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 周泳杉老师主讲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10/5/27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55-026-0003

  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午安!我们接续著早上《弟子规》的这个进度,我们看到「弟子规科会甲二」这个地方,就是「学文实处」。我们早上把《弟子规》的总叙给大家略略的做一个说明,而总叙已经把《弟子规》的所有的纲领都讲得非常的清楚。下午我们开始从「学文实处」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早上我们也讲到,「入则孝」是发蒙的初机,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学习,接受教育最基础的学科,那就是「入则孝」。早上我们也讲到过蒙以养正的重要性,这个我们就不再重复。唯一要跟大家再探讨的,那就是这样的教育不是单靠言教,而是靠身教。换句话说,《弟子规》不是仅仅给孩子读的。我们看「弟子」,好像是小孩子才要学习的,其实不是的,其实我们都是圣人的弟子。小孩怎么学《弟子规》?因为我们知道,童蒙的时候,他的智慧还没有开显,这个时候他的学习完全是靠模仿。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叫教育?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上行下效。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模仿,它就是模仿。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叫做遗传。我们总觉得基因会遗传,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情绪会不会遗传?会遗传。脾气会不会遗传?会遗传。这个就是教育。所以,《弟子规》是父母表演给孩子看的,这就是教育,它叫身教。而在孩子智慧还没有开发之前,他就模仿对的事情,就形成了对的习惯,对他日后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就我们早上说的,就像一条河流,它的源头是清澈的,将来它流到了中下游的时候,它能够嘉惠的群众就相当的广泛,无法计算。这是童蒙养正的重要。而第一点就要表演孝道给孩子来学习。

  而在这个「科会」当中,末学借用了《孝经》谈到的五种孝道来做为《弟子规.入则孝》的段落的分析。当然这也是李毓秀夫子在写《弟子规》的时候,他老人家学问道德都已经成就了,所引用的都是圣贤人的言教和脉络,自然它会吻合圣人的意旨。所以我们从「入则孝」通篇来看,正好跟《孝经》的五种孝行吻合。在《孝经》里面谈到,我们已经写在这个白板上,「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五条缺了一条,侍奉父母的这一个孝道就不圆满。所以,这五条在我们谈「入则孝」的时候是一条都不能够缺少。

  而从「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责,须顺承」,这一条是「居则致其敬」,它强调的是一个恭敬的那个敬字。这一条是总纲领,换句话说,有了这一条,下面这四条才能够趋近於圆满。这一条有了缺失,下面的四条就做不成功了。从「冬则温,夏则凊」就开始谈到「养则致其乐」。可是养则致其乐它又分成四个脉络,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之慧。所以这个养,它的范围相当的广泛,包括了有形以及无形的点点滴滴。因此在「冬则温,夏则凊」,这个是强调养身,把父母之身体照顾好。这一条,大家可以看到举得很少,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相对於后面的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这一条是最基本的,把父母的身体照顾好这是最基本的。接下来从「晨则省,昏则定」一直到「身有伤,贻亲忧」,这个是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安心,不要让父母操心我们,这个是养父母之心。再来,「德有伤,贻亲羞」开始,到「亲憎我,孝方贤」,这是养父母之志,志向,这是指道德方面的、品格方面的。最后,「亲有过,谏使更」到「号泣随,挞无怨」,这是养父母之慧,成就父母的智慧。接下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病则致其忧」。「丧三年」到「丧尽礼」,这是「丧则致其哀」。「祭尽诚」到「事死者,如事生」,这是「祭则致其严」。

