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八集) 2009/6/4 中国晚晴轩 档名:52-329-0018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我们讲到八正道里面第七条正念。在《教乘法数》里面说到,「念正助道,心不动失故」,这是讲正念。正助道就是正道与助道双修,在净宗法门里面正修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就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修还需要助行,就是辅助的修行,如果没有助修,正修也不能成就。换言之,正、助它是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助,正修也变成偏邪。古大德称念佛法门是依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来修行,也有人提倡本愿念佛的。本愿念佛确实古大德有提倡,但是现在日本所传的那种本愿念佛就有弊病,他们这种所谓的本愿念佛是指单单依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这一愿来修行,说只要念一句佛号就能往生,这个话是有曲解经意,断章取义的味道。要知道《华严经》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包括其他四十七愿,那一愿才圆满。所以本愿念佛是以第十八愿为主,但是它也必定圆满包含其他的四十七愿,这样第十八愿才没有欠缺,这个道理我们不能疏忽。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要深入经藏,深解义趣,「愿解如来真实义」,不能够把如来的意思错解了。自己得不到利益还情有可原,如果还影响别人这就有罪过。
所以念佛法门有正助双修,正修是信愿持名,助修我们师父提过五个科目,所谓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五个科目就是辅助我们信愿持名的。而最根本的是净业三福,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要从这个基础上扎根。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要是做不到,无论你学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功,念佛当然也不能往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要落实在《弟子规》里,孝亲尊师这是圣学的大根大本,没有这个根本,学什么都是变成邪知邪见。所以我们看到有一类人,不能说他不好学,他是想学,是想断烦恼、长智慧,可是忽略了这个根本,自己弄自己一套,走自己的那条路,不肯听从圣贤的教诲,忽略了孝亲尊师这个基础,我们可以肯定,无论他怎么学,都不可能成功。所以回头我们要走古圣先贤的老路子,先在这个根本上扎根。「慈心不杀」这条我们落实在《太上感应篇》,因果的教育,人能明了因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会谨慎,这就是修行。《十善业》我们也要落实。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三个根落实了,我们一心念佛求愿往生决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因为还没有真正断烦恼,但是有这一条三福第一福的根本,你就能够有把握往生净土。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看你功夫的浅深,你的念佛功夫深你就生得高。
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二福是小乘福,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包括了第一福,是由第一福的基础而来的,也就是你要把第一福做到了你第二福才能够做到。所以你有孝亲尊师的基础,你有「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的基础,你才能真正「受持三皈」,你才能够学戒,你的戒律才能持得好。你做到第二福,往生净土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再把第三福做到,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决定生实报庄严土。所以师父把这三福跟同居、方便、实报三土相对应,这很有道理。所以你看净业三福这是很重要的助修,它是助修也是正修,你真正契入境界了,正助是一不是二。譬如说正修是念佛,怎么样念佛?你孝养父母是念佛,你奉事师长是念佛,你慈心不杀是念佛,修十善业也是念佛,这是佛心,所以你念助道也是念正道。念佛?念佛也是帮助我们孝养父母,念兹在兹,决定没有失念,失念是忘记了。念佛提醒我们要孝养父母、要奉事师长、要慈心不杀、要修十善业,所以念佛这里也成了助修,帮助我们落实净业三福。所以正助互为正助,是一不是二。
所以念佛人常常手上拿著念珠,用意是什么?提醒自己不要失念,一看到念珠立刻想到要念佛,要落实净业三福。如果有违犯三福的,马上要忏悔,时时刻刻有高度的警觉,提醒自己不能违犯佛的这些教诫。三福如是,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都是这样。这是讲到「念正助道,心不动失」,你没有忘失的时候,这叫正念。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它的解释,「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这里讲的跟《教乘法数》里说的相同,正道和助道都不失念。莲池大师跟我们讲,净土法门它正道是信愿持名,助道也是信愿持名,正道和助道可以合为一体,这是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的,所以念佛本身是正助双修。具体来说,正道是帮助自己,让自己提升,助道是佛在经里教给我们的许许多多修学的方法,帮助一切众生。当众生还不知道净土法门,我们要以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劝导他们去进修,自利利他。所以用念佛统摄正助双修,这种说法也很好,是莲池大师的理念,是正念。
八正道第八条是正定,正定在《教乘法数》里面讲是「正住於理,决定不移故」,定就是心安住在一处,决定没有改变。佛在此地教导我们,我们的心首先要安住十善业道,要安住弥陀名号,这叫正住於理。所以正助双修具体就是正修是一句名号,助修是十善业道,这样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要离开娑婆世界往生净土,最重要的是把爱欲断掉。古德讲「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唯有把这娑婆世界的爱欲舍弃,我们的心才能住於这个正道上来,决定不移。世尊明白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殊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它殊胜在哪里?没有逆境、没有恶缘,纵然我们的烦恼习气种子在阿赖耶识里头还没有断尽,但是没有恶缘,就决定不会起现行,所以在极乐世界是不会退转的。在这个世间我们修行障缘很多,很不容易进步,而极乐世界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进步的快慢那是各人不同的,你要是精进你就快,你要是不那么精进,但是也能进步,进步缓慢一点,但是总能一生成就,因为极乐世界的人都是无量寿,你总能够一生成佛。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讲这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上善,在极乐世界因为有四土九品,每一土的标准不一样。最低的凡圣同居土的上善就是十善业道,我们要把十善业道圆满落实就能成为上善,而实报庄严土的上善是等觉菩萨。但是极乐世界很妙,它的四土都在一起,所以四土的大众常常聚会在一处,你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也可以天天跟常寂光土、跟实报庄严土的大菩萨、等觉菩萨们在一起,接受他们的薰习,你不知不觉就能勇猛精进,这缘太好了,所以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所以了解这个事实,我们心心念念求愿往生,心就住在这一门上。这是什么?道理搞清楚了,决定不移。决定不移这就是定,真正不为外界所动,六根如果接触六尘境界心动摇了,定就没有了,这个佛法里叫魔障,凡是诱惑你的都是魔障。我们如何来破魔障?《无量寿经》有句话讲,「以定慧力,降伏魔怨」,你要有正定,你要有智慧,你就能降伏这些魔怨障碍,所以真正成就的关键在你心定不定。
我们真正要往生,师父常讲要把《无量寿经》的教义完全做到,佛教给我们做的统统都做到,决定没有违犯,你有这样的功夫,决定是上上品往生。如果说只做到了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你就可以上品中生,只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一直往下降,到下下品往生,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如果百分之二十的《无量寿经》你都做不到,那就不能往生,你只能跟净土结个缘,种一个远因,只能等将来成佛,将来往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所以首先我们的心定在这个法门上,然后练习在日常生活当中定在十善业道上,心善、口善、行为善,定在念佛上,不受外界动摇,那就是落实正定。
《阿弥陀经要解》里面讲到,「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定它有正的、有邪的,正定是跟大乘修学法门里讲的相应,如果不相应的就是邪定。这里讲到的「以无漏慧相应入定」,这重点在无漏慧,无漏慧讲的智慧,佛法里说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这个定是不是正定还是邪定,能不能够开无漏慧,取决於我们是不是有戒,能够持戒而得定,这个定才算是正定。这个戒,我们师父讲基础就是三个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首先要跟这三个根相应,然后你的持戒才有基础,你的戒才能生定。真正得定的,他就得到清净心,清净心作用就是真智慧,真智慧里面他不会有疑惑,也不会有夹杂。譬如说念佛,什么人能真正做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他真正有智慧,对於这个娑婆世界、对於极乐世界这些因缘果报,这些理事性相,都非常的明了,他能够放下一切,决定修行在这一个法门上,所以他这一生成功了,他的心完全定了,他不再搞其他的法门,不再夹杂其他的念头,这是跟无漏慧相应入定。所以师父常讲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种就是以无漏慧相应的入定。如果不能够专修一门,纵然你能够往生,品位也不会很高,一门深入往生的品位就高了。所以修的正定,我们把道理搞清楚之后,就定在一个念佛法门上,决定不移。
