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三届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李越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9/12/11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慕阿占沙礼堂 档名:56-035-0001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校长、老师、嘉宾朋友们,salamat pagi(早上好)。首先非常感恩主办单位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来到马来西亚,在两年多一点点的时间,来马来西亚已经有六次了。的确和马来西亚的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有著非常深刻的情谊和这样深的因缘。不过每一次来到这里,站到讲台上,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学习「礼」的一些心得,但是每一次都很有压力,为什么很有压力?因为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包括我们的马来人,本来就很有礼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一次来和我们的华人相处、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感受到我们的华人待人非常的和蔼、亲切、有礼。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华人的这个面孔上,包括我们马来人,我们看不到一种傲气。这也是蔡老师常常和我们沟通的一个情境,这一点是非常难得。所以每一次来到马来西亚,都能从我们华人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个就代表我们的父母,包括可能我们的祖父、祖母,从中国那边移居马来西亚的时候,就把我们祖先的文化,良善的家风、家道、家规,带到了这片土地,并根植於这片土地,而且一直利益著我们马来西亚的世世代代的华人。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祖宗的恩德,对这一片土地、这一方人民的庇荫,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因此才能够感召今天这样殊胜的因缘,大家共襄盛举,在一起学习。
而我个人从小也有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都是非常厚道、老实的人,他们在小的时候就教导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对人要有一分厚道之心。虽然我们从小没有学习《弟子规》,父母给我们的教育,不像《弟子规》这么细微、这么全面,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儿女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家有七个子女,我是老七,老么。每一次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的哥哥姐姐都躲起来了,因为他们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害羞,不敢见生人,所以都跑了,只有我跟在爸爸妈妈后面,帮著在那里端茶、倒水。这些叔叔、阿姨,看到这个小女孩这么有礼貌,所以来到我们家都特别的高兴。我的父母更是乐得合不上嘴,他们在想,这个女儿没白养,这个关键的时候能够替父母招待客人,这给父母的脸上真是贴金。所以在家里,因为常常能够这样对长辈有礼恭敬,深受父母的疼爱。到了学校又跟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也很和睦,所以也深受老师的喜爱。所以小的时候我在班级里,老师常常就会让我做这个班干部、那个班干部,甚至学校有什么好的活动、文艺演出,老师都会让我去参加。现在想来,特别感恩父母、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给我扎下了人生一些重要的做人态度,也给了我许多人生的历炼。
后来走向社会,我们没有机会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学习,也没有系统的学习礼仪,所以慢慢慢慢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思想,可能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染污。可能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失去了童年的那分童真、那分纯洁,可能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分别的心、高下的心,甚至好恶的心与他人相处。我记得有一次,那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的姐姐给我打电话,她说今天晚上,我大学里的同学要请您一起吃饭。因为姐姐大学里的同学我都特别熟,说好久没见面了,一起吃个饭。我挺高兴的,结果就去赴约,我和姐姐加上同学,同学又带了一个新的朋友,我们没有见过的,就一起吃饭,我觉得吃得挺开心的、挺快乐的。到了第二天,姐姐给我打来电话,她说我的同学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昨天见到你之后,觉得你变了。这个时候我的耳朵一下就竖起来了,我变了,变得怎么样?是不是更成熟、更稳重?是不是更有魅力了?结果没有想到,我姐姐说,她说你变得傲慢了。真是一盆凉水怎么样?浇到我头上。当时我说,怎么会说我傲慢了?姐姐你赶快讲给我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就讲了,她说昨天我们四个人一起吃饭,你从头到尾就是跟我和同学在哪里聊天、讲话,忽略了她身边带来的那位新朋友。她的同学讲到,她说本来带这个朋友来之前都有讲,你们两姐妹挺好的人,也满优秀的,所以也想带一个新朋友来认识认识。她说没有想到,整个一个晚餐的过程,我都比较冷落她带来的新朋友,没有和新朋友讲几句话。我们想想看,我们去见一些新的朋友,一起坐在那里,当别人都没有把我们当回事的时候,我们内心什么感受?我们就觉得非常的失落。所以整个一个晚上,都冷落了这位新朋友,她坐在那里是如坐针毡,觉得非常的不自在,非常的不快乐。
这件事情讲给我听之后,给我带来非常大的震撼,也给我带来非常大的警醒。后来慢慢我就回忆,的确头一天晚上,对这个陌生的,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是有冷落别人。所以我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当中,慢慢慢慢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心开始变得对人不平等了,开始变得对人有分别了,关系好的,我们就比较热情、比较有礼,关系比较熟的,我们就比较会去亲近。但是对於不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我们往往就会不在乎别人,甚至轻慢。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人群相处的过程当中,你看往往关系好的,大家就会凑在一起。因缘、缘分假如不是很好的,我们往往就会在内心对别人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在团体当中就很容易喜欢的在一起,不喜欢的会不来往,那就会变成一个大团体当中的小团体,这对整个的一个单位来讲,一个单位的和谐,单位的一个团结来讲,那是起到非常大的危害。所以尤其是我们有了高下的心,见到领导,甚至见到有地位的、有钱的人,可能我们对待的态度又不一样。对待这些生活当中比较低阶层的,比方扫大街的清洁工,比方街上摆小摊小贩的,我们可能态度又不一样。我们的这种好恶心、功利的心,不知不觉在染污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在见到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往往都会在那里量体裁衣,考量我要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他。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在这种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当中,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而当我们的心一旦对人有偏失的时候,我们的真诚,我们对人的那分恭敬就失去了。可是我们的祖先教导我们为人的态度,是告诉我们要诚敬谦和。中华文化它的实质、它所倡导的,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要主敬存诚,对人要真诚、要恭敬、要谦卑、要和蔼。无论对待任何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都应该是用真诚、清净、平等,没有分别的心去对待,我们人际关系一定会和谐、美满。
有一次我看到《论语》当中的一段话,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撼,这是夫子说的,他讲到「出门如见大宾」。出门如见大宾,谁是大宾?我们的领导,在这个社会上有地位的,有财富的人是大宾吗?孔老夫子没有告诉我们。他说出门如见大宾,我们今天早晨一醒来,我们面对我们的父母,是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家里的一切亲人,先生、妻子、儿女,我们是用什么样的一个心境和态度去对待?包括我们到了单位,我们又如何去对待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所以出门如见大宾告诉我们,我们见到的任何一个人,在我们心目当中都是大宾。有一个国王和他的儿子走在大街上,就被一个乞丐认了出来。乞丐认出之后,立即怎么样?给这个国王行了一个大礼,一行完之后,国王用同样的礼节回敬了这位乞丐。这一下他的儿子非常的不高兴,说「父亲,您可是一国之王,您怎么可以用这样一个高贵的礼节去对待一个乞丐?」国王讲了,「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国王,我的礼节怎么可以连一个乞丐都不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国王,能够对一个乞丐如此的恭敬,那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全国人民会不会去效仿?所以一个国王能够以身作则的话,他就能够带动整个国家良善的礼仪的风尚。
我们可能都了解到,前不久美国的总统欧巴马,好像是去日本访问,给日本的首相,是吧?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这件事情让全世界都产生了一个影响,褒贬不一。但是在我们看来,我们看到一个总统能够以他国的一个礼节,去恭敬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让我们的内心是非常的感动。因为我们都知道,头在我们的身体是最尊贵的部位,是不是?我们一个人肯在别人面前,把自己最尊贵的头部低下去,这代表一个人内心对他人那分至诚的恭敬。这个也是我们的祖先教导我们的,「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我们内心的自卑,这个卑是告诉我们谦卑的意思。人与人相处,我们肯向别人低头,愿意屈尊自己,缩小自己而放大别人。有一首歌,当中的词就唱到,缩小自己,放大别人,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能够尊重他人,这和我们今天流行的一种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流行的是什么?自尊而什么?而卑人,非常强调自我的意识,自我个性的一种张扬。我们想想看,两种不同的对人的人生态度,哪一种态度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睦、更温暖?一定是我们祖先教导我们的这种态度。