  总共这五条,我们看到李毓秀夫子他在编辑「入则孝」的时候就是按照《孝经》的这个脉络来指导我们一条一条怎么样圆满落实孝道。所以可见得古人的学养都是有本有源,他不是自己杜撰的。我们很佩服李夫子这样的一个眼光,为什么?因为从头到尾,我们如果按照这个脉络去做,一条都不会漏掉。换句话说,我们早上讲的「余力学文」,学文的目的在哪里?学文的目的在圆满孝道。没有学文,我们空凭一个孝心,能不能把孝道做得很圆满?未必。因为我们有心,可是不明理,可能在无形当中亏了孝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余力学文告诉我们的是,学问的寄托是在於经典。而经典是死的,需要人把它演出来,所以我们要依靠老师。所以我们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亲仁就是表师承,而余力学文就是学问的依据,那就是经典。这两者合起来,我们学问就有落实处了,落实在哪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就落实在这里。所以为什么叫余力?告诉我们,学必须要有根本,无本之学不可取。这我们前面强调过了。我们看过脉络之后,我们回头过来,我们一条一条来学习。第一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一个大的方向讲的就是居则致其敬,讲的是这个。所以只要我们守住了那一个「敬」字,这几句话它的纲领我们就守住了。为什么『父母呼』我们会应?因为恭敬。所以李夫子在这里只是提出了两条,第一条,我们看「科会」,第一条叫「服勤」,第二条叫「承训」。服勤跟承训就是,服勤当然就是帮父母代劳,「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当然这个是指对老师的,对父母亦复如是,对老师的恭敬和对父母的恭敬没有两样。可是「曾是以为孝乎」,孔老夫子说,如果拿对老师的恭敬来对父母,这个孝道够不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差在哪里?差在亲情。对老师,因为老师没有血缘关系,所以那个恭敬是全然的恭敬,「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可是对父母还要再加上亲情,这个重要。但是如果从长养慧命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可是中国人讲礼,因为父母跟我们有血缘关系,而且在我们没有办法自理,就是零岁到三岁无法自理的时候,父母全身心的照顾我们,这个恩德是第一大的恩德,所以父母之丧必须三年,以报父母这个恩德。父母之丧有丧服,可是老师之丧没有丧服,一样是三年,可是无服,没有丧服,叫心丧三年,父母之丧是服丧三年。

  这个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服勤跟承训这个是必要的,这两条就是我们讲孝顺。孝表现在哪里?表现在顺,而顺就讲了两条,第一条是服勤,第二条是承训,就讲这两条。其实事实上不只包括这两条,只要掌握到恭敬,敬这一条的纲领原则,我们就晓得不只这两条,那太多太多了。什么是敬?居则致其敬,谁敬?儿子要敬,儿女要敬。很多人说,我很恭敬,我非常的恭敬,到底恭敬是什么,它有没有标准?有标准。恭敬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让,无所不让。

  在周朝开国之前,有一个故事就是泰伯让国的故事。大家知道,周朝的天下是我们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而这么长的朝代,我们现在研究历史,我们不得不把它拿出来做研究。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朝代这么长的。我们现在来讲,没有一家公司开超过八百年的,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不懂得原理原则。周朝的天下八百年的历史怎么来的?以现在的教育来讲,我们都认为是争来的。可是末学告诉大家,周朝的天下不但不是争来的,它是让来的。所以争不到,让才能够让出长久的天下。

  在还没有建国之前,周朝还没建国之前,它是一个西方的小诸侯,一个很小的诸侯。它的始祖叫古公亶父,因为夷狄常常侵略他们的住所来掠夺食物、掠夺财宝,所以古公亶父决定把那个地方,那么肥沃的土地让给夷狄,他自己搬走,搬到比较贫瘠的土地,岐山之下。什么时候搬走?因为怕人民不让他走,他是一个仁君,他们举家半夜迁走,我们就说逃走,像逃走一样逃掉了。他跟他的人民,人民跟他讲说,没关系,我挺你,你跟他打仗没有关系。他说,做一个君主,我怎么能够让我的子民因为我的地位而失去了父亲,而失去了兄长?他说这个我做不到。所以他逃走了。结果一早上起来,人民看到古公亶父逃走了,所有的人民都扶老携幼的跟著他一起走,追上他,大家愿意跟他一起吃苦。到了岐山底下,他们开始建立新的家园。