我们现在把这八正道全部学习圆满,剩下的一点时间我们做一个小结。我们学习三十七道品到今天为止总共十八次的习讲,三十六个小时讲这三十七道品,有必要回顾一下,因为这个内容也是比较广泛。我想用《大智度论》里面的一段来进行一个概括总结,然后我们最后讲一讲三十七道品也是通大小乘的,如何通大小乘?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有一段话也给我们做一个解释。首先我们来看《大智度论》里面它的经文,「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时名字,如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持已,从法中求果,故精进行,是时名正勤。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心调柔已,生五根,诸法实相,甚深难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进根。常念佛道,不念余事,是名念根。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得力已,分别道法有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此三法,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除却。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无觉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得是法安稳具足已,欲入涅盘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这一大段的经文是给我们总结概括三十七道品修学它是有一个次第,而且给我们画龙点睛说明这个道品有什么样的功用。
《大智度论》里讲三十七品,这三十七品总共包括七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加起来总共三十七个条目,三十七个道品,它是帮助我们入道,这些都是修行法门道品的名相。首先是说四念处之理,这里讲到「如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行者是修行人,如果修行人要去拜师,到了老师的会下,这是老师的住所去听法,听道法,听明白了,记在心里了,念念都与老师教诲相应,依教奉行,这是讲念持是法,念念不忘,这就叫念处。所以四念处讲具体的名目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我们的正确的观念。所以初入门时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就好像我们学习,先要在老师会下把道理听明白,然后念念不忘,念就住在这上面,这叫念处。以后的修学就是把我们这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言语造作、起心动念。所以能持是法最重要,不能忘记。
底下就说四正勤的道理,能够不忘四念处,这是正确的关於宇宙人生的观念,我们要学法,学法是为了求得正果,所以在这个法中求果,精进努力不懈怠,这叫正勤,正勤的结果必定是得到正果,得到涅盘道。正勤最重要的这四条,讲的是什么?就是断恶修善,所谓「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就是断恶修善。我们用的标准,最起码的,十善业道,它是大乘学法的基础,真正把十善业道落实了,你就能入大乘门。而大乘修学至圆满,也不外乎就是把十善业道做到圆满。所以《十善业道经》里告诉我们,「此十善业能令一切佛法皆得圆满」,就好像大地一样,你在十善业道的大地里种下菩提的种子,它就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菩提果。所以你有正确的观念(念处)以后,底下来修学就是从断恶修善开始,在这方面努力精进,不仅身口的恶业断除,内心里的这些贪瞋痴慢疑这些意恶,都要断除得干干净净。所用的功夫就是不断的反省、忏悔、改过,天天修这个,有丝毫的不善都要把它忏除掉,不容得毫分不善间杂在内心。
底下给我们说四如意足之理,「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我们断恶修善,勇猛精进,善法是无量无边,十善业道只是一个纲目,把身口意一切的造作做一个概括而已,展开来讲那是无量无边,善无量无边,恶也是无量无边。所以你在断恶修善之上精进,心可能会有散乱,那怎么样?这里讲要摄心、要调柔,这就是讲到四如意足。摄心,我们这里讲到欲如意足,这是把欲望摄住,对一切世间、出世间万法,把这欲望放下,你就能得如意,这是调心。精进如意足是讲我们心要专注在一个法门上,无量的法门我们只选一门,在这一门上精进不间断,心也就安定了。如果样样都学,这心就散乱,那就不是精进,那叫做杂进、乱进,纵然是你断恶修善,可是你心得不到定,你不能如意,就是你得不到法喜,你得不到轻安。四如意足是让你得到身心轻安,这是定的前方便,对底下来讲,五根、五力这是前方便,是轻安。你要轻安你得调你的心,放下欲望,不仅放下世间的欲望,佛法里头学法门的欲望也得放下,只学一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如意足也叫念如意足,就是你的念头就住在一处,得一心。思惟如意足也叫慧如意足,就是你的心不会散乱,像《阿弥陀经》里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就是心如意足,心不颠倒就是思惟如意足。
然后进而你得到五根,底下这一科,「心调柔已,生五根」,这个调柔就是你得到轻安,你真正得到法喜,如意就是法喜,然后你继续勇猛精进不懈怠,你这五根就具足了,这五根是讲信、进、念、定、慧。信根是什么?这里解释,「诸法实相,甚深难解,信根故能信」,这叫信根,诸法实相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讲的宇宙人生真相,那是甚深难解,开经偈里讲的「无上甚深微妙法」。为什么甚深难解?是不是它的语言很深奥,现代人都读不懂,是不是这意思?不是。其实佛经的语言是很浅显、很平实的,这是译经的大德他们已经考虑到,经典本身的意思是甚深难解,如果再用甚深的语言来写,那真的没人看得懂,所以用当时的白话语言来写的。现在我们稍有一点文言的基础,读佛经,文字上没有问题,可是它的义理确实甚深难解,这是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一类聪明智慧的人他来读佛经,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他还是错解如来真实义。
为什么它这么甚深难解?难在哪儿?难就难在佛经你去读,要求你「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读经的原则。我们读世间的书本都是看著语言上的意思,从语言去思考它里头讲的是什么意思,住在言说相上,住在文字上,用心思考这是心缘相,但是读佛经,佛不允许我们用这些,因为用这些,意思全是落在你的心意识里头,而佛讲经不是用心意识,他是真心本性中的自然流露,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就好像人敲钟似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佛讲经没有自己的意思,都是应众生的根机,应以什么来说,他就给他说什么。我们要读懂如来的真实义,必须也要像他那样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自己的思考,放下这些研究、这些心意识的作用,读经这才能够契入。契入了以后你真正体会得了,就是你悟了,对这个理你不是研究清楚的,诸法实相的道理你靠你的思惟研究,研究不出来,你要靠悟,所以不能用研究,是用参究,参究悟入了你这个信才有根,这是信根。
精进根讲「不惜身命,一心求道」,你果然深信,这是你靠自己修行体验你证悟得到的诸法实相,所以你生起坚定的求道之心,为了求道可以不惜身命。因为身命短暂,人生在世几十年,光阴一下就过完了,这一生死了,投胎又换一个身体,生生世世轮回,舍身受身,都不知得到多少身。所以身命在菩萨眼里不足惜,菩萨所珍惜的是闻法求道这个机缘,遇到了这个机缘,那是一心求道,绝不懈怠,这个心是没有第二念,不会再夹杂任何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修学的法门里面也选择一门,佛劝我们选择净土法门,这一个法门相比其他法门来讲这个机缘更加难遇、更加殊胜。清朝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这下总算遇到了,所以一心求道就是一心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叫精进根,你这精进有根了,你这生决定得生净土。
精进根进而就是念根,「常念佛道,不念余事」,我们的念头心心念念就在佛道上,想佛、忆佛、念佛,常忆诸佛所修善根,他不念其他的事。这个余事,不仅包括世间的事,世间的事当然要放下,也包括出世间的其他法门。譬如说小乘的法门,小乘法门只能帮助你这一生证得阿罗汉果,它不能帮助你成佛,你也不去念那个事。菩萨道?菩萨道可以帮助你这一生做菩萨,你也不念,你只念佛道,念佛道你这一生能成佛。《华严经》里告诉我们的,念佛成佛,所以从这里可以得知,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就是成佛之道。你这个念只念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其他一切都不念,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恭喜你,你肯定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必定成佛,这是念根。
底下说,「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你念专一,念念不移,不散乱,净念相继,你就得定。常摄心在道,这个道就是前面讲的佛道,具体来讲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令间断,一心不乱,这心摄住。摄心就把六根都摄住,就是都摄六根。用什么来都摄六根?用净念相继来都摄六根,你就能得定。定在净宗里面讲是一心不乱,下品的一心不乱是功夫成片,中品的是事一心不乱,上品的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境界。
底下说,「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由定就能开慧。这个观也有三种境界,观照、照住和照见,对应就是净宗的一心不乱的三品,功夫成片、事一心和理一心,定功愈深你的智慧愈高。这个四谛实相,四谛是苦集灭道,就是讲的世出世间两重因果,可以说诸法实相都用这四谛可以概括,佛所说的一切法也能用四谛概括,你能够明明了了,这是智慧,慧根成就,这是讲五根。
