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第三届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至圣先师孔子 - 李越老师主讲
2009年第三届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至圣先师孔子  李越老师主讲  (共一集)  2009/12/12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慕阿占沙礼堂  档名:56-039-000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校长、老师,亲爱的朋友们,Selamat Petang。被我们郑老师这么一介绍,我压力也满大的。今天我们晚上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大家分享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一生的一些行谊和故事。因为昨天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坐这张椅子,没有坐,现在我可不可以坐?谢谢。因为这个椅子有几位老师都坐过,都有加持;因为它也是古香古色,坐在这里也一定有古人的加持。我们一讲到孔子,诸位朋友,我们就会想到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生活在二千五百年前,他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不是会很遥远?远不远?远,的确是很远。但是孔老夫子真的又离我们很近,大家看不就在我们面前吗?所以我们说孔子离我们远,是因为距今已经二千五百多年;说近,是因为孔老夫子他是圣人。圣人的教诲是真理,唯有真理可以超越时空,就如同太阳亘古不变,光照大地,覆育万物。太阳照古人,也同样照今天人,而夫子的教诲利益古人,也同样利益我们今天的人,因为他给我们的教诲,就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待人处事接物。所谓圣人是德配天地,可以说是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合序。真正的圣人他是通达天地,了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的德行是与天地之德相应。所以圣人会把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做人的大道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的人生也能够看到光明,能够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夫子的教诲,我们一定要突破时空的界限。我们现在回忆昨天的事,会不会觉得很近?尤其是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唱歌的事,记不记得?记得。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二千五百年前的事,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遥远,而实际上,二千五百年前是历史,二百年前也是历史。两个月、两天以前是不是历史?对;就在刚刚过去的两分、两秒是不是历史?同样都是历史。所以我们要把心中那个对时间的分别要放下,让我们回归到二千五百年前那个时空,我们跟随夫子当时生活的情境。最重要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夫子的教诲,去契入他们生活的境界,我们就能够真正从夫子那里得到人生的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弯路,还能够利益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以现在大家就与我一起,我们坐著时光穿梭机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好不好?让我们与圣人零距离。

  我们想想看,诸位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生活过?有多少人又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没有办法去计算。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多少人建功立业,有多少人叱吒风云,可是又有哪一个人被称为素王,被称为文宣王,被称为万世师表,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我们的夫子。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做为华夏的儿女,都会感受到无比的荣耀。今天假如您是信仰基督教,您要跟谁学习?跟谁学习?是一定要跟耶稣学习;要是信仰伊斯兰教,要跟谁学习?对;要是信仰佛教呢?释迦牟尼佛。今天当然儒家文化不是宗教,孔老夫子他是一位圣人,我们今天学儒家文化要跟谁学?一定要跟孔老夫子学习,因为我们要学就学最好的,要学就学最圆满的,因为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如果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太低的话,取法乎下,就了无可得。所以「能亲仁,无限好」,我们要学就跟夫子学习。

  孔老夫子都是被我们后世,乃至世界人民仰慕的一个圣人,可是真正了解孔老夫子的人多不多?在座的朋友,大家了解夫子吗?我看到摇头的比较多,点头的不多。有个母亲带著她的儿子在大街上走,突然看到孔老夫子的画像,她儿子就说,妈妈,妈妈,我们赶快把圣诞老人带回家好吗?诸位朋友,您看我们的孩子认识圣诞老人,但是不认识孔老夫子。我们透过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就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衰微,我们也看到了夫子在人们心目当中的衰微。可是诸位朋友,大家了解吗?在韩国,韩国人人爱孔子。在韩国有一个最高的学府叫成君馆,他们目前学习儒家的文化,就如同中国的古代一样。甚至他们还有乡校,青少年朋友只要有机会都会去到乡校,学习圣贤的这些经典和教诲,我们听了觉得非常的感动,我们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在韩国高中生要考试的时候,他们的母亲都会在夫子像面前叩拜,在那里祈祷,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考上大学。我们且不说母亲们的祈祷能不能让孩子考上大学,但是至少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情境,我们就知道孔老夫子在韩国人心目当中的地位和那种尊荣。

  讲到这里,真是让我们非常的惭愧,之所以这样,韩国一直在申请孔老夫子是他们的祖先。当我们听到这个讯息的时候,我们做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内心有什么感受?我们都特别无奈和无辜,我看到了大家内心现在的状态,会不会觉得非常的悲哀,也觉得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了解夫子倒罢,更可怕的是我们华夏儿女这些后代子孙,还常常会毁谤,甚至污蔑我们圣人的思想和智慧,甚至把一些民间当中不好的习俗、风俗都安在我们夫子的身上。有次我们到外地去讲学,一堂课之后就坐在一起吃午饭,当时一个听课的朋友坐在椅子上,他说你们这些老师讲得很好。我们听了,大家还能够认同,有所安慰。接下来他说,不过这里头有糟粕。我们就很紧张,我们一定是讲错什么话,这可麻烦了。因为一个老师要讲错了话,会堕到哪里去?大家都笑了,这个故事好像有人讲过。所以我们就很紧张,我们深怕自己说错了话,给别人错误的一个方向。结果我们说,您说说看哪些是糟粕?他说,比方说孔老夫子讲的指腹为婚。大家听说过这句话了没有?指腹为婚就是一个孩子还在父母的怀胎当中,就有人牵线来给他,我们应该怎么说?有人说媒,在腹中就为他订下了终身,所以叫指腹为婚。

