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一集) 2010/10/2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31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午安!我们今天进入「悌」这个部分的古文学习,之前是「孝」的部分。我们先翻到一百四十二页悌篇的「绪余」,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悌所表的精神义理。我们看文章悌篇里面第一篇「绪余」讲到:
【夫弟。德之序也。】
我们之前讲孝是德之本也,而这个『序』指的是先后次序、长幼尊卑的道理。我们看『弟』字,感觉上这个字象形好像有几个圈,大家想像一下。象形是看到它那个字,就可以想到它的意思。我们看:
【如。】
这个字就好像:
【韦束之次弟也。】
下面讲到这个『韦』的意思。
【革缕束物谓之韦。】
『革』是讲兽皮,我们说皮革。这个『革缕』就是兽皮的条,皮条,兽皮条就是「革缕」。拿著兽皮条来绑东西。『束』就是捆绑。我们捆绑的时候,由上而下这样绑下来,把它捆起来。由上而下,它每一圈,它就有次第、次序,这样依序捆绑下来。这个『韦』字,在《孔子家语》里面有提到「韦编三绝」,是孔子读《易经》,以前的书,因为它是用竹片在上面写字,然后再拿熟牛皮,把它捆起来,才变成一本书,所以这个竹片之间都有熟牛皮条绑著。孔子年龄比较大的时候学《易经》,非常用心,常常翻,常常领会,常常读,用功到翻书翻到这个熟牛皮断了三次。大家有没有把一本书读烂的经验?那就很用功了。孔子是看《易经》,把这个牛皮条翻断了三次。接下来就叙述到,在捆绑东西的时候:
【展转环绕。】
竖起来的时候『展转环绕』。
【势如螺旋。】
『势』就是形状很像,『势如』是它的形状很像螺壳的纹路。大家去过海边看过螺壳吗?现在有时候讲古文有点难度,就是古代很多东西我们都没看过,有时候为了查古代的哪个东西,查老半天,因为没见过。
【而次弟之义生焉。】
从这了解,就好像熟牛皮这样捆绑东西环绕所产生的次第,就理解到兄弟之间、长幼之间它是有上下尊卑的关系,这个义理就产生了。所以:
【故说文象形。】
这个字属於象形字,里面有讲到:
【輈五束。衡三束。】
这个『輈』跟『衡』都是指车的一个部位。我们现在放一张图,让大家看看古代的BMW长什么样子。古代的车,「輈」就是从车底下,然后延伸到车前的那只木头,它在车底下是方形的,延伸出来之后是圆形的。然后紧接著跟它垂直的横木就是「衡」,大家看懂吗?你们挺配合的。这个横木上它就是绑著马来拉车的。而讲到「輈五束」跟「衡三束」,它们有一些接口的部分,都要用熟牛皮把它捆紧。所以:
【束之不已。】
可以看课本。绑的圈数都不大一样。
【则有后先次弟也。】
当然有先绑后绑的顺序。
【引申之为兄弟之弟。】
有了这个次第,所以:
【为岂弟之弟。】
这个『岂弟』是指和乐平易的意思。在《诗经》里面讲,「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代表他爱护人民都像亲人一样去爱护。
【弟有顺逊义。】
所以『弟』有恭顺,逊让,谦逊、礼让的意思在里面。
【故善事兄长为弟。】
一个人很恭敬的去侍奉他的兄长,这个就是做到弟。而这个弟是用心去做,所以底下讲:
【增作悌。】
加了一个心字旁。
【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弟。须顺而逊也。】
所以加个心字旁,那就昭示著我们,心中不能忘记长幼尊卑,对兄长、对长辈,甚至对姐姐,这些都要有恭顺、谦退的态度。我们很熟悉的《三字经》有一句话,「融四岁,能让梨」,这个就是他懂得顺逊的态度。可能讲到这里,很多人就有点不平衡,「当大哥真好,我当弟弟的都得恭敬他。」告诉大家,哥哥的责任更重。像我父母那一辈,当哥哥、当姐姐,有的六岁、七岁就开始煮饭。我有一次讲六岁、七岁,我们一个同事说,我五岁就开始了。他是老大,得照顾底下的人。而『善事兄长』,这个「善」是体恤备至。
在宋朝有一位名相,为当世的人以及后世的人所尊敬,司马温公。司马光先生,写了一本非常好的历史书籍《资治通鉴》。他用了十九年写《资治通鉴》。怕自己睡太多,拿了一个用木头做的枕头,而且那是个圆形的枕头,就是说稍微动一下头就滑下来,让自己不要睡太熟,然后赶紧要完成这本巨作。所以古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相当尽心。而司马温公他的哥哥,大哥年龄比他大很多。所以当他哥哥八十岁的时候,司马温公那个时候,他年龄应该也五、六十岁,也是老人了。侍奉他的哥哥就像侍奉自己的父亲一样,叫「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保护他的哥哥就像保护一个婴孩一样。确确实实,照顾老人就像照顾小孩一样,他生活上有很多需要,我们要能去体察。你给老人吃东西,不能吃凉的,不能吃太硬的,还有不能催他吃东西,要让他慢慢吃,不然消化不良。而在生活的情境当中,比方今天开饭稍微晚了一点,这个弟弟司马温公,看到哥哥,「大哥,抱歉,有没有让你饿著了?」天气稍微变化了,降温了,他就赶紧抚摸自己哥哥的背,「哥,衣服有没有不够?会不会冷?」确实都是嘘寒问暖。其实古人让我们最感动的地方,就是虽然都是生活的一个小节、小动作,但每一个动作都是从他的自性、至情,很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接下来举了《孝经》的教诲。
【君子事兄悌。】
一个人在家当中面对长辈、兄长,都能非常的礼敬、恭顺。
【故顺可移於长。】
这个『故』就是所以、自然而然,他这种恭顺的态度内化了。所以一个人他的德行、人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家庭,「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诸位学长,假如是当老板、企业主,要找好的人才,要找他有家教的。「忠臣出於孝子之门」,《孝经》这个话,都是最根本、最准确的判断能力。大家想一想,一个企业团体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才,这是团体最宝贵的资产、最重要的基础。而怎么判断是好的人才?大家看现在很多企业垮掉了,都是排在几百大,世界前一百大的都有,都很短的时间,可能被很聪明的员工给搞垮了。那可能就是没有判断这个员工有没有德行的基础。所以《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二句就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人的根本在孝悌。所以找好的下属、员工,找好的对象,一定要以孝悌为本。
所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要懂得从这里看。男怕入错行是一个角度,老板怕选错干部又是另一个角度,但是只要懂得用孝悌去看,不会偏差。不过大家看一看,现在女孩子找对象,有没有去调查他孝不孝顺?有没有看他会不会跟兄弟打架?都没有,那完蛋了,在劫难逃。人要决定人生这些大事,都是要用理智判断,不能因一时间的一种感觉,feeling。告诉大家,最重视feeling的地方,就是离婚率最高的地方。情愈深,智就不见,叫「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情深智隔」,情感一出来都是好恶,喜欢、讨厌,都看不准。人一喜欢这个人,他有什么缺点就看不到;人一讨厌那个人,他有什么好也看不到,看人都不准。所以人要学理智,还得从经典当中学。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经典里谈的都是根本,都是人性很自然的发展。因为他在家里对兄弟这么恭敬,内化了,内化就变自然了,他到学校,他到社会团体,看到年龄比他长的,他自然也是这个态度。所以,假如我们在跟人相处、跟同事相处,会跟人吵架,想一想,小时候是不是都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吵架?先要把这个根,要能够把它扎好。这个孝悌,不管我们现在年龄多大,只要没把孝悌的根扎稳,德行上不去,因为它是本。我们学再多的经教,都是没根的花,就是花瓶里的花。花瓶的花好不好看?好看,能看多久?看不了几天就谢了,它没有根,没有生命力。
