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 周泳杉老师主讲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十一集)  2010/5/31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55-026-0011

  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午安!我们延续上一节课,我们讲到: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是「道业辅翼」,也就是说,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朋友非常的重要。我们谈到朋友职责当中有一条就是责善,挑毛病。过去的人交朋友是挑毛病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一个修道人所担心的孤陋寡闻。所以有了朋友来做我们的镜子,这是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镜」,以史为镜是后面的,一开始是「以铜为镜」,用铜来做镜子「可以正衣冠」,把一个人的衣冠端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他有三面镜子,我们就要想,我们有几面?这个很重要。他用人来当镜子明白自己施政的得失,明白自己我们现在讲学习的得失。用历史来做镜子明白朝代兴衰的状况,为什么兴?为什么衰?这都很重要。所以道业成就与否,朋友有著非常关键的一个角色。我们过去听古人讲,还有一个叫「观友知人」,看这个人交什么朋友,大概就知道这个人的品格,他的修学是怎么样的一个方向大概就知道了。因此「道业辅翼」这一条很重要。

  有次末学跟一个朋友,我们在谈论《贞观政要》。正好有一本《贞观政要》我们在翻。每翻到一篇,末学怎样看都感觉到唐太宗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什么?总会有很多的人来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翻了一、二页末学就击节称叹唐太宗真的太幸运了,怎么这么好的臣子都被他遇到了。结果我的这位朋友就跟末学讲,不是唐太宗幸运。我说那是什么?他说因为唐太宗接受;他如果不接受,那这些人都跑到哪里去,这些人可能死的死、逃的逃、贬官的贬官。所以我们在看一个历史的时候,你看末学当时的心态就不对,我们看事物就偏颇了,总觉得人家值得羡慕,或者是我自己很倒楣,错了,这个看法都是有问题。唐太宗值得我们称羡,这是他的结果。他的原因是因为他能接受别人的规劝,这才是重点。可是我们往往看结果的人,没有抓到他这个主因,他这个成就的主因,我们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到表皮了,以为人家的成就是他的幸运,事实上不是。我们的失败就是我们很不幸,我很倒楣,把责任都推给别人,这就迷惑颠倒了。

  所以这两条的重点就在於什么?为什么好的朋友『直谅士』会『渐相亲』?因为我们能够确实的接受别人给我们的批评。他说好听的,他说难听的,我都能接受,这就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他的位置愈高,我们要了解到,他的影响力就愈大。影响力愈大,如果他能够接受别人的劝谏,他的成就就愈高。在《孝经》里面谈到「诸侯章」,第一句话就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为什么是这个话?因为这是诸侯第一个会犯的过失。我们讲诸侯是指领导,在上位的领导,现在来讲国家的领导人在当时就是一个诸侯。天子是什么?天子是天下的共主。现在没有,现在全世界这么多的国家,这些都是诸侯,这么多的企业家他是诸侯。而这些带头的领导,第一个可能会犯的过失,最容易犯的过失是什么?骄。为什么?他的地位很高。人主会犯的过失是这一个,所以「诸侯章」提出在上不骄,它是把那个位置上最容易犯的过失提出来。

  第二个会犯的过失是什么?奢侈,因为他拥有那么多的财富跟地位,他容易犯的就是奢侈,所以「诸侯章」就讲这两个毛病。其中骄傲这个毛病摆在第一位。换句话说,在上位者骄,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劝谏他听不进去,劝谏听不进去就听什么?听谗言。末学上一节课就跟大家报告过,四种的口过在谗言里面统统都有。而当一个人不好劝谏只好谗言的时候,我们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的人喜欢的,下面的人可热闹了,大家都在为他准备。所以领导人没有私人的好恶,这是高度的修养。为什么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没有道理,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他没有这样的定力,他怎么能够抵抗那样的诱惑?所以第一条「在上不骄」讲的就是这个,接受别人的劝谏,别人才敢跟我们讲真话,才能从对方的言语当中明了施政的得失。所以要谦虚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唐太宗就知道了,求谏。别人不敢劝谏,不敢劝怎么样?求别人劝。

