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一集) 2010/11/2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41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上次大家一起共学了「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是魏徵丞相劝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劝导他如何治国。
其实齐家治国最根本的还是在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楚国有一位令尹,楚国的宰相就称令尹,叫詹何。有一次楚王就问他,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詹何的回答就是修身。楚王听了以后就有点犹豫,我问治国,令尹为什么说修身。所以他又重问了一遍说:令尹,我是问治国之要,治国当中最重要的。詹何回答到:没有听过身修而国不能治的。非常坚定!只要真的一个君王身能修,这个国家一定安定,因为君王他是国家最高的领袖,上行可以带动下效。事实上楚王对令尹重新的提问,其实大家想一想,楚王有没有读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应该是读过了,这个道理在古代,尤其是贵族一定都读过这个道理。虽然读过,但是他有没有对这些道理坚信不疑?他没有坚信,他就不会在这些道理当中真正去下功夫。所以信解行证,我们对经典这些道理,不能有怀疑,要好好去理解、好好去落实,自己才能得真实的利益。
而整篇「谏太宗十思疏」,我们可以感觉到魏徵大人,他确实是公忠体国的那一分热忱,为了他的君王,也为了整个国家。这种精神在这篇文章当中溢於言表,确实是苦口婆心、耳提面命。魏大人才当官几年,奏摺就写了两百多篇。那不知道多少夜里,根本就是整夜未眠,为国在担忧,在做好一些劝谏,让君王下对一些重要的政策。虽是治国的重点,其实对於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也是我们自己修身齐家的关键。所以最后这一段,从十个角度来反思自己的修养,我们假如再把它读一遍,拿来观照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治家,应该也会很有启示。
比方最后一段讲到的,「君人者」,君是治理国家的人,其实也是治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长,也应该要真正能够,这个「诚能」就是要确实能够「见可欲」,见到自己很爱的这些物品,或者是人事物,要懂得「知足以自戒」。因为不知足,那这个欲望,欲壑难填。尤其现在这个时代,物质丰富。大家想一想,所有从事销售行业的人,他们就想要让每一个人,购买的欲望都要被调动起来,这样你口袋里的钱才会拿出来。大家有没有去逛百货公司的经验?尤其是大拍卖的时候,真便宜,买很多回来,结果很多东西都用不上,一时贪便宜买了很多东西。所以这句话从治家来讲,勤俭持家。节俭,小富由俭,能够节俭,家的开销就不至於会太大。其实,这都是掌握了节俭知足的原则。
我们冷静看到现在的家庭是夫妻一起赚,然后上一代是只有爸爸赚,请问大家,上一代有钱,还是这一代比较有钱?现在欠钱多的,是上一代多,还是下一代多?以整个台湾来讲,我父亲那一代很拼命,很勤劳又节俭。然后国民的储蓄,台湾那个时候都排在世界前几名,经济力很强,又不花钱,存很多。结果现在奢侈之风打开了,现在是每一个人民欠多少钱,国家欠的钱,政府欠的钱把他平均掉,变成负债很严重。现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事实上奢侈感来的一定是贫穷,勤俭感来的才是家庭的稳定跟富裕。而且人欲望大的时候,我们想一想,「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一代奢侈,下一代会怎么样?会更奢侈,这个事物的变化我们得要很冷静去看。所以很多在古代很有地位的人,他退休有很多退休金,他不留给后代,他拿去帮助别人,拿去帮助亲友,就是不希望因为这个财富,让他的下一代奢侈,让他的下一代安逸,就不好了。
所以这个「见可欲」,也是提醒我们,人生在面对很多欲望的时候要知足,而且还要有警觉性。比方男士面对女色的时候,要悬崖勒马,尤其面对这种欲望,一不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最近也听到很多男士贪色,好像在美国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男士到酒吧去,然后看到两个女孩子,很年轻、很漂亮。他就动了邪念,跟这两个女生聊得很开心。聊著聊著他就迷糊过去了,因为这两个女的在跟他谈话,在他的饮料里面加进去迷魂的东西。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是躺在一个浴缸里面,他也很莫名其妙,但是觉得身体很不舒服,结果手一摸,他的两个肾脏被人家割走了,幸好他的手机在旁边,他赶紧打电话求救。所以那两个女的就以色来骗他,把他的肾脏给骗走了,两个都没了。大家注意,他只是起个坏念头,他还没有做坏事,这个恶因感来的恶果就很严重。所以人生假如遇到一些境界,结果不可自拔自己陷进去了,你别怪别人,色不迷人人自迷,所有这些外在的诱惑,之所以能够障碍我们的人生,主要还是我们内在的贪念没有伏住。所以这个也提醒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人一般出现状况,第一个反应就是《弟子规》里面讲的,「倘掩饰,增一辜」。都是谁害的,都是什么原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自己的内心。这一开始就劝我们要节制欲望,懂得知足。
第二个,「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将有所作,这个作,从一个君王来讲,有时候他可能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大兴土木。这个到时候一定会引来民怨,你自己安乐了,人家流离失所,那这个君王哪有好日子可以过?你应该是去爱民,去设身处地为民著想,人民也会爱护你。另外,连做好事,比方说这个君王他想要为国家多做点事,但是做好事也要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不能说做好事就不体恤人民。有一个现象,就是变成做好事就强势了,这样就不妥当了。我做的是好事,他们就应该做。做好事,一来要让团体、要让百姓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值得做,建立共识。建立共识以后,你要考虑他们的生活,所谓「使民以时」,要派人民出任务的时候要考虑时间点。比方古代是以农立国,大部分的人在耕农,正好是农忙的时候,你把他调来做事情,他没有办法生产,他就没有办法生活;要做一些事情,要在他农闲的时候,请他们来服务。
而且今天我们做好事,是要去利益大众,假如我们连身边的人都体恤不了,请问我们利益大众有没有可能做到?连身边的人都体恤不了,就是连身边的人都感觉不到他们的需要,或者感觉不到他们的辛劳和痛苦,连近的人都感觉不到,那我们还说能利益远方的人?这个逻辑就有点不妥当。「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其家不能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自己家里人都不教育好,还能教育天下的人,这个逻辑有点颠倒。所以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大家也有使命要去推展传统文化,应该很自然的是我们的家庭,先得到传统文化的利益,先因为我们自己的改变,家庭愈来愈和乐。这个是叫自然轨迹。假如我们今天学了传统文化,很热心常常出来做公益、做义工,结果家里的人对我们很不满,你的另一半说,跟我都不亲,走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团体,每个人都很亲。先生太太会不会吃醋?会不会?这很难讲。我们有时候自己有执著,身边的人很痛苦,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叫如入无人之境。
有一次,刚好有一个女同仁,她跟我在交流传统文化,然后她讲的过程当中,她就说我先生哪里不好哪里不好,然后又说,我都叫他要看你讲课的光碟。我听了就很紧张,我说她继续这么做下去,我就会增加一个仇人。每次她先生看到她就是被她批评,然后又说某某男人很好,这是犯了兵家大忌。可是你看,对方愈来愈难受,我们感不感觉得到?我们学传统文化不就是学一个仁慈之道吗?怎么愈学连感受最近的人的能力都变得弱了,这叫执著愈来愈重了。这叫什么?做好事,学好的东西,变强势了,变控制了,要人家听我的。君子之风,「求己不求人」,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责己不责人」,责备自己,反省自己,不去责备他人。这才是孔子教给我们的态度,「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正己,自己真正符合经典的教诲,很有德行,就像春风一吹,万物都滋长,让人如浴春风。每一个人都有本善,我们这个德风每天在他身边吹,哪有可能他不感动的道理!