所以《孝经》这一段话,确实很有人生的判断力。这一段是三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他对父母孝顺,移孝可以忠於国家、忠於君王、忠於领导者;「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下一句是「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他在家庭的成长,以前都是大家庭,他就懂得怎么去帮忙做这些家务,管理家里的事情,甚至於是调剂一个大家庭的这些人情上的不愉快、冲突,他懂得体恤这些部分,怎么去和合化解一些纷争、口角,这都是做人、做事的能力。我们看《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所以一个人从那么小就觉得这个大家庭是我的责任,他责任心自自然然就提起来,而从做事当中他会积累很多能力。现在孩子什么都不让他做,不让他负责,他的体恤人情,包含做事能力,就没有很好的增长。
所以培养一个好的人才,什么时候培养?考上大学去读MBA培养;做人做事那个时候才来,坏习惯都不知道养成多少了。古代教孩子是从小做人做事,孝悌、做事的能力就这样日积月累上来。所以以前的人十八岁可以当县长,治理得有条不紊。现在十八岁能干什么?能打网路游戏。以前真正让他去治理一个县,不是开玩笑的。所以我们真的要深入了解老祖宗这些教育的精髓,他们怎么教出这么多圣贤的!不然,我们假如还搞不清楚这些道理,那一代真的是不如一代,就太可惜了。接著下一句讲到:
【上长长。】
这里强调这个『上』是指君王,是指一个团体的领导者。『长长』,第一个「长」是动词,第二个「长」是名词,第一个长就是恭敬,第二个长是长辈。他恭敬、顺承长辈,而他是领导者,上行下效,他底下的人就会效法他,这个心就会效法学习,带动了一个地方的风气。
【兴悌。】
我们来看一篇文章,在《德育古鉴》五十四页。这个「上」,我们这里提到的是宋仁宗。「宋燕泰肃王」,指的是宋朝燕地这个地方,泰肃王。「轻财厚费」,他很喜欢布施,轻钱财,有时候布施太多了,欠钱,先给他的侄子,就是宋仁宗,给皇帝先借钱。「常预借料钱」,这个料是指吃的食料,还包括钱,这个都是指皇帝会给他们这些王固定的奉禄,但是他都先借。「多至数岁」,岁是指年,有时候借,已经借到好几年之后。「仁宗诏给者屡矣」,宋仁宗都给,从来没有说犹豫给不给他的。「御史沈邈」,这个御史是专门揪举国家一些觉得不妥当的事情。「谓不可以常典奉无厌之以求」,觉得泰肃王借这些奉禄,也不能借到好像习以为常,到时候会不会变得好像不知道制止了。
结果「上曰」,皇帝讲。「御史误矣」,御史你看这件事看的角度不大妥当。「太宗子八人,今惟王尔」,太宗是宋仁宗的爷爷,生了八个孩子,而现在只剩下泰肃王,所以等於是皇帝现在只剩这个叔叔。「先帝之弟」,我父亲的弟弟,「朕之叔父也」,就是我的叔父。「每恨不能尽天下以为养」,我常常心里都觉得尽心尽力奉养我这个叔父,都觉得做得还不够。所以这一分心是非常的难得。其实这一分对叔父的恭敬孝心,也是对父亲跟祖父的孝心。「数岁之禄」,几年的奉禄先拿出去,「何足计焉」,算不了什么。
接著我们看后面讲到,「标出如许分谊」,就是把话讲到这样的情分上。「旁人再开不得口矣」,其实听的人都会很感动,也不会再反对这个事情。「尝论」,尝论就是曾经有人这么样在评论到。「己之伯叔」,自己的伯伯、叔叔,「父之分形同气也」,因为都是爷爷跟奶奶的孩子,叫同气连枝,分形同气。「薄待伯叔」,对自己的伯伯、叔叔不好,「即是薄待其父」,这也对不起父亲。所以父亲、爷爷、奶奶所挂念的人,都是我们应该要照顾的人,照顾不周即是薄待其父。
「然世容或有因父之兄弟不和,而遂以为失礼於伯叔无伤者。不知父之兄弟不和,父之过也。为子者於此,所当婉转劝谕,以合其欢」。诸位学长,刚刚念这段,大家懂吗?假如不懂,您前面古文一定没有用心背;假如懂了,应该是你这几个月是很扎实在背。随时可以看出实力出来。所以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常常勘验自己,有没有真下功夫。你们怎么头都低著,没看我?「然」,这个世间还有因为父亲跟自己兄弟不是很和,这个「遂」就是造成,使自己也对自己的伯叔无理,甚至还觉得说替我爸出口气,以为这样没什么不对的、没什么不好的,这是很不理智的态度。我们孝父母,孝顺、孝顺,这个顺是要顺著父母的德行去孝顺他,不是顺著他的错误跟顺著他的习气,那是长父母之恶,陷父母於不义。所以孝顺要用智慧去孝顺。一个人能化解父母、兄弟之间的冲突、对立,让一家和乐,那是真孝!
有些年轻人学了之后,真的有做到。爸爸跟姑姑几年一通电话都没有,不相往来,他赶紧恭恭敬敬的买些礼物去看姑姑,一有空就去找姑姑谈话、聊天,慢慢他这种恭敬的态度,让姑姑的心就柔软下来,整个父亲跟姑姑的关系就转化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实说实在的,上一代有这种亲情的对立、冲突,我们这些长辈一辈子都不会真正快乐。亲人、至亲一有不愉快,不化解,就好像一颗石头放在心上压住了。能化解掉,这个家庭吉祥、幸福才能到来。接下来讲到,「不知父之兄弟不和,父之过也」。可能我们看到这里说,可是父亲跟兄弟不和,是我的伯伯不对、叔叔不对,不是我爸不对,有没有道理?告诉大家,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错才冲突得起来。其实我们跟亲人有冲突,还是修养不到家。可能讲到这里,大家还不一定能认同,举个例子,For Example。
古代有个读书人叫周文灿,他奉养他的大哥。而他大哥吃他的、住他的、用他的,又喜欢喝酒,拿他的钱去喝酒。结果有一天,喝得烂醉,神智不清楚,出手打文灿,而且打得很凶。因为声音很大,哥哥喝酒发酒疯,邻居都过来了,结果看不下去了,因为邻居都很知道这个情况。其实可能对他的哥哥已经觉得很不满,这个哥哥实在太不像话,弟弟对他这么好,他还这么对待弟弟,邻居打抱不平,就骂他哥哥。结果这个弟弟一边被打,一边回过头,对著这些邻居讲,我哥哥是打我,又不是打你们,你们不要讲我哥哥的坏话,离间我兄弟的感情。大家想一想,你看你是哥哥在那里打人,听到这个话会有什么感觉?还打得下去吗?打不下去了。而且当下我想,这些邻居听到,这个言语真的是自性的言语,都是把哥哥放在心中,比他自己还重要,人家一批评他哥哥,他马上就不舒服,你不要讲我哥哥坏话。至情一流露,这真诚流露了,所有接触到的人都会感动。所以不能感动别人要反求诸己。
在《德育故事》当中,我们很熟悉的闵子骞的故事。孔子在《论语》当中讲到,任何人都不能离间、不能破坏闵子骞跟他父母家人的情感。所以今天旁边的人、外来的人讲几句,就让我们夫妻、兄弟、父子失和,那也不是他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自己可能都已经把亲人的不是放在心里,人家一句话就把那个火给点起来。这些圣贤人都没有看到亲人的不好,念念想著怎么让他们好,所以这些破坏他家庭的言语产生不了作用。我们看闵子骞后母虐待他,在这么冷的冬天,用芦花帮他做衣服,不保暖,两个弟弟用棉花做。结果刚好帮父亲驾车,冬天已经够冷了,驾车的时候那冷风又吹得这么急,实在是冻得受不了,整个手僵掉了,就没把马车驾好。父亲很生气,怎么连驾马车都驾不好,用皮鞭抽他,就把衣服弄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一看这个后母虐待我的儿子,回到家非常气愤,就要把他的后母给休了。当下闵子骞心中只有这个家,只有他的后母,只有他的两个弟弟,还有也要为他父亲著想。当下跪下来给父亲讲,父亲,万万不能把我的后母赶走,「母在一子寒」,母亲在,最多我冷一点而己,「母去三子单」,连我两个弟弟都要陪著我挨饿受冻。当下他的后母也是后悔自己的错误,又看到一个孩子念念都为她、为他的弟弟著想,「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心就被这种至情、至诚给感动了。
