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纲领—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9/1/23 华严讲堂 档名:52-329-0001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从今天开始,来学习佛法中的修学重要纲领「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我们师父上人在讲解不同的经典当中都有做过介绍和解释,譬如说在《佛说十善业道经》、《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疏钞》的讲解当中,都有对三十七道品做过解释,但是我们师父上人还没有对这个专题进行单独的讲演。而这个专题确实对修行人来讲非常的重要,可以说三十七道品是涵盖了整个佛法的修法,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显教还是密教,都离不开这些修行的纲领。天台大师把三十七道品分为藏、通、别、圆四教,给我们阐释这个三十七道品是通大小乘的,藏教这是小乘,通教这是大乘的入门,别教就是大乘,再往上是圆教。所以藏、通、别、圆四教都重视三十七道品,因此可以说这三十七道品涵盖了整个佛法。
我们修学净宗的同修,净宗是大乘、是圆教,也要重视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在《阿弥陀经》里面就有提到这三十七道品,《阿弥陀经》里就讲到「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就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蕅益大师在他的《要解》当中做了简要的、点睛的阐述。所以我们修学净土,或者是现在跟师父上人修学《华严》,对於三十七道品确实很有必要有所了解。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的总干事胡妮妮居士,在去年向末学启请,希望末学能够把三十七道品为大众讲解一遍,因为她也深知我们净宗同修需要了解这种修学纲领。她向末学提出这个要求,末学请示了师父上人,师父上人也应允,也说这是好事情,让末学给大家来做一个学习心得的报告。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就一起来学习,希望在短时间内把三十七道品的要旨掌握到,这对我们修学佛法会带来莫大的利益和帮助。所以我们感恩师父上人和胡居士的慈悲,让我们补上这一课。今天末学先给大家做一个序言,主要是谈一谈为什么要修学三十七道品。一般来讲,很多人认为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学的法门,不知道这是通大乘的,所以很可能对三十七道品重视度不够,因此我们今天要谈谈修学这种法门的重要性。另外也简单的介绍一下三十七道品的这个大概内容,然后我们再来细致的对每一品进行学习。
我们今天这个序言,用《大智度论》第十九卷里面的这些经文,来做为我们的依据,《大智度论》里面这一大段的经文,可以说把三十七道品非常完整的为我们介绍出来。首先谈为什么菩萨要修学三十七道品,菩萨是大乘人,为什么还要学这种三十七道品的科目?这个论述非常精辟、深刻。我们在讲解《大智度论》经文之前,我想首先简要的介绍一下这部书。大概不少同修对这部书也很熟悉,这是大乘佛教里面的一部伟大的著作,它是龙树菩萨所造的,总共有一百卷,是后秦(也称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过来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不少的经论,他曾经翻译过《金刚经》,还有《阿弥陀经》也是他翻译的。他翻译了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称为《大品般若经》,这部经典总共有二十七卷,有九十品,分量相当的可观。般若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智慧,但是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智慧,它是认识诸法实相的这种智慧。当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后,又翻译了解释这部经的一部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已经分量可观了,龙树菩萨的这个《大智度论》分量更加巨大。
这个原文的分量确实很大,因为龙树菩萨所解释的非常详细,鸠摩罗什大师他翻译的这个《大智度论》,头三十四卷只是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一品,序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总共有九十品,你看第一品就用了三十四卷的分量来解释,如果是九十品,估计得要二千多卷才能解释完,按照这样的一种篇幅。但是鸠摩罗什大师很有智慧,很了解中国人的根性,他知道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繁杂,所以译这些经论都是取其要旨。就像《佛说阿弥陀经》,原文其实比较繁杂,我们看唐朝玄奘大师他译的,是根据原文一字一字译过来的,这个《阿弥陀经》分量就比较长,但是鸠摩罗什大师把它删繁取要。所以我们现在流通的《阿弥陀经》版本,这是罗什大师意译的,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而没有改变原文的义理,这是菩萨的手笔。鸠摩罗什大师不是普通人,他曾经做过七佛的译经师,也是菩萨再来的,所以他有这样的智慧来做这个事情,一般人做不来。罗什大师翻译《大智度论》也采用这种方法,他这个序品的解释是全部翻译出来,总共三十四卷,《大智度论》总共才一百卷,底下的六十六卷实际上是摘要,原文的摘要,这是精略的注解《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二品到第九十品,总共合起来是一百卷,这也是罗什大师的删繁取要。这部论出来以后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历代很多的高僧、高士、大德,都专门研究这部论。这部论里面讲到大乘的教义十分的完备,而且还讲述了印度当时的许多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事情,可以说这部论也是大乘佛法的一部百科丛书,所以是大乘佛法的研究的一个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也曾经被翻译成法文,是一位天主教的神父把它翻译成法文,是做为西方研究大乘佛法的一部重要的典籍。
我们今天选取的《大智度论》里面的第十九卷,是这里的内容介绍了三十七道品。先这个《论》引用序品当中的一句经文,然后后面就开始阐述、发挥,可以说把这三十七道品解释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版本。我们节取其中的开头的一大段来进行学习,我们先来把这一卷经文所注解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经文原文先念出来,加以简单的解释,然后再看《论》里面的注解。请看经文:
【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这十九卷整卷的经文都是注解这一句经的,所以你就看到这个《大智度论》里面它对於经文的注解多么的详细,一句经文就注一卷。这一句经文是在序品里面讲到,佛说『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不是一般普通的菩萨,如果用《华严》圆教来讲,他们都是初住位以上的菩萨,如果用天台宗的说法,这些菩萨已经是分证即佛。把他们称为佛也不为过,他们已经断掉妄想分别执著了,只有无明习气还没有断尽,把无明习气断尽了,这就圆满成佛了,所以称他们做菩萨摩诃萨。这是讲菩萨摩诃萨修学三十七道品,他是以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的?『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住法」,这是菩萨他用功的方法。不住,不住是无所住,也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这里后面讲「住般若波罗蜜中」,就是「而生其心」。所以这一句话用《金刚经》的说法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是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生心是生起观照实相般若大智普度众生。
下面说『不生故』,不生就是指菩萨已经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住在涅盘境界当中。菩萨明了这个宇宙怎么来的,宇宙有没有生灭,这些问题菩萨都弄得清清楚楚。宇宙怎么来的?弥勒菩萨曾经在经里面向世尊做过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告诉我们,宇宙这是一念所生,这一念的速度非常的快,速度多快?弥勒菩萨说,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一弹指的时间极短,如果你弹得快,你一秒钟大概能弹四下,那这一弹指,四分之一秒,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所以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万亿这么多的念头,那一秒钟再乘上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个念头。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宇宙,产生我们的法界,一念生,宇宙现象就生了,一念灭,宇宙的现象也跟著灭了,但是生灭的速度太快了,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这么多次的生灭,这个宇宙也是这么多的生灭,所以我们凡夫怎么能够看出这个宇宙在生灭?