讲到这里也使我想起,在中国很多次重要的一些大型会议当中,我们都会看到我们的胡锦涛主席,包括温家宝总理,都会在会议之前、发言之前,向与会的代表行鞠躬礼。大家看到过没有?看新闻有看到。这个镜头一出现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真的无限的感动。你看当我们的领导人能够以身作则,对所有参会的人如此的恭敬,那对於我们这个国度的人民来讲,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教化作用。使那些不知礼的人就会反省,而好礼的人更加鼓舞了大家的信心。而我们今天来参加这个两千多人的盛会,来到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是什么?大家看到了没有?大家没有看到?大家非常无辜的看著我,这个考试题这么难?就是看到我们的义工频频为我们鞠躬,他们有没有挑人?有没有分别心?有没有高下的心?是不是面对我们每一个到来的人,都会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在座的各位朋友,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鞠躬礼,可能生活了几十年,第一次看到有人鞠躬。你们看到别人给我们鞠躬的时候,我们内心有什么感受?可能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吓一跳,怎么会是这样?这是不是日本人的礼节?是不是日本人的礼节?我们在汤池,有一次也是举办这样的一个课程,结果一个中年男士昂首挺胸走进来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就给他深深的鞠躬,一鞠躬之后,他一看到这个鞠躬,「少来这一套」,就大摇大摆走进去了。结果我们的课程是四天,这里是五天,四天结束之后,这位男士见到任何一个人都恭恭敬敬的鞠躬。甚至当我们的老师拿书给他的时候,他两手怎么样?举得高高的把书接过来。四天改变了一个人对人的人生态度,当时让我们也非常感动。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的课程刚好是第四天的下午这一堂,最后一堂课。下课之后,当时我是在一个分会场去讲这个课,我就下到二楼。当时,也是说课程一结束,请老师先下楼,所以我就觉得我是第一个下楼的。结果一下到楼下的时候,也是一个男士,已经站到了我的面前,我一下去他就恭恭敬敬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他说,李越老师,我听课四天以来,任何人给我鞠躬,我都没有给他鞠过躬。他说,今天我是第一次把我这个高傲的头低了下来,因为我今天听了这个课。他说,我感到非常惭愧,之前我那颗傲慢的心,都没有办法降伏下来。在座的各位朋友,这四天当中,这位男士他的日子好不好过?你们怎么都知道?你们这几天的日子好不好过?是!不一样。他为什么不好过?因为他要撑著那个面子。人总是认为当他表现出来很高贵、很傲慢的时候,会受到别人的尊敬。那是恰巧相反,这是愚痴的想法,因为他每天都在那里挣扎要不要给别人鞠躬,你看他的日子是不是很痛苦?因为傲慢是和习气相应,而恭敬有礼的态度是与我们的本性相应。我们人的一生当中,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言,凡是与我们性德相应的,都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感。而我们的言语行为、所作所为,如果都是与习性相应的话,我们的人生是非常痛苦,因为我们每天都做了习性的奴隶,都被习性所耍弄。你看吸毒的人苦不苦?苦!赌博的人苦不苦?苦,他们常常说想改,可是就是没有下定那一分决心。
所以我们来到这里,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鞠躬礼,可能我们都有所不太适应。上一次我们是在古晋那边上课,有一位先生,也是当地的一位领导,他就说了,第一次面对这个鞠躬,确实有一点不太习惯,就觉得有点别扭。为什么?别人给我们鞠躬之后,我们不回礼好像说不过去。因为中国人是崇尚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都是无礼的行为。可是要给别人鞠躬的话,这个腰、这个脖子都很硬,不容易弯下去,会不会?甚至我们一看到有人要给我们鞠躬,我们马上把眼睛就看到别处去了。当然,我们在行任何礼节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住那个分寸、尺度。礼不可以过频,也就是礼不可以过频繁,如果太琐碎、太细碎的时候,又失去了礼的意义。替人著想,是天下头等的学问,这是我们学礼非常重要的一个内涵。
既然讲到这个鞠躬礼,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鞠躬礼要怎么鞠,因为待会儿下课,可能我们又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这一个礼节。这个鞠躬礼要怎么鞠?我现在就给大家演示一下。鞠躬的时候,男士要两手自然下垂,这个脚是八字步,两手下垂,以腰为轴,鞠下去标准的是九十度的鞠躬礼。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好,谢谢。错误的鞠躬动作是什么样子?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你们看一下,错误的是怎么样的。首先我看到,我们的小朋友在学鞠躬礼的时候,因为他们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对不对,所以鞠下去的时候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境。这样是错误的。这几天我也发现有人鞠躬的时候动作非常优美,有点像天鹅,我也给大家看一下。我也看到也有一些人鞠躬,还有这样的一个动作,大家也看一下,就扶在膝盖上。正确的是两手放在两腿的外侧。这是刚才我看到的几个情形。还有一种现象也是错误的,怎么样错误?鞠躬的幅度太大,也不行;速度太快,也不行。大家看一下,您好。这个有点像指挥家,那要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就很危险。所以礼是要把握尺度,九十度就是恰到好处,不可以过快、过慢。我曾经也见过一位朋友,他跟我鞠躬,他说「李老师,您好。」当时我的气快上不来了,他一个躬鞠完之后,可能别人三个躬都怎么样?鞠完了,这样也会给别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行礼就是处处能够替人著想,这个很重要。
我们在什么时候行这个鞠躬礼?到底要行多少度?这个鞠躬礼,其实就是我们《弟子规》里的「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打招呼的礼节。早晨起来要向父母问安,到爸爸妈妈的房间,爸爸妈妈,早上好,鞠一躬,昨天睡得好吗?就是行这个鞠躬礼。那之后,出门的时候,「出必告,返必面」,这也是行鞠躬礼。出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我要上班了,或者说先生,我要上班了,鞠个躬,完了就走了。回到家里的时候,我回来了,微微鞠个躬。这个九十度是不是面对每一个人都要九十度?不一定,我们要与时俱进。我们面对父母、长辈、领导、老师,一开始一见面的时候,我们就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如果我们面对平辈的,我们就行三、五十度的鞠躬礼就可以了。对於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要怎么样?我们要求我们的学生、小朋友,能够常常行九十度的鞠躬礼,这是在为他的恭敬心打基础,不可以打折扣,不可以含糊。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来听课的朋友,你已经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七十岁以上的,我们见到晚辈们,我们点点头就可以了,不需要行鞠躬礼。
再来,什么时间行礼?比方说我们在一个单位、在一个学校,我们一上班的时候见到同事、见到领导,我们行鞠躬礼。但是在这一天当中再见面,还要不要行礼?要不要?校长说,怎么叫你做点事,你这么长时间才回来?校长,您不是推行鞠躬礼,我一路上见到很多人,都在鞠躬。那我们学习就学怎么样?学得,学死了、学呆了。所以我们在这一天当中,我们行套餐礼。什么叫套餐礼?鞠躬,再来点头、微笑就可以了,点点头,打个招呼。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个鞠躬礼,其实就是打招呼的礼节。你看,人与人之间每天是不是都要打招呼?我们打招呼的方式很多,鞠躬、握手、微笑、点头、问候。早上好,早,Morning,都会这样去问候。你看当我们人与人之间,一见面就能够有这样一个亲切的问候、点头、微笑,就在传递我们的一分善意。这个善意一传递过去,人与人彼此心里的距离就会拉近,都会彼此得到人情的那分温暖,人际关系自然和谐。假如说我们彼此之间又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透过一个打招呼、一个问候、一个鞠躬,就能够融化我们心中的那分怨恨、那分不愉快。所以这个打招呼重不重要?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我们友善的表现。
我在吉隆坡住的时候,我们那个小区可大了,很多的绿地。有一天我就去散步,正走著走著,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这边是不是叫保安?是马来人的一个保安,他一见到我之后就跟我微笑,就做了这样一个动作。我一看到他做这个动作,我也做一个这个动作,完了,我当时就很快乐,结果又没有走几步,又看到一个保安,也是做著同样的动作,当时我就特别开心,你看我们彼此之间不认识,是不同的国度的两个不同的族群。所以我们族群不一样,我们国度不一样,我们的言语又不相同,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可是当他能够主动跟我一打招呼之后,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一下就建立起一种非常美好的这种人际关系,我们心中的防御就马上烟消云散。所以你看,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这种亲爱、温暖的关系,就是要靠我们心中对他人有敬、有礼。所以我刚才讲到的鞠躬礼,也是我们在人群当中,在行这个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晚上向父母问安,爸爸妈妈,晚安,鞠躬。下班的时候也是,叫「昏则定」,晚安、再见,鞠躬,就可以了,不可以太频繁。
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鞠躬?这个我也要和大家来做个分享。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不要给别人鞠躬,大家一定要记住。因为吃饭的时候,人们都很专注,而且我们这是二千五百多人要用餐,大家好不容易把饭菜打上来,看时间也差不多要上课了。正在那吃,别人给你鞠躬,您看您这个时候怎么办?站起来也不是,饭吐出来也不是,完了就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办好。我们刚才讲到礼真正的内涵,「处处替别人著想」,不是为了时时要表达我们要怎样怎样,这个很重要。有一次我们是到外地讲课,吃饭是和所有的学员坐在一起吃饭。结果很多桌的学员,他们吃完饭,都想表达他们对蔡老师的那分恭敬,所以每个人吃完饭都到蔡老师的饭桌这里来,「蔡老师,请慢吃。」结果蔡老师刚夹了一口菜要吃,一个人鞠躬,他就放下来。我学得很像吧。这个人刚一走,蔡老师又把这筷子菜夹起来,刚要吃,又来一个人鞠躬。你们这下知道不知道蔡老师为什么这么瘦吗?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别人吃饭的时候给他行个大礼,「你们慢慢吃」,全桌的人都会非常无辜的看著他。再来,什么时候不能鞠躬?待会儿要排队上厕所了,你们千万怎么样?不要在厕所排队的时候鞠躬,这样会把后面的人撞到,所以这个时候不要鞠躬。还有什么时候不要鞠躬?上下楼梯。一个长辈正这样下楼梯,完了我们站在楼梯底下,「长辈好。」长辈一看你鞠躬了,怎么样?一下就摔下去了。到时候出了问题我可不负责任,这堂课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说,是处处替人著想,在这几个状况下我们不要鞠躬。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鞠躬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首先我们一个人每天都有机会弯腰、低头、抬头,你看这个动作,你们觉得对身体有没有好处?一仰一俯打通我们的任督二脉,与天地阴阳二气相合。大家一听对身体有好处,都特别开心。最重要的,这个弯腰补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大家是不是特别著急想鞠躬了?我待会儿会给大家机会,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可好了,第二个好处可以降伏我们人的傲慢之气。你看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也好,包括同事之间也好,包括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常常冲突的原因、对立的原因,就是我们人不肯低头。所以我们常常肯低头,就能够让我们反观自省,就能够让我们降伏这个傲慢习气,特别重要。因为我们人的一生特别容易傲慢,我们考了一百分,你看蔡老师不是昨天讲了吗?「我都没怎么用功,就考了这么好的分数」,那个傲气你看就出来了。我们可能又考到一个名牌大学之后,我们一走出校门,眼睛可能都长到了头顶上。好像蔡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有讲到,父母来看他的时候都不认父母了,说父母是隔壁的邻居。你看,瞧不起父母,认为这是他的本事,他的能力考上了大学。却忘记了父母是怎么样的为他付出,忘记了老师对他的这分栽培,很容易傲慢。
如果出了校门,又进到一家好的企业。你看,见人之后都是哎呀、哈呀,头抬得高高的,很容易傲慢。在不知不觉当中、浑然不知当中,我们的傲慢习气一直在增长,都不知道。甚至你看有一些人突然一夜之间暴富了,财大气粗,你们见过没有?走路的时候一定会走到中间,他一来怎么样?风风火火,那个气势。你看一有钱之后也很傲慢,「爸、妈」,你看跟爸爸妈妈讲话的那个口气怎么样?也是很不客气。我们都可以想像,在我们生活当中都会遇到。甚至我们女孩子身材好一点,你看走出来的时候,眼睛大一点,也是飘来飘去,是不是?也很傲慢,会不会?真的是。我们一不小心,被别人请到了六星级的酒店吃了一餐,出了这个门之后,怎么还没有见到熟人?突然见到了,「朋友请我在这吃了一顿」,我们到一个比较高级的酒店吃一餐出来都有一股傲气,盛气凌人。所以人很容易傲慢。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弯腰鞠躬,我们傲慢的习气就会降伏,而我们恭敬的心透过鞠躬,就会不断的得到长养。所以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在每天上课的时候,包括我们在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只要有上课,我们都要起立向夫子行三鞠躬礼,藉这样一个外在的礼节来怎么样?来不断的让我们心中的这分恭敬得到一个提升。上下课一定向老师行鞠躬礼,久而久之,我们的这分礼节就会形成一个我们的一种良好的习惯。你看当我们能够常常人与人之间见面能够行鞠躬礼,第三个好处就是营造、创造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我刚才讲了这个鞠躬,有这么三个好处。
有这么多的好处,现在有没有人愿意上来鞠躬?夫妇俩,或者母女、父子、父女都可以,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们表达我们对…,这边有一个年轻的女孩举手,我们掌声再热烈一点好不好?
