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4500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10/12/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46-0006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我们接下来谈的是学习的心态,所谓态度决定成就、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后才来改变态度。世间的成就如此,学问亦如此,心态对了,他的学问才能不断提升。而我们学儒最好的榜样是孔子,包含孔子的弟子,「有颜回者好学」,所以我们学习要跟孔子学,要跟颜夫子学,他们的心态成就了他们一生的道德学问,都入圣人的境界。所以我们德比於上,一开始就是依这个标准。首先第一条,随顺圣贤教诲,绝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一点很关键。今天我们打开经本,不见得就是在跟圣贤人学,我们假如不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其实还是跟自己学,不是跟圣贤人学,想的、做的都是顺著自己的意思。甚至於还拿圣贤的经典来做挡箭牌,来顺著自己的执著,说服别人,这都不妥当。比方说我们不愿意承担,就找藉口,随缘、随缘,那不就是拿著圣贤经典来顺著自己的习气吗?那叫随便,不是随缘。
子张曾经问孔子,「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的回答,「不践迹,亦不入於室。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为什么要写这一段给大家看?其实这些理我们可以直接说出来,但为什么还是要把夫子教诲先写一下?因为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说的是让社会大众明白,但是有没有依经典在说话?不然大家一称赞我们,你真厉害,说著说著都不知道自己的话有没有跟著经典走了,慢慢的会狂妄,八风一吹,吹到最后不可一世就麻烦了。子张问孔子,其实意思就是善人要学圣贤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去实践力行?善人他是心地非常善良,言行善良,乐於助人。但圣贤之道他是要己立而立人,己达达人,他还要有智慧才可以帮得上人。所以善再提升,成贤成圣。应该怎么做?人心地善良要怎么契入圣贤?孔子回答「不践迹」,这个迹就是圣贤的行持。圣贤的行持在四书里面,那都是圣贤人做到,把它记下来的。这个两个「不」字,其实负负得正,没有依循他们的行持去做,很难登堂入室,就入不了圣贤的门。所以提醒我们一开始要怎么样?照著做,一言一行都要效法圣贤,你才能慢慢像圣贤。
所以这从《孝经》来讲就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大家希不希望我的人生言满天下无口过?我话再怎么讲都不会造孽,都能利益人,所做一切事都不会跟人结怨,让人如沐春风,希不希望?希望。这是结果,要先下什么功夫?先老实听话!要怎么样?讲的话都要是跟经典相应才讲,所做的都要跟经典相应才做,慢慢这个叫入模子培训,是吧?那个圣贤的模子里,好好的在里面练,练到最后你就像了。所以一开始随顺圣贤教诲,一言一行,甚至起心动念都要遵照经典来做。意思就是要效法,要学儒,学孔子、学颜子、学曾子,我们面对一个情境,孔子会怎么做?颜子会怎么做?这个就是学,没有自己的意思,完全依照经典来效法。
后面讲到的,「论笃是与」,这个意思就是跟《孝经》讲的口无择言,不用刻意去想,怎么讲都跟经典相应。「君子者乎」,就是怎么做都是君子的行为,都不会偏颇。再来,「色庄者乎」,论笃是与是言语,君子者乎是他的一切行为都跟君子相应,前面是因为下功夫了。当你有一天觉得说,让我不讲传统文化我不知道怎么讲话,恭喜你,你已经去芜存菁了,以前那些世俗的烦恼习气汰换掉了,一开口就是经典。当然这个经典的背后还是调剂人情,很有人情味。你不要开口就经典,人家马上站起来,对不起,我要上厕所。那是好为人师。不是。是怎么谈都跟所有圣贤教诲完全相应,就对了。孔子说,「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孔子是勉励我们往这个目标去迈进,愈听话,这个境界来得愈快。孔子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当弟子的?要有志气,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老实把夫子这些教诲领纳了,少走很多弯路,弯路都是自己搞出来的。
所以老子讲,大道至简,大道至易,「而人好径」,人喜欢找捷径,有没有更快的、更好的?没有了。最快最好的,诚敬两个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对任何一句教诲不打折扣,真诚恭敬领受,依教奉行,就对了。你看我们听师长讲经,都是五十九年修学的心得和盘托出给我们,我们假如肯接,你看少走多少弯路!我们取一句教诲来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随顺圣贤教诲,这是心法,时时要保持。用在哪里?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时时不可须臾离也,这就是会用功办道。比方事情发生了,马上「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在事情当中发现冲突了,马上先,我有没有错?先静下来,马上说这事是我不对。保证吵不起来。而且那个话是很真诚,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对方马上那个善心就被我们真诚给带动起来,其实我也不对。人生很微妙,就像照镜子一样,没有很复杂,你对著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指著它骂,回回来的就是它指著你骂。
我有个朋友他就曾经遇过一个情况,他说他中学的时候,看一个同学特别不顺眼,气到又不能明著跟他干,所以气到自己实在排解不了,拿了一张纸骂他,把他什么问题缺点都写出来,写完了,觉得舒服多了。这叫症状解,以后还会再有。结果刚好当天他走啊走,走到那个同学的座位,突然看到那个同学写了一张纸骂他,结果他一看,怎么跟他骂的差不多?所以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心中有傲慢,才会看人傲慢。大家有没有听过朋友说,「哼!他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当下这个说话的人傲不傲慢?是!贪心的人就看人贪心,怀疑心重的人看谁都怀疑。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所谓万法唯心造,万法由心生。所有的境缘在提醒我们的心出什么问题了。这个镜子一看很凶,是不是我们的脸也很凶?
