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遗规选讲 传统圣学纲要—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09/6/24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2-412-0001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开始学习《养正遗规》当中的一篇朱子的文章,这个文章是在《养正遗规》当中的第一篇,叫「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在清朝有一位大学者,叫陈弘谋先生,是广西人,在雍正元年考取了进士,后来做官做了三十多年。在他任职的闲暇当中他广泛的阅读了儒家的著作,针对时弊会集出《五种遗规》,就是古代儒家学者他们的著作,分五大类把它编辑在一起。这五种遗规分别是「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养正遗规专门是讲如何教导儿童,是小学的课程。教女遗规是讲教女孩子,单独列出来,因为这个是非常重要。训俗遗规是针对社会的民心、风俗的得失利弊而会集的文章。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是专门针对当官的士大夫、官吏他们所说的。这一部书当年我们的师长净空老法师得自於他的老师李炳南老教授。李炳老过去虽然没有讲过这部书,但是对这本书非常的重视,要求自己的学生们一定要抽空认真的阅读,熟读深思。我记得在二000年的时候,我跟母亲到新加坡拜访我们师长,他老人家就在新加坡净宗学会五楼他的会客厅里亲自把这一套《五种遗规》交到我手上,叮嘱我要好好的去研读,告诉我过去李炳老也是要求他认真的学习这部书。我们师父全副的精力放在佛法的弘扬上,但是对於儒家的典籍也是极为重视和提倡。我们现在想从这《五种遗规》当中,选取一些最精要的典籍提出来我们来学习一遍,补上我们儒家的基础课程。
《养正遗规》可以说对我们现前修学也是非常重要。虽然养正是讲童蒙养正,教导孩童,可是我自己看自己过去也是很遗憾,从小因为这个社会时代的原因,未能够系统的学习小学的课程,所以修学的功夫久久不能得力,说实在的,就是基础不够。我们师父上人提倡在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上下功夫,也是出自於这个原因。把基础打好了,将来修学进度就很快。《养正遗规》第一篇就是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一篇总结出中国古圣先贤四千五百年传统教育精华的一篇短文。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陈弘谋先生对《养正遗规》有一篇序文,这序文里面有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彩,我们先来学习,然后再进入朱子的文章学习。
陈弘谋先生他在《养正遗规》序文当中说到,「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这一小段话告诉我们,天下人才都是教出来的,人本来都是本性本善,《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正说明什么?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让人回归本性本善,如果没有教育,本性本善就会被蒙蔽,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习性,习相远,所以教育最重要。《礼记.学记》说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才都是教出来的。当然庸才、恶人也是教出来的,看你用什么来教。你用道德、仁义、善法去教他,他就成为善人、成为君子、成为圣贤;你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种种的不善之法去教导他,他也就自然成为不善了。所以陈弘谋先生序文中第一句话把这个要点点出来了,只有真教术,教术就是真正的教育的方法,善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善的人才。教育必须从社会全方位来进行,这里讲的闾巷就是社会的各个层面。正如我们师长在他的老家安徽庐江汤池建立的文化教育中心,之所以三年当中教学这么成功,令全世界的人都赞叹,改造社会的风气,构建和谐的社会,他们确实做得很成功。教育的方法就是全民教育,整个汤池镇四万八千人口,都来学习《弟子规》,这个效果才能出来。
培养人才要从儿童开始,童蒙养正。实在讲,愈小愈好,最好是什么?从胎教开始,孩子还没出生,教育就开始。孩子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他也在接受教育,父母亲一言一动对胎儿都有影响。所以过去周朝你看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都懂胎教,所以生出来的孩子都是圣人。记载当中说到,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文王的时候,真正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心地纯净纯善,当然言语动作无一不善,所以有胎教才有文王的圣德。胎教是教育根基奠定的阶段,孩子出生以后这教育必须要密锣紧鼓的跟上,伦理、道德、因果这三方面教育要同时并重,而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为他做一个好样子。所以自小受到这良善的教育之后,根基奠定好,长大成人不是圣贤至少也是个君子。弘谋先生这里引《易经》当中说到,「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这段话就是出自於《易经》,《易经》第四卦叫蒙卦,蒙卦是下坎上艮,坎为水,艮为山,所以蒙卦是代表山下出水,就是山下出泉,这个卦象叫蒙,这个蒙是启蒙,对於人来讲这是童蒙,孩子幼儿时代非常的重要。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果行就是果断的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育德就是培育美德,要从童蒙阶段开始,这《易经》当中给我们的启示。所以称为「蒙以养正,圣功也」,圣功是圣人的功绩,在童蒙时代就要把正气的根基养好。这个意思非常深,从天象我们能够领会到这一层意思。所以《易经》也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底下弘谋先生在序文当中另外有一句说,「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义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於大学之途,庶几源洁流清,於世教不无少助乎!」这是讲弘谋先生会集这一本《养正遗规》他所搜取的这些资料,这个搜集的标准就是笃伦理、砥躬行、兴道义。笃伦理,笃就是笃行,伦理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五种,所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个称为道。人间的大道就是这五伦,把这五伦关系处理好了就叫笃伦理。圣人的教化不外乎这五伦而已,遵循五伦的关系就是德、就是义,所谓五伦十义。朱夫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当中主要就是讲这个问题。砥躬行,这就是讲修身。《大学》里面讲的修身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是格除物欲,正心是端正自心,物欲格除掉了,心地端正了,才有可能把身修好,身是自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之后,致知是什么?把自己的良知恢复。良知本来具足,现在被物欲给蒙蔽了,把物欲格除掉之后,良知就能恢复。诚意是自然的,良知一恢复意就诚了,心里没有邪念了,这就是意诚,心就正了。兴道义,这个是把人间的道德、艺术复兴起来,有助於教化。所以《养正遗规》所有的篇章都符合这个标准。
《养正遗规》属於小学的课程,在古代小学是八岁到十五岁要学习,十五岁之后就要入大学,也叫太学。小学主要学规矩,洒扫应对,待人处事接物该怎么个做法,入大学就要求明理,但是没有小学的基础大学也是没办法成就,所以小学是大学的阶梯。真能够将孩子用传统的圣贤文化来教育他,由小学而至於大学,这个人必定能够做一个正人君子。人人都能做正人君子,社会自然也就和谐、太平,民风就正。源洁流清,这是比喻教育有效果之后,社会风俗改善了,现在所提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不难达到。所以这本书对於世间教育是很有帮助。
我们今天从第一篇讲起,我们选讲,第一篇是「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作者就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他是一位著名的宋代理学家,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字元晦,也是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到晚年号遁翁,他的号也很多。祖籍是江西婺源,出生在福建南平这个地方。十八岁就考上进士,做官的时间不长,大部分的时间致力於治学,成为我们中国古代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逝世之后谥号文,所以人们也称他朱文公,并且把他配以在孔庙当中来祭祀,他称为孔门十哲之一,是非常难得的,孔子之后,一千多年之后孔门的门人。他的这篇「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他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这是他自己建立的一个书院,教导自己的弟子,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尧舜禹汤时代就已经有记载,到现在已经是四千五百年。当然在尧舜之前我们可以估计至少上溯五百年,从黄帝,甚至早在伏羲时代,就有这种教育,只是当时没有系统的记载下来,一直到春秋时代的孔子,他伟大之处就是把这些传统圣哲的教育把它会集成系统的教育,所以孔老夫子他是集大成者。
朱子在这「白鹿洞书院揭示」当中一开头就说到五伦的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逐条的来学习。这五个科目,连著后面所讲的教学的顺序、教学的落实,就是笃行,包括修身,包括处事接物,这些短短的几行文字,可以说是概括了整个传统圣哲教育。《三字经》上讲的,「教之道,贵以专」,专是不要杂。这个纲领脉络很清晰,我们的学习能够围绕这个纲领,这就不夹杂。所以我们感恩朱夫子,因为他有这么深厚的功力,所以能够概括出这么好的教学纲领。五伦关系当中第一伦是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著天性的亲爱,这个亲爱是天然、天性,不是人教的。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是天性?你看一个小孩,婴儿,刚出生没有多久,乃至二、三岁,他跟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对父母的依恋,和父母对他的爱护,都是发自於真诚,真心流露出来的,这个没人教他的,这种爱是没有条件的。父母爱护儿女也没有想到说我现在照顾你,你将来长大了要怎么样报答我,不会有这个念头。所以父子之间的亲爱是天然的,这个叫做道。道就是自然而然,它是宇宙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不是人为规定的。