所以正己一定可以化人,这是必然的。不能化人,是因为正己我们没有下功夫。你说,我学很久了,怎么没有下功夫?学很久,这只是一个现象,一个表相而已,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有时候我们学久了会形成一个态度,我学得很多了!一个人觉得自己学很多了,他会怎么?他不知不觉傲慢就上来了。我学得很不错!我们在跟人家交流的时候,我们会不会说,我跟你讲我学得不错。这么讲其实已经错了,哪有很不错。所以修身的实质有没有提升,看我们的习气去掉多少,这个才是实质的东西。而不是告诉别人,我们很认真学习,我们下了很多功夫,那个都是表相的东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今天一个人脾气变小了,身边的人会怎么样?很自然刮目相看,你都不用叫他去学习,他都会去打听。他最近有点不一样,赶紧调查一下,原来礼拜六下午都到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一起学习文言文。你就变成让人家信任传统文化的旗帜,所以正己很自然的就能感动别人。
我记得我们师公曾经讲过「好人好事」。为什么说好事?觉得是好事应该做,但是带著功利的心去做,急於求成,一来没有量力而为;再来,可能团体的人跟我们一起做,他们已经累得不行,我们还体察不到。「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你把他们都累垮了,以后谁敢来做?你说做传统文化最后都要累倒了,这个流弊很大,后面的人不敢让他家里的人来做传统文化,是不是?假如愈做愈快乐、愈做愈健康,这个路子很好,赶紧去走。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反思?因为大家这几年来有人反映,在我旁边的人身材都跟我差不多。这就是我没有体恤他们,他们都累得不行了,我还冲!冲!然后往旁边一看,没人。所以要能体恤身边的人,让他们身心能安顿,这个事业才做得长久。
我们的爱心,我们的耐心,要表现在身边最近的人身上。哪有表现在远的人都是爱心耐心,表现在身边的人都是刻薄、都是给他脸色,这个就有点不正常,颠倒了。而且很奇怪的是,对疏远的人,比较不熟的人,往往很有耐心,对最近的人两句就没耐心了,然后甚至於无形当中,变得苛刻。比方说我们身边的人做得很累了,「今天做得好累!」我们在旁边马上一句道理就压下来,「你就是烦恼多才会累,百分之九十五的体力都是浪费在烦恼上。」讲的话有没有道理?有!这个人不简单,任何时候讲出来的都跟经典相应,一般人还没有他的功力。可是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他的另一半,日子好不好过?压力很大,稍微抒发一下内心的感受,马上一句道理就下来了。人家这么累了,就赶紧给他倒杯茶,或者挤一些柠檬,柠檬是硷性,消除疲劳,情理法!我们反而懂了道理傲慢起来,变强势了,人情都感觉不到,不柔软、不体恤了。所以最近有听到一些同仁在反映,身边的人很会用道理压人。我一听,这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一定有问题。所以我愈听愈觉得很惭愧,高处不胜寒,人做领导做多了之后,不能体恤民情。底下的人都这么会用道理压人,他的元凶,「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得把源头疏通好了,后面才能流得长远。所以这个根源也是在我太会用道理压人,才会产生团体这样的风气出来。所以老祖宗这些教诲,我们不能拿去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体恤才是仁爱心的表现。
有一次刚好鲁定公跟颜回在谈话,定公就说到,东野毕非常会驾马车,可说是鲁国第一人。他就跟颜回说到,你觉得他驾得好不好?颜回说,他驾得非常好,可是他的马很可能会逃走。鲁定公他问是很佩服这个东野毕,然后想说让颜回也产生一下共鸣,结果颜回突然跟人家讲一句说,他的马会逃走,定公一下子调整不过来那个频道。你们有没有经验?要跟人家分享一件事情,结果对方接过来的频率好像一下子合不上来。结果定公就对旁边的人说,颜回不是君子吗?君子怎么会毁谤别人,人家这么好,还不肯定,还挑人家毛病,定公还这么想。结果三天以后,管马的人跑来跟鲁定公讲,说东野毕的马跑掉了。鲁国国君定公很惊讶,颜回这么厉害,他怎么知道他的马会跑掉?结果就赶紧跑来请教颜回,你是怎么知道东野毕的马会跑掉?你从哪里学来的?颜回讲到,我是从政治的角度知道他的马会逃走。从政治的角度知道人家的马会逃走,请问大家可以理解吗?告诉大家,这个跟挖井一样,你这个井挖到水源,就跟其他的井都通了。问题要通才行,不通叫知识,通了叫智慧,智慧就能举一反三。
我们学《弟子规》有没有学通?比方「父母呼,应勿缓」,能不能从心境上体会到,师长呼,你们怎么没有反应,这么难吗?通不了吗?长辈呼,应勿缓;领导呼,而且这个还有深度广度不同。深度到哪里?还没有用言语呼,你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要呼,你的功夫更不一样。人家还没有开口,你水已经倒过来,你怎么知道我要喝水?体恤到这种程度,人家都还没讲,就知道人家的需要是什么。很多妈妈跟太太契入这个境界,有没有?你们都没反应。我看过,有些妈妈真的有这个功夫,通达人性。你每句经句通到心性上,你就可以举一反三。接著颜回说到,因为我们曾经了解到,舜王他当天子的时候,他「不穷名利」,这个「穷」就是不透支。虽然是让人民来为国家出力,但是很懂得体恤老百姓,不会让他做到疲累,甚至於影响他的生活。当时大舜的时候,还有一个叫赵敷的人,他是专门在管马匹的。大舜他在位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民逃出他的国家,都是十方的人民统统来归附他。在历代当中假如皇帝他常常不能体恤人民的辛苦,他的人民很多会离开国家。舜王很体恤,所以他的老百姓愈来愈多,从来没有离开的。而赵敷他所训练的马匹,也从来没有逃走的。他能推己及人,他还能推己及马,连马的感受他也能够体恤得到。因为颜回发现东野毕在驾马的时候,他的马匹长途跋涉,越过很多阻碍,可是东野毕都没有体恤到马匹很辛苦,还继续在那里耗损马的体力,所以迟早这个马匹承受不了,它就要逃了。
所以「鸟穷则啄」,你欺负鸟,欺负到它已经忍无可忍,它会怎么样?为了活命它就会反抗。「兽穷则攫」,你让它没有办法生存,它会去拼命,它会去抢夺,你把它逼急了。「人穷则诈,马穷则佚」,你把人逼到没有办法生存,他当然就得要动脑筋了。比方说一个当老师的人,派功课派到小朋友都要做到十一、二点才做得完,这是不是人穷?最后他得怎么样?他得编个理由,不然他撑不了。你把人民逼到他没办法了,他可能就会撒谎了。所以孩子撒谎,有很多种情况,这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很有可能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到他喘不过气来,这也是有可能的。最后颜回讲到,「未有穷其下」,就是把人民都逼到没办法,「而能无危者也」,而他自己当皇帝没有任何危险的。他把人民逼急了,人民活不下去,他当然要反抗。这一篇文章也告诉我们,水可载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必须要谨慎。
所以这个「将有所作」,其实对我们也是一个反思,我们在工作上,我们在教育孩子上,甚至於我们在做好事上,能不能体恤人情,凝聚人心,这才能把事情做长久。下句有讲到,「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这个高是指他的地位很高,而事实上地位愈高,他所影响的面愈大,他要负的责任就愈重。其实说实在的,当官轻不轻松?当好官福荫后代,当官当不好祸延子孙。而且人位置一高就比较容易傲慢。我们看一般人都会讲,当官的都有官气,那个气焰不知不觉就上来了。诸位学长,你在你们单位是不是当官的,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还没当官跟当了以后,我们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家不要说,「没有,我觉得没什么不一样。」问自己不准,当局者迷,你可以去问问看,这身边比较近的人,「我当官以后,你有没有感觉我有什么不一样?」可能身边的人会说,「你要听真的还是假的?」人心性上的变化,往往在不知不觉当中,所以这个时候「则思」,要谦虚、谦恭来自我涵养,提升自己。因为位置愈高,责任愈大,而要成就事情,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德行。无德凝聚不了人心,凝聚不了人,根本不可能把事情做成、做长久。