  诸位朋友,指腹为婚这件事情是孔老夫子说的吗?因为我们一位老师他是从小就读古书,所以有关夫子的记载几乎他都看过,他说这哪里是孔老夫子说的,您是从哪听来的?他说我也是听人家说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道听涂说而已。甚至也有许多人说,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当中,都是愚忠愚孝。其实往往批评,甚至批判我们圣人这些经典教诲的人,可能连一本经典都没有读过。当一个人连一本经典都没有读过,整个中国的历史没有了解,夫子一生的行谊都没有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妄加的评论、批评,这种态度对不对?这代表什么?我们都可以批评圣人,代表我们比圣人还厉害,这是我们后代子孙的大傲慢、大不敬。后来有人就说这里有愚忠愚孝,我们说愚忠愚孝在哪?你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即便是父母做错了事情,我们做儿女的也要随顺。可是他有没有读到《弟子规》的后半部?来,大家复习一下,「亲有过,怡吾色,谏不入,号泣随」。是!这里面有愚忠愚孝吗?没有。包括在《孝经》当中也讲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一个父亲身边,假如有一个能够劝谏他的儿子,做父亲的就不容易做错事情。

  在《论语》当中夫子也告诉我们,「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我们劝谏父母,结果父母劝了几次都没有听,比方他喜欢打麻将,常常可能玩到深更半夜,我们都觉得父亲你不要这样,把身体都糟蹋坏了。可是我们劝了几次,可能父亲都没有听,我们做儿女的要不要抱怨?能不能给父亲发脾气?见志不从,见他不从,又敬不违,同样还是一颗恭敬的心,能够悦复谏。在他心情比较好一个机缘下继续要劝谏父亲,而这种劝谏没有任何的情绪发泄,没有抱怨。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劝谏也是如此,不能用情绪,包括我们劝谏学生,他一次不听,两次不听,往往我们可能脾气情绪就上来。我们一拍桌子一发脾气,孩子记住的是什么?孩子记住的就是我们的情绪发泄,他知道不知道他错在哪里?不知道。所以劝谏一个人要有耐心,还要有智慧。

  劝谏的前提是要取得对方的信任。我们今天许多朋友学了《弟子规》,回到家里就要劝先生来学,劝儿子来学,劝公婆、劝父母,劝到最后家里人听了没有?不但没有听,反而非常反感我们,我曾经就干过这个蠢事。我刚学《弟子规》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太好了,所以常常给我的姐姐、哥哥他们打电话,「你们一定要听蔡老师的光碟,要看蔡老师的光碟,早晨要读《弟子规》。」讲到最后,家里的人听了没有?他们压力特别大,一听到我的电话就有点紧张。有一次我的姐姐和我一个好朋友,她们在一起,我就打去电话,我打了很久没有人接,我刚准备放电话,我的姐姐接上了。我说你们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她说我和那个谁都不敢接,因为我们两个推来推去,说是领导打来的。为什么她们不接?她们觉得我要一打去电话,可能又要批评、教训她们。每次都要问她们,「这么好的东西你们为什么不看?」可是家里人为什么不听?我们从来没有去找原因。家里人不接受是结果,原因在哪?诸位朋友,原因在哪里?我们找到答案了没有?原因是我们自己还没有把《弟子规》这些教诲真正的做好,没有力行。甚至我们在希望别人学的时候,有一种控制、占有的态度,所以家里的亲人就会感觉到非常有压力。因为他的认知还没有到位,甚至他还没有看到我们因为学习《弟子规》而有所变化,他们看不到榜样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拚命的要求,反而让他们离我们愈来愈疏远。在座的各位朋友,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体会?有没有?好多朋友都在点头,我心里安慰多了。后来透过不断的学习,我终於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今年我又有机会回到了新疆,回到了家乡。回去之后,任何时候我都没有去要求他们,都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做,帮著姐姐收拾房间、整理衣柜,照顾他们的生活。他们因为上班工作很繁忙,提前做好一些午餐的准备,姐姐、姐夫他们一回来特别的快乐,看到这个妹妹学了传统文化,的确是不一样,也变得温和了许多。有一天姐姐就看著我说:我看到你怎么那么祥和?她说和过去不一样了,也再没有要求我们,这样一来反而我们倒觉得很愿意去学习,尤其是我看到你跟家里的人交流的时候,家里的这些兄弟姐妹,他们常常说的一些观念和话都是错误的,你都没有去纠正,我都急得不得了想纠正他们,可是你在那里稳坐泰山都不动。我说我们要体恤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刚刚接触,还真的对圣贤教育的这些教诲不了解。而我们没有学之前,我们也同样污染了很多错误的观念和思想,我们也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家人当中,要不断示范对的、做好的榜样,家里的人看到我们这么去做,他们才会对圣贤的文化生起这样一分信心。

