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样做一个好人—杨公椒山遗嘱 - 钟茂森博士主讲
怎样做一个好人—杨公椒山遗嘱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09/2/9  华严讲堂  档名:52-349-0001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新年好!请坐。末学从香港回来,在香港跟我们的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法师一起过的年。过年之后回到实际禅寺来,想到新年伊始,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样一个专题?就想到我们做人的本分,师父上人常提到的扎根的教育。最近又恰好承蒙青海省西宁市众同修的启请,让末学给大家一起学习讲解「杨公椒山遗嘱」,於是就想到这篇文章正好可以做为我们新年的一个讲话。我们今天用一个题目,叫做「怎样做一个好人」,这篇文章就是谈怎样做一个好人的。这篇文章我们师父上人曾经有讲解过。

  杨公椒山这一位大德是明朝著名的谏臣(谏是劝谏的谏)。古人讲「文死谏,武死战」。真正忠臣,对於皇上尽忠报国,为了劝谏皇上,往往是以生命做为代价,杨公就是这样一个人。杨公的名字叫做杨继盛,他是一五一六年出生,卒於一五五五年,享年只有四十岁。他字仲芳,号椒山,是河北容城人士。这一位大德在幼年生活非常的艰苦,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另娶,生活相当的孤苦。白天放牛,晚上寻师访友,秉烛夜读,学习非常的用功刻苦。正所谓「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后来考得了进士,在朝廷里做官。

  当时明朝,蒙古族有个部落叫做鞑靼,这个部落南侵,侵略明朝的疆土,当时明朝的大将叫做仇鸾,率军迎战,但是却一败涂地。仇鸾为了求和,所以上疏请开马市,结果跟俺答屈辱求和,但是杨公(杨继盛)上疏坚决谏阻。而且给皇上列举了仇鸾的这些罪状,写了「十不可,五大谬」的疏文,极力的劝阻皇上不应该求和。当时因为仇鸾跟把持朝政的严嵩是串通一气,严嵩是明朝的宰相,他们俩是结为父子的,所以杨公被诬陷下狱,遭到贬官。后来仇鸾被皇上等於是贬官,后来也就死了,死了以后,杨公就遭到皇帝的提拔。当时的宰相严嵩看到杨公是一个人才,对他很有好感,想把他提拔为自己的心腹。结果杨公本来对严嵩就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严嵩这个人为人狡诈、奸险,所以嫉恶如仇的杨继盛杨公,不仅没有为严嵩所用,反而后来还弹劾严嵩,列举出严嵩十大罪状,祈求皇上不要重用严嵩。

  严嵩非常的愤恨,於是再次诬陷,把杨继盛抓了起来,关到了监牢狱里面,而且用重刑来报复。在他身上打了一百杖,打得他是血肉模糊,而且又不给他包扎,就把他关在一个肮脏、阴冷的牢狱里面,蝇虫孳生,结果他的伤口恶化感染,可是杨继盛却一点都没有畏惧。在狱中有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曾经给他送来一付蛇胆,告诉他说吃了这个蛇胆可以止痛。杨公他说我自己有胆,用不上蛇胆,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更难得的是,杨公他在监牢狱当中,竟然拿著一些破碎的碗片把自己腿上的腐肉给刮掉,因为没有医药,更没有麻药,他是等於自己给自己做手术,把腿上的腐肉一块一块的刮下来,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那种疼痛感。可是杨继盛竟然是非常的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真的是难忍能忍,视死如归。

  后来严嵩向皇上请示,要皇上(当时是明世宗)下诏要处死杨继盛。临刑那天,这是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十月二十七号,杨继盛就被押赴北京市刑场就斩。当百姓听说杨继盛被处决,都蜂涌到了西市为杨继盛送行,沿街都是人山人海,哭声震天,晴朗的天空也突然变得天昏地暗。可见得一位忠臣被害,真的是天都生起怜悯,百姓都非常悲痛。结果杨公在临刑的时候,神态安详,昂首挺胸,正义凛然,当众吟下一首绝命诗,这首诗写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从诗中我们看到杨公那种忠贞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这种魂魄,这种气概,真的是可以光照千古。

