教俱渐!
栖师辩 一部《观经》,以天台见之,心观为宗;以善导见之,念佛为宗。善导楷定古今,为“上来虽说”之判,是千古之确言,非夷之可撼者也。
净土无九品为真实报土,有九品为方便化土也。定散诸行非本愿之行,以非本愿之行愿生净土,必得九品之往生也;从此化土一转往生真土,故判《观经》往生为“机教俱渐”也。静坐蒿目,仔细玩索,必觉妙味津津无尽焉。 ①
《大经》以本愿之行,愿生报土,报土也者,一种真妙而无九品之差别,往生即成佛;无一转入报之迂回也,是“机教俱顿”也。 ②
仁山再驳 ① 不顾佛经之本意,强作一解,以合于自宗,苦心思索而得之,此所以津津有味也。
龙舟解 按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绰导二师既言之,函丈必知之。然细论之,则能生之因不一,有诸行,有念佛,有纯他力者,有带自力者;因既不一,果 亦自别。于是本宗,于报土中,更分真实报土、方便化土二种。化土则修诸行而愿生者生焉,报土则凭他力专念佛者生焉,是二土之辨也。故经中或说”,若不分真 假,则此等矛盾,如何会之?本宗此解,乃所以顾佛之本意也。
仁山再驳 ② 判他力信心者,驾九品之上,往生即成佛,《大经》内无此义,犹如空拳诳小儿。
龙舟解 按净土真假之别,前节粗言之。《观经》既开十九愿,三辈亦说其成就相,则三辈与九品相同,但开合之异耳。而十九是方便,十八是真实,则十八之信心,必驾九品之上,理所当然也。
《大经》云“升道无穷极”,又云“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唐《经》云:“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此等诸文,明指无上菩提,何得言空拳乎?
又第七号云:“《大经》系真实教,无隐显义;《观经》系方便教,故有隐显。以显见之,为日想、水想之观;以隐取之,为观佛本愿之观。一文两义是为隐显。”
仁山曰 《观经》从第三观以去;皆是极乐妙境,无一非佛愿力所成,不待隐取方为观佛本愿也。
栖师辩 善导以《观经》为“一体两宗”。“两宗”者:曰“观佛为宗,亦念佛为宗。”“一体”者:曰“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观佛为宗是显义,念佛为宗隐义也;显说乎要门,隐说乎弘愿;观佛要门,而念佛弘愿也。
依“观佛三昧”见净土依正,其所见之土,非报土是化土也。此化土亦愿力之所成,懈慢界可以见。依“念佛三昧”得往生,是报土非化土也;报土即是愿力所成,非定善自力之可得往生焉。 ①
若以隐义会之,观门所见之净土,即为报土。
贵君之病,在不知“弘愿”之外有定散“要门”也,又在不知“念佛往生”之外有“观佛往生”也。
以第十八愿为弘愿,以定散为要门,善导之释皎然如日星。定散非本愿,单念佛为弘愿,善导流通,照人颜色。 ②
仁山再驳 ① 释迦佛何故说此懈慢界,教人往生;此真可谓谤佛谤法矣!
龙舟解 按懈慢界者,诸行之机所生之土也,为不能直入真土者所成就也;与《法华》“化城”似矣。贬假褒真,诸宗皆然,言之谤法,则诬矣!
仁山再驳 ② 善导落笔时,不料后世人有此等执见也。
龙舟解 按《玄义序题》曰:“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是与《散善义》结文,来龙过脉,首尾相应。废定散要门,立弘愿念佛之意显然,何必后人摸捉乎!
又第八号云:“方今居大丛林,称大和尚,外标贤善,内实贪吝,被绸缎、坐氍毹,尊大养望,瞒人自欺,岂称君子?”
仁山曰 不但此等人非正修行,即终身修苦行,衲衣一食,科头跣足,昼夜不眠,或处禅堂,或居山洞,自负修行,不肯虚心看经学道,但以除妄念为功,日久功深,一念不起,便谓证道;殊不知恰成就一个无想外道,离佛法悬远矣!功行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岂不哀哉!
栖师辩 贵君之言是也,支那僧大抵不学佛书,多见坐禅,或头陀者,一念不生,诚为佛果。然至此一念不生之域,难矣!不至此域,而便谓至此域是为增上慢,去佛道远矣。若诚至此域者,非是无想外道。
功业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贵君之言是也。自力之行,难得其成就,道绰舍其难,而取其易,乘托弥陀佛力,而愿往生,百即百生,贵君其取之。
仁山再驳 判“诚至一念不生者,非是无想外道”,何其见之浅也!且不知无想定与灭尽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外道生无想天,自谓证大涅槃,不知报尽决定堕落也。
龙舟解 按“一念不生”者,诚证真理,而一念妄想,永不生起也。无想外道,但以有漏定力,暂防心心所令不生起耳,其别霄壤。
又无想定者,外道以出离想之作意所入也。
灭尽定者,圣者以止息想之作意所入也。学佛之徒,谁不知之。
又第九号云:“信心从他力而发,名他力信心。佛力为他力,明信佛智为信心。祖师曰:归命之心,非从我生,从佛敕生,故名他力信心。自力之徒,修杂行 杂修,他力之徒不修之。自力之信有九品,所生之土亦有九品,经曰胎生;他力之信,一相无别,所生之土,亦一无量光明土,经曰化生。”
仁山曰 《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发此三心者,仍系自力也。若云从他力生,他力普遍平等,而众生有信不信,岂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仗他力,则十方众生,皆应一时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转受苦哉?
栖师辩 贵君膏肓之病,在不知弥陀佛之愿力焉。善导曰“乘彼愿力”,又曰“正由托佛愿”,又曰“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我等往生,托此愿力,不可以自力到焉。劣夫骑驴,不能登空;陪轮王舆,可飞行乎四天下。凡夫之往生,可乘托弥陀佛力。
本宗释第十八愿之三心,为他力回向之信。名号成于第十七愿矣,众生听而信之,所闻之名号为能闻之信。大师曰“三心以名号为体”,名号之入众生心中,是为他力信也。
得此信者,据宿善焉;宿善者三恒值佛也,过去修习念佛也,缺此宿善,则不能信。贵君不知愿力之回向,不知宿善之有无,故妄为一时同生之难也。
仁山再驳 此言成就我宗。宿善是自力所作,尊意只许前生之自力,不许此生之自力,诚不解其何义也。
龙舟解 按“宿善”则遇法之缘耳,未要论自他力也。
本宗自他力之说,正于得生之因而言之。
盖缘宿善而遇善知识、闻本愿、得信心,而成往生之益。
此信心者因他力而起,因他力而往生,非由自力而往生也。
仁山曰 能领佛敕者自心也,故仍从自心生。
栖师辩 凡心如水,佛心如月。凡夫之心,不能生信,如水之不能生月。佛心之入凡心而作信心,如月影入于水而与水一体。
仁山曰 下文俗谛,非杂行杂修而何?
栖师辩 贵君毫不知杂行杂修为何物也。杂行正行之名出自善导焉:以诸善万行回向净土,为往生之因,始得杂行杂修之名;不回向之,则不得杂行杂修之名。
五伦五常,人生之所必由,而寸刻不可缺之,本宗不以之为往生之因也;如吃茶吃饭,岂以之为杂行杂修哉?
仁山曰 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见佛得忍受记;以下诸品,均无胎生之事。《大经》所说之胎生,以疑惑无智所感,与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纯笃,大相悬殊矣。
栖师辩 贵君不知以《大经》为真实教,以《观》《小》二经为带方便之教,至笔笔哭其穷途也。《观经》九品之信,系自力之信,故上上品之信,生上上品之净土;乃至下下之信,生下下之净土。
《观经》之九品,系净土之化土,弥陀以方便之愿,成此九品之化土,以应九品自力之机;此机往生此化土,而后一转入一种真妙之报土也。 ①
《观经》不说胎生是也,然善导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则与《大经》胎生一般。
本宗以自力之信为属疑部,盖自力之信,知我力生净土,而不知据佛力生净土,是疑佛力也,故属疑。
龙树曰:“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疑”者不了佛智也,“信心清净者”明信佛智也。不了佛智,自力信也;明信佛智,他力信也。
仁山再驳 ① 经中实无此语,或贵国所传之本,与支那现行本不同欤?
龙舟解 按九品化土,《经》中实无此语,然细心玩味,则其义自存。《经》云“坐金莲华,坐已华合。”上下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上下品“莲华之中,经 于六劫。”下中品此等诸文,皆说莲华合相,是与《大经》胎生宫殿之说,其相何异?故二经相对则以九品比胎生,谁谓不然。而《大经》“化生、胎生”并说,则 一是真土,一是化土,亦自然之势也。于是乎本宗报土中分真假二土,以九品属报中之化焉。但经本则东流本,固与大邦现行本无异。
仁山曰 第十号所说,尽是杂行杂修,前文何以力扫诸行,岂所扫者是出世行,而不扫者是世间行乎?夫世间行长生死业,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
栖师辩 第十八愿不以诸行为往生之因,单以念佛为因;契愿者为正,不契愿者为杂。贵君不知其顺不顺、称不称,故妄为颠倒之说也。
圣道门以出世善回向菩提,净土门之他力,出世善尚不回向,况世善哉!
仁山曰 伦常门是世善,世善尚不废,何为偏废出世善耶?
栖师辩 世善与出世善,回向之为往生之业,则违佛愿故可废,不回向之何用废!
仁山曰 华地时有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不令他人得知。贵宗卷尾有口授面禀之语,令人见而生疑,似宜编辑成书,入社之人各领一册,以便遵行。
栖师辩 此言得矣,余辈要编辑之。唯此一小册,示大海之一滴耳,岂得备记日用之行事哉!
《论注》曰:“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是非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也,鸾师之意,皎如明镜,可知。
仁山曰 贵宗所奉者《大经》第十八愿,今先录愿文,随后解释。《经》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 五逆,诽谤正法。”此中有“乃至”二字,可见从七日持名,减至一日,又从一日,减至十念,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 机;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
栖师辩 从七日持名,减至一日,从一日减至十念是可也,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是贵君之知一不知二也。
“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也。
善导曰:“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非上尽七日下至十念也。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念亦得往生也。
又曰:“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以是观之:上尽一形,亦可往生;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可往生,何得言十念之外无可减乎?
《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机;贵君之眼,未彻纸背也。第十八愿有“十念”之言,下辈亦有“十念”之言,然不可辙以此为下辈之十念即十八之十念也。
十八之十念,单取念佛;下辈之十念,傍取余行,曰发菩提心。废此余行,而单行念佛,始可得与十八念佛同也。
本宗释三辈菩提心有二门:一者以为圣道自力之菩提心,是可废也,第十八愿不许自力菩提心故也。二者以为他力之菩提心,第十八之三心是也,三辈之菩提心即至心、信乐、欲生也。 ①
既以下辈菩提心为三心,则下辈十念,即十八之十念,而可以下辈生,为十八之机也。
本宗以第十八愿为真实愿,以十九愿为方便愿。第十八愿不许诸行,是为真实;十九愿许诸行,是为方便。三辈明十九愿之成就也,故说诸行,诸行中之念佛不免自力也;已带自力,则不可辙判为十八之念佛。 ②
本宗以辈品为开合之异,三辈已说诸行,九品亦说诸行;以三辈为十九成就,则九品亦不能免为十九之相也。
要之,《观经》“序正”开十九愿也,至“流通”而废诸行,单嘱念佛,始与第十八同其归也。贵君之眼未能彻其纸背 ③,一片之婆心,促君反省。
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是亦未彻纸背也。举上中下,皆是十九愿所被也。十九愿许诸行,非弥陀本意也,《观经》“付嘱”之释,了然明矣。三辈皆许诸行,何单以上辈属十九哉?
仁山再驳 ① 四弘誓如锭子金,三心如叶子金。乃谆谆诲人曰:锭子金不可用,必须用叶子金。岂知锭子金与叶子金,体本无二,用亦无二也。
龙舟解 按高见以四弘誓与三心为一,故有斯譬。
四弘誓是自力,三心是从他力而起,体元不同,喻况恐不合也。
菩提心废立,幸于《念佛圆通》辨知之。
仁山再驳 ② 第十八愿既为真实,佛又何故要说第十九愿之方便,令人舍易而行难,既往生而更须转进,方入十八之真实也?若方便易而真实难,佛则令人从易进难;岂有从难进易,以为方便乎?总之,以立异为高,不立异不足以动人也。
龙舟解 按高见欲以难易判方便真实,无乃拘于一乎?
方便者入真之阶梯也,故真实方便,其次不一。
如来成道,为普贤文殊等,先说《华严》本经,后为聋哑者,遂说余经,乃真实方便次第也。
《法华》以前,先说三乘,调熟根机,后演一乘妙法,乃方便真实次第也。
今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真实为先,第十九愿方便为后,是为难直入真实者,别开方便门也,何舍易行难者乎?
且高见所谓难易,专就修行言之,然《大经》云”
抑!易往而无人者何?乃以是法难信也,于是乎弥陀不可不开十九于十八之后焉,释迦不可不说《观经》于《大本》之后,即真实方便之次第也。
夫圣道净土二门相对,则圣道难行而易信也,净土易行而难信也。十八、十九相对,则十九易信也,十八难信也。
贤首曰:“既超三乘,恐难信受,故举三乘,对比决之。”弥陀于十八之后,别开十九愿,庶几焉哉!
仁山再驳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 彼此各坐一边病,若二边不着则无病。
龙舟解 按《观经》“正宗分”,并说观佛、念佛,而“流通分”则曰:“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苟使释尊其意在念、观并存,则不可不更付观佛焉;而其语如此,佛意非既废诸行而立念佛者而何?
故善导释之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经释炳焉,谓离经谈义,则诬矣!
仁山曰 今云:十八愿为正定聚,十九愿为邪定聚,此即大违经意。十八愿末言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凡与经意相违者,均是谤法。《观经》下品下生,十恶五逆,回 心即生,未收谤法,盖谤法者,与弥陀愿光相背也。今判十八愿所被之机,生真实报土;十九之机,止至化土。此等抑扬,未知何所依据,请将经文确证,一一指 出,以释群疑。
栖师辩 各宗祖师之开一宗,出于其法眼之所照,岂寻常肤浅之所窥知哉!慈恩之立法相宗,以有空二教,为不了义教;以深密等,为中道了义教。他宗岂许哉?然以慈恩之见,则不得不然也。
天台之立一宗,以尔前之经,为方便教,单以《法华》《涅槃》为真实教,他宗岂许之?然以四十余年未显真实,则不得不然也。
密教祖师弘法大师,开真言宗,以显经为妄言,单以金胎两部,为真实语。他宗岂许之哉?然以密眼判之,不得不然也。
见真大师之开净土真宗,以法然上人为师,法然依善导立一宗。善导作《观经》,楷定古今之误,法然之眼,深知其意之所在,断断乎立念佛一宗,使末代众生,入念佛往生之门。呜呼!深仁浓泽,举天下后世,可不谢其恩乎!
善导五部九卷,并明念佛观佛,使初心不知其所归;法然探其意之所在,笔之于文章,使天下万世,知唯念佛之可依焉。 ①
善导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曰:“杂行杂修,千中无一;专修专念,百即百生。”又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第十八愿不许诸行,唯以念佛为正因,顺此愿者,百即百生。
知此善导之意,我法然而已;微法然则念佛成佛法门落地。
第十八愿之十念,诸师误为观念意念;善导楷定之,为口称之称名,弥陀之本意,皎然于天地之间。法然依之,见真依之。肤浅之学,偏见之徒,岂得此至妙之理哉! ②
本宗以顺本愿为正,不顺本愿为邪也;非三恶为邪也。以三愿配三机,如前已说。
《群疑论》二曰:“《金刚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今日作有相观佛行于邪道,而愿往生?释曰:《般若》《观经》,俱是圣教;相无相并非凡言,互说是邪,深有旨趣,不可依其《般若》毁彼《观经》。”
今以十九愿为邪,依其行诸行也。
善导《散善义》以别解别行喻群贼,据其以诸行障往生之行也 ④
仁山再驳 ① 此是不满善导之处,证知法然并非全宗善导,乃取善导之片言而文饰之耳。
龙舟解 按善导废观佛取念佛之意,跃然于《散善义》“付嘱”之释矣,其科曰:“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遐代。”其释曰“上来虽说云云”,一正一反,本意跃然,法然所祖述,盖在于此。孰谓片言不可折狱乎?
《小弥陀经》专主持名,唐以前已盛行矣。
龙舟解 按《大经》“十念”,净影、嘉祥,皆以观念释之;善导以“十声”释之;栖师唯言之耳,非直指《小经》者也。
仁山再驳 ③ 经中以诸行资助往生,断无障往生之理。
龙舟解 按以诸行资助往生,在化土则为然,至真土则不然。《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石经》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 多善根福德因缘。”善导曰:“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由是观之,诸行不足资往生也,栖师所言是耳,幸审思焉。
仁山再驳 ④ 善导所说,别解别行,退失往生之业者,喻之群贼。若以菩提心及诸功德,喻之群贼,则本疏中自语相违矣。
龙舟解 《选择集》释善导此语曰:“此中言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者,是指圣道门解行学见也,其余净土门意。”栖师之说基于此,乃直指其体而为贼者,但以其不利往生,贬而言之耳。
仁山再驳 佛说接引往生,皆是显他力之教,三辈九品,皆仗佛力而得往生。若全仗自力,必至圆初住,别初地,始能十方世界,随意往生。故知净土三经,劝进往生,全仗他力,而仍以自力为阶降之差。我佛慈悲,所以诲人者,至为圆妙。若以三辈九品,为自力往生,则失经意矣。
龙舟解 按本宗自他力之辨有两重,若圣道净土相对,则圣道全是自力,净土全是他力,三辈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焉,殆如高见矣。
然细判之,则净土他力中,复有带自力者,三辈九品之往生是也;有纯他力者,真土之往生是也。详于此,则必无失经意之疑焉。
小栗栖 解释 龙舟 再解
清儒杨仁山与书南条文雄,以《选择集》及《真宗教旨》为违经旨。
曰:“夫菩提心为往生正因,今欲往生净土,而唱言舍菩提心,是南辕而北其辙也。”
又曰:“若相违则不得谓之释迦教,即谓之黑谷教矣!”
又曰:“以世法论之,五伯之子孙岂不能学三王?三王之子孙岂不能学二帝?以出世法论之,声闻之门徒岂不能学缘觉?缘觉之门徒岂不能学菩萨?此理不待辨而明矣,必守成法而不许通,则地球各国亦不能有维新之气象矣!”
又曰:“三时有互摄之义,于末法内亦摄正像,是在根器不同,亦因时无实法耳!”
又曰:“西方净土佛力所成,顺佛意则往生易,违佛意则往生难。”
又曰:“鄙人护持正法过于身命,故不避忌讳,冒昧陈言。”
以上举其大要耳。
案杨居士护持正法过于身命,我辈可不感谢哉!而其视我《选择集》及《真宗教旨》精而细,其心中所疑者,逐条笔之,无复余力,我辈岂可不致我之诚而应其需乎?
