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文化传统进修班—4500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集) 2010/1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46-0007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早上好。昨天我们谈到学习的心态,首先随顺圣贤教诲,绝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绝不」很重要,念头一不跟经典相应,马上要提起觉照,要转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圣贤教诲,我们昨天举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一句,而这一句教诲贯穿在哪里?其实这一句贯穿在我们四千五百年所有的重点里面。比方父子关系需要反求诸己,夫妇、君臣、兄弟、朋友都需要反求诸己。所以讲这一句经句,其实都含摄在我们整个内容里面。
体会反求诸己也需要博学,我们看在《中庸》当中的譬喻让我们体会,「射有似乎君子」,射箭有君子的风范,「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一个人射箭,箭射出去了,射得不准,没射中目标,下一个念头应该是什么?自己的技术不好,功夫不够,这是反求诸己的态度。但是我们冷静看看,自己人生的过程当中遇到事情,是不是马上第一个念头就是找自己的问题?比方我们念书的时候,考试没考好,下一个念头是什么?老师问题考太难了,是吧?我昨天没睡好,我的实力不是这样的。很多跟反求诸己相反的、不相应的念头就一大堆,很难回到反求诸己这上面来。所以,箭没射好,下一个念头可能就说这支弓箭品质不好,哪里买的?反正就是把责任就往外推。
人为什么把责任往外推?好面子,就怕人家看低我们。所以这个面子,其实很让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修学得先把面子放下。有朋友会讲,可是我面子就是放不下!其实好面子,我们得冷静,好面子的时候舒不舒服?累不累?是啊!明明不对了,硬撑、硬找藉口,当下其实自己身心都很不自在。反而马上说对不起,我错了,要说的时候很难过,吐出去就舒服了。真正承认以后,为什么之后舒服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舒服了。很微妙,自己一承认错误,境就转了。本来人家是要来指责我们的,我们承认错误,反而人家也比较平和,觉得算了算了,你都承认错误了。所以愈是不承认错误,把事情搞得愈复杂。
我自己在小学教书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情况做错,也是惯性使然,就开始在那解释。我就发现底下的小朋友听我在解释,在那「倘揜饰」的时候,他们愈听眼神愈呆滞,愈听不下去,有的更是头都低下去了。反而我在上面也觉得快讲不下去了,人与人之间会互相感应的。我看我继续讲下去,连学生都不能认同我了,我赶紧转变心态,还是简单一点,就承认错就好了。我一承认错误,给他们鞠个躬,头抬起来,这些小孩的眼睛都发亮。他为什么发亮?他看到老师做的跟教的一样,跟经典一样,他就发亮了。看到老师讲的、跟做的跟经典不一样,他很难过。
其实人最难过的,就是他最信任的人言行不一致,这让他最痛苦。所以,我们面对信任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得要拿出真德行,不能让人家失望,让人家难过。小孩最痛苦的就是父母言行不一致,他这么信任父母,又看到父母做那样的事情,他非常挣扎,心灵都会扭曲,最后就甚至连其他的人都很难相信。到学校去,最崇敬的就是老师,在家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到学校去就是「我们老师说」。一个人假如到了二、三十岁,他开口的时候都是我爸爸说、我小学的老师说,诸位学长,您听起来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可能我们还不大习惯,很少遇到这样的人,你都多大了,还我爸爸说、我们老师说。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他对父母跟老师那种亲爱,到这么大了还是完全保持。现在我们有机缘遇到古圣先贤的教诲,遇到师长的教诲,我们能不能回到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的赤子之心?我们能不能开口就是「孔子说」、「孟子说」。那个心境就好像小学一年级去念书,听老师的每一句话不打折扣,深深把它记在心上,赶紧去做。很多老师教《弟子规》,尤其教那个年龄最小的,特别有感触,四岁、五岁的孩子一讲完当下就做,马上就去做,他单纯,他老实听话。
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学完「冬则温,夏则凊」,刚好她都是跟她奶奶睡觉,那一天,以前都是她奶奶看著她,哄她睡觉。学完之后,她说奶奶,今天我照顾你睡觉,你睡著了我再睡。结果这个奶奶不习惯,突然转这么大的幅度,实在睡不著。她奶奶说,你还是先去睡,叫她这个孙女去睡觉。这个孩子还是听了奶奶的话,但是最后还把棉被拉上去按一按,怕没按紧,冷气跑进去了,按得很紧。四岁的孩子做那些动作做得特别细腻,她才安心的躺著睡觉。这个奶奶就在想,你看这个孩子听完老师教诲,马上就做了,就回想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这样伺候过自己的父母睡觉。她奶奶想到这里,自己流眼泪,觉得很遗憾。当下我们看到,小孩的单纯是我们的学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这个心态孔子也是终身保持,这个也是学习的重要心态,待会我们就来就这个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刚刚是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它包含在五伦,包含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当中,我们刚刚举的射箭,反求诸其身。经典所谈的道理统统是相贯通的,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契入这个道理,孟子有一段话也点出了反求诸己的重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我看大家的表情好像没听过,有听过没有?还是你们现在的境界就是每一句都当第一次听?那种态度,这样也很可贵,这样会让台上的人很有灵感。「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苦口婆心,有人看《论语》比较短,《孟子》比较长。因为时代不同,孔子那个时代,讲这样的话人家就懂了。到孟子那个时代,人的基础差了,讲得太短了他听不懂,还得要从好多角度给他分析、给他引导,他才「哦!原来是这样」。所以不能嫌孟子罗嗦,你就误解了孟子的一番苦心。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得要讲到这个分上的时候,人才有一点明白。所以从几个角度。
我们去爱护人,但是没有办法跟他搞好关系,要「反其仁」,就是反省自己这个心是不是真正念念为人著想?还是只是做个表面功夫而已?大家有没有发现,或者是自身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比方我们对这个人很好,另外一个人跟他关系也不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反而比不上另外一个朋友跟他的关系。而那个朋友其实很少跟他怎么联络,久久打一次电话,我们一个礼拜还打三次电话,结果他反而跟那个朋友好,跟我们比较没那么亲。大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事?感觉心里平不平衡?我都花那么多时间,对他那么好,他对我这么冷淡。那个人一个月才打一次电话,一接到,他说真高兴接到你的电话。心里极不平衡。这个都是看到相上了。那个打一通电话的,他是至诚心,一接上电话,至诚感通,他们的心没有距离。许哲女士她们成立的那个单位叫「HEART TO HEART SERVICE」,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个也要写吗?heart to heart,heart不是心吗?真心对真心,自然没有距离。所以遇到这个情况也要反求诸己,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多时间经营这个友情,反比不上人家一个月才打一通电话?还是反求诸己。带著目的,有求的,对方有压力;无求的心、道义的心相交,一点压力都没有。好,所以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我们今天管理人、带领人,不能管理得好,反省自己的智慧、见识不够,不能怪底下的人。「礼人不答」,我们对一个人很恭敬,他不怎么理我们,我们要反省,不能只是做这个恭敬的动作而已,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没有真正的诚敬对待他人?比方我们学了《弟子规》之后,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特别恭敬,恭敬在哪?九十度鞠躬。那只是个相,那个恭敬要在哪里?不是那个鞠躬而已。有没有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对他有恭敬的态度?真是这样,跟家里的人绝对不会有不愉快,不会有摩擦。你这么恭敬他,怎么可能会摩擦?可能九十度鞠躬,但心里面还不认同家人很多行为,心里还在那里嘀咕,还在那里指责,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反其敬,内心没有真正的恭敬,所以皆反求诸己,重要。这一句教诲要透过博学,我们从孔子的教诲、孟子的教诲、圣贤的教诲体会愈深,就博学了。
