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净土行人还是他宗行人,甚至教外学术研究人士,当涉及净土宗时,人们的眼睛都越来越关注善导大师,越来越关注阿弥陀佛的“他力本愿”。认识虽然不尽相同,但反映出一股回归善导的思潮正在兴起,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大好事。
究其原因,当然是时机所感。越是距大圣释迦入灭时节遥远,众生的根机越是陋劣,越不可能靠自力修行出离生死,越需仰仗一种外在的超越的力量—— 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而阐扬弥陀救度思想最为彻底、最为系统、最为权威的即是唐朝弥陀示现之善导大师。很不幸的,大师《观经四帖疏》等五部九卷在中国失传 千余年,直到一百年前方由杨仁山居士托友人从日本请回,自此国人渐渐得其利益。
至现代则有慧净法师,围绕善导大师之净土思想核心,系统校订、整理、翻译、著述系列丛书达二十余册,广行流布,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眼界大开,而能从 一个更新更本质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净土宗。这样一股回归善导的思潮,对净土宗乃至对整个佛教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影响唯有未来的历史才能完全显明。
慧净法师所编丛书,虽广涉古今中外,然都贯穿着不变的宗旨:回归善导大师,专仰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可以这样说,欲于今生决定出离生死,不依净 土法门是不可能的;欲学净土法门,安心于专称佛名,不了解弥陀救度是不可能的;欲了解弥陀救度,不依善导大师是不可能的。欲依善导大师,从慧净法师所编著 述入手,便是最佳的快捷方式。全面深入地掌握善导大师的思想,并加以忠诚虔敬、专一不二地弘扬,堪为大众指南者,现今则唯有慧净法师。
慧净法师所编著之净土宗丛书(见底页丛书目录),我们大部分都已翻印流通,由兹而得决定往生大利者何可胜数!感恩而欲报厚德,慕名而益仰高风,乃人 之常情。所以年来有很多莲友四处打听,想对慧净法师本人有更多的了解。今承诸善友大力相助,更搜得法师书简、文稿四十余通,集为一册,名为《慧净法师书信 集》,单行流通。
书信最具有对机性,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思想、真实情感。读《慧净法师书信集》,可明显地感觉到其劝进后学,殷殷慈心跃然纸上;而谦卑柔顺,念佛 之香溢于字外。不仅于教理上有精辟的阐发,破迷指津,令人断疑生信,直下安心,也能反映慧净法师人格光辉之一斑,如受佛香熏染,自然人格升华。
因有多人不愿彰名,为统一体例,遂将人名略去,而另据内容编加题目,并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几篇具体时间未确,即根据大致推断时间安插其中。
恳请诸大德法师、莲友,若更有此前慧净法师之书简未收录者,及此后再得法师书简者,诚望惠赐,以便来日更作增补,广传世间,普利众生。
释净宗 谨识
佛历二五四六(二○○二)年五月三日
编辑部附记
佛历二五四六(二○○二)年五月三日《慧净法师书信集》初版于佛历二五四六年(公元二○○二年),三年之后,在既有架构下,略加整编,发行新版。除增加慧净法师近两年来的书信手札共八篇,另外也将《回归善导 德化众生——慧净上人侧记》纳入本书。谨此补述。
二○○五年十月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大经》
一周前拜读三月三十日之来信,要我表达意见,实感惶恐。我也是苦界的一个又愚又痴、烦恼具足的众生,所见所闻,所悟所解,自无超胜之可言,难免贻人 笑柄,何况又没有社会常识与经验。既无点墨可谈,强而谈之,自然会错,甚而文不对题。不过好在都是知己,讲对讲错不过嘴就是了。
“佛弟子在社会工作中的态度”等:既是佛弟子,应有佛弟子的气质,无论站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以佛弟子的香光熏陶他人,引人入佛。不过话又说回来,所 谓“佛弟子”者,佛的弟子也,是佛的学生,学佛的人,还在学的学佛人,在学的过程中,有学得成,有学不成的。又,末法众生,学而难成者,比比皆是,因而 “佛弟子”三个字,实在很难承当。
《论语》曰“随遇而安”,《中庸》曰“无入而不自得”,这是君子之事。《孟子》曰“豪杰之士虽无尧舜亦兴”,这是豪杰之事。俗云:“时代创造英雄,英雄创造时代”,这是英雄之事。吾人都是愚下凡夫,此亦难以承当。
学佛之人,应该质直,不充体面;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在什么岗位说什么话。没有能力或没有兴趣,能培养就好,不能培养就应退步回头,以免自恼自苦。 何况佛弟子以学佛为第一:有妨害自己学佛的,再好皆应舍;有帮助自己学佛的,再坏也应就。不过,古人云:“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命”就是宿业,我 们大多都是随着宿业在走。《论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古德云“知命者于人无怨”。《菜根谭》云:“诿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夸功,众人之事;让美归 功,君子之事;分怨共过,盛德之事。”又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大经》言:“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如纯孝 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以上都是学佛的人应知应学之事。
《法华经》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世间之惬意事、乐事,都是相对,非究竟。乐是苦因,一息不存,便是来生,六道四生,随 业受报,轮回未出,必堕地狱。若能体会地狱之痛苦,则一刻也不能自安。深悟无常,切求出要。“白骨章”要每天念一遍,可提醒自己。晓得有无常,不被世间荣 华所迷、俗乐所染。法然上人之遗言,也要每天念一遍。告诉自己,不但自己要早日信心念佛,也希望他人早日信心念佛,这是悲心的培养与表现。
自觉罪恶深,常存罪恶感,此种人较难开悟,不过较容易信受弥陀救度。这就是二种深信之信机即信法。
有受戒才有破戒、犯戒可言,没受戒只是道德上的一般罪。甲女不但身犯,心也在犯,只是不觉没反省而已。若论甲乙二女所受的染污,都是一样大,只是有 觉有不觉而已。“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此语非出自《论语》,这句话是站在世间观念为世人凡夫设想而言。一切唯心所造,若此心炽盛, 即虽无身犯,亦必堕落。《楞严经》言:“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圆觉经》言:“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如果没有淫欲,即已超凡入圣,哪还会有 众生的性命!一切众生,无不随业牵引。有时出生为贞女,有时出生为淫妇;或许此生为僧,持戒清净,或许来生为富,恣纵淫逸;六道未出,梵行未立,任谁也不 可轻言“我已如何如何!”知此,应不虑自己之善恶,而唯有一任弥陀之悲救,弥陀无碍之光明,不受凡夫善恶之障碍。
都是凡夫,都有烦恼,不管已信未信,都有不能高兴之时。天性豁达乐观者,即不知生死轮回、未有信心,其人亦终生欢喜过日。业障深重、烦恼炽盛之人,即使信心决定,亦难免笑颜难开。不过,心意柔软,反求诸己,是信者之特色。
学佛之人,受授要有分寸,不可苟且,应知凡事无论巨细都有因果。权益之事,更不可侵犯,以免偷盗。
从来信中,知大家于弥陀救度之信心尚未确立,应更加努力,切莫看轻。人生的大事,是生死轮回,古德云:“世间大事唯生死,不念弥陀更念谁。”人生的目的,是信心念佛,经云:“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四日
向着净土前进的人,
步步都踏着永恒的爱,
时时浴在不灭的光中。
人,都有欲望。欲望有净不净,有深不深,有显不显。所言“欲望是成长的原动力”,则依净欲将使人成佛,依不净欲将使人下堕。
其实,人之欲望都是不净、有污染、而且深。虽不显露,却如暗流,可谓根柢深植。平时按兵不动,一到想起心修行时,欲望便起,处处成障。因此修行乏 力,直觉地狱之火一直燃烧着身、燃烧着心,那个时候,只有绝望。所以,人一到最后,无不绝望。因此,《无量寿经》言:“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人生下来是为了什么?
活着是为了什么?
死后又成了什么?
人生的大事、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不知人生的目的而活着,不是没有意义吗?不是迷迷糊糊地在过日子、蒙着眼睛往无间地狱迈进吗?
释尊说:“人命在呼吸间”、“人生无常”、“人生是苦”、“必堕无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但自己的心行,岂非彻底地在跟释尊唱反调,以行为来表示否定吗!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佛而存在的,是为了学佛而生活,为了念佛而生存,否则一切的一切便全部失去了意义。
人生的大事是“后生一大事”,“后生”即是死后的世界。五戒成人,十善生天。人生在世,戒、善俱缺,因此,后生必堕地狱,人生的目的在于解决这“必 堕地狱”的后生一大事。此生很短,而未来无尽,无尽的未来是往生极乐或堕落地狱?唯有这才是人生的大事,这件大事不解决,生而为人的意义便失去了。
要解决这后生一大事,自己没有力量,诸佛菩萨也没有力量,这十方世界中,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才有力量,而且弥陀的存在,就是为了拯救我们这必堕无 间的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不能使我们往生,弥陀便放弃佛的资格,无资格称“阿弥陀佛”。而今,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在说法度众生,我们 唯有任凭、随顺弥陀的救度,不论自己的善恶、贤愚,投入弥陀的怀抱,过安稳的日子。
我能存在是弥陀之荫,
我有今天也是弥陀之荫。
虽然依旧忧悲苦恼,
但弥陀使我领受那永不绝望的安慰。
弥陀生命充满在我心中,
弥陀光明环照在我身上。
向着净土前进的人,
步步都踏着永恒的爱,
时时浴在不灭的光中。
今天,明天,永远。
译古德嘉言共勉:
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
苦生于欲而劳身,名出于我而费心;
知命者于人无怨,知足时于世无求。
见朝结草尖之露,思此身脆弱不坚;
就夕立空中之烟,悟世事梦幻无常。
求而应求法之缘,慕而应慕道之友,
报而应报佛之恩,谢而应谢师之德。
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人生在世,谁能免死?
偏营眼前之事,不虑后世者,愚也!
人到底为什么而生?又为了什么而活下去?非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生存的目的又是什么?
你这样每天过着同样吃、睡、工作的生活可以吗?你的人生就这样结束满意吗?这些事你曾否考虑过?生而为人,若对这些不加以深切思惟,就太枉费生而为人的价值了!
你们听闻佛法有段日子了,应该知道得人身是极为困难的,这种困难度实在难以形容。当听到得人身如掌中土、如盲龟浮木、如高山垂线时,心中有何感想?若没被惊吓到当晚睡不着,显然善根太浅、根器太钝了。如果认为那是天方夜谭,是乡村老太婆的迷信,那真是“一阐提”了!
听闻佛法,要以法印心,深入思惟到自己就是那样。人身既然难得,可见一旦失去人身,后生便要堕入三恶道。即使幸而为动物,应知被割被烹之后、摆在桌 上的那块肉就是自己;一般人每天杀生吃肉,只怕连当动物的缘都说不上,除了地狱,别无去处。既是这样,则若今天一死,今天就要承受地狱中无法形容、难以忍 受之苦。而人生无常,此身脆弱,人随时都会死,地狱之火就在每一个人脚下。善导大师说:“三恶火坑,临临在足下。”这比什么都现实、都严厉,是真的可惊可 怖,不是儿戏。这是人生之大事。学佛就是要知道人生有这一大事,而趁着今天这口气还在时,立刻把握,非解决不可。尽管每个人之性情、趣味、事业各有不同, 但只要生而为人,就有这件大事,而且非早日解决不可,否则若还能不恐怖、不惊慌,岂非愚顽不灵?
我们已知道有这人生之大事要解决,有这人生之目的要完成,但世上还有更多的人未闻未知,而这些人都曾是自己生生世世以来的父母兄弟,怎忍心看他们堕 入火坑,承受遥远漫长的火烤油煎之苦而不动心?因此,应该发起大志,要救度自己,也要想度他人,而能救度自己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的,唯有弥陀伟大的悲 愿。
不用说这要下很大决心,似乎很难。但请想想,人生到最后得到了什么?又带走什么?岂不是“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吗?人们常借口说民生问 题很重要,是的,但只要不饥不寒,便可度年度日。“世间虚假,唯佛是真”,人为虚假的事付出一生,却将真实佛法的事看作业余,而在工作、娱乐之暇才想到学 习,这谈得上聪明有智慧吗?人生在世,谁能免死?偏营眼前之事,不虑后世者,愚也!
另外,从事布教也很重要,使这一法门深入民间,散播到各阶层,引接每个人,所谓“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善导大师)。若能如此,则是将道业、学 业、事业三者贯串,三者合一。不像一般学佛者,道业是学佛,研究的学问却与这没相关,而事业、兴趣就离得更远了,这样一生的光阴、精神、力量分散开来,难 以集中、专一,多么可惜!
青年人啊!你要早日奋起,地狱必须离,极乐须求生。
青年人啊!你要竖耳倾听:弥陀在呼唤,群生在哀嚎。
青年人啊!你要深刻觉悟,世事梦幻不真,人生老少不定。
青年人啊!你要实时放下,勿迷于私欲,勿为五斗米折腰。
青年人啊!你要恢弘其志,要坚定不移。法门需要你弘扬,群生需要你救济。
青年人啊!你要给大众带来往生的信心、不死的希望,带来踊跃的欢喜,天上天下无可伦比的价值与意义。
青年人啊!不要为了尝一滴蜜,而使自己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永在恶道,万劫不复。
青年人啊!你要有大志,不要迷心丧志,伟大的弘法事业在等着你。
青年人啊!你要充满使命感,任重而道远。弘法是家业,至死而不渝。
青年人啊!请你细思,为弥陀的家业,为广大的众生,岂非真价值、真意义。
青年人啊!你要早日解决人生的大事,完成人生的目的,才有人生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青年人啊!你要知道,向净土前进的人,步步都踏着弥陀慈悲的爱,时时浴在永远不灭的光中。
《乐邦文类》云:
噫!
梦幻非真,寿夭难保,
呼吸之顷,即是来生,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此时不悟,佛如众生何?
愿深念于无常,勿徒贻于后悔。
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
在既梦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弥陀慈悲的救度,
被弥陀所拥抱的人,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再怎么强调说明都不会过分的,是学佛的事。
学佛要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善恶报应”等事实(因果报应的道理是佛法的骨干)。同时以出离为动机(亦即是“出离心”),以解脱六道的生死轮 回为目的(这是最低限度——再高一层即是发菩提心),才可称为真正的佛教徒。因为佛的本怀是要众生在今生就直接脱离六道之生死轮回。因此,真正的佛教徒必 须是不贪恋财色、名利等世间欲乐(有出离心),了解世间虚假、人生无常。所有万物,一切是非好坏、成败得失、苦乐祸福等只是宿世之因与今世之缘暂时的和 合,其本身没有一个自体,既非固定不变,也非永远不灭。有了这个观念,才具有学佛的正见,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但这对世间人来讲,实在很难,几乎无法做到(若以一般法门来讲,无法也得设法做到,否则岂非永永远远都要轮回受苦)。所以真能做到的人可以称为“大 丈夫”。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因出家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出离也,就是要摆脱世间的一切烦恼束缚,而向着出世间涅槃寂静的目标前 进。但若身虽出家而心未出家,则只是挂个名,不是事实,只是形似,而不具内涵。所以彻底言之可以说:“出离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者多如牛 毛,能如此者少如凤角)
虽然如此,佛又不忍众生永受轮回之苦。即使烦恼重,不能在今生脱出三界,但至少来生不要堕入三恶道受苦,起码也能再生为人或生天;既不受苦,同时还 必须能够遇到佛法,有学佛的缘;因此详说五戒十善的功德,目的就在这里。所以来生为人或生天只是个跳板,博个再有学佛的因缘,这是极不得已的,而不是以生 人或生天为目的,更非要人注重人天的福报,因为人天的五戒十善是世间法,尚有污染、非解脱道。
但话要说回来,世上有谁真正具足五戒十善的功德?虚假不实、嫉妒谄媚、贪财好色、自私自利惯了的众生,业深障重,烦恼强盛。单单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中的一戒都守不清净,何况十善!
