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 钟茂森博士主讲
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四集)  2009/5/30  中国晚晴轩  档名:52-329-0014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昨天我们将五根这一科学习圆满,今天我们来讲五力,这个力就是力量,当五根增长就产生力量,这就是五力。所以五力跟五根的名相上是相同的,都是信、进、念、定、慧这五个道品。五根和五力虽然名相上相同,但是在修学的境界上、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五根是五力的基础,它是有阶梯渐进的性质,前一个是因,后一个是果。譬如说五根里面的信根,这是第一条,有了信根之后才会有精进,所以精进根是建立在信根的基础上,你要是不信,你不信你修学的法门,你就不可能在你的法门上精进,你要是不信极乐世界,不信阿弥陀佛,你也不可能精进念佛。你看世间人他也精进,朝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上面精进,为什么?他信这个,他以为幸福就是得到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相信这个,所以他也在这上面精进。你信什么就朝著什么方向精进,所以精进里面就含有信。

  精进底下一条是念,你能够精进你这个念根才能够成就,没有精进就绝对没有念,念是不散乱。我们念佛为什么常常会散乱,读经常常妄念纷飞,这什么?没有精进。精进不仅是要努力用功,而且要一门深入,学杂了往往他这个心就散乱,因为他不懂得精进的含义,他不是精进,是乱进、是杂进,所以念也就没有根。有念的功夫必定就包括前面精进的根,念的功夫深了就有定,定肯定包括念,但是念不一定包括定。我们的念头不散乱,时间久了就得禅定,这是定根,有了定就生慧,慧根就生长,这是五根。慧根增长了之后底下就生长信力,你有智慧了你这个信就更深,所以产生的力度就更强。为什么我们能够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们明白了,把道理搞清楚这是智慧,在智慧上面产生的信心才是真实的信心,那才有力度。所以你看看这五根、五力,前一个是因,后一个是果,向下面一条一条的渐进。菩萨在修学的道路上都要遵守这五根、五力的法则,一直渐进、一直增长,直到等觉菩萨,都离不开这个原则。我们今天讲五力,我们先用《十善业道经》里面的一句经文来做总说,《十善业道经》上是这样讲的,「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这是讲到五力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怨」这个字含义非常之广,不但是外面的障碍叫怨,自己本身的障碍也叫怨。我们修行当中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冤业障碍,包括自己不能够在菩提道上精进,这都是属於怨。我们应该怎么对治?就用五根、五力,你这个力度深了,众怨才会灭除,不会障碍你的菩提道业。这个「坏」就是破坏你的菩提道业。这个怨在《八大人觉经》里面讲的魔怨,魔讲了有四种,三种是自己内在的,只有一种是外在的。这三种是哪三种?所谓五阴魔、烦恼魔和死魔,这三种是内在的,天魔才是外来的。什么叫五阴魔?所谓色、受、想、行、识,这叫五阴。色是指物质,讲我们这个身体,受、想、行、识,这是讲我们精神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都要经受种种的折磨,这个魔是折磨的意思。烦恼魔是讲我们的烦恼,贪、瞋、痴、慢、疑,这是剧毒烦恼,它毒害力很强,破坏我们的法身慧命。烦恼总括起来讲包括三种,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这些都是折磨我们的。还有死魔,死魔是什么?这个色身老了,不能用了,死了,这色身一死道业就中断,我们辛辛苦苦修学了一辈子,道业还没有成就死魔来了,我们功夫中断了,再一次投胎又得从头来过,所以菩提道业很难成就,就是因为有死魔在障碍。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死了,人人都是无量寿,所以道业肯定能成就,个个都是一生作佛。天魔,这是指身外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外面的种种诱惑,种种魔恼,让我们身心不安宁。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诱惑特别大,你打开电视全都是诱惑,走到路上见到的广告,人穿的衣服上面的画像等等,全都是诱惑,还有现在最大的一个魔是电脑,网路上的这些资讯,这里面杀盗淫妄统统俱全,我们如果去跟著它走,这个身心都不安,会产生极大的障碍,让我们的心不清净,这些都属於天魔。