所以《孝经》里面,「诸侯章」,他是一国之君。经文当中就引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有这样的心境,真的是不敢松懈,不敢放纵自己的习气,先天下之忧而忧、生於忧患死於安乐。假如我们刚好又有机会在弘扬文化,社会大众跟我们接触,他们觉得我们是学得比较久的人,也会看著我们。假如我们的态度傲慢,言语非常苛刻,那人家会很难受,甚至会怀疑学传统文化值得吗?所以推展传统文化的人,就是代表传统文化的形象。虽然我们可能没有世间所谓的你是经理,你是总经理,没有世间的这个名位,但是在学习传统文化当中,社会大众对我们是非常尊重,在他们心目中,我们还是比较崇高的。但是这个时候要谦冲,这个时候不能以自牧,要自我要求、自我修养。不要人家一尊重,反而愈来愈不可一世,习气一出现,可能就把人家的信心都给打击了。所以八风要怎么样?吹不动,人家一尊重,尾巴就翘起来,这个就麻烦了。所以应该是什么?人家愈尊重,愈战战兢兢,愈知道尊重背后不是尊重我,是尊重老祖宗的智慧,假如自己的行为跟祖宗的教诲不一样,就砸了祖宗的招牌。诸位学长,人总要明白事理、明白因果,砸了祖宗的招牌会怎么样?这一点我是很清楚,我就没什么地方可以去了,我就得去跟阎罗王报到了。
下一句讲到,「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很怕自己自满、自以为是,常常想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百川汇流都到大海里来,就是因为它能低下、能容。而且他时时处在最低的位置,人就不容易傲慢。慢,说实在是很不容易调服的习气。而我们自己时时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习气,还有什么好傲慢?这个慢就下来了。常常想到我们跟孔子、孟子、圣贤,尤其我们最近读了这些文章,我们常常思惟范公的德行,诸葛丞相的德行,我们常想,跟他们一比,那我们的德行还差远了,常常以圣贤为榜样,就觉得自己还很不足,这傲慢也起不来了。再来,这个低下,我们也可以转变成一种心态,就是时时自己是学生,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只有我是学生。所有人都是老师,只有自己是学生,会不会傲慢?这一帖药不错,大家可以考虑回去熬来吃,吃下去保证从根上治掉这个病,傲慢的病。夫子有没有教?夫子有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不善不都是老师吗?这句话我们都很熟,经典就像药一样,治我们的心病。我们用上没有?没有用上它叫知识,用上了它叫智慧,它才是德行。
我记得我自己在小学的时候,语文程度特别差,特别差有点自卑,又怕人家瞧不起,有时候朋友念上一句,我刚好知道,赶紧接下一句,就怕他不知道我知道。他假如说「见贤思齐」,这句我刚好会,马上讲「见不贤而内自省」。其实说实在的,记了那么多句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些经句没有好好的用心去领纳在心中,记得愈多,无形当中傲慢就会出现了。面对《弟子规》,面对经文,没有侥幸的,「不力行,但学文」,一定长浮华。可能讲到这里,大家也不一定相信,没有,我觉得我没长什么傲慢。我们现在思考一点,请问孔子哪一句教诲,我完全变成我的心境,完全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哪一句?一句就好,大家自己想一想,哪一句。我有时候这么一想,冷汗直流,为什么?我自己一句都没想到。其实,假如一句都没有真正不须臾离也,放在心上,我们还是把智慧当作知识,其实也是拿著经典来消遣消遣。为什么说消遣?对!我还能念古文,一般世间的人,追名逐利,没像我这么有气质,看到我还可以给他几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人家还说,好有学问!听了人家几句赞叹,很舒服。所以要真干,才能得到经典的真利益。
「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肯这样去奉行,傲慢不会起。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他好的地方,我们效法;他不妥的地方,他是当一面镜子提醒我,让我反照自己。因为这个时代,客观的来讲,我们的知识吸收比较多,从成长过程当中都是习惯知识吸收,不是用心去领纳这些教诲。习惯记东西之后,记多了学历又高,要能不傲慢不容易。所以现在我们反思自己傲慢,不是在打击大家,这是这个时代普遍会存在的情况。而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因为已经不习惯拿著道理来要求自己,我们以前背了这么多经句,什么时候用?考华文的时候用,考大学联考的时候用。那会变成一个习惯,就那个时候这些东西才会出现。所以连面对这些人生的真理、道理,我们还是习惯是知识吸收而已,很难是直接观察自己。反而是因为别人不妥不对了,这个时候我们藉由别人的不对再观察我有没有,「有则改,无加警」。所以真正人家做错,我们才有机会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假如我们也常常会起高下,这个人怎么这么差、这么不好,这个我们有时候也会增长傲慢。我们再提升到面对别人的错,我们就看到自己的责任。他错了,他同时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缺什么?这个时代缺家庭教育,这个时代缺好的学校伦理道德教育,这个时代缺爱的教育。他不就把他的需要跟社会的需要告诉我们吗?所以别人的错反而让我们知道这一生哪些道义、哪些使命要去尽,没有指责,没有对立,反而是体察到这个时代的需要,见义勇为。
尤其我们在学校教书,我们教什么书?教科书。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拿著这本书,教啊教啊,育是「养子使作善也」,要让他德行愈来愈好。我们今天的教科书,有没有针对如何让孩子长善救失?这是一个重点。假如教科书编的都是知识,跟他的做人,跟他的家庭生活,还有跟同学相处脱节了,那这个书要教孩子做人就不容易。我们自己在教育界服务,确实学校的教科书都编得很好,也很用心让孩子怎么落实在家庭处世待人当中的这些重要的为人道理。这个时候有个重点,老师自己要很能把这些教科书的道理,完全站在学生目前他的水准,包含他的整个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给他引导,来给他启发。我们没有这么去做,那书本是书本,孩子觉得生活还是生活,就脱节掉了。
另外还有一个思考,请问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是教科书全部都包括了?有没有可能?不大可能。大家有没有看过哪一本教科书里面讲到自闭症,有没有?讲到过动症,有没有?有,有哪一本小朋友的教科书说过动症?没有。但是请问大家,出现没有?出现了。所以真正爱护学生的老师,不能只教教科书,教科书跟不上孩子出现的问题。《礼记.学记》讲,「当其可之谓时」,学生现在出现的状况,就是反映他现在最需要的教导。所以除了学校分的教科书以外,还有一本教科书谁编的?学生自己编的。而且你带三十五个学生,编了几本?三十五本。而且这一本百发百中,都是学生最需要的。学生犯错就是我们教他的时候,那就是他编的教科书第一页打开了。就是因为他缺了哪些教育,他才会呈现这个错误出来,我们就可以针对他的情况,给他最适当的教导、最需要的教导。
其实人能这么样去思惟,不会落在情绪里面,反而都是无尽的爱心跟体恤跟设身处地。大家想一想,最近累不累?这个问题这么困难吗?有时候我们去思考思考,有一个学生他很好学,你讲什么,他听了以后马上去做,然后又很主动来请教你问题。他一来请教你问题,你给他讲了三个小时,你愈讲愈起劲,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没有吗?累不累?不累,他肯学,你很高兴。我之前有机会亲近卢叔叔,我记得有一次,我邀请长者到我们的中心来,很多人慕他的名,早上九点就有人来排队。他那一天从九点讲到晚上十点多才走,讲到十点多声音都沙哑了,我提醒好几次,好了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他说没关系,这些朋友很可能这辈子就见我这一次,因缘很难讲,你不能保证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一定要给他讲到他明白,这样才对得起这个缘分。大家想卢叔叔累不累?身体累。心情呢?帮得上人很高兴。
所以有时候我们累累在哪?不肯承担,不肯原谅别人,就累了。不肯承担,很累!要不你就过马路,要不你就不要过,站在中间最危险。想做又不想做,车子常常加油刹车、加油刹车,特别耗油。所以你就直下承担的气概,就不会耗那么多精神跟体力,就不会有一大堆消极的烦恼产生。下一句里面讲到,「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这其实都是在强调节制欲望的重要性,玩乐要知道节制。「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担忧自己会懈怠懒惰,时时提醒自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一句之前跟大家交流过吗?还没有二十一次。都有很好的开始,但是有好的结束就不容易。我们华人很强调善始善终,假如没有善终,宁可最好连开始就不要开始。比方说这个是好事,人家请我们做,我们没有量力而行,勉强答应,最后做了,做到一半,又给人家推辞,可能人家事情也不好处理。所以要慎始,谨慎评估才能够把事情善终。