李越老师:您好,这位同学,您来自哪里?
同学:我来自霹雳怡保。
李越老师:您要邀请谁上来吗?
同学:我自己鞠躬。
李越老师:您贵姓?
同学:我姓黎,黎明的黎。
李越老师:还在读书?
同学:我目前是一位临教,临时教师,代表未来的老师。
李越老师:太好了,我因为看她年龄很小,看不出来。您要想一个什么样的表达?
黎老师:我想把我的傲慢心给卸掉。
李越老师:您现在打算要给谁鞠躬?
黎老师:全部人,全场的人。
李越老师:你要表达什么心情?
黎老师:恭敬的心。
李越老师:好,请。非常感谢黎老师,谢谢,谢谢!非常的有勇气。我们看到我们未来的老师,有这样的一个勇气,愿意卸掉自己所有的傲慢,真的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再一次掌声鼓励她。刚才很抱歉,我有一个失误,我光教了男士的鞠躬礼,女士没有教,所以我们的黎老师就是这样鞠躬的。她提醒了我,太好了,要不是她,我就会忘记了。女士的鞠躬礼要怎么鞠?右手轻轻的抓著左手,放在我们的身前,大家看一下。我刚好在演示女士的鞠躬礼的时候,有没有一对夫妇已经想好要上台了?有了,好。不能张嘴,这个时候已经被先生邀请了。
李越老师:各位好,请问您贵姓?
练先生:我姓练,练习的练。
李越老师:练习的练,听到了没有?现在不是练习,现在是来真格的。好,没有名字,您来自哪里?
练先生:新加坡。
李越老师:新加坡,太好了。练先生请站到这里。
李越老师:您贵姓?
练太太:我姓陈,名叫丽珍。
李越老师:丽珍,您好。你们是什么关系?
练太太:他是我先生。
李越老师:先生,我看到您刚才一直举手,你要上来要怎么样?
练先生:我想向我太太行鞠躬礼。
李越老师:好!太太问我要不要回礼,其实这个问题我要问她才对。等一下,练先生,您为什么这么积极的要上台来?
练先生:我听了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也是有一段日子,心里面也是非常的,就有这种冲动,就是说很想跟太太行鞠躬礼。
李越老师:那您想跟她行鞠躬礼,今天是第一次吗?
练先生:没有那么恭敬过。
李越老师:没有像今天这么恭敬过,您是给太太行这个鞠躬礼,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练先生:就是感激她把这一生托付给我,还有这么照顾著我。
李越老师:谢谢,谢谢!让我们都很感动。丽珍,先生要叫您上来给您行鞠躬礼,你有什么感受?
练太太:感受?一般。平常心,对吗?全部人都是一样的。
李越老师:我也快讲不下去。刚才先生这么真诚恭敬的为你行了这个鞠躬礼,当他给你行礼的时候,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练太太:谢谢。
李越老师:因为您在问我要不要鞠躬,我相信您一定希望用同样的礼节来回报先生,感恩他,有这个想法吗?
练太太:不是习惯吗?不是要变成一个习惯,所以看了要做,就回他这样。
李越老师:这个非常的坦诚,我们丽珍。先生,太太也要主动给您鞠一躬,您站好。请问太太是不是第一次给您鞠躬?
练先生:是。
李越老师:太太给您鞠躬的时候,您内心有什么反应?
练先生:我会珍惜这第一次。
李越老师:好,我们再次掌声感谢我们这一对夫妇,也祝福你们能够白头偕老、天长地久,透过学习传统文化,夫妻关系更加的和睦。好,谢谢。说实在的,我们每一次课程当中都会看到非常感人的场面。夫妻之间经由这样的一个鞠躬礼,真是把内心所有这么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你们为什么要笑?我说错话了是吗?说得太准确了,是吧?所以都会化解。
有一次有一个女士,我们每个星期在一起学习,学习之后每一次离开的时候,她的先生都来开车载她回去。结果每次大家一离开的时候都在那里鞠躬,她先生就在旁边嘲笑,说你们这个好像都在行日本的礼节。诸位朋友,这是不是日本的礼节?可不是,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礼节,古人传下来的。古时候有一个乐器叫磬,它就是这么弯著的,所以说这个它就是代表我们人的一个恭敬,它是从古传下来的。在我们《弟子规》里也有「揖深圆,拜恭敬」,也是告诉我们行礼的时候的那分态度。结果这个先生说,我看别人都做得不错,你什么时候能够做?他太太一想,机会终於来了,因为她学了很久的传统文化,一直这个面子怎么样?太厚了,拉不下来,总想给先生鞠一躬,就是低不下去这个头。结果她先生这么一激她,第二天早晨,她就到了先生的床前,她要出去上班了,她说「老公,再见。」非常有勇气的鞠了一个躬,一鞠下去之后,她的先生四脚朝天,就笑得起不来了。他说「太太,你跟我来真格的了」。
各位朋友,我们要不要来真格的?声音太小了,要不要?要。如果我们学了不去做,不来真格的,我们就是在拿圣贤的教育做消遣。那我们可能就在亵渎圣贤教诲,我们回去之后,跟别人在谈的时候,我参加了二千五百人的《弟子规》学习营,我是学《弟子规》的。你看,我们到处给人家做广告,结果怎么样?我们还是吐痰、丢垃圾、剩饭,讲起话来又没有分寸。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在做正面的宣传,还是在做反面的宣传?是。所以当我们不去做的时候,又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学《弟子规》,等於是我们不但不能够把亲人、家人、身边的人,能够把他们带入传统文化的这个殿堂,反而怎么样?把别人推了出去,让更多的人不愿意来参加我们的这样一个学习。这个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每个人要负责任。所以说听课我常常都讲有一个综合症,这个必须要提前打预防针,听的时候感动,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激动,回到家里不动。我们要回到家里行动,心动不行,还要行动,非常重要。
讲到这个鞠躬礼,而实际上我们要了解,礼真正它的内涵本质是什么,我们要清楚。比方说,我曾经走过许多的地方,我也去印尼有一个月的时间,又来马来西亚这么多趟。有一次我们马来西亚的小朋友突然伸手,我以为他要跟我握手,结果他是把我的手放在他的额头上,这个是表示非常的友善,是吗?我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因为握手,一定是长者伸手,幼者才能伸手,这是一个惯例,待会儿我会讲。后来,我又去过内蒙,到了内蒙古,内蒙古的长者告诉我,在草原上人与人之间见面会行一个礼节,行一个什么礼节?晚辈见到长辈的时候。掌声鼓励一下。我生长在新疆,新疆也是一个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信伊斯兰教。我们伊斯兰教的朋友,你看要和我们之间说再见的时候,他们也有一个礼节,他们会把手放在这里,我看我们这边唱国歌的时候也放在这里。你看当我们一个动作放在这里的时候,我们内心是什么感受?虔诚,他们会说「拉卖提」,就是谢谢的意思。我又到云南,云南的傣族朋友,我看到他们在台上表演节目,表演完也会行一个礼节,是这样做的,这是孔雀的动作。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礼节美不美?非常美,叫「有礼真美」。
所以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礼节。古人的礼节和今人的礼节可能又有差别。你看古时候,这些臣子们见到皇帝,一定要行三跪九叩首的礼。今天假如我们教育部的部长一来到这儿,我们突然行三跪九叩礼,行不行?教育部长,你们这是在搞什么?学什么?怎么会学成这样?所以礼它也是随著时代的变化,能够与时俱进,也是随著人们的需要,在慢慢发生著一个变化,它是不一样的。但是唯有一个东西它是亘古不变、超越时空,那就是礼的本质。我们今天学就是要学礼的本质,礼的本质是什么?礼的本质一个字,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个字,「敬」。在《孝经》当中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礼者,敬而已矣,前面还有个礼者,敬而已矣,就是讲一个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一切的礼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敬,而礼就是我们内心仁爱的外在表现,我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而我们所有的礼节,都是修身的工具,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这分诚敬。所以在「曲礼」当中,《礼记》的「曲礼」当中,一开头我们就看到三个字,「毋不敬」。这个「毋不敬」,就是告诉我们无所不敬,对一切人要礼敬,对一切事要礼敬,对一切物要礼敬。
孔老夫子有一个学生叫高柴,是个大孝子,他每次跟在别人后面走路的时候,只要看到前面人的影子,他都要停下来,不肯去踩到别人的影子。我听了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撼,一个人连别人的影子都不肯踩在脚下的话,我们想想看,他会对父母不恭敬吗?他会对老师不恭敬吗?他会犯上作乱吗?他会伤害国家人民吗?不可能。所以这分至诚的恭敬心,真的是值得我们去效仿、去学习。而这分恭敬在哪里体现出来?在我们《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当中,句句体现出来,句句讲的都是恭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你看「入则孝」,都是讲我们对父母的礼敬。「兄道友,弟道恭」,是对兄长的礼敬,对弟弟的礼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对谁的礼敬?对长辈的礼敬。「问起对,视勿移;长者立,幼勿坐」,你看「出则悌」整个一篇讲的,都是对兄弟、对长辈的礼敬。藉由对父母的礼敬,延伸出来对一切长辈、他人的礼敬。「谨」的部分,「朝起早,夜眠迟」,对时间的恭敬。「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对服饰、衣服的礼敬。「缓揭帘,勿有声;执虚器,如执盈」,你看这是对什么的礼敬?对一切物品的礼敬。「年方少,勿饮酒」,对我们健康的身体礼敬,一切表达的都是敬。再来,「凡出言,信为先」,是对言语的礼敬,不随便讲话。再来,你看到了「泛爱众」,是真正的人际关系学,「凡是人,皆须爱」,是对一切人的礼敬。「勿谄富,勿骄贫」,就是要降伏我们好恶分别的习气,让我们对待一切人都有一颗平等、真诚的心。「亲仁」是对老师的礼敬,对仁者的礼敬。再到「余力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对学问、对知识的礼敬。「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是对我们所有学习物品、整个生活环境的礼敬。所以我们看到是无所不敬。所以《弟子规》真的是值得我们一生去用心的学习、落实,因为它表达的就是恭敬心。
而人生有两把金钥匙,它能开启我们人生幸福之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大家知道不知道哪两把?大家希不希望得到这两把金钥匙?我现在就给大家好吗?要不要?第一把金钥匙就是「孝」,第二把金钥匙是什么?「敬」,就是这两把金钥匙。礼敬、孝顺是我们人生的两把金钥匙,它真正可以让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后面的课程当中,都会著重讲到孝的主题。所以礼要从哪里开始?礼始於孝。我们今天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恭敬的时候,我们会恭敬别人吗?「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我们不敬自己的父母而去恭敬别人,那个恭敬是真的吗?那一定是有目的的、有利害的,所以那个恭敬也是假的。