试开四门辨之:
第一举源空上人小传。
世以上人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故命此解为“念佛圆通” ①。
第二示选择本愿为宗。
第三明菩提心差别。
见此二门则足知非南辕北辙,又非黑谷教矣。五伯之比况不伦矣,五伯三乘之喻取从劣进胜也;本宗以念佛为大乘无上之法,势不可降乔入幽也。昙鸾舍三论 归念佛,道绰搁涅槃入净土,江汉秋阳,不可复加焉。源空上人去天台入弘愿,是不守成法而能变者,望居士之豹变于净土易行矣。念劫融即,一即一切,是约理 也;若约事则不得不践三时之规则也。 ②
余至第四科随难别解,而后吐露一片之赤心,请幸谅之。
仁山再驳 ① 势至念佛,都摄六根;源空专主口念,意根且不摄,遑及眼耳鼻身乎?以圆通目之,恐不称也。
龙舟解 按空师念佛,固主口念,然口念亦非不由心意而起者。
故《二行章》《选择集》。以下曰某章者,皆《选择集》也引善导《疏》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楞严》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此云“忆佛”者,意根所动也;云“念佛”者,舌根所现也。而舌根念佛,能摄六根,此之谓圆通焉。则栖师辩空师之书,题以圆通,何妨?
仁山再驳 “我过矣!我过矣!” 彼直欲驾佛经而上之,立义在三藏教典以外;而我方以遵崇佛语相期,岂不令人嗤笑哉!
龙舟解 按空师祖述三经一论,既见于其首《教相章》,何敢于三藏教典以外立其义乎?但其微旨未达高怀,故有此言,再思则幸。
一、举源空上人传。二、示选择本愿为宗。三、辨菩提心差别。四、随难别解。
上人父时国,母秦氏,梦吞剃刀 ①而有孕,长承二年(一一三三)四月七日生于作州稻冈。头圩而眼有光,五岁坐必向西,口必称南无阿弥陀佛。保延七年,父时国为定明所杀,上人时九岁,放小 箭射之,中其眉间,时人异之。菩提寺观觉乞为弟子,闻一知十。觉送之睿山源光,曰“进上大圣文殊像一躯”。光送之皇圆,时年十五,剃发受戒,十六岁学三大 部。
久安六年(一一五○)十八岁,从黑谷睿空禀密乘及大乘律。凡大藏经律论,他宗章疏,无不该通。法相藏俊、华严庆雅,皆叹其所造诣焉。
暗夜见书,无灯而室明,信空见之而惊。曾读《华严》,大龙现青蛇之形。又修法华三昧,白象现场。
上人在黑谷阅大藏五遍,视善导四部般舟赞未来之书,前后八遍,至散善义“一心专念”之文,豁然有得,曰“弥陀法王为我选定此念佛之大行矣”,是为开宗之权舆,时承安五年,四十三岁也。从是去黑谷移吉水,日称名六万遍,四方靡然归之。 ②
睿山显真请上人说净土教于龙禅寺,三论明遍,天台证真、智海,法相贞庆皆臻焉。上人恳恳切切说之,显真感泣,把香炉绕堂,三百余人和而念佛者三日。后显真补天台座主,乃选十二僧,创不断念佛之法要。
上人曾在灵山寺,三七日行不断念佛,无灯而有光,大势至菩萨介乎大众行道之间,众奇之。
后白河法皇敕上人说菩萨戒,并讲《往生要集》;上人之诵“夫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道俗贵贱,谁不归者”之文,吐音清越,深入心肝,君臣 上下,悲喜并臻。法皇敕隆信写上人之真影,藏之于莲华王院。摄政关白大政大臣兼实,深归上人,后剃发号月轮圆照。乞上人作《选择集》,《选择集》之作应兼 实之乞也。元久二年 ③
建久九年(一一九八)正月二日,水想观成矣,七日琉璃地现,二月水想、地想、宝树、宝池、宫殿皆现。正治二年 ④非是入定而得之,称名念佛之力,自然感此好相也。
建永二年三月,窜赞州,盖据南北之谗,居五年得赦。
建历二年(一二一二)正月,在大谷得疾,见佛菩萨真身。二十五日寂,紫云降焉。年八十,腊六十六。 ⑤
上人之阅一代教,非贪博学之名也,单探出离之要路也。其去黑谷而移吉水,在以其所得之要路,而自利利他耳。曰:真言、止观、三论、法相之教,道幽理 邃,利智聪明之者可以行焉。方今暗于三密,而登遍照之位;乏于戒律,而居持律之职,是谓虚假,虚假非以可出离也。末代众生,唯有念佛往生之一耳。 ⑥
仁山再驳 ① 梦吞剃刀,即是割断圣道之兆也。
龙舟解 按栖师此传太略,故意或不通。具传云:“父母患无子,祈佛神者久矣。一夜母秦氏梦吞剃刀,而如有妊者。乃告之父,父曰:所妊必男子,长而出家,为一朝之戒师;出家之后,朝野归仰。”果如其言,高仓、鸟羽二帝,上西、修明二后以下,礼师受圆戒。
仁山再驳 ② 猛利念佛,亦恐涉于自力。
龙舟解 按信之与行,由佛力而起,谓之他力;从凡心而生,谓之自力。
故六万称名,回以为往生之业,则自力也;明信佛智,而后称之则他力也。
自力他力,但就其所以起而言之。空师固是明信佛智之人,何有涉于自力之嫌哉!
仁山再驳 ③ 今而后方知释迦教外,别有势至之教流传人间,深自愧其见闻之不广也。
龙舟解 按高见以空师为违经,故有斯说。幸了微旨,则必无斯言,亦不敢辩。
仁山再驳 ④ 余案下二十余字,恐其涉于杂修杂行,所以作此出脱之言。而称名念佛,仍不免自力也。
中略顾我平生课念佛六万遍,不退勤修,由此,今此等相现欤。”栖师语本于此,乃示空师之德业耳,何为杂行杂修作逃避之地耶?
抑杂行者:以非净土之诸行,回为往生之业者也;
杂修者:混修助正二业,以为往生之因也。
苟信佛智,顺佛愿,知佛恩之后,则读诵固所当务也,观察亦所当修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皆所当行也,于是乎善导有五正行之说焉。
但明信与不了,顺与不顺,知恩与不知恩,此自他力之辨也。
高见着于此,则定意将迎刃矣。
仁山再驳 ⑤ 假令有佛现于空中,放光说法,倘不与修多罗合,亦不足信也。
龙舟解 按鄙见亦如此。若空师之见,实阐金口之微,则从之不亦可乎。
仁山再驳 ⑥ 将来亲见势至,当问此事。若真势至化身,仍须切实辩论过于此番之言百千万倍,请弥陀释迦并十方诸佛证明。
龙舟解 按祖师曰:“弥陀本愿诚在,则释迦说教,不可虚言;佛说苟真,则善导之释,不可虚言;善导之释既真,则法然之言何虚乎?”其然,弥陀、释迦、势至,必证空师之说无疑。虽然,此种事余辈不好辩缁朱也。
本宗立三愿、三经、三往生之判。
“三愿”者:十八、十九、二十也。
“三经”者:《大经》《观经》《弥陀经》也。以第十八愿为真实,以十九、二十为方便。开第十八愿者为《大经》故,以《大经》为真实教。开第十九愿者为《观经》故,以《观经》为方便。开第二十愿者为《小经》故,以《小经》为方便也。
第十八愿单以三信十念为往生因,是为真实。第十九愿以发菩提心等诸行为往生因,是为方便。第二十以念佛为往生因,然系自力念佛,故为方便也。
问:何以知第十八愿为真实?
答:依善导也。《定善义》曰:“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法事赞》上曰:“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 ①,专心想佛佛知人。”念佛必得亲、近、增上之三缘,说此念佛为本愿中之王,第十八愿是也。
问:第十八愿如何?
答:“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但以三心十念为生因,不取余行也。
问:单曰十念,不知其心念语念,何以知其为口称念佛哉? ②
答:据善导也。《观念法门》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是扫云雾而见青天者。 ③
《往生礼赞》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亦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十念之非心念意念者,皎如白日。 ④
第十八愿单取念佛为生因,故不得以余行往生焉,余行者定散诸善也。
问:何以知余行非本愿?
答:据善导也。《散善义》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非本愿也,单以“一向称名”为本愿,非本愿之行不许往生。
《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顺本愿者得往生,不顺本愿者不得也。本愿唯选取乎念佛之一行为正因,不许余行之回向也。
问:弥陀选择之相如何?
答:《大经》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大阿弥陀经》曰:“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 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中摄取之与选择,其意一也。舍其粗恶,取其善妙;舍其难行,取其易行。四十八愿 中,摄取其易行生因者为第十八愿,故“摄末归本”,目第十八愿为“选择本愿”。
问:弥陀因位选取易行为生因之相如何?
答:诸佛国土中,有以布施为往生行,有以持戒为往生行,有以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往生行。或以菩提心为生因,或以六念为生因,或以持经持咒为生 因,或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为生因,或以称名为生因。菩萨因位选舍六度等行,而唯选取称名之一行,是为选择。
问:何故选取念佛一行?
答:余行是劣,念佛是胜,名号是万德之所归。又曰:余行是难,念佛是易,男女贵贱,行住坐卧,修之不难。
本宗废余行而独取念佛,据上来之义也。
仁山再驳 ① 佛还念,及专念想佛等语,可见善导以念字通于心口。贵宗判定属口称,亦不合善导意也。
龙舟解 按此等念字,固属意业;但本愿之十念,古师以观心解之,善导独以十声释之,易行之微始显,本宗主张在焉。
仁山再驳 ② 称名本在念佛之内,若执定念佛必局于称名,则于经意不贯。
龙舟解 按四种念佛,近出圭峰《行愿疏》中,弟亦知之。然独以称名一行,选为往生之正业者,我弥陀五劫所思惟也,善导楷定在焉。
仁山再驳 ③ 此段愿文,须查考梵本,若原文仍属意业,即不得从善导改作口业。译师尤慎重,不许任意窜改也。
龙舟解 按竺土法运不振者久矣,大乘经典,多付龙宫,所存只小乘之一部耳,痛哭何已。近载三五贝叶,虽出于壁中,大率与华译诸本,不合符节,未足信凭也。幸我两邦,五千卷犹存,吾辈欲窥先佛微意,舍此焉由?鄙见如此,高怀果何如?
导师十念,就称名言之,但释之耳,何改之乎!
仁山再驳 ④ 若口称与心意无涉,则口称佛名,心念五欲,心口两歧,尚得入弥陀愿海乎?偏邪之见,至于此极,何足与辩。
龙舟解 按愿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此三心与十念,二而一。有心而行生,犹水与波。本宗何谓口称与心意无相涉乎? 十念与三心对,故善导以称释之,曰十声。然非口称实离心意而独存也,念字心口相涉,声字重在口业上,是故单言十声,则有口称离心意而独存之嫌,故以十念译 之,是必译者所三致意也。
既言十念,后人解以为观想观像之念,则失易行之所以为易,背弥陀五劫思惟之本意,未可知也。故以声释之,亦善导之所致意也。二者相得,愿意愈昭。本宗之见如此,幸谅焉。
问:《选择集》废菩提心,而《和语灯》取之,如何?
答:废之据善导,取之据昙鸾。
问:善导废菩提心如何?
答:本宗以第十九愿为方便,以其取菩提心等行也。此十九之成就为三辈,三辈皆举菩提心;十九之菩提心自力,则三辈之菩提心亦自力也;不可以自力行往 生他力净土也,故善导废之。开十九为《观经》,以十九为方便,则《观经》亦方便也。三辈九品,开合之异,三辈菩提心自力,则九品菩提心亦自力也。散善有 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此三福九品亦开合之异也,九品菩提心自力,则三福菩提心亦自力也。三福者世、戒、行也,行福中有发菩提心;上下品有发无上道心。 十九、三辈、三福、九品,一切属散善之行,非本愿之行,故善导废之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①称名是本愿之行,故《选择集》以定散非本愿之行,故废之。
《选择集》之废,据此善导。自力菩提心有多种,天台有四教菩提心,藏、通、别、圆是也。真言有三种菩提心,胜义、行愿、三摩地是也。华严、三论、法相,各有菩提心。
盖四弘誓愿有二种:一缘事,二缘理。缘事者: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二缘理者:一切诸 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翻一一尘劳门,即是八万四千诸波罗密。但一念心, 普皆具足。如如意珠,非有宝,非无宝;若谓无者即妄语,若谓有者即邪见,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辩。普于法界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兴四弘誓,是名顺理菩提心 也。以上拔出《往生要集》。
末代凡夫,岂得发此菩提心哉?弥陀因位舍之,据其难修也。 ②
《序分义》曰:“三、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唯愿我身,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性。 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 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所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 提心也。” ③
如是菩提心,乱想凡夫,岂能发得哉? ④
问:若不发愿者,不得往生欤?
答:古来有二义:净影、天台、慈恩等,不许无发心而往生也。曰:九品往生,皆发菩提心。其中品人,本虽是小乘,后发大心,得生彼国,由彼本习,暂证小果。其下品人,虽退大心,而其势力犹在得生。
此义出于净影《观经疏》末,中品小乘者约初,后发大心者约临终;虽临终发大心,依其本习,暂证小果,后入大乘也。下三品《观经》不说发大心,净影以为退大心也。
一义许无发大心而往生,《玄义分》以上品为遇大凡夫,以中品为遇小,以下品为遇恶。中品遇小之机,岂发大心乎?况下品恶人,唯知作恶,只有依佛力往生耳。《要集》曰:中下品但由福分生,上品具福分道分。福分者余行也,中摄念佛;道分者无上菩提也。憬兴、龙兴之意亦同之。
仁山再驳 ① 善导实无废菩提心之语,真宗强指其废菩提心,借疏末一句用之,费尽无限心力,亦可哀也。
龙舟解 按废菩提心,疏中实无其语,然何无其义乎?《散善义》末节,明废定散两门,立念佛一行。其定善者乃十三观也,散善者三福九品也,而发菩提心在其行 福中,则菩提心非所废而何乎?高眼唯见定散之文在前而繁,废立之说在后而约也,遂有斯说。幸于全疏行文之斡旋,再注其眼焉。
仁山再驳 ② 谓《观经》之定散,《大经》之三辈,不顺佛愿,是谤释迦。谓弥陀因位,舍菩提心,是谤弥陀。吾不知栖君是何等人也。
中略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据此则释迦于《观经》正所说者,定散二门也;弘愿者,弥陀第十八本愿也。
谓“定散不顺佛愿”者,《观经》之定散,与弥陀第十八本愿不相应也。释迦与弥陀自别,何谤释迦哉?
又“弥陀因位舍之”云者,我等下劣难发大心至大果。弥陀久远,照而能知之,故大悲外己,发愿修行,令我等不发大菩提心,不修圣道之行;唯顺佛愿,发信心,而得生彼土,至大菩提,此之谓舍。
栖师语太简,故有谤弥陀之疑,幸谅焉。
仁山再驳 ③ 此是善导所说,何得判其废菩提心?
龙舟解 按善导此文,正释《观经》三福中行福,而示菩提心相者。栖师为示菩提心之难而引之,勿执以谓善导不废菩提心焉;若以疏末一节反照,则明是所废中之物也。
仁山再驳 ④ 凡夫定是凡夫,摄归净土,如何化导?盖凡夫之本心,与诸佛无二无别,所以佛接引,即脱轮回之苦也。
龙舟解 按悉有佛性,孰有异辞?所谓菩提心,由自力而发之,唯难焉云耳,何云不可发乎?唯其难矣,故不可不由他力而发之,生彼土而至大菩提也。栖师曰“岂能发得乎”,语有与夺,函丈求其意而可。
源空上人之寂,在建历二年 (一二一二)正月二十五日。越十一月二十三日,华严宗高山寺明慧作《摧邪轮》及《庄严记》,大驳《选择集》,甚于居士之论《选择集》数等;而古人之辩其讹谬者久矣。
一言以辩之,彼知自力菩提心,而不知有他力菩提心也。《选择集》之废,废自力菩提心也;《和语灯》之立,立他力菩提心也。姆尾高辨,唯视《选择集》,不观《和灯》,误以上人为废一切菩提也。
见真大师立二双四重菩提心,高辨若见,应谢罪于源空上人之墓。
问:二双四重如何?
答:一者竖出:法相、三论,历劫迂回菩提心也。二者竖超:华、天、密、禅,即心即佛之菩提心也。此二重为自力圣道菩提心矣。三者横出:十九愿之自力 菩提心也。四者横超:十八愿他力回向之信乐也。竖者自力,横者他力;出者迂回,超者顿证也。三论、法相,自力历劫,故为竖出。华、天、密、禅,自力顿证, 故为竖超。十九愿自力菩提心,生乎化土,深自悔责,转入真土,故为横出。十八之信乐,顺次往生,证大涅槃,故为横超。此中《选择集》之所废在竖出、竖超及 横出之菩提心也,《和语灯》之所立在横超他力之大菩提心也。 ①
问:他力横超菩提心据何经疏?
答:据《论注》也,据《大经》也。《论注》下卷曰:“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②
《大经》三辈,以黑谷见之,菩提心可废,自力故;以玄忠见之,菩提心可立,他力故。黑谷以善导疏通视之,故菩提心为散善,行福之一故,废之。玄忠以 三辈为第十八愿之相,故取其菩提心与念佛为往生之正因正业。正因者三心也,正业者十念也。既以为净土之大菩提心谁敢废之?二师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③
既以菩提心为报土之因,则高辨所引“一切经菩提心为因”之文,悉具于净土菩提心之中焉。
故《安乐集》卷上,“《华严经》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 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师子乳一滴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 恶魔诸障,直过无难。”不遑详记。又曰:“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菩提者无上佛道之名也,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 尽未来际。” ④
他力回向之心,得具此无量之功德也。高辨之切齿扼腕骂黑谷者,却成谤法之大邪见耳。 ⑤
上来三门毕。
仁山再驳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者是也。第十九愿,别摄上品机。今抑十九为化土,扬十八为直证大涅槃,一切经内,皆无此义。
龙舟解 按第十八愿,既曰“十方众生”,固摄群机。然其“十念”,以《观经》下品相照,则专念弥陀一佛者也,与《法华》泛尔归诸佛者自别。
第十九愿,为犹带自力之情,不能信第十八愿他力之义者说之;故令修诸功德,回以愿往生,不必上品机也。乃所以报土中更分化土,他力中别开自力也。
此义他经恐无之,乃弥陀别愿所以超诸佛也。本经云“我建超世愿”,《弥陀偈经》曰:“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即是也。
仁山再驳 ② 昙鸾之意,甚合经意。
龙舟解 按鸾师所谓菩提心,即横超他力之菩提心也,而非竖超自力圣道之菩提心也,此义栖师已辩矣。高见若看作自力圣道之菩提心,则非鸾师意也,亦非经意也。
此中强辩,实无道理。
④ 此中所引,甚合道理。
⑤ 黑谷之意,皆与二师不合。
龙舟解 按菩提心,语则虽一,义则不一,故不可无废立也;高见浑然为一,故有强辩不合之难矣。抑三一诸宗,菩提心不一之义,空师于《付嘱章》辩之,再阅则可。
《阳驳阴资辩》第六纸,已申明此意,兹不重出。
仁山曰 贵宗道友惠赠七祖圣教,已将《往生论注》《安乐集》《观经疏》刊版流行。顷承心泉大师嘱刊全书,因逐一检阅,见得此集与经意不合处颇多,略加评语,就正高明;倘不以为然,请逐款驳诘可也。
栖师辩 居士已刊《论注》《安乐集》《观经疏》,护法之志,利生之举,我辈再拜谢居士之浓意。从今以后,贵地之法运,复于昙鸾、道绰、善导之古,庆哉!