而面对人家的信任,我们还是要竭尽全力把所托的事做好,这样才对得起他人的信任。其实这个态度,我们在「出师表」当中体会就很深。刘备对孔明知遇之恩,他一生为了这一分恩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所以不轻易答应别人,一答应了,一定尽心尽力,把它做到善终,这个很重要。而这一分态度,严以律己。假如今天朋友跟你一起做事情,做好事,做到一半,他说我家里有情况,真的没办法做了。我们应该怎么样?你没有读过「出师表」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现在有做到吗?讲得有没有道理?这个叫颠倒。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有一个座标,我们学过数学叫xy轴。x轴叫什么?叫严以律己,y轴叫什么?叫宽以待人。今天朋友跟我们一起做这件事,中途他有任何情况,我们不可强求,强求到最后不愉快、撕破脸,后面以后不好再共事了。绝交不出恶言,或者是因缘暂告一段落,不要苦苦相逼,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这个也是提醒我们不要有控制,不要有要求。这个朋友一起跟我们共事了半年、三个月,我们的心中只记他三个月的付出,只记他所有这个过程中他难得的地方,我们只记这些。心里面绝对没有留,「当时还跟我说得多好听,现在怎么变成这样」。记这些东西,心胸太狭小了,只记人家的好。你说他当初说得这么好听,人家那时候也是真的!善解人意就好了,现在刚好家里有些情况,变了。全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会变。所以时时处处都不要去指责、不要去要求,才能长养我们的厚道。纯净纯善的心,只记人家的好,只记人家的付出,你看多快乐。都记人的不好,耗损能量,吃饭吃再都多都吃不饱,能量都耗掉了。
下一句讲,「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怕不能听到很多重要的情况,下情不能上达,只要我们虚心,虚心就能感得身边这些人的忠言。「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害怕会有奸邪的人进谗言,最重要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己能够先端正自己,感召来的都是正直之人,不是巴结谄媚的人。而这两段当中,其实也是强调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一个国家团体要成就事情,为政在人,要把事情办好,一定要有好人才。所以一个领导者,要具备很重要的是知人善任,要了解人,要看得懂什么才是忠臣,才是可以成就大事的人。你要知人以外,你还要善任,你要把他摆对地方去发挥。所以这个都要很有智慧才办得到。「知人者智」,能知道人那是有智慧。「自知者明」,当然因为看得清楚自己,才看得清楚别人。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都不了解自己,然后还常常我们拍著胸脯说,「那个人我可清楚,我太了解他了」。这种话不要乱讲,这就叫妄语。为什么?连自己都不了解,还常常自夸了解别人,这个不妥当。就好像说,十公分的东西你都看不到,你还看一百公分的东西,说一百公分我看得很清楚,十公分我看不清。有,他老花有可能,正常不会这样。你每天跟自己二十四小时都看不清楚自己,你能看得清楚别人?所以人要不自欺不欺人,其实不容易。那要自知,很重要的,所有经典的道理,都是先观照自己。我们在听经的时候,听的当下,句句是讲给我听,不是讲给别人听,这样才能自知。假如边听,听一句,你看我先生就是这样,听下一句,我儿子就是这样,愈听,满脑子都是记别人的不对,那就更不可能自知。
知人很重要,用对人,很可能是成就一件事情的关键。我们接著一起来学,有一篇文章就是知人,九十五页「才德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的时间写成的。司马光先生的德行非常好,他说到,平生所言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那是真的慎独功夫到家,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没有一件不可告人。而司马光先生为了成就这本巨著,十九年连个安稳觉都没睡过。他睡的是一个用木头做的枕头,而且是圆形的,只要他稍微动一下,头就掉下来,很难睡得很深。他也不敢睡太多,希望能好好透过这本史书,把几千年的智慧,能够引以为君王,引以为有缘的人,人生的借镜。我们看到这篇文章一开始:
【臣光曰。】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给皇帝的。
【智伯之亡也。】
因为《资治通鉴》,他是从战国开始写的。什么时候是春秋战国,跟『智伯之亡』这件事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这个故事是在春秋末的时候,最末的这个时候,晋国它有几个大夫,卿大夫。我们都知道晋国最后分成韩、赵、魏三国。而那个时候晋国的大夫,除了韩、赵、魏三家,那个时候还不是国,他们是大夫,还有一位是智宣子,他是卿。诸侯下来是卿、大夫、士,所以卿比大夫位置还高。结果智宣子他是卿,等於是在晋国地位也是很高。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智瑶,一个叫智宵。结果他的一个同族的族人,叫做智果,结果的果,看到智宣子要立他的继承人。以前立继承人很重要,继承人立得对不对,攸关他这个国、这个家的兴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立错人,这个家就败掉,这个国就完了。结果智果可能看到智宣子要立的时候,比较偏爱智瑶,结果智瑶就是书上讲的「智伯」。智果马上跟他讲,你假如要立智瑶,你要考虑清楚,我觉得智宵比较好。因为智瑶有五个地方非常出色,可是有一个地方很不足。哪五个地方出色?相貌很好,长得又高大,美男子,又有NBA的身材,然后射箭武力高强,才华技术都特别好,口才一级棒,非常有辩才,而且强毅果敢,做什么事很有气概,不怕,遇事很果决。讲完了,请问大家他好不好?讲到这里都还不错。但是他一个最弱的,他缺乏慈悲心,所以不要立这个人。
但是大家要想想,智宣子,已经喜欢这个儿子,看不看得到他的问题?《大学》里面提醒我们,「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很疼爱这个孩子,好恶心就起来了,觉得他很好,他什么不好都看不到;觉得他不好,他什么好都看不到。你说人的眼睛有没有真正很光明?我视力一点五,视力一点五不见得能把事情看清楚。所以要去掉好恶的心,看人看事才能看得准确,身有所好乐就不得其正。诸位学长,你最疼爱的那个孩子,你能看到他的问题吗?有没有学长说,我是平等心,每个孩子都一样。你真的能做到,那你不简单。父母能平等心对待每个孩子,保证你的家道一定旺。平等,你所有的孩子心都平,平等对待,他们就和睦相处;我们偏心,他们的不平就出来了。我们之前刚好一起学过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就给我们很好的提醒。智宣子最后还是因为溺爱这个孩子,还是立他为负责人。结果他的族人智果很厉害,马上自己改姓,改成辅姓,辅导的辅。他本来跟他同姓同族,他就把它改过来,他姓辅。这个人很厉害,因为最后智伯所造的孽,遭到灭族,他所有的族人全部都死了,只剩这个智果他底下的族人没死。所以学历史很好,学到智慧,洞察机先,见微知著,你现在怎么做可以造福后代子孙,那你的子孙就有福气。
同样是在晋国,这个卿,智宣子选到了不好的儿子。赵氏大夫,赵简子他就很不简单。他也是两个儿子,想要考虑要传哪一个人。结果,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鲁,一个叫无恤,这是同时发生在晋国的事情。他就用竹简写了很重要的教诲,交给他这两个儿子,好好保存好,不要忘了父亲的教诲。结果三年以后,他又把两个儿子叫过来,对大儿子伯鲁讲,竹简呢?来,竹简上的教诲念给我听。大儿子说忘了。竹简在哪?不知道,找不到了。问小儿子,他马上把教诲讲出来。竹简呢?从袖子里就拿出来了。传给这个小儿子,这个儿子才是真正谨慎,可以为一家之君,这是赵家的情况。
好,这一节课我们先谈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再继续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说明一下。谢谢大家。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上次大家一起共学了「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是魏徵丞相劝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劝导他如何治国。