  古公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你看这样的一个心行生出来的儿子会差吗?三个都是圣人,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而依照当时的储君的规矩,那是嫡长子继承他国君的位子。可是就在这三个孩子都成家之后,季历生了他的长子,这个长子,这是第三个孩子的长子出生了,就是我们后来的文王,我们叫姬昌,文王。这个文王一出生,古公去看这个孙子,他一不经意的就讲出了一句话,他说以后兴我周家的大概就是这个孩子。我们看历史,讲老实话我们要会看。古公亶父怎么知道?这个不容易,一个孩子才刚出生而已,古公亶父他就预言,将来兴我周家的就是这个孩子。古公亶父有没有预言错误?没有,我们看到后来的历史,确实兴周家的就是文王。他怎么知道?我们怎么不知道?你看这就是研究经典的意趣,这叫见地,这叫智慧。你看学习经典就学这个,这个没办法教,「向上一著,千圣不传」,这没办法教的。

  所以谁听到了?这个话泰伯听到了。泰伯就在想,大家能够看到『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就能够知道泰伯心里在想什么。你看将来兴我周家的就是这个孙子,泰伯在想什么?如果我继承了王位,这个孙子能继位吗?就不行了,继承王位就是我的长子了,他就不可能继位了。而他不可能继位,周家可能就不能兴盛。所以父亲的这一句话,听在泰伯的耳里,他听懂了没有?他听懂了。你看父母有没有呼?父母没有呼,泰伯应了,这了不起。你看,古公亶父跟泰伯父子之间这个默契就形成了。什么默契?让国的默契就形成了,这句话就形成了。父亲没有暗示他,也没有明示他,结果泰伯他就知道了。趁著父亲生病的时候,他告诉父亲,我要去采药了,「出必告,返必面」,告诉父亲,我要到江南去采药。父亲答应了,为什么?父子之间有默契,心照不宣,老大就走了。

  老大走了,我们要注意,老二难道是书呆子吗?老二说,老大走了,这个王位落在谁身上?那不是落在我身上了吗?老二也走了,「出必告,返必面」,跟父王禀报,我陪哥哥去采药了。古公亶父点头,去吧。兄弟两个人就去了。老三难道是书呆子吗?老三为什么不走?老三不能走,因为古公就三个孩子,老三要留下来怎么样?侍奉父亲。你看这一招高,没有理由,你老三不能走。老三就被留下来了。老三心里怎么样?老三心里明白,可是有苦难言。

  到了古公亶父病危的时候,他就告诉季历,他说把你两个哥哥找回来,找回来做什么?奔丧。大家晓得,父子有默契的,找回来他还是要让国。怎么让?确实发丧了,两个哥哥回来了,回来之后一看,这两个哥哥断发纹身。什么叫断发纹身?江南一带我们叫蛮夷之地,文明没有开发的地方,没有开发的地方我们就叫野蛮之处,他的衣著,他的整个打扮,跟文明的地方不一样。我们中原是什么?把头发束起来,他那边是什么?剪短头发,断发就是剪短头发,他不是把头发束起来,所以披头散发。纹身就是在身体上、在脸上有纹身的这些花纹。就像我们高山族原住民他们也有这种黥面人这样的一种风俗,这在古代都有。但是就中原的角度来讲,只有什么人才纹身?罪犯。在五刑当中有一个墨刑,这个就是纹身,在脸上刺字。

  结果回来之后,三弟就告诉大哥说,大哥,我一定要让你继位。大哥说我不能再继位了。为什么?因为我断发纹身。那你说你为什么要断发纹身?这不是我愿意的,这是我到了江南一带,发现什么?那里的人需要教化,如果我是用一个中原人的打扮,文明人的打扮,他无法接受,我要现同类身,他才能接受。就像我们看到新加坡的一个慈善家,许哲女士,她一百多岁了,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她穿的那个衣服破破烂烂的。记者说,你这个衣服怎么这么破?她说我是从垃圾堆捡来的。为什么你穿这么破的衣服?许哲女士就说了,她说我如果没有穿得这么的破,被我服务的那些人都是穷人,他们无法接受。我穿著西装,打著领带,我穿著高级布料的衣服我去服务他们,他们无法接受,这样对他们不敬。你看这个是仁者的思想。泰伯就是本著这个思想,他现同类身,我没有比你更高,在同事的过程当中,把好的、文明的思想,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孝悌忠信的思想,传播到夷狄的这个地方去。所以我一定要断发纹身。