  杨公在监狱当中知道自己将要临刑之前,给家里人写下一篇遗嘱。这个遗嘱原文非常长,大概有三千八百多字,可以说是杨家传家之宝,是体现出杨公一生的忠贞、正气,这种君子风范,在历代都受到传颂。因为原文非常的长,我们时间不算很多,所以就用我们师父上人节录出来的一个「杨公椒山遗嘱」的节录。这个节录只有二百七十个字,原文是三千八百多字,还不到十分之一,可以说是这篇遗嘱的精华。这遗嘱里面因为有很多是他杨家的家事,对他夫人讲的,对他这些儿子讲的,还有对自己家人的一些希望,这属於他自己家里的事情,我们都省略了,而提取出那些普遍能够适用的,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立德、立言的这些教诲,我们来认真的学习。我们来看师父上人他的这个节录:

  【人须立志为君子。】

  这是第一句。这一句教导我们立志。如果人没有志向,就很难成器。不管是做人也好,求学也好,求道也好,『立志』是第一桩大事。在佛门里面也讲发愿,发愿就是立志。世间人立志要做『君子』,要做圣贤。君子是第一个层次,层次不算很高,君子再往上是贤人,再往上是圣人。古人劝我们立志做圣贤,但是首先要做一个君子,才能够做贤人。因此杨公对自己的儿女教导,让他们要做君子。杨公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应尾,一个叫应箕,这两个儿子。杨公教他们做君子,没有一开口教他们做圣人,可见得杨公的儿女属於中下根性之人。我们自己也属於中下根性的人,所以杨公这篇教诲对我们非常适用。说老实话,人都没做好,怎么可能做圣人?这里讲君子就是好人,做一个好人。所以这篇文章教导我们怎么样做好人,首先要立志。

  那你问,为什么立志要做个好人?因为人人本来都是好人。《三字经》上开头也是这么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就是人人本来是好人,没有人说天生是坏人。既然人人本来是好人,当然我们就应该做好人,所以应当立志做好人。如果这个理想都没有的话,真的是这一生庸庸碌碌,甚至可能造恶业,将来受恶报,此生活在痛苦当中,来世堕三恶道。所以我们从小就有一个志向,要做个好人,做个君子,从君子再往上提升就是圣贤。古人讲的圣,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通达明了了,这样的人就叫圣人,所以圣人跟佛教里讲的佛意思完全相同。佛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觉者。佛是觉者,觉悟什么?觉悟宇宙人生真相。不仅自己觉悟,还能够觉悟别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样的人就是佛、就是圣人。

  佛教教导我们发四弘誓愿,第一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立志。这个度就是帮助的意思,服务的意思。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大愿,这就是立志。有了这个志向,那我们才能够修行,儒家讲修身。修行就是四弘誓愿第二条「烦恼无边誓愿断」。断烦恼之后更要学习「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一句是讲要充实自己的能力、技艺,使自己有智慧,有智慧做什么?帮助一切众生,使我们能够早日圆满第一条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尽一切众生就成佛了,「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立这个大志。这是第一句。第二句:

  【心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

  这里讲心是根本,这个意思非常的深。佛法告诉我们,「一切法由心想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华严经》里也是这么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它不仅是我们这『一身之主』,而且遍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一切的现象,心都是主。它是本体,它是能生、能变的这个主体,一切众生是所生、所变,所谓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包括六道还有四圣法界。六道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三善道、三恶道,合起来是六道。四圣法界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佛。都是由心所现、所造,因此比喻做『树之根』,这个树木从根那里生的,不管树有多高有多大,它必须要有根,根就是心。所以有如是的心,就有如是的树。我们这个心是存什么样的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心是善,那我们的境界就善。境界包括正报、依报。正报,你看我们的身体,身体健康长寿,身善;依报,依报是我们的环境,生活、学习的环境都很好,很顺心,这是依报的善,统统都是心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得善报必须要有善心,如果我们心不善,常常起贪瞋痴,常常有那些损人利己的念头,我们的境界就变恶,往往会很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做君子、做圣贤,也都是修这个心而已。所以下面说:

  【心里若存天理。存公道。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

  这是讲到心要存天理、公道。什么是天理?天是自然的意思,自然之理就叫天理。什么是自然之理?伦常关系,这就是天理。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就是天理,为什么?因为这个五伦关系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它是自然而然的。人一出生他必定会有父子,必定就会有所谓的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君臣是指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夫妇是家庭里面最小的一种组合单位,延续人类,繁衍人类;长幼,这是指在家庭里面自然而有的辈分,年龄大小有不同,所以就有长幼;朋友,这些都是自然的秩序。我们能够循著天理来做事,自然就是有德的人,就是君子。