底下讲五力,「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信、进、念、定、慧五根增长之后,能降伏住烦恼,烦恼包括见思、尘沙、无明三大类,你修行有根了,烦恼就不起现行。你先是伏住烦恼,伏久了就断了,因为烦恼本来是空的,本来是无所有的,只是你的妄想习气,等到你的五根增长了,你伏久了你就产生力,这个力就能断烦恼。这里比喻像大树,它底下根深,所以它的枝叶繁茂,它的枝干粗壮,它能够力能遮水,所以往往我们在大河边上种一些树,为了什么?为了防止河水泛滥。它的根扎在土里能够坚实土壤,可以遮挡洪水泛滥,取这个意思,是讲五根增长它就产生力度,能转入深法,这个深法是佛法修学上提升。提升,刚才讲的,你的功夫由观照,到照住,到照见,你念佛的功夫由功夫成片,到事一心,到理一心,你断烦恼的功夫由断见思,到断尘沙,到断无明,转转增胜,这是讲的五力。五力的名目跟五根是一样的,也是信、进、念、定、慧,但是它的断烦恼的力度要比五根要强。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三十七道品的修学的次第,刚才讲到五根、五力,接下来就讲七菩提分,也叫七觉分。在《大智度论》里面讲这七觉分是当我们「得力已」,这五力得到之后,「分别道法」,这是在我们修道的过程当中,用不同的修学方式、法门,来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证道,这里讲到「有三分」,就是三种,这也是我们修学的方法。首先讲「择法觉、精进觉、喜觉」这三法,是「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昏沉的现象,精神提不起来,这是我们的心沉没,提不起我们的精进,就需要懂得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来提起我们的精神,把昏沉去除掉,让我们正念保持不失。择法觉就是你选择适合的法门、修学的方式,往往在昏沉的时候,譬如说在念佛堂里面,我们选择拜佛、绕佛,不让自己昏沉下去,如果是静坐,很容易就睡著了。精进觉就是在一个法门上去用功,当我们学习法门多了,心力就不够,往往就会有退转的现象。如果是在一门上深入,长时间的在一门上薰修,这是精进,会愈学精神愈提起来,愈学愈欢喜,欢喜是喜觉支,你会学到法喜充满。所以我们要掌握修学的要领,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进步会很快,会生法喜,有了法喜就不太容易退转。
底下讲「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这是另外一类的现象,是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心动摇不定,很散乱,这是属於掉举,妄念纷飞,心定不下来,我们可以用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方法来对治。除觉就是对内除掉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往往心散乱就是因为对於种种的世间出世间的事物放不下,把这个放下了我们的心也就定了。像我们在念佛堂里面,如果是念佛,发现自己妄念很多,这些妄念往往都是平时没看破、没放下的。譬如说想到某人或某事或某物,可能是因为我们有很强的爱憎,很深的情执,或者有控制、占有的欲念,种种的这些妄想,要把它除掉平时就要用功。在念佛当中自己可以检验自己到底放下多少,你放下得愈多心就愈清净,妄念就愈少,这除觉支。除觉支是对内的,放下自己的烦恼、妄想、执著,舍觉支是对外,舍掉境界的种种诱惑,这是外不著相。提起智慧,观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都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见到境界不要动心,这是舍觉支。所以除觉支和舍觉支合起来就是六祖所说的「内不动心,外不著相」,这心就得禅定,定就是定觉支,心就不散乱。得定是开智慧的前方便,智慧一开,自性本定现前,那个定是不用修,也没有出入,是自性本定,这里的定是要去修的。修定的目标就是为了开智慧,所以最终要把定都要舍掉。所以定觉支是在修定过程中我们要觉了在定当中的境界都是虚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在禅定里面你也能觉悟,这叫定觉支。所以对禅定境界不生欢喜、贪爱,你才能够不断的向上提升。
底下一分是讲念觉,「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除却」。这个念觉分是指灵活运用前面的两分,念觉在二处,这二处是指前面,第一处是心昏沉时,我们用择法觉、精进觉、喜觉来对治,第二处是我们的心散乱的时候,掉举的现象发生的时候,用除觉、定觉和舍觉来对治。能集善法,能遮恶法,这善法,这里讲到善,不仅是世间的善,他讲到的善是出世间的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恶法,不仅是世间的恶法,也包括在出世间当中修学的过程中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些为什么称恶法?因为它障碍了自性,让自性的圆满功德不能现前,所以叫恶法。念觉它能够帮助我们在修行当中取善去恶,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而能够在菩提大道上一帆风顺。这里举了个比喻,如守门人,这一个大的府宅有一个守门的人,他要拣别要进来的人这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真正是善人,对我们这个家族有利的,让他进来,如果是对我们的家族没有利益的,是个恶人,我们要把他除掉,就是不让他进门。这是比喻,念觉支就有这种功用。进什么门?进菩提的大门,登涅盘的彼岸。念觉支就像个守门人一样,善法让它进来,恶法把它除掉。这七个觉支统统都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能够善於调整自己的身心,使到修学能够顺利,减少障碍。
底下讲,「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这也是讲到前面的内容。当心昏沉的时候,用择法、精进和喜这三法使我们的心提起来,把我们的道心提起来,如果心散乱、掉举,用除、定、舍三法来收摄。底下讲,「无觉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这是帮助我们真正开智慧,真正觉悟,用这七觉支你能够办得到。所以讲到这三分七个觉支是这样的讲法。最后一科讲到八正道,《大智度论》上说,「得是法安稳具足已,欲入涅盘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得是法是觉悟之法,在前面的六科的基础上,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这些道法都安稳具足,然后再往上提升,这是修八正道。八正道是帮助我们入涅盘无为城,这个涅盘无为城小乘跟大乘标准不一样,小乘的涅盘是断见思烦恼,能够出三界,证得阿罗汉果,这就属於小乘的涅盘,涅盘的意思就是寂灭,就是烦恼断尽。无为也是指在涅盘的境界中不起惑造业,这种境界佛称为是正觉,这属於小乘。可是大乘的境界比这高,大乘所讲的涅盘不仅要断见思烦恼,连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要断尽,所以大乘的涅盘无为城那是圆满的佛果,经上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八正道小乘和大乘修法不一样,大乘是建立在高度的智慧上。
这个正道,所谓正就是跟自性相应,换句话说,它能够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见了性就是成佛,所以见性了一切的造作才称为正。八正道里面第一讲的正见,正知正见,那是完全跟自性相应的知见,也就是佛之知见。还有正思惟、正语、正业,这是讲到身口意三业都正。接下来讲正命,这是指我们从事的职业、我们的生活也是随顺自性。还有正精进,朝著大涅盘的境界精进,这一生圆满作佛。正定、正念这些都是以自性来做为标准。所以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这里说到的八条正道,这个道就好像一条道路,通向涅盘城,通向无上的菩提。四谛里面讲的苦、集、灭、道,这个道就是讲这些道法,具体是指八正道,展开来是三十七道品,它的结果是灭,灭就是断尽一切烦恼。
这里我们跟大家简单的复习了一下三十七道品这七科的内容,这七科有次第,要循序渐进的修学,同时也是圆融的,正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譬如说四念处教我们看破,四正勤是断恶修善,四如意足是放下,看破里面必定包含放下,看破一分必定放下一分,你的行为必定是断恶修善,把善法做到圆满,你看破了必定你的信、进、念、定、慧都会有根有力,你有智慧必定能够善於运用七觉分来修习你的禅定、智慧,你就能够念念跟正道相应。所以你看看这七科,每一科其实圆摄其他的六科,你前面一科做到了,后面一科自然也能够水到渠成,后面一科做到,必定也包含前面一科圆满落实,换句话说,假如有一科没做到,有一个道品没做到,其他的道品都不圆满,都没有圆满做到。所以三十七道品它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这个修学的纲领。所以我们学这个非常的有意义,明了我们修学到底怎么修,我们落实起来就是用净宗法门,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所修的,特别是对末法众生最为契合,净宗法门也离不开三十七道品的修学内容。所以了解三十七道品,对我们加深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们用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说的一个概括的段落来给大家说明三十七道品,它实际是圆摄大小乘一切的宗派。蕅益大师是天台学人,所以他用天台宗的判教,所谓藏、通、别、圆四教,来给我们分析三十七道品,显示出三十七道品它是通藏、通、别、圆四教。他的文字是这样的,「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我们用这一段的注解来做为一个总结。天台大师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判为藏、通、别、圆四教,这个四教当时佛在世是没有这样分的,是因为后来祖师大德们对世尊所说的这些经论做了重新整理,最早的时候在印度结集成经典,可是经典没有详细的分类,后来经典传到中国来,在隋唐期间中国大乘佛法八个宗派形成,判教是在那时候建立的。这是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为了教学方便起见,将经典加以分类,循序渐进,由浅而深,好像我们世间学校教科书一样,按照一年级、二年级,这是有一个浅深的次第。所以祖师把这些经论整理出来,也按照浅深的次第划分,佛讲的这些经,哪些经适合於初学的,哪些经编在高层次的修行科目当中,又按一般人根性不同,利根的应该用哪些经典来教导他,钝根的又用哪些经典来教导他。所以这种所谓判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订一个教学的大纲,建立课程的标准,就是这个意思。