以《选择集》为不合经意,已于前第二门、第三门辩之,不再赘焉。居士之难,颇肖高辨,然高辨极其谗谤;居士之言,从容不迫,不失其为仁人君子也。
均是一代经也,天台以之为五时八教,不可骂之为违教也。华严以之为五教十宗,不可骂之为违教也。法相以之为有空中三时教,不可骂之为违教也。真言以之为显密二教十住心,不可骂之为违教也。道绰以之为圣道净土,不可骂之为违教也。
均是《观经》也,天台以之为心观为宗,实相为体,不可骂之为违经也。善导以之为念佛观佛为宗,往生净土为体,不可骂之为违教也。本宗依善导,谁以善导为违教乎?好相感见之所证,而一僧指授之所录,须尊信之如佛经也。
仁山再驳 以疏辅经,不以疏掩经,慎之!慎之!
龙舟解 按本宗固以疏辅经,何以疏掩经乎?
《观经》本是指方立相之教,以事为归,与圣道诸经以理为归者,其揆不一。抑天台以《法华》视《观经》,以事入理,无乃以《法华》掩《观经》乎?唯善导则以净土视《观经》,故毫发无掩经意之累焉,乃所以楷定古今也。经意由善导而始显焉,何掩之云乎?
《选择集》曰:“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仁山曰 此一舍字,龙树、道绰皆不说,说之则有病。盖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①
龙树之判难易,时属像之始,尚有能行难行,故圣道之傍明净土耳。道绰之时,属末法之始,圣道难行,不可行也,故断断乎舍之。 ②
《安乐集》曰:“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乃至《大集月藏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道绰之舍圣道者。 ③
又曰:“当今末法,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道绰之取净土者。取舍之义,皓照两瞳,非盲者必见之。欲开一宗风动天下者,必须鲜明其旗帜,而令知其方针。 ④
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是语可也。善导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论其所证,则圣道之所证亦真如,而净土之所证亦真如,是为二而一。然能证 之门异也,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是为一而二。善导曰:“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诸佛誓愿,各各别矣,不可以药师十 二愿为弥陀四十八愿也。
我辈乘弥陀之愿力,往生净土,而后证真如法性也。
若混淆圣净,朝圣暮净,二三其操,则此土亦不得,他土亦不得,沉沦三途耳! ⑤
仁山再驳 ① 暗藏灭法之机。
龙舟解 按为废立之说者,不啻净教也,诸宗咸有焉。华严之五教,唯取圆教;天台之四教,先废三教;慈恩之三时,贬前二时,为不了义。设使空师废舍字,藏灭法之机,则天台、慈恩、贤首亦灭法之嚆矢也,恐无此理。
仁山再驳 ② 既不能行,又何言舍。
龙舟解 按既不能行,不舍何为?
仁山再驳 ③ 此等语句,均是活机,策励后学之言也。
龙舟解 按《大集经》中素无斯文,绰师取五五百年之意,节而引之者也蕅益《小经要解》亦然,文小异而意全同。而其全文引在《集》第一大门“教兴所由”下, 而其前云:“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 钻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此等诸文,前后相照,则绰公本意,在论机教应否也明矣,何策励之语乎。高见唯在圣 道,而不顾净土,故有斯说。更回顾一番,通看圣净,以领佛意则幸。
仁山再驳 ④ 不顾经意之所在,只图动人之观听。欲出新奇,其途甚多,支那境内,且有数十种,而未已也。
龙舟解 按绰师岂不顾经意而出新奇者乎?抑二门兴废,已跃然于金口矣,《大经》“流通”告弥勒曰:“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安乐集》第六大门释之云:“末法万年,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此释与第三大门引《大集经》处,前后相应。空师所谓“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特留念佛”之意,皎然如燃烛。乃绰师随经取舍而已,何与后世妖邪之见可一视哉?
仁山再驳 ⑤ 栖君实未尝知圣道净土同别之源,语语以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所知尽于此矣。岂知圣道者,十方三世同行之道,娑婆极乐,均如是修证。佛说净 土法门,是防退之法,仗弥陀愿力,往生西方,永无退缘,必至成佛道。是以专修净土,即得圆成圣道门;若唱舍圣道,即是舍净土,盖净土由弥陀修圣道而成也。 如来善巧方便,或说自身,或说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而以世俗情见,固执不解,欲入佛界,不亦难哉!
龙舟解 按圣净二门之相关,《阳驳续貂》粗辩之,不复赘焉。高见复以净土为防退之法,恐未免庐山之一面也。
道绰云,“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 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中略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安乐集》第三大门
此文问以难易二行,答以自他二力,答问相配,则难行是自力,易行是他力也。而自力中有愿生净土之语,何也?
盖有人于此,苦于在此立行之难也,欲生彼土而成之。
又有人,专愿净土,欲托佛力而成大果。
前者虽愿净土,犹未免在圣道难行之范畴焉;后者乃真净土易行道也。高见唯在前者,不及后者,故以防退为往生之要;以圣道为总,欲开净土于其中,恐未足论庐山之全也。
末节如来善巧,说自说他云云,在良医则当然;若病者谓皆是药也,吐下一齐服去,则无乃揠苗之类乎?
故吾侪或圣或净,各由有缘之一法耳。鸾师云:“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鄙见如此,书以就正焉。
本集第一又引道绰《安乐集》上云:“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仁山曰 “纵令一生造恶”,经文中无此六字。
栖师辩 余以居士为信道绰,今则以道绰为违教,余不知居士之意在何处!
道绰以《观经》下下品释《大经》第十八愿也,是道绰之为万岁开凡夫往生之大道者。
《大经》“十方众生”之言,不知何等众生,道绰以为下下品之机。《大经》“十念”之言,不知其心念语念,道绰以为称念。是道绰之为天下后世彰弥陀愿王之本意也。居士之欲削去者,非闭塞凡夫往生之大道者乎?
我辈起恶造罪,如暴风駃雨;微此道绰之释,则永劫丧出离之大益。盖居士以圣道自居,而见净土之书,故为此薄情之言。
仁山再驳 道绰于愿文内,加此六字,开后人放肆之门,不可不辨。岂有刻其书而不检其过耶?即如南岳《大乘止观》引《起信论》之语,添一恶字,莲池已举其错。敝处刻蕅益书甚多,亦时时论其错处,不能为之回护也。
第十八愿末,明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道绰加六字于愿文之中,显违经意。遵经乎?遵道绰乎?
龙舟解 按云栖宗华严,故不满于南岳,未可知也。但其全书未东传,不能检之。
道绰既有“纵令”字,何开“放纵”之门乎?恶人往生,《观经》下品有明文,谁其疑之?但与第十八愿唯除逆谤相违,是以古人通之甚劳矣。
鸾师《论注》以谤罪有无会之,善导《散善义》约未造已造通之,怀感《群疑论》、憬兴《大经赞》亦列多说。善导《法事赞》又曰:“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说得简约。
由是观之,逆谤之往生,释迦已开于王宫中矣。盖弥陀智愿海,唯佛与佛知之,而其言如彼,恶人往生何妨。
故据《观经》而回看《大经》,则虽加六字,何不可之有?
绰公非违经也,不有绰公,则佛之悲怀,不显于末季也;遵绰公则所以遵经也。
善导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 ①,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仁山曰 此说是比量,属依他性。
《选择集》曰:“众生口不称佛,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仁山曰 如是翻对,是世俗见,即是非量,属遍计性。以彼此之界,揣度如来十万亿佛土,如何得去?
②
善导从表面释之,是为正释;集主从里面释之,是为翻显。表释是,则里释亦是;里释非量,则表释亦非量;集主遍计,则善导亦遍计。
顺弥陀本愿为亲行,不顺本愿为疏行。本愿但取三心十念,不取杂行也。以不顺之行,要往生净土,故不得亲近之益也。称、礼、念之三业,出于忆念之心,故感见、闻、知之益。称、礼、念即能感,而见、闻、知即所感。水月升降,感应道交,非本愿之行,不能感此益也。
彼此三业,以善导言之则是,而以集主言之则非乎?善导释其亲,集主释其疏,其揆一也,岂有一去一不去之理乎?
仁山再驳 ① 心常念佛之语,与口常称佛,一耶?二耶?
龙舟解 按云心云口,云念云称,不可谓一;然口从心起,不可谓异;故曰“体一而相二,非一亦非异。”
仁山再驳 ② 此中微细分别,心粗气暴者,何足以知之。
龙舟解 按行者之称、礼、念,由佛力而起,故佛能见、闻、知之;则亲疏之翻对,其理易见。而高见非之,无乃为无差之见解为掩乎?
仁山曰 佛以无缘大悲,摄化众生,平等普遍,无亲疏之别。而言亲疏者,属众生边事。若佛因众生而有亲疏,则亦众生而已矣!乌得称为佛耶?
栖师辩 居士单知有平等门,而不知有差别门也。无缘大悲,平等普遍,是为平等门。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以三心十念为往生之因,是为差别门。据此差别门 开净土之一门,据此一门,逆恶回心得往生焉。《弥陀偈经》曰:“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是弥陀本愿之所以超诸佛也。
顺其本愿为亲行,不顺其本愿为疏行也。以水为能感,以月为所感;月岂不照外物哉!然非水则不能感月影也,亲疏之行可以知矣。
仁山再驳 以三心十念之因,为差别门,正属众生边事。下文水月喻,恰成就我宗。如因众生而佛有亲疏,则佛应无边众生之机,应有无边亲疏之别。有心则不普, 无心则不差,请细思之。《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云:“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此两句须善融会,若执定一边,则互相违矣。
水清则月明,水浊则月暗。明暗在水不在月,是以亲疏属众生边事。
龙舟解 按诸佛有权实二智,或谓之根本智、后得智。
根本实智,照法性之理,诸佛平等,无有亲疏。
后得权智,则照俗谛之事,随缘差别,岂无亲疏乎?
众生之机无边,佛之应同亦无边,故或服璎珞细软之衣,或现丈六弊垢之身。善导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栖师之辩基于此,乃就后得智而言之。
然高见但以亲疏属众生边事,谓佛无亲疏;佛无亲疏,则但实智足矣,不要权智也。
高见复割《观经》“摄取不舍”“以无缘慈”两文,一为差别,一为平等。
抑平等者,实智所照也,实智照平等时,无生佛,无迷悟;既无生佛,亦无迷悟,拔苦与乐之想,由何而生?既云慈,为权智上事也明矣,但以“无缘”冠者,权智本从实智而垂也。
水月喻一分,不敢辩也。
本集第三云:“《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礼赞》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仁山曰 两段引文,皆作“下至十声”,可见十念是至浅之行,而《真宗教旨》反以此行驾九品之上,何也?
栖师辩 居士之痼疾在焉,集主初引第十八愿,次引《观念法门》,次引《往生礼赞》,是以善导释第十八愿也。本愿之十念,古师以为心念意念,善导楷定之,为十声称名。“下至”者对“上尽一形”也,上尽一形之念佛亦可往生,下至十声一声之念佛亦可往生焉。
诸师以十念为观念意念之念,弥陀大悲本愿为之闭塞,凡夫入报之大道为之断绝,善导振力扫攘之,以为十声之称名,弥陀之大悲,皎然朗照也。
居士以十念为至浅之行,何其破法之甚! ①弥陀因位,五劫思惟,永劫修行,以称名一行为凡夫入报之因。居士以之为至浅,是非破毁五劫永劫之大悲哉!
居士以十声为浅,以九品为胜,是知圣道而不知净土也,知自力而不知他力也,知诸行往生而不知念佛往生也。
若以圣道论之,则定散胜矣,十声劣矣;若以净土论之,则第十八愿不以定散为生因,单以念佛为生因。
善导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此观之,序正之“定散”非弥陀本愿,流通之“持名”是为本愿也。善导又曰:“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定散九品不顺佛愿,十声称名顺佛愿也。不顺之行,不可以往生焉。 ②
居士知有定散之释,而不知有流通之释,善导一代之大勋,在流通之释。
故要知弥陀大悲本愿,顺从《选择集》入善导,以善导流通之释入第十八愿,则弥陀之本意,了然有如观火矣。
仁山再驳 ① 前第三章引道绰释十方众生,以为下下之机,则道绰亦破法矣!
龙舟解 按愿文既言“十方”,五乘咸在,何局下下乎?但为示本愿之胜益言之,犹《法华》会二乘,而一乘之用益昭也。五乘已摄,何云至浅乎?《赞叹念佛章》,请参看焉。
仁山再驳 ② 诚如此言,则善导疏《观经》,数万字大可不必;即佛说三部经法,亦属虚设,单说第十八愿一条足矣。
龙舟解 按一目之网,不可得鸟;故弥陀于第十八之后,更起十九、二十之两愿,以逗不能直入十八之机,乃两愿之所以为方便也。弥陀已然,释迦不得不然。于是 乎《大经》之后,更说《观》《小》二经;犹《华严》之后,说《阿含》《般若》诸部,遂归《法华》乎。诚如高见,则三藏十二部,皆为故纸矣,何啻二经而已 哉!
仁山曰 摄取专属取而不言舍,选择则有取有舍,语意不同。
栖师辩 有取必有舍,三尺之童知之。集主以《大阿弥陀经》之选择释《大经》之摄取,是以异译释本经,谁敢非之!居士之单取摄取,岂非抹杀《大阿弥陀经》选择文字乎?无稽亦太甚矣!
仁山再驳 汉译吴译,皆用选择;魏译唐译,皆用摄取。因古之二译,字句未能妥恰,是以重复译之,俾成善本。若后译不能胜于前译,当时亦无庸此笔舌矣。细味二字,义理深长,请以梵文证之。
龙舟解 按青蓝冰水,后译必胜于前译,则窥《大经》者,必不可不由宋译也。然从上诸师,多从魏译者何也?盖梵音多含,彼此相烛,以钩佛意,亦所不可已也。龙舒会辑,虽未尽善,四译并取,亦可以证焉。然高见一是新之从,不亦太拘乎?
仁山曰 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从上文“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语来。法藏比丘当时闻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一时融入心境,殆永劫修行之 后,一时发现,非世俗造作,须选精美者,作模样方能成就也。譬如春蚕食叶,大小老嫩,一概食尽;及其吐丝,变为一色,非复桑叶形样矣。
①
《大经》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大阿弥陀经》曰:“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粗妙之与好丑意同。
既有善恶,须舍其恶取其善;既有粗妙,须舍其粗取其妙。故《大阿弥陀经》曰“选择心中所愿”,《大经》曰“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五劫思惟,在舍其粗 恶而取其善妙。永劫修行之后,其精妙之物,集而成弥陀净土,是弥陀净土之所以超出于诸佛净土也。《观经》之“光台现国”,韦提但取弥陀净土者,出于弥陀选 择之使然也。 ②
春蚕吐丝之譬,亦不外于风流人之假想也。《大经》曰:“其心寂静,志无所著。”菩萨以无著之心,作无选择之选择,岂有物可拟乎?《大经》曰:“所修佛国,恢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八功德水,七宝树林,岂一色蚕丝之可拟者耶? ③
仁山再驳 ① 弥陀所舍者,无明烦恼也,我亦舍之;弥陀所取者,菩提涅槃也,我亦取之;弥陀以三辈九品,摄受众生,我亦愿往生焉。
龙舟解 按设从高见,则四弘誓足矣,法藏何要发四十又八愿乎?饶王何必现二百一十亿乎?高见论总愿,而略别愿,予甚惑焉!
仁山再驳 ② 法藏比丘见果知因,思惟修行,因圆果满,自然显现净土国土。岂以精妙之物,集而成土,如世俗造作之相耶?
龙舟解 按法藏比丘,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自然显现彼妙土,固非世俗造作之相焉,谁有异辞。
然其所谓“思惟”者,实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人天之善恶,国土之粗妙矣,非思所以成之则何为?既云善云妙,云恶云粗,选择之义自在,不待照古译也。栖师文中“精妙之物”云云,物字稍粗,故高明有此疑,然泛尔之言,略其言求其意而可。
仁山再驳 ③ 春蚕喻以为不确,复以作文喻之。譬如聪慧之士,读尽古今书籍,欲作一篇大文章,必由自己胸中流出,绝不踏袭陈言,方成妙文。若一一采自他书,纵将一切佳句采尽,只成一片碎锦,岂得称为妙文?弥陀净土,亦复如是。
龙舟解 按昌黎云:“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是文家之秘诀也。
沉浸醲郁,所谓睹见也;含英咀华,所谓摄取也。而云英云华,去粗就精,乃选择在中。既读万卷书,节作一篇文字,不去粗而何妙?弥陀净土,亦复如是。
仁山曰 般若为诸佛母,般若现时,命根意根俱不相应,即证无生忍,不但不起净秽二见,即佛见法见亦不起也。
栖师辩 集主之言般若者,信第一义也,是因行而非般若现时也,六度中般若波罗密是也。初地菩萨以无漏智照真如,尚属因行;等觉果满,始证真如全体。集主今举因行,居士为果,误矣!
仁山再驳 以六度中般若波罗密为浅,是全不知般若,亦并不知波罗密。非般若现前不名六度,以其不到彼岸也。支那禅宗古德,专学般若,其造诣之深,岂门外汉所能知耶?
龙舟解 按天台曰:“六波罗密,即是菩萨正行之本。”《法华》云:“为求菩萨道者,说六波罗密。”菩萨是因分之名,则六波罗密之为因行明矣。其言到彼岸 者,可由以到彼岸云耳,乃因中说果也。台邦古德学般若,未到佛地,亦因地耳,益足证其为因行矣。然高见单属果分,不亦偏乎?
仁山曰 菩提心为因果交彻之心,诸佛极果,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集并菩提心亦舍之,不知以何为佛也。
栖师辩 此集菩提心者因行也,非佛果也,居士以发菩提心为佛果耶?误矣!
集主之所废,系圣道自力之菩提,而非净土他力之大菩提心也。明慧《摧邪轮》骂集主为恶魔者,据不知圣净二门菩提心有差别也,如前已辩。
仁山再驳 无因如何得果,以菩提心之正因,方能契无上妙果。句义且不能通,何能论佛法。
龙舟解 按高见尝以菩提心,为因果交彻之心,无句义未完乎?
菩提是果,心是因,因地是心,上求菩提之果,故名菩提心。
菩提之心,依主释也;又有菩提之心,一分有财释也。则菩提心者,于因位名之明矣。而菩提心中,有圣道自力之心,有净土他力之心,栖师已言之。圣道自力之菩提心,虽曰废之;净土他力之菩提心犹立。由此心生彼土,而到大菩提,亦因果之理也,何不通之有?