  所以这个怨,众怨的这个怨字,范围很大很大。我们想要破外面的冤业,先要断自己内心的冤业,内心有感,外面才有应,内心里有魔怨,外面自然就有冤家来了,我们所说的冤亲债主,那是无始劫来结下来的,很难断得了。所以要解除外面的这些冤业,必须从自己自身断烦恼、消业障开始。什么是业障?业障就是自己的贪、瞋、痴、慢、疑,见到顺境,见到自己喜欢的,就生贪爱,稍有不顺心的,就生瞋恚,这都是自己内心的业障。还有不明事理、不懂因果、傲慢、嫉妒、对圣贤人的教诲怀疑、对一切人事物怀疑,这些统统都是我们内心的重大障碍。要真正破除冤业,先把这些障碍放下,顺境、逆境都不动心,明信因果,谦卑,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不怀疑,即使是故意来刁难我、障碍我,我都不怀疑。不怀疑什么?我不怀疑他是好人,他对我的这个障碍,那是因为他一时糊涂,他本来是好人,我对他没有疑虑。用自己的真诚心去感化他,古人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什么我不能感化他?是我们诚心不够,我要自己加功用行,绝对不能够怀疑他。古人讲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只讲对了一半。真正修行人要做到什么?防人之心也不可有,内心里绝对真诚,你对他还有防的心你就不真诚。所以把内心的冤业转过来,外面冤业就自然不能够破坏。佛法讲「一切法由心想生」,冤业岂能是从外来,都是你心想所生,这个心想是你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当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的时候,你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一切的众生,就是诸佛如来。所以这个五力帮助我们破除冤业。

  五力里面第一条就是信力,信力在《教乘法数》的解释是「信根增长,能破疑障」,这个不怀疑是善根。所以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对圣贤教诲不怀疑,进而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怀疑。对人绝对没有丝毫的疑虑,这样我们真诚心就出现了,有了真诚心,我们跟一切人都能够和睦相处。为什么我们跟人不能和睦相处?最深的一个根源就是这个疑障,信力不足。包括现在世界的动乱,人心的败坏,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一种混乱的局面,人们谈起伦理道德都甚至会嗤之以鼻。现在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在古代童蒙教材《三字经》里面,头八句话就给我们点出根源之所在,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第三句「苟不教,性乃迁」,第四句「教之道,贵以专」,这八句话可以说是中国老祖宗教育的经典哲学。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是讲我们的本性,本性没有善恶。这里讲的善不是善恶相对那个善,他讲的善是至善、是纯善、是圆满的意思,就是佛在经里讲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意思我们真正明白了,我们对一切人都不敢轻慢,为什么?人人本来是佛,人人本来性本善,哪里有坏人?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所以圣人他不怀疑人,仁者他心里没有敌人。圣人眼目中看个个本来是圣人,仁慈心重的人心里没有敌人,哪怕是真正有敌人,他眼目中看他,把他看成朋友、把他看成兄弟,没把他看成敌人,所以仁者心中无敌,这是仁者无敌的意思。这是什么?从信力上建立的,他真有力度,能破疑障,他绝对不会怀疑对方是个坏人,对方对我怎么样,他没有这种疑心。对方确实做了坏事,确实对不起我,那个不是他的本性。《三字经》第二句讲「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具足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善人,只是他的习性不同。习性是后天所受的染污,正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近善那就成了善人,近恶就成了恶人,这跟本性没有关系。那跟什么有关系?跟你后天所受到的教育有关系,所以「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人没有受圣贤的教育,没有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懂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他难免起心动念自私自利,会造作贪瞋痴慢、杀盗淫妄这些恶业。所以性乃迁,这个迁就是从本性上迁移了,变成自己的习性,习性才有善、有恶。

  现在我们要帮助这个社会,救度苦难的众生,从哪里做?把《三字经》头六句弄清楚我们就知道从哪里入手,就是用教育,「苟不教,性乃迁」,你不用教育当然他就会变,社会风气就会败坏,要想扭转社会风气唯有用圣贤的教育。教育怎么教?《三字经》里面教我们「教之道,贵以专」,专是专一,学贵专一,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人能够专他就有戒、有定、有慧,戒定慧是佛法里的三学,戒是规矩,你能守著规矩,一门深入,只能学一门,不能学两门,这心就定了,得定之后自然开智慧。智慧不是学来的,是你得了禅定,就是内心有主宰,自然就生智慧。遇到事情你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判断准确,你的决定英明,这是智慧,跟你所学的多少没有什么关系。「教之道,贵以专」,这也是精进。过去我们师父上人跟随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学习,方法就是贵以专。李炳老给他规定的三个条件,这是师道传承。第一条,过去所学的统统不算,现在从头学起,第二条,只能听他一个老师,其他的老师,没有经他的允许不准听,第三个,老师没有批准的一切的书籍、经典都不允许看,立了三条师道的规矩。刚开始我们师父还觉得难以接受,后来勉强同意,接受了,没过多久觉得这三条规矩太好了,心清净了。你看看过去所学的都不算,现在从头学起,他就没有傲慢,现在是从零开始。也不能跟老师有任何辩论,老师教什么就做什么,他没有那种自己的见解,把我见给破掉了。老师只能听他一个人的,其他的老师都不能听,把耳朵封住。不允许看的书不准看,把眼睛封住,你看这心就清净了。心清净这就是定,定能开慧。所以守著这个规矩这是戒,由戒生定,由定开慧。然后我们师父跟著老师学法门,学习这些经教,这个方向就非常的纯一。