审问,请问大家,我们昨天在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有没有突然有疑问跑出来?都没有?有没有?有没有感觉?有委屈的感觉。都没有?请受小弟一拜,你们的境界太高了,马上这句话就容纳在心里面。可能就会有人问:我已经对他这么好,怎么结果是这样?很好,他提出来问,你要很高兴。现在这个时代,人有时候不知道,都不问,闷在心里;他闷著,没有完全接受、搞清楚,他用不上的。接触了一大堆经典,听了一大堆演讲,生活还是生活,用不上。他得要理解了,他才能去落实。所以他听不懂马上问,这是很可贵的,这就是学习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装懂。
但是有时候,比方我们从事教学,讲的时候看到底下的人的表情就是不懂,可是他又问不出来,怎么办?要帮他问。你们有没有经验,比方说你们去听一堂课程,他在讲一个道理的时候,你马上疑问就跑出来了:是这样吗?假如是什么情况?结果那个疑问出来的时候,这个讲课的人下一段就刚好就讲你的疑问。有没有这个经验?那就是讲课的人他发现人家问不出来,可是他知道问题在哪里,「力不能问,然后语之」,《礼记.学记》里面讲的。他已经把疑问很自然的表现给你看,你假如了解了,刚好帮他问、帮他答,这是可以的。现在怕问题出在哪?听的人听不懂,脸还是装懂,然后就这样。其实说实在的,嘴巴在笑,眼睛骗不了人,观其眸子。但是不懂还要装懂的时候,人家也不好说,那就再看机缘。所以,其实审问很重要,审问它包含的就是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境界,坦诚很重要,诚才能学道,掩饰、逞强那个学不了道。
我们昨天有提到,人生就像镜子一样,你对著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哭它就对你哭。可能我们马上想到,我对他笑了一个月,他怎么还是对我哭?问题还是出在哪?自己。你折磨人家三年了,怎么要求人家一个月就变过来?这也没有道法自然。所以任何情况出现,心里有疑,还是要有一个坚信的态度,就是不是经典有情况,一定是我们自己有情况。经典假如有情况,这几千年来早就被去除掉了,还留在经典当中的都是真理。所以我们昨天在跟大家交流,从五伦关系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统统是慎思、明辨。明辨自己为什么做了,得不到好的结果?原来自己的心上还有求,还有贪心在,心上还有傲慢在,人家感觉到这分傲慢,纵使我们讲的道理再好,人家心里抵触。我们可能心里还有情绪在,还有怨恨在,这个都是明辨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修正,结果就愈来愈好。
接著,道理搞清楚了,落实,笃行。「言忠信,行笃敬」,都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心境当中流露出来。惩忿,一有摩擦了,我自己脾气不好,反求诸己。窒欲,被一些境界转了,我自己定力不够,德行不够,欲望太重。所以,这一个反求诸己,贯穿在整个四千五百年老祖宗的教诲当中。道理都是相容的,它不是跟知识好像一块一块的,我们不是学知识而已,我们是学智慧、学德行。这些理都是贯通的,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要用悟性去学。颜回,孔子称赞好学,颜回是闻一知十,羡不羡慕?想不想要?你们的意愿不是很高。
我们接著来谈学习第二个重要的心态,第一是随顺圣贤教诲,第二是老实、听话、真干。我们谈到,学儒就要学孔子,孔子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很老实,夫子说到,他所谈的这些教诲,都是依据古圣先贤的教诲传下来的,他没有乱加意思,他很老实,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个时代不老实学不了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家现在看社会当中一些邪师,怎么判断?他有没有老实?他有没有依据道统来学习?这些邪师都是他最厉害,以前的人都不如他,狂妄自大,一判断就判断出来了。他绝对不依经典的,他绝对没有承传的老师。其实现在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论语》这些经典,他没有判断力,这经典像照妖镜,一照就知道他有问题了。
而述而不作,人就不傲慢,而且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是真理;好古,这个好就是非常积极的、学而不厌的去效法古圣先贤,这个态度很重要。「见善如不及」,见到这些善的行为,心理上就觉得自己差太远了,赶紧急起直追古圣先贤。绝没有起一个念头说「那是他们做得到,古人做得到,我做不到」,这个念头一起就不是好古。这是什么?自暴自弃。其实,这些心境从历代古圣先王都是相应的,我们在《孟子》当中,孟子谈到大舜,说到大舜还没听到这些道统、这些教诲之前,他的生活跟森林里的野人差不多,走路的时候旁边还有一只野猪,睡觉的时候旁边很多山、石头,差不多。差别在哪?到了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他真正听到一句好教诲,看到一个好的榜样,他就勇往直前的去效法。勇猛到什么程度?孟子比喻就像洪水溃堤,那个冲力很大,谁也拦不住他断恶修善。我们想一想,跟大舜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大舜一听到好的教诲,看到好的行为,那个断恶修善谁也拦不住他。我们断恶修善是听到人家几句话,就把我们拦下来了,动力就没了,差就差在这个心境当中。这个是好古。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我们揣摩这个境界。见到不善的就像探汤一样的,大家探过汤没有?就像妈妈尝一下那个热汤,小孩子一不小心去碰到那个汤,是怎么样?这样就回来了,是啊!我们起一个邪念马上跟探汤一样,那绝对不会被这些邪念跟烦恼给拉走了,那个觉悟的情况就像探汤,马上警觉收回来。所以一个人怎么毋自欺?邪念一起来,马上像探汤收回来,这个才是不自欺。假如邪念一个接一个,那是被自己给出卖掉了,怎么是不自欺?《大学》里面比喻什么是毋自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见善如好好色,看到善,那个愿意去学习的态度跟好色的态度一样,就转过来了,把好色转成好德。比喻一般的人好色,说实在的,不止男人好色,女人都好色。女人说,这个女的好漂亮!连女人都是欣赏女人的色。这只是譬喻,是大家去揣摩那种动力应该是用在好德上面。大家有没有读书的时候,大学时候看自己的同学追女朋友追到茶不思饭不想,是吧?拼了命!拿那个态度来修学铁定有成就,这叫如好好色。那种好善好德的心就是那种冲劲。见到恶,如恶恶臭,就好像你到一个房间里面臭的要死,里面有尸体的臭味,请问你会怎么做?你马上就跳出那个房间了,是吧?见到邪念、见到恶行马上跳出来就对了。我们现在是贪念起来了,继续在那里沉浸,就拉不出来,就陷下去了。
所以,信而好古,好效法古人的德行,而且古人提的这些重要的教诲,让我们不能做的,我们马上效法。而能信而好古,这个信产生了,人就不怀疑了。一个人在修身、修学的路上,常常会起的烦恼是傲慢跟怀疑,人能真正调伏掉傲慢跟怀疑,就少走很多弯路。比方我们学的过程当中,怀疑圣贤,其实怀疑当中就有傲慢,觉得自己比圣贤还高,或者对别人傲慢,懂道理多了,傲慢就起来。甚至於在修道的路上,常常怀疑自己行不行,这个都是疑。有人说:我相信古圣先贤,不过我就是怀疑自己。有没有道理?有没有道理都先对第一句,随顺圣贤教诲。请问哪一个圣贤人说,对经典很有信心,就对自己没有信心?有没有?你看,我们又发明出一句。孔子给我们的教诲是「人之初,性本善」,颜子、孟子是告诉我们,「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只要我们怀疑自己,铁定对圣贤人的话还打折扣。
