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二集) 2009/5/27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2-329-0012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昨天我们开始学习《大智度论》里面关於大乘法里面的五根,昨天讲到信根,这一段还没有讲完,我们先把今天要讲的经文念一下:
【信诸法空。无相。无作。不生不灭。无信相无相。而信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得是信根故。不复退转。以信根为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动不转。一心信依业果报。离诸邪见。更不信余语。但受佛法。信众僧。住实道中。直心柔软能忍。通达无碍。不动不坏。得力自在。是名信根。】
这一段理非常的深,菩萨的五根都是建立在高度的般若智慧基础上,如果没有般若的智慧,确实在境界当中心非常容易动摇。所以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之后,要学著在这境界当中练习,练习什么?练习我们不动心。这里讲到菩萨他有坚固的信心,信什么?『信诸法空、无相、无作』,这是所谓的三解脱门。「诸法」是指宇宙万物一切的现象,它本来是空,这个空是讲真空,它无所有,为什么说是空?因为一切法由心想生,这个心想是我们的妄念,这个妄念包括妄想分别执著,因为有这种妄念,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境界,这个境界是我们妄念变现的。妄念在哪里?如果你要去找妄念你是找不到的,它在念念的生灭,你想把它保持住不可能,它没有形相,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我们的境界实际上就是现前这一念变现的,境界的现相是我们念念相续产生的幻影,因此境界不是实有,因此这里讲诸法是空相。「空」和「无相」是相关联的,如果说有一法真有相,那就变成实有了,但是你要找任何一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相那是幻相,实在讲没有一个相有自性、有实体,一切法它本来是空、是无相,所以在诸法之中我们也就没有造作。所以这个事实的真相明了之后,我们对一切的境界都不会起妄想分别执著,相我们看到有生有灭,而实在讲相是由我们自性所现的、所变的,自性不生不灭,生灭的现相实在就是念头在生灭而已,没有一个实体的境界。菩萨有这种般若智慧,所以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当中他能保持如如不动,我们凡夫遇到境界现前往往就会起烦恼,这烦恼包括对顺自己心的境界就起贪爱、起欢喜,对逆著自己心的境界就起瞋恚、就起不平。特别是我们修学有一定深入的时候考验就会来了,俗话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魔是指折磨、是指考验,你的道行提升了一步的时候,考验会来得更大,就考验你能不能够在事相上会动心,会不会忘掉诸法本空、无相、无作,如果一忘掉,这就是迷失自性,迷失自性随之而起的就是烦恼。菩萨有这个智慧,他能够看透这种境界的真相,所以他在这个境界当中可以做到自在,无论你怎么样考验他,他都能保持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所谓随缘不变,随著眼前的人事物的缘,但是心不动,这是得大自在。这个自在是建立在信根的基础上,在般若智慧觉照之下他的信真有根,信心不动摇,他能入无生法忍,这是忍住,不生妄想分别执著,那么他就真正得到解脱,证入法身。正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入一真法界了,他能够随顺一切众生的欢喜而去现不同的身为他说法,自己永远是处於寂静、不起心动念的状态。
底下讲的这个信就是五分法身,『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讲五分法身。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不论是什么样的法门都离不开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菩萨欢喜持戒,知道持戒的效果是解脱,他能够得甚深禅定。这个禅定是什么?内不动心,外不著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诱惑、什么样的考验,他能保持内心如如不动,而他的心恒住在智慧当中。你只要不动心你就生智慧,这个智慧是能够觉照,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寂是定,照是慧。事情来了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镜子照外界这些事物,有东西在镜子前的时候,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东西一拿走,镜子又恢复了清净,没有丝毫的染污,没有丝毫的印象,菩萨用心如镜。实在讲照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没有丝毫的染污,也没有丝毫的印象,这是智慧。「解脱」是他把烦恼都断尽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尽了,他就得到解脱。这个解脱不仅是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他能够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现身说法,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解脱知见」就是他能够有这个智慧认识到解脱这个境界,对自己、对众生境界明明了了,这叫五分法身,这是佛的身,佛他无身,但是他能够在一切的世界里头现身。这个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种戒定慧是修因,后面两种,解脱和解脱知见这是果,这是佛的真身。
底下经文说『得是信根故,不复退转』,菩萨的信真有根,这信心有根就不会动摇,在一切境界当中他都能够保持解脱,都不会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就叫退转。凡夫修学很容易退转,考验一来的时候你看就失败下来,过不了关。往往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修学通过一定的时间的安住,修学的时候内心得到一点清净,尝到一点法喜,结果马上就会有一些让我们没有办法思议的事情发生,让我们会起烦恼。可能这种事情是诱惑,马上把我们从修学的状态当中拉出来,我们上当了,被它诱惑出来了。这是什么?自己内心里有贪爱,所以它才能诱惑到你,或者是有一些很不如意,让你痛心疾首的事情发生,让你生起瞋恚,这些都是退转。这个退转是什么?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把智慧给忘掉了,不能够马上起觉照。所以我们师父教导我们什么?要学著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来帮助我的,顺境起来的时候,这是佛菩萨示现来护持我,让我提升,如果是逆境现前的时候,也是佛菩萨示现来考我的,看我这一次考试能不能及格,会不会退转,退转是退步,不及格。用这样的一种观照功夫,也就近似於菩萨的用功方式,就是你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我是唯一的凡夫,你这信真有根,你才能够在境界里不退转。
下面说『以信根为首,善住持戒』,真正有信根做为基础持戒才会有功效,它的功效是什么?帮助我们得到解脱。所以用我们刚才的这个说法,我们要相信一切众生是佛菩萨来示现,我们「善住持戒」,持戒是什么?包括断恶修善。假如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别人不持戒,别人在造恶,我们内心里就起了不满、不平,或者是轻蔑,甚至会起怨恨,纵然自己持戒持得再好,也不叫善住持戒。为什么?因为这个信根失掉了,你忘记了那个破戒之人其实也是佛菩萨示现的,你这时候把这个信心退了,你以为他真的是一个破戒人,以为他真的是在造恶,不晓得那是佛菩萨做个样子给我看,告诉我不能学他那样,而要怎么样?反求诸己,看见他破戒,看见他造恶,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像他那样,如果有赶紧得改。古人讲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的过错自己发现很难,当你看到别人有过错的时候你就反省自己,这个比较容易。所以看到别人破戒,不能去批评他、轻视他,那是心随境转,自己的心是凡夫心,所以看见他是凡夫。你要回过头来修持自己,我要给他做个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他做得不好,实际上是我修得不够,不足以感化他,我自己反观内省,加功用行。你看他对你就是菩萨,他是帮助你提升的,你得感恩他,如果不是他这样的示现,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努力加功用行,可能我们还会懈怠,正因为看见他在造恶,我们就发起慈悲心来帮助他,我们持戒,他是菩萨来度我的,有这样的一种信根才是善住持戒。所以持戒对自己,不能要求别人。