我们平时看电影,电影的原理是什么样?你看那个放映机,把这个电影的底片照到银幕上,实在你要看那个底片,一张一张,一格一格的,只是它在放映的时候,底片迅速的移动,这个投影会每一次把一张底片投射到银幕上,然后灯光关闭,换第二张,再把灯光开了,投射到银幕上,这一开一关等於一个生灭。那么放映机一秒钟有多少次的生灭,速度有多快?一秒钟过二十四张底片,也就是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我们看到银幕上的这个电影情节就好像在连续,看不出它在生灭的这种现象。实际上它每张底片是不同的,前一张跟后一张没有连系,完全独立,但是连续这样子的开合播放,我们就被它迷惑了,以为它们在相续,看不到生灭相。你看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我们的眼睛就被迷惑了,这个宇宙是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次的生灭,我们怎么能够觉察它在这里生灭。我们只看到生灭的相续相,这个相续也叫相似相续,不是真的相续,前一念和后一念,前一个宇宙和后一个宇宙也是各自独立,互不连系的。所以这么快的生灭,我们就没有办法觉察,更没有办法留住这些境界,因为念头不断的生灭,我们刚想得到某一个境界,念头刚起,这个境界已经生灭多少次了,生灭速度太快了,我们就称它不生不灭。为什么?你刚说它生,它已经灭了,刚说它灭,它又生了,速度太快,你就说不上生灭,因此叫它不生不灭。菩萨摩诃萨他能够明了这个真实相,他看到了真实相,所以他知道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根本没有,这宇宙哪里有?都是念头所生。念头的生灭速度这么快,实际上也不能说它有,你刚说它有,它已经灭掉了,无所有,不可得,你怎么能得到?念念生灭不住,得不到,毕竟空,念头本身是空,念头所现的境界当然也是空的。所以菩萨能够不住,能够不住也就是住般若波罗蜜。关於实相这种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是圆满的意思,他有圆满的智慧,观照出宇宙的真相。那么了解了宇宙人生真相,菩萨继续修学,修学自利利他,不仅是自利,更是为了利他,做出一个修行人的样子给大众看到,也能觉悟,不生故应具足这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包括底下讲的七个科目,第一是『四念处』,这是第一科,包括四种,第二是『四正勤』,第三科『四如意足』,第四科『五根』,第五科『五力』,第六科是『七觉分』,第七科是『八圣道分』。总共加起来,三四一十二,两个五是十,加上一个七、一个八,总共是三十七,所以称为三十七道品,包含了七个科目。我们往后会详细的来跟大家介绍这七科三十七道品,在讲解之前,我们主要来学习菩萨为什么要学习三十七道品。我们来看《大智度论》里面的论,论就是解释经的。
【问曰。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於菩萨道中说声闻法。】
这是龙树菩萨先提起一个问题,他问到,『三十七道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声闻」是小乘,「辟支佛」是中乘,辟支佛也称为缘觉,中小乘的修行方法跟大乘为什么会连系上?大乘菩萨道修的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这个波罗蜜是圆满,是度彼岸的意思。『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六波罗蜜」华文也称为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大乘菩萨道。为什么要在『菩萨道中说声闻法』,为什么你在这个大乘经论里面还要说小乘法,说这三十七道品?这个设问很有意思。龙树菩萨提起这个设问以后,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回答。
【答曰。菩萨摩诃萨。应学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
我们先看到这里是一段。龙树菩萨回答这个设问,说到『菩萨摩诃萨』,这是大菩萨,『应学一切善法』,应该学习一切的善法,修一切善,学『一切道』,道也是方法。这个「道」跟「善法」有所不同的地方,是道能够帮助我们证得涅盘彼岸,光修善法可能只能得人天福报,未必能够出三界,证涅盘,只有修道才能帮我们证得涅盘,入不生不灭的境界,圆成佛道。既然菩萨修一切善法、一切道,当然也必须要修三十七道品,这一切道自然也就包括了三十七道品。下面引本经的经文,本经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到『如佛告须菩提』,须菩提尊者是佛的大弟子之一,众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的,对於般若了解非常的深入,所以这部经佛对他来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也是当机者,佛告诉他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的时候,『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以菩萨要学智慧,这个智慧包括实智和权智,实智是自己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权智是帮助众生,权是方便。所以一切善法、一切道都要学,如果不学,自利不能圆满,利他更不能圆满。佛的意思有三种,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具备三义才能称为佛,佛是觉者。所以菩萨要学作佛,必须学一切善法、一切道,那才能达到自觉、觉他圆满。
底下举出所学的一切善法、一切道包括什么?『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这是佛法里的术语,大乘佛法在基础上来讲谈到有十地,这个十地跟《华严》讲的十地菩萨是完全不一样。这里讲的十地是从凡夫地开始讲,「干慧地」是第一,干慧地就是凡夫地,开始修学佛法了,但是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凡夫,烦恼一品没断,慢慢往上修学,烦恼慢慢的断,先断见思烦恼,再断尘沙烦恼,再断无明烦恼,最后证得佛地,总共有十个位次。断了见思烦恼,其中断见烦恼(见惑),见惑有八十八品,断了见惑才称为初果须陀洹,再往上有二果斯陀含,二果是斯陀含,三果是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再往上是缘觉,再往上是菩萨,最后是佛。阿罗汉断尽见思烦恼,出三界了,但是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就叫执著,执著断尽就出三界轮回,证得阿罗汉果。把分别断尽了就证菩萨果位,分别也叫尘沙烦恼。菩萨不断的在断尘沙烦恼,断尽了,最后无明,无明是妄想,妄想也断了这才能称为佛。这里有十法界的佛,还有一真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妄想还没有断,但是分别执著全断了,连习气都断了,证得十法界的佛果位,再断一品的无明,破了妄想,这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这些法身大士统统可以称为佛。所以这个佛地是包括十法界的佛,到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品的法身大士,乃至最后妙觉圆满的佛果,都称为佛地。那么这里菩萨学处,从凡夫地到佛地,所有善法、所有的道都要学,所以当然要修学三十七道品。
下面说『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这九地就是佛以下的是九地,从干慧地(凡夫地),一直到菩萨,除了佛以外,总共有九地,九界众生都应该学的,但是还没有学圆满,所以不取证,没有证得佛位,就是没有学圆满。『佛地亦学亦证』,证得佛果位了,佛要不要学?佛还是要学。十法界里的佛他可以在十法界里面示现成佛,可是他的无明习气还没有断尽,所以他还是要学,他是证了,证佛果位了,但是证得不圆满;入了一真法界,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品,也就是四十一品的无明烦恼要一品一品的破,也要学。所以三十七道品真的是涵盖了整个佛法。好,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复次。何处说三十七品但是声闻。辟支佛法。非菩萨道。是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
先看到这里。这一段是讲三十七道品不但是小乘法,而且也是大乘法。这里讲『复次』,「复次」就是第二层意思,层层论述。下面这里说『何处说三十七品』,为什么说三十七品只是『声闻、辟支佛法』?意思是反问,你哪里找这个根据,说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不是菩萨道、不是大乘法,你哪里有依据?你找不到这个依据,反而你可以找到本经有依据说三十七道品是大乘法,这里讲『是般若波罗蜜』,就是讲这部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有一品『摩诃衍品』,九十品当中其中的一品,经文说到,『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这就是讲到三十七道品,『是摩诃衍』,「摩诃衍」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大乘。所以三十七品是大乘法,这里可以找到经文的依据。反过来,在『三藏中』,佛法可以分为三藏,所谓经藏、律藏、论藏,整个佛法的经典就称为三藏,在整个经典当中找不到哪一部经说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不是大乘法,你找不到这个经典依据。换句话说,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非独是小乘法,也是大乘法。所以菩萨应该学习,学大乘的人应该学习。好,我们来看下面一段:
【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盘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
