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六集) 2009/6/2 中国晚晴轩 档名:52-329-0016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昨天我们讲到七觉分里面的定觉分,这一段的意思我们还没有讲完,今天我们继续加以补充。定是佛法修行的枢纽,可以说佛讲的一切法门都是修禅定,法门不同那是修行的手段、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目的完全相同,就是修定,因为由定开慧。佛教我们开显自性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必须要由定得来的,如果不是建立在禅定基础上的慧,那个慧叫狂慧。净宗修定的方法是持名念佛,念佛的目的还是修禅定,在净土宗里面称为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也称念佛三昧,这个三昧的境界有三层,浅深有差别。最低的一个层次是功夫成片,这种定功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不受外界的干扰,自己做得了主。怎么个做主?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不为外界所转,在境界里面不会生贪瞋痴慢、七情五欲,佛号连成片了,不中断了,这个功夫叫功夫成片,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你现前已经做到了阿弥陀佛佛号不中断,一直念到临终,那肯定还是阿弥陀佛,所以你有把握往生。如果我们面对著境界,根尘相接触的时候,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譬如说别人赞叹我的时候我就很高兴,洋洋自得,别人骂我几句就生气,一气气好几天心还不能够恢复平静,这是什么?自己做不了主,外面境界风一吹,马上就随风动摇,这样念佛不保险。
所以念佛看我们的功夫有多深,就是在这种境界上去测验自己,功夫不是在我们平时功课的多少,一天如果你能念上十万声佛号,很不错,功课很满,可是如果遇到境界还会动摇,还会起贪瞋痴慢,这就是功夫还不得力。这是最低层的一个禅定功夫,净宗要求我们功夫成片,这是用佛号能够伏住烦恼。烦恼如果是伏不住,往生就未必可靠,最后一念还在烦恼中的时候,肯定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这个信愿你怎么样来衡量?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境界里面,我们还会不会起烦恼?如果还会起烦恼,证明我们的信愿不具足,换句话说,你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信得不够,如果真信了,你这一生全部就交给阿弥陀佛了,还有什么自己要操心的?还有自己要烦恼的事情吗?所以没信佛,也没有真正信自己,没有信因果,才会有烦恼。这个愿也不具足,真愿意往生,这个世界一定都放得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身体虽然还留在世间,随缘过,好也过,歹也过,过两天就要往生极乐世界,还计较什么?就好像你出去外面旅游,住一个旅馆,你发现旅馆条件很差,很多的服务也不满意,你明天就走了,算了,我也不是来帮你改造旅馆的,不是帮你加强管理的,算了,明天就走了,何必再跟你计较这么多?
所以眼前的一切人事物都能恒顺,这是你愿具足,你信愿具足,烦恼自然你就伏得住。我们烦恼要是伏不住,就要加功用行,怎么用行?一方面深入经教,明理之后信愿就能加深,另外一个就是在念佛功夫上要提升,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不管那是善念还是恶念,立刻要提起佛号把那念头打掉。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不动我们现在做不到,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肯定会动念头,但是一动你马上要觉察,马上把这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功夫一直用下去,功夫成片得到了,提升到事一心不乱,这也是顺理成章。靠什么?就靠一句佛号,把执著给念掉,你见思烦恼就断了,你就得到事一心不乱,这个禅定相当於阿罗汉的九次第定,你自己现前就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再往上提升,你可以念到明心见性,这是理一心不乱,这个定佛法里面称为首楞严大定,那是自性本定现前,这个定没有什么出和入,入定、出定不需要,自性本定。六祖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自性本不动摇是本定的,你得到了自性,那个定是真实的定。所以惠能大师根据《金刚经》解释禅定,他是讲不取於相是禅,就是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如如不动是定,内心里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现在至少要做到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发诸三昧,发诸禅定,禅定现前。禅定层次有很多很多,你得定之后要善能觉了诸禅的虚假。《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的现相都是幻相,不仅是世间法都是幻相,禅定的境界也是虚妄,即使你证得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入四圣法界,那个境界还是虚妄。所以决定不能够起贪爱,一贪爱这就不能前进了。
所以《金刚经》里面讲的这个原则,「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是从修行刚初发心开始,一直到如来果地,都是这个原则。无论在什么样的境界当中,都是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妄想分别执著永远的断了,这时候才能开发自性智慧。这个智慧是跟你的定功程度成正比例,你的定功愈深你的智慧就愈大。我们看世间的禅定,所谓四禅八定,他们这个定功能够看到六道里面的状况,清清楚楚,但是他们出不了六道轮回。原因在哪里?是因为他们有爱见,爱是烦恼障,见是所知障,这二障障住了,使他们不能提升。不过他们的二障比我们轻,可是断不了,没有办法出三界,要想出三界必须把爱断掉,爱是烦恼障,对於现前的境界,诸禅境界不生贪著,等到把见也断除了,他就超越十法界。这个见,在《金刚经》里面讲到的四相、四见,这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著这个相是爱,烦恼障,还有个四见,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见是见,所知障。所以《金刚经》前半部教我们断四相,帮我们超越六道轮回,后半部是让我们断四见,超越十法界,证入一真法界。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自己得到什么样的境界,要觉悟,这就是定觉分。在定的境界当中你能明了,这些境界都是梦幻泡影,都不是真实的,真实是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要著上一物那就会往下堕落,你不能够提升,所以这个觉悟很重要。这是讲到定觉分。
最后七觉分我们讲第七条念觉分。我们来看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里面的解释,「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七菩提分确实应用在我们平常的修行的功夫上,如果能够运用得妥当,对於修学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我们学哪一个法门、哪一个宗派,往往都会出现两种毛病,第一种是昏沉,第二种是掉举。什么是昏沉?昏沉是我们提不起精神,打瞌睡,譬如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或者是读经的时候,或者是听经的时候,一用功疲倦就来了,精神提不起来。这个现象常常在禅堂、念佛堂里面都能看到,特别是打坐的时候,一坐下来没多久这脑袋就往下耷拉,这佛号早就忘掉,整个就处在一种昏沉的状态。这是什么?这里讲到的定多慧少,这里的定慧是讲功夫,修行当中功夫定慧要平均,如果是定多而慧少就出现昏沉,这个慧不是讲智慧,是说我们心里的浮躁、妄念,七上八下,定不下来。所以定多慧少,这是昏沉。定少慧多这就是掉举,妄念纷飞,心安住不下来,不能够集中。这时候我们自己要学会调整,如果遇到了昏沉的现象,佛这里教导我们要选择方法,这方法是七觉支里面的三种,择法、精进和喜这三觉支。譬如我们在念佛堂念佛的时候,要懂得运用这三种方法来对治自己的昏沉,在打坐、念佛的时候有瞌睡来了,我们就要换一个体位,譬如说起来绕绕佛或者去拜佛,这叫择法。
择法的范围非常的广,不仅是大的法门,还有日常用功的时候具体修学的方式,当你瞌睡的时候,一起来绕佛或者拜佛,瞌睡就没有了,也可以跪下来大声的念,把自己的精神提起来,这是择法。功夫能够不间断,这就是精进。当我们精神提不起来的时候,还可以用观想,想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想阿弥陀佛在因地上那种勇猛精进的修行,这是《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具体,或者是想祖师大德那种勇猛精进的这些榜样,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开示,让我们自己受到鼓舞,见贤思齐。古人讲「彼是丈夫我亦尔」,他是大丈夫,我也是跟他一样,本来没什么区别,怎么能够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所以提起这个正念,勇猛精进的心就提起来了,这能够生法喜。念佛要念到生欢喜心,你念到什么程度上才会有法喜?你发现你烦恼轻了,你的心清净了,你的智慧比过去要增长,你就会生法喜。有了法喜之后,乘著这个动力继续精进,这样这个昏沉现象就会愈来愈少,最后就没有了。我们也曾经听说,也有看过一些真正用功修行的人,他都不需要睡眠,像百国兴隆寺常慧老法师,她就曾经打过般舟三昧,九十天不睡觉,精进用功。到现在,她跟我们讲,她都不太需要什么睡眠,白天念佛用功,晚上还是用功,这佛号都不能停下来,她在里面真正生法喜。
法喜是最好的营养,人有法喜他不需要用睡眠来补充他的精神,古人讲「人逢喜事精神爽」,法喜的效果比睡眠的效果要好得多。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昏沉,或者是在修学过程中有一个阶段萎靡不振,精进力提不起来,觉得自己好像懈怠,好像退转了,在修学当中也会有这种现象,起起伏伏肯定会有。在这种低潮的状态下面,我们要提起愿力,可以通过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激发自己的那种见贤思齐的心,或者是专听一、二片自己最喜欢听的光盘,最受鼓舞的光盘,发起愿度众生、愿了生死、愿成佛道的大愿,有愿力在推动才能够勇猛精进。当心浮动的时候,这是属於掉举,这是念头很多,这个毛病也不小。佛告诉我们,要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这是七觉支里面另外三条。所以七觉支这三条对治昏沉,另外三条对治掉举,这就是念觉支,念觉支可以说是一个概括、总说。当我们的心妄念很多的时候,我们要修除觉支,除内心的妄念。怎么除?我们心中的妄念往往都是平时放不下的这些念头,譬如说你对某人那种惦念,譬如说对某件事的牵挂,或者对某一个物的执著,这些念头平时在积累著,自己没有觉察,一到你念佛的时候,这些念头都跑出来了,而且念念相续停不下。所以我们要除,除什么?内心对这些人、事、物的执著,你这些执著不把它放下,这个念头就很难断掉。
执著里面,刚刚讲了是贪爱的执著,还有一种瞋恚的执著,在逆境、逆缘当中,你很生气,你真动了火,心久久平静不下来,那你在念佛、听经的时候肯定这些念头会都鼓动出来。所以用功要在平时,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放下贪瞋痴慢,否则你在用功的时候这些统统都障碍住你。真正在用功的时候如果有妄念怎么办?不要去管它,随它去,这个妄念你愈管它,愈去理它,它愈多,妄想是愈想愈多。最好是什么?不要去想,把念头集中在佛号上,或者集中在你读经的这个经文上,或者听经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在听讲,那个妄念不去理它,它自然就没有了,这是除,除你内心的这些妄想分别执著。这个舍是外面的境界要舍掉,过去禅门有一位修行人,叫金碧峰禅师,他的用功很精进,得到很深的禅定,但是还没有大彻大悟,结果他寿命到了,阎王爷派两个鬼卒去捉拿他,寿命到了就得捉拿到阴司。这两个鬼卒去找,找不到,为什么?因为金碧峰禅师入定了,入了定以后念头放下了,没有妄念,这时候他不是真断这个妄念,是妄念他伏住,妄想分别执著他把它伏住,不让它起现行,有这样的定功阎王爷的鬼卒都找不到他,找不到他的神识。不行,鬼卒受的阎王爷的命令,现在拿不到人,怎么办?结果后来请教土地公,土地公对禅师的习性很了解,他说你们就这么找,找不到,我给你出一条妙计,他什么都能放得下,就是放不下他的一个金钵,这个钵是非常难得的,他很喜欢,你们就在这钵上打主意就行了。结果两个鬼卒就拿东西去敲那个钵,敲得当当当的响,这时候禅师在定中,忽然听到有人在敲他的钵,就动了个念头,怎么有人敢来拿我的钵?就赶紧出定来看怎么回事,结果一出定,这鬼卒的锁链就套在脖子上,拿住了。禅师知道自己上当了,然后他也悟了,原来有一样东西放不下这生死就不能了,这一样东西就是障碍,要把它除掉。他就跟那个鬼卒说,你们可不可以稍等我片刻我再跟你们走,鬼卒说你要干什么?禅师就拿起他的钵往地下一摔,就摔烂了,这一摔之下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然后他跟鬼卒说一句,他说「若欲拿我金碧峰,除非锁链锁虚空,若能虚空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这鬼卒也拿不到他,为什么?他已经超越三界。所以我们看到,对这世间只要还有一物放不下,我们就不能提升,我们要把那一物除掉,这除觉支,除到最后,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岂有不能往生之理?