所以今天,比方说确实我们的亲人对我们有不好的地方,我们「恩欲报,怨欲忘」。比方今天兄长对我有不好的地方,结果身边的人,「你哥哥怎么不好,怎么样,太对不起你了。」这个时候我们讲,我哥哥对我很好,小时候哪一件事情都是为我。我们记得都是哥哥的好,别人是要来离间,我们还讲哥哥的好,这个话一次、二次、三次,传到哥哥那里去,这个冲突、对立就化掉了。其实人跟人在对立的时候,也知道自己有不妥当的地方,但是就是拉不下这个面子。假如亲人、对方真正完全不计较了,而且还是一样对我们付出,还是一样只记我们的恩德,这一分诚心就能够化解掉人与人这个不愉快。
所以这里讲到我们侍奉父亲要明理。父亲的兄弟不和,父亲有过失。「为子者於此」,我们当孩子的看到这个情况,「所当婉转劝谕」。劝的时候当然也要「怡吾色,柔吾声」,也不能指责。谕就是劝到让父亲明白、明了。「以合其欢」,才能让一家欢乐。「尤宜委曲弥缝,以补其阙」。有时候当晚辈的、当儿子的,常常到这些长辈的家里多关心、多照顾,这样也会弥补父母对兄弟姐妹之间的缺失、缺憾。「若竟曰本父意而为之」,我爸爸本来就对他这个哥哥,还是这个弟弟不满,我也是顺著我爸爸的意思去做。「恐其父但一目击」,恐怕他的父亲假如看到他很凶,或者不恭敬的在对待自己的兄弟讲话。「无不歉然於中者也」,这个中就是内心,看到自己的儿子对他的伯伯、对他的叔叔不敬,当下这个父亲也会觉得很惭愧、很不妥当。
这一段是跟大家讲到,「上长长而民兴悌」。所以古代这些领导者,他们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是天子,帮助、代老天照顾老百姓,让他们生活幸福。而人要生活幸福,得要思想正确,得要懂得孝悌、懂得做人,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这个教学,首先他要以身作则。我们看「香九龄」,这是《三字经》的,「冬则温,夏则凊」。这些领导人、地方官都很敏锐,看到好的榜样,赶紧报到皇帝那里去,然后让天下人效法,这都是皇帝的良苦用心。赐给黄香八个字,叫「东汉黄香,举世无双」。天下人效法他,黄氏的后代全部都以他的祖先黄香为榜样。我们前不久才到马六甲黄氏公会,他们办了一场讲座。结果我一看,黄香的后代都挺有福报的,脸很大,耳垂也很厚。为什么?「百善孝为先」。他的家道传下来,每个后代都想著要孝、要孝,他的后代哪有可能没福!曾国藩先生讲,只要孝悌传家,富贵可以达到八代、十代,一直绵延下去。黄香是汉朝人,离我们都几千年。
还有皇帝自己做到的,汉文帝,「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所以这一句「上长长而民兴悌」,这是在《大学》里面的经句。它的完整的经句上面还有,「上老老而民兴孝」。这个领导者自己先孝顺老人、孝顺父母,老百姓就学习。所以汉朝出最多孝子,因为他开国的这些君王都很孝顺,有文景之治。而且每一个皇帝都加一个孝字,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汉朝以孝治天下。「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这个恤孤,体恤这些鳏寡孤独,孤儿、没人奉养的老人,这些皇帝都特别照顾。老百姓看了感动,很有感情,很讲人情,绝对不会违背道义,不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上恤孤而民不悖。接著讲了:
【徐行。后长者谓之悌。】
这是讲到悌的具体行为都在这些生活当中。刚刚我们讲到孔融让梨,这个也是一个生活的礼让细节。人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愈小学愈懂得去做。你不要说,孩子还小,他不懂。这是我们大人自己想的。小孩子他很容易感受道理,有一个孩子学了《弟子规》,四岁,知道吃的东西让给哥哥、姐姐。所以学了之后没几天,刚好遇到他姐姐有一天吃东西,在那里吵,我要多一点,我要多一点。他妈妈在那里很难为的时候,这个四岁的孩子,妈妈我少一点。他妈妈愣了一下。接著这四岁的孩子说,《弟子规》的老师说,「财物轻,怨何生」,要好的东西、大的东西让给哥哥、姐姐。你说他不懂吗?
你教他要照顾父母、照顾老人,他四岁,很用心照顾,回去给他奶奶盖被子,然后说要看他奶奶睡著。他奶奶说,你还是躺在旁边睡。结果他要躺下去以前,还检查一下,把被子拉上来,因为奶奶说有点凉,他去拿个毛巾被,比较大的毛巾被,很仔细把它盖好。大家要知道,毛巾被拿起来,对四岁的孩子还是有难度的,他还是挺小的,拉、拉、拉半天,拉好了,然后孩子很安心的就躺在奶奶旁边睡觉。结果这个奶奶看到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对她这么孝敬,躺在那里突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父母也不在了,我这一生都还没有这么样帮我自己的父母盖过被子。老人家转过身去,自己在那里流眼泪,被孩子这种纯真、至孝所感动。
另外有一个孩子,都是四岁。所以我们要赶紧教,孩子假如从小都这么学,那国家、民族太有希望了。出去外面,看到老人,到公共场合去,主动倒茶给奶奶喝。结果他倒茶以后,还单脚跪下去,端给奶奶喝。那个奶奶坐著,单脚跪。结果他妈妈还觉得这么夸张,有一点觉得,做成这个样子,她有点不习惯。结果那个孩子给妈妈讲,「妈妈,《弟子规》老师讲,对待别人的奶奶,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奶奶一样。」你说这些孩子都学的是这样的心态,那我们的父母出门在外,你放一百个心!他走到哪,都有年轻人照顾。谁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出门在外有人给他让座,有人给他服务?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家都有这一分心,这个社会就愈来愈温馨了。
『徐行』,这个「徐」是指缓慢,缓慢的走,然后走在长者后面。这个就是《弟子规》讲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恭顺态度。
【疾行。】
『疾』字就是很急速、很快速,结果是走在长者的前面。
【先长者谓之不悌。】
『不悌』,其实就是没有恭敬的态度。
【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
慢慢走,走在长者后面,很恭敬。这个『岂』就是难道有人做不到吗?哪有人会做不到!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悌,为什么不做?
【所不为也。】
他自己不愿下功夫去做而己,这不是很难的事情。接著讲: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尧帝、舜帝他们的风范,以及他们教化天下的道理,最根本的就是在孝悌。而我们看历代这些圣王,尤其在周朝,它是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所有朝代最长的。为什么?因为它有德。有德,这个国家、这个朝代福报就大。所以以德治国,这是正确的。而我们看,用武力、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能不能长?不行。上天有好生之德,你用武力就跟上天、天心违背了,那还能叫天子吗?那是上天忤逆的儿子,怎么是天子?那上天就要把他收回去了。所以秦朝是用武力,它的朝代只维持十五年就没了,差很多!而周朝最重要的,它领导者的孝悌做得非常的好。
我们看文王,他的父亲是王季。文王对待他的父亲非常恭敬,每天早上起床,把自己整理得非常的庄重,赶紧去跟父亲问安。中午以及傍晚,一天三次,晨昏定省。然后吃饭时间,这个菜要端上去的,他要先去看一下,一定要是新鲜的,要是热食,端给父亲吃。然后吃完还要看看吃得够不够,假如看父亲吃少了,那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赶紧去了解。父亲假如有不舒服,他连走路都走不稳,担忧自己的父亲,等到父亲病好一点,他才放心。交代煮饭的人,不新鲜的、上一餐的东西,绝对不能再拿给我父亲吃。诸位学长,刚刚讲的文王做的事情,有哪一件我们不能做的?有没有?没有。所以这里讲得很有道理,「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只要这么做了,那个朝代八百多年,而且告诉大家,周朝的后代,到现在都还传得很兴旺!