我从小成长比较没有信心,为什么?因为我没有才华,成绩又不好,长的又不帅,在现在这个社会很难有信心。其实人找信心都从哪找?从外找,希望赢得别人的认同。累不累?那是无底洞。今天他认同你,你就高兴了,明天他不认同你,那你不就躲在房间里哭了!再来,今天他认同你,另外这个人不认同你,那你要苦到什么时候?今天这个人说你漂亮,明天那个人说你不漂亮,你就没自信。我光讲就累,觉得人搞那些事情真复杂。不过我也曾经陷了很久很久很久的岁月,小时候成绩不好,选班长都没有我的分,什么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从来没参加过。后来念了大学还参加过几次,真特别,好像是年纪大了,这应该用哪一句成语比较适合?用我们闽南话,年纪大了,「人老了才出疹」,意思就是人年纪大了才出水痘,就是那个意思。
为什么我大学的时候可以参加比赛?因为我大一的时候去参加辩论比赛。看不出来!因为学长找不到人,才把我拉去。所以告诉大家,每一次找我都是找不到人,你看我有没有信心?而且,这件事情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不懂得拒绝人。你答应别人,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到时候你也很尴尬,你朋友也很难受,因为你又不是故意的,最后搞砸了。这个功课是必修,人要懂得进退,懂得什么时候该拒绝,什么时候该承担。结果我没有拒绝就尴尬了,上台去要讲十五分钟,时间到才可以下来,我七、八分钟就没词可以讲,又得站在上面,怎么办?对著台下笑,从左边笑过来,右边笑过去。不过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让我练傻笑。大家以后假如遇到尴尬的情况,就可傻笑一下,调解一下气氛。
后来我大学毕业念师范学院,有一次参加八百公尺接力,得了第三名,因为只有三队参加。也是找不到人把我拉过去,我跑了八百公尺,每个人跑两百公尺,跑得真的差点没断气,太久没跑那么激烈了。所以我的信心是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后来是听师长讲经,说古圣先贤传下来的都是真理,这个信心我建立起来了,不怀疑每一句经典。《大学》说有明明德,那我有明明德,但是很清楚怎么恢复,「苟不教,性乃迁」,改习气就对了。烦恼习气愈轻,自己本有的智慧就慢慢提起来,恢复了。愈做愈学,愈觉得老祖宗讲的真的,真实不虚。不然人没有信心真痛苦,有时候还得跑去问人家: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人家说:你要听真的还是假的?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儿女挺可怜,丧失民族自信心,不从经典明白人生,常常听人家人云亦云。有些心理测验从西方来的,自己没信心,跑去做心理测验。结果那些心理测验,测验出来说你的个性很像孔雀型的,你个性很像老虎型的,我还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说你的个性很像无尾熊型的。做完以后,自己高兴半天,我很像孔雀,我很像老虎。你说人不明理,活到什么分上?像畜生都可以高兴半天。你说我们的祖先在天之灵,看到这个现象多痛心。历代树立了这么多的圣哲人,你们不去效法,居然找去跟畜生比,还比的这么高兴。曾经还看到一本书,你要把孩子教成狼,孩子教成羊,听说这个书还挺畅销的。为什么没有出一本书要把孩子教成尧,孩子教成舜?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要认祖归宗的时候,要认这些古圣先贤为祖先、为老师,好好效法。
真信圣贤,真信经典,常常把这些教诲放在心上,不怀疑,好好认真去做,愈做愈觉得讲得真有道理,你就体证到这个真理,信解行证。而这一点,老实、听话,而且老实、听话的人怎么看出来?不能口头上说我挺老实,我挺听话的。重点在有没有真干?真做了才是老实。好像听老师讲,对对对,都很有道理。回去不做,那叫应付,那不叫老实。颜子做得非常好,孔子回忆到,「吾与回言终日」,我跟颜回讲课讲了一天,「不违如愚」。他听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怀疑,没有质疑,就一直吸收一直吸收。所以感觉,他到底有没有听懂?连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是一直听一直听。不违就像愚人一样,很憨。但是,「退而省其私」,他离开以后去观察他私下的情况,「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给他讲这么多,他都没有任何疑虑,孔子想他到底有没有听懂?私底下观察一下。亦足以发,「足」就是他很能够,「发」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发就是落实在他生活、工作、处事待人,他听懂以后就真做了。第二种意思,是他能够把这个义理完全的讲给他同学听。他当助教,听懂了,讲出来,理都是完全贯通。所以孔子讲到,自从颜回当了他的学生以后,他其他的学生得到很大的益处。那代表颜回他带动力行,而且自己又契入那些道理,又能随一些机缘给同学劝告,回也,不愚。而在《中庸》当中,孔子又讲到,颜回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他听到一个善的道理,完全领纳在心中,绝不忘记,拳拳服膺,不可须臾离也。从这里我们就看到颜回的老实听话,真去做了。
而真干,首先要从「毋自欺」下手,要打破这一关,修行才有商量的地方。我们不自欺,这个毋自欺当中,刚刚也跟大家讲到《大学》里面说的,「所谓诚其意者」,一个人要让自己所有的意念都是真诚流露,他首先要不自欺才能真诚,不自欺就要「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见不善如探汤」,马上缩回来,「见善如不及」,好的赶紧去学,不好的赶紧断掉,这才是不自欺。而不自欺当中,改过很重要,「过则勿惮改」,一发觉过失,要勇於去把它改正。孔子在《论语》当中有提到,「吾未见能见其过」,前面应该是有「已矣乎」,大家以后在《论语》里看至已矣乎,那句话就是很重要。为什么已矣乎很重要?已矣乎用现在的话就是「唉」。告诉大家,圣人叹气都是重点,这是千古一叹,希望这一叹连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人都能觉悟。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到,他几乎没有见过能见自己的过失,又能自我反省的人。从这句话我们看到,一个人要改自己的过,首先要先知过,见其过是知过,不知道问题没法改。内自讼是什么?悔过。悔了以后,「过则勿惮改」,还要下决心去改。所以人不懂得知,不懂得悔,他更谈不上改过。师长有句话让我们印象很深,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今天不迷糊了。所以发现自己过失,好不好?开悟了。哪怕是别人指出我们问题,也很高兴,他帮我们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真修行。这谈的都是实质上的认知。
我曾经也是遇过一个朋友,我们见面两天,刚好一起坐电梯。一进来,他就对我讲:你觉得我有什么缺点?你现在马上帮我指出来。诸位学长,你会怎么做?我才见他两天,我又不是每天拿个放大镜看人家的缺点。可是他很认真,看著我,我也看著他。这时候你们不知道怎么做?刚刚才跟大家分享过,傻笑!真的,哪有说两天我们就拿著放大镜一直照人家的缺点,不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们要能够赢得别人给我们多提问题,首先一定是我们要有「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才能感召来。人世间的因缘,其实都是自己的心感召来的。他怎么那么多人劝他,怎么都没有人劝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现在来了,真的都没有人劝我,你也不要去强求,你也不要一找到人就说劝我一下,人家会觉得你脑袋有问题。一切缘分要让它自然而然,不然你会把人家给吓到。人家才跟你认识一天,马上把他找过来,赶快讲出我的问题,不然你就没有道义,「善相劝,德皆建」,赶快讲。缘分还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为好。真的自己没有人劝,那就自己找!善观己心,常常听经。而且听经的时候,时时保持一个心态,就是在讲我,就是讲给我听的。假如是这样,哪有说听两个小时下来,没有察觉自己问题的,不可能。一察觉了赶紧改,赶紧用功。听经如是,读经亦如是,体会经典的时候都拿来对照自己。