经中说:
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又说: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
又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试问我们大家,有谁不是这样,这其实是所有人的形貌。然而其后果是如何呢?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又说:“一切众生,必堕地狱。”所以唐朝之善导大师悲叹地说: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意思是说:大部分的人,其行为是“罪恶凡夫”,其命运“永在恶道,无出离之缘”。如此的众生(我们大家),实在是无法形容的可悲可怜,无可奈何的可哀可叹,故佛说:
一切众生,都是可怜悯者。
能发出离心是“大丈夫”,是真“出家人”,是真“学佛者”。但其他绝大多数的“常沉恶道,永在轮回”的众生怎么办?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
阿弥陀佛老早就已深深知道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承受常没常流转之苦,而感同身受地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因而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时 间发了四十八愿,又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去累积菩萨行,然后完成令任何人都能往生的净土与力量。弥陀的愿为我们而发,弥陀的行为我们而修,弥陀的功德 都是为我们,都是我们的。因有弥陀的成佛,只知作恶、不会修行、无愿无行的众生,但能回心念佛,便白白拥有了解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还来娑婆度众生 的功德。
但我们若对此事未闻未知未信受,则依然是个造业凡夫,轮回受苦;若有闻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则必生弥陀净土。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的众 生;未生极乐,即是极乐的菩萨。弥陀的光明永远摄取不舍,弥陀的功德纳入我心,弥陀的光明摄护我身;我在弥陀光明中,弥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 心,如火烧木,一体不离,我与弥陀共起卧,共出入,成为“我苦恼弥陀苦恼,我安乐弥陀安乐”之佛凡一体之身,虽是凡夫,却位同菩萨。佛法虽多,唯有弥陀救 度是拔苦与乐的妙法,是转凡成圣的神丹。故极恶深重凡夫,获得弥陀金刚的救度,便蒙诸佛金口的赞叹说:“则我善亲友”“次如弥勒”。
人生的目的就是学佛,学佛的目的在于今生离开轮回,成佛度生。唯有信受弥陀救度的愿力,才能离苦得乐,成佛度生。因此,人生的目的在于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佛说“人生是梦”“人生是苦”。在既梦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弥陀慈悲的救度,被弥陀所拥抱的人,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我早晚都在盼望着,所有的人,都成为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一九九二年四月八日
佛法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
学佛可以启发心中的智慧,导正旅途的步伐。
没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痴盲目的。
不知学佛,其一生是空过悔恨的。
十几天前曾寄去一封信,不知收到了吗?我是个愚笨的人,虽然学佛,依然没智慧,在佛法上不能给你恰如其分的引导,颇感歉疚;但茫茫人海,却在异地相 逢,岂非无因?唯愿凭此因缘,使梦幻短暂、生灭无常的人生,步入真实永恒、不生不灭的境界。一切众生,都可怜悯,我早晚都在盼望着,所有的人,在有生之 年,早日悟入佛法,超脱生死,虽然事关各人善根,但此心念,无时或止。你是个有善根的人,只二十几岁就请了经文佛书去看,想一窥佛法的奥妙,并且自动参拜 佛寺,又请求盖章,想让巡礼的脚印永留痕迹、永保记忆。在京都的留学生中,你是最虔诚的(出家众除外),不禁令我心底感动。
佛法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
学佛可以启发心中的智慧,导正旅途的步伐。
没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痴盲目的。
不知学佛,其一生是空过悔恨的。
此生即使再怎么幸福快乐,都是短暂而有缺陷的。如果知道有永恒的未来,而同时寻求对未来的超越,则今生的幸福快乐便能获得圆满而且永恒,所以凡是人,都要学佛,都非学佛不可,因为人生的未来没有第二条路。
佛法可以增加人的智慧,但佛教的最后,不是智慧或知识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是生死的问题。学佛若只是拥有智慧与知识,也不能使人超凡入圣,即使 再有智慧,也会做恶事,再有学问,也会起恶念。无论是谁,都无可奈何地对此从内心发出悲叹。何况世上有更多的人没缘学佛而无智慧,也有更多的人念恶行恶, 心中充满着苦恼,而此生既是苦恼,来生依然苦恼。佛说:“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学佛就是要解决人类今生及后世的苦,这是本质的问题,学佛若忘了这一点, 那佛学就会只成为哲学,学佛也失去了重要的内涵而没有意义。
顺便寄去两盒念佛的录音带,韵律优美,能深感人心,能解人愁闷,希望你能喜欢。
不管是谁,学佛始终都要“一向专信阿弥陀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唯有阿弥陀佛,才能使每一个人生前获得大安心、大满足,死后决定生净土、成佛 果。我说这种话,难免会给人武断、蛮横之感。其实念佛法门,若就其平常而言,没有其他法门比这更平常了;若就其高深而言,没有其他法门比这更高深了。但愿 我有智慧也有机会跟你讲解念佛法门的奥妙,因为这是万法的结晶,也是佛法的结论,是释尊出世的本怀,也是吾人学佛的目的。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九日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四月三十日来信敬悉,我依然如旧,一切安好。
能伴母同旅异国风情,既参学观光,又尽孝思,为你高兴。
其实人生如旅人,天地如客舍,但应该思考的是,悠悠天地,辽辽古今,而刹那人生,到底占了什么分量?何以会有我?我是什么,我从何来,又将何去?为 了什么而生下来,又为了什么而活下去,不得不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人生旅于天地之间,是否有目的?再如何长寿快乐,也是电光石火,瞬息便逝,这样的人生, 究竟为了什么?没有目的之人生,说得上有意义有价值吗?且死后是有是无?不知死后是有是无的人生,再如何长寿、富有、快乐,心底仍然免不了潜有莫名的不安 与苦恼。
人的内心之底有着莫名的不安苦恼与孤独寂寞,肉体虽有同伴,心灵没有同伴;现在虽有同伴,未来没有同伴。因此人生没有真同伴真亲友,人生谁都是“独 生独死,独去独来”,始终都是孤独而寂寞。古人说:“偏营眼前之事,不虑后世者,愚也。”人生有三世—— 过去、现在、未来,但今生很短,未来世无穷。无穷的未来,极难再度当人,大多堕入三恶道。三恶道时长苦重。度脱来生之苦,决定在今生,因此有生之年,必须 完成救度来生,这件事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大事”,解决这件大事是每一个人“人生之目的”。不知此一大事的人,其人生无目标;不知此一目的之人,其最后的感 觉是“一生空奉公”。
人生有限,欲望无穷,越是成就,越不满足;一旦临终,万物离散,一想到死,心中不安。若能解决轮回之大事,则虽贫乏,亦是人生之大胜利,大安心,大满足。
因此,人生有两件事,无论是谁都非知不可:
人生之大事(即“必堕恶道”之后生之大事);
人生之目的(即解决人生之大事)。
同时,人生无论是谁都非学佛不可,因为唯有佛法才能说明此两件事。
何故会有人生之大事?
如何完成人生之目的?
唯有佛法才能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唯有学佛才能启发心中的智慧,导正旅途的步伐。没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痴盲目的;不知学佛,其一生是空过悔恨的。
人生不只是为了工作吃饭而已,工作吃饭是为了维持人生的一种手段;而人的生存却另有其目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此目的,若不知或忘记此目的, 他的人生是白过而无意义的。希望你一面学佛,一面工作,世间唯有佛法才能满足自己,才是真充实,否则内心之底,谁都会有空虚之感。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我早晚都在盼望着,所有的人,在有生之年,早日完成人生之目的。诚然事关佛缘,但此素怀,无时或止。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四日
一息不来,即入报土,
日日在弥陀光明中,
无异处处在弥陀光明土。
《观经》九品与《大经》三辈,仅是开合之异,本质是同,皆是诸善万行(含念佛)之自力回向往生,生处谓之化土。九品见佛之迟速与胎宫之五百岁,都是 大概地表示时间之长短,无一定的时限。九品亦是大分类,论品应是无量品,随其业因之大小胜劣,所见之佛身亦大小胜劣,所住之处亦大小胜劣,数有限量,相有 定相,与报土之相即无相、无相即相、容融无碍之妙境不同。
至于“同处异处”之说,古来多主“同处”,然有“同处异质”、“同处异见”之二解:
同处异质:同时同处存在,但实质相异,真实报土是酬报弥陀十八愿所成就之广略相入无碍之妙土;而方便化土是十九愿之人,其所修之业因乃是有相,依其相所成就,故广略不融,数有限量,相有定相之土。
同处异见:化土行者,在报土中不知报土,在近以为远,一相二见,故成二土,皆是机感所使然。
若全凭佛愿之往生,则无品位高下之异,一味无别,无量光明土。所谓:“清净报土,不言品位阶次,一念须臾顷……”
信心欢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光明摄取,始终不舍;一息不来,即入报土。日日在弥陀光明中,无异处在弥陀光明土。
报、化二土乃依《大经》所分,天台四土乃圣道门之人自力修行自力证果之阶次。若欲和会,则常寂光属极乐之“真”实报土,故谓之“横超”,余属化土。故《大经》言:“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往生论》言:“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研习此法,目前只能从书上阅读,磁带上听闻,并思惟机法二种之义。早晚课诵极简单,唯以诵经(《小经》或《大经》)、念佛、回向(净土宗丛书后面版权页的回向偈)。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
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大经》
○○○道心坚,悟性高;广读经论,博识经义;思惟敏捷,辩才无碍。可知宿昔为佛教中人,未来是法门龙象。良可赞叹,实可同庆。尤其慧眼见真,能于诸法门中,专重净土;于净土门中,独尊善导。可谓不只三四五佛,已于无量佛所,植此宿善。《大经》言: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
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善导大师云:
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则生欢喜。
此法宜以平浅语言敷演,必要时再引用经文为证;或以某段经文为主题,而作浅白之解释,但令人易闻易晓易信便可。因为此法是易行道、易往之教,现生正 定聚,往生即成佛。不选择僧俗贤愚善恶,一味平等,绝无条件,主动来救。此法虽极玄妙,亦极平常;横说竖说,但欲令人知其要处,否则玄则玄矣,于己未涉。
此法顺序而言,应先辨明圣净差别:
圣道门是“修行”之教。
净土门是“救度”之教:弥陀已成就二种回向,赐予众生,众生信受之,当下获得“往生”“成佛”“度生”之身份;虽尚无此能力,然如太子诞生,长大必继王位;信者皆是佛子,往生即证佛果。
《大经》言:“咸同一类,形无异状;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异译亦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又言:“说经行道皆如佛。”
信受弥陀救度之人,不假修持之造作,日常生活,唯任运称名便可。《大经》言“乃至一念”(短在一念);又言:“乃至十念”(长在一生)。《小经》 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此等经文皆谓:闻说阿弥陀佛,信心发起之时开始,一生之间,唯执持名号之称名念佛。此之称名,亦是无造作,所谓“念佛以无义为 义”。亦即“僧俗善恶不选择,时处诸缘无拘碍”。
○○纯金璞玉,僧之豪杰,法之干城。其智慧学识,非净可及。若能潜心专研善导教法,切磋琢磨,则将见其广长舌相遍覆神州,以至全球矣。
信佛救度之人,外亦不现贤善精进相,
以知自己是罪恶凡夫,
既无至诚真实心,亦无清净不染心,
毫无自力,一切皆任佛力。
所询问“在”或许是“有”之误,而“花”应是“华”之讹,净亦以为然;只因原本(续藏)是此字,故虽觉有误,亦不敢更改,除非有最初原本的依据。经 典自古代代抄写相传,难免脱句讹字,所谓“字经三写,乌焉为马”,遇此情形,宜上下文反复推敲,取其义,不依其文,以免“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孔子说 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系辞上》)孟子亦言:“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造罪是人,救度是佛”。既信佛力,自知其罪甚深,除地狱外,无栖身处;除净土外,无得救法。在信受间,自知应忏悔而无忏悔心,应惭愧而无惭愧心, 其罪恶实不可形容,如是之人,佛德熏心,心多柔软,常仰念佛恩,欲以现生行“还相回向”之普贤行,而深感心余力绌;如是之人,欲善而不能,何况故意为恶, 以恶为庄严?断无此理。若其借口弥陀慈悲救度而放浪形骸,则可知其未深深体会机法两种深信,非真实信者,未蒙佛恩,故其言行无佛德之熏习。
信佛救度之人,外亦不现贤善精进相,以知自己是罪恶凡夫,既无至诚真实心,亦无清净不染心,毫无自力,一切皆任佛力(不断烦恼得涅槃)。外若现贤善精进相,则是内外不相应。
虽然如此,其行事为人,对己有良心,对人有爱心;念念常思己过,言谈不论人非。能宽谅他人不计较,因知自己亦蒙弥陀之大宽谅故;能布施他人不悭吝, 因知自己亦蒙弥陀之大布施故。(实则深知自己罪深恶极,无宽谅他人之资格,故亦无所谓行忍辱之感。)而于父母周遭之人,有感恩心,以有此身此境,方获信 心,得脱三界故。
又第十八愿“唯除逆谤”之文,显明不漏群机之外,亦是诫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亲邻等纲常伦理、去恶行善之意。《大经》下卷五恶段之文,即是具体说明此意。故第十八愿及整部《大经》圆说真谛与俗谛,无遗无缺也。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幸蒙诸佛大悲于苦者,引入佛门,
致使辗转值遇弥陀救度;
深觉佛恩难思,悲喜莫名。
承蒙雅称慧净为“大善知识”,实深感激。但净一点也没有资格,丝毫不可承担。若法师知道净的生平,就不会如此称呼。净以宿业故,自幼至今,智商极 低,可谓愚劣懈怠。小学时代,考试往往零分;长大成人,坎坷困顿,无以立足社会。幸蒙诸佛大悲于苦者,引入佛门,滥厕僧伦,寄食十方,致使辗转值遇弥陀救 度;深觉佛恩难思,悲喜莫名。今虽有刊行净土宗之典籍,亦是就其现有书物,藉净出家之名义出版而已(教界重出家众故)。论净之愚,实无有著作之力,且一切 皆是诸缘已具,因人成事耳!净独占其名,难免僭妄,实是无惭无愧之甚矣!向后幸莫以此相称,庶几少增罪咎。信心念佛者,四海皆兄弟。净幸得与诸法师同信弥 陀救度,同预净土人天之众,喜中之喜,无过此喜,真真何幸如之矣!
若论弘扬净土,净何人哉,岂有此能力;幸得两位法师,悲心真切,学德服众,将见神州法运,由此而煽;弥陀教法,因之而兴。
净土法门,信佛救度,一向称名;无义为义,全凭佛力。若能就“净宗大纲”或“大经五文”(《无量寿经》附录)等为经,再以三经其他要文,及列祖要语 为纬,以之弘扬,净想如此或可抓住重点。又此法根源在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而其内涵不出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之外。收放皆不离此,则要中之要,如掌中物 欤!
净愚钝,既无辩才,又不会文章,祈愿弘扬净土能得其人,是所焚香祝祷也。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久向妄心问信心,如拨断弦责清音。
何知微妙梵音响,嘹亮觉物远且深。
十二月九日来函敬悉。某法师深得信心,闻之一喜;仁者所附二信,亦甚妙。
一、学人有疑,应决其疑,既已无疑,即是金刚信,任何人来言妨碍,亦不动摇、破坏。
二、归命即信心,信心发起时,即是真归命。在机法两种深信之下,自然发起归顺弥陀呼唤(欲生我国)之敕命。
三、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是欣厌不切,火宅之感不真;然若知自己是必堕地狱之身,即能生信心,此心自具欣厌之情。凡夫难免多少有留恋世间之念,然无碍往生,寿命终时,即生极乐,摄取不舍故。
四、信心以弥陀之真实为本质,亦即弥陀真实之存在是自己之信心。凡夫之心,浮动如暴流,无一刻之安住,唯有阿弥陀佛是常住,今日、明日、尽未来际皆 如是常住不变;弥陀常住不变故,得此信心亦是常住不动,故此法不可以自己浮动之心为标准,应以常住不变之佛为标准。履善法师有一首偈形容他的心路历程:
久向妄心问信心,
如拨断弦责清音,
何知微妙梵音响,
嘹亮觉物远且深。
自己之妄心浮动,不可有不变之信心,弥陀决定不变故,吾人信受之,亦决定不变。
五、世间多有人或听闻或研究此理,然只当做学问或观念,故始终未发信心,此皆因不知不惧六道轮回,无有机法二种深信故。
六、听闻与起信,未必同时,请阅《法然上人全集》五○五页,其“一得此理,无复疑念”,即是起信,亦即一信之后,更不再疑。
七、此法闻而思,思而疑,时节因缘到时,即能触境而悟,当下起信(此悟非明心见性之悟),所谓“一得此理,无复疑念”也。
八、名号是佛之愿心、愿力、大心力;信心是闻信此之名号故。名号、信心并不相异。信心之体(本质)是名号,故是一也。
九、古德言:“信心者:真实心也;既是真实心,即非凡夫之迷心,完全是佛心也,此佛心授与凡夫时,谓之信心。”
十、古德言:“中间之白道,或言‘行者之清净信心’,或释‘如来愿力之道’。此即显示行者所起之信心,与如来之愿心一体也。”
十一、欲生安乐佛国者,无上宝珠之名号,与真实信心一体,鸾师言无别道故。
十二、十方众生,根性万差,故起信情况,各不一准。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信者方能相知相惜,相感相通。
而且信者得往生,往生即成佛。
生命是永恒的,则相知相感也是永恒的。
虽然未曾晤面,却神交已久。从你给某某居士的信中,及某某居士的口中,知你是个开朗豁达,热情洋溢,才华出众的真诚佛门弟子。尤其净土的桥梁,使我们异地同心,同信同愿,同归一佛救度,同入一土证果。真是“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
弥陀之力,使我们有得度之因,有相识之缘,弥陀恩德,难思难报。须弥之高,尚有其顶,沧溟之深,犹有其底,只有弥陀救度之恩,其高无上,其深无底。 可谓高大深广,不可思议。虽言粉身碎骨,叵报微尘之末。古人每诵及“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之文,往往悲心难抑,热泪盈眶。这种信仰的 感受,千古同辙,异地皆然。
慧净业深障重,儜弱怯劣之人,忝蒙信中,种种褒誉,可谓羞愧莫名,无地自容,论净庸庸碌碌,毫无真才实学,既没有福慧著书立说,也没有志干弘法布教。虽有些微笔墨因缘,无非也是拾古人牙慧;而每日悠忽懈怠度日,连自己也觉得可耻可伤!
你以前曾惠赐桌巾,不久又送贵重的长白山野参,近又馈赠景德镇的名贵茶壶,屡蒙珍赐,对净深厚关怀之情,净铭感五内,永志不忘。但今后请不须如此, 因为净喜爱简单素朴,尤其佛陀严命三衣一钵,衣食之外,皆多余之物。故身既出家,则但能不饥不寒,便应知止知足。所以今后可不用给慧净任何物品,虽然外物 可表达内心,东西也有纪念价值,但净最可贵的真实纪念是彼此的信仰。同信方能相知相惜,相感相通。而且信者得往生,往生即成佛。生命是永恒的,则相知相感 也是永恒的。
人生最根本的恐惧是“死”,这恐惧若没有消除,则一生无论如何成就拥有,都不满足。十方虽都有佛,但这恐惧只有弥陀能安之。经言:“一切恐惧,为作 大安。”又说:“拔诸生死,勤苦之本。”异译之《大经》亦言:“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根本的烦恼,心底的恐惧,接触到弥陀五劫思维的悲愿,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所有苦恼、恐惧,当下转为喜悦与安慰,悲喜之泪不禁夺眶而出。旷劫以来的无边罪业,立刻消除;永无穷尽的生死轮回,当下休 止。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悲哉!昙鸾大师云:“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又说:“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又说:“胎卵湿生,缘之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岂不快哉!
人生最高的价值,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最大的喜悦是被弥陀的光明拥抱。在这短暂的客舍,能逢此法,已是不虚此行。虽然身心愚劣,日夜有弥陀相随;虽然尚在娑婆,已入极乐圣众。岂不快哉!
让我们吟味同乘愿船,共渡西方之乐吧!
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
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本月十八、二十七日华翰敬悉。所作譬喻甚好,很贴切。五浊恶世众生,自知罪恶深重,岂可故做恶事?只是被“慢盖”之本性遮住,未看清自己之恶,而误 以为自己是修行善人;若经修行,而看清自己是三福无分,三学亦无分,六度更不用说,则当下能领受弥陀救度,信愿称名而被弥陀所救。做个信心念佛人,如浮云 流水,随缘度春秋,毫无造作,因“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源信大师法语)故也。净无智愚人,少有启发;仁者敏慧,一隅三反,足见为未 来法门栋梁,实可同庆。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九日
五劫思惟兆载苦行,正为你预修;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为你完成;
无边大利无上功德,皆为你准备;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你何惧之有!
慧净愚痴毒恶之徒,虽然出家,恶性难侵,心如蛇蝎。若无弥陀救度,一息不来,当长堕地狱。静夜思维,不禁悚栗悸动,心中狂乱;幸蒙弥陀慈光彻入心 髓,告言:“五劫思维兆载苦行,正为你预修;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为你完成;无边大利无上功德,皆为你准备;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你何惧之有!”