  怎么样循天理?父子要有亲,亲是亲爱,父母跟儿女要有亲情,互相的爱护、关怀、照顾,所谓父慈子孝。父母要慈爱,儿女要孝顺,这就是循天理。所以心里存著孝道,这就是心存天理。君臣之间有义,领导与被领导都讲的忠义,领导对下属仁慈,下属对领导忠诚,这是天理。夫妇有别,我们师父上人解释这个别字解释得非常好,别是分工不同,夫妇一方挑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养家,另一方挑起生儿育女、教养后代的义务,分工不同。虽然有分工,但是双方目标、方向一致,都是希望能够令家族的后代能够昌盛,所谓光耀门楣,传承家道。长幼之间要有秩序,所谓「长者先,幼者后」,这是悌道。朋友之间讲求信义,这都是天理。由这个五伦关系延伸,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能够得到和谐安定。从家庭而至於国家,从国家而至於世界,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就是天理。

  『行出来便是好事』,讲公道,存公道,公是无私,没有私心,有私心就没有公道。所以这里讲的,处事待人接物都必须有公心,与国法、与家法、与人情都要相应,这就是公道。所以心能存天理、存公道,心就正,心正了,行出来的一定是好事,好心必定做好事,这个人是君子。君子是圣贤的基础,就像佛法里面讲的,作佛、作菩萨,你首先要做个好人,人都没做好,怎么能成佛?所以欲要成佛,先做好人。净土宗讲念佛求生净土,求生净土就是为了作佛,要求生净土也要先做个好人。所以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首先要做到三福。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是教我们做好人。我们师父将这句话落实就是用三个根,儒之根是《弟子规》,道家之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之根是《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落实,你就是君子、就是好人,佛法里称善人。往生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你才有资格去极乐世界。下面一句说:

  【心里若存人欲私意。虽行好事。亦有始无终。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

  这个『人欲』是指什么?我们讲的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佛法称为地狱五条根,有这个根就会把我们拉住,不能够离开地狱。这个财色名食睡,佛教我们要断,儒家没有讲得这么彻底,但是教我们欲不可纵。欲要断很难,但是不能纵欲,要把它控制住,要伏住。如果有人欲,有欲望,你就很难做好事,为什么?念念想到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很难为别人做事。所以虽然一开始是做好事,也有始无终。即使是别人看你好像是个好人,但是欲望要是不断,久久也能被人看破,瞒不过别人。即使是那个人不聪明,但是时间久了,他也能看破。人都瞒不过,那天更瞒不过,那天报应丝毫不爽。所以人欲要把它控制,要把它放下。

  这个『私意』,私意就是自私自利的念头。心里想著自己,想自己的多,想别人的就少。所以我们师父教我们,修行首先要放下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要是不把它放下,学佛入不了门。真正把人欲、私意放下了,心才能够善。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的心善不起来,就是因为有人欲和私意。下面一句说:

  【凡事合天理则行。不合天理则止。】

  这个『天理』就是道理,前面讲的自然之理,符合道,佛法里称为性德。与性德相应的我们才去做,与性德不相应的,就是不符合道理的,我们就不做。所以每一事都三思而后行,乃至每一言都三思而后说,做事要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这句话就是讲这个意思。所以君子处处都想到天理良心,而小人反之,处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欲望,所以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而君子能够舍己为人,君子和小人差别就在这个心地不同。下面一句说:

  【与人相处。谦下诚实。】

  这一句是要我们谦虚,要我们诚实,诚实是一切德能的根本。司马光,宋朝的宰相,曾经说过,做人要从真诚开始,而学习真诚要从不妄语开始。说话、做事都诚诚恳恳,绝没有欺诈、虚伪的念头,对待人都谦虚、都恭敬。这个『下』就是自己卑下,对人恭敬,卑己而敬人,这是与人相处之道。这句是对治我们的傲慢的烦恼。《华严经》里面有讲到三重障,傲慢、嫉妒、贪欲。这一句是对治我们的傲慢重障。下一句:

  【勿避劳苦。勿贪甘美。】

  这一句是对治我们贪欲的重障。『劳苦』,这是做事情都会有辛劳,都会有艰苦,我们不能够去推辞。特别是在为人、为国、为众生做事的时候,不怕劳苦,这是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勿贪甘美』,「甘」是指饮食的美味,「美」,这里不只是饮食,包括一切顺意的事情,在顺境里面不要起贪心,好的东西多多去奉献给他人,谦让、礼让,不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避劳苦,这是对治我们贪欲烦恼。人生来就有贪欲、就有傲慢,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我们怎么样对治?就用谦虚、恭敬对治傲慢,用勿避劳苦、勿贪甘美对治贪欲。在哪里去对治?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来把自己的这些习气慢慢来磨掉。像《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历事炼心,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在境界上去磨练、磨掉,这叫真功夫。下面:

  【让人。容人。】

  这一句是讲对治嫉妒重障。你看三重障烦恼,用什么来对治?用谦虚、谦下来对治傲慢,用不贪甘美来对治贪欲,用让人、容人对治嫉妒。嫉妒心也是人天生下来就会有的,这叫与生俱来的烦恼,我们要对治它,要懂得谦让,随喜别人,包容别人。一个人能够让人、容人、随喜人,这个人有福,所谓量大福大,有多大的度量他就有多大的福报。如果一个人不能容人,见到人好就会生嫉妒心,排斥人、压挤人,这个人没有福报。纵然你看他好像有两年挺得意的,实际上福报很有限,这是他前生修的福,很快就享完了,享完之后他就悲凉了。像这里讲的杨公(杨椒山),忠臣,迫害他的严嵩宰相是个奸臣,他的下场是什么?也是不好,到晚年也是这样遭人弹劾,被贬官、被抄家,他自己的儿子被杀头。所以到最后,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晚景悲凉,家里什么都没有,流落成跟乞丐差不多,最后郁闷而死。这是什么?不能容人。这个福报,过去生中修的再大的福也被他糟蹋完,特别是对那些忠臣义士不能包容,反而生嫉妒,反而要排挤,这样的造业是非常的深,受报也是非常惨的。下面一句说:

  【宁吃人亏。宁受人气。】

  这是讲我们的修养。宁愿吃亏,宁愿受气,这是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有那种有容乃大的气度,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俗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对一般人讲,对凡人讲的。如果是一个真正有修养、有气度,明因果,有智慧的人,他防人之心都不必有。你看,防人的心,处处都防著别人,多累!心里老是有那种疑虑,老是生活在紧张、恐惧当中,这样的生活非常累。这什么?怕吃亏。如果他真正明白因果,知道我吃亏是还债,前生欠他的,他这生来讨债来了。讨债,我就欢欢喜喜还他,还完了,债就了了。还多了?还多了他得再还给我,因果是丝毫不差的。假如我前生没欠他的,他要占我便宜?那也没关系,他占了的便宜将来还是要还的。所以真正明白因果定律之后,你就知道,这个宇宙里面,没有吃亏的,也没有占便宜的,只是在因果报应,互相酬偿而已。觉得自己吃亏,觉得自己受气,那是自己在打妄想,不明白因果道理。

  我妈妈以前常常教导我,说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中,虽然是出生在文革期间,但是已经是文革后期,我是一九七三年出生,文革一九七六年就结束,所以印象当中根本没有文革这些印象,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基本都是生长在很安定的社会当中,没有吃过什么苦。不像我们的长辈,老一代的人经历过很多的磨难,吃了不少亏,也受了不少气,晚年他们能够有福报安度晚年,这是什么?业障给消了,福报增加了,吃亏就是福,受气就是受福。那我们?从小到大没有吃多少苦,没有受什么难,如果还不肯吃亏,不肯受气,这个福加不上来。我母亲告诉我,「福是逆著加的」,真的是有道理。能够逆来顺受,这就是增长大福。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心平气和了。哪怕在逆境当中别人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我都安然受赐,心平气和,这样的修养才是受福的根基。下面一句说:

  【恩则不忘。怨则丢过。】

  这就是《弟子规》教导我们的「报怨短,报恩长」。我们受人恩惠,念念不忘,古语有所谓的滴水之恩当涌泉为报,一滴水的恩德我们要还他一个泉水。报恩要长、要厚。要报恩首先不能忘恩,这个恩德里面最大的是父母恩,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这个恩德无量无边,所以对父母要尽孝,这就是知恩报恩,乃至父母走了之后,年年都要祭祀,报本反始,不忘亲恩。第二个恩是师长恩,父母生育我们身命,师长长养我们慧命,所以恩德跟父母相等。报师恩怎么报?念念不忘师长的教诲,不忘师长的期望,自己早日成就学业、道业,为社会、为众生服务,这才是报师长恩,使师长的法脉、道统后继有人。如果能够念念都想到报孝师恩,光大正法,那成就圣贤也不是难事。

