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和谐社区的心力量 陈瑞珠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1/1/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2-473-0001
今天的主题是「发现和谐社区的心力量」,为什么用「心」这个字?末学非常非常的认同,学习我们恩师净空导师的教导,一切从心下手。假如我们向外求法,一切了不可觅,就是讲我们离开这个心,什么都是假的,只有从心下手。我上课没有那么乖,所以刚放在这边的时候觉得有点小紧张,我们用投影片好不好?我需要投影片,我们下一张吧,谢谢。我可以自己操作吗?我这边想要跟你们分享的,我们整个的原动力是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台湾它是一个,套一句闽南语言,就是「台湾钱淹脚目」,就那时候钱,好像台湾很有钱,发展了经济,它整个一切都是向钱看的一个年代。在这向钱看的年代里面,我跟我的同学余素华余老师,她是国中学校的老师。这个老师她有个特色,她只要担任导师,一定会到每个学生家里面做家庭访问。可是那时候的三重,台湾的三重是一个属於劳工阶级的地方,去家庭访问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特别的状况,所以她不敢一个人去。只要家庭访问,就拉著末学一块去。
我们在那个环境中,我们看到了有些孩子,他一个家里面就只有十二坪大,十二坪大我不知道这边怎么换算,说十二坪大概就是我们这个区块,从那摄影机到这大概这么大而己,三分之二这么大。我们到那边的时候,我们非常的惊讶,看到孩子他在厨房就在他客厅,客厅就在厨房,他是跪著在茶几上写功课,然后只有一房一厅。阿公阿妈是住在一小间,他的爸爸妈妈住在楼下,一间隔成一个夹层,他跟他的弟弟住在一起,一个姊姊跟弟弟住在一起,就是围一块布,就这样隔开来。当时我们看的时候竟然在台湾还有这样的环境,而且他的阿公、阿妈又是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整个家庭环境上不是很好,可是那时候台湾的福利并不是真的很好。我们也看到在晚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轻易在街上就看到,这些国中生、高中生就在街上打架,或是到凌晨二、三点,我们会去街上找孩子回家,我们是做这些事。那时候余老师跟我,假日的时候我们就到监狱去,监狱是属於未满十八岁的,在那边叫做少观所,少年观护所,或是少年辅育院,就是关这些犯法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我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去。
有一年我去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就只有九岁这孩子,而且九岁的孩子怎么会关到牢里来?跟他们上完课,也特别走过去就看看他,我看他手上左手臂上刻个忍字,我就问这孩子,「这谁帮你刻的?」我听完他说的时候,我真的一直心里很心疼,他说「我自己刻的。」自己刺青的,一个九岁的孩子可以拿著尖刀在自己手上刺青,刻上一个忍字,你可以想像他的毅力吗?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刻?」他说「我希望不要再犯偷窃,我不要再关到牢里面来。」我开始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就是我们台湾退除役官兵,就从大陆到了台湾,然后现在加入荣工处,到处在为台湾建造道路的老兵。他的母亲是轻度智障,母亲有时候可以有一餐没一餐的煮,所以孩子就觉得母亲煮的不好吃,就跟著这些国中生、高中生,一些比较属於偏差行为的孩子在一起去偷窃。他九岁而已,会骑摩托车技术很棒,常常人家就怂恿他,你偷一部我给你一千块,就这样子。有一次失风被抓,那些大哥哥都跑掉了。这个孩子,我在那时候已经是二十年前,我跟这孩子约好,我们去少观所做这些辅导工作,是不可以留电话地址的,我就留给这个孩子,我说「你要守密,我只给你,你出来一定要找老师,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帮你。」很快二十年了,这个孩子已经二十九岁,我告诉你,他现在英国留学。
我觉得如何真的是在随时的,愿以一个为父的心、为母的心,去疼爱我们下一代,这就是「事诸兄,如事兄」,这样的心情。年长者皆如我之父母兄姊,年幼者皆如我之儿女弟妹,这不就是我们中华伦理文化吗?我觉得这个理,尤其在台湾懂的人,比我过之而不及,我不懂这么深度的中国文学,我只想如何把它做出来。所以各位,我没有大道理,我只能跟你们讲一些我生命的经历,跟你们做报告。好,谢谢。跳太快了?好。因为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十三年前,我们常常听到在台湾太多这样的,包括到世界各地大家都在谈问题孩子。为什么有问题孩子?问题孩子他种因於家庭,一切归咎於家庭教育失败,归咎於失职的父母,不断的批评、不断的指责、不断的抱怨,请问谁来解决问题?再来我们就觉得又开始怪学校,当一个人犯罪,社会就怪罪学校,学校没把孩子教好,老师失职,会觉得他显现於学校,所以让这个社会给恶化。好吧,批评、抱怨、指责、推卸责任、踢皮球,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这时候余老师跟我们在想,我们可不可以不随这些抱怨的声音起舞?我们能够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我们在问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所以我今天要跟你们介绍这十三年,我们做了点什么。我在要讲这时候,请让我从小故事谈起,我们觉得一个人在中华文化里面的爱,它在不在?它一直都在,它一直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周围环境里面。只是我们心粗意躁,随著经济的繁荣、物质的发展,我们忘了。我非常幸运,在我生命中我只遇到了贵人,我的贵人是很多的好老师,所以在我来讲,我是个非常非常尊敬老师的人。我这边要讲的,我跟我父母住在一起的时间,这一生加起来没有超过九年,我的父母留给我的,是做事情的细心,跟对人的慷慨。我的整个教化完成,要有点完成的话是老师,所以这边要跟你们介绍,我生命中一位很重要的老师。
在我小学五年级,我的父母,一样跟著随这一波台湾的经济发展,整个追逐金钱。那时候我是住在一个乡下,在乡下地方就有一位六十岁的爷爷,我那时候是国小五年级,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然后九岁的弟弟,一个六岁的妹妹,我们住在乡下,这样有一餐没一餐的,一直到了国一。国一开始就是叛逆期,我在叛逆期开始,我煮菜饭不是很会煮,有时候煮的鱼没煮熟,我就把它装给我弟弟妹妹吃,我心里想著你到学校蒸熟就好吃了。我不带便当,因为我煮的不好吃,我自己都不喜欢吃,我让我弟弟妹妹带去吃。在国中那样有一餐没一餐的午餐日子里面,我的老师很可爱,她注意到我没有午餐,就把我叫来,「瑞珠来,今天老师去开会,多一个便当你帮我吃。」我是很有义气的,「老师,我帮你吃。」然后第二天说,「瑞珠来,某某老师去开会多一个便当,你帮她吃。」这种事我来做没问题,我帮她吃。我在那样子常常帮老师们吃便当,当长大之后就知道,老师是特地为我准备的,老师知道我个性拗,不喜欢被人家帮助,老师顾及了我的尊严,所以常常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我。
我每年过年我都会回去看我的老师,从幼稚园、小学、国中,一直到我所受教过的老师,我都会回去看他们。二十九岁那一年,我去看这位常常给我准备便当的老师,我老师是基督徒,我就在大年初一去跟她拜年。我说「老师,我常在想,假如我国中时期不是遇到你跟几位老师的话,今天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老师你真是我再生父母,恩同再造。」老师看看我,「瑞珠,你真的觉得老师对你的爱真有这么深吗?」我说「当然。」我老师就说,「好,你答应我一件事。」我不加思索就说,「老师,我答应你。」我老师说,「你问都没问,就说答应我?」「老师,我相信你,我绝对全力以赴,我知道你一定叫我做有意义的事,我太了解你了。」因为老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我老师就说,「好,假如你真觉得老师对你来讲,像个妈妈一样的爱你、帮助了你,你答应老师一件事,把爱传出去。」我一直记得,那个大年初一的中午我们师生两个,我讲不出话来,我汨汨的流眼泪,老师就把我抱著,我们师生俩就汨汨的流眼泪。我们师丈从外面进来,「你们俩怎么了?大过年的怎么哭在一块?」那就好像是一种印可一样,就把老师这分爱告诉自己要传下去。所以我觉得整个中华伦理的爱,是无私无悔的大爱,我们只能把它传下去。所以我今天来讲,我就是在一个小社区,尽我的本分把它做下去。我一直在想著,如何创造多一个家的爱,为什么要这么做?好,下一张,我自己按吗?好,谢谢。
我要跟你们讲的,我这个老师很可爱,我在国中时期是个很调皮的孩子。我记得我在国二的时候,国三的毕业生,因为他们的时间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学校就挂个钟,那个钟挂在那里,我就带著同学去打扫,打扫之后,我就顽皮看那个钟,我就给它叮当叮当的摇。后来我们的老师就来了「哪一个?」你知道他是外省老师,我这个人没有别的,还有个好习惯做错就承认,我就举手,「老师,是我。」「过来。」就把我带去训导处:手伸出来。藤条就拿著了打一下就讲一句,连打十下讲什么?顽皮的孩子,你这没有家教的孩子、没有家教的孩子。连续打了十下,打了之后,我这基督徒老师在旁边,打完之后就过来,「顽皮了。」就把手捧起来,把我手揉一揉,就跟我说,「瑞珠,你这双手是可以做大事的手,是可以帮助人的手,老师相信你,你会有一双帮助人的大手。」我觉得那是个很有温度的训勉,没有一句责备,我觉得戏演得非常好,一个像父亲一样的教训了我,一位像母亲一样给我了温暖,我非常记得那一幕。虽然我父母没有在身边,我觉得那天那一顿打对我来讲,就像一对父母对我的管教。
所以我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做一件事,我伸出我这双手告诉自己:我这双手是要帮助人的手,是要利益大众的手,是一双不可以让父母、师长失望的手。到了晚上我要睡觉前,我又看著我的手:谢谢这双手,让我尽心尽力、全力以赴的,度过了这美好的一天。各位,何其有幸,我们大家都在这里,我们有一双健全的手,我们这双手要做什么?我常常会牵起孩子的手,也学我老师一样告诉他,「孩子,你有一双健全的手,你有一双会帮助人的手,你有一双会常常给人温暖的手。」各位,当你遇到了另一半,当你遇到了你的孩子、你的学生,是不是可以常常的牵起他的手,给他希望、给他鼓励、给他信心、给他安慰,重不重要?重要。再来,我们这双手可不可以更给了老人家温暖、支持、安慰?所以我们如何把有形化为无形的力量,也因为这样,相信我们大家今天才坐在一起,所以我们都是一双可以利益大众、帮助众生的手对不对?让我们彼此给彼此鼓励。我这边要讲一下,当我在觉得说,开始我在想我到底该怎么去爱,该怎么样去实践我承诺老师的让这分爱传下去。余老师跟我都在找,余老师在学校被学生顶嘴,我在整个功利社会的职场上,遇到了尔虞我诈、人我斗争,我在想这分爱该怎么传下去?我开始在挣扎、在寻找。非常可幸,我在二十九岁遇见了一位法师,他点亮了我们这两盏心灯,我们遇到了净空师父,他告诉我们,传统伦理文化可以救世界。从那里面我们找到了希望,所以我们是二十九岁那一年开始学佛到现在。假如今生没有遇到老法师,我们不知道还要流浪迷途多久?所以这是慧命之师。各位今天有幸遇见了明灯,我们要好好的珍惜。