所以我刚才和大家分享到「晨则省,昏则定」,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给父母鞠个躬就可以了,这里的省和定有这样更深层的内涵。这个省,「晨则省」,这个省是省察的意思,也就是早晨起床之后,我们都要去看一下我们的父母,他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晚上失眠,或者有没有著凉,有没有一些什么疾病复发,要去观察。这个典故、这句经文是来自於周朝的周文王,他是个圣人,他一天都要三次问候自己的父亲。早晨一起床,他洗漱穿戴整齐,鸡一鸣一叫,他就去到父亲的门前,问仆人,说「我的父亲睡得好不好?」仆人说「你父亲昨天晚上起了五、六次夜,没有睡好。」这个时候文王突然怎么样?面色就非常的难看。在史书上记载,只要一听说父亲身体不好的时候,他走路都会怎么样?行不正履,都会晃晃悠悠。我们就在想,真的至於会这样吗?我们今天不能用我们的心境去怎么样?衡量圣人的心境。因为在孝子的心中,永远都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所以只要一听说父亲不好,都会很难过,一天都要问候好几次,赶快要想措施,来协助父亲的身体恢复健康。如果听说父亲昨天睡得特别好,他马上怎么样?满面春风,特别的欢喜。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用心,这么认真的去看我们的父母睡得好不好?因为我们在小的时候,我们一睁眼,甚至我们整个一夜,父母都要观察我们这一夜睡得好不好。有没有?有。因为今天是一个工商业的时代,蔡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忙盲茫」,过著这样的生活,久而久之,我们的心可能就变得麻木了,我们对亲人的那分关照的敏感度就降低了。而往往我们看到今天许多的父母都是自己在居住,没有跟儿女居住。那我们这个「晨则省」,就要在一个星期多打几次电话,一个月要多打几次电话,有空要赶快去看望父母,这也是「晨则省」的落实。因为如果我们不留意,没有去关照我们的父母,他可能晚上受风了、感冒了,我们也不知道。这一感冒可能就引发了一些其他的疾病,我们也不清楚。而我们的父母是永远不会给儿女去添麻烦,甚至你要说,妈妈,您昨天睡得好吗?不错,不错。她可能都会睡得不好,她可能都会说好。你去上班吧,不用担心我。所以我们做儿女的不可以粗心。
有人去做了一个孝道调查,在东北的一个农村。有一天隔壁的邻居,看到这个家里八十岁的老母亲,几天没有走出门,因为雪下得很大、很厚,没有看到有人出来扫雪,雪都积了那么厚,几公分厚了。他就觉得很奇怪,结果就找人来把门撬开进去,因为是老人家一个人住,已经躺在地下,尸体冻得僵硬。而她的儿子、女儿就在这个村里,因为没有养成「晨则省,昏则定」的习惯,时时把父母的安危放在心上,所以人生才会有这样的一出悲剧上演。还有一对夫妇,早晨我们的生活都可能常常会比较忽略,就匆匆忙忙的去上班,也没有跟父母打招呼。结果中午回来之后,一看母亲没有做中餐,妈妈今天中午怎么没有做中餐?结果到母亲的房间一看,母亲早就断气了。所以各位朋友,这句「晨则省,昏则定」,不是让我们只是做做表面的工作而已,那只是学到了礼的形式,没有真正学到礼的本质。所以《弟子规》里的每一句的经文,每一句的教诲,都是圣人在几千年人生的历史当中,实践出来的真实的智慧,是他们真实的体验。《弟子规》是我们圣人的言行录,是圣人做出来把它记录下来的,它不是哪个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人们修饰作文章做出来的,它是我们一个人内在本善性德的自然流露。
这么讲可能我们还是没有感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不是我们一个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那分恭敬的,应有对父母那分恭敬的态度?是不是?比方说,我们现在要叫自己的儿子。生活当中我们叫儿子的时候、叫女儿的时候,在马来西亚他们是怎么回应的,我们试试看。「小明。」大家都真的像没吃饭。「喔。」还有怎么样的回应?「啊,干嘛?什么事?别烦我,妈妈,我在看电视。」我学得像不像?马来西亚也是这样?我以为不太一样。我们一问那些家长,家长都会这么回应,「干嘛?什么事?别烦我了。」我们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儿女以这样的一个态度对待我们的时候,有没有做父亲的高兴得不得了,「儿子真棒,你这么小就知道跟爸爸对著干,好!」会不会?不会。可是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小朋友怎么回应?「小明。」大家讲得都很好。「哎,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在座的各位朋友,您的儿子、女儿要是每一次应对您的使唤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态度,您心里高不高兴?大家这个时候我看笑容都很灿烂。有没有哪个做父母的看到儿女这么有礼貌,「小明,你要气死我!你怎么学得这么有礼貌?」会不会?如果会这样的话,那真是颠倒到一定的程度了,无可救药了。请问各位朋友,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哪一种是一个人、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态度和行为,哪一种?是不是前者?是,我们都会认同是前者。这个就是我们儿女本来就应该有的态度,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是用的哪一种?是不是后面的比较多?
我们有一个班级的小朋友学《弟子规》,就学了「入则孝」前面的四句,学完之后我看他们写的日记,真的让我很感动。小朋友说,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不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学了之后,我才知道做人要孝敬父母。过去妈妈叫我的时候,我都像乌龟一样慢慢爬过去。如果她让我去买咸盐、买酱油,我都会推三阻四的不去,甚至说爸爸不就待会儿回来了吗?你就打个电话让他带回来不就可以了吗?妈妈非常无奈的摇著头就去给爸爸打电话。现在学了《弟子规》,可不同了,现在妈妈一叫我,我就像豹子一样冲过去。甚至在放学的路上都不跟同学去玩了,赶快跑回家,跑到厨房,问妈妈,「妈妈,今天有没有酱油或者咸盐要买?」现在妈妈再让我买东西,我就快速的冲出去,以最快的速度冲回来,把妈妈要的东西买回来。所以我们说,「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懂礼,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教给他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孩子的污染很少,只要你把这些正确的态度告诉他,他马上就能够在生活当中做出来。我们要有信心,关键是我们成人能不能以身作则,为我们的孩子、学生做好的榜样。
我们讲到这个恭敬,古人也告诉我们,「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就是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街上挑著担子卖菜的这些小摊贩,包括农民,我们感觉到他们在社会上的工作地位比较低的,他们也值得我们的尊重。因为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劳动付出,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培养自己的儿女,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在一架飞机上,有一个农民伯伯坐在飞机上,可能是要到儿子的那个城市去住一阶段。旁边就坐著一个非常摩登的女士,头抬得很高。结果这位农民伯伯就穿得非常的朴素,黑黝黝的皮肤,甚至身上还散发出泥土的那些气息。这个女士就不屑一顾的看著这位长辈,年轻的一个女士,完了她就找来乘务员说,请您给我换个座位,我不要坐在他的旁边。这个乘务小姐就觉得非常为难,说这个好像不太合适,不过我可以帮你去看一下。因为乘客提出要求,她们只好想办法去满足她。结果看了一圈之后确实没有空位,就过来告诉这个女士,说今天机上的座位全部坐满了,没有位子可以给你换。但是她仍然在那里无理取闹,我绝不可能几个小时坐在这里,你们一定要给我想办法换座位。旁边的人看了怎么样?都看不过去。这个乘务小姐在为难之下,说我再给你想想办法。完了又去了,又去给她找座位,找了一会儿之后就回来了,她说这位小姐,今天我们是破例,因为我们的机长同意调换一个位子,把这个位子调到头等舱。她说我们这个飞机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没有把普通舱的人调到头等舱,因为头等舱价位和普通舱那个价位差距很大。结果她说,但是我们今天真的破例了,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人,几个小时坐在一个他不愿意坐的位子。她说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来调换。讲完这句话,这位女士得意洋洋的准备起身。结果乘务小姐说,这位伯伯,请您起来,跟我来。当时在场的这些其他的乘客,就和在座的朋友们一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启发,「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我们人只有侮辱自己,才会感召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家庭只有自己不和睦的时候,才会招到外来对我们的伤害。「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所以我们今天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恭敬,首先我们要懂得去尊重别人、恭敬别人,我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这分尊重。因为世界上无论是男还是女,无论是有钱的人还是地位低的人,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中国,还是美国,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有人说,「钱可以舍,利可以舍,名可以舍,但是尊敬的目光不能舍」,也就是我们都希望,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人类生存都渴望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敬、彼此的互爱,而这个人际关系就一定充满了一分祥和,这个世界一定就充满了爱。好,这堂课先和大家分享到这,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校长、老师、嘉宾朋友们,salamat pagi(早上好)。首先非常感恩主办单位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来到马来西亚,在两年多一点点的时间,来马来西亚已经有六次了。的确和马来西亚的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有著非常深刻的情谊和这样深的因缘。不过每一次来到这里,站到讲台上,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学习「礼」的一些心得,但是每一次都很有压力,为什么很有压力?因为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包括我们的马来人,本来就很有礼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一次来和我们的华人相处、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感受到我们的华人待人非常的和蔼、亲切、有礼。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华人的这个面孔上,包括我们马来人,我们看不到一种傲气。这也是蔡老师常常和我们沟通的一个情境,这一点是非常难得。所以每一次来到马来西亚,都能从我们华人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个就代表我们的父母,包括可能我们的祖父、祖母,从中国那边移居马来西亚的时候,就把我们祖先的文化,良善的家风、家道、家规,带到了这片土地,并根植於这片土地,而且一直利益著我们马来西亚的世世代代的华人。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祖宗的恩德,对这一片土地、这一方人民的庇荫,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因此才能够感召今天这样殊胜的因缘,大家共襄盛举,在一起学习。