  所以你看这个理由好不好?太好了,找不到破绽。为什么不让人家找到破绽?这就是仁者之心。你看他让国让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让国,在古公,就是他爸爸的立场上,能不能讲?不能讲。为什么?因为这是祖制,这是祖先的遗制。再来对他的三弟来讲,三弟心里难受。你看,他们都是圣人,平白无故我得到这个天下,难受,他不愿意。这个天下是哥哥的,我怎么能平白无故的拿到手?所以哥哥让弟弟怎么样?心里一点罣碍都没有,让爸爸一点罣碍都没有,孝道。你看他让国让得这么样的自然,而且历史上一句话都没有记载,为什么一句话都没有记载?讲老实话,这个就是我们的学处,一般我们对人家好,我们要付出,我们总希望别人记住我们,有没有?所以送人家一个礼物,还要跟人家叮咛一下,这是我上次出国专门给你带回来的,人情。可是泰伯让国,历史却一点记载都没有,为什么?他没挂在嘴里,他什么话都没讲,让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让人家不著痕迹,了不起。在爸爸的心里面,你看没有负担,在弟弟的心里面也没负担。

  末学告诉大家,我们读到这些故事,真讲老实话,才知道什么叫孝道。我们今天让父母心里有一点点的罣碍,我们都是不敬,那个敬不够。为什么会让父母心里有负担?我们智慧还是不够。你看泰伯这个智慧,还有古公亶父的智慧,你看对这个儿子他有信心,两个怎么样?心心相印,这叫父子关系。我们看看,这个在周朝,可以想而知,周朝的开国是这样开国的,你看看难怪它八百年,这个叫家和万事兴,他一家和,你看一国就和了。一家让,一国兴让。可是反过来,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个都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来经营一个家庭,经营一个团体,这个是教育的开始。所以这里我们看到泰伯采药,就能够知道什么叫「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就了解,什么叫『父母命,行勿懒』,我们就清楚了。所以这个敬意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他能够做到无所不让,没有争执的。所以我们后面「出则弟」会看到一句话叫做「兄弟睦,孝在中」,从泰伯这里我们统统都看到了,他的孝道、他的悌道做到了圆满,非常的圆满。所以这个敬,泰伯无愧於这个敬字。这个是我们的学处。

  再往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也是讲敬。但是我们要思考,我们这个敬是在表皮上的敬,还是在内心真正的恭敬。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做俞麟,这个俞先生他是文昌社的一个社员,同是这个文昌社的社员里面还有一个人叫做王用予,他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过去都会结文昌社,做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乡里面造桥铺路,再教导大家惜爱字纸,就讲这些东西。读书人他明理,他要做起社会的榜样,所以过去文昌社很多。这个王用予先生因为他事奉帝君非常的谨慎,怎么样谨慎?我们讲依教奉行,对於帝君的教诲没有打折扣,非常的谨慎。结果有一天,他就梦到帝君来给他托梦,告诉他,你因为德行非常的谨慎,所以来年你在考试的时候你一定会高中国家的考试,来跟他先预告。

  王用予先生他受到帝君这样的一个托梦,他就很好奇,他就问说,因为他跟这个俞先生交往甚密,两个人交情非常的好,他就问说我们同社的这位俞麟,俞先生,他来年成绩如何?帝君就讲,他说这个俞麟他因为侍奉父母用腹诽法,这腹是肚子那个腹,腹部的腹,诽是诽谤的诽,一个言字旁再一个非,腹诽法,所以他的功名已经被革除了。王用予先生以前没听过什么叫腹诽法,他就很好奇的问帝君什么叫做腹诽?帝君就告诉王先生说,腹诽就是俞先生他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表面上父母教他敬听,父母责他也顺承,表面上都是非常的服从父母,非常的听父母的话,可是他的肚子里面,腹,他肚子里面有抵触,肚子里面有诽谤,肚子里面有不高兴,所以那叫腹诽。所以你看他表面上看起来人家总觉得这个俞先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孝顺的人,没想到他的敬意怎么样?十分的不足,没有恭敬心。换句话说,他只是做表面功夫,给别人怎么样?称赞他是好人,这个敬不是真的。所以上天已经革去他的功名了。果然这个俞先生终身不第,没有考上科举。从这个故事我们就了解到什么叫做承训,还是在那个敬意,完全的恭敬。所以这一条是总纲领,是一切孝行的总纲领。