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佛为不同根性的众生讲不同的法门。这里讲『佛以大慈故』,佛大慈大悲,这个大慈大悲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什么?因为佛看一切众生跟自己完全是一体的。就像人身体上的器官一样,它是一体,所以当某一个器官需要援助,另外的器官就会来帮忙。譬如假如我们左手要是痛了、痒了,我们的右手马上会帮它抚摸,没有条件的,很自然的,自然反射,根本不用经过大脑去思考,我要不要去帮助这个左手,帮助这个左手我要讲什么条件,这些统统没有,它需要帮助立即就帮助,无条件的,这叫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无条件,同体大悲,因为知道是同体,所以就能无条件的帮助它。所以佛度化一切众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度无量无边众生却不起任何妄想分别执著,而且没有度众生的念头,为什么?众生跟我一体,本来就应该度,何必还要起一个要去度众生的念头?就像左手需要右手帮忙,右手就必须应该帮忙,右手也不会想说我要不要帮忙,我应该发个大愿去度众生,这些都没有了,自然条件反射,这叫大慈。所以众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佛就给予什么样的帮助,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应以什么法门得度,佛就现什么身,给他说什么法门。
所以这里『说三十七品涅盘道』,这个涅盘,华文的意思叫不生不灭,「三十七品」是因,「涅盘道」是果,这就是四谛道里面讲的苦集灭道,涅盘是灭,三十七品是道,帮助众生得大涅盘。『随众生愿』,众生有什么愿望,『随众生因缘』,众生他现前是什么因缘,你就给他说什么样的法门。『各得其道』,这就是《法华经》里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即现什么身为他说法。底下举出一些例子,『欲求声闻人』,求声闻的这些人想得小乘果位,他们心量不大,只希望得一个阿罗汉果,就心满意足了,那么佛就给他说三十七品涅盘道,让他随著这个三十七品修学能够『得声闻道』,证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心量要是大一点的,想要『种辟支佛善根』的人,辟支佛是缘觉,是中乘,这个位次就比阿罗汉要高,心量就大了,佛也给他讲三十七品,让他『得辟支佛道』,证得缘觉果位。还有一类人心量更大,『求佛道者』,这是菩萨乘人,佛也给他讲三十七品,帮助他『得佛道』。所以『随其本愿』,根据他自己的愿望,根据他『诸根利钝』,他是利根还是钝根,钝根的人求的果小,利根的人求的果大。『有大悲、无大悲』,看这个众生有没有大悲心,还是只想自己得度,不想去度众生,这就无大悲。「无大悲」,只愿自度,不愿度人的,只能得小乘果位,声闻道;「有大悲」,能得佛道。所以众生根性不一样,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样说三十七道品,每个人得到的利益不一样。
下面举出一个譬喻来讲,『譬如龙王降雨』,龙王他负责降雨的。降雨,天下雨是『普雨天下』,所有的地方都能得到雨的滋润,在雨这方面来讲没有差别。降雨,没有说我喜欢在某个地方,降多一点,那个地方我不喜欢,我就降少一点,没有这样,平等的降这个雨。可是得到雨的利益的这些树木花草所得的利益不一样,大树大草根大,它能吸收的水分多,所以它能够多受,得到的雨这水分可以吸收得多,因为它的根大,小树小草它根小,所以它吸收的水分就少。并不是说雨下得不平等,给大树大草下得多一点,给小树小草下得少一点,并没有这样,只是它们因为根大、根小之不同,得到的利益就有大小的区别。佛说法也是这个样子,他说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可是众生的心量大小不一样,他的愿求不一样,他的根性利钝不一样,他的悲心大小不一样,所以吸纳的佛的法雨也就不一样,所得利益就不同。
好,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经文,还是《大智度论》里面说的。底下是讲这个菩萨为什么要遍学三十七道品。
【问曰。三十七品。虽无处说独是声闻。辟支佛道。非菩萨道。以义推之可知。菩萨久住生死。往来五道。不疾取涅盘。是三十七品但说涅盘法。不说波罗蜜。亦不说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萨道。】
这是第二个设问,这个问话也是穷追不舍,龙树菩萨这样设问,为我们澄清了很多疑惑。这里讲三十七道品,虽然我们在大乘经里头,三藏十二部经典里面,没有看见哪里说,『无处说独是声闻、辟支佛道』,没有说三十七品光是小乘,不是菩萨道、不是大乘,确实没有这样的经文,这我们能承认。可是下面说『以义推之可知』,可是你从这个三十七道品里头的含义来推论,『菩萨久住生死,往来五道,不疾取涅盘』。菩萨大慈大悲,在生死五道当中度化众生,所以称「久住生死」,这是不舍众生。这个五道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有的时候我们讲六道,六道是加一个阿修罗道,如果把阿修罗单独提出来称为一道,那是专指天道的阿修罗,如果不单提出来,他就归入天道,所以五道也是六道。所以菩萨在六道里面度化众生,这是住生死,他「不疾取涅盘」,疾是快速,他不急著去证得涅盘果位,涅盘是到了不生不灭的果位,生死了了。这里讲的涅盘是指无余涅盘,就是不在六道当中受身了。那是菩萨他不取涅盘,依然在六道当中示现生死之身,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这是大慈大悲,如果菩萨不来,我们众生就没有得度的因缘了。
下面说『是三十七品』,这三十七道品,『但说涅盘法』,它仅仅说涅盘,这是帮助我们得到涅盘的方法,『不说波罗蜜』,波罗蜜是菩萨法,『亦不说大悲』,大悲是菩萨的存心,没有大慈悲心不能成佛道,不修波罗蜜也不能成佛道。所以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就在此地,看看有没有大悲心,是不是修波罗蜜,这个波罗蜜刚才讲的,六波罗蜜。那我们看三十七品里面没有讲波罗蜜、没有说大悲,它只说涅盘法,这不是指小乘吗?怎么能说是大乘?所以他问得好,『以是故知非菩萨道』,按照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说三十七道品不是菩萨道、不是大乘法,这个设问又问深一层了。前面讲的,这是三十七品里面,大乘经典里面说它是大乘法,也能够找到经典依据,可是这里问,我们抛开经典依据不谈,光谈它的含义,按照含义上去推论,三十七品只讲涅盘法,没有讲大乘法,它不应该是大乘。那我们来看下面回答。
【答曰。菩萨虽久住生死中。亦应知实道。非实道。是世间。是涅盘。知是已。立大愿。众生可愍。我当拔出著无为处。以是实法行诸波罗蜜。能到佛道。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罗蜜故不取证。】
先看到这里。这一小段是讲到菩萨虽然证得了实道,但是还要学三十七品,这样子能够以方便来度众生,他不取涅盘,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经文上讲『菩萨虽久住生死中』,虽然菩萨在生死六道中现身,可是他也应该知道『实道、非实道,是世间、是涅盘』,菩萨当然会知道。什么叫实道?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帮助我们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这些方法叫实道。凡夫不知道,所以迷在六道轮回当中,菩萨知道了,他不迷。所以非实道是凡夫所做的,实道是真正觉悟,觉悟者,菩萨他知实道。世间和涅盘是一对,世间是生灭相,涅盘是不生不灭,世间跟涅盘在小乘里面把它分为二,所以凡夫住世间,阿罗汉住涅盘。可是菩萨,菩萨有高度的智慧,他知道世间跟涅盘不二,所以他不住世间,也不住涅盘,住的是中道,真正中道才是实道。所以菩萨在生死当中却不受生死拖累,而能够度化众生。
『知是已』,菩萨知道这些真相,知道世间生死与涅盘不二,能够『立大愿』,这就是无住生心,既不住世间,也不住涅盘,生起救度众生的心,因为『众生可愍』,愍是怜悯,众生太可怜了。所以菩萨发大愿,『我当拔出』,我要把众生救拔出来,拔他们出来,永不再轮回,让他们『著无为处』,无为处就是涅盘,众生迷在生死轮回当中,现在菩萨把他们救度出来,出三界,证涅盘。『以是实法行诸波罗蜜』,这是菩萨修行的实法,实是真实,真实的法是什么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菩萨已经证得不生不灭,却不著涅盘,不著空,空和有二边都不著,这是行诸波罗蜜,行菩萨道。所以菩萨是中道,从中道才能入佛道。菩萨虽然在学习,只是还没有圆满,所以菩萨仍是学生的身分,老师是佛,佛是圆满了。『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是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他也知道,他是过来人,他比小乘要高,但是他还『未具足六波罗蜜』,也就是他的菩萨道还没有圆满,所以『不取证』,不能取证佛果,六波罗蜜圆满了才能取证佛果。这是讲到菩萨他的修学境界。下面举一个比喻:
【如佛说。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复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堕涅盘地。】
这个比喻是佛讲的,他说譬如射箭往空中射,『仰射空中』,这箭射到空中它会因为重力的原因会落地,当这个箭从空中要落地的这个阶段当中,菩萨又继续的射箭,用箭来射空中的箭,『箭箭相柱』,使到每一根箭都不落地。这是一种很高的技术,用这个箭它往上射出的力来支撑前面一根箭落地的那种重心力,这样连续不断来射,箭箭都不落地。这个比喻是讲『菩萨摩诃萨』他的修行,他们『亦如是』,也是这样子。『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用三解脱门来代表天空,用般若波罗蜜来代表箭,用这个箭射这个空中,也就是以般若波罗蜜证得解脱。三解脱门是指空、无相、无愿,这叫三解脱门,这在《无量寿经》里讲到,在很多经论里面也讲到。第一个空解脱门,是指观一切法由因缘而生,所以自性本空,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万法都是因缘和合,从这一个渠道悟入涅盘。所以万法不生不灭,所谓生,这是因缘和合而有这么一个生的假相,实际上它不生。譬如说我们这张桌子,这个桌子是各种木材契合在一起,用钉子把它钉起来,上面涂上油漆,就成为一张桌子,我们看到桌子生了,它实际上生了没有?生是个假相,实际上它只是一些木材、各种因缘条件把它合在一起,是因缘而生,所以它没有自性。你说这个桌子,哪一块才是桌子的本性、本体?没有,你找不出一个东西真正是它自己是桌子的,它只是木材、钉子、油漆合在一起,假名称为桌子,自性本空,如果我们把它拆散了,又变成木头还有铁钉,桌子的相就灭了。它灭是不是真的灭了,也没有,还是那堆木头,本来就没有生,又怎么能谈得上灭?所以不生不灭。你从这一个理悟入涅盘了,知道万法都是如此,一切现象都是不生不灭的,这是你从空门入,空解脱门。