  他跟我们大家讲,刚开始还没有出家之前,在李老会下学,一年半的时间学习了十三部经,一年三个月时间学习了十三部经,基本上是一个月学一部。第一部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个小乘经,扎根教育。学习合格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就是上台能讲。所以这十三部经我们师父都能讲,这才能够说学合格了。如果上台不能讲,还没有合格。然后我们师父就跟李老师学习《楞严经》,选择其中一部大经。当时李老在台中每个礼拜三讲一次《楞严经》,讲了三年讲圆满。我们师父邀集了七位同学,大家一起来学习经教,听李老的《楞严经》,然后第二天大家做一个研讨,由师父上人来复讲,大家推选我们师父上人复讲《楞严》,其他的六位同学来听他讲,给他提出批评、意见,让他改进。所以他们跟著李老师学《楞严》,李老师讲了一遍,师父上人也讲了一遍,复讲。这是什么?修学道路上要有良师益友,老师非常重要,善友也非常重要。师父他们这七位同学一起在李老会下学了十年,十年如一日,天天在经教上下功夫,这才能学成功。学成功之后,真的是一经通一切经通。我们看师父的学习过程,一年三个月是打基础,这十三部经到了肚子里,把根扎下去了,然后学一部大经,学了三年他会讲了,所以后来他讲经超过自己的老师。李炳老当时是一个礼拜才讲一次,一次只讲一个半小时,其中还有一个翻译,所以实际上讲经的时间也就四十五分钟,另外四十五分钟是台语翻译,而我们师父上人是天天讲两个小时,超过老师。很多经我们师父没学过,但是都会讲,譬如说《法华经》,他也能讲,《华严经》,他也能讲。这什么?真正是贵以专,跟一个老师学,学讲经就学一部,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学法成功之关键。

  我们现在跟随师父上人学习,我们很幸运,我们现在能够每天听师父上人讲经,当时师父一个礼拜只能听一次,现在我们天天听。所以我们自己虽然善根、福德没有师父那么深厚,但是我们的缘比师父要好,师父过去求学这个缘已经是不错了,很殊胜,我们现在更殊胜。我自己检讨,自己善根并不深厚。怎么看出来?眼前出现境界就会受它诱惑,心就会动摇,不是起贪爱就是起瞋恚,或者就是愚痴,或者就是傲慢,或者就是疑惑,贪、瞋、痴、慢、疑都会有,这是善根薄。想要在现在成就,补足自己的善根,如何做?唯有靠一个方法,就是在老师会下长时薰修,用经教来薰习。所以我发心辞掉工作跟著师父上人,在他老人家会下学习。现在也是走师父的老路子,先扎根,再学一部经。但是我们比起师父来讲,基础比他差,善根比他薄,我们要下的功夫、花的时间要比他老人家当年要多才行。他老人家开始一年零三个月学了十三部小经,这扎根教育,我们现在要多一倍,要用三年时间,三年扎根。师父给我们的课程已经讲得非常明确,师父可以说让我们学习扎根的这些课程反覆的强调,他老人家给我自己本人指导是让我做习讲,用习讲来扎根,一部一部的学。学的标准也是你要上台能讲,讲一遍才能算通过。我从二00六年底辞掉教授的工作以后,到今年这是第三年,三年扎根,回顾一下,正好师父让我讲习的这些经典也正好十三部。第一部是《弟子规》,第二部是《太上感应篇》,第三是《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根。这三个根,每一部我至少讲了两遍。《弟子规》讲了三遍,《太上感应篇》讲了三遍,《十善业道经》讲了两遍,《了凡四训》也是两遍,《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也是两遍,《地藏菩萨本愿经》也是两遍,这六个科目,第七科《中峰三时系念》,这里面包括《阿弥陀经》,这是净土的修学,第八是《孝经》,这是儒家的经典,第九是《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我们用一百个小时做了一次习讲,另外又讲了两次大意,第十是莲宗祖师的开示,包括印光大师、蕅益大师、省庵大师他们的开示,第十二「三十七道品」,现在正在做讲习,第十三个科目是《四书》,这是十三部经。我们时间要多花一些,用三年,看看今年能不能完成,不能完成明年继续,一定要完成之后才能够开始正式的学经教。