仁山曰 以选择取舍之心,测度弥陀因地,弥陀因地果如是乎?
栖师辩 摄取之与选择,眼目之异。舍其粗恶,取其善妙,取舍之义,赫如杲日,非盲者必现之。弥陀以无著之心,建超世无上大愿。《大阿弥陀经》曰:“诸佛中 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以此选择之本愿,感最尊第一之净土。居士之抹杀此“选择”文字者,使弥陀如来不能成就此无上、无等、无比、无伦之净土也,噫! 悲哉!
本集第三又云:“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
仁山曰 念者,心念也;称者,口称也。今云声即是念,念即是声,误矣!《观经》之文,明明可考。《经》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 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可见念与称有别也。下文具足十念之念字,是称名之时,一心专精,无他念间杂,惟有称名之念,十念相续,即得往生矣。此人苦极心猛, 命根断时,前后不接,金莲明耀,忽然在前,心力佛力,皆不思议也。
栖师辩 念有心念口称之异,古师以十念为心念,善导楷定之为口称,“下至十声”之文明矣。下下品“不能念彼佛”者之念,心念也;“应称无量寿佛”,口称也;“具足十念”之念,亦口称也。
以圣道观之,观念胜矣;以净土观之,口称胜矣。弥陀本愿不以观念为因,以口称为因;故虽有千金不可入禁门,一片之券可以入禁门。此券也者,万乘之所敕;十声之念佛,法王之所誓。居士其体之。
仁山再驳 何不曰具足十称,而曰十念耶?盖猛利称名之时,心亦随之,以口摄心也;必欲扫除心念,是障往生之路矣。
龙舟解 按本宗非欲扫除心念,只欲示选择易行之本意耳,故以称释之。念称相关之义,前节及之,不再赘焉。
本集第四云:“上辈之中,虽说菩提心等余行,望上本愿,意唯在众生专称弥陀名。而本愿中更无余行,三辈俱依上本愿,故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一向者,对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中略虽先说余行,后云一向专念,明知废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
仁山曰 此段所论“一向”之言,甚违经意。经中所说菩提心及诸功德,皆是念佛行门。良以一切法入一法,一法摄一切法,方见纯杂无碍之妙用,即得名为一向专 念也;岂必口诵佛名,声声不断,而始谓一向耶?若如此中所说,为废诸行归于念佛而说者,即经中有自语相违之过。何以故?经文明明一联说下,绝无废归之意 也。且着衣吃饭,亦是杂行,便利睡眠亦是杂行,必须不食不睡,一口气念到死,方合此集引证一向之言也。佛经何等深妙,而以浅见测之,岂不贻误后人哉!
栖师辩 居士以圣道之见见净土门,故作此妄破盲难也。圣道门中,华、天以上皆观圆融无碍之理也,净土门不用之。善导曰“指方立相”,西方十万亿土有净土, 有阿弥陀佛,以本愿名号,摄化十方众生;十方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以得往生焉,而后证圆融无碍之理。若一混圣净,作一即一 切之观,愿生净土,此土亦不证,他土亦不生,至乎进退维谷矣!
集主就“一向”之言,设废立、助正、傍正之义,而取废立为正,是据善导也。善导以“专为百生”,以“杂为千中无一”。居士以集主为违教,是以善导为违经也。
居士以着衣吃饭便利睡眠为杂行,如小儿之谵语 ①;岂读书知字者,可为此谵语乎?善导设解行二门:解门则不妨大、小、显、密、正法、外道,一切学之也;行门必据“有缘之行”也。余辈愿生净土,必据“本愿之行”,念佛是也。顺佛愿故,百即百生;诸行不顺本愿故,千中无一。
以是观之,解门许六度、十度、内外一切学之也;若以此学回向净土而拟往生之因行,则得名杂行也,不拟则不得杂行之名也。我辈旦夕讲华、天、密、禅,不是杂行也,是属解门也;华、天、密、禅之学,犹不名杂行,何况着衣吃饭哉?
圣道之机愿生净土者,以其日别善行回向之净土者有矣,谁人以着衣吃饭便利睡眠有回向之者哉?佛者之口气,须禁此不祥之语矣! ②
“一向”之释,集主之所发明,如天台于十如立三转读相,玄忠立“他力回向”之义也。以此空前绝后之妙解,为违经意,佛祖神明其谓是何?
仁山再驳 ① 宗门参禅者每云:除吃饭便利是杂用心,律中在着衣吃饭睡眠上制戒数十条。何谓佛者不应说,岂不闻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乎?
龙舟解 按《二行章》云:“依善导和尚,往生行虽多,大分为二:一正行,二杂行。”二行之目,就往生因行分之;而其废立望第十八本愿言之。
然则杂行者非指着衣吃饭等杂作也,与律文等,其趣自别。
又粗言细语,归第一义者,《涅槃经》中语,盖为人悉檀也,恐与今不相关。
仁山再驳 ② 不祥之语,莫大于违经意。
龙舟解 按坠绪之茫茫,独搜而远绍。此善导、源空诸师所苦心也,未审高明缘何发斯语?
本集第十一云:“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五逆回心,通于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约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
仁山曰 五逆以下三行解说,若约忏罪猛钝,修证浅深,可以九品互通。此中说“解第一义,发菩提心,通上下”者,除非中途退堕,作诸恶业,临终回心,如经文下品中说。如此三行,未免令初心人无所适从,所谓矫乱论议也。
栖师辩 居士已许修证浅深矣,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岂无浅深差别乎?居士以般若为般若现时,以菩提心为佛果故,嫌恶其通九品也,矫乱论议却在居士之上矣!
仁山再驳 “发菩提心,解第一义,亦通下下”之语,拙评已说明;除非中途退堕,方落下下,以其退菩提心,失第一义也。十恶五逆,亦通上上者,除非作实相 忏,彻证罪性本空,方能超升上上也。故此互通之义,皆须转机,转则失上而趣下,失下而趣上;若不失仍不互,当以经文为正也。台教后人说横说竖,说逆说顺, 只逞铺排之富丽,往往语中有病,而不自知耳。
龙舟解 按集主“九品相通”之义,于行法谈之,非独就转机论之,乃九品之机,各修九品之行,故八十又一之数生焉。高见单看经文一往之配属,而不见刻实之别,故有斯说。若更用此意,再阅集文,则必有了然于心目者。
本集第十三引善导《颂》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仁山曰 善导此颂,重日夜精持,一心无间。下文得无生忍,入三贤位,皆是证圣道也。
栖师辩 “极乐无为涅槃界”者:随顺法性,不乖法本,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故,言“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者:杂行少善根也,少福德也,不可往生焉。“故使如来选要法”者:五劫思惟,选择念佛一行为往生因,是多善根也,多福德也;顺此愿故,得往生焉。
本宗以隐显二义见《小经》,前“极乐无为涅槃界”者是隐义也,真实报土无品位阶级,举往生人皆证大涅槃,与弥陀同矣。“证得不退入三贤”者是显义也,净土中化土有品位阶级故,往生得三贤之阶次也。
本宗以信心欢喜之一念为无生忍,善导曰:“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无生者佛果也,信喜之一念,信忍必得无生之生故,名无生之忍。
善导曰:“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十信”之忍者,凡夫之信也,非十住、十向、十地之忍也,十住以上一分证真如也。
本集第十四云:“何故六方诸佛证诚,唯局念佛一行乎?”
仁山曰 “局”字大错。盖佛法虽无量门,而修习者必从一门深入,方得遍通一切佛法。譬如一室四面开门,欲入室者,必从一门。若拟从东入,又欲从西,或兼南北,则终无入室之时矣!
栖师辩 第十八愿之生因,唯取念佛;《观经》之付嘱,唯取念佛;《小经》之证诚,唯取念佛。“局”字何错之有?
一室四门之譬可也,法相、三论、华严、天台,各从其所信之一门,而得入涅槃之真理;已入真理,则无复一门四门之差别也。释迦如也,弥勒如也,一如无二如也,居士已知之;何故嫌从念佛一门入涅槃之妙境耶?
本集第十六云:“选择赞叹者,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释迦即不赞叹余行。唯于念佛而赞叹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故云选择赞叹也。”
仁山曰 菩提心即正觉心也,成正觉方名佛。今重念佛而轻菩提心,大违教义。
栖师辩 菩提心之事,如前已辩。
仁山曰 又念佛有多门:念佛名号、念佛相好、念佛光明、念佛本愿、念佛神力、念佛功德、念佛智慧、念佛实相。
栖师辩 念佛多门得矣,今以善导观第十八愿之十念,则非心念也,非观念也;十声之“称名”也。非唯《观经》付嘱持名,《小经》亦然。善导曰:“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是顺佛愿故。
十念之念,口念也。善导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止观辅行》二之一曰“念法华文字”,《六祖坛经》曰:“世人终日口念般若, 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酉阳杂俎》七曰:“荆州法性寺僧恭惟,三十余年念《金刚经》,日五十返。”以念为称,不遑一一。北京儿童念《大学》,念 《中庸》,念《论语》,念《孟子》,皆以读为念也。以十声释十念,何疑之有?
弥陀因位,五劫思惟,选取易行之至极,以念佛为入报之因,岂非无盖大悲哉?
善导曰:“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悲哉!
仁山曰 随念一门,即摄一切门,方入十玄法界。若存取舍之见,全是凡夫意想,与佛界悬远矣!
栖师辩 华严之宗贤首,立“十玄缘起”,则天不解之,贤首指金狮子喻之:一即一切,“狮子”也;一切即一,“金”也。举一全收,一多无碍。是非凡夫之可证也,本宗以之为果地融通矣,念佛而往生,而后证此十玄之妙。
本宗以名号为万德之所归:天台之十界三千,华严之六相十玄,摄之名号中,无复遗余,是谓一即一切。我辈凡夫,非知此一即一切之理而往生也,单以称名感光明之摄取耳。
《大经》曰“其心寂静志无所著”,又曰“设我得佛”,又曰“若不生者”。法藏菩萨已无我执,又无生执。我者无我之我也,生者无生之生也;是约佛边言之也。
若约众生,则唯信阿弥陀佛救我也,唯信去秽土而生净土也。此我之与生,不妨净土之往生也。《论注》下卷曰“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又曰:“如冰上 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冰”者众生贪瞋烦 恼中也,“火”者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冰解火灭”者,已往生净土,则烦恼之冰解,而愿生之火亦灭,得无生之证也。
仁山曰 此集专以持名为念佛,而观相等法均判在念佛之外,非经意也。
栖师辩 以持名为念佛,如前委辩。
仁山曰 《观经》所说十六法门,无一不是念佛。此文所判,似专局乎持名也。
栖师辩 然矣。集主以念佛为持名,据善导,如前已辩。
善导曰:“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本宗解之,用隐显之义:观佛三昧为显宗,念佛三昧为隐宗也。《观经》十六观说定散二善,是为观佛为宗;流通之持名,是为念佛为宗。
以此隐义开会乎助正,则助正定散尽为念佛三昧之文也。
《观无量寿经》之名:约之显义,则观弥陀净土之依正二报也;约之隐义,则观者信也,如《净土论》“观佛本愿力”之“观信”《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摄受我也。
一文两义:显则观佛为宗也,隐则念佛为宗也。“亦”字示其体,别观佛之外有念佛,故点亦字也。
古师有以念佛为观佛故,十六观尽摄于念佛中也,居士依之;本宗依善导,置念佛于定散之外也。
上来二十一章,为居士之来难,吐露我辈之赤心毕。
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五月三十日起草,六月七日卒业。
舟解 按出家持律,缁衣所当然也。是以从上诸祖,在 贵邦则昙鸾、道绰、善导、怀感诸师;在东方则源信、源空两祖,皆持律精严,威仪无缺,而皆无妨为往生之先达也。
但虽戒德共高,不挟以为往生之业因耳。
仁山曰 贵宗来支那宏教,实为末法津梁,因捡得十余年前所获《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觉与经意不合处颇多;遂参末议,以备刍荛之采。鄙人直心论道,不避忌讳,所谓个中人方谈个中事也。
栖师辩 个中人谈个中事,余情恋恋,足知贵君之厚情。至与经意不合之言,余辈亦直心论道,不避忌讳也,请谅之。
仁山曰 末法时人,业重障深,修习圣道,难进易退,尽人而知之矣;但形诸语言文字,只可隐含,不可显露。若直言舍,则违圣教,违圣教便障往生矣。
栖师辩 本宗之视一代教,有二门:一差别门,二平等门。
差别门:则圣道门之外,别立净土门。
平等门:则净土门之外,别无圣道门。一代八万四千门,尽为念佛之门户也。
此土入圣,为圣道门;净土往生,为净土门。此土之成佛,与他土之成佛,天渊遥别。以此差别门施化内外,势不得不舍圣道而入净土也。
末法重障,此土入圣则难,净土得生则易,本宗舍其难而就其易也。断断乎显露于言语文字,据老婆心切也;若葬之暧昧模糊之中,末代幼稚,丧失其方针矣。
仁山曰 贵宗于佛教门中,专重净土;于净土门中,专重他力信心。可谓简而又简,捷而又捷矣。
栖师辩 贵君既知之,何用下《阳驳》?然此文表面褒之,而至下刺冲皮肉,吾辈亦不得不举骨髓而示贵君也。
仁山曰 龙树说难行易行二道是活法,于圣道中开出净土一门,接引后学,此谓同中别也。利根于现生中,得念佛三昧,即证入圣道门;钝根于往生后,花开见佛,亦证入圣道门,此谓别中同也。阐扬圣教者,须将死法说成活法,不可将活法说成死法。佛教命脉,仅如悬丝,可不惧哉!
①。天亲之《净土论》,正明净土②;而龙树之《易行品》,傍明净土耳。
同中别者,佛教中见二门也;别中同者,二门虽异,其所证之真如一也。 ③
佛法无死法,尽皆活法。若强以死活目之,则与时机合者为活法,不与时机合者为死法。
方今圣道之一门,不合时机;独我真宗,何肉周妻,为国家奔走。不啻说出离之法,并亦说忠君爱国之事,毫不剩坐深山,而照法性之余力也;单依佛力而往生净土耳。 ④
仁山再驳 ① 不识佛法开合之妙,见圣道净土,判然两途,不得不改变经意,以合于自宗也。
龙舟解 按高见似乎以圣道为总,而欲开净土于其中者。抑圣净之判,昉于道绰矣,《安乐集》云”是判然两途,非自圣道中开净土者也,我辈所祖述在焉。
又《安乐集》所引《大集经》及《大经》文,二门之意了然,非改变经意者也。
仁山再驳 ② 天亲《往生论》,于依正庄严之后,摄入一法句,明净土不外于圣道;昙鸾释之甚详。
龙舟解 按玄一曰:“真如一法之句,故言一法句。”一法句者,即真如也。则于依正庄严之后,摄入一法句者,以二十九种,摄之一真如也。与昙鸾上文所谓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其义一也。然高见欲以二门相摄拟之,吾甚惑焉!
仁山再驳 ③ 真如即是圣道,既知同证真如,奈何唱言舍圣道耶?
龙舟解 按真如是所证之理,圣道是能证之因,高见无乃一混能所乎?
仁山再驳 ④ 悉达太子舍金轮王位,入山修道,为后人模样。我辈虽不能学,而心常羡之。今知贵宗如是存心,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龙舟解 按脱俗入道,美则美矣,我辈奚不羡之;但时衰机劣,神山瑶宫,奈可望而不可就何!
《真宗教旨》第一号云:“第一祖龙树菩萨,祖其作《易行品》,而不祖其讲布华严、中论。”
仁山曰 存上句,删下句,可免扫拂圣道之弊。
①。教人者要其明明白白,决不可插模棱之言也。
本宗有二门:一学门,二行门。约学门,则一切经可学也,不学一切经,则不可解净土之法门也。若约行门,则单据念佛之一行,岂攘排一代佛教乎? ②贵君其体之。
仁山再驳 ① 四十八愿,普摄诸行,何云不取耶?
龙舟解 按栖师所谓弥陀本愿者,即正指第十八愿也,语稍泛尔。高见以为兼四十又八,故有此疑。
本宗所见,四十八愿中有真实有方便,第十八愿为真实,如第十九则假也。其义栖师于下辩之,对看则可。
仁山再驳 ② 不学下三十五字,恰合我意。
(散善义)
“有缘之法”者何也?曰“本愿念佛”也。故又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礼赞》)此本宗所以分学门、行门也。
故我辈一切经,虽云学焉,非回向以为往生之业也。函丈辨泾渭则幸矣。
又第四号云:“方今系佛灭度二千八百二十五年,人劣才暗,不能践圣道而登大果,是所以圣道不振也。以不可行之法,强于不能行之人,迫鸡入水,岂理哉?”
仁山曰 道绰逼鸡入水之喻,为留形秽土之人而说,非为修圣道者说也。
栖师辩 道绰已引《大集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了然示圣道之不可修也,贵君其味之。
仁山曰 逼鸡入水,即遭淹没,未闻修圣道而堕落者。盖圣道虽难速证,亦作净土资粮,与弥陀因地同一修途,自然与果位光明相接也。
栖师辩 秽土成佛为圣道门,正像之时可作此事,至末代则不可作此事;舍利弗六住尚逢乞眼,况末代下根。
圣道之行为净土资粮可矣,《观经》序正二分说定散二善,是引圣道之机,而入于净土念佛也;流通可见,善导之判,皎然照人。
仁山曰 专修净土之语可说,不修圣道之语不可说。盖净土亦圣道无量门中之一门,修净土即摄一切圣道入一门。所谓他力信心者,废自显他也;不许自他相对,即成绝待圆融法门矣。克实论之,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所见之他力也。除却现前一念,复何有哉?
栖师辩 贵君膏肓之病在此一段:一者不知圣道之外有净土门,二者不知自力之外有他力也。
此土入圣为圣道门,他土得生为净土门,历历区别矣,不可一混也。圣道即净土,何用往生十万亿之西哉?
本宗谈绝待圆融有二途:一者弥陀本愿一乘之外,无大小显密之法门,大小显密之万德,皆收于弥陀名号中焉,谓之绝待圆融。二者二门虽异,所证之真理一也,是为绝待圆融也。
本宗谈自力他力之信:从自心发起者为自力信,从佛力发起者为他力信。
唯识宗不许以他心为自心也。华、天以上许十界互具,生佛无碍也。真言宗之谈加持,与本宗他力信酷肖,佛之三密加行者为加,行者三业持佛三密为持,是谓入我我入也。
本宗非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三业也,弥陀佛之信入行者之心中,是为他力信也。众生心如水,佛心如月影,佛心之现于众生,为他力信。知此道理,则知现前一念得佛心耳。
仁山再驳 栖君非但不知圣道,亦复不知净土。大凡阐扬净土者,须知净土因何而成。既以《大经》为真实,岂不见法藏比丘白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非菩提 心而何?发大愿后修行文中,自行六波罗密,教人令行。经文彰彰可考,证知弥陀净土皆因修行圣道而得成就。奈何定要舍圣道,判修行者为邪定聚,生于化土;不 修行者为正定聚,生于报土?颠倒谬乱,莫此为甚。岂日日持诵经文,循行数墨,全不解义耶!