这五伦关系都是自然的法则,人一出生到了世间他就必须有这五伦关系。不仅是人,可以说是一切众生,包括动物,它也有这五伦。你看看动物一生出,它有父母儿女的关系,一起出生的,有兄弟姐妹的关系,有夫妇的关系,君臣,就是讲领导与被领导,动物里面都有个带头的,这一群里面肯定有个带头的,这就是君臣关系,它也有朋友。所以这五伦不仅通人类,通一切有情生命。随顺这种关系,随顺著道就叫做德,违背了道那就不叫德。所以我们讲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亲爱的关系,随顺这种父子之间亲爱的关系就是父慈子孝。父母对儿女慈爱,儿女对父母孝敬,这是先天就带来的禀性,可是如果后天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天性会慢慢丧失。其实也不是真的丧失,而是被他的习性给蒙蔽、污染。所以教育的目的没有别的,就是让这个天性保持终生永恒不变,而且要发扬光大。
父子有亲在中国历史上做得最好的莫过於舜王。你看在他的传记里面记载的,他即使长大了,即使他亲生母亲不在了,即使他的父亲和后母虐待他,甚至於想置他於死地,他都丝毫没有改变对父母的爱心,这叫德。他这个德经过了火的考验,是纯真不变的德行,乃至於到后来感得尧王请他出来做天子。所以孔老夫子赞叹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个德太厚了!在德行上他堪称圣人,在地位上他尊贵到顶点,做天子,在富有上,四海之内莫非王土,都是他的财产,到他死了以后,宗庙祭祀他,子孙保守他的家业,代代受到人民的赞叹、恭敬、效法,这是圣德。他所做的没有别的,就是把父子有亲这种道德保持不变,而且发扬光大。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这种道德,这个培养就是教育,父母、老师教导他,自己也要努力的去落实,从细微点滴处去培养父子有亲。譬如说孩子给父母洗脚,就这么一个小的动作,就培养父子有亲。昨晚我们给爷爷或婆婆洗脚,你看这种亲情就从这种活动中显露无遗。所以父母、老师善教,没有别的,就是从这些细节当中去培养孩子的道德。
中国人他对於孝道非常的重视,可以说全世界最重视孝道的就是中国人。同时中国也重视师道,师道虽然没有排在五伦关系当中,没有明显的排列出来,可是要知道师道它也是孝道。中国人对老师看得跟父母是完全相同,从中国的古礼我们就能看出来。譬如说孩子成年以后别人就不能称他的名,送他一个字,称他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连皇上都不能称他的名,称他的名是对他的不敬,但是父母跟老师可以称他的名。在这一方面来讲父母跟老师地位是平等,更何况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得中国人尊师重道。在家里父母教导儿女,处处做儿女最好的榜样,儿女从小看著父母的言行,感受著父母的起心动念影响,到了六、七岁,上学了,基本根基奠定了,然后到学校里跟老师学习,老师继续道德的教育,做学生最好的榜样。父母教子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亲师要配合,这才能把孩子教好。所以一个孩子要健康的成长,父母跟老师两个角色都不可缺少,不能只有父母没有老师,也不能只有老师没有父母,这都难以真正育出真人才。
真正教育没有别的,就是把孩子那些烦恼习气慢慢的去除,因为什么?人本性是本善,并不需要你多加一点善,他本来具足善。这个善是圆满的,是纯善,不是善恶相对的那个善,它没有对立,《大学》里面称为至善,本来就有。现在没有了就是因为恶习气,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恶习气去除而已,是减少恶习气,并不需要你多加什么东西,不是让你得到什么东西,而是让你回归自己的本性而已。所以在教育方面,父母跟老师这是两种最重要的角色。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孝道的教育,父子有亲的教育,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儒家讲的仁爱,我们现在讲爱的教育,培养爱心,这个爱心是清净的、纯正的、博大的爱心,这种爱心的原点就在於父子有亲。亲师配合起来教,老师教学生父子有亲,父母教孩子孝敬老师,师徒有亲。父子是血缘的关系,师徒是道义的关系,但是亲爱是一样的。所以中国人把父母跟老师摆在同等的地位上,你看最后父母过世了,孩子,就是儿女,要服丧三年,老师过世了,学生要心丧三年,只是不穿孝服而已,还是要守丧,三年不改。所以中国人的教育是以孝亲尊师为根本,这是讲到父子有亲。
底下讲君臣有义,这个义就是道义。君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道义的关系,随顺著道义这就叫做德。这个德是什么?做领导的对下属要仁慈,下属对领导要忠诚,这就叫德。所以所谓君仁臣忠,这是德。这个君和臣它所代表的含义是很广泛的,不仅是指国家的领导人,对於百姓而言,国家领导人当然是君,百姓当然也是臣,包括在政府服务的所有的官员、公务员等等,但是君臣的关系不只这些。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面都会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譬如说一个企业,老板就是君,所有的部门经理、员工都是臣;在一个部门里面,部门经理是君,他的下属员工是臣;在一项工作当中,这个工作的负责人是君,其他的成员就叫臣。从此可以类推,所有的团体都有君臣的关系。一个学校,校长是君,所有老师、学员是臣;一个班里,老师是君,所有的学生是臣;一个家庭里面,家长是君,这个家里面的晚辈,乃至工人,统统都是臣。所以团体无论大小,只要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有君臣的关系。领导就要关怀、爱护、照顾自己的下属,做下属的一定要忠心耿耿,老实、听话,这才符合天道。
在过去家都是一个很大的团体,不像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的家,一般都是三口、四口之家,小家庭,在古代的家庭是大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六、七代同堂都有。最大的家族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明朝的郑濂的家族,七代同堂,有一千多口。唐朝有一位姓张的家族是九代同堂。大家庭里面它就有君臣的关系,因此过去能够齐家就能出来治国。所以我们读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人很难体会,为什么?见不到这样的大家族,可以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家,所以谈到齐家、治国,只是一个渺茫的概念,很难有体会。我们的师长现在提倡用道义结合起来的家这个概念,因为什么?用血缘相结合的家现在被打破了,这是过去中国长期处於战乱时期,家被打破,真叫家破人亡,现在要恢复起来很不容易。应该怎么恢复?不用血缘关系,而用道义相结合的这么一个家庭,大家志同道合走在一起来,这自然就形成一个家,道义之家,大家有共同的目标,遵守共同的规矩,所以一个家有家规、有家道、有家学、有家业。
我们师长提倡恢复传统的家与家道,家道是什么?伦理道德,五伦十义,归纳起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朱夫子的这篇文章,他所给我们揭示的这个传统文化的纲领,这是我们的家道。家规,《弟子规》就是古代家规的集大成。所有的家族它的家规都离不开《弟子规》,只是在《弟子规》基础上根据自己家庭的状况多加内容。我们师长现在提倡儒释道三个根,这是我们要学的规,不仅学,还要做到。家规有了,大家能遵守,这个家风才正。而家学,我们现在用传统文化、国学,儒释道三家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家业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事业,一个企业它也是个家,企业有它的事业,一个学校或者一个道场它也是个家,它是弘扬圣贤教育,这是我们的家业。所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我们要在这个现代意义的家当中去落实,这真正才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
五伦当中第三个是夫妇有别。别是讲什么?差别。什么差别?夫妇两个人责任不一样,各有其职,这个职是天职。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男主外、女主内,男的要在外面工作,挣钱养家,是经济来源,经济支柱,女子在家,这个太太她的使命是相夫教子。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仅就是讲说没有后代,生不出儿女,不是那个意思,有儿女如果没有好好的教育他,不等於无后吗?教养儿女的责任女子承当起来,所以太太这个名词是很尊贵的称呼。它来源於周朝三太,刚才我们讲到的太姜、太任、太姒,她们的儿女都是圣人。所以现在称女人「太太」,这是什么?说你是圣人的母亲,你能够教养出像文王、武王、周公那样的圣人,这个称呼极尊贵,也体现出妇女身上神圣的使命。所以古德有讲,治国平天下之权在妇女手上。为什么?好的太太就能培养出好的儿女,这个儿女将来就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现在人提倡说要提高女权,讲究男女平等。这种说法其实是什么?没有真正认识到女权的尊贵。中国人最重视女权,治国平天下的大权都落到女子手上,她的职责比男子在外面养家糊口这个职责要重要得多。如果不重视养儿育女,教养儿女的话,要女子现在也出来工作,跟男子去争地位、争工资,把教导下一代神圣的使命给丢弃掉了,这是毁掉我们中华民族,后继无人,这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夫妇有别在现前社会要把这个真实的意义给说清楚,好好的提倡,个人有个人的分工,个人有个人的天职。
而且在教育儿女当中更为重视教育女子,你看《五种遗规》里面就有单独列出来「教女遗规」,可见得中国古人对於教导女子多么重视。没有好的女子将来就没有好的母亲,没有好的母亲就没有好的后代。这是延续一个民族,让它生生不息,让它发扬光大最为重要的一种责任,就是教育女子。你看古人的圣贤,孔子有孔母,孟子有孟母,凡是圣贤,都是出自於母亲手上。所以圣贤都出自於闺阃,古人讲的。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知道如何分工。在现代意义上的家当中也需要有分工,譬如说我们要培养弘法、护法的人才,这弘法、护法也有别,有分工,弘法的就专心弘法,护法的就专心护法。功德哪个大?护法比弘法功德大,没有好的护法,那弘法,他再能弘也弘不下去。所以弘护也有别。