而我个人从小也有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都是非常厚道、老实的人,他们在小的时候就教导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对人要有一分厚道之心。虽然我们从小没有学习《弟子规》,父母给我们的教育,不像《弟子规》这么细微、这么全面,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儿女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家有七个子女,我是老七,老么。每一次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的哥哥姐姐都躲起来了,因为他们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害羞,不敢见生人,所以都跑了,只有我跟在爸爸妈妈后面,帮著在那里端茶、倒水。这些叔叔、阿姨,看到这个小女孩这么有礼貌,所以来到我们家都特别的高兴。我的父母更是乐得合不上嘴,他们在想,这个女儿没白养,这个关键的时候能够替父母招待客人,这给父母的脸上真是贴金。所以在家里,因为常常能够这样对长辈有礼恭敬,深受父母的疼爱。到了学校又跟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也很和睦,所以也深受老师的喜爱。所以小的时候我在班级里,老师常常就会让我做这个班干部、那个班干部,甚至学校有什么好的活动、文艺演出,老师都会让我去参加。现在想来,特别感恩父母、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给我扎下了人生一些重要的做人态度,也给了我许多人生的历炼。
后来走向社会,我们没有机会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学习,也没有系统的学习礼仪,所以慢慢慢慢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思想,可能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染污。可能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失去了童年的那分童真、那分纯洁,可能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分别的心、高下的心,甚至好恶的心与他人相处。我记得有一次,那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的姐姐给我打电话,她说今天晚上,我大学里的同学要请您一起吃饭。因为姐姐大学里的同学我都特别熟,说好久没见面了,一起吃个饭。我挺高兴的,结果就去赴约,我和姐姐加上同学,同学又带了一个新的朋友,我们没有见过的,就一起吃饭,我觉得吃得挺开心的、挺快乐的。到了第二天,姐姐给我打来电话,她说我的同学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昨天见到你之后,觉得你变了。这个时候我的耳朵一下就竖起来了,我变了,变得怎么样?是不是更成熟、更稳重?是不是更有魅力了?结果没有想到,我姐姐说,她说你变得傲慢了。真是一盆凉水怎么样?浇到我头上。当时我说,怎么会说我傲慢了?姐姐你赶快讲给我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就讲了,她说昨天我们四个人一起吃饭,你从头到尾就是跟我和同学在哪里聊天、讲话,忽略了她身边带来的那位新朋友。她的同学讲到,她说本来带这个朋友来之前都有讲,你们两姐妹挺好的人,也满优秀的,所以也想带一个新朋友来认识认识。她说没有想到,整个一个晚餐的过程,我都比较冷落她带来的新朋友,没有和新朋友讲几句话。我们想想看,我们去见一些新的朋友,一起坐在那里,当别人都没有把我们当回事的时候,我们内心什么感受?我们就觉得非常的失落。所以整个一个晚上,都冷落了这位新朋友,她坐在那里是如坐针毡,觉得非常的不自在,非常的不快乐。
这件事情讲给我听之后,给我带来非常大的震撼,也给我带来非常大的警醒。后来慢慢我就回忆,的确头一天晚上,对这个陌生的,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是有冷落别人。所以我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当中,慢慢慢慢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心开始变得对人不平等了,开始变得对人有分别了,关系好的,我们就比较热情、比较有礼,关系比较熟的,我们就比较会去亲近。但是对於不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我们往往就会不在乎别人,甚至轻慢。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人群相处的过程当中,你看往往关系好的,大家就会凑在一起。因缘、缘分假如不是很好的,我们往往就会在内心对别人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在团体当中就很容易喜欢的在一起,不喜欢的会不来往,那就会变成一个大团体当中的小团体,这对整个的一个单位来讲,一个单位的和谐,单位的一个团结来讲,那是起到非常大的危害。所以尤其是我们有了高下的心,见到领导,甚至见到有地位的、有钱的人,可能我们对待的态度又不一样。对待这些生活当中比较低阶层的,比方扫大街的清洁工,比方街上摆小摊小贩的,我们可能态度又不一样。我们的这种好恶心、功利的心,不知不觉在染污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在见到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往往都会在那里量体裁衣,考量我要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他。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在这种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当中,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而当我们的心一旦对人有偏失的时候,我们的真诚,我们对人的那分恭敬就失去了。可是我们的祖先教导我们为人的态度,是告诉我们要诚敬谦和。中华文化它的实质、它所倡导的,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要主敬存诚,对人要真诚、要恭敬、要谦卑、要和蔼。无论对待任何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都应该是用真诚、清净、平等,没有分别的心去对待,我们人际关系一定会和谐、美满。
有一次我看到《论语》当中的一段话,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撼,这是夫子说的,他讲到「出门如见大宾」。出门如见大宾,谁是大宾?我们的领导,在这个社会上有地位的,有财富的人是大宾吗?孔老夫子没有告诉我们。他说出门如见大宾,我们今天早晨一醒来,我们面对我们的父母,是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家里的一切亲人,先生、妻子、儿女,我们是用什么样的一个心境和态度去对待?包括我们到了单位,我们又如何去对待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所以出门如见大宾告诉我们,我们见到的任何一个人,在我们心目当中都是大宾。有一个国王和他的儿子走在大街上,就被一个乞丐认了出来。乞丐认出之后,立即怎么样?给这个国王行了一个大礼,一行完之后,国王用同样的礼节回敬了这位乞丐。这一下他的儿子非常的不高兴,说「父亲,您可是一国之王,您怎么可以用这样一个高贵的礼节去对待一个乞丐?」国王讲了,「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国王,我的礼节怎么可以连一个乞丐都不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国王,能够对一个乞丐如此的恭敬,那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全国人民会不会去效仿?所以一个国王能够以身作则的话,他就能够带动整个国家良善的礼仪的风尚。
我们可能都了解到,前不久美国的总统欧巴马,好像是去日本访问,给日本的首相,是吧?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这件事情让全世界都产生了一个影响,褒贬不一。但是在我们看来,我们看到一个总统能够以他国的一个礼节,去恭敬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让我们的内心是非常的感动。因为我们都知道,头在我们的身体是最尊贵的部位,是不是?我们一个人肯在别人面前,把自己最尊贵的头部低下去,这代表一个人内心对他人那分至诚的恭敬。这个也是我们的祖先教导我们的,「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我们内心的自卑,这个卑是告诉我们谦卑的意思。人与人相处,我们肯向别人低头,愿意屈尊自己,缩小自己而放大别人。有一首歌,当中的词就唱到,缩小自己,放大别人,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能够尊重他人,这和我们今天流行的一种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流行的是什么?自尊而什么?而卑人,非常强调自我的意识,自我个性的一种张扬。我们想想看,两种不同的对人的人生态度,哪一种态度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睦、更温暖?一定是我们祖先教导我们的这种态度。
讲到这里也使我想起,在中国很多次重要的一些大型会议当中,我们都会看到我们的胡锦涛主席,包括温家宝总理,都会在会议之前、发言之前,向与会的代表行鞠躬礼。大家看到过没有?看新闻有看到。这个镜头一出现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真的无限的感动。你看当我们的领导人能够以身作则,对所有参会的人如此的恭敬,那对於我们这个国度的人民来讲,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教化作用。使那些不知礼的人就会反省,而好礼的人更加鼓舞了大家的信心。而我们今天来参加这个两千多人的盛会,来到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是什么?大家看到了没有?大家没有看到?大家非常无辜的看著我,这个考试题这么难?就是看到我们的义工频频为我们鞠躬,他们有没有挑人?有没有分别心?有没有高下的心?是不是面对我们每一个到来的人,都会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在座的各位朋友,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鞠躬礼,可能生活了几十年,第一次看到有人鞠躬。你们看到别人给我们鞠躬的时候,我们内心有什么感受?可能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吓一跳,怎么会是这样?这是不是日本人的礼节?是不是日本人的礼节?我们在汤池,有一次也是举办这样的一个课程,结果一个中年男士昂首挺胸走进来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就给他深深的鞠躬,一鞠躬之后,他一看到这个鞠躬,「少来这一套」,就大摇大摆走进去了。结果我们的课程是四天,这里是五天,四天结束之后,这位男士见到任何一个人都恭恭敬敬的鞠躬。甚至当我们的老师拿书给他的时候,他两手怎么样?举得高高的把书接过来。四天改变了一个人对人的人生态度,当时让我们也非常感动。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的课程刚好是第四天的下午这一堂,最后一堂课。下课之后,当时我是在一个分会场去讲这个课,我就下到二楼。当时,也是说课程一结束,请老师先下楼,所以我就觉得我是第一个下楼的。结果一下到楼下的时候,也是一个男士,已经站到了我的面前,我一下去他就恭恭敬敬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他说,李越老师,我听课四天以来,任何人给我鞠躬,我都没有给他鞠过躬。他说,今天我是第一次把我这个高傲的头低了下来,因为我今天听了这个课。他说,我感到非常惭愧,之前我那颗傲慢的心,都没有办法降伏下来。在座的各位朋友,这四天当中,这位男士他的日子好不好过?你们怎么都知道?你们这几天的日子好不好过?是!不一样。他为什么不好过?因为他要撑著那个面子。人总是认为当他表现出来很高贵、很傲慢的时候,会受到别人的尊敬。那是恰巧相反,这是愚痴的想法,因为他每天都在那里挣扎要不要给别人鞠躬,你看他的日子是不是很痛苦?因为傲慢是和习气相应,而恭敬有礼的态度是与我们的本性相应。我们人的一生当中,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言,凡是与我们性德相应的,都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感。而我们的言语行为、所作所为,如果都是与习性相应的话,我们的人生是非常痛苦,因为我们每天都做了习性的奴隶,都被习性所耍弄。你看吸毒的人苦不苦?苦!赌博的人苦不苦?苦,他们常常说想改,可是就是没有下定那一分决心。