  这三年当中是扎根,扎德行的根、扎戒律的根、扎佛法修学基础的根。有了这个根,你学一部经,这部经就能通。师父上人给我的安排是将来学一部大经《华严经》,我想学《华严》至少也要用十年时间。方式也是用习讲,正如当年师父在李老会下学《楞严》也是用复讲,他用三年时间,我们至少用十年时间。所以三年扎根,十年专修,走我们师父上人的老路子,我们绝不敢标新立异,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孔子说的。述是什么?就是现在讲的复讲,老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讲,自己不敢创作。信而好古,这是讲信力,信根、信力,你相信圣贤教诲、相信老师教诲,走老路子,不敢自己去创新,然后你有了根,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就有力,你这个疑障就彻底破除掉了,你的烦恼、冤业也彻底破除掉。有了信根、信力,你就不难得到精进、念、定、慧,所以第一条信比什么都重要。在蕅益大师《要解》里面,大师解释信力他是这么说的,「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当信有了根之后你就产生力,这个力量帮助我们破除疑惑、破除邪信、破除烦恼,破除这三桩事情。这个信,最根本的信,佛法里讲的是信自己本来是佛,信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得相信这个,然后我们的修学就有方向,绝不会心外求法。破除了疑惑,我们的心就定在一个方向上,譬如说我们相信净土法门,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心所变现的,我们自己本来是佛,极乐世界是佛的国土,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回归自己本有家乡,这是理所当然,你还有什么疑惑?我现在护持我的爷爷、奶奶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发现什么?老人家功夫不得力之处不外乎就是这三种,第一个就是疑惑,第二个就是邪信,第三个就是烦恼。他一有疑惑,像昨天爷爷还跟我问了一个问题,他觉得阿弥陀佛没那么大本事,宇宙里面这么多的众生都要往生,他哪里能接得过来?这是疑惑。我就跟他解释,我说譬如说天上有一个月亮,它代表阿弥陀佛,它只有一个,可是它能化身。我们在地上放一盆水,你探头去看,那水里头就有月亮,只要那水是平静的。这水代表什么?代表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要是清净了,平静下来了,我们就能影现月亮,月亮就在我们心里,就在那水里。这说明什么?我们心清净下来佛就在我们心里。当然我们那个水要是波动,月亮会不会在水里?也在水里,只是你看不太清,它也能影现,只是你没那么清楚看到。这是水自己本身的问题,跟月亮无关,月亮还是会影现,只是清净的水影现得清楚,波动的水、乱动的水影现得不清楚。所以我们念佛就是念到心清净,这佛就在我们心里。你在这里拿一盆水,我真的给他端一盆水,我在房间里面跟他讲,没到外面,昨天晚上下雨没有月亮,正好天花板上有一盏灯,我就拿个盆放著,他一看盆里有个灯,也影现,那灯也是圆的,跟月亮差不多。我说你看到了吗?看到了。我再拿一盆水再放到那,你看到没有?看到了。你看两盆水里,每一个盆里都有这个灯,如果我拿一万桶水,是不是这一万桶水里头都能影现这个灯,都能影现天上的月亮?他点头:是。这就是化身,同时的,每一个桶里面同时都影现月亮。所以一万个人同时念佛,一万个人都能见佛,一万个人都能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他问我,那一亿个人呢?一亿个人也是一样。十亿个呢?十亿个也是一样。无量亿亿亿,这一切众生念佛,他心里都影现佛,都影现出西方净土,都能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佛有没有动?没有动,真身不动,化身无量,就跟这个月亮,天上只有一个,它没动,底下就能够影现无量无边的月亮,这道理是一样。他听明白了,也就不再问了,破他的疑,这是第一个。有疑当然就不能精进,这时候一定要帮他断疑生信,断疑生信的方法就是帮助他明白道理,理明则信深,愿切则行专,道理明白了你就真信,真信你就真发愿,真发愿你就真念佛,一门深入你才能真精进。这是第一个疑惑。

  第二个是邪信,邪信也是障碍我们的信力,让我们不能够在菩提道上精进。这邪信包括佛教以外一切的信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信仰这些它没有办法让我们圆满证得菩提。不仅包括佛教以外的信仰,也包括佛教内部的,包括小乘,这是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这些信仰比起大乘圆实法门里面的信仰它还是邪不是正。所以这个邪正的标准,最绝对、最究竟的标准就是一乘了义。《华严》、《法华》这都是一乘了义的经典,净土宗也是一乘了义。师父讲其他大乘法门之中,有正中之偏,还不是正中之正,唯独有净土法门这是正中之正。所以善导大师讲,「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世尊为什么出现於世间?是因为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宣说阿弥陀佛本愿之海,你要在这个方面真信了,这是正中之正,破除邪信。真正像善导大师、像蕅益大师、像印光大师这一类了不起的祖师大德,方能做出这样的究竟圆满的说法,他们用自己深厚的学佛功底,几十年深入经藏的这样的一个功夫,总结出精髓的教诲,我们要深信不疑。

