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七集) 2010/11/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37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我们这几堂课讲的主题是「忠」,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忠臣所写的千古文章「岳阳楼记」,请大家翻到九十一页。
范仲淹先生在我们历代都是读书人效法的楷模,离我们现在将近一千年的岁月,范公是西元九百八十九年生。而范公他的祖上,事实上都是有名的忠臣名相,唐朝的范履冰先生,他是宰相,就是范公的祖先。所以《易经》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祖上有德,能出这样的圣贤后代。再追溯到汉朝,他汉朝的祖上是范滂,范滂是汉朝末年的忠臣,那个时候因为有党争之乱,而他的祖上范滂又是非常正直的人,所以就被陷害了,被关到监狱里面。结果第一次审判的时候被放出来了,过没多久,可能这些奸臣又在那里进谗言,第二次又被通缉要抓去审判。这个就是汉朝,我们前不久,我们一起学习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你们今天的专注都是在「郑伯克段于鄢」,「出师表」已经先放下了。「出师表」这句是最关键的,要深刻的领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汉朝末年,桓灵二帝那个时候,这些宦官外戚干政,忠臣都受陷害了。
结果第二次又通缉范滂,下的通缉令到了当时候这个地带的督邮官,叫吴导。他接到以后,他明明知道范滂是忠臣,他不忍心抓,自己抱著通缉令在那里痛哭。所以在这种时代,做人真不容易。结果范滂知道这件事情,不想为难吴大人,自己就到当地的县府投案。那时候的县太爷叫郭揖,郭揖见到他,他是主动来投案的,结果郭大人也不忍心抓他,他说:范大人,这样好了,我官也不干了,我跟你一起去逃命。我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特别感叹,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们两位读书人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郭揖佩服他的德行,自己能当下放下这个功名,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险,都觉得不忍心陷害忠良,帮助他一起逃走。
但是范滂就说到,他不想连累郭大人,而且他还有老母在,他假如逃了,又怕连累他的母亲。结果他的母亲听到他投案,就赶紧赶到县衙去见自己的儿子。结果见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哭哭啼啼,范母对著他的儿子范滂说到:人生在世又要名垂千古,又要很长寿,有时候不见得两者都能得到,所以你坚持了你的气节,你已经与这些有德之人齐名,你这一生已经没有遗憾了,你安心的去吧!所以范母是非常的凛然大义,来期勉她自己的孩子。所以范仲淹先生他的祖上都是留名青史的圣哲人,尤其汉朝的范滂先生,他的胸怀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虽然那时候是乱世,但他也尽力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些忠臣他的精神可以长存!
我们看前一篇文章「出师表」,虽然诸葛孔明先生没有恢复汉室,但是他的那种忠肝义胆、鞠躬尽瘁的精神,影响了一、二千年我们的民族,影响著中国的这些后代子孙。虽然他们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但是他的精神是顶立在天地之间的。而且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重视历史,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你们都没有配合一下,我不是下一节上课才考试,随时都会考试。人生什么时候是考试?anytime,anywhere。你要随时把这些千古名句背出来,突然有个机缘跟你的孩子谈谈这些忠臣轶事,念出这几句话,你的孩子会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著你,「我父亲真有学问」。这是唐朝魏徵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先生的感叹,用铜镜,正自己的衣冠;以历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事实上,历史当中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对我们自身的人生有启发。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岳阳楼记」,我们了解范公一生的风范,对於我们自身格物、修身、齐家,乃至於这一生奉献於社会,都会有很多重要的启示。而这些历史的圣哲人,他影响著他后代的子孙。
我刚好听到一位演艺人员,她本来跟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当她了解到,因为她姓陈,她说她陈氏的祖先是大舜,「二十四孝」排在第一位,她知道以后很用心的看《德育故事》,大舜的事迹。她说大舜面对这样的父母都能至孝,去感动父母,我的父母其实都很爱我,我还把他们气成这个样子。所以她痛定思痛,改正自己,后来跟父母的关系变好了。不只是这样,她还主动跟自己的先生、婆婆,还有小叔、小姑这些关系上,都先自己好好去带头。好像她婆婆生日的时候,还是她亲自帮她婆婆洗脚,洗了没一会,她回头一看,小姑、小叔,人都跟在后面。所以人的这种孝心、诚心能感动人。好像她们的侄子辈很多都是留学,甚至在国外长大的,中文都不是很流利,但是看到那个情境,争著都去帮公公洗脚。所以一个人正己能感化身边的亲朋好友。
我们相信范仲淹先生,是非常以范滂这样的祖先感到欣慰跟生起效法的心。而不只范氏的后代效法他们的祖先,连历史当中很有名的宋朝名臣苏轼先生,在《三字经》里面就有提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苏老泉,苏洵先生,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彻。诸位学长,这两号人物你们不认识吗?可能讲另外一个故事,你们比较知道,叫「八风吹不动」。这个都是宋朝,唐宋八大家,很有德行、学问的两个读书人,加上他父亲,唐宋八大家,他们家就包了三个,真不简单。苏洵,因为两个儿子太优秀了,被刺激到了,二十七岁发愤读书,他也成就道德、学问。
而苏轼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在看《后汉书》,结果就是看到范滂这段历史,他母亲看到范母的这种义行风范就很感叹,当然也很惋惜,就把《后汉书》放下来。苏轼虽然小小年纪,看到母亲叹了一口气,可能读的这个个中一定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他就把书拿过去看。结果看完范滂的这一段,他就对他母亲讲,「母亲,假如儿子要效法范滂这样的有气节,敢於直言,不畏生死,妈妈,你能不能当范母?」诸位女性同胞,你的孩子假如读了孔子的历史,然后对你说:「妈,儿子想当孔子,你能不能当孔母?」所以苏东坡先生不简单,小小年纪很有气概,看完马上问他妈妈,能不能做范母?他妈妈马上连考虑都没有考虑,「你能做范滂,我就能做范母。」他母亲真是不简单,说到做到。他的孩子之后确实是宋朝当时侯一个非常正直的忠臣。
看一个人为官忠不忠臣,怎么判断大家知道吗?看他被贬到哪一个地方去,贬得愈远愈忠。那是在皇帝比较不清楚的时候。说实在的,古代人一生为官要遇到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好不好遇?不容易。所以读书人很有自觉,都先做好准备,要上谏言以前,家里都先打理好、准备好,可能得搬家。甚至像明朝的海瑞,写谏言写好了,棺材也买好了。皇帝看了海瑞谏的奏摺,看完之后,我杀了他,很生气。结果官员跟他说,他棺材都买好了,反而杀不下去了。所以这种为民谋福,连生死都置之度外。
而让我们觉得不简单的,是这些忠臣的太太、忠臣的父母,更不简单!同样是宋朝的一个读书人,奇怪了,怎么怎么讲都是宋朝?宋朝的忠臣出得特别多,为什么?范仲淹带了一个最好的榜样!所以整个从北宋到南宋,纵使在政治非常腐败的时候,读书人都崇尚气节。我们看南宋岳飞、南宋文天祥,北宋范仲淹,以后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蔡襄,出的忠臣特别多。所以一个人真正有风范,他影响的是整个朝代,甚至后世的人。所以范公当时人称为宋朝第一人,甚至觉得他是继孔子、颜回之后最有德行的儒生。
刚刚提到宋朝有一位忠臣叫刘安世,他是司马光的学生。结果皇帝要提拔他做谏臣,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给现阶段这些政治有哪些流弊不足。因为做这种谏官会得罪很多的权贵,会受陷害,甚至会被贬官。结果刘安世就回家跟他妈妈讲:皇帝可能有意思要让我做谏官,我想把它推辞掉,因为母亲您年纪大了,到时候我被贬官,您的身体受不了,我想这样回绝皇帝。刘母听完,对她儿子讲:皇帝对你有知遇之恩,让你当谏官就是信任你,你能够给皇帝提意见利益整个国家,怎么可以推辞?要把它接下来,不管你被贬多远,我就跟你到多远。
