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青岛企业家交流会(第二届)—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9/5/1 中国山东青岛 档名:52-375-0002
尊敬的诸位领导,诸位长辈、朋友下午好。刚刚我们谈到,这位太太她很温柔的跟她先生讲了这句,「请问你找哪一位?」结果她的先生不相信是她讲的,马上说她打错了。确定她之后,居然在电话那头说,「真的是你吗?」所以我们人与人的每个关系,每个缘分的开始,都有一分对这个缘分的期许。我相信走入婚姻,都是希望给予彼此幸福的人生。以至於我们的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们都是期许自己,再苦再累都要成就这个孩子。所以人与人当中最亲的这些关系,这一生要能够圆满,很重要的要不忘初心。所以夫妻相处,首先要不忘初心。像我们对孩子,那是无尽的耐心,那是真爱,真爱不会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那才是真。
诸位当过父母的人,记不记得您的孩子跌倒了多少次,他才跨出他人生最稳健的第一步?大家记不记得跌了多少次?为什么都不记得?你借朋友钱,借几次你记不记得?都记得。但是曾经协助过孩子走路,跌了多少次我们不记得。有没有哪个爸爸说,「我跟你讲,我只给你一百次机会,你假如学不好,那你就别学了。爸爸怕你跌得太严重,一百次就好,我就买轮椅给你坐。」当孩子听到爸爸这么说,你看他学走路是什么样子?快一百次了,我学不好就要坐轮椅了。你看他压力有多大。但是当我们在孩子面前指引他,「来,孩子不怕,跨出来」,那种眼神透露出无尽的信任在其中,完全的支持信任孩子,「你一定做得到」,这分心境,我们有没有继续保持下去?面对我们十五岁、二十岁的孩子,我们那分完全信任的眼神还在不在?不能因为孩子大了,我们这分真心、这分耐心却慢慢的消退下去。假如我们能想起那分当初孩子还在学走路、还在襁褓当中,我们那个初心,这时候对孩子的心境就能转得过来。我们相信他可以好,慢慢的孩子他在我们这分信任当中,他内在的这分力量(爱的力量)就会慢慢找回来。
相同的夫妻之间,我们当初踏入婚姻的生活,其实也是为了这分承诺,给对方幸福。在中国的婚礼当中,古礼都很有意涵在其中,男子要去迎娶女方的时候,他首先要拜天地,祭拜上天,也告诉结婚的人,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婚姻之后,教育好好的下一代,将是社会的栋梁,绝对不是只有两个人的事情而已,那是对家族、对社会的一分责任。在经典当中提到,婚姻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上以事宗庙,就是婚姻是承传自己优良的家道,承传祖宗的教诲;下以继后世,就是教育好下一代。所以这句上以事宗庙,是永远要记得父母、祖宗;下以继后世,是永远要教育好下一代。其实婚姻,还是不离我们文化的核心,孝道。所以很慎重的事情,出门前父亲敬儿子一杯酒,而且儿子不用还礼。我们想像当中父亲是我们最尊重的,父亲是天,很有威严,都是我们给父亲敬酒,哪有父亲给我们敬酒的道理。但是那一天不一样,父亲代表祖宗给新郎敬酒,「儿子,今天你结婚,家道就要传给你」。而这结婚过程的仪式,这一幕深深烙在新郎的脑海里,他可以感觉到,婚姻是一种责任的承担,绝对不是儿戏。他在迎娶的过程,都是想到他父亲给他敬酒的那一幕,婚姻是很庄严的事情,不是现在吵吵闹闹的,都是一种责任。现在的婚姻没有这种责任感,那就很脆弱,喜欢就来,不喜欢就拉倒。
新郎到了新娘家,是他的岳父岳母亲自把女儿交到女婿的手上。男人也要有情义,面对太太的父母这么样信任,把女儿的终身付托给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这分信任,对得起这分道义。而新娘上了轿、上了车,首先有个仪式,就是把扇子从轿子里面扔出来。因为在家是小姐,嫁出去就为人妻、为人母,扇子代表大小姐脾气,你看在家里好热!好热,生活比较养尊处优,现在要嫁了,嫁出去以前的仪式,丢出去的,就是把坏脾气、享受的日子把它扔出去,从今以后跟丈夫可以同甘共苦。在《诗经》里面,有首诗描述女子出嫁的心情,叫「桃夭」。桃是桃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它的叶子长得很茂盛,代表女子出嫁,春天出嫁,看到桃树,叶子很快的长得很茂盛,然后也结出桃子来。代表女子出嫁看到这个植物,就期许自己,嫁过去以后要让这个家兴旺起来,所以娶一个好的太太可以旺三代。那大家想想,娶个不好的太太会怎么样?不是败三代,大家要有科学发展观,是一败涂地,那是拉不起来了。我们要会推测,那就不容易拉起来。你看我们这些文化都很有深远的意义。有没有哪个女子出嫁的时候心里在想,「好!终於让我等到这一天,我非搞得他鸡犬不宁不可」,没有人是这么嫁的,都是这种彼此的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不忘初心。在婚姻的过程当中,绝对不是情感维系一生,情感它是起起伏伏,最重要的是道义、是情义,那才是最重要的基础。人有这分不要辜负对方的心,要给下一代好榜样的责任心,纵使有些摩擦都能够包容化解。舌头跟牙齿都会咬在一起,更何况是人与人相处,那是难免的。
花轿到了家,进门的时候,夫妻从主人的位置上去,公公婆婆站在客人的位置,今天把家业交给孩子。进门,夫妻喝交杯酒,这杯子是用葫芦瓜做的,葫芦瓜的肉是苦的,喝的是甜酒。你们看我的眼神好像没喝过这种酒?你们结婚都没喝交杯酒?那再来一次,不是,我说补,这个仪式要补一下,这很有意义的,喝交杯酒。代表这杯酒喝下去,夫妻之间彼此的心境是什么?同甘共苦。而且那个葫芦瓜是一个葫芦瓜劈成的两半,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瓜,代表不分彼此是一体的,这是夫妻的情义。都有这分同甘共苦的时候,彼此的情义互相激荡再苦都能熬过来,所谓夫妻一条心,黄土都可以变成金。
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宋弘,当时汉光武帝(皇帝)他姐姐的先生去世了,皇帝想给他的姐姐找个好对象,就问姐姐,你觉得朝中哪个大臣,你看了觉得最好?我去帮你做媒。结果湖阳公主就说,宋弘最有德行。皇帝就去帮她说媒。谈的过程当中,宋弘知道皇帝是叫他娶他的姐姐,宋弘就跟他提到,「贫贱之交不可忘」,一个人在穷困的时候,那时候朋友不弃我们,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朋友,我们发达以后绝对不能忘了这些朋友;「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就是指原配,原配(自己的夫人)也是胼手胝足跟我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总不能现在富贵逼人,可以变成皇亲国戚,而把这分情义给忘记,所以糟糠之妻不下堂,绝对不能辜负我的太太。宋弘这股正气,让满朝文武不敢娶小老婆,人家都以他为榜样。这是夫妻相处不忘初心。
再来,夫妻相处不要常常都是讲理,讲道理会气死你。夫妻要讲情,讲情就互相疼爱,要懂得多欣赏对方的优点,多看对方的付出,那种言语就非常柔软,让人舒服。夫妻白头偕老的一句真言,「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我有次在珠海,提到这句夫妻白头偕老的真言,讲完的时候,台下有个女士她就很激动,在下面举起她的手,然后说道:「我的先生没有优点。」我就带著非常崇敬她的眼神,把麦克风拿到她的面前,我说这位女士,我实在太佩服你了,你的先生统统没有优点,你还敢嫁给他,真是佛家讲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看人都是健忘的,在谈朋友的时候,「只羡鸳鸯不羡仙」,看的都是优点,想的都是他还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他的,我可以付出的。你看谈恋爱的时候,一下班赶快去找哪一家最好吃的餐馆,赶快约他来吃饭;看他现在最需要看哪本书,赶快去买书给他看,都是付出、都是欣赏对方的优点,相处起来一定和乐。结果结婚了,那结婚证书一盖上章,好!终於到手了,心态一变,本来是我能为对方做什么,这章一盖下去变成什么?他应该替我做什么。儒家核心仁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们希不希望对方都一直「你应该替我做什么」,对方都是这个态度,那我们压力很大。一做不好又挑三拣四,那家庭气氛特别压抑。我们不希望另外一半这么对我们,不希望别人这么对我们,我们也不能这样去对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我们希望别人多欣赏我们,我们就不要去挑剔别人。所以在夫妻相处当中有很多忌讳的,比方说不能批评、不能骂对方的父母、对方的家人,那是骨肉,那是手足,你一批评,很难受的,内心都会很不平,这叫「爱屋及乌」。我们很不喜欢另外一半在背后讲我们的不是,讲给亲朋好友听,那我们多没有面子,我们自己也不希望另外一半是这样对我们,我们也不要这样去对另外一半。我们用心去感受看看,今天假如是我们的另外一半,把我们的不好讲给别人听,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毛病,结果我们是最后知道的,内心好不好受?一知道,太太居然、先生居然在外面给我讲成这样,那可能都觉得不共戴天,都觉得很生气。可是假如另外一半的不好不讲,讲他的好,哪怕是不多,你都讲他的好,不讲他的不好。等到他的好,传到最后,传到他的耳里,「居然我太太说我这么好」,人自己会衡量、自己会想,「我才这么一点好,我太太不挑剔、不批评我,还肯定我」,人的良心、善心就被唤醒,人总有志气,「我太太都这么瞧得起我,那我要更努力」。太太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数落先生,这又是大忌。当一个男人连孩子都瞧不起他,那他就很容易自甘堕落。他不好你不讲,他的好给孩子讲,孩子看到他的眼神,都是对他的尊敬、对他的信任,能把男人的志气,透过孩子的信任眼神把他唤醒。所以一句话所产生对对方,甚至於对整个家庭氛围的影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虽然只是一句话。再推广开来,不止夫妻之间,包含公公婆婆跟媳妇之间都要讲好的。有句北方的俚语讲,「婆婆背著鼓,到处说媳妇;媳妇背著锣」,锵,那声音比婆婆还大,「到处说阿婆」。你看都去扬对方的恶,「家丑不可外扬」,扬出去以后,邻居、亲朋好友都瞧不起我们这一家人。我们刚刚提到的「己所不欲」,我们要讲的话,我们要讲的行为,假如我们不希望对方这么对我们,我们就不应该这样去对他。我们能有这样的心境,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著想,这是我们只看对方的优点。