  今天上半节课的时间到了,先休息十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刚才讲到信力增长之后,他就能够破除疑惑、破除邪信、破除烦恼,这三大障碍都是靠我们的信力破除掉。刚才我们讲到破疑就能够生信,有了疑这个信就受到障碍,没有信就难以精进,没有精进念就会散乱,念散乱就得不到定,定得不到智慧就不开,所以你看看信是五根、五力的基础。我们又刚才讲到信力能破除邪信,他要是生起正信,当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你也不受它的影响,你的信仰纯正,直趋菩提大道。而在末法时代菩提大道最殊胜的法门就是净宗法门,正所谓「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华严经》里面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我们显示出净土法门是一切大乘法门里面的正中之正。我们把心定在这一门上,绝对不动摇,这是破除邪信,我们的信就有力了,信有力量破除烦恼也不是难事。烦恼是无量无边的,贪、瞋、痴、慢、疑是大烦恼,烦恼起来了之后,哪些人能够很快的把它降伏住?他信有根、有力的人,往往是那种对佛法能够笃信、能够正信、能够真信的人。笃信佛法者他是老实人,佛教他怎么做他就能怎么做,依教奉行,不折不扣,这样的人自然是烦恼轻智慧长。对佛法有正信的是明白教理,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宇宙人生真相你明了了,遇到烦恼现行你很快能够觉照出来,你能够改过。所以我们想要断除烦恼用什么方式?用深入经教。特别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重大的一个烦恼就是自己知见很多、疑心很重,对圣人的教诲提出很多问题,怎么办?必须要用长时间的薰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样的薰习,经教这个力量才能产生,那才能断除烦恼。所以这是知识分子必须要走的路子,断疑生信,有了信力,破除烦恼。

  另外一种是真信,真信是你真修实干之后你体会到了,对佛所讲的道理你真正证明了,你那个信就真有力量,烦恼就不会起现行,这是要通过真修实干。如果光学教理不肯真干,不肯在境界现前的时候去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那么学经教也不管用,为什么?他的信还不能产生力量。所以学教的目的是让我们真干,只是知识分子非得要学明白了他才肯真干。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所谓知识分子,学位读得很高,拿到博士了,这什么?在菩提道上未必是有好处。我们的习气是样样要去找证据,佛所说的有没有道理?符合道理,我真明白了,我才肯去做。我们善根不如锅漏匠那种人,他们不用明白道理,他没有文化,听到师父这么教,他就这么干,一句话都不问,老老实实依教奉行,他真成就。我们这种人根性就劣了,只能是什么?深入经教,真正哪一天全部透彻明了了,那才能勇往直前,这信才有力。那个信是从你真干所得来的体验,不是别人说的,是自己得到的,那个破烦恼就自然水到渠成。在净宗法门里面,解门和行门是一不是二,我们学经教必须要去念佛,念佛和经教合一,通过念佛来体会经教所说的道理,通过明白道理才能够死心塌地去念佛,解帮助行,行帮助解。

  所以遇到烦恼怎么办?你要相信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中峰三时系念法事》里头祖师有一句开示说,「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是讲有一种宝珠叫清水珠,这是有净化水的功能,可能有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明矾这一类,它能净化水。一个很污浊的水里头你放入清珠,它入水一寸,这一寸的水就清洁,入水一尺,这一尺的水也清洁,一直清珠到了水底,这整个水都清洁了。这是比喻,比喻什么?念佛。清珠是用来比喻佛号,佛号入到我们的乱心里头,当我们的心里很杂乱,妄念纷飞,甚至会烦恼重重,这时候你去念阿弥陀佛,佛号一入到你的心里,就像清珠入到浊水,入水一寸,一寸的水就清洁,佛号你入一句到你的乱心,乱心就清净一句,入十句,乱心有十句的时间就清净,一直念下去,乱心不得不佛,把整个乱心都变成佛心。这个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要真相信才行,然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著运用,当自己内心很烦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怎么办?马上念阿弥陀佛,先把事情放下,停下来,端坐合掌,念上十句佛号,这十句佛号的时间不长,或许只有半分钟,但你半分钟里面乱心不得不佛,你马上会发现自己的心一下子就松缓了,没有那么烦躁,再念上十句,这心就更清净了,能念上一小时佛,我看你那烦恼基本都烟消云散了。要真干!当我们遇到别人起烦恼的时候用什么方式?也用这个方式,看到对方烦躁不安,甚至会跟你生气,你不要跟他辩论,也不需要解释,不要去受他影响,你一跟他解释,说不定更糟,你跟他辩论,可能对方火气更大。这时候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合掌跟他微笑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投入他的乱心里面,他乱心不得不佛,十句投入进去,他十句乱心不得不佛。如果他能够合作,大家一起坐下来,当然他也要学佛的,他才能肯配合,不学佛的,你就给他念个十句然后你就离开,他的气就上不来了。如果是学佛的,他平时种善根多,你给他念佛他容易觉悟,陪著他念上一小时佛,他发现刚才那些气恼也都好像抛到九霄云外。用这种方式自度度他效果最殊胜,我们这个要相信,你信力够你念佛就念得真诚,那个力量就很足,真的可以破除烦恼,这叫万德洪名,我们要相信。你信得愈深那个力量愈大,一切法由心想生。