这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待会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刚才我们讲到这个五伦关系前面三个科目,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现在我们看第四个科目长幼有序。长幼是讲兄弟,哥哥是长,弟弟是幼,序是指天然的这种次序。这不是刻意安排的,先出生的就叫哥哥,后出生的就是弟弟。弟弟对哥哥要尊敬,是敬长,哥哥对弟弟要关怀、要照顾,这是爱幼。兄弟之间的情谊,古人比喻像手足一样,手足是一体。所以哥哥和弟弟这种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保持著兄友弟恭的这种德行。像古人,很多做弟弟的很有才干、很有福报,超过自己的哥哥,可是他的事业做得再大,官再大,财富再多,对他的哥哥依然像在童年一样那样恭敬,这是德。所以兄友弟恭,兄弟之间的和睦就是孝道,《弟子规》讲的,「兄弟睦,孝在中」。家里有孝悌之风,古人讲的,「家和万事兴」。古人的一个典范,司马光,宋朝的名相,你看他身为宰相的高位,但是对他的兄长依然是那样的敬,对他的兄长那种恭敬,在兄长面前依然保持过去幼儿时代对兄长那样去侍奉,这是我们道德的模范。当然这个兄也包括姐姐,弟也包括妹妹,兄弟姐妹都是一体。
第五个科目是朋友有信,这是讲朋友之间要讲求信义。人无信则不立,信对人至为重要。信是讲信实,说话要实在,所谓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是讲到信实。人真正做到信实他自然就有好的朋友,这是他感招来的。如果人不讲信用,背信弃义,他感招来的一定是那种狐朋狗友,真正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他们全都走掉了,甚至还有的会落井下石,这都是自己感招。内因是自己有信义,你才能感招好的果报。所以这上面讲到五伦,这是道,随顺著五伦的关系叫德。所以父子是道,有亲就是德,君臣是道,有义是德,夫妇是道,有别是德,长幼兄弟是道,有序是德,朋友是道,有信是德,随顺道就叫德。所以朱熹朱夫子他在这个文当中说到这五个方面是「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这个五伦是传统圣学的纲目,早在尧舜时期就教导大众这五伦、八德,五伦的关系。尧舜当时请契做为司徒,契是尧舜的大臣,相传是殷代的祖先。司徒就是专门主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现在我们讲教育部长,在古代是礼部尚书,专门主管教育。教什么?敬敷五教,敷当施字讲,施教,敷教就是施教的意思,把这五伦关系教给民众,让他们遵守道德,中国传统圣学不外乎此,学者学的也就是学这个。所以这是整个中华文化学术的纲领核心,一切的教化都是从这里出生演变出来的。下面说,「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学习要有次序,这个次序也有五个方面,分别在下面给我们揭示出来。如左,因为古代写文字是从右到左,所以右是指上面,左是指下面。这五个学习的次序的科目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里的话。
第一个讲博学,人不能不学。博学是讲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里包括生活教育,什么都学。扫地要学,擦桌子要学,砍柴要学,烧火煮饭也要学,现在我们用很多现代化的工具,一些电器要学,电脑要学,乃至现在我们说英文、开车等等,生活中各个层面都是要学习,每一个部分我们都要会,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够自理,不需要人去照顾我们。纵然你的福报很大,有人侍候你,可是你也不能不懂。如果一个人生活教育没有学,他自己不能够独立的生活,不会自己照顾自己,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现在这个教育非常缺乏这种生活教育。我过去在美国留学读书,我们看到大凡学习成绩优秀的人,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过得了关,自己会照顾自己。把自己都打理好了,他学习起来他才能够专心,他不会因为生活而产生很多的烦恼。所以古人教孩子从小就教洒扫应对、生活教育,样样都得会。我幸亏从小父母在这方面很留意,我记得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母亲还特别送我去裁缝班学裁缝。自己要会做饭、洗衣服、办事。你一出国留学就体现你自己的全面的素质,你的素质高,你自然能够在国外立稳脚跟,而且不仅照顾好自己,能够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都是什么?不光在你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是说你自己读书读得好就是优秀的人,读书只是一方面,要看你的全面的素质。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忽略了这一点,培养孩子不在生活教育上培养,就让孩子去钻研那些学科,所以可能培养出一个在中学就获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可是他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他待人处事、人情事故一窍不通,学成一个书呆子。这样成绩再好、再优秀,又有什么用?出来这社会不懂得人情事故,不懂得进退应对,他很容易得罪人,而且还不知道,自己也做事情没有助手,所以事业也很难成就。所以古人小学的教育最注重就是生活的教育,生活当中样样都要会,哪怕是做了达官贵人的子女。你看看清朝末年的曾国藩先生,这是了不起的人物,在清朝,他是汉人,能做到四个省的总督,在清朝历史上是没有的。一般总督只管两个省,他管四个省,人家称他作小皇帝。可是他教导自己的儿女子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全部自己动手,家里虽然佣人很多,但是家里子弟都要习劳,都要会干活,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够把自己的福都享尽,所以对子女没有溺爱,这才能够把他们训练成人。他自己会照顾自己他才能够会照顾家里人,他才能够更好的为父母、为长辈服务,他的德行才能落实。要只是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不懂得做,你说孝亲事师、敬老尊贤怎么个做他都不会,他的德行又何以得到彰显?所以这里讲博学之是讲我们日常生活个个层面都要学习,这是讲到生活教育。
而在於学术上要讲求专精,所以「教之道,贵以专」。因为小孩子一下子广学多闻他心就会搞乱,效果不好,要先从一门下手,贵以专。先成就德行,这是成就根本智,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然后再广学多闻。所以小学教育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人只有一科文科,不像现在的小学好多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等,过去只是文。而且这个教育当中强调背诵,因为什么?背诵他心力就集中,精神专注,这是练习他的定力,培养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以后,他长大了,十五岁以后入太学,这才开始让他博学多闻,成就他的后得智。那个时候他智慧开了,广学多闻他就学得快。所以在学术方面先培养根本智,先专精,而后博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一次完成。他有了智慧,一接触到他就能明了,正所谓他有根本智,这是无知,所谓无知就是他的心地清净,没有妄想杂念,等到一接触到外面的境界,他就无所不知,他就明明了了,这是后得智。
博学下来是审问,审是审查,有所不知的时候要问,这个问一定要懂得这个问题该不该问,应该问谁,这叫审问。不是说乱问,有问题随便找一个人就问,那就不叫审问。譬如说如果从书本里读到的文句我有问题,应该问谁?问读书人,问对这本书精通的人,而且知见要正确的人。你不能问那些不认识字的、没念过书的,那你问不是白问了?或者问到的那些人他自己对於这个书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意思,知见不正,他会误导你。所以审问要懂得选择问的对象,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对象,你要问的是专家、行家,问到经验丰富的人,这样你才能真正学到学问。这里提到的这个审问,选择老师就很重要,这个老师关系到你法身慧命。如果你跟错一个老师,你向他学习,这个老师他知见不正,自己又没有德行、没有真实的学问,跟著他就会受害。不仅是一生受害,可能来生后世都受害,因为有了错误的知见,形成之后就很不容易改。古德所谓的「舍身容易,舍见难」。你把他杀了不难,但是你要改变他的知见这就不容易,这知见从小养成,所以选择老师非常重要。这个责任在父母,孩子没有成人,父母替孩子选择老师,父母要有慧眼。所以父母自己也要认真学习圣贤教育,他才懂得选择让孩子走哪一条路。
我今天很幸运,走上圣贤教育之路,这什么?感恩自己的母亲。我母亲她是很好学的人,她努力的学习传统文化,自己学习,也介绍给我,并且为我选择老师。现在我们跟著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法师,这是我母亲替我选择的。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十九岁那一年,一九九二年,师父上人来广州光孝寺讲经,我母亲去,从头到尾听,听了之后,认定这是我们将来的老师。你看那时候选择,我自己什么都不懂,虽然十九岁了,还是迷迷糊糊的。母亲给我选择老师之后,让我听老师的教学的录音带,后来有录像带,后来有光盘,一直听,从头到尾就跟这一位老师学,没有换过老师。这是古人讲师承,是讲什么?你在一个老师会下要学成就了,你毕业了,出山了,你才有师承。所以从十九岁开始认识这位老师到现在,今年三十六周岁,将近二十年,才奠定自己圣学的基础。现在基础还不稳,还要继续学习。所以这个审问很重要,审查自己应该跟从哪一个老师学,一旦选择正确就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师承就没有了,这个很重要。
第三条讲慎思,慎思是谨慎的思考。学习当然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不能不谨慎思考。先要自己去思、去悟,实在解决不了才去请教明师。所以这个慎思跟前面审问有密切的关系。第四条讲明辨,明是讲智慧,用智慧来辨别。你所学的、你所见所闻,与道德相不相应,与圣贤的教诲相不相应,你要去辨别。这个辨别要在前面的学、问、思的基础上,你有了圣贤的教诲在心中,你才有个标准去辨别,否则自己善恶都分不清楚,你怎么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你所跟从的老师、朋友是善还是恶?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许许多多的言论乍听起来有道理,其实都跟圣贤教诲背道而驰,如果我们不能辨别清楚,被他的花言巧语、被他的甜言蜜语给欺骗了,这个损失就大了。所以现在青少年都受到媒体、网路的污染,这里面的内容如果不好好的辨别,自己又没有定力,肯定会受到污染,自己慢慢堕落而不自知。所以这里朱夫子告诉我们这四条,「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学是博学,问是审问,思是慎思,辨是明辨,这四个方面的科目是让我们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后最重要要落实。