龙舟解 按高见以法藏之发心修行为圣道,无不可者。然更求其本,则我辈下劣,不能修圣道至圣果。法藏之慧眼能知之,是故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能成超世之 愿,而后以其所修之行,摄之念佛中,回施于众生。我辈当乘其愿、凭其力、生其土,而至圣果也。不要修自力之行依圣道之门也,此之曰舍,乃不要之义也。
三聚之说,栖师于下文辩之。然高见但谓以不修行者为正定聚,修行者为邪定聚,故有颠倒谬乱之疑。本宗之意则不然,信佛智,顺佛愿,而修他力之行者,为正定聚;不了佛智,不顺佛愿,而修自力之行者,为邪定聚。正之与邪,乃褒贬之辞耳。
仁山曰 自他皆假名,废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无方,以龟毛易兔角,幸勿执为实法也。
栖师辩 末法凡夫,不指方立相,则不能立其信也。有弥陀焉,有净土焉,在十万亿之西;有七宝树,有八德水。因位永劫思惟修行,成就本愿名号,而摄取众生,众生信之,愿生净土,未可从始容易入离言之妙境。
圣道诸教,则以自力进,以一切假名,为龟毛兔角。净土门不然:五劫思惟非龟毛也,永劫修行非兔角也;本愿名号摄取众生,非龟毛兔角也。信此实法,乘托佛力而往生净土,始得诣无生之妙境。贵君勿混圣净幸甚。
仁山曰 此喻不确,宜删。
栖师辩 贵君膏肓之病,在混淆圣净二门也。末法不可以圣道取佛果,道绰已明白示之,夏葛冬裘,何误之有。
又第六号云:“于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真实,其所被之机为正定聚,生真实报土。十九、二十为方便。十九之机,回向诸行,止至化土,故为邪定聚。 二十之机,或进入第十八,或退堕第十九,故为不定聚。开说第十八为《大经》,开说第十九为《观经》,开说二十为《小经》。《大经》机教俱顿,《观经》机教 俱渐,《小经》教顿机渐。”
仁山曰 此章宜全删。
①,悲哉!
各宗祖师之开宗,必有伟大之判:天台以五时八教,释一代教。嘉祥以二藏三轮,释一代教。贤首以五教十宗,释一代教。慈恩以有空中三时,释一代教。
天台以法华为真实教,嘉祥以三论为通申论,贤首以华严为称性本教,慈恩以深密为真实了义教。
若使彼等全删此章,则彼等肯之否? ②
本宗以二门之判,判一代教:曰圣道门,曰净土门。
于净土门有二门:曰正明净土教,曰傍明净土教。
于正明净土教有二门:曰真实教,曰方便教。真实教者,《无量寿经》是也;方便教者,《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也。
何故以《大经》为真实教?《大经》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释尊已以《大经》为真实教,本宗之判据之。
释迦佛出世之本意,单在说弥陀之本愿,例如天台以《法华》为本怀之经。
何以《观经》《小经》为带方便之教?《观经》说定散诸行,定散诸行,非弥陀本愿,以定散诸行愿生净土,是为方便。
《小经》以诸行为少善根,以念佛为大善根。然《小经》之念佛,以自力回向之,自力回向非本愿之正意也,故为带方便之教。故三经之中,单取《大经》为真实也。
圣道诸教,有教行证,净土门亦有教行证。净土门以《大经》为真实教,以弥陀名号为真实行,以三信为真实信,以必至灭度为真实证。
真实行出于第十七愿,曰“称我名者”,真实信出于第十八愿,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真实证出于第十一愿,曰“必至灭度”。
释迦诸佛说《大经》,是为真实教;《大经》之中说本愿名号,是为真实行;十方众生,闻之而信,是为真实信;未来必往生净土,是为真实证。
愿成就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其”者真实教也,“名号”者真实行也,“闻信”者真实信也,“住不退转”者现生正定,现生正定,必至灭度,是为真实证。
贵君虚心平气,玩味此章,必得知我祖意之所在。
仁山再驳 ① 既以俗见测佛经,自然以俗见测人情,无怪乎作此粗弊语也。
龙舟解 按文意简约,未详其要领;若以四法三愿之说为无据,则否!元照曰:“大觉世尊,一代之教,大小虽殊,不出教理行果。”此与我教行信证,其趣一也。 但圣道则主理,故次教以理;净土则依事,故略理而开信。四法既定,教是能诠;余三则所诠,以所诠之三法,配之本愿,则不可无三愿之说也。非俗见也,于理于 文,当然也。
仁山再驳 ② 从上诸师开宗判教,必将所依之经,全体透彻,方能破立自由,纵横无碍。未有将本宗之经,任意掩抑,令前后文意不相联属者。如贵宗以《无量寿经》为主,而此经中三辈往生之相,则判为自力,弃而不取,以致全经血脉不能贯通矣!
龙舟解 按此种疑点,起于宗意未透高怀矣。盖本宗自他力之辨,重重相别。先以圣净论之:圣道是自力,净土是他力。三辈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固是他力也,然 众生机类,本来不一,故佛之接引,不得胶柱守株。于是乎十八之后,别立十九、二十之两愿,接引不能直入十八之机也。谓之方便,乃虽仗佛力,犹带自力者。而 经中三辈一段,正说其十九愿成就相,则不得不谓之自力焉,乃他力中自力也。是全经血脉,本愿次第,所当然也,何谓任意掩抑乎?
仁山曰 生净土者皆入正定聚,绝无邪定及不定聚,经有明文,处处可证。若以《观经》所摄,判为邪定聚,则是聚九州铁,铸成一大错矣。
栖师辩 《起信论》以十信以前为邪定聚,邪者三恶道也。以十信为不定聚,或进入初住,或退堕三恶。初住以上为正定聚,正者圣也,必进得圣果也。诸经论判三聚不一也。
本宗之释三聚,以顺本愿者为正,以不顺本愿者为邪。第十八不以诸行为往生之因,单以念佛为往生之因。善导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顺彼佛愿,必得往生,是为正定聚。《观经》定散诸行不顺佛愿,是为邪;以邪而愿生,故为邪定聚也。 ①
此邪之言,显非本愿之行耳。如天台之以小乘为邪见,小乘佛教岂邪乎?望之圆教得邪名耳。
本宗单以念佛为正,对此正得邪名耳;定散诸善岂三恶之因乎!
本宗之三聚立之现生,得他力信,而行他力念佛,是为正定聚。以自力信而回向诸行,是为邪定聚也。《弥陀经》之机,以自力而行念佛,在正定邪定之中间,是为不定聚也。
本宗立现生正定,据《易行品》也,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即时”之言显现生正定聚也。
净土无邪定不定,三尺之童知之,本宗三聚立之现生。咫尺黑暗,作九铁铸错之大恶口,何不反省之甚! ②
仁山再驳 ① 《观经》是佛说,何云不顺佛愿?尊善导而慢释迦,是何居心?
龙舟解 按《观经》是释迦佛说定散诸行,乃开第十九愿者;而所谓佛愿者,指第十八本愿也。十九既方便,定散诸行,不顺第十八愿意,故为邪耳。
若照此本判断,仅云大错,犹不足以尽之。
龙舟解 按本宗三聚之辨,与他家不同,乃教门之褒贬也。
嘉祥以小乘摄之邪三论玄义。台家贬别之初地,为圆之初住。褒贬之辨,诸家自在焉,何得漫谓铸大错乎?
仁山曰 《观经》被大机,最极圆顿,一生可证初住,位与善财龙女齐肩,于观中蒙佛授记是也,何得判为机教俱渐!
栖师辩 一部《观经》,以天台见之,心观为宗;以善导见之,念佛为宗。善导楷定古今,为“上来虽说”之判,是千古之确言,非夷之可撼者也。
净土无九品为真实报土,有九品为方便化土也。定散诸行非本愿之行,以非本愿之行愿生净土,必得九品之往生也;从此化土一转往生真土,故判《观经》往生为“机教俱渐”也。静坐蒿目,仔细玩索,必觉妙味津津无尽焉。 ①
《大经》以本愿之行,愿生报土,报土也者,一种真妙而无九品之差别,往生即成佛;无一转入报之迂回也,是“机教俱顿”也。 ②
仁山再驳 ① 不顾佛经之本意,强作一解,以合于自宗,苦心思索而得之,此所以津津有味也。
龙舟解 按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绰导二师既言之,函丈必知之。然细论之,则能生之因不一,有诸行,有念佛,有纯他力者,有带自力者;因既不一,果 亦自别。于是本宗,于报土中,更分真实报土、方便化土二种。化土则修诸行而愿生者生焉,报土则凭他力专念佛者生焉,是二土之辨也。故经中或说”,若不分真 假,则此等矛盾,如何会之?本宗此解,乃所以顾佛之本意也。
仁山再驳 ② 判他力信心者,驾九品之上,往生即成佛,《大经》内无此义,犹如空拳诳小儿。
龙舟解 按净土真假之别,前节粗言之。《观经》既开十九愿,三辈亦说其成就相,则三辈与九品相同,但开合之异耳。而十九是方便,十八是真实,则十八之信心,必驾九品之上,理所当然也。
《大经》云“升道无穷极”,又云“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唐《经》云:“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此等诸文,明指无上菩提,何得言空拳乎?
又第七号云:“《大经》系真实教,无隐显义;《观经》系方便教,故有隐显。以显见之,为日想、水想之观;以隐取之,为观佛本愿之观。一文两义是为隐显。”
仁山曰 《观经》从第三观以去;皆是极乐妙境,无一非佛愿力所成,不待隐取方为观佛本愿也。
栖师辩 善导以《观经》为“一体两宗”。“两宗”者:曰“观佛为宗,亦念佛为宗。”“一体”者:曰“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观佛为宗是显义,念佛为宗隐义也;显说乎要门,隐说乎弘愿;观佛要门,而念佛弘愿也。
依“观佛三昧”见净土依正,其所见之土,非报土是化土也。此化土亦愿力之所成,懈慢界可以见。依“念佛三昧”得往生,是报土非化土也;报土即是愿力所成,非定善自力之可得往生焉。 ①
若以隐义会之,观门所见之净土,即为报土。
贵君之病,在不知“弘愿”之外有定散“要门”也,又在不知“念佛往生”之外有“观佛往生”也。
以第十八愿为弘愿,以定散为要门,善导之释皎然如日星。定散非本愿,单念佛为弘愿,善导流通,照人颜色。 ②
仁山再驳 ① 释迦佛何故说此懈慢界,教人往生;此真可谓谤佛谤法矣!
龙舟解 按懈慢界者,诸行之机所生之土也,为不能直入真土者所成就也;与《法华》“化城”似矣。贬假褒真,诸宗皆然,言之谤法,则诬矣!
仁山再驳 ② 善导落笔时,不料后世人有此等执见也。
龙舟解 按《玄义序题》曰:“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是与《散善义》结文,来龙过脉,首尾相应。废定散要门,立弘愿念佛之意显然,何必后人摸捉乎!
又第八号云:“方今居大丛林,称大和尚,外标贤善,内实贪吝,被绸缎、坐氍毹,尊大养望,瞒人自欺,岂称君子?”
仁山曰 不但此等人非正修行,即终身修苦行,衲衣一食,科头跣足,昼夜不眠,或处禅堂,或居山洞,自负修行,不肯虚心看经学道,但以除妄念为功,日久功深,一念不起,便谓证道;殊不知恰成就一个无想外道,离佛法悬远矣!功行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岂不哀哉!
栖师辩 贵君之言是也,支那僧大抵不学佛书,多见坐禅,或头陀者,一念不生,诚为佛果。然至此一念不生之域,难矣!不至此域,而便谓至此域是为增上慢,去佛道远矣。若诚至此域者,非是无想外道。
功业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贵君之言是也。自力之行,难得其成就,道绰舍其难,而取其易,乘托弥陀佛力,而愿往生,百即百生,贵君其取之。
仁山再驳 判“诚至一念不生者,非是无想外道”,何其见之浅也!且不知无想定与灭尽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外道生无想天,自谓证大涅槃,不知报尽决定堕落也。
龙舟解 按“一念不生”者,诚证真理,而一念妄想,永不生起也。无想外道,但以有漏定力,暂防心心所令不生起耳,其别霄壤。
又无想定者,外道以出离想之作意所入也。
灭尽定者,圣者以止息想之作意所入也。学佛之徒,谁不知之。
又第九号云:“信心从他力而发,名他力信心。佛力为他力,明信佛智为信心。祖师曰:归命之心,非从我生,从佛敕生,故名他力信心。自力之徒,修杂行 杂修,他力之徒不修之。自力之信有九品,所生之土亦有九品,经曰胎生;他力之信,一相无别,所生之土,亦一无量光明土,经曰化生。”
仁山曰 《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发此三心者,仍系自力也。若云从他力生,他力普遍平等,而众生有信不信,岂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仗他力,则十方众生,皆应一时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转受苦哉?
栖师辩 贵君膏肓之病,在不知弥陀佛之愿力焉。善导曰“乘彼愿力”,又曰“正由托佛愿”,又曰“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我等往生,托此愿力,不可以自力到焉。劣夫骑驴,不能登空;陪轮王舆,可飞行乎四天下。凡夫之往生,可乘托弥陀佛力。
本宗释第十八愿之三心,为他力回向之信。名号成于第十七愿矣,众生听而信之,所闻之名号为能闻之信。大师曰“三心以名号为体”,名号之入众生心中,是为他力信也。
得此信者,据宿善焉;宿善者三恒值佛也,过去修习念佛也,缺此宿善,则不能信。贵君不知愿力之回向,不知宿善之有无,故妄为一时同生之难也。
仁山再驳 此言成就我宗。宿善是自力所作,尊意只许前生之自力,不许此生之自力,诚不解其何义也。
龙舟解 按“宿善”则遇法之缘耳,未要论自他力也。
本宗自他力之说,正于得生之因而言之。
盖缘宿善而遇善知识、闻本愿、得信心,而成往生之益。
此信心者因他力而起,因他力而往生,非由自力而往生也。
仁山曰 能领佛敕者自心也,故仍从自心生。
栖师辩 凡心如水,佛心如月。凡夫之心,不能生信,如水之不能生月。佛心之入凡心而作信心,如月影入于水而与水一体。
仁山曰 下文俗谛,非杂行杂修而何?
栖师辩 贵君毫不知杂行杂修为何物也。杂行正行之名出自善导焉:以诸善万行回向净土,为往生之因,始得杂行杂修之名;不回向之,则不得杂行杂修之名。
五伦五常,人生之所必由,而寸刻不可缺之,本宗不以之为往生之因也;如吃茶吃饭,岂以之为杂行杂修哉?
仁山曰 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见佛得忍受记;以下诸品,均无胎生之事。《大经》所说之胎生,以疑惑无智所感,与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纯笃,大相悬殊矣。
栖师辩 贵君不知以《大经》为真实教,以《观》《小》二经为带方便之教,至笔笔哭其穷途也。《观经》九品之信,系自力之信,故上上品之信,生上上品之净土;乃至下下之信,生下下之净土。
《观经》之九品,系净土之化土,弥陀以方便之愿,成此九品之化土,以应九品自力之机;此机往生此化土,而后一转入一种真妙之报土也。 ①
《观经》不说胎生是也,然善导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则与《大经》胎生一般。
本宗以自力之信为属疑部,盖自力之信,知我力生净土,而不知据佛力生净土,是疑佛力也,故属疑。
龙树曰:“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疑”者不了佛智也,“信心清净者”明信佛智也。不了佛智,自力信也;明信佛智,他力信也。
仁山再驳 ① 经中实无此语,或贵国所传之本,与支那现行本不同欤?
龙舟解 按九品化土,《经》中实无此语,然细心玩味,则其义自存。《经》云“坐金莲华,坐已华合。”上下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上下品“莲华之中,经 于六劫。”下中品此等诸文,皆说莲华合相,是与《大经》胎生宫殿之说,其相何异?故二经相对则以九品比胎生,谁谓不然。而《大经》“化生、胎生”并说,则 一是真土,一是化土,亦自然之势也。于是乎本宗报土中分真假二土,以九品属报中之化焉。但经本则东流本,固与大邦现行本无异。
仁山曰 第十号所说,尽是杂行杂修,前文何以力扫诸行,岂所扫者是出世行,而不扫者是世间行乎?夫世间行长生死业,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
栖师辩 第十八愿不以诸行为往生之因,单以念佛为因;契愿者为正,不契愿者为杂。贵君不知其顺不顺、称不称,故妄为颠倒之说也。
圣道门以出世善回向菩提,净土门之他力,出世善尚不回向,况世善哉!
仁山曰 伦常门是世善,世善尚不废,何为偏废出世善耶?
栖师辩 世善与出世善,回向之为往生之业,则违佛愿故可废,不回向之何用废!
仁山曰 华地时有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不令他人得知。贵宗卷尾有口授面禀之语,令人见而生疑,似宜编辑成书,入社之人各领一册,以便遵行。
栖师辩 此言得矣,余辈要编辑之。唯此一小册,示大海之一滴耳,岂得备记日用之行事哉!
《论注》曰:“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是非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也,鸾师之意,皎如明镜,可知。
仁山曰 贵宗所奉者《大经》第十八愿,今先录愿文,随后解释。《经》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 五逆,诽谤正法。”此中有“乃至”二字,可见从七日持名,减至一日,又从一日,减至十念,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 机;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
栖师辩 从七日持名,减至一日,从一日减至十念是可也,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是贵君之知一不知二也。
“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也。
善导曰:“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非上尽七日下至十念也。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念亦得往生也。
又曰:“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以是观之:上尽一形,亦可往生;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可往生,何得言十念之外无可减乎?
《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机;贵君之眼,未彻纸背也。第十八愿有“十念”之言,下辈亦有“十念”之言,然不可辙以此为下辈之十念即十八之十念也。
十八之十念,单取念佛;下辈之十念,傍取余行,曰发菩提心。废此余行,而单行念佛,始可得与十八念佛同也。
本宗释三辈菩提心有二门:一者以为圣道自力之菩提心,是可废也,第十八愿不许自力菩提心故也。二者以为他力之菩提心,第十八之三心是也,三辈之菩提心即至心、信乐、欲生也。 ①
既以下辈菩提心为三心,则下辈十念,即十八之十念,而可以下辈生,为十八之机也。
本宗以第十八愿为真实愿,以十九愿为方便愿。第十八愿不许诸行,是为真实;十九愿许诸行,是为方便。三辈明十九愿之成就也,故说诸行,诸行中之念佛不免自力也;已带自力,则不可辙判为十八之念佛。 ②
本宗以辈品为开合之异,三辈已说诸行,九品亦说诸行;以三辈为十九成就,则九品亦不能免为十九之相也。
要之,《观经》“序正”开十九愿也,至“流通”而废诸行,单嘱念佛,始与第十八同其归也。贵君之眼未能彻其纸背 ③,一片之婆心,促君反省。
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是亦未彻纸背也。举上中下,皆是十九愿所被也。十九愿许诸行,非弥陀本意也,《观经》“付嘱”之释,了然明矣。三辈皆许诸行,何单以上辈属十九哉?