天台家判经教是藏、通、别、圆,跟华严宗所说的小、始、终、顿、圆这五教其实是异曲同工。这里讲的藏教是小乘,藏是指三藏,所谓经、律、论这三藏,以这些为教科书。小乘教里面的教科书,像《阿含经》,这是经藏,毗奈耶这是律藏,阿毗达摩是论藏。在中文所翻译的这些小乘经典里面,我们看到三藏都相当的完整,这些小乘经典不仅传到中国,也传到泰国、斯里兰卡这些国家,传过去的经典用巴利文写的,巴利文的三藏就是小乘的三藏。我们的师父告诉我们,是章嘉大师过去告诉他,巴利文的小乘经典跟中文的小乘经典相比较,巴利文经典只比中文的小乘经典多了五十多部,总共有几千部的经典,才多了五十多部,可见得我们中文翻译的小乘经典也相当的完整。小乘经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曾经兴了一段时间,但是为时不长,以后就衰了,没有什么人去研究小乘经了。这个原因何在?第一个,小乘经的翻译,文字上不如大乘经典的翻译的文字优美,义理没有大乘经那么通畅,所以中国人喜欢读大乘的经典。第二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小乘的修学在中国被儒家、道家取代,你看看佛门的这些在家出家的大德,没有一个不是在儒、道上面奠定很好的根基,因为儒、道思想确实跟小乘很接近,所以取代了小乘佛法。所以在中国,小乘的典籍尽管很丰富,确实没有人去学,大家都来学儒、道,有了儒、道的基础很容易入大乘。佛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所以学佛一定要先学小乘。为什么中国人,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没有去学小乘经典,但是他在大乘上有这么殊胜的成就?就是因为儒、道代替了小乘这个基础。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小乘不学了,儒、道也不学了,一学佛就去钻研那些大乘经论,没有基础,所以无论怎么学都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师父上人强调,我们要入大乘,在选择一部大乘经典之前,你要深入大乘经典之前,必须要在儒、道上面打好基础。在儒、道的经典里头我们师父给我们选择了几部,都是比较简单但是又是极其重要的经典,儒师父让我们读《弟子规》,这是做人的根基,让我们读《孝经》、读《四书》、读《了凡四训》,在这些儒家的典籍里头去用功、去落实,这是扎儒之根,道家的经典,我们师父为我们选择《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有一部很好的注解是《感应篇汇编》,《文昌帝君阴骘文》有一个很好的注解,《安士全书》上半部,这是印光大师称赞为善世第一奇书,我们要在这上面下功夫,另外还要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所以采取道家里面的因果教育,采取儒家里面的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上面扎根,然后再采取大乘入门的一部经典《十善业道经》、还有《地藏经》,《地藏经》也是入门的基础,我们在这上面下功夫,根扎好了以后,选择一部大乘经典,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有不可思议殊胜的成就。
这里讲到藏教这三十七道品它是依生灭四谛而修的,这个四谛,小乘是讲生灭四谛,这是完全从事上来著手,事相上有生灭。大乘佛法里面,通教、别教、圆教它就没有从事相上去著力,通教就是大乘始教开始,通是讲它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大乘里面有别教、有圆教,所以它叫通教,这是大乘的开始。别教是纯粹的大乘,里头完全没有小乘的思想。最后讲到圆教,那是圆融无碍,这是真正究竟圆满。这里讲的四谛是苦、集、灭、道,藏、通、别、圆四教里面都有苦、集、灭、道,可见得四谛跟三十七道品一样也是通大小乘,可以说也是一切佛法的纲要,只是四谛说得简单,三十七道品说得比较详细。所以三十七道品是四谛的展开,四谛是三十七道品的浓缩,三十七道品它是依据四谛的修法,所以它更著重修行,四谛它是讲到一个理,我们要依理而修。四谛里讲的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这是讲到出世间和世间双重因果。我们对四谛完全明了,也就是说对世出世间一切事理的真相都能明了,所以佛所说的一切法不外乎就是世出世间一切事理这些真相。这个事情世间人他也能够看到一些,可是看到的并不明白,他也有说到一些,但是说到的很含糊、很笼统。正是因为世间人对这个事实真相没有办法完全搞清楚搞明了,所以世尊就不得不出现於我们这个世间为我们讲经说法。所以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唯独佛法说得详尽,我们读了、听了,能相信吗?如果你不相信,怎么办?佛的教学他是非常的民主,他不要求我们盲目的听从他,而是叫我们自己去亲证,不是说你信才行,不信就不行,不是这样硬性规定。佛法修学有四个阶段,所谓信、解、行、证,所以这四个阶段绝对不是说只止於信就算了,他是要你自己信之后求解,解是明了,你明白了,明白之后你要行,你要按照佛所说的这个方法、这个理论去做,去证明你所信的、所解的真实不虚,这叫证,等你证得之后你就完全相信,你不会有一点怀疑。所以佛法很科学,它是可以去证明的。
藏教的道品,这里讲依生灭四谛而修,藏教就是小乘教,它这里所说的苦、集、灭、道是有生有灭的。譬如说世间我们看到苦,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的众生,你看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世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法都是生灭法,那是无常法。所以这个生灭无常的真相就叫苦谛,苦是我们感受上说的,譬如说生老病死都给我们带来苦,但是我们又避免不了。生老病死不是一死就完了,死了以后还会生,死而又生,生而又死,轮回不休,这个就苦。佛在经上讲「生死疲劳」,六道里面生生死死没有休息、没有止境,这太可怕。所以我们学佛目标是希望什么?超越生死,不要再搞生死轮回。在宗教里面讲永生,可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永生不是真的,他们讲的永生是指生天,可是天上天人的寿命也是有一定的,虽然比人要长很多,但是总有寿命终了的时候。所以《法华经》上讲「三界统苦」,即使生天了,苦也没有脱离。苦是果,因在哪?集就是因,这个集是什么?起惑造业。起惑就是迷惑,对於事实真相不明了,迷惑了,所以会妄动。妄动是什么?有妄想、有烦恼,造业。造业就要受报,根据你所造的业你感不同的果报,在六道里面去受这个果报,善业感得三善道,恶业感得三恶道,统统都是自作自受,这叫集。怎样超越六道?超越六道这叫灭,灭什么?灭烦恼,这是出世间的果报。灭也翻作圆寂,也翻作涅盘,这个圆寂,寂是寂灭,圆是圆满。超越生死轮回,这就把烦恼断除,这叫灭。
小乘阿罗汉所证得的涅盘境界是把三界六道里头的因灭了,具体来说是见思烦恼断尽了,他也就得到涅盘,寂灭了,但是他还没有把烦恼全部断尽,还有尘沙、还有无明两种烦恼,所以他只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人,要超越四圣法界必须把尘沙、无明都要断尽,这个涅盘才是真正的大涅盘。灭是果,修道是因,所以灭是道之果。这个道在此地来说就是三十七道品,我们按照这些道品来修学,道品展开来就是世尊所说的无量法门,我们根据自己的根性选择一个法门,断烦恼、证涅盘,这是讲小乘从生灭的现相里面修四谛法。小乘的根性往往是什么样的现象?这是都比较保守,他对事相、对仪轨看得很重,不像大乘根性的人比较开放,注重心地的清净,而对於事相上往往不拘小节,不太重视。我们看到确实有一类的修行人有这种小乘的根性,佛说法是应机说法,对於小乘根性的人我们跟他讲小乘法,劝他依生灭四谛来修行三十七道品,这是藏教的道品。
第二种通教,这是大乘开始,依无生四谛而修,这是通教道品。大乘根性的人他往往根性比较猛利,可是因为他是通教,通小乘也通大乘,所以这一类人他对小乘也非常向往、非常爱好,对於大乘的别教、圆教也非常羡慕。我们师父讲这一类根性人占大多数,今天修净土的人里面这一类人居多。他确实比小乘人领悟力要强,他所依的苦谛,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不像小乘根性的人执著在事相上,执著在事相上他真苦,大乘人他比较看得开,比较能放得下,所以对於苦的逼迫他的感受比较轻,这是苦谛。集谛,《金刚经》上讲三心不可得,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我们造作恶业,起惑造业是我们这个心、这个念头,通教这些根性的人他明了念头都不可得,用什么来造业?所以他对於世间法看得确实比小乘人要淡泊。道谛和灭谛也是这种讲法,道是修道,《般若经》上讲的「如幻如化」,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灭谛也没有生灭之相,菩提涅盘也是如幻如化,这一类根机的人他不注重生灭之相,而注重不生不灭之性,他能够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他的心比较清净,有真实的智慧。不过这一类人,最重要的要跟一个好老师,要有师承,否则要靠自己这么样学,很容易走火入魔,流到狂慧去。也就是他会错认佛法,观一切法空,因果都是空,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那个过失就更大。
第三种讲别教,是依无量四谛而修,在性上是讲无生,在相上有无量相,所以苦、集、灭、道都是无量无边。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无量无边,这个集,集是讲起惑造业这个因,也是很复杂,所谓烦恼无尽,灭、道,道是法门无量,灭里面讲的菩提涅盘的这些层次也是无量无边。《华严经》里面讲五十二个位次,这里面的境界都不一样,这是讲到别教。
圆教是依无作四谛而修,圆教是三谛圆融,圆修圆证。这类根性的人他看四谛法都是无作四谛,所谓不二法门,真妄不二,性相不二,他的心真正清净,他自性般若智慧现前,他真正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这个苦谛里面,他看到五蕴皆空,《心经》上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圆教菩萨所见到的。集谛,集是烦恼,他能看到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盘,烦恼跟菩提、生死跟涅盘不二。涅盘是讲不生不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从性上讲,生灭是讲相上的缘聚缘散而已。圆教根性的人明了本没有生灭,一切法在《金刚经》里讲的是「一合相」,一合相,合是组合,一是什么?现在我们讲的基本粒子,科学家讲的弦振动,所有的物质基本构成都是一种振动而已。所以圆教菩萨见一切法真的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纯粹是一种妄动所起的生灭。谛是修而无修,这里蕅益大师给我们拣别藏、通、别、圆四教里面所说到的三十七道品都是什么?依四谛而修行,藏、通、别、圆这是对不同根性众生而言,但是三十七道品都适用,所以三十七道品含摄整个佛法。净土宗念佛法门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它也是通藏、通、别、圆四教,所以这个法门也是无比广大,它也圆满包括所有一切法门。我们跟随师父上人学习净土宗,我们用三十六个小时把三十七道品认真学习了一遍,这对我们修学净土确实带来很大的助力。最重要的是我们把所学到的这些道理运用到我们修行当中,把它用来检点自己修学功夫、境界、层次,我们从这里头会得到真正的利益,而我们的修学也会法喜充满。在这里特别是感恩师父上人还有胡妮妮居士,他们的慈命,让茂森为大家做一个三十七道品修学心得的汇报,对茂森而言,我也是获益良多。