所以底下讲,「若夫笃行之事」,笃行,五个科目最后一科,「则自修身以至於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笃行就是落实,把自己学、问、思、辨得到的圣贤教诲落实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这里讲的修身以至於处事接物。如果不落实,那我们的所学、所问、所思、所辨统统落空,这就不是实学,那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贵在力行。这个力行,笃行讲到三个方面,修身、处事、接物,都有它的要领。第一个讲修身之要,朱夫子讲「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言忠信用现在一般的话来讲就是诚实,做人要诚实、诚敬,行笃敬就是讲礼敬,所以言忠信、行笃敬合起来就是诚敬。惩忿,忿是愤怒,就是控制自己的瞋恚心,窒欲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迁善改过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断恶修善。所以后面这几条,惩忿是讲不瞋,窒欲是讲不贪,迁善改过是不痴,断我们的贪瞋痴。
这里讲的言忠信就是讲说话要诚实。什么叫忠?忠字,你看中国古代的文字,这是智慧的符号,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你的心中正,不偏不斜,这叫忠。也就是你知见完全正确,正知正见,你的心才不偏不斜,你的言语才是忠信的。如果知见偏斜了,言语肯定是不忠不信。正知正见怎么得来?要想得到正知正见可不容易,用佛家的道理来讲,你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你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知见,为什么?都是邪知邪见,只有到了阿罗汉果以上,那才是正知正见。所以阿罗汉称为正觉,他的知见完全正确,这是绝对标准。我们现在烦恼没断,知见就不正确。不正确怎么办?圣人教导我们,不要随顺自己的知见,应该随顺圣贤的教诲,用圣贤人的知见做为自己的知见,那就正确,那也称为正知正见。所以言语造作、起心动念都要想到跟圣贤所说的相不相应,相应的才能做,不相应的绝对不能做,那你的知见就正,你的言才忠信。行笃敬,这个笃是笃实,实实在在,敬是恭敬,行为实实在在、恭恭敬敬,这叫行笃敬。我们讲这人很诚恳,不会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这叫行笃敬。能做到言忠信、行笃敬的人,这个人是圣贤君子,他绝对不会做恶事。
后面四句,惩忿就是不能发脾气,控制自己的瞋恚心。内心里面如果还有一丝毫的不满、怨恨、嫉妒、傲慢、对立、矛盾,都要把它们化解,让自己的心平下来,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惩忿。人如果有怒气,哪怕怒气再小,没有发作出来,发作出来的叫瞋,没发作出来的叫恚,瞋恚不仅伤德,也伤身。窒欲,窒是控制,欲望一定要控制。什么欲望?通常讲的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要放下。贪婪,这是败德的最重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是心灵的毒素,心有毒了这身也会得病。迁善改过,这是圣贤人之所以成圣成贤的关键。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哪个说没有过失?没有成圣人之前肯定都会有过失。有过失不怕,能改就是好。所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是什么?不是说你布施多少钱,救济多少贫人,那个都不是最大的善,最大的善是你改过,善莫大焉!所以我们看到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写的《了凡四训》,我们都佩服他改造命运。他原来命中无子,命中没有功名、没有科第,而且短命,五十三岁就要走的,但是后来经过云谷禅师点化,认识到命运是因为自己的善恶果报、自己的优缺点所感招的,只要能够改过迁善,就能改造命运。所以他自己反省为什么没有功名?为什么没有儿女?他知道自己不能够容人,不耐繁重的事务,就是没有耐心,心量狭小,说话刻薄,常常自命清高,以才智盖人,这些是薄福之相,所以没有功名,他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了,他就得到功名。为什么自己没有儿女?他发现自己有好洁的不良的一种洁癖,另外善怒,喜欢发脾气,而且常不能够舍己救人,心里的爱心不够,又常常讲话,多言耗气,又喜欢喝酒,伤身体,晚上又喜欢彻夜长坐,不知道保养精神,这些过恶决定了他没有儿女。这才懂得原来命运其实是自己这些善恶、优缺点决定的,只要能够把恶和过改过来,努力的修善积德,命运真的改造了。所以他后来有一个儿子,考上进士,而且获得长寿。因此改过迁善这不仅帮助我们成圣成贤,也能够让我们改造命运,自求多福,这是讲到修身。身修好了自然能够感化家族,这是齐家;感化国民,这是治国;感化天下人,这是和平天下。所以《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在此。而朱夫子给我们点出来,修身就是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第二条,笃行的第二条是处事,它也有要领。处事是你办事,你做工作,无论事大小,要懂得处事的原则。朱夫子讲「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其谊这个谊跟这个道义的义是通用的,通假字,也就是说我们办事要以道义为原则,绝对不能够为私利,也不图有功。譬如说我们现在在从事教学的工作,教学目的是为了什么?启发大众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用儒家的话来讲,是帮助一切人民回归本性本善,明其明德,不是为自己功利。如果内心里夹杂著有名闻利养,想要自己出名,自己去当人的老师,让人跟我学,这是什么?私心在作祟,这就跟道义不符合。所以所谓道义是不考虑自己有没有利益,只考虑大众能不能得利益。在教学方面我们绝不能标新立异,我们讲解儒释道古圣先贤的经典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在教学里面讲复讲,复讲是把自己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复述出来,讲的全都是老师的见解,没有自己的见解。老师的见解从哪来?从他老师那得来的,层层追溯上去,老师的老师,最终的老师,儒家是孔子,道家是老子,佛家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称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全不敢有自己的意思,孔子所谓的述而不作。所以教学方面我们师长教导我们,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只要讲的没有错误,这就是功德。天天反省、改进,不图有功,不计其功,更不能谋其利,就是为了帮助人觉悟。我们的师长常提醒我们,弘扬圣贤教育这条路不好走,你讲经说法未必得到人家的理解、人家的支持,这条路很多的障碍、曲折。要不要走?如果是为自己,就不要走,干嘛这么辛苦?但是为了道义、为了大众,你应该走下去,坚持不懈。像我们的师父上人,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讲经教学五十多年,遇到的挫折,承受的压力,那是不计其数,但是老人家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这是什么?真正做到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才能够坚持到最后。真正做到像夫子所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什么能够不厌不倦?因为他不是为自己,这是为大众的仁爱之心在推动,为道义而做的,愈做愈快乐、愈欢喜。
第三条接物这方面,也有要领,接物是讲待人接物,物包括范围比人更广泛,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这一切的万物。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家不愿意,我就不能做,我不希望别人加给我头上,我就不能这样对待人,我希望得到的,我才能够给予人。譬如说我不希望别人毁谤我、讲我的是非,我就不能够毁谤他、毁谤别人,讲别人是非。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凡是对待别人的时候,先要想一想,假如他也这样对我,我能不能接受?我愿不愿意接受?能够换位思惟,先想到别人,这就是圣贤之道。而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就有恶报,我对别人如此,别人也对我如此,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底下两句尤其重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是遇到失败,遇到挫折,我们应该存有什么心态?一般人首先会找外头的原因,把过失都推给别人,或者是怪这个事情很多客观的原因,没有想到自己有没有过失。但是古圣先贤教我们,行有不得,就是你行不通的时候,遇到挫折,要先想想自己,反过来求自己的毛病、过失。自己确实没有过失怎么办?不会没有过失,没有过失肯定行得通,行不通是自己德行不够,感而不通。所以改过迁善,消除自己的业障,改正自己的毛病,这才能够行得通。圣贤之道真的不外乎此。
以上说的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教育的总纲。朱夫子说,能够把这些学问落实,自己要明白义理,落实到自己的身心,然后推己及人,把这个圣贤教诲弘扬出去,真正能够这样做到,乃至日常生活、起心动念,都要以古圣先贤的教诲做标准,来省察、来检点、来改过,圣贤之学你就能够真正成就。这里所说的是朱夫子归纳的古昔圣贤教闻之大端,就是概要,希望我们每个人认真的遵守。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做,圣贤之道不是去责人的,而是责己。先用圣贤之道规范自己,能够到自然的地步,契入圣贤的境界,这些规范可以说也就对你不必要了,为什么?你所作所为全都与圣贤教诲自然相应。像夫子到了七十岁,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犯规矩,都符合圣贤的教导,自己也就不知不觉成圣成贤了。