再来讲「一切」,但是我们讲所有的一切,要从哪里著手?我们是如何的倒果为因,从根本下手。根本下手怎么下手?从孝道。我们看到台湾的问题,大家开始一切的往钱看之后,发展了经济,忘记了精神的富贵,忘记了孝顺的重要,开始父母嫌弃孩子赚钱少,孩子认为父母不会赚钱,这在台湾那时候都发生了,看到是什么?伦理价值迷失了,这个价值不在。所以开始我们就想:我们从根本出发吧,怎么做?原来这些小家庭可以把它串起来变成大家庭?因为历史的巨轮是往前走的,不可能可以回头的,小家庭已经形成了,每个人流离颠沛到另一个地方发展,到另一个社区落地生根,怎么办?大家庭在崩解了,有没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可以建立大家庭?余老师跟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我心里想,依法一定可能。而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开始做一个梦想,我们想说:我们如何的来让大家族重新崛起,崛起什么?崛起方式是不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来从爱孩子开始。因为那时候很多家长对孩子是没皮条(办法),教不来,老师也面临这种问题了。我们心里想:那我们来做吧,只要我们可以把孩子教好,我相信会很有说服力的。我想父母会心服口服,只要我们把学校老师放弃的孩子可以教起来,我相信学校会对我们刮目相看。我想我们就从最困难的地方入手,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
这边有一张讲义各位看一下,这张讲义里面讲的是我们的信念,今天师长也在告诉我们,人性本善。这是无量劫的习惯。末学是一个人性本善的信仰者,我一向相信人性本善,我也相信修德积福,我们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有很多的想法,在我还没有遇见老法师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子天真。所以常常有很多同学笑我很理想化,可当我遇到老法师的时候,我觉得老法师讲的就是我心里想的,所以我很自然而然,我从我开始一学佛,遇见老法师到现在,从来没有改变过。尤其我那时候是因为我家境的关系,我的父母做了一个示现,向经济发展,向钱看的结果是一场空。我父母忙著赚钱很辛苦,好不容易买个房子,但是小孩没有教好,家里面手足之间,有他的困难,成长不是很好。所以我看著父母辛辛苦苦赚到的钱,买了房子,到最后也卖掉了。父亲在往生前的最后一年,最后一个月,我们把父亲最后一笔债还完之后,父亲三个月后往生。那时候觉得孝道尽到最后,就是父亲一生都在还债。我心想著我们如何的改变命运?所以当我遇见老法师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是改造命运,创命法。我就发了狠,狠狠的听它三百遍,三百遍听完之后死心塌地,就想父母已经走了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想要创造财富的路。我来创命吧,所以我以自己的身命来做见证,从二十九岁到现在,我就觉得太幸福了,从一个负债家庭到现在,我常常觉得我是富贵年年,当然这是我觉得学佛,真的学圣贤之道,绝对会带来富贵有余。
各位可以看一下这张讲义,这边要让你们了解的,我们讲的社区、家庭、学校教育,社区学校这个完善方案。第一个,诚如师长教导我们,一定要坚信人性本善,用这样信念,绝对没有时间去计较一个人的过错,每个人都是佛。他给我们逆上缘,是考验我们意志是不是坚定;他给我们如意,是看我们会不会生傲慢,我觉得这是太好的一个考验。所以我们在这里面提的,这里面要讲的,要注意到的,我们在这边四大题都是老法师提的,最重要的,是让各位知道的是说我们社区学校的内容,内容的部分。内容部分最重要在这里,我们里面教伦理教育、品德教育、因果教育、社会教育跟宗教教育。所以我们是用社区学校,这在台湾的法令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融入这一切。所以各位要知道说,它只是包装不一样而已,整个教的内容,都是我们儒释道三学。
我们不要跟体制冲撞,那绝对我们是输的,为什么?等於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所以我们想要如何的能够活下来,弘扬佛菩萨圣贤教育,能够活存在社区里面,大家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们这样想如何善巧方便?因为我要想的方法,对不起,这不是阴谋,就如何的积阴德,积阴德的方式来发展。各位可以看一下,它内容是这里,我们再来看,所以我们整个愿景是希望,「爱、和谐、天下一家亲」。可是现在蔡老师跟有几位师长也去过我们那边,我们那边现在呈现的,坦白讲跟这边气氛不一样,这边真的感觉到太美好了,好像到了净土。我的助理都说,「陈老师,我可以留在这边吗?」我们回到那边很多的工作,就像一个家一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经营一个家,而且这些人都没有学佛,没有学圣贤之道,你怎么度他?怎么让他愿意接受你?他不是为了看在佛菩萨面子上来认同你的,他是看什么?你怎么做、你怎么说。我们里面社区没有人学佛,也没有人认识净空师父,是这样子因缘。所以那时候我们在想的,这是我们的缘分,我们就随喜接纳。
再来看看,我们看一下,我们最重要要有三个点,因为在早期的时候,各位要了解这点是说,因为在过去我们的中华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私塾,整个环境是扣在一起的,可是现在整个都瓦解掉了。那时候我们在想,我们如何能够创造一个教育模组?教育模组然后带动社区产业模组,再来是社会福利。为什么我们必需要社区产业?因为我们耕心莲苑,完全不带太多佛教的什么法会等等,我们没有募款机制,那时候我们到底怎么活下来的?有佛法就有办法,所以我们义工们会帮忙一起来创造。我们在这边会有做一些社区产业,来养我们这个社区学校,我们完全是如何的自己创造机会,然后把这个社区学校养起来的。我们在外面的捐助不多,完全靠这个社区的力量长肉的,所以现在很多人来看我们,说你们怎么活过来的?因为我们当初是跟余老师,我们一起到银行去贷款,去贷款办学。十四年前在台湾,老法师也刚到新加坡,那时候台湾还没有正式的净宗学会,是到一年半之后有华藏净宗学会,是这样子。我们都不认识净宗学会的学长,那时候就真的是靠佛法,用佛法真的就有办法,我今天要站在这边跟你们做见证。一个贷款办学,而且房子是租的,然后老师是要付薪水的,到底怎么活下来?又没有募款,又不计束修,那时候我觉得这个课题太好了。收入是不稳定的,支出是固定的,看看这个执行长怎么当?我觉得佛菩萨很有意思,就考验一下你相信佛法吗?我觉得十四年来,我站在这边要跟你们讲,我坚定不移,真的有佛法就有办法。
再看我们要知道在一个地方,假如做个社区学校,我们讲社区学校里面,刚才也跟你们介绍过了,它整个的教育内容就是儒释道三学。不好意思,假设大陆来的同胞,你们要知道就推《弟子规》,我到学校去也只有介绍儒学。在台湾只能介绍儒学进校园,这跟在大陆是一模一样。可是我去学校教学,到最后老师都希望把课全部给我,为什么?因为把他学生教乖了、教好了,教得会尊敬师长,这样一定会请你。要怎么做,这里很深很深很有趣的这些经营之道。所以我们整个在这边,我们做的工作,在社区里面,我们教育里面有品格教育、经典教育、阅读教育,一定要推阅读。我们阅读什么?阅读经典,我们莲苑的孩子们就阅读经典。再来有安亲的教养,因为家长你让他感觉到,他孩子就像我们《孝经》里面的安亲怎么做,再来是我们也会做服务学习,体验学习。我们在社区产业里面,我们有一个厨房,刚刚在影片中有看到。再来我们会推有机农业,我们是跟天主教的原住民,就是原住民他们种有机的产品,我们帮他销售,鼓励他们好好种下去。我们会办公益旅游,会做食品加工,文化创意这些资源环保。我们社区里面就有这种做资源回收,这样的一个环保站,所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在很有趣,现在比方说前一阵子美国的奥利冈州大学、菲律宾,现在我们台湾很多社区营造的,都到我们那个社区去参观。参观什么?都是小小的不大,但是就是做到了,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再看,我们那边还有一个叫社会福利,就是现在我们知道有很多单亲家庭、隔代教养,或者失能家庭,这种家庭是新住民。就像说越南、印尼、中国大陆过来的这些同胞,在我们这边来落地生根,成为一家亲的,我们怎样来帮助他们、照顾他们?待会介绍这些实际的一些故事给你们了解。所以这边最主要是教育方面,我们是集结仁人志士一起,是精神加盟。这跟老法师各地各自独立,互助合作是一样的,我们所设计的一切的教材、经验,在一般这些补习班他们会变成是个版权所有,我们完全是版权所有,但是免费分享。所以现在在台湾有几家都跟我们一起联盟,他听到的是加盟费要多少?我说不用钱,我们是免费的提供。为什么要版权所有?因为这样的一个教育方式,它有一个知识管理。它在一般的安亲班、补习班,它是赚钱的,可是我们绝对不卖钱。所以要怕被人家模仿之后被告,所以我们是版权所有,但是是免费分享,这是符合到老法师的精神。就希望如何把这个法能够传遍天下,就是这样做这个部分。
我们再看,所以我们整个要让大家体会什么?就是要体会中华民族家的善待力,这个家是什么?家就是不计较,慷慨的拥抱每一个同胞,让他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亲。计较是贫穷的开始,各位计较是贫穷的开始,从我们开始计较之后,中华民族带来多大的灾难?开始计较外国人比我们行,开始计较中国文化这个传统的东西,太沉重、太腐败了,把它放掉不要了。机关算尽一场空,我们到现在吃了大亏了,可怜了,所以我们是失教的一代。我们如何让大家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同胞。我们如何把这个爱真的是做出来,自然而然人家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中华伦理文化的可贵,做出来之后我们再来说,这个味道就十足了对不对?我们再看教育部分,这教育部分我们要谈的是一个社区学校,它里面要找的人,老法师也这么说,任何一件事情会成功,唯一的答案就是热情。假如我们今天做一件事情没有热情,只想著这里面可以得多大的名?可以获多大的利?这已经违失了圣贤之道。做这件事情要不怕苦、不怕难,甚至於不怕死,才会成功。在百年前,假如没有一批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今天我们继续长治久安的今日。我们今天要做什么事?我们今天要抛热情、洒心血,捍卫圣贤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不需要再像先烈一样这么的牺牲性命,我们有一片丹心可以照汗青。所以我们大家坐在这里,仁人志士有志一同,我们共同的努力把老祖先的法继续的传承下去。
