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之根本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11/1/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7-042-0002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诸位大德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大家手上都有讲义吗?请大家看手上的讲义,第十行中间那里,从后半段「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这里开始看。谢谢主持人刚才给我们做的简单的一个概括,把我们上一堂课的内容概括得很好。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印光大师的这篇开示,我们来看文章:
【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
看到这里。前面我们讲到天下太平之根本,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母教,母教第一是胎教,第二是幼儿的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这里『稍长』,就是又长大一些,成为少年,他能够读懂文字,就应该给他因果的教材。所以印祖在这里举出三篇因果教育的文章,都是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这是第一篇,这一篇文,古时候称为「元宰必读书」,就是状元宰相必读的,不是说读了就能够当状元宰相,那也没那么便宜,但是状元宰相必定是要读过这本书,它是个人修身养性一部宝典。这篇文章我们老恩师讲过很详细的一遍,总共讲了一百二十七个小时。我们自己也习讲过,确实非常的受益。如果要做为我们自己研读,《太上感应篇汇编》是非常好的一部著作,相当的厚,大概有这么厚的一本,详细的来介绍《感应篇》。
还有『文昌阴骘文』,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这篇文章比《感应篇》要短,它只有五百多字,比《弟子规》还短,但是它里头讲到的因果的道理,还有所提到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其实也都很完善。这篇文章有一个非常好的注解,是周安士先生,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大居士,通儒通佛通道,大通家,他对《阴骘文》做了详细的注解,搜集在《安士全书》里头上半卷,下半卷是另外三部,包括「欲海回狂」,包括「万善先资」,还有「西归直指」。这一部《安士全书》,印光大师曾经有评价,说这是「善世第一奇书」,就是要挽救世道人心,《安士全书》这一部是第一的,没有再超过它的,甚至比《感应篇汇编》还要好,因为它贯通了佛法。《感应篇汇编》佛法方面,从作者的这种解释当中看出佛法功底还是不算甚强,不如《安士全书》,它真正是将儒释道三家都融会贯通了。安士先生被印光大师称为是佛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是何许人?他是净土宗十三祖,相传是大势至菩萨再来。有大势至菩萨这样来肯定,那是准没错的。所以《阴骘文》的注解,安士先生的注解就非常值得去研读。我们老恩师就跟我讲过,说《感应篇汇编》和《安士全书》都应该常常放在案头,随时随地拿下来看一段,或者是临睡觉前看一段,天天养成个习惯,看完了再看,看完了再看,反覆的薰习,这是对自己,增长自己的修养最好的一种方式。我曾经也讲过《文昌阴骘文》,就是用安士先生的注解来讲的,他老人家是用文言文来写的,我们是把它讲成白话文,也讲了一百个小时,这个《阴骘文》。
『关帝觉世经』,这也是道家的一篇文章,跟《感应篇》、《阴骘文》是同类的,都是非常好的因果教材。印祖劝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首重因果教育。你看这里没有说先让他背《四书》,而是让他读这三部,这三部比四书五经还要重要。为什么?因果教育令人生敬畏心,他就不敢作恶,对於现在的时弊可以说是疗效甚佳。因为现在的人患的疾病比过去的人要重得多,光靠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这味药,药力似乎不够。很多人,学中医的人可能都了解,过去的中药很管用,譬如人伤风感冒,喝一剂、两剂就好了,现在可能喝个十几剂都不好,为什么?现在病毒很厉害,一感染要想好就不容易。身体如是,心理也如是,现在心理的污染,中的毒也是非常的深。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很好的教育,可是已经药效不够,必须要加上因果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让人生耻心,耻於作恶,但是问题是现在的人都不知耻了。
你看过去王阳明先生就遇到一伙盗贼,盗贼知道王阳明先生主张良知学说,人皆有良知,就是人都有良心、都有天良。强盗就不信,说「我们这些人,十恶不赦的还有什么天良可言?你能不能证明我也有天良?」结果王阳明说,「可以,但是你得听我的话,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於是强盗就同意了。王阳明说,「你先把上衣给脱了。」脱了。「把裤子也脱了。」裤子也脱了,剩下内裤了。「把那个也脱了。」他说「不能再脱了。」你看看这天良就出来了,人都有耻心!你能知羞耻,这就是你的天良。所以你看这个真的证明「人之初,性本善」。不过王阳明先生那时候是明朝,但现在这一招可能不管用,现在你叫他脱他就脱了,甚至有的不叫他脱他自己脱,所以没有耻心了。
那用什么药可以对治现代人的毛病?因果教育好。所以印光大师说过,说要挽救世道人心,如果舍离因果教育,哪怕是圣贤佛菩萨再来,也莫知如何,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佛菩萨再来帮助这个世间,也要用因果教育。这个因果教育让人生敬畏心,他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就不敢作恶。即使是不知耻的人,他还会害怕果报,所以印祖特别提倡因果教育。你看他一生可以说是专弘因果,他成立了弘化社,专门印制善书经典。他所印的这些善书当中最多的三部,一部《了凡四训》,一部是《安士全书》,一部是《感应篇汇编》,这三部书比印佛经还要多。有的人不理解,这佛教的祖师为什么他不印佛经,要印这些所谓世间书?这个他不了解。其实佛法,什么是佛法?是不是经典才是佛法?不一定,凡是能觉悟众生的法就是佛法,佛者觉也,现在要对治众生的毛病,用因果教育能够对治,因果的教育就是佛法,这三部书也是佛法。因果教育是愈早开始愈好,从孩童懂事了,有一点理解力的时候,就要开始告诉这个因果的道理,把这些因果的教材熟读背诵,四书五经你不背都不要紧,这个不能不背。
这里说『俾知』,「俾」就是使,使其知,知道。『有所师法,有所禁戒』,「师法」就是要效法这些圣贤。《感应篇》、《阴骘文》、《关帝觉世经》,这三篇里头所讲到的,有正的有反的,有善的有恶的,善的我们要有所师法,要效法、要做到;恶的有所禁戒,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我们一言一动,乃至起心动念,都有神明鉴察。当我们起一念善心,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起一念恶心,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这是决定不虚的。其实儒家也讲这个,你看《大学》里面,「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就是这个道理。你在暗室屋陋当中,一个人在,四下无人,别以为没有人,十个眼睛盯著你,十个手指指著你,这叫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怎么能够随随便便?要好好的庄严自己,不可以放肆。
孔子注《易经》,你看文言开篇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不就是因果吗?《尚书》上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我们要是行善,天降吉祥;我们要是行不善,天降下祸殃,这不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吗?所以儒家、道家、佛家,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主流三家,都是重视因果教育。真的,没有因果教育,即使圣贤出世,要挽救世道人心,都是难於上青天。所以这里讲让孩子读、让孩子背,而且一一要为其说其大意,你把大概意思说一说,让他明白他念的是什么意思,他才能够「有所师法,有所禁戒」。如果说我不懂得该怎么说,甚至可能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怎么办?现在有光盘,这个方便很多了。要是我们不懂,我们带著孩子一起看,自己也学,带著孩子也学。『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所以这个是什么?学前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先奠定德行的根基。再看底下一段:
【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
这是讲的结果,前面你修好因,这里就有好果。谁家父母不希望教育出好儿女?你怎么能够让儿女贤善?前面你要依教奉行,你就能得到。从小就接受这么良好的教育,将来他读书就愈来愈贤善,当然读的书一定是圣贤书。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读四书五经,可以读《道德经》,可以读佛经,这些圣贤的经典都是教我们如何做圣人。因为他的根基已经打好,这个根一正,将来长的树木肯定是正。所以『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患」就是忧,你不用忧了,一定能够达到圣贤,因为这个根基已经打好,他一定能光宗耀祖。如果在世间一定能够成为大成就的人,可以为国、为世界造福。如果将来走出世的道路,专门弘扬圣贤教育,他也是能够做到像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一流人物。这个最重要的就是根基,扎根教育。
所以我们老恩师现在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们,先从三个根学起,非常正确。因为三个根,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也没学,现在叫补课,必定是要从这个根基开始。如果没有这个根基,不管你怎么学,都是无法成就,就好像建楼,你不打地基,你一下说我盖第三层、第四层,不可能的,空中楼阁。一定是把根、地基打好,将来就会有大成就。所以我们老恩师给我们一个时间表,真正有志於学者,可以参照,首先用三年的时间,把这三个根打好。这三年也不定,有的两年就行,有的一年就行,这三个版本一年、两年、三年,老法师都讲过,当然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根,对不对?上根的人一年就能够把三个根打好。三个根是要做到,不是光会背就行,光会背那不一定的,一定要真正落实。
有人问我,怎么才算是三个根落实?我现在对照这三个根好像一天到晚也没犯几条。其实简单的标准就是老人家常讲的,放下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诱惑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你放下没有?如果放下了,你这三个根就落实了;如果没放下,那还得干,这个应该自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自私自利,你事情一来了马上就能够对照,你先想自己还是先想众生?有没有贪瞋痴慢难道自己还不知道吗?你发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你起了贪心都不知道吗?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够呛了,那得先从《弟子规》好好的学,是不是?所以对照这三个根,标准你要做到,一定要放下这十六个字。
我们恩师讲一年落实三个根,再来一年时间将一百篇古文背下来,这个速度是相当快速的,只要认真好学的人,可以做到。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根性。我自己我是比较下下根,不仅说三年没做到,现在掐指一算都五年了,五年,老人家最近才让我一门深入学习《无量寿经》。三个根扎好了,你才能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后来所讲的,你就要开始读经。但是你这根没扎好,你还得老老实实的干,天天花时间做功过格,反省忏悔。当然也可以听三个根,讲三个根。我自己学习的方式就是用讲,讲一遍好像等於听十遍,你这个功夫用得比较扎实,所以讲是最好的学习。你看这五年来,我这三个根和相关的经典都是辅助,因为就是对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叫业障比较重,所知障重,就得从各个角度帮我们自己去领会。因为知识分子有个特点,如果不是把道理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不能去干,这个就属於下下根。所以只能够把道理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能够死心塌地的来干。
所以我花在经教上的时间特别多,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薄弱点,没办法。大家也不必学我,如果你能够不需要听这么多都已经落实了,你是上根;听多一些你能落实,中根;听了很多你才能落实的,你是下根;像我这是听了,听还不够,还得自己讲,讲了五年才能落实的话,这就是下下根。但是也好,反正落实就行。现在还没有完全,我估计等到把《论语》也讲完,《论语》等於辅助《弟子规》的学习,它等於是《弟子规》的理给我们讲明白。师父不是讲把《弟子规》放在天平这边,四书五经十三经放在这边,它是平衡的。这是解门,那是行门,解是帮助行,所以我解门方面花的时间很多,确实很帮助行门。现在功夫是比五年之前要得力很多,贪瞋痴慢确实基本不太起来了,自私自利反正也好像没什么可以自私的了,自己都没啥东西,反正身家性命就交给圣贤佛菩萨就好了。一天到晚就想著经教,想著我们自己怎么样提升,怎么去帮助别人提升。等到《论语》也讲完了之后,我就可以一门深入去学习《无量寿经》。这是正说善果。底下一段是反过来说,我们来看文章:
【否则任性憍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止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以驯至於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於永劫矣。】