所以我们来到这里,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鞠躬礼,可能我们都有所不太适应。上一次我们是在古晋那边上课,有一位先生,也是当地的一位领导,他就说了,第一次面对这个鞠躬,确实有一点不太习惯,就觉得有点别扭。为什么?别人给我们鞠躬之后,我们不回礼好像说不过去。因为中国人是崇尚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都是无礼的行为。可是要给别人鞠躬的话,这个腰、这个脖子都很硬,不容易弯下去,会不会?甚至我们一看到有人要给我们鞠躬,我们马上把眼睛就看到别处去了。当然,我们在行任何礼节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住那个分寸、尺度。礼不可以过频,也就是礼不可以过频繁,如果太琐碎、太细碎的时候,又失去了礼的意义。替人著想,是天下头等的学问,这是我们学礼非常重要的一个内涵。
既然讲到这个鞠躬礼,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鞠躬礼要怎么鞠,因为待会儿下课,可能我们又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这一个礼节。这个鞠躬礼要怎么鞠?我现在就给大家演示一下。鞠躬的时候,男士要两手自然下垂,这个脚是八字步,两手下垂,以腰为轴,鞠下去标准的是九十度的鞠躬礼。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好,谢谢。错误的鞠躬动作是什么样子?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你们看一下,错误的是怎么样的。首先我看到,我们的小朋友在学鞠躬礼的时候,因为他们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对不对,所以鞠下去的时候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境。这样是错误的。这几天我也发现有人鞠躬的时候动作非常优美,有点像天鹅,我也给大家看一下。我也看到也有一些人鞠躬,还有这样的一个动作,大家也看一下,就扶在膝盖上。正确的是两手放在两腿的外侧。这是刚才我看到的几个情形。还有一种现象也是错误的,怎么样错误?鞠躬的幅度太大,也不行;速度太快,也不行。大家看一下,您好。这个有点像指挥家,那要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就很危险。所以礼是要把握尺度,九十度就是恰到好处,不可以过快、过慢。我曾经也见过一位朋友,他跟我鞠躬,他说「李老师,您好。」当时我的气快上不来了,他一个躬鞠完之后,可能别人三个躬都怎么样?鞠完了,这样也会给别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行礼就是处处能够替人著想,这个很重要。
我们在什么时候行这个鞠躬礼?到底要行多少度?这个鞠躬礼,其实就是我们《弟子规》里的「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打招呼的礼节。早晨起来要向父母问安,到爸爸妈妈的房间,爸爸妈妈,早上好,鞠一躬,昨天睡得好吗?就是行这个鞠躬礼。那之后,出门的时候,「出必告,返必面」,这也是行鞠躬礼。出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我要上班了,或者说先生,我要上班了,鞠个躬,完了就走了。回到家里的时候,我回来了,微微鞠个躬。这个九十度是不是面对每一个人都要九十度?不一定,我们要与时俱进。我们面对父母、长辈、领导、老师,一开始一见面的时候,我们就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如果我们面对平辈的,我们就行三、五十度的鞠躬礼就可以了。对於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要怎么样?我们要求我们的学生、小朋友,能够常常行九十度的鞠躬礼,这是在为他的恭敬心打基础,不可以打折扣,不可以含糊。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来听课的朋友,你已经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七十岁以上的,我们见到晚辈们,我们点点头就可以了,不需要行鞠躬礼。
再来,什么时间行礼?比方说我们在一个单位、在一个学校,我们一上班的时候见到同事、见到领导,我们行鞠躬礼。但是在这一天当中再见面,还要不要行礼?要不要?校长说,怎么叫你做点事,你这么长时间才回来?校长,您不是推行鞠躬礼,我一路上见到很多人,都在鞠躬。那我们学习就学怎么样?学得,学死了、学呆了。所以我们在这一天当中,我们行套餐礼。什么叫套餐礼?鞠躬,再来点头、微笑就可以了,点点头,打个招呼。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个鞠躬礼,其实就是打招呼的礼节。你看,人与人之间每天是不是都要打招呼?我们打招呼的方式很多,鞠躬、握手、微笑、点头、问候。早上好,早,Morning,都会这样去问候。你看当我们人与人之间,一见面就能够有这样一个亲切的问候、点头、微笑,就在传递我们的一分善意。这个善意一传递过去,人与人彼此心里的距离就会拉近,都会彼此得到人情的那分温暖,人际关系自然和谐。假如说我们彼此之间又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透过一个打招呼、一个问候、一个鞠躬,就能够融化我们心中的那分怨恨、那分不愉快。所以这个打招呼重不重要?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我们友善的表现。
我在吉隆坡住的时候,我们那个小区可大了,很多的绿地。有一天我就去散步,正走著走著,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这边是不是叫保安?是马来人的一个保安,他一见到我之后就跟我微笑,就做了这样一个动作。我一看到他做这个动作,我也做一个这个动作,完了,我当时就很快乐,结果又没有走几步,又看到一个保安,也是做著同样的动作,当时我就特别开心,你看我们彼此之间不认识,是不同的国度的两个不同的族群。所以我们族群不一样,我们国度不一样,我们的言语又不相同,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可是当他能够主动跟我一打招呼之后,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一下就建立起一种非常美好的这种人际关系,我们心中的防御就马上烟消云散。所以你看,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这种亲爱、温暖的关系,就是要靠我们心中对他人有敬、有礼。所以我刚才讲到的鞠躬礼,也是我们在人群当中,在行这个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晚上向父母问安,爸爸妈妈,晚安,鞠躬。下班的时候也是,叫「昏则定」,晚安、再见,鞠躬,就可以了,不可以太频繁。
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鞠躬?这个我也要和大家来做个分享。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不要给别人鞠躬,大家一定要记住。因为吃饭的时候,人们都很专注,而且我们这是二千五百多人要用餐,大家好不容易把饭菜打上来,看时间也差不多要上课了。正在那吃,别人给你鞠躬,您看您这个时候怎么办?站起来也不是,饭吐出来也不是,完了就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办好。我们刚才讲到礼真正的内涵,「处处替别人著想」,不是为了时时要表达我们要怎样怎样,这个很重要。有一次我们是到外地讲课,吃饭是和所有的学员坐在一起吃饭。结果很多桌的学员,他们吃完饭,都想表达他们对蔡老师的那分恭敬,所以每个人吃完饭都到蔡老师的饭桌这里来,「蔡老师,请慢吃。」结果蔡老师刚夹了一口菜要吃,一个人鞠躬,他就放下来。我学得很像吧。这个人刚一走,蔡老师又把这筷子菜夹起来,刚要吃,又来一个人鞠躬。你们这下知道不知道蔡老师为什么这么瘦吗?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别人吃饭的时候给他行个大礼,「你们慢慢吃」,全桌的人都会非常无辜的看著他。再来,什么时候不能鞠躬?待会儿要排队上厕所了,你们千万怎么样?不要在厕所排队的时候鞠躬,这样会把后面的人撞到,所以这个时候不要鞠躬。还有什么时候不要鞠躬?上下楼梯。一个长辈正这样下楼梯,完了我们站在楼梯底下,「长辈好。」长辈一看你鞠躬了,怎么样?一下就摔下去了。到时候出了问题我可不负责任,这堂课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说,是处处替人著想,在这几个状况下我们不要鞠躬。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鞠躬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首先我们一个人每天都有机会弯腰、低头、抬头,你看这个动作,你们觉得对身体有没有好处?一仰一俯打通我们的任督二脉,与天地阴阳二气相合。大家一听对身体有好处,都特别开心。最重要的,这个弯腰补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大家是不是特别著急想鞠躬了?我待会儿会给大家机会,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可好了,第二个好处可以降伏我们人的傲慢之气。你看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也好,包括同事之间也好,包括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常常冲突的原因、对立的原因,就是我们人不肯低头。所以我们常常肯低头,就能够让我们反观自省,就能够让我们降伏这个傲慢习气,特别重要。因为我们人的一生特别容易傲慢,我们考了一百分,你看蔡老师不是昨天讲了吗?「我都没怎么用功,就考了这么好的分数」,那个傲气你看就出来了。我们可能又考到一个名牌大学之后,我们一走出校门,眼睛可能都长到了头顶上。好像蔡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有讲到,父母来看他的时候都不认父母了,说父母是隔壁的邻居。你看,瞧不起父母,认为这是他的本事,他的能力考上了大学。却忘记了父母是怎么样的为他付出,忘记了老师对他的这分栽培,很容易傲慢。
如果出了校门,又进到一家好的企业。你看,见人之后都是哎呀、哈呀,头抬得高高的,很容易傲慢。在不知不觉当中、浑然不知当中,我们的傲慢习气一直在增长,都不知道。甚至你看有一些人突然一夜之间暴富了,财大气粗,你们见过没有?走路的时候一定会走到中间,他一来怎么样?风风火火,那个气势。你看一有钱之后也很傲慢,「爸、妈」,你看跟爸爸妈妈讲话的那个口气怎么样?也是很不客气。我们都可以想像,在我们生活当中都会遇到。甚至我们女孩子身材好一点,你看走出来的时候,眼睛大一点,也是飘来飘去,是不是?也很傲慢,会不会?真的是。我们一不小心,被别人请到了六星级的酒店吃了一餐,出了这个门之后,怎么还没有见到熟人?突然见到了,「朋友请我在这吃了一顿」,我们到一个比较高级的酒店吃一餐出来都有一股傲气,盛气凌人。所以人很容易傲慢。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弯腰鞠躬,我们傲慢的习气就会降伏,而我们恭敬的心透过鞠躬,就会不断的得到长养。所以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在每天上课的时候,包括我们在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只要有上课,我们都要起立向夫子行三鞠躬礼,藉这样一个外在的礼节来怎么样?来不断的让我们心中的这分恭敬得到一个提升。上下课一定向老师行鞠躬礼,久而久之,我们的这分礼节就会形成一个我们的一种良好的习惯。你看当我们能够常常人与人之间见面能够行鞠躬礼,第三个好处就是营造、创造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我刚才讲了这个鞠躬,有这么三个好处。
有这么多的好处,现在有没有人愿意上来鞠躬?夫妇俩,或者母女、父子、父女都可以,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们表达我们对…,这边有一个年轻的女孩举手,我们掌声再热烈一点好不好?
