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 钟茂森博士主讲
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五集)  2009/5/31  中国晚晴轩  档名:52-329-0015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昨天我们将五力学习圆满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七菩提分。七菩提分也叫做七觉分,这个菩提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觉悟,所以菩提分也叫做觉分。这个分是指单位,就是有七个项目,这个分有时候也称为支,七觉支。这七个修学的项目对我们非常的重要,它的作用是防止我们在修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障碍,即使障碍出现了,我们也能够对治。这七觉分包括第一个择法觉分、第二个精进觉分、第三是喜觉分、第四是除觉分,也叫轻安觉分、第五是舍觉分、第六是定觉分、第七是念觉分,我们一条一条的来学习。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用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里面对於七觉分的解释,他解释得非常简练,我们师父上人有比较详细的开解,我们同时也采用师父在《十善业道经》讲解里面的内容。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对第一条择法觉分的注解,「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蕅益大师《要解》里面的解释,基本上跟《教乘法数》里面的解释是一致的。这句话头两个字是智慧,智慧观诸法时,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知道。七觉分排在五力之后,五根里面有慧根,五力里面有慧力,七觉分这里,觉就是智慧,所以这七桩事情统统都是智慧,智慧起用。所以智慧它是从根、从力里面产生的,如果没有前面的五根、五力,我们就没有能力来观察、区分一切法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偏圆,所以必须要有真实的智慧。

  这个智慧是能够观察、能够拣别、能够抉择的智慧,譬如说我们应该修学哪一种法门,我们应该跟随什么样的善知识学习,这些统统都要用智慧去观察,对自己的根性有了解,用理智来抉择,绝不能够用感情,感情用事这是生烦恼,会坏事。也不能够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学什么我就随著、跟著,过几天看到另外有些人又在学另外一个法门,又跟著他们学,三天学这个,五天学那个,学到头什么都没学成。这是什么?没有智慧。用智慧观察诸法,这里讲的诸法是一切法,这个内容包括就很广,既包括世间诸法,也包括出世间法。世间法我们要懂得抉择,抉择什么?至少要辨别出善恶。我们面临社会上、世间种种的抉择,这些机会你要去选择,譬如说求学,譬如说工作,譬如说择友、择偶等等,这些都要用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那你肯定会生烦恼,肯定会造业,造业将来就要受报,自己没有好处,也不利於社会。所以对於我们的生活、工作、人生方向善於选择,把握机会,这就要用智慧,这是指世间法。出世间法,我们讲佛法,佛法更需要抉择,佛法里面总纲领是三十七道品,这三十七道品是讲一个原则,它是适合於一切的法门,但是具体我们如何去落实到自身的修学,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法门,这个法门非常契合自己的根性。什么叫契合自己的根性?就是我自己对这个法门很喜欢,很愿意去修学,修学起来觉得很容易,好像轻车熟路,成就就快速,这是我们选择法门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对於法门选错了,这一生很可能就浪费掉了,不会有成就。所以佛法要契理也要契机,契机是契合众生的根机,众生就是指我自己,我选择法门要契合我自己的根机。

  我们选择法门没有智慧,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到底哪一门适合我?这些法门就好像医生开的药方,它是用来治病的,众生得什么样的病,佛就开什么样的药方,我自己连自己得什么病都不了解,我怎么能选择药方?所以这是没办法。好在世尊当年就已经想到这一点,知道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选择法门确实不容易,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来做出正确的抉择,怎么办?世尊已经替我们选择了,你看他在《大集经》里面就跟我们讲到,末法时代要靠净土法门成就,这是他为我们末法众生做出的选择。我们自己虽然没有智慧去选择,听佛的话就好了,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选择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就老老实实听话,这个选择是绝对没有错,这是为我们做出的抉择,这就是择法。佛在《无量寿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佛法在这个世间会有灭尽的一天,它有正法时代、有像法时代、有末法时代,最后有灭法时代。到法灭尽的时候,这一切经典都灭尽了,唯独剩下《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还能住世一百年。《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同一部经,古人称为大本、小本,因为这两部经所说的理事、性相、因果、修行的方法,统统都是一致的,所以它们属於同部。这个经最后灭,正说明什么?这个经典最适合末法时代的众生,感得佛力加持,令这部经在法灭尽之后还能够住世一百年,还能度很多很多的众生。我们遇到这部经典,一心一意依教奉行,念佛求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就一生不退成佛,所以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因此我们真的要像蕅益大师教导我们那样,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念佛法门就是诸佛真实教诲,这诸佛不仅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还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们在《阿弥陀经》里面看到六方佛赞,这个《阿弥陀经》版本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在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里面我们看到十方佛赞。所以一切诸佛异口同音赞叹这部经典,赞叹这个法门,护念修学这个法门的修行人,我们选择这个法门当然就不会有错误,要有坚定的信心。