在《弟子规》里面有两句话,「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家里面夫妻也好、家人也好,有不愉快往往不是钱的问题就是言语当中欠妥,造成摩擦冲突。能轻财务,夫妻、家人的情感就不会伤;言语能忍住,冲突就不会扩大。我记得我成长的过程,因为我母亲她那边的亲人家庭状况比较没有那么好,而每次到上学的时候,刚开学,我那些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比较付不出学费来,我父亲都没等母亲开口就赶紧去处理。我们想像一下,太太都还没开口,先生就赶快去帮助她的姐姐、帮助她的这些后辈,那太太很感动,一定记住先生这一分恩情,更加的相互团结一条心。夫妻这么团结,家道哪有可能不愈来愈好的道理!包含奉养父母,爸爸妈妈跟岳父岳母也要平等心,一样奉养。你不能爸爸妈妈五百,岳父岳母两百,太太心里就不好受。所以家能和,所谓「和气生财」,而这个财还不只是钱财还有人才,家里和睦,下一辈的都懂得和睦相处,心胸都很宽广,下一辈的人才也培养出来了。
这是财务,还有「言语忍」。有对夫妻结婚六十多年,老先生九十岁,他的晚辈从来没看过他们夫妻吵架,所以非常佩服他们。刚好他们结婚六十多年纪念日的时候,这些晚辈就请教这位老先生,您是怎么样经营夫妻关系?怎么没有红过脸?这老先生就告诉他们,「我们夫妻结婚的时候,共同约定好,只要有一个人情绪起来了,讲话很冲,另外一个人就赶快先出去走一走」。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生气,另外一个赶快出去,这就吵不起来了。这个约定是珍惜彼此夫妻的缘分,也给下一代一个好的榜样。说到这里,这个老先生笑得很开心,然后对著晚辈讲,「我告诉你,这六十多年来,都是我先出去的。」我们感受一下,当他太太发起脾气来,他马上头低下来先出去,当下这个太太一冷静下来什么感受?这么多年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四十几年、六十几年,每次都是我自己先生气的,然后先生马上都是想到当时的承诺,想到我们家庭的和乐,都先出去,所以太太在家里面都感觉到佩服先生的修养。
所以夫妻之间我们能做到让对方佩服,那才是我们的功夫。但是走出去不要走太久,十几分钟就回来,这叫设身处地。你出去太久,她在那里「去哪?会不会生气怎么样?」那就让太太担心,十几分钟就好。回来,人总有个面子,她先生气的不好意思,她可能就倒杯茶给你,头也不敢看你,倒杯茶给你。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能不能说,「你看,又是你先生气的」,你假如这么说,这一杯茶就不是用嘴巴喝的,唰,喝你一个脸。所以人要厚道,纵使对方是错的,她已经不好意思了,你就不要给她难看,要给她台阶下。当下不只不再提那件事,马上说「我都多久没去看我岳父大人了,下午去怎么样?」这位太太,你不只不跟她计较,马上又想到她的父亲、想到她的母亲,那个感动至深!马上这位太太觉得为先生奉献再多都会觉得值得。所以掌握情绪才能掌握彼此的未来,才能掌握下一代好的未来。
有对夫妻,这母亲她被评选上好媳妇,但是其实她已经是别人的婆婆,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已经结婚,都跟她的媳妇住在一起。我们去请教这老人家,她是怎么样当好媳妇的?聊到她孩子小的时候,整个家里有十口人,也是相当辛苦。聊著聊著她的儿子接话了,她儿子说:「我父母,我们小的时候他们很恩爱」,他说有一幕,他的记忆最深刻,就是刚好有一天他母亲煮了九个鸡蛋,他们家是十口人,母亲马上就把这九个鸡蛋都分到家人的碗里面。母亲的爱都从这些最细微的地方看到,完全没有自己,无私的奉献。当下先生看了很不忍心,马上把鸡蛋夹给她太太,「你太辛苦了,你补一补」,三、四十年前,鸡蛋也是很珍贵的。这位太太马上把鸡蛋夹回去给先生,「你今天工作一整天,体力要补充一下」,结果夫妻两个就在那里夹鸡蛋,数十回合,夹来夹去,噗通,掉地上去了。这是她儿子讲的一段话,当他讲到鸡蛋掉在地上的那一刻,这个大男人眼中泛著泪水,我们就可以感觉得到,他父母的恩爱对他的影响有多深,记在他的心田里。结果她两个媳妇也说话了,「我们夫妻相处都要跟我婆婆学习」,这就是以德服人的家道。
言语,早上我们刘教授也提到孔门四科,言语的学问是非常重要。而人与人的接触其实言语占很大的比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所以我们应该多说些什么?少说些什么?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感恩的话。其实我们人要保持一个冷静、理智,这话讲出去对自己、对家人都没好处只有坏处,讲不讲?我们还讲,就是自己的理智还伏不住自己的习惯、习气。人还是得有定力才行,才不会人与人相处愈来愈糟糕。人有定力,才能扭转不好的情况,慢慢往好的循环去发展。所以要忍住抱怨的话,因为抱怨只会带来记恨,而且还不是自己记恨。当我们在抱怨上一代,抱怨另一半的时候,那个恨会种在下一代的心里面。其实我们很冷静感受一下孩子的心,孩子最尊敬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你看小孩二、三岁开口闭口都是什么?「我爸爸说,我妈妈说」,那种天真、那种天性的流露。当最尊敬的父母,他开始怀疑父母,开始跟父母有对立的时候,那是一个孩子最挣扎、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听到妈妈或者爸爸在讲自己父母的不是,那心是最煎熬的。而当一个孩子连他父母他都怀疑、他都记恨的时候,他的人格会健康吗?他还能再信任谁?所以不能让孩子的心中装这些恨的东西,那会毁了孩子一辈子。
范仲淹先生,他的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去世了,他的母亲带著他,孤儿寡母,被整个家族遗弃,不照顾他们。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是范公的母亲,内心会怎么样?那可能会恨这个家族一辈子。可是范母心胸宽广,范母不只没有记恨这个家族,期许她的孩子赶快建功立业、认祖归宗,而且告诉孩子,以后整个家族里面最困苦的人,你都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你看人那个心量的转变,不去记恨,反而变成「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我们曾经是这样的困苦,所以往后家族里面、社会当中有这么可怜的人,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帮忙。而范公帮忙到什么程度?把他的俸禄拿出来,买了一千亩的田,帮助邻里乡党、亲朋好友,当他去世的时候,没有闲钱买棺材办后事,还是那些朋友、大臣帮他办后事。虽然没有钱传下来,可是他的道义、人生态度承传了一千年,他的家族到清朝的时候,义田是四千亩。请问范公的后代吃亏吗?诸位朋友,假如今天你的员工,你突然了解到他是范公的后代,你会不会觉得特别信任这个员工?会。他们家有品质保证,盖印章的,人家都是道义传家。有次我们办课的时候,范公的后代上台来,「我很惭愧,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底下响起一片掌声。大家希不希望在我们民族复兴的过程当中,我们尽心竭力的付出,两百年之后,在海尔的培训中心,你的后代站上台来,他说我是某某公的后代。希不希望两百年之后,底下响起一片掌声?大家现在做的就是功在民族,两百年之后,所有的人都尊敬你的后代子孙。后代跟我们是一体不可分开的,这一生有智慧的人努力什么?努力留得下来、传得长久的东西,这是有智慧。
我们的圣贤人提醒我们,留财於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尤其孩子假如德行的根基还不够,马上让他有钱,那对他并不是好事。一有钱又没有德行根基,骄奢淫逸,这些吃喝嫖赌很可能就染上来了。所以老子告诉我们「祸福相倚」,一个福气为什么跟祸在一起?只要福来了、财富来了,当事人没有德行的基础,大祸临头。我相信在我们整个生活周遭,这样的例子一定有,富起来了,可是没有德行根基,非常傲慢,又开始染上恶习,整个身心都搞垮了,这样的例子出现。林则徐先生讲到,「子孙若如我」,子孙的素质跟我差不多,「留钱做什么」,你留钱给他干什么?「贤而多财」,他素质不错还很贤德,「则损其志」,他说我父母的钱就够我花三代了,我还努力干什么?他的志气没有了、消磨掉了。可是大家要冷静,赚钱的人知道钱难赚,花钱的人知不知道钱难赚?不知道。有句俗语就讲,「成家犹如针挑土」,一个家族的事业要兴旺起来,可能是二、三代人的积累上来的;可是败家子,「败家犹如水推沙」,你是一颗沙子、两颗沙子这样慢慢积攒起来的事业,可是败家子就好像海浪,一拍起来就把你的土一下子就给卷掉了。所以林则徐先生讲的,子孙若如我也不留财,损他的志;「子孙不如我」,子孙的素质又比我更差,那更不能留钱给他,「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已经比较愚钝,已经比较没有德行,你又给他一大堆财富,那他败得更快。
这些祖训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应该留下来的是我们的精神、是我们的德行,让后代子孙一提到我们这样的祖先都引以为荣。就好像范公的后代,我在台湾的时候,范公的后代当桃园县的副县长,他上台来马上讲,「我很惭愧,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称呼自己的祖先都非常的尊重,我们就感觉到祖宗的德行在他生命当中的地位。所以我们定位,希望给后代子孙好的榜样,我相信绝对没有人走上台来,他说「大家好,我很光荣,我是秦桧的后代」,他这么一说,还得带个雨伞,底下有东西丢上来,他就危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看曹操他有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厚道的人家是怎么教?宁可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也绝对不能对不起任何人,这才对。曹操再怎么聪明,人算不如天算,他传到第三代孙子的时候就被满门抄斩。所以我们还是要积德,不如於冥冥当中积阴德、积榜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刚刚跟大家提到,范公的母亲没有抱怨、没有埋怨这种度量,其实范氏家族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的母亲!没有这样的母亲,是不可能出范公这样的人才。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因为圣贤人都是母亲教出来的。「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闺阃是女人住的地方,「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诸位朋友,您是生女儿的请举手,举好,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天下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所以教女儿比教儿子还要重要,这是民族人才的大根大本在这里。我们刚刚讲,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感恩的话,抱怨记恨障碍下一代、障碍所有家人的心,宽容、感恩才是智慧。