仁山再驳 ① 四弘誓如锭子金,三心如叶子金。乃谆谆诲人曰:锭子金不可用,必须用叶子金。岂知锭子金与叶子金,体本无二,用亦无二也。
龙舟解 按高见以四弘誓与三心为一,故有斯譬。
四弘誓是自力,三心是从他力而起,体元不同,喻况恐不合也。
菩提心废立,幸于《念佛圆通》辨知之。
仁山再驳 ② 第十八愿既为真实,佛又何故要说第十九愿之方便,令人舍易而行难,既往生而更须转进,方入十八之真实也?若方便易而真实难,佛则令人从易进难;岂有从难进易,以为方便乎?总之,以立异为高,不立异不足以动人也。
龙舟解 按高见欲以难易判方便真实,无乃拘于一乎?
方便者入真之阶梯也,故真实方便,其次不一。
如来成道,为普贤文殊等,先说《华严》本经,后为聋哑者,遂说余经,乃真实方便次第也。
《法华》以前,先说三乘,调熟根机,后演一乘妙法,乃方便真实次第也。
今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真实为先,第十九愿方便为后,是为难直入真实者,别开方便门也,何舍易行难者乎?
且高见所谓难易,专就修行言之,然《大经》云”
抑!易往而无人者何?乃以是法难信也,于是乎弥陀不可不开十九于十八之后焉,释迦不可不说《观经》于《大本》之后,即真实方便之次第也。
夫圣道净土二门相对,则圣道难行而易信也,净土易行而难信也。十八、十九相对,则十九易信也,十八难信也。
贤首曰:“既超三乘,恐难信受,故举三乘,对比决之。”弥陀于十八之后,别开十九愿,庶几焉哉!
仁山再驳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 彼此各坐一边病,若二边不着则无病。
龙舟解 按《观经》“正宗分”,并说观佛、念佛,而“流通分”则曰:“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苟使释尊其意在念、观并存,则不可不更付观佛焉;而其语如此,佛意非既废诸行而立念佛者而何?
故善导释之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经释炳焉,谓离经谈义,则诬矣!
仁山曰 今云:十八愿为正定聚,十九愿为邪定聚,此即大违经意。十八愿末言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凡与经意相违者,均是谤法。《观经》下品下生,十恶五逆,回 心即生,未收谤法,盖谤法者,与弥陀愿光相背也。今判十八愿所被之机,生真实报土;十九之机,止至化土。此等抑扬,未知何所依据,请将经文确证,一一指 出,以释群疑。
栖师辩 各宗祖师之开一宗,出于其法眼之所照,岂寻常肤浅之所窥知哉!慈恩之立法相宗,以有空二教,为不了义教;以深密等,为中道了义教。他宗岂许哉?然以慈恩之见,则不得不然也。
天台之立一宗,以尔前之经,为方便教,单以《法华》《涅槃》为真实教,他宗岂许之?然以四十余年未显真实,则不得不然也。
密教祖师弘法大师,开真言宗,以显经为妄言,单以金胎两部,为真实语。他宗岂许之哉?然以密眼判之,不得不然也。
见真大师之开净土真宗,以法然上人为师,法然依善导立一宗。善导作《观经》,楷定古今之误,法然之眼,深知其意之所在,断断乎立念佛一宗,使末代众生,入念佛往生之门。呜呼!深仁浓泽,举天下后世,可不谢其恩乎!
善导五部九卷,并明念佛观佛,使初心不知其所归;法然探其意之所在,笔之于文章,使天下万世,知唯念佛之可依焉。 ①
善导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曰:“杂行杂修,千中无一;专修专念,百即百生。”又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第十八愿不许诸行,唯以念佛为正因,顺此愿者,百即百生。
知此善导之意,我法然而已;微法然则念佛成佛法门落地。
第十八愿之十念,诸师误为观念意念;善导楷定之,为口称之称名,弥陀之本意,皎然于天地之间。法然依之,见真依之。肤浅之学,偏见之徒,岂得此至妙之理哉! ②
本宗以顺本愿为正,不顺本愿为邪也;非三恶为邪也。以三愿配三机,如前已说。
《群疑论》二曰:“《金刚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今日作有相观佛行于邪道,而愿往生?释曰:《般若》《观经》,俱是圣教;相无相并非凡言,互说是邪,深有旨趣,不可依其《般若》毁彼《观经》。”
今以十九愿为邪,依其行诸行也。
善导《散善义》以别解别行喻群贼,据其以诸行障往生之行也 ④
仁山再驳 ① 此是不满善导之处,证知法然并非全宗善导,乃取善导之片言而文饰之耳。
龙舟解 按善导废观佛取念佛之意,跃然于《散善义》“付嘱”之释矣,其科曰:“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遐代。”其释曰“上来虽说云云”,一正一反,本意跃然,法然所祖述,盖在于此。孰谓片言不可折狱乎?
《小弥陀经》专主持名,唐以前已盛行矣。
龙舟解 按《大经》“十念”,净影、嘉祥,皆以观念释之;善导以“十声”释之;栖师唯言之耳,非直指《小经》者也。
仁山再驳 ③ 经中以诸行资助往生,断无障往生之理。
龙舟解 按以诸行资助往生,在化土则为然,至真土则不然。《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石经》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 多善根福德因缘。”善导曰:“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由是观之,诸行不足资往生也,栖师所言是耳,幸审思焉。
仁山再驳 ④ 善导所说,别解别行,退失往生之业者,喻之群贼。若以菩提心及诸功德,喻之群贼,则本疏中自语相违矣。
龙舟解 《选择集》释善导此语曰:“此中言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者,是指圣道门解行学见也,其余净土门意。”栖师之说基于此,乃直指其体而为贼者,但以其不利往生,贬而言之耳。
仁山再驳 佛说接引往生,皆是显他力之教,三辈九品,皆仗佛力而得往生。若全仗自力,必至圆初住,别初地,始能十方世界,随意往生。故知净土三经,劝进往生,全仗他力,而仍以自力为阶降之差。我佛慈悲,所以诲人者,至为圆妙。若以三辈九品,为自力往生,则失经意矣。
龙舟解 按本宗自他力之辨有两重,若圣道净土相对,则圣道全是自力,净土全是他力,三辈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焉,殆如高见矣。
然细判之,则净土他力中,复有带自力者,三辈九品之往生是也;有纯他力者,真土之往生是也。详于此,则必无失经意之疑焉。
小栗栖 解释 龙舟 再解
清儒杨仁山与书南条文雄,以《选择集》及《真宗教旨》为违经旨。
曰:“夫菩提心为往生正因,今欲往生净土,而唱言舍菩提心,是南辕而北其辙也。”
又曰:“若相违则不得谓之释迦教,即谓之黑谷教矣!”
又曰:“以世法论之,五伯之子孙岂不能学三王?三王之子孙岂不能学二帝?以出世法论之,声闻之门徒岂不能学缘觉?缘觉之门徒岂不能学菩萨?此理不待辨而明矣,必守成法而不许通,则地球各国亦不能有维新之气象矣!”
又曰:“三时有互摄之义,于末法内亦摄正像,是在根器不同,亦因时无实法耳!”
又曰:“西方净土佛力所成,顺佛意则往生易,违佛意则往生难。”
又曰:“鄙人护持正法过于身命,故不避忌讳,冒昧陈言。”
以上举其大要耳。
案杨居士护持正法过于身命,我辈可不感谢哉!而其视我《选择集》及《真宗教旨》精而细,其心中所疑者,逐条笔之,无复余力,我辈岂可不致我之诚而应其需乎?
试开四门辨之:
第一举源空上人小传。
世以上人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故命此解为“念佛圆通” ①。
第二示选择本愿为宗。
第三明菩提心差别。
见此二门则足知非南辕北辙,又非黑谷教矣。五伯之比况不伦矣,五伯三乘之喻取从劣进胜也;本宗以念佛为大乘无上之法,势不可降乔入幽也。昙鸾舍三论 归念佛,道绰搁涅槃入净土,江汉秋阳,不可复加焉。源空上人去天台入弘愿,是不守成法而能变者,望居士之豹变于净土易行矣。念劫融即,一即一切,是约理 也;若约事则不得不践三时之规则也。 ②
余至第四科随难别解,而后吐露一片之赤心,请幸谅之。
仁山再驳 ① 势至念佛,都摄六根;源空专主口念,意根且不摄,遑及眼耳鼻身乎?以圆通目之,恐不称也。
龙舟解 按空师念佛,固主口念,然口念亦非不由心意而起者。
故《二行章》《选择集》。以下曰某章者,皆《选择集》也引善导《疏》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楞严》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此云“忆佛”者,意根所动也;云“念佛”者,舌根所现也。而舌根念佛,能摄六根,此之谓圆通焉。则栖师辩空师之书,题以圆通,何妨?
仁山再驳 “我过矣!我过矣!” 彼直欲驾佛经而上之,立义在三藏教典以外;而我方以遵崇佛语相期,岂不令人嗤笑哉!
龙舟解 按空师祖述三经一论,既见于其首《教相章》,何敢于三藏教典以外立其义乎?但其微旨未达高怀,故有此言,再思则幸。
一、举源空上人传。二、示选择本愿为宗。三、辨菩提心差别。四、随难别解。
上人父时国,母秦氏,梦吞剃刀 ①而有孕,长承二年(一一三三)四月七日生于作州稻冈。头圩而眼有光,五岁坐必向西,口必称南无阿弥陀佛。保延七年,父时国为定明所杀,上人时九岁,放小 箭射之,中其眉间,时人异之。菩提寺观觉乞为弟子,闻一知十。觉送之睿山源光,曰“进上大圣文殊像一躯”。光送之皇圆,时年十五,剃发受戒,十六岁学三大 部。
久安六年(一一五○)十八岁,从黑谷睿空禀密乘及大乘律。凡大藏经律论,他宗章疏,无不该通。法相藏俊、华严庆雅,皆叹其所造诣焉。
暗夜见书,无灯而室明,信空见之而惊。曾读《华严》,大龙现青蛇之形。又修法华三昧,白象现场。
上人在黑谷阅大藏五遍,视善导四部般舟赞未来之书,前后八遍,至散善义“一心专念”之文,豁然有得,曰“弥陀法王为我选定此念佛之大行矣”,是为开宗之权舆,时承安五年,四十三岁也。从是去黑谷移吉水,日称名六万遍,四方靡然归之。 ②
睿山显真请上人说净土教于龙禅寺,三论明遍,天台证真、智海,法相贞庆皆臻焉。上人恳恳切切说之,显真感泣,把香炉绕堂,三百余人和而念佛者三日。后显真补天台座主,乃选十二僧,创不断念佛之法要。
上人曾在灵山寺,三七日行不断念佛,无灯而有光,大势至菩萨介乎大众行道之间,众奇之。
后白河法皇敕上人说菩萨戒,并讲《往生要集》;上人之诵“夫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道俗贵贱,谁不归者”之文,吐音清越,深入心肝,君臣 上下,悲喜并臻。法皇敕隆信写上人之真影,藏之于莲华王院。摄政关白大政大臣兼实,深归上人,后剃发号月轮圆照。乞上人作《选择集》,《选择集》之作应兼 实之乞也。元久二年 ③
建久九年(一一九八)正月二日,水想观成矣,七日琉璃地现,二月水想、地想、宝树、宝池、宫殿皆现。正治二年 ④非是入定而得之,称名念佛之力,自然感此好相也。
建永二年三月,窜赞州,盖据南北之谗,居五年得赦。
建历二年(一二一二)正月,在大谷得疾,见佛菩萨真身。二十五日寂,紫云降焉。年八十,腊六十六。 ⑤
上人之阅一代教,非贪博学之名也,单探出离之要路也。其去黑谷而移吉水,在以其所得之要路,而自利利他耳。曰:真言、止观、三论、法相之教,道幽理 邃,利智聪明之者可以行焉。方今暗于三密,而登遍照之位;乏于戒律,而居持律之职,是谓虚假,虚假非以可出离也。末代众生,唯有念佛往生之一耳。 ⑥
仁山再驳 ① 梦吞剃刀,即是割断圣道之兆也。
龙舟解 按栖师此传太略,故意或不通。具传云:“父母患无子,祈佛神者久矣。一夜母秦氏梦吞剃刀,而如有妊者。乃告之父,父曰:所妊必男子,长而出家,为一朝之戒师;出家之后,朝野归仰。”果如其言,高仓、鸟羽二帝,上西、修明二后以下,礼师受圆戒。
仁山再驳 ② 猛利念佛,亦恐涉于自力。
龙舟解 按信之与行,由佛力而起,谓之他力;从凡心而生,谓之自力。
故六万称名,回以为往生之业,则自力也;明信佛智,而后称之则他力也。
自力他力,但就其所以起而言之。空师固是明信佛智之人,何有涉于自力之嫌哉!
仁山再驳 ③ 今而后方知释迦教外,别有势至之教流传人间,深自愧其见闻之不广也。
龙舟解 按高见以空师为违经,故有斯说。幸了微旨,则必无斯言,亦不敢辩。
仁山再驳 ④ 余案下二十余字,恐其涉于杂修杂行,所以作此出脱之言。而称名念佛,仍不免自力也。
中略顾我平生课念佛六万遍,不退勤修,由此,今此等相现欤。”栖师语本于此,乃示空师之德业耳,何为杂行杂修作逃避之地耶?
抑杂行者:以非净土之诸行,回为往生之业者也;
杂修者:混修助正二业,以为往生之因也。
苟信佛智,顺佛愿,知佛恩之后,则读诵固所当务也,观察亦所当修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皆所当行也,于是乎善导有五正行之说焉。
但明信与不了,顺与不顺,知恩与不知恩,此自他力之辨也。
高见着于此,则定意将迎刃矣。
仁山再驳 ⑤ 假令有佛现于空中,放光说法,倘不与修多罗合,亦不足信也。
龙舟解 按鄙见亦如此。若空师之见,实阐金口之微,则从之不亦可乎。
仁山再驳 ⑥ 将来亲见势至,当问此事。若真势至化身,仍须切实辩论过于此番之言百千万倍,请弥陀释迦并十方诸佛证明。
龙舟解 按祖师曰:“弥陀本愿诚在,则释迦说教,不可虚言;佛说苟真,则善导之释,不可虚言;善导之释既真,则法然之言何虚乎?”其然,弥陀、释迦、势至,必证空师之说无疑。虽然,此种事余辈不好辩缁朱也。
本宗立三愿、三经、三往生之判。
“三愿”者:十八、十九、二十也。
“三经”者:《大经》《观经》《弥陀经》也。以第十八愿为真实,以十九、二十为方便。开第十八愿者为《大经》故,以《大经》为真实教。开第十九愿者为《观经》故,以《观经》为方便。开第二十愿者为《小经》故,以《小经》为方便也。
第十八愿单以三信十念为往生因,是为真实。第十九愿以发菩提心等诸行为往生因,是为方便。第二十以念佛为往生因,然系自力念佛,故为方便也。
问:何以知第十八愿为真实?
答:依善导也。《定善义》曰:“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法事赞》上曰:“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 ①,专心想佛佛知人。”念佛必得亲、近、增上之三缘,说此念佛为本愿中之王,第十八愿是也。
问:第十八愿如何?
答:“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但以三心十念为生因,不取余行也。
问:单曰十念,不知其心念语念,何以知其为口称念佛哉? ②
答:据善导也。《观念法门》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是扫云雾而见青天者。 ③
《往生礼赞》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亦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十念之非心念意念者,皎如白日。 ④
第十八愿单取念佛为生因,故不得以余行往生焉,余行者定散诸善也。
问:何以知余行非本愿?
答:据善导也。《散善义》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非本愿也,单以“一向称名”为本愿,非本愿之行不许往生。
《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顺本愿者得往生,不顺本愿者不得也。本愿唯选取乎念佛之一行为正因,不许余行之回向也。
问:弥陀选择之相如何?
答:《大经》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大阿弥陀经》曰:“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 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中摄取之与选择,其意一也。舍其粗恶,取其善妙;舍其难行,取其易行。四十八愿 中,摄取其易行生因者为第十八愿,故“摄末归本”,目第十八愿为“选择本愿”。
问:弥陀因位选取易行为生因之相如何?
答:诸佛国土中,有以布施为往生行,有以持戒为往生行,有以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往生行。或以菩提心为生因,或以六念为生因,或以持经持咒为生 因,或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为生因,或以称名为生因。菩萨因位选舍六度等行,而唯选取称名之一行,是为选择。
问:何故选取念佛一行?
答:余行是劣,念佛是胜,名号是万德之所归。又曰:余行是难,念佛是易,男女贵贱,行住坐卧,修之不难。
本宗废余行而独取念佛,据上来之义也。
仁山再驳 ① 佛还念,及专念想佛等语,可见善导以念字通于心口。贵宗判定属口称,亦不合善导意也。
龙舟解 按此等念字,固属意业;但本愿之十念,古师以观心解之,善导独以十声释之,易行之微始显,本宗主张在焉。
仁山再驳 ② 称名本在念佛之内,若执定念佛必局于称名,则于经意不贯。
龙舟解 按四种念佛,近出圭峰《行愿疏》中,弟亦知之。然独以称名一行,选为往生之正业者,我弥陀五劫所思惟也,善导楷定在焉。
仁山再驳 ③ 此段愿文,须查考梵本,若原文仍属意业,即不得从善导改作口业。译师尤慎重,不许任意窜改也。
龙舟解 按竺土法运不振者久矣,大乘经典,多付龙宫,所存只小乘之一部耳,痛哭何已。近载三五贝叶,虽出于壁中,大率与华译诸本,不合符节,未足信凭也。幸我两邦,五千卷犹存,吾辈欲窥先佛微意,舍此焉由?鄙见如此,高怀果何如?
导师十念,就称名言之,但释之耳,何改之乎!
仁山再驳 ④ 若口称与心意无涉,则口称佛名,心念五欲,心口两歧,尚得入弥陀愿海乎?偏邪之见,至于此极,何足与辩。
龙舟解 按愿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此三心与十念,二而一。有心而行生,犹水与波。本宗何谓口称与心意无相涉乎? 十念与三心对,故善导以称释之,曰十声。然非口称实离心意而独存也,念字心口相涉,声字重在口业上,是故单言十声,则有口称离心意而独存之嫌,故以十念译 之,是必译者所三致意也。
既言十念,后人解以为观想观像之念,则失易行之所以为易,背弥陀五劫思惟之本意,未可知也。故以声释之,亦善导之所致意也。二者相得,愿意愈昭。本宗之见如此,幸谅焉。
问:《选择集》废菩提心,而《和语灯》取之,如何?
答:废之据善导,取之据昙鸾。
问:善导废菩提心如何?