我们在这边跟你们介绍,在社区学校里面怎么做,我们的第一年,老师就是专心教《弟子规》,学生就是一年的时间,每天放学回来之后,每天就是学《弟子规》,读《弟子规》、学《弟子规》、做《弟子规》。现在我们把《弟子规》做成教案,因为学校老师太忙,很多人,现在中国大陆这边也是一样。像中国大陆那边有个公益团体,上礼拜到我们社区学校来参访,我们已经谈好了合作的约定,都把《弟子规》的教案做好,我就提供给他。我跟他讲你不用付版权税,我免费的提供给你,但是版权是属於我们的。他听了很高兴,为什么?现在大陆那边他们包了个工程,中国教育部给他工程,这个工程很大,很有意思,所以相信我们好好的把它做起来,绝对是中国人的时代,有没有信心?有,好,我们加油。
但是有一点,各位,我们一定要了解,做一个圣贤之道的弘扬者,第一个你别无选择,以身作则,懂一句做一句,说一句做一句,别无选择,只有做出来,要不然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所以品格力,我在集训老师里面,第一个要求的是品格。第二个,我们要他是有创意力,因为假如中国文化的东西让人感觉到,过时、过气、不合乎时代了,里面有些经文可以用,有些经文是不合时宜了。不是老祖宗有问题,是我们有问题,我们学的不够深、不够好,不够了解,不够融会贯通,我们一定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真的你把《弟子规》,读它一万遍绝对是自然而然会心神领会,信手拈来。像我们的小朋友就天天读、天天念,社区有个孩子才小一,才来两个月,旁边有同学拿东西,他马上跟他讲「借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小一的孩子。孩子回来我们莲苑,孩子直接就进门了,另外孩子就说「出必告,反必面」,你没有跟佛菩萨行三鞠躬礼。我们这些小朋友,自然而然就会教学相长,我看了欣慰。
有一次更经典,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有祈祷文,「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等等,「务修礼让」,我们这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念这个。有一次孩子在那边挤,他就说「你要务修礼让。」为什么?天天念,天天背,读到最后就信手拈来就会用了,这读文言文的好处,而且非常环保。你看现在《弟子规》要解释起来厚厚一本,这读熟就一千零八十个字。为什么我很喜欢读文言文?我跟余老师有的时候晚上去操场健走,你知道我们健走的时候在做什么?有时候念佛,有时候做什么?背经。就觉得太自在了,不用带一本书,走到哪里就可以读到哪里。尤其我们有一年更有意思,那时候初学佛,我们竟然不小心拿到一套录音带,这录音带是老法师跟僧宝开示的,跟出家众开示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会拿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听到一句,「不会背《无量寿经》,不是我的弟子。」我跟余老师讲,「余老师,老法师说不会背《无量寿经》,不是他弟子。」余老师说「那就背。」好轻松那就背,余老师开始天天抄,天天背,她下课后就开始;我在职场上工作比较忙,在二十九岁的时候。结果她三年半的时间,把《无量寿经》背起来,我们背什么?是默写的背,我花了五年半。所以我为什么常常说她是我的老师,我们讲说谁先背好谁就当谁的老师,我们两个人就这样互勉,所以余老师是我的老师,我常要听她的。真的背起来好,文言文可贵在这里。
所以当我读到《论语》,看到孔子带著学生三、四月在春天的时候,带著学生去游玩,都带在这脑袋里面。所以我想到老法师介绍那个情境,我们现在会背经文的享受。不用像现在一些人出个门带很多书,不用,都装在这里面妙不妙、好不好?好,太好了。有时候我心里难过失志,会觉得做不去了,就想到经文里面讲的,经文里面什么?「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这经文读熟之后就浮起来,退都别想退,佛菩萨就加持,什么叫加持?这就叫加持。所以叫自性佛,自性佛燃起的时候你自然就成为自己的佛,就体会到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的妙用,总要背几部经吧,是不是?所以一定要背。我讲的是一定要有创意,假如我们现在在教学上,一定要让中华老祖宗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我讲的创意一定要先能够读熟、背熟、解熟,要发狠,要发这个勇猛心、精进心、不退心,这个创意才会出来,而且记忆力好。现在年轻人跟我在一起最怕我,为什么?常常很多细节我记得很清楚。这各位要知道一点,什么叫做先入为主?我愈来愈能够体会到,这跟你们做个心得报告。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朋友从小背经?在我们的脑神经的发展里面,就有个脑干,脑干神经,这脑干神经它开始最先学到的东西最先吸收,假如能够百遍千遍,它记得最熟,然后慢慢发展这个触须,神经缘的触须。发展到五十岁、六十岁之后,你会发现到怪了,五十岁、六十岁,昨天刚碰过的事今天就忘了,想不起来,可是过去的事特别记得。
所以常听到老人家,就像放录音带一样,唠唠叨叨谈的是什么?我三十岁的时候,我二十岁的时候,我七岁那年,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有。为什么?神经缘触须萎缩了。萎缩到什么?有些人萎缩到二十岁、十五岁、十三岁、八岁、七岁。老祖宗有没有智慧?太有智慧了。当我读到神经缘这个医学报告的时候,太棒了。假如我们的脑神经缘先入为主,读的是圣贤之道太好了,到老的时候你这些逻辑系统会愈来愈好。所以当我们在开始腿走也不动了,手也拿不动了,老态龙钟了,就剩一张嘴。这张嘴做什么?这张嘴讲的都是圣贤之道,都是智慧的法语,你走到哪人家就欢迎到哪,就像老法师这样好不好?好。你就可以体会到,中国老祖宗的智慧,跟厚爱下一代这些后辈子孙的用心良苦。幼时,培福吃苦;到了壮年,壮有所用,造福,造福做这个教育事利益大众;到老来整个是身经百战,整个丰富的历炼,智慧可以帮助年轻人,等於说老了就享福了。不然老了就被嫌、被唠叨可不可怜?可怜,所以这一代的老人可怜。我们看到老人家好像没有用,为什么?一方面脑神经缘萎缩,记得都是以前那种,假如小时候是小猫叫、小狗叫,大家一起汪汪叫,就记得这些东西就惨了。
要记得是什么?大婶婆那一年借了我们家钱没还,过了两天又念,他天天念,就只会念这些。念念你小时候怎样的生病,浪费了我多少钱,又念,听了就觉得整天在要债的感觉。老人家有没有这现象?有。怎么办?就是顺他。整个来讲,我现在就常常跟年轻人讲,孝一定要加上顺,为什么?我刚分析这个原因,他就能够同理了。我说你现在不好好的学习,你要小心,到老的时候就这个样子,你嫌老人家,你嫌就这个样子。现在怎么办?好好读经,好好听经,到了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满口圣言道而且智慧法语,妙语如珠,走到哪人家欢迎到哪,还抢著要你。像老法师说要到哪里,大家怎么样?鼓掌叫好对不对?就像现在蔡老师、李老师,各位老师也是一样,学圣贤之道,走到哪人家觉得巴望著,所以学圣贤之道愈老愈享福,妙用在此。所以福要留来老了享,为什么?剩一张嘴而已了!重不重要?重要。所以大家要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所以讲的变应力,这个变应力要注意到,学中华圣贤之道,一定会看到变应力,尤其是危机处理。我的危机处理是很强,所以在我们团队里面的人,他不服我也不行,为什么?我都跟他们讲有问题找我,我就是会想出办法,而且还很有创意,而且都是符合圣贤之道。所以我们常讲教不来学生,他们想要放弃的学生,找我。我们至善的荣誉执行长傅瑞钦学长,有一次到我们莲苑,刚好跟我谈一半,我说「对不起,学校的校长打电话来。」「说什么?」「帮他处理学校的学生问题。」学校处理学生问题都来找我,你说有什么特别之道?圣贤之道。那个孩子学校老师全部拿他没皮条,回到莲苑就乖乖的。还说陈老师帮帮忙,这个闹得我们老师都快教不下去了。我说好,校长开口了,我就得出马。我连续辅导了三次,学生就:老师,我看你的面子,我不跟那老师计较了。学生真的义气,他跟你来真的,所以国中这些孩子很可爱,他就是你要让他心服口服。我在前几年,这孩子现在已经是高三,他在小学从小一一直到小六,学校老师都认为他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恶小子,父母就觉得怎么会生了一个来讨债的。可是就是妙,他回到我们那边就乖,我就有一天问他,他那时候已经国一,我就问他,「你为什么在学校、在家里、在莲苑根本就三个样?」他说「老师,这还要问吗?你一定知道的。」我说「我不知道。」他说「学校老师都把我发配边疆。」嫌他讨厌,他很有自己意见,老师没有办法倾听他的意见,就觉得他很罗嗦,就把他发配边疆,个子又小应该坐在最前面,他就把他放在最后面,而且是垃圾桶旁边。
回到家里面,每次有什么话跟爸妈表达,爸妈觉得小孩子有耳无口嘴巴闭上,不听我讲。他说「莲苑老师肯听我讲,而且莲苑老师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做错还跟我说对不起,我看得起莲苑的老师。」国一的孩子,他现在高三了。现在很好玩,他现在看起来比我高一个半头,他常跟人家说,「全莲苑我最怕陈老师。」老师说「她有虐待过你吗?」「她没有,就很奇怪看到她特别怕。」为什么?跟我辩论辩不过我。我们莲苑这些叛逆的孩子在学校都可以吵得过,跟学校的这些师长、家里父母都斗得过,就斗不过我。为什么?所以要知道,读圣贤之道绝对可以产生创意力跟变应力,不只是品格力。假如我们不能够演出这样一个学圣贤之道好处的话,人家不跟我们学的。所以现在学校老师,为什么我常到学校里面做分享报告,就告诉他们怎么对治这些教不来的孩子。他们听了觉得很受用,坦白讲没有太多招,真的用真诚去爱他,要拿出真诚来绝对有效。真的吗?有个老师最近试了,说有效。但是还要看几本书,最主要要愿意听经。
所以我们这边在讲的,在我们莲苑里面教的方式,养德的时候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因为一年级先学行门,规矩,二年级学什么?深信因果,一定要深信因果。打个比方我今天为什么站在这边,有这个结果?因为蔡老师。为什么跟蔡老师结了好缘?因为在二00五年他回到台湾,连续办了四场的《弟子规》种子教师培训营,那时候末学有机会在旁边帮助打杂,蔡老师觉得我打杂还不错,那是因,所以今天站在这里。什么事都有因有果的,这一切要倒果为因,这叫因果,你不能深信因果不可能把圣贤之道学得好。绝对要知道我们穷毕生之力,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何乐不为?一辈子而已,五、六十年,七、八十年这个便宜太好赚,这个财一定要赚。所以我心里想好吧,这一生豁出去了,为什么?到极乐世界走一趟,去观光、去修学,然后再回入娑婆度众生,永不堕、悔。就好像你们来过马来西亚,中华文化培训中心之后,回去各个地方要永不堕、悔,把这边当净土好不好?