我曾经有一次,刚好身边的人跟人家发生冲突,他们就说,那些人太不像话了,怎么不好,怎么不好。我一听,还受点影响,功夫太差,这些人怎么这么过分!后来这些人来了,我赶紧,因为人家已经不高兴了,我就去接待,人,不要再造冲突对立了,我就跟他们好好沟通一下。确实他们的脸色不好看。我跟他们沟通完了,把他们送走了。我身边这些朋友来了,他们的态度是,别跟他们说这么多,不要说了。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我主动的去跟他们接触。谈完之后,把车门一关,再见再见,欢迎再来!松了一口气,觉得,他们脸色还是挺凶的。我这么一回头,看到自己的人比他们的脸色还难看,我突然明白了,都不是境界的问题,自己的问题。看人家凶,自己比他更凶。看别人很清楚,看不到自己。所以真相是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会响的就是程度差不多,叫一般见识才拍得响。
可能有人会说,我都对著他笑了,他都笑不回来,这个镜子出问题。有没有这个情况?我都跟他笑三天了,他还给我一张臭脸!首先问题出在哪?第一,我们有求。为什么对他好?他赶紧对我好。人只要做任何事带目的,痛苦以后一定会来,为什么?求不到,苦就来了。所以有一个太太听了课以后也很激动,回去以后,本来不干家务的,大干特干,拖地,整理。结果做了七天,他先生如如不动,没什么反应,还在那翘著二郎腿看报纸。她实在有点憋不住了,我都做那么多天,他都一点反应都没有,所以实在受不了了,拿起桌上的抹布,咻!(以前棒球看太多)丢过去,打在那个报纸,先生的报纸上面。她先生不慌不忙把报纸放下来,看著她。这个太太说:我都做了七天了,你都没看到?这先生跟她讲:你不是学《弟子规》的吗?怎么还生气?请问大家,太太修养好还是先生修养好?先生。你看,被太太丢抹布没生气,心平气和。所以我们要冷静,不是先学的就修养好,不是先学的就强势要去要求别人。所以只要有求,反效果。为什么?人家感受到了,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要。凡事要自然而然,真诚,是发自内心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不是要给人看,而不是要提要求,而不是要赢得别人肯定,不是这个目的。
又有一个太太。待会要举先生的例子,不然我们女性同胞可能会不大平衡,时时要体恤人心,待会我得举先生的例子。她的前夫,她离婚了,离婚不久去听五天课,听完之后觉得自己以前做的很多很不对,到她前夫家,对著她的公公婆婆,前公公婆婆,跟前夫鞠躬道歉,忏悔,很真诚。鞠完躬,忏完悔,这个前夫跟公公婆婆的表情还是一点都没变,还是这样一直看著她,没有任何笑容。她就回去了。请问大家,不是像照镜子一样吗?怎么我们笑了,镜子不笑?怎么我们忏悔了,镜子没反应?问题出在哪?所以人要明理,明理什么?任何事情它都是循序发展,它不是一个点,它是整个面。他为什么没反应?因在哪里?没反应是结果,原因呢?原因是我们以前做得太不好了,突然一下变好,他们惊魂未定,真的还是假的?先观察一下再说。问题还在自己。谁愿意面对人家的善意没有反应?没反应还是挺痛苦的,因为还得观察。举一个例子,今天有一个人,你给他打他十巴掌,他打了昏头转向,还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你马上跟他说,乖,我会对你很好。他一定被你吓得退好几步,是不是?同理可证,你给人家煎熬了五年了,突然鞠个躬,微笑一下,马上就要人家回应回来,这不是很不自然吗?很苛刻吗?所以人家愈不能接受,我们的心要愈坚定、愈反省,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老祖宗这个话真讲透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而我们又讲到,学习的内容是五伦,所以这一句教诲怎么落实在五伦当中?有一个母亲,我们谈话的时候她一直强调,我儿子脾气特别大。后来我跟她比较熟了,我说请问你,你的脾气大不大?她说我脾气也很大。我说那我们来试一下,你这两个礼拜好好调伏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脾气,你看看家里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那个时候是两个礼拜去跟他们交流一次。结果两个礼拜之后她看到我,很高兴,她说,我儿子最近脾气好多了,因为我最近脾气也好多了。习气会互相影响。你们有没有遇过那个大嗓门的同学?那个一开口三楼、五楼的人都听得到。结果我发现,一到这个同学家才知道,他们家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讲话都特别大声。可能他们家不常用行动电话,都直接千里传音。
所以孩子的问题是根出了问题。遇到孩子的问题,首先先静下来,从根本找答案,才能解决。有一个父亲,刚好有一天看到他孩子翻墙过去偷摘人家的苹果,他看到了。又是跟几个朋友去的,这个也是一个大男孩,十几岁了,不好当面指责,怕他在同学当中没面子,没办法立足,父亲没有马上指责他。当天回家,他父亲拿了一本《华盛顿传》,打开了讲到华盛顿砍倒父亲的樱桃树那个内容,翻开来放在孩子的床头边,希望孩子看到了主动来承认错误。结果当天晚上没反应,隔天也没反应。最后这个父亲看孩子没有主动承认,还是得引导,就对那孩子讲,我听有老师说,他看到有学生翻墙去摘人家的苹果。他孩子一听就很紧张,那个老师有没有看清楚?这个父亲说,那老师没看清楚。他儿子一听,哦!不过,该不会是你吧?他还说没有没有,不是我,不是我。接著这个父亲讲,真的不是你?他说真的不是我。我就说嘛,绝对不是你,那些老师们都说可能是你。当下父亲站在他这一边,你看我就说不是我儿子。
接著这个父亲又说了:儿子,你看你们这些年轻的孩子爬树爬这么高去摘苹果,你知道吗,他们的父母会有多担心?引导孩子体恤到父母的心。爬那么高一摔下来,摔断了脚、腿,伤了生命怎么办?所以他们的父母会非常的担心。而且他们的父母会觉得非常的著急,为什么?小时偷针,大时会偷金,这个坏习惯不改,以后做出贪赃枉法的事就毁了一生。而他们的父母不只担心,他们的父母会觉得很惭愧,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还去偷人家的苹果。他父亲说完,走几步到餐厅把自己准备好的一篮的苹果端到他儿子的房间放在那里,他就走了。虽然没说话,告诉孩子什么?孩子,你需要吃,爸一定买给你,别偷人家的,是吧?而且父亲有没有指责?父亲反省,怪自己没把他教好。后来这个孩子之后的成绩表现特别好,还出国留学,回来之后对社会也很有贡献。然后他的父亲在一次整理他的笔记本的时候,整理他的房间,看到孩子写的日记,说本来以前觉得父亲是教书的,也赚不了什么钱,还有点瞧不起父亲。但是经过那一件事,他很佩服他爸爸。一个父亲反求诸己那个力量太强!
我自己有一次,刚好我大姊她到补习班,这个事我们今天说了就好,遇到我大姊可别当面跟她说,我知道你的故事了!因为自家的故事特别熟悉,跟大家分享一下。刚好她去补习,给我爸打电话,爸,我现在眼睛不舒服。我爸说,我现在刚好有事,明天爸带你去看医生。爸电话就挂了。我父亲很有责任感,一听大女儿眼睛不舒服,担心,赶紧给公司请假,直接就骑著摩托车到补习班去了。结果到了补习班,发现我姊没上课,刚好跷课。你看我爸是担忧,结果一看,跷课。回家就问我姊,你是去哪了?结果我姊有点不好意思,恼羞成怒,我不补了,我不考了!就发脾气了。都是你叫我去补习,我不补了,我不考大学了。坦白讲,我爸为什么要我姊读大学?父母为孩子想很远,怕什么?怕她妹妹弟弟以后读完大学,就她没读大学,怕她心里难受,哪怕再花钱也要把她推上去,父亲考虑得很远。你说几个兄弟姊妹就她没读大学,心理上会没有任何阴影?一般的人做不到。
所以我爸是好意,念念为她,结果赢来的是什么?一顿脾气。又是关心她的身体,赶紧请假赶过去,居然回应回来的是这样。结果我看我姊发脾气了,我跟我二姊两个人看一看,会不会台风来了?我们两个还在那里有点担心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没多久,我爸来找我们两个人,我爸很平和:来来,你们两个坐,爸有哪些还做不好的地方,你们给爸提出来?当下那个震撼,我姊这个态度,我爸居然不只没有发脾气,马上还觉得是不是我还有哪些做不对的地方?我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羡慕过任何家庭,我觉得我们家很温暖。所以已经感觉父母做得太好了,突然爸这么一问,我跟我姊根本讲不出话来,跟我二姊。