李越老师:您好,这位同学,您来自哪里?
同学:我来自霹雳怡保。
李越老师:您要邀请谁上来吗?
同学:我自己鞠躬。
李越老师:您贵姓?
同学:我姓黎,黎明的黎。
李越老师:还在读书?
同学:我目前是一位临教,临时教师,代表未来的老师。
李越老师:太好了,我因为看她年龄很小,看不出来。您要想一个什么样的表达?
黎老师:我想把我的傲慢心给卸掉。
李越老师:您现在打算要给谁鞠躬?
黎老师:全部人,全场的人。
李越老师:你要表达什么心情?
黎老师:恭敬的心。
李越老师:好,请。非常感谢黎老师,谢谢,谢谢!非常的有勇气。我们看到我们未来的老师,有这样的一个勇气,愿意卸掉自己所有的傲慢,真的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再一次掌声鼓励她。刚才很抱歉,我有一个失误,我光教了男士的鞠躬礼,女士没有教,所以我们的黎老师就是这样鞠躬的。她提醒了我,太好了,要不是她,我就会忘记了。女士的鞠躬礼要怎么鞠?右手轻轻的抓著左手,放在我们的身前,大家看一下。我刚好在演示女士的鞠躬礼的时候,有没有一对夫妇已经想好要上台了?有了,好。不能张嘴,这个时候已经被先生邀请了。
李越老师:各位好,请问您贵姓?
练先生:我姓练,练习的练。
李越老师:练习的练,听到了没有?现在不是练习,现在是来真格的。好,没有名字,您来自哪里?
练先生:新加坡。
李越老师:新加坡,太好了。练先生请站到这里。
李越老师:您贵姓?
练太太:我姓陈,名叫丽珍。
李越老师:丽珍,您好。你们是什么关系?
练太太:他是我先生。
李越老师:先生,我看到您刚才一直举手,你要上来要怎么样?
练先生:我想向我太太行鞠躬礼。
李越老师:好!太太问我要不要回礼,其实这个问题我要问她才对。等一下,练先生,您为什么这么积极的要上台来?
练先生:我听了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也是有一段日子,心里面也是非常的,就有这种冲动,就是说很想跟太太行鞠躬礼。
李越老师:那您想跟她行鞠躬礼,今天是第一次吗?
练先生:没有那么恭敬过。
李越老师:没有像今天这么恭敬过,您是给太太行这个鞠躬礼,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练先生:就是感激她把这一生托付给我,还有这么照顾著我。
李越老师:谢谢,谢谢!让我们都很感动。丽珍,先生要叫您上来给您行鞠躬礼,你有什么感受?
练太太:感受?一般。平常心,对吗?全部人都是一样的。
李越老师:我也快讲不下去。刚才先生这么真诚恭敬的为你行了这个鞠躬礼,当他给你行礼的时候,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练太太:谢谢。
李越老师:因为您在问我要不要鞠躬,我相信您一定希望用同样的礼节来回报先生,感恩他,有这个想法吗?
练太太:不是习惯吗?不是要变成一个习惯,所以看了要做,就回他这样。
李越老师:这个非常的坦诚,我们丽珍。先生,太太也要主动给您鞠一躬,您站好。请问太太是不是第一次给您鞠躬?
练先生:是。
李越老师:太太给您鞠躬的时候,您内心有什么反应?
练先生:我会珍惜这第一次。
李越老师:好,我们再次掌声感谢我们这一对夫妇,也祝福你们能够白头偕老、天长地久,透过学习传统文化,夫妻关系更加的和睦。好,谢谢。说实在的,我们每一次课程当中都会看到非常感人的场面。夫妻之间经由这样的一个鞠躬礼,真是把内心所有这么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你们为什么要笑?我说错话了是吗?说得太准确了,是吧?所以都会化解。
有一次有一个女士,我们每个星期在一起学习,学习之后每一次离开的时候,她的先生都来开车载她回去。结果每次大家一离开的时候都在那里鞠躬,她先生就在旁边嘲笑,说你们这个好像都在行日本的礼节。诸位朋友,这是不是日本的礼节?可不是,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礼节,古人传下来的。古时候有一个乐器叫磬,它就是这么弯著的,所以说这个它就是代表我们人的一个恭敬,它是从古传下来的。在我们《弟子规》里也有「揖深圆,拜恭敬」,也是告诉我们行礼的时候的那分态度。结果这个先生说,我看别人都做得不错,你什么时候能够做?他太太一想,机会终於来了,因为她学了很久的传统文化,一直这个面子怎么样?太厚了,拉不下来,总想给先生鞠一躬,就是低不下去这个头。结果她先生这么一激她,第二天早晨,她就到了先生的床前,她要出去上班了,她说「老公,再见。」非常有勇气的鞠了一个躬,一鞠下去之后,她的先生四脚朝天,就笑得起不来了。他说「太太,你跟我来真格的了」。
各位朋友,我们要不要来真格的?声音太小了,要不要?要。如果我们学了不去做,不来真格的,我们就是在拿圣贤的教育做消遣。那我们可能就在亵渎圣贤教诲,我们回去之后,跟别人在谈的时候,我参加了二千五百人的《弟子规》学习营,我是学《弟子规》的。你看,我们到处给人家做广告,结果怎么样?我们还是吐痰、丢垃圾、剩饭,讲起话来又没有分寸。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在做正面的宣传,还是在做反面的宣传?是。所以当我们不去做的时候,又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学《弟子规》,等於是我们不但不能够把亲人、家人、身边的人,能够把他们带入传统文化的这个殿堂,反而怎么样?把别人推了出去,让更多的人不愿意来参加我们的这样一个学习。这个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每个人要负责任。所以说听课我常常都讲有一个综合症,这个必须要提前打预防针,听的时候感动,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激动,回到家里不动。我们要回到家里行动,心动不行,还要行动,非常重要。
讲到这个鞠躬礼,而实际上我们要了解,礼真正它的内涵本质是什么,我们要清楚。比方说,我曾经走过许多的地方,我也去印尼有一个月的时间,又来马来西亚这么多趟。有一次我们马来西亚的小朋友突然伸手,我以为他要跟我握手,结果他是把我的手放在他的额头上,这个是表示非常的友善,是吗?我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因为握手,一定是长者伸手,幼者才能伸手,这是一个惯例,待会儿我会讲。后来,我又去过内蒙,到了内蒙古,内蒙古的长者告诉我,在草原上人与人之间见面会行一个礼节,行一个什么礼节?晚辈见到长辈的时候。掌声鼓励一下。我生长在新疆,新疆也是一个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信伊斯兰教。我们伊斯兰教的朋友,你看要和我们之间说再见的时候,他们也有一个礼节,他们会把手放在这里,我看我们这边唱国歌的时候也放在这里。你看当我们一个动作放在这里的时候,我们内心是什么感受?虔诚,他们会说「拉卖提」,就是谢谢的意思。我又到云南,云南的傣族朋友,我看到他们在台上表演节目,表演完也会行一个礼节,是这样做的,这是孔雀的动作。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礼节美不美?非常美,叫「有礼真美」。
所以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礼节。古人的礼节和今人的礼节可能又有差别。你看古时候,这些臣子们见到皇帝,一定要行三跪九叩首的礼。今天假如我们教育部的部长一来到这儿,我们突然行三跪九叩礼,行不行?教育部长,你们这是在搞什么?学什么?怎么会学成这样?所以礼它也是随著时代的变化,能够与时俱进,也是随著人们的需要,在慢慢发生著一个变化,它是不一样的。但是唯有一个东西它是亘古不变、超越时空,那就是礼的本质。我们今天学就是要学礼的本质,礼的本质是什么?礼的本质一个字,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个字,「敬」。在《孝经》当中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礼者,敬而已矣,前面还有个礼者,敬而已矣,就是讲一个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一切的礼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敬,而礼就是我们内心仁爱的外在表现,我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而我们所有的礼节,都是修身的工具,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这分诚敬。所以在「曲礼」当中,《礼记》的「曲礼」当中,一开头我们就看到三个字,「毋不敬」。这个「毋不敬」,就是告诉我们无所不敬,对一切人要礼敬,对一切事要礼敬,对一切物要礼敬。
孔老夫子有一个学生叫高柴,是个大孝子,他每次跟在别人后面走路的时候,只要看到前面人的影子,他都要停下来,不肯去踩到别人的影子。我听了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撼,一个人连别人的影子都不肯踩在脚下的话,我们想想看,他会对父母不恭敬吗?他会对老师不恭敬吗?他会犯上作乱吗?他会伤害国家人民吗?不可能。所以这分至诚的恭敬心,真的是值得我们去效仿、去学习。而这分恭敬在哪里体现出来?在我们《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当中,句句体现出来,句句讲的都是恭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你看「入则孝」,都是讲我们对父母的礼敬。「兄道友,弟道恭」,是对兄长的礼敬,对弟弟的礼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对谁的礼敬?对长辈的礼敬。「问起对,视勿移;长者立,幼勿坐」,你看「出则悌」整个一篇讲的,都是对兄弟、对长辈的礼敬。藉由对父母的礼敬,延伸出来对一切长辈、他人的礼敬。「谨」的部分,「朝起早,夜眠迟」,对时间的恭敬。「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对服饰、衣服的礼敬。「缓揭帘,勿有声;执虚器,如执盈」,你看这是对什么的礼敬?对一切物品的礼敬。「年方少,勿饮酒」,对我们健康的身体礼敬,一切表达的都是敬。再来,「凡出言,信为先」,是对言语的礼敬,不随便讲话。再来,你看到了「泛爱众」,是真正的人际关系学,「凡是人,皆须爱」,是对一切人的礼敬。「勿谄富,勿骄贫」,就是要降伏我们好恶分别的习气,让我们对待一切人都有一颗平等、真诚的心。「亲仁」是对老师的礼敬,对仁者的礼敬。再到「余力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对学问、对知识的礼敬。「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是对我们所有学习物品、整个生活环境的礼敬。所以我们看到是无所不敬。所以《弟子规》真的是值得我们一生去用心的学习、落实,因为它表达的就是恭敬心。
而人生有两把金钥匙,它能开启我们人生幸福之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大家知道不知道哪两把?大家希不希望得到这两把金钥匙?我现在就给大家好吗?要不要?第一把金钥匙就是「孝」,第二把金钥匙是什么?「敬」,就是这两把金钥匙。礼敬、孝顺是我们人生的两把金钥匙,它真正可以让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后面的课程当中,都会著重讲到孝的主题。所以礼要从哪里开始?礼始於孝。我们今天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恭敬的时候,我们会恭敬别人吗?「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我们不敬自己的父母而去恭敬别人,那个恭敬是真的吗?那一定是有目的的、有利害的,所以那个恭敬也是假的。