今天我们就把三十七道品圆满的做了一个结束,在讲解过程中如果有不如法、不妥当的地方,启请诸方大德、菩萨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我们讲到八正道里面第七条正念。在《教乘法数》里面说到,「念正助道,心不动失故」,这是讲正念。正助道就是正道与助道双修,在净宗法门里面正修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就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修还需要助行,就是辅助的修行,如果没有助修,正修也不能成就。换言之,正、助它是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助,正修也变成偏邪。古大德称念佛法门是依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来修行,也有人提倡本愿念佛的。本愿念佛确实古大德有提倡,但是现在日本所传的那种本愿念佛就有弊病,他们这种所谓的本愿念佛是指单单依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这一愿来修行,说只要念一句佛号就能往生,这个话是有曲解经意,断章取义的味道。要知道《华严经》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包括其他四十七愿,那一愿才圆满。所以本愿念佛是以第十八愿为主,但是它也必定圆满包含其他的四十七愿,这样第十八愿才没有欠缺,这个道理我们不能疏忽。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要深入经藏,深解义趣,「愿解如来真实义」,不能够把如来的意思错解了。自己得不到利益还情有可原,如果还影响别人这就有罪过。
所以念佛法门有正助双修,正修是信愿持名,助修我们师父提过五个科目,所谓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五个科目就是辅助我们信愿持名的。而最根本的是净业三福,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要从这个基础上扎根。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要是做不到,无论你学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功,念佛当然也不能往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要落实在《弟子规》里,孝亲尊师这是圣学的大根大本,没有这个根本,学什么都是变成邪知邪见。所以我们看到有一类人,不能说他不好学,他是想学,是想断烦恼、长智慧,可是忽略了这个根本,自己弄自己一套,走自己的那条路,不肯听从圣贤的教诲,忽略了孝亲尊师这个基础,我们可以肯定,无论他怎么学,都不可能成功。所以回头我们要走古圣先贤的老路子,先在这个根本上扎根。「慈心不杀」这条我们落实在《太上感应篇》,因果的教育,人能明了因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会谨慎,这就是修行。《十善业》我们也要落实。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三个根落实了,我们一心念佛求愿往生决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因为还没有真正断烦恼,但是有这一条三福第一福的根本,你就能够有把握往生净土。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看你功夫的浅深,你的念佛功夫深你就生得高。
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二福是小乘福,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包括了第一福,是由第一福的基础而来的,也就是你要把第一福做到了你第二福才能够做到。所以你有孝亲尊师的基础,你有「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的基础,你才能真正「受持三皈」,你才能够学戒,你的戒律才能持得好。你做到第二福,往生净土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再把第三福做到,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决定生实报庄严土。所以师父把这三福跟同居、方便、实报三土相对应,这很有道理。所以你看净业三福这是很重要的助修,它是助修也是正修,你真正契入境界了,正助是一不是二。譬如说正修是念佛,怎么样念佛?你孝养父母是念佛,你奉事师长是念佛,你慈心不杀是念佛,修十善业也是念佛,这是佛心,所以你念助道也是念正道。念佛?念佛也是帮助我们孝养父母,念兹在兹,决定没有失念,失念是忘记了。念佛提醒我们要孝养父母、要奉事师长、要慈心不杀、要修十善业,所以念佛这里也成了助修,帮助我们落实净业三福。所以正助互为正助,是一不是二。
所以念佛人常常手上拿著念珠,用意是什么?提醒自己不要失念,一看到念珠立刻想到要念佛,要落实净业三福。如果有违犯三福的,马上要忏悔,时时刻刻有高度的警觉,提醒自己不能违犯佛的这些教诫。三福如是,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都是这样。这是讲到「念正助道,心不动失」,你没有忘失的时候,这叫正念。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它的解释,「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这里讲的跟《教乘法数》里说的相同,正道和助道都不失念。莲池大师跟我们讲,净土法门它正道是信愿持名,助道也是信愿持名,正道和助道可以合为一体,这是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的,所以念佛本身是正助双修。具体来说,正道是帮助自己,让自己提升,助道是佛在经里教给我们的许许多多修学的方法,帮助一切众生。当众生还不知道净土法门,我们要以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劝导他们去进修,自利利他。所以用念佛统摄正助双修,这种说法也很好,是莲池大师的理念,是正念。
八正道第八条是正定,正定在《教乘法数》里面讲是「正住於理,决定不移故」,定就是心安住在一处,决定没有改变。佛在此地教导我们,我们的心首先要安住十善业道,要安住弥陀名号,这叫正住於理。所以正助双修具体就是正修是一句名号,助修是十善业道,这样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要离开娑婆世界往生净土,最重要的是把爱欲断掉。古德讲「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唯有把这娑婆世界的爱欲舍弃,我们的心才能住於这个正道上来,决定不移。世尊明白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殊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它殊胜在哪里?没有逆境、没有恶缘,纵然我们的烦恼习气种子在阿赖耶识里头还没有断尽,但是没有恶缘,就决定不会起现行,所以在极乐世界是不会退转的。在这个世间我们修行障缘很多,很不容易进步,而极乐世界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进步的快慢那是各人不同的,你要是精进你就快,你要是不那么精进,但是也能进步,进步缓慢一点,但是总能一生成就,因为极乐世界的人都是无量寿,你总能够一生成佛。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讲这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上善,在极乐世界因为有四土九品,每一土的标准不一样。最低的凡圣同居土的上善就是十善业道,我们要把十善业道圆满落实就能成为上善,而实报庄严土的上善是等觉菩萨。但是极乐世界很妙,它的四土都在一起,所以四土的大众常常聚会在一处,你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也可以天天跟常寂光土、跟实报庄严土的大菩萨、等觉菩萨们在一起,接受他们的薰习,你不知不觉就能勇猛精进,这缘太好了,所以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所以了解这个事实,我们心心念念求愿往生,心就住在这一门上。这是什么?道理搞清楚了,决定不移。决定不移这就是定,真正不为外界所动,六根如果接触六尘境界心动摇了,定就没有了,这个佛法里叫魔障,凡是诱惑你的都是魔障。我们如何来破魔障?《无量寿经》有句话讲,「以定慧力,降伏魔怨」,你要有正定,你要有智慧,你就能降伏这些魔怨障碍,所以真正成就的关键在你心定不定。
我们真正要往生,师父常讲要把《无量寿经》的教义完全做到,佛教给我们做的统统都做到,决定没有违犯,你有这样的功夫,决定是上上品往生。如果说只做到了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你就可以上品中生,只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一直往下降,到下下品往生,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如果百分之二十的《无量寿经》你都做不到,那就不能往生,你只能跟净土结个缘,种一个远因,只能等将来成佛,将来往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所以首先我们的心定在这个法门上,然后练习在日常生活当中定在十善业道上,心善、口善、行为善,定在念佛上,不受外界动摇,那就是落实正定。
《阿弥陀经要解》里面讲到,「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定它有正的、有邪的,正定是跟大乘修学法门里讲的相应,如果不相应的就是邪定。这里讲到的「以无漏慧相应入定」,这重点在无漏慧,无漏慧讲的智慧,佛法里说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这个定是不是正定还是邪定,能不能够开无漏慧,取决於我们是不是有戒,能够持戒而得定,这个定才算是正定。这个戒,我们师父讲基础就是三个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首先要跟这三个根相应,然后你的持戒才有基础,你的戒才能生定。真正得定的,他就得到清净心,清净心作用就是真智慧,真智慧里面他不会有疑惑,也不会有夹杂。譬如说念佛,什么人能真正做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他真正有智慧,对於这个娑婆世界、对於极乐世界这些因缘果报,这些理事性相,都非常的明了,他能够放下一切,决定修行在这一个法门上,所以他这一生成功了,他的心完全定了,他不再搞其他的法门,不再夹杂其他的念头,这是跟无漏慧相应入定。所以师父常讲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种就是以无漏慧相应的入定。如果不能够专修一门,纵然你能够往生,品位也不会很高,一门深入往生的品位就高了。所以修的正定,我们把道理搞清楚之后,就定在一个念佛法门上,决定不移。