欧阳修的母亲非常节俭,结果有一次他们母子在谈话的时候,可能欧阳修先生觉得母亲实在是太节俭了。结果他母亲讲:节俭好,到时候你假如被贬官,反正我们过困苦的日子也习惯了,就不会觉得难受了。古代这些女子她看事情都看得非常深远,而且是为国为民在著想。刚刚我们讲到苏轼,他被贬到海南岛,远不远?最远的地方。不过告诉大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在那个地方把传统文化传出去了,那个地方本来是蛮荒之地。所以后来我们到海口去宣扬传统文化,那还是得到苏轼先生的庇荫。去的时候在海口就有五公祠,里面就有苏轼的神位。他先去播了很多种,我们后面好推广传统文化。所以虽然这些忠臣被贬官,不过他走到哪,就把教化带到那里。
我们看到范公祖上的风范,他确实是承先启后,范公的儿子也非常有气节。所以人这一生的使命,确实是要继往开来,对自己的家族如是,包含期许自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做到承先启后,给后世开一个好榜样。而范公的身世也非常的不幸,两岁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谢氏是他父亲范墉的第二个太太。当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家族没有接纳他的母亲,等於是孤儿寡母,他的母亲带著两岁的孩子就无依无靠。结果后来就改嫁给一位姓朱的人士,范公之后就改名叫朱说。我们设想一下,我们在了解古代这些圣贤人事迹的时候,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假如我是当事人,我的心境会如何?比方范母带著两岁的孩子,家族不愿意照顾他们,当下他母亲是什么心情?诸位女性同胞,你们会是什么心情?会不会很埋怨?会不会很沮丧?会不会不想活了?不要不想活,不然范公就出不来了。当下他的母亲没有任何的怨恨,这实在是太了不起的修养。因为我们要冷静,其实我们为人父母所有的负面情绪,孩子都可以感觉得到。
诸位学长,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的情景?比方你爸爸今天心情好不好,你知不知道?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吵架,我们是不是看脸就知道,都不用讲话。所以假如母亲有怨恨,孩子知不知道?知道,可能那个埋怨的人生态度就传给了这个孩子。所以师长讲到,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嫉恨,宽容乃是智慧。我们宽容,量大福大,把这个胸怀传给自己的孩子,好的家教。假如所有的不愉快,都记住,都在那里怨恨,那我们孩子的心量也不可能大到哪里去。所以要成就一个圣贤人,最关键的就是他的家教,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范母遇到这么困难的境界,她都能很有勇气的去面对,最后成就了一个圣人。所以人生不见得每个人都是一盘好棋,遇到了不好的棋,每一步还能下得有声有色,还能下得很理智、很有气节。
范公就在朱家长大,所以从小也是比较贫苦,但是他非常勤学苦读。范公从小身体就不好,他的母亲向天祈求,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因为他母亲,事实上心心还是想著,要让这个孩子认祖归宗,让他以后要有所作为,这样她才对得起她死去的丈夫。古代女子,那种夫妇的情义令人动容。范仲淹,范公他二十九岁当官有所成就的时候,他母亲就赶紧让他要改回范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母亲对自己的先生,还有对范氏祖先的那分道义。而范母祈求,发誓终身茹素,吃素祈福,吃了二十多年,到她走为止。所以范母是虔诚的佛教徒。
我们想像,范公看到母亲念念都是为他,这么辛苦,所以他读书也非常认真。他在年少的时候,有一天刚好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就问这个算命的长者,你帮我算一算,我能不能当宰相?结果这个算命先生,可能这辈子也没看过人家这么问的,而且还是个少年人,更让他吃惊了。所以一下子反应出来的是觉得年纪轻轻口气这么大。结果范公当时可能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又说,不然你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良医?这一位先生觉得很好奇,你的志向怎么从一国的宰相一下变成医生?范公说到,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这个算命先生听完很感动,你这一颗心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后一定会做宰相。范公确实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位置。一个人从小就立大志,目标明确,他读书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那一念心读书都得到祖先的护荫、护佑。而且那一念心跟圣贤人的心境相契,他书能读得进去,能契入经典的圣贤境界。
诸位学长,从范公这个故事当中给我们教育下一代什么启示?请问诸位学长,现在要救这个世界、救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应该选择哪个行业?要不做国家领导人,要不做卫星电视台的老板,影响的面大,要不从事教育工作。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功利主义很厉害,读书志在赚钱,价值观偏得太厉害了。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但是经典得靠人出来宣说,所以从事教育工作,在现在这个社会也非常重要。所以大家栽培孩子可往这几个方向努力,这是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我们的孩子就要做这个社会最急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
再来我们也了解到,一个人能成就德行学问,进而能够胸怀天下,主要是他从小要有心量、要有志气。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学贵立志,从小立志。而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求学问的过程当中,首要的并不是他的才华。现在的人很喜欢才华,孩子能背些书,高兴得不得了。大家冷静看,民国初年,那些否定文言文、否定中华文化的,都是小时候背书的人,怎么最后过河拆桥?他长的不是胸怀,是才能。自己能写这么好的文章,其实就是因为有文言文的基础,结果居然还要废了文言文。所以栽培出来的孩子才华很高而没有德行,那真的会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所以老祖宗留给我们一句很重要的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我们在读这些经句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两个字,先跟后,先后能分辨清楚,这才有智慧。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弟子规》里面有很多先后,比方「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今天受教育的孩子,所积累的知识都非常的丰富,可是为什么很难出胸怀天下的人才?甚至於才华高了,恃才傲物的太多太多了,那都是培养人的先后忽略掉了。先要有器是什么?就是肚量,胸怀要宽广。我们看范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器,肚量,识,看得非常深远,有见识,有见识的人绝对不会短视近利,只看眼前。
周朝的周公,制礼作乐,开周朝八百多年的国祚,他是有见识的,而后才提升他的文学、他的艺术才华。而我们看历史当中,曹操文学很好,写了不少文章,我看了曹操写那个文章,我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文学能力实在是高。但是曹操心胸很小,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怀疑心又很重,华佗给他看病,说要帮他剖开脑袋可以治好,他就觉得华佗要谋害他,就把华佗打个半死,死在监狱里面。那不只是杀了华佗的命,华佗假如多活个三、五十年,不知道还能救活多少人。曹操心量太小,所以在那个时代也杀了不少人。