  这我们从《贞观政要》看到,他求别人劝,别人还敢劝吗?别人还是不敢劝。他心里面在想你到底是玩真的还是假的。结果他说好,你们不劝是吧?好,可以,那么劝的人我赏,重重有赏。还是没人敢劝,后来就有一个比较小的官,可能他是比较大胆,他反正就豁出去了,官也比较小,乌纱帽比较小,他就劝了,而他劝的东西并不是很主要的。结果唐太宗就赏他一个什么?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别墅、园林,就赏他一栋别墅。所有的朝廷官员才真正相信,劝谏这个皇帝是安全的。可是讲老实话,还是不敢放开来劝,还是不敢。这是真的,人之常情。你看领导人如果没有把自己摆到那么低的位置,他根本看不到他的危机。我们要知道古人,皇帝参与政治治理国家叫什么?叫听政。注意,听,听政,靠什么?就靠这双耳朵。天下这么大,他哪有可能一一去探访民情?他只能用听政。问题来了,如果他不把自己放到那么低的地位,他看得到事实的真相吗?根本看不到,很容易就被小人给蒙蔽了。这给我们很大的什么?很大的提醒。你看「道业辅翼」,其实不只有道业,事业也是这个。接下来「结示学宗」,最后第四条就把学习的宗旨,修行的宗旨,修行的目的标示出来了。什么目的?什么宗旨?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於无。倘揜饰。增一辜。】

  这就是修行的宗旨。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么?它的宗旨是什么?两个字,改过而已!所以信道修行最终的目的就是明明德。而这个明德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每一个人都有。为什么显不出来?为什么不受用?问题来了,就是被过失给掩盖了。所以,信道修行,信什么?信「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本性本善为什么现在不善?不是本性的问题。「性相近,习相远」,那是习性的问题,习性给遮盖住了。所以要把本性本善彰显出来,就是对治习气,修行的下手处就是对治习气。修行的成就也在於有这个功夫可以克服习气,最后的成就就是把烦恼习气统统都给断掉,我们叫恢复本能。

  所以很多人问我们说中国文化的教育在教什么?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四书的教育。《大学》是方法,《中庸》是理论,《论》、《孟》是表演。四书的教育到底在教什么?我们如果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跟大家说明,那就是开发潜能。潜能每一个人都有,可是用到的很少,为什么少?因为被障碍住了,没开发出来。所以要把它开发出来,怎么开发?改过而已。改过,改谁的过失?改自己的过失。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我们就知道「苟不教,性乃迁」。教育就是从这里兴起的。知道了没有教育,本性本善就被习性给障碍,那教育就兴起了,教育从这里兴起的。为什么办教育?办教育的目的还是开发潜能,潜能是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从外面来的不可靠,非常的不可靠;本能是本有的,所以它需要开发。这是教育的兴起。再来,怎么教?「教之道,贵以专」,怎么专?还是改过,断恶修善,改过。事实上到了最后,善也不要了。至善,有善就有恶,它是相对的,有善一定有恶,所以最后怎么样?不思恶,不思善,是这个,这叫至善,止於至善,改过。所以这个过,讲老实话是什么?就是念头,善念、恶念都是,但是它有次第,什么次第?断恶修善这是第一步,转恶为善这是第一步,为什么?因为恶离得最远。第一步断恶修善,转恶为善。第二步转迷为悟,从念头上去觉悟。再来,转凡成圣,连念头都没有了。这在孔子的《论语》里面都讲到了。孔子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都讲到了。这个我们有兴趣可以再深入《论语》去研究,它就这三个次第。