我的记忆当中,我母亲常常都会告诉我,说你的爷爷,你们在襁褓当中、在摇篮里面,常常爱哭晚上不睡觉,结果妈妈明天又要去教六、七十个学生(我母亲是小学老师),你爷爷马上说,「媳妇,赶快去休息,来,我来带就好了。」这些我们三个孩子都没有记忆,没有母亲的提醒我们哪记得!所以小时候就有个景象,就是爷爷在照顾我们。结果我爷爷本来用手拉,之后慢慢提升用脚拉,最后炼成了边摇边睡觉,功夫提升起来了,这是记爷爷的恩德。而我爷爷都说我母亲的好,「你们不能不孝你的妈妈,你母亲带你们三个孩子,又要教那么多学生,常常下课时间(刚好我们家在学校旁边),我母亲还要跑回来给我们三个哺乳,再赶回去」。常常你母亲上课都是被她的学生给摇醒的,因为我母亲一下课太累,都晕过去了,上课钟一打,都是她的学生把她「老师,上课了」,听了我们的内心都很感触。所以长辈完全都让我们去记所有人的恩德,心理很健康,看一切人都很顺眼,感恩之心也很自然就提起来。其实说实在的,我们的孩子时时存感恩,那就是最惹人疼的人。有情义的长者,一看到感恩的人,就栽培他、照顾他。所以孩子能不能遇上贵人,就是我们在他的心性当中,有没有扎下感恩心,有没有扎下恭敬心,就决定他以后能不能遇到贵人。所以「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你看一句话的差异就很大,「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对方的潜能」,这是我们讲到言语的部分。
在回教有个故事,回教有个先知,他们的先知就是德行很好的人,很受一般大众的信任。有个先生他的太太比较凶,他就觉得很郁闷,就想去请教这个先知有没有方法可以管好他的太太。他就走著走著到这个先知的家门口,结果让他吓了一大跳,那个先知的太太比他太太还凶,那个先知被骂得比他还惨,他说那我不用问他了,他比我还惨。他进去以后就叹气,「先知,你怎么比我还惨?」结果这个先知就告诉他,其实当我太太发脾气的时候,我有时候也想顶回去,可是我一想到,另外一半这么信任我、嫁给我,另外一半替我这个家族传宗接代,怀胎十月,孩子三岁以前行为都不方便,一把屎一把尿无怨无悔把孩子拉拔长大,又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还孝顺我的父母,让我在事业发展的时候,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一想到太太付出的种种,我的脾气就发不起来。所以夫妻时时想著对方的不容易、对方的付出,那这个关系就融洽了。
夫妇是五伦的核心,而我们夫妇关系都能做榜样,孩子就从我们的相处当中,学到很多做人的智慧、做人的正确态度。刚刚我们也提到这个「教」字,左边两个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身教。我们都希望孩子成就美好的人格,大家想想,哪些好的德行,可以成就孩子一生的事业、家业,哪些德行?孝心、恭敬心、谦虚的心、感恩的心,这些心境其实只要我们做榜样,我们为人父母者就是孩子人生的里程碑。好学、孝悌、谨慎、谦卑、勤俭,这都是家道承传的关键德行。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面,只有一卦是完全的吉兆,谦卦六爻皆吉,所以不可小看谦虚的重要。荀子讲到「百事之成,必在敬之」,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一定是恭敬人事物为基础;而一个成功的事之后会衰败下来,「必在慢之」,就是傲慢。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兴衰跟谦虚息息相关,所以在创业的时候很感恩、很真诚,大家团结一致。可是当有钱、有地位了,傲慢心起来,瞧不起人,不感恩,他的人和、人心就散掉了,到最后就败了。
在历史当中最明显的,汉朝开国是刘邦,而楚汉相争好几年,刘邦几乎没打过胜仗,项羽是百战百胜。项羽你看他带领的群众有这么多,他形势这么好,他还是败了。刘邦都打败仗,可是最后一仗打赢了,所以他是皇帝。可是我们看到刘邦很谦虚,他得了天下,他说:「都是萧何的能力,都是韩信的能力,都是张良的能力」,他都让功给人,他不傲慢。项羽他觉得他很有本事,瞧不起人,甚至於面对忠臣他很生气。因为有次刘邦被团团围住,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就是刘邦的一个忠臣,自己穿著刘邦的衣服跟车子从一方冲出去,结果把楚军全部引到那里去,再让刘邦从另外一头跑掉。这个忠臣是牺牲生命救了他的主公。项羽看到这样的忠臣也不佩服他,还把他活活烧死,那一把火烧下去,把人心都给烧掉了。项羽当他输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在乌江自刎,结果他讲了一句话大家比较熟悉,叫「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句话还不是重点,司马迁的《史记》提了一个重点,就是项羽在最后他要自刎以前讲了一句话,「天亡我」,上天要毁我的,不是我不会打仗。项羽到死都还不承认自己错,还把责任推给谁?推给老天爷,你看他傲不傲慢。你看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每个礼仪,我们刚刚提到的婚礼,都是在启发人最重要的德行、心境。
早上,我们刘教授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也是我们礼仪当中射箭的礼仪流露出来的人生哲学。你看射箭,把箭给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所以「射有似乎君子」,射箭有君子的精神在里面。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下一个念头是什么?没有射到目标,可能我们第一个念头,旁边有几百人在看,马上就说:「这个箭是青岛出的,品质不好,不能怪我;这个弓是北京出的」。你看马上又把责任怎么样?推出去,推卸责任。推卸责任不可能赢得人家内心对我们的尊重,所以只要目标没有射到,马上反省是我的技术不好。当下我们就可以从这两个,汉朝那个时代的领袖看得出来,这谦卑何等重要。
有个校长,他的心态非常好,他是学数学的。很有意思,他画一个圆弧,他说从我这里看,这是凸出去的,从你那里看是什么?凹进去的,同一个圆,因为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假如能换位思考,彼此的隔阂就打开了。所以先生为太太想想,太太为先生想想,问题就解开了。常常有句话叫「否极泰来」,这个卦是什么象?是地天卦,地在上,天在下,什么意思?你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智慧,一看到,天站在地的角度想一想,地站在天的角度想一想,就泰来了,就化解掉彼此的对立冲突。而这位校长他就提到,因为他是学数学科学的,他就举个例子,今天假如我把一个鸡蛋泡在盐水里面,保证它十天以后是什么蛋?咸蛋;泡十天在糖水里面,它十天以后变什么蛋?甜蛋。这启发我们什么?我们给孩子什么环境,他自自然然潜移默化就学会了。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我小的时候就有彩电可以看,在我记忆当中家里就有彩电,但是那些玩物丧志的东西我们没有兴趣,感觉提不起那个劲。所以会去打那些东西的,都是内心空虚的人才会去打。从小我们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对读书有一种责任心,不会去著迷那些东西。
这位校长很有意思,他的孩子刚转到一个学校,那个班级很好,同学们成绩都是顶尖的,他的孩子跑来问他说:「爸,你觉得我第一次考试会考第几名?」假如你的孩子刚转学,转到很好的班,问你:爸,我应该考第几名?你会怎么跟他回答?当下这个父亲(他是校长),他给他的孩子讲,「爸觉得你应该考最后一名。」他儿子就很惊讶,「爸,为什么我考最后一名?」他说因为你刚转来,种种环境、课业都还不习惯,所以你考最后一名是太正常的事情。这么一讲孩子的压力不见了,结果一考没有最后一名,但是也是比较后面,可是他不急。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急坏了事,我们一急自己有压力,对方孩子也有压力,急於求成会欲速则不达,急可能把孩子学习的心都给吓退回去。这个家长他不给孩子压力,但是他给孩子什么?榜样。他每天看书、备课比他孩子备得还认真,常常他的孩子去睡觉,起来上厕所走过书房,还看到他爸爸在那里读书,对父亲好学的心,好学的佩服油然而生。后来他孩子的成绩不断的上升,最后到前一、二名,而且他的孩子是非常积极效法父亲上去的,不是被逼出来。所以我们要冷静,教孩子不是逼出当前的成绩,教孩子要启发他内在的这颗向上的心、孝心才行。
我们冷静想想,我们父亲那一辈,五个兄弟姐妹,六个很正常,读书不用人家推,为什么?孝心起来,觉得要好好念书以后要报答父母。我叔叔他是博士,他就讲他们那时候念书,我爷爷来,「赶快去睡觉,太晚了」,兄弟姐妹几个就躺下去,很尊重父亲。等父亲去睡觉,他们兄弟赶快爬起来继续念书,不让父母担心,但是非常用功,因为他们努力的动力是孝。这是根本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要从他的孝心、德行把它引发出来,有孝心,很多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做。但是现在孩子的动力在哪里?可能是父母讲的,你假如考一百分,给你五十块、给你多少钱,他都是功利在驱使他读书。当功利驱使他读书,假如有另外一个目标让他去追求,他也顾不著父母的恩德。你看很多人考上名牌大学,谈恋爱学业都荒废掉,拉也拉不回来;跑去迷上网吧,拉也拉不回来,为什么?他又另外是一种欲望的追求。欲是深渊,他拉不起来,因为他生命当中没有情义、道义的能量让他向上。所以我们父母逼著孩子读书,把他送上大学,并不一定是结束,为什么?很可能大学就是他堕落的地方。我们看到很多人一考上大学,几乎不学习都是玩乐,好像脱缰的野马,父母一辈子把他栽培到大学,不会觉得很遗憾吗?所以孝心、感恩心重要。
有个孝子,他应该是小学五、六年级那个时候,母亲得了尿毒症,父亲离开了,抛弃了他的妻儿。他的母亲很伤心,自杀了,母子连心,这个孩子马上感应,把他母亲给救回来。孩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母亲,你绝对不能寻短见,你要相信儿子,儿子以后读书当好的医师,把你的病治好」。他的母亲流著泪答应孩子,「好,妈妈答应你」。从此以后,这个小孩不只学业上要努力,整个照顾母亲、家庭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可是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他比别人少的钱去补习,他比别人少的时间去读书,可是他的成绩却比别人还要好。那是因为他的人生时时都想著,要医好他母亲的病,要照顾好他母亲,所以孝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大。