  下面我们来看五力第二个精进力。《弥陀要解》里面它是这么说的,「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这一句跟《教乘法数》里面讲的「进根增长,能破懈怠」是相同的。这个精进,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想要成就大事,这是最重要的。在三十七道品里面这是讲在出世道上精进,因为五根、五力是大乘菩萨都要修习的。菩萨的善根是什么?就是精进。世间人的善根佛说有三种,所谓无贪、无瞋、无痴,心里没有贪、瞋、痴这三毒烦恼,这叫三善根。为什么叫善根?因为世间一切的善法都是从无贪、无瞋、无痴这三个根生的,这三个根也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它底下有两个基础,一个是儒之根《弟子规》,一个是道之根《太上感应篇》。师父把这三个经典称为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这是世间善法。《十善业道经》是通大乘佛法的,这讲到世间善根。出世间善根就是唯一精进,因为大乘菩萨已经没有贪瞋痴了,他十善业做得很圆满,他所要修的就是精进不懈,直趋菩提大道。精进确实不容易,因为众生无始劫的习气就是懈怠懒散,不能够自始至终保持一贯的努力发愤,常常事业进行到一半就退心了,学佛也是学到一半,觉得功夫都不得力,难免会退心。正所谓有一句谚语,是佛门里的谚语所说的,「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一年比一年淡,最后没有了。这就是什么?因为懈怠懒散,最后学的变成个老油条,精进力就提不起来了。这是我们常说的学的功夫不得力,用的时间是很多,甚至学了几十年,好像烦恼还很多,进步都不是很大,这个主要原因就是精进力没提起来。

  为什么精进力提不起来?因为在佛法修学上没有产生法喜。古人都讲「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是高兴,做事情特别来劲,不用人去鞭策、督促,他自己干得很不亦乐乎;如果你做这事情不生法喜,没有欢喜心,确实是很累。要得到法喜,一个是要道理搞清楚,一个是你要真干,你不能马虎,不能够因循苟且。你看《四书.论语》里面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悦就是法喜。为什么人家学得不亦悦乎,我们觉得好像学起来不亦苦乎、不亦累乎?你看人家是学而时习,一个是真学,学就是听经闻法,深入经藏,教理要搞清楚,认认真真的学,不能马虎,听经、读经集中精神,不能够允许妄念在那里乱起来,甚至相续不断,不允许这个,集中精神全神贯注。我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习讲,习讲,你学习经教,你的学习比台下听众的学习肯定效果要好,为什么?你自己是全神贯注。你备课的时候不敢马虎,马虎的时候怕上台下不了台,讲的时候那更是聚精会神,真的没有妄念。平时读经还会有妄念,上台讲经绝对没有妄念,哪里敢起妄念,一走神,讲错了自己不知道,那真的是羞愧。特别是现在对著摄影机讲,将来要上网,要在全世界跟大家一起分享的,要讲错一句话,这因果可不得了。不像过去,讲完了没有录音,还好一点。古人讲「错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讲错一个字,把道理搞错了,这是不懂装懂,说错了,说错了以后会堕五百世的野狐,变成老狐狸,堕畜生身。过去没有留下光盘,那个因果还没那么大,现在留下光盘,改都改不了,而且流通还不知流通多少年,那个因果不得了,恐怕不是五百世,恐怕也不是只是野狐。所以哪里敢随随便便、马马虎虎。

  学是真学,学了之后更重要的是时习,习是真干,你得落实,把所学的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从这个时习落实当中去体会自己所学的。你在真干的时候,你会忽然之间明白了这经教里讲的某一个道理,这叫小悟,积小悟成大悟,积大悟成彻悟。这个悟从哪来的?是从你真干,真有体验,你就能得到,你不去真干你不会有真的悟处,你有悟处你就生法喜,那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所以你这个精进才能提起来,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这个出世大事不仅是出三界,三十七道品是通大小乘,大乘里面讲的出世是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我们凡夫这一生能不能做得到?答案是肯定的。最殊胜的法门就是净土法门,你虽然烦恼一品都没有断,但是你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一到极乐世界,不仅出三界,也是出十法界,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那才是成就出世的大事,这叫大事因缘。你想想我们无量劫来都没有离开过六道,而且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受的苦是无量无边,受够了!这一生终於有一个机会遇到净宗法门,知道这一生我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不退成佛,这真是大事因缘,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机会真是太太殊胜稀有,所以我们要以最殷重之心来修习。