其实齐家治国最根本的还是在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楚国有一位令尹,楚国的宰相就称令尹,叫詹何。有一次楚王就问他,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詹何的回答就是修身。楚王听了以后就有点犹豫,我问治国,令尹为什么说修身。所以他又重问了一遍说:令尹,我是问治国之要,治国当中最重要的。詹何回答到:没有听过身修而国不能治的。非常坚定!只要真的一个君王身能修,这个国家一定安定,因为君王他是国家最高的领袖,上行可以带动下效。事实上楚王对令尹重新的提问,其实大家想一想,楚王有没有读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应该是读过了,这个道理在古代,尤其是贵族一定都读过这个道理。虽然读过,但是他有没有对这些道理坚信不疑?他没有坚信,他就不会在这些道理当中真正去下功夫。所以信解行证,我们对经典这些道理,不能有怀疑,要好好去理解、好好去落实,自己才能得真实的利益。
而整篇「谏太宗十思疏」,我们可以感觉到魏徵大人,他确实是公忠体国的那一分热忱,为了他的君王,也为了整个国家。这种精神在这篇文章当中溢於言表,确实是苦口婆心、耳提面命。魏大人才当官几年,奏摺就写了两百多篇。那不知道多少夜里,根本就是整夜未眠,为国在担忧,在做好一些劝谏,让君王下对一些重要的政策。虽是治国的重点,其实对於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也是我们自己修身齐家的关键。所以最后这一段,从十个角度来反思自己的修养,我们假如再把它读一遍,拿来观照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治家,应该也会很有启示。
比方最后一段讲到的,「君人者」,君是治理国家的人,其实也是治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长,也应该要真正能够,这个「诚能」就是要确实能够「见可欲」,见到自己很爱的这些物品,或者是人事物,要懂得「知足以自戒」。因为不知足,那这个欲望,欲壑难填。尤其现在这个时代,物质丰富。大家想一想,所有从事销售行业的人,他们就想要让每一个人,购买的欲望都要被调动起来,这样你口袋里的钱才会拿出来。大家有没有去逛百货公司的经验?尤其是大拍卖的时候,真便宜,买很多回来,结果很多东西都用不上,一时贪便宜买了很多东西。所以这句话从治家来讲,勤俭持家。节俭,小富由俭,能够节俭,家的开销就不至於会太大。其实,这都是掌握了节俭知足的原则。
我们冷静看到现在的家庭是夫妻一起赚,然后上一代是只有爸爸赚,请问大家,上一代有钱,还是这一代比较有钱?现在欠钱多的,是上一代多,还是下一代多?以整个台湾来讲,我父亲那一代很拼命,很勤劳又节俭。然后国民的储蓄,台湾那个时候都排在世界前几名,经济力很强,又不花钱,存很多。结果现在奢侈之风打开了,现在是每一个人民欠多少钱,国家欠的钱,政府欠的钱把他平均掉,变成负债很严重。现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事实上奢侈感来的一定是贫穷,勤俭感来的才是家庭的稳定跟富裕。而且人欲望大的时候,我们想一想,「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一代奢侈,下一代会怎么样?会更奢侈,这个事物的变化我们得要很冷静去看。所以很多在古代很有地位的人,他退休有很多退休金,他不留给后代,他拿去帮助别人,拿去帮助亲友,就是不希望因为这个财富,让他的下一代奢侈,让他的下一代安逸,就不好了。
所以这个「见可欲」,也是提醒我们,人生在面对很多欲望的时候要知足,而且还要有警觉性。比方男士面对女色的时候,要悬崖勒马,尤其面对这种欲望,一不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最近也听到很多男士贪色,好像在美国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男士到酒吧去,然后看到两个女孩子,很年轻、很漂亮。他就动了邪念,跟这两个女生聊得很开心。聊著聊著他就迷糊过去了,因为这两个女的在跟他谈话,在他的饮料里面加进去迷魂的东西。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是躺在一个浴缸里面,他也很莫名其妙,但是觉得身体很不舒服,结果手一摸,他的两个肾脏被人家割走了,幸好他的手机在旁边,他赶紧打电话求救。所以那两个女的就以色来骗他,把他的肾脏给骗走了,两个都没了。大家注意,他只是起个坏念头,他还没有做坏事,这个恶因感来的恶果就很严重。所以人生假如遇到一些境界,结果不可自拔自己陷进去了,你别怪别人,色不迷人人自迷,所有这些外在的诱惑,之所以能够障碍我们的人生,主要还是我们内在的贪念没有伏住。所以这个也提醒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人一般出现状况,第一个反应就是《弟子规》里面讲的,「倘掩饰,增一辜」。都是谁害的,都是什么原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自己的内心。这一开始就劝我们要节制欲望,懂得知足。
第二个,「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将有所作,这个作,从一个君王来讲,有时候他可能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大兴土木。这个到时候一定会引来民怨,你自己安乐了,人家流离失所,那这个君王哪有好日子可以过?你应该是去爱民,去设身处地为民著想,人民也会爱护你。另外,连做好事,比方说这个君王他想要为国家多做点事,但是做好事也要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不能说做好事就不体恤人民。有一个现象,就是变成做好事就强势了,这样就不妥当了。我做的是好事,他们就应该做。做好事,一来要让团体、要让百姓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值得做,建立共识。建立共识以后,你要考虑他们的生活,所谓「使民以时」,要派人民出任务的时候要考虑时间点。比方古代是以农立国,大部分的人在耕农,正好是农忙的时候,你把他调来做事情,他没有办法生产,他就没有办法生活;要做一些事情,要在他农闲的时候,请他们来服务。
而且今天我们做好事,是要去利益大众,假如我们连身边的人都体恤不了,请问我们利益大众有没有可能做到?连身边的人都体恤不了,就是连身边的人都感觉不到他们的需要,或者感觉不到他们的辛劳和痛苦,连近的人都感觉不到,那我们还说能利益远方的人?这个逻辑就有点不妥当。「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其家不能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自己家里人都不教育好,还能教育天下的人,这个逻辑有点颠倒。所以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大家也有使命要去推展传统文化,应该很自然的是我们的家庭,先得到传统文化的利益,先因为我们自己的改变,家庭愈来愈和乐。这个是叫自然轨迹。假如我们今天学了传统文化,很热心常常出来做公益、做义工,结果家里的人对我们很不满,你的另一半说,跟我都不亲,走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团体,每个人都很亲。先生太太会不会吃醋?会不会?这很难讲。我们有时候自己有执著,身边的人很痛苦,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叫如入无人之境。
有一次,刚好有一个女同仁,她跟我在交流传统文化,然后她讲的过程当中,她就说我先生哪里不好哪里不好,然后又说,我都叫他要看你讲课的光碟。我听了就很紧张,我说她继续这么做下去,我就会增加一个仇人。每次她先生看到她就是被她批评,然后又说某某男人很好,这是犯了兵家大忌。可是你看,对方愈来愈难受,我们感不感觉得到?我们学传统文化不就是学一个仁慈之道吗?怎么愈学连感受最近的人的能力都变得弱了,这叫执著愈来愈重了。这叫什么?做好事,学好的东西,变强势了,变控制了,要人家听我的。君子之风,「求己不求人」,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责己不责人」,责备自己,反省自己,不去责备他人。这才是孔子教给我们的态度,「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正己,自己真正符合经典的教诲,很有德行,就像春风一吹,万物都滋长,让人如浴春风。每一个人都有本善,我们这个德风每天在他身边吹,哪有可能他不感动的道理!