如此一念之间,忽然心安,疑虑尽除。罪业满身之人,顿蒙大赦;负债累累之身,一时得赎;千生万劫轮回之报,刹那停止。身心轻利,感泪难抑,长时积郁,一时得解,犹如水库泄洪,号啕大哭。
慧净当堕地狱之人,蒙弥陀调熟,得生人身,复闻佛法,终蒙救护。弥陀弘恩,昊极叵能形容,除感不思议不思议之外,无有启口处。当拜读大札,心有戚戚焉!正是同一信心无别道,远通四海皆此情,可谓信仰的感受,千古同辙,万人一揆。
慧净愚痴无智,无德无能,所出的书,本来现成,假净之名编之而已;虽有录音带,也是依经论释,拾古人牙慧,真感惭愧莫名。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二日
堕落与被救是同时感受到的。
心中有平安、喜乐,有感恩、惭愧;
因为机的罪恶感在内心发露,
与法的大悲愿在内心发酵……
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罪恶生死凡夫之机,感受到正当堕落悬崖时,突然被佛扶起来;在海中挣扎喝水时,被佛抱上愿船。所谓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 生。故此法门是完全他力、绝对他力的救度法门,无丝毫的自力与造作。因此龙树菩萨譬喻为“乘船”,坐在愿船上的人既不必付船票,也不必帮忙驾驶;自己尽管 有些力量,在此也置于无用之地。何况就是因为毫无力量,才会堕落,才会被救。堕落与被救是同时感受到的。心中有平安、喜乐,有感恩、惭愧;因为机的罪恶感 在内心发露,与法的大悲愿在内心发酵,故性情会转变。以前刚强计较,现在柔和不争;以前缺乏慈爱,现在有了悲心;凡一切的逆境挫折,都会反省是自己的过 失,或宿世的罪业,而不会责怪别人。
此后的生活是对佛有信心,对己有愧心,对人有爱心。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前生已种出家缘,世事纷纭不可牵。
今日袈裟披上体,来年同佛往西天。
回顾台湾到日本留学的比丘之中,竟有一半还俗,究其原因是日本社会很繁华而又很开放,五欲生活丰富,女人温柔,到处充满声色犬马的诱惑,身处其中, 稍一不觉,便成日日陷入而不知之势。然还俗的当中,有的在当地结婚滞留难归,有的回来却从此不得不隐姓埋名。当然他们都懊悔一时的迷失,想重新脱俗,过清 净自在的生活,奈何已身陷枷锁,无法如愿。而净也曾遇到从某地区某大佛教团体所派出的一位比丘,到日本进入研究所进修学位,不久躲躲藏藏地与人同居,不知 后来如何。可悲!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稍一不慎,日久生情,乃是常理,终使自己难以自拔而误了平生,不免令人叹息。因此大圣佛陀禁止男女僧众同住同行,纵有言语,亦应摄心。佛陀慈悲的呵护所垂示的教诫之语,真是保护僧侣的坚锐甲胄。
一个人一旦与人有了不当的感情,那便是痛苦的开始,从此心里有了感情的担子,隐约增添了无谓的苦恼,最后难免有损佛门的清誉。(近来)有几个地方或写信或电话传来了一些可怕的是非,令人难以置信,也难以不信。
毕竟仁者出家不久,有些方面见闻未广,未必能持好分寸。好在后来澄清了一些误会,很欣慰你能清净自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别人始终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面貌之垢不易自觉,承蒙他人指出,使自己有擦净的机缘,则对方无异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足可称 谢。因此应该畏惧人言,儒家亦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是指因果法则,大人是指众人舆论,而圣人之言神钦鬼伏,故大圣释尊的 垂诫更应遵守。玉不琢不成器,人才如玉,经过锻炼更能成为连城大器,故精金美玉都从烈火中锻炼而来,希望仁者能畏惧人言。
回忆慧净出家之初,家师上人即常告诫说:“要断绝女缘,彻底远离讥嫌之人,避开讥嫌之地,不妥协,不苟且。”诚然,出家人重讥嫌二字,故有“讥嫌戒”的戒律;能守讥嫌戒,就能保护佛教,保护他人,保护自己;如此则众生欢喜,龙天欢喜,弥陀诸佛无不欢喜。
佛门是最讲洁癖的,尤其是割爱辞亲,成为人天师范,其身口意的行为是信众的楷模,所以出家众的立身处世要比在家众严谨,故应严以律已,谨言慎行,持 身如玉。信众对于佛门,尤其是身负弘法之崇高神圣使命的比丘,其眼睛总是特别雪亮,要求也特别严格;万一被发现有了某些不如法,难免因失去了可敬的对象而 产生失望之心。
仁者是男众,希望以仁者的才德在当地培养志同道合的男众(应该不难),彼此协力,弘扬弥陀悲愿,拯救如下雨般将堕地狱的群萌。毕竟男众与男众相处, 不起人疑,能增信赖。家师上人亦常告诫说:“出家人应以法为重,如果为了某一个人而失去了广大的信众,便是法门的罪人,愚痴的行为。”此语慧净至今顶戴奉 持,不敢或忘。
中国古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仁义,敦伦常,重孝道,尚礼节。这固然是儒理教化的普及,也是佛教因果的扎根。大陆大多还能有此保守,可惜台湾饱暖思 淫欲,竞相学习日本、欧美开放的风潮,致使国中生半数有性经验,高中生堕胎随日而增。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欧美日本如此,台湾亦然。难得大陆能维持保 守的美德,可喜可贺。佛门始终是保守的,唯有保守才能维持佛法的面貌。在此浊恶之世,犹如人处暗中,佛法是唯一眼目、曜世明灯。但可悲的是甚至有僧众倡言 开放,并谓“只要喜欢,有何不可”,闻之惊心。末法之世,厚生利用之术一日千里,而修身养性之道如江河日下。
家师上人曾言:“出家人有三关:名关、利关、色关,一关比一关困难,所以必须避免男女相处的讥嫌,万一不能,则应知守大体、有分寸。”家师的语重心 长,如同佛陀殷谨的垂诫,亦如亲鸾上人敏锐地对于爱欲广海、名利大山的可悲、可耻、可伤。事情不生于发生之时,乃由微而着,是故君子防微杜渐,必慎其独; 而学道之人见机而作,知非即舍。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此信充满逆耳之言,然净爱护仁者之心,与之恰成正比。何况我们同为男众,同入佛门,同信净土;同念一佛尊号,同蒙一光摄 护,同托一莲化生;将见前生者导后,后生者访前,可谓四海兄弟,同气连枝。尤其净已上了年纪,而仁者正当年轻,将来前途未可限量,故以净土栋梁期之。若能 自爱羽毛,则广大信众将蒙其福;倘若不慎有所差池,将是广大信众之失。
古人说:“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慧净与仁者既同是男众,爱护之情甚切,若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则非真友、直友、益友,理不可默 故,乃不避忌讳,披肝沥胆,剖诚相见,恺切直陈。然而圣贤之言,神钦鬼伏,人人敬重;净卑贱之人,语无伦次,不可见重于人,但望有益于仁者万一则足矣。顺 耳之语容易使人汩没而不知;反而逆耳之言藏着佛陀的悲心。
古德有言:“修道无道友,家中无扫帚。”仁者离开道场,只身在外,上无良师提携,下无道友琢磨,而净忝与仁者长久已来相知相惜,才敢呈上肺腑之言;若是别人,自应噤若寒蝉:所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亦如“自己家里人,方说自己家里事”。
世人犹如粪中秽虫,争处不知清净,乐秽不喜清流。我等既为沙门,立身行道,则不可为色所迷,为情所困;应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严守讥嫌之戒。
净出家受戒之时,写了一首不像样的诗,自我期勉;文虽拙劣,聊与仁者互参:
前生已种出家缘,世事纷纭不可牵,
今日袈裟披上体,来年同佛往西天。
一九九八年六月三日
对佛有信心,对人有爱心,对己有愧心。
获得弥陀大爱,很想爱护他人;
获得弥陀大恕,很想宽恕他人;
获得弥陀大施舍,很想施舍他人。信心决定就是被弥陀救了,已非娑婆久客,已是极乐圣数。其内容是机法两种深信,此信心是初后不二,初后一贯,相续不 断;其位格是机法一体,佛凡一体,摄取不舍,住不退转。故断不至于改信外道邪教,犹如忠犬不认异主,孝子不认贼为父;亦如忠臣蒙王恩宠,常念其王,活在感 激王恩中,过着以王为中心的人生生活。故昙鸾祖师言:“夫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报德,理宜先启。”得救的心 情如是。
信心决定不只是一时感情的激动欢喜,更是深藏内心的疑佛救度之心(疑心、疑情、无明、二心、暗心、自力心、计度心)被弥陀真实救度之光明所照破,明 来暗去,暗心成明心,疑心成信心,二心成一心,自力心成他力心,计度心成随顺心;疑无明不在,此心安稳满足;烦恼愈深,信心愈固,知弥陀为救烦恼故。一生 皆活在光明摄取中,过着想佛、念佛的生活。虽三毒不断,五欲常起,然对佛有信心,对人有爱心,对己有愧心。获得弥陀大爱,很想爱护他人;获得弥陀大恕,很 想宽恕他人;获得弥陀大施舍,很想施舍他人。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
信佛救度之人,大安心大满足,
是世上第一幸福者,
黑暗的人生变成彩色的人生,
痛苦的人生变成法喜的人生。
来函敬悉,人生世上,为男为女,美丑智愚,成败苦乐,都是前世因今世果,点滴都是宿业,毫无例外。佛陀开示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教的基础是三世因果、善恶报应、六道轮回,所以学佛者要“深信因果”,既是因果就要甘心领受,欢喜承担,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否则业上加业,永无了时。
学佛之人,其人生观与价值观跟一般世俗人是完全相反的,苦乐祸福不以世俗现况论,而以能闻佛法、依教奉行论。佛陀说: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应该细细思惟:此生庆幸,得难得之人身,若不得人身,现在已堕三恶道,三恶道之苦,苦不可言,比人间任何苦超过千百万亿倍,所以人生再怎么样地苦,若能想想三恶道,则此苦不苦,反而深觉庆喜,幸得人身,不然就在三恶道了。
又,同样幸得人身,地球上有近六十亿的人口,单单大陆就有十几亿,然而学佛者有几人?可说寥寥无几,而我何幸得闻佛法,得遇净土,成为极乐圣众之 一,旷劫以来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生死轮回,很高兴难得地今生终于画下了休止符,次生之后,便是光寿无量的佛身,得永恒的生命,自在的身心,于宇宙间自由来 往,广度历劫怨亲并及一切众生,一想到此,则任何苦都不以为苦,是转苦成乐;回顾周遭的亲朋邻居并所有同胞,依然迷而不悟,每日追求五欲,贪罪中之乐,不 求出离,便油然生起同情之心。
人生本质就是苦,故佛陀常言“人生是苦”,同时苦也是入道的因缘,故佛陀初转法轮时第一句便说“苦集灭道”,因为三界是火宅,六道皆苦海,茫茫苦海 中,能知苦厌苦则能入道,能欣慕极乐便能往生。善导大师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极乐常居。”人生如电 光石火之短暂,而未来世却是无穷无尽的漫长,能假借短短几十年之苦而出无穷无尽之轮回,何幸如之!故苦是入道因缘,苦尽甘来,应该感谢此苦,一般人不知苦 不厌苦,只贪瞬间即逝的欲乐,却受长劫无尽的苦报,实在很不值得,很不幸,很可怜悯。所以你无需因苦而苦,要因苦而乐,感谢庆幸此苦。
又,由自身之所以特别苦,便可知道自己旷劫以来罪业之深、出离之难,也由此更应乘托弥陀愿力,定得往生;知道此机是弥陀正客,座上嘉宾。
净土法门在两种深信。既信自己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则旷劫以来何罪不造?何怨不结?正是造罪无量,结怨无边,故今生受苦乃是当然,否则便非两种深 信之机。既是两种深信之机,则今生遭遇,理所当然,不能怨天,不可尤人,应当欢喜承受,并请人宽量。故净土宗之人,触光柔软,凡事只知道自己过咎,不会计 较别人,遇境只知道自己该受,不会怨天尤人;而且与弥陀机法一体,佛凡一体,当然转苦为乐;境由心转,心变境变,故心境一变,周遭的感觉也会完全改变。
依佛之意,能信念佛往生,叫做智者,有大善根大福德,是有眼人,有耳人;不信念佛往生,叫做愚者,无善根无福德,是无眼人,无耳人,一息不来,便堕恶道,佛说“可怜悯者”。
相信念佛决定往生之人,大安心大满足,是世上第一幸福者,黑暗的人生变成彩色的人生,痛苦的人生变成法喜的人生。
古德云:
乘大悲愿船,浮光明广海;
至德风静,众祸波转。
又说:
罪障成为功德体,犹如冰与水之间;
冰若多时水亦多,罪障多时功德多。
黑暗转为光明,若冰成为法水。又,“欣则净土常居”,欣即是信愿念佛,信愿念佛之人已居净土,既居净土,便能转苦成乐,心多欢喜。
佛法是拔苦与乐的,这正是弥陀救度法门。你既然已蒙救度,活在弥陀怀抱中,世间黑暗苦狱转为安乐光景,则何苦之有?
应为今生能知道人生的大事,达成人生的目的而喜,不可随同世人醉生梦死以短暂的苦境为忧。
最后请细细吟味《源信念佛法语》。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来函敬悉。仁者所修,勤则勤矣,未得其要。
净土法门如善导大师言有“正行”有“杂行”。若修正行,百分之百决定往生报土;杂行百无一二,千无五三,难生报土。仁者所修乃杂行也,虽可回向求生,与弥陀疏而不亲,远而不近,故弥陀光明不常照摄。
善导大师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又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言: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又言: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每日功课,不管几次,都全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弥陀全德成名,以名摄物;一句弥陀,功德已满;何所不足,须待外求?何况往生极乐净土, 非靠自力,乃全靠他力,故不论众生的身份资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缁素贤愚,不论罪之轻重,不论行之有无,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念一不一。一切不论,但称佛 名,乘佛愿力,必得往生。亦即但凭弥陀不思议之本愿力,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皆得往生。所谓凭本愿力,即是决定信受弥陀救度,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故往生极 乐,不论自力,只论他力。
欲生净土之人,应先知弥陀本愿,弥陀已预先为我等成就极乐世界,预先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也预先为我等承担偿还旷劫以来我等所负一切业债;我 等从娑婆往生到极乐净土之应备各种资粮功德等,弥陀早已为我等圆满完成。由于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领受弥陀功德,因而继续徒受轮回。今日信知,称名愿生, 乘佛愿力,定得往生;一信永信,始终不二,始终一贯。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皆一向专称专念弥陀佛名,不念余佛菩萨并其他经咒,此善导大师苦口婆心之所劝导 也。
善导大师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又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凡于今生决志往生之行者,宁不遵之哉?
仁者每堂功课,但称念六字洪名则足,其他经咒悉皆舍掉、舍掉,不要执而不舍;其余时间阅读净土宗丛书,其他经书且置一边;仁者重新细读《选择本愿念佛集》便知梗概。
善导大师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五日
从佛逍遥归自然,
自然即是弥陀国,
无漏无生还即真。
南无阿弥陀佛,来信敬悉,你所言甚是,八万四千法门是真实法门之通道、方便,佛的最终目的在宣说弥陀救度。
凡夫称佛名,与佛成一体;日夜同起卧,出入共相随。
常忆佛念佛,三业不离佛;现生得安稳,自然生极乐。
离人为的造作,法的自性谓之自然。古代之印度有“自然外道”之一派,提倡万物是自然生起,并非有原因而生起,此外道的自然是无视因果之理的自然;而佛教所说的自然并非无视因果之理的自然,在诸经论中使用“自然”的例子有三种:一、业力自然,二、愿力自然,三、无为自然。
一、业力自然:依善恶之业因自然生起良窳苦乐的结果。如《大经》卷下所说:“善恶自然,追行所至,窈窈冥冥,别离久长。”“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诸恶所归,自然迫促。”
二、愿力自然(或说“他力自然”):是指弥陀本愿力,凡是被弥陀救度而往生极乐净土,都是由于弥陀的愿力而自然往生。《大经》说“其国不逆违,自然 之所牵。”信受弥陀救度之人,必被弥陀愿力自然地牵引而决定往生净土,亦即进入无量光明土。故信他力之念佛人,不用自身之力(体悟自力无力,无有自力), 弥陀佛名之力用,自然使念佛人往生成佛,所谓“念佛成佛是自然”。
三、无为自然:指“真如法性”,所有的“有为法”是由因缘力所造出的,而真如法性之理是离开因缘力的造作而自然存在,故名“无为自然”。《大经》卷 下赞叹极乐净土是“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此之“自然”、“虚无”、“无 极”,都是指真如法性的妙理,所谓“得至莲华藏世界,即证真如法性身”。《法事赞》卷下说:“从佛逍遥归自然,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极乐净土是与真如法性妙理一致的境界,其所有万物不待造作,自然显现,故谓自然。
三界凡夫随业力自然升沉六道,自然受苦乐果报,故现今所见的大自然是凡夫共业使然,尚在三界,应当远离。昙鸾祖师说三界是“虚假、污染、颠倒、破坏、轮转、无穷”“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信顺弥陀救度而念佛愿生之人,在弥陀本愿力之自然中,亦即在弥陀光明摄取中,自然离六道入净土证佛果,所谓“佛力住持”。
弥陀心中充满十方众生,但唯有信佛念佛之人,蒙佛心光摄取,而未信者只蒙光照,未被摄取,故不能自然往生。
三界有情无情非佛示现,都是众生共业自然所感,故有六道轮回,苦乐等受;佛眼观之是假相,众生受之是真实。所谓“无明覆慧眼,来往生死中;往来之所作,更互为父子。怨亲数为知识,知识数为怨亲”。三界颠倒如是,故极乐之生,不可挽也。
凡夫所见所思的自然,都是业力自然,非无为自然,因为未破根尘识十八界故。若依愿力自然,便能横超业力自然,而证悟无为自然,便能变化十方,自在无碍。犹如极乐世界“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佛说阿弥陀经》)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仁者之函,早已转来,因事之故,迟于作复,深致歉意。
仁者所言“似领悟而尚未契入”,此是尚未真知,故仅存观念,未成意志。宜常念佛,并思惟“机”与“法”之内容。
弥陀发愿之本意,为救罪恶深重人。
我身本有无量罪,庆哉弥陀救赎我。
若知机无出离缘,即能乘托佛愿力。
但凭弥陀本愿力,不顾自身之善恶。
吾人唯有轮回路,丝毫未成出离因。
若能信佛念弥陀,即是生西之强缘。
信佛亦非有别事,称名信愿行具足。
一句弥陀功已满,此外尚有何可求?
善导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专称名。
此是本愿之微意,亦是易行之极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剎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后二句为《无量寿庄严经》之文)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
学佛者应有向上向善向净之心,否则不会学佛,
何况愿舍娑婆之秽恶,欣生极乐之净土乎!