所以父亲在这个情境之下的这个人生态度,深深震撼我们的心灵。所以我观察到,像我的二姊,回到家绝不批评说,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对不起我。这种话我姊姊从来没讲过,那都受我父亲的身教。我父亲在商场当中,同事也是形形色色,没有听过我父亲批评过他哪一个同事。而且他,在我记忆当中,他那个时候都是做主管,从襄理、副理,最后公司经理,他虽然是做领导者,他也从不骂他的下属。有一次他公司办活动,我们一起去参与,遇到他的同事,一个女同事,对著我们几个孩子讲,说你爸人很好,是我遇过最好的主管。从别人的嘴中听到人家肯定自己的父母,非常高兴,而且打从内心佩服自己的父母。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做到让孩子身边的长辈都很自然的会把我们的德行肯定,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样跟人相处,而这些因缘就会很自然发生。所以东北话讲的,「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感」,非常有道理。其实我们冷静来思考一下,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哪一次把我们叫过来说,来,儿子,今天父亲给你讲人生道理,今天时间是一个小时,来,坐下来,有没有这样?我们的爷爷,我们的外公,有没有这样教过我们?那我们什么时候学到的?往往都是在不经意当中那种很自然流露的一言一行,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上。所以身教真的大於言教。结果我们现在是很会跟孩子讲道理,反而教得没有我们上一代的老人好。所以还是找到这个教育的本,还是身教。所以我们为人父母,遇到孩子、遇到家庭任何情况发生的时候,能不能提起的是反求诸己?能有这个心境,坏事都会变好事,危机都会变转机,真的。
比方说孩子一些偏颇的行为出来,父亲马上说,太太,都是我没有好好关心这个孩子。一反求,太太马上,你在外面已经很辛苦了,都怪我。夫妻一反求,一反省,静下来两个人好好商量,怎么来教育好孩子,不就是好事了吗?其实孩子的状况出来,就是提醒我们问题所在。教育孩子得要长他的善、救他的失,没有这些情况出现,我们怎么针对他的需要去教导他?所以其实人世间有没有坏事?得了癌症是不是坏事?你们没有反应?好坏不在外面,在自己的心态。陈老师去年初大肠癌末期,她经历过以后,就知道怎么样平常心去面对癌症,所以半年之后她去检查,没了。而且今年她跟大众讲课的时候,传上来的问题,我看了一下,三分之一都是问癌症的问题。她没有经历过,怎么帮得上人家这个忙?所以人生一些历练都不是坏事,会成为往后可以帮人、利益人的资粮、经验。而且说实在的,当我们检查有癌症了,它是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虐待自己身体虐待太久了,它是提醒我们,怎么是坏事?就好像那个军队不是都有哨兵吗?站在那个很高的哨台上看看敌人来了没有,是吧?看到敌人来了,锵锵锵,是吧?赶快提醒大家,注意注意,病毒要进来了。
我们现在人都不懂,没有这个心态,那个扁桃腺发炎就是那个哨兵在叫,病毒来了,它是给我们提醒。结果我们现在不明理,那个哨兵叫得很大声,吵死了,把它砍了!要救我们的人还把它砍了。所以现在很多人扁桃腺发炎,把它割了。那是身体很重要的免疫系统,是在专门提醒我们的。所以人现在不明道理,都杀忠臣,是吧?把这个忠臣都杀掉了。我们身边有没有忠臣?有,你一看到他就烦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忠臣。可是你看,人要知好歹容不容易?不容易。看到顺自己意思的,净讲好听话给自己的,好舒服!看到批评自己的,心里就难受。这个叫听人家赞叹就高兴,听人家批评就不舒服。其实自己到底好还是坏,谁最清楚?应该是自己最清楚,何必活在这个虚荣当中?自家有过,人讲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刚刚跟大家举的这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父母、从父子的这个角色来看,随顺圣贤教诲,不可须臾离也。
再来,延伸到其他的伦常,比方夫妇,现在离婚率很高,人在面对事的时候,意气用事多。「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这个话大家听过吧?故事听过没有?哈罗,香港四十集这个故事讲了没有?有吗?其实这个教诲也点明一个重点告诉我们,天堂跟地狱在哪?一念之间。你看遇到事情了,那个水撞翻了,太太马上,「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把水放好。」先生马上说,「是我走路不小心,把你的心意搞砸了。」反求诸己,坏事都变什么?好事了,就转过来了。包含外遇的问题,遇上了还得反求诸己。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他说他也曾经遇过这样的情况,就每次要回家,就很恐惧,然后在自己家附近绕了好几圈,就是没勇气进门。我一听都觉得不可思议,夫妻相爱了,结婚了,怎么走到最后变这样?当然当事人要反省,另一半也要想,怎么把自己的另一半逼到连回家的勇气都提不起来了?大家听过刘芳总裁的课程没有?听过。你看,一、二点回家,一开门,好香!热汤热面,赶紧让先生吃上。假如都是这样的心去经营自己的家庭,那婚姻应该是愈来愈好,夫妻的情感是愈来愈深。
俗话又讲,「家火不烧,野火不起」,一定夫妻自己本身出了状况,人家才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面对这个情境要冷静,冷静才能把事情处理好。所以先生犯错的时候,要把他当儿子看,不是孩子而已,儿子。有没有哪一位太太,她儿子犯错了,她说我这一辈子跟我儿子没完没了,会不会这样?不会。可是有时候,可能太太就会想,他都这么大了,还干这样的事!有没有道理?有,确实大了,一百七十五公分。告诉大家,他是身体大了,他的心灵有没有跟著成长?而且你看,一个大男人,一个自己最亲的人,做出来的却是畜生的事情,你还不怜悯他,你还不赶快把他拉回头?所以生气的根源在哪?我执。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人假如没有我执,不会生气的。所以我们生气了不要怪别人,都是他气我的。这个叫倘揜饰,增一辜。
诸位学长,希不希望从今以后任何人事物都不能让我们生气?那日子就好过了。大家有没有经验,要去见一个人很害怕,我一见他,火就上来,我很不想发火,可是看到他,我忍不了。这不错了,有先见之明,还知道不能逞强。人要下定决心,修行要从惩忿做起,把脾气去掉,不然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所有前面的功夫一把火全烧掉,因为那个发完脾气,这个时候脑子里有经文吗?啥都没了,光是调这个身体的状态要调好几天才调得过来。要学不发脾气,给大家推荐一个榜样,弥勒菩萨。大家到佛寺山门,一进天王殿,看到弥勒菩萨坐在那里,笑呵呵的。所以代表学传统文化入门,这是第一个功课,笑口常开,大肚能容。
布袋和尚还有一段教诲讲得好,他说,「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个听完之后,醍醐灌顶,这种教诲好不好?痛快!什么时候用?Right now,马上!多好!你用你就解脱了,没人可以给你生气多好!那个瞋恚的心拉不住你了,你不会做它奴隶了,这才叫大英雄。大家想想这个话有没有道理?人家给我们吐口水,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很有道理!人把手抬起来是要消耗卡路里的,是不是?布袋和尚有学物理学。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你顺著他,不要忤逆他。所以大禹治水,疏导的,顺势而为,不是防堵,一防堵,两个人就干起来了。