我们希望孩子好学,我们希望孩子孝悌,首先从我们自己做到孝悌,上行下效。在唐朝有户人家姓崔,他们的曾祖母姓长孙,这位长孙夫人年纪大了,牙齿全部都掉光了,结果她的媳妇,也是这个家族的奶奶,每天都先斋戒沐浴好,然后自己亲身去给她的婆婆哺乳,因为她的婆婆没有办法咀嚼食物。先照顾好婆婆,才去照顾她的孩子,这都时时先想到父母,孝道的根就扎在这个家族里面。结果他们这个家族是唐朝出最多大官的家族,等於是这个家族的福分在当代是最大。所以孝悌传家,这个福最大。曾国藩先生就说道,一个家族要能传三、四代,一定要有勤俭;要超过五、六代,要谨慎俭朴的家庭;要超过八代、十代,那一定要孝悌传家。
我们就冷静想想,当我们有好吃的食物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吃饭,爸爸妈妈都在的时候,请问我们把第一口菜夹起来先给谁吃?大家看这一口菜重不重要?所以家道的承传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弟子规》说的,「或饮食,或坐走」,吃东西也好,走路也好,谁先?「长者先,幼者后」。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一吃饭,很自然的爸爸说:「来,叫爷爷奶奶吃饭」,我赶快去找爷爷。远远的就看到爷爷,「爷爷,吃饭了」,爷爷正在跟人下棋,听了很高兴站起来,「我孙子叫我吃饭了」,祖孙两个牵著手走回来,天伦之乐。现在谁叫谁吃饭?这些生活细节不可以小看,现在是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而且叫孙子吃饭还要有本事,得要先炼马拉松,炼好体力,喂一口要跑五十公尺,你看颠倒成这样,本来是孙子伺候爷爷奶奶,现在是爷爷奶奶伺候孙子。然后吃饭,年轻人,爸爸妈妈都还没上桌,他就先吃了,喜欢吃的还吃了一大半,等父母要上桌了,我吃饱了,走了。所以这些「知所先后」,这个先后顺序就把道,孝道、家道传下去了,「则近道矣」,先后顺序不可以颠倒。
买东西一定是先想到父母恩,当那一口菜夹给父母的时候,那分孝心很自然的就传到孩子的心田,那个孩子马上模仿你,夹给谁?夹给他爷爷、夹给他奶奶。而当我们把这口菜夹给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夹给孙子,你看那个孙子碗里面的菜特别多。所以看夹菜就知道这个家谁的地位最高,小公主、小皇帝不就这样!听说现在是皇太后了,不是小公主而已,就这样夹出来了。所以小皇帝脾气怎么样?你满足他九次,一次不满足他,他跟你拼命,他跟你哭,他跟你闹。假如不传孝道,感恩心不起来,下一代就觉得所有给予我的都是什么?应该的。那这样心态的孩子,他的人格怎么健康?他怎么去感恩父母?他福都消光了。
我记得有的母亲看到水果刚出来,都买那个特别贵的,一两多少钱,买回去把孩子叫过来,叫到房间里,「孩子,你慢慢吃,别噎著了」,然后自己站在门口看公公婆婆有没有来。人算不如天算,还是顺道而行,道法自然,先孝顺父母。你看那孩子吃得高不高兴?高兴;学得彻不彻底?彻底,以后他有好吃的给谁吃?不用等到他儿子,等到他有男朋友、女朋友就知道了。为什么?他学的是私情,好恶的心,他喜欢谁,他就什么都给他;他不喜欢谁,恩德再大他都形同陌路,不认识,再大的恩情记不起来,这种情况让我们触目惊心。我记得我看了一篇报导讲,情人节的时候,现在大家说西方情人节,二月十四号。说实在的,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能谈真情吗?能谈真爱吗?「不爱其亲」,不爱父母,「而爱他人者」,违背正常的情感,「谓之悖德」,违背德行;「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尊敬父母而尊敬别人,那另有目的,那是巴结谄媚,不是真心的。所以我们看到情人节的时候,吃情人餐很贵,二百九十九块到三千九百九十九块,结果一了解,超过一半都是在校学生去吃的。请问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父母的血汗钱,可能有一大半都是农民的孩子,感恩心没起来,都是好恶,要去满足他追求的人,这些钱统统花下去他也不会觉得心痛。
所以我们当父母的、当老师的,要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长他的善、救他的失,这是教育,我们抓住教育的本质长善。我们今天李部长也提到《孝经》的话,「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之本,孝心开百善自然也跟著开。当我们对父母孝了,体贴入微的心起来了,上进的心起来了,恭敬的心跟著就起来了。有位太太,她自己教女儿,都觉得女儿一过生日就跟她要东西,比较没有感恩心。她自己学了《弟子规》以后,她就想到,我首先要先孝顺我父母给孩子看。然后她就开始回想,整个成长过程当中,她母亲是怎么样照顾她的,她就把它写下来,边写自己眼泪就流下来。过了几天她母亲生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聚在一起,当下她就给这些兄弟姐妹讲,「今天很难得,我希望把『母亲对我的恩』的这篇文章,我要亲自念给我母亲听」,她就一段一段开始念。没多久,她的母亲也跟著流泪了,她说她也很激动,后来连她父亲也流泪,她把她父母都请到堂上坐下。当这篇文章念完的时候,家里的人都流著泪水,她说「今天我要感激父母的恩德,我要给母亲行三跪九叩礼」。她第一拜就拜下去,「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二拜再拜下去,她说:「在这么多年当中,让母亲操了不少心,生了不少气」,这是惭愧的心境;第三拜拜下去,她给她母亲讲:「母亲,我从今以后一定让你过上真正幸福的日子」。等她这三拜拜完,家里面很自然就赶快弄好,请父母上桌,然后吃起饭来。她说那个饭菜都有一点咸咸的味道,因为都是泛著泪水把东西吃下去的。
结果她的女儿经过这个过程,她女儿回去跟她讲,我姥姥这么辛苦养育你,你怎么都没跟我讲过?所以早上提到《论语》经典,「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常常多提爷爷奶奶不容易、外公外婆不容易,这个孩子厚道的心、感恩的心就起来了。过没多久她的父亲生日,因为那次她给她父母拜完以后,很自然她的姐姐、她的弟弟统统跟著轮流给他父母都磕头。后来当她父亲生日,她想她先磕头,她的姐夫出来,「长幼有序,今天我们先,你排后面」,这个家道整个就不一样。后来她弟弟生日,煮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是母亲受难日。然后吃完饭,弟弟还把一包红包递到母亲的跟前,跪著供养他的母亲。她的女儿现在不只不跟她要东西,感恩她了,甚至於在学校里面,现在是慈善大使,你看那心境的转变影响非常大。
所以我们感受到父母养育之恩,尤其怀胎十月那是很不容易的,害喜的现象很难受,那像晕车一样,很不舒服;七、八个月的时候肚子很大,睡觉都不安稳,连翻身都不容易。而且就像早上我们李部长抄的那一段,都是把父母怀胎的不容易写得淋漓尽致。生孩子的时候是过一次鬼门关,而这样的痛苦,人间最痛的一件事、一个考验,可是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母亲下一个念头就是想著孩子健不健康,完全把她这么大的痛苦一下全抛到脑后去了。接下来又是三年的养育哺乳,母亲的血化成了乳汁,我们要吃几百公斤母亲的乳汁才能长大起来,所以这些恩德,这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回来的。以至於我们成长过程当中,学费上的操心、学业上的操心,以至於我们以后长大成人组织家庭,父母那分操心不只没有减少,甚至还延伸到对我们下一代的关心。我们只要静下来,在生活的点滴当中,都能感觉到父母的恩德。
有个大学生,他回家都可能是几个月才回一次,所以母亲就特别高兴,一听孩子要回家了,像过年一样,赶快煮儿子最喜欢吃的水饺。又怕不新鲜,所以算好时间,等儿子刚好回来包好了,现煮给孩子吃。这个母亲包著包著,包得差不多了,突然想到馅里面忘了放盐,忘了放盐味道就不够了。在那边愁恼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好方法,用那个针筒,最细的针头,把食盐水打到水饺里面去。你看母亲的爱心还很有创意,想到这么好的方法。统统打进去,她安心了,孩子一回来,「来,坐,又瘦了」,妈妈赶快去煮水饺。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来,这个孩子太久没吃到有妈妈味道的水饺跟菜了,一下子也顾不上,一连就吃了好几颗。吃著吃著突然看著他母亲,「妈,你为什么不吃?」这个妈说:「我不饿,你吃,瘦了那么多,多吃几个。」孩子继续吃著,妈妈笑著说,「你妈年纪大了,糊涂了,包水饺这个水饺馅忘了放盐,幸好想到这个好方法,用针筒把它打进去」,孩子听了也笑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而这个大男生,当他在吃起下一个水饺的时候,突然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影像,就是他母亲小心翼翼的把食盐水打到水饺里面的情境,他想到这里,眼睛泪水就流下来了。所以母亲的爱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察,孝心很自然就生起来了。而我们的孝心真的发出来,家道、孝道自然也就传到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可以代代相传。
今天跟大家讲到家和万事可以兴,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可以世世代代都和,家道都可以不断的兴盛下去。而我们继续扩宽我们的心量,不只我们这个家要和,我们公司是一个大的家庭,也要家和。甚至於我们整个民族是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也有责任让它能继续承传、兴旺下去。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有使命,五千年的文化就靠我们继续把它承传下去。我自己在从事教育的过程当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的孩子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下降得太快了,所以我们有责任,「见义不为无勇也」。而现在的危机是什么?自己的民族都不信任自己的文化了。我记得有一幕,就是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参观,当地的老百姓看到我们,我们寒暄交流了一下,结果这个妇女她就说,「你们不是中国人吧?」我们跟同事很激动,我们当然是中国人。突然那个女士有点不好意思,看我们这么激动,低下头来说,「那你们怎么这么有礼貌!」一个民族最可悲的就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那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该是让自己的下一代认祖归宗的时候了,不是我们有礼貌的时候,反而人家说你是韩国人吧?你是日本人吧?