  「过恶辨析」,我们先看第一条。先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过,什么是恶,明白的分辨之后,我们才有下手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不是故意的犯,这叫过失;明知故犯,这叫恶。所以过跟恶我们要了解,一般人都是无心之过比较多。像我们现在是非善恶这是第一个要分辨的,我们了解、懂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很重要,要先明白这一条。而总原则是什么?凡是为自己的就是恶,为别人的就是善,这是总原则。这个了解之后再进一步的去察觉无心非,无心非就太多了。起心动念很多的过失我们自己不清楚,甚至於没有修道的人,自己起什么念头他都不知道。而我们现在虽然学习,可是我们对念头的生灭还是很粗,认识的还是很粗糙,因为不精细,不是很精细,自己的念头生灭不精细。

  而圣凡的区别,我们讲「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在一念。狂者克念作圣,圣者罔念作狂。就是一念能不能把它克己复礼,把它克制住。而克不克制得住,要先观察到我们的起心动念,如果我们对起心动念都不了解,怎么谈到克制?第一个步骤是观心为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才能谈得上克制,所以这个无心非,我们要透过学习去了解到我们的无心非,要了解到,了解得愈彻底,我们下手处就愈明显。这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格物致知」,讲的就是这个,《大学》教我们修行。怎么明明德?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依照汉儒的解释,这是雪庐老人从汉儒的解释把它摘录出来,汉儒郑康成的解释,格是来的意思,物是念头,什么是格物?念头来了,念头来了知不知道?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念头生生灭灭浑然不知,毫没有警觉。一生浑浑噩噩,不是修道人他不晓得,修道人的基本要求,格物,念头来了清清楚楚,这是修道人。

  下一步致知,什么叫致知?念头来了一下子就知道,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是致知。致知他清清楚楚、他明明白白,一知道就不迷惑,念头一来,他知道不迷惑,所以他能够念念省修,这个叫德,这叫明德。他明白,他不迷惑,这个德的古字是一个「直」加一个「心」,直心为德。什么是直心?这个道是没有形相的,寂然不动的,一动就是德。动而没有离开道,顺著这个道这叫直心,心还正直,这叫德,这叫明德。明德是指他清清楚楚,那叫明德。而不清楚?叫昏德。心一动偏离了道,那个叫凶德。凶德就是我们现在平常人的作用,那就是凶德。一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我的利益、我的权利、我的名誉。一起心动念就想到这些,就想要伤害别人,损人利己。事实上损人不会利己,为什么?因为这是凶德起作用。他又不懂得省修的时候怎么办?就一错到底,一迷到底,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知道的人怎么样?他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觉得很快,转念很快,一转,偏了他就把它转回来,叫明德,这个德就明了,它的作用就正常,表现出来是什么?人能弘道。他就能弘道,他叫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什么都是道,触境皆道,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改过,他的致知就是改过。

  格物,他知道物来了,他知道念头来了,致知他改过,下一刻他就改过。什么是诚意?诚意就是过改了之后意就诚了。什么是正心?诚意保得住叫正心,他那个诚意保得住,保持住了,这就是圣人,他保得住。凡人有没有诚意的时候?有,什么时候?一刹那,片刻,就像闪电闪一下子,在黑夜当中闪一下子,他保持不了,可他确实有那个诚意,那一刻他意诚了,可是下一刻昏德又来了,又昏了,这个就是要学习了。所以改过讲到了深处,改的就是这个过失,念头,起心动念,就是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不是我们一般初学的人下手的地方。所以从哪里下手?断恶修善开始下手,就从断恶修善开始。这就很清楚了,凡是有害於别人的,凡是损人的这个念头我们以后都不要,把它转过来,利益众生,想到什么?舍己为人,想到什么?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从这里开始下手。我们今天结束之后,明天开始有《十善业道经》,从《十善业道经》开始下手,从十善下手。你看有下手处了,你看那个念头那么微细,我们要格物致知,讲老实话没有下手处。