  讲到择法有一个绝对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自性,跟自性相应的,能够快速恢复我们自性的这个法门我们要选择。无论对於世间善恶法的抉择,或者是出世间法门的抉择,我们都要懂得在这些法门里面如何来恢复我们的自性,这就是真正的觉悟。譬如说世间法,世间法我们讲有善法、有恶法,当然恶法我们不可取,那善法可不可取?善法也是不可取,善恶都不能取。这个话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就不要去修善?不是,我们还是要尽心尽力的去修善,但是我们要有智慧,晓得世法是虚妄的,绝对不能去著相,如果是取善恶之相,这就跟自性相违背。我们如何做到修善而不著相?佛告诉我们具体的做法,就是什么?断恶修善,绝不求果报,这非常的具体。我行善帮助一切众生,这什么?我的本分,我应该做的,不做是不应该的,我绝对没有求自己增福报、消业障那些念头来做这个善事,也就是我行善不讲条件,真的没有求的心。如果断恶修善还有一个求的心,求世间的富贵,或者是福报,或者是长寿,这样这个善里头就夹杂著不善。这个不善是什么?是我执。要把我执放下,只一心去行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认真努力,从不间断,但是一无所求,这样就能够入菩萨道。《金刚经》里所说的,菩萨不住相布施。所以无论在世法还是在佛法里面,我们都要用智慧去拣别什么应该选择、什么不应该选择。有智慧,世法与佛法都是出世法,如果没有智慧,佛法也变成世间法。所以七觉支这里每一条都强调智慧去判断、去选择、去奉行。

  这里刚才讲到择法觉分,善能简别,这是讲到我们用智慧去抉择。拣别真伪,刚才讲到的,一切与自性相应的是真,与自性相违背的那是伪。这个自性的标准是绝对的,即使在佛法里面,小乘法跟大乘比较起来,小乘它没有帮助你明心见性,相对於大乘法里面来讲它也是伪法。大乘法里面它都是帮助你恢复自性,如果是有一个法门最快速的帮助你恢复自性,这个法门是最真的法门,其他的法门相比较起来也变成伪。这个最快速帮助你恢复自性的法门是什么法门?就是净土法门。蕅益大师赞叹,这个法门是最殊胜、最究竟、最方便的法门,它能够使到你当生成就,而且是圆顿大法。圆教就是指它能够一生帮助你成佛,顿法是快速的成佛。所以净土法门相对一切法门来讲这是至真的法门,佛给我们末法众生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我们末法众生还是有福报。不谬取诸虚伪法,真正选定一个法门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动摇,心就定在自己本宗的这个法门上,其他的这些法门,别人劝你,再好的法门,像善导大师讲,即使是释迦牟尼佛再来,跟你讲我还有一个法门比净土法门更好,你就合掌跟释迦牟尼佛说,不要了,我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这种就是真实智慧,心定在这一门上,就能够快速的开显自性的智慧。这是第一桩择法觉分。

  底下我们来看精进觉分,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他是这么说,「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於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精进,精是讲纯而不杂,进就是进步而不退转。精进一定要用在佛法上求,修诸道法,不能够在世法上求,在世间人里面他们所追求的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他朝这个方向精进,最后的果报是六道轮回,是三途苦报。所以择法是精进的基础,你选择定了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法门,就在这一门上精进。刚才讲到,佛已经给我们末法众生选择定了净土法门,那我们在净土上精进,怎么精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告诉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真精进。把六根都摄住,就是不往外跑,全神贯注念阿弥陀佛,这是净念相继。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凡夫都会起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主要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心。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根,它接触外面的境界,它的作用只是了别,就像照相机照外面的这些现象,你摁一下快门,它就把外面的境界照清楚,它不会分别,不会造业,但是有意识心,这就变成分别。所以要都摄六根最重要的就是都摄意根。念佛的时候不要打妄想,不要想东想西,思考问题,这些统统放下。在平时,这五根接触外面的事物,都要学著不分别、不执著。我们不分别、不执著这一生是可能做到的,就是不用我们的意识心,把心定下来,定下来之后,你听的、看的会更清楚,那是智慧。所以心是定的,外面的事情,发生什么事,你都清清楚楚,这是智慧,定慧等学,这才叫做善能觉了。菩萨修行他们能够懂得用六根的根中之性,而不去用分别执著,《楞严经》里讲的用根中之性,所以接触到一切境界统统都是智慧。可是我们凡夫确实很难做到,你怎么用你根中之性?这难,眼、耳、鼻、舌、身一接触外面的境界,肯定会起分别执著。怎么办?用念佛,这个容易。当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到外面的境界,眼看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统统是提起一句阿弥陀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阿弥陀佛佛号不间断,这功夫久久就纯熟了。