这个除觉支,加上舍觉支,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除是除内心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除掉,外是外面的境界,这个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舍掉,这个心才能定。这个定是我们自己六根收摄得住,摄心於正念,在净土宗正念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用这个方法来修定,来对治我们的掉举,把我们无始劫来的这个习气给慢慢的断除掉。断除我们个人的习气,每个人因为习气不一样、根性不一样,所以选择的法门、用的方式都不一样。就是连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弟子们都是各人修各人的法门,他们选择契合自己根性的法门去修,不是在一起修,因为每个人的习气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他的喜好、乐趣都不一样,很难说全部人只修一个法门,只用一种方式修学,这是很难做到的,佛也没让大家这样做。只是什么?讲经的时候弟子们聚集在一起,听佛说法,佛是把这些道理跟大家讲清楚,让大家明白,修行那是靠他自己,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
现在我们在末法时代,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是佛代我们选择的,佛劝我们专修净土,这是最契合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的。所以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师父上人不提倡建大道场,不要搞那个场面,不要搞热闹,真正有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在一个小道场里面念佛共修,这就最好。这个小道场也不一定是寺院庵堂,可以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找一间屋子,大家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修。印光大师讲要小道场,最好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人。我们共修比个人自己修有一个好处,就是依众靠众。因为现在我们的习气都很重,自己一个人修往往会懒散懈怠,提不起自己的精进力,这是难免的,大家在一起共修,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就不太好意思懈怠,互相督促,互相勉励,依众靠众,这个效果很好。师父提倡建立净宗学会,这个理念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这也是最契合末法时代众生根性,这也是一种小道场。而且用净宗学会这个概念比寺院要好,在家人,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合在一起共修,这个地方就是道场,我们把它称为净宗学会。如果是寺院,现在还要想到如何去维持,如何去开放接引大众,种种的这些考虑,但是净宗学会可以不用对外,由自己来做安排。在这个道场里面有念佛堂,念佛堂师父把它分为三区,有绕佛、有拜佛、有静坐。这三区念佛是什么?随著自己的欢喜你选择修行的方式,譬如说你喜欢坐著念你就可以坐著,你要喜欢走著念你就走著念,你要喜欢拜佛你就拜著念,不需要有领众的法师在那里领导,就开著念佛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念佛堂里面不能讲话,见人不用打招呼,大家都把心定下来,按照自己的喜好你去绕佛、拜佛、静坐,互不干扰。你绕佛绕累了就坐一会儿,坐得昏沉了就起来拜佛,你看这是择法觉支。你在这里面精进,功夫不间断,佛不离口,佛不离心,这是精进,精进觉支。
这个方法提出来确实很多人非常的欢喜,没有压力。像一个道场里面难免有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有老的、有少的,年轻人体力好,他可以很精进,譬如说拜佛,他拜得很快,拜得很多,老年人就赶不上,如果是要求大家一致,老人拜得很辛苦,年轻人嫌拜得太慢。所以个人拜个人的,个人修个人的,大家又是在一个大念佛堂里面,大家都很欢喜,生法喜。所以用择法、用精进、用法喜来对治我们的昏沉、懈怠。在念佛堂里面一切放下,一心单提佛号,你看把心力集中在念佛上,外不去想六尘的境界,内不去随自己的妄想执著,这就是除、舍觉分,把念头集中在佛号上,这就是定觉分。所以这个念觉分是讲定慧均平,调和适中,调和适中是时时刻刻都要懂得调和,个人的根性时时刻刻会变化,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状态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状态去调整自己,总的原则就是做到念佛不间断、不夹杂,昏沉和掉举都是夹杂的现象,用自我的调整让这功夫绵绵密密不间断。如果念佛觉得精进提不起来,还可以用听经,因为听经,把道理搞清楚之后,才能提起你的精进。所以我们师父现在提倡念佛堂还要设讲堂,过去印光大师的那个时代大家根机比我们现在要好,心比较定,外面境界诱惑的也比较少,所以功夫容易得力,只需要念佛,不需要用讲经,所以念佛堂里面,印祖说不需要讲经,就是一句佛号。但是现在人不比古人那样的根性,妄念特别多,疑虑特别多,问题特别多,怎么办?一定得听经。所以我们师父要求,一半时间听经,一半时间念佛。这是什么?解行并重,也是定慧均平,念佛是修定,听经是修慧,把道理搞清楚了,我们用功就容易得力。
在用功当中也切忌操之过急,有的人愿力很强,所以修行很急,很想早日成就,结果心一急反而不清净,欲速则不达。念佛是要念到我们心清净才是成就,靠激进的用功太勉强,反而效果不好。所以我们修学一定要修到身心舒畅、欢喜,这是法喜,如果我们修学修到心觉得压力很重,身体又很累、很苦,这就错了。经上讲的修行是离苦得乐,不是愈学愈苦,愈学愈苦就有问题了。所以修学有没有效果,怎么检验?看看是不是烦恼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你就知道有没有效果。所以七觉支(七觉分),这七个修行的要领,关键的是我们能够觉悟,知道如何来调整自己,保持自己精进、不懈怠、不退转。《十善业道经》里面用一句话来讲出七觉支的作用和效果,是「常善觉悟一切诸法」,七觉支做得有效果你就能够做到常善觉悟一切诸法。这个常是恒常,没有间断,时时刻刻你都能够觉悟,你不会迷忘。善觉悟,善字是关键,我们觉悟一切诸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见到种种的境界,都能保持觉悟,这是觉悟一切诸法。这个善是怎么讲法?它是有标准,如果我们在觉悟一切诸法当中,在我们的修行当中,如果著了相,这就不善。所以菩萨修习七觉分又不取七觉分之相,这就是善,譬如说择法觉分,他能够善觉一切法,懂得选择,可是他能明了,一切法,不论是善法,还是不善法,还是无记法,无记法是谈不上善恶的,这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这才是善觉。
精进觉分里面讲到的,菩萨精进,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可是他明了这六道、十法界都是幻有、虚妄的,超越也无所超越。譬如说喜觉分,在一切法当中他不生贪著,不会因为一切法而喜,不著一切法,那真正才是喜觉分。除觉分是讲内心,在一切法当中他能明了一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他的心不会著一切法。八识五十一个心所都是了不可得,所以说哪有一个什么心给我们除?哪有什么烦恼给我们除?你把烦恼著实了你就很难把它除掉,你念头一转,明了烦恼也是了不可得,这就除掉了。舍觉分,舍外面的境界,对一切境界你知道它是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心它不舍而舍,舍而不舍,他心里不著境界这叫舍,可是又没有要舍境界的这个相。定觉分,菩萨明了一切法本不动摇,本来不乱,是常定之相,所以定觉分自然就圆满。最后念觉分,菩萨对一切法都不追忆,不念、不取,心永远保持清净,一念不生。所以菩萨修习七觉分他还是用高度的般若智慧,修七觉分不著七觉分的相,这些修行他能做到离相而修,这个修行的境界是非常的高。我们现在做为凡夫,明了菩萨有这种境界之后,下手处还是用一句佛号,用一句佛号统摄七觉分。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七觉分在这里就讲圆满了。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现在我们来看最后一科八圣道,八圣道也叫八正道。正道,何为正?标准也是有很多的。小乘也讲八正道,大乘里面也讲八正道,可是名称虽然一样,讲法、境界确实不一样,在每个宗派里面的标准也是不一样。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给我们注解八正道,他是采用一个普通的、普遍的标准,讲的是一个原则。这个讲法跟《大智度论》里面、跟《教乘法数》里面所说的标准,这个说法基本是一致的。在《十善业道经》里面佛也提到了一下八正道,提得非常的简单,只有一句话,我们先把这句经文念一下,「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十善业道经》里面的标准,跟《大智度论》里面、跟《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讲的标准有一些不同。这个正道,这里讲到八个正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总的纲目就是得正智慧,这个正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这个智慧常现在前,这是讲修习八正道它有什么样的效果。讲到标准,佛法里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何为正?跟自性相应的就叫正。所以真正这个正的标准是要明心见性的法身菩萨,他们完全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正,用妄心就是邪。所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讲,连十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他们都不是正,为什么?他们还没有见性,还是用的妄心,这是绝对标准,以自性做标准。标准往下降一些,四圣法界里面他们虽然用妄心,可是他这妄心也跟正相应,他们叫正觉,虽然还会起心动念,可是他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佛的教诲完全相应,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成见,随顺诸佛教诲,虽没有见性,但也能够说得上正。再把这个标准往下降,就是《十善业道经》里讲的,念念跟十善业相应,这个也称为正。所以这个正道庄严是什么?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那么这个正道就庄严,把十善业能够做到圆圆满满,他也能够入四圣法界、入一真法界。所以大乘佛法是以十善业道为基础的,我们不能够不重视。十善业道就是跟三十七道品里第二科四正勤是相一致,四正勤就是教我们断恶修善。所以三十七道品的七个科目它们是相通的,互为因果,没有前面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修学。所以学佛,师父常常叮嘱我们重视扎根基础的教学,先要从十善业道开始,要把十善业道能够做到,前面还要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做到,十善才能够做得好。你把三十七道品跟儒释道三个根结合起来看,这些都是相通的。