大家回去看族谱看一下,我敢保证很多学长都是文王的后代、周朝的后代,你们都还没认祖归宗,该当何罪?回去查一下百家姓,查一下。认祖归宗,你从那一刻开始,你会觉得你的生命不一样,你找到了你的源头,你可以效法你的祖先。因为我刚好有机会读《德育故事》,大家读过没有?那个作者是蔡振绅先生。他在最前面就有一篇文章,就是我们蔡氏的祖宗蔡仲写的。结果他在这个文章里面说,我们蔡氏是文王的后代,我读到那个的时候,头皮发麻,好像我这个头就跟祖先血脉接上去了,认祖归宗。那一天我连走路的状态都不大一样,连走路都要有水平,不可以给祖宗丢脸。所以确实是百世其昌,有孝悌风范的祖先,他后代百世都昌盛。
文王做到了,武王也是这样孝敬文王。文王有一天生病了,武王连续照顾十二天,连帽子都没有解开。孝子为什么不把帽子解开?因为照顾病人,他随时会有状况,假如把帽子解开,这个头发披散下来,去照顾父母的时候,整个是披头散发,对父母,他们觉得不恭敬。这种恭敬在这么细微之处,令我们感动佩服。在《德育故事》里面有一个读书人,半夜他哥哥叫他,结果延迟了一会才来。他哥哥说,你怎么这么慢?他说我必须把衣服都穿整齐,不然穿不整齐到您这来,我觉得对兄长不敬。现在的人没有这种恭敬的态度,连客人来了,穿睡衣出来接待。这个情况是什么?心里只有自己,自己舒服就好、方便就好。古人都是想著对人的恭敬。所以这个孝做到了。
悌,文王的伯伯,大伯跟二伯,泰伯、仲雍,他的父亲王季是老三,他们兄弟的悌,是连天下王位都能让给弟弟,不简单!所以他大伯、二伯跑到那个时候的江苏、浙江一带,那时候还没有文化发达,到那里去了,披发纹身,那里还没有汉文化的洗礼。结果很有意思,他的大伯、二伯去了那里以后,就变成那里的领导者,因为有德,就能感化一方,虽然王位让出去了,走到那,还是王。所以人有福报,走到哪还是有福报。人命中有财富,卖绿豆汤都能很有钱。福是靠「福田心耕」,靠修来的,不是争来的,争的反而福折掉了。现在人不懂,小人冤枉就做了小人。
所以它历代这些国君都是孝悌做很好,而武王他的弟弟是周公,传到他们这一代的悌做到什么程度?武王讨商,讨伐商之后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命就快没了,结果周公写了疏文,然后面对上天,面对文王、王季,还有他太王,算是他的曾祖父,这三王的灵位,然后至诚要把自己的寿命给他的哥哥,不能让我哥哥短命,他要治理天下,折我的福。结果没多久,武王的病就好了,至诚感通。所以这个周朝,它是孝悌传家,确实才能让它的朝代,甚至让它后代子孙,这么样的昌盛。
我们接著看「悌篇.绪余」第二段: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出』是在外与人相处,懂得恭敬、谦顺,对待他人,对待长辈。
【又曰。教民亲爱。莫善於孝。】
人的一个仁爱心,都是从孝悌自然流露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教民礼顺。莫善於悌。】
要让老百姓对人都懂得礼貌、顺从,那就是从小让他就懂得『悌』。所以: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当他懂得恭敬自己的父母,他很自然的一见到别人的父母,他这个恭敬态度就油然而生。像我自己也很恭敬姐姐,从小都是大姐、二姐这么叫。有时候同学问说,你姐姐叫什么名字?我把姐姐的名字念出来,全身不舒服,就觉得念自己姐姐的名字很不恭敬。人家说你爸叫什么名字?把自己父亲的名字念出来,也很不舒服。所以「称尊长,勿呼名」,这个太有道理了,长人恭敬的态度。而当我看到,比方说到亲戚朋友家里,看到他们兄弟姐妹说,「哎,过来一下。哎,给我拿什么东西。」或者是直接叫自己兄长的名字、姐姐的名字,我也是很难过。看到他的哥哥,这是你哥,我们那种对哥哥的态度自己就上来了,「大哥,你好」。所以老祖宗教育人都是顺著人性,自然养成这些好的品德、态度。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很自然的,从恭敬自己的兄长,到恭敬所有人的兄长。
【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这合乎人性,你恭敬他的父亲,他所有的孩子高兴;恭敬他的兄长,他所有的弟弟、妹妹欢喜。「敬其君,则臣悦」,你到一个国家,恭敬他的国家领导人,他的所有国民都高兴。我们举一要反三,这句话是很高的人际关系学,通达人情事理。敬耶稣,则基督教徒悦;敬阿拉,则穆斯林悦。再延伸到你恭敬他们恭敬的人事物,自然他们都会欢喜,包含人家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你也要尊重。比方说,今天人家印度人招待你去家里吃饭,煮得非常认真,准备了很多好的菜,结果人家印度人吃饭习惯是用手拿,然后你没这个习惯,坐在那里看人家用手拿,表情还非常的受不了,那不就把人家那种盛情,好像拿一盆水把它给浇掉了。所以要入境随俗,与人相处重要的要交心,不要自己那么多好恶、那么多执著。所以:
【夫子之教弟子。孝之外即在於弟。】
夫子有一次,藉机会教育,刚好他有一个小时候的朋友,那都几十年的交情,这个老朋友叫原壤。他指责原壤:
【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
孔子跟这个老朋友,有一段故事是原壤母亲去世了,孔子尽力的去帮忙他办好这个丧事。结果在办丧事期间,原壤不知不觉就唱起歌来。在自己母亲治丧期间还唱歌,这是很违背礼的。所以旁边的学生看了就很不舒服,给夫子讲,「夫子,这样的朋友你不要再帮他了,这么不守礼。」夫子体恤这些人情很深入,夫子说,虽然他实在有点不像话,还唱歌,可是他唱的那个歌都是想念母亲的句子,他可能也有点忍不住了。所以我觉得他还是念念不忘他的母亲,我也不能忘了我这个老朋友,我还是要帮他办完这个事。可见原壤很善良,但是行为比较控制不住。
所以夫子有时候善相劝,批评批评这个老朋友,让他还是要庄重一点,要再好好修养自己一点。说他『幼而不逊弟』,从小就不是很恭顺,不懂得这个悌道。『长而无述焉』,长大了,这个「述」就是值得人称道的德行或者功业,就觉得他年纪这么大了,德行或者对社会的贡献好像都没有。这个也是在提醒朋友要加油,不要再混了。孔子下面还讲,「老而不死是为贼」,就是你年龄愈来愈大了,要对社会多一点贡献才对。夫子讲这个话,算是重话。讲完以后,拿著他手上的拐杖,轻轻的碰了他的小腿。可能是坐的时候,也不是坐得很像样,点了他一下。这个动作其实是满亲密的,那么熟的朋友做这个动作。话很重,动作很轻,也表现出彼此关系很亲密。所以夫子在处事应对,这个度拿捏得非常自然,该批评还是要批评,但是也让对方感觉这一分友情,是提醒他。
【是悌也者。】
真正做到悌的。
【在家则谓善於事兄。出外则谓善於事长。举凡年长於我。】
所有我们见到的亲戚朋友,比我们长的,或者:
【分长於我。】
辈分比我长的。以前的大家族,叔叔的年龄比侄子还轻的有!但是还是要叫叔叔,那是辈分。
【职长於我者。】
在团体里面,职位比我高的。
【固无论已。】
这个『固无论』,就是本来就不用讲,就应该恭敬。「无论」就是不用去讲,就是应该这样。本来就应该尊重长我的、辈分比我高的、职位比我高的,甚至於推之,再延伸到德行比我长的、学问比我长的,都属於长的一个含义里面。
【皆长也。悌道实包括师傅及长官言之。】
都包含在里面。
【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他从小就是这个态度,怎么可能到单位去会犯上!他对领导恭敬都不犯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可能的,连犯上都不会,怎么可能会作乱!这是第二段。第三段我们看到:
【悌者。所以事长也。】
『悌』就是侍奉兄长、长辈。
【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於我者。皆应敬以事之。】
恭敬的侍奉,伯伯、叔叔、姑姑、姐姐、哥哥、嫂嫂、师长、同学。这个『友』应该是指朋友、同学。
【而友爱若弟若妹。】
这里讲到了,这个悌字不只是侍奉兄长、长辈,还包含照顾弟弟、妹妹,这也是悌道。甚至还延伸到照顾哥哥、姐姐的下一代,这些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都包含在里边。所以:
【以及兄弟之子女。姊妹之子女。皆在於悌道之中也。女子之悌。当更有进。】
女子的悌,那是更进一步,难度更高,更不简单。
【盖于归以后。】
『于』这个繁体字,这个「于」字简体字是这么写「於」。但是「于归」是这个于,有时候简体转繁体就全部都转过去了,应该是这个于字。「于归」就是出嫁。我们祝贺人家,嫁女儿了,出嫁了,说于归之喜,就是这个意思。「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女子嫁出去了,要利益、成就一个家庭。因为出嫁之后:
【以夫家为家。】
所以照顾这个家庭:
【无论舅姑二人之兄弟姊妹。皆为长亲。】
『舅』是指公公,『姑』是指婆婆,公公婆婆的兄弟姐妹,都是长一辈的亲人,都要尽这个恭敬、悌道。
【即妯娌之间。】
这个『妯娌』就是,比方一个家有好几个儿子都娶媳妇了,这些媳妇之间就是妯娌关系。
【姑嫂之间。】
这个『姑』指小姑,大嫂。
【嫡庶之间。】
这个『嫡庶』,在古代大的这些贵族,他们有娶妾的,就是不止一个太太。但是太太是妻,是原配,其他的叫妾。原配的位置是不能动的,是有地位的,是不能随便的。而这些太太之间相处,也是悌道。
【以及妯娌姑嫂嫡庶之子若女。】
就是他们的孩子女儿,我们去照顾,这个都是悌道。
【皆无不包括於悌道之中。所谓爱屋及乌。】
你爱这个人,然后也关爱他的家,甚至他屋子上面的鸟,屋鸟,都爱。这也是人之常情。
【怀其少。】
这个就是关怀他们的孩子。这个『少』是指这些长辈的下一代,他们的晚辈。
【即所以敬其长也。】
就表现出对这些晚辈的父母、长辈的一种恭敬态度。所以:
【孝悌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可不慎欤。】
我们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大家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午安!我们今天进入「悌」这个部分的古文学习,之前是「孝」的部分。我们先翻到一百四十二页悌篇的「绪余」,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悌所表的精神义理。我们看文章悌篇里面第一篇「绪余」讲到:
【夫弟。德之序也。】
我们之前讲孝是德之本也,而这个『序』指的是先后次序、长幼尊卑的道理。我们看『弟』字,感觉上这个字象形好像有几个圈,大家想像一下。象形是看到它那个字,就可以想到它的意思。我们看:
【如。】
这个字就好像:
【韦束之次弟也。】
下面讲到这个『韦』的意思。
【革缕束物谓之韦。】
『革』是讲兽皮,我们说皮革。这个『革缕』就是兽皮的条,皮条,兽皮条就是「革缕」。拿著兽皮条来绑东西。『束』就是捆绑。我们捆绑的时候,由上而下这样绑下来,把它捆起来。由上而下,它每一圈,它就有次第、次序,这样依序捆绑下来。这个『韦』字,在《孔子家语》里面有提到「韦编三绝」,是孔子读《易经》,以前的书,因为它是用竹片在上面写字,然后再拿熟牛皮,把它捆起来,才变成一本书,所以这个竹片之间都有熟牛皮条绑著。孔子年龄比较大的时候学《易经》,非常用心,常常翻,常常领会,常常读,用功到翻书翻到这个熟牛皮断了三次。大家有没有把一本书读烂的经验?那就很用功了。孔子是看《易经》,把这个牛皮条翻断了三次。接下来就叙述到,在捆绑东西的时候:
【展转环绕。】
竖起来的时候『展转环绕』。
【势如螺旋。】
『势』就是形状很像,『势如』是它的形状很像螺壳的纹路。大家去过海边看过螺壳吗?现在有时候讲古文有点难度,就是古代很多东西我们都没看过,有时候为了查古代的哪个东西,查老半天,因为没见过。
【而次弟之义生焉。】
从这了解,就好像熟牛皮这样捆绑东西环绕所产生的次第,就理解到兄弟之间、长幼之间它是有上下尊卑的关系,这个义理就产生了。所以:
【故说文象形。】
这个字属於象形字,里面有讲到:
【輈五束。衡三束。】
这个『輈』跟『衡』都是指车的一个部位。我们现在放一张图,让大家看看古代的BMW长什么样子。古代的车,「輈」就是从车底下,然后延伸到车前的那只木头,它在车底下是方形的,延伸出来之后是圆形的。然后紧接著跟它垂直的横木就是「衡」,大家看懂吗?你们挺配合的。这个横木上它就是绑著马来拉车的。而讲到「輈五束」跟「衡三束」,它们有一些接口的部分,都要用熟牛皮把它捆紧。所以:
【束之不已。】
可以看课本。绑的圈数都不大一样。
【则有后先次弟也。】
当然有先绑后绑的顺序。
【引申之为兄弟之弟。】
有了这个次第,所以:
【为岂弟之弟。】
这个『岂弟』是指和乐平易的意思。在《诗经》里面讲,「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代表他爱护人民都像亲人一样去爱护。
【弟有顺逊义。】
所以『弟』有恭顺,逊让,谦逊、礼让的意思在里面。
【故善事兄长为弟。】
一个人很恭敬的去侍奉他的兄长,这个就是做到弟。而这个弟是用心去做,所以底下讲:
【增作悌。】
加了一个心字旁。
【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弟。须顺而逊也。】
所以加个心字旁,那就昭示著我们,心中不能忘记长幼尊卑,对兄长、对长辈,甚至对姐姐,这些都要有恭顺、谦退的态度。我们很熟悉的《三字经》有一句话,「融四岁,能让梨」,这个就是他懂得顺逊的态度。可能讲到这里,很多人就有点不平衡,「当大哥真好,我当弟弟的都得恭敬他。」告诉大家,哥哥的责任更重。像我父母那一辈,当哥哥、当姐姐,有的六岁、七岁就开始煮饭。我有一次讲六岁、七岁,我们一个同事说,我五岁就开始了。他是老大,得照顾底下的人。而『善事兄长』,这个「善」是体恤备至。
在宋朝有一位名相,为当世的人以及后世的人所尊敬,司马温公。司马光先生,写了一本非常好的历史书籍《资治通鉴》。他用了十九年写《资治通鉴》。怕自己睡太多,拿了一个用木头做的枕头,而且那是个圆形的枕头,就是说稍微动一下头就滑下来,让自己不要睡太熟,然后赶紧要完成这本巨作。所以古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相当尽心。而司马温公他的哥哥,大哥年龄比他大很多。所以当他哥哥八十岁的时候,司马温公那个时候,他年龄应该也五、六十岁,也是老人了。侍奉他的哥哥就像侍奉自己的父亲一样,叫「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保护他的哥哥就像保护一个婴孩一样。确确实实,照顾老人就像照顾小孩一样,他生活上有很多需要,我们要能去体察。你给老人吃东西,不能吃凉的,不能吃太硬的,还有不能催他吃东西,要让他慢慢吃,不然消化不良。而在生活的情境当中,比方今天开饭稍微晚了一点,这个弟弟司马温公,看到哥哥,「大哥,抱歉,有没有让你饿著了?」天气稍微变化了,降温了,他就赶紧抚摸自己哥哥的背,「哥,衣服有没有不够?会不会冷?」确实都是嘘寒问暖。其实古人让我们最感动的地方,就是虽然都是生活的一个小节、小动作,但每一个动作都是从他的自性、至情,很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接下来举了《孝经》的教诲。
【君子事兄悌。】
一个人在家当中面对长辈、兄长,都能非常的礼敬、恭顺。
【故顺可移於长。】
这个『故』就是所以、自然而然,他这种恭顺的态度内化了。所以一个人他的德行、人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家庭,「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诸位学长,假如是当老板、企业主,要找好的人才,要找他有家教的。「忠臣出於孝子之门」,《孝经》这个话,都是最根本、最准确的判断能力。大家想一想,一个企业团体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才,这是团体最宝贵的资产、最重要的基础。而怎么判断是好的人才?大家看现在很多企业垮掉了,都是排在几百大,世界前一百大的都有,都很短的时间,可能被很聪明的员工给搞垮了。那可能就是没有判断这个员工有没有德行的基础。所以《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二句就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人的根本在孝悌。所以找好的下属、员工,找好的对象,一定要以孝悌为本。
