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之根本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11/1/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7-042-0001
尊敬的蔡老师,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中心的老师,李越老师,诸位来这边一起参学的大陆以及马来西亚的大德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感谢中心这次邀请末学来给大家做一个学习汇报。刚才我听到主持人的介绍,心里觉得主持人介绍得怎么这么周详,比我自己知道的还要详细。实际上自己感觉到愈学习愈生惭愧心,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真正感觉到学无止境,而自己跟著老恩师头尾五年的时间,就是自从辞了职务以后专心的来学习圣贤经典,到现在是整整五年,二00六年开始到现在。五年之后,能够向大家汇报些什么?虽然说在摄影棚里面和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总的小时数也超过两千,虽然每天都在讲儒释道的这些经典,但是自己德行、学问到底增进多少,我想明眼人是一眼就能看穿。愈学习就愈感觉到根本的重要。
其实像我们老恩师常常讲,圣贤的教育,儒释道三家,要想真正获得大的成就不能没有根本。儒的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本自古以来都是在家庭当中就把这教育完成了。现在因为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所以才会发生现在世界各种乱象以及各种的天灾人祸,这些都是果,因其实就出在家庭教育。所以我们要挽救世道人心,为这个世间消灾免难,其实还是要从根本做起。我自己非常幸运有一个好母亲,自幼还算有一些家教,但是自从学习,而且是全职的学习圣贤经典之后,还是感觉到原来的基础太薄弱。所以我今天就想为大家特别汇报这个专题。
这个文章,大家手上的这个讲义是出自於《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一篇文章,是他老人家亲自写的。他老人家是在民国时代的高僧大德,儒释道都是大通家。佛门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换句话说,他的见地就是圣贤佛菩萨的见地。而您看《印光大师文钞》里面所讲的,其实并没有谈玄说妙,完完全全都是很实在、很具体教导我们如何来修行,这篇文章尤其是对当今社会非常的重要。我今天的讲题就出自於他的讲题,我这个讲题是「天下太平之根本」。这个题目是很大,我自己是没有资格来讲这个题目的,这是圣贤要做的事业,当然我们也要志在圣贤,现在要学习圣贤。所以我是今天述而不作,给大家一起来汇报印祖的这篇文章。
他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给我们开门见山指出家庭教育就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天下太平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和谐世界,我们希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从哪做起?印祖给我们指出的这是一条光明大道。确实,如果我们不学习印祖的这篇开示,还没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印祖这里叫发隐,发隐是什么?原来是隐蔽起来,看不见,我们大家忽略了,现在印祖给我们发掘出来。实际上有识之士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老恩师曾经在澳洲跟一些大学教授做探讨,这些教授们都有一个认同点,就是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到现在能够维持大一统的局面,这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还存留下来的文明古国,其关键的原因在哪里?这些外国的教授都知道,他说这大概就是因为中国有家庭教育。我们老恩师说没错,确实是如此,中国是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一个民族。古圣先贤深知,要治国、平天下,必自齐家始,你家庭能够治理好,国不难治,天下太平不难得到。那么你要齐家,当然就要靠教育,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教什么?就是教修身的教育。所以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一例外的,天子是国家领导人,到庶人是平民老百姓,全都必须要以修身为根本,修身这个科目在家庭教育当中。古时候孩子七岁以前主要都是受家庭教育的,这个教育必须由父母来完成。等七岁以后他德行有了根基,然后父母给他找一个很好的先生来教导他学问,从七岁开始入小学,这是指虚岁,七岁入小学之后,一直学到十三岁,主要是以背诵为主,学问、经典的背诵。不仅包括经,还包括史、还包括子,经典、历史(二十四史)、子(诸子的这些文章),当然还包括古文,我们蔡老师现在在这里教古文。老恩师常常讲,只要我们能够把古文背诵五十篇,你看文言文就绝对没问题,你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你就能写文言文。所以这些背诵的课程十三岁之前就完成,十三岁之后就进入太学,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大学,注重理解,先生就要给这些孩子讲解经典,讲历史里头的这些含义,让我们开发智慧。所以到了十八、九岁,基本上他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都学得差不多。
所以古人很多你看弱冠及第的,就是没到二十岁,古人二十岁是成年人,那是行冠礼,戴帽子了,弱冠是没戴帽子,就是没成年,他就及第了,就已经当进士了,进士是最高的学位,你拿到进士学位,最高的了,朝廷可以委任你去当一个县长,治理一方,然后不断的提拔,你将来就能做宰相。所以治国、平天下那个学问,就是二十岁以前基本都完成,这是真正培养出我们讲世间圣贤。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七岁之前的根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过去是私塾,民间办学,私塾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延伸,所以家庭教育它是根本。即使这个人将来学问平平,他可能考不上什么科举,但是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包括伦理、道德、因果,他能够遵守伦理道德,能够深信因果,这个人也是个良民,这个社会良民多当然天下就太平。所以印祖在这里给我们讲,家庭教育才是根本。现在我们看到这世间已经这么多的问题出现,如果要去根本的解决,没有别的出路,还是要回归到家庭教育。
所以我们中心这里,师父老人家对我们的老师们寄望很大,希望我们在此地真正用上十年的工夫,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圣贤。但是这圣贤有德行、有学问,德行这个培养是补足我们过去可能没有受过很好的或者是很充足的家庭教育的这方面的不足,现在是补课,扎根教育;除了扎根以外还要需要学问,学问就是你要学经史子集这些的我们讲学问、文化。所以大家在这里学习是相当有福报,特别是能够长期在这里学习的老师们。今天老人家讲经的时候还特别讲到,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在马来西亚扎根,马来西亚不会遭难。为什么?这是整个全球人民福祉之所系,诸佛菩萨、龙天护法一定是护持这个地区,你们要从事这种事业,是令诸佛欢喜、龙天护法欢喜,他们一定能够护持你,你是世界上最有福气的人。
这篇文章是印光大师所作,他是在一九三八年写的,这是他在最后的岁月,当时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八岁,他是八十岁往生的,一九四0年,八十岁往生,也就是这是老人家到最后留给我们的遗教。世间人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更何况是这样的菩萨大德,在最后的这个遗教,真的是苦口婆心,句句都是肺腑真言。所以我们要以至诚恭敬的心来认真的学习这篇文章,从里面吸取营养,开发智慧,最重要的,从我做起,依教奉行。
我们先看第一段: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讲求。治何可得乎。】
第一段是总说,开门见山就把天下太平根本点出来。『世乱极矣』,这话好像就是讲现在,你看去年一年,二0一0年,我看到一个统计,全世界各地的灾难死亡的人数二十六万,四十年来最多的一次。现在各种危机,或者是在潜伏中,或者已经发生,譬如说我们看到二00八年底开始的经济危机,到现在这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而且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正在孕育著。我们现在好像看到经济开始复苏,其实这个复苏是泡沫,我原来是学经济金融的,略知一二。你看美国现在他要想收回六千亿的国债,这是不得了。收回国债的意思是什么?他用现金把国债买回来,也就是美金流入市场就多了。他这美金从哪来?他自己本身没有这样的这种储备,他就需要自己不断的印钱,开动印钞机印出六千亿,然后买回国债,纯粹是用纸来收回他的债,换句话说,整个世界通货膨胀很快就会上升。这笔钱,这笔叫热钱,会涌向很多新兴的国家、经济正在腾飞的国家,也包括马来西亚,将来这些国家都会遭受到这种泡沫破裂的影响。当然中国肯定也是首当其冲,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拥有八千亿的国债,美国的国库券,所以中国是很抗议。但是现在人唯利是图,只想著自己,不惜以别人的损失做为代价,来让自己能够好过一些。这也是因为美国人也缺乏家庭教育,这真的,没有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话,人只会想到利,根本不会想道义。所以这是经济危机正在潜伏。粮食危机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全球十亿人正在挨饿,现在气候反常,粮食减产,以后一年比一年更难过。还有水的污染,将来甚至有人讲,世界发生战争不再是为了经济利益,就是为了争水,没有水喝人就不行。还有气候的危机,大家也是众所周知。还有各种的人为的灾难,战争、恐怖活动等等,这个世间真正叫乱极了。