八正道,第一个讲的正见,见是指见解,也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正见是什么?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在《教乘法数》里面说到,「明见四谛,无有错谬故」,这个四谛,所谓苦、集、灭、道,这个谛是真理。这四谛是讲什么?就是讲因果。四谛也是通大小乘,也是通世出世间法。苦、集是讲世间的因果,灭、道是讲出世间的因果,这是真理。我们把这个真理弄明白了,深信不疑,起心动念都能够不昧因果,这个见解就正确了。这是明见四谛,没有错误,错谬就是错误。所以正见总结来讲就是深信因果,世间人他之所以敢胡作妄为就是不信因果。因果不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不是,因果是个客观规律,不管你相不相信,它都有。世间法的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佛法里出世法也是离不开因果,《华严经》讲五周因果,《法华经》讲的一乘因果,这是出世间的因果。净土宗里面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念佛成佛的因果。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概括起来就是因果二字。净宗彻悟大师,这是净土宗的祖师,他曾经讲过,「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这说明什么?因果跟心性之理相通的。明心见性的人他对世间教学讲什么?就是讲因果,因为因果是心性的相、用,心性是因果的体。心性本来无一物,念头一起就是起了现相,这个现相就是因果。所以心一动是因,现出的境界相就是果,有因必定有果,因果同时,所以如是因,如是果。我们能够深信因果,起心动念跟这因果、跟四谛相应,最后也必能够明心见性。明信因果之后,你知道每个念头都是因,它都有果报,所以在念头里头,首先要放下不善法,念头善境界才善。佛见到一类小根器的人,他们智慧、能力比较浅,就跟他们讲断恶修善的道理,他们放不下执著,佛就教他你就执著善,执善而修,这样你能够脱离三恶道,能够保得住人天,但是你不能出六道轮回。对於中根的人,他们有心要超越六道轮回,佛告诉他,六道轮回是你这念头里的执著变现出来的,执著是因,六道是果,你要把这执著放下,要提升,放下执著就超越六道轮回,进入四圣法界,可是他们还有分别、还有妄想,不能超越十法界。对於上根之人,佛就帮助他们舍弃妄想分别执著,把念头都放下,有念头你就绝对超越不了十法界,如是因,如是果。你把念头放下,十法界也就没有了,你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妄想没有了,可是妄想习气还在,所以那里面的境界我们不可思议,这是华藏世界,这是极乐世界,这完全是性德的作用。
把这妄想习气全部都断除了,这就是圆满成佛,在极乐世界里面四土称为常寂光土,常寂光比实报庄严土它就不一样,实报庄严土也是一真法界,可是他还有妄想习气,所以变现的实报庄严,但是连习气也断尽了,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就是一片光明,这里面本来无一物,常寂光。在常寂光中,随顺一切众生的心想,化度十方,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自己呢?自己没有任何念头。所以佛对上中下三根的人有不同的讲法,都是让他能明了因果,最后证得自性。我们自己是中下根人,不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怎么办?我们起心动念要跟圣教相应,不要用自己的知见,我们自己的知见肯定是错误,要有这种肯定。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见性,连执著都没放下,起心动念这是见思烦恼,所以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都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意思,相信谁?相信佛的教诲。佛的教诲在《大藏经》里面,那是浩如烟海,我们在里头向大海里面取一瓢水来饮用就够了,选择一个法门、一部经典,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行,就能证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譬如说我们可以依《无量寿经》,专修净土,也可以专依《华严经》,只要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把这个经典这些理论、方法、境界弄得很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运用,绝对不违背经典的教诲,这就是正知正见。
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他讲的解释跟《教乘法数》相一致,不过它多了一层意思,《要解》当中是这样说,「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修无漏行观,这四个字告诉我们如何能够得到正见,正见,刚才讲的,是宇宙人生真相的见解,完全正确的见解,那要靠修无漏行观得到。无漏行观它范围很广,包括大小乘修学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无漏行观。无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就是跟真心本性相违背的这叫漏,漏是漏失。像如果我们有一个茶杯装了水,底下漏了,这水就往外渗透,最后把它漏掉。这里是比喻我们真如本性具足般若智慧、无量功德,但是如果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把这种法身功德给漏失掉,漏是取这个意思。所以无漏法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完全跟心性相应,这就叫无漏。所以要怎么得到正见?要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必须要无漏才能见到。小乘里讲的无漏是讲断见思烦恼,他能够证得阿罗汉果,八十八品的见惑、八十一品的思惑都断掉,他出三界了,也算是无漏行,他能够见到一部分的宇宙人生真相,佛讲他们成正觉了。可是他们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没断尽,还不能够称为真的无漏,真无漏是连尘沙、无明惑统统都断了,在大乘圆教里面讲,他是证得法身大士,这是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的菩萨,他们才能称为真正的无漏行观。由此可知,无漏行观这个正见标准都是很高很高。
我们自己修哪一个宗,哪一种法门,要知道我们这个法门的标准在哪里,我们怎么样修无漏行观,我们怎么样得到正知正见。我们现在跟随师父上人学习净土,净宗这个法门是平等法门,平等法门,什么平等?成佛平等。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方法,等觉菩萨也是这么修,你看《华严经》里面,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他带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修这个法门,信愿持名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博地凡夫,还是一样可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你看这法门平等。我们凡夫跟等觉菩萨在这个法门上能够平等,在其他法门上难,在其他法门里面,等觉菩萨他们真正明心见性,他们真正是无漏行观,得正知正见,我们凡夫没办法。可是我们现在信愿持名,老实念佛,这也是在修无漏行观,这个也是正知正见,就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见解跟他们平等,不仅跟等觉菩萨平等,跟诸佛如来都平等。《阿弥陀经》里面,你看蕅益大师《要解》说,释迦牟尼佛成道,在这个五浊恶世里,怎么样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也是靠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现在学这个法门,跟诸佛如来见解竟然也是相同。所以净宗法门妙,博地凡夫跟诸佛如来竟然同一个正见。这是讲到正见。
八正道第二条是讲正思惟,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是这样解释,「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盘,名正思惟」。这个正思惟也是用无漏心,无漏心就是讲到的真心,它不是妄心,妄心就有漏。什么是妄心?八识,这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就是有漏。所以真心是离心意识,它是无漏的,它是清净的,妄心不清净,妄心是染污的。真心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叫至诚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直心、至诚心都是无漏心。儒家《大学》也讲「诚意、正心」,这个说法很相似。什么是诚意?心里头一个念头都没有,这就是诚意。正心是他真正有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无漏心也是智慧之心。《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智慧有实智、有权智,无漏心是指实智,真实的智慧,它起作用就是权智。实智是无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无知,权智是什么?无所不知,所以他能够得相应思惟。
底下讲动发觉知筹量,这个一动就是起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在《心经》里讲的照见,蕅益大师在此地用发觉知筹量,《般若心经》只讲照见两个字,更简单。所以这里讲的正思惟不是我们一般想像当中的思考,去考虑、去研究,那些都落在自己的心意识里头,这里说的思惟是不用思考、不用研究、不用心意识,离心意识,照见。当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六尘境界的时候,一接触就明了,不要经过妄想分别执著,通过这种污染,不需要,这是正思惟。能够为令增长入大涅盘,大涅盘是佛法修学的目标,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那就是要用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照见,这是正思惟。在净土宗里面我们如何运用正思惟?刚才讲到的,净宗这个法门跟诸佛如来所修的、跟等觉菩萨所修的法门平等,那正思惟我们怎么修?我们不要思惟其他的东西,把其他一切思惟都放下,专想阿弥陀佛,专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思惟就是正思惟。虽然这个标准比等觉菩萨的标准要低,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不能离开心意识,要我们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我们做不到。我们怎么能得到正思惟?我们可以得相似的正思惟,就是专念阿弥陀佛,专想极乐世界,只想这一桩事情,虽然还是用妄想分别执著去想,可是你想的这个跟自性相应。极乐世界是性德作用的结果,阿弥陀佛名号是性德的名号,你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你的果报是往生净土,这一往生你就必定得大涅盘。所以这个目标你看完全跟菩萨的正道相应,所以这个法门凡夫也能够成就,妄想分别执著虽然没断,可是用佛号压住,带业往生。往生之后,古德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你见了阿弥陀佛,佛力加持你,你很快就断烦恼,明心见性,那时候你就真得到正思惟。