  下面讲到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统统都是从这一条怎么样?发展出来的。所以教导孩子恭敬十分的要紧。我们现在怎么教敬?很重要,我们早上讲,第一个夫妻配合,第二个亲师配合。你看夫妻怎么配合?夫妻之间互相赞叹,不要争执。因为我们说到,敬的表现就是让。而让,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大家容易明白,叫做心里真的有对方。一个人心里有对方,他展现出来的就是什么?礼让,无所不让。就是我们说到的什么?所以夫妻之间无所不让。这个礼让,心里真的有别人,真的把对方放在心里面,他一定做到我们孔老夫子说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一定能做到什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因为他心里真的有别人,真的把别人放在心里;换句话说,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就了解到,确实如果从这个标准来看的话,现代教育确实它的方向值得我们去深思。有很多的教育理念都是从自我为中心出发来学习的,而这样的教育没有办法教恭敬,他心里只有自己的时候,他完全不会想到对方。这个重要。所以夫妻之间能做到完全的把对方放在心里,他互相的恭敬,这一点孩子就能学到。

  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现实来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确实整个社会的状况,离婚率很高,怎么教敬?可以教。夫妻两个人可能没有学传统文化之前,有任何的纷争而因此分开。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怎么办?怎么教敬?末学遇到这样的个案,末学都建议他们在孩子面前不要数落对方的不是。过去就让它譬如昨日死,明日种种譬如明日生,过去就让它过去了。在孩子的面前还是维护对方的尊严,不要批评对方;换句话说,不要找对方的毛病,找对方的优点,这就对了。有一个妇女告诉末学说,他真的对我们加害、暴力。末学就说了,没有错,善恶你要让孩子能分辨,可是不要产生对立,这就对了,不要产生对立。这是一个总原则,真正把对立从我们内心当中消除,这个就是恭敬。没有从这里学,其实对孩子来讲是一大损失。过去我们确实听到,过去的家长了不起,了不起在哪里?你看,爸爸会跟孩子讲,他说孩子,你这一生你可以不要孝顺我,可是你不能不孝顺你妈,因为你妈为你付出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妈妈会跟这孩子讲,孩子,你可以不要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爸。你看互相的,夫妻之间互相的尊敬对方,这个是教导敬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什么?父亲教导孩子恭敬老师,这个是我们老教授给我们的,从他小时候的经验说到。你看求学的第一天,爸爸带著孩子到私塾里面去拜师。首先准备好礼物,在大成至圣先师面前,老师先带著家长和学生先向夫子行三跪九叩礼。行完了之后,再把老师请到台上,爸爸在前面,带著孩子跟老师行三跪九叩礼,把礼物奉上。老人家就讲到,这一个表演,让一个孩子这一生对老师的恭敬心牢牢的扎在心里面一辈子,不管在这个世界遇到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什么样的诱惑,人生的诱惑,这一辈子这个恭敬心没有改变。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学问的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学问的利益。要不要去盯他说你要去读书,明天要考试了?不用。他的恭敬心扎下去了,他自己能够在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了不起。

  我跟很多家长在交流的时候,末学都跟他们说到,我说教导孩子恭敬老师,这个是您给孩子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有一位副校长,这个是在马来西亚,他跟末学在交流学校状况的时候,就曾经跟末学说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其实这个案例太多了。他就说,经常现在的家长动不动就带著孩子来学校要跟老师讨回公道,为什么?因为老师也许是体罚了孩子,也许是责备了孩子,家长不能接受。所以有一次就闹得很严重,他身为副校长,他亲自当著孩子的面跟家长赔礼道歉。末学就很感慨,告诉这位副校长,我说他这个赔礼道歉所得到的,我们所谓的尊严,比起他孩子一生所失去的,不知道相差几千万倍都不止。他的孩子这一生,你这个副校长这一个躬鞠下去,孩子这一生的恭敬心就毁掉了,就被这个家长给毁了。而毁掉一个孩子的恭敬心,你看他这一生怎么样?末学告诉大家,如果他没有特殊的因缘,他的法身慧命就断了。能比我们一个面子还要重要吗?