  民国初年一代大德印光祖师,他对格物有另外一个说法。老人家讲「革除物欲」,有没有讲错?没有讲错。跟郑玄郑夫子讲的一不一样?一样。可是郑夫子讲的不容易体会,印祖老人家讲的容易体会,容易下手。革除物欲,我们不知道物欲怎么革除,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物欲,然后开始革除。你看他从粗的那个念头开始革起,愈革愈细,那就入道了。你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可以把郑夫子讲的那么复杂的东西一句话三言两语的,就能够让大多数的人体会革除物欲,了不起!这真的叫深入浅出,我们做学问就要学这个,我们十分佩服;不是说我往深里面去钻,讲到人家都听不懂,证明自己很厉害,这个不是仁者所为,深入浅出。当然这是学问的积累才能发挥得出来,这个我们要学习。所以「结示学宗」,学问最重要的宗旨,学习最后的目标就是明明德,明明德怎么做?改过,就是改过而已,改过迁善。所以下面讲『过能改,归於无』,你看这个话讲得多好,过改了就没有了,担心的是什么?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担心的就是不改,所以他能改就没有了。譬如千年暗室,这一个房间里一千年没有灯光照了很暗,一灯才照,遍室光明,黑暗怎么样?俱除,就是这个道理,「过能改,归於无」就是这个道理。

  『倘揜饰,增一辜』就是告诉我们,明知故犯又加重一条的罪过,这一条罪过是什么罪过?不真诚的罪过。我们这一生所吃的亏就在哪里?就在不真诚。这个亏吃太大了,就是虚伪,就是虚荣,吃亏,亏吃得很大。有一次宋神宗曾经问曾巩,曾巩,大家知道唐宋八大家,他跟王安石的交情很好,两个人私交很好。神宗就问曾巩:子固,安石为人如何?曾巩就对曰,安石的为人,安石的文学行义不减杨雄。跟汉朝那个杨雄差不多,不相上下,他的文学,还有他的做人处事的这个义行跟杨雄不相上下。但是因为他很吝啬,所以不及杨雄。宋神宗就奇怪说:安石轻富贵,为什么你说他吝啬?曾巩就讲,臣所谓吝者不是说他对财物很吝啬,而是说什么?安石勇於有为而吝於改过。大家就晓得,这个评语把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点出来了。你看王安石的学问,他各方面的才能都很高,可是为什么后来历史对他评价居然是负面的,为什么?吝於改过。知道自己有过失,可是怎么样?面子,顾著面子,我是宰相,我变法虽然有错,可是我改了那我不是很没面子?不可以这个样子,还有意气之争,他们都很有风骨,可是那个风骨用错地方,用来跟人家争,党争党祸。你看把整个宋朝的世风,世风那么样鼎盛的一个朝代,最后消磨在什么?意气之争上面。我们就了解到真是可惜,如果那个时候有一个人能够愿意说「对不起,我错了」,局势就不一样。

  就像廉颇跟蔺相如,有没有?你看这两个大人物,廉颇将军对蔺相如的批评,但是蔺相如没放在心上,还怎么样?狭路相逢还绕道通行,自己吃亏,不愿意伤害廉将军。结果廉颇知道了之后,你看他有没有面子问题?没有面子问题,他怎么样?肉袒负荆请罪。为什么?相忍为国。当时的这个秦国,强秦在旁边虎视眈眈,什么样让赵国可以稳定?就是这两位,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将军,一文一武,坐镇赵国,秦国才不敢,这个强秦才不敢侵略,所以两个人怎么样?把自己的面子放下,全部都放下,结果国家就得到安定。我们看这些历史就了解到,确实我们不能为自己一己的一些很小的利益在那里争执,要为大局著想,相忍为国。