  所以这个劝谏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劝谏,包括夫妻之间,包括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都要先取得信任。而信任的前提一定是什么?一定是付出。所以我回到家里给亲人们买的礼物,都是一些吃的、用的,一些特产,我们人情不可拂。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我们要懂得常请客送礼,这叫布施;还有爱语,我们多多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去称赞他。请客送礼,我们又能够讲这些称赞别人的言语,这样处处又能够利益他,最终大家的这分信任才能够建立。在《孝经》当中是这么讲到,在《论语》当中,夫子也告诉我们这些道理,所以透过这些夫子的教诲,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儒家的文化,有没有愚忠愚孝?那是人们没有学习的误解。

  有一次,夫子的一个学生叫曾子,曾子也是夫子非常优秀的一位学生。曾子在田里锄地,一不小心就把一个瓜秧给锄断了,锄断之后他的父亲就拿起一个大棍子,朝他的身上抡了过去,这一抡下去,曾子就躺在地下昏了过去。在座的朋友可能在想,一个瓜秧被刨断了,父亲怎么这么凶,就这么愤怒打自己的儿子,居然把自己的儿子给打晕过去,不至於这样!因为那个时候是农业社会,一个瓜秧可能结了一大片的瓜,这一个秧一断,可能就会损失一大片的果实。曾子被打昏过去之后就抬到了他的房间,过了没多久曾子就醒来了,醒来之后突然一看怎么躺在自己的床上?后来他突然想到了哪一幕?父亲打他的那一幕。在座的各位朋友,可能有许多都是为人父母,假如今天我们用棍子把我们的儿子打翻在地下,等他醒来的时候他会做出什么反应?一旦醒来可能突然,「刚才父亲居然拿棍子打我」,可能就冲到父亲的面前怎么样?把袖子挽起来,「我的忍耐是有限的,你竟敢用棍子打我,哼!走著瞧。」说实在的,今天的孩子不要说打,你说他两句,他的眼晴怎么样?直愣愣的看著你,那个凶气逼人,我真的是见过。所以很多的父母说,现在哪里敢说孩子,说了他就不回家了,甚至有些孩子一说怎么样?一不高兴就跳楼。这因为都是失去了孝道的教育。

  而曾子会怎么样?曾子醒来之后,立即开始弹琴唱歌。曾子是不是要当歌星?他为什么弹琴唱歌?诸位朋友知不知道?因为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的父亲当棍子打完了之后,会不会站到那里一看他儿子昏了,「哈哈」,在那大笑,你把瓜秧锄断了,这一下我把你打晕了,好了拉平了。可不可能这样?他打完之后可能一看,失手了,打得太用力了,这个儿子可能都有生命的危险。他这个时候内心是什么感受?非常的焦虑和著急,深怕儿子出了危险,所以他都在那里坐卧不安,急得不得了。所以曾子一醒来,能不能体恤到父亲的这分心情?一定体恤到了,所以他弹琴唱歌,他也不去见父亲。他要去见父亲,一出去,他父亲说你醒来了,你想怎么样?他没有出去。再一个,我们成人这个面子怎么样?比较薄,往往做错了事情怎么样?还在那里撑著,有没有?有。所以曾子非常体恤父亲的心,立即弹琴唱歌,用歌声来告诉父亲怎么样?父亲,我没事,您放心!

  我们听了古人这些孝道的故事,让我们真的感动,不但没有记恨父亲,反而怎么样?时时在体恤父亲当下的心境。这件事传到夫子的耳朵,孔老夫子会怎么样?曾子真是一个孝子,我们学生们应该要好好向曾子学习,是不是这样?你们为什么要鼓掌?可是孔老夫子不是这样。孔老夫子说,曾子不要来见我,我以后不认他,真是大不孝。大家很无奈的又看著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夫子就跟学生们说,曾子当他父亲打他的时候,他都没有躲开,一旦被他父亲打死了,不是陷父亲於不义吗?当然夫子说,以后他不要来见我,我不认他。这句话就传到了曾子的耳边。曾子一听,这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让夫子、让老师这么生气、这么愤怒?所以他赶快怎么样?来到夫子的住处向夫子请教。夫子就告诉他说,古代的大舜。我们都知道二十四孝的第一孝就是大舜。他说大舜他的父母,后母和他的亲生父亲,还有弟弟,三个人常常就要陷害大舜。可是每一次要陷害大舜的时候,大舜都能够怎么样?脱离险境,每一次都能脱离。但是大舜脱离之后回来,仍然尽心尽力的侍奉父母,没有任何的怨言,他说这个是智慧。假如您的父亲今天用一个小棍子打你,你就在那里受著让他打,这个绝对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今天他拿一个很危险的东西,大棍子,来打你的时候,你就要怎么样?赶快跑掉。所以在经典当中就讲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个走不是说一看大棍子来了,我们还大摇大摆的走,能不能走得掉?走不掉。古时候的走就是跑,我们要理解,古时候的走就是迅速的跑掉。