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佛智师往生纪实”之事
由此可知临终开示、念佛之重要,往往在此瑞应之下显现弥陀金手常伸,净土大门永开,随时随地垂慈救度任何众生的事实,凡目睹耳闻,大多能当下震撼到 弥陀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之真实。信愿法师的道场,信众一直在增长,固是信愿法师悲心感人、弘法有道,但也得力于临终或往生后之助念(含开示)的效果。往往讲 经好几年,不如一场临终瑞应的启发,似乎弥陀现身说法的会座于此显现。有人极力反对临终之助念,以为平生都无法获信,何况短暂危急的时间;此邪见也。一个 人往往提倡自己所懂得的,而自己外行的便加以排斥。此时升沉交关,倘若不再把握,将见继续沉沦;何况人虽昏迷,或断气多时多日,除非重业立即投生,否则神 识灵敏,反胜平时。佛智师昏迷时,正面临升沉交关之际,心中黑暗,前途茫茫,处在极度惶恐不安中。当旁边有人念佛,即见光明出现;自己闻到佛号声,身心亦 散发出光明(不论何人,不论信疑,不论净秽,不论善恶,只要念佛,身心就有光明;若当下命终,蒙弥陀光明摄取之救度的机率极大),心情便逐渐安稳下来。又 听闻到从未听过的“圣净分判”之开示,得知通途八万四千法门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悲救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当下领受,当下获救,活着往 生。因而从心中涌出一股愿生称名的情怀,随即冲出一句“啊”!此后其心处在念佛状态的安稳之中,直到断气往生,而在往生前早已见过佛;这是很自然而平常的 心路历程。故为人宣说弥陀救度之义,让其三毒、杂念之心安住在不论行住坐卧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中,是净宗的目的,也是易行的极致。
(二)“念佛人自律规范”之文
此文很好,很贴切,我很赞许,本应如此。凡对净土法门具正知正见,知大体、有分寸、护法爱教者,都会赞同,不会认为“负面效果将远远大于正面”。凡 达到一个同信同愿同行、同理念同目标的团体,不可无规范,否则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三毒凡夫,我行我素的结果,将建不成一个和合的团体。故百丈立清规,法 然制戒条,善导大师自行化他,以垂典范。
六种恶行的内容,确实都是恶行,不好的,应该规劝,理当戒止,慎莫放任;若不善巧方便引导戒止,便是害他非爱他,也将对团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愿文摄 取之外还有抑止之诫,《大经》下卷亦列出很长的三毒、五恶之诫,佛祖立法,不得不尔。世间修心养性之人,都不犯之,何况学佛者?此中第一别立私意等,与大 师所言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相同,故当戒;乃至第六皆当戒止,戒而不受,则当远离。俗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谚,亦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之语,祖师亦有“不可亲近非同行善知识”之戒,何者?往生之事是何等大事,岂可随缘逐队,妨碍大事,若要度恶人,化知见不正者,亦宜量己之分;否则从净土 回来时,不怕不能合光同尘地广度群迷。印光大师说“神龙一滴水遍洒天下”,俗谓“不是真龙不入海”;知见不同,不可同负一轭,故四种恶友,本应远离。这不 可以“业力显现”论,也非学佛人慈悲不慈悲,这是根本性的知见问题及放浪形骸的行为。何况既不能改,岂可再亲近。古德言:“宁与善者为敌,不与恶者为 友。”且一粒老鼠粪会害一锅饭,故大师有四得十三失的严正之诫,末世我等,应奉为准绳。此“规范”正是乐法护法、爱教护教所需,有前言,有正文,有具体内 容,文辞典雅,条理分明,很好。若有人提出异议,是知见不正、不识大体之人,宜防范之。
凡夫狂性难歇,若无规范,将如野马不羁,为害更大;倘复知见不正,极易误解弥陀本愿而堕落,在台湾已有此现象。古德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 乎中,斯为下矣。”人性极易方便出下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何况学佛团体,其言行岂可不有所规范而更劣于世俗之人!若有机之深信,岂更骄己慢人、好行邪 辟乎!若可戒不戒,而诿之“业力显现”,是外道宿命谬论,非佛陀教诫正说。
学佛者应有向上向善向净之心,否则不会学佛,何况愿舍娑婆之秽恶、欣生极乐之净土乎! 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团体之可长可久,领导者及干部都要有此风范,古德云:“宁可老僧下地狱,不将佛法当人情。”
(三)“信心决定还是幼儿园,还要再学”之事
此非正知正见,以信而言,若信心决定,同样获得“现当二益”,实时获得往生的身份,而住不退转;若当下死则当下往生,若命延即成一向专称的机法一体 之行者。当然若有时间机缘,多听闻、多知道此法的殊胜而益增法喜。然而这些对往生不增不减,若喻为幼儿园,还要再学,即表示尚未获得往生身份,如此若当下 命终,岂非还不能往生?无有是理。
(四)“信心也没有,感恩也没有,一切皆无,唯有名号”之事
这段话在文字上颇能让人误解,但你要表达的我能体会。
名号即称名,称名即名号。名号中一切具足,凡夫虚妄,一切不具,故“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因此唯有念佛。善导大师有“念佛四德”之说,《观经疏》 的结论也废定废散,舍机舍法,独举“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旗帜。信心在于名号本身,而弥陀之恩即使粉身碎骨犹未足酬,然而凡夫亦无真正粉身碎骨报佛恩之 心。那将如何?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悲时、喜时、清净时、妄想时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况既机法一体,说信心、说报恩,即是义子。 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然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之念。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是市道矣!”故“南无阿弥陀佛,南 无阿弥陀佛”之“一向专称”实含有深义。一遍上人最初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
称念者,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而已。
觉得不透彻,重写为:
称念者,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方才满意。若彻入弥陀悲心,则绝能绝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当然机有生熟,言有次第,宜对机说法,因材施教。若非家里人,则莫说家里事。
(五)“信心决定与谈玄说妙”之事
在十几年前我初学净土法门时,由于缺乏明师益友的切磋,又无充分数据之下,只有独自摸索信心的内容,而有过所谓信心决定的体验;之后从日本回来,也 以此体验配合教理随缘开妙法。后来才发现不对,弥陀的救度无限的宽广,故往生之道也非要如此如此的信心决定不可,且信心决定的当下与过程因机而异,又体验 的信心决定有其难度,是一机一缘之法,不是普机普缘之教。何况有些团体已将信心决定固定化、模式化,而有些则误解信心决定的内涵,以非信为信,进而以非信 而废行,并以此骄己慢人。我有一位姑妈住在台北,近八十岁,念佛十几年。她不识字,不懂其他法门,可说是一字不识的“尼入道”,愚痴无智之辈。每天早上两 三点即起而念佛,一天之中除了念佛还是念佛,不加杂行。不久前姑妈打电话来说有人曾提起好几个信,其他的信都不行,必须有其中某信才可。听了即忘,又不能 完全了解。像这样虽念了十几年的佛的人,没有那种信,怎能往生?我说:“是不是解信、仰信、证信?”姑妈说:“是!是!”我问要哪个信才行,姑妈说不知 道,记不起来。
我告诉姑妈:念佛本身就是信心,就能往生,时间一到你就会看到弥陀在你身边。善导大师说:“若念佛不能往生,则十方诸佛的舌头都会烂坏。”既有愿生心,又专称名号,尚且担忧不能往生,岂非一面吃饭一面担忧不饱!姑妈说每次听我讲都很安心。
姑妈年纪大,记性退化,四十八愿的来龙去脉听了几次,但不久便忘。像这种根机,若将我的过程告诉她,并要她依我的步伐走过一次,我想她只有绝望地流泪过日。
(六)“解信、仰信、证信”之事
慧净孤陋寡闻,不知有此三信。若仅“解信、仰信”,则略有所知,以净土门而言,系出自《六要钞》卷三云:
解信仰信,宜依根机;共归佛智,往生无疑。
解信:与“仰信”相对之语,是以自己的知识理解佛陀及祖师的教理而生起的信心,亦即以智解所得的信心名“解信”。
仰信:与“解信”相对之语,对于佛陀及祖师之教语,不掺杂自己的知识见解,如实地仰受而信,名为“仰信”。
以圣道门而言,唐朝一行禅师所撰《大日经疏》卷三批注本经卷一《具缘品》之“大信解勤勇深信”之语而言:
“此‘信解’者,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于泥,虽未见水,知必在近,故名信解也。下文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罗驮, 是依事依人之信也,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欺诳故,即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之信诸佛菩萨义同。梵音本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 信耳。”(大、三九、六一四、中)
上文所言“信解”即是“解信”:是“明见是理,心无疑虑”之意。上文所言“深信”即是“仰信”,是“依人而信其言”之意。这是甄别“解信”与“仰信”所作的解释。
此两信之中,净土门以“仰信”为重,故劝导仰信。如善导大师之《观经疏》“深心释”云:
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
又于“二河白道喻”云:
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圣觉上人之《唯信钞》云:
言“信心”者:深信人言而无疑也。譬如有人,心地端正,极可深赖,为我教导亲眼所见之事而言:“其处有山,彼处有河。”深凭此事,信其言教之后,亦 有人言:“此虚妄也,既无山,亦无河。”而我不动摇,由绝不虚妄之人所言之事故也;此后即虽百千人之言,亦不可用,深凭最初所闻之事,此谓之“信心”。今 信释迦所说,信弥陀誓愿,无有二心,亦应如是。
以上是净土门劝导“仰信”之例。
至于“证信”之语,经论释中少用,有“证信序”之言,此亦名“发起序”,这是指经典最初所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等等文句,使众生知所闻正确,显示无误以令人起信。
若是“正信”则经论释中多用。
正信:与“邪信”相对之语,正信即是信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如《维摩经、方便品》言:“受诸异道,不毁正信。”《大乘起信论》云:“起大乘之正信。”《安乐集》下卷记述昙鸾祖师之传而言:“若未生正信者,劝令生信。”
于净土门中之“正信”,乃指弥陀之本身,弥陀之本身是行者之信心,故言“他力信心”;亦即对弥陀誓愿之悲救,如实地信受,谓之“正信”。此“正信” 于《大经》之十八愿谓之“信乐”,成就文谓之“信心”,故“信乐”、“信心”、“正信”,言异意同。此“信”之内容乃是名号,亦即弥陀之本身。名号与称名 同,故善导大师解释本愿之“三信”谓之“称我名号”,此之“称我名号”与通途念佛不同,乃是不问行住坐卧之“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亦包含本愿文“乃至十念”之意。可知信心、念佛,互为表里,故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及“正信念佛偈”、“念佛正信偈”等之文,若能“一向 专称”,信便在其中,所谓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是以大师释为“称我名号”,倘若信而不称名,便非“正信”。
众生根性不同,有人应由解信而入,有人应由仰信而入,故言“宜依根机”;然而不论由解而信,由仰而信,根机虽有不同,既然“共归佛智,往生无疑”,则古今相同,万人齐一,无有差别之正信也。
法然上人、证空上人所言“平信”之意亦指正信也。
当然,若解信而不入仰信,即非正信。然既解而信,此信何信?当然是信受弥陀之救度,否则是解而未信,只是观念,未成意志,不可言“信”。故此“解信”既是“共归佛智,往生无疑”之信,其人已入正定聚,尚有何不足而生憾乎?
或谓“证信”乃指信心决定之体验而言,若如是,则前之二信岂无决定、无体验乎?体验之标准为何?又,非体验不能往生欤?《大经》言“易往而无人”者,亦指此而言也。
又《六要钞》卷二解释“正信偈”之偈题云:“问:正信偈者何义乎?答:正者对邪对旁对杂,信者对疑,今者对行,就所行法,举能信名。”
这信那信,讲太多了反成戏论,多歧亡羊,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二十三、弥陀是真理
我今胸中无片云,心满意足往西方。
回顾弥陀之救度,更喜愚痴之我身。
照片收到,敬致谢忱。顺便附记近作如下:
弥陀是真理、生命、道路。
弥陀是宇宙真理,弥陀是我的生命,弥陀是我的道路。
弥陀是宇宙真理:
《大经》言:
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
弥陀是我的生命:
《大经》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是我的道路:
善导大师言: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一)恩与信
众生往生,本乎恩,由于信。
弥陀救恩,犹如空气,平等惠施,一切众生;
众生信心,犹如呼吸,凡呼吸者,必蒙救度。
(二)配不配
佛为众生,成就极乐,欲使众生,平等往生。
然而众生,自惭形秽,不信自己,配得领受。
凡疑弥陀,慈悲救度,不能获得,往生功德。
弥陀救度,真实不虚,主动平等,绝无条件。
然而众生,注视自己,过于视佛,常与佛背。
配与不配,佛言为准,佛说配受,即是配受。
弥陀的功德即是凡夫的功德;
犹如父母遗产即是子女之物。
因此,弥陀的功德,亦即弥陀的本身、弥陀的存在,
即是凡夫往生的功德,凡夫往生的资粮;
即是凡夫往生的信心,凡夫往生的保证;
即是凡夫往生的正因,凡夫往生正定业;
即是凡夫安心、喜乐、希望的泉源。
深信因果之凡夫,虽有心修行,而力不自由,
因此寝食难安,苦恼不堪;
忽遇弥陀救度,惠赐往生功德;
不修而有大行,未死而得往生;
悲喜交集,庆幸何极!
不论智愚善恶,没有一个人不是弥陀救度的对象。
弥陀深愿一切众生皆往生;
不愿独留一人在沉沦。
寒林敲骨之灵鬼,悲泣前生之恶业;
深野供花之天人,庆谢多生之善根。
重新整理上次所译如下:
我今胸中无片云,心满意足往西方;
回顾弥陀之救度,更喜愚痴之我身。
我虽往生还会来,利益国人无穷尽;
法船莫迟语吾儿,生处同坐一莲花。
日月犹如萤火光,弥陀光明耀大千;
明日谁亦无所惧,弥陀怀里悠悠眠。
别矣!难脱轮回今已脱;
喜哉!往生阿弥陀佛前。
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者,
即是真皈依、大皈依、无上皈依。
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宗教虽多,唯佛是正。今有如此众多善男子善女人舍假入真、去邪归正,发心皈依三宝;诚是诸佛赞叹,龙天欢喜。然而祖师言:“不 可外现贤善,内怀虚假。”亦即必须真有皈依之心,方得皈依功德;故收到“皈依证”之后,亦应于佛前长跪合掌,自白三皈,其词如下:
我○○○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三拜)
我○○○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三拜)
又,若净宗法师前来,宜再次恭请法师传授三皈,并说明三皈之义,令其明白,心中领纳。
皈依对象是“三宝”,故三宝皆我之师,非仅某道场某法师而已。但,若学净宗者,即应亲近净宗道场、师父、同行;余则可敬不可学。
皈依功德易得而易失,皈依佛,不皈依外道宗教,亦不随喜赞叹,法、僧亦然;持此正知正见,则皈依功德永不消失。
皈依之终极目的在于成佛度生,而“念佛成佛是真宗”,念佛即是往生,往生即是成佛,成佛即能度生无碍。故凡皈依者,应常念佛,愿生极乐,则往生、成佛、度生,尽在其中。至少早晚各念一串念珠之佛号。
又,凡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者,即是真皈依、大皈依、无上皈依,说明如下:
本宗以“专一”为旨,亦即专称、专礼、专供阿弥陀佛,故寄去阿弥陀佛像,背后有净所写的“略解”,请皈依者详阅细思。
皈依者即是信佛学佛之人,其行事为人:对佛有信心、敬心,对人有爱心、恕心,对己有愧心、良心。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仁民爱物,不杀生,少吃肉,素食更佳。此外净宗法师所编“念佛人自律规范”,悉应遵守。
南无是“皈依”之意,“阿弥陀”三字,
是涅槃常住不生不灭之“法”,
佛者,觉,觉此法圆满名“佛”。
以通途法门而言,皈依是入佛门的第一步,须由出家众亲授,先教言:“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三拜)次结云:“我某甲尽形寿皈 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三拜)并为其解说三宝意义,使其领纳在心。皈依之后不得再信仰其他外教、神明等,否则即失皈依之体。
若依净土法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大皈依,南无是“皈依”之意,“阿弥陀”三字,是涅槃常住不生不灭之“法”,佛者,觉,觉此法圆满(满觉)名“佛”,未圆满(分觉)名“僧”。
故皈依之后,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既保皈依之体,亦能往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佛法如镜,对镜见容,闻法知心。
背向法镜,以为自己贤善,因而高己慢人;
面向法镜,便知其恶无底,深感无地自容。
南无阿弥陀佛,恭贺新禧,千喜万福。
来信敬悉,信中洋溢着一股感恩、谦敬的德光,伸手可掬,可谓净宗行者的楷模,令人欢喜,然而慧净业障深重,福薄慧浅,不堪妄受赞叹。
场有余粟,则鸟呼其群而共啄;野有美草,则鹿呦其类而共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净宗行人,佛力加持,信光焕发,自然会“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净土一路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努力将信心的种子遍撒,自然有念佛的花果收成。但持愿心,尽其在我,则弥陀自有安排,得失成败不系胸中。
佛法如镜,对镜见容,闻法知心。背向法镜,以为自己贤善,因而高己慢人;面向法镜,便知其恶无底,深感无地自容。然而我心之恶虽无底,弥陀之力亦无 边;信机信法,机法一体,惭愧、欢喜、感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矣!罪恶有多深,功德便有多大。若如是知,安心开朗,油然而生。卑鄙无耻是我 人实相,自己如此,别人何异?所谓“一即一切”。如知既同一丘之貉,便能慈眼相视也。且越知自己之恶机,此心越谦卑柔软,越觉毫无资格计较嫉恨他人。又越 知弥陀之法德,体悟弥陀彻底的包容、无限的大爱,便能凡事包容他人、爱护他人。如是信机信法之中,世间美德,亦油然而生矣。
对初闻者不用太急,以宿善各有迟速故,“开池不求月,池成月自来”。
善导大师全集将从《大藏经》中影印寄去,但恐怕看了茫然,不知旨归,最后还是要从《〈观经四帖疏〉纲要》寻找宗旨。
暇时当以念佛为事,心中妄念不顾也,任其自来自去;信念之中,自有一番佳味。
二○○○年二月十二日
“愿生彼国”之人应尽形寿念佛,
此是弥陀的要求与命令。
吾等凡夫,福薄慧浅,欲理解第十八愿或愿成就文,都应遵循弥陀示现之善导大师“四十八字本愿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释是原则、标准;依此释,理解之,实践之。法然上人赞此四十八字而言:“此文者,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的念佛,乃至长,乃至短,故言“乃至”。故“愿生彼国”之人应尽形寿念佛,此是弥陀的要求与命令。如何念,念多少,一概不拘,总以不论何时何处何缘,想到就念,出口就念,养成念佛习惯为原则。
二○○○年四月十八日
虽是难信,然而易行,
以行摄信,信在行中。
“难信”有约法约机之两面:
约法:凡欲成佛,应于多劫之间,广修万善万行,累积成佛因行;因圆果满时,方谓成佛,此是一般佛教之通则。然而净土门,众生不能自修成佛因行,但信 念名号,一念顿然圆成佛因,命终往生,证得涅槃妙果;此实超越世间寻常因果报应之理,是世间之人以常识很难相信之法。故元照大师于《弥陀经义疏》云:
“今此法门,不简愚智豪贱,不论久近善恶;唯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世间甚难信’也。”
约机:(一)自力心强固故:于往生之大事,应脱落依靠自力之心,而全托佛力。然而一切众生,于恒河沙诸佛之处发菩提心以来,自力修行,已成习性,舍弃自力心极难;因此,信受他力,全托他力,也是极难。
(二)求法心薄弱故古德云:
至坚者石,至软者水,水能穿石。
心源若彻,菩提觉道,何事不成?