请问大家,脾气是真的还是假的?有一个概念,真的就不会变,才叫真的。请问脾气在哪?我真的脾气很不好!来,拿来我看看?真的东西怎么拿不出来?假的,妄心,刹那就没了,你还把它当真的。所以人颠倒在哪?把假的当真的,把真的当假的。真的是什么?本善、明德是真的。我们都说,我不行。假的是贪瞋痴、是脾气,我们说,我真的脾气很大,颠倒就颠倒在这里,认真为假,认假为真。所以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慧可来请法,大师,我的心不安,求大师帮我安心。我们毛学长,那个洞还在吧?大家有机会可以上少林寺看看,体会体会一下,你站在洞口,达摩祖师,我的心不安,求大师帮我安心。达摩祖师把手伸出来,你把心拿来,我帮你安。慧可大师一看,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那是假的,刹那虚妄的。假的别把它当真,一了解它是假的,就不被它控制了。人为什么那个脾气一直发下去?我很生气,我很生气,它就一直下去了。稍起一个情绪,马上,假的,一转,清凉就来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圣狂之分,在乎一念。所以这个布袋和尚讲得很有道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我一擦了就是不顺他的意思,这个擦的动作又像要打架一样,让它自己干,不要跟他冲突。不只这样,刚好你出去旅游,把当地的名产买回来,其他的同仁有,也要摆在这个同仁的桌上,日久见人心。我这么多次对他无礼,他还这么关心我,对我这么好。他的善心就现前了。俗话讲的,人的心都是肉做的,都会软的。
从这里我们就看到,生气还是因为自己的我上来了,人家恶意对我们,给我们吐口水,我们马上,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气就来了。比方一个太太,刚好今天出门去工作,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她两巴掌,她还回不过神,那个人已经走了。算了、算了,这个人可能心情不好,不要跟他计较了。当天晚上很不巧,推开门,先生喝得有点醉醺醺的,不分青红皂白也给你两巴掌,这个太太马上讲,我这一辈子跟你没完!请教大家,遇到的缘同样是两巴掌,为什么差这么多?问题在哪?心。对不认识的人没要求,对最熟的人要求特别高,最后才会产生那些情绪抵触。所以所有的缘都是提醒我们心态出了问题,不是坏事。所以只要内心有情绪上来了,赶紧发觉问题,今天就没空过。善观己心,这个是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修。有这个心态,处处都是道场,处处都是学习的好机会。
我们当时候在庐江,大年初一都给老百姓拜年,一路走一路拜,遇到人就鞠躬拜年。结果这个鞠躬的过程当中,发现很有意思,老百姓回应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你给他鞠躬,「恭喜恭喜,新年好」,他就马上往后看,他不确定是不是对他打招呼的。等他确定了,「新年好!」这是一种情况。有一位很有意思,他,哦,新年好,之后突然好像想到什么,就冲进自己的房子里面去了。我们也搞不清楚他想什么,我们就继续走,走了几十公尺,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等一下!他把他家的糖果端出来了,请我们吃。所以你以善心对人,赢来的就是人家的善意。人生不复杂。还有一种是你给他鞠躬,他很自然也就给你鞠躬了。再有一种,你跟他鞠躬,新年好。抬起头来,他一点反应都没有,继续很冷漠的走。然后你再跟他新年好!有一位男士,我是给他鞠了三个躬,他没有表情就走过去了。我在那里,嗯。
请问大家,你当下什么心情?我都对他这样了,他怎么可以对我那样?会不会觉得很难过?请问大家,来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为了难过而来的?不是,是为了利人而来的,是为了搞清楚情况而来的。这个朋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讯息,代表什么?现在人苦到面对一个人给他鞠三个躬,他还没有办法从烦恼当中跳出来,感觉到他苦了没有?对!所以面对这个人,让我们更提醒自己,我要用我们的真诚、热忱化掉所有的冰块。所以不难过,难过还是因为「我」上来了,我都对他这么恭敬了,他怎么一点都不理我,我好伤心!所以把我拿掉,放下,念念为对方想,一个人跟你发脾气,你气不起来,为什么?你为他想,你马上,「对不起,对不起,别气了,别气了,气了伤身体」,赶紧端一杯热水给他,「是我错了,你先喝点水,别伤了身」。你说他还骂不骂得下去?这个问题这么难吗?骂不骂得下去?为什么?他没有对立就不会冲突。你把自己放下了,都是想著他,深怕他继续生气。而你真有这样的心,以后你不会做让你父母、让你家人操心的事。因为你真的体恤到他们对你的关爱,你不忍心再让他们多操心。这是讲到夫妇,反求诸己。
包含兄弟,在《德育故事》里面有提到「缪彤自挝」,他自己打自己的脸。他几个兄弟,他是老大,都是他把他们拉扯大的,教育他们,父母早走。他对兄弟这么大的恩德,结果兄弟跟这些弟媳,他的所有的弟弟跟弟媳闹分家,这种境界一出来,有些人就挡不了,马上骂,「我赚的钱供你们读大学,你们这什么态度?」麻烦了,脾气一起来,带动的就是所有人的情绪。其实我们是道义人生,对我们生命当中的亲人付出不是有条件的,一讲这样的话,其实自己的心已经偏掉了。当下缪彤看到这个情况,自己回到屋里惭愧,对著圣贤人说,我读了几十年圣贤书,还要齐家治国,结果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够团结好、和睦好,我真是对不起圣贤的教诲。就开始打自己的脸。他的弟弟看到了非常惭愧,弟弟跟弟媳都跪在他面前忏悔。这是他兄弟当中遇到这个情境,他还是先反求诸己。
包含君臣,古圣先王是我们当领导者的学习榜样,只要是领导者,最好的榜样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我们看孔子竭尽一生,为了恢复道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很多人并没有能好好的听孔子的教诲去做,可是孔子并没有怨任何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个都是圣人的心境。反而孔子却说道,「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学圣贤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他的存心,夫子对文化奉献了一生,但是面对社会当中种种这些问题,还是要求自己,为什么大家不明诗书礼乐这些教化?还是我做得不够。这个丘,因为我们不直接称孔子的名,我们把这个字读成「某」。而我们在《论语》当中看到尧舜禹汤他们传承的领导者的心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他自己有错,绝不推卸给任何人。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臣子有问题,我没有做榜样,我没有把他们教化好。在心境当中,这些古圣先王确实都是反求诸己。
现代我们看到一个故事,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他也是儒商,很有修养。他为什么事业能做这么大?他也是立志,他就是希望透过自己的企业给人类好的生活。他说自来水哲学,他提供的这些电器利益人的生活,就像自来水一样,他的目标是立二百五十年,立很长远的目标。有一次他的一个员工,是这个厂房的负责人,刚好不在的时候,厂房烧掉了。后来一了解,是这个主管母亲生病了,他跑医院去了,刚好发生这件事情。结果这个主管就非常惶恐,自己失职了,造成公司这么大的损失。Look me,你们要看我,虽然我们这位同仁长得比我帅,什么时候是考试?这个时候就是考试。方读此,勿慕彼;方看蔡老师,勿看其他人,不然会伤害我幼小的心灵。我从小就是信心不够,你们一看他,我会觉得我都没有魅力了。所以大家注意,那个恭敬的眼神才不会无意当中伤害了脆弱的人,这样才有仁慈心。