所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要懂得从这里看。男怕入错行是一个角度,老板怕选错干部又是另一个角度,但是只要懂得用孝悌去看,不会偏差。不过大家看一看,现在女孩子找对象,有没有去调查他孝不孝顺?有没有看他会不会跟兄弟打架?都没有,那完蛋了,在劫难逃。人要决定人生这些大事,都是要用理智判断,不能因一时间的一种感觉,feeling。告诉大家,最重视feeling的地方,就是离婚率最高的地方。情愈深,智就不见,叫「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情深智隔」,情感一出来都是好恶,喜欢、讨厌,都看不准。人一喜欢这个人,他有什么缺点就看不到;人一讨厌那个人,他有什么好也看不到,看人都不准。所以人要学理智,还得从经典当中学。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经典里谈的都是根本,都是人性很自然的发展。因为他在家里对兄弟这么恭敬,内化了,内化就变自然了,他到学校,他到社会团体,看到年龄比他长的,他自然也是这个态度。所以,假如我们在跟人相处、跟同事相处,会跟人吵架,想一想,小时候是不是都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吵架?先要把这个根,要能够把它扎好。这个孝悌,不管我们现在年龄多大,只要没把孝悌的根扎稳,德行上不去,因为它是本。我们学再多的经教,都是没根的花,就是花瓶里的花。花瓶的花好不好看?好看,能看多久?看不了几天就谢了,它没有根,没有生命力。
所以《孝经》这一段话,确实很有人生的判断力。这一段是三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他对父母孝顺,移孝可以忠於国家、忠於君王、忠於领导者;「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下一句是「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他在家庭的成长,以前都是大家庭,他就懂得怎么去帮忙做这些家务,管理家里的事情,甚至於是调剂一个大家庭的这些人情上的不愉快、冲突,他懂得体恤这些部分,怎么去和合化解一些纷争、口角,这都是做人、做事的能力。我们看《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所以一个人从那么小就觉得这个大家庭是我的责任,他责任心自自然然就提起来,而从做事当中他会积累很多能力。现在孩子什么都不让他做,不让他负责,他的体恤人情,包含做事能力,就没有很好的增长。
所以培养一个好的人才,什么时候培养?考上大学去读MBA培养;做人做事那个时候才来,坏习惯都不知道养成多少了。古代教孩子是从小做人做事,孝悌、做事的能力就这样日积月累上来。所以以前的人十八岁可以当县长,治理得有条不紊。现在十八岁能干什么?能打网路游戏。以前真正让他去治理一个县,不是开玩笑的。所以我们真的要深入了解老祖宗这些教育的精髓,他们怎么教出这么多圣贤的!不然,我们假如还搞不清楚这些道理,那一代真的是不如一代,就太可惜了。接著下一句讲到:
【上长长。】
这里强调这个『上』是指君王,是指一个团体的领导者。『长长』,第一个「长」是动词,第二个「长」是名词,第一个长就是恭敬,第二个长是长辈。他恭敬、顺承长辈,而他是领导者,上行下效,他底下的人就会效法他,这个心就会效法学习,带动了一个地方的风气。
【兴悌。】
我们来看一篇文章,在《德育古鉴》五十四页。这个「上」,我们这里提到的是宋仁宗。「宋燕泰肃王」,指的是宋朝燕地这个地方,泰肃王。「轻财厚费」,他很喜欢布施,轻钱财,有时候布施太多了,欠钱,先给他的侄子,就是宋仁宗,给皇帝先借钱。「常预借料钱」,这个料是指吃的食料,还包括钱,这个都是指皇帝会给他们这些王固定的奉禄,但是他都先借。「多至数岁」,岁是指年,有时候借,已经借到好几年之后。「仁宗诏给者屡矣」,宋仁宗都给,从来没有说犹豫给不给他的。「御史沈邈」,这个御史是专门揪举国家一些觉得不妥当的事情。「谓不可以常典奉无厌之以求」,觉得泰肃王借这些奉禄,也不能借到好像习以为常,到时候会不会变得好像不知道制止了。
结果「上曰」,皇帝讲。「御史误矣」,御史你看这件事看的角度不大妥当。「太宗子八人,今惟王尔」,太宗是宋仁宗的爷爷,生了八个孩子,而现在只剩下泰肃王,所以等於是皇帝现在只剩这个叔叔。「先帝之弟」,我父亲的弟弟,「朕之叔父也」,就是我的叔父。「每恨不能尽天下以为养」,我常常心里都觉得尽心尽力奉养我这个叔父,都觉得做得还不够。所以这一分心是非常的难得。其实这一分对叔父的恭敬孝心,也是对父亲跟祖父的孝心。「数岁之禄」,几年的奉禄先拿出去,「何足计焉」,算不了什么。
接著我们看后面讲到,「标出如许分谊」,就是把话讲到这样的情分上。「旁人再开不得口矣」,其实听的人都会很感动,也不会再反对这个事情。「尝论」,尝论就是曾经有人这么样在评论到。「己之伯叔」,自己的伯伯、叔叔,「父之分形同气也」,因为都是爷爷跟奶奶的孩子,叫同气连枝,分形同气。「薄待伯叔」,对自己的伯伯、叔叔不好,「即是薄待其父」,这也对不起父亲。所以父亲、爷爷、奶奶所挂念的人,都是我们应该要照顾的人,照顾不周即是薄待其父。
「然世容或有因父之兄弟不和,而遂以为失礼於伯叔无伤者。不知父之兄弟不和,父之过也。为子者於此,所当婉转劝谕,以合其欢」。诸位学长,刚刚念这段,大家懂吗?假如不懂,您前面古文一定没有用心背;假如懂了,应该是你这几个月是很扎实在背。随时可以看出实力出来。所以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常常勘验自己,有没有真下功夫。你们怎么头都低著,没看我?「然」,这个世间还有因为父亲跟自己兄弟不是很和,这个「遂」就是造成,使自己也对自己的伯叔无理,甚至还觉得说替我爸出口气,以为这样没什么不对的、没什么不好的,这是很不理智的态度。我们孝父母,孝顺、孝顺,这个顺是要顺著父母的德行去孝顺他,不是顺著他的错误跟顺著他的习气,那是长父母之恶,陷父母於不义。所以孝顺要用智慧去孝顺。一个人能化解父母、兄弟之间的冲突、对立,让一家和乐,那是真孝!
有些年轻人学了之后,真的有做到。爸爸跟姑姑几年一通电话都没有,不相往来,他赶紧恭恭敬敬的买些礼物去看姑姑,一有空就去找姑姑谈话、聊天,慢慢他这种恭敬的态度,让姑姑的心就柔软下来,整个父亲跟姑姑的关系就转化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实说实在的,上一代有这种亲情的对立、冲突,我们这些长辈一辈子都不会真正快乐。亲人、至亲一有不愉快,不化解,就好像一颗石头放在心上压住了。能化解掉,这个家庭吉祥、幸福才能到来。接下来讲到,「不知父之兄弟不和,父之过也」。可能我们看到这里说,可是父亲跟兄弟不和,是我的伯伯不对、叔叔不对,不是我爸不对,有没有道理?告诉大家,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错才冲突得起来。其实我们跟亲人有冲突,还是修养不到家。可能讲到这里,大家还不一定能认同,举个例子,For Example。
古代有个读书人叫周文灿,他奉养他的大哥。而他大哥吃他的、住他的、用他的,又喜欢喝酒,拿他的钱去喝酒。结果有一天,喝得烂醉,神智不清楚,出手打文灿,而且打得很凶。因为声音很大,哥哥喝酒发酒疯,邻居都过来了,结果看不下去了,因为邻居都很知道这个情况。其实可能对他的哥哥已经觉得很不满,这个哥哥实在太不像话,弟弟对他这么好,他还这么对待弟弟,邻居打抱不平,就骂他哥哥。结果这个弟弟一边被打,一边回过头,对著这些邻居讲,我哥哥是打我,又不是打你们,你们不要讲我哥哥的坏话,离间我兄弟的感情。大家想一想,你看你是哥哥在那里打人,听到这个话会有什么感觉?还打得下去吗?打不下去了。而且当下我想,这些邻居听到,这个言语真的是自性的言语,都是把哥哥放在心中,比他自己还重要,人家一批评他哥哥,他马上就不舒服,你不要讲我哥哥坏话。至情一流露,这真诚流露了,所有接触到的人都会感动。所以不能感动别人要反求诸己。
在《德育故事》当中,我们很熟悉的闵子骞的故事。孔子在《论语》当中讲到,任何人都不能离间、不能破坏闵子骞跟他父母家人的情感。所以今天旁边的人、外来的人讲几句,就让我们夫妻、兄弟、父子失和,那也不是他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自己可能都已经把亲人的不是放在心里,人家一句话就把那个火给点起来。这些圣贤人都没有看到亲人的不好,念念想著怎么让他们好,所以这些破坏他家庭的言语产生不了作用。我们看闵子骞后母虐待他,在这么冷的冬天,用芦花帮他做衣服,不保暖,两个弟弟用棉花做。结果刚好帮父亲驾车,冬天已经够冷了,驾车的时候那冷风又吹得这么急,实在是冻得受不了,整个手僵掉了,就没把马车驾好。父亲很生气,怎么连驾马车都驾不好,用皮鞭抽他,就把衣服弄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一看这个后母虐待我的儿子,回到家非常气愤,就要把他的后母给休了。当下闵子骞心中只有这个家,只有他的后母,只有他的两个弟弟,还有也要为他父亲著想。当下跪下来给父亲讲,父亲,万万不能把我的后母赶走,「母在一子寒」,母亲在,最多我冷一点而己,「母去三子单」,连我两个弟弟都要陪著我挨饿受冻。当下他的后母也是后悔自己的错误,又看到一个孩子念念都为她、为他的弟弟著想,「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心就被这种至情、至诚给感动了。