故若有热烈求法心,必能生信。然凡夫世俗心深重,求道心微弱,故信心难得,故说难信之法。
虽是难信,然而易行,以行摄信,故言易往。大师云:“莫不皆乘……”又云:“一向专称”。可知但能“一向专称”即是“乘”,信心与报恩,自在其中,六字具足信愿行三义,故“必得往生”。
此是难信易行,以行摄信,信在行中。
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何以易往:愿力不可思议故;
何以无人:愿力不可思议故。
三月十二日来函敬悉,因事迟复,请见谅。所提七问,简答如下:
(一)易往而无人
易往:弥陀成正觉之时,即已成就十方众生往生之一切功德,故愿生者必生,称念者必生,易行易往之极。而人往往以世上何有此易事而疑之,故愿生者稀。
无人:乃稀有之意,与“十方众生”相比则稀,故言无人。若谓“绝无人”,则与“广大”会矛盾,不可以文害义。
又,疑心而杂行回向,亦得往生;然在花胎五百岁,善导大师云“虽得往生,含花未出”。源信大师承此意,而言“往生报土者不多,往生化土者不少”。
又,此句一方面在于赞叹本愿之利益,“易往”直叹愿益,“无人”反显愿益。谓:
何以易往:愿力不可思议故;
何以无人:愿力不可思议故。
凡经中数言“极难信法”、“难中之难”等,皆反显之义。
(二)“一切善恶凡夫……”乃第十八愿“取意之文”,取其意而造文,以显佛本怀。此之化风,道绰禅师已然,请阅《安乐集》之编序。
善导大师未曾批注《无量寿经》,是以《无量寿经》中心思想之第十八愿解释《观经》。
(三)石经二十一字非《阿弥陀经》之文,乃后人所批注而加入者,梵文本、藏文本及玄奘大师所译本,皆无此句对应之文,故以不补入为妥。当然,讲解时可郑重引用,大大发挥。
(四)助念中若见佛、菩萨显现,则亡者定可往生,其益与见十方佛蒙授记同。至于佛七、法会、念佛、梦中等,则另当别论。以若不往生尚在轮回,故属不定。若以究竟而言,虽未往生,以此道种,未来当有度脱之时。
(五)助念或法会之人数,或其人之修持,是重要之助缘,影响对方信受念佛,作弥陀与众生之间的桥梁,如下品生之人,若无善知识在旁引导,将见当下直堕地狱。
既是“无穷大”,是不需增减的,本身是至极的,圆满无缺的。
(六)“如威者”是“加威者”之误。
(七)“失念称名”之“失”无误。
苦逼不遑念佛谓之“失念”;
善友转教口称谓之“称名”。
二○○○年七月三日
只要称名念佛,便已具足——
“叹佛、忏悔、发愿回向、庄严净土”
等四种功德,不必别用忏悔之法。
《选择集》第十六章所引《新修往生传》(宋、王古辑)善导入定为师决疑之事,此事非实;论道绰禅师于贞观三年四月八日已自预知时至,且化佛住空,天花下散,告以“净土堂成,余报未尽耳”(道宣、宋《高僧传》)。何请徒决疑之有?此乃王古之讹。
只要称名念佛,便已具足“叹佛、忏悔、发愿回向、庄严净土”等四种功德,不必别用忏悔之法。
《选择集》第十四章所引是依据鸠摩罗什之《小经》,不过是“取意之文”。道绰禅师、善导大师引用经文多有取其意而造文之例,使后人易读易解。
或问:既然善导大师入定为师决疑之事是讹传,“智慧第一、势至再来”的法然上人为什么没有分辨出,而加以引用呢?
【净宗法师回答】
(一)所谓讹传,是现在文献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对比才知的。古代文献收集不如现在方便,无从对比甄别,所以只要其说有据,甚至一些口口相传的事也往往 被当时的人们当做事实接受下来,不会产生怀疑。菩萨示现,虽知其讹,也不会反其说,说而无凭故,令众起疑故,炫自惑他故,有违化道常规故。
(二)法然上人引用此段,为证明弟子之德胜过为师之德,故偏依善导,而非偏依道绰。为化众方便,增人信心故,既有此史料,故且方便引之。
(三)有关教理之释,前十六章已尽理明之。故不可以此段意在证明善导大师高德而引之事例,反而怀疑前十六章之释义,侧重点不同故。往生教理依前十六章;何故偏依善导,即依当段。这样才两不相妨。读书要知意,不要死读书。
诸佛大悲于苦者,
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十方众生”乃弥陀救度的对象,魏译三愿同言十方众生,而言同意别。
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总称栖息于十方世界无数生类之十方众生,亦即总括人类、天众、禽兽、虫鱼等。故汉吴两译言“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可知六道众生皆包含在内,不但人天,亦摄恶趣。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取意文”云:“一切善恶凡夫”,又云“五乘齐入”,可知九界众生,上至等觉、下至阿鼻,亦皆包含在内。
又云:“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可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义,而以“苦机为急”,故宋译言“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弥陀悲愿超世,普救十方一切众生,故十九愿、二十愿,两愿亦皆有“十方众生”之誓;然究其立愿精神,十九愿仅限于堪能修诸功德而至心发愿欲生之人, 故汉吴两译言“有作菩萨道者”;二十愿亦限于堪能植诸德本而至心回向欲生之人,故汉吴两译言“他方佛国人民”。然十方众生中堪能修诸功德、植诸德本者稀, 故被漏之众生甚多;而第十八愿所誓之十方众生,不问智愚善恶,不论修行堪否,弥陀一概平等救度,无一众生被漏,故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其意甚广,无一被漏 故;而十九愿、二十愿所言“十方众生”,其意甚狭,而漏甚多故。
“至心信乐欲生”六字,可从就机、就法两方面来解释。
就机:至心:至者极,极于心底,显示信乐之真实相。信乐者:于佛之救度无疑心。欲生者:愿生彼国之决定心。故至心信乐欲生,以信乐为主。至心显示信乐之真实,而欲生是信乐之别义。
就法:至心是弥陀救度众生之真实心,信乐是弥陀能够容易救度众生之信心,欲生我国是弥陀之回向心,对众生呼唤欲生我国之敕命,而回向大功德于众生之心。
以上是就教理上的解释,然而一切愿生者非必知此繁琐的宗学不可,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自然具足这些道理。是故天亲菩萨自督而言“我一心归 命”。鸲鹆、鹦鹉等飞禽,但随人音声,依样画葫芦地称念,亦得殊胜庄严的往生。非此飞禽的功德、工夫,乃弥陀誓愿之力的自然运作。所谓“誓愿之力”,即善 导大师所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佛之不可思议,正在于此。
至于第十九愿之“至心”,是自力的真实心,其所至心的对象,不是直接向于佛,乃向于自己之修诸功德,将此回向于佛。此与第十八愿之至心相比,不啻天渊之别。
愿生极乐,于弥陀之救度不疑,不论如何,临终皆百分之百往生。
愿生极乐,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临终自有弥陀守护摄取,亦百分之百往生。
平生无信愿,亦不称念,若临终称念,亦必往生;以临终之人,前阴将谢,后阴将生,必见弥陀显现,亦见自身放光。
又,临终昏迷,或舌根已硬,其心依然灵明不昧,若在旁边开导、念佛,令其接受心念,亦必百分之百往生。
易行之至,殊胜之极,即是净土法门也。
二○○○年七月六日
念佛者之生活岂不是悠游自在的念佛生活吗?
如此则与禅者相去多少?
故念佛之生活与开悟禅者之浮云流水之自在生活相同。
来函所谓《念佛金言录》某段内容似有“禅净双修”的倾向,诚然如此;然而应说“与禅相通”。此乃一般莲友有所不知、领解不到之处。
彻底而言,深凭佛愿之念佛,可谓与禅“异辙同归”。禅宗所言“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永嘉禅师证道歌),此是禅者开悟之境界,而念佛人 虽愚劣无此境界,然而心境相似。善导和尚所言之“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不顾自身之善恶贤愚、烦恼妄念,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而念佛故也。既“必得往 生”,岂非如同昙鸾祖师所言“十念业成”、“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吗?既如是,则念佛者之生活岂不是悠游自在的念佛生活吗?如此则与禅者相去多少?故念佛者 之生活与开悟禅者之浮云流水之自在生活相同。虽如此言,当今真正开悟者有谁?此是自力难行道;而念佛往生是他力易行道,任谁都能,故其自在与禅同。能知此 理,即是真知弥陀救度。不过,虽不知弥陀救度,然而既愿往生而专念弥陀名号,则尚有何不足?既无不足,岂不快哉!
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净土法门极其平常,
不可喜好玄妙,或寻奇觅巧。
净土法门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此外别无其他道理。若有人来妨碍说“称念不能往生”,便是弥陀之敌,祖师之仇;不可亲,不可近。
净土法门不可讲得很杂、很深、很玄、很妙,要讲得连老太公、老太婆也能听得懂、做得到。否则不要讲,以免上违佛意,下误众生。
应重视《念佛金言录》与《念佛感应录》之序文。
净土法门极其平常,不可喜好玄妙,或寻奇觅巧。
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一向专称”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
是佛法精华,是佛教结论。
往生弥陀净土始终以“称念弥陀名号”为正定业,此外皆是杂修杂行。善导大师谓之“随缘杂善”,若不回向“恐难生”。当然他愿生净土,即是有将此“杂 善”回向愿生之意;然非正定业,非弥陀本愿,故善导大师说:“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虽可回向”然而“心常间断”,与弥陀疏远,不 亲不近。又,不称弥陀名号,不蒙弥陀光照、诸佛护持;亦不名为芬陀利华,其往生在化土,不在报土。此理可阅读《选择集》第二章及《感应录》序文。
善导大师对释尊一代教法的总结论是:“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故“一向专称”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佛法精华、是佛教结论。
二○○○年十二月七日
凡夫之心,犹如猿猴,无静定时;
然此理之信,如如不动。
所谓“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一)念佛往生愿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之念佛”,故凡愿生彼国,而一生专念之人,必得往生。
以前念很多,后来没念,忽然死亡,则往生不定。由后来没念,恐愿生心已变,未契佛愿。若其直至临终,犹有愿生心,则十念一念必生。
信受弥陀救度之人,其信必彻至临终不变,而信行一体,故信受弥陀救度之人,必能愿生彼国、一向专念,直至临终不变。
(二)生病口不能念佛,心尚能忆佛,且愿生心不变,故不妨往生。何况愿生之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不请自来,“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若信知此理,则病痛、昏迷,心无不安;若有不安,可见其尚未信知此理,则宜习闻此理,以启其信,而安其心。
凡夫之心,犹如猿猴,无静定时;然此理之信,如如不动,所谓“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若会动摇,则仍未闻信此理。
(三)五堂功课及其职务之外,专念弥陀便可,此即“乃至十念”之意;以“十方众生”,僧俗男女、士农工商,各守岗位,各司其职,或能多念,或能少念,但随各人根机念佛便可。
(四)若自行之外,尚欲化他,则可量力研读有关经论。否则,层出不穷之书,于己何涉?往生之后,三明六通,百千法门,不求自证。现在纵能背诵千言万语,临终一句难凭,唯佛是赖。
(五)但以净土法门为临终或中阴身开示便足。《度亡经》属密法,吾人学净不学密,故依净不依密。
因寺规须作诸余功课,但不依之作为回向往生业,则毫无妨碍。其余时间则专称佛名,以往生定业,在于“乃至十念”之专称故,不藉诸行之回向。
无知之人,执一念之信心,舍一生之称名,
则信既非信,行亦无行,全非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之信乃信“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一念亦必往生”,既信之后,自必一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善导大师言“弥陀名号相续念”,又言“念念不舍”, 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是故应常称佛名。信者为信此行故,是以龙树菩萨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若信而无行,即非真信;若能专行,则信自在其中(符 佛愿之理故)。有人误解,单取“一念之信”,舍去“乃至之行”,则远违弥陀誓愿,近背善导祖释。不知“一念之信”的意义乃是以“临终之一念亦得往生”之理 建立信心,故本愿文言“乃至十念”,成就文言“乃至一念”;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则何人不得往生?是故一生念佛,更必往生。无知之人,执一念之信心,舍 一生之称名,则信既非信,行亦无行,全非净土法门。此事《法然上人全集》二九三、六一五、七○二页已指摘之。
《念佛金言录》乃直承善导大师“一向专称”之宗义,是真实中之真实,直截中之直截;可贵之至,赞叹之极,故以“金言”名之。若心存成见,则难尝其 味;若胸中廓然,则津津有味,妙味无穷;可共知者言,难与昧者语。所谓:“茶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亦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二○○一年八月九日
欲生极乐之人,
必是极乐之心重,世俗之心轻;
念佛之心重,念妄想之心轻。
平生愿生极乐而一向专称佛名之人,应知虽临终病苦不能念,或昏迷不能念,亦必往生,平生已被光明摄取,此时佛必示现接引,往生快如剪断发丝,唯佛与临终之人知之,余人不知。
“乃至十念”、“一向专称”,皆是随人根机之语,有空就念佛,不是用脑筋的时候就念佛,此时不念佛,必是念妄想、念烦恼。欲生极乐之人,必是极乐之 心重,世俗之心轻;念佛之心重,念妄想之心轻。当然睡时、病苦时、昏迷时,不能念亦无妨。此亦即是“乃至”之义。又,人虽昏迷,其心不昏迷;肉体昏迷,前 五根虽不起作用,第六之意根仍有作用。
不求往生极乐,只为人天福报之念佛,则虽念至临终,亦未必能往生,以其心在人天故,或求来生再度为高僧大德、一闻千悟、广度众生;如是种种心愿故,是以未必往生。
若别无心愿,一生念佛,则随“自然之所牵”之名号力,有自然往生之功能。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弥陀虽完成众生往生功德,
若众生不知不信,或知而不愿往生,
则仍在轮回。
来函接悉,简答如下:
(一)皆顺佛意,角度不同。前者单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八字,后者具释“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四句。弥陀虽完成众生往生功 德,若众生不知不信,或知而不愿往生,则仍在轮回;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而我等尚在轮回,即是此类。故愿生彼国,一向专称,即契第十八愿,故善导大师 “四十八字本愿释”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愿生称名,即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故。
(二)二尊一致也。《大经》释尊显明出世本怀乃在宣说弥陀弘愿;《观经》释尊广开净土要门,为导群机齐入弥陀弘愿;《小经》诸佛证诚释尊所言“但念佛,必往生”之念佛往生愿。故知二尊一致。
(三)念佛时身有佛光、冥众护持之事,《念佛感应录》具明事证理证。信心念佛之人,自能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念念称名常忏悔(若无,即非信心念佛人);虽有事碍不能念,亦蒙冥众护持,以其正定业故,顺彼佛愿故。
(四)仙家是否鬼神道众生?若是,则由其福业大小,堪作护法或不堪作护法。盖念佛之人,天神地祇敬重护持故。
(五)念六字念四字,有同有不同。同者:如来函之中,或称“上某下某法师”,或言“某某师”,或言“某某”,称呼虽异,其人则同;弥陀无有不知者, 此理若阅《念佛感应录》之“母亲念佛,儿免海难”之文及其按语便知。然,平常自念时,以称六字为主。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时,有否包含阿弥陀佛,应视其 所言之意而定,思之可知。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来函】
(一)“我不把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功德修行完成,我不成佛!”与“如果我不能让称念我名号的人往生,我不成佛!”请问法师这两种解释哪一种最合佛意?
(二)释迦佛的教法和弥陀佛的教法是两种教法吗?
(三)念佛时,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如影随形保护,那么信心念佛的人不念佛时,弥陀、观音、势至等诸善神护法就不如影随形保护吗?
(四)有人说:只要给仙家讲明了名号的功德,可以把它们当做护法,但不能供奉。有人说:仙家不可以给念佛人做护法,给它们讲明自己已是三宝弟子,一 心专称弥陀佛号,不再供奉它们,让它们另找别的地方,如果它们不想走,就跟我一起念佛,但它们不是念佛人的护法(坚决送走)。仙家到底能不能给念佛人做护 法?
(五)念南无阿弥陀佛与念阿弥陀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包括弥陀佛吗?