乱极了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缺乏道德。你看温家宝总理在二00九年二月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他就指出,说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因为道德缺失。这是一针见血,是缺德,不是因为缺乏知识技术,不是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就是因为缺德。所有的危机,你仔细想想,根源之所在就是缺德二字。所以『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大家都喜欢和谐,但是不知道根本,那就是徒劳。你看譬如说解决气候危机,现在科学家都在讨论如何来解决这种气候的危机,全球暖化问题。会议是开了很多很多,但是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从改变人心下手,不从根本解决真的是徒劳。包括战争问题、和平问题,联合国开会,从战后一直开到现在,不知开了多少次和平会议,这世界还是愈开愈乱。为什么?「不知其本」。《大学》里面你看两次教我们知本,这个本要是不知,那真的就无所下手。
什么是本?《大学》里面就告诉我们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知本。物之本是什么?物有本末,本是什么,末是什么,我们得了解。这个物它是一个总的代名词,就是宇宙万物,一切万事万物,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统统包含在内,一切时空,一切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这是物,有本和末。什么是物之本?你看《大学》里面都给我们透露出来了,不过讲得不那么明显,「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讲修行以修身为本,这就是给我们透露物之本在身。在谁的身?就是自己,自己是一切万物之根本。修身在正其心,心又是身之本,身心是一切万物的根本。身心在佛法里称为正报,一切万物环境这是属於依报,依报随著正报转,换句话说,自己这个一身一心是根本,宇宙万物是枝末,就像一棵树,它有根本、它有枝叶花果,枝叶花果叫末,你这个根本稳固了,枝叶花果自然就繁茂,如果没有根本,那个枝叶花果只能是枯死。所以知本要紧,知了本之后,你才知道修行上的事有个终始,有个先后。从哪做起?就从自身上做起。所以修身正心,这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把自己身心正了、修了,天下也就正了,就太平了。这是《大学》里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思想。
因为什么?整个宇宙万物跟自己是不二的,是一不是二,就像一棵树,它的根本和枝末也是不二。你别以为那个根本是根本,枝末是枝末,两个分开的。不能分开,分开了根本就没用了,枝末也就枯死了,不是分开的。所以说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不是二,我要正这个宇宙,就正自己身就行了,我这身正了,整个宇宙也就正了。这就是《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四桩事情不是四个事,是一个事,身修好了,家一定齐,国一定治,天下一定太平。为什么?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你自己的天下,它跟你自己就是一不是二,你正了、你平了,你天下就正了、平了。所以身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这是《大学》里面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这叫知本。所以圣贤没别的,只是克己功夫而已,就管自己就行了,正己自然化人。
所以格物,我们看蕅益大师对於《大学》的注解当中这个格物,格是讲正的意思,物就是指天下万物。朱熹朱夫子对於这段文章解释得不理想,他有偏颇,他以为格物就是格尽物之理,你拼命学拼命学,把这道理都学明白了,你就能格物,你就能致良知,那个不是。有谁能够真正把整个宇宙的道理都学通?太难了,我们可能在座的没几个有指望,儒家的《四库全书》你把它读通了都不得了,更何况整个宇宙这么多的道理。所以格物不是讲穷尽物之理,是讲什么?把整个物正了。物怎么正?你把物之本正了物就正了。所以格物就是格自己身,把自己身心摆正了,你这物就全正了。
这个身心本来就是正,只是现在我们有习性、习气,你看《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你原来就正,你没有邪,「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的本性都是正,但是习性都不正,就分出有的是贤人、有的是不肖,就有正有邪、有善有恶,这都是讲习性上,那个习性偏离本性的远近来区分一个人的好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要是不教育他,他的习性就做了主,本性就忘掉了,忘失了。所以圣贤教育教我们什么?就是把不好的习性放下,去除掉,让你这个本性恢复,这就叫格物。把你原来本身就是正的、就是本善的那个本性恢复出来,这就是格物,把那些习性、烦恼、习气放下,这叫格物。所以印光大师对格物直截了当就告诉你,格物,格就是格除,物就是物欲,把物欲格除掉了你就正了。这个解释真正是将圣贤心法讲出来了。
『其本所在,急宜知之』。我们就得立刻得知道,你不知真的你就无从下手。那就是很多科学家、很多政治家、很多爱好和平的人士望洋兴叹,这世界还能有和平吗?这天下还能太平吗?不知本。不知本,恐怕如果你没那么大的心智,天下太平你管不了,家里太平也管不了,我夫妻能和睦吗?我父子关系能和谐吗?这都是同样的问题,天下太平跟家里的太平也是一不是二。所以知很重要,知道之后,下手处就是教育。所以《礼记.学记》上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那得教育。教学为先是教谁为先?教自己为先,可不能教别人为先,这又搞错了,又不知本了,又不知道先后了。所以知道教自己为先,从自己开始教起,从自己一家开始教起,慢慢慢慢才能够扩展到社会,扩展到世界,这是一切圣贤和谐世界的方法。所以我们马来西亚文化教育中心这里实际上也是在做天下太平的工作,大家这个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这真的。宗教里面都讲「救世主」,什么叫救世主?就是你能救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不要说只有神才能做到,你自己也要直下承当,因为什么?你跟神也是一不是二。宗教里面讲的,你是神创造的,按自己的形像吹一口气,就变成个人样。换句话说,你本性也是神,基督教也说你有神性,那个是你的本性。如果你把神性,你的本性彰显出来,你不就是神吗?你跟神是不二。所以自己要直下承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不能推脱给别人,因为这不是别人的天下,是我的天下。
印光大师在这讲得很具体,告诉我们,『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家庭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母亲的教育,为什么?这道理不难懂,因为孩子从小到大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绝对不会比父亲少,至少这十月怀胎他就老跟著妈,不能跟著爸,是不是?孩子出生之后也是母亲抱持养育时间是最为长久。一直到七岁之前,肯定是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一个家里面有好母亲,这个家就有好儿女,这个儿女长大了就是社会的贤才。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培养出好儿女,社会贤才蔚起,不愁天下不太平,和谐世界垂手可得。所以我们今天特别提倡家庭母教,母亲的教育。
我自己也是感觉到很幸运,我母亲对儿女的教育可以说是很重视,这是在她这一生当中最重视的一个项目,你说工作也好,其他的什么事,都不如这个重要。所以你修什么就得什么。有的人说我很孝顺,其实我做得不够,但是我母亲还算是满意的。这是她的果实,这个果实是她自己三十年来投入的心血所结成的果实,你修什么就得什么,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很公平。如果你不重视教养儿女,你将来儿女不孝,不成才,甚至悖逆,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你不能怨人,是自己的苦果。我母亲说,教育儿女真的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你赚多少钱,你工作再辉煌,事业成就再大,你总有退休的时候。但是儿女跟你陪伴在一起是不会退休的,一直陪到你蹬腿闭眼,是不是?所以这个是最长线的投资,你就得重视。
要治国、平天下也是最注重这一条。所以『不於此讲求,治何可得乎?』和谐就变成空谈了。要真正落实和谐社会,唯有从家庭教育开始,尤其是母亲的教育。当然首先我们得教母亲,这个女德的教育就非常重要。印光大师讲,要想为社会培养好儿女,必须要有贤母才有贤子。贤母哪来?贤女来的,好女子她将来就是好母亲。贤女哪来的?要用女德教育,教出来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当然坏人也是教出来的,你看现在咱们这些媒体、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教什么?你好好从它现在教的内容上去思索,下一代的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确实我们都捏一把冷汗。所以教育里面教女最为重要。
我半年前在香港讲了一个女德课程,别人都觉得奇怪,你讲什么女德?第一个,你又不是女的,第二个,你又没有结婚,你又不是父亲,没有孩子,你讲这些好像不是路。我说是,没办法,没人讲,没人讲,但是这个又是最重要的,印光大师苦口婆心讲教女最重要,我们只好硬著头皮上了,要不怎么办?这天下太平之根本。所以是抛砖引玉,希望那些真正这方面有见识、有经验的,还有真正立志推广女德教育的人,我们来共同推动。所以我当时六月份的时候,就是二0一0年六月讲了这个女德,我是采用《女四书》里面的一本,叫《宋尚宫女论语》。我现在不是讲《论语》吗?讲《论语》还得讲讲《女论语》,特别给女子开一个《论语》。《女论语》是唐朝宋若昭,她有五姊妹,宋若昭写的,跟《弟子规》类似的课程,就是基本上是女子的《弟子规》一样的课程,就是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一个好的女人。所以我订的题目叫做「窈窕淑女的标准」。现在都不知道什么叫淑女,你看那些选美的小姐,那真是好像愈暴露、愈性感那就是淑女,那个完了,完全错误的标准。所以我就干脆给它起的,我是按照《诗经》里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底标准在哪,这个女德里头讲的就是标准。没想到讲了之后大家很欢迎,还把我讲的这些光盘整理成文字,还出了书,我才看到。听说大家很喜欢看,其实讲得不怎么样,但是因为太缺失了,简直是现在一片荒漠。你说现在谁提倡女德教育?现在传统文化大家都已经认识到非常重要,伦理道德方兴未艾,这是好事情,但是印光大师讲,教女更为重要,这个我们要大力提倡。