所以正己一定可以化人,这是必然的。不能化人,是因为正己我们没有下功夫。你说,我学很久了,怎么没有下功夫?学很久,这只是一个现象,一个表相而已,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有时候我们学久了会形成一个态度,我学得很多了!一个人觉得自己学很多了,他会怎么?他不知不觉傲慢就上来了。我学得很不错!我们在跟人家交流的时候,我们会不会说,我跟你讲我学得不错。这么讲其实已经错了,哪有很不错。所以修身的实质有没有提升,看我们的习气去掉多少,这个才是实质的东西。而不是告诉别人,我们很认真学习,我们下了很多功夫,那个都是表相的东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今天一个人脾气变小了,身边的人会怎么样?很自然刮目相看,你都不用叫他去学习,他都会去打听。他最近有点不一样,赶紧调查一下,原来礼拜六下午都到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一起学习文言文。你就变成让人家信任传统文化的旗帜,所以正己很自然的就能感动别人。
我记得我们师公曾经讲过「好人好事」。为什么说好事?觉得是好事应该做,但是带著功利的心去做,急於求成,一来没有量力而为;再来,可能团体的人跟我们一起做,他们已经累得不行,我们还体察不到。「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你把他们都累垮了,以后谁敢来做?你说做传统文化最后都要累倒了,这个流弊很大,后面的人不敢让他家里的人来做传统文化,是不是?假如愈做愈快乐、愈做愈健康,这个路子很好,赶紧去走。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反思?因为大家这几年来有人反映,在我旁边的人身材都跟我差不多。这就是我没有体恤他们,他们都累得不行了,我还冲!冲!然后往旁边一看,没人。所以要能体恤身边的人,让他们身心能安顿,这个事业才做得长久。
我们的爱心,我们的耐心,要表现在身边最近的人身上。哪有表现在远的人都是爱心耐心,表现在身边的人都是刻薄、都是给他脸色,这个就有点不正常,颠倒了。而且很奇怪的是,对疏远的人,比较不熟的人,往往很有耐心,对最近的人两句就没耐心了,然后甚至於无形当中,变得苛刻。比方说我们身边的人做得很累了,「今天做得好累!」我们在旁边马上一句道理就压下来,「你就是烦恼多才会累,百分之九十五的体力都是浪费在烦恼上。」讲的话有没有道理?有!这个人不简单,任何时候讲出来的都跟经典相应,一般人还没有他的功力。可是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他的另一半,日子好不好过?压力很大,稍微抒发一下内心的感受,马上一句道理就下来了。人家这么累了,就赶紧给他倒杯茶,或者挤一些柠檬,柠檬是硷性,消除疲劳,情理法!我们反而懂了道理傲慢起来,变强势了,人情都感觉不到,不柔软、不体恤了。所以最近有听到一些同仁在反映,身边的人很会用道理压人。我一听,这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一定有问题。所以我愈听愈觉得很惭愧,高处不胜寒,人做领导做多了之后,不能体恤民情。底下的人都这么会用道理压人,他的元凶,「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得把源头疏通好了,后面才能流得长远。所以这个根源也是在我太会用道理压人,才会产生团体这样的风气出来。所以老祖宗这些教诲,我们不能拿去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体恤才是仁爱心的表现。
有一次刚好鲁定公跟颜回在谈话,定公就说到,东野毕非常会驾马车,可说是鲁国第一人。他就跟颜回说到,你觉得他驾得好不好?颜回说,他驾得非常好,可是他的马很可能会逃走。鲁定公他问是很佩服这个东野毕,然后想说让颜回也产生一下共鸣,结果颜回突然跟人家讲一句说,他的马会逃走,定公一下子调整不过来那个频道。你们有没有经验?要跟人家分享一件事情,结果对方接过来的频率好像一下子合不上来。结果定公就对旁边的人说,颜回不是君子吗?君子怎么会毁谤别人,人家这么好,还不肯定,还挑人家毛病,定公还这么想。结果三天以后,管马的人跑来跟鲁定公讲,说东野毕的马跑掉了。鲁国国君定公很惊讶,颜回这么厉害,他怎么知道他的马会跑掉?结果就赶紧跑来请教颜回,你是怎么知道东野毕的马会跑掉?你从哪里学来的?颜回讲到,我是从政治的角度知道他的马会逃走。从政治的角度知道人家的马会逃走,请问大家可以理解吗?告诉大家,这个跟挖井一样,你这个井挖到水源,就跟其他的井都通了。问题要通才行,不通叫知识,通了叫智慧,智慧就能举一反三。
我们学《弟子规》有没有学通?比方「父母呼,应勿缓」,能不能从心境上体会到,师长呼,你们怎么没有反应,这么难吗?通不了吗?长辈呼,应勿缓;领导呼,而且这个还有深度广度不同。深度到哪里?还没有用言语呼,你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要呼,你的功夫更不一样。人家还没有开口,你水已经倒过来,你怎么知道我要喝水?体恤到这种程度,人家都还没讲,就知道人家的需要是什么。很多妈妈跟太太契入这个境界,有没有?你们都没反应。我看过,有些妈妈真的有这个功夫,通达人性。你每句经句通到心性上,你就可以举一反三。接著颜回说到,因为我们曾经了解到,舜王他当天子的时候,他「不穷名利」,这个「穷」就是不透支。虽然是让人民来为国家出力,但是很懂得体恤老百姓,不会让他做到疲累,甚至於影响他的生活。当时大舜的时候,还有一个叫赵敷的人,他是专门在管马匹的。大舜他在位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民逃出他的国家,都是十方的人民统统来归附他。在历代当中假如皇帝他常常不能体恤人民的辛苦,他的人民很多会离开国家。舜王很体恤,所以他的老百姓愈来愈多,从来没有离开的。而赵敷他所训练的马匹,也从来没有逃走的。他能推己及人,他还能推己及马,连马的感受他也能够体恤得到。因为颜回发现东野毕在驾马的时候,他的马匹长途跋涉,越过很多阻碍,可是东野毕都没有体恤到马匹很辛苦,还继续在那里耗损马的体力,所以迟早这个马匹承受不了,它就要逃了。
所以「鸟穷则啄」,你欺负鸟,欺负到它已经忍无可忍,它会怎么样?为了活命它就会反抗。「兽穷则攫」,你让它没有办法生存,它会去拼命,它会去抢夺,你把它逼急了。「人穷则诈,马穷则佚」,你把人逼到没有办法生存,他当然就得要动脑筋了。比方说一个当老师的人,派功课派到小朋友都要做到十一、二点才做得完,这是不是人穷?最后他得怎么样?他得编个理由,不然他撑不了。你把人民逼到他没办法了,他可能就会撒谎了。所以孩子撒谎,有很多种情况,这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很有可能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到他喘不过气来,这也是有可能的。最后颜回讲到,「未有穷其下」,就是把人民都逼到没办法,「而能无危者也」,而他自己当皇帝没有任何危险的。他把人民逼急了,人民活不下去,他当然要反抗。这一篇文章也告诉我们,水可载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必须要谨慎。
所以这个「将有所作」,其实对我们也是一个反思,我们在工作上,我们在教育孩子上,甚至於我们在做好事上,能不能体恤人情,凝聚人心,这才能把事情做长久。下句有讲到,「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这个高是指他的地位很高,而事实上地位愈高,他所影响的面愈大,他要负的责任就愈重。其实说实在的,当官轻不轻松?当好官福荫后代,当官当不好祸延子孙。而且人位置一高就比较容易傲慢。我们看一般人都会讲,当官的都有官气,那个气焰不知不觉就上来了。诸位学长,你在你们单位是不是当官的,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还没当官跟当了以后,我们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家不要说,「没有,我觉得没什么不一样。」问自己不准,当局者迷,你可以去问问看,这身边比较近的人,「我当官以后,你有没有感觉我有什么不一样?」可能身边的人会说,「你要听真的还是假的?」人心性上的变化,往往在不知不觉当中,所以这个时候「则思」,要谦虚、谦恭来自我涵养,提升自己。因为位置愈高,责任愈大,而要成就事情,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德行。无德凝聚不了人心,凝聚不了人,根本不可能把事情做成、做长久。