  所以这一个问题,我们不去深思,我们不能体会其中的重要性。你看居则致其敬怎么教?还是要从一个大原则,什么大原则?这个是末学看民国初年有一位大善人,叫做王凤仪老先生,王善人的《言行录》,特别王善人告诉我们的一个口诀,他说「找好处」,还有「认不是」。老人家说什么?「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关了地狱门。」天堂路怎么开?找好处,找谁的好处?找任何人的好处。先生就找太太的好处,太太找先生的好处。五伦关系,没有一个关系不能这样子做,找好处天堂路就开了。再来,认不是,地狱门就关上了。有什么不是?谁的不是?我的不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那个求是什么意思?就是责备的意思,君子遇到过失总是责备自己。

  我们不认识君子跟小人,看什么就知道了?看他肯不肯吃亏就知道了。肯吃亏,这个人必定是君子。到处都要占便宜,小至什么?争一口气,这一口气我咽不下去;大至什么都要争,什么都不肯让,这个一定是小人。这个很容易分辨的。凡是责备自己,不要求别人的,这个我们要跟他学习。大家就了解到,「愚人争理」,愚人在争什么?争道理;「贤人争罪」,争过失,争罪过,确实不一样。所以这里教恭敬特别从这两条下手就能教。而展现在家庭里面,对父母亲就是完全的顺从,没有什么?没有腹诽,就是刚刚我们看到的,俞先生教导我们的,没有腹诽。其实都是反面教育,正面也是教育,反面也是教育,他都有功德。我们学习了之后,这些人物统统都有功德。下面:

  【冬则温,夏则凊。】

  这个已经进入到养则致其乐。我们从文法上来看,居则致其敬是儿女要敬,养则致其乐谁乐?儿女要乐,这个文法很清楚。换句话说,就是告诉我们,侍奉父母要带著和颜悦色。父母有没有和颜悦色不要紧,我一定要和颜悦色。所以养则致其乐不是说一定要让父母和颜悦色,那不一定,因为因缘不同,可是我一定要和颜悦色,养则致其乐是这个意思。第一条就是养父母之身。这里只举出一条,就是『冬则温,夏则凊』,就举这一条。但是我们看,「冬则温,夏则凊」是讲谁?是谁的典故?黄香,东汉的黄香,「江夏黄香」,这是皇帝给他的封号,「举世无双」。为什么无双?因为他九岁的时候母亲过世了,他奉养父亲,九岁就懂得冬天的时候帮父亲暖被,夏天的时候帮父亲扇席,让父亲能够睡得很好。难道他只做到这一条吗?决定不是。这一条只是什么?他百行当中的代表而已。我们要注意黄香那时候几岁?九岁。我们三、四十岁看这个九岁的,我们就起了什么?起了惭愧之心。

  为什么李毓秀夫子在这里只提到这一条?这一条就够了,它包括了。举他的年龄,就包括了所有的年龄;举他的事迹,就包括了所有养父母的事迹。告诉我们这一条是最基本的,这太基本了。如果连这一条我们都做不到,我们说要给父母什么样的山珍海味,盖什么样大的房子让父母住,其实那都是空话。从哪里做起?「冬则温,夏则凊」开始做起,只有九岁。所以黄香这一个故事就把养父母之身所有的行为统统包含进去了。而且就两句话告诉我们这是最基本的,告诉我们现代人,不要认为我们把父母身体照顾好了我们就是尽孝道了,还怎么样?还差得很远。

  所以我们古人讲,这个是曾子在《大戴礼记》里面告诉我们,他说养父母,「养可能也,敬为难」。他说养父母每一个人都做得到,可能做得到,有的人当然做不到,「养可能也,敬为难」,就是要恭敬的去养父母就难了。再来,「敬可能也,安为难」,你很恭敬的养父母可能做到,可是你要做到什么?很安心,让父母很安心,你也很安心,什么意思?没有压力,安为难,做不到。再来,「安可能也,久为难」,就是你可以很安,可是怎样?你持续多久?再来,「久可能也,卒为难」,就是最后到了人生的尽头还能够保持下去,这个太难了。可见得非常的不容易!我们这节课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