所以这篇「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我们的师父上人有详细讲解过一遍,我们今天做一个简单的复讲,概括了四千五百年老祖宗对后代子孙教导的精华,我们做为童蒙养正教育里面的第一课。这个学习非常的重要,整个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落实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开始学习《养正遗规》当中的一篇朱子的文章,这个文章是在《养正遗规》当中的第一篇,叫「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在清朝有一位大学者,叫陈弘谋先生,是广西人,在雍正元年考取了进士,后来做官做了三十多年。在他任职的闲暇当中他广泛的阅读了儒家的著作,针对时弊会集出《五种遗规》,就是古代儒家学者他们的著作,分五大类把它编辑在一起。这五种遗规分别是「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养正遗规专门是讲如何教导儿童,是小学的课程。教女遗规是讲教女孩子,单独列出来,因为这个是非常重要。训俗遗规是针对社会的民心、风俗的得失利弊而会集的文章。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是专门针对当官的士大夫、官吏他们所说的。这一部书当年我们的师长净空老法师得自於他的老师李炳南老教授。李炳老过去虽然没有讲过这部书,但是对这本书非常的重视,要求自己的学生们一定要抽空认真的阅读,熟读深思。我记得在二000年的时候,我跟母亲到新加坡拜访我们师长,他老人家就在新加坡净宗学会五楼他的会客厅里亲自把这一套《五种遗规》交到我手上,叮嘱我要好好的去研读,告诉我过去李炳老也是要求他认真的学习这部书。我们师父全副的精力放在佛法的弘扬上,但是对於儒家的典籍也是极为重视和提倡。我们现在想从这《五种遗规》当中,选取一些最精要的典籍提出来我们来学习一遍,补上我们儒家的基础课程。
《养正遗规》可以说对我们现前修学也是非常重要。虽然养正是讲童蒙养正,教导孩童,可是我自己看自己过去也是很遗憾,从小因为这个社会时代的原因,未能够系统的学习小学的课程,所以修学的功夫久久不能得力,说实在的,就是基础不够。我们师父上人提倡在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上下功夫,也是出自於这个原因。把基础打好了,将来修学进度就很快。《养正遗规》第一篇就是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一篇总结出中国古圣先贤四千五百年传统教育精华的一篇短文。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陈弘谋先生对《养正遗规》有一篇序文,这序文里面有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彩,我们先来学习,然后再进入朱子的文章学习。
陈弘谋先生他在《养正遗规》序文当中说到,「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这一小段话告诉我们,天下人才都是教出来的,人本来都是本性本善,《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正说明什么?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让人回归本性本善,如果没有教育,本性本善就会被蒙蔽,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习性,习相远,所以教育最重要。《礼记.学记》说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才都是教出来的。当然庸才、恶人也是教出来的,看你用什么来教。你用道德、仁义、善法去教他,他就成为善人、成为君子、成为圣贤;你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种种的不善之法去教导他,他也就自然成为不善了。所以陈弘谋先生序文中第一句话把这个要点点出来了,只有真教术,教术就是真正的教育的方法,善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善的人才。教育必须从社会全方位来进行,这里讲的闾巷就是社会的各个层面。正如我们师长在他的老家安徽庐江汤池建立的文化教育中心,之所以三年当中教学这么成功,令全世界的人都赞叹,改造社会的风气,构建和谐的社会,他们确实做得很成功。教育的方法就是全民教育,整个汤池镇四万八千人口,都来学习《弟子规》,这个效果才能出来。
培养人才要从儿童开始,童蒙养正。实在讲,愈小愈好,最好是什么?从胎教开始,孩子还没出生,教育就开始。孩子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他也在接受教育,父母亲一言一动对胎儿都有影响。所以过去周朝你看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都懂胎教,所以生出来的孩子都是圣人。记载当中说到,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文王的时候,真正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心地纯净纯善,当然言语动作无一不善,所以有胎教才有文王的圣德。胎教是教育根基奠定的阶段,孩子出生以后这教育必须要密锣紧鼓的跟上,伦理、道德、因果这三方面教育要同时并重,而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为他做一个好样子。所以自小受到这良善的教育之后,根基奠定好,长大成人不是圣贤至少也是个君子。弘谋先生这里引《易经》当中说到,「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於是乎在」。这段话就是出自於《易经》,《易经》第四卦叫蒙卦,蒙卦是下坎上艮,坎为水,艮为山,所以蒙卦是代表山下出水,就是山下出泉,这个卦象叫蒙,这个蒙是启蒙,对於人来讲这是童蒙,孩子幼儿时代非常的重要。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果行就是果断的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育德就是培育美德,要从童蒙阶段开始,这《易经》当中给我们的启示。所以称为「蒙以养正,圣功也」,圣功是圣人的功绩,在童蒙时代就要把正气的根基养好。这个意思非常深,从天象我们能够领会到这一层意思。所以《易经》也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底下弘谋先生在序文当中另外有一句说,「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义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於大学之途,庶几源洁流清,於世教不无少助乎!」这是讲弘谋先生会集这一本《养正遗规》他所搜取的这些资料,这个搜集的标准就是笃伦理、砥躬行、兴道义。笃伦理,笃就是笃行,伦理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五种,所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个称为道。人间的大道就是这五伦,把这五伦关系处理好了就叫笃伦理。圣人的教化不外乎这五伦而已,遵循五伦的关系就是德、就是义,所谓五伦十义。朱夫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当中主要就是讲这个问题。砥躬行,这就是讲修身。《大学》里面讲的修身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是格除物欲,正心是端正自心,物欲格除掉了,心地端正了,才有可能把身修好,身是自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之后,致知是什么?把自己的良知恢复。良知本来具足,现在被物欲给蒙蔽了,把物欲格除掉之后,良知就能恢复。诚意是自然的,良知一恢复意就诚了,心里没有邪念了,这就是意诚,心就正了。兴道义,这个是把人间的道德、艺术复兴起来,有助於教化。所以《养正遗规》所有的篇章都符合这个标准。
《养正遗规》属於小学的课程,在古代小学是八岁到十五岁要学习,十五岁之后就要入大学,也叫太学。小学主要学规矩,洒扫应对,待人处事接物该怎么个做法,入大学就要求明理,但是没有小学的基础大学也是没办法成就,所以小学是大学的阶梯。真能够将孩子用传统的圣贤文化来教育他,由小学而至於大学,这个人必定能够做一个正人君子。人人都能做正人君子,社会自然也就和谐、太平,民风就正。源洁流清,这是比喻教育有效果之后,社会风俗改善了,现在所提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不难达到。所以这本书对於世间教育是很有帮助。
我们今天从第一篇讲起,我们选讲,第一篇是「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作者就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他是一位著名的宋代理学家,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字元晦,也是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到晚年号遁翁,他的号也很多。祖籍是江西婺源,出生在福建南平这个地方。十八岁就考上进士,做官的时间不长,大部分的时间致力於治学,成为我们中国古代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逝世之后谥号文,所以人们也称他朱文公,并且把他配以在孔庙当中来祭祀,他称为孔门十哲之一,是非常难得的,孔子之后,一千多年之后孔门的门人。他的这篇「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他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这是他自己建立的一个书院,教导自己的弟子,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尧舜禹汤时代就已经有记载,到现在已经是四千五百年。当然在尧舜之前我们可以估计至少上溯五百年,从黄帝,甚至早在伏羲时代,就有这种教育,只是当时没有系统的记载下来,一直到春秋时代的孔子,他伟大之处就是把这些传统圣哲的教育把它会集成系统的教育,所以孔老夫子他是集大成者。
朱子在这「白鹿洞书院揭示」当中一开头就说到五伦的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逐条的来学习。这五个科目,连著后面所讲的教学的顺序、教学的落实,就是笃行,包括修身,包括处事接物,这些短短的几行文字,可以说是概括了整个传统圣哲教育。《三字经》上讲的,「教之道,贵以专」,专是不要杂。这个纲领脉络很清晰,我们的学习能够围绕这个纲领,这就不夹杂。所以我们感恩朱夫子,因为他有这么深厚的功力,所以能够概括出这么好的教学纲领。五伦关系当中第一伦是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著天性的亲爱,这个亲爱是天然、天性,不是人教的。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是天性?你看一个小孩,婴儿,刚出生没有多久,乃至二、三岁,他跟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对父母的依恋,和父母对他的爱护,都是发自於真诚,真心流露出来的,这个没人教他的,这种爱是没有条件的。父母爱护儿女也没有想到说我现在照顾你,你将来长大了要怎么样报答我,不会有这个念头。所以父子之间的亲爱是天然的,这个叫做道。道就是自然而然,它是宇宙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不是人为规定的。