所以《孝经》里面,「诸侯章」,他是一国之君。经文当中就引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有这样的心境,真的是不敢松懈,不敢放纵自己的习气,先天下之忧而忧、生於忧患死於安乐。假如我们刚好又有机会在弘扬文化,社会大众跟我们接触,他们觉得我们是学得比较久的人,也会看著我们。假如我们的态度傲慢,言语非常苛刻,那人家会很难受,甚至会怀疑学传统文化值得吗?所以推展传统文化的人,就是代表传统文化的形象。虽然我们可能没有世间所谓的你是经理,你是总经理,没有世间的这个名位,但是在学习传统文化当中,社会大众对我们是非常尊重,在他们心目中,我们还是比较崇高的。但是这个时候要谦冲,这个时候不能以自牧,要自我要求、自我修养。不要人家一尊重,反而愈来愈不可一世,习气一出现,可能就把人家的信心都给打击了。所以八风要怎么样?吹不动,人家一尊重,尾巴就翘起来,这个就麻烦了。所以应该是什么?人家愈尊重,愈战战兢兢,愈知道尊重背后不是尊重我,是尊重老祖宗的智慧,假如自己的行为跟祖宗的教诲不一样,就砸了祖宗的招牌。诸位学长,人总要明白事理、明白因果,砸了祖宗的招牌会怎么样?这一点我是很清楚,我就没什么地方可以去了,我就得去跟阎罗王报到了。
下一句讲到,「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很怕自己自满、自以为是,常常想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百川汇流都到大海里来,就是因为它能低下、能容。而且他时时处在最低的位置,人就不容易傲慢。慢,说实在是很不容易调服的习气。而我们自己时时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习气,还有什么好傲慢?这个慢就下来了。常常想到我们跟孔子、孟子、圣贤,尤其我们最近读了这些文章,我们常常思惟范公的德行,诸葛丞相的德行,我们常想,跟他们一比,那我们的德行还差远了,常常以圣贤为榜样,就觉得自己还很不足,这傲慢也起不来了。再来,这个低下,我们也可以转变成一种心态,就是时时自己是学生,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只有我是学生。所有人都是老师,只有自己是学生,会不会傲慢?这一帖药不错,大家可以考虑回去熬来吃,吃下去保证从根上治掉这个病,傲慢的病。夫子有没有教?夫子有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不善不都是老师吗?这句话我们都很熟,经典就像药一样,治我们的心病。我们用上没有?没有用上它叫知识,用上了它叫智慧,它才是德行。
我记得我自己在小学的时候,语文程度特别差,特别差有点自卑,又怕人家瞧不起,有时候朋友念上一句,我刚好知道,赶紧接下一句,就怕他不知道我知道。他假如说「见贤思齐」,这句我刚好会,马上讲「见不贤而内自省」。其实说实在的,记了那么多句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些经句没有好好的用心去领纳在心中,记得愈多,无形当中傲慢就会出现了。面对《弟子规》,面对经文,没有侥幸的,「不力行,但学文」,一定长浮华。可能讲到这里,大家也不一定相信,没有,我觉得我没长什么傲慢。我们现在思考一点,请问孔子哪一句教诲,我完全变成我的心境,完全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哪一句?一句就好,大家自己想一想,哪一句。我有时候这么一想,冷汗直流,为什么?我自己一句都没想到。其实,假如一句都没有真正不须臾离也,放在心上,我们还是把智慧当作知识,其实也是拿著经典来消遣消遣。为什么说消遣?对!我还能念古文,一般世间的人,追名逐利,没像我这么有气质,看到我还可以给他几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人家还说,好有学问!听了人家几句赞叹,很舒服。所以要真干,才能得到经典的真利益。
「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肯这样去奉行,傲慢不会起。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他好的地方,我们效法;他不妥的地方,他是当一面镜子提醒我,让我反照自己。因为这个时代,客观的来讲,我们的知识吸收比较多,从成长过程当中都是习惯知识吸收,不是用心去领纳这些教诲。习惯记东西之后,记多了学历又高,要能不傲慢不容易。所以现在我们反思自己傲慢,不是在打击大家,这是这个时代普遍会存在的情况。而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因为已经不习惯拿著道理来要求自己,我们以前背了这么多经句,什么时候用?考华文的时候用,考大学联考的时候用。那会变成一个习惯,就那个时候这些东西才会出现。所以连面对这些人生的真理、道理,我们还是习惯是知识吸收而已,很难是直接观察自己。反而是因为别人不妥不对了,这个时候我们藉由别人的不对再观察我有没有,「有则改,无加警」。所以真正人家做错,我们才有机会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假如我们也常常会起高下,这个人怎么这么差、这么不好,这个我们有时候也会增长傲慢。我们再提升到面对别人的错,我们就看到自己的责任。他错了,他同时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缺什么?这个时代缺家庭教育,这个时代缺好的学校伦理道德教育,这个时代缺爱的教育。他不就把他的需要跟社会的需要告诉我们吗?所以别人的错反而让我们知道这一生哪些道义、哪些使命要去尽,没有指责,没有对立,反而是体察到这个时代的需要,见义勇为。
尤其我们在学校教书,我们教什么书?教科书。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拿著这本书,教啊教啊,育是「养子使作善也」,要让他德行愈来愈好。我们今天的教科书,有没有针对如何让孩子长善救失?这是一个重点。假如教科书编的都是知识,跟他的做人,跟他的家庭生活,还有跟同学相处脱节了,那这个书要教孩子做人就不容易。我们自己在教育界服务,确实学校的教科书都编得很好,也很用心让孩子怎么落实在家庭处世待人当中的这些重要的为人道理。这个时候有个重点,老师自己要很能把这些教科书的道理,完全站在学生目前他的水准,包含他的整个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给他引导,来给他启发。我们没有这么去做,那书本是书本,孩子觉得生活还是生活,就脱节掉了。
另外还有一个思考,请问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是教科书全部都包括了?有没有可能?不大可能。大家有没有看过哪一本教科书里面讲到自闭症,有没有?讲到过动症,有没有?有,有哪一本小朋友的教科书说过动症?没有。但是请问大家,出现没有?出现了。所以真正爱护学生的老师,不能只教教科书,教科书跟不上孩子出现的问题。《礼记.学记》讲,「当其可之谓时」,学生现在出现的状况,就是反映他现在最需要的教导。所以除了学校分的教科书以外,还有一本教科书谁编的?学生自己编的。而且你带三十五个学生,编了几本?三十五本。而且这一本百发百中,都是学生最需要的。学生犯错就是我们教他的时候,那就是他编的教科书第一页打开了。就是因为他缺了哪些教育,他才会呈现这个错误出来,我们就可以针对他的情况,给他最适当的教导、最需要的教导。
其实人能这么样去思惟,不会落在情绪里面,反而都是无尽的爱心跟体恤跟设身处地。大家想一想,最近累不累?这个问题这么困难吗?有时候我们去思考思考,有一个学生他很好学,你讲什么,他听了以后马上去做,然后又很主动来请教你问题。他一来请教你问题,你给他讲了三个小时,你愈讲愈起劲,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没有吗?累不累?不累,他肯学,你很高兴。我之前有机会亲近卢叔叔,我记得有一次,我邀请长者到我们的中心来,很多人慕他的名,早上九点就有人来排队。他那一天从九点讲到晚上十点多才走,讲到十点多声音都沙哑了,我提醒好几次,好了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他说没关系,这些朋友很可能这辈子就见我这一次,因缘很难讲,你不能保证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一定要给他讲到他明白,这样才对得起这个缘分。大家想卢叔叔累不累?身体累。心情呢?帮得上人很高兴。
所以有时候我们累累在哪?不肯承担,不肯原谅别人,就累了。不肯承担,很累!要不你就过马路,要不你就不要过,站在中间最危险。想做又不想做,车子常常加油刹车、加油刹车,特别耗油。所以你就直下承担的气概,就不会耗那么多精神跟体力,就不会有一大堆消极的烦恼产生。下一句里面讲到,「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这其实都是在强调节制欲望的重要性,玩乐要知道节制。「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担忧自己会懈怠懒惰,时时提醒自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一句之前跟大家交流过吗?还没有二十一次。都有很好的开始,但是有好的结束就不容易。我们华人很强调善始善终,假如没有善终,宁可最好连开始就不要开始。比方说这个是好事,人家请我们做,我们没有量力而行,勉强答应,最后做了,做到一半,又给人家推辞,可能人家事情也不好处理。所以要慎始,谨慎评估才能够把事情善终。