所以讲的是到了我们三年级,三年级读的是《论语》,一年的时间读《论语》,《论语》是什么?养和,因为整部《论语》讲的是仁爱,讲的是天下为公,所以用这个来养和。我的国中老师,打我十下那个老师,就叫养和老师,所以觉得这个和养得很好。所以再讲养志,养志是什么?《十善业道经》跟《无量寿经》。《十善业道经》是五年级,五年级的小娃要学的,学一年,《无量寿经》是六年级学的。到了国中因为课业比较重,就只有读《太上感应篇》跟《文昌帝君阴骘文》,反覆的温故知新。为什么要这样?就让他们种下深信因果的教育,一个人有因果观一定不敢在暗室里做坏事,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十善业道经》整个讲的都这些,《无量寿经》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宇宙新世纪,要带给孩子一个愿景。所以现在我们的孩子们都已经大学了,有大学毕业的。所以孩子,我们只觉得十三年值得,尤其看到孩子真的就觉得值得。我常觉得没有十三年的开始,看不到十三年后孩子们大学毕业。所以那天看一个孩子回来,我们孩子们都很习惯叫老师们,很习惯都叫妈,会很习惯就拥抱,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这是他们,这孩子自己说的,我从来没想过,我只觉得我就在做这个,还没想过。
结果孩子有一天说,「老师,莲苑是我第二个家。」我心里想,一个高一的孩子,一个大一的孩子会这样子告诉我,我说「你说说看,为什么有家的味道?」他就开始跟我讲,「假如我爸妈嫌弃我的时候,我爸妈对我没信心的时候,莲苑的老师总是对我充满信心。当学校老师觉得我成绩不理想,是一个属於该放弃的时候,可回到莲苑,我竟然是考个十分、二十分,老师都会说不可以垂头丧气,你还赚了十分,还赚了二十分,你垂头丧气做什么?只是还没学会而已,怕什么?」我们老师们的语言总是正向的。所以性本善,这个本善讲的就是一个正善,一个向善,正善的力量。所以如何愿意常常给孩子信心,给他希望,给他关怀,给他支持,孩子的灵魂自然而然就会活在一个和善的世界里面,这样一个本善就自然而然的涌现,太难吗?是很难。所以常常要跟圣贤对话,常读圣贤书,把自己的心思,让圣贤无怨无悔、纯净纯善思想,变成我们的思想,来改造我们自己过去贪瞋痴慢疑五毒。当我们愈改造愈来愈好的时候,自然而然我们的所言所行,自然而然五毒就愈来愈轻、愈来愈淡,自然而然人家跟我们在一起,很像跟一尊菩萨在一起,所以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作圣贤。所以在座各位,我是学生,我今天来跟你们各位报告,只是把我的心思,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如此而已,我也没什么大学问,没有太难,肯做就好。
我们再看看,我这边要提的,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关键,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学佛之后会有压力,学圣贤之道会有压力,可能会觉得说我学圣贤之道,我还做不到,我不敢讲,我不敢说,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这是丧气话。先看下一这边,伦理生活一定是彼此支持,再有一个群我的互动里面,要保持自己个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因为世尊到人世间,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尊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尊贵的灵魂,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只是我们迷惘了,我们蒙蔽了,所以借助佛菩萨法水来洗净我们蒙蔽的心。当这个蒙蔽的心愈来愈透彻,愈来愈清亮之后我们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每个人每个人有自己的特色。刚开始我们学习,读诵、背诵、复讲,讲到最后之后,你要很勇敢的把这些放下,我就是我。开始我们会学老法师,会学蔡老师,会学李越李老师,都好,刚开始就这么去学,老老实实的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你学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尤其是你一定要愿意去藉事炼心去吃苦,去接受困难的挑战,到最后慢慢你就会演练出我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的本性,不违背本性,你就如如实实的演出属於自己的特色,这个部分自然而然的汉学家就出来了。所以你看孔子是温良恭俭让,孟子他有时候是卷起袖子来就这样,加油,加油,就这样的特色,不一样。所以孟子也没有说,他要完全学孔夫子那一套,不可能,每个人都属於独一无二的尊贵的灵魂。所以相对对孩子也是一样,我们都常常觉得鼓励孩子适性发展,待会我会谈一下,看看时间够不够。所以现在来讲,一定要勤劳,勤俭习劳,这任何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不能够勤俭习劳,这绝对是障道。所以现在来讲,谁是奢侈,谁是贪逸的,谁是不敢吃苦的,这个圣贤之道学不入味,绝对要不怕苦、不怕难。
再来讲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做家事,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这在我们社区学校里面是有饱满的设计。再来是与爱,这句话很抱歉,我希望你们真的要放在心上,一定要放在心上,我看到太多人在学习爱的过程中,学得是跌跌撞撞,学到最后是躲起来、缩起来。什么叫做爱?圣贤之爱,我们一起来念这段话,一起来,请,「不断学习尝试,修正自己去爱的方法,改进之中得到爱的真谛」。所谓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规》里面就常讲的,「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这里面是什么?当我们学这个爱,像这段话在谈一个错误的时候,你怎么办?我要不断的原谅自己,给自己去尝试修正的机会。再来我们对别人也是一样,我们众生都有病,我也有病,所以我们在这个恶习之中慢慢的修正,不断的修正之中得到爱的真谛。所以绝对不要轻易的去苛责任一个犯错的众生,也绝对不要这样的苛责自己。这样子我们在学习这样爱,这圣贤之爱才会圆满,因为它是无怨无悔的爱。所以今天来跟你们谈情说爱,谈长情、说大爱就是圣贤之爱。
再来看我们莲苑是一九九八年创办的,我们在这过程中用哪些工具,请你们看一下。我们重视的是一个品德伦理,我们安亲随喜,课辅随喜,英文义学。这义学就是跟范仲淹的「义田记」,这个典故出自於那边。因为那时候英文班是不开的,就是有一天小六有两位家长来找我,这家长就来拜托我,因为我之前有上过英文。家长就说「陈老师,可以拜托你再开英文班好不好?」我那时候真是忙到不行。我就说「你可不可以送去外面上?」他说「陈老师,我们真的没有钱,可是孩子已经小六了,他再不学,你看现在很多人都学,我孩子到国中一跟不上的话,他就落了。」我心里想这该怎么办?我一直觉得我的时间真的挤不出来了,我这十三年,这两年比较好命一点,睡平均睡有七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过去都睡四个小时。我说「不行,这都快被送去中国大陆当猫熊。」我想不行,心想怎么办?就找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家长来,我说「我想跟你们谈一谈,范仲淹义田记的故事。就大家拨出一块田,耕了之后就送给这些矜寡孤独废疾者,来帮助他们。是不是可以你们照著老师们的钟点,还有租房子这些费用,行政费用,你们出这工本费,然后再认养孩子,我们不赚钱的,因为我已经没有这样的经费。」
这些家长就同意,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义学,我说这个义学,假如有经费就办,没有经费就停办,这是你们办的不是我办的。这些家长一直护持到现在,这样子已经九年了,所以你看我很多点子都是跟圣贤学的。安亲也是跟圣贤学的,不计束修是跟孔子学的,就老老实实就跟古圣先贤学习,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但是有一点,这边还办亲子教育,在台湾叫亲子教育,就是父母成长班。我常跟家长们讲,为什么家长们愿意来上课?我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就拜托父母,我不要你的钱,你随喜多少我不在乎。但是我拜托你,你要学习,你不学习,孩子在成长、在进步,你跟不上。到时候你会觉得孩子会轻视你、看轻你,那会觉得我们没教好。我说拜托,你少赚一点钱,你就当作把他送去补习班的钱,你赚到了,请你来上学,我拜托你。我常常是拜托家长来上学,所以家长就来学习,就像我们义工团的家长,都是我们父母成长班的家长。他上学之后,他才知道怎么关心孩子、照顾孩子、经营家庭,回归到一个家庭的伦理,而且把这个家庭伦理的爱,又拓宽去爱一个社区。所以我们这社区一家亲,现在就这样连结成功,是把一个又一个小家庭串连起来,合作起来,共同的互助互爱、互助互谅,创造一个社区的大家庭。在那边有这么一点味道了,所以我希望把这味道再扩大一点,希望能扩到马来西亚来。
再来是什么?我们会办体验学习,什么叫体验学习?现在孩子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他白天在学校读书,就坐在那边,然后就写字。晚上到补习班还是读书写字,他整个生命的体验是很淡薄的。你叫他洗个碗不会洗,你叫他拿扫把不会拿,你叫他鞠个躬,我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因为他一直成为消费者。当他一直被照顾、被服务,他是个消费者,一个消费者是什么?消费者的习惯是什么?各位可想而知,挑三拣四不满意就给你退货。所以现在很多的父母、老师跟孩子的关系,是消费者的关系,严不严重?严重。让孩子如何成为奉献者?让他做家事,让他去服务人,社区里面帮忙打扫等等,让他从一个消费者成为奉献者。在这奉献过程中他臂酸了、手累了、流汗了,得到了掌声,他可以成为什么?真有意思,今天做这些会被人家赞美,他今天一切的苦都值得了。所以奉献者为什么乐意做奉献者?因为看到了成就大众。所以我们如何从消费者成为奉献者?透过体验学习要行动、行动、行动,去做、去做、去做。所以「但学文,不力行」,会就「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整个结构性,是必须要学文跟力行合而为一的。就像一艘船一样,你叫他只有划,但学文,你就划在原地打转。你只划,但力行也原地打转,必须怎么样?要双桨合为一,但学文,但力行,才能够学会解行并进的做人处世落实之道。这是我们划船要划出一点圣贤之道来。所以这边我们讲整个办下来,可以看到孩子们,我们莲苑的孩子们就这样学习著。
养和,给各位提到的,我想时间也差不多,我想讲完最后一个故事,我们就来做暂告一个段落。这边要跟你介绍的是,这边每个图片都有故事,这是我去高关怀班。在台湾高关怀班什么意思?就是他已经是不去上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上学。可是也还没到完全不去上学,到学校去打瞌睡就趴在那边,所以学校找我来照顾这些学生,叫高关怀班。这些学生到我们社区学校来上课,不是在学校上课。在社区学校上课,我们就带著他做活动,我就发现有个孩子,他上课就打瞌睡,可是到有一次我们就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就是诺亚方舟,当然这很有意思,就是一小块布当作船,然后大家在那边同舟共济的共同生存。我看到他一马当先的踏进去,就把一个同学扛起来,扛起来之后说:来,我扛著你,然后你抱著我。他就等於做个牺牲者,我看下来之后觉得这个孩子整个灵魂是什么?他有牺牲奉献的特色,而开始跟这个孩子密切的相处。了解到他家庭的背景,这孩子他现在也是高二,也是我的干儿子。所以我觉得说就像捡了一个儿子,因为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没在身边,父亲又长年的打零工不在家,就跟著阿公阿妈,心里面的感情,心里面没有一个安定感。所以当我密切跟他相处之后,他很可爱,只要我上课就特别卖面子。所以你们就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时间即是爱,我们愿意在时间里面付出爱,虽然我们不是他的亲生父母,我们不是跟他有血缘关系,他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会把心交给我们。所以人性本善就是这样子,我们真愿意付出爱,人家绝对感受的到,这叫磁场相应。