有个老先生,白芳礼老先生,河北人。他对下一代有责任,他自己没有文化,他不希望下一代受没有文化之苦,他七十几岁了,把他五千块钱的积蓄(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全部捐出来给孩子读书,因为他回去看到这些孩子没书念,很难受,「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而当他出现在捐款的地方,底下有很多校长、老师跟学生,上面都是站著企业家,捐款人,只有他一个老先生上来,穿的是破烂的衣服,底下的人先是愣了一下,接下来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捐助了三十多万,帮助过三百多个大学生,中、小学那就更多了,而他帮助的大学生里面,没有一个人毕业以后不做公益事业。这些大学生说道,「当我们握到白老先生的手的时候,非常的感动,他的手完全是粗糙的,他的精神传递到我们的心里面来了。」
这个老先生,他没有学历,他没有财富,他更没有体力,可是他却用他仅有的体力踩了十五年的三轮车,绕了赤道十八圈。踩到九十岁踩不动了,又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开了一个店,继续赚钱资助孩子。我们从白老先生的身上,看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当民族文化出现承传危机的时候,他们都能舍身忘死,毫无保留的来帮助我们这个民族有更好的下一代,所以文天祥先生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希望我们的真心能够留在我们家人心中,留在我们生命当中有缘人心中,也留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义之中。好,今天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领导,诸位长辈、朋友下午好。刚刚我们谈到,这位太太她很温柔的跟她先生讲了这句,「请问你找哪一位?」结果她的先生不相信是她讲的,马上说她打错了。确定她之后,居然在电话那头说,「真的是你吗?」所以我们人与人的每个关系,每个缘分的开始,都有一分对这个缘分的期许。我相信走入婚姻,都是希望给予彼此幸福的人生。以至於我们的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们都是期许自己,再苦再累都要成就这个孩子。所以人与人当中最亲的这些关系,这一生要能够圆满,很重要的要不忘初心。所以夫妻相处,首先要不忘初心。像我们对孩子,那是无尽的耐心,那是真爱,真爱不会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那才是真。
诸位当过父母的人,记不记得您的孩子跌倒了多少次,他才跨出他人生最稳健的第一步?大家记不记得跌了多少次?为什么都不记得?你借朋友钱,借几次你记不记得?都记得。但是曾经协助过孩子走路,跌了多少次我们不记得。有没有哪个爸爸说,「我跟你讲,我只给你一百次机会,你假如学不好,那你就别学了。爸爸怕你跌得太严重,一百次就好,我就买轮椅给你坐。」当孩子听到爸爸这么说,你看他学走路是什么样子?快一百次了,我学不好就要坐轮椅了。你看他压力有多大。但是当我们在孩子面前指引他,「来,孩子不怕,跨出来」,那种眼神透露出无尽的信任在其中,完全的支持信任孩子,「你一定做得到」,这分心境,我们有没有继续保持下去?面对我们十五岁、二十岁的孩子,我们那分完全信任的眼神还在不在?不能因为孩子大了,我们这分真心、这分耐心却慢慢的消退下去。假如我们能想起那分当初孩子还在学走路、还在襁褓当中,我们那个初心,这时候对孩子的心境就能转得过来。我们相信他可以好,慢慢的孩子他在我们这分信任当中,他内在的这分力量(爱的力量)就会慢慢找回来。
相同的夫妻之间,我们当初踏入婚姻的生活,其实也是为了这分承诺,给对方幸福。在中国的婚礼当中,古礼都很有意涵在其中,男子要去迎娶女方的时候,他首先要拜天地,祭拜上天,也告诉结婚的人,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婚姻之后,教育好好的下一代,将是社会的栋梁,绝对不是只有两个人的事情而已,那是对家族、对社会的一分责任。在经典当中提到,婚姻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上以事宗庙,就是婚姻是承传自己优良的家道,承传祖宗的教诲;下以继后世,就是教育好下一代。所以这句上以事宗庙,是永远要记得父母、祖宗;下以继后世,是永远要教育好下一代。其实婚姻,还是不离我们文化的核心,孝道。所以很慎重的事情,出门前父亲敬儿子一杯酒,而且儿子不用还礼。我们想像当中父亲是我们最尊重的,父亲是天,很有威严,都是我们给父亲敬酒,哪有父亲给我们敬酒的道理。但是那一天不一样,父亲代表祖宗给新郎敬酒,「儿子,今天你结婚,家道就要传给你」。而这结婚过程的仪式,这一幕深深烙在新郎的脑海里,他可以感觉到,婚姻是一种责任的承担,绝对不是儿戏。他在迎娶的过程,都是想到他父亲给他敬酒的那一幕,婚姻是很庄严的事情,不是现在吵吵闹闹的,都是一种责任。现在的婚姻没有这种责任感,那就很脆弱,喜欢就来,不喜欢就拉倒。
新郎到了新娘家,是他的岳父岳母亲自把女儿交到女婿的手上。男人也要有情义,面对太太的父母这么样信任,把女儿的终身付托给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这分信任,对得起这分道义。而新娘上了轿、上了车,首先有个仪式,就是把扇子从轿子里面扔出来。因为在家是小姐,嫁出去就为人妻、为人母,扇子代表大小姐脾气,你看在家里好热!好热,生活比较养尊处优,现在要嫁了,嫁出去以前的仪式,丢出去的,就是把坏脾气、享受的日子把它扔出去,从今以后跟丈夫可以同甘共苦。在《诗经》里面,有首诗描述女子出嫁的心情,叫「桃夭」。桃是桃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它的叶子长得很茂盛,代表女子出嫁,春天出嫁,看到桃树,叶子很快的长得很茂盛,然后也结出桃子来。代表女子出嫁看到这个植物,就期许自己,嫁过去以后要让这个家兴旺起来,所以娶一个好的太太可以旺三代。那大家想想,娶个不好的太太会怎么样?不是败三代,大家要有科学发展观,是一败涂地,那是拉不起来了。我们要会推测,那就不容易拉起来。你看我们这些文化都很有深远的意义。有没有哪个女子出嫁的时候心里在想,「好!终於让我等到这一天,我非搞得他鸡犬不宁不可」,没有人是这么嫁的,都是这种彼此的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不忘初心。在婚姻的过程当中,绝对不是情感维系一生,情感它是起起伏伏,最重要的是道义、是情义,那才是最重要的基础。人有这分不要辜负对方的心,要给下一代好榜样的责任心,纵使有些摩擦都能够包容化解。舌头跟牙齿都会咬在一起,更何况是人与人相处,那是难免的。
花轿到了家,进门的时候,夫妻从主人的位置上去,公公婆婆站在客人的位置,今天把家业交给孩子。进门,夫妻喝交杯酒,这杯子是用葫芦瓜做的,葫芦瓜的肉是苦的,喝的是甜酒。你们看我的眼神好像没喝过这种酒?你们结婚都没喝交杯酒?那再来一次,不是,我说补,这个仪式要补一下,这很有意义的,喝交杯酒。代表这杯酒喝下去,夫妻之间彼此的心境是什么?同甘共苦。而且那个葫芦瓜是一个葫芦瓜劈成的两半,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瓜,代表不分彼此是一体的,这是夫妻的情义。都有这分同甘共苦的时候,彼此的情义互相激荡再苦都能熬过来,所谓夫妻一条心,黄土都可以变成金。
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宋弘,当时汉光武帝(皇帝)他姐姐的先生去世了,皇帝想给他的姐姐找个好对象,就问姐姐,你觉得朝中哪个大臣,你看了觉得最好?我去帮你做媒。结果湖阳公主就说,宋弘最有德行。皇帝就去帮她说媒。谈的过程当中,宋弘知道皇帝是叫他娶他的姐姐,宋弘就跟他提到,「贫贱之交不可忘」,一个人在穷困的时候,那时候朋友不弃我们,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朋友,我们发达以后绝对不能忘了这些朋友;「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就是指原配,原配(自己的夫人)也是胼手胝足跟我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总不能现在富贵逼人,可以变成皇亲国戚,而把这分情义给忘记,所以糟糠之妻不下堂,绝对不能辜负我的太太。宋弘这股正气,让满朝文武不敢娶小老婆,人家都以他为榜样。这是夫妻相处不忘初心。
再来,夫妻相处不要常常都是讲理,讲道理会气死你。夫妻要讲情,讲情就互相疼爱,要懂得多欣赏对方的优点,多看对方的付出,那种言语就非常柔软,让人舒服。夫妻白头偕老的一句真言,「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我有次在珠海,提到这句夫妻白头偕老的真言,讲完的时候,台下有个女士她就很激动,在下面举起她的手,然后说道:「我的先生没有优点。」我就带著非常崇敬她的眼神,把麦克风拿到她的面前,我说这位女士,我实在太佩服你了,你的先生统统没有优点,你还敢嫁给他,真是佛家讲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看人都是健忘的,在谈朋友的时候,「只羡鸳鸯不羡仙」,看的都是优点,想的都是他还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他的,我可以付出的。你看谈恋爱的时候,一下班赶快去找哪一家最好吃的餐馆,赶快约他来吃饭;看他现在最需要看哪本书,赶快去买书给他看,都是付出、都是欣赏对方的优点,相处起来一定和乐。结果结婚了,那结婚证书一盖上章,好!终於到手了,心态一变,本来是我能为对方做什么,这章一盖下去变成什么?他应该替我做什么。儒家核心仁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们希不希望对方都一直「你应该替我做什么」,对方都是这个态度,那我们压力很大。一做不好又挑三拣四,那家庭气氛特别压抑。我们不希望另外一半这么对我们,不希望别人这么对我们,我们也不能这样去对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我们希望别人多欣赏我们,我们就不要去挑剔别人。所以在夫妻相处当中有很多忌讳的,比方说不能批评、不能骂对方的父母、对方的家人,那是骨肉,那是手足,你一批评,很难受的,内心都会很不平,这叫「爱屋及乌」。我们很不喜欢另外一半在背后讲我们的不是,讲给亲朋好友听,那我们多没有面子,我们自己也不希望另外一半是这样对我们,我们也不要这样去对另外一半。我们用心去感受看看,今天假如是我们的另外一半,把我们的不好讲给别人听,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毛病,结果我们是最后知道的,内心好不好受?一知道,太太居然、先生居然在外面给我讲成这样,那可能都觉得不共戴天,都觉得很生气。可是假如另外一半的不好不讲,讲他的好,哪怕是不多,你都讲他的好,不讲他的不好。等到他的好,传到最后,传到他的耳里,「居然我太太说我这么好」,人自己会衡量、自己会想,「我才这么一点好,我太太不挑剔、不批评我,还肯定我」,人的良心、善心就被唤醒,人总有志气,「我太太都这么瞧得起我,那我要更努力」。太太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数落先生,这又是大忌。当一个男人连孩子都瞧不起他,那他就很容易自甘堕落。他不好你不讲,他的好给孩子讲,孩子看到他的眼神,都是对他的尊敬、对他的信任,能把男人的志气,透过孩子的信任眼神把他唤醒。所以一句话所产生对对方,甚至於对整个家庭氛围的影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虽然只是一句话。再推广开来,不止夫妻之间,包含公公婆婆跟媳妇之间都要讲好的。有句北方的俚语讲,「婆婆背著鼓,到处说媳妇;媳妇背著锣」,锵,那声音比婆婆还大,「到处说阿婆」。你看都去扬对方的恶,「家丑不可外扬」,扬出去以后,邻居、亲朋好友都瞧不起我们这一家人。我们刚刚提到的「己所不欲」,我们要讲的话,我们要讲的行为,假如我们不希望对方这么对我们,我们就不应该这样去对他。我们能有这样的心境,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著想,这是我们只看对方的优点。