就看到这一段。这个『否则』是反过来讲,确确实实很多父母因为不懂如何教育儿女,都会落到这样的一些错误当中。这是什么?『任性憍惯』,孩子,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一个个都是变成小皇帝小公主,所以受父母宠爱,还有爷爷奶奶、公公姥姥,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所以变得任性,为所欲为,因为家里人都听他的,他就建立一个习惯,认为所有的人就该为自己服务,骄慢养成习惯,这样将来就变成个败类。你想想,这样的人他在社会当中怎么能够立足?不仅不能立足,是人人讨厌,谁会喜欢跟一个任性娇惯的人在一起合作?他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这种儿女成人之后,他没有幸福,只有痛苦。
『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讲,「读书志在圣贤」。为什么要读书?现在人确实这个目标订得都歪了,你问问,咱们在座的,可能都没问题,但是你要是问问世间人,你走到街上问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读书?看看有几个答你说,我是为学圣贤的。如果有人这样答的话,那真叫大跌眼镜了!不过这也是好事,赶紧把他拉回来,到我们中心来继续深造,有这样志向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这是什么?没人教育,父母也不懂,爷爷奶奶也不懂,就想著读书将来学好了技术,有了文凭,将来能找到好工作,能赚大钱,能当大官,全是为利禄,没几个说真正为学圣贤的。这样『读的书愈多愈坏』,没有什么好处,说老实话只有坏处,为什么?长养人的名利心。这个名利就像一个肿瘤一样,它愈长愈大,这社会整个环境就是长养肿瘤的一个环境,那么肿瘤愈来愈大,最后就让人毙命。印祖这里举『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大奸大恶」,我们马上想到宋朝的秦桧,那是大奸大恶之人,人家是状元出身,他也是读书读得很好,天资聪明,如果不聪明他怎么能拿到状元?可是光是这样读书,而不是志在圣贤,而不是用圣贤书来修身,只是用这个圣贤书来做为考取功名的阶梯,这就整个扭过,所以最后成为败类。
所以现在我们社会面临的情况比过去要糟,宋朝的时候科举考试都是用圣贤书,即使一个人他不是真干,他至少他读了,读了之后他起码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自己造恶他还会有良心谴责的时候,他总还惟恐人知。秦桧他也很害怕,不敢让人知道。现在你看圣贤书没人读,道理没人讲,所以人连善恶是非都分辨不清,都变成什么?以恶为能。好像你不偷税漏税,你办这企业你就不懂得怎么办。你看这是教财物的,还有教你怎么样避税的,写到教科书里头的。还有金融产品怎么能够设计得别人看不出这个风险,你能够卖的这种金融产品,可以把这个风险转让给别人,然后我们自己就赢取暴利。我们以前学金融的,都很自然的就把这些教科书的东西都讲授出去,所以我自己也造业造不少。举世之人都为了个利字。
我曾经参加过去年十月在上海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商道论坛,请了我们,就是中国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去,我在会上做了一个演讲,我演讲当中我就问下面在座的企业家们,大概有二、三百人。我问你们做企业经商,只是为了道义,为了你的社会责任,不图利的,请你举手。结果底下只有两个人举手,那两个人我都认识的,都是学佛的,其他的人都不敢举手。你看《论语》里面孔子说,「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现在的人全是小人,没几个君子,都是喻於利,心里只想著利,他没把义放在自己的心中。所以商人里头君子商人少,小人多。这社会都是小人当令,你说社会怎么没有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难免的!所以要走出危机就要多栽培君子,少栽培小人。
当时就有人提,我们经商,我们就是为赚钱的,不讲利我们还干什么?似乎也是很有道理,但是提这个话,是他还没有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没学因果。假如他读《了凡四训》,他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命里该有多少钱,你不需要用不法手段,你不需要去争利,它都会来,你命里有的。像了凡先生他就是,他自己考试什么他都不在乎,最后该考第几名就考第几名,该吃多少奉禄就吃多少奉禄,真的是迟速有时,进退有命。所以他没什么好想的,这一种虽然他还是凡夫,但是也不错,他是个君子,他不想利了。当然还没想到义,想义是只想别人,只想为大众,所以他是介乎君子跟小人之间那个时候,但是不是小人了。
现在人只想到利,结果他千方百计争来的利,都是他命中该有的;命里没有,不管你怎么争,你巧夺天工,用尽心思,还是得不到,你命里没有。我老是用我自己自嘲,我是学金融的,对不对?教人赚钱,教人投资,但是我自己就是没有钱。这说明什么问题?你拿到金融学位、博士学位,当教授了,你可以在世界一流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但是并不代表你就能赚到钱,你命里没财。人家李嘉诚也不用拿金融博士学位,但是人家是首富,人家命里有。所以拿不拿金融学位,懂不懂那些知识技术,那都不是很大要紧事,要紧的是你自己命里真有。命里有的怎么来的?布施来的,施财就得财富,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得好,这一生就像李嘉诚,他不用去读金融博士,他一样能当首富。
但是反过来,没有布施过的,这一生就难了。但是能不能够获得?还是行,《了凡四训》就是告诉我们改造命运的道理,你现在开始修,你后半生就能得到,这是一定的。所以君子懂得因果的道理,他心就放开了,不用去挖空心思想著利,不是你想得来的,那是你靠布施得来的,所以你会欢欢喜喜行布施,你去尽你的道义责任,喻於义。喻於义的同时,你的利益也会有,舍得舍得,你愈舍愈得。你光为了利,你所得到的是你命中本来有的,但是如果用不法手段,用坑蒙拐骗这种方法获得的,你命中有的被折损掉。譬如说你一生能够获得一个亿的资产,但是由於坑蒙拐骗,做这些卑鄙的手段,变成一千万,打了大折扣,他还美滋滋的,你看我赚了一千万,没想到这都是被大大的折扣。所以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你看多冤枉!命中可以拿到一个亿,他拿了一千万还美美的,以为自己很能干,冤枉。不如君子一味的去行义,将来他得到的比命中更多。所以把这个道理搞清楚,大家就乐意去喻於义,就不再想喻於利。所以君子跟小人区别就在於君子有智慧,小人是愚痴。所以你看儒家君子三达德智仁勇,智是排在第一位,你得先有智慧,你才能够有仁,才能够有勇。勇是什么?不是你拿著刀上去跟人干仗,不是那个意思,是你敢於放下,你敢於布施,这叫勇。你去行仁行义,你得要敢於放下,你不放下很难行仁。仁和勇基础就在於你有智慧,你知道宇宙人生真相,你就敢做了,你就欢喜做。
底下『只因伊父母』,「伊」就是他,他的父母和『先生』,就是老师,『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就是古今大奸大恶的人,他们都有天资,好的天资,你像希特勒,那是聪明人,聪明绝顶,如果不聪明他怎么能够当到领袖?但是他当了领袖之后,无恶不作,这是什么?从小没受良善的教育,他的父母,他的老师,都不知道用圣贤教学。说老实话,老师父母也没学过。像我们传统文化在近代两百年,可以说都已经几乎中断了,可以追溯到慈禧,慈禧当时把圣贤经典教育在宫廷里废除,上行下效,全国人慢慢就疏忽伦理道德教育,疏忽圣贤教育。第一个一百年,大家只是疏忽了,讲还有人讲,但是不能「躬行实践」,没真干的了。再过一百年到今天,基本上不仅没有真干的,连讲的人也都很少很少。所以传统文化之衰,到现在真的是到底谷。
如何把它复兴起来?这是我们在座每一位仁人志士的责任,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首先我们自己要躬行实践,自己得真干,我们得说到做到,最好是做到再说。如果说了不做,那是骗人,别人不相信,你都不干,叫我们干,谁听你的?所以自己要老实听话真干,你做到了之后,你所说的就有信服力。譬如说你教人布施,刚刚讲的,教人舍得,还教台下这么多企业家举手,让人家去布施,你要是不布施,人家会怀疑,你什么企图,教我布施?是不是?难免的。我把所有的东西都布施了,然后你对我就放心了,我对你没有任何所图,我只是教你,你要是舍你就得,是你自己得受益,跟我无关,我不要你的,我有的我都不要了,还要你的干嘛?你看你能这样做,大家才能信服。又譬如说,你教人行孝,你自己得做孝子;你教人尽忠,你自己要做忠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自己先做到了,你这讲一句话顶得上一万句话。这是躬行实践,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首要的工作。
所以我们老恩师对在座各位的寄望很高,他对大家在外面都讲,说我们这中心只要能够定得住十年,在这认真的修,十年之后都能够成为圣贤。为大家鼓掌!这不能拍拍掌就算了,得真干。这是一分非常重大的使命,不仅是救马来西亚,救东南亚,是救全世界。我们能做到,只要你肯做。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作圣作贤都不远,关键你一念回心你就能做,就看你肯不肯回头,肯不肯放下。凡是做不到的就是没放下,身心世界很执著,自私自利就不肯放,起心动念想名闻利养,想著怎么样自己得到各种利益,这种念头是最大的障碍,要把它放下。要放下,你得明白道理,所以知字是最重要,你得先知。圣贤文化是知难行易,你知道很难,所以你道理得弄得很清楚。真弄清楚、弄明白,没有怀疑了,行起来很容易。你什么都放下,都不难,因为什么?你都明白了,这真正是幸福快乐,你会很欢喜的去放下。
像我跟大家报告,我现在身外物都放下了,没有身外物,这就比以前快乐多了。以前你有一样你还得想著那一样,这该怎么样去处理,有个房子你得去维护它,这很多的事情。现在没有了,很快乐。但是没有房子不代表你没房子住,你命里有时终须有,你舍掉了来得更多,你看我现在没房子住,我来这还住别墅,大家招待我招待得很好。当然咱们也不图这个,就是你放心,你愈舍愈得,舍得愈多,得的愈多,但是得了之后千万别止住了。你执著了,你不肯再舍,你就只能到那,甚至会堕落。所以不断的舍还不断的得。这个一定要什么?你把道理想明白,就是你看破,这个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就像梦中一样,你舍也没真舍,就是作梦,都不是真的,你就放下了。然后去练,愈练你愈法喜。
我现在是身外物放下了,只是刚第一步,第二步得把身体放下。老人家常提,现在讲经也是特别强调这一点,似乎我感觉到是对我说的,说放下身见,因为身外物没了,就开始对身体放下,你身见没放下,你不能入圣贤之流,放下身见了,你才能够入圣流。当然放下身体不是说你去跳楼,不是那意思,是什么?你把这个身体要看破,知道它不是自己,它是自己的一个工具,用来帮助社会、帮助众生,你不可以执著它是自己。当然对它不能够太爱护,也不能不爱护,就像一个工具一样,你看这个手表是我们一个看时间的工具,你不能够老让它摔、打它,不可以这样,还得善待它,但是你知道那不是自己,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布施出去。身体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用它来每天跟大家分享,我现在一个礼拜在香港讲二十二个小时的课,那二十二个小时,每一个小时我就说用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做备课时间,这一个礼拜基本上就是都没别的干了,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然后就是讲课讲课再讲课,这样好!这样把自己就忘掉了。放下身见,大乘佛法修行的好处、方便就在於你一心为众生想,不要为自己想,把自己就忘掉了,这身见就放下,这是见惑里头身见。见惑五大类,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这五大类八十八品你都放下,你才能够入圣流,那是小乘须陀洹果。所以身要放下,还得心,心里头的贪瞋痴慢,这是思想上的烦恼,这是思惑,贪瞋痴慢疑这些思惑也放下,见惑思惑都放下,你能证阿罗汉,你能出三界。你看这身心世界都得放下,都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不管将来有志於弘扬儒也好、道也好、佛也好,自己要躬行实践。如果只停留在学习文字,这里说『应世谋利禄』,过去是考科举,现在学了传统文化,可以给人讲讲,证明你有文化,证明你自己知多识广,从当中获取名闻利养,这也是哀哉!这不是古圣先贤所希望的。『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这是什么?愚痴,「智」是智慧,「识」是见识,就是见地,这个见地是到了谷底,下劣到极点。你本来这个圣贤文化教育,你可以成圣成贤的,现在用这个来装点一下自己,来学著这个觉得好像能消遣消遣,好像家里没事干,去中心听听讲课,反正时间也能打发打发。你看为了这个学,这是很可悲。本来,就好像你本来是可以去捡到黄金,你进了宝山里头,你拿了黄金出来。但你现在只是捡了几块泥土出来,这太可惜了。你入了圣贤宝山,你要得到最大的受用,那就是你要立志做圣贤,这样你学习圣贤,你的目标明确,成就就大了。对孩子也是要这样,要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为成圣成贤而读书。
否则这里讲的,『以驯至於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乱象。『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就是老师和父母,都不知道教子弟之道所致。确实如果没人讲,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养儿女,我是碰到太多的父母向我请教这个问题,这真的不知道,这也不能怪他,没人教他,他父母可能也不知道,他的爷爷奶奶可能都不知道。你看我们刚刚讲的,这个传统文化都已经两百年衰落了,这是四、五代了,现在要复兴是真正不容易!我们要是推广传统文化,应该大力的来提倡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做一个好父亲,当然自己得先做。如果没有尽到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这里说,『自己纵无大恶』,你虽然没有杀人放火,没干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但是还是有罪。为什么?没把子女教好,养不教,父母过,不仅父之过,母之过,母比父还要更过,为什么?刚才讲到的,因为孩子跟母亲的时间多。这个『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於永劫』,这可不得了!「永劫」就是无量劫。一劫,我曾经算过,大概是十二点七亿年,这是一劫。这是讲永劫,那是没办法算了,天文数字。在恶道里面受永劫的报应,这可不得了!