  等功夫纯熟之后阿弥陀佛佛号都丢掉了,那时候才叫净念,那时候就是理一心不乱,相当於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时候他是不是还念佛?他那时候念佛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他念佛,你看他念得很认真,那是他教导别人,给别人做个好样子,自己呢?自己是无念,心里本来无一物,这是自受用,他念佛是他受用,念和无念是一不是二,自受用和他受用也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这是念佛法门,你在这一个法门里精进,最后达到的境界完全能够像《华严经》里面的诸大菩萨那样,真的是达到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所以这个善非常的重要,这是真正的智慧。这个智慧,刚才讲的,不是用意识心,不是用你思惟得来的,是我们在择法之后,精进修行,亲身体验来的,这就是悟处。譬如说我们读经,一遍一遍的读,每读一遍你都有一点悟处,这个悟处不是用思惟思考出来的,思考出来得到的只能是知识,它不是智慧。我们读经,包括听讲,你把心定下来,认认真真的,专心致志的去读、去听,忽然有个时候你对意思有明了,那就是悟处。你有一点小悟处你也不用说马上把它记下来,听经听到一点,听懂了,马上记下来,我们师父说这个都不必要。为什么?你今天悟了,明天你的境界提升了,你还需要今天记下来干什么?所以不需要去记录,你把心定下来之后,天天都会有悟处。你要把它记下来,这记的当中就已经打妄想了,这就有分别执著了,这就不是善能觉了。

  不谬行於无益苦行,谬是错误,修无益苦行这是错误的。这个无益的苦行是指什么?对自己的修道没有好处,纯粹是自我折磨。而且甚至有一类人,通过装出苦行的样子给别人看,让别人对他生起恭敬,对他赞叹。这不仅是无益,而且有害,这是一种名闻利养的心。世尊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些外道的修行人,他看到很多动物,像牛天天吃草,为人耕种,受尽了苦,结果命终之后生天,他就以为像牛那样修苦行,吃草、为人耕田就能够成就道业,可以出离生死,可以生天,所以他修这个苦行,这种就是无益苦行。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智慧,他不能善能觉了。现在到了末法时代,说老实话,苦行现在人受不了,即使他肯去修,可能也是一个样子而已。我就曾经见过,有极个别人标榜苦行,譬如说燃指供佛,看到祖师大德曾经燃指供佛,他也来学燃指供佛,把好好的手指就烧掉。烧掉以后自己痛苦不堪,修学不下去,在道场里面天天都很痛苦,旁边的人跟他在一起也很难受,被迫只好停止修学,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医治,他这手指感染,结果功夫反而会退步。这是什么?无益苦行。人家祖师大德燃指供佛他有这个定慧力,这是为了启发大众真修实干的这种信心、愿心,为大众示现。燃指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这个真修行来供养佛,这是指燃指供佛所表法的意思,我们不是只学个样子。还见到有人学祖师大德刺血抄经,这个也不容易,抄了一部又一部,把自己的鲜血弄出来抄经。我们看到了确实也都很佩服,但是谈话之间发现他对经典里的意思一无所知,而且有极重的分别执著。我们自己也很感叹,他刺血抄经,他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都不晓得,所以他做这个可以说没有什么意义。真正你要修行是依戒定慧修,你真正开智慧了你是真正供养经典。所以供养法宝是要自己深入经藏,明了里头的意思,然后依教奉行,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这才对自己真有利益,对众生真有利益。还有一种学不倒单的,学苦行,这也是一类,天天晚上打坐不睡觉,结果你看他打坐也不是真用功,头就低下来了,是打瞌睡,坐在那里坐了一个晚上,睡觉,是坐著睡觉。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就说,坐著睡哪有躺著睡舒服?人家祖师大德不倒单是真用功,不眠不休,他功夫用的绵绵密密,晚上不用睡眠。我们不能只学一个样子,只学一个样子叫自找苦吃,无益苦行,身体也很容易搞坏。这是讲到精进觉分,我们要提起精进,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就是有益於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我们在这个正道上去修行,不要做那种无益的,对自己、对众生没有任何帮助的这些苦行,这是叫精进觉分。