信佛救度之人,欣慕净土,要求自己过圣洁的生活。
信佛救度之人,罪恶感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信佛救度之人,欣慕净土,要求自己过圣洁的生活。
信佛救度之人,罪恶感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信佛救度之人,与佛同在,犯罪有反应,心中会自责。
犯根本大戒,不可无所谓,应深生忏悔,而思改过,否则应还俗为宜,僧俗各有规范故。
既信弥陀救度,必不故意为非,若因业障显现,于弥陀而言,悲愍而仍摄取;于众生而言,怀惭而更念佛。故善导大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
二○○一年十月五日
【附来函】
有人认为阿弥陀佛救度一切罪苦众生,连五逆也不例外。因此他说“反正阿弥陀佛能救度我们,只要念佛,必往生无疑,现虽是僧相,犯根本大戒也无所谓, 没有因果可言”等言论。他总是认为我未悟佛意,法师之意如何?我个人愚见,认为阿弥陀佛接引罪恶众生,是指未归依佛之前所作罪业,归依佛之后皆得往生(念 佛者);归依佛之后再胡作非为,佛陀及祖师不会赞同的,除非无意间犯错,当然佛是慈悲的,不会见怪,同样接引。
有人认为我的脑子太顽固、太封建,也许是吧!阿弥陀佛,望法师开导为盼。
“举三千大千世界”,
丝毫非末世我等所能也。
(一)信弥陀救度之人,心意柔软仁慈,言行安详稳重。体会弥陀爱护我,使我能爱护别人;弥陀包容我,使我能包容别人;弥陀功德赐予我,使我能为他人牺牲奉献;习气日减,道情日生。
(二)《易行品》先贬净土门之众生是儜弱怯劣,接着劝修“易行疾至”之易行道,所谓“呵问许说”。其意不在贬抑众生求生净土,否则下文之“难易二道 判”即成戏论。其意乃如《大经》所言,要我们“谦敬闻奉行”,以“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故,而善导大师则解释为“二种深信”。
若不知自己是儜弱怯劣之人(信机),误以为是丈夫志干之士,则失“易行疾至”之胜法(信法)。“举三千大千世界”,丝毫非末世我等所能也。
(三)往生之后,如昙鸾祖师言:“体如而行”,不行而行,行而不行。弥陀寿光一体,众生往生,证同弥陀,光寿与悲愿,毫不减少。弥陀身土是报身报土,所谓“报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乐,或施与他人(菩萨)受用其法乐。
《无量寿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无量寿经》言: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故第十一灭度愿之后,便是十二、十三之光寿无量愿,此光寿无量固是弥陀自证自受,目的全在与诸菩萨共证共受。
(四)信心念佛人,应尽量如《大经》“三毒五恶”段所劝诫而生活之,故应放弃世俗名利心。真谛在于念佛往生,俗谛在于履行世善、奉佛戒规。
(五)凡夫自力与弥陀佛力相比,即是无力,然弥陀大悲,亦救度之。应随力随分称名,不自苦不自恼。
(六)若不能专正定业,则可助行调节,犹胜终日嬉戏。助行之言,良有以也。
(七)应与同法门之师友相处,一则正知见,再则相提携,不至于或过或不及而还俗。
【附净宗法师补充回答】
(一)净土法门之真义,如善导和尚所言:以阿弥陀佛本愿不虚故,不论是谁,但称佛名,愿生净土,决定往生。
(二)所引《大乘起信论》与《易行品》之文,就净土法门大悲众凡之意趣上观点一致;不过《易行品》逻辑性之“难易二道判”对净土教之意义与贡献远非《起信论》能比。
又,《易行品》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容易地达至不退转地,而提出应称佛名号求生净土。至于往生后之情形,非要点故,未及深论。
(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别愿所成之报佛报土,佛之自受用还成往生众生受用故,众生往生证同弥陀。虽证同弥陀而不名佛,仍名菩萨、声闻、天、人等者,“但因顺余方”耳。又,一土唯有一佛,纵余佛助化,亦示现为弟子。
往生彼土者,悉皆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即是候补佛位,候补佛位即是有成佛之功德而尚缺成佛之名位,故从极果佛位退而一等,现处补处之位。既居弟子位,则“长时闻法,历事供养”等,如《大经》言乃是菩萨应行法式,不似此土闻法之缘吝,而无由得觐佛也。此正显往生彼土之胜妙。
善导大师或言:“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或言:“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或言:“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净土菩萨光明与弥陀光明相较有与夺二意。夺而论之,“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何况菩萨人天。与而论之,“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 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弥陀光明还成往生众生光明,故得十方诸佛如今赞弥陀光明 而赞之。无论与夺,皆显弥陀光明不可思议。慧净法师正从与边赞弥陀光明不可思议,释尊亦谓“昼夜一劫,尚未能尽”,岂必局于数行经文乎;加之又明言“如佛 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然则,弥陀净国唯是诸佛深智所行之境,吾等罪恶生死凡夫测度思量,毫无其益,唯可相续称名,疾生净土,则一切自明,不劳他问。故善导和尚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
(四)法然上人意,一切无如念佛为要!凡妨碍念佛之事皆应厌舍,凡助成念佛之事皆当奉行。此实为念佛人处理一切世务之准绳。
(五)但知“本愿不虚,称念必生”而尽心称名者,即是住他力之心而念佛也。并非有凡夫之我执,说为自力之心念佛;亦非全不用心,懈怠度日,能多念也不多念,可精进亦不精进,方是住他力之心;亦非励意多念即成自力。
法然上人言:若住自力者,一声十声犹自力也;若住他力者,声声念念皆他力也。
(六)五浊恶世,十人修行,十人退堕,此自力之难也。修行人之退堕全是自因自果,非可责之“他人之进步使我退堕”。
(七)所言随力随分称名,是指尽到身心所能而言,并非能念不念,只是漫然度日,偶尔口称几句。凡夫习气,念五浊心重,念佛法心轻,若不稍加策励,借口“随分”、“自然”,时日一久,必然退失念佛。此事,行者宜各自知。
(八)所言“自然运作”,是指称名愿生之人,被阿弥陀佛本愿力牵随,纵虽不知深理,亦无所谓信心决定的体验,但只称名,息绝命断时,自然回归净土。《大经》谓:“自然之所牵”。
故“自然”即指弥陀本愿力,又是名号之功能。念佛之人,佛必来迎,此是自然也;称名之人,必然往生,此亦是自然也;既是自然,则丝毫不用担心“我今 念佛,恐不得生”。凡于心中筹虑:如何是自力、如何是他力、如何是信、如何是疑,等等一切皆背自然之理也。唯不顾心中一切,但知称名必生,而一向称名者, 即是自然也。
【附来函】
我接触善导大师的教法已经四年多了,最近从内心深处经常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无论什么根性的众生,佛说我都要救度他到极乐世界,并不分什么层次,以及自心分别的善恶等等,想来真是让人感泣!
我是一个业障很深的人,别人也许不了解,但自己深深地知道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爱发脾气、我相坚固,而且欲望浓重。听闻阿弥陀佛的慈悲呼唤,才知道 佛就是要救度像我这样的众生!这几年来,是阿弥陀佛的调摄,渐渐地反省自己的时间增多,遇到不顺心之事,经常对自己说:这都是我之罪!当然,老实讲起来, 习气之深之重,并非一日之功就能觉察到。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情况。
在此,有几点理论上的问题向您请教。
(一)龙树菩萨传承之前辈马鸣菩萨,撰写《大乘起信论》(梁译)中指出:“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 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 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这与龙树菩萨《易行品》问 曰:“(前略)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此两点论 文观点是同是异?若相同,是否可说:这才是净土法门的真义?即如《佛说阿弥陀经》所说:“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也如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最后解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时指出的:“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 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这是否意味着往生之后还要修持?那么,所谓如阿弥陀佛一样的具有无量光,我就不明白了。慧净法师在《净土三经一论大 意》中开示(第二五页):“要使善人到极乐世界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也要使一生都遇到恶缘而造恶多端的众生到了那里,跟善人一样证得无量光、无量寿 的果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弥陀经只说在极乐世界众生的寿命和阿弥陀佛一样,那么光明呢?
(二)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信心念佛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称名报恩,但还为衣食住行而奔波。是放弃世俗的名利之心和种种追求,多多念佛呢?还是 不必对名利的诱惑进行抵制,而就这样了呢?因为要真的放下有为法的追逐,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多多念佛就是了;这当中只要生死心切,多拜佛,多念佛,是可 以做到的。我现在就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请法师慈悲予以开示。真的滚入滔滔世法中,是罪是功德,我不知道。而且若要念佛或劝人家信佛念佛,也并非易事。 我担心,恐怕连自己保持对佛的恭敬真诚之心都会淡下来,虽然心中对佛的绝对他力的救度并不怀疑。那么像法然上人开示的在家不能念佛,就出家念佛;不能自己 养活自己念佛,就接受救济念佛等等,又该怎么说。
(三)我自问:有无自力之心念佛,回答是肯定的。我执我相时时冒出来,唯一信得过的方法是念佛。同样拜佛、诵经、供养、观察也有明显的自力之心。请 法师开示:要不要助行?扪心自问一时做不到完全是报恩之行,那么就放弃了吗?对我来说,与其在声色货利中放松,还不如和阿弥陀佛多亲近呢。做不到完全专正 定的称名号,累了用助行来调节一下,是不是比去终日嬉戏要好呢?这至少和阿弥陀佛还更亲近一些吧。请问法师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呢?
(四)我亲眼看到这样一件事:同时发心出家的两位师父,其中一位每天能拜佛一千拜,另一位师父没有拜佛。过了一段时间后,那位拜佛的师父去了五台山 修苦行,而另一位师父却因为某种机缘还了俗。既然是五浊恶世,大家的同分恶业所感,是否存在进一退九?也就是一人修行,九人退堕?自力的行为造成了其他人 的反面作用,自力的行为是否还有价值。阿弥陀佛的慈悲是平等救度十方所有的众生,岂不是自力的无力吗?是不是随力随分的称名才是真正的自然运作,而任何自 力的执著反而会适得其反呢?
请法师慈悲,不吝赐教。
不可向内心寻找信心,凡夫之心皆妄不真。
应不顾内心之妄想烦恼,直承外在之弥陀救度。
(一)弥陀救度是修行人最后之希望与安慰,舍此法门无往生之道,无解脱之光。经言: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不可向内心寻找信心,凡夫之心皆妄不真。应不顾内心之妄想烦恼,直承外在之弥陀救度。但静心思维外在之佛力救度,“衣里明珠”之信心自现。
古德言:
久向妄心问信心,如拨断弦责清音;
何知微妙梵音响,嘹亮觉物远且深。
又言:
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二)梦见女人及畜生,乃三毒习气故;静坐狗现,乃宿世业障故。应常念佛,能淡习气,能除业障。出家之人,无俗事缠身,应日念万声以上。善导大师言:“弥陀名号相续念”,“念念不舍”,“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三)心不生欢喜之众生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正机。众生烦恼深,业障重,何能常生欢喜;有时欢喜,也是遇缘则现,缘散则失;但思弥陀救度,则喜在其中。
(四)善导大师设问答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故净土法门即是:“十方众生,愿生极乐,一向称名”,则“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无论如何,吾等皆是十方众生之一。
(五)道不同不相为谋,应与个性相投之同参共住。若只一人,恐生懈怠,甚或还俗。
二○○一年十月六日
【附来函】
从未提笔,实在惭愧。虽已出家几年,却一无所获,反感压力很大,烦恼炽盛,罪深障重;自感自己造业太深,实感“惭愧”二字自己也不配说。
虽然有缘今生能得入“净土门”,闻“本愿念佛”,全靠弥陀慈父慈悲,法师您的摄取,善知识帮助;但是自己却是愚痴之人,“闻当没闻,听当没听”,因 为自己感受不到佛摄受,内心生不起自然欢喜心,得不到佛给“一个信心”。实不相瞒,我师兄、师叔,骂我下愚、混球、不开智慧,还说在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道 场不开智慧,上哪去开?我说去极乐世界,师兄说我去不了。自己也恨自己,晚上做梦,有时梦见女人,有时梦见畜生,有时静坐,心感狗往近前跑,我自己也不知 如何是好。还望法师慈悲予我,在百忙之中希求解答一二,出家人感恩不尽。以上是一个问题。
下面还有几个问题,出家人真心请教您。
第一,自己虽念佛,但感心不安,有时心里很闷,有时以上境界还出现,这是怎么一回事?怎样才能安心?
第二,法师慈悲,您寄来的书,我也看了几本,但为什么感受不到佛摄受?内心生不起欢喜心。内心是不是生不起欢喜心,佛就没摄受,就没安心,就不能往生报土?
第三,我想一生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为主,不管心中生不生欢喜,心中怎样,这样是否也能往生报土?
第四,从前刚开始我接触《极乐家园》报刊,见二○○○年九月十五日第三期,第二版《净宗答疑》善导大师开示“二种深信”曾经生起欢喜心,后感心闷业 障,疑虑能不能往生。以前当时的欢喜心,是否就算信心,佛摄受了?后来又有疑虑,这样算不算得到信心?想我这样的人佛还能要我吗?我可能是往生无分吧?不 然为什么感受不到欢喜?
第五,我想以后不在寺院住了,是非太多,不如到偏远山区劝人念佛,不知行不行?自己不在乎吃穿,只在乎愿心能安。
盼求法师慈悲摄受,解除出家人心中一切苦恼,自己别白来世上。祈盼法师指点迷津,还望法师慈悲、再慈悲,给予解答。
凡事真心,凡事感恩,
凡事不打妄语,凡事为对方设想,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质直而柔软。
有事无事,随闲随忙,一句弥陀,不离心口。
敬阅大作,巧妙引用经言祖语,一气呵成,如水畅流;旁述自义,深顺佛心,令人赞叹。若能如是,欢喜信受,如说奉行,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则如印光大师所言:“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净度之名,可谓实至名归。
净宗教理,以善导大师、法然上人为准,是究竟实义,直截稳当。后人所述,若有不同,宜斟酌取舍。
人生归宿是极乐,方向在西方;虽在西方,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处事为人则是“学佛大悲心”,有善恶因果报应观念。心不妄念,口不妄言,身不妄行;存善心,说善话,行善事;心存忠孝,行有节义。凡事真心,凡事感 恩,凡事不打妄语,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质直而柔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心,常与真理同行。有事无事,随闲随忙,一句弥陀,不离心 口。
令慈喜打麻将,此乃习气。道念若重,俗念即轻,宜启其欣厌之情。莫在石火光中,争长竞短;蜗牛角上,较雌论雄。可告其每日念佛万句以上,则光阴无虚度。
寄去皈依证。全家既已皈依,是佛门中人,净土法眷,甚为稀有,深表恭喜;愿今后依教奉行。若于法义,欲更深入,可取近就教于净宗法师。
二○○一年十一月九日
众生皆因业障故,
初信而又疑,疑后方能深信。
来函敬悉,众生皆因业障故,初信而又疑,疑后方能深信。《小经》言:“为诸五浊恶世众生,说此难信之法。”盖因五浊恶世众生,皆有见浊故,欲其一信到底,总须破其见浊中对弥陀愿力之疑。
令堂及家属能念佛愿生极乐,甚喜。真愿往生,又信念佛必能往生,而一向念佛者,已是极乐圣众,已非轮回凡夫,可庆可贺。
在家人先宜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吃素念佛,三业端正,而又教理通达,则可为一方之导。
法然上人思想,全依善导大师,甚为契理契机。至于亲鸾,若对其思想领解不正确,则易走偏锋,甚而反成堕落,所谓逐观念之信,而失实际之行,“逐信失行”之言甚是;故净土法门必须回归祖师(善导大师)。
净土法门之早晚课极为简单,皆以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为原则,若欲诵经,则加入《阿弥陀经》一卷便可。虽拜佛亦是专拜阿弥陀佛,不念不拜其他。拜下 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五句,起来时亦念五句,一拜共念十句,默念出声皆可,拜多拜少亦皆如此(念几句亦可随人之机宜而定),符正定业之旨。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念佛时妄想纷飞乃自然之事,
有妄想才是凡夫,才是弥陀正客;
若无妄想,则非弥陀对象。
来函详悉。给○○之文,中肯切要。想下笔时,必甚悲叹,令人同情,同感无奈;只有更加仰凭弥陀,以待时局澄明。
凡大事之创新或改革,切忌躁急,或盼速效,此必遭反扑,阻碍进程。总宜审时度势,一方面暂时顺应旧习,一方面从顺应中渐次转化。若当下欲求全盘彻底改变,难免有反对之人;尤其若激烈否定对方,或纠举对方,则对方也会对我鸣鼓而攻之。故宜怀柔平稳,循序渐进,以期化敌为友。
念佛时妄想纷飞乃自然之事,有妄想才是凡夫,才是弥陀正客;若无妄想,则非弥陀对象。故应以有妄想而更深信机法一体;能作此想,则妄想即是惭愧、谦卑,与安慰、法喜之源。
又事多务杂容易令人心烦气躁,使念佛不静,应以尽分而随缘的观念看待一切。因缘和合的世间,缘起缘灭,不必过分看重。
道场大众,若能和睦相处,便能身安道隆。欲求解脱困境,只有系念弥陀,任佛安排。
圣道门的悟,是极智慧彻悟本性,见性成佛。
净土门的悟,是还愚痴彻悟本愿,往生成佛。
悟字相同,意则不同。何况彻悟本愿之人,是人中上上人,稀有人。虽愚痴卑贱,毫无圣道之悟,亦无所求,无所欠,且当之无愧。望能彻悟本愿,安住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年六月一日
欢喜与踊跃、惭愧与感恩、千言与万语,
一切不留,皆转化为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六月十日、二十一日来函敬悉。
炼铁成钢,教法也要深耕火炼,才更契理契机,才能更臻圆熟。
体验或感受是一机一缘,非普机普缘;体验感受是一时一境,非恒久普遍。故善导大师言:“纵发清心,犹如画水。”
又体验感受之后,其体验感受即置之,其心口唯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洪名。因为凡夫皆妄,动念即乖,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真,是以古德言:“世间皆假,唯佛独真。”
故本愿文之“至心信乐”归在何处?在于“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
故《观经》世尊亲言:“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称名,其人已堕地狱)。
龙树菩萨言:“念我称名”,又言:“执持称名号”。
昙鸾大师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道绰大师言:“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善导大师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学者学此,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欢喜与踊跃、惭愧与感恩、千言与万语,一切不留,皆转化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念念称名。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年七月四日
“一念回心”,
必定自然一生称名不退,毕命为期。
“一念喜爱”,
必定一生称名,非感恩,非不感恩。
“但使”等者,但能使自己一生念佛不退,而不需随缘杂善之回向之意也。如善导大师言: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此“但使”之用语有几处,如:
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 以上善导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慈愍
唐诗亦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向专称之人,不至于得“精神病”,若因宿业故,得“老人痴呆症”,亦必往生;因为此乃官能上身业之症状,非心理上意业之退转。
往生净土,“缘”很重要。《般舟赞》言:“若非知识教称佛,如何得入弥陀国?”
不“一心愿生”,恐不得往生,以其不一心愿生故。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等,乃就“愿生”之上而言,故必得往生;除非禽兽(如鹦鹉)并无“不一心愿生”,故得“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之自然往生。
凡言“一念、十念……”等者,皆是摄上摄下之言,非仅“一念、十念、一日、七日”之语。
“一念回心”,必定自然一生称名不退,毕命为期。
“一念喜爱”,必定一生称名,非感恩,非不感恩。
“一念喜爱”或“乃至一念”,皆如大师所言“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之义。
“一念信心正因,一生称名报恩”,此乃净土真宗之思想,大师不作此解。宜依善导,方不生弊。
个人或少数人可不用法器;若多人共修,则引磬、木鱼不可免,以动作一致,则庄严生敬故。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般舟赞》
四月二十五日来函敬悉。
《净土宗略要文》第十二章之标目言:“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此标目乃法然上人所立,此标目与《选择集》第七章之标目“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摄取念佛行者之文”大致相同。
法然上人乃势至菩萨示现,当时被佛教界誉为智慧第一,一生专一深入善导大师思想,于《观经四帖疏》阅读八遍;如此之人作此标目,应有其深义。
古来对此“照”与“摄”之异同有三说:
一、照摄俱通诸行。
二、照通诸行,摄局念佛。
三、照摄唯在念佛,普照本意,唯为念佛故。
《般舟赞》云: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观念法门》云: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若以此等之文来看,不摄取谓之不照,照、摄共限念佛。法然上人所言“不照”,据此祖传之义。
由此亦可知《往生礼赞》所言“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之“照”,亦是照摄念佛之照。
又,善导大师《观经疏》亦言:“光摄有缘”、“光所及处,偏蒙摄益”、“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由以上等文可知:唯照念佛,不照余行。
盖,佛号即是光明,光明即是佛号。是故,念佛即照,照即念佛,虽不知不求,自然有此之益,乃自然之理也;不念佛即不照,不照即是不念佛故,亦自然之理也。
凡标目皆为显示文中大意,此标目兼有废立之义。
南无阿弥陀佛!