在《弟子规》里面有两句话,「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家里面夫妻也好、家人也好,有不愉快往往不是钱的问题就是言语当中欠妥,造成摩擦冲突。能轻财务,夫妻、家人的情感就不会伤;言语能忍住,冲突就不会扩大。我记得我成长的过程,因为我母亲她那边的亲人家庭状况比较没有那么好,而每次到上学的时候,刚开学,我那些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比较付不出学费来,我父亲都没等母亲开口就赶紧去处理。我们想像一下,太太都还没开口,先生就赶快去帮助她的姐姐、帮助她的这些后辈,那太太很感动,一定记住先生这一分恩情,更加的相互团结一条心。夫妻这么团结,家道哪有可能不愈来愈好的道理!包含奉养父母,爸爸妈妈跟岳父岳母也要平等心,一样奉养。你不能爸爸妈妈五百,岳父岳母两百,太太心里就不好受。所以家能和,所谓「和气生财」,而这个财还不只是钱财还有人才,家里和睦,下一辈的都懂得和睦相处,心胸都很宽广,下一辈的人才也培养出来了。
这是财务,还有「言语忍」。有对夫妻结婚六十多年,老先生九十岁,他的晚辈从来没看过他们夫妻吵架,所以非常佩服他们。刚好他们结婚六十多年纪念日的时候,这些晚辈就请教这位老先生,您是怎么样经营夫妻关系?怎么没有红过脸?这老先生就告诉他们,「我们夫妻结婚的时候,共同约定好,只要有一个人情绪起来了,讲话很冲,另外一个人就赶快先出去走一走」。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生气,另外一个赶快出去,这就吵不起来了。这个约定是珍惜彼此夫妻的缘分,也给下一代一个好的榜样。说到这里,这个老先生笑得很开心,然后对著晚辈讲,「我告诉你,这六十多年来,都是我先出去的。」我们感受一下,当他太太发起脾气来,他马上头低下来先出去,当下这个太太一冷静下来什么感受?这么多年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四十几年、六十几年,每次都是我自己先生气的,然后先生马上都是想到当时的承诺,想到我们家庭的和乐,都先出去,所以太太在家里面都感觉到佩服先生的修养。
所以夫妻之间我们能做到让对方佩服,那才是我们的功夫。但是走出去不要走太久,十几分钟就回来,这叫设身处地。你出去太久,她在那里「去哪?会不会生气怎么样?」那就让太太担心,十几分钟就好。回来,人总有个面子,她先生气的不好意思,她可能就倒杯茶给你,头也不敢看你,倒杯茶给你。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能不能说,「你看,又是你先生气的」,你假如这么说,这一杯茶就不是用嘴巴喝的,唰,喝你一个脸。所以人要厚道,纵使对方是错的,她已经不好意思了,你就不要给她难看,要给她台阶下。当下不只不再提那件事,马上说「我都多久没去看我岳父大人了,下午去怎么样?」这位太太,你不只不跟她计较,马上又想到她的父亲、想到她的母亲,那个感动至深!马上这位太太觉得为先生奉献再多都会觉得值得。所以掌握情绪才能掌握彼此的未来,才能掌握下一代好的未来。
有对夫妻,这母亲她被评选上好媳妇,但是其实她已经是别人的婆婆,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已经结婚,都跟她的媳妇住在一起。我们去请教这老人家,她是怎么样当好媳妇的?聊到她孩子小的时候,整个家里有十口人,也是相当辛苦。聊著聊著她的儿子接话了,她儿子说:「我父母,我们小的时候他们很恩爱」,他说有一幕,他的记忆最深刻,就是刚好有一天他母亲煮了九个鸡蛋,他们家是十口人,母亲马上就把这九个鸡蛋都分到家人的碗里面。母亲的爱都从这些最细微的地方看到,完全没有自己,无私的奉献。当下先生看了很不忍心,马上把鸡蛋夹给她太太,「你太辛苦了,你补一补」,三、四十年前,鸡蛋也是很珍贵的。这位太太马上把鸡蛋夹回去给先生,「你今天工作一整天,体力要补充一下」,结果夫妻两个就在那里夹鸡蛋,数十回合,夹来夹去,噗通,掉地上去了。这是她儿子讲的一段话,当他讲到鸡蛋掉在地上的那一刻,这个大男人眼中泛著泪水,我们就可以感觉得到,他父母的恩爱对他的影响有多深,记在他的心田里。结果她两个媳妇也说话了,「我们夫妻相处都要跟我婆婆学习」,这就是以德服人的家道。
言语,早上我们刘教授也提到孔门四科,言语的学问是非常重要。而人与人的接触其实言语占很大的比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所以我们应该多说些什么?少说些什么?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感恩的话。其实我们人要保持一个冷静、理智,这话讲出去对自己、对家人都没好处只有坏处,讲不讲?我们还讲,就是自己的理智还伏不住自己的习惯、习气。人还是得有定力才行,才不会人与人相处愈来愈糟糕。人有定力,才能扭转不好的情况,慢慢往好的循环去发展。所以要忍住抱怨的话,因为抱怨只会带来记恨,而且还不是自己记恨。当我们在抱怨上一代,抱怨另一半的时候,那个恨会种在下一代的心里面。其实我们很冷静感受一下孩子的心,孩子最尊敬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你看小孩二、三岁开口闭口都是什么?「我爸爸说,我妈妈说」,那种天真、那种天性的流露。当最尊敬的父母,他开始怀疑父母,开始跟父母有对立的时候,那是一个孩子最挣扎、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听到妈妈或者爸爸在讲自己父母的不是,那心是最煎熬的。而当一个孩子连他父母他都怀疑、他都记恨的时候,他的人格会健康吗?他还能再信任谁?所以不能让孩子的心中装这些恨的东西,那会毁了孩子一辈子。
范仲淹先生,他的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去世了,他的母亲带著他,孤儿寡母,被整个家族遗弃,不照顾他们。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是范公的母亲,内心会怎么样?那可能会恨这个家族一辈子。可是范母心胸宽广,范母不只没有记恨这个家族,期许她的孩子赶快建功立业、认祖归宗,而且告诉孩子,以后整个家族里面最困苦的人,你都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你看人那个心量的转变,不去记恨,反而变成「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我们曾经是这样的困苦,所以往后家族里面、社会当中有这么可怜的人,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帮忙。而范公帮忙到什么程度?把他的俸禄拿出来,买了一千亩的田,帮助邻里乡党、亲朋好友,当他去世的时候,没有闲钱买棺材办后事,还是那些朋友、大臣帮他办后事。虽然没有钱传下来,可是他的道义、人生态度承传了一千年,他的家族到清朝的时候,义田是四千亩。请问范公的后代吃亏吗?诸位朋友,假如今天你的员工,你突然了解到他是范公的后代,你会不会觉得特别信任这个员工?会。他们家有品质保证,盖印章的,人家都是道义传家。有次我们办课的时候,范公的后代上台来,「我很惭愧,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底下响起一片掌声。大家希不希望在我们民族复兴的过程当中,我们尽心竭力的付出,两百年之后,在海尔的培训中心,你的后代站上台来,他说我是某某公的后代。希不希望两百年之后,底下响起一片掌声?大家现在做的就是功在民族,两百年之后,所有的人都尊敬你的后代子孙。后代跟我们是一体不可分开的,这一生有智慧的人努力什么?努力留得下来、传得长久的东西,这是有智慧。
我们的圣贤人提醒我们,留财於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尤其孩子假如德行的根基还不够,马上让他有钱,那对他并不是好事。一有钱又没有德行根基,骄奢淫逸,这些吃喝嫖赌很可能就染上来了。所以老子告诉我们「祸福相倚」,一个福气为什么跟祸在一起?只要福来了、财富来了,当事人没有德行的基础,大祸临头。我相信在我们整个生活周遭,这样的例子一定有,富起来了,可是没有德行根基,非常傲慢,又开始染上恶习,整个身心都搞垮了,这样的例子出现。林则徐先生讲到,「子孙若如我」,子孙的素质跟我差不多,「留钱做什么」,你留钱给他干什么?「贤而多财」,他素质不错还很贤德,「则损其志」,他说我父母的钱就够我花三代了,我还努力干什么?他的志气没有了、消磨掉了。可是大家要冷静,赚钱的人知道钱难赚,花钱的人知不知道钱难赚?不知道。有句俗语就讲,「成家犹如针挑土」,一个家族的事业要兴旺起来,可能是二、三代人的积累上来的;可是败家子,「败家犹如水推沙」,你是一颗沙子、两颗沙子这样慢慢积攒起来的事业,可是败家子就好像海浪,一拍起来就把你的土一下子就给卷掉了。所以林则徐先生讲的,子孙若如我也不留财,损他的志;「子孙不如我」,子孙的素质又比我更差,那更不能留钱给他,「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已经比较愚钝,已经比较没有德行,你又给他一大堆财富,那他败得更快。
这些祖训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应该留下来的是我们的精神、是我们的德行,让后代子孙一提到我们这样的祖先都引以为荣。就好像范公的后代,我在台湾的时候,范公的后代当桃园县的副县长,他上台来马上讲,「我很惭愧,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称呼自己的祖先都非常的尊重,我们就感觉到祖宗的德行在他生命当中的地位。所以我们定位,希望给后代子孙好的榜样,我相信绝对没有人走上台来,他说「大家好,我很光荣,我是秦桧的后代」,他这么一说,还得带个雨伞,底下有东西丢上来,他就危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看曹操他有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厚道的人家是怎么教?宁可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也绝对不能对不起任何人,这才对。曹操再怎么聪明,人算不如天算,他传到第三代孙子的时候就被满门抄斩。所以我们还是要积德,不如於冥冥当中积阴德、积榜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刚刚跟大家提到,范公的母亲没有抱怨、没有埋怨这种度量,其实范氏家族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的母亲!没有这样的母亲,是不可能出范公这样的人才。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因为圣贤人都是母亲教出来的。「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闺阃是女人住的地方,「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诸位朋友,您是生女儿的请举手,举好,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天下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所以教女儿比教儿子还要重要,这是民族人才的大根大本在这里。我们刚刚讲,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感恩的话,抱怨记恨障碍下一代、障碍所有家人的心,宽容、感恩才是智慧。