往往看到某些持戒的人,自己持的很精严,老是在批评别人,说某人犯戒,某人不如法,那些人他不是善住持戒,为什么?他的持戒得不了定,没有定就不可能开智慧,戒、定、慧,戒是基础,持戒而后得定,他的心怎么能得定?老看别人的过失,心都往外跑,那个持戒就不善。自己认真持戒,只管自己持戒,不要要求别人持戒,我要好好做,人家做不做是人家的事,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这是住持戒,就是心安住在自己持戒,这时候才能做到『信心不动不转』,你愈持戒你就信心愈来愈坚固,这个信心是什么?信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所以我自己要持戒,人家是菩萨,人家不持戒没有关系。所以有饶人责己之心,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恕包容,这个信心它不退转、不动摇,你的功夫愈提升你的信心会愈坚固。所以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让我们的信心一天一天的坚固起来,学到的这些教理你要去落实。持戒包括广义的,就是依教奉行,这个戒是佛陀的教诫、老师的教诫,你听懂了认真落实,你落实一分你的信心就坚固一分,你能圆满落实,你这信心就「不动不转」。
底下说『一心信依业果报,离诸邪见』,这里最重要的是「一心」,一心是什么?没有杂念,他的心是清净的,这个心里头绝不会夹带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在里头。不仅恶念不夹杂,连善的念头也不夹杂,善恶二边都放下这才叫做一心,这样的心就真诚。曾国藩先生说的「一念不生是谓诚」,一个念头都没有的时候这心才是真诚。所以这一心是真诚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是正觉心、是慈悲心。在这样的一种一心当中生起信根,这个信,信「依业果报」,也就是我们讲的业因果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报,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是世出世间不变的规律。菩萨见到众生造善造恶得到的善报、恶报,他会不会起分别执著?不会,他知道这是法尔如是。在这样的智慧当中又生起广度一切众生的心,见到众生迷惑颠倒,造业受报,太苦了,所以生起大慈大悲要救度他们。在《地藏经》里面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众生的业力真的不可思议,他无始劫来积累的这个业太重,巨海都不够它深,大山都不够它重,这个业力能够障碍他的圣道。譬如说我们如果要发心护持一位老人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发的愿心,可是他的业力很深重,虽然你尽心尽力的去照顾他,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跟你在一起,就想离开你,要回到他六道轮回的圈子里面。这个事情可能很多同修会遇到,特别是自己学佛了,想要护持自己的父母、老人往生净土,可是他可能不愿意受教,不愿意配合,你就知道《地藏经》讲的没错,他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无论你怎么样尽心尽力,他都不满意,他都要走,你这时候会不会退心?如果退心了,你的信根不够。人家菩萨有信根,不会退转,像地藏菩萨似的,见到地狱的众生,业力是最重的,最难回头的,但是地藏菩萨恒发弘誓,这个誓愿没有退转过,无量劫来度化这些幽冥众生,这些众生是刚强难化。地藏菩萨一个个头头救拔,把他们拔出来,可是拔出来,他们因为业力很重,没多久又迷惑颠倒,又造业,又要返回地狱,地藏菩萨还是这样的耐心的去救度他们,从来没有生起一个舍弃的心,这是大慈大悲。
为什么他能够这么做?因为他有信根,信根坚固。他信什么?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是他现在一时迷惑颠倒做出这些糊涂事,只要他觉悟他就跟佛一样。地藏菩萨看到的是他的佛性,没有看他的习性,他的习性是迷惑颠倒,但是地藏菩萨不看这个。「离诸邪见」,这邪见是什么?根本的邪见就是以为自己没有佛性,不承认自己本性本善,这是大邪见。菩萨有信根,他不起这种邪见,尽管看到众生造无量的罪恶,菩萨依然没有对他起任何的轻视、不满。但是他又知道他造恶必定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众生业力现行的时候,佛菩萨在旁边看到了也只好叹气,无可奈何。过去佛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所在的释迦族被琉璃王灭了,这就是业因果报。释迦牟尼佛也想救自己家族,当琉璃王带著军队来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也尝试尽力的说服琉璃王不要打仗,可是说不了,佛都没办法,最后琉璃王还是把释迦族给灭了。在这个战争,这个战争是很残酷的,琉璃王是把释迦族赶尽杀绝,佛的大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他想把释迦族的五百族人救出来,他用自己的一个钵把这五百人盛放在钵里头,把这钵放在天上,希望解救他们。等这场战争过后,目犍连再把这个钵从天上取下来,结果很惊讶的发现这钵里已经成了血水,大目犍连也都疑惑了,怎么回事,来请问佛,佛告诉他这是业因果报,定业难逃。这是因为琉璃王在很久很久的过去是在一个池子里的一条鱼,琉璃王的军队是那池子里的小鱼,琉璃王是只鱼王,池子边上有一个村庄,就是释迦族人那一世所居住的村庄。结果有一天这村庄里的人把池子里的鱼全部打捞上来吃掉,最后只剩下这一只鱼王,大家准备要去分吃它,唯有一个小孩子没有吃,这个小孩子当时只是好玩,在这个鱼脑袋上叩了三下。结果释迦牟尼佛告诉目犍连尊者,这一群鱼这一世就变成琉璃王和他的军队,那个村子里的村民就是释迦族,那个小孩就是释迦牟尼佛,因为只有释迦牟尼佛没有吃鱼,但是他在鱼脑袋上叩了三下,所以当时释迦牟尼佛头痛了三天。你看这业因果报一丝一毫都不差,都是冤冤相报。果报现前的时候,连佛都没有办法解救,更何况目犍连。
我们看到这些因果报应要存著什么样的心态?要发起慈愍心,怜悯众生愚痴,过去造业,现在受这个苦报,希望他们能够在这苦报当中回头,不要再更造新业。所以度化众生最重要的是让他明了因果,他懂得因果之后他心就平了,知道自己今天的不幸是过去造作不善感得的苦报,现在不能再怨天尤人,而应该断恶修善,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修将来的善因。念佛是至善,念佛是因,果报是往生不退成佛。所以世尊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看到自己的家人受害,这也是对他的考验,看看这时候会不会退转。退转是什么?心生瞋恚,生不满、不平,生怨恨,要报复,这就是退转。这是什么?把因果忘了,对於眼前的境界著实了,把它当作是真实的境界,在这些境界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看世尊他完全没有,他还是保持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所以佛他的心是平等慈悲一切众生,没有厚薄,对自己家族的人和对琉璃王,这我们说是敌人,同样的慈悲。对家人放下了情执,对於敌人放下了怨恨,这心才清净,才平等。放下了情执对家人,那个心才是真正孝顺心。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了求道出家,十九岁出家,三十岁证道,成佛了。后来成佛以后,因为弘法的因缘才回到自己的故乡,见到久别的父王净饭王,净饭王年纪都很老了。佛虽然没有在他父亲身边尽孝,可是他广度众生,积功累德,他的父亲就得到很大的利益。我们常听到「一人成道,九祖生天」,更何况你成佛了,自己的父亲当然也是得到很大的利益,这是对自己父亲真正的供养。所以后来他父亲往生了,往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回来护持他往生,为他做助念,劝导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父亲依教奉行,往生了。真正帮助自己父母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至孝,他往生就作佛去了,真正得到解脱,永远的离苦得乐,这才是尽大孝、尽至孝。所以情执放下我们才有智慧,才懂得如何帮助家人。
下面一句是说『更不信余语,但受佛法,信众僧』,「余语」是讲其他外道的这些说法。什么是外道?凡是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跟自性不相应,违背性德。在现前的社会正所谓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是哪些?为什么说是恒河沙?恒河沙是代表数量之多,像恒河里的沙一样。我们仔细留意观察现在这个社会里面,他所提的这些说法,媒体里所宣传的这些内容,我们所遇到的周遭的人,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知见,真的跟自性不相应,那就是邪师说法。也包括自己,邪师不一定是外人,假如自己这一念不正,起了妄念,或者是说自己做了错事,宽恕自己,不愿意承认错误,而且还为自己种种错误辩解,这不都是邪师说法吗?菩萨对这些邪师说法他不受影响,为什么?他不信,他只信跟自性相应的这些教诲,跟自性不相应的他不信、不受,他能做到如如不动,这是智慧,他只受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佛就是觉悟,只要能觉悟,一切法都是佛法。菩萨常住智慧当中,时时刻刻都觉悟,所以他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他用智慧,他不起烦恼。如何会起烦恼?当我们感情用事的时候就会起烦恼,所以菩萨不用感情用理智,这就是「受佛法」。