所以我刚才和大家分享到「晨则省,昏则定」,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给父母鞠个躬就可以了,这里的省和定有这样更深层的内涵。这个省,「晨则省」,这个省是省察的意思,也就是早晨起床之后,我们都要去看一下我们的父母,他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晚上失眠,或者有没有著凉,有没有一些什么疾病复发,要去观察。这个典故、这句经文是来自於周朝的周文王,他是个圣人,他一天都要三次问候自己的父亲。早晨一起床,他洗漱穿戴整齐,鸡一鸣一叫,他就去到父亲的门前,问仆人,说「我的父亲睡得好不好?」仆人说「你父亲昨天晚上起了五、六次夜,没有睡好。」这个时候文王突然怎么样?面色就非常的难看。在史书上记载,只要一听说父亲身体不好的时候,他走路都会怎么样?行不正履,都会晃晃悠悠。我们就在想,真的至於会这样吗?我们今天不能用我们的心境去怎么样?衡量圣人的心境。因为在孝子的心中,永远都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所以只要一听说父亲不好,都会很难过,一天都要问候好几次,赶快要想措施,来协助父亲的身体恢复健康。如果听说父亲昨天睡得特别好,他马上怎么样?满面春风,特别的欢喜。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用心,这么认真的去看我们的父母睡得好不好?因为我们在小的时候,我们一睁眼,甚至我们整个一夜,父母都要观察我们这一夜睡得好不好。有没有?有。因为今天是一个工商业的时代,蔡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忙盲茫」,过著这样的生活,久而久之,我们的心可能就变得麻木了,我们对亲人的那分关照的敏感度就降低了。而往往我们看到今天许多的父母都是自己在居住,没有跟儿女居住。那我们这个「晨则省」,就要在一个星期多打几次电话,一个月要多打几次电话,有空要赶快去看望父母,这也是「晨则省」的落实。因为如果我们不留意,没有去关照我们的父母,他可能晚上受风了、感冒了,我们也不知道。这一感冒可能就引发了一些其他的疾病,我们也不清楚。而我们的父母是永远不会给儿女去添麻烦,甚至你要说,妈妈,您昨天睡得好吗?不错,不错。她可能都会睡得不好,她可能都会说好。你去上班吧,不用担心我。所以我们做儿女的不可以粗心。
有人去做了一个孝道调查,在东北的一个农村。有一天隔壁的邻居,看到这个家里八十岁的老母亲,几天没有走出门,因为雪下得很大、很厚,没有看到有人出来扫雪,雪都积了那么厚,几公分厚了。他就觉得很奇怪,结果就找人来把门撬开进去,因为是老人家一个人住,已经躺在地下,尸体冻得僵硬。而她的儿子、女儿就在这个村里,因为没有养成「晨则省,昏则定」的习惯,时时把父母的安危放在心上,所以人生才会有这样的一出悲剧上演。还有一对夫妇,早晨我们的生活都可能常常会比较忽略,就匆匆忙忙的去上班,也没有跟父母打招呼。结果中午回来之后,一看母亲没有做中餐,妈妈今天中午怎么没有做中餐?结果到母亲的房间一看,母亲早就断气了。所以各位朋友,这句「晨则省,昏则定」,不是让我们只是做做表面的工作而已,那只是学到了礼的形式,没有真正学到礼的本质。所以《弟子规》里的每一句的经文,每一句的教诲,都是圣人在几千年人生的历史当中,实践出来的真实的智慧,是他们真实的体验。《弟子规》是我们圣人的言行录,是圣人做出来把它记录下来的,它不是哪个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人们修饰作文章做出来的,它是我们一个人内在本善性德的自然流露。
这么讲可能我们还是没有感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不是我们一个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那分恭敬的,应有对父母那分恭敬的态度?是不是?比方说,我们现在要叫自己的儿子。生活当中我们叫儿子的时候、叫女儿的时候,在马来西亚他们是怎么回应的,我们试试看。「小明。」大家都真的像没吃饭。「喔。」还有怎么样的回应?「啊,干嘛?什么事?别烦我,妈妈,我在看电视。」我学得像不像?马来西亚也是这样?我以为不太一样。我们一问那些家长,家长都会这么回应,「干嘛?什么事?别烦我了。」我们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儿女以这样的一个态度对待我们的时候,有没有做父亲的高兴得不得了,「儿子真棒,你这么小就知道跟爸爸对著干,好!」会不会?不会。可是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小朋友怎么回应?「小明。」大家讲得都很好。「哎,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在座的各位朋友,您的儿子、女儿要是每一次应对您的使唤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态度,您心里高不高兴?大家这个时候我看笑容都很灿烂。有没有哪个做父母的看到儿女这么有礼貌,「小明,你要气死我!你怎么学得这么有礼貌?」会不会?如果会这样的话,那真是颠倒到一定的程度了,无可救药了。请问各位朋友,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哪一种是一个人、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态度和行为,哪一种?是不是前者?是,我们都会认同是前者。这个就是我们儿女本来就应该有的态度,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是用的哪一种?是不是后面的比较多?
我们有一个班级的小朋友学《弟子规》,就学了「入则孝」前面的四句,学完之后我看他们写的日记,真的让我很感动。小朋友说,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不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学了之后,我才知道做人要孝敬父母。过去妈妈叫我的时候,我都像乌龟一样慢慢爬过去。如果她让我去买咸盐、买酱油,我都会推三阻四的不去,甚至说爸爸不就待会儿回来了吗?你就打个电话让他带回来不就可以了吗?妈妈非常无奈的摇著头就去给爸爸打电话。现在学了《弟子规》,可不同了,现在妈妈一叫我,我就像豹子一样冲过去。甚至在放学的路上都不跟同学去玩了,赶快跑回家,跑到厨房,问妈妈,「妈妈,今天有没有酱油或者咸盐要买?」现在妈妈再让我买东西,我就快速的冲出去,以最快的速度冲回来,把妈妈要的东西买回来。所以我们说,「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懂礼,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教给他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孩子的污染很少,只要你把这些正确的态度告诉他,他马上就能够在生活当中做出来。我们要有信心,关键是我们成人能不能以身作则,为我们的孩子、学生做好的榜样。
我们讲到这个恭敬,古人也告诉我们,「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就是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街上挑著担子卖菜的这些小摊贩,包括农民,我们感觉到他们在社会上的工作地位比较低的,他们也值得我们的尊重。因为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劳动付出,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培养自己的儿女,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在一架飞机上,有一个农民伯伯坐在飞机上,可能是要到儿子的那个城市去住一阶段。旁边就坐著一个非常摩登的女士,头抬得很高。结果这位农民伯伯就穿得非常的朴素,黑黝黝的皮肤,甚至身上还散发出泥土的那些气息。这个女士就不屑一顾的看著这位长辈,年轻的一个女士,完了她就找来乘务员说,请您给我换个座位,我不要坐在他的旁边。这个乘务小姐就觉得非常为难,说这个好像不太合适,不过我可以帮你去看一下。因为乘客提出要求,她们只好想办法去满足她。结果看了一圈之后确实没有空位,就过来告诉这个女士,说今天机上的座位全部坐满了,没有位子可以给你换。但是她仍然在那里无理取闹,我绝不可能几个小时坐在这里,你们一定要给我想办法换座位。旁边的人看了怎么样?都看不过去。这个乘务小姐在为难之下,说我再给你想想办法。完了又去了,又去给她找座位,找了一会儿之后就回来了,她说这位小姐,今天我们是破例,因为我们的机长同意调换一个位子,把这个位子调到头等舱。她说我们这个飞机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没有把普通舱的人调到头等舱,因为头等舱价位和普通舱那个价位差距很大。结果她说,但是我们今天真的破例了,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人,几个小时坐在一个他不愿意坐的位子。她说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来调换。讲完这句话,这位女士得意洋洋的准备起身。结果乘务小姐说,这位伯伯,请您起来,跟我来。当时在场的这些其他的乘客,就和在座的朋友们一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启发,「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我们人只有侮辱自己,才会感召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家庭只有自己不和睦的时候,才会招到外来对我们的伤害。「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所以我们今天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恭敬,首先我们要懂得去尊重别人、恭敬别人,我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这分尊重。因为世界上无论是男还是女,无论是有钱的人还是地位低的人,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中国,还是美国,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有人说,「钱可以舍,利可以舍,名可以舍,但是尊敬的目光不能舍」,也就是我们都希望,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人类生存都渴望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敬、彼此的互爱,而这个人际关系就一定充满了一分祥和,这个世界一定就充满了爱。好,这堂课先和大家分享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