  所以在座的各位朋友,如果父母打我们,不痛不痒的时候,我们就让他出出气好不好?我记得小的时候,妈妈拿那个扫床的,北方的小扫把扫把头,常常打我们,打我们我们就在那里干受著。但是父母他们也很有智慧,他们都相互切磋,说打孩子的时候千万别打头。在座的父母你们也要记住,要打哪里?打屁股,不要打头。因为我们就看到有些父亲,脾气一上来一巴掌打下去,打到脸上、头部,甚至就把耳朵打聋了,那就后悔终身,这也是陷父亲於不义。当然我们今天做父母的你要打孩子,也要打得明明白白,不是用情绪,而是要用我们的理智,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透过这一点,我们看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没有任何的愚忠愚孝,反而我们看到夫子这样用一个机会的教育点,告诉他的学生,在与父母应对的过程当中,劝谏的过程当中,要有智慧。

  孔老夫子被后人仰慕,是不是孔老夫子每天带著他的学生读一下经,读一下诗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就一下当上了圣人,会不会?不是的。中华文化是非常全面的,孔老夫子不仅在文化方面,对整个世界有卓著的贡献,孔老夫子的武功也很高强,大家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可能在座的也有一些没有听说过的。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也非常的显著。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下夫子的这张画像,你看这个画像能够真正体现出夫子的德风,「温、良、恭、俭、让」。可是夫子这里我们有没有看到,他身上带了一把什么?一把长剑。大家看到了吗?有没有看到?诸位朋友,夫子带这把剑是不是为了觉得带上比较威风,或者觉得能够遇到坏人的时候吓唬吓唬他们?不是的,夫子的武功非常高强。中华文化是文武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德行、渊博的知识和学问,而且他还要有高度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够真正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社会上利益别人。所以孔老夫子三千徒众弟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都精通六艺,也是昨天我们的李红新老师讲到的六艺,礼、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法)、数(数学),精通六艺。在史书上记载,孔老夫子的身高是九尺六高,你看有多高?所以夫子绝不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记载他能够空手举起城门的闸,那个闸就几百斤,所以他也是一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

  孔老夫子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叫子路,大家听说过没有?子路在学生当中,他的武艺是第一。子路第一次见夫子的时候还不以为然,还有不服气的样子,但是最后他被臣服在夫子的门下。为什么?第一,他看到了夫子有很高的道德学问;第二,夫子的武艺、射箭要远远超过他,所以他非常的服气夫子。在史书上的记载,孔老夫子的射箭,可以穿透七重铁甲,我们没有学习以前,真的是没有想像到夫子还有这样的一个功夫。所以孔老夫子常常带著他的学生在干什么?习武射箭。每次习武射箭的时候,老百姓都来围观,来观赏,都挤得水泄不通。可是这个时候,子路和子贡他们会做一件事,在那里开始大声的喊起来,「不孝父母的请离开,不友爱兄弟姐妹的请离开,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请离开」,就是这些在战场上,胆小怕死做逃兵的请离开。为什么不让他们看?因为学生们也是在夫子的教诲下,了解到一个人没有德行,是没有资格来观赏这样的习武射箭。因为夫子的思想,其实也表现在我们的这幅画像上,「志於道」,你看那边写著「志於道,据於德」,这左边写的是「依於仁,游於艺」。你看所有的才华、技能都是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所以中华文化强调的就是本末,强调的是先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没有德行的人,是没有资格观看这些才艺的表演,更没有资格去学习,这在古时候是非常明确的一个价值观。

  可是在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的父母许多都是更注重孩子的才艺、技能的培养,让孩子学音乐、学钢琴、学书法,学了很多的才华,而没有注重孩子德行的培养、做人的培养。结果孩子学多了之后会怎么样?变得盛气凌人,非常的傲慢,开始瞧不起父母、瞧不起老师,觉得自己愈来愈不得了。请问,我们许多的父母让孩子学这些才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存心很重要,很多家长就说,让他学这些,无非就是将来在社会上能够多一技之才,能够谋生的机会更多一点、更好一点。是不是今天大部分的家长是这样的想法?我们也有人点头了。而忽略了孩子的德行教育。可是当一个孩子很有才华而没有德行的时候,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个年轻的书法家,他酷爱书法,他去学书法,请了很多的名师来教他,是这个「名」,有名气的名。请这个名师来教他,可是花了很多的钱,有没有学到东西?没有学到真实的东西。后来他真正找到了一位「明师」,这个明师没有收他一分钱。

  讲到这个明和这个名,其实我个人也有这样的一些经历和体会。我过去也花了很多冤枉钱,去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课程,我不知道马来西亚这样的课程多不多。很多的一些课程,总而言之都是著名的什么什么,来自台湾的、来自海外的一些讲师。我曾经上过三天的课,仅学费就一万二,这还是大约八、九年前,现在听说上几天的课要几十万。我那个时候学完,对我的人生真的是没有带来什么帮助;反而人生更加迷茫,不知道要往哪里走。而且还不包括来回的机票、食宿,就要一万二,我花了不少冤枉钱。大家一看到我花这个冤枉钱,是不是也觉得我非常的,怎么讲?很愚痴,就常常被人骗了。但是大家要看到我的存心,我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也是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也是希望能够带给自己的员工更多的利益。所以大家要看我的存心,不要看我花了那个冤枉钱。后来我接触传统文化,跟著蔡老师学习圣贤教育,一分钱也没有花。这代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是不能够用金钱去衡量,它是无价之宝。