所以刚刚跟大家讲,松下幸之助他公司发生这一件事,那个主管十分惶恐,心里想,一定被开除了。来到松下先生前面,松下先生对他讲,你母亲生病了,我都没有关心到,早该安排一下,让你去陪陪你母亲,这是我没关心到。讲完了,就把他安排到另外一个工厂工作,还没降他的职。大家想一想,这一个员工当下是什么心情?他对他的老板打从心里佩服,佩服他的修养。而且不只这个员工感动,谁也感动?他所有的员工都关注著这件事,老板不只没有指责。说实在的,有一个人生态度很重要,既往不咎。事情已经发生了,赶紧协助收拾,不要在那里又骂老半天,於事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李炳南师公教我们处世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先协助。其实犯错的人心里都很忐忑不安,你赶紧先协助他善后,他很感动,到时候你再提醒他,以后你怎么样就不会再犯这个错,他一定把你记一辈子。已经错了,事情还一团乱,你又劈哩啪啦一直骂,那只会让事更混乱而已。所以夫子说既往不咎,那很有道理。
今天跟大家举的就是随顺圣贤教诲,我们举了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它在五伦当中时时都可以体现,我们不可须臾离也。这样的心态来学,德日进,过日少。好,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我们接下来谈的是学习的心态,所谓态度决定成就、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后才来改变态度。世间的成就如此,学问亦如此,心态对了,他的学问才能不断提升。而我们学儒最好的榜样是孔子,包含孔子的弟子,「有颜回者好学」,所以我们学习要跟孔子学,要跟颜夫子学,他们的心态成就了他们一生的道德学问,都入圣人的境界。所以我们德比於上,一开始就是依这个标准。首先第一条,随顺圣贤教诲,绝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一点很关键。今天我们打开经本,不见得就是在跟圣贤人学,我们假如不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其实还是跟自己学,不是跟圣贤人学,想的、做的都是顺著自己的意思。甚至於还拿圣贤的经典来做挡箭牌,来顺著自己的执著,说服别人,这都不妥当。比方说我们不愿意承担,就找藉口,随缘、随缘,那不就是拿著圣贤经典来顺著自己的习气吗?那叫随便,不是随缘。
子张曾经问孔子,「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的回答,「不践迹,亦不入於室。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为什么要写这一段给大家看?其实这些理我们可以直接说出来,但为什么还是要把夫子教诲先写一下?因为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说的是让社会大众明白,但是有没有依经典在说话?不然大家一称赞我们,你真厉害,说著说著都不知道自己的话有没有跟著经典走了,慢慢的会狂妄,八风一吹,吹到最后不可一世就麻烦了。子张问孔子,其实意思就是善人要学圣贤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去实践力行?善人他是心地非常善良,言行善良,乐於助人。但圣贤之道他是要己立而立人,己达达人,他还要有智慧才可以帮得上人。所以善再提升,成贤成圣。应该怎么做?人心地善良要怎么契入圣贤?孔子回答「不践迹」,这个迹就是圣贤的行持。圣贤的行持在四书里面,那都是圣贤人做到,把它记下来的。这个两个「不」字,其实负负得正,没有依循他们的行持去做,很难登堂入室,就入不了圣贤的门。所以提醒我们一开始要怎么样?照著做,一言一行都要效法圣贤,你才能慢慢像圣贤。
所以这从《孝经》来讲就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大家希不希望我的人生言满天下无口过?我话再怎么讲都不会造孽,都能利益人,所做一切事都不会跟人结怨,让人如沐春风,希不希望?希望。这是结果,要先下什么功夫?先老实听话!要怎么样?讲的话都要是跟经典相应才讲,所做的都要跟经典相应才做,慢慢这个叫入模子培训,是吧?那个圣贤的模子里,好好的在里面练,练到最后你就像了。所以一开始随顺圣贤教诲,一言一行,甚至起心动念都要遵照经典来做。意思就是要效法,要学儒,学孔子、学颜子、学曾子,我们面对一个情境,孔子会怎么做?颜子会怎么做?这个就是学,没有自己的意思,完全依照经典来效法。
后面讲到的,「论笃是与」,这个意思就是跟《孝经》讲的口无择言,不用刻意去想,怎么讲都跟经典相应。「君子者乎」,就是怎么做都是君子的行为,都不会偏颇。再来,「色庄者乎」,论笃是与是言语,君子者乎是他的一切行为都跟君子相应,前面是因为下功夫了。当你有一天觉得说,让我不讲传统文化我不知道怎么讲话,恭喜你,你已经去芜存菁了,以前那些世俗的烦恼习气汰换掉了,一开口就是经典。当然这个经典的背后还是调剂人情,很有人情味。你不要开口就经典,人家马上站起来,对不起,我要上厕所。那是好为人师。不是。是怎么谈都跟所有圣贤教诲完全相应,就对了。孔子说,「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孔子是勉励我们往这个目标去迈进,愈听话,这个境界来得愈快。孔子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当弟子的?要有志气,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老实把夫子这些教诲领纳了,少走很多弯路,弯路都是自己搞出来的。
所以老子讲,大道至简,大道至易,「而人好径」,人喜欢找捷径,有没有更快的、更好的?没有了。最快最好的,诚敬两个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对任何一句教诲不打折扣,真诚恭敬领受,依教奉行,就对了。你看我们听师长讲经,都是五十九年修学的心得和盘托出给我们,我们假如肯接,你看少走多少弯路!我们取一句教诲来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随顺圣贤教诲,这是心法,时时要保持。用在哪里?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时时不可须臾离也,这就是会用功办道。比方事情发生了,马上「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在事情当中发现冲突了,马上先,我有没有错?先静下来,马上说这事是我不对。保证吵不起来。而且那个话是很真诚,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对方马上那个善心就被我们真诚给带动起来,其实我也不对。人生很微妙,就像照镜子一样,没有很复杂,你对著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指著它骂,回回来的就是它指著你骂。
我有个朋友他就曾经遇过一个情况,他说他中学的时候,看一个同学特别不顺眼,气到又不能明著跟他干,所以气到自己实在排解不了,拿了一张纸骂他,把他什么问题缺点都写出来,写完了,觉得舒服多了。这叫症状解,以后还会再有。结果刚好当天他走啊走,走到那个同学的座位,突然看到那个同学写了一张纸骂他,结果他一看,怎么跟他骂的差不多?所以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心中有傲慢,才会看人傲慢。大家有没有听过朋友说,「哼!他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当下这个说话的人傲不傲慢?是!贪心的人就看人贪心,怀疑心重的人看谁都怀疑。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所谓万法唯心造,万法由心生。所有的境缘在提醒我们的心出什么问题了。这个镜子一看很凶,是不是我们的脸也很凶?