你说我没干什么恶事,为什么我会到这个恶道去?难道印光祖师来吓唬我们吗?他打妄语吗?那我们相信印祖肯定不是打妄语的人,人家持戒精严,人家是真的祖师大德,这是苦口婆心告诉我们真相。我们没把自己的子弟教好,父母没教好儿女,老师没教好学生,养出败类来,这个第一。而且这个孩子是因为我没教好他,所以堕落了,我是负这个因果责任,等於他的法身慧命被我给损坏了。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你害人的身命罪还是小,害人的慧命罪大。身命被杀了,当然罪也很大,杀了之后他来世又投胎又来做人。可是要是把慧命给断了,那他生生世世都在恶道里受苦,这个责任是我这当父母、当老师的没尽到责任,我得受这个因果报应。他要在恶道里多长时间,我也在恶道里多长时间。就好像希特勒,他肯定在地狱,他在地狱多长时间,他的父母老师也跟著他在那里受,为什么?希特勒是他们教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教希特勒,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死这么多人。所以你想想,这个责任重大!
所以反过来,把儿女教好,这是无量功德!印光大师讲的,能为社会培养一个良民,就是莫大功德。不用培养圣贤,就培养一个良民就不得了,就是功德无量。要是培养出个圣贤,那就了不得了!你是无量劫又无量劫受福报。所以善与恶之差别,形同天渊,可不能小看这个事,至要莫若教子,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老恩师也曾经讲过这个笑话,这是为人师的一定要引以为戒,咱们在这学习的,以后都出来做老师,而且是圣贤教育的老师。他这个故事大家恐怕也听过,说有一个庸医治病都治不好,治一个死一个,最后被阎王爷打入第十八层地狱,到了十八层地狱他就不服,在那跳,怎么我又不是故意杀人,为什么我会堕十八层地狱。结果咚咚咚跳得底下地板震动,底下有人喊说你别跳了,你这灰尘都落到我身上了。他一想,我这十八层,难道底下还有第十九层?他说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在十九层地狱?他说我是教书的,当老师的,误人子弟,比那庸医杀人罪还重。那是世间一般教书的,要是我们这教圣贤教育的,要是误人子弟,那恐怕得到二十层,这可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
所以我们知道自己的任务之艰巨,要不你就是做无量功德,要不就是无量的罪业,千万不可以把教育教歪了。怎么教歪?圣贤经典,四书五经,我都按照上面教,我怎么会教歪?假如我们自己教一套,自己做一套,那就教歪了,这个叫以身谤法,这毁谤佛法,毁谤圣贤教育。毁谤圣教的那个果报肯定是在阿鼻地狱,这个可了不得!先把这个丑话说在前头,大家真的要提起警觉心。当然只要你真诚心来做,你不是为名闻利养,你不是为自私自利做这种事情,这是好事,你一定能得好报,最后结果一定是好的。最怕是这当中,自己起了名闻利养,起了自私自利,这是等於什么?好像一杯醍醐,上等的饮料,无上的甘露,结果里头放了一滴毒药,夹杂一滴毒药,整一杯全是毒药。所以我们不能以丝毫不善夹杂在心中,这一夹杂了,所行所言皆不善。请大家翻到反面,第二页:
【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母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如熔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
先看到这里。印祖常说,『吾』就是印祖自称,『故曰』就是过去常说,这个话我在《文钞》里头看过了好多好多次。说『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教儿女,这是天下太平根本,前面已经做了阐述。教儿女当中,『教女为尤要』,更重要。为什么?底下就说明,『以人之幼时』,从小『专赖母教』,母亲教育是最为关键。母亲是女的,女子,所以教女重要,把母亲教好了,将来她儿女一定好,这个道理我们不难懂。底下又说,『父不能常在家内』,古人讲的男主外女主内,一谈到这一点,有一些人就有点异议。我在推行女德教育的时候,也常常遇到这种挑战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关於男主外女主内这个问题,一个是讲三从四德的问题,夫义妇听的问题,为什么要听他的,他不能听我的吗?都有这些问题,现在讲男女平等。所以这些问题要是不把道理讲清楚,推行女德是有困难。实际上女德的教育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它是随著人的本性来教化。就好像孝道,孝心是人的天性,父子有亲是天性,他随著人的天性教化,很容易教化。男女的关系也是,它也是天性,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之间这个结合,它就各有各的性质,各有各的特点,要循著它的这个特性去教化,这就最容易成就。
为什么男主外女主内?这是由男女之间的特性决定,男为阳,喻为天,天是动;女是为阴,阴喻地,地要定,地要是不定,老地震可就麻烦了,大地不能动,它要永远的安住,厚德载物,它定得住,它才能载得住,要不然它怎么厚德载物?你看天行健的行就是要动,健不仅要动,还得要动得多一点,天行健,要多动,要去进取,自强不息,天和地不一样。所以由於这种特性,就有分工不同,夫妻一结合,双方有个分工。分工没有说不平等,只是分工有区别,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没有说主外的就重要,主内的就次要,没有这么说。反而应该怎么说?主内的更重要,主外的还是次要。如果你问我非得分一下谁重要,那我说主内的重要,对不对?就像一个国家,中国过去没有外交,从建国一九四九年一直到一九七三年才开始有外交,这段时间它不是人还活著吗?这国家不是还存在吗?所以它没有外,没有外交关系,主内它得要主得住,这个国家就能存活。所以外是可以不要,内不能不要,你说哪个重要?
更何况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是后代,这个后代不仅说光能生就叫后代,生了之后得养他,得教他,他才能够长大成人,才能继承一个家的家风家道家学家业,这才是叫后代。这个工作男的做不了,男的只能辅助,主要是由太太来做。第一个你生得靠太太生,男的不能生,是不是?你说要平等,那你要男的也生才平等,是吧?这不能,他人长下来就是这样子的,就得分工,你不分工你怎么行?所以现在有人做变性手术,变性手术,男的变成女的,那他还是变成女的才能生,是吧?就是分工不同,男女有别,这个别就是分工。所以生得靠太太,养要靠太太,教还要靠太太,这是一个家最大的一个使命,无后为大,最大的就是要有后,所以太太的使命最为重要,当母亲是最重要的。
所以古代社会不是说男尊女卑,没有那个说法,是讲什么?倒过来讲还有道理,男轻女重,女子比男子更重要,这是真的。家庭没有母亲不行。所以把这个讲清楚,就知道原来弘扬女德不是说贬低女性,不是说要复古,恢复到封建社会,让女性没有地位,不是,真正是认清女性的伟大使命,然后你做最重要的这个工作,教养后代,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以印祖讲,「治国平天下的大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男人只有一小半,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提倡女德教育不是贬低女性,恰恰相反,是提升女性,让女性更知道自己的神圣使命,让男性也能够尊重,更尊重女性,更知道女性的重要性。还关於三从四德问题、夫义妇听问题,这就不赘述,大家有兴趣就看末学这篇拙作,《窈窕淑女的标准》,上面有,尤其是前面一章。简单的讲夫义妇听,夫得义,妇就听,听的是义,不是听的是夫,明白吗?这叫夫义妇听,所以别听错了。
所以父母之间的分工,父主外,经济生活,这个得要保证,虽然不是最重要,但是没有也不行,所以就得合作。但是如果是父亲工作能力低一点,挣钱少一点,也没关系,孔子、颜回都是贫穷的人,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孔老夫子他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饭疏食,吃的就是很粗疏的这些食物,粗茶淡饭,茶都没有,饮水,喝就喝白开水。曲肱而枕之,没有枕头,睡觉没枕头,睡著胳膊肘,曲著肱,就是曲著手臂来枕在手臂上。这跟佛家的吉祥卧有点相像。这么样的清苦的生活乐在其中,颜回不改其乐。我们学习圣贤文化,首先得熬得住这种生活。蕅益大师大师讲的要担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否则你不能进入这个门来。所以经济生活即使不富裕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教育好后代。所以母『常不离子』,母亲教育是最重要。母亲『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都可以做孩子的榜样。就像我母亲她对她的父母就很孝顺,逢年过节,写生日的贺卡,买生日的蛋糕,给老人家表演表演节目,我们家并不富裕,也只能干这些。你说出去摆多少围桌子来吃吃饭,我们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但是我们也能够用我们的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於父母的孝敬。关键你有这样的心,让父母欢喜,尊重父母,这样孩子潜移默化就能学到。所以我也净给我妈妈写一些赞美诗,生日贺卡,很多。这都是父母怎么带,儿女就怎么学,上行而下效。
『见闻已熟』,心中就已经成为成规,很自然,他不必刻意,自然他就能够行孝,就有道德,再加上常常训诲。不能说原来根基奠定得好就行了,过去可以,现在还不够。为什么?现在社会污染严重。古人是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可憎。现在三日太长了,一日都不行,甚至有时候一个上午不看都不行,一个下午不看也不行,就得天天看,常常看,常常来受教,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不堕落。我自己回想,我今年三十八了,从小得到母亲的教育,还算根基算是比较正一些。真正说在圣贤教诲当中得利,还是因为听我们老恩师的经教,我是十八岁开始接触佛门,十九岁就开始听老人家的经教。后来到了美国留学、工作,又到澳洲工作,这么多年不至於堕落,真的得力於圣贤的教诲。天天都没有离开师父老人家的经教,一天平均至少是两个小时,这是至少的。常常都自己有静修的时间。所以现在我们都感觉到这样,哪怕是现在我天天基本上十个小时到十六个小时钻研经教,假如说有一天没有去干,就感觉到这个清净心就会退。所以可见得现在社会污染之严重。所以『常常训诲』,教子弟,『习已成性,如熔金铸器』,刚才我们第一堂课做了比喻,这里用金子来做比喻,我们要造一个金器,一个金像,你要搞一个模子,把金融了,倒到这模子里,那个器要是好的,模型要是好的,做出来的这个金器一定会好。这个模型就代表父母,儿女是这个熔金,他自己还没定型,他要用模子来帮他定型。这里母亲是尤为重要,因此『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因为母亲也是女子去做的,女子是要去教的,教女更重要。再看下面的文字:
【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
这里是讲贤母都是由贤女做的,没有贤女就得不到贤母,这个道理都很简单,不用多说。没有贤母又怎么能养育出贤子女?所以如果一代人失教,第二、第三代后代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现在失教了好多代,至少四到五代,怎么样把它复兴,这确确实实是非常的困难。但是难行我们要行,可不可以做到?肯定可以做到。可是我们要下定决心,要付出比古人更大更多的精力,所付出的比过去的人多十倍。而自己所承受的磨难,包括别人的不理解,人家的讥嫌、人家的毁谤,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为什么?人家个个都不学,他们都不了解,你在那里学,人家就觉得你是异类,你就得忍受,这叫什么?代众生苦供养,就得受。真的这一代未必能够真正复兴,还得下一代,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把传统文化复兴起来,所以任重而道远。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俾为母者。唯知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绝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谋利禄。谋之善。不过现生得小富贵而已。谋之不善。现生身败名裂。子夭孙绝者。比比皆是。】
这是印光老人家非常的痛心。家庭教育,母亲的这个角色是天下太平之根本,这种道理只要我们细细一想,不难明白。所以是『极平常之道理』,而且『人人皆能为之』。古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家庭教育这几千年延续下来,都已经很成功了,我们就照著这个样子做,就能够培养出孝子贤孙,只可惜很少人去提倡,这是『所痛惜者』!不仅是可惜,是痛惜,印祖非常痛心。如果印祖现在看我们这个时代,那是更为痛心。现在你看没人提倡,女德教育谁来提倡?真的是,我还没听过有第二人说大力的在推广女德的。过去王凤仪老先生有,但是他已经作古之人,现在有谁提倡?大概我是孤陋寡闻还不太清楚而已。希望大家一起来提倡,特别是我们的女性朋友们,这是你们重大的使命。当然男性朋友们也不能示弱,你看王凤仪老先生是男的,印光大师也是男的,提倡女德教育的很多都是男的。为什么?也不奇怪,女人都做好了,男人也受益。所以有人还说我,你是男的,你提什么女德?他不知道,自古以来提倡女德的很多都是男性。陈弘谋先生《五种遗规》里头专门有一部叫「教女遗规」,陈弘谋是男的,乾隆年间的进士,真有学问。他编的《五种遗规》专门列出一本就是「教女遗规」,专门教女性的,女子的。过去明朝的吕新吾,男的。很多的这些提倡女德教育,还有过去有一位王相,《女四书》是他编辑的,清朝,他的母亲非常有女德,非常有母仪,他母亲写了一个《女范捷录》,王相把《女范捷录》,还有《女诫》,这是汉朝班昭所著,还有《女论语》,我讲过的,唐朝的,宋若昭的《女论语》,还有一篇,还有一篇是什么,一下忘了,总共是四篇,编成《女四书》。所以男女二众都有这个责任提倡女德教育,为了挽救世道。
做母亲的确确实实不少是溺爱子女的,做父亲的也没有善教,所以从小孩子这根也就歪了。到长大了入学校,『入塾读书』,过去是私塾,现在是学校,到学校读书老师也不怎么管你孩子的德行教育。都是什么?想著把自己该教的书教好就罢了,这个孩子他人做得怎么样,无所谓。学校强调的是升学率,重知识,应试的教育,他没有提倡德行。我们听说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搞得很不错,这几年都在提倡《弟子规》的教育,这个好!这真的是无量功德。