这五伦关系都是自然的法则,人一出生到了世间他就必须有这五伦关系。不仅是人,可以说是一切众生,包括动物,它也有这五伦。你看看动物一生出,它有父母儿女的关系,一起出生的,有兄弟姐妹的关系,有夫妇的关系,君臣,就是讲领导与被领导,动物里面都有个带头的,这一群里面肯定有个带头的,这就是君臣关系,它也有朋友。所以这五伦不仅通人类,通一切有情生命。随顺这种关系,随顺著道就叫做德,违背了道那就不叫德。所以我们讲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亲爱的关系,随顺这种父子之间亲爱的关系就是父慈子孝。父母对儿女慈爱,儿女对父母孝敬,这是先天就带来的禀性,可是如果后天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天性会慢慢丧失。其实也不是真的丧失,而是被他的习性给蒙蔽、污染。所以教育的目的没有别的,就是让这个天性保持终生永恒不变,而且要发扬光大。
父子有亲在中国历史上做得最好的莫过於舜王。你看在他的传记里面记载的,他即使长大了,即使他亲生母亲不在了,即使他的父亲和后母虐待他,甚至於想置他於死地,他都丝毫没有改变对父母的爱心,这叫德。他这个德经过了火的考验,是纯真不变的德行,乃至於到后来感得尧王请他出来做天子。所以孔老夫子赞叹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个德太厚了!在德行上他堪称圣人,在地位上他尊贵到顶点,做天子,在富有上,四海之内莫非王土,都是他的财产,到他死了以后,宗庙祭祀他,子孙保守他的家业,代代受到人民的赞叹、恭敬、效法,这是圣德。他所做的没有别的,就是把父子有亲这种道德保持不变,而且发扬光大。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这种道德,这个培养就是教育,父母、老师教导他,自己也要努力的去落实,从细微点滴处去培养父子有亲。譬如说孩子给父母洗脚,就这么一个小的动作,就培养父子有亲。昨晚我们给爷爷或婆婆洗脚,你看这种亲情就从这种活动中显露无遗。所以父母、老师善教,没有别的,就是从这些细节当中去培养孩子的道德。
中国人他对於孝道非常的重视,可以说全世界最重视孝道的就是中国人。同时中国也重视师道,师道虽然没有排在五伦关系当中,没有明显的排列出来,可是要知道师道它也是孝道。中国人对老师看得跟父母是完全相同,从中国的古礼我们就能看出来。譬如说孩子成年以后别人就不能称他的名,送他一个字,称他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连皇上都不能称他的名,称他的名是对他的不敬,但是父母跟老师可以称他的名。在这一方面来讲父母跟老师地位是平等,更何况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得中国人尊师重道。在家里父母教导儿女,处处做儿女最好的榜样,儿女从小看著父母的言行,感受著父母的起心动念影响,到了六、七岁,上学了,基本根基奠定了,然后到学校里跟老师学习,老师继续道德的教育,做学生最好的榜样。父母教子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亲师要配合,这才能把孩子教好。所以一个孩子要健康的成长,父母跟老师两个角色都不可缺少,不能只有父母没有老师,也不能只有老师没有父母,这都难以真正育出真人才。
真正教育没有别的,就是把孩子那些烦恼习气慢慢的去除,因为什么?人本性是本善,并不需要你多加一点善,他本来具足善。这个善是圆满的,是纯善,不是善恶相对的那个善,它没有对立,《大学》里面称为至善,本来就有。现在没有了就是因为恶习气,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恶习气去除而已,是减少恶习气,并不需要你多加什么东西,不是让你得到什么东西,而是让你回归自己的本性而已。所以在教育方面,父母跟老师这是两种最重要的角色。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孝道的教育,父子有亲的教育,这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儒家讲的仁爱,我们现在讲爱的教育,培养爱心,这个爱心是清净的、纯正的、博大的爱心,这种爱心的原点就在於父子有亲。亲师配合起来教,老师教学生父子有亲,父母教孩子孝敬老师,师徒有亲。父子是血缘的关系,师徒是道义的关系,但是亲爱是一样的。所以中国人把父母跟老师摆在同等的地位上,你看最后父母过世了,孩子,就是儿女,要服丧三年,老师过世了,学生要心丧三年,只是不穿孝服而已,还是要守丧,三年不改。所以中国人的教育是以孝亲尊师为根本,这是讲到父子有亲。
底下讲君臣有义,这个义就是道义。君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道义的关系,随顺著道义这就叫做德。这个德是什么?做领导的对下属要仁慈,下属对领导要忠诚,这就叫德。所以所谓君仁臣忠,这是德。这个君和臣它所代表的含义是很广泛的,不仅是指国家的领导人,对於百姓而言,国家领导人当然是君,百姓当然也是臣,包括在政府服务的所有的官员、公务员等等,但是君臣的关系不只这些。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面都会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譬如说一个企业,老板就是君,所有的部门经理、员工都是臣;在一个部门里面,部门经理是君,他的下属员工是臣;在一项工作当中,这个工作的负责人是君,其他的成员就叫臣。从此可以类推,所有的团体都有君臣的关系。一个学校,校长是君,所有老师、学员是臣;一个班里,老师是君,所有的学生是臣;一个家庭里面,家长是君,这个家里面的晚辈,乃至工人,统统都是臣。所以团体无论大小,只要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有君臣的关系。领导就要关怀、爱护、照顾自己的下属,做下属的一定要忠心耿耿,老实、听话,这才符合天道。
在过去家都是一个很大的团体,不像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的家,一般都是三口、四口之家,小家庭,在古代的家庭是大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六、七代同堂都有。最大的家族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明朝的郑濂的家族,七代同堂,有一千多口。唐朝有一位姓张的家族是九代同堂。大家庭里面它就有君臣的关系,因此过去能够齐家就能出来治国。所以我们读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人很难体会,为什么?见不到这样的大家族,可以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家,所以谈到齐家、治国,只是一个渺茫的概念,很难有体会。我们的师长现在提倡用道义结合起来的家这个概念,因为什么?用血缘相结合的家现在被打破了,这是过去中国长期处於战乱时期,家被打破,真叫家破人亡,现在要恢复起来很不容易。应该怎么恢复?不用血缘关系,而用道义相结合的这么一个家庭,大家志同道合走在一起来,这自然就形成一个家,道义之家,大家有共同的目标,遵守共同的规矩,所以一个家有家规、有家道、有家学、有家业。
我们师长提倡恢复传统的家与家道,家道是什么?伦理道德,五伦十义,归纳起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朱夫子的这篇文章,他所给我们揭示的这个传统文化的纲领,这是我们的家道。家规,《弟子规》就是古代家规的集大成。所有的家族它的家规都离不开《弟子规》,只是在《弟子规》基础上根据自己家庭的状况多加内容。我们师长现在提倡儒释道三个根,这是我们要学的规,不仅学,还要做到。家规有了,大家能遵守,这个家风才正。而家学,我们现在用传统文化、国学,儒释道三家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家业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事业,一个企业它也是个家,企业有它的事业,一个学校或者一个道场它也是个家,它是弘扬圣贤教育,这是我们的家业。所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我们要在这个现代意义的家当中去落实,这真正才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
五伦当中第三个是夫妇有别。别是讲什么?差别。什么差别?夫妇两个人责任不一样,各有其职,这个职是天职。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男主外、女主内,男的要在外面工作,挣钱养家,是经济来源,经济支柱,女子在家,这个太太她的使命是相夫教子。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仅就是讲说没有后代,生不出儿女,不是那个意思,有儿女如果没有好好的教育他,不等於无后吗?教养儿女的责任女子承当起来,所以太太这个名词是很尊贵的称呼。它来源於周朝三太,刚才我们讲到的太姜、太任、太姒,她们的儿女都是圣人。所以现在称女人「太太」,这是什么?说你是圣人的母亲,你能够教养出像文王、武王、周公那样的圣人,这个称呼极尊贵,也体现出妇女身上神圣的使命。所以古德有讲,治国平天下之权在妇女手上。为什么?好的太太就能培养出好的儿女,这个儿女将来就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现在人提倡说要提高女权,讲究男女平等。这种说法其实是什么?没有真正认识到女权的尊贵。中国人最重视女权,治国平天下的大权都落到女子手上,她的职责比男子在外面养家糊口这个职责要重要得多。如果不重视养儿育女,教养儿女的话,要女子现在也出来工作,跟男子去争地位、争工资,把教导下一代神圣的使命给丢弃掉了,这是毁掉我们中华民族,后继无人,这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夫妇有别在现前社会要把这个真实的意义给说清楚,好好的提倡,个人有个人的分工,个人有个人的天职。
而且在教育儿女当中更为重视教育女子,你看《五种遗规》里面就有单独列出来「教女遗规」,可见得中国古人对於教导女子多么重视。没有好的女子将来就没有好的母亲,没有好的母亲就没有好的后代。这是延续一个民族,让它生生不息,让它发扬光大最为重要的一种责任,就是教育女子。你看古人的圣贤,孔子有孔母,孟子有孟母,凡是圣贤,都是出自於母亲手上。所以圣贤都出自於闺阃,古人讲的。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知道如何分工。在现代意义上的家当中也需要有分工,譬如说我们要培养弘法、护法的人才,这弘法、护法也有别,有分工,弘法的就专心弘法,护法的就专心护法。功德哪个大?护法比弘法功德大,没有好的护法,那弘法,他再能弘也弘不下去。所以弘护也有别。