  底下第三条是喜觉分,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注解,「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这个法喜是我们用功得力之后自自然然生起来的,功夫用得愈深,你的欢喜心就会愈强,法喜充满。这时候,人在修行过程中有喜悦心,他精神就饱满,他不会觉得疲倦。这个法喜怎么样才能得的到?必须是精进才能得到。所以喜觉分放在精进觉分之后,这都有一个先后次序。如果我们不能够在一个法门上精进,那法喜是没办法得到,没有得到法喜很容易就会懈怠下来,很容易就会退转。这个法喜跟世间一般的这种快乐有什么区别?一个是从内心出来的,一个是从外面境界刺激出来的,这不一样。在世间法里面我们也能看到,真正学圣贤之道,他也能得到法喜。像《论语》里面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真学,真去干,他就得到喜悦,这个喜悦是内心里生出来的,像泉水一样不断的向外涌。外面来的那个刺激,那是什么?叫乐。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底下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从远方来了,这是外面的境界,这是个好境界,很快乐,因为自己学有所得,人家仰慕你的德行,来亲近你,跟你学习,你看到这样很快乐。所以这个悦是内心里出来的,乐是外面进来的。

  世间人所说的那种五欲之乐其实根本不是乐,真正的乐,朋友自远方来这个乐还算是真乐,五欲满足之后的那个乐实际是苦,我们前面跟大家报告的「观受是苦」,就给大家详细说明过。你感受到五欲这种刺激实际上叫坏苦,这个乐它是坏苦,为什么?它只能暂时麻醉你一下,它不能长久,长久的享这个乐你会觉得很苦。譬如说你饿的时候吃饭,你体会到食的乐趣,可是让你吃饭一直吃下去,吃饱了还要硬著让你吃,你这个乐就变成苦了。如果说吃饭是乐,那永远吃饭应该是永远乐,为什么让你永远吃饭你就受不了?这就是苦,所以那个不是真乐。佛教我们从修学当中得到乐,学有所悟、学有心得就会出法喜。你看古人读书,一部《论语》从小读到老都读不厌,为什么?他从这个读书当中体会到了那种法喜,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悟处,所以他不会厌倦,它跟一般报刊、杂志、小说不一样,摄受力不同。你读报刊,我看你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一部很好的小说,你读个三遍我看你也就不再想读了,可是《论语》从小读到老,念到七十、八十,胡须都白了,他还能够摇头晃脑的在念,还津津有味,这是他里面觉到乐趣,这是读书乐。学佛这个乐就更浓了,一部经我们一门深入,我们不断的读,不断的讲,不断的研讨,在生活当中运用,一遍一遍的重复有一遍一遍的悟处,一遍一遍的法喜。我们师父上人教导我们读《无量寿经》,叫我们开头先读三千遍,很多同修读了三千遍之后他停不下来,每天还要念,为什么?他体会到乐趣。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著读著,他对这个意思愈来愈明了,他明了了之后他就依教奉行,他照做,愈做愈欢喜。所以这《无量寿经》一直读到什么时候才为止?师父讲读到成佛之后你还是觉得意味无穷。什么道理?因为经典是诸佛心性当中所流露出来的,那个意味是没有止境的。