答:本宗以第十九愿为方便,以其取菩提心等行也。此十九之成就为三辈,三辈皆举菩提心;十九之菩提心自力,则三辈之菩提心亦自力也;不可以自力行往 生他力净土也,故善导废之。开十九为《观经》,以十九为方便,则《观经》亦方便也。三辈九品,开合之异,三辈菩提心自力,则九品菩提心亦自力也。散善有 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此三福九品亦开合之异也,九品菩提心自力,则三福菩提心亦自力也。三福者世、戒、行也,行福中有发菩提心;上下品有发无上道心。 十九、三辈、三福、九品,一切属散善之行,非本愿之行,故善导废之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①称名是本愿之行,故《选择集》以定散非本愿之行,故废之。
《选择集》之废,据此善导。自力菩提心有多种,天台有四教菩提心,藏、通、别、圆是也。真言有三种菩提心,胜义、行愿、三摩地是也。华严、三论、法相,各有菩提心。
盖四弘誓愿有二种:一缘事,二缘理。缘事者: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二缘理者:一切诸 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翻一一尘劳门,即是八万四千诸波罗密。但一念心, 普皆具足。如如意珠,非有宝,非无宝;若谓无者即妄语,若谓有者即邪见,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辩。普于法界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兴四弘誓,是名顺理菩提心 也。以上拔出《往生要集》。
末代凡夫,岂得发此菩提心哉?弥陀因位舍之,据其难修也。 ②
《序分义》曰:“三、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唯愿我身,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性。 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 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所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 提心也。” ③
如是菩提心,乱想凡夫,岂能发得哉? ④
问:若不发愿者,不得往生欤?
答:古来有二义:净影、天台、慈恩等,不许无发心而往生也。曰:九品往生,皆发菩提心。其中品人,本虽是小乘,后发大心,得生彼国,由彼本习,暂证小果。其下品人,虽退大心,而其势力犹在得生。
此义出于净影《观经疏》末,中品小乘者约初,后发大心者约临终;虽临终发大心,依其本习,暂证小果,后入大乘也。下三品《观经》不说发大心,净影以为退大心也。
一义许无发大心而往生,《玄义分》以上品为遇大凡夫,以中品为遇小,以下品为遇恶。中品遇小之机,岂发大心乎?况下品恶人,唯知作恶,只有依佛力往生耳。《要集》曰:中下品但由福分生,上品具福分道分。福分者余行也,中摄念佛;道分者无上菩提也。憬兴、龙兴之意亦同之。
仁山再驳 ① 善导实无废菩提心之语,真宗强指其废菩提心,借疏末一句用之,费尽无限心力,亦可哀也。
龙舟解 按废菩提心,疏中实无其语,然何无其义乎?《散善义》末节,明废定散两门,立念佛一行。其定善者乃十三观也,散善者三福九品也,而发菩提心在其行 福中,则菩提心非所废而何乎?高眼唯见定散之文在前而繁,废立之说在后而约也,遂有斯说。幸于全疏行文之斡旋,再注其眼焉。
仁山再驳 ② 谓《观经》之定散,《大经》之三辈,不顺佛愿,是谤释迦。谓弥陀因位,舍菩提心,是谤弥陀。吾不知栖君是何等人也。
中略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据此则释迦于《观经》正所说者,定散二门也;弘愿者,弥陀第十八本愿也。
谓“定散不顺佛愿”者,《观经》之定散,与弥陀第十八本愿不相应也。释迦与弥陀自别,何谤释迦哉?
又“弥陀因位舍之”云者,我等下劣难发大心至大果。弥陀久远,照而能知之,故大悲外己,发愿修行,令我等不发大菩提心,不修圣道之行;唯顺佛愿,发信心,而得生彼土,至大菩提,此之谓舍。
栖师语太简,故有谤弥陀之疑,幸谅焉。
仁山再驳 ③ 此是善导所说,何得判其废菩提心?
龙舟解 按善导此文,正释《观经》三福中行福,而示菩提心相者。栖师为示菩提心之难而引之,勿执以谓善导不废菩提心焉;若以疏末一节反照,则明是所废中之物也。
仁山再驳 ④ 凡夫定是凡夫,摄归净土,如何化导?盖凡夫之本心,与诸佛无二无别,所以佛接引,即脱轮回之苦也。
龙舟解 按悉有佛性,孰有异辞?所谓菩提心,由自力而发之,唯难焉云耳,何云不可发乎?唯其难矣,故不可不由他力而发之,生彼土而至大菩提也。栖师曰“岂能发得乎”,语有与夺,函丈求其意而可。
源空上人之寂,在建历二年 (一二一二)正月二十五日。越十一月二十三日,华严宗高山寺明慧作《摧邪轮》及《庄严记》,大驳《选择集》,甚于居士之论《选择集》数等;而古人之辩其讹谬者久矣。
一言以辩之,彼知自力菩提心,而不知有他力菩提心也。《选择集》之废,废自力菩提心也;《和语灯》之立,立他力菩提心也。姆尾高辨,唯视《选择集》,不观《和灯》,误以上人为废一切菩提也。
见真大师立二双四重菩提心,高辨若见,应谢罪于源空上人之墓。
问:二双四重如何?
答:一者竖出:法相、三论,历劫迂回菩提心也。二者竖超:华、天、密、禅,即心即佛之菩提心也。此二重为自力圣道菩提心矣。三者横出:十九愿之自力 菩提心也。四者横超:十八愿他力回向之信乐也。竖者自力,横者他力;出者迂回,超者顿证也。三论、法相,自力历劫,故为竖出。华、天、密、禅,自力顿证, 故为竖超。十九愿自力菩提心,生乎化土,深自悔责,转入真土,故为横出。十八之信乐,顺次往生,证大涅槃,故为横超。此中《选择集》之所废在竖出、竖超及 横出之菩提心也,《和语灯》之所立在横超他力之大菩提心也。 ①
问:他力横超菩提心据何经疏?
答:据《论注》也,据《大经》也。《论注》下卷曰:“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②
《大经》三辈,以黑谷见之,菩提心可废,自力故;以玄忠见之,菩提心可立,他力故。黑谷以善导疏通视之,故菩提心为散善,行福之一故,废之。玄忠以 三辈为第十八愿之相,故取其菩提心与念佛为往生之正因正业。正因者三心也,正业者十念也。既以为净土之大菩提心谁敢废之?二师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③
既以菩提心为报土之因,则高辨所引“一切经菩提心为因”之文,悉具于净土菩提心之中焉。
故《安乐集》卷上,“《华严经》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 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师子乳一滴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 恶魔诸障,直过无难。”不遑详记。又曰:“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菩提者无上佛道之名也,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 尽未来际。” ④
他力回向之心,得具此无量之功德也。高辨之切齿扼腕骂黑谷者,却成谤法之大邪见耳。 ⑤
上来三门毕。
仁山再驳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者是也。第十九愿,别摄上品机。今抑十九为化土,扬十八为直证大涅槃,一切经内,皆无此义。
龙舟解 按第十八愿,既曰“十方众生”,固摄群机。然其“十念”,以《观经》下品相照,则专念弥陀一佛者也,与《法华》泛尔归诸佛者自别。
第十九愿,为犹带自力之情,不能信第十八愿他力之义者说之;故令修诸功德,回以愿往生,不必上品机也。乃所以报土中更分化土,他力中别开自力也。
此义他经恐无之,乃弥陀别愿所以超诸佛也。本经云“我建超世愿”,《弥陀偈经》曰:“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即是也。
仁山再驳 ② 昙鸾之意,甚合经意。
龙舟解 按鸾师所谓菩提心,即横超他力之菩提心也,而非竖超自力圣道之菩提心也,此义栖师已辩矣。高见若看作自力圣道之菩提心,则非鸾师意也,亦非经意也。
此中强辩,实无道理。
④ 此中所引,甚合道理。
⑤ 黑谷之意,皆与二师不合。
龙舟解 按菩提心,语则虽一,义则不一,故不可无废立也;高见浑然为一,故有强辩不合之难矣。抑三一诸宗,菩提心不一之义,空师于《付嘱章》辩之,再阅则可。
《阳驳阴资辩》第六纸,已申明此意,兹不重出。
仁山曰 贵宗道友惠赠七祖圣教,已将《往生论注》《安乐集》《观经疏》刊版流行。顷承心泉大师嘱刊全书,因逐一检阅,见得此集与经意不合处颇多,略加评语,就正高明;倘不以为然,请逐款驳诘可也。
栖师辩 居士已刊《论注》《安乐集》《观经疏》,护法之志,利生之举,我辈再拜谢居士之浓意。从今以后,贵地之法运,复于昙鸾、道绰、善导之古,庆哉!
以《选择集》为不合经意,已于前第二门、第三门辩之,不再赘焉。居士之难,颇肖高辨,然高辨极其谗谤;居士之言,从容不迫,不失其为仁人君子也。
均是一代经也,天台以之为五时八教,不可骂之为违教也。华严以之为五教十宗,不可骂之为违教也。法相以之为有空中三时教,不可骂之为违教也。真言以之为显密二教十住心,不可骂之为违教也。道绰以之为圣道净土,不可骂之为违教也。
均是《观经》也,天台以之为心观为宗,实相为体,不可骂之为违经也。善导以之为念佛观佛为宗,往生净土为体,不可骂之为违教也。本宗依善导,谁以善导为违教乎?好相感见之所证,而一僧指授之所录,须尊信之如佛经也。
仁山再驳 以疏辅经,不以疏掩经,慎之!慎之!
龙舟解 按本宗固以疏辅经,何以疏掩经乎?
《观经》本是指方立相之教,以事为归,与圣道诸经以理为归者,其揆不一。抑天台以《法华》视《观经》,以事入理,无乃以《法华》掩《观经》乎?唯善导则以净土视《观经》,故毫发无掩经意之累焉,乃所以楷定古今也。经意由善导而始显焉,何掩之云乎?
《选择集》曰:“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仁山曰 此一舍字,龙树、道绰皆不说,说之则有病。盖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①
龙树之判难易,时属像之始,尚有能行难行,故圣道之傍明净土耳。道绰之时,属末法之始,圣道难行,不可行也,故断断乎舍之。 ②
《安乐集》曰:“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乃至《大集月藏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道绰之舍圣道者。 ③
又曰:“当今末法,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道绰之取净土者。取舍之义,皓照两瞳,非盲者必见之。欲开一宗风动天下者,必须鲜明其旗帜,而令知其方针。 ④
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是语可也。善导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论其所证,则圣道之所证亦真如,而净土之所证亦真如,是为二而一。然能证 之门异也,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是为一而二。善导曰:“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诸佛誓愿,各各别矣,不可以药师十 二愿为弥陀四十八愿也。
我辈乘弥陀之愿力,往生净土,而后证真如法性也。
若混淆圣净,朝圣暮净,二三其操,则此土亦不得,他土亦不得,沉沦三途耳! ⑤
仁山再驳 ① 暗藏灭法之机。
龙舟解 按为废立之说者,不啻净教也,诸宗咸有焉。华严之五教,唯取圆教;天台之四教,先废三教;慈恩之三时,贬前二时,为不了义。设使空师废舍字,藏灭法之机,则天台、慈恩、贤首亦灭法之嚆矢也,恐无此理。
仁山再驳 ② 既不能行,又何言舍。
龙舟解 按既不能行,不舍何为?
仁山再驳 ③ 此等语句,均是活机,策励后学之言也。
龙舟解 按《大集经》中素无斯文,绰师取五五百年之意,节而引之者也蕅益《小经要解》亦然,文小异而意全同。而其全文引在《集》第一大门“教兴所由”下, 而其前云:“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 钻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此等诸文,前后相照,则绰公本意,在论机教应否也明矣,何策励之语乎。高见唯在圣 道,而不顾净土,故有斯说。更回顾一番,通看圣净,以领佛意则幸。
仁山再驳 ④ 不顾经意之所在,只图动人之观听。欲出新奇,其途甚多,支那境内,且有数十种,而未已也。
龙舟解 按绰师岂不顾经意而出新奇者乎?抑二门兴废,已跃然于金口矣,《大经》“流通”告弥勒曰:“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安乐集》第六大门释之云:“末法万年,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此释与第三大门引《大集经》处,前后相应。空师所谓“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特留念佛”之意,皎然如燃烛。乃绰师随经取舍而已,何与后世妖邪之见可一视哉?
仁山再驳 ⑤ 栖君实未尝知圣道净土同别之源,语语以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所知尽于此矣。岂知圣道者,十方三世同行之道,娑婆极乐,均如是修证。佛说净 土法门,是防退之法,仗弥陀愿力,往生西方,永无退缘,必至成佛道。是以专修净土,即得圆成圣道门;若唱舍圣道,即是舍净土,盖净土由弥陀修圣道而成也。 如来善巧方便,或说自身,或说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而以世俗情见,固执不解,欲入佛界,不亦难哉!
龙舟解 按圣净二门之相关,《阳驳续貂》粗辩之,不复赘焉。高见复以净土为防退之法,恐未免庐山之一面也。
道绰云,“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 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中略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安乐集》第三大门
此文问以难易二行,答以自他二力,答问相配,则难行是自力,易行是他力也。而自力中有愿生净土之语,何也?
盖有人于此,苦于在此立行之难也,欲生彼土而成之。
又有人,专愿净土,欲托佛力而成大果。
前者虽愿净土,犹未免在圣道难行之范畴焉;后者乃真净土易行道也。高见唯在前者,不及后者,故以防退为往生之要;以圣道为总,欲开净土于其中,恐未足论庐山之全也。
末节如来善巧,说自说他云云,在良医则当然;若病者谓皆是药也,吐下一齐服去,则无乃揠苗之类乎?
故吾侪或圣或净,各由有缘之一法耳。鸾师云:“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鄙见如此,书以就正焉。
本集第一又引道绰《安乐集》上云:“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仁山曰 “纵令一生造恶”,经文中无此六字。
栖师辩 余以居士为信道绰,今则以道绰为违教,余不知居士之意在何处!
道绰以《观经》下下品释《大经》第十八愿也,是道绰之为万岁开凡夫往生之大道者。
《大经》“十方众生”之言,不知何等众生,道绰以为下下品之机。《大经》“十念”之言,不知其心念语念,道绰以为称念。是道绰之为天下后世彰弥陀愿王之本意也。居士之欲削去者,非闭塞凡夫往生之大道者乎?
我辈起恶造罪,如暴风駃雨;微此道绰之释,则永劫丧出离之大益。盖居士以圣道自居,而见净土之书,故为此薄情之言。
仁山再驳 道绰于愿文内,加此六字,开后人放肆之门,不可不辨。岂有刻其书而不检其过耶?即如南岳《大乘止观》引《起信论》之语,添一恶字,莲池已举其错。敝处刻蕅益书甚多,亦时时论其错处,不能为之回护也。
第十八愿末,明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道绰加六字于愿文之中,显违经意。遵经乎?遵道绰乎?
龙舟解 按云栖宗华严,故不满于南岳,未可知也。但其全书未东传,不能检之。
道绰既有“纵令”字,何开“放纵”之门乎?恶人往生,《观经》下品有明文,谁其疑之?但与第十八愿唯除逆谤相违,是以古人通之甚劳矣。
鸾师《论注》以谤罪有无会之,善导《散善义》约未造已造通之,怀感《群疑论》、憬兴《大经赞》亦列多说。善导《法事赞》又曰:“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说得简约。
由是观之,逆谤之往生,释迦已开于王宫中矣。盖弥陀智愿海,唯佛与佛知之,而其言如彼,恶人往生何妨。
故据《观经》而回看《大经》,则虽加六字,何不可之有?
绰公非违经也,不有绰公,则佛之悲怀,不显于末季也;遵绰公则所以遵经也。
善导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 ①,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仁山曰 此说是比量,属依他性。
《选择集》曰:“众生口不称佛,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仁山曰 如是翻对,是世俗见,即是非量,属遍计性。以彼此之界,揣度如来十万亿佛土,如何得去?
②
善导从表面释之,是为正释;集主从里面释之,是为翻显。表释是,则里释亦是;里释非量,则表释亦非量;集主遍计,则善导亦遍计。
顺弥陀本愿为亲行,不顺本愿为疏行。本愿但取三心十念,不取杂行也。以不顺之行,要往生净土,故不得亲近之益也。称、礼、念之三业,出于忆念之心,故感见、闻、知之益。称、礼、念即能感,而见、闻、知即所感。水月升降,感应道交,非本愿之行,不能感此益也。
彼此三业,以善导言之则是,而以集主言之则非乎?善导释其亲,集主释其疏,其揆一也,岂有一去一不去之理乎?
仁山再驳 ① 心常念佛之语,与口常称佛,一耶?二耶?
龙舟解 按云心云口,云念云称,不可谓一;然口从心起,不可谓异;故曰“体一而相二,非一亦非异。”
仁山再驳 ② 此中微细分别,心粗气暴者,何足以知之。
龙舟解 按行者之称、礼、念,由佛力而起,故佛能见、闻、知之;则亲疏之翻对,其理易见。而高见非之,无乃为无差之见解为掩乎?
仁山曰 佛以无缘大悲,摄化众生,平等普遍,无亲疏之别。而言亲疏者,属众生边事。若佛因众生而有亲疏,则亦众生而已矣!乌得称为佛耶?
栖师辩 居士单知有平等门,而不知有差别门也。无缘大悲,平等普遍,是为平等门。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以三心十念为往生之因,是为差别门。据此差别门 开净土之一门,据此一门,逆恶回心得往生焉。《弥陀偈经》曰:“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是弥陀本愿之所以超诸佛也。
顺其本愿为亲行,不顺其本愿为疏行也。以水为能感,以月为所感;月岂不照外物哉!然非水则不能感月影也,亲疏之行可以知矣。
仁山再驳 以三心十念之因,为差别门,正属众生边事。下文水月喻,恰成就我宗。如因众生而佛有亲疏,则佛应无边众生之机,应有无边亲疏之别。有心则不普, 无心则不差,请细思之。《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云:“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此两句须善融会,若执定一边,则互相违矣。
水清则月明,水浊则月暗。明暗在水不在月,是以亲疏属众生边事。
龙舟解 按诸佛有权实二智,或谓之根本智、后得智。
根本实智,照法性之理,诸佛平等,无有亲疏。
后得权智,则照俗谛之事,随缘差别,岂无亲疏乎?
众生之机无边,佛之应同亦无边,故或服璎珞细软之衣,或现丈六弊垢之身。善导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栖师之辩基于此,乃就后得智而言之。
然高见但以亲疏属众生边事,谓佛无亲疏;佛无亲疏,则但实智足矣,不要权智也。
高见复割《观经》“摄取不舍”“以无缘慈”两文,一为差别,一为平等。
抑平等者,实智所照也,实智照平等时,无生佛,无迷悟;既无生佛,亦无迷悟,拔苦与乐之想,由何而生?既云慈,为权智上事也明矣,但以“无缘”冠者,权智本从实智而垂也。
水月喻一分,不敢辩也。
本集第三云:“《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礼赞》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仁山曰 两段引文,皆作“下至十声”,可见十念是至浅之行,而《真宗教旨》反以此行驾九品之上,何也?