然后我们看有没有见识?秦朝它就是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看起来效果很好,你不听话杀了你,很强求赶快达到好的效果。结果不知上天有好生之德,跟老天的仁慈心完全相违背,虽然他统一了天下,但是十五年秦朝就灭亡了。所以真正要成就一个栋梁之才,重要的还是他的德行、气度、智慧。范公从小好学有志气。后来范公二十岁上下的时候,都到他当地,山东也有个长白山醴泉寺,到那里去苦读。结果因为很穷,他每天煮一锅粥,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一天就这么吃。这个其实是格物的功夫,面对这些生活的需要可以降到最低,不要求生活的享受。所以他们范氏家风里面就有「断虀画粥」勤俭的态度,虀就是指姜、韭菜切碎,撒在上面就这么吃了。
结果他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遇到了当时候的谏议大夫,姜遵先生,那都是年轻人,刚好一起到姜大人的家里面去。结果见完面之后,姜大人就唯独把范公留下来,特别欣赏他。然后姜大人事后就跟他的夫人讲,这个年轻人以后会当县官,而且会流芳百世,盛名会流传后世。范公那时候才二十来岁,姜大人就看得出来。大家想想为什么看得出来?《中庸》讲,「诚於中,形於外」,他有一种气宇非凡。诸位学长,您回去看看自己的孩子,以后是不是能大有作为?所以家教很重要。在《训俗遗规》当中,王朗川先生曾经提到,儿童年少的时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三岁看八十」,所以孩子小时候要好好的教。「须是蒙养有方」,这个方,教子有义方,就是要用好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且从哪些地方去要求?「衣冠整齐,言动端庄,识得廉耻二字,则自然有正大光明气象」。都是从小地方陶冶他的性情,而且要真正认识廉,不贪,耻,有气节。我们要从这些很宝贵的经验当中,得到教育孩子的这些重要原理、原则。
而当时候在醴泉寺,范公还偶然发现有一堆金子在一个洞里面。范公发现了,而那个时候他非常穷,人很穷却能在金钱面前不动心,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这等於是克服自己的贪欲功夫是非常好的,这是从金钱方面。而一个人能够勤俭不贪,他为官就能清廉,他就是个好官。他假如欲望很多,那麻烦了,他当官一定会贪污腐败。所以为政,一个人从事公务员、从事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清廉。为政之要,曰公曰清,为政最重要的原则,公正清廉。而成家之道,一个家庭要治理好,曰俭与勤。而我们看这个其实还是很有关系,他在家里勤俭,他勤劳就很愿意付出,就能大公为人。他在家里能节俭,俭以养廉,他为官才能清廉。所以人才确实都是要靠家庭的培养。
而当时候在这么穷困之下,范公常常怕自己睡得太多,都是冬天拿著冰水洗脸。所以能面对欲望,世间讲的五欲,财色名食睡,都能淡。而刚好在范公二十三岁的时候,他才了解到他本来是姓范。因为他跟著母亲嫁到朱家,改嫁,他跟著到了朱家。等他了解到自己是范氏的后代,他就非常的难过,但也很砥砺自己,下定决心要有所成就,功成名就再把他母亲接回来。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到了河南商丘这一带的应天府,也称为南都学舍。他二十三岁到二十七岁都是在这里读书,先后不到五年的时间,苦读,读通六经,最后考上进士,再把他母亲接来奉养。而在那几年当中,负责当地的一个官员很佩服他,然后就煮了一桌丰盛的菜请他吃。诸位学长,假如你长期都吃一块一块的粥,突然有一桌丰盛的菜肴,当下会怎么样?可能都觉得,我是在作梦吗?结果过了几天,发现那些菜动都没动都发霉了。那个官员就很不高兴,我这样盛情请你,你怎么这么不领情?范公非常恭谦的对他讲:大人对我这么关心,我非常感动、感恩,但是假如这样的好菜我吃下去了,我还能回去吃这个粥吗?所以很节制自己的欲望,这功夫!
所以在白鹿洞书院里面,提到我们读书人修养自己的原理原则当中,在立身方面,叫「惩忿窒欲」。欲望要懂得节制,而且要愈来愈淡,这才是在修身的状态。假如我们虽然一直在读书,一直在背经典,但是贪心愈来愈重,那就与道相违背了,贪要愈来愈淡。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读书人说他要成就大道,结果不喜欢吃不好的,不喜欢穿不好的,他假如是这个态度,那这个人你不用看了,他没什么大作为。为什么?道德一定是从格物下手的。大家别太紧张,不是今天学完回去只能吃粥而已,是告诉大家一个目标,要愈来愈放淡欲望,烦恼欲望少,智慧才能增长。这篇文章读完,不只食物不要挑,连境界都不要挑,什么都好。这是在南都学舍发现的一件事情。
而在那几年过程当中,刚好皇帝经过那个地方巡视,这些读书人忍不住,赶快冲出去要看皇帝,只有范公如如不动,不去看热闹。人常常这也想看看,那也好奇,心都是浮动的,定才能生慧!结果这些同学就问他,皇帝好难得才来,你怎么不去看一下?范公说到:以后就见到了,不急。人家很有自信、很有胸怀。这是我们刚刚讲到,「自幼孤贫,勤学苦读」,这是对范公第一个人生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叙述。考上进士之后,他开始造福老百姓,「为民治堰」。这个堰是指防海浪的防坡提。因为那个时候他到了泰州一带,沿海因为水患,常常老百姓都流离失所,可是那个工程非常浩大,动用的民力非常多,可能要上万的民力来修筑,后来在他的争取之下,真的修筑了。结果在工程进行的过程当中,刚好又遇到一次严重水患,死了一百多个老百姓。当时候朝廷就议论到底建还是不建?诸位学长,建还是不建?讲得很轻松,大家就知道当时候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想做真正的实事都要面对很多挑战,为什么?好事多磨!假如禁不起这些种种的考验,能够坚持百折不挠的一种态度,才能把事情做成。尤其现在人从小没有接受五伦八德的教育,他的认知就比较不够,这个时候要团结大家去做事情,难度就会更高了。所以真想把事做好,确确实实要有度量、要有耐心,还要有决心,甚至於还要不怕得罪人的心。这个不怕得罪人,是人家不理解不难受,不是故意去得罪人,这个大家可不要误会了。时时都要心平气和,不跟人冲突,但是假如别人不能理解,该坚持还是要坚持。孔子一开头就期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以范公那个时候还是很坚持,极力疏通,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建。而且他是站在第一线建,很巧的是什么?当时候这篇「岳阳楼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滕京谅先生,就是滕子京先生,刚好就跟范公一起在建这个防坡提。他们两个正谈论的时候,那个海浪拍上来,很急,所有的人统统被吓得不知道退了多少步,结果他们两个如如不动,还在那里谈论怎么建,哪边建得好。结果大家看他们两个都没有一点恐惧,接著又继续干。所以当领导的人身先士卒,还是非常重要。最后建成了,整个流亡的这些百姓,都回到本来自己的故乡。因为建好之后,整个水利、农业就稳定下来,所利益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而且不是利益当时的人,利益后世百年、千年的人。后来就把这个防堤,就叫做「范公堤」,纪念范公。所以范公不简单,当官只要到哪里都非常有政绩,而且都为了人民的生活,把水利工程做好,然后教育老百姓。
结果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去世要服丧三年。服完丧之后,应天府的负责人晏殊先生就请范公去教书。范公学问非常好,他已经大通六经之旨,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教诲,他融通了,所以他带出非常多的学生,也办了很多的书院。我们之前好像有读过几篇范公的文章,怎么有人摇头?在《德育古鉴》里面,他们家本来买下来的钱氏南园,结果算命先生说这风水太好了,你以后后代会出很多人才。范公听完说,那应该拿来做书院。结果果不其然,那一个书院教出的进士就有上百人(几百人),状元就有几十人,现在还是一所高中,风水特别好!当然更重要的,那是范公的德行在那里还感动著、教化著那地方的人。
后来,皇帝就把他请到京城当官,他教书教了一段时间,就回京城当官。而在当官的过程,确确实实是几起几落,但是百折不挠。先后做了几个主要的官职,秘阁校理,右司谏,天章阁侍制。秘阁校理是管国家一些重要的文献,这些重要的书籍,当然也会常常可以给皇帝一些谏言。他当秘阁校理的时候,刚好遇到皇太后做生日,结果皇太后要求皇帝跟百官都要来给她拜寿、磕头。结果范公想到,做寿磕头那是家里的礼,跟国家的礼不一样,怎么可以让百官来到皇太后面前然后还磕头?觉得这个违反制度,然后就上书劝这件事情。大家想想那个情境,一个小官敢谏皇太后的事情,结果就被贬官了。但是大家不要看眼前被贬官,就是这一次一次的坚持,才把宋朝几百年的气节给唤醒,树立起来!不然大家都是攀附权贵,怕得罪人,最后真话都不讲,就麻烦了。结果被贬官之后,第二次皇帝又请他回来做右司谏,那个时候皇太后已经去世了。司谏,当然也是给皇帝谏言的。
我们翻到《德育古鉴》一百一十页,因为文中有提到他做右司谏的一个实际的事例。我们也从开头大家一起来看一遍,当复习一下。
【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贫。日食虀粥一角。勤苦读书。便以天下为己任。每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尝谒相士问云。】
『尝』是曾经,见到算命的人,问他:
【能作宰相否。相士云。不也。】
这个可能是有点吃惊,觉得你口气也太大了!