我在这里面讲,其中我引了一个例子,我们学儒家的都知道程子,二程兄弟,程颐和程颢,他们俩之所以能成为大儒,真正是贤人,因为他们自小有良好的家教。你看二程的母亲侯氏,姓侯的,十九岁嫁到程家,就孝顺公公、婆婆,整个邻里乡党都称她是孝妇,以孝悌著称,而且办事都谨慎小心,真的你拿《弟子规》一对照,她全部做到。对人又非常的仁慈宽厚,曾经她有一个邻居,是做商人,出去外面做生意,结果后来他太太死了,家里的孩子都没人养,大的儿女都纷纷散去,唯有一个两岁大的小孩没人要,家庭是家破人亡。侯氏见到这种情形,就把他捡回来收养,虽然家里人也有反对的,但是她还是坚持抚养这个弃婴,一直把他养大成人。后来这个商人,就是他父亲,回来了,对於侯氏是感恩不尽,说这孩子就送给你,你都已经把他养大了,你对他的恩德最大。侯氏说不行,还是你把他领回去,因为我如果收了他,别人就会说你是为了要这个孩子才收养他的。所以都是一片仁慈之心。
对人很仁慈,但是对孩子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二程兄弟刚学会走路,走得还不稳的时候,当然难免会摔倒,摔倒的时候,家里人要去把他抱起来,家境还不错,家里有不少的佣人,但是侯氏就说,不要去抱他,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自己学会走路,自己学会爬起来,自己防止摔倒。孩子碗里的菜饭都得吃完,绝对不能浪费粮食,也不能贪吃,吃个七分饱、八分饱就可以了。你看就是在这些细节上这样严格的要求,所以孩子一举一动都是符合礼教。二程兄弟之所以后来成为一代大儒,母教使然。他母亲就说过,她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程颐自己说的话,回忆他母亲对他的教育的时候说,「颐兄弟平生,於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就是程颐兄弟俩平生对饮食、衣服,「对饮食,勿拣择」,《弟子规》他都能做到,不恶言骂人等等,有这些良好的修养,不是说本性带来的,他很谦虚,当然他讲这个性,就是不是天生会这样的意思,教之使然也,是母亲的教诲。所以圣贤都是教出来的,尤其是要母亲教出来。
我自己从小我母亲对我要求也很严格,我曾经在讲课当中也讲过这个例子,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母亲就把我送到幼儿园全托,让我去受锻炼。每个礼拜一早上我妈妈就拖著我上幼儿园,翻一个小山,走四十分钟的路程,她让我自己背上自己的衣服、用品,一个礼拜用的东西都装在书包里,当然书包还是有点重量,孩子也不高,上幼儿园,我是四岁就上幼儿园,她让我自己背著自己的书包。走到路上的时候有人,我母亲的朋友,见到我妈妈她拖著小孩,肩上背著这么大的书包走路,就批评我妈妈,说你怎么能让这样的小孩背这么大的书包走这么远的路?好像我妈妈不够爱心。我妈妈也不跟她辩解,就在她面前把这个书包接过来背到自己身上,等那个人离开了,又把这个书包还给我。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还真的以为只有我妈妈对我才这样,原来程颐兄弟的母亲也是这样,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要求严格重要!所以从小他就有一种自立的能力,就有一种承担的那种心量。
所以后来我在美国大学读书,那个学业也是负担满重的,特别是我很想早点完成学业,博士毕业,能够回报父母,能够赡养家里的老人,因为我家里有五位老人需要我去赡养。所以当时就想赶快把书读完,能够找到好工作。所以本来应该是七年的课程,缩减到四年完成,每一个学期的工作量就很大。再加上我的指导教授对我要求也很严格,他在我们那个学校是很出名的一位很严厉的老师,在我为他做助理之前,有好几位学生给他做过助理,最后都是做不下去跑掉了,受不了这个压力。他要求的工作量,规定时间提早完成,换句话说,他给你的工作量,一个星期我要做二十个小时的助理研究,他的工作量二十小时开始是完不成的,都得四十小时才能完成,而且交代给你的时候就说昨天就该要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还能够活得过来,得力於从小母亲的培养。要是我从小,我是独生子,如果就像一般的独生子娇生惯养,那就麻烦了,这双肩扛不起书包,将来你怎么能扛得起大任?我们现在当然工作也放弃了,走向,我是步蔡老师的后尘,走上专职学习和弘扬圣贤教育的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的任务就更重了。你看曾子在《论语》讲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这个任务重,「以仁为己任」,我们所担负的是仁的使命,就是在全世界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这个又比我小时候的书包更重了,比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大学教授给我加的这个负担又更重了。如果没有承当,你怎么能够完成好这个工作?
当然大家不要有压力,其实你走这条路是很快乐的。你看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都不改其乐,是不是?这个跟世间的那些争取名闻利养的那些事情不一样,世间人他也是压力重,但是多半是心里压力重,他为了争名逐利,给自己增加很多负担,头发就白了,皱纹多了,身体就多病。走这条路你会愈走愈健康,你看我们老恩师,都八十五岁高龄了,今年八十五了,你们这几天好好观察观察,依然青春气息犹在。所以这条路是非常幸福快乐,虽然你得不到世间的名利,你可能生活享受一点都没有,但是你会觉得非常充实。这个正法、圣贤教育当中的法味,比那个世味要浓厚得多。所以像我现在也是,你看原来很好的工作,人家很羡慕,有房子、有车,我现在全部都舍掉了,我现在名下也没有财产,银行帐号都没有,真的是基本上除了几件衣服之外是一无所有,但是快乐!别人看到我,你的气色不错。是,没什么可忧虑的,因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你有才会忧,你什么都没有你忧什么?你有一样就忧一样,你什么都没有最快乐。所以话又说回来,还是家庭教育,这都是根在家庭教育。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底下就是细说,母教应该怎么进行: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於秉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於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
这是告诉我们母教之始,始於胎教。所以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这个教育就开始了。胎教是『教於秉质之初』,这个「秉质」就是先天资质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在胎教中就逐渐形成,这个时候教是最好的,因为他资质开始形成的时候还没有定型,你就给他最善的这些教诲,他就变成善。就好像什么?我们做一个模子,譬如说你做一个人像,拿石膏做像,人像也好,或者做一个鬼像也好,或者做一个佛像也好,你可以做三种像,你这三个模子,你这些石膏把它溶了之后,放在哪个模子里头,它将来就成什么像,成了之后你要改就很难了。可是它没成之前,你给倒到那个佛的模子里,它将来就成佛,你把它倒到鬼的那个模子里头,它将来就成鬼。所以六道的模子,你去给他弄的。所以胎教就是这个,刚刚开始形成,还没有定型的时候,你给它放到好模子里头,这将来就容易教。可是胎教现在人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更有甚者,还认为胎儿不是人,不是生命,所以你可以去堕胎,那更完了。堕胎是什么?你把他杀了,而且是残杀,对不对?你看把胎儿从子宫里用钩子一块块钩出来,那是等於把他撕碎了钩出来,你是种下仇恨的种子,放到一个极端仇恨的模子里,他将来就成为厉鬼,成为冤亲债主来索命,这也是你教出来的。所以胎教太重要,先天之根基在此。出生以后是后天的培养,一个先天,一个后天,这两个同等重要。
所以『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你看居心动念都要有诚敬、要恭谨。不仅是形式,形式是身体造作,你的念头都会影响胎儿,如果念头不善,那就给他种下不善的因。你看看周家三太,现在我们称某人的夫人是太太,这个太太的名字就从那儿出来的。周朝文王的祖母太姜,文王的母亲太任,文王的夫人太姒,三太都是圣人,所以他们生养的都是圣人。记载里面讲,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怀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论语》里面讲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真正一举一动全是唯诚唯谨,不失於正,纯净纯善。所以这孩子先天的根基就这样奠定好了,一生出来,文王就是圣人。所以你想你的儿女成圣人,最好什么?没结婚之前就得先考虑。
我母亲讲她的「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的时候特别提到,她是二十七岁结婚。在那个时候不算早,比较晚婚。为什么要结婚?最重要的,要教养儿女,你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别结婚、别交男朋友,真的很重要,你要为下一代负责,你要为这个世界负责。这是讲自己以身作则,身教,那时候没有言教的,孩子你讲他都不懂,他是胎儿,但是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影响了他,就是基本上你是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完全是按你这个模子造就出来的。除此之外,『尤宜永断腥荤』,就是戒杀吃素,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胎里素孩子生下来之后慈悲心特别好,我就遇到不少这样同修的儿女,胎里素,真的安乐易养,而且非常听话,很有仁慈心,看到小动物都不忍心去伤害它,这都是母亲胎教的影响。『日常念佛』,佛是善中之至善,念佛就是念善、就是念仁。《论语》上面讲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这是君子念仁,起心动念都是仁,连吃顿饭的工夫都不能违反仁,不管你是忙闲,还是顺逆的境界当中,都不违仁,必於是。念佛就是念仁,佛是大慈大悲,这是仁中之至,你念佛就是念仁,所以也要无终食之间违仁,吃顿饭的工夫都不能够少念佛。最好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那你这个孩子不得了,将来生下来就是佛,你就是佛母,他父亲就是佛父,这也是无量功德。