我们现在把这八正道全部学习圆满,剩下的一点时间我们做一个小结。我们学习三十七道品到今天为止总共十八次的习讲,三十六个小时讲这三十七道品,有必要回顾一下,因为这个内容也是比较广泛。我想用《大智度论》里面的一段来进行一个概括总结,然后我们最后讲一讲三十七道品也是通大小乘的,如何通大小乘?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有一段话也给我们做一个解释。首先我们来看《大智度论》里面它的经文,「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时名字,如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持已,从法中求果,故精进行,是时名正勤。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心调柔已,生五根,诸法实相,甚深难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进根。常念佛道,不念余事,是名念根。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得力已,分别道法有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此三法,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除却。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无觉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得是法安稳具足已,欲入涅盘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这一大段的经文是给我们总结概括三十七道品修学它是有一个次第,而且给我们画龙点睛说明这个道品有什么样的功用。
《大智度论》里讲三十七品,这三十七品总共包括七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加起来总共三十七个条目,三十七个道品,它是帮助我们入道,这些都是修行法门道品的名相。首先是说四念处之理,这里讲到「如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行者是修行人,如果修行人要去拜师,到了老师的会下,这是老师的住所去听法,听道法,听明白了,记在心里了,念念都与老师教诲相应,依教奉行,这是讲念持是法,念念不忘,这就叫念处。所以四念处讲具体的名目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我们的正确的观念。所以初入门时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就好像我们学习,先要在老师会下把道理听明白,然后念念不忘,念就住在这上面,这叫念处。以后的修学就是把我们这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言语造作、起心动念。所以能持是法最重要,不能忘记。
底下就说四正勤的道理,能够不忘四念处,这是正确的关於宇宙人生的观念,我们要学法,学法是为了求得正果,所以在这个法中求果,精进努力不懈怠,这叫正勤,正勤的结果必定是得到正果,得到涅盘道。正勤最重要的这四条,讲的是什么?就是断恶修善,所谓「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就是断恶修善。我们用的标准,最起码的,十善业道,它是大乘学法的基础,真正把十善业道落实了,你就能入大乘门。而大乘修学至圆满,也不外乎就是把十善业道做到圆满。所以《十善业道经》里告诉我们,「此十善业能令一切佛法皆得圆满」,就好像大地一样,你在十善业道的大地里种下菩提的种子,它就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菩提果。所以你有正确的观念(念处)以后,底下来修学就是从断恶修善开始,在这方面努力精进,不仅身口的恶业断除,内心里的这些贪瞋痴慢疑这些意恶,都要断除得干干净净。所用的功夫就是不断的反省、忏悔、改过,天天修这个,有丝毫的不善都要把它忏除掉,不容得毫分不善间杂在内心。
底下给我们说四如意足之理,「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我们断恶修善,勇猛精进,善法是无量无边,十善业道只是一个纲目,把身口意一切的造作做一个概括而已,展开来讲那是无量无边,善无量无边,恶也是无量无边。所以你在断恶修善之上精进,心可能会有散乱,那怎么样?这里讲要摄心、要调柔,这就是讲到四如意足。摄心,我们这里讲到欲如意足,这是把欲望摄住,对一切世间、出世间万法,把这欲望放下,你就能得如意,这是调心。精进如意足是讲我们心要专注在一个法门上,无量的法门我们只选一门,在这一门上精进不间断,心也就安定了。如果样样都学,这心就散乱,那就不是精进,那叫做杂进、乱进,纵然是你断恶修善,可是你心得不到定,你不能如意,就是你得不到法喜,你得不到轻安。四如意足是让你得到身心轻安,这是定的前方便,对底下来讲,五根、五力这是前方便,是轻安。你要轻安你得调你的心,放下欲望,不仅放下世间的欲望,佛法里头学法门的欲望也得放下,只学一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如意足也叫念如意足,就是你的念头就住在一处,得一心。思惟如意足也叫慧如意足,就是你的心不会散乱,像《阿弥陀经》里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就是心如意足,心不颠倒就是思惟如意足。
然后进而你得到五根,底下这一科,「心调柔已,生五根」,这个调柔就是你得到轻安,你真正得到法喜,如意就是法喜,然后你继续勇猛精进不懈怠,你这五根就具足了,这五根是讲信、进、念、定、慧。信根是什么?这里解释,「诸法实相,甚深难解,信根故能信」,这叫信根,诸法实相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讲的宇宙人生真相,那是甚深难解,开经偈里讲的「无上甚深微妙法」。为什么甚深难解?是不是它的语言很深奥,现代人都读不懂,是不是这意思?不是。其实佛经的语言是很浅显、很平实的,这是译经的大德他们已经考虑到,经典本身的意思是甚深难解,如果再用甚深的语言来写,那真的没人看得懂,所以用当时的白话语言来写的。现在我们稍有一点文言的基础,读佛经,文字上没有问题,可是它的义理确实甚深难解,这是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一类聪明智慧的人他来读佛经,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他还是错解如来真实义。
为什么它这么甚深难解?难在哪儿?难就难在佛经你去读,要求你「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读经的原则。我们读世间的书本都是看著语言上的意思,从语言去思考它里头讲的是什么意思,住在言说相上,住在文字上,用心思考这是心缘相,但是读佛经,佛不允许我们用这些,因为用这些,意思全是落在你的心意识里头,而佛讲经不是用心意识,他是真心本性中的自然流露,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就好像人敲钟似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佛讲经没有自己的意思,都是应众生的根机,应以什么来说,他就给他说什么。我们要读懂如来的真实义,必须也要像他那样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自己的思考,放下这些研究、这些心意识的作用,读经这才能够契入。契入了以后你真正体会得了,就是你悟了,对这个理你不是研究清楚的,诸法实相的道理你靠你的思惟研究,研究不出来,你要靠悟,所以不能用研究,是用参究,参究悟入了你这个信才有根,这是信根。
精进根讲「不惜身命,一心求道」,你果然深信,这是你靠自己修行体验你证悟得到的诸法实相,所以你生起坚定的求道之心,为了求道可以不惜身命。因为身命短暂,人生在世几十年,光阴一下就过完了,这一生死了,投胎又换一个身体,生生世世轮回,舍身受身,都不知得到多少身。所以身命在菩萨眼里不足惜,菩萨所珍惜的是闻法求道这个机缘,遇到了这个机缘,那是一心求道,绝不懈怠,这个心是没有第二念,不会再夹杂任何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修学的法门里面也选择一门,佛劝我们选择净土法门,这一个法门相比其他法门来讲这个机缘更加难遇、更加殊胜。清朝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这下总算遇到了,所以一心求道就是一心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叫精进根,你这精进有根了,你这生决定得生净土。
精进根进而就是念根,「常念佛道,不念余事」,我们的念头心心念念就在佛道上,想佛、忆佛、念佛,常忆诸佛所修善根,他不念其他的事。这个余事,不仅包括世间的事,世间的事当然要放下,也包括出世间的其他法门。譬如说小乘的法门,小乘法门只能帮助你这一生证得阿罗汉果,它不能帮助你成佛,你也不去念那个事。菩萨道?菩萨道可以帮助你这一生做菩萨,你也不念,你只念佛道,念佛道你这一生能成佛。《华严经》里告诉我们的,念佛成佛,所以从这里可以得知,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就是成佛之道。你这个念只念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其他一切都不念,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恭喜你,你肯定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必定成佛,这是念根。
底下说,「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你念专一,念念不移,不散乱,净念相继,你就得定。常摄心在道,这个道就是前面讲的佛道,具体来讲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令间断,一心不乱,这心摄住。摄心就把六根都摄住,就是都摄六根。用什么来都摄六根?用净念相继来都摄六根,你就能得定。定在净宗里面讲是一心不乱,下品的一心不乱是功夫成片,中品的是事一心不乱,上品的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境界。
底下说,「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由定就能开慧。这个观也有三种境界,观照、照住和照见,对应就是净宗的一心不乱的三品,功夫成片、事一心和理一心,定功愈深你的智慧愈高。这个四谛实相,四谛是苦集灭道,就是讲的世出世间两重因果,可以说诸法实相都用这四谛可以概括,佛所说的一切法也能用四谛概括,你能够明明了了,这是智慧,慧根成就,这是讲五根。