  后来这个老师找到明师之后,明白道理的老师,我现在也是找到了明白道理的老师。结果这个老师就说了,他住在这个老师家没有花一分钱。老师就说了,我今天教你的笔法,会让你在社会上很有名气,因为它是王羲之传下来的,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位大书法家。它也会让你很危险,假如你没有德行做根基的话,你一旦又出名,那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甚至可以让你身败名裂。诸位朋友,的确是如此,我们今天看到历史上许多一些成功的人士,后来又身败名裂的,有没有?就是因为没有德行的基础。所以他的老师说,才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利益社会、利益大众,但是它也可以伤害社会、伤害大众,也会伤到自己。所以有人就讲,「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你看一个企业找到有德行,能力比较差的,我们说宁愿能力差一点,但是有好的德行,才能容不容易去培养?容易。无德无才是废品,最可怕的是无德有才的人,我们的老师讲的是危险品,真的是危险品。诸位朋友,从古到今能够祸国殃民、伤害社会人群的,都是聪明人,都是有才华的人;没有才华、没有能力的人,他没办法伤。今天我们看到高科技犯罪、电脑犯罪,没有这个能力和才华,还真做不了这些事。所以我们没有才能可以培养,一旦没有德行我们又重用了他,我们看似他能够做出一点事情,而实际上,他一旦出问题的时候,可能就让我们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

  今天我们推行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育,为什么这么注重我们的师德。推广传统文化老师的德能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根基,我们在推广的过程当中,我们看似可能利益到了别人,当我们没有下定决心改掉我们身上的习气毛病,没有不断的反求诸己从自己做起,可能久而久之,因我们的行为,而会伤害到我们更多身边的亲人、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看到了错误的示范、不好的榜样,更让人们对文化失去这样的一分信心。所以在古人的整个求学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德行的扎根,所有的才能一定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

  孔老夫子因为他有著非常崇高的道德和学问,而他的才华又非常的出众,所以就被鲁国的国君看上了,请他出来做了鲁国的中都宰。中都宰是指一个城市的市长,中都是一个地区,它就在曲阜。孔老夫子在那里做了市长,他用什么来治理这个城市?假如是您的话,您要用什么?一定是用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来治理这个城市。而这个城市夫子接手的时候状况非常糟糕,民风很不厚道。怎么讲?就是这些生意人去买卖的时候,比方说饲养的吃草的山羊,他们都会在头一天,在草里头参很多的咸盐,完了让这些羊吃,吃了以后给不给水喝?不给。到了第二天早晨要牵到市场上之前给它水喝,羊就喝得很多。因为它很可渴,拼命喝,喝了以后牵到市场上就会怎么样?对,你们怎么都知道?我们没有卖过山羊吧。夫子一看有这种欺行诈市的现象,就用孝悌礼乐来治理。一年的时间,你们知道整个中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史书上的记载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晚上睡觉不关门。我们马来西亚睡觉关不关门?要关门,要关得很紧,是,其实我也关得很紧。我们共同努力,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不锁门好不好?好。

  这个男女别途,男女的座位都是分开的,长幼有序,这个呈现出来的状况,其实就是夫子说的「大同世界」。而在历史上其实大同世界多次呈现,绝不是海市蜃楼,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在周朝的时候,武王的儿子成王、康王的那个时代,叫「成康盛世」。因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就是周朝,绵延八百年,因为圣人层出不穷。当时的成康盛世在晚年的时候,监狱里的刑具都腐烂了,而且监狱里的这些狱卒都去哪里了?都转业干别的工作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四十年没有一个犯人被关进来。诸位朋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四十年没有关押犯人,这不是大同世界是什么?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时候,有一年,全国上下只有二十九个人被枪毙,可是那个时候也被称为盛世。

  但是今天我们到每个国度去看看,每个国家的监狱,你们怎么都知道爆满?有人去过没有?我经常被,不是被抓进去,我经常进监狱、出监狱,我们看到的情况,真的都令我们非常的痛心。监狱真的是愈盖愈大,但是够不够住?一个月抓好多次人。我们的李红新老师还有我,我们都会去监狱,我们看到犯罪的年轻人年龄愈来愈小,所以我们看到监狱里的这些服刑人员,真的我们也非常的怜悯。为什么?就是因为失去这些做人的道德教育。很多服刑人员也讲到,假如我们从小就学《弟子规》,我们的人生绝不可能走到这样的一个境地。我们看到服刑人员,他们坐的是有形的牢狱,而他们的亲人呢?是坐著无形的牢狱,是坐著心灵的牢狱,他们比在监狱里面的服刑人员还要苦。所以我们今天不把钱投在伦理道德的教育上,我们就要投更多的钱去盖监狱;我们不把钱用在培养伦理道德教育的讲师人才上,我们就要拿更多的钱,去培养更多的警察。曾经有一个教育官员,他听了监狱的一些情况之后,他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我们的过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些孩子教育好,没有给他们扎下德行的根基,做人的根基,以至於出了校门,接受到污染就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监狱盖得很大,犯人很多,是谁的责任?我们每个父母有责任。每一个老师有没有责任?大家现在都非常的坦诚,敢於担当责任。我们这个社会有没有责任?是我们共同的一个责任。