二○○二年五月十二日
【附来函】
师父慈鉴:南无阿弥陀佛!
今再拜阅“净土宗略要文(原文)”,受益匪浅,但对其中第十二条“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的两个“照”字,有些不解。因为《观无量寿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又《往生礼赞》云:“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
师父,用“弥陀光明不摄余行者,唯摄念佛行者之文”,是否更好些?
以上请吾师赐教,并真诚请吾师恕愚劣不恭犯师之罪。
南无阿弥陀佛!
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拜书
盖信佛必然学佛,学佛意在成佛,
而忆佛念佛,即与佛同在,
决定往生成佛,是真佛弟子。
你们于七月十五日发心皈依,宿缘成熟,足堪深庆。由于皈依证直到昨天才凑齐,所以迟至今日才寄去。凡此次皈依之人,应详阅《书信集》中“念佛真皈依”之文,依教奉行。
皈依法号是“佛”字辈,盖信佛必然学佛,学佛意在成佛,而忆佛念佛,即与佛同在,决定往生成佛,是真佛弟子。希望大家从今以后,思佛所思,言佛所言,行佛所行,念念不舍,常念佛名,深生尊重珍贵之心。
南无阿弥陀佛!
二○○二年八月二日
净宗行人,不可寻奇觅巧,喜好别异;
应该平凡、平常、平实、平淡,
一心念佛、安心念佛、息心念佛……
弥陀救度,主动平等无条件,不论一切,超越一切;任何人只要愿生极乐,专称佛名(“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之意),零度亦救,一百度亦救。善导大师于 “二河白道”形容弥陀之保证、弥陀之呼唤而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因此,凡是“专称佛名愿生”(一心正念直来)之人,则 不应有水火湿烧之畏(不畏烦恼之意)。
弥陀救度,既无条件,则不可以心情之如何论弥陀之救与不救。心情乃是无常,遇缘则生,缘过则灭,缘生缘灭,本无实体;佛言“观心无常”。尤其业障深 重、烦恼炽盛之凡夫,易随境转,然而不管转喜转忧,皆无碍弥陀之悲救。因弥陀之救度,过去、现在、未来,皆犹如金刚,永恒不变。
净宗行人,应具“机法二种深信”。
“信机”:即是信知自己从出生到老死,始终都是烦恼深重之凡夫,如是之人何能心花怒放?有,也是遇缘则现,缘过则灭。
又,世间善不能解脱,出世间善我们修不成,所以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信法”:即是如此之人,若乘托弥陀愿力(称名愿生即是乘),定得往生。
是故,应信任何人,凡是一向愿生专念者,即已被救,心情之如何,一概不论也。如是信知,则虽遇缘烦恼,内心安然无畏。
又,既已信机,即知吾人皆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所造罪业无量无边,负人债务不可胜数,应入三途受其苦报,今虽幸得为人,亦因果自然地时有恶缘 逆境;然信机之人,处如是境遇,自会作还债想,而甘心顺受,既不怨天尤人,亦不自苦自恼;且愈觉惭愧忏悔,而更柔软谦卑;否则即非真正信机。
何况被弥陀救度之人,乃是天下第一幸运之人,第一幸福之人,是多善根、多福德之人,可说福慧双俱;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久客,未生极乐,已是极乐圣数;佛光摄护、圣众影随;何不满足,而妄自菲薄,妄自苦恼乎!
如是思惟,则大安心、大满足,孜孜念佛矣!
阿弥陀佛没有任何条件,既无“心花怒放”的条件,也无“一百度”的关卡。十方众生,各以其今生当下的根机被救。既然如此,我们何可执着自力,自我设限!
善导大师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又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故,不以心情如何论往生,应以愿生称名论往生。
净宗行人,不可寻奇觅巧,喜好别异。应该平凡、平常、平实、平淡,一心念佛、安心念佛、息心念佛、老实念佛、守愚念佛,轻松自在念佛、心无挂碍念佛、行住坐卧念佛、时处诸缘念佛、念念不舍念佛,欢喜则欢喜念佛,烦恼则烦恼念佛;总之,唯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弥陀身心遍法界,进入众生心念中;
众生常念弥陀佛,弥陀众生一体融。
南无阿弥陀佛!
二○○二年十二月十日
【附来函】
师父,您是我等众生的大善知识,是给我们带来弥陀呼唤的导航人,虽未谋面,但对您敬仰已久;有幸拜读您所编著的宝书,真是几劫修得的佛缘。
南无阿弥陀佛,在未接触善导大师思想之前,我的念佛老实说是用来压烦恼的,很迷茫,错用弥陀的慈悲,不知弥陀的心愿。自从信受后,这六字洪名就从心里往外冒,自然而然地流出南无阿弥陀佛……(节略)
师父,说心里话,越来越觉得娑婆虚假,人生无常。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的会遇到逆缘逆境,会碰到不顺心、不如意、难以预料的事,就无明,就烦恼,也 很痛苦,摆脱不了。我觉得我现在的心情离心花怒放、花开见佛的状态还有一段距离;就好像一壶快要烧开的水,已达八十度到九十度之间,还差一把火的力量才到 沸点一百度。望师父慈悲开示指点,给我添上这关键的一把火。盼望。
南无阿弥陀佛!
敬祝 与佛同在
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念佛人,信同、愿同、行同,目标同、目的同。
身虽异地,此心相同;犹如祖师云: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好,中秋节快乐。
仰蒙弥陀慈光加佑,慧净在大陆所到之处,都受到莲友们热烈的欢迎,一切皆甚平安圆满,请大家不要挂念。
慧净虽在神州,而心系蓬岛,遥念同修们,念佛相续否?和合无诤否?相忍为教团否?
在这中秋前夕,很想立即飞越海峡,与大家共赏明月,欢享佛恩;然而行程未了,昨天下午离开东北之长春(吉林省省会),上午来到辽阔的中原,先在石家 庄(河北省省会),与此地莲友会面之后仍然继续前往其他城镇。好在念佛人,信同、愿同、行同、目标同、目的同,身虽异地,此心相同,在不同地方,行相同任 务;犹如祖师云:“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又如诗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月圆人团圆的光明之夜,大家必然格外地想念上师,也会由于不能与上师再度团圆而感到伤心难过。此情此景,慧净颇能体 会,想上师在净土光中,必能感通大家的心情。上师的精神生命在教团,教团是上师以生命所建立,凡是怀念上师、感念上师,若能守护教团,巩固念佛会,自行化 他,唯以念佛,则此心此行既与上师相契,何时何地亦必与上师同在,即使中秋月夜,上师亦与大家同赏明月,共度良宵。
“此心唯乘弥陀愿,愿为静默往生人”,此句是上师最喜爱的法语之一,在此想与大家怀念上师,并叙述我对“静默往生”的体悟。
“静默往生人”就是所谓“老实念佛人”、“无诤念佛人”,“老实念佛、无诤念佛”即是不讲理论、学问,不谈闲言杂语、人我是非,不计称讥毁誉、苦乐 顺逆,也不爱攀缘、不爱炫耀,既不突显个人,亦不装模作样,只是安分守己,安于念佛,守愚念佛,有事无事,一句佛号常挂心口,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默默协 助他人。这样的念佛人,往往预知时至,顺利安然、自在庄严地往生极乐净土。
最后要以大家皈依时,慧净所引用的最后四句话与大家互勉:
相尊重不相轻视,相亲近不相疏远,
相体谅不相批评,相帮助不相袖手。
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我身烦恼重,无戒无定慧,虽修种种行,无一能成就。
如此愚恶人,必堕地狱机,弥陀愍念我,为我发弘愿。
五劫之思惟,永劫积苦行,我若不生者,誓不成正觉。
弥陀今现在,成佛已十劫,我往生功德,十劫前已成。
而我迷不知,或疑而不信,故旷劫轮回,六道尽皆经。
今既悟此事,不疑不迟虑,一念心归命,弥陀光摄取。
佛入我心中,我住光明里,犹如火烧木,一体不相离。
大事之业成,现生入定聚,临终生报土,成佛度众生。
从今至未来,惭愧又欢喜,念佛报佛恩,并说有缘闻。
一九八九年春
不论如何,弥陀救度,犹如金刚,永不改变。
不论如何,弥陀念我,如母忆子,永不舍离。
不论如何,弥陀时刻,与我同在,永不嫌弃。
不论如何,造恶众生,需要弥陀,慈悲救度。
不论众生,如何污秽不净、虚假谄曲,
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不论众生,如何贪爱瞋憎、愚痴狂恶,
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不论众生,如何罪深障重、苦恼强盛,
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不论众生,如何五逆谤法、缺乏修行,
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因有弥陀,使人安心,使人希望,使人善良。
因为不论如何,不论如何,
南无阿弥陀佛都必救度。
南无阿弥陀佛都必救度。
当你悲伤时,应知我也在哭泣。
当你高兴时,应知我也在欢喜。
念佛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在一起。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附记】:
《与佛同在》已经香港音乐家林定玉居士谱曲,录制卡带及CD。
以和为贵,
以忍为高,
不以苦为苦,
不以难为难。
为弥陀尽形寿,
为弥陀献身命,
带众生出轮回,
带众生归故乡。
生活 —— 简单,朴素。
语言 —— 诚恳,和蔼。
威仪 —— 安详,稳重。
凡事感恩,不论顺逆。
凡事真心,诚能感人。
直言直行,无有谄曲。
奉行谦敬,不起慢心。
不好奇,不攀缘,不巴结信众。
不购置身外之物,不托信众购物。
不任意收受信众供养。
凡与人言,不谈世事。
虽讲佛法,要归净土。
与女众说话,不可言笑,不可过近,不可过久。
不听轻音乐,不听流行歌曲,闲时应以念佛为事。
上街不东张西望,不涉足繁华场所。
饮食简便,少上餐馆。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
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玉不琢不成器,玉愈磨愈光。
责善者,朋友之道也。
偶有过犯,要“立即”、“断然”地承认,莫找理由掩饰,此能养德。
无过德也,过而能发露亦德也,皆受人敬重。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旁人眼光雪亮。
守大体 —— 此言此行可言可行否?不可则止。
有分寸 —— 若可言可行,亦适可而止。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此言此行,护法神欢喜赞叹否?
德行始于口,信徒都以高标准衡量师父。
谦受益,满招损,谦卦六爻皆吉。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古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弃子之骄态与多欲,此皆无益于子之身。”
有一位道德家遇到庄松而言:“娑婆苦境,人当忍辱。”
庄松曰:“承蒙教益,非常感谢;可悲的是我不一样,不是我忍辱,是请人家忍辱我;若人不宽谅我,我虽碎身也不足酬还。”
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功多者常轻傲,有过者常戒惧。
守口莫犯,慈念众生;
直心无伪,加厚于人。
虽有名誉,其心常等;
虽闻恶名,心亦不恼。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以待己之心待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
学佛大悲心。
(之一)
病者善知识也,我依此病故,深生道心。亦依此病故,知无自力,唯有放开双手,任凭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净 二○○四年四月十五日
(之二)
众生受大苦,悉是佛之苦,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盲聋不见父,父母常见子;众生虽不见,实在弥陀前。
净 二○○四年四月十六日晨
(之三)
不知我病之重,则不能感谢高明的医生。不知烦恼病重,则不能感谢释迦、弥陀、善知识的深恩。
庆哉我身之病!
越感自身苦,越悯同苦人;越生悲悯心,越知弥陀佛。
知悲者,能悟佛之慈悲。
喜哉我心之病!
净 二○○四年四月十六日午
弥陀本愿主动平等无条件,
众生念佛至心信乐欲往生。
夫,久远实成之本师本佛,为拯救十方众生之常没常流转;示现法藏比丘,超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愿行成就,功德圆满。成为光明无量、 寿命无量、自在无碍之南无阿弥陀佛;身遍、心遍、无碍遍,浩浩荡荡存在于宇宙之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救度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之任 何众生。众生得闻弥陀本愿,愿生彼国,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无不乘佛愿力,皆得往生,齐同不退。免生死无常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妙乐。
如是既殊胜又简易之本愿,十方三世,诸佛虽多,尚未曾有;是以弥陀本愿,名为“超世别愿”、“逾诸佛愿”。法门虽多,唯有弥陀超世本愿,方能度尽十 方众生;以故,十方三世诸佛之出现世间,必以弘扬弥陀本愿为其本怀。是故释尊于《无量寿经》欲说本愿之前,先于《序分》宣告而言:“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 之利。”既说本愿之后,复于《流通分》立誓而言:“经道灭尽,特留此经。”因此,宣说弥陀本愿之《无量寿经》,亦名为“佛本怀经”、“佛特留经”。以佛本 怀故,凡弘扬弥陀本愿者,十方诸佛皆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欢喜赞叹,护念不舍。
此念佛往生法门,印度者龙树、天亲,特为立论阐扬;中国者昙鸾、道绰、善导,亦皆著书弘传;日本者源信、法然,专门开宗立教而广布。以上诸祖,或是 弥陀示现,或为菩萨再来。今,台湾省者:现有台中县潭子乡之佛子释信愿,堪为佛门龙象,净宗义虎;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禀承慧净之余绪,抱悲悯之怀, 发广大之志,“以弥陀佛愿为己愿,以善导师心为己心”;“誓弘本愿传三世,愿布名号遍十方”。所谓“道业有成,龙天推出”,今,时节因缘已到,得蒙四众护 持,十方捐输,于本乡之兴华一路,购此良地。欲建讲堂,专弘弥陀本愿;提倡念佛,导归极乐家乡。且秉持佛门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之旨,设立“助念团”、“法 物流通处”、“儿童读经班”、“急难救助基金”等,以期济世利物,净化人群。
世间之事,因缘具足则成,因缘互缺则败,佛教道场亦然。是以,仰祈弥陀诸佛加持,菩萨龙天拥护。并恳请社会贤达、十方善信,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舍世间不坚之资财,培出世无尽之福慧,使讲堂早日完成,众生齐蒙救恩。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富寿康宁,子孙贤贵。
南无阿弥陀佛
弥陀讲堂 导师释慧净率弟子信愿暨众莲友 谨立
佛历二五四四年弥陀佛诞十一月十七日
一、回归善导 德化众生
人生未有穷止,净土是究竟归处。
在这瞬息即逝的人世,能值遇善知识的提携,
今生必生净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都市僻野,不论有智无智、出家在家,善恶男女之辈,年来蒙上人劝化,称佛名心喜往生,捉念珠难忘师恩;交相探问,四处打听,想对上人了解得更多,以申感恩渴仰之情。然因上人一味绝意名利,深敛内德,如高山之雪莲,远离俗尘;似崖顶之灵芝,人迹罕至。故知者甚少,识者更稀。
净宗愚钝,数年来,忝蒙上人不弃,时加慈育恩化,并曾有缘两个多月随侍上人,日夜不离左右,所见所闻,受教良多。上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透露出一 种强大的人格光辉,令我惭愧,令我奋进,给我力量,给我安慰。每当我有过犯之时,上人就像我心中的一面明镜,及时反照出来,警戒着我,提醒着我;每当我懈 怠放逸时,上人又如面前巍巍高山,招引提升着我的心灵向着更高的地方迈进。人生未有穷止,净土是究竟归处。在这瞬息即逝的人世,能值遇善知识的提携,今生 必归净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兹不揣浅陋,愿将所知上人之点滴,记之普供有缘。手笔拙嫩,犹如幼童,摹写走样,势所难免。但求不失童趣,记我心中上人之形象而已,又何能显上人高德于万一哉!
(一)总赞厚德
简单朴素,古风独存,平淡无奇,独露天真。
纯净安和,谦下柔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悠然自得,内敛宁静,了无俗套,绝世超群。
别具慧眼,独尊善导,念佛不辍,至专至勤。
悲心广大,普应时机,众生之幸,佛法之幸。
(二)威仪具足
立必正直,坐必端严,行步徐缓,毫无声息。
威仪自然,不落痕迹,毫无造作,人不注意。
(三)念佛不辍
弥陀本愿,一向专称,言弘此教,身体力行。
从朝至暮,从暮至朝,除食语睡,佛声不停。
音声轻柔,不急不缓,神情怡悦,不掉不沉。
讲经吃饭,回答提问,极短间歇,也必动唇。
所有时间,已无水分,专致勤笃,感人至深。
(四)口无杂言
《大经》言:“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上人诫谕弟子:“凡与人言,不谈世事;虽讲佛法,要归净土。”
虽然学佛念佛,一般人仍是世俗心很浓重,彼此见面,即使无话也要找话来说,不然便觉得无趣。上人则相反,绝不会说一句无意义语。对方有问,上人方答,答语也非常简略;对方无问,上人即旁若无人地专致念佛,绝不会你来我往地没完没了。
上人这种作风,可以说太出世俗常规了,所以初与上人接触的人往往觉得很尴尬,不知如何应对下语,直愣愣地冷场在那里,而上人也就一直“南无阿弥陀 佛、南无阿弥陀佛”地念下去。给上人打电话也这样,有时双方拿着话筒好长时间沉默无语。不过上人是因为没有闲话而默默念佛,而我们可能是不说点闲话便不会 说话而沉默。
一次,一位非常景慕上人的莲友,特别赶到上人的住处拜见上人。正值用餐之时,上人亲自做了一碗面条招待。吃完,上人便端一把椅子坐在对面,一边念佛,一边慈悲地等他说话。但这位莲友面对崇仰的上人,一时紧张、激动,竟不知说什么。
上人还是一边念佛,一边慈悲地等待。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这位莲友站起来,顶礼说道:“师父!我告辞了。”上人即说:“噢,那好!”便念佛相送。
上人实在不会应酬,不会说闲话。世俗之人或许认为上人是过于愚拙了吧,然古语言:“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五)语业德化
《大经》言:“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上人不说世俗闲语、戏笑语、责备语、指使命令语、高声语、令人起恼语。凡有言说,皆音声轻柔,谦敬诚恳,和蔼庄重。
一块燃透的炭火,不再冒一丝烟。它静静地泛出微微透明的光辉,让人喜看,一点也不觉得刺目耀眼;它持续地散发着热能,让人喜近,一点也不觉得炙烤难耐。弥陀佛心慈悲之火燃透了上人的心,上人话语只有佛心的慈悲,没有世俗的烟气。
家妹从未听过上人的声音,但一次接到一个电话,立即十分惊喜地对我说:“快!快!是慧净法师!”我一听,果然是上人。事后我问:“你怎么知道是师父 呢?”她说:“我一听就知道是慧净法师。声音就是不一样!我形容不出来。慢慢的,很稳,很沉,让听的人有一种特别安心,长者的声音。温柔?温和?温暖?怎 么说都不合适。一听就知道很有德行的声音。旁人哪里还有这样的声音!”事过半年,她说想到还特别激动,特别舒服。
一次,在一个旅游风景胜地,我们跟着上人在前面往山上走,后面有一队游客,远远地便听到他们当中有年轻人喊:“和尚!和尚!”并好奇不恭地议论。听 着厌烦,我想加快脚步甩开他们,但上人仍是不紧不慢地走着。后面这群人嘻闹着越来越近了。我正想:这些年轻人太狂妄无礼了,得好好调教调教他们。只见上人 停下,转身向他们念“阿弥陀佛”以为招呼。这群人立即安静下来,其中有年长者提议请上人为他们讲讲法。上人在一块大山石上坐下,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拐杖、 旅游帽等,围着上人团团坐下,个个神情专注,虔诚肃穆,法喜充满的样子,真是非常感人。约莫十几分钟,再起身向前走时,这群人跟在后面乖巧得像听话的小学 生一样,静悄悄的。后来在别的景点又相遇,那几位年轻人竟向我们合掌弯腰!