再来,「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现在因为学传统文化学的比较晚,成年才学,所以有时候看不到问题。这叫习气使然,浑然不知,发觉不了。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比方很细微的,有时候我们看人,右边有人讲话,我们不经意的这样看。我眼睛太小了,你们没看到,对不起。比方这边出声音,或者那边的人讲话,在你右边的人讲话,然后你这样,有没有这样?心行一如,行为跟心是相应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出来?对人不尊重。不然一有声音,你是这样去听。但是谁容易发现自己这么细微的动作?旁观者清,人家旁边一看就看出来。所以当看到别人的问题,马上怎么样?回光反照,我有没有跟他同样的问题?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刚刚这样看,眼睛有点肌肉抽筋,不习惯这么看。所以好也是习惯,坏也是习惯,等这个不好养成习惯,再拉就累了。
改过当中,袁了凡先生很勇猛,他发要行三千件善事,做了十年。还有另外一位读书人,他做了三年就感应了,明朝的俞都先生,号净意道人。大家有读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吗?这篇文章是最好教导我们如何做到毋自欺的一个好榜样。这个俞公,小的时候特别聪明,十八岁,他是多才博学,十八岁就考上秀才,秀才就领国家给他的一个俸禄。可是十八岁考上秀才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考好。到了壮年,家里贫穷,收一些学生,教书。还跟他以前读书的同学结文昌社,就是一起依照文昌帝君的教诲来行善,也是挺有心向善的。而且这个文昌社里面,很强调的就是惜字、放生、戒杀,戒淫、戒杀,还有防口过,这五个重点。
结果他做了好久,七次考试都考不中,连举人都考不中。生了五个儿子,死了四个,一个八岁的时候在玩就走丢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剩一个。所以在他四十七岁的除夕夜,夫妻跟女儿坐在那里很凄凉,形影相吊。可是他心里就觉得很不能接受,有怨天尤人产生,我做了这么多的善事,怎么我的人生、我的家庭却是这个结果?而且他已经好几年都是写疏文,请灶神爷帮他告诉上帝,我做了这么多善事,上帝应该了解我,知道我,应该降福给我。而他自己自我反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怎么遭这么惨的人生际遇?大家看,讲到这里,俞都先生是从小读书人,十八岁就考上秀才,而且还教私塾,教人。请问大家,反求诸己的态度他入心了没有?没有。经典入不了心,改的了命吗?改不了。所以,改习气才是立命、造命最重要的基础,不是懂多少道理。
结果他写了这么多年,命运还是没有改变。除夕夜那天,他在那里哀叹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到他们家里来。这个长者他说他姓张,听到他们家的哀叹声就进来了。告诉他,仁兄,我知道你们家的事很久了,特来安慰你。俞都先生觉得这个人也很特别,对他也特别恭敬。然后就开始给他倒苦水,我做了这么好多事,怎么我的人生是这样子?一一给这个张先生说了。结果这个张先生接话了:你们家的事其实我挺清楚,你「意恶太重,专务虚名」。这些话都是能不能不自欺的关键所在。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修行从哪里下手?意念,不然言行全部都是表面功夫,从根本修,心念要保持纯净纯善。容不容易保持?不容易。找方法没有?不容易保持多久了?很久了。两年了?两年叫什么?打混,这不是学习态度。解决不了,赶紧找方法。
所以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什么意思?如之何就是怎么办,怎么办?一个人遇到什么事情不会想怎么办?该怎么办?不会主动解决问题,没有这个态度的话,那夫子说,我也拿他没办法。为什么?「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弃自弃者」,自我放弃谁也帮不上忙。我们的意念不能保持善念,我们警觉到了,找方法没有?有没有人来帮我们?有没有?假如说没有的人,就是太没良心了。为什么?师父讲经你听多少内容?没有教我们方法吗?用上没有?你要用它!所以学习的态度当中,主动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大家记住这句,「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自救而后天救,自助而后天助。你们有没有经验?自己真好学,动个念头想要哪本书,那本书一个礼拜之后就出现了,有没有这个经验?对。老祖宗的学问叫天人感应,人的真心可以跟万物相交感,但根源还在自己的心态。意恶太重,给我们提醒从意念下手。
专务虚名,虽然在行善,还是自私自利,还是名闻利养,还是放不下为了自己的这颗私心。这个专务虚名是我们读书人特别容易犯的,孔子在这一点上有太多的提醒,孔子讲「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代人厚道实在,言语不轻易讲,怕自己讲了之后做不到,都是做到之后才来说。因为专务虚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言行不一致,就整个都落到专务虚名,做表面给人家看。子贡口才很好,我们昨天提到的,孔子劝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又说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当中居然出现这么多句子,可见得这个务虚名是很容易陷下去的一个陷阱,而言行一致也是入道当中最重要的关键之一。
接著还提出他「满纸怨尤」,满腹牢骚,「渎陈上帝」,一大堆牢骚、抱怨触怒天地鬼神。天地鬼神都在希望他改善,都在庇荫他,反而还遭他抱怨一大堆。所以,孔子是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都很重要。而人起怨恨心,抱怨的时候,埋怨父母,埋怨天地,埋怨他人,这个心念念念都在折自己的福报。所以人的福报每天加减乘除,「恩欲报,怨欲忘」。其实人常常把怨记在心上,那真的是自残,自己伤害自己,不懂得爱惜自己。怨欲忘才是自爱,恩欲报是自爱,把自己的恩感心不断向上提升。这个张姓先生直接了当把他的问题指出来,说到:老兄,你恐怕受上天的责罚就快到了,你还抱怨。
俞都先生非常惊讶说:冥冥之中,举头三尺有神明,都会记。可是我誓行善事,奉行文昌帝君这些教诲这么久了,难道我所有做的都是虚名吗?人家指出来,他当下还不承认,我做那么久了,最起码也有善吧!这里提醒我们,有时候人家指出我们问题,我们不要马上:没有,不是像你说的这样。人家话就接不下去了,人家就不愿意劝你了。人家劝我们,哪怕讲十件只有两件对,两件你感谢他,八件怎么样?人不知而不愠。八件就是训练自己被误解的时候不要急於去解释,这也是修养。我看很多修行人确实很愿意行善,但是受不了别人误会,人家一讲他哪一句不对,不行了,跟对方就在理论,这样的心胸还是不够宽大。
幸好这个张姓人士是有来历的,不然俞都本人不愿意承认,一回回来,有时候他接不下去。但是这个张先生调查清楚了,一一跟他讲。你说你们惜字,可是我为什么看到你们常常拿著这些纸张去粘窗户,根本就不尊重这些经典。只是平常走在路上,看到旁边有人,装著行善,蹲下去捡垃圾、捡纸,然后拿去烧,别人就说这是好人。还是务虚名,自己私底下做的都不珍惜字纸。又提到,人家每个月放生都是别人主动的,你从来没有一次主动,所以你的善心没有从内心真正发出来。而且,这么多年来,你们家常常还有螃蟹、还有虾,这些生命你都煮来吃,你说你爱惜生命是真的还假的?还有说防口过。你的言语非常敏妙,你一开口,旁边的人都会被你的口才给吸引、给折服。你平常在跟朋友谈话的时候,挖苦别人、取笑别人都很多,所讲的话触怒鬼神。自己其实也觉得有点刻薄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讲那些话。你的言语折了这么多福,自己还觉得自己满厚道的,实在自知之明太差了。
而且又说到,你说邪淫这件事,虽然没有实质的行为出现,可是你每次看到漂亮的女生就一直看一直看,拉都拉不回来,只是没有恶缘出现,不然早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然后问他:你能像柳下惠一样,抱著一个女生都不乱吗?举了这些点,真的都切中他的问题。然后还告诉他,你写这么多疏文,上帝派了很多人来查,查了数年之久,一个善都没有。反而看到你每天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这是傲慢)、忆往期来念(忧虑牵挂)、恩雠报复念(瞋恨心),常常都固结在胸中,每天都是这些念头,神明都记得很清楚。你灾难快降了,你逃都来不及,居然还在那里求福?什么都给他点出来了。所以俞都先生马上跪下去,忏悔了。