  夫子因为把中都治理了一年,呈现出这样一个祥和、和谐的世界,当时各个诸侯的国君都派使者来学习,把它作为一个示范,都来学习他的经验。我们听到这一段,诸位老师,我们有没有想到,将来我也要做这样的示范和榜样,希望其他的老师、校长们,都能够到我的学校来参观学习,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信心?有没有?当时鲁国的国君就来问夫子,说你能够用伦理道德的教育治理一个城市,用这个方法能不能治理一个国家?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一个城市能够治理,就一定能够治理一个国家。那能不能治理一个家庭?能不能治理一个学校?能不能治理一个班级?是同样的道理。《弟子规》的确是灵丹妙药,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在安微庐江的汤池,我们二00五年到二00六年,就用孝悌礼乐圣贤的教育,在那里办班教学。一年之后,它的离婚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九,刑事犯罪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当时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鼓舞,这是当地的镇政府做出来的统计,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孔老夫子因为他在做官的过程当中,就做出了非常卓越的一个成绩,后来鲁国又任命他做大司寇。大司寇就是一个国家的,属於司法系统、公安系统,古时候它是一个部门,不像现在分的科目比较多。

  我想今天的时间有限,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大家分享,孔老夫子在中华文化方面以及教育他的学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孔老夫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他就看到当时整个的社会现象,让他非常痛心。因为当时鲁国的国政也在衰微,诸侯也纷争迭起,伦理道德的教育一直在滑坡,一些不仁不义的人到处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也看到整个国家礼崩乐坏。所以夫子就在想,我的先祖他们这么有智慧,我的父母这么用心的培养我,对我有这么高的期许,我今天应该怎么办?我为什么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把天下治理得如此太平?他想了很久,他说,我没有君王的地位,不能够施展我的政治抱负,我也没有威武之师,来去征伐这些社会上邪恶的力量,但是我有智慧、我有知识,我可以用教育来启迪人心,用六艺来教导,上可以事君下可以给人民恩惠这样的贤臣,能够恢复礼乐,实现天下太平的这样一个盛事。所以在三十岁那一年,他就辞掉了其他的一些工作,准备筹设讲台,开始办班教学,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人才,并且要步文武周公之后尘。在他开学的第一天,他的学生就在讲坛的旁边种了一棵银杏树,夫子就抚摸著这棵银杏树说,银杏树多果,果实很丰富,这代表弟子满天下;银杏树的树干很直、很挺拔,代表学生的品格正直;银杏树的杏仁可以入药又可以食用,代表学生将来学成之后可以利益天下、利益国家。所以这个讲坛就起名叫「杏坛」,大家都点头了,杏坛就是这样的一个来历。

  夫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有教无类」,什么意思?不分族群、不分尊卑、不分年龄、不分贵贱、不分国度,只要是愿意来学的怎么样?都教给他。讲一个小小的故事,孔老夫子的学生有一个叫陈亢的,陈亢他很好奇,他想孔老夫子教学生,难道没有给他儿子私下开点小灶吗?所以他就来问孔老夫子的儿子孔鲤,他说您的父亲有没有在私下单独给你传授过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后来孔鲤想了半天,好像没有单独给我传授过什么。昨天郑老师也讲。他说,就是有一次我的父亲在庭院站著的时候。过去古代的孩子只要看到长辈立即要怎么?「进必趋」,要去打招呼。他说,看到父亲在庭院站著,我就赶快上前向父亲请安,父亲就说你学诗了吗?孔鲤说没有。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古时候文人之间在交流的时候,常常都会引用《诗经》里的诗句,这个诗可不是别的诗,大家千万不要想成是现在的现代诗、朦胧诗,什么诗,不是的。是夫子删诗书,从三千多首诗当中选出来的三百零五篇的《诗经》,「关关雎鸠」这些就是《诗经》里的。因为《诗经》里的内容,完全是表达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做人道理的诗句,所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没有任何邪恶不善的东西,所以他要让孔鲤学诗,不学诗不知道言语之道,不知道怎么说话。他说,又有一次我的父亲又站到庭院,我又赶快走过去。父亲又问他,你学礼了吗?「不学礼,无以立」。他说,如果要说有的话也就是这两次。