  当然这是指改过的部分,可是就修道来讲,这个人的道业就上去,他把面子拿掉,道业就上去了。这也是末学看印祖的《文钞》学到的。这是有一位念佛人就问印祖,他写了一封信给印祖,他是为他的祖母问这个问题,老人家的答覆是这样的:你的祖母太好面子,好虚名,这个对念佛不利,他说好虚名者必不注重实益,这句话讲透了。一个人好名,好表面的名声,他一定不会往实质的实学去下功夫,换句话说,所学的是什么?记问之学,不是实学,没有实学的功夫很难受益。所以我们就知道我们实学的功夫怎么受到障碍?名利障碍,希望人家表扬,希望人家称赞,这个心给障碍住了。所以这里「去障明德」,我们特别提出来改什么过失?改好名闻利养的过失。改什么过失?改自私自利的过失。改什么过失?改好贪瞋痴慢的过失,改好是非人我的过失,改这个它就很明确。最后结论的地方,把我们学习的宗旨目标点出来。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唯有改过而已。所以我们平常修学重要的功夫在哪里?改习气,改自己的毛病就在这里。学怎么样证明有功夫?习气一天比一天淡了,我们知道它不是一下子拔除,但是它淡了,这就是我们学对了,这就学对了。习气没有任何的改变,而且还愈来愈重,那学错了。即使我们这个儒学学得很好,可是那叫记问之学,没有办法受益,这是我们古人给我们,你看李夫子他懂这个东西。所以在信篇的后半段,末学觉得这一段非常的要紧,很要紧。而有了这一半段在做基础,这个人讲出来的话一定是信的,为什么?因为是性德的流露,它是自性的流露。我们没有流露之前,我们拿圣人的言教来遵循。虽然不是我自己证得的,可是是圣人的言教,也是自性的流露。我们学要求怎么样?要学得像,没有十分像我们也学个七、八分,那也受益、也非常的受益。

  这个信篇我们就讲到这里,这个脉络给大家参考。因为讲老实话,末学一开始学《弟子规》的时候有疑惑,什么疑惑?信篇不是讲言语的,怎么后来讲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想到人家已经深一层的把我们自性的这一个明明德给提出来了,这才是根源。所以末学就知道,我们讲老实话,中国的文字愈深入我们才发现什么?原来我们过去很多的经典翻译成英文翻错了,你这个信如果只是翻成Credit,差很远,要Trust,差很远。不是只有这个,它包含的意思很深,后来才了解到什么?翻译经典容不容易?非常不容易,而翻译经典的难,难在不是英文能力难,是中文能力有障碍。后来发现根源就是你找一个英文能力很强的人来翻,他翻不出来,为什么?瓶颈不在英文在中文。中文的瓶颈,我们前面跟大家说过了不在中文,在什么?在实修、在实证上面。没有实证他看到的是什么?文字的表皮,那就不受益了。这一点我们从这里看到,所以不能依文解义。我们再往下看乙二,这进入到乙二。乙一我们看到是基础,发蒙初机。乙一是「发蒙初机」。乙二是什么?「入道阶梯」:

  【泛爱众。】

  这入道了,已经进一步。末学念一遍: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是「先明总则」,就是『泛爱众』,它先把总原则给我们点出来,什么总原则?『凡是人,皆须爱』。这个「凡」重要,凡是人,他没有括号说哪一族人例外,哪一族人被我排除在外,没有,只要是人他都爱,所以叫「普爱」,普遍,它有普遍性,它没有排他性,普爱。『天同覆,地同载』,说明的是什么?「平等」。这个天跟地它覆盖的地方,它没有说哪一族人,我看你很讨厌,我不覆盖你,没有,它平等覆盖。地也是一样,没有说哪一族人,你干脆在虚空好了,这个土地不让你站,也没有,平等。所以这两句话非常要紧,这是什么?这是用心不同。怎么说用心不同?其实「泛爱众」跟「入则孝」在事上没有差异,在事相上没有差异,差异在哪里?用心不同。在事相上都是「事诸父,如事父」,都是这个样子,都是「入则孝」那个恭敬,可是用心拓展了。「入则孝」是对父母,对有血缘的父母。「泛爱众」用心不一样,拓展到什么?人,凡是人,拓展到人,人的身上,这是什么?这就是第一节课跟大家说到的三教九流图上面的这几句话,「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