『为师者』,从他小的时候也没听过这些道理,你说现在的老师有几个接受过传统道德教育的?也很少。《弟子规》恐怕读过的也都不多,他更加不知道如何去教下一代。所以『绝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他自己读书不是为做圣贤,他当然也不可能教别人做圣贤,就这样一代一代,导致这社会乱象。过去还比较好,教书的先生都教伦理道德,至少口头上教,都教圣贤的经典,但是只是不能躬行实践,更加不能『教生徒』,「生徒」就是学生,来躬行实践。现在教都不教,提都不提,这是极大的悲哀。所以我们有这一分责任,自己学了之后,要尽量的影响周遭的人。这社会愈多人学圣贤教育,就愈多的人受益,这个社会就能愈和谐。
所以千万不能像这里说的,『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只是为了名利,只是为了将来有前途,这都不可取。不知道『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如果过去,十年前我读印光大师这句话,我只是读读就算了,不能相信,学圣贤有啥利益?又没名又没利,又不能当饭来吃,有啥利益?现在真正学进去了,感到真是利益无穷,对自己利益无穷,对社会也是利益无穷。首先第一个你自己快乐,你幸福,你的幸福快乐不是建立在外面物质环境基础上的。像我,我可以没有财产,我可以没有钱,但是我还是很快乐。我跟大家老实说,我现在比过去快乐很多。过去教书有工资还真不错,有房子有车,那时候当然也不会觉得很痛苦,还算不错。因为生活还算比较清净,做世间的工作也比较纯正,只是教的东西内容还是有点问题,刚刚讲的教金融,但是自己生活还比较清净。因为一直学佛听经教,还算比较快乐,比我同事就快乐。现在又比过去快乐很多,真的叫无忧无虑现在。所以让我回头去做回原来的工作,我不肯干了。
我过去在辞职的时候,我是二00六年辞职的,我那个商学院的院长,昆士兰大学商学院院长特别找我谈话,跟我讲,说别人要是混得不行,想走你这条路,我还能理解。但是你年年又获奖,在我们学校又是最年轻的教授,你将来前途很好,你为什么还走这条路?在他心目中觉得这条路是苦行僧的生活,他不能理解,他还挺可怜我的,很好心,我很感恩他。他说,这样吧,他怕我是不是一时冲动,思想出了问题,才决定走这条路。他说你可以去走,我也不勉强,但是你的职位我给你保留一年,你这一年要是后悔了,你回头还来得及。真是挺好心的,但是现在你看差不多是五年了,我都没有回头。所以这是什么?真正尝到了法味,真正得到学圣学贤的利益,哪怕只有一点点,那都是其乐无穷,世味哪有法味浓!你不会回头。所以如果是回头,那还是没得到法味。入门的时候是难,入门的时候一定是要自己肯放下,而且一头扎入圣贤经典里面去学,其他的都得放下,人我是非、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都得放下,你才可能得到法味。谢谢!
所以底下经文又说,不知道学圣学贤之莫大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这个利益不仅是你现前就得到幸福快乐,你还有后世,生生世世,还有自己的子孙,当然我没有子孙,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我曾经有人就问过我,因为我在北京大学曾经就讲过一堂课,就是去年在五月份,北京大学邀请我讲了一课,讲孝道。讲完之后底下有人出了挑战性的问题,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您老人家宣扬孝道,那你为什么没后?这问的问题很冲,好像一下子抓到我这个薄弱点。我当时就举了一个比喻,我说就譬如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养了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都要继承父母的家业,家业很大,而且还有家风家道。结果前面九个哥哥都结婚生子,这有后了,将来能够继承这个大的家业。但是因为前面九个哥哥他们太忙了,都为了工作,为了养家和继承家业做很忙的事业,没有时间来管教儿女。於是这第十个小老弟他就想,他说自己的兄长们都没时间教儿女,如果儿女没教,这将来怎么继承我们家的家业?这样吧,我自己做牺牲奉献,我不结婚,我就专门为这九个兄长来教好他们的儿女将来继承家业。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大家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的父亲就是炎黄,我们都是他的儿女。现在问题是什么?大家都生得多,教得少。中国人口你看十四个亿,但是传统文化教育要是跟不上,那谁来继承我们炎黄老祖宗的家业?所以我就跟大家讲,我就决定做那第十个小老弟,你得去教。所以我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主持人就很会问,他说「你们大家听了之后,你们愿不愿意把你自己的儿女送给钟老师教?」台下很多人举手,主持人说,「钟老师,你有后!」所以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最重要的是教学,你要把他们教好,就是要用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
『谋利禄,谋之善』,就是你用正当的手段,你很有善巧的智慧,去谋利禄,只是得现生小富小贵,而且所得的都是你命中本来就有的,这个不是什么成就。如果『谋之不善』,那就更麻烦了,用不法手段,用损人利己的方式谋得的财富,那『现生身败名裂』,子孙就会夭绝,『子夭孙绝』,这断后了,这些很多,『比比皆是』。古人讲富不过三代,现在我们冷静观察这个世间,富过两代的都少,这是真的。你看曾经做过中国二00八年富豪榜首位的,不点名了,这个首富,现在都在监狱里关著。所以你想想,只是为利禄,那不是正道,不能得到究竟的幸福,教子最重要,道德教育最重要。下来我们看底下一大段,刚才这一段是讲教子以教女为要,底下这段是提醒鼓励我们希圣希贤:
【人与天地共称三才者。以有以先觉觉后觉。继往圣。开来学之功能。故得此尊称。若不以学圣贤为事。则是行肉走尸。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人之一字。尚是冒名。况与天地共称三才乎。】
这是提到人和天地共称三才,《三字经》里讲的「三才者,天地人」。为什么人能够跟天地并称为三才?这就是因人能够学圣学贤,能『以先觉觉后觉』,古圣先贤是先觉的人,他先觉悟了。后觉的人是我们,我们跟著学习也能觉悟,继承往圣的道统。『往圣』是过去古圣先贤,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道统。还要『开来学』,开创未来,继往开来。我们能够这样做,才有资格跟天地并称,所以人这个称呼是很尊贵的。所以我有时候在讲课里会问,在座的你们认为你是个人吗?这个名称可不简单。『若不以学圣贤为事』,你要是不学圣贤,只是搞名利吃穿,『则是行肉走尸』,行尸走肉。『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现在虽然是穿著衣服,但是古人有一个绰号叫「衣冠禽兽」,还是禽兽。为什么?他是做禽兽的事,他没做人的事,做人的事是学圣学贤。所以『人之一字,尚是冒名』,人都没资格当,何况怎么能够跟『天地共称三才』?所以人这个称呼是尊贵的。你看《论语》里面讲,「人者仁也」,人和那个仁,仁爱的仁是通的,通假,互通,所以我们要行仁,才能够称为人。在这里学圣学贤的人,大家真是个人。下面继续:
【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而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只有性德。无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及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之修德耳。】
『人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跟圣人,跟佛菩萨无二无别,所以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佛讲『人皆可以作佛』。而且本来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本来就是佛,现在又要作佛,你怎么不能成佛?一定能成。为什么不能?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的原因只是我们有性德,本性本来具有的德行,这是性德,我们人人都有。希特勒也有,那个十恶不赦的人都有,不仅人有,一切众生,包括六道的众生,蜎飞蠕动,一切禽兽都有,都是本来是佛。但是我们这些凡人有性德,但是没有修德,就是你不肯修。什么是修德?『克己复礼』,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恢复到礼的这个性德上来,礼是性德。『闲邪存诚』,「闲」是防止,防止邪念,意念存著真诚。还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是儒家讲的;『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这是佛家讲的,道理是一样,这叫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好像一个镜子,假如这个镜子上面都是灰尘,我们就照不了了。不是镜子本身失去了能照的特性,那个性还在,这个性是本性、佛性,也能遍照大千的。但是现在有灰尘,灰尘很厚,所以它显不出来。你得怎么样?你得去把它擦掉,甚至要使劲的磨掉,把这个面得磨得光光滑滑的,它这个能照的特性就显现出来了,这叫「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如果你不去修、不去擦亮它,它永远照不出来。下面说到:
【此之修德。最初由贤父母师长而启发之。继则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虽未能即到尧舜与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没者。已天渊悬殊矣。】
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修克己复礼的功夫。做这个修德,怎么修?最初要靠父母师长,他们是我们的领路人,启发我们的性德,慢慢自己奠定好了根基,还得自己不断的学习,等我们成长起来,学习得靠自己。『孜孜矻矻』是勤勉不懈的样子,很努力的学习,好学。『努力修持』,什么叫「修持」?就是改过,天天反省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日新又新,这就是修持。圣贤没别的,就是好学、改过而已。虽然未能马上就能够成为尧舜这种圣人,或者成佛,还没到那么快,因为这是需要个过程,但是你这样的修,你这样的学,跟『下愚之人』,这是指世间那些愚痴颠倒的凡夫比起来,他们天天都埋没在人欲当中,只会搞饮食男女,不知道学圣学贤,你比他们来讲,是天渊之别,一个是天,一个是深渊,真的好多了。
我有时候跟一些同修接触,人家还跟我讲,我们大家都说你是纯净纯善。我一听吓一跳,我怎么纯净纯善?我每天还觉得自己很多烦恼习气,改都改不过来。但是回头想一想,世间一般的人说不定他看到你就很好,为什么?他们没有修,你稍微修一点,就像这里讲的,你还没有到圣人,还没有到贤人,甚至可能君子还没当上,但是你真在那修,你比他们就好多了,你比他们就快乐多了。他们是忧愁满腹,虽然是家财万贯,你是身无一文,但是你比他还快乐,真是不一样。所以底下说:
【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是《书经》上,《尚书》上讲的。『惟圣』这个「惟」是思惟,我们去这样思惟。圣人,『罔念作狂』,「罔」是没有,念头没有了,就是你失念,你就是没有能够克制好自己,你就作狂人、作凡夫。狂人能够克服自己的念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把它克服住,克己复礼,你克念就作圣。所以圣凡就在一念间,看你能不能克得住。
【经云。】
这是佛经讲的。
【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
所以这个意思也是一样。众生与佛就是一念迷悟而已,我们一觉悟,就把烦恼放下,你就作佛;如果一迷,境界现前,你贪瞋痴慢起来了,那就做众生。但是在性上来讲,本性都是佛,可是受用来讲,天渊之别。
【幸其为尧舜。作佛之机在我。有血性汉子。岂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锢蔽。永为沉沦苦海之下愚众生乎。】
这是对我们的勉励。幸好做尧舜、做圣人、作佛,这个都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真正『血性汉子』,这个「汉子」不光是指男性,女性也包括,一切众生都包括,怎么可以让自己的性德埋没在人欲当中?就是埋没在烦恼里头?这个『锢蔽』就是禁锢,就好像监牢狱,我们的性德出不来了,被禁锢住了。我们生生世世就是这样,『永为沉沦苦海之下愚众生』,这个就是说我们过去。可是现在只要我们立志成圣成贤,我们立志断烦恼,克己修身,把自己的性德彰显出来,你就做尧舜,你就作佛。甚至能够这一生出三界、脱苦海,往生极乐世界。最后一句是对我们的劝勉:
【愿世之为父母。为师长。为儿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则吾国幸甚。全球幸甚。】
这是印光大师对我们的祝愿,做父母、做老师、做儿女的,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勉励而行之,努力去做到。虽然路是很长,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认认真真的去做,一定能达到目的地,这是我们国家的幸甚。这个话我也祝福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福报,也是全球众生的福报。谢谢大家!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法师、老师、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诸位大德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大家手上都有讲义吗?请大家看手上的讲义,第十行中间那里,从后半段「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这里开始看。谢谢主持人刚才给我们做的简单的一个概括,把我们上一堂课的内容概括得很好。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印光大师的这篇开示,我们来看文章:
【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
看到这里。前面我们讲到天下太平之根本,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母教,母教第一是胎教,第二是幼儿的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这里『稍长』,就是又长大一些,成为少年,他能够读懂文字,就应该给他因果的教材。所以印祖在这里举出三篇因果教育的文章,都是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这是第一篇,这一篇文,古时候称为「元宰必读书」,就是状元宰相必读的,不是说读了就能够当状元宰相,那也没那么便宜,但是状元宰相必定是要读过这本书,它是个人修身养性一部宝典。这篇文章我们老恩师讲过很详细的一遍,总共讲了一百二十七个小时。我们自己也习讲过,确实非常的受益。如果要做为我们自己研读,《太上感应篇汇编》是非常好的一部著作,相当的厚,大概有这么厚的一本,详细的来介绍《感应篇》。
还有『文昌阴骘文』,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这篇文章比《感应篇》要短,它只有五百多字,比《弟子规》还短,但是它里头讲到的因果的道理,还有所提到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其实也都很完善。这篇文章有一个非常好的注解,是周安士先生,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大居士,通儒通佛通道,大通家,他对《阴骘文》做了详细的注解,搜集在《安士全书》里头上半卷,下半卷是另外三部,包括「欲海回狂」,包括「万善先资」,还有「西归直指」。这一部《安士全书》,印光大师曾经有评价,说这是「善世第一奇书」,就是要挽救世道人心,《安士全书》这一部是第一的,没有再超过它的,甚至比《感应篇汇编》还要好,因为它贯通了佛法。《感应篇汇编》佛法方面,从作者的这种解释当中看出佛法功底还是不算甚强,不如《安士全书》,它真正是将儒释道三家都融会贯通了。安士先生被印光大师称为是佛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是何许人?他是净土宗十三祖,相传是大势至菩萨再来。有大势至菩萨这样来肯定,那是准没错的。所以《阴骘文》的注解,安士先生的注解就非常值得去研读。我们老恩师就跟我讲过,说《感应篇汇编》和《安士全书》都应该常常放在案头,随时随地拿下来看一段,或者是临睡觉前看一段,天天养成个习惯,看完了再看,看完了再看,反覆的薰习,这是对自己,增长自己的修养最好的一种方式。我曾经也讲过《文昌阴骘文》,就是用安士先生的注解来讲的,他老人家是用文言文来写的,我们是把它讲成白话文,也讲了一百个小时,这个《阴骘文》。
『关帝觉世经』,这也是道家的一篇文章,跟《感应篇》、《阴骘文》是同类的,都是非常好的因果教材。印祖劝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首重因果教育。你看这里没有说先让他背《四书》,而是让他读这三部,这三部比四书五经还要重要。为什么?因果教育令人生敬畏心,他就不敢作恶,对於现在的时弊可以说是疗效甚佳。因为现在的人患的疾病比过去的人要重得多,光靠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这味药,药力似乎不够。很多人,学中医的人可能都了解,过去的中药很管用,譬如人伤风感冒,喝一剂、两剂就好了,现在可能喝个十几剂都不好,为什么?现在病毒很厉害,一感染要想好就不容易。身体如是,心理也如是,现在心理的污染,中的毒也是非常的深。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很好的教育,可是已经药效不够,必须要加上因果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让人生耻心,耻於作恶,但是问题是现在的人都不知耻了。
你看过去王阳明先生就遇到一伙盗贼,盗贼知道王阳明先生主张良知学说,人皆有良知,就是人都有良心、都有天良。强盗就不信,说「我们这些人,十恶不赦的还有什么天良可言?你能不能证明我也有天良?」结果王阳明说,「可以,但是你得听我的话,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於是强盗就同意了。王阳明说,「你先把上衣给脱了。」脱了。「把裤子也脱了。」裤子也脱了,剩下内裤了。「把那个也脱了。」他说「不能再脱了。」你看看这天良就出来了,人都有耻心!你能知羞耻,这就是你的天良。所以你看这个真的证明「人之初,性本善」。不过王阳明先生那时候是明朝,但现在这一招可能不管用,现在你叫他脱他就脱了,甚至有的不叫他脱他自己脱,所以没有耻心了。
那用什么药可以对治现代人的毛病?因果教育好。所以印光大师说过,说要挽救世道人心,如果舍离因果教育,哪怕是圣贤佛菩萨再来,也莫知如何,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佛菩萨再来帮助这个世间,也要用因果教育。这个因果教育让人生敬畏心,他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就不敢作恶。即使是不知耻的人,他还会害怕果报,所以印祖特别提倡因果教育。你看他一生可以说是专弘因果,他成立了弘化社,专门印制善书经典。他所印的这些善书当中最多的三部,一部《了凡四训》,一部是《安士全书》,一部是《感应篇汇编》,这三部书比印佛经还要多。有的人不理解,这佛教的祖师为什么他不印佛经,要印这些所谓世间书?这个他不了解。其实佛法,什么是佛法?是不是经典才是佛法?不一定,凡是能觉悟众生的法就是佛法,佛者觉也,现在要对治众生的毛病,用因果教育能够对治,因果的教育就是佛法,这三部书也是佛法。因果教育是愈早开始愈好,从孩童懂事了,有一点理解力的时候,就要开始告诉这个因果的道理,把这些因果的教材熟读背诵,四书五经你不背都不要紧,这个不能不背。
这里说『俾知』,「俾」就是使,使其知,知道。『有所师法,有所禁戒』,「师法」就是要效法这些圣贤。《感应篇》、《阴骘文》、《关帝觉世经》,这三篇里头所讲到的,有正的有反的,有善的有恶的,善的我们要有所师法,要效法、要做到;恶的有所禁戒,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我们一言一动,乃至起心动念,都有神明鉴察。当我们起一念善心,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起一念恶心,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这是决定不虚的。其实儒家也讲这个,你看《大学》里面,「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就是这个道理。你在暗室屋陋当中,一个人在,四下无人,别以为没有人,十个眼睛盯著你,十个手指指著你,这叫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怎么能够随随便便?要好好的庄严自己,不可以放肆。
孔子注《易经》,你看文言开篇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不就是因果吗?《尚书》上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我们要是行善,天降吉祥;我们要是行不善,天降下祸殃,这不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吗?所以儒家、道家、佛家,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主流三家,都是重视因果教育。真的,没有因果教育,即使圣贤出世,要挽救世道人心,都是难於上青天。所以这里讲让孩子读、让孩子背,而且一一要为其说其大意,你把大概意思说一说,让他明白他念的是什么意思,他才能够「有所师法,有所禁戒」。如果说我不懂得该怎么说,甚至可能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怎么办?现在有光盘,这个方便很多了。要是我们不懂,我们带著孩子一起看,自己也学,带著孩子也学。『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所以这个是什么?学前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先奠定德行的根基。再看底下一段:
【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
这是讲的结果,前面你修好因,这里就有好果。谁家父母不希望教育出好儿女?你怎么能够让儿女贤善?前面你要依教奉行,你就能得到。从小就接受这么良好的教育,将来他读书就愈来愈贤善,当然读的书一定是圣贤书。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读四书五经,可以读《道德经》,可以读佛经,这些圣贤的经典都是教我们如何做圣人。因为他的根基已经打好,这个根一正,将来长的树木肯定是正。所以『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患」就是忧,你不用忧了,一定能够达到圣贤,因为这个根基已经打好,他一定能光宗耀祖。如果在世间一定能够成为大成就的人,可以为国、为世界造福。如果将来走出世的道路,专门弘扬圣贤教育,他也是能够做到像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一流人物。这个最重要的就是根基,扎根教育。
所以我们老恩师现在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们,先从三个根学起,非常正确。因为三个根,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也没学,现在叫补课,必定是要从这个根基开始。如果没有这个根基,不管你怎么学,都是无法成就,就好像建楼,你不打地基,你一下说我盖第三层、第四层,不可能的,空中楼阁。一定是把根、地基打好,将来就会有大成就。所以我们老恩师给我们一个时间表,真正有志於学者,可以参照,首先用三年的时间,把这三个根打好。这三年也不定,有的两年就行,有的一年就行,这三个版本一年、两年、三年,老法师都讲过,当然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根,对不对?上根的人一年就能够把三个根打好。三个根是要做到,不是光会背就行,光会背那不一定的,一定要真正落实。
有人问我,怎么才算是三个根落实?我现在对照这三个根好像一天到晚也没犯几条。其实简单的标准就是老人家常讲的,放下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诱惑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你放下没有?如果放下了,你这三个根就落实了;如果没放下,那还得干,这个应该自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自私自利,你事情一来了马上就能够对照,你先想自己还是先想众生?有没有贪瞋痴慢难道自己还不知道吗?你发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你起了贪心都不知道吗?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够呛了,那得先从《弟子规》好好的学,是不是?所以对照这三个根,标准你要做到,一定要放下这十六个字。
我们恩师讲一年落实三个根,再来一年时间将一百篇古文背下来,这个速度是相当快速的,只要认真好学的人,可以做到。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根性。我自己我是比较下下根,不仅说三年没做到,现在掐指一算都五年了,五年,老人家最近才让我一门深入学习《无量寿经》。三个根扎好了,你才能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后来所讲的,你就要开始读经。但是你这根没扎好,你还得老老实实的干,天天花时间做功过格,反省忏悔。当然也可以听三个根,讲三个根。我自己学习的方式就是用讲,讲一遍好像等於听十遍,你这个功夫用得比较扎实,所以讲是最好的学习。你看这五年来,我这三个根和相关的经典都是辅助,因为就是对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叫业障比较重,所知障重,就得从各个角度帮我们自己去领会。因为知识分子有个特点,如果不是把道理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不能去干,这个就属於下下根。所以只能够把道理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能够死心塌地的来干。
所以我花在经教上的时间特别多,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薄弱点,没办法。大家也不必学我,如果你能够不需要听这么多都已经落实了,你是上根;听多一些你能落实,中根;听了很多你才能落实的,你是下根;像我这是听了,听还不够,还得自己讲,讲了五年才能落实的话,这就是下下根。但是也好,反正落实就行。现在还没有完全,我估计等到把《论语》也讲完,《论语》等於辅助《弟子规》的学习,它等於是《弟子规》的理给我们讲明白。师父不是讲把《弟子规》放在天平这边,四书五经十三经放在这边,它是平衡的。这是解门,那是行门,解是帮助行,所以我解门方面花的时间很多,确实很帮助行门。现在功夫是比五年之前要得力很多,贪瞋痴慢确实基本不太起来了,自私自利反正也好像没什么可以自私的了,自己都没啥东西,反正身家性命就交给圣贤佛菩萨就好了。一天到晚就想著经教,想著我们自己怎么样提升,怎么去帮助别人提升。等到《论语》也讲完了之后,我就可以一门深入去学习《无量寿经》。这是正说善果。底下一段是反过来说,我们来看文章:
【否则任性憍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止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以驯至於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於永劫矣。】
就看到这一段。这个『否则』是反过来讲,确确实实很多父母因为不懂如何教育儿女,都会落到这样的一些错误当中。这是什么?『任性憍惯』,孩子,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一个个都是变成小皇帝小公主,所以受父母宠爱,还有爷爷奶奶、公公姥姥,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所以变得任性,为所欲为,因为家里人都听他的,他就建立一个习惯,认为所有的人就该为自己服务,骄慢养成习惯,这样将来就变成个败类。你想想,这样的人他在社会当中怎么能够立足?不仅不能立足,是人人讨厌,谁会喜欢跟一个任性娇惯的人在一起合作?他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这种儿女成人之后,他没有幸福,只有痛苦。