古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人的语言德化就是如此。这绝非口才技巧所能为。说实在的,上人丝毫谈不上有口才, 甚至有点怯怯讷讷的样子;但简单的话语,却有一种极大的感染力。刚者使柔,怯者令勇;狂野得驯服,热恼变清凉。这大概就是所谓“大辩若讷”吧!
(六)没有寺院
《维摩经》言:“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上人谦恭退让,性喜独居,其父终时特别留下一笔钱给上人建寺安住。上人想:“弥陀愿言: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与其建寺唯我一人安身,不如弘法普令众生安心。”便将这笔钱全部舍出,印赠法宝。
至今上人住在亲友临时借让之地,小小几间,但取够用。如遇急需,即搬出他住。上人已经搬过几次“家”了。或有弟子、莲友要送上人更大的房子,上人不许。
上人印施经书,从不主动向外化募,皆是自然成事。倘有余钱,他人急需,立即舍出。
(七)知足惜福
《大经》言:“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
上人说:“若占有我们自身需要之外的物品,便是占有了众生之物。”
又说:“衣食之外,皆多余之物。但能不饥不寒,便应知止知足。”
一件用过的毛背心,不远万里从台湾带来送给我,因为上人说他用不着。
上人邮寄包裹,用的是人家寄给他用过的包装纸,反过来再用,工工整整包好。
(八)布施椅子
《大经》言:“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又言:“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一次,在饭店用自助早餐,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刚好服务生收拾了一张餐桌,我便用包占了一个位子,并招呼同行人也这么做。
上人轻声和蔼地说:“不必了!”
接下来又说:“阿弥陀佛把无上功德名号毫无条件地布施给了我们,而我们连一把椅子也不舍得布施给人家。”
这平白简单的话语,当时竟像一道电流穿遍我的全身。我默默地将包从座位上拿起,而将这句话在心中深深地记下。遇境逢缘,它便经常冒出来,像一面明亮的法镜,既照显出我的丑陋,令我惭耻,令我自新;又影现出弥陀的慈悲,令我心喜,令我安慰。
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是得到弥陀无尽的大施,而连一把椅子也不舍得布施给别人的人!难道不是这样吗?真是可耻可贱之极!弥陀是怎样的一尊佛呢?是无论如何也要救度像我这样连一把椅子也不舍得布施的人,说:“称念我名吧!来生我国吧!我要救你!”
有修养的人会说:“不要占位子,因为我们是出家人。”这固然也不错,但上人不会这样说,因为这是人前的修养,是矜持的体面。这样说还只是世俗语,而非佛法语。上人不说世俗语,唯说佛法语;凡有所说,必源于法,必合于道,才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九)宽厚慈悲
我们常常听到人说,有时自己也说:“某某人慈悲”。但慈悲是什么?慈悲的人是什么样子?我们内心真有慈悲吗?我们真正尝过慈悲吗?
在人类所有美好的德行中,“慈悲”可以说是最高的德行。只有极少数具有极高道德的人,才拥有“慈悲”这种品德;一旦拥有慈悲,便永远不会失去,而会日益增长。我们不能说:昨日慈悲,今日不慈悲;也不会有对某种人才有,对另外的人即没有的“慈悲”。
当我们赞说“某某人慈悲”时,只是因为对方满足了我们的私欲;如果下一次私欲得不到满足,心中便会嗔恨地说“某某人一点也不慈悲”。但真正的慈悲却 是无私的;施者固然无私,受者也必须无私,才能领尝慈悲之味。如同洁净的食物,必须用洁净的双手来捧取;若双手污秽,必然使食物受染。
慈悲具有无限的理解与宽谅,然而丝毫不是纵容;慈悲具有最深刻的催人自新、催人奋起的力量,却丝毫不让人觉得苛求的约束。
当一个人具备慈悲的美德时,他不需要语言,不需要动作,不需要借助于任何外物,哪怕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心中的慈悲也会像烛光一样自然流泻,弥漫于整个空间,像空气一样,充塞每个角落。用心呼吸一口慈悲的空气,我们的心会立时苏醒,变得柔软而鲜活。
慈悲,能使怯弱者勇敢,使刚强者驯服,使死者复生。
慈悲,实在难以用具体的事例来指呈,因为那都太局限了。只能说一个慈悲者的慈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任何人在上人的身边,都会感受到上人的慈悲,都会变得非常乖巧。跟随在上人身边,就像经中所载那只惊恐的鸽子投入佛陀的影护;我所感受到的就是如此。
一次,某人寄来他的文章,要我回复;其中对净土法门误解甚多。我即根据经教,将其错处一一指出。事后寄上人过目,上人说:“法义大致无差,只是有几 句话好像是在骂人。”我说:“其人知见狭劣,我慢山高,出语立论,多背经旨;又曾多次著文无中生有中伤法门,指名道姓批评上人,无知之人皆受其骗。论其行 径,直是挑破佛法眼,吹灭出世灯,实在可恨!我这样还是太客气他了呢。”
上人说:“这是一个人的个性使然。一个认真的人,绝不会对自己不知道的事不经一番实际了解,便随意批评。但不管人家怎样对我们,我们都不可这样对人家。”
轻声细语的一句话,如劲风一般一下吹散了我心中嗔意的乌云,我只觉得浑身上下透心的清凉。
上人教谕说:“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上人说:“弥陀本愿是末法众生的最后希望。没有弥陀本愿,一切修行人走到最后都必然是绝望的。”语意之慈悲恳切,永久地在我心中轰鸣。
(十)单纯质朴
“直心是道场”,所谓“直心”即是单纯正直、质朴无伪的心。单纯的心可堪入道,复杂的心足以障道。真理本身是单纯的,复杂的心看不见它。单纯是一种 智慧,能从纷繁杂乱的外相中,直透事物的本质。单纯乃合于道,单纯是人生之美。净土宗“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正是单纯之道吗!
上人天性单纯,一种犹如幼童未被世染的单纯,一种淳古而不知现代的单纯。任何“成熟”、“老练”、“智慧”、“圆融”,面对这种透明的单纯,都会立即原形毕露而现出其庸俗、虚伪的本质,连自己都觉得羞愧而厌嫌。如同面对清净明澈的湖水,立即照见化妆肮脏的面容。
单纯的上人,一切皆简单。
居住简单:一人独居,无有侍者。万事自劳,不烦他人。
陈设简单:佛堂无拜垫,卧室,一床,一桌。厨房无餐桌,客厅无茶几。唯一富余了几把椅子,是用来招待来客的。
饮食简单:从素食店一次购得多日便当,冷藏分食。
衣物简单:偶有多余,立即送人。
说话简单:有问即答,语意明了;无问即默,专致念佛。
书信简单:要言不繁,直截根源;蕴含慈悲,而无客套。
文章简单:任何幽滞难懂之书,经上人编述,无不宗义明朗,条理分明。
自修简单: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唯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毫不夹杂。
化他简单:无论何人,听得懂,做得到,得利益。
单纯的上人,虽无利斧,能斫众生知见繁枝;不动身口,能释我等心中重负。
上人自谓:“自小智商极低,考试往往得零分。”但正因如此,上人即弃学回家,而由家兄教以私塾。这不仅造就了上人深厚的古文学功底,也使上人从小就游心于儒道圣贤之林,不受现代文明所染;见贤思齐,躬行实践,而养成迥异凡俗的人格。
上人的父亲开小杂货店,便让上人看管,但上人“经商”与众不同,因怕亏欠对方,总是额外多给分量。本来小杂货店利润微薄,遇到上人这样的经营,自然入不敷出,越开越亏了。上人的父亲发现后,只好将之“辞退”。
与此对照成趣的是上人的“购物”观。在甘肃张掖,莲友们购买当地特产“夜光杯”,样式、色彩、花纹、透明度,逐项精细挑选。上人说:“购物大致挑选即可,不当太细挑。”
以上人的品性,凡事谨小慎微,忍辱退让,若抛置于急功好利、尔虞我诈的现代商潮社会,恐将无所适从。所以上人说他:“长大成人,坎坷困顿,无以立足社会。”是的!上人本来就不是属于我们这个世俗社会的,上人来到这个世间有他自己的誓愿与使命。
(十一)谦己敬人
许多人心中渴仰着能当面拜见上人,但真正遇到上人,又几乎人人当面错过。因为我们的上人太谦虚了,太普通、太一般、太没有一般所谓大法师的架子了。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上人,上人的第一句话是:“呵,见面不如闻名啦!”上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善知识,我们是上人的弟子,上人当着我们的面做这样谦虚的表白,真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无言以对。
一次,莲友请上人讲经开示,直到要开讲了,上人才发现没穿大褂,便临时借了一件穿上。
即使是自己的剃度弟子,上人也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为某某法师,一律以法友、同参相待。
谁能想到,当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比丘专程来拜见上人向上人顶礼时,上人立即伏地回礼呢?这位我所认识的青年比丘,即使是向我顶礼,我也最多只是搀扶一下呀!亲眼目睹上人的顶礼,犹如重雷击中了我内心的骄慢,简直站立不住,惭愧得无地自容。
一般人欲向对方顶礼,总会先在心中衡量对方的年龄、身份、戒腊、名声、学问、道德、修持、化导等等,若确实胜过自己,才甘下屈;若认为彼此相当,即 不肯自屈;若更以为胜过对方,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来向我顶礼。假如对方不礼,心中便不高兴,以为对方高慢。上人心中完全没有这一些,所以上人的所 作所为往往有出乎常情的超越,令人瞠目结舌。
(十二)随遇而安
台湾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地域狭小,交通便利;岛内乘车,时间短,车上都非常干净。所以台湾游客来大陆,往往对行、住、游诸多方面感到不便而有微词。这很好理解,譬如在城里生活惯了,乍到乡下,一定感到万事不如意。人之常情,贪图享受,能高不能低。
上人的心时刻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当中,纯净安和,顺法而行。如水入堤,不漫不支,直入大海,丝毫也不介意外在环境的变化。
一次在南京转车,五个小时的车程,无法买到卧铺,连座位票都没有,只好硬着头皮请上人和我一道去挤车。这是一趟廉价慢车,经济条件不好的打工族、农 民多乘此车。一上车,更是头大,满车是人,满地是果皮垃圾,行李挤满过道。时当夏天,烟熏、汗臭,闷热难当,难受得让人想立即逃下来。我实在找不到一块自 己觉得好一点的地方让上人站,深感愧疚,便偷偷看上人一眼。只见上人一直在念佛,面色怡悦,悠然自得。那样子好像在清净无人的佛堂,独自享受着念佛的法 喜。
我心安了一点,边念佛边左顾右盼地看有没有谁要下车,以便找个位子让上人坐下。上人看出我的心思,缓缓地轻声说道:“不必了!”
又说:“我们学佛的人,都说要发菩提心,可是到这个时候,自己站累了,便东张西望地看有谁下车,以便自己好坐下去,菩提心就忘记了。”
上人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在这些常人注意不到的细微地方,上人有着敏锐的观察而严格要求自己,开悟后学。
这“火车上的菩提心”的公案,是上人为我上的生动的一课。末法浊恶众生,大话虽好说,小事尚难做。真修实践之士,必能时时警觉,知我一行也修不成而发惭愧,唯以念佛,得生极乐。
(十三)谨严任劳
上人做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整严而合于法度。字迹工工整整,秀美流畅;一切对象收放有序。
古人限于纸张金贵,印刷困难,往往排版很满,又无详细标点,现代人读起来颇费力。
上人所编著作,皆详细标点、分段,重要部分以黑体标出,或详加眉注、边注、科判、图表;并作序文,提纲勾要地梳理全著,点明宗义。一切务求尽善尽美。凡一切教理疏导、文字校对、版式设计工作,极费心力,皆上人一人完成。
(十四)回归善导
正确弘扬净土宗义,使之回归到善导大师所开显的弥陀本愿思想,是上人孜孜以求的事业。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浪险阻,上人都义无反顾、旁若无人地稳稳驾驶着弥陀本愿的宗义大船,导引着茫茫苦海中的广大众生。
中国现代之所谓净土宗,受宋朝以后诸宗融合思潮的影响甚深。千余年来,历代弘通净土教之大德,为顺时机,一方面莫不辛勤致力于融摄诸宗归于净土的工 作,另一方面又竭力欲使净土教门从诸宗法门中独立出来,其委曲艰辛难可想象。但由于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等净土宗赖以建立之根本典籍失传,失去了净教独 立的理论依据,所以净土教门也就一直曲附于诸宗教法之中,不现本来面目。
降及末法今世,诸宗已悉归于净土,而净土犹未能独立;可谓法船倾颓,人天灯暗。佛法大势,何去何从?譬如一重大殿,偏柱既倾,全仗干柱支撑,而干柱偏斜未能直立,其势何其艰难!又何能长久?
众生何幸,百余年前《观经四帖疏》等净土宗本典终于回归本土,净土行人渐蒙恩泽,经一个世纪化育钧陶,今值上人出而专弘此道,诸佛护念,大势所趋, 如草风靡,似水朝东。中国净土宗经过千余年之曲折迷雾,渐渐回归善导大师“望佛本愿,一向专称”之弥陀本愿思想正辙,可谓畅十方诸佛度生之本怀,慰千年古 德未竟之余憾。这是何等的大事!
凡上人所有言教,皆为此一事。
(十五)与佛同在
若想念我时,请念弥陀佛。
我也居住在,六字名号中。
(净宗法师撰稿)
对我来说,从印光大师选入净土,
到慧净法师得大安心,是时代步伐的必然;
至于世人是否也必须像我一样,
就非我的浅智所能知了。
我的学佛经历可以说非常简单。由《圆瑛法汇》引导而进入佛教,由《印光法师文钞》引导而选修净土,由慧净法师引导而安住念佛,心喜往生决定。
印光大师文钞之《增广》《续编》《三编》,我通读过两遍,平时也经常翻阅。大师反复强调,在这个时代唯有净土法门才是凡夫当生能够了生死的法门。这一点我是看到了的,所以任凭人家如何,净土法门我是选定了,决不改变。
我喜欢读原原本本的《文钞》过于喜欢读《菁华录》《嘉言录》,因为原本的《文钞》内涵丰富,大师的个性及人格都反映得特别明显。我不禁为大师的人格 光辉所感动,而一意在心中想到:要是我能早出生几十年多好啊!我一定要去拜大师为师父,向他老人家当面请教。尤其是茫茫四顾,找不到能指导我的善知识,心 中这种渴盼就更加强烈,日思夜想,竟多次梦见印光大师,醒来后欢喜又悲伤。
见不到大师,也要去瞻拜大师的墓塔。当我第一次前往灵岩山,走到山下,看到路边插着一块小小的标着箭头的木牌,上面写着“灵岩山寺”时,我竟激动得马上想对着这个标志牌顶礼,我知道我心中的圣地就要到了。
但愚痴障蔽住了我的眼睛,虽然我这样地崇仰大师,还是没能从大师的《文钞》中获得安心。我心中有太多的疑团,这些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得到安心的。
念佛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单念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就能往生到佛的净土?
达不到一心不乱便不能保证往生吗?
往生一定要到临终才能决定下来吗?
种种障缘,临终不能正念怎么办?
具足信愿行三资粮的标准是什么?
资粮未具备,突然死去怎么办?
谁能保证不会突然死亡呢?
今晚睡时突然死掉,到哪里去?
可怕!可怕!
善读大师《文钞》的人,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在我却是寝食难安。无论怎样地精进修行,“往生”一事仍然是遥遥不可知,不可见。每当晚殿,维那举腔,大 众同唱:“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神情悲壮,音声哀婉,不禁心惊毛竖。看到寺院里的小沙弥打打闹闹,不禁暗自躲开。往生大事,毫无 着落;斯有何乐!斯有何乐!
看见来寺院的在家信众,不禁暗自摇头:身为出家人,专为此一事,尚且不能往生;可怜你们靠什么去往生?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什么是净土法门?念佛!念佛!什么是念佛?这谈得上是我这样末法众生的解脱法吗?我无人能问。
前哲已萎逝,谁人以为继?
佛法灯已暗,谁能令复明?
众生眼已灭,谁为作向导?
我今大忧恼,谁与作安慰?
恐怖不安的心,终于遇到了佛光;了知阿弥陀佛本愿之时,一切疑问当下消除。一切凡夫,但称六字,愿生净土,以阿弥陀佛本愿不虚故,决定往生!不论心 净不净,不论念一不一,不论有智无智,不论有罪无罪,不论平生临终,一切不论!但凭弥陀悲心救度,口称相续,愿生净土,即是乘佛愿力,得遂报土往生。一声 之中具足无上功德,何患资粮不备;现生之际已蒙光明摄取,岂必等待临终?
善导大师释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若我等称念而不得往生者,彼佛誓愿即为虚假。岂有此理!断无此理!
像这样的道理,这样的佛愿,以前怎么没看到如此明了的解释呢?此书何人所著?想不到能遇到这样的净土大善知识!真是万生有幸!一切众生有救了!佛祖慈悲!注意之下:“慧净法师编著”,我就这样拜知了慧净法师;欲拜印光大师而未能得心愿,也就这样圆满地得到了结。
是日已过,浊命随减,净土日近,斯为真乐!吾复何忧!吾复何忧!南无阿弥陀佛!
对我来说,从印光大师选入净土,到慧净法师得大安心,是时代步伐的必然。至于世人是否也必须像我一样,就非我的浅智所能知了。不过,在我的心中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两位净土恩师做比较。
现代信息发达,通过录音带、VCD、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我也耳闻眼见过不少大德知识,然而能带领我这样的愚人出三界生净土的,却只有慧净法师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人。
我这样不会说话,难免给人刺耳之感;就是大量君子,虽能体察我的一片愚诚,也必笑我见识低劣,未见高人。然而,说不定有一二人,正像我当初那样为出 离大事而苦恼着,那么我的这一段学佛经历对他或许会有所启发,使他也来亲近慧净法师这么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必不虚度。果其如此,一任人之或嘲或讽,我也心 满意足了。
(信本法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