  这个儒教明伦,纲常是正,说到了就是人,「凡是人,皆须爱」。他进阶到这里,他的用心拓展到这里,只要是人他都爱,这个伦常就正了,明伦,那个伦就明出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叫伦,伦常,人际关系就叫伦,明伦。再进一步,再扩大用心,把对人的爱再扩展到一切的动物、一切的植物、一切的矿物,就是第一句话,佛教见性,他见到性了。你看用心不同。可是我们要了解到,如果没有这样一步一步的次第来提升我们,我们能一步到位吗?很难,很不容易,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末学真的觉得我们这三教真的是一体。什么一体?教化有它的延续性,有它的一体性,有它的相容性,都是一体的。这个教材编得太妙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这样上来。所以用心不同,你看凡是人皆须爱,还是人,它是停留在这个人的基础。而人的基础都没有了,你说你可能延续到其他的动物上吗?可能延续到植物上吗,甚至矿物?不可能,做不到,这都做不到。所以从事相上,入则孝已经很纯熟,人与人之间事相的相处,在「入则孝」已经纯熟了,他的根怎么样?扎得够深了。等到一个人他渐渐成长之后,再教他什么?把用心,把他的心量拓开,把他的用心转化一下,所以变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泛爱众就出来了。它不是入道的阶梯吗?它是的。它确实是入道的一个必经的转化,用心要转化,扩展出去。最后目标是什么?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见性。当然这是有阶梯的。

  丙二,「道学修方」,还是先告诉我们怎么修。它不是空中楼阁,它要有转化的力量,它怎么来的?它是透过怎么学习得来的,而学习之前先告诉我们果益,等於说是让我们知道好处,我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这个很重要,先告诉我们利益在哪里,「成德果益」。我们来看戊一,「率道感人」,率道就是顺著道而行才能真正的感化人。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下一句: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这是「德用服化」,这告诉我们只有道德才能解决问题,它的果益,就是它的效果,它的利益在哪里?只要证到道德,只要顺著道德,只要随顺道德,天下和顺,灾厉不起,国丰民安,世界和平,这是果益,只有这个才能解决问题,其他的不能解决问题,它把利益告诉我们。『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这叫名符其实。『行高者,名自高』,你看名符其实。他要不要广告,他要不要宣传?他不要,他不需要。他要不要吹牛?他也不需要,统统都不需要,这是实际的利益。

  我们看到范文正公他的为人处事,我们就知道确实印证了这两句话。一个人为什么他受到后世这么多人的敬仰,受到这么多人的崇敬?我们中国人讲的,「立德、立功、立言」。而立功跟立言建立在立德的基础上,立德是根本,功是指他的行为,言是指他的言教。所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是孔子讲的。有德的人他一定有言,他说出来的话就利益众生。为什么我们说出来的话会伤害别人?会造成误解?会让人难受?因为我们的德不够。所以解决问题不是训练口才,不是学哪一个知识,累积什么样的知识,累积什么样的技能可以解决的,这个东西不能解决问题,这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里其实他已经把道学的利益给我们标出来,为什么我们要拓开心量?因为「行高者,名自高」,因为「才大者,望自大」,它真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不用搞自私自利?因为自私自利只会给你添无限的麻烦,它把果益给点出来了。我们往下看,「正示进修」。怎么修?方法是什么?我知道利益了,我要从什么地方下手?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是念子,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从这里开始做,这是下手处。明白了这个果益之后,从哪里下手?第一条,『己有能,勿自私』,就是「布施」。什么是布施?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服务,就是全心全力的服务。人生的目的在哪里?人生的目的就是在为大众服务,这就是他的下手处。什么东西可以服务?我们很容易想到财富可以服务,我可以拿金钱来服务,我可以拿体力来服务,这是属於内财。我可以拿我的智慧经验来服务,我也可以拿我的言语关怀来服务,这服务的面向就很多,方方面面都能服务,但是什么叫真的服务?他不要求回报,完全的不要求回报,这是真正的服务。再来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是我应该做的,就怕怎么样?我做得不够,就怕做得不够。所以「己有能,勿自私」,这就是修道第一个下手处。

  这一节课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