  我们这个社会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在於什么?忘恩,忘恩就会负义,负义就是做出那些不应该的,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要使我们社会和谐必须大力提倡孝亲尊师、知恩报恩,这是古圣先贤教化众生的根本。除了父母恩、师长恩以外,还有国土恩、还有众生恩。我们在这一片国土上出生、成长,要感恩这片国土,要会发心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人民是众生)。我们所吃的、所用的都是众生的恩惠,没有众生的勤劳工作,怎么可能有这么丰富的物质让我们得以享用,让我们能够安心求学办道,这是众生的成就。所以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念念不忘。

  『怨』,怨就要丢掉,不能够念念积怨。人家对不起我的,要把它忘掉,不要耿耿於怀。看到别人在毁谤我、陷害我,我不能够生怨恨心,要生什么心?生怜悯心。怜悯他无知,怜悯他糊涂,不知道这样是造业,不知道造业将来会受果报。看到他将来必受恶果,我们心里不安,怎么还会对他起怨恨?就好像《太上感应篇》里面有一句讲「见杀加怒」,见杀是见到他受这个恶报,你还要加怒,还要起怨恨,这太不应该了。你明知他将来造恶业受恶报,怜悯他还来不及,怎么能够生怨?不仅不能生怨,不仅要生怜悯心,还要生感恩心。感恩什么?他这样的障碍我、陷害我,这是给我加福,我能忍得过去,我的福报增加,我的业障消除。你看他冒著造恶受报的这种危险来给我加福,给我消业障,我感恩,内心里绝没有对任何人有对立、有冲突,化怨为亲。

  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做忍辱仙人一样,歌利王是暴君,割截他的身体,凌迟处死。这是误会他,以为忍辱仙人在树林里面调戏他的宫女,他生愤怒,所以用刀把他身上的肉一块一块的挖下来,结果忍辱仙人对这样的一个暴行没有生任何怨恨,反而生起大慈悲心,怜悯他愚痴,不知道这个果报的惨烈,所以发一个大愿,愿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后来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就是三千年前在古印度成佛的,成佛以后开始教化众生,第一次讲经在鹿野苑对五比丘讲,五比丘当中第一个开悟得度的憍陈如尊者,他就是歌利王转世。果然释迦牟尼佛实现他的诺言,满了愿,第一个度他,这是以德报怨,化解怨恨。如果我们能够在现前社会看到这么多的恐怖分子,这些事件我们都能够用这种化怨为亲的心态和做法,这些怨恨都能够得到化解。古人所谓的「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里面没有敌人,没有敌人更没有恐怖分子,那些恐怖分子是什么?他学坏了。他们也很可怜,没人教导他们,他们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本来也是个好人,现在只是学坏了。学坏了怎么样?我们要用真诚的爱心感化他们,教导他们回头,不要让他们再造恶,将来堕恶道。你看『怨则丢过』,丢就是彻底的丢掉,把内心里面所有的怨恨、对立、矛盾、冲突统统给化掉。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没有对立,没有怨恨,这诚意正心,自然就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下面一句说:

  【见人之善。则称扬之。闻人之过。绝口不言。】

  这是讲我们的口业。我们如何能够帮助不善的人回归到本善?如何把一个学坏了的人变成一个好人?这里教导我们方法,『见人之善,则称扬之』,见到别人善、善行,我们称扬赞叹,鼓励他继续为善,而且也鼓励大众效法他行善。见到别人有过失绝口不提,绝对不讲他的过失,更不去传,这是有智慧的人。古人讲是非止於智者,谣言止於智者。智慧的人他就懂得隐恶扬善,这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媒体,现在媒体发达,电视、广播电台、网路、书报这一些传媒,可以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很快的传遍全世界。这些媒体当中报导的,如果是善的,善言、善行,也很快便传遍全世界,让大家能够称扬之,取法之。如果是这些传媒报导的都是那些杀盗淫妄、暴力色情,不善的东西,也很快传遍全世界,社会大众就会受到污染,受到误导,以为造恶都是应该的,为什么?你看天天都看到人造恶,到处都是造恶,好像造恶是自然的、应该的,有谁在行善好像就成了个怪物,这都是媒体要负起责任。