第二个无愿解脱门,也叫无作解脱门,是指於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后世之有,来悟入涅盘。无愿解脱门就是你看到一切生死法中,你明了一切生死都是假相,了不可得,万法都是这样,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离造作之念,你就不想再造作了,无愿了,无愿无求无作,什么念头都不生了,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里实际上放下执著就能悟入,有愿、有作这是有执著,还要想干什么,还有什么样的希求,这是还未能真正明了万法皆空,你真正知道万法皆空,如梦幻泡影,你什么愿什么求都没有了,无愿解脱门。第三个无相解脱门,是了知四大五蕴皆空,四大是地水火风,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代表一切的物质和精神都是空的。我们人也是空,一切法、一切有情、无情现象统统是空相,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现象。所以把我的这个相放下,把人的相也放下了,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四相放下了,你也能悟入涅盘境界。所以这个空、无相、无愿这三解脱门是小乘悟入涅盘的这种方法,这里面所用的都是般若智慧,所以般若波罗蜜帮助我们得到三解脱门,这就是「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就这个意思。
下面一句经文讲『复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你证得三解脱门了,你还得要把这个涅盘、这个解脱放下,不能够住在涅盘、解脱当中。所以用什么来帮助我们?用方便。所以用第二根箭,就是方便箭,射般若箭,让这个般若箭也不要掉地上,不要『堕涅盘地』。小乘人证得阿罗汉果了,他们就住在涅盘地里面,不肯度众生,所以他们的境界就不能提升,他是住於涅盘而不度众生。当然他们不是不去度,他是觉得度众生太麻烦,他不想这么麻烦,这是慈悲心不足。所以佛也批评这些小乘的圣人,在《法华经》里面批评他们,说他们「住涅盘城,堕无为坑」。为什么?他不能够以方便去度众生,所以不能够证得圆满的佛果,这还是不行,不如菩萨。我们继续看下面一段经文:
【复次。若如汝所说菩萨久住生死中。应受种种身心苦恼。若不得实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以般若波罗蜜力故。能转世间为道果涅盘。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和合生者无有自性。无自性故是则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盘。以是故。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
这一段经文是讲菩萨转世间为涅盘,这是由於般若的力量。『复次』,就是再继续往下阐述,这是对那个设问者来讲的。『若如汝所说』,如果像你所说的,『菩萨久住生死中』,菩萨不舍生死而度众生,那么在生死中他『应受种种身心苦恼』,在生死轮回里不是好受的,身心都受到苦恼,这是菩萨代众生苦,这是难忍能忍。那怎么能忍?『若不得实智』,那怎么『能忍是事』?这个实智就是般若智慧,得三解脱门,如果不能够在生死中解脱,怎么能够忍受生死中这种身心苦恼?真是难忍!所以佛讲我们这世间娑婆世界叫堪忍世界,太难忍了。菩萨得了实智这就能忍,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万法皆空,身心苦恼皆空,根本没有真的,都是一场梦幻。这个生死如同唱戏,一场戏剧,菩萨在这里面演得很逼真,该受苦的时候就受苦,实际上他心里没受这个苦,因为他有智慧。所以『以是故』,因为这个原因,『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他来学三十七道品证得实智,能够『以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力,『转世间为道果涅盘』。菩萨高明之处就是他能转,把世间生死苦恼转成道果涅盘,这是他的智慧。
为什么他能转?『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菩萨明了这个真相,三界这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的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从和合生。和合是因缘和合,没有一法、没有一种东西不是因缘和合的,大至星系,小至基本粒子,统统都是各种因缘条件假合出来的东西,所有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和合生者』就『无有自性』,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它就没有自性。像我们刚才举的桌子这个例,它是木材、钉子、油漆和合而生,构成的这块东西我们叫它桌子,桌子是个假名,实际上这个东西有没有真正桌子的自性?没有。『无自性故是则为空』,没有自性,所以我们把这个桌子叫为空。桌子如此,这个宇宙一切万有,一切现象,有情、无情一切众生,统统都是这个现象,没有自性,所以是空相,不仅物质世界是空相,精神世界也是空相。菩萨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来这个世间示现生死之身,也知道这个身没有自性,是空的,也是四大五蕴假合之身,他受什么苦,是这个因缘在变动而已,哪怕是死了,死了也就是四大分离而已,不能说他真死,他出生也不能说他真生,没有自性,他无我。菩萨懂得这个道理,他来这个生死轮回当中,你看他好像在受苦,实际上他没有受苦的概念,没有自性,没有我,谁在受苦?你受苦是你认为你在受苦,那才是受苦,没有自己了,何从谈起说谁在受苦?所以万法皆空,『空故不可取』,既然是空,你也不能够取,不能占有,不能控制。『不可取相是涅盘』,所以涅盘,当下你觉悟了,看到万法皆空,认识到这个真理,知道万法不可取,因缘和合的假相,无有自性,这就是涅盘。所以菩萨能住生死当中而能忍身心苦恼,他就是有这样的一种功力,这是智慧般若力。
所以『以是故』,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刚才我们看的经文上讲的,『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他心不住世间一切法,知道一切法本不可得,本来毕竟空、无所有,这就是住般若波罗蜜,这就是住真实智慧了。『不生故』,不生是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他能够『具足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他能够学三十七道品能够学得比小乘更高明、更圆满。好,底下我们再看这个经文:
【复次。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盘。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盘。智慧深入诸法故。如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盘。涅盘即是空。中论中亦说。涅盘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盘。涅盘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盘。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
这里是一个大段。这一段继续深入的阐明,这个『声闻、辟支佛法中』,这是小乘法中,佛不跟他们讲『世间即是涅盘』,世间和涅盘在小乘法里面是一分为二的,在世间就不能够住涅盘,住涅盘就不住世间。为什么?『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因为小乘人他智慧不够深,不能够在一切万有当中发现诸法实相。那『菩萨法中』,这大乘法,佛就跟他们讲「世间即是涅盘」,这一类人的根性很利,智慧很高,所以佛跟他们讲他们能听得懂,佛就跟他们讲世间就是涅盘,世间与涅盘不二,菩萨能悟入,所以『智慧深入诸法故』,就在眼前一切现相当中,证得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所以涅盘不是说世间以外有一个什么涅盘境界,当下你在这世间见到诸法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即是空,就不可得,你就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你就证涅盘境界了,不离世间而得涅盘。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这个意思,觉悟不是离开世间的,这是大乘人所修学的。
下面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经文所讲到的,『如佛告须菩提』,佛跟须菩提尊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物质,物质现象就是空相,刚才不是说了,所有物质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现象,没有自性。就像这个桌子,它是这些木材、油漆、钉子各种因缘和合的,没有一个自性叫桌子。所以桌子是空,它没有生也没有灭,空即是色,物质跟空相不二,因缘而生产生了物质,产生物质当下还是空相。所以色,就是物质,是如此,受想行识都是这个意思,受想行识这是精神的世界,跟物质世界一样也是因缘和合,它都是空相,所以色受想行识跟空也是不二的。『受想行识即是空』,空也是受想行识,这就是不二,这是《心经》里讲的道理,这就是般若智慧。那么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蕴皆空,除了五蕴以外,那涅盘?涅盘是不生不灭。《心经》上也讲到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也是空,都是佛方便说法。所以『空即是涅盘,涅盘即是空』,十二因缘是小乘所修的,从因缘中而入实相,证涅盘,证得涅盘也是空,不能够执著,涅盘也是了不可得。如果你执著一个东西叫涅盘,执著空了,那佛也摇头,佛是让你放下一切执著,既不执著有,也不执著空,既不执著世间,也不执著涅盘。