「信众僧」,这个众僧是指圣贤僧,那些已经成就了的祖师、大德、菩萨,他们都是佛的学生,他们依佛的教诲学成就了,他们也留下自己修学的心得,著书立说,讲经说法,给我们后学指出一条修学的成功之路,我们对他们也相信,也依教奉行。众僧,对我们最亲近的就是老师,我们信老师。在我们自己眼中我们的老师就是佛、就是圣贤,所以我们对老师的教诲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这样才能够得到真实利益。所以信很可贵,只有信他才能够依教奉行。这里讲到佛、法、僧这三个名相,这是三皈依里面的内容,这里受佛法也包括僧,就是受持三皈。他能够皈依佛,觉而不迷,在种种复杂的境界当中他能够觉了,他不会迷惑。皈依法是正而不邪,起心动念都是正知正见。我们现前如何受持法,皈依法,怎么个皈依法?这是以经典作为依据,能够处处都想到佛在经典里所说的,我们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就认真努力做到,佛如果不教我们做的,不允许我们做的,我们绝对不做,这皈依法。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僧代表清净,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不起贪瞋痴,这就不染。这些都来自於我们对佛、法、僧的真实信仰,信根之所成就。
底下说『住实道中,直心柔软能忍,通达无碍,不动不坏,得力自在,是名信根』。「住实道中」,这就是住在真实道中,真实道是智慧,心常住在真实智慧当中,对宇宙人生真相明明了了而不起妄想分别执著,他的心是直心,内心里面正直没有委曲,待人接物柔软、能忍,忍什么?在一切境界当中忍住不起自私自利,忍住不起贪瞋痴慢,忍住不起分别执著,忍住不起心动念,这真正能忍。菩萨跟小乘修行人不一样,小乘修行人只求自度,不求度他,菩萨他是自度度他不二,他发大乘心广度一切众生,摄受众生要靠「直心柔软」。在贤首国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到菩萨四德,其中就有一条「柔和质直摄生德」,质直是讲内心,内心里正直,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有私心杂念心就不正直。柔和那是对一切众生关怀、照顾、安慰、体贴,绝对没有难看的脸色,难听的言语,或者是那种硬的、刚强的态度,所以跟众生在一起,众生会觉得他非常的慈悲,非常有爱心,对他欢喜、恭敬,这是菩萨摄受众生。我们要反省,假如众生对我们不恭敬、不欢喜,我们自己就要检点是不是正直、柔和这两条有缺乏。当然要度化众生这是需要有很大的耐心,这就是能忍。众生真是刚强难化,他的习气非常深,根深蒂固,这是无量劫来养成的,你现在要动他不容易,让他回头难,这时候我们如果没有耐心,如果我们冲动,我们急躁了,往往前功尽弃。所以愈是吃紧处愈是要忍耐,众生得度有他的时节因缘,我们不能够急於求成,所谓欲速则不达。要懂得学著普贤菩萨那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顺著他的习气来度化他,如果你逆著他的习气,效果不仅得不到,反而更糟糕,他有反弹,我们讲叛逆,你愈对他好,你愈想帮助他,他愈是跟你作对,反弹力很强,你这时候就要忍耐,要随顺他,看著他造恶业也要随顺他,他造恶业必定会受恶报,受恶报也是消业障,他的业障不消他就不能提升,他就不能开智慧,不能回头。
所以菩萨见到众生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堕地狱了,也只能随顺他,等他真堕了地狱之后他就知道你讲的是对的,你是个好人,我错怪你了,他就回头了。人能够回头就有救,哪怕是在地狱里面回头都有救。《地藏经》里给我们讲到的婆罗门女,你看她是怎么样救她母亲。她母亲不信三宝,甚至毁骂三宝,造无量的罪业,还造作杀生,这些恶业使她堕了地狱。婆罗门女是孝女,真正是至孝,她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想像她度化她母亲肯定是用尽方便,真正是「直心柔软能忍」,给她种这些因,种善根。即使她母亲不信,不能够听你的教诲,可是你跟她说了佛法,你跟她讲因果,她心里就有印象,她现在不肯听你的、不肯照做,是因为她习气太重,她烦恼太深,你得耐心等待,她有回头的一天。你看看她最后堕了地狱,在地狱里受苦,那真是消业障,她就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当婆罗门女真正修大布施、大供养,念佛达一心不乱,下到地狱之后才知道原来她母亲已经忏悔已经回头,往生了,到了忉利天。
《地藏经》里讲到的光目女也是这样,光目女的母亲也是造恶业堕到了地狱,因为光目女也是修大布施、大供养、念佛,光目女念的功夫比婆罗门女念的功夫差一些,婆罗门女是念到事一心不乱,光目女念到功夫成片,所以她的母亲投生到她家里,做了婢女的儿子。未满三日,出生不到三天,就开口说话,说他就是光目女的母亲,在地狱里受了无量的苦,这个苦是不忍称说。光目女问他,你为什么会堕到恶道里?他说这是因为自己造作恶业,因为杀害、毁骂二业受报,如果不是因为你给我修功积德我现在还不能出离,感恩你,请求光目女救度。他有这种忏悔心,肯认错,愿意回头,能够求助於你了,这时候你度化他因缘成熟。所以菩萨他能忍,忍到众生回头,他不回头你急也急不来。菩萨有智慧,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些种种的人、种种的事、种种的物都是像作梦一样,梦中的佛事,你度化他不能执著,如果度众生著了众生的相,这是凡夫,这会起烦恼的。菩萨他有智慧,知道诸法是空、无相、无作,所以他度众生,虽然尽心尽力,但是他没有任何执著,没有执著就没有得失,就不会计较成败,所以他内心始终保持著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住实道中」,住於智慧他能通达无碍,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都明了,没有障碍。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他已经证得自性了,明心见性,所以一切法都通达,他入无障碍的法界。他「不动不坏」,这是讲他的信心、他的智慧没有动摇,没有坏散,没有退减,反而在境界当中能够提升他的境界,提升他的智慧。为什么?当你遇到境界不受它影响你就提升,你这一动就坏了,你不动就不坏。所以心要保持如如不动,你不受境界影响就能够转境界。《楞严经》上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把境界能转过来你就是佛。凡夫是为境所转,如来是能转境界,他得力自在,有信根,根深就有力。就好像一棵大树,底下的根非常的深,所以它就很有力度,狂风暴雨都不能够把它吹倒,这狂风暴雨是什么?是境界,境界的风怎么吹你,你都不动摇,你自在,这是菩萨的信根。
底下讲到精进根,我们来看经文:
【精进根者。昼夜常行精进。除却五盖。摄护五根。诸深经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诵。欲读。乃至欲闻。若诸不善恶法起令疾灭。未生者令不生。未生诸善法令生。已生令增广。亦不恶不善法。亦不爱善法。得等精进。直进不转。得正精进定心故。名为精进根。】
这是讲到菩萨精进这一根,怎么个讲法?这里讲『昼夜常行精进』,菩萨精进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间断。这个念常处在智慧,心常处在纯净纯善之中。像《十善业道经》里讲到菩萨他的修行能做到「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起心动念没有丝毫的恶,更不要说去造作。善恶的标准最基本的是十善业道,身不造杀、盗、淫,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造贪、瞋、痴,菩萨念念跟《十善业道经》相应。修善又不执著於善,这是真精进,他念念行善而又离开分别执著。他用精进的修行除自己的习气,习气是无始劫来养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我们不认真努力去断除习气,确实习气不容易断。这里菩萨讲『除却五盖』,这「五盖」是讲到五种习气,这个盖是盖覆,盖覆什么?盖覆我们的真心本性,这些是烦恼。五盖,第一个是贪欲,第二是瞋恚,第三是睡眠,第四是掉悔,第五是疑惑。菩萨除贪欲在哪里除?在顺境当中除,假如我们衣食丰足,我们的身心都很安乐,好像一切都很如意,这时候我们会不会起贪爱?会不会滋长欲望?凡夫如果不谨慎,肯定会滋长欲望,肯定会生起贪爱,这是习气,这个贪欲它会盖覆性德。自性里面的性德有布施、有持戒、有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性德,菩萨的六度。贪欲盖覆什么?盖覆布施,一个人贪爱他就会有吝啬,就不肯布施,他增长欲望这就盖覆持戒。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来断除五盖?要断贪欲要用布施、要用持戒,断我们贪欲的习气。理上明了,事上得真干。布施就是舍,你要真肯舍,对什么不肯放下就先从那里舍,最难放下的先从那里舍。有的人对钱财放不下,一般凡夫哪个不贪吝钱财,菩萨从布施财开始。布施了财是不是真的没有财了?不是,愈布施愈多,财布施感得财富的果报。