所以这是『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要给他正气,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所有那些烦恼习气都得压住,不能让它起现行。这时候,『其生时』,她生的时候,『必安乐无苦』,你生也顺利。为什么?这孩子在你的肚子里头已经成为一个圣贤,他对任何的人都有仁爱心,更何况对母亲。所以他不会忍心让母亲受苦,所以出生的时候很顺利。佛经上讲,凡是来报怨、讨债的那些儿女,冤亲债主,出生的时候都让母亲很难受,甚至会难产,他来报复的;凡是孝子贤孙,出生的时候都是非常的顺利。我就问过我妈妈,我出生的时候你有没有痛苦?她说她觉得没什么痛苦,很快就生下来了,而且是自然生产,没有剖腹产,也选的是吉日良时。吉日就不晓得,良时是好像早上九点钟出生,正好上班了,医生也有精神了,你半夜三更生的话有时候就比较困难一点。当然不能以这个为标准,但是大体原则是这样。你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孝子贤孙,他将来出生很安乐,而且很易养,不哭不闹,而且很聪明、很伶俐,善解人意,你看这个儿女多好!你看这里下面讲的,『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你看谁不想要这样的儿女?这个不难,花上十个月的工夫,你十月怀胎,那时候你就用心,就能得到这个果报。
我就遇到不少这样的同修,说在怀孕期间一天念三部《地藏经》,而且还学《弟子规》,听蔡老师的《弟子规》光盘,然后生了以后,他要哭闹的时候,大人就给他放《地藏经》,他就不哭了,或者给他放蔡老师的光盘,他也不哭了,很灵。所以他一个月的时候,因为民间有时候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孩子满月的时候,就给他摆了很多小东西,有笔,文房四宝,还有佛珠,还有刀器,武斗的。你看贾宝玉那时候还拈胭脂。就给他拈,看看捡到哪一样,就决定你将来可能是什么样的人。贾宝玉拿了胭脂,贾政(他父亲)就非常气愤,这是个好色之徒。我就遇到这样的人,刚好我的一个亲戚,孩子生下来一个月,她在怀孕的时候,就是母亲怀孕的时候,她就每天听经,每天念《地藏经》,每天念佛,然后生下来一个月给他捡,看看捡到哪一样,他就捡到佛珠。我说这前世是念佛人。这是什么?有道理的,为什么?这是你前生的习气带下来的,你看到哪一样,你就有一种冲动感,就去拿。小孩没有思想的,他都是拿他最习惯拿的,前生他习惯哪一样他就拿哪一样。你拿到文房四宝,这个人可能将来是个很好的读书人,因为过去就爱读书,所以他就拿文房四宝,就这个道理。刚才讲的是胎教,胎教完了,生下来之后要怎么教?底下又说:
【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其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糟践字纸。糟践五谷。糟践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
这是讲到刚生下来之后,一直到,就是他开知识了,也就是他有点懂事了,一般来讲,前面三年还是要用身教为主,跟胎教也差不多,这时候不仅是母亲,父亲更要参与。父母在家里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三岁之前他还不懂得思索,没有思考能力,他只会全盘接受你给他的信息。你给他善的信息,他就是善人,你给他恶的信息,他就是恶人,父母给他做身教,所以一定要有这种意识。等到他三岁以后,会说话了,会听懂大人的意思了,这叫『初开知识』,就要给他说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一个是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是因果的教育。在年幼的时候,伦理道德教育很重要,尤其是他很小,这个孩子很单纯,他会全盘接受你给他这些教诲,像海绵一样吸收你给他的这个信息,这个时候你要给他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这是伦理道德教育。讲故事,像一些动画片,现在都有了,还有一些好人好事,你都可以跟他讲,自己也要做好样子。除伦理道德教育之外,还要有因果教育,『三世因果之罪福』,给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植下因果的种子,让他起心动念都知道有因果,我不可以做坏事,做了坏事将来有果报。
我从小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爷爷、奶奶有时候就教我一些故事,那些故事肯定都是民间传说,不是真的,我长大了就知道不是真的,但是那些故事里头都有因果的味道。譬如说他教我们,我小的时候常常回农村,我农村在广州近郊,爷爷、奶奶就会告诉我说你晚上不要在树头小便,因为那个时候有树神、有鬼神,你浇到他头上,这是教我们恭敬。实际上这种故事也并不是虚构,说不定是真的。在佛法里面,《沙弥律仪要略增注》里头我们看到,弘赞大师作的《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在里面就讲这个故事。说过去有一位比丘真的进到,过去也没有正式的洗手间,小便的时候,那个小便就淋到那个鬼的头上,他就很恨,要杀这个比丘,但是比丘戒行很好,有护法神,所以最后才得以化解。佛门里面都很多这些律仪,上洗手间之前还得要弹指三下,就是做一个预告,我上来了,你们请让一让,就这个意思。这些细节其实从小培养是最好的,他养成习惯了,即使他不明白道理,他养成好习惯,将来就会避免许多祸端。
天地鬼神六道轮回这些道理、这些事实都给他讲清楚。有的人说,什么六道轮回,是假的吧,不是真的,我怎么能骗我的孩子?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不是假的,我特别做了这样的专题报告,题目叫「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把美国西方的这些科学家、这些医生,心理医生他们的这些科研实例,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这些研究现在是太多太多了,基本上就是证明人确实有轮回,确实有六道,这可不是假的,是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理念深植於孩子的心中,等於帮孩子建立一个因果的思惟方式,凡是一举一动他要想到有什么后果。他有这样的思惟,这个就成功了,他就不会肆无忌惮,就想到我这个后果会是什么。如果是不善的,赶紧就收回,你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自己心中的防火墙。所以令其心中『有所恐怖,有所冀慕』。伦理道德教育令人有所冀慕,让人希圣希贤,好善好德,要做君子、做圣人,耻於作恶。因果教育让人生敬畏心,让人不敢作恶,两边教育,这孩子大体不会有差错。除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以外,还要加上佛法的教育,那就更圆满了。
『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从小给他植根,种下佛法的种子,将来他学佛以后能够更加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现在讲《论语》课就用蕅益大师的《论语解》。蕅益大师是佛门的高僧大德,他将《论语》注解是提升了儒的境界,你看到《论语》很多先儒没有看出来的道理,蕅益大师给它指出来,点睛,叫《点睛补注》。不是说孔老夫子境界不够,要蕅益大师去提升,不是这个意思,孔老夫子的境界很高,后儒看不出来,所以必须要通过学佛,才能够真正深知儒。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清朝很多大儒他们都这样讲,说「吾学佛,然后知儒」,要不然孔颜心法确实会失传。你看孔老夫子他对颜回之死那么的伤心,一部《论语》看下来,他只有对颜回最赞叹。鲁哀公曾经问过孔子,说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讲,「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现在没了。换句话说,连曾子、子贡、子路这些人物,在孔子眼中都不够格,都没有能够承传孔子心法,好学之人只有一个,就是颜回。可是颜回死了之后,孔子为什么伤心透顶,比死了自己儿子还伤心?就是自己的圣人心传就会断了。所以他要著书立传,他要写《春秋》、要删诗书、注《易经》等等,做这么多的工作,为什么?期盼后人能传承,现世没有真正能传承的弟子,以后说不定有。所以他花这么多的功夫要写这些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再传弟子,颜回死了。结果确实写书下来后人能继承,孟子就继承了,孟子虽然没有跟孔子见面,但是能继承。孟子以后呢?可能就很少了,蕅益大师能继承,蕅益大师,在佛门里面开悟的大德,佛菩萨再来的,他再给我们注解,把这个心法又给我们和盘托出。所以如果没有佛法,儒也学得不究竟。不是因为孔子的境界不高,是我们没办法领会,连程子、朱子这一种人物,了不起的大贤人,尚且还没入真正的孔子的境界。所以佛法重要,从小植这个根,念佛、念观音,种善根,你念佛自然得到佛加持。
『增福增寿,免灾免难』。这好像听起来有点迷信,怎么我念佛就能增福增寿?这个道理太深了,要讲,剩下只有两分钟,还讲不清楚,简单透露一句,就是刚才《大学》之道里讲的,你要知本。为什么要知本?你要知道整个宇宙就是你的心变现的,你的心是根本,你的心要是念佛的时候,你整个宇宙变成佛的法界,当然你何止增福增寿,你简直就能够创造极乐世界,心的能量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些道理跟孩子们讲是讲不清楚,就让他念就好了。谁念谁得功德,你懂不懂道理都得功德,你不念就不得,你懂了不念也不行。所以一定得念,念了就能「增福增慧,免灾免难」。为什么?念佛时就远离一切恶念,没有恶念就不会有恶报,免灾免难。念佛是大善,所以善自有善报,自然就有好报。另外还有个人的修养要注重,不许说谎,就是不能打妄语,不许『说是非』,就是不能两舌,不『打人骂人』,不能恶口,『不许糟践字纸』,这是尊重文化、文字,文以载道,特别是古圣先贤的典籍一定要尊重。如果从小没养成尊重文化的这个心态,大了之后他就很难学习圣贤文化,这个很重要。像我小的时候,我奶奶她们也不懂,她没文化,结果带著我们也是拜祖宗、拜观音,到庙里面也拜拜,烧烧香,好像没啥,现在觉得好像都是有点迷信。其实这种迷信还有点好处,为什么?培养你恭敬心,恭敬圣贤,恭敬佛菩萨,你这个恭敬的心养成之后,日后你接受到了正法,你用这种恭敬心去求,你很容易契入。这个根就是小的时候要培养。
不能『糟践五谷』杂粮这些粮食,不能『糟践一切东西』,这是俭以养德,糟践东西那就会把福报全部都给损坏掉。『不许乱吃食物』,是禁自己的欲望,克制欲望。佛法讲不邪淫,这个淫就是过分,不光只是男女之色,其实过分了都叫淫。小孩没有这些色欲,从小就养成自己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他长大就不会干出太出格的事情,就从不乱吃食物就开始了,不贪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不能玩物丧志。你看这些个人的品格修养从小就把它培植好,长大就能够成为一个好人。