明天我们再来谈谈这个张先生怎么样来劝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三年就把他整个命运给转过来。好,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早上好。昨天我们谈到学习的心态,首先随顺圣贤教诲,绝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绝不」很重要,念头一不跟经典相应,马上要提起觉照,要转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圣贤教诲,我们昨天举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一句,而这一句教诲贯穿在哪里?其实这一句贯穿在我们四千五百年所有的重点里面。比方父子关系需要反求诸己,夫妇、君臣、兄弟、朋友都需要反求诸己。所以讲这一句经句,其实都含摄在我们整个内容里面。
体会反求诸己也需要博学,我们看在《中庸》当中的譬喻让我们体会,「射有似乎君子」,射箭有君子的风范,「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一个人射箭,箭射出去了,射得不准,没射中目标,下一个念头应该是什么?自己的技术不好,功夫不够,这是反求诸己的态度。但是我们冷静看看,自己人生的过程当中遇到事情,是不是马上第一个念头就是找自己的问题?比方我们念书的时候,考试没考好,下一个念头是什么?老师问题考太难了,是吧?我昨天没睡好,我的实力不是这样的。很多跟反求诸己相反的、不相应的念头就一大堆,很难回到反求诸己这上面来。所以,箭没射好,下一个念头可能就说这支弓箭品质不好,哪里买的?反正就是把责任就往外推。
人为什么把责任往外推?好面子,就怕人家看低我们。所以这个面子,其实很让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修学得先把面子放下。有朋友会讲,可是我面子就是放不下!其实好面子,我们得冷静,好面子的时候舒不舒服?累不累?是啊!明明不对了,硬撑、硬找藉口,当下其实自己身心都很不自在。反而马上说对不起,我错了,要说的时候很难过,吐出去就舒服了。真正承认以后,为什么之后舒服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舒服了。很微妙,自己一承认错误,境就转了。本来人家是要来指责我们的,我们承认错误,反而人家也比较平和,觉得算了算了,你都承认错误了。所以愈是不承认错误,把事情搞得愈复杂。
我自己在小学教书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情况做错,也是惯性使然,就开始在那解释。我就发现底下的小朋友听我在解释,在那「倘揜饰」的时候,他们愈听眼神愈呆滞,愈听不下去,有的更是头都低下去了。反而我在上面也觉得快讲不下去了,人与人之间会互相感应的。我看我继续讲下去,连学生都不能认同我了,我赶紧转变心态,还是简单一点,就承认错就好了。我一承认错误,给他们鞠个躬,头抬起来,这些小孩的眼睛都发亮。他为什么发亮?他看到老师做的跟教的一样,跟经典一样,他就发亮了。看到老师讲的、跟做的跟经典不一样,他很难过。
其实人最难过的,就是他最信任的人言行不一致,这让他最痛苦。所以,我们面对信任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得要拿出真德行,不能让人家失望,让人家难过。小孩最痛苦的就是父母言行不一致,他这么信任父母,又看到父母做那样的事情,他非常挣扎,心灵都会扭曲,最后就甚至连其他的人都很难相信。到学校去,最崇敬的就是老师,在家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到学校去就是「我们老师说」。一个人假如到了二、三十岁,他开口的时候都是我爸爸说、我小学的老师说,诸位学长,您听起来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可能我们还不大习惯,很少遇到这样的人,你都多大了,还我爸爸说、我们老师说。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他对父母跟老师那种亲爱,到这么大了还是完全保持。现在我们有机缘遇到古圣先贤的教诲,遇到师长的教诲,我们能不能回到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的赤子之心?我们能不能开口就是「孔子说」、「孟子说」。那个心境就好像小学一年级去念书,听老师的每一句话不打折扣,深深把它记在心上,赶紧去做。很多老师教《弟子规》,尤其教那个年龄最小的,特别有感触,四岁、五岁的孩子一讲完当下就做,马上就去做,他单纯,他老实听话。
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学完「冬则温,夏则凊」,刚好她都是跟她奶奶睡觉,那一天,以前都是她奶奶看著她,哄她睡觉。学完之后,她说奶奶,今天我照顾你睡觉,你睡著了我再睡。结果这个奶奶不习惯,突然转这么大的幅度,实在睡不著。她奶奶说,你还是先去睡,叫她这个孙女去睡觉。这个孩子还是听了奶奶的话,但是最后还把棉被拉上去按一按,怕没按紧,冷气跑进去了,按得很紧。四岁的孩子做那些动作做得特别细腻,她才安心的躺著睡觉。这个奶奶就在想,你看这个孩子听完老师教诲,马上就做了,就回想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这样伺候过自己的父母睡觉。她奶奶想到这里,自己流眼泪,觉得很遗憾。当下我们看到,小孩的单纯是我们的学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这个心态孔子也是终身保持,这个也是学习的重要心态,待会我们就来就这个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刚刚是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它包含在五伦,包含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当中,我们刚刚举的射箭,反求诸其身。经典所谈的道理统统是相贯通的,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契入这个道理,孟子有一段话也点出了反求诸己的重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我看大家的表情好像没听过,有听过没有?还是你们现在的境界就是每一句都当第一次听?那种态度,这样也很可贵,这样会让台上的人很有灵感。「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苦口婆心,有人看《论语》比较短,《孟子》比较长。因为时代不同,孔子那个时代,讲这样的话人家就懂了。到孟子那个时代,人的基础差了,讲得太短了他听不懂,还得要从好多角度给他分析、给他引导,他才「哦!原来是这样」。所以不能嫌孟子罗嗦,你就误解了孟子的一番苦心。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得要讲到这个分上的时候,人才有一点明白。所以从几个角度。
我们去爱护人,但是没有办法跟他搞好关系,要「反其仁」,就是反省自己这个心是不是真正念念为人著想?还是只是做个表面功夫而已?大家有没有发现,或者是自身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比方我们对这个人很好,另外一个人跟他关系也不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反而比不上另外一个朋友跟他的关系。而那个朋友其实很少跟他怎么联络,久久打一次电话,我们一个礼拜还打三次电话,结果他反而跟那个朋友好,跟我们比较没那么亲。大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事?感觉心里平不平衡?我都花那么多时间,对他那么好,他对我这么冷淡。那个人一个月才打一次电话,一接到,他说真高兴接到你的电话。心里极不平衡。这个都是看到相上了。那个打一通电话的,他是至诚心,一接上电话,至诚感通,他们的心没有距离。许哲女士她们成立的那个单位叫「HEART TO HEART SERVICE」,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个也要写吗?heart to heart,heart不是心吗?真心对真心,自然没有距离。所以遇到这个情况也要反求诸己,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多时间经营这个友情,反比不上人家一个月才打一通电话?还是反求诸己。带著目的,有求的,对方有压力;无求的心、道义的心相交,一点压力都没有。好,所以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我们今天管理人、带领人,不能管理得好,反省自己的智慧、见识不够,不能怪底下的人。「礼人不答」,我们对一个人很恭敬,他不怎么理我们,我们要反省,不能只是做这个恭敬的动作而已,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没有真正的诚敬对待他人?比方我们学了《弟子规》之后,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特别恭敬,恭敬在哪?九十度鞠躬。那只是个相,那个恭敬要在哪里?不是那个鞠躬而已。有没有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对他有恭敬的态度?真是这样,跟家里的人绝对不会有不愉快,不会有摩擦。你这么恭敬他,怎么可能会摩擦?可能九十度鞠躬,但心里面还不认同家人很多行为,心里还在那里嘀咕,还在那里指责,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反其敬,内心没有真正的恭敬,所以皆反求诸己,重要。这一句教诲要透过博学,我们从孔子的教诲、孟子的教诲、圣贤的教诲体会愈深,就博学了。