【再问。能作医否。相士讶之曰。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曰。惟宰相名医。可以救人。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后来:
【举进士第。】
考上进士。
【为秘阁校理。博通六经。】
当然这个『博通』也是厚积薄发,积累出来的。
【学者多从质问。】
都请教於他。范公他其实只要遇到缘分,他都尽心尽力帮忙。当时候有一个泰山先生,叫孙复,学问好到,皇帝都会请他来宫廷讲课。而孙复他曾经两次去给范公要钱,太穷了,都养不起母亲,范公都给他。结果第二次就问他情况,范公了解完之后就跟他讲:我在南都学院找个工作给你做,你就有薪水了,你也可以安下心来读书,提升自己。最后孙复就因为范公帮忙,而且还教导他《春秋》这部经,好像隔年范公就调京城,之后孙复先生也离开。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孙复很有学问,当时候人就尊称他是泰山先生。范公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后来两个人又相见,才知道是当初他帮助的那个人。还包含胡瑗,当时候叫安定先生。范公把他请来讲学,当时候学生还有点意见,范公把自己的儿子叫来教室好好听课,做示范,慢慢的学生也受到他孩子的影响。所以成就很多机会让这些读书人来提升,最后都很有成就。包含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先生,当时候张载先生一心想要去打仗,武艺高强。最后范公看他,可能范公《易经》很通,一看就会看出这个人比较适合做什么,就劝他好好读书。最后张载先生有听劝,就开始用功读书,最后成为北宋五大儒之一。被范公栽培过的读书人,那真的是数不胜数。其实这是对国家相当长远的贡献,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富。孟子很明白这一点,孟子说「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真仁慈的人。我们看到很多人来向他请教学问:
【为讲解不倦。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
他把自己的俸禄能帮助的,都赶紧帮助这些贫苦的读书人。
【诸子至易衣而出。】
他的四个孩子穷到什么程度,比方只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其他的都破得比较多,然后大儿子出去,就大儿子穿,大儿子进来,三儿子出去,接著换衣服穿那件出去,叫『易服而出』。难得是什么?
【公宴如也。】
虽然他的儿子都是这样衣服换著穿,但全家人乐在其中,为什么?他们不是重视生活的享受,他们看到这么多亲人得利,他们看到这么多的读书人受到栽培,高兴!这叫道义之乐,而不是欲望之乐。
【寻为右司谏。】
当了『右司谏』的官,结果刚好:
【岁大旱蝗。】
遇到蝗虫之害。
【奏遣使循行。】
赶紧请奏,希望派人去了解状况,而那个时候宋仁宗好像不是很积极的要去处理这件事。结果范仲淹就直谏说到:
【因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
『宫掖』就是指宫廷里,住的都是嫔妃、皇室的后代,可不可以让他们半天不吃,让他们感受感受饿是什么滋味?
【当何如。仁宗恻然。】
听了这个劝,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这些人,我们可能饿半天就很难受,他们都饿了多少天了。
【命公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奏蠲除弊政十余事。】
就是很多地方乱了,这些政治都已经乱了规矩,他赶紧把它整治好。而且范公还把当地灾民吃的充饥的野草,拿了几把回去给皇帝看,这都是让皇帝能身历其境,感同深受人民的悲苦。这是讲到做右司谏的一个情况。结果后来又遇到皇室内部有争斗,要废皇后。结果范仲淹又直言,不应该废皇后。那个时候朝廷里有一些高官都已经计谋这些政变,结果他又被贬官,该说的说了,不听也只能随缘,又被贬官。结果后来,第三次又回到京城,做天章阁侍制。然后那一次范公又发现宰相吕夷简都用自己的人,整个朝政非常的腐败。范公就画了一个百官图,就是把这些官员画出来之后,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宰相都用他自己的人,底下一堆都是他的党羽。结果这么劝了之后,又被贬官,虽然知道这些政治势力都已经很坚固,但是很正直,该讲还是要讲。
这是第三次又被贬官,结果这一次年龄也比较大了,最后遇到什么事情?西夏兵进犯,整个国家找不到谁去抵御西夏兵,就把范公请出来,之后范公就领兵守西夏。所以古代读书人都是文武双全,我们看孔子都是背著一把佩剑。守西夏的时候,范公也是治军很严明,把整个军队的风气都把它转变过来。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士兵没有喝,他不喝,士兵没有吃,他不吃,而且他很爱惜生命,他不轻易动兵。当时候跟著他一起守边疆的还有韩琦,这也是宋朝的名将。韩琦就说,一个为将者,要把死生成败胜负置之度外。范公讲,这一动可能就是千条命、万条命,怎么可以胜负置之度外?两个意见不合。但最后因为韩琦的权位高,还是动兵了。结果那一次死了超过一万人,韩琦带著兵回来,看到这些老百姓在望著,我的孩子有没有回来?一看孩子没回来,当场就痛哭失声,韩琦也跟著在那里流眼泪。所以真的一定要能多听这些仁人志士的话,人生才不会做出很大的错误。
最后,范公把西夏守得很好,甚至於这些少数民族西夏的人,他也帮他们安置生活,辅导他们种农耕,他们也很感范公的恩德。所以后来范公去世的时候,这些西夏地区的老百姓,也是都痛哭流涕,而且都集体斋戒守丧。所以范公的德行,是能够让敌人那边感动到最后是如此的敬仰他。其实《论语》当中也讲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句之前没讲过吗?今天没讲过,然后以前还没讲二十一次。「既来之,则安之」,原来的意思应该是这样,远方的人,甚至是对立的敌军不服我们,修文德,就用道德去感化,他既然来了,则安之,安就是安顿他的生活,照顾好他,冤仇就化解掉了。这是在西夏当将领时候的风范。
我们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我们这几堂课讲的主题是「忠」,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忠臣所写的千古文章「岳阳楼记」,请大家翻到九十一页。
范仲淹先生在我们历代都是读书人效法的楷模,离我们现在将近一千年的岁月,范公是西元九百八十九年生。而范公他的祖上,事实上都是有名的忠臣名相,唐朝的范履冰先生,他是宰相,就是范公的祖先。所以《易经》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祖上有德,能出这样的圣贤后代。再追溯到汉朝,他汉朝的祖上是范滂,范滂是汉朝末年的忠臣,那个时候因为有党争之乱,而他的祖上范滂又是非常正直的人,所以就被陷害了,被关到监狱里面。结果第一次审判的时候被放出来了,过没多久,可能这些奸臣又在那里进谗言,第二次又被通缉要抓去审判。这个就是汉朝,我们前不久,我们一起学习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你们今天的专注都是在「郑伯克段于鄢」,「出师表」已经先放下了。「出师表」这句是最关键的,要深刻的领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汉朝末年,桓灵二帝那个时候,这些宦官外戚干政,忠臣都受陷害了。
结果第二次又通缉范滂,下的通缉令到了当时候这个地带的督邮官,叫吴导。他接到以后,他明明知道范滂是忠臣,他不忍心抓,自己抱著通缉令在那里痛哭。所以在这种时代,做人真不容易。结果范滂知道这件事情,不想为难吴大人,自己就到当地的县府投案。那时候的县太爷叫郭揖,郭揖见到他,他是主动来投案的,结果郭大人也不忍心抓他,他说:范大人,这样好了,我官也不干了,我跟你一起去逃命。我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特别感叹,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们两位读书人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郭揖佩服他的德行,自己能当下放下这个功名,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险,都觉得不忍心陷害忠良,帮助他一起逃走。