我的记忆当中,我母亲常常都会告诉我,说你的爷爷,你们在襁褓当中、在摇篮里面,常常爱哭晚上不睡觉,结果妈妈明天又要去教六、七十个学生(我母亲是小学老师),你爷爷马上说,「媳妇,赶快去休息,来,我来带就好了。」这些我们三个孩子都没有记忆,没有母亲的提醒我们哪记得!所以小时候就有个景象,就是爷爷在照顾我们。结果我爷爷本来用手拉,之后慢慢提升用脚拉,最后炼成了边摇边睡觉,功夫提升起来了,这是记爷爷的恩德。而我爷爷都说我母亲的好,「你们不能不孝你的妈妈,你母亲带你们三个孩子,又要教那么多学生,常常下课时间(刚好我们家在学校旁边),我母亲还要跑回来给我们三个哺乳,再赶回去」。常常你母亲上课都是被她的学生给摇醒的,因为我母亲一下课太累,都晕过去了,上课钟一打,都是她的学生把她「老师,上课了」,听了我们的内心都很感触。所以长辈完全都让我们去记所有人的恩德,心理很健康,看一切人都很顺眼,感恩之心也很自然就提起来。其实说实在的,我们的孩子时时存感恩,那就是最惹人疼的人。有情义的长者,一看到感恩的人,就栽培他、照顾他。所以孩子能不能遇上贵人,就是我们在他的心性当中,有没有扎下感恩心,有没有扎下恭敬心,就决定他以后能不能遇到贵人。所以「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你看一句话的差异就很大,「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对方的潜能」,这是我们讲到言语的部分。
在回教有个故事,回教有个先知,他们的先知就是德行很好的人,很受一般大众的信任。有个先生他的太太比较凶,他就觉得很郁闷,就想去请教这个先知有没有方法可以管好他的太太。他就走著走著到这个先知的家门口,结果让他吓了一大跳,那个先知的太太比他太太还凶,那个先知被骂得比他还惨,他说那我不用问他了,他比我还惨。他进去以后就叹气,「先知,你怎么比我还惨?」结果这个先知就告诉他,其实当我太太发脾气的时候,我有时候也想顶回去,可是我一想到,另外一半这么信任我、嫁给我,另外一半替我这个家族传宗接代,怀胎十月,孩子三岁以前行为都不方便,一把屎一把尿无怨无悔把孩子拉拔长大,又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还孝顺我的父母,让我在事业发展的时候,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一想到太太付出的种种,我的脾气就发不起来。所以夫妻时时想著对方的不容易、对方的付出,那这个关系就融洽了。
夫妇是五伦的核心,而我们夫妇关系都能做榜样,孩子就从我们的相处当中,学到很多做人的智慧、做人的正确态度。刚刚我们也提到这个「教」字,左边两个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身教。我们都希望孩子成就美好的人格,大家想想,哪些好的德行,可以成就孩子一生的事业、家业,哪些德行?孝心、恭敬心、谦虚的心、感恩的心,这些心境其实只要我们做榜样,我们为人父母者就是孩子人生的里程碑。好学、孝悌、谨慎、谦卑、勤俭,这都是家道承传的关键德行。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面,只有一卦是完全的吉兆,谦卦六爻皆吉,所以不可小看谦虚的重要。荀子讲到「百事之成,必在敬之」,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一定是恭敬人事物为基础;而一个成功的事之后会衰败下来,「必在慢之」,就是傲慢。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兴衰跟谦虚息息相关,所以在创业的时候很感恩、很真诚,大家团结一致。可是当有钱、有地位了,傲慢心起来,瞧不起人,不感恩,他的人和、人心就散掉了,到最后就败了。
在历史当中最明显的,汉朝开国是刘邦,而楚汉相争好几年,刘邦几乎没打过胜仗,项羽是百战百胜。项羽你看他带领的群众有这么多,他形势这么好,他还是败了。刘邦都打败仗,可是最后一仗打赢了,所以他是皇帝。可是我们看到刘邦很谦虚,他得了天下,他说:「都是萧何的能力,都是韩信的能力,都是张良的能力」,他都让功给人,他不傲慢。项羽他觉得他很有本事,瞧不起人,甚至於面对忠臣他很生气。因为有次刘邦被团团围住,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就是刘邦的一个忠臣,自己穿著刘邦的衣服跟车子从一方冲出去,结果把楚军全部引到那里去,再让刘邦从另外一头跑掉。这个忠臣是牺牲生命救了他的主公。项羽看到这样的忠臣也不佩服他,还把他活活烧死,那一把火烧下去,把人心都给烧掉了。项羽当他输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在乌江自刎,结果他讲了一句话大家比较熟悉,叫「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句话还不是重点,司马迁的《史记》提了一个重点,就是项羽在最后他要自刎以前讲了一句话,「天亡我」,上天要毁我的,不是我不会打仗。项羽到死都还不承认自己错,还把责任推给谁?推给老天爷,你看他傲不傲慢。你看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每个礼仪,我们刚刚提到的婚礼,都是在启发人最重要的德行、心境。
早上,我们刘教授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也是我们礼仪当中射箭的礼仪流露出来的人生哲学。你看射箭,把箭给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所以「射有似乎君子」,射箭有君子的精神在里面。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下一个念头是什么?没有射到目标,可能我们第一个念头,旁边有几百人在看,马上就说:「这个箭是青岛出的,品质不好,不能怪我;这个弓是北京出的」。你看马上又把责任怎么样?推出去,推卸责任。推卸责任不可能赢得人家内心对我们的尊重,所以只要目标没有射到,马上反省是我的技术不好。当下我们就可以从这两个,汉朝那个时代的领袖看得出来,这谦卑何等重要。
有个校长,他的心态非常好,他是学数学的。很有意思,他画一个圆弧,他说从我这里看,这是凸出去的,从你那里看是什么?凹进去的,同一个圆,因为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假如能换位思考,彼此的隔阂就打开了。所以先生为太太想想,太太为先生想想,问题就解开了。常常有句话叫「否极泰来」,这个卦是什么象?是地天卦,地在上,天在下,什么意思?你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智慧,一看到,天站在地的角度想一想,地站在天的角度想一想,就泰来了,就化解掉彼此的对立冲突。而这位校长他就提到,因为他是学数学科学的,他就举个例子,今天假如我把一个鸡蛋泡在盐水里面,保证它十天以后是什么蛋?咸蛋;泡十天在糖水里面,它十天以后变什么蛋?甜蛋。这启发我们什么?我们给孩子什么环境,他自自然然潜移默化就学会了。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我小的时候就有彩电可以看,在我记忆当中家里就有彩电,但是那些玩物丧志的东西我们没有兴趣,感觉提不起那个劲。所以会去打那些东西的,都是内心空虚的人才会去打。从小我们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对读书有一种责任心,不会去著迷那些东西。
这位校长很有意思,他的孩子刚转到一个学校,那个班级很好,同学们成绩都是顶尖的,他的孩子跑来问他说:「爸,你觉得我第一次考试会考第几名?」假如你的孩子刚转学,转到很好的班,问你:爸,我应该考第几名?你会怎么跟他回答?当下这个父亲(他是校长),他给他的孩子讲,「爸觉得你应该考最后一名。」他儿子就很惊讶,「爸,为什么我考最后一名?」他说因为你刚转来,种种环境、课业都还不习惯,所以你考最后一名是太正常的事情。这么一讲孩子的压力不见了,结果一考没有最后一名,但是也是比较后面,可是他不急。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急坏了事,我们一急自己有压力,对方孩子也有压力,急於求成会欲速则不达,急可能把孩子学习的心都给吓退回去。这个家长他不给孩子压力,但是他给孩子什么?榜样。他每天看书、备课比他孩子备得还认真,常常他的孩子去睡觉,起来上厕所走过书房,还看到他爸爸在那里读书,对父亲好学的心,好学的佩服油然而生。后来他孩子的成绩不断的上升,最后到前一、二名,而且他的孩子是非常积极效法父亲上去的,不是被逼出来。所以我们要冷静,教孩子不是逼出当前的成绩,教孩子要启发他内在的这颗向上的心、孝心才行。
我们冷静想想,我们父亲那一辈,五个兄弟姐妹,六个很正常,读书不用人家推,为什么?孝心起来,觉得要好好念书以后要报答父母。我叔叔他是博士,他就讲他们那时候念书,我爷爷来,「赶快去睡觉,太晚了」,兄弟姐妹几个就躺下去,很尊重父亲。等父亲去睡觉,他们兄弟赶快爬起来继续念书,不让父母担心,但是非常用功,因为他们努力的动力是孝。这是根本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要从他的孝心、德行把它引发出来,有孝心,很多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做。但是现在孩子的动力在哪里?可能是父母讲的,你假如考一百分,给你五十块、给你多少钱,他都是功利在驱使他读书。当功利驱使他读书,假如有另外一个目标让他去追求,他也顾不著父母的恩德。你看很多人考上名牌大学,谈恋爱学业都荒废掉,拉也拉不回来;跑去迷上网吧,拉也拉不回来,为什么?他又另外是一种欲望的追求。欲是深渊,他拉不起来,因为他生命当中没有情义、道义的能量让他向上。所以我们父母逼著孩子读书,把他送上大学,并不一定是结束,为什么?很可能大学就是他堕落的地方。我们看到很多人一考上大学,几乎不学习都是玩乐,好像脱缰的野马,父母一辈子把他栽培到大学,不会觉得很遗憾吗?所以孝心、感恩心重要。
有个孝子,他应该是小学五、六年级那个时候,母亲得了尿毒症,父亲离开了,抛弃了他的妻儿。他的母亲很伤心,自杀了,母子连心,这个孩子马上感应,把他母亲给救回来。孩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母亲,你绝对不能寻短见,你要相信儿子,儿子以后读书当好的医师,把你的病治好」。他的母亲流著泪答应孩子,「好,妈妈答应你」。从此以后,这个小孩不只学业上要努力,整个照顾母亲、家庭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可是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他比别人少的钱去补习,他比别人少的时间去读书,可是他的成绩却比别人还要好。那是因为他的人生时时都想著,要医好他母亲的病,要照顾好他母亲,所以孝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大。
我们希望孩子好学,我们希望孩子孝悌,首先从我们自己做到孝悌,上行下效。在唐朝有户人家姓崔,他们的曾祖母姓长孙,这位长孙夫人年纪大了,牙齿全部都掉光了,结果她的媳妇,也是这个家族的奶奶,每天都先斋戒沐浴好,然后自己亲身去给她的婆婆哺乳,因为她的婆婆没有办法咀嚼食物。先照顾好婆婆,才去照顾她的孩子,这都时时先想到父母,孝道的根就扎在这个家族里面。结果他们这个家族是唐朝出最多大官的家族,等於是这个家族的福分在当代是最大。所以孝悌传家,这个福最大。曾国藩先生就说道,一个家族要能传三、四代,一定要有勤俭;要超过五、六代,要谨慎俭朴的家庭;要超过八代、十代,那一定要孝悌传家。