我们再看,我要跟你们介绍另外的故事,就是我有一年带右边这个图案,我带孩子们去乡下做体验活动,去到那边什么?去到那边自己要想办法煮饭吃,自己要去乡下市场买菜,自己要想办法煮菜,去那边社区做服务,去帮助原住民的阿公阿妈,就是去照顾这些老人家,做这些活动。晚上带他们去欣赏乡下美好的星光月影,这他去参观的时候,结果就走到河边孩子就说话,「老师,这个河边好多垃圾,这些人好缺德。」我说「我很高兴你这样认识,表示你很有品德,所以你可以看出人家缺德。既然是这样子的话,你这么有品德,你有什么想法?」孩子就很义气凛然说,「老师,我们明天来捡垃圾好不好?」他这句话讲出来之后,我们会怎么说?好!我们讲好之后,会不会有同学说,有同学就怎么样?一群同学一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好,我们就讲,原来第二天的活动是要做团体的游戏活动,要拿来捡垃圾,我们就开始要帮忙经营经营了。「各位明天愿意来捡垃圾的人举手。」很妙,竟然有三分之二要捡垃圾,三分之一是不捡垃圾的,好,我尊重。「明天要捡垃圾的人,就跟著老师来捡垃圾,三分之一不捡垃圾的人也可以,我们尊重你。但是你要在家里面煮饭给我们吃,在我们营区煮饭给我们吃。」孩子们说,「老师,我们要来捡。」我说「好,那我们大家来捡,大家再一起回去煮午餐。」大家就好。
结果那天早上我们就在那边捡,捡了第一天还有一半的还没捡完,就拿上来,第二天又继续去捡,第二天我们很辛苦捡上来之后,我就请他们喝一下冰的矿泉水,孩子。喝冰的东西,一定要先放个五分钟之后再喝,解冻、解寒,一定要放过才喝。在那边很悠哉悠哉喝的时候,乡下的一个老者就过来,「你们哪里来?」我说「我们从台北来。」「台北哪里?」「三重。」三重在我们台湾,不是个很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吗?那时候三重的名产,就是出那种不乖的人,不是很好的人。他就讲「待会你们要离开的时候,记得要把你们的垃圾带走。」我们孩子就知道他的味道是什么?他认为那垃圾是我们制造的,我当然要为我的孩子伸张正义。我说「阿公,我跟你说,我们这些孩子是从台北三重来的,我们已经在这个河边捡了两天垃圾,你看看那河边变得干不干净?」我特别带他去看,他说「真的,原来每次外来的游客,都把我们这边漂亮的河流弄得脏兮兮的,真的很干净。」我说「这是我们孩子们的杰作,他们捡的。」这个老先生好可爱:这么乖,给他拍拍手。我们孩子们全部都自己拍拍手。所以孩子们他会感觉,就跟我讲「老师,他原来误会我们了对不对?」我说「对,可是当他知道我们三重的孩子,是这么有水准的时候,人家给我们拍拍手对不对?」所以说我们带孩子,知道了他要做,做了要给他肯定,肯定当中有被误会,我们要为他伸张正义,孩子才觉得,老师你永远是跟我们站在一起的,跟你在一起有意思。今天的时间,末学就报告到这里。听说晚上还要继续是不是?我们就晚上再下回分解。祝福大家,阿弥陀佛。
今天的主题是「发现和谐社区的心力量」,为什么用「心」这个字?末学非常非常的认同,学习我们恩师净空导师的教导,一切从心下手。假如我们向外求法,一切了不可觅,就是讲我们离开这个心,什么都是假的,只有从心下手。我上课没有那么乖,所以刚放在这边的时候觉得有点小紧张,我们用投影片好不好?我需要投影片,我们下一张吧,谢谢。我可以自己操作吗?我这边想要跟你们分享的,我们整个的原动力是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台湾它是一个,套一句闽南语言,就是「台湾钱淹脚目」,就那时候钱,好像台湾很有钱,发展了经济,它整个一切都是向钱看的一个年代。在这向钱看的年代里面,我跟我的同学余素华余老师,她是国中学校的老师。这个老师她有个特色,她只要担任导师,一定会到每个学生家里面做家庭访问。可是那时候的三重,台湾的三重是一个属於劳工阶级的地方,去家庭访问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特别的状况,所以她不敢一个人去。只要家庭访问,就拉著末学一块去。
我们在那个环境中,我们看到了有些孩子,他一个家里面就只有十二坪大,十二坪大我不知道这边怎么换算,说十二坪大概就是我们这个区块,从那摄影机到这大概这么大而己,三分之二这么大。我们到那边的时候,我们非常的惊讶,看到孩子他在厨房就在他客厅,客厅就在厨房,他是跪著在茶几上写功课,然后只有一房一厅。阿公阿妈是住在一小间,他的爸爸妈妈住在楼下,一间隔成一个夹层,他跟他的弟弟住在一起,一个姊姊跟弟弟住在一起,就是围一块布,就这样隔开来。当时我们看的时候竟然在台湾还有这样的环境,而且他的阿公、阿妈又是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整个家庭环境上不是很好,可是那时候台湾的福利并不是真的很好。我们也看到在晚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轻易在街上就看到,这些国中生、高中生就在街上打架,或是到凌晨二、三点,我们会去街上找孩子回家,我们是做这些事。那时候余老师跟我,假日的时候我们就到监狱去,监狱是属於未满十八岁的,在那边叫做少观所,少年观护所,或是少年辅育院,就是关这些犯法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我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去。
有一年我去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就只有九岁这孩子,而且九岁的孩子怎么会关到牢里来?跟他们上完课,也特别走过去就看看他,我看他手上左手臂上刻个忍字,我就问这孩子,「这谁帮你刻的?」我听完他说的时候,我真的一直心里很心疼,他说「我自己刻的。」自己刺青的,一个九岁的孩子可以拿著尖刀在自己手上刺青,刻上一个忍字,你可以想像他的毅力吗?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刻?」他说「我希望不要再犯偷窃,我不要再关到牢里面来。」我开始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就是我们台湾退除役官兵,就从大陆到了台湾,然后现在加入荣工处,到处在为台湾建造道路的老兵。他的母亲是轻度智障,母亲有时候可以有一餐没一餐的煮,所以孩子就觉得母亲煮的不好吃,就跟著这些国中生、高中生,一些比较属於偏差行为的孩子在一起去偷窃。他九岁而已,会骑摩托车技术很棒,常常人家就怂恿他,你偷一部我给你一千块,就这样子。有一次失风被抓,那些大哥哥都跑掉了。这个孩子,我在那时候已经是二十年前,我跟这孩子约好,我们去少观所做这些辅导工作,是不可以留电话地址的,我就留给这个孩子,我说「你要守密,我只给你,你出来一定要找老师,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帮你。」很快二十年了,这个孩子已经二十九岁,我告诉你,他现在英国留学。
我觉得如何真的是在随时的,愿以一个为父的心、为母的心,去疼爱我们下一代,这就是「事诸兄,如事兄」,这样的心情。年长者皆如我之父母兄姊,年幼者皆如我之儿女弟妹,这不就是我们中华伦理文化吗?我觉得这个理,尤其在台湾懂的人,比我过之而不及,我不懂这么深度的中国文学,我只想如何把它做出来。所以各位,我没有大道理,我只能跟你们讲一些我生命的经历,跟你们做报告。好,谢谢。跳太快了?好。因为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十三年前,我们常常听到在台湾太多这样的,包括到世界各地大家都在谈问题孩子。为什么有问题孩子?问题孩子他种因於家庭,一切归咎於家庭教育失败,归咎於失职的父母,不断的批评、不断的指责、不断的抱怨,请问谁来解决问题?再来我们就觉得又开始怪学校,当一个人犯罪,社会就怪罪学校,学校没把孩子教好,老师失职,会觉得他显现於学校,所以让这个社会给恶化。好吧,批评、抱怨、指责、推卸责任、踢皮球,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这时候余老师跟我们在想,我们可不可以不随这些抱怨的声音起舞?我们能够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我们在问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所以我今天要跟你们介绍这十三年,我们做了点什么。我在要讲这时候,请让我从小故事谈起,我们觉得一个人在中华文化里面的爱,它在不在?它一直都在,它一直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周围环境里面。只是我们心粗意躁,随著经济的繁荣、物质的发展,我们忘了。我非常幸运,在我生命中我只遇到了贵人,我的贵人是很多的好老师,所以在我来讲,我是个非常非常尊敬老师的人。我这边要讲的,我跟我父母住在一起的时间,这一生加起来没有超过九年,我的父母留给我的,是做事情的细心,跟对人的慷慨。我的整个教化完成,要有点完成的话是老师,所以这边要跟你们介绍,我生命中一位很重要的老师。
在我小学五年级,我的父母,一样跟著随这一波台湾的经济发展,整个追逐金钱。那时候我是住在一个乡下,在乡下地方就有一位六十岁的爷爷,我那时候是国小五年级,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然后九岁的弟弟,一个六岁的妹妹,我们住在乡下,这样有一餐没一餐的,一直到了国一。国一开始就是叛逆期,我在叛逆期开始,我煮菜饭不是很会煮,有时候煮的鱼没煮熟,我就把它装给我弟弟妹妹吃,我心里想著你到学校蒸熟就好吃了。我不带便当,因为我煮的不好吃,我自己都不喜欢吃,我让我弟弟妹妹带去吃。在国中那样有一餐没一餐的午餐日子里面,我的老师很可爱,她注意到我没有午餐,就把我叫来,「瑞珠来,今天老师去开会,多一个便当你帮我吃。」我是很有义气的,「老师,我帮你吃。」然后第二天说,「瑞珠来,某某老师去开会多一个便当,你帮她吃。」这种事我来做没问题,我帮她吃。我在那样子常常帮老师们吃便当,当长大之后就知道,老师是特地为我准备的,老师知道我个性拗,不喜欢被人家帮助,老师顾及了我的尊严,所以常常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我。
我每年过年我都会回去看我的老师,从幼稚园、小学、国中,一直到我所受教过的老师,我都会回去看他们。二十九岁那一年,我去看这位常常给我准备便当的老师,我老师是基督徒,我就在大年初一去跟她拜年。我说「老师,我常在想,假如我国中时期不是遇到你跟几位老师的话,今天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老师你真是我再生父母,恩同再造。」老师看看我,「瑞珠,你真的觉得老师对你的爱真有这么深吗?」我说「当然。」我老师就说,「好,你答应我一件事。」我不加思索就说,「老师,我答应你。」我老师说,「你问都没问,就说答应我?」「老师,我相信你,我绝对全力以赴,我知道你一定叫我做有意义的事,我太了解你了。」因为老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我老师就说,「好,假如你真觉得老师对你来讲,像个妈妈一样的爱你、帮助了你,你答应老师一件事,把爱传出去。」我一直记得,那个大年初一的中午我们师生两个,我讲不出话来,我汨汨的流眼泪,老师就把我抱著,我们师生俩就汨汨的流眼泪。我们师丈从外面进来,「你们俩怎么了?大过年的怎么哭在一块?」那就好像是一种印可一样,就把老师这分爱告诉自己要传下去。所以我觉得整个中华伦理的爱,是无私无悔的大爱,我们只能把它传下去。所以我今天来讲,我就是在一个小社区,尽我的本分把它做下去。我一直在想著,如何创造多一个家的爱,为什么要这么做?好,下一张,我自己按吗?好,谢谢。