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这个正思惟讲的标准不算太高,什么叫正思惟?只要我们能够常常想著佛的教训,像经上讲的「常念善法」,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离十善,这个人他是善人,这个善人心里纯净纯善,他也是属於正思惟。这个十善,身不造杀、盗、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人不淫欲,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造贪、瞋、痴,我们的心善、思想善、言行善,而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岂有不往生之理?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的心行跟极乐世界的上善之人相同,你念佛到他们那里去,物以类聚,你肯定往生。所以修十善、念佛,这是什么?把善升级到净,《十善业道经》里讲的是善念相继,念佛法门讲究净念相继,这是使这个标准、品位就提升。但是十善是基础,我们不能够忽略这个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反省检点,看看我们的心行与十善相不相应。佛门的大德,无论出家在家,常用功过格来反省。出家人用功过格,莲池大师做代表,他写了一本《自知录》,实际上就是功过格。在家人,了凡先生为代表,一天下来,做了哪些善事,记录下来,做了哪些恶事,也记录下来,然后反省,善要保持,恶要去除。什么为善、什么为恶?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凡是利益别人的,这就是善,凡是利益自己的,对别人、对社会不利的,这就是恶。可是世间人常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不为自己,能不为自己吗?为什么说这是恶?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众生。实在讲,人如果为自己是损害自己,为自己的这个念头,佛法讲这是我执,六道轮回就是我执变现的。念念都想我,以我的利益为中心,利於我的我就欢喜,我就做,不利於我的我就不欢喜,不肯做,这是增长六道轮回的因。所以佛教我们要破我执,我执不破六道出不去。所以为自己这个念头它是恶,让自己永远沉沦在六道轮回当中,所以这个为自己的念头是错误的。
佛告诉我们,宇宙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念念为我,加深妄想分别执著,跟事实真相不相应,应该把念头转过来,念念想著众生。念念想著众生,实际上真正是为自己好,自己好在哪?自己得到解脱,从烦恼里面解脱,从六道、十法界里面解脱,你得大自在。这个解脱,解是对分别执著来讲,你把分别执著解开这叫解,脱是从果报上讲,你能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所以念念为一切众生,这才是正思惟。所以修行要从心地上去修,古德讲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动念,就是你的思惟,用经典做为标准,自己认认真真的依教奉行。读经要求解,要明了经典所说的意思,明了之后你一定要照做,照做叫受持,读诵受持,读诵是求解,受持是落实。自己得到利益,然后跟人家共享,共享是什么?为人演说。演就是做出来给别人看,做一个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到了你才为别人说,这是利他,无量的功德。所以学佛,八正道头两条,一个正见,一个正思惟,非常的重要,如果见解、思惟不正,无论你如何用功,都得不到结果。《楞严经》上讲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个心发得不正,思惟有偏邪,这落在魔道,不是在修佛道。所以我们的思惟、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常常想到与十善相应,与求生净土相应。这在我们现阶段我们就能做到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这一生往生净土就得到真正菩萨跟自性相应的正思惟。
八正道里面第三条讲的正语,《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这样解释,「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这个语是言语,是讲我们的口业。这里讲以无漏慧除四邪命,这个无漏慧跟刚才讲到的无漏心是一样,无漏心是讲它的体,这是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无漏慧。这里讲除四邪命,摄诸口业,这个四邪命是一个佛学常识,邪是讲不正,什么不正?知见不正、思想不正、心地不正,这就是邪。如果用这些不正去谋生,这种叫做邪命。这里讲到的口业当中的四邪命,第一种是讲「方口食」,什么叫方口?方是四方,方口意思就是讲他喜欢交际应酬,到处游说,巴结权贵,在这些交际应酬里面难免有谄媚巴结、攀缘讨好,希求得到一些供养,用这种方法来生活,这种就叫做方口食,这个心不清净。所以修行人应酬要少,交际要少,如果每天都要应酬这些豪门权贵,跟这些社会上的名流去交往,道业很难成就,除非你是再来人,你已经在境界当中可以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你跟这些人交往可以帮助他们觉悟,可以弘法利生,护持正法,如果没有这样的本事,你还会受影响,你的心还会攀缘,那最好要减少。我们看到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都是喜欢在清净的地方,阿兰若处。什么叫阿兰若处?连牛叫都听不到的地方,远离村落,远离城镇,在深山幽谷里面自己搭一个小茅蓬,过著非常简单的生活,天天用功办道,这样成就得快。
第二种邪命讲「维口食」。维口食是以咒术,画符念咒,给人治病,给人占卜吉凶,包括给人看相算命、看风水等等,用这一类的方式来求生,这叫维口食,佛禁止修行人从事这种行业。第三种叫「仰口食」,仰是仰观星相,就是看星相去做种种吉凶的预言,说这些星相来预卜人的吉凶祸福,或者是社会国家的安危,这些方法做为谋生的手段,这也是佛所禁止的,这些都不属於正语。第四种是「下口食」。佛当年在世是出外托钵,以乞食为生,自己不耕种,为什么不耕种?断掉自己这些累赘。一般世间人是要自食其力,他们自己要劳作、耕种才有得吃。出家人已经放下世间种种欲求,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连食这个欲望也放下,身体留在世间做什么?就是弘法利生,有缘就有度众生的机缘,他们喜欢来听经,他就来供养你,你去托钵,他来供养你食品。假如没人供养怎么办?没人供养出家人就求往生,绝对没有丝毫的念头想要在这个世间多住一天。假如没有缘分,早点走不更好吗?所以自己连耕种都不去从事,完全将这个身体做为弘法的工具而已。
可是佛法传到中国来,中国有它的特殊的国情,为什么?佛当年在世以乞食为生,受到社会的尊重,可是在中国,出家人如果还是托钵乞食,被人看不起,因为中国人他很要这种尊严,出家人是老师,而且是皇帝承认、拜的老师,怎么能够让这些老师出去乞讨?这会让人轻贱,轻贱出家修行人这是有很大的罪过。所以百丈大师提倡出家人也耕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当年佛在世也有这个开缘,你看《阿弥陀经》里面有一位憍梵波提尊者,他就是有个习气,嘴巴常常动,这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曾经造过口业,所以堕了五百世的牛,即使这一生在世尊会下成道了,他还有这个习气。世尊怕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得道的高僧,会讽刺讥笑他,一讽刺一讥笑会堕地狱的,所以不允许他去乞食,叫他到天上去受天人供养。这是什么?慈悲众生。所以百丈大师给我们立的这个新的规矩,这是一种开缘,废除乞食的制度,这是什么?适合中国尊师重道的风气。现在修行人,出家的,在寺院里面的,他没有土地,土地很少,靠自己去耕种来生活现在也很难做到,也是接受社会大众的供养。在接受供养的时候我们的心要清净,绝对没有要攀求信徒这个攀缘心,如果有这个心想要拉拢信徒,实在讲这个邪命就具足了,你的讲经说法都不是正语。
所以有真实的智慧,离四种邪命。佛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家出家的修行人,生活要过得清苦一点、简单一点,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清苦的生活让我们有出离心。如果我们的生活过得很舒适,恐怕就不想走了,念佛也不想往生,而且要忧虑自己的生活来源,难免会堕入邪命当中。所以佛虽然不赞成无益苦行,但是对苦行的弟子都是常常赞叹,为什么?因为真正喜欢苦行的人他才有出离心,他能够把世间一切放下,一心在道上。所以修行人不要为衣食忧虑,我们师父也常讲,《阿弥陀经》你看里面讲,念佛要求生净土,若一日至若七日,你就能成功,假如真的没饭吃,生活过不下去了,怎么办?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念上七天七夜你决定往生。所以对於眼前的一切我们都要放下,心安理得。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正语这一段还没有讲完全,明天我们再跟大家报告。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昨天我们讲到七觉分里面的定觉分,这一段的意思我们还没有讲完,今天我们继续加以补充。定是佛法修行的枢纽,可以说佛讲的一切法门都是修禅定,法门不同那是修行的手段、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目的完全相同,就是修定,因为由定开慧。佛教我们开显自性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必须要由定得来的,如果不是建立在禅定基础上的慧,那个慧叫狂慧。净宗修定的方法是持名念佛,念佛的目的还是修禅定,在净土宗里面称为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也称念佛三昧,这个三昧的境界有三层,浅深有差别。最低的一个层次是功夫成片,这种定功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不受外界的干扰,自己做得了主。怎么个做主?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不为外界所转,在境界里面不会生贪瞋痴慢、七情五欲,佛号连成片了,不中断了,这个功夫叫功夫成片,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你现前已经做到了阿弥陀佛佛号不中断,一直念到临终,那肯定还是阿弥陀佛,所以你有把握往生。如果我们面对著境界,根尘相接触的时候,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譬如说别人赞叹我的时候我就很高兴,洋洋自得,别人骂我几句就生气,一气气好几天心还不能够恢复平静,这是什么?自己做不了主,外面境界风一吹,马上就随风动摇,这样念佛不保险。
所以念佛看我们的功夫有多深,就是在这种境界上去测验自己,功夫不是在我们平时功课的多少,一天如果你能念上十万声佛号,很不错,功课很满,可是如果遇到境界还会动摇,还会起贪瞋痴慢,这就是功夫还不得力。这是最低层的一个禅定功夫,净宗要求我们功夫成片,这是用佛号能够伏住烦恼。烦恼如果是伏不住,往生就未必可靠,最后一念还在烦恼中的时候,肯定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这个信愿你怎么样来衡量?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境界里面,我们还会不会起烦恼?如果还会起烦恼,证明我们的信愿不具足,换句话说,你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信得不够,如果真信了,你这一生全部就交给阿弥陀佛了,还有什么自己要操心的?还有自己要烦恼的事情吗?所以没信佛,也没有真正信自己,没有信因果,才会有烦恼。这个愿也不具足,真愿意往生,这个世界一定都放得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身体虽然还留在世间,随缘过,好也过,歹也过,过两天就要往生极乐世界,还计较什么?就好像你出去外面旅游,住一个旅馆,你发现旅馆条件很差,很多的服务也不满意,你明天就走了,算了,我也不是来帮你改造旅馆的,不是帮你加强管理的,算了,明天就走了,何必再跟你计较这么多?