『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讲,「读书志在圣贤」。为什么要读书?现在人确实这个目标订得都歪了,你问问,咱们在座的,可能都没问题,但是你要是问问世间人,你走到街上问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读书?看看有几个答你说,我是为学圣贤的。如果有人这样答的话,那真叫大跌眼镜了!不过这也是好事,赶紧把他拉回来,到我们中心来继续深造,有这样志向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这是什么?没人教育,父母也不懂,爷爷奶奶也不懂,就想著读书将来学好了技术,有了文凭,将来能找到好工作,能赚大钱,能当大官,全是为利禄,没几个说真正为学圣贤的。这样『读的书愈多愈坏』,没有什么好处,说老实话只有坏处,为什么?长养人的名利心。这个名利就像一个肿瘤一样,它愈长愈大,这社会整个环境就是长养肿瘤的一个环境,那么肿瘤愈来愈大,最后就让人毙命。印祖这里举『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大奸大恶」,我们马上想到宋朝的秦桧,那是大奸大恶之人,人家是状元出身,他也是读书读得很好,天资聪明,如果不聪明他怎么能拿到状元?可是光是这样读书,而不是志在圣贤,而不是用圣贤书来修身,只是用这个圣贤书来做为考取功名的阶梯,这就整个扭过,所以最后成为败类。
所以现在我们社会面临的情况比过去要糟,宋朝的时候科举考试都是用圣贤书,即使一个人他不是真干,他至少他读了,读了之后他起码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自己造恶他还会有良心谴责的时候,他总还惟恐人知。秦桧他也很害怕,不敢让人知道。现在你看圣贤书没人读,道理没人讲,所以人连善恶是非都分辨不清,都变成什么?以恶为能。好像你不偷税漏税,你办这企业你就不懂得怎么办。你看这是教财物的,还有教你怎么样避税的,写到教科书里头的。还有金融产品怎么能够设计得别人看不出这个风险,你能够卖的这种金融产品,可以把这个风险转让给别人,然后我们自己就赢取暴利。我们以前学金融的,都很自然的就把这些教科书的东西都讲授出去,所以我自己也造业造不少。举世之人都为了个利字。
我曾经参加过去年十月在上海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商道论坛,请了我们,就是中国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去,我在会上做了一个演讲,我演讲当中我就问下面在座的企业家们,大概有二、三百人。我问你们做企业经商,只是为了道义,为了你的社会责任,不图利的,请你举手。结果底下只有两个人举手,那两个人我都认识的,都是学佛的,其他的人都不敢举手。你看《论语》里面孔子说,「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现在的人全是小人,没几个君子,都是喻於利,心里只想著利,他没把义放在自己的心中。所以商人里头君子商人少,小人多。这社会都是小人当令,你说社会怎么没有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难免的!所以要走出危机就要多栽培君子,少栽培小人。
当时就有人提,我们经商,我们就是为赚钱的,不讲利我们还干什么?似乎也是很有道理,但是提这个话,是他还没有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没学因果。假如他读《了凡四训》,他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命里该有多少钱,你不需要用不法手段,你不需要去争利,它都会来,你命里有的。像了凡先生他就是,他自己考试什么他都不在乎,最后该考第几名就考第几名,该吃多少奉禄就吃多少奉禄,真的是迟速有时,进退有命。所以他没什么好想的,这一种虽然他还是凡夫,但是也不错,他是个君子,他不想利了。当然还没想到义,想义是只想别人,只想为大众,所以他是介乎君子跟小人之间那个时候,但是不是小人了。
现在人只想到利,结果他千方百计争来的利,都是他命中该有的;命里没有,不管你怎么争,你巧夺天工,用尽心思,还是得不到,你命里没有。我老是用我自己自嘲,我是学金融的,对不对?教人赚钱,教人投资,但是我自己就是没有钱。这说明什么问题?你拿到金融学位、博士学位,当教授了,你可以在世界一流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但是并不代表你就能赚到钱,你命里没财。人家李嘉诚也不用拿金融博士学位,但是人家是首富,人家命里有。所以拿不拿金融学位,懂不懂那些知识技术,那都不是很大要紧事,要紧的是你自己命里真有。命里有的怎么来的?布施来的,施财就得财富,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得好,这一生就像李嘉诚,他不用去读金融博士,他一样能当首富。
但是反过来,没有布施过的,这一生就难了。但是能不能够获得?还是行,《了凡四训》就是告诉我们改造命运的道理,你现在开始修,你后半生就能得到,这是一定的。所以君子懂得因果的道理,他心就放开了,不用去挖空心思想著利,不是你想得来的,那是你靠布施得来的,所以你会欢欢喜喜行布施,你去尽你的道义责任,喻於义。喻於义的同时,你的利益也会有,舍得舍得,你愈舍愈得。你光为了利,你所得到的是你命中本来有的,但是如果用不法手段,用坑蒙拐骗这种方法获得的,你命中有的被折损掉。譬如说你一生能够获得一个亿的资产,但是由於坑蒙拐骗,做这些卑鄙的手段,变成一千万,打了大折扣,他还美滋滋的,你看我赚了一千万,没想到这都是被大大的折扣。所以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你看多冤枉!命中可以拿到一个亿,他拿了一千万还美美的,以为自己很能干,冤枉。不如君子一味的去行义,将来他得到的比命中更多。所以把这个道理搞清楚,大家就乐意去喻於义,就不再想喻於利。所以君子跟小人区别就在於君子有智慧,小人是愚痴。所以你看儒家君子三达德智仁勇,智是排在第一位,你得先有智慧,你才能够有仁,才能够有勇。勇是什么?不是你拿著刀上去跟人干仗,不是那个意思,是你敢於放下,你敢於布施,这叫勇。你去行仁行义,你得要敢於放下,你不放下很难行仁。仁和勇基础就在於你有智慧,你知道宇宙人生真相,你就敢做了,你就欢喜做。
底下『只因伊父母』,「伊」就是他,他的父母和『先生』,就是老师,『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就是古今大奸大恶的人,他们都有天资,好的天资,你像希特勒,那是聪明人,聪明绝顶,如果不聪明他怎么能够当到领袖?但是他当了领袖之后,无恶不作,这是什么?从小没受良善的教育,他的父母,他的老师,都不知道用圣贤教学。说老实话,老师父母也没学过。像我们传统文化在近代两百年,可以说都已经几乎中断了,可以追溯到慈禧,慈禧当时把圣贤经典教育在宫廷里废除,上行下效,全国人慢慢就疏忽伦理道德教育,疏忽圣贤教育。第一个一百年,大家只是疏忽了,讲还有人讲,但是不能「躬行实践」,没真干的了。再过一百年到今天,基本上不仅没有真干的,连讲的人也都很少很少。所以传统文化之衰,到现在真的是到底谷。
如何把它复兴起来?这是我们在座每一位仁人志士的责任,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首先我们自己要躬行实践,自己得真干,我们得说到做到,最好是做到再说。如果说了不做,那是骗人,别人不相信,你都不干,叫我们干,谁听你的?所以自己要老实听话真干,你做到了之后,你所说的就有信服力。譬如说你教人布施,刚刚讲的,教人舍得,还教台下这么多企业家举手,让人家去布施,你要是不布施,人家会怀疑,你什么企图,教我布施?是不是?难免的。我把所有的东西都布施了,然后你对我就放心了,我对你没有任何所图,我只是教你,你要是舍你就得,是你自己得受益,跟我无关,我不要你的,我有的我都不要了,还要你的干嘛?你看你能这样做,大家才能信服。又譬如说,你教人行孝,你自己得做孝子;你教人尽忠,你自己要做忠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自己先做到了,你这讲一句话顶得上一万句话。这是躬行实践,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首要的工作。
所以我们老恩师对在座各位的寄望很高,他对大家在外面都讲,说我们这中心只要能够定得住十年,在这认真的修,十年之后都能够成为圣贤。为大家鼓掌!这不能拍拍掌就算了,得真干。这是一分非常重大的使命,不仅是救马来西亚,救东南亚,是救全世界。我们能做到,只要你肯做。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作圣作贤都不远,关键你一念回心你就能做,就看你肯不肯回头,肯不肯放下。凡是做不到的就是没放下,身心世界很执著,自私自利就不肯放,起心动念想名闻利养,想著怎么样自己得到各种利益,这种念头是最大的障碍,要把它放下。要放下,你得明白道理,所以知字是最重要,你得先知。圣贤文化是知难行易,你知道很难,所以你道理得弄得很清楚。真弄清楚、弄明白,没有怀疑了,行起来很容易。你什么都放下,都不难,因为什么?你都明白了,这真正是幸福快乐,你会很欢喜的去放下。
像我跟大家报告,我现在身外物都放下了,没有身外物,这就比以前快乐多了。以前你有一样你还得想著那一样,这该怎么样去处理,有个房子你得去维护它,这很多的事情。现在没有了,很快乐。但是没有房子不代表你没房子住,你命里有时终须有,你舍掉了来得更多,你看我现在没房子住,我来这还住别墅,大家招待我招待得很好。当然咱们也不图这个,就是你放心,你愈舍愈得,舍得愈多,得的愈多,但是得了之后千万别止住了。你执著了,你不肯再舍,你就只能到那,甚至会堕落。所以不断的舍还不断的得。这个一定要什么?你把道理想明白,就是你看破,这个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就像梦中一样,你舍也没真舍,就是作梦,都不是真的,你就放下了。然后去练,愈练你愈法喜。
我现在是身外物放下了,只是刚第一步,第二步得把身体放下。老人家常提,现在讲经也是特别强调这一点,似乎我感觉到是对我说的,说放下身见,因为身外物没了,就开始对身体放下,你身见没放下,你不能入圣贤之流,放下身见了,你才能够入圣流。当然放下身体不是说你去跳楼,不是那意思,是什么?你把这个身体要看破,知道它不是自己,它是自己的一个工具,用来帮助社会、帮助众生,你不可以执著它是自己。当然对它不能够太爱护,也不能不爱护,就像一个工具一样,你看这个手表是我们一个看时间的工具,你不能够老让它摔、打它,不可以这样,还得善待它,但是你知道那不是自己,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布施出去。身体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用它来每天跟大家分享,我现在一个礼拜在香港讲二十二个小时的课,那二十二个小时,每一个小时我就说用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做备课时间,这一个礼拜基本上就是都没别的干了,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然后就是讲课讲课再讲课,这样好!这样把自己就忘掉了。放下身见,大乘佛法修行的好处、方便就在於你一心为众生想,不要为自己想,把自己就忘掉了,这身见就放下,这是见惑里头身见。见惑五大类,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这五大类八十八品你都放下,你才能够入圣流,那是小乘须陀洹果。所以身要放下,还得心,心里头的贪瞋痴慢,这是思想上的烦恼,这是思惑,贪瞋痴慢疑这些思惑也放下,见惑思惑都放下,你能证阿罗汉,你能出三界。你看这身心世界都得放下,都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不管将来有志於弘扬儒也好、道也好、佛也好,自己要躬行实践。如果只停留在学习文字,这里说『应世谋利禄』,过去是考科举,现在学了传统文化,可以给人讲讲,证明你有文化,证明你自己知多识广,从当中获取名闻利养,这也是哀哉!这不是古圣先贤所希望的。『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这是什么?愚痴,「智」是智慧,「识」是见识,就是见地,这个见地是到了谷底,下劣到极点。你本来这个圣贤文化教育,你可以成圣成贤的,现在用这个来装点一下自己,来学著这个觉得好像能消遣消遣,好像家里没事干,去中心听听讲课,反正时间也能打发打发。你看为了这个学,这是很可悲。本来,就好像你本来是可以去捡到黄金,你进了宝山里头,你拿了黄金出来。但你现在只是捡了几块泥土出来,这太可惜了。你入了圣贤宝山,你要得到最大的受用,那就是你要立志做圣贤,这样你学习圣贤,你的目标明确,成就就大了。对孩子也是要这样,要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为成圣成贤而读书。
否则这里讲的,『以驯至於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乱象。『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就是老师和父母,都不知道教子弟之道所致。确实如果没人讲,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养儿女,我是碰到太多的父母向我请教这个问题,这真的不知道,这也不能怪他,没人教他,他父母可能也不知道,他的爷爷奶奶可能都不知道。你看我们刚刚讲的,这个传统文化都已经两百年衰落了,这是四、五代了,现在要复兴是真正不容易!我们要是推广传统文化,应该大力的来提倡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做一个好父亲,当然自己得先做。如果没有尽到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这里说,『自己纵无大恶』,你虽然没有杀人放火,没干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但是还是有罪。为什么?没把子女教好,养不教,父母过,不仅父之过,母之过,母比父还要更过,为什么?刚才讲到的,因为孩子跟母亲的时间多。这个『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於永劫』,这可不得了!「永劫」就是无量劫。一劫,我曾经算过,大概是十二点七亿年,这是一劫。这是讲永劫,那是没办法算了,天文数字。在恶道里面受永劫的报应,这可不得了!