但是范滂就说到,他不想连累郭大人,而且他还有老母在,他假如逃了,又怕连累他的母亲。结果他的母亲听到他投案,就赶紧赶到县衙去见自己的儿子。结果见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哭哭啼啼,范母对著他的儿子范滂说到:人生在世又要名垂千古,又要很长寿,有时候不见得两者都能得到,所以你坚持了你的气节,你已经与这些有德之人齐名,你这一生已经没有遗憾了,你安心的去吧!所以范母是非常的凛然大义,来期勉她自己的孩子。所以范仲淹先生他的祖上都是留名青史的圣哲人,尤其汉朝的范滂先生,他的胸怀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虽然那时候是乱世,但他也尽力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些忠臣他的精神可以长存!
我们看前一篇文章「出师表」,虽然诸葛孔明先生没有恢复汉室,但是他的那种忠肝义胆、鞠躬尽瘁的精神,影响了一、二千年我们的民族,影响著中国的这些后代子孙。虽然他们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但是他的精神是顶立在天地之间的。而且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重视历史,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你们都没有配合一下,我不是下一节上课才考试,随时都会考试。人生什么时候是考试?anytime,anywhere。你要随时把这些千古名句背出来,突然有个机缘跟你的孩子谈谈这些忠臣轶事,念出这几句话,你的孩子会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著你,「我父亲真有学问」。这是唐朝魏徵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先生的感叹,用铜镜,正自己的衣冠;以历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事实上,历史当中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对我们自身的人生有启发。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岳阳楼记」,我们了解范公一生的风范,对於我们自身格物、修身、齐家,乃至於这一生奉献於社会,都会有很多重要的启示。而这些历史的圣哲人,他影响著他后代的子孙。
我刚好听到一位演艺人员,她本来跟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当她了解到,因为她姓陈,她说她陈氏的祖先是大舜,「二十四孝」排在第一位,她知道以后很用心的看《德育故事》,大舜的事迹。她说大舜面对这样的父母都能至孝,去感动父母,我的父母其实都很爱我,我还把他们气成这个样子。所以她痛定思痛,改正自己,后来跟父母的关系变好了。不只是这样,她还主动跟自己的先生、婆婆,还有小叔、小姑这些关系上,都先自己好好去带头。好像她婆婆生日的时候,还是她亲自帮她婆婆洗脚,洗了没一会,她回头一看,小姑、小叔,人都跟在后面。所以人的这种孝心、诚心能感动人。好像她们的侄子辈很多都是留学,甚至在国外长大的,中文都不是很流利,但是看到那个情境,争著都去帮公公洗脚。所以一个人正己能感化身边的亲朋好友。
我们相信范仲淹先生,是非常以范滂这样的祖先感到欣慰跟生起效法的心。而不只范氏的后代效法他们的祖先,连历史当中很有名的宋朝名臣苏轼先生,在《三字经》里面就有提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苏老泉,苏洵先生,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彻。诸位学长,这两号人物你们不认识吗?可能讲另外一个故事,你们比较知道,叫「八风吹不动」。这个都是宋朝,唐宋八大家,很有德行、学问的两个读书人,加上他父亲,唐宋八大家,他们家就包了三个,真不简单。苏洵,因为两个儿子太优秀了,被刺激到了,二十七岁发愤读书,他也成就道德、学问。
而苏轼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在看《后汉书》,结果就是看到范滂这段历史,他母亲看到范母的这种义行风范就很感叹,当然也很惋惜,就把《后汉书》放下来。苏轼虽然小小年纪,看到母亲叹了一口气,可能读的这个个中一定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他就把书拿过去看。结果看完范滂的这一段,他就对他母亲讲,「母亲,假如儿子要效法范滂这样的有气节,敢於直言,不畏生死,妈妈,你能不能当范母?」诸位女性同胞,你的孩子假如读了孔子的历史,然后对你说:「妈,儿子想当孔子,你能不能当孔母?」所以苏东坡先生不简单,小小年纪很有气概,看完马上问他妈妈,能不能做范母?他妈妈马上连考虑都没有考虑,「你能做范滂,我就能做范母。」他母亲真是不简单,说到做到。他的孩子之后确实是宋朝当时侯一个非常正直的忠臣。
看一个人为官忠不忠臣,怎么判断大家知道吗?看他被贬到哪一个地方去,贬得愈远愈忠。那是在皇帝比较不清楚的时候。说实在的,古代人一生为官要遇到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好不好遇?不容易。所以读书人很有自觉,都先做好准备,要上谏言以前,家里都先打理好、准备好,可能得搬家。甚至像明朝的海瑞,写谏言写好了,棺材也买好了。皇帝看了海瑞谏的奏摺,看完之后,我杀了他,很生气。结果官员跟他说,他棺材都买好了,反而杀不下去了。所以这种为民谋福,连生死都置之度外。
而让我们觉得不简单的,是这些忠臣的太太、忠臣的父母,更不简单!同样是宋朝的一个读书人,奇怪了,怎么怎么讲都是宋朝?宋朝的忠臣出得特别多,为什么?范仲淹带了一个最好的榜样!所以整个从北宋到南宋,纵使在政治非常腐败的时候,读书人都崇尚气节。我们看南宋岳飞、南宋文天祥,北宋范仲淹,以后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蔡襄,出的忠臣特别多。所以一个人真正有风范,他影响的是整个朝代,甚至后世的人。所以范公当时人称为宋朝第一人,甚至觉得他是继孔子、颜回之后最有德行的儒生。
刚刚提到宋朝有一位忠臣叫刘安世,他是司马光的学生。结果皇帝要提拔他做谏臣,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给现阶段这些政治有哪些流弊不足。因为做这种谏官会得罪很多的权贵,会受陷害,甚至会被贬官。结果刘安世就回家跟他妈妈讲:皇帝可能有意思要让我做谏官,我想把它推辞掉,因为母亲您年纪大了,到时候我被贬官,您的身体受不了,我想这样回绝皇帝。刘母听完,对她儿子讲:皇帝对你有知遇之恩,让你当谏官就是信任你,你能够给皇帝提意见利益整个国家,怎么可以推辞?要把它接下来,不管你被贬多远,我就跟你到多远。
欧阳修的母亲非常节俭,结果有一次他们母子在谈话的时候,可能欧阳修先生觉得母亲实在是太节俭了。结果他母亲讲:节俭好,到时候你假如被贬官,反正我们过困苦的日子也习惯了,就不会觉得难受了。古代这些女子她看事情都看得非常深远,而且是为国为民在著想。刚刚我们讲到苏轼,他被贬到海南岛,远不远?最远的地方。不过告诉大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在那个地方把传统文化传出去了,那个地方本来是蛮荒之地。所以后来我们到海口去宣扬传统文化,那还是得到苏轼先生的庇荫。去的时候在海口就有五公祠,里面就有苏轼的神位。他先去播了很多种,我们后面好推广传统文化。所以虽然这些忠臣被贬官,不过他走到哪,就把教化带到那里。
我们看到范公祖上的风范,他确实是承先启后,范公的儿子也非常有气节。所以人这一生的使命,确实是要继往开来,对自己的家族如是,包含期许自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做到承先启后,给后世开一个好榜样。而范公的身世也非常的不幸,两岁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谢氏是他父亲范墉的第二个太太。当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家族没有接纳他的母亲,等於是孤儿寡母,他的母亲带著两岁的孩子就无依无靠。结果后来就改嫁给一位姓朱的人士,范公之后就改名叫朱说。我们设想一下,我们在了解古代这些圣贤人事迹的时候,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假如我是当事人,我的心境会如何?比方范母带著两岁的孩子,家族不愿意照顾他们,当下他母亲是什么心情?诸位女性同胞,你们会是什么心情?会不会很埋怨?会不会很沮丧?会不会不想活了?不要不想活,不然范公就出不来了。当下他的母亲没有任何的怨恨,这实在是太了不起的修养。因为我们要冷静,其实我们为人父母所有的负面情绪,孩子都可以感觉得到。