有财富了,这时候果报现前,还会不会继续布施,还是说又生起贪爱?这时候菩萨要继续努力布施,舍必定有得,得了之后继续要舍,愈舍愈多,愈多愈要舍,舍得干干净净你这才得到财自在。所以布施要精进的去修,五欲都是这样,财、色、名、食、睡我们都要舍得干干净净,这个舍是心里面一丝毫沾染的念头都没有,在事上可能你暂时拥有,但是绝对没有沾染,即使是亿万家财一下子都丢掉了,心里还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第二条是瞋恚,瞋恚盖覆慈忍,瞋恚是讲在逆境恶缘当中会有瞋怒、不平、忿恨,包括内心里有不满、有对立、有矛盾、有冲突,这些都是瞋恚。我们看现代人,心非常的浮躁,很容易瞋恚,稍有不顺心,他就会大发雷霆。我们看到这些现象,也不要跟他起对立,也不要起不平的心理,知道他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他从小没有学习圣贤之道,他从小没有这个机会遇到佛陀教育,他内心里本有的慈爱、忍辱这些性德被盖覆住,他只是任著他的习气在做主,他很可怜,对待这些人我们要生慈悲心、生怜悯心。所以古人讲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正因为他从小没受到好的教育,他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很应该的。假如他没受好的教育,反而能做到慈悲、忍辱,他就不是普通人,他是佛菩萨再来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种种的现象我们也不会生气,点头,知道这是必然的结局。我们应该生什么心?生慈悲心,帮助他觉悟。他愈是对我们瞋恚,我们愈要对他慈爱,表现出关心他的样子,爱护他的样子,感动他,等待他的回头,这是修忍辱。用忍辱、用慈悲断我们的瞋恚。
第三个盖是睡眠,睡眠盖覆精进,凡夫不能离开睡眠,这是什么?业障习气。人为什么要睡眠?因为白天打妄念多,脑子用得多,晚上得休息,假如你要是白天不打妄念你晚上就不用休息了。我们也看到有人念佛三天三夜不用休息,为什么?念佛心地清净,妄念少,他不用睡眠来休息,他念佛本身就是休息。睡眠是什么?意识会昏沉,就是颠倒,在梦中自己做不了主。梦境是怎么来的?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现行,现出这些梦境,业力做主。所以即使是修行人,白天很用功,但是到晚上睡觉以后,在梦中往往出现这境界自己没办法做主,一觉醒来发觉怎么在梦中竟然自己还会有这么多的贪瞋痴慢。那是什么?阿赖耶识里的业习种子起现行。所以真修实干的要提起精进,减少睡眠,减少我们业习种子起现行的机会。真正修行人不眠不休,古人真修行的不倒单,真的不睡眠,白天用功,晚上继续用功,用精进克服昏沉。
下面第四个是掉悔,掉是掉举,悔是追悔。掉举是什么?身口意妄动,定不下来,心浮气躁,坐立不安。在念佛堂里我们往往看到两种现象,一种就是掉举,一种就是昏沉。昏沉是前面讲到的睡眠这一盖,精神提不起来,佛号念不下去,一念就困,读经也是这样,听经也是这样,不听经、不读经、不念佛的时候看他生龙活虎,一进讲堂一进念佛堂就好像蔫了,头都搭到膝盖上。那什么?昏沉,要提起精进来对治。另外一种是掉举,掉举就是念头非常多,妄念纷飞,定不下来,念佛止不住,读经也止不住,听经也止不住,更有甚者,像读经,一部《无量寿经》一小时读完,刚开始读的时候自己还知道自己在念,结果念著念著念头就止不住,想东想西,心猿意马,那个心都好像到了他方世界去了,整部经念完了之后他才回过来,刚才这一小时到底念什么,他居然也能做到口里念的不错,因为念得很熟,但是心都已经跑到外面去了,这是掉举。还有一种是追悔,掉举是三业轻动,身口意很浮躁,很容易动,一动之后立刻就随著境界跑,动完以后就后悔,刚才我怎么又想东想西?我昨天怎么又骂人?我上个礼拜怎么又造了不善,对不起人,生气了?这什么?做了恶事他追悔。不过人有后悔之心还算有救,说明他的良心还没有泯灭,假如一个人做了恶事他不后悔,不知道自己做了恶,那就没救。在这里是讲到追悔,追悔是什么?它也是一种折磨,让自己的心定不下来,老想著过去所犯的这些错误,自己折磨自己,这种追悔是不好的。佛家讲忏悔,不是讲追悔,忏悔是什么?知道自己做错了,立即把它改过来,后不再造,这叫忏悔。不是说我做了错事之后,跪在佛菩萨面前,跟佛菩萨唠唠叨叨的把过去所做的事情说一遍,第二天可能又犯了,犯了又说一遍,天天说天天犯,天天犯天天说,整天在追悔当中,这不是忏悔,实际上这是加重罪业,为什么?你已经干了,身已经造了这个业,然后在佛菩萨面前还用口再造一遍,重复造业,加深你的罪业,这怎么是忏悔?真正忏悔是后不再造,也不再去想,更不能说,身口意都远离这个过错,这叫忏悔。所以我们如何来对治掉悔?要用禅定,修定。修定的方法很多,读经、念佛,甚至听经,都是修定。
第五盖是疑惑,对於佛所说的道理,对於圣贤的教诲,疑疑惑惑,犹豫不决,对人、对事、对物都有很多的疑虑、不信任,这是烦恼。你看五大烦恼里面,贪、瞋、痴、慢、疑,疑就占了其中一个,它盖覆智慧。所以菩萨用智慧来断除疑惑,什么是智慧?他能够明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知道万法皆空他就不会有得失之心,没有得失还有什么疑惑?人因为得失心重才会有疑心,老是怀疑,怀疑别人是不是对我真好,怀疑自己能不能把这个事情真正的做成功,这都是得失心、执著,真正放下得失、放下执著,万法皆空,你哪有真得,也没有真失。那你又知道因果不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还疑什么?真正明信因果的人他一点疑虑心都没有,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天还没到,你担心明天有什么用?明天该有吃的有穿的你都会有,你前生修布施了就会有,明天要是没了你担心也没用,倒不如好好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用真正的智慧就能破除疑惑,学著对一切人不起疑心,对一切事不起顾虑,对一切物不起担忧,除自己的疑惑这个烦恼。你要说我对某人如果完全相信他,他要真的做我的手脚,对我不利,那我怎么办?你这个还是疑心,你还是对因果不相信,他要真的是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是因为你前世欠他的,你得还债,还了债之后这债就了了,你欢欢喜喜的还,这一生不还来生还那还得多加点利息,倒不如早点还。我前世要是没欠他的,他就绝不会做出损害我利益的事情,没有疑惑。对一切人都相信,哪怕是对个坏人也相信,除自己的烦恼。
这里『除却五盖,摄护五根』,「五根」就是这里讲的信、进、念、定、慧。「摄」是心里常忆念不散,「护」是身口意都护持著自己的五根,念念跟五根相应,『诸深经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诵、欲读,乃至欲闻』,这是常随佛学,对於佛所说的经教、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渴望学习,他所仰慕的、所希求的就是真正得到如来的智慧。他想知道,这个知是了知,明明了了,通达无碍,对如来境界他「欲知」。「欲行」是真正依教奉行,把如来的教诲落实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之中,身口意造作都跟如来的教诲相应。「欲诵、欲读」,这是读诵经典,对如来所说的教诲这些经典首先要读诵,熟读背诵这是第一步,有了这种基础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提得起正念,境界现前了,马上想到其中一句经文,立刻提起正知正见,把这个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改过来,读经有这个好处。「乃至欲闻」,这是听经闻法,菩萨爱乐听法。菩萨戒里面有说到,如果是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说法你不来听都属於犯戒,除非你自己有很殊胜的法门在修行,所以菩萨爱乐闻法。闻法不仅是自利,而且是利他,你为众生做出一个好榜样,你喜好学习,你很喜欢听经,天天都是第一个来报到,坐在最前头,而且坐得端端正正,愈听愈有味道,欢喜心生起来,甚至做笔记很认真,这什么?为众生做影响众。你对这些法师所说的法可能都明了,甚至你都做到了,你比这个法师可能知道得更多,悟得更深,做得更圆满,但是为什么你还天天表演出这样认真学习的样子?就是带动后学,让众生也能够像你一样听经闻法得度。
底下讲『若诸不善恶法起』,不善的法、恶的法起来之后,『令疾灭』,要马上把它灭掉,『未生者令不生』,没有生起来的恶法、不善法,不能让它生起来,『未生的诸善法』,还没有做到的善法,要让它做到,已经做到的,『已生令增广』,要不断的增加推广,让自己的善法圆满。这两句就是讲到四正勤,所以菩萨是在四正勤上精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认真努力的去做而又不执著善恶,没分别没执著,所以他『不恶不善法』,恶是厌恶,对於看到不善的人他做不善的事,你不起厌恶、不起轻视,依然对他礼敬,这是礼敬诸佛。『亦不爱善法』,对於善法也不生贪爱,对於善人也没有情执。『得等精进』,「等」是平等,什么平等?善恶平等,他在这上面精进,养自己的恭敬之心,养自己真诚心,对於善人、恶人一视同仁,一律的礼敬,而对恶法、恶人不赞叹,对善法、对善人赞叹,这是称赞如来,修普贤十愿。『直进不转』,「直」是一直往前进,「进」是精进,「不转」是不退转,直趋菩提大道。『得正精进定心故,名为精进根』,他这个正精进是朝著菩提大道精进,念念与自性性德相应,朝著这个方向去精进、去努力,心定在这个方向上,定在佛道上,无论什么样的境界现前都不受干扰,这心就得定了,这是精进有根,这是菩萨的精进根。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此地,如果有不妥之处,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十七道品。昨天我们开始学习《大智度论》里面关於大乘法里面的五根,昨天讲到信根,这一段还没有讲完,我们先把今天要讲的经文念一下:
【信诸法空。无相。无作。不生不灭。无信相无相。而信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得是信根故。不复退转。以信根为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动不转。一心信依业果报。离诸邪见。更不信余语。但受佛法。信众僧。住实道中。直心柔软能忍。通达无碍。不动不坏。得力自在。是名信根。】
这一段理非常的深,菩萨的五根都是建立在高度的般若智慧基础上,如果没有般若的智慧,确实在境界当中心非常容易动摇。所以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之后,要学著在这境界当中练习,练习什么?练习我们不动心。这里讲到菩萨他有坚固的信心,信什么?『信诸法空、无相、无作』,这是所谓的三解脱门。「诸法」是指宇宙万物一切的现象,它本来是空,这个空是讲真空,它无所有,为什么说是空?因为一切法由心想生,这个心想是我们的妄念,这个妄念包括妄想分别执著,因为有这种妄念,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境界,这个境界是我们妄念变现的。妄念在哪里?如果你要去找妄念你是找不到的,它在念念的生灭,你想把它保持住不可能,它没有形相,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我们的境界实际上就是现前这一念变现的,境界的现相是我们念念相续产生的幻影,因此境界不是实有,因此这里讲诸法是空相。「空」和「无相」是相关联的,如果说有一法真有相,那就变成实有了,但是你要找任何一法都是了不可得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相那是幻相,实在讲没有一个相有自性、有实体,一切法它本来是空、是无相,所以在诸法之中我们也就没有造作。所以这个事实的真相明了之后,我们对一切的境界都不会起妄想分别执著,相我们看到有生有灭,而实在讲相是由我们自性所现的、所变的,自性不生不灭,生灭的现相实在就是念头在生灭而已,没有一个实体的境界。菩萨有这种般若智慧,所以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当中他能保持如如不动,我们凡夫遇到境界现前往往就会起烦恼,这烦恼包括对顺自己心的境界就起贪爱、起欢喜,对逆著自己心的境界就起瞋恚、就起不平。特别是我们修学有一定深入的时候考验就会来了,俗话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魔是指折磨、是指考验,你的道行提升了一步的时候,考验会来得更大,就考验你能不能够在事相上会动心,会不会忘掉诸法本空、无相、无作,如果一忘掉,这就是迷失自性,迷失自性随之而起的就是烦恼。菩萨有这个智慧,他能够看透这种境界的真相,所以他在这个境界当中可以做到自在,无论你怎么样考验他,他都能保持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所谓随缘不变,随著眼前的人事物的缘,但是心不动,这是得大自在。这个自在是建立在信根的基础上,在般若智慧觉照之下他的信真有根,信心不动摇,他能入无生法忍,这是忍住,不生妄想分别执著,那么他就真正得到解脱,证入法身。正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入一真法界了,他能够随顺一切众生的欢喜而去现不同的身为他说法,自己永远是处於寂静、不起心动念的状态。
底下讲的这个信就是五分法身,『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讲五分法身。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不论是什么样的法门都离不开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菩萨欢喜持戒,知道持戒的效果是解脱,他能够得甚深禅定。这个禅定是什么?内不动心,外不著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诱惑、什么样的考验,他能保持内心如如不动,而他的心恒住在智慧当中。你只要不动心你就生智慧,这个智慧是能够觉照,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寂是定,照是慧。事情来了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镜子照外界这些事物,有东西在镜子前的时候,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东西一拿走,镜子又恢复了清净,没有丝毫的染污,没有丝毫的印象,菩萨用心如镜。实在讲照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没有丝毫的染污,也没有丝毫的印象,这是智慧。「解脱」是他把烦恼都断尽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尽了,他就得到解脱。这个解脱不仅是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他能够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现身说法,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解脱知见」就是他能够有这个智慧认识到解脱这个境界,对自己、对众生境界明明了了,这叫五分法身,这是佛的身,佛他无身,但是他能够在一切的世界里头现身。这个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种戒定慧是修因,后面两种,解脱和解脱知见这是果,这是佛的真身。
底下经文说『得是信根故,不复退转』,菩萨的信真有根,这信心有根就不会动摇,在一切境界当中他都能够保持解脱,都不会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就叫退转。凡夫修学很容易退转,考验一来的时候你看就失败下来,过不了关。往往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修学通过一定的时间的安住,修学的时候内心得到一点清净,尝到一点法喜,结果马上就会有一些让我们没有办法思议的事情发生,让我们会起烦恼。可能这种事情是诱惑,马上把我们从修学的状态当中拉出来,我们上当了,被它诱惑出来了。这是什么?自己内心里有贪爱,所以它才能诱惑到你,或者是有一些很不如意,让你痛心疾首的事情发生,让你生起瞋恚,这些都是退转。这个退转是什么?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把智慧给忘掉了,不能够马上起觉照。所以我们师父教导我们什么?要学著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来帮助我的,顺境起来的时候,这是佛菩萨示现来护持我,让我提升,如果是逆境现前的时候,也是佛菩萨示现来考我的,看我这一次考试能不能及格,会不会退转,退转是退步,不及格。用这样的一种观照功夫,也就近似於菩萨的用功方式,就是你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我是唯一的凡夫,你这信真有根,你才能够在境界里不退转。
下面说『以信根为首,善住持戒』,真正有信根做为基础持戒才会有功效,它的功效是什么?帮助我们得到解脱。所以用我们刚才的这个说法,我们要相信一切众生是佛菩萨来示现,我们「善住持戒」,持戒是什么?包括断恶修善。假如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别人不持戒,别人在造恶,我们内心里就起了不满、不平,或者是轻蔑,甚至会起怨恨,纵然自己持戒持得再好,也不叫善住持戒。为什么?因为这个信根失掉了,你忘记了那个破戒之人其实也是佛菩萨示现的,你这时候把这个信心退了,你以为他真的是一个破戒人,以为他真的是在造恶,不晓得那是佛菩萨做个样子给我看,告诉我不能学他那样,而要怎么样?反求诸己,看见他破戒,看见他造恶,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像他那样,如果有赶紧得改。古人讲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的过错自己发现很难,当你看到别人有过错的时候你就反省自己,这个比较容易。所以看到别人破戒,不能去批评他、轻视他,那是心随境转,自己的心是凡夫心,所以看见他是凡夫。你要回过头来修持自己,我要给他做个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他做得不好,实际上是我修得不够,不足以感化他,我自己反观内省,加功用行。你看他对你就是菩萨,他是帮助你提升的,你得感恩他,如果不是他这样的示现,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努力加功用行,可能我们还会懈怠,正因为看见他在造恶,我们就发起慈悲心来帮助他,我们持戒,他是菩萨来度我的,有这样的一种信根才是善住持戒。所以持戒对自己,不能要求别人。