这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待会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刚才我们讲到这个五伦关系前面三个科目,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现在我们看第四个科目长幼有序。长幼是讲兄弟,哥哥是长,弟弟是幼,序是指天然的这种次序。这不是刻意安排的,先出生的就叫哥哥,后出生的就是弟弟。弟弟对哥哥要尊敬,是敬长,哥哥对弟弟要关怀、要照顾,这是爱幼。兄弟之间的情谊,古人比喻像手足一样,手足是一体。所以哥哥和弟弟这种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保持著兄友弟恭的这种德行。像古人,很多做弟弟的很有才干、很有福报,超过自己的哥哥,可是他的事业做得再大,官再大,财富再多,对他的哥哥依然像在童年一样那样恭敬,这是德。所以兄友弟恭,兄弟之间的和睦就是孝道,《弟子规》讲的,「兄弟睦,孝在中」。家里有孝悌之风,古人讲的,「家和万事兴」。古人的一个典范,司马光,宋朝的名相,你看他身为宰相的高位,但是对他的兄长依然是那样的敬,对他的兄长那种恭敬,在兄长面前依然保持过去幼儿时代对兄长那样去侍奉,这是我们道德的模范。当然这个兄也包括姐姐,弟也包括妹妹,兄弟姐妹都是一体。
第五个科目是朋友有信,这是讲朋友之间要讲求信义。人无信则不立,信对人至为重要。信是讲信实,说话要实在,所谓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是讲到信实。人真正做到信实他自然就有好的朋友,这是他感招来的。如果人不讲信用,背信弃义,他感招来的一定是那种狐朋狗友,真正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他们全都走掉了,甚至还有的会落井下石,这都是自己感招。内因是自己有信义,你才能感招好的果报。所以这上面讲到五伦,这是道,随顺著五伦的关系叫德。所以父子是道,有亲就是德,君臣是道,有义是德,夫妇是道,有别是德,长幼兄弟是道,有序是德,朋友是道,有信是德,随顺道就叫德。所以朱熹朱夫子他在这个文当中说到这五个方面是「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这个五伦是传统圣学的纲目,早在尧舜时期就教导大众这五伦、八德,五伦的关系。尧舜当时请契做为司徒,契是尧舜的大臣,相传是殷代的祖先。司徒就是专门主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现在我们讲教育部长,在古代是礼部尚书,专门主管教育。教什么?敬敷五教,敷当施字讲,施教,敷教就是施教的意思,把这五伦关系教给民众,让他们遵守道德,中国传统圣学不外乎此,学者学的也就是学这个。所以这是整个中华文化学术的纲领核心,一切的教化都是从这里出生演变出来的。下面说,「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学习要有次序,这个次序也有五个方面,分别在下面给我们揭示出来。如左,因为古代写文字是从右到左,所以右是指上面,左是指下面。这五个学习的次序的科目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里的话。
第一个讲博学,人不能不学。博学是讲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里包括生活教育,什么都学。扫地要学,擦桌子要学,砍柴要学,烧火煮饭也要学,现在我们用很多现代化的工具,一些电器要学,电脑要学,乃至现在我们说英文、开车等等,生活中各个层面都是要学习,每一个部分我们都要会,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够自理,不需要人去照顾我们。纵然你的福报很大,有人侍候你,可是你也不能不懂。如果一个人生活教育没有学,他自己不能够独立的生活,不会自己照顾自己,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现在这个教育非常缺乏这种生活教育。我过去在美国留学读书,我们看到大凡学习成绩优秀的人,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过得了关,自己会照顾自己。把自己都打理好了,他学习起来他才能够专心,他不会因为生活而产生很多的烦恼。所以古人教孩子从小就教洒扫应对、生活教育,样样都得会。我幸亏从小父母在这方面很留意,我记得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母亲还特别送我去裁缝班学裁缝。自己要会做饭、洗衣服、办事。你一出国留学就体现你自己的全面的素质,你的素质高,你自然能够在国外立稳脚跟,而且不仅照顾好自己,能够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都是什么?不光在你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是说你自己读书读得好就是优秀的人,读书只是一方面,要看你的全面的素质。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忽略了这一点,培养孩子不在生活教育上培养,就让孩子去钻研那些学科,所以可能培养出一个在中学就获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可是他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他待人处事、人情事故一窍不通,学成一个书呆子。这样成绩再好、再优秀,又有什么用?出来这社会不懂得人情事故,不懂得进退应对,他很容易得罪人,而且还不知道,自己也做事情没有助手,所以事业也很难成就。所以古人小学的教育最注重就是生活的教育,生活当中样样都要会,哪怕是做了达官贵人的子女。你看看清朝末年的曾国藩先生,这是了不起的人物,在清朝,他是汉人,能做到四个省的总督,在清朝历史上是没有的。一般总督只管两个省,他管四个省,人家称他作小皇帝。可是他教导自己的儿女子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全部自己动手,家里虽然佣人很多,但是家里子弟都要习劳,都要会干活,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够把自己的福都享尽,所以对子女没有溺爱,这才能够把他们训练成人。他自己会照顾自己他才能够会照顾家里人,他才能够更好的为父母、为长辈服务,他的德行才能落实。要只是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不懂得做,你说孝亲事师、敬老尊贤怎么个做他都不会,他的德行又何以得到彰显?所以这里讲博学之是讲我们日常生活个个层面都要学习,这是讲到生活教育。
而在於学术上要讲求专精,所以「教之道,贵以专」。因为小孩子一下子广学多闻他心就会搞乱,效果不好,要先从一门下手,贵以专。先成就德行,这是成就根本智,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然后再广学多闻。所以小学教育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人只有一科文科,不像现在的小学好多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等,过去只是文。而且这个教育当中强调背诵,因为什么?背诵他心力就集中,精神专注,这是练习他的定力,培养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以后,他长大了,十五岁以后入太学,这才开始让他博学多闻,成就他的后得智。那个时候他智慧开了,广学多闻他就学得快。所以在学术方面先培养根本智,先专精,而后博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一次完成。他有了智慧,一接触到他就能明了,正所谓他有根本智,这是无知,所谓无知就是他的心地清净,没有妄想杂念,等到一接触到外面的境界,他就无所不知,他就明明了了,这是后得智。
博学下来是审问,审是审查,有所不知的时候要问,这个问一定要懂得这个问题该不该问,应该问谁,这叫审问。不是说乱问,有问题随便找一个人就问,那就不叫审问。譬如说如果从书本里读到的文句我有问题,应该问谁?问读书人,问对这本书精通的人,而且知见要正确的人。你不能问那些不认识字的、没念过书的,那你问不是白问了?或者问到的那些人他自己对於这个书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意思,知见不正,他会误导你。所以审问要懂得选择问的对象,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对象,你要问的是专家、行家,问到经验丰富的人,这样你才能真正学到学问。这里提到的这个审问,选择老师就很重要,这个老师关系到你法身慧命。如果你跟错一个老师,你向他学习,这个老师他知见不正,自己又没有德行、没有真实的学问,跟著他就会受害。不仅是一生受害,可能来生后世都受害,因为有了错误的知见,形成之后就很不容易改。古德所谓的「舍身容易,舍见难」。你把他杀了不难,但是你要改变他的知见这就不容易,这知见从小养成,所以选择老师非常重要。这个责任在父母,孩子没有成人,父母替孩子选择老师,父母要有慧眼。所以父母自己也要认真学习圣贤教育,他才懂得选择让孩子走哪一条路。
我今天很幸运,走上圣贤教育之路,这什么?感恩自己的母亲。我母亲她是很好学的人,她努力的学习传统文化,自己学习,也介绍给我,并且为我选择老师。现在我们跟著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法师,这是我母亲替我选择的。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十九岁那一年,一九九二年,师父上人来广州光孝寺讲经,我母亲去,从头到尾听,听了之后,认定这是我们将来的老师。你看那时候选择,我自己什么都不懂,虽然十九岁了,还是迷迷糊糊的。母亲给我选择老师之后,让我听老师的教学的录音带,后来有录像带,后来有光盘,一直听,从头到尾就跟这一位老师学,没有换过老师。这是古人讲师承,是讲什么?你在一个老师会下要学成就了,你毕业了,出山了,你才有师承。所以从十九岁开始认识这位老师到现在,今年三十六周岁,将近二十年,才奠定自己圣学的基础。现在基础还不稳,还要继续学习。所以这个审问很重要,审查自己应该跟从哪一个老师学,一旦选择正确就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师承就没有了,这个很重要。
第三条讲慎思,慎思是谨慎的思考。学习当然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不能不谨慎思考。先要自己去思、去悟,实在解决不了才去请教明师。所以这个慎思跟前面审问有密切的关系。第四条讲明辨,明是讲智慧,用智慧来辨别。你所学的、你所见所闻,与道德相不相应,与圣贤的教诲相不相应,你要去辨别。这个辨别要在前面的学、问、思的基础上,你有了圣贤的教诲在心中,你才有个标准去辨别,否则自己善恶都分不清楚,你怎么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你所跟从的老师、朋友是善还是恶?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许许多多的言论乍听起来有道理,其实都跟圣贤教诲背道而驰,如果我们不能辨别清楚,被他的花言巧语、被他的甜言蜜语给欺骗了,这个损失就大了。所以现在青少年都受到媒体、网路的污染,这里面的内容如果不好好的辨别,自己又没有定力,肯定会受到污染,自己慢慢堕落而不自知。所以这里朱夫子告诉我们这四条,「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学是博学,问是审问,思是慎思,辨是明辨,这四个方面的科目是让我们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后最重要要落实。