  所以我们在一起修学,在习讲,在研讨,在念佛共修,这是把心定在当下,我们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这样天天修学,这里头有无穷的乐趣。心能够得到法喜就不会退转,这样不需要人督促你,不需要人鞭策你,你会干得愈起劲,因为你从这里面得到真实的受用。想要得到法喜,开头这一关要咬著牙过,所以前面的精进是非常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你学法门,开头的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没有得到法喜之前,要凭著我们的信心、凭著我们的愿心精进不懈努力,你才能过关,过关之后你得了法喜你不退转。今天早晨上半节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五分钟,谢谢大家!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喜觉分。刚才这里讲到,通过一个精进修学的阶段之后,我们就能够得到法喜,有了法喜就不会退转。当我们通过了最开头艰难的修学阶段之后,进入了法喜状态,能够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譬如说学佛的人,学佛之后跟学佛之前,他的爱好、他的兴趣就有很大的不同。学佛之前迷恋著五欲六尘之乐,那是颠倒之法。世间人他都会依颠倒之法而喜,颠倒之法就好像麻醉药一样,像吗啡,你吃它的时候好像飘飘欲仙,可是过后更苦。学佛之后在正道上精进,远离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住真法喜,他住在真法喜里面,其他的那些诱惑自然不动心。孔子的学生颜回,你看看孔子赞叹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在陋巷里头,住的是非常的简陋,吃饭连碗都没有,拿个竹子编成的器皿来盛饭,喝水只能用个葫芦瓢,一般的人要在颜回那种处境都不知道忧虑到什么地步,可是颜回竟然不改其乐。为什么?他住在法喜当中,他不会以衣食为忧,不会以富贵为乐,住真法喜。学佛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样子,他原来是太子出身,说富贵,天下没有能超过他的,但是他把自己的王位、富贵、享乐的生活统统都舍掉,天天过著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你看他天天快乐无比,这是住真法喜。为什么?因为他这种法喜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这是最好的营养品,虽然一天只吃一顿饭,营养足够。而且吃这一顿饭都是别人吃剩的剩饭剩菜,他是乞食乞来的,他也是不改其乐,一生都过著这样的生活,到八十岁才入灭。我们看到先贤圣人的这种示现,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慢慢也体察到一点点。我们师父上人常跟我们讲「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能说出这句话的人那是真正得到法喜的人。这句话是他的老师方东美教授告诉他,而我们师父上人把它发扬光大,他得的法喜超过老师,愈学愈快乐,学了五十多年,真的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们看到了很羡慕,也很想得到这一分喜悦,所以也来放下工作追随师父学道,这三年来浅尝到一点点的喜悦,人生最高的享受触到一点边了。会不会再回头?不会再回头了。我当时从昆士兰大学辞职的时候,我是在商学院教书的,我们商学院的院长他非常的友善,他说你走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还不一定,你现在在这里当教授,工资、职位都很稳定,这样,我给你保留一年的职位,如果想回头了你还能回来,但是我只能给你保留一年,你这一年做决定。我现在是三年了,没有回头的意思,为什么?这里头快乐,这里头喜悦。如果你真正住真法喜你还会走回头的老路子吗?所以喜觉分,这是非常有助於我们修道、成道。

  底下我们来看第四个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除觉分跟底下的舍觉分它们的意思好像相同,其实有区别,这个除觉分是除里面的这些烦恼、邪见,舍觉分是指舍外面的这些诱惑。这里讲的除是对内。对内要除什么?诸见烦恼,这个见讲我们的见解,凡夫见解有错误,烦恼是我们错误的思想,这些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根源。因为有这种见解上、思想上的错误,所以造作恶业,感得苦报。见解上和思想上的错误佛法叫做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是六道轮回的根源。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就是因为见解、思想的错误,我们现在讲人生观、宇宙观错误,所以感得六道轮回的果报,我们把见思烦恼放下、断除之后,这六道也就没有了。所以断除烦恼,这诸见烦恼断除之后,我们真正的善根就现前了,前面讲的五根信、进、念、定、慧现前了,如果有见思烦恼在,我们这五根、五力都没有。我们今天有这种诸见烦恼,人生观、宇宙观有错误,听到佛在经典上讲到的事实真相,我们听到了,但是自己没有亲自见到,不能亲自见到也就很难善能觉了。佛他不是让人盲目的跟从他,而是教我们自己去亲证,把这个佛法听懂了,要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当中你去做证明,看看他所说的跟我真正体验到的一样不一样。他所说的法是从定慧当中流露出来的,我们现在定慧得到了,我们所见到的、所体验到的跟佛讲的也完全一样,这样见解上、思想上就能跟佛一致,这是把诸见烦恼的障碍断除。这些障碍会障碍我们本性本有的智慧德能,这个德能就是亲自见到宇宙人生真相这个能力,它被这种错误的见解、思想障碍住,所以首先要把这个拔除掉。

  这个见我们叫见惑或者见烦恼,有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一般人总会执著身是我,把身误认为我,这个见解是错误的。前面我们讲到四念处里面有特别详细的说明,这个身不是我,它是不净的、它是苦的、它是空的、是无常。这个我有主宰的意思、有自在的意思。我们自己的身我们自己能不能做主?我们能不能够自在?如果说我对这个身能做主宰,那我能够不老、不病、不死,你能不能做到?每个人都想不老、不病、不死,可是哪一个人做得到?证明我们不能做主,我们不能自在。不仅我们的身找不到主宰,我们的心也找不到主宰,身心都是虚妄。所以对身我们要放下,不能执著,你把这个身执著成是我,那你就忘记了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什么?是自性。常、乐、我、净这四净德里面所说的我才是真我,那是本来的面目。宇宙统统都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那个我是指整个宇宙。所以第一个见是身见,是错误的。