所以下面引『中论』,《中观论》当中所说的,这是一首偈子,『涅盘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盘』,你看就是这个道理,涅盘和世间不二。菩萨有这个智慧,他看出来了,世间是有,涅盘是空,空有不二。『涅盘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所以涅盘跟世间不是两个际,是一际,是一不是二,它没有分开的,不是两个东西。所以菩萨就在世间当中证得涅盘,这是『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他真正得实相了。小乘阿罗汉还没有得实相,他那个涅盘叫偏真涅盘,不是真正的涅盘,菩萨能够高出他们很多,他的智慧比小乘阿罗汉要高得多,他们知道生死、涅盘不二,所以『不厌世间』,也『不乐涅盘』。「不厌世间」,他不舍弃众生,发起大慈悲心去普度众生,他不会住在涅盘乐当中。不像小乘阿罗汉,在涅盘城里乐而忘返,不肯出来度众生,实际上他们还没有证得真正的实智。所以菩萨依然修三十七品,『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小乘也修三十七品,他们证得小乘的涅盘,那菩萨高出他们,在大乘果位上也修三十七品,他们以实智来修,而且能度化众生,三十七品不仅是自度,也是度他。这一大段的论是给我们讲菩萨为什么要修学三十七道品。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这段序言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来讲一下三十七道品这个原由。我们今天先讲到此地,有不妥之处,恳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从今天开始,来学习佛法中的修学重要纲领「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我们师父上人在讲解不同的经典当中都有做过介绍和解释,譬如说在《佛说十善业道经》、《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疏钞》的讲解当中,都有对三十七道品做过解释,但是我们师父上人还没有对这个专题进行单独的讲演。而这个专题确实对修行人来讲非常的重要,可以说三十七道品是涵盖了整个佛法的修法,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显教还是密教,都离不开这些修行的纲领。天台大师把三十七道品分为藏、通、别、圆四教,给我们阐释这个三十七道品是通大小乘的,藏教这是小乘,通教这是大乘的入门,别教就是大乘,再往上是圆教。所以藏、通、别、圆四教都重视三十七道品,因此可以说这三十七道品涵盖了整个佛法。
我们修学净宗的同修,净宗是大乘、是圆教,也要重视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在《阿弥陀经》里面就有提到这三十七道品,《阿弥陀经》里就讲到「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就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蕅益大师在他的《要解》当中做了简要的、点睛的阐述。所以我们修学净土,或者是现在跟师父上人修学《华严》,对於三十七道品确实很有必要有所了解。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的总干事胡妮妮居士,在去年向末学启请,希望末学能够把三十七道品为大众讲解一遍,因为她也深知我们净宗同修需要了解这种修学纲领。她向末学提出这个要求,末学请示了师父上人,师父上人也应允,也说这是好事情,让末学给大家来做一个学习心得的报告。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就一起来学习,希望在短时间内把三十七道品的要旨掌握到,这对我们修学佛法会带来莫大的利益和帮助。所以我们感恩师父上人和胡居士的慈悲,让我们补上这一课。今天末学先给大家做一个序言,主要是谈一谈为什么要修学三十七道品。一般来讲,很多人认为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学的法门,不知道这是通大乘的,所以很可能对三十七道品重视度不够,因此我们今天要谈谈修学这种法门的重要性。另外也简单的介绍一下三十七道品的这个大概内容,然后我们再来细致的对每一品进行学习。
我们今天这个序言,用《大智度论》第十九卷里面的这些经文,来做为我们的依据,《大智度论》里面这一大段的经文,可以说把三十七道品非常完整的为我们介绍出来。首先谈为什么菩萨要修学三十七道品,菩萨是大乘人,为什么还要学这种三十七道品的科目?这个论述非常精辟、深刻。我们在讲解《大智度论》经文之前,我想首先简要的介绍一下这部书。大概不少同修对这部书也很熟悉,这是大乘佛教里面的一部伟大的著作,它是龙树菩萨所造的,总共有一百卷,是后秦(也称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过来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不少的经论,他曾经翻译过《金刚经》,还有《阿弥陀经》也是他翻译的。他翻译了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称为《大品般若经》,这部经典总共有二十七卷,有九十品,分量相当的可观。般若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智慧,但是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智慧,它是认识诸法实相的这种智慧。当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后,又翻译了解释这部经的一部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已经分量可观了,龙树菩萨的这个《大智度论》分量更加巨大。
这个原文的分量确实很大,因为龙树菩萨所解释的非常详细,鸠摩罗什大师他翻译的这个《大智度论》,头三十四卷只是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一品,序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总共有九十品,你看第一品就用了三十四卷的分量来解释,如果是九十品,估计得要二千多卷才能解释完,按照这样的一种篇幅。但是鸠摩罗什大师很有智慧,很了解中国人的根性,他知道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繁杂,所以译这些经论都是取其要旨。就像《佛说阿弥陀经》,原文其实比较繁杂,我们看唐朝玄奘大师他译的,是根据原文一字一字译过来的,这个《阿弥陀经》分量就比较长,但是鸠摩罗什大师把它删繁取要。所以我们现在流通的《阿弥陀经》版本,这是罗什大师意译的,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而没有改变原文的义理,这是菩萨的手笔。鸠摩罗什大师不是普通人,他曾经做过七佛的译经师,也是菩萨再来的,所以他有这样的智慧来做这个事情,一般人做不来。罗什大师翻译《大智度论》也采用这种方法,他这个序品的解释是全部翻译出来,总共三十四卷,《大智度论》总共才一百卷,底下的六十六卷实际上是摘要,原文的摘要,这是精略的注解《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二品到第九十品,总共合起来是一百卷,这也是罗什大师的删繁取要。这部论出来以后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历代很多的高僧、高士、大德,都专门研究这部论。这部论里面讲到大乘的教义十分的完备,而且还讲述了印度当时的许多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事情,可以说这部论也是大乘佛法的一部百科丛书,所以是大乘佛法的研究的一个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也曾经被翻译成法文,是一位天主教的神父把它翻译成法文,是做为西方研究大乘佛法的一部重要的典籍。
我们今天选取的《大智度论》里面的第十九卷,是这里的内容介绍了三十七道品。先这个《论》引用序品当中的一句经文,然后后面就开始阐述、发挥,可以说把这三十七道品解释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版本。我们节取其中的开头的一大段来进行学习,我们先来把这一卷经文所注解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经文原文先念出来,加以简单的解释,然后再看《论》里面的注解。请看经文:
【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这十九卷整卷的经文都是注解这一句经的,所以你就看到这个《大智度论》里面它对於经文的注解多么的详细,一句经文就注一卷。这一句经文是在序品里面讲到,佛说『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不是一般普通的菩萨,如果用《华严》圆教来讲,他们都是初住位以上的菩萨,如果用天台宗的说法,这些菩萨已经是分证即佛。把他们称为佛也不为过,他们已经断掉妄想分别执著了,只有无明习气还没有断尽,把无明习气断尽了,这就圆满成佛了,所以称他们做菩萨摩诃萨。这是讲菩萨摩诃萨修学三十七道品,他是以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的?『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住法」,这是菩萨他用功的方法。不住,不住是无所住,也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这里后面讲「住般若波罗蜜中」,就是「而生其心」。所以这一句话用《金刚经》的说法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是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生心是生起观照实相般若大智普度众生。
下面说『不生故』,不生就是指菩萨已经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住在涅盘境界当中。菩萨明了这个宇宙怎么来的,宇宙有没有生灭,这些问题菩萨都弄得清清楚楚。宇宙怎么来的?弥勒菩萨曾经在经里面向世尊做过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告诉我们,宇宙这是一念所生,这一念的速度非常的快,速度多快?弥勒菩萨说,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一弹指的时间极短,如果你弹得快,你一秒钟大概能弹四下,那这一弹指,四分之一秒,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所以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万亿这么多的念头,那一秒钟再乘上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个念头。一个念头就产生一个宇宙,产生我们的法界,一念生,宇宙现象就生了,一念灭,宇宙的现象也跟著灭了,但是生灭的速度太快了,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这么多次的生灭,这个宇宙也是这么多的生灭,所以我们凡夫怎么能够看出这个宇宙在生灭?