所以眼前的一切人事物都能恒顺,这是你愿具足,你信愿具足,烦恼自然你就伏得住。我们烦恼要是伏不住,就要加功用行,怎么用行?一方面深入经教,明理之后信愿就能加深,另外一个就是在念佛功夫上要提升,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不管那是善念还是恶念,立刻要提起佛号把那念头打掉。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不动我们现在做不到,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肯定会动念头,但是一动你马上要觉察,马上把这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功夫一直用下去,功夫成片得到了,提升到事一心不乱,这也是顺理成章。靠什么?就靠一句佛号,把执著给念掉,你见思烦恼就断了,你就得到事一心不乱,这个禅定相当於阿罗汉的九次第定,你自己现前就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再往上提升,你可以念到明心见性,这是理一心不乱,这个定佛法里面称为首楞严大定,那是自性本定现前,这个定没有什么出和入,入定、出定不需要,自性本定。六祖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自性本不动摇是本定的,你得到了自性,那个定是真实的定。所以惠能大师根据《金刚经》解释禅定,他是讲不取於相是禅,就是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如如不动是定,内心里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现在至少要做到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发诸三昧,发诸禅定,禅定现前。禅定层次有很多很多,你得定之后要善能觉了诸禅的虚假。《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的现相都是幻相,不仅是世间法都是幻相,禅定的境界也是虚妄,即使你证得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入四圣法界,那个境界还是虚妄。所以决定不能够起贪爱,一贪爱这就不能前进了。
所以《金刚经》里面讲的这个原则,「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是从修行刚初发心开始,一直到如来果地,都是这个原则。无论在什么样的境界当中,都是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妄想分别执著永远的断了,这时候才能开发自性智慧。这个智慧是跟你的定功程度成正比例,你的定功愈深你的智慧就愈大。我们看世间的禅定,所谓四禅八定,他们这个定功能够看到六道里面的状况,清清楚楚,但是他们出不了六道轮回。原因在哪里?是因为他们有爱见,爱是烦恼障,见是所知障,这二障障住了,使他们不能提升。不过他们的二障比我们轻,可是断不了,没有办法出三界,要想出三界必须把爱断掉,爱是烦恼障,对於现前的境界,诸禅境界不生贪著,等到把见也断除了,他就超越十法界。这个见,在《金刚经》里面讲到的四相、四见,这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著这个相是爱,烦恼障,还有个四见,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见是见,所知障。所以《金刚经》前半部教我们断四相,帮我们超越六道轮回,后半部是让我们断四见,超越十法界,证入一真法界。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自己得到什么样的境界,要觉悟,这就是定觉分。在定的境界当中你能明了,这些境界都是梦幻泡影,都不是真实的,真实是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要著上一物那就会往下堕落,你不能够提升,所以这个觉悟很重要。这是讲到定觉分。
最后七觉分我们讲第七条念觉分。我们来看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里面的解释,「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七菩提分确实应用在我们平常的修行的功夫上,如果能够运用得妥当,对於修学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我们学哪一个法门、哪一个宗派,往往都会出现两种毛病,第一种是昏沉,第二种是掉举。什么是昏沉?昏沉是我们提不起精神,打瞌睡,譬如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或者是读经的时候,或者是听经的时候,一用功疲倦就来了,精神提不起来。这个现象常常在禅堂、念佛堂里面都能看到,特别是打坐的时候,一坐下来没多久这脑袋就往下耷拉,这佛号早就忘掉,整个就处在一种昏沉的状态。这是什么?这里讲到的定多慧少,这里的定慧是讲功夫,修行当中功夫定慧要平均,如果是定多而慧少就出现昏沉,这个慧不是讲智慧,是说我们心里的浮躁、妄念,七上八下,定不下来。所以定多慧少,这是昏沉。定少慧多这就是掉举,妄念纷飞,心安住不下来,不能够集中。这时候我们自己要学会调整,如果遇到了昏沉的现象,佛这里教导我们要选择方法,这方法是七觉支里面的三种,择法、精进和喜这三觉支。譬如我们在念佛堂念佛的时候,要懂得运用这三种方法来对治自己的昏沉,在打坐、念佛的时候有瞌睡来了,我们就要换一个体位,譬如说起来绕绕佛或者去拜佛,这叫择法。
择法的范围非常的广,不仅是大的法门,还有日常用功的时候具体修学的方式,当你瞌睡的时候,一起来绕佛或者拜佛,瞌睡就没有了,也可以跪下来大声的念,把自己的精神提起来,这是择法。功夫能够不间断,这就是精进。当我们精神提不起来的时候,还可以用观想,想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想阿弥陀佛在因地上那种勇猛精进的修行,这是《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具体,或者是想祖师大德那种勇猛精进的这些榜样,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开示,让我们自己受到鼓舞,见贤思齐。古人讲「彼是丈夫我亦尔」,他是大丈夫,我也是跟他一样,本来没什么区别,怎么能够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所以提起这个正念,勇猛精进的心就提起来了,这能够生法喜。念佛要念到生欢喜心,你念到什么程度上才会有法喜?你发现你烦恼轻了,你的心清净了,你的智慧比过去要增长,你就会生法喜。有了法喜之后,乘著这个动力继续精进,这样这个昏沉现象就会愈来愈少,最后就没有了。我们也曾经听说,也有看过一些真正用功修行的人,他都不需要睡眠,像百国兴隆寺常慧老法师,她就曾经打过般舟三昧,九十天不睡觉,精进用功。到现在,她跟我们讲,她都不太需要什么睡眠,白天念佛用功,晚上还是用功,这佛号都不能停下来,她在里面真正生法喜。
法喜是最好的营养,人有法喜他不需要用睡眠来补充他的精神,古人讲「人逢喜事精神爽」,法喜的效果比睡眠的效果要好得多。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昏沉,或者是在修学过程中有一个阶段萎靡不振,精进力提不起来,觉得自己好像懈怠,好像退转了,在修学当中也会有这种现象,起起伏伏肯定会有。在这种低潮的状态下面,我们要提起愿力,可以通过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激发自己的那种见贤思齐的心,或者是专听一、二片自己最喜欢听的光盘,最受鼓舞的光盘,发起愿度众生、愿了生死、愿成佛道的大愿,有愿力在推动才能够勇猛精进。当心浮动的时候,这是属於掉举,这是念头很多,这个毛病也不小。佛告诉我们,要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这是七觉支里面另外三条。所以七觉支这三条对治昏沉,另外三条对治掉举,这就是念觉支,念觉支可以说是一个概括、总说。当我们的心妄念很多的时候,我们要修除觉支,除内心的妄念。怎么除?我们心中的妄念往往都是平时放不下的这些念头,譬如说你对某人那种惦念,譬如说对某件事的牵挂,或者对某一个物的执著,这些念头平时在积累著,自己没有觉察,一到你念佛的时候,这些念头都跑出来了,而且念念相续停不下。所以我们要除,除什么?内心对这些人、事、物的执著,你这些执著不把它放下,这个念头就很难断掉。
执著里面,刚刚讲了是贪爱的执著,还有一种瞋恚的执著,在逆境、逆缘当中,你很生气,你真动了火,心久久平静不下来,那你在念佛、听经的时候肯定这些念头会都鼓动出来。所以用功要在平时,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放下贪瞋痴慢,否则你在用功的时候这些统统都障碍住你。真正在用功的时候如果有妄念怎么办?不要去管它,随它去,这个妄念你愈管它,愈去理它,它愈多,妄想是愈想愈多。最好是什么?不要去想,把念头集中在佛号上,或者集中在你读经的这个经文上,或者听经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在听讲,那个妄念不去理它,它自然就没有了,这是除,除你内心的这些妄想分别执著。这个舍是外面的境界要舍掉,过去禅门有一位修行人,叫金碧峰禅师,他的用功很精进,得到很深的禅定,但是还没有大彻大悟,结果他寿命到了,阎王爷派两个鬼卒去捉拿他,寿命到了就得捉拿到阴司。这两个鬼卒去找,找不到,为什么?因为金碧峰禅师入定了,入了定以后念头放下了,没有妄念,这时候他不是真断这个妄念,是妄念他伏住,妄想分别执著他把它伏住,不让它起现行,有这样的定功阎王爷的鬼卒都找不到他,找不到他的神识。不行,鬼卒受的阎王爷的命令,现在拿不到人,怎么办?结果后来请教土地公,土地公对禅师的习性很了解,他说你们就这么找,找不到,我给你出一条妙计,他什么都能放得下,就是放不下他的一个金钵,这个钵是非常难得的,他很喜欢,你们就在这钵上打主意就行了。结果两个鬼卒就拿东西去敲那个钵,敲得当当当的响,这时候禅师在定中,忽然听到有人在敲他的钵,就动了个念头,怎么有人敢来拿我的钵?就赶紧出定来看怎么回事,结果一出定,这鬼卒的锁链就套在脖子上,拿住了。禅师知道自己上当了,然后他也悟了,原来有一样东西放不下这生死就不能了,这一样东西就是障碍,要把它除掉。他就跟那个鬼卒说,你们可不可以稍等我片刻我再跟你们走,鬼卒说你要干什么?禅师就拿起他的钵往地下一摔,就摔烂了,这一摔之下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然后他跟鬼卒说一句,他说「若欲拿我金碧峰,除非锁链锁虚空,若能虚空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这鬼卒也拿不到他,为什么?他已经超越三界。所以我们看到,对这世间只要还有一物放不下,我们就不能提升,我们要把那一物除掉,这除觉支,除到最后,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岂有不能往生之理?