  第二个见是边见。边是二边,凡夫他的执著不是在这边就是在那边,总有个相对的。譬如说有我就有人,有善就有恶,有大就有小,有长就有短,有生就有死,总有个相对的概念,他没有办法超越这种相对,这种知见也是错误。佛法告诉我们不二法门,没有相对,所谓自他不二、大小不二、生死不二。这个相对是从我们的分别执著里面才产生,把分别执著放下了哪里会有相对?所以佛教导我们不要落在边见里面。如何不落边见?佛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就是不要执著言语,离名字相就是把名词术语都不要执著,离心缘相就是心里头不要去胡思乱想,那就不会落在边见里面。二边都不执了,我现在要执著一个中道呢?中道也不能执著,因为有中道,中道跟二边又对立了,还是一种边见。所以我们学佛要学会领悟佛所说的真实义,不能够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把佛的言语著实了、定死了,那就错了,那就不能开悟。

  第三种就是见取见,第四种是戒取见,这两种就是一般中国人所说的成见,说某人成见很深,有了成见就先入为主,自己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你所见到的、所听到的,那往往就会出现错误。为什么说自己有一个成见就是错误?《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说哪里来的标准?哪里能够有成见?佛说得好,真妄、邪正、善恶都没有一定的标准,你怎么能够拿一个标准去衡量?所谓的标准是一个临时假设的现象,在此时此地适用,换一个空间,换一个时间,它就不适用。譬如说时间,现在这个地方是十点半,离开这个地方,飞行一、二个小时到了另外一个时区,就有时差了,就不是十点半,所以时间的标准在那里不适用,其他的都是一个道理。

  我们学佛目的是要明心见性,心性里面不能有标准,不能有一个成形的标准,如果执著这个标准的话决定见不到自己的自性。许多人学佛是用世间法来去学佛法,那样是绝对得不到佛法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世间法,很多人努力的工作,得到成绩,在佛法里面他用同样的心态,像我们读经,很多人为了赶数字,今天我要读十部,今天要读八部,赶得很辛苦,当赶不上的时候就很烦恼、很急躁。这是什么?拿世间法来去学佛法,学佛关键是要得清净心,不是在赶数字。为了赶数字,去拿成绩,这就跟佛法相背离,那是他执著数字这个标准。所以成见我们要放下。成见有两种,一种是见取见,这是讲从果上见解的错误,戒取见,这是从因上的错误。在古印度,刚才我们有讲到一些修行人,他们得到一些禅定,有了一些神通,看到牛吃草耕田能够生天,他就错以为生天的因就是去当牛一样吃草耕田,这是非因计因,这是错误的见解。如果是从果上来讲,一些修禅定的人,他定功很深,他能看到天道,看到天上那种果报很殊胜,寿命很长远,以为天上就是永生,印度一般宗教称为涅盘,涅盘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永生,这些修行人错以为生天就得到涅盘,这是果上一种错误的看法。佛告诉我们生天不究竟,即使你的定功再深,生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你的寿命是八万大劫,可是还会堕落。一般人修行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他会错以为这就是涅盘,等到他的寿命到了以后,他发现自己还会堕落,还会生死,他会生起瞋恼心,对佛所讲的不生不灭就怀疑,甚至会毁谤,这一毁谤,谤佛、谤法、谤僧,堕落下来那往往是到地狱去,这些都是见解的错误。

  还有一种,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有一种错误的见解,是我们净土修行人,有些人可能烦恼比较重,自己的业障习气控制不住,他念佛,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一生完烦恼之后他会垂头丧气,信心退失,觉得自己可能往生不了。为什么?自己烦恼习气这么重,我恐怕这一生不能往生,这是一种见解的错误。为什么这么说?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一个人烦恼业障再重,这个不要紧,要紧的是他要有坚定的信心、坚固的愿心,矢志不渝求生净土,烦恼习气重他就能克服。特别是在临终的时候,当我们遇到临终的人,给他助念,可能往往他会出现一些疑惑,说自己念佛功夫也没有成片,烦恼习气也很重,恐怕不能往生。你这时候一定要安慰他,说你往生不往生不在你有没有烦恼,在乎你有没有真实的信愿,你这时候不要去想烦恼,要一心一意的念著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烦恼,不想它就没有,愈想它愈多,它会障碍你的信愿,那真的就不能往生。把这个真实的见地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有疑惑。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谁能够说把烦恼断尽?哪怕是烦恼不起现行的人,恐怕难找到一、两个。那是不是都不能往生?不是,只要你真信切愿,还是能往生。但是这烦恼,最重要的,不要在临终的时候起现行,如果临终起现行,信愿就没有了。往生与否在最后一念,你一念还是念著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所以我们平时还是要下断烦恼的功夫,这样心里踏实,有把握。你把烦恼断尽,决定往生,但是没断尽也不要害怕,不能退失信心。特别是我们在给人助念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的信心。这是讲到见烦恼前面的四种。