往往看到某些持戒的人,自己持的很精严,老是在批评别人,说某人犯戒,某人不如法,那些人他不是善住持戒,为什么?他的持戒得不了定,没有定就不可能开智慧,戒、定、慧,戒是基础,持戒而后得定,他的心怎么能得定?老看别人的过失,心都往外跑,那个持戒就不善。自己认真持戒,只管自己持戒,不要要求别人持戒,我要好好做,人家做不做是人家的事,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这是住持戒,就是心安住在自己持戒,这时候才能做到『信心不动不转』,你愈持戒你就信心愈来愈坚固,这个信心是什么?信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所以我自己要持戒,人家是菩萨,人家不持戒没有关系。所以有饶人责己之心,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恕包容,这个信心它不退转、不动摇,你的功夫愈提升你的信心会愈坚固。所以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让我们的信心一天一天的坚固起来,学到的这些教理你要去落实。持戒包括广义的,就是依教奉行,这个戒是佛陀的教诫、老师的教诫,你听懂了认真落实,你落实一分你的信心就坚固一分,你能圆满落实,你这信心就「不动不转」。
底下说『一心信依业果报,离诸邪见』,这里最重要的是「一心」,一心是什么?没有杂念,他的心是清净的,这个心里头绝不会夹带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在里头。不仅恶念不夹杂,连善的念头也不夹杂,善恶二边都放下这才叫做一心,这样的心就真诚。曾国藩先生说的「一念不生是谓诚」,一个念头都没有的时候这心才是真诚。所以这一心是真诚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是正觉心、是慈悲心。在这样的一种一心当中生起信根,这个信,信「依业果报」,也就是我们讲的业因果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报,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是世出世间不变的规律。菩萨见到众生造善造恶得到的善报、恶报,他会不会起分别执著?不会,他知道这是法尔如是。在这样的智慧当中又生起广度一切众生的心,见到众生迷惑颠倒,造业受报,太苦了,所以生起大慈大悲要救度他们。在《地藏经》里面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众生的业力真的不可思议,他无始劫来积累的这个业太重,巨海都不够它深,大山都不够它重,这个业力能够障碍他的圣道。譬如说我们如果要发心护持一位老人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发的愿心,可是他的业力很深重,虽然你尽心尽力的去照顾他,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跟你在一起,就想离开你,要回到他六道轮回的圈子里面。这个事情可能很多同修会遇到,特别是自己学佛了,想要护持自己的父母、老人往生净土,可是他可能不愿意受教,不愿意配合,你就知道《地藏经》讲的没错,他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无论你怎么样尽心尽力,他都不满意,他都要走,你这时候会不会退心?如果退心了,你的信根不够。人家菩萨有信根,不会退转,像地藏菩萨似的,见到地狱的众生,业力是最重的,最难回头的,但是地藏菩萨恒发弘誓,这个誓愿没有退转过,无量劫来度化这些幽冥众生,这些众生是刚强难化。地藏菩萨一个个头头救拔,把他们拔出来,可是拔出来,他们因为业力很重,没多久又迷惑颠倒,又造业,又要返回地狱,地藏菩萨还是这样的耐心的去救度他们,从来没有生起一个舍弃的心,这是大慈大悲。
为什么他能够这么做?因为他有信根,信根坚固。他信什么?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是他现在一时迷惑颠倒做出这些糊涂事,只要他觉悟他就跟佛一样。地藏菩萨看到的是他的佛性,没有看他的习性,他的习性是迷惑颠倒,但是地藏菩萨不看这个。「离诸邪见」,这邪见是什么?根本的邪见就是以为自己没有佛性,不承认自己本性本善,这是大邪见。菩萨有信根,他不起这种邪见,尽管看到众生造无量的罪恶,菩萨依然没有对他起任何的轻视、不满。但是他又知道他造恶必定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众生业力现行的时候,佛菩萨在旁边看到了也只好叹气,无可奈何。过去佛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所在的释迦族被琉璃王灭了,这就是业因果报。释迦牟尼佛也想救自己家族,当琉璃王带著军队来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也尝试尽力的说服琉璃王不要打仗,可是说不了,佛都没办法,最后琉璃王还是把释迦族给灭了。在这个战争,这个战争是很残酷的,琉璃王是把释迦族赶尽杀绝,佛的大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他想把释迦族的五百族人救出来,他用自己的一个钵把这五百人盛放在钵里头,把这钵放在天上,希望解救他们。等这场战争过后,目犍连再把这个钵从天上取下来,结果很惊讶的发现这钵里已经成了血水,大目犍连也都疑惑了,怎么回事,来请问佛,佛告诉他这是业因果报,定业难逃。这是因为琉璃王在很久很久的过去是在一个池子里的一条鱼,琉璃王的军队是那池子里的小鱼,琉璃王是只鱼王,池子边上有一个村庄,就是释迦族人那一世所居住的村庄。结果有一天这村庄里的人把池子里的鱼全部打捞上来吃掉,最后只剩下这一只鱼王,大家准备要去分吃它,唯有一个小孩子没有吃,这个小孩子当时只是好玩,在这个鱼脑袋上叩了三下。结果释迦牟尼佛告诉目犍连尊者,这一群鱼这一世就变成琉璃王和他的军队,那个村子里的村民就是释迦族,那个小孩就是释迦牟尼佛,因为只有释迦牟尼佛没有吃鱼,但是他在鱼脑袋上叩了三下,所以当时释迦牟尼佛头痛了三天。你看这业因果报一丝一毫都不差,都是冤冤相报。果报现前的时候,连佛都没有办法解救,更何况目犍连。
我们看到这些因果报应要存著什么样的心态?要发起慈愍心,怜悯众生愚痴,过去造业,现在受这个苦报,希望他们能够在这苦报当中回头,不要再更造新业。所以度化众生最重要的是让他明了因果,他懂得因果之后他心就平了,知道自己今天的不幸是过去造作不善感得的苦报,现在不能再怨天尤人,而应该断恶修善,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修将来的善因。念佛是至善,念佛是因,果报是往生不退成佛。所以世尊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看到自己的家人受害,这也是对他的考验,看看这时候会不会退转。退转是什么?心生瞋恚,生不满、不平,生怨恨,要报复,这就是退转。这是什么?把因果忘了,对於眼前的境界著实了,把它当作是真实的境界,在这些境界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看世尊他完全没有,他还是保持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所以佛他的心是平等慈悲一切众生,没有厚薄,对自己家族的人和对琉璃王,这我们说是敌人,同样的慈悲。对家人放下了情执,对於敌人放下了怨恨,这心才清净,才平等。放下了情执对家人,那个心才是真正孝顺心。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了求道出家,十九岁出家,三十岁证道,成佛了。后来成佛以后,因为弘法的因缘才回到自己的故乡,见到久别的父王净饭王,净饭王年纪都很老了。佛虽然没有在他父亲身边尽孝,可是他广度众生,积功累德,他的父亲就得到很大的利益。我们常听到「一人成道,九祖生天」,更何况你成佛了,自己的父亲当然也是得到很大的利益,这是对自己父亲真正的供养。所以后来他父亲往生了,往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回来护持他往生,为他做助念,劝导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父亲依教奉行,往生了。真正帮助自己父母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至孝,他往生就作佛去了,真正得到解脱,永远的离苦得乐,这才是尽大孝、尽至孝。所以情执放下我们才有智慧,才懂得如何帮助家人。
下面一句是说『更不信余语,但受佛法,信众僧』,「余语」是讲其他外道的这些说法。什么是外道?凡是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跟自性不相应,违背性德。在现前的社会正所谓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是哪些?为什么说是恒河沙?恒河沙是代表数量之多,像恒河里的沙一样。我们仔细留意观察现在这个社会里面,他所提的这些说法,媒体里所宣传的这些内容,我们所遇到的周遭的人,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知见,真的跟自性不相应,那就是邪师说法。也包括自己,邪师不一定是外人,假如自己这一念不正,起了妄念,或者是说自己做了错事,宽恕自己,不愿意承认错误,而且还为自己种种错误辩解,这不都是邪师说法吗?菩萨对这些邪师说法他不受影响,为什么?他不信,他只信跟自性相应的这些教诲,跟自性不相应的他不信、不受,他能做到如如不动,这是智慧,他只受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佛就是觉悟,只要能觉悟,一切法都是佛法。菩萨常住智慧当中,时时刻刻都觉悟,所以他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他用智慧,他不起烦恼。如何会起烦恼?当我们感情用事的时候就会起烦恼,所以菩萨不用感情用理智,这就是「受佛法」。