我们平时看电影,电影的原理是什么样?你看那个放映机,把这个电影的底片照到银幕上,实在你要看那个底片,一张一张,一格一格的,只是它在放映的时候,底片迅速的移动,这个投影会每一次把一张底片投射到银幕上,然后灯光关闭,换第二张,再把灯光开了,投射到银幕上,这一开一关等於一个生灭。那么放映机一秒钟有多少次的生灭,速度有多快?一秒钟过二十四张底片,也就是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我们看到银幕上的这个电影情节就好像在连续,看不出它在生灭的这种现象。实际上它每张底片是不同的,前一张跟后一张没有连系,完全独立,但是连续这样子的开合播放,我们就被它迷惑了,以为它们在相续,看不到生灭相。你看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我们的眼睛就被迷惑了,这个宇宙是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次的生灭,我们怎么能够觉察它在这里生灭。我们只看到生灭的相续相,这个相续也叫相似相续,不是真的相续,前一念和后一念,前一个宇宙和后一个宇宙也是各自独立,互不连系的。所以这么快的生灭,我们就没有办法觉察,更没有办法留住这些境界,因为念头不断的生灭,我们刚想得到某一个境界,念头刚起,这个境界已经生灭多少次了,生灭速度太快了,我们就称它不生不灭。为什么?你刚说它生,它已经灭了,刚说它灭,它又生了,速度太快,你就说不上生灭,因此叫它不生不灭。菩萨摩诃萨他能够明了这个真实相,他看到了真实相,所以他知道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根本没有,这宇宙哪里有?都是念头所生。念头的生灭速度这么快,实际上也不能说它有,你刚说它有,它已经灭掉了,无所有,不可得,你怎么能得到?念念生灭不住,得不到,毕竟空,念头本身是空,念头所现的境界当然也是空的。所以菩萨能够不住,能够不住也就是住般若波罗蜜。关於实相这种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是圆满的意思,他有圆满的智慧,观照出宇宙的真相。那么了解了宇宙人生真相,菩萨继续修学,修学自利利他,不仅是自利,更是为了利他,做出一个修行人的样子给大众看到,也能觉悟,不生故应具足这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包括底下讲的七个科目,第一是『四念处』,这是第一科,包括四种,第二是『四正勤』,第三科『四如意足』,第四科『五根』,第五科『五力』,第六科是『七觉分』,第七科是『八圣道分』。总共加起来,三四一十二,两个五是十,加上一个七、一个八,总共是三十七,所以称为三十七道品,包含了七个科目。我们往后会详细的来跟大家介绍这七科三十七道品,在讲解之前,我们主要来学习菩萨为什么要学习三十七道品。我们来看《大智度论》里面的论,论就是解释经的。
【问曰。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於菩萨道中说声闻法。】
这是龙树菩萨先提起一个问题,他问到,『三十七道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声闻」是小乘,「辟支佛」是中乘,辟支佛也称为缘觉,中小乘的修行方法跟大乘为什么会连系上?大乘菩萨道修的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这个波罗蜜是圆满,是度彼岸的意思。『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六波罗蜜」华文也称为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大乘菩萨道。为什么要在『菩萨道中说声闻法』,为什么你在这个大乘经论里面还要说小乘法,说这三十七道品?这个设问很有意思。龙树菩萨提起这个设问以后,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回答。
【答曰。菩萨摩诃萨。应学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
我们先看到这里是一段。龙树菩萨回答这个设问,说到『菩萨摩诃萨』,这是大菩萨,『应学一切善法』,应该学习一切的善法,修一切善,学『一切道』,道也是方法。这个「道」跟「善法」有所不同的地方,是道能够帮助我们证得涅盘彼岸,光修善法可能只能得人天福报,未必能够出三界,证涅盘,只有修道才能帮我们证得涅盘,入不生不灭的境界,圆成佛道。既然菩萨修一切善法、一切道,当然也必须要修三十七道品,这一切道自然也就包括了三十七道品。下面引本经的经文,本经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到『如佛告须菩提』,须菩提尊者是佛的大弟子之一,众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的,对於般若了解非常的深入,所以这部经佛对他来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也是当机者,佛告诉他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的时候,『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以菩萨要学智慧,这个智慧包括实智和权智,实智是自己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权智是帮助众生,权是方便。所以一切善法、一切道都要学,如果不学,自利不能圆满,利他更不能圆满。佛的意思有三种,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具备三义才能称为佛,佛是觉者。所以菩萨要学作佛,必须学一切善法、一切道,那才能达到自觉、觉他圆满。
底下举出所学的一切善法、一切道包括什么?『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这是佛法里的术语,大乘佛法在基础上来讲谈到有十地,这个十地跟《华严》讲的十地菩萨是完全不一样。这里讲的十地是从凡夫地开始讲,「干慧地」是第一,干慧地就是凡夫地,开始修学佛法了,但是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凡夫,烦恼一品没断,慢慢往上修学,烦恼慢慢的断,先断见思烦恼,再断尘沙烦恼,再断无明烦恼,最后证得佛地,总共有十个位次。断了见思烦恼,其中断见烦恼(见惑),见惑有八十八品,断了见惑才称为初果须陀洹,再往上有二果斯陀含,二果是斯陀含,三果是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再往上是缘觉,再往上是菩萨,最后是佛。阿罗汉断尽见思烦恼,出三界了,但是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就叫执著,执著断尽就出三界轮回,证得阿罗汉果。把分别断尽了就证菩萨果位,分别也叫尘沙烦恼。菩萨不断的在断尘沙烦恼,断尽了,最后无明,无明是妄想,妄想也断了这才能称为佛。这里有十法界的佛,还有一真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妄想还没有断,但是分别执著全断了,连习气都断了,证得十法界的佛果位,再断一品的无明,破了妄想,这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这些法身大士统统可以称为佛。所以这个佛地是包括十法界的佛,到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品的法身大士,乃至最后妙觉圆满的佛果,都称为佛地。那么这里菩萨学处,从凡夫地到佛地,所有善法、所有的道都要学,所以当然要修学三十七道品。
下面说『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这九地就是佛以下的是九地,从干慧地(凡夫地),一直到菩萨,除了佛以外,总共有九地,九界众生都应该学的,但是还没有学圆满,所以不取证,没有证得佛位,就是没有学圆满。『佛地亦学亦证』,证得佛果位了,佛要不要学?佛还是要学。十法界里的佛他可以在十法界里面示现成佛,可是他的无明习气还没有断尽,所以他还是要学,他是证了,证佛果位了,但是证得不圆满;入了一真法界,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品,也就是四十一品的无明烦恼要一品一品的破,也要学。所以三十七道品真的是涵盖了整个佛法。好,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复次。何处说三十七品但是声闻。辟支佛法。非菩萨道。是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
先看到这里。这一段是讲三十七道品不但是小乘法,而且也是大乘法。这里讲『复次』,「复次」就是第二层意思,层层论述。下面这里说『何处说三十七品』,为什么说三十七品只是『声闻、辟支佛法』?意思是反问,你哪里找这个根据,说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不是菩萨道、不是大乘法,你哪里有依据?你找不到这个依据,反而你可以找到本经有依据说三十七道品是大乘法,这里讲『是般若波罗蜜』,就是讲这部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有一品『摩诃衍品』,九十品当中其中的一品,经文说到,『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这就是讲到三十七道品,『是摩诃衍』,「摩诃衍」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大乘。所以三十七品是大乘法,这里可以找到经文的依据。反过来,在『三藏中』,佛法可以分为三藏,所谓经藏、律藏、论藏,整个佛法的经典就称为三藏,在整个经典当中找不到哪一部经说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不是大乘法,你找不到这个经典依据。换句话说,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非独是小乘法,也是大乘法。所以菩萨应该学习,学大乘的人应该学习。好,我们来看下面一段:
【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盘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
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佛为不同根性的众生讲不同的法门。这里讲『佛以大慈故』,佛大慈大悲,这个大慈大悲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什么?因为佛看一切众生跟自己完全是一体的。就像人身体上的器官一样,它是一体,所以当某一个器官需要援助,另外的器官就会来帮忙。譬如假如我们左手要是痛了、痒了,我们的右手马上会帮它抚摸,没有条件的,很自然的,自然反射,根本不用经过大脑去思考,我要不要去帮助这个左手,帮助这个左手我要讲什么条件,这些统统没有,它需要帮助立即就帮助,无条件的,这叫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无条件,同体大悲,因为知道是同体,所以就能无条件的帮助它。所以佛度化一切众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度无量无边众生却不起任何妄想分别执著,而且没有度众生的念头,为什么?众生跟我一体,本来就应该度,何必还要起一个要去度众生的念头?就像左手需要右手帮忙,右手就必须应该帮忙,右手也不会想说我要不要帮忙,我应该发个大愿去度众生,这些都没有了,自然条件反射,这叫大慈。所以众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佛就给予什么样的帮助,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应以什么法门得度,佛就现什么身,给他说什么法门。