好,讲到这里我们时间到了,今天晚上还有两个小时,我再跟大家继续汇报。谢谢大家。
尊敬的蔡老师,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中心的老师,李越老师,诸位来这边一起参学的大陆以及马来西亚的大德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感谢中心这次邀请末学来给大家做一个学习汇报。刚才我听到主持人的介绍,心里觉得主持人介绍得怎么这么周详,比我自己知道的还要详细。实际上自己感觉到愈学习愈生惭愧心,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真正感觉到学无止境,而自己跟著老恩师头尾五年的时间,就是自从辞了职务以后专心的来学习圣贤经典,到现在是整整五年,二00六年开始到现在。五年之后,能够向大家汇报些什么?虽然说在摄影棚里面和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总的小时数也超过两千,虽然每天都在讲儒释道的这些经典,但是自己德行、学问到底增进多少,我想明眼人是一眼就能看穿。愈学习就愈感觉到根本的重要。
其实像我们老恩师常常讲,圣贤的教育,儒释道三家,要想真正获得大的成就不能没有根本。儒的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本自古以来都是在家庭当中就把这教育完成了。现在因为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所以才会发生现在世界各种乱象以及各种的天灾人祸,这些都是果,因其实就出在家庭教育。所以我们要挽救世道人心,为这个世间消灾免难,其实还是要从根本做起。我自己非常幸运有一个好母亲,自幼还算有一些家教,但是自从学习,而且是全职的学习圣贤经典之后,还是感觉到原来的基础太薄弱。所以我今天就想为大家特别汇报这个专题。
这个文章,大家手上的这个讲义是出自於《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一篇文章,是他老人家亲自写的。他老人家是在民国时代的高僧大德,儒释道都是大通家。佛门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换句话说,他的见地就是圣贤佛菩萨的见地。而您看《印光大师文钞》里面所讲的,其实并没有谈玄说妙,完完全全都是很实在、很具体教导我们如何来修行,这篇文章尤其是对当今社会非常的重要。我今天的讲题就出自於他的讲题,我这个讲题是「天下太平之根本」。这个题目是很大,我自己是没有资格来讲这个题目的,这是圣贤要做的事业,当然我们也要志在圣贤,现在要学习圣贤。所以我是今天述而不作,给大家一起来汇报印祖的这篇文章。
他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给我们开门见山指出家庭教育就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天下太平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和谐世界,我们希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从哪做起?印祖给我们指出的这是一条光明大道。确实,如果我们不学习印祖的这篇开示,还没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印祖这里叫发隐,发隐是什么?原来是隐蔽起来,看不见,我们大家忽略了,现在印祖给我们发掘出来。实际上有识之士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老恩师曾经在澳洲跟一些大学教授做探讨,这些教授们都有一个认同点,就是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到现在能够维持大一统的局面,这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还存留下来的文明古国,其关键的原因在哪里?这些外国的教授都知道,他说这大概就是因为中国有家庭教育。我们老恩师说没错,确实是如此,中国是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一个民族。古圣先贤深知,要治国、平天下,必自齐家始,你家庭能够治理好,国不难治,天下太平不难得到。那么你要齐家,当然就要靠教育,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教什么?就是教修身的教育。所以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一例外的,天子是国家领导人,到庶人是平民老百姓,全都必须要以修身为根本,修身这个科目在家庭教育当中。古时候孩子七岁以前主要都是受家庭教育的,这个教育必须由父母来完成。等七岁以后他德行有了根基,然后父母给他找一个很好的先生来教导他学问,从七岁开始入小学,这是指虚岁,七岁入小学之后,一直学到十三岁,主要是以背诵为主,学问、经典的背诵。不仅包括经,还包括史、还包括子,经典、历史(二十四史)、子(诸子的这些文章),当然还包括古文,我们蔡老师现在在这里教古文。老恩师常常讲,只要我们能够把古文背诵五十篇,你看文言文就绝对没问题,你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你就能写文言文。所以这些背诵的课程十三岁之前就完成,十三岁之后就进入太学,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大学,注重理解,先生就要给这些孩子讲解经典,讲历史里头的这些含义,让我们开发智慧。所以到了十八、九岁,基本上他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都学得差不多。
所以古人很多你看弱冠及第的,就是没到二十岁,古人二十岁是成年人,那是行冠礼,戴帽子了,弱冠是没戴帽子,就是没成年,他就及第了,就已经当进士了,进士是最高的学位,你拿到进士学位,最高的了,朝廷可以委任你去当一个县长,治理一方,然后不断的提拔,你将来就能做宰相。所以治国、平天下那个学问,就是二十岁以前基本都完成,这是真正培养出我们讲世间圣贤。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七岁之前的根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过去是私塾,民间办学,私塾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延伸,所以家庭教育它是根本。即使这个人将来学问平平,他可能考不上什么科举,但是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包括伦理、道德、因果,他能够遵守伦理道德,能够深信因果,这个人也是个良民,这个社会良民多当然天下就太平。所以印祖在这里给我们讲,家庭教育才是根本。现在我们看到这世间已经这么多的问题出现,如果要去根本的解决,没有别的出路,还是要回归到家庭教育。
所以我们中心这里,师父老人家对我们的老师们寄望很大,希望我们在此地真正用上十年的工夫,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圣贤。但是这圣贤有德行、有学问,德行这个培养是补足我们过去可能没有受过很好的或者是很充足的家庭教育的这方面的不足,现在是补课,扎根教育;除了扎根以外还要需要学问,学问就是你要学经史子集这些的我们讲学问、文化。所以大家在这里学习是相当有福报,特别是能够长期在这里学习的老师们。今天老人家讲经的时候还特别讲到,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在马来西亚扎根,马来西亚不会遭难。为什么?这是整个全球人民福祉之所系,诸佛菩萨、龙天护法一定是护持这个地区,你们要从事这种事业,是令诸佛欢喜、龙天护法欢喜,他们一定能够护持你,你是世界上最有福气的人。
这篇文章是印光大师所作,他是在一九三八年写的,这是他在最后的岁月,当时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八岁,他是八十岁往生的,一九四0年,八十岁往生,也就是这是老人家到最后留给我们的遗教。世间人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更何况是这样的菩萨大德,在最后的这个遗教,真的是苦口婆心,句句都是肺腑真言。所以我们要以至诚恭敬的心来认真的学习这篇文章,从里面吸取营养,开发智慧,最重要的,从我做起,依教奉行。
我们先看第一段: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讲求。治何可得乎。】
第一段是总说,开门见山就把天下太平根本点出来。『世乱极矣』,这话好像就是讲现在,你看去年一年,二0一0年,我看到一个统计,全世界各地的灾难死亡的人数二十六万,四十年来最多的一次。现在各种危机,或者是在潜伏中,或者已经发生,譬如说我们看到二00八年底开始的经济危机,到现在这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而且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正在孕育著。我们现在好像看到经济开始复苏,其实这个复苏是泡沫,我原来是学经济金融的,略知一二。你看美国现在他要想收回六千亿的国债,这是不得了。收回国债的意思是什么?他用现金把国债买回来,也就是美金流入市场就多了。他这美金从哪来?他自己本身没有这样的这种储备,他就需要自己不断的印钱,开动印钞机印出六千亿,然后买回国债,纯粹是用纸来收回他的债,换句话说,整个世界通货膨胀很快就会上升。这笔钱,这笔叫热钱,会涌向很多新兴的国家、经济正在腾飞的国家,也包括马来西亚,将来这些国家都会遭受到这种泡沫破裂的影响。当然中国肯定也是首当其冲,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拥有八千亿的国债,美国的国库券,所以中国是很抗议。但是现在人唯利是图,只想著自己,不惜以别人的损失做为代价,来让自己能够好过一些。这也是因为美国人也缺乏家庭教育,这真的,没有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话,人只会想到利,根本不会想道义。所以这是经济危机正在潜伏。粮食危机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全球十亿人正在挨饿,现在气候反常,粮食减产,以后一年比一年更难过。还有水的污染,将来甚至有人讲,世界发生战争不再是为了经济利益,就是为了争水,没有水喝人就不行。还有气候的危机,大家也是众所周知。还有各种的人为的灾难,战争、恐怖活动等等,这个世间真正叫乱极了。