审问,请问大家,我们昨天在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有没有突然有疑问跑出来?都没有?有没有?有没有感觉?有委屈的感觉。都没有?请受小弟一拜,你们的境界太高了,马上这句话就容纳在心里面。可能就会有人问:我已经对他这么好,怎么结果是这样?很好,他提出来问,你要很高兴。现在这个时代,人有时候不知道,都不问,闷在心里;他闷著,没有完全接受、搞清楚,他用不上的。接触了一大堆经典,听了一大堆演讲,生活还是生活,用不上。他得要理解了,他才能去落实。所以他听不懂马上问,这是很可贵的,这就是学习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装懂。
但是有时候,比方我们从事教学,讲的时候看到底下的人的表情就是不懂,可是他又问不出来,怎么办?要帮他问。你们有没有经验,比方说你们去听一堂课程,他在讲一个道理的时候,你马上疑问就跑出来了:是这样吗?假如是什么情况?结果那个疑问出来的时候,这个讲课的人下一段就刚好就讲你的疑问。有没有这个经验?那就是讲课的人他发现人家问不出来,可是他知道问题在哪里,「力不能问,然后语之」,《礼记.学记》里面讲的。他已经把疑问很自然的表现给你看,你假如了解了,刚好帮他问、帮他答,这是可以的。现在怕问题出在哪?听的人听不懂,脸还是装懂,然后就这样。其实说实在的,嘴巴在笑,眼睛骗不了人,观其眸子。但是不懂还要装懂的时候,人家也不好说,那就再看机缘。所以,其实审问很重要,审问它包含的就是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境界,坦诚很重要,诚才能学道,掩饰、逞强那个学不了道。
我们昨天有提到,人生就像镜子一样,你对著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哭它就对你哭。可能我们马上想到,我对他笑了一个月,他怎么还是对我哭?问题还是出在哪?自己。你折磨人家三年了,怎么要求人家一个月就变过来?这也没有道法自然。所以任何情况出现,心里有疑,还是要有一个坚信的态度,就是不是经典有情况,一定是我们自己有情况。经典假如有情况,这几千年来早就被去除掉了,还留在经典当中的都是真理。所以我们昨天在跟大家交流,从五伦关系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统统是慎思、明辨。明辨自己为什么做了,得不到好的结果?原来自己的心上还有求,还有贪心在,心上还有傲慢在,人家感觉到这分傲慢,纵使我们讲的道理再好,人家心里抵触。我们可能心里还有情绪在,还有怨恨在,这个都是明辨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修正,结果就愈来愈好。
接著,道理搞清楚了,落实,笃行。「言忠信,行笃敬」,都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心境当中流露出来。惩忿,一有摩擦了,我自己脾气不好,反求诸己。窒欲,被一些境界转了,我自己定力不够,德行不够,欲望太重。所以,这一个反求诸己,贯穿在整个四千五百年老祖宗的教诲当中。道理都是相容的,它不是跟知识好像一块一块的,我们不是学知识而已,我们是学智慧、学德行。这些理都是贯通的,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要用悟性去学。颜回,孔子称赞好学,颜回是闻一知十,羡不羡慕?想不想要?你们的意愿不是很高。
我们接著来谈学习第二个重要的心态,第一是随顺圣贤教诲,第二是老实、听话、真干。我们谈到,学儒就要学孔子,孔子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很老实,夫子说到,他所谈的这些教诲,都是依据古圣先贤的教诲传下来的,他没有乱加意思,他很老实,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个时代不老实学不了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家现在看社会当中一些邪师,怎么判断?他有没有老实?他有没有依据道统来学习?这些邪师都是他最厉害,以前的人都不如他,狂妄自大,一判断就判断出来了。他绝对不依经典的,他绝对没有承传的老师。其实现在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论语》这些经典,他没有判断力,这经典像照妖镜,一照就知道他有问题了。
而述而不作,人就不傲慢,而且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是真理;好古,这个好就是非常积极的、学而不厌的去效法古圣先贤,这个态度很重要。「见善如不及」,见到这些善的行为,心理上就觉得自己差太远了,赶紧急起直追古圣先贤。绝没有起一个念头说「那是他们做得到,古人做得到,我做不到」,这个念头一起就不是好古。这是什么?自暴自弃。其实,这些心境从历代古圣先王都是相应的,我们在《孟子》当中,孟子谈到大舜,说到大舜还没听到这些道统、这些教诲之前,他的生活跟森林里的野人差不多,走路的时候旁边还有一只野猪,睡觉的时候旁边很多山、石头,差不多。差别在哪?到了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他真正听到一句好教诲,看到一个好的榜样,他就勇往直前的去效法。勇猛到什么程度?孟子比喻就像洪水溃堤,那个冲力很大,谁也拦不住他断恶修善。我们想一想,跟大舜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大舜一听到好的教诲,看到好的行为,那个断恶修善谁也拦不住他。我们断恶修善是听到人家几句话,就把我们拦下来了,动力就没了,差就差在这个心境当中。这个是好古。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我们揣摩这个境界。见到不善的就像探汤一样的,大家探过汤没有?就像妈妈尝一下那个热汤,小孩子一不小心去碰到那个汤,是怎么样?这样就回来了,是啊!我们起一个邪念马上跟探汤一样,那绝对不会被这些邪念跟烦恼给拉走了,那个觉悟的情况就像探汤,马上警觉收回来。所以一个人怎么毋自欺?邪念一起来,马上像探汤收回来,这个才是不自欺。假如邪念一个接一个,那是被自己给出卖掉了,怎么是不自欺?《大学》里面比喻什么是毋自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见善如好好色,看到善,那个愿意去学习的态度跟好色的态度一样,就转过来了,把好色转成好德。比喻一般的人好色,说实在的,不止男人好色,女人都好色。女人说,这个女的好漂亮!连女人都是欣赏女人的色。这只是譬喻,是大家去揣摩那种动力应该是用在好德上面。大家有没有读书的时候,大学时候看自己的同学追女朋友追到茶不思饭不想,是吧?拼了命!拿那个态度来修学铁定有成就,这叫如好好色。那种好善好德的心就是那种冲劲。见到恶,如恶恶臭,就好像你到一个房间里面臭的要死,里面有尸体的臭味,请问你会怎么做?你马上就跳出那个房间了,是吧?见到邪念、见到恶行马上跳出来就对了。我们现在是贪念起来了,继续在那里沉浸,就拉不出来,就陷下去了。
所以,信而好古,好效法古人的德行,而且古人提的这些重要的教诲,让我们不能做的,我们马上效法。而能信而好古,这个信产生了,人就不怀疑了。一个人在修身、修学的路上,常常会起的烦恼是傲慢跟怀疑,人能真正调伏掉傲慢跟怀疑,就少走很多弯路。比方我们学的过程当中,怀疑圣贤,其实怀疑当中就有傲慢,觉得自己比圣贤还高,或者对别人傲慢,懂道理多了,傲慢就起来。甚至於在修道的路上,常常怀疑自己行不行,这个都是疑。有人说:我相信古圣先贤,不过我就是怀疑自己。有没有道理?有没有道理都先对第一句,随顺圣贤教诲。请问哪一个圣贤人说,对经典很有信心,就对自己没有信心?有没有?你看,我们又发明出一句。孔子给我们的教诲是「人之初,性本善」,颜子、孟子是告诉我们,「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只要我们怀疑自己,铁定对圣贤人的话还打折扣。