我们就冷静想想,当我们有好吃的食物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吃饭,爸爸妈妈都在的时候,请问我们把第一口菜夹起来先给谁吃?大家看这一口菜重不重要?所以家道的承传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弟子规》说的,「或饮食,或坐走」,吃东西也好,走路也好,谁先?「长者先,幼者后」。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一吃饭,很自然的爸爸说:「来,叫爷爷奶奶吃饭」,我赶快去找爷爷。远远的就看到爷爷,「爷爷,吃饭了」,爷爷正在跟人下棋,听了很高兴站起来,「我孙子叫我吃饭了」,祖孙两个牵著手走回来,天伦之乐。现在谁叫谁吃饭?这些生活细节不可以小看,现在是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而且叫孙子吃饭还要有本事,得要先炼马拉松,炼好体力,喂一口要跑五十公尺,你看颠倒成这样,本来是孙子伺候爷爷奶奶,现在是爷爷奶奶伺候孙子。然后吃饭,年轻人,爸爸妈妈都还没上桌,他就先吃了,喜欢吃的还吃了一大半,等父母要上桌了,我吃饱了,走了。所以这些「知所先后」,这个先后顺序就把道,孝道、家道传下去了,「则近道矣」,先后顺序不可以颠倒。
买东西一定是先想到父母恩,当那一口菜夹给父母的时候,那分孝心很自然的就传到孩子的心田,那个孩子马上模仿你,夹给谁?夹给他爷爷、夹给他奶奶。而当我们把这口菜夹给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夹给孙子,你看那个孙子碗里面的菜特别多。所以看夹菜就知道这个家谁的地位最高,小公主、小皇帝不就这样!听说现在是皇太后了,不是小公主而已,就这样夹出来了。所以小皇帝脾气怎么样?你满足他九次,一次不满足他,他跟你拼命,他跟你哭,他跟你闹。假如不传孝道,感恩心不起来,下一代就觉得所有给予我的都是什么?应该的。那这样心态的孩子,他的人格怎么健康?他怎么去感恩父母?他福都消光了。
我记得有的母亲看到水果刚出来,都买那个特别贵的,一两多少钱,买回去把孩子叫过来,叫到房间里,「孩子,你慢慢吃,别噎著了」,然后自己站在门口看公公婆婆有没有来。人算不如天算,还是顺道而行,道法自然,先孝顺父母。你看那孩子吃得高不高兴?高兴;学得彻不彻底?彻底,以后他有好吃的给谁吃?不用等到他儿子,等到他有男朋友、女朋友就知道了。为什么?他学的是私情,好恶的心,他喜欢谁,他就什么都给他;他不喜欢谁,恩德再大他都形同陌路,不认识,再大的恩情记不起来,这种情况让我们触目惊心。我记得我看了一篇报导讲,情人节的时候,现在大家说西方情人节,二月十四号。说实在的,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能谈真情吗?能谈真爱吗?「不爱其亲」,不爱父母,「而爱他人者」,违背正常的情感,「谓之悖德」,违背德行;「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尊敬父母而尊敬别人,那另有目的,那是巴结谄媚,不是真心的。所以我们看到情人节的时候,吃情人餐很贵,二百九十九块到三千九百九十九块,结果一了解,超过一半都是在校学生去吃的。请问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父母的血汗钱,可能有一大半都是农民的孩子,感恩心没起来,都是好恶,要去满足他追求的人,这些钱统统花下去他也不会觉得心痛。
所以我们当父母的、当老师的,要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长他的善、救他的失,这是教育,我们抓住教育的本质长善。我们今天李部长也提到《孝经》的话,「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之本,孝心开百善自然也跟著开。当我们对父母孝了,体贴入微的心起来了,上进的心起来了,恭敬的心跟著就起来了。有位太太,她自己教女儿,都觉得女儿一过生日就跟她要东西,比较没有感恩心。她自己学了《弟子规》以后,她就想到,我首先要先孝顺我父母给孩子看。然后她就开始回想,整个成长过程当中,她母亲是怎么样照顾她的,她就把它写下来,边写自己眼泪就流下来。过了几天她母亲生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聚在一起,当下她就给这些兄弟姐妹讲,「今天很难得,我希望把『母亲对我的恩』的这篇文章,我要亲自念给我母亲听」,她就一段一段开始念。没多久,她的母亲也跟著流泪了,她说她也很激动,后来连她父亲也流泪,她把她父母都请到堂上坐下。当这篇文章念完的时候,家里的人都流著泪水,她说「今天我要感激父母的恩德,我要给母亲行三跪九叩礼」。她第一拜就拜下去,「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二拜再拜下去,她说:「在这么多年当中,让母亲操了不少心,生了不少气」,这是惭愧的心境;第三拜拜下去,她给她母亲讲:「母亲,我从今以后一定让你过上真正幸福的日子」。等她这三拜拜完,家里面很自然就赶快弄好,请父母上桌,然后吃起饭来。她说那个饭菜都有一点咸咸的味道,因为都是泛著泪水把东西吃下去的。
结果她的女儿经过这个过程,她女儿回去跟她讲,我姥姥这么辛苦养育你,你怎么都没跟我讲过?所以早上提到《论语》经典,「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常常多提爷爷奶奶不容易、外公外婆不容易,这个孩子厚道的心、感恩的心就起来了。过没多久她的父亲生日,因为那次她给她父母拜完以后,很自然她的姐姐、她的弟弟统统跟著轮流给他父母都磕头。后来当她父亲生日,她想她先磕头,她的姐夫出来,「长幼有序,今天我们先,你排后面」,这个家道整个就不一样。后来她弟弟生日,煮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是母亲受难日。然后吃完饭,弟弟还把一包红包递到母亲的跟前,跪著供养他的母亲。她的女儿现在不只不跟她要东西,感恩她了,甚至於在学校里面,现在是慈善大使,你看那心境的转变影响非常大。
所以我们感受到父母养育之恩,尤其怀胎十月那是很不容易的,害喜的现象很难受,那像晕车一样,很不舒服;七、八个月的时候肚子很大,睡觉都不安稳,连翻身都不容易。而且就像早上我们李部长抄的那一段,都是把父母怀胎的不容易写得淋漓尽致。生孩子的时候是过一次鬼门关,而这样的痛苦,人间最痛的一件事、一个考验,可是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母亲下一个念头就是想著孩子健不健康,完全把她这么大的痛苦一下全抛到脑后去了。接下来又是三年的养育哺乳,母亲的血化成了乳汁,我们要吃几百公斤母亲的乳汁才能长大起来,所以这些恩德,这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回来的。以至於我们成长过程当中,学费上的操心、学业上的操心,以至於我们以后长大成人组织家庭,父母那分操心不只没有减少,甚至还延伸到对我们下一代的关心。我们只要静下来,在生活的点滴当中,都能感觉到父母的恩德。
有个大学生,他回家都可能是几个月才回一次,所以母亲就特别高兴,一听孩子要回家了,像过年一样,赶快煮儿子最喜欢吃的水饺。又怕不新鲜,所以算好时间,等儿子刚好回来包好了,现煮给孩子吃。这个母亲包著包著,包得差不多了,突然想到馅里面忘了放盐,忘了放盐味道就不够了。在那边愁恼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好方法,用那个针筒,最细的针头,把食盐水打到水饺里面去。你看母亲的爱心还很有创意,想到这么好的方法。统统打进去,她安心了,孩子一回来,「来,坐,又瘦了」,妈妈赶快去煮水饺。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来,这个孩子太久没吃到有妈妈味道的水饺跟菜了,一下子也顾不上,一连就吃了好几颗。吃著吃著突然看著他母亲,「妈,你为什么不吃?」这个妈说:「我不饿,你吃,瘦了那么多,多吃几个。」孩子继续吃著,妈妈笑著说,「你妈年纪大了,糊涂了,包水饺这个水饺馅忘了放盐,幸好想到这个好方法,用针筒把它打进去」,孩子听了也笑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而这个大男生,当他在吃起下一个水饺的时候,突然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影像,就是他母亲小心翼翼的把食盐水打到水饺里面的情境,他想到这里,眼睛泪水就流下来了。所以母亲的爱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察,孝心很自然就生起来了。而我们的孝心真的发出来,家道、孝道自然也就传到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可以代代相传。
今天跟大家讲到家和万事可以兴,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可以世世代代都和,家道都可以不断的兴盛下去。而我们继续扩宽我们的心量,不只我们这个家要和,我们公司是一个大的家庭,也要家和。甚至於我们整个民族是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也有责任让它能继续承传、兴旺下去。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有使命,五千年的文化就靠我们继续把它承传下去。我自己在从事教育的过程当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的孩子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下降得太快了,所以我们有责任,「见义不为无勇也」。而现在的危机是什么?自己的民族都不信任自己的文化了。我记得有一幕,就是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参观,当地的老百姓看到我们,我们寒暄交流了一下,结果这个妇女她就说,「你们不是中国人吧?」我们跟同事很激动,我们当然是中国人。突然那个女士有点不好意思,看我们这么激动,低下头来说,「那你们怎么这么有礼貌!」一个民族最可悲的就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那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该是让自己的下一代认祖归宗的时候了,不是我们有礼貌的时候,反而人家说你是韩国人吧?你是日本人吧?
有个老先生,白芳礼老先生,河北人。他对下一代有责任,他自己没有文化,他不希望下一代受没有文化之苦,他七十几岁了,把他五千块钱的积蓄(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全部捐出来给孩子读书,因为他回去看到这些孩子没书念,很难受,「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而当他出现在捐款的地方,底下有很多校长、老师跟学生,上面都是站著企业家,捐款人,只有他一个老先生上来,穿的是破烂的衣服,底下的人先是愣了一下,接下来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捐助了三十多万,帮助过三百多个大学生,中、小学那就更多了,而他帮助的大学生里面,没有一个人毕业以后不做公益事业。这些大学生说道,「当我们握到白老先生的手的时候,非常的感动,他的手完全是粗糙的,他的精神传递到我们的心里面来了。」
这个老先生,他没有学历,他没有财富,他更没有体力,可是他却用他仅有的体力踩了十五年的三轮车,绕了赤道十八圈。踩到九十岁踩不动了,又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开了一个店,继续赚钱资助孩子。我们从白老先生的身上,看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当民族文化出现承传危机的时候,他们都能舍身忘死,毫无保留的来帮助我们这个民族有更好的下一代,所以文天祥先生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希望我们的真心能够留在我们家人心中,留在我们生命当中有缘人心中,也留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义之中。好,今天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