而面对人家的信任,我们还是要竭尽全力把所托的事做好,这样才对得起他人的信任。其实这个态度,我们在「出师表」当中体会就很深。刘备对孔明知遇之恩,他一生为了这一分恩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所以不轻易答应别人,一答应了,一定尽心尽力,把它做到善终,这个很重要。而这一分态度,严以律己。假如今天朋友跟你一起做事情,做好事,做到一半,他说我家里有情况,真的没办法做了。我们应该怎么样?你没有读过「出师表」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现在有做到吗?讲得有没有道理?这个叫颠倒。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有一个座标,我们学过数学叫xy轴。x轴叫什么?叫严以律己,y轴叫什么?叫宽以待人。今天朋友跟我们一起做这件事,中途他有任何情况,我们不可强求,强求到最后不愉快、撕破脸,后面以后不好再共事了。绝交不出恶言,或者是因缘暂告一段落,不要苦苦相逼,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这个也是提醒我们不要有控制,不要有要求。这个朋友一起跟我们共事了半年、三个月,我们的心中只记他三个月的付出,只记他所有这个过程中他难得的地方,我们只记这些。心里面绝对没有留,「当时还跟我说得多好听,现在怎么变成这样」。记这些东西,心胸太狭小了,只记人家的好。你说他当初说得这么好听,人家那时候也是真的!善解人意就好了,现在刚好家里有些情况,变了。全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会变。所以时时处处都不要去指责、不要去要求,才能长养我们的厚道。纯净纯善的心,只记人家的好,只记人家的付出,你看多快乐。都记人的不好,耗损能量,吃饭吃再都多都吃不饱,能量都耗掉了。
下一句讲,「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怕不能听到很多重要的情况,下情不能上达,只要我们虚心,虚心就能感得身边这些人的忠言。「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害怕会有奸邪的人进谗言,最重要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己能够先端正自己,感召来的都是正直之人,不是巴结谄媚的人。而这两段当中,其实也是强调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一个国家团体要成就事情,为政在人,要把事情办好,一定要有好人才。所以一个领导者,要具备很重要的是知人善任,要了解人,要看得懂什么才是忠臣,才是可以成就大事的人。你要知人以外,你还要善任,你要把他摆对地方去发挥。所以这个都要很有智慧才办得到。「知人者智」,能知道人那是有智慧。「自知者明」,当然因为看得清楚自己,才看得清楚别人。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都不了解自己,然后还常常我们拍著胸脯说,「那个人我可清楚,我太了解他了」。这种话不要乱讲,这就叫妄语。为什么?连自己都不了解,还常常自夸了解别人,这个不妥当。就好像说,十公分的东西你都看不到,你还看一百公分的东西,说一百公分我看得很清楚,十公分我看不清。有,他老花有可能,正常不会这样。你每天跟自己二十四小时都看不清楚自己,你能看得清楚别人?所以人要不自欺不欺人,其实不容易。那要自知,很重要的,所有经典的道理,都是先观照自己。我们在听经的时候,听的当下,句句是讲给我听,不是讲给别人听,这样才能自知。假如边听,听一句,你看我先生就是这样,听下一句,我儿子就是这样,愈听,满脑子都是记别人的不对,那就更不可能自知。
知人很重要,用对人,很可能是成就一件事情的关键。我们接著一起来学,有一篇文章就是知人,九十五页「才德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的时间写成的。司马光先生的德行非常好,他说到,平生所言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那是真的慎独功夫到家,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没有一件不可告人。而司马光先生为了成就这本巨著,十九年连个安稳觉都没睡过。他睡的是一个用木头做的枕头,而且是圆形的,只要他稍微动一下,头就掉下来,很难睡得很深。他也不敢睡太多,希望能好好透过这本史书,把几千年的智慧,能够引以为君王,引以为有缘的人,人生的借镜。我们看到这篇文章一开始:
【臣光曰。】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给皇帝的。
【智伯之亡也。】
因为《资治通鉴》,他是从战国开始写的。什么时候是春秋战国,跟『智伯之亡』这件事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这个故事是在春秋末的时候,最末的这个时候,晋国它有几个大夫,卿大夫。我们都知道晋国最后分成韩、赵、魏三国。而那个时候晋国的大夫,除了韩、赵、魏三家,那个时候还不是国,他们是大夫,还有一位是智宣子,他是卿。诸侯下来是卿、大夫、士,所以卿比大夫位置还高。结果智宣子他是卿,等於是在晋国地位也是很高。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智瑶,一个叫智宵。结果他的一个同族的族人,叫做智果,结果的果,看到智宣子要立他的继承人。以前立继承人很重要,继承人立得对不对,攸关他这个国、这个家的兴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立错人,这个家就败掉,这个国就完了。结果智果可能看到智宣子要立的时候,比较偏爱智瑶,结果智瑶就是书上讲的「智伯」。智果马上跟他讲,你假如要立智瑶,你要考虑清楚,我觉得智宵比较好。因为智瑶有五个地方非常出色,可是有一个地方很不足。哪五个地方出色?相貌很好,长得又高大,美男子,又有NBA的身材,然后射箭武力高强,才华技术都特别好,口才一级棒,非常有辩才,而且强毅果敢,做什么事很有气概,不怕,遇事很果决。讲完了,请问大家他好不好?讲到这里都还不错。但是他一个最弱的,他缺乏慈悲心,所以不要立这个人。
但是大家要想想,智宣子,已经喜欢这个儿子,看不看得到他的问题?《大学》里面提醒我们,「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很疼爱这个孩子,好恶心就起来了,觉得他很好,他什么不好都看不到;觉得他不好,他什么好都看不到。你说人的眼睛有没有真正很光明?我视力一点五,视力一点五不见得能把事情看清楚。所以要去掉好恶的心,看人看事才能看得准确,身有所好乐就不得其正。诸位学长,你最疼爱的那个孩子,你能看到他的问题吗?有没有学长说,我是平等心,每个孩子都一样。你真的能做到,那你不简单。父母能平等心对待每个孩子,保证你的家道一定旺。平等,你所有的孩子心都平,平等对待,他们就和睦相处;我们偏心,他们的不平就出来了。我们之前刚好一起学过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就给我们很好的提醒。智宣子最后还是因为溺爱这个孩子,还是立他为负责人。结果他的族人智果很厉害,马上自己改姓,改成辅姓,辅导的辅。他本来跟他同姓同族,他就把它改过来,他姓辅。这个人很厉害,因为最后智伯所造的孽,遭到灭族,他所有的族人全部都死了,只剩这个智果他底下的族人没死。所以学历史很好,学到智慧,洞察机先,见微知著,你现在怎么做可以造福后代子孙,那你的子孙就有福气。
同样是在晋国,这个卿,智宣子选到了不好的儿子。赵氏大夫,赵简子他就很不简单。他也是两个儿子,想要考虑要传哪一个人。结果,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鲁,一个叫无恤,这是同时发生在晋国的事情。他就用竹简写了很重要的教诲,交给他这两个儿子,好好保存好,不要忘了父亲的教诲。结果三年以后,他又把两个儿子叫过来,对大儿子伯鲁讲,竹简呢?来,竹简上的教诲念给我听。大儿子说忘了。竹简在哪?不知道,找不到了。问小儿子,他马上把教诲讲出来。竹简呢?从袖子里就拿出来了。传给这个小儿子,这个儿子才是真正谨慎,可以为一家之君,这是赵家的情况。
好,这一节课我们先谈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再继续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说明一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