我从小成长比较没有信心,为什么?因为我没有才华,成绩又不好,长的又不帅,在现在这个社会很难有信心。其实人找信心都从哪找?从外找,希望赢得别人的认同。累不累?那是无底洞。今天他认同你,你就高兴了,明天他不认同你,那你不就躲在房间里哭了!再来,今天他认同你,另外这个人不认同你,那你要苦到什么时候?今天这个人说你漂亮,明天那个人说你不漂亮,你就没自信。我光讲就累,觉得人搞那些事情真复杂。不过我也曾经陷了很久很久很久的岁月,小时候成绩不好,选班长都没有我的分,什么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从来没参加过。后来念了大学还参加过几次,真特别,好像是年纪大了,这应该用哪一句成语比较适合?用我们闽南话,年纪大了,「人老了才出疹」,意思就是人年纪大了才出水痘,就是那个意思。
为什么我大学的时候可以参加比赛?因为我大一的时候去参加辩论比赛。看不出来!因为学长找不到人,才把我拉去。所以告诉大家,每一次找我都是找不到人,你看我有没有信心?而且,这件事情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不懂得拒绝人。你答应别人,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到时候你也很尴尬,你朋友也很难受,因为你又不是故意的,最后搞砸了。这个功课是必修,人要懂得进退,懂得什么时候该拒绝,什么时候该承担。结果我没有拒绝就尴尬了,上台去要讲十五分钟,时间到才可以下来,我七、八分钟就没词可以讲,又得站在上面,怎么办?对著台下笑,从左边笑过来,右边笑过去。不过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让我练傻笑。大家以后假如遇到尴尬的情况,就可傻笑一下,调解一下气氛。
后来我大学毕业念师范学院,有一次参加八百公尺接力,得了第三名,因为只有三队参加。也是找不到人把我拉过去,我跑了八百公尺,每个人跑两百公尺,跑得真的差点没断气,太久没跑那么激烈了。所以我的信心是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后来是听师长讲经,说古圣先贤传下来的都是真理,这个信心我建立起来了,不怀疑每一句经典。《大学》说有明明德,那我有明明德,但是很清楚怎么恢复,「苟不教,性乃迁」,改习气就对了。烦恼习气愈轻,自己本有的智慧就慢慢提起来,恢复了。愈做愈学,愈觉得老祖宗讲的真的,真实不虚。不然人没有信心真痛苦,有时候还得跑去问人家: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人家说:你要听真的还是假的?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儿女挺可怜,丧失民族自信心,不从经典明白人生,常常听人家人云亦云。有些心理测验从西方来的,自己没信心,跑去做心理测验。结果那些心理测验,测验出来说你的个性很像孔雀型的,你个性很像老虎型的,我还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说你的个性很像无尾熊型的。做完以后,自己高兴半天,我很像孔雀,我很像老虎。你说人不明理,活到什么分上?像畜生都可以高兴半天。你说我们的祖先在天之灵,看到这个现象多痛心。历代树立了这么多的圣哲人,你们不去效法,居然找去跟畜生比,还比的这么高兴。曾经还看到一本书,你要把孩子教成狼,孩子教成羊,听说这个书还挺畅销的。为什么没有出一本书要把孩子教成尧,孩子教成舜?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要认祖归宗的时候,要认这些古圣先贤为祖先、为老师,好好效法。
真信圣贤,真信经典,常常把这些教诲放在心上,不怀疑,好好认真去做,愈做愈觉得讲得真有道理,你就体证到这个真理,信解行证。而这一点,老实、听话,而且老实、听话的人怎么看出来?不能口头上说我挺老实,我挺听话的。重点在有没有真干?真做了才是老实。好像听老师讲,对对对,都很有道理。回去不做,那叫应付,那不叫老实。颜子做得非常好,孔子回忆到,「吾与回言终日」,我跟颜回讲课讲了一天,「不违如愚」。他听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怀疑,没有质疑,就一直吸收一直吸收。所以感觉,他到底有没有听懂?连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是一直听一直听。不违就像愚人一样,很憨。但是,「退而省其私」,他离开以后去观察他私下的情况,「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给他讲这么多,他都没有任何疑虑,孔子想他到底有没有听懂?私底下观察一下。亦足以发,「足」就是他很能够,「发」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发就是落实在他生活、工作、处事待人,他听懂以后就真做了。第二种意思,是他能够把这个义理完全的讲给他同学听。他当助教,听懂了,讲出来,理都是完全贯通。所以孔子讲到,自从颜回当了他的学生以后,他其他的学生得到很大的益处。那代表颜回他带动力行,而且自己又契入那些道理,又能随一些机缘给同学劝告,回也,不愚。而在《中庸》当中,孔子又讲到,颜回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他听到一个善的道理,完全领纳在心中,绝不忘记,拳拳服膺,不可须臾离也。从这里我们就看到颜回的老实听话,真去做了。
而真干,首先要从「毋自欺」下手,要打破这一关,修行才有商量的地方。我们不自欺,这个毋自欺当中,刚刚也跟大家讲到《大学》里面说的,「所谓诚其意者」,一个人要让自己所有的意念都是真诚流露,他首先要不自欺才能真诚,不自欺就要「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见不善如探汤」,马上缩回来,「见善如不及」,好的赶紧去学,不好的赶紧断掉,这才是不自欺。而不自欺当中,改过很重要,「过则勿惮改」,一发觉过失,要勇於去把它改正。孔子在《论语》当中有提到,「吾未见能见其过」,前面应该是有「已矣乎」,大家以后在《论语》里看至已矣乎,那句话就是很重要。为什么已矣乎很重要?已矣乎用现在的话就是「唉」。告诉大家,圣人叹气都是重点,这是千古一叹,希望这一叹连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人都能觉悟。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到,他几乎没有见过能见自己的过失,又能自我反省的人。从这句话我们看到,一个人要改自己的过,首先要先知过,见其过是知过,不知道问题没法改。内自讼是什么?悔过。悔了以后,「过则勿惮改」,还要下决心去改。所以人不懂得知,不懂得悔,他更谈不上改过。师长有句话让我们印象很深,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今天不迷糊了。所以发现自己过失,好不好?开悟了。哪怕是别人指出我们问题,也很高兴,他帮我们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真修行。这谈的都是实质上的认知。
我曾经也是遇过一个朋友,我们见面两天,刚好一起坐电梯。一进来,他就对我讲:你觉得我有什么缺点?你现在马上帮我指出来。诸位学长,你会怎么做?我才见他两天,我又不是每天拿个放大镜看人家的缺点。可是他很认真,看著我,我也看著他。这时候你们不知道怎么做?刚刚才跟大家分享过,傻笑!真的,哪有说两天我们就拿著放大镜一直照人家的缺点,不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们要能够赢得别人给我们多提问题,首先一定是我们要有「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才能感召来。人世间的因缘,其实都是自己的心感召来的。他怎么那么多人劝他,怎么都没有人劝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现在来了,真的都没有人劝我,你也不要去强求,你也不要一找到人就说劝我一下,人家会觉得你脑袋有问题。一切缘分要让它自然而然,不然你会把人家给吓到。人家才跟你认识一天,马上把他找过来,赶快讲出我的问题,不然你就没有道义,「善相劝,德皆建」,赶快讲。缘分还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为好。真的自己没有人劝,那就自己找!善观己心,常常听经。而且听经的时候,时时保持一个心态,就是在讲我,就是讲给我听的。假如是这样,哪有说听两个小时下来,没有察觉自己问题的,不可能。一察觉了赶紧改,赶紧用功。听经如是,读经亦如是,体会经典的时候都拿来对照自己。