所以底下讲,「若夫笃行之事」,笃行,五个科目最后一科,「则自修身以至於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笃行就是落实,把自己学、问、思、辨得到的圣贤教诲落实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这里讲的修身以至於处事接物。如果不落实,那我们的所学、所问、所思、所辨统统落空,这就不是实学,那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贵在力行。这个力行,笃行讲到三个方面,修身、处事、接物,都有它的要领。第一个讲修身之要,朱夫子讲「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言忠信用现在一般的话来讲就是诚实,做人要诚实、诚敬,行笃敬就是讲礼敬,所以言忠信、行笃敬合起来就是诚敬。惩忿,忿是愤怒,就是控制自己的瞋恚心,窒欲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迁善改过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断恶修善。所以后面这几条,惩忿是讲不瞋,窒欲是讲不贪,迁善改过是不痴,断我们的贪瞋痴。
这里讲的言忠信就是讲说话要诚实。什么叫忠?忠字,你看中国古代的文字,这是智慧的符号,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你的心中正,不偏不斜,这叫忠。也就是你知见完全正确,正知正见,你的心才不偏不斜,你的言语才是忠信的。如果知见偏斜了,言语肯定是不忠不信。正知正见怎么得来?要想得到正知正见可不容易,用佛家的道理来讲,你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你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知见,为什么?都是邪知邪见,只有到了阿罗汉果以上,那才是正知正见。所以阿罗汉称为正觉,他的知见完全正确,这是绝对标准。我们现在烦恼没断,知见就不正确。不正确怎么办?圣人教导我们,不要随顺自己的知见,应该随顺圣贤的教诲,用圣贤人的知见做为自己的知见,那就正确,那也称为正知正见。所以言语造作、起心动念都要想到跟圣贤所说的相不相应,相应的才能做,不相应的绝对不能做,那你的知见就正,你的言才忠信。行笃敬,这个笃是笃实,实实在在,敬是恭敬,行为实实在在、恭恭敬敬,这叫行笃敬。我们讲这人很诚恳,不会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这叫行笃敬。能做到言忠信、行笃敬的人,这个人是圣贤君子,他绝对不会做恶事。
后面四句,惩忿就是不能发脾气,控制自己的瞋恚心。内心里面如果还有一丝毫的不满、怨恨、嫉妒、傲慢、对立、矛盾,都要把它们化解,让自己的心平下来,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惩忿。人如果有怒气,哪怕怒气再小,没有发作出来,发作出来的叫瞋,没发作出来的叫恚,瞋恚不仅伤德,也伤身。窒欲,窒是控制,欲望一定要控制。什么欲望?通常讲的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要放下。贪婪,这是败德的最重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是心灵的毒素,心有毒了这身也会得病。迁善改过,这是圣贤人之所以成圣成贤的关键。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哪个说没有过失?没有成圣人之前肯定都会有过失。有过失不怕,能改就是好。所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是什么?不是说你布施多少钱,救济多少贫人,那个都不是最大的善,最大的善是你改过,善莫大焉!所以我们看到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写的《了凡四训》,我们都佩服他改造命运。他原来命中无子,命中没有功名、没有科第,而且短命,五十三岁就要走的,但是后来经过云谷禅师点化,认识到命运是因为自己的善恶果报、自己的优缺点所感招的,只要能够改过迁善,就能改造命运。所以他自己反省为什么没有功名?为什么没有儿女?他知道自己不能够容人,不耐繁重的事务,就是没有耐心,心量狭小,说话刻薄,常常自命清高,以才智盖人,这些是薄福之相,所以没有功名,他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了,他就得到功名。为什么自己没有儿女?他发现自己有好洁的不良的一种洁癖,另外善怒,喜欢发脾气,而且常不能够舍己救人,心里的爱心不够,又常常讲话,多言耗气,又喜欢喝酒,伤身体,晚上又喜欢彻夜长坐,不知道保养精神,这些过恶决定了他没有儿女。这才懂得原来命运其实是自己这些善恶、优缺点决定的,只要能够把恶和过改过来,努力的修善积德,命运真的改造了。所以他后来有一个儿子,考上进士,而且获得长寿。因此改过迁善这不仅帮助我们成圣成贤,也能够让我们改造命运,自求多福,这是讲到修身。身修好了自然能够感化家族,这是齐家;感化国民,这是治国;感化天下人,这是和平天下。所以《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在此。而朱夫子给我们点出来,修身就是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第二条,笃行的第二条是处事,它也有要领。处事是你办事,你做工作,无论事大小,要懂得处事的原则。朱夫子讲「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其谊这个谊跟这个道义的义是通用的,通假字,也就是说我们办事要以道义为原则,绝对不能够为私利,也不图有功。譬如说我们现在在从事教学的工作,教学目的是为了什么?启发大众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用儒家的话来讲,是帮助一切人民回归本性本善,明其明德,不是为自己功利。如果内心里夹杂著有名闻利养,想要自己出名,自己去当人的老师,让人跟我学,这是什么?私心在作祟,这就跟道义不符合。所以所谓道义是不考虑自己有没有利益,只考虑大众能不能得利益。在教学方面我们绝不能标新立异,我们讲解儒释道古圣先贤的经典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在教学里面讲复讲,复讲是把自己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复述出来,讲的全都是老师的见解,没有自己的见解。老师的见解从哪来?从他老师那得来的,层层追溯上去,老师的老师,最终的老师,儒家是孔子,道家是老子,佛家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称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全不敢有自己的意思,孔子所谓的述而不作。所以教学方面我们师长教导我们,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只要讲的没有错误,这就是功德。天天反省、改进,不图有功,不计其功,更不能谋其利,就是为了帮助人觉悟。我们的师长常提醒我们,弘扬圣贤教育这条路不好走,你讲经说法未必得到人家的理解、人家的支持,这条路很多的障碍、曲折。要不要走?如果是为自己,就不要走,干嘛这么辛苦?但是为了道义、为了大众,你应该走下去,坚持不懈。像我们的师父上人,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讲经教学五十多年,遇到的挫折,承受的压力,那是不计其数,但是老人家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这是什么?真正做到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才能够坚持到最后。真正做到像夫子所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什么能够不厌不倦?因为他不是为自己,这是为大众的仁爱之心在推动,为道义而做的,愈做愈快乐、愈欢喜。
第三条接物这方面,也有要领,接物是讲待人接物,物包括范围比人更广泛,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这一切的万物。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家不愿意,我就不能做,我不希望别人加给我头上,我就不能这样对待人,我希望得到的,我才能够给予人。譬如说我不希望别人毁谤我、讲我的是非,我就不能够毁谤他、毁谤别人,讲别人是非。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凡是对待别人的时候,先要想一想,假如他也这样对我,我能不能接受?我愿不愿意接受?能够换位思惟,先想到别人,这就是圣贤之道。而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就有恶报,我对别人如此,别人也对我如此,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底下两句尤其重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是遇到失败,遇到挫折,我们应该存有什么心态?一般人首先会找外头的原因,把过失都推给别人,或者是怪这个事情很多客观的原因,没有想到自己有没有过失。但是古圣先贤教我们,行有不得,就是你行不通的时候,遇到挫折,要先想想自己,反过来求自己的毛病、过失。自己确实没有过失怎么办?不会没有过失,没有过失肯定行得通,行不通是自己德行不够,感而不通。所以改过迁善,消除自己的业障,改正自己的毛病,这才能够行得通。圣贤之道真的不外乎此。
以上说的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教育的总纲。朱夫子说,能够把这些学问落实,自己要明白义理,落实到自己的身心,然后推己及人,把这个圣贤教诲弘扬出去,真正能够这样做到,乃至日常生活、起心动念,都要以古圣先贤的教诲做标准,来省察、来检点、来改过,圣贤之学你就能够真正成就。这里所说的是朱夫子归纳的古昔圣贤教闻之大端,就是概要,希望我们每个人认真的遵守。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做,圣贤之道不是去责人的,而是责己。先用圣贤之道规范自己,能够到自然的地步,契入圣贤的境界,这些规范可以说也就对你不必要了,为什么?你所作所为全都与圣贤教诲自然相应。像夫子到了七十岁,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犯规矩,都符合圣贤的教导,自己也就不知不觉成圣成贤了。
所以这篇「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我们的师父上人有详细讲解过一遍,我们今天做一个简单的复讲,概括了四千五百年老祖宗对后代子孙教导的精华,我们做为童蒙养正教育里面的第一课。这个学习非常的重要,整个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落实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