「信众僧」,这个众僧是指圣贤僧,那些已经成就了的祖师、大德、菩萨,他们都是佛的学生,他们依佛的教诲学成就了,他们也留下自己修学的心得,著书立说,讲经说法,给我们后学指出一条修学的成功之路,我们对他们也相信,也依教奉行。众僧,对我们最亲近的就是老师,我们信老师。在我们自己眼中我们的老师就是佛、就是圣贤,所以我们对老师的教诲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这样才能够得到真实利益。所以信很可贵,只有信他才能够依教奉行。这里讲到佛、法、僧这三个名相,这是三皈依里面的内容,这里受佛法也包括僧,就是受持三皈。他能够皈依佛,觉而不迷,在种种复杂的境界当中他能够觉了,他不会迷惑。皈依法是正而不邪,起心动念都是正知正见。我们现前如何受持法,皈依法,怎么个皈依法?这是以经典作为依据,能够处处都想到佛在经典里所说的,我们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就认真努力做到,佛如果不教我们做的,不允许我们做的,我们绝对不做,这皈依法。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僧代表清净,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不起贪瞋痴,这就不染。这些都来自於我们对佛、法、僧的真实信仰,信根之所成就。
底下说『住实道中,直心柔软能忍,通达无碍,不动不坏,得力自在,是名信根』。「住实道中」,这就是住在真实道中,真实道是智慧,心常住在真实智慧当中,对宇宙人生真相明明了了而不起妄想分别执著,他的心是直心,内心里面正直没有委曲,待人接物柔软、能忍,忍什么?在一切境界当中忍住不起自私自利,忍住不起贪瞋痴慢,忍住不起分别执著,忍住不起心动念,这真正能忍。菩萨跟小乘修行人不一样,小乘修行人只求自度,不求度他,菩萨他是自度度他不二,他发大乘心广度一切众生,摄受众生要靠「直心柔软」。在贤首国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到菩萨四德,其中就有一条「柔和质直摄生德」,质直是讲内心,内心里正直,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有私心杂念心就不正直。柔和那是对一切众生关怀、照顾、安慰、体贴,绝对没有难看的脸色,难听的言语,或者是那种硬的、刚强的态度,所以跟众生在一起,众生会觉得他非常的慈悲,非常有爱心,对他欢喜、恭敬,这是菩萨摄受众生。我们要反省,假如众生对我们不恭敬、不欢喜,我们自己就要检点是不是正直、柔和这两条有缺乏。当然要度化众生这是需要有很大的耐心,这就是能忍。众生真是刚强难化,他的习气非常深,根深蒂固,这是无量劫来养成的,你现在要动他不容易,让他回头难,这时候我们如果没有耐心,如果我们冲动,我们急躁了,往往前功尽弃。所以愈是吃紧处愈是要忍耐,众生得度有他的时节因缘,我们不能够急於求成,所谓欲速则不达。要懂得学著普贤菩萨那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顺著他的习气来度化他,如果你逆著他的习气,效果不仅得不到,反而更糟糕,他有反弹,我们讲叛逆,你愈对他好,你愈想帮助他,他愈是跟你作对,反弹力很强,你这时候就要忍耐,要随顺他,看著他造恶业也要随顺他,他造恶业必定会受恶报,受恶报也是消业障,他的业障不消他就不能提升,他就不能开智慧,不能回头。
所以菩萨见到众生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堕地狱了,也只能随顺他,等他真堕了地狱之后他就知道你讲的是对的,你是个好人,我错怪你了,他就回头了。人能够回头就有救,哪怕是在地狱里面回头都有救。《地藏经》里给我们讲到的婆罗门女,你看她是怎么样救她母亲。她母亲不信三宝,甚至毁骂三宝,造无量的罪业,还造作杀生,这些恶业使她堕了地狱。婆罗门女是孝女,真正是至孝,她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想像她度化她母亲肯定是用尽方便,真正是「直心柔软能忍」,给她种这些因,种善根。即使她母亲不信,不能够听你的教诲,可是你跟她说了佛法,你跟她讲因果,她心里就有印象,她现在不肯听你的、不肯照做,是因为她习气太重,她烦恼太深,你得耐心等待,她有回头的一天。你看看她最后堕了地狱,在地狱里受苦,那真是消业障,她就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当婆罗门女真正修大布施、大供养,念佛达一心不乱,下到地狱之后才知道原来她母亲已经忏悔已经回头,往生了,到了忉利天。
《地藏经》里讲到的光目女也是这样,光目女的母亲也是造恶业堕到了地狱,因为光目女也是修大布施、大供养、念佛,光目女念的功夫比婆罗门女念的功夫差一些,婆罗门女是念到事一心不乱,光目女念到功夫成片,所以她的母亲投生到她家里,做了婢女的儿子。未满三日,出生不到三天,就开口说话,说他就是光目女的母亲,在地狱里受了无量的苦,这个苦是不忍称说。光目女问他,你为什么会堕到恶道里?他说这是因为自己造作恶业,因为杀害、毁骂二业受报,如果不是因为你给我修功积德我现在还不能出离,感恩你,请求光目女救度。他有这种忏悔心,肯认错,愿意回头,能够求助於你了,这时候你度化他因缘成熟。所以菩萨他能忍,忍到众生回头,他不回头你急也急不来。菩萨有智慧,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些种种的人、种种的事、种种的物都是像作梦一样,梦中的佛事,你度化他不能执著,如果度众生著了众生的相,这是凡夫,这会起烦恼的。菩萨他有智慧,知道诸法是空、无相、无作,所以他度众生,虽然尽心尽力,但是他没有任何执著,没有执著就没有得失,就不会计较成败,所以他内心始终保持著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住实道中」,住於智慧他能通达无碍,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都明了,没有障碍。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他已经证得自性了,明心见性,所以一切法都通达,他入无障碍的法界。他「不动不坏」,这是讲他的信心、他的智慧没有动摇,没有坏散,没有退减,反而在境界当中能够提升他的境界,提升他的智慧。为什么?当你遇到境界不受它影响你就提升,你这一动就坏了,你不动就不坏。所以心要保持如如不动,你不受境界影响就能够转境界。《楞严经》上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把境界能转过来你就是佛。凡夫是为境所转,如来是能转境界,他得力自在,有信根,根深就有力。就好像一棵大树,底下的根非常的深,所以它就很有力度,狂风暴雨都不能够把它吹倒,这狂风暴雨是什么?是境界,境界的风怎么吹你,你都不动摇,你自在,这是菩萨的信根。
底下讲到精进根,我们来看经文:
【精进根者。昼夜常行精进。除却五盖。摄护五根。诸深经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诵。欲读。乃至欲闻。若诸不善恶法起令疾灭。未生者令不生。未生诸善法令生。已生令增广。亦不恶不善法。亦不爱善法。得等精进。直进不转。得正精进定心故。名为精进根。】
这是讲到菩萨精进这一根,怎么个讲法?这里讲『昼夜常行精进』,菩萨精进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间断。这个念常处在智慧,心常处在纯净纯善之中。像《十善业道经》里讲到菩萨他的修行能做到「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起心动念没有丝毫的恶,更不要说去造作。善恶的标准最基本的是十善业道,身不造杀、盗、淫,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造贪、瞋、痴,菩萨念念跟《十善业道经》相应。修善又不执著於善,这是真精进,他念念行善而又离开分别执著。他用精进的修行除自己的习气,习气是无始劫来养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我们不认真努力去断除习气,确实习气不容易断。这里菩萨讲『除却五盖』,这「五盖」是讲到五种习气,这个盖是盖覆,盖覆什么?盖覆我们的真心本性,这些是烦恼。五盖,第一个是贪欲,第二是瞋恚,第三是睡眠,第四是掉悔,第五是疑惑。菩萨除贪欲在哪里除?在顺境当中除,假如我们衣食丰足,我们的身心都很安乐,好像一切都很如意,这时候我们会不会起贪爱?会不会滋长欲望?凡夫如果不谨慎,肯定会滋长欲望,肯定会生起贪爱,这是习气,这个贪欲它会盖覆性德。自性里面的性德有布施、有持戒、有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性德,菩萨的六度。贪欲盖覆什么?盖覆布施,一个人贪爱他就会有吝啬,就不肯布施,他增长欲望这就盖覆持戒。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来断除五盖?要断贪欲要用布施、要用持戒,断我们贪欲的习气。理上明了,事上得真干。布施就是舍,你要真肯舍,对什么不肯放下就先从那里舍,最难放下的先从那里舍。有的人对钱财放不下,一般凡夫哪个不贪吝钱财,菩萨从布施财开始。布施了财是不是真的没有财了?不是,愈布施愈多,财布施感得财富的果报。有财富了,这时候果报现前,还会不会继续布施,还是说又生起贪爱?这时候菩萨要继续努力布施,舍必定有得,得了之后继续要舍,愈舍愈多,愈多愈要舍,舍得干干净净你这才得到财自在。