再来,「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现在因为学传统文化学的比较晚,成年才学,所以有时候看不到问题。这叫习气使然,浑然不知,发觉不了。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比方很细微的,有时候我们看人,右边有人讲话,我们不经意的这样看。我眼睛太小了,你们没看到,对不起。比方这边出声音,或者那边的人讲话,在你右边的人讲话,然后你这样,有没有这样?心行一如,行为跟心是相应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出来?对人不尊重。不然一有声音,你是这样去听。但是谁容易发现自己这么细微的动作?旁观者清,人家旁边一看就看出来。所以当看到别人的问题,马上怎么样?回光反照,我有没有跟他同样的问题?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刚刚这样看,眼睛有点肌肉抽筋,不习惯这么看。所以好也是习惯,坏也是习惯,等这个不好养成习惯,再拉就累了。
改过当中,袁了凡先生很勇猛,他发要行三千件善事,做了十年。还有另外一位读书人,他做了三年就感应了,明朝的俞都先生,号净意道人。大家有读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吗?这篇文章是最好教导我们如何做到毋自欺的一个好榜样。这个俞公,小的时候特别聪明,十八岁,他是多才博学,十八岁就考上秀才,秀才就领国家给他的一个俸禄。可是十八岁考上秀才之后,就一直没有再考好。到了壮年,家里贫穷,收一些学生,教书。还跟他以前读书的同学结文昌社,就是一起依照文昌帝君的教诲来行善,也是挺有心向善的。而且这个文昌社里面,很强调的就是惜字、放生、戒杀,戒淫、戒杀,还有防口过,这五个重点。
结果他做了好久,七次考试都考不中,连举人都考不中。生了五个儿子,死了四个,一个八岁的时候在玩就走丢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剩一个。所以在他四十七岁的除夕夜,夫妻跟女儿坐在那里很凄凉,形影相吊。可是他心里就觉得很不能接受,有怨天尤人产生,我做了这么多的善事,怎么我的人生、我的家庭却是这个结果?而且他已经好几年都是写疏文,请灶神爷帮他告诉上帝,我做了这么多善事,上帝应该了解我,知道我,应该降福给我。而他自己自我反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怎么遭这么惨的人生际遇?大家看,讲到这里,俞都先生是从小读书人,十八岁就考上秀才,而且还教私塾,教人。请问大家,反求诸己的态度他入心了没有?没有。经典入不了心,改的了命吗?改不了。所以,改习气才是立命、造命最重要的基础,不是懂多少道理。
结果他写了这么多年,命运还是没有改变。除夕夜那天,他在那里哀叹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到他们家里来。这个长者他说他姓张,听到他们家的哀叹声就进来了。告诉他,仁兄,我知道你们家的事很久了,特来安慰你。俞都先生觉得这个人也很特别,对他也特别恭敬。然后就开始给他倒苦水,我做了这么好多事,怎么我的人生是这样子?一一给这个张先生说了。结果这个张先生接话了:你们家的事其实我挺清楚,你「意恶太重,专务虚名」。这些话都是能不能不自欺的关键所在。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修行从哪里下手?意念,不然言行全部都是表面功夫,从根本修,心念要保持纯净纯善。容不容易保持?不容易。找方法没有?不容易保持多久了?很久了。两年了?两年叫什么?打混,这不是学习态度。解决不了,赶紧找方法。
所以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什么意思?如之何就是怎么办,怎么办?一个人遇到什么事情不会想怎么办?该怎么办?不会主动解决问题,没有这个态度的话,那夫子说,我也拿他没办法。为什么?「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弃自弃者」,自我放弃谁也帮不上忙。我们的意念不能保持善念,我们警觉到了,找方法没有?有没有人来帮我们?有没有?假如说没有的人,就是太没良心了。为什么?师父讲经你听多少内容?没有教我们方法吗?用上没有?你要用它!所以学习的态度当中,主动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大家记住这句,「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自救而后天救,自助而后天助。你们有没有经验?自己真好学,动个念头想要哪本书,那本书一个礼拜之后就出现了,有没有这个经验?对。老祖宗的学问叫天人感应,人的真心可以跟万物相交感,但根源还在自己的心态。意恶太重,给我们提醒从意念下手。
专务虚名,虽然在行善,还是自私自利,还是名闻利养,还是放不下为了自己的这颗私心。这个专务虚名是我们读书人特别容易犯的,孔子在这一点上有太多的提醒,孔子讲「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代人厚道实在,言语不轻易讲,怕自己讲了之后做不到,都是做到之后才来说。因为专务虚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言行不一致,就整个都落到专务虚名,做表面给人家看。子贡口才很好,我们昨天提到的,孔子劝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又说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当中居然出现这么多句子,可见得这个务虚名是很容易陷下去的一个陷阱,而言行一致也是入道当中最重要的关键之一。
接著还提出他「满纸怨尤」,满腹牢骚,「渎陈上帝」,一大堆牢骚、抱怨触怒天地鬼神。天地鬼神都在希望他改善,都在庇荫他,反而还遭他抱怨一大堆。所以,孔子是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都很重要。而人起怨恨心,抱怨的时候,埋怨父母,埋怨天地,埋怨他人,这个心念念念都在折自己的福报。所以人的福报每天加减乘除,「恩欲报,怨欲忘」。其实人常常把怨记在心上,那真的是自残,自己伤害自己,不懂得爱惜自己。怨欲忘才是自爱,恩欲报是自爱,把自己的恩感心不断向上提升。这个张姓先生直接了当把他的问题指出来,说到:老兄,你恐怕受上天的责罚就快到了,你还抱怨。
俞都先生非常惊讶说:冥冥之中,举头三尺有神明,都会记。可是我誓行善事,奉行文昌帝君这些教诲这么久了,难道我所有做的都是虚名吗?人家指出来,他当下还不承认,我做那么久了,最起码也有善吧!这里提醒我们,有时候人家指出我们问题,我们不要马上:没有,不是像你说的这样。人家话就接不下去了,人家就不愿意劝你了。人家劝我们,哪怕讲十件只有两件对,两件你感谢他,八件怎么样?人不知而不愠。八件就是训练自己被误解的时候不要急於去解释,这也是修养。我看很多修行人确实很愿意行善,但是受不了别人误会,人家一讲他哪一句不对,不行了,跟对方就在理论,这样的心胸还是不够宽大。
幸好这个张姓人士是有来历的,不然俞都本人不愿意承认,一回回来,有时候他接不下去。但是这个张先生调查清楚了,一一跟他讲。你说你们惜字,可是我为什么看到你们常常拿著这些纸张去粘窗户,根本就不尊重这些经典。只是平常走在路上,看到旁边有人,装著行善,蹲下去捡垃圾、捡纸,然后拿去烧,别人就说这是好人。还是务虚名,自己私底下做的都不珍惜字纸。又提到,人家每个月放生都是别人主动的,你从来没有一次主动,所以你的善心没有从内心真正发出来。而且,这么多年来,你们家常常还有螃蟹、还有虾,这些生命你都煮来吃,你说你爱惜生命是真的还假的?还有说防口过。你的言语非常敏妙,你一开口,旁边的人都会被你的口才给吸引、给折服。你平常在跟朋友谈话的时候,挖苦别人、取笑别人都很多,所讲的话触怒鬼神。自己其实也觉得有点刻薄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讲那些话。你的言语折了这么多福,自己还觉得自己满厚道的,实在自知之明太差了。
而且又说到,你说邪淫这件事,虽然没有实质的行为出现,可是你每次看到漂亮的女生就一直看一直看,拉都拉不回来,只是没有恶缘出现,不然早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然后问他:你能像柳下惠一样,抱著一个女生都不乱吗?举了这些点,真的都切中他的问题。然后还告诉他,你写这么多疏文,上帝派了很多人来查,查了数年之久,一个善都没有。反而看到你每天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这是傲慢)、忆往期来念(忧虑牵挂)、恩雠报复念(瞋恨心),常常都固结在胸中,每天都是这些念头,神明都记得很清楚。你灾难快降了,你逃都来不及,居然还在那里求福?什么都给他点出来了。所以俞都先生马上跪下去,忏悔了。
明天我们再来谈谈这个张先生怎么样来劝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三年就把他整个命运给转过来。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