  最后一种叫邪见,邪见是什么?除了上述的四种错误的见解以外,包括其他一切的错误见解,都称为邪见。这五种是诸见,就是见惑(见烦恼)。这烦恼是讲思惑,思惑是思想的错误,我们想错了,它包括五大类,贪、瞋、痴、慢、疑,这是五大类的烦恼。贪是贪爱,顺著自己的意思就起贪爱,逆著自己的意思是瞋恚,不明事理,不信因果,这是愚痴,慢是傲慢,疑是怀疑,这个怀疑里面最重的,是对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圣贤教诲的怀疑,就像刚才我们举出的例子,对於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方法、这个因果怀疑。像我奶奶她曾经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她说她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常常发脾气,虽然一天到晚念佛,恐怕也不能往生,她没有信心。我跟她讲有没有烦恼这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你有没有真实的信愿,你对阿弥陀佛是不是有真实的信心,阿弥陀佛发了大愿接引往生,你信不信他,还是以为他是说假话骗人。她说他不会骗人,她对阿弥陀佛是有信心。我说你也得相信你自己本来就是佛,你业障习气烦恼再重那都是表面,你的本质就是佛。你现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到佛的国土里面,这是你本有家乡,你回老家,理所当然,你又相信阿弥陀佛能接引你往生,不嫌弃你,他发的愿一定做到,你还有什么疑虑?所以真正能生起信心,这心不要去想那些烦恼,不怀疑,断疑生信,这是净土法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关键,信心踏实了,愿望自然就恳切。

  这里讲到的五种错误的思想,贪、瞋、痴、慢、疑,跟前面讲到的五大类的错误的见解,合起来叫见思烦恼。佛教我们先把见思烦恼断掉,小乘也是一样要断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他才能出三界。可是小乘用功很困难,佛比喻如断四十里截流,截流是很大的瀑布,四十里的瀑布在世界上我看很罕见,你要把这个瀑布给截断,不让它流,这太难做到,这是比喻小乘人断见思烦恼的艰难。小乘修学第一个是得到初果,是要把见惑断掉,思惑还没有断,只是把这五大类的见解的错误给断了,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这就很不容易。留下还有思惑贪瞋痴慢疑,怎么个断?不断的修行,在天上人间要七次往返,才能把思惑给断掉,这个时间相当漫长,人寿不长,可是天上的寿命长,他要积累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把见思烦恼断尽。大乘修学就比小乘殊胜,见思烦恼到底概括起来是什么?就是我执,见烦恼是执著自己的见解,错误的见解不肯放下,思烦恼是因为有我执而产生的这些烦恼,顺我意的就贪,逆我意的就瞋,贪瞋痴慢疑统统是因为我执这个根源。所以大乘修学怎么断我执?不要想自己,念念为众生,把自己忘掉,这个断我执比小乘殊胜。佛让我们把心量放大,能够包容。学佛最重要的是学心量广大,没有自己容不下的人,没有自己受不了的事。佛告诉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量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这我执就给突破了,你不去破它,它自然也就没有了,大乘修学殊胜之处在这里。

  刚才讲到这里,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就是你在修行上在断除我执的时候,你能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这叫除觉分。这个善根,世间的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如果我们能够把见思烦恼给除掉,贪瞋痴自然也就没有,世间的善根就圆满。不能损三善根,换句话说,断恶修善得天天做。所以师父让我们认认真真的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是帮助我们圆满世间三善根。你天天的去做,表演给世间还没有觉悟的人看,启发他们也来学你这样断恶修善。做的时候,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我的心是清净的,纯粹是为了利他,自利也在其中,你看我执自然就断了,这是善能觉了。这个善是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所以你认认真真的努力做出断恶修善的样子,但是你没有落这个相,心里面没有一个念头说我在断恶修善,我在帮助别人,我对别人怎么怎么好,利益他,这个念头绝对没有,连念头都没有,怎么还会说出来?所以他的身、口、意都是清净的,这是讲世间三善根。菩萨的善根就是精进,朝著菩提大道勇猛精进,不疲不厌,不损害自己真正的善根。