所以这里『说三十七品涅盘道』,这个涅盘,华文的意思叫不生不灭,「三十七品」是因,「涅盘道」是果,这就是四谛道里面讲的苦集灭道,涅盘是灭,三十七品是道,帮助众生得大涅盘。『随众生愿』,众生有什么愿望,『随众生因缘』,众生他现前是什么因缘,你就给他说什么样的法门。『各得其道』,这就是《法华经》里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即现什么身为他说法。底下举出一些例子,『欲求声闻人』,求声闻的这些人想得小乘果位,他们心量不大,只希望得一个阿罗汉果,就心满意足了,那么佛就给他说三十七品涅盘道,让他随著这个三十七品修学能够『得声闻道』,证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心量要是大一点的,想要『种辟支佛善根』的人,辟支佛是缘觉,是中乘,这个位次就比阿罗汉要高,心量就大了,佛也给他讲三十七品,让他『得辟支佛道』,证得缘觉果位。还有一类人心量更大,『求佛道者』,这是菩萨乘人,佛也给他讲三十七品,帮助他『得佛道』。所以『随其本愿』,根据他自己的愿望,根据他『诸根利钝』,他是利根还是钝根,钝根的人求的果小,利根的人求的果大。『有大悲、无大悲』,看这个众生有没有大悲心,还是只想自己得度,不想去度众生,这就无大悲。「无大悲」,只愿自度,不愿度人的,只能得小乘果位,声闻道;「有大悲」,能得佛道。所以众生根性不一样,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样说三十七道品,每个人得到的利益不一样。
下面举出一个譬喻来讲,『譬如龙王降雨』,龙王他负责降雨的。降雨,天下雨是『普雨天下』,所有的地方都能得到雨的滋润,在雨这方面来讲没有差别。降雨,没有说我喜欢在某个地方,降多一点,那个地方我不喜欢,我就降少一点,没有这样,平等的降这个雨。可是得到雨的利益的这些树木花草所得的利益不一样,大树大草根大,它能吸收的水分多,所以它能够多受,得到的雨这水分可以吸收得多,因为它的根大,小树小草它根小,所以它吸收的水分就少。并不是说雨下得不平等,给大树大草下得多一点,给小树小草下得少一点,并没有这样,只是它们因为根大、根小之不同,得到的利益就有大小的区别。佛说法也是这个样子,他说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可是众生的心量大小不一样,他的愿求不一样,他的根性利钝不一样,他的悲心大小不一样,所以吸纳的佛的法雨也就不一样,所得利益就不同。
好,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经文,还是《大智度论》里面说的。底下是讲这个菩萨为什么要遍学三十七道品。
【问曰。三十七品。虽无处说独是声闻。辟支佛道。非菩萨道。以义推之可知。菩萨久住生死。往来五道。不疾取涅盘。是三十七品但说涅盘法。不说波罗蜜。亦不说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萨道。】
这是第二个设问,这个问话也是穷追不舍,龙树菩萨这样设问,为我们澄清了很多疑惑。这里讲三十七道品,虽然我们在大乘经里头,三藏十二部经典里面,没有看见哪里说,『无处说独是声闻、辟支佛道』,没有说三十七品光是小乘,不是菩萨道、不是大乘,确实没有这样的经文,这我们能承认。可是下面说『以义推之可知』,可是你从这个三十七道品里头的含义来推论,『菩萨久住生死,往来五道,不疾取涅盘』。菩萨大慈大悲,在生死五道当中度化众生,所以称「久住生死」,这是不舍众生。这个五道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有的时候我们讲六道,六道是加一个阿修罗道,如果把阿修罗单独提出来称为一道,那是专指天道的阿修罗,如果不单提出来,他就归入天道,所以五道也是六道。所以菩萨在六道里面度化众生,这是住生死,他「不疾取涅盘」,疾是快速,他不急著去证得涅盘果位,涅盘是到了不生不灭的果位,生死了了。这里讲的涅盘是指无余涅盘,就是不在六道当中受身了。那是菩萨他不取涅盘,依然在六道当中示现生死之身,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这是大慈大悲,如果菩萨不来,我们众生就没有得度的因缘了。
下面说『是三十七品』,这三十七道品,『但说涅盘法』,它仅仅说涅盘,这是帮助我们得到涅盘的方法,『不说波罗蜜』,波罗蜜是菩萨法,『亦不说大悲』,大悲是菩萨的存心,没有大慈悲心不能成佛道,不修波罗蜜也不能成佛道。所以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就在此地,看看有没有大悲心,是不是修波罗蜜,这个波罗蜜刚才讲的,六波罗蜜。那我们看三十七品里面没有讲波罗蜜、没有说大悲,它只说涅盘法,这不是指小乘吗?怎么能说是大乘?所以他问得好,『以是故知非菩萨道』,按照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说三十七道品不是菩萨道、不是大乘法,这个设问又问深一层了。前面讲的,这是三十七品里面,大乘经典里面说它是大乘法,也能够找到经典依据,可是这里问,我们抛开经典依据不谈,光谈它的含义,按照含义上去推论,三十七品只讲涅盘法,没有讲大乘法,它不应该是大乘。那我们来看下面回答。
【答曰。菩萨虽久住生死中。亦应知实道。非实道。是世间。是涅盘。知是已。立大愿。众生可愍。我当拔出著无为处。以是实法行诸波罗蜜。能到佛道。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罗蜜故不取证。】
先看到这里。这一小段是讲到菩萨虽然证得了实道,但是还要学三十七品,这样子能够以方便来度众生,他不取涅盘,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经文上讲『菩萨虽久住生死中』,虽然菩萨在生死六道中现身,可是他也应该知道『实道、非实道,是世间、是涅盘』,菩萨当然会知道。什么叫实道?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帮助我们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这些方法叫实道。凡夫不知道,所以迷在六道轮回当中,菩萨知道了,他不迷。所以非实道是凡夫所做的,实道是真正觉悟,觉悟者,菩萨他知实道。世间和涅盘是一对,世间是生灭相,涅盘是不生不灭,世间跟涅盘在小乘里面把它分为二,所以凡夫住世间,阿罗汉住涅盘。可是菩萨,菩萨有高度的智慧,他知道世间跟涅盘不二,所以他不住世间,也不住涅盘,住的是中道,真正中道才是实道。所以菩萨在生死当中却不受生死拖累,而能够度化众生。
『知是已』,菩萨知道这些真相,知道世间生死与涅盘不二,能够『立大愿』,这就是无住生心,既不住世间,也不住涅盘,生起救度众生的心,因为『众生可愍』,愍是怜悯,众生太可怜了。所以菩萨发大愿,『我当拔出』,我要把众生救拔出来,拔他们出来,永不再轮回,让他们『著无为处』,无为处就是涅盘,众生迷在生死轮回当中,现在菩萨把他们救度出来,出三界,证涅盘。『以是实法行诸波罗蜜』,这是菩萨修行的实法,实是真实,真实的法是什么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菩萨已经证得不生不灭,却不著涅盘,不著空,空和有二边都不著,这是行诸波罗蜜,行菩萨道。所以菩萨是中道,从中道才能入佛道。菩萨虽然在学习,只是还没有圆满,所以菩萨仍是学生的身分,老师是佛,佛是圆满了。『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是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他也知道,他是过来人,他比小乘要高,但是他还『未具足六波罗蜜』,也就是他的菩萨道还没有圆满,所以『不取证』,不能取证佛果,六波罗蜜圆满了才能取证佛果。这是讲到菩萨他的修学境界。下面举一个比喻:
【如佛说。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复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堕涅盘地。】
这个比喻是佛讲的,他说譬如射箭往空中射,『仰射空中』,这箭射到空中它会因为重力的原因会落地,当这个箭从空中要落地的这个阶段当中,菩萨又继续的射箭,用箭来射空中的箭,『箭箭相柱』,使到每一根箭都不落地。这是一种很高的技术,用这个箭它往上射出的力来支撑前面一根箭落地的那种重心力,这样连续不断来射,箭箭都不落地。这个比喻是讲『菩萨摩诃萨』他的修行,他们『亦如是』,也是这样子。『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用三解脱门来代表天空,用般若波罗蜜来代表箭,用这个箭射这个空中,也就是以般若波罗蜜证得解脱。三解脱门是指空、无相、无愿,这叫三解脱门,这在《无量寿经》里讲到,在很多经论里面也讲到。第一个空解脱门,是指观一切法由因缘而生,所以自性本空,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万法都是因缘和合,从这一个渠道悟入涅盘。所以万法不生不灭,所谓生,这是因缘和合而有这么一个生的假相,实际上它不生。譬如说我们这张桌子,这个桌子是各种木材契合在一起,用钉子把它钉起来,上面涂上油漆,就成为一张桌子,我们看到桌子生了,它实际上生了没有?生是个假相,实际上它只是一些木材、各种因缘条件把它合在一起,是因缘而生,所以它没有自性。你说这个桌子,哪一块才是桌子的本性、本体?没有,你找不出一个东西真正是它自己是桌子的,它只是木材、钉子、油漆合在一起,假名称为桌子,自性本空,如果我们把它拆散了,又变成木头还有铁钉,桌子的相就灭了。它灭是不是真的灭了,也没有,还是那堆木头,本来就没有生,又怎么能谈得上灭?所以不生不灭。你从这一个理悟入涅盘了,知道万法都是如此,一切现象都是不生不灭的,这是你从空门入,空解脱门。
第二个无愿解脱门,也叫无作解脱门,是指於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后世之有,来悟入涅盘。无愿解脱门就是你看到一切生死法中,你明了一切生死都是假相,了不可得,万法都是这样,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离造作之念,你就不想再造作了,无愿了,无愿无求无作,什么念头都不生了,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里实际上放下执著就能悟入,有愿、有作这是有执著,还要想干什么,还有什么样的希求,这是还未能真正明了万法皆空,你真正知道万法皆空,如梦幻泡影,你什么愿什么求都没有了,无愿解脱门。第三个无相解脱门,是了知四大五蕴皆空,四大是地水火风,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代表一切的物质和精神都是空的。我们人也是空,一切法、一切有情、无情现象统统是空相,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现象。所以把我的这个相放下,把人的相也放下了,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四相放下了,你也能悟入涅盘境界。所以这个空、无相、无愿这三解脱门是小乘悟入涅盘的这种方法,这里面所用的都是般若智慧,所以般若波罗蜜帮助我们得到三解脱门,这就是「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就这个意思。