  真正要去念佛要精进,精是精纯,精纯到什么?就一句佛号,不令间断。印光大师教导我们,「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这就是真精进。念佛人最重要的是对治自己的妄想,这妄想是我们无始的习气,你不用起心动念去想它自然就起来,它太习惯了,你不想都不行。怎么对治?就用一句佛号对治,当妄念起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能够发觉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多没有关系,人人都是这样,初学佛哪能说没有妄念?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很多同修会发现,不念佛的时候好像还没那么多妄念,一念佛这妄念就特别多,怎么回事?这不是说念佛把妄念念多了,不是,是我们念佛的时候心清净,你才能发觉原来自己妄念这么多,不念佛的时候心不在焉你根本没发觉。发觉了,这是第一步开悟,你要没发现,还没开悟。开悟了之后就要修行,修行就是用佛号来打妄念,来一个打一个,来一个打一个,绝对不能够姑息,不能纵容。不管是什么念头,那个念头,关系再大的,来得再迫切的,这像以前李炳老讲经的时候说,你家著火了,有亲戚来报,叫你赶快回去救火,你这经没听完你如如不动,把经听完了再说,那是一个妄念。你可能在念佛的时候就出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有的是一个幻觉,有的可能是真的发生了。真的发生也是幻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相信,那都是魔恼,来扰乱你的清净心。佛当年成道之前天魔来扰乱,就是用这些境界让他起妄念,他就是不起。「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你把念头真正打死了,不起来了,你才能证法身,才能成佛。

  所以只要妄念一起,马上提起佛号,这时候念头会愈来愈少,因为妄念是一种习气,可以改的,它本来是没有的,这是马鸣菩萨讲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佛性,本来就具有,本来具有的当然可以恢复。妄念是不觉,是迷惑颠倒才产生,不觉本无,本来没有,当然可以把它去除,所以就用佛号来去除。等功夫得力了妄念就少,妄念少了你会发现你心清净了,有智慧了,处理事情起来判断准确,不会做无用功,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圆圆满满。所以办事靠打妄想、靠急没有用的,打妄想、心浮气躁这没有智慧,办事情就不会办圆满。你内心清净你有定力,看问题清清楚楚,解决问题你顺手擒来、游刃有余,你自在,这就是智慧。所以智慧是由你通过精进之后你才能够得到定力,才能有智慧。所以要真正降伏妄念要从放下上下功夫,对一切事物都要能放得下。念佛人把这一生求生净土当作我们第一桩大事,纵然不能把它当作唯一一桩大事,也要把它当作第一桩大事。当作唯一一桩大事更好,你什么事都不干,就是只念佛,那是你有很大的福报,你只干这一桩事,那你要有很好的护法。像锅漏匠,他真的什么事都不干了,就是念阿弥陀佛,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他站著往生。我们一般人没有这样的福报,还要工作,还要处理事情。那怎么办?随缘过。心里第一桩大事就是求生净土,你有这样的一个标准,你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判断。也就是凡是妨害到我这第一桩大事的我都把它放下,其他都是第二桩、第三桩,不能够妨害第一桩。所以跟求生净土比起来什么都不重要,没有饭吃不重要,没有衣服穿不重要,没有工作不重要,但不念佛不行。你有这样的见解你才能提起精进力,所以可以破除身心的懈怠。

  底下第三个是念力,《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是这么说,「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这个念力是由念根增长而来,它能破除邪念。什么是邪念?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错误的思想、一切错误的见解,我们对一切法看错了、想错了、做错了,这都属於邪念。这个错误我们要把它改过来,如果不把它改过来就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改过来是要念根增长,就是正念现前,这一切邪念,一切错误的看法、做法、想法,自然没有了。正念要通过明白道理,你深入经教以后你明白了,明白还不够,还得真干,要精进,把你明白的道理变成你自己的心行。所以念力是从前面的信力、精进力产生,互为因果的,也就是你学而时习,信了之后你精进你就能产生念,正念现前这邪念就染不上来。在修持上我们跟随师父上人学净宗法门,这个法门真是太殊胜,方法很简单,并不复杂。怎么样成就念力?就是用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念到底,一心一意专求往生净土,专持弥陀名号,你这个念就有力。你能做到一心,这力才出来,如果不是一心,你是二心、三心,这力量就分散了。所以什么是正念?正念是无念,心里还有一个念那就是邪念,这是佛法里最高的标准。真心当中本来无一物,你有一个念那就是有一物,有一念就是邪念,等到什么时候心地清清净净,一尘不染,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正念。我们现在达不到这个标准,你心里没有念做不到。我说我心里就是没一念,你想著心里没一念已经有一念了。那怎么办?念佛就是相似的正念,念佛这心里有佛号不是有一物吗?是,是有一物。那有一物就不是正念了?按照绝对的标准,没错,它也不是正念,但是凡夫只能从这里下手,用一个念来打掉其他一切念,这个念叫净念。为什么?因为佛号是性德名号,是阿弥陀佛无量劫功德之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的威德名号,你去念他的名号你就是跟性德相应,这就是相似的正念。你能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全神贯注去念佛,不让其他杂念掺入来,就是净念相继。念著念著,你这个佛号得力了以后你念力就会产生,那些妄想分别执著你不用去断它自然脱落。所以念佛不需要额外再去断妄想分别执著,念佛本身就是断妄想分别执著。念到执著断了你就证阿罗汉果,念到分别断了你就成为菩萨,念到妄想都断了,你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念佛法门里面的理一心不乱。就用一句名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用靠其他法门,你就这一个法门一直念到底,自得心开。心开就是明心见性,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这是《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法门。