乱极了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缺乏道德。你看温家宝总理在二00九年二月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他就指出,说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因为道德缺失。这是一针见血,是缺德,不是因为缺乏知识技术,不是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就是因为缺德。所有的危机,你仔细想想,根源之所在就是缺德二字。所以『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大家都喜欢和谐,但是不知道根本,那就是徒劳。你看譬如说解决气候危机,现在科学家都在讨论如何来解决这种气候的危机,全球暖化问题。会议是开了很多很多,但是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从改变人心下手,不从根本解决真的是徒劳。包括战争问题、和平问题,联合国开会,从战后一直开到现在,不知开了多少次和平会议,这世界还是愈开愈乱。为什么?「不知其本」。《大学》里面你看两次教我们知本,这个本要是不知,那真的就无所下手。
什么是本?《大学》里面就告诉我们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知本。物之本是什么?物有本末,本是什么,末是什么,我们得了解。这个物它是一个总的代名词,就是宇宙万物,一切万事万物,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统统包含在内,一切时空,一切精神现象、物质现象,这是物,有本和末。什么是物之本?你看《大学》里面都给我们透露出来了,不过讲得不那么明显,「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讲修行以修身为本,这就是给我们透露物之本在身。在谁的身?就是自己,自己是一切万物之根本。修身在正其心,心又是身之本,身心是一切万物的根本。身心在佛法里称为正报,一切万物环境这是属於依报,依报随著正报转,换句话说,自己这个一身一心是根本,宇宙万物是枝末,就像一棵树,它有根本、它有枝叶花果,枝叶花果叫末,你这个根本稳固了,枝叶花果自然就繁茂,如果没有根本,那个枝叶花果只能是枯死。所以知本要紧,知了本之后,你才知道修行上的事有个终始,有个先后。从哪做起?就从自身上做起。所以修身正心,这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把自己身心正了、修了,天下也就正了,就太平了。这是《大学》里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思想。
因为什么?整个宇宙万物跟自己是不二的,是一不是二,就像一棵树,它的根本和枝末也是不二。你别以为那个根本是根本,枝末是枝末,两个分开的。不能分开,分开了根本就没用了,枝末也就枯死了,不是分开的。所以说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不是二,我要正这个宇宙,就正自己身就行了,我这身正了,整个宇宙也就正了。这就是《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四桩事情不是四个事,是一个事,身修好了,家一定齐,国一定治,天下一定太平。为什么?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你自己的天下,它跟你自己就是一不是二,你正了、你平了,你天下就正了、平了。所以身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这是《大学》里面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这叫知本。所以圣贤没别的,只是克己功夫而已,就管自己就行了,正己自然化人。
所以格物,我们看蕅益大师对於《大学》的注解当中这个格物,格是讲正的意思,物就是指天下万物。朱熹朱夫子对於这段文章解释得不理想,他有偏颇,他以为格物就是格尽物之理,你拼命学拼命学,把这道理都学明白了,你就能格物,你就能致良知,那个不是。有谁能够真正把整个宇宙的道理都学通?太难了,我们可能在座的没几个有指望,儒家的《四库全书》你把它读通了都不得了,更何况整个宇宙这么多的道理。所以格物不是讲穷尽物之理,是讲什么?把整个物正了。物怎么正?你把物之本正了物就正了。所以格物就是格自己身,把自己身心摆正了,你这物就全正了。
这个身心本来就是正,只是现在我们有习性、习气,你看《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你原来就正,你没有邪,「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的本性都是正,但是习性都不正,就分出有的是贤人、有的是不肖,就有正有邪、有善有恶,这都是讲习性上,那个习性偏离本性的远近来区分一个人的好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要是不教育他,他的习性就做了主,本性就忘掉了,忘失了。所以圣贤教育教我们什么?就是把不好的习性放下,去除掉,让你这个本性恢复,这就叫格物。把你原来本身就是正的、就是本善的那个本性恢复出来,这就是格物,把那些习性、烦恼、习气放下,这叫格物。所以印光大师对格物直截了当就告诉你,格物,格就是格除,物就是物欲,把物欲格除掉了你就正了。这个解释真正是将圣贤心法讲出来了。
『其本所在,急宜知之』。我们就得立刻得知道,你不知真的你就无从下手。那就是很多科学家、很多政治家、很多爱好和平的人士望洋兴叹,这世界还能有和平吗?这天下还能太平吗?不知本。不知本,恐怕如果你没那么大的心智,天下太平你管不了,家里太平也管不了,我夫妻能和睦吗?我父子关系能和谐吗?这都是同样的问题,天下太平跟家里的太平也是一不是二。所以知很重要,知道之后,下手处就是教育。所以《礼记.学记》上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那得教育。教学为先是教谁为先?教自己为先,可不能教别人为先,这又搞错了,又不知本了,又不知道先后了。所以知道教自己为先,从自己开始教起,从自己一家开始教起,慢慢慢慢才能够扩展到社会,扩展到世界,这是一切圣贤和谐世界的方法。所以我们马来西亚文化教育中心这里实际上也是在做天下太平的工作,大家这个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这真的。宗教里面都讲「救世主」,什么叫救世主?就是你能救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不要说只有神才能做到,你自己也要直下承当,因为什么?你跟神也是一不是二。宗教里面讲的,你是神创造的,按自己的形像吹一口气,就变成个人样。换句话说,你本性也是神,基督教也说你有神性,那个是你的本性。如果你把神性,你的本性彰显出来,你不就是神吗?你跟神是不二。所以自己要直下承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不能推脱给别人,因为这不是别人的天下,是我的天下。
印光大师在这讲得很具体,告诉我们,『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家庭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母亲的教育,为什么?这道理不难懂,因为孩子从小到大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绝对不会比父亲少,至少这十月怀胎他就老跟著妈,不能跟著爸,是不是?孩子出生之后也是母亲抱持养育时间是最为长久。一直到七岁之前,肯定是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一个家里面有好母亲,这个家就有好儿女,这个儿女长大了就是社会的贤才。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培养出好儿女,社会贤才蔚起,不愁天下不太平,和谐世界垂手可得。所以我们今天特别提倡家庭母教,母亲的教育。
我自己也是感觉到很幸运,我母亲对儿女的教育可以说是很重视,这是在她这一生当中最重视的一个项目,你说工作也好,其他的什么事,都不如这个重要。所以你修什么就得什么。有的人说我很孝顺,其实我做得不够,但是我母亲还算是满意的。这是她的果实,这个果实是她自己三十年来投入的心血所结成的果实,你修什么就得什么,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很公平。如果你不重视教养儿女,你将来儿女不孝,不成才,甚至悖逆,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你不能怨人,是自己的苦果。我母亲说,教育儿女真的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你赚多少钱,你工作再辉煌,事业成就再大,你总有退休的时候。但是儿女跟你陪伴在一起是不会退休的,一直陪到你蹬腿闭眼,是不是?所以这个是最长线的投资,你就得重视。
要治国、平天下也是最注重这一条。所以『不於此讲求,治何可得乎?』和谐就变成空谈了。要真正落实和谐社会,唯有从家庭教育开始,尤其是母亲的教育。当然首先我们得教母亲,这个女德的教育就非常重要。印光大师讲,要想为社会培养好儿女,必须要有贤母才有贤子。贤母哪来?贤女来的,好女子她将来就是好母亲。贤女哪来的?要用女德教育,教出来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当然坏人也是教出来的,你看现在咱们这些媒体、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教什么?你好好从它现在教的内容上去思索,下一代的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确实我们都捏一把冷汗。所以教育里面教女最为重要。
我半年前在香港讲了一个女德课程,别人都觉得奇怪,你讲什么女德?第一个,你又不是女的,第二个,你又没有结婚,你又不是父亲,没有孩子,你讲这些好像不是路。我说是,没办法,没人讲,没人讲,但是这个又是最重要的,印光大师苦口婆心讲教女最重要,我们只好硬著头皮上了,要不怎么办?这天下太平之根本。所以是抛砖引玉,希望那些真正这方面有见识、有经验的,还有真正立志推广女德教育的人,我们来共同推动。所以我当时六月份的时候,就是二0一0年六月讲了这个女德,我是采用《女四书》里面的一本,叫《宋尚宫女论语》。我现在不是讲《论语》吗?讲《论语》还得讲讲《女论语》,特别给女子开一个《论语》。《女论语》是唐朝宋若昭,她有五姊妹,宋若昭写的,跟《弟子规》类似的课程,就是基本上是女子的《弟子规》一样的课程,就是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一个好的女人。所以我订的题目叫做「窈窕淑女的标准」。现在都不知道什么叫淑女,你看那些选美的小姐,那真是好像愈暴露、愈性感那就是淑女,那个完了,完全错误的标准。所以我就干脆给它起的,我是按照《诗经》里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底标准在哪,这个女德里头讲的就是标准。没想到讲了之后大家很欢迎,还把我讲的这些光盘整理成文字,还出了书,我才看到。听说大家很喜欢看,其实讲得不怎么样,但是因为太缺失了,简直是现在一片荒漠。你说现在谁提倡女德教育?现在传统文化大家都已经认识到非常重要,伦理道德方兴未艾,这是好事情,但是印光大师讲,教女更为重要,这个我们要大力提倡。