底下讲五力,「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信、进、念、定、慧五根增长之后,能降伏住烦恼,烦恼包括见思、尘沙、无明三大类,你修行有根了,烦恼就不起现行。你先是伏住烦恼,伏久了就断了,因为烦恼本来是空的,本来是无所有的,只是你的妄想习气,等到你的五根增长了,你伏久了你就产生力,这个力就能断烦恼。这里比喻像大树,它底下根深,所以它的枝叶繁茂,它的枝干粗壮,它能够力能遮水,所以往往我们在大河边上种一些树,为了什么?为了防止河水泛滥。它的根扎在土里能够坚实土壤,可以遮挡洪水泛滥,取这个意思,是讲五根增长它就产生力度,能转入深法,这个深法是佛法修学上提升。提升,刚才讲的,你的功夫由观照,到照住,到照见,你念佛的功夫由功夫成片,到事一心,到理一心,你断烦恼的功夫由断见思,到断尘沙,到断无明,转转增胜,这是讲的五力。五力的名目跟五根是一样的,也是信、进、念、定、慧,但是它的断烦恼的力度要比五根要强。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三十七道品的修学的次第,刚才讲到五根、五力,接下来就讲七菩提分,也叫七觉分。在《大智度论》里面讲这七觉分是当我们「得力已」,这五力得到之后,「分别道法」,这是在我们修道的过程当中,用不同的修学方式、法门,来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证道,这里讲到「有三分」,就是三种,这也是我们修学的方法。首先讲「择法觉、精进觉、喜觉」这三法,是「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昏沉的现象,精神提不起来,这是我们的心沉没,提不起我们的精进,就需要懂得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来提起我们的精神,把昏沉去除掉,让我们正念保持不失。择法觉就是你选择适合的法门、修学的方式,往往在昏沉的时候,譬如说在念佛堂里面,我们选择拜佛、绕佛,不让自己昏沉下去,如果是静坐,很容易就睡著了。精进觉就是在一个法门上去用功,当我们学习法门多了,心力就不够,往往就会有退转的现象。如果是在一门上深入,长时间的在一门上薰修,这是精进,会愈学精神愈提起来,愈学愈欢喜,欢喜是喜觉支,你会学到法喜充满。所以我们要掌握修学的要领,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进步会很快,会生法喜,有了法喜就不太容易退转。
底下讲「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这是另外一类的现象,是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心动摇不定,很散乱,这是属於掉举,妄念纷飞,心定不下来,我们可以用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方法来对治。除觉就是对内除掉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往往心散乱就是因为对於种种的世间出世间的事物放不下,把这个放下了我们的心也就定了。像我们在念佛堂里面,如果是念佛,发现自己妄念很多,这些妄念往往都是平时没看破、没放下的。譬如说想到某人或某事或某物,可能是因为我们有很强的爱憎,很深的情执,或者有控制、占有的欲念,种种的这些妄想,要把它除掉平时就要用功。在念佛当中自己可以检验自己到底放下多少,你放下得愈多心就愈清净,妄念就愈少,这除觉支。除觉支是对内的,放下自己的烦恼、妄想、执著,舍觉支是对外,舍掉境界的种种诱惑,这是外不著相。提起智慧,观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都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见到境界不要动心,这是舍觉支。所以除觉支和舍觉支合起来就是六祖所说的「内不动心,外不著相」,这心就得禅定,定就是定觉支,心就不散乱。得定是开智慧的前方便,智慧一开,自性本定现前,那个定是不用修,也没有出入,是自性本定,这里的定是要去修的。修定的目标就是为了开智慧,所以最终要把定都要舍掉。所以定觉支是在修定过程中我们要觉了在定当中的境界都是虚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在禅定里面你也能觉悟,这叫定觉支。所以对禅定境界不生欢喜、贪爱,你才能够不断的向上提升。
底下一分是讲念觉,「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除却」。这个念觉分是指灵活运用前面的两分,念觉在二处,这二处是指前面,第一处是心昏沉时,我们用择法觉、精进觉、喜觉来对治,第二处是我们的心散乱的时候,掉举的现象发生的时候,用除觉、定觉和舍觉来对治。能集善法,能遮恶法,这善法,这里讲到善,不仅是世间的善,他讲到的善是出世间的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恶法,不仅是世间的恶法,也包括在出世间当中修学的过程中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些为什么称恶法?因为它障碍了自性,让自性的圆满功德不能现前,所以叫恶法。念觉它能够帮助我们在修行当中取善去恶,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而能够在菩提大道上一帆风顺。这里举了个比喻,如守门人,这一个大的府宅有一个守门的人,他要拣别要进来的人这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真正是善人,对我们这个家族有利的,让他进来,如果是对我们的家族没有利益的,是个恶人,我们要把他除掉,就是不让他进门。这是比喻,念觉支就有这种功用。进什么门?进菩提的大门,登涅盘的彼岸。念觉支就像个守门人一样,善法让它进来,恶法把它除掉。这七个觉支统统都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能够善於调整自己的身心,使到修学能够顺利,减少障碍。
底下讲,「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这也是讲到前面的内容。当心昏沉的时候,用择法、精进和喜这三法使我们的心提起来,把我们的道心提起来,如果心散乱、掉举,用除、定、舍三法来收摄。底下讲,「无觉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这是帮助我们真正开智慧,真正觉悟,用这七觉支你能够办得到。所以讲到这三分七个觉支是这样的讲法。最后一科讲到八正道,《大智度论》上说,「得是法安稳具足已,欲入涅盘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得是法是觉悟之法,在前面的六科的基础上,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这些道法都安稳具足,然后再往上提升,这是修八正道。八正道是帮助我们入涅盘无为城,这个涅盘无为城小乘跟大乘标准不一样,小乘的涅盘是断见思烦恼,能够出三界,证得阿罗汉果,这就属於小乘的涅盘,涅盘的意思就是寂灭,就是烦恼断尽。无为也是指在涅盘的境界中不起惑造业,这种境界佛称为是正觉,这属於小乘。可是大乘的境界比这高,大乘所讲的涅盘不仅要断见思烦恼,连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要断尽,所以大乘的涅盘无为城那是圆满的佛果,经上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八正道小乘和大乘修法不一样,大乘是建立在高度的智慧上。
这个正道,所谓正就是跟自性相应,换句话说,它能够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见了性就是成佛,所以见性了一切的造作才称为正。八正道里面第一讲的正见,正知正见,那是完全跟自性相应的知见,也就是佛之知见。还有正思惟、正语、正业,这是讲到身口意三业都正。接下来讲正命,这是指我们从事的职业、我们的生活也是随顺自性。还有正精进,朝著大涅盘的境界精进,这一生圆满作佛。正定、正念这些都是以自性来做为标准。所以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这里说到的八条正道,这个道就好像一条道路,通向涅盘城,通向无上的菩提。四谛里面讲的苦、集、灭、道,这个道就是讲这些道法,具体是指八正道,展开来是三十七道品,它的结果是灭,灭就是断尽一切烦恼。
这里我们跟大家简单的复习了一下三十七道品这七科的内容,这七科有次第,要循序渐进的修学,同时也是圆融的,正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譬如说四念处教我们看破,四正勤是断恶修善,四如意足是放下,看破里面必定包含放下,看破一分必定放下一分,你的行为必定是断恶修善,把善法做到圆满,你看破了必定你的信、进、念、定、慧都会有根有力,你有智慧必定能够善於运用七觉分来修习你的禅定、智慧,你就能够念念跟正道相应。所以你看看这七科,每一科其实圆摄其他的六科,你前面一科做到了,后面一科自然也能够水到渠成,后面一科做到,必定也包含前面一科圆满落实,换句话说,假如有一科没做到,有一个道品没做到,其他的道品都不圆满,都没有圆满做到。所以三十七道品它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这个修学的纲领。所以我们学这个非常的有意义,明了我们修学到底怎么修,我们落实起来就是用净宗法门,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所修的,特别是对末法众生最为契合,净宗法门也离不开三十七道品的修学内容。所以了解三十七道品,对我们加深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们用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说的一个概括的段落来给大家说明三十七道品,它实际是圆摄大小乘一切的宗派。蕅益大师是天台学人,所以他用天台宗的判教,所谓藏、通、别、圆四教,来给我们分析三十七道品,显示出三十七道品它是通藏、通、别、圆四教。他的文字是这样的,「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我们用这一段的注解来做为一个总结。天台大师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判为藏、通、别、圆四教,这个四教当时佛在世是没有这样分的,是因为后来祖师大德们对世尊所说的这些经论做了重新整理,最早的时候在印度结集成经典,可是经典没有详细的分类,后来经典传到中国来,在隋唐期间中国大乘佛法八个宗派形成,判教是在那时候建立的。这是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为了教学方便起见,将经典加以分类,循序渐进,由浅而深,好像我们世间学校教科书一样,按照一年级、二年级,这是有一个浅深的次第。所以祖师把这些经论整理出来,也按照浅深的次第划分,佛讲的这些经,哪些经适合於初学的,哪些经编在高层次的修行科目当中,又按一般人根性不同,利根的应该用哪些经典来教导他,钝根的又用哪些经典来教导他。所以这种所谓判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订一个教学的大纲,建立课程的标准,就是这个意思。