所以今天,比方说确实我们的亲人对我们有不好的地方,我们「恩欲报,怨欲忘」。比方今天兄长对我有不好的地方,结果身边的人,「你哥哥怎么不好,怎么样,太对不起你了。」这个时候我们讲,我哥哥对我很好,小时候哪一件事情都是为我。我们记得都是哥哥的好,别人是要来离间,我们还讲哥哥的好,这个话一次、二次、三次,传到哥哥那里去,这个冲突、对立就化掉了。其实人跟人在对立的时候,也知道自己有不妥当的地方,但是就是拉不下这个面子。假如亲人、对方真正完全不计较了,而且还是一样对我们付出,还是一样只记我们的恩德,这一分诚心就能够化解掉人与人这个不愉快。
所以这里讲到我们侍奉父亲要明理。父亲的兄弟不和,父亲有过失。「为子者於此」,我们当孩子的看到这个情况,「所当婉转劝谕」。劝的时候当然也要「怡吾色,柔吾声」,也不能指责。谕就是劝到让父亲明白、明了。「以合其欢」,才能让一家欢乐。「尤宜委曲弥缝,以补其阙」。有时候当晚辈的、当儿子的,常常到这些长辈的家里多关心、多照顾,这样也会弥补父母对兄弟姐妹之间的缺失、缺憾。「若竟曰本父意而为之」,我爸爸本来就对他这个哥哥,还是这个弟弟不满,我也是顺著我爸爸的意思去做。「恐其父但一目击」,恐怕他的父亲假如看到他很凶,或者不恭敬的在对待自己的兄弟讲话。「无不歉然於中者也」,这个中就是内心,看到自己的儿子对他的伯伯、对他的叔叔不敬,当下这个父亲也会觉得很惭愧、很不妥当。
这一段是跟大家讲到,「上长长而民兴悌」。所以古代这些领导者,他们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是天子,帮助、代老天照顾老百姓,让他们生活幸福。而人要生活幸福,得要思想正确,得要懂得孝悌、懂得做人,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这个教学,首先他要以身作则。我们看「香九龄」,这是《三字经》的,「冬则温,夏则凊」。这些领导人、地方官都很敏锐,看到好的榜样,赶紧报到皇帝那里去,然后让天下人效法,这都是皇帝的良苦用心。赐给黄香八个字,叫「东汉黄香,举世无双」。天下人效法他,黄氏的后代全部都以他的祖先黄香为榜样。我们前不久才到马六甲黄氏公会,他们办了一场讲座。结果我一看,黄香的后代都挺有福报的,脸很大,耳垂也很厚。为什么?「百善孝为先」。他的家道传下来,每个后代都想著要孝、要孝,他的后代哪有可能没福!曾国藩先生讲,只要孝悌传家,富贵可以达到八代、十代,一直绵延下去。黄香是汉朝人,离我们都几千年。
还有皇帝自己做到的,汉文帝,「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所以这一句「上长长而民兴悌」,这是在《大学》里面的经句。它的完整的经句上面还有,「上老老而民兴孝」。这个领导者自己先孝顺老人、孝顺父母,老百姓就学习。所以汉朝出最多孝子,因为他开国的这些君王都很孝顺,有文景之治。而且每一个皇帝都加一个孝字,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汉朝以孝治天下。「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这个恤孤,体恤这些鳏寡孤独,孤儿、没人奉养的老人,这些皇帝都特别照顾。老百姓看了感动,很有感情,很讲人情,绝对不会违背道义,不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上恤孤而民不悖。接著讲了:
【徐行。后长者谓之悌。】
这是讲到悌的具体行为都在这些生活当中。刚刚我们讲到孔融让梨,这个也是一个生活的礼让细节。人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愈小学愈懂得去做。你不要说,孩子还小,他不懂。这是我们大人自己想的。小孩子他很容易感受道理,有一个孩子学了《弟子规》,四岁,知道吃的东西让给哥哥、姐姐。所以学了之后没几天,刚好遇到他姐姐有一天吃东西,在那里吵,我要多一点,我要多一点。他妈妈在那里很难为的时候,这个四岁的孩子,妈妈我少一点。他妈妈愣了一下。接著这四岁的孩子说,《弟子规》的老师说,「财物轻,怨何生」,要好的东西、大的东西让给哥哥、姐姐。你说他不懂吗?
你教他要照顾父母、照顾老人,他四岁,很用心照顾,回去给他奶奶盖被子,然后说要看他奶奶睡著。他奶奶说,你还是躺在旁边睡。结果他要躺下去以前,还检查一下,把被子拉上来,因为奶奶说有点凉,他去拿个毛巾被,比较大的毛巾被,很仔细把它盖好。大家要知道,毛巾被拿起来,对四岁的孩子还是有难度的,他还是挺小的,拉、拉、拉半天,拉好了,然后孩子很安心的就躺在奶奶旁边睡觉。结果这个奶奶看到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对她这么孝敬,躺在那里突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父母也不在了,我这一生都还没有这么样帮我自己的父母盖过被子。老人家转过身去,自己在那里流眼泪,被孩子这种纯真、至孝所感动。
另外有一个孩子,都是四岁。所以我们要赶紧教,孩子假如从小都这么学,那国家、民族太有希望了。出去外面,看到老人,到公共场合去,主动倒茶给奶奶喝。结果他倒茶以后,还单脚跪下去,端给奶奶喝。那个奶奶坐著,单脚跪。结果他妈妈还觉得这么夸张,有一点觉得,做成这个样子,她有点不习惯。结果那个孩子给妈妈讲,「妈妈,《弟子规》老师讲,对待别人的奶奶,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奶奶一样。」你说这些孩子都学的是这样的心态,那我们的父母出门在外,你放一百个心!他走到哪,都有年轻人照顾。谁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出门在外有人给他让座,有人给他服务?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家都有这一分心,这个社会就愈来愈温馨了。
『徐行』,这个「徐」是指缓慢,缓慢的走,然后走在长者后面。这个就是《弟子规》讲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恭顺态度。
【疾行。】
『疾』字就是很急速、很快速,结果是走在长者的前面。
【先长者谓之不悌。】
『不悌』,其实就是没有恭敬的态度。
【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
慢慢走,走在长者后面,很恭敬。这个『岂』就是难道有人做不到吗?哪有人会做不到!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悌,为什么不做?
【所不为也。】
他自己不愿下功夫去做而己,这不是很难的事情。接著讲: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尧帝、舜帝他们的风范,以及他们教化天下的道理,最根本的就是在孝悌。而我们看历代这些圣王,尤其在周朝,它是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所有朝代最长的。为什么?因为它有德。有德,这个国家、这个朝代福报就大。所以以德治国,这是正确的。而我们看,用武力、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能不能长?不行。上天有好生之德,你用武力就跟上天、天心违背了,那还能叫天子吗?那是上天忤逆的儿子,怎么是天子?那上天就要把他收回去了。所以秦朝是用武力,它的朝代只维持十五年就没了,差很多!而周朝最重要的,它领导者的孝悌做得非常的好。
我们看文王,他的父亲是王季。文王对待他的父亲非常恭敬,每天早上起床,把自己整理得非常的庄重,赶紧去跟父亲问安。中午以及傍晚,一天三次,晨昏定省。然后吃饭时间,这个菜要端上去的,他要先去看一下,一定要是新鲜的,要是热食,端给父亲吃。然后吃完还要看看吃得够不够,假如看父亲吃少了,那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赶紧去了解。父亲假如有不舒服,他连走路都走不稳,担忧自己的父亲,等到父亲病好一点,他才放心。交代煮饭的人,不新鲜的、上一餐的东西,绝对不能再拿给我父亲吃。诸位学长,刚刚讲的文王做的事情,有哪一件我们不能做的?有没有?没有。所以这里讲得很有道理,「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只要这么做了,那个朝代八百多年,而且告诉大家,周朝的后代,到现在都还传得很兴旺!