我在这里面讲,其中我引了一个例子,我们学儒家的都知道程子,二程兄弟,程颐和程颢,他们俩之所以能成为大儒,真正是贤人,因为他们自小有良好的家教。你看二程的母亲侯氏,姓侯的,十九岁嫁到程家,就孝顺公公、婆婆,整个邻里乡党都称她是孝妇,以孝悌著称,而且办事都谨慎小心,真的你拿《弟子规》一对照,她全部做到。对人又非常的仁慈宽厚,曾经她有一个邻居,是做商人,出去外面做生意,结果后来他太太死了,家里的孩子都没人养,大的儿女都纷纷散去,唯有一个两岁大的小孩没人要,家庭是家破人亡。侯氏见到这种情形,就把他捡回来收养,虽然家里人也有反对的,但是她还是坚持抚养这个弃婴,一直把他养大成人。后来这个商人,就是他父亲,回来了,对於侯氏是感恩不尽,说这孩子就送给你,你都已经把他养大了,你对他的恩德最大。侯氏说不行,还是你把他领回去,因为我如果收了他,别人就会说你是为了要这个孩子才收养他的。所以都是一片仁慈之心。
对人很仁慈,但是对孩子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二程兄弟刚学会走路,走得还不稳的时候,当然难免会摔倒,摔倒的时候,家里人要去把他抱起来,家境还不错,家里有不少的佣人,但是侯氏就说,不要去抱他,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自己学会走路,自己学会爬起来,自己防止摔倒。孩子碗里的菜饭都得吃完,绝对不能浪费粮食,也不能贪吃,吃个七分饱、八分饱就可以了。你看就是在这些细节上这样严格的要求,所以孩子一举一动都是符合礼教。二程兄弟之所以后来成为一代大儒,母教使然。他母亲就说过,她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程颐自己说的话,回忆他母亲对他的教育的时候说,「颐兄弟平生,於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就是程颐兄弟俩平生对饮食、衣服,「对饮食,勿拣择」,《弟子规》他都能做到,不恶言骂人等等,有这些良好的修养,不是说本性带来的,他很谦虚,当然他讲这个性,就是不是天生会这样的意思,教之使然也,是母亲的教诲。所以圣贤都是教出来的,尤其是要母亲教出来。
我自己从小我母亲对我要求也很严格,我曾经在讲课当中也讲过这个例子,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母亲就把我送到幼儿园全托,让我去受锻炼。每个礼拜一早上我妈妈就拖著我上幼儿园,翻一个小山,走四十分钟的路程,她让我自己背上自己的衣服、用品,一个礼拜用的东西都装在书包里,当然书包还是有点重量,孩子也不高,上幼儿园,我是四岁就上幼儿园,她让我自己背著自己的书包。走到路上的时候有人,我母亲的朋友,见到我妈妈她拖著小孩,肩上背著这么大的书包走路,就批评我妈妈,说你怎么能让这样的小孩背这么大的书包走这么远的路?好像我妈妈不够爱心。我妈妈也不跟她辩解,就在她面前把这个书包接过来背到自己身上,等那个人离开了,又把这个书包还给我。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还真的以为只有我妈妈对我才这样,原来程颐兄弟的母亲也是这样,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要求严格重要!所以从小他就有一种自立的能力,就有一种承担的那种心量。
所以后来我在美国大学读书,那个学业也是负担满重的,特别是我很想早点完成学业,博士毕业,能够回报父母,能够赡养家里的老人,因为我家里有五位老人需要我去赡养。所以当时就想赶快把书读完,能够找到好工作。所以本来应该是七年的课程,缩减到四年完成,每一个学期的工作量就很大。再加上我的指导教授对我要求也很严格,他在我们那个学校是很出名的一位很严厉的老师,在我为他做助理之前,有好几位学生给他做过助理,最后都是做不下去跑掉了,受不了这个压力。他要求的工作量,规定时间提早完成,换句话说,他给你的工作量,一个星期我要做二十个小时的助理研究,他的工作量二十小时开始是完不成的,都得四十小时才能完成,而且交代给你的时候就说昨天就该要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还能够活得过来,得力於从小母亲的培养。要是我从小,我是独生子,如果就像一般的独生子娇生惯养,那就麻烦了,这双肩扛不起书包,将来你怎么能扛得起大任?我们现在当然工作也放弃了,走向,我是步蔡老师的后尘,走上专职学习和弘扬圣贤教育的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的任务就更重了。你看曾子在《论语》讲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这个任务重,「以仁为己任」,我们所担负的是仁的使命,就是在全世界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这个又比我小时候的书包更重了,比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大学教授给我加的这个负担又更重了。如果没有承当,你怎么能够完成好这个工作?
当然大家不要有压力,其实你走这条路是很快乐的。你看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都不改其乐,是不是?这个跟世间的那些争取名闻利养的那些事情不一样,世间人他也是压力重,但是多半是心里压力重,他为了争名逐利,给自己增加很多负担,头发就白了,皱纹多了,身体就多病。走这条路你会愈走愈健康,你看我们老恩师,都八十五岁高龄了,今年八十五了,你们这几天好好观察观察,依然青春气息犹在。所以这条路是非常幸福快乐,虽然你得不到世间的名利,你可能生活享受一点都没有,但是你会觉得非常充实。这个正法、圣贤教育当中的法味,比那个世味要浓厚得多。所以像我现在也是,你看原来很好的工作,人家很羡慕,有房子、有车,我现在全部都舍掉了,我现在名下也没有财产,银行帐号都没有,真的是基本上除了几件衣服之外是一无所有,但是快乐!别人看到我,你的气色不错。是,没什么可忧虑的,因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你有才会忧,你什么都没有你忧什么?你有一样就忧一样,你什么都没有最快乐。所以话又说回来,还是家庭教育,这都是根在家庭教育。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底下就是细说,母教应该怎么进行: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於秉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於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
这是告诉我们母教之始,始於胎教。所以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这个教育就开始了。胎教是『教於秉质之初』,这个「秉质」就是先天资质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在胎教中就逐渐形成,这个时候教是最好的,因为他资质开始形成的时候还没有定型,你就给他最善的这些教诲,他就变成善。就好像什么?我们做一个模子,譬如说你做一个人像,拿石膏做像,人像也好,或者做一个鬼像也好,或者做一个佛像也好,你可以做三种像,你这三个模子,你这些石膏把它溶了之后,放在哪个模子里头,它将来就成什么像,成了之后你要改就很难了。可是它没成之前,你给倒到那个佛的模子里,它将来就成佛,你把它倒到鬼的那个模子里头,它将来就成鬼。所以六道的模子,你去给他弄的。所以胎教就是这个,刚刚开始形成,还没有定型的时候,你给它放到好模子里头,这将来就容易教。可是胎教现在人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更有甚者,还认为胎儿不是人,不是生命,所以你可以去堕胎,那更完了。堕胎是什么?你把他杀了,而且是残杀,对不对?你看把胎儿从子宫里用钩子一块块钩出来,那是等於把他撕碎了钩出来,你是种下仇恨的种子,放到一个极端仇恨的模子里,他将来就成为厉鬼,成为冤亲债主来索命,这也是你教出来的。所以胎教太重要,先天之根基在此。出生以后是后天的培养,一个先天,一个后天,这两个同等重要。
所以『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你看居心动念都要有诚敬、要恭谨。不仅是形式,形式是身体造作,你的念头都会影响胎儿,如果念头不善,那就给他种下不善的因。你看看周家三太,现在我们称某人的夫人是太太,这个太太的名字就从那儿出来的。周朝文王的祖母太姜,文王的母亲太任,文王的夫人太姒,三太都是圣人,所以他们生养的都是圣人。记载里面讲,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怀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论语》里面讲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真正一举一动全是唯诚唯谨,不失於正,纯净纯善。所以这孩子先天的根基就这样奠定好了,一生出来,文王就是圣人。所以你想你的儿女成圣人,最好什么?没结婚之前就得先考虑。
我母亲讲她的「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的时候特别提到,她是二十七岁结婚。在那个时候不算早,比较晚婚。为什么要结婚?最重要的,要教养儿女,你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别结婚、别交男朋友,真的很重要,你要为下一代负责,你要为这个世界负责。这是讲自己以身作则,身教,那时候没有言教的,孩子你讲他都不懂,他是胎儿,但是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影响了他,就是基本上你是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完全是按你这个模子造就出来的。除此之外,『尤宜永断腥荤』,就是戒杀吃素,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胎里素孩子生下来之后慈悲心特别好,我就遇到不少这样同修的儿女,胎里素,真的安乐易养,而且非常听话,很有仁慈心,看到小动物都不忍心去伤害它,这都是母亲胎教的影响。『日常念佛』,佛是善中之至善,念佛就是念善、就是念仁。《论语》上面讲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这是君子念仁,起心动念都是仁,连吃顿饭的工夫都不能违反仁,不管你是忙闲,还是顺逆的境界当中,都不违仁,必於是。念佛就是念仁,佛是大慈大悲,这是仁中之至,你念佛就是念仁,所以也要无终食之间违仁,吃顿饭的工夫都不能够少念佛。最好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那你这个孩子不得了,将来生下来就是佛,你就是佛母,他父亲就是佛父,这也是无量功德。