诸位学长,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的情景?比方你爸爸今天心情好不好,你知不知道?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吵架,我们是不是看脸就知道,都不用讲话。所以假如母亲有怨恨,孩子知不知道?知道,可能那个埋怨的人生态度就传给了这个孩子。所以师长讲到,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嫉恨,宽容乃是智慧。我们宽容,量大福大,把这个胸怀传给自己的孩子,好的家教。假如所有的不愉快,都记住,都在那里怨恨,那我们孩子的心量也不可能大到哪里去。所以要成就一个圣贤人,最关键的就是他的家教,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范母遇到这么困难的境界,她都能很有勇气的去面对,最后成就了一个圣人。所以人生不见得每个人都是一盘好棋,遇到了不好的棋,每一步还能下得有声有色,还能下得很理智、很有气节。
范公就在朱家长大,所以从小也是比较贫苦,但是他非常勤学苦读。范公从小身体就不好,他的母亲向天祈求,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因为他母亲,事实上心心还是想著,要让这个孩子认祖归宗,让他以后要有所作为,这样她才对得起她死去的丈夫。古代女子,那种夫妇的情义令人动容。范仲淹,范公他二十九岁当官有所成就的时候,他母亲就赶紧让他要改回范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母亲对自己的先生,还有对范氏祖先的那分道义。而范母祈求,发誓终身茹素,吃素祈福,吃了二十多年,到她走为止。所以范母是虔诚的佛教徒。
我们想像,范公看到母亲念念都是为他,这么辛苦,所以他读书也非常认真。他在年少的时候,有一天刚好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就问这个算命的长者,你帮我算一算,我能不能当宰相?结果这个算命先生,可能这辈子也没看过人家这么问的,而且还是个少年人,更让他吃惊了。所以一下子反应出来的是觉得年纪轻轻口气这么大。结果范公当时可能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又说,不然你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良医?这一位先生觉得很好奇,你的志向怎么从一国的宰相一下变成医生?范公说到,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这个算命先生听完很感动,你这一颗心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后一定会做宰相。范公确实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位置。一个人从小就立大志,目标明确,他读书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那一念心读书都得到祖先的护荫、护佑。而且那一念心跟圣贤人的心境相契,他书能读得进去,能契入经典的圣贤境界。
诸位学长,从范公这个故事当中给我们教育下一代什么启示?请问诸位学长,现在要救这个世界、救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应该选择哪个行业?要不做国家领导人,要不做卫星电视台的老板,影响的面大,要不从事教育工作。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功利主义很厉害,读书志在赚钱,价值观偏得太厉害了。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但是经典得靠人出来宣说,所以从事教育工作,在现在这个社会也非常重要。所以大家栽培孩子可往这几个方向努力,这是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我们的孩子就要做这个社会最急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
再来我们也了解到,一个人能成就德行学问,进而能够胸怀天下,主要是他从小要有心量、要有志气。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学贵立志,从小立志。而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求学问的过程当中,首要的并不是他的才华。现在的人很喜欢才华,孩子能背些书,高兴得不得了。大家冷静看,民国初年,那些否定文言文、否定中华文化的,都是小时候背书的人,怎么最后过河拆桥?他长的不是胸怀,是才能。自己能写这么好的文章,其实就是因为有文言文的基础,结果居然还要废了文言文。所以栽培出来的孩子才华很高而没有德行,那真的会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所以老祖宗留给我们一句很重要的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我们在读这些经句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两个字,先跟后,先后能分辨清楚,这才有智慧。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弟子规》里面有很多先后,比方「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今天受教育的孩子,所积累的知识都非常的丰富,可是为什么很难出胸怀天下的人才?甚至於才华高了,恃才傲物的太多太多了,那都是培养人的先后忽略掉了。先要有器是什么?就是肚量,胸怀要宽广。我们看范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器,肚量,识,看得非常深远,有见识,有见识的人绝对不会短视近利,只看眼前。
周朝的周公,制礼作乐,开周朝八百多年的国祚,他是有见识的,而后才提升他的文学、他的艺术才华。而我们看历史当中,曹操文学很好,写了不少文章,我看了曹操写那个文章,我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文学能力实在是高。但是曹操心胸很小,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怀疑心又很重,华佗给他看病,说要帮他剖开脑袋可以治好,他就觉得华佗要谋害他,就把华佗打个半死,死在监狱里面。那不只是杀了华佗的命,华佗假如多活个三、五十年,不知道还能救活多少人。曹操心量太小,所以在那个时代也杀了不少人。
然后我们看有没有见识?秦朝它就是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看起来效果很好,你不听话杀了你,很强求赶快达到好的效果。结果不知上天有好生之德,跟老天的仁慈心完全相违背,虽然他统一了天下,但是十五年秦朝就灭亡了。所以真正要成就一个栋梁之才,重要的还是他的德行、气度、智慧。范公从小好学有志气。后来范公二十岁上下的时候,都到他当地,山东也有个长白山醴泉寺,到那里去苦读。结果因为很穷,他每天煮一锅粥,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一天就这么吃。这个其实是格物的功夫,面对这些生活的需要可以降到最低,不要求生活的享受。所以他们范氏家风里面就有「断虀画粥」勤俭的态度,虀就是指姜、韭菜切碎,撒在上面就这么吃了。