  真正圣人,懂得开导良好的社会风气,隐恶扬善就是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师父在三年前接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尼巴里岛召开的一次国际和平会议,这个会议主要讨论的主题就是媒体对国际社会和平的影响。当时师父写了一篇文章,因为他老人家因事不能前往,叫末学去代表出席会议,并且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师父的讲题就是「让媒体成为和平天使」。怎么样成为和平天使?就是这里讲的『见人之善,则称扬之;闻人之过,绝口不言』,隐恶扬善就是和平天使。末学去年十月到日本,也是代表师父老人家参加一次国际佛教大会,在那里接受了日本最大的华文报纸《东方时报》的采访,《东方时报》的主编带著一位记者跟我一起谈话。我们就说到,我跟这位主编讲,你们媒体担负起救世的责任,你能够救世,也能够毁灭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果你报导的都是善良的,导人以善,导人以正,这个社会就和谐安定,你们真的就是和平天使。如果报纸里面都报导一些杀盗淫妄那些消息,或者一些不健康的,误导人心的言论,那么就是在灭世。所以我就给他一个建议,我说你们报纸不妨可以连载我们中华传统道德的教育,让所有看你们报纸的华人,每天都接受这些良好的教育,久而久之就能改造社会风气。很难得,这位主编听了我的建议,马上行动,一个月之内就决定连载我给他推荐的积福消灾之道《太上感应篇》。这是什么?因果道德教育,开始连载了,我看到报纸上出来了,是我提供给他的文稿,这是我们师父上人鉴定过的。我们看到了非常欢喜,也是见人之善,则称扬之,对他们称扬、赞叹。

  懂得隐恶扬善,不仅对社会是有利益,对自己也会有利益,为什么?你跟任何人都结善缘,不结恶缘,你不会结这些怨恨。古人讲三寸舌头是杀身祸害之门,往往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人家听到你讲他过失的时候,你自己可能都忘了,他就怀恨在心,无形中跟人结了怨恨自己都不知道,将来他报复,自己都不知怎么回事,所以这口业当戒。下面一句说:

  【人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於我。我无恩於他。】

  这是谦卑、礼让。遇到人对你说某人他对你感恩戴德,你这时候听了不是沾沾自喜,「对!我对他确实有很多恩德」,还一条一条的数给别人听,这什么?施恩他不忘,这是执著。佛法里告诉我们,布施要学会三轮体空,所谓谁施的、谁受施的、施什么物,都要把它忘掉,心里不要藏著这些念头,这是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布施这是功德最大,为什么?因为清净心中是无限的,清净心里没有界限,所以就尽虚空遍法界,於是我们的恩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所做的善事虽然是小,但是心量广大,功德也就随著我们的心量扩展至无限。所以这什么?施恩欲忘,别人感我的恩,我自己没有这样的念头,反倒说什么?这是别人在传而已,实际上是他有恩於我,我对他没有恩德。你看,当别人听到你这句话的时候,他感恩的心是愈深愈切,「你是个厚道人,对人施恩惠,你看一点求报的心都没有,认为这是应该的,是本分的」,所以他跟我的交情就愈深愈厚,这是厚道存心。下面一句说:

  【人言。某人恼你谤你。则云。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

  如果别人对你说,这是讲是非的,某某对你怀恨在心,『恼你』,「恼你」就是对你恼怒,怨恨你,『谤你』是毁谤你,恼是意业,谤是口业,他口业上、意业上都在毁谤你,都在恼怒你,你看讲这个是非,我们听到这个是非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心态?不能往心里去,不能上心。所以应该怎么说?他与我平日相好,交情不错,哪会对我恼怒、对我毁谤,不可能的。你看把这个是非放下了,是非到你这里也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我心里不存这些是非,不存这些垃圾,他污染不了我。实在讲,古人也说得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在你面前讲谁好谁坏,是是非非的,你就知道他本身也是个是非之人。对这种人我们应该敬而远之,不要受他的影响,自己更不可以发脾气,听了人家讲是非,真的就动怒,生烦恼,这就上当了。你看这句话是不上当,他如何如何来说是非,我的心就是不动,我对他依然保持最好的印象。他哪怕对我一千个不好,只要有一个好,我就记著那一个好,把那一千个不好统统忘在脑后,这是仁,这是厚道存心,心里只记美好的,绝不记怨恨,绝不记是非。不要把自己内心变成一个装别人是非的垃圾桶,这是有智慧。假如我现在听别人是非,起怨恨了,跟他起对立了,对别人的过错,别人对不起我的事念念不忘,怀恨在心,这可了不得,将来是冤冤相报,这一生报不完,来生怨恨加剧,转转增加,那是没完没了。《无量寿经》上有句话讲,「从小微起,成大困剧」,小小一个怨恨的念头,可能酿成将来冤冤相报这个惨重的事情会发生。所以内心里一定要化解对一切人的怨恨,过去世的,这一世的,生生世世的这些宿怨,都要化解。只记对方的恩,不记对方的过,你的心也就愈来愈善,你这个相貌也变得愈来愈慈悲,愈来愈厚道,相随心生。下面一句说:

  【人胜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

  这是什么?放下傲慢、嫉妒,看到别人有智慧、有能力、有地位、有名闻利养,这一些种种超过我,我要对他生敬重心,不可以生傲慢、嫉妒。傲就是傲慢,忌是嫉妒。你对他傲慢,你对他嫉妒,还想方设法去障碍他,能障碍得了吗?如果你能障得了,那因果定律都给你推翻了。要知道他的智慧、他的能力、他的地位、他的财富,这都是他前生修来的,布施得的福报,与生带来的,你怎么能障碍?障碍只有障碍自己,障碍自己什么?你自己的智慧被障碍了,你自己的能力被障碍了,你自己的福报也被障碍了,造业将来受报,可怜!这是什么?糊涂人。

  像《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就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说在过去拘留孙佛时代,有一群比丘持戒精严,看到有两位说法的比丘,讲经说法,得到信众的恭敬供养,生起嫉妒心,於是编造谣言来进行毁谤。结果信众受了他们的误导,对於法师失去了信心,这法缘就断了。法缘断了,对法师本人没什么影响,影响的是信众,他们本身都可以觉悟,这一生得度的,但是就是因为这么法缘一断,法身慧命也就断了,本来可以得度的,这一生得度不了。所以这个结罪是对信众结的罪,不是对法师结的罪,对法师没有影响,最多是让他的名闻利养少了一点,真正法师有修持的,对名闻利养都看破放下,所以怎么会对他有影响?结果这样一障碍,这一群比丘都堕地狱。经上记载,在地狱是一千八百万年,出来以后还要受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这些恶报。

  可见得嫉妒是自己最大的障碍,最损阴德,最折福报的。有嫉妒他必定是有傲慢,以为自己了不起这就是傲慢。因为有傲慢,看见别人胜过我,就自然生嫉妒。所以傲慢跟嫉妒这是魔鬼两姐妹,都要把它放下。自己要谦卑,永远向别人学习,永远有一个成就别人的心,甘愿做小草,衬托大树,甘愿做绿叶,衬托红花。实际上我们想想,宇宙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的,我们肩负这个弘法利生的事业,更是要一体。这个事业谁做都好,他去做,我们护持他,绝对没有自己傲慢,对人嫉妒的心,这是自己障碍自己的清净心,破坏了自己的一体。我们这个宇宙一切众生同一法身,自己是什么?戕害法身,这不懂得自爱。好事别人去做,自己就不用做,不是更好吗?得个清闲自在。当然如果好事没人做,我们就得直下承当,这是什么?随顺因缘。绝对没有一个攀缘的心,对於名闻利养放得干干净净。好事都让与别人,自己甘心去护持,去帮助别人做好事,成就自己的厚德。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人我是一体,是不二的。下面一句:

  【人不如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

  看见人比不上我的,他的智慧、他的能力、他的财富、地位不如我的,我对他不能有丝毫傲慢和轻贱,应该谦虚对待他。谦德是最重要的德行。《尚书》上讲,「满招损,谦受益」。《易经》上你看,六十四卦里面,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为什么?谦受益。即使是自己很有智慧、很有能力、很有福报,都要做卑劣想,想到自己不足,学问、道德还远远不够。你看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这么谦敬,《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我们就看到,《华严经》最后一品,最后一卷经文说到,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华严经主,可是对一切众生都是欢喜的承事恭敬供养,如同供养诸佛,毫没有轻贱之意,这就是大德。我们比起菩萨差得远了,不要比菩萨,比阿罗汉、比小乘初果须陀洹,都差远了,比起祖师大德,比起真正修行人,都差远了,有什么值得傲慢?傲慢就亏折了自己的德行和福报,所以我们不能做。人一有傲慢,他的智慧大大的下降,他的福德也大大的下降,感应是非常迅速的,要明了这个道理。下面一句说:

  【与人交。久而益密。则行之家邦。可无怨矣。】

  这是承顺著上面所说的,能够常常念恩,不记怨,能够隐恶扬善,只念人家的恩,不念人家的过,对人敬重,不生傲慢,对人谦虚,没有轻贱,跟人交往起来,久久是愈来愈密切,为什么?因为人发现你是一个厚道人,是一位有德君子,可以信赖,可以依靠,所以情谊是愈深愈密,这是你德行的感召。久而行之,你能够影响自己的家里,你能够影响你的社区,影响你的国家,乃至影响这个世界。『行之家邦,可无怨矣』,「无怨」就是没有怨恨,没有对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句话是出自於《论语》当中,《论语》里面有仲弓问仁,仲弓是孔子的学生,向老师请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就是行仁。「出门如见大宾」这是讲他的恭敬,出门是跟人会晤,迎来送往,接待客人,就好像什么?见大宾,大宾是贵宾,非常的恭敬,这是待人以敬。「使民如承大祭」,这个也是敬,使是请别人来帮忙,让别人服务,就犹如承奉大祭一样那么恭恭敬敬,诚敬才叫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就是仁,这就是所谓的恕道。所以能够在这些德行上做到、落实的,「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你的家邦都不会对你有任何的抱怨,反而都能够恭敬你,为什么?你是位仁者。

  所以在现前社会里大家都感觉到社会有很多的忧患,国与国的冲突,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都有冲突,这个无怨的社会没有能够实现。往往人与人之间心里都有怨恨,日积月累,怨恨加剧,就酿成大祸。人与人如是,国与国亦如是。如何能够「使无怨矣」?那我们必须要学习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杨公椒山遗嘱」这篇文章,所描述的、讲述的都是儒家圣贤的道理,也是叫做述而不作,做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真正能够把这些道理应用到我们自身,我们自己就能成为仁人,有德君子。如果能够用在家里,家里就能够幸福安乐,用到国家社会,就能够和睦、和谐,用到世界,就能消弭冲突,化解灾难,使天下太平,这是「可无怨矣」,也就是化解一切的冲突。底下一句说:

  【若遇老成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就与他肝胆相交。】

  『老成忠厚』是德行,有德行的人就可以信赖,可以依靠,可以跟他『肝胆相交』。这个人不仅是心地老成、厚道,也就是他能够舍己为人,他没有自私自利,还要读书、学习,正所谓人不学不知道。「老成忠厚」往往是天生的德行,但是如果不能够读书,不能学好,难免会被社会污染。特别是现代的社会,大家都追求名利,在这个社会当中能够不受污染,必须不离圣贤教诲。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可憎。这是古代社会是如此,那现在社会?一日不读圣贤书,一日不听经、不学习,那就是变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应当每天接受圣贤教诲,这个读书、学好就是接受圣贤教诲。这种人就是仁人君子,就要跟他结交,而且用真诚心跟他结交,「肝胆相交」,这就是用自己的真诚心,没有丝毫的欺诈,也没有隐瞒,也没有顾虑。怕他「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坑我、害我的,会不会背信弃义的」,不要有这些顾虑,你能跟他肝胆相交,他就能够跟你肝胆相交。所以见到这些仁人君子,我们自己要发起真诚心,谦虚、恭敬,跟他结为善友,向他学习。

  《弟子规》所讲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对於德行、学问比我高的人,我们更应该虚心恭敬,更应该真诚以待,将自己的肺腑肝胆都能够掏出来,绝没有私藏,你对他有这样的信任,他对你才能够敢於教诲。所以我们师父上人常讲,学生找老师不容易,老师找学生更难。为什么?真正找一个可以披沥肝胆、真诚恭敬的学生,太难太难,他总是有自己私自的打算,这些私心杂念,总是有自己的知见,自己我行我素,真正的良师也就随顺他了。特别是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的时代,绝对不能够对任何人生起控制、占有的念头,这就跟人结怨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由他去好了。所以我们要真正有好老师,有良师益友,关键在自己能不能够跟人家肝胆相照,真诚以待,谦虚恭敬,这就是弟子相。所以自己是这样的人,就有这样同类的人与你相交。下面一句说:

  【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受他薰习。自然成个好人。】

  讲话必须守信用,言出必行,行必果,「凡出言,信为先」。有信义的人,这个人才是一个厚道的人,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古人讲「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与善人、与老成忠厚之人相处,每天跟他生活在一起,跟他一起学习,受他的薰习,自自然然就变成好人。正所谓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在兰花这个房室里面天天受兰花薰染,你自己身上有兰花香气,可是自己都不感觉到。这是比喻什么?很自然的你成了好人,但是自己没有发觉。所以选择良师益友多么的重要!良师益友如果找不到?也不必攀缘,可以从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可以从网路上、光碟里面,听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们的心得分享,久久的薰习,自然也能够成为好人。不仅成为好人,也能成为贤人、成为圣人。最后一句是:

  【愿我同学共勉之。】

  这是我们师父上人加上的一句话,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勉励,共同进步,依「杨公椒山遗嘱」所说的这些德行来修身,自然你就能够成为有德君子。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的不妥当的地方,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