我要跟你们讲的,我这个老师很可爱,我在国中时期是个很调皮的孩子。我记得我在国二的时候,国三的毕业生,因为他们的时间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学校就挂个钟,那个钟挂在那里,我就带著同学去打扫,打扫之后,我就顽皮看那个钟,我就给它叮当叮当的摇。后来我们的老师就来了「哪一个?」你知道他是外省老师,我这个人没有别的,还有个好习惯做错就承认,我就举手,「老师,是我。」「过来。」就把我带去训导处:手伸出来。藤条就拿著了打一下就讲一句,连打十下讲什么?顽皮的孩子,你这没有家教的孩子、没有家教的孩子。连续打了十下,打了之后,我这基督徒老师在旁边,打完之后就过来,「顽皮了。」就把手捧起来,把我手揉一揉,就跟我说,「瑞珠,你这双手是可以做大事的手,是可以帮助人的手,老师相信你,你会有一双帮助人的大手。」我觉得那是个很有温度的训勉,没有一句责备,我觉得戏演得非常好,一个像父亲一样的教训了我,一位像母亲一样给我了温暖,我非常记得那一幕。虽然我父母没有在身边,我觉得那天那一顿打对我来讲,就像一对父母对我的管教。
所以我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做一件事,我伸出我这双手告诉自己:我这双手是要帮助人的手,是要利益大众的手,是一双不可以让父母、师长失望的手。到了晚上我要睡觉前,我又看著我的手:谢谢这双手,让我尽心尽力、全力以赴的,度过了这美好的一天。各位,何其有幸,我们大家都在这里,我们有一双健全的手,我们这双手要做什么?我常常会牵起孩子的手,也学我老师一样告诉他,「孩子,你有一双健全的手,你有一双会帮助人的手,你有一双会常常给人温暖的手。」各位,当你遇到了另一半,当你遇到了你的孩子、你的学生,是不是可以常常的牵起他的手,给他希望、给他鼓励、给他信心、给他安慰,重不重要?重要。再来,我们这双手可不可以更给了老人家温暖、支持、安慰?所以我们如何把有形化为无形的力量,也因为这样,相信我们大家今天才坐在一起,所以我们都是一双可以利益大众、帮助众生的手对不对?让我们彼此给彼此鼓励。我这边要讲一下,当我在觉得说,开始我在想我到底该怎么去爱,该怎么样去实践我承诺老师的让这分爱传下去。余老师跟我都在找,余老师在学校被学生顶嘴,我在整个功利社会的职场上,遇到了尔虞我诈、人我斗争,我在想这分爱该怎么传下去?我开始在挣扎、在寻找。非常可幸,我在二十九岁遇见了一位法师,他点亮了我们这两盏心灯,我们遇到了净空师父,他告诉我们,传统伦理文化可以救世界。从那里面我们找到了希望,所以我们是二十九岁那一年开始学佛到现在。假如今生没有遇到老法师,我们不知道还要流浪迷途多久?所以这是慧命之师。各位今天有幸遇见了明灯,我们要好好的珍惜。
再来讲「一切」,但是我们讲所有的一切,要从哪里著手?我们是如何的倒果为因,从根本下手。根本下手怎么下手?从孝道。我们看到台湾的问题,大家开始一切的往钱看之后,发展了经济,忘记了精神的富贵,忘记了孝顺的重要,开始父母嫌弃孩子赚钱少,孩子认为父母不会赚钱,这在台湾那时候都发生了,看到是什么?伦理价值迷失了,这个价值不在。所以开始我们就想:我们从根本出发吧,怎么做?原来这些小家庭可以把它串起来变成大家庭?因为历史的巨轮是往前走的,不可能可以回头的,小家庭已经形成了,每个人流离颠沛到另一个地方发展,到另一个社区落地生根,怎么办?大家庭在崩解了,有没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可以建立大家庭?余老师跟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我心里想,依法一定可能。而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开始做一个梦想,我们想说:我们如何的来让大家族重新崛起,崛起什么?崛起方式是不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来从爱孩子开始。因为那时候很多家长对孩子是没皮条(办法),教不来,老师也面临这种问题了。我们心里想:那我们来做吧,只要我们可以把孩子教好,我相信会很有说服力的。我想父母会心服口服,只要我们把学校老师放弃的孩子可以教起来,我相信学校会对我们刮目相看。我想我们就从最困难的地方入手,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
这边有一张讲义各位看一下,这张讲义里面讲的是我们的信念,今天师长也在告诉我们,人性本善。这是无量劫的习惯。末学是一个人性本善的信仰者,我一向相信人性本善,我也相信修德积福,我们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有很多的想法,在我还没有遇见老法师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子天真。所以常常有很多同学笑我很理想化,可当我遇到老法师的时候,我觉得老法师讲的就是我心里想的,所以我很自然而然,我从我开始一学佛,遇见老法师到现在,从来没有改变过。尤其我那时候是因为我家境的关系,我的父母做了一个示现,向经济发展,向钱看的结果是一场空。我父母忙著赚钱很辛苦,好不容易买个房子,但是小孩没有教好,家里面手足之间,有他的困难,成长不是很好。所以我看著父母辛辛苦苦赚到的钱,买了房子,到最后也卖掉了。父亲在往生前的最后一年,最后一个月,我们把父亲最后一笔债还完之后,父亲三个月后往生。那时候觉得孝道尽到最后,就是父亲一生都在还债。我心想著我们如何的改变命运?所以当我遇见老法师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是改造命运,创命法。我就发了狠,狠狠的听它三百遍,三百遍听完之后死心塌地,就想父母已经走了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想要创造财富的路。我来创命吧,所以我以自己的身命来做见证,从二十九岁到现在,我就觉得太幸福了,从一个负债家庭到现在,我常常觉得我是富贵年年,当然这是我觉得学佛,真的学圣贤之道,绝对会带来富贵有余。
各位可以看一下这张讲义,这边要让你们了解的,我们讲的社区、家庭、学校教育,社区学校这个完善方案。第一个,诚如师长教导我们,一定要坚信人性本善,用这样信念,绝对没有时间去计较一个人的过错,每个人都是佛。他给我们逆上缘,是考验我们意志是不是坚定;他给我们如意,是看我们会不会生傲慢,我觉得这是太好的一个考验。所以我们在这里面提的,这里面要讲的,要注意到的,我们在这边四大题都是老法师提的,最重要的,是让各位知道的是说我们社区学校的内容,内容的部分。内容部分最重要在这里,我们里面教伦理教育、品德教育、因果教育、社会教育跟宗教教育。所以我们是用社区学校,这在台湾的法令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融入这一切。所以各位要知道说,它只是包装不一样而已,整个教的内容,都是我们儒释道三学。
我们不要跟体制冲撞,那绝对我们是输的,为什么?等於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所以我们想要如何的能够活下来,弘扬佛菩萨圣贤教育,能够活存在社区里面,大家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们这样想如何善巧方便?因为我要想的方法,对不起,这不是阴谋,就如何的积阴德,积阴德的方式来发展。各位可以看一下,它内容是这里,我们再来看,所以我们整个愿景是希望,「爱、和谐、天下一家亲」。可是现在蔡老师跟有几位师长也去过我们那边,我们那边现在呈现的,坦白讲跟这边气氛不一样,这边真的感觉到太美好了,好像到了净土。我的助理都说,「陈老师,我可以留在这边吗?」我们回到那边很多的工作,就像一个家一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经营一个家,而且这些人都没有学佛,没有学圣贤之道,你怎么度他?怎么让他愿意接受你?他不是为了看在佛菩萨面子上来认同你的,他是看什么?你怎么做、你怎么说。我们里面社区没有人学佛,也没有人认识净空师父,是这样子因缘。所以那时候我们在想的,这是我们的缘分,我们就随喜接纳。
再来看看,我们看一下,我们最重要要有三个点,因为在早期的时候,各位要了解这点是说,因为在过去我们的中华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私塾,整个环境是扣在一起的,可是现在整个都瓦解掉了。那时候我们在想,我们如何能够创造一个教育模组?教育模组然后带动社区产业模组,再来是社会福利。为什么我们必需要社区产业?因为我们耕心莲苑,完全不带太多佛教的什么法会等等,我们没有募款机制,那时候我们到底怎么活下来的?有佛法就有办法,所以我们义工们会帮忙一起来创造。我们在这边会有做一些社区产业,来养我们这个社区学校,我们完全是如何的自己创造机会,然后把这个社区学校养起来的。我们在外面的捐助不多,完全靠这个社区的力量长肉的,所以现在很多人来看我们,说你们怎么活过来的?因为我们当初是跟余老师,我们一起到银行去贷款,去贷款办学。十四年前在台湾,老法师也刚到新加坡,那时候台湾还没有正式的净宗学会,是到一年半之后有华藏净宗学会,是这样子。我们都不认识净宗学会的学长,那时候就真的是靠佛法,用佛法真的就有办法,我今天要站在这边跟你们做见证。一个贷款办学,而且房子是租的,然后老师是要付薪水的,到底怎么活下来?又没有募款,又不计束修,那时候我觉得这个课题太好了。收入是不稳定的,支出是固定的,看看这个执行长怎么当?我觉得佛菩萨很有意思,就考验一下你相信佛法吗?我觉得十四年来,我站在这边要跟你们讲,我坚定不移,真的有佛法就有办法。
再看我们要知道在一个地方,假如做个社区学校,我们讲社区学校里面,刚才也跟你们介绍过了,它整个的教育内容就是儒释道三学。不好意思,假设大陆来的同胞,你们要知道就推《弟子规》,我到学校去也只有介绍儒学。在台湾只能介绍儒学进校园,这跟在大陆是一模一样。可是我去学校教学,到最后老师都希望把课全部给我,为什么?因为把他学生教乖了、教好了,教得会尊敬师长,这样一定会请你。要怎么做,这里很深很深很有趣的这些经营之道。所以我们整个在这边,我们做的工作,在社区里面,我们教育里面有品格教育、经典教育、阅读教育,一定要推阅读。我们阅读什么?阅读经典,我们莲苑的孩子们就阅读经典。再来有安亲的教养,因为家长你让他感觉到,他孩子就像我们《孝经》里面的安亲怎么做,再来是我们也会做服务学习,体验学习。我们在社区产业里面,我们有一个厨房,刚刚在影片中有看到。再来我们会推有机农业,我们是跟天主教的原住民,就是原住民他们种有机的产品,我们帮他销售,鼓励他们好好种下去。我们会办公益旅游,会做食品加工,文化创意这些资源环保。我们社区里面就有这种做资源回收,这样的一个环保站,所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在很有趣,现在比方说前一阵子美国的奥利冈州大学、菲律宾,现在我们台湾很多社区营造的,都到我们那个社区去参观。参观什么?都是小小的不大,但是就是做到了,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再看,我们那边还有一个叫社会福利,就是现在我们知道有很多单亲家庭、隔代教养,或者失能家庭,这种家庭是新住民。就像说越南、印尼、中国大陆过来的这些同胞,在我们这边来落地生根,成为一家亲的,我们怎样来帮助他们、照顾他们?待会介绍这些实际的一些故事给你们了解。所以这边最主要是教育方面,我们是集结仁人志士一起,是精神加盟。这跟老法师各地各自独立,互助合作是一样的,我们所设计的一切的教材、经验,在一般这些补习班他们会变成是个版权所有,我们完全是版权所有,但是免费分享。所以现在在台湾有几家都跟我们一起联盟,他听到的是加盟费要多少?我说不用钱,我们是免费的提供。为什么要版权所有?因为这样的一个教育方式,它有一个知识管理。它在一般的安亲班、补习班,它是赚钱的,可是我们绝对不卖钱。所以要怕被人家模仿之后被告,所以我们是版权所有,但是是免费分享,这是符合到老法师的精神。就希望如何把这个法能够传遍天下,就是这样做这个部分。