结果他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遇到了当时候的谏议大夫,姜遵先生,那都是年轻人,刚好一起到姜大人的家里面去。结果见完面之后,姜大人就唯独把范公留下来,特别欣赏他。然后姜大人事后就跟他的夫人讲,这个年轻人以后会当县官,而且会流芳百世,盛名会流传后世。范公那时候才二十来岁,姜大人就看得出来。大家想想为什么看得出来?《中庸》讲,「诚於中,形於外」,他有一种气宇非凡。诸位学长,您回去看看自己的孩子,以后是不是能大有作为?所以家教很重要。在《训俗遗规》当中,王朗川先生曾经提到,儿童年少的时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三岁看八十」,所以孩子小时候要好好的教。「须是蒙养有方」,这个方,教子有义方,就是要用好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且从哪些地方去要求?「衣冠整齐,言动端庄,识得廉耻二字,则自然有正大光明气象」。都是从小地方陶冶他的性情,而且要真正认识廉,不贪,耻,有气节。我们要从这些很宝贵的经验当中,得到教育孩子的这些重要原理、原则。
而当时候在醴泉寺,范公还偶然发现有一堆金子在一个洞里面。范公发现了,而那个时候他非常穷,人很穷却能在金钱面前不动心,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这等於是克服自己的贪欲功夫是非常好的,这是从金钱方面。而一个人能够勤俭不贪,他为官就能清廉,他就是个好官。他假如欲望很多,那麻烦了,他当官一定会贪污腐败。所以为政,一个人从事公务员、从事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清廉。为政之要,曰公曰清,为政最重要的原则,公正清廉。而成家之道,一个家庭要治理好,曰俭与勤。而我们看这个其实还是很有关系,他在家里勤俭,他勤劳就很愿意付出,就能大公为人。他在家里能节俭,俭以养廉,他为官才能清廉。所以人才确实都是要靠家庭的培养。
而当时候在这么穷困之下,范公常常怕自己睡得太多,都是冬天拿著冰水洗脸。所以能面对欲望,世间讲的五欲,财色名食睡,都能淡。而刚好在范公二十三岁的时候,他才了解到他本来是姓范。因为他跟著母亲嫁到朱家,改嫁,他跟著到了朱家。等他了解到自己是范氏的后代,他就非常的难过,但也很砥砺自己,下定决心要有所成就,功成名就再把他母亲接回来。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到了河南商丘这一带的应天府,也称为南都学舍。他二十三岁到二十七岁都是在这里读书,先后不到五年的时间,苦读,读通六经,最后考上进士,再把他母亲接来奉养。而在那几年当中,负责当地的一个官员很佩服他,然后就煮了一桌丰盛的菜请他吃。诸位学长,假如你长期都吃一块一块的粥,突然有一桌丰盛的菜肴,当下会怎么样?可能都觉得,我是在作梦吗?结果过了几天,发现那些菜动都没动都发霉了。那个官员就很不高兴,我这样盛情请你,你怎么这么不领情?范公非常恭谦的对他讲:大人对我这么关心,我非常感动、感恩,但是假如这样的好菜我吃下去了,我还能回去吃这个粥吗?所以很节制自己的欲望,这功夫!
所以在白鹿洞书院里面,提到我们读书人修养自己的原理原则当中,在立身方面,叫「惩忿窒欲」。欲望要懂得节制,而且要愈来愈淡,这才是在修身的状态。假如我们虽然一直在读书,一直在背经典,但是贪心愈来愈重,那就与道相违背了,贪要愈来愈淡。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读书人说他要成就大道,结果不喜欢吃不好的,不喜欢穿不好的,他假如是这个态度,那这个人你不用看了,他没什么大作为。为什么?道德一定是从格物下手的。大家别太紧张,不是今天学完回去只能吃粥而已,是告诉大家一个目标,要愈来愈放淡欲望,烦恼欲望少,智慧才能增长。这篇文章读完,不只食物不要挑,连境界都不要挑,什么都好。这是在南都学舍发现的一件事情。
而在那几年过程当中,刚好皇帝经过那个地方巡视,这些读书人忍不住,赶快冲出去要看皇帝,只有范公如如不动,不去看热闹。人常常这也想看看,那也好奇,心都是浮动的,定才能生慧!结果这些同学就问他,皇帝好难得才来,你怎么不去看一下?范公说到:以后就见到了,不急。人家很有自信、很有胸怀。这是我们刚刚讲到,「自幼孤贫,勤学苦读」,这是对范公第一个人生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叙述。考上进士之后,他开始造福老百姓,「为民治堰」。这个堰是指防海浪的防坡提。因为那个时候他到了泰州一带,沿海因为水患,常常老百姓都流离失所,可是那个工程非常浩大,动用的民力非常多,可能要上万的民力来修筑,后来在他的争取之下,真的修筑了。结果在工程进行的过程当中,刚好又遇到一次严重水患,死了一百多个老百姓。当时候朝廷就议论到底建还是不建?诸位学长,建还是不建?讲得很轻松,大家就知道当时候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想做真正的实事都要面对很多挑战,为什么?好事多磨!假如禁不起这些种种的考验,能够坚持百折不挠的一种态度,才能把事情做成。尤其现在人从小没有接受五伦八德的教育,他的认知就比较不够,这个时候要团结大家去做事情,难度就会更高了。所以真想把事做好,确确实实要有度量、要有耐心,还要有决心,甚至於还要不怕得罪人的心。这个不怕得罪人,是人家不理解不难受,不是故意去得罪人,这个大家可不要误会了。时时都要心平气和,不跟人冲突,但是假如别人不能理解,该坚持还是要坚持。孔子一开头就期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以范公那个时候还是很坚持,极力疏通,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建。而且他是站在第一线建,很巧的是什么?当时候这篇「岳阳楼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滕京谅先生,就是滕子京先生,刚好就跟范公一起在建这个防坡提。他们两个正谈论的时候,那个海浪拍上来,很急,所有的人统统被吓得不知道退了多少步,结果他们两个如如不动,还在那里谈论怎么建,哪边建得好。结果大家看他们两个都没有一点恐惧,接著又继续干。所以当领导的人身先士卒,还是非常重要。最后建成了,整个流亡的这些百姓,都回到本来自己的故乡。因为建好之后,整个水利、农业就稳定下来,所利益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而且不是利益当时的人,利益后世百年、千年的人。后来就把这个防堤,就叫做「范公堤」,纪念范公。所以范公不简单,当官只要到哪里都非常有政绩,而且都为了人民的生活,把水利工程做好,然后教育老百姓。
结果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去世要服丧三年。服完丧之后,应天府的负责人晏殊先生就请范公去教书。范公学问非常好,他已经大通六经之旨,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教诲,他融通了,所以他带出非常多的学生,也办了很多的书院。我们之前好像有读过几篇范公的文章,怎么有人摇头?在《德育古鉴》里面,他们家本来买下来的钱氏南园,结果算命先生说这风水太好了,你以后后代会出很多人才。范公听完说,那应该拿来做书院。结果果不其然,那一个书院教出的进士就有上百人(几百人),状元就有几十人,现在还是一所高中,风水特别好!当然更重要的,那是范公的德行在那里还感动著、教化著那地方的人。
后来,皇帝就把他请到京城当官,他教书教了一段时间,就回京城当官。而在当官的过程,确确实实是几起几落,但是百折不挠。先后做了几个主要的官职,秘阁校理,右司谏,天章阁侍制。秘阁校理是管国家一些重要的文献,这些重要的书籍,当然也会常常可以给皇帝一些谏言。他当秘阁校理的时候,刚好遇到皇太后做生日,结果皇太后要求皇帝跟百官都要来给她拜寿、磕头。结果范公想到,做寿磕头那是家里的礼,跟国家的礼不一样,怎么可以让百官来到皇太后面前然后还磕头?觉得这个违反制度,然后就上书劝这件事情。大家想想那个情境,一个小官敢谏皇太后的事情,结果就被贬官了。但是大家不要看眼前被贬官,就是这一次一次的坚持,才把宋朝几百年的气节给唤醒,树立起来!不然大家都是攀附权贵,怕得罪人,最后真话都不讲,就麻烦了。结果被贬官之后,第二次皇帝又请他回来做右司谏,那个时候皇太后已经去世了。司谏,当然也是给皇帝谏言的。
我们翻到《德育古鉴》一百一十页,因为文中有提到他做右司谏的一个实际的事例。我们也从开头大家一起来看一遍,当复习一下。
【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贫。日食虀粥一角。勤苦读书。便以天下为己任。每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尝谒相士问云。】
『尝』是曾经,见到算命的人,问他:
【能作宰相否。相士云。不也。】
这个可能是有点吃惊,觉得你口气也太大了!