天台家判经教是藏、通、别、圆,跟华严宗所说的小、始、终、顿、圆这五教其实是异曲同工。这里讲的藏教是小乘,藏是指三藏,所谓经、律、论这三藏,以这些为教科书。小乘教里面的教科书,像《阿含经》,这是经藏,毗奈耶这是律藏,阿毗达摩是论藏。在中文所翻译的这些小乘经典里面,我们看到三藏都相当的完整,这些小乘经典不仅传到中国,也传到泰国、斯里兰卡这些国家,传过去的经典用巴利文写的,巴利文的三藏就是小乘的三藏。我们的师父告诉我们,是章嘉大师过去告诉他,巴利文的小乘经典跟中文的小乘经典相比较,巴利文经典只比中文的小乘经典多了五十多部,总共有几千部的经典,才多了五十多部,可见得我们中文翻译的小乘经典也相当的完整。小乘经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曾经兴了一段时间,但是为时不长,以后就衰了,没有什么人去研究小乘经了。这个原因何在?第一个,小乘经的翻译,文字上不如大乘经典的翻译的文字优美,义理没有大乘经那么通畅,所以中国人喜欢读大乘的经典。第二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小乘的修学在中国被儒家、道家取代,你看看佛门的这些在家出家的大德,没有一个不是在儒、道上面奠定很好的根基,因为儒、道思想确实跟小乘很接近,所以取代了小乘佛法。所以在中国,小乘的典籍尽管很丰富,确实没有人去学,大家都来学儒、道,有了儒、道的基础很容易入大乘。佛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所以学佛一定要先学小乘。为什么中国人,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没有去学小乘经典,但是他在大乘上有这么殊胜的成就?就是因为儒、道代替了小乘这个基础。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小乘不学了,儒、道也不学了,一学佛就去钻研那些大乘经论,没有基础,所以无论怎么学都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师父上人强调,我们要入大乘,在选择一部大乘经典之前,你要深入大乘经典之前,必须要在儒、道上面打好基础。在儒、道的经典里头我们师父给我们选择了几部,都是比较简单但是又是极其重要的经典,儒师父让我们读《弟子规》,这是做人的根基,让我们读《孝经》、读《四书》、读《了凡四训》,在这些儒家的典籍里头去用功、去落实,这是扎儒之根,道家的经典,我们师父为我们选择《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有一部很好的注解是《感应篇汇编》,《文昌帝君阴骘文》有一个很好的注解,《安士全书》上半部,这是印光大师称赞为善世第一奇书,我们要在这上面下功夫,另外还要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所以采取道家里面的因果教育,采取儒家里面的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上面扎根,然后再采取大乘入门的一部经典《十善业道经》、还有《地藏经》,《地藏经》也是入门的基础,我们在这上面下功夫,根扎好了以后,选择一部大乘经典,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有不可思议殊胜的成就。
这里讲到藏教这三十七道品它是依生灭四谛而修的,这个四谛,小乘是讲生灭四谛,这是完全从事上来著手,事相上有生灭。大乘佛法里面,通教、别教、圆教它就没有从事相上去著力,通教就是大乘始教开始,通是讲它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大乘里面有别教、有圆教,所以它叫通教,这是大乘的开始。别教是纯粹的大乘,里头完全没有小乘的思想。最后讲到圆教,那是圆融无碍,这是真正究竟圆满。这里讲的四谛是苦、集、灭、道,藏、通、别、圆四教里面都有苦、集、灭、道,可见得四谛跟三十七道品一样也是通大小乘,可以说也是一切佛法的纲要,只是四谛说得简单,三十七道品说得比较详细。所以三十七道品是四谛的展开,四谛是三十七道品的浓缩,三十七道品它是依据四谛的修法,所以它更著重修行,四谛它是讲到一个理,我们要依理而修。四谛里讲的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这是讲到出世间和世间双重因果。我们对四谛完全明了,也就是说对世出世间一切事理的真相都能明了,所以佛所说的一切法不外乎就是世出世间一切事理这些真相。这个事情世间人他也能够看到一些,可是看到的并不明白,他也有说到一些,但是说到的很含糊、很笼统。正是因为世间人对这个事实真相没有办法完全搞清楚搞明了,所以世尊就不得不出现於我们这个世间为我们讲经说法。所以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唯独佛法说得详尽,我们读了、听了,能相信吗?如果你不相信,怎么办?佛的教学他是非常的民主,他不要求我们盲目的听从他,而是叫我们自己去亲证,不是说你信才行,不信就不行,不是这样硬性规定。佛法修学有四个阶段,所谓信、解、行、证,所以这四个阶段绝对不是说只止於信就算了,他是要你自己信之后求解,解是明了,你明白了,明白之后你要行,你要按照佛所说的这个方法、这个理论去做,去证明你所信的、所解的真实不虚,这叫证,等你证得之后你就完全相信,你不会有一点怀疑。所以佛法很科学,它是可以去证明的。
藏教的道品,这里讲依生灭四谛而修,藏教就是小乘教,它这里所说的苦、集、灭、道是有生有灭的。譬如说世间我们看到苦,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的众生,你看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世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法都是生灭法,那是无常法。所以这个生灭无常的真相就叫苦谛,苦是我们感受上说的,譬如说生老病死都给我们带来苦,但是我们又避免不了。生老病死不是一死就完了,死了以后还会生,死而又生,生而又死,轮回不休,这个就苦。佛在经上讲「生死疲劳」,六道里面生生死死没有休息、没有止境,这太可怕。所以我们学佛目标是希望什么?超越生死,不要再搞生死轮回。在宗教里面讲永生,可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永生不是真的,他们讲的永生是指生天,可是天上天人的寿命也是有一定的,虽然比人要长很多,但是总有寿命终了的时候。所以《法华经》上讲「三界统苦」,即使生天了,苦也没有脱离。苦是果,因在哪?集就是因,这个集是什么?起惑造业。起惑就是迷惑,对於事实真相不明了,迷惑了,所以会妄动。妄动是什么?有妄想、有烦恼,造业。造业就要受报,根据你所造的业你感不同的果报,在六道里面去受这个果报,善业感得三善道,恶业感得三恶道,统统都是自作自受,这叫集。怎样超越六道?超越六道这叫灭,灭什么?灭烦恼,这是出世间的果报。灭也翻作圆寂,也翻作涅盘,这个圆寂,寂是寂灭,圆是圆满。超越生死轮回,这就把烦恼断除,这叫灭。
小乘阿罗汉所证得的涅盘境界是把三界六道里头的因灭了,具体来说是见思烦恼断尽了,他也就得到涅盘,寂灭了,但是他还没有把烦恼全部断尽,还有尘沙、还有无明两种烦恼,所以他只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人,要超越四圣法界必须把尘沙、无明都要断尽,这个涅盘才是真正的大涅盘。灭是果,修道是因,所以灭是道之果。这个道在此地来说就是三十七道品,我们按照这些道品来修学,道品展开来就是世尊所说的无量法门,我们根据自己的根性选择一个法门,断烦恼、证涅盘,这是讲小乘从生灭的现相里面修四谛法。小乘的根性往往是什么样的现象?这是都比较保守,他对事相、对仪轨看得很重,不像大乘根性的人比较开放,注重心地的清净,而对於事相上往往不拘小节,不太重视。我们看到确实有一类的修行人有这种小乘的根性,佛说法是应机说法,对於小乘根性的人我们跟他讲小乘法,劝他依生灭四谛来修行三十七道品,这是藏教的道品。
第二种通教,这是大乘开始,依无生四谛而修,这是通教道品。大乘根性的人他往往根性比较猛利,可是因为他是通教,通小乘也通大乘,所以这一类人他对小乘也非常向往、非常爱好,对於大乘的别教、圆教也非常羡慕。我们师父讲这一类根性人占大多数,今天修净土的人里面这一类人居多。他确实比小乘人领悟力要强,他所依的苦谛,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不像小乘根性的人执著在事相上,执著在事相上他真苦,大乘人他比较看得开,比较能放得下,所以对於苦的逼迫他的感受比较轻,这是苦谛。集谛,《金刚经》上讲三心不可得,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我们造作恶业,起惑造业是我们这个心、这个念头,通教这些根性的人他明了念头都不可得,用什么来造业?所以他对於世间法看得确实比小乘人要淡泊。道谛和灭谛也是这种讲法,道是修道,《般若经》上讲的「如幻如化」,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灭谛也没有生灭之相,菩提涅盘也是如幻如化,这一类根机的人他不注重生灭之相,而注重不生不灭之性,他能够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他的心比较清净,有真实的智慧。不过这一类人,最重要的要跟一个好老师,要有师承,否则要靠自己这么样学,很容易走火入魔,流到狂慧去。也就是他会错认佛法,观一切法空,因果都是空,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那个过失就更大。
第三种讲别教,是依无量四谛而修,在性上是讲无生,在相上有无量相,所以苦、集、灭、道都是无量无边。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无量无边,这个集,集是讲起惑造业这个因,也是很复杂,所谓烦恼无尽,灭、道,道是法门无量,灭里面讲的菩提涅盘的这些层次也是无量无边。《华严经》里面讲五十二个位次,这里面的境界都不一样,这是讲到别教。
圆教是依无作四谛而修,圆教是三谛圆融,圆修圆证。这类根性的人他看四谛法都是无作四谛,所谓不二法门,真妄不二,性相不二,他的心真正清净,他自性般若智慧现前,他真正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这个苦谛里面,他看到五蕴皆空,《心经》上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圆教菩萨所见到的。集谛,集是烦恼,他能看到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盘,烦恼跟菩提、生死跟涅盘不二。涅盘是讲不生不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从性上讲,生灭是讲相上的缘聚缘散而已。圆教根性的人明了本没有生灭,一切法在《金刚经》里讲的是「一合相」,一合相,合是组合,一是什么?现在我们讲的基本粒子,科学家讲的弦振动,所有的物质基本构成都是一种振动而已。所以圆教菩萨见一切法真的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纯粹是一种妄动所起的生灭。谛是修而无修,这里蕅益大师给我们拣别藏、通、别、圆四教里面所说到的三十七道品都是什么?依四谛而修行,藏、通、别、圆这是对不同根性众生而言,但是三十七道品都适用,所以三十七道品含摄整个佛法。净土宗念佛法门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它也是通藏、通、别、圆四教,所以这个法门也是无比广大,它也圆满包括所有一切法门。我们跟随师父上人学习净土宗,我们用三十六个小时把三十七道品认真学习了一遍,这对我们修学净土确实带来很大的助力。最重要的是我们把所学到的这些道理运用到我们修行当中,把它用来检点自己修学功夫、境界、层次,我们从这里头会得到真正的利益,而我们的修学也会法喜充满。在这里特别是感恩师父上人还有胡妮妮居士,他们的慈命,让茂森为大家做一个三十七道品修学心得的汇报,对茂森而言,我也是获益良多。今天我们就把三十七道品圆满的做了一个结束,在讲解过程中如果有不如法、不妥当的地方,启请诸方大德、菩萨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