我们再看,所以我们整个要让大家体会什么?就是要体会中华民族家的善待力,这个家是什么?家就是不计较,慷慨的拥抱每一个同胞,让他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亲。计较是贫穷的开始,各位计较是贫穷的开始,从我们开始计较之后,中华民族带来多大的灾难?开始计较外国人比我们行,开始计较中国文化这个传统的东西,太沉重、太腐败了,把它放掉不要了。机关算尽一场空,我们到现在吃了大亏了,可怜了,所以我们是失教的一代。我们如何让大家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同胞。我们如何把这个爱真的是做出来,自然而然人家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中华伦理文化的可贵,做出来之后我们再来说,这个味道就十足了对不对?我们再看教育部分,这教育部分我们要谈的是一个社区学校,它里面要找的人,老法师也这么说,任何一件事情会成功,唯一的答案就是热情。假如我们今天做一件事情没有热情,只想著这里面可以得多大的名?可以获多大的利?这已经违失了圣贤之道。做这件事情要不怕苦、不怕难,甚至於不怕死,才会成功。在百年前,假如没有一批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今天我们继续长治久安的今日。我们今天要做什么事?我们今天要抛热情、洒心血,捍卫圣贤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不需要再像先烈一样这么的牺牲性命,我们有一片丹心可以照汗青。所以我们大家坐在这里,仁人志士有志一同,我们共同的努力把老祖先的法继续的传承下去。
我们在这边跟你们介绍,在社区学校里面怎么做,我们的第一年,老师就是专心教《弟子规》,学生就是一年的时间,每天放学回来之后,每天就是学《弟子规》,读《弟子规》、学《弟子规》、做《弟子规》。现在我们把《弟子规》做成教案,因为学校老师太忙,很多人,现在中国大陆这边也是一样。像中国大陆那边有个公益团体,上礼拜到我们社区学校来参访,我们已经谈好了合作的约定,都把《弟子规》的教案做好,我就提供给他。我跟他讲你不用付版权税,我免费的提供给你,但是版权是属於我们的。他听了很高兴,为什么?现在大陆那边他们包了个工程,中国教育部给他工程,这个工程很大,很有意思,所以相信我们好好的把它做起来,绝对是中国人的时代,有没有信心?有,好,我们加油。
但是有一点,各位,我们一定要了解,做一个圣贤之道的弘扬者,第一个你别无选择,以身作则,懂一句做一句,说一句做一句,别无选择,只有做出来,要不然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所以品格力,我在集训老师里面,第一个要求的是品格。第二个,我们要他是有创意力,因为假如中国文化的东西让人感觉到,过时、过气、不合乎时代了,里面有些经文可以用,有些经文是不合时宜了。不是老祖宗有问题,是我们有问题,我们学的不够深、不够好,不够了解,不够融会贯通,我们一定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真的你把《弟子规》,读它一万遍绝对是自然而然会心神领会,信手拈来。像我们的小朋友就天天读、天天念,社区有个孩子才小一,才来两个月,旁边有同学拿东西,他马上跟他讲「借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小一的孩子。孩子回来我们莲苑,孩子直接就进门了,另外孩子就说「出必告,反必面」,你没有跟佛菩萨行三鞠躬礼。我们这些小朋友,自然而然就会教学相长,我看了欣慰。
有一次更经典,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有祈祷文,「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等等,「务修礼让」,我们这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念这个。有一次孩子在那边挤,他就说「你要务修礼让。」为什么?天天念,天天背,读到最后就信手拈来就会用了,这读文言文的好处,而且非常环保。你看现在《弟子规》要解释起来厚厚一本,这读熟就一千零八十个字。为什么我很喜欢读文言文?我跟余老师有的时候晚上去操场健走,你知道我们健走的时候在做什么?有时候念佛,有时候做什么?背经。就觉得太自在了,不用带一本书,走到哪里就可以读到哪里。尤其我们有一年更有意思,那时候初学佛,我们竟然不小心拿到一套录音带,这录音带是老法师跟僧宝开示的,跟出家众开示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会拿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听到一句,「不会背《无量寿经》,不是我的弟子。」我跟余老师讲,「余老师,老法师说不会背《无量寿经》,不是他弟子。」余老师说「那就背。」好轻松那就背,余老师开始天天抄,天天背,她下课后就开始;我在职场上工作比较忙,在二十九岁的时候。结果她三年半的时间,把《无量寿经》背起来,我们背什么?是默写的背,我花了五年半。所以我为什么常常说她是我的老师,我们讲说谁先背好谁就当谁的老师,我们两个人就这样互勉,所以余老师是我的老师,我常要听她的。真的背起来好,文言文可贵在这里。
所以当我读到《论语》,看到孔子带著学生三、四月在春天的时候,带著学生去游玩,都带在这脑袋里面。所以我想到老法师介绍那个情境,我们现在会背经文的享受。不用像现在一些人出个门带很多书,不用,都装在这里面妙不妙、好不好?好,太好了。有时候我心里难过失志,会觉得做不去了,就想到经文里面讲的,经文里面什么?「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这经文读熟之后就浮起来,退都别想退,佛菩萨就加持,什么叫加持?这就叫加持。所以叫自性佛,自性佛燃起的时候你自然就成为自己的佛,就体会到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的妙用,总要背几部经吧,是不是?所以一定要背。我讲的是一定要有创意,假如我们现在在教学上,一定要让中华老祖宗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我讲的创意一定要先能够读熟、背熟、解熟,要发狠,要发这个勇猛心、精进心、不退心,这个创意才会出来,而且记忆力好。现在年轻人跟我在一起最怕我,为什么?常常很多细节我记得很清楚。这各位要知道一点,什么叫做先入为主?我愈来愈能够体会到,这跟你们做个心得报告。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朋友从小背经?在我们的脑神经的发展里面,就有个脑干,脑干神经,这脑干神经它开始最先学到的东西最先吸收,假如能够百遍千遍,它记得最熟,然后慢慢发展这个触须,神经缘的触须。发展到五十岁、六十岁之后,你会发现到怪了,五十岁、六十岁,昨天刚碰过的事今天就忘了,想不起来,可是过去的事特别记得。
所以常听到老人家,就像放录音带一样,唠唠叨叨谈的是什么?我三十岁的时候,我二十岁的时候,我七岁那年,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有。为什么?神经缘触须萎缩了。萎缩到什么?有些人萎缩到二十岁、十五岁、十三岁、八岁、七岁。老祖宗有没有智慧?太有智慧了。当我读到神经缘这个医学报告的时候,太棒了。假如我们的脑神经缘先入为主,读的是圣贤之道太好了,到老的时候你这些逻辑系统会愈来愈好。所以当我们在开始腿走也不动了,手也拿不动了,老态龙钟了,就剩一张嘴。这张嘴做什么?这张嘴讲的都是圣贤之道,都是智慧的法语,你走到哪人家就欢迎到哪,就像老法师这样好不好?好。你就可以体会到,中国老祖宗的智慧,跟厚爱下一代这些后辈子孙的用心良苦。幼时,培福吃苦;到了壮年,壮有所用,造福,造福做这个教育事利益大众;到老来整个是身经百战,整个丰富的历炼,智慧可以帮助年轻人,等於说老了就享福了。不然老了就被嫌、被唠叨可不可怜?可怜,所以这一代的老人可怜。我们看到老人家好像没有用,为什么?一方面脑神经缘萎缩,记得都是以前那种,假如小时候是小猫叫、小狗叫,大家一起汪汪叫,就记得这些东西就惨了。
要记得是什么?大婶婆那一年借了我们家钱没还,过了两天又念,他天天念,就只会念这些。念念你小时候怎样的生病,浪费了我多少钱,又念,听了就觉得整天在要债的感觉。老人家有没有这现象?有。怎么办?就是顺他。整个来讲,我现在就常常跟年轻人讲,孝一定要加上顺,为什么?我刚分析这个原因,他就能够同理了。我说你现在不好好的学习,你要小心,到老的时候就这个样子,你嫌老人家,你嫌就这个样子。现在怎么办?好好读经,好好听经,到了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满口圣言道而且智慧法语,妙语如珠,走到哪人家欢迎到哪,还抢著要你。像老法师说要到哪里,大家怎么样?鼓掌叫好对不对?就像现在蔡老师、李老师,各位老师也是一样,学圣贤之道,走到哪人家觉得巴望著,所以学圣贤之道愈老愈享福,妙用在此。所以福要留来老了享,为什么?剩一张嘴而已了!重不重要?重要。所以大家要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所以讲的变应力,这个变应力要注意到,学中华圣贤之道,一定会看到变应力,尤其是危机处理。我的危机处理是很强,所以在我们团队里面的人,他不服我也不行,为什么?我都跟他们讲有问题找我,我就是会想出办法,而且还很有创意,而且都是符合圣贤之道。所以我们常讲教不来学生,他们想要放弃的学生,找我。我们至善的荣誉执行长傅瑞钦学长,有一次到我们莲苑,刚好跟我谈一半,我说「对不起,学校的校长打电话来。」「说什么?」「帮他处理学校的学生问题。」学校处理学生问题都来找我,你说有什么特别之道?圣贤之道。那个孩子学校老师全部拿他没皮条,回到莲苑就乖乖的。还说陈老师帮帮忙,这个闹得我们老师都快教不下去了。我说好,校长开口了,我就得出马。我连续辅导了三次,学生就:老师,我看你的面子,我不跟那老师计较了。学生真的义气,他跟你来真的,所以国中这些孩子很可爱,他就是你要让他心服口服。我在前几年,这孩子现在已经是高三,他在小学从小一一直到小六,学校老师都认为他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恶小子,父母就觉得怎么会生了一个来讨债的。可是就是妙,他回到我们那边就乖,我就有一天问他,他那时候已经国一,我就问他,「你为什么在学校、在家里、在莲苑根本就三个样?」他说「老师,这还要问吗?你一定知道的。」我说「我不知道。」他说「学校老师都把我发配边疆。」嫌他讨厌,他很有自己意见,老师没有办法倾听他的意见,就觉得他很罗嗦,就把他发配边疆,个子又小应该坐在最前面,他就把他放在最后面,而且是垃圾桶旁边。
回到家里面,每次有什么话跟爸妈表达,爸妈觉得小孩子有耳无口嘴巴闭上,不听我讲。他说「莲苑老师肯听我讲,而且莲苑老师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做错还跟我说对不起,我看得起莲苑的老师。」国一的孩子,他现在高三了。现在很好玩,他现在看起来比我高一个半头,他常跟人家说,「全莲苑我最怕陈老师。」老师说「她有虐待过你吗?」「她没有,就很奇怪看到她特别怕。」为什么?跟我辩论辩不过我。我们莲苑这些叛逆的孩子在学校都可以吵得过,跟学校的这些师长、家里父母都斗得过,就斗不过我。为什么?所以要知道,读圣贤之道绝对可以产生创意力跟变应力,不只是品格力。假如我们不能够演出这样一个学圣贤之道好处的话,人家不跟我们学的。所以现在学校老师,为什么我常到学校里面做分享报告,就告诉他们怎么对治这些教不来的孩子。他们听了觉得很受用,坦白讲没有太多招,真的用真诚去爱他,要拿出真诚来绝对有效。真的吗?有个老师最近试了,说有效。但是还要看几本书,最主要要愿意听经。
所以我们这边在讲的,在我们莲苑里面教的方式,养德的时候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因为一年级先学行门,规矩,二年级学什么?深信因果,一定要深信因果。打个比方我今天为什么站在这边,有这个结果?因为蔡老师。为什么跟蔡老师结了好缘?因为在二00五年他回到台湾,连续办了四场的《弟子规》种子教师培训营,那时候末学有机会在旁边帮助打杂,蔡老师觉得我打杂还不错,那是因,所以今天站在这里。什么事都有因有果的,这一切要倒果为因,这叫因果,你不能深信因果不可能把圣贤之道学得好。绝对要知道我们穷毕生之力,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何乐不为?一辈子而已,五、六十年,七、八十年这个便宜太好赚,这个财一定要赚。所以我心里想好吧,这一生豁出去了,为什么?到极乐世界走一趟,去观光、去修学,然后再回入娑婆度众生,永不堕、悔。就好像你们来过马来西亚,中华文化培训中心之后,回去各个地方要永不堕、悔,把这边当净土好不好?