【再问。能作医否。相士讶之曰。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曰。惟宰相名医。可以救人。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后来:
【举进士第。】
考上进士。
【为秘阁校理。博通六经。】
当然这个『博通』也是厚积薄发,积累出来的。
【学者多从质问。】
都请教於他。范公他其实只要遇到缘分,他都尽心尽力帮忙。当时候有一个泰山先生,叫孙复,学问好到,皇帝都会请他来宫廷讲课。而孙复他曾经两次去给范公要钱,太穷了,都养不起母亲,范公都给他。结果第二次就问他情况,范公了解完之后就跟他讲:我在南都学院找个工作给你做,你就有薪水了,你也可以安下心来读书,提升自己。最后孙复就因为范公帮忙,而且还教导他《春秋》这部经,好像隔年范公就调京城,之后孙复先生也离开。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孙复很有学问,当时候人就尊称他是泰山先生。范公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后来两个人又相见,才知道是当初他帮助的那个人。还包含胡瑗,当时候叫安定先生。范公把他请来讲学,当时候学生还有点意见,范公把自己的儿子叫来教室好好听课,做示范,慢慢的学生也受到他孩子的影响。所以成就很多机会让这些读书人来提升,最后都很有成就。包含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先生,当时候张载先生一心想要去打仗,武艺高强。最后范公看他,可能范公《易经》很通,一看就会看出这个人比较适合做什么,就劝他好好读书。最后张载先生有听劝,就开始用功读书,最后成为北宋五大儒之一。被范公栽培过的读书人,那真的是数不胜数。其实这是对国家相当长远的贡献,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富。孟子很明白这一点,孟子说「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真仁慈的人。我们看到很多人来向他请教学问:
【为讲解不倦。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
他把自己的俸禄能帮助的,都赶紧帮助这些贫苦的读书人。
【诸子至易衣而出。】
他的四个孩子穷到什么程度,比方只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其他的都破得比较多,然后大儿子出去,就大儿子穿,大儿子进来,三儿子出去,接著换衣服穿那件出去,叫『易服而出』。难得是什么?
【公宴如也。】
虽然他的儿子都是这样衣服换著穿,但全家人乐在其中,为什么?他们不是重视生活的享受,他们看到这么多亲人得利,他们看到这么多的读书人受到栽培,高兴!这叫道义之乐,而不是欲望之乐。
【寻为右司谏。】
当了『右司谏』的官,结果刚好:
【岁大旱蝗。】
遇到蝗虫之害。
【奏遣使循行。】
赶紧请奏,希望派人去了解状况,而那个时候宋仁宗好像不是很积极的要去处理这件事。结果范仲淹就直谏说到:
【因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
『宫掖』就是指宫廷里,住的都是嫔妃、皇室的后代,可不可以让他们半天不吃,让他们感受感受饿是什么滋味?
【当何如。仁宗恻然。】
听了这个劝,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这些人,我们可能饿半天就很难受,他们都饿了多少天了。
【命公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奏蠲除弊政十余事。】
就是很多地方乱了,这些政治都已经乱了规矩,他赶紧把它整治好。而且范公还把当地灾民吃的充饥的野草,拿了几把回去给皇帝看,这都是让皇帝能身历其境,感同深受人民的悲苦。这是讲到做右司谏的一个情况。结果后来又遇到皇室内部有争斗,要废皇后。结果范仲淹又直言,不应该废皇后。那个时候朝廷里有一些高官都已经计谋这些政变,结果他又被贬官,该说的说了,不听也只能随缘,又被贬官。结果后来,第三次又回到京城,做天章阁侍制。然后那一次范公又发现宰相吕夷简都用自己的人,整个朝政非常的腐败。范公就画了一个百官图,就是把这些官员画出来之后,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宰相都用他自己的人,底下一堆都是他的党羽。结果这么劝了之后,又被贬官,虽然知道这些政治势力都已经很坚固,但是很正直,该讲还是要讲。
这是第三次又被贬官,结果这一次年龄也比较大了,最后遇到什么事情?西夏兵进犯,整个国家找不到谁去抵御西夏兵,就把范公请出来,之后范公就领兵守西夏。所以古代读书人都是文武双全,我们看孔子都是背著一把佩剑。守西夏的时候,范公也是治军很严明,把整个军队的风气都把它转变过来。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士兵没有喝,他不喝,士兵没有吃,他不吃,而且他很爱惜生命,他不轻易动兵。当时候跟著他一起守边疆的还有韩琦,这也是宋朝的名将。韩琦就说,一个为将者,要把死生成败胜负置之度外。范公讲,这一动可能就是千条命、万条命,怎么可以胜负置之度外?两个意见不合。但最后因为韩琦的权位高,还是动兵了。结果那一次死了超过一万人,韩琦带著兵回来,看到这些老百姓在望著,我的孩子有没有回来?一看孩子没回来,当场就痛哭失声,韩琦也跟著在那里流眼泪。所以真的一定要能多听这些仁人志士的话,人生才不会做出很大的错误。
最后,范公把西夏守得很好,甚至於这些少数民族西夏的人,他也帮他们安置生活,辅导他们种农耕,他们也很感范公的恩德。所以后来范公去世的时候,这些西夏地区的老百姓,也是都痛哭流涕,而且都集体斋戒守丧。所以范公的德行,是能够让敌人那边感动到最后是如此的敬仰他。其实《论语》当中也讲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句之前没讲过吗?今天没讲过,然后以前还没讲二十一次。「既来之,则安之」,原来的意思应该是这样,远方的人,甚至是对立的敌军不服我们,修文德,就用道德去感化,他既然来了,则安之,安就是安顿他的生活,照顾好他,冤仇就化解掉了。这是在西夏当将领时候的风范。
我们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