我曾经有一次,刚好身边的人跟人家发生冲突,他们就说,那些人太不像话了,怎么不好,怎么不好。我一听,还受点影响,功夫太差,这些人怎么这么过分!后来这些人来了,我赶紧,因为人家已经不高兴了,我就去接待,人,不要再造冲突对立了,我就跟他们好好沟通一下。确实他们的脸色不好看。我跟他们沟通完了,把他们送走了。我身边这些朋友来了,他们的态度是,别跟他们说这么多,不要说了。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我主动的去跟他们接触。谈完之后,把车门一关,再见再见,欢迎再来!松了一口气,觉得,他们脸色还是挺凶的。我这么一回头,看到自己的人比他们的脸色还难看,我突然明白了,都不是境界的问题,自己的问题。看人家凶,自己比他更凶。看别人很清楚,看不到自己。所以真相是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会响的就是程度差不多,叫一般见识才拍得响。
可能有人会说,我都对著他笑了,他都笑不回来,这个镜子出问题。有没有这个情况?我都跟他笑三天了,他还给我一张臭脸!首先问题出在哪?第一,我们有求。为什么对他好?他赶紧对我好。人只要做任何事带目的,痛苦以后一定会来,为什么?求不到,苦就来了。所以有一个太太听了课以后也很激动,回去以后,本来不干家务的,大干特干,拖地,整理。结果做了七天,他先生如如不动,没什么反应,还在那翘著二郎腿看报纸。她实在有点憋不住了,我都做那么多天,他都一点反应都没有,所以实在受不了了,拿起桌上的抹布,咻!(以前棒球看太多)丢过去,打在那个报纸,先生的报纸上面。她先生不慌不忙把报纸放下来,看著她。这个太太说:我都做了七天了,你都没看到?这先生跟她讲:你不是学《弟子规》的吗?怎么还生气?请问大家,太太修养好还是先生修养好?先生。你看,被太太丢抹布没生气,心平气和。所以我们要冷静,不是先学的就修养好,不是先学的就强势要去要求别人。所以只要有求,反效果。为什么?人家感受到了,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要。凡事要自然而然,真诚,是发自内心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不是要给人看,而不是要提要求,而不是要赢得别人肯定,不是这个目的。
又有一个太太。待会要举先生的例子,不然我们女性同胞可能会不大平衡,时时要体恤人心,待会我得举先生的例子。她的前夫,她离婚了,离婚不久去听五天课,听完之后觉得自己以前做的很多很不对,到她前夫家,对著她的公公婆婆,前公公婆婆,跟前夫鞠躬道歉,忏悔,很真诚。鞠完躬,忏完悔,这个前夫跟公公婆婆的表情还是一点都没变,还是这样一直看著她,没有任何笑容。她就回去了。请问大家,不是像照镜子一样吗?怎么我们笑了,镜子不笑?怎么我们忏悔了,镜子没反应?问题出在哪?所以人要明理,明理什么?任何事情它都是循序发展,它不是一个点,它是整个面。他为什么没反应?因在哪里?没反应是结果,原因呢?原因是我们以前做得太不好了,突然一下变好,他们惊魂未定,真的还是假的?先观察一下再说。问题还在自己。谁愿意面对人家的善意没有反应?没反应还是挺痛苦的,因为还得观察。举一个例子,今天有一个人,你给他打他十巴掌,他打了昏头转向,还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你马上跟他说,乖,我会对你很好。他一定被你吓得退好几步,是不是?同理可证,你给人家煎熬了五年了,突然鞠个躬,微笑一下,马上就要人家回应回来,这不是很不自然吗?很苛刻吗?所以人家愈不能接受,我们的心要愈坚定、愈反省,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老祖宗这个话真讲透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而我们又讲到,学习的内容是五伦,所以这一句教诲怎么落实在五伦当中?有一个母亲,我们谈话的时候她一直强调,我儿子脾气特别大。后来我跟她比较熟了,我说请问你,你的脾气大不大?她说我脾气也很大。我说那我们来试一下,你这两个礼拜好好调伏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脾气,你看看家里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那个时候是两个礼拜去跟他们交流一次。结果两个礼拜之后她看到我,很高兴,她说,我儿子最近脾气好多了,因为我最近脾气也好多了。习气会互相影响。你们有没有遇过那个大嗓门的同学?那个一开口三楼、五楼的人都听得到。结果我发现,一到这个同学家才知道,他们家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讲话都特别大声。可能他们家不常用行动电话,都直接千里传音。
所以孩子的问题是根出了问题。遇到孩子的问题,首先先静下来,从根本找答案,才能解决。有一个父亲,刚好有一天看到他孩子翻墙过去偷摘人家的苹果,他看到了。又是跟几个朋友去的,这个也是一个大男孩,十几岁了,不好当面指责,怕他在同学当中没面子,没办法立足,父亲没有马上指责他。当天回家,他父亲拿了一本《华盛顿传》,打开了讲到华盛顿砍倒父亲的樱桃树那个内容,翻开来放在孩子的床头边,希望孩子看到了主动来承认错误。结果当天晚上没反应,隔天也没反应。最后这个父亲看孩子没有主动承认,还是得引导,就对那孩子讲,我听有老师说,他看到有学生翻墙去摘人家的苹果。他孩子一听就很紧张,那个老师有没有看清楚?这个父亲说,那老师没看清楚。他儿子一听,哦!不过,该不会是你吧?他还说没有没有,不是我,不是我。接著这个父亲讲,真的不是你?他说真的不是我。我就说嘛,绝对不是你,那些老师们都说可能是你。当下父亲站在他这一边,你看我就说不是我儿子。
接著这个父亲又说了:儿子,你看你们这些年轻的孩子爬树爬这么高去摘苹果,你知道吗,他们的父母会有多担心?引导孩子体恤到父母的心。爬那么高一摔下来,摔断了脚、腿,伤了生命怎么办?所以他们的父母会非常的担心。而且他们的父母会觉得非常的著急,为什么?小时偷针,大时会偷金,这个坏习惯不改,以后做出贪赃枉法的事就毁了一生。而他们的父母不只担心,他们的父母会觉得很惭愧,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还去偷人家的苹果。他父亲说完,走几步到餐厅把自己准备好的一篮的苹果端到他儿子的房间放在那里,他就走了。虽然没说话,告诉孩子什么?孩子,你需要吃,爸一定买给你,别偷人家的,是吧?而且父亲有没有指责?父亲反省,怪自己没把他教好。后来这个孩子之后的成绩表现特别好,还出国留学,回来之后对社会也很有贡献。然后他的父亲在一次整理他的笔记本的时候,整理他的房间,看到孩子写的日记,说本来以前觉得父亲是教书的,也赚不了什么钱,还有点瞧不起父亲。但是经过那一件事,他很佩服他爸爸。一个父亲反求诸己那个力量太强!
我自己有一次,刚好我大姊她到补习班,这个事我们今天说了就好,遇到我大姊可别当面跟她说,我知道你的故事了!因为自家的故事特别熟悉,跟大家分享一下。刚好她去补习,给我爸打电话,爸,我现在眼睛不舒服。我爸说,我现在刚好有事,明天爸带你去看医生。爸电话就挂了。我父亲很有责任感,一听大女儿眼睛不舒服,担心,赶紧给公司请假,直接就骑著摩托车到补习班去了。结果到了补习班,发现我姊没上课,刚好跷课。你看我爸是担忧,结果一看,跷课。回家就问我姊,你是去哪了?结果我姊有点不好意思,恼羞成怒,我不补了,我不考了!就发脾气了。都是你叫我去补习,我不补了,我不考大学了。坦白讲,我爸为什么要我姊读大学?父母为孩子想很远,怕什么?怕她妹妹弟弟以后读完大学,就她没读大学,怕她心里难受,哪怕再花钱也要把她推上去,父亲考虑得很远。你说几个兄弟姊妹就她没读大学,心理上会没有任何阴影?一般的人做不到。
所以我爸是好意,念念为她,结果赢来的是什么?一顿脾气。又是关心她的身体,赶紧请假赶过去,居然回应回来的是这样。结果我看我姊发脾气了,我跟我二姊两个人看一看,会不会台风来了?我们两个还在那里有点担心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没多久,我爸来找我们两个人,我爸很平和:来来,你们两个坐,爸有哪些还做不好的地方,你们给爸提出来?当下那个震撼,我姊这个态度,我爸居然不只没有发脾气,马上还觉得是不是我还有哪些做不对的地方?我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羡慕过任何家庭,我觉得我们家很温暖。所以已经感觉父母做得太好了,突然爸这么一问,我跟我姊根本讲不出话来,跟我二姊。