所以讲的是到了我们三年级,三年级读的是《论语》,一年的时间读《论语》,《论语》是什么?养和,因为整部《论语》讲的是仁爱,讲的是天下为公,所以用这个来养和。我的国中老师,打我十下那个老师,就叫养和老师,所以觉得这个和养得很好。所以再讲养志,养志是什么?《十善业道经》跟《无量寿经》。《十善业道经》是五年级,五年级的小娃要学的,学一年,《无量寿经》是六年级学的。到了国中因为课业比较重,就只有读《太上感应篇》跟《文昌帝君阴骘文》,反覆的温故知新。为什么要这样?就让他们种下深信因果的教育,一个人有因果观一定不敢在暗室里做坏事,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十善业道经》整个讲的都这些,《无量寿经》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宇宙新世纪,要带给孩子一个愿景。所以现在我们的孩子们都已经大学了,有大学毕业的。所以孩子,我们只觉得十三年值得,尤其看到孩子真的就觉得值得。我常觉得没有十三年的开始,看不到十三年后孩子们大学毕业。所以那天看一个孩子回来,我们孩子们都很习惯叫老师们,很习惯都叫妈,会很习惯就拥抱,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这是他们,这孩子自己说的,我从来没想过,我只觉得我就在做这个,还没想过。
结果孩子有一天说,「老师,莲苑是我第二个家。」我心里想,一个高一的孩子,一个大一的孩子会这样子告诉我,我说「你说说看,为什么有家的味道?」他就开始跟我讲,「假如我爸妈嫌弃我的时候,我爸妈对我没信心的时候,莲苑的老师总是对我充满信心。当学校老师觉得我成绩不理想,是一个属於该放弃的时候,可回到莲苑,我竟然是考个十分、二十分,老师都会说不可以垂头丧气,你还赚了十分,还赚了二十分,你垂头丧气做什么?只是还没学会而已,怕什么?」我们老师们的语言总是正向的。所以性本善,这个本善讲的就是一个正善,一个向善,正善的力量。所以如何愿意常常给孩子信心,给他希望,给他关怀,给他支持,孩子的灵魂自然而然就会活在一个和善的世界里面,这样一个本善就自然而然的涌现,太难吗?是很难。所以常常要跟圣贤对话,常读圣贤书,把自己的心思,让圣贤无怨无悔、纯净纯善思想,变成我们的思想,来改造我们自己过去贪瞋痴慢疑五毒。当我们愈改造愈来愈好的时候,自然而然我们的所言所行,自然而然五毒就愈来愈轻、愈来愈淡,自然而然人家跟我们在一起,很像跟一尊菩萨在一起,所以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作圣贤。所以在座各位,我是学生,我今天来跟你们各位报告,只是把我的心思,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如此而已,我也没什么大学问,没有太难,肯做就好。
我们再看看,我这边要提的,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关键,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学佛之后会有压力,学圣贤之道会有压力,可能会觉得说我学圣贤之道,我还做不到,我不敢讲,我不敢说,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这是丧气话。先看下一这边,伦理生活一定是彼此支持,再有一个群我的互动里面,要保持自己个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因为世尊到人世间,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尊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尊贵的灵魂,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只是我们迷惘了,我们蒙蔽了,所以借助佛菩萨法水来洗净我们蒙蔽的心。当这个蒙蔽的心愈来愈透彻,愈来愈清亮之后我们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每个人每个人有自己的特色。刚开始我们学习,读诵、背诵、复讲,讲到最后之后,你要很勇敢的把这些放下,我就是我。开始我们会学老法师,会学蔡老师,会学李越李老师,都好,刚开始就这么去学,老老实实的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你学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尤其是你一定要愿意去藉事炼心去吃苦,去接受困难的挑战,到最后慢慢你就会演练出我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的本性,不违背本性,你就如如实实的演出属於自己的特色,这个部分自然而然的汉学家就出来了。所以你看孔子是温良恭俭让,孟子他有时候是卷起袖子来就这样,加油,加油,就这样的特色,不一样。所以孟子也没有说,他要完全学孔夫子那一套,不可能,每个人都属於独一无二的尊贵的灵魂。所以相对对孩子也是一样,我们都常常觉得鼓励孩子适性发展,待会我会谈一下,看看时间够不够。所以现在来讲,一定要勤劳,勤俭习劳,这任何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不能够勤俭习劳,这绝对是障道。所以现在来讲,谁是奢侈,谁是贪逸的,谁是不敢吃苦的,这个圣贤之道学不入味,绝对要不怕苦、不怕难。
再来讲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做家事,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这在我们社区学校里面是有饱满的设计。再来是与爱,这句话很抱歉,我希望你们真的要放在心上,一定要放在心上,我看到太多人在学习爱的过程中,学得是跌跌撞撞,学到最后是躲起来、缩起来。什么叫做爱?圣贤之爱,我们一起来念这段话,一起来,请,「不断学习尝试,修正自己去爱的方法,改进之中得到爱的真谛」。所谓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规》里面就常讲的,「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这里面是什么?当我们学这个爱,像这段话在谈一个错误的时候,你怎么办?我要不断的原谅自己,给自己去尝试修正的机会。再来我们对别人也是一样,我们众生都有病,我也有病,所以我们在这个恶习之中慢慢的修正,不断的修正之中得到爱的真谛。所以绝对不要轻易的去苛责任一个犯错的众生,也绝对不要这样的苛责自己。这样子我们在学习这样爱,这圣贤之爱才会圆满,因为它是无怨无悔的爱。所以今天来跟你们谈情说爱,谈长情、说大爱就是圣贤之爱。
再来看我们莲苑是一九九八年创办的,我们在这过程中用哪些工具,请你们看一下。我们重视的是一个品德伦理,我们安亲随喜,课辅随喜,英文义学。这义学就是跟范仲淹的「义田记」,这个典故出自於那边。因为那时候英文班是不开的,就是有一天小六有两位家长来找我,这家长就来拜托我,因为我之前有上过英文。家长就说「陈老师,可以拜托你再开英文班好不好?」我那时候真是忙到不行。我就说「你可不可以送去外面上?」他说「陈老师,我们真的没有钱,可是孩子已经小六了,他再不学,你看现在很多人都学,我孩子到国中一跟不上的话,他就落了。」我心里想这该怎么办?我一直觉得我的时间真的挤不出来了,我这十三年,这两年比较好命一点,睡平均睡有七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过去都睡四个小时。我说「不行,这都快被送去中国大陆当猫熊。」我想不行,心想怎么办?就找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家长来,我说「我想跟你们谈一谈,范仲淹义田记的故事。就大家拨出一块田,耕了之后就送给这些矜寡孤独废疾者,来帮助他们。是不是可以你们照著老师们的钟点,还有租房子这些费用,行政费用,你们出这工本费,然后再认养孩子,我们不赚钱的,因为我已经没有这样的经费。」
这些家长就同意,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义学,我说这个义学,假如有经费就办,没有经费就停办,这是你们办的不是我办的。这些家长一直护持到现在,这样子已经九年了,所以你看我很多点子都是跟圣贤学的。安亲也是跟圣贤学的,不计束修是跟孔子学的,就老老实实就跟古圣先贤学习,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但是有一点,这边还办亲子教育,在台湾叫亲子教育,就是父母成长班。我常跟家长们讲,为什么家长们愿意来上课?我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就拜托父母,我不要你的钱,你随喜多少我不在乎。但是我拜托你,你要学习,你不学习,孩子在成长、在进步,你跟不上。到时候你会觉得孩子会轻视你、看轻你,那会觉得我们没教好。我说拜托,你少赚一点钱,你就当作把他送去补习班的钱,你赚到了,请你来上学,我拜托你。我常常是拜托家长来上学,所以家长就来学习,就像我们义工团的家长,都是我们父母成长班的家长。他上学之后,他才知道怎么关心孩子、照顾孩子、经营家庭,回归到一个家庭的伦理,而且把这个家庭伦理的爱,又拓宽去爱一个社区。所以我们这社区一家亲,现在就这样连结成功,是把一个又一个小家庭串连起来,合作起来,共同的互助互爱、互助互谅,创造一个社区的大家庭。在那边有这么一点味道了,所以我希望把这味道再扩大一点,希望能扩到马来西亚来。
再来是什么?我们会办体验学习,什么叫体验学习?现在孩子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他白天在学校读书,就坐在那边,然后就写字。晚上到补习班还是读书写字,他整个生命的体验是很淡薄的。你叫他洗个碗不会洗,你叫他拿扫把不会拿,你叫他鞠个躬,我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因为他一直成为消费者。当他一直被照顾、被服务,他是个消费者,一个消费者是什么?消费者的习惯是什么?各位可想而知,挑三拣四不满意就给你退货。所以现在很多的父母、老师跟孩子的关系,是消费者的关系,严不严重?严重。让孩子如何成为奉献者?让他做家事,让他去服务人,社区里面帮忙打扫等等,让他从一个消费者成为奉献者。在这奉献过程中他臂酸了、手累了、流汗了,得到了掌声,他可以成为什么?真有意思,今天做这些会被人家赞美,他今天一切的苦都值得了。所以奉献者为什么乐意做奉献者?因为看到了成就大众。所以我们如何从消费者成为奉献者?透过体验学习要行动、行动、行动,去做、去做、去做。所以「但学文,不力行」,会就「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整个结构性,是必须要学文跟力行合而为一的。就像一艘船一样,你叫他只有划,但学文,你就划在原地打转。你只划,但力行也原地打转,必须怎么样?要双桨合为一,但学文,但力行,才能够学会解行并进的做人处世落实之道。这是我们划船要划出一点圣贤之道来。所以这边我们讲整个办下来,可以看到孩子们,我们莲苑的孩子们就这样学习著。
养和,给各位提到的,我想时间也差不多,我想讲完最后一个故事,我们就来做暂告一个段落。这边要跟你介绍的是,这边每个图片都有故事,这是我去高关怀班。在台湾高关怀班什么意思?就是他已经是不去上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上学。可是也还没到完全不去上学,到学校去打瞌睡就趴在那边,所以学校找我来照顾这些学生,叫高关怀班。这些学生到我们社区学校来上课,不是在学校上课。在社区学校上课,我们就带著他做活动,我就发现有个孩子,他上课就打瞌睡,可是到有一次我们就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就是诺亚方舟,当然这很有意思,就是一小块布当作船,然后大家在那边同舟共济的共同生存。我看到他一马当先的踏进去,就把一个同学扛起来,扛起来之后说:来,我扛著你,然后你抱著我。他就等於做个牺牲者,我看下来之后觉得这个孩子整个灵魂是什么?他有牺牲奉献的特色,而开始跟这个孩子密切的相处。了解到他家庭的背景,这孩子他现在也是高二,也是我的干儿子。所以我觉得说就像捡了一个儿子,因为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没在身边,父亲又长年的打零工不在家,就跟著阿公阿妈,心里面的感情,心里面没有一个安定感。所以当我密切跟他相处之后,他很可爱,只要我上课就特别卖面子。所以你们就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时间即是爱,我们愿意在时间里面付出爱,虽然我们不是他的亲生父母,我们不是跟他有血缘关系,他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会把心交给我们。所以人性本善就是这样子,我们真愿意付出爱,人家绝对感受的到,这叫磁场相应。
我们再看,我要跟你们介绍另外的故事,就是我有一年带右边这个图案,我带孩子们去乡下做体验活动,去到那边什么?去到那边自己要想办法煮饭吃,自己要去乡下市场买菜,自己要想办法煮菜,去那边社区做服务,去帮助原住民的阿公阿妈,就是去照顾这些老人家,做这些活动。晚上带他们去欣赏乡下美好的星光月影,这他去参观的时候,结果就走到河边孩子就说话,「老师,这个河边好多垃圾,这些人好缺德。」我说「我很高兴你这样认识,表示你很有品德,所以你可以看出人家缺德。既然是这样子的话,你这么有品德,你有什么想法?」孩子就很义气凛然说,「老师,我们明天来捡垃圾好不好?」他这句话讲出来之后,我们会怎么说?好!我们讲好之后,会不会有同学说,有同学就怎么样?一群同学一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好,我们就讲,原来第二天的活动是要做团体的游戏活动,要拿来捡垃圾,我们就开始要帮忙经营经营了。「各位明天愿意来捡垃圾的人举手。」很妙,竟然有三分之二要捡垃圾,三分之一是不捡垃圾的,好,我尊重。「明天要捡垃圾的人,就跟著老师来捡垃圾,三分之一不捡垃圾的人也可以,我们尊重你。但是你要在家里面煮饭给我们吃,在我们营区煮饭给我们吃。」孩子们说,「老师,我们要来捡。」我说「好,那我们大家来捡,大家再一起回去煮午餐。」大家就好。
结果那天早上我们就在那边捡,捡了第一天还有一半的还没捡完,就拿上来,第二天又继续去捡,第二天我们很辛苦捡上来之后,我就请他们喝一下冰的矿泉水,孩子。喝冰的东西,一定要先放个五分钟之后再喝,解冻、解寒,一定要放过才喝。在那边很悠哉悠哉喝的时候,乡下的一个老者就过来,「你们哪里来?」我说「我们从台北来。」「台北哪里?」「三重。」三重在我们台湾,不是个很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吗?那时候三重的名产,就是出那种不乖的人,不是很好的人。他就讲「待会你们要离开的时候,记得要把你们的垃圾带走。」我们孩子就知道他的味道是什么?他认为那垃圾是我们制造的,我当然要为我的孩子伸张正义。我说「阿公,我跟你说,我们这些孩子是从台北三重来的,我们已经在这个河边捡了两天垃圾,你看看那河边变得干不干净?」我特别带他去看,他说「真的,原来每次外来的游客,都把我们这边漂亮的河流弄得脏兮兮的,真的很干净。」我说「这是我们孩子们的杰作,他们捡的。」这个老先生好可爱:这么乖,给他拍拍手。我们孩子们全部都自己拍拍手。所以孩子们他会感觉,就跟我讲「老师,他原来误会我们了对不对?」我说「对,可是当他知道我们三重的孩子,是这么有水准的时候,人家给我们拍拍手对不对?」所以说我们带孩子,知道了他要做,做了要给他肯定,肯定当中有被误会,我们要为他伸张正义,孩子才觉得,老师你永远是跟我们站在一起的,跟你在一起有意思。今天的时间,末学就报告到这里。听说晚上还要继续是不是?我们就晚上再下回分解。祝福大家,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