这个除觉支,加上舍觉支,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除是除内心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除掉,外是外面的境界,这个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舍掉,这个心才能定。这个定是我们自己六根收摄得住,摄心於正念,在净土宗正念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用这个方法来修定,来对治我们的掉举,把我们无始劫来的这个习气给慢慢的断除掉。断除我们个人的习气,每个人因为习气不一样、根性不一样,所以选择的法门、用的方式都不一样。就是连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弟子们都是各人修各人的法门,他们选择契合自己根性的法门去修,不是在一起修,因为每个人的习气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他的喜好、乐趣都不一样,很难说全部人只修一个法门,只用一种方式修学,这是很难做到的,佛也没让大家这样做。只是什么?讲经的时候弟子们聚集在一起,听佛说法,佛是把这些道理跟大家讲清楚,让大家明白,修行那是靠他自己,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
现在我们在末法时代,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是佛代我们选择的,佛劝我们专修净土,这是最契合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的。所以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师父上人不提倡建大道场,不要搞那个场面,不要搞热闹,真正有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在一个小道场里面念佛共修,这就最好。这个小道场也不一定是寺院庵堂,可以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找一间屋子,大家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修。印光大师讲要小道场,最好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人。我们共修比个人自己修有一个好处,就是依众靠众。因为现在我们的习气都很重,自己一个人修往往会懒散懈怠,提不起自己的精进力,这是难免的,大家在一起共修,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就不太好意思懈怠,互相督促,互相勉励,依众靠众,这个效果很好。师父提倡建立净宗学会,这个理念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这也是最契合末法时代众生根性,这也是一种小道场。而且用净宗学会这个概念比寺院要好,在家人,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合在一起共修,这个地方就是道场,我们把它称为净宗学会。如果是寺院,现在还要想到如何去维持,如何去开放接引大众,种种的这些考虑,但是净宗学会可以不用对外,由自己来做安排。在这个道场里面有念佛堂,念佛堂师父把它分为三区,有绕佛、有拜佛、有静坐。这三区念佛是什么?随著自己的欢喜你选择修行的方式,譬如说你喜欢坐著念你就可以坐著,你要喜欢走著念你就走著念,你要喜欢拜佛你就拜著念,不需要有领众的法师在那里领导,就开著念佛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念佛堂里面不能讲话,见人不用打招呼,大家都把心定下来,按照自己的喜好你去绕佛、拜佛、静坐,互不干扰。你绕佛绕累了就坐一会儿,坐得昏沉了就起来拜佛,你看这是择法觉支。你在这里面精进,功夫不间断,佛不离口,佛不离心,这是精进,精进觉支。
这个方法提出来确实很多人非常的欢喜,没有压力。像一个道场里面难免有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有老的、有少的,年轻人体力好,他可以很精进,譬如说拜佛,他拜得很快,拜得很多,老年人就赶不上,如果是要求大家一致,老人拜得很辛苦,年轻人嫌拜得太慢。所以个人拜个人的,个人修个人的,大家又是在一个大念佛堂里面,大家都很欢喜,生法喜。所以用择法、用精进、用法喜来对治我们的昏沉、懈怠。在念佛堂里面一切放下,一心单提佛号,你看把心力集中在念佛上,外不去想六尘的境界,内不去随自己的妄想执著,这就是除、舍觉分,把念头集中在佛号上,这就是定觉分。所以这个念觉分是讲定慧均平,调和适中,调和适中是时时刻刻都要懂得调和,个人的根性时时刻刻会变化,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状态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状态去调整自己,总的原则就是做到念佛不间断、不夹杂,昏沉和掉举都是夹杂的现象,用自我的调整让这功夫绵绵密密不间断。如果念佛觉得精进提不起来,还可以用听经,因为听经,把道理搞清楚之后,才能提起你的精进。所以我们师父现在提倡念佛堂还要设讲堂,过去印光大师的那个时代大家根机比我们现在要好,心比较定,外面境界诱惑的也比较少,所以功夫容易得力,只需要念佛,不需要用讲经,所以念佛堂里面,印祖说不需要讲经,就是一句佛号。但是现在人不比古人那样的根性,妄念特别多,疑虑特别多,问题特别多,怎么办?一定得听经。所以我们师父要求,一半时间听经,一半时间念佛。这是什么?解行并重,也是定慧均平,念佛是修定,听经是修慧,把道理搞清楚了,我们用功就容易得力。
在用功当中也切忌操之过急,有的人愿力很强,所以修行很急,很想早日成就,结果心一急反而不清净,欲速则不达。念佛是要念到我们心清净才是成就,靠激进的用功太勉强,反而效果不好。所以我们修学一定要修到身心舒畅、欢喜,这是法喜,如果我们修学修到心觉得压力很重,身体又很累、很苦,这就错了。经上讲的修行是离苦得乐,不是愈学愈苦,愈学愈苦就有问题了。所以修学有没有效果,怎么检验?看看是不是烦恼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你就知道有没有效果。所以七觉支(七觉分),这七个修行的要领,关键的是我们能够觉悟,知道如何来调整自己,保持自己精进、不懈怠、不退转。《十善业道经》里面用一句话来讲出七觉支的作用和效果,是「常善觉悟一切诸法」,七觉支做得有效果你就能够做到常善觉悟一切诸法。这个常是恒常,没有间断,时时刻刻你都能够觉悟,你不会迷忘。善觉悟,善字是关键,我们觉悟一切诸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见到种种的境界,都能保持觉悟,这是觉悟一切诸法。这个善是怎么讲法?它是有标准,如果我们在觉悟一切诸法当中,在我们的修行当中,如果著了相,这就不善。所以菩萨修习七觉分又不取七觉分之相,这就是善,譬如说择法觉分,他能够善觉一切法,懂得选择,可是他能明了,一切法,不论是善法,还是不善法,还是无记法,无记法是谈不上善恶的,这一切法都是了不可得的,这才是善觉。
精进觉分里面讲到的,菩萨精进,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可是他明了这六道、十法界都是幻有、虚妄的,超越也无所超越。譬如说喜觉分,在一切法当中他不生贪著,不会因为一切法而喜,不著一切法,那真正才是喜觉分。除觉分是讲内心,在一切法当中他能明了一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他的心不会著一切法。八识五十一个心所都是了不可得,所以说哪有一个什么心给我们除?哪有什么烦恼给我们除?你把烦恼著实了你就很难把它除掉,你念头一转,明了烦恼也是了不可得,这就除掉了。舍觉分,舍外面的境界,对一切境界你知道它是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心它不舍而舍,舍而不舍,他心里不著境界这叫舍,可是又没有要舍境界的这个相。定觉分,菩萨明了一切法本不动摇,本来不乱,是常定之相,所以定觉分自然就圆满。最后念觉分,菩萨对一切法都不追忆,不念、不取,心永远保持清净,一念不生。所以菩萨修习七觉分他还是用高度的般若智慧,修七觉分不著七觉分的相,这些修行他能做到离相而修,这个修行的境界是非常的高。我们现在做为凡夫,明了菩萨有这种境界之后,下手处还是用一句佛号,用一句佛号统摄七觉分。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七觉分在这里就讲圆满了。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现在我们来看最后一科八圣道,八圣道也叫八正道。正道,何为正?标准也是有很多的。小乘也讲八正道,大乘里面也讲八正道,可是名称虽然一样,讲法、境界确实不一样,在每个宗派里面的标准也是不一样。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给我们注解八正道,他是采用一个普通的、普遍的标准,讲的是一个原则。这个讲法跟《大智度论》里面、跟《教乘法数》里面所说的标准,这个说法基本是一致的。在《十善业道经》里面佛也提到了一下八正道,提得非常的简单,只有一句话,我们先把这句经文念一下,「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十善业道经》里面的标准,跟《大智度论》里面、跟《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讲的标准有一些不同。这个正道,这里讲到八个正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总的纲目就是得正智慧,这个正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这个智慧常现在前,这是讲修习八正道它有什么样的效果。讲到标准,佛法里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何为正?跟自性相应的就叫正。所以真正这个正的标准是要明心见性的法身菩萨,他们完全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正,用妄心就是邪。所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讲,连十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他们都不是正,为什么?他们还没有见性,还是用的妄心,这是绝对标准,以自性做标准。标准往下降一些,四圣法界里面他们虽然用妄心,可是他这妄心也跟正相应,他们叫正觉,虽然还会起心动念,可是他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佛的教诲完全相应,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成见,随顺诸佛教诲,虽没有见性,但也能够说得上正。再把这个标准往下降,就是《十善业道经》里讲的,念念跟十善业相应,这个也称为正。所以这个正道庄严是什么?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那么这个正道就庄严,把十善业能够做到圆圆满满,他也能够入四圣法界、入一真法界。所以大乘佛法是以十善业道为基础的,我们不能够不重视。十善业道就是跟三十七道品里第二科四正勤是相一致,四正勤就是教我们断恶修善。所以三十七道品的七个科目它们是相通的,互为因果,没有前面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修学。所以学佛,师父常常叮嘱我们重视扎根基础的教学,先要从十善业道开始,要把十善业道能够做到,前面还要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做到,十善才能够做得好。你把三十七道品跟儒释道三个根结合起来看,这些都是相通的。