栖师辩 居士之痼疾在焉,集主初引第十八愿,次引《观念法门》,次引《往生礼赞》,是以善导释第十八愿也。本愿之十念,古师以为心念意念,善导楷定之,为十声称名。“下至”者对“上尽一形”也,上尽一形之念佛亦可往生,下至十声一声之念佛亦可往生焉。
诸师以十念为观念意念之念,弥陀大悲本愿为之闭塞,凡夫入报之大道为之断绝,善导振力扫攘之,以为十声之称名,弥陀之大悲,皎然朗照也。
居士以十念为至浅之行,何其破法之甚! ①弥陀因位,五劫思惟,永劫修行,以称名一行为凡夫入报之因。居士以之为至浅,是非破毁五劫永劫之大悲哉!
居士以十声为浅,以九品为胜,是知圣道而不知净土也,知自力而不知他力也,知诸行往生而不知念佛往生也。
若以圣道论之,则定散胜矣,十声劣矣;若以净土论之,则第十八愿不以定散为生因,单以念佛为生因。
善导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此观之,序正之“定散”非弥陀本愿,流通之“持名”是为本愿也。善导又曰:“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定散九品不顺佛愿,十声称名顺佛愿也。不顺之行,不可以往生焉。 ②
居士知有定散之释,而不知有流通之释,善导一代之大勋,在流通之释。
故要知弥陀大悲本愿,顺从《选择集》入善导,以善导流通之释入第十八愿,则弥陀之本意,了然有如观火矣。
仁山再驳 ① 前第三章引道绰释十方众生,以为下下之机,则道绰亦破法矣!
龙舟解 按愿文既言“十方”,五乘咸在,何局下下乎?但为示本愿之胜益言之,犹《法华》会二乘,而一乘之用益昭也。五乘已摄,何云至浅乎?《赞叹念佛章》,请参看焉。
仁山再驳 ② 诚如此言,则善导疏《观经》,数万字大可不必;即佛说三部经法,亦属虚设,单说第十八愿一条足矣。
龙舟解 按一目之网,不可得鸟;故弥陀于第十八之后,更起十九、二十之两愿,以逗不能直入十八之机,乃两愿之所以为方便也。弥陀已然,释迦不得不然。于是 乎《大经》之后,更说《观》《小》二经;犹《华严》之后,说《阿含》《般若》诸部,遂归《法华》乎。诚如高见,则三藏十二部,皆为故纸矣,何啻二经而已 哉!
仁山曰 摄取专属取而不言舍,选择则有取有舍,语意不同。
栖师辩 有取必有舍,三尺之童知之。集主以《大阿弥陀经》之选择释《大经》之摄取,是以异译释本经,谁敢非之!居士之单取摄取,岂非抹杀《大阿弥陀经》选择文字乎?无稽亦太甚矣!
仁山再驳 汉译吴译,皆用选择;魏译唐译,皆用摄取。因古之二译,字句未能妥恰,是以重复译之,俾成善本。若后译不能胜于前译,当时亦无庸此笔舌矣。细味二字,义理深长,请以梵文证之。
龙舟解 按青蓝冰水,后译必胜于前译,则窥《大经》者,必不可不由宋译也。然从上诸师,多从魏译者何也?盖梵音多含,彼此相烛,以钩佛意,亦所不可已也。龙舒会辑,虽未尽善,四译并取,亦可以证焉。然高见一是新之从,不亦太拘乎?
仁山曰 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从上文“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语来。法藏比丘当时闻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一时融入心境,殆永劫修行之 后,一时发现,非世俗造作,须选精美者,作模样方能成就也。譬如春蚕食叶,大小老嫩,一概食尽;及其吐丝,变为一色,非复桑叶形样矣。
①
《大经》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大阿弥陀经》曰:“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粗妙之与好丑意同。
既有善恶,须舍其恶取其善;既有粗妙,须舍其粗取其妙。故《大阿弥陀经》曰“选择心中所愿”,《大经》曰“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五劫思惟,在舍其粗 恶而取其善妙。永劫修行之后,其精妙之物,集而成弥陀净土,是弥陀净土之所以超出于诸佛净土也。《观经》之“光台现国”,韦提但取弥陀净土者,出于弥陀选 择之使然也。 ②
春蚕吐丝之譬,亦不外于风流人之假想也。《大经》曰:“其心寂静,志无所著。”菩萨以无著之心,作无选择之选择,岂有物可拟乎?《大经》曰:“所修佛国,恢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八功德水,七宝树林,岂一色蚕丝之可拟者耶? ③
仁山再驳 ① 弥陀所舍者,无明烦恼也,我亦舍之;弥陀所取者,菩提涅槃也,我亦取之;弥陀以三辈九品,摄受众生,我亦愿往生焉。
龙舟解 按设从高见,则四弘誓足矣,法藏何要发四十又八愿乎?饶王何必现二百一十亿乎?高见论总愿,而略别愿,予甚惑焉!
仁山再驳 ② 法藏比丘见果知因,思惟修行,因圆果满,自然显现净土国土。岂以精妙之物,集而成土,如世俗造作之相耶?
龙舟解 按法藏比丘,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自然显现彼妙土,固非世俗造作之相焉,谁有异辞。
然其所谓“思惟”者,实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人天之善恶,国土之粗妙矣,非思所以成之则何为?既云善云妙,云恶云粗,选择之义自在,不待照古译也。栖师文中“精妙之物”云云,物字稍粗,故高明有此疑,然泛尔之言,略其言求其意而可。
仁山再驳 ③ 春蚕喻以为不确,复以作文喻之。譬如聪慧之士,读尽古今书籍,欲作一篇大文章,必由自己胸中流出,绝不踏袭陈言,方成妙文。若一一采自他书,纵将一切佳句采尽,只成一片碎锦,岂得称为妙文?弥陀净土,亦复如是。
龙舟解 按昌黎云:“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是文家之秘诀也。
沉浸醲郁,所谓睹见也;含英咀华,所谓摄取也。而云英云华,去粗就精,乃选择在中。既读万卷书,节作一篇文字,不去粗而何妙?弥陀净土,亦复如是。
仁山曰 般若为诸佛母,般若现时,命根意根俱不相应,即证无生忍,不但不起净秽二见,即佛见法见亦不起也。
栖师辩 集主之言般若者,信第一义也,是因行而非般若现时也,六度中般若波罗密是也。初地菩萨以无漏智照真如,尚属因行;等觉果满,始证真如全体。集主今举因行,居士为果,误矣!
仁山再驳 以六度中般若波罗密为浅,是全不知般若,亦并不知波罗密。非般若现前不名六度,以其不到彼岸也。支那禅宗古德,专学般若,其造诣之深,岂门外汉所能知耶?
龙舟解 按天台曰:“六波罗密,即是菩萨正行之本。”《法华》云:“为求菩萨道者,说六波罗密。”菩萨是因分之名,则六波罗密之为因行明矣。其言到彼岸 者,可由以到彼岸云耳,乃因中说果也。台邦古德学般若,未到佛地,亦因地耳,益足证其为因行矣。然高见单属果分,不亦偏乎?
仁山曰 菩提心为因果交彻之心,诸佛极果,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集并菩提心亦舍之,不知以何为佛也。
栖师辩 此集菩提心者因行也,非佛果也,居士以发菩提心为佛果耶?误矣!
集主之所废,系圣道自力之菩提,而非净土他力之大菩提心也。明慧《摧邪轮》骂集主为恶魔者,据不知圣净二门菩提心有差别也,如前已辩。
仁山再驳 无因如何得果,以菩提心之正因,方能契无上妙果。句义且不能通,何能论佛法。
龙舟解 按高见尝以菩提心,为因果交彻之心,无句义未完乎?
菩提是果,心是因,因地是心,上求菩提之果,故名菩提心。
菩提之心,依主释也;又有菩提之心,一分有财释也。则菩提心者,于因位名之明矣。而菩提心中,有圣道自力之心,有净土他力之心,栖师已言之。圣道自力之菩提心,虽曰废之;净土他力之菩提心犹立。由此心生彼土,而到大菩提,亦因果之理也,何不通之有?
仁山曰 以选择取舍之心,测度弥陀因地,弥陀因地果如是乎?
栖师辩 摄取之与选择,眼目之异。舍其粗恶,取其善妙,取舍之义,赫如杲日,非盲者必现之。弥陀以无著之心,建超世无上大愿。《大阿弥陀经》曰:“诸佛中 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以此选择之本愿,感最尊第一之净土。居士之抹杀此“选择”文字者,使弥陀如来不能成就此无上、无等、无比、无伦之净土也,噫! 悲哉!
本集第三又云:“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
仁山曰 念者,心念也;称者,口称也。今云声即是念,念即是声,误矣!《观经》之文,明明可考。《经》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 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可见念与称有别也。下文具足十念之念字,是称名之时,一心专精,无他念间杂,惟有称名之念,十念相续,即得往生矣。此人苦极心猛, 命根断时,前后不接,金莲明耀,忽然在前,心力佛力,皆不思议也。
栖师辩 念有心念口称之异,古师以十念为心念,善导楷定之为口称,“下至十声”之文明矣。下下品“不能念彼佛”者之念,心念也;“应称无量寿佛”,口称也;“具足十念”之念,亦口称也。
以圣道观之,观念胜矣;以净土观之,口称胜矣。弥陀本愿不以观念为因,以口称为因;故虽有千金不可入禁门,一片之券可以入禁门。此券也者,万乘之所敕;十声之念佛,法王之所誓。居士其体之。
仁山再驳 何不曰具足十称,而曰十念耶?盖猛利称名之时,心亦随之,以口摄心也;必欲扫除心念,是障往生之路矣。
龙舟解 按本宗非欲扫除心念,只欲示选择易行之本意耳,故以称释之。念称相关之义,前节及之,不再赘焉。
本集第四云:“上辈之中,虽说菩提心等余行,望上本愿,意唯在众生专称弥陀名。而本愿中更无余行,三辈俱依上本愿,故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一向者,对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中略虽先说余行,后云一向专念,明知废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
仁山曰 此段所论“一向”之言,甚违经意。经中所说菩提心及诸功德,皆是念佛行门。良以一切法入一法,一法摄一切法,方见纯杂无碍之妙用,即得名为一向专 念也;岂必口诵佛名,声声不断,而始谓一向耶?若如此中所说,为废诸行归于念佛而说者,即经中有自语相违之过。何以故?经文明明一联说下,绝无废归之意 也。且着衣吃饭,亦是杂行,便利睡眠亦是杂行,必须不食不睡,一口气念到死,方合此集引证一向之言也。佛经何等深妙,而以浅见测之,岂不贻误后人哉!
栖师辩 居士以圣道之见见净土门,故作此妄破盲难也。圣道门中,华、天以上皆观圆融无碍之理也,净土门不用之。善导曰“指方立相”,西方十万亿土有净土, 有阿弥陀佛,以本愿名号,摄化十方众生;十方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以得往生焉,而后证圆融无碍之理。若一混圣净,作一即一 切之观,愿生净土,此土亦不证,他土亦不生,至乎进退维谷矣!
集主就“一向”之言,设废立、助正、傍正之义,而取废立为正,是据善导也。善导以“专为百生”,以“杂为千中无一”。居士以集主为违教,是以善导为违经也。
居士以着衣吃饭便利睡眠为杂行,如小儿之谵语 ①;岂读书知字者,可为此谵语乎?善导设解行二门:解门则不妨大、小、显、密、正法、外道,一切学之也;行门必据“有缘之行”也。余辈愿生净土,必据“本愿之行”,念佛是也。顺佛愿故,百即百生;诸行不顺本愿故,千中无一。
以是观之,解门许六度、十度、内外一切学之也;若以此学回向净土而拟往生之因行,则得名杂行也,不拟则不得杂行之名也。我辈旦夕讲华、天、密、禅,不是杂行也,是属解门也;华、天、密、禅之学,犹不名杂行,何况着衣吃饭哉?
圣道之机愿生净土者,以其日别善行回向之净土者有矣,谁人以着衣吃饭便利睡眠有回向之者哉?佛者之口气,须禁此不祥之语矣! ②
“一向”之释,集主之所发明,如天台于十如立三转读相,玄忠立“他力回向”之义也。以此空前绝后之妙解,为违经意,佛祖神明其谓是何?
仁山再驳 ① 宗门参禅者每云:除吃饭便利是杂用心,律中在着衣吃饭睡眠上制戒数十条。何谓佛者不应说,岂不闻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乎?
龙舟解 按《二行章》云:“依善导和尚,往生行虽多,大分为二:一正行,二杂行。”二行之目,就往生因行分之;而其废立望第十八本愿言之。
然则杂行者非指着衣吃饭等杂作也,与律文等,其趣自别。
又粗言细语,归第一义者,《涅槃经》中语,盖为人悉檀也,恐与今不相关。
仁山再驳 ② 不祥之语,莫大于违经意。
龙舟解 按坠绪之茫茫,独搜而远绍。此善导、源空诸师所苦心也,未审高明缘何发斯语?
本集第十一云:“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五逆回心,通于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约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
仁山曰 五逆以下三行解说,若约忏罪猛钝,修证浅深,可以九品互通。此中说“解第一义,发菩提心,通上下”者,除非中途退堕,作诸恶业,临终回心,如经文下品中说。如此三行,未免令初心人无所适从,所谓矫乱论议也。
栖师辩 居士已许修证浅深矣,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岂无浅深差别乎?居士以般若为般若现时,以菩提心为佛果故,嫌恶其通九品也,矫乱论议却在居士之上矣!
仁山再驳 “发菩提心,解第一义,亦通下下”之语,拙评已说明;除非中途退堕,方落下下,以其退菩提心,失第一义也。十恶五逆,亦通上上者,除非作实相 忏,彻证罪性本空,方能超升上上也。故此互通之义,皆须转机,转则失上而趣下,失下而趣上;若不失仍不互,当以经文为正也。台教后人说横说竖,说逆说顺, 只逞铺排之富丽,往往语中有病,而不自知耳。
龙舟解 按集主“九品相通”之义,于行法谈之,非独就转机论之,乃九品之机,各修九品之行,故八十又一之数生焉。高见单看经文一往之配属,而不见刻实之别,故有斯说。若更用此意,再阅集文,则必有了然于心目者。
本集第十三引善导《颂》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仁山曰 善导此颂,重日夜精持,一心无间。下文得无生忍,入三贤位,皆是证圣道也。
栖师辩 “极乐无为涅槃界”者:随顺法性,不乖法本,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故,言“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者:杂行少善根也,少福德也,不可往生焉。“故使如来选要法”者:五劫思惟,选择念佛一行为往生因,是多善根也,多福德也;顺此愿故,得往生焉。
本宗以隐显二义见《小经》,前“极乐无为涅槃界”者是隐义也,真实报土无品位阶级,举往生人皆证大涅槃,与弥陀同矣。“证得不退入三贤”者是显义也,净土中化土有品位阶级故,往生得三贤之阶次也。
本宗以信心欢喜之一念为无生忍,善导曰:“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无生者佛果也,信喜之一念,信忍必得无生之生故,名无生之忍。
善导曰:“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十信”之忍者,凡夫之信也,非十住、十向、十地之忍也,十住以上一分证真如也。
本集第十四云:“何故六方诸佛证诚,唯局念佛一行乎?”
仁山曰 “局”字大错。盖佛法虽无量门,而修习者必从一门深入,方得遍通一切佛法。譬如一室四面开门,欲入室者,必从一门。若拟从东入,又欲从西,或兼南北,则终无入室之时矣!
栖师辩 第十八愿之生因,唯取念佛;《观经》之付嘱,唯取念佛;《小经》之证诚,唯取念佛。“局”字何错之有?
一室四门之譬可也,法相、三论、华严、天台,各从其所信之一门,而得入涅槃之真理;已入真理,则无复一门四门之差别也。释迦如也,弥勒如也,一如无二如也,居士已知之;何故嫌从念佛一门入涅槃之妙境耶?
本集第十六云:“选择赞叹者,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释迦即不赞叹余行。唯于念佛而赞叹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故云选择赞叹也。”
仁山曰 菩提心即正觉心也,成正觉方名佛。今重念佛而轻菩提心,大违教义。
栖师辩 菩提心之事,如前已辩。
仁山曰 又念佛有多门:念佛名号、念佛相好、念佛光明、念佛本愿、念佛神力、念佛功德、念佛智慧、念佛实相。
栖师辩 念佛多门得矣,今以善导观第十八愿之十念,则非心念也,非观念也;十声之“称名”也。非唯《观经》付嘱持名,《小经》亦然。善导曰:“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是顺佛愿故。
十念之念,口念也。善导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止观辅行》二之一曰“念法华文字”,《六祖坛经》曰:“世人终日口念般若, 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酉阳杂俎》七曰:“荆州法性寺僧恭惟,三十余年念《金刚经》,日五十返。”以念为称,不遑一一。北京儿童念《大学》,念 《中庸》,念《论语》,念《孟子》,皆以读为念也。以十声释十念,何疑之有?
弥陀因位,五劫思惟,选取易行之至极,以念佛为入报之因,岂非无盖大悲哉?
善导曰:“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悲哉!
仁山曰 随念一门,即摄一切门,方入十玄法界。若存取舍之见,全是凡夫意想,与佛界悬远矣!
栖师辩 华严之宗贤首,立“十玄缘起”,则天不解之,贤首指金狮子喻之:一即一切,“狮子”也;一切即一,“金”也。举一全收,一多无碍。是非凡夫之可证也,本宗以之为果地融通矣,念佛而往生,而后证此十玄之妙。
本宗以名号为万德之所归:天台之十界三千,华严之六相十玄,摄之名号中,无复遗余,是谓一即一切。我辈凡夫,非知此一即一切之理而往生也,单以称名感光明之摄取耳。
《大经》曰“其心寂静志无所著”,又曰“设我得佛”,又曰“若不生者”。法藏菩萨已无我执,又无生执。我者无我之我也,生者无生之生也;是约佛边言之也。
若约众生,则唯信阿弥陀佛救我也,唯信去秽土而生净土也。此我之与生,不妨净土之往生也。《论注》下卷曰“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又曰:“如冰上 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冰”者众生贪瞋烦 恼中也,“火”者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冰解火灭”者,已往生净土,则烦恼之冰解,而愿生之火亦灭,得无生之证也。
仁山曰 此集专以持名为念佛,而观相等法均判在念佛之外,非经意也。
栖师辩 以持名为念佛,如前委辩。
仁山曰 《观经》所说十六法门,无一不是念佛。此文所判,似专局乎持名也。
栖师辩 然矣。集主以念佛为持名,据善导,如前已辩。
善导曰:“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本宗解之,用隐显之义:观佛三昧为显宗,念佛三昧为隐宗也。《观经》十六观说定散二善,是为观佛为宗;流通之持名,是为念佛为宗。
以此隐义开会乎助正,则助正定散尽为念佛三昧之文也。
《观无量寿经》之名:约之显义,则观弥陀净土之依正二报也;约之隐义,则观者信也,如《净土论》“观佛本愿力”之“观信”《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摄受我也。
一文两义:显则观佛为宗也,隐则念佛为宗也。“亦”字示其体,别观佛之外有念佛,故点亦字也。
古师有以念佛为观佛故,十六观尽摄于念佛中也,居士依之;本宗依善导,置念佛于定散之外也。
上来二十一章,为居士之来难,吐露我辈之赤心毕。
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五月三十日起草,六月七日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