  陈亢听完之后,一看夫子教给他儿子的这些学说,是跟教给学生们的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分别、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陈亢就特别的欢喜,他说,我问了一件事得到了三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我知道学诗很重要;第二个是学礼很重要;第三个,让我知道了圣人对待世间一切的众人,没有任何的高下分别之心,圣人视天下人为子女,视自己的子女为众生。看到了夫子这样一个平等、仁慈、博爱的胸怀,你看这就是有教无类,无论是谁,没有任何的偏袒,只要你好学。所以孔老夫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开民间私学的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这样一个贯例,为中国文化教育的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孔老夫子在教学的时候,非常注重因材施教,我相信在今天一天的课程当中,我们两位老师可能都有和在座的朋友分享到这一点。孔老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一样,人生成长的阅历不一样,根性不一样,怎么教?教育绝不可以一刀切,不能够用一个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这样可能就教不好学生。有一次夫子的两个学生向夫子来请教,头一个是子路,就跑了进来,就问夫子说,「闻斯行诸」。什么意思?就是我闻到一个道理,要不要立即去做?意思就是说,我听到一个道理,要不要马上去做它?孔老夫子说,你听到一个道理、听到一件事,怎么可以马上去做?你要三思而后行,你上有老下有小,做事不可以鲁莽。子路听完以后就走了。另外一个学生也进来问同样的问题,他叫冉求,他说,「闻斯行诸」。夫子说,你听到一个道理要赶快去做,不要在那里思前想后,立即行动。结果旁边另外一个学生叫公西华就看糊涂了,这个冉求也走了,他就在想,这个老师是不是骗了其中的一个学生?他就来问老师,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问的同样一个问题,可是你给的是两种不同的回答?夫子说,子路本来就比较鲁莽,所以你要告诉他,做事情要思前想后,不可以太莽撞,这样会把事情搞砸的。而冉求的性格优柔寡断,等他想要做的时候,可能那个机缘都没了,所以你要鼓励他,让他的性格当中多一点果断,你要告诉他,闻到一个道理赶快去做。你看这是我们夫子教人的智慧。

  所以我们的学生可能同样你让他读《弟子规》,甚至背《弟子规》,有些学生你让他背一遍可能就可以了,有些学生你要给他可能两遍、三遍,不一样。那个能够把一遍读下来的,我们都觉得要鼓励他,为什么?他好动坐不住,我们就给他的遍数不要压得太多。我们写书法的小朋友也是如此,每一个写书法的小朋友他练那个点,有的可能练五十遍就让他休息,有的练二十遍,有的练一百遍。那个比较有耐力的,他本来就上进的,你就给他多一点遍数。那个本来就不好好学习,好动的,你让他先二十遍,不要给他太高的压力,他做不到,反而让他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老师教导学生的一种智慧,根据孩子的根性,他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状态。

  夫子他的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夫子后来周游列国十四年,有一次楚国的楚昭王就要邀请夫子到他的国家,能够辅佐他来把这个国家搞好。夫子就带著他的学生要去楚国,可是这个时候陈国和蔡国两个国家,听说孔老夫子要到楚国去,他们就很害怕,害怕楚国壮大之后对他两个国家不利。所以陈国和蔡国就派人来把夫子他们围在陈蔡的边境,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典故就叫「陈蔡绝粮」,因为在那一围就围了七天,七天没有饭吃。诸位朋友,七天没有饭吃困在那里,什么感受?这个时候我们还能不能想起仁义道德?还能不能想起《弟子规》的教诲?如果饿七天的时候能不能想起来?大家摇头了,想不起来。我们明天最后一天的课断食,明天断一天的食,你们要不要学习?真的要?到中午的时候第一顿饭没有吃还撑得住,到中午了。如果我们的钟博士,明天是钟博士,说大家现在在想什么?还能不能想起夫子的教诲?那个时候我们会说什么?给我们碗粥喝好不好?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七天没有吃饭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想起尧舜之道?能不能想起文武周公的教诲?

  这个时候愈在艰难困苦当中,而夫子就来问他的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个时候很多人都饿得趴到地下了,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个时候还要不要继续学?可是夫子为他的学生做了最好的表率,七天没有饭吃,夫子还在那里弦歌不绝,讲述礼乐,就是要为他的学生做这样一个示范。这个时候,子路是一个比较莽撞的,就先冲出来讲话了,夫子,人为善,天报之以福。从古到今不是说人做好事,都会得到好报吗?我们今天讲授伦理道德的教育,推行圣贤教育,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在座的各位朋友,我们将来在推广圣贤教育的时候,遇到状况的时候,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心里会不会有不平、有报怨?觉得不是好人有好报吗?怎么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不好的结果?我们这个时候对圣贤教育还有没有信心?这都是考验。孔老夫子就说,今天我们推行圣贤的教育,你推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要得到一个什么好的结果。