所以布施要精进的去修,五欲都是这样,财、色、名、食、睡我们都要舍得干干净净,这个舍是心里面一丝毫沾染的念头都没有,在事上可能你暂时拥有,但是绝对没有沾染,即使是亿万家财一下子都丢掉了,心里还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第二条是瞋恚,瞋恚盖覆慈忍,瞋恚是讲在逆境恶缘当中会有瞋怒、不平、忿恨,包括内心里有不满、有对立、有矛盾、有冲突,这些都是瞋恚。我们看现代人,心非常的浮躁,很容易瞋恚,稍有不顺心,他就会大发雷霆。我们看到这些现象,也不要跟他起对立,也不要起不平的心理,知道他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他从小没有学习圣贤之道,他从小没有这个机会遇到佛陀教育,他内心里本有的慈爱、忍辱这些性德被盖覆住,他只是任著他的习气在做主,他很可怜,对待这些人我们要生慈悲心、生怜悯心。所以古人讲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正因为他从小没受到好的教育,他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很应该的。假如他没受好的教育,反而能做到慈悲、忍辱,他就不是普通人,他是佛菩萨再来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种种的现象我们也不会生气,点头,知道这是必然的结局。我们应该生什么心?生慈悲心,帮助他觉悟。他愈是对我们瞋恚,我们愈要对他慈爱,表现出关心他的样子,爱护他的样子,感动他,等待他的回头,这是修忍辱。用忍辱、用慈悲断我们的瞋恚。
第三个盖是睡眠,睡眠盖覆精进,凡夫不能离开睡眠,这是什么?业障习气。人为什么要睡眠?因为白天打妄念多,脑子用得多,晚上得休息,假如你要是白天不打妄念你晚上就不用休息了。我们也看到有人念佛三天三夜不用休息,为什么?念佛心地清净,妄念少,他不用睡眠来休息,他念佛本身就是休息。睡眠是什么?意识会昏沉,就是颠倒,在梦中自己做不了主。梦境是怎么来的?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现行,现出这些梦境,业力做主。所以即使是修行人,白天很用功,但是到晚上睡觉以后,在梦中往往出现这境界自己没办法做主,一觉醒来发觉怎么在梦中竟然自己还会有这么多的贪瞋痴慢。那是什么?阿赖耶识里的业习种子起现行。所以真修实干的要提起精进,减少睡眠,减少我们业习种子起现行的机会。真正修行人不眠不休,古人真修行的不倒单,真的不睡眠,白天用功,晚上继续用功,用精进克服昏沉。
下面第四个是掉悔,掉是掉举,悔是追悔。掉举是什么?身口意妄动,定不下来,心浮气躁,坐立不安。在念佛堂里我们往往看到两种现象,一种就是掉举,一种就是昏沉。昏沉是前面讲到的睡眠这一盖,精神提不起来,佛号念不下去,一念就困,读经也是这样,听经也是这样,不听经、不读经、不念佛的时候看他生龙活虎,一进讲堂一进念佛堂就好像蔫了,头都搭到膝盖上。那什么?昏沉,要提起精进来对治。另外一种是掉举,掉举就是念头非常多,妄念纷飞,定不下来,念佛止不住,读经也止不住,听经也止不住,更有甚者,像读经,一部《无量寿经》一小时读完,刚开始读的时候自己还知道自己在念,结果念著念著念头就止不住,想东想西,心猿意马,那个心都好像到了他方世界去了,整部经念完了之后他才回过来,刚才这一小时到底念什么,他居然也能做到口里念的不错,因为念得很熟,但是心都已经跑到外面去了,这是掉举。还有一种是追悔,掉举是三业轻动,身口意很浮躁,很容易动,一动之后立刻就随著境界跑,动完以后就后悔,刚才我怎么又想东想西?我昨天怎么又骂人?我上个礼拜怎么又造了不善,对不起人,生气了?这什么?做了恶事他追悔。不过人有后悔之心还算有救,说明他的良心还没有泯灭,假如一个人做了恶事他不后悔,不知道自己做了恶,那就没救。在这里是讲到追悔,追悔是什么?它也是一种折磨,让自己的心定不下来,老想著过去所犯的这些错误,自己折磨自己,这种追悔是不好的。佛家讲忏悔,不是讲追悔,忏悔是什么?知道自己做错了,立即把它改过来,后不再造,这叫忏悔。不是说我做了错事之后,跪在佛菩萨面前,跟佛菩萨唠唠叨叨的把过去所做的事情说一遍,第二天可能又犯了,犯了又说一遍,天天说天天犯,天天犯天天说,整天在追悔当中,这不是忏悔,实际上这是加重罪业,为什么?你已经干了,身已经造了这个业,然后在佛菩萨面前还用口再造一遍,重复造业,加深你的罪业,这怎么是忏悔?真正忏悔是后不再造,也不再去想,更不能说,身口意都远离这个过错,这叫忏悔。所以我们如何来对治掉悔?要用禅定,修定。修定的方法很多,读经、念佛,甚至听经,都是修定。
第五盖是疑惑,对於佛所说的道理,对於圣贤的教诲,疑疑惑惑,犹豫不决,对人、对事、对物都有很多的疑虑、不信任,这是烦恼。你看五大烦恼里面,贪、瞋、痴、慢、疑,疑就占了其中一个,它盖覆智慧。所以菩萨用智慧来断除疑惑,什么是智慧?他能够明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知道万法皆空他就不会有得失之心,没有得失还有什么疑惑?人因为得失心重才会有疑心,老是怀疑,怀疑别人是不是对我真好,怀疑自己能不能把这个事情真正的做成功,这都是得失心、执著,真正放下得失、放下执著,万法皆空,你哪有真得,也没有真失。那你又知道因果不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还疑什么?真正明信因果的人他一点疑虑心都没有,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天还没到,你担心明天有什么用?明天该有吃的有穿的你都会有,你前生修布施了就会有,明天要是没了你担心也没用,倒不如好好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用真正的智慧就能破除疑惑,学著对一切人不起疑心,对一切事不起顾虑,对一切物不起担忧,除自己的疑惑这个烦恼。你要说我对某人如果完全相信他,他要真的做我的手脚,对我不利,那我怎么办?你这个还是疑心,你还是对因果不相信,他要真的是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是因为你前世欠他的,你得还债,还了债之后这债就了了,你欢欢喜喜的还,这一生不还来生还那还得多加点利息,倒不如早点还。我前世要是没欠他的,他就绝不会做出损害我利益的事情,没有疑惑。对一切人都相信,哪怕是对个坏人也相信,除自己的烦恼。
这里『除却五盖,摄护五根』,「五根」就是这里讲的信、进、念、定、慧。「摄」是心里常忆念不散,「护」是身口意都护持著自己的五根,念念跟五根相应,『诸深经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诵、欲读,乃至欲闻』,这是常随佛学,对於佛所说的经教、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渴望学习,他所仰慕的、所希求的就是真正得到如来的智慧。他想知道,这个知是了知,明明了了,通达无碍,对如来境界他「欲知」。「欲行」是真正依教奉行,把如来的教诲落实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之中,身口意造作都跟如来的教诲相应。「欲诵、欲读」,这是读诵经典,对如来所说的教诲这些经典首先要读诵,熟读背诵这是第一步,有了这种基础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提得起正念,境界现前了,马上想到其中一句经文,立刻提起正知正见,把这个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改过来,读经有这个好处。「乃至欲闻」,这是听经闻法,菩萨爱乐听法。菩萨戒里面有说到,如果是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说法你不来听都属於犯戒,除非你自己有很殊胜的法门在修行,所以菩萨爱乐闻法。闻法不仅是自利,而且是利他,你为众生做出一个好榜样,你喜好学习,你很喜欢听经,天天都是第一个来报到,坐在最前头,而且坐得端端正正,愈听愈有味道,欢喜心生起来,甚至做笔记很认真,这什么?为众生做影响众。你对这些法师所说的法可能都明了,甚至你都做到了,你比这个法师可能知道得更多,悟得更深,做得更圆满,但是为什么你还天天表演出这样认真学习的样子?就是带动后学,让众生也能够像你一样听经闻法得度。
底下讲『若诸不善恶法起』,不善的法、恶的法起来之后,『令疾灭』,要马上把它灭掉,『未生者令不生』,没有生起来的恶法、不善法,不能让它生起来,『未生的诸善法』,还没有做到的善法,要让它做到,已经做到的,『已生令增广』,要不断的增加推广,让自己的善法圆满。这两句就是讲到四正勤,所以菩萨是在四正勤上精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认真努力的去做而又不执著善恶,没分别没执著,所以他『不恶不善法』,恶是厌恶,对於看到不善的人他做不善的事,你不起厌恶、不起轻视,依然对他礼敬,这是礼敬诸佛。『亦不爱善法』,对於善法也不生贪爱,对於善人也没有情执。『得等精进』,「等」是平等,什么平等?善恶平等,他在这上面精进,养自己的恭敬之心,养自己真诚心,对於善人、恶人一视同仁,一律的礼敬,而对恶法、恶人不赞叹,对善法、对善人赞叹,这是称赞如来,修普贤十愿。『直进不转』,「直」是一直往前进,「进」是精进,「不转」是不退转,直趋菩提大道。『得正精进定心故,名为精进根』,他这个正精进是朝著菩提大道精进,念念与自性性德相应,朝著这个方向去精进、去努力,心定在这个方向上,定在佛道上,无论什么样的境界现前都不受干扰,这心就得定了,这是精进有根,这是菩萨的精进根。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此地,如果有不妥之处,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