所以父亲在这个情境之下的这个人生态度,深深震撼我们的心灵。所以我观察到,像我的二姊,回到家绝不批评说,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对不起我。这种话我姊姊从来没讲过,那都受我父亲的身教。我父亲在商场当中,同事也是形形色色,没有听过我父亲批评过他哪一个同事。而且他,在我记忆当中,他那个时候都是做主管,从襄理、副理,最后公司经理,他虽然是做领导者,他也从不骂他的下属。有一次他公司办活动,我们一起去参与,遇到他的同事,一个女同事,对著我们几个孩子讲,说你爸人很好,是我遇过最好的主管。从别人的嘴中听到人家肯定自己的父母,非常高兴,而且打从内心佩服自己的父母。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做到让孩子身边的长辈都很自然的会把我们的德行肯定,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样跟人相处,而这些因缘就会很自然发生。所以东北话讲的,「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感」,非常有道理。其实我们冷静来思考一下,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哪一次把我们叫过来说,来,儿子,今天父亲给你讲人生道理,今天时间是一个小时,来,坐下来,有没有这样?我们的爷爷,我们的外公,有没有这样教过我们?那我们什么时候学到的?往往都是在不经意当中那种很自然流露的一言一行,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上。所以身教真的大於言教。结果我们现在是很会跟孩子讲道理,反而教得没有我们上一代的老人好。所以还是找到这个教育的本,还是身教。所以我们为人父母,遇到孩子、遇到家庭任何情况发生的时候,能不能提起的是反求诸己?能有这个心境,坏事都会变好事,危机都会变转机,真的。
比方说孩子一些偏颇的行为出来,父亲马上说,太太,都是我没有好好关心这个孩子。一反求,太太马上,你在外面已经很辛苦了,都怪我。夫妻一反求,一反省,静下来两个人好好商量,怎么来教育好孩子,不就是好事了吗?其实孩子的状况出来,就是提醒我们问题所在。教育孩子得要长他的善、救他的失,没有这些情况出现,我们怎么针对他的需要去教导他?所以其实人世间有没有坏事?得了癌症是不是坏事?你们没有反应?好坏不在外面,在自己的心态。陈老师去年初大肠癌末期,她经历过以后,就知道怎么样平常心去面对癌症,所以半年之后她去检查,没了。而且今年她跟大众讲课的时候,传上来的问题,我看了一下,三分之一都是问癌症的问题。她没有经历过,怎么帮得上人家这个忙?所以人生一些历练都不是坏事,会成为往后可以帮人、利益人的资粮、经验。而且说实在的,当我们检查有癌症了,它是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虐待自己身体虐待太久了,它是提醒我们,怎么是坏事?就好像那个军队不是都有哨兵吗?站在那个很高的哨台上看看敌人来了没有,是吧?看到敌人来了,锵锵锵,是吧?赶快提醒大家,注意注意,病毒要进来了。
我们现在人都不懂,没有这个心态,那个扁桃腺发炎就是那个哨兵在叫,病毒来了,它是给我们提醒。结果我们现在不明理,那个哨兵叫得很大声,吵死了,把它砍了!要救我们的人还把它砍了。所以现在很多人扁桃腺发炎,把它割了。那是身体很重要的免疫系统,是在专门提醒我们的。所以人现在不明道理,都杀忠臣,是吧?把这个忠臣都杀掉了。我们身边有没有忠臣?有,你一看到他就烦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忠臣。可是你看,人要知好歹容不容易?不容易。看到顺自己意思的,净讲好听话给自己的,好舒服!看到批评自己的,心里就难受。这个叫听人家赞叹就高兴,听人家批评就不舒服。其实自己到底好还是坏,谁最清楚?应该是自己最清楚,何必活在这个虚荣当中?自家有过,人讲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刚刚跟大家举的这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父母、从父子的这个角色来看,随顺圣贤教诲,不可须臾离也。
再来,延伸到其他的伦常,比方夫妇,现在离婚率很高,人在面对事的时候,意气用事多。「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这个话大家听过吧?故事听过没有?哈罗,香港四十集这个故事讲了没有?有吗?其实这个教诲也点明一个重点告诉我们,天堂跟地狱在哪?一念之间。你看遇到事情了,那个水撞翻了,太太马上,「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把水放好。」先生马上说,「是我走路不小心,把你的心意搞砸了。」反求诸己,坏事都变什么?好事了,就转过来了。包含外遇的问题,遇上了还得反求诸己。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他说他也曾经遇过这样的情况,就每次要回家,就很恐惧,然后在自己家附近绕了好几圈,就是没勇气进门。我一听都觉得不可思议,夫妻相爱了,结婚了,怎么走到最后变这样?当然当事人要反省,另一半也要想,怎么把自己的另一半逼到连回家的勇气都提不起来了?大家听过刘芳总裁的课程没有?听过。你看,一、二点回家,一开门,好香!热汤热面,赶紧让先生吃上。假如都是这样的心去经营自己的家庭,那婚姻应该是愈来愈好,夫妻的情感是愈来愈深。
俗话又讲,「家火不烧,野火不起」,一定夫妻自己本身出了状况,人家才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面对这个情境要冷静,冷静才能把事情处理好。所以先生犯错的时候,要把他当儿子看,不是孩子而已,儿子。有没有哪一位太太,她儿子犯错了,她说我这一辈子跟我儿子没完没了,会不会这样?不会。可是有时候,可能太太就会想,他都这么大了,还干这样的事!有没有道理?有,确实大了,一百七十五公分。告诉大家,他是身体大了,他的心灵有没有跟著成长?而且你看,一个大男人,一个自己最亲的人,做出来的却是畜生的事情,你还不怜悯他,你还不赶快把他拉回头?所以生气的根源在哪?我执。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人假如没有我执,不会生气的。所以我们生气了不要怪别人,都是他气我的。这个叫倘揜饰,增一辜。
诸位学长,希不希望从今以后任何人事物都不能让我们生气?那日子就好过了。大家有没有经验,要去见一个人很害怕,我一见他,火就上来,我很不想发火,可是看到他,我忍不了。这不错了,有先见之明,还知道不能逞强。人要下定决心,修行要从惩忿做起,把脾气去掉,不然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所有前面的功夫一把火全烧掉,因为那个发完脾气,这个时候脑子里有经文吗?啥都没了,光是调这个身体的状态要调好几天才调得过来。要学不发脾气,给大家推荐一个榜样,弥勒菩萨。大家到佛寺山门,一进天王殿,看到弥勒菩萨坐在那里,笑呵呵的。所以代表学传统文化入门,这是第一个功课,笑口常开,大肚能容。
布袋和尚还有一段教诲讲得好,他说,「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个听完之后,醍醐灌顶,这种教诲好不好?痛快!什么时候用?Right now,马上!多好!你用你就解脱了,没人可以给你生气多好!那个瞋恚的心拉不住你了,你不会做它奴隶了,这才叫大英雄。大家想想这个话有没有道理?人家给我们吐口水,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很有道理!人把手抬起来是要消耗卡路里的,是不是?布袋和尚有学物理学。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你顺著他,不要忤逆他。所以大禹治水,疏导的,顺势而为,不是防堵,一防堵,两个人就干起来了。
请问大家,脾气是真的还是假的?有一个概念,真的就不会变,才叫真的。请问脾气在哪?我真的脾气很不好!来,拿来我看看?真的东西怎么拿不出来?假的,妄心,刹那就没了,你还把它当真的。所以人颠倒在哪?把假的当真的,把真的当假的。真的是什么?本善、明德是真的。我们都说,我不行。假的是贪瞋痴、是脾气,我们说,我真的脾气很大,颠倒就颠倒在这里,认真为假,认假为真。所以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慧可来请法,大师,我的心不安,求大师帮我安心。我们毛学长,那个洞还在吧?大家有机会可以上少林寺看看,体会体会一下,你站在洞口,达摩祖师,我的心不安,求大师帮我安心。达摩祖师把手伸出来,你把心拿来,我帮你安。慧可大师一看,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那是假的,刹那虚妄的。假的别把它当真,一了解它是假的,就不被它控制了。人为什么那个脾气一直发下去?我很生气,我很生气,它就一直下去了。稍起一个情绪,马上,假的,一转,清凉就来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圣狂之分,在乎一念。所以这个布袋和尚讲得很有道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我一擦了就是不顺他的意思,这个擦的动作又像要打架一样,让它自己干,不要跟他冲突。不只这样,刚好你出去旅游,把当地的名产买回来,其他的同仁有,也要摆在这个同仁的桌上,日久见人心。我这么多次对他无礼,他还这么关心我,对我这么好。他的善心就现前了。俗话讲的,人的心都是肉做的,都会软的。