大家回去看族谱看一下,我敢保证很多学长都是文王的后代、周朝的后代,你们都还没认祖归宗,该当何罪?回去查一下百家姓,查一下。认祖归宗,你从那一刻开始,你会觉得你的生命不一样,你找到了你的源头,你可以效法你的祖先。因为我刚好有机会读《德育故事》,大家读过没有?那个作者是蔡振绅先生。他在最前面就有一篇文章,就是我们蔡氏的祖宗蔡仲写的。结果他在这个文章里面说,我们蔡氏是文王的后代,我读到那个的时候,头皮发麻,好像我这个头就跟祖先血脉接上去了,认祖归宗。那一天我连走路的状态都不大一样,连走路都要有水平,不可以给祖宗丢脸。所以确实是百世其昌,有孝悌风范的祖先,他后代百世都昌盛。
文王做到了,武王也是这样孝敬文王。文王有一天生病了,武王连续照顾十二天,连帽子都没有解开。孝子为什么不把帽子解开?因为照顾病人,他随时会有状况,假如把帽子解开,这个头发披散下来,去照顾父母的时候,整个是披头散发,对父母,他们觉得不恭敬。这种恭敬在这么细微之处,令我们感动佩服。在《德育故事》里面有一个读书人,半夜他哥哥叫他,结果延迟了一会才来。他哥哥说,你怎么这么慢?他说我必须把衣服都穿整齐,不然穿不整齐到您这来,我觉得对兄长不敬。现在的人没有这种恭敬的态度,连客人来了,穿睡衣出来接待。这个情况是什么?心里只有自己,自己舒服就好、方便就好。古人都是想著对人的恭敬。所以这个孝做到了。
悌,文王的伯伯,大伯跟二伯,泰伯、仲雍,他的父亲王季是老三,他们兄弟的悌,是连天下王位都能让给弟弟,不简单!所以他大伯、二伯跑到那个时候的江苏、浙江一带,那时候还没有文化发达,到那里去了,披发纹身,那里还没有汉文化的洗礼。结果很有意思,他的大伯、二伯去了那里以后,就变成那里的领导者,因为有德,就能感化一方,虽然王位让出去了,走到那,还是王。所以人有福报,走到哪还是有福报。人命中有财富,卖绿豆汤都能很有钱。福是靠「福田心耕」,靠修来的,不是争来的,争的反而福折掉了。现在人不懂,小人冤枉就做了小人。
所以它历代这些国君都是孝悌做很好,而武王他的弟弟是周公,传到他们这一代的悌做到什么程度?武王讨商,讨伐商之后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命就快没了,结果周公写了疏文,然后面对上天,面对文王、王季,还有他太王,算是他的曾祖父,这三王的灵位,然后至诚要把自己的寿命给他的哥哥,不能让我哥哥短命,他要治理天下,折我的福。结果没多久,武王的病就好了,至诚感通。所以这个周朝,它是孝悌传家,确实才能让它的朝代,甚至让它后代子孙,这么样的昌盛。
我们接著看「悌篇.绪余」第二段: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出』是在外与人相处,懂得恭敬、谦顺,对待他人,对待长辈。
【又曰。教民亲爱。莫善於孝。】
人的一个仁爱心,都是从孝悌自然流露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教民礼顺。莫善於悌。】
要让老百姓对人都懂得礼貌、顺从,那就是从小让他就懂得『悌』。所以: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当他懂得恭敬自己的父母,他很自然的一见到别人的父母,他这个恭敬态度就油然而生。像我自己也很恭敬姐姐,从小都是大姐、二姐这么叫。有时候同学问说,你姐姐叫什么名字?我把姐姐的名字念出来,全身不舒服,就觉得念自己姐姐的名字很不恭敬。人家说你爸叫什么名字?把自己父亲的名字念出来,也很不舒服。所以「称尊长,勿呼名」,这个太有道理了,长人恭敬的态度。而当我看到,比方说到亲戚朋友家里,看到他们兄弟姐妹说,「哎,过来一下。哎,给我拿什么东西。」或者是直接叫自己兄长的名字、姐姐的名字,我也是很难过。看到他的哥哥,这是你哥,我们那种对哥哥的态度自己就上来了,「大哥,你好」。所以老祖宗教育人都是顺著人性,自然养成这些好的品德、态度。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很自然的,从恭敬自己的兄长,到恭敬所有人的兄长。
【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这合乎人性,你恭敬他的父亲,他所有的孩子高兴;恭敬他的兄长,他所有的弟弟、妹妹欢喜。「敬其君,则臣悦」,你到一个国家,恭敬他的国家领导人,他的所有国民都高兴。我们举一要反三,这句话是很高的人际关系学,通达人情事理。敬耶稣,则基督教徒悦;敬阿拉,则穆斯林悦。再延伸到你恭敬他们恭敬的人事物,自然他们都会欢喜,包含人家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你也要尊重。比方说,今天人家印度人招待你去家里吃饭,煮得非常认真,准备了很多好的菜,结果人家印度人吃饭习惯是用手拿,然后你没这个习惯,坐在那里看人家用手拿,表情还非常的受不了,那不就把人家那种盛情,好像拿一盆水把它给浇掉了。所以要入境随俗,与人相处重要的要交心,不要自己那么多好恶、那么多执著。所以:
【夫子之教弟子。孝之外即在於弟。】
夫子有一次,藉机会教育,刚好他有一个小时候的朋友,那都几十年的交情,这个老朋友叫原壤。他指责原壤:
【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
孔子跟这个老朋友,有一段故事是原壤母亲去世了,孔子尽力的去帮忙他办好这个丧事。结果在办丧事期间,原壤不知不觉就唱起歌来。在自己母亲治丧期间还唱歌,这是很违背礼的。所以旁边的学生看了就很不舒服,给夫子讲,「夫子,这样的朋友你不要再帮他了,这么不守礼。」夫子体恤这些人情很深入,夫子说,虽然他实在有点不像话,还唱歌,可是他唱的那个歌都是想念母亲的句子,他可能也有点忍不住了。所以我觉得他还是念念不忘他的母亲,我也不能忘了我这个老朋友,我还是要帮他办完这个事。可见原壤很善良,但是行为比较控制不住。
所以夫子有时候善相劝,批评批评这个老朋友,让他还是要庄重一点,要再好好修养自己一点。说他『幼而不逊弟』,从小就不是很恭顺,不懂得这个悌道。『长而无述焉』,长大了,这个「述」就是值得人称道的德行或者功业,就觉得他年纪这么大了,德行或者对社会的贡献好像都没有。这个也是在提醒朋友要加油,不要再混了。孔子下面还讲,「老而不死是为贼」,就是你年龄愈来愈大了,要对社会多一点贡献才对。夫子讲这个话,算是重话。讲完以后,拿著他手上的拐杖,轻轻的碰了他的小腿。可能是坐的时候,也不是坐得很像样,点了他一下。这个动作其实是满亲密的,那么熟的朋友做这个动作。话很重,动作很轻,也表现出彼此关系很亲密。所以夫子在处事应对,这个度拿捏得非常自然,该批评还是要批评,但是也让对方感觉这一分友情,是提醒他。
【是悌也者。】
真正做到悌的。
【在家则谓善於事兄。出外则谓善於事长。举凡年长於我。】
所有我们见到的亲戚朋友,比我们长的,或者:
【分长於我。】
辈分比我长的。以前的大家族,叔叔的年龄比侄子还轻的有!但是还是要叫叔叔,那是辈分。
【职长於我者。】
在团体里面,职位比我高的。
【固无论已。】
这个『固无论』,就是本来就不用讲,就应该恭敬。「无论」就是不用去讲,就是应该这样。本来就应该尊重长我的、辈分比我高的、职位比我高的,甚至於推之,再延伸到德行比我长的、学问比我长的,都属於长的一个含义里面。
【皆长也。悌道实包括师傅及长官言之。】
都包含在里面。
【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他从小就是这个态度,怎么可能到单位去会犯上!他对领导恭敬都不犯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可能的,连犯上都不会,怎么可能会作乱!这是第二段。第三段我们看到:
【悌者。所以事长也。】
『悌』就是侍奉兄长、长辈。
【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於我者。皆应敬以事之。】
恭敬的侍奉,伯伯、叔叔、姑姑、姐姐、哥哥、嫂嫂、师长、同学。这个『友』应该是指朋友、同学。
【而友爱若弟若妹。】
这里讲到了,这个悌字不只是侍奉兄长、长辈,还包含照顾弟弟、妹妹,这也是悌道。甚至还延伸到照顾哥哥、姐姐的下一代,这些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都包含在里边。所以:
【以及兄弟之子女。姊妹之子女。皆在於悌道之中也。女子之悌。当更有进。】
女子的悌,那是更进一步,难度更高,更不简单。
【盖于归以后。】
『于』这个繁体字,这个「于」字简体字是这么写「於」。但是「于归」是这个于,有时候简体转繁体就全部都转过去了,应该是这个于字。「于归」就是出嫁。我们祝贺人家,嫁女儿了,出嫁了,说于归之喜,就是这个意思。「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女子嫁出去了,要利益、成就一个家庭。因为出嫁之后:
【以夫家为家。】
所以照顾这个家庭:
【无论舅姑二人之兄弟姊妹。皆为长亲。】
『舅』是指公公,『姑』是指婆婆,公公婆婆的兄弟姐妹,都是长一辈的亲人,都要尽这个恭敬、悌道。
【即妯娌之间。】
这个『妯娌』就是,比方一个家有好几个儿子都娶媳妇了,这些媳妇之间就是妯娌关系。
【姑嫂之间。】
这个『姑』指小姑,大嫂。
【嫡庶之间。】
这个『嫡庶』,在古代大的这些贵族,他们有娶妾的,就是不止一个太太。但是太太是妻,是原配,其他的叫妾。原配的位置是不能动的,是有地位的,是不能随便的。而这些太太之间相处,也是悌道。
【以及妯娌姑嫂嫡庶之子若女。】
就是他们的孩子女儿,我们去照顾,这个都是悌道。
【皆无不包括於悌道之中。所谓爱屋及乌。】
你爱这个人,然后也关爱他的家,甚至他屋子上面的鸟,屋鸟,都爱。这也是人之常情。
【怀其少。】
这个就是关怀他们的孩子。这个『少』是指这些长辈的下一代,他们的晚辈。
【即所以敬其长也。】
就表现出对这些晚辈的父母、长辈的一种恭敬态度。所以:
【孝悌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可不慎欤。】
我们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大家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