下面一句经文讲『复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你证得三解脱门了,你还得要把这个涅盘、这个解脱放下,不能够住在涅盘、解脱当中。所以用什么来帮助我们?用方便。所以用第二根箭,就是方便箭,射般若箭,让这个般若箭也不要掉地上,不要『堕涅盘地』。小乘人证得阿罗汉果了,他们就住在涅盘地里面,不肯度众生,所以他们的境界就不能提升,他是住於涅盘而不度众生。当然他们不是不去度,他是觉得度众生太麻烦,他不想这么麻烦,这是慈悲心不足。所以佛也批评这些小乘的圣人,在《法华经》里面批评他们,说他们「住涅盘城,堕无为坑」。为什么?他不能够以方便去度众生,所以不能够证得圆满的佛果,这还是不行,不如菩萨。我们继续看下面一段经文:
【复次。若如汝所说菩萨久住生死中。应受种种身心苦恼。若不得实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以般若波罗蜜力故。能转世间为道果涅盘。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和合生者无有自性。无自性故是则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盘。以是故。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
这一段经文是讲菩萨转世间为涅盘,这是由於般若的力量。『复次』,就是再继续往下阐述,这是对那个设问者来讲的。『若如汝所说』,如果像你所说的,『菩萨久住生死中』,菩萨不舍生死而度众生,那么在生死中他『应受种种身心苦恼』,在生死轮回里不是好受的,身心都受到苦恼,这是菩萨代众生苦,这是难忍能忍。那怎么能忍?『若不得实智』,那怎么『能忍是事』?这个实智就是般若智慧,得三解脱门,如果不能够在生死中解脱,怎么能够忍受生死中这种身心苦恼?真是难忍!所以佛讲我们这世间娑婆世界叫堪忍世界,太难忍了。菩萨得了实智这就能忍,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万法皆空,身心苦恼皆空,根本没有真的,都是一场梦幻。这个生死如同唱戏,一场戏剧,菩萨在这里面演得很逼真,该受苦的时候就受苦,实际上他心里没受这个苦,因为他有智慧。所以『以是故』,因为这个原因,『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他来学三十七道品证得实智,能够『以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力,『转世间为道果涅盘』。菩萨高明之处就是他能转,把世间生死苦恼转成道果涅盘,这是他的智慧。
为什么他能转?『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菩萨明了这个真相,三界这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的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从和合生。和合是因缘和合,没有一法、没有一种东西不是因缘和合的,大至星系,小至基本粒子,统统都是各种因缘条件假合出来的东西,所有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和合生者』就『无有自性』,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它就没有自性。像我们刚才举的桌子这个例,它是木材、钉子、油漆和合而生,构成的这块东西我们叫它桌子,桌子是个假名,实际上这个东西有没有真正桌子的自性?没有。『无自性故是则为空』,没有自性,所以我们把这个桌子叫为空。桌子如此,这个宇宙一切万有,一切现象,有情、无情一切众生,统统都是这个现象,没有自性,所以是空相,不仅物质世界是空相,精神世界也是空相。菩萨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来这个世间示现生死之身,也知道这个身没有自性,是空的,也是四大五蕴假合之身,他受什么苦,是这个因缘在变动而已,哪怕是死了,死了也就是四大分离而已,不能说他真死,他出生也不能说他真生,没有自性,他无我。菩萨懂得这个道理,他来这个生死轮回当中,你看他好像在受苦,实际上他没有受苦的概念,没有自性,没有我,谁在受苦?你受苦是你认为你在受苦,那才是受苦,没有自己了,何从谈起说谁在受苦?所以万法皆空,『空故不可取』,既然是空,你也不能够取,不能占有,不能控制。『不可取相是涅盘』,所以涅盘,当下你觉悟了,看到万法皆空,认识到这个真理,知道万法不可取,因缘和合的假相,无有自性,这就是涅盘。所以菩萨能住生死当中而能忍身心苦恼,他就是有这样的一种功力,这是智慧般若力。
所以『以是故』,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刚才我们看的经文上讲的,『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他心不住世间一切法,知道一切法本不可得,本来毕竟空、无所有,这就是住般若波罗蜜,这就是住真实智慧了。『不生故』,不生是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他能够『具足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他能够学三十七道品能够学得比小乘更高明、更圆满。好,底下我们再看这个经文:
【复次。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盘。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盘。智慧深入诸法故。如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盘。涅盘即是空。中论中亦说。涅盘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盘。涅盘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盘。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
这里是一个大段。这一段继续深入的阐明,这个『声闻、辟支佛法中』,这是小乘法中,佛不跟他们讲『世间即是涅盘』,世间和涅盘在小乘法里面是一分为二的,在世间就不能够住涅盘,住涅盘就不住世间。为什么?『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因为小乘人他智慧不够深,不能够在一切万有当中发现诸法实相。那『菩萨法中』,这大乘法,佛就跟他们讲「世间即是涅盘」,这一类人的根性很利,智慧很高,所以佛跟他们讲他们能听得懂,佛就跟他们讲世间就是涅盘,世间与涅盘不二,菩萨能悟入,所以『智慧深入诸法故』,就在眼前一切现相当中,证得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所以涅盘不是说世间以外有一个什么涅盘境界,当下你在这世间见到诸法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即是空,就不可得,你就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你就证涅盘境界了,不离世间而得涅盘。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这个意思,觉悟不是离开世间的,这是大乘人所修学的。
下面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经文所讲到的,『如佛告须菩提』,佛跟须菩提尊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物质,物质现象就是空相,刚才不是说了,所有物质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现象,没有自性。就像这个桌子,它是这些木材、油漆、钉子各种因缘和合的,没有一个自性叫桌子。所以桌子是空,它没有生也没有灭,空即是色,物质跟空相不二,因缘而生产生了物质,产生物质当下还是空相。所以色,就是物质,是如此,受想行识都是这个意思,受想行识这是精神的世界,跟物质世界一样也是因缘和合,它都是空相,所以色受想行识跟空也是不二的。『受想行识即是空』,空也是受想行识,这就是不二,这是《心经》里讲的道理,这就是般若智慧。那么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蕴皆空,除了五蕴以外,那涅盘?涅盘是不生不灭。《心经》上也讲到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也是空,都是佛方便说法。所以『空即是涅盘,涅盘即是空』,十二因缘是小乘所修的,从因缘中而入实相,证涅盘,证得涅盘也是空,不能够执著,涅盘也是了不可得。如果你执著一个东西叫涅盘,执著空了,那佛也摇头,佛是让你放下一切执著,既不执著有,也不执著空,既不执著世间,也不执著涅盘。
所以下面引『中论』,《中观论》当中所说的,这是一首偈子,『涅盘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盘』,你看就是这个道理,涅盘和世间不二。菩萨有这个智慧,他看出来了,世间是有,涅盘是空,空有不二。『涅盘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所以涅盘跟世间不是两个际,是一际,是一不是二,它没有分开的,不是两个东西。所以菩萨就在世间当中证得涅盘,这是『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他真正得实相了。小乘阿罗汉还没有得实相,他那个涅盘叫偏真涅盘,不是真正的涅盘,菩萨能够高出他们很多,他的智慧比小乘阿罗汉要高得多,他们知道生死、涅盘不二,所以『不厌世间』,也『不乐涅盘』。「不厌世间」,他不舍弃众生,发起大慈悲心去普度众生,他不会住在涅盘乐当中。不像小乘阿罗汉,在涅盘城里乐而忘返,不肯出来度众生,实际上他们还没有证得真正的实智。所以菩萨依然修三十七品,『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小乘也修三十七品,他们证得小乘的涅盘,那菩萨高出他们,在大乘果位上也修三十七品,他们以实智来修,而且能度化众生,三十七品不仅是自度,也是度他。这一大段的论是给我们讲菩萨为什么要修学三十七道品。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这段序言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来讲一下三十七道品这个原由。我们今天先讲到此地,有不妥之处,恳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