所以这是『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要给他正气,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所有那些烦恼习气都得压住,不能让它起现行。这时候,『其生时』,她生的时候,『必安乐无苦』,你生也顺利。为什么?这孩子在你的肚子里头已经成为一个圣贤,他对任何的人都有仁爱心,更何况对母亲。所以他不会忍心让母亲受苦,所以出生的时候很顺利。佛经上讲,凡是来报怨、讨债的那些儿女,冤亲债主,出生的时候都让母亲很难受,甚至会难产,他来报复的;凡是孝子贤孙,出生的时候都是非常的顺利。我就问过我妈妈,我出生的时候你有没有痛苦?她说她觉得没什么痛苦,很快就生下来了,而且是自然生产,没有剖腹产,也选的是吉日良时。吉日就不晓得,良时是好像早上九点钟出生,正好上班了,医生也有精神了,你半夜三更生的话有时候就比较困难一点。当然不能以这个为标准,但是大体原则是这样。你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孝子贤孙,他将来出生很安乐,而且很易养,不哭不闹,而且很聪明、很伶俐,善解人意,你看这个儿女多好!你看这里下面讲的,『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你看谁不想要这样的儿女?这个不难,花上十个月的工夫,你十月怀胎,那时候你就用心,就能得到这个果报。
我就遇到不少这样的同修,说在怀孕期间一天念三部《地藏经》,而且还学《弟子规》,听蔡老师的《弟子规》光盘,然后生了以后,他要哭闹的时候,大人就给他放《地藏经》,他就不哭了,或者给他放蔡老师的光盘,他也不哭了,很灵。所以他一个月的时候,因为民间有时候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孩子满月的时候,就给他摆了很多小东西,有笔,文房四宝,还有佛珠,还有刀器,武斗的。你看贾宝玉那时候还拈胭脂。就给他拈,看看捡到哪一样,就决定你将来可能是什么样的人。贾宝玉拿了胭脂,贾政(他父亲)就非常气愤,这是个好色之徒。我就遇到这样的人,刚好我的一个亲戚,孩子生下来一个月,她在怀孕的时候,就是母亲怀孕的时候,她就每天听经,每天念《地藏经》,每天念佛,然后生下来一个月给他捡,看看捡到哪一样,他就捡到佛珠。我说这前世是念佛人。这是什么?有道理的,为什么?这是你前生的习气带下来的,你看到哪一样,你就有一种冲动感,就去拿。小孩没有思想的,他都是拿他最习惯拿的,前生他习惯哪一样他就拿哪一样。你拿到文房四宝,这个人可能将来是个很好的读书人,因为过去就爱读书,所以他就拿文房四宝,就这个道理。刚才讲的是胎教,胎教完了,生下来之后要怎么教?底下又说:
【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其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糟践字纸。糟践五谷。糟践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
这是讲到刚生下来之后,一直到,就是他开知识了,也就是他有点懂事了,一般来讲,前面三年还是要用身教为主,跟胎教也差不多,这时候不仅是母亲,父亲更要参与。父母在家里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三岁之前他还不懂得思索,没有思考能力,他只会全盘接受你给他的信息。你给他善的信息,他就是善人,你给他恶的信息,他就是恶人,父母给他做身教,所以一定要有这种意识。等到他三岁以后,会说话了,会听懂大人的意思了,这叫『初开知识』,就要给他说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一个是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是因果的教育。在年幼的时候,伦理道德教育很重要,尤其是他很小,这个孩子很单纯,他会全盘接受你给他这些教诲,像海绵一样吸收你给他的这个信息,这个时候你要给他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这是伦理道德教育。讲故事,像一些动画片,现在都有了,还有一些好人好事,你都可以跟他讲,自己也要做好样子。除伦理道德教育之外,还要有因果教育,『三世因果之罪福』,给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植下因果的种子,让他起心动念都知道有因果,我不可以做坏事,做了坏事将来有果报。
我从小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爷爷、奶奶有时候就教我一些故事,那些故事肯定都是民间传说,不是真的,我长大了就知道不是真的,但是那些故事里头都有因果的味道。譬如说他教我们,我小的时候常常回农村,我农村在广州近郊,爷爷、奶奶就会告诉我说你晚上不要在树头小便,因为那个时候有树神、有鬼神,你浇到他头上,这是教我们恭敬。实际上这种故事也并不是虚构,说不定是真的。在佛法里面,《沙弥律仪要略增注》里头我们看到,弘赞大师作的《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在里面就讲这个故事。说过去有一位比丘真的进到,过去也没有正式的洗手间,小便的时候,那个小便就淋到那个鬼的头上,他就很恨,要杀这个比丘,但是比丘戒行很好,有护法神,所以最后才得以化解。佛门里面都很多这些律仪,上洗手间之前还得要弹指三下,就是做一个预告,我上来了,你们请让一让,就这个意思。这些细节其实从小培养是最好的,他养成习惯了,即使他不明白道理,他养成好习惯,将来就会避免许多祸端。
天地鬼神六道轮回这些道理、这些事实都给他讲清楚。有的人说,什么六道轮回,是假的吧,不是真的,我怎么能骗我的孩子?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不是假的,我特别做了这样的专题报告,题目叫「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把美国西方的这些科学家、这些医生,心理医生他们的这些科研实例,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这些研究现在是太多太多了,基本上就是证明人确实有轮回,确实有六道,这可不是假的,是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理念深植於孩子的心中,等於帮孩子建立一个因果的思惟方式,凡是一举一动他要想到有什么后果。他有这样的思惟,这个就成功了,他就不会肆无忌惮,就想到我这个后果会是什么。如果是不善的,赶紧就收回,你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自己心中的防火墙。所以令其心中『有所恐怖,有所冀慕』。伦理道德教育令人有所冀慕,让人希圣希贤,好善好德,要做君子、做圣人,耻於作恶。因果教育让人生敬畏心,让人不敢作恶,两边教育,这孩子大体不会有差错。除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以外,还要加上佛法的教育,那就更圆满了。
『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从小给他植根,种下佛法的种子,将来他学佛以后能够更加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现在讲《论语》课就用蕅益大师的《论语解》。蕅益大师是佛门的高僧大德,他将《论语》注解是提升了儒的境界,你看到《论语》很多先儒没有看出来的道理,蕅益大师给它指出来,点睛,叫《点睛补注》。不是说孔老夫子境界不够,要蕅益大师去提升,不是这个意思,孔老夫子的境界很高,后儒看不出来,所以必须要通过学佛,才能够真正深知儒。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清朝很多大儒他们都这样讲,说「吾学佛,然后知儒」,要不然孔颜心法确实会失传。你看孔老夫子他对颜回之死那么的伤心,一部《论语》看下来,他只有对颜回最赞叹。鲁哀公曾经问过孔子,说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讲,「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现在没了。换句话说,连曾子、子贡、子路这些人物,在孔子眼中都不够格,都没有能够承传孔子心法,好学之人只有一个,就是颜回。可是颜回死了之后,孔子为什么伤心透顶,比死了自己儿子还伤心?就是自己的圣人心传就会断了。所以他要著书立传,他要写《春秋》、要删诗书、注《易经》等等,做这么多的工作,为什么?期盼后人能传承,现世没有真正能传承的弟子,以后说不定有。所以他花这么多的功夫要写这些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再传弟子,颜回死了。结果确实写书下来后人能继承,孟子就继承了,孟子虽然没有跟孔子见面,但是能继承。孟子以后呢?可能就很少了,蕅益大师能继承,蕅益大师,在佛门里面开悟的大德,佛菩萨再来的,他再给我们注解,把这个心法又给我们和盘托出。所以如果没有佛法,儒也学得不究竟。不是因为孔子的境界不高,是我们没办法领会,连程子、朱子这一种人物,了不起的大贤人,尚且还没入真正的孔子的境界。所以佛法重要,从小植这个根,念佛、念观音,种善根,你念佛自然得到佛加持。
『增福增寿,免灾免难』。这好像听起来有点迷信,怎么我念佛就能增福增寿?这个道理太深了,要讲,剩下只有两分钟,还讲不清楚,简单透露一句,就是刚才《大学》之道里讲的,你要知本。为什么要知本?你要知道整个宇宙就是你的心变现的,你的心是根本,你的心要是念佛的时候,你整个宇宙变成佛的法界,当然你何止增福增寿,你简直就能够创造极乐世界,心的能量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些道理跟孩子们讲是讲不清楚,就让他念就好了。谁念谁得功德,你懂不懂道理都得功德,你不念就不得,你懂了不念也不行。所以一定得念,念了就能「增福增慧,免灾免难」。为什么?念佛时就远离一切恶念,没有恶念就不会有恶报,免灾免难。念佛是大善,所以善自有善报,自然就有好报。另外还有个人的修养要注重,不许说谎,就是不能打妄语,不许『说是非』,就是不能两舌,不『打人骂人』,不能恶口,『不许糟践字纸』,这是尊重文化、文字,文以载道,特别是古圣先贤的典籍一定要尊重。如果从小没养成尊重文化的这个心态,大了之后他就很难学习圣贤文化,这个很重要。像我小的时候,我奶奶她们也不懂,她没文化,结果带著我们也是拜祖宗、拜观音,到庙里面也拜拜,烧烧香,好像没啥,现在觉得好像都是有点迷信。其实这种迷信还有点好处,为什么?培养你恭敬心,恭敬圣贤,恭敬佛菩萨,你这个恭敬的心养成之后,日后你接受到了正法,你用这种恭敬心去求,你很容易契入。这个根就是小的时候要培养。
不能『糟践五谷』杂粮这些粮食,不能『糟践一切东西』,这是俭以养德,糟践东西那就会把福报全部都给损坏掉。『不许乱吃食物』,是禁自己的欲望,克制欲望。佛法讲不邪淫,这个淫就是过分,不光只是男女之色,其实过分了都叫淫。小孩没有这些色欲,从小就养成自己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他长大就不会干出太出格的事情,就从不乱吃食物就开始了,不贪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不能玩物丧志。你看这些个人的品格修养从小就把它培植好,长大就能够成为一个好人。
好,讲到这里我们时间到了,今天晚上还有两个小时,我再跟大家继续汇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