  古代很多的圣人君子,他们为了真理,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不顾自己的性命。你看比干为了劝谏纣王而丧失生命,他们完全可以过好的日子,但是他们为了让天下的人过上好日子,而不惜自己的性命。所以夫子就讲了,「芝兰生於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芝兰是一种非常芬芳的植物,它生长在深山老林里,但是它不会因为没有人而不散发它的芬芳。也就是今天我们从事伦理道德的教育,我们不管别人怎么看,或者说别人他做的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永远坚持要做对的,所以它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而不应该因为贫困、穷困,而丧失掉我们做人的节气。讲完这段话之后,子贡就出来了,说夫子您的道德学问太高尚了,可能很多人做不到。我们是不是把夫子的思想、道德降低一点?诸位朋友,我们要不要把它降低?不要。如果那个时候就降低,到了范仲淹的时代再降低,到了我们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可以学的?完全没有可以学的了。讲到这里就使我想起《西游记》,《西游记》的唐僧去取经,去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常常唐僧都会被妖怪抓去,有没有?一抓去以后,大耳朵猪八戒就出来了,「猴哥,师父又被妖怪抓去了。」他说,干脆我们散伙,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我们现在就把师父的行李分了好不好?诸位朋友,假如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不要把行李分了?我们要是分了行李,就变成谁了?

  这个时候颜回出来讲话了,颜回说,今天圣贤的教育没有人去讲,是我们的耻辱,是我们的过失,如果别人不接受、不听,那是他们的悲哀。讲完这段话,夫子就说,回!假如你将来有钱的时候,我愿意为你做管家。这是夫子对他学生德行的一种称道,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楚昭王知道这件事之后,就派了一些军队过来,把他们解出了这个围困。出来之后,这个时候子贡就讲了一段话,就说兄弟们,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场的灾难。孔老夫子听到这句话之后说,你怎么可以说这是一场灾难?这是人生莫大的一次幸运。「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没有经历这些逆境的磨难,他的道德学问没有办法得到历练和提升;一个真正的一个烈士,他没有遇到这些坎坷和挫折,他这种大义凛然的情操,就没有办法彰显出来。所以我们思考一下,在我们人生成长的过程当中,是逆境让我们更有进步?还是顺境让我们更有进步?所以逆境成就人,顺境淘汰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裤少伟男」,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我们今天一旦学了圣贤的教育,我们的心态非常重要。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情是坏事,关键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好的境缘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怎么去想、怎么去面对?就像我们昨天唱的「感恩一切」,感谢伤害我的人,他教会了我什么?坚强是不是?所以没有一件是坏事。

  后来夫子过世之后,在七十三岁过世,子贡就守丧六年,守丧六年他手里拄了个棍子,后来叫哭丧棍。因为他们缅怀老师的恩德,所以他在那守了六年。最后这个哭丧棍扎到地里,长出了一棵树,叫哭丧树。后来我们听说这个树也死了,但是旁边又长出了一枝新芽,代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后继有人。夫子过世之后子贡就到了齐国,齐景公就说,夫子的学生都很优秀,甚至都超过了他的老师。子贡说,怎么可以这样说?我们怎么能够超过我的老师?他说,可是郑国的子产过世之后百姓都在哭泣。子产也是夫子的学生。子贡就讲,因为他是一个宰相,他过世是因为他的恩惠百姓可以看见,像涓涓的流水。可是夫子他的恩德像天上的大雨,恩泽万物,滋养万物,洗涤万物,人们感受不到,所以夫子的教诲是「润物细无声」。今天任何一个人毁谤夫子,就如同到泰山顶上抓了一把泥土把它丢掉,没有降低泰山的高度。今天我们抓一把泥土放到泰山,像我这样去赞叹我的老师,也不能增加泰山的高度。无论是赞叹还是毁谤,夫子永远是夫子,永远是伟大的;我们不论学他还是不学他,夫子他都是他本来的面目,我们学习是我们受益,我们不学习是我们自己受损失,夫子没有任何的损失。

  我们思考一下,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就有二百多位,可是有哪个皇帝的家业能够承传二千五百多年?而夫子的家道承传了二千五百多年。前两年,有个女校长到美国去考察,她就是夫子的后代。当美国的当局知道她是夫子的后代之后,给予非常高的礼遇,竟然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二万五千里以外的异国他乡,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就是因为她是夫子的后代。所以我们看到二千五百年过去了,夫子的德风仍然在庇荫著我们这个时代的子孙后代。所以后人讲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假如夫子没有在这个世界上诞生,我们的人生就像生活在黑暗当中,因为我们不明做人的道理。所以后人也说,「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什么意思?在孔子之前的圣人,没有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把古圣先贤的东西承传下来,我们就不知道这些道理;后孔子而生的人,没有孔子为我们做出圣人的风范和表率,我们就没有人可以去效仿、去学习。所以孔老夫子一生当中,「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信而好古」,从来没有自己的发明创造,他所传下来的都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东西。

  今天我们人身难得今已得,圣教难闻今已闻,善知识难遇今已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我们要共同期许和努力,我们共同为了整个人类的福祉,为了我们华夏儿女后代的子孙,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够把夫子承传下来的圣贤教诲,世世代代承传下去,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我想最后我们就用一首「传灯」,来结束今天的课程。我们把这首传灯的歌词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唱。因为我也了解到传灯这首歌,是表达我们海外华人内心最真实的一分情感,把这盏灯能够传给更多的人,点燃更多人的心灯。好,大家和我一起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