你说我没干什么恶事,为什么我会到这个恶道去?难道印光祖师来吓唬我们吗?他打妄语吗?那我们相信印祖肯定不是打妄语的人,人家持戒精严,人家是真的祖师大德,这是苦口婆心告诉我们真相。我们没把自己的子弟教好,父母没教好儿女,老师没教好学生,养出败类来,这个第一。而且这个孩子是因为我没教好他,所以堕落了,我是负这个因果责任,等於他的法身慧命被我给损坏了。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你害人的身命罪还是小,害人的慧命罪大。身命被杀了,当然罪也很大,杀了之后他来世又投胎又来做人。可是要是把慧命给断了,那他生生世世都在恶道里受苦,这个责任是我这当父母、当老师的没尽到责任,我得受这个因果报应。他要在恶道里多长时间,我也在恶道里多长时间。就好像希特勒,他肯定在地狱,他在地狱多长时间,他的父母老师也跟著他在那里受,为什么?希特勒是他们教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教希特勒,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死这么多人。所以你想想,这个责任重大!
所以反过来,把儿女教好,这是无量功德!印光大师讲的,能为社会培养一个良民,就是莫大功德。不用培养圣贤,就培养一个良民就不得了,就是功德无量。要是培养出个圣贤,那就了不得了!你是无量劫又无量劫受福报。所以善与恶之差别,形同天渊,可不能小看这个事,至要莫若教子,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老恩师也曾经讲过这个笑话,这是为人师的一定要引以为戒,咱们在这学习的,以后都出来做老师,而且是圣贤教育的老师。他这个故事大家恐怕也听过,说有一个庸医治病都治不好,治一个死一个,最后被阎王爷打入第十八层地狱,到了十八层地狱他就不服,在那跳,怎么我又不是故意杀人,为什么我会堕十八层地狱。结果咚咚咚跳得底下地板震动,底下有人喊说你别跳了,你这灰尘都落到我身上了。他一想,我这十八层,难道底下还有第十九层?他说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在十九层地狱?他说我是教书的,当老师的,误人子弟,比那庸医杀人罪还重。那是世间一般教书的,要是我们这教圣贤教育的,要是误人子弟,那恐怕得到二十层,这可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
所以我们知道自己的任务之艰巨,要不你就是做无量功德,要不就是无量的罪业,千万不可以把教育教歪了。怎么教歪?圣贤经典,四书五经,我都按照上面教,我怎么会教歪?假如我们自己教一套,自己做一套,那就教歪了,这个叫以身谤法,这毁谤佛法,毁谤圣贤教育。毁谤圣教的那个果报肯定是在阿鼻地狱,这个可了不得!先把这个丑话说在前头,大家真的要提起警觉心。当然只要你真诚心来做,你不是为名闻利养,你不是为自私自利做这种事情,这是好事,你一定能得好报,最后结果一定是好的。最怕是这当中,自己起了名闻利养,起了自私自利,这是等於什么?好像一杯醍醐,上等的饮料,无上的甘露,结果里头放了一滴毒药,夹杂一滴毒药,整一杯全是毒药。所以我们不能以丝毫不善夹杂在心中,这一夹杂了,所行所言皆不善。请大家翻到反面,第二页:
【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母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如熔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
先看到这里。印祖常说,『吾』就是印祖自称,『故曰』就是过去常说,这个话我在《文钞》里头看过了好多好多次。说『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教儿女,这是天下太平根本,前面已经做了阐述。教儿女当中,『教女为尤要』,更重要。为什么?底下就说明,『以人之幼时』,从小『专赖母教』,母亲教育是最为关键。母亲是女的,女子,所以教女重要,把母亲教好了,将来她儿女一定好,这个道理我们不难懂。底下又说,『父不能常在家内』,古人讲的男主外女主内,一谈到这一点,有一些人就有点异议。我在推行女德教育的时候,也常常遇到这种挑战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关於男主外女主内这个问题,一个是讲三从四德的问题,夫义妇听的问题,为什么要听他的,他不能听我的吗?都有这些问题,现在讲男女平等。所以这些问题要是不把道理讲清楚,推行女德是有困难。实际上女德的教育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它是随著人的本性来教化。就好像孝道,孝心是人的天性,父子有亲是天性,他随著人的天性教化,很容易教化。男女的关系也是,它也是天性,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之间这个结合,它就各有各的性质,各有各的特点,要循著它的这个特性去教化,这就最容易成就。
为什么男主外女主内?这是由男女之间的特性决定,男为阳,喻为天,天是动;女是为阴,阴喻地,地要定,地要是不定,老地震可就麻烦了,大地不能动,它要永远的安住,厚德载物,它定得住,它才能载得住,要不然它怎么厚德载物?你看天行健的行就是要动,健不仅要动,还得要动得多一点,天行健,要多动,要去进取,自强不息,天和地不一样。所以由於这种特性,就有分工不同,夫妻一结合,双方有个分工。分工没有说不平等,只是分工有区别,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没有说主外的就重要,主内的就次要,没有这么说。反而应该怎么说?主内的更重要,主外的还是次要。如果你问我非得分一下谁重要,那我说主内的重要,对不对?就像一个国家,中国过去没有外交,从建国一九四九年一直到一九七三年才开始有外交,这段时间它不是人还活著吗?这国家不是还存在吗?所以它没有外,没有外交关系,主内它得要主得住,这个国家就能存活。所以外是可以不要,内不能不要,你说哪个重要?
更何况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是后代,这个后代不仅说光能生就叫后代,生了之后得养他,得教他,他才能够长大成人,才能继承一个家的家风家道家学家业,这才是叫后代。这个工作男的做不了,男的只能辅助,主要是由太太来做。第一个你生得靠太太生,男的不能生,是不是?你说要平等,那你要男的也生才平等,是吧?这不能,他人长下来就是这样子的,就得分工,你不分工你怎么行?所以现在有人做变性手术,变性手术,男的变成女的,那他还是变成女的才能生,是吧?就是分工不同,男女有别,这个别就是分工。所以生得靠太太,养要靠太太,教还要靠太太,这是一个家最大的一个使命,无后为大,最大的就是要有后,所以太太的使命最为重要,当母亲是最重要的。
所以古代社会不是说男尊女卑,没有那个说法,是讲什么?倒过来讲还有道理,男轻女重,女子比男子更重要,这是真的。家庭没有母亲不行。所以把这个讲清楚,就知道原来弘扬女德不是说贬低女性,不是说要复古,恢复到封建社会,让女性没有地位,不是,真正是认清女性的伟大使命,然后你做最重要的这个工作,教养后代,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以印祖讲,「治国平天下的大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男人只有一小半,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提倡女德教育不是贬低女性,恰恰相反,是提升女性,让女性更知道自己的神圣使命,让男性也能够尊重,更尊重女性,更知道女性的重要性。还关於三从四德问题、夫义妇听问题,这就不赘述,大家有兴趣就看末学这篇拙作,《窈窕淑女的标准》,上面有,尤其是前面一章。简单的讲夫义妇听,夫得义,妇就听,听的是义,不是听的是夫,明白吗?这叫夫义妇听,所以别听错了。
所以父母之间的分工,父主外,经济生活,这个得要保证,虽然不是最重要,但是没有也不行,所以就得合作。但是如果是父亲工作能力低一点,挣钱少一点,也没关系,孔子、颜回都是贫穷的人,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孔老夫子他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饭疏食,吃的就是很粗疏的这些食物,粗茶淡饭,茶都没有,饮水,喝就喝白开水。曲肱而枕之,没有枕头,睡觉没枕头,睡著胳膊肘,曲著肱,就是曲著手臂来枕在手臂上。这跟佛家的吉祥卧有点相像。这么样的清苦的生活乐在其中,颜回不改其乐。我们学习圣贤文化,首先得熬得住这种生活。蕅益大师大师讲的要担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否则你不能进入这个门来。所以经济生活即使不富裕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教育好后代。所以母『常不离子』,母亲教育是最重要。母亲『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都可以做孩子的榜样。就像我母亲她对她的父母就很孝顺,逢年过节,写生日的贺卡,买生日的蛋糕,给老人家表演表演节目,我们家并不富裕,也只能干这些。你说出去摆多少围桌子来吃吃饭,我们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但是我们也能够用我们的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於父母的孝敬。关键你有这样的心,让父母欢喜,尊重父母,这样孩子潜移默化就能学到。所以我也净给我妈妈写一些赞美诗,生日贺卡,很多。这都是父母怎么带,儿女就怎么学,上行而下效。
『见闻已熟』,心中就已经成为成规,很自然,他不必刻意,自然他就能够行孝,就有道德,再加上常常训诲。不能说原来根基奠定得好就行了,过去可以,现在还不够。为什么?现在社会污染严重。古人是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可憎。现在三日太长了,一日都不行,甚至有时候一个上午不看都不行,一个下午不看也不行,就得天天看,常常看,常常来受教,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不堕落。我自己回想,我今年三十八了,从小得到母亲的教育,还算根基算是比较正一些。真正说在圣贤教诲当中得利,还是因为听我们老恩师的经教,我是十八岁开始接触佛门,十九岁就开始听老人家的经教。后来到了美国留学、工作,又到澳洲工作,这么多年不至於堕落,真的得力於圣贤的教诲。天天都没有离开师父老人家的经教,一天平均至少是两个小时,这是至少的。常常都自己有静修的时间。所以现在我们都感觉到这样,哪怕是现在我天天基本上十个小时到十六个小时钻研经教,假如说有一天没有去干,就感觉到这个清净心就会退。所以可见得现在社会污染之严重。所以『常常训诲』,教子弟,『习已成性,如熔金铸器』,刚才我们第一堂课做了比喻,这里用金子来做比喻,我们要造一个金器,一个金像,你要搞一个模子,把金融了,倒到这模子里,那个器要是好的,模型要是好的,做出来的这个金器一定会好。这个模型就代表父母,儿女是这个熔金,他自己还没定型,他要用模子来帮他定型。这里母亲是尤为重要,因此『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因为母亲也是女子去做的,女子是要去教的,教女更重要。再看下面的文字:
【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
这里是讲贤母都是由贤女做的,没有贤女就得不到贤母,这个道理都很简单,不用多说。没有贤母又怎么能养育出贤子女?所以如果一代人失教,第二、第三代后代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现在失教了好多代,至少四到五代,怎么样把它复兴,这确确实实是非常的困难。但是难行我们要行,可不可以做到?肯定可以做到。可是我们要下定决心,要付出比古人更大更多的精力,所付出的比过去的人多十倍。而自己所承受的磨难,包括别人的不理解,人家的讥嫌、人家的毁谤,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为什么?人家个个都不学,他们都不了解,你在那里学,人家就觉得你是异类,你就得忍受,这叫什么?代众生苦供养,就得受。真的这一代未必能够真正复兴,还得下一代,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把传统文化复兴起来,所以任重而道远。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俾为母者。唯知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绝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谋利禄。谋之善。不过现生得小富贵而已。谋之不善。现生身败名裂。子夭孙绝者。比比皆是。】
这是印光老人家非常的痛心。家庭教育,母亲的这个角色是天下太平之根本,这种道理只要我们细细一想,不难明白。所以是『极平常之道理』,而且『人人皆能为之』。古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家庭教育这几千年延续下来,都已经很成功了,我们就照著这个样子做,就能够培养出孝子贤孙,只可惜很少人去提倡,这是『所痛惜者』!不仅是可惜,是痛惜,印祖非常痛心。如果印祖现在看我们这个时代,那是更为痛心。现在你看没人提倡,女德教育谁来提倡?真的是,我还没听过有第二人说大力的在推广女德的。过去王凤仪老先生有,但是他已经作古之人,现在有谁提倡?大概我是孤陋寡闻还不太清楚而已。希望大家一起来提倡,特别是我们的女性朋友们,这是你们重大的使命。当然男性朋友们也不能示弱,你看王凤仪老先生是男的,印光大师也是男的,提倡女德教育的很多都是男的。为什么?也不奇怪,女人都做好了,男人也受益。所以有人还说我,你是男的,你提什么女德?他不知道,自古以来提倡女德的很多都是男性。陈弘谋先生《五种遗规》里头专门有一部叫「教女遗规」,陈弘谋是男的,乾隆年间的进士,真有学问。他编的《五种遗规》专门列出一本就是「教女遗规」,专门教女性的,女子的。过去明朝的吕新吾,男的。很多的这些提倡女德教育,还有过去有一位王相,《女四书》是他编辑的,清朝,他的母亲非常有女德,非常有母仪,他母亲写了一个《女范捷录》,王相把《女范捷录》,还有《女诫》,这是汉朝班昭所著,还有《女论语》,我讲过的,唐朝的,宋若昭的《女论语》,还有一篇,还有一篇是什么,一下忘了,总共是四篇,编成《女四书》。所以男女二众都有这个责任提倡女德教育,为了挽救世道。