  除诸虚伪,这一句我们也不能疏忽,什么是虚伪?世间人追求的欲望、享受,这些统统是虚伪的。为什么?虚妄不实,它是苦、空、无常,不是真实法,我们要把它除掉。断恶修善这是不是虚伪?如果我们在断恶修善里面还有个目的,为了自己得福报,或者为了显示自己得到别人的赞叹、恭敬,有目的的,这种还不是真实,还是虚伪。佛菩萨利益一切众生,他没有丝毫的企图,没有丝毫的目的,绝对没有把个人的得失利害放在其中,因为得失利害是虚假的,这是虚伪的,我们要除掉。佛菩萨跟凡夫不相同的地方,诸佛菩萨能做到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悲是拔苦的意思,看到众生有苦难,要帮助他解决,这叫悲。慈是什么?与乐,给众生安乐,这是慈。慈悲前面放个大字,这个大是无条件的;有条件、有目的、有企图,那就不是大,也不是真的慈悲,他是虚伪的。所以佛菩萨这个标准很高,我们要学习除掉一切的虚伪法,视众生跟自己不二、同体、平等,从这里生起大慈悲心,为众生表演出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带领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自己在菩提道上精进努力,劝进行者,这样才是不损真正的善根,这是除觉分。

  底下第五个觉分叫舍觉分,蕅益大师《要解》是这么说,「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这个舍是舍外面的境界,我们讲身外之物,不仅身外之物,包括心外之物。身外之物是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个我们要舍掉。心内的这些烦恼,这些贪瞋痴慢,前面讲的,这要除掉。这里是舍所见念著境,我们的念头会著在哪个境界上?如果著在五欲上,财色名食睡,我们要把这个舍掉。如果是著在六尘上,色声香味触法,我们也要舍掉,就是六根对著六尘境界,眼所对的是色,耳所对的是声,鼻所对的是香,舌所对的是味,身所对的是触,意所对的是法,法就是讲我们的念头。当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我们要善能觉了这六尘境界虚幻不实,它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眼不要贪慕好看的色,耳不要贪慕好听的声,闻声、嗅香、尝味、身体的这种感触,都不要去计较、去起贪爱,意里头的念头我们都要把它除掉,这是舍所见念著境。我们用智慧看破这些境界,它不是真实。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些梦境里面的境界它虚伪不实,所以你舍这个境界,其实有没有说真舍?没有,因为它本身没有,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境界既然是无所有,你何来谈得上舍?所以这是真正放下,舍这个境界,心里也不著舍的相。永不追忆,这是什么?把它舍掉,永远不再取,不再记忆,不再后悔,不去想它。过去了就是梦境已经结束,想它有什么用?有什么意思?放下。这是舍觉分,舍就是告诉我们放下。放下最重要的是有智慧,能看破,所以看得破才能放得下。

  第六个觉分是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定觉分是建立在前面除觉分、舍觉分的基础上,除是除自己内心当中的一切分别执著,见思烦恼,舍是舍外面的境界,不为外境所动摇,内不动心,外不受诱惑,这才能得禅定。这个定的功夫在於我们舍、除这两个功夫的深浅,你除和舍的功夫深你的定功也深。当我们得了定的时候,发诸禅定之时,我们还是要了了分明,善能觉了诸禅虚假,我们知道禅定它只是一个过程,不是我们修学的目标,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定是中间的枢纽。而且禅定的层次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不可以得少为足,得到一点点小定就会觉得了不起,还要跟人炫耀,这就大错特错。佛教我们禅定现前的时候也不能执著,也要把它放下,不能生爱见妄想,明了这个境界还是梦幻泡影,还是虚妄之相。这个定的层次大分是四禅八定,这是世间禅定,你获得这种禅定你能生四禅天、四空天,但是你还是凡夫。凡夫修定为什么他不能提升,就住在那里?就是因为他不能善能觉了,他不知道现前这种禅定的境界还是一种虚幻的现象,虚假的,他生了爱见妄想,他贪於这种禅定之乐,这样他也就不能提升。再提升,超越世间禅定是九次第定,这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是不是就满足了?还不能满足,再往上提升,稍有爱见妄想就住在里头了。所以断了见思烦恼,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定才能算是究竟,这个究竟还是小乘上所说的究竟,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功夫再往上提升,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才能够成佛。

  所以修学就像上楼一样,不爬到最顶层不能罢休。怎么爬?你得把底下一层舍掉你才能升到第二层,如果你在第一层就住著在那,就不能升第二层,升了第二层你又住著在第二层,你又不能再往上升。所以永远的是舍,永远的是除,除觉分、舍觉分一直干到底,干到圆满成佛为止。我们修学净土念佛,念佛最高的层次是理一心不乱,那就是成佛的境界。我们念佛,如果说得到一点点禅定,也就是心得到一点自在、清净,千万不可以生欢喜,生爱见妄想,或者是念佛遇到一点感应,马上到处跟别人讲,这是什么?住著境界,而且功夫会退失,著相。因此我们要跟佛菩萨来做一个比较,看看自己的功夫,差得很远,不能得少为足,要永远的保持谦卑,一切恭敬,勇猛精进,这才能得到定觉分。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