从这里我们就看到,生气还是因为自己的我上来了,人家恶意对我们,给我们吐口水,我们马上,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气就来了。比方一个太太,刚好今天出门去工作,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她两巴掌,她还回不过神,那个人已经走了。算了、算了,这个人可能心情不好,不要跟他计较了。当天晚上很不巧,推开门,先生喝得有点醉醺醺的,不分青红皂白也给你两巴掌,这个太太马上讲,我这一辈子跟你没完!请教大家,遇到的缘同样是两巴掌,为什么差这么多?问题在哪?心。对不认识的人没要求,对最熟的人要求特别高,最后才会产生那些情绪抵触。所以所有的缘都是提醒我们心态出了问题,不是坏事。所以只要内心有情绪上来了,赶紧发觉问题,今天就没空过。善观己心,这个是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修。有这个心态,处处都是道场,处处都是学习的好机会。
我们当时候在庐江,大年初一都给老百姓拜年,一路走一路拜,遇到人就鞠躬拜年。结果这个鞠躬的过程当中,发现很有意思,老百姓回应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你给他鞠躬,「恭喜恭喜,新年好」,他就马上往后看,他不确定是不是对他打招呼的。等他确定了,「新年好!」这是一种情况。有一位很有意思,他,哦,新年好,之后突然好像想到什么,就冲进自己的房子里面去了。我们也搞不清楚他想什么,我们就继续走,走了几十公尺,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等一下!他把他家的糖果端出来了,请我们吃。所以你以善心对人,赢来的就是人家的善意。人生不复杂。还有一种是你给他鞠躬,他很自然也就给你鞠躬了。再有一种,你跟他鞠躬,新年好。抬起头来,他一点反应都没有,继续很冷漠的走。然后你再跟他新年好!有一位男士,我是给他鞠了三个躬,他没有表情就走过去了。我在那里,嗯。
请问大家,你当下什么心情?我都对他这样了,他怎么可以对我那样?会不会觉得很难过?请问大家,来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为了难过而来的?不是,是为了利人而来的,是为了搞清楚情况而来的。这个朋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讯息,代表什么?现在人苦到面对一个人给他鞠三个躬,他还没有办法从烦恼当中跳出来,感觉到他苦了没有?对!所以面对这个人,让我们更提醒自己,我要用我们的真诚、热忱化掉所有的冰块。所以不难过,难过还是因为「我」上来了,我都对他这么恭敬了,他怎么一点都不理我,我好伤心!所以把我拿掉,放下,念念为对方想,一个人跟你发脾气,你气不起来,为什么?你为他想,你马上,「对不起,对不起,别气了,别气了,气了伤身体」,赶紧端一杯热水给他,「是我错了,你先喝点水,别伤了身」。你说他还骂不骂得下去?这个问题这么难吗?骂不骂得下去?为什么?他没有对立就不会冲突。你把自己放下了,都是想著他,深怕他继续生气。而你真有这样的心,以后你不会做让你父母、让你家人操心的事。因为你真的体恤到他们对你的关爱,你不忍心再让他们多操心。这是讲到夫妇,反求诸己。
包含兄弟,在《德育故事》里面有提到「缪彤自挝」,他自己打自己的脸。他几个兄弟,他是老大,都是他把他们拉扯大的,教育他们,父母早走。他对兄弟这么大的恩德,结果兄弟跟这些弟媳,他的所有的弟弟跟弟媳闹分家,这种境界一出来,有些人就挡不了,马上骂,「我赚的钱供你们读大学,你们这什么态度?」麻烦了,脾气一起来,带动的就是所有人的情绪。其实我们是道义人生,对我们生命当中的亲人付出不是有条件的,一讲这样的话,其实自己的心已经偏掉了。当下缪彤看到这个情况,自己回到屋里惭愧,对著圣贤人说,我读了几十年圣贤书,还要齐家治国,结果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够团结好、和睦好,我真是对不起圣贤的教诲。就开始打自己的脸。他的弟弟看到了非常惭愧,弟弟跟弟媳都跪在他面前忏悔。这是他兄弟当中遇到这个情境,他还是先反求诸己。
包含君臣,古圣先王是我们当领导者的学习榜样,只要是领导者,最好的榜样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我们看孔子竭尽一生,为了恢复道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很多人并没有能好好的听孔子的教诲去做,可是孔子并没有怨任何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个都是圣人的心境。反而孔子却说道,「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学圣贤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他的存心,夫子对文化奉献了一生,但是面对社会当中种种这些问题,还是要求自己,为什么大家不明诗书礼乐这些教化?还是我做得不够。这个丘,因为我们不直接称孔子的名,我们把这个字读成「某」。而我们在《论语》当中看到尧舜禹汤他们传承的领导者的心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他自己有错,绝不推卸给任何人。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臣子有问题,我没有做榜样,我没有把他们教化好。在心境当中,这些古圣先王确实都是反求诸己。
现代我们看到一个故事,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他也是儒商,很有修养。他为什么事业能做这么大?他也是立志,他就是希望透过自己的企业给人类好的生活。他说自来水哲学,他提供的这些电器利益人的生活,就像自来水一样,他的目标是立二百五十年,立很长远的目标。有一次他的一个员工,是这个厂房的负责人,刚好不在的时候,厂房烧掉了。后来一了解,是这个主管母亲生病了,他跑医院去了,刚好发生这件事情。结果这个主管就非常惶恐,自己失职了,造成公司这么大的损失。Look me,你们要看我,虽然我们这位同仁长得比我帅,什么时候是考试?这个时候就是考试。方读此,勿慕彼;方看蔡老师,勿看其他人,不然会伤害我幼小的心灵。我从小就是信心不够,你们一看他,我会觉得我都没有魅力了。所以大家注意,那个恭敬的眼神才不会无意当中伤害了脆弱的人,这样才有仁慈心。
所以刚刚跟大家讲,松下幸之助他公司发生这一件事,那个主管十分惶恐,心里想,一定被开除了。来到松下先生前面,松下先生对他讲,你母亲生病了,我都没有关心到,早该安排一下,让你去陪陪你母亲,这是我没关心到。讲完了,就把他安排到另外一个工厂工作,还没降他的职。大家想一想,这一个员工当下是什么心情?他对他的老板打从心里佩服,佩服他的修养。而且不只这个员工感动,谁也感动?他所有的员工都关注著这件事,老板不只没有指责。说实在的,有一个人生态度很重要,既往不咎。事情已经发生了,赶紧协助收拾,不要在那里又骂老半天,於事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李炳南师公教我们处世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先协助。其实犯错的人心里都很忐忑不安,你赶紧先协助他善后,他很感动,到时候你再提醒他,以后你怎么样就不会再犯这个错,他一定把你记一辈子。已经错了,事情还一团乱,你又劈哩啪啦一直骂,那只会让事更混乱而已。所以夫子说既往不咎,那很有道理。
今天跟大家举的就是随顺圣贤教诲,我们举了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它在五伦当中时时都可以体现,我们不可须臾离也。这样的心态来学,德日进,过日少。好,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