做母亲的确确实实不少是溺爱子女的,做父亲的也没有善教,所以从小孩子这根也就歪了。到长大了入学校,『入塾读书』,过去是私塾,现在是学校,到学校读书老师也不怎么管你孩子的德行教育。都是什么?想著把自己该教的书教好就罢了,这个孩子他人做得怎么样,无所谓。学校强调的是升学率,重知识,应试的教育,他没有提倡德行。我们听说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搞得很不错,这几年都在提倡《弟子规》的教育,这个好!这真的是无量功德。
『为师者』,从他小的时候也没听过这些道理,你说现在的老师有几个接受过传统道德教育的?也很少。《弟子规》恐怕读过的也都不多,他更加不知道如何去教下一代。所以『绝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他自己读书不是为做圣贤,他当然也不可能教别人做圣贤,就这样一代一代,导致这社会乱象。过去还比较好,教书的先生都教伦理道德,至少口头上教,都教圣贤的经典,但是只是不能躬行实践,更加不能『教生徒』,「生徒」就是学生,来躬行实践。现在教都不教,提都不提,这是极大的悲哀。所以我们有这一分责任,自己学了之后,要尽量的影响周遭的人。这社会愈多人学圣贤教育,就愈多的人受益,这个社会就能愈和谐。
所以千万不能像这里说的,『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只是为了名利,只是为了将来有前途,这都不可取。不知道『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如果过去,十年前我读印光大师这句话,我只是读读就算了,不能相信,学圣贤有啥利益?又没名又没利,又不能当饭来吃,有啥利益?现在真正学进去了,感到真是利益无穷,对自己利益无穷,对社会也是利益无穷。首先第一个你自己快乐,你幸福,你的幸福快乐不是建立在外面物质环境基础上的。像我,我可以没有财产,我可以没有钱,但是我还是很快乐。我跟大家老实说,我现在比过去快乐很多。过去教书有工资还真不错,有房子有车,那时候当然也不会觉得很痛苦,还算不错。因为生活还算比较清净,做世间的工作也比较纯正,只是教的东西内容还是有点问题,刚刚讲的教金融,但是自己生活还比较清净。因为一直学佛听经教,还算比较快乐,比我同事就快乐。现在又比过去快乐很多,真的叫无忧无虑现在。所以让我回头去做回原来的工作,我不肯干了。
我过去在辞职的时候,我是二00六年辞职的,我那个商学院的院长,昆士兰大学商学院院长特别找我谈话,跟我讲,说别人要是混得不行,想走你这条路,我还能理解。但是你年年又获奖,在我们学校又是最年轻的教授,你将来前途很好,你为什么还走这条路?在他心目中觉得这条路是苦行僧的生活,他不能理解,他还挺可怜我的,很好心,我很感恩他。他说,这样吧,他怕我是不是一时冲动,思想出了问题,才决定走这条路。他说你可以去走,我也不勉强,但是你的职位我给你保留一年,你这一年要是后悔了,你回头还来得及。真是挺好心的,但是现在你看差不多是五年了,我都没有回头。所以这是什么?真正尝到了法味,真正得到学圣学贤的利益,哪怕只有一点点,那都是其乐无穷,世味哪有法味浓!你不会回头。所以如果是回头,那还是没得到法味。入门的时候是难,入门的时候一定是要自己肯放下,而且一头扎入圣贤经典里面去学,其他的都得放下,人我是非、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都得放下,你才可能得到法味。谢谢!
所以底下经文又说,不知道学圣学贤之莫大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这个利益不仅是你现前就得到幸福快乐,你还有后世,生生世世,还有自己的子孙,当然我没有子孙,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我曾经有人就问过我,因为我在北京大学曾经就讲过一堂课,就是去年在五月份,北京大学邀请我讲了一课,讲孝道。讲完之后底下有人出了挑战性的问题,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您老人家宣扬孝道,那你为什么没后?这问的问题很冲,好像一下子抓到我这个薄弱点。我当时就举了一个比喻,我说就譬如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养了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都要继承父母的家业,家业很大,而且还有家风家道。结果前面九个哥哥都结婚生子,这有后了,将来能够继承这个大的家业。但是因为前面九个哥哥他们太忙了,都为了工作,为了养家和继承家业做很忙的事业,没有时间来管教儿女。於是这第十个小老弟他就想,他说自己的兄长们都没时间教儿女,如果儿女没教,这将来怎么继承我们家的家业?这样吧,我自己做牺牲奉献,我不结婚,我就专门为这九个兄长来教好他们的儿女将来继承家业。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大家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的父亲就是炎黄,我们都是他的儿女。现在问题是什么?大家都生得多,教得少。中国人口你看十四个亿,但是传统文化教育要是跟不上,那谁来继承我们炎黄老祖宗的家业?所以我就跟大家讲,我就决定做那第十个小老弟,你得去教。所以我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主持人就很会问,他说「你们大家听了之后,你们愿不愿意把你自己的儿女送给钟老师教?」台下很多人举手,主持人说,「钟老师,你有后!」所以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最重要的是教学,你要把他们教好,就是要用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
『谋利禄,谋之善』,就是你用正当的手段,你很有善巧的智慧,去谋利禄,只是得现生小富小贵,而且所得的都是你命中本来就有的,这个不是什么成就。如果『谋之不善』,那就更麻烦了,用不法手段,用损人利己的方式谋得的财富,那『现生身败名裂』,子孙就会夭绝,『子夭孙绝』,这断后了,这些很多,『比比皆是』。古人讲富不过三代,现在我们冷静观察这个世间,富过两代的都少,这是真的。你看曾经做过中国二00八年富豪榜首位的,不点名了,这个首富,现在都在监狱里关著。所以你想想,只是为利禄,那不是正道,不能得到究竟的幸福,教子最重要,道德教育最重要。下来我们看底下一大段,刚才这一段是讲教子以教女为要,底下这段是提醒鼓励我们希圣希贤:
【人与天地共称三才者。以有以先觉觉后觉。继往圣。开来学之功能。故得此尊称。若不以学圣贤为事。则是行肉走尸。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人之一字。尚是冒名。况与天地共称三才乎。】
这是提到人和天地共称三才,《三字经》里讲的「三才者,天地人」。为什么人能够跟天地并称为三才?这就是因人能够学圣学贤,能『以先觉觉后觉』,古圣先贤是先觉的人,他先觉悟了。后觉的人是我们,我们跟著学习也能觉悟,继承往圣的道统。『往圣』是过去古圣先贤,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道统。还要『开来学』,开创未来,继往开来。我们能够这样做,才有资格跟天地并称,所以人这个称呼是很尊贵的。所以我有时候在讲课里会问,在座的你们认为你是个人吗?这个名称可不简单。『若不以学圣贤为事』,你要是不学圣贤,只是搞名利吃穿,『则是行肉走尸』,行尸走肉。『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现在虽然是穿著衣服,但是古人有一个绰号叫「衣冠禽兽」,还是禽兽。为什么?他是做禽兽的事,他没做人的事,做人的事是学圣学贤。所以『人之一字,尚是冒名』,人都没资格当,何况怎么能够跟『天地共称三才』?所以人这个称呼是尊贵的。你看《论语》里面讲,「人者仁也」,人和那个仁,仁爱的仁是通的,通假,互通,所以我们要行仁,才能够称为人。在这里学圣学贤的人,大家真是个人。下面继续:
【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而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只有性德。无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及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之修德耳。】
『人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跟圣人,跟佛菩萨无二无别,所以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佛讲『人皆可以作佛』。而且本来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本来就是佛,现在又要作佛,你怎么不能成佛?一定能成。为什么不能?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的原因只是我们有性德,本性本来具有的德行,这是性德,我们人人都有。希特勒也有,那个十恶不赦的人都有,不仅人有,一切众生,包括六道的众生,蜎飞蠕动,一切禽兽都有,都是本来是佛。但是我们这些凡人有性德,但是没有修德,就是你不肯修。什么是修德?『克己复礼』,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恢复到礼的这个性德上来,礼是性德。『闲邪存诚』,「闲」是防止,防止邪念,意念存著真诚。还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是儒家讲的;『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这是佛家讲的,道理是一样,这叫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好像一个镜子,假如这个镜子上面都是灰尘,我们就照不了了。不是镜子本身失去了能照的特性,那个性还在,这个性是本性、佛性,也能遍照大千的。但是现在有灰尘,灰尘很厚,所以它显不出来。你得怎么样?你得去把它擦掉,甚至要使劲的磨掉,把这个面得磨得光光滑滑的,它这个能照的特性就显现出来了,这叫「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如果你不去修、不去擦亮它,它永远照不出来。下面说到:
【此之修德。最初由贤父母师长而启发之。继则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虽未能即到尧舜与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没者。已天渊悬殊矣。】
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修克己复礼的功夫。做这个修德,怎么修?最初要靠父母师长,他们是我们的领路人,启发我们的性德,慢慢自己奠定好了根基,还得自己不断的学习,等我们成长起来,学习得靠自己。『孜孜矻矻』是勤勉不懈的样子,很努力的学习,好学。『努力修持』,什么叫「修持」?就是改过,天天反省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日新又新,这就是修持。圣贤没别的,就是好学、改过而已。虽然未能马上就能够成为尧舜这种圣人,或者成佛,还没到那么快,因为这是需要个过程,但是你这样的修,你这样的学,跟『下愚之人』,这是指世间那些愚痴颠倒的凡夫比起来,他们天天都埋没在人欲当中,只会搞饮食男女,不知道学圣学贤,你比他们来讲,是天渊之别,一个是天,一个是深渊,真的好多了。
我有时候跟一些同修接触,人家还跟我讲,我们大家都说你是纯净纯善。我一听吓一跳,我怎么纯净纯善?我每天还觉得自己很多烦恼习气,改都改不过来。但是回头想一想,世间一般的人说不定他看到你就很好,为什么?他们没有修,你稍微修一点,就像这里讲的,你还没有到圣人,还没有到贤人,甚至可能君子还没当上,但是你真在那修,你比他们就好多了,你比他们就快乐多了。他们是忧愁满腹,虽然是家财万贯,你是身无一文,但是你比他还快乐,真是不一样。所以底下说:
【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是《书经》上,《尚书》上讲的。『惟圣』这个「惟」是思惟,我们去这样思惟。圣人,『罔念作狂』,「罔」是没有,念头没有了,就是你失念,你就是没有能够克制好自己,你就作狂人、作凡夫。狂人能够克服自己的念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把它克服住,克己复礼,你克念就作圣。所以圣凡就在一念间,看你能不能克得住。
【经云。】
这是佛经讲的。
【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
所以这个意思也是一样。众生与佛就是一念迷悟而已,我们一觉悟,就把烦恼放下,你就作佛;如果一迷,境界现前,你贪瞋痴慢起来了,那就做众生。但是在性上来讲,本性都是佛,可是受用来讲,天渊之别。
【幸其为尧舜。作佛之机在我。有血性汉子。岂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锢蔽。永为沉沦苦海之下愚众生乎。】
这是对我们的勉励。幸好做尧舜、做圣人、作佛,这个都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真正『血性汉子』,这个「汉子」不光是指男性,女性也包括,一切众生都包括,怎么可以让自己的性德埋没在人欲当中?就是埋没在烦恼里头?这个『锢蔽』就是禁锢,就好像监牢狱,我们的性德出不来了,被禁锢住了。我们生生世世就是这样,『永为沉沦苦海之下愚众生』,这个就是说我们过去。可是现在只要我们立志成圣成贤,我们立志断烦恼,克己修身,把自己的性德彰显出来,你就做尧舜,你就作佛。甚至能够这一生出三界、脱苦海,往生极乐世界。最后一句是对我们的劝勉:
【愿世之为父母。为师长。为儿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则吾国幸甚。全球幸甚。】
这是印光大师对我们的祝愿,做父母、做老师、做儿女的,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勉励而行之,努力去做到。虽然路是很长,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认认真真的去做,一定能达到目的地,这是我们国家的幸甚。这个话我也祝福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福报,也是全球众生的福报。谢谢大家!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法师、老师、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