八正道,第一个讲的正见,见是指见解,也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正见是什么?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在《教乘法数》里面说到,「明见四谛,无有错谬故」,这个四谛,所谓苦、集、灭、道,这个谛是真理。这四谛是讲什么?就是讲因果。四谛也是通大小乘,也是通世出世间法。苦、集是讲世间的因果,灭、道是讲出世间的因果,这是真理。我们把这个真理弄明白了,深信不疑,起心动念都能够不昧因果,这个见解就正确了。这是明见四谛,没有错误,错谬就是错误。所以正见总结来讲就是深信因果,世间人他之所以敢胡作妄为就是不信因果。因果不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不是,因果是个客观规律,不管你相不相信,它都有。世间法的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佛法里出世法也是离不开因果,《华严经》讲五周因果,《法华经》讲的一乘因果,这是出世间的因果。净土宗里面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念佛成佛的因果。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概括起来就是因果二字。净宗彻悟大师,这是净土宗的祖师,他曾经讲过,「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这说明什么?因果跟心性之理相通的。明心见性的人他对世间教学讲什么?就是讲因果,因为因果是心性的相、用,心性是因果的体。心性本来无一物,念头一起就是起了现相,这个现相就是因果。所以心一动是因,现出的境界相就是果,有因必定有果,因果同时,所以如是因,如是果。我们能够深信因果,起心动念跟这因果、跟四谛相应,最后也必能够明心见性。明信因果之后,你知道每个念头都是因,它都有果报,所以在念头里头,首先要放下不善法,念头善境界才善。佛见到一类小根器的人,他们智慧、能力比较浅,就跟他们讲断恶修善的道理,他们放不下执著,佛就教他你就执著善,执善而修,这样你能够脱离三恶道,能够保得住人天,但是你不能出六道轮回。对於中根的人,他们有心要超越六道轮回,佛告诉他,六道轮回是你这念头里的执著变现出来的,执著是因,六道是果,你要把这执著放下,要提升,放下执著就超越六道轮回,进入四圣法界,可是他们还有分别、还有妄想,不能超越十法界。对於上根之人,佛就帮助他们舍弃妄想分别执著,把念头都放下,有念头你就绝对超越不了十法界,如是因,如是果。你把念头放下,十法界也就没有了,你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妄想没有了,可是妄想习气还在,所以那里面的境界我们不可思议,这是华藏世界,这是极乐世界,这完全是性德的作用。
把这妄想习气全部都断除了,这就是圆满成佛,在极乐世界里面四土称为常寂光土,常寂光比实报庄严土它就不一样,实报庄严土也是一真法界,可是他还有妄想习气,所以变现的实报庄严,但是连习气也断尽了,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就是一片光明,这里面本来无一物,常寂光。在常寂光中,随顺一切众生的心想,化度十方,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自己呢?自己没有任何念头。所以佛对上中下三根的人有不同的讲法,都是让他能明了因果,最后证得自性。我们自己是中下根人,不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怎么办?我们起心动念要跟圣教相应,不要用自己的知见,我们自己的知见肯定是错误,要有这种肯定。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见性,连执著都没放下,起心动念这是见思烦恼,所以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都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意思,相信谁?相信佛的教诲。佛的教诲在《大藏经》里面,那是浩如烟海,我们在里头向大海里面取一瓢水来饮用就够了,选择一个法门、一部经典,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行,就能证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譬如说我们可以依《无量寿经》,专修净土,也可以专依《华严经》,只要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把这个经典这些理论、方法、境界弄得很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运用,绝对不违背经典的教诲,这就是正知正见。
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他讲的解释跟《教乘法数》相一致,不过它多了一层意思,《要解》当中是这样说,「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修无漏行观,这四个字告诉我们如何能够得到正见,正见,刚才讲的,是宇宙人生真相的见解,完全正确的见解,那要靠修无漏行观得到。无漏行观它范围很广,包括大小乘修学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无漏行观。无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就是跟真心本性相违背的这叫漏,漏是漏失。像如果我们有一个茶杯装了水,底下漏了,这水就往外渗透,最后把它漏掉。这里是比喻我们真如本性具足般若智慧、无量功德,但是如果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把这种法身功德给漏失掉,漏是取这个意思。所以无漏法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完全跟心性相应,这就叫无漏。所以要怎么得到正见?要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必须要无漏才能见到。小乘里讲的无漏是讲断见思烦恼,他能够证得阿罗汉果,八十八品的见惑、八十一品的思惑都断掉,他出三界了,也算是无漏行,他能够见到一部分的宇宙人生真相,佛讲他们成正觉了。可是他们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没断尽,还不能够称为真的无漏,真无漏是连尘沙、无明惑统统都断了,在大乘圆教里面讲,他是证得法身大士,这是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的菩萨,他们才能称为真正的无漏行观。由此可知,无漏行观这个正见标准都是很高很高。
我们自己修哪一个宗,哪一种法门,要知道我们这个法门的标准在哪里,我们怎么样修无漏行观,我们怎么样得到正知正见。我们现在跟随师父上人学习净土,净宗这个法门是平等法门,平等法门,什么平等?成佛平等。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方法,等觉菩萨也是这么修,你看《华严经》里面,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他带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修这个法门,信愿持名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博地凡夫,还是一样可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你看这法门平等。我们凡夫跟等觉菩萨在这个法门上能够平等,在其他法门上难,在其他法门里面,等觉菩萨他们真正明心见性,他们真正是无漏行观,得正知正见,我们凡夫没办法。可是我们现在信愿持名,老实念佛,这也是在修无漏行观,这个也是正知正见,就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见解跟他们平等,不仅跟等觉菩萨平等,跟诸佛如来都平等。《阿弥陀经》里面,你看蕅益大师《要解》说,释迦牟尼佛成道,在这个五浊恶世里,怎么样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也是靠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现在学这个法门,跟诸佛如来见解竟然也是相同。所以净宗法门妙,博地凡夫跟诸佛如来竟然同一个正见。这是讲到正见。
八正道第二条是讲正思惟,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是这样解释,「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盘,名正思惟」。这个正思惟也是用无漏心,无漏心就是讲到的真心,它不是妄心,妄心就有漏。什么是妄心?八识,这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就是有漏。所以真心是离心意识,它是无漏的,它是清净的,妄心不清净,妄心是染污的。真心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叫至诚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直心、至诚心都是无漏心。儒家《大学》也讲「诚意、正心」,这个说法很相似。什么是诚意?心里头一个念头都没有,这就是诚意。正心是他真正有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无漏心也是智慧之心。《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智慧有实智、有权智,无漏心是指实智,真实的智慧,它起作用就是权智。实智是无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无知,权智是什么?无所不知,所以他能够得相应思惟。