  底下第四条我们来讲定力,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是这样注解的,「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这个念有力量他就会得定。刚才讲到念力,补充一下,在《教乘法数》里面说到的是「念根增长,能破昏忘」。你净念相继了,你不忘一句佛号,如果我们佛号老忘,这念力没有成就。要练什么?练一个老不忘的功夫,那你得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要老念。现在我帮助爷爷、奶奶就是用这个方法,老提醒他,他们现在老忘,老忘老提醒。昏忘是功夫没得力之前肯定会出现的现象,要帮助他就是老提醒,他一忘了就提醒他念,念久了他就不会昏忘,慢慢就会有定力。这定力是讲「定根增长,能破乱想」,乱想就是烦恼。烦恼指什么?贪、瞋、痴、慢、疑,这些都是颠倒乱想。师父在讲《华严经》里面谈到三重障,一个是傲慢、一个是嫉妒、一个是贪欲,这三重障,这是乱想。我们待人没有谦和的心这是傲慢,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肯随顺圣贤的教诲,这也是傲慢,别人提出的良好的建议我们不屑一顾,不能够虚心纳谏,这也是傲慢。嫉妒,这什么?内心里面有极深重的人我是非,对别人的好事、善法看不顺眼,不能生随喜心,见到人做一样功德,不仅不肯帮助他,反而会起心动念障碍他,严重的烦恼,造很重的罪业。傲慢和嫉妒它的根就在於贪欲,当你贪一样东西你得到了你就生傲慢。譬如说看到自己有一点成就,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就生傲慢,这什么?贪恭敬赞叹、贪名闻利养,才会因此生傲慢。如果自己得不到这些,看到别人得到恭敬供养、名闻利养,他就生嫉妒。所以这三重障是大烦恼,这叫乱想。所以把心定下来,定了之后念头不生这叫定,一有念头定就没有了,真正有定力这就能破烦恼。『发诸事理禅定』,这个事跟理这是把一切法都包括,不仅包括佛法,也包括世间法。这一切法不外乎就是一个事、一个理,事有多复杂理也有多复杂,事跟理的复杂程度是相等的,有一事必有一理,有一理必有一事,绝对没有理外之事,也不可能有事外之理,所以把事理都搞明白了心就安了,所谓理得心安。禅定怎么个讲法?禅定是指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也就是外不受诱惑,内里面不起分别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禅定。甚深的禅定它是不去用思惟,不用自己的逻辑、研究、意识,佛门里面叫参究,对於一切事理他用参究不用研究,研究没有离开心意识,而参究是离开了心意识,这个心是讲第八识,意是讲第七识执著,识是讲第六识分别。也就是他对事理能用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落印象,这叫参究。用这种功夫这是真正禅定,这就是定力。

  底下五力最后一条慧力。《阿弥陀经要解》里面讲到「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能遮通别诸惑,遮是遮止,是息灭的意思。通别诸惑就讲到两种迷惑,一种通惑,是讲什么?见思惑,这是通菩萨、二乘、凡夫,他们都有见思烦恼;别惑是讲尘沙、无明二惑,这是菩萨所要断的,所以叫别惑。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断见思、尘沙、无明烦恼三种,这个烦恼断尽了就真正得到无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也就是他把烦恼断尽了,这真实的智慧就现前了,这就是真正有慧力。《教乘法数》里面讲的,「慧根增长,能破愚迷」,一切的迷惑、愚痴统统都断尽了,把烦恼全部都断尽了这就成佛了,那个慧真正是具足了力量。所以五根、五力是一切修行人,从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觉菩萨,都不能离开的修学原则,这里讲到的十道品五根、五力讲得非常的概括、简要,只是原则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那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学菩萨行,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去落实信、进、念、定、慧的功夫,慢慢你就会真正在修学道路上烦恼轻、智慧长,法喜充满,一切内外的魔怨都不能够动摇你的道心,你的修学功夫就能够很快的成就。

  这里我们把五力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