底下讲动发觉知筹量,这个一动就是起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在《心经》里讲的照见,蕅益大师在此地用发觉知筹量,《般若心经》只讲照见两个字,更简单。所以这里讲的正思惟不是我们一般想像当中的思考,去考虑、去研究,那些都落在自己的心意识里头,这里说的思惟是不用思考、不用研究、不用心意识,离心意识,照见。当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六尘境界的时候,一接触就明了,不要经过妄想分别执著,通过这种污染,不需要,这是正思惟。能够为令增长入大涅盘,大涅盘是佛法修学的目标,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那就是要用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照见,这是正思惟。在净土宗里面我们如何运用正思惟?刚才讲到的,净宗这个法门跟诸佛如来所修的、跟等觉菩萨所修的法门平等,那正思惟我们怎么修?我们不要思惟其他的东西,把其他一切思惟都放下,专想阿弥陀佛,专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思惟就是正思惟。虽然这个标准比等觉菩萨的标准要低,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不能离开心意识,要我们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我们做不到。我们怎么能得到正思惟?我们可以得相似的正思惟,就是专念阿弥陀佛,专想极乐世界,只想这一桩事情,虽然还是用妄想分别执著去想,可是你想的这个跟自性相应。极乐世界是性德作用的结果,阿弥陀佛名号是性德的名号,你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你的果报是往生净土,这一往生你就必定得大涅盘。所以这个目标你看完全跟菩萨的正道相应,所以这个法门凡夫也能够成就,妄想分别执著虽然没断,可是用佛号压住,带业往生。往生之后,古德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你见了阿弥陀佛,佛力加持你,你很快就断烦恼,明心见性,那时候你就真得到正思惟。
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这个正思惟讲的标准不算太高,什么叫正思惟?只要我们能够常常想著佛的教训,像经上讲的「常念善法」,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离十善,这个人他是善人,这个善人心里纯净纯善,他也是属於正思惟。这个十善,身不造杀、盗、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人不淫欲,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造贪、瞋、痴,我们的心善、思想善、言行善,而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岂有不往生之理?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的心行跟极乐世界的上善之人相同,你念佛到他们那里去,物以类聚,你肯定往生。所以修十善、念佛,这是什么?把善升级到净,《十善业道经》里讲的是善念相继,念佛法门讲究净念相继,这是使这个标准、品位就提升。但是十善是基础,我们不能够忽略这个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反省检点,看看我们的心行与十善相不相应。佛门的大德,无论出家在家,常用功过格来反省。出家人用功过格,莲池大师做代表,他写了一本《自知录》,实际上就是功过格。在家人,了凡先生为代表,一天下来,做了哪些善事,记录下来,做了哪些恶事,也记录下来,然后反省,善要保持,恶要去除。什么为善、什么为恶?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凡是利益别人的,这就是善,凡是利益自己的,对别人、对社会不利的,这就是恶。可是世间人常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不为自己,能不为自己吗?为什么说这是恶?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众生。实在讲,人如果为自己是损害自己,为自己的这个念头,佛法讲这是我执,六道轮回就是我执变现的。念念都想我,以我的利益为中心,利於我的我就欢喜,我就做,不利於我的我就不欢喜,不肯做,这是增长六道轮回的因。所以佛教我们要破我执,我执不破六道出不去。所以为自己这个念头它是恶,让自己永远沉沦在六道轮回当中,所以这个为自己的念头是错误的。
佛告诉我们,宇宙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念念为我,加深妄想分别执著,跟事实真相不相应,应该把念头转过来,念念想著众生。念念想著众生,实际上真正是为自己好,自己好在哪?自己得到解脱,从烦恼里面解脱,从六道、十法界里面解脱,你得大自在。这个解脱,解是对分别执著来讲,你把分别执著解开这叫解,脱是从果报上讲,你能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所以念念为一切众生,这才是正思惟。所以修行要从心地上去修,古德讲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动念,就是你的思惟,用经典做为标准,自己认认真真的依教奉行。读经要求解,要明了经典所说的意思,明了之后你一定要照做,照做叫受持,读诵受持,读诵是求解,受持是落实。自己得到利益,然后跟人家共享,共享是什么?为人演说。演就是做出来给别人看,做一个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到了你才为别人说,这是利他,无量的功德。所以学佛,八正道头两条,一个正见,一个正思惟,非常的重要,如果见解、思惟不正,无论你如何用功,都得不到结果。《楞严经》上讲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个心发得不正,思惟有偏邪,这落在魔道,不是在修佛道。所以我们的思惟、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常常想到与十善相应,与求生净土相应。这在我们现阶段我们就能做到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这一生往生净土就得到真正菩萨跟自性相应的正思惟。
八正道里面第三条讲的正语,《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这样解释,「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这个语是言语,是讲我们的口业。这里讲以无漏慧除四邪命,这个无漏慧跟刚才讲到的无漏心是一样,无漏心是讲它的体,这是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无漏慧。这里讲除四邪命,摄诸口业,这个四邪命是一个佛学常识,邪是讲不正,什么不正?知见不正、思想不正、心地不正,这就是邪。如果用这些不正去谋生,这种叫做邪命。这里讲到的口业当中的四邪命,第一种是讲「方口食」,什么叫方口?方是四方,方口意思就是讲他喜欢交际应酬,到处游说,巴结权贵,在这些交际应酬里面难免有谄媚巴结、攀缘讨好,希求得到一些供养,用这种方法来生活,这种就叫做方口食,这个心不清净。所以修行人应酬要少,交际要少,如果每天都要应酬这些豪门权贵,跟这些社会上的名流去交往,道业很难成就,除非你是再来人,你已经在境界当中可以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你跟这些人交往可以帮助他们觉悟,可以弘法利生,护持正法,如果没有这样的本事,你还会受影响,你的心还会攀缘,那最好要减少。我们看到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都是喜欢在清净的地方,阿兰若处。什么叫阿兰若处?连牛叫都听不到的地方,远离村落,远离城镇,在深山幽谷里面自己搭一个小茅蓬,过著非常简单的生活,天天用功办道,这样成就得快。
第二种邪命讲「维口食」。维口食是以咒术,画符念咒,给人治病,给人占卜吉凶,包括给人看相算命、看风水等等,用这一类的方式来求生,这叫维口食,佛禁止修行人从事这种行业。第三种叫「仰口食」,仰是仰观星相,就是看星相去做种种吉凶的预言,说这些星相来预卜人的吉凶祸福,或者是社会国家的安危,这些方法做为谋生的手段,这也是佛所禁止的,这些都不属於正语。第四种是「下口食」。佛当年在世是出外托钵,以乞食为生,自己不耕种,为什么不耕种?断掉自己这些累赘。一般世间人是要自食其力,他们自己要劳作、耕种才有得吃。出家人已经放下世间种种欲求,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连食这个欲望也放下,身体留在世间做什么?就是弘法利生,有缘就有度众生的机缘,他们喜欢来听经,他就来供养你,你去托钵,他来供养你食品。假如没人供养怎么办?没人供养出家人就求往生,绝对没有丝毫的念头想要在这个世间多住一天。假如没有缘分,早点走不更好吗?所以自己连耕种都不去从事,完全将这个身体做为弘法的工具而已。
可是佛法传到中国来,中国有它的特殊的国情,为什么?佛当年在世以乞食为生,受到社会的尊重,可是在中国,出家人如果还是托钵乞食,被人看不起,因为中国人他很要这种尊严,出家人是老师,而且是皇帝承认、拜的老师,怎么能够让这些老师出去乞讨?这会让人轻贱,轻贱出家修行人这是有很大的罪过。所以百丈大师提倡出家人也耕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当年佛在世也有这个开缘,你看《阿弥陀经》里面有一位憍梵波提尊者,他就是有个习气,嘴巴常常动,这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曾经造过口业,所以堕了五百世的牛,即使这一生在世尊会下成道了,他还有这个习气。世尊怕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得道的高僧,会讽刺讥笑他,一讽刺一讥笑会堕地狱的,所以不允许他去乞食,叫他到天上去受天人供养。这是什么?慈悲众生。所以百丈大师给我们立的这个新的规矩,这是一种开缘,废除乞食的制度,这是什么?适合中国尊师重道的风气。现在修行人,出家的,在寺院里面的,他没有土地,土地很少,靠自己去耕种来生活现在也很难做到,也是接受社会大众的供养。在接受供养的时候我们的心要清净,绝对没有要攀求信徒这个攀缘心,如果有这个心想要拉拢信徒,实在讲这个邪命就具足了,你的讲经说法都不是正语。
所以有真实的智慧,离四种邪命。佛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家出家的修行人,生活要过得清苦一点、简单一点,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清苦的生活让我们有出离心。如果我们的生活过得很舒适,恐怕就不想走了,念佛也不想往生,而且要忧虑自己的生活来源,难免会堕入邪命当中。所以佛虽然不赞成无益苦行,但是对苦行的弟子都是常常赞叹,为什么?因为真正喜欢苦行的人他才有出离心,他能够把世间一切放下,一心在道上。所以修行人不要为衣食忧虑,我们师父也常讲,《阿弥陀经》你看里面讲,念佛要求生净土,若一日至若七日,你就能成功,假如真的没饭吃,生活过不下去了,怎么办?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念上七天七夜你决定往生。所以对於眼前的一切我们都要放下,心安理得。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正语这一段还没有讲完全,明天我们再跟大家报告。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